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45/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政治·法律、哲学·历史、云冈文化与石窟艺术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化、高等教育

主管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主办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国际刊号:1674-0882
国内刊号:14-1345/C
全年订价:¥ 172.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37
总发文量:2062
总被引量:2653
H指数:15
引用半衰期:5.1216
立即指数:0.0054
期刊他引率:0.7788
平均引文率:7.8333
  • 《共产党宣言》的空间思维探究

    作者:戴亮 刊期:2019年第02期

    马克思的空间思维不同于以往的历史主导性研究,其空间思维相较于历史思维更具社会研究的停驻性。这种停驻性为我们把握不同时代特征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现实依据。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首次系统地阐释了其空间思维的理论逻辑,其中资本扩张为动因,社会空间为表现形式,人的解放是空间变化的目的和归宿。空间思维与历史思维一样是马克思历史唯物...

  • 建国前后、刘少奇过渡思想的比较研究

    作者:贾秀梅 刊期:2019年第02期

    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曾就由新民主主义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提出过各自的设想。两个设想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从1951年以来至少发生的三件事,致使刘少奇放弃了自己的观点,转而接受了的正确思想,最终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上达成了共识,这一结果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付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

  • 论地级市立法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喜萍 刊期:2019年第02期

    随着地方立法数量的不断增加,地方立法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地级市立法质量的含义出发,阐述了好的地方立法不仅要符合"良法"的一般要求,还要具备地方立法的特殊性才是真正优良的地方立法。进而分析制约地级市立法质量的典型因素,相应提出实现地级市立法质量提升的途径。

  • 转化犯的立法价值与反思

    作者:史艳红 刊期:2019年第02期

    转化犯是我国刑法学理论的首创,其立法的理论依据源于法律拟制的正当性,转化犯的立法解决了面对复杂犯罪时由于无法确定主观故意内容而导致的司法争议,增加了立法的可操作性,因此,转化犯在我国刑事立法中的地位是不容动摇的。但转化犯立法还是有些需要反思的地方,转化犯从客观出现的危害结果定罪,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导致主观方面...

  • 唐代死刑复核制度之研究

    作者:林晓炜; 周东平 刊期:2019年第02期

    死刑复核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唐代是中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成熟期,其法律规定之细密、复核程序之严密,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朝代。唐代立法者从复审和复奏两方面严格规范了死刑复核程序,在制度设计上具有开创性、复核形式具有科学性,同时在制度的适用上面也有例外。为了我国刑事审判与执行程序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对唐...

  • 浅析唐末五代晋、汴对潞州的争夺

    作者:王白洁; 张焕君 刊期:2019年第02期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起义失败后,大部分藩镇已经脱离了唐王朝的控制,此时北方最强大的两个藩镇就是晋、汴,李克用占据太原(今山西太原),朱温占据汴州(今河南开封)。唐末五代时中原的初期局面实际上就是晋、汴两大藩镇在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晋、汴两大藩镇在争霸过程中都看中了潞州这一军事要地,从883年到908年,晋、汴双方对潞州展开了长达20多...

  •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中的虚弱大国——以国民政府的困境与失误为视角

    作者:尹智博; 左双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中国以四强之一身份参加的一次大会。这次会议主要讨论成立联合国的问题,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外交家们在其中积极奔走,贡献才智,为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受限于当时中国国力的虚弱、国际环境的不利,以及国民政府决策者自身所呈现的一些主观失误等因素,中国代表团在此次会议中的作用并不...

  • 拓跋帝陵祁皇墓考古调查

    作者:许孝堂; 马志强; 韩生存 刊期:2019年第02期

    经过一年多的调查,发现了拓跋部族桓帝和皇后祁氏合葬墓,民间和学者称祁皇墓,俗称祁王墓。这是大同市首次发现的拓跋部族早期帝王级皇陵。这一发现为研究北魏帝陵提供了新的参照,为研究拓跋部族史提供了较为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 北魏伎乐龙虎纹石函研究

    作者:王秀玲 刊期:2019年第02期

    大同北朝艺术博物馆藏北魏时期的伎乐龙虎纹石函,为一侧开口的龛式,与发现的同时期的石函形制类似,但略有差别;四面浮雕纹饰,构成一幅"佛陀盛会,百戏腾骧"的画面。作为佛教物品体现出了北魏时期佛教东传对中国宗教信仰的影响以及中外交流的状况,石函上雕刻的纹饰也体现了西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南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

  • 明代大同马市贸易简述

    作者:韩心济 刊期:2019年第02期

    大同地处中原边陲,为明之边防重镇,尤受统治阶层重视。随着明朝与蒙古鞑靼部战事的平息,边境趋于安宁,蒙汉两族人民要求互市的愿望日益强烈,在官员的提议及政府的作为下,大同边贸互市兴起并逐渐走向繁盛。本文以明代大同马市为线索,从明初边防概况及明政府的边贸政策、与明中期马市开放及贸易盛况、再到朝贡贸易对大同马市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出发,...

  • 补《全元文》至正年间佚文七篇

    作者:赵逵夫; 赵玉龙 刊期:2019年第02期

    石刻作为出土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在搜集甘肃陇南地区金石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元惠宗至正年间的七篇碑记铭文不见于《全元文》,其中六篇为石刻,一篇为砖刻,分别为:蒲君美《同知哈石公遗爱记》、牟守中《湫山观音圣境之碑》《礼店东山长生观碑记》、赵文德《太祖山灵源庙行祠记》、李思齐《万象洞题记》、佚名《...

  • 论孟浩然的交游活动及其意义

    作者:韩冰; 胡传志 刊期:2019年第02期

    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却交游广泛,这与其"平生重交结"的性格是分不开的。频繁而广泛的交游活动,一方面促进了孟浩然的诗歌创作,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群体之中;另一方面,也对其清淡诗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杜诗叙事结构探析

    作者:徐紫云; 贾小玉 刊期:2019年第02期

    诗歌具有叙事性已然成为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杜甫诗歌不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都具有明显的叙事因素,显示出诗人高超的叙事能力。叙事学理论下的杜诗的结构呈现出双向性特征,既有组诗大系统之下的集中叙事,又有单篇诗歌小系统下的个性化叙事。正是这些特征使得杜诗叙事浑然一体。

  • 柳永都市词探析

    作者:蔺若晨 刊期:2019年第02期

    都市词在柳永《乐章集》中占了很大的比重,且具有首创性,柳永大量创作都市词既与都市经济的发展与享乐之风有关,也与崇尚奢侈消费文化有关。柳永都市词的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太平时、朝野多欢"的与民同乐;二是"灯火阑珊嬉游处"的节序风情;三是"人间三度见清河"的歌功颂德。柳永都市词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领北宋社会风尚;二是...

  • 清醒的审视与冷静的反思——论张洁《无字》中的审“父”意识

    作者:张驰; 吴玉杰 刊期:2019年第02期

    "父亲"一词在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其内涵的多义性在张洁的作品中尤其突出。这位痛苦的理想主义者不仅赋予恋人以"父亲"的面具,更用女性的视角对父权与男权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她在《无字》中刺穿男性本质、审判父权暴力,还对加注在女性身上的压迫与不公进行了清醒的"报复"。她的"审视"既是自身恋父情结的幻灭,又体现出一种难得的"自审"式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