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学报

山地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Mountain Research

杂志简介:《山地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516/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山地环境、山地灾害、山区发展、山地技术、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8-2786
国内刊号:51-1516/P
全年订价:¥ 42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2
复合影响因子:1.5
总发文量:1167
总被引量:20367
H指数:49
引用半衰期:6.3101
立即指数:0.0684
期刊他引率:0.9379
平均引文率:16.0427
  •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提取

    作者:范建容; 田兵伟; 程根伟; 陶和平; 张建强; 严冬; 苏凤环; 刘斌涛 刊期:2008年第03期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大型滑坡堵塞河道后形成的堰塞湖则是震后最为严重的次生灾害。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获取四川5·12汶川地震诱发堰塞体信息,查明了灾区主要堰塞体的分布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获取了形成堰塞体的滑坡体的部分信息。研究表明,主灾区堰塞体总数37个,其分布与地震...

  • 5·12汶川地震青川县木鱼镇滑坡坝稳定性分析

    作者:刘惠军; 沈军辉; 聂德新; 安世泽 刊期:2008年第03期

    滑坡坝及其形成的堰塞湖是山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在强地震发生时,滑坡坝形成的堰塞湖的数量多,规模大。汶川5·12地震发生时,就形成了多个堰塞湖,这些滑坡坝一旦发生溃坝,将会对下游灾民和抢险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文中对汶川大地震发生期间木鱼镇滑坡坝进行研究。通过地质分析和计算表明,这个滑坡坝在发生和强降雨和地震期间是...

  • 封面照片:哀牢山

    作者:张树斌 刊期:2008年第03期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南部,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地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结合部,河流强烈下切,河源侵蚀形成中山地貌,属褶皱断块山体。哀牢山山体上部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该地区全年气候温凉(年平均气温11.3℃,徐家坝),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931.1mm,徐家坝),但干湿季分明。照片为...

  •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5·12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刘斌涛; 陶和平; 范建容; 田兵伟; 张建强; 严冬 刊期:2008年第03期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紧接而来的降雨天气严重影响了地震灾害遥感监测的实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穿透云雾的能力,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抗震救灾遥感信息保障的重要数据源。利用COS—MO、TerraSAR、RADARSAT等高分辨率SAR数据对5·12汶川地震灾害的监测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在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

  • 堰塞湖

    作者:冯海燕 刊期:2008年第03期

    堰塞湖,这个过去连许多水利行业人士都不甚熟悉的专业术语,如今因5·12汶川地震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堰塞湖,英文名imprisoned lake,指河流被外来物质堵塞而形成的湖泊。常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堵截河谷或河床而成。由火山溶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称为熔岩堰塞湖,还有由冰川泥石流形成的冰湖等。

  • 5·12汶川地震龙门山风景区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特征与处理

    作者:陈宁生; 第宝锋; 李战鲁; 杨成林; 李欢 刊期:2008年第03期

    5·12汶川地震激发了龙门山风景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链状次生山地灾害。通过应急调查发现,该区已有堰塞湖5处,危害性崩塌、滑坡6处,已成灾泥石流沟1条,潜在泥石流沟11条,根据各处灾害的主要特征,确定堰塞湖的危险程度,提出山地灾害处理建议。

  • 遥感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以5·12汶川地震为例

    作者:陶和平; 刘斌涛; 刘淑珍; 范建容; 杨俐; 兰立波 刊期:2008年第03期

    2008—05—12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8.0级地震,全国多个单位投入科技力量,为抗震救灾献言献策,其中遥感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遥感在这次汶川地震灾害监测与评估中主要起到了灾情速报、救灾空间信息保障、次生灾害动态监测和灾区重建规划等作用。通过对这次全国性的地震灾害遥感监测工作的总结与分析,指出了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

  • 5·12汶川地震诱发的山地灾害及减灾措施

    作者:崔鹏; 韦方强; 何思明; 游勇; 陈晓清; 李战鲁; 党超; 杨成林 刊期:2008年第03期

    汶川5·12地震不仅造成了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滚石)、滑坡、堰塞湖和泥石流等。崩塌、滑坡不仅阻塞了救援道路,严重延缓了救援进度。还形成了30多个堰塞湖。地震和滑坡活动还将促进泥石流活动,使震区泥石流进入活跃期,在后期降水作用下形成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通过初步分析,提出了震区次生山地灾害...

  • 5·12汶川地震及其山地所科技抗震救灾

    作者:冯海燕 刊期:2008年第03期

    2008—05—12 T14:28汶川突发8.0级大地震,针对地震引发的山地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山地所急聚科研有生力量,发挥本所的学科优势,在抗震救灾科研第一线取得初步成果。

  • 石羊河上游甘肃臭草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

    作者:赵成章; 龙瑞军 刊期:2008年第03期

    研究了化学除莠+适度放牧条件下,祁连山北坡甘肃臭草(Melica przewalskyi)草地群落的植被恢复过程。结果表明,使用专用除草剂杀灭甘肃臭草后,恢复草地在2000~2006年经历了甘肃臭草优势阶段、冷蒿+甘肃臭草阶段、冷蒿+阿尔泰针茅阶段、阿尔泰针茅+杂类草阶段等4个演替阶段。2006年草地群落的植物种数比对照草地增加4~7种,盖度和密度...

  • 中亚热带红土与水稻土铁锰结核理化特性与形成环境对比

    作者:叶玮; 郑万乡; 李凤全; 朱丽东; 杨立辉; 李建武 刊期:2008年第03期

    通过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土和金衢盆地现代水稻土中铁锰结核的理化特征对比发现,水稻土铁锰结核的外部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化学组成与第四纪红土中的结核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存在着明显差别。第四纪红土中的结核与水稻土中的结核都是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发育形成的。水稻土中结核的形成是水稻生长期的渍水、还原作用和收获后的控水、弱氧化作用交替...

  • 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呼吸作用初步研究

    作者:张树斌; 郑征 刊期:2008年第03期

    对云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空心树木质残体雨季和干季的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并对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与木质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比较,分析了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树干表层木质残体雨季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树干内层和洞内的(p〈0.05),干季三个部位木质残体呼吸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含水量和呼吸速率存在...

  •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作者:封磊; 洪伟; 吴承祯; 宋萍 刊期:2008年第03期

    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中心、生态位偏离、生态位扩散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在反映热量、水分、光照变化情况的海拔、坡度和坡向梯度轴上,以种群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分别计测了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在海拔轴、坡度轴及坡向轴上的生态位总宽度...

  • 西双版纳橡胶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作者:周文君; 沙丽清; 沈守艮; 郑征 刊期:2008年第03期

    橡胶(Hevea brasiliensis)林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其土壤碳排放除受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子影响外,还受到橡胶林独特物候特征的影响。为探讨橡胶林土壤呼吸季节变化与生物、非生物因子的关系,本实验再西双版纳橡胶林内设去除凋落物(NL)和对照(CK)两种处理,自2005—08到2006—08,用IRGA法测定土壤呼吸速率(SR),同时测定温、湿度...

  • 寒冷环境土壤侵蚀类型

    作者:刘淑珍; 吴华; 张建国; 董科 刊期:2008年第03期

    土壤侵蚀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灾害之一,土壤侵蚀分类是认识土壤侵蚀发生发展机理、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以及治理措施制定的重要依据。我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建立了较为合理的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但是对寒冷地区土壤侵蚀因为研究较少,其土壤侵蚀分类研究深度相对较低。鉴于此,从寒冷地区环境特征,营力分析入手,对寒冷地区以侵蚀营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