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上)

    作者:王天有; 张晗 刊期:2005年第07期

    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自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以来,史学界对郑和远航的研究亦已历百年之久。在这一百年中,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成绩斐然,郑和远航中许多原本复杂难明的问题逐步得到澄清,为更加客观、科学地认识这次远航提供了可能。本文拟就郑和研究中几个引人注目、诸说纷纭的问题进行简...

  • 郑和为什么下西洋?——从《奉天命三保下西洋》杂剧谈起

    作者:万明 刊期:2005年第07期

    明代有一出杂剧,名为《奉天命三宝下西洋》,该剧由明朝内府人员创作编排,并在宫中上演。该剧提供给我们一个难得的机会,以了解明朝上层是如何看待郑和下西洋的,也使我们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观察到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真实场景。

  • 古代来华使节考论

    作者:何芳川 刊期:2005年第07期

    自两汉以降,古代来华的各国使节不断,数目众多,在唐代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明清两代,迎来了华夷秩序的巅峰期。各国来华使节的疏密情况,与中华帝国的盛衰状况、中华帝国对外经略的重心、以及遣使来华各国的社会发展需求,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来华使节一般都肩负着多重的综合使命,如政治上建立、维系及增强双方的友好、亲善关系;经济...

  • 唐诗胜景与长安形胜——以曲江池、乐游原为中心

    作者:康震 刊期:2005年第07期

    杜甫说:“杜陵野叟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李商隐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在诗人极富才情的诗意中.回到了唐代的曲江、乐游原,那曾经的歌舞繁胜之地……唐代诗人有诸多歌咏、赞美曲江、乐游原之作,那么,唐诗与诸如此类的长安形胜之间是否有着天然的亲密、共生关系呢?

  • 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概观

    作者:孟世凯 刊期:2005年第07期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自古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最少在五千年以上,如果从考古发现的资料来看。早在一万年以前南方就进入定居农耕时代。具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黄帝以前还经历过传说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历史时段,其后是黄帝、炎帝、帝喾、颛顼、尧、舜、禹时期。传统的划分法将夏王朝建立以前称...

  • 古代散文欣赏的三个角度

    作者:余恕诚 刊期:2005年第07期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散文与诗歌是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两种文体,经常合称之为“诗文”。古人抒情、言志乃至公私应用。都离不开这两种文体,留下了包含大量名篇在内的丰厚文学遗产,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就历代对这两种文体的研究看,文比诗要薄弱一些。20世纪以来,诗学方面,除对旧有的大量成果进行汇集整理外,学者们还...

  • 唐诗与茶事

    作者:黄志浩 刊期:2005年第07期

    从文化诗学的角度看,诗歌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历史的.它是历史记录的一种方式。将唐代诗歌作为一个文化窗口,可以窥探到这一时期,发生在茶事与茶学观念上的重要历史性转变。

  • 莱茵河畔的诗人汉学家——顾彬

    作者:王薇 刊期:2005年第07期

    一个暖融融的春日黄昏,我和波恩大学汉学系的学生雅黑坐在大学主楼前的大草坪上,漫无边际地聊着关于现代化的问题。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它们固有的宁谧:金碧辉煌的巴洛克式主楼展开她巨大的双翼,一面连接着波恩老城的中心区,一面直抵莱茵河畔,从容不迫地拥抱着那没有围墙的古老校园,一如她三百年前的样子。

  • 佛教的坐禅修炼

    作者:单纯 刊期:2005年第07期

    佛教的修行方法当然就是“禅修”或“静坐”。但是,从其继承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大、小乘佛教对人生哲学的不同理解方面看,这些修行方法粤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发展延续至中国,对显宗方式再否定、再超越,藉以表现五彩缤纷的宗教思想,逐步形成修行方法简便易行的禅宗。

  • 从《汉武大帝》谈古代席地而坐等礼俗

    作者:王曾瑜 刊期:2005年第07期

    中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风俗大约持续了三千年,在唐宋之际方发生变化。但是,东邻日本却仍然长时间保留了中国此种风俗和相应的礼仪,可称是中华古风俗的活化石。中国人如今已不易理解古代的风俗和礼仪,但只消看一下哪怕是日本上世纪中叶的电影,就易于理解了。电视剧《汉武大帝》对席地而坐的礼仪显然表现得不到位。

  • 中国古代的儿童骑竹马游戏

    作者:王义芝; 宋琪 刊期:2005年第07期

    小时候,男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叫竹马。他们用一根竹竿当马,放在两腿中间,后头着地,前面用手把牢,指挥着它奔跑或停止。小巷内、街角边、天井中,往往可以见到成群放了学的顽童在玩竹马。

  • 从可笑可悲到可憎的范进

    作者:李汉秋 刊期:2005年第07期

    在《范进中举》里,胡屠户只是最佳配角,真正的主角是范进。中举就是中举人。这里要对与本文有关的科举制度讲几句。所谓科举,就是按科目考试,优者举用为官。科举制度是多等级的阶梯.在明清两代,最基本的等级有四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这些科举的等级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社会地位的等级。秀才是指已被录取进入县学、州学、府学的生员...

  • 陈子展先生及其治学

    作者:徐志啸 刊期:2005年第07期

    陈子展先生原名炳堃(坤),子展是他的字。1898年4月14日.他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青峰山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代,曾人私塾,后在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任小学教员。“五四”时期,他曾在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进修两年,后因病辍学,回到湖南,寄住在长沙船山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当时刚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一些...

  •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最近新书

    刊期:2005年第07期

  • “江东步兵”张季鹰

    作者:顾农 刊期:2005年第07期

    《文选》卷二十九有西晋名人张翰(季鹰)的《杂诗》一首: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青条若总翠,黄华如散金。嘉卉亮有观,顾此难久耽。延颈无良涂,顿足托幽深。荣与壮俱去,贱与老相寻。欢乐不照颜,惨怆发讴吟。讴吟何嗟及,古人可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