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文学研究

圣经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圣经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圣经研究与政治哲学、多样性圣经研究、圣经文本研究、圣经与世界文学、简讯

主管单位:河南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大学圣经文学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342
总被引量:150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6.4878
  • 古希伯来诗歌的特征

    作者:罗伯特·奥特; 梁工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圣经诗歌几乎完全出现在希伯来圣经中。语义上的平行体是希伯来诗节的普遍特征。希伯来诗歌中有一种趋于强化的叙述发展势态,这种"水平"运动经常通过一系列诗行,甚至一首完整的诗,向下投映到某种"垂直"运动中。这意味着希伯来诗歌被关注的是一种向着某个终极目标运动的动态过程。希伯来诗歌有两种最常见的结构,一是意象、概念、主题借助于一系列...

  • 《传道书》文学结构的讨论

    作者:黄薇 刊期:2010年第01期

    《传道书》的结构问题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传道书》研究者的注意力。早期有释经学者提出《传道书》是一部谚语的集合,甚至没有结构可言。而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观点已逐渐被现代释经学家所摒弃。无论作品经过怎样的编撰过程,其现有形式才是我们分析的对象,也只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文本形式对我们产生意义。尽管表面看来《传道书》经文...

  • 阅读圣经

    作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 吴紫雯; 高春旭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两种考察神圣物的方法像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或洛特雷阿蒙的《马尔多罗之歌》那样阅读圣经,无法揭示其内容,就像它是许多篇文章中的一篇,这种想法毫无疑问是产生于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一种方法。即使这种方法看起来支离破碎或毫无道理,我们也不能忘记任何对宗教文本或事件的解释都认为它是可以作为对象来分析的,即使这意味着承认它...

  • Q福音中的以色列传统

    作者:理查德; A.霍斯利; 张秋梅; 赵文娟; 伍雪 刊期:2010年第01期

    许多学者试图尽可能将Q福音从以色列传统的根源中区别出来。另一些诠释者认为:Q福音寓居于以色列民族之中,它们不但处处涉及以色列传统,而且深深根植于以色列传统之中。人类学家及其他学者在传统农业社会文化及其他复杂社会的文化之间所划分的'大传统'及'小传统',对我们理解Q福音是有帮助的。小传统是'农民阶层所注重的信仰及行为的特殊形式';而...

  • 卡夫卡对克尔凯郭尔的神学批判——以亚伯拉罕为例

    作者:李忠敏 刊期:2010年第01期

    亚伯拉罕献子事件中隐藏着一个悖论,即献子的伦理表达是杀子,克尔凯郭尔以'信仰的跳跃'和'伦理目的论的悬置'试图超越这一悖论,这种努力体现了他对信仰激情的强调和对理性至上的批判。卡夫卡回应和质疑了克尔凯郭尔对亚伯拉罕的言说,指出人本身的悖谬和局限决定了他不可能进行'信仰的跳跃',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献子的考验是人难以承受的超验重压...

  • 圣经诗学与性别政治:从阅读到反阅读

    作者:梅厄·斯滕伯格; 张晓梅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赛5:20)无误解写作及其错误运用方法现代文学理论继承了多种二元对立——无论它专注的是叙事(例如隐蔽相对于透明)、读者(聪明的知情者相对于愚顽的局外人)、或是阅读本身(单一的合理解释相对于无穷的不确定

  • 梅厄·斯滕博格的诗学:圣经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和“无误解文本”

    作者:曹坚 刊期:2010年第01期

    <正>20世纪80年代,圣经研究在西方学界成果裴然,形成了一种新的态势。如果说以往的多数研究着眼于圣经作者、编撰过程和历史背景的考证,那么此时已有相当一批学者专治圣经文本本身,尤其是它的叙事艺术。①前者属历史批评法,是一种历时的阅读法,趋向于把一部圣经文本分解为散碎的部分;后者则属文学批评法,是一种共时的阅读法,旨在说明作者...

  • 雅各的隐喻

    作者:杨克勤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从《雅各书》的散居处境及生命智慧的神学分析书中描摹许多大自然物象的隐喻,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生命的无常(即其飘浮、反合性);(二)生活的有机、互动性;(三)宇宙的联贯、完美性。《雅各书》的隐喻书信将真理生活化,它使用自然界或生活中的物象为隐喻,让读者熟悉真理,对事物有更深的印象,进而使他们反省生命,以致忠心、悔改,并朝向"更...

  • 保罗与苏格拉底在雅典的相遇:《亚略巴古演说》的修辞研究

    作者:许光福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从希罗修辞学角度探讨在路加笔下,保罗在雅典城所发表的《亚略巴古演说》(徒17:16-34)与希腊哲学家交锋时所采用的修辞策略,内容特别集中于分析作者为何刻意赋予保罗一个"苏格拉底"形象,其背后的意图及欲达至的修辞说服力果效。

  • 天国概念的演变:从耶稣到保罗

    作者:黄根春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着眼于耶稣与政治的关系,指出虽然福音书从信仰角度,以"属灵弥赛亚"的观点陈述了耶稣的生平事迹,读者仍能从中找到一些痕迹,暗示耶稣的工作和教训中可能含有政治成分。当保罗把关于耶稣的福音传遍罗马帝国的地中海地区时,他致力于消减耶稣事迹及其教训中的政治色彩。保罗书信特别聚焦于与"天国"——这是耶稣传道时的中心主题之一——相关的...

  • 耶稣事工的“物质性”:一个女性主义角度的阅读

    作者:黄慧贞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以门徒就耶稣"命名"的争论为背景,检视福音书中由妇女故事所组成的一个另类女性传统,即通过生活的、身体的经验,对耶稣宣教使命作一次"物质性"(materialistic)的诠释。《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都记载了妇女追随者,她们从加利利就紧紧跟随着耶稣,供养他和使徒的传道事工。本文介绍了《马太福音》中主要的妇女故事,阅读和分析了耶稣与她们...

  • 与神共在——海舍尔犹太教圣经观述评

    作者:刘平 刊期:2010年第01期

    海舍尔和现当代犹太教哲学家们强调圣经的价值和意义,认为西方哲学乃至西方文明患上一个病症,即与希腊思想亲近,而不与希伯来思想一脉相承。海氏独特地提出他自己的犹太教圣经神学思想。他认为,从圣约意义上的共在关系或神人伙伴关系来看,人透过圣经启示以及对启示作出回应来认识神。圣经信仰包括三个维度:神与世界的关系;圣经中的神与选民以色...

  • 美学理论视野中的圣经诠释:以《旧约》中耶稣基督预表的诠释为例

    作者:祝帅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旨在打通圣经诠释学与20世纪哲学一美学解释学的藩篱,尝试一种通过当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某些成果进入圣经诠释的研究方法。这种美学视角的圣经诠释在《新约》作者对于希伯来圣经的诠释中初见端倪,后来的圣经诠释学(释经学)更是开启了20世纪美学领域的诠释学研究成果。本文将传统释经学中的"寓意解经"细分成"象征"与"意蕴"两种批评模式,并分...

  • 试析亚兰文昂克罗斯圣经翻译的诠释风格:以《创世记》2:4-3:24为例

    作者:曹坚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首先介绍亚兰文昂克罗斯圣经译本的背景和在中国研究该译本的意义;然后比照希伯来原文,对《创世记》2:4-3:24发生在神、亚当、夏娃和蛇之间的故事进行考察,并运用吉萨·韦尔米斯的圣经诠释理论对昂译的翻译和诠释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描述译者对原文依照怎样的方法做了哪些改动,并分析其中的原因。认为译者的改动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消除文...

  • 晚明福音书汉语译介的若干特点

    作者:马衡 刊期:2010年第01期

    当代翻译理论强调,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文字转换,还与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晚明社会的伦理文化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干预注定福音书进入中国的道路不会平坦。耶稣会士从对耶稣事迹只言片语的介绍到对福音书较为完整的转述甚至翻译,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漫长过程。在翻译策略上,耶稣会士为调和耶儒矛盾,适应中国文化处境,不得不采用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