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8 22:55:39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1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开始使用特种设备,由此使得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安全事故的增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让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甚至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更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前提。

1.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现状

1.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较弱

在现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是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甚至有些企业在使用特种过程中完全忽略了对其质量和安全方面的管理,殊不知安全意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着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特高的重要因素。例如,特种设备使用者认为只要使用的特种设备质量能够通过国家质量机构的检查,质量达到使用要求,设备使用过程便是安全的,不需要对设备的使用进行安全管理,如此一来,特种设备使用者便放松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更是将安全管理观念抛之脑后,由此造成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

1.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目前调查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当前特种设备管理机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特种设备的高效使用。虽然我国现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予以了严格规范,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违规的现象仍然较普遍。从调查数据中发现,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有70%是由违规造成的,在违规行为中占主要的由使用人员的违规、没有按照相应标准使用设备、违法改造设备的使用规范等。在特种设备使用中之所以会发生各种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中存在较大的缺陷,使得特种设备在实际管理中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1.3使用者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较差

从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使用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特种设备使用中缺乏一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更是少之又少。实质上,特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大,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和安全管理人才,那么就可能导致特种设备使用的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加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不仅对特种设备的发展产生一定制约,更是对设备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强化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

要想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工作,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监督部门应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意识,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加强对其管理的领导。

2.1.1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制度相应的配套安全管理制度对其使用过程和监管过程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例如,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注重对其的监督和管理,将监管制度贯彻于特种设备的全过程中去,并对所有参与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加以明确;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使用质量,相关部门还可以编制各种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的规章制度,并要求每一位特种设备使用者熟练掌握设备安全使用的规章制度。

2.1.2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或者置放中都应该定期完成对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相关监管部门可对特种设备的养护工作做定期检查。一般来说,特种设备的养护工作应每月检查一次,如果在检查中发现任何问题都应该及时处理,对于养护工作中出现的影响设备使用安全的问题,检查人员应在解决问题之后做出详细记录,以备下次参考,着重检查。

2.2加强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工作人员作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的管理质量,必须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2.2.1企业相关部门和领导应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在实施培训之前,相关部门应制定培训计划,根据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各方面素养,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和时间。通过对工作人员各方面素养的培训,不仅能够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2.2.2特种设备的使用对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因此企业应制定和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持证上岗的制度。企业内部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且特种设备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国家规定的考试合格,并获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只有保证了特种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进一步确保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3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在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如果不对其安全使用加以重视和管理,由于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性较大,必然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过程中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并构建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工作人员,无论是在特种设备的使用中还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都应该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考核,以此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在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下真正得以落实。

特种设备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方便人们生活的重要工具,也是影响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目前的特种设备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甚至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为此,相关企业和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这一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2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措施

一、前言

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因此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作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来抓,要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持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现对企业中如何进行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作如下探讨。

二、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监督及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上逐步规范,但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种设备概念模糊

不完全清楚哪些设备为特种设备,或者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为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很大的隐患。

2.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在安全生产上应承担的主体责任,没有积极主动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或因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不足,导致未登记特种设备、超期未进行安全检验的设备长期被非法使用;临界报废以及存在严重隐患的的特种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等现象大量存在。

3.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

4.未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虽然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必要性、重要性逐渐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同,但事实上,有不少的企业在这方面认识不足,舍不得投入,未设置专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5.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没有针对应急预案开展各种特种设备事故演练,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不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便防患于未然。

三、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的措施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在使用主要环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

1.认真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

2.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例如,企业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督负全面责任;分管行政副职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监督负领导责任,向行政正职负责。

3.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从思想上对特种设备安全高度重视,肩负特种设备管理职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制定特种设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

4.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还要与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保持沟通联系,配合安全监察人员及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检人员做好安全监察及定期检验工作,当设备有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

5.要重视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还必须开展对各级、各类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通过培训这一有效形式,提高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避免事故发生。

6.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开展各种特种设备事故演练,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要急时启动应急专项预案。

四、结语

特种设备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因此,要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履行好职责,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来抓,要建立起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好安全责任人,并把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并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既做到责任明确,又互相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把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3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0 前言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2013年6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部分特种设备是钻井施工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使用,关系到钻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对钻井队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显得有为重要。

1 钻井队特种安全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1 钻井队施工生产特点

钻井队作为石油行业中的野外施工队伍,具有作业区域分布点多面广、施工场所流动性大、工作环境恶劣、高温高压、设备类型繁多、作业风险大等特点。由此决定了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难度。钻井队特种设备由于钻机类型不同,配备特种设备的生产厂家、设备型号、样式也各不相同。钻井队特种设备包括:厂内机动车辆、锅炉、压力容器(气瓶)、气动起重机械等。

1.2 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形式

钻井队特种设备由机动部门负责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等工作,钻井队对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使用和管理,安全部门和机动部门共同负责安全监管,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则有安全部门负责,上级技术监督部门每年对特种设备进行检测和检验。

1.3 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21个钻井队的现场检查,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意识比以往有明显提高,管理者和使用者在意识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管理上比以前更加规范,设备状况比以前有了明显好转,操作和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安全检查人员和钻井队管理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良莠不齐,有的钻井队在特种设备管理方面与《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相距还较远,即便是一些管理较好的钻井队,在某些方面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不到位;特种设备管理和维护上缺少风险管理;特种设备的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与安全技术管理信息不畅;现场检查存在一定缺失;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隐患的形成和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等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从以下个方面对存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部分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经专门培训取证进行管理和操作,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原因是一些钻井队对《特种设备安全法》学习不够认识不足,设备管理人员又是兼任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证可有可无。司炉工持证上岗率比较高,而压力容器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不容乐观,一些钻井队认为压力容器和起重机械操作比较直观,简单易学,操作人员无须培训即可上岗,因此,无证上岗人员不在少数。例如:在检查的21个钻井队中,安全管理人员22人,操作人员63人,其中公司管理人员1名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钻井队22名管理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操作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的占总人数的1/3。

2.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不到位

管理部门和钻井队忽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认为只要取得了特种设备管理资格证书和操作资格证书就万事大吉。例如:在检查中发现,一些钻井队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对所管理设备的技术参数不甚了解,对设备管理无从下手,像特种设备的安全阀不知道多长时间校验一次,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含含糊糊,像锅炉排污多长时间一次、介质添加剂的添加量等。

2.3 特种设备管理和维护上缺少风险管理

侧重于事后追究人员的责任,只抓“违章”而忽视了设备本质安全。没有开展预先风险分析,没有进行事前的系统安全评估,注重处理已发生的事故,而忽略了作业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设备的更新改造投入。

2.4 特种设备的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与安全技术管理信息不畅

特种设备的更换、报废由机动部门负责,引进、安装、维修、更换、报废的特种设备缺少与安全管理部门的沟通,使得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更新不及时。例如,机动部门更换了一台压力容器,而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还不知道,技术档案得不到及时更新。

2.5 现场检测、检查存在一定缺失

钻井队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环节在客观上受到了两个因素的制约。其一是检测机构不能全方位检测,日常检查人员本身的素质问题,众所周知,因为钻井队特种设备管理大多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特种设备的原理和相关领域的知识了解有限,故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时难以发现不明显的技术隐患。另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特种设备的检测需要专业机构和专门的检测仪器设备,而这些检测机构往往采取抽检的方法进行检测,难以达到全覆盖,有漏检情况发生。检测仪器设备往往都是大型的,难以带到现场,而钻井队又不能把特种设备拆下来进行送检。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就从客观上限制了现场检测工作达不到全覆盖,检查只能局限在眼看手摸、查资料等一些简单的检查上。

2.6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管理部门及钻井队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一些制度只停留在本本里,难使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对管理制度入脑入心,忽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建议及对策

3.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与操作人员资质问题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资格证取证制度,上级管理部门制定培训计划,采取集中培训取证和上门培训取证的办法,先培训后上岗,先取证后上岗。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无证上岗人员,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和从业人员的责任,从源头上解决无证上岗问题。

3.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不到位问题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规定,采取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的落实,钻井队与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协同管理,采取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严格落实培训质量,内部培训着重于现场操作规程的实战训练,严格考核,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成绩与其奖金挂钩,从利益上驱动人员的培训。

3.3 特种设备管理和维护缺少风险管理问题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岗位责任、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保证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定期进行自查自改,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运行中的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巡检、监测。检查周期要比其他设备短,检查项目和力度都要大,特别是对安全附件,如锅炉安全阀、液位(水位),起重机械的吊钩,更要密切注视运行状态。设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遇到紧急情况,随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如发现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事故的情况,则立即停机。机动部门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应储存型号规格相同、质量可靠的一定数量的备件,以备紧急状态下更换。

3.4 特种设备的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与安全技术管理信息不畅问题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职能部门管理体系。理清特种设备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办理与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程序,使种设备引进、安装、更换、维修、报废办理与安全技术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同步。

3.5 现场检测、检查存在一定缺失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及其检验、检测人员应当客观、公正、及时地出具检验、检测报告,并对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负责。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和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但应当防止重复抽查。监督抽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特种设备检测可采取根据不同型号的设备分别进行检测,根据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维修保养情况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完整的记录,进行状态监测,使设备现场管检测手段趋于科学化。有序引进专业化管理人才,推进特种设备管理人员的学历提升和管理知识专业化提升,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安排管理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进行管理知识学习,提高其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

3.6 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

严格落实领导安全承包责任制、管理人员安全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与其政绩、经济利益挂钩,奖罚分明。保证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档案收集齐全完整。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管理实际,明确特种设备档案收集归档的基本内容;设备全套图样,构造和使用说明书,备件图册,总成件的检验证明等收集齐全。为加强对特种设备档案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还应按照相关特种设备管理办法规定积极掌握特种设备施工标准,确保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

4 结语

钻井队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得问题还不少,这就要求建立一套符合钻井队实际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模式。从增强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按时申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与培训教育、加强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使用和维护、建立安全风险分析与应急管理、寿命预测与风险评估体系入手,形成符合钻井队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模式,从本质上将特种设备隐患和事故降到最低。总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事关钻井行业大局,关系到钻井施工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是整个钻井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钻井队的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才能保证钻井施工生产正常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文奇.特种设备及其安全对策[J].安全,2003(1):40-43.

[2]杨剑良,夏芳.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概评[J].安全,1995(04).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4篇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察、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社会监督支持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格局。力争到年底,示范点的各类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率、定期检验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等安全工作指标基本实现100%,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为目标,以人为本,以点带面,加强制度建设,落实职责分工,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构建体制健全、职责分明、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新机制。

三、示范对象

本年度示范点工作的对象为城北街道办事处。

四、工作步骤

(一)调查研究阶段

4月底前,开展走访调查,研究制定示范点实施方案。

(二)宣传教育阶段

5月1日-5月30日,完善示范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三)动态监管阶段

6月1日-11月15日,由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牵头,联合示范点质监员、村(居)协管员和企业安全员开展各类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活动,逐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长效动态监管机制。

(四)总结推广阶段

11月15日-12月15日,及时对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示范点运转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示范点工作经验向各镇(街道)推广。

五、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求,指导帮助示范点在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基础上,确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负责人,在安全生产监察中队中确定兼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员若干人员,并落实驻村(居)干部和村(居)干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个人)确定安全责任人员,加强特种设备的经常性安全管理,努力形成特种设备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监督管理网络。

(二)着力构建特种设备长效动态监管机制。

1、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全过程的安全监管制度。主要是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等环节的事前审查和以定期检验为技术支撑的全过程安全监察制度。

2、进一步建立健全示范点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督促示范点内的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办理设备的注册登记、转让、报废手续;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发现违法违规或事故隐患的,应当场予以纠正并督促企业整改;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使用、检验、监管、领导者的相关责任,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3、建立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化管理联动新机制。加强信息互通,建立特种设备信息、检验检测数据信息、事故信息等动态信息数据库,做到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及时更新、和预警。定期或不定期向示范点提供辖区内特种设备的动态安全信息及时处理预警信息发出的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和重大问题,尽快形成信息畅通的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快速联动新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措施落实。为加强对本次示范点工作的领导,成立示范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江维平任组长,李素玉、江欣、王礼文任副组长,金孟可、潘国顺、陈荣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金孟可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示范点工作情况定期汇总,每月通报,并在每月月底前向台州市局示范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工作进度。

(二)突出重点,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要实行分类监督,加强对示范点内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工业气体充装、燃气管道、人口聚集区(学校、医院、宾馆)等场所的设备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做到逢节必查,常抓不懈。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5篇

关键词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 TB4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156-02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一直是各企业各单位的重点管理工作之一。特种设备是具有加大危险性的高炉、压力容器以及压力管道等很可能危及到人身安全的大中型设备。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经过多年的管理加强和完善,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是,针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的问题,应当坚持加强和整改的步伐,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促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现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作为我国企业和单位安全管理的重点管理对象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更加全面的立法管理,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更加全面的管理层面,这是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一大进步。虽然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法律上的规范,各企业各单位也加大了自身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力度,但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管理上和重视程度上的不足,导致很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安全设备面临并且急需改善和加强的方面。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0的对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的公告显示,2010年我国发生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数量和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情况来看,加大事故的占比重较大。其中,发生于使用环节的事故占比重高达70%左右,其余几项分别是发生于安装、维修以及改造和运输等环节中产生的。总体来说特种设备在使用环节过程中的事故高发率是不容忽视的,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往往也是巨大的,种种数据都表明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能力是特种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特种设备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意识上的不足

意识上的不足往往是错误发生的潜在因素。虽然我国已经用明文和法律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规范,但是重视程度的不够和意识上的不足仍然是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由于安全意识的薄弱,常出现的操作不当和没有按照流程和使用规则严格进行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是屡见不鲜的,这都是由于在日常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容易产生疏忽和松懈,也是由于上层领导对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在设备管理过程中进行反复的强调,忽略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安全意识培养是很多安全事故造成的潜在原因,为很多悲剧埋下了伏笔,安全意识的加强是非常值得注意和改善的方面。

2.2 管理上的不足

根据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显示,我国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多集中于使用环节,其次是维修和改造和运输等环节中,总体来说,主要是集中发生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环节上,管理上的不足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虽然已经有相关的法律规章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和规定,但是在实际管理和操作过程中,违章作业的现象还是明显存在的。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使用环节发生的安全事故之中,又有70%以上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中违章作业包括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不当操作甚至存在很多的无证操作现象其中非法制造、修理、改造以及非法使用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第二大比重,非法的制造和改造使用行为导致设备质量没有保证,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大和最终安全隐患的发生。这些都是由于违反了相关操作规章制度标准和要求的行为导致的,是特种设备管理上的不足,体现了特种设备在实际管理中制度不严,没有专门的管理和设备检查人员、特种设备的管理长期处于无监督的状态之下,基本的管理工作被忽视,流程管理不规范,甚至存在很多违法行为,都是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导致的。

2.3 技术上的缺陷

技术上的缺陷和不足也是造成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技术问题造成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例如过滤缺水、超压或者安全联锁装置使用不当或者装置失效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另外化学危险介质的泄漏和混入可燃介质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也不少,这些都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总的来说,在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和操作人员专业知识上的不足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目前面临的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加强措施

3.1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6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管理 化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a)-0177-02

1 引言

特种设备在我国经济发展与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危害性,发生事故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国家对此特别重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标准等规范其监察管理[1-2]。

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发生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案例较多,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生态环境破坏,社会影响恶劣。引发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原因很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不善、企业对特种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是特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3-6]。该文以摸清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主要困难为侧重点,分析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建议。

1.1 化工企业

化工行业是指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包含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石化、环境、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精细与日用化工、能源及动力、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业。我国化工企业工艺复杂、工艺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特性,生产装置大型化,生产过程连续性、自动化程度日趋提高。

1.2 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按照特点分类,可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机电类特种设备(包括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化工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种类较多,以起重机械和承压类特种设备为主,通常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中的一种或几种。

1.3 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我国特种设备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 为安全工作原则[7]。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特种设备正常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需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负责特种设备的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制定特种设备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等的岗位职责、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等。国家、地方颁布特种设备的相关法规、标准等,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规定和要求。

2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2.1 安全管理问题调查

该文调查区域范围为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较快、企业分布相对较集中,以化工行业为主要产业特点的某地区;调查对象为该地区30家化工企业代表,涉及:能源、石化、燃气、炼油、轻工等不同领域。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会议交流和企业现场查看三种方式。调查、查看对象主要为化工企业主要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代表和化工企业在用的部分特种设备。调查内容主要为企业在用的特种设备的种类等基本信息、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等在特征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特种设备本身和其他安全管理方面等。

2.2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存在风险调查结果

收集调查文件、会议交流和现场检查三部分资料,整理得到化工行业在用特种设备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主要涉及: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企业内部管理协作等方面。

经过整理分析,得出了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存在的主要风险,其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于表1。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遇到的主要困难列于表2。

3 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建议

通过调查知,目前我国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面临风险的主要原因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人力资源配备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形式落后,特种设备维护不当,企业内部协调不力和其他外部因素等。

为提高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针对调查整理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1)根据企业规模配制相应数量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个人工作职责,保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执行。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企业内部特种设备系统管理,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执行。

(3)积极参加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特种设备相关培训,保证企业负责人对特种设备相关知识有充分了解,在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掌握特种设备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新技术、新方法等,满足最低培训学时要求。

(4)安全管理人员提前将下一年度(或季度)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以书面等方式告知特种设备使用部门,当与企业正常生产发生冲突时,企业领导给予协调,保证特种设备相关管理工作的如期顺利进行。

(5)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户外设置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等外观和性能完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记录、上报、维修。

4 结语

化工企业使用的特种设备种类较多、危险性较大,若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事故后果。该文通过整理分析部分化工企业代表的有限调查资料,找出一些当前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遇到的主要困难,可为其他化工企业和特种设备相关机构提供参考,避免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不足引起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等危险,保证化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镜明.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20(2):109-111.

[2] 张宇波.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1(26):111.

[3] 李耀明,朱勇炬.液化石油气站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探讨[J].煤气与热力,2011,31(2):21-23.

[4] 卢保中.民营化工企业应增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意识[J].科技传播,2010(24):99-100.

[5] 姚小静,朱元东,何世恒.浅议县市级化工企业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广州化工,2010,38(3):238-239.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7篇

关键词:企业特种设备使用与管理经济效益

特种设备主要是指涉及到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的使用数量日渐增多,由于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因此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已成为企业内容的头等大事,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作为履行特种设备安全责任的主体,更应重视和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工作。由于特种设备的使用范围较广,它们在各行业的现代化生产中已发挥出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比较危险的特殊性,因此,加强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好和抓实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企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必须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直至报废等方面,都要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督与管理,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将企业如何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实施特种设备使用与安全管理的内容

大量事实证明,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开展得好的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低,既可促进生产的良性运转,又可为企业创造出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松懈,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仅会酿成严重的安全事故,还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公司虽然是一家新组建的高新技术型企业,但因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与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厂房建设阶段,还是正式投产以后,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保证特种设备能够长周期保持安全与稳定运行,也为后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1.1加强设备前期管理工作

(1)把好设备选型关。在设备选型时,应根据建筑结构和生产要求等,多与设计院及设备厂家沟通,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型号的设备。

(2)把好合同签订关。在签订合同时,不仅要明确双方的责任,还应避免以后工作中出现责任不清等问题。

(3)把好设备安装关。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装规范进行分步验收,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必须要逐步仔细检查,还要坚决制止安装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

(4)把好设备验收关。把好设备出厂、安装和试车验收关,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故障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档案。设备验收后应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2加大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力度,对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要实行监控管理

公司压力容器设备的数量较多,为了保证设备管理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工程设备管理部门将全部压力容器设备进行了排队,并对经常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了筛选和重点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的发生。例如,有10台6 m3的中药提取罐经常发生故障,主要故障现象是:中药提取罐的上、下夹层与罐体连接的焊缝处经常泄漏蒸汽和提取罐的排汽管经常被药渣堵塞而引起憋压等,由于中药提取罐是生产车间的重要前工序设备,出现故障后对整体生产影响较大。为此,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在走访生产厂家之后,对设备进行了技术改造,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2 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和管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监督及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也带动了大部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特种设备管理上逐步规范,但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对特种设备概念模糊,不完全清楚哪些设备为特种设备,新购买、新安装的设备不知否为特种设备,根本不把它作为特种设备管理,或者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为发生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很大的隐患。

(2)企业主体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多数使用单位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企业在安全生产上应承担的主体责任,没有积极主动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有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安全投入不足,导致未登记特种设备、超期未进行安全检验的设备长期被非法使用;临界报废以及存在严重隐患的的特种设备长期“带病”运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等现象大量存在。

(3)企业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

(4)企业未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

(5)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及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没有针对应急预案开展各种特种设备事故演练,如发生特种设备事故不知如何处理。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为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以便防患于未然。

3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对策

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在使用主要环节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

(1) 认真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程,提高特种设备管理能力和水平。

(2) 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的企业主体责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职责。

4做到思想高度重视、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1)企业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要从思想上对特种设备安全高度重视,肩负特种设备管理职能,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

(2)制定特种设备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等。同时经常组织学习并严格执行。

(3)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定期不定期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在用特种设备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同时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4) 建立和完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建立特种设备分类、作业人员数据库及各种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周期一览表,做到对本企业特种设备状况了如指掌。

(5) 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规定配备足够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6)企业要重视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每年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第8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 安全技术 档案管理 安全生产 维护 生命财产安全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6-0346-01

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及时掌握特种设备的质量、运行状况和维护保养情况,使得建档和管理相结合,有利于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和正常进行,最大限度地提高使用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使用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是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使用单位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每台特种设备在生产运行活动过程的全部历史记录。本文就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重要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略抒己见。

一、加强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1、《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2、《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

3、《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 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新购重要设备仪器和引进项目的文件材料到货时,有关专业部门应会同档案部门检查验收文件材料;并及时归档。”

(二)有助于准确反映特种设备的来龙去脉

档案记录着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从需求、论证、计划、审批、购置、安装、监检、验收、交付、使用、维修、检验、报废等;人员培训、人员任命、安全检查、巡查;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等的全过程,随时随地掌握和了解特种设备安全的相关信息。

(三)有助于使用单位安全决策的制定

特种设备事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安全,事关平安,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单位领导在安全方面做出决策、制定方案,往往要依据历史数据,依靠特种设备档案进行分析对比,做安全决策离不开档案资料。

二、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的内容

使用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特种设备购进、安装、检验、维修等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影视资料、电子档案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所有历史记录。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特种设备安全制度档案

(1)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要把特种设备安全第一责任人――法人或管理者代表、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相关责任人员――操作工、档案管理员等的岗位职责描述清楚。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要以书面形式任命,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人任命书除存档外,还要张贴或悬挂在办公室显著的地方;

(2)特种设备规章制度。包括特种设备购置制度、特种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特种设备约检制度、定期自查制度、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隐患整改制度、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培训教育制度、应急救援专项制度等;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要与设备种类相对应,既要张贴在墙上或设备的显著位置,又要以书面形式存档于相关制度档案盒内;

(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竣工后,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验收后三十日内将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移交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该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要形成安全检查记录并存档。

(三)特种设备台帐档案

按照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统一台帐形式,填写登记使用全部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并建议有电子文本备份。

设备台帐档案部分要求目录编排为:(1)特种设备平面分布图;(2)所有的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统一台帐;(3)特种设备使用变更记录;(4)在用设备数量如果较多,并且分布在多个车间,应按照车间由车间制定出其特种设备及相应的安全附件台帐,提交一份存入公司的设备台帐档案盒,如果使用单位数量少则不需按车间再制定台帐。

(四)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档案

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技能培训档案。《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对此,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将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结果实施档案管理。

2、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资质档案。第十四条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特种设备安全。

(五)持续改进档案

从各种渠道取得的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资料等书籍,培训教育记录,应急演练方案和记录(含文本和影像资料等)应集中存档管理。

安全教育档案部分目录编排为:(1)特种设备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2)各类特种设备的相关技术性书籍,如起重机操作实务、叉车维修指南等;(3)最近两年内的历次特种设备培训教育记录。培训教育记录指包含特种设备安全、节能内容在内的记录,记录内容可以不限于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有三级安全教育的单位,应将公司、车间和班组的安全节能培训教育记录定期汇总(最低要求一月一次);在用设备总数少、管理层次少的单位应将公司或公司和车间的安全节能培训教育记录全部归总。还应包括公司的其它安全培训教育活动记录,如特种设备操作技能比赛方案和奖励通知、宣传栏特种设备相关内容留底等;(4)近两年内的应急救援演练方案、演练签到表、演练记录(照片、书面记录)、讲评等。

(六)巡查检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