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博论丛

上海文博论丛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上海文博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上海博物馆
主办单位:上海博物馆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45
总被引量:303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练形神冶 莹质良工 如珠出匣 似月停空 当眉写翠 对脸傅红 绮窗绣幌 俱含影中——隋·练形团花纹镱·镜铭

    作者:马今洪; 盛黎明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战国六山纹镜直径14.3厘米重355克主纹为六个山字形,渊源于青铜器上的勾连雷纹,地纹填以羽翅纹,纹饰独特。六山纹镜颇为罕见。战国透空交龙纹镜直径10.2厘米重150克镜面和镜背分铸,再将镜背铸焊于镜面。纹饰为精美繁缛的透空交龙纹,用陶范法铸造,具有精湛的工艺技法。

  • 直面普罗旺斯的艺术——解读《十八、十九世纪法国马赛艺术展》

    作者:陈燮君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地中海的奔放热情、普罗旺斯的花香魅影、商业良港的激扬活力不仅使法国马赛成为欧洲眺望东方的经济都会,更为她孕育了众多的艺术生命。马赛是罗讷河水道通往欧洲的航线枢纽,3000年来,无数船舶从这里驶向地中海。在封建君主统治与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时代风云际会的18、19世纪,各种思潮、流派在马赛的艺术土壤

  • 练形神冶 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展

    作者:余慧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2005年4月至6月,"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展"在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厅展出。这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2005年的第一个特展,也是建馆以来首次举办的馆藏铜镜展。铜镜是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具。从世界范围来看,铜镜大约包括两大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

  • 当眉写翠 对脸傅红——绘画作品中的美人对镜形象

    作者:张雷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古代铜镜的正面光洁明亮,可以用来鉴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品,其背面的纹饰及铭文则大多精美隽永,寓意吉祥,既可当艺术品来赏玩,又

  • 上海博物馆获赠商代铜镜

    作者:马今洪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2005年5月20日上午,上海博物馆在一楼影视中心举行接受捐赠仪式,沪上收藏家高阿申先生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一枚商代几何纹镜,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代表博物馆接受了高先生的捐赠。这枚铜镜为高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甘肃平凉废品回收站收集的,在上博的建议下,高

  • 2000多年前的音乐爱好者——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乐器巡礼

    作者:王子初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湖南省博物馆于2004年8月举办了专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以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30周年。1972年初至1974年初,马王堆汉墓以出土3000多件珍贵的帛书、帛画、竹简、漆木器、纺织品和

  • 唐代香文化概述

    作者:刘良佑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香与香文化所谓"香料",就是能发出特殊气味,使我们的味觉和嗅觉上感受到刺激,并进而在情绪上形成快感的物质。在长远的历史进程里,人类在改变环境和饮食的气味、提升生活情趣、疏解生活压力、创造想像的空间,以及追求健康等理由下,东西方都在利用香料上,

  • 唐李宪墓研究拾遗

    作者:呼林贵; 尹夏清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惠陵——李宪夫妇合葬墓,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西三合乡三合村北,200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作了抢救性的发掘,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文物,也弄清了陵园及墓葬形制,尤其是墓中出土的哀册和谥册与史书互证,确证了属李宪夫妇墓不伪。李宪乃唐睿宗嫡长子,玄宗李隆基的哥哥,

  • “周秦汉唐文职国际学术讨论会”收获三例

    作者:申荣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2004年12月26—27日,笔者有幸参加了上海博物馆和陕西省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对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热烈争论的景象留下了深刻印象,引起了强烈的反思。考古学是一门最典型的"学无止境"的科学,素有三大局限:1.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被载入史书;2.不是所有遗物都被埋入地下;3.不是所有的地

  • 《重修四天王碑》与《封神演义》

    作者:佘彦焱; 柳向春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四天王碑》于清乾隆二年(1737)闰九月立冬后立石,由诸生李金铎撰文,今立于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乡合龙山真武祖师庙正殿前右侧。碑为砂岩质,圆首方座。身高196、宽69、厚16厘米;座长72、宽56、高33厘米。碑文楷书,17行48字。碑边刻卷云纹,剥蚀较严重。其碑额曰:"重修四天王碑记",其碑文曰:"夫所谓天王者,余始不知其何人而

  • 帛书、帛画出土记——长沙子弹库1号楚墓的盗掘与再发掘

    作者:傅举有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墓葬,先后两次被人们打开。第一次是1942年,是由一伙盗墓分子打开的。他们从中盗取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和最珍贵的帛书。第二次是相隔31年之后的1973年,是由湖南省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发掘的,这次又出土了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极其珍贵的帛画。一座千年古墓,先后出土了两件国宝级文物,缘起与故事...

  • 明代第一城 气势贯江淮

    作者:晓原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故宫博物院是历经明、清两朝的紫禁城,在那里领略到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风采。但对这皇城建筑规划有着深刻影响的建筑群落却在安徽凤阳,因为整个北京的都城设计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同时参照了安徽凤阳的明中都城而建造的。明中都皇故城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

  • 从明代道士张永馨的度牒说起

    作者:魏德明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1962年在闵行区(原上海县)马桥镇吴会村元代仁济道院废址后园一座明代墓中,出土了一张度牒(现藏闵行区博物馆)。这张在墓中沉睡了450余年的度牒,出土时发现摆放在死者的胸前。度牒为整张呈方形皮纸,纸质柔韧,白色微泛黄,纵114、横120厘米,边框四周板印缠枝莲花图案。度牒中间骑缝号码处盖有朱色礼部之印骑缝章,

  • 书苑猎真

    作者:丁辑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上海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1978年2月18日的《青海日报》上,刊发了一条消息,青海省的文物工作者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的一个墓葬里发掘出土了一面压在死者胸下的青铜镜,属于距今4000年的齐家文化晚期。这不仅是中国铜镜的

  • 宋代的雕漆

    作者:西冈康宏; 张毅 刊期:2005年第02期

    <正> 雕漆雕漆是指在器物(多为木质,也有用兽皮、竹、金属等制成)表面多层反复涂抹或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彩漆,如红、黑、黄、绿等,干燥以后,用刀在油漆上雕出各种纹样。雕漆大致又分犀皮(国内漆器书中称"剔犀")、屈轮(国内漆器书中称"云纹剔犀")、堆朱(国内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