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神州杂志 部级期刊

Divineland

杂志简介:《神州》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446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神州文学、神州文化、艺术论丛、神州教育、百家论坛、学术论丛、语言研究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9-5071
国内刊号:11-4461/I
全年订价:¥ 576.00
创刊时间:200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70729
总被引量:7180
H指数:18
立即指数:0.0084
期刊他引率:1
  • 老年与少年的弱势困境——浅论《虎媪传》

    作者:朱渊博 刊期:2017年第16期

    《虎媪传》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童话故事,但在故事的叙述中,虎外婆与姐弟俩人并无绝对的善与恶,两者都是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所面对的也正是由于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自我的能力和对世界的认识不足而形成的现实困境与社会荒诞。笔者将从文本出发试图分析虎外婆与小孩不同的弱势处境,借此看到《虎媪传》背后的文化...

  • 被作为方法的“乡土”——试比较沈从文笔下的“乡土文学”与八十年代以后的“乡土文学”

    作者:皮晓燕 刊期:2017年第16期

    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十分特殊但又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却可以进入北大做教授;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却转头写下了湘西乡野间的诗意生活;在建国后运动呼啸而过的日子里,他又埋头于文物研究的工作之中。沈从文,以及沈从文的一生,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而笔者今天要讨论的是...

  • 闪烁人性光辉的现实主义壮曲——论周梅森《国家公诉》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语晨 刊期:2017年第16期

    在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蹒跚中发展前进,一方面受到市场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市场化的浪潮也为文学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更宽阔的平台。作为大众文化,政治文学不再仅是国家权力和话语的体现,政治文学所产生的市场效应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热议。周梅森的现实主义力作《国家公诉》由长山市的一场火灾切入,从而对整个市委领导集体进行深度挖掘,为...

  • 《边城》的社会启示与人文教育

    作者:盛莲月 刊期:2017年第16期

    《边城》是我国近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代表作。他的《边城》不仅不仅是对“人”的刻画,更注重的是对人文情感和人文理性的思考,或许说沈从文的《边城》不是地域风俗下的小镇,而是沈从文内心深处的乡土,是他心灵上的“边城”。鉴于此,本文就《边城》中所蕴含的社会启示和人文教育精神展开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 过去与未来之间——敬礼中共

    作者:胡阳 刊期:2017年第16期

    走过风雨飘摇战火频仍,实现国泰民安幸福富强,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始终从严治党,在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过去与未来之间,华章无数。谨以此篇致敬中共,为“四个自信”赋歌。

  • 分析《黄雀记》中祖父角色的设置

    作者:范则言 刊期:2017年第16期

    作为主角之一的祖父,也是被绳子捆绑最多的人,以祖父与绳子对抗是小说的底色之一,在小说中发挥着历史旁观者的作用。同时,《黄雀记》也是苏童重新回到香椿树街的叙述,为了能够更加合理的表现人和世界的隔阂,苏童对祖父角色的设置,使他能够既不过度的沉溺于对香椿树街旧时的情感,也能够不对过去所深爱的香椿树街过于冷漠,实际发挥了一种...

  • 苏童“红粉”小说中男性悲剧解读

    作者:陶慧 刊期:2017年第16期

    苏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在“先锋”、“新历史”、“新写实”等创作潮流中自由穿梭,已有不少作品为人喜爱并拍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本文从苏童“红粉”系列作品的研读出发,力图从分析男性悲剧形象的角度来表现苏童对人类生存主题的关照。在这些作品中,社会、历史以及经济环境的背景都被淡化了,目的是突显现代人在神秘...

  • 爷爷的苍穹

    作者:乔馨 刊期:2017年第16期

    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须多言----题记在总角的记忆中,爷爷有一家之主的风气,一嗓子吼下去,任谁也不敢再吱一声,意气风发,走起路来有着“大哥”的范头,小肚子一挺,昂首走过去,惬意唱着小曲儿,快活而自在。我不满4岁时,奶奶离开我去照顾新生的堂弟了,那时候太小不懂事,哭着喊着要奶奶,不要爷爷,奶奶就这么狠心的丢下我走了,那时我...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认同——基于端午节的源流

    作者:付旋 刊期:2017年第16期

    自然环境是我国端午节文化多样性和以及风俗类型变异的地理基础,而地域文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决定了端午节风俗的实际走向。我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更要重视这些传统文化。文章以端午节的源流为基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认同进行了研究。

  • 基于广西傩文化的人文特征分析

    作者:张维 刊期:2017年第16期

    傩文化属于我国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的征服欲望以浪漫主义形式的呈现方式。傩文化传承历史悠久,古代人民通过巫傩活动来满足自身在生命意识层面的心理追求,使之逐渐融入到了我国核心的传统文化之中,并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傩文化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并探讨了广西傩文化的其他人文特征...

  • 《九歌》中人与神关系探究

    作者:李云玲 刊期:2017年第16期

    屈原的《九歌》将楚地文化的美感与独特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意境上神秘深婉,人神关系常常缠绵缥缈,充满神奇的想象。本文以分析神的形象及人与神的关系为起点,根据作品浅析人神关系的演变,从而分析出《九歌》中人和神关系的寓意。

  • 浅析佛塔风铎的世俗化演变

    作者:王中加 刊期:2017年第16期

    佛教在传中入国后,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风铃便被融入了新的思想。如:樊钟,铃塔等。而自北魏以后,原本悬挂在佛塔上的风铎,也都出现在寺庙殿、阁等檐角,并一直沿用至今。本文就佛塔风铎的世俗演变过程进行探究,分析佛教传入中国后不同时期风铎所被打上的中国印记。

  • 探析书法艺术鉴赏对于临摹创作的启示

    作者:张云海 刊期:2017年第16期

    在进行书法赏析的过程中,常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会对每个人的临摹创作产生不同的影响。笔者以此为写作对象,通过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达书法艺术见习对临摹创作的影响,以便使得今人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书法作品。

  • 给广式红木宫灯永久生命力

    作者:罗昭亮 刊期:2017年第16期

    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在中国已经有上千多年的历史了,主要是些以红木制作成灯架镶以绢纱画和玻璃画,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雕刻,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照明用灯,更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宫灯因充满宫廷气派,集欣赏性和实用性而闻名于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 传统木雕价值评判浅谈

    作者:王洪斌 刊期:2017年第16期

    从我国明清木雕所遗存下来的实物价值观来看,其中也主要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构成一个作品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年代,如果说木雕作品的年代过于久远,那么其中所存在的时代特征就极为明显,并且能够保证其品相的完好;艺术水准的高超,个别木雕作品表现出了当时时代的领先水准,其中的精湛工艺是其他木雕作品所无法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