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四川戏剧 主体认同与“红色”偶像剧的可能性 【正文】

主体认同与“红色”偶像剧的可能性

作者:刘虹利 成都大学艺术学院
青春偶像剧   主体认同  

摘要:革命题材电视剧的“偶像化”倾向近年来日益突出,这类电视剧通过偶像型演员的出演,塑造出造型和性格都富有时尚气息的偶像形象,希望以此吸引年轻观众的视线,获得收视率的回报。由革命题材电视剧与青春偶像剧嫁接而成的此类“红色”偶像剧,既显示出革命题材电视剧打破叙事瓶颈的努力,一定程度上也填补了国内青春偶像剧制作乏力的遗憾。其实,“偶像化”并不是革命剧“泛娱乐化”的“原罪”,但它也不应该流于只依靠特定时尚元素的表面形式,在电视屏幕之“镜”中,观众能否看见他们自己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一部电视剧最根本的成功之道在于,它能够充分地呼应甚至生产出观众的主体认同,“红色”偶像剧也不例外。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