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博论丛

上海文博论丛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上海文博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45
总被引量:303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艺苑盛景见空前 解读“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

    作者:陈燮君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乙酉年,故宫博物院迎来八十华诞。为贺庆典,故宫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再集晋唐宋元书画稀珍103件,在上海博物馆隆重举办"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以国宝的魅力展示中华文明,以经典的力量呼唤文化传承。乙酉秋冬,正值在北京西郊学习两月,故宫博

  • 书画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舒华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继2001年底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首次连手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之后,本次在上海博物馆,故宫和上博为庆贺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再次共同举办的"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展品无一重复上次《国宝展》的内容,成为又一次中华书画国宝的大会师。围绕本次展

  • 宫廷内宗教信仰的精神世界

    作者:王家鹏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元明清宫廷与藏传佛教宫廷历来是宫闱禁地,宫廷生活对老百姓说来总是充满着神秘。清宫中的宗教活动,就更鲜为人知,神秘莫测。清代宫廷中种种宗教活动频繁,汉地佛教、藏传佛教、道教、萨满教,形形色色,弥漫着浓重的宗教气氛,

  • 黑水白山间原住民族的遗留

    作者:未央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中国兵器之发达,除了是适应战争的需要,同时也是炼制技术发展的结果。在明朝以前,中国人一直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其兵器在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到了清朝,虽然在火器制造方面,中国已经跟不上西方各国的步伐,但冷兵器的制造却是从来也未曾

  • 静室与轿辇之中的华丽饰物

    作者:蔡毅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到乾隆时期,可以说是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此时景德镇荟萃了一代能工巧匠,所谓"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浮梁县志·陶政》)即指此而言。当时瓷器生产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顶峰,精美奇巧的造型,五色缤纷的釉彩,繁缛多姿的纹饰,真乃巧夺天工。瓷器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也更加广

  • 征战与狩猎时代的形象留存

    作者:房宏俊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历史,清代帝后宫廷服饰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对我们现代社会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清代服饰是在满族服饰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与狩猎民族的生产、生活与征战息息相关,并有其深刻的意义和内涵。如:清代帝后朝袍上的马蹄袖、披肩领和皇后两肩所饰被称为"缘"的半月形装饰,分别象形马蹄、弓和马鞍,把满族骑...

  • 荣华富贵岁月里的锦上添花

    作者:杨捷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室的居住地,故宫博物院现收藏的历代各类珍贵文物达到一百多万件,堪称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历代以来,皇帝们都自称为天子,所以在宫廷内不但汇集了从全国各地进贡来的各种奇珍异宝,而且也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艺术家及匠师。至清代乾隆时期,宫廷中的收藏之富,超过了以往的任何年代,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

  • 西方进入中国宫廷的敲门砖

    作者:则海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钟表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将无形的时间流化作有形的时针运动,为人们记录着季节变化,时代变迁。我国制造机械计时器的历史相当悠久,但中国最终没有做成真正意义上的机械钟表,而是从西方引进了它。来自欧洲的传教士,最早将西洋钟表介绍到中国。传教士们送给官员的礼品在当时的中国掀

  • 扬州出土的汉代玉蝉和玻璃蝉

    作者:汤伟建; 周长源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历史上的扬州在汉代曾经是一个繁荣时期,当时扬州曾长期用作封建藩王的的都城。正因如此,扬州地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汉代文化遗存,一座座王侯陵寝和众多的百姓墓葬,随

  •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

    作者:黄剑华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成都金沙遗址清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一件小型金面具,堪称最为璀璨的金器之一。金面具高3.74厘米,宽4.92厘米,厚0.01-0.04厘米,重5克。采用质地较纯的黄金,整体锤揲成形,精心制作而成,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湮没,仍给人以金光灿灿的华贵之感。这件金面具在锤揲成形时可能垫有模具,具

  • 寻访长安百塔寺

    作者:李举纲; 段志凌; 田福宝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熟悉中国书法史的人,对唐代《化度寺邕禅师塔铭》(图1)及《王居士砖塔铭》都耳熟能详,两件塔铭分别为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和敬客所书,被视为楷书之典范,历来被论书者推崇备至。据记载,两石早年均出土于终南山楩梓谷这个地方,此地有何特殊之处?为何屡屡发现珍贵石刻?许

  • 杭州凤凰寺波斯文阿拉伯文碑铭——兼谈元代穆斯林在杭州的足迹

    作者:程彤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浙江杭州凤凰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该清真寺留存一块刻有波斯文和阿拉伯文混合的有关重建清真寺的纪念石碑。由于碑文因是纳斯塔利格书法体(一种草写体)而难以辨认,所以一直没有被翻译成中文。如果对其进行研究想必会从中发现一些有用的史料。相

  • 云东姚绶及其《三绝图册》

    作者:李维琨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今藏上海博物馆的姚绶《三绝图册》(1494年作,18开,纸本设色,)是他73岁时完成的一件精品。曾经清人何昆玉、近人朱葆慈、谢刚国和周鸿孙等收藏,封面有赵叔孺为沪上著名的"学圃"园主、宁波富商兼收藏家周湘云(名鸿孙)所题的签条:"宝米斋珍藏甲戌夏赵叔

  • 从《中秋帖》看米芾的仿古功夫

    作者:张雷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故宫博物院曾举办了一个书画赝品展览。展览中,将王献之《中秋帖》墨迹与王献之《十二月割帖》拓本进行了比较,诸多的证据说明,东晋王献之名下的《中秋帖》实为宋代米芾临本。《中秋帖》钤有宋"宣和"、"绍兴"等印记,后有董其昌跋语,"大令此帖米老以为天下第一

  • 威震欧洲的路易大王

    作者:金重远 刊期:2006年第01期

    <正> 持续两年的中法交流年活动让我们了解了法国的文化、法国的历史、法国人的生活……,更让我们在法国众多历史人物中了解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路易大王。路易十四生于1638年,登基时尚年幼,仅5岁,由母后安娜摄政,国事则由首相马萨林一手操办。时值"投石党之乱",孤儿寡母备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