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文研究

外国语文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杂志简介:《外国语文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63/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学术大讲谈、文学研究前沿、族裔文学研究、翻译史研究、典籍翻译研究(汉诗外译专栏)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3-6822
国内刊号:42-1863/H
全年订价:¥ 228.00
创刊时间:201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英语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发文量:548
总被引量:560
H指数:10
  • 历史、声音、语言:泰辛巴·杰斯与张执浩论诗

    作者:罗良功; 泰辛巴·杰斯; 张执浩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18年12月8日,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一个环节,“诗人论诗”邀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中国鲁迅文学奖得主张执浩进行访谈,罗良功教授主持并就诗歌与历史、诗歌的声音、语言实验等方面对两位诗人提问。两位诗人从各自的诗歌创作立场、文化语境、美学实践出发,对诗歌与历史和传统的关系、诗歌声...

  • 阅读即翻译:Clive Scott教授访谈录

    作者:谢辉; Clive; Scott 刊期:2019年第02期

    Clive Scott 教授将翻译概念引入诗学研究,以其具有开拓性和实验性的研究成果在英、法文学及文学翻译领域引起相当关注。其翻译思想集中体现在Translating thePerception of Text—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henomenology 和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heRediscovery of Reading 两部著作中。他将文学阅读视为一种语内翻译行为,认为翻译是译者...

  • 解读越裔作家阮清越的越战小说《同情者》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甘文平; 李圻 刊期:2019年第02期

    越战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西方视角下的越战文学更多地展现美国人记忆中的越战,反映越战对美国各方面产生的影响。美国越裔作家阮清越在2016年凭借其处女作越战小说《同情者》拿下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它与其他越战小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讲述越战中越南难民生活状态的同时,多次提及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中国形象”。本文详...

  • 论《别让我走》的科技与伦理

    作者:王桃花; 程彤歆 刊期:2019年第02期

    著名日裔英国当代作家石黑一雄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叙述了一个允许克隆人存在的社会利用克隆人为人类进行人体器官捐献以延续人类生命的故事。通过科技伦理和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研究视角来对科技如何拒斥克隆人伦理身份、如何颠覆人类伦理意识以及如何重塑社会伦理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我们发现: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导致人类渐渐以自身利益为中...

  • 为被禁言和沉默的历史发声——布林克《魔鬼山谷》中的南非历史再现

    作者:张甜; 蔡圣勤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南非著名小说家安德烈·布林克的“现场写作”包含了对南非种族隔离时期被禁言、被压抑的历史的揭示。为了达成历史与现实的和解与妥协,形成观念的一致与社会重建,布林克认为南非公共知识分子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义务。本文试图通过批判《魔鬼山谷》中的白人主导叙事和女性的边缘化的历史事实,探讨文本中沉没在种族隔离制度和父权制里的历史问题,...

  • 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复调书写

    作者:吴龙桓 刊期:2019年第02期

    小说《灿烂千阳》运用复调的技巧展示了杂语和它们各自所对应的意识,它们在共时作用下产生对峙,实现情节的急转和剧变,既是作者精湛写作技巧的展现,又是强烈情感的力量来源。各种杂语又进行对话,甚至在一个人物身上进行多种声音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揭示了阿富汗人的灵魂世界。对位法则下不般配的俯就、闹剧场面和临界点上的人物所体现...

  • “景观社会”与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拜物教

    作者:董克非 刊期:2019年第02期

    20世纪60年代,德波预示了景观社会的来临,手机既是景观社会的产物,又是不断生产可见性的机器,它具有把不可见性转换为可见性的能力,手机成为人感知世界的核心中介。人和手机的关系逐渐呈现出一种“拜物教”式的倒置。在互联网时代,人与手机展现出一种共生关系,即手机构成人的新“器官”。“人-机共同体”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现象,它体现出消费社...

  • 世界文学的建构力量:文学资本、语言与翻译——卡萨诺瓦《文学世界共和国》评析

    作者:刘岩 刊期:2019年第02期

    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诺瓦所著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是世纪之交以来难得的学术佳作。本文对此书展开评析,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建构因素进行阐释,以展示文学场域、文学资本、语言、翻译和神圣化资助人在构建此文学空间中的作用,并相应地指出本书的局限之处。

  • 贾平凹作品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CNKI文献资源分析(1999-2018)

    作者:冯正斌; 方敏 刊期:2019年第02期

    述过往,以鉴未来、明方向。本文利用传统统计方法及科学图谱分析软件,对1999-2018年贾平凹作品翻译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梳理贾平凹作品翻译研究,直观呈现研究热点,廓清研究发展轨迹,捕捉前沿动态,预测研究前景,旨在拓展本土文学外译研究疆域,推进贾平凹作品更好地“走出去”。

  • 贾平凹《浮躁》葛氏译本的“改”和“删”

    作者:张燕清 刊期:2019年第02期

    文学翻译中的“叛逆”是译者为迎合译文读者的文化心态和接受习惯而对原文进行的再创作。翻译家葛浩文在翻译时考虑译文的文学性和读者的接受能力,克服中西文化障碍,正确处理忠实与叛逆的关系,巧妙运用“改”和“删”等翻译方法,使得贾平凹乡土气息浓厚的原作《浮躁》在海外扩大了影响和接受的范围,延续了生命力。

  • 贾平凹作品“可译性”研究

    作者:孙立盎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近年被翻译为世界多国文字,在海外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可译性”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其基于中国传统文学和哲学之上的独特的叙事模式和文化精神;现代意识统摄下的对人性的深入探究所形成的作品的普适性意义和价值,使他的创作能够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在世界文坛展示独有的魅力。

  • 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以贾平凹小说的英译为例

    作者:梁红涛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贾平凹小说的英译活动为研究范例,揭示了彼时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模式在翻译选材和翻译策略等方面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分析了这一模式所生产的译作在异域世界接受效度不佳的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对译出型国家翻译实践下的翻译生产进行反观,为当下以此模式推进的中国文学翻译生产提供镜鉴和参考。

  • 莎士比亚诗歌翻译中的文化取向——屠岸和辜正坤比较研究

    作者:李正栓; 王心 刊期:2019年第02期

    译者主体性决定译者文化取向,进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译作的语言表达。我们研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2首及屠岸和辜正坤的汉译本(含修订本),受益颇多。研究发现,译者所处时代影响翻译策略选择,译者文化背景影响译作语言使用,文化能力增强推动重译质量提升。文化取向影响了翻译心理和翻译过程。文化又因翻译而得到交流与传播、传承和创新。

  • 翻译研究元话语多种“转向论”之中庸观反思

    作者:杨镇源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开辟研究视野的同时,各种“转向”也为翻译研究带来元话语风险。该风险指向一种负面的效应:在“转向”的搅动下,研究者被作茧自缚、迷己逐物的惯性带入“心为物转”的困境,导致学理思维的困惑与混乱。本文重拾儒家的中庸思想,通过论证得出结论:研究者应秉持中庸观,通过“反求诸其身”的路线,在“未发之中”的支点上,在“发而中节”的张力中阻...

  • 第八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杭州/2019年11月1-3日邀请函

    作者:第八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组委会; 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刊期:2019年第02期

    第八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9年11月1-3日在浙江理工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复旦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文学研究中心以及《外国文学研究》《诗歌诗学国际学刊》《外国语文研究》等学术期刊协办。会议具体信息如下:一、会议议题(但不限于以下议题):(1)中外诗歌交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