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学研究

圣经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圣经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圣经研究与政治哲学、多样性圣经研究、圣经文本研究、圣经与世界文学、简讯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342
总被引量:150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6.4878
  • 恩格斯的圣经观及其思想来源

    作者:唐晓峰 刊期:2016年第01期

    恩格斯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圣经对幼年的恩格斯产生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在以后的思想发展过程中,恩格斯始终将圣经及其中蕴含的神学思想作为其论证的重要素材和根据,并有多篇针对圣经的。本文首先分析恩格斯圣经观的几个重要内容:科学理性地认识圣经、历史批判地解读圣经、关切现实地运用圣经等;同时探讨了恩格斯上述思想的来源,包括施...

  • 致读者

    刊期:2016年第01期

  • 古代以色列社会学研究

    作者:诺曼·哥特瓦尔德; 厉盼盼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诸多公认的圣经研究方法中,社会学批评以其能把握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而深受推崇。本文采用此种方法,从以下三方面展开对圣经记载的古代以色列社会的研究:(1)圣经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2)古代以色列社会的历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以色列部落时期、以色列独立君主制时期和以色列作为殖民地时期的表现有何不同。(3)标准的社会诠释学,...

  • 谁之危机?——对古代西南亚历史范型的再思考

    作者:罗兰·博尔; 何桂娟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论述了从公元前第四个千禧年到第一个千禧年与古西南亚(古代近东)相关的经济问题,重点关注危机和灭亡问题。历史记录所呈现的大都是一个王国或帝国之崛起和灭亡的故事,把中间时期描述为"混乱"。然而,我们需要提出这个问题:从谁的角度来说是危机和灭亡?对于小的统治阶级而言,这确实是危机,因为他们的权力和财富已经走到尽头;但是,对于宫廷庄...

  • 女性主义与古代以色列“生产方式”:方法论探索

    作者:大卫·乔布林; 徐俊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主要对圣经研究的综合方法进行探讨。首先根据哥特瓦尔德的观点对生产方式的概念进行说明,并对以色列前君主制时期和君主制时期的生产方式予以分析。继之依据卡罗尔·迈耶斯和内奥米·斯坦伯格的研究指出,在对以色列前君主制进行分析时,需要重视家庭的作用;而当以色列向君主制过渡时,女性丧失了原有的地位。最后对米克·巴尔的跨学科框架进行讨...

  • 古代以色列政治经济视域中的寡妇和孤儿

    作者:罗兰·A.希姆金斯; 张思齐 刊期:2016年第01期

    对圣经批评理论的使用犹如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揭示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挑战圣经的文本。那些关于古代以色列政治经济视域中的寡妇和孤儿之文本,正好面临着这柄双刃剑。如何用好它,批评理论的选择至关重要。圣经传统中的寡妇和孤儿是一个在经济上被剥夺了权利的群体。关于这一群体,载于申命法典中的律法提供了三种见解。古代以色列的政...

  • 保罗新观的新视角

    作者:邓雅各; 王学晟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围绕"来源于对犹太教的新观的‘保罗新观’如何形成"这一论点展开,突出强调了保罗宣教对他关于犹太教的教导的意义,阐明了如下问题:为什么保罗的称义是因信耶稣基督,而非靠律法之工?本文最后呼吁,必须认真对待保罗的整个福音观点,包括他对待律法的态度,根据行为审判,以及他对"在基督里"的领会。

  • 使徒保罗与西方的内省良心

    作者:克里斯特·斯腾达尔; 花威 刊期:2016年第01期

    从奥古斯丁开始,特别在路德那里,西方教会把使徒保罗看作内省良心的范例,认为保罗皈依前后都深受律法和罪的捆绑,其"受折磨的良心"发出了"我真是苦啊"(罗7:25)的感叹,由此而提出因信称义学说,以解决这一超越时间的普遍的人类困境。然而,只要仔细考察保罗书信和一世纪的宣教处境就会知道,保罗从来不认为自己不能谨守律法,其良心乃是"强健的良心",...

  • 为何研究《新约》?

    作者:韦恩·A.米克斯; 洪晓纯 刊期:2016年第01期

    正如我们之中多数人所了解的那样,"《新约》研究"这一学科依赖于一些基本的假设:严谨的历史引导我们客观而稳妥地认识过去;谨慎的方法能够开启一个固定文本的真实含义;有一群读者真正在意我们所说的。这些预设中的每一个都已经成问题了。从今以后,我们不能放弃历史研究,但我们必须迅速地重新思考:书写好历史意味着什么?作为基督徒群体的教师,我...

  • 耶稣传道的艰难旅程:医治瞎子事件(太9:27—31)分析

    作者:黄根春; 周柬妮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以编修考据学及叙事考据学方法,探讨马太如何透过叙事片断帮助读者对故事的人脉情节有更深的了解。本文认为马太加添一次耶稣医治瞎子的事件(太9:27—31;比较太20:29—34;可10:46—52;路18:35—43),交代了耶稣的传道旅程是困难重重的,亦解释了耶稣为何倾向于采取低调模式。

  • 路加对罗马社会捐献文化的回应——以《路加福音》21:1—4为例

    作者:杨砚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希罗文化中,将钱财慷慨地给予人群(通常为穷人)或组织是被提倡的行为,只是捐献的数量通常只占捐献者财富的很小部分。然而,在《路加福音》21:1—4中,路加透过对比穷寡妇与财主的捐献行为,以及耶稣对穷寡妇奉献的评价,积极地回应了希罗社会的捐献模式,耶稣以相对比例而非绝对数量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无疑挑战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向希罗捐赠文化下的...

  • 马丁·路德对《约翰福音》2:1-11的诠释——兼论马丁·路德1519年的婚姻观

    作者:黄保罗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文根据马丁·路德1519年对《约翰福音》2:1—11(耶稣在迦拿婚礼上的故事)的德语原文诠释和英译本的编译,以及对美国版导言的分析,来介绍路德的婚姻观。全文分三部分:由维特·迪特里希记录的路德1519年对《约翰福音》2:1—11的讲解、路德本人对其上述讲解的修订版本,以及美国版《路德文集》对路德诠释观点的总结。

  • 述译:《庞子遗铨》中圣经的“名”与“实”

    作者:高胜兵 刊期:2016年第01期

    《庞子遗铨》是耶稣会士的初期作品,虽然是一部诠释天主教教义的著作,但在尚无汉语圣经的情况下,它频繁使用"圣经"一词,对圣经内容予以述译,这均可视为圣经汉译的前奏,既孕育着汉语中原有"圣经"一词的新义,也为后来的圣经汉译铺垫了基础。今天看来,"圣经"一词在庞迪我笔下"名实不符",但是着眼于圣经汉译史,《庞子遗铨》却不该被忽视。

  • 论情感为诗歌的底色:以描述体诗《雅歌》4:1—7为例

    作者:张晓丹 刊期:2016年第01期

    情感和诗歌之间的纽带早已在圣经诗歌学界得到了广泛认可。不过这个认知常常是建立在人们对情感的通俗理解上,而未整合当代学界对脑神经学科、伦理以及诗歌研究的已有成果,故此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鉴此,本篇论文从交叉学科的途径入手,提取关于当代诗歌批评、大脑的情感功能和列维纳斯伦理学思想的相关理论,论述情感如何成为接受圣经诗歌的关键...

  • 对圣经中“献祭”的广义修辞学解析

    作者:林佩璇 刊期:2016年第01期

    "献祭"是世界各宗教共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圣经文本的关键词之一。本文根据广义修辞学理论,结合语义场、故事形态学等理论,从话语建构、文本建构和精神建构三方面解析"献祭"对建构圣经修辞统一体的重要性,为圣经阐释与接受提供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