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乡文学

杉乡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杉乡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041/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走读社会、原创文学、心灵旅游、历史回放、论坛、文化遗产、艺术空间、文学校园

主管单位:贵州黔东南州文联
主办单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2-1272
国内刊号:52-1041/I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3183
总被引量:61
H指数:4
  • 文斗村史始记

    作者:姜穆 刊期:2009年第08期

    这是在地图上寻不到的地方,因为它从不依赖外援,从来不输出;自耕自食,自织自穿,书也只是那几个老冬烘教的。一句话,文斗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和外界接轨,生灭完全依自然规律。这就是文斗——一个小小农村。它当然有历史,可是这历史出自口传,父传子,兄传弟,一再传的结果,剪裁的剪裁,增添的增添,如今已完全不可信。所以

  • 大写文斗

    作者:欧阳克俭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一)友山水,居舟中,游水湄,移渚上,登岗峦。不曾想到,事隔二十年,我又来到文斗。当年这个高山上的奇异村落,随着"三板溪电站"的修建及其库区的出现,竟至成了滨湖水乡。天地景象迥异。高峡出平湖,文斗可无

  • 凤祥文斗

    作者:王宗勋 刊期:2009年第08期

    凤凰出浴美如碧玉、清澈透底的清水江在青翠欲滴的高山间蜿蜒。锦屏县的文斗苗寨就镶嵌在清水江南岸的山岭上。从锦屏县城驱车沿与清水江并行的水泥硬化公路走25公里,来到三板溪电站水库码头,改乘湖轮,在平滑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

  • 寨名的文化解析

    作者:姜秀波 刊期:2009年第08期

    文斗,这样一个大山里的村落,在《中国地图》上根本找不到名字。因为村落太小,历史上又未出过名扬天下的文豪诗圣,亦未出过名倾一时的王侯将相,故文斗这个名儿在清水江上下叫得响,但放诸全国去看,实际上却是"微不足道"的。

  • “一寨两府”:清史绝笔

    作者:凤尾居士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两条古老的青石板长街,一头连接上文斗,一头连接下文斗,就像两条深深的痕迹,见证着历史上那段鲜为人知的"一寨两府"史事。历史上的痕迹还不只这些,上文斗、下文斗后龙山上各自的寨门、防御工事,也无不透露出那段史事的信息。"一寨分属两府",在清史上,这是绝笔,不能说独一无二,文斗独有,却也是十

  • “婚俗碑”:文斗古代优生学

    作者:姜秀波 刊期:2009年第08期

    今存于文斗村脚四里塘原杨公庙坪的两块婚俗改革碑,分别刊刻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200多年。其所刻条款,整整影响了清水江畔近20个苗侗族村落长达200年之久,被专家誉为"古代少数民族婚俗改革里程碑"、"边地古代优生学里程碑",其性质相当于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部"地方性婚姻

  • “杉木王”与“六禁碑”

    作者:里丹 刊期:2009年第08期

    那是一种原汁原味、史诗般的古代环保记录,那里珍藏着一部"深山人未识"的绿色文化宝藏。一条河,一个村寨,一块石碑,一张契约,一首歌,就是一部环保史诗。在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保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今天,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早在几个世纪前的明清两代,生活在清水江畔文斗苗

  • 清代林业契约社会

    作者:天水余孽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一卖一了,父卖子休;如花落地,永不归枝:水流东海,永不回头。"这是发现于文斗苗寨的清代康熙末年撰立的一份林业契约誓愿歌。清水江畔,"杉木之乡"锦屏县民间10万件清代林契在岁月的尘埃中沉睡了数百年,如今,中外专家学者翻动这一纸纸发黄

  • 不落的环保部落

    作者:姜秀波 刊期:2009年第08期

    文斗,很小很小的一个苗寨。在中国地图上,甚至在贵州地图上都找不到她的名字。她静静地躺在清水江畔的一匹山脉上。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少数民族村落,早在500多年前即已开始自发地、有意识地进行生态环保,留下了大量

  • “开坎砌田 挖山栽杉”

    作者:羊告 刊期:2009年第08期

    村头寨尾,井边路旁,一棵棵苍老却依然生机勃勃的古树,恍如一个个时光老人、一部部古老的线装书。它们承载了千年的风雨浊剥,顽强地展示和张扬一种历史的符号和痕迹。可以想见,在与这些古树一样苍老的年代里,在这

  • 最后的村庄

    作者:禾乃 刊期:2009年第08期

    文斗寨山下有一个水码头,名叫河边,水码头两岸住着百十户人家,有许多店铺,听说民国时候这里还赶集呢!不过,现在集市没有了,只有些店铺卖些糖果、百货、布匹、盐巴,山上的文斗寨人时常下山来购买,或是挑一担黄灿灿的稻谷下山来,换回

  • 大地外部的村庄

    作者:柯真海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下回再来,也许就见不着喽……"这话里,"见不着喽"的宾语指向一直困扰着你,直到现在你也弄不明白,这"见不着喽……"指的是见不着文斗苗寨,还是见不着九岭十一冲,亦或是见不着说这话的人。唯有清醒,才算活着。可是,你回到贵阳以来的许多夜晚总是做梦,而且梦境里时常看见那1888级石街、"六禁碑"、下马墩亭,以及

  • 抱愧文斗

    作者:杨秀廷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一七年前我在省城上学时,教授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关系史的易先生讲到沈从文的文理经学,常提及被誉为台湾"文坛快手"的姜穆先生,说沈是苗族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姜则是现当代苗族社会文化和军旅文学

  • 苦菜花开

    作者:姜秀波 刊期:2009年第08期

    在我的老家,有一种野菜叫苦菜花,秋天里,花开漫山遍野,灿烂而忧伤……不能不让人莫名地生出许多愁绪来。"苦菜花儿开,苦菜花开一朵朵。年年开,年年落,花开花落奈不何!"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在苦菜花丛中艰难而快乐地编织着村寨、族群以及人生。父亲、母亲、哥哥、五嫂、舅坤发、梅

  • 招仰户儿

    作者:姜穆 刊期:2009年第08期

    一文斗这地方就是一条正街,听说在前清时代还热闹着,车水马龙,灯火通明,下江的武岗棍子一定晚上在这儿歇脚,第二天往那些大房人家,卖些绸缎,顺便做一天生意。逢这天足不出房的闺女,不管要不要买布匹水粉,总是出来在天井里挑东挑西的。这时候,箱笼里的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