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油气藏

特种油气藏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pecial Oil & Gas Reservoirs

杂志简介:《特种油气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357/TE,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地质勘探、油藏工程、钻采工程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
国际刊号:1006-6535
国内刊号:21-1357/TE
全年订价:¥ 256.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66
复合影响因子:2.04
总发文量:2411
总被引量:27906
H指数:44
引用半衰期:6.0881
立即指数:0.0483
期刊他引率:0.7009
平均引文率:12.9614
  • 关于不整合作为油气长距离运移通道的讨论

    作者:王圣柱; 林会喜; 张奎华; 程宇雄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不整合作为油气运移通道,对油气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分析济阳坳陷、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岩性和物性等特征,研究已发现油气藏的分布特征,指出不整合面作为油气长距离横向运移通道,需要满足严格的构造地质背景及不整合垂向结构类型。不整合区域分布稳定、上部底砾(砂)岩或下部半风化岩石高孔渗性连通层有...

  • 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压裂后煤粉运移控制研究

    作者:胡永全; 赵启宏; 张平; 吴建光; 李忠诚 刊期:2016年第06期

    压裂后返排是煤层气井压裂改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而确定合理返排油嘴直径是提高压裂液返排效率、减小储层伤害、提高煤层气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煤粉和支撑剂在裂缝中的启动模型,优化压裂后返排的合理油嘴直径,从而通过控制裂缝中返排液流速,使脱落的自由煤粉被携带出裂缝,但不发生支撑剂回流。对影响返排阶段油嘴直径的因素进行敏感性...

  • 南堡5号构造火成岩地质特征及识别技术

    作者:高斌; 付兴深; 杨国涛; 李玉存; 张敬艺 刊期:2016年第06期

    南堡5号构造火成岩发育区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但火成岩识别面临岩性复杂、蚀变严重、井眼垮塌、储层横向变化快等难题。利用岩心、薄片资料确定了南堡5号构造火成岩的类型及特征,利用常规测井分析、FMI图像资料、ECS地层元素俘获测井方法分3步进行岩性测井解释:通过自然伽马与ECS元素曲线交会识别法识别砂岩、泥岩、玄武质火成岩、流纹质火成...

  • 济阳坳陷东部中生界二次埋藏型储层成岩作用

    作者:孟涛; 郭峰; 穆星; 邱隆伟; 李博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济阳坳陷中生界碎屑岩储层成岩相研究不透彻的问题,通过大量镜下薄片、岩心观察,认为储层以岩屑长石质或长石岩屑质砂岩为主,总体上属于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其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A期。首次利用杂基充填率(杂基与粒间体积之比)、不含铁碳酸盐胶结率(不含铁碳酸盐与粒间体积之比)和含铁碳酸盐胶结率(含铁碳酸盐与粒间体积之比)3个参数建...

  • 呵叻盆地L区块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

    作者:杜贵超; 仓辉; 张森森; 曹卿荣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钻井取心及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上,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对呵叻盆地L区块二叠系碳酸盐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碳酸盐岩共发育早期充填缝及晚期张开缝2期构造裂缝。张开缝主要为低角度裂缝及水平裂缝,呈半充填—未充填特征,其形成演化与印支期造山运动有关,为印支Ⅰ、Ⅱ幕2期构造运动叠加的产物;在Ⅱ幕印支运...

  • 红河油田长8致密油成藏机理及“甜点”模式

    作者:梁承春; 刘小虎; 林清申; 杨帆; 吉园园 刊期:2016年第06期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_8油层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低,与盆地中部、北部同类油藏相比,勘探开发效果较差。为了分析其原因,通过对"生、储、盖、运、圈、保"等成藏条件的研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和油田开发动态分析认为,中期成熟油在生烃超压驱动下,向下连续充注进入同期致密化的邻近砂体,形成低丰度致密砂岩岩性油藏,油水基本不分异...

  • 川西中段上沙溪庙组层序格架内成岩相展布

    作者:陈贤良; 纪友亮; 杨克明 刊期:2016年第06期

    运用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和方法,利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孔隙度开展了川西坳陷中段上沙溪庙组层序格架内成岩相定量研究,并进行了有利储层预测。结果表明:上沙溪庙组为一个三级层序,可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建立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依据成岩强度标准,划分出中强压实中溶蚀成岩相、强胶结中溶蚀成岩相...

  • 基于流动单元控制的油藏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

    作者:周游; 李治平; 景成; 孙威; 李晓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延长组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及剩余油分布异常复杂的问题,利用流动单元将该类储层相对均质化,逐一研究各类流动单元宏观剩余油潜力分布。利用取心数据对流动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将岩心资料与测井数据建立联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流动单元定量综合评价体系,将测井信息系统运用到对流动单元的识别评价中,深化对储层非均质...

  • 高89-4井区二氧化碳驱波及范围地震预测

    作者:李军; 张军华; 谭明友; 曲志鹏; 崔世凌 刊期:2016年第06期

    通过分析胜利油田高89-4井区CO2驱油前后2期地震资料发现,地震资料在高频段的频谱吸收衰减差异明显。利用该特点提取单频、有效带宽能量及频谱衰减指数等属性,对CO2驱的波及范围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的波及范围与实际结果吻合率达到86.7%。预测结果对高89-4井区的CO2驱有一定指导作用,相关处理解释一体技术对国内外CO2驱油地震监测的理...

  • 廊固凹陷沙河街组异常高孔带分布特征及成因

    作者:陈彦梅; 杨德相; 李熹微; 陈智远; 黎凌川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为加深对廊固凹陷中深层沙河街组优质储层分布情况的了解,依据大量物性资料、铸体薄片、阴极发光薄片、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温度测试、黏土矿物X衍射以及其他相关的分析化验数据,分析了廊固凹陷沙河街组砂岩储层异常孔隙带分布和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纵向上发育3个异常孔隙带,由浅至深依次为2 400~2 600、2 750~3 250、3 800~4 500 m。第...

  • 断裂对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作者:姜治群; 吴智平; 李伟; 杨波; 张晓庆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为弄清黄河口凹陷新近系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结合油源断层活动性、断盖配置、断储配置等方面分析,定量评价了断裂对新近系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黄河口凹陷发育了NNE向、NWW向和近EW、NE向3组优势断裂,其控制了浅层油气的平面分布,油气主要分布于近EW、NNE向的一、二级油源断...

  • 辽西低凸起中段潜山油气差异富集及主控因素

    作者:江尚昆; 吴昊明; 曾金昌; 邓辉; 赵弟江 刊期:2016年第06期

    以钻井、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辽西低凸起中段锦州25-1S和绥中36-1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及差异性,重点对油气来源、成藏期次、油气充注过程以及保存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锦州25-1S和绥中36-1潜山虽然储层、油源和输导条件略有不同,但造成油气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是保存条件;锦州25-1S潜山发育优越的区域盖...

  • 哈得A-39-2J注水井异常压降资料分析与应用

    作者:朱卫红; 吴胜和; 韩尚儒; 王陶; 张少伟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为评价哈得逊油田西南部超深底水砂岩油藏的注水侧向驱效果,实施了A-39-2J注水井的时间推移压降试井。因首次测试异常,关井后油压、套压不同步归零,压力导数曲线出现2次凹陷,无法区分和准确解释井筒续流效应及内区储层特征参数。通过对比发现,该井正注时套压异常高于油压,结合历次作业井史及井筒流体情况,通过精细计算发现,油套环空还残留有气体...

  • 特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近混相驱试验研究

    作者:程杰成; 刘春林; 汪艳勇; 白文广; 牟广山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CO2驱混相难的问题,运用室内实验、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实现CO2近混相驱的方法,结合生产动态分析,总结了CO2近混相驱的生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油藏工程方案设计,特低渗透扶杨油层能够实现CO2近混相驱,目标区块的注入能力强、产量高,开发效果也明显好于同类油层水驱区块;储层流动单元是影响油井...

  • 浅薄层超稠油水平井蒸汽驱汽窜控制因素研究

    作者:杨元亮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排601北区水平井网转蒸汽驱后蒸汽突破导致油汽比低的现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油藏动态分析手段,研究了全水平井井网蒸汽驱突破影响参数和汽窜通道形成控制因素,明确了水平井汽窜通道3种模式(侧峰型、双峰型、中间单峰型),制订了"立足高温、高液量、高含水","微汽窜采油、变速度注汽、间歇注汽试验、氮气泡沫调驱、井组封窜治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