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综述论文:胸腔镜手术室护理体会综述 随着外科胸腔镜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胸腔镜由于其无创、美观以及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胸腔镜手术过程中,由于需要多种器械以及护理服务相互配合,常会导致患者对手术室及其室内环境产生紧张、陌生和恐惧等心理情绪,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1]。本文对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护理经验,旨在为今后胸腔镜手术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30~79岁,平均年龄为(53.5±10.8)岁,原有疾病包括肺大泡10例、肺结核8例、胸膜病变5例、纵膈肿瘤3例、周围型肺肿瘤1例、肺癌1例。所有患者均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手术治疗。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护理术前第一天巡回护士深入病房,与责任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及心理变化情况,仔细查阅病历资料;同时向患者详细接受手术室内环境、麻醉情况、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前30min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启层流净化装置,并调节温度和湿度,以便维持温度在25℃和湿度为50%,安排专门人员准备手术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器械,除常规设备和器械外,需准备胸腔镜、专用剪刀、分离钳、电凝钩和持针器以及各种型号的电凝线,器械均应在2%戊二醛溶液中浸泡10h后方可使用,并对其所有设备和器械进行仔细检查,确保设备和器械均能正常运行。1.2.2术中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需在门口热情迎接患者,消除患者对室内环境的恐惧和陌生感,协助护工将患者移动至手术病床上,患者取90°侧卧位,患者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在其腋窝下放置一软垫,在胸部两边则各垫上长型纱袋,两腿间放置一软枕头,患侧腿弯曲90°并固定,健侧腿则伸直,保证患者体位舒适,协助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核对患者信息,并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情况;同时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帮助手术医师摆放体位,并准备和连接各种设备和器械,护理人员将需要使用的器械采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待用,安装胸腔镜等仪器设备;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手术结束后,卸下胸腔镜镜头,并进行清洗和擦拭,仔细查阅有无损伤,并将其放置专门储存的盒子内,同时核对手术物品及器械的数目,详细做好记录,护送患者至病房与责任护士进行交接班。1.2.3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随访,及时了解尿量、切口疼痛和康复情况,查看是否出现手术并发症,指导正确排痰,病情条件允许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训练;同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为患者列举相关康复病例,消除焦虑、悲观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其治愈疾病的勇气和信心;针对具体病情情况和心理情绪,提供个体化的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培养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及其家属给予患者适当探视,充分满足其精神、心理和社会等层面的要求。 2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无皮损、压疮和其它意外发生,经过有效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且无皮下水肿、肺气肿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患者对手术医师及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为100%。 3讨论 胸腔镜直视下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服务要求不相同,由于患者对胸腔镜手术的治疗存在着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因此加强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服务对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十分关键[2]。整体护理主要是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原则,以患者为中心,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生理、精神、社会等层次方面的护理,加强护理服务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3]。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以及护理方式的转变,整体护理方式不仅仅存在于临床护理工作,且逐渐的被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服务中,将手术室护理服务逐步延伸至病房,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本文对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强调术前心理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消除一系列负面心理,术中重视人性化护理,同时术后给予患者随访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显示,2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平稳,无皮损、压疮和其它意外发生,均康复出院;患者对手术医师及护理人员服务满意度为100%。综上所述,加强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整体护理,提高护理人员技术和管理水平是确保手术成功以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孙华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综述 1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一是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⑴完善组织构架。2015年把大科护士长纳入护理部行政管理,分设临床保健护理、质量控制、毕业后教育三个专业质控组,逐步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强管理保安全。⑵明确各级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建立护士长行政管理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我院护理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管理。(1)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全院调配。成立应急机动护士库,全面实施N2级以上(包括N2级)临床护士轮岗转科强化培训,在提高护士个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满足院内紧急情况下的护士调配需求,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实行新进护理人员先在院内各护理单元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制度。(2)深入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相关规定。(3)完善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护士的个人收入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性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激发每一位护士护理服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三是着力护理安全管理。(1)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理一例、整改一例,人人得警示受教育。(2)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物、薄弱时间段的管理。(3)完善护理查房、会诊、病案讨论制度并作为今年每月护士长管理重点检查项目。四是优化培训。(1)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年内完成所有科室护士长省级管理岗位培训,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2)加强专科护理、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年内拟组织精神科、老年科、急诊、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新生儿监护理专科技术等护理人员参加省级专科护士培训。(3)加强新护士、在岗护士培训。护理部年组织对新上岗护士和在岗护理进行实岗前培训、岗位规范化、三基三严培训。(4)不断更新护理新知识,了解行业新进展,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参加省级专题学习和参观学习。 2多举措持续改善临床服务 一是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单位为家,视病人如亲人,让患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享受到与其他医院不一样的、一流的温馨的家的服务。(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分层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技术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执行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4)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和有保健特色护理服务。A、优化门诊导医服务,将有一定急诊、急救识别、处理能力、熟悉院内科室设置、诊疗、检查、出入院等流程的护理人员调整到门诊医导岗位,对医导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护理部将医导质量纳入管理。B、实施由病区科主任及护士长随访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邀请患者家属参加“优护明星”选举。C、通过网络平台,为服务象提供更多、快速、直接医疗保健护理服务。D依托我院健康体检专科特色优势,开展“家庭式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知名度。二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1)落实《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科标准2个部分共36项标准要求,指导和规范今后一段时期内院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质量标准、考核标准、考核办法、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对其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评价,不断改进工作,切实保证护理质量。(2)改进质控方式。实行护理三级管理、三方评价和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手册管理。《标准》中36个质控项目,每月按自查、讲评、总结、改进的流程进行科内质控,护理部进行终末质控,督促科室自查整改,按PDCA程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3)落实医疗保健机构优质护理评价细则要求。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继续开展优护先进科室、优护明星等评选活动。⑷改进护理部工作作风。认真执行主任联系科室蹲点制度,深入科室,指导督导工作,帮助科室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作者:蒋琼华 陶姝君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的风险管理综述 1方法 首先分析评估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回顾本院近年发生的护理缺陷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并吸取教训,针对每位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自伤、暴力、跌倒等相关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所得护理风险相关因素,提出并实施相应护理风险对策。 2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及防范对策 2.1护理风险因素2.1.1患者及家属因素:①精神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随时可能发生自杀、自伤、冲动伤人、毁物、逃跑等行为;②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医院实行封闭式管理的缺陷,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逐步减退而引发各种躯体疾患;③由于精神疾病特点,部分患者出现躯体疾病时不知主诉或不能正确表达不适感受;④康复期患者病情好转,自知力恢复,进而引起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思家心切,想念亲人,又怕家人社会不接受,从而产生自卑、绝望心理,经常为了达到自己的一些不良目的而设法获得工作人员的信任,使工作人员放松警惕;⑤患者及家属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对医护人员告知不配合,趁探视私自带打火机、指甲剪等危险品给患者,对患者过分溺爱迁就,降低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或嫌弃、畏惧、放任不管,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⑥患者之间相互嬉戏、打闹而致打伤或跌倒受伤。2.1.2护理人员因素:①法律风险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调查[3]显示,在形成的护理缺陷原因中,未执行护理制度居前位。例如把钥匙交给患者;让患者掏自己口袋拿东西顺便带走钥匙;带患者外出时使其离开视线;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导致配、发错药,输错液;交接不清楚;未及时巡视;观察病情不仔细;长期面对康复期患者思想松懈、麻痹大意;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全面,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预见性,缺乏处理精神科应急事件的技巧和方法,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惊慌失措,无法应对;③与患者家属沟通不良,未能得到家属的理解、支持和信任,进而引发医疗纠纷或增加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④态度不端正,对患者嫌弃厌恶,态度凶狠粗暴,对患者乱发脾气,使患者产生报复心理。某些护士认为待遇较差,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工作时消极怠工。2.1.3管理方面因素:①护理人员编制不足,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身心俱疲而疏于防范;②对新护士、低年资护士、护工等未进行严格的培训、带教和有效管理;③对病房护理工作安排不妥,未能认真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岗位工作落实情况,特别是夜间、中午、节假日等人员较少时段,一些重要环节如洗澡、开饭、外出检查未能加强管理和增派人手。2.1.4环境设施因素:病房环境设施不符合精神科的要求,窗台、墙壁、桌面有棱角;门、窗、锁损坏,未及时检修;厕所、浴室、走道地面太滑、未保持清洁干燥;病房患者拥挤、密度高,容易引起碰撞、摩擦和纠纷;未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使患者能够轻易获得。2.2护理风险防范对策2.2.1护理部风险管理体系:①本院实行分管院长领导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3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成立5个质控小组,由资深护士长担任组长,每个病区由高年资护士担任组长,采取病区内个人自查、互查横向检查和护理部、科纵向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病房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测,病区护士长对质控结果及时反馈并改进;②护理部积极争取增加护理人员编制,由于本院近几年发展迅速,护理人员还是显得相对缺编,在现有条件下,护理部根据急性病区和康复病区需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老中青进行搭配,尽量保证满足各科护理人员的需求;③护理部制定自缢、噎食、跌倒、烫伤等应急预案,并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④护理部、护士长定期召开休养员座谈会,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提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2.2.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注重人文关怀: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职业道德、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倡慎独精神,加强安全管理,实践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4]。要求护理人员对新患者、“五防”患者、年老体弱患者、有躯体并发症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将其安置在监护病房,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钥匙等危险物品的管理。每周对患者的床铺、物品、门窗等进行安全大检查,每日小检查,开饭、洗澡、发药重点环节确保人员到位、分工明确,保证每个患者药服下肚,对于年老体弱、易噎食患者,撕碎馒头、去除骨刺、专人看护,患者餐座相对固定。重病患者洗澡时专人协助,发药处置时严格三查七对。每周召开安全管理会议,对病房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大家共同分享经验和教训。同时,注重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注意调节其不良情绪,关心其工作生活,注意公平、公正原则。善于挖掘每位护士的长处和优点,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其主人翁意识,使其主动、积极为患者服务。2.2.3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新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考核达标后到病区由高年资护士带教,1年后单独值班。在职护士根据工作年限分层次进行三基、精神科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考核达标。护士应学习精神症状特点、如何接触患者、沟通技巧、保护约束患者的技巧和方法、如何预防患者自杀、伤人以及工作人员自我保护、职业防护、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各种精神科应急预案操作流程、护理文件规范书写方法等,提高其正确识别和有效抵御护理风险的能力。另一值得重视的是护工问题,由于文化水平、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且来去频繁,在病房工作中时有差错事故的发生,因为应加强对护工的风险意识教育和业务培训非常重要。为此,本院护理部多次组织对护工进行岗位责职、规章制度、业务知识、相关操作技能的培训,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长和护士加强对其进行带教、督促和管理,加强了护工的风险意识和工作能力,降低了护理风险系数。2.2.4规范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的知情同意权[5]:中国目前的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纠纷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民众对医疗风险不认识、不承担的反映[6]。护理人员应知晓加强护患沟通、为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履行风险告知是自身义务,因此对患者要热情、周到、耐心、细致,主动向新入院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履行保护约束等强制治疗的知情同意,签订可能存在风险的住院协议书,告知探视制度,嘱危险品、贵重物品勿交给患者。治疗护理中介绍相关疾病知识、药物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各种特殊检查与治疗存在的风险、出院后复诊时间、相关注意事项等,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信任,建立起护患双方抵御风险的共同体[7]。2.2.5改善病房硬件及环境设施:根据专科医院的特点,本院对精神科大楼重新装修,门窗重新更换,所有管道内置,墙角、窗台、桌角采用弧形设计,厕所、浴室、洗漱间增加了防滑垫,为重病患者准备了坐便器、适当降低了床的高度,对病房大门、厕所、饭堂、走道、重病患者房间等高危地点安装闭路监控系统,方便护理人员对整个病区动态监控。医院还安排护士长充实到总务后勤管理岗位,每周进行护理部和总务后勤部门联合查房,对病房门、窗、锁、环境等安全隐患及时检修,以保证安全。2.2.6根据患者疾病各期特点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急性期着重注意患者的症状护理、各种治疗检查的配合,满足机体营养的需要,促进患者病情好转,保证患者的安全。恢复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安排好患者的休养生活,在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训练的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娱乐体育活动,根据患者自身爱好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激发患者的兴趣和爱好。 3结果 2009年、2010年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见表1,结果显示2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讨论 风险管理是确保护理安全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8]。风险管理在研究风险发生规律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9],同时还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和防御能力,有效降低了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从结果可以看出,2009年、2010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这都是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此外,从数据中也看出,骨折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可能是本院是江苏省民政厅优抚单位,有200张左右床位,收治全省复退军人,这部分人绝大多数长期住院,再加上社会上的患者,本院长期住院床位达350张左右,这些患者年龄逐渐加大,加上封闭式管理、患者人数多、病房拥挤、饮食搭配欠合理,均可导致患者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对此,在加强患者营养、增加外出活动时间、多晒太阳、适当锻炼的同时,本院正积极准备扩建,以改善康复病区优抚对象的休养环境,同时缓解急性病区的压力,预计此情况将来会有所好转。加强护理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10]。无论是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教育还是各项规章制度、岗位工作的检查落实情况、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落实和改进,都要求护理管理人员先知先觉,敢抓善管,尤其要充分发挥基层管理者护士长在病房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本院经常安排护理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管理人员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这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 作者:葛网平 单位: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综述 1专业技术缺乏 有些护士专业技能、业务知识缺乏、经验不足。观察病情不仔细,对疾病变化发现不及时或缺乏预见性;对突然出现的病情变化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抢救设备和仪器使用的不够熟练,耽误治疗时间和抢救时间;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等均可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2用药因素 消化内科的患者用药种类比较多,用药的比较复杂,有些药物需要餐前服用如:硫糖铝片、吗丁啉等,枸橘酸铋钾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因为此药只对酸性环境中才会起作用[3];有些药物需要餐后服用如:氢氧化铝凝胶,而且避免与酸性饮料同时服用。又由于老年患者大多会伴有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所以用药则就会更加的复杂,如果不了解每种药物的作用及其服用时间和方法,造成服药无规律、乱吃药,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3护理对策 (1)加强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护理人员是从事护理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提高护士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的精神至关重要。认真做好护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不可随意简化操作流程,无论在哪一项护理操作中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提高护士的急救水平,减少急救风险,确保抢救药品完善和抢救设备完好。积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并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培训,有计划性地进行专科理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2)加强护患沟通:在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前、各种医疗检查前与患者及其亲属进行充分的沟通及告知,必要时给予签字;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加强病情观察、提高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对存在安全隐患病人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告知义务及责任并书面签字。对存在的疑问给予耐心的解释,以提高患者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3)认真书写各种护理记录单:要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如实填写患者的各种病情变化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要求书写要清楚、严谨,不留任何隐患。(4)熟练掌握本科室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联合用药的禁忌,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作用和副反应。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用药,将所有的药作用于副作用想患者交代清楚,必要时将饭前、饭后的药分开放置,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时,告诉患者服药的先后顺序及间隔时间,避免发生多服和漏服的现象。 4结语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综合分析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预见性评估能力,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春梅 冯文鲜 张红艳 单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药学中心的做法和意义综述 1质量控制 对于各项新增药物,应在各科室开始应用前至少24h配送药物相关说明;每周至少进行1次临床科室用药检测,且应涉及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全方位,每次所抽查的科室、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不应低于总数的30%;在每个月的月末,均应组织召开药学会,同时应确保会议内容具有针对性,以全面指导和督促临床用药工作,对于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用药问题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上述质检内容均应由各科室的护士长直接向护理部反馈,并由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抽查,将抽查结果在药学会上公布出来,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形成一个循环改进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提高临床用药质量。 2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必要性和意义 2.1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必要性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约有20%的医疗差错与药物治疗错误相关,提示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掌握度直接关系着用药安全性[2-3]。近年来,医源性非故意伤害以及死亡率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因药物原因所致事故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护理人员缺乏药学基础知识有关[4]。护理人员作为医嘱直接执行人员以及合理用药最后也是最关节环节之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大意义。要提高药物疗效,全面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就必须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明确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方法、途径、剂量、可能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疗服务理念的转变,临床用药种类日益增多,且药物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组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已经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虽然药物配置中心能够对药品进行统一的配置和管理,大大提高了配药和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但临床用药仍然需要由各科室护理人员完成。因此,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组建护理药学中心非常必要。 2.2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意义 2.2.1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护理人员不直接接触配药过程,对于药物来源不明确,其对于药学知识的了解往往来源于临床经验、文献报道等。组建护理药学中心,专业组编、装订和配送药物说明,不仅包含了药物相关药理知识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等,还可囊括药剂师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经文献资料中关于新药用药方法及可能不良反应等的总结等,能够使护理人员更直观、快速、全面地了解专业、实用、准确的药物知识,不仅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时间,使护理人员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操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还可使患者最终受益,提高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降低用药差错率和医疗纠纷[5]。2.2.2提高临床药物宣教的准确性由药学中心发送详细的药物说明,可便于各科室根据科室具体情况编制适合本科的药物宣教手册,再由医疗护士负责按照手册内容及规程针对患者的实情合理进行用药宣教或者更改药物宣教,使患者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说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和遵医嘱用药。且在更改用药时,使其能够及时地了解更改药物的名称、原因以及目的等,有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用药的目的及获益,并将用药反应及时地向医护人员反馈,可减少不良反应以及医患纠纷的发生。2.2.3促进配置中心的良性运行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通常不直接接触药瓶的审方及配置过程,主要工作内容为药液的摆放、加药以及遵医嘱处理等,每日的工作较为单一重复,且不接触患者,容易产生倦怠、厌烦等情绪。组建护理药学中心,增加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与各科室之间的互动质控工作,有利于增强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责任心,并提高其工作含金量,体现护理核心价值。同时,组建护理药学中心能够更好地了解临床需求,提高配置中心的工作预见性及目的性,促进配置中心的良性运行[3-5]。2.2.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通过组建护理药学中心,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掌握度,能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医生的用药合理地提出建议,并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宣传和指导,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进展,并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2.5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药物的集中配置以及护理药学中心的药学知识完善,可实现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的集中优化,并将各个病区的药物配置操作集中在一起,并由护理药学中心集中配送相关的药学手册及说明书,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可使护理人员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对于患者的整体护理之中,并加强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等,可使患者的获益更多,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小结 护理人员不仅是医嘱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合理用药以及用药后监护环节的关键,在用药全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直接关系着用药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可有效降低医源性非故意损伤以及死亡率,降低医疗纠纷。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组建护理药学中心,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指导、协助并监督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院药物管理质量,值得深入开展。 作者:王小英 李彩霞 曾谦 蒲香君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精神科安全护理管理趋向综述 1护理安全对策 1.1打破传统,创新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更新。积极将人性化服务、开放管理等理念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是现代护理发展需要。人性化管理模式是现代管理模式的升华,它将现代管理与人的情感进行了有机整合,对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效率与工作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11]。在精神科护理领域,有多项报到[12、13]得出:人文管理能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对精神病患者加强人文关怀,能改善患者焦虑等情绪,密切护患关系,避免因沟通不良引发的护理纠纷。朱士皊[14]等报导,精神科封闭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张海林[15]的“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循证思维的做法与体会”一文中得出: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循证思维能为护理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从而显著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但是,在推行新的护理方法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安全问题,因此,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适合护患双方需要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对减少安全问题,促进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针对患者需要,优化管理制度 制度是质量的保证,精神科安全管理同样离不开科学的制度约束。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制度无疑是质量的生命线。古人云,动则变,变则精。不断改革管理制度有利于改进工作方法。对于已经背离现实需要的制度要改革,突破条条框框的约束。如,对于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执行多年后有研究发现,上报不良事件要受处罚的规定使基层出现瞒报现象,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于安全质量提升不利。徐亚金[16]等研究探索对不良事件上报实行无惩罚制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发现无惩罚上报制度比较有惩罚上报制度更具优势,能规范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统计和应对策略,提升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此项研究表明,在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针对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优化管理制度。 2加强护理安全教育与培训 吴晓静[17]等调查发现,护士对其所在病房和医院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认知度不高,不够理想,而这与护士所受的教育体系和医院管理体系有关。陈刘莺[18]等的调查也提示护理老师、护生、在职护理人员,这三大群体对护理安全的重视程度均不是很高。如何有效培训新护士的安全意识与行为,是每位护理管理者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抓好护理安全工作必须从源头做起,从在校学生接受护理安全理论教育做起。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护理学校并没有开设护理安全相关课程,学生的护理理论知识体系存在缺陷,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需求脱节。呼吁各大专院校尽快设置护理安全课程,编写或选用权威教材,预先在学校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其次,学校需要与医院联手,邀请临床护理管理者定期到学校授课或专题讲座,讲解临床医疗护理安全现状,早期培养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19]。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最重要的基础。因此,通过教育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对护理安全质量至关重要。医院护理安全教育要注重三个方面:临床老师的胜任能力培养、不同层次教育和新护士教育。根据医院护士队伍的文化结构,划分不同层次人员,制定相应教育计划,选择教育方式。 3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提高安全意识 安全文化的构建有助于增强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只有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培养和影响护士对护理安全的意识和态度,以促使护理安全行为的养成,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20]。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21]。培养护士安全意识,主动识别并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维护医院形象、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患者安全、确保临床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的根本保障[22]。 4护理安全展望 比较国外系统化、专业化安全管理体系和防范风险的新方法、新理念。我国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在人们维权意识加强、法律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有必要建立权威的护理安全组织,大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制度体系,研究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确立医院内部影响护理安全的各级因素,体现系统管理的安全理念,优化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为建立患者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可操作的管理工具,也为今后构建“以患者安全为核心”的医院护理质量评审标准提供内容依据和量化标准[23];研究制定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确保护理安全管理程序化科学化;研究建立护理安全教育体系,改革教育模式,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知识水平。总之,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要转变护理安全管理理念。护理安全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将护理安全管理机制纳入医院工作计划;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危机干预工作同日常护理安全工作相结合;加强护理安全评估和监督管理,利用患者、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协助,推动护理安全工作的提高。 作者:梁可美 护理综述论文:妊娠期胆管结石术中护理综述 1临床资料 妊娠20~36周,平均(29.2±4.6)周,手术时间19~21min,平均(20.0±0.8)min,术后住院2~6d,平均(3.5±1.7)d。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施行ERCP术。手术体位采取左侧卧位,在无X线辅助下,进行选择性胆管插管,回抽时为胆汁则确认胆道内,保留导丝,网篮取石或循导丝置入一体式塑料支架,见胆汁引流通畅。 2护理方法 患者准备体位时,告知患者无X线ERCP可避免ERCP术中对胎儿的暴露问题,而且操作是由非常熟练的ERCP医生进行,手术全程进行吸氧、心电监测、胎动监测以及产科的协助,解除其思想顾虑,快速完成手术[3-4]。进镜时可在患者的肩部、腰背部垫软枕减轻患者的不适。术者与患者不断沟通,讲解手术进度、配合要领以取得患者配合同时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痛苦。如患者轻度疼痛可伸1根手指表示、如若疼痛较重可用2~3根手指表示,如若忍受不了可伸4根手指表示,护士在操作中注意观察。防止发生严重的恶心及疼痛反应,以免刺激孕妇,引起早产、流产等不良事件。取石结束或置入支架后快速撤镜。操作过程中,护士送入导丝时注意速度及进导丝的深度,如果导丝进入过深,同样会导致患者疼痛,可嘱患者采取伸手指的方法表示。 3结果 本组4例患者中,2例行支架置入,2例取石,术后复查肝功与B超,均恢复良好;2例支架置入患者生产后取出支架行X线辅助下ERCP术。术后分别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 4讨论 在妊娠期合并疾病会增加孕妇的心理负担。在妊娠的前3个月,因并发症而要求采取干预措施时导致的早产率可达20.0%,低出生体重率达21.4%,足月产率只有73.3%,而妊娠第4~6个月最安全[3-4]。所以ERCP选在妊娠的第4~6个月最安全[1]。也有研究证明妊娠的前9个月行ERCP是比较安全的,不会给孕妇及胎儿带来致命的影响[4]。无X线ERCP操作难度大,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加之妊娠患者的特殊身份,术前保大人保胎儿的矛盾心理,对术者及配合护士提出了孕妇及胎儿均需安全的要求。操作中护士应准备好切开刀,将切开刀递于术者,注意勿使导管打折,待导管送出内镜先端,术者在11点方向将导管插入胰胆管后,快速回抽,抽出物为胆汁,确认导管在胆管内时,使用取石网篮取石或借助导丝置入支架。插入支架时,切勿将侧翼方向放反,不要把支撑管全部放入胆道内。因此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术中保障患者及胎儿的安全,准确快速地配合手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创伤完成手术。 作者:惠娜 岳金萍 加雪梅 李靖 卢敏 单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食管癌术后口肠内营养护理综述 1规范肠内营养输注护理 1.1肠内营养液输注速度及量的调节 (1)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匀速输注。采用肠内营养输注泵能克服因患者体位改变或输注管扭曲导致的输注速度的改变,提高输注质量,减少肠内营养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营养液的耐受性。同时也有利于血糖控制[2]。(2)小剂量、慢速过渡到全量、快速输注。一般第一日以20~40mL/h速度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500mL,或营养液总量的1/4,第2天增至总需要量的1/2,第3天或第4天加至全量。滴速为每24小时增加20~30mL/h,但不能超过100~150mL/h。 1.2肠内营养液输注温度的控制 为确保输入患者体内的肠内营养液的温度适宜、安全,我们采用输液加温器控制肠内营养输注温度在37℃~40℃,温度过低,可造成肠黏膜微血管收缩,肠蠕动增强而引起腹痛、腹泻。温度过高可烫伤肠黏膜,甚至引起黏膜溃疡[3]。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加温效果会受以下三因素的影响,一是恒温器夹持在输注管上的位置,二是EN液的输注速度,三是环境温度和营养液温度。因此,我们在操作中根据输注的速度而定时更换恒温器夹持在输注管上的位置,而不是固定不变在某个具体位置。具体为:当输注速度为25mL/h时恒温器夹持在距输注管末端7cm处;当输注速度为100mL/h时夹持在输注管末端(0距离);当输注速度为50mL/h时夹持在距输注管末端10cm;当速度为75mL/h时夹持在距输注管末端5cm,温度可保持在37℃左右。 1.3肠内营养喂养管道的护理 (1)防止管道输注错误:错位输注EN所造成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实质上是严重的违规操作的结果[4]。在临床操作中我们采用专用的肠内营养输注管(紫色),导管标识醒目、清晰、准确[5],且肠内营养泵与静脉输液泵不混用,输液架放在两边或头尾,做好静脉用和肠内营养用的标识,并且严格按照标识悬挂相应的液体,杜绝了管道输注错误的发生。(2)防止堵管: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前后均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道,连续输注时,每4~6小时冲管1次。有研究显示脉冲式冲管优于直冲式冲管[6]。冲管时我们借鉴PICC导管冲管方法,采用脉冲式方法冲管,即用注射器接营养管轻轻注入少量,确认通畅后冲一下停一下,如此反复冲洗形成涡流,至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冲完,能使管壁冲洗得更干净,防止营养液或药物微粒沉积在管壁。肠内营养输注管每24小时更换1次。本组患者中未发生堵管。 1.4腹部空肠造口部位护理 空肠造口术后,营养管固定于腹壁处,应避免牵拉、折叠、滑脱,在固定盘片与腹壁之间衬以薄的开口纱布,再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术后第1周内,每天更换敷料,观察置管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分泌物及消化液外渗等情况,防止感染。1周后视具体情况更换敷料。记录造口管置管长度及局部有无渗液情况,同时造口管上粘贴有红框的高危标签,每班做好交接工作,本组患者未发生空肠造口部位感染。 2关注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及时处理 肠内营养耐受性差是影响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关键,依据肠内营养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将耐受性分为3个等级:(1)完全耐受:没有任何不耐受症状出现;(2)中等耐受:出现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任一症状,经过改变速度或配方等仍能坚持肠内营养者;(3)不耐受:出现上述症状经过相关处理症状仍严重而停止肠内营养者。我们采用叶向红等[7]设计的经空肠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表进行临床观察处理。该评分表从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腹高压、误吸、肠鸣音等方面进行评分。(1)≤4分:继续肠内营养,可增加量;(2)5~7分:继续肠内营养,维持原速度,对症治疗;(3)8~12分:继续肠内营养,减慢速度,2h后复评;(4)≥13分:停止肠内营养,症状改善后复评(注:任意两项以内相加≥9分,立即停止肠内营养)。本组66例中耐受性良好患者50例,耐受性中等患者16例,不耐受患者0例。16例(24%)至少出现1次胃肠道反应,合计26例次。其中腹泻13例次,腹胀10例次、腹痛3例次。由于所有患者在空肠喂养的同时采用胃肠减压,因此没有患者出现呕吐、误吸等并发症。通过调整输注速度后,大部分患者缓解,其中1例患者由于白蛋白低,导致腹泻,补充白蛋白后,患者好转。全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随喂养时间延长逐渐恢复。 3动态监测患者血糖,随时调节 食管癌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精神紧张、麻醉等因素,常出现应激性血糖升高,导致体内糖代谢紊乱。肠内营养期间,由于吸收不均衡,易造成患者血糖水平波动,因此,在肠内营养初期应采取积极措施监测和控制血糖。初始阶段监测血糖每2小时1次,控制血糖范围6.1~10.0mmol/L,待营养方案和血糖稳定后每6小时1次监测。若患者连续2次血糖>11.2mmol/L,遵医嘱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50U胰岛素加入50mL生理盐水,以4U/h速度输注,胰岛素的剂量根据监测的血糖值调整。同时,在减慢或暂停肠内营养输注时,及时调整或暂停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有研究显示消化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滴速为110mL/h或以下时对血糖影响较小,即使出现血糖增高,也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亦较小[8]。因此,本组内5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输注速度控制在70~110mL/h,同时动态监测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泵入水平,患者未发生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等相关并发症,血糖水平控制稳定。 4小结 食管癌术后早期经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患者,通过规范肠内营养操作,关注肠内营养耐受性,调整输注速度,动态监测血糖水平并随时调节,给予针对性处理,可确保患者肠内营养顺利安全输注。 作者:管金梅 刘春丽 符卜乐 孟爱凤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综述 一、人力资源的人才开发 1.护理人力资源的招聘。招聘是人才选取的重要手段,招聘的人才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护理人力资源的发展,应该对空缺的护理职位进行新的人才招聘。招聘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制度,防止弄虚作假的发生,保障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顺利进行。 2.护理人员的选拔。人力资源中的人才选拔,为了发现人才、利用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在选用护理人员的时候采用的是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通过笔试和面试,建立综合的人才提拔评价考核体系。最大限度发挥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建设成高质量的护理队伍。 3.护理人员的编排。要想做到人尽其才,人才辈出,就要合理地安排人员的职务,按照实际情况的需求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对不同资历的护理人员安排相应的岗位,在选拔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每个人员的优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采用激励措施,落实责任制,激发起潜能,对护理人员要进行人员在职培养教育。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强有力的保卫军,是我们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挥好护理人员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4.护理人员的人才优化。通过精心的合理选人,选出和企业战略相关所需的专业人才,在成本最优化的前提下进行选择,要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管理。对人员进行精心的培训和教育,要做到不因人设岗,要进行因事设岗,人岗相符。发放任务是要和人员的能力相符,才能让员工充满自信,从而让人员不断地进步和完成任务。随着企业的业务变动,要进行人员合理的调动,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发挥其才能。通过公开透明的量化标准进行绩效考核,让人员努力争取,做到人尽其用。 5.多方面留住人才。经验告诉我们,要想留住员工必须从多方面出发,可以在薪酬和福利待遇上建立待遇和能力相适应的报酬制度。人是情感的的动物,可以在情感方面给予员工精神上的帮助。在事业上和员工共成长,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共同努力。同时领导作为企业的领头羊,在很多时候员工的离开与领导有关系,领导要给员工一个好的印象,首要要自己管理好自己,走进员工,凝聚员工各方面的力量。对于公司的环境氛围也很重要,好的工作氛围让员工有归属感,更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人力资源日常管理 1.分层管理护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化分配,在缺乏护理人员的今天,如果进行整体护理,一定会造成人员浪费,造成人员严重不足,为此应该招聘更多的护理人员或聘用临时护理人员,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进行技术职务上岗,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可利用性。 2.护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护理成本和其他成本原理是相一致的,是指提供护理服务中所消耗的护理资源,意思是指人们在提供护理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消耗货币价值。在这过程中要重视成本的管理和计算,把成本理念融入到护理人员的平常管理和培养工作中去,防止护理过程中造成没必要的花费和超量损耗,实现高效、低损耗,提高护理管理的效力与水平;制定护理管理体制,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社会成本,降低或者杜绝没必要的物件消耗和浪费,把物体尽量用到实处;加大对护理工作中的设备的监管力度和维护管理,防止设备的破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做好护理工作中的相关财务管理,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同时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患者的护理费用进行及时的了解,对护理工作的成本进行适当的预算,为了防止患者护理费的漏费和逃费,应该对护理收费进行合理化。 三、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保障制度 1.保障制度的作用。制度的建立是方案执行的一个强制性手段,为了确保方案和决策的顺利实行提高了基础保障。21世纪的今天,小到个人,大到国家乃至全世界,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发言权,就会赢得机会。所以如何留下人才,也是当今管理者的一大难题。要想把握好人才,就要拥有优越的保障制度。要想充分发挥人员的积极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制定出一套能抓住、留住人员的保障制度。 2.实质性奖罚和保障制度。人类参与社会劳动就是为了交换生活资源,实质性的奖罚才能吸引留住人才。实质性的保障制度主要有薪酬保障制度、工作奖罚制度。第一,薪酬保障制度。薪酬是人才参与护理工作的主要目的,所以必须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好薪酬制度,保证护理人员的劳动付出与薪酬收获的合理化。第二,工作奖罚制度。奖罚制度也是对护理人员工作的一个促进制度,在一定时间段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后,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的奖励,对表现散漫或者不能完成任务的护理人员进行规定的处罚,严重者直接淘汰。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和国民对医疗卫生越来越重视,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护理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疗事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护理人员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服务质量。因此,合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势在必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作者:秦芳 肖瑶瑶 屈小金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一科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人文教育问题与措施综述 1护理人文教育的意义 1.1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医学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要求护士既要护理病人的疾病,又要兼顾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能真正从身体、心理等方面对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 1.2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和改善医患关系的需要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纠纷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工作的繁重和病人的不理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医患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引起的。加强护士人文素养培养,有助于护士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护士沟通能力,从而改善医患关系,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2目前护理人文教育的误区 2.1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人文知识学习 各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少,开设形式不合理,课程设计不齐全[1]。首先是因为校方原因,护理人文课程设置的科目少,大部分是选修课,学时安排不足,人文课程教师缺乏,有的人文课程由于没有师资根本无法开设;其次是因为学生不够重视,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认为护理就是纯粹的技能操作,因此,只满足于学好专业课,而忽略了人文素质培养。 2.2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不能很好地融合 人文课程教师缺乏医学知识,只是单纯地传授人文知识,枯燥乏味,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人文知识,却没有人文精神。专业教师人文修养不够,无法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专业课程只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了情感、态度、道德、合作能力等的培养。 2.3人文教育的方法不够有说服力 许多人认为人文教育就是多学点文、史、哲、艺术,请几个专家作讲座。其实最有效的人文教育就是学校教师、实习带教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学校、实习医院的人文氛围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3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措施 3.1合理设置人文课程,改进考试方式 不能把所有人文课程都设为选修课,因为学生对选修课不够重视。此外,还要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学时。人文课程考核不能只采用笔试形式,还要采用口试、面试、讨论等形式,全面考查学生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并且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增加人文知识的分量。 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融合 通过讲座、培训、继续教育等方式促进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多引用与医学相关的例子,以增加人文课程的趣味性、实用性;专业课程教师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达成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还要注重情感目标、态度目标的实现。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将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重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比如,学习妇产科护理学“正常分娩”章节后,许多学生会问:“分娩那么痛苦,为什么还要孩子?”这时,笔者就会和学生一起分享著名作家张晓凤的文章《初雪》,通过学习,学生不但掌握了医学专业知识,还从更深层面理解了生命的珍贵,母爱的伟大。 3.3加强学校、实习医院人文环境建设 学校、实习医院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其创造一个优美、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实习医院环境布置要注意体现时代气息,突出人文思想。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理念[2],全面营造人文教育氛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作者:韩瑞兰 姜春华 单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青州荣军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远程急诊护理模式构建与实施综述 一、方法 (一)基于移动通信短信业务的远程急诊护理模式的构建 1远程急诊护理系统组成 远程急诊护理的技术方案主要由急诊护理专家指导数据库、通信技术和信息学技术组成。急诊护理专家数据库,是专门为提供高质量护理方法提供的技术储备。通信技术是利用现在广泛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的短信业务,有条件还可使用3G网络提供可视化视频服务。信息技术采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软件及硬件完成信息处理、转换及发送。 1.1急诊护理专家指导数据库建设 创建急诊护理指导数据库,为急诊护理做储备。由医院院领导专人负责,统一指挥,组织各科室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和护理专业人员,分配任务,专人专项负责。主要包括儿科急诊急救护理、心脑血管急诊急救护理、急性创伤急救护理、物理化学性损伤急救护理、产科急症急救护理、急危症急救护理、各种危象急救护理、中毒急救护理等,如急救护理专家指导数据库模式见样表1。 1.2远程急诊护理指导短信生成与发送 1.2.1系统构建 系统由计算机、手机模块和专用AT指令下的编码软件组成。当接到120求救信号时,由值班人员询问清楚患者情况,将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急诊护理指导内容,计算机自动生成符合手机模块要求的编码信息,传送给手机模块发射出去。系统自成体系,和手机一样使用,只需SIM卡就可联网,简单实用。 1.2.2AT指令 AT指令是计算机和手机模块通信的专用指令,通过AT指令即可完成计算机和手机模块的相关操作,如短消息指令、GPRS指令等。AT指令集属于第3层的手机通信协议,其功能十分健全,通过PC机串口各类支持串口通信软件与手机模块通信,下达指令或上传信息,即可完成短消息的发送与接收。 1.2.3短消息编码 短消息编码是以PDU模式工作的。PDU模式表面上是一串ASCII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PDU串不仅包含可显示的消息本身,还包含很多其他信息,如SMS服务中心号码、目标号码、回复号码、编码方式和服务时间等。短消息编码由专用软件GSMMODEM测试软件VER1.0自动生成。 1.2.4短消息生成与发送 打开GSMMODEM测试软件VER1.0,软件初始界面见图1。如要发送短消息为“护理指导”,就可以在软件栏中输入电话号码和“护理指导”信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AT格式下的编码信息,传送给手机模块发射出去。中文短信发送界面见图2。 (二)基于短信远程急诊护理的实施 定位室接到120急救电话,值班人员除及时安排出诊外,耐心询问报警人员关于患者的现场情况,并快速录入相关信息,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关急诊护理指导方法,并通过相关软件以手机短信方式发给报警人员,告诉报警人员,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照短信提示进行处理,同时,积极与现场人员保持联系,了解护理情况和患者情况,不断修正和指导,争取更好效果,为医护人员到来做好诊前护理和辅助工作,积极争取时间,拯救生命。 二、效果 我院急诊科近几年的急诊远程护理指导的开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深受广大民众赞誉,取得了很好效果。典型案例如下。 (一)案例1 16岁学生溺水,同伴打120求救,离城20km。护理指导短信:①立即清理呼吸道,上提患者双足,按压腹部,排除体内水分;②双乳头连线中点做胸外按压;③保暖;④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20min急救车赶到,立即展开有效抢救,患者生还。 (二)案例2 山村一38岁农妇因夫妻吵架,喝农药乐果自杀,家属及时发现后求救,患者神志尚清楚。护理指导短信:①让其喝大量清水后催吐,以减少体内毒素;②清洗全身皮肤,更换衣物,防止毒素经皮肤吸收;③头偏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结果:由于及时按照护理指导短信采取了催吐等急救护理,患者喝的农药大部分吐出,有效减少毒素吸收,缩短疗程。 (三)案例3 一工人从楼顶坠落,自诉腰部疼痛难忍,打120求救。护理指导短信:①慢慢躺平,不可随意搬动;②硬板物体固定身体。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用铲式担架搬至救护车上,转运途中选择平坦的道路,减少颠簸。结果:患者系腰椎压缩性粉碎性骨折,因规范搬运有效降低脊髓再次受伤,减少了并发症,后期疗效良好。 (四)案例4 偏远农村一老人煤气中毒,家属发现时已呈浅昏迷状,打120求救,离城30km。护理指导短信:①立即将患者移至户外或通风处,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②保暖;③开窗通风以免家人中毒。结果:因现场处理及时,有效争取了抢救时机,患者疗程缩短,恢复快。3讨论急诊护理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专业性等特点,简单依靠现有护理人员的技术指导,有时会产生失误;当远程指导为非专业人员时更容易产生指导不确切、抓不住要点等错误[1]。因此,建立一套专家护理数据库系统,由计算机根据现场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病情情况,自动生成急诊护理自救处理,对争取时间,拯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远程护理是指应用远程通信技术、信息学技术和医学护理技术,通过传输数据、文字、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形式,为远程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指导等服务。远程护理拓展了医疗救治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地域造成的时空障碍所带来的诸多弊端[2-3]。远程急救护理更重视急救的及时性。基于短信的远程护理的及时性,解决了急救工作因地域偏远而丧失救治良机的难题,手机短信业务的广泛普及,也是这一技术应用的良好基础。通过我院几年实施,得到了很好佐证。这一方法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许多实例表明,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短信护理指导,积极的诊前自救护理,为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保住了生命。此方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深受广大民众赞誉。在大力普及120急救服务宣传的同时,积极宣传护理常识,介绍我院开展的各种服务内容,对后续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患者经常主动联系120,获取健康指导。使用此管理后为很多路途遥远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机,也使广大基层民众得到了许多医疗健康信息。 作者:胡小娟 刘虹燕 熊国庆 单位:勉县医院急诊科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职工医院 陕西理工学院 护理综述论文:循证护理对外科患者影响综述 1观察指标 根据NRS疼痛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疼痛严重的程度,0级:患者没有疼痛的症状;I级:患者有轻微的疼痛症状,但能够忍受;Ⅱ级:患者虽然能够忍受疼痛,却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Ⅲ级:患者的疼痛逐渐强烈甚至剧烈难忍。观察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心理状态及患者的满意度[5]。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均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3两组住院时间和心理状态和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4讨论 循证医学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遵循证据的医学,也就是说,医生在做出诊断、开具处方、实施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在实施护理保健措施时,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都应当采用系统研究的证据,并与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与愿望相结合,作出决策[6]。循证决策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系统评价的外部研究证据,决策者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的价值观和知情选择,三者缺一不可。证据获取的情景分析包括对象的特征、代表性,干预措施的方案,结局评价的指标,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面对的患者的情况是否与证据研究的情景相符,切忌盲目地、不加选择地应用。将循证医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遵循五个基本步骤:根据对患者医护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把它转化成为一个清晰的、通过研究可以回答的临床问题;针对该问题检索相关的文献,获取临床研究文章;严格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有机、灵活地使用临床证据;对使用证据后的医疗护理的质量,即患者的结局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7]。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加强个体化护理外科患者病情轻重不一、症状复杂,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需要根据不同病情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8]。而普通护理忽略了个体化护理,干扰了患者的独立性。循证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可得到的最好证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的需求和意愿以及护士的知识和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9]。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个体化治疗的难题。虽然目前的实际情况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循证护理方法学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距离这样的目标将越来越近[10]。作者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者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取针对疼痛的护理措施确实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普外科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表现在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通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患者并发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随之减少,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循证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是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立凤 李子英 刘新新 单位:枣庄市皮肤病性病防治院 护理综述论文:精神分裂症的护理进展综述 1术前护理 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详细地把定向手术的疗效、方法、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客观实际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思想准备工作,一起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保证治疗的效果。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前1天为患者备皮,在手术前的8h内不要让患者进食任何食物,术前的4h内不要饮水,术前的半小时为患者通过肌内注射方式给予应用阿托品0.smg,手术进行前,为患者取下随身佩戴的各种金属物,如皮带、手表、假牙以及项链等。若患者不配合术前准备工作,应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以保证完成术前准备工作,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2术中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容易受到妄想以及幻觉的支配,其自身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再加上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切皮、钻孔以及切开脑膜等,患者也会因为疼痛而产生躁动,从而对患者的定位和头颅的固定产生影响,此时,如有必要可为患者给予适量地西泽等镇静剂。由于穿刺、射频毁损以及脑室造影等操作会使患者呼吸的幅度、节律以及频率等产生改变,所以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患者术中的血压和呼吸变化情况,准备好抢救物品。由于定向手术持续的时间较长,故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可为患者改变体位以尽量使患者舒适,从而使患者愿意配合手术的进行。在手术结束后,将头架取下,并用0.5%碘伏为患者的钉眼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无菌纱布对钉眼按压一会儿,待没有出血后,再为患者进行包扎,最后将患者送至病房。 3术后护理 术后一般护理:a.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嘱患者取平卧位,并认真观察患者术后的体温、血压、呼吸、意识、瞳孔以及脉搏的变化情况,做好观察的记录。在术后24h内,要每小时监测和记录1次,24hJ琶,若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2hl次,稚hJ琶,若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可停止监测。在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向医生报告并进行处理,从而防止患者发生颅内血肿等术后并发症l4]。b.心理的护理:手术结束后,一些患者容易产生迟钝、懒散、主动性下降以及嗜睡等表现,此时护理人员要积极调动患者周围的气氛,运用娴熟的沟通技能与患者取得良好的关系,运用各种方法积极调动患者与他人进行交流的主动性,从而促进患者社交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劳动技能l5]。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多关心、体贴和同情患者,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现实,指导患者做好恢复的准备,使其能够具有平稳的心态和心境。。安全的护理:在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时,应严格区别患者出现的变化是由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导致,还是由手术引起的并发症。因为术后患者会有多种异常表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缓慢搓被角或床单,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由于手术对其杏仁核产生了刺激而引起,一般会在患者水肿消退后消失。因此,应保证患者周围时刻有人陪伴,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若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适当约束其四肢,从而避免患者因为抓挠而造成其伤口的感染,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增加临床护理难度。dt体温的护理:患者术后容易发生手术反应热,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为患者进行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但若其体温达到38.5℃,可使用冰袋或温水浴为患者物理降温,若体温达到39.8℃,必须为患者进行降温处理,如可为患者进行酒精擦浴或用阿斯匹林+冰生理盐水低压灌肠,并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为患者应用安痛定ZmL。。.饮食的观察与护理:手术结束1天后,可为患者适量进食食物,一般需要每4至6h为患者喂水和喂饭1次,并多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植物纤维、营养丰富的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增加机体抵抗力。喂饭时患者取半坐卧位,以防止呛咳引发吸人性肺炎,尤其注意保持患者大便通畅,防止便秘时用力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出现脑血管意外l6]。f皮肤的护理:加强皮肤护理,每Zh翻身1次,并给予按摩。每天对患者皮肤的颜色及弹性进行认真地观察,经常为患者换洗衣服和床单,保持床单干净、整洁。若患者嗜睡,应为患者应用防褥疮气垫,避免患者产生压疮。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应用射频对颅内核团进行毁损时,毁损程度与强迫症状改善密切相关,由于毁损后局部脑水肿的出现,在术后2d出现一些暂时性的并发症,恰当的处理是患者术后平稳恢复的关键。常见的手术反应与并发症如下:at脑水肿的护理:部分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容易产生颅内压升高症状,如恶心、烦躁、眼底视乳头水肿以及头痛等,据曹伟新l7]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此症状的原因可能是在手术过程中反复穿刺射频电极和微电极套管造成的。一旦患者出现此种并发症,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并尽量使患者安静卧床,将其头部抬高,快速为其静脉滴注甘油果糖或甘露醇等脱水剂,从而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脑水肿症状,避免颅内压过高。若患者出现烦躁症状,可为患者给予应用适量的镇静剂。bt颅内出血颅内血肿:在手术结束后的24礴sh内,患者容易出现颅内出血症状ls]。该症状的出现,多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进行穿刺时对其血管造成损伤的缘故,或者是射频电极尖端与患者脑组织发生粘连所致,也可能是患者具有动脉硬化、高血压以及便秘等疾病l9]。由于出现损毁的部位位于脑深部,比较接近脑部重要功能,故当患者即使出现5一10mL的出血量,也可导致患者出现偏瘫、烦躁以及语言障碍等临床症状。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求患者一定要卧床休息7d,并于患者麻醉清醒后,将其床头抬高30。左右,从而促进患者颅内静脉血管的回流,保证每半小时左右对患者巡视1次,每次巡视时应认真观察患者血压、瞳孔、呼吸、意识以及脉搏的变化情况。另在患者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尽量消除患者的顾虑,保持患者的情绪稳定,防止不良情绪对其血压的稳定产生影响。另外,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为术后患者应用激素药物、脱水药物及止血药物,若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24h内发生肢体障碍或瞳孔及意识障碍,要立即报告医生,并为患者重做头颅CT,及早将其颅内血肿清除!l0]。。.感染: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3一sd,容易产生脑膜炎或切口感染症状,其临床表现是:患者术后外科热消退后,会再次发生高热症状,并同时具有呕吐、头痛以及意识障碍等,严重中可出现抽搐和澹妄。预防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方法是:护理人员要认真检查患者伤口是否有渗液、渗血以及敷料脱落情况,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立即为患者更换敷料。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后,可按照医嘱为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加强患者病室内的消毒工作,每天用2%“84”消毒液为患者的病房地板进行消毒,用0.5%“84”消毒液为患者的病房内的柜子或床头及其他物品进行擦洗消毒,并严格限制陪护患者的亲朋好友,经常测量患者的体温,每天至少为患者测量4次体温lll]。dt脑脊液外漏:让患者取半卧位,使用无菌枕巾为其作枕垫,及时为患者浸湿的无菌枕巾和敷料进行更换,尽量不要进行连续咳嗽或打喷嚏,经常保持大便通畅,并不要在排便时用力过大,防止颅内压急剧增加,引起感染或外伤性气颅。认真监测患者的体温,每天至少测量4次,直至患者脑脊液外漏症状消除。 4小结 虽然脑立体定向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术后仍有2%左右的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或死亡!‘2]。因此,在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应提高思想认识,杜绝麻痹思想,认真观察患者,了解其心理特点,为其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异常情况可能导致的结果,积极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准备好抢救工作所需的物品,防止延误患者疾病的治疗时机。 作者:郝风华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护理医学教师临床实践综述 1有助于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专职教师如果不走出校门,与临床接触少,就不能很好地发现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也不能很好地开展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科研项目。医学基础课教师只有通过临床实际的观察和调查,与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沟通,才能够发现临床实践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科研课题的立项提供素材和思路;教师也可以带着任务、带着科研课题进行临床实践,征求临床医护人员对课题提出的建议,加强学校和临床领域的信息双向交流,使研究方向不断开阔,临床实践内涵不断拓展。 2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 由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各地的护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关于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医学基础课教师不要盲目地去参加临床实践,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实践模式。为了建立合理的实践模式,对于参加临床实践的领域、临床实践的时间、参加实践的教师、选择实践的科室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2.1实践领域 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教师参加临床护理实践就应该从事护士的工作,而没有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考虑医学基础课教师参加实践的目的。临床护士多以重复性、体力消耗较大的护理工作为主,相对忽略了对疾病的认识思考,缺乏评判性思维。所以教师到临床,就不能只熟练各种护理操作,更应该注重参与查房、病案讨论等,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所见结合起来分析,不但有助于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可从专业的角度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自己的见解,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进一步丰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2.2参加临床实践的时间 多数学校过于强调实践的连续性,每年集中几个月时间安排教师参加临床实践。这种安排虽有利于医院的管理,也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但缺少灵活性。教师参加临床实践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需要随时到临床上去收集最新的信息。因此临床实践应该贯穿于教学工作当中,学院应多为教师提供自由安排临床实践的机会。 2.3参加临床实践的教师 授课教师都应积极参加临床实践,不同层次的教师应提出不同的实践要求和目标。对于刚毕业的青年教师,缺乏的不仅是临床经验,更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在积累临床经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提高理论授课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中、高年资的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应该以更新临床知识,提高科研能力为目标。 2.4实践科室的选择 由于医学基础学科涵盖的范围较大,不同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对口科室参加临床实践。比如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学科特点,教师除了参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实践外,也可以到检验科室(如免疫检验、细菌室等)、供应室及防疫站等相关科室参与临床实践,以收集到更全面的临床信息。 3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数医学基础课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临床实践的必要性,但目前教师参与临床实践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与医院协调不够,自我定位不清楚,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自己的学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学校缺少有效地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多数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重,缺少临床实践时间等。综上,医学基础课教师参与临床实践的模式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实践模式,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个体化需求,制定相应的临床实践目标,合理安排实践时间,提高医学基础课教师从事临床实践的积极性,需要护理教育管理者及教师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作者:蒋莉莉 杨华山 单位:郑州大学护理学院 护理综述论文:急诊科护理管理流程综述 1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差异进行t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均数均用(x±s)表示。见表1。实行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接诊时间为(1.2±0.6)分钟,无护理差错、医患纠纷,311份护理记录完整,319例患者满意。未实行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接诊时间为(4.1±1.2)分钟;3例出现护理差错(其中1例因医护人员经验不够,造成输液错误;2例因为基本操作不够熟练);2例发生医患纠纷,均是医护人员因为紧张、服务态度不好;182份护理记录完整,178例患者满意。 2讨论 医院在实施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之前,先开展了接诊人员培训工作。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向全院招收接诊学员,进行统一培训,最后进行实例模拟考试。依据能者居上的原则,选取可以快速正确评估患者病灶、病情,并且面对意外可以从容镇静处理的医护人员。医院内接诊救护人员应与救护车上的医护人员及时联系,询问患者病情、症状以及将要到达的时间,可以在患者运送到达医院之前就做好患者所需药品、仪器的准备,减少患者进行交接时所需时间[3],也减少医护人员在进行交接中出现慌乱的情况。开设了绿色通道,当危重患者运送到医院后,医院等待的医护人员将患者从绿色通道送入抢救室,节省患者进入抢救室的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本资料中的接诊时间,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关键环节管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在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中,医院会制定统一的表格[4],医护人员按照表格项目填写患者情况,交接时如实记录并签字,使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以往病情的了解与关注,也避免医护人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发生。本资料中,观察组医患纠纷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完整记录份数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护人员交接时记录及签字的流程模式具有良好效果。本资料中观察组护理差错率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推测可能与护理记录表的运用有关。患者入院后,接收双方的医护人员根据护理记录可以快速评估诊断患者病灶与病情,准确用药,减少了错误的发生率。签名制度会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避免了医患纠纷。护理关键环节管理的流程模式的顺利进行与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是密不可分的,[5]资料中采用的流程模式是经过本院资深急诊科医护人员总结自身丰富经验与抢救护理知识编制而成,其实用性非常高。能够参与流程模式研究的医护人员均为本院优秀的医护人员,参加培训教学以后,又经实例模拟考试合格后才进入此次研究,所有医护人员对急诊护理质量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应变能力均较强。此次研究能够顺利进行与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急诊科护理与医护人员的培训与选拔也有一定关系。 3结语 本资料中320例患者经急救后均脱离危险,在患者有自主意识并可以自主填写意见时,采用匿名方式收集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表,结果观察组满意度高达99.69%,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急诊科护理关键环节管理流程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时就诊率,有利于患者早日脱离危险,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效减少医患纷争,值得临床推广施行。 作者:陈丽 陈薇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 护理综述论文:分娩心理护理运用综述 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疼痛有着密切关系,疼痛程度往往随着心理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妊娠期妇女复杂的心理变化中,紧张、焦虑最常见,尤以孕晚期发生率较高。在产程中,孕妇过度紧张、焦虑,与某些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上,护理人员对入院孕妇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而对有过度紧张、焦虑倾向的孕妇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由此导致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难产、产后出血、剖宫产等发生率增高[2]。为此,通过心理护理的鼓励方法,帮助分娩,调查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4~10月收治通过检查,以头位能够分娩的初产妇40例,实施心理护理鼓励方法,帮助分娩。方法:在分娩过程中为产妇营造温馨而轻松的分娩环境,运用语言安慰、精神鼓励等方法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为其消除思想顾虑和紧张、恐惧心理,配合医护人员操作,顺利完成分娩过程。①创造温馨而轻松的待产环境,实施人性化护理,不限制产妇自由活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用药和检查,指导产妇适当活动。②在产妇分娩的全过程中都由一位富有爱心、态度和蔼、善解人意、精通妇产科知识的医护人员陪伴在产妇身边,充当导乐。这位医护人员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向产妇介绍分娩知识,回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为产妇进行心理疏导,让产妇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及恐惧,降低疼痛的感觉,帮助产妇度过生产难关。③可让丈夫陪伴,指导其丈夫给予帮助,如进行肌肤接触,抚摸额头,轻握双手,按摩腰骶部,说鼓励性语言,在情感上给予支持,减少心理负担。④劝导产妇少量多次进高热量、易消化饮食,给予充足的能量供应,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⑤产程中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随着宫缩的加强,如排便样向会阴部屏气,宫缩间歇时全身肌肉放松,充分休息,下一次宫缩时再采取同样的方法。 2.结果 40例产妇中,顺产34例,剖宫产6例。通过对40例产妇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其焦虑、抑郁及选择剖宫产率均低于常态值,对自然分娩自信心提高。证明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孕产妇身心健康,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顺产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 3.讨论 临床观察和研究表明,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产时疼痛。产妇在临产前的疼痛、焦虑及压力,会引起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因而降低子宫血流量及子宫收缩的效能,致使产程延长。因阵痛、焦虑会产生呼吸急促,造成过度换气,使母亲体内的二氧化碳减低,造成子宫血管收缩,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若给产妇适当的心理安慰,可使疼痛减轻,对母亲及胎儿都有好处。 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顺产率,不良情绪可使产妇体内氨茶碱的分泌增加,使宫缩不协调,阻碍产程进展,增加难产机会,使剖宫率增加,因此,助产士应该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使整个产程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 心理护理还可缓解产妇心理焦虑,分娩顺利与否与产力、产道、胎儿、精神等因素有关,实施产前心理护理,在整个产程中给产妇持续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使焦虑、紧张因素减少,产妇的疼痛感相对下降,有助于产程顺利进行。
高中地理论文:探讨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的方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本文转自LUNWEN. ]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学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让学生先齐唱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使学生脑海中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然后结合课本讨论: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哪座山?“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请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大河,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从河流的流向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 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高中地理论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更加新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创新教育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创新的目的不是为了高分、高升学率,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高中地理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第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的学生除了听课就是做题,天天对着习题集,一道又一道地解题,就像机器一样每天不停地转动,但是,真正的思考非常少。第二,教学方法滞后,教师成了一个帮学生解题的工具。知识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更重要的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教学方法要以促进学生思考为重心。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素质教育的实践不到位,不能够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创新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1.重视培养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稳固的基础知识。这些地理知识理论就像是一栋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好,就是有再高明的技巧、再好的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楼盖得越高,稳定性就越差,随时都面临着倒塌的危险。因此,地理知识理论虽然琐碎枯燥,但是,平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仍然要对地理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弄得清楚透彻。只有学生在日常的地理学习中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了,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因为地理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没有基础知识作为坚固的基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具有了对地理知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就会对地理问题变得非常敏感,就会从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平凡事件中发现一些地理问题。这种敏感性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好奇心,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有了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就会经常动脑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变得更加活跃。 2.改进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启蒙者,要把自己当成和学生一样的学习者、求知者。教师要站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来确定教学方案、教学方式、作业的设置内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应该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重中之重,而不是把自我的讲授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 其次,教师要采用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学环境不再是像从前一样落后,已经有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因素来进行备课和进行地理教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了诸多便利的条件,所以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的科技知识,以此达到科技与地理知识教学的融合。因为,有些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所以,在地理课上多运用具有高科技的设备可以让这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3.加强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仅仅是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不是为了做题、考试、得分。 创新能力也不是在题海战术中学到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因此,教师可以多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加深对社会的了解,而且增加了学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要加强素质教育,因为,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创新能力,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将会事半功倍,不必再天天埋在大量的习题中。本文主要就高中地理教育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同时着重分析了这中间存在的问题,以及最优的解决方法。 高中地理论文:新课程下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于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规律,并伴随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出师生良好情绪氛围。其对于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与现实生活有关,有明确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探索行为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创设的问题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引起学生高度重视,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起学生心灵震撼的真实情境,能够揭示学科思想的活动情境。教师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地创设情境,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重视培养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 地理语言的规范使用,既可以在试卷上获得高分,也可以在很多问题上一针见血地从学科的角度指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出于对学生的熏陶,地理教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在教学中显得就更加重要了。比如笔者在新近的工业区位选择复习中就发现了这样两个“小问题”。对有大气和水污染企业的布局,主要考虑风向和河流;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当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这里涉及对“上风向”和“下风向”的理解,以及对风玫瑰图的认识。在分析回答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地企业布局时,笔者看到了“分布在季风对吹风向垂直的郊外”字样。笔者可以理解“季风对吹”是什么意思,但显然,这不是地理专业术语,输入百度查找,果真没有这样的组词方式。但这样写的同学不止一位,很明显,这是受到了先前老师的影响。上课一问,果然这样。 对于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时一般选在河流的下游。笔者在很多学生的回答中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印染厂布局合理是因为“位于河流下游,污染少”(这里的下游当然是指区域河流的下游)。“但这句话有问题吗?”笔者问学生,他们回答不出来,并不以为然。这句话的问题在哪里?——描述不准确!企业在河流下游生产就会“污染少”吗?显然是不准确的。是因为有水污染的企业布局在了河流在这个区域内的下游河段,对居民区(城市)影响小了些。污染有,而且并未减少。我们地理教师的语言要做到随意、准确。不仅对学生地理语言的使用影响明显,如果能注意提高自身的教学语言,还可以不断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变得更扎实,教学语言表达更到位,当然也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和性格是无关的。 三、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地理教学活动就是学生学习地理,探索、掌握和应用地理知识的活动。教师是课堂学生学习的“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和谐自然的学习氛围,应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在交往中思索、探索、练习、掌握并应用,以建构自己的学习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能力。教师应明确: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的相关知识,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交往过程中,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则意味着人人皆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内容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解读,并将之内化“自己的课程”。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地理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 四、利用图像学习 图像是各种地理知识综合而具体的体现。它反映了各种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特点、规律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也反映了世界各地区以及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图像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最突出的特点。中学地理课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几乎都能在图像上反映出来。图像比文字叙述更准确、更直观,而且对比性强。不管地理事物多么巨大,只要通过图像,就能一览无余。不仅如此,还能通过图像把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对照,显示不同地区的类同和差异,找出其中的联系和规律性。同时,图像还可以延长人们的视野,通过它可以了解远方的地理事物。考查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往往是考查一个人地理知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在地理学习中认真掌握好图像知识及运用图像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课堂是学生独特体验相互撞击而迸发火花的过程,是学生独特的体验在某个特定时空因为相遇而绽放出动人光芒的过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 高中地理论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的开始。新课标反映了现代地理教育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在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体现出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从各个层面指明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要内容。通过认真学习和体验新课程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新课标。 一、激发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堂” 1.以内在的“情”感化学生,以情激趣。 (1)教态表情。教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和蔼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等教态,真挚、亲切的感情,一经化为学生情感的体验,课堂就会进入情感交融的世界,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 (2)语言传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劳动效率。”教师的语言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幽默的教师,讲起课来深入浅出,妙趣横生。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能表现出教材的喜怒哀乐,能引导学生体验情景、感知形象。这样学生不仅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还对教师产生钦佩之情,对地理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更得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语言美的享受。在地理教学中,由于涉及大量的地理事象,因此教师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会使学生眼前浮现出各种事物的真实表象,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会使其所学的知识记忆牢固,久久难以忘怀。 (3)以情动情。研究表明,善于与学生交流,关注并理解学生的情感与需要,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关系的教师,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对存在“情感障碍”的学生作细致的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决不能动辄批评,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拉近师生距离,感受他们的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4)评价激情。中学生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尤其是高焦虑的学生过分关注教师对其成绩和行为的反应,评价对他们的学习情感起调控作用。若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中肯的正面的评价,其内在价值得到外界的承认,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增强,同时也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追求的动机。因此,教师对回答好的学生应充分肯定,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完全否定,应用积极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每个学生的亮点,降低他们的焦虑和恐惧程度。 2.创外部的“境”激发学生,以境促情。 (1)活动创设情境。如课前地理信息会,课后的辩论、地理角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2)媒体营造情境。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不同的信息渠道剪辑、下载和制作一些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交融和思维的浪花。 (3)音乐烘托情景。一曲感人的音乐,优美柔和、扣人心弦的旋律能触发强烈的情感,在人的心灵深处掀起共鸣的波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穿插地理歌曲,可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学生的人文和美学情操。 (4)表演创造情景。课堂不应死气沉沉,而应是个生动活拨的交流场所,角色扮演可以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愿望、体验紧密相连,创设真正的学习情境。 二、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要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体现地理学的价值。对学生而言,“过去,课本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就是课本”,生活中的许多地理现象可以用来丰富学习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因此,新课程的基本设计思想就是将高中地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以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传统的地理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真实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关注生活,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构建开放式的地理新课堂。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是对课堂教学元素的拓展,使地理教学不仅融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还密切了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 三、构建问题研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无论是探究还是研讨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实而有效的交流,这种积极的交流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依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展开,使学生和教师都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深刻的思考,感知地理现象、地理规律,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开展观察、比较、交换对地理现象的解释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就是最有教育价值的交流。同时,交流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师生和生生面对面交流,学生与教师与学习资源与学习平台进行交流,通过教育网络交流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尤其重要,因为学生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潜在的学习资源。例如,学生对同一地理现象的解释也许是不同的,这时需要学生进行交流和论证,比较各自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论证,目的是使学生的所学能够有意义并且保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和地理学科思维的正确性。这种由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研讨和探究式的课堂方式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引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研讨动力,这种课堂学习将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教学的新课堂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而且在支持学生进行研讨-探究学习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我曾看到一位地理 老师在讲宇宙环境时所制作的课件,在精美的图片背景下打上康德、爱因斯坦等人的名言,非常漂亮,带给学生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的情感体验。 在信息技术与新地理课程整合中,我们应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研究,要注意避免一些误区。首先,要防止那种新技术、旧理念,呈现过量信息的“电灌”课。现代课堂教学并不是提供越多的信息就越好,因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接受的信息和思维的提高是有限的,过多的信息反而会影响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及思维能力的提高。其次,要依据所学课题的特点来选择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信息技术。再次,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应该考虑教育成本,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最智慧的教育,不要过于追求在45分钟内时时刻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 摘要: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一味地以课本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单一地理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是通过作者调查与研究,对传统地理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关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体系而且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分析、应变能力。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1. 新课标下教学理念的提出 地理知识随处可以应用,我国地理研究学会原理事长吴传钧先生曾经说过:“地理是一门伟大的学科”,可以说它构成了人类的生活。作为高中基础学科的地理,它涵盖了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内容,有着庞大的知识体系与多元化的内容,并且每个知识点之间又有着联系,可以说这种交叉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征。然而正是由于地理学科的系统性、复杂性等特点,让一些学生感到学习困难。在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旧,导致学生更加提不起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高中学生好奇心较强,因此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我们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标中,也强调了我们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启发性,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正是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2、学生对地理的认识过程 随时随地认知自身感觉有利于对教材中相对静止的知识体系进行生动化。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概念、地理观点、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教师首先必需从自身了解这些知识内容时的感受及掌握程度出发,进行知识情景的设计,加以演示、还原、展开、重演、再现使书本表述的结论式知识还原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知识,从而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如在讲授高一《地理》上册《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时准备一只手电筒(当作太阳光照)和一个地球仪进行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地球运动时产生的现象了。 3、学生的自我激励 通过自我鞭策保持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忱,这是一切成就的动力。在网络信息逐步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得知识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所学知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进行自我的鞭策,时常保持对新文化、新事物、新思想的了解或掌握,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教学水平。例如温州市200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试题出现了有关东南亚海啸的问题。这种要求不仅要学生时刻关注世界上随时发生的地理现象,而且需要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多的关注和分析,随时保持知识的更新、积累和运用,从而满足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另外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4、 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这样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活动的需求大于他们的活动能力,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如在学习三圈环流时,了解到部分学生的空间思维比较差,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了解原理,将整个教室设定为北半球,第一排的学生为赤道,然后前后每间隔一排依次为北纬30度、60度和90度。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进行引导、演示、巡回其间,学生就可以自己分析总结出三圈环流的形成。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空间思维比较差的问题,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5、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口传身授的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使学生难以提升学习兴趣。然而我们在课堂中引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新鲜认知心理,这是由于多媒体能够将形声教材转化为多种感官的影响资料,而科学家研究表明,具象的东西往往比抽象的东西更容易被记忆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多种影响资料结合课堂内容为学生播放,让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真实感受。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一些路线、变化过程或者地理风貌的形成通过Flash、CAI或者影像视频来为学生播放,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我用flash制作了小地图,将哥伦布的航海路线用小船当指针,然后通过动态的演示直观地表明了航海路线,学生们看了两边就能够深刻地记忆下来。我认为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插入一些动态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不时地感到新 奇与兴奋,这样整节课下来不但能够强化课本内容,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地理论文: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摘 要】课堂是教学主阵地。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少,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提高课堂效果。所以地理教师应根据新的教育理论,结合各自学校高中地理教学经验,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如何选择正确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值得每一个地理教师思考的。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也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这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转变之一,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必由之路。 但是转变思想并不容易,所以为了让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还课堂给学生。我校近年来进行了大胆探索,大量使用的“68686”小组学习法,从很大程度上帮助老师和学生从行动上带动了思想上的转变,从开始的不敢或是不愿尝试,到现在把“68686”小组学习法变成常规教育方式方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反过来,良好的效果又坚定了教师和学生对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促进了课堂效果的提高。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主要途径 我校实施的“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68686”小组学习法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到答案。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基本前提 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凡是遇到学习的问题,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由小组讨论,集思广益解决,如果还解决不了,可以向其他的小组求助解决,最终的难题才会交由师生共同解决。这样大部分问题在学生内部就得到了解决,即增强了学生个体的思考能力,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能带来成就感的事情,因此学习的兴趣也就大增,在课堂上就更加愿意积极思考,从而整体的课堂效率就更加高效。 四、让地理学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地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必须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缺少变化,是以一种冰冷冷的形势和姿态呈现出来的。 我校的“68686”小组学习法就是要求课前各组学生广泛收集相关地理现象,在课堂上运用地理学原理去解决。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直观的感受构建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的形式和姿态扑面而来的。所以让地理课堂贴近学生生活,多运用发生在当地或身边的事例来说明地理过程和原理,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一些相关问题,即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学习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律时,学生就能根据课本知识解释我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分布原因。甚至能预测未来几年我市功能区的分布变化。 另外现代教学手段也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现代教育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们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五、做好教学准备是获得课堂最佳效果的关键 虽说使用“68686”小组学习法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师退居次席,发挥出“主导”的作用,但这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减少,而是在课前备课时需要准备的更加充分,才能满足课堂上学生的“突发奇想”,才能起到主导的作用。上课前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学生可能熟悉的生活地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这就要求提前要备内容、备材料、备教具、备学生、备方法等,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备学生、备方法。尤其是有的教师在地理基本知识方面确实基本功扎实,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管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殊不知我们的学生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要求我们的教育方法随之改变。我们必须研究我们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所以不论是从学知识,还是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来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很有必要的。而在学校就是要通过提高地理课堂效果来实现。所以希望我们每个高中地理教师都能以新课改理论为基础,大胆创新,不断采用新的方式方法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增加,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已经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是对创新性的要求。因此在中学期间就要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重视起来,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地理学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记忆,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高考,甚至包括学业水平测试也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越来越严峻的考核要求。结合日常教学中的体会,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的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地理问题,强化学生对地理问题拥有独特新颖见解的能力。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与能力。教师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引路人,如果教师本身不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何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地理教材内容结构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能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认识结构。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每个课题教学中设计出目标测试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特别是思考途径多、解决方法多、结论非唯一的地理问题,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地理教师还必须懂得思维发展方面的知识、原理和规律,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思维的顺利发展。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创造出学生愿意参与的课堂气氛。例如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历来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讲到国际日界线问题时,学生总是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枯燥的说教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这时教师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某个国家,有一对孪生姐妹,先出生的却是妹妹,后出生的反而是姐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种违反常理的情况,对学生的刺激作用的显而易见的,非常有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与老师配合,以解决心中的疑惑。也许就是这样的一次感兴趣,就让学生喜欢上了地理这门课,这就为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动力。 再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丰富的联系。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时候,将其他学科的知识引入地理课堂,不仅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例如一句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能让学生非常形象地记住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这个知识点,并且还记得非常的牢固。再如在我们学习亚洲季风这一环节时,对于季风的成因,要想很好的理解,就要用到物理学中的热胀冷缩这一原理。因此,/:请记住我站域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不仅能使地理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同时也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具有很好的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着力于打破固定的思维,鼓励学生的“标新立异”。这里的标新立异不是外在的,不是穿奇装异服,不是涂脂抹粉,而是在想法上敢于与众不同。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喜欢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下去,不允许学生提出一些看似与课堂内容无关的问题。殊不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其实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没有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我在实际教学中就遇到过一次这样的情况。还是在《地球的运动》这—节中,当讲到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区别时,有位同学在课堂上突发奇想,并提问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转,那会出现什么情况。课堂上,同学们纷纷嗤之以鼻,嘲笑他脑子坏掉了,地球怎么可能自东向西转。但其实,这位同学恰恰具有与众不同的想法。敢于打破常规,勇于突破已有的固定思维。而这,正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师,不仅不能嘲笑他,更应该对他的这种思路和想法大加褒扬和鼓励,以促进学生广开思路。 最后,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地理知识综合性极强,如何能让学生融会贯通,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分析、比较、演绎、判断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的要求,独立整理笔记,分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全面实现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一个任务和目标,并竭尽所能去实现这个目标。本文主要结合平时实际工作经验、育人经验,希望能对一线的地理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若有不周之处,敬请原谅,在今后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的方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巧用趣味语言 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如我讲大陆性气候时,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锋面雨时我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来描写锋面雨,这样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在讲"日界线"时,我这样导入:"有一双胞胎姐妹,妹妹却比姐姐大一岁,这是为什么呢?"提出这种悬念、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我在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我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因而山上的气候比山下的气候迟了一个月。这些诗歌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巧用优美诗句 古诗词、成语中蕴藏地理知识还有很多,对地貌、地形、月相、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的描述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多积累,多思考它们与相关课本内容的联系,上课就能应用得当。把古诗文中的优美的诗句,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水土流失是现在植被破坏地区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既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还能淤塞河道、湖泊,加剧洪水的危害和少雨时干旱。水土流失最典型的地方莫于黄土高原。其实在古代的成语中就有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描述—泾渭分明。 讲地形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讲气候垂直分布时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森林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时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讲森林美化环境时用"绿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讲丘陵时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庐山),这些诗犹如"味精"一般使地理课堂更增添了一番风味。 泾渭分明有几种解析,唐宋之前是渭河浊泾河清;唐宋时是泾河浊渭河清;到了清代又成了渭河浊泾河清。但不管是那种情况,都是有一条河流的泥沙含量要大很多,因为古代工业污染对环境几乎没什么影响,生活污水也很有限,所以只有水土流失导致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才产生河流之间明显的水质不同。泾河和渭河的流域范围都是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它们在不同的朝代出现了水质的转换,既反映了古代黄土高原出现了较严重的水土流失了,还出现过植被恢复了又被破坏的现象。这就是很好地理教学案例。为什么有时是渭河浊泾河清,有时是泾河浊渭河清,这就是植被对河流含沙和对水质影响的经典故事。也符合现代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植被覆盖率高,能保持水土,河流水就清澈;反之则河流水浑浊。 三、巧用趣味故事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本文转自LUNWEN. ]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讲完后,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 四、巧用通俗歌曲 歌词通俗流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在讲“长江”时,让学生先听《长江之歌》,从中理解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利用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点明河流的源头在地势很高的唐古拉山脉;“你向东海奔去”得出长江是外流河,顺地势自西向东流入东海,同时可以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时,我借来电子琴边唱边弹《长江之歌》,一段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歌曲以它独到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在学习“亚洲地形和河流”时,让学生先齐唱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使学生脑海中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然后结合课本讨论: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哪座山?“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请在地图上找出亚洲主要大河,亚洲河网分布有哪些主要特征?从河流的流向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 地理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才能使中学生的地理学习从“被动、枯燥”变为“主动、有趣”,为祖国培养新世纪新型的地理人才。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学案”的目标分层及运用策略 一、“学案”的理念及相关问题 “学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的编制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学习美国心理学家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了学习,也就学会了生存。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们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会学生怎样学”教学设计从以教为主转变为如何促使学为主由此,“学案”便孕育而生。 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过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这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什么是优秀的教学?前苏联着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家巴班斯基在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的研究特点》中对最优的标准提出这样的论述:“教学过程效果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是每个学生按照所提出的任务,于该时间内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达到最高可能的水平(当然,不能低于及格水平)。第一个标准是学生和教师遵守学校卫生学和相应指示所规定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巴班斯基的这些教学最优化标准,对我们现在的教学仍然适用即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有没有长进如果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不到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或无效的。其次,教学效益必须考虑时间因素,从学生的健康考虑时间安排。效果被时间“除”即教学效率如果每个教师都占用学生的大量时(文秘站:)间来获得教学效果,学生会不堪重负要有好的教学效率,需要师生之间的配合,有和谐的“教”“学”关系在教师认真‘教”的同时,要有学生积极、自主地学“学案”的使用就是为学生自主地学、系统地学建立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二、“学案”的界定和基本目标 “学案”是教师编制的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与“教案”虽然都是由教师设计的,但它们之间有所不同:“教案”的实施者是教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学案”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的学习树料,它的最终使用者是学生。“学案”有利于强化学习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心理体验,“学案”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结构的一种重要媒介。 在教与学的一般关系上,教法高于学法,因为它既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又有着示范作用。但同时教法源于学法,教者应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制定教学策略,“为学习设计教学”(加涅语),并将教法与学法融为一体。在操作层面上,教法既服从于学法,又服务于学法,教师的工作应努力地指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学生的学习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指向自己的学习过程,力求不断改变和促进自身进步的学习状态。 现行的“学案”有很多种类型,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学正在开发的“学案导学法”学案,还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专题学习网页”或“专题学习资源库”式的“学件”学案等。 鉴于对地理教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学生状况的分析,我们提出的“学案”有别于上述类型我们把“学案”使用放在“教”之后,利用“学案”整理知识,认识地理知识结构,在自学过程中掌握分析、归纳、推理等一系列学习方法。因此,我们的“学案”是复习性质式的。“学案”其基本目标是:学生通过“学案”梳理知识结构,把握知识要点,拓展思维,综合联系,掌握一些地理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会学地理。 三、“学案”的目标分层和设置要点 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分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段,其中高一年段每周只有1课时的教学,是文科学生的选修课程,在此不多叙述下面主要从高一和高三两个年段分析教学目标和“学案”的层次。 1.高一“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一的地理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高一学生只有约15%向文科方向发展(高三应试考地理),高一地理主要教学目的以素质教育为特征,即初步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认识世界和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地理的基本方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曰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待续发展观念。 高一“学案”的目标主要有三层:(1)梳理课文,把握知识结构,把一些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2)加强对概念理解的思维训练;(3)拓展性学习。课文中陈述性的地理知识,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案”中有一系列的表格和框架图,有利于学生归纳和比较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事物和规律的理解能力“学案”中设置一系列以图为中心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果前两个层面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的话,那么拓展性学习则是在教材范围之外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素质教育新学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学案”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而我们对这一部分内容则是采取“无案”化的处理方式—不作任何指导,只要求学生把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关探究呈现给教师和学生,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提交的探究成果进行点比全国着名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曾指出:学习能力是什么?是知识加 方法加运用!本“学案”的三个层次正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学习能力这种认识之上而设计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把“学案”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就变成子“学件”,即“专题学习网页”设计。当然‘学件”的设计与实施还受到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及软硬件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已经制作了《月球》的专题学习网页,初步尝试,较受学生欢迎。2.高三“学案”的目标与设置要点 高三年级地理学习与高一年级间的差异是:(1)必须面对高考,是应试教育,知识的掌握很重要;(2)文科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学习能力较理科学生差,学习习惯也存在问题。所以高三的“学案”设置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按计划、分阶段学习,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高三阶段“学案”的目标主要有:“学案”设置的第一、二层次和相应的目标就是组织学生自学,把握知识结构,拓展思维空间。学什么、如何学,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树料,是地理教学内容的最基本载体。所以,“学案”的第一层次就是组织学生通读或自学课文。这部分“学案”以章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按课文次序,通过小型间答和填空题逐步进行。 课文中的文字学生不会不懂,但其中的知识点、概念间的关系、知识结构不容易把握,“学案”在编写时要注意重点、难点的把握并设置难度阶梯,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结构。 在组织学生自学时,要设计好让学生如何参与学习,是看书、回答问题、发现问题、画图还是思考?通过这些途径或程序使学习者吸收必要的外部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 地理知识结构的总结要把握这样几个方面:将某一节知识点的内容归纳出重点,分析几个知识重点的内在联系,如因果关系、平行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等,找出连接几个知识重点的‘桥梁”,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知识结构图把它们表示出来。 “学案”第三层次的目标是:理解高考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现在,书店、书摊里堆满了各种复习用书,仔细翻阅这类书籍可以发现,这些复习用书质量不高,相互抄袭、模仿高考试题或抄袭高考试题的很多,有创新性的很少。为减轻学生负担,必须精讲精练而选编。各种练习题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组织高三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历年的高考试题是优秀的试题资源库,它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于是,我们“学案”的一部分就是对历年高考题的分章、分类和分析这些分类试题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优秀“学树”精讲精用这些分类试题,让学生从这些高考试题中体会高考“不变”的能力要求。 高三“学案”第四层次的目标是:综合、整合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学案”通过一个主题或一个专题展开,打破教材学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个别范例,解决关键性知识点、联系图采用归纳、演绎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学案”编制原则和运用策略 根据以上分层目标,在“学案”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 在“学案”设置过程中要对高三学生整一年的学习进行整体设计教师要精通全部教材,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单元设计、课时设计、训练设计,使学生的认识由浅人深,由局部到全部,认识分布现状与模式关系,并建立起“全景脑图”,形成学习系统高一的“学案”按教学单元发放,一学期形成成套的复习提纲。 2.教学相长原则 “学案”的设置主要是组织学生自学,利用“学案”学生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在进行“学案”设计时,教师已经考虑了引导、步骤、深度等教学问题,还要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学案”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设计好哪些内容让学生自学,哪些是需要教师指导,哪些内容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讲,哪些内容是在教师讲的基础上学生练。现代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的占有者,学生讲的东西可能更能吸引同学,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师生互学,学教和谐,教学相长。 3.可操作性原则 “学案”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每个学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给予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学案”的安徘有程序、有梯度“学案”能使我校90%的学生自己完成85%的学习任务,而对10%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15%有难度的学习任务,通过教师的教和辅导来解决“学案”有利于发现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典型性问题分析,有利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有利于学生反思、复习及认知通过学生反馈及时修改“学案”或在下一阶段的“学案”中进行调整。 “学案”的运用要与教学管理相匹配,把握好阶段性与教学节奏,教、学、讲、练相结合,检查与评价相结合。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自觉性是有差异的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学案”中的学习任务,不能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困难,答案是否正确,完成的质量如何等。检查的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师生的交流,可以让学生上交作业(“学案”)进行检查,也可以通过测验进行检查。评价有两种:在师生交流过程中的及时评价与考核比价。考核评价可以使学生自己知道学习成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状况并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后续学习提供具体的依据。高三的“学案”往往与单元测验或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相配套高一“无案”的自主探究性作业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参与者,一位学生的演示、演说教育和影响着其他学生。 五、“学案”的使用效果及评价 我们认为教育教学效果有两大方面:可测量的效果和不可测量、评价的效果学生获得的知识有高级、低级之分;习得的能力有近迁移和远迁移效果:学校学习可以是短(文秘站:)期内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也可能使学生终身难忘、一辈子受用。学校教育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是:完成“学业”、考上大学,这是可测量和评价的。长期目标是:学生可待续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10年、20年甚全50年、100年后才可评价。高三“学案”的使用首先实现了教学短期目标,在这方面我们是成功的1999年9月,利用“学案”组织高三复习 , 2000年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在杭三市遥遥领先(地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2001年文科综合考试成绩仍在杭三市名列前茅。1999年9月在杭三市开设了利用“学案”组织复习的公开课,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现在,杭三市有许多学校在使用我们的“学案”。“学案”的使用使整个高三的地理复习有条不紊,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整个复习效率。“学案”的远期效果史为深远。 高中地理论文:高中地理新教材知识结构与教法建议 从今秋开始,天津市、山西省、江西省将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自己有幸先同志们一步接触 到供试验用的新的《地理教学大纲)和高中一年级地理教材,先睹为快。本文仅就新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 学方法谈点粗浅看法,以期与同行相互磋商,共同提高。 一、新编高中地理课程结构的新格局 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规定:高中三个年级都开设地理课。高一地理(必修)面向全体学生,为其奠定终身 受用的地理知识与能力基础。全书以人类为中心,去研究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的自然地理环境、人类经济活动 与地理环境关系、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高二地理(限定选修),为选学文科学生毕业后 升学深造拓宽文化基础,它在高一地理(必修)基础上,把人文地理(狭义)中具有普通应用价值的专题性基 础知识加以叙述。高三地理(限定选修),则是在高一、高二地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地理区域研究基础知识 和当今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的几个突出问题。以上可以看出,三个年级地理课,层次渐进,相辅相成,浑然一 体,共同完成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目标。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高一地理1至4单元侧重于探讨生态可持续发展;高二地理突出社会可持续发 展和人口可持续发展;高三地理则是让学生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从而结合地理课较系统地向学生进行 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二、高一地理(必修)教材体系的新构建 高一地理共10单元,按其内容联系,又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1至4单元);第二部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5至8单元);第三部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 展问题(9至10单元)。 自然地理部分,与现行教材相比,最大变化是采取了以“四大环境”取代“四大圈层”的体系,从而更加 突出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线。人类生存发展的范围是在逐渐扩大的:人类一开始生活在陆地上;航海事业 的发展,使人类活动范围扩展到海洋;航空航天事业的开拓与进步,又使人类解开大气、宇宙之奥秘。新编高 中地理在讲自然地理时,是以“宇宙环境”开始的,因为地球上许多地理事象的发生与地球宇宙环境有关,然 后,再讲大气环境、海洋环境,最后以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环境结束。四大环境涉及内容颇多,新教材并 未追求各大环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人与环境关系出发,选取那些最具有地理性(体现人地关系) 、时代性(如可持续发展观念)、实用性(体现地理实用价值)知识,而舍去了那些陈旧的、实用价值小的、 与人地关系不紧密的、属于地理相关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内容。 人文地理部分,摒弃了传统的、从部门经济地理角度组织材料,而是选取最基本的人类活动范畴,即解决 人类最基本的衣食、居住、联系、休闲等需要的活动。具体确定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的旅游活动。从而减少了头绪,突出了人地关系。每个单元都没有系统地讲某种 人类活动,而是紧紧围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及人文环境而展开。 三、高一地理(必修)上册各单元知识结构简析 (一)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与现行教材不同之处,它不仅讲地球的宇宙环境,还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展现在学 生面前。本单元知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天体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宇 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好多现象都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有关。了解它,有助于正确理解地理环 境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利于从深层次认识人类和环境的密切关系。教学时,应通过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向学生展示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弄清天体系统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宇 宙观。 第二层次,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地理意义。教师只有通过让学生对地球仪、三球仪的操作演示,通过 “二分日”“二至日”日照图的读图分析,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地球运动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同 时也使学生的操作、绘画等动手能力和观察、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发展。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很复杂的运动,它 在自转的同时还绕日公转。科学地讲,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实际上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的产物。新教材 与现行教材的区别在于没有明确标明哪些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哪些又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而是笼统地 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概括起来,其意正是要说明这一点。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确实体会到这一点,可设 问让学生思考:①假如地球不公转只自转,地球上的昼夜更替周期、地方时差大小将有变化吗?②假如地球不 自转只公转,地球上还有昼夜更替吗?③如果黄赤交角等于零,太阳的回归运动、地球上的昼夜长短变化、正 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变化、五带划分将是怎样?学生通过这一连串问题的思考,既加深了对地理事象形成的 深刻理解,又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层次,是把宇宙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环境来讲述的。主要介绍了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宇宙资 源开发、宇宙环境保护。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宇宙探测意义,唤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立志探 索宇宙奥秘、开发宇宙资源、保护宇宙环境的意识。 (二)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第三单元——海洋环境;第四单元——陆地环境 这三个单元知识结构大体一致,都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讲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特征的。当然三个单元各有侧重;第二 单元大气环境,先讲大气环境组成、结构,再讲大气环境的物理性状;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主要讲海洋环境的 基本特征——温度、盐度与运动;第四单元陆地环境则是按陆地环境组成要素——岩石、地貌、陆地水、生物 、土壤来组织材料的。但无论怎样,这一层次内容的教学,必须把重点放在理清自然环境各组成部分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上,简称“地地关系”。 人地理学角度讲,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才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只有搞清 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深刻理解地理环境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例如: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离开了各 组成要素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各组成要素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就很难理解复杂的陆地环境形成、发展 与演化。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讲,只有搞清“地地关系”,找出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才能协调人类发展 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当学生了解了“海气关系”、“海陆关系”时 ,就会从保护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高度,自觉地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只有搞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才能变分散的、机械的识记为系统的、 理解的识记,既便于记,又便于忆,才可能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地理事象。例如:第二单元大气环境,在“大气 的运动”一节中,只要学生搞清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状况几者关系,搞清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风力、风力与等压线的关系,就不难理解和掌握以后的“气旋与反 气旋”、“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境、北半球1月、7月气压形势,乃至世界的降水与气温分 布、气候类型分布等诸多知识。 第二层次,讲“人地关系”,是各单元的重点。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个问题。四 大环境不仅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科学发展, 自然资源的外延越来越扩大。自然资源问题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资源的特性、类型,因地制宜地保护和 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还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观”,认识并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的 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自然灾害,主要有宇宙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等,新教材着重讲气象灾害与地质灾害。通 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时空分布、危害、防御等,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灾害 意识”,确立预防为主、加强监测预报的观念,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灾能力,包括应灾心理和应灾行为 的培养。自然环境本身带来的灾害固然可怕,但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更可怕。 目前环境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由于人类不适度不合理地生产活动,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改变;一类 是由于人类消费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教学,我们不仅要对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环境污染的污 染源、污染物、污染原理等)、危害、对策让学生了解清楚,更主要是教育学生摒弃“人地对立”(如“人主 宰自然”、“人定胜天”等)的传统“人地观”,树立“人地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自觉参与当地环保工作,展示地理之价值,教育学生讲究“环境道德”,让他们从自身作起,从小事作起,从 现在作起,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和行为习惯,自觉与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作斗争。 (三)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 人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其中工业和农业又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最基本的部门。本单元共11节, 前5节讲农业生产活动,后6节讲工业生产活动。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都不是讲生产活动本身,而是突出讲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讲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相应的人文环境。这部分内容,无论农业 还是工业主要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农(工)业的区位选择。本质上讲,就是地理环境对农(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教学时,注 意把握具有递进关系的四个问题:①影响农(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②影响农(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③ 农(工)业的区位因素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区位因素对农 (工)业区位影响在不断变化着;④农(工)业区位选择,既要注意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与之相应,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①联系实际搞社会调查,对当地(或某一地区)农(工)业区位因素 或区位选择作出分析与评价;②根据不同农(工)业部门不同特点和区位因素对生产的影响,选择主导区位因 素;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兼顾的原则进行农(工)业区位的选择实践 。 第二层次:类型与区域。农(工)业类型划分标准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以不同生产要素(含投入与产 出)在整个生产要素构成中所占比例划分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特点的工业部门,以及不同的自然条 件、社会经济条件,形成了种类和地理范围各不相同的农(工)业地域。类型在区域的表现往往是交叉的,一 个农(工)业地域常常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分类。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域的教学,应指导学生利用比 较的方法、综合分析的方法去掌握每个农(工)业区域的区位因素和主要特点,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 期对我国或当地的工农业生产有所借鉴。 结束语:新课程方案试验工作刚刚开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教学中,努 力改变传统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作法,重视对学生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等现代观念 的教育;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思维能力、运用地理原理、技能解决人地关系中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并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实践活动,将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高中地理论文:对地理选修课考试问题的探索 几年来我校选修课的开设,对于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方面都已经 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在高中年级连续几年开讲《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由于教学内容的丰富多采,并且结 合了学生在南京、绍兴等地的考察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相当一部分同学外出旅游的阅历,使教学过程始终引起了 学生浓郁的兴趣,博得了学生的欢迎。考试作为课程终结的环节,应该如何受教育目标的制约,采用何种有利 于学生发展的考试方法,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考试方式要服从教育目标的要求。 《中国旅游地理》是一门地理选修课,经过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该课程并非仅仅局限在扩充学生的地理 知识,也决非是一门单纯知识型的选修课,其教学内容的潜在教育价值可以充分地挖掘和深层地加以开发。 “知之深而爱之切”。对我国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对一些世界级、国家级的旅游景点的了解,无疑是熏陶学 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因此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而言,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好河山及灿烂悠久的 文化来达到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豪感是该课程最重要的教育目标。 此外,在教学中也发现尽管不少学生已有相当丰富的旅游活动经历,但却体验不深,领悟不够,这是由于 已有知识的融合能力不足和文化修养视野不广有关。提高欣赏旅游风光的水平是一个美育的过程,因此在本课 程中不仅让学生了解一些著名景点的特色,更重要是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感和正确审美 方法,因此美育也是教育目标之一。 再有,由于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综合思维能力较差,科学与人文的渗诱与融合水 平有限。在本课程中自然风光的形成和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因地制宜的开发造就了如杭州西湖、三峡、都江堰等 等著名景区,都是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认识问题的极好教学内容。本课程中的地理科学知识与我国传统 的道德、伦理、文学艺术、宗教民俗可以融会贯通,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视野地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 精华,这也是可以达成的教育目标之一。 因此,除了作为本课程的显性教育目标即了解和认识我国旅游源 的特点及主要旅游景区以外,还应达到 隐性的教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感,熏陶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综合各科知识认识问题的能力。 简而言之,显性教育目标以知识为主,隐性教育目标以情感与能力为主,前者注重于知识水平的提高,后者则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鉴于以上的认识,引发了有关如何进行好考试的思考。 二、重新审视主观性考试的功能 80年代以来,考试方式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普遍重视。地理学科的标准化考试研 究成为教育评估技术现代化标志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引进了大量选择题,其优点是可以覆盖很大的知识面和达 到评分客观化,这类客观性考试在目前的选拔考试(如高考)和水平考试(如会考)中广泛使用。而评分主观 性较强的一类考试方式遭到了冷落。 然而,尽管标准化考试的评分客观性很强,但它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一是束缚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 异思维的发挥,二是侧重在课本知识范围,难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三是考试只反映学习结果,而不能表 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他们在价值观、个性化方面不同程度的差异。作为《中国旅游地理》选修课的考试,根据其教育目标的要求显然不适宜这种将学生束缚于课堂、将他们思想的拘禁于教师讲授 内容之中的严肃紧张的考试方式。因此,本课程的考试只能在多种形式的主观评分型的考试类型中寻找一些有 效的方法。期望这种考试能获得以下效果: 1.将考试作为学习的继续而不是学习的终结,增强学生对考试的兴趣程度,而不是作为一种压力来承受。 2.将考试的过程转化为再学习的过程,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的个性化差异作出适度的评价。 3.将考试作为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才能、充分显露他们在爱国主义情感和美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从而综合地 评估他们的学习结果。 这样的考试显然不宜采用一张试卷、几十道选择题、填空题或问答题的方式来完成,必须从考试方式、命 题方式和评估方式上作一些新的尝试。 三、多种形式的选修课考试 近几年的《中国旅游地理》考试中,我大致作了以下几种方式的试验: 1.演讲式。要求同学收集资料,图文并茂地介绍自己曾经游览过某地的旅游风光特点以及当地文化特色。 限时5-10分钟。考试时,不少学生能以身历其境的感觉,满怀激情地用地图、照片和收集的工艺品作了出色的 演讲。有一位同学曾随她的父亲考察了敦煌,她查阅大量有关敦煌壁画的资料,并且临摹了一些画像,对敦煌 在汉唐丝绸之路上的辉煌历史和壁画艺术的重要价值作了很好的介绍。有一些同学仅在市内游览,但他能选择 对城隍庙明清风格的民居和上海民俗也作了比较深刻的介绍。这一次的考试过程,对大多数同学来讲,又上了 一堂内容丰富的旅游课。 2.口试式。考试之前规定每位同学出若干道口试题,要求出题不仅涉及地理,而且要联系语文中学过的山 水文学作品和历史背景以及一些风俗民情等方面内容,希望他们挖掘出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教师对口试题作了 筛选以后在考试时由学生任选作答。答案正确与否由命题学生评判或补充。这一次考题的命题过程、考试过程 和评价过程均由学生参与,调动了学生投入考试的积极性。 3.导游式。结合学生的南京、绍兴考察活动,事先要求他们对某一景点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风光特点 作生动的介绍。在考试时不同理解程度的同学对同一景点的介绍的深度和对美感的领悟程度有明显的差异,因 此考核也能使同学们显出不同等级的水平。 4.壁报式。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以某旅游主题编绘一份图文并茂的壁报,特别要求作一幅旅游简图, 以培养他们空间方位概念。并要求对旅游的路线和时间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师在学生确定主题、选择内容、划 定版面等过程中一一作 了解和指导。这一考试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的评价有了较充分了解。 不同形式的考试,实际都成为一次颂扬祖国美好河山和灿烂文化的主题班会,也是一次充分表现自我的机 会。由此让学生知道,教室以外的山河风光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是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是 他们永久的大课堂。 通过教学与考试的实践,我们体会到考试方式的研究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素质教育中, 如何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考试,以达到促进学生的思想情操、学习态度、个性特长以及知识能 力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 高中地理论文:谈正确对待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产生的错误 心智模式是人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反映。具体的说,它是深植于心中的各种图象、假设、理论、故事,在日积月累之后形成我们的主观思维,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我们形象的把心智模式称为一张隐藏的心灵地图。这张个人心中隐藏的心灵地图的形成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它伴随着从小到大在各样经历的环境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所见所闻,包括书本、老师、家长、同学们讲的故事,都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一幅幅特色各异的图像,并经过自我思维的加工,据此推论而得到各种不同的假设。正是这些图像、故事和假设,促使人们对待同一件事情或事物的判断会有不同想法、说法和采取各异的行为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与他的成长环境[!]、教育情况密切相关,而每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与教育情况的不尽相同一样,使其形成的心智模式易出现差异性。 就是这张学生心中隐藏的心灵地图,它决定着学生所看到的事物,主观的想法左右了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心中隐藏的这张心灵地图的科学性的多与少,就会导致他们对事物看法产生多少错误的认识,从而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结果。 1 如何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科学客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 我们先来了解心智模式的特点: 1.1 心智模式的四个特点 第一,根深蒂固于每个人的心中。理解为我们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二,大多数人自我感觉良好。极少意识到甚至根本不能意识到自己某些知识体系的不科学和不客观、不完整性。 第三,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点。世界上即使是很成功的人、很伟大的人心智模式也都有不同的缺点。所以必须唤起人们的注意,必须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中的不足之处。 第四,心智模式有时效性。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人类所处的时代是不断变化的。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心智模式会产生变化,它具有时效性。一个时期认为是正确的心智模式,到了另一个时期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错误的。 针对心智模式的这四个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观点的错误性入手,也可以在时间的推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善观点改善学生的心灵地图着手……,从而改善学生的心智模式。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心智模式的缺点而进行的改善对策与修改方法。 1.2 针对学生心智模式的缺点导致学生易犯的地理小错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的相应对策 1.2.1 缺点一:删减效应――主观偏好的作用:男女学生心理特质的差异,使男学生或女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对某一或某些内容的偏好或厌恶,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一些动力或阻力。动力式的主观偏好当然会激发该学生学习该模块的内容的热情的专注。但那种阻力式的主观偏好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厌恶产生其个人对地理知识的自行删减,用偷工减料的学习甚至不学来逃避该模块内容,从而使该学生个人的地理知识体系出现完整性的失缺和部分内容的苍白性,甚至无知。 1.2.2 缺点二:建构效应――主观补充产生的失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正确科学的自我主观补充其实是对其知识体系很好的一种建构效应,使其自身能对课堂上老师无法面面俱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完善和修补。但,由于处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本身知识体系的不够完整性和心智模式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缺点,使其个人在进行课后的自我主观补充过程中易导致知识内容的错误性判断与联接,甚至是知识内容主观补充后的错误性观点的产生。 1.2.3 缺点三:一般化效应――以偏概全:这个问题在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引起的原因仍主要归咎于学生各学科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另,由于逻辑思维的不完善和思考的不全面,在使用规律和原理时出现以偏概全、套用规律的现象。 1.2.4 缺点四:曲解效应――自以为是:这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一些学生涉及地理领域较深,从而易在部分知识点上自以为是和所谓的钻了牛角尖,不接受老师的正确观点;另外一方面归咎于学生自身的课堂不认真听讲与课后的不温书不练手,没有一点新知识的填充,只是全靠以往的旧知识来解决高中地理知识,这怎能不会出现自以为是的曲解效应?对于前一类学生,建议以心理战为突破口,从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攻破。而后一种学生,我往往在小测验后以个别谈话为住,尽量让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认真是造成解题中曲解产生的主要症结所在。对于地理知识点的曲解,不一一作答,首先以督促其先看书先认真听课,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 一张隐藏的心理地图,学生有,老师当然也有。老师的这张隐藏的心灵地图于是也就有了心智模式存在的四个特点。包括老师的心灵地图也会存在着缺点等等。 2 师生共同改善心智模式的措施 2.1 首先把镜子转向自己。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心智模式都有缺点。所以师生必须共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老师尤其需要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心智模式的缺点,再帮助学生寻找他的心智模式的缺点。 2.2 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倾听。这种有效地沟通和倾听可以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还可以由教师引导在部分学生之间进行。学生的选择尽量以取长补短型为主。 2.3 不断反思、质疑自己的想法。需要教师本人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质疑,通过再学习再充电与资料查找验证进而解决问题症结。学生同样需要在温书和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形成自己较科学的逻辑思维思想。 高中地理论文:抓好地理会考命题促进素质教育实施 通过会考命题,促进普通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引导师生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思想,是教研员不可回避的一 个问题。本文旨在通过高中地理会考命题的实践,总结一些体会和做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中地理会考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功能 高中地理会考是在高考停考地理,普通高中的课堂教学严重向“应试教育”倾斜的情况下开始进行的,因 此,带有纠偏的历史使命。在“应试教育”进一步暴露出弊端的同时,社会各界普遍提出了贯彻素质教育的主 张。素质教育的内涵十分广泛,但就考试而言,大体包含如下内容:考试是一种手段,具有对教学进行评价、 反馈、预测和激励功能。通过对这种手段的运用,测验师生教与学的状况,调整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 进,达到使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文化科学技术素质的目的。 如何体现素质教育的考试,我们以为应具有以下四点。 1.各种考试都必须从整体课程计划的角度来设计,尽可能在考试中渗透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 身体心理素质的评价因素。 2.要立足于反映全体学生学习的状况,尽可能地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使所有学生从考试中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成绩,并能激发再学习的欲望。 3.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测试。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对高中地理会考的性质、目的和内涵的认识 高中地理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绩考试。它不同于升入高一级学校所进行的选拔考试,而 是属于以标准参照为主的终结性考试。也就是以教学大纲要求为依据的水平考试。其任务在于考核学生地理课 程的学业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因此,它必须严格区别于高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会考的内涵:我们认为主要应该考核学生在高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范围内,所应具备的地理素质。具体说 ,包括作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地理科学文化知识、地理思维方法、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可持续发展意识、 全球意识、绘制简单地图和图表的能力,以及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所应了解的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要强调指 出的是,上述内容是普通高中学生所应具备的,按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规定,应属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还应 考虑高中地理课在高中所占的课时比例,以及我省民族众多、薄弱学校较多等因素,在制定考试目标时,需在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允许的范围内,把合格的下限适当下调,合格以上分出若干层次,以激励不同学习状况的学 生产生再学习的欲望。 高中地理会考,要全面贯彻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这是地理会考 的总精神。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通过教研途径,对高中地理课的教学强调以下几点:1.抓好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训练;2.重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全球观念和正确的人 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地理素质教育内涵丰富,而且随时间、空间而异,要充分体现它,就需要从许多方面作不懈努力。 三、拟订会考命题计划的指导思想及设想 高中会考是一项十分严肃而认真的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会考是否真正反映了贯彻地理教学 大纲的精神,是否真正反映了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命题的恰当与否是关键。然而,命题计划的编制 ,又从根本上控制着命题的质量。因此,在历年会考中,都把编制会考命题计划,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拟订命题计划所遵循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试卷中试题的能力和层次要求,应在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范围之内。 2.代表性原则。试题的内容,能力要求,应对地理会考目标总体具有代表性。 3.结构性原则。试卷中各种题型的比例设计,要符合地理会考目标规定的要求。 4.导向性原则。试题有利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 地理会考试卷总体设计是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会考目的,把总体设计定位为 :重点考核学生对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的考查,既要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会考合格要求,又要使及格以上学业水平有一定区分度。根据这 个总体设计,把有关问题作如下处理。 1.内容比例。根据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知识比例,历年会考中,把地球的宇宙环境、自然地理 和人文地理分数比确定为1:4:5。在这个框架内,再根据教材知识点的密集程度,确定各单元所占分数的比例。 2.考试水平。设计考试水平的目的,在于用可操作的明确语言,对考核的要点提出具体要求。根据教学大 纲对教学要求的规定,参照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和教学实际,把地理考试水平由低到高分为识记 、理解、应用三级。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构想出发,我省从1990年实行中学地理会考以来,一直 强调理解和应用的考核。在进行试卷总体设计时,对此作专门研究。 3.学科能力要求。地理学科能力是学生参与完成地理学习活动的主要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地理知识、技 能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须以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为依据,同时,结合我省普通 高中实际情况加以实施,提出三项基本能力:地理认知能力,即对基本地理事实材料(包括地理事物的名称、 数值、结构、演化过程等)的记忆或再认能力。运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即识读、填绘地图和编制地理图 表(包括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曲线图、景观图等)的能力。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即通过对已有地理知识 和技能的迁移,解释、解决和评价有关地理问题的 能力。 4.题型。根据会考的性质和规模,从试题属性看,以采用学生熟悉的题型为基本题型。把适于考核识记、 理解、应用的客观题和适于考核分析、判断、推理、论证、综合、评价以及语言运用等的主观题加以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从试题结构看,多年来采用了学生熟悉的单项选择、双项选择和填绘地图三种题型。 5.难度比例。会考命题中,要使试卷符合考试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必须注意控制难度。根据会考的主 要任务和同时兼有的区分性能,地理会考试卷总体难度设计为0.75-0.90,试卷中容易题(难度值在0.80以上) ,中等题(难度值在0.50-0.80之间),较难题(难度值在0.50以下),三者之比为7:2:1。 6.命题力求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考试水平的层次性,并突出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和省情知识考查。 (三)命题计划表的编制 命题计划表是会考试卷总体结构设计的具体体现,是编制试题、试卷的蓝图。它将不同的考试内容在试卷 中所占的分量,各内容采用的题型,各类试题应占的比重,考试要求的比例等,分门别类地定出量化指标,并 以表格形式作出详细、明确的反映,具体编制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以知识内容、题型为横坐标,并按教材的各章内容展开。纵坐标为考试要求和难度值。 第二步 在表格相应栏内,填写出试卷总体设计内容。包括内容分布、考试水平分布、题型分布、难度分 布及合格标准分布。 第三步 确定各章不同考试水平、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分值,即期望值。 总括起来,可以看出,一套试题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要贯彻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精神,体现素质教 育特征,又要照顾我省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是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四、会考试题体现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会考试题的特点 我省自1990年高中地理会考以来,共进行了八次。八次试题的特点是:会考的性质、目的、内涵和命题计 划的编制恒定不变;题型结构稳定;1990-1994年,考虑到我省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知识型试题比例较大。1 995年以后,经过分析,认为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试题结构向智能方向转化,其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点。 1.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的灵活度在层次和角度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尽管试题内 容都来自教材,解答方法也可以从教材中找到,但不是教材的机械重复,而需变换方式或重新组合。这样突出 了能力的考查。各大题渗透了逻辑推理、知识迁移、分析地图等能力考查。 2.进一步开发读图题的功能。读图题是地理学科考试特有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分布能力和分析能 力。在1997年试题中,地理图表共22幅,比19 文秘站: 94年增加5幅,总计占51分。从考卷看,有寓图于文的试题,有以 文考图的试题,有由静态到动态的试题,也有由平面转化到立体的读图题。 3.国情、国策、环境等知识的考核内容比重增大。地理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载体。高中地理有着 丰富的国情、国策知识,涉及教材中的资源、能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口与城市、环境等内容。这部分 是考核的重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运用会考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圈子里逐渐摆脱出来,使学生 在地理素质方面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一定提高。 (二)试题举例1.在下图中,a、b两带的风向应是 附图{图} (1)在座标图上绘出我国粮食产量增长折线图。 (2)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____位。 (3)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最东的是____,最西的是____。 3.昆明筇竹寺山上的三叶虫化石反映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这三个试题既包括了基础知识,又包括了基本技能;既有国情、又有省情。它不是直接用书上的现成叙述 作答,而是利用所讲基本原理化文字为作图。题目的深层内涵,既包含着思想教育又有学生能力的培养,比较 充分地体现了会考在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面的作用。 八年来的高中地理会考命题从反馈的信息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稳定了高中地理教学秩序。对需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师生均心中有数,因而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排除了猜题、突击应考等“应试教育”的弊端。 第二,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由于长期坚持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力的正确教学导向,所以,到1995年,虽然试题的灵活性提高了,但考试成绩仍保持稳定,说明素质教育的 贯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增强。 第三,从上述情况的出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卷面考试不是只能考查书本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考 查学生的基本素质。试题、试卷都只是一个载体,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它。 第四,卷面还清楚地反映出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的教学差距。这给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了指导教 学的有力根据,也为当地开展教研活动提出明确的课题。 可以认为,从会考的角度看,高中地理会考命题是成功的,是值得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的。至于从卷面 上反映出来的诸多教学问题,形成因素较为复杂,需要从许多方面进行工作。 当然,我们也深知考试命题是一门学问,对它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过去的工作虽然看到一点结果,但是 ,今后的道路仍然是很长的。我们将不懈努力,继续深入开展有关考试命题的科研活动,为丰富命题经验作出 应有的努力。 高中地理论文: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衔接的探讨 高中地理知识是初中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低起点,小步子”,减缓坡度,使学生的学习不产生“断层”的感受。 一、正确认识,寻找差异 初中地理教材整体框架是按照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的基本知识。高二地理则分为两大块: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以人地间的关系为主线,介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基本规律,人地和谐地可持续发展 。初中、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初中地理教材中具体地理事实,地理材料较多,高中地 理则侧重于揭示地理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规律。②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讲述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 高中地理是系统地理,主要论述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形成原理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③初中地理以感性 知识为主,高中地理则上升到理性知识;前者是基础和依据 ,后者则是前者的加深和 拓宽,两者相辅相存。 从内容上看,高中地理教学与初中地理相比,深度掘进,广度拓宽,梯度增强,角度多维。这正是高二学生难以适应的重要原因。例如,初中地理讲地球表面大气运动的规律时,教师通过“ 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所处的纬度位置及范围,而高一学生则还要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运用热力环流形成的特点,深入探讨这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 在高中地理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发现一般性的地理规律,同时介绍大量的相关资料,延伸地理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从特殊地理现象到一般地理规律的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各种方法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视野观察和分析问题,得到正确的结论。 从教学方法看,初中地理教学活动通常以具体的地理事实及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传授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训练基本的地理技能为主要目的,对教学活动控制程度比较高,老师就像学生的拐杖,学生的依赖性较大。而高中阶段侧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训练学生更高层次思维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要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和合作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需要学生靠自己的头脑去自主思考解决以前没有遇到的很多问题。 二、有效衔接,发展学生 1.基础知识点的衔接巩固 初中阶段,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多,但每一个地理知识点都属介绍性的,每一部分知识只介绍其中的一个点或很少的一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少谈及,没有进行较具体的运用,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学生容易淡忘。进入高二后,学生要回忆起初中部分基础知识会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一些预习旧知的工作,并请学生把初中教材在上课时带着,课堂中进行初中知识点的复习,以此来引出高中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这样的课堂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如高二“ 地球运动的意义”部分,较完整和系统地讲授了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而初中阶段只突出罗列了“昼夜交替”。新授时可以从“ 昼夜交替”的原因入手,请同学思考,再从结论“ 地球自转”还会产生哪些现象,降解难度。这样,把初高中的地理知识点有效地穿插起来,形成一线,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2.读图技能的衔接 学习地理学科的有效捷径就是读图、用图的技能。在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 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等”,高中阶段还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 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有关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目标在不断深化,有一定的梯度性。初中阶段停留于图上有什么地理事物,较少探究为什么。初中学生在探究“ 为什么”中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还未能深切体会到,而进入高中后,这一有效方法运用得好,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感到轻松而有趣乃至事半功倍。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重点又是难点,有效利用读图方式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引出更深层次的知识,学生不再感到难点“难”学,而且利用图示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以后的学习中,将图作为一种得力的学习工具,逐步做到观其“ 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 3.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单一,只是从某一方面看待问题,而高中地理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不同的层次去看待问题,也是将初中的知识“点”过渡到高中知识层“ 面”进而形成知识网”所必须经过的途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学生学习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认为内地核物质是固体状态? 依据是什么呢?”百思不得其解。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分析,解决这一问题。有同学提出: 在“地震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上,内核只有纵波通过,无横波,则排除液态,可能是气态或固态。也有同学通过上网查找,发现这一情况,纵波在 5149千米深度处也有可能转化为横波,所以 说内核部分是固态,图上在深度5120——6371千米之间如能添绘一小段横波,这样就更完整…… 通过合作研究,不仅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使地理学科学习充满了乐趣与生机。 4.评价方式的衔接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好胜心理,即较注重结果。学生习惯上的评价比较注重分数等。进入高中,对于学生地理学习评价应有一个良好的衔接,进一步激发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分数确实能体现一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运用,但并不全面。如把评价进行类型的细化,可以分成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人内差评价,并且注意这三种评价方法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又如把评价内容进行扩展,可以分成地理知识掌握状况的评价、地理技能形成状况的评价、地理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和地理情意发展状况的评价等。注重考试结果的同时,也侧重平时学习的过程: 课堂学习的思维度,课后作业的理解度,研究性学习的参与度,实践活动的合作度等。多方式、多手段地去评价一位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情况,使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探讨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企业也获得了许多发展的机遇,机遇到来的同时伴随着的也是挑战,只有保证质量才能在建筑行业大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也只有质量上去了,才能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关于对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不单单是指建筑本身的施工,也涵盖了与建筑物相配套的一系列设施,比如说电气工程。在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电气工程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如今智能化渗透到方方面面,而建筑工程也不能落后,也应该将智能化运用其中,在智能化模式下的建筑工程不仅速度大大提高,施工技术得到改善,也是建筑电气工程质量的保证。 1建筑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 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建筑电气工程一般都是指在建筑物里的电器和一系列的相关设备,其中包涵电缆、电线、电气等一些配件;它的施工程序主要是对于整套的配电柜和它相应的控制设备的安装,以及电线、电缆的分布与安装、还有照明设施和它的配套设施,电气动力设备等的安装、试运营,看这些设备能否安全稳定的工作,以确保能够通过检验。 施工的技术同安装的质量是两点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在这些工序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的高精度,这就造成了其施工工序较为困难,而如果是使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这些工序的精准度,那么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也是理所应当的了。智能化技术说白了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它主要是由GPS信息定位技术、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和精密传感技术组成,这三种技术的合成,是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技术变得智能的关键因素。科学的使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设备的安装质量以及进度,相应的提高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并且可以对这些设备的运行做出行之有效控制和管理,对于故障设备及时监控,及时警报,这样可以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 2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将智能化技术运用其中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控制、故障发现及预测分析和设备优化改善这几个方面。以下就这几个方面的应用做具体分析: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建筑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传统的施工方式较为繁杂,自然而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由于加入了智能化技术,就不但在方式上有所改观,而且又能有效的提升施工的质量,这都是由电气设备自动化进行管理与控制的。 对于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GPS定位技术、电脑处理技术和精密传感技术。我们第一步要对控制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定位,只有把GPS技术“插入”电气设备中,才能够做到定位操作,最后再由精密传感技术把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等一系列信息反馈到计算机控制系统当中。这样一来,计算机系统就能够把GPS定位的电气设备的数据信息通过传感器来获得。在控制系统中,由设备设置相关程序执行处理的行动。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于建筑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检测的应用。当电气设备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以后,也同样需要对于故障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监测,这样一来就可以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转,以完成工作。对于传统的故障在进行检测的时候,其步骤繁琐、方式困难、费时费力,最后也对于问题的判断也存在着较大偏差。在所有的电气设备当中,变压器和电机等这类设备于电气工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样一来就需要对于故障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排查,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设备进行正常运转。但传统检测方法费力不讨好,检测结果也不甚理想,这将直接导致电气工程的质量的好坏。但是运用智能化技术之后,不仅能够更加准确的对于故障进行排查和检测,还能够大大提高精准度。 智能化技术是如何检测和排查故障的呢?如果电气设备出现了一定的故障,它就会发出警报,并将信息传达给计算机,这个时候系统就会将出现问题的地方列为重点检测和监控的对象。再将系统收集到的数据反馈给智能化故障系统,这样一来可以对于故障进行实时分析;如果说是变压器出现了问题,它就会马上对变压器进行监控,并且对此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电气工程正常运行。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对于建筑电气设备改善设计的使用。在电气智能化系统中,它主要是使用了两种技术对电气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改善和优化的,它们分别是遗传算法以及专家系统。而遗传算法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生物遗传这些规律来设计使用的。系统能够将传达过来的信息由生物进化等有关规律来进行分析,发现其中漏洞,最后由专家系统来填补这些漏洞并将其改善。与此同时,会由模糊系统以及神经网络这些方式对这些设备的算法进行一定的规划总结,并将其升级改善,提高设备效率,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将智能化运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是必然的,智能化技术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而且还可以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进行有效的监控,当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并将电气设备进行升级改善,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安全可靠。这样一来,在将来的建筑工程中,我们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智能化技术,这样才能是我们的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前进。 作者:潘毅 单位:贵州燃气热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智能化建筑电气论文 一、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1.总体框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构建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结合本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在传统的电类课程基础上,特别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设置了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平台,共计57门必修和选修教学课程,12门课程设计以及工程认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2.特色。(1)知识结构合理、完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由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共同建设的。为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以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突出强弱电结合,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交叉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2)教学平台设置全面,加强实践环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按四个教学平台设置,包括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环节平台。通识课程平台包括:工具性知识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网络通信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实践环节平台包括各类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多种领域和形式,在此平台中我们构建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我们淡化课程的概念,强调核心加选修的知识结构。在确定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兼顾我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体系结构,并对每个知识点的学生掌握程度进行了具体描述。一门课程可以按照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若干知识领域中的部分知识单元组成。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课程中,力求创新,办出特色。(4)核心课程明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且创办历史不长,因此确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核心课程应该能实现对全部核心知识单元的完整覆盖。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明确了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我们承担了南通大学重点教育研究项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能力、柔性灵活”的改革方案,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结合的“电气类”专业建设、“工程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跟踪学科发展、构建“电气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电气类”专业建设原则,按专业大类培养,强化系列课程和核心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着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按“电气类”大类统一培养,后一年按柔性专业方向分流。(2)淡化专业教研室的界限,建立相互联系的课程组,课程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各个专业教学、课程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学体质的弹性化。(3)开设执业注册工程师和电类职业技术资格培训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开设“电气类”创新研究实验班,开展大学生全国机器人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建筑竟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实现创新教育和前沿研究相结合,为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打基础。(4)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建立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讨论、实验测试和论文报告等多文化综合考试评价系统。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的综合协调发展。 2.以创新为指导,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1)“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层次和体系进行划分。按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子体系和工程训练子体系。工程训练子体系覆盖了所有层次,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工程训练不断线、层次化、体系化、多元化,每一层次的工程训练都是对该层次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工程训练和综合提升。(2)实行分层次、分步骤的工程训练方法,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3)加强数字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实验,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3.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内容。(1)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经典教材,但该专业发展迅速,部分知识内容需及时更新。针对现有教材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按照“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必须注重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注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编写高质量的系列讲义和专业教材。(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交叉学科,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广,教学内容多与授课学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创新教学内容,裁减或压缩相关课程中的相同内容,合理压缩课内授课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多设置选修课,增加实践环节,有效利用和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 4.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需具备各个学科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改革目前专业教研室教师只负责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局面,加强各专业教研室的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一支具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知识、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设计院所进修和参与科研项目,丰富本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本专业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也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一个新领域,该专业的建设目前尚不完善,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结合我校该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可为兄弟院校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基础上,设计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体现了知识结构合理、完整,教学平台设置全面,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以及核心课程明确的特点。 3.研究了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了构建“电气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优化师资队伍的新构想。 作者:王胜锋瞿遂春邱爱兵单位: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探讨 【摘要】本科生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文章通过对“北方区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解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选题质量、创新性、以及如何构建联合毕业设计平台及团队建设问题,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明确的方案,为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了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模式 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中,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理工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自2014年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推进和发展,在青岛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吉林建筑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六所北方院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一些经验,但同时问题也不断显露出来,制约着联合毕业设计进一步发展,所以针对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总结和思考尤为重要。 一、本科生联合毕业设计模式改革 以参加联合毕设的青岛理工大学为例,该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在2015年首次参加联合毕设,对于学生的选择都是学院指定,没有通过学生申报和筛选,所以学生的覆盖面和积极性相对差些。在第二年的教学改革方案中该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经过学生自由申报,学院筛选的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每年除了遴选出若干优秀大四学生参加本年度的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还鼓励大三的学生提前参与到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当中去。采取这种方式的联合毕业设计既可保证完成专业培养计划,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可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能够接触更多的工程实际课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确保多校联合毕业设计选题的高质量和创新性 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和确定,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与否的第一步,毕业设计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毕业设计题目可以来自企业,也可以合作开发。但是,对于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这种工程应用类专业,毕业设计题目一定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背景和创新性。在确定联合毕业设计题目后,出题教师要及时与各校沟通,将学生论文题目及摘要大纲、建筑图纸等发给各校,以保证各校的指导教师及其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足够了解。学生在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如有疑问可与出题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以便更好的完善联合毕业设计题目。因此,对联合毕业设计的题目进行仔细的分析和充分的探讨,尽早确定题目,保证题目的质量和数量,是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三、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评价体系的建立 如何评价这些参加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以及指导教师的工作成果,使之与本校毕业设计环节相吻合是至关重要。通过三年的联合毕设实践经验,我们建立了一套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评价体系来衡量评价参与学生和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中针对学生的各项评价指标包括:开题汇报成绩、中期汇报成绩、最终答辩成绩、设计图纸质量、指导教师评价。针对指导教师的各项评价指标包括:是否为出题教师、出题质量、学生参与面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四、通过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模式,促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我们通过对联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建筑工程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思路。在学生毕业设计这一重要阶段,联合建筑电气及智能化专业相关学校,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拓展视野,提高设计能力和专业合作能力,教学内容也得以丰富并完善,但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通过持续的实践探索,更多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作者:刘胜荣 杨世忠 崔明辉 单位:青岛理工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关于新时期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复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摘要: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以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复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为例,通过增强团队精神、改革教学方法、明确职责任务、提高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对本校其他专业教学团队和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复合型;教学团队 自2007年教育部启动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以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始终是“质量工程”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进一步牢固确立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1]。借助“质量工程”这个发展机遇和载体,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各个学科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但在建设和实践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和困难,这是目前高校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复合型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的必要性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智能建筑刚刚兴起。中国许多高校不仅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设置了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方向,还专门招收培养“智能建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3―2004年,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湘潭大学的“建筑设施智能技术”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并陆续开始招生。2005年,教育部批准“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专科层次开始招生。2005年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2012年9月,在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划归为土木类专业。 为了适应行业发展,满足市场需求,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我校结合自身定位和专业优势,于2007年积极申报并最终获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是当时河南省最早开办此专业的本科院校。专业创办以来,积极倡导“开门办学、开放办学”的办学方针,始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理念。目前我校已有5届毕业生,毕业生到建筑设计院所就业的占到60%以上,取得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双高的就业成果,为我校2015年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做出积极贡献。但随着近年来专业扩招,在校生人数和新近青年教师持续增加,教学团队存在着教学组织功能被忽视、教研教改活动弱化、青年教师培养滞后、教师教学共同体缺失等诸多问题[2]。因此,建设一支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可持续发展的国内领先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复合型教学团队(以下简称“建电教学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二、团队建设的理念、目标和思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指导思想,特别是近年来借助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机遇,建电教学团队从2008年专业创办至今,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理念、目标和思路,既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又能促进该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首先,将“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学科专业发展为依托,密切联系行业和工程实际,不断加强创新和能力培养”作为团队先进的建设理念。其次,将团队的建设目标确定为:与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深度融合,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强化应用、全面发展”且适合工程设计与施工、科研开发、运行管理、实验分析等行业和相关领域所需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积极创建所在专业国内一流的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国内领先的复合型建电教学团队。最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始终以满足建筑行业和社会人才需要求为导向,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人才培养和专业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开展特色课程群、特色教材和教学团队三位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赢,不断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优化教学环节,建立教学管理与监督机制,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建立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增强学生对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认识,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在校期间工程化教育问题,真正使学生做到“学有所专,专有所用,用有所长,长有所新”[3]。 三、团队的基本情况 目前,建电教学团队的实际建设单位是我校建筑环境工程学院(2014年院系调整后的新建院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其前身是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从专业创办之初的5人,历经8年多的发展壮大,成为现在的专兼职近30人,团队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其中,以专业特色为主线,重点开展与相关专业的协同发展和建设,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热爱本科教学、工程技能强、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意识、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由专职教师、客座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专家等组成的复合型教学团队,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四、团队建设的实际做法 1.周密、高效的教学组织。新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专业教学团队作为高校落实教学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成长、组织开展学术研究、承担群体性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教师教学共同体,其教学职能直接影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教学组织又是保障教学建设与运行的根本[4]。 在日常教学的运行管理中,在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基础职能和保障作用的同时,不断激发教学团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在具体建设和实践中,周密、高效的教学组织贯穿始终:一是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求,认真落实和执行各学期的教学任务,确保万无一失。二是积极开展多元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分析,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能力培养,实现从“教师教,学生学”到“教师教学生学”、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将考核方法由书面考方式改为课程答辩和实操性考核[5]。三是严格按照《郑州轻工业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课堂教学规范》等文件要求和规定,积极规范课堂教学,严格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优秀,无教学事故发生。四是通过院系两级自查、定期交流研讨等形式,不断加强各教学环节(如备课、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等)的指导、检查和督促,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科学、全面的学科专业建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伴随建筑产业化与智能化进程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从2008年创办至今,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专业优势,通过近几年跨越式发展,学科建设扎实推进,专业特色和行业背景愈加鲜明,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其中,结合专业特色以及学生实际,从2009年开始率先施行柔性本科生导师制和班主任制度,针对学生实施分类指导。2013年,获批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下,开始首次招生硕士研究生。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每年的专业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其中在“2013―2014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二名。此外,始终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实际需求,通过定期举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业论坛,邀请国内知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家举办专业讲座,扩大学生视野。目前已经举办了18期,内容涵盖专业技术交流、行业发展展望、求职与就业等。 3.系统、完善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依据专指委专业指导规范和课程设置标准,通过对教学内容(注重专业基础学习、紧密联系工程实际)的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前移、增加实践环节学时、外聘教师授课及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化以及核心课程群(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建筑设备自动化)的划分,建立符合专业发展和学生实际的课程体系;通过走访调研、举办学科专业发展研讨会以及邀请国内知名设计院专家讲座等途径和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当前科技发展,利用F代化教育手段,将最新的学科前沿、产业发展、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积极开展以微课、慕课为代表的课程建设、开发与应用;选用和出版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教材,主编包括《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建筑设备自动化》多部高质量教材。此外,积极开展教材、教辅资料、课件、题库、资源库、开放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建设,师生反映良好。 4.务实、创新的实践教学。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紧紧围绕团队建设理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和完善,制订科学先进的实践教学方案。一是借助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校企深度合作,加强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已分别与郑州市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省建筑设计院等十余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具有行业背景的软硬件实践平台,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二是积极开展校际间合作,通过参加多校联合毕业设计,加强我校与其他兄弟高校师生间的交流,对于拓展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师的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强化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提升工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是通过课程群优化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等手段,改革实验内容、训练方式和评价指标,建立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组建国内领先的专业实验室,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购置专业实验设备,并自制了一批符合工程实际、操作性强、技术含量较高的建筑智能化实验装置,通过校级和省级鉴定多项,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三等奖,积极开展和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指导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竞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多项,专业教师多次获得全国高校工程应用技术大赛一、二、三等奖。 5.综合、深入的教学研究与改革[6]。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工作,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调动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近年来,建电教学团队高度重视并依托各级教改项目,组织教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先后获得省级和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并努力将取得的教学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此外,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活动,开展同行评议并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与此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中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和相关课程培训,及时了解国内外其他高校教学改革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条件,为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奠定基础。 6.合理、均衡的教师教学发展。建电教学团队自成立以来,不断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通过开展“创优争先”活动,积极发挥教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队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党支部、三育人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团队成员也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标兵、校级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按照学校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和安排教学任务,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此外,通过试讲、助课、竞赛等形式,严把新近青年教师的教学关,对其实施分类教学指导,推进教学工作中的传、帮、带。另外,有计划地定期安排教师赴国内外高校和相关单位进行进修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技能和核心课程教学能力,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专业和教学建设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通过近几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团队的教学组织功能,更好地发挥教学团队在立德树人、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使之成为理念先进、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且能引领和示范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改革建设的专业典范,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在这个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运用日益广泛,且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智能化控制管理与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结合,可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及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文章对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控制管理;自动化水平;控制水平 如今的世界是信息科技快速l展的世界,我国同样也进入了信息化和电子化的时代。在建筑行业中不断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同时也开始逐步实现智能化,开始充分应用在自动化控制、故障检测分析、收集电气信息、优化设计电气设备等方面。且因电气工程建设的步骤有安装设备、铺设线缆及线路、安装电气配件等,这些环节的进行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但当建筑电气工程开始与智能化技术融合互助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地减轻了,且工作时的操作更精准了,工作的效率也被提高了,同时还有效地将施工成本减少,并与施工人员配合建设出质量良好电气工程。而智能化技术也称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由GPS、科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结合而得,可根据电气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加入其他技术手段。下文主要对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技术进行介绍,并对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建筑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 1.1 关于建筑电气工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行业的领域中出现了一类典型的工程,即建筑电气工程。该工程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因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就建筑角度而言,电缆、电线的铺设与安装是电气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建筑的电气工程由多个复杂的工序构成,其中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避雷设施、电源及备用电源的安装、开关插座接地装置与母线安装、配偶电气设备安置与控制装置安装、线路绝缘性能测试、照明装置与动力装置安装、电气工程审核验收等。同时,电气工程本与电力的应用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对施工及安全的要求均比较复杂,为将安装过程中的失误与偏差有效减少,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2 关于智能化技术 在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都能够发现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包含着多种学科内容,例如控制学。从字面的理解来看,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借助一定技术手段的实施,完成人工智能的机器操作目标,并且解决一些人力不能完成的问题。在较长时间的实践应用中,智能化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在各个社会领域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电气工程领域,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较好的自动化控制,经过了较长时间实践,应用了多方面的电气工程内容,才得出了较强的实用性结论。因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术语属于高端的计算机技术,所以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否则将影响智能化技术的作用发挥。在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实践应用中,极大地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速度,较好地改善了电气自动化控制工作,降低了工作成本,减轻了工作压力,实现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 2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2.1 关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备 通过建筑物内部分散安装的远程处理机及中央处理设备等可实现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系统的构建,通信、信息交换则可通过总线桥实现,其中包括的三种设备分别为系统设备、系统输入、输出设备,以智能化设备的结构方式为依据可分为远程处理机、中央处理设备、总线桥、控制键和测量元件,其中远程处理机可对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通信等;中央处理设备是由中央电脑、显示屏、打印机、操作键盘及数字化仪组成的;而用于二级控制系统通信的处理器则为总线桥,该处理器的通信线路共有8条,每一条线路均可以用于连接至少30个区域的控制器;控制键主要由二通阀、三通阀及继电器组成;测量元件的种类大有不同,因此在湿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2.2 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2.2.1 施工设计的优化。在建筑电气工程设备的施工设计优化领域中,智能化技术也是极具优势的,专家系统及遗传算法在智能化技术的领域中是十分关键的,科学合理地应用上述技术,可将设备运算处理数据的效率及速度有效提升,并且能极大地促进设备系统的优化升级。其中专家系统可对设备的隐患及缺陷做出专业的科学论证及分析,保证电气线路的运行正常且稳定。而遗传算法则属于一种计算机模型,生物进化的规律主要是通过大自然生化过程反应所总结出的达尔文生物净化原理和遗传机理科学进行归纳的,在进行实际运算的过程中可用该规律搜索,且还可改进并优化系统中存在的弊端。在优化升级相关的设备的过程中,建筑电气工程的管理人员常会综合使用上述的两种方法。此外,还有两种方法能将设备的运算速率提高,即神经网络中将计算机中间算法进行升级、模糊理论的物理学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将设备升级的过程及质量进行极大优化,而且还将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质量有效提高。 2.2.2 自动化控制。自动控制系统与保护系统是以往主要用来应对建筑电气工程中出现的故障和意外,可对系统起到强化作用,增强系统自身的保护功能,因此可将各类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有效降低。自动控制、保护系统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若想对电气设备中的线路、设备以及装置配件的运行情况全面的监控,可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精准的定位,后再利用传感技术运行的情况发送至控制中心,监测后的数据变化可用来对电气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以便发现故障时可尽快获得消息。电机设备、电磁场、电路等所反馈的数据智能化技术均可用来判断该实施的哪种控制措施,使控制效率得以提高,自动化控制可将故障发生的几率有效降低。 2.2.3 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测。建筑电气工程在施工中常会有电气设备故障的情况发生,在传统施工模式下故障是不易发现的,不仅对施工进度与精度造成影响,而且很难对故障进行排查,使施工难度加大。可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全面保护与监控电气系统,该系统在发现异常情况时会迅速进行报警,并且可对发生故障的部位、性质以及严重的程度做出判断,极大地节省了抢修的时间。在之后的应用之中,还可重点监控故障发生率较高的领域,并且还可传输所收集的故障数据到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分析与判断,最后可通过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智能化技术找到最佳的解决故障的 方案。 3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备的设计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生活的需求,能源被不断的消耗,导致能源日益枯竭,因此,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节能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人们的主要任务。建筑领域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的消耗量极大,所以建筑电气在节能工作中是非常受关注的内容。电气节能虽然与电气的生命周期有一定的联系,但节能的重c仍是各个阶段中的设计阶段,在节能工作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想对建筑电气工程开展节能工作,需要对设计阶段进行整改,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可利用当前的节能产品,使节能效果更优。能源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却又互相牵制的关系,若想经济得到发展,就要以消耗能源作为前提,但只有对能源进行合理的应用,使能源得到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加速经济的发展。若对能源无节制的进行消耗,则会出现能源衰竭的现象,使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制约,因此采用智能能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建筑电气工程中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可实时对建筑中的现场控制器,如配电、中央空调、照明、排水及电梯等系统进行监控和合理地利用资源、合理地运用设备。利用电气智能设计,不仅使能源得到节约,而且还使当前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地提高。同时尽量选择合理且效率高的设施进行施工,使能源的节约得以实现,既保护了自然,又促进了科技发展。 4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智能化技术的优点居多,但为了避免过分追求先进技术而出现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应对一些问题十分注意。高效且实用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设计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理念,首先应制定合理的目标,后循序渐进将各项功能逐渐实现。在对设计、管理难度较高的建筑进行施工时,要从方案设计探讨其的局限性、功能、缺陷及性能等,要在追求创新、功能等方面的同时兼顾质量。此外,还需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若设计出过于高端的方案,也会使施工的难度加大,施工成本也随之增加,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应采用最合适的设备与技术,使后续的管理与运用更为方便。智能化技术给电气安装提供了技术的优势,但仍需在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对技术进行调整,避免成本过高,不仅要保证精准性与可靠性,还要保证节约经济。 5 结语 如今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使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便捷、舒适、安全,同时能自动监测到火灾事故的发生并进行紧急处理,不仅降低了人员伤亡率,还极大地减少了经济的损失,推动了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的发展。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如远程处理机、电气照明系统、建筑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使现代智能化建筑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我国的现代建筑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却突飞猛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电气工程的智能化应用更是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全新的动力。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很多行业中都开始逐渐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先进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工作质量。而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则能有效的强化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率。下面将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一、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概述 我国的建筑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居民在生活用电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建筑电气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建筑中电气工程为了进一步的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工程中会包含以下几点内容:首先,会采取相应的成套建筑电柜和控制设备来进行建筑电路的整体控制。同时会根据建筑的整体电线分布状况来进行相应的电缆安装。此外,还有一些相应的照明系统和其他系统等。当把所有的任务完成后需要对其安装的效果进行检查,并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重点检查,以保证其稳定性。 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主要是的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来进行工程施工,提高工程的质量。在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系统不仅能实现设备的自我保护功能和修复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工程施工效率提升工程质量,这也是专业人员不断探索的主要方面。 二、电气工程智能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节能减排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旋律。建筑中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电气节能逐渐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虽然电气节能贯穿于整个电气的周期,但最重要的还是设计部分,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与能源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真正的促进经济稳定发展[1]。如果出现了能源大量浪费的情况,那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当中去,将会有效地强化整个劳动分配周期,最大限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升了工作效率。智能化的应用能让人类的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我国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电气智能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当前我国的建筑电气智能化水平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的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并没有真正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层面仍然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同时,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在当前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少数的领域中在进行使用。而对于其他的建筑活动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手段进行,发展比较缓慢。此外,科学技术是不断创新的,只有创新才能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但当前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创新实践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缺乏创新精神。 四、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一)在建筑电气工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本身有着复杂的操作技术性,同时专业性也比较强。如果长久的使用传统施工方式,那么在这部分工作中就比较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和故障问题,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2]。为了能尽量地控制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建立起相应的自我保护系统,通过智能化设置保护系统来让电气工程实现自我保护的功能。在保护系统中的智能化技术利用,能让管理者在发生故障问题后快速的了解故障实际状况,并根据故障的位置和情况来进行状态传输,最终转换成为相应的数据和总结内容。这样以来技术人员就能根据计算机所显示的故障问题来进行维修和保护,积极地找到对策解决故障问题,并实现对电气工程的全面监控以及动态管理。 (二)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电气工程当中去,不仅能实现对工程的全面控制,同时还能快速的分析问题所在,并通过报警的形式来提醒工作人员电气工程工作不正常现象。这样的方式能更加快速便捷的让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最终找到有效解决的措施。在电气工程当中其产生故障的概率是比较高的,而且如果不对这些小的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就及其容易产生更大的麻烦。传统的故障检测不仅消耗时间,同时检测的过程也十分复杂,而利用智能化技术将最大限度的降低时间消耗,并提升检测的质量。可以说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工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在建筑电气工程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当中,电气工程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气工程的质量逐渐提升,对电气设备的优化提供了帮助[3]。如果能在设备优化过程中加入一定的智能化技术,那么将对电气设备发展提供更加大的帮助。对此,可以将遗传算法应用到设备的优化当中去,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利用其它多种不同的技术,从整体上来强化设备的优质水平。 五、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发展 (一)扩大使用范围 我国的电气工程智能化发展虽然近年来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之所以我国的电气智能化发展水平比较低,不仅是因为技术上的落后,同时也因为我国的智能化普及率低[4]。当前并没有完全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中,这对电气智能化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我国今后的电气智能化发展中,应重视起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尽快将智能系统推入到建筑领域当中去,同时应逐渐的强化智能化技术的全方位应用,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提升我国建筑行业的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促进我国智能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的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当前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不仅吸收了国外优秀的经验,同时还取得了更加积极的发展。但当前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遗憾,那就是没能及时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说当前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并不广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专业学者不能再只重视理论知识研究,而是应该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的提升我国电气工程的质量和科技含量。 结语: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人们对所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同时满足居民的需求,那么就一定要重视起智能化的应用。当前我国的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水平仍然处于处于阶段,对此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保证能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越来越多的技术都采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行操作,如此不仅可以使技术精度和准确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还能够有效保障工作质量。在建筑行业,电气工程的施工是不可或缺的,而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运用 引言 随着目前智能化建筑的越来越普及,建筑行业对于智能化建筑的作用和地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建筑电气是智能化建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智能化建筑近些年快速发展,建筑电气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就智能建筑和建筑电气进行探讨,就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述,同时对于建筑电气在智能化建筑未来的地位和前景进行探讨。 一、智能家居的在电气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住宅电气设计主要原则就是满足建筑住宅的使用功能,主要分为:对住宅的照明的照度;住宅的色温;显色的指数等, 同时也要满足住宅空调温度因风量,一定要保持舒适卫生,满足住宅中电气设施的用电,还要满足工艺照明因电力用电等方面的实用性功能。 2、在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对消耗的能量要进行节省,这就是建筑节能的重点,在设计时要找出哪些地方能耗以及传输电能线路上的功能损耗是无用的能量损耗。 二、智能家居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中电气工程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内容为强电和弱电两种。强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由于其发展的速度比较快,为我国的建筑电气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建筑安全用电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电气系统的减灾设计中的应用 安全性是智能家居建设的重点之一,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安全用电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考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民的生命安全问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防雷的设计,虽然雷击属于一个概率性事件,但是设置相关的防雷装置对雷击的灾害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闪器的设置等,但是在智能家居中我们所采用的就是消雷器以及放射式避雷针等。随着建筑物日趋变得复杂化以及多样化的功能,建筑防水问题也变得比较重要。由于电气产生的火灾事件日益增多,所以在电气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包括专业的设备,比如:喷淋、消防等,暖通也应该设置防排烟的设备,不仅电气火灾探测器不能缺少,同时联动控制系统也也是不能够缺少的。 2、电缆线路的合理化设计应用 在电气设计的过程中,各种电缆以及电线之间都要进行上下左右、 横纵交错,电线和线缆数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多的,所以线路总有功损耗量相当可观,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线路上出现的能耗问题。在智能家中,低压配电室应该接近竖井,再由低压配电室给每个竖井提供干线,要尽量避免出现支线沿着干线导送的现象,同时也要对回头输送电能的支线要供电线路的尽量的减少。 3、智能家居电气设计技术管理工作 在智能家居电气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评审工作,制定合理的供配电方案,可以对其进行优化的设计,让技术和经济进行有效的结合,不仅使设计做到安全可靠,还要设计做到实用,并对电气设计中的经济性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施工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素质,把经济和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对重技术和轻经济的保守做法进行有效的改善,作为一名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智能家居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习,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更新,对国际电气发展的相关科技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要对各类产品的性能进行有效的掌握,还要对现产品的价格进行一定的了解,进一步避免对电气设计经济性的影响。 4、智能家居系统在高档社区的应用案例 该工程,项目占地 323 亩,总建筑面积超 100万方,产品涵盖高端别墅、现代高层、顶级公寓、商业 BLOCK 等多种一级物业形态,规模、档次堪称金开大道一线之最。智能家居系统在该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实现了如下功能: (1)传统的可视对讲功能。 (2)传统的家居安防报警功能; (3)家电控制功能:第一,每户控制器具有手动控制,遥控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和internet网络远程控制、 支持无线WIFI手机(Android、iphone)家电情景控制等控制方式。第二。可实现灯光控制、空调控制、电器插座开关控制、电动窗帘控制等家电控制功能。 (4) 增值服务功能:第一,住户向管理中心发送相关的报修信息、 请求服务信息,如水电维修、请钟点工等,具体报修事项在管理中心平台软件直观显示出住户请求信息。第二,管理中心向住户可发送便民信息,如小区物业管理电话、社区医疗、社区活动、电脑维护等。第三,社区购物、订餐:住户足不出户通过室内终端可查看小区各商家上传的商品, 选择相应商品后,系统将购物信息发送到店主手机上,店主通过对讲或者电话确认后,送商品上门。上述应用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重点提升了智能家居系统的功能及增值服务功能,同时为以后系统功能的拓展和增值提供稳定的平台,能很好的提升楼盘的档次和项目的影响力。 三、远程监控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所谓远程监控主要指的就是对电脑的终端技术进行有效地运用,并对整个电气工程中所有相关设备在远距离可以进行进行遥控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对远程控制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人工安装的费用,还能降低材料费用方面的支出。由于远程监控技术对信号技术和通讯设施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相对于目前我国电气工程中,存在着通讯量比较大、通讯设备以及技术相随来说也是很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远程监控技术仅限于通信信号好、电气规模比较小的电厂中使用,不太适合应用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电气电厂的自动化系统中。案例分析:例如在一些小型单体电气建筑结构中,电气火灾的监控系统应该集报警、检测以及管理为一体。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总线上接监控探测器或者是监控单元,并和主机进行通讯,对全部的数据以及采集的信息进行传送,主机采集接收到的数据,对电气线路三相电流、剩余电流、温度、以及电压等参数进行相应的辩护。如果被测线路发生异常的过程中,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可以通过互感器、温度传感等工具对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当监测值超过设定阈值并达到触发时间时,就会发出警报信号,并将警报信号上传到监控设备中。经过进一步的识别和判定,监控主机发出的伙火灾报警信号、报警指示灯亮等,同时还会在显示屏上对报警的信息进行提示,报警的位置进行指定,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检查和处理,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集中监控台,还可由相关人员对监控设备进行控制切断回路电源,并联系其他的消防设备,进一步达到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不仅是一个联网的整体装置,还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在火灾发生前, 对配电线路、变配电设备、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的,并对隐患以及故障的部位进行报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不仅能够帮助装置实现自动化控制管理,还能帮助相关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控制管理,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个电气工程的可靠程度以及运行的速度,进一步促进了装置系统以及设备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逐渐开始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不管是在教育、工业、国防、农业等重要行业,还是在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都具有重要地位。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和控制电气工程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电气工程智能化水平具有很大意义。电气工程是现代建筑行业施工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质量以及技术水平与整体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所以,智能化技术应用在电气工程中具有一定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 【关键词】建筑 电气工程 智能化技术 应用 现阶段,国内经济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智能技术属于一种计算机技术,是综合应用精密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技术,是建筑融入科学技术的成果。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不断推广和应用智能技术,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建筑电气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具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电气工程中更加广泛的应用新技术,并且对于电气工程质量也提出更多的规范和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时候基本工序为:安全控制设备以及成套配电柜、安装架上电缆以及电缆桥架、安装架空线路以及电线杆设备、安装变压器、安装照明设备和动力设备、安装柴油发电机、安装不间断电源、安装电动执行设备、安装低压电气动力设备、安装开关插座、安装母线、安装电缆线、敷设线槽和导管、敷设避雷设施、安装连接等位点以及验收建筑电气等。在建设建筑电气工程的时候,已经逐渐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步伐,使用更多的新技术,建筑工程中应用智能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设建筑电气工程的信息化和科技化[1]。 二、 智能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开始运用到建筑电气中,其中,智能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又被叫做人工智能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器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的综合运用,实际上是计算机技术中的智能化方面技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就提出了人工智能的说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语言识别系统、图像识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语言处理系统、专家系统等。应用智能技术的时候,一般都是运用到控制方面,例如,控制电气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开始越来越多的应用智能化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合理的融入其他学科,例如,控制学、仿生学、语言学、自动化等。在设备和装置运行的时候,智能化技术可以使其进行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而且能够 整体的提高系统设备的可靠性,不断提高设备运行速度,以便于可以适当的增加设备或者系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主要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到三方面,包括优化设计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以及分析预测电气工程故障。 (一) 建筑电气工程优化设计电气设备智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对电气设备进行优化设计的时候应用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遗传算法技术以及智能化专家系统技术两方面。遗传算法属于比较先进的计算方式,基本原理实际上就是依据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模拟生活过程和自然选择理论的遗传原理。在计算的时候,主要就是依据进化规律,随机的进行搜索。在智能化技术中应用遗传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建筑电气设备,在设计电气的时候,可以有机结合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以便于可以更好的进行优化设计[2]。 (二) 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建设建筑电气工程的时候,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保护电气系统,一旦出现系统问题,智能系统能够进行检测,此外,能够适当的把收集的信息发送到故障分析系统中,利用智能技术的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等技术来合理分析出现故障的电气部位,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式。例如,如果变压器出现系统故障的时候,智能化技术能够分析处于故障中的气体成分,为人们进行修理设备的时候,最大限度缩小范围[3]。 (三) 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过程中智能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保护和自动控制系统,以便于能够在出现意外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和控制,尽可能降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以把智能技术运用到建筑电气工程控制系统和自动保护系统。在控制计算机的时候,合理运用GPS定位功能,定位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线路、装配等设备,通过传感技术在计算机系统中输入施工具体情况,采集电气设备运行的有关数据,然后通过电气设备、电路以及电磁场等知识,计算机可以综合分析相关数据,事先设置程序,利用一定的控制方式,实现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四、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发展 现阶段,针对建筑电气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来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保障智能化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一) 不断扩大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国内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水平还不是很高,不仅是因为比较滞后的研究技术,最主要的实际上就是普及智能化概率比较低,不能广泛的应用和使用智能化技术,建筑行业也没有进行一定应用,仅仅只是很少的领域在使用智能化技术。因此,需要尽快的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并且也应该在其他领域进行运用,逐渐实现各领域的智能化目的。不仅可以适当的提高建筑施工的水平,也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5]。 (二) 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积极促进电气工程智能化发展 现阶段,在研究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时候,已经具有相对比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选择的吸收国外先进的智能化经验,还需要进行积极的探索与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我国在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方面已经得到很大发展,但目前,还是会存在无法有机结合的实践和理论,使得在实践过程中,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不能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需要我们在充分分析智能化理论的时候,也应该充分的进行实践,从而有效的增加实践经验,不仅仅是处于理论分析阶段[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管理和控制电气工程的时候,智能化技术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自动化管理和控制电气工程,及时发现电气工程设备运行时候出现的故障,不断优化电气系统,以便于可以增加设备质量,保障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求。国内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办公楼、博物馆等建筑变得更加智能化,近几年还不断发展节能建筑、智能建筑等,使得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运用研究 【摘要】电气系统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提高了工程建设综合效果。针对智能化技术进行分析,掌握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要点,确定各项技术应用效果,减少各项因素影响。本文对结合建筑电气工程特点,确定了智能化技术应用要点,并结合实例对运用方案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 为满足生活工作需求,现在建筑工程建设所需电气设备更多,这就对电气系统设计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建筑工程逐渐向多样化、智能化发展,为确保电气工程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必须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好技术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确保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效果。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特点分析 1.交叉作业多 人们对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必须要针对其所具有特点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来编制施工方案,争取做好每个细节的管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包括安装的电缆桥架与架上电缆、安装电线杆上电气设备与架空线路、安装成套配电柜与控制装置、安装动力装置以及照明配电装置等,并且在施工时经常会与其他专业产生交叉作业,增大了施工[1]。现在建筑工程结构越发复杂,所需电气装置数量更多,导致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工程施工与管理均面临更大挑战。 2.工序复杂 现在建筑工程逐渐向智能化、多样化发展,为满足基础功能应用需求,电气设施更多,复杂程度也就更高,对系统设计以及施工管理均有更为严格的要求。电气工程主要系统有自动控制系统、语言识别系统、图像识别处理系统以及语言处理系统等,不同分项系统对应功能不同,对施工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2]。再加上不同分项系统间交叉作业多,导致施工工序复杂。为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正常运行,需要在根本上做好施工管理,应对工序复杂特点,来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并控制建设成本。 二、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要点分析 1.照明系统应用 建筑工程电气照明系统智能化控制分为集中控制、照明控制、现场控制以及火灾控制等方面,设计时可以从照明灯具、光源以及控制系统三方面着手,选择智能化照明灯具与材料,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电能损耗。其中,现场控制分项,可以将信息接收器安装到照明系统内,并选择用交流电源直接控制方式,重点区域应安装智能开关。而集中控制部分,需要就整个照明系统安装一个中央监控设备,完成各分项运行状态信息的收集,为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2. 线路系统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内不同设备运行功率与抗干扰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布线设计要求不同。如常用电源线、信号电缆、控制电缆等需要采用分管、分槽施工方式,而计算机与网络控制器等设备布线则应选择与弱电工程共用接地干线的方式[3]。智能控制技术在线路系统中的应用,需要做好各个细节的控制,提高布线设计方案的智能化,即对温湿度传感器线路、流量计线路、水位开关线路等,需要进行专门设计施工。其中要注意抗干扰性能高的设备,可以适当缩短与防雷接地布线的距离。而抗干扰性能较低的设备,不得与防雷接地共用,布线施工时要最少保证与防雷接地距离20m。 3.供电系统应用 供电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电工、控制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科。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其中,可以提高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需要从细节做好管理,如微处理器的安装可以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将整个供电系统组成一个整体网络布局,降低管理难度。通过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供电系统回路状态的测控,同时满足人们对信息通信信号接收质量要求。 4.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一般会设置自动控制与保护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可以进行自我保护与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智能化技术可以被应用其中,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自动控制效果。如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利用GPS定位功能,实现建筑电气工程内各设备、线路以及配件的定位,然后通过传感技术将各部分运行状态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系统,最后对收集的所有信息进行总结分析,针对不同设备构件实际状态给出相应结论,按照预定系统程序完成控制管理,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三、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措施分析 1.合理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是建筑的电气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来选择,其在运行时内部交变电磁力线会在内部铁心叠片位置出现磁滞或者涡流新型,而造成空载损耗。结合这一特点可以选择用S11、S13等改良变压器,通过对传统叠片式铁心结构的优化,来达到减少变压器铁心内部磁阻的目的,降低空载电流,提高其运行功率因数,在保证供电效果的同时,降低空载损耗[4]。 2.配电箱安装优化 在对配电箱等装置进行安装时,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做好各个细节的控制。应结合建筑电气工程建设要求,来选择配电箱类型,对物业与消防单位等要求进行分析,从专业角度分析,避免初选设备混乱以及误装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不能随意对配电箱内部零件进行更改。要求安装技术人员具有较高技能水平,可以为安全按照专业规范进行施工,且在配电箱安装完成后对各细节做好检查,确保不存在遗漏问题。保证配电箱设施容量能够完全满足建筑用电需求,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3.用电系统优化设计 工程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对电气负荷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适当的智能方案,遵循智能减排原则,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技术与工艺落实的有效性。对于不同分项工程与负荷特点,应个面分析对比电气智能技术,选择出最优化设计方案,积极引用新型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功能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整体经济性。另外,还需要做好工程内各设施的管理,尤其是敏感性较高的变压器、电动机等设施,需要进行系统性设计,来控制电路中的功率损耗,提高电气系统智能效果。 结束语: 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建筑电气工程中,对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均具有较大的意义,需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做好各项因素的控制,对各分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控制好每个细节,在整体上提高工程建设效果。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分析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并且无论是从内部构造还是外形装饰都呈现出了智能化、现代化的特征。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比传统建筑工程更加繁重的作业量和更高的专业度。但是从实际来看,由于其复杂性和专业性,所以建筑电气的工程在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再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思考建筑电气中的智能化建筑应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功能;智能化技术;应用 1.智能化建筑及建筑电气介绍 1.1智能化建筑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技的引导下,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创新开始飞速的提升。智能化建筑的使用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凭借其自身的优势让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及使用效率和质量更加优化。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主要应用内容为:计算机技术、GPS定位技术、传感技术等等。从其具体的效果来看,智能化技术能够极大程度上的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还提升了工程的建筑效率及质量。另外,智能化技术更能够做到节能、环保等,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1.2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是随社会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建筑工程项目。其中包括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等,目的是要通过其自身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来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功能。其具体的施工工序为:首先,需要安装配套的设施,例如控制设备,电柜等,以便对整体的建筑电路进行控制。其次,根据安装好的控制设备和电柜等设施来划分光缆;再次,安装变压器等动力设备,安装后进行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最后,对繁琐的设备线路进行安装,例如照明等。在完成这四个步骤后,要对整日的施工效果进行检测和分析。 2.建筑电气中智能化建筑的具体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包括了电工、信息、电子以及控制等多种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升,传统的电气工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整体建筑环境的个性化、舒适度以及实用性,整体的社会环境也要求建筑电工工程需要提升信息交流功能,服务便利工程和安全功能等,这就使得建筑电气工程开始得以快速的发展,智能化技术的产生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完善提供了助力,并且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智能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建筑电气工程的必要载体,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本章中,笔者将对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应用于自动化控制中 从其效果来看,建筑电气工程上一项系统的工程,其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无论是装置还是后期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保护和检查。因此,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动化控制可以降低电气工程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还可以实现工程整体的自我保护和控制功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上的减少工作量,进而保证自动化控制的效果。具体的应用内容例如,智能化技术中的传感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应用传感技术,能够将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情况或者运营现状传输到计算机中,这样可以让建筑电气工程的各个施工部门之间实现电气工程施工情况及运营现状的有效数据,实现数据的收集和共享。 2.2应用于故障检测中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的工程,并且其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所以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的故障,而通过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对电气工程的故障进行有效的检测,进而快速的对故障进行排查和解决,保证电气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有效使用。从实际上看,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功能快速的检测出电气工程中的各项数据和实际运行情况,并且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实现工程内数据的快速传递,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在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中,故障检测室针对单项的某一设备进行的,如果工程发生质量问题,那么工作人员则需要将整个设备进行分析,再进行单项的检测,这样就会耗费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还有可能造成检测上的误差,降低检测的准确度。同时,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很多装置都是较为大型的,拆卸困难,如果在拆卸的过程中发生失误,那么则极有可能的损坏装置,最终造成严重的影响。 2.8应用于优化设计中 上文中曾提到,电气工程是一项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的建筑系统之一,因此,其必定也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优化而产生优化。而通过智能化技术,则可以实现建筑电气工程的优化。主要包括两代男: 第一,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这种专家系统是对电气工程设备中的隐患进行分析,通过专家科学论证的方式,实现电气工程设备的有效运行。 第二,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计算机模型,其实通过遗传理论和生物净化原理而归纳出的生物进化规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的形式来对其规律进行搜索,继而对系统的弊端进行优化。 通过这两种方法结合的形式,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优化。 3.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首先对建筑电气工程和智能化技术进行了分别的介绍,其次从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应用于故障检测和应用于优化设计三个角度共同思考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总而言之,在当前建筑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建筑电器工程中的智能化应用,其不仅是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标志,更是我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智能化实际应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现代智能建筑发展的影响 摘 要:本文对我国智能化建筑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并且指出了建筑电气智能化化设计对于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影响,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期。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发展趋势;运管维护 1 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发展的现况 在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冲击之下,对于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可以说是不得具备了适宜的外部环境,同时还拥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并且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在智能化建筑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智能化建筑的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简而言之,只要是依照现代管理方式运转的行业,使用智能化建筑将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现阶段运行的智能建筑中尚且存在不足之处。 (1)智能建筑运用情况不理想。1)智能建筑的“智能化”]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技术手段对物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比例较低,建筑智能化作业的发挥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一部分物业对智能建筑的管理仅适用了一部分的智能化系统,使智能建筑还停留于前一个阶段。2)众多的智能建筑在落成使用2 到3 年之后,因为管理维护没有及时的跟进,技术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先进的设备无法实现设计,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化系统能力的发挥。 (2)非智能建筑的改造问题。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非智能建筑的数字无疑是巨大的,在智能建筑投入到使用中的阶段,建筑行业势必将对非智能建筑进行相应的改造。这样就存在着设计、施工等问题,这样的问题相对于新建智能建筑更为困难。 2 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的影响 建筑电气是智能建筑的产物,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用多元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监控以及管理,以此来实现信息及资源的共享。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形显示技术――简称为“4C+A”技术,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建筑电气对智能建筑的运行起到保护作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都是通过建筑电气实现的,建筑电气设计贯穿于整个智能建筑之中。 3 智能建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1)建立系统化的理念。我国的设计部门对于智能化建筑及智能化产品设计的方法及理念没有详尽的掌握,特别是在集成方面更是薄弱。设计师的理念相对滞后,设计的重点停留在智能化的系统上,并没有给总体集成及系统后期拓展给予相应的重视。为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时,必须将建筑使用的实际情况做根本出发点,在满足功能的基本需求情况之下,对建筑的规模、性质作出准确的定位。具体的体统选用时,需要充分的与以往的成功经验相结合,要进行施工各参与方的高效沟通,以此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系统的集成商中标之后,要依据设计图纸进行系统及设备的选定,与自身的使用性能相结合,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之下选取性能良好,成本控制最优的方案。 (2)电气智能化设计的要求: 1)对于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来说,其必须要具备过硬的电气专业知识,对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的掌握,对最新型的技术能够熟悉,掌握智能化设计的信息等等。通常情况下,设计与施工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建筑也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故此,智能化电气设计时需要与建筑方进行精确的沟通,方能做好智能化建设。与此同时,还要求设计人员具备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作出预期,对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明确的标注。 2)弱电施工阶段,要对弱电工程施工的时间进行把握,尤其需要重视的就是施工中的预埋作业,同时安排好设备进场的时间,安装之后对设备进行调试等工作。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中的重点进行事先的沟通及协调,从专业的角度给出正确的指示,对施工进程及验收结果进行保存。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主要内容,是实现智能建筑功能的技术手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综合布线系统(GCS)作为建筑内部或是建筑群落间的网络传输,同时亦是智能建筑之中数据、语言及多媒体通信的平台。其使用高品质材料,以非屏蔽双绞线及光纤作为传输介质,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形成完整又开放的布线系统。这就为智能建筑及智能大厦中的信息设施提供多个不同厂家产品的兼容性,进而进行扩展、更新、重组,为使用者打造了信息时代的体统环境。二是除湿技术。智能化建筑对于湿度的控制已经趋于完善,空调的应用使除湿技术向机械化、技术化发展,但此种方法需要将循环冷空气冷却到露点的温度之下,除湿之后进行加热,再送入室内,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为此需要开发独立的除湿系统,实现智能建筑节约能源的优点。 3)设计信息的反馈:对建筑落成后弱电系统所需要的空间全部考虑是很困难的。这样就要求智能建筑在设计时预留出相应的空间及管井,以避免落成之后导致设备无法进入的情况,做到及时的信息反馈,对于空置的预留空间还可进行其他利用。 (3)智能建筑功能的开发。现代建筑智能化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节能的特性。国外现阶段使用的一些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感应,例如:光照、气流、温度、湿度等等,利用自动系统传递信息给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气窗、百叶等,进而实现自动关闭或是开启,这些对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及借鉴作用。 4 结语 智能建筑全面推广、使用的全盛时期还没有到来,对于我国建筑行业智能建筑发展来说无疑是艰巨的,同时也预示着智能建筑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整个建筑行业而言未尝不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的作用不可小觑,需要对设计、维护等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以迎来一个崭新的建筑更新时代。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前,在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建筑电气工程也需要与时俱进。智能化电气技术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程度,应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部分,电气自动化工程也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同时人们也Φ缙自动化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数字信息智能化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将智能化技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大幅度提高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本文是通过对建筑电气工程与智能化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进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经济高速的发展,建筑电气行业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密不可分的。同时在建筑行业也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所以在建筑行业过程中对电气工程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想要建筑行业中保持有竞争力就要保证自己在建筑效率和质量。智能化电气工程在建筑里的工序十分复杂,建筑电气工程操作量比较大,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操作的精准度更不能错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采用的是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问题。智能化技术与人工相比电气工程在施工技术中更能保证工程的精准度。 一、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建筑行业里出现一种典型的工程,在各类的建筑物都广泛的运用。随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筑电气工程使用智能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电气工程中进行自动化控制,对建筑电气工程故障的进行中有效的预测和分析建筑电气设备的优化改进。但是从建筑角度来讲,电气工程施工包括电缆、电线铺设与安装、配偶电气设备装置和控制装置安装,发电机安装,开关插座电源安装、变压器安装、照明设备安装等电气工程审核验收多个环节。这些诸多复杂的工序共同构成了建筑电气工程。尤其是电气工程本身设计到的电力应用,不管是施工工艺要求还是安全问题都较为复杂。因此为安装的过程中减少误差,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质量。在施工方面应加强智能化的发展应用,才有可能势在必行。智能化简称人工资能技术,就电气安装领域而言是一种非常精准的定位,精密传感计算机技术只能化的运用,智能化技术在于它本身的操作,定位系统非常精准,随着现代的技术发展广泛的运用。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与操作而言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偏差,加强质量控制技术。对电气安装精准度,准确度及质量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 二、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电气设备故障进行分析 在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中经常会有电气设备故障的问题,在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检测时,使用的方法比较复杂,耗费时间多,分析的结果不准确,在以往传统模式下无法及时的发现故障,不仅会影响施工的进度,而且故障的排查难度大,增加了施工的压力。在利用智能化技术对电气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其智能系统可快速的发现异常的请扩进行报警,并且还会对故障的问题发生部位,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判断,以便于短时间快速的解决故障。 (一)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控制,主要指依赖于自动化系统进行自我保护的功能,以此来降低各类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进行建筑电气工程效率的提升和技术的完善。智能化协同自动控制保护系统利用智能化技术的精准度来定位功能,全面监控电气设备各个线路,及设备装置的运行情况,方便与通过监测数据变化从而判断整个电气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还可以在施工汇总完成一些精准的施工程序。进而能够对施工电路的环节进行监控,对于运行情况进行控制,通过自动化控制减少各类问题的故障出现的几率。 (二)施工设计质量的应用 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发展的主要环节,同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安装中也带来了技术优势。同时需要遵循合理性的原则,保持合理的设计原则及各项功能的稳定性。对于比较复杂的建筑电气设计,需要从方案设计开始就需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性能进行发展研究,这样的设计才能够称为优秀和积极。在智能化技术的背景下,还可能产生设计的难度过高,运行支出大,投资大导致浪费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的经济适用理念的落实根据建筑项目的本身特殊性出发,选取最合适的设备技术进行施工,推动建筑电气工程的运行和管理。智能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设计要遵循高效率与实用的理念,制定规范的目标,对于设施较为复杂的设计、管理难度较高的建筑,在追求创新全面功能齐全先进的同时兼顾质量,且避免走上脱离现实的老路。如果设计太过于高端,还会增大实际施工的难度,运行支出增多,成本加大、资源浪费的问题,所以字应用时一定要坚持经济,适用、从建筑电气项目根本入手,选用合适的设备技术进行施工,为后续的运行管理提供方便。 结束语: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合理的应用,才可以高效的完成故障的维修,有助于设计优化和自动化控制的运行,虽然我国的电气工程智能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要不断的发展扩大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使用,提高智能化整体水平,有利于推动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顺畅发展,值得我国在建筑行业进行合理的实践,改进施工技术,保证工程质量,降低人工消耗,为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保证生活质量。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关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进,越来越多的技术都采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可以使技术精度和准确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和改善,还能够有效保障工作质量。在建筑行业,电气工程的施工是不可或缺的,而通过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建筑施工技术也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施工项目是电气工程,建筑电气工程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工程中与电气有关的设备、装置等的施工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影响着建筑的投放使用,目前,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开始应用。智能化技术是综合了精密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GPS定位技术的一种新兴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操作速度以及操作精准度,提高工程的可靠程度,并且能够降低成本,方便工程完成后的检修维护工作。 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口中的有效应用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全天候实时监控 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而言,其能够在监控功能的优化方面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这种监控功能的实现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下表现出了更为理想的作用效果,能够实现较为突出的全天候实时监控效果,进而也就能够较好保障相应的建筑电气工程系统能够有效运行,对于各类缺陷问题的出现能够形成理想的监督控制效果,有效维系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运行高效性。 1.2 控制的及时性明显 对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来看,其积极优势还表现在相应的控制及时性方面,这种控制的及时性表现也就能够有效促使其整个系统得到较好管理,各项指令的发出均较为及时可靠,进而也就实现了可靠的控制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电气工程发挥较强的作用性能较为有效。 1.3 动效果明显 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手段还能够从联动效果方面得到较好的体现,这种联动效果的表现随着当前建筑电气工程项口复杂性的提升也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技术在整个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也就能够实现对于各个系统的综合控制,尤其是在比较核心的消防系统、安防系统以及暖通系统等运行过程中,这种联动管理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1.4 安全效果突出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口中的有效应用还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安全性效果,这种安全效果的体现主要就是其能够较好针对整个建筑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且对于安全威胁进行及时处理,进而也就能够降低,甚至避免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各类安全事故问题的产生,对于建筑电气工程项目的相关使用人员也能够提供安全保障效果。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智能化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的技术上,比如GPS定位、计算机和精密传感等。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智能化的技术产品一直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智能化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让设备的稳定性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智能化在某些故障的诊断之中获得了实践应用,让某些危险场合的项目或者重点施工的项目可以顺利的展开生产实践,在很大的程度上较大的提升了工作质量和工作的效率,也在一定的程度之上降低了工作的强度和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①智能化技术在铣刨机上的应用。提高铣刨机的整机性能和可靠性,有效地解决铣刨额定功率下进行速度与工作阻力的保护控制问题,有效地实现了各种工况下铣刨深度,平整度和坡度的自适应控制,保证了铣刨路面的质量,发动机的自动控制等。②智能化技术在摊铺机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行走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电子平衡系统等方面。③数字化技术在摊铺机铣刨机上的应用。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成本的降低,数字式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微处理器或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现代工程机械中正在逐渐普及,并成为施工质量的保证。国外有些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如布鲁诺克斯的摊铺机、中联的铣刨机等已研制出基于微处理器的数字式自动调平系统控制器,并已成功应用到产品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数字化自动调平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而且也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技术性能。 2.1 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对于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来看,随着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其相应的控制水平也越来越理想,而在这种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智能化技术同样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作用价值。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智能分析效果,尤其是对于控制决策而言,其能够结合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也就能够较好确定选择何种手段和方式进行调整,最终维系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这种智能化技术的具体落实应用在很多系统中都得到了有效应用,尤其是结合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效运用,其更是能够体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落实到相应的运行操作中来看,智能化技术对于各类数据采集的要求比较高,不仅仅要求相应数据信息的采集应该具备全面性,还需要保障其能够较为可靠,这样才能够有效为智能化控制提供参考。 2.2 建筑电气工程故障诊断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建筑电气中运用智能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加便捷地检测出工程中的设备故障问题。在以前的建筑电气中,一般检测故障都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这样会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经过工作人员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由于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在对故障进行检测时,会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加大了故障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建筑电气工程中使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解决之前的人为因素导致的缺点。智能化技术,就是计算机系统会按照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行情况执行相关的程序编辑,如果在计算机系统正常程序之外出现了情况,设备报警等相关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这样工作人员就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监控,并且进行重点的管理。随着当前建筑电气工程项目复杂性的提升,相应的故障问题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而也就需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较好分析,最为及时的明确相应缺陷,如此也就能够有效采取最佳处理手段进行解决。在这一方面的具体应用中,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都能够表现出理想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引入应用。 2.3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中,基A建筑是工程的主体,电气工程是辅助,但是在整个工程中,基础建设和电气有着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的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对电气的设备进行优化时,如果能融合智能化技术,将会对电气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在工程中,可以运用智能化技术,将遗传算法运用到电气设备优化过程中去,同时也可以使用专家系统的方法,来提高电气设备的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模糊逻辑,使用神经网络的办法对设备进行优化和升级,加强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运用。 3.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现代建筑行业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和水平越高,其为建筑行业带去的产业技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就越高,为人们带去的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质量就越高,同时能够快速、及时有效应对各种威胁人们生命则产和健康事故,如火灾、抢劫等等,这有效提高了我国建筑市场安全管理能力,并直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发展。虽然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还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相信凭借建筑工程师们孜孜不倦的努力,一定会加快实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探讨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 摘 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是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行业关注的热点,为使智能化建筑名符其实和发挥应有投资效果,本文对智能化建筑弱电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推进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更有序更有成效地运行。 关键词: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 引言:建筑智能化系统是工程建设的新兴领域。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智能弱电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楼房建设中,成为建筑环境智能化的重要手段。建筑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在建筑电气施工管理中,弱电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建筑的整体服务能力得以提高,此外还可以符合建筑物电气化的标准。 1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单位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缺乏重视 建筑建造的过程中,由于空间和资源的限制导致资源的分配成了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建造过程中土建一直以来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资源等的利用上有着绝对优先权,反观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则相对弱势许多,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碜钥占浜妥试吹雀鞲龇矫娴拇蜓埂 1.2 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的管理不够 在现如今的建筑智能化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资源分配的限制,不受重视的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通常是由相关工作人员来兼任,而由于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新技术等缺乏了解,加上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的弱势地位,导致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监管极其不到位。 1.3 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由于现在大部分有关施工单位都普遍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和队伍,常常是由一人兼职多项工作,导致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得不到保证,不具有专业的施工技术,加之对于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疏于管理,给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2 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y工程施工要点 2.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 在进行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地点及其周围进行充分的勘测和检查,对任何有关施工的因素都要做足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同时,在进行工程预算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大量收集历史资料,来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资源和保证资金利益的最大化。在施工前需要有着许多方面的准备,以此来确保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施工,减少后续施工过程中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2.2 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 一份合理并且有效的施工方案往往能为后续的实际施工省去不少的麻烦,在遇到问题时也能及时对其做出解决调整。因此,在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开展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严谨合格的施工方案,组织更为专业的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队伍进行各项任务的安排和交接,致力于以最为完备的施工方案来为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保驾护航。 2.3 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网络进行综合布设 在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建造施工过程中,想要合理应用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有着更为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对施工的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网络进行综合布设,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契合现代智能化建筑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高要求,更好的保护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的安全应用。 2.4 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母线的安装 所谓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母线的安装,即在建筑的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设置中根据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系统的母线安装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证,不仅要提前做好母线的绝对绝缘工作,更要保证在母线安装前各项细节的完整。避免由于零件的缺陷或者母线的连接问题影响整个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安全运作。 2.5 防雷击技术的合理应用 由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限制,现代化的建筑越发趋向于高层化和超高层发展,而超高层建筑所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即雷电对于智能高层建筑的影响。因此,在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中合理安插防雷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要着重注意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防雷安全,注重电流拦截、电流保护等措施的实施,从而使得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防雷性得到保障和提升。 2.6 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管理 在数字建筑中,综合布线结构主要由6个子结构组成,分别是水平区子结构、工作区子结构、垂直干线子结构、管理间子结构、建筑群子结构以及设备间子结构。综合布线结构在规划时采用的时星型拓扑结构,因此每个子结构都可以独立地连接到综合布线结构当中,各个子结构之间不会相互干扰,不但方便子结构的扩充,同时还能够方便更改组合和检测维修。工作区子结构是一个独立设置终端的区域,由连接信息插座、水平配线结构的信息插座、终端设备的跳线和适配器组成。工作区需要的面积不是很大,而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应该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水平区子结构由信息插座、楼层配线设备、楼层分配县以及跳线等线路组成;管理间子结构由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交换间的配线设备组成;垂直干线子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有跳线、配线设备、设备间连接各楼层分配间的电缆;设备间子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建筑物进线设备、数据、电话、计算机等主机设备以及保安配线设备组成,设备间子结构应该设置在值班室中;建筑群子结构指的是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电缆及配线设备。 2.7 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安全施工管理 第一,报警结构。总线控制法是报警结构常采用的结构规划模式,对于报警结构的规划,一般会设置在消防中心或者是防控中心。一旦建筑物内有危险源发生,通过本结构可以精确的发现危险所处的具体位置。并通过计算机的显示屏准确的显示,同时发出报警的灯光。安保人员可根据提供险情的具体位置采取相应的布防措施。同时可以根据电子地图进行操作,利用管理软件发出警报。当出现重大异常情况时,监控室的显示屏会自动切换到报警位置,可以准确的为监控人员提供实时情况,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灾害事故的扩散,减少经济损失;第二,视频安防结构。该结构通过数字化、模块化的有机结合可实现安防监控结构的功能,对于监控的自动录像可以根据使用者不同需求设置保存的时间,方便后期需要时可以随时调阅,监控结构的传输一般采用二级架构的模式进行信号传输,所需监控网点的设备可以通过视频网线或光纤进行连接,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完成数据的传输以及数据的备份功能。 2.8 对工程材料以及设备加强管理 在进行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即将进行施工的材料有着极为严格的控制标准,保证工程材料的合格和完整,而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中的设备问题也同样不可小觑。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的严格管理,定期检查和记录设备运行情况,保证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设备的安全调试和维护,确保设备和零部件的安全运作,从而加强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完成。 2.9 加强对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验收工作 在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进行中,由于多方施工方面的参与,常常容易出现隐蔽工程的问题不被发现,而往往这些隐蔽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容易使得工程功亏一篑。因此,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要着重验收,对工程的质量和功能进行全面的体检,从而确保工程最后的竣工完美收工。 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研究 [摘要]在建筑领域,各类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满足以往建设工程所需的供配电、照明以及设备控制等多方面需求。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运用 实现建筑物和建筑群之间的电气工程统一管理,可以通过智能化集成技术得以实现,从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现代化建筑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高效性、节能性和绿色环保的要求。 1.建筑电气工程及智能化技术 1.1建筑电气工程 建筑电气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为保证建筑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能够正常运行,要进行变压器和其他动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并使其运行通畅。(2)对建筑电线和其他光缆线的安装,要根据其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3)根据要求对建筑电柜、控制电路和控制设备进行科学的安装。(4)对接地和照明等线路设备进行合理的安装,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解决,安装后进行验收。 1.2智能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其属于计算机技术的范畴,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智能化技术具有较多优点,其中主要包括:(1)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实施,能够起到整体提升和增强质量和效率的效果。(2)对于故障的获得和对策的制定及处理非常及时,可防止故障事故的二次发生。(3)可以很好的对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性能进行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成本起到较大的节约作用。(4)降低劳动强度,有效缓解工作压力,节约人力。 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应用的作用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技术也应运而生,其中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为突出,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作用十分巨大,在应用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居住建筑中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提供了动力,智能化运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电气运行成本,起到对建筑物进行整体控制和管理的作用,在人员配备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人力。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其也被称为人工智能化技术,通过GPS定位、精密传感、计算机等综合技术的控制应用所产生,具有智能、安全、节能降耗等优势,因此,对于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总体质量意义重大。 3.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的运用现状 3.1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窄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其运用范围还相对较窄,止步于部分特定领域。因诸多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建筑单位技术能力有限、实力不足等因素都导致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仅限于部分领域,像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等。基于以上原因可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还比较初级,应用范围较局限,但其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2智能化技术运用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施工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建筑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其应用范围还相对较局限,还远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与各个工程项目的融合效果还存在一定需要进步的空间。其技术的运用在很多领域中还处于理论阶段,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4.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4.1在建筑电气工程故障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在以往传统的建筑电气工程出现故障时,对于故障的检测仅依靠人工完成,排查难度较大,检测安全性没有保障,耗费的时间也较长,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较大,存在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通过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建筑电气工程领域之后,当电气系统出现故障时,智能化程序就可以及时的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在接到警报之后,工作人员就可以实现对故障部位的实时监控,同时,向故障分析系态提供出相关数据,此时系统就可以利用自身的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对数据进行技术分析,进而对故障进行处理。 4.2在建筑电气化工程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目前的建筑电气工程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对于事故、故障发生点的自动定位,并且通过智能化系统实现了建筑物各种线路和配置的整体、全面和自动化监控,打破了以往传统建筑电气工程中仅利用自动控制与保护系统预防事故发生的落后模式。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可以进行数据的实时监控,将数据及时准确的传输到计算机操作系统中,而后,计算机操作系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具体问题,并按照既定程序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予以制定,形成良好的运营机制,真正实现对于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应用的管理。 4.3在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设备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分为智能化技术的专家系统与遗传算法两种。其中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理论与遗传学机理,并且应用进化规律进行随机搜索。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可结合智能化技术中的遗传算法与专家系统来进行电气设备的优化。 5.结语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建筑电气工程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极大提升了建筑本身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建筑电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围绕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展开详细研究。
高中历史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思维创新方式浅淡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学生生活、思想、思维的改变,使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传统教学方法的弱点也因此越来越突出,甚至扼杀了学生的新思维。探讨新的教学思维,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是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下面简单探讨一下高中历史教学思维的问题。 一、新思维方式 传统教学思维一般是从原因到结果,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定格的思维模式。它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性的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跃性。这种思维方式看起来很“稳”,但一旦遇到较为复杂的事物、现象,他们就会束手无策,不知其解。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做什么呢?该如何消除这种传统思维的弊端呢?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引入新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有别于传统思维,那么哪些才算新思维呢?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双向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是以下我要谈的新思维。 1.求异思维。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非常式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正如前面所提的,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分析,传统方法是从原因到结果,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在机械性的因果关系思维界域内,使他们的思维失去了活性、异性。求异思维则突破这种因果关系,在对事物的分析上,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向四面八方去思考,以寻找各种各样解决的方法,提出各方面大胆的设想,以得到光芒四射的智慧。求异思维常常表现为打破框框的、别出心裁的、超乎寻常的思考,因而易产生标新立异的成果。如,童年时代的司马光砸缸救小孩,就是一种求异思维的表现。把这种求异思维引用到历史教学中,就是大胆地引导学生朝其它方向思考。又如,在我们提出问题时,不一定要学生解答为什么会这样,但可以让学生反问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跳出了固定的框框,反而会让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全面。 2.逆向思维。 严格地说,逆向思维也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分支,这里我们将它单独谈,因为这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思维中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逆向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反其思路而行。如,教材中讲隋炀帝是怎样的一个暴君,在列举这些暴行时,我们可以反其思路而行,分析这些暴行中客观的、正面的一方面,因为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既然它有负的一面,那肯定也会有正的一面。把这样的思维方式引入到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讲,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新鲜感,更是看问题的全面辩证的思维方式。 历史是客观的,而问题才是主观的,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还有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又如,为什么既肯定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又赞扬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精神?后中国革命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为什么又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是正义的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就有很高层次的开拓求异性,是逆向思维的信息反馈。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既要给学生以知识方面的答疑,更要给学生这一良好的求异思维苗头以鼓励与进一步引导。教学不只是死板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双向思维。 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同样的一个问题,除了正向逆向之外,同一个方向,也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结果。 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可知性、过去性强,且层次交迭,意象远,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同共振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双向思维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考虑得更全面、更周到,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还要从地理、人文、社会等各方面思考。分析问题也不能只运用一种方法,还要运用更多的方法,从而掌握事物的现象、本质和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 我们培养学生的新思维能力主要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的思维方式仅仅涉及数学目的,教学方法也要创新。 二、教学思维方法的创新 上面讲的主要是新思维方式,下面主要探讨一下思维方法的创新。 1.裂变创新。 历史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政治、地理学科都有着很强的内在联系,历史是时间,地理是空间,政治是意识,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社会科学的主体框架。历史教学中若以历史学科为主体,聚合其它学科,将达到课堂教学的匠心独运。这就是所谓的裂变,把一个学科问题裂开来,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说明它。如论证台湾建立起行政机构,行使对其它地区的管辖权时可说明,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期的孙吴政权就派将军卫温到夷洲(今台湾);隋朝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琉球(今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元朝时,政府设彭湖巡检司,管辖彭湖和琉球(今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入侵者,收复台湾,台湾进入“明郑”时期;1683年清朝军队入台,台湾又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1685年(清光绪11年)划台湾为单一行省,1895年清政府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台湾,此后台湾同胞进行了反日斗争,和祖国大陆同胞一起,于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又回到祖国的怀抱。其次,从空间(即地理)来说,根据地质学家分析,台湾岛本来与祖国大陆相连,在更新世时期,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台湾岛,台湾和福建、浙江沿海地区的地质情况是一致的,因此,台湾是祖国大陆地形自然延伸的一部分,按国际法院1969年欧洲北海大陆架划界案例:“大陆架的主权界限之划定,应符合沿海国家陆地领土自然延伸的原则”,台湾主权属于中国。再次,从意识(即政治)来说,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种承认的基础上,联合国这个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世界上最权威的国际组织,在1971年将台湾当局驱逐出去,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益,即使在李登辉露出分裂祖国的真面目后,美国、日本等政府仍重申“一个中国”的政策。就这样,从时间、空间、意识三个方面的聚合中,我们证明了一个令世界信服的结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这样的裂变,不仅使课堂 变得生动,还收到了大大增强学生印象和记忆力的效果。 2.挖掘、转移创新。 这里说的挖掘、转移实际上是指挖掘课本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以使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即“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任何问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之间总有一些内在的联系,将一个问题转移到另一个问题中,分析出结果后,再转回来,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更清晰的结果。这和成语中所说的“触类旁通”是同样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一基本史实延伸开去,突破教材中的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讲到中国资本主义产物时,有的学生持否定看法,理由是:内因是决定因素,中国鸦片战争前,就有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商品经济发达,在这样的土壤里,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经济才会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有的学生持肯定看法,理由是:没有土壤,强行嫁接资本主义并不罕见。这样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多角度中审视,新观点、新看法就出现了。 三、如何创新 要做到以上这些,不是只教师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配合。而要让学生配合,就要让学生有主动性和创新欲望。 1.增强学生主动性。 我们大力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主体性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应科学设立主体教学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心向,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2.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要创新,首先就要有创新的欲望和需求,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有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历史知识丰富多彩,中国古代的文明辉煌灿烂、世界战争风云变幻,这些学生都充满好奇,通过学习了解,他们会提出种种问题,也许幼稚、也许无意义,但却是他们的一种发现、一种探寻、一种创新。我在实践中注重及时肯定他们的做法,鼓励这种敢于发问、敢于探讨、敢于创新的精神。 3.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教学活动不是个体进行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教与学的互动参与性。这些问题不同的教学探讨中都已谈到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细举了。 4.要走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误区。 一是切莫抛开课本,一味追求高、深、难。 二是切莫忽视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爱好、信心、人际关系等)在历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新的时期需要新的教学思维和新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的教学,适应时代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高中历史论文:浅析高中历史课堂实施开放性作业理论和实践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开放性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为知、能、创的综合训练,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开放性探究式作业中学知识、用知识、长才干、学做人,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课堂推行开放性作业的必要性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作业往往是为了强化、巩固所学知识,一般是就知识学知识,就技能练技能,比较注重学生的认知,设置是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数量、统一答案,设置的问题都是“理想”型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埋没了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作业只是成为教师教学流水线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学生机械应付,收效甚微,这显然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开放性作业以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为切入口,通过大量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移情”、“神入”于历史环境之中,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能力;并通过对历史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情操,变过去的单一、被动、封闭的学习为多样、主动、开放的学习,凸现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高中历史课堂开放性作业的内涵 所谓开放性作业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确切,一般没有现成的确定的答案,要求做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开放性作业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探索,去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生是人,是需要发展的人,教师心中要有人,以人为本,正视人的知识基础、情感个性的特点与差异,尊重人、信任人,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教学氛围。不能搞“一刀切”、“齐步走”,要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要多一些弹性,少一点灵动,使我们的教学既要放得开,让学生各抒已见,又要收得拢,顺势诱导,从而拓宽教学进程中的人本空间,重视挖掘师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充分放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教学活动的开放搞活,学生素质的发展提高,以人为本,让思想开放。 三、高中历史课堂推行开放性作业的类型 1.探究型:亲自动手是实现历史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高中生探秘心理强,历史上许多有趣的现象可供学生们探秘解谜。比如,用汉朝造纸方法试制纸张、选择适当的材料请你动手制作一块雕版、几个泥活字、几个金属活字,各用它们印刷一段文字,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并想想我国印刷技术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体会科技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这些开放性作业在激发了学生探究性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动手的实验性。 2.技能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爱好、技能完成具有个性化的作业。有许多习题,如成语和古文字搜集,擅长绘画的同学可用连环画来表达;擅长书法的同学可做成书法作品;有雕刻技能的同学甚至可将甲骨文直接仿真到“龟壳”上去。有电脑特长的同学可设计历史主题网页、小报、电子画册。这些图文并茂、神情兼备、充满学生技能、智慧,蕴历史于他们丰富多彩的理解和表现手段之中的个性化的练习方式,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有所获。 3.运用型:如我们在学生学习完"百家争鸣"后,就叫学生归纳儒、道、法三家的思想特征,然后我们命了一道题:“以儒家道德教育,法家严格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思想观点,对校风建设提出你的看法”。这样就将学生的课本知识引用到学生所熟悉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性。针对当前国外一些民族和地区冲突的现状,我们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搜集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有关‘以和为贵'的思想和事例,以书信的形式劝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民族冲突”。这样又把学生的视野很自然地由课堂引向世界,达到谈古论今、活学活用的目的。 4.思辩型:高中学生一般在15~18岁年龄段之间,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喜欢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的见解。这为我们设计思辩式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如设计“岳飞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引出了学生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见解。只要学生有创见有新意,言之有理、言之成理,我们就给予赞赏。 5.编演历史剧:很多学生说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因为老师上课是“对着活人讲死人的过去”。怎样才能让历史人物鲜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我认为编演历史剧是较好的办法。这是一种穿越“时空隧道”式的问题,即利用已掌握的有关历史资料和证据,以第一人称或短剧表演的手法来反映过去的社会生活状况,我们把这类题称为“情境再现”。 6.社会调查型: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信息激增又速衰,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知识面不断拓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这都成为他们学习历史的开放的、持续终生的课堂。学生走进社会,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亲身体验、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提炼思维,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断加强,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不但形成联系实际、关注现实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掌握用语言等形式表述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从而使历史贴近生活,关注现实。 高中历史论文: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摘要】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浅议 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种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工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就要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 1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至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并做到:①用自己的语言讲。②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③与上课内容相联系。④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的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教师在关键处起“点石成金”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2利用历史教学特点,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高中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等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譬如讲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学生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3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且排列第二位,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4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①规范作用;②组织作用;③传授作用;④管理作用;⑤评价作用;⑥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综合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古代史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 总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要完成这项改革任务,在教师的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还要付诸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思想、能力共同提高,才能全面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高中历史论文:改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 到举重以明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 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几点体会 。 一、熟练地驾驭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 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例如高一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第一章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包括四节内容,这四节前后联系可看作是一个整体:俄国十月革命、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和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总的世界革命运动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促成世界现代史首次革命高潮 ,这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主导,以被压迫民族为同盟军的 一次世界规模的革命运动。这样讲述,学生就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再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时要宏观把握三条 线索: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那么以后讲任何一节时都可放入一条线索中去,使学生能更清楚 地把握历史。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界同仁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 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当然,拓宽是适当地,像教材有 关内容的顺延,史料的补充,理论的深化等等,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就 理论的深化来说,因高考越来越把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主要内容,而有些理论性问题又使学生感到高深莫 测,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适时地把有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渗 透,使学生有规可循,心中有数,从而提高思维能力。例如:我在讲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时,引用了赵 尔巽在《清史稿》中的有关论述:“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让学生思考这一观点。然 后对学生进行阶级斗争观点辅导,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 替的质变过程中,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发展的量变过程中。赵尔巽的观点主要错在否定阶级斗争的历史 作用。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节课一般涉及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 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我参加过山东省中学历史优质课评选,也听过很多课。有些课各个问 题平均用力,分不清主次,挖掘不出每个标题的内在联系;有些课则解难释疑,详略得当。例如《“工农武装 割据”的形成》一节,重点讲清概念——工农武装割据: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的紧密结合,并让学生按本书内容内在联系连线: 附图{图} 这样就把其内在联系讲透了。其难点是中国实施“工农武装割据”的原因,这就要按的论述,结合 中国当时实际国情,逐条分析讲述,使学生认识更加深刻。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 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 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 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 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 ,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 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二)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关系。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 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 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 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 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 完德意志的统一后,可如下设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 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保持了学生的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 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空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 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 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 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我不 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 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 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 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 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如:“什么是五色旗?”、“沙文主义是指什么?”;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 ,如:“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的阶级属性,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 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 价值的本钱。”所以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 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 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 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 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 ,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 学美,外在美主要指 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矶、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 应该长期不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 飞跃。 四、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小结。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 容,突出重点、难点,并找出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时,可归纳为五个战场、四次 会议、三次转折性战役、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使学生不仅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本节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 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 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在小结中,我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课后学 习布下疑阵,以诱发学生渴望知识结论的愿望。例如:在讲述“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后,我是这样 安排的:1.扼要归纳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和危害;2.分别请学生把代表英、俄、德、法、日的虎、 熊、肠、蛙、太阳等符号,插画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上作为课堂练习;3.再挂出《时局图》烘托出 当时中国的危急局势,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之情。提出:“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 族危机,怎样才能挽救祖国被人宰割的民族危机呢?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在苦苦探索着,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 结果怎样?启发学生思考,为讲好后面的新课埋下“伏笔”,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课堂教学最后还应注意目标反馈讲练落实,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练习强化记忆。 教学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在严谨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历史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曾呼吁:“我们要凭借有限 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各种东西。”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奋斗的目标。 高中历史论文:高中历史教学应立足“以本为本” 许多教师都说现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难,学生也觉得难学,因为知识点多,理论性比初中更强,但根据笔者的经验,教师教历史,学生学历史,都应立足于课本,而能力的培养、答难质疑亦应立足于课本。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模式,学生如何去学,都应立足于课本。 一、能力的培养应以本为本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其中能力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评述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史料的能力,创造性历史思维的能力等。而这些方面的能力培养都应从课本出发。 1.掌握历史知识,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能力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其层次较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此类问题尽可能自己少讲,尽量让学生多看书,指导学生自己去掌握这些知识。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图文并茂,条理性强,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己掌握,教师只要稍加提示即可。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一些课外知识引入课堂,以活跃课堂气氛,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把握分寸,紧扣教材,切忌夸夸其谈,冲淡主题,否则学生掌握的就只是一些片断,而非系统的历史知识。 2.运用理论观察、分析、评述重大历史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重大历史问题,它同样应立足于教材。如中国古代史中如何评价武则天的统治。谈到武氏的统治很多人都会看到其残暴的一面,对此,教师切忌大肆渲染,而应结合课本,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根据教材内容可以看出士族是一个腐朽、寄生的阶层,在隋唐时期,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而武则天的统治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庶族地主势力打击士族地主,所以武则天的手段有其进步的一面,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其进步性还应是主要的。另外教材明确指出:“武则天当权半个世纪,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其统治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3.运用史料的能力,即史料分析。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更应立足课本,且重在平时。教学讲解每一节新课时,都涉及史料分析,所不同的是,面对的史料是教材内容。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关问题,其难易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让学生阅读教材后分析作答,教师最后加以适当总结。这样做,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又能非常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材的讲解是经常性的,所以这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经常性的,久而久之,学生运用分析史料的能力必然有较大提高。如教师在讲述“七七事变”的背景时,可让学生阅读该部分教材的引言。从日方来看包括以下方面:①实现蓄谋已久的吞并中国、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既定方针;②华北事变后,日本积极扩军备战,1936年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的侵略计划;③1937年为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决定发动战争。同时再指导学生分析中国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同时,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把“七七事变”的背景与“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背景作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4.创造性历史思维的能力。创造性的历史思维其实就是如何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在现行教材中有许多创造性历史思维的典范可供我们学习,如“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就是光辉的典范。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也不乏此类典范。例如: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它是否走资本主义道路?教材指出:“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只是生产关系中某些环节的调整,如管理环节、分配环节等,但并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性质,所以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农民只享有使用权,城市中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少部分企业资产拍卖转让),因此,我们走的还是社会主义道路。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经济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这是对马列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如对一国两制的分析,教材指出它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创造性的战略决策。从结果来看,它有利于香港、澳门和平回归,实现了港澳地区的平稳过渡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完成,值得充分肯定。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地发掘教材中的此类问题,特别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发掘此类问题。通过这些范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历史思维的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二、答难质疑同样应以本为本 许多师生所涉及的难题,在不少场合下,都未结合教材认真分析,如深入教材加以探讨,这些难题便可迎刃而解。另外,学生掌握的历史信息主要来自课本,理论素养又不够,所以教师在答难质疑时应尽量以本为据,这样更能增强其说服力和感性认识,同时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分析教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作用。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乃至出现短暂的春天,分析其根本原因,许多人都认为应该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仔细分析教材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该节教材第一段就指出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等措施,使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新热潮。由此不难看出,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实际上在民国初年就已经开始了;其次,教材第三段明确指出:“欧洲列强暂时对华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商品和资本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很显然,外部条件不足是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课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只有立足于课本才能使一些看似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才能使高中历史教学工作稳步快速地向前发展。 高中历史论文:师资素质下高中历史论文 1.培养专业素质发展意识 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首先得有发展意识,同时还要具备主动学习的精神。高中历史教师在发展专业素质时,要认识到发展的意识是进步的内在动力,不仅可以促使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2.提高专业知识 提高教师专业知识首先要重温大学专业课程,包括经济学、民族史、文化史、军事史等内容,以达到深化专业基础知识的目的。 3.提高教学技能素质 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学技能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素质,首先要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因为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具体表现。其次,在课堂中高中历史教师还要熟练掌握依据不同教学内容施以不同教授方法,具体包括:启示性的讲授法、交流性的探讨法以及寓教于乐的情感教学法等,以便从总体上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最后,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史实视频、教学辅助工具等,让课堂更加生动,学生更易理解。 4.升华专业精神 (1)教师应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消除职业倦怠感,坚定自己的最初理想,拓宽专业知识面并提升专业化水平。 (2)在现代化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历史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个性,以学生和自身的终身教育为教学目标。 5.重视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研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种学习手段,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稳固和更新、高等教育中所学专业知识与高中教学实际需要掌握的衔接、丰富的教学理论和具体实践中的技能技巧等。国家及其相关部门应注重对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可通过定期组织他们专业更新知识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水平和教学技能;或者组织课程教学比赛激发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和学习的动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以历史学科为切入点,从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层面来探求促进师资素质发展的策略,通过培养自身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教学技能等方式,来改善当前新课改与师资力量之间的矛盾,促进高中历史教师在师资素质方面的提升。只有在充足的教学实践和不断的自我学习中逐步提高,高中历史教师才能适应新课改标准下的历史教育需要,成为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时展的教育者。 高中历史论文:谈高中历史课堂模式教学 内容摘要:教学模式的把握,不仅要知道其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能够“照着做”;而且要掌握其蕴含的教学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各教学要素变换或创造出更合适的新教学模式。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拟对我国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并逐一展开教学示例,以此使人们对现行的历史教学模式有一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为建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素材。 关键词:历史 教学 模式 我国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 ”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融合我国的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的方式而成的,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为结构程序。它的优点是方便了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也更为明确具体。 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巩固了教师系统地讲述历史知识、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采用师生谈话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教学双方形成了双向的反馈交流,这一改革后的模式,从其特征上看,可称为“讲谈——接受式”。 讲谈——接受式教学模式,以讲述法和谈话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同时采用指导阅读、看图、图示、讨论等法,属于接受学习的教学范畴。由于它方便易行,又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并可采用多种变式,因而是目前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中的历史教学。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 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自学——辅导式在功能目标上突出强调了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它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能够保证教学的质量。但是,这一模式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它比较适合于高中的历史教学。此外,它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提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概括知识的结构,熟谙知识之间的联系,并能作出精要的表达;还要有较强的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和学生交流,并作耐心的辅导。 三、参与——活动式 参与——活动式是近年来出现的较为新颖、同时也是引起较大反响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主张。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学生的导师、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知识的顾问。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这一模式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和活动。所谓参与,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二是指师生共同参与包含了教学活动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所谓活动,则是指学生的主动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自己找资料,定课题,做实验,搞制作,既动脑又动手。它既表现于课堂教学,更表现于课外活动。 历史课外活动的推行,特别是历史“活动课”课型的确立,以及历史情景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的实验,为该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推广创造了条件。 参与——活动式特别适合于地方史和有关专题史的教学。它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教学效果明显,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实施中学历史素质教育的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这一模式的运用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明确的主题思想,还要有教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最好与校、团、队的活动结合起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进行。 此外,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和目标教学模式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高中历史论文: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当教师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和理念,把握住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将新课改理念融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策略,以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是在具体历史课程实施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最优的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师生和谐共处友好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和方法齐行、态度和情感端正,全面反思和改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只有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观去学习历史,才能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价值。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一节历史课上,我们都要追求最高的教学效率,但是我们的课堂不可避免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根据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高耗低效,这些主要体现在: 1.准备不充分的课堂引导 过去式是历史学科的一大重要特点,正因为过去的不可再现,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展现当时的历史情境,尽可能完整的历史画面。所以,在课堂引导方面,往往因为准备不够充分,没法在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如果每一次上课都是同样的开场,没有悬念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 2.课堂教学教师引导不力 尽管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加强合作式和开放式学习的推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不力,致使学生在课堂历史教学中出现学习的困难。因为学生暂时还没有有效的自主学习习惯,又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有效通过网络或图书馆资料来实现信息搜索。所以信息相对闭塞的学生迫切需要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和牵引。 3.无实质效果的课堂提问 学习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并且把握提问的角度和方式,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深处。 二、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历史课堂教学 针对历史新课程下倡导的探究式多样化学习方式,把科学探究和自主学习带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来,是一个新的突破点。通过课堂讨论探究的方式来开拓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是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尝试的方法。 1.充分准备,搞好历史课堂讨论 充分的准备来自于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准备,只有课堂的主体双方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成功。所以,教师需要提前告知学术讨论的主题,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和目标,让他们及早做好准备,及时参阅资料,以备课题所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10人一组的分组方式,每组拟选2-4个发言人,通过代表表达小组观点。也要让每个人都做好发言的准备,根据所定论题精心准备,奠定课堂讨论的基础。 2.精心命题,保证课堂讨论前提 命题是课堂教学的前提,需要围绕知识概念的把握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基础。历史教学的命题尽量以重要历史现象、重大历史事件或者重要历史人物为依托,密切结合目前时事前沿的关键热点话题。在命题过程中,要注意命题的一些细节问题。首先是综合性的命题,要通过命题帮助学生疏通教材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以完成知识的衔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其次是要把握历史命题的联系。这里着重指历史学科与语文、政治、地理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更进一步延伸到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知识的联系,为学生的创新发展作铺垫。比如从的三年困难时期,联系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更进一步到今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实际与历史的借鉴中了悟历史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最后要把握多维度的命题,让学生从纷繁芜杂的历史事件中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和反思,去发现其中的规律,逐步培养自主的创造性思维。 3.主体主导,准确定位高效课堂。 在真正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及时打破沉默的局面,适时引导学生发言;当出现激烈争论,要适当引导,使讨论向深层发展,紧扣命题。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勇敢地对历史提出质疑,积极探索前人没有深入的领地,才有可能有新的发现。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学生做出的任何探索,无论有何不妥或是不成熟的想法,都要肯定其思维的新异性,帮助分析不足,走出误区,完成课堂教学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打造出高效的历史课堂。 4.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显示出强大的信息功能,为历史课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在课堂中展现出了新的情景。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运用文字、图像、声音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器官,以多种方式和[是专门提供论文和论文的网站,]不同表现手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生动、有趣地将教学内容展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历史现象及其规律以。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可以加大传输信息量和信息传输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实践证明,扬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性等得到了有益的提升,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春意盎然。如讲述有关革命、战争等内容时,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5.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在历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改变教育观念至关重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历史课堂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爱好,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推动了师生的相互合作学习和研究,良好地体现了教学民主化的思想。我国的传统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试验在教学中 处于被忽略的地位。针对这一状况,当前历史新课改的一个重点是通过对教学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的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以上所谈仅仅是本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尝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给教育者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课题,因此,如何上好一门课,有待于今后永无止境地探索,逐步充实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历史论文:史学研究新成果要融入高中历史教学 史学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作为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依据的教材,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吸收学术界的新成果,以保证其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下面以人教社《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为例,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历史教学如何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一、吸收新成果,纠正教材中过时的或片面的观点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高中历史教材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无法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在许多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比如,在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教材沿袭了一种传统的说法,称: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毕竟,思想观念的布新远比政治上的除旧艰难得多,攻克传统意识的文化堡垒远比攻克军事堡垒复杂得多。虽然武昌起义一夜成功,清王朝似大厦将倾,各省先后易帜,但是,与民主共和观念对抗的封建专制思想绵延千载,盘根错节,流毒深广。它通过古典律法的实施,儒家经典的传播,传统意识的灌输以及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不仅渗透到统治阶级的脑海中,而且也浸润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但是,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如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和新文化运动举起的民主与科学旗帜岂非是无的放矢?因此,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可以修正为:“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修正并不损害辛亥革命的光辉彪炳史册,因为首倡民主共和也是极其伟大光荣的。 二、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当代史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研究视野的开拓和研究视角的转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重从现代化的角度审视中国近现代史中的诸多问题,沿着科学和宏观方向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以至有的研究者提出,对现代化的探讨已日益成为“显学”。但是,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仍然是一种“革命史范式”,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严重脱节。由此可见,中学历史教与学都应该关注现代化研究,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范式改进教与学。比如,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过签订《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但李鸿章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作为洋务派的中坚,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按现代化范式提供的标准来评价,他又在1870~189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主角”。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总理衙门的设置、辛酉政变、洋务运动等等,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得出新的认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突破传统历史教学中的思维定势,而且促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发现教材内容所包含的新因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只向学生介绍史学界认识基本一致的观点,基本上不涉及学术之争,理由是避免引起学生的思想混乱。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与现代教育观念格格不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中生思维品质中的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长,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结论,喜欢质疑、辩驳、争论和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新教材虽然以“脚注”的形式对史学界在重大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作了介绍、但仅限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一例,力度明显不足。因此,教师可视情况增加一些教材未涉及的学术争鸣。比如,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新教材采用的是这样的观点,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而,在国外和我国台湾史学界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在欧美和日本有“非革命论”与“排满革命论”,在台湾有“全民革命论”。如果在教学中向学生作适当的介绍,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利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当然,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可引导学生变换角色进行虚拟争鸣。实践证明,适当引导学生涉足史学争鸣,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论文: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式教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其目的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通过探究教学使学生能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在一些发达国家,探究式教学早已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主动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程教材改革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实践与思考 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开展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需深入探讨。近年来,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探究式教学,积极探索有效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对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形成了“质疑──思疑──解疑”反复循环的操作程序。 1.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 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而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是创造的起跑线。探究教学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质疑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高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如关于的性质,笔者在教学中跳出教材观点的束缚,设置新的问题情境“有人认为是一次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对此你有何看法?”新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新的探究兴趣,引发了同学们对性质的热烈讨论。为使学生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在学完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我们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确立君主立宪制而结束,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请谈谈你的看法”。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围绕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又比如对拿破仑的评价问题,教学中先投映出恩格斯和列宁评价拿破仑的两段话(恩格斯认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而列宁认为拿破仑战争最终变成了帝国主义战争),激化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引导学生探讨恩格斯为什么肯定拿破仑而列宁为什么否定拿破仑,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高中历史教材中可质疑设问的内容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频频撞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阀,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逐渐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营造融洽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疑。 探究氛围是指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情绪状态,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索和自由创造。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开展自我思考、自由探究的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创新求异,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主体探索和体验来逐渐形成勇于探究、敢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 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以后,老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教师不仅要答疑解难,而且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积极生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自由驰骋在探究学习的广阔时空之中。如上述对一些问题的质疑,由于教师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探究氛围,学生在讨论中灵感飞现,新意迭出。有学生认真思考后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认为既不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不是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运动,性质类似于早期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运动,主观上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的学生认为实际上是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是帝党和后党之争,维新派只是帝党向后党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当然,这些看法不一定科学,但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确实难能可贵。由此可见,学生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能的教学资源宝库,只要我们充分相信学生,高度尊重学生,放手解放学生,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3.开展多彩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合作解疑。 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研究表明,合作 能有效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建议,其中特别强调开展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而讨论和调查都是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因此,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把课堂讨论作为教学常态,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达到合作解疑的目的。 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善疑巧问、浅处探问、明知故问、无中生有等,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讨论的性质、洋务运动的作用等;也应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如组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改革开放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出新意,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开展新的探究。开展专题性课堂讨论一定要精心选题周密安排。在开展讨论之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主要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拟定讨论方案和发言提纲,做好课堂讨论的准备。同时,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是探究性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活动,教师还应引导学全向社会各界人士请教,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往与合作,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性历史学习中既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总之,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前提。高中历史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质疑──思疑──解疑”旨在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应该说,这一探索还很不成熟,许多方面尚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完善,这里权当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广大教师的深入探讨。 高中历史论文:走进高中历史教学现场主题一关注"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是我们新课程由理念层面转化为课堂实践层面的重要桥梁。在很大程度上,课堂教学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行为。即: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往往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表现。因此,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若想真正得以全面落实,就必须从“教学设计”入手。 一般来讲,“教学设计”应当包括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评级等基本要素。这里必须明确,我们不能把教学设计仅仅定位于解决知识如何讲授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还必须要强调“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情感的培养、学习方式的指导和学习技术(策略)的关注。”即“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需要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样去学出发,来考虑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样去教,直至学生学得怎么样,考察和评价教学行为等方面”。具体来讲,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通常应包括课前分析、实施过程和课后反思等三个基本环节。 一是课前分析。它包括:1教材分析:包括课标的要求,每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模块中的地位、特点和作用;高中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内容的关联等。2是分析学情:包括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等。3确定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方法培养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4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5确定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包括教师如何教学生和学生如何学两方面的实施策略的选择。6设计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等。 二是实施过程。指对教学过程与策略方法的设计,即解决目标实现的途径问题。它包括:1设计问题的展开方式,即如何进入问题的情境。2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即如何进入问题情境的,2设计问题的解决方式,如探究的、体验的。。。3预设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活动,以利于调整。4设计和准备相关的材料和使用方式。5设计鼓励和引导学生的方式方法等。 三是课后反思。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实施效果,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二是根据教学实际,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必要及时的修订等。 鉴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根本性追求是为学生的生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和不断超越而奠基,期望他们能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因此,作为教学设计,就不能在仅仅是考虑如何实现教材知识的简单授受,而更应该强调的是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对教材内容的有机整合与开发以及对教学实施策略的创造性、自主性的选择与设计。就教学实施层面来看,新课程的上述基本理念所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实现要求,就是直接指向了对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真正解放。 从教师教学设计的角度而言,课程实施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要求,都应当通过教师富于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得到落实。同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制的的各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拥有比较广阔的延展空间,这也为教师教学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可能。鉴于普通高中新课程设计的立足点已不再是仅仅着眼于学科知识本位价值,而是一切以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的宗旨上来。教师一切教的行为设计,都必须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这个立足点。概言之,即因学定教。其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问题,应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首先加以关注的。 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而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其设计和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尝到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的新理念。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的教学设计就必须要树立暂新的设计理念,即一定要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切实遵循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规律,突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习者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落脚点。换言之,我们觉得以下两点至为重要: 一是要务必强调对学生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学习者对实现某项学习目标已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程度等,是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搞好教学设计,就必须首先重视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准备情况等,是教学实施成败的关键。因此,要搞好教学设计,就必须首先重视分析学生的一般特征,注重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准备情况等,以便为j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安排和教学策略的采用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如果我们不能考虑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而只是单纯地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那是不可能指望获得很好的效果的。 二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学生能否发展,学生能否主动发展,学生能否全面发展,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终极追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是真正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上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策略,应用教学技术和描绘教学过程的。学习目标不应该是我们强加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不应该是我们主观上想当然来设定的,学习评价不应是由教师单方面来武断裁决的。这一切都应当是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而形成的。即,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应该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教学过程的操作应该是动态发展的,是预设与生成相统一的,而不应该是完全按照教师预定的流程而机械完成的。此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学习方法和思路的引导,更应当要有对其学习情感的唤醒和调动以及对有助于促进和激励学生良性发展的学习环境的营造。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在结构上与以往相比,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采取了学习领域+科目+模块的方式,架构起了整个课程体系的框架。即,模块课程取代了过去的线性课程。其中,这里所说的模块,是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着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入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在新课程方案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与我国传统课程相比,模块课程具有以下鲜明特点: 1综合性。与传统课程中的单元结构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即每一个模块都哟模块都以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为核心,模块中样,学生在模块课程的学习中所获得就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和单一的技能,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 2相对的独立性。即模块都是以科目内相对独立的内容为基础,并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都有其明确的教育目标和特定的主题内容。模块和模块内容之间虽有一定的学科内容上的逻辑联系,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很密切,并不一定都具有必然的序列递进关系,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即,每一个模块都可以与其他模块、其他学科发生多种可能的关联,从而使统一的课程体系呈现出动态性及多样化。 3灵活性。传统的高中课程往往以单元的方式来设计,单元与单元之间往往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学习必须要个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灵活性较差。而新课程所采用的模块方式,由于不同的模块均有着不同的主题,模块之间相对独立,这样,在呈现并列关系的模块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以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并决定从哪一模块首先开始教学,甚至若有必要,也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性选择。可见,模块教学使教学组织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4开放性。模块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了原有的课程内容组织的线性的梯装序列,而是课程内容得以用多开端、多系列、多层级的方式进行组织,从而实现了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关联,这就打破了传统课程相对封闭的弊端,它一方面对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融入课程,沟通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而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开放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进入课程,实现模块主题的不断更新而提供了前提。 高中历史论文: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焕发新的色彩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以明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让历史课堂焕发新的色彩,教师要熟练地驾驭教材,严谨的课堂结构,优美的课堂语言,画龙点睛的小结。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教会学生无限的历史思想方法和历史以外的各种东西。 关键词 熟练地驾驭教材 严谨的课堂结构 优美的课堂语言 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获取知识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以明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的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认真探索的教改课题。如何让历史课堂焕发新的色彩?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和思考,谈几点体会 。 一、熟练地驾驭教材 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备课时,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居高临下地讲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读教材,掌握历史阶段特征。 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曾被一些史界同仁形象地称为“压缩饼干”。因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必须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 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节课一般涉及几个问题,那么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 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严谨的课堂结构 严谨的课堂结构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我认为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课堂气氛“严”与“活”的关系 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气氛控制能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二)培养能力与思想教育、传授知识的关系 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例如:讲述完德意志的统一后,可如下设问:“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英、法、美、俄、日、德等国分别具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这样,不仅保持了学生的思维热点,有助于学生联系性思维,而且也拓宽了学生对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必定要经过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理解的空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教学过程中“疑”与“释”的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是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设疑的目的在于释疑。释疑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教师讲授法、学生思考法、师生讨论法等等。教师应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若是概念性、知识性的问题由教师直接解答,如:“什么是五色旗?”、“沙文主义是指什么?”;分析理解型的题则应引导学生回答,如:“为什么一定要发动内战?”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的阶级属性,然后剖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及国际形势,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所以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所说的:“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因此,教师必须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美。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你一进教室,学生就兴奋,就会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这确实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而这种高超的教学艺术则来自教师渊博的知识和对专业课的精深理解和熟练把握,来自教师的禀赋和气质。例如:“亚洲的革命风暴”与“亚洲的觉醒”的时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学生容易记错,我简练地用“革命风暴刮起后把沉睡的亚洲人吹醒了”,一句话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很牢。 教学艺术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主要是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富有科学美,外在美主要指教学表达的形式美。如“字字珠玑、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美;层次清晰、简洁明了的板书、板图美;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教学节奏美;起伏有致、疏密相间的课堂结构美;启发诱导、虚实相生的教学方法美等等。我们应该长期不 懈地去努力、去探索达到上述完美境界的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实现质的飞跃。 四、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复习小结。一节课的小结应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复习归纳本节所讲核心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并找出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如讲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时,可归纳为五个战场、四次会议、三次转折性战役、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使学生不仅记忆牢固,而且知道本节的关键所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在小结中,我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课后学习布下疑阵,以诱发学生渴望知识结论的愿望。 课堂教学最后还应注意目标反馈讲练落实,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练习强化记忆。 教学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 劳动,教师应在严谨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让我们要凭借有限的四十五分钟、有限的历史内容让历史课堂焕发新的色彩。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学奋斗的目标。 高中历史论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从“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一句话中,我们不难理解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历史教学倾向于背记历史知识,更多的,我们学会去应该思考历史。因此,我们开展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中历史教学不能简单地让学生背诵课本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从而让学生对学习历史的意义有更深的了解,同时从学习历史中明白道理。这就是我们要提出的素质教育的问题。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下,所提倡的理念之一。 一、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内容 历史是一门很综合的人文社会学科,对人成长过程影响很大,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来说,我们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践素质教育,主要从文化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等几个方面去加以培育,把学生培育成文化知识丰富、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才。 首先,关于人文素质的培育。人文素质首先表现在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上,所以要加强素质教育,就必须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历史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窗口,是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要找出好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并对历史有明确的“时间”线索的了解。能够对基本知识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并能把历史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分析问题。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历史中获得的历史意识来考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培养正确的社会认识,培养对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即所谓“鉴往知来”、“以史为鉴”。这一点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新课改的要求。 其二,关于道德素质的培育。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历史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思想政治素质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教育等。历史教材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人量的材料。尤其是,今天的学生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下,爱国主义日益隐性化,这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育,而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合适的。通过学习历史,知道我国古代有很多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的科学文化成果、如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历史上与外敌的抗争等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热情。比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等等。 其三,关于心理素质的培育。心理素质包括广泛的兴趣、积极的情趣、奋发的进取心、健康的个性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习的原动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尽量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其奋发的进取心和健康的个性心理。例如,生活坎坷、学习困难的学生,对历史上苦学成名的人物就容易产生“亲近情缘”,有认同感乃至热爱,从而对这类历史人物做出较高的评价。女同学对武则天、秋瑾的事迹记得牢,评价也相对高些等等。把历史人物和重要励志事件等结合班级里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培养他们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方法 素质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节课,一个问题,都必须时刻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认真备课,找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发散式思维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①教师必须加强自我素质的修养和提升,转变观念,不搞应试教育,而要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基本依据,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先驱,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接班人的使命,教师必须自觉地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需要。②教学过程中适时增添史料,适当用央视“百家讲坛”式的解读,增强趣味性,丰富课堂,把学生“拉”入教学中,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生思维。③尽量避免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要求学生,而是充分构建民主化教学氛围,让学生参与历史事件的讨论,从而在讨论中学习知识,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④对可以提高学生素质的知识点上一定要深度挖掘,比如历史典故,历史名人等方面。⑤改进、更新教学手段和技术。素质教育迫切要求我们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地改进和更新课堂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影视、电脑等先进的电化教学手段和技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增强历史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进一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是一个多方面、多视角的教育,需要我们同行不断探索。当然,素质教育的受众是学生,但最关键的是教师,因此,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希望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同仁都能站在时代的高度,用自己的理念、智慧去帮助学生打开启蒙之门。 高中历史论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三维课堂教学 《课标》要求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命等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近两年实施新课标教学的实践,就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和达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第一, 实行“看、读、说、评与析、导、启”教法,落实“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专题学习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具体的历史史实和抽象的历史认识两部分构成,它包括三方面的主要内容: 首先,是具体的历史史实。具体、真实的历史史实是构成历史的基本材料,它是由一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进行的具体活动组成的。因此,这类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就构成了具体历史史实的基本元素。对这种知识实行“看、读、说、评”教法。 例:在“选修I”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梭伦改革”中的“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一目时,为了帮助学生迅速完成记忆目标,教师首先板书关键词:雅典地理、荷马时代、贵族政治、平民暴动,然后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别予以简释。这种教学设计的思路是:经过学生这样的一看、一读、一说和教师一点评,学习者对于“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历史时间、政治发展等都有所了解,既能强化记忆又能简化理解,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是一种教少学多的选择。 其次,是基本的历史概念。它是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识,掌握某一学习领域中的基本历史概念可以使学生抓住该概念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本质,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分为:分类性的历史概念和抽象性历史概念两种。对这部分知识就用“析、导、启”三步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到“资本原始积累”概念时,先通过教师的讲解,阅读历史文献、观看图片或影视录像资料等方法,形成有关的时间印象、空间印象、实物印象等,并了解其内在关系,把握其本质,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科学的概念。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规律。 再次,是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本质性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预测。历史线索和规律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思维形式,通过对历史史实和历史概念的判断、推理而形成的一种认识上的升华,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等。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途径。例: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分析比较,可以得出“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国情下,改革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途径”的规律;通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德国的统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等实例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规律的正确性,这样就会把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历史变成某种公式的图解,便于学生掌握。 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标要求完成的能力培养主要包括历史技能和历史认知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 首先,历史技能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见的显性技能,也称操作技能,如绘制历史地图、表格等;另一种是在人脑中进行的隐性技能,又称心智技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主要培养的是隐性技能,其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历史材料的技能、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编制历史图表的技能和表述历史的技能。包括要求教师善于利用课本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逐步提高能力。 例,讲到《选修I》“雅典民主政治”中“陶片放逐法”这则材料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实行“陶片放逐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它有何实质性特点?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何借鉴意义?其次,历史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高中历史教育的认识能力培养主要有一般性能力和学科性认知能力。在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这两种类型的能力都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例如:讲“选修I”商鞅变法后进行小结,我给学生这样一道题“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一特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各有什么反映?其内在联系如何?”这样使学生便于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的认知能力。 第二,课堂教学要彻实体现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灵、活、巧,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新课标在教学目标上较以往有很大的变化,增加了过去没有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的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方法”指的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即学法,就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学法指导。“过程与方法”的确切表述应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如何操作,即程序性知识)来学习什么知识(陈述性知识),让学生学会怎么样的方法(程序性知识)。从认识论看,学习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形式,它遵循着认识活动的普遍规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看,学校教育中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双向传递过程,其中包括由教师到学生,再由学生到教师间的信息输入—— 储存——加工——提取——反馈两个基本环节。 从老师角度看,学习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从学生角度看,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自身发展和兴趣领域的需要,在教师的示范、指导和组织下,有步骤地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需要能力的过程。因此,历史学习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历史教学目的与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学双边活动,使学生在知识、认知和情感方面发生心理变化,并且形成和发展个性的过程。 其次,方法要灵、活、巧。课程观念的更新为历史教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有一个根本性转变,即由教学管制者变为教学民主管理者;由文本知识灌输者变为历史学习引领者;由历史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学习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法(被动接受学习、无目的的活动学习、解题式学习、死记硬背的被动思维)转变为新课程的历史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主动接受学习、主动开展历史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填鸭式灌输,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重在知识的传播,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至于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忽视,在新课标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自主性探讨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新课标特点,切实做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在学中得到好的熏陶与锻炼。 例:人教版教材在每个单元前有“学习建议”一栏,“历史必修I”第五单元的“学习建议”有这样一项:“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观看电视文献专题片《共和国外交风云》,也可观看新中国外交五十年成就展,或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相关资料”,这些建议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感受历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适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0世纪50年代,英国思想家波兰尼首次提出知识应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数学公式来表述的,隐性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教师仅靠书本上的形式加以传递是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课标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表明把隐性知识的教育提到了重要地位。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应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即教育者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主体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尝试和实践中形成个性化的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涉及到“为人师表”的问题,教师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例:在讲“选修I”的“梭伦改革”中“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这一节内容,梭伦改革由于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面对各种压力,选择了出走,学生了解后,有的笑了,有的说:“真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对此,我抓住机会,反问学生:同学们,你认为梭伦的选择可取吗?应如何看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应如何对待?有的大学生面对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挫折、就业的困惑而选择了轻生的做法,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面对困难与挫折,弱者选择逃避,强者选择面对,寻求最佳的方法与途径解决困难和战胜挫折,从而对学生进行健康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目标针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从三个维度提出要求:对个人而言,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树立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意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对国家和民族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对世界和人类而言,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教师在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时,不但要把自己也列入受教育者的行列中,成为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示范者,而且要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觉地走向人类神圣的精神殿堂。 高中历史论文: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要】历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对高中生了解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好历史课程,对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适应将来日趋激烈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加紧进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高中历史教育模式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师资力量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研究相对薄弱,不能真正把新课程理念具体落实到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完善。本文立足于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发现在创新能力已经日益成为制约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只有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育的突破口,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在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历史教育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素质教育的使命。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改革;思考 一、引言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可见,历史教育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高中阶段,正值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好历史课程,对高中生了解人类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教育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是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对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适应将来日趋激烈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正在加紧进行,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制约着我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 发展和完善。 二、改变传统评价模式 2.1改革考试制度 在传统的基础教育中,家长、学校、教师乃至全社会都以分数作为评定一个学生发展、一位教师教学水平、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一个地区教育发展的唯一指标。考试有着不可避免的指挥棒作用,许多教师眼中"见分不见人",主张"考什么,教什么,评什么,做什么",完全不顾教育的目的和教育规律。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则异化为分数的奴隶。当一切都以考试和分数为中心的时候,课程改革就只能在教室外徘徊,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因此,要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就必须要改革考试制度,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观,逐步形成对评价的认识,淡化急功近利思想,杜绝弄虚作假的风气,同时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对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进行道德教育。 2.2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2.2.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更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改变过去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高中新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持。其次要重视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化。要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惟一手段,将考试和其它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历史评价方法应结合具体的评价内容,体现出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避免单一的量化评价方法的现象。例如,让学生对本地区近代以来交通方式的变化进行调查,认识交通进步对当地经济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并撰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可以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倡导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纸笔考试和其它方式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历史学习评价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 2.2.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高中历史新课程评价要建立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首先,要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这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基础。其次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一方面,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旨在发展教师的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素质 3.1加快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更新 为了迎接历史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 主管部门的教育管理者首先应更新教育管理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维,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定位思考,积极确立一切以服从于教育改革、服从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服从于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服务理念。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理念和评价机制,积极探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方案,逐步由现行的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定学定教的唯一评价机制过渡到以学生素质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综合提高为目标的多元化教育评价机制。作为基础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还应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有计划地、系统地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新的教育理念,争取使新课程理念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形成社会支持、家长参与的改革局面,为新课程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2推动高中历史教师理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教师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动力,教师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目前我国的教师队伍素质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职业道德状况不尽如人意,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有离职倾向。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清苦,待遇低,也有的教师对工作不感兴趣;其次,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师的知识广度、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都未达到应有的能力要求:第三,教师的业务状况堪忧。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少数教师经常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大部分教师不会运用,县镇的农村教师现代教学手段更为薄弱。第四,教师的知识更新不足。有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业务学习,特别是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创新思想观念和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欠佳。 有怎样的历史教师,就有怎样的历史课程。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与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 总之,只有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教育的突破口,培养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对高中历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在提高教育者创新能力和历史教育素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历史赋予高中历史教育的使命。 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新课程改革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尤其是家长)做好宣传工作,有计划、持续不断地向全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精神,营造课程改革舆论气氛。在全社会掀起浓厚而又热烈的改革气氛,建立一种社会、家长有效参与课程改革的新机制,大力争取家长与社会的支持。课程管理者和课程改革的发动者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和舆论工具,大力宣传,扩大声势,让社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体会到改革的必须与重要,急迫和不可逆转。为了引导家长感知课程改革,学校可以举办新课程教学活动开放日,把家长请进学校课堂评教评学,印发致家长的一封公开信,制作大型课程改革宣传展板,张贴标语和课程改革歌等,向家长宣传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课程改革主要内容、课程改革理念、课程改革与家庭教育等内容,使家长了解为什么搞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什么、家长怎样支持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等问题,并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通过多种办法和途径,解决家长的疑惑和问题,让课程改革深入民心,产生积极的、广大的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加强同社区的沟通,充分利用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展新课程教学,使学校、社区、家长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形成合力。 高中历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点滴思考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要改变过去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努力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进行,甘肃省也即将进入新一轮改革之中,因此有必要提前去思考高中历史学习评价的变化,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数。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 1、全面实施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领高中历史课教学,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2、突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历史课教学规律,利用历史学科特有的人文教育的素材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在成长中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引领课堂教学,推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贯彻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和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艺术性。 4、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平台,通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激励和促使教师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学术研究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1、对教学目标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有对教学目标的评价。 (1)教学目标要全面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不全面,实际上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的追求不全面,或者对某方面目标的追求有所忽视。 (2)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 教学目标是否合适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要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标准,其目的是引导历史教学向符合教育科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向转变。 (3)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活动就好开展,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就容易实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方案在实施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无法按原定教案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必要的,有教学目标可以规范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按照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是,教学活动是双向的,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由教师单方面来进行的。一旦激活了学习的主体,由我来教你来学,变成了我要学,我要主动探索,主动提问,主动刨根问底。因此,教学目标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或重新考虑。关键是这种修改和变化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高尚的、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2、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过程要由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共同完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应当分开。不然,在强大的教学传统的影响下,很容易用评“教”代替评“学”。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首先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集中表现为两点: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情境。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和调控就应该向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的方向来进行。就应该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在实践中学习。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是启发和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方法。现在,我们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展现和形成,需要有一种充满矛盾的、可以使思维活动启动的新情境,需要具备一种开放、进取和无所畏惧的心态。这种心态只有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质疑、探索,经常受到鼓励的情况下,才容易形成。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通过教学要实现发展的一方。课堂评价是过程性评价,主要不是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当堂记忆程度。对学生课堂评价的最重要标准应该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可以考虑从三方面来评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一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广泛性;二是思考问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三是围绕教学问题的交流互动。3、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首先要考虑各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此外,还要考虑课堂气氛的宽松度、融洽度和师生的精神状态,因为这是师生共同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师生兴奋、进取、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对学习内容有兴趣,思维活跃的表现。 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1、课堂观察法。进行听课活动,包括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观察。对学生学习的观察有五个维度: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和生成状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也有五个维度:组织能力、注意中心、教学机智、教学态度、教学境界。 2、访谈法。对学生、教师的调查访谈是一种有明确评价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3、测验法。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实际,拟出一定的题目,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所得及教师教学的效果。 4、问卷调查法。依据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问卷,了解各教学要素的实施情况及达到程度。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要尽量简明,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历史素质教育呼唤全面评价,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只有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才能使历史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高中历史论文: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初探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的进步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应用于中学的课堂教学中,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网络教学大致可分为:运用校园局域网传输教学资源,辅助教师讲课的教学形式;运用网络教室学生人手一机的环境,教师通过计算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运用某种专线(有线电视线等)传输录像资料或计算机课件,超时空的远程教学形式,以及将校园局域网与互联网结合使用,使用部分互联网上信息资源的教学形式。本文主要就应用学校网络教室进行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条件 1.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校园网络环境的改善。 90年代以来,中学校园计算机网络从无到有,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不断改善。仅在天津市,不少中学已经建成校园局域网和网络教室,一些学校还特别注重网络的升级、扩展,使之能够兼容各种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网络互联性,适应高速、多媒体传输的需要,并实现了与互联网的连接。在此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将校园网延伸到各教研组,使教师不但能够在办公室中调取本校教学资料、制作简单教学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传输至教室应用于教学,而且能够在办公室中通过校园网浏览Internet上的信息,随时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资料;建立电子阅览室,教师以及学生能够在电子阅览室查阅各种图书,并能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外部资源以Shockwave形式和Webpages形式向社会提供部分自制教学软件等目标。 2.师生应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兴趣和技能提高。 天津市进行新课程计划试验以来,高中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普及,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字输入速度,而且掌握了上网、浏览、下载以及在网上信息的方法。设计编程、制作主页也不再是个别计算机爱好者的“专利”,仅在“天津热线”的耀华中学网站上的学生班级主页就已达19个。不少学生不仅对计算机和网络非常熟悉,而且将其作为课余学习、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样的条件下,多数学生愿意进行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学科课程的尝试。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天津市各中学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成为许多学校对中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有些中学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计算机技术培训,任职初期必须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作汇报课,有的学校采用定期轮训的办法等,使青年教师达到独立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水平。历史学科的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分别掌握了AnimatorPro、Photoshop、PowerPoint、FrontPage、Flash、Authorware等多种工具软件的使用技术,取得自行设计、制作课堂演示型教学课件的经验,教师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改意识加强。开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因材施教的途径。 3.当代教育理论的支持。 近些年来,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代表的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界逐渐盛行,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师生关系观等,促使教学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接受教育观、共性至上教育观逐渐向自主教育观、个性发展教育观转变;人的整体素质观。注重培养创造能力的人才观进一步明确提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建构主义的理念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被实践。因此,一些历史教师在接受建构主义理论的同时,开始以“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理念设计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促成了理论与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初步结合。 二、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1.自主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淡化强制与约束,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与诱导,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在一定意义上加速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指导者的转变,弱化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约束,有利于自主学习的进一步实现。针对历史学科网络教学的上述特点,网络软件的设计,首先应该立足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网络上向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可以选择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检测练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组织、指导学生学习活动,在不同范围内解答疑难问题,随时调控教学进度等作用。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设计了学习步骤建议: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基础知识后完成一份论证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作业)了解学术观点(史学界对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的几种不同观点)阅读学习资源(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治、经济、社会阶级关系。文化、教育、军事等多方面图文资料)进行检测练习展开网上讨论完成作业进行网上交流。每个学生都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人的学习活动:每个学习环节的时间 ,重点阅读的内容:自己赞同的学术观点,完成作业的方法(如:是以大量下载信息为主,还是以独立撰写为主),学习环节的重复和缺省(如:反复阅读、边讨论边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阶段性交流,不参与讨论直接进入作业环节等)。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这样,虽然学习步骤建议是线性的,但全班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是各不相同的、非线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对阅读、讨论、作业进行个别或普遍的指导、帮助。 2.启发性原则。 在一般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精心设计语言、教具,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道理的。在网络教室中学习,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资源是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方法也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事先设计好再由计算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课上师生之间的口语交流较少。因此设计历史网络教学软件应特别注意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资料,设计启发学生思考的提示语言及出示提示语言的恰当时机,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使不同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或教师本人的适时启发下,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坚决避免网络上的“满堂灌”。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旧本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提供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以及社会风俗、服饰等方面的大量历史资料,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观察图片、统计图表,在教师的启发和同学间的彼此提示下,很容易发现: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不但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学习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服饰(和服与西装的对比图片)和生活习惯(鹿鸣馆的交际舞会图片)也开始西欧化。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应的原理思考,就很容易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作出判断。另外,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情况用计算机向全班或某个学生发出提示性语言,指点学习思路,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使之达成学习目标。 3.交互性原则。 即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采用人机交互作用的方式,使计算机提供各方面的历史信息“刺激”学生,学生又把自己学习思考后的“反应”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随时可以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根据其历史学科的实际水平,提示学习思路,确定适宜的信息传输量,自动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进度。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网络软件中,就设计了自我测试发生失误的导学提示,如:在考查“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殖民地经济发展的主流”一选择题中,当学生作答失误后,计算机就会提示:“这个问题教材讲的比较简单,请看本课的[基本线索讲授],要详细了解请看[超级链接2]‘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在[超级链接2]中提示:“学习时应特别注意:北美殖民地形成统一的市场,表明北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部小农经济与南部种植园经济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北美经济朝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提出自己的经济、政治要求,承担起领导民族革命的任务。注意结合本年级政治课所学基本哲学观点,理解什么是当时北美经济发展的主流。” 4.层次性原则。 是指在设计历史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时,应根据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提出基本、较高、发展特长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维空间,在计算机或教师的启发下,使每个人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从而解决因学习目标单一,导致班级中部分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过重,部分学生学习愿望得不到满足的问题。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网络软件中,设计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风俗、服饰等各个方面文字、图片、统计图表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资料,除少量必读内容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资料的内容和数量。设计了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一、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简要论证自己的观点(用一、两条史实);二、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三、你认为明治维新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详细论述自己的观点(用多方面史实论证,同时说明不同意其他观点的理由)。设计了几种完成作业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独立撰写论述明治维新性质的作业;用简单的语言将下载的网络资源连接起来,形成自己的作业;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作业,使学习尽可能地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5.合作性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在班级教学环境中交流是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而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适宜环境,也可以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空间。因此,设计网络软件应特别注意将个性化学习与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即围绕一些历史问题展开师生间、学生间、个人与小组间、小组与小组间,以及班与班之间的网上讨论、交流,使每个人(学生、教师)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相互激发学习的灵感,优势互补,最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高二《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日本明治维新”的网络软件中,编制了支持网络讨论、网上留言、保存讨论或留言记录、显示讨论或作业内容的程序,设置了“网上讨论”、“讨论记录”、“网上留言”、“观看留言”等栏目,网上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浏览或下载信息。学生在学习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进入“网上讨论”环境,选择向教师求教或是与同学切磋,不同范围的交流贯穿始终。 6.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主要是指学习内容的开放性,计算机网络与传统教学环境的一个显着区别,是可以向学生提供近乎无限的学习资源。设计历史学科网络软件要充分运用这一优势,结合高中生学习的特点,尽量开发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做法之一,立足校园局域网,尽量查找、利用互联网上历史学科资源,采用下载信息、创建链接等方法加强校园网的功能。如:“文艺复兴”一课网络软件,设计了校园网与在天津热线上运行的天津教研网站历史学科主页的链接,在天津教研网历史学科网页中有较多的关于文艺复兴的图文资料和互联网上文艺复兴站点的域名,这既能大大丰富校园网的教学资源,又能为学生深入了解文艺复兴问题,进一步探究这一段历史提供自学的途径。做法之二,软化学科边缘,向学生提供与历史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如:给学生提供中国古代大运河河道变迁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图文史料,提示学生结合地理课所学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等知识,运用正确的 史学观点,分析交通运输线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关系(高三“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软件设计思路人 三、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通过近年来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证明,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科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学生可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全班学生都只能听什么,课本里有什么,学生只能看什么的被动学习局面。 (2)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记忆结论,而是更多地接触到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通过对原始材料的阅读、分析、运用,有助于学生处理材料和历史阐释能力的发展,使学生逐渐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能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某项作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求解疑难问题,打破了传统课堂交流在时间、人员、内容上的局限,大大拓展了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学生在网络上学习时,要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进度,这些有助于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为适应未来学习的需要打好基础。 (3)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延长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调控能力,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了互助精神,使学生具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2.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1)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以如何讲好课程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出发点,而以计算机辅助教育的模式中,让学生们占据课堂的中心地位,根据他们的学习要求及进度来对他们进行不同的辅导。教师不再充当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更加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一定的跨学科知识,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组织、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积累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有许多因灵感激发的精彩应答场面瞬间即逝,其间显现的创新思维活动无法再现出来以启迪后人;学生作业中反映出学习的成就与不足,也很难为以后经历这段学习过程的师生借鉴,造成一种无形的教育浪费。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可将许多讨论、作业情况保存下来,供其他教师、学生分析、点评、学习、借鉴,成为一种与历史资料同等珍贵的教育资源。 当然,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弱点,如:(1)教育成本明显增加,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开发适用的网络软件外,计算机设备的耗费大,也使很多学校难以负担;(2)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大量信息面前,有的学生出现了求新、求快、求刺激而不求甚解的倾向,容易出现盲目下载别人材料的“抄袭作业”行为;(3)师生之间口语交流明显减少,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所减弱等。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解决。但是不可否认,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更好地完成高中历史教学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的任务 高中历史论文:论高中历史课改与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构建 【论文关 键 词】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地方高师院校 历史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历史课程体系变化很大,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地方高师院校只有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世界史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才能构建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来,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陆续展开。此次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原则,构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以培养中学历史教师为主的地方高师院校应针对这一变化进行改革,构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历史课程体系。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 (一)模块加专题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 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不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采用“模块”加“专题”的课程结构,建立起注重基础与综合、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并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的历史课程体系。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六个选修模块包括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模块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及相应的学习内容。每一“模块”由6~9个围绕一定主题、具有相近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学习专题组成,在内容上体现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历史学科的特点。 (二)综合性和时代性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内容特征 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再像过去强制地把某一历史阶段的内容划为必修或选修,而是根据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根据历史学科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确定新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不仅继续重视政治史内容,而且加强了思想文化史、文明史、社会生活史、科技史和教育史的内容,特别是增加了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内容,如“人类起源之谜”这一内容,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又离不开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包含了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动物学、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同时,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内容。如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等与社会进步和学生经验相联系的课程内容。而六个选修模块课程的设置,旨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三)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的突出变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地不断推进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密切,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成为时代的需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在这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世界史内容大幅增加。如高中历史新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来高中历史课程没有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缺陷,增加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梭伦改革”、“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玛雅文明的消失”等内容。在世界近现代史方面,增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内容。在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共25个专题中,世界史有11个专题,占44%;选修模块总共41个专题中,世界史有28个专题,占68.3%;在必修和选修总共66个专题中,世界史有39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59%。在高中增加世界史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二、现行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一)与中学历史课程体系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主要是按照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文件构建的,该文件规定师范历史专业的主要课程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通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史学概论、中国社会生活史、版本目录学、训诂学、史源学、史学论文写作、历史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这种课程设置强调历史学科本位,一些如史源学、训诂学等极具专业性的课程,在地方高师院校只是培养方案里的摆设而已。近年来,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调整,但其课程体系仍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先行实施高中历史新课改的江苏省,有专家在对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新近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江苏这样教育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由于观念、体制、师资等方面的因素,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并未随着中学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其所培养的学生自然无法迅速适应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中国史和世界史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 大学历史学专业本国史和外国史的比例应均衡发展,且外国史的比例应适当增加。据北京大学高岱教授的调研统计,美国哈佛、耶鲁等大学的历史学系,从事外国史的教学人员占2/3左右,而且在这些大学中,外国史还是所有非史学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通选课;韩国、日本主要大学的历史系,从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也占到2/3;俄罗斯主要大学历史系约有50%的教师从事世界史教学研究。[6]而我国世界史学科在整个历史学科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3。尤其在地方高师院校,在一个30~40人左右的历史系,只设一个世界史教研室,只有3~5人从事世界史教学,基本上只能完成几门世界通史课的教学任务,无法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可以说,多数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课程体系是不完整的。从前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师范历史专业主要课程也可以看出世界史在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和地位。这既不能适应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也不能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及时作出调整。 (三)历史专业教育课程不足 在我国,一般师范院校都较为重视普通教育理论和技能,而忽视专业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高师类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少,比例低,教育实践时间短。[7]目前,在高师历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教育类的课程主要由“老三样”(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组成,且主要是公共教育理论课程,针对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教育理论课程严重不足。 三、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新课程体系构建 (一)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师范院校“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8]结合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变化和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需要构建新型的历史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指挥棒。近年来,不少地方高师院校在调整历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地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过分强调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师范性特点,脱离了地方师范院校实际。而部属重点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早在本世纪初就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等问题进行研究,确定了“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深厚的历史科学知识和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的中学历史工作者”[9]的培养目标。一所部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业都把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合格的“中学历史工作者”,作为地方性高师院校的历史教育专业更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服务基础教育,为中学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的综合素质高的合格的历史教师,其课程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其课程设置要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服务并引领地方历史新课程改革。 (二)构建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体系 首先,课程体系要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在构建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时,必须保证能使学生对人类历史发展大序、框架和规律有基础性认识。因此,可在保证基本教学课时的前提下,将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两门通史教学时间从三年压缩到两年。同时增加系列的专门史课程,即开设中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以及宗教史、文明史、环境史、科技史、教育史等主要专门史课程,凸显历史学科的专业特色,系统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较为全面系统的感受和认识。其次,课程体系要纳入其它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历史学科是包罗万象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0]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构建历史专业课程体系时,有必要纳入人文地理学、考古和文博、民俗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内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的原则,既注重专业学习的科学化,又考虑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一些本专业教师无法开设但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非常重要的课程,如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等,可通过学校平台,与其他院系协调,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第三,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际。一是要增加部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如近代以来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价、探索历史的奥秘等。二是要增加部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如地方史、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四,课程体系要突出历史专业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强化历史教育专业的师范特色。除传统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外,应增加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历史教育学、历史课件制作、史学名着研读、史料分析、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加强历史微格教学、教育实习等课程建设,强化师范生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历史专业学生所必要的专业教育理论与教育技能。 (三)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与教学 2011年,世界史升为一级学科,如何完善世界史学科体系成为一个迫切问题,作为地方性的高师院校,更是任务艰巨。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高师院校的世界史学科很难像综合性大学一样覆盖世界史的七个二级学科,但可以逐步朝这一方向努力。高中世界史的比例已接近60%,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已走在了地方高师院校的前面,作为为中学培养师资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至少应努力适应这一变革,在课程体系上作出调整。具体而言,首先必须保证世界通史系列课程结构,逐步确立和完善外国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几门主要的专门史课程,以及与高中新课改直接相关的专题史,如世界改革史、世界文化遗产等课程,其次是建立一些拓展学生视野、适应时展的世界史专题,如世界科技史、世界现代化研究、经济全球化研究、国际关系史、恐怖主义研究等课程。此外,可开设周边国家史、亚洲史等课程,侧重研究与中国有关的经济、文化、边疆政策等内容。因此,无论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发展的需要,还是高中历史课程改 革的需要,地方高师院校都应加强世界史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对接是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尽快加以解决。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只有教学内容等同步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地方高师院校历史课程体系。 高中历史论文:谈如何把高中历史融入德育 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2历史中的德育资源 历史的长河总是给人留下许多启示,璀璨、辉煌历史带给每个国民的财富是数之不尽的。在现今德育问题上,我国古典文化留下许多千古名篇,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屈原的《离骚》,给人以心理上的提醒和涤荡,时刻警醒自身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道德,真正做到从内到外的优秀。从我国历史长河分析,伟大的智慧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延续,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炎黄子孙繁衍生息。 1)历史政治制度。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政治制度建构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进行剥削与压迫。在当今民主、平等、自由的社会,教师应教育学生透过古代的制度来学习、认识现今的生存之道、政治政策和法律制度,清楚地认识到古今社会的不同。在政治上,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认清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充分理解国家做出的各项决定,努力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识到人类发展的脚步和基本规律;在法律上,应该使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里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在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要认清相对应的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我国历史上萦绕着浓厚的政治、文化、经济的气息。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了享誉海内外的文明古国。通过认知我国古代的文明和了解灿烂的文化,应该使学生认清现今的社会趋势,跟随国家发展的步伐,透过古时的政治制度清楚地认知自身所处的时代,确立自身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历史杰出人物。我国历史上出现大批量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许多的辉煌,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和发展。其中为西藏历史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与唐朝的文成公主成婚,引进中原地区先进的造酒、研磨、纸墨等生产技术,与中原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上保持了友好的关系。这一和亲的举动不仅密切了唐和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增进了中原与西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教师应教育学生学习松赞干布在历史上的伟大事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培育和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和传统的教育。中华民族精神在实际意义上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上面提到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无论前方的道路是多么的迷茫,中华民族都坚定走过。如今更需要教育学生学习历史杰出人物的爱国精神、高尚品格,坚定热爱祖国的思想,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成自己的任务,让民族精神流传到每个角落,与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坚持不懈地拼搏。爱国,是每个中国人从心里发出来的激情,心中坚定的信念。这是一种直入心底的执着,更主要的是内心的尊严散发出来的一种不屈不挠和坚持不懈。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心里的正义感,对人生观和自我实现价值观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实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德育的发展,在现今的教育当中应该寓德于史,不断创新寻找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将历史优秀人物体现出的各种道德修养,在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归类,让学生在整理的时候加深印象,形成自己初步的、正确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在我国历史重要节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温习历史的那一天,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增强对祖国、家乡、自然、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影视再现。优秀的历史影视作品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能够生动地展现历史,通过人物和事例反映出古人的道德思想,对学生起到熏陶作用。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影视再现这一有意义的活动,满足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4)角色体现。通过班级组织活动,模仿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对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形象模拟。通过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视、听等手段把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真切地显示出人物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将远去的历史变为有形的,巩固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心中的印象。 4历史课外活动的培养 1)开展关于历史教育的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形式。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家乡、祖国、人民充满爱的信心,树立远大的理想。 2)利用历史文物、历史名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的体现。①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讲学,让学生看到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河山,认识到祖国江山的瑰丽宏伟,增加学生 的爱国情怀。②参观文物展览,由于文物的生动、形象、真实等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③通过各时期的古文物收集,让学生认知不同历史时代的经济、文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上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及其教学重点剖析 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既不能脱离城市环境逐年恶化的现实,更不能抛开宜居环境建设的根本任务。为了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从城市环境的角度对城市规划进行审视的能力,本文剖析了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必要性,并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及教学重点。 城市规划专业 环境影响评价 宜居环境 人才培养 一、开设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必要性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对区域规划、部门性规划、产业规划等的实施所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评价,并在不利情况下提出改进意见或替代方案的过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形成初期就参与其中,并贯穿始终,作为政府部门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从战略层次上重点论证规划中未来开发活动的布局、结构以及资源配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提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整体优化方案和综合防治对策,并从总量控制的角度提出规划中的可行项目和限制项目。 1.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促进了环境影响评价与城市规划专业的结合。2003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城市建设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编制规划应当注意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2.城市规划实践及教学中的现实需求。对城市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各个层次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前瞻性地考虑环境影响,避免或降低不利的环境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城市规划实践的现实所趋。虽然城市规划专业人才不需要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师,但是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意识和知识,可以增强城市环境教学内容对城市规划实践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规划工作者的综合规划能力和规划成果的质量,以及规划成果的成功审批。 3.城市规划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完成,归根到底,还是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健康的、有文化的居住环境。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工作者在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准则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保护与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立城市生态环境两方面着眼,合理选择适于开展城市建设的自然生态环境(包括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物理环境与植被、动物等生态环境);同时,着力营造城市内部的人工生态环境,通过绿化、环境污染防治、建筑物合理布局、减灾措施等手段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做到对外尽量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内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乡村关系和城市体系。 二、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重点――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中的宏观性、方向性和全局性问题,比如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等,并对城市发展中的重点专项或部门性问题提出引导性、控制性的框架,以指导部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这些内容一般是通过土地利用政策影响供求关系,对开发活动在整体上起到引导作用。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关系密切,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针对规划内容中的(1)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并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2)提出规划区内城市人口公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市中心、区中心位置。教学过程中应强调这两方面规划内容的环境影响具有长期性、宏观性和规划性,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突出强调这两方面不仅应对于整个城市,而且应对于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规划内容中的(3)确定主要交通设施的位置,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走向,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城市地铁、轻轨走向及车站位置;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容量;(4)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防洪、供电、通信、燃气、消防、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这两个方面主要涉及城市交通等市政公用设施,这些规划内容的实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居民生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也是目前城市环境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在教学中,加强在城市总体规划层次的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和意识,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同时,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也可为下一步开展具体市政工程项目提供有力指导和技术支持。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实施评价的重点应放在交通、能源、水务(供水与排水)、环卫规划方面。 3.规划内容中的(5)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6)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7)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及防治污染措施;(8)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风貌保护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历史文化名城专门保护规划。这四个方面涉及城市生态、环境、景观等保护与建设,是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的有力保证。此方面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规划目标的可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相容性,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公众对此规划目标的支持力度。 4.针对规划内容中的(9)确定城市防灾要求、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在教学中应着重分析规划的不确定性及环境风险,并强调从规划层次采取降低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及环境风险的措施和预案。 5.规划内容中的(10)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11)综合协调市区与郊区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这两方面关系到规划区内不同地区之间、规划区内外不同地区之间发展机会的公平。在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可能的社会影响方面。 6.规划内容中的(12)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可看成是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的近期实现,教学中应突出近期建设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研究,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三、结语 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环境影响评价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运用战略环境评价理论对城市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特别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特点、资源水平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可以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提出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相应的替代方案,克服因城市规划中某一战略盲目实施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统一。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初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城市规划初步课程属于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如何做好这门课的课程教学工作一直是规划教师探讨的话题。本文从笔者自己1998年至2003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习和在德国卡尔斯鲁尔技术与经济高等专业学院学习建筑学和斯图加特技术高等专业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认识出发,对现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尝试与建议,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初步 课程教学 改革 一. 城市规划初步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近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开展起来的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的设置也一直都处于不断改革与探索中。城市规划初步这一课程作为学生从一般专业知识的学习到进入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过渡课程,很多院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再到有,设置上一直处于非常尴尬境地的过程。究其原因,主要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1) 学生对城市规划专业无认识。大多数学生在报考专业之前,只知道建筑学,对城市规划知之甚少。尤其在很多学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学生们只觉得分数高、进来不容易,能考进来就先进来再说,到了分专业的时候,都只想着报建筑学,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为建筑师可以根据自己想法设计、建造建筑。而对为什么要设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到底要干什么,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知之甚少,因此报读者也寥寥,以至于甚至有的一类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很多是报考别的专业分数不够而转专业进来的。须知,在我们城市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需要大量有创意的设计人员,城市也需要大量优秀的规划和管理人才。没有这样的认识,学生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无法了解城市规划专业的特殊要求,更无法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因此,城市规划初步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一大问题。 2) 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对于城市之中各种问题并不陌生,因此也有的的会对城市规划专业有偏向性认识。有些学生过于乐观,认为城市规划就是为城市勾画蓝图,城市规划师是一个城市的总设计师,其他部门都要听他的。有些学生则过于悲观,认为规划的图纸不过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最后不如领导或开发商们的一句话。这些偏向性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以及他们今后工作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本专业,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与氛围也是初步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专业课课时短,内容广而多。现在一般国内城市规划初步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从30个课时到64个课时不等。在这么短时间内,要讲解众多关于规划设计、规划原理、规划管理、城市建设史、城市经济、法律法规、系统工程(包括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供暖、道路交通…)等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知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短时间内面临这些海量知识,很容易让人迷失方向,无从选择。大部分知识点学生们只能听听,甚至连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就被一带而过了。老师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很难把握住这个度,讲过多的话后面的专业课就不好上了,讲太少又很容易提不起学生兴趣或前后不连贯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城市规划初步相当于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入门课,对于还没有正式步入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这门课起着提纲挈领、培养专业兴趣、为专业素养打下基础的作用。一般城市规划专业所要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基本工作方法都会提到,让学生们对今后的专业学习能够心中有数。不过如何在教学时注意理论与设计相结合,既让学生们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同时又与建筑初步区分开来,体现规划专业的特色是值得规划老师们再探讨的。其实这里列举的问题,大多数院校都有自己的认识,也提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下面仅以笔者的教学经历提出一些改革的尝试。 二. 改革尝试 1. 教学目的 1) 了解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内容,以及和建筑学之间的关系。 2)城市规划学科课程设计的意义及重点,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3)了解城市建设的基本过程和一些城市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升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信心。 2. 教学手段 1)绘制认知地图 方式:第一次课,每人准备一张A4大小的白纸,在限定时间内(一般15分钟到30分钟左右)手绘出自己所熟悉的城市或居住区、村庄,范围不限,表现手法不限,然后用简短的几句话向全班进行说明。要求尽量简洁,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明白所画城市或地块的布局、特点等。 目的: a. 对学生进行摸底。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乡村,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通过这个练习可以看出他们对城市规划的了解和认识,了解他们现有的基础和规划素养。 b.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画的内容肯定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地方,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图也会不一样。这样几十个学生凑在一起,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许多其他的地方,或城市、或城区、或居住区、或小乡村。不仅增进了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同时也拉近了他们与专业的距离,原来同一个地方,在其他同学眼里又是另一番风景。 c. 培养综合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手绘并进行说明,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如何专业的与人快速交流沟通的能力。手绘是我们国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传统训练学生的方法,一般是两年的时间,铅笔素描、钢笔速写、水彩、水粉、建筑画会全部训练到。当然现在电脑的普及和强度快速的更新能力使我们也越来越多的倚重电脑制图,很多学生对手绘表示不理解,甚至不屑一顾。国外的院校,没有像我们一样这么强调美术课,但是在各个事务所却非常看重手绘。在直接与客户的面谈中会发现,许多客户不会也很难看懂充满专业术语的设计图,因此需要设计师能快速用简洁流畅的手绘图让人明了他的设计意图。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一般方案汇报都会限定时间,在短时间内要用精炼的几句话或几段话让主管领导、客户、同行了解方案的精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否则方案做得再好,也容易消失淹没在冗长无趣的语句中。 图1:认知地图-学生习作 虽然学生在此之前还没有接触过城市规划的专业知识,但是一般都具有朴素的城市规划思想。从图1的学生习作可以看出,一些学生对城市规划布局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即使是对同一城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所表达的城市地图也截然不同。 2) 分析场地中人员活动方式 方式:课下自由选取不同的环境(广场、游园、食堂等都可)绘制平面图并标注使用该场所的人群,分析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使用状态。 目的:引导学生接触行为学的一些初步概念,知道规划设计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规划设计,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的使用而存在。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去了解不同人群的心理状态,为人性化设计打下基础。 3) 图底关系的认知 方式:让学生自选一城市地图的部分,用不同表现手法只突出建筑、公共空间、道路或者街区,利用黑白或其他简单图案的对比,展示城市的空间关系。 目的:培养学生对空间关系的认识,了解建筑单体与建筑群体、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街区地块与道路广场等等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尺度和体量的概念,注重体块的塑造。黑与白的对比,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完全不同于具象的描绘,但是却能表达丰富的内涵。 图2:图底关系-学生习作 图2是两位学生的作品,都是在表达图底关系,但是表现手法完全不一样。一个以单体建筑为主,展现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一个以街区地块为主,展示街区地块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不同的表现手法当然取决于学生所选取的范围尺度,但同时也取决于所要展示的不同的城市空间关系。 4)城市三维空间的认知 方式:让学生自选一城市地块,手绘表现其三维空间的形态,具体表现手法不限。 目的:使学生对城市的了解从二维的平面空间拓展到三维的立体空间上来,建筑的立面、建筑间距、周边环境、阴影关系、道路高宽比等等关系都可以从图中直观反映出来。 图3:城市三维空间关系认知-学生习作 上面四幅学生习作都体现的是城市三维空间关系。正是因为学生们运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因此也展现了不同的城市立体空间,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5) 城市规划专业工作方式的介绍 方式:以专题、开展课堂讨论、快速设计等方式对城市规划的几个工作阶段,包括现状调研阶段,分析现状资料阶段,方案阶段,成果编制阶段等进行演示和介绍。并学会利用各种电脑软件如CAD、Photoshop、SU、Google earth等软件认知城市、辅助设计。 目的: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快速方案能力、方案表现能力。城市规划专业的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因此需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以及恒心。 6) 专题讲座 方式:邀请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设计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一些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过程、经典规划案例的分析解读、关于城市热点问题的感想、设计院工作流程项目运作方式等等。 目的:通过介绍,拉近城市规划与学生的距离。规划专业并不是高不可攀,前辈们的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让初学规划的学生们大开眼界,提升他们的专业兴趣,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独到的方法,对今后学习工作生活中将面临的问题与机会有一定的了解。 三. 总结 初学城市规划的时候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城市规划专业即相当于万金油,神通广大可治百病,什么都涉及,但是其实它又不专精,离开其他专业的配合,城市规划也只是鬼话而已。而城市规划初步课程作为一门衔接普教与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的院校还不是很多,想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走的路还很长。因此,作为教学改革的命题提出,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专业引入GIS课程的思考 摘要:GIS课程在城市规划教学中非常重要。针对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对GIS训练较弱及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研究城市规划中的GIS应用,探索在城市规划专业中开设GIS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与课程设计指导两种方式来让学生熟练掌握GIS技术,加强对规划专业学生在GIS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训练,将有助于提高未来规划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GIS;教学 地形图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能够读出这些信息对于正确的规划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过去对设计师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规划专业在规划设计中所需要的量化分析和决策支持也日益增多,这种分析和决策对于空间信息及其处理提出很高的要求,仅凭人工经验的做法显然已经难敷需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综合性技术,其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能力使得其在园林城市规划行业应用非常自然,这方面国内已有不少先行者。 因此,对于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来说,探索在城市规划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和科研项目实践,将GIS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中,通过培养学生掌握GIS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来解决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索一种更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教学体系,并积极与市场接轨培养复合型人才积累教学经验,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顺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在城市规划教学中引入GIS课程的原则 (一)国内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GIS教学现状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试行)》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求城市规划专业学生需要了解GIS及CAD的基本知识等,在国家注册规划师考试大纲中,也明确列出了3S(GIS、GPS、RS)技术与城市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内容要求,把GIS等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列为《城市规划相关知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国内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相关院校也陆续开设了GIS课程,这也足以证明GIS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均设置了城市规划专业,且基本上都开设了GIS课程,但是,由于目前GIS技术在中国规划管理行业的应用因数据与资金来源管理与认识水平以及地方政府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仍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注重于建筑及城市物质形体、色彩、构图等专业技能的训练,对CAD训练较强而GIS训练相对较弱,有很多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大学生甚至不知道GIS是什么,这样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马上适应社会的需求。而英美等国家城市规划专业普遍重视应用GIS进行宏观分析和空间辅助分析,因此,在城市规划教学中引入GIS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符合交叉型人才的需要。 (二)构建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的原则 结合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现状,在融入GIS知识时,应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1.交叉性 GI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在内容上包含了地理学、地图学、测绘学、遥感、计算机软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等众多方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科的综合性和侧重性。在城市规划教学中融入GIS知识,可以从地理学的角度来思考,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融入到城市规划中,从而实现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实用性 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学习GIS的目的是将GIS运用到其具体设计与管理工作中,所以要紧密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我们可以把对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在系统的使用及维护上,而不是成为系统开发者,因此教学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GIS平台软件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日后对图形及属性数据进行某些处理;二是城市规划GIS信息系统的使用及维护,如图形与属性查询、叠置分析、缓冲分析、专题图的制作、统计制作、出图出证、新的图形及属性资料的入库等。 3.实践性 GIS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纯的理论讲述并不能够让学生详细了解GIS的强大功能。因此,在课程安排的时候,应该将理论讲授与上机实习进行有机结合,将课堂讲授与课下开设讲座、参观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合理分配学时。在GIS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随时与学生交流互动,特别是在上机实习中,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答疑、解惑,这样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感到困难、难于理解消化的内容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 二、在城市规划中GIS的应用分析 GIS作为存储、分析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技术,十分适合城市规划信息的管理和使用。 (一)在总体规划中应用GIS技术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各种自然条件的分析相当重要,可以应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模型应用功能进行城市规划预测评价、规划模拟和决策。 在做总体规划时,对城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时可以用到GIS技术,利用遥感卫星所获取的基础资料(有控制点等相关信息),在GIS软件中将其分类并进行面积的测算,就能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有一定的了解。在此现状基础上要对城市的土地未来发展有更好的把握,还可以利用GIS软件中所带有的预测功能对未来几十年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预测获取遥感影像图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分类以后还可以对某一项类型进行专题特征的提取和量算。 (二)在城市规划管理中应用GIS技术 GIS具有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功能,这一点是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都建有基于GIS的规划空间数据库,利用GIS数据采集功能可以提高城市规划信息获取的效率,方便地将多种数据源、多种类型的城市规划信息输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利用GIS的信息查询功能可以迅速提供用户所需的各种城市规划信息,包括空间信息、属性信息、统计信息等;利用GIS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可自动管理海量的城市规划数据,并进行城市规划数据库创建、操作、维护等工作;利用GIS的统计制图功能可将大量抽象的城市规划数据变成直观的城市规划专题地图或统计地图,形象地展示出各种城市建设专题内容、城市建设数据空间分布与数量统计规律;利用GIS输出功能可支持多媒体演示及基于多种介质的城市规划信息输出,还可用可视化方法生成各种风格的菜单对话框等。 从总体上看,在城市规划管理领域中GIS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与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主要用于城市动态管理和对城市重大问题、突发性事件进行科学决策的一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三)在城市规划编制中应用GIS技术 城市规划编制是指根据国家的城市发展建设方针以及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规模和布局,重点强调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和城市产业及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在城市规划编制中进行城市空间扩展和城市景观格局分析研究,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公共设施选址研究,城市交通网络研究等。在这些研究中最常用到GIS空间分析模块包括空间信息的查询和量算,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 随着三维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模型构筑于三维GIS平台上,可以运用三维GIS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的仿真模拟,这样不仅可以预测城市规划状态的变化,而且可以对各种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客观评价和选择,从而使城市规划问题解决得更好。实践证明把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应用到城市规划编制中,可为确定城市合理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提供科学依据,这必然会提高城市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精确性。 三、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中主要运用课堂讲授与课程设计指导两种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分理论部分和上机练习两部分进行集中授课,课程设计指导则根据该学期开设的设计课程的相关需要进行具体指导,整个课程分32学时16次课完成,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 城市规划专业GIS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GIS基础知识和有关软件的使用,其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在城市规划实践中涉及的有关空间数据与空间信息的基本概念,并学习GIS在城市规划辅助设计中的基本技术;通过上机实习使学生加深对所学GIS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一门GIS软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及维护GIS系统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指导这一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一些规划实例,从而找寻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 在城市规划专业引入GIS课程,加强对规划专业学生在GIS、RS等新技术应用方面的训练,积极探索新的城市规划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实际的课程教学和科研项目实践,将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中,将有助于提高未来规划工作者的综合能力,使规划设计方案更为综合完善、更有实际依据,规划管理行为更为规范、更有效率,规划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量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与经济发展。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工科建筑类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与思考,结合用人单位反馈的CAD教学中脱离实际工程的问题,探讨了在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教学中结合特色工程实例,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出在CAD课程实践教学中,适当突出综合设计环节,有助于城市规划专业人才更好地运用CAD表达规划设计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和构形设计能力。 关键词: 工科高校 城市规划专业 CAD课程 实践教学 城市规划专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交叉边缘学科。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主要有两类,即工科建筑学专业为主的高校和理科地理学专业为主的高校,这两类城市规划专业在专业基础教学方面有各自的特色[1-2]。工科建筑类高校开设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规划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3-4]。CAD课程在当中作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中间桥梁,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地形地貌图,还是景观设计及规划者设计思想的表达都需要通过CAD作为媒介实现。在本科教学阶段,尽管各高校都将CAD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但是在CAD课程基础教学过程中仅简单地讲授专业绘图知识,缺少实际工程项目背景下的绘图类课程的教学工作[5]。导致学生分析能力和图纸表达规划设计的能力较弱,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规划工作[6]。 一、CAD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在城市规划专业开设了AutoCAD课程,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科建筑类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开设CAD技术课程,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城市规划专业图纸能力;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空间构思能力和构形设计能力;第三,使学生能够利用AutoCAD软件理解城市规划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构思,并能够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 二、CAD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CAD课程教学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吉首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主要用人单位关于毕业生CAD应用实践技能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对AutoCAD软件中的点、线、面等基本命令都十分熟练,但是在实际城市规划工程背景下的作图、识图、制图能力欠缺。希望学校在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在工程背景条件下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徒手作图、识图、制图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提高实际工程实践能力。 (二)CAD课程教学缺乏利用工程制图语言表达设计思想的能力 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CAD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以AutoCAD软件作为教学平台,但在教学过程中以讲授常见的二维绘图命令和绘图方法为主,缺乏利用CAD表达设计思想教学内容。使得学生既缺乏城市规划方面的空间构形设计能力,又无法通过AutoCAD软件表达自己的规划设计思想,更无法理解其他城市规划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思想。 三、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教学改革 城市规划专业AutoCAD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能够阅读并绘制专业图纸,而且在深层次上让学生能够使用AutoCAD软件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理解其他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意图,并与之交流。 (一)应用工程案例教学 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应首先培养学生使用AutoCAD软件识图和制图等动手能力,这是从事城市规划项目的前提条件。但枯燥的绘图命令和脱离实际工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使得广大学生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CAD课程应以工程教育为基础,增加工程实例,按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以案例为载体介绍绘图知识,进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多年来通过对工程案例教学经验的总结,确定了以下三点原则: 第一,工程案例应涵盖CAD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并与上机实验教学有机结合;知识点通过工程案例加以具体化,然后通过上机实验教学巩固知识点,工程案例应与上机实验教学在内容上相互关联。 第二,要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工程,便于学生学习掌握,以便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三,建立工程项目案例库,要求每个工程案例都有相对完整的工程资料,使学生能够得到完整系统训练。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关专题的实践课程,使学生接触到实际工程,在2012至2015学年教学中,学生直接参与了这些工程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城规专业CAD课程工程项目案例库已有30多个案例的工程资料。 (二)分层次实验教学 城市规划专业CAD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根据城市规划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要求。首先培养学生利用AutoCAD软件掌握计算机绘图能力。(2)依据已经建立的城规专业CAD课程工程项目案例的特点,实验课程内容要遵循工程项目案例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本实验课程主要内容分层次设置实验项目,即: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三个层次,每个实验教学都是环环相扣,前一个实验环节是下一个实验环节的基础,后一个实验环节是对之前实验环节的拓展和延伸。该实验项目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三个层次实验的合理比例为40%,40%和20%。实验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1.基础性实践教学 基础性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绘图命令和绘图方法,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二维平面绘图技术。在重点讲授AutoCAD软件的特点、常见绘图命令及其基本修改功能的命令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上机完成城市规划各要素绘制,如树木、亭台等。 2.设计性实践教学 设计性实践教学是在给定的工程背景条件下,要求学生分别对给定道路、公共设施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学生通过AutoCAD软件完成自己的设计规划方案。 3.综合性实践教学 综合性实践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基本操作技能和规划知识的基础上,借助CAD软件,完成工程规划设计图纸。本实践教学课程中,要求学生从实际工程出发,考虑各种地形地貌条件、交通量和人流量等因素,完成某实际工程的总体规划成果图,并撰写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实际工程项目的背景资料,与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提供必要指导。 (三)组建“工程项目团队” 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CAD课程的理论内容很枯燥,同时在计算机上操作基本的绘图命令仍然是被动学习,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没法获得深刻的认识。为此,可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团队,采取分组参与、团队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首先,参照工程项目部的模式,以5~6个人为一组组建“工程项目团队”。其次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团队中,在团队中扮演一员,各自完成自己的职责任务,对于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最终使学生能够使用AutoCAD软件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理解其他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意图,并与之交流,以便更好地与就业相对接。 项目团队按实际工程项目部的运作方式,每个团队由一位项目经理和若干组员构成,项目经理协调任务分解,并给所有组员分配任务。教师制定进度计划和团队管理办法,指导每个团队的实践过程,监督项目过程规范的执行情况,最后主导考核与评价。在2012年CAD课程中组建了12个项目团队,2013年组建了9个,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四、CAD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果 自2012年起,我校在城市规划专业进行了CAD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已有四届三百多名学生受益。表2记录了改革前后学生期末成绩分布情况,对比分析发现自从实施了课程改革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可见,城规专业CAD课程改革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改革前后主要用人单位对我校城规专业毕业学生能力综合评价如表3所示,分析发现,改革之前学生绘图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然而缺乏实际工程背景下绘图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实施改革以来,不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改革之后城市规划专业近四年的就业率呈现稳步提升趋势。2014年城规专业平均就业率达到92.6%。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高职类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以高职类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特色为切入点,结合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教学实践,从重点难点攻克、当前思考与改进措施等方面来阐述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特色;教学改革;思维培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道路,使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各中小城市对城镇建设专业人才需求突出。在这种形势下,高职类院校城镇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建设专业的核心课,是高职类城镇建设专业学生3年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针对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实际的教学需求,我院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以适应行业及地方发展。 一、课程特色: 1.课程理念 (1)强化理论知识的积淀,树立对城市规划的思维培养。以全面、系统地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为基础,引入当前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案例,及城市规划研究领域最新动态,培养学生专业思维与时俱进。 (2)突出高职教育注重实际应用的特点,在内容组织上以规划体系为框架,在理论上注重学生实际方案评析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上强化学生编制详细规划的能力。 2.课程目标 在职业综合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城乡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规划设计的管理问题,为学生从事城镇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服务等岗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基本的工作方法。 3.教学内容的选取 我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学生基础、就业方向为依据,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符合社会需求、实现用人单位满意,适应行业发展。 从学生基础来看,学生对于专业认识比较笼统,绘图基础较差,规划思维能力较差。针对学生的这些基础特点,那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帮助学生在课本及现实城市中搭建起联系的桥梁,建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因此,需要在教学内容上灵活引入代表性案例,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城市及城市规划的内涵,在理论上解决“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并为下一阶段规划实践解决“城市规划该怎么做”奠定坚实的基础,明确专业学习的方向。 从就业方向来看,高职类院校城镇建设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选择专升本继续学习的比例极小,绝大部分同学直接步入工作岗位,其就业起步稍低于其他本科学四年或五年城市规划的学生。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就业方向一是区县或镇乡的规划管理部门,从事规划管理工作;二是小型的设计院,从事规划编制、详规设计或绘图工作;三是房地产企业等,从事规划服务工作。那么,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应性有针对的培养,通过差异化树立相对优势。因此,我们适时结合城乡规划业务培训会,选取一些热点话题引入课堂,丰富学生知识、开拓视野,尽可能将教学与现实规划行业接轨。 二、教学改革: 1.重点难点攻克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最广泛运用的教材为同济大学李德华主编的《城市规划原理》,共十三章节六百多页。对于高职类院校学生来说,内容过多过深。我院结合学生培养目标,有主有次择选教学内容,并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为4:1。 理论知识板块分为四大部分:城市发展,学科发展,城乡体系,规划管理。其中重点难点是城乡体系。针对这一部分,我们攻克的方法是:提炼各层次规划的主要内容,注重比较,引入案例。对城市规划概论、总规、详规的特点加以提炼并系统讲授;注重各层次、各阶段规划任务和作用的比较;强化规划原理与规划设计的知识阶段性相对应,理论课中贯入实际案例,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板块分为调研、分析、汇报三部分,其中重点难点是分析,分析有助于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培养。我们从选题、分组、到分工协作,模拟实际调研工作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结合调研进程,由教师分阶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在学生完成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课堂讨论与集中点评,提高学生观察和评价具体规划问题和规划方案的能力。通过调研报告互评,帮助学生检查作业的优缺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和成果的参照标准。同时,通过汇报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化静为动,有效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当前思考与改进措施 2.1重视知识补充,紧跟行业发展 在专业理论基础课教学中,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妥当地引入学科发展前沿课题?这是我院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迫切需要思考与改进的重要方面。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首先以理论为铺垫,引领学生思维过度到宏观的系统性的规划思维模式,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今的信息时代知识发展更新较快,教学中课本内容是“必需”,学科发展前沿课题是“实用”,我们充分利用城市规划信息资源,在教材讲授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学科前沿知识进行补充讲解,使教学紧跟实践发展,迎合学生兴趣。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阅读引导”,有选择性地结合授课内容分阶段向学生提供相关阅读材料。选取的内容其深浅度适合学生理解与掌握,并运用投影、动画、视频等各种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素材,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记忆思维能力,通过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来扩充知识。 2.2注重能力培养,适应地方发展 高职类城镇建设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来源于城市周边区域,预测其就业区域主要面向城市周边地区。教育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市场要求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地方发展。我院将课堂扩展到地方城市规划展览馆,以此为平台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母亲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以及城市发展成果与总体趋向,了解自身就业后从事的相关规划工作的具体任务、内容与程序。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院把职业技能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探索教学规律与特点,进行实践课程内容细化,明确实践分组作业中每位学生的工作任务。为增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并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测评结合”,即开展课程研讨会并以规划评析的形式进行考查,不仅教师来评,还请学生来互相评析,在评析中学结,在评析中研究思考,在思考中创造生产力,把学、研、产合一。 结束语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城镇建设专业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大一的前期课程主要是打基础,引入门;大二的城市规划原理主要是宽度的学习,内容全面而系统;后续的学习是深度的学习,深化与实践。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应把握学科及行业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结合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素养,推动城镇建设专业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摘要:城市规划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先建筑,后城规”的现状造成了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时衔接困难。城市规划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应该贯穿于五年制专业教学的始终。本文在分析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和存在问题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城市规划思维;空间与尺度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国内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一般在33%以上[1]。学生通过广泛的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方式及专业素养。实践环节贯穿于五年制教学过程中,一般包括基础训练(美术、工程制图、建筑设计等)、专项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设计等)、综合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实践综合(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等环节。我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不断的自我完善与创新有力地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精神、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在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收获了良好的声誉。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城市规划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与进步。 一、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我校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中,低年级阶段进行专业基础训练,高年级阶段进行专业设计训练(图1)。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的“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有美术、徒手画、建筑初步、测量等;大学二年级及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有建筑设计Ⅰ、建筑设计Ⅱ和建筑设计Ⅲ等。第六学期开始“专业设计”,包括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城市工程系统、绿地景观系统等专项规划设计,及居住区规划设计、村镇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综合性规划设计。 这一实践课程体系基于建筑学背景,并涵盖了城市规划设计各个层面,内容完整,是国内城市规划专业通常的设置方式。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中隐含了一定问题,并对学生专业学习过程及城市规划能力产生着消极的影响。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城市规划并没有贯穿于五年制的全部教学之中。在低年级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沿用了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体系,没有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会于其中。具体表现为:其一,在低年级阶段,第四学期之前,学生很少接触到城市规划专业知识的学习,几乎没有认识到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不同。只有大学入学的“新生教育”和大学一年级16个学时的理论课《城市规划导论》,对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内容体系进行了很简单的介绍,显然不够充分。所幸我校实行了专业教师作为学生导师的“导师制”,导师在课堂以外针对专业进行指导并布置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其二,大学一年级的“专业技能基础”如美术、测量、工程制图等,几乎没有针对城市规划做专门的训练,学生很难清晰理解这些基础课程对规划专业学习有什么作用。学生没有通过这些课程的训练建立起城市不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没有建立起城市实体空间与抽象数据之间的转化能力,而空间与尺度的概念对于城市规划何其何等重要。其三,建筑设计Ⅰ、Ⅱ、Ⅲ的教学中,主要针对小型建筑如别墅、图书馆、幼儿园等进行设计。学生按照老师给定的任务书,对建筑的平、立、剖和形体进行设计,而学生对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学生进入到高年级的第一个规划设计,教学中发现,在给定学生一份规划场地的控规图则时,很大一部分学生竟不知道如何识图!他们在分析老师提供的基础资料进行规划构思时,第一反应是根据用地面积和容积率去推算可能的建筑总面积及人口数。以上三点导致了学生对城市规划知识体系认识的片面,对城市规划专业认识的偏差,以及城市规划系统思维方式的缺乏。这也造成了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候对宏观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衔接困难。 二、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认识到以上问题,对专业实践环节的设置进行了思考:城市规划专业五年制教学应该紧紧围绕城市规划学科开展,不管是设计基础课还是理论基础课,必须把系统的城市规划专业知识融汇于低年级教学之中,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城市及城市规划认识论,以便学生从多方面更好地理解城市和城市规划,只有在低年级阶段解决好“城市规划是什么”的问题,才能为高年级解决“城市规划怎么做”的问题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及大量调研、交流资料,对现有实践课程体系进行适当修改,修改集中于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训练阶段(图2)。 第一,设立“城市规划思维训练”这一实践教学环节,将现有的课程如测量、规划模型制作、建筑设计Ⅰ等融入这一环节,同时增加一些新的课题。具体落实到两门课程即“城市规划思维基础训练”和“城市规划思维综合训练”,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完成。“基础训练”设置六个子课题即空间与尺度、小建筑测绘、外部空间测绘、城市空间解析、“类城市空间”设计、数字与城市空间[2];“综合训练”设置四个子课题即城市认识方法、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3]、子系统规划[4]、城市空间认知与改造(图3)。通过这种设置让学生建立起一贯的城市规划思维方式和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 第二,对“专业设计基础课程”的建筑设计Ⅱ、建筑设计Ⅲ的教学内容和指导思想进行适当调整(图3),改变只针对建筑本身设计的教学,将建筑设计融入城市规划之中。教学组织上,给定一个具体地块,给定该地块的上位规划,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现场调研分析,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内容,制定给定地段的相关城市规划管理条件,并在规划管理条件的限定下制定建筑设计任务书,完成小型建筑设计。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的等指标的由来,明白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懂得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三、结语 通过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将各个实践环节纳入城市规划系统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并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一开始形成城市规划的思维习惯,建立起城市空间与尺度的概念,避免学生在思维方式及知识体系上出现“跃迁”而前后衔接困难。这将有助于学生城市规划能力的培养及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新时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新形势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使其面临新的挑战,如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结构,着力创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自觉性,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1当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 新时期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枯燥单调。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该课程以理论阐释为主,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时事、实践与理论融合,以致理论与实际脱节;该课程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城市规划原理属新课程,理论层次不深,知识涵盖面较窄;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仅限于理论叙述,缺少实例和数据支撑,国内外理论分类归纳不全面,缺乏专门的城市规划技术论述。大部分教材偏重基本概念,缺乏应用研究,使得学生只懂理论、不懂运用。 1.2教学方法滞后 目前,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方法存在“填鸭式”、“师徒式”等问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教师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阻碍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讲授进度。新形势下,新媒介的出现给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带来冲击和突破,但是多媒体课程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课件信息量过大、授课内容主次不分、授课进度过快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1.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城市规划原理是学习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部分学校在城市规划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如过于注重理论。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的真实涵义,不知理论如何应用,枯燥的理论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偏重实践。虽然实践课程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但是基础理论的缺失,必然影响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就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2.1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结构 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方面,要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结构,避免各专业课程交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课程的联系、区别。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重理论、常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原理内容。目前,城市发展迅速,建筑物成为涵盖诸多方面的建筑综合体。这些综合体如同一个个复杂的功能区,如高铁站、地铁站等,不再是单一的交通枢纽站,而是集购物、娱乐、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圈。建立交通枢纽圈、商圈、大型文体中心、专业市场,并非简单的理论可以指导。要深入研究各种建筑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经验,学习综合体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如综合体功能区合理的位置布局、内容安排。学习人类心理学,明确在不同时空中人们心理最需要的东西,如交通枢纽圈周围要设立饮食、购物、住宿等,大型的文体中心要经常举办展览、娱乐、文化学习等活动。正确的把握人们的心理有助于促进建筑物组群的发展,有利于各建筑类型的合理分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要增加此类内容,这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而且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其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同建筑物类型安置的科学性,促进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2.2着力创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保证。第一,引入启发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要彻底避免“填鸭式”教育,杜绝不分重点的理论灌输,应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做好学生点评工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的积极性。第二,引入参与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扭转“教师中心”的不正之风,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参与城市规划原理讨论的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引入互动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班级内划分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对城市规划方面的热点现象进行讨论或者辩论,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 2.3增强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教师要树立新思维,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认识到自身指导者的地位,掌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课堂上讲要点,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要强化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中,要尽量避免晦涩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清楚要点,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三要注重实践教学。划分设计小组,适当布置城市规划设计作业,或者在班级举办设计比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在干中增长知识,巩固学习效果,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水平。 2.4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有实践性、动态性、长期性等,但现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广泛、章节逻辑性不够强、时效性不高,使得城市规划原理教学面临不少困难。要把基础教学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城市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重点知识讲授,建议该部分课程占比70%。把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各环节,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强化对学生作业、设计的指导,要求学生撰写调查、参观报告。妥善处理好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策划、场地和建筑设计等课程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基于产学研平台构建的城市规划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本文总结了基于产学研平台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目前市场发展需求以及专业教学特点,积极探索城市规划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并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课程设计的比重、开课时序、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进而研究如何实现城市规划人才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其他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产学研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学研;城市规划;课程体系 1.绪论 当今中国的城市处于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城市自身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划的使命与内涵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城市规划教育也必须适应这一变化。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也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故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模式也应该相应调整,构建产学研的教学平台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强度和力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产学研结合型城市规划教学改革的意义 由于城市的外部条件、内部结构都因时因地的发生变化,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课程设计教学中很难人为虚拟地给定和假设,采用虚拟设计题目很难达到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产学研教学平台的构建,让学生直接参与项目中来深入研究,才能掌握城市的内在规律和演化趋势,才能对城市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①。 2.1 有利于克服城市规划教学中脱离国情与城市发展现实的弊端 城市规划专业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历史等各方面,学生只有通过产学研平台全面参与规划设计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才可能全面了解城市的演变、发展、建设等各方 面的实际情况,对目前城市规划教学中主要来自西方的相关理论加以修正,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城市观和规划设计观。 2.2 有利于复合能力人才的培养 产学研结合型的教学模式解决了传统"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视绘图表现能力而忽视前期分析、规划设计理念、综合协调能力的弊端;同时也解决了理科院校偏重宏观理论,动手能力较差的弊端。将学生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科研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一套以复合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③。 3.产学研结合型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笔者在前文已经提到,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上加大产学研合作的强度和力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核心问题正是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的制定。 3.1 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3.1.1 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学实践也是其课程体系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环规学院现今在实践教学体系模式上毕竟仍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四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基本上靠学生自己或者家人帮助联系;实践环节太少,只开设了城市认识实习。 3.1.2 理论课程与课程设计衔接不畅 环规学院参照其他经验比较充足、办学时间较长的同类院校,开设的理论课程较为系统,但是在集中讲授理论课后,并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设计,与相应的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公共建筑设计等课程设计衔接不畅,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无法吸收、消化和运用,从而导致做课程设计时无所适从。 3.1.3 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环规学院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课堂教学,年轻教师的经验不足,接触案例较少,造成规划理论教学抽象,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加之规划设计课程主要由外聘教师担任,目前具体实践活动虽初步开展,但仍不尽人意。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的难以相互沟通,加剧了理论与设计的脱节。 3.2 产学研结合型的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3.2.1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泛开展校企合作 (1)实行校企联合培养 聘请设计院工作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学院授课,并定期邀请资深人士举办讲座,通过他们多年的从业感受影响、教育和激励学生,让们知道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使他们及早明确学习目标并为之努力。 (2)建立实习基地 环规学院与商丘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已经做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农村规划等一批项目。还应积极联院商丘市各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局以及大型的房地产公司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 3.2.2 增加课程设计的比重。 课程体系调整后,增加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并要求教师制定完善的教学大纲,让学生由方案临摹、前期调研、方案设计、计算机制图全程跟进,以掌握一个完整的设计程序和方法。 3.2.3 教学方法上,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构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师生对等、相互启发的教学模式,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程度,课堂上教师应结合承担的科研项目,多讲实例。大胆吸收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索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的"填鸭式"模式,建立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4.结语 产学研结合型的教学体系改革已经被证明是整合、提升城市规划理论学习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产学研的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讲好理论课,还要在工作之余多做项目以加强自己的实战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且教师要具备善于激发、引导学生兴趣的能力,养成与学生平等交流的习惯。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论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育中尺度感知训练的重要性 【摘要】:现今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教育对空间尺度体验的缺失是导致学生课程设计失去准则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学生在空间尺度体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探讨,并对大空间尺度体验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尺度体验 课程设计 基于教学实践的积累,认识到在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教育中对尺度体验的缺失,尺度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课堂,有明确目的性的实践教学很缺失,教师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任务书,学生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空间尺度体验报告。对空间尺度的认知缺失使同学们在以后的课程设计中完全没有体量感以及对空间较为准确的三维立体成像,造成设计空间不可用的严重问题。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对于一年级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就增加了对小空间尺度体验的实践教学内容。 1 空间体验项目分类 在体验教学之前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书目,其中包括《建筑的涵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以及《人体工程学图解》等书籍,初步建立建筑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了解并熟悉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和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领悟人体尺度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学生分组(4-5个学生为宜),任课教师首先要将需要体验的空间项目作分类,由于学生正处于一年级的基础阶段,最好是对身边的小空间类型进行尺度体验。需要的工具:钢卷尺、速写本、照相机、各类绘图工具。 1.1“一卡、一步和一肩”的概念 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须有对现场较小尺寸数据的直观准确的认识,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实践,那么首先就是利用自己身体的比例来进行最快速的认知。“一卡”是利用自身手掌展开食指与大拇指之间形成的距离来进行较小尺寸的丈量,对于这个数据是每位同学自身独有的数据读数,这个可以来模糊测定随身环境空间中的较小尺寸;“一步”则是每位同学双腿迈出一步的舒适尺寸,这个也是自身独有的数据基本量,在没有测量工具或者只需对环境有一个大概认识的情况下,可以围绕需要模糊定位的面积走一圈,就大概可以得出这个面积所需要了解的尺寸;“一肩”是大致测量一下自身肩膀的宽度,这个对于下面要进行的通道空间具体宽度的设定是一个基本的参考数据。 1.2对通道空间的体验实践 通道空间是学生身边能够体验的一类典型的小尺度空间类型,可以将通道空间尺度进行一定的划分,分为单股人流(550-700 单位毫米)、两股人流、三股及以上人流等几种不同体验距离。进行并行、相对而行等具体的体验方式并以照片配以相应的文字(图1.2.1)或编制选项(图1.2.2)等方式整理成报告。 图1.2.1 图1.2.2 1.3 对“坐”的尺度的体验 “坐”的尺度也是同学们平常接触得较多也较为容易体验的形式,对今后的课程设计影响深远。将尺度分为三个等级进行体验:100—300;300—600;600—900(单位毫米,可有一定的上下浮动,图1.3 ) 。在体验教学后期引入《建筑设计资料集-人体·空间篇》,使同学们对建筑设计资料集中论述的各种尺度有自身的体会。 图1.3 1.4 小面积空间尺度体验 让学生在学校找到大致符合三个面积等级的空间或者自己想办法创建三个不同面积的空间进行体验,面积等级包括10㎡;50㎡;100㎡(可有一定的上下浮动),这一体验有助于对于今后单体建筑设计平面空间尺度的把握。(图1.4) 进而认识到影响具体空间质量效果的制约要素点,包括:空间比例、空间尺度、空间边界、空间中道路以及时间动态因素等。 图1.4 1.5常用家具的基本尺寸调研 现今的学生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隐患点那就是习惯于“闭门造车”,在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你需要的任何数据都可以从网络平台上 获得而无需实地考察和详细的数据测量,这样的方式使得同学们缺乏对日常家具的舒适性数据的直观认识,出现不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 在调研场所的选择上可以定在规模较大的家具卖场,这样不但可以对多样的家具尺寸进行测量和整理,还能够对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进行总结和归纳,这些资料将对今后的设计产生正面的影响。 在实地测绘之前任课教师应该补充一些关于室内装修设计的基础知识,将设计风格分类,比如中式风格和欧式风格自身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不同做法特点,这样学生才会在测绘中有较为明确的定位,这样有利于最后报告的整理和归类。 2 大尺度空间体验展望 对于高年级城市规划专业尺度体验的任务是对大尺度空间的认知和设计,但大尺度空间往往实地体验的机会不多而且难以有直观的认识,对此可以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介入。通过计算机3D设计,最后通过动画效果展示以达到对大尺度空间的体验这将是今后城市规划专业高年级做空间体验的最好媒介和成果展示。基于此就需要同学们能够接触并掌握到最新的一些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知识,并能够熟练的运用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结语 尺度体验实践教学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的实践教学中应占有很重的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再增加更多的体验项目, 包括不同坡度的坡道行走体验等,最后在高年级还应该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增加大尺度空间体验的项目,使得尺度体验实践教学更加的完善,能够对学生的其他相关课程设计提供更大的支持,这还需要相关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分析 摘要:本文从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入手,阐述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区别,总结出低年级城市规划专业中建筑设计的教学重点,最后以幼儿园建筑设计的教学为例,从区域调研、幼儿园与城市的关系和幼儿园建筑空间布局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教学 1.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我国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中建筑设计仍然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部分。从学科历史发展来看,我国开设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大都起源于建筑学专业、地理学专业、林业、农业风景园林专业,其中以工科建筑学专业占的比重最大,约为65%;从城市空间构成要素来看,城市内的建筑是构成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是人们认知城市、感受城市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从事“物质形态规划”的重要工作对象;从知识构建方面来看,建筑设计是构建城市规划专业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一,对城市规划专业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我国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仍然在核心教学课程中占据较大的篇幅。 2.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区别 尽管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安排了较大篇幅的建筑设计内容,但是与建筑学专业相比还存在很大差异。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化,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要求从事规划的人员必须建立系统观与辩证观,必须立足于整体、把握全局。与建筑学专业相比,具有注重规划的过程性,而非最终的确定成果;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讲究弹性与不确定性,而非最终的蓝图;具有对未来的预测性,而非满足当下使用的需求;具有集体性,是各因素之间相互博弈,最终达到相对平衡的结果,而非由个人风格创作出来的成果;具有很强的逻辑性,重视理性推导,而非偏于形象思维,带有很强的感性色彩。 3.低年级城市规划专业中建筑设计的教学重点 通过上文的对比,城市规划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而建筑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感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建筑设计应该有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教学重点。 3.1加强建筑设计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学生只要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给定的基地内组织建筑空间、功能及外部形体,即可达到教学目的。而城市规划专业安排建筑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建筑的微观窗口,更好地认知城市、理解城市空间、掌握城市规划的知识,因此,在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要强调建筑设计的方法,体现其基础课程作用,又要融入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和专业要求,让学生能够很好地从低年级过渡到高年级,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2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应明确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在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建筑的性质、选址、规模等级、容积率、高度、退线、出入口等这些指标和要求都是在任务中明确给出的,这些内容均是由老师制定,而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建筑本身的设计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往往停留在空间组织和形态创造的层面上,不能够很好地思考这些条件和依据是从何而来,为什么是这个指标,也不会去思考建筑与城市、城市规划的关系,更不会去思考建筑和城市规划管理之间的引导关系,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3.3探讨建筑设计的本质 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设计非技术层面的影响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对建筑空间的影响,进而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终认识设计的本质。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为什么为何要做设计,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设计”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如何做好设计”这个层面上,甚至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建筑设计的本质是为人们的活动提供更好的空间,提供更好的环境,因此,建筑设计应该以更高的视野,从整体出发,考虑各种技术和非技术层面的问题,从城市层面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 4.以幼儿园建筑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幼儿园使用功能特殊,空间组织重复,是各大高校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中建筑设计常安排的一个内容,现以幼儿园为例,对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进行分析。 4.1区域性调研,了解幼儿园对城市的作用 从区域性调研开始,培养规划学生的城市意识。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已经建成的建筑进行内外参观,实地考察,从实体上面了解建筑的使用功能,空间尺度及立面效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筑的本质,最终能够指导课程设计的完成,这就起到了调研的目的。但是,对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只局限于学习建筑本身,就不能够指导建筑对城市的作用及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增大调研范围,划定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区域,让学生调研幼儿园的使用状况,与居住区的关系,与周边道路的关系以及能否满足区域使用的要求等问题,使学生能够初步的认识幼儿园作为城市内建筑的一种,对城市起到的积极作用。 4.2幼儿园与城市的关系 幼儿园是城市居住区内必须配套的基础教育设施,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要知道幼儿园选址位置是否得当,建设的规模是否能够满足附近居民的需要,建筑与周边四邻的关系,能否满足自身日照要求又不对其他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出入口对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是否有影响,如何设置建筑的出入口才能满足后期使用的要求(如图1)等问题,只有在低年级培养学生思考这些城市和建筑的问题,才能使其站在城市的角度看待建筑,有助于高年级专业知识的学习。 4.2.1选址的分析 幼儿园如何选址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教学部分。幼儿园选址要从整个规划单元或者城市的一个完整区域统筹考虑。在建筑设计开始之前,任务书给定多个选址,由学生进行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到和幼儿园选址有关的规划内容,为以后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4.2.2规模的确定 如何确定幼儿园的规模,是规划专业课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建筑规模对于建筑设计来说通常都是在设计任务书中已经确定的,甚至给出每个房间的面积要求,学生只需要按照面积要求将这些功能空间合理的联系起来,形成建筑设计的平面方案。而对于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还需要知道这个规模是如何得来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选址,任务书中给出几种规模,供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如何确定幼儿园规模这个知识点,更深刻的体会到规划专业具体作用,为高年级的学习奠定基础。 4.2.3退线的要求 建筑后退红线也是规划专业学生以后学习中要遇到的问题。在建筑设计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布局时要后退红线,具体后退多少,在任务书中由老师明确给定。但是这对于规划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不够的,而且还会造成误导,使其认为建筑退线的要求是给定的设计条件,和专业没有关系。这对后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这个阶段就要学生知道建筑为什么要退红线,如何确定退红线的距离,这些内容是规划中确定的,是属于规划专业的学习内容。 4.2.4出入口的选择 幼儿园建筑出入口选择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个完整的幼儿园除了建筑外,还有大面积的室外活动场地,因此这就决定了在这个建筑设计题目中不仅要确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位置,还要确定幼儿园整个基地的出入口位置。而整个园区出人口位置的选择又对其相邻的城市道路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需要规划专业学生要更多考虑幼儿园整个园区对城市的影响,而非只对建筑功能空间及建筑形体的推敲。这也是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内容。 4.3幼儿园建筑的空间布局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方面,教学重点强调总平面布局及建筑功能流线(如图2),对建筑内部柱网的布置进行弱化处理,作为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 4.3.1总平面布置的特点 总平面图的设计是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幼儿园总平面布置简单,功能分区明确,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训练学生总平面布局设计能力的一个很好实例。在教学中强调朝向的重要性,处理好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三大功能的相互关系,注意设置分班活动场地和公共活动场地,室内和室外空间衔接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总平面设计在整个设计中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与建筑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3.2建筑功能流线的强调 建筑是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了解建筑功能也是城市规划专业必备的基础。城市是由建筑物构成的,要学习城市就要了解构成它的建筑物,了解每种类型的建筑功能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强调幼儿园的功能流线。 4.3.3建筑柱网布置的弱化 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但是在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对其进行弱化。柱网布置是建筑设计教学中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与功能流线同等重要,要安排一定量的课时,但是作为规划专业的学生,这一部分内容建筑学专业性强,在低年级建筑设计课中属于难点,因此在整体课时安排中弱化处理,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 5.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所教对象因材施教,不能一成不变。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到城市规划专业中的引子,但是在教学中要有所区别,不能以建筑学的标准来教授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重点强调,局部弱化,使学生能够在以后不断的学习中,逐步领会到两者的区别,使之真正起到基础的作用。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课程实习研究 【摘 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探讨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模式、实习成绩的评定标准、实习题目的确定等问题。提出了课内实践实习的相关改革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 实践模式 教学改革 城市规划原理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区别。针对实践教学方面,如何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已是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为社会综合实践调研。 一 存在的问题 1.原有教学模式单一 规划传统的实习模式较为单一,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处的主导地位,往往收效不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少能自觉主动地融入到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与教师教学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该课程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此时实多数学生还普遍缺乏规划调研思维,容易产生实习的盲目性。 学生在实习中思考少、欠缺深入分析,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式的报告,主要是资料的拼凑和图片的堆积。随着近几年学生的增加,带来许多安排和管理方面的压力。教师在实习中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学生的报告内容雷同比例也不断增加,实习效果不理想。 2.成绩评定不全面 实习成绩的确定总体缺乏考核的全面性,目前实习成绩主要针对小组进行评判,容易影响部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整体考核方法有待改进。 3.调研题目缺乏创新 实习题目是由老师决定的,容易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易产生雷同调研报告。 二 改革和探索 1.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该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存在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付诸实习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为前期准备、现状调研、小组汇报和成绩评定四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为制订计划、实习动员和收集资料;现状调研的主要工作为现场调研、确定题目、访问调查和全面分析;小组汇报的主要工作为小组汇报、集体讨论和提交成果。 2.实习步骤和方法 首先,要对认识对象有初步的了解,即第一阶段的资料收集。在动员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依据题目尽量使组员人数达到最优,避免出现部分组员不积极参与调研的行为。制订各组主要的实习内容,进行选题。在选题方面,教师提出概括性的要求,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自行决定本组调研的内容。教师大致列出参考的选题范围,学生收集其相关基础资料。第二阶段是实地调研。首先是在第一阶段资料的基础上对应各项内容实地体验加深课堂教学知识;二是分析阶段。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来实现。第三阶段的小组汇报就是要求每组学生分别对选定的对象或主题进行讨论和汇报,说明其调研成果,通常借助PPT进行汇报,汇报的同时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探讨交流,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 3.调研题目的确定 以往的社会实践调研由实习教师通过教学大纲自行决定。题目单一,学生在选题方面不能完全调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易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2011年开始,在教师限定大框架的前提下,开始由学生自行寻找调研题目。2012年调研对象为包头市钢铁大街,学生调研范围为钢铁大街广告牌调研、钢铁大街的公交路线调研、钢铁大街的餐馆分布、钢铁大街的城市设计等相关题目。开放性的选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使其调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实习成绩的评定 以往实习成绩的评定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组的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评定方法不能完全公平地体现组的优劣,同时也不能体现出组与组之间的细微差别。通过对近些年学生调研实习的反映情况,特提出以下评分体系:选题是否符合要求(问题的现实性)(10分);调研问卷制作(是否详尽)(15分);调查详细程度以及真实性(10分);调研后期统计以及分析是否合理恰当,提出的办法建议是否能够推行(45分);汇报中的成果展示效果及成果制作的层次性和美观精致程度(10分);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10分)。通过该评分体系能够使实习成绩更加全面概括,并能够保证优秀组员的脱颖而出。 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原理的课内实习不仅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思维有着很大影响。本文提出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方法、实习成绩的评定、实习题目确定的方法。对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本文针对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现状,结合《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授特点,提出了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应用能力培养、充实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建筑设计的全面综合分析能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一、建筑学专业设置《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已成为城市建设有序协调开展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深刻变化,十六大报告中把小城镇建设发展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上海世博会将主题定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世博史上第一次出现“城市”主题。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对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建筑技术,更需要掌握城市规划方面的知识。因此,对建筑学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其加深城市规划原理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要求我们对未来城市的建筑师必须抓好《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培养出满足未来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筑专业人才。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现状 目前我院《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主要是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环境艺术、测绘、给水排水专业中开设,除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外,其他专业多数开设该课程的教学课时短。建筑学专业的该门课程理论部分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开设课时多为56课时;大三下学期为课程设计实践,时间多为40课时加1个设计集中周。教材基本上选用同济大学李德华教授的《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该教材为本科院校的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学专业的教材,其内容范围广、深度大,对我院以强调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来讲不太适合,删减了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规章节。课程设计以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为实践课题。 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考虑到我院建筑学专业的特点,针对已有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的教学模式和设计环节,从以下环节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1.突出教学重点,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鉴于城市规划工作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政策性、动态性、地方性、长期性的特点,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的教学带来诸多难点,其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涉及面广,许多章节前后逻辑连贯性不强,书上的案例部分缺少时效性,给学生的理解掌握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内容上确立“一条主线,三个培养”的原则,以期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一条主线是以突出基础教学为重点,即以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为主线,课时分配上首先保证基础、重点、难点内容有充足的课时,基础、重点部分占70%的课时;三个培养即:(1)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综合运用;(2)坚定贯彻对学生求实认真、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加强对学生的作业、设计、调查报告、参观报告的训练练习;(3)注重对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知识之间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处理好与其它专业课的衔接,如建筑策划、场地设计、建筑设计;以便达到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2.充实优化教学内容,切实掌握专业最新动态。针对学生特点、实际需求充实优化教学内容。教师要克服以往教学内容上面面俱到、照本宣科、理论多、案例少而过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建筑学专业的特点,安排形式多样、密切联系建筑设计方面的教学内容。一是要根据章节特点合理整合、删减,增强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关联性。如在《城市规划原理》课教学改革中,将居住区规划一章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部分内容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城市规划原理》课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提高了理论课教学的理解力和说服力。二是在教师的教案和讲义中,不断增加国内外最新的规划理念。如在介绍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这一部分内容时,介绍国外的城市规划理念我们特别注意增加介绍城市规划的前沿发展动态及最新的规划理念,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没有增添当今城市规划的前沿发展动态及最新的规划理念,所以,要将城市规划发展的新动态充实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三是教师要不断关注国内专业动态,收集相关资料和城市规划案例用于教学。如目前大型企业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往往与城市规划、地区规划紧密结合,进而对于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建设产生反推动力。教师要注意收集整理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深化专业思维的广度、深度。 3.强化实践环节,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依城市规划的特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把实际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是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真题进行设计,组织学生实际地调查所设计地块的环境状况,充分地考虑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及限定条件,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中加深理解城市规划原理的内涵,体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技巧及其重要性。二是通过实际案例教学实践,更能适应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特点,既能避免枯燥理论降低了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基础较好但实际经验少、思维局限较大的年轻学生增强实践经验、拓宽思路,实践表明,能较大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建筑学专业学生全面系统认识城市规划原理,使得学生对于理论内容理解更充分、更形象、更迅速,并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有利于夯实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出更适合社会用工需求的学生。 4.改进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互动交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采用录像、投影、动画等方法进行交互教学,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的更加直观,利用互联网建立教学平台,如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开展第二教学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规划馆,进行较为直观的教学,充分了解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更生动地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城市不仅需要规划师勾画和谐的蓝图,更需要建筑师在城市规划付诸实施过程中创建满足内部功能和外部空间要求的建筑作品。通过第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建筑设计上对人、环境与建筑有充分地理解。 《城市规划原理》是我院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鉴于我们的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改革《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能够以《城市规划原理》知识为基础,具有从全局观念、整体意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参与式教学法在城市规划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在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教学中,传统的单向式、静态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故提出“参与式”教学理念,从教学改革背景、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调整、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规划导论;参与式教学法;课程教学 一、教学改革背景 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既是城市规划的启蒙课程,其主旨在于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城市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城市规划学科体系,承上启下,为以后的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专业培养角度出发,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会从专业视角对城市区域的关注,从而掌握进一步学习的能力[1]。 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精心的课程教学设计,把专业知识设置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学习专业知识,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存在以下3个问题。第一,课程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该课程是为了适应城市规划专业改革新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不明确。第二,授课内容较局限。课程采用2002年版邹德慈院士的《城市规划导论》为教材,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无法适应日益丰富的学科知识发展。第三,授课方式单一。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在授课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单向式的理论讲解方式,即“填鸭式”授课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鉴于此,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理念,探索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生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 二、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转变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教育模式改革要求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心投入。参与式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共享,合作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师生从单向封闭的教学理念向双向开放的教学理念转变。 (一)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参与式教学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课程的体验程度。城市规划导论是专业入门课程,只有靠学生自身去体验、感悟、内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当然主体的转变并不是简单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启发学生的参与。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教学目标、教材选用、课堂设计上都贯穿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说明,选择学生适合的参与方法,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赵立珍,等参与式教学法在城市规划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二)从灌输式教育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课程教授的知识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是相对固定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将教学知识点罗列并逐一灌输给学生。参与式教学是通过问题的设计,吸引学生主动探究未知的东西,在教师还未讲授时,就激发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引导和推动学生的好奇心及主动探索的愿望。 (三)从知识学习向多种能力培养转变 在课程教学中,在完成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的同时,应以多种能力的培养作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动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需要有创新的设计能力、完美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城市规划导论把传授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并利用参与式教学过程设计融合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训练,以此作为课程目标。 三、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课程内容调整 城市规划学科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有些内容与其他课程相互交叉或重复,而城市规划导论课程仅设置16课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要实现课程教学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根据专业发展的状况,将当前最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基础理论、前沿知识融会贯通,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一个整体性引导。课程的主要内容始终围绕培养学生从多维度、多方面认识城市的能力和掌握基础的方向介绍。在具体内容组织上既坚持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也强调取材广泛性和内容新颖性,要体现一定的新思想、新视野,使学生既能了解城市规划,又能对城市规划具有深入学习的兴趣。城市规划导论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调整为8个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表1城市规划导论课程内容 讲课次序12章节名称12主要内容第一讲12城市规划专业背景12城市规划的概论、城市规划学科的简介第二讲12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2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讲12城市规划的内容及相关概念12城市规划内容与层次、城市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第四讲12城市与经济、环境、社会12城市经济发展、低碳与生态第五讲12城市化12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第六讲12城市交通12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道路交通规划第七讲12城市历史文化保护1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复兴第八讲12新理论与新技术12城市规划新理论、数字城市四、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方法 (一)互动式教学 城市规划学科知识面广泛,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理论讲授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从专业的视角发现问题,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在城市概论知识模块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城市,引导学生从城市自然景观、城市建设、城市标志、城市特色等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通过记忆、网络搜索、故地重游等方式了解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要求制作成PPT形式,在课堂上作介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了解学科特征,提高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突破原有的单向式教学模式,将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强调师生的互动,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如讲解城市道路交通时,组织课内讨论会。首先让学生讨论自己生活的大学校园交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单个学生的论述进行个别指导,或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整体点评,然后进一步延伸至城市,引导学生提出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因为一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还难以把控城市交通问题,直接讲授或直接引入城市交通问题,学生还难以理解及掌握。通过学生亲身感受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引导他们的思维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化,并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三)实践式教学 通过创设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在实践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成就感,进而转化为更大的学习动力,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如在居住区规划的知识体系讲解中,要求学生以两人为一组,对城市居住小区的整体调研,并选择一个居住小区对其总平面布局、交通系统、组团组织和户型进行分析绘制,同时指出其优缺点及改进方案。这是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第一次接触到具有专业特色的图纸绘制。调研和绘图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与理论知识有效结合,增强理论课程的趣味性。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锻炼他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法,因此参与式教学法并非只有以上3种方式,而是以此为方向,融合多种教学手段成网状结构,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图1)。 五、结语 针对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特点,我们摈弃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而是以多次的参与过程成果为依据评定学生成绩。经过对城市规划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12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教学过程成果质量也得到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教学评价很高,处于全校前列,该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参与式教学法还处于尝试阶段,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究和改进还需要完善。我们将结合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反馈,不断优化参与式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践。 城市规划课程论文:城市规划专业《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教改探索 摘要:针对目前《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提出改进建议。指出城市规划专业应加强与建筑、景观等表现内容的衔接。同时,该课程教学还应引导学生重视表现与设计构思等的结合,不能为了表现而表现。 关键词:城市规划;手绘;教改;表现技法 《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应用性。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手绘表现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觉审美修养、锻炼学生专业表达能力等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手绘表现的工具与技法,掌握规划设计手绘的主要类型和各自的表现技巧,掌握几种详细规划的表现技巧。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高等院校当中,存在着学生盲目追从和依赖计算机制图、表现,忽略用手绘的表达方式来探索与表现自己创作思维的状况。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束缚了创意思维的综合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专业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和潜在的教学危机,对其进行教学方面改革和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是具有深远的教改意义的[1]。本文作者通过几届的教学实践,在分析该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重要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人们通过思考、表达和规划实施的一系列设计过程,来达到不断完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如果我们要将思考的内容转化成现实的设计成果,则需要一套表达设计思想的表现方式,如:草图构思、建筑专业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图表现、施工图设计、模型表现以及电脑动画等多种表现方法。而在众多的表现技法中,手绘能够快速的将构思内容表达出来,并反映出作者的艺术修养[2]。手绘表现不但可以进行设计训练,收集整理资料,表达设计理念,也可以提升设计者的艺术审美能力,同时还是形成个人化设计风格的有效途径。因此,手绘表现图不仅是设计思想表达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本身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的艺术价值。通过对手绘效果图课程的不断学习,学生能积累大量的艺术素材,使个人的艺术修养全面提高[2]。手绘表现图既可以作为设计初期个人化的构思研究图,充分运用到规划设计的思考环节上,也可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方案交流图,还可以作为规划设计方案的最终表现图提供给客户。与电脑制图比较而言,手绘表现更自然,更具有感染力。手绘表现的练习在设计创作的自由性、主动性方面有着巨大的帮助,能够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唤起其设计的欲望。因此,在第一堂授课时就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成功的规划设计离不开好的创意,手绘草图就是规划设计的基础,良好的绘画基本功加上长期的练习和大量的设计实践才能创作出好的设计作品。特别是在设计创意与表现训练过程中,应避免过多依赖计算机。 手绘课程的学习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一幅优秀的效果图背后隐藏着无数张草图和推敲方案,更隐藏着无数个结构的详细尺寸图、解剖图与分解图。这些均是手绘效果图课堂上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目的是使学生在今后的设计生涯中培养和锻炼出正确的设计方法[2]。 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又与美术基础课程有一定区别,该门课程应是规划专业知识与手绘基础知识的结合,专业性强,因而该课程的教学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专业基础之上。对于五年制的城市规划专业而言,手绘课程的前修课程应有美术基础以及城市规划专业相关课程。而传统教学在一年级或者三年级进行《规划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过早或过晚的教学时间安排,均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手绘基础知识的结合和掌握。 2.教学未区分建筑专业、景观专业、规划专业表现之间的差异性。规划专业、景观专业、建筑设计专业三者联系紧密,在表现技法上也具有很多相同点,如表现工具、表现元素等。但它们之间侧重点仍存在区别,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以建筑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表现内容,专注于建筑本身的比例、尺度、优美的形象、完善的功能;景观设计是对资源与环境的综合利用与再创造,主要对聚居领域的开发整治及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专业分工基础是场地规划与设计,指导环境建设及建筑物(构筑物)建设;城市规划专业表现为战略性,侧重于宏观,以社会、经济、环境要素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城市或区域层面为对象。专业侧重领域的不同,在表现内容上也有一定区别,但大多数情况下,规划专业手绘教学未能区分三者侧重点,选用教材及教授内容也无差别,常会让学生找不到专业重点,不知从何学起。 3.为了表现而表现。规划专业学习手绘的目的是为了将规划设计方案便捷的表达出来,因此方案才是表现的精髓,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是把重点放在了表现上,致使学生认为手绘就是如何将图画好看,花大量时间在表现上,而忽略了规划设计的精髓其实在于方案[3]。 三、教学改进探讨 对《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在教学中的时间安排、教授内容、教授方法等问题做出了教改方法探讨。 1.课程设置时间安排。针对城市规划专业为五年制专业的特点,《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较为合适。因该课程属于基础课程,但又有别于美术基础课程,因此应设在第一学年的基础美术课之后,第三学年的专业课程之前,为《居住区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课程做好前期准备。 2.教授方法。《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教学分为表现技巧理论讲解、教师示范加上学生动手训练三个步骤。教学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特点,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视觉审美修养、锻炼学生专业表达能力。在教学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美术基础现状。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基础不够好、不愿动手等问题,认真研究如何贯彻多方面素质教育,使学生想动手、愿意学、学有所得。对于刚刚叩开规划设计之门的学生来说,了解课程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除了教材的示例外,用演示室内空间、景观环境、建筑设计等各种类型的手绘表现图,引导学生感受手绘表现的快速、生动的独特魅力,启发学生表述各自对于设计的感想,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一开始就产生热烈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整个教学过程有个可喜的开端。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如一堂课的教学可以用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有针对性的讲解手绘技巧理论,然后教师现场演示所讲内容,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绘画过程,最后学生自己再练习一遍,遇到问题及时询问教师。同时,学生之间也可相互观摩。对于教授内容较多,较复杂的内容,如平面图、鸟瞰图等,现场演示会花较长时间,教师可提前绘制,并将重要步骤图纸扫描打印出来,贴在课堂上让学生观摩。 3.教授内容。进入该门课程之前,通常存在学生手绘基础较差,特别是对线条、透视、构图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弱的问题。针对这种现状,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基础训练以及加大训练强度,严格要求学生每周课堂外完成至少四幅手绘作业。总平面图、透视图是规划项目里重要的表现图纸。因而课堂教学时采用由简到繁的顺序,先对平面图、透视图里的元素进行分解,单独练习。如重点练习平面乔木、灌木、草坪、水体、铺地、石材、木材等内容,然后进行小平面、小透视练习。待大部分同学已基本掌握绘制平面、透视技巧后,再进行总平面、鸟瞰图训练。在对某一单项教学时,也要求学生讲究步骤,避免一蹴而就。如对于局部平面练习,应将线稿画好,再上色(如图1、2)。为避免一次上色不够理想,可将线稿扫描存档备用。 在工具应用方面,针对规划专业特点,重点教授彩铅和马克笔。彩铅大部分学生能较快掌握,而马克笔相对较慢。因马克笔具有笔触较宽、渗透性较强等特点,在笔触大小、长短、方向,以及色彩调和等方面较难控制。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时,应多花时间在笔触的表现、色彩叠加与笔法训练上。教学内容除了对基础、基本元素训练外,还应引导学生重视表现与图式语言、设计构思等的结合,不能为了表现而表现。因而在接近期末的教学时间段,加入城市规划表现成果与快速设计内容,即快题设计。在该门课程教学里,快题设计主要针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设计和城市广场设计,重点训练居住区规划设计表达。要求学生掌握居住区规划设计所包含的总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分析图、透视图、鸟瞰图等图纸的绘制,以及排版等。 4.考核方式。《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实行结构评分考核方式。结构评分平时练习成绩以及期末图纸成绩,分别占30%、70%。 课程期末图纸设计以一个居住组团为题目,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彩铅、马克笔等工具,结合规划专业知识,将住宅区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局部透视图、鸟瞰图等在至少两张A1图纸上表达。要求图文并茂,排版合理新颖。 四、结语 《规划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引导性,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绘画的热情以及相应美术基础。为了适应社会对规划从业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教学工作者,应摒弃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重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的改进,帮助学生为后续的专业设计课打好基础,以此实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反思 摘要: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气温正在大幅度上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有效的减少干旱问题对农民的经济财产损失,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灌溉计划。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乡村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灌溉规划设计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对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到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更有可能使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影响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积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村水利工作负责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在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利灌溉工程,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1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原则 1.1继承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前,一定要亲临施工地点的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做到细致的观察,根据农田的实际结构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案、保证当地农民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时能高效快捷的使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针对农田水利利用的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其他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以分析的结果作为水利工程方案规划的基础。 1.2整体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生态服务既建设用地等多种功能。由此可见,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在布局和数量上做到统筹兼顾,继而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确保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1.3动态性原则 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经济和生态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继而它的规划工作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其中一项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从而维持经济和生态都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 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建设都必须满足当地灌溉面积的要求,当地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好粮食的安全性,积极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稳固灌溉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以灌溉区实际的灌溉量为基础领导农民确立生产的目标。第二,耕地资源的大小要根据该地区现有的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应过度的开采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在耕地上进行。第三,灌溉区的灌溉面积和实际的供水量应该在当地水资源管理局能承受的用水量以内。有关部门要明确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且确定一个合理的灌溉数据。最后,小型灌溉区要根据上面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配状况建造合理的节水小型水源工程。 2.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 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小型水库设计一定的去水枢纽,固定水源流动的渠道续建配套设施。第二,小型灌溉区的水泵和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已经建成的渠道应特殊情况而进行一系列的改善。第三,例如提水设施等水源工程。第四,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最后,排涝泵站的建设。 2.3经济效益 小型水库在建设完工后能给该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水源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给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土地的结构和土壤条件,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减少了泥石流等此类灾害的发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更保护了全体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更净化了当地的空气,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而污染环境,更有效的保护了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对环境建设带来的益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保障规划顺利进行的措施 3.1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 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发出新的灌溉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研发活动前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该地区的环境有一个了解。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此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否承受住后期所要面对的经济压力。 3.2促进水利工程灌溉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灌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派人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管理,并且须提高政府官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 3.3建设时和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有关部门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工作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督项目的建设工作,严格的把关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工程建设完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 4结语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方案,建设出更为高效的水利灌溉工程。 作者:刘嘉 单位:乌鲁木齐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带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的完善。但是在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人们往往只把目光投向大中型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却忽略了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农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往往是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并且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本文主要从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基础建设;管理问题;改进对策 在水利工程规模的界定中,我国主要从建设规模来进行确认,此外水利工程的影响规模以及建设施工工艺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讲,我们通过工程造价以及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划分。一些小型水利工程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等级较低,工程造价也比较低,施工工艺也相对而言比较简单。这些小型水利工程大多建设在我国一些落后贫穷的地区,工程的建设资金通常比较紧张,所需的技术人才也比较匮乏。由于这些问题的困扰,小型水利工程在这些地区进展缓慢,发展空间极小。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1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为了带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大了规划的力度,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仍然存在许多无法忽视的问题。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部分地区对本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改革和规划,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依旧在使用落后的水利灌溉设施。为了就可能的提高农村人口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目前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没有科学合理的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规划 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知识水平也相对不高,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当地农民往往没有自主性,需要由国家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技术人员来带动。由于农村知识水平的限制,具备知识基础和操作技术的工作人员通常情况下比较紧缺,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也缺少一些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很随意和盲目。这些不利的因素必然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存在极大的问题,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较高的经济效益。 1.2没有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小,投资资金也相对而言比较少,由于这些因素本身的限制,当地的政府并不会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于是这些本来应该作为精细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变成了粗放式管理。通常情况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由当地的小型施工单位来承包修建。这些小型施工单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和施工团队,更加缺少相对科学的管理手段,导致了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难以得到质量保证。还有一部分地区没有将水利工程承包给小型的施工团队而是自发的组织群众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这些不具备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普通大众建设出来的水利工程往往质量较差。 1.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较为匮乏 通常情况下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都来自政府的拨款或是当地村民的集资,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往往比较匮乏,在具体的使用中会制约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小型水利工程一般坐落在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一些水利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机器很难运输到施工地点。不单单是施工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抵达施工现场,还有一些比较笨重的施工材料也很难及时的运输到施工地点。这些条件的限制很难保证施工团队能够保质保量的按照进度建设出一个合格的小型水利工程。一些地区由于政府拨款的资金较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因为资金匮乏的问题不得不中途停工,这些已经建设完一部分的水利工程变成了废墟,极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1.4小型水利工程在验收和移交上操作的不规范 小型水利工程虽然规模小,但是数量众多,并且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这就导致了工程施工的地点比较分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继而无法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验收和移交的工作。很多地区在建设小型水利工程时没有做好移交的工作就急匆匆的开始投入运行,无法保证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改进措施 为了尽可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国家不单单需要对这些地区提供资金上的援助,还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上的管理。保证修建完成的水利工程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并且能创造出极大的经济效益。为了促进农田经济的增长,国家必须加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通常有以下四个改进措施,分别是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对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安全的管理、对水利工程的设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加强建设经费的管理工作。明确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可以更好的对水利工程进行依法管理,在水利工程完工并且验收合格后及时的明确产权归属,办理相关的手续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免受自然灾害的破坏。水利工程的设施管理和经费管理,都能使水利工程长时间的投入使用而不出现意外事故。 3结语 小型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目前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所以要兼顾水利工程的发展,构建农村水利工程服务,就必须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项目建设工作的发展,按照操作顺序来充分调动项目工程建设,给目前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让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影响当今时展的重要因素,并起到关键作用。 作者:王进国 单位:青海锦源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思考 摘要: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的气候条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由于全球变暖现象日益严重,世界气温正在大幅度上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问题愈加严重。为了有效的减少干旱问题对农民的经济财产损失,我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灌溉计划。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乡村水利工程灌溉规划技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灌溉规划设计是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对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在某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关乎到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更有可能使农产品的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影响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为了积极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乡村水利工作负责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在工作中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利灌溉工程,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飞速发展。 1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的原则 1.1继承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农田的实际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前,一定要亲临施工地点的现场,对现场的情况做到细致的观察,根据农田的实际结构和土壤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选择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方案、保证当地农民在进行生产和生活时能高效快捷的使用水资源,并且尽可能的做到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针对农田水利利用的现状、结构以及存在的其他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以分析的结果作为水利工程方案规划的基础。 1.2整体性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生态服务既建设用地等多种功能。由此可见,在开展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时,必须在布局和数量上做到统筹兼顾,继而更好的从事农业生产等工作,确保不会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1.3动态性原则 农田水利作为一个经济和生态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继而它的规划工作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其中一项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更,从而维持经济和生态都能和谐稳定的发展。 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2.1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 规划建设规模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建设都必须满足当地灌溉面积的要求,当地工作人员和政府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好粮食的安全性,积极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稳固灌溉区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以灌溉区实际的灌溉量为基础领导农民确立生产的目标。第二,耕地资源的大小要根据该地区现有的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而定,不应过度的开采现有的土地资源来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有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在耕地上进行。第三,灌溉区的灌溉面积和实际的供水量应该在当地水资源管理局能承受的用水量以内。有关部门要明确当地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并且确定一个合理的灌溉数据。最后,小型灌溉区要根据上面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分配状况建造合理的节水小型水源工程。 2.2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 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小型水库设计一定的去水枢纽,固定水源流动的渠道续建配套设施。第二,小型灌溉区的水泵和涵闸等建筑物的建设,以及对已经建成的渠道应特殊情况而进行一系列的改善。第三,例如提水设施等水源工程。第四,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最后,排涝泵站的建设。 2.3经济效益 小型水库在建设完工后能给该地区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水源工程的建设,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困境,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不但给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了一份力量。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有效的改善了土地的结构和土壤条件,有效的保护了当地的土地资源,减少了泥石流等此类灾害的发生,保护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更保护了全体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更净化了当地的空气,让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而污染环境,更有效的保护了劳动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对环境建设带来的益处,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保障规划顺利进行的措施 3.1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 由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水利灌溉工程的要求也逐渐增加。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度越来越广,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尽快研发出新的灌溉技术。工作人员在开展研发活动前必须亲临施工现场,对该地区的环境有一个了解。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此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能否承受住后期所要面对的经济压力。 3.2促进水利工程灌溉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为了促进水利工程灌溉工作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该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派人对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管理,并且须提高政府官员对这一技术的重视程度。 3.3建设时和建设后的运行管理 有关部门在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在建设工作时,应该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监督项目的建设工作,严格的把关好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工程建设完工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按照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市场运作和管理。 4结语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保护好我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工作人员也应该积极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灌溉技术方案,建设出更为高效的水利灌溉工程。 作者:刘嘉 单位:乌鲁木齐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阿克苏分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水利渠道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渠道科学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管理对于确保农田灌溉的科学、合理以及确保排涝等意义重大。本文主要结合某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实例,论述了渠道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并提出了施工管理措施,希望能够为同类工程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田;渠道;设计;水力;断面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渠道设计和施工与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的稳定和高效有着直接的关系。科学和合理的进行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有利于实现农田的防洪涝。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的对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进行研究,确保渠道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某农田水利工程新建取水坝3座,维修改造取水坝1座,主干渠衬砌15.5km,支渠衬砌10.59km,排洪曹1座,管涵12座,机耕路6.9km。根据该灌区水土资源平衡条件,水源来水充足,在本灌区内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成果,项目区设计灌溉面积5003亩。灌区设计保证率采用P=80%。该项目工程分别为多条排灌沟渠设计,设计主要建筑物为进水口及渠道。 1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的原则 在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中主要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1)在渠道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灌溉用水的单位水量能够实现最大的效益,换句话说就是要对单位水量的灌溉面积和灌溉效果进行提高。(2)渠道设计要与除涝、防洪、排渍、航运、水电以及城市的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进行结合,应当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确保干旱以及洪涝灾害能够得到综合治理。(3)渠道设计要确保在灌溉区域中水资源平衡的基础上,分析灌溉的效益,之后选择合理以及科学的灌溉渠道设计方案。 2渠道设计要点 2.1水力计算 在渠道流量设计中,考虑到其主要任务是灌溉输水,设计流量都是为农业灌溉用水,渠道灌溉方式按续灌设计,流量设计中考虑30%加大流量。同时,考虑工程措施选择,衬砌结构为C15混凝土渠道,糙率取为0.017。渠道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确定: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m3/s);q-设计灌水率(m3/s•万亩),项目区的设计净灌水率为0.61(m3/(s•万亩));A-渠段的灌溉面积(万亩);J-渠道流量加大系数,取1.3;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70。 2.2渠道横断面设计 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节约,对渠道工程量进行减少,进而降低成本,与实际地形以及地质土壤性质进行结合,在原来的断面的情况下,对渠道断面进行优化设计。 2.2.1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的设计主要是渠道底坡的设计,渠道底坡尽量结合原渠道的底坡,有效的避免大量的挖填方的出现;对于续建的渠道不但要避免出现大量的挖填方,还应当对渠道灌溉以及排水的高程要求进行满足。该项目多为渠道改造及防渗衬砌工程,主要采用改造、衬砌、修复以及防渗等措施都原本的渠道进行有喜爱的处理,以此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进而满足下游农业的需求,所以本次渠道的端面设计是将渠系建筑物的进出口高程作为固定高程,以此来推求渠段的纵断面坡降。 2.2.2糙率的取值 渠道断面设计中糙率的取值及其重要,本工程根据相关规范结合实际情况选取15混凝土糙率为0.017,M7.5浆砌石糙率为0.025。 2.2.3流速控制 为确保渠道不冲不淤,渠道断面设计应选取合理的流速,流速过慢则导至渠道淤积,流速过快则会造成冲刷影响,给下一级渠道取水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项目区渠道渠线较弯曲,水流过快将对渠道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渠道断面的设计要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同时考虑,选取最优断面。 2.3建筑物设计 在地质稳定地段采用C15混凝土梯形衬砌断面,坍塌地段采用挡墙结合埋石混凝土梯形断面衬砌型式。各类排水建筑物设计均应做到结构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管理,有条件和需要时,尚可考虑其造形美观。各级明沟排水的设计流量,应根据其控制面积与产汇流条件,排、灌综合利用的沟道,在满足排水设计流量的条件下,还应考虑其他利用方式的流量要求。根据当地或临近类似地区实践经验,按照治理区的作物种类、土壤特性、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各条排水明沟应根据治理区的地形条件,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泄、力争自流的原则选择线路。 3农田水利渠道施工管理 3.1现场勘察与临时设施搭建 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施工地质情况,水文等资料,设置合理的试验室,搞好风、水、电系统及临时设施,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搞好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2设备及物资准备 加强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及复查工作,及时索取有关材质单、出厂合格证明等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与上报。认真组织施工所需设备的进场管理,加强对机械设备正常检验与保养。严格把好材质关。工程上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各种加工预制品要坚持检验制度。①要有建筑产品认可证;②要有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③成品或产品要进行标识。从而杜绝不合格材料、产品用在工程上。必要时对已有合格材质证明的材料进行复检,根据使用部位及时转抄材质证明资料,便于追查。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常抓不懈,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3.3精心编制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的施工作业设计 根据工序的性质、规模、特点、结构形式,事前由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好作业指导书,由工程管理部负责进行技术交底,由质安检监人员检查和监督。做好施工过程中对质量要求、操作规程、质量巡视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工作。例如对混凝土质量提出对策,要求混凝土质量处于受控和稳定状态,制定监控措施。 3.4坚持自检、互检和预检制度的落实 各工种操作员应该自觉进行自检,班组内部成员之间应进行互检;上道工序转入下道工序之前各工种负责人应进行交接检查。这样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分项工程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清除在萌芽状态之中,保证分项工程质量达优达良,从而以分项工程优良来保证总体工程质量优良。 3.5狠抓质量通病的防治和成品保护工作 防治质量通病,结构部分要治“粗”治“裂”;平面立面要防“漏”防“变”。成品保护要采取“护”、“包”、“盖”、“封”等有效措施。“护”就是保护成品不被踩坏、撞坏;“包”就是进行包裹防污染。 3.6施工要点控制 工程所用材料(水泥)应有厂家出据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粗骨料及砂料应进行性能检测,所采用的石料应满足规范要求。本工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A级,砌筑基础前应校核放线尺寸,轴线、高程充许偏差应符合要求不能大于或小于10mm;砌筑顺序应符合以下规定:①基低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处向低处搭砌,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基础扩大部份的高度;②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混凝土、砌筑砂浆所用水泥应为合格产品,混凝土拌制严格按照相应规程规范;砂料不得含有有害杂物,含泥量不得超过5%。砂浆应随拌随用,拌制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砂浆试块强度需符合设计规范要求。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色泽均匀有新鲜口面,座板口面宽度不得低于20cm,长度不得低于30cm,厚度不得低于30cm。上下两面平行,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浆砌石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砌筑前应在砌体外将石料上的泥垢冲洗干净,砌筑时保持砌石表面湿润。②采用座浆分层砌筑,铺浆厚宜3~5cm,随铺浆随支砌,砌缝需用砂浆填充饱满,不得无浆直接贴靠,砌缝内砂浆应用扁铁插捣密实。③上下层砌石应错缝砌筑,要求布排丁、顺砌石,砌石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拉结石、丁砌石交错设置,砌缝应横平竖直,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cm,丁石的上下方不得有竖缝;④砂浆初凝后,若需移动巳砌筑的石块,应将原砂浆清理干净,重新铺浆支砌。⑤砌缝内应砂浆填充需饱满,饱满度不得小于95%。⑥砌筑好后的水池边墙、底板必须平整、顺直,弧弯必须平滑自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的设计和施工管理是重中之重。为了对整体设计和施工质量进行保证,不但要遵循基本原则,还需要把握设计要点,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获取最大的保障,进而确保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杨钦 单位:贵州省锦屏县水务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为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控制;农田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1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1施工成本 结合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成本控制计划。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做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针对每一道工序,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目标责任。 1.2施工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通过在施工阶段控制好进度目标,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针对进度目标,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工期内,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进度,核对施工实际进度,如果两者出现偏差,需要及时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调整,进而在计划进度范围控制实际进度。 1.3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是农田水利工程项目顺利施工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就是在组织开展施工作业时,针对施工开展安全管理活动。通过控制施工现场生产要素的状态,最大限度减少或规避生产因素不安全行为或状态,防止出现人为事故,尤其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对人(物)的不安全行为(状态)进行控制,这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事前控制 2.1.1物质 所谓物质是指有关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等,施工材料的充足性是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 2.1.2组织 通过全面了解施工操作情况,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安排专门的人员实时检查施工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2.1.3现场 现场方面主要准备控制网,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性,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2.1.4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前,需要全面熟悉、了解施工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2.2事中控制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实施事中质量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方案、施工过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控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做好质量监管工作。在质量检查中,如果发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在施工现场,对于技术性的操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最大限度确保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在施工现场,无证人员或者审查没有通过的人员,坚决不能上岗,所有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2.3事后控制 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事后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竣工后,处理施工现场的剩余施工材料,以及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农田水利工程完工后,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如果施工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整改措施。同时做好项目施工质量评估工作,必要的情况下,由第三方机构来完成此项工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在竣工后,需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对施工质量加大监管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地检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施工设计质量管理 3.1.1编制施工方案 在确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需要编制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建立项目施工管理体系,施工部署,选择施工方法,编制整体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计划,明确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进入施工阶段后,根据每一阶段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由技术负责人牵头和各部门共同参与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发挥施工方案在施工中的指导性作用。在编制施工方案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方案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还要对施工方案实施动态管理,同时确保施工方案的规范化。 3.1.2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施工图 在对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为了提高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详细的施工图。首先,经济技术指标的选择,选择经济技术指标时需要遵循最优原则,一方面丰富农田水利工程的排灌功能,另一方面减少农田占用面积。其次,将灌溉区的沟、渠、路等标识在施工图中,为了避免部分沟渠、建筑物等产生质量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其进行裁弯取直处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最后,结合灌溉面积、排水面积等进一步确定农田水利工程的规模,同时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对其断面(纵横)进行优化。 3.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操作的优化 3.2.1选择质优的施工材料 首先,在采购环节加强管理,选择优质的施工材料,防止质量不合格的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运输问题,一般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采购,以此降低运输成本。其次,施工原材料进场前审批管理,对于进入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原材料,工程项目负责人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严格检查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等相关文件。最后,储存施工原材料,在施工现场,为了防止施工原材料发生腐蚀性损害,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分类、防潮处理。 3.2.2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加强监管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需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配备相应的现场监督人员,其工作职责就是组织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签发施工图,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或者施工图纸设计与施工要求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出意见。另外,根据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细则,例如工程质量、进度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监理工作。 3.2.3优化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可以从招标、合同管理、监督制度三方面着手。首先,借助招投标的方式,选择优质的施工单位承接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其次,对施工合同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合同条款。最后,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基础知识、工作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2.4提高施工水平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作业环节,一般安排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如果施工作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证件,或者没有通过相关技能检测,那么这类人员坚决不能上岗操作,所有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4结论 综上所述,对农田水利实施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操作,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对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加强管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质量。 作者:刘毅 单位:秦汉渠管理处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文章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为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在遭遇恶劣洪涝、干旱等气候条件时,将会大大降低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损失。与其他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形式复杂,所以要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护工作,使其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顺利进行。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农业生产中,所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当地的灌溉、人畜饮水,进而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例如小型水库、蓄水池、水窖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进而难以统筹工程技术、合理开发、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典型的诸如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问题,在没有经过专家、技术人员核实的情况下,盲目维修,不仅没有解决漏水问题,反而引发枯水期缺水,雨水期出现水灾的现象。(2)重复建设、烂尾等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村与村之间各自为政,为了本村需要,各自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导致重复建设严重,同时一些村子,由于资金有限,在修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出现烂尾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进而难以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3)管理粗放、建设标准偏低。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缺少资金,导致一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低于建设标准,并且投入运行后,管理较为粗放,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没有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时,过早失去使用价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产的流失与浪费。(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慢,维护不及时。在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无形中人为拖延工程建设进度,进而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例如,一些村民集资兴建小型水库,由于施工管理不规范,监理制度不健全,进一步拖延建设进度。 2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价值,需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强管理。(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在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这种情况下,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机制,按照申请——施工——验收的流程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管理。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广泛宣传,一方面防止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遭受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人为破坏。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基础设施,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保证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例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2)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严格遵守设计资质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首先,设计资质制度,根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资质认证制度,利用设计资质的标尺,选择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无资质的单位或者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权力的行为,所有使用的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凡是通过审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一律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遴选优质的施工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选择3家以上有施工准入证的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投标。借助招投标制度和市场竞争机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行规范管理,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最大限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借助登记在册的方式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管理。通过绘制工程分布图,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类排列,针对重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安排专人实施重点管理,全面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制,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安全性。(4)设置专项资金,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维修养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结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受益面积和各地的情况,按照市场化原则,向受益者、受益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成立水利发展基金等,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推广技术、培养人才。与其他工程项目相比,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明显,因此,在建设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需要立足长远。对此,水利部门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业务进行教育和培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工作,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符合时展节奏,充分发挥现有、在建甚至规划中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6)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需要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竣工报告,并申请验收。对于当地相关管理部门来说,需要根据竣工报告、施工资料等,组织相关单位(设计、质监等)的技术人员联合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全面验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在对所建工程进行验收的过程中,一般按照听取报告、资料查询、实体检测、细查局部等流程进行质量验收,同时对所验项目给出综合性的评定意见。如果工程未经验收,在这种情况下,不准交付使用,以及结算剩余工程款项等。另外,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建设程序,以此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年内新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进行评优活动,对优质的工程项目进行奖励,并对这些优质工程项目进行大力宣传,进而在全社会营造重视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针对施工中没有遵守建设程序的施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交由相应的部门进行处理,同时进行通报批评和备案。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豆腐渣工程等,要给予严厉打击,从根本上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3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要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质量作基础,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管,防止出现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最大限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后期维修、养护等管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造福于民。 作者:邓建芳 单位:秦汉渠管理处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三农”问题与民生大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在实践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以期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小型农田;问题;注意事项 当前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用水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变革,水利工程施工量越来越大,施工难度要求越来越高,对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就显得十分必要。作为民生大计的重要构成元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各项施工活动是否能够有效开展。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 1.1水文勘测不到位 水文地质勘察是指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工程施工前的环境综合评价或其他目的,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而进行的水文地质的调查工作。由于水文环境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地质勘察必然离不开水文地质勘察。因此,水文地质勘察就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在实际勘探过程中,一些地区小型农田的水文地质勘察很容易被忽视,在工作中往往进行象征性的勘察,对天然状态下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不细致、不到位,一般性评价较多,综合性深入分析较少,水文勘测容易出现缺失。 1.2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合理 我国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在改革初期建立,当时的水利工程在规划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乡镇或村组自主建设,属于“三边工程”(即: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有些甚至是无设计、土法上马,建设标准低,配套工程先天设计不足、后天管理不善、灌排设施设备简陋、配置不全,部分地区灌排不分,制约了工程效益的发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执行工程建设“四制”和“三同时”原则(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三同时”原则),出现“三无”(即:无立项、无验收、无管理情况),给工程质量带来了隐患。同时,处理不好上下游、左右岸各种涉水利益关系,易引发矛盾,给社会带来不和谐因素。 1.3工程设施和施工设备陈旧 早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施工中,相关机械设备设施陈旧落后,工程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能力较低,由于前期经费投入不足,引起水利设备超过负荷运行情况较多,加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营举步维艰,资金紧张,后期维保资金难以到位,最终导致老化设备难以及时更新、调换,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拦水和蓄水能力极大受限,影响了农田水利功能的有效发挥。 1.4对工程的监管工作不到位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单位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施工单位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的现象,部分工程未履行审批手续,施工单位资质不全,或没有获得相应工程资质,违规建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影响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2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2.1重视水文勘测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研究地下水与岩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水资源短缺与污染、地面塌陷等问题,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水文地质勘察内容丰富,技术要求较高和专业性较强,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实现水文地质勘察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基础性作用,确保地质勘察预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并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技术勘察人员。 2.2合理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选址时,工程选点要科学合理不盲目,要根据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施工,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工程进度。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变更,遇到设计变更等突发情况时,及时做好设计人员与水利施工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工作,避免二次返工。为避免政策变化造成的影响,在水利施工许可文件下发后方可施工,严禁非法施工。签订施工合同前,水利施工专业技术人员对各个条款严格把关,对争议之处及时协商处理,进行修改完善,并充分调研水利施工环境的水文、地质等环境,对这些特殊环境在合同中明确相应风险条款,对工期、造价等相关条款清晰准确,提高合同的有效性。 2.3加大水利工程设备投入力度 在预算标准的限制下,对水利项目的成本控制往往要求苛刻,难免会以牺牲设备质量来确保成本目标实现。但是,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时,要注意正确处理好质量与造价的关系,不能有所偏颇。因此,通过有效利用政府补贴、社会资本,通过水利企业多方位筹措资金,加大对水利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换老旧水利设备,消除安全隐患。此外,还可通过集中招标采购方式,统一物资管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又能确保水利施工原材料质量,从而从根本上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 2.4加强监督管理 首先,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监督部门要督促工程监理部门对施工单位的有效监管,采取实时监控的方式,将监管工作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实现“无缝隙”监管状态。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应该及时移交给工程运行管理单位进行运行管理。要根据工程设施的性能特点,定期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问题排查,及时发现制约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安全运营的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水利保障。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水文勘测不到位、原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合理以及对工程的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小型农田水利施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化实现水利建设施工工程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确保水利建设设计规划质量符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水文勘测,合理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加大水利工程设备投入力度,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水利施工项目的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作者:张萍 单位:湖北新菲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探究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因而在农业发展中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人们基本的农产品需求。农业生产中受自然限制性条件影响较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应用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水闸设计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中航运、灌溉、排涝和防洪需求。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突出其实际价值,就要根据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气候、水文状况等做好基础性的调研工作,在设计建造中处理好相关技术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方法;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在早期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修建多种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以满足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尤为广阔,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因而在夏季汛期或降雨丰沛的季节,难以及时排涝,继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和建设,满足农业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处理好多种不同技术问题,对水闸建设位置、构造外形和泄洪挡水能力等均要进行分析,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稳定性,减少渗漏等问题。关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与建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总结和制定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 1.1稳定性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需要重点保证其工程稳定性,水闸在上游进行拦水,上下游水位差容易形成较大的水平压力,水闸受水压力影响可能会向下游方向产生侧滑动。因而在水闸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考虑其自身要具有足够的重量,从而维持稳定性,建成的水闸在无水期或未进行挡水时,容易受垂直荷载影响,基底压力在大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塑性形变,水闸可能会滑动或被直接挤出,因而在设计中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底板面积,使基底压应力减小[1]。 1.2解决渗流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挡水中受到上下游水位差作用,水闸闸基与河岸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渗流,从而对闸底施加压力,水闸重力减小,则抗滑稳定性也降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两岸或闸基为土基时,土层中的细小颗粒会被渗流带走,同时会有翻沙鼓水现象出现在闸后,严重甚至掏空两岸和闸基。[2]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考虑挡水水流量问题,做好水闸与岸坡的连接设计,减少渗流问题。 1.3防止冲刷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开闸泄水时,下游水深较浅或无水,上下游水位差使水流在过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流速,能量聚集从而使水闸受到严重的冲刷作用。水流冲刷范围过大,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因而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设置水闸闸孔数目,防止闸孔开启时有折冲水流产生,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孔要依据相关工程标准,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保证设计参数科学,减少下游河岸受到的冲刷,增强水闸建设、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内容及方法 2.1结构部分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组成结构部分的设计不需要进行统一的样式规定,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不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进行建设、使用,受到的影响要素也不同,因而需要在地方性的情况勘查中使其外在形式和主体结构呈现适用性和针对性特点。[3]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结构形式设计需要与当地的水流特性、水闸功用和地势结构等相适应,在水闸设计中要考虑其实际负载能力,使翼墙与闸室的抗滑作用稳定,分析水闸地基下沉情况,根据选址状况处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现场地基结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分部结构和整体结构要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计算,提高水闸结构功用以及使用安全性。 2.2选址部分 水闸作为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部分,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关功用分析进行选址,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泥沙、水流量和降水等情况后,坚持经济性原则,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选址可靠和安全。[4]水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河床与岸坡稳定状态更佳,地基坚实度高,抗滑与抗渗能力均较强,因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在河段开阔地段。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槛高程时,要使其过闸单宽流量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工程布局上做到统一规划,综合性的分析和选择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址和闸槛高程。 2.3抗渗部分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农业生产需求,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水闸需要集中做好抗渗设计与排水设计,结合上下游地基情况和最高水位差情况,应用工程技术等手段,使非渗漏底板和渗漏设施在统一的渗流区域能够形成密闭不透水的边界状态,同时处理好水利工程水闸地下轮廓线等。[5]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确定安全范围内地下轮廓线对应的下降坡度和渗流值,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出抗渗水性和渗透压。要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水闸防渗性,还可以在渗流面上设置排水沟槽、减压井和反滤层等,将渗水安全、迅速、稳定的引流到下流。 2.4尺寸、样式部分 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关于尺寸和样式等部分设计需要参照相关工程指标与要求,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情况,分析水闸的运用方式以及水流过闸的状态,确定闸孔净宽度。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在尺寸和样式规划中要根据水力学方法计算水位指标等,对于不同工程建设区的水闸建设应用的尺寸标准不同,计算过程中根据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不同类型闸的用途和使用需求,选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也不同。[6]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技术要求较高,保证相关设计合理,能够为后期的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 3结语 我国设计和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历史悠久,在江河灌区和平原地区均有修建大小不同的水闸,在挡潮、灌溉、航运、排涝和防洪等不同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效,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突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类型较多,包括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稳定性问题、渗流问题、冲刷问题和沉陷问题等,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勘查结果,做好技术分析,在设计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的尺寸、样式等进行确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有效。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多种工程性资料,重点分析水闸在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中的使用问题,完善设计内容,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作者:窦艳飞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和对策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通常是指水库、水井、塘坝、渠道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起着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的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本文着重指出了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别极大,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也比较明显,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其存在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和田间灌排工程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地形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建立的耕地和居民区也有多种形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农村耕地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需求,特别是对地形相对崎岖,不好发展大面积耕地和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当前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工作,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建设相关选址、工程投标等问题,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工程配套不完善 我国地形多样,使得农田出现在平原、丘陵、山丘等地形上,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范。因此很多水利工程不适用,应先做土地平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用水率较低。另外部分水利工程处于报废或半报废状态,出现老化失修,带病运行的情况。还有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留守的人员不能承担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加大了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难度。 3.2管理体制不完善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现象。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较粗放,不能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备情况和功能,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检查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使用;农民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爱护意识;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加严重,使得很多水利工程受损严重,修复工作艰巨;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发挥;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或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在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不能起到蓄水或阻拦作用,出现泄洪等现象,加强了灾害程度。 3.3资金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来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和农民集资,而我国的水费价格相对低廉,农民集资的量和方式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不足就导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程不能完整展现应有的职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 4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4.1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包括管理人员、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农民和水利工程的用户。政府部门要給予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维护的意义;积极举办培训班,加强农户的意识培训,提高建设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农户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管理不仅是政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农户的参与,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管理。 4.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 管理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使用监督、损坏维修等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负责本地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镇和个人,要注意蓄水工作和漏水现象出现,避免出现丰水期水源泛滥,枯水期却缺水的现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护制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管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损坏,在洪涝、大风等灾害过后及时巡视,及时修理;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和日常维护标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重修成本;明确以政府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农户为支撑的管理形式,实行农户管理有偿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4.3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 因为我国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于“三农”的项目,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属于落后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为工程的管护提供基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未参与管理的农户提供补偿;将农业产品生产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比如养鱼、种植莲藕产业结构调整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4.4加强水利灌溉技术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灌溉管漏水或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研究新技术和新灌溉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域水资源情况实行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灌溉方法,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5结语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正常运行,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作者:单振江 单位:新疆沙雅县水利局水管总站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浅谈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各地的降水情况一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旱涝灾害的发生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降低人们对于自然降水的依赖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水资源,为农田提供灌溉水资源,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能力,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蔡前炎 单位:商城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水利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项目设施建设。在农田灌溉中,农田水利工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进步,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施工技术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概述 1.1水利建设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并且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增多,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中,这些都促进了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只有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技术管理才能够在确保水利工程顺利施工的同时,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 1.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难点分析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不但工程施工内容多,且涉及多种施工工种交叉作业,所需的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也较多,由于涉及的施工面积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并且合理的组织施工,从而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另外,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各项工程要密切配合,在进行田间道路修筑、剥离耕作层、修沟渠以及局部切填土过程中,要认真严格进行施工,减少施工环节之间的影响。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完工,还需要监理人员以及业主之间的配合,施工企业要对施工进行精心的组织以及科学的管理,严格根据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来进行施工。 2.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施工测量是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了放样测量、控制桩位复测以及交接桩施工测量等,另外,水平位置、高程复核以及加密等也属于施工测量的范围之内。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主要包括:线路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渠系的放样及测量等,由施工管理部门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小组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工作。施工测量工作应该按照《工程测量规范》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 2.2施工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对于后续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保证施工主体安全的重点及关键。从这方面来看,为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的施工。在进行工程开挖之前,必须要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施工,这需要根据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置情况来进行确定,并且临时性排水设施需要建立在工程施工区域之外,这样能够有利于将雨水以及地面积水及时排除,从而确保了主体工程的施工安全。 2.3基坑开挖施工 在开挖基坑的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禁止出现弃渣胡乱堆积丢弃的行为。在进行土方填筑试验之前,需要确定测试方法、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施工技术等。如果存在地面起伏不平的问题,其填充层的施工需要根据水平分层来进行,要对分层工作面进行水平碾压,尽可能的减少界沟的存在。在进行滚动操作施工的时候,首先要对各个指标参数进行确定,这里可以利用压实试验来进行。同时,要处理好路基表面,将散土以及各种工程废料清理干净。在进行相邻作业面施工的过程中,要确保两者之间的均匀上升,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施工缝以及高度差。 2.4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找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的施工。首先是对过路涵进行施工。一般来说,先进行基坑的开挖,这里需要运用机械设备来进行,之后是进行清坡以及清底,需要人工来完成。在进行过路涵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施工顺序来进行施工。其次是进行沟渠衬砌的施工,具体来说,主要的是处理好沟渠的沟槽基础,其中的各项数据必须与水利工程设计的要求相符合,然后是安装以及制作渠身。如果是利用标准预制或者预制板来进行明渠段的制作,必须要以设计要求中的混凝土标号来进行预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强度与工程质量要求相符合,并且要以工程设计为依据来进行明渠基础高程的测量。除此之外,在沟渠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制明渠的密实以及平整,并且要将直顺度、高度以及顶面高等偏差控制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2.5浆砌工程施工 在这个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施工标准规范来进行。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将单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并要使得浆砌工程每层的宽度相同。在施工完毕之后,要重点进行防渗处理。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用砂粒径、细度模数以及材料质量等满足砌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要求,并且石料的物理力学强度指标也应当满足标准要求。除此之外,在选择水泥的时候要根据水泥砂浆的具体要求来进行选择,并且水泥标号绝不能降低。 3.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水利工程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农田水利工程则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进步,因此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施工技术,这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涉及到施工测量、施工临时排水设施、基坑开挖、过路涵以及沟渠衬砌、浆砌工程等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更好的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进步。 作者:翟正义 徐长征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费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探讨 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因而在农业发展中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人们基本的农产品需求。农业生产中受自然限制性条件影响较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应用对农业的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水闸设计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中航运、灌溉、排涝和防洪需求。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突出其实际价值,就要根据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气候、水文状况等做好基础性的调研工作,在设计建造中处理好相关技术问题,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水闸设计要点及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方法;分析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农业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在早期农业生产中已经开始修建多种不同的农田水利工程,以满足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需要。我国地域辽阔,平原面积尤为广阔,总体地势较为平坦,因而在夏季汛期或降雨丰沛的季节,难以及时排涝,继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和建设,满足农业灌溉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处理好多种不同技术问题,对水闸建设位置、构造外形和泄洪挡水能力等均要进行分析,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修建稳定性,减少渗漏等问题。关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与建造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分析角度展开研究,分析问题成因,总结和制定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1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要求 1.1稳定性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需要重点保证其工程稳定性,水闸在上游进行拦水,上下游水位差容易形成较大的水平压力,水闸受水压力影响可能会向下游方向产生侧滑动。因而在水闸设计中要从工程角度考虑其自身要具有足够的重量,从而维持稳定性,建成的水闸在无水期或未进行挡水时,容易受垂直荷载影响,基底压力在大于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塑性形变,水闸可能会滑动或被直接挤出,因而在设计中要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底板面积,使基底压应力减小[1]。 1.2解决渗流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挡水中受到上下游水位差作用,水闸闸基与河岸的连接部位容易产生渗流,从而对闸底施加压力,水闸重力减小,则抗滑稳定性也降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两岸或闸基为土基时,土层中的细小颗粒会被渗流带走,同时会有翻沙鼓水现象出现在闸后,严重甚至掏空两岸和闸基。[2]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需要考虑挡水水流量问题,做好水闸与岸坡的连接设计,减少渗流问题。 1.3防止冲刷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开闸泄水时,下游水深较浅或无水,上下游水位差使水流在过闸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流速,能量聚集从而使水闸受到严重的冲刷作用。水流冲刷范围过大,容易发生工程事故。因而在水闸设计中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合理设置水闸闸孔数目,防止闸孔开启时有折冲水流产生,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孔要依据相关工程标准,在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保证设计参数科学,减少下游河岸受到的冲刷,增强水闸建设、使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内容及方法 2.1结构部分 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组成结构部分的设计不需要进行统一的样式规定,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在不同地区和自然环境下进行建设、使用,受到的影响要素也不同,因而需要在地方性的情况勘查中使其外在形式和主体结构呈现适用性和针对性特点。[3]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中关于结构形式设计需要与当地的水流特性、水闸功用和地势结构等相适应,在水闸设计中要考虑其实际负载能力,使翼墙与闸室的抗滑作用稳定,分析水闸地基下沉情况,根据选址状况处理好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现场地基结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分部结构和整体结构要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计算,提高水闸结构功用以及使用安全性。 2.2选址部分 水闸作为重要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部分,需要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关功用分析进行选址,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的地质、地形、地势、泥沙、水流量和降水等情况后,坚持经济性原则,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选址可靠和安全。[4]水流相对平稳的状况下,河床与岸坡稳定状态更佳,地基坚实度高,抗滑与抗渗能力均较强,因而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选址应该尽量选择在河段开阔地段。设计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槛高程时,要使其过闸单宽流量具备一定的适应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工程布局上做到统一规划,综合性的分析和选择农田水利工程水闸闸址和闸槛高程。 2.3抗渗部分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农业生产需求,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工程环境影响,水利工程水闸需要集中做好抗渗设计与排水设计,结合上下游地基情况和最高水位差情况,应用工程技术等手段,使非渗漏底板和渗漏设施在统一的渗流区域能够形成密闭不透水的边界状态,同时处理好水利工程水闸地下轮廓线等。[5]在设计工作中需要确定安全范围内地下轮廓线对应的下降坡度和渗流值,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出抗渗水性和渗透压。要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水闸防渗性,还可以在渗流面上设置排水沟槽、减压井和反滤层等,将渗水安全、迅速、稳定的引流到下流。 2.4尺寸、样式部分 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关于尺寸和样式等部分设计需要参照相关工程指标与要求,结合实际水利工程情况,分析水闸的运用方式以及水流过闸的状态,确定闸孔净宽度。水利工程水闸设计在尺寸和样式规划中要根据水力学方法计算水位指标等,对于不同工程建设区的水闸建设应用的尺寸标准不同,计算过程中根据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不同类型闸的用途和使用需求,选用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也不同。[6]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技术要求较高,保证相关设计合理,能够为后期的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使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同步提升。 3结语 我国设计和修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历史悠久,在江河灌区和平原地区均有修建大小不同的水闸,在挡潮、灌溉、航运、排涝和防洪等不同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效,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突出。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类型较多,包括排水闸、进水闸、节制闸、分洪闸和挡潮闸等,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稳定性问题、渗流问题、冲刷问题和沉陷问题等,在设计修建过程中要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勘查结果,做好技术分析,在设计中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水闸的尺寸、样式等进行确定,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水闸建设使用有效。农田水利工程水闸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多种工程性资料,重点分析水闸在农业灌溉和防洪抗汛中的使用问题,完善设计内容,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作者:窦艳飞 单位: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浅析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村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各地的降水情况一直分布不均,旱涝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旱涝灾害的发生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降低人们对于自然降水的依赖性,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所必须的水资源,为农田提供灌溉水资源,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发展,必须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可以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能力,极大的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 正文: 1.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农业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农田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长久发展下去,还可能对农村、农田、农民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1.1农田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请管理”的现象,也就是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高度重视,一般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甚至有个别地区一直在频繁的建设各种农田水利工程,但是对于建好之后的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给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必要的管理,或者不重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可能会造成农田水利工程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另外由于缺少管理,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不够,大大的缩短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寿命。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缺少管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农田水利工程建成之后的产权不明确,其归属的界定范围不明,也就造成了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推卸管理责任;其次是农田水利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费用和管理责任没有得到落实,这样导致管理过程中缺少监督,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严的现象;第三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够重视,普遍没有意识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将重点放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 1.2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落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建设也一直在前进,关于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不断发展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相匹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但是我国目前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我国今天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制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1.3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位不清晰也是造成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定位,在机构性质和机构职能上存在不清晰的状况,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有行政主管机关和水管单位的性质,又具备管理、维护和运营的职能,这就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管理监督工作不到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另外还存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分工不合理的现象,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了一部分人工作负荷过大,任务量过多,不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期发展。 2.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农田粮食产量,促进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变原本“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加强水利工程建好之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是加大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需要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资金都被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去。第三是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监督,从这个层面去约束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责任到人,监督时发现问题,要有相应的负责人。最后是要建立项目法人制度、招标投标制度、监督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四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从体制方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规定和约束,推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稳健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除了改变“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之外,还要注意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一般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性质有三种,公益型水管单位、经营型水管单位和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性质区分的主要标准是管理单位的盈利情况,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为经济来源的是公益型水管单位,通过经营获得盈利的是经营型水管单位,国家财政支持和盈利兼具的是准公益型水管单位。按照这一规定对单位性质进行区分,能够更好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进行。 作者:蔡前炎 单位:商城县水利局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摘要]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迅猛,但是我国仍然属于一个农田大国,作为我国最为基本的一项国策,科技兴农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大面积干旱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我国粮食的产量。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介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重要性、原则、问题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对于整个农业发展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前提和基础。就现阶段而言,农业灌溉水利资源日益缺乏,农业水利工程也不断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细致地规划和设计。在整个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占据着最为重要的显著地位。因此,必然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农业之国,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进步来说,农业水利灌溉工程是其核心和动力。农业水利灌溉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有效进行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必然要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另外,利用科学的技术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对于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循环使用,是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的典型特点之一,这项工程所带来的极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难以估量的。 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原则 第一,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第二,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继承性原则。第三,在规划设计之中要遵守的原则是动态性原则。总而言之,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时候,必须要坚持整体性原则、继承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并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上述三个原则,以期达到最好的规划设计效果。 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问题 3.1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时,对其分析不全面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系统性、全面性以及合理性。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过程中,因为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对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忽视,往往后知后觉诸多水利问题尚没有解决。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急于求成,又忽视自然规律和技术规范,导致追求效益而造成诸多问题。在工程资金不到位、甚至不足的情况下,贸然进行工程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没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又采取教条主义,用生搬硬套的方法强行建设,却不采取能够显著地节省农田水利工程灌溉造价的有效的规划设计,进而造成了经济损失。 3.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前期没有做好规划 规划设计的长期目标不明确,立项不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在初始阶段,如果对其进行的规划设计不够深入和全面,与之相关的部门有没有相应的提高其配合工作的意识,就会更加容易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导致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进而威胁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各方的切实利益,最后造成多次进行复建、诸多建设不能如期完成等严重问题。在实际应用中,诸多水利工程因为其目前的自身质量存在问题,或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维修等保护,最终造成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发生老化问题,显著地降低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3.3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实施中的维护监督力度薄弱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在后期的建设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持续的监督和维护,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的实现。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在某些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良好的维护监督管理,进而造成了工程施工与实际的规划设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得最开始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就变成了空谈,失去了其原本应具备的价值。另外,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建设期间,又缺乏维护和管理,没有按照工程自身的运行荷载和运行特点进行管理,对先关的运作机械没有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导致工程机械超负荷运行、渠道渗漏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阻碍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价值的实现。 3.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缺乏技术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虽然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所获得的投资不算太少,但是,依然存在着投资资金不到位或者极端不足的重大问题。于这种资金匮乏的情况中强行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则必然会导致诸多重大问题、乃至于危险情况的出现,最终必然会影响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效果,进而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我国的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其中的某些规划和设计方案,同样发生了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将一些从前规划设计方案中的技术运用以及实践经验生搬硬套地、不加以实际地考察,便运用到新的规划和设计的方案之中,导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规划设计时,不能科学地、正确地分析,不能节省方案的造价,进而导致预算也经常会出现失控的现象。 4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解决措施 要想彻底解决上述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存在的诸多棘手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彻底有效地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4.1加强并统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立足于我国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要求,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进行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并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长远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对于支撑储水、灌溉改造以及扩建农田水利工程等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要结合各个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筛选出最合适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方案,以此来实现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的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在水库、塘坝等诸如此类的水利设施之间建立起互相补充的框架,并且建立起旱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灌溉、涝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泄洪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完备体系。 4.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 想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就必须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具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全面的、合理的把握和了解。要了解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水利设施设备的情况,其内部的相关节水设施设备的情况以及区域内的水利灌排体系的情况等等问题,并且结合相关规划和设计对其进行完备和完善。必须要积极地开展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田间管理、末级渠系的配套设施建设等等。另外,还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区域内的配套设施以及其节水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或者扩大建设。 4.3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 不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多么的优秀、多么的无懈可击,但是,倘若在其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划设计进行,那么再优秀、再无懈可击的规划设计也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的时候,进行工程维护监督设计,加大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力度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加入对于工程维护和监督的设计,不仅仅能够保障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规划和设计,能够按照原本的要求和规范顺利进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规划和设计的建设水平。 4.4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运用 在上面已经阐述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中缺乏对于技术的分析,因此必须要对相关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进行灵活地分析与运用。现阶段,不断地完善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建设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标准,并对其进行规范,可以提升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进行技术分析和灵活运用的水平。虽然,现阶段中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能够结合目前的技术标准进行,但是,仍旧不能够提出过高的要求,抑或是应用技术的硬性指标,因此,必须要结合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区域内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其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技术,并进行科学的分析以及灵活的运用。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的方面,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迅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也必然存在着诸多新的问题、旧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必然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在全局上把控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规划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这对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郗增福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 农田水利工程论文: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 摘要:我国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要求水利灌溉要节约用水。渠道设计与施工管理是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对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设计与后期施工管理问题进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渠道;设计;管理 水利渠道工程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顺应节能减排的社会发展趋势,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但是,在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可控或不可控风险造成渠道渗漏和损坏,不仅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使用,而且会造成有限的水资源的浪费。做好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要点 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点涉及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材料、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渠道比降设计3个方面,要对这3个设计要点在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渠道设计。 1.1农田水利渠道设计材料分析 设计材料直接影响农田水利渠道的质量、使用寿命,设计材料的选用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环节。在选择材料时,应该选择质高价优的材料,高质量的材料可以保证水利渠道的性能;要充分考虑季节影响,不同的季节对材料的要求不一样,材料的持久性、抗老化性需要重点考量;要选择少接缝,便于安装的材料,不仅减少因为物理因素造成的破坏,同时还能避免水的渗透;要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往往对材料需求量比较大,如果材料价格较高,工程成本将会过高。 1.2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 跌水设计可以有效解决因为地面水流变化和地面高差造成的建筑物侵蚀冲刷问题。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工程跌水设计时,挖坑均匀可以减少填方渠道,这样能够保证地面和渠道底部保持水平一致。增多农田水利渠道的跌级,可以减少农田水利渠道的地形高差,有效减少渠道维护费用,节约渠道建造成本。 1.3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分析 渠道比降是农田水利渠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土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初砌渠道的渠道比降一般要适当增大,渠底比降越大,跌水的个数与跌水的落差也就越低。在进行农田水利渠道比降设计时,调查和研究水利渠道的原始渠道比降,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依据目前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接受短期内可能出现的经济损失,为长远经济效益做打算,彻底解决所有问题;从全局考虑渠道比降设计,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渠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渠道施工管理研究 2.1施工材料控制 2.1.1原材料的选择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选用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施工标准。起到反滤作用、收集渗水作用、保温作用、抗渗作用的原材料要保证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必须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坚固性。 2.1.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在拌制混凝土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例,确保其具有耐久性、坚固性能。渠道施工有壁薄的特点,要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要依照不同的工程特点和需要进行选择。 2.2施工工艺控制 2.2.1混凝土 U型槽预制施工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一般采用U型槽,既可以使渠道坚实,又可以保证排水顺畅。在U型槽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预制施工,以实验的方式确认好混凝土体的配比,完成浇筑,确认硬度后投入使用。 2.2.2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管理 渠道施工时做好防渗工作对整个工程十分重要。首先要做好渠道基础的施工。根据施工的地形地质进行开挖或填补,处理和维护好地基,保证地基的平整和坚实。为避免渠道渗漏并为混凝土初砌施工提供便利条件,要建设排水系统。其次要做好防渗支模工作。在正式安装防渗模板之前,要进行试拼接,确保模板紧实,对缝隙进行处理。正式安装时,要有坚固稳定的支模地基并确保支模面积足够大。 2.2.3浆砌石渠道施工管理 对于渠道砌石施工而言,预先处理石块,选择合适的石块堆砌方式十分重要。将石块宽面向下、尖面向上可以减少石块缝隙。对于石块之间的缝隙,可以选择合适的小石子与混合砂浆进行搅拌填补缝隙[1]。不可直接用石子填补空隙,还应避免使用溜浆法,防止缝隙扩大,保砌石表面平滑稳固。 3结语 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为了确保水利渠道的正常使用,延长其使用周期,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农田水利渠道的设计要科学合理,不断创新渠道设计理念。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注重施工质量,对修砌渠道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农田水利渠道灌溉、排水作用的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生产。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一、人文地理学专业的课程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从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本科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专业课程要求以文化地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课程体系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自然、行为、政治等诸多内容,是高等学校地理学本科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紧随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空性,涵盖当前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城镇一体化、新经济技术开发、旅游开发等诸多热点问题。因此,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范围广、知识面宽、学科之间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强,老师和学生都需要具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学科知识。在现阶段,综观各高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学手段和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适应性的教学改革应围绕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教师与学生紧密联系,将实践教学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 二、CDIO指引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教学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适应性的课程教学方法要有利于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良好效果。 1.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突出“人才工程理念”。 人文地理学需要融合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需要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进行宽口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GIS、测绘等实用技术教育的传输,还要使得学生具备人文历史、市场经济、社会文化、心理学、管理学学科的基本素养。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还要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人文地理学在专业课程设计时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 2.加强启发式教学,培养综合素养。 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建立,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导精神。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过设问、指导等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总结学习方法、发表看法、参与讨论,发挥教学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相得益彰,课堂气氛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在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开展课堂与课后讨论,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理论去思考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给他们创造发表不同见解的环境和平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应用性思维。师生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都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或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们能够抓住兴趣点,促进学习。 3.强化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产业。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非常重要。人文地理学学科要求学生能够解决诸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土地价值评估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社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用到调查、模拟、考察、比较和模型分析等多种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研究方法的训练过程。很多基本概念存在于课本中,它们虽然非常重要,但是大多都比较抽象,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或课件演示虽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其效果去远远不如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验、探究、理解与总结。通过实践学习,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难度。因此,相关的高等学校教学机构不能把师生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花力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教学研究合作基地和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中心。校外的研究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调查与考察的环境,校内的实验中心则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模拟。 4.注重案例教学,提高技术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已发生的问题个案,把现实案例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学生讨论、撰写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将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旅游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现实指导性。同时它还是一个与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性十分强的学科。因此教学机构要下大力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科学设置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灵活选择和使用教学设施,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人文地理学教学要加大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其创新思维与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专业动手能力与时代关怀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黄娅 单位:贵州理工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谈人文地理成因教学实践创新 一、对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上述两阶段的反思与批判 第一阶段的成因教学以教材为本,在因素即原因的教材逻辑下,教师主要从例证的角度对现有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进行淦释与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没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主要以灌输为主,缺乏知识的生成,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认为教师在人文地理的学习中可有可无,对于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远远低于自然地理。第二阶段的成因分析教学开始尝试案例教学,采用教材所提供的北京城市功能区的案例,在功能分区成因分析时主要采用“因素分析法”,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出发找原因。这种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对地理诸因素具体作用于人文地理事象的过程分析不清,不能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地理诸因素在人文事象的区位与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诸因素在人文地理事象区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只能僵化地从自然、社会诸因素出发生搬硬套地“找”地理成因,而不是“分析”原因。这样零碎的、不深刻的成因分析导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过于简单化、机械化,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形成真正的师生对话,降低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样的成因教学也缺乏真正的思维活动过程,很难全面认识地理规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简单化、僵化。这样的课堂将很难让学生理解人文地理之“理”,难以进行有理有据的理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二、批判基础上的创新即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提出 为了消除人文地理成因教学中静态的、机械的“因素分析”所带来的弊端,必须将人文地理的成因分析真正过程化。过程化的成因分析必然建立在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比较完整的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教学时,应该运用时空一体化的案例,运用“历史分析法”〔’〕,引导学生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形成、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以及分析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明确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最后概括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一般性的发展机制。其关键不是找出有哪些影响因素,而是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因此,笔者将这一人文地理成因分析教学法命名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内在机制,才能真正理解并学会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原因。 三、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要转化为现实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教学环节,每一教学环节还必须能够细化为可操作的、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流程。甚至每个流程再细化为一般性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从而构建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在课堂中实现的教学程式。这样的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才能具有课堂的生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从理论知识的分类来说,人文地理成因教学所涉及的主要知识为人文地理的概念性知识。皮连生教授等人认为,概念性知识的学习主要是要求学习者对其进行理解,并提出了6个环节的概念性知识教学策略〔’〕。笔者借鉴这一思想,根据自己的人文地理成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认为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的落实需要5个环节。这5个环节是“编呈案例一理清过程一找出因素一分析机制一情境迁移”。(1)“编呈案例”环节主要是教师选编和呈现有组织的人文地理案例。该环节的实现方法为“历史分析法”。要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机制分析就必须选编能够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机制的案例。这样的案例选编不仅要关注人文地理事象时空间性,更需关注它的时间性即历史性。只有具有历史性,人文地理案例才能够丰满、生动,才能够比较完整、典型地展现人文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并体现机制;只有具有空间性,人文地理案例才立体,学科特色才鲜明。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教学法编呈的案例应该以时间为线索,以空间为节点,突出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相对完整与绝对典型。编呈时空一体化的反映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机制的案例是人文地理机制分析法成功的基础。(2)“理清过程”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初步阅读分析案例,运用图表等分析工具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发展变化过程。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的发展变化,了解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为进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在运用“人文地理成因机制分析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与过渡性。(3)“找出因素”环节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理清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变化脉络的基础上,在时空分段的基础上,教师示范与学生分组合作相结合,运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影响人文地理事象发展变化的每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因素。这一环节已经初步进人人文地理成因分析阶段,为进一步深人的机制分析做准备。(4)“分析机制”环节主要是教师设置并呈现一系列具有梯度性的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探究与对话。在师生共同探究与对话中逐步透彻地分析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所有阶段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找出影响各阶段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发展变化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及根本原因和非根本原因。最后引导学生跨越案例所涉及的所有时空,概括出最具一般性的人文地理事象及其区位演变规律和动力机制。(5)“情境迁移”环节主要是知识的巩固和一般性规律的运用阶段。这一环节中教师提供相近的案例材料,以问题为引领,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巩固和一般性规律的再理解与运用。 作者:裁教破 单位:江苏省大港中学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思想的转折概述 作者:叶超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起: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学 康德(ImmanuelKant)告诫研究者认识事物应该先从考察其起源开始[1]。这对常常忽视认识起点及其过程的国内学界无疑是一个好的忠告。地理学虽然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地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很多涉及地方和空间的思想,地图对空间定位和表达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但较系统地将地理学界定为一门空间科学并进行持续讲授的是大哲学家也是地理学家的康德[3]。康德的地理学思想形成于1775年的讲座,但到1802年才正式出版。地理是康德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由于当时康德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担任逻辑学、形而上学、数学、伦理学、物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教师),使得康德能从整体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地理学进行研究;康德的地理学成就在当时已获得承认,彼得堡科学院在选举康德为院士时,首先考虑的就是他的地理著作[15]。在《自然地理学》中,康德将知识分为按照概念(逻辑)划分的系统,按照时空划分的历史和地理(这是自然的划分),将地理学定义为专门的空间科学,认为空间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时间是历史学的研究范畴;并指出,“地理学这个名称表示一种自然描述,确切地说是对整个地球的自然描述。地理学和历史学填满了我们的知识的全部范围;也就是说,地理学填满了空间的全部范围,而历史学填满了时间的全部范围。”[1]康德的这种空间观点常被地理学家引用,然而,事实上康德的地理学思想和空间观很复杂,至今仍然是地理学家和哲学家们讨论的话题[16]。康德空间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次的、专门的(享有专属权)、三维的和哲学的。它对于地理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历史学地位高于地理学,地理学常被视为历史学的“侍婢”;而康德界定使得地理学学科地位得以提升,从历史学的附属上升到与历史学相提并论的地步。他对于知识由概念、时间、空间三部分构成的划分方法也成为一种重要思想。他的空间思想还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中,显示出与哲学的密切关联[17]。 承:从空间到区域 20世纪50年代以前,以赫特纳(AlfredHettner)、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为代表的区域学派继承和发扬了康德将地理学视为一门空间科学的传统,视空间为“被填充的容器”[3,18-20]。比如,赫特纳在其《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这一方法论巨著中曾满怀欣喜地引用康德关于地理学是一门空间科学的经典论述,认为“空间本身只是一种观念形式,只有通过它的内容才能获得实在的意义”,并三番五次地强调,“地理学不应是关于各种不同事物地区分布的科学,而应是关于充填空间的科学。它是空间科学,正如历史学是时间科学一样”[18]。此后,经由哈特向添砖加瓦式的巩固,区域学派的空间观长期主导地理学界,成为二战以前地理学的主要范式。区域学派视区域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那么,从空间到区域转换的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呢?一方面,缺乏数量方法的空间科学毕竟只是抽象的界定,它没有具体的方法基础,与地理学历史和现实的接洽也有一定距离,区域却是一个体现空间并将其“落地”的概念,而且划分不同区域的类型学方法也有着很强的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地理学发展历史显示出“方志”传统,无论东方西方,都有大量的方志和旅行记等。将空间科学这种抽象的界定与方志传统的历史结合起来,考虑到区域概念能统率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从而打破二元论,并有类型学方法来体现,于是就衍生出将区域作为地理学研究核心的思想。大体来看,从康德、赫特纳到哈特向,他们所持的空间观都是绝对空间,也就是视空间为容器,把空间看作可以装很多东西,但是是独立于系统之外的东西。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正如赫特纳所强调的,地理学所具有的综合性使得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它非常依赖其他学科却又需要独立,这就奠定了一种紧张的基调。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地理学家始终得面对和应答学科身份这一问题。哈佛大学取消地理系可说是质疑地理学存在价值的极端表现。 转:从空间几何学到空间的生产 空间几何学第一次转折发生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其渊源却可追溯到19世纪就已萌发的区位论思想。这种可被归结为空间几何学的思想范式,主要探讨空间的形式法则(比如杜能环、韦伯的三角形模式、克里斯塔勒的正六边形中心地模型等),它是一种相对空间概念,以追求“空间秩序”为目的,采用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理念,并且大量借助经济学、管理学和数学来发展地理学理论。以舍费尔1953年发表的挑战区域学派的论文为开端[21],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法则的科学的实证主义地理学逐渐于1960年代兴起。这一学派的地理学家倾向于诉诸区位论的传统,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模式”或“法则”[22]。舍费尔非常推崇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该理论以及区位论在实质上是一种空间形态学或几何学。但是,实证主义地理学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城市地理学研究范式,是一种“物化”(fetishism)的空间理论[23],它尽量避免对空间的价值判断,因而忽视了塑造“空间”的个体以及政治和社会关系。比如,克里斯塔勒宣称事物围绕中心集聚不但是一种生物物理秩序,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24]。但是,对于这个“中心”是谁的中心,中心—边缘结构中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如何等问题却不予考虑。归根结底,杜能—克里斯塔勒等古典区位论者及其后的空间分析学派的“空间”主要是完全理性经济人的空间,“人”的社会政治属性、行为、个性、情感和价值观等重要问题,却被回避了。这不足为奇,因为无论是冯•杜能、阿尔弗雷德•韦伯还是克里斯塔勒等,都强调他们的理论与经济学的密切关联,所以,其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之上,这一理论出发点既是这些理论成功的基点,同时也是其被人质疑和否定的焦点。所以,实证主义地理学试图通过计量分析的工具摒除个人感情和价值判断因素,以追求所谓“科学”的结论,其实是一种狭隘的“科学主义”主张[25]。人文空间性空间几何学范式的缺陷在于,这个空间结构或秩序中的人只是经济人或机械的人口数量,而不是社会人、道德人和充满个性的“个人”,导致塑造空间秩序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和个体因素被忽视,使得地理学与现实世界空间问题的差距越来越大[26],因而出现了一系列反思和批判。人文主义地理学就是其中的一种。人文主义,顾名思义,也就是讨论个体的、个性的(人)与集体的人(文)发展变化的思想或学问。人文主义地理学因而也有两个对应,在个体这个层面,它强调价值观、个性、感情、心理与地理学的空间、地方之间的关系;在文化这个层面,它强调从历史、哲学、社会和组织行为、经济与政治集团综合思考它们与地理之关系。我们可以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空间观归为人文空间性。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如段义孚、拉尔夫(TedRelph)、布蒂默(AnneButtimer)等[27-30]。他们更重视空间概念的价值判断和意义,并借助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哲学理念,联系人文学科和历史来阐发人文主义地理学。比如,段义孚认为在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人类家园的地球”中,他最看重“家园”这个关键词,因为它不仅是个物理和建筑空间,而且也是象征的空间,是社会政治、美学和精神寄托的场所[31]。人文主义地理学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要思潮,但它的渊源却很深广。概括而言有两个:一个是来自于地理学本身的文学、艺术传统和景观学派等的人文思想和美学观念,另一个是存在主义与现象学(这两个源泉也预示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宽泛性)。前者比如《荷马史诗》为代表的古希腊地理学发轫时期的人文思想和精神、洪堡和李特尔将地球作为“人类之家”以及索尔、赖特等的思想,班泽的美学地理学等等;后者则是始自尼采,并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萨特等形成的重要哲学思潮。激进的空间与空间的生产在20世纪70年代,相对更加严厉地批判实证主义空间几何学的是激进地理学者,因此他们的空间观可称为激进的空间。中文的激进往往有过激的、不可靠的意思,但是在英文里激进是根本、彻底的意思[32]。皮特(RichardPeet)、哈维(DavidHarvey)等早期的激进地理学家都强调地理学必须关注社会问题,认为空间是什么取决于人类实践[33,34]。所以说空间并非价值中立的空间,而激进主义地理学,激进的空间的核心要旨在于发展地理学成为一门批判的空间科学。这个批判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一个号召,“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地批判”[35]。它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地理学家自身和学科内部,因为地理学家往往受文化制约,文化可以具体体现为种族、阶级和性别划分,这使得地理学家研究的空间不是客观的[36];另外一个是针对我们身处的社会,对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批判。早期激进地理学家也是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反对不平等的社会。后期激进地理学家则批判资本主义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欧洲中心论和美国中心论[37,38]。典型案例剖析是理解这种抽象思想的好方法[39]。皮特的“现代地理学思想”中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它恰当地反映了激进的空间和空间的生产的思想。“那时美国地理学家协会的年会是在主要城市的有名的酒店举行的(现在依然如此)。这些酒店通常会有一个中央大厅走廊,那里挤满了喜欢社交的学术会议代表。学科权威结构也在空间上表现为中心地的等级结构。在这个权威的空间模式中,一些人在大会发言席上给另一些人作报告,交流是在学术权威之间,研究生们则像鸟儿一样四处盘旋,啄食着权威们偶尔故意表现出来的、谦逊的惊叹。”[33]这个案例典型而饶有趣味,蕴含和反映了不同层面的空间(的生产)关系,很值得从激进地理学或“空间的生产”的批判视角予以“解构”(表略)。具体来讲,主要城市是一种复杂空间,意味着一种优势属性和权能的集聚;中央大厅这个权力空间意味着中心和支配地位;有名的酒店这种社会空间往往是上层阶级的聚集地;发言席这个符号空间意味着话语权,为少数人所把持;而代表这个词意味着身份空间,它的拥有者是精英;权威和研究生之间构成知识空间,也反映了一种支配和被支配、中心和外围的关系。知识空间及其生产是作者论述的核心,但是知识空间是在与其他诸种空间的互动影响中产生的,它生产其它的空间,同时也被其它的空间生产(社会空间辩证法的要旨),意味着学术并不是单纯的学术,也不存在“纯粹的”或纯然客观的知识。在这些空间之外,还需要我们注意两种动态空间,也就是时间影响下的空间。“举行、挤满、交流”及“盘旋啄食”等动词,反映了空间生产的过程;而“现在依然如此”这个时间上的强调,反映了这种空间秩序的牢固性。在这个空间生产过程中,“中心”是突出的,有名有姓且堂而皇之的,它对应于特定的物理和象征的空间样态和形式,这些空间也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把持和支配;而“外围”则是缺省的或者边缘化的,它对应着处于从属的、被支配地位的(社会)群体的空间。此外,应该注意这段话中隐含的空间。作者通过一个比喻“像鸟儿一样”来反映研究生群体的边缘、流动和依赖性,这是一种想象的空间。还有另一种容易忽视的想象空间在于作者身上。我们可以想见,能把这一场景描绘的惟妙惟肖的作者肯定处于这种空间之内,但是却反省、反对或批判这个空间,因此它是另一种矛盾的想象空间。由于激进地理学对于空间价值中立的批判和对社会空间的强调,对于资本主义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彻底批判,契合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思想,所以最后走向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它的核心概念是空间的生产,由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Lefeb-vre)提出,强调“(社会的)空间是(社会的)产物”[40],其中的主要内容三元辩证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41],而且已有较多中文文章论及[42-45],所以本文不展开论述,只强调如何把握它。简而言之,空间的生产主要讲资本、权力和阶层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空间成为了介质、产物及过程[46]。因此,空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容器的或反映相互关系的绝对和相对空间概念,而反映了更多的关系和过程。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采用的方法是社会空间辩证法[47,48],并力图以此整合社会空间。一些热点新闻,比如真维斯楼事件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与知识空间生产的关系[49];某大学竟然把雅典娜和女娲的神像都换成了校董的面孔[50],反映了资本对于知识空间的侵蚀有多么的巨大! 合?:后现代空间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潮流是后现代地理学。后现代空间研究有一个背景,就是人文社科界的空间转向。它的核心词是“解构”,强调时空的特定和不确定性、时空的碎裂等,试图通过文本的重新解读来发现某些东西[51];在学科关系上,人文地理与哲学、文学和艺术的关系再一次被强调。在后现代空间思想中,詹明信对晚期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进行了“解构”[52],卡尔维诺则用艺术的手法想象了各种各样“看不见的城市”[53],福柯和桑内特对权力和身体与空间的关系有精深论述[54,55],国内学者对此也有探索[56]。后现代地理学也有一些经典案例,对于洛杉矶、巴尔的摩等城市,迪尔、哈维、索加也有解读[57-59]。后现代空间到底是一个转折,还是对以前的空间范式的契合?这一问题不好回答。某种程度上,后现代空间与康德的空间界定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空间地位的上升方面,由于众多学科的介入,空间又成为大家的注目焦点,人文地理的学科地位也因而得到提升;其次是它与哲学的关系趋于紧密,尤其与后现代主义的论调密切相关;最后是它们都是三维空间。但是,这些相似却有不同的内涵:在空间地位的上升这一点上,以前把地理学视为专门的空间学科,现在是其他学科也开始切分这一块空间研究的蛋糕;在与哲学的关系这一点上,康德以理性批判为主要特点的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拒斥理性的哲学截然相反;在三维的内容侧重上,以往的三维非常强调物质性维度,而后现代却强调社会性这一维,反映出人文地理学与社会科学的密切关联。所以,正如索加所说,“空间太重要以致于不能仅仅留给那些专门的学科(如地理学和建筑),或者仅仅作为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的空隙填充剂或事实背景。人类生活的空间性就象历史性和社会性一样,渗透在每一个学科或话语中。”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空间思想演变历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专门的空间科学到其他学科切入空间,反映出人文地理学不再拥有空间研究的特权和优先权。这似乎会使一些强调学科特权和知识垄断权的人感到失落。然而它确实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和正在强化的趋势。其实,并非人文地理学如是,其他社会科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也面临这一问题。破除学科和知识特权正是后现代思想提供给我们的强大营养。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走向泛化的极端。毕竟,一门学科长期历史的积淀会给她自身打上独特的烙印。研究者必须承认、承继这种历史,然后才能打破它。在思想与历史、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个体与文化之间常常是一种辩证、紧张的关系。所以,对于人文地理学而言,我的最后结论是:有特点,没有特权。人文地理学空间研究特点正在于它的多重面向。也正是因为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60],使得在学科史上引起持续争论的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结论,这种争论也在淡化。可以明确的是,人文地理学依赖哲学和其他学科为其做依据和工具,它们在使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关于未来,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已经予以提示:“到我明白所有象征的那一天”,可汗问马可,“我是否就终于真正拥有了我的帝国?”“陛下”,威尼斯人答道,“别这样想。到那时,你自己将是众多象征中的一个。”[53]致谢:本文是在2011年12月17日广州举行的第六届人文地理沙龙的报告基础上形成的。作者感谢沙龙组织者以及主办方华南师范大学的同行以及柴彦威教授、朱竑教授、李九全教授、吕拉昌教授等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人文地理论文:我国人文地理学的进展及前景 1、历史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活动(精神和物质)或人与环境之间关系所形成人文现象的分布、变迁及其地域差异。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同现代社会一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政治、军事、经济、人口、民族、聚落、商业、交通、文化、旅游和社会生活等,这些历史上的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的空间分布、变迁及其规律,都是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具体内容[1]。当代人文—经济地理现象是历史时期的人文经济地理现象的延续和发展,不了解历史人文地理,无疑会阻碍真正了解当代的人文地理。反之,如果将历史地理学视为地理学在时间维度上的回溯,那么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就是衡量历史人文地理学的标尺[2]。因此,历史人文地理学与当代人文—经济地理学是两个密切相连的学科领域。中国历史资料保存相对丰富,时间较为久远,这为发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各种可能。自20世纪90年代初谭其骧发出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倡议以来[3],相关学科领域日益得到重视,学科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许多分支方向的成果相继问世。伴随着学科体系的完善,研究群体和梯队的培养形成,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正经历着分支方向多元化、方法交叉化、成果科学化、理论系统化的不断转型过程。近5年来,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最新进展,主要体现在历代疆域政区研究、城镇研究中的古都研究、近代经济地理研究、历史文化地理的宗教地理和民间信仰研究等方面的深化,此外生态环境史研究也已全面展开,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取得重大进展。 2研究领域和成果 近5年来,历史人文地理学成果相对集中地表现在历史疆域政区、移民史和人口史、城镇和乡村聚落、历史经济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区域历史地理、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以及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2.1历代疆域政区研究 从2007年起,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共12卷,作者18人)开始陆续出版。它涵盖了自先秦至民国的漫长时期,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历代政区沿革的考证,对一些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而且在某些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复原的详细程度可以达到逐年。这套著作的完整出版,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目前正式出版的有总论先秦卷(周振鹤、李晓杰撰)、隋代卷(施和金撰)、宋西夏卷(李昌宪撰)、元代卷(李治安、薛磊撰)、明代卷(郭红、靳润成撰)、中华民国卷(郑宝恒、傅林祥撰)[4-9]。 商朝是中国出现较早王朝,唐晓峰认为商代领土不同于后世成熟国家的领土,不能将商朝辖区看城一片单纯的地域[10]。先秦是中国历史政区萌芽时期,待考问题颇多。徐少华对楚国国都陈城[11],钟炜对秦国的洞庭、苍梧诸郡县的建置与地望[12],晏昌贵对里耶秦简所见的阳陵县与迁陵县[13],李晓杰对战国时期三晋和秦国的设县情况、齐国和楚国的疆域变迁[14],都进行了扎实深入的考证。辛德勇《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一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诸多全新的看法,其中包括秦始皇三十六郡、两汉州制、高阙、直道、秦汉之际的西北和东南边界等内容,多有创见[15]。古代的城市行政建制研究者向来不多,韩光辉等在宋辽金元城市行政建制的演变方面发表过多篇重要论文[16]。 随着国家清史工程的展开和推动,有关清代疆域政区研究的新成果不断产生。段伟着重探讨清代分省问题[17],傅林祥探讨清代政区制度一些人们较少关注的方面[18],侯杨方依据清宫档案探讨了清代十八省的形成等问题[19],韩昭庆则对清初政区的改制及影响发表了看法[20]。徐建平出版的《政治地理视角下的省界变迁——以民国时期安徽省为例》一书,力图将传统的政区地理逐步深入到政治地理的层面[21]。 2.2移民史和人口史研究 在葛剑雄主编的6卷本《中国移民史》、6卷本《中国人口史》出版之后,近年有关移民史和人口史的研究虽然减少,但仍有新著出现。吴松弟《南宋人口史》全面探讨南宋户口统计制度、考证人口数据,并探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路的人口变迁及其对地区经济文化的影响。此外他著文探讨辽宋金元时期南北人口的不均衡发展等问题,并指出人口增长是南宋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受此影响生产工具进步缓慢,导致走上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22]。路伟东著《清代陕甘人口专题研究》及相关论文,理清了清代陕甘回民的人口数量变动和人口管理制度、清代前中期陕甘人口迁移等问题,并首次利用宣统人口普查的“地理调查表”进行人口研究[23]。 此外,安介生对明代北方的灾荒性移民和内蒙古各部分布的地理基础[24],侯杨方对乾隆时期的民数汇报[25],杨煜达对西南边疆的民族关系的若干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郭声波多年致力于西南民族地理的研究,新著《彝族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以唐代乌蛮等族羁縻州为中心》在此方面有新的推进[26]。需要指出,安介生所著近70万字的《历史民族地理》[27],表明了作者尝试建立历史地理新方向的努力,引起较大的关注。 2.3城镇和乡村聚落研究 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都,向为古代城市研究的重点所在。李令福的《秦都咸阳》[28],王社教的《汉长安城》[29],肖爱玲的《隋唐长安城》[30],史红帅、吴宏岐的《西北重镇西安》[31],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了不同历史阶段咸阳或长安的都市面貌。吴宏岐《西安历史地理研究》[32]和李令福的《古都西安城市布局及其地理基础》[33],则将古都西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研究,前者深入研究了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与城市更新模式,后者对秦都咸阳到隋唐长安的城市发展与城郊布局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史红帅推出37万余字的《明清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研究》,对城墙、水环境、坊里街巷、城市布局、人口规模等多方探讨,为西安“后都城时代”的最新研究成果[34]。 上海是中国近代城市的代表,张晓虹对上海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市镇以及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35]。王列辉论述了双岸城市形成这一近代全国滨河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邹怡探讨了民国海宁硖石镇的区位条件与空间结构,以及皖南屯溪镇的发展动力[36]。刘景纯立足于城镇实体进行的“景观与文化”的考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清代黄土高原不同等级、不同区域城镇文化景观的特征[37]。李孝聪著《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则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区域城市体系或几个中心城市核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城市布局形成的原因和演化的过程,剖析区域中心城市城址选择与城市成长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38]。 乡村聚落地理的论著向来不多,王社教主编的《黄土高原地区乡村地理研究(1368-1949)》,首次对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探讨,其中涉及对明清民国时期黄土高原的乡村发展、城乡关系、聚落、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均以实证方式进行开篇论述[39]。 2.4历史经济地理研究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是近5年来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引人关注的重要方面。吴松弟及其带领的团队是这方面研究的主力军,强调近代开埠通商和外来生产力的进入以及沿海口岸城市与其腹地的双向经济互动,对塑造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巨大作用。吴松弟主编《中国百年经济拼图——港口城市及其腹地与中国现代化》、《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进程》[40-41],并发表十余篇论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述,兼及唐朝到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民国时期“市”的兴起与中国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等重要问题、并揭示了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8个表现。近年来,吴松弟又利用在浙江泰顺县地域考察所获得的资料,以泰顺为例,探讨明清近代东南山区的经济结构、地域社会结构以及传统文化的特点[42]。 戴鞍钢在近代经济地理方面有着较深的造诣,2006年又出版《发展与落差——近代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进程比较研究》一书,详细地论述近代以来东西部经济差异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并著文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经济地理的相关问题[43]。王列辉著《走向枢纽港: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1843-1941)》,从多个角度探讨上海和宁波这两个长三角主要港口不同发展轨迹[44]。方书生对两广港口—腹地的空间形态和长三角经济区演变过程,张珊珊对汉口的对外贸易及其腹地,姜修宪对闽江流域的进出口贸易及经济变迁,唐巧天对上海的埠际贸易,毛立坤对香港的埠际贸易的研究,构成了近代南方经济地理研究的基本架构。此类研究以往不多见。樊如森所著《天津与北方经济现代化(1860-1937)》及一系列的论文,揭示了开埠以后天津口岸的贸易发展过程及对北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论证天津在北方经济的龙头地位,清楚地勾勒出北方外向型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等重要问题[45]。樊如森的研究和姚永超所著《国家、企业、商人与东北港口空间的构建研究(1861-19310)》[46],以及陈为忠关于山东的多篇论文[47],构成了近代北方经济地理研究基本架构。 值的一提的,还有王元林对秦汉时期南岭交通的开发与南北交流[48],韩茂莉对明清以来玉米在中国境内的传播及其种植制度的形成[49],蓝勇和杨煜达对清代滇铜生产和运销[50],韩昭庆对青海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程龙对北宋沿边军区的粮食补给问题[51],辛德勇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等问题的研究。张萍著《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采用商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以明清时期陕西商业的发展及地域特征为例,建构了颇为周密的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研究框架[52]。 2.5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近年来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地理和民间信仰的深入探讨上。张伟然在佛教地理方面发表多篇相当深入的论文,包括佛教宗派的地域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进程、清末至民国江南地区庙产兴学的时空分析等[53]。张晓虹对南宋首都临安节日活动的空间特征、近代陕西宣教区的划分原则都作过探讨,又以陕南的杨泗将军为例讨论民间信仰的区域化与本土化问题[54-55]。王元林等人对明清伏波神信仰的地理分布、碧霞元君信仰扩展与国家祭祀的关系、金龙四大王信仰、湖南湘江流域水神信仰等问题,都进行过较深入的研究。王元林还揭示南海神庙的兴衰发展历史,以及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兴衰和广州港变迁和国计民生的关系[56-58]。朱海滨主要研究浙江的民间信仰和文化地理,成果颇丰,继2008年出版《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2010年又出版《近世浙江文化地理研究》,并发表多篇论文,对浙江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和胡则信仰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民间信仰的地域性及与行政区域和自然区域的关系[59-60]。此外,蓝勇对巴蜀的休闲好赌风气[61]、古代美女的地域认同[62],马强对唐宋士大夫与西南、岭南地区的移风易俗、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63],郭声波对中国槟榔种植与槟榔习俗文化、蒟酱食用习惯和开发历史等,进行研究[64]。 2.6区域历史地理研究 王振忠长期从事徽州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并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利用新发现的徽州商编路程《摽船规戒》、婺源民间日用类书《目录十六条》、新安江的路程歌及相关歌谣,对徽州的交通、商业、地名、日常生活、村落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相关论文结集出版为《千山夕阳:王振忠论明清社会与文化》[65]。此外,晏昌贵著《丹江口水库区域历史地理研究》,考察历史时期丹江口水库地区的政区、人口、城邑、经济开发和环境变迁状况,为近年另一项区域研究的成果[66]。 2.7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研究中国生态的日益恶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由于自人类出现以来生态环境的改变是人类参与的结果,对其演变进行历时性的空间考察,自然成为历史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史(或称为“环境变迁”)和灾害史的研究,实际上已突破了过去按照单一人文要素进行研究的模式,进入到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层面上。 邹逸麟主编的“500年来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丛书”,是近年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丛书选择若干比较典型的地区,对近500年来(主要是明清以来)人地关系的复杂过程作比较深入的研究,主旨在于通过这些地区的研究,粗略地反映中国历史环境变迁的全貌。目前已出版了《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陈业新)、《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冯贤亮)、《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尹玲玲)、《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1659-1912)》(杨伟兵)、《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谢丽)[67-71]系列著作。有关生态环境史和灾害史的研究论著为数不少。段伟通过对禳灾制度的发掘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运用,推进了秦汉灾害应对制度的研究[72]。 张萍的研究表明,在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城堡的废毁主要在晚清民国。她并从人口、民族、经济结构入手,探讨了边疆内地化过程中陕北沿边一系列的社会变动及其影响[73]。张莉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环境史的角度出发,集中探讨了乾隆年间新疆天山北麓地区农业开发活动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4]。 土地利用是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方式,在这方面韩茂莉、杨果、满志敏、王社教、侯甬坚都作出自己的贡献。韩茂莉探讨了辽金两代西辽河流域人类活动从游牧业为主向农业占主要地位转变,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75]。杨果、陈曦以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心,从农田垦殖、资源利用等诸方面探讨江汉平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的历史,以及双方的互动关系[76]。王社教考察明清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环境变迁的关系,认为总体上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灾荒为直接动因促成的,但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还要得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配合。 王建革致力于水利史和农业生态史的研究,继出版《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又出版《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77-78],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他又将目光投注江南,发表一系列涉及这一区域的农业技术、圩田土壤、水环境、乡村社会等论文。王大学系统探讨了区域海塘修建的过程和技术变化,以及与政权、水系、海潮等方面的关系[79]。韩昭庆关注西南地区的石漠化、西北地区毛乌素沙地形成与扩大的人类因素,杨煜达探讨清中期滇东北铜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都发表过若干篇论文。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师大的一些学者近年来通过自己的长期研究,对长期流行的人地关系的某些表述进行反思。侯甬坚认为百年来在影响毛乌素沙地的走向和幅度上,自然因素更显重要,人类只是一种参与力量[80]。此外,他探讨新疆南部尼雅从聚落到废墟的演变过程,认为尼雅河来水等水源逐渐匮乏,最终迫使一批居民点因彻底无水接济而废弃[81]。他还分析渭河流域的人民生计,认识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除了较多地依赖于自然环境提供的富源和人民的勤劳之外,还在于要有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和物尽其用的致富之道。李大海的研究也表明,明清以来陕西黄龙山区因垦荒导致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历史过程,并非完全可以人地关系矛盾激化角度来加以解释[82]。张力仁通过探讨清代陕南流民行为的基本取向,指出人类空间选择行为遵循风俗相近原则,而不是地理环境最优原则,从而对备受非议的流民刀耕火种与清代陕南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给予了重新认识[83]。上述学者的研究结论,无疑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2.8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价值,历史地理学领域对GIS运用方法的讨论日渐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满志敏“小区域研究的信息化:数据架构及模型”一文,该文通过讨论小区域GIS数据框架建立的方法,提出了三点非常重要的认识[84]。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合作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项目,是将地理信息系统用于传统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它按照网络数据和Web地图的要求设计了数据模型和数据库关系结构,开发了基础数据地图浏览、地名查询界面。与基础数据相配套的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政区地名释文数据库,基础数据中的每一个地名,包括全部地名和空间定位的原始史料、研究结论和专家意见,以保存迄今为止对中国政区地名的知识和认识。已完成的四期数据已经在哈佛大学网站和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禹贡网”上公开,至今已有数以万计的用户注册,并下载了基础数据。CHGIS项目的研究成果,被有关专家学者公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CHGIS为标志的历史地理数字化研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3学科发展展望 不少地理学家在探寻地理学研究深度时,都看到历史地理学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自觉关注历史地理学研究并寻求双方的合作,这无疑为历史地理学未来的更大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在我们看来,无论是在地理学或历史学的旗帜下,集中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力量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要坚持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两大主干的研究,不仅要善于用自然解释自然现象、用社会解释社会现象,还需要用自然解释社会现象、或用社会解释自然现象。并且,在最后的判断表达上,这种解释应是方向对应、阐释适度,而不是偏离了方向、对论题进行过度的阐释。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是专业技能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还有个人的思想政治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即“德才兼备”才是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高校在以才育人的同时更要注重以德育人,培养具备优良品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志愿服务是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品质、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平台,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相结合将成为高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现状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已经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中坚力量,在教育、扶贫援救、环保、医疗卫生、维护治安、法律援助等诸多领域贡献者自己的力量,在促进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1.志愿活动形式单一、专业性不强。志愿者进行社会服务的过程不仅是思想品行教育的过程,也应该是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的过程。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内容较为狭窄,专业特色不明显,难以满足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形式较为单一。志愿服务内容多集中在体力劳动上,停留在较浅层次的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服务上,学生的专业技能不能在志愿活动中体现。 2.志愿活动缺乏合理规划,管理工作不到位。大学生志愿活动大多数在工作日,往往会与学生的课程安排产生冲突,学生在志愿活动与课程之间很难抉择;另外,志愿活动通常为短期,志愿活动组织缺乏长期的规划,难以持续开展。 3.志愿活动动机多元化、缺乏正确引导。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动机不纯,为了获得奖状表彰等个人荣誉,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在志愿活动中着重于自身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对于志愿服务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与理解。 三、专业校外创新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义 1.学科教学的需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设置复杂且实践教学环节多,校外创新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能够满足日常实践教学需求,利于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尽快适应社会工作。 2.高等院校建设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是学校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校方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可以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扩大校企双方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促进学校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提升学校开放性教学效果。 四、志愿服务纳入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 校外专业实践教学着重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往往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实践教育。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学生参与公益性的社会实践,可以有效进行自我思想教育。将志愿服务纳入校外专业实践教学中,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于2014年在南京高校中率先与“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签订合作协议,将志愿服务与实践教学完美结合,建立了“公共管理学科综合训练中心城乡规划教学实践基地”,每周六、日南京农业大学向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输送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优秀志愿者,学生志愿者指引游客、维持参观秩序、对部分展厅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学生在巩固自身所学规划知识的同时促进了展览馆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校企协同发展。 五、保障专业志愿服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的教学措施 1.规范合作关系。校方和实践基地应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实践基地作为志愿服务与技术支撑单位需在各个教学环节给予支持,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城乡规划教学实践基地为例,学生在不影响展览馆正常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游客进行南京规划情况讲解,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展览馆方为学生志愿者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的同时并为其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真正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双赢。 2.切实调整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为加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需要根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变化的实践内容来调整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来满足社会的需要。此外,基于志愿服务参与的实践教学不同于普通的实践教学,校基双方应注重加强学生志愿服务的培训工作,增强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品质与社会责任意识,将志愿精神真正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将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满足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作者:孙华 吴瑶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地图学教学方法研究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探讨地图的实质、地图制作的理论与技术、地图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等问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测量学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学好地图学是学好地理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关键,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目前地图学已被确定为我国高等院校地学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隶属于地学,立足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城乡规划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通地理、精规划、强实践”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地图学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注重地学与管理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但就教学现状而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材版本单一,不同专业侧重点不突出目前,学生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地图学原理》或者《新编地图学教程》,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别。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用教材基本相同,没有侧重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教材。 2.各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地图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共有131所高校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地图学在很多学校只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选修课,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中有的学校开设48学时理论课,2周的地图学实践,但是大部分高校往往只强调经济管理及规划课程的学习,对用于空间信息表达与分析的地图学课程重视不足。 3.交叉学科基础知识准备不足,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渊源极深,同处于大地学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要适应发展,必须具备扎实的地图学知识。目前,学生由于对地图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入进而影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的学习,对基于数字地图的信息分析方法难以理解,甚至对在城市规划时如何考虑空间信息模糊不清、无所适从。 二、教学改革 1.构建教学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不同专业的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不同,过去只考虑教材不考虑学生的因素,而以往地图学教材编制主要针对的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从而导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地图学时“共同语言”太少,主动性较差。因此,地图学要根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地图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课程,迫切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做到因人施教、因专业施教,编写符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实际的地图学教材。地图学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部分,地图学教学内容改革也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将教学目标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既要介绍传统地图投影方法、常用地图投影转换算法,又要让学生对当今竖版(中国,地球东、西、南、北半球)地图有充分的了解,更要结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特点将普通地图制图方法和专题制图方法的计算机技术教授给学生。同时,地图符号在地图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城乡规划能力,能够制作规划图。因此,地图学课程中地图符号的教学应该与城乡规划图相结合,尤其要加强符号设计部分的内容。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地图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实践内容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具体包括地图的识读和电子地图制作。地图识读主要培养学生认识地图类型,了解地图图面内容,熟练掌握地图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的能力。电子地图制作是地图学实践的主要内容,采用现有的制图软件训练学生制作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利用GIS软件的地图制图功能训练学生进行地图符号化、专题图制作与地图制图输出等能力。 3.储备基础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地图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包含大地学的投影等基础地理信息,又包含专题地图制图等与规划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地图学知识掌握扎实才有可能应用到后续城市规划、乡镇规划、土地规划管理方面,也才有可能与后续地理信息系统知识与技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具体教学中,需要讲授传统地图学的基本内容,同时结合现今地图学发展的新趋势、新内容(如竖版中国地图,竖版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学习现代地图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较为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将现代地图发展的新内容与自身专业方向结合,增强交叉学科创新能力。 我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以培养具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的思维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管理、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目标。地图学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精通地理知识,精通现代地图学知识,并能够将地图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城乡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图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图学教学方法研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改,以形成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地图学教学理论与方法。 作者:李文梅 江畅 张海涛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 2012年国家对高校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进行了调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两个本科专业。由于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源专业)的内涵较丰富,涉及面较广,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但各高校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这就导致同一专业,由于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别很大。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以地理学为背景,提出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一、专业定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定位应从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方向两个角度来考虑,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 (一)学科特色第一,在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本科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高1998[8])中,地理学一级学科下设地理科学、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二级学科。虽然2012年从资源专业拆分出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但新专业仍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故以地理学为学科特色的高校仍应坚持地理学的基础学科地位。第二,新专业命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事实上是强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结合。实际上,人文地理学正是用地理学的眼光来看待人文科学,属于理学的范畴。而城乡规划在学科划分中曾属于建筑学一级学科,授予工学学位,后来在学科调整中提升为一级学科,仍是工学学位,在业界认同其建筑学出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地理学思维在规划中的应用,所以在城乡规划教学与实践领域中,地理学出身的专业城乡规划人员越来越多,尤其是宏观层面的城乡规划,更加强调地理学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由于人文地理的理学范畴,使其更偏重于理论研究,在当下的实际应用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部分较少。同时,旅游学又因为与各类自然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天然的联系而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人文地理学也专门有一个学科分支为旅游地理学。近年来,各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有条件的高校纷纷在地理学的基础上设立旅游学院或在地理学院下设立旅游类专业,其中一大依据即是以地理学为基础的旅游规划与管理。当前的专业目录中并没有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行业的从业人员来源较广,旅游管理、地理学、城乡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都成为旅游规划的相关专业,故从专业性和综合性两方面来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旅游规划行业的切合度还是很高的。第三,在学科发展环境上,随着近年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调整,在城镇规划与建设领域也不断提出新的理念,如新型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规合一、数字城市等,均对城乡规划的地理学思维提出新的要求。同时,旅游业作为一项无烟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正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和地方均表现出对旅游业的极大热情,旅游规划无论是从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层面,还是从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上,都正是用人之际,这其中对旅游地理学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二)学生就业方向从学生就业方向来看,以前的资源专业由于专业定位不明确,涵盖内容太多,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包括在政府部门,如规划局、国土局、发改委、测绘地理信息局等相关单位就业的,另有一部分进入规划设计单位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与专业无关工作的。考研的学生主要有三个方向,即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等。从以上就业方向可以看出,由于专业定位的不明确,该专业学生毕业后有较少的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多数从事完全与专业无关的工作。由此说明,如果能明确专业方向,强化专业教学,将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极大的促进和影响,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方向在应用领域直接表现为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 二、课程体系建设 就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最大的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专业化、实践性与文化内涵。 (一)专业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化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地理学的专业化。此前的资源专业,虽然归属于地理学一级学科,但又不同于地理科学专业,故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以地理学为基础,兼顾资源学、环境学、管理学、城乡规划等学科,开设的课程很杂,没有方向性,可以说缺乏明确的主干课程。如在某校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地质学、自然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人文地理学、环境科学导论、土地资源学、遥感技术、经济地理学、资源科学导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学、土地评价与管理、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等,各各领域均有所涉及,但呈现出泛而不深的特点。在当前的专业定位下,地理学的专业化应强调自然地理的基础地位和人文地理的方向地位。首先,不论是城乡规划还是旅游规划,均是以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深刻认知为工作基础,故自然地理方面的课程必须开足、开实,如自然地理学、地球概论、测量与地图学、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地貌水文学、遥感导论等。第二,地理学与专业方向的联系在于人文地理,故人文地理的方向课需要做好,如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计算机辅助制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二是城乡规划的专业化。原资源专业中,城乡规划仅作为专业中有限的一部分存在,并非专业的方向,故专业课程的设置很少。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城乡规划成为了专业的方向,虽然从专业性、学制年限、教师配备等方面难以完全照搬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但仍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将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开齐,如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市政工程规划、区域分析与规划、建筑初步、建筑素描等。 (二)实践性地理学是一门验证性的基础学科,城乡规划则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所以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实践教学是该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第一,在综合自然地理方面应延续地理学教育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有条件在现实中对其进行验证,取得相应的感性认识。第二,在各层次的专业规划上,更应强调其实践性,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三,在规划思想的表达上,应想办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手绘技法、色彩运用、CAD等。 (三)文化内涵地理学与文化融会贯通产生了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民俗地理、语言地理等分支学科。同时,城乡规划也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涉及城镇的发展历史、文化变迁、文物保护、人口迁移、地方认同、城市特色等方方面面。正是因为城乡规划超强的综合性要求,仅仅是建筑出身的从业者难以完全胜任城乡规划,也正是由于地理学者对文化大多有一些涉猎,使得地理学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更深地理解规划,或者做出更有特色的规划。基于此,为发挥地理学在规划领域的优势,应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强化诸如文化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等文化类课程,这也是城镇、乡村及旅游区特色最直接的彰显之处。 三、与现有教学体系的矛盾及对策 (一)教学课时不足新的学科定位下,要求开设诸多的城乡规划专业课及地理学专业课,这就面临着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与城乡规划专业相比,工科的城乡规划为五年学制,有充足的时间来安排专业课。与地理科学专业相比,学制相同,但我们要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开设规划类课程和文化类课程。所以,很自然地,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遇到课时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有以下两个解决途径:一是尽量减少与地理学、文化类、城乡规划无关的边缘课程,将课时集中于核心课。二是在开设一些专业课时,提出更加明确的教学要求,不一定要按照该门课程自身的课程体系完全讲完,可根据专业定位对该门课程的需求来展开,相应地,该课程的课时也可以缩减。如对于GIS课程来讲,系统地学习该软件需要很多时间,但城乡规划日常使用到的GIS功能主要为缓冲区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日照分析等实用性非常强的部分,其他关联不大的部分则可作了解或直接带过即可,当然具体讲哪些、讲多少需要专业负责人与带课老师深入沟通,要小心把握这个度。三是让公共课为专业课让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大多是大一上公共课,大二、大三上专业课,大四象征性地上课,使得大学四年中真正学专业的时间只剩一半。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已经有高校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将专业课提前至大一,从大一入校即开始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则每学期都开设,由学生自己挑选上课时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面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较为严峻,对专业课时更有着迫切的需求。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是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各高校在师资力量上普遍面临着地理强、规划弱的问题,尤其是在开设规划类专业课的时候,规划专业的师资力量更是显得捉襟见肘。针对该问题,现有可行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如城乡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等;二是与其他院系合作开设一些课程,如请美术系老师开设手绘课程,请历史系老师开设历史文化类课程,请建筑系老师开设建筑类课程等,既实现了学科交流,也缓解人才不足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说,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勿庸质疑,当前的关键在于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将实践教学安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去。针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特点,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这也是是简单的方式,但也存在与理论课抢课时的问题;二是在学期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用于实践教学,这需要对整个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且因为时间较短,只能组织参观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大幅度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出半个学期以上的时间用于集中式的实践教学,这是对实践教学最直接的落实,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最好的培养方式。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的安排方式均对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产生影响,需要学校的专业负责人仔细斟酌。 (四)教学资源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下,学校基本都能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但现在涉及到专业教育、涉及到实践教学,对教学资源有了新的要求。首先,对机房的要求。规划专业的各类制图式的实践课程占到了实践课程的一半以上,对机房的使用率很高,需要专门的机房,保证上机时间;第二,对专业教室的要求。涉及到规划方案的教学与讨论、规划图纸的绘制,不仅需要有室内教学空间,而且对教室有专门的要求;第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如果能选择规模适中、有特色、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有全面资料的镇、村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将其作为规划对象,开展实践教学,将对实际的教学工作产生极大的促进;第四,考虑与地方的规划设计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争取将其建为实习基地,既为设计单位降低生产成本,也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增加日后工作的筹码。以上四项教学资源是当前地理学背景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普遍欠缺的,其中前两项需要由院系争取,学校提供,后两项则需要专业老师的努力。 (五)产学研互动产学研互动是对该专业建设的进一步考虑。产学互动方面,高校在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领域为地方的服务,既加强了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又能够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一些素材,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规划项目中来,对高校和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研互动方面,城乡规划在中国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规划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为城乡规划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普通高校必须跟上这一潮流。同时,作为四年制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如想在这个行业里取得较高的成就,考城乡规划的研究生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讲,越早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去,对其考研就越有帮助。产研互动方面,任何一个规划设计单位想要迅速发展,都必须重视科研,以科研促生产,以生产带科研。在高校里,如果这二者产生了良性的循环,对教学的带动作用将不可估量。该环节对普通高校地理学背景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讲,不是简单的矛盾问题,是整体水平较低的问题,必须三个角度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四、结束语 借助于专业目录变化的东风,从专业化、实践性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入手,定位于地理学学科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和旅游规划,将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作者:王吉昌 屈康庆 单位: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在成人通识教育中的体现 摘要:文章界定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探讨了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最后提出了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关键词:成人通识教育;人文地理学;体现策略 一、成人通识教育的内涵 成人教育狭义上是指国家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类教育形式,与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经考试录取,学成后发放统一的毕业证,而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为:学习对象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内涵可以扩展到非国民教育体系。所谓成人通识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识教育,具体来说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识类知识的教育,并且此处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广义上的成人教育。国内外的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往往作为一种常态课程内容,并有日趋增加的趋势。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虽有所增加,但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价值取向明显,通识教育内容长期被认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且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成人通识教育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成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一)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总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知识更新速度也很快,学校教育背景下的个人存量知识已经很难满足人们长时间的应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再教育过程中除了要进行专业化的知识培训外,通识教育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而且出于非就业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识教育则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智能手机、电脑等高新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万户,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自主学习还存在一定困难,此类成人通识教育便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困境,以适应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现代科技在不断变革和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很显然深刻影响着成人教育,给成人通识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1]。 (二)人们主动学习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接受教育已经不再完全是出于谋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来越多的人把学习作为一种自我提高的需要,这恰恰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相契合。随着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今天成人的学习已由原来为了学历和文凭的提高而逐渐转变成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过于注重专门化的职业训练,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识性知识的传授,而这与人们时下的学习需要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离,恰当的成人通识教育知识能够满足人们在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建国后至今,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国民整体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供多种途径的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国民文化素质的目标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识教育无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通过向成人传授通识类知识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存量,而且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从长远来看,起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选取原则 (一)生活相关性原则 成人社会有成人社会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成人通识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学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当然成人通识教育还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赘述,但从基本功用探讨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就应当具有生活相关性,因为与生活无关则意味着某种专业深度,而这与通识教育基本内涵并不相符。生活相关性知识在成人通识教育中有所体现,就减少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摸索、甄别所花费的时间,同时,这也符合人们认知的一般心理规律,“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综合性原则 所谓综合性原则就是摒弃学科分化的偏见,从综合视角去学习知识,这也是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毕竟成人教育对象中的绝大多数并非学科专家,即便是学科专家其专业性教育也可以从非通识教育内容中获取。可以说,综合性原则既是通识教育的内在属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点,当然是成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广泛适宜原则 广泛适宜性原则指的是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对其教育对象应该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应因学习基础差异而使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呈现较大差别,这就需要成人通识教育内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而且教学方式等也应符合这一原则,比如说成人通识教育内容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过强的专业术语,授课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浅出,以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内容的适宜性探讨 (一)人文地理学知识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 人文地理学也称人生地理学,它是探讨人文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故而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这一点我们从人文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名称中就能够窥知一二,人文地理学按其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如下分支学科:人口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同时,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因此,人文地理学知识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合适。 (二)人文地理学知识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也有着同样的特征。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整体性与复杂性,人文地理学侧重于从区域的视角探寻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现象,而这些事物、现象内容复杂,并且彼此间或与其环境间亦同样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由此而提炼出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就遗传了这种综合性[3]。人文地理学知识综合性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学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等都涉及到诸多学科的交叉,从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学本身就是文理综合学科,总之,人文地理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一个区域的内核将诸多人文、自然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科间的碰撞与融合又通过人文地理规律体现出来。 (三)人文地理学知识通俗易懂,具有广泛适宜性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知识结构明晰,人们的已有生活经验,中小学相关领域的知识都可以作为人文地理学深入学习的先前学习基础,人文地理学课程呈现也大多都是从直观到抽象,对于成人通识教育学员具有广泛适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学的前沿问题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基础。 五、人文地理学知识在通识教育中的体现策略 (一)广播电视中播放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及科教纪录片 广播电视具有受众广泛,播放灵活的特点,是传播通识类知识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学专门课程就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专门课程的方式加以体现。目前此类专门课程在我国电视节目中已有所体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人们学习观的逐渐进步,这类节目的收视率一定会越来越高,电视台在获取良好口碑的基础上也能收获不错的经济效益。科教纪录片是人文地理学知识在广播电视中体现的另一种方式,并且在国外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国《国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个国家通过有线网络等各种渠道播出,成为覆盖全球的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中国很多电视台也采购和播出《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的节目,但是这些节目中涉及中国的题材很少。可以说,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科教记录片的制作,对于传播人文地理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各种形式的网络课程也日益增多,在网络课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适应了时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学知识推广的有效途径。网络课程形式各异,有各高等学校、初等学校的网络精品课程,也有各大网站推出的各类免费课程,还有个人自主开办的相关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学习内容是通过社交通讯工具、博客等传播和推广的,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人文地理学相关课程的有效载体。当然,目前网络上一些课程资源的传播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比如很多网络免费数据库采取上传者自主上传的方式获取课程相关资源,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内容的可靠性很难甄别,这样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学课程在内的网络课程的可持续供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总之,清洁的网络课程资源环境更符合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利益。 (三)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 诚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学适宜作为成人通识教育的学习内容之一,而且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成人学校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通识”的特征,将人文地理学课程纳入到成人学校课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层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学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属于通识课程,与一般学校地理科学相关专业课程应该有所区别,课程内容除了人文地理学经典理论的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人文地理学实践案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课程中设置部分实践课程,从而更好地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人文地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人学校的人文地理学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和革新教学方法,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点主要是考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时空尺度都比较大,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充分理解[4]。 作者:卢万合 李朋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它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不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广义的则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在一个更高地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本课程是在强调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文化理论为基础的特点,构建人文地理学的知识框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差异,提高对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的深层理解,并能够对人类各种文化现象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正确分析,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本课程所讲是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全部内容划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和人文地理学的思想进程和学习要点。 第二部分以TerryG.Jordan的TheHumanmosaic一书为基础介绍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分布区,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个方面,并对相关的人地关系理论分别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人的群体性特征出发,分别介绍“人口与发展”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第四部分介绍农业与工业。基于对农业和工业本身就是文化产物和二者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以农业与工业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以空间的格局作为其发展的空间表现来阐述。 第五部分是人文地理学的主体部分,包括种族、民族、民俗、语言、宗教、聚落、旅游、行为、政治七方面内容。这七方面均是把每个要素作为人文地理学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系统全面进行阐述,而且把文化作为人地关系的中介,强调其横向联系。 第六部分根据20世纪的变化,从人文地理角度,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分别对环境问题、政治地理“合”与“分”的空间格局与景观建设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分析问题的观点与方法以及对未来问题的关切,增加社会责任感和增强社会责任心,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本文关键词: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论文:高校人文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究 摘要:高等院校的地理专业教学中人文地理学科相关的课程是属于关键的专业课程,学好这门课程地理专业的人才得打实专业基础,为专业水平的提升做好准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方式方法都面临着改革,这不仅是提高高校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笔者将在下文中针对人文地理教学方面存在的有待完善的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措施;教学质量;改革和创新 国家十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提高国家的整个教育体系的教学质量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国务院在2010年就21世纪头20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优化本科教学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要深化改革并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等方面入手,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更是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重任,将这些教育改革的措施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 自上世纪末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极大的变革,科技推动经济的腾飞。就人文地理方面来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但是,全球各个经济区域之间的发展并不平衡,而且,生态环境背负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后果,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自然资源出现匮乏等一系列问题日渐显著。人类社会发展至20世纪后半叶,不仅出现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增长、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会问题,而且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资源匮乏等重大环境问题也开始显现,成为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在科技革命不断向前推进的大趋势背景之下,怎样实现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之间的和谐则是国际地理学界现在正在面对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学院作为人文地理专门性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高校要主动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积极建设重点学科,提供专业性人才的培训阵地。就在地理类、资源环境类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来看,《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两个比较重要的基础类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该课程从人地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不同的人文现象、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在的地域结构构成和变化的特点进行分析,该过程会涉及到对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总的来说,是一门内容丰富,极具社会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学科。该课程涉及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社会性、综合性、地域性、动态性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人文地理教学方面的教学实践将在下文中从如何提高人文地理教学质量的问题出发,简要探讨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几个重要环节的改革,总结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今后的人文地理教学提出相应的参考性意见。 一、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人文地理学是以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涵盖社会、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俗、城市、政治等诸多内容,且涉及现实中许多热点与焦点问题,如文化现象、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所以如何能让学生多领域、多学科、多方位地去了解和学习知识,主动拓宽视野,以及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综合动态地分析事物的能力,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真正传达人文地理学思想理念的深层意义。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按照针对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则,正确、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优选组合,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各教学环节中,才是提高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 1.大力开展启发式教学。人文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单一的教师授课方式会加深学生对一些抽象知识的理解。教学授课方式由单一性授课转变为启发式授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会更加增强。教师在人文地理教学的时候就要认真地设计好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启导学生深入到课本的理论知识中去寻找答案,然后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的同时拓展学习的思维,积极地创新和探索。 启发式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地发挥其主导性作用,教师为主导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例如,在学生通过自由讨论活动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质疑的时候,教师不是直接为其解释和答疑,而是要引导学生利用手中可以利用的课本和资料,通过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团体等方式积极地交流来实现自己对问题进一步理解,这样一来,教师在做知识的分析和总结的时候学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容易了。合作性的探讨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获取新的知识,教师的引导性问题有利于对学生的探索性学习做进一步的指导并及时地对其知识的理解做出评价和纠正,有利于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进程的观察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 2.运用多媒体引导教学。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这种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课程的内容设置一般都比较多,涉及到的知识包含各种方面,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到抽象难懂,此时,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以PPT、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具体的人文地理情境真实地再现,学生通过这种能够刺激感官的逼真学习环境能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好处就在于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 3.合理采用对比式教学。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一般包括地理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状况、生态环境、人口分布、民俗文化、经济状况等,区域之间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有其具体的差异存在。要让学生对地理区域的人文地理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了解就需要一个分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对比分析,因为针对特殊的差异一定有一些历史的人文和地理相关的深层次的原因。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分析城市间地理差异的PPT文件,提供比如香港和澳门两个城市的地理景观图片,让学生从每个城市的不同人文特色判断其所在城市,再比如对比东、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同学们可以从不同地理区域人们对于酸辣甜咸等口味的偏爱进行判断,并针对这样的口味偏好进行其自然元件、民俗习惯等方面的特色的了解。教师采用对比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来思考问题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图教学法。地图,宏观地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地图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若是用语言进行描绘的话会比较烦琐和抽象,而图像比较直接而客观,地图教学法是一种形象的讲解法。运用地图案例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可以通过图像形象、直观地获得,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和思维的拓展。例如,岩石的变化、地壳的运用、星体的运行等知识的讲解就可以通过版图、版画讲绘等方式将地理事物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展现出来。又如,人文地理中涉及到的人口、民族、宗教等都可以通过其分布图轻松地掌握。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通过读图获取知识,再通过用图将所学的地理事物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很重视地图教学法。 5.教学手段、风格与技巧改革。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载体或设备,人文地理学课程内容具有动态性、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符合此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是教学活动个体化的重要表现。教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就得注重教学技巧的学习:首先是发挥好教师的导向作用,每个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其次是要提高查阅文献能力,阅读是扩展一个人的知识和生活领域的重要措施,学生要获取知识就得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外积极地扩大阅读量,独立地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科学地运用相关知识。在人文地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交代实践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内容后,采用查阅文献指导法,给学生列出一些查阅文献的任务,让学生能通过阅读和写作,完成自己的实践报告、论文等任务。 教态的完善。教师教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体动作以及教师的语言、语调、面部表情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教态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到教者本身的讲课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教师的教态,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进行人文地理教学时,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将这几种教学手段紧密结合、衔接一致才能达到人文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达到培养社会需求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及创新才能的复合型人才。 人文地理论文:“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人文地理学”的教学特征,对其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和实践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其教育效应进行了客观评估。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问题导向;能力培养;人文地理 一、“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基础性核心课程,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不仅对揭示地球表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文化、人口、经济、语言、宗教、民族、民俗、政治、军事等内容,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通过研究性教学可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文地理的特殊性,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能真正体现人文地理的教育意义。 2.课程时代性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人口与发展问题,区域发展失衡问题,文化、宗教冲突问题,局部地区政治、军事动荡不安等问题,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实施研究性教学可使严肃、枯燥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深度,提高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如在人口地理教学中,可开展我国人口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对策的研讨;农业地理教学中,可紧密结合我国的三农问题、县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产业化等热点,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课程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实践应用能力是人文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所有对人文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观察分析,都建立在对自然界现象的观察分析之上,理论知识框架体系构建、最基本的研究手段都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种人文地理事物、人文现象、人文景观都能在实际中得到证实;扩大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接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各种真实、具体的环境与人文地理事物关系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形象化[2]。 二、“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目标 一是应关注学生及其发展。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发挥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参与性,把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作为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二是应关注“人文地理学”问题及其解决。研究性教学以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把“人文地理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渗透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质疑、思考、设计的开始。 2.“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 “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一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要求教学内容选择应体现“人文地理学”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重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性、奇特性、生活性和实用性。二是实施“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性要求学生具有相应研究内容的“人文地理学”学科背景、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实施研究的条件等。研究性教学选择的具体内容,包括经典性人文地理问题、社会性人文地理问题、前沿性人文地理问题、生活性人文地理问题、乡土性人文地理问题、时事性人文地理问题等。 3.“人文地理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要求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研究性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面。教学过程的有序化:在研究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按照“问题的提出―引导―准备―指导―实施―展示―评价―理论提升―实践应用”的思路、层次逐步落实完成,使研究性教学过程是有序的、开放的、主动的、互动的、探索的、求真的。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真正实现人文地理学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研究与创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教育。 4.“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关系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应协调好以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主导,是问题的激发者、教学过程的策划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反思者;学生是主体,是问题的解决者、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学效果的体现者。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理论的实践化”到“实践的理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得益彰。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间安排、信息来源、问题分析与解决。基础与拓展的关系: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践、应用、拓展。有序与无序的关系:集体组织研究与自主性研究,研究结论形成与研究质量评价。 三、“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分析 1.教育教学效应的多元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具有多层面、多维度的多元化目标,覆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①基于学生。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培养自主、合作、反思、自我监控的“建构者、探究者”群体,使学生从被动的人文地理知识的接受和吸纳转变为主动建构人文地理知识和探索客观世界。②基于教师。培养研究性的教学者,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充分显现“组织者、学习者、参与者、研究者”的地位与作用[1]。③基于教学过程。充分渗透人文地理学的动态性、空间性、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思想,配合学生研究性教学的认知规律,形成以人文地理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多渠道、大数据信息来源、开放情感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确立问题性质―寻找解决信息―反馈认知思路的教学程序。④基于教学环境。创设人文地理研究性的课堂情境,在课堂氛围中充分体现平等、自主、合作的教学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积极反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空间。 2.教师引导教学行为的主导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的角色、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人文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起指导性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即教师对人文地理研究性教学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起组织作用。②教学行为的引领者,即教师在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指导和引导,而不是全程包办、灌输,导致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自主权力。③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即教师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全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并进行反思和评价。④教学效果的评价者,即教师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学的研究性内容、教学效果、学生受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⑤教学全程的研究者,即教师在参与整个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观念与思想、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3.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人文地理学”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性教学蕴含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人的价值、尊严,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把“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动性的层面上。学生是研究性教学的中心,通过学生对人文地理知、情、意的深层投入与参与,使学习与研究并进,让学生成为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主体。 4.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重视学习、研究的过程价值。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蕴涵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全面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人文地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实地观察、文献检索、文献研究以及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独立思考、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知识探究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体验,通过心理体验明白人文地理知识创造的过程,在体验、内化、生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行为的观念体系。学生的人文地理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只有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方可形成。 5.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人文地理学”实施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由管理者、评判者转变为合作者、学习者和服务者,主要为学生创设友好宽松的学习、发展环境。学生之间是合作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关系。思维方式也从单纯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向、多元的师生共同思维,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对教学形式的要求是开放的,即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空间上教学的地点可以是多样的,课堂、社会、野外相结合。研究性人文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开放的,表现在教材与其它知识资源的结合。研究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有弹性的。教学的视野绝不仅限于课堂、教材、考试,而是随时能把师生引向外在的社会与自然界的关注之中,这会大大拓宽教学的空间,师生得以在更广的视野中寻找、发现、把握和研究“问题”。 人文地理论文: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以地方院校――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在介绍该专业设置现状的基础上,对地方需求与专业特色进行了分析,进而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手段革新四个方面构建了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而适合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是新常态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课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调整而来[1-3],该专业涉及地理科学、人文科学、城乡建设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培养既善于宏观区域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4],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应用型专业。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和创业岗位,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学科专业发展和提高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机会。由于专业设立较晚,目前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并未深入展开,对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较多[5-7],部分学者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定位、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研究[8-10],但关于地方院校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以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院校该专业人才提供借鉴。 一、菏泽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设置现状 2004年菏泽学院升本后,为适应菏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于2006年申报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首次 招生,至今已有4届毕业生顺利毕业。专业设立以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并逐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2006年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作了两次大幅调整,完成了从单一的培养方案到分城市规划与管理和旅游规划与管理两个独立方向的培养方案,再到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三个模块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日趋清晰,培养方案日趋完善。2012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年)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应调整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070503)专业,并组织精干力量修订完善了相关培养方案。2013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次招生。2014年该专业被评为菏泽学院特色专业。 二、地方需求与院校专业特色分析 (一) 地方需求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人才需求一直处于旺盛状态。从国家层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农村建设到区域层面的都市区规划,再到某个城市乃至最微观的村镇或社区发展规划,亟需一大批既善于宏观社会经济层面机理分析又精于中微观层面规划设计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从目前来看,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人才聚集密度较高,竞争激烈,而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匮乏,城乡规划人才地域分布严重失衡。菏泽市地处鲁西南,是山东省城镇化水平最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市区之一,人才引进困难,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尤为匮乏[11]。 在全国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菏泽市城镇化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量变到质变,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同步呈现出爆发式发展之势。审时度势,菏泽市新一届政府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三个目标:一是高标准推进新型城镇化。围绕构建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确保在目前城镇化率43%的基础上逐年提升。二是按照“产城融合、设施配套、突出特色、宜商宜居”的要求,完善市县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功能区划分,优化城市布局。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城镇水、电、路、暖、气、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学校、医院、市场、公交、绿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菏泽市城镇化推进的同时,借助乡村文明建设契机,菏泽市旅游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原有牡丹观赏旅游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依托菏泽各县区的生态、文化、地域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和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以上城乡建设、乡村旅游目标的实现及后续工作不仅需要高起点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关注“人地和谐”、城乡一体化和人文关怀等问题。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乡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到微观项目设计的综合能力。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菏泽市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学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立足小城镇、面向新农村 专业建设从菏 泽 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小城镇数量众多,建设滞后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小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专业设置的社会需求和市场化趋向,这些内容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平时作业训练中均有体现。 2. 注重动手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专业为学生开设了两个学期的美术基础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手绘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了AutoCAD、Photoshop、3DMAX等专业所需的各种城乡规划计算机软件课程,并配备专业教师加以辅导,以加强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上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图件制作和图像处理能力,强化对规划图件的综合表达。培养计划中从“建筑单体” 到“城市详细规划”, 再到“城市总体规划”,最后到“区域规划”的课程结构设置,更体现了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过程。 三、结语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刚刚脱胎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新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之中。学校立足于地方院校的实际,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任务,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为此,在专业发展中,紧密结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不断优化本专业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使该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文地理论文: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涉及数据规模大,数据生产速度快,数据来源与类型多元化,数据覆盖面广,数据细节丰富,数据间存在相关性,数据有弹性及数据的空间属性等。 从人文地理学发展历程看,大数据迎合了人文地理学“计量转向”与“社会转向”的发展规律。1950年代,得益于计算机处理数据能力的提升,人文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计量转向”。数量模型的引入提供了空间研究的方法基础,避免了简单、抽象、定性的约束。特别是舍弗尔 (Schaefer) 等为代表的学者倡导地理学是一门追求普遍规律的实证主义科学,并力图借助数学模型等工具发现空间法则。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详细的、实时的信息,有助于社会科学家更加全面、大尺度、精细化地研究各类社会科学问题,考虑到越来越多的大数据携带的地理空间属性,无疑也为关注空间的人文地理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同时,更加重要的是,在当前社会科学空间转向的大前提下,大数据为人文地理学科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内争取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提供了新的契机。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由早先的以定性描述分析为主到计量革命后的定量方法兴起,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再到大数据环境以数据驱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这其中通过对人与自然交互活动过程的实时、精细、动态感知,使从原先只能由结果去推断过程的研究模式转变为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实现可感、可知、可控的革新。这就是以数据驱动,特别是大数据环境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一个创新。 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变革除了思维模式以外,对现象与要素数据的实时性、覆盖面、精细程度(实时监测数据)也是一个极大的补充。传统统计数据由国家权威部门提供,而大数据时代到来使得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统计数据的提供者与者(VGI),这是一种由下至上的自发数据收集形式,可能促使传统统计数据采集方式有所革新。带有空间信息的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大数据与计量地理革命以及社会转型不应该被忽视,因为其提供了大量带有时间与属性信息的人类行为数据。新的数据源: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转变。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数据对研究的重要性,促进多学科之间的深度合作与信息整合:共享―整合―创新。新的研究核心:大数据时代为以“人”、“地”为核心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基于个体或群体活动行为理解、地理环境要素过程及作用分析的手段。借助传感器,采集并量化(如感觉、情绪、经验、文化、思想等)。新的研究转向:空间信息是连接大数据与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要素、通过空间信息人文地理学研究将关注重点从“位置与空间”转向“人、活动与空间”。 甄峰,南京大学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注册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参加过多项国家、部、省级重大课题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江苏省”十二五“规划城镇化课题,南京、银川、清远等大中城市的宜居城市测评与规划项目。已发表中英文核心以上刊物百余篇,出版、参编著作4部。完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 摘 要:风景园林工程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及总体布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坚持绿色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产物,其对美化自然生态及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期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其施工工艺还蕴含着很多缺陷和弊端,严重制约着风景园林建设行业的发展。笔者在此着重就风景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工作作出深入的分析,并提供一部分改进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快速提高的当今时代,国民对其赖以生存的生活设施及其所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有了高水平的需求标准。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在很大幅度上促进了人们生存环境的优化和美化,并使得人们头上的天更蓝,呼吸的空气更清新、洁净,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的平衡与协调。然而,城市园林建设还有如下不完善的方面。 1 现时期我国风景园林建设包含的缺陷 众所周知,城市风景园林工程以其独具的景观魅力和微妙生动的自然诱惑,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和向往,对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带来了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是,现实的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各种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比如,所建造的园林工程与区域文化不协调,园林工程配套设施不齐全或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市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 首先,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设计缺陷在大量该类工程建设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为工程建设质量是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品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故完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就目前而言,尽管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工艺水平已经提至了相当的高度,然而由总体去审视,仍不难发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存在,其对于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会起到严重地阻碍作用。 第一,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工程比较复杂,其关联的因素很多。因为包含此种繁杂情况,在实施工程管理时,工程各单元之间很难构建出科学、融洽的交流渠道,彼此之间不可能实现有效地沟通,所以在工程施工作业时也不易做到密切配合,如此既加大了工作量,亦阻碍了工程的建设进程,必然造成工程建设质量大幅度降低。 第二,城市风景园林建造工程的工艺设计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要求。由于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相对不高,且差别很大,相当一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城市风景园林工程的设计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所选择的园林工程建设工艺不能深刻反映出其应有的精神内涵。 2 改善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工艺技术水平的策略 前已述及,风景园林工程对于一个现代化绿色园林城市的长久发展、经济繁荣和和谐环境构建是具有何等的重要性。它不但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的多样化和多功能化,还赋予当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休闲、娱乐的多功能场所,且耳濡目染地熏陶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增强人们的美学素养,同时促进本地旅游文化的繁荣,对本市的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剂的作用。所以,持续增加对城市园林的建设投入,不断优化其建设工艺设计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2.1 精挑细选城市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品种 城市风景园林的苗木品种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工作环节,所以,工程建设者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绿化苗木选取工作。在进行这一环节的工作时,必须深入了解所选苗木的生长特性及其所需要的生存条件,从而保证其在园林生态环境中能健康地茁壮成长。再者,在进行苗木的挑选环节时,需恰当应用当代高科技手段进行模拟、比较,科学选择苗木的育秧基地和供给途径,尔后,精选出满足本地需求条件的优质苗圃,从而达到生长茂盛、美化景观的目标。 2.2 充分做好苗木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城市园林中苗木的种植和生长应具备相应的光照时间、强度及土壤水分、熵情等条件,各类苗种对这些条件的需求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所以,本着达到所选苗种性能要求的目的,确保苗木的根系粗壮、枝繁叶茂,而且能抵御、抗衡病虫害的侵袭,同时其生长形态满足园林景观的美化要求,在苗木种植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首当其冲地要先选用最靠近本地种植的优质苗木品种,在锄苗时应严格控制其包装的土球尺寸,而且使用草绳完整捆绑好苗秧根系的土球。 3 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对整个园林质量进行保障,所以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首先对植物种植方面的质量控制要给予加强。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种植就如同穿衣一样,怎样搭配显得比较重要,同时也要合时宜,须在细节上进行有效的控制,将植物和建筑以及排积水等相互的协调,以及得到恰当的过度和有效的衔接,对植物的选择要注重层次感,这样在各个方面都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可在整体上得到最佳效果的体现。 由于风景园林施工质量的高低对效果的呈现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指标进行施工,技术人员自身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在整体的质量管理上也要进行强化。要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准确把握,将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就能从源头上进行质量的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的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技术水平也会不断的提升,从这些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对于风景园林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风景园林的技术施工人员要能够在自身的整体素质上进行全面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风景园林建设的发展。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试论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生态理念的展现 摘 要: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理念是低碳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实现了生态理念,是进行低碳建设的基础,也是展示低碳建设效用的必然过程。对此,笔者从生态理念的角度探讨风景园林的低碳建设,并以实际的园林建筑案例说明生态理念的展示方法,总结了展示生态理念的关键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建设;生态理念 风景园林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现代城市人居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园林建设项目。不同于住宅建设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风景园林建设既能满足现代城市人民生活休闲和审美的需要,又能够促进城市自然环境的优化。而要实现风景园林的价值,则在建设过程中要奉行低碳原则,即保证建设以及园林应用尽量节约能源和资源并且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践行生态理念势在必行。 1 生态理念以及践行方法 1.1 生态理念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展现生态理念即是要关注到园林建设中的用料环保、园林环境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吻合、园林建设适合多样化物种生存以及人居应用需要,实现园林从建设到应用的整体性的统合和自然循环。 1.2 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生态理念的践行模式 现代园林建筑讲求按照低碳理念进行建设,即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实现材料、人工以及建设效果的最大效益,并且达到提高园林的利用价值的目的。实际上,要实现低碳建设,除了在建筑过程中进行用料和人工的预先计划之外,许多能够体现低碳价值的过程,需要以生态理念的践行为基础,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风景园林中的植物造景实现低碳价值,这意味着多样化的植被科学配置,而这样的配置一旦完成,则意味着整个园林整体的植物组成种类足够多并且覆盖率大,这是构建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风景园林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审美需要又能节约能源并且能够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再生。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着重园林建设中的某些特殊功用以体现其低碳建设的目的,而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展现园林生态性的必经之途。 2 在风景园林低碳建设中展示生态理念的方法 2.1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 使用绿植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必要的内容,绿植本身具有美化和绿化的功能,其自身就能够有效地实现“低碳”的设计目的,而植入绿植又是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最受推崇的一种方式。不同的绿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环保作用,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具有特殊功效的绿植,是实现低碳理念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践行生态理念的1种方法。目前,在大多数的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图纸中,都涵盖了大量的植物景观设计,这些植物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印证风景园林的主题,为了实现低碳建设、发挥园林对环境维护的生态价值。这样的景观设计在一般的城市园林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城市公园,这是最普遍最常见的风景园林建筑,而在城市公园中,大量的绿植被广泛应用,尽管有些城市公园以娱乐为主要的建设目的,绿植仍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绿植包括枝叶密度较大的高大灌木、根系发达而植株短小的草。灌木和草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却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灌木能够做出各种创意造型,增加园林景观的设计感;草能够营造“公园”型的景观氛围,在低碳功效方面,高密度灌木起到隔绝噪音的作用,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变相节约了建筑材料;草则以发达的根系储存大量的水分,而且具有多年生的特点,养护容易,节约绿植的养护成本。 2.2 在园林造景中展示生态美感 植物的应用在调节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体现符合人类生态立场的审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生态园林的审美理念进行植物配置,在造景的过程中展现生态美感,将“人”作为风景园林造景过程中展现其生态性的1个要素,也是践行风景园林生态理念的1种方法。生态园林的审美理念指的是生态园林符合城市居民的观赏和休闲需要,在满足自然生态平衡时,将人居需求纳入到生态系统当中,相当于将人类纳入到环境的生态系统当中,兼顾其他物种和人类的共生。例如,华南地区的生态园林中树木种植错落有致,但无论是高大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都以水分吸附能力强、排湿能力强的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对减轻南方城市由于多雨导致的城市内涝和环境过分潮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又如,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生态园林植物配置,具有非常明显的由外到内、由高到低的植被排列特征,这样的植被种植模式不仅能够使整个生态园林成为城市中的“标志”,使人们进入园林,如同与烦乱的城市隔绝,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觉,而且能够充分满足防风隔音的需要;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公园以及风景园林,尊重了自然环境的本身形态,按照自然林的状态栽植树木,仅进行道路的铺设以及路标的设立,游览者只能步行进入园林,一旦进入园林就有进入森林的感觉,在游览园林时甚至能够与野生小动物同行,这样的园林促进了游览行为本身的低碳化,也突出了人与其他生物平衡、平等的意义。 2.3 在园林设施建设中突出生态功能 园林景观中的许多事物,都可以在原有的功能中加入其他的新的功能,实现“1物多用”的目的,也能够体现出其低碳环保的价值,这是风景园林建筑活动本身以及非生物性的园林建设过程和园林应用带来的生态影响,也是践行生态理念的1种方式。例如,在园林中的雕塑小品的设计中,使用环保型的材料并设计成即能实现美化目的,又能够提供休息功能的样式,减少景观中的座椅摆放数量,以此节约资源;在进行园林道路设计过程中,将道路旁边的绿植作为立面背景,将道路作为平面,使绿植和道路形成立体的景观,这样就能够减少道路附近的独立小景布置,减少资源的应用,而后期养护和维修与绿植养护可以一同进行,节约人工;园林中的风景墙也可以使用建筑废料进行设计,即满足低碳的要求,还能够引发园林的使用者关注环保问题,主动爱护园林设施。这些低碳环保功能的凸显,实际上为整个园林的生态价值实现以及人与自然、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同应用和保护资源的生态行为奠定了基础,因此,此类园林设施建设,也具有着突出园林生态功能的价值。 3 在风景园林中展现生态理念的关键 3.1 园林的整体设计生态化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人居满意度,这意味着风景园林的对城市环境的整体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为了在园林中展现生态理念,就必须将园林的整体设计置于生态化的角度去考虑,无论是园林的选址位置、效用空间等,都应该考虑在其生态价值的实现范围内,只有这样,生态理念的展现才能够更加完整。 3.2 施工生态化 一座能够符合低碳建设要求并且能够展示出生态理念的风景园林,其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践行园林的低碳环保和生态价值的过程。这意味着施工方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使用各种能源和资源,还是进行绿植栽培,都必须以生态、低碳为根本出发点,尽量做到提高绿植的成活率、节约或者循环利用水电资源,只有这样,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理念才展现的更有价值。 4 结 语 风景园林以城市环境的美化为主要功效,在进行低碳建设过程中,展现园林建筑的生态理念成为提升园林功用的必经途径之一。绿植的科学化栽培、园林的生态审美作用突出以及园林设施的生态功能实现都是展示生态理念的有效方法,值得园林设计师和建筑者们进行参考。 作者简介:王瑞婷,女,本科学历,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建设。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浅谈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 [摘 要]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管理人员既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对施工的具体操作加以控制,才能确保项目在质量、成本、工期等施工目标上整体良好,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风景园林 工程施工 管理 1、风景园林施工前的准备 风景园林施工工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做施工前的组织设计是做好该工程质量的重中之重,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工程概况、施工方法、采用的施工机械、劳动力来源、编制施工的工程程序和进度内容;组织施工方面:指挥系统、人员分工、责任范围、施工队伍建立以及任务分配等。除此之外,还有安全技术方面、平面图布置方面和其它例如用水、用电等准备措施的确定和安排。具体而言,施工前应制定适宜的施工作业方案,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专项攻关。由于园林工程具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交叉的特点,重点抓住关键的作业环节,如钢结构异形加工、土工膜焊接防漏等专业环节,则需借助外力完成。最大效率地发挥自己的有限资源,力求使每个环节做精做细,做到质量保证、成本最低,来达到创优目标,避免了为达创优目标而一味提高成本的做法。 2、风景园林的主要作用 2.1风景园林通过人工重建生态系统和模拟自然的设计手段,不仅对城市原有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维护,更对自然环境再创造,使园林植被这种能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在城市人工环境中合理再生、扩大积蓄和持续利用。 2.2园林植物综合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其它生态因子所不能替代的,如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产生的生态效益。通过植物景观创造的良好城市环境和为人们提供游憩空间的社会效益,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促进旅游发展派生的经济效益等。 2.3城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建造的接近自然环境的园林绿地,可为植物、动物、鸟类、微生物等提供适生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创造有利条件。 2.4风景园林可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城市文明建设,这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本国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文化修养、艺术审美和行为道德。 3、风景园林施工现状 3.1施工单位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思想缺乏深入了解,缺乏和设计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因此不能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施工单位未根据施工情况编制详实的栽植计划并未对人员、材料进行合理组织调配,没有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 3.2各单项工程之间在施工中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调,致使园林建设工程中的土建、水电工程和绿化工程常发生冲突,这不仅给各施工方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拖延了交工的时间,还严重损害了施工单位的信誉。 3.3风景园林工程只注重栽培,忽视养护绿化。养护专业人员较少,养护队伍中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知识少、素质低、技术差,给施工单位带来了经济损失,浪费了人力、财力。 3.4风景园林建设施工队如雨后春笋相继涌现,但正规专业素质人才齐全的队伍少,施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施工队伍素质低,不能正确领会和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从施工现场来看,管理较为落后,主要反映在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工程项目的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 4、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要点 4.1 园林施工现场管理 4.1.1不断完善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制度。为充分发挥好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功能,项目施工管理部门成员设置应符合精干高效、责权一致与专业搭配协调的原则;另一方面,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的组建形式也应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高低具体区分,以实现项目管理整体效率的最大化。 4.1.2 项目施工现场要严格落实各阶段施工组织任务。前期准备阶段,着重落实苗木订购、总包、分包施工单位与施工任务的全面落实;正式施工阶段,应重点协调好各专业施工组织措施的落实与配合施工,实时监督现场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查明原因并调整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抓好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的前提下,全面控制工程进度、施工质量和项目成本三大管理目标;在项目竣工验收与后期养护管理阶段,则着重注意自检自查,预检隐检等工作的落实,竣工验收资料必须仔细审核,编写的施工工艺总结资料、后期养护管理的技术交底等资料,必须齐整才能通过绿化园林项目的整体验收。 4.2 园林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4.2.1 土壤预处理不当。城市风景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必须重视当地土壤肥力、酸碱性、孔隙度及含水率等因素的影响,应对各项参数进行全面的理化性质试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使其满足苗木成长习性。另外,土壤的翻挖深度、地面坡度、地形平整等方面的预处理,也必须满足具体项目的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4.2.2 定点放线的调整。通常情况对定点放线的要求为:位置准确、标记显著、标明中心等。对于种植槽需注明边线,而放线遇到异常情况时,应该做好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对株间距离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保证种植的效果,确保定点放线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4.2.3苗木质量控制。选择的苗木应符合设计方案中对苗木各项参数的要求,如苗木品种、干径尺寸、冠幅大小、株形、根系发育等参数,对苗木质量要逐项进行检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栽植。 4.2.4苗木栽植质量。苗木栽植前,应注意对苗木树冠和根系过多的地方进行适当修剪;栽植裸根苗木前还应将种植穴底部的土壤进行软化处理并堆成锥形,栽植带土球的苗木时将种植穴底部踏平处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苗木栽植时还应注意树木观赏面朝向的取舍和调整。 5、确保风景园林工程质量的几点建议 5.1 提高管理者的质量意识 园林行业法制不完善、企业管理粗放、项目实施中监理环节的机制脱节等,制约了行业快速有效发展。因此,企业的领导者首先学习ISO 的文件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高自身质量意识。并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带动所有人员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推行队伍中来,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 5.2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企业可以一方面通过贯标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贯标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3 对每环节严把施工质量 ①严格图纸会审,认真编制质量计划,努力把好质量控制源头关;②强化贯标力度,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狠抓工程计划及质量的落实;③精编分项过程技术措施,加强分项过程监控,做好关键工序重点控制;④抓好质量培训,坚持做好工程三级交底。树立全面质量意识;⑤健全纠正预防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健康运行;⑥建立高效质保机制。坚持科学文明管理,确保工程优质竣工。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乡村景观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启示 [摘 要]自人类定居开始,我们的祖祖辈辈都在乡村生存与发展,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为此而形成的乡村田园风光也成为了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元化。如何打造出美观、舒适、和谐的城市风景园林景观,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人们对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景观成为现代城市商业及住宅区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营造出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净化空气、减轻空气污染、降低噪音,还能放松人的心情,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 一、乡村景观的概念介绍 乡村景观作为景观的一种,主要产生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的改造。它居于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之间。乡村景观即保留了自然景观的景观特色,又透露出人工气息,主要表现为生产性、地域性、生产性、自发性、生态性以及历史文化性。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农业生产中开发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包含了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比如耕作、村落、工具、牲畜等,同时,乡村景观所特有的生物多样性,为其景观更是增色不少[1]。在审美方面,因为乡村景观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光和原生态的自然气息,所以有较强的审美性。乡村景观在演变与发展的历程中,更是集聚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气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存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乡村景观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的被开发出来。在城市景观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净化城市空气,具有双赢的效益。 二、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2.1 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开发起到启示作用。 乡村景观有其独特的原生态元素,它所具有的朴素与纯真是城市景观所缺乏的。乡村景观重在原始、清新、质朴,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所以把这种元素有效的融入到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为城市园林景观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参考依据。乡村景观的应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的繁忙与紧张的生活节奏,还很好的弘扬了生态环境,宜居城市的生活理念。 2.2 使城市园林与规划设计更符合审美规律 乡村景观是在历史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成的,所以更加符合我们的审美规律。相反,城市给我们的印象通常都是高楼、混泥土、灰尘、雾霾以及古板的景观。如果能把乡村景观很好的引用到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不仅可以体现历史文化元素,还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把乡村景观的优点应用到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取其精华,扬其长处,一定可以设计出更加生动、更加实用的园林景观[2]。 2.3 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路线 乡村景观结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因素,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因需要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但是不管怎么说,乡村景观引入到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是有积极的意义的。乡村景观的引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协调城市发展,为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灵感。这也符合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三、乡村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坚持和遵循的原则 3.1 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 把乡村景观引用到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中,本身就是对乡村景观的一种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多或少对乡村景观有一定的破坏,所以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我们可以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和传承。 因为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不仅包含了天然的自然景观、优渥的土地资源,还维系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所以可以把这些资源作为城市园林景观的启发,不仅能够丰富城市园林景观, 也能较好的保存乡村景观的元素。 3.2 遵循协调性与统一性 在景观的营造和规划中,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加强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景观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同时,做到整体区域的统一。还要从大局出发,减少对乡村环境的破坏,充分尊重与保护乡村的历史文化。 3.3 遵循开放性的原则 在乡村景观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乡村景观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对全民 、全社会的开放[3]。只有遵循了开放性原则,才能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规律。同时也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过,在遵循开放性原则的同时,也要注重把握尺度,不可对乡村景观产生负面作用,也不能破坏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四、 设计策略的启发 随着园林景观的发展,不少设计师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包含如何将乡村树木、乡村动物、乡村花草等引用到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为设计师提供了很多的启发。但是此领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索的地方。 4.1 可以采用模拟的方式 城市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乡村的美丽风景、乡村的祥和气氛、乡村的新鲜空气,都是每一个城市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在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可以对乡村景观加以借鉴甚至是模拟,比如在城市中心地带规划一个具有浓烈的乡村景观的园林,提供给人们闲暇之余放松娱乐,一定很受大众欢迎[4]。 4.2 可以借景乡村田园风光 在乡村,错落的绿植、艳丽的花朵、起伏的山岗、潺潺的溪水、飞舞的蝴蝶,无不惬意愉悦。这恰恰是冰冷的城市所缺乏的生机与活力。设计师要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并运用到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可以使城市的人们也感受到乡村景观的魅力,视觉上得到享受,精神上得到放松。 4.3 传承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底蕴 乡村景观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通过适应自然,适应生存而做出的改变。这种基础上形成的乡村景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社会发现的体现,凝聚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所以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要尽最大努力延续乡村景观的历史文化元素,这样的园林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更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5]。 4.4 增加农业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来,城市人口数量在不断膨胀,很多孩子从出生就在城市,不 了解蔬果是怎么长成的、不了解耕作是一种什么体验,甚至连很多基本的动物都不认识。所以说,增加农业体验,对城市园林的塑造有独特的意义。乡村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引用,同时也传达了历史地狱等特性,如果再加上农业体验,对大人是休闲游憩的场所,对孩子,还兼备教育的功能。我们可以在园林的建设中,增添一些特色的农业体验,比如种菜、种果树、采摘等,构造出一个新颖具有乡土气息的城市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风景的融入,既是对乡村风景、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也是为城市园林艺术设计增添的一种新思路,不管是从环保的角度还是宜居的角度考虑,乡村景观都为城市人带来一抹清新。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在乡村景观的融入方面还欠缺融合发展,而乡村景观的建设却对乡村和城市的发展都有裨益,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将是具有独特风情的一种新思路。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现代风景园林合理规划设计要点探究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园林景观是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要尽可能的符合城市环保的要求,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符合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服务。本文在此从风景园林的设计类型出发,对如何合理做好现代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类型;立体规划 前言:风景园林对城市的贡献表现在很多方面,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园林稳定性以及维护城市的健康环境意义十分重大。 一、凤景园林的设计类型 一般来说,风景园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自然环境本身的特点,对整个园林进行原始意义上的构造建设,从而使人为点缀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东西能够和原本存在的东西进行巧妙的搭配,构成别具一格的现代风景园林,二是利用现代的建筑学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人为的造景,使之给人一种自然的感觉,例如风景园林中经常使用破旧的石子来对弯曲的小路进行点缀,从而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这是一种原本存在的东西,和自然相得益彰,虽是人为造景,却显示不出一点的人工雕刻的痕迹,这是一种感受,更是风景园林设计师们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一种超自然的追求,力求以园林所处的整个大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整体的观念作为指导,进行整体的布局和建筑构想,这是优秀设计师们所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现代风景园林真正的设计要点和要求。 二、现代风景园林的几个合理规划设计措施 1、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立体规划 (1)注重面的规划 面是由点和线聚集而成的,面分为实面和虚面。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我们可以将草坪和广场地面看作是是实面,将溪流与水池看作是虚面。面在视觉上可以是出于平面上的,也可以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可以将面进行水平、垂直和倾斜处理,在设计时也可以通过相切、相融、相离等方位来处理不同面间的位置。 (2)注重形的规则 “形”即不同的面在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边沿位置连在一起所形成的形体。在空间中,形体是各种形状与形状变化的一种延续,它能让人们的视线随着它不断改变,同时也能改变空间,让人在视觉与心理体验上都获得不同的变化。此外,形体会因光线的影响而出现明确的变化,使得形体的视觉层次得到丰富和提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假山等形体让园林景观不再因面而单调,它与平面上的各种图形还会形成一种和谐、呼应的关系,让整个园林景观都呈现出一种舒适的视觉状态。 2、适地适树,突出植物造景 我国园林品种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原产中国的乔灌木多达8000种,但园林景观设计时依然提倡选择本土植物丰富园林景观,引进未经驯化的新品种,不仅植物存活率低,浪费资金,而且易破坏现有生态平衡,对既有的生物群落存有不可预知的隐患。植物造景中植物选择原则适地适树,即保持生物多样性,又体现地方特色,还减少了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乡土植物具有资源丰富、品种经济、适应性强、繁殖容易、管理粗放等优势,而且也容易创造出最适宜当地环境的植物群落,突出地方特色和保持长期的生态稳定,取得最佳的景观效果。植物种植设计中,利用地形起伏变化,乔灌木配置高低错落,花卉宿根地被植物点缀其中,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点面线有机结合,鲜明立面构图,突出植物造景;在景观设计中,以小区居民为第一考虑因素,移步异景,放松心情、减轻疲劳、陶冶情操。 3、与数字化手段相结合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许多的行业也都逐步引入数字化手段,园林的规划设计同样可以引入这一手段,以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数字化手段强调运用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运算,使得空间设计过程中隐含的一些客观规律和秩序通过各种数字信息得以具体化,使得环境认知、建构逻辑、形式与材料、空间组构等这些信息不再凭主观的猜测进行设计,而是可以在理性的分析基础上得以建构,使得设计的各种参数更加的准确合理。通过数字化手段,风景园林的整个空间都可以建立相关的模型,风景园林中的各种植物景观也能够通过建立相关的模型进行预测。? 4、追求创新,打造生态园林 居住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涉及生态、建筑、植物、历史、地理、居民素质层次等多方面,人们对园林的追求趋向于情感和文化品位的生态化人居环境,设计时既不能是单纯的追求景色的美感,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文化、历史、民情、风俗、园林设施材质、后期养护等要素,事无巨细,兼备实用性,在景观表达效果上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才能满足才能体现多层次多方位的人与自然和谐。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 5、多种元素的合理运用 场地人文要素的表现中,运用什么种类的材料来体现是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在古典园林景观中,仅道路桥梁铺砖廊砖就已运用了六七种不同的材质,正是这些元素的合理搭配,构成了古典园林中曲折蜿蜒,指引游人的道路系统。 现代景观中,如果想要表现高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则可以采用弯曲的线条,几何形体以及钢材塑料和水泥的搭配。而当需要一个安静休憩之处时可以采用较为淡雅的静态元素如灌木、小乔木、花卉以及草坪的搭配。多种元素的合理运用,能够充分帮助景观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发展方向节约型园林 1、节约型可持续发展 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美化生态环境,因此,不能因为园林的视觉效果就破坏生态环境。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以尊重自然环境为准则,同时,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植物选择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风景园林建设应该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能够提高城市整体形象。风景园林规划还应该尽量减少建后工作,减少园林维护成本。 2、节约型园林的植物配置原则和方法 应用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设计方法。改变以硬质景观为主和不重视绿结构的造园方法,以合理的植物造景为主,同时科学确定乔灌草比例和配置方式,提高生态效益。植物造景选用节水植物,改变植物的胶水方式。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选择一些节水植物或者节水种植方式,复合结构即可增加绿量,又可避免生态的竞争,节省空间和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又可增加群落的稳定性且耐粗放管理。合理选择浇水方式,尽量利用降水水源继续浇灌。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是最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植物种,合理应用乡土树种即可节省开支,又可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例如蕨类植物如贯众、井栏边草、石韦、阔鳞鳞毛蕨、斜方复叶耳蕨等在华东地区分布广泛,抗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选用乡土植物。 四、结语 综上,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当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的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在今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配置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使园林景观产生更高的效益。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关于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的探究 摘 要:城市化进程需要各行业共同推进,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能够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吸引凝聚民众,城市的绿化关系到城市整体风格与布局,是城市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不断引进,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园林设计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通过良好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人们与自然的距离拉近了。园林设计不是简单的种花植树,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人文、习俗进行设计,这项工程较为系统,也更为复杂,特别是在施工中,一定要合理选择适合当地生长与地质条件的植物。文章主要就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原则,进一步提出植物配置方式,使园林设计规划和植物搭配遵循一定美感,从而建设出具有区域和环境特色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配置方式 城市建设中园林的利用不可缺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已经不能简单满足于吃穿住行的物质需求,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精神上的追求,人们居住的环境非常重要,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城市中的建筑物不断增加,也越来越高,土地可利用面积不断缩小,能够为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不多,有限的区域,如何能够提高利用率,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就需要不断通过城市内风景园林建设,营造一份良好的休闲娱乐效应,给城市人们生活增添乐趣与生机,提升生活情调,转变生活质量。植物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的选择不但需要适合当地生长条件,还要能够形成美观的园林,在植物选择和配置上,搭配好坏,直接决定园林品味与形态。 1 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 1.1 适宜原则 植物的选择非常关键,植物不同于其他设施,植物是需要生长的,在进行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全面考虑到园林设计需要,选择适宜性的植物,综合性考虑到区域内的环境、气候、土质、水质、人文等情况,确保植物与条件的相互匹配。园林要根据设计的思路与实现目标,对园林植物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进行,违反植物生长规律,需要按植物特性、生长情况,对气候的要求进行选择,按照适宜性原则对园林植物做好正确的选择,尊重植物特性划分好耐寒、耐热植物,在北方需要更多考虑到适合耐寒的北方植物,这类植物需水量不高,对土质也没有更高的特殊要求,适合种植在北方,北方园林要多选择这类物种;耐热植物一般都对水的需求量大,南方园林需要多选择这类植物,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区会呈现不同的样貌,需要根据园林整体设计进行选择性搭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不但适合环境需要,还要考虑到美观适用,风景的美观性、植物的成活率,都决定园林最后的效果。不论是何种园林设计,一定要会利用当地资源,可以根据本城市特点,对当地植物做好梳理排查,通过对园林的合理设计,把本地植物设计进去,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好当地资源,形成优势共享,避免出现植物过于突然,不适宜当地主体生态。 1.2 植物多样性原则 植物万千差异、丰富多彩,在园林风景设计中可利用的也较为多样,在对园林植物选择的时候,不但对适宜植物进行合理选择,更要考虑到美观、美感需要,对植物进行多样性的搭配,体现出植物造型特点,通过不同的的植物配合,使风景园林更加优美。园林建设植物多样性原则是必须遵循的,只有在突出特色基础上,才能考虑多样性,园林植物搭配得不好,不但没有自身的特点,更不能突出园林美感,使人们对园林有期待大大降低。多样性植物可以发挥对园林的不同作用,促进园林生态性功能。路边景观也是园林有一部分,街道旁边植物选择不但考虑到实用性,更要长远考虑,为了整体美观,易于打理,就要考虑耐久性和群落性的特点,选择这样的植物,可以减少路面燥音对人们的影响,保证空间气候稳定;园林内的植物多为小而精的欣赏类植物,就需要可以根据区域范围特点进行配置,考虑到人们游玩的需要,四季搭配要体现节奏感,不能使植物搭配过于单调,对看花、看叶的植物要错开季节进行搭配,使人们在不同的时节能够观赏到不同的风景。 1.3 综合效益原则 风景园林建设是系统工程,大多数投资都是公益性投入,不能产生巨大的投资利润,所以说,在建设时,不但考虑美观,还要考虑投入,这训公益性投资项目,在植物选择时也要遵循综合效益原则,测算出整体投入成本,做好预算预估,选择那些经济实用的植物进行利用。避免使用较珍稀的物种,无端增加成本,加大了养护难度,植物选择针对实际而定,栽培为主,尽量少进行大量的购买,减少投入成本,提高园林效果,植物成长后,养护管理也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最后还要考虑植被成长后期的情况,美化效果和养护成本是最需要考虑的。选择植被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通过合理的选择,满足园林建设需求,发挥风景园林最本质的作用。 2 风景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 2.1 关注季节变化,合理搭配 风景园林设计要综合考虑,强化多种元素有机配合协调作用,通过植被的搭配与构成,形成一个全过程的小生态系统空间,能够实现生态自给是最佳组合,随着四季变换,植被相互作用,在园林中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使园林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体现不同的风采,配置植被时对各种植被季节性差异要有一个全面了解。植物春季开花是植物的规律性认识,秋天结果是自然的规律,不同的季节出现不同的景致,在选择时就需要考虑到自然规律特点,通过美丽花朵、落叶缤纷,显示不同时段的园林景观独特景致。配置植物时要选择季节代表性强的植物,在不同的时节给人们不同启示,展现园林的艺术氛围。春天的桃花、梨花、樱花满园开放,使用到园林中,就会在春季为园林增加无限的美丽;夏天荷花在水中展现出婀娜多姿的形象,让人流连忘返,体现夏季的特色;秋天梧桐树萧萧落叶,给人以秋实感,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冬天常青树在雪的衬映下使景观显现出勃勃生机,让人对生命有一种感慨。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景致,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种植时,一定要考虑到立体播种,避免出现春季植物花期一过,则显得破败萧条,利用植物生长时间的不同,选择几种花期相近的植物,延长园林景观观赏时间,提升园林功能效果。 2.2 绿色植物与花卉相结合 风景园林景观是人们观赏的区域,一定要对植物做好合理选择、配置,形成定于美观的空间,提升人们观赏快感。花卉植物根据季节特色开放,如果过多,则会没有主体,体现不出植物特点,把主要的淹没在将要设计中,降低了观赏性,为了体现花卉特色,需要使用其他绿色植物进行景观搭配,形成具有一定层次的配置。要想选择有特色的绿色植衬托花的时候,植物自身也要有观赏性,绿色植物生命周期长,做植被配置时要考虑颜色,通过色彩增强其美感效果。通过树木与花草的搭配,形成高植被下种植小植物,小植物依赖高植物的生成特点,空间上拉开层次,使各种植物形成科学配置与组合,有效利用资源增强园林风景特色。 2.3 按照植物特性及种类配置 园林植被配置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搭配,园林分区是现代设计的一个根本理念,通过分区域建设,注重突出山、水、林的特征,使园林更加具有自身特点。中式园林中,竹子是首选植物,可以选择同一种竹子,也可以种植多种竹子,增加了园林观赏性。 3 结束语 风景园林植被选择要遵循自身规律,选择适合区域生长的植被,通过多样性的搭配,提升园林观赏效果,满足更多人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技术研究 [摘 要]风景园林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还能协调、美化城市的环境,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的探讨,对于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经验,就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景园林 构成艺术 0.引言 城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风景园林自古以来都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从19 世纪后半期开始,风景园林实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和大地环境的背景中, 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影响。 1.城市设计的内涵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顾名思义,就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其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在专业划分上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进行城市区域形体与空间的组织,形象和功能的设计,重点进行建筑物及建筑物之间的组合与组织。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典型的规划师的工作就是考虑城市的整体,事实上他们思考的角度经常突破城市的界限,从更大的地域角度考虑城市的作用,例如交通系统与周边郊区和社区的关系是怎样的。 城市设计师与城市规划师各自都接触规划中的社会、文化、物质实体各方面,区别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前者侧重细致入微,后者侧重宏观与整体。 建筑设计侧重建筑单体的详细处理,包括使用功能、三维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构造、材料、色彩等,而城市设计更多关注三维空间的形态品质,关注建筑单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城市设计起着联系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作用(图1)。 城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早在14世纪就已形成基本格局的北京古城,被世界公认为城市设计实践的杰出典范。现代城市设计在20世纪中期兴起,并且在几十年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凯文・林奇等许多大师级人物。如今,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人类改善生存环境,创造更为宜人和和谐的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几十年中依次形成了功能主义、人文主义两大主流理论形态,在功能主义结束其历史使命后,伴随着人文主义的盛行,又出现了系统主义、形态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城市设计理论流派。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园林设计与营建是人类文明史上传承下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改善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可以分为规划(L a n dscape planning)和设计(Landscape design)两个层面,规划主要是对较大范围和较大尺度地域进行整体上的构思,而设计是在规划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直至施工图设计。虽然风景园林设计在深度上有多个层次,但并不是所有具体的设计项目都要经历这些过程。如一个中等尺度的公园,经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后,一般即可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3.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3.1 设计客体的同一性 城市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 3.2 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3.3 设计理论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在理论基础也有着很高的互通性。20世纪人类在哲学、艺术、科技领域里几次大的潮流,几乎同时对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功能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变迁,既左右了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当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的潮流改变时,两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就随之改变。 3.4 从业人员的互渗性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渊源很深,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互渗性。许多城市设计师有着风景园林的学科背景,而许多风景园林师又是学城市设计出身的。国际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教授,早年就是师从于城设计巨匠凯文・林奇。亨利・文森特・哈勃德是哈佛大学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位的获得者,后来成了城市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 3.5 学科发展的互补性 城市设计注重硬质景观的营造,强调景观视觉上的冲击力,将环境看作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外延;园林设计注重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强调生态原则的体现,将建筑看作是众多营造要素之一。19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处理设计对象,已成为风景园林师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4.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已从传统的筑山、理水、种植花木转变为集传统与现代园林之大成,实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城市设施公益性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气候和环境。风景园林的基础构成元素―植物能减少城市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能改善局部空气质量,消耗氮、消音减噪、吸附灰尘以及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能发挥优化作用,还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对城市人居环境起着净化作用。在城市设计中,专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用地,正是为了发挥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需严格控制建筑、交通、广场铺装地面的比例,保证风景园林的绿化面积,降低公园建设土木工程化的倾向,保证公共空间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发挥风景园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城市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是这个生态系统不能靠自身来维持平衡,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靠人力维持才能保证其平衡。由于风景园林师能用有生命的材料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完成城市设计任务,因此国外许多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都少不了风景园林师的参与,甚至有些就直接由风景园林师主持。对于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领域而言,彼此的融合和渗透,相互的借鉴和交流,将成为发展的趋向,也是它们在改善城市景观、为人类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难点及管理研究 [摘 要]在现代园林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园林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园林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并且,传统的园林工艺技术不仅工作效率比较低,而且在工期比较紧张的园林工程建设中,还会对施工工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并引进了一批新的园林施工技术设备,采用高性能的材料进行园林施工建设,不断的改进传统的施工技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风景园林施工的需求出发,全面阐述风景园林新工艺的概念及分类,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现有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与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相关的管理对策,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 施工 新工艺 1.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概述 园林工程主要指的是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作为施工基础,对园林的景观进行整体的规划建设,其中主要包括:园林中植被、山石的摆放、园林喷泉的建设、园林路面的铺设等。园林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园林化,即如何处理好园林工程和园林景观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园林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园林施工新工艺[1]。园林施工新工艺主要包括:园林施工的技术理念、园林施工的设备以及园林施工的技术。在现代园林施工建设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不仅要关注园林的道路建设、园林的建筑施工、还要关注园林中山石植被等的互相搭配[2]。在传统的园林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经常会忽略植被、乔木等的搭配,导致园林的整体艺术性水平不高。另外,园林施工新工艺对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注重施工的过程,还比较注重施工的技术理念以及施工方法"在施工新工艺的实际运用中,如何协调好植被之间的搭配、如何进行园林小生态的改造、如何加强园林的建设以及管理工作都是当前园林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研究 (1)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的运用 雨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的用途是进行密封处理,例如用于密封结构的接缝、管、线等周围的渗漏[3]。具有双重密封止水的功能,当水渗透进接缝的时候,它能够利用橡胶的弹性及时的止水。 (2)高边坡防护技术的运用 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进行高坡施工或者人工湖的施工,在这类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边坡防护技术[4]。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边坡防护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依照边坡的实际高度、当地的水质条件、边坡的坡度等进行确定。边坡防护技术的利用主要是为了增强边坡的强度,提高坡面的抗滑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坡的力学性能,维持边坡的稳定性。高边坡防护技术主要运用于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好的施工工程中,利用植物自身的根系固定周边的水土,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加土壤本身的肥力,还能够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砌体封闭防护措施对边坡的强度要求比较高,在一些地质条件比较差的施工工程中,主要利用这种防护技术镶嵌草砖,通过在边坡上铺设草砖,来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3)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的应用 在土木合成材料中,三维网垫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材料,其结构类似于丝瓜状,主要的用途是对植被进行固定,其质地比较疏松、柔韧性比较强,内部大约有90%的空间可以填充沙子、土壤以及细石,植物的根系能够从中间穿过,并且不影响植被的自然生产,长成以后的植被草皮能够和三维网垫牢固的粘合在一起,植被根系能够深入地表,其深度能够达到30cm到40cm,形成了一层比较牢固的绿色保护层。 软式透水管主要分为三部分:水管过滤管壁、支撑的弹簧钢线主体以及少c管。软式水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利用透水渗透的毛细原理,依靠纤维吸收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达到饱和以后进入管道内部汇集,然后进行排水,该技术和传统的滴水式排水法并不相同。软式透水管的使用能够有效的解决软土层改良技术中遇到的难题。 (4)雨水回收技术的利用 雨水回收技术是当前园林建设中相对具有环保性能的施工新技术。主要的技术利用手段是通过修建一定的设施,或者对雨水进行特殊的处理,对降水进行收集,之后再进行重复回收利用,用收集的雨水浇灌花草树木等,实现对自然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3.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应用管理研究 (1)探索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内在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园林施工新工艺也不例外,在引进园林新工艺的时候,需要对园林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不能完全摒弃原有的施工技艺,要将两者合理的结合起来,实现工艺技术水平的最优化。另外,在运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时候,把握住园林工艺的正确发展方向,确保新工艺能够沿着正确的发展目标前进,并且还要保证园林施工的可行性以及经济性。例如,在进行园林施工的时候,不论采用哪种类型的施工材料,都需要维持路面的清洁、安全、舒适以及耐用"在使用新工艺的时候,必须重视这些内在规律的作用,对路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 (2)加强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 园林施工新工艺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的科学化以及合理化。另外,要了解施工区域的人文、地理、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等,对于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知,还要对新工艺是否可行进行实践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预见性,促进园林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3)对园林施工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 在运用园林施工新工艺进行园林建设的时候,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制,遵照一定的原则,对土地、湿地、林地等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另外,还要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制,做到利用有限的东西创造出无限的风景,确保园林建设能够持续发展。例如,在进行园林灌溉的时候,可以采用新的施工技术,体现高效节水的特点,不仅能够节省水资源,还能够保证植物的日常用水需求。 在对园林内部的石材进行利用的时候,不论采用哪类施工工艺、哪种新材料,都需要对石材的摆放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还要维持石材的稳定性,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好,才能够经受住雨水、暴风等自然破坏的考验。 本文从风景园林施工的需求出发,全面阐述风景园林新工艺的概念及分类,深入分析和探讨我国现有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的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与风景园林施工新工艺相关的管理对策,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施工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1)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了更好的美化城市的环境及保证人们有休闲娱乐的场所,各个城市的风景园林工程都开始进行快速的建设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不断的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进程,而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发现,在园林施工中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因素、甲方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园林施工的工作,就应该明确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 施工 影响因素 1.植被设置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在植物种植过程中 ,一些小环境对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响,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带等[1]。这些地带在园林设计图中可能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员要与设计员共同协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员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营造,往往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如种植一些边缘树种,有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时候,市场也往往会成为某种影响因素,如旺季时植物资源匮乏;雨天时没有卖家起树挖草皮;在冬季买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改动,施工时选用现有的材料或者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园林绿化项目提交设计单位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别、树木的适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异等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设计,使植物不能适应当地条件,造成死亡,或者是养护投入巨大,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如将适生于杭州、天台等地生长的树种广玉兰、雪松等设计到温岭、玉环海岛种植,造成广玉兰(浅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劲风袭击倒伏。设计不当,盲目选择树种,不但影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且对园林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有时甚至延误工期。 2.地形地貌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园林地貌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必须使其符合园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与坡度的关系、各类园林广场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严格地推敲,以免发生如陆地内涝、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顾后果,执意要求景观效果[2]。 (2)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设计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等问题。有的设计不因地制宜,只按个人的意愿和想象设计,施工时地形与周围的环境差距甚远;有的则不对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和改造,觉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却忽略了具有起伏变化的园林地形对园林工程景观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图案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铺装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铺装施工中,铺装图案并非越大越好,铺装图案的尺度与场地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若铺装图案较小则会显得琐碎。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4]。 (2)建筑小品设计不当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小品对整个景观的营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没有很好的立意,或摆放位置不恰当,使之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可有可无,忽略了园林小品应具有的性质。从装饰性来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实用,实用性和装饰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致使一个设计不当的园林小品可能会影响部分甚至整个园林景观效果。 (3)色彩设计的影响 在铺装中,铺装的色彩一般选择沉着、大气的色彩,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中间色彩和环境的统一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地面铺装的色彩与周围环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调相协调,而且要注意铺装的色彩不能过于鲜艳富丽,否则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甚至造成混乱的气氛。同时使用色彩时要保证不会对视觉产生过强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时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工期就是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停工日数。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为20 个日历天 ,但是按正常进度算下来远远大于 20 d 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进行改动,使施工变的更容易,就不会延误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合同中双方平等主体代称,方便在下文表述时使用简称。在合同过程中,甲方主要是监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在合同执行结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资金或者其他资源,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东西。 (2)施工开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3d的时间或者每天到施工现场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期间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园林建筑材料进场后,需经过甲方的主管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广场等的道路铺装、卵石施工、草坪铺装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样板,而甲方则根据经济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环境因素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自然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在园林施工中,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最大,而对于潮湿多雨的天气,经常出现暴雨或连续阴雨。以最常见的马蹄金草坪为例,刚铺上的草坪往往会因为长期被雨水浸泡而发烂、发臭;气温过高,刚铺上的草坪便会被烤干,影响成活率。 (2)自然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具体包括地震、洪涝、干旱、严寒、虫灾、台风等方面的因素。因为园林工程大都是户外施工,一遇天气变化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或进程,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极为不利。 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施工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为了更好的美化城市的环境及保证人们有休闲娱乐的场所,各个城市的风景园林工程都开始进行快速的建设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市场不断的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进程,而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发现,在园林施工中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貌因素、甲方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园林施工的工作,就应该明确风景园林施工中的不同影响因素。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风景园林 施工 影响因素 1.植被设置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在植物种植过程中 ,一些小环境对植物施工也有一定影响,如建筑物的朝向、地形的特殊地带等[1]。这些地带在园林设计图中可能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施工员要与设计员共同协商修改方案,有的施工员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进行营造,往往选择一种最简单的方式,如种植一些边缘树种,有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2)在施工的时候,市场也往往会成为某种影响因素,如旺季时植物资源匮乏;雨天时没有卖家起树挖草皮;在冬季买不到或者是只有在很远的地方才能买得到的材料,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改动,施工时选用现有的材料或者与原材料相近的材料。 (2)园林绿化项目提交设计单位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没有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别、树木的适生密度、各地植物群落的差异等进行深入地调查和研究,生搬硬套,盲目设计,使植物不能适应当地条件,造成死亡,或者是养护投入巨大,带来沉重的负担。此外,如将适生于杭州、天台等地生长的树种广玉兰、雪松等设计到温岭、玉环海岛种植,造成广玉兰(浅根)、雪松(大冠幅)常年受劲风袭击倒伏。设计不当,盲目选择树种,不但影响园林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园林景观面目全非,而且对园林施工造成一定影响,有时甚至延误工期。 2.地形地貌对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园林地貌在满足使用和景观需要的同时,必须使其符合园林施工的要求。如山高与坡度的关系、各类园林广场的排水坡度、水岸坡度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等问题,都需要严格地推敲,以免发生如陆地内涝、水面泛溢或枯竭、岸坡崩坍等工程事故。切不可不顾后果,执意要求景观效果[2]。 (2)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地形地貌的设计过于简单化和盲目化等问题。有的设计不因地制宜,只按个人的意愿和想象设计,施工时地形与周围的环境差距甚远;有的则不对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和改造,觉得自然的才是最好的,却忽略了具有起伏变化的园林地形对园林工程景观的重要性,没有很好地结合园林使用功能和园林景观构图等方面的要求[3]。 3.施工色彩及图案设计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铺装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铺装施工中 ,铺装图案并非越大越好,铺装图案的尺度与场地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大面积铺装应使用大尺度的图案,若铺装图案较小则会显得琐碎。铺装材料的尺寸也影响其使用效果。通常尺寸的大小在美感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有时小尺寸材料铺装形成的肌理效果或拼缝图案往往能产生更多的形式趣味,或者利用小尺寸的铺装材料组合成大图案,也可与大空间取得比例上的协调[4]。 (2)建筑小品设计不当对园林施工的影响 在园林设计中,园林小品对整个景观的营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然而很多小品没有很好的立意,或摆放位置不恰当,使之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可有可无,忽略了园林小品应具有的性质。从装饰性来看,有的小品好看不实用,实用性和装饰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致使一个设计不当的园林小品可能会影响部分甚至整个园林景观效果。 (3)色彩设计的影响 在铺装中,铺装的色彩一般选择沉着、大气的色彩,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其中中间色彩和环境的统一是极为关键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地面铺装的色彩与周围环境包括建筑、小品的色调相协调,而且要注意铺装的色彩不能过于鲜艳富丽,否则容易造成喧宾夺主,甚至造成混乱的气氛。同时使用色彩时要保证不会对视觉产生过强的刺激,使行人在上面行走时有舒适感和安全感。 4.施工要求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工期就是从开工到竣工完全按照日历天数计算,不扣除停工日数。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如要求的竣工工期为20 个日历天 ,但是按正常进度算下来远远大于 20 d 的情况下,就可以把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要素去掉或者稍微进行改动,使施工变的更容易,就不会延误工期。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标的一方,在合同拟订过程中主要提出要实现什么目标。合同中双方平等主体代称,方便在下文表述时使用简称。在合同过程中,甲方主要是监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满足自身需求的东西。在合同执行结束后,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资金或者其他资源,以获得自身所需要的东西。 (2)施工开始后,甲方每周至少有 3 d 的时间或者每天到施工现场处理施工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期间不免有整改。施工的园林建筑材料进场后,需经过甲方的主管工程师到现场检验,合格后方可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广场等的道路铺装、卵石施工、草坪铺装等均需由施工方作出样板,而甲方则根据经济和其他等方案做出整改。 5.环境因素对于风景园林施工的影响分析 (1)自然因素对植物的影响 在园林施工中,天气对植物的影响最大,而对于潮湿多雨的天气,经常出现暴雨或连续阴雨。以最常见的马蹄金草坪为例,刚铺上的草坪往往会因为长期被雨水浸泡而发烂、发臭;气温过高,刚铺上的草坪便会被烤干,影响成活率。 (2)自然因素对工期的影响 自然条件因素主要是气候条件、地理变化和自然灾害等,具体包括地震、洪涝、干旱、严寒、虫灾、台风等方面的因素。因为园林工程大都是户外施工,一遇天气变化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或进程,对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极为不利。 本文从施工材料、地形地貌、环境因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和探讨了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我国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如何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以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光需要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同时还需要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放松身心,这就需要建设风景园林。而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如何能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技术也随着节能减排被重视相应的被重视,所以,本文就如何创建节能型风景园林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施工中应避免的问题,希望对提高园林施工效果可以起到一定得作用。 关键词:节能型;风景园林;施工 前言 在当今的社会中,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引进多种先进技术。这样,不仅能促进节能减排,还可以让施工结果令使用者满意,一举两得。生态风景园林借助于园林植物、绿地结构、景观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改善了城市的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提供一个可以共人们游览放松的地方。而且,美丽的风景园林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很有意义。 1 节能型技术 节能型技术分为主动式节能技术与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园林施工中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主动性节能技术指运用自然因素以外的手段达到节能目的的技术,该技术在以实现能源的再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主要用于对当地的风景园林的建设。被动式节能技术对园林植物、构筑物及地形等诸多要素进行设计施工时,结合了园林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园林建设地的地理条件,显著的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所以,我们要合理的使用被动式节能技术。 2 园林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策略 2.1 园林施工中节能技术原则 从施工性方面的水平,应该创建一个绿色相关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建筑物在有效化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实现节能结构,而且要做到的建设工作的动态控制,还要做好跟踪和监督。在环保方面,为了有效地抑制噪声,减少污染垃圾,应做好相关水文,土壤保护和大气环境方面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必须停止破坏和影响相关的环境,做好相关工作,以保护自然环境。在应用材料等方面上,做好对图纸的会审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易回收而又环保的周转型的材料替换那些利用率比较高,但不容易产生损耗的多种施工材料,而且要做好对相关材料的合理回收和相关废物的处理,加以全面地保护和实现循环的应用,这才是真正的将材料用到了极致。对于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一类的自然资源而言,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科学的节水设置,做好合理的土地规划方案。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更保证了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在园林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让施工建设用最少的工作获得最大的利润,充分的使施工过程简单化,就要将工艺的有效的安排作为相关工作的首要任务。 2.2 优化园林施工方案 因为在后期的各项施工中,都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建设,所以,选择制定和优化施工方案是实现节能的首要重点。这就要求在设计园林的施工方案时,要在各个环节都贯彻实施节能的理念,一定使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应用上节能技术;同时,对园林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时,要结合园林施工的特点,即园林施工占地面积及工程量较大,工程设计项目较为复杂,工程施工具有连续性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与施工相关的多种特点,科学合理的分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园林施工期间,施工的进度计划要根据施工的情况和施工方案相结合,始终保持在最科学合理的进度中,不宜过快,同时还要合理安排立体交叉作业,确保园林施工进度的合理。 2.3 引入节能工艺,有效进行节能施工 在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引入相关的节能工艺和环保技术,以做到有效的节能施工,从而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对园林景观的连接性施工而言,引入节能技术后,便可以减少建设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材料。而且,安全性亚辉因为先进的技术有显著提高。同时,在进行修复时也变得更加简便高效,一举三得。在园林工程中,水资源的引用必不可少,所以,如果在水资源的引用方面应用了新的节能技术,将使水资源可以循环使用,节水效果立刻显现。在耗水量较大的园林建设中,更要应用节水工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人员的运用方面来说,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工作人员,保证岗位的轮换科学合理的开展,并且积极检查设备,排除设备的空转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对人力资源的充分运用。在节能工艺的选取中,一定要选取那些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工艺,同时在操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操作,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样才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等问题,保证人员和工程的安全。 2.4 通过节能工艺节约建材 在园林建设施工中,还要对建筑材料方面进行节能改进,使用节能工艺,这样一来,既有效的节约了建筑能源,又提高了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园林建筑的质量。同时,使用节能工艺还有另一个优势,不同于传统的建材,将节能工艺运用后,如果遇到需要修复的情况,则会大大的简化修复过程,既节约了材料,又提高了修复效率和安全性。例如,在引水使用中,将水管进行改造后就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提高了水管的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修复起来更加便捷。正因为节能型工艺有如此的优势,所以我们在园林建筑过程中,更要积极努力的探索,尽力发现新的节能型工艺。一旦发现,就要结合实际分析,争取尽早的将其应用于建设施工中,互相促进,就可以使园林建设施工变得更加节约和高效。 3 总结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风景园林的建设技术并不是十分完美,其中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环节和可以应用的技术。如果我们将这些技术完美的应用于风景园林的建设中,将会大大提高风景园林的质量。但在风景园林的建设中,一定还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在面对新的问题是也要科学合理的分析,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风景园林的质量,让人们对此满意。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浅析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自然因素 摘 要:风景园林建筑产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升而逐渐兴起,并逐渐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新兴产业。其与传统园林建筑的设计不同,其更多考虑的是周边的环境元素而并不只是园林本身。因此其在建筑设计方面的难点就在于对建筑地周边的自然因素考虑的是否周全。所以,本文主要分析了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考虑的几个自然因素,以期为未来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进而推动我国园林建筑业在风景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自然因素 风景园林建筑作为园林建筑设计领域的方向之一,在园林建筑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以独特的理念,将风景作为园林建筑工作考虑的因素之一,而这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紧密联系,符合一定的自然发展规律,因此这一园林建筑方向在这个以生态建设为时代潮流的社会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其建筑的构思与设计层面,就要充分考虑人们对自然生态的种种诉求,将建筑地周围的自然因素通通考虑进封建园林建筑的设计中,才能使其建筑的实际建设活动向人们期望的那样稳步发展。 1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元素 1.1 地形与景观建筑布局的关系 我国的地形与地势复杂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呈规则变化分布,因此在实际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环节就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具体地形特色来构思相应的建筑设计,以便使该设计能够全方位与当地的实际地理环境相契合,进而使风景园林建筑彰显其独特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的诉求。而具体来说,设计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地型特征,让其园林的嵌入能够完美地协调进当地的地址生态环境领域,从而实现园林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和谐共存,互为补充,从而衍化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在面对地势相对起伏大的地貌时,可以适当地将这种自然的起伏结合到自身的建筑设计中来,如在起伏较为明显的表面设立一个雕塑等,通过这样巧妙的方式将起伏合理盖化,从而保持建筑的设计美感,带给当地游客群体完美的视觉享受。 1.2 地形在提升视觉效果方面的作用 园林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地形因素,这是保障园林建筑视觉效果的基础。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同时也是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情的重要地点。所以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必须将地形因素考虑进来,确保园林建筑的视觉效果。一般来说地形上的因素有两方面需要考虑,其一就是园林建筑设计与地形方面应该统一,确保天际线尺度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特点与思路。其二则是如果地形坡度较大的话,设计时应该显现出地形的起伏,并将整个地形作为风景园林的背景。这就要求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师能够结合地势特点,对风景园林的整体定位加以考虑,从而确保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 2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植物因素 2.1 植物在风景园林建设环节起到的作用 与风景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植物了,植物群体与风景相辅相成,并且互为补充,其作为风景自身的一部分而存在,为风景增添旺盛的生命力以及视觉张力,而风景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将其囊括到自身当中,使其在视觉上与周边的其他自然元素和谐地融为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施加一定的约束力,使植物的生长更为规范化,从而变相增加当地风景的和谐感与质感。因此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自然因素。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建筑设计时应该将其列入自身的考虑范畴之内,使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某些细节以相应的植物为中心,通过植物的修剪与规划种植,为风景园林建筑增添一份独到而和谐的天然美感,而在此环节之中,树木与花草的作用都不可忽视,要尽量将全部的植物都利用起来,以确保植物在设计环节所发挥作用的最大化。 2.2 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保障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园林设计师必须确保园林中原有的植被不被破坏。但是这样可能就导致园林的绿化面积有所减少,影响园林建筑的整体布局。有鉴于此,园林设计师应该灵活考虑,兼顾园林美观与生态和谐统一。与此同时,风景园林中的建筑布局应该与园林中的植被景观相互搭配、协调。比如说建筑物在修建时可以适当增加一部分外部平台,以便种植相匹配的植物,不仅增加了园林的植被覆盖,还有效节省了园林挖掘的面积。建筑设计师要充分利用灌木、乔木以及草地的作用,将其蕴含的丰富生命力以及色彩展现出来,带给人们充足的活力。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要结合植被的分布特点与生长习性,将建筑物与其充分融合起来,以便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温馨的栖息地。 3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水体因素 3.1 水体与风景园林建筑的关系 环境的自然因素复杂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还是以承载风景和建筑的土地、与建筑相契合的植物以及维持当地生态平衡与有机物生存的水分为主要构成成分,因此相对土地元素以及植物元素而言,水体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水体本身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为基点,深入挖掘,便不难发现水体在整个风景园林建筑所存在的生态系统中还起着维持该地生态平衡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环节就务必要考虑到水体的规划,尽量在不破坏水体质量与其文化意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相应的建设活动,将其文化内涵自然地添加进风景园林建筑的设计之中,以彰显水体的重要性。 3.2 水体在风景园林建设进程中起到的效果 设计师在考虑风景园林的建设设计时,同样应该重视水体的装饰作用。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有诸多作品歌颂人与水的关系,所以将水体资源加以开发,作为风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自然景观是一项非常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此时设计师就应该注意,人们对于水具有一种依赖情绪,在设计时就应该对水体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开发时注重水体与风景园林建筑的合理搭配,避免喧宾夺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新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环境的营造息息相关,将其周边的自然元素作为建筑设计环节的考虑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风景园林建筑所在地的生态开发建设,有利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带给人们以赏心悦目的美感,同时还有利于我国整体园林建筑事业的革新与进步。因此相关部门应予以其一定的重视态度,给予其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同时集中对施工人员和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一定的技术和思想培训,使其能够将全新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理念完美地融合到自身的设计之中,进而从这一角度推动我国风景园林建筑事业的发展与革新。 作者简介:苏法江,身份证号:452725198605200476。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控制及技术优化研究 [摘 要]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市的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风景园林是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近些年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娱乐场所,它对改善城市内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当前我国风景园林施工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问题,探讨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技术优化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施工技术;研究 引 言:在现代城市绿色建设中,风景园林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发挥出美化城市的作用,并平衡城市内的生态系统,因此,建设风景园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各城市在绿化建设中应该控制好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以更好的推进城市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1 我国风景园林施工现状 首先,施工单位应该深刻了解设计单位的设计意图,以充分展现出设计方案的内涵,使风景园林的景观效果完美的展现出来。但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施工单位却没有与设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在实际施工时难以将设计内涵完整的展现出来,实际风景园林也没有绿化生态的效果。另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也较为混乱,没有合理安排施工步骤以及合理存放施工材料,导致施工质量不高。其次,由于风景园林施工涉及的施工单位很多,势必会出现交叉作业的情况,这需要有效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作业,确保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但实际很多风景园林的施工中,却缺少这种有效的沟通协调,很多工序环节进行的相对混乱,导致出现环节衔接不当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施工进度,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类工程建筑项目也在增加,使得各种施工单位相继成立,在这种急速扩张的情况下,很多自发组织而成的施工单位并不专业规范,施工技术不够,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在施工现场不服从管理,纪律性较差,使施工无法按照标准规范的方式进行,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因素。最后,很多风景园林建立好之后,相对的养护工作却没有得到重视[1-2]。一部分风景园林在建立之初只考虑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忽视了后期的养护工作,对风景园林的长期发展无疑是非常不利的,一旦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环境出现问题,其再投入资金不但很大,而且改善起来非常麻烦,但放弃修复又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了风景园林应达到的效果。 2 风景园林施工中必须注意的技术问题 2.1 设计图纸的施工问题 在设计风景园林的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绿化的效果,并根据风景园林的具体所在地,参考整个城市的规划方案,选择合适的设计风格。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设计图纸的设计理念,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展现出设计师的设计内涵,从而更好地保证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 2.2 定点放线问题 风景园林的定点放线是要在现场测出准确的植物栽种的株距和位置,从而避免施工场地过大和避免施工地点过于分散,而出现返工或者窝工的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并在实际施工前与相关的施工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精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能够在进行定点放线前对整个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再根据实际定点放线的地形,参考设计图纸,制定科学合理的定点放线方案。 2.3 绿化材料的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的质量高低是判断其景观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在选择相应的绿化材料时,要使铺装材料、植物规格、绿化条件、管线设备等都要符合相关的标准,从根本上杜绝因材料问题影响到整个风景园林的质量。此外,选择的绿化植物也要符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并注意保护和储存,避免绿化植物的质量受到影响。 2.4 土壤处理问题 由于风景园林的土壤质量将影响绿化植物的生长情况,因此应该对风景园林中的土壤进行成分的检测,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施肥、消毒等手段,保证土壤营养充分,适合植物生长。 3 优化风景园林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准备 选择绿化植物时要充分考虑风景园林地的气候、环境等相关因素,并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进行选择,以保证绿化植物能够在风景园林中健康茁壮的成长。也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模拟风景园林的生长条件,从而分析选择适合生长的绿化植物,并参考其品种形状进行综合考虑,才能选择即满足美化需要,又符合生长条件的优质苗木[3]。此外,为了保证植物能够良好的生长,就必须保证其根系能够健康生长,因此,对栽种前的绿化植物进行相应的保护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挖掘选择的植物时,要注意减少对其根部的伤害,包装时要注意其土球大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用草绳扎紧,以免出现土球松散现象。 3.2 加强施工管理 加强施工管理也是提升风景园林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所以施工单位应该重视起施工的管理工作,并不断进行完善,才能更好的使施工顺利进行。加强施工管理,不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能使其更满足设计要求,体现出设计内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力度,保证施工各环节的质量,以提高风景园林的整体质量。 3.3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不但要考虑到相关的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还要根据风景园林的实际地点摄入探讨施工方案,以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方便其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展现出风景园林的设计内涵。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点放线,不仅包括平整的人工场地,也包括必要的自然场地,以充分了解这些场地的地形、地质、地下管线以及各类埋设要求,以制定出科学的定点放线方案。此外,在进行种植和挖槽时,要注意各个放线定点要符合相关标准,以更精确的进行种植。同时,当确定了具体种植地点时,要标注中心点,并注明相关的植物名称、规格等具体信息,避免出错。若在种植时发现有障碍物而影响到植物,应该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以进行及时的调整[4-5]。总之,只有注意提高能够进行控制的施工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障风景园林的施工质量,使其展现出更好的景观效果。 3.4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与其它施工项目不同,风景园林施工更具综合性,它是将生态环境、人造景观、休闲建筑等有机融合为一体的一项绿色工程,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生态性和效益性。因此,应该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单位担任风景园林的施工队伍,以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被选中的施工单位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以及景观审美观。 3.5 重视后期养护工作 风景园林一定要重视后期养护工作,安排专业的养护人员对风景园林中的植物进行修剪、除草、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此外,若发现有植物死亡不但应该进行及时清理和更换,还应该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处理,保证风景园林的生态美观。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以及城市的发展,希望可以获得更好的、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对此,有关部门提出了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相关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园林的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的建立必须要建立好园林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目前,我们国家的资源相对比较短缺,我们国家主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且将这种理念运用到各个领域之中,这有利于在消耗少量资源的基础上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而言,最具体的表现就是节能,将节能技术运用到园林施工工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对于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对太阳能等无污染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在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节能技术,并且将其广泛运用于园林施工之中,力图打造节能与环保型的园林。 [关键词]园林施工;节能型技术;应用 引 言:生态风景园林建设项目是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节能型风景园林,不仅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节能型技术概述 1.1 主动式节能 如果采用主动式节能技术,那么就要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可以使用太阳能光板以及风车,对资源进行再分配与合理利用,充分展现这些工艺的定量与可控性强等独特优势,全面提高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但是,这些工艺并没有在实际施工中获得广泛应用,因为这不仅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还需要控制好收益与投入之间的比例,可见总体操作难度比较大,并且与节约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因此,这些工艺只能在园林的布局构景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1.2 被动式节能 被动式节能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与气候,对各种园林要素进行综合利用与规划,并且充分利用各种地势或者是水等有利条件,保持好园林建设与环境的协同统一性。对于园林建设而言,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实现在优美景观的基础上获得舒适的使用效果。可见,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场地内部建筑中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因为场地内部建筑对于自然条件的要求更高,而且从应用效果来看,被动式比主动式节能技术可以更好地节约能源。为了充分利用好被动式节能技术,就必须对当地的地形与环境进行全面掌握。 2 风景园林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优化风景园林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如果要确保节能技术得到很好地运用,并且取得较好的收益,那么就要从最开始的施工方案开始抓起,因为施工方案是进行后续施工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需要将节能理念贯穿与整个设计方案之中,并且认真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的高效节能性。风景园林工程所需要的面积比较大,而且工程相 对比较复杂,具有可连续操作性。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资源,尽可能提高对其利用率。为了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工作,需要通过如下途径保障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第一,对整个工程中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综合分配。第二,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掌握施工的实际现状,然后设计合理的方案,并做好进度安排。 2.2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充分利用太阳能 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设备的配合,这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工作量,降低相应的工作难度,但同样也会增大耗电量。园林占地面积很大,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处于露天环境中的,因此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提供了可能。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供应整个工程的能源需求,这就减少对于原有电能的使用量。太阳能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洁无污染而且不会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设备安装过程比较简单,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可以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 2.3 充分利用生活污水,提供充沛的水源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讲,会产生很多生活污水,而且这些污水如果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不仅可能引起水污染,而且还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况且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相对比较短缺,因此必须加大对生活污水的利用率,并安装相应的管道进行污水输送,将其送至园林施工工程中并加以利用。 2.4 运用节能工艺,达到节约减材的目的 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的工艺技术进行改进,以减少对于建筑材料的消耗,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例如,在以往的园林建筑施工中,与钢筋的连接通常都是使用搭接工艺,但是这样会造成一部分钢材的浪费,而如果采用螺丝连接的方法代替搭接,则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同时在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可以在施工中选择低碳材料以及各种新型节能材料,来代替传统的钢材、水泥、玻璃等,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还可以控制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降低园林工程的维护成本。在风景园林施工建设中,为了实现节能的最终目标,需要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工艺,确保其始终符合节能要求,这样可以实现节约建材的目标。 3 风景园林施工中应用节能型技术的注意事项 在节能型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选择专业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施工人员,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次,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规范和标准,通过明确的制度以及良好的贯彻落实,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出现人员庞杂,管理混乱的现象。然后,在对节能材料进行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以体现建筑的节能需求,避免盲目选择新材料的情况。风景园林施工工程由很多项目组成,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节能技术来实现节能建材的目标。在这个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监管人员的大力监督,而且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保证所运用节能技术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第二,尽可能选择寿命较长的节能材料,确保得到持久的、高效的节能效果。 4 结语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节能型园林建设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美化城市。因此进行绿化施工时必须要严格进行规范要求,加强监管,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从而合理的利用园林资源。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发现更多节能型技术,从而更好的发展园林施工节能型技术。但是风景园林施工项目比较繁杂,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节能技术来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为了充分体现对于节能理念的深刻认识,必须将其贯穿于整个设计方案中,并且实施各种节能技术,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节能的最终目标而且可以使施工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风景园林毕业论文: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摘 要]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促使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自然世界,因此,风景园林设计逐渐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所喜爱。本文首先对植物景观的功能进行介绍,然后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园林植物是风景园林中重要的景观组成要素之一,与园林中的地形、水体、建筑等要素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园林植物以其独具特色的姿态、色彩、质感等自然属性形成的植物景观,能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及心灵的感悟。随着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意识的增强,风景园林师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植物景观所带来的生态及社会效益。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一、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在加快,这使得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追求自然之美的愿望越发强烈。现代园林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是以人的需求为核心。现代园林建筑师们在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都将人的主观意愿作为主要参考重点,他们觉得使用哪种植物应该要权衡该建筑物之所需,使之更好的服务于现代园林设计理念。比如住宅、广场等地方适宜采取这种类型进行设计。第二,以自然本性为主,适应自然、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采用人工的方法来模拟自然,创造一个于天然园林为一体的人居环境。这种类型主要在郊野公园、风景区、大型绿地比较常见。本文探讨的是后者。现代园林的设计规模越大,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就越要重视,特别是对那些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地方。保护原生景观,应 该多方考虑生态环境、风景环境等大环境的保护方法,让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下去。此外,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联系,紧抓重点,逐级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达到协调统一的发展局面。 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工作程序 1、确定规划目标 无论从事社会实践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工作,首先要搞清楚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进行这项工作。在植物景观规划工作当中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工作的目标。因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每一个城市的自身情况和条件各有不同,要针对城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来确定工作的方向。只有确立了能够解决规划对象问题的规划目标,才能指导后续工作在正确的方向上开展。 2、适宜性分析 适宜性分析可以被定义为:某一特定地块的土地对某一特定的使用方式的适宜的程度的分析。本文所涉及的适宜性分析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首先,要对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城 市生活型进行分析,以便制定规划策略。这也是对适宜性分析对象的一次拓展,将政策、发展策略也纳入到适宜性分析的范围。其次,就是要对规划范围内的绿地进行适宜性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规划内容。当然,能够完成适宜性分析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现场的实地调查。对于一个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土条件,要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才能认识充分,体会深刻。由于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补充和完善,对城市现有的规划成果是必须要认真解读的。同时,对城市规划范围场地的各种生态因子也要全面的收集,人文因子的收集分析工作在过去往往不够重视,但在植物景观规划工作中非常重要。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全面收集各种影响因素时,也要主要取舍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制定规划策略 在经过规划目标的确定和适宜性分析,就能够以前两阶段的工作为依据制定规划策略。规划策略是确定城市植物景观规划的总体布局,明确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通俗的讲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分析问题,第三步就是回答将要以怎样的方式解决问题。规划策略的制定完成也就标志着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初步形成。 4、制定规划方案 在规划策略制定完成后,就需要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对规划策略进行贯彻和执行。由于城市植物景观规划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必须有准确和可实施的具体执行计划。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使植物景观规划得以实施,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规划,要让其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只要这样才能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城市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1、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通常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施工设计两个不同的阶段。初步设计(详细设计)需要绘制出种植设计平面图,图纸上应明确标注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及非林下草坪等不同的种植类别,重点表示其位置和范围。应编制出初步设计苗木表,表示出植物的中文名称、拉丁学名、种类、胸径、冠幅、树高等,统计种植技术指标。图纸绘制常用比例为1:300~1:1000。施工图设计应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需要、满足编制工程预算的需要。设计文件一般包括设计说明和图纸,种植施工设计图纸常用比例1:500~1:1000,局部节点施工图设计可采用比例为1:300。城市植物景观规划首先也要遵循先调查分析的原则。基本规划方式也是三段式的规划模式“现状调查―问题分析―规划方案”。在每一阶段的工作中采取植物景观的方法。特别要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衔接。 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当由计算机地理制图和计算机图像处理产生了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地理信息系统就不再是纯粹的计算机地理制图系统或纯粹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并也再不是此两者功能的简单加和,地理空间数据的储存、检索、制图和显示功能越来越完善,它有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更深层次的用途。在城市植物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运用GIS系统可以进行快速、准确的现状分析,掌握城市综合现状,为规划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3、植物景观单元的结构 植物景观单元是模块化的思想体现,将具有不同特点的景观环境与不同的植物群落组合配置在一起,构成一个景观单元。而且植物群落组合是由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所组成的,这 一植物群落组合的核心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群落组合内的其他群落是围绕这一核心而展开建设。而且特色植物群落与环境也是要有一定的匹配度,组合内的其他基调植物群落要拥有更高的生态稳定性,使植物景观单元可持续的发展和演替。 4、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可视化 目前在种类繁多的设计软件当中,建模和渲染功能的软件很少有为以植物景观为主的场景建模提供帮助。现阶段植物景观设计最主要的应用软件是CAD、photoshop这一类传统软件。CAD软件虽然在最终设计成果递交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初期设计初步方案阶段的展示上不直观,运用Photoshop软件制作的方案展示效果图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目前在建模软件的模型库当中存在的植物模型主要是为了美化硬质设计和增加场景真实度而存在的。但这一状况可能会在不远的未来得到改善。 结语 随着可持续设计、景观都市主义等设计思潮的大放光彩,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趋势也在大量设计实践中得到证实。随着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项目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尺度项目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正确、合理的设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保障合理的工作进度,进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中党建工作的论文 党建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灵魂。近年来,玉环县城管执法局党组一坚持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并举,实施“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方略,不断夯实党建平台,取得了党建工作与城市管理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被评为“台州市文明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一、找准切入点,注重“三抓”,提升党建工作引力城管工作艰辛繁杂,处处关乎城市形象,事事涉及百姓利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党建工作也面临许多新课题,怎样做好新形势下的城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我们应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入手,注重用党建正确引导、激发活力、改进风气,应当重点落实“三抓”. 一是抓班子,增共识。城管是一个大系统,干部职工近150余人,党员40余人。我们通过召开党建工作务虚会,深入分析城管干部队伍素质能力现状,理性探讨城管工作面临的压力,统一班子成员的思想,达成 “刻不容缓抓党建”的共识,提出“和谐城管、真情服务”的工作思路。 二是抓普遍,造氛围。充分利用召开局班子会、全系统干部职工会、全局中层干部会、创先争优动员大会,反复强调加强党建的极端重要性。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5场,制作电视专题片在全系统巡回播放,使党建工作入脑入心,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三是抓基层,强堡垒。按照局党组抓下属支部、支部抓党员、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党建的工作思路,局党组成员联系各党支部,党员干部充当基层中队联络员、指导员。并明确领导干部作一般干部的表率、党员干部作职工的表率、城管人作服务对象的表率,形成“一心一意抓管理,聚精会神谋提升”合力。 二、找准着力点,注重“三个结合”,增进党建工作活力贴近城管实际是增添城管党建活力的关键。在结合上做文章,做到党建工作与班子队伍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一是结合队伍建设实际抓党建。以专业培训、参观考察、专家授课、理论研讨等方式进行引导教育,组织骨干到先进单位学习,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库,断完善学习—考核—使用—晋升的一体化激励约束机制,提升整体素质。 二是结合“拔钉破难优化服务”抓党建。我局是“拔钉破难优化服务”的主力军。局党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每日巡查、每周调度、每月考评、每季讲评,强力推进“拔钉破难优化服务”. 三是结合主题实践活动抓党建。以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创先争优”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员参与,融合城管特色,开展“宁愿一人脏、洁净千万家”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先后推出了省劳模、优秀共产党员陈潘顺等10多名先进典型,深入宣扬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起到“树立一个、影响一片”的良好效果,全局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三、找准融合点,注重“三个转变”,增强党建工作动力全局中心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心,群众关注点是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党建工作优先破解的课题。必须在观念机制上不断创新,不断挖掘管理潜力。 一是转变观念谋发展。面对方方面面的挑战,积极顺应发展潮流,通过学习找差距,大胆探索城管新模式,提出了“建长效机制、抓常态管理、求长期效应”的工作思路。通过扫洗结合、强化保洁等方式,确保街道干净整洁;根据“三不变、三不增、三统一”的原则,解决执法与管理结合不紧密问题。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长效型、粗放型向精细型、管理型向服务型、单一型向互动型的转变。 二是转变方式求合力。城市管理涉及面广,是一项浩大繁重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城市管理,必须把城区所有单位和广大市民引导到城市管理中来,才能产生最大最佳的管理效益。组织召开违章户代表座谈会、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采取城管“五进”的方式,不定期地走访,就社会和市民关注的城管问题当面沟通,向社会借力。为提升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质量,主动与各学校联合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实现城管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共管的目的。 三是转变模式添活力。党员干部带头深入违建户家中,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化解矛盾,和风化雨般的宣传解释,使当事人转变思想,自觉配合拆违。2011年,共拆除违法建筑438处21余万㎡,做到了无上访、零诉讼。违法建筑泛滥势头有效遏制,政府公信力和威信明显提高。 四、找准升华点,注重成果转化,促进城管服务提升提升服务水平是城市管理不懈的追求,也是抓好城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局在加强效能建设上花气力,努力实现党建成果的转化与升华。 一是抓党建促行政效能提升。以考评为抓手,每月组织对市容市貌进行两轮以上的考评,每月一次工作点评,每季一次综合讲评,奖罚兑现。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实行一个窗口进出、内转外不转,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提速70%以上。三年来,认真履行城管“7+1”项执法职能,做到文明执法、人性执法、和谐执法、科学执法,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980件、办理行政许可2757件,做到了零投诉。 二是抓党建促队伍形象好转。结合城管实际出台《城管执法局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和《城管执法人员六个严禁》,成立以局纪检组 书记为组长的作风建设督查领导小组,对全局劳动纪律、公车使用等每月进行2-3次不定期的督查和暗访。良好的制度,强势的督查,有效促进全局的作风建设。整个城管队伍呈现出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党建工作是城市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和变化,正是得益于局党组牢牢抓住了这一主题。“围绕中心抓党建,凝聚人心促发展”,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党建工作的效应必将日益凸显。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执法心得体会:谈压力 人在职场免不了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常常有人感叹压力太大,不堪重负,其实压力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如何对待。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教授向他的学生讲述如何正确对待压力。他举起一杯水,问道:“这杯水有多重?”从20克到500克,回答各异。“其实具体多重并非关键,关键在于你举杯的时间。如果你举了一分钟,即便杯子重500克也不是问题,如果你举杯一个小时,20克的杯子也会让你手臂酸痛,如果举杯一天,恐怕就需要叫救护车了。同一个杯子,举的时间越长,它会变得越重。”教授笑着说。“倘若我们总是将压力扛在肩上,压力就像水杯一样,会变得越来越重。早晚有一天,我们将不堪其重。正确的做法是,放下水杯,休息一下,以便再次举起它。工作了一天疲惫地回到家里,应当将工作中的压力抛到一边,千万不能再将它带回家里,因为你明天还要扛起它。” 这样浅显的道理,人人都懂,但面对压力时却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有的人选择逃避,不愿承担责任;有的人被压力压垮,一蹶不振甚至做出傻事。任何工作都有职责,责任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城管执法工作因为是一个新兴事物,集中了很多的社会矛盾,要想做好执法工作,树立执法威信,困难重重,压力也重重,每一个执法队员都深有体会,违章现象屡禁不止,工作热情在反反复复中不断消耗,老百姓不理解,其他部门不配合,上级部门不满意……有时还要遭遇阻碍执法甚至暴力抗法,执法队员不仅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还遭受肉体的伤害,压力很大。因此作为执法队员更要懂得正确对待压力,不要把工作上的不顺利、不良情绪带回家,暂且放在一边,好好休息,明天照样情绪饱满、热情高涨地投入工作中去,对于工作中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不要急于求成,换种思路重新开始。另外,局党委要体察队员的压力,组织开展各项业余活动,丰富队员业余生活,为队员排解压力,释放情绪创造条件,变压力为动力,以便更好地开展执法工作。 城市管理论文:我市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显现“四多”现象,即“流动摊点多、违章建筑多、小街小巷多、弱势群体多”。城市管理和执法工作面临着“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经费少、要求高”的实际状况,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日益提高,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不能全面的问题已日益突出,如何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大城管”格局,最终实现“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城市管理,应该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思考的重点问题,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一、__区目前在城管方面的主要做法 1、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体制,实现重心下移。理顺城管工作体制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委、区政府领导对此项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提出了“条块结合、合理分工、分清责任、区别对待、统一执法”的指导思想。20__年初,区城管执法分局按照“强化属地执法、健全管理机制”的指导原则,在曲江、文峰街道开展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试点工作。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又在汶河、东关两个街道推广了这种做法。目前,区内的四个街办均有城管执法大队派驻,形成了“分局、大队、中队”三级执法网络,通过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不仅健全了城管执法的基层网络,而且实现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目标,使街道城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延伸和拓展,街道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体现,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互动,初步形成了“条为块服务,块为条分忧”的局面。 2、逐步健全基层网络,城管工作逐步向社区延伸,强化关口前移。在城市管理工作中,通过健全组织网络,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使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按照城市管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要求,构建城市管理网络,不断延伸触角,努力实现全覆盖。市、区、街道三级城管人员配备相对合理,而作为承担大量基础性城市管理任务的社区,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和经费,城管工作不能保持延续性和长效性。对此,结合近期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加大了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给社区配备了专门的电脑接入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明确社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所有的权利和相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并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案件办理及回复率,量化考核各社区的工作落实情况,努力形成“权责一致、保障到位”的新社区城管体制,新机制的实行已经切实增强了社区工作人员城市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心,提高了问题的处置率。 3、加大保障力度,逐步加大城管经费和人员投入,增强管理和执法能力。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任务不断加重,区政府逐年加大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政府拨款逐年增加。20__年拨款532.6万元,20__年拨款611.7万元,20__年拨款789.7万元,20__年拨款978万元,h上述费用含环卫经费和专项经费。今年,还专门投资120万元,用于建设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在全区的4个街道和29个社区设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在人员上,也尽可能的创造条件配齐城管执法人员和协管员,通过市、区两级政府逐年努力,区城管执法分局的人员已从最初的正式执法人员50人,协管员30人,逐步发展为正式执法人员88人,协管员120人,结合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各街道也按照1:1比例相应配备了协管员,目前,各街道的城管队伍都有30人左右。 二、存在的问题 1、城市管理网络不够完善。目前,“三级管理”中街道一级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在城市管理中发挥的管理作用还不够充分,尽管各街道都有城管卫生科,但由于人员编制及经费落实不足,城管卫生科尚未发挥显著的第三级管理作用,社区也没有城市管理专职工作人员和处置力量。 2、城管工作经费缺口大。20__年,区城管执法分局预算共需经费约584万元,其中仅正式人员的人头经费就需330万元,而实际预算拨款359万元,相差225万元。环卫经费缺口更大,20__年经财政局、审计局审计,当年缺口526万元,20__年缺口288万元,20__年缺口205万元,20__年缺口180万元,20__年预计缺口200万元。街道、社区的城市管理工作经费至今也未落实。 3、城管处置力量不够。数字化城市管理,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问题不仅要求处置,还要求处置及时和彻底。目前,__区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专业部门的处置力量都明显不足,其中包括处置队伍、专业装备,车辆等。 4、环卫装备和环卫设施差。一是垃圾运输车辆少,车况差,按规定要配备40辆,而目前仅有26辆,而到明年4月就有10辆车要报废。二是垃圾运输中转站少,按规定要有60座,而目前仅有11座。三是厕所陈旧,全区有230多座直管公厕,占市区公厕量的80以上,绝大部分年代久、老化,老百姓怨声载道,急需翻修。 5、社区城管工作薄弱。首先没有专职城管人员,其次缺少专业经费,这样基本上形成了“晴天靠风吹、雨天靠水冲、突击靠人工”的现象,尤其表现在小街巷的保洁上。 6、社会参与程度不高。目前的城市管理已呈现“大城管”格局,单单依靠政府部门难以彻底实现全面的城市管理,而由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群众对城市管理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以及市民素质不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不强,企业参与城市管理积极性不高,还没有完全引入竞争机制。 三、对策与建议 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实际,更新理念,大胆探索,勇破难题,加快实现城市长效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不断优化区域环境。随着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日益显示出其民本、规范、服务、效率的特征,城市管理工作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更高的起点,来审视、反思和完善。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坚持城市长效管理的四项原则: (1)以人为本——“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城市管理必须满足居民的精神、物质需求,使居民对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感到满意。坚持堵疏结合,注重人情化关怀、人性化操作,扶助困难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和管理压力。强化城市管理的社会宣传,对居民进行持续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增强市民环境意识,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 (2)依法管理——城市必须依靠法规来治理,才能井然有序,保障长治久安。要不断完善城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注重法制教育,加强执法管理,并使两者环环相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公正。 (3)综合治理——突破经验式管理、问题式管理、突击式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实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起综合管理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制手段为主转换,从单一手段向诸种手段共同作用转换。 (4)公众参与——公众与各种非政府组织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细胞,只有社会组织与公众广泛而自觉参与,城市管理机制才能从被动外推转化为内生参与,从而实现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性。 2、构建城市管理的六大工作机制: (1)综合协调机制。一是加强城管执法部门与卫生、公安、工商、环保等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的协作。二是完善区与街道、社区层面既联系又独立的运行机制。继续深化城管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和改进城管执法大队派驻街道制度,从制度层面支持和强化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责任和权力;加强对街道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形成“块块负责、条条保障,条块结合、区街联动”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 (2)责任包干机制。明晰管理职责,进一步理顺街道办事处和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解决管理中的职能交叉和边缘性问题,避免出现管理空隙。根据责任和权利相一致,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的原则,加大对街道、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投入。按“谁许可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对一项事务涉及多个部门的,按“谁为主谁负责”原则予以界定,切实履行好城市管理职责,发挥保障作用,实现“条块结合”。细分责任范围,以路为线,纵横成网,建立四级管理责任区。一级为街道,二级为社区片,三级为责任块,四级为责任点,点面相间,条块结合,格网成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实行错层管理、网格管理,推行环境承包制,做到责任主体具体化、工作标准清晰化。 (3)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管理具有动态性、反复性的特点,现在实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要提升管理效率,我们必须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把握阶段性、及时性、经常性三个环节,使辖区始终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对重点地区和违规易发地段在管理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窗口地段和公共场所实行严格的定人、定时、定岗、定责“四定”管理,强化“门前四包”责任制,随时纠正违规行为。在管理技术上,加快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精准型转变。 (4)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是提高城管作业水平的外在驱动力。要坚持政府管制与社会参与互补原则,突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在深化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改革中,着力在环卫工作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培育和发展城市维护作业市场,达到管理和作业的分离,通过政府公开招标,企业竞标管理,以此促进管理的标准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绩效。 (5)考核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实施长效管理的重要保障。强化目标考核,按照“责任目标化、目标数字化”的要求,将考核从定性型向定量型转变,建立数字化的量化考核体系,采取多种手段和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实行职能部门与街道之间的双向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对城市管理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评价。 (6)投入保障机制。一是经费保障,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确保必要的城市管理经费开支,逐步加大投入,逐步改善装备,提高管理和执法能力。二是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对城市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前瞻性、预见性,管理前移,规划建设与管理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克服建设“后遗症”现象,做到标本兼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老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优化农贸市场、公厕等配套设施,为城市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平台。三是队伍保障。科学核定城管执法队员、协管员人数,充实管理力量,保证管理需要。强化城管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严格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反应快速的城管执法队伍。 3、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属地职能的几个具体建议: (1)确保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正常经费。除区政府每年财政拨款外,市政府对__区要实行倾斜政策,真正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与其配套的一些政策也要相应下移。 (2)适当增加乡镇、街道城市管理专职工作人员,以4-5人为宜,同时在各社区明确一名副主任专事城市管理工作。 (3)同时与城市信息化管理相配套,适当增加区级处置力量。加大对环卫工作及环卫工人先进事迹宣传力度,以逐步提高其社会地位,逐步改善、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当前应尽快解决体改后环卫工人医疗保险和养老保 险问题(经调查一测算,一次性交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分别为667.2万元和759.33万元)。 城市管理论文:提升三个理念强化城市管理 现代城市管理,已经不算是一个行业管理问题,而是一个城市现代文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程度的外在表现,也是融政府行为、市民素质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一体的综合性标志。现代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提升三个理念,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首先,要提升创新理念,建立长效机制。要进一步从观念上突破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要由“突击型”管理向“长效型”管理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法制型”管理转变,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转变,由过去那种粗线条、低层次、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向注重塑造精品、从细微入手的高阶段转变。一是要运用综合手段来管理。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在城管部门采取强力措施同时,要协调工商、民政等部门采取配套措施跟进,真正实现标本兼治。如摊贩问题,在驱赶、取缔的同时,要加快相关室内市场的建设,并配套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降低门槛,引导马路市场归市经营,马路摊贩归店经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严重影响市容的顽症。再比如:对于违章建筑,除了要坚决予以制止、拆除外,还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解决一些历史形成的小区配套设施建设问题,方便群众生活;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违法违章户应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对于真正无房的违法违章户应想办法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另外,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后应迅速还绿、还路,让违法违章建筑再无生存空间,取而代之的是优美的环境,真正把好事办好。二是要逐步延伸推进。城市管理要上新台阶,必须由主干道向后街后巷延伸、由公共地域向居民小区、单位延伸、由城区向城郊结合部延伸、由重点时段向全天候管理延伸、由市容管理向综合性管理延伸:比如,在时间上,可由现在的着力抓违章现象出现较多或特定重点时段的管理到全天候24小时的监控跟踪管理。 其次是提升经营理念,拓宽发展渠道。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使环卫,道路维护等部门也象公交、自来水行业一样,引进市场机制,走社会化市场道路。将市政公用事业可以用来经营的部分资产和生产要素推向市场,进行新的聚集、重组和运营,切实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产业化,逐步把公用事业从政府行政管理转为产业经营,切实把市政公用事业“经营好、管理好、发展好”,从而形成工作协调、运转自如、精简高效的工作格局。同时,要用经营的理念,抓好城市无形资产的运营,要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市政设施的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等相关收益的运作,拓宽无形资产的经营范围,加大对无形资产的经营深度。要充分认识到,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无形资产会越来越成为政府一笔潜在的巨大财富。要整合城市资源,发挥综合效益,把城市无形资产经营好,从而把城市做大、做优、做特、做强。 第三是要提升服务理念,打造服务品牌。城市的主体是人,以人为本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市管理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要通过服务达到管理之目的。要全力实施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南通城管服务品牌。为此,要教育广大城管工作者,树立“群众父母观”、“群众英雄观”,处处心为民想、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要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处理好城市管理执法中的问题,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三结合”,即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疏堵相结合、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把执法过程作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和完善城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服务”真正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要继续在行政审批上全面“提速”,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和“一站式”服务,着力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真正让便利于群众。通过一系列服务举措,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以优良的作风感染群众、以优秀的品德鼓舞群众、以优质的服务方便群众,从面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真正树立起南通城管的服务品牌。 城市管理论文:浅论城市管理与社区建设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创造优美生活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此,需要研究城市管理的内涵、模式、机制和有效性等问题,健全城市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和模式,加强城市管理队伍建设,推动城市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创造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 加强城市管理 在“联合国最适合居住城市”排名中,居于前列的是那些规模适中、生态良好的城市。我国城市在发展中既要繁荣经济,也要建设优良的生态环境。同时,注重完善城市的内在功能,努力改善居民住房、交通、通讯等生产生活条件,扩大就业,提高市民素质。除此之外,还应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控制城市规模。城市意味着人口、资源、信息、交通等的聚集,聚集的收益在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聚集的成本在于土地价格上涨与交通堵塞等。一旦城市的发展超过应有的最优规模,经济效率提高的收益就会被土地价格上涨和交通堵塞等成本所抵消。因此,盲目扩大城市规模的思路是不足取的。 完善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所涉及的事务一般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智慧和执法素质。应进一步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形成对城市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消除城乡分割。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布局分割的现象,通过发展地下轨道交通以及立体高架公路等交通网络,把老城区改造和郊区卫星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心城区的产业向郊区疏散。 推进社区建设 社区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市功能的基本载体。社区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反映城市管理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社会性职能、企业的社会性职能均向社会转移,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趋集中在城市社会的基层――社区。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居民认同社区、归属社区。 社区发展既有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介入,更有赖于居民的社区参与。社区参与的形式和途径是多样化的,社区自治是居民参与的高级形式,也是居民参与的条件之一。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的良性互动。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兼顾各方面利益,管理措施也应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从居民需要出发,培育社区居民自己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依靠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来推进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城市管理论文:现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的思考 现代城市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相对集中处罚权”又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势必面临着诸多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现就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更新执法举措,提升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水平进行探索。 一、切实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理顺领导协调机制。 城市之间的竞争,核心竞争力就是城市管理,高效能的城市管理能优化资源配置和扩大功能空间,同时还能降低城市运营成本,提升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聚合力。强化城市管理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平台,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在这个平台上配置,好的城市管理有利于社会进步,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城市管理可以涵盖一个城市政府所有工作,包括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生态管理等。在目前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情况下,部门之间、领导之间、上下之间的权责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有必要建立以市长挂帅,由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辖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构。通过相应的规定,理清各方面的城市管理职责,将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条块之间、上下之间与城市管理相关的横向联系全面贯通,制定城市宏观管理的目标计划,决策城市管理中带共性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城市管理法规的执行,对城市管理重大问题实施监管和考评,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工作移交规则,信息反馈机制,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运作高效、配合密切的城管执法联动机制。从宏观上、源头上解决城管执法职责不明,配合不好,保障不力的问题,为“大城管”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 二、拓展城管执法界面,发挥舆论宣传作用。 城市管理点多面广,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在外来人口增多、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城管执法中的矛盾和困难也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舆论宣传导向的重要性日益突现。首先,各级领导要重视,全市一盘棋,对城市管理相关的宣传活动进行总体策划,围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拓展工作措施和方法。打好进攻战,分步骤、分阶段持之以恒地进行舆论宣传。其次,应设立专门负责城管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向市民权威性的城管工作信息,及时鲜明地表明态度。再次,发挥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单位的优势,加大对城管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建设文明城市,有利于加强城管执法出发,善于把城管执法的重点、难点转化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和新闻媒体的卖点,增强城管执法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第四,重视双向互动,提供市民参与平台,利用演示会、座谈会、现场咨询等现场交流媒介,利用电视访谈、网络论坛、热线电话等远程交流媒介,强化互动和反馈,接受群众咨询、评点,广泛听取市民意见,使市民真正享有参与城市管理的主人翁地位。 三、研析供需矛盾,理清疏堵思路。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需求必然有供给,像修鞋、修自行车、缝补衣服、卖早点等就很难根本杜绝。因此只有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在“堵”的同时,对一些确有市场需求、关乎群众利益的经营项目的无证摊贩,积极采取“疏导”的方法,实行分类、分级的管理,这样即可解决部分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一要区分行业:如修车、修鞋、擦鞋、缝补衣服等群众生活需要的服务项目,可按照“便民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形式把这些摊点从大街、闹市区疏导至社区的居住区各个点上。二要区分区域和地点:应根据我市建城区客观条件,划分严禁区、严控区、控制区三种区域,实行级别化管理。在严禁区域内禁止任何形式乱设摊点和占道经营。在严控区域可酌情设置小型修理服务摊点。对控制区域,在公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临时性的集中疏导点。三要区分管理时间段。区分重点控制时间段,正常控制时间段,突发时间段,做到有弹性、有针对性、有重点。有的要管严白天,疏导早晚;管严大街,疏导小区。 四、倡导文明亲近执法,规范执法办案程序。 公正文明亲近执法是城管执法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日常工作必须坚持“一说服、二教育、三引导、四警告、五处罚”的工作流程。努力做到说服教育要诚心,对方不服要耐心,纠正违章要公心,核实案情要细心。一是发现初期违规者,首先敬礼,出示工作证,并宣传管理法规,劝说疏导,让违规者自觉改正。二是发现违章未改的违规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知违反的法规条款内容,教育其自行整改。三是发现多次违规者,确属外地小贩或进城经营的农民,则尽量提供经营条件,引导他们进入可以减免摊位费的正规市场上经营。四是发现多次纠正未改正的违规者,则做好笔录,指出未整改的事实,提出警告、限期整改,并告知当事人,只要在限期内整改完毕,可以不立案查处。五是发现多次拒不履行整改的违规者,则使用摄像、录像对现场进行取证,作好笔录,并向当事人签发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请其签收,如当事人拒签时,请现场证明人加以证明,同时书面通知当事人按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罚。同时,还可与工商、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信用制度对屡次违章的人员在进行相关经营证件验证、暂住登记时作出信用否决,促使 自觉遵守城管法规。 五、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城管队伍建设。 城管执法工作成效关键在于人。必须树立“忠诚、敬业、公正、文明”的城管精神来凝聚队伍。要适应新形势,城管执法的队伍建设必须有新的举措。一要严把进口关,新进城管执法人员除了应符合公务员的公招条件外,所学的专业应为法律专业。逐步提高队伍的法律素养。二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城管执法队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市容警察,具有半军事化的工作特点。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加班加点多,有时还要受委屈甚至于挨打受伤。需要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应该增强他们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切实解决好福利待遇,执法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业务经费必须由财政全额预算,并保证使用,使城管部门权利与责任直接挂钩,权利与利益彻底脱钩,从而增强城管工作的有效性。三要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依法管理是实现长效管理的基本前提,要真正建立依法管理机制,必须完善岗位责任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科学规范的考核、奖惩办法,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四要加强业务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学习理解能力;对法制宣传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违法行为分析判断和现场处置能力;对行政处罚文书制作运行能力。五要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城管执法水平。全面推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下大力气推行“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建立集治安、消防、城管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监控网络,为城市管理人员配备具有全方位的拍照、录音、填单等多种执法功能的“城管通”。 城市管理论文:浅谈规范城市管理中的行政执法行为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所奉行的普遍准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而依法行政的关键是行政执法,要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依法行政,首先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城市管理监察执法工作做为政府行政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也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调依法行政。我们XX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根本目标,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为重要内容,以强化执法监督为必要保障,强化执法责任制落实,积极探索行政执法新机制、新方法、新手段,努力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 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首先必须以依法高效为原则,理顺执法体制 这里所讲的体制,是仅从行政执法角度讲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因为执法机构的依法组建、行政权的合理配置和机关的规范运作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前提。在机构组建上,XX县城市秩序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作为县人民政府在城市管理领域集中行使有关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单独设置,并通过委托执法等形式,将多个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集中到执法大队统一行使;在经费保障上,坚持权力与利益脱钩,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罚没款全额上缴国库;在机构运行上,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联系配合机制,循序推进职能到位;在配套建设上,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有关职责权限、处罚程序等事项予以明确。及时出台了各项执法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机构组建与运作,体现了依法行政目标。 二、执法过程规范化,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中之重 行政程序的法律化是现代法治国家重要的法律原则。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都必须符合法定的程序。所以,执法过程的规范化程度直接体现执法行为是否规范。为此,在执法过程中我们着重抓好三方面内容: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执法程序。程序规范是实体正确、规范实施的途径和保障。我们深入研究有关法律,严格依法制定了《XX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先行登记保存、扣押及没收物品管理规定》等有关执法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在有关业务文件的制定中,还依照《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执法出示证件制度、告知制度、调查制度、回避制度、时效制度、听证制度、行政救济制度予以明确与细化,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予以遵守。并就规范执法程序制定了一些可操作性要求,明确执法程序流程。这些制度、措施都有效地保证了程序的规范性、执法的公正性。 2、严格依法办案,规范执法行为。这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根本所在。《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对促进依法行政意义重大。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要求,坚持严格执法,主要做好四方面工作:其一,严格依法办案。坚决做到法无明文规定的不得处罚,应受处罚的行为构成符合法定情节,不得徇私枉法,保证行政处罚的内容和程序合法;其二,严格做到执法公开、公正。我们制定办法严格规范自由裁量行为,加强内部行政合理性审核,杜绝执法畸轻畸重,尽量保证司法公平、公正。加强政务公开建设,向社会公开执法依据、程序、相关内容等规定。还通过媒体向社会通报一些社会影响面较广、较为重大案件的处罚情况,和一些群众反应较强烈的违章现象执法整治情况。其三,切实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我们积极注重法制宣传,多次开展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在日常执法中,倡导教育先行,并推出了“一宣传二警告三劝说四保证五罚款六取缔”的人性化执法制度,对当事人能主动意识到违法并积极整改的,一般不予处罚。其四,切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日常执法过程中,坚持程序和实体并重,实行调查取证和处罚决定分离,严格遵守各项执法程序制度,保障当事人行使其陈述权、申辩权、知情权、行政救济权等合法权益。 3、注重内务工作,规范案卷管理。内务管理规范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规范执法证件管理。全大队每名监察员在上岗前,均须先参加执法资格培训,通过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才能上岗执法。目前,我单位执法人员执证率达100,而且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实行亮证执法;二是规范文书使用与管理。文书使用实行严格的登记管理,对一些重要文书还实行备案留档制度。对各类执法文书统一格式,规范填写,避免执法随意性;三是规范案卷管理。我们专门制定了《案件档案管理规定》,建立案件档案归档、保管、借用制度。还参照人民法院案卷档案管理的先进做法,加强投入,建立标准、规范的案卷档案室,对所有处罚案件进行统一归档;四是规范扣没物品管理。严格依程序对有关物品进行扣没,并严格按规定对扣没物品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处理。 三、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增强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行政执法能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关键所 在 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管理好一个城市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同志讲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标本兼治”。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就是从根本上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执法范围广,适用法律多,专业要求高、执法情况复杂等特点。而且,目前我国的法律更新速度在加快,各项新的法律层出不穷,及时组织对于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再培训尤其重要。否则会出现用八十年代的法律观念来进行二十一世纪的行政执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行政执法机关能否做到规范执法以及让群众满意就可想而知。此外,加强业务培训,对于树立执法人员接受公开监督的信心和提高执法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此,我们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配合各项专项整治,加强法制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以中队为基础、以大队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培训机制;实现培训方式“四个结合”,即上岗培训与年度计划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基础培训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培训提高与吐故纳新相结合;做到系统培训有方案、年度培训有计划、日常培训有落实。两年来,我们先后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长春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专题业务知识培训;邀请法学专家、教授及有关业务权威开展讲座;坚持每周一次执法知识讲座等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还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为目标,开展“权力观大讨论等”淡化权利、强化服务意识的宗旨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化、制度化,将行政执法工作文明化、人性化,从而建设了一支新型的有战斗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有效提高了队员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保证了依法行政方向。 四、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一条有效途径。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机制制约,否则就会导致滥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行政执法的合理监督机制造成的。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为行政行为的司法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行政自由裁量权受司法审查的范围仍然有限,司法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应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各级人民政府和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当然,也应加强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从而消除行政执法中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对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侵害。 在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方面,我们把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各种具体工作制度和规则来约束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执法的随意性,规范其执法行为。两年来,先后制定了《依法行政实施计划》、《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四五”普法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实施计划》等多个规范性文件,通过明确的执法责任制度、严格的监督制约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我们还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上报备案审查制度,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定期报告和定期检查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监督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既建立了一道严把行政执法质量关的防线和纠正错案的有效机制,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又以追究责任的形式来强化行政执法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以制裁的威慑力来保证执法人员严肃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防止错案发生。 (一)建立机制,强化内部行政执法监督。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行政执法机关内部所制定的工作制度和流程,都要以有利于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为出发点。两年来,我们积极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实现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经常性的工作监督,及时纠正执法中出现的不良倾向,保证了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合理和高效。 第一,建立考核评议机制。我们制定推出了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逐级分解工作目标,严格逐级进行考核,有效推动了队员工作积极性,为规范执法行为奠定了基础。这项考核制度,作为工作奖惩的依据,激励竞争机制的依托,也有效保障了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施。 第二,建立执法检查工作机制。通过建章立制,实行中队执法监督检查日常化,大队对中队、中队对队员开展经常性执法检查,并实行监督检查备案制。每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通报并提出整改意见。执法检查有力推动了执法规范化进程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后,我们将把执法检查作为法制监督、指导的一种重要手段,长期坚持不懈。 第三,建立错案责任追究机制。错案责任追究是落实执法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制度。经多次调查研究,既借鉴其他部门先进经验,又征求一线执法队员意见建议,严格制定这一制度。在日常执法工作中,我们以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为工作底线,严格要求执法人员遵守执法程序,公正执法、合理行政,违反有关制度及法律规定的,一律按章办事,予以追究责任,这一制度有力保障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 (二)落实责任,切实重视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积极重视外部监督,完善自身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自身执法行为,能够有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实践证明,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所涉及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权力也在不断扩张,如果不受制约和监督,所导致的必然是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所以,必要的外部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在外部监督上我们主要突出三方面工作: 其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重视议案提案办理。对议案提案办理工作实行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心办理,认真答复,严格落实。20__年我们办理议案提案7件,实现办理答复率、反馈率、满意率均为100,受到了上级部门与广大群众的好评。 其二,重视法制和司法部门监督,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认真贯彻执行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积极接受县法制办和司法局的监督工作,严格按规定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上报县政府备案审查,并自觉加强对行政执法投诉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格执《 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认真重视复议与诉讼工作,坚持有错必纠。对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我们组织全大队进行剖析讨论,认真开展学习,对照检查,并以此为指导,开展日后执法工作。通过复议与诉讼程序,及时总结执法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进一步加强对自身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其三,切实关注群众监督,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我们始终把群众呼声、舆论监督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来抓。两年来,共办理群众举报、投诉150多件,绝大部分举报、投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群众反映较好。大队还建立行风监督员队伍,在县法制办、行风办、治软办、司法局,全县各单位及工商业户中方泛聘请执法监督员,进一步加强社会对我局行政执法工作监督;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征求工作意见,加强工作反馈,对反映的问题积极整改,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有效运转的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力推动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五、解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存在问题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途径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实现依法行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新时期,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继续不断探索行政执法法治化,着手解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其制度的顺利实施。目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关于立法问题。目前有关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方面的立法,还仅是《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的原则性规定,国家、地方在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方面立法仍为空白,不利于这一制度的落实完善。比如执法队伍的编制问题与职能到位问题,在操作上全国各省、各城市还不尽统一。城市管理实体法中,有的已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急待修改,比如,目前对乱张贴、乱喷涂“191”办假证等野广告的处罚就比较棘手;还有的因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批审批项目的取消,需要对其进行清理、修改完善。这种城市管理法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性,已经阻碍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推进。因此,加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方面的立法,保障这项工作有法可依,应提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实体法上,应加快制订和修订城市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制工作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二是行政处罚的执行问题。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案件量多、处罚金额相对较少、行政相对人流动性较强等诸多特点,给行政执行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加之缺乏必要的强制手段,致使一些行政处罚决定不能使当事人自觉履行,造成执法工作的被动,丧失了执法的威严性,给行政处罚的执行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国家在制定行政强制法中应赋予行政执法机关一定的强制权与执行权,要为行政执法提供更多的保障,切实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有效执行。 三是着装问题。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后,城市管理的范围在扩大,与相对人的接触越来越多,对于执法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要着装、亮证上岗。所以,为了更好的依法行政,我们建议,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建设部应积极努力研究设计城市管理队伍的统一着装样式,报请国务院审批,实现全国行政执法的统一着装。 城市管理论文: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关于建筑类垃圾管理工作总结 根据县政府的《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达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任务分解表 的通知》,达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强力整治,在车辆密封运输的监管,严禁脏车入城,防治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等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整治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模工作的重要性 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又一重要举措,大队全体干部职工高度重视,并将此项工作作为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之后的又一重要工作来抓。 二、加强领导,确保创模工作顺利开展 为确保创模工作顺利开展,在创模工作刚启动之时,大队就成立了创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大队长宋小毅任组长,分管领导副大队长熊廷全任创模办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大队长__*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大队各执法部门时时抓的良好格局。 三、广泛宣传,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 为提高市民环保意识,让市民积极参与,搞好创模工作,实现创模目标,大队全体执法人员不定时向广大市民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抽出有限的工作经费,翻印了《达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达州城区运输粉尘物品车辆管理的通告》1000份,向广大市民和从事车辆运输的业主发放,使广大市民和运输业主增强了自觉遵守环保法规的观念。 四、严格执法,成效显著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以及县创模办对各部门创模任务的分工,执法大队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对任务进行了再分解落实,重点抓好三里坪、高速公路下道、杨柳垭、南坝四个进出口运输粉尘物品的车辆管理,严把入口关。一是按照有关规定在城区运输石灰、矿渣、弃土石方、建筑和生活垃圾等粉尘物品车辆必须对车辆实施硬盖密闭。二是在城区运输砂、碎石、水泥等建筑材料和原煤、焦煤、矿粉等易脱落、易扬撒物品的车辆必须用专用蓬布及捆绳捆扎牢实,实行封闭式运输。对未采取上述密闭措施而运载粉尘物品的车辆一经查获处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截止7月底已查获违反规定运输粉尘物品车辆37台次,处罚金4.2万元。三是严禁车身有尘迹污垢或附带泥沙的车辆在城区行使、严禁运输散装物品或液体货物的车辆沿街抛洒、飞扬、泄露。今年以来执法人员共查获违反上述规定车辆143台次,处罚金1.43万元。通过以上措施,严格管理,违反规定运输粉尘物品车辆正在逐步减少,城市环境逐步好转。 存在问题: 1、三里坪、高速公路下道、杨柳垭、南坝四大进出口对脏车的清洗管理力度不强,致使车身有尘迹污垢或附带泥沙的车辆进出南城区的现象屡禁不止。 2、运输粉尘物品车辆未按规定捆扎在南城区行驶的现象时有发生,关键是未把好四大入口关。 3、按照《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达县创建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指标任务分解表 的通知》,分配执法大队的工作任务是“加强车辆密封运输的监管,严禁脏车入城,防治道路运输扬尘污染”,而造成扬尘污染最严重的是运输建筑弃土,在《达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达县城区建筑垃圾及弃土管理的公告》中明确了对违反规定运输建筑垃圾及弃土的车辆管理,处罚职责单位是达县规划建设局。今后,如对运输建筑垃圾及弃土的车辆管理不严,有可能造成道路运输扬尘污染。 今后工作建议: 把好“四大”入口关,为从源头消灭道路运输扬尘污染,建议在四大进出口处设执法检查点,由于执法大队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任务繁重,已没有人员可抽,可在相关执法部门抽派人员联合执法。 城市管理论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 市委书记在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两区”互动(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科学发展、奋起赶超的工作重点,特别强调最关键的是用城市建设的杠杆撬动发展,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把走向八里湖时代作为拉大城市框架的主要途径,逐步把建设成为一个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沿江港口城市。城市建设贵在建,重在管。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我市的城市管理能否及时跟进,结合近期的调研及平时的一些思考,特形成此报告。 一、我市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 我市行政执法局自7月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努力改善市容环境,并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建立城管联动机制。加强与规划、建设、国土、房产、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建立互动机制,畅通信息通道,开展联合办公、集中整治活动。 2、实行片区管理责任制。以城区86条主、次干道为基点,划分为86个责任片区,实行片区管理,做到“定岗、定位、定人、定责”,将城市管理的职能分解到各辖区执法大队、中队,落实到每一队员身上。 3、推行城管责任承包制。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辖区街道与驻区单位、店主(业主)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明确在责任范围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把城市管理的重任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4、扩大市容协管员队伍。通过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加强与企业和社区的联系与沟通,并把其保安人员、物管人员聘用为市容协管员,组织开展培训,自觉担负起部门的“门前三包”管理的责任。 5、着力解决农民自产自销的问题。一是在农贸市场内开辟农民自产自销点,并给予政策上特殊照顾(免税、免费);二是设置限时鲜菜早市、时令水果等特色市场;三是进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经营,并纳入社区和物业小区的管理。 6、落实“双重管理”制度。按照辖区街道、乡镇,配设执法大队、中队,实行“双重管理”,即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辖区大队要服从辖区政府(管委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指挥与调度,执法局在大队、中队干部人选的任用上,听取辖区政府(管委会)、街道(乡镇)的意见。 7、妥善解决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开辟阳光早餐工程,设置夜市点,并利用移动公厕、报亭、爱心亭等,解决部分家庭困难人员就业。 8、建立三级接访机制。设立局、大队、中队三级领导接访制度,积极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执法一线。 9、开展全方位督查。专门成立了市、区、街道三级城市管理工作督查组,采取人换车不停、24小时上路巡查的方式,对辖区政府(管委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责情况及“一局一街”工作进展,进行全方位的督查,每半月综合检查一次、每月评比排位一次,并通过市级新闻媒体通报排位结果。 二、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虽然我市城市管理已经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摸索出一些值得继续坚持完善的好的举措,但也存在一些与城市发展难于适应的困难和障碍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对城市管理的投入不足。执法局已成立7年,至今还没有解决办公场所,局机关、大队、中队,大都靠租房办公;执法办案的专用装备、服装、执法车辆等保障,未列入财政预算,保障难度大 ;公用经费偏低,执法大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公用经费每人每年只有3300元,低于一般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更低于公检法等执法办案单位人员的公用经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执法队员的职业自豪感和进取意识。 (二)城管执法力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市行政执法局人员编制数是由市委确定的,全局共302人,当时的已建成城区面积只有48.4平方公里。到底,已建成面积达70平方公里,随着八里湖时代的到来,城区面积将达100平方公里,人均管辖面积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各级领导和市民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城市管理要实行人性化、精细化管理和保姆式服务;各个辖区要求执法局按街道、乡镇来设置执法中队,将城市管理的区域范围向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拓展,城管压力越来越大,执法力量明显不足,直接影响到城市管理的质量与实效。 (三)市民自觉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还不强。部分市民的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比如:违法建设、违章占道、垃圾死角、垃圾广告等问题时有反弹、屡禁不止;执法人员在依法纠正违章行为时,不仅得不到围观群众的支持,反而招致个别不明真相人员的指责;政府推行的“门前三包”责任制,在个别单位、个别门点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四)市、县(市、区)体制机制不统一。目前,全市从事城管执法的人员达余人,这些人员身份杂乱,既有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人员,也有事业编干部和工人,甚至还有部分临时工,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有高有低,法规政策的把握能力有强有弱,并且他们分属于市容局、执法局、城管局、建设局、街道和乡镇,管理机构混乱,市执法局难以起到指导、帮带和督促作用,城管执法过程中,简单粗暴管理、不依法办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损害了各级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三、创新举措推进城市长效管理再上新台阶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于城市管理工作来讲,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思想和理念,既要严格依法行政,又要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执法的效果,实现城管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一)努力营造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和法律意识。文明执法必须提升市民素质和对城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市民在获取环境享受的同时,普遍认同并愿意承担城市管理、保护环境的义务。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等要加大城管宣传力度,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而使市民了解城管、理解城管、支持城管,明确接受城管执法人员的监督检查是自身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不接受依法处罚或暴力拒绝城管依法行政是违法行为。只有在城管执法被市民普遍认同为是保护城市环境的行为,在外部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成熟的情况下,文明执法才能顺利进行。 其次,政府要转变观念加大投入,相关职能部门要协力配合。城管执法队伍对市容市貌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目前的社会地位并未与其突出贡献成正比。城管队伍装备较差、经费紧缺、待遇不高,而执法中遇到的矛盾冲突却日趋激烈。每次执法队员们都要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忍辱负重,即便如此,队员被辱骂、殴打的现象还是屡屡发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新闻媒体对上述问题进行正面报道的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城管队员要在执法中求文明,在整治中求安全,在困境中求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城管的投入力度,提高城管队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改善城管装备,完善城管执法中的强制性措施。同时,公安、工商等相关职能部门要达成共识,认真履行职责,协同搞好城市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城管执法效率,确保文明执法。 (二)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树立城管队伍良好形象 1、坚持深化教育,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由于受编制、体制、机制等问题的影响,城管执法的合力和解决问题的力度方面受到制约;城管执法对象多为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对城管工作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缺乏良好的执法环境;城管执法力量不足,执法队员超负荷工作等等,造成部分城管执法队员对城管事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对此必须深化对城管队伍的教育引导,使其看到城管执法所面临这些问题都是推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是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社会矛盾“凸显期”在城市管理领域的显现,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既是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的重要内容。用行政执法事业凝聚城管执法队伍,增强从事城管执法事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发扬城管执法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城管人精神,用城管人精神激励城管执法队伍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通过大力培育城管文化,用城管文化增强城管执法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执法行为。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施对队伍的严格管理,确保队伍建设保持健康有序的强劲发展势头。一是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城管行政执法实行“准军事化建设和准军事化管理”,既要参照国家公务员条例建设标准,又要参照军队管理模式要求,这就是“准军事化建设”的内在特点。因此,必须有一套满足准军事化建设需要、符合队伍建设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言行,真正做到在制度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使大家养成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形成行动统一、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观念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服从意识,不断提高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铸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准军事化”行政执法队伍。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做到政务“四公开”,即:执法依据公开、执法责任公开、执法程序公开、执法结果公开;坚持实行挂牌上岗和两人以上着制服执勤制度,采用简易程序处理每一项违法行为时都要做到“三先三后”,即:先亮证表明身份,讲明道理,后管理;先告知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指出违法事实,后整改;先讲清执法依据和标准,后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始终做到“五统一”,即:风纪严整服装统一,持证执法证件统一,挂牌执勤标志统一,文书齐全程序统一,认真处罚票据统一。三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执法责任制是督促依法行政的一种层级监督制度。落实执法责任制是保障和监督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全面推行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要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定职责和行为规范确定为内部考核目标,通过逐级分解、检查考评等方式,促进依法行政。要加强对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和目标任务,形成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承办部门具体抓,执法业务科(室)责 任到位的工作推进格局。 3、树立弘扬典型,营造城管良好氛围。典型就是榜样,就是方向,就是力量。我市城管执法队员每天战斗在城市管理执法第一线,推进“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理念,实行便民为民服务,为改变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做出了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娴熟、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管理高效、文明规范、开拓创新的优秀单位和爱岗敬业、文明执法、诚信服务、勤政廉政的优秀城管执法队员。我们要挖掘、树立各方面各层次的先进典型,大力宣扬这些先进典型的动人事迹,展示城管执法队伍新形象、新面貌,在城管执法系统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为城管执法事业建功立业,促进城管执法事业长足发展。 (三)注重内强素质,提高城管队伍整体水平 素质是立队之本,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要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发展的办法解决自身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1、注重固强补弱,打牢基础素质。城管执法人员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基本思路,下功夫把城市管理最需要、自身素质最弱的能力素质补上去。要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抓紧补充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技能,切实把基础素质打牢。在基础素质方面,要在强化“三熟、四会”上下功夫,“三熟”即:熟悉城管职能、熟悉行政法规、熟悉执法程序;“四会”即:会法言法语、会文书制作、会装备操作、会电子政务,以便更好地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2、着眼岗位需求,增强必备素质。城管执法工作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标准,每名城管执法人员必须要具备与本职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素质。一是要着眼岗位需要不断增强素质,要盯着职责“补课”和“充电”,领导干部应着重提高组织指挥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执法队员应着重提高依法行政和办案能力;二是要加强协调沟通,促进素质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执法队员都要善于在工作中联系上下、沟通左右、协调内外,努力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动城管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要重视在重大活动中催生本领。参与重大活动特别是重大专项执法活动,是检验队伍执法绩效高低的标志,也是锻炼和催生自身素质的重要机遇,要把能够参与重大活动作为提升素质的一种机遇,要把能够组织重大活动作为施展本领的一种待遇,要把在重大活动中得到的褒奖作为检验素质的一种荣誉。 3、创新学习方式,提升整体素质。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必须切实把自己紧缺的素质内容搞清楚,把面临的突出问题搞清楚,把解决的思路办法搞清楚,力争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自身整体素质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是要围绕重点学。要结合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学习共同的、了解相关的、精通本职的,不断完善充实理论底蕴,提高工作能力;要系统地学习城管业务知识,特别是相关行政法规,熟练掌握本职工作的内容、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二是要针对课题学。要按照城管工作为建设城市优美环境服务的要求,注意研究政府的中心工作,研究城市改革的大政方针,找准城管工作的努力方向;要“创建学习型城管,争做知识型队员”,积极更新学习理念,加强对党的政策的学习,注意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的背景、内涵和相关举措,研究可能出现的涉及城市管理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应对和治理对策,切实把城市管理工作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保持城市管理工作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三是要结合实际学。要把本职岗位作为提高素质的主要平台,注重在实际工作中强化素质。 (四)着力解决城市管理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一是适时研究解决执法局的办公楼,让执法人员有一种归宿感,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二是将执法装备、服装、车辆的购置列入市财政预算,每年拨付30-50万元专项经费;三是提高公用经费的标准,按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标准下拨公用经费(国务院第一批试点城市的北京、广州、深圳、长沙等地,都是按公检法执法部门的公用经费标准执行的),以解决执法局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 2、逐步理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各县(市)要组建城管执法局,与市执法局对接,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县(区)、街道(乡镇)三级联动、条块结合的城管执法模式,优化内部管理环境,增强城管执法效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强化对城市管理的指导与监督。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切实把其摆上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社会各力量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进依法行政的高度,加强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指导与监督,定期深入到城管执法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城管执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纠正违法违章的不良执法行为,使城管执法行为更加文明、规范、合理,促进城管执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城市管理论文: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环节,各方面协调。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人口增多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之路。 现代城市是一个由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组成的巨大载体,经济密集、产业密集、基础设施密集、人口密集、环境密集,人流、物流活跃,为保持城市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经济、人口、文化、环境的再生产。现代城市管理内容复杂,从静态上讲,包括生产、生活、环境、经济、文化等各类基础设施,从动态上讲,它涉及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功能管理,在城市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重点,高速城市化阶段,规划与建设管理,功能管理、环境管理、社会管理是重点,使城市变靓、变美、宜居、增值,最大程度地实现城市的多功能是城市管理的目的。 一、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管理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形成现代的城市管理理念。实现城市管理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自觉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努力培养和形成与现代城市相适应的管理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社会生钏皆绞翘岣撸嗣堑男枰乇鹗蔷竦男枰突岣嗟赝瓜殖隼础<岢忠匀宋荆褪且笠磺幸匀嗣袢褐诶嫖瓿撸⒅赜肴嗣袢褐诘墓低ǎ⒅厝嗣袢褐谝饧泶铮鹬厝嗣袢褐诘那绷γ迪秩嗣袢褐诘姆⒄梗馐浅鞘泄芾砉ぷ鞯某龇⒌愫吐浣诺恪?spanlang=en-us%26gt; (二)管理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寓热情服务于执法管理之中,变服从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在执法管理的同时,解决相对人的一些合理关切,为相对人提高快捷高效的服务,既可以拉近城管部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又可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经营城市的理念。现代经济是市场化的经济,现代城市同样是市场化的城市。合理开发城市资源,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促进和带动城市的快速发展。较快的城市发展,必然要求和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同步发展,是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催化剂。城市管理工作应当充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牢固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使城市管理工作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不断美化城市环境,努力打造城市品牌,着力提高城市品位,使城市整体增值,将解放和发展城市生产力与现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实际有机结合,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发展。 (四)攻坚克难的理念。外树形象,城管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量大的特点。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抓起,在全面梳理城管难题的基础上,列出不同时期的城管工作重点,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实行宣传教育与严格执法并重,区别情况,适时疏导。组建联合执法机构,适时实行综合整治。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规范整治,及时完成城市管理的各类任务,才能树立起“铁军”城管形象。 (五)行为自律的理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作为一个工作的集体,要发挥整体的优势,就要采取严格、严明、严肃的措施,通过教育引导,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注重维护城市管理部门的整体形象。重点做到“六个坚持”:一是在组织观念方面,坚持政治坚定,令行禁止;二是在行政审批方面,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在行政执法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四是在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利益当第一需要;五是在为民服务方面,坚持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六是在作风监督方面,坚持内外结合、教育在前、预防在先。城市管理需要长效化,队伍管理更需要长效化。坚持树立队伍长效管理与市容长效管理两手都要硬的理念,始终把城管队伍的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创建规范化队伍建设和城管创优是城市建设和市容长效载体。着力提高队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坚持案件会审、法制培训、行政处罚通报和执法卷宗检查考核评比,持之以恒。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新型的城市管理体系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管理要求成为可能。既需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还需要组织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发挥全社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 (一)新型的城市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保障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是高水平管理城市的必然。重点是坚持做到加快推进三大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组织建设。按照建立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责任体系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城市管理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融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形成大城管的组织架构。二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制度建设。着力加强城管执法制度建设,健全和完善执法程序制度、执法责任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促进管理执法的和谐推进,切实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大监督检查与测评考核的力度。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执法办案质量。三是加快推进城管执法环境建设。开展城管进社区、城管进课堂、城管进家庭、城管进乡镇和城管法律咨询、城管法律知识讲座、典型案例分析、城管法规有奖问答、城市管理有奖征询、专家电视访谈、城市管理千户访谈、城市管理新闻专栏、城市管理新闻专版、城管执法送温暖、城市管理爱心工程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形成多手法、全方位、广角度、大纵深的宣传格局,将宣传工作的着眼点聚集在基层,大力宣传关心、支持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人和事,努力实现社会各界与城管工作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和文明意识,努力使市民关注城管、关心城管、关爱城管,从而改善城市执法和管理环境。四是加快城乡执法保障建设。 (二)吸引社会组织参与城管。与政府机构相比较,社会组织更加贴近基层、灵活高效,在城市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达国家的城市管理经验告诉我们,社会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如开拓社区服务功能,提供一些诸如心理咨询、犯罪预防、温馨家庭等服务,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培育、发展和健全社会组织,全面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努力减轻政府的管理压力。发展民间组织。立足于社区组织,培育和发展政务类、服务类公益性民间组织,全面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互动机制。想方设法完善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的沟通机制,实行双向传递与交流,努力形成市民关注和踊跃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实行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支持、税费减免、资金援助等措施,引导社会组织深入研究城市管理问题,向政府献计献策;消除政策壁垒。进一步消除体制障碍和政策障碍,鼓励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参与城市管理与服务工作,不断增强城市和承载能力。关注弱势群体,与民政、劳动等部门一起,采取岗位支持、适地安置、联合救助、就业帮助,从而减少弱势群体因生活压力给城市带来管理压力,不断增强城市凝聚力,完善物业管理职能,和市民观察团“手拉手”活动。 (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对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客观上要求城市管理部门不断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和监督考核体系,提高城市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使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型向经常型、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变、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确保工作质量和成效。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一是注重科学建设城市。二是注重科学 管理城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三是注重系统管理城市,对城市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统筹考虑,更多地关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民生问题,为城市管理硬件基础做准备。;四是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将特定的管理事项按照市场化的法则加以处理,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如环卫保洁、小广告清理等事项,都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予以解决。五是共同管理城市全社会。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城市管理工作,形成城市管理的合力。城市管理属地化原则。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管理、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原则,通过合理的分工,强调重心下移,实行属地管理、以块为主,努力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体制格局。六是人性化管理城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回归执法宗旨,慎重使用强制措施。七是民主城市管理原则。在城市管理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必须按照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提高城市管理决策水平。八是城市管理法制化原则。坚持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执法程序,尊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既不随意添加程序,更不违法减省程序,确保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九是利用现代手段管理城市原则。充分动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加强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切实增强城市管理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率。 扬州城市管理实践对科学发展观的诠释 实施城市管理,最终就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整洁、优美、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扬州城市管理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以人为本,管理城市管理大科学、民主、法制、探索为一体上的。 (一)宣传引导。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强化宣传引导功能,引导广大市民培养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习惯,革除因循守旧的陈腐意识和不良习惯,着力解决好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城市管理实质是对人的管理,城市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素质决定城市文明。因此,利用媒体和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通报城市管理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表扬爱城护城的先进典型,曝光破坏城市管理秩序的反而典型,推介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知识,营造“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氛围,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扬州市城市管理部门坚持以“五城同创”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绿化城”、“双拥模范城”等创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辐射与推动作用,发动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同参与城市管理,人人都做“城市美容师”,人人都做“城市卫士”,取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取得了良好的创建效果。 (二)查处违章违法建设。规划是龙头,规划是效益,规划是前提。要整体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必须有大手笔建设和高质量和管理。面对大量历史形成的违法建筑物,只有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才能确保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得以充分实施,才能使违法建设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使脏、乱、差的局面取得实质性的改善。 (三)环卫保洁。环卫保洁是城市管理部门的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扬州市以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强化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工作,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工作中,按照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发动学校、社区、城乡、单位等积极参与,努力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组织体系,认真贯彻执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加强后街背巷考核工作,强化月度考核,基本做到主城区内全天候保洁,实现管理无盲区,保洁无死角。实行城乡垃圾统筹收集处理制度,对大量的 街小巷环境进行改造。(四)整治重点。乱摆乱卖、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等城区“六乱”现象,是城市管理的顽症。面对这些问题,按照专项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净化市容环境。一是整治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及夜市排档。马路市场、夜市排档是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取而不尽,禁而不绝。坚持,坚持实行堵疏结合,通过调查摸底,制订整改方案,实行集中定点规范管理,促其入市经营;二是整治违法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城市“牛皮癣”问题,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采取清查、清理、追呼、停机、奖励、处罚等综合措施,实行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努力避免二次污染。 (五)科技与现代管理,建设数字化管理模式,设立指挥中心与处置中心。 城市管理论文:浅析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及对策 【论文摘要】城市管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矛盾多,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城市管理的职能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是城管执法机关履行职责、维护城市环境的明亮、整洁、有序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城管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推动城管事业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广大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当前城管执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在城管工作最基层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现结合几年来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中的实践,对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作简要分析,并就对策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管执法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第一章 当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表现 (一)不良心理表现 作为城市管理主力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在保障良好的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由于职责多、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影响大等诸多压力,使得部分城管执法队员们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如: 1、特权心理。认为城市管理就是简单的处罚,自己头顶国徽,身穿制服,就可以为所欲为,处罚随意性大。在执法时追求结果,忽视与执法对象和群众的沟通,缺少执法艺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甚至出现暴力执法的现象。 2、自卑心理。由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办公条件、通讯设施、车辆装备等均与其他执法部门有较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城市管理的自身特点,造成了管理松了群众不满意领导要批评,管理严了群众不理解社会不支持,同时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也多是对城管工作的负面报道,更主要的是作为一支行政执法队伍,在人员编制方面许多试点城市的城管行政执法队员未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编入公务员序列而仅仅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相对其他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地位并不为社会所认同,由此导致部分执法队员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自卑心理。 3.厌烦心理。由于城市管理工作反复性较大,经常是反复清、清反复,使队员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时间一长,就会对工作丧失信心,缺乏兴趣,不认真履行职责,对违章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之,暴力抗法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但给执法人员造成了身体伤害,也使得大部分执法人员在出勤前,就背上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4. 矛盾心理。当前城管工作的执法对象很多是下岗、无业人员以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其困境往往能赢得很多群众包括城管执法队员的同情。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城管队员不可避免地产生既要对他们屡教不改的违法现象坚决取缔,又由于看到其生活艰辛而产生同情的矛盾心理。 如果忽略执法队员存在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不对其加强引导,势必会造成执法队伍思想松懈、作风倦怠、行为放任,从而使得城管执法工作难以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敬业精神退化,政治信念淡化,缺乏岗位意识和干劲。 一是精神状态差,不思进取。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大,对城管执法业务知识缺乏钻劲,满足于学校灌输的知识,满足于实践的直接经验,学习新知识少,钻研法律少,从实践到认识的理性思索少;二是价值观扭曲。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城管执法队伍带来勃勃生机,同时也使一些执法人员滋长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等思想,以致执法人员,横向比福利,纵向比职级,怕吃苦,怕吃亏,追逐名利,谋求享受;三是服务意识低。“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综合素质不高。 近几年,各级城管执法机关都很重视学历教育,鼓励执法人员参加自修、函授大专、本科等学习。城管执法队伍的学历层次上升了,但在这些学历文凭中,“水货”多,含“金”量少,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许多城管执法队员不能将工作中的实际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此也不能写作出水平较高的调研性文章更好的为上级领导出谋划策。 (四)违法违纪问题突出。 一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徇私舞弊,对违法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开绿灯;二是执法犯法,办“人情”案,只重视实体法,不重证据、不遵循法律程序;三是“三乱”现象屡禁不止。 第二章 当前影响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原因 (一)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__]63号)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__]17号)文件的规定,“作为试点城市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应当作为本级政府的一个行政机关,不得作为政府一个部门内设机构或者下设机构。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必须是公务员。”“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采取考试、考核等办法从有关部门和社会条例条件的人员中择优录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脱节情况。如笔者所处的宁波市来说,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笔试、面试、考查、公示等一系列复杂的考核程序,并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军式训练和严格的执法证考试,最终取得上岗条件和执法资格。但由于编制问题,目前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仍未能按照《关于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复函》(国法函[20__]135号)文件中所规定的享受公务员待遇,而只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此种情况不仅仅是宁波市个例,作为试点城市的其他地方也普遍存在这种执法人员编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担负着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重任的执法队员们由于不编制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时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作为政府的执法 人员却不属于公务员,社会地位与执法效力可想而知。同时由于根本的编制问题没有严格落实,导致执法队员的其他福利、待遇、工资、奖金只能与事业单位相同,由此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长期超负荷运转为队伍建设埋下诸多隐患。目前,城管工作十分繁重,工作一个接一个,保障任务一项接一项,从各种检查到各类专项整治,队员们几乎天天在加班。这样长期的超负荷运转一是给队员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二是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日益低落,三是队员每天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几乎没有培训学习的时间,其素质的提高自然也难落实。管理的职责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标准越来越高,明显的感到力不从心,虽然我们非常重视日常长效管理,也希望通过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赢得百姓的认可,但因管理职责较多,执法依据不明确,人手有限,有时也只能靠突击整治、疲于应付来处理工作,而广大群众也对城市管理的这种工作方法和表现也产生本能的反感,容易使本属人民内部矛盾激化,造成冲突。 近几年来,各地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以前“只重建设,不重管理”的观念已经大有改变,自1997年全国各地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以来,城管执法的职能越来越多,城市管理工作也越来越繁重,现有的执法力量与繁重城管执法工作的矛盾日益突出,增加的执法力量与城管执法机关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无疑是杯水车薪。现在,城管执法人员加班加点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执法人员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拼,用自己的健康去搏。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长期超负荷大能量的运转往往会造成执法人员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压力过大,就也是工作不积极的原因之一。 (二)管理、保障体制不顺。 城管执法保障体制不完善,这也是产生暴力抗法的主要因素。在城管执法队伍中配备公安干警,形成公安协同配合机制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实践证明它对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减少暴力抗法和妨碍公务有很大的作用,但就目前全市城管系统而言还没有形成该项机制,这就给城管执法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宁波作为寸土寸金的沿海开放城市,外来人口众多,各种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因而在城管执法中暴力抗法时有发生,城管队员因缺乏应有的手段和保障,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况,经常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一方面会降低城管执法队伍在社会上的威望,另一方面也大大挫伤了队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行的城管领导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级城管执法机关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指导。在这种领导体制下,城管执法机关的业务工作、人事管理和经费保障都受地方党委政府管理,容易出现许多弊端。地方领导运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情代法,阻扰城管执法机关正常执法,或指派城管执法机关参与一些非执法类活动,浪费执法资源。以致于对于城管的职责和定位,别人搞不清,自己吃不准。可见,管理体制不畅、职能设定不清,也会影响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经费保障不力。 经费保障问题一直是制约城管执法机关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城管执法工作任务日益加重,经费不足问题愈加突出。现行城管执法经费供给体制实行的是“以块管理,分级负担”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不愿负担或无力负担,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工作的发展。客观地讲,城管也是一种职业,执法人员从现实生活和理性考虑出发,也要以谋取工资待遇来解决生活来源,保障家庭收入。进入市场经济时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坚持提倡奉献精神,但是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精神补偿也要跟上。可想而知,经费严重不足的后果必然导致城管执法工作被动,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市财政每年按规定给每位在编执法人员一定补贴,不足部分及其他费用(如办案取证、通讯、交通装备等费用)全部由各区和街道自行解决。这样一来,加大了各区和街道的经济负担,从而引起一定的矛盾。同时,有关文件所确定的津贴、目标管理奖等数额与执法人员的工作强度明显不符,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同程度受挫。 (四)友邻单位及社会支持不够。 城管执法的综合性遭遇执法环境孤立性的尴尬。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上级的业务指导、友邻单位的相互配合。然而行政综合执法机关是特定历史环境和条件下的“独生子”,执法环境是相对孤立的,没有统一的执法模式,全国80多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甚至连执法的范围、权限、标准也不尽一致,其他友邻单位的配合力度不够,群众参与度不够,致使在很多情况下城管执法部门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执法重心下移后双重管理的规范性尚需探索。宁波市实行市、区、街道办三级管理的模式,尤其是区与街道办这一级实行双重管理,目前两级管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双赢互动还没有形成规范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些街道办事处与执法中队关系处得好,有些就不尽人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一些一线执法队员常常“几头受气”、“吃力不讨好”,致使心理状态非常糟糕,直接影响到工作成效。 部分媒体的宣传也较为片面,社会的发展对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部分媒体片面宣传执法人员应该文明执法,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对于群众阻碍公务是违法的,是要受处罚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威摄力。甚至有些媒体一味追求新闻效应,在一些事情尚未证实的情况下即行报道,给城管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实中,城管执法工作也缺乏群众的理解支持,城管执法威信度下降,直接削弱了执法人员的自豪感。很多违章者(包括居民)对城市管理法规了解甚少。他们认为:无证设摊也是规规矩矩地做生意,不偷不抢,干嘛非要取缔?城管执法工作管理的对象大多为社会低收入阶层,城管队员在对这些对象采取强制措施时,因群众有同情弱者的心理,自然要遭到种种非议和阻拦。再加上改革开放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缺乏对城管法规的了解,把对政府的不满都发泄到城管人员身上。而作为当事人的摊主,为了维持自己甚至一家人的生计,城管扣押其经营工具就是“端掉其饭碗”,矛盾不可谓不激烈。几乎每一个基层执法人员在执勤的时候都会遇到的:当事人不积极地配合执法工作、人们的漠视、嘲讽、抱怨、谴责,甚至发生暴力抗法。在我们城管执法人员认真工作后,听不到群众的一声“谢谢”,我们的付出得不到认同、社会上得不到支持。 (五)政绩判定失当。 内部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不完善。一些城管部门没有把执法人员的业绩与利益直接挂钩。奖勤罚懒不兑现,奖优罚劣得不到体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是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调动和激发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干部的任用上,未能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以及“公开公平竞争”的用人原则,未能做到能上能下、优胜劣汰,摆脱不了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甚至是人情风、关系网的困扰,由于没有任人唯贤,不是以德才和政绩取人,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这些年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建立了一批城管法规,但至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全国性法典,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法规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导致当前城市管理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不少涉及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化,有很多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扔垃圾以及机动车辆在人行道路上停放等行为。虽有法律明文规定的处罚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拒不接受处罚的情况非常多,城管部门也因缺乏相应的后续强制措施,最终不了了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精神也就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章 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主人翁意识。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这是调动和激发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对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执法队伍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全体城管执法人员中开展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法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执法人员公仆意识、执法为民意识和忠诚意识,使每个执法人员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讲政治的高度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并实现九个转变,即是:由以管人者自居向为民服务的转变;由行政约束向自我约束的转变;由工作被动服从向自觉尽力的转变;由无过便是功向无功便是过的转变;由无为也有位向有为才有位的转变;由干多错多,缩手缩脚干工作向敢闯敢做的转变;由因循守旧向开拓创新干大事业的转变;由“ 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由“要我忠诚”向“我要忠诚”的转变。 在定期的政治业务学习以外,同时要针对队员各个时段情绪波动而进行单独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如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专家对城管队员进行心理咨询和医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且通过思想交流工作,及时掌握队员的性格特点和情绪波动,消除队员的疑虑和担忧,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培养队员从事城管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队伍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为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二)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 一起小小的违章能涉及城管、规划、公安、工商、环保等方面,因而部门协作到们显得尤为重要。城管执法机关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与各有关业务部门的联系,经常互通信息增进感情,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双管齐下或多管齐下,才能卓有成效地把城市管理好。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树立“大城管”意识。有些现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几次整治就能管好的。城管是一盘大棋,不是城管执法局一家的努力就行的。例如超出门墙占道经营,本身店铺经营面积小,里面放不下几张桌子,如果不出店经营,根本无法维持生存,而在核发营业执照时就没有这方面的前置条件;例如人行道违章停车当事人处理率不高的问题,城管部门因没有象交警部门一样的后续制约措施而无可奈何;又如涉及到环保、规划等方面的一些案件,需要相关部门相当大的配合力度方能较好解决问题。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予以协调,进一步建立各部门长期联动机制方能有效解决。再比如“牛皮癣”的问题,光靠城管单兵作战力量太薄弱,除了必要的发动群众参与,明确城市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者、管理者的市容环卫责任,做到群防群治外,一方面城管部门要取得通讯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暂停这些通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更要取得公安、卫生等部门的配合,加大对假文凭、假证件和非法行医的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对“牛皮癣”进行遏制和打击。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到位的宣传对城管工作来说必不可少,它能减少工作中的直接矛盾冲突,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增强居民的自我约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共建共管的氛围,有利于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树立新城管、新形象;除了城管战线自身要加强宣传外,还要充分发挥舆论在城市管理中正面导向作用,多加强城市管理的正面宣传,让人民群众关心城管人、城管事,理解城管人、城管事,彻底正确展现城管在群众中的形象。对市民进行城管相关法规的教育,使其深入人心,提高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教育广大市民不要以自身利益、个人好恶为评判标准,而应当从维护公共秩序和城市管理的角度,从代表城市形象的高度“换位思考问题”。在重点难点路段要与沿街店主多沟通多交流,这样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强制取缔时能保证减少群众阻力。 (三)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和轮岗交流,不断完善城管执法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执法人员的等级评定要与经济利益、政治待遇、末位调整等队伍管理措施挂钩,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教育培训机制、治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执法保障机制等,真正发挥队伍管理长效机制的整体作用。同时,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大城管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尽力挖掘优秀干部的潜力,调动工作积极性,改革过去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僵化体制,充分显示“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轮岗交流、双向选聘、任职资格考试、末位调整、分离培训等工作,离岗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彻底打破城管执法机关“铁饭碗”,激发队伍活力。 (四) 切实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提高队伍的保障力。 执法人员编制问题是解决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员工作积极性的重中之重,各试点城市只有严格按照(国办发[20__]6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规定,切实将城管执法人员编入公务员序列才能正确的摆正城管执法人员的位置,从而全面激发城管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各级政府更应当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笔者建议市、区每年能划拨专项城市管理执法资金,并能与有关城市管理职责相联系,确保基层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能正常有序开展,因为无论是环境的改造还是管理的深入,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同时要提高执法队员待遇,解决城管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在目前的体制下,每个街道还存在着城管协管员,这些协管员在日常工作中和执法队员一样工作,有的甚至更辛苦,他们大多是街道聘用的临时工,无养老、医疗保险,工资福利待遇低,也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人的基本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促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各级城管执法机关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情况,对执法人员的工资、装备、办案等所需经费综合考虑,制定相应最低保障标准,并适当逐年递增,同时要充分考虑城管执法机关的特殊性和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压力,切实体现“从优对待”原则;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确 保执法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岗位津贴等应享受的政策性经费按时足额发放;要落实年休假制度,确保执法人员得到一定的时间的休息;要建立执法人员定期体检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每年体检一次;要关心执法人员的生活环境,千方百计为执法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切实解决执法人员的住房和家属、子女就业等问题。 (五)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维护城管执法权威性。 首先,各级城管执法机关要在执法工作中培养、选拔身边的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营造浓厚的学习先进典型氛围,从而充分激发每一位执法人员崇尚先进、争当先进、超越先进的意识,激发执法人员从事城管执法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产生强烈的爱业、敬业、乐业意识,满腔热情地积极投入到城管执法工作中。其次,城管执法工作与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执法工作前后,应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积极与当地政府及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与协调,做到既依法办事,又合情合理。第三,要注意抓住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和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执法工作,注重加强舆论宣传,谋求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树立城管执法的权威性和增强城管执法人员的优越感。 对于暴力抗法现象,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其他试点城市设立“委屈奖”,对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耐心细致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受到群众攻击时,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同时加大对“钉子户”的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抓几个典型,刹一刹歪风。这样,既弘扬了正气又解决了城管队员的后顾之忧。此外,可建立健全公安配合协同机制,向上级公安机关力陈其必要性和现实性,建立城管公安特勤支队,有效维护城管执法的严肃性。 (六)尽快为“城市管理”专门立法。 依法行政是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要实现有效的城市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管理法律体系,还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先进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明确理顺城市管理的职能范围,完善制约机制,使执法权限与执法责任相匹配,考核对象与相应的职权相结合,加强行政执法力量,并把执法人员的管理权下放到街道,与其相应的责任相适应,同时要加强对这支执法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执法者的素质,促进文明执法,公正执法,提高执法水平。 第四章 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转换改革的进行,在城市管理体制方面的综合执法机制势必长期进行下去。作为一种新的行政执法形式,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社会的安定与进步。作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队员更是队伍建设的解决因素。笔者通过近几年在执法第一线的实践,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积极性的原因,并结合实际由浅及深地提出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具体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最大限度地调动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全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城管执法队伍,推动城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城市管理论文:对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 城市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事业,但它在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管理的出现是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相符的。然而,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平坦顺畅,管理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是可以立即处理的,但还有些是因历史等原因遗留下来的问题,在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甚至会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我们城管执法队伍往往就处在这些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可行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具体到清水镇。清水20__年划入芜湖市后成为该市的东大门,芜宣高速、芜马高速均由此过境,再加上快速通道即将竣工,使得清水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由于清水刚刚划入市区,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未跟上区域的发展,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形经常出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是清水城市化初期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清水目前在城市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违建现象层出不穷。清水划入市区后,经政府统一规划,对一些居民进行拆迁安置。一些拆迁安置户就乘机擅自扩大拆迁安置住宅面积,或者疯狂扩建原房屋面积,骗取政府补贴。还有部分当地居民,看准清水以后良好的发展前景,无任何审批手续私自建房,供以后出租或出售。 二、本地现有的经营群体有相当部分是从原农村人口转职而来,经营理念跟不上现代城市管理规范经营的要求,同时法律知识也相对贫乏,文明意识薄弱。因而造成普遍的占道经营和门前“三乱”。 三、居民公共观念不强,为满足个人利益违法搭建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芜屯路清水段。该路段是清水目前的主干道,商户众多,因某些历史原因乱搭乱建现象十分突出。 上述现象是清水城市化转型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阵痛期。为此要做好城管执法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牢固树立因地制宜,规范和执法服从于经济大局的宗旨。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指示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的工作要求,在我区范围内实施城市管理长效机制,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清水镇村庄分布多而散,且道路崎岖狭窄,分支较多。因而可以通过多走下去,确定一些明显标识,绘制手工地图来逐步熟悉辖区内各个村的位置、路况和环境。一旦有人举报,能迅速、准确地到达。当然,违法建筑的查处仅靠举报是不够的,我们认为,可以分下面几个步骤逐步展开工作: 首先,制作告知卡并发放于村民。卡上写明哪种情况属于违法建设,建造或翻修房屋时需要办理哪些审批手续及如何办理,卡上也注明中队的联系方式,以便村民来电咨询。这样可以提高群众对违法建设的警惕性,最大限度地从源头遏止违建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日常巡查和统计工作。巡查中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制止。现在清水正在进行城镇规划拆迁,对拆迁安置户的巡查是目前的工作重点,加强日常巡查是保证拆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在巡查中需认真记录好每处违建情况,可以为以后的复查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对待拆迁户的安置和回迁问题,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那些擅自扩大审批面积,或者受利益驱使疯狂抢盖的要坚决予以查处,露头就打,决不手软。而对确因家庭困难,如人口较多、子女结婚等,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办理审批手续,等手续完备后再进行施工建设。 第四,建立村干部交流机制。多下村与村干部们交流。村干部比我们更了解当地情况和村民们的思想,通过交流随时了解村民的思想以及近期建造房屋的动态。同时,可以通过村干部向村民们宣传违法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让他们成为我们与村民的关系纽带。 二、清水目前市容管理主要是在芜屯路清水段和万春大道,这两条路段是的违章现象基本上可以分为:占道经营、占道洗(修)车、乱搭乱建和无审批手续私自搭建大型户外广告等四类。针对上述四种违章现象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宣传、劝导、整治,直至消除。 首先,建立档案。对路段上的每一家经营户都建立档案资料,调查摸底收录经营户的姓名、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工商营业执照和容易在哪方面发生违章等,掌握沿街商户的基本情况。 其次,有计划地整治违章行为。我们认为可以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渐进式的治理。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周安排队员上路巡查和宣传教育。对发现的违章行为予以分类,作好记录并备案。 第二周对分类的违章行为经营户上门劝导。向违法现象较为严重的经营户发出邀请函,在中队以座谈会的形式告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倾听他们的困难。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起到整改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第三周对每个类别的已备案经营户进行复查,对仍不改正的,下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 第四周通过大队组织集中整治行动。对那些拒不整改的经营户予以强制执行。在过程中需注意文明执法和公正执法。 上文只是通过联系清水的实际对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一点思考。城市管理是一项朝阳事 业,城管工作如何在乡镇街道开展是更是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既得的经验,只能靠我们慢慢地摸索。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面积的不断扩大,我们也在逐步探索一条符合城市发展更加人性化的执法工作之路。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今后的执法工作也是一种指导。随着鸠江区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市民素质在逐步提高,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应坚持长抓不懈,将日常巡查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多管齐下,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而努力。
教育经济学论文:1981―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分析 【摘 要】研究前沿是指临时形成的某个研究课题及其基础研究问题的概念组合,也是正在兴起或突然涌现的理论趋势和新主题,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思想状况。从大量的相关文献中检测那些频次变化率较高的突现词,这样不仅仅是分析频次的高低,而是依靠词频的变动频次和变动趋势来确定教育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前沿,基本原理就是统计相关领域论文的标题和摘要中词汇频率,根据这些词汇的增长率来确定研究前沿的热点词汇。本文主要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西方教育经济学1981-2011年间的研究前沿,从而梳理西方教育经济学发展脉络。 【关键词】西方教育经济学 前沿 关键词 依据西方教育经济学基本范畴在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 中下载4350篇文献,并从结果中剔除会议、征稿等消息类文献,将文献数据输入Citespace II 软件中,将Node type设为Term,选用突变检测法来运行数据,一共检测到5个膨胀词,节点共76个,连线共93条,产生聚类关系的文献之间会有不同颜色的填充,形成圆圈化的聚类面积,另外,启动CitespaceII中文献标题词与其出现频次功能,则图谱的各文献聚类中会进一步显示各共被引聚类文献的施引文献标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及其频次,如图1-1所示。 结合图1-1可以看出,“经济模型”“工会”“成人教育”词频较高,在1981-1990这一时间段内显得较为突出,这与当时的年代实际情况也密切相关,自80年代初卢卡斯将人力资本概念简单定义为一般的技术水平,并且提出人力资本的获得与积聚有两个途径,一是正规教育二是在工作中训练,但是由于没有合适的变量代表后一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自然而然也没有可用数据。通过研究发现,1981-1990年间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偏向于通过构造经济模型来解决生产中所产生的与教育经济相关的问题,完整的数据和模型的成功构建对于促进劳动生产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1991-2000年间,“人力资本”“培训”“教育技术”“学校财政”这几个词的词频较高,较受人们关注,处在学科前沿。结合当时背景来看,西方教育经济学自90年代开始从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来研究其对教学内容、理论以及生产方式的影响,为了在将来的工作中更有成效,人们必须获得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交流的技能和社会交往的技能。先进的教育技术正日益增加对非传统的教育内容传授的要求,经常性的学习或者说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必须,学校外学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出,1991-2000年间,国外教育经济学受到世界经济格局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前沿与当时的大环境紧密相关,研究从单纯研究经济模型转变为更多的考虑人力资本人文因素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升人力资本以适应当前大环境的挑战。 2001-2011年间,“新制度”“改革”“高等教育需求”“教育产权”“教师工资”等词汇频次和中心度较高,进入21世纪,随着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社会调查数据的丰富,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起到重要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此外占据经济学前沿地位的新制度经济学的崛起,使得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更加拓展,尤其是将产权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制度分析,十分有助于对学校微观经营和管理的研究。学校如何在经营中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是当今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前沿问题。通过研究可以发现,21世纪的国外教育经济学大多将教育经济问题与公共政策的出台相关联,并且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问题研究更加微观、明确。 总之,西方教育经济学由于发展比较早,学科制度结构比较完善,与经济的互动研究比较深化,相关基础研究比较充足,紧密联系当今社会实际以及全球情况,与政府公共政策也比较贴合,相比之中国教育经济学来说,发展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国外过分的依赖经济模型和大量的实证定量研究来解决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些问题,这点还有待商榷。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野下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研究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角下的家教市场分析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上门家教吸引了越来越多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家教市场日益发展壮大。本文主要对教教市场的目前状况进行描述及其原因分析,分析其消费主体及主要的从业人员,最后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家教市场 现状分析 消费主体 从业人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庭的期望,目前中国家庭大都为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将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对孩子的培养上,并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为了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们不惜出巨资为孩子创造各种良好的学习条件。一个家庭储蓄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孩子的教育储备基金。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家长们不惜重金买教育,甚至为了能够让孩子进入重点幼儿园投入不菲,更不用说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了。由此,家教——出于教育和市场的交叉地带,正在日益蓬勃发展。 一、家教市场的现状 (一)现状 强大的教育市场的需求催生了家教从业者队伍,家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名词。 家教市场蓬勃发展,课外辅导愈演愈烈,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 课外辅导师热门,百度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8月底,中小学课外辅导品牌的日均搜索指数达到5.9万,在寒假过后,搜索指数呈稳定上升态势,并在暑假7月达到峰值9万。 (二)原因分析 教育体制:近几年,虽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然而,“明减暗加”、“学校减家长补”的现象依旧汹涌。如今,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在仍存在的应试教育为主,在考试成绩的高低成为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唯一标尺教育考试制度下,家教,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是弥补学校教育“减负”的重要途径。 市场需求量大: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家长期望决定了需求。目前,家长在教育方面给予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投资方面,为了孩子的前途出手尤为大方。这种汲汲的渴求心态,促使家教市场的发展。其次,需要请家教群体基数巨大。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而且,其中城市人口基数也较大。而当前家教热的情况下,家教基本成为了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家庭教育消费群体。 消费观念:教育的投入,是每个中国家庭的重中之重。稍微明智、理性的家长,面对于日益严峻的入学考试形式,为了孩子升学,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更加注重孩子教育,把对儿女的教育投入当作最重要的投入。 家教行业投资风险小、利润大。育考试制度的存在、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要以及教育重要性的认可决定了课外辅导市场的稳定增长和可观利润。 请家教具有诸多好处:首先,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现在的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请家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相反,家教面对面地授课,针对性较强,学生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情绪会放松下来,学习的效率会提高。再次,可以增强学生兴趣和信心。家教在面对一个学生单独授课的时候,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有紧张、急躁等情绪。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师会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于做到的。最后,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上是对目前家教市场的发展状况的简单描述。可以看出,家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教育经济领域发展的一大热点。 二、家教市场消费主体及从业人员 (一)消费主体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家长在什么情况下会给孩子请家教,从调查结果可知,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三方面的情况:其中学生成绩不稳定时,家长最愿意选择家教来提高学生成绩,占36.67%;另外两方面的考虑主要是由于家长很忙没有时间去照顾孩子学习而找个家教以及弥补孩子课上没听懂的部分,及时查缺补漏,各占16.67%。 结果分析: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家长给孩子请家教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工作比较忙的家长,请家教主要是为了让老师托管孩子,但更多的家长还是为了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因此,请家教的学生大多都是中间的群体,学习优秀的孩子本身能力很强,不需要请家教,后进生几乎放弃学习,因此中间部分也是最多的学生群体,源源不断地成为请家教市场的消费的主体。另一方面,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家教消费较高,因此,中等、高收入家庭成为了成为教育培训市场的消费大军。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为了让孩子更优秀,除了学科科目的培训,各种艺术技能的培训也成为了各类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的焦点。由此,构成了家教市场的消费主体。 (二)主要的从业人员 为对家教市场的作进一步分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出六十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共41份,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共有41位已聘请家教的家长参与投票。通过调查发现,家长聘请家教主要有一是教育机构,约占12%左右;二是请高校的在校生,约占44%,三是在职教师约占41%。聘请的家教教育机构5(12.2%)大学生18(43.9%)老师17(41.46%)其他1(2.43%),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今,家教市场在职教师与在校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 原因分析:在职教师成为家教的主力军,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在职教师有更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教师工资较低,而家教市场利益丰厚,不少教师投身于家教市场。 大学生成为家教市场主力军,原因在于:首先,大学生群体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其次,不少高校学子渴望通过勤工俭学,为下学期的学习生活筹一笔钱,也可以借此接近社会,锻炼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的生活能力;再次,家教工作机会易获得。现今,很多的家教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最后,家教相对于其他兼职收入较为可观,也更为轻松。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总结出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学习状况十分关心,而且多数家长认可家教的教学效果,所以家教市场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但是家教市场的现状,还体现出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整体来看家具市场比较杂乱,市场秩序较乱。教教市场家教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信任危机。如现在很多中介机构交费登记后就可当家教,一些不规范的家教中介对来登记的从业人员不作考察,只要见钱就行,而多数家长往往看到广告后就与家教中介电话联系,对中介的情况一无所知。这种运作模式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家教市场的运行。其次,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请家教盲目性较强。存在明显的比较现象,现在竞争那么大,别人的孩子请了家教,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后。在对老师的要求上偏重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再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家教补习似乎成为了一种负担。国家虽推行减负、素质教育,但考试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课业负担任然很重,只是从课内转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经济学论文:浅谈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有效策略 【摘要】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发展现状 策略分析 一、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学科,具体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但却是从属于经济学的一门学科,教育经济学具体研究教育的功能以及其为经济带来的收益。本文将在论述现阶段教育经济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供具体解决策略。 二、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各国现阶段教育经济学的发展成果都主要体现在理论体系上,具体表现为不同理论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我国与西方各国教育经济学的不同理论所占的比重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国内外的理论体系以及侧重点方面明确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教育方面,教师的教学成效与教师的数量上,西方在这两点上的研究力度要低于我国,在关于人员运用方面西方各国呈现的是持平的局面,其他方面的理论上研究要高于我国,这就是教育经济学现阶段理论体系现状的最大特点。在西方,基于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人力资本理论,教育经济学的最高研究标准是明确教育与经济的具体关系以及教育的长远发展,并且要求教育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而在我国,无论是投入力度、教学效果要求、人力资本理论的依赖程度的研究比重都要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相反的我国将教育经济学的重点放在了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上,于此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教育的具体费用以及开支和教育的具体发展空间,这些方面的侧重点都远远的高于了国际水平。国际与国内的理论体系构成和侧重点表明了教育经济学方面,西方国家注重于资金投入与产出效果,而我国更注重教育为国民经济带来的意义。 总之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就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 三、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解决策略 每一门学科在研究与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弊端和盲点,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和补充,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细化的改善,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本部分笔者将简单介绍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四点问题,并给与明确的策略分析。 首先,存在于教育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并且没有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哪一个研究领域,都需要一个条理清晰的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已有逻辑进行不断的理论延伸以及拓展,最终确定一个严密完善的理论体系。这一点的解决策略是要求教育经济学能够重新自身定位,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具体考虑,寻找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都是人力资本理论,但是随着教育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和涉及知识面的广泛,单一的人力资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要求,这是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策略就是要求拓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原本理论基础单一的基础上再加入例如管理、统计、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元素,使教育经济学学科内容更丰富,涉及内容更全面,最终达到使教育经济学不断完善和成熟并且能够更多元化的目的。 上文中强调了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两个具体问题,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不明确以至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过于单一,如果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教育经济学来说是基础性的,那么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不够广这一问题就是核心性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本着完善本学科发展本学科的目的不断夯实学科。但是现阶段很多国家在进行教育经济学科研究的过程中,过多地注重宏观方面而忽视了微观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在发展中借鉴的相关理论不成熟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发展教育经济学的过程中要在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基础上完善微观上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注重细节上的处理,无论是教学方式、学校教育、班级管理方面都要加大力度;另外还要求教育经济学借鉴更多领域的成熟经验,合理发展和进步。 教育经济学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存在于概念体系方面,无论是概念的具体定义还是概念的界定,都存在着比较大的不明确之初,另外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和教育的逻辑关系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经济学要将学科自身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赋予明确的定义,并且界定清楚,避免混淆。尤其是教育和经济的逻辑关系方面,要进行严密地分析并赋予结构上的层次明确。 总体而言,教育经济学现阶段需要采取的发展策略是:明确逻辑起点、夯实理论基础、拓宽研究领域和完善概念体系。 四、结束语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国内外都较为重视的研究经济与教育的学科,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明确了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现状是:西方国家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更侧重于教育的长远发展和教育对经济的具体意义;我国则是强调国家领导对教育的权威作用以及教育和经济的具体关系,并且提供了解决教育经济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具体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使更多的教育经济学研究者明确教育经济学,认清现状明确盲点,并积极采用文中提供的策略,完善教育经济学。 作者简介:沈广起(1963-),男,吉林长春人,本科,吉林大学出版社副编审,研究方向:经济学。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思考 长期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师资失衡已经呈现愈发明显的“马太效应”。为解决师资均衡配置问题,自1993年来,中小学教师交流被纳入到我国政策体系范围。到2010年时,教育部《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争取到2012年时达到区域内的初步均衡,至2020年时基本达到区域内均衡;并把城乡间的教师流动作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资源均衡的重要途径,重点关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推动校长和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合理流动”;并在同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意见征求稿),其中再次强调“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县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地区也把城乡教师交流作为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政策本身触及教师、学校等主体的利益,缺乏有效的补偿措施而难以达到预期的均衡师资的目标。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选择?教育管理者又应当做出怎样的管理决策?本文在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其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提出教师的行为选择,并对其管理决策作分析和讨论。 一、教育经济学分析的可行性 教育经济学是以人类基本的教育行为为研究领域揭示经济规律的理论,它运用调查和观察等方式对人们在进行教育经济决策时的需要、动机和态度等进行研究。教育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理论流派即行为经济学,是对人们在教育领域中的经济学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它与以往的教育经济流派最大的不同就是将人们教育决策时产生的异常心理现象纳入研究范围之内。从人类本性的角度考虑,还原人类的某些非理性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对决策时的异常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理解和合理解释,逐渐构建成为特色鲜明的行为决策体系。前景理论作为行为决策体系的理论基础,它更加精准地解释了决策人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所作的选择和决策行为,改变了人们采用传统的期望概率模式进行判断分析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风险条件下的决策行为理论,也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在成本收益分析状况下对风险的认识以及对个体感觉影响的大小,说明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可以被人们所识别与预防,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师资交流过程中非理性的行为给出科学有效的诠释。城市和农村地区教师交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如交流教师的回城顾虑等。教师以及学校领导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他们对城乡交流过程中的成本和收益的认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因此,对于城乡教师交流过程中的教师行为选择来说,教育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更加准确、更加真实的方向思路和抉择过程中的独特视角。 二、教师城乡交流的教育经济学解释 成本收益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从以上可行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对城乡教师交流问题具有很好的诠释作用,中小学教师在城乡交流工作中会得到诸多领域的收益,如工资福利、专业能力等,但除此之外又需要支付适当的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隐性的心理压力等。不同经济区域教师的成本收益存在着不同,其特点分析如下: 首先,难以估算成本收益结论。城乡交流教师的成本收益包含着很多方面,其中还有一些是隐性的。其次,师资流入地区的学校具体情况差异比较大,同时参加交流教师的家庭情况、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差异也非常大,因此,要得出准确数据的结论是非常有难度的。最后,从城市地区交流到农村地区的成本会超过收益。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这些教师承受着非常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亲情、工作等方面的多重压力:如何适应新学校,如何接受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很多意想不到的“后顾之忧”,如多数教师会有回调的担心焦虑情绪。相关研究表明,在交流过程中“照顾不到家庭生活”、“交通生活不便”、“影响了在原学校的发展”依次是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所遇到的前三大困难。 从以上的经济学分析中可以获悉,教师会根据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进行理性行为选择。一般情况下,教师的理性行为选择共三种:主动型、冷淡型、被动型。当收益超过成本时,教师绝大多数表现积极,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即主动型;当两者大体相等时,教师缺少积极性,只要求基本完成任务,对交流行为持冷淡态度,即冷漠型;而当成本超过收益时,教师就会拒绝交流,逃避责任,迫于压力,教师只会选择消极性的交流方式。如:城市教师可能在工作过程中不负责任,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对于隐性的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的任务则置之不理;对于农村教师来讲,如果所到城市学校的专业发展路径等方面难以保障,那这种交流就不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实质性的内容。 三、教育经济学城乡教师交流管理决策 1.加强成本补偿,做好收益平衡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做出贡献并获得报酬时,他们不仅关心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报酬的相对量。因此,教育当局应当关注城乡师资交流的均衡收益,既包括交流学校内部师资的均衡收益,也包括不同经济区域之间教师的外部平衡。 要实现以上均衡收益,首先,在准备交流的学校里,可以先让消极型或冷淡型的教师感觉到一定的公平感,避免他们产生收益不平衡感;同时应该激励积极主动型教师的行为,从而引导消极型和冷淡型教师主动接受交流,因为他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如高额的货币成本、回城担忧、环境适应能力、自我发展的压力等。其次,要做好城乡教师所在交流学校之间的均衡收益工作。虽然我们无法准确得出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的具体经济数据,但根据常识,城市教师所付出的成本较大,而收益却相对较小,因而城市交流学校的教师应该获得适当的成本补偿,并且成为成本补偿的关键领域;而农村地区的教师交流到城市地区不管是从经济福利还是从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均取得了丰厚的收益,而且一般是高于成本的,因此容易忽略农村学校的交流教师在经济方面的补偿。 2.确定考评机制,避免功利化行为 不管交流的师资是积极主动型还是消极冷淡型,管理人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怎样科学有效地对教师的交流工作进行评估,以此来避免教师在交流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执行的行为,如部分执行、错误执行等,以及过分地追求交流收益的行为,如不考虑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而只寻求交流过程中的其他优惠政策的功利化行为。因此,建议构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交流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首先明确由谁来考核,还有采取什么样的考核方式,从而增加考评的民主性和透明度。当前的评价体制存在主体缺失的现象,多数的交流教师不管交流的时间有多长,都是由其所在的学校进行评价的,从而造成这些被考核教师游离于考核学校的规章制度之外,客观上造成了考核学校的管理空洞。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交流方式和状态确定不同的考核人员和指标,如依据交流学习的时限,一年以内的短期交流培训可以考虑由教师所在学校进行考核,长期交流的可由其所在学校及当地的教育管理当局共同考评。评价指标应该由教育当局、教师所在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制定。 3.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激励教师积极交流行为 尽管以上对交流教师的行为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的,但教师还是一个道德人,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人性不同于经济人的三个方面:同情心、正义感(合宜感)、行为的利他主义倾向。人们不应当把自己看成是某一个孤立无援的个体,而应当把自身作为世界的一份子,是巨大自然王国中的一员。这就是道德人的特性的直接体现。一般认为,教师的道德观念比常人强,社会责任意识也比较高,当然教师这一职业的工作特性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性的。从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引起教师工作行为动机的六个因素是“尊重需要、生存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权力需要、关系需要、责任需要。它们的平均数分别为22.58、21.72、20.73、19.74、17.50、14.34”。可以看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比较高的分数,可以反映出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较强的道德观念和责任观念的。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公平理想,是每个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是中小学教师作为道德人来讲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总之,当交流的收益超过成本时会积极主动参与,反之,教师则属于被动消极型,当然也有可能做出积极性的理性行为选择,比如通过其他福利政策寻求自我满足感和收益增量。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讲要不断及时强化这些理性的行为选择。一方面要增加成本补偿促成其获取自我平衡感和心理满足感,为交流的优秀师资特别是能深入到偏远地区的学校老师,提供充分的成本补偿来保障他们的教育和科研交流需求,促进优秀师资在交流地区及学校就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课题研究,最终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当局也要出台多种奖励措施,进一步强化和激励交流教师的这种理性的行为选择。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教育经济学从起源发展至今已有快100年的历史,在国外的研究取得了举目的成果,发展了丰富的理论。文章从教育经济学的缘起及雏形、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步发展、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的历史思路做一个文献综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 理论 发展 教育经济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其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建立在以舒尔茨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所创立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人力资本理论之后由贝克尔及丹尼森等学者进一步发展, 成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人力资本论受到质疑,涌现出新的理论流派。当跨入新时期,伴随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普及, 各种全新的理论不断涌现。本文将对教育经济学主要的理论发展做一个全面的综述。 一、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缘起和雏形 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具有一定的学科体系结构,首先起源于西方,而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掌握科技,教育是关键。从而激发了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因此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为教育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另一方面,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解开了剩余因子之谜,论证出教育是剩余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经济学的诞生。 20世纪20年代,教育经济学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最早出现在前苏联,它创建的标志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C.T. Ctpymnjinh)于1924年发表的《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数量统计的方法阐述教育的国民经济意义的论文,被称作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论文系统地研究了年龄、工龄、教育程度对劳动技能的影响。斯特鲁米林认为年龄、工龄和教育程度均影响劳动技能的高低;论证了教育程度与劳动技能成正相关。 西方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论文是美国学者约翰·沃尔什(J.R. Walsh)于1935年发表在美国《经济学季刊》上的《人力的资本观》,它被认为是西方国家研究教育经济学的第一篇论文。沃尔什主要从学生达到可以入大学的年龄算起,认为只有大学教育及其他专业教育才具有资本的特征。大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可以取得收益但要付出代价,偿还代价之后可以带来利润或经济效应。[1] 到20世纪6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西方才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这一期间,美国的舒尔茨、贝克尔、丹尼森等代表的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的西方教育经济学成为主流派。舒尔茨(T.W. Schultz)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人投资的思考》等系列论文中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深化和系统化。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源泉。他认为教育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对人的劳动质的方面去衡量,而不是从量的方面去判断,即把人的劳动看作是教育装备的结果。劳动的教育装备率高,劳动生产率也就高,从而增强创造收入的能力。 与舒尔茨的宏观视野不一样的,加里·贝克尔(G.S. Becker)着眼于人力资本理论微观领域的研究,并用具体数字计算和实证研究论证了不同教育等级之间的收益率差别。他认为个人通过教育等提高能力和人力资本积蓄,由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得到较高收入。 除了舒尔茨和贝克尔外,推动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另一重要人物是爱德华·丹尼森(E. F. Denison),他于1962年著有《美国经济增长的资料和我们的选择》。他把教育因素视为人力资本因素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多因素分析法”,细致地计算了教育的经济价值。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具体的计算方法上更加细致和精确。 至此,西方国家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从创立起就强调了教育投资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关联性,经济要发展就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毫无疑问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源泉,所以也要重视教育投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人力资本理论是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1962年英国伦敦布鲁诺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约翰·维泽( J. E. Vaizey)出版了第一本正式以学科命名的专著《教育经济学》,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标志着教育经济学的产生。1963年,国际经济学学会召开了第一次教育国际学术会议——教育经济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会后于1966年出版了一本具有一定体系结构的《教育经济学选集》,这次会议的召开以及论文著作的出版也被视为教育经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这样,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在世界各地学术界普遍地受到了高度关注。[2] 二、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初步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教育经济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学习和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有关教育经济学的著作及论文层出不穷。但此时的西方国家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不景气的经济状况与教育的不断扩张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力资本理论表现出了“失灵”,催生出了各种反人力资本理论的新理论,重新评估教育的经济价值,使教育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影响比较大的理论主要有三种: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 1.筛选假设理论(Screening Hypothesis)。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视教育为一种筛选装置,以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将他们安置到不同职业岗位上的理论。创始人是迈克尔·斯宾塞(AndrewMichael. Spence)和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等。1972年,斯宾塞发表了《就业市场信号》一文,论述了教育作为就业市场上的生产力信号,以及如何发射信号。形成了严格的信号理论,也标志着筛选理论的建立。筛选理论对人力资本理论宣称的教育能够提高生产率大胆提出了质疑,极端地假设教育并不增加人力资本, 只是作为一种筛选装置筛选出生产能力较高的人。[3] 尽管筛选假设理论否认了人力资本,但它与人力资本理论并不相反。实际上它指出了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另外一条途径:促进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正是筛选理论让人们认清了一个被忽视的事实,即教育的筛选作用无论是给个人还是给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所以,筛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正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 2.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Labour 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推动下,许多经济学家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政府管制等引入劳动力市场研究,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着眼点是教育与工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斯特·瑟罗(Lester C. Thurow),彼得·多林格尔(Peter B. Doeringer),迈克尔·皮奥里(Michael J. Piore)等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成正比例关系是有条件的;劳动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和体系是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人力, 而人力资本理论把本来分割成不同部分、具有封闭等级性的市场抽象地视为完全统一的竞争性市场, 基本前提就不正确。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就业分配上, 在于它决定一个人在何种市场上能谋求职位。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正相关性成立,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述命题不成立。[4]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它和人力资本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除了将教育作为影响收入的一个重要内生变量之外,还将制度因素、雇主和雇主的工作态度因素等作为内生变量。可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3.社会化理论(Socialization Theory)。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始人是萨缪·鲍尔斯(Samuel Bowles)和赫伯特·金迪斯(Herbert Gintis)。1976年,鲍尔斯和金迪斯合著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引起强烈反响。他们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源于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知识技能对经济的影响更重要,而劳动者的表现则源自自身拥有的非知识化的个性特征(即非认知能力)。而教育的经济功能便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手段使学生社会化,使不同的学生形成经济结构所需要的各种个性特征。[5] 总的来看,以上三种主要理论表面上都是对人力资本论的挑战甚至是反对,事实上,都是从其它侧面强调了教育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某种程度上是对人力资本论的多角度的补充与拓展。但是普遍都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与经济生活相矛盾的一面,因而带有片面性,为教育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 三、新时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涌现出各种新理论。比如:关注人本文化的社会资本理论、基于新制度经济的教育产权理论。 1.社会资本理论。第一个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 Bourdieu)。1980年,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概念。之后,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和罗伯特·普特南等先后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并将其作为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的理论发展加以阐述。社会资本理论尚无统一定义, 但一般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 通过民众自由地将个体人力资本进行横向的社会组合而生成的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社会资本理论从群体人力资本角度研究社会经济, 更注重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方法弥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首先,它提升了人的社会地位;其次,从微观层面为主的分析扩展到宏观层面;第三,社会资本理论直接把无形资本因素(社会心理)关系引入研究。教育的作用在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不仅只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也通过提高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能力、制定合理的共享规范和合理的组织结构等社会资本存量,从而达到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因此,研究教育经济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本的范畴,更应该通过社会资本来凝集人力资本,达到人力资本组合的帕累托最优。 2.教育产权理论。随着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范式的崛起,国外学者很快将其方法的普适性运用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分析之中。如美国学者亨利·汉斯曼(Henry Hansmann)研究发现营利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的逻辑是相同的,学校这类非营利性组织的非营利性实质是为了减少组织运行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领域的运用基本有两个走向:一是把新制度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视角,继而作为一种方法来分析教育中的问题;二是从新制度经济学中挖掘出与教育活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第一方面的研究就是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作为解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关于第二个方面的研究则是将产权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问题进行制度分析,且提出了教育产权的概念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对教育经济学的贡献在于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教育制度的创新。通过制度变迁理论可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乏力的根源, 从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事实证明,明确提出教育产权应该说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巨大飞跃。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一直是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之上不断推进。起初有过强烈的反对之音,从而催生出了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看似是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质疑,实质上是一种补充。新时期的学者调整了研究的角度,把人力资本理论引申到了社会资本理论和教育产权理论,使得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丰富了研究的视角。笔者认为,反观21世纪的学界,研究成果没有多大突破性,仍然是在对以前的理论反复探讨。这门学科的下一步发展需要创见性的突破,才能为现在越来越复杂的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指导。 教育经济学论文:应试教育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 要: 教育具有经济价值,这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在任何社会中,教育的最终价值都不是为了培养考试能力强、考试分数高的人,而是造就适应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本文试图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应试教育的成因、弊端,并尝试在现有的条件下开拓创新,以创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环境,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应试教育 教育改革 经济学分析 应试教育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这种教育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和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唯一或最高标准。我国的教育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这种教育方式将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低下,而培养出的人才也适应不了现今世界激烈的市场和科技竞争,长久下来,这将造成国家创新能力低下,削弱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给整个国家和民族带来危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教育改革,以求改变这一现状。 一、应试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一)教育竞争的失控导致应试教育现象 从教育产业观出发,教育竞争是指教育生产者或教育需求者之间为了超越对方的努力,从而为增进竞争主体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应试教育是被没有节制的考试竞争所“异化”的教育。由于教育资源有限,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得不通过考试竞争的方式来决定,但竞争的结果却使考试变得至高无上,教师为了考试而教,学生为了考试而学。考试不仅左右了学习的目的,而且左右了教育的目的,并最终“异化”为与教育目的相对立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教育竞争机制在发生异化后产生的“症状”。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原因:不是应试教育造成社会上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而是一些背离教育目的的竞争造成了应试教育被广泛批判的现象。也就是说,应试教育的现象其实就是教育竞争的结果。 (二)家长把追求考试成绩作为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基本理论假设认为人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会作出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人们在面临教育的选择时同样也是如此。 我国的父母非常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在目前的劳动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体制下,这种重视就转化成了对子女考试成绩的追求。当然,父母追求的不能只是考试成绩,子女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审美情趣等也必须在关注的范围之内。然而,学习成绩始终是大多数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取得优秀的考试成绩,才最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的社会阶层中占据较高的地位。应试教育在我国盛行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家长对考试的态度。家长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对教育的选择权和评价权,家长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家长会认为,一所学校的应试教育不成功,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更好、更高的学校。因此,家长会将孩子送到升学率高的学校。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的选择构成了社会的整体选择,如果每个家长都重视考试成绩,那么整个社会必然也重视考试成绩。 (三)以考试成绩衡量教育质量成本最低 现今,我国的劳动用人体制非常重视文凭,许多的用人单位对职位提出了较高的学历背景要求,即使这些职位并不需要太高的教育背景。教育经济学的“信号理论”认为,雇主重视受聘者的学历是因为雇主在无法获知受聘者的全部信息(如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忠诚度等)的情况下,雇主只能根据受聘者一些外在容易辨认的特征来挑选受聘者,而最为重要的特征则是受教育水平,于是受教育程度就成为一种说明能力的“信号”。在雇主不能获取受聘者的准确信息,即在“信息不对称”时,雇主把受聘者的教育水平作为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科学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因此,雇主通过受教育水平来衡量受聘者的能力是一种快速且成本较低的途径。 教育评价体制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首先,我们发现要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是很难操作的,也就是说“制度成本”太高。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的重要性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所以,在考虑到“评价成本”和德智体美劳的重要性之后,当前评价学生的最重要衡量指标就是考试成绩。其次,目前在我们对教师评价的很多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判断学生成绩的进步比判断品德的进步容易得多,这就致使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最重要指标。最后,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状况,实际上就是评价学校或地区范围内学生的状况。那么,这里必然的逻辑推理就是我们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校和地区的教育质量。因此,学生的成绩这一指标在教育评价体制中的使用是切实可行且成本最低的。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片面的教育内容 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的需要为标准,并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依据。由于升学考试只涉及知识的积累与提取,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只是机械地复述和背诵,而不去理解知识的真正涵义,缺乏验证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应试教育中“德育是虚的,智育是偏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缺失”。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是在教学中如不从启迪学生的智慧入手,就会导致学生片面地发展。 (二)与社会实际脱离 应试教育只关心学生的升学率,在教育教学上不管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会考虑不能继续升学的学生参加经济建设的需要,职业技能的培训也形同虚设,职业教育遭受到冷落。以应试目的为主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也违背了其双重目标的要求。 (三)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应试教育使大多数的教师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其原因是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好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这样不但加重了他们身心的负担,而且使他们无暇学习进修,不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学校与教师都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变迁与发展。 (四)使学生的负担加重 应试教育会导致升学的竞争,激烈的升学竞争势必会使学生的压力增大,加重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复习、考试的日程每天都被排满,沉重的考试压力和学习负担使学生失去了在成长时期应该有的欢乐,既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又对他们将来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产生了许多潜在的负面影响。 教育经济学论文:浅析教育经济学对大学教育的管理意义 【摘 要】教育经济学尽管是一门边缘科学,但是其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理论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人们把教育仅仅看作为“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行政事业”等陈旧观念,树立起教育发展、教育改革、竞争意识、效率原则等新观念,充分认识教育对“智力开发”、“智力投资”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必要将其与大学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将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适应协调起来,从而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科学的阐述。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国民经济;社会经济效益 前言 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科学,是研究教育与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换句话说,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育投资效益的一门科学。教育经济学基本的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与经济是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物化,有力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重视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对于从理论上把握和实践中解决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具有直接的现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将教育经济学的理念和思想与大学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关联性。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回顾 国际上一般把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教育经济学诞生的起点,主要标志就是舒尔茨正式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大门开始向西方开启,教育经济学正式传人中国,其标志为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成立。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将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1984年10月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全国性学术团体的成立使教育经济学研究形成了全国的协作组织与交流台。对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尔后至今,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国具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授予并招收教育经济方向博士研究生的单位达20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达到100多家,标志着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又上一个台阶。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二、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的关系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的科学,它侧重于从经济理论上阐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而教育管理学侧重研究教育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好像经济科学中其他分支的管理科学与理论学科之间的关系一样,反应了应用经济学与一般理论之间的关系。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学存在某些重叠的问题,其主要研究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和经济效果,所以研究的是一般经济理论问题。然而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进行管理的相关问题,对各种教育活动进行经费的预算、计划、使用、监督和调节等,侧重于教育经费的筹集和分配问题。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是相互促进的,教育经济学位教育管理学的发展提供经济学理论,而教育管理学又为教育经济学提供实证材料与研究课题,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科学体系和社会主义教育管理科学体系。 三、运用教育经济学加强大学教育计划管理 1.宏观计划管理 加强教育经济宏观计划管理,提高大学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我们应该正确的估计与分析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和阻碍大学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因素,在教育与经济的比例结构上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应该做好科学人才预测,制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避免计划的主观性、盲目性,使其具有科学的指导。 2.微观计划管理 加强大学内部的微观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就要求我们对大学内部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投资,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培养更多,更好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应进一步做好大学人才培养的成本考核与计算,克服盲目建设与购置,要调整人员结构比例和仪器设备配套,降低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投 资经济效益,加强微观计划管理。 四、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的意义 运用教育经济学指导大学管理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能使大学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把大学教育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客观联系,揭示其客观规律性,就可以使我们的大学教育的事业发展客服盲目性,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科学管理、提高大学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以最少教育投资取得最佳的教育经济效果,为我们的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依据;再次,教育经济学为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提供了科学论证的重要理论依据,促使大学现行管理体制与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最后,有利于大学教育内部的结构合理和协调发展,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建立大学教育内部的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层次比例和规格等方面的合理结构。 总结: 教育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它的研究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教育的内部建设,促使教育体系结构调整,更好的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为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教育经济学体系自身建设的同时,应该将其思想和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中去,指导教育发展,使教育面向社会,面向现代化,完善教育体制。 教育经济学论文: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教育经济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在国内外蓬勃发展。本文就这种现状,对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育经济学 语言是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它能够保持国家和民族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是一种核心符号,具有凝聚力[1]。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 人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正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2]。舒尔茨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后,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这一结果被广泛引用,作为说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依据[3]。 1.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 从产品的角度说,教育属于劳务(产品),教育又是公共产品。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在于: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这有利于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的实现。 2.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分析 对外汉语经济价值的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体现:一,利于全世界范围的文化沟通与融合,促进中国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二,国外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三,利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四,促进国家间的政治交流和各自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投入质量直接影响教育产出质量。”对教育投入环节的分析是诊断整个教育过程的质量和效益的起点。从目前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投入和课程资源投入上存在不足。 2.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使其在人力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来实现的,人力资本的同质化则会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比较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可发现我省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倾向。这直接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产出效益。 3.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就业渠道不畅,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汉语热”的同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最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却并不多。以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外汉语专业毕业生2011年就业状况调查为例,近几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四种: (1)高校——这主要是硕士生的就业选择。 (2)国外——去国外读研、做志愿者或者在国外的培训机构做对外汉语老师等。 (3)相关机构——国内的对外汉语相关机构,如培训班、出版社、汉办等。 (4)其他行业——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就业去向跟对外汉语没有直接关系。 这既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还是相当广泛的,也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现在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学生一方面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出国的相关费用而很难真正到国外从事自己的专业教学。而省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限制,对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极为有限。这就造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 三、四川省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策略 1.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投入 首先,加强和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投入。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渠道引进和聘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师,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 2.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 教育的需求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供给。因此,教育效益的实现取决于教育过程是否能够培养出满足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人才。当前,国际社会对汉语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化需求上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不同专业领域或不同人群需求的多样化等。从四川省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要依托地方大学,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 3.开拓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就业属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市场”。因此,解决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如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建立具有稳定人才需求的人才输出基地;另外还可以与国外各种类型的学校加强联系,为其提供汉语师资。 4.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合作办学是整合国际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最为方便和有效的途径[7]。在对外汉语教育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当地师资的开发与培养,利用自身诸如资金、师资、生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多渠道开拓对外汉语人才市场,实现在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等教育机构资金不足问题。但也出现了收费高、“乱收费”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收费;改革;教育经济学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渐进式的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经历了免费、双轨制、并轨和完善四个阶段,收费标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10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31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6.5%,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然而,在此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收费中的不合理现象却长期存在,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 高等教育收费的理论基础 1.1 公共产品理论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产品可分为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其消费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和排他性,在一定的高等教育资源条件下,一个人接受了高等教育就减少了他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生产的是“高档产品”,有着很高的预期价值。[1]因此,高等教育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对高等教育收取一定的费用是比较合理的。[2] 1.2 人力资本理论 所谓人力资本,实际上是指人身上具有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生产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核心就是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人的素质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由于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充满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更容易得到较好的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因此,个人必须为接受教育进行必要的投入,即缴纳部分学费。[3] 1.3 比较收益理论 比较收益理论主要是从市场效率的角度出发,依据成本和收益来分析问题,指成本投资意愿受市场效益的影响。高等教育带来的收益总体上可分为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其中社会收益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个人收益表现在,通过教育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能够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等无形收益。因此,应由个人及其家庭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 1.4 成本分担理论 成本分担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成本应由政府完全承担转向由政府、学校、社会、受教育者等多方共同分担。目前,由于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经费的需求均持续增长,成本分担理论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多渠道筹集经费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主要的财政政策。约翰斯通进一步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分为以下四类,即政府和社会、家长、学生、社会捐助者,学生和家长主要以学费和生活费负担教育成本。[4] 2 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四种理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有其必要性,也具有科学性,在现实当中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缓解了教育经费短缺与教育规模扩张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公共教育经费在全社会分配更加公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但是,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以来,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高等教育收费偏高 1989年,国家规定收取的学杂费标准为,一般地区每学年100元,高收入地区每学年300元。20世纪90年代中期,每年的学费及住宿费等基本上不超过千元。而近年来,一些主要城市高校的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部分专业更是接近万元,再加上住宿费和其他杂费以及生活费用,一个大学生的花费每年在万元左右或更多。《2005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研究报告》显示,教育花费占中国农村和城市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了32.6%和25.9%。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中每个学生每年分摊的比例约占45%,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5] 2.2 政府的投资主体意识减弱 从长远看,考虑到高等教育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可以说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应当承担最大的责任。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达到4%,但目前仍未达到这一水平。从国家财政收入发展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是财政支付能力不足,而是政府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认识存在偏差,即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简单地理解为将教育的成本由国家转移到受教育者。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学者的教育经济学思想概述 虽然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但是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仍然发挥着虽不明显却潜在的积极作用。对此,古代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其论述中曾有过火花似的表述。 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与思想家管仲(约前725~前645年)认为经济是强国之本,为此,除了国家开发资源外,还要对民有所“予”,才能有所“取”。这里所谓的“予”,当然包括教给人民生产知识和技术。 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前551~前479年)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大要素。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子(约前468~前376年)主张,要提高生产,必须施之以教。 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约前372~前289年)也相当详尽地阐述过经济和教育的关系,他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述了后稷教民稼穑的传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他主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否则“奚暇治礼义哉?”可见,孟子将君王保障民众发展生产,使之丰衣足食,与施以善教、礼义和实施政权统治、归顺民心的关系放在何等重要的地位。 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们早已认识到教育的经济问题。近代以来,魏源、龚自珍等开始看到教育对改良社会和国家富强的作用。洋务派张之洞等人提倡“新教育”、“自强”、“求富”。康有为建议国家也应大量筹集教育经费,并“鼓励绅民,捐创学堂”。孙中山、蔡元培、黄炎培等人提出发展教育促进国家富强的主张。陶行知对教育与经济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发展等也发表了有价值的看法。 1.靳希斌主编《从滞后到超前》一书,向人们揭示了20世纪教育经济学研究在中国鲜为人知的开端,并介绍了代表当时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三个研究者及其著作。邰爽秋的《教育经费问题》和陈友松的《中国教育财政改造》对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的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邰爽秋在文章中不仅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广开教育经费筹措途径、统一教育经费行政等思想,而且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经费独立的八个办法,包括确定教育基金、划分教育税源、预算制度独立、加税权力独立、征收机关独立、保管机关独立、用款权力独立和审核机关独立。古的《中国教育之经济观》分析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认为当时教育与生产的关系脱节,提出要切实考虑居民的经济能力,提供适合生产需要的教育。古还采用问卷调查了中山大学本部、预科、附中、附小学生私人教育支出结构及其数量。古的研究涉及到教育的经济效率,提出教育者应当在经费、劳力、时间与机会方面谋求最小限度的浪费,在生产的效能与事物的利用方面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果。 教育经济学研究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曾出现过萌芽,但由于后来连年的战争,教育经济学并没有在当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普遍的观点认为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其系统的介绍和专门的研究在中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出。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经济学学科在我国建立以来,教育经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到了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中的各方面、各层次的经济问题,其中许多成果在政府的教育管理决策中得到了运用。 2.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按照考察的层面和角度,教育经济学可分为宏观的、微观的、结构的、制度的四个研究方面。宏观的教育经济学着重分析教育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教育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教育投资与财政收支的关系。微观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运用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研究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受过教育的劳动者报酬确定的依据、教育单位的规模经济、家庭教育支出的变动趋势等问题。结构的教育经济学是对教育的区域结构和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问题的研究。这两类结构又同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就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关。制度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着重分析教育经济方面的制度环境、制度条件,以及在制度结构上所引起的后果。 3.王善迈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研究教育中的经济问题,逐步形成了他独特的教育经济学学术思想,其中具有重要创新价值的思想主要体面在以下五个方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教育财政和教育财政制度、教育成本与效率、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 在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改革方面,王善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界定三级教育服务的性质及其适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二是教育服务不应市场化;三是对民办学校分类管理。 在教育财政和教育财政制度方面,其主要思想如下:一是教育经费单列;二是改革高等教育拨款制度;三是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四是探讨公共财政框架下的教育财政制度。 在教育成本与效率方面,王善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在现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下,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将大学财务会计信息经过调整转换成教育成本的计量方法;他从高等教育服务是准公共产品这一定位出发,认为学费是高等教育服务成本的分担和补偿,学费的标准应由政府制定;他设计了人、财、物资源利用率的各单项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教育资源投入替代产出质量的评价方法,提出和分析了教育资源投入的数量和质量、学校规模经济、教育和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对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为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在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方面,他提出要明确界定教育经济学的对象、方法与学科性质;他疾呼要重视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他主张中国学者对舶来品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他主张对计量模型要视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4.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上,张楚廷先生反对功利地对待教育。他认为教育是人的生活必需品,“教育是自己的需要,人或人群自身的需要。”“人并不只是为‘吃喝穿住’而活着,人活着,就想让自己的本性(可获得性、可自反性、可发展性)显示出来,教育直接产生于这种本性。”“从仅仅发自人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那里,往往看不到任何的功利,如艺术,如文学,如那些艺术般的最抽象的科学。”张楚廷先生基于人性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否排斥市场?市场是否就意味着金钱?市场机制引入教育是否就意味着教育本真意义的丢失? 何谓市场?为何有市场?是因为有人的需要。有市场就有人的需要;有人的需求与愿望的地方则有市场。张楚廷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是什么让社会感到了发展旅游的需要?是人,人需要去观赏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自己留下的灿烂文化,人需要游览和观光。需要的人,付诸行动的人多了,人的这种感觉才让社会感觉到了,这才有旅游业。……体育怎么成了产业,广而言之,还有了文化产业,为什么?因为有了市场,实质是有了人的需求。“市场起源于人的需求。反观教育呢?同样也是起源于人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和教育不仅不相排斥,而且从起源上来说是一致的,二者相容相切。 5.潘懋元先生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教育经济学论文:我国2000―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综述 虽然我国现阶段尚没有专门的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机构和组织,但广大成人教育研究者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在研究深度还是内容创新上都有了较大进展。这期间的一系列著述,研究探讨了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概述 1.成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对于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讨论,集中于马克思教育经济思想和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整个理论学说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成人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王显润认为,教育经济学源于“人力资本”理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李志远、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经济论》,也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作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指出“人力资本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派别,也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阐述成人教育与经济二者的关系,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经济是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成人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二者协调发展则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成人教育通过培养、培训各类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其经济功能。 同时成人教育应该从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然而,影响成人教育经济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资、教育内容和教材教法是三个主要方面,成人教育应从“教育投资的社会性与市场性,教育内容的职业性与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 2.成人教育经济效益与投资。宏观教育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经济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总体上可分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质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社会经济效益――经训练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 富,增加国民收入;个人经济效益――受过教育的劳动者个人能得到更多的劳动报酬。 我国成人教育的投资机制,体现并遵循了“谁投资,谁受益”或“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成人教育消费的主体――成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势必成为成人教育投资和受益的主体。受教育者支付的学费已经成为成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此处的个人投资成人教育指个人为接受成人教育服务而支付的费用)收益研究,成为近期成人教育投资收益研究的创新点。利用经济模型和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进而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率,虽然没有明确指出研究对象是特指个人投资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则完全涵盖了成人教育投资收益这一部分。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多元办学主体投资,共同开发成人教育资源的要求与趋势日渐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办学收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学者们将办学单位的经济收益称为微观效益或内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佳的社会效益(当然也包含了经济效益);获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对于促进成人教育发展是有益的。此外还探讨了成人教育规模与效益、质量与效益、办学成本与效益以及效益分配与成人教育发展等问题,指出应建立科学的成人教育效益观,确保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健康发展。 3.成人教育与社会经济结构。成人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经济产业结构决定着成人教育的专业结构,成人教育的程度结构要适应经济部门的劳动技术结构,成人教育的管理结构要适应经济体制结构,这是成人教育内容创新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体是市场,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特征,其资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赖市场运作,政治结构也影响到成人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据供求情况,调整成人教育资源在部门与空间等之间的转移,最终实现成人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结合个案研究,有关学者对于城乡成人教育资源的科学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大发展,围绕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略,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成为一些学者跟踪的重点。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 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具有培养人才和促进知识增长的作用,正确认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是研究新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识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基于此,我国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知识经济时代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成人教育与经济是怎样在辩证统一关系作用下,发挥能动作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于成人教育是机遇也是挑战,成人教育要在办学思想和观念、教学方法与方式上进行变革,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成人教育,服务经济建设。 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层出不穷和广泛应用,导致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流动成为一种普遍的、重要的社会过程,而成人教育是影响并促进这一社会过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过使潜在的劳动能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能力,促成各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优化成人的人格和个性而促成成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通过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创设成人社会流动的条件,通过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成人的社会及经济价值。当前我国各类人口流动的特点和趋势,赋予我国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将通过发挥引导各类人口流动取向、提升各类人口社会流动的智能素养、促进各类人口的有序流动、协同开展各类人口的教育培训等功能,实现并提升社会人口流动中的成人教育经济价值。 5.成人教育与现代企业培训。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教育与培训,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进行成人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城镇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等对产业进步、企业发展及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对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途径”、“与普通教育形成互补,促进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等观点达成共识的同时,也探讨了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 提出了关注女性人力资源开发和老年教育的问题。 6.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远程开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时,对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关系。丁兴富在其《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研究了远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资效益以及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相应经济数据的比较。冯少舟的《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一文,讨论了远程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也指出了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滞后远程教育本身发展的原因在于经济理论工作者和远程教育理论工作者缺乏联合。结合成本与效 益评价,提出提高远程教育办学效益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在远程教育经济学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经济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7.农村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述了农村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农村成人教育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是农村成人教育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农村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经济价值,合理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等等,担负着重要职责。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现代新型农村,农村成人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特点与缺失 归纳分析过去6年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围绕经济政策、经济热点、经济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是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大特点。沿着归纳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基本路线,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了成人教育与知识经济、成人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成人教育培训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应用研究占到绝大多数。由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特殊属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有一些创新点,例如对成人教育培训与人口流动的论述等。从数量、宽度、创新性和实用性等要素来看,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有了较大进展。 尽管成人经济学研究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们会看到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从理论基础到实践应用还没有做到真正成熟,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够健全,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观探讨多于宏观研究。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点展开,结合实践进行论述,而从建立“成人教育经济”学科的广度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宏观角度的研究则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经济学”为题的完全意义上的研究专著出现。 2.深度研究尚待加强。在众多研究成果中,一般思辨占了较大比重,而且重复性研究也较多。能像“教育经济学”研究那样宽基础、重深度,是人们对“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期待。 3.一部分研究成果带有“教育经济学”痕迹,因此,对于成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尚需从实质上、根本上对成人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规律以及作用等方面做大量深入的探究。 4.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需要团队协作和领军机构。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应该在一面旗帜统筹下协调研究方向与重点,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建设。也呼唤像“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这样的机构与团队的出现,为成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进行引领与谋划。 教育经济学论文: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泥淖 1 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必要性 1.1 科学客观性的要求 科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客观性,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对西方现代哲学体系所崇尚的客观性形成了颠覆性的挑战,但是客观性作为科学的一种本质属性始终以主流姿态影响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客观性不仅有利于我们确证科学的可靠性和确保实践的坚定性,而且有利于我们秉持执着的信念不至于陷入怀疑论和相对主义所宣扬的不确定性。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两门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要努力增强自身的实证倾向,向科学的客观性靠拢,以提高教育经济学的价值、政策影响力和现实解释力。实证主义的目的就是希望建立知识的客观性,实证分析的过程也就是寻求客观性的过程,实证分析对客观性的追求和所采用的客观分析方法对教育经济学满足其客观性的需要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路径。 1.2 学科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本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经验归纳或二者的结合来建立自身的理论体系。如古典经济学是围绕其“估价理论”和“一般均衡”假设为基础,综合逻辑推理和经验归纳建立其精密的理论体系的。教育经济学目前的理论多是经济理论在教育领域的迁移,且一些结论缺乏经验和证据的支持,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理论严密、论据充实、说服力强的社会科学就必须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要求一切以经验为依据,规律的探寻要来源于经验的归纳,还要经得起经验的检验。实证分析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多采用的自然科学式的观察、实验方法可以为教育经济学理论提供相对合理的假设和数据支持,这将有利于教育经济学显示出更多的说服力和更小的主观性,进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发展。 1.3 政策制定的需要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观点,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上,教育经济学要努力进行规范分析以增强其服务实践的能力,否者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而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而实证分析是规范分析的前提,缺乏实证分析的理论将会导致规范分析的无力和失误。此外,抛开一门学科的理论是否有必要为实践服务的争论,教育经济学也需要进行实证分析来增强自己的信度和效度,因为,一旦欠精确的教育经济学理论被政策制定者纳入其政策分析视野之内,将会对公众的利益造成损失。 2 教育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困境 第一,理论假设客观性的证实困难。一方面,当前公认的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和前提是教育的经济价值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经济存在影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证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教育经济价值的核心论证的人力资本理论受到了诸如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社会化理论等的一系列挑战。新时代,教育的经济价值需要更有力的实证支持,尤其在各影响向度的程度方面,如教育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个人就业、教育在当前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教育是否有利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公平的社会收入分配等。另一方面,教育经济学的内容过分依赖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如估价理论、外部性、一般均衡等),这就涉及到经济学假设客观性的证实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经济学在客观性方面的发展,比如经济学方法论和计量经济学的最新动态。如此,将加大教育经济学实证分析的困难。 第二,进行实验研究的困难。首先,教育(下转第59页)(上接第4页)经济学的许多变量难以做量化考察。如在教育的投入方面有:教师的经验和努力程度;学生的兴趣、情感和态度;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互影响等。在教育的产出方面有:如何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区分不同学生的质量;如何量化学生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在教育供求方面,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如何量化;期望和性格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就业选择;劳动力市场上不同质量毕业生的加权问题等。其次,教育经济学的变量难以操纵。社会科学大都涉及人的研究,人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将无法准确地进行实验操作,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经济问题,学生发展的不成熟性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都将使操纵变量的难度增强。最后,相关变量难以控制。例如,如何排除天赋、家庭背景、文化、制度和时间选择(即期和长期)对教育产出的影响等。 第三,进行经验检验的困难,主要是收集和处理数据问题。首先,教育经济学所使用数据比较过时,数据来源的代表性、准确性差。在我国更是缺乏全国性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研究者大都根据自己研究目的自行组织人员和策划方案来收集数据。其次,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对结果影响大。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果。教育经济学在方法选择方面难度较大。再次,缺乏科学的态度,存在用数据证明先验观点的倾向。最后,统计数字很少能与教育经济理论中产生的概念完全吻合。 第四,经济学模型的适宜性困难。构建经济数学模型是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教育经济学是教育学和经济学非线性交叉而产生的独立学科,其研究方法不能完全照搬教育学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目前不少学者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规律和理论,以及经济学的计算模式和方法,观察研究教育部门的经济问题、经济现象、经济规律,使经济理论和经济规律在教育部门得到具体运用和实现,不必过多地考虑和运用教育的理论和规律。①然而,将经济学模型简单地运用到教育经济学中会遇到一系列适宜性困难,盲目的套用经济学模型会遭到研究者和现实问题的责难和诟病。就那简单的供求局部均衡分析来说,将学生定为教育产品忽视了学生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学费是受教育者向学校缴纳的货币性费用,不能涵盖学生接受教育的全部成本,不能将学费简单地视为价格;最值得警惕的,经济学模型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这上的,这些假设在教育学领域中的适应性需要研究者保持科学的谨慎态度。 第五,理论预见和政策分析的困难。一方面,对教育产出的考察由于其滞后性和持效性需要在较长的时间范围进行,但长期的考察会又受到受教育者自身发展变化和周围各种潜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教育经济学无法提出精确的理论预见。另一方面,无法直接测量教育经济政策和行为的一系列后果,只能从一段时间的行为变化中进行推测,这又导致了政策分析的困难。 教育经济学论文: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与平衡 1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 1.1 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虽然现存的教育目的存在培养“道德理性人”、“生活自然人”和“现实社会人”等不同的价值取向,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仍是培养出一定的符合特定理想目标的人。然而,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①经济的目的是如何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教育目的的理想性和经济目的的现实性直接促使了教育经济学内部理想和现实冲突的生成,这表现为在教育领域中追求教育公平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冲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与专业技术培训的冲突;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大学自制的冲突等。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 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教育领域内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多数国内学者认为,正因为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②虽然目前的大数学者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都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但教育经济学在现有理论构建和具体研究中还是难以摆脱简单用经济学方法来分析教育问题的顽疾。教育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冲突突出地表现在把教育问题或教育过程简单地看作经济问题或经济活动,进而完全用经济学方法来处理教育经济问题。 2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原因分析 2.1 学科性质的交叉性 教育经济学滥觞于西方经济学的人力资本理论,而中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对改革开放初期对西方教育经济学的引进发展到今天以中国国情为土壤的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越来越多地从部门经济学向交叉学科性质转换。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教育学与经济学相交叉融合的学科必然面临着将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整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容括了从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到内容体系和具体论点的各个方面,需要对这两门学科进行非线性的交叉和综合是引发上述冲突的根源。 2.2 研究主体专业背景的差异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主体大多是教育学和经济学学者,伴随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中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不断扩展到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的专业背景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内容体系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如经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属于部门经济学,应该用经济学的方法、经济学的逻辑和经济学的理论来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一些学者甚至基于经济学的“显学”地位蔑视其它学者的对教育经济学的研究;而教育学者大都坚持教育经济学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最终要为教育服务,并抨击教育过程的经济化,提出要重视教育学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价值规范作用。 2.3 学科发展的欠完善 教育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的推动下于20世纪60年代初步形成,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被引入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经济学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研究对象和边界模糊;缺乏独立的范畴和相对严密的逻辑体系;没有较为完整、独立的理论。”③此外,教育经济学在研究过程中存在偏重定性研究、缺乏自主创新和研究不规范等问题。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欠完善不仅造成了其内部的冲突和分歧,而且还削弱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和现实的解释力与影响力。 3 中国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平衡 3.1 研究价值取向的确立 确立正确的价值研究取向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基石,价值取向的关键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正确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建立有利于平衡教育目的和经济目的的冲突。教育经济学所涉及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微观层面学校的有效运行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所以,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价值取向不能简单地确立为为经济或者教育服务,而是要基于相应的研究对象确立不同的研究价值取向,因此,教育经济学正确的研究价值取向是: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经济服务,而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为教育服务,且在宏观和微观领域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权衡问题。 3.2 不同研究者的对话 不同学科背景教育经济学研究主体之间的对话、交流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主要途径。教育经济学研究队伍的专业背景的多学科性一方面加大教育经济学内部的冲突和分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队伍。教育经济学要想成为一门既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更好地为教育和经济服务,不同的学者就应该抛开其专业背景的立场和视角,真正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发展来研究教育经济学。经济学者要摒弃其用“硬科学”眼光来看待其它学科的立场,在研究注重教育规律;教育学者要抛开对教育问题进行经济学的偏见,在研究中主义经济学方法和理论的运用;其它专业研究者要努力在研究教育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上结合其学科背景丰富和发展教育经济学的理论。 3.3 学科理论的创新 教育经济学学科理论的创新是平衡教育经济学内部冲突的有效手段,因为新的理论有更强的时代性和包容性,也可以给教育经济学注入心的活力。理论创新要求研究者在确立正确的研究价值取向之后,不断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在借鉴国外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教育和经济实践,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经济思想的内核,进而以内核为中心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设的教育经济学。进行教育经济学学科理论创新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端正研究态度,改善研究方法;二是深入研究国外理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三是关注时代、实践话题,加强本土化建设。 教育经济学论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种教育经济学视角探析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学校教学追求的目标,本文笔者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问题。笔者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要从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诸因素入手,将这些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同步推进,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教育经济学 21世纪是以信息科技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速发展,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人们之间更强调一种分工合作,信息流通量加速,在这种节奏紧密的生活中,谁能把握机会,提高办事效率,往往意味着谁就能取得成功。因此,提高办事效率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课堂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前沿阵地,也应适应时展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就应该考虑清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笔者从构成课堂教学诸因素着手考虑。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无非涉及到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学校只有在拥有足够的资金的情况下,才能聘请教师、购买教学仪器设备、改善课堂教学环境等。资金投入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首先资金投入是否足量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次,资金投入要用在点子上。当前各种腐败现象蔓延,教育这块神圣领地也被无情地侵染。于是,在教育界各种贪污、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因公肥私等腐败现象也屡见不鲜。最后,资金的管理以及流通是否合理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资金管理和流通是否合理是关系到资金能否充分、及时地利用的有效条件。如果资金不能被及时地运用,那么势必拖延教学时间,造成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 教师是课堂教学组织者、实施者、主导者,其多重角色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教师因素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因素。教师的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都会对教学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三、课堂教学硬件设施 课堂教学硬件设施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资源,包括课桌、黑板、粉笔、教科书以及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种仪器设备等,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课桌、黑板的好坏,粉笔的色彩,教师面积大小、光线昏暗程度等关系到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安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这当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中小学基本上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随着国家教育扶贫工作的扩大和进一步落实,也都为教学工作配备了多媒体设备。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中小学只是将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学校评估的硬性指标,只是充当摆设而不能“物尽其用”。与其他的硬件设施相比,多媒体教学设备价格昂贵,耗资大,怎样才能“物有所值”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潜在因素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还受到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如班风、课堂气氛、座位排列方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等。总之,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上几个方面,而这些因素的前提是以财力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产生的。针对以上这些因素,在实践中我们如何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资金的有效投入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物质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物质保障。所以这一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保证资金的足量供应。教育投资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家财政拨款、社会投资和受教育者家庭或个人投资。其次,资金要合理分配。在保证用于教育的资金足够之后,我们要将他们在教育内部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后,要对资金进行有效管理。资金的有效管理意味着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机制,从而保证资金合理的流通;另一方面,要与一批具有较高管理素质、能高瞻远瞩的管理者,这样能使资金更加有效、合理的流通。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因素,是课堂教学的“指挥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得如何,他们自身的教学能力如何等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主要途径。要做好这项工作,在现实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教师接受再教育提供方便。 3、保证先进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教学仪器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仪器的充分有效利用直接关系到教学效率的高低。因为教学仪器设备是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投资在教育内部合理分配的结果。如果教育投入不能得到足够的产出的话,那么教学效率必然会降低。所以,一旦教学仪器设备已经具备了,那么提高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将它们有效利用起来。。 4、创设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多种因素:校园风气、班级风气以及课堂气氛。校园风气包括有形的诸如各种宣传栏、各种科学标语;还包括各种无形的影响,如该校辉煌历史(包括各种优秀的教学成绩)。班级风气是衡量一个班级的主要参照标准。一个团结的班级、一个好学的班级、一个活力十足的班级等等,他们的教学环境肯定是不一样的。课堂气氛主要是通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在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下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其中,将学习与生活、学习与体验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也就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的时代目标,无疑也会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机整合。这些环节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缺一不可。
时事新闻论文:网络环境下时事新闻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的运用 摘要:本文从输入理论出发,以输出为导向,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时事新闻运用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提出了基本的教学应用模式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输入;时事新闻;读写课;可行性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促使我们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的发达,多媒体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中。虽然如此,很多学生仍然对大学英语课,尤其是读写课缺少足够的兴趣和主动性。由此,本文从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理论出发,将时事新闻引入读写课的学习中,以期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 目前,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基本遵循“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精讲,学生课后复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往往认为课堂所学知识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所学到的是一种简单化、抽象化、形式化的概念,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同时也导致教学过程枯燥,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被动、缺少兴趣,课堂所学知识也无法应用到具体的实际的情境中。 时事新闻由于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素材丰富、语言简约,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读性,成为大学生们拓宽眼界和增长知识的可靠的阅读材料。基于外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将英语新闻素材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有利用英语新闻促进听说能力提高的研究,如徐袖珍、包延新、郭丽萍、彭佳;有把英语新闻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研究,如韩少杰、周可欣、张潮、毛静、张知国、赵诚;有关于英语新闻辅助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如茅丽莎、朱莉、蔡敏;也有对课堂教学中英语新闻导入原则的探索,如单亚萍;还有对英语新闻在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文化修养等方面作用的探讨,如赵霞、王小平。(周振行,2011) 一、新闻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运用的可行性 1.环境。在网络环境下,实事新闻的获取来源更加便捷迅即。因此,教师通过网络可以有取之不尽而又及时更新的资源。甚至是刚刚发生过一天甚至几小时之前的新闻,都可以改造成上课的材料。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不少材料就是取自英语主流报刊杂志,而这些报刊杂志基本都有网络版,这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能与时俱进,又不跟大学英语考试脱节。同时各组织机构,主流媒体也都有英文版官方网站,使我们可以便捷获取英语资讯。网络环境下,大量的新闻还意味着教师可以针对所授课的主题和学生兴趣量体裁衣,也可以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取向、以及参考四六级考试的选材,有针对性地选取新闻。而且,网上还有一些有关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上传更新各自选用的新闻教学材料,做到资源共享,提高了备课效率。 2.动机。动机是学生学习最大的推动力。试想学生整天阅读书本上的静态的资料,未免会把它当成是要考试的符号,为了考试而读书,阅读的热情与动机怎么能达到最大限度。而阅读时事新闻则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因为他们想在英语课上了解当下发生的事情,获取资讯。Genesee认为:“内容不一定是学术性的,它可以是任何话题、主题或非语言问题,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认为重要就行。”因此,即使有时的材料难度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也愿意挑战自己,继续完成阅读,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Genesee,1994) 3.真实性。网络时代的繁荣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鲜活的语言材料。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资讯。这种资讯可以是英语的,也可以是汉语的,至少是学生自身感知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知识建构具有指向真实世界的性质,只有当知识处在与真实世界的联系之中时,其意义才会凸显。而知识建构的社会情境性使得知识和知识建构的过程同知识建构者所处的特定情境、所拥有的具体可用的知识及文化资源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学习者所能够接触到的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语言学习的最终成效又取决于语言环境的质量。只有当语言学习与真实的语言环境相联系时,学习者才能最佳地实现对目标语言的建构。而将英语新闻引入课堂即是为英语学习创造真实的环境,学习者可亲临其中,直接用目标语言感知现实世界。原汁原味的新闻报道,构建出用英语直接进行实际交际的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从根本上减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恐慌感和排斥感。根据外语教学有关语言输入的理论,真实的信息具有可理解性、重复性和凸显性,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同时,用目的语讲述自己周围发生的事,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时效性。课本上的内容毕竟是一年或几年前的选材,内容未免滞后、话题陈旧,令学生有时过境迁之感,更无法保证学生及时了解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而通过网络了解的时事新闻提供了丰富并且动态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内外的最新时讯,不断接收全新的信息刺激,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习兴趣,进而充分调动英语阅读的积极性。 二、新闻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运用的具体设计和注意问题 1.任务设计。课程之初明确本学期读写课上要涉及的主题,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和进度。通过网络,教师、学生小组分头搜集符合某一主题的近期网络新闻材料,在上到该主题前两周汇总起来,预先设计围绕该主题并有可能引起争论的初始话题,设立相应的学习讨论组。学生在阅读网络新闻材料之后,参与到讨论组中,就设定的话题进行发言和讨论。讨论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活化集体教学模式下所学的阅读技巧,展示语言基本功,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其次,有老师选择合适的文章按四级试题的模式,做成快速阅读,仔细阅读或完形填空的形式,在上课时作为辅助书本学习的阅读练习材料。①选取材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读兴趣选取合适的网络新闻。②选材处理:将选取的网络新闻根据话题分类,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水平,对影响阅读的个别词语加注。20世纪70年代末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建立在输入假设、习得与学习假设、监控假设、自然顺序假设及情感过滤假设之上的第二语言监控模式,输入假设是指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是监控模式的核心。根据这个假设,语言输入话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学习者只要能够听懂对方的话语、语言即可习得。(Kashen,1985)③教学重点:拓宽学生阅读量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入,关注学生深入讨论与交流观点的能力。④应用方式: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的变化,改进话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感受深刻的题目,用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灵活运用课本所学的结构分析和写作模式,写成大学英语作文的形式。选用前期做好的阅读练习来强化重点单词的掌握或阅读技巧的运用。 2.注意问题。把时事新闻运用在大学英语读写课上对老师来说无疑使巨大的挑战。且不说无形中工作量增加了很多,还要有广泛的阅读量和时时的资讯更新,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归纳和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问题和现象,不能以个人好恶而妄下结论或一概而论。同时,材料的选择要不断调整,既以学生的兴趣喜好为出发点,还要参照大学英语考试的选材取向,多关注有关教育、人文、环境、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的领域的新闻。此外,上课班级的专业方向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新闻他们自然愿意多加关注。 时事新闻论文:运用时事新闻让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变得鲜活 摘要:农村初中由于受到地域、环境、师资方面的限制,当前教学手段、内容、方式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运用时事新闻让初中思想品德课活起来是本研究要探讨的重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时事新闻热点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的动态。本文将首先探讨时事新闻教学的意义,然后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将时事新闻运用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去。 关键词:时事新闻;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一、时事新闻教学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拓展和补充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 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应该紧密联系瞬息变幻的生活实际,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并明确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素(试行)》。思想品德教材的变化速度明显满足不了这一要求,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而时事新闻的鲜活性、及时性特点正好弥补教材的不足,能有效的充实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关心国家大事。 2、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时事进行教学,通过时事材料理解基本理论观点,利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问题,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血有肉,使学生感到学习有趣有用,从而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开阔视野,开拓思维。另外,学生在研究时事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此困难,感到知识的不足,从而自觉地产生一种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学习的愿望,增强求知欲。 3、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入时事政治内容,将时事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讲授,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又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比如,在讲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时,教师可以讲朝鲜半岛的局势、南海争端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这些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学生兴趣盎然,能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教材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时事新闻教学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1、课前十分钟开设“时事纵横”栏目 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拘泥于书本,要让学生主动从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重大时事中汲取知识,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政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人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开设了课前10分钟的“时事纵横”栏目。该栏目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进行时事新闻报道,要求选取有重大影响力的、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素材,杜绝花边新闻;第二部分是学生对所报道时事进行讨论。对于同一个时事,大家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给大家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学生参与度很高,有时时间到了,大家还意犹未尽;第三部分是教师或学生点评,针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没必要对其定性分出谁对谁错,只要言之有理就对其肯定,然后对学生的演讲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考核。该栏目每节课两个同学参与,一位男生一位女生,每周两次,按学号顺序分组。该栏目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 2、以时事热点为话题导入新课教学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选用学生关注而熟悉的重大时事问题,设置悬念,作为导入新课的开场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初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的认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我选用了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素材导入新课:首先展示315晚会剪辑视频3分钟,内容涉及被曝光的苹果手机、大众汽车、网易等一批国际国内大品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身的感受。由于这此材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是学生十分关心的时事,学生会结合自身实际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赶紧设问:A、商家的这此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呢?B、碰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通过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状态。 3、开展以时事热点为主题的辩论赛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辩论是中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表达自身观点的方式,在这样的针锋相对、思想激烈碰撞的场合,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启发,知识更得到了增长,见解得到了升华,逻辑得到了锻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此理论知识正好和社会上刚刚发生的时事热点相对应,那么这个时候,开展一场针对此社会时事热点的辩论赛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策略。比如:在讲授《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框题时,结合当时的时事热点,给学生设计了一场以“老人倒地要扶”VS“老人倒地不要扶”为辩题的辩论赛,男女双方分别为正反方进行自由辩论,大家在激烈的辩论氛围中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此时,辩论的双方谁输谁赢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在激烈的交锋中引发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和社会问题的思考才是最大的收获。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时事教学法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只要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多注重结合社会热点,有针对性的选择与教材内容紧密相关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国内外重大时事,找准时事热点与教材的切合点,将时事教育寓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去,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时事新闻论文:从法学与新闻学角度再解读“时事新闻” [摘 要] 新闻作品有别于时事新闻,应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时事新闻”的简约解释则没有结合新闻界的具体情况,导致“时事新闻”的范围常被扩大。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法学界与新闻学界从未形成过统一的意见,两者对“时事新闻”概念存在严重分歧。长期以来各类新闻作品的著作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严重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 时事新闻;新闻作品;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 一、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法学界与新闻学界的分歧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不少新闻作品(包括时事新闻)被随意转载的“保护伞”。关于《著作权法》中的“时事新闻”定义,在后来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是这样的解释,“时事新闻是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据曾参与制定著作权法的专家解释,时事新闻又称纪实新闻,是指全部由信息或“硬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客观事实)组成的新闻,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可以认为,法律认可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这类新闻没有撰写人的主观情感,也没有对新闻事件的细节或背景描述,只是作为信息来传播,报道者对客观事实没有独创性劳动,所以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上述界定是法学界的一种普遍看法,作为一部操作性很强的法律,其势必与新闻界有紧密的联系,也牵涉到新闻界的利益,那么新闻界对时事新闻的界定又是怎样的呢? 时事追踪、时事报道、时事调查、时事政治,以及时事新闻名称等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上普遍存在,“时事”两个字眼常被拿来加入这类栏目的名称之中。而在新闻学教材中,很难找到关于“时事新闻”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时事”即最近期间的国内外大事。“新闻”一词的定义,国内新闻学界较为认可著名新闻人陆定一先生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以理解为,“时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的事实的报道。新华社早年曾出版的一本《时事新闻标题》给“时事新闻”的定义是“时事新闻报道国内外大事,具有重大和广泛的特性”。这一定义与笔者前述定义大同小异:区域上,包括国内外;规模上,体现出重大性;性质上,是事实的报道。从新闻学角度讲比较符合我国新闻实际,而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对时事新闻的简约解释则没有结合新闻实务的具体情况,导致“时事新闻”的范围常被扩大。 对比上述关于“时事新闻”在法学界与新闻学界的定义,出现的分歧显而易见。笔者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时事新闻”是法学概念,是法学界创造出的概念,在新闻理论界基本上不认同法学界的定义。 二、时事新闻与新闻作品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作品是指通过新闻媒体进行传播的反映新闻事实的作品,其形式既可以是文字,图片等视觉传播形式,通过报刊网络进行传播,也可以是以有声语言、音响等听觉传播形式,通过广播进行传播,或是以视听结合的传播形式,通过电视进行传播。根据不同新闻体裁,新闻作品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调查、专访、新闻评论、新闻图片等形式,以上是新闻学界较为统一的认识。法学界实务中没有给新闻作品给予定义,导致时事新闻的概念被扩大化,现实中被与时事新闻混为一谈,新闻作品遭侵权可想而知。 要说将法学界定义的“时事新闻”概念来在新闻学中找一个相近似、套得住的概念的话,从形态来看,似乎只有新闻作品这一体裁中的“消息”这一类型更加接近“时事新闻”。显然,时事新闻是法学概念,而新闻作品是新闻学概念,含糊一点说两者的关系,可以认为时事新闻(消息)属于新闻作品的组成部分。日常的新闻报道中,是否有《著作权法》所称的“单纯事实消息”呢?应该是有的,比如党报经常报道的会议新闻,内容往往是领导讲话稿;又比如日常报纸中关于一些突发事件的短消息,往往是何时何人在何地发生何事,此类消息影响重大、新闻价值大,但是由于时间仓促,记者还未能及时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但是又不能不报道,所以往往是简短的几十字消息。如下面这一则新闻,就是单纯事实消息。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海啸 总理致电慰问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日本东北部地区11日下午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损失。 国务院总理就此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代表中国政府向日本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慰问,表示中方愿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 同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和杨洁篪外长分别致电日本防卫大臣和日本外相表示慰问。 以上仅仅是列举,不能穷尽地概括。但是日常中,这类“单纯事实消息”占新闻作品中很少部分。因为,新闻报道中,这种“单纯事实消息”对读者而言,往往是“食之无味”,读者不感兴趣。因而,我们的记者、编辑或者采编部门千方百计地希望能在这些“单纯事实消息”中提炼出一个亮点,提炼出读者关心的问题,然后深入挖掘,加入很多背景材料、采访。这样一来,“时事新闻”已经不再是普通的 “单纯事实消息” 了,或者更为确切地说,“新闻作品”已不再是“单纯事实消息”了,已经具备了《著作权法》所说的“独创性”,如调查性报道、专访、创作性摄影报道等。这类新闻作品在法学界中,很多人认为是时事新闻,并且被其他媒体以“时事新闻”打擦边球进行转载、转播,严重侵害新闻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结论:进一步区别时事新闻与时事新闻以外的新闻作品 综上笔者论述,应该明确,“时事新闻”≠“新闻作品”,时事新闻以外的很多新闻作品已经具备《著作权法》所要求的“独创性”(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具备了“独创性”就一定要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所保护对象的特征要求在此不一一讨论),属于新闻记者、编辑的智力成果,应该加以保护。 由于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调整新闻媒体行为规范的相关法律,新闻作品是依靠《著作权法》规定来进行保护的,但我国《著作权法》也有明文的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这也是造成很多新闻媒体借口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而对其他媒体的文章进行抄袭、剽窃或者非法转载的深层原因。《著作权法》本身存在很多模糊不清和过时的规定,对于“时事新闻”的界定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直接导致新闻学界解释和法学界解释不统一,从而引发各种新闻著作权纠纷,造成相关案件审理困难。 尽管我国《著作权法》第5条明确将时事新闻排除在保护对象之外,但在司法实践中必须将时事新闻和时事新闻以外的新闻作品加以区分。笔者建议,法律实务部门有必要对时事新闻深一步细化,《著作权法》所述的“单纯事实消息”应有别于笔者前述的经过加工后的“单纯事实消息”,因为经过加工后的“单纯事实消息”已经成为具有“独创性”的智力成果,应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提高新闻工作者、新闻机构的工作热情、积极性,以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时事新闻论文:自媒体时代党报时事新闻的“突围”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记录者和传播者!”研究自媒体的学者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凶猛”扩张,微博、微信的用户数量以几何速度增长,中国的自媒体时代已然开启。媒体记者、政府部门和普通网友每天通过互联网、传播海量的即时信息,越来越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已习惯于通过电脑屏幕和手机终端接收这些信息,并以之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渠道。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报纸特别是党报媒体的时事新闻(国内国际新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党报时事新闻版要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扩大舆论影响,最终在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夹击下成功“突围”,必须解放思想,坚持“新闻党报”的办报理念,不断改进报道内容,创新报道形式。 解放思想掀起“头脑风暴” 党报是党的喉舌,承担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作用,需要遵循宣传规律;但党报更是新闻纸,承载为读者提供最新鲜、最贴近新闻资讯的作用,必须遵循基本的新闻规律。一段时期以来,党报时事新闻报道中存在着一些重视宣传规律而忽视新闻规律的现象,造成“会议式”“文件式”报道多、时效性差、信息量不足、贴近性不强、文风僵化、版式死板等现象,读者评说“不好看”。在自媒体时代,再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新闻改革,必将使党报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差距越拉越大,潜移默化地消磨党报在读者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进而影响媒体的生存发展。 因此,改革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强化时事新闻版面的“新闻”属性,将宣传规律和新闻规律结合而不是割裂开来,不断创新报道形式,探索和丰富具有党报特色的时事新闻报道模式;对于一般的灾难性、监督性报道,只要舆论导向正确,有利于产生正面积极的社会效益,都应该及时、充分给以报道,以满足受众对新闻资讯的基本需求,而不应该使党报在这些事件报道中“缺位”。比如,中共中央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党报时事新闻版应就此进行深入舆论监督,狠刹吃喝风,这种监督性报道既有利于党的工作,也顺应百姓呼声,必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给时政新闻一张鲜活的“面孔” 时政新闻是党报时事新闻版报道的重头戏。国家领导人的活动、党和国家各种会议报道、有关部门的新闻会等等,这是党报时事新闻版的资源优势,却同时也最为读者诟病。这是因为许多时政新闻报道篇幅冗长、味同嚼蜡,让读者一看就“头痛”,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编辑必须大胆创新,让时政新闻收敛起严肃的面孔,变得鲜活起来,变得让群众喜闻乐见。 1.在新闻篇幅上,要敢于删砍,使文章“短”下来 冗长空洞、套话连篇的报道不会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只会起到负作用,提出文风要“短、实、新”,时政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必须对稿件进行深加工,以达到去除水分、取其精华的目的。对于国家领导人常规的会见活动,甚至可以采取标题新闻等简洁形式给以报道,而为其他更有可读性的新闻腾出版面空间。 2.在新闻标题上,要精心制作,提炼稿件中的新闻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人们常说,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信息爆炸,使媒体已然进入了“读题时代”。我们不做“标题党”,但网络媒体在会议报道中做“新闻题”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标题制作中要遵循“精炼、动词、实题”的原则,即标题要短小概括、多用动词、标出新闻点。 强化“三个”意识赢得受众 党报时事新闻报道要占领市场,赢得受众,从整个版面安排到一篇新闻稿件的选取,都要更加鲜明地体现出贴近意识、民生意识和服务意识。 所谓贴近意识,就是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此话讲了好多年,但党报做得还很不够。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时事新闻稿件时,编辑一定要选择那些与当地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具有贴近性的新闻。对于全国性的重要时政报道,也要找准与当地百姓利益的“贴近点”,让报道真正“落地”。 所谓民生意识,就是多选择那些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稿件,比如,成品油、天然气等生活必需品调价,保障房建设,医疗改革等等。只要没有重要的时政要闻,在头题等重要位置上,尽可能以较大篇幅刊载此类稿件,对于提高党报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服务意识,就是使报道尽可能为读者的生活做好服务。比如,时事新闻报道中关于天气变化的报道,比如,最近关于“H7N9禽流感”预防措施的报道,都会鲜明体现这种服务性。 做足“包装”启动视觉革命 “好马配好鞍”。精彩的内容,也必须依靠美丽的包装,才能为读者喜闻乐见。当今,视觉设计已成为一张报纸能否吸引读者眼球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党报时事新闻版面一定要充分重视“视觉冲击”,把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上升到更高层面。 首先,报纸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要大胆运用新闻图片,强调大幅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在版面上半区,尽可能安排一个核心图片区,照片本身应有新闻价值,具备一定的冲击力和美感,以使报纸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在版面的其他位置,应视情况安排大小图片,与核心图片区形成呼应、主次分明。 其次,在效果图、新闻图表的制作和运用上应更加频繁,并使其成为一种主要的版面美化手段。在新闻照片不足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化版面的作用,更能够直观地表现稿件中的“新闻点”,对新闻稿件起到配合说明、提炼升华的作用。美术编辑综合运用新闻图片、图表、效果图、地图等各种视觉表现手段,使版面达到一种“图形化”的效果;文字编辑也更加注重与文字编辑的协作,增强了版面“图形化”的意识,使版面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第三,遇到全国两会、雅安芦山地震等类似的重大战役性报道,要加强对版面的整体包装,包括版式、报眉、栏题等等,使版面整体和谐统一,更有力量。 总之,在自媒体时代下,党报时事新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进一步提升报纸品质的契机。自媒体最大的弱点,是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而党报的优势恰恰在于它的权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党报时事新闻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报道形式,会赢得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成功“突围”。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学是一门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1],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关注地理时事,收集并运用时事素材引导和阐释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中学地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就中学地理教学中时事新闻应用谈谈认识。 一、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教学中,适时运用时事新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事新闻与地理教学整合,时事新闻穿插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因关注时事问题的发展,产生探究的欲望,继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时事新闻的引用能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发学生共鸣。 2.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地理教学中穿插时事新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时事新闻的形象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加深。时事新闻来源广,涉及面广,能丰富地理课堂带来的信息,并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情况理解课本所学知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时事新闻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实课堂教学。时事新闻引入课堂,能拉近教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应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4] 二、时事新闻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应用时事新闻导入地理新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导入直接影响教学的方向和学生的热情,适当运用时事新闻,是良好的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时,全球气候变化是长期过程,学生难以感受短期内气候的变化,可引入时事新闻:蝴蝶一年中的飞行时间是根据气温变化而调整的,随着全球变暖,它们的飞行季节随之改变,蝴蝶更早出现,也更早进入活跃的飞行季节,而这让它们有可能遭遇霜冻而死亡,或比它们所依赖的植物食物提早出现而挨饿。用这一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气候变化引起的后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心中形成种种疑问,便于引入所要讲授的地理内容。 2.应用时事新闻阐释地理理论。在阐释一些疑难的地理理论时,仅用书本上的概念,可能难以使学生明白这些理论的意思。辅之典型事例解释地理理论,使学生清晰地认识这些地理理论所讲述的内容。[5]例如,讲到厄尔尼诺现象时,单纯讲述其定义学生很难理解,可用2009年我国“暖冬”的案例说明“太平洋现在的表层水温比平均水温高1.3℃左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偏暖的态势仍将维持,并且继续影响大气环流的正常分布。在这种情况下,专家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可能会出现‘暖冬’”,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厄尔尼诺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严重后果。 3.应用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抽象的地理理论讲授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兴致不高,对地理学习关注度不够,不能适时地记住所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水循环的意义时,依靠书本概念讲解,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也难以意识到水循环对我们的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引入黄河在最近几十年内的断流情况:1987年后几乎连年出现断流,断流时间不断提前,断流范围不断扩大,断流频次、历时不断增加。断流河长上延至河南开封市以下的陈桥村附近,长度达683km,占黄河下游河道长度的80%以上。通过黄河断流的具体数字,引起学生对母亲河的感情共鸣,认识到保护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探讨保护环境、缓解黄河断流的热情,继而体会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4.应用时事新闻拓展课程练习。时事新闻可对教材中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做进一步诠释,弥补教材叙述的不足,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利用刚发射的嫦娥三号,可出试题: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近日发射,将挑战人类月球科学探测历史上的几项“第一次”。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信联系的是?摇?摇 ?摇?摇;嫦娥三号属于?摇?摇 ?摇?摇(人造行星或人造天体)。利用这一题目可及时复习课堂所学的《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三、时事新闻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时事新闻的筛选。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时事新闻的使用,而时事新闻需要平时的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时事新闻需要筛选、整理,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地理教学,才能与地理教学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取时事新闻。[6]筛选时要做到:一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尊重客观事实,在选取时事新闻时要从正规网站和知名度较高的报纸杂志上选取,对于不确定的内容、存在争议或是无法解释的地理现象要适当应用,并注明是未确定内容,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二要结合教材,适当选取,根据课堂需要,抓住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以教材为基准,对所要使用的地理时事新闻进行处理,保留精髓呈现在学生面前。三要保证新闻的及时性,最好选取最近发生的地理时事新闻,引起学生的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法,真正做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7] 2.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引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地理教学面临重大改革,时事新闻的使用需要教师合理地组织和引导。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学生做朋友,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学生,就时事新闻的应用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其次要符合学生的基础和水平。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时事新闻,达到通俗易懂,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探究兴趣。最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相关时事内容进行查找、整理和分析,自主展开和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理论结合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自觉掌握课内知识的积极性和掌握的牢固性的提高,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时事新闻论文:浅议时事新闻侵权行为的规制 【摘要】由于时事新闻侵权行为不易调查取证等因素,当前我国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普遍存在,对新闻行业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危害。对此,我们需要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进行合理规制,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明确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关键词】时事新闻 侵权模式 规制建议 我国法制的完善过程,也是对公民的各项权利保护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标志着我国法律制度已经趋于完善。同时,我国对公民的各项权利保护也切实得到了加强。我国于1990年开始施行《著作权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进入法制化轨道。对时事新闻的侵权模式、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规制,无疑能有效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 正确理解“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含义 按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相应规定在1990年开始施行的《著作权法》中就以明确法律条文确定,后来2001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中继续沿用。为了明确“时事新闻”的概念内涵,避免执法中的混乱和相关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泛滥,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对“时事新闻”做出了定义。“实施条例”之所以强调时事新闻为“单纯事实消息”,就是针对当时“克隆新闻”的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制定的。 然而,现实中的时事新闻往往被错误地理解为: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于新闻的报道,将在媒体上的新闻报道均理解为“时事新闻”,加上《著作权法》第五条“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各媒体中的“克隆新闻”越来越多,新闻报道的秩序越来越混乱,对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随着网络技术日益的发达,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新闻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网络、报纸、电台、电视等各种媒体无时不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活动。网络等新媒体的发达使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著作权法》规定:“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导致了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刊载新闻作品的混乱状况。新闻工作者辛辛苦苦采写的稿件,其他媒体可以不经作者同意、也无须支付稿酬就被广为转载,转载新闻作品的媒体没有付出任何成本而坐享其成,打击了新闻媒体及其工作者的热情。新闻报道的内容真实性和质量保障力大大减弱。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国家法律对新闻报道这种商品应予以特殊保护,而目前的法律规定不利于对新闻报道的保护,亟待加以规范。 我国自1990年颁行《著作权法》以来,一直遵循“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观念。虽然国务院《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了时事新闻的定义,但是对于定义中的“单纯事实消息”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导致对“时事新闻”的定义自始至终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这就成为许多纠纷和问题的根源所在。要准确理解时事新闻的概念和内涵,就首先得对“单纯的事实消息”进行明确。笔者认为,“单纯事实消息”的作品,其文字表述应该是简洁的,肯定不是长篇大论的。“单纯事实消息”中包含的主要内容是新闻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发生的事情等基本概念,除此之外不应该包含其他的修辞和情感色彩、观点主张、主观感受。 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模式简析 即便当前《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使用时事新闻在特殊情况下可能导致侵权,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转载转播其他媒体的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法》规定:“媒体刊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稿酬”,即便法律做出此类规定,但是,如果媒体在未经授权的情况在转载其他媒体的时事新闻作品,如果连作者的署名也给省略了,这很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笔者认为这样的转载构成了对原刊载媒体、原作者的侵权。何况,民事活动中要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许多媒体声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果其他媒体仍然不予理会其声明,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予以转载,就构成了侵权。1999年11月,《中国青年报》发表《偷文章就是偷钱偷正义偷良心》一文,该文认为“我们被偷了”、“我们遭遇了最无耻的偷窃”,并且指出,1998年12月24日某报转载《中国青年报》的八篇文章,并且这八篇文章没有任何一篇注明“摘自《中国青年报》”,其中有五篇连作者姓名都没有署具。①《中国青年报》的文章刊登后,引起了众多媒体对此种转载行为的谴责。此事并没有诉诸法律,但在新闻行业中形成了对此类转载行为的共同抵制。 第二种,提前在采写媒体之前刊登相关时事新闻。提前在采写媒体之前刊登采写媒体的新闻稿件,可能导致时事新闻的侵权使用。比如,某地发生新闻事件,A媒体以本媒体名义指派记者前往采访并写出新闻稿件,后B媒体从各种正常的或者非正常的渠道获得了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便抢先在A媒体报道之前在B媒体刊发、刊播了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报道,则B媒体构成了对A媒体时事新闻稿件的侵权。A媒体指派记者以本媒体名义前往新闻现场采访,A媒体付出了包括交通费、记者工资在内的相应采访成本。B媒体没有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刊发、刊播A媒体采写的时事新闻稿件,很显然有违公平原则,并且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转载或者转播其他媒体已经发表的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实时性文章”的免责条款。由于新闻稿件此时还没有发表,如果时事新闻的采写者对此没有过错,就构成对A媒体的侵权。 第三种,未进行任何采访活动而据他人的独家线索撰写并刊发新闻稿件。对于此类侵权模式,我国已有法院相关审判案例。1995年9月,广东省汕尾市广播电台记者曹伟向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余海龙(原《汕尾广播电视报》记者部主任)承担侵权责任。理由是,1994年8月,原告接到了被拐卖妇女的求救电话之后,即刻联系公安、妇联等部门对被拐妇女进行解救,原告也参与了解救活动。在解救成功之后对被拐妇女进行了独家采访,在广播电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后来,原告向被告汇报相关工作,并且提供了一些文字素材。8月18日,被告在未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根据原告的文字素材和口头汇报掌握的情况,撰写了《热线电话骤然响起》的文章,该文的立意和视角与原告的文字表述相同。被告撰写的新闻稿件,是根据原告的材料整理之后进行发表的,后来还在1994年度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的新闻评比中获得两项奖项。本案中,被告撰写的稿件线索完全来自原告的有价值的独家新闻素材,并且其成文发表时并未获得原告准许,被告的行为并不适用于《著作权法》“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原告权利的侵害。②其实,类似事件在当前的新闻界时有发生,只是只有极少部分对簿公堂。 第四种,网络背景下盗链其他服务器的服务内容。除了上述时事新闻使用侵权模式之外,还有盗链等模式可能造成时事新闻使用侵权。所谓盗链,就是服务提供商自己不提供服务内容,通过网络技术手段绕过广告等其他有利益的最终用户界面,直接在自己网站上向最终用户提供其他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以此骗取用户的点击率,而在此过程中,真正的网络服务提供商没有得到任何利益。以盗链方式构成时事新闻的使用侵权,在国外已有具体审判案例得到法院支持。但是,我国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复制侵权的七种形式为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其中并未规定网络环境下的“盗链”构成侵权。所以,如果在我国发生盗链行为,司法审判机关审理此类案件的过程中必定存在不同的观点主张,导致案件的审理存在争议。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的成因分析 时事新闻被我国《著作权法》确定为不受该法调整的范围,但是由于法律没有明确“时事新闻”的概念和内涵,法律和道德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冲突,仍然容易在具体的新闻事业发展中产生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行为,其成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被侵权的时事新闻具有经济价值。时事新闻具有新闻价值。在我国学者专家对新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新闻的商品性、产品性,认为新闻具有交换性等商品价值,新闻能够在其传播的过程中为刊发媒体带来相应经济收入,新闻的商品性和经济价值由此体现。时事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十分显著,在以前的新闻出版过程中,如果某媒体刊播了某条新闻之后,对于之后会产生的时事新闻使用侵权似乎不是那么重视,媒体在乎的是时事新闻是否在第一时间刊播,新闻的时效性会使新闻在媒体之后导致其价值迅速递减。然而,目前的网络技术、印刷技术、通讯技术、复制技术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准,网络等技术的高度发达使新闻信息可以呈现几何级的速度和增长,被侵权的新闻可以在极短的时间之内迅速传播。正因如此,各媒体均以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独家新闻为荣,在新闻的经济价值刺激下,给时事新闻侵权行为提供了动力。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不易调查取证。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调查取证难,是导致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因素。因为存在调查取证方面的困难,许多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纠纷案件不了了之,侵权行为并未付出违法成本,更加造成时事新闻使用侵权现象的越演越烈,难以通过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解决问题。当前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是媒体及其记者竞相追逐报道的对象,国内新近发生的重大新闻,一时之间众多媒体立刻跟上进行报道。对于此类新闻报道,不同媒体的采访时间、成稿并刊播的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在其他媒体已经报道同一件新闻事件的情况下,后报道的媒体如果完全重复报道之前的已经报道的内容就会导致新闻的价值贬值,在通过广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广泛报道之后,在报道完全相同的新闻,其新闻价值可能接近于零。媒体及其新闻采写者为了实现新闻的传播价值,千方百计挖掘和新闻事件相关的新内容。此时,不同的媒体及其记者之间如果出现完全相同内容的报道,双方或者多方就可能到法院起诉,而法院对此难以进行调查取证。 《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不够规范。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法》本身并没有对什么是“时事新闻”做出界定,国务院颁行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时事新闻”界定为:“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但是,实践中对于“单纯事实消息”存在不同理解,导致时事新闻侵权纠纷难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和规制。此外,按照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在实践中,各媒体对《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扩大化应用”,导致时事新闻以及其他相关文章转载的秩序较为混乱。 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规制 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当前新闻行业中新闻转载秩序的混乱、侵权行为的普遍存在,以及法律对时事新闻侵权现象的难以规制,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法规对“时事新闻”的概念并未做出明确的规定。为此,必须在《著作权法》中明确“时事新闻”的定义,从而使人们对“时事新闻”不会产生认识上的歧义。目前,学术界、新闻界和司法实践界还没有对“时事新闻”做出突破《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界定,对于“时事新闻”概念的明确界定需要通过立法方式做出,建议在修改《著作权法》时将“时事新闻”的定义予以明确。 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当前,许多时事新闻侵权行为均以“合理使用”为借口规避法律的制裁。对此,司法机关在审理时事新闻侵权案件的时候,对于有证据证明已经构成侵权行为的,对侵权行为者依法从重予以制裁,通过具体的司法审判案例确立“侵权可耻”的观念,以法律制度推进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需要对“合理使用”形成正确的理解,形成行业内统一的认识,避免更多的媒体及其从业者以“合理使用”为借口实施新闻时事使用的侵权行为。关于“合理使用”的作品,必须是已经发表的作品,对于未发表的作品何时发表、是否发表、怎样发表等问题均需由著作权人决定,任何媒体不得在未经著作取人准许的情况下擅自发表他人未发表的时事新闻。③同时,任何媒体在转载已经发表的时事新闻之时,必须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否则就构成侵权。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合理使用”的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对此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著作权法中某些较为规范的法律条文,将引用时事新闻后导致著作权人无形资产损失且以盈利为目的的使用均视为侵权,当然,这样的规定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确定。 明确对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何种情况下构成时事新闻使用的侵权,是规制侵权行为的前提。明确时事新闻使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须从如下方面考量:第一,以新闻的来源作为标准进行认定,未经许可而转载“独家新闻”的行为构成侵权。因为,“独家新闻”的来源是针对唯一媒体的,如果没有经过“独家”的许可而擅自转载,无疑构成了时事新闻的侵权;第二,以涉嫌侵权的媒体及其新闻作者是否有深入的采访作为认定标准。如果涉嫌侵权的媒体及其新闻作者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后,创作出和其他媒体已经刊登的内容相似或者相同的新闻报道,则不构成侵权;第三,以被转载的新闻作品是否有独特的构思与艺术品质作为认定的标准。如果被转载的新闻作品并非“单纯的消息”,那么该新闻作品就具有独创性,比如包含富有特色的摄影作品等,此时如果转载行为未得到著作权人准许,可以认定构成侵权。 (作者为郑州大学博士研究生)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采编技巧探析 摘 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爆炸时期,时事新闻的采编,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新观念,以选取信息、与时俱进和个性化为采编要求,努力提升职业素质,力争在时代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时事新闻采编;观念;方法 时事的发生有着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无限性的特点,所以时事新闻的采编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还要做到跟踪事件的发展,追求事件的独特性。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纷乱而至的形形色色的信息给采编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要求采编人员做到辨明真伪,勇于创新。 1 时事欣慰信息的选择创新 时事新闻采编首先面临的是信息的选取,选取哪一种信息作为信息报道的内容,在成功与否上起着关键作用。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明显加快(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工作内容等与过去截然不同),铺天盖地、应接不暇的信息会让人无所适从。特别是如今网络上流行的微博、微信、博客等多种新颖信息传播介质,对纸质新闻报道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时事新闻既是国家意志的载体,又是现实中真实事件的再现,由于各种媒介的参与,会使得事情的真实性有所偏差,这就对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和脑力劳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地区爆发的类似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因采编人员考虑从哪方面入手,事件的报道顺序,报道的中心点是什么,采用哪一种报道形式等,所以最后达到的报道效果可能略有不同。时事新闻要以事件的真实性为基础,不受外界势力的影响,另外,报道的内容和目的应当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规律。 与此同时,采编工作要跟踪事件的发展,并且及时报道,使听众存有期待心理。为了使听众得到的信息更全面、真实,对于重特大事件要从多方面给予关注,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采编人员可以借助多方面信息来源渠道,如电视、各家报纸、电台广播,还有网络上的QQ群、博客、微信、论坛、UC等多种媒介,把这些信息予以加工、整理。另外,还可以运用多种媒体信息共享,对信息进行深度研究,以达到信息的连续性的目的。 2 时事新闻的采编要顺应时代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遍地开花,高等人才也层出不穷,中国的中青年人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不在少数,文化知识水平显著提高,也开阔了他们的眼界,提升了他们的思想辨别能力。中青年一代,也是当今网络应用的主要人群,网络上的新闻首先会进入他们的视野,引起中青年人群的关注,所以新闻采编人员要根据中青年人群的特点,提供其关心、感兴趣的信息。 时事新闻采编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觉悟。党中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制度改革和文化大发展的思路以后,文化在时事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同时它与时事新闻也是密不可分的。如今,经济发展压倒一切,文化只是经济发展的附属物。比如,某些地区近些年筹办的形形色色的文化节,当然这些文化节宣传了一些地方文化特色,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与文化推动作用。可是这样的文化节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过于简单,和高层次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关于这些时事新闻,实际上是根据一些地方政府的意愿,为了实现更高的经济利益,与文化品味关之甚少。还有一些新闻媒体单位就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参与。这些都是新闻采编人员应该远离的行为。 新闻采编要有教育性,也就是新闻报道要对现实的人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如何做人、要有同情心、善心。采编人员要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新闻事件,教育人人都要对社会负责,要学会判断美与丑,“ 以判断为前提,侧重某方面来报道,落实事件中的美与思想中的美的一致性。”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人都有条件担当报道者,网络上的QQ群、微博、微信等等多种信息媒体的参与,把每个人都融入到信息报道当中。网络技术的大面积普及和数字科技的多方面应用,能使传播者与听众的位置发生互换,他们之间的分界线不再明显,出现多种形式的信息提供方式。台湾艺人大S的婚礼,回绝了新闻媒体的参与,但是其宴请宾客张朝阳利用自己的微博对婚礼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且还上传了许多的照片,在网上被一时热炒,张朝阳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采编人员,他所记录的婚礼过程没有进行信息的整理,也缺乏新闻的应用性,读者读来略显零乱,但也开辟了一条新的新闻报道渠道。因此,社会急需新闻采编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努力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踊跃参与信息报道的竞争,增加新闻报道的实用性与应用性。 3 推行新闻采编的个性化发展 第一,建立个性化新闻报道的制度和实行方法。合理有效的实行方法能使工作进展顺利,适时高效,所以,报业部门要根据时事新闻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创造自己独特的运行制度和考评制度。报业部门现在仍然存在着旧的制度,大多数的晚报仍归日报管辖,管理方法和办报的宗旨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仍受党报党刊模式的影响。这样的形势下,固定的办刊思路和模式化行为占很大的比重,甚至占主要地位。所以,如果要想采编人员真正地运用个性化的方法和创新思维模式进行工作,就一定要付予他们广阔的工作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发展,也要制订相应的考评制度和方法,如和他们的绩效挂钩等,对其个性化的新闻报道要有足够的安全措施,要能包容其新闻报道的一定内容等等。 第二,时事新闻报道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新闻采编人员不但应该具有发现事件的能力与敏感性,对新闻事件的快速播报,还要具有能够预知某些事件的发生和一些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社会现象能够提前预知,如奥运会、人民代表大会、亚运会、NBA、CBA等职业篮球联赛等。大多数的新闻事件不能提前预知,但报道时间与事件的发生时间也不能相差太远。时事新闻的采编工作,既要做到对象的典型性,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不久前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现象,中国文化界几年前就已经预料到了,有的新闻媒体对此早已做好了前期工作,事件发生后,这样的新闻媒体比没有做准备工作的新闻媒体,所做的报道一定更有说服力和社会意义。所以,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对采编人员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对社会多方面现象的预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争取深入时事新闻的实践过程。时事新闻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异常敏感的话题,只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到事件的发生当中去。要想做到新闻的个性化,只有亲身来到事发现场,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事件发展情况。用2012年夏季的伦敦奥运会为例,奥运会的开幕和赛程是能够预知的,但大众关注的是每个赛事的金牌归属和奥运会金牌榜情况,这种信息是不可预知的。如果某媒体没有向奥运会派出记者,那么他所得到的信息都是其他媒介转述的,首先在时间上就落后于其他媒体,由于没有亲身体验,对事件的剖析也略显苍白,缺乏说服力,当然,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对这种情况给予弥补,如请体育界的权威人士和专业人士到场评论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吸引力,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不能取代亲临现象所带来的那种震撼感与感染力。这样的新闻报道一是没有新鲜感,二是缺乏形象性与创新,不会引发观众的追捧。所以,纸质媒体应该增加大量的人力、财力,让从事采编工作的人员深入到事发现场去,亲临其境,有力推动新闻报道的个性化发展。 时事新闻论文:探讨“时事新闻”在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摘要: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总结性的概念和结论比较枯燥,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我们时常读书、看报、听新闻广播。那么,可否把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时事新闻加以挑选和整理,并运用到高三复习阶段中来呢?本文针对这一设想展开初步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时事新闻;高三历史;复习效率 一、利用“时事新闻”进行高三历史复习的必要性 首先,要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心理。由于现在大部分选修历史的学生主要是由于理科基础不太好,尤其是数学是其弱项,然后把赌注押在了历史上。认为历史只要临考前背一背就能得到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他们殊不知,高考历史与高一时的历史科目测试相比已经面目全非,如果没有一个正确学习导向,仅抱如此想法,必吃败仗。如今高考一贯题型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由图入史、因文入图,图文联系紧密,体现了现在高考对记忆要求降低,而能力考察突出。由于历史知识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又缺乏社会体验,从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程度非常抽象,必然在心理上产生出一种距离感,这种心理特点,势必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把握。 其次,从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当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宽泛,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稍加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经常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媒体途径及时了解时事新闻结合起来,运用到历史复习课程之中,势必会产生意外的学习效果。况且时事新闻具有“内容新”、“时效强”、“事件真”、“跨度广”等优势,与时代紧密结合。与之相反,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总结性的概念和结论比较枯燥乏味,使学生难以理解记忆,也不大容易产生兴趣。如果以时事新闻辅以历史复纲,因势利导,运用到高三复习阶段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必将提高学生备考的效率。 二、时事新闻在高三历史教学中的效用 1.补充教材知识,弥补教材滞后的不足。时事新闻能够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密切结合现实,灵活巧妙,彰显平实、自然与亲和,以最大限度发挥“以史为鉴”的功能。 2.佐证历史材料。历史因其过去性导致许多史料的欠缺或证据不足。以当前的时政新闻来验证以往史事的真伪,提供相应的说服力,况且时事新闻的语言文字表达通俗易懂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3.进行情境设置的命题研究。通过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使试题依托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一方面吸取了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借助了史学新范式,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来命题;另一方面改进了以往命题套路的局限,为命题人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使命题思路游刃有余。 4.服务于高考复习热点。联系时政热点,提炼把握分析,以史入今,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时政热点和历史知识点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 5.推动课外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复习,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三、如何利用时事新闻进行高三历史教学 1.补充式。例如,复习历史必修一中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问题时。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制度建设和中华文明的延续产生了重要影响。分封制和宗法制必然成为高频考点。但作为早期政治史,学生必然不容易理解。那我们可以用时事新闻来解释“中共中央总书记2009年5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让学生理解宗法制的基础是血缘关系。而且可以用来考察当今社会一些习俗: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这正是宗法制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远影响。但也导致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有些背离。让学生意识到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性,艰难性。这可以联系到必修一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等等。让学生掌握对时事的理解和延伸,这正是现在高考要求学生所达到的能力。 2.对照式。对照式就是在讲述世界当代史的一些难点问题时,对照中外正在发生的类似事件进行对比式讲解,从而起到加深理解教材的作用。例如,关于货币的贬值问题。教材叙述1973年,由于美国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引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类似的美元贬值,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也讲到过,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刺激出口,因为货币贬值,使得出口货物相对便宜。这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学中的问题,学生不大好理解。这可以同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承诺人民币不贬值结合在一起进行对照讲述。我国政府在亚洲一些主要国家相继宣布货币贬值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多次重申人民币不贬值,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虽然中国的出口受到困难,但为亚洲摆脱金融危机、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作出了最重大的贡献,中国此举受到了世界舆论的一致赞扬。当然,人民币不贬值,中央是经过通盘考虑的,也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通过这样的对照讲解,并不是要学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货币贬值问题,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认识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释疑式。释疑式就是利用时事新闻讲清一些疑难概念,让学生了解其全面发展过程,并辅之典型事例,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例如,讲到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问题时。“滞胀”是一个不易理解的概念,可用目前日本的经济态势来加以说明。据载,90年代初以来,受泡沫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状态,1992年至1996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仅略高于1%,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出现0.7%的负增长率,1998年的衰退更要严重。目前日本经济的缓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就是“滞胀”的典型。 时事新闻论文:活用时事新闻 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时事新闻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普遍关注的问题等特点,为大多数学生所关注。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合理、灵活地运用时事新闻,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下面结合课堂实例从课堂导入、教学设计、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四个方面来谈谈时事新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时事新闻;课堂效率;拓展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贝克尔曾说:“只有借助现实,我们才能理解过去;只有借助过去,我们才能充分理解现实。现实和历史是相互对应的两扇窗户,关闭了其中任何一扇窗户,彼此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时事新闻与历史史实进行精心整合,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堂探究,融会贯通地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能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 命感,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活用时事巧导入——磨刀不误砍柴工 上课伊始,学生从课间的喧闹过渡到紧张的学习状态,需要有一个调节的过程。教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所学知识的兴趣,及时有效地导入新课?这为广大历史教师所重视。历史教师如果能及时挖掘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新闻素材并将其用于导入新课,这必然引起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并为课堂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学习选修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时运用了题目为《日本最高法院裁定中国劳工对日索赔败诉》《日本决定为每名韩国二战劳工赔99元引抗议》两则新闻,同时又引入一段对比性新闻链接:“德国赔偿二战劳工共支付43.7亿欧元”来调动学生对本课的兴趣。并针对以上新闻设置如下问题: ①德、日两国对待二战劳工的态度有何不同?②为什么两国对二战劳工的赔偿数额有很大的差别?③这反映出两国对战争及战争责任的态度有何不同?由于这段新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索,自然而然地就将话题引到了战后对法西斯的处理以及“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的不同。一方面激发了学生想要知道这段历史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一些时事新闻的篇幅虽小,但也不能忽视其作用,只要教师稍微用心就可利用到课堂上。如每年的7月7日、9月18日等纪念日,5月1日、10月1日重大节日等,教师如果及时、合理地运用相关新闻导入,既能让学生“不忘国耻”,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又能让学生明白原来历史和现实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然而,教师在运用时事新闻导入新课时,不能舍本逐末,不能为了迎合所用的案例或时事而部分曲解课本知识,时事一定要能 很好地和历史知识相联系,否则不如不用。同时,教师所选择的导入性新闻素材最好是具有典型性或者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要不然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成为课堂的另一个难点。 二、活用热点巧设计——— 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谓“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它既有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有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如近期的两会、中美关系的发展(美国对台军售、美国总统奥巴马白宫接见达赖)及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等。历史教师充分利用高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烈的心理特点,联系社会热点、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能拉近时空距离,进一步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有助于加深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进行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及外交成就等知识性的东西较多,如果按传统的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则课堂枯燥且效率低下。笔者联想起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温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学生对此兴趣浓厚。因而在教学中采用了“外交部长答中外记者问”的形式设计了其中的一个环节:假设老师为“外交部长”,学生中一部分为“记者”,另外一部分为“外交部发言人”。有“记者”身份的同学可以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提出一系列问题,由“外交部发言人”身份的同学进行回答,若有困难的问题或者回答不完整的问题再请“外交部长”作答。学生对这种身份的转换饶有兴致,课堂中提出了许多教材内外的问题,不仅培养了提问能力和解答能力,而且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兴趣盎然。这种方式在选修4《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一课的教学中同样得以运用。 但是,因为高考对热点的考查角度也不是直接的、显性的,历史教师所选择这种联系社会现实问题,不能像政治课那样以理论观点说明解释社会现实问题,而是从历史课的内容出发结合史实来进行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应该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健康、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热点问题。 三、活用新闻巧拓展——柳暗花明又一村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抽象简略,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且高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阶段,知识需求不仅仅满足于教材上有限的内容,也不仅仅满足于“知其然”。如果教师在历史课堂中照本宣科,只是传授教材内容,那么历史课就谈不上栩栩如生。而且可以说学习历史是“小知识,大智慧”,如果我们用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考查今天的社会,对于各种现象的理解就容易得多,反过来,用今天的新闻也可以印证学过的历史知识。 笔者曾把《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强烈反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无 视中方反对会见达赖》两篇新闻报道用在了必修1《外交关系的突破》一课“中美关系解冻”一目的教学中。台湾问题、西藏问题和中美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史和现实中的热点,学生普遍对此有深厚的兴趣。中美关系一直是中国非常重视的外交关系,但是中国的国家主权不允许受到侵犯,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始终坚持的最重要 的原则。当两者冲突时,中美关系将何去何从?通过拓展,学生既了解了中美关系的始末由来,又理解了国家力量和国家利益是决定 一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这一难点。 此外,由于历史课内任务紧张,教师延伸课堂内容,适当地结合时事热点布置作业,让学生们在看新闻时完成作业,既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例如,在选修4《联合国的建立和作用》这一课,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全球性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恐怖主义威胁、朝鲜核问题、索马里海盗等诸多挑战。面对这些威胁,你认为联合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请写出你的看法。要求:(1)上网查找这些问题的来龙去脉,增长自己的见识。(2)如果你查找到了联合国在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方面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你也可 以把这些措施写进你的作业中。 四、活用时事巧收尾——余音绕梁韵犹存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事实上,教学也是如此。巧妙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比如说,台湾问题是学生所熟悉和关注的问题,但是要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仅靠历史教师空洞的说教是难以达到的。在进行必修1《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实践》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2010年3月14日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中的一段话进行小结:“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教师无须多言,一切感情已尽在其中。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时事新闻的一些实践与体会。实践证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一些时政新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沟通,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觉悟,更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目标。”总之,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时刻关注和收集国内外的新闻热点、重点,充分利用好时事新闻这一重要资源,将最新新闻背景材料及时、恰当、有效地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让历史课不再枯燥,让“历史”焕发生机! 时事新闻论文:报纸时事新闻如何做出“独家菜” 很多时事新闻编辑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新闻资源,国内国际新闻很难做到“独家”。不过,有进取心的报纸都在“独家新闻”上力拼。除了使出浑身解数,争取本地新闻的“独家”外,时事新闻在挖掘“与众不同”上也展开了有益的探索。笔者归纳了一下,面对相同的“食材”,时事新闻大致有以下八种烹出“独家菜”之法。 川 菜 虽菜色各异,但都离不开麻辣。对于时事新闻,就是无论做的是国内新闻还是国际新闻,虽然都是“别人家的事”,但要想方设法与“我”联系起来。每个地方的“本地”都有特殊之处,这就构成了“独家”。时事新闻编辑要尽力找出“联系”,与本地或本国元素搭上界。具体方法有地理接近、心理接近、情感接近和利益接近。 比如:2011年11月29日《法制晚报》国际版有一条《人均GDP超日 咱至少需28年》,其新闻源头就是日本内阁府在11月26日公布,2010年日本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2983美元。按说这只是一条常规的国际短讯,但是《法制晚报》记者通过统计中日两国历史经济数据,用专家解读的办法得出了“预计2040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日本”的结论。这就是典型的加入“我”的麻辣法,使得一条人人有的新闻变成了独家新闻。 “中外结合”是把国际新闻做成独家新闻的一大法则。对国内新闻而言,就是外地发生的事,应尽可能地与报纸发行地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联系。比如,某地查出了假药、有毒化妆品等,记者立刻要进行联想,跑跑市场看看本地是否也出现了这些问题。这种有了“我”的内容的稿子,就不同于全国的“通稿”了。而人们对与自己接近的事会更为关心,新闻价值同时也得到了增强。 火 锅 报纸与读者互动起来,营造火热气氛,吸引读者的关注,就像涮火锅一样,吃的是一种热闹,也聚合多种口味。随着网络和微博的兴起,报纸与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近,报网联动越来越频繁。对新闻事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报纸提供发言平台,对“声音”择取角度不同,可以形成与其他报纸不一样的特色。《福州晚报》有“国内点击”版,对国内社会新闻,配上网友的点评,就是一种“小火锅”了,将各种观点都杂烩其中,拓展了新闻的深度。 自助餐 主要是针对国际新闻,自力更生,直接动手编译。正如吃自助餐,自己去取想吃的,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提供。 时事编辑一般是“二道贩子”,尽管拿来的菜做法不同,但说到底大家的原料都差不多。直接从外报编译稿件,就不同了,可以拿到与别人不同的原料。这种办法要求报社有极强的新闻翻译人才。 比如,《法制晚报》记者2012年1月10日根据美国媒体编译了《内外各有一屏幕 英特尔推“超级本”》,2012年2月26日从印度《经济时报》编译了《2022年 苹果市值将破$3万亿》等。 当然,直接派记者赶往事发地,是最大的自力更生,可以抢得第一手材料,也能根据本报制定的报道计划采写稿件、配发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照片,也就避免了与同城其他媒体雷同。但对国内国际新闻来说,这种报道方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实力、新闻纪律等。 茄 鲞 整合、策划、运用独家解读,深度开发,使得报道改头换面。就像《红楼梦》里面的茄鲞,相同的原料,加进不同的调料,就成为一道特别的菜。在时事新闻里,新闻源头在整个策划里也不再是主要的了。 《法制晚报》2011年12月20日国内版有一条新闻《“限”字当头 明年房价还得降》。新闻源是当日下午,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在国家图书馆文会堂“2011互联网十大热词、年度汉字会”,“限”字入选2011年年度汉字。记者没有将它处理成常规性的短讯,而是通过梳理2011年限号、限流、限娱、限广、限车、限行、限购等新闻,并采访专家,把百姓关心的房价问题再做进一步的预测,使得这条回顾性的消息有了深一层的新闻点。 沙 拉 有意识地组合稿件,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添新闻价值。《福州晚报》2010年3月29日国际版做了一个“废弃的瓶子大有用处”版面,将“塑料瓶建船”、“瓶子建屋”等与瓶子有关的图片新闻组合起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另外,有些媒体还会编发国际国内的零点新闻。在截稿的前几分钟即零点左右,编发一组短小精悍的最新新闻稿件。这种新闻大多数媒体都没有,打“时间差”的做法就能做到“你无我有”。 拔丝水果 将新闻与评论相结合。就像在水果上浇上热热的糖浆,使得水果既好吃又发出不一样的亮光,而且很好消化。 网络上国际国内新闻铺天盖地,而国际国内形势又错综复杂,一般网民并不是专家,这就要求编辑在提供新闻事件最新报道的同时,也要提供详尽的解读和鲜明的观点,从而起到释疑解惑、引领思考的作用。 比如《法制晚报》2012年1月16日有一篇新闻《网瘾致脑残?中国研究引热议》,里面有“观点争锋”,英美专家对上网成瘾是否属精神疾病存争议;也有“马上就访”,采访了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对 “网瘾”在我国的现状和列为精神疾病的标准都做了访谈。一条小新闻就热热闹闹地成了一个话题。 霸王餐 霸王餐,一般指吃了不给钱的餐。这里取其霸气,只准他吃,不给别人吃。时事新闻要做“独家”,有些靠的就是买断和预约稿子,用财大气粗的办法,杜绝雷同。 目前,一般是采用买断新华社和权威媒体时事新闻稿件使用权的方法,或向他们预约稿件。在一座城市里常常会有多家综合类平面媒体,其中一家可与新华社等国内的大通讯社、权威媒体签订协议,买断特稿,在这一城市里,决不允许第二家媒体刊登。这类特稿往往是对某一重大事件的深层次剖析,如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新闻背景、发展预测等,稿件的分量较重,发稿的速度极快,有很强的可读性,因此能迅速抓住读者的眼球。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部的负责人曾说,他们追求的一个原则是:“在新闻里看到人。”他们有时也从新华社通稿或者其他媒体的稿件发现新闻线索,然后再约请新华社记者采写“能看到人的新闻”。 配 菜 对时事新闻配发图表和漫画,就像在主菜的周围放上一些赏心悦目的花叶。 配发图表一般是针对某些硬新闻,内容比较专业,对此类新闻可将其中的主要数据等制成图表,读者就能一目了然。 配发漫画则一般是针对读者喜闻乐见的软性新闻。美编根据内容采用抽象、夸张等手法,配发鲜活生动的漫画。即使各家媒体都采用了这篇稿件,这种做法也可以胜人一筹。《大连日报》在国际、国内新闻版面开辟了《幽默时事》栏目,将一些重大的国际时事报道形象化、幽默化,通过漫画、诗歌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活跃版面,吸引读者。 配菜当然不拘于图表和漫画,只要开动脑筋,还可以想出很多新菜相配。 (作者单位:福州晚报)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在《日语读解》教学中的实践与作用 摘要:《日语读解》课程,主要是以能阅读会翻译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门课程。为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的实用价值,本文通过编辑放送“时事新闻”,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了快速阅读与翻译的学习过程。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学的方式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可实施性。 关键词:时事新闻;阅读能力;翻译技巧;实践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只有完全掌握了这五项基本技能,才可以称得上学会了一门语言。如何使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学会这五项基本技能,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课题。而大学里的日语教学更有别于英语教学,即使被日语专业录取的学生,其99%都是零起点。因此,三年制的高职院校要培养出能通过《日语能力测试2级》的毕业生,就需要精心设置每一门课程及每一项教学内容,更要钻研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不断改进。本文试述的是在《日语读解》课程的教学中,将时事新闻作为辅助内容,应用与课堂教学中所取得的实践结果,证明该教学方法现实感强,把握了学生的实践心理,学有所用,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可借鉴、可实践的价值。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 《日语读解》是我学院为日语专业学生在二年级的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读”即为阅读能力,“解”意为翻译水平。该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阅读日语文章,引导学生如何理解日本式的思维及惯用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边读边译的阅读能力。通过讲授翻译技巧,使学生能遵循原文,有根有据的将文章译为通顺易懂、符合中文表达规律的译文。为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材选择上,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以及当今的就业趋势,采用了由我院多名日语教师参编的以“商务日语”为主题的阅读教材。该书是2011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日语类课程规划教材。意在将内容最新、时代感最强的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方法上,首先注重辅导“读”的方式方法,不仅自己要会读,还要能听懂他人的读。要追求语音、语调、表情上与文章内容相符,以综合五项基本技能中的听、说、读的能力。其次在教授“解”的过程中,要及时提示文中的语法表现和惯用型,讲解如何看懂长句中所包含的短句之间的关系,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文章译为“日式中文”,即日语是“谓语置后,宾语提前”的语法表现。通过课后的习题演练,使学生在“解”的过程中,又锻炼了五项基本技能中译和写的能力。 二、编入时事新闻的教学实践 尽管所选教材传达的是最富有时代感的最新信息,其中有日本新兴企业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日本年轻人的择业思维与方式;日本工薪族的工作态度与人生追求;跨国企业解决商业纠纷的方式方法等诸多内容。但与时事报道相比,依旧有逊色之感。因此,我萌发了编入时事新闻内容做辅助教材的想法并迅速付诸于实践中。 例如,我在本学期编辑的第一篇时事新闻即是2011年9月3日报道的题为「18歳未満脳死、臓器提供へ原文:日本臓器移植ネットワークは、頭部外傷で関東甲信越地方の病院に入院していた15歳以上18歳未満の男性が、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き脳死と判定されたと発表した。虐待を受けていなかったことも病院の虐待防止委員会が確認しており、臓器提供される。本人による書面での意思表示はなく、家族が承諾した。5日、改正臓器移植法に基づいて、18歳未満で2例目の脳死と判定された男性からの臓器について、7病院で行われていた移植手術が、すべて終了した。译文为:“未满18岁的脑死患者,步入脏器提供者行列”。日本人体器官移植联合组织于9月3日发表了因脑外伤,在关东甲信越地方医院入院治疗的15岁以上未满18岁的男性,依照“脏器移植修改法案”,判定为脑死。经医院的防止虐待委员会的确认,生前未曾受过虐待,可作为人体器官移植提供者。其本人虽没有书面申请,家属承诺了提供意愿。5日,依照脏器移植修改法案,作为第二例被判定为脑死的未满18岁男性的人体器官,在7所病院进行的移植手术全部结束了。在讲解这篇新闻报道时,首先解释了何为“脑死”以及日本的旧“脏器移植法案”的内涵,其中制定“不许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做脑死判定,因此也不能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提供者”,因此就明白了作为新移植法后第二例未成年器官提供者的新闻价值。接下来从学习单词的角度,掌握“脑外伤、器官移植、虐待”等词汇,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讲解了“……に基づき”、“……について”、“……行われていた”等语法表现。在《日语读解》的教学过程中,每次都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多媒体放送编辑的最新的时事新闻报道,所选内容多侧重日本的政经新闻,社会时事以及反映日本社会的“少子高龄化”和各种犯罪等社会问题。并且为方便学生阅读,对生疏单词都一一标注读音,需要掌握的语法,都用醒目的颜色标记,有益于记忆与理解。 三、总结实践结果 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在《日语泛读》、《日语读解》、《日语听说》等课程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选择性地编辑难易度不同的时事新闻作为辅助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通过口头调查的结果与学生的课堂表现表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闻内容就是昨天甚至是今天发生的事件,感受到了它的“呼吸性”。在2011年10月的课堂上,还编辑了发生在广东佛山市,2岁女孩“悦悦”前后被两辆汽车碾压,司机逃逸导致女孩致死的报道。熟知中文内容的学生更想知道相应的日语报道,实用价值感很强,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科书可以回家后慢慢看,而时事报道只限于10分钟左右,即要求快速阅读又要求快速理解、翻译,因此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全力跟上教学进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查看原文的新闻报道、关心社会时事、扩展视野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所掌握的词汇量少,不能十分理解新闻内容的情况也常有发生。另外,新闻报道打乱了知识链接的顺序,有时不能准确把握语法知识。 教师在教学方面,增加新闻时事的内容,不仅增加了教师备课的难度和工作量,对教案也有了时限性,有时为追求新闻的时事性,一直追踪后续报道到上课前的10分钟。但是,只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就证明该教学方法是有实践价值的。 时事新闻论文:浅谈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 摘要:本文针对近年来有关时事新闻作品侵权的纠纷大量涌现的现状,分析了时事新闻作品缺乏著作权保护的主要原因,建议其应当纳入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必要性,并从保障权利人的角度出发提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 关键词:原因;正当性;制度构建 随着我国传媒业发展的大众化、市场化,信息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传播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报道每天所发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广大受众所关注。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无论是传统的平面媒体,还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非常重视时事新闻;另一方面,新闻业界之间的侵权问题却频频发生。其原因虽然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著作权法》规定的“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保护”。这不仅纵容了实践中的侵权,更为严重的是使司法审判遭遇尴尬。 一、时事新闻缺乏著作权保护的原因 我国2001年颁布的《著作权法》第5条第二项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将时事新闻排除在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时事新闻的本质是反映事实。时事新闻的根本属性是真实性,构成新闻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客观事实,而事实是不能创造的,因此时事新闻只是忠实地反映了客观情况,不具有创造性,因此,时事新闻不属于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即作品。 其次,时事新闻的表达性形式是唯一的。有学者认为时事新闻使用简单的文字将某一事实作为信息反映出来,符合“唯一表达”标准,其他媒体表达同一新闻事实时,也只能以同样方式表达。[1] 再次,时事新闻的功能在于传播。因为时事新闻的内容涉及公民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与人民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其功能要求广泛且迅速的传播,不应当予以控制,所以法律不给予其著作权保护。[2] 二、设立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在现实中,对时事新闻给予著作权保护是必要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不能够有效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助长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消极作用,有损新闻职业道德。《国际新闻道德信条》第2条第2款规定:“任何中伤、诬蔑、诽谤和缺乏根据的指控,都是严重的职业罪恶;抄袭剽窃的行为亦然。”与此相应,《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6条第2款规定:“尊重同行和其他作者的著作权,反对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据此,无论时事新闻是否为原创性作品,但作为一种劳动成果,无疑应当受到保护。 第二,随着传媒的产业化,新闻的商品性日益显现。由于时事新闻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具有时效性特征,因此时事新闻,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独家新闻,成为媒体赖以确立其行业地位、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信誉的重要资本。时事新闻应该让更多的人知晓,但时事新闻采编人员的原创性劳动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3] 第三,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公民有权要求公开信息;二是对于已经公开的信息有获取的方便和自由。著作权的保护和信息的传播,与公众的知情权不是绝对矛盾的:保护时事新闻记者的权利并不是忽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是保护促进创作繁荣。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2002年10月12日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第16条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著作权法第五条第二项规定的时事新闻,传播报道他人采编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这一规定对于时事新闻给予了更多保护。也就是说,即使时事新闻仅仅以“单纯事实消息”的形式存在,在转用时也必须保护权利人的人身权利。这就否定了前述认为时事新闻不具有创造性、是唯一表达形式从而不应当被保护的结论。 三、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制度构建 从保障权利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否向时事新闻人支付报酬,但必须在转用时注明该信息的来源,从而确保权利人的信誉。此外,还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修正有关时事新闻的法律规定。 第一,删除《著作权法》中“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规定。 综合上述分析,《著作权法》第22条第3、第4项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已经从法律层面摒弃了《著作权法》第5条的规定,亦即对时事新闻予以保护。类似的情况在其他国家的法律上有例可循:根据英国1892年Walter 诉Steinkopff一案的判决,只要新闻被记录在实物作品上就认为具有版权。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解读这一规则,就是说只要新闻被某种载体承载并表现出来,即应当受到保护。《意大利版权法》第101条规定:“在注明出处和不违背新闻业公正惯例的前提下,可以复制新闻报道。但下列行为视为非法:在实际公报16小时内,或在通讯社授权的报刊发行前,转载或广播通讯社的新闻公报。” 由此可见,无论从我国现行的法律还是国外的相关规定,都应当删除“时事新闻不受法律保护”的规定,以排除相应引发的一切法律障碍。 第二,对时事新闻实施优先权保护。 时事新闻的目的在于传播,使得广大公众对相关信息内容尽快知晓,因此,在承认时事新闻享有著作权的的同时,应当鼓励其他媒体、使用时事新闻;另一方面,时事新闻的核心价值在于时效性,转载新闻必须在实际公布的一定时限以后,其他媒体才能够使用,这样才能够保护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创作积极性,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及时的新闻报道,满足社会需要。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一般作品的保护长达数十年,而作品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性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如此长期的保护对于时事新闻来说,作用并不明显,甚至会妨碍时事新闻的正常传播。因此,只需要给予时事新闻权利人以数小时的优先权,在这段时间内,权利人以外的主体不得转用该时事新闻,时间限制以后,在注明权利人的前提下,可以转用此信息。比如美国对时事新闻给予知识产权保护,针对其时效性强的特点,只给予20小时的时间优先权保护;而前述意大利的版权法给予权利人以16小时的优先权。 第三,严格规定新闻报道中的合理使用的条件。 为了保证时事新闻时效性的发挥,从普遍适用的角度来说,一事一议的方式并不符合时事新闻的特殊要求,因此,不妨采用“一揽子协议”的方式,即以一定时间段的时事新闻作为合同标的,一次性签署协议。比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我国《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第11条规定:“综合性非新闻单位网站从事登载中央新闻单位、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的新闻的业务,应当同上述有关新闻单位签订协议,并将协议副本报主办单位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备案。”这种方式既能够保障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能够通过前期签署协议的方式避免由于谈判、签约对时事新闻时效性的延误,有效发挥时事新闻的作用,并且协议内容也具有灵活性,双方可以根据意愿协商具体条款,比如是否支付转用报酬等等。 时事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保证其质量,首先要保障时事新闻权利人的基本权益。对时事新闻给予著作权保护无论从法理上还是实践中都是必须且可行的,相信这一制度的完善能够为我国时事新闻乃至新闻业、文化业的有序发展增添盎然生机。 作者单位:科技潮杂志社 时事新闻论文:传媒产业化催生时事新闻著作权 [摘要]绝大部分时事新闻报道体现着记者、编辑的心力与智慧,能满足我国著作权法上作品的构成要件,应当享有著作权。给时事新闻作品著作权保护有利于我国传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符合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文章提出了有效传播营销期理论和具体保护运作模式。 [关键词]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传媒产业;新闻线索有偿 一、时事新闻著作权问题的思考 时事新闻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目前在我国法学界是通说。但新闻界每年都有新闻作品年度大评奖,时事新闻就是一类主要的作品之一。在法律实务部门的实践中,关于时事新闻品类归属的界定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并不统一,相互矛盾的判例屡见不鲜,急需一个科学公正、相对稳定的标准。基于时事新闻不是作品、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媒体之间相互使用对方新闻稿大面积处于无序化:有的直接冠以“本报讯”、“本台消息”,署名为“宗合”等;有的从各家媒体的同一题材报道中分别“载取”标题、导语、主体事实和新闻背景;不同质媒体直接把对方的文字转换于配音、播音;文字媒体把对方的图像播音直接转为文字稿或新闻照片,各种手段或直接或稍作遮掩不一而足。 各媒体相互抄袭使得一些根本没有什么采编力量的“空壳媒体”一样能存在,且靠抄袭减少了外采新闻的费用,节约成本。如果其增强发行的力量和速度,在竞争中不排除会占优势,甚至包括新闻的时效,使得公众分不清究竟谁是真正的独家采访报道者。另外,千报一面,新闻无差别的雷同信息浪费公众时间,增加公众选择需求信息的难度,徒增公众对媒介的厌烦。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如一方直接通过网络进入对方编排系统,调用对方正待出版的新闻稿件,或在网上拦截对方记者从一线发回本部的新闻消息等这样一些恶性竞争的手段,按著作权法都可以理解为正当行为,因为时事新闻没有著作权。这显然违背了法律公平正义原旨。新闻竞争的加剧迫切要求对著作权的有关时事新闻的规定及传统权威理解进行反思。 在国际上,人们认为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保护被认为是国际惯例,其直接法律渊源就是《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第二条第八款本公约的保护不适用日常新闻或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该规定不好理解的是“日常新闻”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还有后半句“纯属报刊消息性质的社会新闻”。各国虽加入伯尔尼公约,但理解却不一致,法律规定也不一致。我国理解概括为时事新闻,解释为单纯的事实消息。美国版权法系可谓洋洋大观,但通篇没有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的规定条款。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七条第八款规定“为了促进科学与实用技术的进步,国会有权赋予作者对其各自的文字作品和发明享有一定期限的专有权”。新闻就是典型的文字作品,所以在美国,一般对于新闻或新闻事实,如要转载和传播,即使这些新闻消息的传播是国家鼓励的,是对人民有益的,除非双方有协议,否则必须给原始获得新闻者20小时的优先传播权。一定时间的优先权可以给利益的原始获得者相当的经济利益,专利、著作权制度都是保持一定时间的独占优势,这与新闻的一定时间优先权性质是同质的,只不过具体时间存在差异而已。据此,我们可分析时事新闻在美国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在英国知识产权法系中,《版权法》第三条规定“文学作品系指除戏剧或音乐以外的任何书面、口述或演唱作品、其中不包括……”通篇也找不到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规定。英国是判例法体系国家,在Walter诉Steinkopff(1892年)案中,法官得出:“新闻之上不存在版权,除非主旨被记录在实物作品上。”可见在英国只要新闻事实通过有形载体表达出来就有独创性,受保护。作者基于原始的素材,只要提供了新的劳动、技术和精力就是一件原创性的作品。因此版权保护在英国可涉及电话号码、广播、节目表(例如:1984年BBCand ITP诉Time out案)。法国《著作权法》典相当成熟,堪称大陆法系著作权法的典范,在其中也找不到“时事新闻”或“新闻消息”不受著作权保护的相关条款。该法典Lll2-4条规定智力创作的标题具有创作性的同作品本身一样受保护。 二、催生时事新闻著作权理论生成的背景 (一)形势政策因素。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将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大势已见端倪:政治家办报,企业家经营,市场化运作,公司法保障。其实马克思针对新闻传媒之一的报业曾指出,报纸是作为舆论纸币流通的,这揭示了报业的文化属性,但同时他也指出,报刊是一个有收入的文字事业,这又揭示报业的经济属性。可见新闻传媒是能充分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特殊产业。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单位已经“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走向市场了。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传媒业的竞争全面升级,已进入比拼内力时代,媒体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上下苦功。在近年电视业享誉全国的湖南,“频道之间、栏目之间、制片人和主持人之间,竞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经过了比设备、比技术、比财力、比覆盖面、比收视率的过程后,当物质手段的竞争已经不相上下的时候,比到最后比观念”。竞争如斯,然而媒体的主打产品新闻消息的权益归属却并不清晰,流转就自然无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产业的有效竞争必然会受到影响。“以道德为支撑,以产权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没有充分有效的竞争,“优者不胜,劣者不汰”,竞争的效益、目标就难以实现,资源就得不到优化配置。 (二)新闻采编的现实因素。虽然记者享有采访权是国际新闻惯例,但仅是一种权利而不是权力,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消息来源有偿的现象已非罕见。如当名人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成为一种求大于供的稀缺资源之后,他们(包括经纪人)自然而言想到用金钱法则来筛选要求采访的记者。这种情形在欧美等地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把其称为“支票簿新闻”。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采访过程中,金钱同样是打通采访渠道的制胜武器。如采访美国攻打阿富汗、伊拉克,巴以冲突等就得为采访支付“采访费”,采什么新闻、拍什么场面的镜头都明标价码。时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各家媒体广泛使用“提供新闻线索有奖”、“新闻线人”等形式。新闻竞争形势的发展确实在打破媒体无偿地使用信息来源的习惯沿袭。另外,记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新闻信息,如果同期被竞争对手媒体无偿使用,对记者及其供职的媒体来说都是不公平的,有违知识产权伦理。据此,时事新闻至少是一种劳动成果,是劳动成果就有产权,时事新闻作为一种智力产 品,只要具备作品的独创性、有形可复制性,当然得享有著作权,不享有著作权的,至少也应享有新闻信息产权。 三、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的分析与模式构建 我国目前关于时事新闻不适用著作权的理论,立论依据都经不起推敲,且又不适应新闻媒体产业竞争发展的需要,应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媒体产业化发展的深入而淘汰。笔者认为时事新闻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不受保护的是新闻事实本身.或说构成新闻事实的五要素。新闻品种中的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国家的新闻公报(公告新闻)可能例外。这种例外的条件是指对简讯、一句话新闻来说,作者如果接近该信息无需付出任何智力活动和业务知识技巧即可获得,并且表达出来(完成写作)的形式也体现不出任何智力成分、业务技巧,即视为等同新闻要素的本源性记载,不能为新闻作品,不享有著作权。这种等同新闻要素本源性记载构成唯一表达,内容本来是单一信息,没有进行取舍、结构编排的创作空间,或只有唯一的语言形式,不可能用其他的表达方法和其他的语句加以表达。 需要补充的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可能不予保护不是因为它们篇幅短少,事实上很多佳作短得让人叫绝,如法国作家将书稿《悲惨世界》投出后见久无音讯,就写信催问,信的内容仅为一个“?”号,出版商的回信是一个“!”号。不久,这部巨著问世于众。这两封信,均堪称是最短的作品。还有诗人桑某的七个字的作品《船》“离开水/你能航行?”由于其内涵深刻言简意赅也曾被视为佳作。所以笔者对上述几类新闻体裁没有简单地一概视为非新闻作品。新闻实务中,媒体往往采编一定数量的简讯或一句话新闻编辑在一起,组成新闻集纳,即使单条都不享有著作权,但集合后的整体体现了编辑的智力选择和思想成分,应享有著作权保护。两条简讯往往由于其内容上有某种关联,排到一起常产生妙趣和单条信息内容不包涵的增值效果。“公告性新闻”包括新闻公报、公告新闻、文件全文及摘要。这三种公告性新闻虽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但笔者认为不受著作权保护。首先由于其具有官方文件性质;其次由于其传播有不得擅自更改的特别要求,其产生也非新闻记者的独创作品,由一家首先刊发的媒体享有著作权没有依据。按法理,国家是著作权主体,但国家希望这类作品尽快让人们周知,可理解为国家放弃著作权。所以把这类作品视为公有,而不是这类作品没有独创性。相反,这类作品虽用的是应用语体,但往往具有相当高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包含相当高的智力创作成分。近几年来,新华社在播发国家政策法规等“公告式新闻”的同时,往往配合播发记者自采的新闻背景和政策解读,虽常常是交待客观事实,但属于一种解释性的深度报道,凝聚记者较高的智慧,记者应享有著作权。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的新闻,是基于文字基础上的播音或配音加画面,播音、配音和摄像都是一种专业技术工作,不可置疑其是一种智力创作成果。因此,直接录制播发电台、电视台的新闻侵犯著作权。如果把播音、配音转换为文字稿则按上面阐述报纸新闻作品的要求判断是否侵权,即看是否仅利用等同新闻要素的本源性事实,是则未侵权,否则侵权。 时事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由于其具有职务作品和时效性的特点,其保护应有别于普通作品。笔者把报纸的出版时间与次日报纸出版时间之间称为“有效传播营销期”(电台、电视台为新闻首播至重播间时段)。这段时间是报纸有效零售时间,到次日新报纸一面市,便成废纸。新闻媒体转载别人媒体原载的时事新闻,如在同一有效传播营销期内面市,除注明出处、作者姓名,支付作者稿酬外,还应根据自己的发行量、收视率和点击率给予对方媒体合理的补偿。如在原载媒体的有效传播营销期后面世的,则仅注明出处、作者名,给作者支付稿酬即可,因为这种有效传播营销期后的转载对原载媒体有效传播没有什么影响了。时事新闻作品受著作权保护并不排除其他媒体对已报道(发表)的新闻中的新闻五要素的使用,如可以根据一篇新闻消息作品的五要素编发为一条简讯。法律确认时事新闻有著作权后,各级新闻记者协会可以成为新闻作品集体管理组织,行使新闻作品的著作权报酬费用结算中心的功能,并行使新闻抄袭、剽窃的技术鉴定工作。 时事新闻论文:时事新闻的贴近路径 纸质媒体一般都开设有国际、国内、文娱和体育等时事版面。稿件来源主要是新华社的时事新闻。众所周知,时事新闻基本与媒体所在地没有“血肉”联系。缺乏贴近性,再加上新闻来源单一,时事编辑又常常照抄照搬,导致各媒体时事新闻同质化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媒体个性,降低了媒体吸引力。那么,媒体时事报道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显示出贴近性呢? 一、从时间上贴近。在动态中捕捉最新消息 对纸质媒体而言。“昨日新闻”是时效性较强的新闻。而“今日新闻”是时效性最强的新闻。新闻报道在时间上的贴近性,能使读者产生审美上的新鲜感。这就要求媒体密切追踪不断变动的时事,特别是对于重大时事、突发新闻和体育比赛等,要在不影响报纸出版时间的前提下,尽量推迟截稿时间,在动态中捕捉最新变化,在变化中捕捉最新结果,从而让读者更接近事实、更了解真相。 二、从地域上贴近,在空间上捕捉最近距离 但凡媒体,都十分注重从广度、深度和密度上挖掘本埠新闻,因为本埠新闻就发生在读者身边,在地域上、空间上具有贴近性,容易触发读者的兴奋点和阅读欲望,让读者产生归属感。国际、国内新闻虽然在内容上距离地方读者比较遥远,但媒体可以利用地域上的关联性,把国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国内,把国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省内,把省内新闻的着眼点放在市内,通过“跨越空间”的二次加工,从地域上拉近和读者的心理距离,从内容上博得读者的心理认同,增强时事新闻的贴近性。 2009年9月11日,三峡晚报报道美国两架飞机相撞的新闻时,把视点从国际转移到国内,标题拟为《美两飞机相撞,一中国人死亡》,将国际新闻做成了“国内新闻”,吸引了中国人的眼球;2009年10月25日,楚天都市报报道第11届全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时,把目光从全运会赛场聚焦到湖北,专题报道湖北奥运冠军总成绩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将国内体育盛事做成了“湖北新闻”,吸引了湖北人的眼球;2008年,荆门晚报报道北京奥运会,浓墨重彩地让时事新闻本埠化:4月,征集“见证奥运会”特约记者。将北京赛场风云传真到荆门;5月,启动“记者直击奥运场馆”活动,摄影记者每天从北京发回报道;6月,火炬在临近荆门的宜昌市传递,记者全程追踪;8月8日奥运会开幕,组织“万名读者签名祝贺奥运会开幕”活动;盛会期间,还推出“祝福奥运短信征集”“我看我评”“奥运金牌数竞猜”等栏目,突出新闻的互动性,把万里赛场从北京拉近到荆门,凸显了地域上的贴近性。 三、从人物上贴近。在情感中捕捉最佳触点 时事新闻只有时间和地域上的贴近性,还远远不够。因为,时间上的贴近性是贴近之“表”,地域上的贴近性是贴近之“里”,而人物上的贴近性才是贴近之“核”。地方媒体只有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才能抓住读者的心,勾住读者的魂,撩拨读者的情,激发读者的志,才能成为在本埠有影响力、凝聚力、吸引力和公信力的媒体。 2009年8月25日,楚天都市报报道总理在浙江考察的新闻,从新华社通稿中提炼出《温总理考察途中帮黄石孩子转学》的新闻。黄石是湖北的一个地级市,总理关心黄石打工仔子女的上学问题,一下子吸引了湖北读者特别是黄石读者的眼球,俘获了湖北读者特别是黄石读者的心,总理的爱民之情,触动了黄石读者的乡情,引起了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2009年10月10日,荆门晚报报道由凤凰卫视主办的中华小姐环球大赛。在众多选手中聚焦荆门佳丽,以《京山姑娘王丽敏闯入华姐大赛总决赛》为题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荆门市及其所辖的京山县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 时事新闻论文:地市报时事新闻编辑思路 当前,地市报的时事报道愈来愈受到重视,受到欢迎。但综观地市报的时事新闻版面,又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版面不固定,时有时无;有的稿件零散,选择性不强;有的版面呆板,缺乏吸引力。虽然地市报由于版面不多、稿件来源相对狭窄等原因,时事新闻难以和一些全国性、区域性的大报相抗衡,但只要编辑多学习、肯策划,小版面也能做出大文章。 选稿思路:瞄准“大、高、近” 目前,新华社通稿是国内报纸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编辑要在每天新华社播发的数百条稿件中,根据自己报纸读者群的特点和分布选用稿件。这就要求编辑一方面对所办报纸的读者年龄结构、职业分布十分了解,另一方面有很强的新闻敏感。对当前国内国际的形势和动态了然于胸,并有一定的前瞻意识。在此基础上,明确“大、高、近”的选稿思路。 所谓“大”,是指人们普遍关注的大事要事。国际上重要国家及邻国的政坛变动、金融动荡经济危机、对本地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国际性地区性重要会议、地区冲突、战争、重大灾难性事件、重大体育赛事等等。国内像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的安排部署、重要政策法规的制定与、重大突发事件等等。 所谓“高”,是指人们关注度高的热点、难点、焦点新闻。就近几年的形势看,国际上如环境气候问题、核武器问题、经济危机等,国内如求学、就医、就业、房市、股市、网络事件等。 所谓“近”,就是“三贴近”的新闻。时事新闻的“近”,还要考虑新闻事发地地域的接近性和读者的针对性。对周边地区的新闻。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涉及到本地读者切身利益的新闻,要睁大眼睛,抓住不放。 在此基础上,要大开大合,大取大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对读者而言,获取时事新闻的渠道很多:网络上随点随看。电视滚动播出,还有广播新闻、手机新闻等。在时效上,报纸处于劣势。如果报纸在新闻的选择上求全,那就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优势。因此,要发挥报纸的优势,抓住读者最关注的做深做透,给读者以深度阅读。 编辑思路:做到“广、深、透” 要给读者以深度阅读,编辑在对选定的关注度特高的新闻进行编辑时,就要按照“广、深、透”的思路进行。 “广”,是指新闻的广度。它既包括我们平时说的横向到边,还可以拓展到相关联的方面,让读者看了报纸以后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了解。在编辑新闻时,可以围绕新闻主题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搜集、选择、编辑相关内容,或编辑成篇,或组合编排。 “深”,是指新闻的深度,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纵向到底。编辑时围绕主题新闻向深挖掘,追寻新闻的进程、发展、趋势,探寻新闻发生的背景、原因、影响等。让读者对新闻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 “透”。是指新闻透明度。通过寻找新闻成因,分析事物走向,回答读者疑问等,让读者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做到“广、深、透”,除了精心选稿、认真编辑外,还要尽可能地运用多种新闻体裁和编辑手段,文字、照片、图表、漫画,消息、通讯、评论,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编排思路:追求“重、大、活” 版面的设计,一方面要体现选稿的思路、编辑的思想和审美观,一方面要为读者考虑,要能很快吸引读者,让读者感觉舒适、自然。版面设计,其实是编辑的一次再创造过程,是编辑的再一次取舍和意图的表达。一个好的版面,不但需要自己的栏目与风格,更需要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冲击力。时事新闻版面的编排,要追求“重、大、活”。 “重”,就是要突出重点。选编时的重点,要在版面编排时得到体现,要通过编排思路和编排手段。让重点新闻在版面上凸显出来。可以采用大板块、大标题、大线条、大色块、大对比的方式,使重点新闻形成阅读的第一亮点。多个重点时,要有主有次,不能平均用力。对于其它新闻,可以舍弃,也可以编一组简讯。 “大”,是指时事新闻版面的风格要庄重大气。不需要太多的字体变化和美化修饰。重点板块一定要强力推出,可以用大标题、大照片、大色块使之从版面中“跳”出来。第一时间跃入读者的眼球。整个版面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线条、色块简洁明快,标题、文字、板块之间疏朗养眼。 “活”,是指时事新闻版面要活泼、活跃、富于变化。时事新闻的选择、编辑和版面编排,自主的空间较大,可以在与报纸的整体风格和谐的前提下,追求特色和变化,做得更活一些。有重大新闻时突出重点,追求冲击力;没有重大新闻时寻求亮点。追求吸引力。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档案具有来源广、层次多、形成复杂等特点,目前在成教档案管理中存在着不受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和信息技术应用有待提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从管理层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入手加以解决。 关键词:成人教育;成人高教;成教档案;档案管理 教学档案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包括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和教学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教学档案反映学校主要职能活动情况,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教学档案是指在成人教学活动、教学研究和管理中直接形成的上述材料。做好成人教育教学档案管理对于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改善学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成人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比较起来具有其特殊性,其产生的档案也具有不同于普通高教的特点。 1.1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 成人高等教育以学历教育为主,学员大多为在职人员,学习方式多为自学,并辅以集中面授。另外还有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进修班等。唐山师范学院与唐山市教育局对师范类本科生教育实习进行了创新改革,将本科师范生顶岗实习与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融合成一个整体,在师范生下点顶岗实习的同时,被顶替出来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来校接受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成教管理部门对顶岗实习的教师建立了培训档案,对教师晋职晋级起到了凭证作用,对今后继续进行类似培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校也因组织师范生顶岗实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成绩突出获得了2009年唐山市科学发展创新集体二等奖,成功经验受到教育部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1.2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时间存在差异 成人院校脱产高起专和专升本的学生学制两年,高升本的学生学制为四年,函授和业余形式在相应层次上的学生学制为两年半或三年。唐山师范学院还与泰国皇家清莱大学合作办学,定期接收学习期限为一学期的泰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其档案更是严格。此外还有农村中小幼教师脱职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虽然都是短期培训,最多一两个月,少则十几天,但也要形成规范的学员学习档案,为将来教师评职、评先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成教学籍档案在形成时间上存在差异性。 1.3教学档案系统性强 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从每个学生入校到毕业离校,都要经过一套系统的程序。整个程序的教学档案包括招生指标、招生简章、入学成绩、录取底册、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学籍表、学位评定表等一套系统完整的材料。 1.4教学档案具有复杂性 成人高校的生源复杂,学员一般都是在职人员,其社会背景相对复杂,职业涵盖范围广,本身就具有一套完整的档案材料。从学员构成情况看,其初始学历各不相同,年龄也存在很大差异,但同时参加成人教育学习,因此造成了成人教育学籍档案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成人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实践过程,从长远来说需要有一个综合的方法来评定其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成人教学档案不仅能够满足这一需求,而且还可以为教学奖励、评估提供可见的事实依据。同时对从事成人教育教学的教师来说,建立教学档案,一方面可以展示其教学实力和教学成就;另一方面也可通过交流,促进其不断进行业务提高。 2成人高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层对成教档案工作不重视 全日制院校办成教,领导往往对全日制教学非常重视而对成教则相对放松,对成教档案工作更不够重视。其结果就是各级部门对成人教学档案的轻视,缺乏管理意识和管理制度,工作上也敷衍了事,档案材料没有系统,甚至残缺不全。 2.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高校成教部门因为编制数量的限制很少能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都是由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兼任,这些人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不能全力以赴地从事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造成档案管理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 2.3档案管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滞后,工作效率不高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和档案管理部门,但因为成教部门档案管理工作不被重视,造成信息技术设备配备较少,“也没有应用档案管理专用软件,加之没有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使得成教档案基本都是手工操作,教学档案材料基本上也都是纸介质,一些教学档案材料大部分是打印稿,有的还是手写稿,没有电子档案信息资料,照片、图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其他一些现代教学档案信息资料基本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直接关系到成教档案的管理水低,影响到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的发挥。 3提高成人教育教学档案水平 3.1管理层对成教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提高水平的关键 成教档案管理工作是成人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成教档案能够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凭证和参考价值,如唐山师范学院承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所形成的档案对今后继续开展此类培训工作可提供参考,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对已参加过此项培训的教师在其晋职晋升中可以提供凭证,这就是成教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管理层要重视成教档案工作,把档案建设看成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档案工作纳入成教的规划和管理制度中,应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重视其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提供条件外出进修或参加档案专业的学术会议以提高其档案意识和管理水平。 3.2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水平的重要因素 档案工作既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业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外,对其业务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不论是专职还是兼职从事成教档案管理的人员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学习档案学专业知识,对档案进行档案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在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首先,树立正确的教学档案管理理念。宣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增强档案工作者和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明确档案开发和利用工作的服务方向和服务思想,明确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充分认识到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教学文件资料的平时积累,杜绝敷衍了事、做表面文章、应付检查等错误做法。 强化档案意识,自觉积极、主动地将在教学及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时上交归档,为管好用好教学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更新观念,不断创新。要想改变当今档案工作局面,必须强化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部门工作需要的人员不断减少,但是工作量却不断的增加,档案工作人员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成教档案人员必须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新的思维方式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再次,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练就过硬的业务技能。档案工作既是一项服务性工作,更是一项业务性工作。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以及出现的许多新型载体的档案和全新的管理手段方式,给专兼职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专兼职档案人员,既要有扎扎实实的业务功底,又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3.3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保障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成人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大增加了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所以必须积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教学档案的电子、网络化管理,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使档案资源管理规范、利用方便,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最大的效益。成教档案工作是一项重复性强的专业性工作,是一项不易获得成就感的工作,既需要耐心细致,又需要踏踏实实,这就需要成教档案管理人员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树立有为的服务理念,为成教教学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作者:马蓉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农村成人教育。从农村发展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来看,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现代农业的建设,培养有技能、懂法制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和谐度与幸福感。为更好地发挥农村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作用,可从把握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注重教育内容的适应性等方面促进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成人教育;发展 农民是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受益者,脱离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无疑是舍本逐末,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农民。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面临的首要任务,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捷径。 一、农村成人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成人教育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果的试金石 农村成人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与着力点,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农村有没有建设好,成人教育的发展可以体现,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应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试金石。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不仅体现在成人学校本身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加强等方面,还应该在当地经济、乡风民俗、生活方式、法制治安等方面反映出来,映射当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尽管不同地区的发展因历史因素、地域因素等存在差异,但农村成人教育是否有所发展,是评判当地是否获得发展的共同标准。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了,而农村成人教育却没有任何进展,那么,这种发展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就属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政绩、形象工程和泡沫经济;反之,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确实增强了,当地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与其他地区比较肯定会有明显提高。 (二)农村成人教育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能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法宝,新农村能不能建设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农村成人教育。建设新农村虽然观念、资金方面的支持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因素无疑是人才。无论是观念的更新、有限资金的合理利用和资金的引进、积累都需要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人才下乡、人才支农这种人才引进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人才,数量大、种类多,外部支援只能是杯水车薪;同时需要的也是愿意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民谋福利的人才,城镇人才下乡虽能解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农村学生鲜有毕业后回乡就业、创业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供求不足的矛盾,必须大力就地培养人才,这样的人才“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得到很好的发挥,这种内发性力量及其影响的持久性、广泛性是外力所不能达到的”[1]。农村成人教育是培养农村本土人才的重要途径。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能开创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新型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推动建设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农业 中国农业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发展模式整体上仍以“传统农业”为主,依赖自然生态系统耕作,主要采取人工劳作,对生态环境有较强的依赖,农作物产量不高、效益过低,处于解决温饱、自给自足的水平。“对于经济增长,传统农业很难做出什么贡献,唯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像发射卫星的助推器,推动经济腾飞”[2]。因此,必须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培育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产业化,需要的是大批掌握农业专业技术、会机械化操作、具有市场化经营理念和方法,有头脑、能创业的农民。农村基础教育以普及性内容为主,倾向农村的专业特色不强,培养专业农民这个重任落在农村成人教育肩上。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规定。如果只注重追求农业的最高利益,对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上注意不够,过度使用和开发各种资源,进行破坏性生产,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将受到破坏,长远利益受到影响。因此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过程中,不能只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搞掠夺性开发,应重视生态平衡,改良土壤,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至关重要。这也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培养有技能、懂法制的新农民 农村人均收入是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民年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比较大,但问题在于这并非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结果,外流的农民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在中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不是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而是流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打工所获。外流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体,留守农村的以老人、儿童、妇女居多,由于劳动力大量外流,新农村建设出现人才断层,农村发展缺乏后劲与潜力。农村老人、儿童滞留家中导致的留守“人员”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因素都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难题。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首当其冲。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建设农村、发展经济最终都得依靠留乡农民。然而“据农业部门统计,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缺乏‘一技之长’”[3]。依托乡镇企业、地方经济特色培养农民除农业技术之外的职业技能,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难题,形成农村人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推动人才扎根的良性循环。职业技能培养是成人教育的一大优势与特点,培养大批有技能、能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时代赋予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加强农村法治教育也是成人教育的重要任务。可以说,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法治是稳定的保障,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应表现在法治理念的普及上,让农民知法懂法,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依法守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农村不识字的文盲越来越少,并且表现为年龄层次偏大,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程度以达到初中水平居多,相比之下,“法盲”比比皆是,多数农民缺乏法律意识,部分农民虽然具备一定的法治观念,但掌握的法律知识也极少。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几乎成为法治的真空地带,农民群众既不能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应尽的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也不知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因此,加强农民法治教育,用法律培育现代农民成为目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村成人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引导农民群众学习法律法规政策,提高农民使用法律捍卫自身权益的意识,培养农民遵纪守法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成为它的重要任务。 (三)构建和谐、幸福的新农村 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培育懂技术、有知识、能谋生的现代农民都主要是从物质层面入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农村和谐度、幸福感。毋庸置疑,建设和谐幸福的农村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须有良好的物质基础做依托,但是由于农村建设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长期被边缘化、空白化,新农村的建设始终在“瘸腿”状态下进行,全面建设新农村,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成人教育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补上这一课。经济体制转变后,农村打破了吃“大锅饭”的格局,市场经济占领农村,竞争意识侵蚀农村,民间文化被清理。农民为了争夺生存资源,获取私利,经常出现大家族欺压掠夺小家族,弱肉强食的局面,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传统文化丧失合法地位,农民思维被市场化,注重的是核心家庭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农村老人自杀率持续增高。这种变态的代际掠夺也成为影响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世代传承,积淀在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有较强的文化认同感,对社会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方式都具有约束作用,是对抗现代性负面影响的法宝,是发展和谐社会的有机元素与精神源泉。成人教育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与媒介,是保护民间文化与传统文化异化的一道屏障,理应肩负复苏、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使命,使之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精神纽带。一般认为获得稳定的收入、自身能力得到发展等因素都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人们往往忽视正面的幸福观对幸福感的引导作用。只有正面的幸福观才能指导人们正确认知幸福、合理追求幸福、真正体验幸福。成人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有责任改变对幸福观教育忽视的现状,将之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农民对幸福的正确定位,教育农民确立理性的幸福目标,促进幸福农村的建设。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把握教育需求的层次性 在现代农村,成人教育需求层次性明显,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农民数量庞大,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需求是扫盲,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成人扫盲教育大力开展后,时至今日,传统文盲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并且以老年人为主。成人启蒙层面的教育虽然仍有一定需求,但已退居次要地位,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盲,其中以功能性文盲为主,功能性文盲是指受过一定传统教育,“但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却不足以保证其在现代社会中行使功能的社会成员”。二是具有少量技能或者没有技能的成人。三是渴望自身获得全面、长足发展的成人。对应的教育需求分别是新型扫盲教育、技术层面的职业技能培训、更高层面上的现代农民培养。面对不同的对象与需求,成人教育首先应做好针对性措施,对于不同层面上的农民教育需要,针对其不同的特点,在内容、程度、要求上妥善配置。显而易见,这三个层面的需求是逐级上升的,成人教育既应明确三者间的界限,区分三者间的差别,又要按照渐进的顺序展开。农村成人教育应准确把握农民教育的层次性特点,理顺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遵循教育发展的渐进性规律,达到各个层次教育的良性互动。 (二)实现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学校式教育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传统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它的性质、特点、规律已被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和掌握,形成了较稳定的教育模式,现今仍是成人教育办学的主要模式。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种办学模式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从而继续发挥它作为主要模式的作用,适应和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探索一条教学、实验、示范、服务、经营一体化的农村成人学校办学之路,仅仅依靠成人学校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发展校企联合办学、校村联合办学模式能解决多数成人学校在师资队伍、实验基地、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促进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形成。单纯的学校教育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探索社会式教育模式,开展诸如演讲、展览、电影、村落体育、地方戏剧等文化体育活动以及生产技能比赛等也是教育农民的好方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互联网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成教中心学校基本实现联网,不少家庭也已联网,为远程教育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模式提供了可能。远程教育的优点是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通过网络,成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避免因工作和生活上的安排与学习相冲突出现不能按时上课导致经常缺课的现象;另外,远程教育以计算机为中心,连接教师与学生,开展交互式的同步或异步教学活动,能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个性化学习环境,也能将教学内容与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相连接,能充分发挥整合教育资源的优势,远程教育非常符合成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个人特点。 (三)注重教育内容的适应性 农村成人教育课程的开设、教学内容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需求无服务、有服务无需求”的弊端,成人教育供给和农民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趋势,不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最终导致农民参加成人教育培训收获不大,对成人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因此,农村成人教育应加强市场研究,实现教育内容供需对接。农村成人教育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内容陈旧复杂、脱离实际的问题。“所用的教材跟普通教育相似甚至相同,很多理论处于这种纸上谈兵的状态,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5]。这对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来说,吸引力不大,这样的培训对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市场营销能力作用不大。只有以精简和实践为原则设置教育内容,才能适应农村的需求。农村成人教育要获得农民喜欢,符合农民需要,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针对不同群体可以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例如,对妇女进行卫生护理、子女教育、自我保护、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对老人可进行安全、养生方面的教育,对于青壮年进行养殖种植、农机维修等方面的培训。针对“孝”文化、民俗等的没落,将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作为教育内容。针对农民生活日渐富裕、闲暇时光日渐增多,但休闲方式主要停留在打牌、押宝、看电视、聊天等形式上的情况,开展休闲教育,引导村民开展各式各样更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水平。 作者:张洪冲 鲜红 单位: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新时期,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实现了社会的现代化、数字化与信息化建设,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优良的成果。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借助电子产品、移动终端来辅助学习,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将移动学习应用到成人教育中,能为成人教育提供重要的学习手段。为此,本文就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移动学习;成人教育;运用 2012年,我国互联网网民的数量达到5.6亿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0%以上,其中手机网络应用数值在不断升高,通过各项指标与数据的分析与对比,手机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力度最大。手机、电脑、IPad等移动产品的出现,为成人教育提供了重要条件,移动设备正在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模式[1]。为了提升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应对移动学习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 一、成人教育中的移动学习概述 移动学习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手持移动设备为基础,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即可实现学习的一种方式,及时通过移动设备与网络环境来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模式更具灵活性与高效性。移动学习具有数字化、可移动性、高效性、交互性等特点,其也可称之为数字化学习[2],但与数字化教学还存在差异,就是学习的人员无需在电脑前,应根据学习者的喜好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与地点、学习模式等等,相较于数字化学习更具人性化。成人教育适合移动学习的特点,首先是成年之人,教育的对象在不断开放,其主要是职业性人才、成年的学生等,这一群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思想,自觉性较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为自己的人生而不断努力。将移动学习应用其中,能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重要优势,定能受到成人的喜爱。其次,移动学习方式更具自主性,其是未成年的学生很难做到,成人的思维相对成熟,自控意识较强,能自主、独立的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与方式,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学习。再者,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不受限制,相对灵活,可以选择上夜大,也可选择函授教育,也可借助移动学习终端开展远程教学,教学方式的选择因人而异。 二、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 移动学习已然成为现代教育工作的趋势,尤其是思想相对成熟、自主性强的成人,将移动学习应用到成人教育之中,定能达到理想的状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应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重要优势,借助移动学习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化的设计,移动学习应借助其独特的硬件设施、学习软件、技术条件、资源库、移动多媒体等等资源来辅助教学,可大大提升移动学习的应用价值,将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的价值进行全面的体现。 1、以MP3、MP4模式开展学习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移动设备在逐渐得到创新,MP3、MP4等移动设备的出现,起初是被当做娱乐设备来对待,后来将MP3、MP4等设备软件应用到教学之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在MP3、MP4中存储足够的教学资源,可让学生具备更为灵活、充沛的时间,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来开展学习,能为成人教育的开展带来诸多的便利。 2、以短信息与彩信的形式开展学习 短信息的发送是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另一项重要体现,其较为适合正处于忙碌状态的人群,借助短信息的方式实现资源、信号与符号的传递,在用户与服务器之间搭建一定的桥梁,对有限的字符进行合理的传递。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获取足够的信息,将服务器作为重要的转让中枢,短信发送到中枢处,中枢处应对短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然后再将短信息发送到学习者的移动终端处。彩信与短信不同,其需要GPRS网络进行支持,彩信的主要传递内容为图片、文字、声音等数据[3],以实现对多媒体信息的及时传送。另外,我们常见的一种彩信模式是手机报,其可以是前期定制的,在成人教育中可将相关的课程资料以手机报的形式进行推送,也是辅助学习一种有效途径。 3、以实时在线信息交互模式开展学习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交互学习方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成人学习者可能会经常外出,若携带电脑很麻烦,且无法消费起昂贵的费用。因此,在线实时的信息交互模式随之出现,其主要的交互对象为教师与学习者,或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为了提升移动学习的实施价值,应对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不断的更新,为信息交互模式的呈现提供前提,这也就衍生了我们常常使用的微信、QQ等在线沟通软件。成人学习者能通过微信、QQ等实时聊天平台,与学习者、教师展开及时的信息交换与互通,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此外,微信、QQ等聊天平台的功能在逐渐被更新,可以试试在线语音、在线录制视频、图片与信息的共享,能为移动学习模式价值的充分凸显而提供条件。 4、为成人教育提供优质信息浏览平台 传统的成人教育课堂安排相对死板,都是按时按点的开展课堂教学,由于成人学习者的时间不够灵活,课堂的相关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而移动学习的出现,可为学习工作的开展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能通过在线浏览的方式获取信息,使得移动学习模式更具方便性与移动性。在移动学习的条件下,成人能通过移动的学习终端开展学习,借助互联网,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及时获取足够的教育资源,通过众多的搜索引擎,如百度、雅虎等,键入相关的关键词即可获取实时的动态信息,教学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具全面性与多样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模式具有高度的应用价值,其是适时的重要学习工具,将其应用到成人教育之中,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移动学习为成人教育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可实现信息的在线交流与实时交互,能为成人教育提供在线信息浏览的机会,还能不分时间、地点实现学习,借助手机、电脑、IPad等移动终端开展随时的学习,使得成人教育更具高效性与实效性。 作者:高斌 单位:鞍山师范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医学成人教育管理思考 摘要:医学成人教育是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及学历提升的重要途径,是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扩展,也是医学教育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针对医学成人教育的特点及管理现状,提出了加强宣传、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修订教学计划、重视教学执行情况、构建各类平台使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医学;成人教育;管理;思考 近年来,随着普通医学院校的扩招,我国医药卫生专业的人才数量较前有明显增加。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医学终身教育的主渠道[1]。随着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基层卫生人员将通过成人教育这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学历水平。质量是成人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线[2],对于医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医学成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促进医学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成人高等教育现状 第一,生源情况。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成人教育的生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成人教育的生源总体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形势更加严峻。第二,学生特点。成人学生年龄普遍较大,知识层次结构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岗且工作压力大,工作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但大部分成人学生工作忙碌,家庭任务重,投入学习的时间相对很少,效率也不高,不能保证上课的时间及授课质量。第三,教学特征。成人教育的教材普遍借用普通本专科教材,教学计划及培养模式缺乏成人特色,理论部分偏多,实践能力培养较少,不符合成人教育应变能力强、灵活性强的特性。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则 按照党和国家教育改革及发展的新战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成人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把满足广大学员提高学历、更新知识、拓展技能、提高素质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服务于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三个统一、规范办学”。在办学思想上与学校大局相统一,在发展目标上与学校发展战略相统一,在办学行为上与学校改革步骤相统一。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依法治教,规范管理,强化监督、评价和检查,提高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和服务行为。 三、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宣传,拓宽办学渠道,扩大生源数量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寻求多方合作,建立多个教学站点,扩大招生规模,并做好教学站点的管理、监督工作,确保成人教学毕业学生的数量稳步增长,为医学行业提供一定的人才储备。 (二)及时了解成人教育办学动态,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体制 建设科学的管理制度体系,是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及时了解国家成人教育办学动态,结合学校办学实际,从成人自身实际出发,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突出科学性和先进性的成人教育制度体系,制定符合成人特色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提高成人教育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自培和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的水平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成人学历教育培训的热情和积极性,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专业相关发展的前沿动态,学习新的技术和方法,学以致用。 (四)根据专业特色,不断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社会调研分析,针对不同的专业调整课程机构,适时修订教学计划及大纲,保证专业课程开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体现专业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重视教学执行情况,使教学督导常态化 教学的中心是教学质量,关系到成才培养的水平。为掌握实际教学执行情况,了解教学动向,建立专家及教授督导制度,随堂听课,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经常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推广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六)构建各类平台,使成人教育管理实现信息化 在学生及教学的管理上实现信息化,开发和完善各类管理、学习平台,构建开放、多元的教育体系,为成人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赢得先机。在新时期,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医学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以上具体措施,加强成人教育管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作用。成人教育的管理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蒲文静 蔺多鑫 单位:甘肃医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改革策略探索 一、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对成人教育的认识。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连续扩招,高校教育资源更加紧缺,为了减轻高校资源紧缺的压力,很多高校在发展规划设计中降低了成人教育所占的比重,比如说,减少对成人教育的投入,占有成人教育资源。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成人教育,还有些高校虽然没有压缩成人教育的编制,但是仅是把成人教育作为高校创收的来源,只重视成人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关注成人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导致重招生与收入,轻视管理与质量的现象,导致高校成人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静止不前。另外,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主要为了发展学历教育,导致岗位培训或者是继续教育以增加劳动技能为主的教育形式很难形成,影响高校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出优势,影响到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扩招给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带来严重的影响。 一是由于普高的扩招导致入学生源的质量水平有所下降,由于高校扩招,招生的分数线不断下降,而成人教育为了争取获得生源,只能把分数线降得更低,所招纳到的生源的质量水平不是很高,而又只能采用降低成人教育的教学要求,甚至是降低对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比如说:高校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对成人教育学生放任管理,只要学生按时交纳学费,不管学生学不学习,都会给学生发放毕业证书;二是高校扩招导致成人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由于普高的扩招,普通高校的教育资源更加的紧张,有些高校成人教育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条件都不能得到保证;三是高校扩招导致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普高扩招,教师资源更加的紧缺,成人教育在招聘教师时不断降低招聘的条件,这就导致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无法提升,直接影响着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目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所设置的专业与普通高层等教育存在很多的相同之处,并且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也是按照普高教育的模式,比如说培养规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等都是相似的,并没有制定一套具有成人教育发展特色的培养模式,也可以说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简化版。而现如今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虽然很多企业追求高层次以及高学历人才,但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所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得到人才市场的亲睐,因此,普通成人教育需要不断在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从而探索出更具成人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促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改革工作的思路 (一)树立正确教育的观念,重视成人教育的作用。 高校成人教育担负着终身教育发展的责任,高校成人教育需要坚持搞好在岗培训教育以及在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满足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一是普通高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并要重视成人教育的作用以及地位,建立健全终身教育管理与运行体制,不断增强成人教育的社会效益;二是树立开放办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以及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从精英式教育过渡到大众式教育的发展,高校成人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由封闭式的办学逐渐向开放式办学转变,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采用远程网络教育,减少成人教育学生在实践与空间上的限制;三是充分利用成人教育学生资源,同时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专业学生为企业输送大量新生力量。 (二)优化成人教育的结构。 第一,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优化教育结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优化专业结构,需要依据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学校实际调整专业,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要远远大于人才的培养周期,因此要对市场需求变化规律进行预测,从而培养出更多全能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优化教育层次结构,近些年来社会需求逐渐朝着高层次转移,但是仍旧需要大量的专科人才,为了体现出高校成人教育优势,普高成人教育应该转变学历教育为主的现状,转变为以本科或者是专升本为主并兼顾专科发展;三是教育类型结构优化,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时以岗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兼顾第二专科以及第二本科学历教育的开展,在工作开展的同时要注重时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使在职者知识结构得到补充,成为全能型人才。另外要对下岗与转岗的职工提供再教育机会,促使他们重新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四是课程结构得到优化。课程结构优化要注意强调课程知识的整体综合性,根据成人教育的显著特点设置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具实用性,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加快课程知识的更新速度;第二,认识到成人教育的功能,成人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肩负着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使命,高校成人教育通过优化教育结构形成特色教育外,还要肩负起培养与训练专业技术人员的重任。成人教育主要是通过在岗培训的方式,提升劳动者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的技能,不断拓展就业的途径,从而促使人才加速流通,体现成人教育学生的价值,使社会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对成人教学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不断提升成人教育教学质量,这也是成人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是要不断改革高校成人教育的培养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中要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意提升学生的能力,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时代科技发展,要摒弃传统单调的方式,采取灵活且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把现代先进的科技注入到成人教育教学手段当中,从而满足成人教育学员的需求,促使成人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做好成人教育改革管理工作还需要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不断完善成人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善管理竞争极致与淘汰机制,不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加强对成人考试的管理,严格督促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并在考试中保持有一定的淘汰率,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保障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语 总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也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不断更新成人教育的观念,优化成人教育的结构,不断深化成人教育教学改革,除此之外,还要不断改善成人教育的运行环境,提升成人教育教师的素质水平,从而促使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出自身优势,推动高校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张蕾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思考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教育部门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期中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环境,各个高校中的成人教育也开始着手创新,将以往的应试教育体系改为了科学和素质教育相互融合的崭新教育体系。此外,在高校中,教育管理者是教学任务顺利开展以及人才计划有效实施的基础保证,因此,拥有一个高素质、高能力的教育管理队伍对于提高高校成人教育质量的整体水平是及其重要的。 一、建设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重要性 1.顺应新时期国家和社会的各类需求。 如今,国家已经完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知识环境中,为了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科教兴国方针的有效落实,高校成人教育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不仅需要为国家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强技能的创新性人才,同时还需要为国家的教育体系的改革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在开展教育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学校中的教育人员以及教育队伍的管理者。教育管理队伍的工作职责范围较广,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安排、教学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教学课本的编辑和改进等等。为此,由于成人教育管理队伍能够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所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建设是所有高校都需要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2.顺应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需求。 我国高校成人教育的主要教学制度为学分制,但是为了能够让此套制度更好的符合新时期中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结合当前的现状对其中的细则进行改变和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这也就意味着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将会面临着更有难度的工作内容和更大的工作量,为此,在建设管理队伍的工作内容中加入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能够让管理人员更加熟练的运用相关的管理知识来应对教育模式创新中的各类需求。 3.符合新时期成人教育的管理条件。 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十分符合新时期下成人教育管理的各项基本条件,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培养人才。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不但能够将国家对于成人教育的管理要求进一步实现,同时还能够赋予整个管理队伍以崭新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第二,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对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制定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更严格的要求,从而让成人教育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第三,实现民主化管理。通过树立积极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管理民主化的目标。 二、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 高校成人教育在我国整个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并且同其他的教育形式相比较,其能够对我国的经济和整体素质的向前发展带来更加有效的推进作用。如今,我国仍然有很大一部分的成人存在着文化水平较低、技术能力较差以及个人素质较为匮乏的现象,而高校成人教育的出现正好能够有效的改善国家的这一现状,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性人才。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是整个高校成人教育体系中的主体,他们不仅为顺利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还有效的推动了成人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的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在不断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挑选了几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进行详细分析: 1.缺少重视。 目前,仍然有很多高校针对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误区,在他们的认识当中,学校中的管理者所负责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可有可无的,无非是编排课程、制定考试时间以及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解决等等,而这些工作完全由普通教师就能够完成,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对教育管理队伍进行所谓的建设。基于此种情况,校方中的人事部门就开始忽略对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的各种要求,从而将一些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员硬加到教学管理的队伍当中。长此以往,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就越来越低,从而就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局面。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始转型和升级,包括增加学校规模、扩大师资团队以及改革教学方法等等。其中最受到校方所重视的就是师资团队的扩充工作,他们认为,教师队伍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保证,所以更加把建设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关工作抛在了脑后。 2.缺少创新性。 我国的教育体系一直都沿革了老一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制度,这种死板且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方法不但让我国的高校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状态当中,同时还严重的扼杀了高校对于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科学的创新意识。长此以往,校方的管理人员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只有对国家的指示言听计从,对领导的命令完全执行就是最为正确做法。然而,在新时期当中所出现的教育创新和知识改革让这些按部就班且充满惰性思维的管理人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和不知所措,从而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现代的教学管理模式。 3.缺少稳定性。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的成人教学管理队伍都存在流动性大以及人员变更频繁的现象。一些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知识素养的管理人员认为,在此岗位之中根本无法将自己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并且由于管理队伍的建设没有得到校领导的重视,从而更加让他们形成了存在感缺失的心理状态。另外,这些管理人员的升职机会和加薪机会很小,并且所享受到的额外福利也比其他岗位中的教师要少的多。长此以往,这些在岗员工的负面情绪就愈来愈多,从而严重的缺少应有的工作积极性,在开展工作时也是抱着一个应付了事的态度。尤其是针对院系级别的管理人员来说,频繁换工作的现象更加的严重,一些人甚至仅仅做了几个月就被调离了岗位。这种极度缺乏稳定性的教学管理队伍不但严重的影响了高校成人教学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在频繁的工作交接中遗失了很多重要的管理资料。 三、如何加强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相关措施 通过上文中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在新时期当中,我国高校成人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的推动成人教育的教学水平,需要完成的就是结合实际现状来针对当前的问题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 1.改变旧思想,增加对建设管理队伍的重视程度。 开展成人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这也是新时期下知识经济环境向前发展基本要求。为此,我们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那种守旧思想,正确的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此外,伴随着高校成人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队伍的效能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为了能够让在岗的管理人员更具工作积极性,校方应该从基础培训、职位提升、薪资待遇以及学历要求等多个方面来对教学管理队伍进行建设,从而为管理人员创建出一个优秀的工作环境和平等的升职机会。 2.引进新式人才,创新原有队伍。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成人教育在社会中的高度普及,继而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了成人教育的团队当中。然而,由于高校中的管理队伍存在着管理人员匮乏以及管理模式守旧的现象,从而无法很好的适应学员增加以及教育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此,高校应该对原有教学管理队伍进行及时的更新,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招聘更多的不同专业人才。此外,在开展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当中,校方还需要将责任进行细化,继而让每位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管理不好以及不会管理的现象。 3.稳定对现有的教学管理队伍进行。 如今,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都设有教学中心或教学管理处,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以及晋升标准同其他职工教师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现象不但让管理人员在心理上存在较强的落差感,同时还严重的影响了整个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为此,校方如果想要将管理队伍建设的更好,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管理队伍中的这一问题。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适当的关怀管理人员的日常生活;其次,赋予管理人员更多的晋升机会,结合他们的工作内容适当的增加薪水;最后,允许管理人员能够参与到实际教学当中,帮助他们找到作为一名教育者所应有的存在感和自豪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是整个成人教育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之一,一个具有较高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团队不但能够提高高校成人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间接的影响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向前发展。为此,在新时期当中,我国的各个高校应该进一步的加强成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工作,从而让其能够辅助高校的成人教育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作者:尉迟文珠 单位:天津广播电视大学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策略论文 一、成人教育课程理念要体现成人学员的生命意识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主导因素,是后继课程各种因素得以展开的依据,确立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对后继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等都具有先导性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观照生命的角度出发,成人学员是一个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而不应是知识的附庸。成人学员的学习过程也不该是一个单纯的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应是融入了成人学员生命亲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抛弃以往那种把成人教育课程单纯理解为知识、理解为凌驾于成人学员之上的只能服从和接受的既定的知识体系的课程观,确立一种旨在丰富和发展成人学员的生命、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内涵、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 (一)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完整性 每个成人学员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历,都在社会中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就体现了成人学员生命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因此,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理应从成人学员生命的完整性出发,顾及到成人学员方方面面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于以往成人教育课程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通过成人教育课程,要使成人学员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提升全面的素养,还能够练就其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格。另外,注重成人学员生命完整性的成人教育课程还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命状态,惟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二)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动态生成性 人和社会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理应随着成人学员的“生命之流”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不是最初就界定好的,也不是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从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中逐渐摸索或“发酵”出来的,并随着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成人学员的生命律动:反之,成人学员生命律动的不断满足也才能够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地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主动、积极、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要源自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 成人学员的生命是具体的、鲜活的、现实的,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具体生活、鲜活生活和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当下生活是成人学员正在经历着的世界,是其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建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根基。由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建构必须以成人学员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并按照其生活实际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之前只注重成人学员的科学世界而出现的成人精神方面的危机,也才能够满足成人学员的精神欲求,从而体现出对成人学员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关怀。 (一)以成人学员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来设计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成人学员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特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经历,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或关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都根植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根据他们的生命经历和当下的生活来建构,必须要选取与他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淹没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也才能够引起生命的共鸣,从而使成人教育内容真正进入个体的生命世界。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才能为成人教育之前所强调的科学世界和目前所注重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得二者在成人教育课程中实现真正的观照和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成人学员的科学素质,也有助于养成成人学员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成人学员生命的全面发展。 (二)以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来安排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成人学员在社会上扮演着复杂的多重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担任着不同的任务: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世界,社区生活世界,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活世界、学习生活世界和闲暇生活世界;当然,他们也还有自己的心灵生活世界、情感生活世界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就毋庸置疑地导致了成人学员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时间纠纷,因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必须要联系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照顾到其众多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弹性和学习空间,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意性,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课程的生命活力。 三、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包含着对万事万物存在的领悟、对自我存在的确证和对生命意义感的寻找。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强调注重生命体验的课程实施,以期引出个体的精神生命,引导其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实现其生命境界的提高。实际上,成人教育课程的实施就是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活动状况,他们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而他们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又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成正比,所以,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师生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师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其生命内涵。 (一)成人学员是知识的参与者、体验者、创造者 对于成人学员而言,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不应是过去那种单纯对知识、技能的识记和掌握,而应是每个成人学员个体调动自己的阅历、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应体验学习的内容,还应该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应在体验交往中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把这些内化成自身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通过生命体验凝聚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深刻持久的知识,也才能够激起和唤醒新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看到我们自身与我们称之为实在之间的统一性,一旦我们从形成(和毁灭)的角度来看待存在,那么课程所代表的就不再是‘在那儿的原初现实’(布鲁纳),它代表的是我们自身体验到的行为。”因此,在这里,成人学员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价值探寻、意义建构与知识创造的参与者。 (二)成人教育教师在体验中实现生命确证和价值提升 对于成人教育教师而言,他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进行自身的生命确证与价值提升。成人教育教师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加之自身的经验与阅历,不断开拓性地研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重组课程内容,从而引导成人学员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自身经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成人教育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践行着自己的职业使命,而且还使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生命意义得以凸显,同时,成人教育教师本身作为“人”的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也得以丰富与完满。 四、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促进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 成人教育课程评价是成人教育课程实践的重要一环,是衡量成人教育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一把标尺,而这一尺度的掌握关键和核心就在于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并能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发展。这就要求成人教育课程评价在功能上要有一个质的转变,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也要有不同的新的内涵。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以,成人教育课程评价的最终旨归是促进生命个体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更新机制的完善。为此,成人教育课程评价应进行根本性的功能转变,即从之前针对成人教育课程实施结果所进行的评价转向为促进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评价。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以每一个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为本,重视每一个被评价者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关注每个个体的生命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允许存在生命差异,当然,对生命差异性的尊重也正是成人教育体现人性化的根本所在。具体地说,促进生命发展的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形成个性化的评价目标,以尊重被评价者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体现个体所特有的生命价值;其次,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避免原来仅关注整齐划一的知识、技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方面尤其要把与成人学员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内容纳入到成人教育课程评价的范畴,从而使得评价深入到被评价者的内心深处,激励他们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另外,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采取多样化方式方法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等结合起来,并且要在评价过程中淡化甚至消解成人教育的鉴定、甄别和选拔功能,为生命个体提供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美丽绽放。 作者:刘东进 季爱君 单位:潍坊医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成人教育管理论文 一、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现状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进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行政指令性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以明显的上下级、管理与被管理为主要特征。但是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应该突出自我的特色,这种模式使医学成人教育缺乏灵活性。 1.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目标不够明确 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缺乏明确的目标,很多学校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盲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其目标是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这种片面性的办学理念影响着医学成人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管理机制等,使得医学成人教育的发展失去特色。医学成人教育目标是要考虑市场的需求,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地进行专业调整,但是其作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也应该考虑学生个人的成长,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 2.医学成人教育的对象层次不一 医学成人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面对的对象更为广泛。其一是医学专科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进行了医学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有较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且这一部分学生通常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开始进修和学习,这一部分学习的学习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其二是一些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迫于社会形势的需要,为了能够找到工作而不得不开始学习。这一部分学生没有医学的基本知识,学生的基础知识底子也比较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这部分学生在理解医学专业知识方面会出现一些困难,也不能按时完成一些课余作业。正是由于学生层次的层次不齐,也要求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要更加灵活。 3.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学习时间约束性强 医学成人教育的在校人员大部分都是医疗单位的在职人员,他们不仅在单位承担着繁重的任务,而且还得兼顾工作和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在校人员的精力被严重的分割,学生只能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即使是一些高中和中专尚未取得工作和成家的在校成员,也面临着找工作和满足自我物质需求的压力,在学习时间上也无法像普通高等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些特征也表明了医学成人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二、促进医学成人管理的有效策略 1.突破传统的讲授制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医学成人管理大都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先不说这种模式中学员的被动和机械,学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因为学员面对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学员对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也无法全部参加,这就要求要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制教学模式,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建立网络课程和资源,突破时空限制,促进学员的学习。网络课程的建设一方面可以购买由专业成员开发的网络资源。各商业网络公司和专业训练团队、重点大学合作开发的医学精品课程,通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网络资源;另一方面是由本校教师自己制作和开发的教学课件。专业成员开发的医学教学资源,是面向全国医学教学的一般需求,教学的针对性较差,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资源都能够得到运用,或者经过本校教师的微变动进行运用,这就需要本校医学教学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制作充满学校特色的医学教学资源。 2.结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目前医学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参照普通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的,但是医学成人教育是由自我特色的。医学成人教育更加主要对学生业余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例过高,不能满足解决学生实践困难和指导实践的功能,同时,理论课程讲授的内容范围广泛,而内容浅显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医学成人教育要结合自我发展的特色,系统考虑学员的特征,制定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从实践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和设备,利用学生的实践经验推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管理办法 医学成人教育的学员大都是医疗单位的一线人员,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控制意识,对自我的认识和社会的认知比较成熟。因此,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以出勤率和在校实数作为学生管理的硬性指标是不恰当的,医学成人教育的管理要更加灵活化。在学业的学习上,允许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课程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增加关于形式的一些硬性要求,以考察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主要标准。同时,可以征求这些学员对课程设置、学生管理、考试评价的意见,并及时的采纳,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研究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作者:王鑫家 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成人教育培养模式下艺术设计论文 一、分析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学生的知识层面,因材施教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的群体比较庞杂,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的企事业在职艺术设计类人员,岗位也不尽相同,他们具备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另一部分学生群体来自社会自由经营的个体青年;还有一部分来自高考的学生。总之,这些学生各自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梦想,有的是为满足补充学历的需求,有的想提高专业水平,有的因经济方面的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就业与择业并存的复杂的求学群体,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层面予以关注和了解,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根据学生情况准备相应的理论辅导材料,并完善辅助实践教学的设施。 二、激活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教学环节的结构,有的放矢 由于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结构多元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艺术设计课程直观生动的优势,采取一个问题方式多个方位解决,一个课题多个方案组合完成的学习形式。如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将实践课题纳入作业,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市场采风、调研等,再让他们将实践中的不同问题、不同答案带回课堂研讨,将实践性的案例教学与理论性的教学灵活结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结合有效而合理,使艺术设计类的成人教育有的放矢。 三、调动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的自主性 培养创新意识受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在潜意识里已形成了教师教、学生学的定式化、等待式的学习模式,有的学生由于在职工作等因素的干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着修满学分即满足的敷衍状态,以及上网抄袭作业和论文的憜学行为,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早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实用型、技能型和创造型设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面的要求。教师要调动学生专业探索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而不是培养只能纸上谈兵,空有一纸文凭的应试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仅仅完成“传道”“解惑”是不够的,应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课程,应该根据不同的设计专业设置创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教师艺术素养,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教学过程 教师要切忌照本宣科和依赖PPT进行宣读式的教学,要将案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当角色,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做能使教师的艺术素养得以发挥,使学生从中得到学习要领,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教学中多种模式的实施,和任课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学识水平是分不开的,因此艺术设计教师应加强自身的艺术素养,一是不断储备自己的专业知识,厚积薄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鲜而有生气的教学内容,使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良好的互动。二是在已有教学量化之外补充生动的案例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及时将课程内容付诸实践,指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业方案,使学生的学习目标、领会程度、掌握技能有全方位的提高。三是教师应储备积累艺术设计纵向高、精、深的专业理论,广纳吸收横向学科的广、博、宽的相关理论,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将无限的知识储备资料发挥到极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和改革。我们教师不能一味地在传统定式的教学轨道上“顺其道而行之”,应不断探求艺术设计类成人教育培养的新模式,“行其道而思之”。 作者:曲向梅单位:大连艺术学院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成人教育金融专业论文 一、系统知识化整为零 微课程的设计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来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例片段,是对课程系统的一种化整为零。这种形式的授课思路比较适合成人教育的教学。因为大篇幅的金融理论讲授是十分枯燥的,如果能够分步介绍,或者简化理论知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证明。但微课也是“课”,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授课内容进行分段,把四十分钟的课变成4个十分钟的课,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对每个“十分钟”进行再加工。教师可以引入动画、视频、音乐等元素,但这仅仅是体现在形式上的新颖,真正内容上的创新才是关键。在这里我们效仿了美国的社区学院,设计出游戏环节和游戏化的课程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人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只要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当然可以把游戏的理念引入课堂。游戏化课程具体可以分为课程体系游戏化和课程内容游戏化:1.课程体系游戏化是指模仿游戏的某种规则来设计课程体系例如,可以在每一段微课程之后设置得分题目,学生答题以累积分数,当分数累积到指定值时,可以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同时,每学期设置一定次数的开卷考试,每次考试之后要进行论文写作和答辩。开卷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成绩加总作为期末总成绩。这里的开卷考试不同于以往的考试,是在未进行学习之前进行的考试。在没有进行全面学习之前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答卷,答案的内容在事先录制好的微课中,考试过程中允许学生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在答卷过程中观看微课。考试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考试内容和相关论文要求写出若干字的论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论文答辩。之后,进行补充式的教学活动,把学生不懂的知识点通过课堂面授进行强化。再如,可以设立虚拟“微货币”,对在微课学习中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这些微货币可以在学生中间进行流通,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同学的学习资料或者其他。2.课程内容游戏化是在录制微课的时候进行游戏化的加工,也就是对授课内容进行游戏化有一些知识点本身可以被设计成小故事、脑筋急转弯。如在金融基础课程中,有一个“信用”的概念。这里的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如何理解呢?这里可以借用一个脑筋急转弯:一群孩子到老爷爷那里买杏子吃,老爷爷许诺三个杏仁可以换一个杏子,一颗杏子卖3毛钱,聪明的孩子们用3元钱吃到了15个杏子。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吗?答案是孩子们在最后剩下2个杏仁的时候,向爷爷借了一颗杏子吃掉,然后还给他三颗杏仁。从而引出信用的概念———借贷行为。具体操作中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体现这里的人物和情节,而且答案可以不在微课里公布,引人入胜。当然,更多时候,理论性的内容是不容易被改编成小游戏或者小故事的。这种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用拟人化和大众化的口吻来描述理论,目的是使之通俗易懂。也可采用图表法、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进行归纳,目的是使之一目了然,便于记忆。方法很多,只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地突破传统教学的桎梏,微课程的魅力就会逐渐凸显出来。 二、新型知识传输载体 信息技术的应用根据2013年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的分析,未来三到五年,平板电脑、可穿戴技术(如谷歌眼镜等)将对教育方式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人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育方式上需要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前文所提到的游戏化教学改革纵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却依然无法保证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很多时候,学生的现有工作和生活会影响到学习时间,他们需要利用零散时间来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和微课程为这种学习提供了可能:一段常见的mp4格式的微课,既可以以学校统一的微课网站平台作为载体,也可以植入平板电脑硬盘,随时观看。还可以上传至微信公众圈、微博、博客等信息平台,进行即时交互和交流。在时间上,一天二十四小时,没有限制。在空间上,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学生们完全可以实现在家中、在公园、在车站等地无障碍进行学习与交流。大家完全可以不见面却保持交流,师生当然也可以不见面却在一起上课。以智能手机为例,介绍微课程的使用:第一种方式,手机上网,访问学校指定的微课程开放平台。平台上事先已经存储了每个课程下的若干微课程内容以及任务说明和知识点学习单,学生只需要输入相应的网址进入就可以学习了,并可以通过发帖留言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流。第二种方式,手机微信,以教师为发起人创建微信公众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里,师生可以进行即时的交流、沟通,学生也可以上交作业和完成任务。目前的公众平台支持发起人单方面看到参与人(即微信平台关注者)发出的信息,或者向其推送信息,但参与人无法看到非发起人推送的信息,这对于学生上交作业和反馈都是十分有利的。当然,另一种微信学习模式可以是微信朋友圈。通过朋友圈的发帖和留言,师生可以实现“全见式”的沟通,既可以上传微课程视频,大家共同学习,又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目前手机微信的使用频率很高,很多人都在闲暇时间浏览微信,学习完全可以在这种环境下简单地进行。除此之外,微博、博客也可以作为学习的平台。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们在实习工作之余,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终端,完全可以无障碍地与教师和学校取得联系或者直接登录知识信息库,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如Google眼镜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把智能手机上的功能转移到眼镜上。我们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学习真的可能成为一种随时随地可以做的事。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从此学习将不再是一种模式化的状态,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体验。成人教育金融专业的课程在微课化之后,通过各种信息平台与学生形成对接,将会扭转现有的尴尬局面,金融专业的课程改革瓶颈也会得到解决。 作者:董华单位:大连职工大学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BAF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细节处理 摘要:简要介绍马鞍山博望东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和设计特点,阐述生物滤池工艺在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应用上的优势,对工艺设计过程中的一些设计细节进行分析,并阐明所采取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厂;BAF;设计;碳源不足 1工程概况 马鞍山博望东区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1.0×104m3/d,变化系数1.58;远期规模2.0×104m3/d。变化系数1.49。具体进、出水指标见下表。 表1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 Tab.1Design quality of influent and effluent 103 该项目出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采用BOT模式建设。 2BAF生物滤池工艺的选择 生物滤池工艺(BAF)是一种集生物反应、过滤和反冲洗再生于一体的处理工艺。近年来从诸多中、小规模城市污水治理的优选工艺中逐渐凸现出来,特别适用于BOT模式的建设,具有投资合理、运行经济、管理方便的特点。 其主要优势表现在:①流程短构筑物少占地小;②工艺设备全部国产化,投资经济;③工艺氧利用率高,节省曝气电耗;④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管理费;⑤污泥体积产量相对较小,污泥处理费用较低;⑥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设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和处理方法 3.1提升泵房的设计考虑 须考虑泵房远期设备增设的可能,设计将泵站潜污泵集水井分两格,土建按远期规模一次建成,设备分期安装。 3.2细格栅的选择 上向流生物滤池的滤头易于为污水中的絮状纤维、毛发类所堵塞,为此对格栅机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细格栅设计选用一种新型的内进水网板格栅,它的进水方向和出水方向相垂直,有效增加了过水面积。其采用的一种新材料网板,更能有效针对水体中的毛发、纤维物的去除,本设计网板空隙e取2mm。 3.3沉砂池设计上的考虑 项目可研推荐采用曝气沉砂池,本设计考虑到曝气沉砂池会造成碳源的进一步缺失,且预曝气效果也会对后续沉淀池絮体沉降造成不利影响,造成加药量的增加,故本设计改用旋流沉砂池。 在对旋流沉砂池的设计时,侧重对有机物的分离,以减少有机物的流失为目的。为此桨叶数设置为4片,水力停留时间设计为50s,螺旋桨转速为26r/min,桨叶距池底50mm。[2] 3.4沉淀池设计上的考虑 沉淀池的设置保证了生物滤池对进水SS的要求,但同时也加剧了碳源不足的矛盾,所以应通过对沉淀池的合理设计,减少可降解悬浮性有机物在沉淀池中的去除。本项目沉淀池采用高密度沉淀池,设计中除采用较高的水力负荷外(含污泥回流取值7.0m3/(m2·h)),另设超越管路,在进水碳源较低的情况下,考虑进水部分超越的做法,以保证碳源的充足。 撇油管设置于高密度沉淀池前端,以清除水体中的浮渣和污油。 生物滤池的反洗废水经提升排至高密度沉淀池的前端,可较排至提升泵房再经二次提升节省电耗,另外,滤池反洗废水中含大量脱落的生物膜,其沉降性好,对沉淀有利,可有效减少药剂的投加。 3.5生物滤池段设计上的考虑 生物滤池是一种大阻力处理工艺,滤池阻力随生产时间的增长通常很快。为此,在设计中应考虑对安全水头的合理预设,并对滤池的水力作如下设计处理。 ①前级反硝化滤池采用较大粒径的滤料(6-9mm,通常3-5mm),让更多的悬浮物在后续硝化滤池(滤料粒径3-5mm)中截留,避免前级滤池的过频冲洗造成的对反硝化厌氧条件的影响,提高脱氮效率。 ②硝化滤池内的滤头不设防堵滤帽,减少生物滤池段的整体水损。 ③在合理的水力停留时间内,控制滤层厚度,减小滤层的过滤阻力,本项目反硝化滤池滤层高度设计为3.2m,硝化滤池滤层3.5m。 ④本项目滤池组并联格数较少(≤6格),利用生物滤池大阻力特性,设计采用管道配水形式,也能达到较好的配水效果。运行中,滤池的过水能力实际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通过对单池过水量的观测,可直接判断工况,切换反洗。 ⑤设计反硝化生物滤池含回流的水力负荷为7.1m3/(m2·h)、硝化滤池为5.3m3/(m2·h),硝化回流比R=150%。 其他一些细节设计处理: ①滤池的反洗排水管易于放空,可取消设置检修用手动阀门,减少设备投资。 ②后级滤池有前级滤池的保护,滤头为纤维物堵塞的可能小,其配水室的保护放气管取消设置。 ③将滤池的反洗降水位排水管道和反洗进水管道合并设计,优化管路系统,节约了大量阀门。 ④在出水稳流栅的基础上,增设滤料捕捉板,更有效的防止滤料在反洗过程中的流失。 ⑤废水缓冲池设曝气穿孔管,利用滤池反冲洗风机进行搅拌,减少设备投资。 3.6中水回用的考虑 该项目处理后出水SS可控制在10mg/L以下,经消毒处理后可作为中水供厂区内日常设备冲洗、药剂配制、绿化浇洒、室外消防、洗路冲厕等使用。 本项目设计一套规模为500m3/d的中水回用系统。中水管网和室外消防系统共用一套管路,其取水泵房和消毒池后的尾水排放泵房合建,管网水压设稳压罐稳压。 3.7超越管路的设计 污水厂超越管路是工艺系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也正是通过超越管路的设置,才能为非正常工况的调整提供可能性。 ①该项目不设全厂总超越,采用双回路供电,确保用电的安全。 ②在提升泵房后、细格栅前设置泵后超越,用于整厂停产、检修时。此时污水厂提升泵站作为城市污水管网的终点泵站。 ③在生物滤池前设置超越管道,即二级处理超越,用于生物处理段出现非正常工况时。污水可经过细格栅、沉淀池经过一级处理后排入博望河,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④紫外消毒池设设备检修用超越渠道。 4设计过程中欠考虑的细节问题 设计中也有一些问题考虑不足,例如曝气生物滤池管廊设备的吊运问题,设计原只考虑了通过管廊出口处的单轨电动葫芦进行设备在管廊内的进出起吊,但是设备在管廊内的运输却未予考虑,安装时设备只能依靠人工搬运,极为不便。目前主要考虑在管廊内增加平板小车的办法来解决风机、水泵等的检修搬运问题。 5结语 近年来伴随BAF生物滤池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广泛运用,其设计布局和工艺组合的形式也在设计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和优化,而其一些细节设计问题更应得到充分的考虑和重视,才能保证系统在今后的运行中更加顺畅、可靠、便捷和经济。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浅议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处理工艺的选择 摘要:本文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中工艺选择应考虑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几种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方法,同时,对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做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SBR工艺;A/A/O工艺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推进,我国小城镇人口增加、经济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许多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成为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头,对城镇居民饮用水安全及生存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制约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对这些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势在必行。需要根据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当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因素,经过分析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处理工艺。 1 小城镇污水厂的特点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一般小于20 000m3/d,进厂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由于水量较少,存在以下特点: ①水量不均匀,昼夜变化大。相对于城市而言,小城镇人口少、社会分工简单,人民的生活规律较一致,污水的产生时段集中在白天,晚上水量较少。 ②水质受工业废水影响较大。由于生活水平和习惯的差异,较之城市而言,小城镇生活污水水质较为稳定,且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因水量较少,若当地工业废水量较大,进厂污水水质将随着工业废水水质的变化波动。 ③经济效益不明显。相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而言,其吨水处理费用相应较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④管理水平较低,要求设计工艺流程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2 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 针对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以上特点,结合对现有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选择的调查,介绍几种适合小城镇污水处理的方法,并提出我国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2.1 污水自然净化处理系统 常见的污水自然净化处理系统包括稳定塘和土地处理系统。 2.1.1 稳定塘。稳定塘又称为氧化塘或者生物塘,具有投资少、运行管理简便、节省能耗的特点。稳定塘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处理成本低。稳定塘的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处理耗能低、运行维护方便且成本低,因稳定塘的污水处理成本低。二是抗冲击负荷强。稳定塘一般具有较大的容积,能够承受污水水量的波动,适应能力和抗冲击负荷强,满足小城镇污水处理的工艺要求。三是能够充分地利用当地现有的湖泊、池塘等,可以因地制宜,达到污水处理的目的。四是污泥产量少,从而减少二次污染,降低了污泥的处理处置费用。然而,氧化塘也有一些缺点和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占地面积大,处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可能产生臭味滋生蚊蝇,不宜建在居民区的附近。 2.1.2 土地处理系统。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指利用农田、林地等土壤—微生物—植物构成的陆地生态系统对污染物进行综合净化处理的生态工程。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有:一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以促进污水中植物营养素的循环,污水中的有用物质通过作物的生长而获得再利用。二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基建费用少,能够充分地利用土地和洼地等。三是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方便,而且能耗低。四是污泥得到充分地利用,二次污染少。同时,土地处理系统也有一些缺点,如果设计不当,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特别是造成重金属污染、有机毒物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也会散发臭味、滋生蚊蝇,甚至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目前应用最广泛、研究最成熟的就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系统由不可缺少的五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能够生长的植物、水体、无脊椎或者脊椎动物以及好氧或厌氧的微生物种群。它具有土地处理系统的优点,操作简单、投资省、能耗低。但其占地面积相对来说较大,比较适用于用地不太紧张的农业区小城镇。 2.2 SBR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又叫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它通过在运行上的间歇操作,实现了对有机物的有效降解。SBR工艺主要优点有:一是工艺处理设备少,无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运行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二是不受污泥膨胀的困扰。三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四是可以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出现,脱氮除磷的效果好。由于以上特点,SBR 系统更适合水量小、分散点源、污染物间歇排放的小城镇污水处理。但同时,SBR 工艺也有一些不可忽略的缺点,由于滗水深度一般是1~2 m,因此污水提升的说水头损失比较大。设备对自动化控制要求严格,因此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同时由于SBR 工艺不设初沉池,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浮渣。由于采用的是在时间上形成的缺氧、好氧环境,脱氮效果不好。 2.3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结构上是一种首尾相连的循环曝气沟渠,污水处理按照厌氧、兼性厌氧、好氧的组合方式进行。其特点在于混合液循环流动的沟状生物反应器和机械转刷曝气。该工艺具备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构筑物少,可不建初沉池以及污泥消化池,因此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二是能够承受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克服了高浓度工业废水抑制活性污泥菌活性的缺点。三是当需要进行脱氮除磷时,相对传统的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具有降低运行费用以及能耗的优点。四是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但是,由于一般不建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氧化沟工艺增加了反应池的负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部分能耗,同时由于氧化沟的曝气装置比如表面曝气器或者曝气转刷等机械部件需定期维修,因此检修工作量较大。 2.4A/A/O工艺 A/A/O工艺是常规的典型除磷脱氮工艺。通过在生物反应池中人为的造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生物环境。该工艺不但能有效的去除磷和氮,而且COD、BOD和SS去除效果也优于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还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其主要优点:一是出水水质好。池内经缺氧、厌氧、好氧处理,处理效率提高,净化效果好,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二是运行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池内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运行稳定。三是高效脱氮除磷,节省化学药剂使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剩余污泥含磷量高,肥效好,可利用作污泥堆肥。四是没有固定池型,可满足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然而,由于设备数量较多,其管理运营较为复杂,设备检修维护要求较高。 2.5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是近年来为了适应小城镇污水处理的特点而产生的处理工艺。该工艺主要是将预处理工艺由传统的初沉池改为厌氧水解滤池,同时在传统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对其工艺构造进行了重要的技术创新。改造后的工艺既具有高负荷、高效率的优点,又通过采用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和高二次布水性能的新型塑料模块填料,取消了滤池出水回流系统,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操作运行的能耗以及建设投资费用。作为新型工艺,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一是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比,该工艺的产泥量大大减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也降低了二次污染。二是由于该工艺处理系统集初沉池、曝气池、污泥回流设施以及供氧设施等与一身,因此污水处理流程简单,管理运行简单。三是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较强。这些优点都决定了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能够适应我国小城镇污水的要求。 3 结语 通过对上述几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小城镇污水处理应从节约成本和管理方便入手来选择污水处理工艺,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实践证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不仅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而且有助于美化生态环境,是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最优方案之一。从成本出发,氧化沟工艺以及SBR 工艺设备简单,规模在5000m3/d以上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可优先考虑。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的除磷脱氮工艺设计研究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污水排放标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但是目前中国大多数城镇的污水处理厂却由于各种原因的结合而导致脱氮除磷的效果相当差,出水更是难以达到标准的要求,污水处理不好,给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因此,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就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的相关工艺设计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关注,来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效果,以此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存在问题;除磷实验;脱氮研究 0.引言 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党的正确政策带领下,取得了较快提升,各种工厂工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在人们为之高声欢呼的同时,污水排放问题却让人们无所适从,虽然关于污水排放的相关政策很多,但污水排放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人们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也采取了更为先进的高科技方法,希望以此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本文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对污水处理厂关于除磷脱氮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与研究。 1.化学除磷试验研究 1.1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为有效配合除磷实验的研究,首先我们可以建一个柱高0.8m,直径0.3m的模拟水池,当水池有反应沉淀现象时,原水和混凝剂溶液均从距底部0.6m处注入,内设JJ-1大功率电动搅拌器,使原水和混凝剂充分混合,将污泥沉淀于混凝池底部排出,以去除原水中的SS 和TP,清水由出水管排出,溶药池也同样使用搅拌器使固体混凝剂充分溶解为液状,并由蠕动泵注入混凝池。化学除磷试验中首先对混凝剂的种类进行优选,并对投药量和搅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优化。 1.2混凝剂的筛选 试验选用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硫化铁和聚合硫酸铁4种常用的混凝剂,在搅拌转速100r/min搅拌时间30min的实验条件下,对各个混凝剂在不同投药量下出水的TP和SS 的浓度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的混凝剂。随着混凝剂投药量的增加,出水SS 的浓度不断降低,但4种混凝剂对SS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而从对TP的去除效果来看,氯化铁和聚合硫酸铁这两种铁盐混凝剂要优于硫酸铝和聚合氯化铝这两种铝盐混凝剂,当投药量增加到30mg/以上时,投加铁盐混凝剂的出水TP的浓度都降到0.5mg/l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A放标准对TP浓度的要求。 除了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PFS在价格方面也占有一定的优势,市售PFS为700元/t,市售氯化铁为1100元/t。所以,无论是TP的去除效果还是经济性方面,PFS均为理想的药剂,从实际生产技术经济方面考虑,最终选择PFS为化学除磷的混凝剂。 1.3运行参数优化 在确定使用聚合硫酸铁为化学除磷试验的混凝剂后,对投药量和搅拌时间两个参数要进行优化。 第一,对投入量参数的优化。随着混凝剂PFS投加量的增加,水中TP的浓度不断减少。当投药量达到30ml/g时,水中TP的浓度已低于0.5mg/l,去除率达到75%以上。根据铁盐除磷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去除1mg的磷,需要1.8mg的铁。原水中TP的浓度在1mg/l至4m/l,若使出水TP浓度小于0.5mg/l,最多需要12mg/l的硫酸铁,以至少40% 有效成分计算,需要30mg/l。考虑水解等因素, 最终选定投药量为40mg/l,此时的出水TP浓度为0.3mg/l。可以保证出水水质符合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 第二,对搅拌时间参数的优化。随着搅拌时间的增长, 水 中TP 的浓度不断减少。时间从 5min增加到15min, 水中TP 的去除率提高了5.1%,而从15min 增加到30min, 去除率仅提高了2.0%, 故过长的搅拌时间对TP的去除并无显著的效果, 反而会增加额 外的能源消耗和构筑物的建筑体积。 2.后置反硝化脱氮试验研究 2.1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后置反硝化脱氮试验采用三级生物滤柱设计三级滤柱分别为氧化硝化CN池、硝化N池和反硝化DN池,并同时向DN池中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 即分别进行氧化反应、硝化反应和反硝化, 对污水中的COD、NH3-N和TN进行生化去除。其中CN池和N池使用空压机进行曝气。三级滤柱均采用上向流方式, 使用高压隔膜泵从底部注水, 滤柱中的火山岩滤料粒径分 别为 6~8、4~6、3~5mm。 2.2运行参数优化 进水中的COD和NH3-N分别在CN池和N池中进行去除,出水进入DN池后,需要在外加碳源的条件下,将水中的TN予以去除。碳源的投加量将决定TN 的去除效果,投加不足将没有足够的 碳源供反硝化反应的进行,投加过量一方面会增 加额外的经济费用,一方面还会增加出水 COD 的浓度,故中试对后置反硝化的碳源投加量进行了重点考察, 并选择易于生物降解和被反硝化细菌利用的甲醇作为碳源。随着甲醇投加量的增加,进水中可供反硝化 利用的碳源不断增加,出水的 TN 浓度也随之下降,当投加量增加到25mg/ L时, 出水TN浓度已达到一 级A排放标准以下, 但当继续投加到35mg/l时,随着进水中可被利用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的降低,即使继续增加甲醇投加量也难以加快反硝化反应的速率,出水的TN浓度趋于平缓。 考察投加甲醇过程中进出水的COD浓度变化趋势,当甲醇投加量在535mg/l之间时,出水COD浓度变化并不大,但继续增加40mg/l时,投加的甲醇已不能完全被反硝化反应作为碳源所利用,反而会影响出水的COD浓度。综合投加甲醇对进出水TN和COD变化趋势,确定后置反硝化的甲醇碳源投加量为30mg/l,此时出水TN浓度为9.46mg/l,COD浓度为33mg/l,均符合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水力停留时间HRT是指污水与滤池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是工艺中另一重要控制参数。随着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增长,出水TN的浓度也随之不断下降。但从45min开始,出水TN下降的速率便开始变得平缓,通常反应时间越长,微生物对基质的去除率越高,则在流量一定的条件下,对构筑物的容积要求越大。因此,结合建设费用,确定水力停留时间为45min。 3.结论 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选择化学除磷进行深度处理,选用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在投药量为40mg/l、搅拌时间为15min 的条件下,使出水TP浓度保持在0.5mg/l以下。 第二,在水厂现有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基础上,增加后置反硝化工艺进行水厂深度脱氮的升级改造,可使用甲醇作为外加碳源,其投加量为30mg/l, 使出水TN及COD指标均能够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第三,采用后置反硝化工艺进行深度脱氮的升级改造,单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5min的条件下,出水TN浓度保持在15mg/l以下,实现一级A达标排放。 总之,在高科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为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我们就应该尽可能的引用高新技术,来为我们的效益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是日益提升,但与此同时,生活尤其是工业污水却一直困扰着人们,而且也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更有甚者,污水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污染,这样就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及生产,因此污水厂无论是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还是出于对人们生活负责人的角度,都应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尽可能多的将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这就需要污水处理厂除在人员配置方面下工夫外,还要多多引进先进的技术,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上文介绍的除磷脱氮技术研究就是应用高科技水平的很好实例。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很好解决水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解决好广大西北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可以很好的净化我们的水资源,另外,环境问题也会随着污水的处理而变得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本文重点针对除磷脱氮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讨论,相信通过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污水厂的污水处理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浅谈污水处理厂的工艺设计: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前,在我国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的过程中,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由于污水处理效果显著、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而且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 早期的氧化沟仅用于去除有机物,同时将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因此氧化沟工艺无厌氧区.氧化沟循环廊道内也无缺氧区,此时氧化沟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还可以反硝化脱氮。而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植物性营养物,国内外又相继开发了带有厌氧区(或带有厌氧区及缺氧区)的氧化沟工艺,以保证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去除氮磷污染物。本文以福安赛甘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采用改良型Carrousel-2000氧化沟工艺为例,对氧化沟工艺进行分析。 1.污水厂简介 近年来,随着福安经济开发区和甘棠镇临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周边沿海乡镇人口的集聚,带来的工业和生活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福安经济开发区和甘棠镇产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就近排放,造成周边水环境污染。该水厂设计主要用于处理开发区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工程近期建设规模2.0万m3/d,远期增建规模2.0万m3/d一组,总处理水量4.0万m3/d。 1.1进水水质及工艺参数 设计运行参数:污泥浓度MLSS=3.4g/L一4.0g/L,污泥负荷F/M=0.08kgBOD /(kgMLSS・d),回流比R=100%,厌氧DO≤0.2mg/L,缺氧DO≤0.5mg/L,好氧DO≥2.0mg/L。 设计进水水质为BOD5180 mg/l、CODcr300 mg/l、SS170 mg/l、NH3-N35 mg/l、TP3 mg/l、PH6~9;出水水质为BOD5≤20 mg/l、CODcr≤60 mg/l、SS≤20 mg/l、NH3-N≤8 mg/l、TP≤1.0 mg/l、PH6~9。 1.2工艺流程 污水经厂外粗格栅去除直径大于15mm的悬浮物后经厂外提升泵房用潜水泵提升至厂内细格栅渠;在细格栅中去除直径大于5mm的悬浮物后在沉砂池进行砂水分离预处理,沉淀比重大于2.65的砂粒。随后污水进入浅层高效气浮池,去除比重接近水的细小颗粒。 污水进入改良型Carrousel-2000氧化沟后,在氧化沟中污水依次通过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去除大部分BOD5、CODcr、氨氮和磷,生化后的污水经配水井流入二沉池,在二沉池污水中的活性污泥沉淀下来,二沉池底部沉淀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排放到污泥泵井,经污泥回流泵回流到氧化沟的厌氧区,二沉池上部清水通过集水槽收集后进入紫外消毒池消毒,将污水中病原微生物和细菌杀灭。消毒后出水经巴氏计量槽计量后自流排入赛江下游海域。各单体放空水均接入厂区污水管网,并经厂区污水泵井提升回流至细格栅旋流沉砂池。 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井输送至污泥浓缩池,在浓缩池中将污泥含水率从99.2%降至97.5%。然后用污泥泵抽升至污泥脱水车间,再经带式压滤机进行污泥脱水后外运,脱水后的污泥约含水率为80%。 2 氧化沟的机理 2.1 氧化沟处理污水的原理。传统的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是直接将污水和回流污泥引入到氧化构系统当中,并且通过表面曝气机将混合液中溶解氧的浓度控制在 2-3mg/L 左右。在掺氧量充沛情况下,使得微生物可以很好的去除 BOD,并且在氧化的作用下也使得混合液中的氨被转化成硝酸化合物。而在曝气机下游,污水水流也从曝气区的湍急状态演变成平缓的状态,根据相关的污水处理规范,将水流流速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活性污泥在使用过程中处于一个悬浮的状态。当微生物在将混合液中的溶氧量降低到零时,也就导致混合液呈现出一个缺氧的状态,在通过相关的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 BOD、磷元素和氮元素进行有效的处理。不过这种污水处理方法,虽然可以有效的将污水中的 BOD 去除,但其除磷脱氮的功能却十分有限。 因此为了使得氧化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一个很好的除磷脱氮的效果,我们就要在传统的氧化沟中增设一个厌氧区和绝氧区。根据相关试验表明,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大部分回流污泥和 20%左右的污水引入到厌氧区,可以使得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化合物在碳源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反应,为后续的污水治理工序提供了一个绝氧环境。而且当回流污泥和污水进入到厌氧区的时候,由于厌氧区中存在着很多兼性细菌,可以将污水中的 BOD 转化成VFA,当厌氧区中的聚磷菌遇到 VFA 时,又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为磷酸盐的水解提供了能量。再通过绝氧区中碳源的作用下,就使得在对回路污泥和污水处理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除磷脱氮的效果。最后,将回流污泥和污水引入到氧化沟当中,从而使其氧化沟起到一个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 2.2 氧化沟除磷脱氮的影响因素。影响氧化沟除磷脱氮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不过由于磷离子和氮离子的两种处理方法不同,因此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影响着两种离子排除的因素也存在着不同。其中影响氧化沟除磷效果的因素,主要有污泥龄、硝酸化合物的浓度以及基质浓度等,其中对污泥龄对氧化沟处理效果的影响最大,所以我们在氧化沟除磷过程中,要将其污泥龄控制在污水处理规定的范围之内。而影响氧化沟脱氮的主要原因则是溶氧量、碳源浓度以及硝酸化合物的浓度,而为了保证氧化沟的脱氮效果,技术人员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氧化沟中的溶氧量、碳源浓度和硝酸化合物的浓度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 3.处理的主要设施 3.1预处理 (1)细格栅池及旋流沉砂池 本工程细格栅、旋流沉砂池考虑合建,土建按远期4.0m3/d规模建设安装,设备按近期配备。 细格栅的功能是截除污水中较小漂浮物,栅条之间保持大约5mm的间隙,栅前对应1.0m的水深,电机对应的功率为1.1kw,还有一台螺旋输送机。这台输送机可以将比较小的悬浮物去除。旋流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粒径≥0.2mm的砂粒,使无机砂粒与有机物分离开来,便于后续生化处理。旋流沉砂池2座,与格栅池共建,直径D=3.05m,沉砂池深度H=3.8m,砂斗直径1.0 m,砂斗深度2.0m,沉砂池中间设有一台可调速的浆叶分离机和一台罗茨风机,功率分别为1.1kW和2.2kW。砂水混合物由罗茨风机造成的静压输送至配套的一台砂水分离器,功率为0.37kW,分离后的干砂外运。 3.2生物处理 (1)氧化沟 Carrousel-2000氧化沟1座,将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隔开,厌氧区和缺氧区均设置两沟,好氧区由四个单沟组成,整个氧化沟平面尺寸90.8×30.2m,总高度4.5m。 在氧化沟厌氧段内设潜水搅拌器2台,达到搅拌和推流的作用,规格为:MA4/12-620-480,功率P=4.0kW,采用不锈钢304。氧化沟好氧段内还配置1台DO测定仪,测量范围为0-15.0mg/L,以及1台MLSS测定仪,测量范围为0-8000.0mg/L。 (2)二沉池 二沉池进出水都是从周边进行的,对应较高的负荷,获得的处理效果非常的理想,占地空间不大,如果配水对应的设计方式比较合理的话,泥水分离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设计流量2.0万m3/d,池数:1个,池内径32.0m,平均表面负荷:qave=1.04 m3/m2・h;最大表面负荷:qmax=1.35 m3/m2・h;有效水深4.Om,沉淀池内设1台中心传动的单管吸泥机,参数为ZXJ-32-I,Ф=32m,H =4.5m,n=0.028rpm,P=0.37kW。 (3)提升污泥的泵站: 泵站的作用是使二沉池底部污泥提升至氧化沟厌氧区,并把剩余污泥提升至储泥池,同时作为配水井。潜水泵共有二台,一用一备,按最大回流比100%选择水泵流量,型号为:350WQ850-7-37,Q=850m3/h,H=7m,N=37kW,变频控制;远期增加同型号水泵一台,二用一备;回流污泥根据氧化沟污泥浓度控制回流量,剩余污泥泵与污泥脱水协调运行,同时起到均匀配水的作用。 3.3尾水处理 (1)紫外消毒池 紫外消毒池的功能是将生化处理污水进行消毒,使大肠杆菌≤10,000个/L,使出水达到GB18918-2002一级B类标准要求。设计规模是4.0万m3/d;平面尺寸:20.33×5.5m,有效水深1.7m,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设备:近期2.0万m3/d规模紫外模块成套定型设备一套。 3.4 污泥处理 要想实现污泥浓度保持不变,必须要将多余的污泥排走。通过污泥泵将剩余污泥向脱水机房转送。机房内,先通过2台螺杆泵混合絮凝剂和剩下的污泥,而后送到带式脱水机里面进行脱水。干滤饼能够实现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干固含量。对经过脱水的污泥予以最终的处理之后,拉到填埋场填埋处理。二期的时候,建议作为堆肥予以很好地利用处理。 结语 氧化沟工艺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中出水水质最好、操作最稳定、应用最多的工艺之一。虽然目前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影响处理效果的因素,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该工艺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研究 [摘 要]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高速发展。铁路作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高科技技术也逐渐应用到铁路建设中,尤其是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高科技的应用使得铁路信号技术逐渐成熟,并向着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前进,切实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出故障的几率较高,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首先概述了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问题,并系统分析了其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 [关键词]铁路信号;控制系y;故障导向安全;研究 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使得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越来越智能化、数字化,对铁路运输安全问题意义重大。因此,一定要重视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安全问题,在铁路信号设备发生故障之前,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测;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的处理,降低故障风险,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 一、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概述 (一)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 铁路信号系统是指在整个铁路网络中所包含的一切信息,包括各种设备及设施为整个铁路的工作人员提供的关于铁路的运行条件、行车状态以及一些指令等。这个系统显示了铁路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保障铁路安全运输的前提,因此,对铁路信号控制系统进行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用科技方法排除故障,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恢复铁路正常运行状态是电务工作中最基本的部分,这对于铁路安全运输意义重大。 (二)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 故障导向安全是指当系统内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机器设备继续运行所产生的后果应该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这样可以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在设备即使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能够提供安全的指令,确保铁路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完成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任务。故障导向安全原则,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仍能正确指导列车的运行情况。 二、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分析 经过研究发现,要想确保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主要采取的措施如下: (一)合理设计铁路信号控制系统 要想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发挥出作用,必须要合理设计铁路信号控制系统。通过研究发现,采取动态闭环控制设计进行铁路信号的控制能够实现故障导向安全的设计初衷。在这种设计中,将输入和输出电路设计成闭环控制系统,然后在系统中设置危险侧和安全侧,分别对应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最后再进行信号的检验,通过检验可以判断出整个电路中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电路中存在故障,则系统会发出静态信息,给安全侧下达指令来确保故障导向安全。但是,要想动态闭环控制设计能够正常工作,还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将输出动态脉冲作为控制信息;第二,对校验码进行验证时,为了确保闭环控制系统能够输出连续的动态信号,要采取代码计算机回读设计。在合理设计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健全和不断完善,才能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性。 (二)结合安全性冗余方法 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主要有四大类: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调度集中控制系统、区间闭塞控制系统以及车站联锁控制系统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小系统。这四大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既保持相对独立性,但同时,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共同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性。由于各个系统的情况不同,因此,在对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对每个系统的安全性冗余环节多加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在进行设计时,要每一子系统的指令都统一时,才能正确指令列车的运行情况。 (三)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有专家研究表明,航空运输发生故障的概率要比铁路运输的概率大很多,但同时因为飞机靠多个发动机一起工作,因发动机故障造成事故的概率就相对较小了。而且,飞机与列车的运输系统不同,其可靠性远远高于列车,这都保障了航空运行的安全性。虽然,为了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采取了多套冗余设备,但由于列车的运输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发生故障的概率仍然较高,只得通过“多个发动机”一起进行控制,来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因为这样,才能确保当某个部分发生故障时,其他部分仍能维持列车的运行,减少控制系统的错误指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四)设计控制系统故障保障措施 为了实现列车的运行安全,在进行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设计时,还要采取了其他保障措施: (1)采用机械控制手段保障故障导向安全。这种手段利用重力的作用原理,来达到用机械控制的目的。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向下,所以在进行实际操作中,依靠重锤的重力,垂直向下,来带动臂板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臂板保持水平,给列车发出停车的指令。 (2)应用继电器对整个铁路系统进行控制。用这种安全性的继电器能保证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仍能够正常的吸起落下,发出正常指令。在对这种电路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安全对应,实现电路的故障导向安全。 (五)增加“丢车”检查功能 铁路信号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会对不同车厢发出不同的指令,从而导致“丢车”现象的发生。2011年温州发生的列车追尾事故中就是因为信号控制系统发生紊乱,导致信号被覆盖,从而导致“丢车”的情况发生。一般正常情况下,这种现象是不会发生的,因为控制指令不会出现覆盖情况,要从一个区段进入另一个区段,但是,当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就会导致信号的重叠发出,而导致“丢车”现象的产生。因此,为了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应当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增加对“丢车”情况的检查功能,检查信号是否出现覆盖情况时,如果,有此情况出现,系统会发出停车指令,避免列车因“丢车”现象而出现追尾事故。 (六)对列车的头尾进行防护 因为实际生活中,列车出现追尾的现象发生过多次,虽然已经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完善,但是仍有必要对列车的头尾进行保护,减少损失。在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增设一种控制信号,能够检测到前后两列车的车距。当前车的尾和后车的头之间的距离少于安全距离时,能够发出信号,警告前后两列车可能存在的相撞危险,让列车做好紧急制动的准备,减少相撞的概率。而且,还要加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信号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要设定闪光灯,起到警告的作用,降低追尾的发生率。 三、结束语 为了提高列车的运行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加强对铁路控制系统故障导向安全的研究,将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控制系统中,做好相应的措施,保障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列车仍然能接收到正确指令,并对系统中的故障点进行快速排查和解决,实现故障导向安全,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 铁路信号论文: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分析在包西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及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摘 要]通过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对信号电源故障、区间轨道电路故障、站内轨道电路故障、站内电码化故障、车务部门误操作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真实体现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分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为准确全面地发现设备隐患和预防信号设备故障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微机监测 数据 分析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智能化发展,铁路微机监测设备在信号设备维护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微机监测系统能实时、动态、准确、量化地反映信号设备的运用质量,结合部设备状态,并具有状态信息存储、回放、查询和报警功能,这对于分析判断故障、特别是瞬间发生、时好时坏的“疑难杂症”故障,或结合部难以界定的复杂故障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依据。更重要的是,对于维护者能提前发现设备隐患,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下面结合日常信号设备维护工作中监测数据分析中的一些体会和认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通过微机监测数据分析便于快速查找故障原因: 1、电源故障 2010年10月23日7:20分,曹家伙场站区间上行线2652G、S1LQG、2692G、2606G、2620G红光带(图1)。 机械室内检查发现,区间组合柜QZ5零层QKZ电源熔丝双断,造成所在组合柜5个区段QGJ落下,导致轨道区段红光带。调看微机监测报警记录,自开通后QZ5频繁出现熔丝断丝报警,大约每隔3~4天就会出现熔丝断丝。回放每一次熔丝断丝报警时的站场信息,发现出现熔丝断丝报警时,控制台均排列S行通过进路。 QZ5组合柜QKZ在用熔丝容量为1A,排列S行通过进路时(因S行一接近、二接近、三接近区段组合均在QZ5组合柜上,排列S行通过进路时QKZ保险负载最大)对QZ5组合柜QKZ电流进行实际测量,最大时达到1.2A。《维规》规定,熔断器设计容量应为最大负载电流的1.5~2倍,所用保险容量不符合规定,容量过小,造成频繁出现熔丝断丝。经与设计单位联系,将设计保险容量更改为2A,从而解决了熔丝频繁熔断的设备隐患。 2、区间轨道电路故障 ①2016年11月12日08:04分,米脂―镇川区间下行线3747G红光带(图2)。 调看微机监测相关数据,3747G送端分线盘电压为89.9V;主轨出电压为62mV,电压异常;小轨出电压为116.7mV,电压正常;列车运行方向后方区段3735G小轨出电压为130.4m V,电压正常。由此判断故障范围在室外主轨道电路之间,判断为主轨间有断轨情况(区间为无缝轨)。 在室外3747G轨道区段检查发现,确是由于K374+790m处断轨造成,经工务插入短轨、电务配合打眼加装塞钉线后,红光带消失,微机监测各项曲线无波动,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②2017年2月13日04:38分,延安―甘泉北区间下行线5783G红光带(图3)。 调看微机监测相关数据,5783G功出电压为152V;功出电流为426mA,比正常情况下电流升高 (正常情况下为334mA);主轨出电压为0V,电压异常;小轨出电压为153mV,电压正常。列车运行方向前方区段5797BG小轨出电压为4.1mV,电压异常。由此判断故障范围在发送端。 后在室内测量区间分线盘发送电压为96.7V,甩开室外电缆后测量电压为185V;室外测量发送端调谐单元输入电压为0V,甩开电缆测量电缆电压依然为0V。从室内至终端方向盒间经分段进行测量,找出故障点就在F30-F41方向盒间两根电缆芯线混线,倒用备用芯线后红光带消失,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3、站内轨道电路故障 2011年3月2日,在延安北站调看微机监测,发现48DG、50DG频繁出现故障解锁,销记原因为48DG、50DG分路不良。查看控制台盘面,48#道岔定反位均频繁过车,不可能出现分路不良(图4)。 调看微机监测回放多次列车运行情况,发现当列车经过48#、50#道岔调车作业时,当车压入48DG时,50DG闪红光带,电压曲线异常波动;当车压入50DG时,48DG闪红光带,电压曲线异常波动;当列车单独经过48DG、50DG时,列车压入其中一轨道区段,另一轨道区段电压曲线也出现异常波动。分析48DG、50DG两区段g有短路情况,对两轨道区段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轨道区段绝缘接头处一横向连接线从两区段轨底斜着穿过,距轨底较近,当列车压入其中某一区段时,横向连接线与另一轨底相碰触,导致瞬间短路,造成另一区段轨道电路瞬间闪红光带。经对连接线进行绝缘处理后,此现象再未出现。 4、站内电码化故障 ①2017年2月5日14:15分,机车司机反映,包西线神木西车站S行发车通过31DG时,机车信号绿掉白(图5)。 经对微机监测进行回放、分析,机车在分别驶入45DG、31DG时,功出电压始终为169.8V正常,发送电流由268mA变为11mA;再调看开关量,机车驶入45DG时,31DG-CJ继电器正常吸起,但当机车驶入31DG时,31DG-CJ继电器非正常落下,11/31WG-CJ继电器未能正常吸起,导致SFMJ继电器非正常落下,切断发码电路,造成机车信号掉码(图6)。 经过分析判断,怀疑是由于31DG的GJ 或者GJF继电器性能不良造成,分别测试31DG-GJ、GJF继电器接点,发现GJF继电器11、13接点有39.8mV的压降,对GJF继电器进行更换后,测试31DG入口电流正常,且再未出现机车信号掉码现象。对更换下来的GJF继电器进行入所测试,第1组接点电阻大于50mΩ,确认是由于继电器性能不良造成接码异常。 ②榆林站自包西复线开通后,X行机车正线通过时,偶尔出现机车信号掉码(图7)。 经对微机监测进行多次回放、分析,发现一个共性点,每次发生X行机车掉码时,S行线均有Ⅱ道发车或通过车。进一步回放并调取电码化开关量信息进行反复比对,发现I道发车时,ⅠG-GJF继电器落下,当XⅠ信号机开放后,40DG-CJ继电器吸起;若此时S行Ⅱ道刚好有发车进路,ⅡG有车占用,ⅡG-GJF落下,当机车驶入15DG时,18DG-CJ、18/40WG-CJ继电器错误吸起;18DG-CJ继电器吸起后,切断了40DG发码电路,导致40DG接收不到电码化信息,造成机车信号掉码,初步判断为室内配线错误造成(图8)。 经查找确为室内配线错误,上下行正线发车电码化电路中的传递继电器条件间多了一根配线(ZH1-605-12~ZH2-605-1)造成,S(X)行发车时,另外一个方向的传递继电器误动,造成电码化电路瞬间切断,导致机车信号掉码。 5、车务操作失误 2010年6月28日23:06分,延安北车站通知:S进站信号机非正常关闭。调看微机监测进行回放,发现车站于22:56分排列上行通过进路,22:59分按压S总取消按钮和S始端按钮(此时,列车已压入二接近区段),23:00分S进站信号机绿灯关闭,而进路依然存在。《技规》规定,在列车运行速度超过120Km/h的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由两个及以上闭塞分区长度保证。此时列车已压入二接近区段,接车进路无法正常取消。确认是由于车站操作人员对新设备技术规范不熟悉造成操作失误,而非信号设备故障。 二、通过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分析发现设备隐患,提前预防故障发生: 1、2016年8月30日,调看米脂站微机监测数据发现米脂至绥德上行区间4014G从8:24至30分主轨出电压由457mV下降至293mV,存在安全隐患。再调看对比其它数据,发现8:24至30分4014G功出电压从141V下降到59.6V。再对比主发送器和+1发送器数据4014G移频发送电流由349mV下降至0mV,S+1FS移频发送电流由0mV上升至340mV,由此可以判断为4014G发送器作用不良,瞬间倒向+1发送器工作。要点对发送器进行更换,更换后测试轨道区段各项数据正常,后续对此区段各项数据进行连续几天监测,未发现异常。 4014G功出电压曲线下降微机监测截图(图9): 2、2016年9月13日,调看米脂站微机监测发现XN-DJ点灯电流14:08至19:10分由148mA瞬间下降到92mA,存在安全隐患。经现场测试查找判断为XN-H灯LED点灯电源盒作用不良,要点对电源盒进行更换后,试验正常,后续进行持续观察,点灯电流曲线正常。 XN-DJ点灯电流瞬间下降微机监测数据截图(图10): 3、2016年11月13日,调看神木站微机监测时发现12日23:22分,2-4DG轨道电压曲线由18.2V下降至16.7V,相位角由94.1°下降至73.01°。经现场测试查找原因为室外BCQ-T型补偿器RD/1A保险两端压降大(20.8mV),要点对补偿器空开进行更Q,更换后电压曲线恢复。 2-4DG轨道电压曲线下降微机监测数据截图(图11): 4、2016年10月9日,调看蟠龙站微机监测发现11:35:45秒至50秒,蟠龙至子长下行区间5163AG区间移频送端分线盘电压为0V。经现场测试查找原因为5177信号机DJ继电器第三组前接点压降过大(54.7mV),导致5177信号机红灯灭灯,造成5163AG区间移频送端分线盘电压从117V降至0V。要点对5177信号机DJ继电器进行更换后,对区间轨道电路进行持续监测,曲线良好。 5163AG区间移频送端分线盘电压下降微机监测截图(图12): 通过以上几个日常维修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从维修的角度出发体现了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分析的重要性,不但能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判断故障点,更重要的是能提前发现设备隐患,避免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从而使大家引以为戒,更深的认识到加强日常微机监测数据调看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日常信号设备维修奠定基础。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控制智能安全技术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对铁路信号控制智能安全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当前铁路信号控制中智能安全技术主要的研究方向以及通常所采用的两种技术。实现了控制信号的智能化,不但可以提高铁路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还能提高在控制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铁路信号是在铁路行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挥设备,铁路信号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铁路系统能够进行安全运行存在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主要的安全技术研究方向基础之上,对两种主要的智能安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提出了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以及技术研究过程中的缺陷。 [关键词]信号控制;智能;安全 一、引言 铁道信号作为铁路行车运行中重要的指挥设备系统,实现信号系统的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技术,能够对铁路行车的安全、快捷以及高效产生重要的影响,对铁路行业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铁路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铁路信号控制技术也已经从机械联锁、电气集中联锁发展到了信号微机联锁,智能控制技术能够为保障铁路行车安全起着关键的作用。实现铁路信息现代化基本是能够实现铁道信号的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以及信号现代化,信号控制技术水平越高,采用的技术装备也就更加先进,智能化控制也会越多,因此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也就越高。 二、信号控制智能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我国进行信息化发展有以下三个任务:一是以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发展重点,逐渐提高传统的产业在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以及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应用作为重点,积极推进在制造业领域进行优质高效的生产,发展装备制造业;三是对重点产业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的改革、共性技术与系统中相关配套的技术水平、工艺以及装备水平。铁路信号的控制智能化技术能够为企业提高工作的效率,保障正常的运行,向着安全、清洁的生产方向发展。 铁路信号控制智能技术,主要是使用信号控制的智能技术用以保障安全运行,有很多种技术:全电子执行单元系统的技术、三取二冗余系统技术等。这两中技术逐渐成为铁路行车指挥信号安全最为重要的控制技术。 三、信号控制智能安全的主要技术 3.1 全电子执行单元智能控制安全技术 在控制安全技术中应有全电子执行单元智能的控制原理是在有软件以及硬件多层防护基础上实行的执行单元以及监测系统,并能够由信号的执行单元系统与微机监测系统两个部分组成。 执行单元系统是由多种类型驱动采集模块所构成的,使用了双重结构的形式,有两个联锁执行子模块、通信子模快以及智能采集子模块所组成。在能够实现联锁机构正常运行的同时,需要对系统外部的设备以及系统自身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的增加系统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信号系统的监测系统是由通信处理机与系统监测站机所组成的。通信处理机经过一台工业控制机所构成,在系统进行信号设备状态数据以及对执行单元状态数据采集时,信号系统的监测网络所接到的驱动命令以及系统设备状态数据。 信号控制的系统基本功能是全电子执行的单元主要有:联锁执行区域、系统监测区域。 (1)联锁执行区域有两个基本模块构成:动采集模块、网络管理模块。 驱动采集模块有设备驱动子模块、设备状态逻辑子模块、安全子模块、通信管理子模块以及模块自测与故障等。在系统中,设备驱动子模块主要是依据联锁机所的控制命令对信号设备进行驱动;设备状态逻辑子模块主要负责进行逻辑判断;模块中的安全子模块主要是对模块内各种器件与使用的程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隔离故障并能够防止故障的传播,提高信号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网络管理模块是由联锁控制的网络模块以及系统设备监测网络模块所组成,联锁控制的网络模块是进行管理联锁机和执行单元之间的通信链路,能够为联锁系统以及执行系统提供更加安全的通信,以便可以_保系统安全以及可靠运行;系统在进行设备监测网络模块时是通过管理设备监测功能的模块以及与监测系统中的通信链路。 (2)监测区域有设备监测功能模块以及监测系统。 设备监测功能模块主要是智能信号设备输入模块以及信号模块内部自测。智能信号对设备输入模块是采用现场信号设备中各个状态的数据,完成对所采集信息的加工以及处理;模块内部自测与监测模块内部中状态信息,可以使用逻辑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能够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将信号传送给系统中的监测系统记录以及显示,方便电务部门进行相关的维修。 监测系统主要有通信处理机、监测机以及系统远程通信模块。通信处理机主要是进行监听以及记录在联锁网络中的命令与状态数据,并且还可以与设备监测功能模块进行通信,可以对设备与系统模块中的状态数据进行采集,并可以将信息传输给系统的监测机。监测机主要是对各种状态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并可以通过人机的接口显示出来,有利于电务人员维护。 3.2 三取二冗余信号控制智能安全技术 三取二冗余技术是使用了容错联锁主机系统结构,也就是三重化具有高安全性计算机处理系统,能够在硬件基础上解决系统存在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为了能够保证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其结构图如下: 由上图可知,三台计算机可以进行同时工作,并能够进行两两的比较,出现两个结果一样的时候,则可以认为准确无误。三个微处理器是由同一个时钟进行同步,它们内部中总线上可以设置更多的判决电路。在内部总线中信息主要是以CPU的机械周期作为比较,因此可以检查出系统所出现的瞬间错误,并可以通过对多数判决电路进行修正。三取二冗余技术能够对系统中现有的信号设备以及部分开关量做出实时在线监测,能够有着很好的自检能力。在联锁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采集、信息输入以及信息存储等过程。可能有些数据是因为设备硬件的故障或者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所产生错误,导致了系统出现失败,并将危险对外输出存在着危险。因此,需要使用合适的数据编码以及差错控制技术对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提升。 四、结语 铁路信号控制系统水平对铁路行车安全以及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较为先进的技术都可以得到实践与应用。然而,还存在着观念问题,重视问题,并且对信号系统控制过程中的硬件以及软件投资不足,对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拓展不够,系统装备低等各种问题。随着我国加大对铁路运输结构的调整,运输过程繁杂,因此铁路信号控制的智能化技术还需要提高。 铁路信号论文:我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探究 [摘 要]新世纪以来,各行各业都飞速发展,呈现勃勃生机,我国铁路运输业规模也迅速壮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采用高科技手段,将智能监测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系统中将大大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加强对列车运行状况的监测,保证铁路运行的安全。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的概况以及应用现状,并具体探讨了智能监测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高速铁路规模最大,高科技的应用使得我国铁路信号技术不断完善,向着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目前已经建立信号系统监测的自动化体系,能够切实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但是就目前智能监测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的实际应用来看,并不成熟,各个监测系统之间不能统一,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并且,从目前的维修模式上来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人工检修方式,所得数据缺少综合性。因此,我们一定要针对智能监测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实际应用中的弊端进行改进,科学利用先进技术,对铁路运输进行实时监控,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一、我国铁路信号监测系统的概况 (一)信号集中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主要是进行信息监测和储存,是一个三级四层体系结构,可以利用信号设备输出的参数进行量信息以及少数开关量信息的模拟,从而实现及时联系,并提供通道,便于信息的获取和设备的维修。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的对现场进行监测并对设备状态进行诊断,在列车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的找出故障原因并进行维修,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二)列控监测检测子系统 列控监测检测子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系统,对于列车的运输极为重要,能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该子系统包括车载司法记录器、微机联锁电务终端等,这些装置也都非常重要,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车载司法记录器主要是记录列车运行的数据;RBC维护终端可以对CTC系统的通信状态以及RBC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查阅;而微机联锁电务终端可以对故障进行诊断,并在TSRS故障诊断、管理及维护时设置临时限速服务器。 二、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虽然近几年,我国已经在铁路信号系统的监测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国家也非常重视智能监测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并为此开展很多工作,对于系统的检测和维护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智能监测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规模仍有待壮大。 (一)信号系统监测设备之间缺少关联 就目前我国使用的铁路信号检测设备而言,各设备之间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而且数据之间没有关联性。铁路信号监测系统的核心设备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对电路、信号机以及一些电缆的电气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时与轨道电路和维修机相连,来获取相关的监测信息。但是,如果各个设备之间没有连接或者连接性不强,就会使彼此之间缺少互通,而且,如果列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列控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不能进行自我诊断,影响列车的运行。 (二)设备状态的智能分析不到位 由于列车运行是很多设备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列车能够正常的运行必须保证所有的设备都能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一旦其中一个设备出现问题,将会导致整个运行状态发生改变,甚至会发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列车的实际运行中,一定要及时记录并分析各种设备的相关监测数据,保证列车的正常运行状态。 (三)监测数据不能共享 在列车的实际运行中,各个设备的的相关监测数据对列车的运行分析至关重要。GSM-R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车与地之间信息传输的情况,据此,指挥系统做出各种判断。因此,对指挥系统来说,GSM-R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在列车的实际运行中,经常出现通信超时、脱网的状况,从而影响列车的控制与调度工作。而且,通信网管与信号设备之间的监测数据如果不能实现共享,就无法对通信信号结合部分的故障进行全面分析,因而不能及时解决故障问题。阻碍我国列控系统的发展。 三、我国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监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存储与共享机制 在列车的实际运行中,所有的相关设备都会产生相关的数据,共同体现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因此,数据共享是关键,能够为各个系统提供最全面、科学的数据,便于系统对列车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控制。通过智能检测技术提供的全面的数据,结合经济性原则,可以综合分析各个设备的布置情况,然后通过深入探讨,制定不同阶段的数据储存机制和分配机制,合理利用数据,实现数据的透明度。而且,还可以根据不同监测系统自身性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自主选择,加强监测数据的存储,全面实现智能监测。 (二)建立监测数据集 列车的运行中,电务段所需要的数据最多,种类也比较复杂,不仅涉及到地面设备、车载设备,还有相关的模拟量和开关量等,这些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对电务段非常重要,因此,建立监测数据集,可以使用智能化检测技术,对数据进行共享和存储,全面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对故障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故障的原因,及时解决,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 (三)智能化分析技术 通过对各设备及其路面的监控所得的数据还要通过智能化分析,才能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因此,加强智能化分析技术,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实现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进行智能化分析时,不仅要对专项设备的故障进行分析,还要对设备之间的逻辑信号进行研究。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设备间的各项信号之间的联锁关系进行故障分析,采用的方法主要有Ρ确治龇ǎ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对专家学者理论知识的分析,全面建立故障诊断系统,提高故障分析能力,提高工作效率;(2)对于专项设备的故障,在进行分析时,要通过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来判断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数据的趋势进行预测,通过数据的特点分析出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减少损失,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 (四)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 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监测数据,而科学的检测数据对于整个系统的管理又至关重要。因此,二者之间互相促进。在进行规范化管理时,最基本的就是对使用的各个设备进行规范化命名,建立综合的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数据处理的规范化操作,来满足铁路部门对数据使用的要求,提高规范化操作。 四、结束语 铁路的信号系统对列车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决定着铁路运行的安全。因此,加强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研究,将智能化监控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系统中,全面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监控操作,并且,对监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对列车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能够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促进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今大规模兴建客运专线、电气化铁路改造的大形势下,铁路信号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铁路信号的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石长线电气化改造项目对必备技术要点、联锁试验施工以及排除联锁故障等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供施工管理人员作为参考。 [关键词]铁路信号;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铁路信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信号系统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为了减少对既有线运力的影响,信号系统的更新、改造、更替过程要求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信号系统可靠度极高。尤其是在过渡、开通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施工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信号设备的开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精度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各项施工编制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是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的重要手段。 一、施工前期工作 信号施工前必须对施工蓝图进行审图,充分把握施工蓝图,对蓝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设计提出,并积极联系设计给与解决。认真核查施工现场,包括站场情况,施工环境、电缆路径等。尤其是既有线施工,必须由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既有管线的书面及现场交底,并将既有管线的走向、位置在线路上标明。 开工之前必须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工作,设计交底应有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施工交底是施工单位自身所做的层层交底。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各项专项施工方案,并对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时进行交底,确定施工方法、工艺标准,并合理制定阶段性施工进度计划及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蓝图,在施工前仔细核对电缆径路,并做好现场定位、测量工作。根据定测结果、现场施工条件调查结果,合理的对电缆进行配盘,并根据施工顺序合理安排电缆进场时间。根据现场情况合理组织人员、工具、机械组织生产。石长线桥涵较多,涉及多座特大桥,例如沅江特大桥(全长3737m),而桥涵电缆槽、声屏障等施工进度滞后,敷设电缆前很多桥梁上并无电缆槽,施工前通过现场与蓝图的对比分析,合理进行优化,并采用先放缆、后入槽的方式,不仅节省了信号电缆、减少了人工费用,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 二、联锁试验施工 信号设备导通是否全面、准确,关系着联锁试验、信号设备调试是否正确、顺利。铁路信号的导通分为三个方面:信号设备导通试验、故障处理、模拟联锁试验。信号设备导通试验,包含以下几点: 首先,应当对室内、外配线进行逐一核对,并对电缆芯线逐一导通,包含绝缘测试。配线检查可分成室内、外配线检查。对于电源屏,设定空载试验。电路导通离不开电源屏,导通试验应当符合试验方案要求、规定。 其次,组合架间配线,侧面电源环线,不可混同布设。测试配线绝缘,确认线间绝缘、对地绝缘符合要求。当室内、室外电缆配线导通、核查无误后,才可连接联锁机柜,送电试验。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作站场模拟盘,并采用模拟盘模拟室外信号机、道岔、轨道区段的状态,根据联锁表,确认各条联锁关系是否正确。 三、排除联锁故障 所有故障排查完毕后进行单元电路试验,单元电路试验完毕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联锁试验。 1.恢复初始位置 信号系统内的各条逻辑电路,都应恢复到初始状态。要求室内、外的信号设备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有继电器能够正常吸起、落下,转辙机能够正常操动且定、反位信息正确,信号机灯位点亮正确,操作台能正常反应轨道电路、道岔、信号机状态。在故障处理中,首先要判断是室内故障还是室外故障;首先要排除简易故障,再去排除偏难的故障。排除故障时首先应断开室外电缆,通知室外作业人员核查室外设备情况,同时,室内作业人员排除室内电路故障。 2.排列各类进路 联锁表是排列各种进路的重要依据。根据联锁表、联锁关系合理进行各条进路的试验。对于联锁关系必须做到逐一核查,不光通过模拟盘核查,还要对相关继电器状态、信号设备状态进行确定。进路调试应先排列短调车进路,然后再排列长调车进路。所有进路必须都进行反复试验,确保联锁关系正常,进路排列、各种条件下的解锁正常。 3.开始联锁试验 完成联锁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以后,检查控制台显出的信号机、道岔位置、轨道状态及各类按钮等工作正常。设备显示与电路状态、继电器状态吻合,鼠标操作以后,继电器应能做出正确反应。各类接口电路,常常很难予以定型,对于接口电路,应当反复试验。例如:闭塞架构下的半自动线路、区间自闭线路、连接场间线路、连接机务段的线路。联锁试验是信号开通前的预备阶段,它包括了导通试验阶段,设备单调阶段、模拟试验阶段、联锁试验阶段。对于信号工程,联锁试验的可靠程度反映了施工的精确程度。联锁试验以前,必须要做好导通试验、设备单调试验、模拟试验,只有各项试验无误,才能保证联锁试验顺畅。 四、在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全部到场后,施工单位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设备管理单位施工标准要求和有关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对于在既有电缆区域进行施工时必须开挖探沟,确定既有管线的具体位置、走向,并做好线路标记,对于必须挖出的既有管线,施工单位采取必要的、有效的防护措施,方可进行施工。电缆路径发生变化时,要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各类电缆标。道岔区段与股道相邻处的轨道电路过轨电缆需分开埋设。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应与信号电缆分沟敷设。铁路线路的贯通地线及相关接地引接线与信号电缆同沟时,应有有效隔离措施。电缆穿越桥、涵、隧、沟、公路时要进行钢管防护,钢管头必须做“喇叭口”处理,防止刮伤电缆,钢管外露部分必须采取防火包封处理。 在开通、过渡施工中,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增配线、拆配线的核查、需拆除设备的核查,确保拆除、新增的设备、配线无误,尤其是要避免误拆除既有设备。 桥梁地段的箱、盒安装不仅需要与务段进行确定,同时也需与工务段做好现场施工的对接,严禁破坏桥梁结构。 设备管理单位必须对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进行质量验收并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字,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安全监督工作。设备管理单位应安排专职人员随时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叫停,并要求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在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组织验收工作,并且提供相关的竣工资料。 结束语 铁路信号是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对铁路信号施工给与足够的重视度。不合理的压缩施工工期会给施工质量、施工精度、施工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工期,科学组织施工。在广铁集团石长铁路增建第二线信号工程、新疆哈罗铁路信号工程中运用本方法得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提高施工的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从而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可靠。 铁路信号论文: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以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论文的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重点对危害识别以及铁路自动站闭塞系统定性风险评估进行了分析。对于前者,包括HAZOP方法简介以及HAZOP方法实施过程,对于后者,则包括系统危害识别、接口危害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价等三部分。 【关键词】风险评估;铁路信号系统;危害识别 1 引言 铁路信号系统的建立为列车的安全、准时、舒适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而风险评估是为了确保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而言,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的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前期的安全评估,通过这一阶段的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做好记录,然后通过对系统的监测,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的有效控制,由此可见,风险评估技术对于铁路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的应用,发达国家的研究比较早,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已经促使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逐渐走向成熟,论文则通过对国外风险评估技术研 究的借鉴,对我国铁路信号系统中风险评估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 2 危害识别――HAZOP方法 2.1 HAZOP方法简介 危害识别是风险评估技术应用的第一阶段,HAZOP方法是进行危害识别的主要方法,在这一方法的用过程中,重点工作是通过组织会议并对相应的实践操作细节进行分析,在具体工作开展时,要求各类专业工作者深刻分析每一个单元的内容,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找出存在的偏差,并且对所查找偏差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引导词来引出偏差。在整个过程中,专业人员通过对所出现的偏差进行锁定,然后深层次地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会造成的后果,然后对现有的安全防护进行重新评估,最后再通过必要的措施进行完善。HAZOP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识别系统的本质特征,在HAZOP方法运用过程中,会涉及材料的调取、人员的调查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为了充分发挥HAZOP方法的作用,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对系统进行单元划分,单元划分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使HAZOP方法所发现的偏差更加准确,如果单元划分不合理,则很容易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到安全防护工作,在一些铁路信号系统中,可以从宏观角度考虑实施单元划分,例如,监测机、计轴设备、4050 智能1/0 模块、交换机及站间通信等,因此把每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分析。[1]而偏差的确立是HAZOP的核心部分,在偏差确立过程中,会使用到三种方法,包括偏差库筛选法、知识确立法以及引导词确立法。 2.2 HAZOP实施过程分析 HAZOP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步骤。 第一阶段,作出定义。整个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获得项目经理的批准,然后针对HAZOP的实施选定组员并任命组长,接着在组员的讨论下,对研究的范围进行确立,通常情况下,研究范围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系统设计表现、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物理边界等。 第二阶段,进行准备,研究小组的组长需要根据此次研究工作提出相应的引导词初始清单。 第三阶段,审查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审查会议,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对整个审查流程提前熟悉,其主要目的在于使研究小组的全体组员都能够熟悉研究目的和范围,在会议中,需要对所使用的引导词进行明确解释,而且要对具体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进行讨论。 第四阶段,文件记录和跟踪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对会议中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并且做好存档工作,还应该将讨论到的内容进行完整记录,而且需要对整个会议的讨论内容进行汇总,并提炼出结果,以此来形成HAZOP的报告文件。 3 铁路自动站闭塞系统定性风险评估 为了确保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评估人员主要依赖于HAZOP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该结合风险矩阵法,在评估过程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3.1 系统危害识别 在危害识别过程中,首先应该进行单元划分,单元划分主要是为了明确每一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其次,将偏差和引导词的确定因子予以明确,其中,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材料、操作活动以及设施设备等,设备的正常运作是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这就意味着在危害识别过程中,在整个系统中,设备单元要素的体现,必须依赖于设备自身的功能。在闭塞机单元中,使用了双机热备,所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会进行主闭塞机和备闭塞机切换,切换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是备闭塞机的功能失效,在这一问题的影响下,被确立的引导词包括两类,即间隔的和永久的,当偏差出现后,要素和引导词会进行合并,在这种情况下,所出现的偏差包括两种,分别是闭塞机永久失效和闭塞机间隔性失效。对于监测机单元而言,其与闭塞机单元的偏差确定方法基本一致,所存在的偏差也包括两种,即闭塞机永久失效和闭塞机间隔性失效。使用同样的偏差确定方法来对4050 智能1/0 模块进行偏差确定,最终确立的偏差内容则分为控制台亚当ADAN405O模块失效和组合架亚当ADAN4050模块失效。针对站间通信部分,其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其一为通信终端,其二为通信误码。针对前者,其引导词同样可以进一步分为间隔性问题和永久性问题两种,间隔性问题指的是站间间隔性中断,而永久性问题指的是站间通信永久性中断。针对后者,所产生的偏差则使站间通信信息误码,同样,这一方法也可以被用到闭塞机和计轴设备、闭塞机和检测设备的偏差确定方面。 3.2 接口危害识别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微机化自动站间闭塞系统及其附属系统的接口包括其与连锁系统相联系的接口、与计轴设备相连接的接口、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接口等,针对上述接口,则需要根据相应接口的组成部分进行划分,而且使用危害识别中同样的方式对引导词和偏差进行确立[2]。 3.3 风险分析和评价 在系统的最初设计阶段,则需要通过全面的风险评估活动,对系统中的各类风险进行等级划分,最终确立的不同等级风险中,有四类风险不能够被接受,此类风险的存在很容易对系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防范,则很可能引发巨大的损失,所以,为了确保铁路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将此类风险降到最低。对于接口危害而言,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四类风险分别是事故复原按钮操作失误、到达复原按钮操作失误、模式切换按钮操作失误以及计轴复零按钮操作失误等,对待此类危害,应该慎重对待,并且尽可能降低风险等级。例如,在地铁风险评估过程中,采用HAZOP分析法进行危害识别,根据类似危害记录和专家观点对危险信号进行判断,其中,最为严重的危害是“DTG模式下运行权限错误”,然后借助故障树进一步查找“DTG模式下运行权限错误”的原因(见图1)。之后需要根据事件的后果进行损失分析,分析结果通常包括安全、出轨、人员伤亡等,其中人员伤亡可以进一步分为列车撞人,人员伤亡;撞车,人员轻微伤害;撞车,人员伤亡。 4 小结 综上所述,风险评估技术在铁路信号系统的应用中,首先应该利用HAZOP方法进行风险识别,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并且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恰当的方法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而确保铁路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设备防雷要点分析 摘 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员与物资的联系更为紧密,交通的便利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富有活力。随着我国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铁路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陆上交通方式。随着铁路运量的增加做好铁路列车的调度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在铁路列车的调度中铁路信号设备是列车调度控制的重要设备,在铁路信号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周边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侵入会导致铁路信号设备出现故障或是瘫痪,从而对铁路列车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做好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措施的研究分析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铁路信号设备安全防护的重点也是难点,文章将在分析雷击对铁路信号设备所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铁路信号设备;雷击;防雷 前言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铁路信号设备中各类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广泛,电子设备在铁路信号设备的应用在提高了铁路信号设备高效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雷电这一自然现象会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运行带了极大的影响,为确保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稳定的运行应当加强对于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 1 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危害分析 (1)电磁脉冲影响。在铁路信号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铁路信号设备周边的建筑遭到雷击,雷电所含有的超高压在击中周边建筑时会向周边产生较强的电磁脉冲,这些电磁脉冲冲击铁路信号设备会在铁路信号设备中产生过电压或是过电流从而导致铁路信号设备故障或是损坏,影响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运行。 (2)电磁感应。在雷雨天时,雷电在雷云中或是放电之时,户外的电力线、信号线等会处在一个强磁场内从而在电力线、信号线中产生电磁感应电流,这些感应电流通过线缆进入到铁路信号设备的终端从而会对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 (3)冲击波。在铁路信号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如防雷装置未能产生效果将会导致雷电侵入到铁路信号设备中,雷电所具有的高波幅值会导致变压器的初、次级绕组过载击穿从而导致雷电侵入到交流低压电源中,雷电所形成的冲击波会对低压侧的铁路信号设备造成损坏。当雷电所形成的冲击波电压幅度较低时其侵入到线路时会被变压器的初、次级回路所阻隔从而使得雷电冲击波通过变压器的绕组间的分布电容耦合的形式侵入到低压系统中并在铁路信号设备电源系统中形成过电流和过电压损害。 (4)雷电浪涌。在铁路信号设备运行时,周边范围内所产生的雷电会导致铁路信号设备的通信线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浪涌,相较于直接雷击雷电浪涌更难防护,为更好的保护铁路信号设备需要加强对于铁路信号设备防雷措施的研究。 (5)直接雷击。直接雷击指的是雷电直接击中钢轨或是与其相连的其他建筑从而使得雷电直接作用在铁路信号设备的信号传输线路中的一种电击。 (6)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所造成的危害。雷电对于铁路信号设备所造成的危害主要分为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大类,其中当铁路信号设备直接遭到雷电袭击时,雷电所具有的超高压及大量的电流涌入地下时会在雷击点附近形成极高的对地电压,此外,雷电巨大的电流会对铁路信号设备产生巨大的损坏。感应雷击时,铁路信号设备线路中所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等会对铁路信号设备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坏,相较于直接雷击所造成的影响,感应雷击在过电流、过电压方面都要小得多损坏也较轻但是不同与直接雷击,感应雷击所发生的机率要更高,此外,感应雷击多发生在带电云层的范围内且其所产使得过电压、过电流会通过电缆、通信线等向周边扩散从而造成较大的影响范围。 2 做好铁路信号设备的雷击防护 大秦铁路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线路,近些年来在铁路信号设备大量运用微电子控制设备以提高铁路信号设备控制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在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上均采用了天网、地网、微机控制室电磁屏蔽、综合接地以及信号防雷电系统等的防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雷效果但是室内的微电子控制设备的雷击损坏现象仍时有发生通过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电位反击和感应电侵入所造成的。为做好对于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于铁路信号机械室需要采用法拉第笼来完成对于雷电电磁信号的屏蔽,在铁路信号机械室的法拉第笼的建立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屋顶雷电避雷网、避雷带以及接电系统等几部分组成,通过对铁路信号机械室构建完善的法拉第笼能够有效的完成对于雷电所引起的电磁感应的屏蔽。确保铁路信号设备的正常使用。(2)针对雷电所引起的地电位反击问题关键是要做好铁路信号机械室的“等电位”,在铁路信号机械室内存在多类接地系统在遭受雷电冲击时接地电阻存在不均衡问题会导致地电位差从而导致“地电位反击”,因此应当做好铁路信号机械室内的地网的设置,通过在铁路信号机械室内设置单独接地系统,从而将铁路信号机械室的接地系统与综合接地系统隔离开来,单独接地系统与综合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应当设置为20米以上。 在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中应当加强对于室外铁路信号设备直击雷防护和防雷屏蔽,在铁路室外信号设备的箱、盒、柜等壳体都应当具备良好的电气贯通和电磁屏蔽能力。此外,在成铁路信号设备接地汇集线的等电位连接时对于铁路信号机械室内的控制台、继电器室以及机房电源等所形成的接地汇集线接线时可以按照条形、环形或是网格形等进行连接,需要注意的是在构成环形接地线时不得形成闭合回路,对于铁路信号机械室内的电源走线架、组合架、控制台、机柜等的设备在设置时需要做好与墙体、地面的绝缘设置,对于铁路信号机械室内的防雷接地为避免周边建筑防雷接地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单独设置基地线来与其他建筑的综合接地线进行隔离,以免造成地电位差。在构建法拉第笼的过程中,构建在信号顶面和四周中主要使用导电良好的镀锌铜条为主要材质来进行地网的构建,针对铁路信号机械室内所具有的大量的微电子设备,做好对其防雷保护所采用的屏蔽网其网格的规格应当控制在3m×3m的规格范围内,在地网的各处所使用的均压环需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在等电位连接中,铁路信号机械室内的各种设备都需要与地栅进行连接从而构建起一种不规则的法拉第笼,形成这种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能够使其具有良好的防雷屏蔽效果,在雷雨天气中,地网将所接收到的雷电电流导入地下,从而在接地体周边形成放射状的点电位采用等电位连接可以有效的降低此种危害现象所造成的影响。此外,在铁路信号机械室的防雷保护中应当对各设备加装电流保护器件,避免雷电在信号系统中所形成的浪涌电压所形成的电流涌入到铁路信号机械室中对机械室内的各微电子设备造成影响。 对于铁路信号设备应当设置专用防雷保安器,铁路信号设备的电源系统中的电务综合开关箱的输入端应当设置一级电源防雷箱,对于电源屏电源输入端则采用二级防雷箱来进行设置,对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信号机的防雷应当在各信号机的进出线应当在各线接线排相应的端子上加装防雷保安器以实现对于铁路信号设备的纵向防护。对于铁路信号设备中的轨道电路的铁路信号机械室内送受电端加装防雷保安器以实现对于铁路信号设备中轨道电源的防雷保护。 3 结束语 雷电是影响铁路信号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做好雷电的防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分析雷电对铁路信号设备所造成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铁路信号设备的雷电防护进行了分析阐述。 铁路信号论文:“学导式”教学模式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的专业性很强,而且内容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用,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改进。本文通过对学导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对《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的课程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和研究了“学导式”教学法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学导式”教学法 教学步骤 铁路信号 一、引言 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界对于教学模式的探索也从未停止。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从书本入手分析问题,按照书本的内容跟进教学。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主动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使教学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不好,不能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包含的内容较多且复杂,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收效甚微。而“学导式”教学法却能与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为今后走向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导式”教学法概述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W方法。它的主要特征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教”着重地体现到“学”之上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给学生创造充足的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发挥自身的探索力,积极动脑,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学导式”教学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存在,也不能照葫芦画瓢,应该根据教学的科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课程内容特点等,灵活采用不同方法穿插教学。 “学导式”教学主要是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贯彻一个中心思想,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其中的道理。其特点在于:授课的重点从传统教育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之上,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加入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腾出至少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生的个人学习和小组的讨论结合起来,让课堂以传统的“讲”式课堂变成学生自主的“学”式课堂,要把传统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重在“教”转变为学生自己的“学”的课堂教育。 三、“学导式”教学法的优点 “学导式”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尤为重要,“学导式”教学法就是根据这一特性而提出来的。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和解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主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完整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二,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的一种特征,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学生能够主动地认识事物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第三,创造性,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形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能够理解和接受知识,还要能通过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进行实践活动。 “学导式”教学法被运用于课堂教学时,教师只是在课堂上通过引导的方式来教学生怎么学习,让学生主动动脑思考。在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以便于提高差生学习成绩。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导式”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四、《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不仅仅只有理论上的内容,它更多的是工程技术图纸的设计及应用、室内外信号设备的安装导通等实践环节。实践课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其中主要包括:工程图纸部分的原理图、网络图、配线图、电源配置图、网络接口图、电码化电路图、单元控制电路图等;室内部分的分线盘、组合架、综合柜、移频柜、电源屏、控制台、人解盘的安装配线以及导通,计算机联锁车站,还有机柜、维护终端、监测机柜等设备的安装调试;室外部分的电缆敷设及箱盒安装,信号机、轨道电路、道岔等设备的安装调试。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相关图纸的认知及简单设计、对相关信号设备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基本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对铁路信号相关图纸的认知及理解、对相关信号设备的认知及简单开路故障的排查,为以后在对口岗位的维修、施工、产品生产、信号设计与研发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具有涉及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实践操作方式复杂多样等特征,涉及《信号基础》《车站信号》《区间信号》《信号电源》《列车运行控制》等多门核心课程的内容,是信号专业里面最重要的课程。 五、“学导式”教学法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引入了学导式教学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在学导式教学下,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变强,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对学习计划加以调整。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对教学方案进行改进和调整。比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重点和难点。实践证明,学导式的教学方式在我们这门课程中十分受用,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连在课后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不足之处主动查阅书籍进行弥补。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双方互相适应,互相了解,让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自主和更感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一)“学导式”教学法的步骤 “学导式”教学法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中主要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分别是: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解答疑惑、演练提高。 布置任务就是在课程的第一次上课之前就给学生布置作业。教师要预先把课本的知识点整理提炼出来形成作业,再以作业册的形式把重点内容串联起来。本门课程内容有条件根据学生人数把每一个知识点分别布置成内容相似的不同的作业;由于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题目不一样,学生必须经过自我思考、自我做题,有效避免了抄袭作业的现象。第一次上课,教师首先要用一定的时间作课程介绍、教学过程介绍以及说明对作业的总体要求。 自主学习就是在上课时间以及课前课后,以学生经过查阅课本及相关资料后自主做作业、自我探讨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考虑到作业的难度以及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也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共同探讨、组长初步批改本组组员作业后再提交给教师做二次批改。 解答疑惑就是教师应该及时解答学生在做作业过程当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讲解作业当中比较普遍的错误现象。这些问题应该是经过组员共同探讨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一环节主要集中在课内完成,跟学生做作业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回答,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的难点;再对重点难点作具体讲解。同时根据不同班级的学习情况对接下来的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补充。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理,并能够融会贯通, 演练提高就是在经过上述三个环节之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对于纯理论的内容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测验,对于需要实物验证的内容则应该安排实践操作。在阶段性的内容结束的时候,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同时还要评价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效果,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及建议做出小结以及改进措施。 (二)教学方法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制定一套严谨的教学计划。然后再根据教学计划规划好完整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不紊地有针对性地把课程教学实施下去。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针对某个教学环境和学生能够消化的范围内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更好的体现。在《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这门课程中,根据“学导式”教学模式,将之分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及实践操作这几个方面。 学习动机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答疑解惑,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门课程专业知识多,学习起来十分枯燥,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教学情境、活跃的互动环境,尽量将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起来。 “学导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就是将电路原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真知灼见,让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变化为自身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实践,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吸收、消化以及运用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尽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 六、结语 “学导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成绩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主动自学的意识还会被运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当中,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车站防雷施工探讨 摘 要: 冶金企业铁路运输事业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近些年得到了非常快的发展,工厂站、炼铁站、成品站等车站担负着原燃料进场、铁水中转运输、成品外发等重点运输任务,是铁路运输生产的神经中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动脉。做好车站铁路信号施工至关重要,其中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雷击问题。雷击会严重损害电子设备的安全,进而影响信号系统的运行,为此,应当加强做好信号车站防雷保护,保证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铁路;信号车站;防雷 1 铁路信号车站防雷设施的应用 在铁路运输中,所有的车辆信息都要经过汇总由铁路车站集中进行管理。现如今铁路信号车站推广应用微机联锁设备取代了原来的6502电气集中,列车监控中需要大量的电子设备共同完成。信号车站对于铁路车辆能否有序、安全地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信号车站的防雷保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实施全方位的保护方式。建筑物防雷网是铁路信号车站信号中心最为常用的一种防雷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楼梯内的电路,保证电力系统得以正常运行,避免雷击造成瘫痪。建筑物雷电引导线安装与铁路信号车站的信号中心也能够起到很好的防雷作用,可以采取接地处理的方式进行引导线的布置。为了避免铁路信号车站受到外部电子信号的干扰,还好在信号车站中采取屏蔽处理措施,避免外界电子信号干扰到运行设备运行,避免扰乱干线列车的运营。 2 铁路信号车站防雷施工方法 2.1 综合地网安装工程 在信号楼四周距离信号楼墙体1 m以外,建设一个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的环形接地网,受条件限制时可设成U字形,有条件的必须建成环形地网。 避雷带引下线处设垂直接地体(角钢),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可靠焊接。室内接地汇集线引出线与环形地网连接处,设置金属石墨接地体作为垂直接地体,与引出线先栓接后焊接,焊点用沥青防腐处理。在石墨接地体上方埋设地线标桩。综合接地网应距无线天线避雷针的接地装置15 m以上,特殊情况下应不小于5 m,确因条件限制距离达不到要求时,其接地引接线应与环形接地装置连接,至少铁塔的2个对角处应引出2根线与环形地网连接。在环形接地装置上,连接点的间距应不小于5 m。 特别注意:引下线与室内接地汇集线引出线不得靠在一起,在外墙的间距必须大于5 m,并且在环形地网上的连接点间距也必须大于5 m。在受条件限制达不到要求时,单独做1根垂直接地体,其距离环形地网必须大于5 m,再用40 mm×4 mm热镀锌扁钢与环形接地体连接。 2.2 铁路信号车站楼体设备电力线路连接方法 铁路信号车站的通信指挥系统由电源屏、微机联锁系统组合柜柜、防雷信号线分离盘、信号中心机房共同组成。这些设备之间通过大量电力线缆进行连接,为了保证设备运行良好,需要对电源的接入口设置接地线。车站楼体中的信号设备的接地线使用 35 mm ×5 mm 的紫铜插排,为了将电流引入地下,在安装时不能形成封闭的回路。 3 铁路信号车站防雷施工需注意的事项 3.1 施工设计方案以实际考察为准 施工设计人员首先要针对信号车站的特点进行考察和计算,以大量的测量数据作为实际设计的基础。在设计铁路信号车站防雷中首先要确定好车站建筑的电路图,对车站实际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其次应当对车站电力系统电流、电压以及防雷保o设备的尺寸等进行确定。再次,还要加强车站检查,确定雷电对信号车站的影响程度。 3.2 严格把控施工流程 质量是信号车站防雷施工中的重点,一旦防雷工作不到位,造成雷击问题出现会导致整个信号系统瘫痪,整个铁路系统将面临巨大风险。在施工前,应当对施工团队加强思想教育培训,牢固质量安全意识,加强施工技术培训,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规章制度,规范化管理信号车站防雷施工。 3.3 预先做好后续工作的准备 在竣工阶段同样要提高对施工质量的重视,应当检查防雷施工的效果,对每个施工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在竣工阶段的验收控制能够有效地将交接问题减少。根据相关规范,应当装订整理信号车站防雷施工验收材料,做好备份,有铁路信号管理部门、防雷设施管理部门、防雷施工单位各自掌管一份资料,避免资料的丢失。 还可以采用分区分片的管理方式,明确划分管理区域和项目负责人,加强监督管理各个项目的施工,同时由各分区管理人员负责该区域的售后服务。为了避免无人问责的情况出现,应当做好责任的分配,同时加强维护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和保养防雷设备,保证防雷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雷击事故时造成铁路信号车站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一旦发生雷击将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为此应当加强对车站防雷施工的控制。本文就信号车站防雷施工方法和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提出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铁路信号论文:浅谈铁路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摘 要:近年来冶金运输企业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迅速,铁路工程状况也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益,因此加强铁路工程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铁路信号工程的发展也受到铁路工程管理水平的直接影响,本文从铁路信号工程的核心技术特点出发,深入研究现阶段冶金运输铁路信号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实践得出切实有效的科学理论,对相关从业人员更好的开展工作给予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管理 1 前言 我国的铁路信号主要包括:声音信号、色灯信号和手势信号。在所有铁路信号中,色灯信号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铁路信号按照功能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车站信号、区间信号、行车指挥信号和列车运行自动化信号。铁路信号还可以按照表现方式分为三类:标志、信号机、表示设备。 2 铁路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措施 2.1 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和周密的施工计划 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铁路信号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铁路信号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的制定占据工程的核心地位,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铁路信号工程技术施工之前,能对铁路工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通过深入研究,掌握其特点,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开展铁路信号工程的施工工作。因此作为施工组织管理部门要在严格把握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安全管理基础上,施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做好与车务段、机务段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充分考虑到施工作业安全,更要保证在线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2 加强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材料管理 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材料是影响铁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对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将直接影响到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就成为工程管理中首要任务。 2.3 对于施工准备阶段的过程控制管理 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是铁路信号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计划与精密的图纸对整个工程起到指导作用,施工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观看图纸,并开展图纸会审工作,及时找出图纸在设计上的错误和不合理之处,交由设计人员进行优化和完善。 2.4 加强铁路信号工程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人员是铁路信号工程的主体,因此加强人员的管理是整个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铁路信号工程的特殊性,大部分工作都依靠人工操作完成,施工人员的一个很小的疏忽就可能给铁路信号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我国铁路信号工程长期存在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管理部门应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应对日益复杂化的铁路信号工程。 2.5 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 工程竣工之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应及时跟进,这是关乎到铁路能否正常运行的大事。冶金铁路运输是确保冶金企业正常安全生产的重要生产环节,具有全局性f调沟通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列车的行驶过程中,信号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直接影响了列车的行驶安全。 3 铁路信号工程技术的应用 3.1 铁路信号工程中的技术方式 铁路信号施工一般包含信号光缆及电缆线路铺设、轨道电路、设备转辙、铁路信号调试等环节,施工单位需通过对以下方面进行施工管理,以保证铁路信号工程的施工质量。 3.1.1 电缆施工技术 先要通过提前勘察和预案确定电缆沟和过道挖掘的位置和具体挖掘方案。还要在施工前由专业机构勘测施工路段的深度,如有掩埋垃圾或杂物应及时清理,以确保电缆敷设工程顺利进行。正式施工前还应该对电缆的长度进行实测,确认实测数据后将电缆预配到施工段,再进行下一步的作业。 3.1.2 室内布线工作 施工技术人员在铺设信号机械室的线路时必须使用阻燃线缆。把分散的线缆按照类型和用途制作为护套线缆是当前较为常用的铺设方式,利用这种方式施工,不仅能使线路美观,也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检查与维修。 3.1.3 室内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 首先,电气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的指定位置进行安装设备的走线槽之间必须做绝缘隔离处理,若设备以双排形式安装,后排设备各柜之间的通信电缆应铺设于前部,以便后排设备与前排设备相连接。 3.2 铁路信号工程调试 在完成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之后,相关技术人员还需对信号系统和信号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工程按照国家现行规范和施工图纸完成,在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后才能将铁路信号系统投入运行当中。技术人员在进行系统调试过程中,应先进行局部调试,再进行整体调试,特别是要认真细致按照联锁表试验联锁关系,针对站间联系电路更要重点测试并做好记录;对于双机热备系统要两套机器均试验到位,避免备用系统的试验不完整出现其它不可预知的错误。 4 结语 铁路信号工程的质量决定了铁路运输安全,因此,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的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铁路施工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铁路信号工程的重要性,制定严谨的施工方案和科学是施工管理措施,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各部门积极沟通配合,为我国冶金铁路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铁路信号论文:浅析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之大数据运用 摘 要: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Centralized Signaling Monitoring system,简称CSM)在当前铁路电务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最为广泛。CSM系统发展至今,已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及记录、分析,数据量已经非常可观,但随之而来的数据运用、处理成为一项重要挑战。如何更合理、更科学地分析采集而来的数据,为设备维修管理提供更加直观、便捷、更有参考意义的数据,使信号集中监测更加智能化,是CSM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通过对各大主流CSM及软件相关功能的对比分析,探讨在实际设备维修及故障查找运用过程中更优质的数据分析方案,并对系统相关功能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信号;监测;大数据;运用 1 CSM系统主要功能概述 CSM系统的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安全各项功能均较为完善。集中监测采用独立的2M速率的数字通道,采用统一的底层通信平台,通过标准协议接口与CTC/TDCS、计算机联锁系统、ZPW-2000、智能电源屏、智能点灯单元、转辙机表示缺口、计轴等设备的数据互通;集中监测采用标准广域网通信协议,实现了“三级四层”的数据共享;CSM系统采用冗余、可靠性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确保了系统与数据安全。 目前,大秦、大张、北同蒲线各站使用的集中监测使用交大、长龙、辉煌厂家的CSM系统。各大厂家提供的软硬件相关技术均较为成熟,可实现信号设备运用过程中的数据动态实时监测、数据记录、统计分析与监测报警。如:实现了转辙机、轨道电路、信号机、电缆绝缘、半自动闭塞、站(场)联电压、电源等模拟量测试与分析。实现了按钮、控制台表示状态、关键继电器状态、区间轨道及信号机运用状态等开关量变化的实时监测。 2 主流CSM系统大数据运用及分析 2.1 数据报表运用 2.1.1 实时值报表 随着铁路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各项新技术的引入,CSM系统的采集点也随之增多。由于数据的生成量不断增加,实时处理能力是CSM系统功能是否强大的重要指标。目前集中监测实时值报表可显示各设备电压、电流等即时数据。现场运用作为广泛的是在查找一些已经自行恢复的故障、以及处理设备电压波动等隐性故障的过程中,使用实时值报表,可以轻松掌握一些瞬时的、轻微的数据变化,更为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 2.1.2 月报表 CSM系统月报表统计每月各设备开关量的变化次数,如:道岔动作次数、信号机开放次数时间等。通过查看此报表,可以对某段时间内某些的设备使用情况一目了然,针对性地加强日常设备巡视及维修。 CSM-JD2006版集中监测系统可以对某月的数据进行排序,经过对2017年1月份某站道岔动作次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可以发现:该站38/42号道岔1月份动作次数为1418次,使用最为频繁,电务工区应加强日常设备的巡视检查、涂油润滑、天窗检修等工作,从而提高38/42号道岔设备质量,降低对行车的影响。同理,对信号机开放次数也可以进行查看,结合灯泡使用寿命,m当地对使用频繁的信号机灯泡进行更换。 CSM-CL2010版CSM系统也可以实现排序功能。其它各版本的CSM系统虽然可以生成此种形式的月报表,但是均无排序功能,报表的实用性不足,不便于电务段的设备使用分析。 2.2 数据图形运用 数据的折线图形式的图形分析,是信号CSM系统最经典、最主流分析方法。按横坐标分为:实时曲线、日曲线、月曲线、年曲线。按照纵坐标分为:电压曲线、电流曲线、时间曲线。本文选取日曲线、月曲线及时间曲线进行说明。 2.2.1 日曲线 CSM系统将实时采集的模拟量数据以折线图的形式绘制成为日曲线,形象地再现了设备状态及设备变化情况,在现场设备巡视及故障查找判断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同时,对日曲线的放大分析、同屏对比分析功能的加入,更加方便了设备维修单位。 交大2006版微机监测曲线可以轻松实现横向、纵向的放大,有助于查看数据的短时间、瞬时的微量变化。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实现同屏分析。 辉煌CSM系统的日曲线分析可以实现同屏对比分析,设备各相关曲线的同步变化情况一目了然,特别是针对采集数据较多的ZPW-2000A设备曲线,曲线同屏对比分析的优势较为明显。也可对曲线上任意时间点直接进行站场图的回放,为设备维修单位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是辉煌微机监测的不足之处在于,为了实现各数据曲线的同屏对比,只能对曲线进行横向的放大,无法进行纵向放大,一些轻微的数据变化难以准确读取。 2.2.2 月曲线 相对实时报表、日曲线,CSM系统对每月的数据分析数据量较大,分析方法的难度相对叫较高。通过对交大2006版CSM系统轨道电压月曲线进行分析,软件并未将每日曲线进行机械地拼合,而是将每日轨道电路的“调整最大值”、“调整最小值”、“分路最大值”进行采样式的分析,绘制成为折线图类型的月曲线。由此图分析可以快速得出:某日轨道电路出现了较大的波动、某日出现过分路不良、某日因漏泄等因素而进行了轨道电压电平调整等信息。此种采样分析的曲线优点在于减少了数据分析量,软件更加轻便。其它版本的CSM系统均采用采样分析,并加入了调整电压平均值、分路电压平均值等信息。 2.2.3 时间曲线 辉煌软件将道岔每次的动作时间绘制成月曲线是一次创新,突破了以电压、电流等数据作为分析的常规思路。通过此曲线可以轻松查阅某日道岔动作时间较长而出现过道岔无表示故障,也可以观察某道岔动作时长变化,从而对道岔压力不足、道岔机械卡阻等安全隐患进行预判,及早采取措施。 3 CSM大数据运用优质方案 通过对主流的CSM系统的对比分析,综合其优缺点,总结出一套集中监测常用分析的最优方案,各设备厂家应以现场实际运用角度出发,取长补短,创新思路,开发更加完善的数据分析软件。 一是CSM系统的实时值报表要及时准确。二是月报表生成后需要加入排序、筛选等功能。三是曲线分析要实现同屏对比分析,并可以同步进行二维放大,精确显示需要的数据。四是月曲线采用最值数据智能采样分析的方法。五是曲线分析要实现与站场图回放、继电器开关量变化等信息的即时交互。六是创新运用时间曲线、距离曲线等形式的分析方法。 4 改进建议 (1)目前CSM系统普遍使用“折线图”类型的曲线进行数据分析,建议系统适当加入“饼状图”、“柱形图”、“雷达图”等图形分析,实现对大数据更直观、更形象的分析。(2)《维规》规定CSM系统的数据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各主流监测软件数据保存虽已达到标准,但是电务段对典型事故、故障等重要相关数据、曲线需要长时间甚至永久保存。目前电务段仅限于截图记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CSM系统可以实现对个别时间段、个别设备的数据、曲线进行导出、导入功能,可实现对数据的跨站、跨系统的交互式分析、离线分析,使电务段的数据管理更高效、便捷。同时也为事故、故障的教训吸取、职工教育等工作提供便利。(3)目前大秦、北同蒲、大张线集中监测均采用2M速率的数字通道,随着CSM系统软件的升级以及采集点、采集数据的增加,日常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卡顿、延时现象,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用户体验。因此建议对系统软件进行升级的同时,对网络数据通道进行同步升级,必要时采用光纤通信。 铁路信号论文:提高铁路信号施工工艺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分析 [摘 要]铁路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铁路的高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提高铁路信号质量是确保铁路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本文就提高铁路信号施工工艺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这一主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铁路 信号施工 信号系统 运行质量 一、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防雷接地设施。 糟糕的天气是阻碍交通安全出行的重要因素。雷雨天气,不仅会对铁路司机的视线造成干扰,还有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就是雷电。2011年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11人死亡,8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事后铁道部就这一事故进行道歉,称是因为雷击致设备故障才导致这一事故的发生。从7.23事件中我们可以得知,由于铁路信号系统缺乏一个良好的防雷接地设施,导致铁路信号系统在遇到雷雨天气时往往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信号设备容易发生故障,增大了铁路列车出行的危险性。 1.2 电磁兼容不足 目前,微电子产品在我国的铁路信号系统中应用最广。不同于传统的信号设备,微电子产品要求的信息技术水平更高,产生的电磁环境也更加复杂。而电子a品要想正常的发挥作用,传输信号,就得处于一个平稳的电磁兼容的环境中不受干扰。因此,想要微电子产品在铁路信号系统中能够更好的运行,确保信号系统的运行质量,就得考虑电磁兼容不足这个问题,研发新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各电子产品之间的相互干扰。 1.3 电缆成端存在问题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数字电缆的快速发展。为了提高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我国铁路信号施工更青睐于这一电缆的应用。但是,有时在铁路施工建设中,由于工作人员不仔细不认真或种种细节问题,导致在铺设电缆时电缆成端就出现了问题。而电缆成端存在问题,对于铁路信号在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有效快速传输有严重影响。 1.4 电缆接续存在问题 我国经济、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铁路信号系统电缆接续这一方面还没研究出适合的接续方式。传统的电缆接续方式已不适应现在的铁路信号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信号的及时传输,降低了铁路信号的传输质量,使铁路列车在运行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接收到铁路信号,给安全出行造成了麻烦。 1.5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铁路信号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许多问题导致施工工艺水平较低,影响信号系统的运行质量。例如,信号设备陈旧简陋,没有及时更新。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提高带动着我国的铁路的高速发展,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些信号设备过于落后,并不适应当今铁路信号的发展,而且设备用的时间较长,过于陈旧,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更新,都严重影响铁路信号系统的运行质量。 二、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的措施 针对铁路信号系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有效解决。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铁路信号施工工艺水平,进而提高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 2.1 做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 2.1.1实地考察施工地点 要想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稳定进行,首先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对其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因为在实地施工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突发的状况,例如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台风等气象灾害,与当地部门,人民的沟通障碍等等。如果在准备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地点的地势,地质,气候,江流分布情况,人文等方面情况进行考察,那么对实际施工建设会增加很多困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试运营,青藏铁路的建成是我国铁路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条被国人誉为“天路”的铁路,建成之路异常艰辛。高原海拔高,冻土距离长,地势复杂多样,施工人员还面临着严重着的高原反应。但是,正是因为施工队对施工地点进行了实地考察,对施工地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才促进了青藏铁路的成功建成和通车。因此,要想提高铁路信号施工水平,首先要实地考察施工地点。 2.1.2打造专业施工队伍 在进行铁路信号施工建设时,要严格考核施工队伍人员的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工作能力,知识技术水平,工作经验等方面的情况,选拔优秀的人才,打造专业的施工队伍。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是施工建设的灵魂。首先铁路信号施工建设涉及很多物理,化学,计算机通信等专业性的技术难题,专业的施工队伍在遇到这些难题时能够做到有效应对。其次如果施工队伍人员的身体素质强,那么在遇到气候不好的施工地方时可以帮助他们应对种种困难,保重身体健康。 2.1.3审核图纸、制定计划 在进行施工前,负责人与专业人员要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包括它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原则,设计规划等等,要充分保证其是科学合理的,适合当地的人文地理情况。其次,要根据信号施工工程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从采购材料到进行施工到完成信号系统建设都要一一进行仔细的安排,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施工进度和时间安排,对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成本控制,争取以最低的成本实现最高的效益,提高铁路信号系统质量。 2.2 控制施工后期的质量 2.2.1竣工验收的质量监督 在施工队完成铁路信号施工建设时,相关监督部门一定要秉着“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竣工验收的质量进行监督。加大监督力度,依法办事,对一切贿赂行为说不,严格验收竣工质量,打击一切豆腐渣工程。这样有利于确保铁路信号系统的质量,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2.2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在铁路信号系统施工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国家还要重视对其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对一些坏的,老化的零件进行更换,做好维修工作,提高安全性能。同时要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对其进行养护,确保运行质量,最大限度的延长铁路信号系统的使用寿命。 2.3 制定发展计划 要想最大程度的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制定有效的发展计划。 2.3.1实现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 如今计算机网络发展较快,在铁路信号施工这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实现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化。这样,工作人员之间可以快速联系,也能通过铁路信号系统在短时间内准确的获取各条铁路的信号情况,实现资源共享,综合管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能及时得知做出有效应对,这对于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2.3.2应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有线通信技术,无线数字通信技术有着相当大的优点。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更快,数据处理规模更大,数据处理准确度更高,最重要的一点是抗干扰性能好,能有效解决电磁兼容不足的问题。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应用无线数字通信技术,快速准确的进行信号数据处理,有利于提高铁路信号系统的运行速度,确保运行质量。 三、结语 铁路安全问题是国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安全问题,它关乎着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铁路出行安全,关键是要确保铁路信号系统运行质量。如今,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还有人民的知识水平都在不断提高,铁路安全部门要利用有效的资源,针对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有效应对,提高施工工艺水平,确保运行质量,制定发展计划,最终提高铁路运行的安全水平。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过渡施工的工艺方法 [摘 要]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事业迅猛发展,以铁路为主的出行、运输交通轨道已成主流。计算机联锁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在现代化铁路管理中是继电集中技术无法比拟的,车站联锁设备管理顺应高速铁路发展的方向,先进的计算机联锁应用在铁路建设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铁路新建和改建计算机联锁是车站联锁设备发展的重要环节,改建过程中能否顺利实施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的施工过渡决定铁路车站管理技术与铁路建设发展速度的衔接。 [关键词]铁路信号 计算机联锁 过渡 方法 引言 随着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的发展,为铁路信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降低铁路行车故障、财产损失。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要求铁路交通信号必须全天候连续稳定保持正常运行,并能够保证信号安全可控制,基于计算机电子信息化的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容错性、安全性等成为目前国内外应用于轨道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铁路信号最重要的新技术之一。计算机联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快了铁路信号的发展,促进铁路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计算机联锁简析 1.1 计算机联锁工作原理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具有多层结构,各结构通过标准接口通讯,以联锁计算单元为核心,通过连结下层网络接口与控制模版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铁路下层各安全设备的控制,管理员通过上层网络端口经网关实现对控制模版的监测和调度。 1.2 计算机联锁系统功能简述 (1)联锁逻辑运算。管理员实施车站管理调度,设计进路命令,系统完成联锁逻辑运算后指令发送下层控制接口,与值班员或下层管理员对接完成信号机控制。(2)铁路电路信息处理,监测列车检测功能输出信息的完整性。(3)设定、解锁或关闭进路。(4)解锁、转换、封闭路岔。(5)控制铁路信号机,确保铁路信号的安全可靠性。 1.3 计算机联锁通信机制与可靠性技术 (1)通信机制。铁路信号要求计算机联锁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还需要强大且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联锁系统内部各模块和其他系统分工协同工作,完成大量数据交互。以太网通信、串口通信、总线通信等通信方式在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中得到了大量运用。 (2)可靠性技术。计算机联锁之所以能取代继电集中技术其优势之一是计算机联锁的容错性和可靠性。为提高铁路信号的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机联锁的研究中发展了两种可靠性技术。一种是容错技术,即系统某工作模块故障仍能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通过系统级保障技术、设备级保障技术和通信保障技术三个层次来实现。另一种尽可能防范系统故障和减少故障产生叫做避错技术。避错技术又分为两个模块,分别是软件避错和硬件避错。 二、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发展概况 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完善,特别是可靠性和容错性技术的提高,铁路信号联锁控制系统历经机械、机电、继电等传统控制技术的变革正式迎来了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控制技术为基础组成的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国内铁路最早引用计算机联锁控制技术在1991年V深线红海站,自此铁路信号开始新建、改建计算机联锁。 2.1 计算机联锁控制应用于铁路信号的优点 (1)计算机联锁体积小,安装、运输、维护费用降低,和继电相比,系统升级改造时施工作业量大大减少。(2)计算机联锁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可以省去冗余干线电缆,工程造价更低,性价比更高。(3)系统维修及日常维护作业量小,具有自行诊断及故障定位功能,方便管理人员在总控制机房进行远程维修,降低维修难度。 2.2 计算机联锁控制应用于铁路信号的不足 (1)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对自身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由于系统本身工作需要应用大量的电子原件,抗电磁干扰及雷电防护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另外,计算机联锁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比继电器系统高。 (2)实现联锁逻辑运算部分的联锁计算机一旦出现硬件故障,对整个系统影响较大,严重时甚至导致系统无法工作。 三、计算机联锁过渡施工的工艺方法 铁路干线通常全天候运行,需要进行提速改造等铁路站场大规模改造时,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尽可能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干扰,站场改造通常选用分期分批次逐步拆铺,需要对临时路岔过渡纳入联锁。如何新建、改建计算机联锁配合铁路改造过渡,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研究计算机联锁过渡施工的工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根据新建计算机联锁的主要工序步骤就计算机联锁过渡施工的工艺方法做简单叙述。 3.1 电缆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前的各技术参数测量应严格按照相关专业要求,重点关注施工图电缆路径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施工作业时,线缆及材料的型号、规格、信号电缆铺设符合设计要求。信号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是电缆隐蔽工程,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由质检员按照相关要求仔细检测,接续人员应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2 信号设备安装 信号机基础、箱盒基础、变压器、轨道滑动变阻器、连接线、钢轨绝缘、灯转继电器等材料准备按照相关指定要求,预先铺设过渡电缆并预计准确移动设备的坐标位置设计图纸。配置好信号机、轨道线箱必须先进行导通试验,对过渡既有电缆芯线编号并设计好过渡配线图,过渡新铺设电缆应该进行导通编号,确保设备顺利工作。 3.3 计算机联锁试验 新建计算机联锁作用于过渡施工中对路岔、轨道、信号机等的检查和控制操作,保证过渡过程的正确作业。计算机联锁试验的步骤为:室内设备单独试验、室内执行部分单独试验、微机部分单独试验、全部室内外联调试验。其中所包含的工序有:(1)UPS试验,外观检查接地保护,全部开关断开检查无误后接入AC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并逐一部分用万用表测试输出电源是否符合设备要求。(2)接口柜试验,室外设备试验完毕,室内各电源连接接口柜,在接口柜侧面输出以直流24V电源模拟的计算机信息。(3)微机柜试验,先测试供给电源的正确性,打开微机电源开关,检查联锁机是否运行正常,并用万用表在接口柜插头上测量联锁机输入信息,记录核查正确性。 3.4 信号设备试验 铁路信号工程开通运行前,必须经过调试试验,信号设备调试关系到铁路改造能否顺利开通,调试质量对日后铁路的行车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信号设备试验主要包括室内调试、室外调试和联通调试三个方面。室内调试需要制定联锁试验表格,制作模拟试验盘,从控制台操作,严格按照试验项目做好记录。室外调试分别对信号机、路岔电机,按站场控制图对每个轨道区段进行单独送电试验。全站联通调试拆除模拟试验,恢复铁路各轨道区段信号设备,将接口柜零层插头插上,按联锁表要求对试验项目进行联合调试,所有工序验收合格方可进行过渡施工试验使用。 四、结语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加快以新型计算机联锁系统代替原有继电集中系统的发展趋势。对安全计算机电子技术的进一步研究,逐渐提高计算机联锁的兼容安全性,对恶劣工作环境的适应性,使其在铁路建设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计算机技术的通用化不仅可应用于铁路信号联锁控制,在其他领域的控制系统也有作为。改进和完善电子化计算机联锁系统,推广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为轨道交通信号联锁控制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铁路信号论文: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分析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干扰也越来越严重。其常常让铁路电磁信号的发射出现错误,从而影响电磁系统的整体运行。为了能够让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得到降低,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对其电磁信号体系进行优化。本文主要针对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牵引供电系统;铁路信号;电磁干扰;分析 引言 铁路信号系统对于铁路的通信十分关键,其不仅能够让整体的通信效率得到提升,还能让列车的运行更为安全。铁路牵引供电是一种较好地供电方式,其供电系统具有供电速率快,供电效率高等特点,但时常也受到电磁信号的严重干扰。从而让信号的传递出现错误。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地提升牵引供电的效率,需要对其电磁供电体系进行相应的优化,让牵引供电系统抗电磁干扰能力持续增强。 1 牵引供电系统电磁干扰进入铁路信号系统的途径 从理论上来说,电磁干扰是指一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设备、系统性能降低的一种电磁现象。从专业的层面来看,电磁干扰主要分为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这两种形式,接下来我们就来对其进行分析: 1.1 辐射干扰 从理论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辐射干扰对网络干扰的原理是将干扰源通过空间来进行信号的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辐射介质,并以电磁波的形式,来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会对一些电子设备造成一定的干扰,例如,在学生进行考试的时候,会用到的屏蔽仪,这就是以辐射干扰作为基本原理而制造的一种信号干扰的工具。辐射干扰所产生干扰磁场,除了会对信号造成干扰,还会在一些机电类的设备内部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这些电流都会对设备的运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传导干扰 与辐射干扰有所不同的是,传导干扰主要是以导电介质作为传导的基础,来进行网络的干扰,而进行传播的途径也非常有限,其传输的主要途径是在干扰源、敏感器间的电路中来进行传递,必须通过电路才能够进行传输。这种干扰方式在牵引供电体系中十分常见,而且还很难避免。其只能采取电磁补偿的方式,让电信号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但想要完全消除传导干扰难度较大。[1] 2 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方式 2.1 电流回流时产生的传导性干扰 一般来说,铁路信号系统的信号主要就是通过电磁干扰的方式来进行信号的传输。为了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的传输,相关的设备通常都安装在钢轨与双轨道条电路的扼流变压器之间,从理论上来看,牵引电流在变压器中,所产生的通磁量为零,在这种状态下,所产生的牵引力电流不会对相关的信号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就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例如,在进行实际运作的过程中,两轨的牵引电流就会各不相同,这个时候,所产生的通磁量不为零,产生的干扰电压就会对轨道中的一些元件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其中的变压器的电容量进行充分地考虑,避免发生电路烧毁等方面的问题。 2.2 运行中的感应干扰 在机车进行运作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就会对轨道造成一定的干扰,这种干扰就称之为感应干扰。当电网中发生电流的波动时,就会对其中的控制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信号继电器发生错误,从原则性的调度来看,这种信号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不仅仅会使信号继电器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还会对轨道电路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种感应电流对铁路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3 辐射、电磁感应干扰 关于铁路信号系统中辐射、电测感应的干扰,主要包括对信息传输通道联锁计算机、闭塞电子设备这两个方面的干扰。而在接触网中所产生的电磁场,可以通过辐射的形式,在传输的通道上穿绳感应电动势,从而对传输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除此之外,当牵引电流发生非常急剧的变化时,就会对信号的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信息输出的错误。电磁感应干扰主要与电流的磁效应具有很大的联系,其电力磁场会对信号的频率作出相应的改变,从而让铁路信号的频率对接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电火花脉冲与谐波干扰 一般情况下,谐波干扰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电力系统本身产生与机车斩波分断电流。一般来说,大功率电子开关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都会采用一定的控制系统。而通常情况下,铁路机车通常都是采用斩波器来进行相关的控制,因此,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工作的效率非常高。但是在电流非常大的情况下,就会依靠斩波器来进行相关的控制,并进行分割,而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由此可见,电火花与谐波干扰就是指大电流电路电源被切断或者是电流突然发生很大的比那护士,所产生的电火花,而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瞬时电流就会发生很大的比变化,并形成强大的电磁干扰。[2]而通常这种类型的电磁干扰,会造成信号异常、轨道信号输送错误等问题。 3 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抗干扰应对策略 3.1 选择适合的设备 为了能够达到减少牵引力供电系统对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的目的,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来进行仔细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设备的选择,来做好相应的基础工作。选择一个适合的设备,是整个系统运行的基础,因此在进行设备选择的过程中,尽量考虑到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以提高供电回路的对称性;与此同时,还需要采用适合的机车类型,在继承上进行适合的安装。 3.2 电磁信号的体系平衡 选择一个适合的设备非常重要,同样在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一个比较适合的选择。在采用直供的方式进行供电的时候,需要对回流线进行一定的处理,例如,为了能够提高供电回路的对称性,可以通过架设空间回流线的方式,来进行电流回流的工作。在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电磁系统进行平衡设计。这样,其信号频率在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混乱。而且还要做好相应的电流补偿工作,让电磁干扰的影响逐步降低,让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得到持续提升。 3.3 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 3.3.1 干扰信号的滤出设计 在进行供电系统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其必然会面临各种信号的干扰。因此,为了能够让电磁信号的输出效率得到提升,需要对干扰信号进行整体的滤出。其通常会使用无源并联滤波器,对每一种频率的谐波需要使用一组滤波器,通常需要使用多组滤波器用以滤除不同频率的电磁信号。多组滤波器的使用造成结构复杂,成本增高,并且由于通常的系统中含有无限多种频率的谐波成分,因此无法将电磁信号全部滤除。通常会使电磁源产生更大的谐波电流,谐振在不同频率的滤波器还会互相干扰。[3]所以,在进行电磁信号的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谐波电流进行整体的滤出,让各种电磁信号之间能够形成体系平衡,最终实现铁路信号的准确输出。 3.3.2 电磁信号的补偿设计 为了能够让铁路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得到加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电磁信号进行无功补偿。这种装置是由3MvarFC和3M型号的SVG组成的电磁干扰综合治理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能够将无源滤波和有源滤波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外来电磁信号的干扰,而且还能对已经分散的铁路电磁信号进行聚集,从而让电信号的各种信息得到准确的传达,最终让牵引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得到相应的提升。当运行时的平均功率因数在0.95以上时,整个系统可以稳定运行,解决了因负荷而带来的电磁干扰问题。 4 结语 牵引供电系统对铁路信号系统的电磁干扰十分常见。在进行牵引供电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电磁干扰的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结合其电磁信号运转的方式。对其电磁干扰体系进行全面地探讨。最后还要制定出合适的抗干扰策略,对其电磁信号体系进行相应地平衡,并做好无功补偿以及干扰电磁的信号滤除工作。从而让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效率得到提升。 铁路信号论文: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措施 摘 要:作为我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的发展比较迅速,大大提升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铁路信号施工在铁路施工中占有非常重的比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作为列车神经中枢的铁路信号系统,其信号的质量及安全性能受到人们的日渐关注。因此,需要信号系统的设计及操作人员对铁路信号的安全和稳定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文章重点论述了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以期提升和保障铁路施工的整体安全。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关键词:铁路;信号;施工;工艺 1 概述 铁路的运输效率和安全受到铁路信号水平的制约,二十一世纪到来之后,经济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其中人们的出行安全成为铁路工程重点关注的话题。铁路信号的准确性可以使铁路区间之间的通过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大大的提升了铁路的经济效益,因此,文章通过论述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重点分析现代化的信号施工工艺,希望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2 铁路信号工程概述 铁路信号的准确性对我国铁路工程的运行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铁路信号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说,铁路信号灯按照功能性划分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带有颜色的色灯信号,第二种是带有声音信号的信号灯,第三种则是带有手势的动作信号灯。三种信号灯的交替使用极大地保证了铁路的顺利运行,也成为铁路工作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进步,铁路信号灯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号灯的发展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极大地方便了铁路信号工程的可行性。这对铁路信号的操作人员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铁路的工作人员要适当地转变工作职能,完成铁路安全工作监测的同时,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铁路信号的施工管理工作,一方面根据铁路的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信号工程的施工水平,以_到质量合格的施工水准,从而促进铁路事业的安全运行。 3 铁路信号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防雷接地的问题以及电磁兼容性问题 铁路在运行过程中,信号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的原因在于信号灯之间没有良好的连接性,也没有相关的防雷接地设备支持,当遇到不良天气的情况,例如雨雪雷电等不良天气,再加上接地连续性的问题,最终导致故障的发生。还会使铁路信号内部背负更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电磁兼容性的问题,传统的室内信号系统由于技术有限,不用考虑电磁兼容性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很多的铁路信号系统都采用电子产品,设计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信号系统上的元件机器不能很好地兼容,以至于铁路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电磁干扰等问题。 3.2 信号电缆施工中的问题 第一是电缆开端的施工,我国现在铁路信号大多采用数字化电缆设备,系统内部屏幕采用的也是数字化屏幕,数字化电缆作用也十分显著,能够提升电缆信号频率的传输质量,但是弊端也十分明显,电缆开端施工时质量不达标,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常常接触不良,出现各种错误,这不但影响了电缆信号的传输质量,更对电气指标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二个过程就是电缆的连接,传统的电缆连接都是将电缆与地面的电缆箱盒子相连接,再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续接,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不断进步,当时的连接方式已经和当前铁路运行发展不符,并且与当今铁路信号的传输和结构发展十分不符,严重阻碍了铁路信号系统的健康发展,也为电缆信号的传输带来了安全隐患。 4 铁路信号施工的重点工艺分析 4.1 铁路信号工程中的电缆施工技术 需要先由电缆径路与电务段双方商议后,来确定具体的电缆沟挖掘与过道开挖方案、位置。并且在施工前及时检查施工路段的深度,并清除掉区域内的杂物、废弃物,以维护整个电缆敷设作业的高效顺畅。正式敷设前还应对工程电缆的长度予以实地测量,将电缆搬运、预配至施工位置后,再进行电缆铺设作业。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设置电缆埋设标志,并将电缆挖掘沟进行增补回填。施工单位应在电缆敷设作业前后对其绝缘性做测试工作,并及时填写铁路电缆隐蔽记录,在施工前后将其记录将有铁路信号工程监理单位与电务段管理部门做审核检查。 4.2 信号机施工工艺 高柱信号机的安装必须保证其建筑限界,并安排有足够的劳动力来进行信号机的安装施工,以保证信号机安装的施工安全。确定好开挖的位置,开挖一个直径500mm、深3000mm的圆坑,在挖坑的过程中,靠立机柱一侧开挖“引导槽”(便于开挖机柱坑和立机柱)。在运营线上装机柱的时候,要安排驻站联系的人员,施工现场的安全员及指挥员,每个员工之间都要有联系,保持畅通。安装梯子时,要系上保险带,先装最下部梯子抱箍,依次向上安装,然后安装梯子和支撑臂,调整好间距后,装上梯子基础,复测安装尺寸,无误后,紧固螺栓。安装人员系上保险带、检查梯子安装是否牢固,爬上机柱,量好安装尺寸,在机柱上画上记号,安装机构托架,复测安装尺寸,符合标准后,紧固螺栓。 4.3 室内布线 关于室内布线,首先应该注意的是电线材料的选择方面,所有的电线均应采用无卤低烟阻燃材料,这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才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久导致发热而引起电线烧毁,甚至损害整个系统。另外,电线应根据用途制定护套线,这种分类既美观又方便工作人员辨识,同时也有利于故障发生时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害。有一点需要特别提示,发送与接收的线缆必须分开敷设,以免造成干扰,影响传输性能。 4.4 室外设备单独试验 室外单独试验包括信号机单独试验、电动转辙机单独试验和轨道电路单独试验。室外设备单独试验时,由室内分线盘对室外电缆送模拟电源,对室外设备进行操作,保证电缆配线的正确性。利旧设备则只在电缆终端进行测试,不能接入设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信号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完善铁路信号工艺,本文对铁路信号系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给铁路信号施工一定的建议和意见。
治安管理论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探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5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调解处理。这从法律上规定了,公安机关在行使治安处罚同时,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赔偿部分进行调解处理。司法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存在着久调不结和在程序上做法不够规范情形,常给人民法院审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带来困惑。笔者想结合审判实践,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认定、法院受理条件和责任认定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一、关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认定问题。 从《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规定上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称治安民事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有两种情况,一种涉及到财产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另一种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对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本身而言笔者没有异议,但是在诉讼时效发生中断时,应如何计算和确认诉讼时效中断期间,正是笔者要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涉及赔偿部分常常久调不结,也不宣告调解终结,或者没有做出裁决。在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又向人民法院起诉。造成法院难以确定其行为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4条的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处达不成协助议,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起算,”。这就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起算时间,既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请求时,诉讼时效开始中断;但是,对诉讼时效中断的终止时间的规定,就相当含糊了,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可以是第一次,也可以是多次之后,从该规定上看,无法确定调处达不成协议具体时间。因而,在审理治安民事赔偿案件中,给法院计算和确认诉讼时效中断时间带来因难。实践中,不易于操作。由于《治安处罚条例》对公安机关调处治安民事赔偿案件的期限没有做出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多次调解达不成协议,如何计算诉讼时效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必然造成了法院在具体操作中无从认定诉讼时效重新起算的起始时间问题。从适应审判需要出发,有关部门对此应早日作为规定,为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提供法律依据。因此,笔者建议,公安机关应当比照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程序做法,对治安赔偿案件进行调处。即公安机关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进行调处,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必须在规定结案期内做出裁决或者宣告调解终结,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期限。这样可以解决诉讼时效中断期间计算和确认问题,不影响法院对诉讼时效的认定。 二、关于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受理条件问题。 由于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治安部分依照程度上进行处罚,尚能容易做到。但对损失或伤害赔偿部分常有久调不结现象,表现在人为地将案子长时间搁浅一边,不告知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或者虽有告知,也不规范,而且该类案件当事人又不愿向法院起诉,这就造成了给当事人认为,案件已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只有找公安机关解决的假象。实践中,受害人欲寻求民事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存在举证困难,法院即使受理了,也较难打赢官司。所以,当事人只好长时间找公安机关要求解决问题,直至最后向法院起诉为止,才获新的认识。同时,法院对这类案件的事实查清、责任认定也存在困难,这就造成法院不愿意受理此类案件,出现了法院与公安机关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导致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产生该弊端其实质原因在于: 1、公安机关执法程序上不规范,对外履行法律手续不完备。公安机关对治安、赔偿双重性质案件的调处与交通警察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存在着程序上差别,前者程序上不规范,没有统一规定,执法随意性较强,其对外履行法律手续也不完备,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久调不结,不受期限限制,没有宣告调解终结或者宣告调解终结不规范,不告知当事人在限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权利等。后者在执法程序上已经形成规范,履行法律手续也较完备,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强。 2、立案管辖界限不明确,导致法院和公安机关相互推诿。公安机关在尽了调处努力后,一般都将该类案件推给法院,而法院又不愿意受理此类案件,又将之推回给公安机关,造成相互推诿现象。现实中,存在这种现象,在案件发案后,受害人首先向公安机关报告要求处理,而公安机关则要求受害人先作法医鉴定,法医鉴定结论作出以后,对于构成轻微伤或轻伤的案件,公安机关难予调处时,便将案件推给法院。而法院对此类案件审理难度大,便借公安机关在程序上做法不规范弊端,又推回公安。双方就立案管辖界限发生争执。从而,导致失去有利的取证条件,使本来可以顺利解决的案件变得复杂化起来。 3、该类案件处理难度较大。由于这类案件往往事发民间纠纷,处理不好,会带来不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这类案件的受害人和致害人双方之间对立情绪很大,在司法机关处理时,一方或者双方往往找关系,托人情,甚至出伪证,为处理案件设置障碍,使调查取证十分困难,容易导致错案的发生,办案人员大多不愿受理此类案件,更不愿意承担错案的责任。 因而,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应当比照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程序做法进行调处。首先对打架斗殴或即损害他人财物现场进行处理,然后查明事实,认定责任,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进行治安处罚,最后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在立案之后45日内宣告调解终结,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限。只有规定公安机关对该类案件调处比照交警调处程序做法,才能给法院审理该类案件时提供事实依据,避免错案发生。因此,当事人就该类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除提供诉状外,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 书或无法认定该纠纷为哪一方过错责任的结论。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予受理。除此之外,法院可以不予受理。这样法院可以对事实不清的案件不进行审理,从一定程序上,可以避免了错案发生。因此,法院限制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的受理是必要的、确实的、可行的。 三、关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责任认定问题。 在解决和规范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造成损失或伤害案件调处程序做法时,法院就不难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责任进行认定,其主要依据是以公安机关对责任的认定为前提,通过开庭审理,进一步查明造成损失或伤害的事实、原因。然后,根据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造成损失或伤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损失或伤害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所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受理该类案件后,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定案依据。它可以不受公安机关对责任认定的限制。 在审理治安民事赔偿案件中,我们可以把责任认定,划分为四种,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当事人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其行为与造成损失或伤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应采用过错归责原则,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虽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其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鉴于上述的因果关系,我们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区别对待以下三种情况: 1、一方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方应当负全部赔偿责任;其他方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虽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其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则不应负赔偿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均造成对方损失或伤害,给损害结果造成严重的一方,应负主要责任,反之,另一方则负次要责任。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损失或伤害中,结果相同,作用相当,两方负同等责任。 在遵守上述责任认定原则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共同造成损失或伤害的,应根据各自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或伤害作用大小、损害结果,来划分责任。 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打架斗殴造成损失或伤害现场,毁灭证据,使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损害责任无法认定的,视情况承担责任。 4、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损害责任无法认定的,应采用混合过错原则,责令他们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责任,法律规定要承担责任的,我们在认定责任时,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法律没规定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我们在审理时,可以根据据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酌情由当事人分担责任。 治安管理论文: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探讨 罗朝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5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轻微的,可以调解处理。这从法律上规定了,公安机关在行使治安处罚同时,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赔偿部分进行调解处理。司法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存在着久调不结和在程序上做法不够规范情形,常给人民法院审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带来困惑。笔者想结合审判实践,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认定、法院受理条件和责任认定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一、关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认定问题。 从《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规定上看,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以下称治安民事赔偿案件)诉讼时效有两种情况,一种涉及到财产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两年,另一种涉及到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对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本身而言笔者没有异议,但是在诉讼时效发生中断时,应如何计算和确认诉讼时效中断期间,正是笔者要提出来探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公安机关对治安案件涉及赔偿部分常常久调不结,也不宣告调解终结,或者没有做出裁决。在这种情况,当事人往往又向人民法院起诉。造成法院难以确定其行为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4条的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处达不成协助议,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起算,”。这就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中断起算时间,既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请求时,诉讼时效开始中断;但是,对诉讼时效中断的终止时间的规定,就相当含糊了,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可以是第一次,也可以是多次之后,从该规定上看,无法确定调处达不成协议具体时间。因而,在审理治安民事赔偿案件中,给法院计算和确认诉讼时效中断时间带来因难。实践中,不易于操作。由于《治安处罚条例》对公安机关调处治安民事赔偿案件的期限没有做出规定,其他法律、法规对公安机关多次调解达不成协议,如何计算诉讼时效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就必然造成了法院在具体操作中无从认定诉讼时效重新起算的起始时间问题。从适应审判需要出发,有关部门对此应早日作为规定,为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提供法律依据。因此,笔者建议,公安机关应当比照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程序做法,对治安赔偿案件进行调处。即公安机关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在立案之日起45日内进行调处,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必须在规定结案期内做出裁决或者宣告调解终结,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期限。这样可以解决诉讼时效中断期间计算和确认问题,不影响法院对诉讼时效的认定。 二、关于违法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法院受理条件问题。 由于民间纠纷引发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可以对治安部分依照程度上进行处罚,尚能容易做到。但对损失或伤害赔偿部分常有久调不结现象,表现在人为地将案子长时间搁浅一边,不告知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或者虽有告知,也不规范,而且该类案件当事人又不愿向法院起诉,这就造成了给当事人认为,案件已交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只有找公安机关解决的假象。实践中,受害人欲寻求民事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存在举证困难,法院即使受理了,也较难打赢官司。所以,当事人只好长时间找公安机关要求解决问题,直至最后向法院起诉为止,才获新的认识。同时,法院对这类案件的事实查清、责任认定也存在困难,这就造成法院不愿意受理此类案件,出现了法院与公安机关相互推诿现象发生,导致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产生该弊端其实质原因在于: 1、公安机关执法程序上不规范,对外履行法律手续不完备。公安机关对治安、赔偿双重性质案件的调处与交通警察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存在着程序上差别,前者程序上不规范,没有统一规定,执法随意性较强,其对外履行法律手续也不完备,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久调不结,不受期限限制,没有宣告调解终结或者宣告调解终结不规范,不告知当事人在限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权利等。后者在执法程序上已经形成规范,履行法律手续也较完备,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强。 2、立案管辖界限不明确,导致法院和公安机关相互推诿。公安机关在尽了调处努力后,一般都将该类案件推给法院,而法院又不愿意受理此类案件,又将之推回给公安机关,造成相互推诿现象。现实中,存在这种现象,在案件发案后,受害人首先向公安机关报告要求处理,而公安机关则要求受害人先作法医鉴定,法医鉴定结论作出以后,对于构成轻微伤或轻伤的案件,!公安机关难予调处时,便将案件推给法院。而法院对此类案件审理难度大,便借公安机关在程序上做法不规范弊端,又推回公安。双方就立案管辖界限发生争执。从而,导致失去有利的取证条件,使本来可以顺利解决的案件变得复杂化起来。 3、该类案件处理难度较大。由于这类案件往往事发民间纠纷,处理不好,会带来不好的社会效果。同时,这类案件的受害人和致害人双方之间对立情绪很大,在司法机关处理时,一方或者双方往往找关系,托人情,甚至出伪证,为处理案件设置障碍,使调查取证十分困难,容易导致错案的发生,办案人员大多不愿受理此类案件,更不愿意承担错案的责任。 因而,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应当比照交警处理交通事故程序做法进行调处。首先对打架斗殴或即损害他人财物现场进行处理,然后查明事实,认定责任,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进行治安处罚,最后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应在立案之后45日内宣告调解终结,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期限。只有规定公安机关对该类案件调处比照交警调处程序做法,才能给法院审理该类案件时提供事实依据,避免错案发生。因此,当事人就该类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除提供诉状外,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 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或无法认定该纠纷为哪一方过错责任的结论。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予受理。除此之外,法院可以不予受理。这样法院可以对事实不清的案件不进行审理,从一定程序上,可以避免了错案发生。因此,法院限制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的受理是必要的、确实的、可行的。 三、关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责任认定问题。 在解决和规范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造成损失或伤害案件调处程序做法时,法院就不难对治安民事赔偿案件责任进行认定,其主要依据是以公安机关对责任的认定为前提,通过开庭审理,进一步查明造成损失或伤害的事实、原因。然后,根据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造成损失或伤害后果的因果关系,以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损失或伤害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所应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受理该类案件后,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定案依据。它可以不受公安机关对责任认定的限制。 在审理治安民事赔偿案件中,我们可以把责任认定,划分为四种,即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当事人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其行为与造成损失或伤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应采用过错归责原则,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当事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虽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其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鉴于上述的因果关系,我们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区别对待以下三种情况: 1、一方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造成损失或伤害的,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一方应当负全部赔偿责任;其他方没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虽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其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则不应负赔偿责任。 2、两方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均造成对方损失或伤害,给损害结果造成严重的一方,应负主要责任,反之,另一方则负次要责任。 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损失或伤害中,结果相同,作用相当,两方负同等责任。 在遵守上述责任认定原则同时,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情况: 1、三方以上当事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共同造成损失或伤害的,应根据各自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造成或伤害作用大小、损害结果,来划分责任。 2、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打架斗殴造成损失或伤害现场,毁灭证据,使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损害责任无法认定的,视情况承担责任。 4、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损害责任无法认定的,应采用混合过错原则,责令他们承担相应责任。 此外,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责任,法律规定要承担责任的,我们在认定责任时,则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法律没规定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我们在审理时,可以根据据实际情况和公平原则,酌情由当事人分担责任。 治安管理论文:治安管理领域行政强制措施辨析 摘要:通常所言的“行政强制措施”在行政法学体系中指的是“行政强制”,是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居于同一层面上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其适用目的为标准,可将行政强制措施分为即时性强制措施和执行性强制措施。以其调整的内容为标准,可将行政强制措施分为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财产方面的强制措施和对经营活动(行为)方面的强制措施。 关键词: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滥用现状 一、目前公安实践领域中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认识存在的问题 (一)学理上对行政强制措施含义的理解 通常所言的“行政强制措施”在行政法学体系中指的是“行政强制”,是与“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居于同一层面上的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强制措施的含义和特征。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通过依法采取强制手段迫使拒不履行行政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或者出于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以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需要,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采取紧急的即时性强制措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1)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是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都必须由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其本身没有直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权力的情况下,它们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实施强制。 (2)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是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行政相对人或危及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以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行政相对人。行政强制措施并非适用所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相对人,但相对人必须是违反了特定的法律、法规,符合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条件。 (3)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障法定义务的彻底实现或维护社会秩序、公共安全以及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其目的多在于控制,一般不具有惩罚性。 (4)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性质是一种具有可诉性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措施属单方行政行为,由行政主体单方面作出,无需相对方同意。但相对方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理论分类: 公安行政管理涉及治安秩序管理、出入境管理、户政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内容,这些管理业务都涉及行政强制,但本文重点谈治安秩序管理中的行政强制措施。 1、以其适用目的为标准,可将行政强制措施分为即时性强制措施和执行性强制措施。即时性强制措施简单地说就是在紧急的情况下法律赋予特定行政机关的一种紧急处置权。其目的在于预防某些情况的发生或者制止某种危害行为。即时性强制措施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紧迫性,行政处理和执行同步,相对方必须无条件执行,即先执行后争讼,这一特征区别于行政强制执行。即时性强制措施包括强制带离现场、盘查、约束、扣留、收容审查,使用警械和武器等。 执行性强制措施,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证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主体本身作出的行政决定所确定的行政相对方的义务的实现,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迫使拒不履行相应义务的相对方履行义务或通过其他法定方式使相应义务得以实现。执行性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扣缴、抵缴等直接强制执行措施和代履行、执行罚等间接强制执行措施。 直接强制,是指在采用代执行、执行罚等间接手段不能达到执行目的,或无法采用间接手段时,执行主体可依法对义务人的人身或财产直接实施强制,迫使其履行义务或实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强制执行方法。直接强制是一种实力较强的强制方式,因此其运用在不违背现行立法规定之外,还必须坚持一定的合理度。 代履行,又叫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执行罚是指有关行政主体在相对人逾期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时,对相对人处以财产上新的制裁,以迫使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强制执行方式。执行罚是多数国家均采用的一种强制执行手段。 2、以其调整的内容为标准,可将行政强制措施分为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财产方面的强制措施和对经营活动(行为)方面的强制措施。 对人身方面的强制措施包括:责令严加管教、责令严加看管和治疗、约束、责令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强制带离现场、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收容教育、收容审查、强制戒毒、强制性教育措施(劳动教养)、强制传唤等。对财产方面的强制措施包括:查封、冻结、扣押、划拨、扣缴、收缴、追缴、强制铲除等。对经营活动方面的强制措施包括:责令改正、取缔。 (三)法理上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位 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繁多,理论上的归纳一般包括如下:行政征收、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监督、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裁决。 行政强制措施在一定情况下是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如预防性、制止性的行政强制措施大多数如此。但在多数情况下,行政强制措施是从属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执行性的行政强制措施大多数是从属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另外,个别的行政强制措施既可以是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能成为从属性的具体行政行为,如盘问、收审等。 有学者认为,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属于行政强制的范畴,而应属于司法强制。也有有学者认为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实质上是行政权的延伸,故应归人行政强制的范畴。 (四)实践中对行政强制措施的认识误区 通过调查发现,实践中很多人搞不清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不分。实际上,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措施的区别主要体现这些方面: 1、性质不同。行政处罚是对行政违法行为的事后制裁,是一种最终的处理结果,非经法定程序任何人不得改变。而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它既不是最终的处理行为,也不是制裁,适用过程中只要达到行政目的,行政强制措施即可解除。 2、目的不同。行政处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惩戒行政违法行为,使行为人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以教育其遵守法律。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或继续,以及促使被强制人履行法定义务。 3、法律后果不同。行政处罚是为了最终制裁相对方的违法行为,因而在处罚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课以或增加相对方的义务。行政强制措施的适用是为了保障行政执法的目的得以实现,其本身不给相对方课以或增加义务。 4、适用的频率不同。行政处罚适用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即一事一罚或一次性处罚,不能对同一事多次进行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可以适用一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对同一相对方持续适用,直至达到行政目的。 5、诉讼结果不完全相同。行政强制措施是羁束的行政行为,诉讼中对违法或适用不当的,人民法院只能判决撤消。部分行政处罚行为是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对其中显失公正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此外,二者实施的对象也不尽相同。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法的行为人,而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不一定是违法的。 二、公安实践中运用行政强制措施存在的滥用现状问题分析 (一)滥用现状问题之———程序问题。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不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或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规范、任意实施。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立法滞后,立法不健全,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过于分散。二是程序意识差,权力意识太强。 行政强制措施的一般程序,是指实施各类行政强制措施都应遵循的程序规定。如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给予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机会;除当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外,事前须经行政主体负责人批准,然后,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等等。在对财物实施查封、扣押时,行政人必须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并当场交付当事人查封、扣押决定书。当场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查封、扣押清单,并应当在规定时间内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行政机关发现当事人的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冻结存款应当由特别法规定的行政主体作出决定,并且不得委托其他行政机关或者组织作出该决定。行政主体冻结存款应当书面通知金融机构。 (二)滥用现状问题之二——比例原则的问题。现代行政法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将国家权力(包括警察权)的行使保持在适度、必要的限度之内,特别是在法律不得不给执法者留有相当的自由空间之时,如何才能保证强制权的行使是适度的,不会为目的而不择手段,不会采取总成本高于总利益的行为。在大陆法中,这项任务是通过对手段与目的之间关系的衡量来实现的,也就是借助比例原则来进行有效的控制。 比例原则源于19世纪德国的警察法学,其最初的含义是指警察权力的行使只有在必要时才能限制人民的权利,也即警察在对人民做出任何不利之处分时,都必须以侵犯人民权利最小的方式为之。所以,比例原则在行政法学上又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于是,行政法意义上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来进行。比例原则在台湾地区行政法中,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已经较多的见诸于行政法的规定。 (三)滥用现状问题之三——混用问题。这一问题体现在没收与收缴不分、收缴与追缴不分、传唤与盘查混用等问题上。实际上这些强制措施在性质、适用对象、表现形式等方面并不相同。 治安管理论文:试析以打促建,进一步完善专业市场的治安管理和经营监管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 专业市场是荔湾地区商业贸易的传统品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治安秩序混乱、刑事案件多发的隐忧。在2011年至2012年第一季度审查批准逮捕的案件中,发生在区内各专业市场的案件共138件181人。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批捕23件26人,同比上升43.8%和30%。如何创新专业市场的管理机制,预防和减少刑事犯罪,是司法机关、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论文关键词 专业市场 商业贸易 刑事犯罪 一、专业市场治安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盗窃等侵犯财产犯罪比较突出 从批捕的专业市场案件看,盗窃案共90件100人,占总数的65.2%和55.3%;抢夺、抢劫、诈骗(含合同诈骗)案共16件18人。这些侵财案件的特点:一是作案对象主要是专业批发市场商铺经营者及其顾客,包括盗窃存放、运送过程中的批发商品和档口内、顾客身上的现金及贵重物品,当中尤以发生在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环市西、站前皮具、鞋材、服装批发市场的盗窃案较为突出。二是案发地段集中在场内人流、物流集中的经营区域,有部分案件则发生在市场公共、配套区域,包括电梯、门口、停车场等地。三是案发时间多数是营业的高峰期,乘商户繁忙之机下手作案,一些甚至连续多次落手盗窃。而少数案件则发生在临近关门至夜间,这类案件多为抢夺和抢劫案件。四是部分侵财案件是熟人作案,犯罪分子利用熟悉人员、环境等便利条件盗取财物,个别犯罪分子本身就是商户内部人员。有的案件则是财物所有人轻信他人、误中圈套被熟客诈骗财物。 (二)黑恶势力有组织地争夺市场利益 专业市场发生的案件中已经出现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踪迹,上述时段批捕的市场发案中,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2宗。此外,有组织的黑恶势力为争夺专业市场的经济利益,不惜以犯罪手段来实现其目的,对市场管理、乃至社会秩序都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三)部分市场存在欺行霸市行为 故意伤害(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是专业市场案件中比较突出的犯罪,共批捕11件31人居于第二位。一些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犯罪行为背后隐藏着欺行霸市活动。 (四)假冒注册商标等不法经营活动屡禁不止 售假、销赃等违法经营行为是专业批发市场的老大难问题,上述批捕的案件中,涉嫌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共2件3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共3件5人,反映出专业市场的个别商户违规营商、非法经营现象依然存在。 (五)贩毒、赌博等犯罪分子以市场作掩护从事犯罪活动 批捕的专业市场案件中,涉嫌贩卖的6件6人、涉嫌赌博的1件1人。贩毒分子是利用专业批发市场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市场公共场所,如楼梯间、消防通道、洗手间等地进行交易。赌博案件则发生在生意相对冷清、较为隐蔽的市场档位。 (六)纠纷化解不善引发刑事案件 由债务、侵权等民事纠纷激化起刑事犯罪是专业市场管理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这类案件包括妨害公务、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当事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产生矛盾,没有通过理性手段及时妥善解决纠纷,而用升级矛盾、甚至暴力等方法处理问题,从而引发这类刑事犯罪行为。此外,专业市场周边地区无证经营、非法营运突出,行政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常遇到当事人抗拒,一些不法之徒甚至聚众暴力抗法,演变成群众性事件。 二、专业市场管理难点的症结所在 (一)专业市场传统管理手段在经营监管上遇到瓶颈 专业市场内大小商铺成百上千,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面对无限商机,各种经济主体积极介入是必然的。而专业市场的经营模式一直都是市场招租、档主自营,市场的业主、管理方不管具体经营,经营者有独立的自主经营空间。同时,参与主体进入市场经营的门槛较低,甚至是不设限,使得专业市场鱼龙混杂,一些黑恶势力、不法之徒乘机介入其中谋取利益,导致各种刑事案件多发显而易见。 (二)专业市场的经营环境让侵财犯罪有机可乘 一是人流密集。市场内每日流动的客商、流转的商品和资金难计其数,不少经营场所内的平方人流量远高于其他公共场所,这就为盗窃、扒窃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商户应接不暇。不少商铺只有一两名店员看档,繁忙时只顾招呼客人、推介商品,而疏于看管店内及自身财物。三是物流管理混乱。批发的商品及其包装外观没有明显的区分标记,贮存、转运过程时常混放,商品进出营业场地没有查验,为盗窃批发商品并转移赃物提供了方便。四是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商户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强,对自身权益的维护不够重视,在经营中容易被盗、被骗,案发后也认为财物价值不高、无法追偿而不及时报案。 (三)市场监管制度不落实、管理存在漏洞 部分专业批发市场自身管理混乱,物业管理存在漏洞,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监管责任不到位。一是物业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有待加强,在预防、打击场内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制度建设、人员和设备投入不够,是盗窃等侵财犯罪多发的不可忽视因素。二是在用电、防火管理上松懈,对自身及有关商户装修施工方案、专业人员资格等不作审查,把关不严,以致发生失火等责任事故。三是日常管理放任自流,以租代管,致使一些商铺存在非法经销假冒伪劣产品、违禁物品、收购销售赃物等违法经营现象。四是对经营竞争不作引导,对场内的不正当竞争苗头,不及时制止、疏导,视而不见,让其壮大为黑恶势力,滋生欺行霸市行为。 (四)商户的守法经营、规范经营意识有待加强 由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准入门槛较低,经济活动主体以个体经营者和民营企业居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意识欠缺等问题,个别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惜违法经营。此外,为数众多的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由外来人员组成,一些外来人员以乡籍、亲情“抱团”经营,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容易逐渐发展成欺行霸市行为,甚至壮大成黑恶势力。 (五)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专业批发市场一直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重叠,但又缺乏统筹,责任不清晰等管理问题。二是专业批发市场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础建设有待完善,市区的专业市场附近马路、街道狭窄、拥堵,城郊结合部的专业市场公共配套服务不足,无牌经营、非法营运屡禁不绝,商品流转不畅,令一些犯罪活动有可乘之机。三是对社会治安动态的掌握未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事态苗头,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尚需加强。四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资源仍有欠缺,基层执法部门面临人力少、任务多的困难,投入到专业市场查禁违法经营、预防与打击违法犯罪的力量未能完全应付需求。 (六)基层社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 一些案件之所以会因经济活动纠纷而演变为刑事犯罪案件,其原因一方面是民事、经济活动主体出现纠纷后,没有寻求司法、行政等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法外手段、激化矛盾等方式处理;另一方面,基层社区、专业市场内化解社会矛盾的力量薄弱,未能帮助出现纠纷的企业、商户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监督的触角有需要深入延伸至专业市场和基层社区。 三、创新和加强专业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贯彻“三打两建”工作部署,全面加强专业批发市场管理 建议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贯彻“三打两建”工作部署,净化市场环境、规范经营秩序的专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公安、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对专业市场的日常巡查,对已经发生黑恶势力犯罪活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的经营场所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及时打击犯罪活动,取缔各种违法经营,营造“三打两建”声势。二是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要加强协调,贯彻和落实《关于加强“三打两建”工作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工作机制的意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大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检察机关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提前介入、准确引导“三打”专项案件侦查取证,在快捕、快诉的同时,深挖欺行霸市、制假售假背后的“保护伞”。三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专业批发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督促市场及管理人员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引导市场及其他经济活动主体规范经营活动,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将综治任务分解、落实到项目招商、经营租赁合同中,用社会责任、契约责任约束经济活动中的各方主体,共同做好社会治安防范。四是整合市场管理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建立联合执法、统一管理的机制,对场内外违法经营采取执法行动时,要集中相关行政执法力量的优势兵力进行联合行动,速战速决,避免妨害公务发生和演变成群体事件。 (二)常抓不懈,加强对盗窃等多发性犯罪的打击力度 一是加强市场内的防盗、防骗宣传教育,组织法制宣传展览,提高商户和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二是指导市场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引导批发市场建立大宗货物进出查验制度,以有效监控进场商品来源和出场商品正当。三是有针对性地加强警力和巡查,白天在专业市场增派巡警、便衣加强巡查;夜间市场周边地段增加见警率,有效震慑和及时制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发生。四是加强治安管理基础建设,在专业市场和周边公共场所增设治安监控、摄录设备,及时发现犯罪行为并及时固定证据。 (三)组建市场行业公会,规范市场经营活动 建议由工商联或有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区内各专业市场成立行业公会或商会,制订行业自律守则,规范业内经营行为,引导市场业主、管理方守法经营、正当竞争,及时反馈不良动态,特别是对欺行霸市、制假售假行为实行业内预警,培育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氛围。通过行业组织将社会管理的触角遍布到各市场活动参与主体,发挥其在指导市场经营管理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完善市场配套服务,铲除欺行霸市土壤 组建正规、大型的仓储、物流等市场配套服务企业,为全区或特定区域、行业的专业市场提供配套服务,统一服务标准,规范经营行为。条件未成熟的,引导有关专业批发市场对货物仓储、场内搬运、停车场地等配套服务项目实行自营,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这些欺行霸市高发领域滋生黑恶势力强迫交易。 (五)创新工作机制,将法律监督触角伸延至专业市场 检察机关要结合检察工作机制创新,在专业市场集中的街道、社区试行派驻检察机构,以常驻、巡回等方式将法律监督工作延伸到基层,受理涉检信访,开拓民事行政检察和职务犯罪线索来源,加强对涉及专业市场案件的诉讼监督,深入市场及有关行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社情动态,对市场管理存在的漏洞,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强化管理、消除隐患的检察建议,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企业切实履行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的责任,配合各方共同维护专业市场的社会稳定。 (六)升级品牌,提升专业批发市场的品位 将传统专业市场打造为国际商贸和物流中心是荔湾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市场产业的转型升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立足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的高度,根据城市规划发展定位,加强对区内专业市场的宏观规划和管理,组建、整合集团式行业专业批发市场,减少行业恶性竞争。二是结合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对部分传统专业市场作优化调整,分流商户、人流,控制、抽疏市场网点。三是逐步提高专业批发市场的准入门槛,淘汰低端、质劣的旧货市场,清理、取缔制假售假窝点和无证经营点档,改善场内布局和交易环境,提升传统专业市场品位,彻底改变专业市场“脏、乱、差”的旧貌,实现市场产业的转型升级。 治安管理论文:探析网络时代治安管理问题 摘要: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社会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问题,特别是加剧了社会治安的紧张局势。主要从社会治安管理的问题入手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加强网络治安管理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时代;治安管理;管理机制 1 网络时代治安管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互联网舆论良莠不齐,威胁了社会的稳定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使得网络舆论目前已经发展为社会舆论的一部分。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在网上蔓延的速度非常快,而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存在着诸多矛盾,这使得对现实不满和偏激的恶劣情绪常常通过网络扩大化。治安管理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过激言论、宣传黄赌毒的有害内容、揭露隐私的不良言论等,以及有人利用网络组织的大规模的犯罪活动,这些都严重威胁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1.2违法交易日益增多使得互联网滋生出各种犯罪 和传播虚假和欺诈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伪劣、违禁品交易都影响了网络市场的秩序,威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众多网络事件都涉及到了治安管理,如在互联网上进行仿真枪、雷管等危险物品的交易、从事非法买卖刀具、黄牛票等违禁物品、进行旧货收购等行为。互联网交易中双方进行交易时采用隐藏真实身份的做法,增加了网络监管与侦查的难度,众多现象屡禁不止。 1.3利用互联网从事赌博问题增加,扰乱了社会治安 网络赌博比传统的赌博行为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便利性,加之赌博团伙用高回报引诱,使利用互联网从事赌博的数额、人数大量增加,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动摇了互联网产业的稳定与发展。据统计调查显示,利用互联网进行赌博而使资金大量流入境外的赌资数额竟高达数千亿,与全国的旅游行业年收入持平,这种资金的损失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1.4 色情问题的肆意蔓延污染了互联网环境 网络色情问题是长久以来威胁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难题,严重影响了接触互联网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互联网由于隐蔽性强、成本低、受众面广诸多特点,刺激了网络色情问题的蔓延,许多不法商业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色情视频、色情图片以及招嫖信息的传播活动,采用宣传教育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网络色情活动,只能切断利益关系链。 1.5新动向以及新苗头层出不穷易引发新的治安问题 互联网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也越发明显。网络治安管理的对象愈发呈现网络化、多样化、虚拟化等显著特征,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新动向和新苗头层出不穷,互联网给不法人员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犯罪平台,治安管理工作的施展难度日益加大,新的治安问题日益涌现。 2 网络时代治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外部管理制度的缺陷 2.1.1 网络治安管理缺乏先进的法律法规做支撑 为了控制网络犯罪,我国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以及《刑法》修正案等,在解决部分网络犯罪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的形式日益多样化,而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在进行网络犯罪的治理和惩罚方面缺乏足够可以遵循的法律法规,因此使得治安管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2.1.2 管理体制过于分散不易形成管理合力 互联网涉及范围广,各行各业都涉及到互联网的使用,如工商、教育、出版、信息产业等,而各个使用部门之间没有统一、规范的管理规则,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使得管理体制非常分散,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合力,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2.1.3 缺乏跨国际、跨地区的协同合作 互联网覆盖范围广,很多网络犯罪活动可能是跨国际的犯罪,而不同国家的司法体系和管理规则常常不一致,各国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合作,使得对网络犯罪的打击难以顺利进行,这给治安侦查带来一定的障碍。 2.2治安管理内部存在的问题 2.2.1对网络犯罪缺乏充分的思想认识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与之相配套的治安管理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对网络治安管理的工作认识不充分、工作手段不先进、信息情报的开展没有合理展开,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 都制约了网络的治安管理水平。 2.2.2 网络治安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网络治安管理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工作机制刚刚建立还不是很健全,缺乏充分的磨合与必要的完善,针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工作缺乏线上和线下的通力合作,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具体的规范流程没有建立,尚处于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 2.2.3 治安管理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新形势的需求 我国网络治安管理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网络治安的工作技术含量低、软件配备不到位、在数据搜索、跟踪以及整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网络治安的技术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都是非常必要的。 3 针对网络治安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治安管理机制,构建综合治理的网络治安管理新格局 由于网络治安管理工作关乎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项较为系统、复杂、综合性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治安管理体制。 (1)立法部门要结合网络发展的具体情况,来准确定位网络犯罪活动的基本特征以及活动规律特点,以此来制定较为先进的法律法规,为网络治安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 (2)政府部门做好充分的带头作用,引领公安、信息管理、新闻宣传等职能部门共同建立联合机制,明确划分责任分工,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危情处理机制等,形成综合性的网络治安管理新格局,加大对网络犯罪的惩处力度。 (3)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国际和各地区之间的协调。实行治安、网安以及刑侦等多警种配合机制,加强情报信息交流、落实联动管理等措施。加强与信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网络治安的开展铺就顺畅道路。 3.2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督与控制 宣传部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同时,信息管理相关机构加强对信息资源的合理掌控。 (1)网络治安管理部门加强与各大媒体网站的沟通与联系,通过媒体网站的协调配合,建立长效的治安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工作。 (2)建立健全网络治安的舆论情报整理、搜集、分析、汇总等反应机制,对治安舆情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对舆情所反映的社会矛盾进行解决和处理,做到提前预防、主动防控、增强舆论引导力,全力营造互联网的有序发展空间。 (3)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不对推动网络舆论情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信息资源库,研究数据预警模型,设定对舆论信息的研判标准,形成指标体系来推进治安工作的深入开展。 3.3 进行管理队伍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能的治安管理队伍 加强治安管理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力求建设创新型与专业型的网络治安管理队伍,全面提高网络治安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和技术水平,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网安管理人员的素质队伍建设。构建掌握技术、懂得创新的全新型网安人才,最终才能保证网络治安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治安管理论文: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协调研究 关键词: 刑罚; 治安管理处罚; 缺失; 衔接 内容提要: 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存在着协调的基础和适用上衔接的可能。两种处罚的协调首先表现在处罚种类的协调, 可增加治安管理处罚单处罚款和刑罚单科罚金的条文; 增加侵犯财产权行为和部分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罚款数额; 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违法涉及数额为基准, 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 保留行政拘留和拘役, 设定适用行政拘留情形与其他处罚任选, 缩短行政拘留期限, 减弱行政处罚剥夺人身自由权的权力。治安管理处罚中可借鉴刑罚的管制刑设定非监禁处罚, 并增设相关法律措施。治安管理处罚程序存在证据规则不规范、案件调查手段适用程序混乱、听证程序名不符实、相关法律措施程序缺乏等问题。两种处罚的适用衔接学理上采选择适用说和合并适用说的集合, 适用程序上衔接采刑事优先原则。 从法律层面上讲, 治安管理处罚和刑罚是两种性质的处罚, 然而就其处罚对象来看,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犯罪行为在违反社会秩序、危害社会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 两种处罚存在着协调的基础和适用上衔接的可能。 一、两种处罚协调问题的提出 (一) 两种处罚协调问题 两种处罚协调问题, 实质上是考量两种处罚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1] , 处罚体系则可以理解为以处罚为核心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那么, 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的协调即围绕着惩罚违法行为(包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犯罪) , 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设定相互配合适当的以处罚为核心的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以发挥良好的处罚作用。治安管理处罚体系构成要素包括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相关法律措施和处罚程序; 刑罚体系则是指刑法规定的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2]。 研究两种处罚的协调, 在于两种处罚权常常交织在一起而发生矛盾, 进而影响处罚的效果。诸要素自身存在的问题, 使得它们之间不能很好地发挥惩罚违法犯罪、保障社会的作用。如涉及诈骗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只设定了宽泛意义的诈骗, 即凡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 骗取公私财物的, 都是诈骗。刑法则以骗取公私财物的方法不同设定了多种诈骗罪, 构成这些不同诈骗罪的骗取财物起点数额亦不相同。除了一般诈骗罪外, 常见的还有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等, 构成犯罪的数额起点从5000元以上到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如集资诈骗,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是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起点。①不足起点数额的, 其诈骗不构成犯罪而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的诈骗行为范畴。由此可见, 诈骗行为包含的诈骗数额差异非常大, 法定治安管理处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显得单调和力不从心( 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②) 。就集资诈骗罪而言, 法定刑罚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20000 元以上200000 元以下罚金, ③ 处罚层次从高到低较丰富, 且罚金数额较大, 基本上达到不使行为人在经济上获益的目的;而诈骗数额达数万元的(集资) 诈骗行为受到的处罚既不能安抚被侵害者, 更不能保障社会经济安全, 因而处罚不协调。再如, 北京奥运会期间许某以1万元出售了3张每张面值800元的田径比赛门票, 从中获利7600元, 许某以倒卖有价票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被行政拘留处罚, ④ 法定治安管理处罚是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⑤ 如果倒卖有价票证数额较大构成倒卖有价票证罪, 法定刑罚是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票证价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⑥ 1000元以下罚款针对获利7600元与票证价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针对更多获利,都不足以从经济上给予行为人严厉处罚, 因而处罚不协调。 (二) 两种处罚协调的基础 两种处罚之所以能够协调, 不仅在于两部法律目的一致、功能相同、处罚的对象关系密切, 更主要的来源于权力的制约和交织。 西方国家权力分为三种, 即“三权分立”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由不同的国家机关独立行使, 以防止权力滥用。我国不实行“三权分立”, 但实行权力制约, 授权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权, 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由于行政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系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 为提高行政权运作的效率, 法律会赋予行政机关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从事物的性质来说, 要防止滥用权力,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3]司法权提供了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强有力的保障机制。 治安管理处罚权以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为其价值和出发点, 讲求效率, 同时也遵循公正原则; ⑦ 刑罚权(或说司法权) 以公正为其最高价值, 但也兼顾效率。因而在立法和执法中, 两种权力交织是法律发展的结果和趋势, 诸如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中引进司法程序、告知制度、听证制度以及处罚决定后可以提起诉讼等, 保证公正的实现; 而刑罚中的自诉、刑事和解等, 又是行政权的典型表现。 二、处罚种类缺失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包括两部分: 一是处罚, 包括警告、罚款、拘留和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以及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二是相关法律措施, 主要有收缴、追缴、责令严加管教、责令严加看管和治疗、约束、责令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强行带离现场、责令停止活动、责令改正、取缔、强制性教育措施。 刑罚种类也包括两部分: 一是主刑, 二是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本文重点分析罚款与罚金、行政拘留与拘役、非监禁处罚与管制和相关法律措施。 (一) 罚款与罚金 治安管理处罚属于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核心也是其与刑罚的主要区别在于大量设定财产罚, 这也是各国和地区行政处罚法律的典型标志。 如德国《违反秩序法》处罚种类主要是罚款,也有没入和警告, 罚款幅度一般为5马克至1000马克。罚款之适用非常详尽, 明文规定: 罚款之处罚以违反秩序的种类及行为人所应受非难程度为衡量基础, 亦应斟酌行为人的经济关系; 罚款得超过行为人因违反秩序所获得的经济利益, 如法定最高金额仍不足以符合上述规定时, 科处得超过法定最高金额之罚款; 过失行为之罚款, 仅得处以规定罚款最高金额之一半[4]。中国台湾地区《社会秩序维护法》规定罚锾是六种处罚种类之一, 但罚锾的适用达到了该法分则中的每一个条文、每一种行为。该法分则从第63条至91条共设29个条文, 其中罚锾和拘留可以选择适用的条文计13条, 其他16个条文都是罚锾处罚或者少量的罚锾与申诫、勒令歇业、停止营业的选择或并处。也就是说, 每种违法行为均可能处以罚锾处罚; 而且规定罚锾逾期不完纳者,警察机关得声请易以拘留; 在罚锾应完纳期内, 被处罚人得请求易以拘留。 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都非常注重罚款处罚及其适用, 甚至用剥夺人身自由来保证罚款的执行: (1) 每一类违法行为均可能受到罚款处罚; (2) 对罚款处罚考量各种情形, 分别予以从重和从轻处罚, 如从违法行为中获取大于处罚最高幅度的经济利益的, 从重处罚, 过失行为则从轻处罚; (3) 易科拘留保证罚款的执行。 相比较我国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罚款的设定有以下缺失: (1) 罚款数额偏低。对于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侵犯财产权利以及大量妨害社会管理行为, 罚款数额最高1000元尚不足以达到惩戒违法行为人的效果, 尤其是经济违法行为。如前所述尚不够刑事处罚的集资诈骗行为, 其侵犯财物数额动辄上万元, 而对其罚款最高1000元的处罚显然偏轻。尽管还有行政拘留处罚, 但最高拘留15日的惩戒效果远不如高数额的罚款。(2) 罚款适用范围狭窄。处罚设定的条(款、项) 共计127项, 直接适用单处罚款和可以选择罚款共32项, 占处罚总项的25%, 显而易见, 罚款处于附加罚的地位, 与其行政核心处罚地位大相径庭。(3) 保证罚款及时执行的制度尚未建立。与拘留直接送达拘留所执行不同的是, 罚款执行设定了罚缴分离原则的一般缴纳程序和当场缴纳程序,而当场缴纳不能实现的转为一般缴纳, 一般缴纳程序有期限选择, 而我国目前尚无社会信用保障制度,由于一些公民的法律意识较弱, 相当比例的罚款缴纳不能实现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法律设定了强制缴纳措施, 但从其效力来看微乎其微。 刑罚的罚金刑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即根据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大小等, 并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决。刑罚发展至今增加了新的内涵, 如为避免监狱内交叉感染的非监禁化, 为有利于犯罪人再社会化的非犯人烙印化以及总体趋势的刑罚轻缓化等, 罚金刑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特点是: (1) 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适用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以及贪污、贿赂罪, 皆涉及经济犯罪。(2) 罚金数额既原则又灵活, 且没有上限,以使行为人不能从经济犯罪中获得益处为原则, 确定三种形式: 规定罚金下限不能少于1000元; 规定相对确定的罚金数额, 如集资诈骗罪并处2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罚金; 以违法所得数额或犯罪涉及数额为基准, 处以一定比例或数倍的罚金。(3) 单科罚金的法条过少, 一般都是与自由刑并处, 因而是附加罚的地位, 影响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笔者认为, 罚款与罚金刑的协调可考虑: (1)增加治安管理处罚单处罚款或者罚款与其他处罚种类可以选择适用的条、款、项, 使罚款居于核心处罚的地位; 增加刑罚单科罚金的条文, 尤其涉及经济的犯罪。(2) 增加侵犯财产权行为和部分妨害社会管理行为的罚款数额, 以与罚金刑衔接。(3)以使行为人不能从经济犯罪中获得益处为原则, 在当前相对确定罚款数额的基础上, 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违法涉及数额为基准, 处以一定比例的罚款。 (二) 行政拘留与拘役 行政拘留(本文简称拘留) 是六种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含两种附加罚) 之一, 拘留期限为15日以下, 数行为并罚, 合并执行不超过20日。就拘留处罚的设定来讲, 如前所述, 处罚设定的条(款、项) 共计127项, 直接适用单处行政拘留和可以选择处行政拘留(包括并处或者可以并处罚款) 共四种形式84项, 占处罚总项的66% , 有的尽管是并处或可以并处罚款, 但以行政拘留为基础, 与罚款设定情况相比, 可见行政拘留已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形式; 刑罚的拘役设定为主刑, 且分则中70%以上的条文都有拘役, 因此, 这种短期剥夺行为人人身自由的处罚分别属于治安管理处罚和刑罚的主要处罚种类。无论是治安管理处罚还是刑罚, 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处罚被认为是能够促进违法犯罪改造的较好的处罚方法, 但也正是短期自由罚使违法犯罪者丧失对人身自由拘禁的恐惧,且极易交叉感染而再犯。 德国《违反秩序法》来源于原德国刑法的违警罪, 违反秩序行为是整合违警罪而来, 在其设定行政处罚的法律《违反秩序法》中, 并没有将短期自由刑带进该法, 而以罚款为主。中国台湾地区《社会秩序维护法》的拘留处罚来源于1947 年的《违警罚法》, 发展至《社会秩序维护法》时, 只有一少部分行为选择性地适用拘留, 拘留期限缩短为3日以下, 数行为并罚合并执行不超过5日, 且拘留的决定权由法院行使, 显然是废除或减弱行政处罚中的剥夺人身自由权。 笔者认为, 根据我国历史渊源和当前社会状况,行政拘留和拘役依然可保留, 但二者处罚的协调应当考虑: (1) 设定适用行政拘留情形与其他处罚任选, 变其主要处罚形式为可选处罚形式, 针对各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的情节严重者适用; 拘役除应包含行政拘留适用情形中的构成犯罪的轻者外, 其他各种犯罪亦少用为好。(2) 缩短行政拘留期限至7日以下, 减弱行政处罚剥夺人身自由权的权力,同时也避免交叉感染; 拘役期限可保持不变。 (三) 非监禁处罚与管制 刑罚的管制刑是主刑中最轻的一种处罚, 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的非监禁刑, 适用于主观恶性不大的初犯、偶犯、未成年犯, 范围较宽。这种处罚一方面不影响罪刑较轻的犯罪分子的劳动、工作和家庭生活, 有利于改造;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罪刑较轻者在监狱中交叉感染, 又符合世界刑罚发展的行刑社会化的趋势。当前在实践中, 管制刑形同虚设, 原因在于管制刑的执行难以操作, 尚无合理的执行程序。同时, 笔者认为, 治安管理处罚中可借鉴刑罚的管制刑设定非监禁处罚, 与上述减弱行政拘留权的思路匹配。 (四) 相关法律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的相关法律措施是非处罚性质的措施, 它们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相辅相成,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对治安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成为治安管理处罚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形适用不同的法律措施, 能够及时恢复被违法行为破坏的社会秩序。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8条规定, 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 违反有关规定, 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 责令停止活动, 立即疏散, 对组织者予以处罚。在此种情形下, 立即“停止活动”显然要比事后对组织者处罚重要得多。 刑罚中可考虑增加辅助处罚的法律措施, 以体现教育预防功能。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判决刑罚的同时作出及时执行的相关法律措施, 如某未经公安机关许可的旅馆, 负责人组织构成组织罪, 依照《刑法》规定对组织者处以刑罚, 但对该非法旅馆如何处置, 《刑法》并没有规定。尽管有相关法规可以对其处置, 但在《刑法》中设定取缔并在同一判决书中作出取缔措施则更加科学;如果该旅馆具有合法资格, 可在《刑法》中设定吊销许可证并在同一判决书中作出吊销许可证措施(吊销许可证属于行政处罚种类, 但作为刑罚的相关法律措施并不矛盾) 等。于此情形, 刑罚具有优先权, 任何行政机关可依照刑事判决依法履行职责。《刑法》中设定了法律措施, 在对行为人进行调查的过程中, 既可控制该旅馆, 也可避免尚未最后判决行为人是否有罪旅馆即被查封的后果, 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判决刑罚的同时作出刑罚执行后应当执行的相关法律措施, 类似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如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行为人, 刑罚执行后应当在一定时限内不得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获取的信息告知于他人, 或者在一定时限内不得使用计算机或者不得使用计算机网络等。当然这种法律措施更适用于短期自由刑、管制刑、罚金刑和单处剥夺政治权利, 长期自由刑和无期自由刑不存在上述问题。 基于上述分析,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可考虑设定警告、罚款、限制人身自由罚(非监禁罚) 、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以及对外国人适用限期出境或驱逐出境。与现行法律相比, 罚款数额增加, 拘留期限减少, 限制人身自由罚期限最高20日或30日(以有别于管制刑) 。 刑罚种类可考虑设定主刑罚金、管制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另设相关法律措施。在此罚金成为主刑, 设定管制刑的执行程序, 拘役适用范围包含拘留适用情形中的构成犯罪的轻者, 同时适当扩大其他犯罪的适用, 总体适用范围不宜过大。 三、处罚程序缺失分析 刑罚是司法权, 实施刑罚适用司法程序, 司法程序由专门的刑事诉讼法规范, 并随同刑法不断发展和完善。而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缺失阻碍了治安管理处罚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主要分析治安管理处罚程序的缺失。 (一) 证据规则不规范 证据的基本范畴包括证据的法定形式、证据与证据材料的关系、定案根据与非定案根据、证据能力与证明能力以及其他证据规则。证据是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治安案件) 的核心, 没有证据也就无所谓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治安案件中的证据适用更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问题。例如, 一个价值100元的财物被损坏的案件, 行为人和被侵害人对事实和财物价值无异议, 那么此财物价值还要否进行鉴定? 再如一个伤害案件中, 行为人将被侵害人胳膊打出一块淤青, 这种伤要否鉴定? 当然从总的证据适用原则来讲, 这两种情形应当进行鉴定, 但办理治安案件的成本会大大提高, 其效率则大打折扣; 而且从行为人和被侵害人角度看, 是否合情和必要也值得讨论。 治安管理处罚的证据规则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9条只是笼统规定, 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 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这种证据规格和证明标准均不明确, 在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对违法行为人和公安机关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公安机关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 即公安部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 对部分证据规则作出规定, 其权威性以及法律的严肃性值得商榷。我们认为, 证据规则可分为两个层次, 由法律设定最基本的证据规则, 如证据的法定形式、定案根据与非定案根据、证据能力与证明能力等, 再由部门规章对其进行细化以方便操作。 (二) 案件调查手段适用程序混乱 案件调查手段适用程序的混乱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盘查权的禁止性适用规定。盘查权是《人民警察法》赋予公安机关控制违法嫌疑行为人的一种必备的手段, 各国都有类似权力的设定。为防止基层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滥用盘查权, 公安部了部门规章《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据我们了解, 自该规定施行以来, 实践中盘查权的继续盘问因为苛刻的适用程序而无法适用。诚然, 公安机关在以往适用盘查权过程中的确发生了许多滥用权力的问题, 但将此权力通过部门规章进行控权性解释而完全控制不得适用, 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二是公民住所检查权的约束。为保证公民住所不受侵犯, 针对涉及案件的公民住所的检查应当予以控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是必要的, 但此规定过于机械而不能满足实践需要。如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 件等, 不立即检查可能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时, 依然要求检查人员开具检查证才能实施检查, 显然不合情理, 也违背了人民警察依法及时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宗旨。但此情形由规章《程序规定》予以扩权性解释,尽管满足了实践需要, 却违背了法治原则。 对于第一种情况, 一是规范盘查权适用程序是必要的, 但应当在立法本意下进行; 二是能动性是行政权行使的一项原则, 为防止其能动性变成滥用, 当加强权力监督, 而非限制权力本身。对于第二种情况, 则属于立法的缺陷, 应通过法律“修正案”形式进行补充, 而不能由部门规章设定。 (三) 听证程序名不符实 听证程序作为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过程中的事中监督, 在中国的行政程序中至关重要。《行政处罚法》专节规定听证程序, 《程序规定》更是用了专章四节规范听证程序(不仅仅是规范治安管理处罚, 还包括其他公安行政处罚) , 但治安管理处罚实践中却甚少适用听证程序。究其原因, 一是听证适用的案件范围过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 吊销许可证以及处2000元以上罚款的, 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吊销许可证处罚限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4条第3款的一类行为; 2000元以上罚款处罚限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第61条、62条、66条等规范的17种行为(以公安部的《关于规范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名称的意见》为标准) , 约占全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同前述标准) 11%, 其中除了第70条规范的赌博行为和第73条规范的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行为处拘留并处罚款外, 其他行为均是处拘留可以并处罚款。因此, 上述11%中又有大量行为实际上没有被并处罚款或者罚款达不到2000元而行为人无权要求听证。二是拘留处罚的听证问题。如前分析, 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主要形式; 拘留又是治安管理处罚甚至是整个行政处罚中最严厉的处罚。《行政处罚法》第9条强调规范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拘留的暂缓执行等替代听证程序的说法是讲不通的, 因而拘留被排除在听证程序之外只能使听证程序处于尴尬境地。 (四) 相关法律措施程序缺乏 相关法律措施不是可有可无的, 能够发挥处罚本身不能发挥的作用。目前相关法律措施作用弱化, 由于程序不健全, 影响其发挥良好作用。从治安管理处罚的功能看, 设定各种处罚种类正是发挥其惩戒功能, 使其体验违法而受处罚的苦痛, 如剥夺人身自由, 剥夺财产等。但是处罚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达到处罚的最终效果。因此, 法律中设定一些相关法律措施, 依据其主观恶性程度、人身危险性等适用, 以体现教育预防功能。这些法律措施同样具有法律强制性, 涉及人身或财产权利, 因而必须附加相应的适用程序, 才能发挥良好作用, 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弥补处罚的不足, 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从目前的立法来看, 恰恰缺失程序的设定, 给予执法者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导致滥用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措施。 四、刑罚与治安管理处罚适用衔接 刑罚与治安管理处罚适用实践中衔接有两个层次: 一是处罚适用衔接; 二是处罚程序适用衔接。 (一) 处罚适用衔接 1 处罚适用衔接的基本原则。处罚适用衔接是指在治安管理处罚与刑罚竞合时, 如何对行为人适用处罚。目前理论界有三种主张[5] : (1) 选择适用说, 或称替代主义说。该说认为在行政处罚和刑罚中选择一种处罚, 不能并用, 且按照重罚吸收轻罚的原则, 选择刑罚处罚。(2) 附条件并科说, 或称免除代替说。该说认为行政处罚与刑罚竞合时, 处罚上可以并科, 但是任何一个处罚执行后, 认为没有必要执行另一个处罚时, 可以免除该处罚的执行, 即执行上的免除。(3) 合并适用说, 或称双重适用说。该说主张既适用行政处罚, 又适用刑罚。 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处罚适用的衔接原则。《行政处罚法》第7条第2款规定,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 妨害社会管理, 具有社会危害性, 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我们认为, 这两条规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选择刑事处罚; 二是如果已经行政处罚的, 不能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应当再选择刑事处罚, 是上述选择适用说和合并适用说的集合, 即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首先适用刑罚, 如果由于其他原因适用了行政处罚, 应当还要适用刑罚。这种适用原则是合理的, 从其具体适用上也可以验证。 2 处罚适用衔接的应用。 (1) 性质相似的处罚的适用。性质相似的处罚即无论是治安管理处罚或是刑罚种类同属于人身自由罚或财产罚, 如行政拘留、拘役和有期徒刑、罚款和罚金, 其处罚适用首先选择刑事处罚; 如果已经作出行政处罚的, 要选择刑事处罚, 而将行政处罚予以折抵。(2) 性质不相似的处罚的适用。其处罚适用首先选择刑事处罚, 再选择行政处罚。如选择适用了有期徒刑, 但行政处罚对此行为规定了罚款或吊销许可证, 再选择罚款或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如果先对其作出了罚款或吊销许可证处罚, 还要选择适用刑事处罚的人身自由罚。(3)免予刑罚处罚后, 选择适用行政处罚。(4) 不予刑事处罚的, 选择适用行政处罚。如15岁的未成年人盗窃财物价值上万元, 但根据《刑法》第17条规定不予刑事处罚, 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 处罚程序适用衔接 根据上述处罚适用衔接原则, 处罚程序适用衔接采刑事优先原则, 即同一案件既是治安案件又是犯罪案件, 首先选择刑事诉讼程序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再选择行政处罚程序追究行为人的行政责任。《行政处罚法》第22条规定,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5条规定,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 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里包含: 一是违法行为涉嫌犯罪, 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同案犯中只要一人涉嫌犯罪, 全案移送主管机关调查、证实其犯罪; 三是同案犯中有不构成犯罪的, 移送行政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这样既可解决予以刑事处罚的同时再选择行政处罚适用程序的效率问题, 降低执法成本; 进而可考虑由同一法院对“同案犯中不构成犯罪的”一并作出行政处罚。 治安管理论文:治安管理处罚裁量初探 【摘要】由于各地对《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裁量部分的问题认识、理解不统一,加之有权解释机关对此问题的解释不具体、不透彻,出现了各地裁量标准不一、裁量随意性不断膨胀等现象。笔者借助本文提出观点,对《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的判定、法定裁量种类与酌定裁量种类的运用以及裁量方法等问题进行初步探析,以期促进基层执法机关逐步理清对此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法定裁量;酌定裁量;裁量方法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充分利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这一法律武器,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各地对该法关于裁量部分的问题认识、理解不统一,加之有权解释机关对此问题的解释不具体、不透彻,出现了各地裁量标准不一、裁量随意性不断膨胀等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该法裁量方面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对“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的理解 《治安管理处罚法》从第二十三条到第七十四条,分别规定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量罚幅度。其中,共有17条先规定一般情节的量罚幅度,后规定 “情节较轻”的量罚幅度(如第二十五条等);共有6条先规定一般情节的量罚幅度,后规定 “情节较重”的量罚幅度(如第二十三条等);共有12条先规定一般情节的量罚幅度,后规定 “情节严重”的量罚幅度(如第二十四条等)。还有部分条文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但是从条文的结构中也不难看出,立法机关事实上已经将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一般情节和“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或“情节严重”上作出了区分。而在执法实践中,只有确定某一行为符合“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或一般情节中的某一种时,才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量罚幅度(即“对号入座”),然后在该幅度内进行裁量。因此,正确理解“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是正确适用法律、正确进行裁量的基础和前提。 (一)当前各地对“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的应对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如此众多的“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基层执法机关往往无所适从,而各省级公安机关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分别制定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如江苏省公安厅制定了《关于正确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情节的指导意见(试行)》(苏公厅〔2006〕394号)、北京市公安局制定了《北京市公安局关于下发〈北京市公安局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细化标准〉(试行)的通知》(京公法传发〔2006〕4号)。这些文件无疑为基层公安机关准确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提供了统一的尺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笔者认为,通过各地制定指导性意见的方式应对这个问题,存在如下方面的不足: 1、指导性意见违背法律规定。如江苏省公安厅《关于正确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情节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一条第二款第三目规定:在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属情节较轻。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根据该条规定,即使是在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也要根据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而不是将“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与“情节较轻”划上等号。 2、指导性意见与有权解释相冲突。如江苏省公安厅《关于正确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情节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一条第二款第一目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预备、中止、未遂的,属情节较轻。而根据公安部《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第二条规定:行为人为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不予处罚;行为人自动放弃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不予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由于本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3、各地指导性意见标准不一,导致适用量罚幅度不统一。如对类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山东省公安厅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细化标准(试行)》规定情节较轻的情形:(一)确因生活所迫且所得不多的;(二)已谈好价钱或给付钱物,着手实施,尚未发生性关系的;(三)其他情节较轻的情形。《北京市公安局关于下发〈北京市公安局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细化标准〉(试行)的通知》规定情节较轻的情形:已给付金钱等财物并着手实施,但由于行为人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发生性关系的。江苏省公安厅《关于正确界定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情节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情节较轻的情形:(一)、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的;(二)、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的; (三)、以口淫、手淫等方式初次的;(四)、因生活所迫初次的;(五)、初次未遂的;(六)、初次并检举他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查证属实的。如此不统一的量罚标准必然造成量罚的不公平,侵害公安执法权威。 4、基层公安机关对指导性意见的法律性质认识不透。笔者认为,从法律性质的角度考察,这类指导性意见其实并不属于规范性文件,案件一旦进入司法审查程序,法院不但可以不“适用”,而且可以不“参照”,基层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但事实上,对于上级机关制定的各类指导性意见,基层公安机关往往不对其法律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盲目、机械执行,导致个别案件处理不公。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 有权解释机关应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执法经验,吸收各地指导性意见中科学、合理的细化标准,尽快制定出相关解释。当然,解释不可能穷尽所有现实中的违法现象,基层公安机关在掌握“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时,应当充分、全面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有责性和客观违法性,使量罚的结果最大程度地与行为人“罪责”相适应,真正贯彻落实过罚相当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审议过程中,为了体现与刑法的衔接,将部分“情节严重”的规定修改为“情节较重”的规定,因此,在量罚时,还必须同时考察相应的追诉标准,防止以罚代刑。 (三)“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的判定 笔者认为,“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中的“情节”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某种关联,但是又不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治安管理处罚法》部分条文对此已有暗示,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猥亵他人的,即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这就说明,只要是猥亵他人的,就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仅仅是严重情节的几种情形之一。 因此,判定“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必须首先判定某种行为是否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是什么。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在具备主体、主观方面要件的情况下,某种行为达到了足以侵害《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要保护的法益的时候,就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见,构成要件要素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要保护的法益密切相关。而“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中的“情节”虽然不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但是并未超出构成要件要素所辐射的范围(部分拟制规定的情况除外)。例如,对于殴打他人的行为,只要该殴打行为足以造成对公民健康权的危害,就已经构成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而殴打行为造成的后果才是是否“情节较轻”中的“情节”,殴打他人的方式、手段也是是否“情节较轻”中的“情节”,显然,这些情节并不是殴打他人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但是均因不管是否造成伤害、不管采取何种方式,都因其对“殴打他人”这一客观行为起到一定的征表作用,而没有超出构成要件要素所辐射的范围。但是,殴打他人的场所、殴打他人的动机等,因为其本身并不是“殴打他人”这一行为所要考察的对象,或者说,其本身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要保护的法益(公民健康权)并无实质性关系,所以,不能将其评价为“情节较轻”中的“情节”。 同理,判定其他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否属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也需要先从构成要件要素入手,逐一考察某一具体情节是否属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中的“情节”,再进行综合判断。 那么,到底以什么标准判定“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呢?笔者认为,判定“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需要与一般情节进行比较。而立法对一般情节的规定存在于《治安管理处罚法》文本中,是客观意思,基层执法机关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结合社会实际情况,综合分析行为人的目的、动机,采用的手段,侵害的对象,造成的后果,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客观判断。概言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行为人一般具有何种目的动机,一般采取什么手段,一般侵害哪些对象,一般会造成什么后果,这是判断是否属于一般情节的重要标准。 (四)“情节较轻”与 “情节特别轻微”之辨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实践中, 对于具体的事实属于“情节较轻”还是 “情节特别轻微”较难界定。 有观点认为,情节特别轻微,即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情节特别轻微。判断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否特别轻微,应当从违反管理行为人的年龄、身份,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持的态度,违反治安管理的目的、动机,采用的手段,造成的后果,认错的程度,改正的情况,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如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没有实施终了,行为人自己已经悔悟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等。[1] 根据上述观点,“情节较轻”与“情节特别轻微”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点表现在: 1、二者都以危害行为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为前提。若某种行为还没有足以造成对《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要保护的法益的侵害,或者,侵害还没有达到紧迫的程度,那么,这种行为还没有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既不能认为是“情节较轻”,也不能认为是“情节特别轻微”。如行为人为诬告陷害他人而捏造事实的,因捏造事实的行为还没有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此,不能认为是“情节较轻”的“诬告陷害他人”,也不能认为是“情节特别轻微”的“诬告陷害他人”。 2、二者都较一般情节轻。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的轻重方面考察,“情节较轻”与“情节特别轻微”均比一般情节要轻。 区别表现在: 1、功能不同。“情节较轻”为执法机关指明量罚的幅度,具有“对号入座”的功能;“情节特别轻微”为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提供法律依据,具有“减免功能”。 2、行为的轻重不同。从法律文本的表述上看,“情节特别轻微”显然比“情节较轻”的情节更轻。 3、“情节特别轻微”所涵盖的范围宽于“情节较轻”。根据上文的分析,“情节较轻”中的“情节” 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具有某种关联,而“情节特别轻微”中的“情节”则包罗了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所有客观情况及能够反映出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所有主客观情况。 二、裁量种类 澄清了“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的基本含义后,紧接着需要分析裁量种类。执法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行为人具有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需要对行为人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本文将之称为“裁量种类”)。理论上讲,裁量种类可以分为法定裁量种类和酌定裁量种类。 (一)法定裁量种类 法定裁量种类,是指《治安管理处罚法》明文规定的、执法机关应当执行的从轻、减轻、从重处罚和不予处罚的裁量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总则部分、分则部分均规定了从轻、减轻、从重处罚和不予处罚的情节。其中总则部分第十二条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硬性裁量情节,第十四条是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弹性裁量情节,第十九条是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的硬性裁量情节,第二十条是从重处罚的硬性裁量情节,分则部分第五十条第二款、第五十一条第二款是从重处罚的硬性裁量情节。 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量罚幅度以内决定较轻的处罚。与此相对应,从重处罚是指在法定量罚幅度以内决定较重的处罚。而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量罚幅度以下决定处罚。 1、“中间线”问题。目前,基层执法机关存在一种观念,认为从轻处罚或者从重处罚就是在法定量罚幅度的“中间线”以下或以上决定处罚结果。如甲某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应当在“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的量罚幅度内从重处罚,即在潜意识下认为,只有对甲某处七日以上拘留,才能符合从重处罚的规定。笔者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从重处罚,应当是指根据行为人行为的主客观方面,将量罚的结果重于一般情况下的量罚结果。易言之,如果行为人本来不具有从重处罚的情节,就不会受到最后这样的处罚。如上述例中,根据甲的情节,如果其不是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而是阻碍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对甲最终处以五日拘留最符合过罚相当的原则,而正是因为甲现在是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最终对甲处以六日拘留。这样的处罚结果,也不失为从重处罚。[2] 2、从轻处罚不等于降格处理,从重处罚不等于升格处理。实践中,部分基层执法机关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区分,造成了一些案件的错误处理。如乙非法携带管制器具,情节较轻,应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但是因为乙曾在六个月内因盗窃受过治安管理处罚,应当从重处罚,遂最终在“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一量罚幅度内作出处罚决定。这种做法完全混淆了从重处罚与加重处罚,应当在实践中予以杜绝。 3、减轻处罚的幅度问题。对于减轻处罚的幅度问题,公安部《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解释(二)》”)第四条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一)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减轻处罚;(二)法定处罚种类只有一种,在该法定处罚种类的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三)规定拘留并处罚款的,在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单独或者同时减轻拘留和罚款,或者在法定处罚幅度内单处拘留;(四)规定拘留可以并处罚款的,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减轻处罚;在拘留的法定处罚幅度以下无法再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 但是,“法定处罚幅度以下”这一规定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例如,一般情节的盗窃行为,法定处罚幅度为“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但是“法定处罚幅度以下”是否还包括一日以上五日以下拘留?若包括(肯定说),则符合减轻处罚条件的,可以处一日以上五日以下拘留;若不包括(否定说),则只能不予处罚。笔者赞成肯定说,理由如下: (1)《治安管理处罚法》实际上将拘留设定为五日以下、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和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三个格。《治安管理处罚法》多个条文有“五日以下拘留”的规定(如第二十五条等处),适用五日以下拘留不会存在法律上的障碍,也不会侵犯国民的法感情。 (2)持肯定说更符合公平、正义。如果坚持否定说,则会出现未设定五日以下拘留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适用减轻处罚时,与设定五日以下拘留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相比,不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例如,张某盗窃,情节一般,因其未满18周岁,根据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客观情况,应减轻处罚,但是因为对盗窃行为未设定“五日以下拘留”的量罚幅度,根据《解释(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对其不予处罚;李某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公共秩序,情节一般,因其未满18周岁,根据其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客观情况,应减轻处罚,因为对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设定了“五日以下拘留”,故根据《解释(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对其拘留三日。那么,都是因为适用“未满18周岁”而减轻处罚的,为什么最终对张某不予处罚,而最终对李某拘留三日?这样的不公平已经显而易见。 (3)否定说的主要理由是肯定说的做法违背了行政合法性原则。该说认为,《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就是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即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主体不得实施行政处罚。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具体行政行为都必须有直接而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依据。”“一般说来,只要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行政法上的基本权利的行政行为,特别是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为(如行政处罚,笔者注),需要有直接明文的法律(包括法规和规章)依据;此外的行政行为,只要符合法的精神便可。”[3]笔者认为,即使象行政处罚这样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在量罚上对行政相对人有利的,也并不是必须有直接而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依据,只有在量罚上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才需要有直接而明文规定的法律条文依据。而肯定说的做法恰恰是对行政相对人有利的做法,因此,并不违背行政合法性原则。而否定说将减轻处罚直接等同于不予处罚,虽然在结果上看似乎对行政相对人更加有利,却不符合法的精神。 减轻处罚是否应当包括法定处罚种类的减轻?例如,对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情节一般的,符合减轻处罚的条件,能否减轻至五百元以下罚款?对此,《解释(二)》第四条明确予以否定。但是,笔者认为,减轻处罚理应包括处罚种类的减轻,理由如下: 1、处罚种类的设定顺序反映出处罚种类性质的轻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不难看出,立法实际上将“警告”视为性质最轻的治安管理处罚,“罚款”的性质重于“警告”,“行政拘留”的性质又重于“罚款”。对本应行政拘留的行为人,因符合减轻处罚条件,最终对其罚款,其实质上也属于减轻处罚。 2、便于划清减轻处罚与不予处罚的界限。《治安管理处罚法》多个条文对减轻处罚与不予处罚进行了并列式的列举,这就表明,减轻处罚与不予处罚完全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而《解释(二)》第四条无疑将部分减轻处罚的情形与不予处罚划上了等号,这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申言之,无论怎么减轻处罚,都不可以不予处罚,这是“减轻处罚”的应有之意。 当然,或许会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若根据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主客观情况,本应对其警告,但是又符合减轻处罚条件的,又如何减轻呢?对此,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因为行为本身就具有明显的轻微性质,可以直接适用不予处罚的规定对其不予处罚,而不是通过适用减轻处罚最终对其不予处罚。从这个方面讲,就需要基层执法机关综合把握案件事实,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正确适用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二)酌定裁量种类 酌定裁量种类,是指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明确规定,但是行为人具有酌定裁量情节,需要予以酌定从轻或者从重处罚,从而对其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裁量种类。而酌定裁量情节,是指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明确规定,但是能够切实反映出行为人客观违法性与主观有责性的增加或削弱,需要在裁量时予以考虑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如行为人的一贯表现、行为后态度、行为的动机、方式、手段等。 笔者认为,把握某一情节是否属于酌定裁量情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是否与行为人本身有关联。某一情节是否属于酌定裁量情节,首先要分析这一情节是否与行为人本身有关联,是否能反映出行为人本人的人身危险性增加或削弱。如,行为人殴打他人后,根本无意对被侵害人赔偿,但是其父亲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对被侵害人进行了赔偿。笔者认为这一情节不属于酌定裁量情节,因为不能反映出行为人本人的人身危险性增加或削弱。 2、是否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本身有关联。酌定裁量情节的基础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本身,若将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本身无关联的情节作为酌定裁量情节,则违反了行政合理原则(考虑不应考虑之情况)。例如,甲吸食,同时,甲在家中还经常虐待老人,对甲在家中还经常虐待老人这一情节即不属于酌定裁量情节。若作为酌定裁量情节,便无异于间接处罚。 3、不属于构成要件要素。例如,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行为人必须是“多次” 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方能构成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多次”成为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构成要件要素,就不可再作为酌定从重处罚的情节,否则,便违反了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当然,当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上的“多次”已经超过构成要件要素中的“多次”时,对多余部分的次数则可以单独予以评价。 确定案件事实中存在酌定裁量情节后,正确适用酌定裁量种类,还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酌定处罚种类不包括减轻处罚,也不包括加重处罚。酌定处罚实质上体现的是基层执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而自由裁量权的存在需要有法律的明确授权为基础,因《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未对酌定减轻(加重)处罚进行授权,故不可以超越法律而酌定减轻(加重)处罚。 2、酌定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幅度不应高于相对应的法定从轻或从重处罚的幅度,否则将导致法定从轻(从重)处罚的规定形同虚设。例如,甲、乙共同违反治安管理,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本应分别处7日拘留,若行为人甲属于未满18周岁的人,从轻处罚后决定行政拘留六日,行为人乙违反治安管理时是刚满18周岁的第二天,可酌定从轻处罚,则应当以不低于行政拘留六日为标准进行裁量,否则,酌定从轻的幅度便高于法定从轻的幅度,使法定从轻处罚的规定形同虚设。 3、某一情节已经作为法定裁量情节适用后,便不再属于酌定裁量情节。如行为人是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已经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四条对其减轻处罚,就不可以在因为其生理状况再酌定从轻处罚。 三、裁量方法 (一)判定属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或者“情节严重” 这是正确裁量的前提。因为,只有先找准属于“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或者情节一般,才能确定立法在不考虑其他情况下予以认可的量罚幅度,之后的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才有基础。 (二)对照法定、酌定裁量情节进行裁量 最后的裁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在全面把握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反复推敲,运用科学的方法,最终使裁量结果合法、合理。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应关键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单一法定裁量情节按顺位适用原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共有三处(分别为第十二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同时规定了两个以上的裁量种类,那么,如何选择裁量种类呢?笔者认为,裁量种类在具体条文中的顺位反映了立法的倾向性,一般来说,顺位在前的应优先考虑适用。如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首先考虑适用从轻处罚,只有在从轻处罚后仍不能符合过罚相当原则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减轻处罚。 2、法定裁量情节优于酌定裁量情节原则。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既有法定从重情节又有酌定从轻情节的,应当先从重、在从重的基础上再从轻并最终体现从重;既有法定从轻情节又有酌定从重情节的,应当先从轻、在从轻的基础上再从重并最终体现从轻;同时具有法定从重、从轻情节,或者酌定从重、从轻情节的,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符合过罚相当原则的决定;对具有法定减轻或不予处罚情节的,应当依法优先减轻或不予处罚。 3、硬性裁量情节优先适用原则。笔者认为,法律文本的表述某种程度上反映着立法机关的价值取向。当法律文本表述为“应当”适用某一规则时,说明立法机关要求执法机关,当适用这一规则的情形出现时,必须适用这一规则;当法律文本表述为“可以”适用某一规则时,说明即使出现适用这一规则的情形,立法机关对执法机关是否适用这一规则也不作强行要求(当然,一般情况下也应当适用)。因此,当硬性裁量情节与弹性裁量情节同时存在时,应首先适用硬性裁量情节。 4、同时具有同向裁量情节不升(降)格的原则。即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同时具有两个以上从轻(从重)情节的,也不可减轻(加重)处罚;同时具有两个以上减轻处罚情节的,亦不可不予处罚。 5、裁量情节适用对应原则。即每一裁量情节的适用,必须要与折射该裁量情节的具体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相对应。例如,行为人殴打他人后逃跑,并被受案调查,逃跑过程中,行为人又实施盗窃行为,后行为人主动投案,且如实供述了自己殴打他人的违法事实,但是对其盗窃违法事实并未如实供述,因而,对于殴打他人的行为,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第四项规定的减轻处罚情形,而对盗窃行为,不符合该项规定情形,故只能对殴打他人的行为减轻处罚,不可对盗窃行为一并减轻处罚。 治安管理论文:《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协调研究 关键词: 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协调 内容提要: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中重视了彼此之间的衔接,较好地体现了法制统一的原则。两部法律都将保障人权作为其立法价值选择。在总则方面,关于立法目的与任务、管辖权体制、行为与惩罚相适应方面都趋于一致。在行为及其处罚规定上,关于调整范围、构成要件、处罚体系构建、责任年龄与特殊人员的责任能力方面实现了衔接与协调。同时,处于同一位阶的这两部法律在彼此的协调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实现立法的更好统一,保证执法、司法的最佳效用。 一、《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价值选择上的协调 我国传统立法注重强调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相对被忽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权利在所有利益中的基础性地位,相应的,人权在我国立法中越来越受重视。近年来我国立法的趋势是,注重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等民主内容,这些从我国《宪法修正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指导思想有三:一是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补充完善治安管理处罚制度,严厉打击和惩治危害社会治安违法行为,为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二是处理好本法与《刑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衔接,维护法制统一,防止以罚代刑。三是在保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到必要惩处的同时,规范警察权的行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1]可见,严厉打击和惩治危害社会治安违法行为与规范警察权的行使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两个重要任务与功能,前者是维护社会秩序,后者是保障权益,所以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也是治安处罚法的价值选择,与刑法的价值选择具有协调一致性。 然而,《治安管理处罚法》诞生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更是其鲜明的价值取向。首先,在总的立法指导思想上,该法仅仅抓住治安处罚与增进社会和谐的关系,注意处理好维护社会秩序、实施治安处罚和保护公民权利的关系,慎用警力,多做教育、引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小心谨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注意人性化,注意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营造社会和谐气氛。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总则增加规定了“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等内容。[2]这些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次,从该法的内容看,无论是实体还是程序都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思想。如该法第21条规定对某些特殊群体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70周岁以上的老人;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对他们的特殊保护。[3]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由社会控制型法律转向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立法主旨、以保障人权为指导原则的法律,体现了保障权利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价值所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理念,2004年《宪法修正案》明确将人权保障的内容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国宪法的终极目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宪法的原则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贯穿该法始终。《刑法》虽然制定于“尊重与保障人权”入宪之前,但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也旗帜鲜明地昭示了保障人权的立法价值选择。 二、《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总则方面的协调 1.在立法目的与任务方面 《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第1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第1条)。《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手段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2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突出强调“加强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第6条)。可见,两者在立法目的与任务方面具有一致性,只是运用的手段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综合治理手段对《刑法》的惩罚手段发挥了很好的协助和补充功能,较好地体现了与《刑法》的衔接。[4] 2.在管辖权体制方面 根据《刑法》第6条,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条,在我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在我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这表明,两法在属地管辖的规定上是基本一致的。当然,《刑法》采取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的混合管辖权体制,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只规定了属地管辖原则。 3.在行为与惩罚相适应方面 根据《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此即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第1款,“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此即治安管理处罚与治安管理行为相适应原则。两者在惩罚的轻重与违法犯罪行为的轻重要相适应上是一致的。 三、《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行为及其处罚规定上的衔接与协调 1.在调整范围上的衔接 《刑法》规定了420余种犯罪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了238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两者在具体行为规定上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但是两法在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等方面实现了调整范围的有机衔接。即上述四大类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予以了规定,构成犯罪的在《刑法》中予以了规定。原来,《刑法》规定的很多犯罪行为,如损毁广播电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进入公共交通工具的行为、计算机犯罪行为等,在情节轻微或对象非特定,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并无对应的处罚条款,《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弥补。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6条维护铁路运行安全的规定、第37条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规定、第65条有违善良风俗的规定、第29条计算机违法的规定等,皆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实现了调整领域上的对接。[5] 2.在构成要件上的衔接 违反治安管理的大部分行为,从构成要件上看,与犯罪行为的表述类似,只是存在量或程度上的差异。如盗窃达到一定数额、伤害达到一定等级即为犯罪,否则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见,对同一行为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刑法》往往只是因行为的危害程度不同而已。与犯罪行为相比,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是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接受治安管理处罚。[6]例如,非法持有鸦片的行为,除了在持有数量上以200克作为区分情节是否严重从而决定罪与非罪的临界点标准外,在主体、主观方面及行为要件等方面也是同样的构成标准。再者,在违法犯罪主体上,两法在规定自然人主体之外,都规定单位可以成为主体。应当说,构成要件的进一步统一不但使立法体系更统一,也使执法、司法更规范,更便于操作。 3.在处罚体系构建上的协调 我国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借鉴刑罚模式,构建了新的治安处罚体系:第一,将治安处罚种类分为主罚和附加罚两类。主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和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附加罚包括对外国人的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两种。第二,治安处罚体系中的罚款与刑罚体系中的罚金刑在适用上趋于接近。两者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并罚);罚金刑主要适用于财产犯罪或经济犯罪,罚款处罚的适用也注意了处罚模式的选择与违法行为特点的结合,很多不宜进行罚款处罚的违法行为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没有选择适用罚款处罚,如第29条规定的计算机违法、第41条规定的滋扰性乞讨和第45条规定的虐待、遗弃违法行为等。第三,在人身罚的处罚程度上两法实现了进一步统一,使治安处罚更趋科学。根据《刑法》第42条,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行政拘留合并执行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日。如此,在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之间拉开了合理区间,更趋科学。当然,《治安管理处罚法》并没有完全照搬刑罚种类的划分理论和立法模式,而是在理性反思基础上的科学借鉴。比如,刑罚中的附加刑可以单独适用,但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两类附加罚——对外国人的限期出境和驱逐出境便不能单独适用,只能附加适用。这与该两类附加罚的自身特点、特定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是密切相关的。[7] 此外,在共同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上两法的规定也有一致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第2款规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这与我国共同犯罪的理论及《刑法》规定相吻合。 4.在责任年龄与特殊人员的责任能力方面的协调 《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第17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8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19条)。《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不同责任年龄和不同精神状态的人也规定了有区别的对待: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12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第13条)。对盲人或者又聋又哑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第14条)。可见,两法在责任年龄与精神状态方面的规定具有一致性。[8]同时,根据《刑法》第18条,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的规定模式与此相同: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 四、《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尚需进一步协调的问题 1.《治安管理处罚法》尚需改进的方面 (1)基本原则问题。《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对防止刑罚权的不当行使,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然对处罚权行使方式作了严格的限制,也有学者据此认为该法坚持了违法行为法定原则,[9]但是笔者认为,该法没有与《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对应的法定原则的宣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6条规定,“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但是,何谓“强制性教育措施”?法律所指不明,这与“违法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缺位不无关系。2006年1月23日公安机关在《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有关问题的解释》指出:“这里的‘强制性教育措施’目前是指劳动教养。”劳动教养是我国最严厉的行政处罚措施,涉及到公民人身自由问题,对这么一个严重的行政处罚措施,《治安管理处罚法》不明文规定为法定的处罚种类,却可以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适用,显然与法治精神相悖。 (2)溯及力问题。《刑法》第12条明文规定了溯及力问题,即采取重法不溯及既往的从旧兼从轻原则,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溯及力问题没有表明态度。2006年1月23日,公安机关在《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有关问题的解释》中指出:按照《立法法》第84条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不溯及既往。《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后,对其施行前发生且尚未作出处罚决定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但是,如果《治安管理处罚法》不认为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处罚较轻的,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尽管这一解释说明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溯及力问题,但是溯及力是法律适用中的重大问题,宜在法律中明确。 (3)阻却事由问题。《刑法》第16条、第20条、第21条分别规定了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却未涉及这些问题。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已经是法律中定型化的免责行为,中外法律皆有规定。例如,德国《违反社会秩序法》在第15条与第16条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进行了排除规定。我国台湾地区《社会秩序维护法》第11条至第14条规定了四项“阻却违法事由”:依法令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不可抗力。笔者建议,对“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不可抗力”而导致的治安违法行为,立法应当规定其责任排除,此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可提升之处。 (4)单位主体的处罚原则问题。《刑法》第30条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以双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作为治安违法行为的主体时却以只处罚责任人员的单罚制为主双罚制为辅。笔者建议,应借鉴《刑法》规定为以双罚制为主的处罚模式。因为,一般而言,双罚制更能体现罚当其过。德国《违反社会秩序法》第30条(对法人和人合团体罚款)规定了对法人和“人合团体”的罚款处罚。我在国台湾地区,法人得受行政秩序罚,为迄今实务界及学术界所普遍接受。[10] (5)主观方面问题。根据《刑法》第14条与第15条,犯罪行为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治安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从理论上说,也应是行为人对自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引起的后果所持有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然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过失”未作相关规定,也未对“故意”和“过失”作技术上的处理。有关“故意”规定,如“故意向列车投掷物品的”等,仅把“故意”作为某个治安违法行为的法定条件,而没有上升为总则性的一般规定。在其他的治安管理法律规范中,几乎也没有对“过失”的规定。[11] 2.《刑法》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由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刑法》施行数年之后才出台,所以《治安管理处罚法》更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某些方面的内容在《刑法》未来的修改过程中值得借鉴。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总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值得《刑法》借鉴。《刑法》的修改制定工作完成于我国第三次大规模“严打”运动前后,有一定的重刑化倾向,突出的体现就是死刑过多,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有68个之多。在未来修改刑法中,应注意刑罚的轻缓化。《治安管理处罚法》在处罚的轻缓化上树立了一个较好的榜样。例如,该法将罚款处罚分为200元、500元、1000元三个档次,根据各类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大小、罚款处罚的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不同,设定适当的处罚幅度。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可以处5000元、3000元罚款的几类违法行为仍维持原来的规定,未作调整。[12] (2)《刑法》在基本原则的规定上有欠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条原则在《刑法》上没有相应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应以人为本,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应从教育其成为新人为出发点,因此,建议在刑法的基本原则方面考虑增加“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刑法》在属地管辖权上有欠缺。《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没有“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的规定,那么从语言逻辑来看,在港澳台的船舶、飞机内的犯罪也适用本法,但事实上不能这么规定,也无法这么做,故在法律条文上对此应有明确的阐清。[13]这一点,《治安管理处罚法》值得借鉴,该法第4条第2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4)《刑法》的追诉时效需要调整。两法都规定了时效问题,并且在时效的计算上采取的原理是相同的。《刑法》第89条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的处罚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但是,《刑法》第87条规定的最短追诉期限是“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第1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由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在某些行为类型上的重合,罪与非罪往往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在时效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统一为6个月,犯罪行为最短为5年,相差甚大,脱节明显,所以建议可以适当降低犯罪行为的最短追诉时效,以保持法律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总之,《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中重视了彼此之间的衔接,较好地体现了法制统一的原则,不仅有利于该法的顺利实施,防止因相互冲突而产生的尴尬局面,而且也为今后其他立法活动作出了榜样,其意义重大。[14]同时,处于同一位阶的这两部法律在彼此的协调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以实现立法的更好统一,保证执法、司法的最佳效果。 治安管理论文: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哲学思考和修改建议 【摘要】我国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客观上突出了“处罚”,强化了权力,与我党和政府所倡导的“人性化”管理、“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的理念不相适应,而且还会助长执法主体“权力本位”的优越感,不利于公众对“权力”的监督,反而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本文建议将《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成《治安秩序维护法》,突出治安执法主体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与义务,还公民的“权利本位”,定政府的“义务本位”。 【关键词】治安管理;治安处罚;权利本位;治安法 【正文】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名称、指导思想和一些具体内容不能很好体现“服务政府”、“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应作修改。 建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以下简称《治安秩序维护法》)。 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顾名思义,可从三个层次上予以解读:一是治安法;二是治安管理法;三是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本文的逻辑结构,我们先议管理法和处罚法,后议治安法,最后提出修改意见。 一、关于治安管理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管理法。所谓管理就是社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配置,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同时出现,存在于一切社会组织中。有关管理的学说、理论随着人们对管理实践、管理规律的探索而不断深化。早期的管理模式是经验型,完全凭借管理者个人的智慧、才能、好恶和情感因素来实现的,随意性非常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科学管理”论曾风靡一时。它主张把人所从事的活动分解量化、制定标准动作、标准工作量和标准工资。这一理论把人当作机器,忽视了人的思想和情绪,激化了社会矛盾,很快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当代盛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利益共同体,尽力缓解管理活动中实际形成的管理与被管理、指挥与被指挥、领导与被领导、被服从与服从的矛盾和可能出现的冲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社会治安管理属于公共行政管理,又称为国家行政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决策、组织和管理的活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一种理论认为政府应充当“守夜人”的角色,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主张政府不干涉公民的自由。这样的政府自然很少侵害公民的权利,但也不便利用公共资源有效组织、协调社会各种力量,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进步,在造福于民众方面无所作为,使民众大失所望。在实践中,还有一种利用国家强制力,严格控制、剥夺公民思想、言论、结社、出版、迁徙等等自由权利的专制型管理模式,国家权力运用到极致,公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自然要激起民众强烈反抗,注定是短命的公共管理模式。现代国家行政管理普遍奉行“法治化”管理或依法管理模式。所谓法治化管理就是行政管理主体必须经法律授权,同时,行政主体必须依法定程序、依法行使职权,“无法律则无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文明国家行政管理最基本的规则。《治安管理处罚法》正是为了授予各级人民政府及公安机关行使治安管理职权和依据本法来行使职权而制定的。正如本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化解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的治安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治安管理工作”。鉴此,各级人民政府的公安机关就获得了治安管理的法定职权。有人说“行政法是授权法”,其支撑点就在此。对于各级公安机关来说,行使治安管理职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其权利在公安机关有资格以国家、政府的名义行使治安管理的权力;其义务在公安机关必须行使治安管理权力,不得放弃,不得处分,否则就是对国家、对民众的失职,将受到法律追究。但是,公安机关的权利是行使权力,义务也是行使权力,这就向“权力本位”、权力中心的管理模式靠近了一大步。而且这种法定的国家行政管理权具有确定力、公定力、执行力、拘束力等效力。它的行使以国家意志为出发点,相对人乐意接受的要行使,相对人反对的也要行使;正确的自然要执行,违法的、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在有关法定机关未撤销前,同样要执行,否则将以干扰执法论处。无形中滋生、助长了行政主体以管理者、掌权者、执法者自居,形成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恶习,进而腐蚀其机体,使权力异化、变质,正如博登海默所言:“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乃是世界上最具动力的,最肆无忌惮的力量之一,而且滥用这种权力的危险也是始终存在的。……一个被授予权力的人,总是面临着滥用权力的诱惑,面临着逾越正义和道德界线的诱惑”[②],权力具有的这种侵略性、扩张性,对广大民众来说,其权利随时有可能受到侵害。有人说公民权利受到侵害的最大威胁来自行政权力,其根据就在此。因此,我们说依法授予公安机关治安职权,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治安管理职权的前提,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仅仅是取得资格而已,更重要、更关键的是严格规范公权力,控制公权力,有效遏制公权力寻租变质、被滥用的可能性;有效遏制公权力的侵略性、扩张性、危害性;有效遏制公权力侵害公民权利的威胁性;有效遏制公权力对行政机关本身的腐蚀性。只有完善对公权力约束的法律机制、监管机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才有保障,政府倡导的“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才能得以实现。现在看来,《治安管理处罚法》授权很明确,但制权却不够,而且缺乏可操作性。 二、关于治安处罚法 从逻辑学角度讲,管理与处罚是两个属种包含关系的概念。管理的外延宽,包含有处罚;处罚的外延窄,包含在管理中,有管理就会有处罚。处罚具有威慑、惩戒、警示、教育作用,是管理的重要手段。 所谓治安处罚,就是经法律授权的各级公安机关“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对那些公然违法,公然“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经法定程序,依法给予惩处、制裁的行为。治安处罚的主体只能是公安机关,处罚的对象按现行法律规定是违法或轻微犯罪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处罚是为了警示人们:若违法破坏了社会秩序,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必然遭遇法律制裁。这是对受处罚者和他人的一种教育。从反面教育人们遵守法律,遵守治安管理秩序。从而达到治安管理的目的——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治安管理处罚是治安管理的具体内容、手段和措施,治安管理本身就包涵有治安管理处罚。因此,没有必要将管理与处罚并提。 按常理,在制定、公布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时候,同时应该制定、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奖励法》。因为现代管理没有放弃惩处,但更注重激励。没有只要激励而不要处罚的管理,也没有只要惩处而不要激励的管理。激励和惩处都属于管理,都是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处罚警示人们不要违法,奖励则鼓励引导人们守法。处罚和奖励同等重要,不得偏废,只注重处罚而不注重奖励,从指导思想上分析,是过分坚信人性“恶”的理念,不相信有“善”、人性可以“从善”的现实;过分迷信权力在治“恶”、以“恶”治“恶”的作用,而低估了我们的政府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扎实的社会基础;低估了宣传、教育、引导的社会作用,低估了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低估了“善”在治“恶”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就应有《治安管理奖励法》与之相配套。没有《治安管理奖励法》,只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表明其意在突出处罚、强化处罚。把管理建立在处罚之上,妄图通过处罚来实现管理,以罚代管、寓管理于处罚之中。这样的管理已不是一般意义的管理,而是典型的管制。 《治安管理处罚法》影响对公安机关的定位。根据政府《组织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我们行使治安管理职权的机关是公安机关。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公安机关处在阶级斗争最前沿,肩负着打击敌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是专政机关。在努力建设“法治国”、“法治政府”的今天,当然不能再把公安机关看作是“抓坏人”、打击阶级敌人的机关。但是因为公安机关是行使治安管理处罚职权的机关,自然经常行使处罚权,可能还有不当甚至违法行使了处罚权,被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印象深刻,而对公安机关维护秩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为民服务方面所做大量工作却觉理所当然,未予足够关注,从而把公安机关看作是治安管理处罚机关或治安处罚机关或处罚机关,破坏了公安机关的形象,破坏了警民鱼水关系,从而也影响了整个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治安管理处罚法》不利于法律规范自身的规范、统一。在我国作为行政机关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法律规范已有很多,诸如:《海关法》、《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税收征收管理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森林法》、《环保法》、《铁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所有这些法律中都没有加“处罚”两字,所有这些法律都授予执法机关相应的处罚权,事实上也在行使其处罚权,难道《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没有“处罚”两字执法机关就丧失了处罚权、就难以履行职责吗?显然不是。问题很清楚,《治安管理处罚法》尚未完全摆脱8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权力本位和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保留、继承了一些不该保留、不该继承的内容和提法。为了维护法律规范自身的规范,治安管理方面的法律就不应命名为《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处罚已经有法可依,不需要第二个《行政处罚法》。我国于1996年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它对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处罚权的原则、种类、管辖、程序、实施机关、法律责任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它是所有行政执法机关行使处罚权应遵循的基本法,毫无例外,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时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只要处理好《治安法》与《处罚法》的衔接,完全可以解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依据问题。没有必要在《行政处罚法》之外,再制定第二个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就治安处罚而论,本是很正常的行政行为,因为法治社会是责任社会,任何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既然违法,就应接受处罚。但在我们的治安管理处罚中,有一种称为“行政拘留”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三,行政拘留”。第三章有关条目就行政拘留的适用作出详尽具体规定,第十六条又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对于“行政拘留”处罚,涉及四个问题:1、行政拘留就是限制、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对宪法第三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害”的直接侵害,作为政府应慎重对待。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也有相同的规定。这是为了给当事人更充分的申辩、陈述的机会,也给公安机关留下重新审查处罚决定的机会,以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准确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但受行政拘留处罚的当事人却没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在程序上少一次申辩和陈述的机会。3、当事人对其他处罚不服要求听证和申请行政复议的不缴纳任何费用,所需费用由执法机关支付,然而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保证金岂不成了启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开关吗?又是明显的不公平。4、行政复议机关对不服行政拘留的复议申请审理后,如认为原行政拘留处罚主体适格、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处罚该如何执行!复议之日起开始拘留吗?事隔两月有余,事态已经平息,再拘留有何实际意义?如果原行政拘留处罚确实不当,但因当事人无力交保证金而未予复议纠正,其行政拘留处罚不是很冤枉吗?如果当事人逃跑了,保证金自然被没收,只是这每日200.00元的标准有何依据?所有这些都凸显出不公平的对待,有损于法律本身正义的价值、有损于“良法”的法律价值。 三、关于治安法 “治安”的“治”是治理、整治;“安”是安全,即治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亦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治安法就是调整治安关系的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的治安法律关系,一种是治安刑事法律关系,一种是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治安刑事法律关系当然应由刑法调整,治安行政法律关系才应由行政法来调整。我们这里所说的治安法,仅指治安行政法。规定治安法律关系主体——公安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维护治安秩序活动中权利与义务的法。公安机关有权行使治安管理职权,但必须履行依法行使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免受侵害的义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请求公安机关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保护其合法权益、监督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治安秩序,配合、接受公安机关就治安问题所作的处理。因为“治安”概念本身内涵、外延的宽泛决定了治安领域非常宽泛,而且在治安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与权力的矛盾、博弈表现得非常突出、尖锐和集中,因此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法治理念,不同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的治安行政法也会千差万别。在重私权、奉行“权利本位”、权利为中心的国度里,治安行政法侧重保护私权,严格控制公权,如象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社会秩序维护法》之类。在军政府或专制国家,治安行政法保证权力的有效行使,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法,一切听命于权力。公民权利不但没有基本保障而且受到严重践踏。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清楚表明两点:1、治安行政法是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为已任、为目的的;2、治安行政法是以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为出发点、为已任、为目的的。是尊重权利、规范权力模式。但不可否认,治安行政法命名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又清楚地表明它非常注重处罚,非常注重强化权力,再加上国家对人身自由权保护的力度不够,对政府约束的法律机制、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客观上增强了权力的扩张性、侵略性、侵害性,从而使行政权力侵犯其神圣的授予其权力的法律,侵犯其国家的主权者公民的合法权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为了摆脱管制型政府形象,总理在200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③]在国家行政管理,包括治安管理活动中特别需要强化“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理念。营造维护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秩序不是依仗处罚,而是通过关心、解决民生实际问题,通过服务来实现。不可否认,有人就是要违法,就是要破坏民众所盼望的良好秩序,对于他们的行为给予制裁处罚也是必要的。但这不是为处罚而处罚,而是为了维护良好秩序。 不是简单地强化管理而更重要的是强化服务,不在处罚中实现有序,而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现管理。这是管理模式的重大变革,仅由政府变化某些形式和方法,是很不够的。除了转变观念外,还必须从行使管理权力的源头入手,只有从立法上不授予行政机关管制型管理权,行政机关才有可能从管制型权力模式中解脱出来,否则将仍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 鉴此,我建议将强化管理、强化处罚、强化权力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治安秩序维护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秩序维护法》。 四、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是调整治安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首先必须明确、准确界定其调整范围。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这清楚表明,现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调整范围不是根据行政职权和行政法的性质、特点来界定和确定的,而是依刑法为标准,依够不够刑法处罚为标准确定的。把轻微犯罪尚不够现行刑法规定的管制、拘役、徒刑处罚的统统列入行政法调整范围,授权行政机关依据行政程序予以处罚,这是很不科学、很不妥当的,不符合国家机关职能分工的总原则,有行政参与司法之嫌,应作修改。凡治安犯罪,即使轻微犯罪也应列入刑法调整范围,通过司法程序予以处罚。至于轻微犯罪尚不够现行刑法处罚,应修订刑法。绝不能把现行刑法未调整的空白领域简单地分配给行政法来调整。根据行政职权和行政法的性质、特点,治安行政法只能调整治安行政法律关系,只能就作为行政主体的公安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治安行政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作出规范,就维护治安行政秩序的法律行为作出规范。准确科学界定治安维护法的调整范围,避免以罚代判,避免行政权的滥用,是非常必要的。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授权公安机关行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权,包括对违反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予以处罚的权力,不削弱公安机关的权力。公安机关行使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权有充分保障。不过我国的公安机关既是行政执法机关,又具有司法侦查权,既是《治安秩序维护法》的的执法主体,又是刑事犯罪侦查的司法主体。因此,作为行政主体对违反社会治安管理秩序、违反《治安秩序维护法》的行为行使处罚权时,应遵循行政程序;对治安犯罪包括轻微犯罪行为行使处罚时,应以司法机关的资格遵循司法程序。分清不同的资格身份、遵循不同程序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秩序维护法》十分注重对公安机关行使权力的规范与监控,明确其营造、维护良好治安秩序的义务,明确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义务。同时,应赋予当事人以更多的抗争权利。使公安机关在履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职权时,不再是盛气凌人的治安处罚权的主宰,而是社会治安秩序维护者,是为人民、为国家而营造良好秩序,是为人民、为国家履行义务。形成公安机关行使权力是义务,履行职责还是义务的氛围,突出了公安机关的责任、义务和服务。从而从以权力为中心、权力为本位的管制型管理模式,转化成以责任为中心、义务为本位的服务式管理模式。有效抑制行政权力的侵略性、扩张性和侵害性,有效抑制权力本身对执法机关的腐蚀作用,有利于建塑服务机关、服务政府的光辉形象。 第三,文明执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反之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影响、冲击和谐社会的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维护法》不再是处罚法,也不是管制法,是“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维护社会秩序服务法,能更好体现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政府,更容易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和谐。是一部遏制公权力、保护私权利、建设和谐社会的良法。 第四,慎用行拘留权。人身自由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不经司法程序由政府行使20日(一年之5%、一月之2/3)拘留,对于一个公民的伤害太大了,渴望自由是人之本性,政府应努力营造尊重公民人身自由权的社会氛围。只有在不拘留就无法控制混乱局面,不拘留就无法保护财产和公民人身安全,以及其他处罚不足以使当事人受到深刻教育的情况下,才予以拘留,而且应尽量通过司法程序实施治安刑事拘留,慎用行政拘留。以显示政府对宪法的尊重,更好体现政府保护公民基本人权的良好形象。 治安管理论文:试析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成年人的程序适用研究 论文摘要 程序法如同桅杆顶尖,对船身最轻微的运动也会做出强烈的摆动。可见,程序正义举足轻重。近年来,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程序法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规范公安机关及其民警履行治安管理职责的重要法律。其对未成年人也适用,但其在程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导致司法权力滥用,以致未成年人的权利不能全面的维护,本文首先对一些基本概念理清,然后通过逐步分析归纳的方式,对未成年治安案件的程序进行研究。 论文关键词 行政程序 治安案件 程序正义 一、程序、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的理解 “任何社会形态下公共管理权力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规则来运行” 行政程序是法律程序的一种,而法律程序在现代社会除程序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含义以外,还被赋予规范权力正当行使并保护人权的含义,实质是一种正当法律程序。一方面程序含有技术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程序最直接关联民众的利益诉求,是公民面对行政权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权力保障机制。理解行政程序的内涵,需要把握几点: 一是程序表现为过程,从程序启动到结束。有些长的过程是由若干短的过程所组成,因而一个大程序中包括若干小程序。如行政处罚程序中包含听证,听证本身也是一种程序。 二是程序具有目的性。人们选择、启动某一程序,总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目标决定人们选择或预设何种程序。 三是程序具有选择性。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就要选择或预设一定程序。但是,虽然目标决定选择,选择或预设也会影响能否很好达到目标。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当然,不同的目标要选择不同的程序去完成,但也有可能运用同一程序去完成不同目标。前者显示程序的个性和差异性;后者反映了程序的共性和统一性。 四是程序具有客观性。为达到特定目标,就要选择能最好最快达到目标的程序。这种程序不是主观臆想的,而是必须符合要办事情的客观规律。主观选择、预设的程度符合客观要求,这就是科学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因此行政法中程序的内涵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是关于程序的具体内容有其特别规定。 所谓法律程序,即指程序规则为法律所规定时,该项程序就被称为法律程序。法律程序的主体享有各自的程序选择、履行相应的程序义务。如果义务人没有旅行法定程序义务,则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法律程序运行结束后往往产生一个法律实体结果,因此在法律学上,“程序”一词往往与“实体”相对称,指按照一定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做出法律决定的过程。程序关心的是形成决定的过程,而实体关心的是决定的内容。由于私法领域的活动实行意思自治原则,民事主体双方之间并不存在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法律一般不对其活动程序做出强制性规定。而在公权力领域,由于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如果滥用极易侵犯公民的权利,因此,法律往往对权利行使的程序做出明确规定,以确保权利行使的理性、公正。所以,法律程序就其规范对象而言,主要是公权力。与现代国家权力被分立为立法行政权和司法权相对应,现代法律程序主要有立法程序、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 对法律程序的划分,以程序所规范的权利为标准较为适和。行政程序作为法律程序的一种,是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具体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利、做出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的总和。有时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离不开行政相对人的参与行为,因此,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行为程序也是行政程序不可缺少的内容。行政程序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把握:第一,行政程序是行政权力的运行程序。第二,行政程序是行政机关为行政行为的程序。第三,行政程序的构成要素包括: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第四,行政程序的运行结果是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或者作出行政决定。第五,行政程序是一种法律程序。从行政程序的种类上看,根据不同的标准,行政程序分为抽象行政行为程序和具体行政行为程序等,本文仅研究《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存在着具体程序。 二、未成年人治安案件程序 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内容上看,该法在程序方面分为处罚程序和监督程序。处罚程序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处罚程序指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一切程序。从狭义上可以理解为决定对相对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即决定程序。本文将从广义上研究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处罚程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传唤、询问、取证、裁决等程序性内容作了规定,对案件管辖、证据种类、违法物品的扣押等办理治安案件的基本程序做出了规范。同时第3条还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这样的规定保证了公安机关在作出治安处罚时应遵循的程序在法律上都有所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规定的程序众多,但其并不是只适用未成年人,有些程序对未成年人并不适用,本文仅研究涉未成年人治安案件程序。治安处罚程序有:治安调解;行政管束;传唤与盘查;检查;扣押、没收和收缴;当场处罚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罚款和拘留的执行等,其中本文研究的涉未成年人的程序主要有以下:治安调解、传唤与盘查、拘留的执行。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程序上对未成年人的适用 法理上所说的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适用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和公民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这种意义上的法律适用一般被称为法的实施。狭义的法律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其职权范围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事项的活动,特指拥有司法权的机关及司法人员依照法定方式把法律规范应用于具体案件的活动。本文中的法律适用指的是狭义上的法律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对适用的行为对象作了规定。简言之,适用的行为对象是违法治安管理的行为。主要是指要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关于新旧法在调整行为对象上的差别,公安部2006年1月10日下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宣传提纲》中明确提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由原来的73种增加到现在的238种,基本上减轻版的犯罪行为种类。 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国家重视对未成年人在各方面的培养,重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还处在少年时期,社会知识少,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没有预见能力,也没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对这些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主要是教育,使其明辨是非,不再给予出发,更有利于其成长。但不处罚不等于放任不管,要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以防止其继续危害社会。 对于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考虑到他们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辨别力,但又还处在成长中,其思想观念尚未完全成熟的特点。对此类未成年人,采取应当从轻或减轻的规定,“从轻”是指根据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行为确定应当给予的治安管理处罚,在这一档处罚幅度内,选择较轻或者最轻的处罚,如依本法对规定,对结伙斗殴行为应当给予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那么对于该年龄段未成年人有违法行为的,给予6或7日的拘留就是从轻的处理。“减轻”是指根据行为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确定应当给予的治安管理处罚,在这一档处罚的下一档处罚幅度内给予治安处罚。 另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1条规定了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该行政拘留处罚的四种法定情形。其中两种针对未成年人的为“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适用上述规定有几点要注意: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而且《治安管理法》对该行为规定了拘留的处罚,并且从违法行为热的违法情节、危害后果等方面考虑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只有对本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下的违法主体才不是用拘留,除此之外应当执行;在本条四种情形下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之规定了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对行为人不在追究处罚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违法行为,由法律规定了拘留之外的其他处罚,仍然要执行。2006年公安部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40条也规定:“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做出处罚决定,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这是对《治安管理处罚法》具体适用时的规定。但是不执行行政拘留,并不意味着不采取措施。根据《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有关问题的解释》第5条的规定,被处罚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应当会同被处罚人所在单位、学校、家庭、居(村)民委员会、未成年保护组织和有关社会团体进行帮教。 六、结语 《治安管理处罚法》并不是单独对未成年人适用的,而是既适用于成年人,又适用于未成年人。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程序的分析,特别是对未成年的程序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引起《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加强《治安管理处罚法》研究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治安管理论文:关于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社会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加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信息越来越通畅,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农村社会治安工作出现了新情况,遇到了新问题,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强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农村社会治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科学的防范对策。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治安;违法犯罪;基层组织;对策 社会治安是指社会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约束下呈现的一种安定、有秩序的状态或状况,社会治安问题是指影响社会安定的各种矛盾、因素。一个地区社会治安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秩序的持续稳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做保障。当前,农村的治安工作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传统的社会治安控制手段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原有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新的需要,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亟待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一、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现状 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大局是好的,整体是稳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分配方式的转变,城乡差距的拉大,流动人口的增多,农村社会治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遇到了新问题。 (一)侵犯财产的犯罪案件增多,方法手段翻新。集中表现在盗窃、诈骗、抢劫方面,以前在城市发生的如传销和团伙诈骗等犯罪形式逐步向农村转移。作案手段逐步升级,由过去的挖洞、撬门、别锁等单一方法发展到使用快速交通工具、制作专门工具、跨地区作案等。作案成员也由个别、少数人发展到团伙,呈现盗抢、窝赃、销售一条龙犯罪。 (二)农业生产资料屡遭侵害,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农村生产生活区域广阔,防范困难,农田水利设施、用电设备基本处于无保护状态,象变压器电线、水泵、拖拉机、耕牛等生产资料,是作案的首选目标。这些资产屡遭侵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给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极坏。 (三)封建迷信、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近年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封建迷信活动又有所抬头,一些不法”信徒”打着宗教旗号,坑蒙拐骗,聚众滋事,扰乱社会治安。农村赌博之风也屡禁不止,”大赌小赌到处都有”,严重的地方男女老少齐上阵,农闲时节更甚。这些现象不仅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而且诱发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活动的发生。 (四)群众内部矛盾错综复杂。目前农村中各类民间纠纷较为繁多,家庭成员间因为赡养老人、财产分割、恋爱婚姻、家庭琐事等经常发生矛盾;邻里之间因宅基地、农田土地、山林场地、建房修路、经济债务、用水用电等因素也常引起纠纷。在城市化过程中,涉及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等问题时,矛盾尤为突出,甚至引发治安或刑事案件。 二、当前农村治安问题频发原因分析 社会治安问题是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综合反映。我国目前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绝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转型期社会深层矛盾积淀后的集中反映。 (一)社会分配不公,积累社会不稳定情绪。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激发了社会创造活力,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加的同时,也出现了些分配不公的现象,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在人们的心理上有一种传递发酵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情绪,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尤其那些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自身贫困命运的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基本社会保障欠缺,当生活消费欲望的膨胀在通过各种正当途径难以得到满足后,就容易产生使用不法手段达到快速致富的目的。 (二)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民法制教育滞后。由于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较低,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后,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个人致富上,对社会治安问题视而不见,被迫处理些问题时方法也是简单粗暴,直接影响干群关系。有的村社由于连年更换村干部,遗留问题较多,班子软、散、瘫,缺乏凝聚力与号召力,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无法及时跟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教育和法制教育滞后。在农闲时间,农民们除了谈天、看电视外,基本上没有其它的娱乐方式,精神生活空虚、贫乏,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建设出现空白。 (三)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到位。目前在农村提抓社会治安普遍认为是警察的事,是政府的事,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会治安人人抓,社会治安人人管”的工作格局,农村社会治安管理机制相对滞后。有的村治保主任不明确,治保会成员也完全挂个名,有的长期在外务工,从未履职,不能正常工作;有些地方治保会、巡逻队的人员报酬得不到落实,大多名存实亡,治保、调解组织也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大量民事纠纷不能及时调解,大量不安定因素不能及时发现,出现问题无人管,使问题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导致村民治安防范组织处于无序状态。 (四)”留守人群”防范能力不足。大量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家中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即所谓“3861”部队。这些”留守人群”法制观念淡薄,自我防范能力较低,邻里互助能力较弱,给不法分子做案以可乘之机。 (五)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不够。农村警务室人员少、经费不足,一线干警人员短缺,无法适应”地域广阔,居住分散”的农村实情,无力承担细琐繁重的治安工作任务,工作成效不明显,不能有效震慑犯罪。农村不管大事小情,一有矛盾和纠纷,动辄就调遣派出所警力处置,也分散了仅有的警力。有些本来需要多部门联合解决的矛盾,如土地、房屋纠纷、路塘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让派出所介入,一旦处置不好,群众抵触情绪增长,有可能演化为刑事案件。 三、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尽快扭转不公平的分配格局。分配不公平是影响社会不稳定的首要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改革分配机制会触碰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改革固然是艰难的,但如果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改革是势在必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强城乡合理流动的社会机制,创造一种”勤劳才真正能致富”的社会大环境,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从而达到稳中求富,富而思进,繁荣农村的目的,消除一些人潜存的不劳而获的心理,化解社会不稳定的情绪。 (二)加强和巩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其在治安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农村基层组织的选举工作,加强和完善农村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治安防控组织的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积极预防、妥善处置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治安案件,避免事件升级。同时基层组织应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治安防范中的作用,让群众把治安防范变为自觉行为,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严厉打击农村违法犯罪活动,给犯罪分子以警示震慑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持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发现一起尽快查处一起,以震慑违法犯罪,取信于民。一是严厉打击严重危害农民人身安全的犯罪。坚持依法从重从快的原则,严厉打击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恶性犯罪;二是严厉打击盗窃、诈骗、抢劫、抢夺等严重侵害农民财产安全的犯罪;三是严厉打击侵害”留守人群”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四是严厉打击非法邪教组织活动。在邪教组织活动猖獗的区域,适时组织力量展开专项斗争,并教育、发动群众自觉抵制邪教活动。五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四)加强农村法制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教育机制,破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二是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使农民知法、懂法,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矛盾的意识;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崇尚社会主义美德,发扬艰苦创业精神,鼓励自食其力,劳动致富;四是在农村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活跃乡村农民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五)加强农村特殊人群管理,消除不稳定治安因素。一是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及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会同司法部门、治保会等把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其再次犯罪;二是加强农村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掌握外出就业人员的流动情况,强化流出地和流入地公安机关的配合,预防犯罪;三是加强对”留守人群”的管理,做好”留守人群”的摸底排查工作,建立”留守人群”档案;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法制宣传,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尤其要与学校配合,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引导其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其违法犯罪。 (六)以农村公安派出所建设为中心,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以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为契机,规范农村派出所建设。按照”宁缺机关、勿缺基层”的原则,合理调配农村警力,做强做精农村派出所;二是警务前置,大力开展农村警务。通过警力前移,警务前置,民警进村,力争实现农村社会治安管理由静态模式向动态模式的转变、工作作风由机关坐堂办公向现场处置模式的转变、打防脱节向打防一体化转变、为群众服务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三是联勤联动,建立农村治安防范长效机制。驻村民警要主动深入人民群众,广泛接触社会,做到有信息就收集,有隐患就排除,有问题就解决,有案件就查处,并及时动员、指导村委会、治保会、调委会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工作,形成联勤联动模式,逐步形成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群防群治长效机制。 治安管理论文: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工作实施方案 一、实施步骤 (一)宣传清理阶段。 由县公安局牵头,对全县印章刻制行业进行摸底,掌握我县目前印章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全县印章刻制行业集中开展一次清理工作,依法取缔一批无证和违法经营的印章刻制点,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做好加强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工作。县公安局将建立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政策、法规知识、系统的使用及简单数据的查询知识,方便人民群众学习了解。 (二)系统建设阶段。 根据公安部《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标准》要求,依托市公安局搭建覆盖全县的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印章的审批、制作和查询比对信息化、规范化、现代化,使印章印模具备信息采集、传储、存档、查询、鉴别等基本功能。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由县公安局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机构承担,并负责印章系统的安装、维护及升级服务,切实保障印章数据安全保密。县公安局要设立“印章治安管理中心”,负责对印章的审批、刻制、领用管理工作,建立面向广大公众的公安外网的网络信息平台,提供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系统的使用及简单数据的查询。 (三)推广使用阶段。 全县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现使用的公章及其相关“专业章”、法定代表人铭章或按规定需要进入信息系统管理的其他印章,应当纳入印章治安信息系统管理。对于印章规格不符合规定的,要按规定更换印章;对不影响进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印章,印章所有人要求更换的,经审批后逐步予以更换。县公安局要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印章备案申领窗口,受理印章申领、更换的有关工作;工商、质监、经信、国税、地税、银行等部门可在业务窗口配置与系统匹配的验章器或者下载相关客户端软件,对印章进行系统查询。凡新设立和变更的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法人铭章等印章,必须纳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办理设立、年审、开户等工作时,应当查验印章是否按要求进入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对未进入的应督促印章按规定进入信息系统管理,保障印章使用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任组长,县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经信局、国税局、地税局、人行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公安局,负责印章系统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要建立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统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办事效率。 治安管理论文:社会人治安管理思索 作者:张胜前 单位:湖北警官学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巨大变化,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他们游离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之外,成为管理的“空档”和“盲点”。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之一,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管理的新形势,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人”管理工作,做到既服务好“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新时期治安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视角:“社会人”的概念及群体构成 (一)“社会人”的概念 所谓“社会人”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在社会之中,人人都是“社会人”。从狭义上讲,“社会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对应的概念:有“自然人”、“社会人”之分;有“经济人”与“社会人”的对立;还有从“企业人”、“单位人”到“社会人”之说。[1]本文所指的“社会人”是相对于“单位人”而言的。所谓“单位人”是指那些党政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他们的工资、福利、养老保险等均由单位保障。生活在单位制下的人,基本上是以单位为其生存的原点,生活所需的一切资源,只能在单位中才能得以满足;除单位之外,几乎不存在满足个人的资源需求机制和领域,个人的命运只能和单位紧紧绑在一起,所以称之为“单位人”。而“社会人”是指在社会、经济等各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原由各单位或村委会、居委会管理的人员,在当前人流、物流、信息流等社会大流动的冲击下,脱离原单位或土地,自由地流入社会,从事各种工作从而成为相对自由的群体。他们在社会上自谋职业,自求生存,工资、福利、保险由社会保障或者没有保障,其生老病死与单位无关。 (二)“社会人”的群体构成 “社会人”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相对于“单位人”而言的,“社会人”是游离于传统单位管理体制之外的“自由人”。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主要包括城镇下岗职工、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闲散青少年、离退休人员、退役军人、自谋职业者、未就业毕业生、流浪乞讨人员,以及有单位有组织人口中长期脱离工作单位组织的人员等。当前,“社会人”主要由以下几大群体构成:一是下岗职工群体。在企业改革、破产、重组过程中,大量企业职工成为下岗、离岗职工,成为新增“社会人”的主体。当他们由传统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时,普遍存在失落感。特别是40~50岁人员,再就业难度大,家庭负担重,很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是当前“社会人”管理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对象。二是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从业人员群体。这一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扩大,他们常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对单位、集体的认知程度低,自由主义倾向较重,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人”。三是城市失业或无业人员群体。这一群体中有的因无业可就或好逸恶劳,为了生活或追求享受,很可能铤而走险。特别是“两劳”回归人员和有问题的青少年,他们普遍存在贪图安逸享受的思想,游手好闲,其中不少人结伙滋事,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成为严重危害一方平安的团伙甚至是黑恶势力,是“社会人”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四是闲散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这一群体中的不少青壮年,常住户口虽然在村里,但只是名义上的村民。他们常年不回家,既无固定职业,又居无定所,辗转于农村与城市之间,是“社会人”管理的盲点。五是退休职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退休职工也成了单位和社区都不管的“社会人”。这一群体有稳定的收入和固定的住所,社会责任感强,影响力大,是“社会人”中最稳定的群体。“社会人”中既有常住人口,又有流动人口,他们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应引起各级党政部门及全体社会的高度重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积极支持。 二、观察:“社会人”给治安管理带来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既进入一个战略机遇期,又面临一个矛盾凸现期,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人”和“社会组织”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伴生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涉及群体性事件的人员越来越多,主体成分多元化由于管理体制的变革和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充,原来的“单位人”脱离了单位,成为无单位束缚或管理的“社会人”。一部分“社会人”通过自主创业,大胆创新,逐步富裕起来;而另一部分人因下岗失业、征地拆迁失去生活来源,却缺乏必要的技能,或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逐步陷入贫困,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各种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再分配,亦使矛盾冲突日益凸显,一些“社会人”为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既得的利益,非理性地介入群体性事件。而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人”在政府引导下的组织化程度低,利益表达的无序性和非理性化,往往为非法组织利用和操控提供了机会。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人”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主体愈显多样化,数量将逐步增大,而且是在职职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个体业主、复转军人、离退休人员等各阶层人员并存。他们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思想观念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成为人口管理和社区警务的重要服务对象。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社会治安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加大了公安机关维护治安稳定的难度。 (二)“社会人”活动高度自由化,容易造成人口管理上的盲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设施的进步,静态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形成民工潮等新现象。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人们对“社会人”的合法权益和自主地位很快得到了确认。目前,我国社会组织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就业方式日趋灵活,已有60%以上的城镇从业人员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工作[2],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在社会上大范围流动择业或经商务工等。“社会人”的自主流动由于合法而变得十分频繁,流动人口大量增多,人户分离现象十分普遍;而“社会人”现代社会的责任意识尚未形成,从而成为社区警务管理中的“空档”和“盲点”。大量流动人口居无定所,出租屋业主又受利益驱动,依法出租意识不强,给违法犯罪人员提供藏身之地。同时,部分基层公安机关仍然习惯于封闭社会条件下人口管理的静态模式,造成人口管理基础工作十分薄弱;尤其是对暂住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对重点人口漏管失控,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仍大量存在。 (三)自发组织和社会团体增多,治安监管难度增大人们在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型过程中,为寻求多样化的社会心理需求,不少群体以利益、地域关系等为纽带,催生了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社会组织。应该看到,这些非正式组织在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要看到,由于这些组织毕竟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作为“社会人”应具备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尚未真正形成,其行为往往缺少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很可能带来不可控性问题。尤其是当群体或成员利益受到侵犯时,这些组织往往会迅速集结成一股抗衡力量,与正式组织、政府机构发生冲突,对有关部门形成压力。有的非正式组织成立本意是为维护自身权益,但在得不到社会承认的情况下,就会慢慢发展成为“帮会”,从当初的维护自身利益走向后来的帮助他人武力解决问题的恶势力。同时,一些没有进行社团登记的自治性组织,处于若隐若现的状况,既成为治安管理的盲点,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四)违法犯罪案件多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社会人”的自主地位虽然有了很大提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自主择业、自主决定去留、自由安排生活,受单位管控力少。但他们作为“社会人”应具备的主体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未真正形成,特别是其中的无业待业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以及问题青少年,由于社会心理的负面影响、社会道德弱化、法制意识的淡漠以及现实利益的矛盾冲突等,极易成为违法犯罪的主体。目前,“社会人”的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治安问题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流动人口群体、城市失业或无业人员群体和闲散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的违法犯罪现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思考:加强和改进“社会人”管理的建议 加强“社会人”管理,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要尽可能地把他们纳入制度框架之内,使他们能够在现有的组织和制度框架内,表达自己的诉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公安机关要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把群众工作做进社区,把管理工作落实到人,真正做到既服务好“社会人”,又管理好“社会人”。 (一)按照分层次管理原则,强化对“社会人”管理“管住了社会人,就抓住了治安问题的牛鼻子”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要不断创新“社会人”管理新模式,对各类“社会人”实行分层次管理,突出管控重点。按照“社会人”有无职业及所从事职业,有无违法犯罪前科,是否为流动暂住人口以及性别、年龄等条件划分不同的管理层次。以有前科劣迹、有意逃避登记、无固定职业、昼伏夜出、行踪不定等人员为重点,从中排查和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或可能和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高危人员。一是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控制。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采取政府联合管理形式,形成齐抓共管局面,促进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取得新发展。借鉴西方国家将居住登记作为居民就业、务工、参与社会福利的必要条件的作法,可协同劳动人事、社会保障、教育部门积极推进流动人口的居住登记立法,将居住登记作为聘用、务工等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提高动态社会下对人口流动情况的掌握。在具体管理上,把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服务纳入社区工作,是加强人口管理的需要,是为流动人口、出租屋业户主服务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以“以屋管人”为契机,坚持以落脚点控制为基础,突出强调对高危流动人口的实时管控,着力提高流动人口与其落脚点的“人户一致”率。对所有居住房屋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房屋使用性质和居住人员情况,切实做到辖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底数清、情况明。对摸排出的重点出租房屋逐一登记,每月进行一次回访检查,改变过去只找租赁户而不找出租户的局面。对从事重点行业和无正当职业人员租住的房屋实行重点管理,定期不定期上门检查,及时发现和抓获藏身在出租房屋中的在逃人员和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时,要强化其中从事娱乐服务行业人员的治安管理,重点是美容美发店、桑拿、歌舞娱乐场所内人员,对从事违法活动予以查处,同时要加强教育,督促他们做好自防工作。二是强化对刑释解教人员等高危人员的管理控制。排查和管理高危人员是人口治安管理的关键所在。基层公安机关要在进一步澄清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加强对高危人员的排查和管理,切实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应加强与司法部门(即原管教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流动情况,从源头上防止失控、漏管等情况产生。对有刑释解教人员、有劣迹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的人员,要逐人建档,强化跟踪管理,及时发现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互通信息,对建档人员住址发生变动的,要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派出所双重列管,定期互通情况,随时了解掌握其现实表现。同时,在全面查清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要采取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办法,强化管控,掌握动态情况和现实表现,服务现实斗争。三是对下岗失业和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控制。对下岗失业人员,要搞清该部分人员的底数和活动情况,区别对待。对长期游荡在社会、交友复杂人员要强化管理,同时积极配合其家庭做好教育工作;对其中有劣迹人员,要做好帮教工作。对离退休人员,以了解其有无参与邪教组织以及是否对现实不满、存在聚众上访苗头为重点进行管控,收集掌握预警性、苗头性信息,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二)探求社会化管理,提高“社会人”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当前,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社会人”需要政府及社会的关怀。公安机关更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和改进“社会人”管理,推动建立社会管理网络,在维护社会治安、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只有在“社会人”摆脱了长期形成的依附人格,具有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责任意识与自主精神;只有在社区范围内形成了一种由居民直接参与、始终围绕自身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下而上的自治体制和运作机制后,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大力整合社会力量,充分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治安防控工作,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的社会化。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基层单位要把各种专业的、义务的治安防控力量组织起来,不断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丰富群防群治内容。一是要大力发展保安服务业,加强保安队伍建设。保安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安工作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必然要求。要按照统一录用、统一管理、统一着装、统一培训的要求,从下岗职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治安积极分子中招收一定数量的保安员队伍,统一进行培训,统一持证上岗,并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划分区域,落实责任,开展全天候、全时空的治安巡控。要加强保安服务业的监督与管理,依法取缔非法保安服务组织,切实维护保安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二是要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依靠社区党政组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措施,广泛发动“社会人”在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下大力气整合社区资源,积极动员和充分发挥辖区内退休职工群体在治安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挖掘社区治安防范资源,建设社区巡防队伍、治安志愿者队伍、治安信息员队伍和暂住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等多支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社区管理和治安防范工作,影响和带动社区居民共同维护好社区治安秩序,从而进一步完善社区防范网络,提高防范能力。既帮助“社会人”重新找到了“单位”的归属感,又使群防群治组织覆盖社区各个阶层,实现治安防范工作的群众化和社会化。 (三)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改进“社会人”管理的思路,就是要把各种人群的组织隶属关系理清楚,把各种社会组织的属性理清楚,从而把每个人都归属到各种社会组织之中,把各种新的组织都纳入有序管理之中。对这些问题,既要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社会管理资源的作用。[3]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游离社会组织之外的“社会人”中,由于思想矛盾和困惑往往一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和缓解,出现信仰危机,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因此,要警惕一些非法组织、邪教组织在社区中滋生发育和蔓延。同时,我们要正视社会组织存在的必然性,基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尤其是非政府社会组织这股“体制外力量”在维护社会和谐过程中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积极性。 公安机关要积极挖掘社会团体、民间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着力推动这些新生的社会组织走上合法的自我管理的途径,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人”的管理工作。如房屋中介组织参与“社会人”管理工作的积极性需要有效地调动起来,他们在从事房屋中介服务过程中,掌握着大量的出租房屋和“社会人”的动态信息,但是公安机关对于这一信息来源并未进行全面有效地利用。公安机关应与其他管理部门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联动机制,从措施和目标上共同加强对房屋中介组织的治安管理,并以此为突破口,挖掘房屋中介市场内所汇集的“社会人”的信息资源为公安机关所用,以有效地填补现有管理工作手段获取信息的不足。此外,在商品房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还可发挥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在物防、技防、人防等工作中的作用,促进他们参与“社会人”的管理工作。[4]工作中要注意方法策略,既要加强与自发组织的沟通,建立起为己所用的情报信息网络;又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行政干预过多造成群众误解;既要加强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打击,又要积极扶持合法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工作中还要注意区分重点,对一些没有正式注册的社会自发组织、管理松散的社会自发组织加强监控和指导,特别要注意某些带有强烈利益需求、政治需求的自发组织的动态信息收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确保社区稳定。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论文关键词:教材教学 内化外化 知行合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等关系中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认为要使学生通过“这一本”的学习达到自觉地去学其他“无数本”的永恒教育和修为目的,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境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感觉到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尚有几对关系必须厘清。具体来说: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的诸多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它的优劣或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性质与方向。而上好这门课的目的旨在培育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但要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仅靠《基础》这门课薄薄几章内容是不够的,“十处树木,百年树人”,这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处理好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对刚人校的学生来说,对薄薄的《基础》课很容易产生错觉,加上中学已有所涉猎,对该课程的学习有轻蔑的倾向.会局限于对一些理论概念的掌握,而忽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长期修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对该课程永恒教育的理念。要知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课题,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的阳光的智慧的心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每个学生毕生都要不断地磨砺和锤炼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单单去学“这一本”.而是要通过学“这一本”自觉地去学其他的“无数本”:不单单是蜻蜒点水学一点概念知识,而是要系统地学“大部头”;不单单是大一这一年“必修”的课。而是大学四年甚至毕生都“必修”的终身课程.必须兼收并蓄,用全人类的道德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因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只是几位任课教师的事情,任课教师在这里只起个直接牵引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各个层面的配合.所有授课或不授课的教师都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职责.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道德良种”的培育基地。如果我们的教师本身不能为人师表或经常以调侃甚至搞笑的话语解读严肃的政治理论问题。或者整个高校校园充斥着各种权钱、权色交易的“潜规则”或学术腐败,连培育人才的环境都被异化、被污染,那么即使是编有再好的教材和拥有再好的任课教师。对学校的人文环境来说只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恐怕是难以肩负道德重任的。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应是单一的灌输和被动接受,重在开启、重在点拨、重在举一反三。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探索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实践,就是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重视课外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众所周知,要上好这门《基础》课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是这是一门必修的又被人误认为是务虚的公共课,对大学生来说,专业课才是他们将来找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二是课程内容中学有所涉猎,教材内容自学也能看懂,加之书中有些内容理想与实现存在反差。增加了教好这门课的难度。三是这是由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内容多,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四是大多高校上这类课都是大班。课堂人数多,师生互动交流难。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抓教材、抓教法,必须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是经过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学科和重大攻关项目,有自己的体系,这是不可变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照抄就形成教学体系了;就教学而言,教学源于教材、离不开教材。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吃透和熟悉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将教材作为备课、写教案,形成自己教学语言体系的基本依据。这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第一步。其次,必须将教材体系有序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紧紧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的一种融合了教师辛勤劳动的思维成果,是教材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它立足于教材,又深化和充实了教材,是教材体系艺术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体现,目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激活静态教材的辛勤劳动即时地将教材重要信息双向互动地传达给学生。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中心内容并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其三,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施教。其特点和优势是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综合的或多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过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往往简单地用一种方法去取代另一种方法的片面性。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面应该有所不同的。道德教育在于以现实的道德楷模的人格魅力和身边的人与事去感化、感召和影响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恰当的激励、赏识、理解和帮助,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智慧、民主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提问、回答的机会,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活化课堂教学,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以形示人,带动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升华人生理想,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教育不要贪多求全,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联系当前的法制建设进程以及学生生活实际,重在法律思维、司法伦理和法律职业技巧的初步训练,适当创设技能演练的模拟场,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思想道德教育切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过分而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大学生当作一只机械的“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知识的消化吸收,没有感性到理性的交融,使接受者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和乐趣,缺乏对道德、法律等知识原素自愿自觉的追工作安身立命之本。对这门课求,缺乏对人生美好生活、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智的向往。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呆板而又显得程式化,这显然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和教条,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此。不仅要“授之以鱼”.让大学生充分掌握并拥有这条“鱼”,把“鱼”牢牢拽在手上。同时更重要是要“授之以渔”.让大学生学会和掌握捕鱼的方式、方法,利用这种方式、方法去渔猎更多的“鱼”,使教育的目的能与受教育者的身心活动相融合,成为一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学潜能,使大学生养成一种对思想道德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真正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何况,思想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毕生都要修为的漫长过程,且仅靠一二本薄薄的教科书是无济于事的,要靠社会实践的磨爬滚打的历炼,在实践中去百炼成钢。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文化中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道德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能求仁求义求忠的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采撷和去吸纳,成为当代大学生赖以终生学习修为的事情。再如法律知识浩如烟海,想通过十来个学时的法制教育使非法律专业大学生都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点到为止,引发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如果片面地去追求传授应用性法律知识,必然挂一漏万。通过这十来个小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这才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尤其要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尊重、对法律的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 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的关系 《基础》课是一门政治性、伦理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把所获得的道德理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进而启迪自己的心智和灵魂,外化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修养的能力,从而成为高尚思想道德品行的履约者和实践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教育交替融合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教育是外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内化教育就没有外化教育:外化教育又是内化教育的外显和表现,没有外化教育.内化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它们互相渗透,内化教育中有外化,外化教育中有内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谁比谁重要,而应该用内化于心的教育成果推动外化于形教育.用外化于形的教育实践巩固内化于心教育,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切忌仅仅停留在《基础》课考试的分数高低或写一二篇读书笔记的好坏上,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大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内容耳熟能详.对主要观点背得滚瓜烂熟、平常也能侃侃而谈,但在日常道德的修为上不一定能得到大多同学的认同,而那些平时成绩平平、不太声张、说话有点迟钝迂讷的学生反而是道德的楷模或佼佼者。赢得同学们的赞同和认可.究其原因是由于前者对思想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不透彻、思考不深人、认同不到位,没有真正把这些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实际上内化于心过程就是要使大学生真正信奉,把得到的知识、理解和判断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使这些价值观人眼入脑人心入境,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转化为内在自律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得越迅速,说明思想教育的成效越明显;内化得越彻底,说明核心价值观树立得越牢固,就像盐融于水一样成为自己生命血液中的营养,这样才能铸造和培养出自重、自尊、自信,思想品质堪称一流的大学生。 五、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在这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包括知识、知觉、思想、认识等:“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包括行为、行动、践履、实践等。因此,“知”与“行”关系,也就是指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的是知行对立和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等于“无知”“行而无知”,“行”就缺乏力量支撑。因为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行为,所以思想道德行为离不开思想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相得益彰。如果不去履行、不去修为,不能算是真“知”。“知”是为了更自觉地“行”,“行”是对“知”的最好检验和落实。如果知行脱节,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不愿意身体力行;或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那么,培育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知行对立或知行脱节的情况.大学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大班听课毕竟不是大多学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听课,目的并不在于追寻自己本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而在于猎取现实的可增加将来就业砝码的分数的高低。学生潜意识里注重的是专业的书本世界和未来的就业世界,因而存在着一种疏远于当下思想品质的训练和健全人格的煅铸,没有心思和闲暇去发掘去培育自己道德的修为。甚至现实的就业用人制度会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导引“知”与“行”走向的分离。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当前高校应该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倾向。高校思政教师更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法律与道德论文:试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途径探析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讲课大道理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变系统讲授为专题讲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十分丰富,讲授的道理很多,过去本课程基本上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力争面面俱到,但由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最后这种讲授往往变成泛泛而谈,理论讲不深讲不透,实践教学也无法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什么印象。而专题讲授则可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和材料,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讲深讲透,达到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目的,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采取专题讲授方式,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紧贴教材内容,把社会外在要求和学生内在需要结合,把教学内容分为十个专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长规律;大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调适;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选择;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宪法原则的领会与宪法精神的遵从;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与深化等十个专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把问题讲解透彻,而且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围绕专题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集中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说明力和有效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教学方法还是应该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加强教学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讨论、辩论式教学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但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往往认识不清,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点,正面回答他们,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或者辩论,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寻找答案,弄清以前认识中的错误所在,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创新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敏捷思维,开阔其视野,并在相互讨论中,对与错的争辩中分清是非,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确立正确的观点。 (二)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大学新生进校时,普遍有许多不满意,不适应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确立自身的“同一性”,“同一性”是一种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想干什么,将要到何处去,能否被他人认同的一种感觉。这个时期的学生,失落感强,专业思想不平稳,对自己的前途目标迷茫,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大量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去启发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适应转变,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这一专题时,先以大学阶段在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为起点,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找准方向,立志成才。这一方法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原来说教的入学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为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上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方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是,适当地变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己依据专题内容讲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融洽师生关系。每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次课,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题目,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大纲,上课时由学生讲授,最后老师点评总结,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而且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影视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解说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愉快地接受教育。因此,笔者在教学之余经常关注一些时政节目,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影视资料,这些影视资料片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关心或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使他们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帮助其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讲授中,要特别注意针对一些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讲授。 三、利用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加强师生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授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大多的教师运用较多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提问、讨论,进行师生间的沟通, 了解其思想,为其解惑,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种了解往往不够深入、全面。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前途命运思考的很多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以各种方式找自己的思政课老师谈心、寻求帮助。鉴于此,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创新,以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形式,成立了“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跟踪关怀的重要场所,工作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后延伸,打通了课堂教学与课后衔接的教学通道,通过在工作室的工作,教师们“零距离”地面对学生求助,和学生密切相处,与学生深度访谈,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处于种种人生困惑中的学生。通过在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关注的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教学积累具体真实的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教师的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发自内心地相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大学生做人的导师和行动的楷模。其次,教师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相关的综合知识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到多门学科,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讲好这门课,故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表述能力和努力培养善于打动人心,沟通心灵的艺术感,把问题讲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代性,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吸收教学的新资料,新信息,对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使自己的教学讲授既是有理论性,又具有一定得时代感。 法律与道德论文:“知行合一,以行为本”:析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新理念 论文摘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知行合一;以行为本;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不断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基础”课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高职“基础”课中贯穿“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意见》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如今,“90后”学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与“80后”学生相比,“90后”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更偏向于个体而轻集体,更偏向于物质而轻精神,更偏向于现实而轻理想,更偏向于时尚而轻传统,这给高校育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90 后”学生刚刚迈进成人的大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为此,教育工作者更需把握他们当下的价值取向及相关学习特点,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学生的学习劣势 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高职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进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在高职学生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上进心、求知欲,厌学情绪比较浓。 高职学生的学习优势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且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适应性都比较强。另外,高职学生一般都对实习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上。但由于思想认识肤浅,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模式,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课程理念 知行关系,简言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行”对于“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为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其结果才能体现出来。 但“知”、“行”之间不是直接转化,它需要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知”、“行”之间是有效转化,还是有名无实。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就高职学生学习而言,“知”是知识储备;“行”是实践;知行并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学好知识。因此,需要运用先学后教、案例讨论、习惯培养等教育手段,引导、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环节,增强转化的自觉性,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质量,才能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导向正确的行为表现,使之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基础”课的实践性,在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更要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根本位置上。因此,从根本上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社会实践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先教后学,促进知行合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地“先学”辅以教师针对性、引导性地“后教”,最后配合学生练习和发散性思考,才能真正做到从了解到理解的知与行的统一。教学过程可分为“预习—讨论—引导—练习”,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再针对未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学生对较难和仍未理解部分进行问题设计,并互相提问,教师对学生的互问互答进行引导、点拨、讲解。最后,教师再以练习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所谓“先学”,并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洁、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在进行引导时,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做过多讲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进行讨论或让已掌握的学生讲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必要的讲解应是精要而且有明确指向的,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打破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生被动学的刻板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讲的模式,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转换到“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上来,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传统的“问答”变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有效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也更容易把握、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从而将知识转换为行动前的理论储备。在教学中,教师可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论语》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谓“学习”,就是指“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因为只有不断地“习”,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地“习”,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东西,也只有不断地“习”、时时“习”,才能“习”而成“惯”,才能变“知道”为“做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导我们: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陶行知,原名文?F,后改名“知行”。所谓“知行”,即万事一定“知道”在前,而后才有“行动”,因此,这两者的关系应是“知”在前,而“行”在后。但他后来发现,“知道”相对容易,最重要、最关键的应是“行”,而世人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行”。于是,为了警示世人,他最终将“行”置于“知”之前,把自己的姓名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讨论,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从而使案例教学有效起到促进知行合一的桥梁作用。 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 学生仅仅理解和掌握知识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落实于行动。行是知识、能力、觉悟的集中表现,在这方面,理论教学后还要注重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以期培养习惯,形成自觉,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为了使学生坚持下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注意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例如,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要求每个人践行其中的某项具体内容并谈体会,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在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可动员学生给学校、班组和教师提建议,并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进考察,还可制定行为考察表。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爱民及前途、理想方面;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及成绩;法制观念;集体观念;恋爱观念;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状况;体育锻炼等。上述各项都有具体内容,各方面的表现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通过考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总之,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环节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切实提高。 综上所述,“知行合一,以行为本”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是高职“基础”课教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三个方面。实施“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把道德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知行统一。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提高教育实效,促使学生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须厘清的几对关系 论文关键词:教材教学 内化外化 知行合一 论文摘要:本文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等关系中阐述了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问题,认为要使学生通过“这一本”的学习达到自觉地去学其他“无数本”的永恒教育和修为目的,必须创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并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从而达到入眼入脑入心入境的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有机融合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基于此,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感觉到在该门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尚有几对关系必须厘清。具体来说: 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大学生的诸多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素质.它的优劣或好坏。决定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性质与方向。而上好这门课的目的旨在培育和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但要真正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仅靠《基础》这门课薄薄几章内容是不够的,“十处树木,百年树人”,这首先就要从教育理念方面有所突破。处理好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对刚人校的学生来说,对薄薄的《基础》课很容易产生错觉,加上中学已有所涉猎,对该课程的学习有轻蔑的倾向.会局限于对一些理论概念的掌握,而忽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长期修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对该课程永恒教育的理念。要知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课题,必须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开放的阳光的智慧的心态明确告诉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人生意义之所在,思想道德素质培育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是每个学生毕生都要不断地磨砺和锤炼的过程。教师的职责在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不单单去学“这一本”.而是要通过学“这一本”自觉地去学其他的“无数本”:不单单是蜻蜒点水学一点概念知识,而是要系统地学“大部头”;不单单是大一这一年“必修”的课。而是大学四年甚至毕生都“必修”的终身课程.必须兼收并蓄,用全人类的道德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需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人文环境。因为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只是几位任课教师的事情,任课教师在这里只起个直接牵引的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上至校长下至普通教师各个层面的配合.所有授课或不授课的教师都能担负起为人师表的职责.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使校园真正成为“道德良种”的培育基地。如果我们的教师本身不能为人师表或经常以调侃甚至搞笑的话语解读严肃的政治理论问题。或者整个高校校园充斥着各种权钱、权色交易的“潜规则”或学术腐败,连培育人才的环境都被异化、被污染,那么即使是编有再好的教材和拥有再好的任课教师。对学校的人文环境来说只能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恐怕是难以肩负道德重任的。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应是单一的灌输和被动接受,重在开启、重在点拨、重在举一反三。在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探索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实践,就是既要重视课堂教学,更要重视课外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 二、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众所周知,要上好这门《基础》课是相当不容易的,一是这是一门必修的又被人误认为是务虚的公共课,对大学生来说,专业课才是他们将来找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二是课程内容中学有所涉猎,教材内容自学也能看懂,加之书中有些内容理想与实现存在反差。增加了教好这门课的难度。三是这是由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内容多,全面掌握有一定难度。四是大多高校上这类课都是大班。课堂人数多,师生互动交流难。针对以上几种情况,要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真正使之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就必须抓教材、抓教法,必须厘清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实际上它们之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就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是经过教育部审定的重点学科和重大攻关项目,有自己的体系,这是不可变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照抄就形成教学体系了;就教学而言,教学源于教材、离不开教材。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吃透和熟悉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认真消化教材内容,把握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难点,将教材作为备课、写教案,形成自己教学语言体系的基本依据。这是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第一步。其次,必须将教材体系有序地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紧紧围绕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的一种融合了教师辛勤劳动的思维成果,是教材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它立足于教材,又深化和充实了教材,是教材体系艺术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体现,目的是通过教师在课堂激活静态教材的辛勤劳动即时地将教材重要信息双向互动地传达给学生。这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中心内容并围绕这个中心来组织课堂教学。其三,整合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施教。其特点和优势是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为综合的或多样的教学模式。避免了过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往往简单地用一种方法去取代另一种方法的片面性。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侧重面应该有所不同的。道德教育在于以现实的道德楷模的人格魅力和身边的人与事去感化、感召和影响人。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恰当的激励、赏识、理解和帮助,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智慧、民主的情境氛围,多给学生提问、回答的机会,注重讨论式和启发式活化课堂教学,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和以形示人,带动学生提高思想觉悟,升华人生理想,实现崇高的人生价值。而法制教育不要贪多求全,要突出重点.要有针对性,要联系当前的法制建设进程以及学生生活实际,重在法律思维、司法伦理和法律职业技巧的初步训练,适当创设技能演练的模拟场,采取体验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三、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关系 思想道德教育切忌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过分而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大学生当作一只机械的“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知识的消化吸收,没有感性到理性的交融,使接受者感受不到知识的价值和乐趣,缺乏对道德、法律等知识原素自愿自觉的追工作安身立命之本。对这门课求,缺乏对人生美好生活、健全人格和阳光心智的向往。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机械、呆板而又显得程式化,这显然是一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和教条,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此。不仅要“授之以鱼”.让大学生充分掌握并拥有这条“鱼”,把“鱼”牢牢拽在手上。同时更重要是要“授之以渔”.让大学生学会和掌握捕鱼的方式、方法,利用这种方式、方法去渔猎更多的“鱼”,使教育的目的能与受教育者的身心活动相融合,成为一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充分开发大学生的自学潜能,使大学生养成一种对思想道德知识学习的自觉追求。真正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何况,思想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毕生都要修为的漫长过程,且仅靠一二本薄薄的教科书是无济于事的,要靠社会实践的磨爬滚打的历炼,在实践中去百炼成钢。特别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文化中早就存有不少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道德观点,有些闪烁着智慧光芒能求仁求义求忠的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去采撷和去吸纳,成为当代大学生赖以终生学习修为的事情。再如法律知识浩如烟海,想通过十来个学时的法制教育使非法律专业大学生都具有全面的法律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点到为止,引发他们对法律学习的兴趣,如果片面地去追求传授应用性法律知识,必然挂一漏万。通过这十来个小时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领会法治精神,培养现代法治观念,这才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关键。所以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重点应该是法治观念的正确引导,尤其要重视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仰,对法律的尊重、对法律的信赖并积极认同的态度。 四、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的关系 《基础》课是一门政治性、伦理性、实践性和科学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系统的学习,能够把所获得的道德理念、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进而启迪自己的心智和灵魂,外化为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修养的能力,从而成为高尚思想道德品行的履约者和实践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内化与外化教育交替融合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化于心与外化于形是辩证统一的。内化教育是外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内化教育就没有外化教育:外化教育又是内化教育的外显和表现,没有外化教育.内化教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实际意义。它们互相渗透,内化教育中有外化,外化教育中有内化。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我们不能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也不能简单地认为谁比谁重要,而应该用内化于心的教育成果推动外化于形教育.用外化于形的教育实践巩固内化于心教育,使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切忌仅仅停留在《基础》课考试的分数高低或写一二篇读书笔记的好坏上,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大学生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内容耳熟能详.对主要观点背得滚瓜烂熟、平常也能侃侃而谈,但在日常道德的修为上不一定能得到大多同学的认同,而那些平时成绩平平、不太声张、说话有点迟钝迂讷的学生反而是道德的楷模或佼佼者。赢得同学们的赞同和认可.究其原因是由于前者对思想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不透彻、思考不深人、认同不到位,没有真正把这些价值观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成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实际上内化于心过程就是要使大学生真正信奉,把得到的知识、理解和判断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和认知,使这些价值观人眼入脑人心入境,把外在要求变为内在需要、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转化为内在自律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内化得越迅速,说明思想教育的成效越明显;内化得越彻底,说明核心价值观树立得越牢固,就像盐融于水一样成为自己生命血液中的营养,这样才能铸造和培养出自重、自尊、自信,思想品质堪称一流的大学生。 五、知行对立与知行合一的关系 在这里,“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包括知识、知觉、思想、认识等:“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包括行为、行动、践履、实践等。因此,“知”与“行”关系,也就是指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思想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目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最忌讳的是知行对立和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等于“无知”“行而无知”,“行”就缺乏力量支撑。因为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行为,所以思想道德行为离不开思想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相得益彰。如果不去履行、不去修为,不能算是真“知”。“知”是为了更自觉地“行”,“行”是对“知”的最好检验和落实。如果知行脱节,坐而论道。夸夸其谈,不愿意身体力行;或者知行背离,说一套做一套,阴一套阳一套,那么,培育思想道德核心价值观就成了“豆腐渣工程”。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现在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存在知行对立或知行脱节的情况.大学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大班听课毕竟不是大多学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有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才来听课,目的并不在于追寻自己本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劣。而在于猎取现实的可增加将来就业砝码的分数的高低。学生潜意识里注重的是专业的书本世界和未来的就业世界,因而存在着一种疏远于当下思想品质的训练和健全人格的煅铸,没有心思和闲暇去发掘去培育自己道德的修为。甚至现实的就业用人制度会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和学习模式。导引“知”与“行”走向的分离。难以达到高度的统一。当前高校应该关注思想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倾向。高校思政教师更应积极探索并建立“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法律与道德论文: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研究 [论文摘要]教师的教学魅力是影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教学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近”“活”三个方面。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魅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实” 1 教师的人格实在。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基础课教师就要增强其自身的公信力,这要求基础课教师除了应善于传道授业解惑外,还要注重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魅力的人格通常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人格。(2)正直坦诚善良的道德人格。高尚的人品对学生的感染与影响将是长远的,基础课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做人,自己首先必须高尚。(3)民主平等具有亲和力的法律人格。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一种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以学生为友的心态和亲和力。(4)善辨是非具有创新意识的智慧人格。教学效果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智慧,一个反应灵敏、善辨是非善恶、在日常教学中充满着创新创意的教师,学生必然会被深深吸引,从而利于其教书育人。基础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以上四种优秀品质外,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必定会为其人格增色。 2 教师的知识厚实。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做到满腹经纶,要具备纵深、复合、广博型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始终站在学科、社会的前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为你的学识魅力而倾倒,并深深地信服你。 教师的学识魅力首先表现在对其所教学科的精通。基础课教师要深刻领悟教材主旨,对其逻辑结构烂熟于心,对教材要有高度的驾驭能力。基础课的使命说到底就是教学生做人,其育人目标是要培养内在人生观科学、外在行为素质良好的合格公民,教材要坚持由内到外、内在引导与外在规范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弄清楚了基础课的育人目标与育人理念,在上课时就能目标明确,并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就能在思想、道德与法律三者之间穿梭自如。教师在精准掌握教材的同时,对教材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纵深的了解,这样才能讲准、讲透、讲深。基础课教师除了是一个专家外,还应当是一个大杂家,应当具备复合、广博的知识结构。基础课说到底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一门课程,做人的学问可以说涉及方方面面,到底怎样做是对,怎样做又欠妥,这需要基础课教师具有高度辨明是非的能力,更需要其具备渊博的知识,事事想在学生之前,学在学生之前,否则信手拈来的一些毫无考证的零星琐碎片段连自己都无法说服,又如何去让自己的学生信服。因此。具备复合、广博型知识结构会让教师教得有底气,说得有根据。学生也会因为教师渊博的学识魅力而信服和喜欢上教师。此外,教师的学识魅力还体现在教师对最新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上。“90后”的学生不太喜欢纯理论的枯燥乏味的说教,他们更热衷于时尚新鲜的东西,或者至少是以时尚新鲜的方式接受理论知识。因此,基础课老师不但要有精深、广博的知识,也要学会把握时代的脉搏,始终站在学科、社会、科技的前沿,掌握最新的信息,用最新最时尚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 3 传授给学生的东西终生实用。所谓学以致用,即学生来学你这门课就是要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派得上用场。否则,学生会问学这门课要干什么用?实际上,基础课的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的,可见,这门课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超强实用性。一个老师工作再认真负责,教案、课件做得再好,但讲的东西若学生认为没用,学生也不会买账,不会认为其是个好老师。因此,坚持教学的实用性是基础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教师必须要解决的首要课题,解决好了这一课题,学生必然就会喜欢上这门课,基础课的教学魅力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基础课老师要大胆创新、想方设法,努力做到让学生想上这门课,爱上这门课,要让学生觉得学这门课不但今天有用而且终身受益,真正以不可抵挡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从而切实增强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近” 1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基础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该始终将这门课的使命(教学生做人)牢记在心,唯有如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或其他教学载体时才能时刻提醒自己,这些东西学生愿意昕?不愿听哪来的教学效果?不愿听又如何实现教其做人的目标?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时,一定要以贴近学生为基本原则,讲学生自己的事,讲学生身边的事。讲他们即将面对的事。教师要做到用他们身边的真实典型案例传授他们所渴求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实际上,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在学习、交往、集体活动、恋爱、兼职、求职、心理等热点问题方面的困惑很多,在远离父母、远离亲朋好友,必须独立面对、解决一切的情况下,在大学相对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下,他们热切渴求良师益友的指导,这种渴求欲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关键就在于基础课老师能否把握其需要、了解其心理,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对症下药。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努力去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忧,讲学生想听的东西,讲对其有益的东西,用学生想要的方式去讲,做到有的放矢。 2 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每当教师在对着课本或PPT讲理论时,学生抬头率都不高,而每当教师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典型案例时,几乎所有学生都抬起了头。这充分说明,科学理论需要鲜活案例的激活,才会变得有生命力。关于如何培养人的基础课教学,如果没有关于人的鲜活案例那只能是没有任何实效的枯燥说教,可以说,没有案例就没有基础课。因此,基础课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案例教学,教师要善于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典型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其受感染、受教育,从而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与魅力。当然,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选主题突出、能很好驾驭的经典案例,而不能信手拈来那些毫无考证的琐碎案例,也不能是主题不突出的案例的堆砌,更不能是性质错误而误导学生的案例,坚决守住“学术研究无禁区,但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底线。此外,“90后”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看着动画长大,打着游戏娱乐,成长于高度动感的世界之中的,他们喜欢用感官刺激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排斥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因此,案例教学中优秀视频案例资料的作用不可或缺。而实际上,优秀的视频资料的震撼、感染、教育作用有时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因此,基础课教师要选好用好视频资料。当然,更要注意把握好度,在视频的长短、使用视频的频率上做到恰到好处,不能依赖视频资料。 3 教师语言与学生没有距离。语言魅力从一定程度上讲直接决定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直接决定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的时尚性、亲切感、感染力与幽默感上。首先,基础课教师要做到语言表达流畅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要真正发挥其语言魅力,还必须在时尚性、亲切感、感染力与幽默感上下工夫。基础课教师若能用学生的语言传经授道,学生将会觉得是多么的亲切和乐于接受,如果再加上一些学生所热衷和追捧的时尚因子,学生一定会拍手称快,并在这种亲切感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教育。其次,基础课通常都是一百人左右的大班教学,其教学难度远大于小班教学,如果教师整个课堂都是在用一个语调慢条斯理地讲授,不难想象在这种课堂上学生将一定是或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或玩弄手机,或干脆溜之大吉。因此,洪亮、抑扬顿挫、富有激情的语言讲解魅力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其参与到你课堂中来,使你的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的关键所在。此外,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是语言魅力的法宝,这是寓情理于快乐笑声之中的最高教学境界。实践证明,凡是自觉到课率高、课堂上抬头率高、教学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一般无不具有幽默风趣的特质。西方有些国家甚至将是否具有幽默感作为评价教师优劣的标准之一,看来这还是很有见地的。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魅力—“活” 课堂教学的好与坏最起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死”还是“活”,“死”指的是严重缺乏学生参与、只有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且学生没有收获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活”指的是有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良好且学生收获丰厚的参与式课堂教学。 1 静参与。静参与是参与式课堂教学的起码要求,也是底线。参与式教学绝非指整堂课或一次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弄(实习实训类课程除外),笔者认为那是借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卸教师自己主导责任的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或至少是不懂基本教学规律的做法。笔者认为,静参与主要是指教师在讲课时不要整堂课都坐在电脑前自己讲自己的或读PPT而不管学生的反应,不要总是只有一种姿势、一种表情、一种腔调,这样的课堂就是没有学生参与的死的课堂。与此相反,教师要在课堂上张扬些,要多走动,要善于运用自己语音语调,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神、表情、手势等各种肢体语言做绘声绘色的讲解,目的就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并学到知识受到启发,让课堂活起来。这是一种看似死、实则活,看似静、实则动的真正参与式教学,并且是具有真正实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形式,也是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进行的。 2 动参与。动参与是参与式教学的常见形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生互动教学。“教学”,顾名思义,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它是双方相互作用的一种过程与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完全由教师唱独角戏,动态的参与式教学即师生互动理所当然就成为我们必需的一种教学形式。动参与教学要求教师要善于采取演讲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师生互动的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设疑-诱思-导理,即通过学生演讲、讨论或教师直接从导人的案例、问题人手,结合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提出一些他们关心但有疑惑的一些问题,让他们去积极思考、讨论,然后在学生辩论、师生互动中正确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明辨善恶、分清是非,进而让其受到启发,最终达到课后能自觉践行的目的。 3 心灵参与。参与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是心灵的参与,这需要师生之间具有高度的默契,也取决于教师健康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教学艺术所散发出来的无穷魅力,更需要基础课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教学生所需,以自己的爱心、真心、真诚去感动学生。要教会别人做人,首先自己要高尚,基础课教师作为大学生名副其实的心灵工程师,理所应当将这一课堂中心灵参与的最高境界作为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谈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变革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论文关键词]职业需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教学改革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快法制建设的基础上,基于职业需求,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程的教育功效具有现实意义,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素质、满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需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1.课程改革的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专科、本科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头等大事。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探索和研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实际,联系各专业的职业特色,针对其职业需求的普适性和特异性,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以水利专业为例,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职业需求为依托,在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其专业应具备的诚信、忠诚、抗压精神;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侧重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等。 2.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分类和职业岗位不断增加,为职业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面对社会上众多职业,每一个求职人员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需求有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分析,保持合理的职业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步伐必须加快,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走出校门面对职业需求的压力。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甚至课程体系方面等进行了改革尝试,但教学效果均不理想。教学改革和实践步子较慢,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思路 要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融合,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先导,以课程建设为重点,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为突破口,以改革考评体系为环节,以多渠道教育为依托,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为着力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1.改革教学内容,把教材体系变为职业体验教学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课改中要将职业需求的实践性、应用性与国家统编教材的理论性、指导性结合起来,形成符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教学体系。“职业体验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通过创设实际或虚拟的情景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激发兴趣,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在不脱离原课程教材基本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以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思想、知识、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教学。可以组织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在原教材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补充和完善,并针对各专业学生岗位需求特点开展职业专题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使校企合作实现职业体验式教学。首先,针对不同专业,在教学中广泛运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每个专题运用一个典型企业案例,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企业文化课堂讨论。其次,加大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每位任课教师课前认真收集典型案例,结合精品课程网站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后训练和拓展知识的空间。最后,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通过调研和教学实践,汇编典型教学案例、讨论题目和课件,并加以推广运用。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课程应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加大职业体验考核分值,逐步树立职业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1.课程改革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应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两方面入手,针对各专业职业需求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可以促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的全面提高,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深入企业进行职业体验专题教学研究和实践;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和专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联合用人单位建立突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教学资源库和测验试题库,反映职业需求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课程教学资源网站。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依托职业需求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课程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巩固公共基础课应有的地位,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改革,使学校职能部门、教学系部、任课教师和学生全员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党和政府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方针、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克服教学中学科化偏向,过分注重专业课、轻视人文课程的问题,使教学规范化。第二,基于职业需求,在原有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扩充职业道德的内容、扩展职业道德训练,使课程职业道德内容更加具体化,增强实效性。第三,通过教学改革,彻底改变课程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脱离学生成长、成才和就业实际的问题。第四,通过教学改革,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用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丰富的影像教学替代简单说教、填鸭式、我讲你听、我讲你背、我写你记的教学,使课程教学生动起来,使枯燥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入脑入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五,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用生动的内容、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改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被动状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第六,解决学生成人、成才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和法律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成人、成才、成功。 四、结语 总之,应把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结合起来,并联系各专业实际把职业道德专业化、具体化,从而使课程进一步适应职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要建立学校和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实现考核方法的“三个转变”。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和职业体验活动,由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进行综合考评,将传统的“知识记忆”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考核,将传统的课程结业考核变为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长期评价,将传统的任课教师单方考试变为企业和学校的综合考评。 法律与道德论文:从赡养抗辩权透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摘 要】现如今,许多父母在追求自己第二次人生幸福的同时忽略了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文章从赡养抗辩权透析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赡养抗辩权;抚养义务;赡养权;赡养义务;法律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但是不可否认的在思想进步的同时也伴随着某些糟粕,造成一些道德的沦丧。比如说,离婚率的不断攀升体现了婚姻自由程度的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父母在追求自己第二春幸福的时候,却忽略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父母甚至恶意地不抚养、放任孩子,使他们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他们对生活和社会失去了信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即使有些孩子没有犯罪,但是在他们的心理永远都会留下一片阴影,这成为人格不健全和心理不健康的潜藏因素。 对于这类事情,我国的法律并没有进行完整调整和规范,只是有零星的法律条文或者是法律原则涉及这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婚姻法中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以及第二十三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即使是在刑法中也只是规定了遗弃小孩只有到达情节恶劣的时候才构成犯罪,才能剥夺父母老年的赡养权。其他的情形比如说,父母只给钱抚养但不教育,或者既不给钱抚养也不教育,或者遗弃小孩但是没有达到情节恶劣的,法律都不能调整或规范,而这个时候靠的仅仅是道德的调整。我们只能说这个父母不好,那个父母狠心,但却不能为这些孩子做什么。法律只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也规定了他们不履行抚养义务时子女可以要求他们给付抚养费用,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救济措施,唯一的救济方法也只不过是社会舆论谴责一下,并不能切实的给以未成年人保护。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将道德谴责上升为法律责任的承担,使法律道德化,道德法律化,从而使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一、什么是赡养抗辩权 笔者认为,赡养抗辩权是指:父母在子女未成年时没有善意的履行抚养和教育义务并且没有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时,成年子女得享有对其年老父母赡养义务的抗辩权利。善意履行包括为子女健康着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抚养不但包括物质的抚养也包括精神的抚养。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关爱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子女,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一个国家的职责,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 目前,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因为家庭原因,父母或离婚,或疏于管教,或放纵任由。对于没有履行抚养和教育义务的父母,法律并没有规定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和调整,仅规定了在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却没有规定当父母连这一规定都违反的时候,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余下的也只是由道德进行谴责。但是,道德的谴责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道德化的法律。因此,在婚姻法中明确赡养义务的抗辩能有效的解决履行未成年子女抚养义务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一个父母,当他意识到如果他不善意的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便会失去老年被人赡养的权利时,或许鉴于法律的威慑力,父母们就不会那么轻易地抛弃自己的孩子。中国人都有养儿防老的古话,但大家是否想过,你生而不养,养而不教,试问,你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对你尽孝吗?关爱是相互的,抚养和赡养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不认为这样做是同态复仇。同态复仇是屠戮的,残暴的,混乱无秩序无休止的报复行为,而赡养抗辩是合法的,合理的,是符合社会秩序要求的。 二、赡养抗辩的法理基础 笔者认为,赡养抗辩的法理基础如下: 1.道德不能穷尽一切,法律是弥补道德缺陷的有效规范。道德治理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约束存有一系列缺陷。比如,非确定性易导致过度弹性、自觉自律性易导致缺乏普遍有效性,非普遍性易导致标准多元化,过多至善理想性易导致缺少宽容和衡平。它们使得道德治理相对于法治而言,不能作为单独的国家治理方式而起作用。换言之,法律化了的制度文明比道德化的人格魅力在防止人性缺陷方面更重要、更可靠、更持久。唯有法律化的制度文明方能提供一种既能使坏人改过自新又能使好人不蜕化变质的可靠机制。所以当父母不履行他们应该履行的义务时,而违反这样的义务又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可制裁性的法律后果时,仅依靠道德谴责尚不能实现本质秩序时,应将这样的道德法律化,使其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 2.抚养和赡养是互负对等给付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人都应该对他的所作所为负责,他不可能在他应该尽责任的时候逃避责任,而在日后却可以享受他原本应履行义务而得享有的权利,笔者认为,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有义务的履行才有权利的享有,有权利的享有,必定有义务的履行。 3.公正的法律是体现正义的法律,正义的法律包含道德化的法律。正义的法律笔者认为包括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和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执行性的法律。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又包括纯正的技术性法律和内涵丰富的法律,而道德化的法律正是内涵丰富的法律的体现,法律要服从道德的正义性价值取向,法律不应该仅具有技术性而无内涵性,有内涵有人性的法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良法,才是真正具有正义核心的公正的法律。 4.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婚姻法赋予未成年子女受父母保护和教育的法定权利。如果不对未成年人依法进行保护,孩子这一国家未来的源泉就很容易被恶性的世界观侵蚀,从而使人才更替出现断层。因此,“德教”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从小就受到爱的教育,由自爱到爱人、爱国、爱动物乃至爱所有优秀的传统教育并形成良性循环。 三、赡养抗辩权体现着道德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1.家庭抚育既是道德调整的内容,也是法律调整的内容。道德偏重于强调抚育的精神方面,法律偏重于强调抚养的物质方面。由于道德和法律起作用的手段不同,导致实际生活中家庭抚育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有所失衡。抚养义务人履行物质赡养义务较好,履行精神抚育义务较差;抚养权利人在精神抚育权利没有保障的前提下,并未因物质赡养权利的实现而感到幸福、快乐。因此,从法律重视这一问题,是实现正确处理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要求。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道德是立法的价值基础,是执法和守法的不可或缺的精神条件,法律是内在道德提升的外在条件。任何法律都不可能跨越道德的底线,因为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服从道德的正义性价值取。法律能使道德规范化,使其上升为法律规则或者法律原则,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或是威慑力,和权威性。道德对人的约束,是从内到外;法律对人的约束,是从外到内,两者是有机的结合,相辅相成。赡养抗辩权立法创意来源于道德对不善意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的谴责,而通过对赡养抗辩权的立法又可以提升人们的内在道德修养。由此,赡养抗辩权不再是法律和道德的背离和相对,它将法律和道德有机的结合起来,原来仅能依靠道德来约束恶意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现在可以通过法律调整得以实现,从而有法可依,有法可惩。使得那些漠视道德的人不能再漠视法律。 2.赡养抗辩权不但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同时也说明了法律与道德是有区别的,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混为一体: (1)法律和道德虽然都是上层建筑但两者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法律的功能主要是明确规则规范人们的外在行为,通过指示和预示,是人们在进行行为操作的时候有方向性和预示性,而道德则是从人们的内心调整人的行为,使其调整具有自觉性,体现一定的内在素质和文明程度。赡养抗辩权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后,就意味着相关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变得明确起来,也就是说父母在抚养未成年子女的时候必须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否则就有可能承担失去年老由成年子女赡养的法律风险,因此就使得人们行为时有明确的方向性和预示性。而道德则不具备这一功能,能尽心抚养孩子的父母在道德层面上体现是内在的优良素质和文明程度,是他们对子女的爱,所以他们在履行抚养义务的时候依靠的仅是道德的自觉性的体现。 (2)法律和道德两者的表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法律以有形的形式直接体现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方法,而道德则是以隐形的方式调整社会秩序,由内而外的控制人的外在行为。在立法上明确赡养抗辩权的法律地位,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要求。我们的统治阶级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阶级群体,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弱势群体的法益,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保护的群体,同时他们也是国力的生力军,如果不以有形的法律对他们的受抚养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还仅是以道德这种隐形的社会秩序调整方式来调整就有可能会造成恶性循环。 (3)法律和道德的效力也不一样,法律有国家的强制力作为后盾,具有直接的可执行性,而道德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其约束性有存在局限,仅仅是依据道德谴责,或是社会舆论来实现起效力。赡养抗辩权在法律上的确立,使原来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道德谴责得以在现实实现,有了强制力和执行力。综上所述,赡养抗辩权弥补了道德机制的缺陷,同时也体现出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它们不是一体的,它们有各自功能,它们的表现形式以及效力都不一样。 四、赡养抗辩权体现着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的优秀立法精神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是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最好体现。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是法律的明确规定,体现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因为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完成的不单单是自己家庭延续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完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延续的使命。对子女的关爱,抚养,是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将这一道德要求上升到法律规范的保护,是道德法律化的最好体现。而婚姻法将这一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并加一规定和调整,以这一道德为立法基础,蕴涵道德要求,正是法律道德化的体现。由此可见,有必要是道德法律化,法律道德化。 1.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符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2.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法治与德治结合的重要途径。法治与德治结合的思想,是反映德治要求的法治与法治制约下的德治的结合,离开法治空谈德治或离开德治奢谈法治,都不可能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而要实现二者的结合,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是其重要途径。 3.在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过程中应当警惕不能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对立起来、割裂开来,轻视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的作用,不能将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混同起来,曲解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必须正确认识德治与人治的区别。正确认识德治与人治的区别。 五、赡养抗辩权法律地位突显的必要性 1.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少年儿童,家庭、学校应把尊敬长辈,爱护老人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他们从小懂得敬老尊老是晚辈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公民进行有关家庭抚育的法制宣传教育,要把《宪法》、《婚姻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公民自觉自愿地履行抚养义务,维护抚养权利,促进关爱未成年人,爱护幼小,托起明天的太阳等风尚的形成。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抚养和教育孩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这一美德上升为法律规范,有助于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规范之下调整家庭关系,促进家庭稳定和社会发展。 2.在立法中明确赡养抗辩权的地位,有助于从道德和法律中提升人性。赡养抗辩权是一种具体的权利,它明确了应当进行抚养和教育的先行义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一句古话,明示着有因必有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千年古训。要是一个不称职的父母在其应当履行本应履行的义务时却逃避履行,那么我认为,他当然的应该不享有由于履行此义务而带来的相应的权利,子女在成年后,父母年老需要赡养时,得享有赡养抗辩的权利。只有明确这样的相应因果,才能使人们明白不履行对未成年子女抚养和教育义务的相应法律后果,规范日常行为,从而在法律和道德中提升了作为一个人本应具有的善良和负责的人性。 3.突显赡养抗辩权的法律地位是正义的法的要求。亚里士多德称:“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部人民都能促进于正义与善德的制度” (1)奥古斯丁主张:“法律就是正义。” (2)格老秀斯指出:“法律乃是正当理性的命令,它依据行为是否与合理的自然相谐和,而断定其为道德上的卑鄙,或道德上的必要。” (3)简言之,法律应以正义作为其主导性价值早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正如:“法律若以正义实现为追求,该法便是善法;舍弃了正义的价值标准,法便是恶法。恶法不为法,人人有权予以抵抗。” (4)同样,道德所体现的内在精神也是对社会理想的追求。理想性是道德的灵魂。道德总是想以“应然”的价值指令把社会生活引向理想的层次,具体包括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同时也包括人类所一直执著追求的公平与公正。 因此,一个不称职的父母,在孩子未成年时不抚养他,不教育他(她),使他(她)的物质生活和心理健康遭受损害,而这个受了损害的孩子长大后还要赡养他的不称职的,甚至可以说是逃避法律责任的父母,这样的法律是正义的吗?是符合道德要求的吗?笔者认为回答当然是否定的。 六、结语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代法治国家,不但公民的法律意识要提高,更要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要使平等享有权利,积极履行义务的法律观念深入人心。美国法学家米尔恩指出:“其实并非如此:圣徒精神和英雄主义是在超越职责要求的行为中展示出来的。但是,在得以具有超越职责要求的行为之前,必须先有职责。圣徒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概念是以义务概念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圣徒和英雄们比道德要求于他们做的更多。”我们当然不能忘掉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够让一个不称职的父母滥用权利,我们应该树立独立的法律意识,在法律中体现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中升华正义的法律。 法律与道德论文:保障见义勇为行为的另一种思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寻求和谐 「摘 要“见义勇为”这一古老命题因为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而又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探讨。笔者从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作为切入口,提出了见义勇为的概念,分析了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并提出见义勇为行为存在着复杂的法律关系,远非一种法律关系所能概括。由于民法的保障、刑法的保障、刑事诉讼法的保障、劳动法的保障等并不能起到必需的保障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行为的立法保障应定位于社会保障法范畴,由国家对见义勇为行为人负补偿责任,然后有国家向有关行为人追偿。 「关键词见义勇为,法律和道德,社会保障 2002年5月28日凌晨4时,在安徽省芜湖市,青年教师谢小云见义勇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妻子林金华及女儿生活无着,将被救助者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芜湖市新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庭辩双方的焦点集中在救火是不是谢小云死亡的直接原因,以及被救助者有没有义务赔偿等问题上。新芜区法院的一审判决原告林金华胜诉,并责令被告支付3万元赔偿。这是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1].但这起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所引起的对“见义勇为”这一古老命题的讨论似乎要远远大于对这一案例本身的讨论。而事实上我国法律对此类问题并无十分明确的解决办法,理论上的研究也不够深入。鉴于此,本文试从以下角度来探讨如何保障见义勇为行为者的利益。 一、“见义勇为”概念的提出 (一)我国古代对“见义勇为”的概念 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最早出现于《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宋史·欧阳修传》中载有:“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气自若也”。由此可见,在我国古代,见义勇为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道德标准。 (二)国内对“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 1、国内地方性法规对“见义勇为”的规定 《浙江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是指公民在法定职责之外,为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顾个人安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的行为;《重庆市鼓励公民见义勇为条例》规定:见义勇为是指不负特定职责的公民,为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利益,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行为;《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规定的是“除职务上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员外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或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事迹突出的行为”。 2、国内学术界“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 有学者提出见义勇为应当是:“不负有法定或约定救助义务的公民,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危险,挺身而出,积极实施救助的合法行为”。有学者从民法角度上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表述为:为了使国家的、集体的或者他人的利益避免或者减少损害而做出合乎正义的行为”[3].有学者从正义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见义勇为应是指公民为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他人的人身及财产遭受侵害,奋不顾身,勇敢地做出的正义行动”[4].也有学者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认为:“见义勇为一般是指当他人或国家、集体、社会的权益受到损失和侵害的时候,不顾个人利益,维护非己权益的行为”。[5]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见义勇为的概念表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以为,从见义勇为的本意出发,见义勇为的概念应该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 为此,见义勇为的构成要件应该包括:第一,主体是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首先必须不负有特定义务。众所周知,国家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处理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需要设立一定的专门机构来应对,常见的有公安局和消防局等。另外,企业为维护正常的安全经营秩序也会聘请一些工作人员,如商场的保安、游泳池的救生员等。根据国家法律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的约定,他们对违法行为以及游客溺水的紧急情况有救助的义务。如《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可见,他们虽然实施的见义而为的行为,但是基于职务和义务上的原因,是不得不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其次,必须是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因为构成见义勇为的基础或前提必须是有“义”的存在,而“义”是指社会正义,当然也包括法律正义。社会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的“良心”,而“良心”则只能专属于自然人,因此,法人或其它组织不可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第二,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基于内心“良心”的驱使而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到不法侵害、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的意图。第三,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的行为,如抢险救灾、制止违法犯罪或者协助有关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等。第四,行为人的行为一般是在危急和急迫情况下做出的,一般情况下要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因此要与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一般的好人好事和助人为乐不需要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区别开来。 (三)国外对见义勇为行为概念的表述和“见死不救罪”的设立 在国外,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道德义务逐渐介入法律,不作为犯罪的义务开始扩大到道德领域。挪威、瑞典等国法律规定,任何有责任能力的成年人在下列情况下具有营救危难的法律义务:(1)他认识到他人处于危难境地;(2)营救他人对自己并没有危险。《法国刑法典》(1994年)第223-7条新增一项罪名“怠于给予救助罪”,该罪规定,任何人故意不采取或故意不唤起能够抗击危及人们安全之灾难的措施,且该措施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的,处2年监禁并科20万法郎罚金。事实上,在德国、西班牙等国的刑法典中,都有“见死不救罪”这项罪名。它们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行动救助,或能够唤起求助行动,对本人和第三者也没有危险却故意放弃救助的,要处数年的监禁和罚款。埃及法律就规定对有能力而拒绝向危难者提供帮助的人处以一年监禁和罚款最少1000埃磅的处罚;对有某项专业技术的人,如果需要利用他们的专业救援危难者而他们却有意避开,则对他们加倍惩罚;对自己不帮助别人而收到政府机关的命令后仍不执行者,则视为与罪犯同罪。 而与此相适应,在2001年人代会上,刘如琦等32位代表也就此提出议案,他们建议在刑法中增加“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立法内容应包括犯罪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治条款等。上海市政协委员也建议设立“见死不救罪”。他们认为“光靠社会道德、政策倾斜、领导呼吁是不够的,惟有法律才具有强制性、普遍性、稳定性。现在有的国家设有‘见死不救罪’,各地对于见义勇为的奖励也有一定办法,这些都可以借鉴、总结[8]”。这些都似乎可以成为我们设立“见死不救罪”的理由,然而笔者以为在实行“依法治国”的今天,立法者和普通民众更应该从西方社会所提出的“理性人”角度具体分析利弊得失,得出合情、合理、合法的结论,作出真正合乎“社会正义”的结论。 因而笔者虽然赞同在“利益多元化和价值标准多元化的条件下,个人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舆论的强制力不足以防止反道德行为的发生”,“利用法律手段使部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予以强制执行是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必须手段。这个由道德转化为法律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律化过程”[10].但现代法学则倾向于使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相对分离的理论,他们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因此,我们不能把具有较高要求的道德法律化,我们不能用法律制裁的方式去惩罚那些违反具有较高要求的道德恶行。我们应该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寻求完美的和谐和平衡。所以,笔者不赞同设立“见死不救罪”。理由如次: (1)、从设立“见死不救罪”的法理基础看,笔者认为设立“见死不救罪”缺乏足够的法理基础 美国著名法学者波斯纳在其著作中对道德与法律理论作了精辟的论述。在谈到道德的约束力时,他认为,道德确实是一种社会控制制度,是一套对于他者(others)的义务,而不是他人对我们的义务。道德需要人们自觉遵守。现代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法学家富勒(Fuller)在其名著《法律的道德性》(the Morality of Law)一书中也专门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把道德区分为“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他认为前者是人们对至善的追求。若某人在追求“愿望的道德”方面取得了进步,则会受到人们的赞赏;若不去追求“愿望的道德”,也不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按照富勒的说法“愿望的道德” 是不能转化为法律[12].美国学者博登海默认为,在道德价值这个等级体系中,可以区分出两类要求和原则。第一类包括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要求比如避免暴力和伤害、忠实地履行协议、协调家庭关系。对群体的某种程度的效忠,均属于这类基本要求。第二类道德规范包括那些极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原则如慷慨、仁慈、博爱、无私等价值都属于第二类道德规范。博登海默认为两类道德中,第二类则不能转化为法律规则[13]. 因此,笔者以为设立“见死不救罪”缺乏法理基础。因为见义勇为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果设立“见死不救罪”那么必然会使道德“法律泛化”,使每个人陷于自卫之危险境地。那样的法律必然会是独裁与专制的法律,那样的法律也必然是自然主义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所争论的“恶法”,而为执政者所不采。 (2)、从现实来看,并不是每一个见义勇为者均具有见义勇为的行为能力,如日本的志愿者要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拥有一定的工具、具备一定技能,才去做些见义勇为的事;在香港,是不允许百姓进入救火现场的。所以,我们很欣喜的看到在中国的中学和小学的政治读本中已经删除了以前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如赖宁等。这或多或少对我们是一个启示。 由此可见,无论从立法基础还是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设立“见死不救罪”都缺乏合情、合理、合法性。所以笔者认为不应该设立“见死不救罪”。 二、“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分析 (一)无因管理说 有学者提出:“见义勇为行为在民法属性上,应是一种无因管理之债”。比较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的概念及构成要件,两者极其相似,只不过无因管理在外延上包括见义勇为行为。由于见义勇为通常是在危难情况下做出的,且行为者一般要冒着一定的危险,故“见义勇为行为属于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无因管理行为”。 但笔者认为:比较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两者在很多方面虽然确有相似之处:如首先,主体具有相似性。行为人都是没有事先接受委托,又没有这方面法律义务的人;其次,行为意图具有相似性。行为都具有阻止违法行为发生的意图。一般情况下,他人事务不得任意干预,否则构成侵权。但是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行为法律赋予它们合法性,并加以提倡和鼓励。第三,行为人都是出于维护他人的利益而实施必要的行为。第四,见义勇为者和无因管理人都可能为其行为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第五,行为人都不要求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只要求有相应的认知能力即可。 但是应当看到,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毕竟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1)见义勇为行为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而无因管理人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或其它组织。(2)见义勇为是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无因管理则既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3)见义勇为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正在发生现实的侵害[16],如违法犯罪或灾祸。假想的或者并没有发生的侵害,则不能予以防止或制止。无因管理发生的前提条件是本人对自己的事务或财物一时失去控制,不能进行管理。这种状态继续下去,可能会出现利益丧失的危险。(4)见义勇为所引起的法律关系主体一般有三个,即见义勇为者、侵害人和受益人。在没有侵害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中,则有见义勇为者和受益人。无因管理法律关系中,只有管理人和受益人两种主体,没有侵害人。(5)在见义勇为中,见义勇为者受到的损害,可来自违法犯罪行为,也可源于自然力。无因管理中的管理人所受的损失,只是付出管理的必要费用。(6)民法上的无因管理是为防止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危害而实施的行为,但大部分无因管理行为都不具有紧迫性和危险性的特征。但在见义勇为行为中。行为人所作出的行为一般是在有紧迫性和危险性的情况下作出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毕竟跟民法上的无因管理不能等同。所以,笔者认为将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定性为民法上的无因管理欠妥。 (二)契约说 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不“无因管理”而是合同行为。此观点认为,在在危急和急迫情况下第三人发出了要约,而见义勇为者则依此要约作出了承诺。因此他们之间便成立了一种合同关系。 但笔者认为:契约说存在诸多不足。因为见义勇为者和受益人之间是不以设立、变更、终止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而仅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行为与契约或合同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见义勇为者更多的是以保护社会安定、有序等公共利益为目的,其行为体现了良好的品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而不是出于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公平责任说 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对方的利益或者共同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公平责任原则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笔者认为: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情况的基础上,责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由此可见,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前提是各方当事人都无过错,根本不存在有过错侵权人,即对当事人的损害不存在侵权人或侵害人。这显然不符合见义勇为所体现出的三种法律关系。 (四)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 从刑事上来说,见义勇为人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行为,而是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刑事司法协助行为。我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三条规定:“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人,任何公民都可以立即扭送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处理(一)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通缉在案的;(三)越狱逃跑的;(四)正在被追捕的。” 但笔者认为: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显然不够全面。因为见义勇为行为显然不仅仅发生在刑事领域,它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也不仅仅是刑事关系。如路人为救助落水的儿童而见义勇为显然不是刑事司法协助行为。 (五)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见义勇为行为是一种紧急避险行为。 但笔者认为义勇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并不是等同的。首先,它们的侧重点并不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侧重于防卫行为、避险行为的正当性与合法性,排除防卫人、避险人的刑事责任;而见义勇为并不一定会产生刑事责任。其次,从行为的对象看,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是为了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与危险;而见义勇为包括排除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和抢险救灾。从行为的目的看,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可以是为他人利益的,也可以是为自己利益的;而见义勇为都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在处理与见义勇为有关的案件时,可以适用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规定,以排除见义勇为者的刑事责任。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显然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无因管理说”、“契约说”、“公平责任说”、“刑事司法协助行为说”、“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说”都不能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给予合理的解释。因而它们也就不能给见义勇为行为者给予合情、合理、合法的保障。 笔者以为,见义勇为行为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法律关系。首先,见义勇为者与第三人之间形成侵权法律关系。其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 “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适当的补偿” 以及《意见(试行)》第一百四十二条“为了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在侵害人无力赔偿或者没有侵害人的情况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状况,责令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其次,在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形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而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1.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2.管理人主观上有管理意思,即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3.管理人客观上实施了处理他人事务的行为。由此可见,在见义勇为者与被救助者之间形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再次,第三人和见义勇为者之间形成侵权关系。其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九条:“因防止、制止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也可以给适当的补偿” 三、对见义勇为行为保障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颁布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北、河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0余县市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这些法规和规章的主要内容差别不大,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义勇为行为的认定,见义勇为者的保障、奖励,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及资金的来源和相关的责任等。这些立法的核心在于保障和奖励见义勇为者。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保障与奖励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保障措施是维护见义勇为者合法权益的最起码要求,包括见义勇为者受伤的医疗费用承担、丧失劳动能力的保障措施、死亡的丧葬费用及生前抚养人的抚养费用等。奖励包括精神奖励与物资奖励,是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肯定与褒扬。地方法规性质的保障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的出台,可以说是我国立法完善的重要表现,使得对见义勇为者的保障与奖励终于有法可依。 从现有的法律保障机制来看: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民法上的无因管理制度赋予见义勇为人员向受益人要求赔偿自己受到的损害的权利;民法上的侵权行为制度赋予见义勇为人员向加害人提出赔偿请求的权利;刑法上对于暴力犯罪的刑事责任的规定有很大的威慑作用,因而对于见义勇为人员有间接的保护作用;劳动法在关于在用人单位与因为见义勇为而伤残的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上,给予职工的特殊保护;社会保障法上的工伤保险、公费医疗或者医疗保险等制度使得见义勇为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保障;在医疗卫生(行政)法上,医院应当对于所有的危急病人予以及时的救治(否则有关医护人员应当承担行政或者刑事责任),当然效果及于因为见义勇为而负伤的人员。 从上面的事实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地方性见义勇为保障法规的出台还是现有的法律保障机制来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障都是杂乱的、无绪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有有权机关出台的法律、法规。 四、社会保障法保障机制的提出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见义勇为立法应定位于社会保障法范畴。具体来说,见义勇为立法最好定位于社会保障法领域的社会优抚法。因为我国现今的情况是把社会优抚对象仅仅限于军烈属、伤残军人、退伍军人等,所以笔者认为,还应当把见义勇为者也包括进来。况且实际上现有的地方立法在处理见义勇为公民伤残、牺牲问题时几乎都是参照社会优抚办法加以解决。如《云南省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条例》第15条规定:“因见义勇为牺牲的公民符合《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规定条件的,批准为革命烈士,其家属享受烈属待遇;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以及负伤致残的公民,属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的,其抚恤、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因公(工)伤亡人员的规定办理;无固定收入的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等公民,由民政部门参照国家对因战伤亡的民兵民工抚恤的规定办理”。 事实上,社会保障法不仅能够明确规定受补偿人的范围、补偿的原则和标准、获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以及待遇标准,而且能够规定社会保障机构为受补偿人提供咨询、解释和说明以及社会保障待遇的义务和责任,能够规定社会保障机构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在受补偿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提供法律救济的职能等问题,因而对于国家和受补偿人都具有约束力。因为国家本身是没有责任能力的,它用于纠正错误、弥补损失的所有财力、物力、人力均取之于社会成员,并且无须征得社会成员的同意。一个没有责任能力但又全权在握的主体,其行为方式一定是轻率的。 其次,从司法实践来看,现有的救济途径显然已经不适应价值多元和主体多元并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在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关系中受益人有两个:一是私权利受益人被救助人及亲属;二是公权力受益人政府,施救人延伸履行了警方对公共秩序的管理职责,警方理应、补偿不足的酬金奖励、表彰。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国家有责任和义务对见义勇为行为给予补偿。 再者,笔者认为许多人之所以能见义勇为,正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之所以能奋不顾身,正是基于对社会的信赖。所以公民的见义勇为行为的真正意义是其个人与社会的提倡与响应之间的契约,而不是救助者与被救助者之间的契约。所以对见义勇为者的补偿首先理应由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来负责,而不是完全由当事人个人承担。 “鼓励、支持和倡导见义勇为当无疑义,但并非民法一部门之任务”[23]. 也许中国首例见义勇为赔偿案的追偿人林金华在庭上庭下一再强调的一句话能够给我们以启示:“一条人命不能与3万元划等号!我们所要求的只是在英雄献出生命之后一点不成比例的补偿”。 法律与道德论文:论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 【论文关键词】:新闻自由; 社会道德; 法律与道德 【论文摘要】:新闻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在遇到国家机密、他人隐私、公共利益及新闻报道缺乏社会责任等情况的时候,新闻自由理应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如何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这不仅仅是我们立法层面上的问题,也不仅仅是社会公共道德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法律和社会道德必须共同面临的难题。 新闻自由作为人类共同取得的政治文明成果,其形态虽因因各国历史条件、政治制度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说,包含出版自由、报道自由和批评监督的自由这几个方面。在新闻自由的前提下,采访、报道和传播新闻的权利,或公众利用媒体表达思想、讨论社会问题的权利被称之为新闻自由的保护性权利。在现代社会,一个普遍的共识是,新闻自由并非一种没有限度的权利,一切真正的自由必然包括某种限制,完全的自由和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一、限制新闻自由的原因--社会责任 对于新闻媒体、新闻从业者来说'追求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样的自由才是正当的自由。不负责任的自由,是无限制的自由,就会对作为权力、权利的新闻自由滥用。当自由被滥用,变成了主体的某种为所欲为的行为,当支配它的精神便不再是真正的自由精神。自由与责任始终相伴相随的事物,追求自由就意味着承担责任。[1]自由社会,充分利用新闻手段的精神。"报刊必须自由地致力于保持和发展一个自由的社会。这意味着报刊必须是有责任的。它必须对社会承担满足公众需要和保持市民权利,并且保持几乎被遗忘了没有报刊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人的权利。[2]自由既是权利,又是能力,并且是通过能力来实现权利。新闻媒体和新闻职业工作者只有具备为公众服务的能力,才有能是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的,才能担当自由精神、自由权利应负的社会责任。 理智的新闻传播者,始终承认现实的新闻自由是有边界的自由,有约束的自由,不承认绝对新闻自由的存在。承担社会责任是新闻传播者的义务,对于非职业化的新闻传播者来说,如果其传播目的和事实上是面对社会公众的,起码应该承担作为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即使在所谓新闻最自由的美国,"没有人--即使是这个国家的奠基人,也从未认为新闻是完全自由的,也没有哪个有责任人和思维稳健的人希望新闻是完全自由的。"[3] 二、我国的新闻立法--法律是否能够完全限制新闻自由 (一) 最初的法律框架下的新闻自由观出现于18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孟德斯鸠。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自由民主思想集中表述在《论法的精神》中: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说或者写一切法律所没有明文禁止的东西,这就是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度。在自然状态下,天然的自由是野蛮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只是一种自由的狂热。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并非完全符合理性,如果人们凭借自己的意志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根本不是自由,而是任性。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4]在孟德斯鸠看来,一个人是否享有自由,要看他能不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但如何判断这件事是应该做的呢?法律是唯一的依据。 (二) 按照孟德斯鸠的观点,新闻自由应该在法律框架内得到限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新闻立法的呼唤,尤其近几年每年"两会"时都有代表提出关于新闻立法的建议或提案,有关部门多年来也作了大量细致的立法准备工作。但是,由于新闻法学理论研究和深层次上的多种难点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新闻立法仍然只停留在立法规划的阶段,仍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新闻自由进行限制。究其深刻原因,私以为,对新闻自由的限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与道德观念紧密不可分的一个难题。 我们知道,虽说在新闻最自由?自诩民主?法制最健全的美国,因为新闻自由侵犯他人利益的事件也常有发生,为什么在那样一个国家里仍然不能做到法律能够完全限制自由?私以为,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利益的不同,因为每个个体的利益是不同的,而在新闻自由中,有些人恰恰就可能利用新闻自由的无拘束性去获得额外的利用,如制造某明星的假新闻,增加报刊的销售量,制造"肉馅包子"的轰动效应,提高收视率等等.我们的法律在利益面前,一方面可能会保障一部分人的权利,但在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踩在法律上面,而在很多时候,我们的法律在有些问题面前却又是无能为力的.法律限制新闻自由,究竟采用何种方法限制,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我们采用最低限度原则也好,最小比例原则也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保证能够让这些制度实施下去。在实践中,这些制度的可行性如何?比如一个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范围?这是非常难得问题。所以,在丰厚的利益面前,单纯依靠法律限制新闻自由,这是比较困难的,或者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次,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完全可能因为自己的内心价值标准不同而对于同一件新闻做出不同的评价。所以,对于新闻自由而言,想要通过外部的制度来达到确立统一的内心价值标准,显然,这无疑对我们的法律过于苛刻。正所谓,法律问题是法律问题,道德问题是道德问题,法律是一种低要求,道德是一种高要求,两者实在不可混淆不分。反之,道德常常能弥补法律的不足,但法律有时却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所以,对于内心价值的评判,显然是不能通过外部的强制力来加以衡量的,而只能坚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状态。新闻自由是新闻活动不受外界干涉,新闻的功能得到全面发挥的状态。价值中立是新闻自由的本质所在。所谓价值中立,是指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播发的客观性,要按事实发生的本来面目进行描述,不能参入与新闻事实无关的主观意志。[5]因此,如何加强新闻自由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也是我们除了立法之外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三、新闻自由限制的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明白,对于新闻自由的限制,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而是游走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问题,需要我们利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机制来进行限制。 (1) 加强新闻立法,使新闻行业有法可依。新闻法规是依法管理传播行为的主要依据,它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新闻立法应该对新闻行业的一些根本原则加以规范,这不仅能从制度层面保障新闻自由的实现,而且还能惩处违法乱纪者,确保传播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惩。[6] (2)完善媒体用人机制。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媒体都实行聘用制,这就为人才的合理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为才是举,却忽略了人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为了提高收视率,创品牌栏目,提高经济效益,只要有"才"就敢用,而不考虑"德"。因此,媒体人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还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忘我的奋斗精神,这就要求媒体在用人上必须严格把关。 (3)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受众不是被动的接收者,它是传播活动的间接参与者。所以,加强一般受众的素养教育,对于某些新闻自由的限制是非常有好处的,它可以让受众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而达到优化传播的目的。 (4)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企业运转的核心追求,媒体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双重角色使得她它不可能超脱这一追求之外。所以,要达到对媒体的某些新闻自由进行限制的目的,必须引导企业坚持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原则。否则,很多媒体可能在商业化的市场中,做出一些违法与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之事。 四、结语 新闻自由应以法律制度为规范,同时辅以社会道德的制约。在全球媒介产液化和商业化的时代,讨论这一话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法律框架下的新闻自由已不足以保证公众利益面受到伤害,新闻自由要以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为限度。这就需要媒介从法律和道德两方面来进行自我约束,以实现真正的自由。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发微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9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这门课程,需要执教者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问题;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即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坚持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意识形态基本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这门课程是把原“98方案”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如何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问题,是值得执教者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1把握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关系 1.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联系 从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内涵和实质来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都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同时又反映和作用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它们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问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们都是为了确认和维护对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利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服务;它们的许多基本原则和内容也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思想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社会主义法律贯穿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情操,培养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是健全法制、厉行法治的重要因素。立法者制定法律、法规时,必然要考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现状和内容,把某些道德规范转变成法律规范。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促进人们自觉遵纪守法,促进整个社会法制建设水平的提高。 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区别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规范。法律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或人民)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发展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调节控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强制性社会规范的总和。从社会主义法律表现形式上看,法律表现为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国家认可的习惯;而道德则是一种意识形态、观念的东西,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之中。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在结构关系法律调节的层面来看,思想道德主要涉及个体观念和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法律主要涉及人们行为层面的问题。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调节方式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依据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个体内在的信念起作用,是一种“软调控”;法律是通过强制性的外在控制发生作用,是一种“硬控制”。从思想道德与法律作用的范围来看,思想道德涉及范围更为广泛,相对模糊;法律作用的范围较为具体,十分明确。从思想道德与法律调节控制的结果来看,思想道德着重要求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与高尚;而法律则着重要求人们外部行为及其后果。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淆。 2把握好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关系 2.1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而不囿于知识 当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突出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而忽视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从而淡化了思想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由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中小学强调养成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要进行相应的思想理论的宣讲,解决思想理论认识问题,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同时,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的审视行事标准。因此,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要重视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思想理论教育始于知识却不囿于知识。思想理论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理论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在于引导教育对象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发展知识,它需要通过教育对象个体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坚定的信心和信念,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证明,淡化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会弱化思想理论教育的功能和任务。…可见,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坚持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识形态性质。 2.2思想理论知识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新世纪,我国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要具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献身于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是保民族之本,扬民族之威的有力保障,而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是其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教育的目的与意识形态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3思想理论知识的教学与意识形态教育的辩证统一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层次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坚持思想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应注意两种倾向:一是一讲学科建设,就把它朝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上靠,把思想理论教育课程当作一般的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知识课程;二是一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把它等同于传达党的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同于“政治德育”。由于视角不同,高校德育确实存在不同的研究模式。有人强调学科德育,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建设德育,突出了德育的学术色彩;有人主张生活德育,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特色;有人强调心理学德育,从价值中立和无批评原则对德育的借鉴出发,使德育诠释在心理学的模式之中;也有人从文化德育的角度,从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中的文化和道德的关系中诠释德育,政治德育则由于凸现德育的政治功能成为特定年代的标志。高校德育教育模式作为学术问题,各种研究实验和设计都应当鼓励,但是德育教育教学的意识形态性不能由于不同德育模式的存在被消解,不应当回避价值观问题,不能淡化各种意识形态的分歧。在中国高等教育还不普及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将来势必会在国家重要的岗位上担当责任,或者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和劳动者。探讨思想理论课程的知识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一学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理想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等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而所有这些问题的研究,既是全面加强课程、教材和队伍建设的学理支撑,又是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善教学手段必须围绕的根本。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只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出发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提升它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其师资队伍也难以得到稳定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借助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又要潜心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开拓学科的研究空间。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要兼顾党的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大学生成才需求,寻找两者的结合点,以育人为本,贴近学生;要兼顾理论性和生活性,既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课的属性,又贴近生活,以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构建教学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 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实践性。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解决学生对社会道德基本要求和法律规范的知不知、懂不懂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完全依靠理论教学是难以奏效的。因为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要想取得这类课程的实效性,必须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与实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知识点,通过开展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包括课堂的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和有关德育活动等。 3.1实践教学的功能和作用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施加影响,使其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在心理要素发生变化,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以便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是指外在于受教育者主体的体现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社会舆论,加上学校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形成的合力,在主体知、情、信、意等内在心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心理机制的作用下,使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被受教育者主体所接受和认同,并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内化为其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即精神力量。外化过程是指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配下,将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转化为行为实践,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行为。这一过程是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动态过程。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法律行为作用于外部环境,往往会产生某种社会评价,即人们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依据社会道德法律的准则和基本要求,对其行为实践所作的价值判断。其功能是以善恶和法律规定为标准,形成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的正确价值观。其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3.2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飞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激励、促进受教育者主体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外化两大飞跃。受教育者主体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的内在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信念、意志等,属于意识或精神的范畴,在它没有客观化、外在化时,还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是内在心理要素和外在激励要素的统一,是观念、意识和行为实践的统一。它需要经过两个飞跃:一是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原则、规范、基本要求等内化为道德和法律意识,从而实现从社会的外在力量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即精神力量的飞跃;二是实现从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在力量到客观化、外在化的行为实践的飞跃。实现这两个飞跃离不开人们的行为实践。受教育者主体只有通过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化和外化的整合才能实现上述两个飞跃,从而形成其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x,-t稳定的特质和倾向。 上述两个飞跃并不是一次实践教学或理论教学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多次,分层次、分阶段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其中,认同、信奉是重要的层次与阶段。 认同,即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及其精神需要。它是行为主体在认知、情感上,对外在于主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的实施价值、意义的认识趋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认同阶段的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主体将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内化为自身意识、自身需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并转化为其自身内在的知、情等心理要素。该阶段是确定更深层次内化的基础,是完成内化和外化运行过程,实现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形成发展两大飞跃的动力源泉和心理基础。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是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觉性即受教育者主体实施道德或法律行为的主观动机发自其个体的自我需要,并使这种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趋同,它区别于特定情势下的盲从,也区别于在特定外部压力下的被动服从。 信奉,即个体人在认同外在于自身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行为实践的情感体验,建立在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道德和法律价值信念是人们在内化和外化运行机制的作用下,对转化为内心信念的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价值及其真理性坚信不移,它是系统化的道德法律认知和相对稳定的情感体验的结晶,是外在于个体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法律意识的较高层次和阶段。信奉阶段除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外,还具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坚定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信奉的关键是“信”,其特点是对道德和法律有关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通过道德和法律的实践感悟、情感体验,坚信其认识的正确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并在实施道德法律行为的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烈的情感,它是激励人们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和法律信念坚定,则认识必然深刻,情感必然强烈,意志也就愈坚定,行为则愈自觉。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后天学习和实践体验,将外在的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需要转化为其自身意识和自身需要后,不会因为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动摇,相对稳定并持续地实施某种符合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行为。受教育者主体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进入信奉阶段,标志着两个飞跃的阶段性实现和完成。在信奉阶段,受教育者主体不仅能够依据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相对稳定的实施道德和法律行为,而且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 诚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法律与道德论文:试析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途径探析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讲课大道理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教学实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实效性 一、整合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变系统讲授为专题讲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十分丰富,讲授的道理很多,过去本课程基本上采用系统讲授的方式,力争面面俱到,但由于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最后这种讲授往往变成泛泛而谈,理论讲不深讲不透,实践教学也无法进行,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什么印象。而专题讲授则可以突出重点,集中时间和材料,对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讲深讲透,达到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的目的,所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上,部分教师采取专题讲授方式,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紧贴教材内容,把社会外在要求和学生内在需要结合,把教学内容分为十个专题,即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长规律;大学生的学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交往;大学生身心健康与调适;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培育;人生观的形成和价值观的选择;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宪法原则的领会与宪法精神的遵从;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的具体与深化等十个专题,这样既能突出重点,又能把问题讲解透彻,而且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调动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围绕专题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集中解决学生现实思想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说明力和有效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教学方法还是应该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大学生应如何做人,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加强教学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讨论、辩论式教学 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辨能力,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他们关心政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但是对于一些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往往认识不清,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观点,正面回答他们,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专题讨论或者辩论,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资料,寻找答案,弄清以前认识中的错误所在,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积极性,养成创新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帮助他们提高综合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敏捷思维,开阔其视野,并在相互讨论中,对与错的争辩中分清是非,受到启发和教育,从而确立正确的观点。 (二)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教学 大学新生进校时,普遍有许多不满意,不适应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确立自身的“同一性”,“同一性”是一种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是谁,想干什么,将要到何处去,能否被他人认同的一种感觉。这个时期的学生,失落感强,专业思想不平稳,对自己的前途目标迷茫,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用大量的,喜闻乐见的事例去启发引导学生,例如在讲授适应转变,做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这一专题时,先以大学阶段在人生道路的重要作用为起点,从生活、工作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信心,找准方向,立志成才。这一方法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原来说教的入学教学形式,而且能够为学生在确立自己的成才目标上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讲”与学生“讲”相结合方式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讲授是必要的,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是,适当地变换师生的角色,让学生自己依据专题内容讲课,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融洽师生关系。每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次课,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关题目,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外查找资料,制作课件,撰写大纲,上课时由学生讲授,最后老师点评总结,这种做法不仅激发了学生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而且对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课堂气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直接影响教堂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适当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影视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形象生动的画面,优美动人的解说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愉快地接受教育。因此,笔者在教学之余经常关注一些时政节目,收集和积累了大量影视资料,这些影视资料片使学生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方式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条根本原则和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关心或普遍存在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使他们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与理解,帮助其逐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讲授中,要特别注意针对一些难点、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讲授。 三、利用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加强师生联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授好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大多的教师运用较多的是,通过教学中的提问、讨论,进行师生间的沟通, 了解其思想,为其解惑,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种了解往往不够深入、全面。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前途命运思考的很多问题不可能在课堂上完全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人生困惑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后以各种方式找自己的思政课老师谈心、寻求帮助。鉴于此,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创新,以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形式,成立了“人生发展设计工作室”,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后与学生互动交流、对学生进行跟踪关怀的重要场所,工作室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后延伸,打通了课堂教学与课后衔接的教学通道,通过在工作室的工作,教师们“零距离”地面对学生求助,和学生密切相处,与学生深度访谈,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处于种种人生困惑中的学生。通过在工作室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生关注的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既可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为教学积累具体真实的素材,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教师的素质及理论水平的提高是重要方面,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发自内心地相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要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大学生做人的导师和行动的楷模。其次,教师还应当具有丰富的知识,特别是相当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及相关的综合知识以及高超的教学艺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到多门学科,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讲好这门课,故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教师博览群书,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表述能力和努力培养善于打动人心,沟通心灵的艺术感,把问题讲得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代性,还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吸收教学的新资料,新信息,对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要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前进步伐,使自己的教学讲授既是有理论性,又具有一定得时代感。 法律与道德论文: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演讲范文 现代性社会的两大规范体系——法律和道德在不时的冲突和亲合。这种矛盾着的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巨大后果是进一步加深了人们的迷惑以至于无法消除迷惑。即使是诸多的学者无论是前时的还是当下的,在诸如社会学、法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以及经济学等上诠释着这一普遍而深奥的问题,并建立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虽有所共识,但仍旧无法达成和谐的一致。依然站在各自的领域内无休止的“争吵”着,谁也无法统合人们的认识。人类思维方式的不合一致及矛盾本身具有多角度思考的特性,决定着争论是必然的。这也昭示着法律和道德这一永久以来的矛盾体将是人类探讨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的永恒主题。 一、 法律的原初状态 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的一般准则,并非是人类产生时所带来的“自由圣经”。它的产生由其自身的社会轨迹。按马克思的观点,法是阶级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时所产生的一种调整人类关系的手段。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本身就是人类历史特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中,生活在一种低下且和谐状态中的人类,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需求是不存在的。所以并没有适合它的空间。因此,我们不得不设问:在那时是什么使人类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即使它很低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由“谁”在支配,它又是如何支配的?而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时,那种原始的和谐的社会体系怎么会崩溃,即使它在慢慢地脱离低下?这时的利益关系又是由“谁”来统协的,并是如何统协的? 当古猿进化成原始人,古猿群成为原始人社会,并且各自为生存而“奋斗”时,他们就深深地烙印着利益分层(利益分层是这样一种体系结构:利益具有不同性,不同的利益具有主次,高低,大小之分。因此,按照一定利益标准可形成一个阶梯状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类的利益趋向总是从高到低,从主至次,从大由小的。也就是说人类在选择利益时是经过理性思考的功利选择。)每个人、每个群体都存在着各自的不同利益,即使尚未呈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利益差别依然是实在。由于原始人自身固有的缺陷和自然条件地恶劣,造成生产力极端的低下,以至于个人无法独自生存。因此他们在本能运动的驱使下认识到“由于社会合作有可能使所有的人比任何孤军奋斗的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不同的人就不得不谋求联合,走共同生存地道路。并最终在最原始、最本能的生存目标支配下合成一体。虽然人类为着同一的最高利益而暂时地基本一致,但是利益的不同性永远存在,也就意味着利益分层仍旧发生着作用。即使在被最根本且最高利益所掩盖和压制的它,依旧是不安分的。所以,同样会产生矛盾,发生冲突。产生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不是任由它自然的随意放肆。因此,就需要一些普遍的被原始人共同接受的原则加以调整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产生于原始条件下,并根基于当时最高利益下的原始的朴素道德观念,在这种现实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负起了沉重而光荣的使命,充当着利益协调者的角色。诚如恩格斯所言“一切问题都有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 这种朴素的道德观念一直在“努力而勤奋的”工作着。在整个原始社会期间人类是靠这种自身的“最神圣的氏族法规” 维系着一种自然和谐的社会状态,使其不断地进化发展。即使战争这一极端的纠纷争执方式的实际运用也是道德观念支配下发生的。 原始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一套基本一致的利益分配方式,同时又规定了对社会合作所产生之利益负担恰当的分配原则。虽然普遍而原始的道德观念由社会需求产生并以其自身的规律运作,但这主要不靠外在的物理性强制才被当时的社会中的人所遵循。而是人类对道德的认同,一种内在的信念,对美好生活的普遍追求。“伦理体系得以建立,乃是源于有组织的群体希望创造社会生活的起码条件的强烈愿望。” 而“共同的伦理准则有利于增强社会的聚合力,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一个稳定且团结的人类社会显然是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故而拥有正义、勇敢、刚毅、善良秉性的个人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相信他人也是按照这种基本的体制实施行为,因而也愿意让自己容入整个社会。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生活于和谐的道德社会,也使利益的道德协调趋向于一致,不至于过分的动荡。 在普遍道德观念约束下的人类行为,并非完美无缺,更非意味着行为总沿着道德原则设计的方向实施。因为利益分层是永远存在的,并且可以不时地变换结构。所以在偶然地极不稳定的情况下,有可能并且事实是:人的自我约束是如此薄弱,以至于也会破坏道德原则。那种“在低级野蛮社会中,人类的较高的属性便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了。个人的尊严、语言的流利、宗教的感情、以及正直、刚毅和勇敢已开始成为其性格的共同特点。” 的相反面也不时地出现。这种不确定而且不稳定的内在心理促使道德原则去寻找一些外在的非物理性力量加以补救,并且成为它的一部分。氏族领袖的威信,普遍的社会压力,对死亡的恐惧等都在这方面发挥着他们的作用。由此可见,道德手段并非完美无缺,其本身的固有缺陷也显而易见,因此,外在的补救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在原始社会中,它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规则体系,整个原始社会和谐的秩序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规则体系之上的。因此,称它为“原始法”是毫不过分的。 然而秩序的荣耀并非是永恒的。人类自身的和社会的进化使我们更多、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自然以及社会,并逐步地改变自我并“驾驭”起它们。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在所难免,自然环境也得到了改善。人类生存受到威胁的程度在渐渐地降低,利益分层体系的结构在发生着变化。生存作为最高利益的地位被人类追求以生存为基础的个人美好生活所取代。因此,原本统一于原始道德观念下的联合体也在逐步的分化。经过三次社会大分工的洗礼,个体作为独立的生产者最终形成,从而加速利益分层结构的再变化,导致原始道德规范体系的最终瓦解。因为它无法抵抗住在剩余物质增长并被氏族贵族占有进而私有化情况下所孳生的物欲、情欲、贪欲等私欲的攻击。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先生深邃的洞察力:私有财产给予人类心灵以巨大影响,并引起了人们性格的新特点的出现;它在英雄的野蛮人中已成为强有力的嗜欲了。确实,被恩格斯称为“最神圣的氏族法规”的道德规范体系在那些新生的人类性格特点面前是那么的弱不禁风,以致于一吹即到。这种在同一形式下的非实质一致的社会意识冲突被最终决定性的激化了,从而导致了冲突双方的公然的激烈的对抗,以致于原有社会制度的彻底崩溃。无怪乎恩格斯先生论道: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纯朴道德高峰的堕落的势力所打破的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毁坏了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把它引向崩溃。 当然,某种制度的隐退并不意味着制度的死亡,某种调整手段的弱化也非调整的失败。相反,历史的规律是,将出现更有利、更符合新社会的制度或调整手段保证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而这种或这些新的制度应该是承继了旧制度的某些合理特点,并创造性的带有新特征的,从而能够建构起新的社会结构体系。 在利益向着多元化发展时,利益分层的内容在不断的充实并且结构在反复的调整,因此,众多的道德观念也在这种情况下分化出来,产生了同一规范体系下的矛盾——道德冲突。但是它们却无力以约束自身来调整其自身的矛盾。因为道德的自我约束力并不足以把已产生的人类私欲抑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反,这种不合时宜的手段因其固有的缺陷而放纵了人类的私欲。在“纯朴的道德高峰”已不复存在的情况下,那些已融入道德的外部非物理性强制方式,由于过多的依赖于道德原则,也逐渐失效。因此,在此起彼伏的道德冲突下,为了存续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社会,势必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克服道德固有缺陷的有效制度。 历史选择了法律,法律在这一契机下最终伴随着私有而来,并进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展示着它巨大的优越性和顽强的战斗力。“只有在共同利益分化为众多的个体利益并导致普遍的利益冲突,仅靠道德、传统和舆论不足以有效维持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基本秩序时,法律的产生才成为必需和可能。” 进而法律成了道德冲突的协调者,是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且维护着它产生后的社会秩序。当这个社会的自我运行或调控陷入到极端地不可解决地道德“陷阱”中,并不断地分裂出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同时又不能有效地摆脱这些冲突时,为了这些冲突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我和整个社会毁灭,更为了这个社会在由表及里的层次上保持相对的和谐状态,就设置了一种表面上临驾于社会,实质融于社会的强大力量,这就是法律。它最基本的作用是缓和冲突并把冲突保持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 可见,法律是以多元化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它在道德冲突发展到极端情况下,不得已而担负起这一沉重的历史使命的。因为凭借“良知”这样内在的道德自觉并不能把“私”控制在不危害他人利益的范围内,即使“施诸‘日常人生’者,应当是公共道德” ,但事实是必须借助外在的拥有强制力的规矩,它的极端表现形式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法律的东西。 法律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外部强制力,调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具有这种强悍的外部物理性强制力量,才促使具有不同道德观念的利益者遵循着相同原则下的行为规范。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破坏它意味着赋予自己以法律责任,其后果必定是不利的,不利是每个人所不希望的。所以,遵守法律就成为必需。并且,虽然法律取代道德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手段,但并未否弃道德的积极作用。相反,法律的产生本身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手段也并未完全的且不可能退出历史舞台。“道德往往成为法律的基础素材,而法律往往又巩固着某种道德;道德所不及的地方由法律调整,法律所不及的地方由道德调整。” 即使法律的强制作用也往往需要通过人的内在道德信念起作用,否则是一定存有缺陷的。只是这种强制作用使其更加直接迅速的确定且相对稳定。所以,初始的法律更多地表现出与道德的相似性以致于我们很难分辨。从原始道德演化而来的法律制度虽然具有新的特征,但道德固有的优点并未因此而被抛弃,赋予某些道德原则具有法律的效力是完全必要的,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所以,初始的“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的论调是不无道理的。 二、矛盾的运动——冲突与亲合 法律的出现暂时地缓和着冲突着的道德斗争,并把这种冲突限制在秩序允许的范围内。可是法律无论如何都不能消除整个社会的道德冲突,只要不同利益个体或群体的存在。相反的是,它在调整的过程中被这个冲突着的旋涡卷入其中,与道德发生着碰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在不同程度的增强,它们的冲突也在不断地加强。脱胎于原始道德观念的初始法律,并没有剪掉“脐带”以此跟道德划清分明的界限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相反法律继承了道德固有的优越性,并克服了它固有的缺陷,它是对道德本身的扬弃。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才使法律与道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暴露出不和谐的一面——冲突。 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物质资料的极快增长,加剧了利益的分化,利益的分化必然导致分配的不公,“由于人们对他们的合作所产生的更大利益如何分配问题不是漠不关心的,这就产生了利益冲突,因为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较大的一份,而不是较小的一份。” 从而最终的结果是利益冲突更加激烈。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所以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 这种在价值冲突支配下的社会现象,由于失去了一元化价值体系,并且这种一元化价值体系已不可能再恢复。因此,它将伴随着永久的人类社会。因为一元化价值体系存在的基础是单一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和同一的利益关系。而在现代性社会中,这种现实的基础早已不复存在。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多样性已然于我们面前,利益的不断分化更加促使不同价值观念的涌现,从而使多元化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中的牢固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价值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我们还应看到:虽然冲突导致法律和道德都有不同程度的“内伤”,但是从总体而言,并未因此而削弱两者的力量。不同价值的斗争并未使多元化的价值体系趋于衰弱。恰恰相反,冲突本身有利于两者作用的发挥。就整个价值体系而言,这种斗争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发展过程。强烈地体现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也是“适者生存”原则支配下的自我净化。 法律和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时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多元化价值体系又使这种作用程度的差别性更加明显,并且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就整个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内容而言,一方面当某些法律规范的道德基础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时,它应就此消亡。所以此些法律规范就无存在之现实的必要性。但是道德规范的消亡是自发的,而法律规范的删除是人为的。“法律制度的特征是新法律规则的引入和旧法律规则的改变或废止能够通过有意识的立法进行,……相反,道德规则或原则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改变或撤消。” 所以,如果这种失去道德基础的法律规范,仍旧在法典中并且被司法官员不断的援引时,危害结果将会毫不犹豫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从深层次讲,是因为失去了同一的法律价值评判标准和道德评判标准,而立法者和司法者的价值观念没有顺应这种情势变化。 另一方面当原本没有道德基础的某些法律规范,已被立法者规定在法典中,并且由司法者在个案中不断适用,而被广大的民众所接受时,这些法律规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将扩展到道德领域,从而形成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道德规范,继而充实道德范畴。然而,法律规范是人为确定的,而道德规范的扩张难以把握。所以,如果司法者在个案处理中,依旧使用严格的法定主义,而全然不顾及道德性原则时,冲突就在所难免,混乱就会造成。在本质上是因为在短期内价值观念的延伸无法适从于它的客观基础——物质生活条件和利益关系。 再则,如果道德规则仍旧存在,但与此相适应的法律改变或者废止,那么这些道德规则在人类内心深处将会变的薄弱起来,甚至“堕落”到全无的地步。由于失去外在强制力的保护,人们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经常地损害他人的、公共的利益,破坏着道德规范。倘若不能及时的阻止此等事情的发生、发展,那么道德规范将在人的不断破坏中逐渐地弱化、消失。即使刚出现时尚有民众指责此等破坏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行为的重复出现,会麻木人的道德精神的感应力,从而不在关注这样司空见惯的事。可见,“虽然道德规则或传统不能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或制定而废止或改变,但法律的制定或废止却可能是某些道德标准或某些道德传统改变或衰败的原因之一。”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像诸如正义、公平、平等、诚实信用、遵守善良风俗等普遍的或个别的法律原则,其本身就是人类道德观念的有力组成部分。也因为有了道德的支持,才使法律原则能够发挥出人性的作用。倘若法律不承认或者否弃这样的道德因素,那么法律或法律制度是存有极大缺陷,它是否有生命力或者在多大程度拥有生命力都是疑问。所以“法规可能仅是一个法律外壳,因其明确的术语而要求由道德原则加以填充。” 当然这并非说法律即道德,道德就是法律。如前所述,法律产生于道德,是以道德冲突的协调者出现的。作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法律有赖于道德的存在,但又是独立自主的,不完全依附于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这也不是承认每一条法律规则都需有与之相对应的道德规范,不是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可转变成为法律制度的范畴。之所以称为基础其实质是在总体上,道德支撑着法律制度的建立,维系着人们对法律制度的普遍认同感。一般情况下,与道德规范相一致的法律规则才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而更具有生命力。那么这样的法律制度也将是比较稳定的。 法律规范之所以为广大的民众所遵守,不仅仅是因为在这些规范的背后隐藏着所谓的国家强制力,即人们由于害怕受到法律的惩罚而遵守法律。更主要的是这些法律规范本身合乎道德原则,并且民众相信它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正义性,即法律有内在的道德价值。即使所谓的“心理强制”的实现,也需通过人的内心感受和道德准则的衡量,“如果一个规则体系要用暴力强加于什么人,那就必须有足够的成员自愿接受它;没有他们的自愿合作,这种创制的权威,法律和政府的强制权力就不能建立起来。” 因为并非所有的法律都具有强制力,法律也并不总是合理、正义的。 同时,法律建构和维持社会秩序这一重要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功能也往往通过道德作用得以实现。而且法律作用的实现的最好途径是法律规范的价值通过长时期的社会实践使其内化为人类的道德信念,在人们普遍接受后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并且用这种思维定势支配各自的行为,由于这种思维定势既符合法律又符合道德,所以在其支配下的行为也将符合法律和道德。那么法律调整社会的最终目的就达到了,它的作用也就实现了。道理很简单,在这种情况下,遵守道德和法律双重规制的行为,其必定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实行,而不是去破坏它。 愿望虽然美好,却过于理想化。期盼或要求人们沿着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前进而不去做相反的运动,是合理的。但人们的实际行为是否遵循于此,则是不确定的。唯一可确定的是没有道德和法律,这些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只要道德和法律的现实存在,期盼和要求的内容就有实现的一天。因此,理想化的愿望需要实践。 道德的法——法律与道德的互动 法律与道德论文:浅议地震预报的法律与道德冲突 前日与一位律师朋友讨论民间地震预报研究活动的时候,谈到了预报的法律问题。 我国《防震减灾法》第16条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而《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13条更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我问这位朋友:近来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杨智敏屡屡通过网络媒体个人预报意见(以前还称“只是内部学术交流探索,不要当信息”,后来却表态说“宁可错报接受指责,那怕只有1%的希望我还是要说的”)。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是否应认为其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 那位朋友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认为:谁有权地震预报并不是处于地震灾区的人最关心的问题,而利用法律的武器去打压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却可能是历史倒退。这位朋友的话确实反映了目前我国相关领域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国家法律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对地震预报意见采取了严格控制措施;而另一方面公众又迫切希望获知预报信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类似的矛盾在医学界同样存在:我国对行医资格有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当肿瘤医院的专家们对癌症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没有行医证的民间术士接收病人开展癌症治疗,这种行为本身是否合法?从道德角度来看:所谓“有病乱投医”,当专家们对不治之症束手无策的时候,换一个江湖医师总是多一线希望,哪怕他没有合法的资格。病人维护生命的权力不可以用法律手段剥夺。同样,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不少网友表达了这样的看法:在专业机构地震预报不过关的情况下,听听民间人士的预报意见(哪怕是“大仙”也好)没准还能蒙对几个地震,总比坐家等死要强,何必那么顾忌法律上的教条呢? 在司法实践中要不要考虑道德标准?这是个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笔者认为,在地震预报问题上的对立观念正是法律和道德冲突在这一领域的集中表现。众所周知,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实质上是多元化价值体系的内部斗争,是价值冲突在现实社会中的反映。法律和道德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体现着不同的价值趋向,不可避免的发生着碰撞。从道德意义上讲,公众感受到地震威胁,希望获知地震预报意见,这完全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与关心亲友安全的考虑,这种需求对灾区群众来说尤为强烈。而从法律意义上讲,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毕竟更多的人还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他们的利益也应该被维护。如果任由个人散布预报意见,今天杨大仙说西部要震,明天李大师又说东部危险,势必造成股市狂跌、外商撤资、经济衰退、全国人民惶惶不可终日的动乱局面。要是国际奥委会根据某位大师的预报意见宣布拒绝来京,咱们这奥运会还能不能办? 笔者此处还想再举一个例子。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胡万林非法行医一案。事后法律界曾经有人指出:若不是治死人命,胡无证行医严格来说并不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11条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也就是说,为了发展传统医学,我国法律竟不自觉默许了非法行医行为。只要是传统医学,就可以先治病,后考试。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漏洞,于是便出现了胡万林无证行医的畸形案例。这一事件反过来也说明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医师执业管理的必要性:如果我们为了治疑难杂症而放宽对江湖术士们行医资格的要求,不知还要有多少人冤死于“杨万林”、“李万林”之手。那样做从道德上确是给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更多的机会,实际上却损害了更多数人的健康利益,这是法律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会发现《防震减灾法》对于地震预报意见的规定也不是没有漏洞:“任何单位或者从事地震工作的专业人员关于短期地震预测或者临震预测的意见……不得擅自向社会扩散。”但对于民间爱好者(非专业人员)却没有加以限制。所以国家才会在《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加上第13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笔者认为,这种规定不应视为是“利用法律的武器去打压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相反,《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扶持地震预报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地震预报水平。”支持民间人士开展地震预报研究,与任其向社会散布预报意见并不是一回事。 笔者以为:法律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只能代表更多数人的利益。目前地震预报管理的现状应该是一个利益均衡的结果,也许日后政府会采取动态地震危险等级等更灵活、更人性化的措施,在法的体现上做出调整,实现情与法的协调、德与法的并治。但作为一名法治社会的成员,我们在处理相关问题时,首先应考虑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简单地用一句“生命无价”便使天平倾向于道德一端。 法律与道德论文: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浅论 教师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 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选择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在自己的意志支配下做出某种行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判断,这种行为选择体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正确与否,都会直接或间接对受教者产生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其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是维护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应注意如下两方面:一是行为选择是否存在自由意志。人的行为既然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通过社会关系表现的主观意志活动,就应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离开了社会属性就失去了行为的意义。同时,人的行为必然发生一定的结果,要使行为人对所发生的结果负责,就应当承认行为选择存在相对自由意志,否则,行为人不该对此行为承担责任。教师的行为选择也是如此,在职业活动中,既要受教育法律、职业道德的调整和制约,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意志支配其行为,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不仅涉及到行为主体个人的利益,而且涉及到受教育者、教育事业直至社会的利益。由于教师的行为选择不同,实现的价值也就不同。能否选择正确的行为,实现有利于受教育者、教育事业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影响教师价值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也是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教育实践中,经常遇到主观动机与行为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有些教师在选择行为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行为的结果则往往偏离价值取向,这种教育行为的选择不能实现社会需求的全部价值。所以,教师的行为选择取向寓于职业道德之中,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职业道德。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责任 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中要具有法律责任。教育法制不仅保障教师的权益,也要求教师应履行法定义务和承担法律责任。一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规范法律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并实施的某种行为是有一定法律价值的,例如教师与学校订立的聘约合同、教师与学生发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都具有法律意义。不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行为形式,都将发生一定的法律后果。二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承担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有着特定的规范,例如《教师法》第七、八两条,各从六个款项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承担的责任。教师要依法对学生负责,如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等等。再如学生旷课,教师应查找原因;对有着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讲究一定的方法加以引导;对于差生,教师不得歧视、排挤。有的教师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实施打骂、侮辱甚至伤害,属于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价值 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很重要,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也包括教师个体的德性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具有利己和利他的双重价值。一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完满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教师必须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以身作则,才能影响好、培养好学生,让学生的成长过程奠定道德基础。教师德性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教师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是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有助于教师明晰教育工作的意义。二是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敬业乐业、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有重要价值,能优化教师队伍,调节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效力,是学校和教师队伍取得社会良好评价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相铺相承的。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师德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是教师胜任这一神圣职业的重要保证。教师德性利己利人,价值重大;教师责任是法律规范,必须担当。教师要坚持依法从教,提升个人师德品质,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重要人生目标,自觉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有意义的人生。 作者:贾冬莲 单位:长春市二道区青少年宫 法律与道德论文: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论文 一、调查主要结果 从总体上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2013-2014学年度第2学期10所文科学院2013级本科学生以及2014-2015学年度第1学期6所理工科学院2014级本科学生的自评互评考核方式运行情况是高度认可的。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把自评互评纳入“基础”课程考核持肯定态度,认为自评互评较好地测评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给予了学生更多交流机会和展现平台,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但与此同时,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现行的“基础”课程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两支队伍”融合等问题呈现憧憬与期待、抱怨与不满、疑问与忧虑相交织的复杂心理。 (一)自评互评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但对“基础”课程改进教学方式存在憧憬与期待。“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作为试点班级的任课教师,您认为本次改革试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推动作用吗?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问题时,有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持肯定态度,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拟定和设计对于提升“基础”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而且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遵守校院规章制度等。除此之外,依托自评互评,能够有效推动“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结合行课学生客观实际和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均取得较大改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习惯于按照教材章、节、目内容进行循规蹈矩的逐条讲解,我们认为这种按照教材篇章顺序进行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略显僵化、生硬,明显与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改革导向不符,它不能够解决教学知识要点多、教学计划课时少、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效果质量差等突出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13位任课教师对“基础”课程改进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存在憧憬与期待。 (二)自评互评有助于测评学生基本素质 但对“基础”课程现行考核方式存在抱怨与不满。“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您认为本次试点改革中有哪些值得肯定或不足的地方?”这一问题时,10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体现了测评公正、机会平等、团结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做到了综合测评学生的课程理论知识习得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但是,有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对个别学院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管理过程的松散化和随意性、成绩测评的简单化和趋同性等问题存在不满情绪,对校、院关于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所配套进行的课程平时成绩改革导致课程平时考核繁琐化、量化课程作业导致作业质量贬值化等问题存在抵触情绪。调研发现,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通过相关政策来规范自评互评管理,强化平时课程考核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何使“基础”课程考核方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使刚性约束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在克服以往考核方式存在“重智轻德”、“高分低能”等弊端的基础上,真正达到“释压减负”、“知行合一”,既取得教学质的提高也获得考核量的平衡还迫切需要全面的统筹规划。 (三)自评互评有助于“两支队伍”融合 但对构建稳定、持久的长效机制存在疑问与忧虑。“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回答“您认为怎样能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学工队伍的融合?”这一问题时,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使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长期存在的“人为分裂”或“二元对立”等错误思想倾向有所遏制,有利于“两支队伍”的亲密合作。依托自评互评,“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主动与任课学院学工部门负责人联系,全面了解对口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熟悉行课学生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的就业现状;同时,学工部门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副书记、书记)率队深入课堂随机听课,既了解任课教师的授课特点,观察行课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使没有上过“基础”课的学工部门教师较好地熟悉“基础”课程教材内容。通过课前交流、课后反馈,任课教师和学工部门负责人建立了较之以往更为宽泛的接触和更为紧密的联系,使“两支队伍”能够群策群力、协同分析本院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但是,一套稳定、持久的长效机制并没有构建起来,“两支队伍”融合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二、调查现状分析 当前,我校“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现状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成绩与问题依然并存。我们既要清晰看到“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明确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推动作用,对促使校、院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化、完整化的助推作用,也要深刻认识“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其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问题。结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只有选择正视现存问题,善于在不断试错中校正偏差,辩证、客观、公正地看待“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现状,才是推进我校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自评互评意义尚需突出强调 “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而是多侧面、多视角地考量每个学生的教育自主性、参与自觉性、表达自如性,甚至管理自治性。它既是一次常规的课堂教学,又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课程学习;它既是一次规范的过程考核,又是一次与众不同的随堂考试。因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辅导员、副书记等学工系统负责人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提高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比重和分量,提升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心理认知和情感认同,真正让当代大学生做到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与课程考核严肃性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愉悦接纳“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过程中,达到受教育、长才干,锻炼自我、完善自我的作用。 (二)自评互评指标尚需删繁就简 在具体实施自评互评考核过程中,学院制定了涵盖明德与守法两大汇报板块的学生课外思想道德培养与综合表现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必须在不低于5分钟的时间段内至少汇报6方面内容:(1)在成都大学的自我定位与本期发展情况;(2)人生理想及自我实现的准备;(3)身心和谐发展情况;(4)学习目标与达成情况;(5)日常生活道德践行情况;(6)个人法治、规则意识及遵守情况。它内在地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旨在促使学生较为全面地去反思自我、认知自己。然而,不少班级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根本来不及汇报完上述内容,这就带来了汇报者汇报时蜻蜓点水、草率应付,点评者打分时无从下手、盲目给分的问题。我们认为学院还迫切需要根据具体院情进一步整合测评体系中的指标内容和具体维度,以利于学生汇报时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学生点评时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评分客观。 (三)自评互评过程尚需规范管理 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学生参与“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态度是积极的,考前准备也是认真、充分的。但是,教师们认为学生在参与自评互评考核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在自评汇报时嬉笑怒骂、嬉皮笑脸,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观点不集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较多;一些互评学生在听讲时心不在焉、心神不定,有的环顾左右而言它,有的充耳不闻,甚至有个别学生耍手机、看小说、睡觉等。还有一些学生在提问时乐于提一些与测评内容无关的哗众取宠话题,甚至说一些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激进言语,还有个别学生在自己汇报完以后对其他同学汇报不上心,存在故意迟到甚至旷课缺席现象。这就迫切需要进一步规范自评互评考核过程,形成一套严格管理和严肃纪律的自评互评考评制度,营造一种相对严肃、紧张、活泼的测评氛围。 (四)自评互评配套尚需丰富完善 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现行做法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但是,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强烈呼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够解决学生成长成才中的所有问题,“基础”课程不能包打天下。同时,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介入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其功能和价值同样不能无限拔高,仅仅依托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来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还是势单力薄的。13位“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认为:在课程平时考核方面,要适度增加一些小测验,以重点考核学生对重大现实问题、敏感问题或者热点问题的分析和认识能力;在随堂考试方面,要尽可能地设置一些开放式的、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的问题;另外还需要配套进行“基础”课程网络化教辅、计算机考试等措施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基于调研情况分析,上述问题的形成既有远因又有近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总结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点:一是“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力度不够导致了课程的含金量不高;二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不强导致了课程的吸引力不强;三是“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约束性不硬导致了课程的严肃性不够。基于此,我们认为“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统筹兼顾,以利于推进“基础”课程自评互评考核方式建设和改革的科学化发展: (一)培养专家型人师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要在自身专业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等内涵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也就是说,要打造一支自身素质硬、理论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专家型“基础”课程任课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把现有的“基础”课程“经师”培养成专家型“人师”呢?我们认为校、院有关部门除了加大力度外部引进优秀人才以外,更要注重内部培养,加大师资培训支持力度。要给予“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更多的课程观摩、学术交流、社会实践、参观考察的机会,定期组织省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同行开展以交流经验为主的教学研讨,定期组织“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参加新课程标准、新修订教材、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个性特点、价值取向……以利于“基础”课程任课教师更新现有知识结构,掌握先进教学手段,夯实专业技能基础,完善教师道德人格,进而有效驾驭自评互评考核方式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 (二)倡导网络化教辅 古语说:“凡益之道,与时皆行。”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基础”课程任课教师要善于做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满意度较低,更是不满足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匮乏,他们大都欢迎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小组辩论、网络教辅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形式。鉴于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方面虽然进行了不懈的艰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网络缺失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取得理想的预期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面对当代“90后”大学生“无时不网、无处不网”的现实状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基础”课程任课教师不仅要在常规授课方面下功夫,广泛开展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还要充分利用好网络教学平台等新媒体,主动走进学生的网络生活,借助网络化教辅扩展自评互评的边界和功能。 (三)增设计算机考试 自评互评考核方式的成功试点,使“基础”课程最终形成“平时、随堂、自评互评”三位一体考核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考核方式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学术界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三位一体”考核方式也并非尽善尽美,主要不足在于考核刚性不强,致使学生的分数普遍偏高,及格率大幅度提升。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程学习的不重视,存在“想考高分不容易,想不及格也不容易”的错误心理。面对这一问题,“基础”课任课教师一致认为,应增设计算机考试方式,重点考核“基础”课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等知识,形成“四位一体”考核方式,以确保“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之,扎实推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任重道远,还迫切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现有成绩基础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努力。 作者:岳鹏万君曹游宇何翠微单位:成都大学 法律与道德论文: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层教学论文 一、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从2010年起,我校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推行“行动导向法”,实施“项目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也进行了项目教学的系统化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存在智力、兴趣爱好、前期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个体化差异,以统一的教学项目和评价标准去应对所有的学生,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学有余力而部分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情况。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人在满足吃饱穿暖等低层次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和安全需要(Safetyneed)之后,就会产生被尊重的需要(Esteemneed)和自我实现的需要(Self-actualizationneed)等方面的高层次需要。如果学生能顺利地完成课程所要求的教学项目,就会获得“高峰体验”而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追求这种体验的行为动机,可以推动课程的学习。相反如果不能完成课程的项目任务,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导致对课程的厌烦感,教学效果不能保证。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项目任务,使得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产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的方式课程开始的时候,我们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无差别的方式,教学项目任务。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把学生按甲、乙、丙、丁四个层次分组。在这个基础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项目任务,确保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动态地调整教学项目的难度,乙组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升到甲组。甲组的学生不能胜任该组的项目任务,也可以调入乙组。 (二)统一授课和分层辅导相结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保证授课的效率,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采用集中式的班级授课模式开展。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是一致的。为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我们采取“统一授课,分层辅导”的方式。对于接受程度比较好的甲组和乙组的学生,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帮助点拨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丙组和丁组的学生则以“帮助”为主,重在带领学生学习。目的在于引领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自尊,避免分层教学的负面效应分层教学的目的在于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习潜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的发展。然而,给学生进行分层,难免会给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尺度把握得不好,会给处于低层次的学生带来心理阴影,对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分层”的操作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在分层的过程中,弱化“层”的概念,强调“分”的原则。 (四)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评价方式为了配合“项目教学”的实施,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采用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1967年美国哲学家斯克里芬(M.Scriven)首先提出了过程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的概念。随后,过程性评价被美国教育家卢姆(B.S.Bloom)应用于教育实践中。过程性评价将评价对象过去的表现跟现在相比较,或者把被评价的个体的有关侧面进行相互的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的结论。这种评价方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评价更为真实、客观。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到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和总结,端正学习的态度,调整学习的方法和心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虽然过程性评价有着终结性评价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教师工作量大,不同教师对评价标准的把握主观性大等缺点。相比之下,终结性评价具有评价效率高,客观性强等方面的优点。在教学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过程性评价的补充评价方式。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班级集中式授课的组织模式下,对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进行教学改革,采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可以迎合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解决了后进生和优秀生之间,获知进度不均衡的矛盾,使所有的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从而有效地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职业道德与法律》不同于专业课,项目的主观性较强,项目难度的界限不好界定。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准备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资料。如何解决这些分层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一个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程秀鸾单位:广西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摘 要: 本文讨论了在EDA技术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并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特殊项目工作获取知识,而项目的选择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特别设置。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穿插讲解知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在项目开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意识。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EDA技术 教学改革 1.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独立开课,而且学生是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之后再到实验室去做相关的实验。而对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即EDA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程,所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又无法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导致了教学难度成倍增加,所以教学的改革需要加快进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其教学目标不明确,传统教学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而社会要求高校毕业的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成了高校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能力,所以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EDA技术教学时,我们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而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同时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所以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即采用项目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成为迫切的要求。 2.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形式多样,各有千秋。德国经济的腾飞与其高等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德国目前采用“双元制”的校企合作方式取得了很大成功。法国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以“大学校”的模式培养人才,强调理论加实践,坚持培养人才的多面性和多学科性。澳大利亚“阶梯教育”模式与证书、学位及工作方向对应。澳大利亚实行“阶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教育水平与所取得的证书、学位及工作方向对应起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79年至2009年间教育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变化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主要还处于探索和调整阶段。从1998年以后,随着高等教育本身实力的不断增强,也随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和走向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也逐步自成体系、重点明确,走向有详细规划、有落实措施的新阶段。 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北部弯开发区建设的深入,社会需要直接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高等院校越来越多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院校在培养EDA技术人才时结合产品的市场效率和技术要求,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研究实践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EDA技术人才。 3.教学形式与内容 如何让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如何让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任务?这些是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理论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一种思考方式,但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项目教学法中,EDA课程设计和开放的实验给学生提供了进实验室的平台,在EDA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我们所讨论的项目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项目教学法最重要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为主体的局面,使学生从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探究性学习。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点需要特别注意。 3.1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的选择主要是从教师层面来讲的,选择好一个好的项目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采用项目式教学的前期工作是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应该是从工程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知识水平的典型性的项目,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1项目的工程实用性:我们应尽量将真实的工程项目作为教学所用的项目,首先,真实的工程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学生在参与项目的真实工作和学习环境中更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其次,学生对真实的工程项目更感兴趣,学习的热情更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更高;再次,真实的项目不应该只是采用仿真的方法模拟,最好能用实物的形式实现,让项目的真实成果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真实的项目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尤其是调试电子电路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综合与理解。 3.1.2项目难易程度需要适合学生的层次:项目教学的进程中,所选择的项目太难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完成预期目标,从而打击学生的信心,知识的传授也无从说起。另外,太容易的项目则会让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即使完成了项目也会缺乏成就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违背了项目教学的初衷。所以,在EDA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项目的难易选择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寻找出难易适中的教学项目。 3.2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标志,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各个学生小组是完成项目的主体,学生的分组以学生自愿为原则,以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另外,不合理的分组可能会使小组内部合作不顺畅,出现小组之间竞争不合理的现象,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分组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还需要老师根据班级内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动手能力甚至性格特点等)对分组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从而达到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目的,以保证教学效果。其次,小组成员中以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并确定小组队长,由队长来分配各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对于不同的项目,小组队长可以轮流当选,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组织与合作能力。再次,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小组中各个成员按不同的任务或搜集、选择信息资料,或搭建电路,或编写程序,由学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最后,任务完成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汇报工作,汇报内容包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督促学生共同合作。 3.3教师适时引导 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地位仍然很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与点评是教学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首先,在项目式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对项目有一个整体介绍,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并由此上升到理论的知识传授上,使学生在做项目时少走弯路。其次,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难题,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式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避免学生出现“卡壳”的现象而无法跟上项目的进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提高技能,理解并掌握知识,以避免学生在做项目时盲目处理,手足无措。说到底,在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变成组织与引导者。 3.4评价机制 在项目教学法中,对学生的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这将极大地影响教学的质量。因为好的评价机制让学生更加勤奋,而差的评价机制则可能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学生的评价机制中,第一,各个项目小组成员要加强合作,学生的相互合作参与能力也作为成绩的一个重点,以提高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帮、传、带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小组中个别学生偷懒不参与完成项目的情况。第二,在项目完成时,鼓励各个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并尽量利用每一次课堂的机会,让每个小组都进行相应的汇报。第三,教师再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评分,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项目中所蕴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第四,根据具体情况,将每次课堂的评分为学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平时课堂评分在评价机制中的比重,让学生更认真地对待平时课堂知识的积累,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4.结论与展望 项目教学法在DEA技术教学中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参与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热情更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教学中的各个重要知识点,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在项目的选择与讨论及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上进一步进行完善,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 为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根据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在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革和调整的方法。实践结果证明,其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电子设计竞赛;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在校大学生开拓视野、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供了平台。该比赛不但为中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也为促进电子类学科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如何以电子设计竞赛为锲机,促进电子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 1、竞赛试题的内容及要求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有电源类、信号源类、无线电技术类、自动控制类、测量及仪器仪表类题目。涵盖了电子技术应用的各个方面,涉及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1]。竞赛要求参赛学生每3人一队分工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要求,包括了电路系统的理论设计、实际制作和调试,最后交出制作的成品控制电路及设计报告。试题有基本要求部分和发挥部分,既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相互协作能力。使学生在电路分析、设计、制作、调试等方面得到充分的锻炼,也使优秀学生有发挥其优势的余地[2]。 2、新技术、新观念的体现 为鼓励参赛学生使用新电路、新器件和新技术,体现“绿色产品、环保设计”的概念,近年来,一些大的电子器件公司也积极参与竞赛,为竞赛提供器件、设立奖项。例如在2011年大赛中可使用由瑞萨电子公司提供的专用板及瑞萨节能环保元器件,为学生接触新器件和新电路提供了机会。 3、竞赛的积极作用 根据电子设计竞赛的要求,参赛学生需要掌握电子技术中电路的基本分析、设计、制作及调试方法。参赛学生在备赛中都需要经过的一系列培训和磨练,基本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这些技能,使他们就业时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由此影响,使得近年来报名参赛的学生人数急剧上升,竞赛规模越来越大、参赛的学校越来越多。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共有1062所高校11002支队伍,参赛学生33006名。但是由于现实客观条件限制,各学校参赛学生只能是各专业选拔出来的少数学生,受益面相对较小。 同时,通过几届电子设计大赛,从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是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新技术、新器件涉及少等;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学习中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实践应用技能差等[3]。 如何借助电子设计竟赛的训练和培养模式,改革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将其特点与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使广大学生受益,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4],由此给于了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新的启示。 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电子技术课程包含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基本是以理论为主, 辅之以验证性实验。容易出现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基本原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侧重基本理论教学,注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分立元件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介绍,而对元器件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的比较少,使得理论和实践分离。两者在教学内容、考核等方面由不同的教师负责,互动较少。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基本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学生只能接触到有限几个的器件,了解其简单功能,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电路的机会少。 2、知识的综合应用少 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任课教师不同,实验课内容不同,学生少有机会将两门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在分析简单电路时,学生可能比较顺利, 但要分析复杂电路或设计制作一个电路系统时,常常无从下手,画的电路图不实用,不知怎样合理应用器件,不会调试电路。这些严重制约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阻碍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创新性。 3、新技术、新器件涉及少 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新器件日新月异。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材内容更新缓慢,跟不上实际生产和技术的变化,加之课时量的限制,教学中常常仅限于基本原理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本身。对如何应用新技术构建电子控制系统的技术和大规模新集成器件,几乎没有涉及。 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应该突出基本原理与应用并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及综合应用。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多样化,特别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应用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1、理论教学的改革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应用实例。例如,在数字电子技术中,大量精简压缩分立元件、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内容;注重器件的外部逻辑功能、特点和重要参数,而对其内部结构不作太多的讲解。如在学习555定时器时,多用实例讲其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将在电子设计竞赛中用到的电路及所制作的电路板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单元电路有更深刻的了解。 适当的开辟课堂讨论,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5]。在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对学生发言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实践教学的改革 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课和电子实训课两个部分,采用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逐步推进方式。 (1)基础实验 主要使学生在认识器件、了解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6]。在进实验室前,让学生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好电路,计算好各项指标达后,再到实验室进行插面包板调试。在实验教学中,理论课老师参加也指导学生实践,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现和弥补理论上欠缺的内容,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克服两者脱节的现象[7]。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关于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研究 摘 要 在电气化的当今,基于电子科技的发展,微电子设计技术已逐渐的运用于自动化领域,而且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微电子系统的优越性,以及其各个功能模块的生成。 关键词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已经逐渐的渗入人们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尤其是基于微电子的自动化技术,其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基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的转变,对于电子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微电子自动化的实现,需要合理的生成各个功能模块,尤其是在电子电路的功能模块上,其需要进行有效的功能模块的构建。 二、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特性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设计系统逐渐的采用程序编程的方式进行电子的性能设计。因此,当今的电子技术正朝着高性能、环保、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尤其是基于自动化技术的微电子的系统设计,更加加快了电子设计的革新。 (一)基于计算机软件技术,进行电子系统的板块设计 通过有效的程序编程,进而设计出电子系统的各功能板块。这样可以很好的避免传统手工作图设计带来的弊端。同时,基于计算机的软件开发功能,极大地优化了电子系统的革新。 (二)拥有开放式的集成芯片 电子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程序的良好转换,并且开放式的集成电路,其电路的功能板块集中于电路板之中,而且具有消耗低、性能高、便于安装的特点。同时,这也是电子产品环保型发展的关键。 (三)具有便捷的升级软件 现代的电子系统设计都是基于计算机软件,进行有效的开发。进而,现代的电子系统具有良好的升级平台,而且依托良好的计算机程序编程,可以做到在线或即时升级。这一特性便于电子系统的性能升级以及修补系统的漏洞。 (四)具有良好的系统仿真功能 这一特性可以很好的解决系统中的电子数值问题,同时可以对系统起到试验或定量分析的目的,进而进一步的开放化系统。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过程,需要基于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的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程序编程,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子的系统设计,同时使得微电子系统很好的集成于芯片之中。 三、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板块生成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尤其是系统的仿真、升级、集成等功能,为系统的功能板块生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现在的微电子功能通过电子芯片就可以很好的实现。 (一)系统的子板块设计 这一板块的设计主要是对于子版块的输入功能设计,这样可以便于体统开发者对于系统的程序语言进行合理的定义。同时基于子系统的输入功能,便于系统程序的编程的优化处理。子系统的输入板块可以起到程序语言的检查或修正的作用,而且在进行系统程序编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基于输入子板块,进行合理的程序语言的数据转化,从而便于系统的内容统一化。对于输入的数据,输入板块可以实现很好的数据储存,进而便于系统的调用。 (二)数据板块的生成 系统的程序编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编程的数据比较的庞大。尤其是对于系统的功能编程,会产生大量的结果和调用数据。这样就需要对数据建立一个数据板块,这样便于系统的调用,以及系统的在线升级。 (三)系统的仿真板块 这一板块的生成主要是针对系统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试验和数据分析。这样就可以比较真实反应出系统的演变情况及运行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基于“人造”电子环境,对系统的模型进行功能测试,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处理,这也是系统现代化的主要特性之一。 (四)功能诊断板块 基于程序系统的微电子技术,其在进行编程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自动化的验证和检测。也即是说,这一板块的设计,可以对各个子版块的系统进行故障的排查和诊断。这样,可以保障各个子版块做到无缝连接,避免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系统的规划不合理的问题。 (五)电路板块的有效规划 基于微电子系统的开放式的特性,其在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各个板块要实现无缝连接,电路板块的规划非常的重要。而且合理的板块规划可以实现芯片的低消耗、高性能的目的。 四、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 基于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优越性,其已经逐渐的渗入到我们的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尤其是仿真技术的生成,极大地优化了高校的教学改革,以及开放的集成技术,便于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 (一)基于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仿真特性,其广泛的应用于高校的教学领域之中 尤其是对于电气工程类的实践性教学,其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基于该项技术可以对于专业术语和操作,进行形象的展示和描述,这样便于抽象性问题的解答和知识的传授。 (二)加速了电气设备的革新 基于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开放式程序软件,其在后期的改革过程中,为电气设备预备了足够升级的空间。尤其是功能系统的扩容性,极大地优化了电气设备的升级模式。 (三)应用于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尤其是开放式的电路模式,更加实现了电气设备的通用化的进程 一些关键的电气设备制造,已经很好的实现了ASIC的编程。同时,基于这种编程模式,便于专一化的电路集成,进而使得电气设备的规格逐渐的统一化,这样可以极大的方便电气设备的使用,同时降低了电器的生产成本。 五、结语 在电子信息科技时代,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设计自动化逐渐的通过程序化的模式实现其系统化。同时,基于其优越的特性,其已广泛的渗入到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之中,尤其是应用于高校的教学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之中。 作者简介:赵上阁,湖北随州市人,就读于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改革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探索 当前电子设计竞赛进行的如火如荼,作为专业基础课的电工电子技术,其教学和实验安排必然要紧跟时展的脉搏,借助于各种仿真手段,通过综合性的设计培训,达到提高基础知识、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电工电子 实验 设计竞赛 探索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工电子技术等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必须跟上信息时代的脚步,在国家倡导技能院校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全国各个省市地区的深入发展,势必带动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进入到科研创新的队伍中来,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既承担着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功能,也天然地继承了作为职业院校的技能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进行培训 根据我们最近几年所进行的培训和赛前辅导的相关工作,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电子技术实验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推动电子设计竞赛在高职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和创新。为保证竞赛取得佳绩,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各高校都将在竞赛开展前进行相关的培训,并从中遴选出优秀选手参加每两年举行一届的全国大赛。 培训的过程一般从大一新生就开始入手,以电子协会的名义召集有兴趣的同学加入,然后统一培训,培训的思路基本遵从教师辅导有基础的同学,而让有经验的同学去培训新生,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的时间,又可以锻炼高年级同学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本着“实践、服务、创新、提高、发展、学以致用、技术强身、技术为民”的宗旨来开展工作,在传统工作中具体实现形式上要有所创新。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指导教师分配了相应的管理任务,具体工作如下: 1.对新会员进行学习相关协会管理制度和各种用电安全,实行一对一的进行教育和学习,力争每个新会员都能够接纳和理解此次教育目的,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2.对新进会员开展培训,主要课程有:电子元器件的认识、电子基本电路的认识、简易电路的制作,并开展电子设计、维修方面的学术讲座,电子设计实验:数字温度计、数字钟、秒表、稳压电源、简易液压控制装置、功率放大器、可调基准等电路的制作,单片机的简单程序的设计等。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同学们能动手进行更多实际的操作。 3.为了让学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获得经验,同时也使他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传承一种“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精神,每个月在学校学院进行一次大型的家电义务维修活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扩大影响力。 二、开发工具软件的培训 针对以上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课程培训,并收集相关的资料。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所需的开发工具软件,当前竞赛一般都用到下面三个工具软件:Protel 2004、Keil μVision、Proteus以及EWB软件,下面具体的一一说明。 1.Protel 2004。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目的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元器件的类型,电路图的读图和绘制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分析电路的方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电路元件的特性、工作曲线等十分抽象,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差,学习这些内容比较吃力。可以应用电路仿真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Protel 2004就是其中之一。 2.Keil μVision。Keil μVision是美国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其功能强大,生成的代码紧凑,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开发工具Keil μVision可以编译汇编语言和C语言,但单片机软件是一般采用C语言编写,C51语言是ANSI C的扩展集,其语法结构、关键字等与ANSI C绝大部分是相同的。 3.Proteus设计仿真。Proteus ISIS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可以仿真、分析(SPICE)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该软件的特点是:实现了单片机仿真和SPICE电路仿真相结合; 支持主流单片机系统的仿真;提供软件调试功能。Proteus与其它单片机仿真软件不同的是,它不仅能仿真单片机CPU的工作情况,也能仿真单片机外围电路或没有单片机参与的其它电路的工作情况。可从工程的角度直接看程序运行和电路工作的过程和结果。 4.EWB。EWB是一款仿真功能十分强大的电子电路仿真分析设计软件,几乎可以完整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效果。EWB具有完整的混合模拟与数字模拟功能,可任意在系统中集成数字及模拟元器件。EWB能自动进行信号转换,在输出信号的观察上,具备即时显示的功能。该软件带有丰富的元器件库,可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还有虚拟的仪表设备,比如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示波器以及逻辑分析仪等,可具体的模拟实际的测量情况。利用EWB提供的虚拟仪器可以用比实验室中更灵活的方式进行电路实验,仿真电路的实际运行情况,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测量方法。 三、综合项目设计培训 电子综合设计是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将“电工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电子线路EDA及仿真”等课程融会贯通,整合成一门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在前述理论课后单独设课。在设计内容、测试方法及数据处理方面均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在现代电子仪器仪表及设备的使用、实验基本技能方面,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根据电子设计竞赛所要求的能力,安排相应难度的综合性的设计项目,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可以在平时针对竞赛的能力进行分散的锻炼。 电子综合设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电子技术的工程技术能力,尽力改变以验证理论性质的纯理论实验,合理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进行电路的设计和测试,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并通过电子综合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提高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电子综合设计以设计为主线,采用仿真与实做调试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硬件与软件结合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全面而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获知能力、综合设计与研究创新能力。 总之,高职院校由于时间限制,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系统的集训,只好从开学就着手进行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训。经过对电子综合设计教学实践,注意在教学内容上采用适当教学方法,引入EDA仿真技术和现场调试等多种设计手段,完善了设计考核方法,使学生加深了对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培养学生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这是一种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高职电子设计课程中电子线路CAD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探讨 摘要:电子线路CAD技术在高职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在电子设计以及毕业设计中都讲用到该技术。电子线路CAD技术主要是用来绘制电路图,并在计算机上利用该绘图软件对电路进行排列,从而让设计出的电路更加的美观。本文主要是针对电子线路CAD技术在高职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职 电子设计 电子线路CAD技术 应用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动手能力是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高的一个层次,也是他们必须拥有的一种能力。在高职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经常会遇到电子设计等问题,因此,在进行电子设计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很多专业知识他们是必须掌握的。而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路板的制作方面的应用就必不可少了。下面我们将对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探索,说明电子线路CAD技术与电子设计的关系以及在电子设计中发挥的作用。 1、电子线路CAD技术与电子设计的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发展以及新型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电路在设计方面也越来越复杂与集成化,因此,对电路的要求也越来越精密。而为了达到电路在复杂与集成化方面的要求,在制作电路的时候单靠手工的操作已经不能完成设计的目的了。所以,就产生了现在我们所用到的电子线路CAD技术。我们在电子设计过程中利用它就能达到电路所要求的精密度。 2、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 电子线路CAD技术是使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绘图和设计软件,然后结合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以加快设计进程、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等。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2.1 绘制电路图 在进行电子设计的过程中,要实现电路的功能最重要的就是编程,但是只有编程并不能完善整个设计,还需要有一个完善的电路来承载这个程序,让它实现它本该实现的功能。在电子设计中,我们一般运用的软件是PROTEL,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时候就会用到PROTEL的原理图输入功能。该绘图软件在电路原理图输入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电子器件库,能够为我们电子设计的绘图提供所需的各种电子器件。利用该软件进行电子设计确保了电路原理图的精密度,并且绘制过程也更为方便。比如:我们在画好一个元器件后,觉得它应该放在其他的位置,则只要将它拖动到我们想要放置的位置即可。 2.2 计算机仿真 电子线路CAD技术在电子设计的应用过程中还具备运用其仿真的功能,检查电路的功能是否达到了我们所预期的功能,并且能够对一些数据进行仿真,可进一步对电路进行分析。对于PROTEL软件而言,在它的MULTISIM中有很多种仿真功能,这些仿真功能可以进行直流工作电的分析、瞬态分析、温度扫描分析、参数扫描分析、灵敏度分析、零极点分析、傅里叶变换分析、噪声和失真度分析、最坏情况分析以及蒙特卡罗分析等。在进行仿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个功能仿真,大致了解一下该电路的功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功能,然后进行数据仿真,对该电路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改正错误的地方。在进行仿真过后,分析结果一般都是以数值或波形的方式显示出来。 2.3 PCB板的设计 PCB板是PROTEL软件将电路原理图进行布线后的一种电路板。在进行PCB板的设计之前,首先要将电路原理图导入,而导入的电路原理图必须是通过仿真的,而且电路原理图中各元器件的电器特性必须与PCB板相同元器件的电器特性相同。最后,设计者就可以利用PCB板自动布线以及手动布线的功能对其进行布线。采用该软件对电路图进行布线,设计者可以先采用自动布线功能对电路进行大致的布线,然后用手动布线功能对其进行美化。这样的过程能够让电路的布线更加美观。 2.4 三维视图 在将PCB板设计好之后,在这样的绘图软件上都有三维视图的菜单,只要点击三维视图的菜单就可以观看设计电路板的三维视图。 3、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线路CAD技术 如上所述,掌握了电子线路CAD技术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更好地进行电子线路方面的设计工作。但在学习这一项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教材多以PROTEL软件为蓝本,介绍软件的功能、菜单等,辅以一些应用的例子。学生学习后多呈现一种临时性的记忆,即在课程中会用,考核结束后在不长的时间后就不再掌握的现象。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以,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采用类似德国职业教育所推行的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为好。其基本的思路是: (1)先整体后具体:在学习CAD技术时,先期进行总体介绍,让学生有全局的认识,打消畏难的情绪;而后开始进入各项目的的学习实践。 (2)先低频后高频:总体而言学生进入学习后应从简而繁,低频的一些电子产品其电路较之高频的简单,学习应从其中入手。 (3)先规范后异型:突出异型电路板的设计制做,其目的是让学生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变通的能力,在CAD技术中也手工调整电路布局的精华所在。 (4)先单层后多层,先分立后贴片。此处不再缀言。 最后一点是,对于各个CAD制作的电路,不应仅停留于电脑的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的设计成为成品。这样可使学习更为直观,并更有成就感,随之的效果是学生对学习到的技术弥久常新。当然,这种做法也会使教学的成本大幅上扬,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 4、结语 在电子设计中运用电子线路CAD技术,不仅解决了电子设计中电路原理图绘制以及功能分析和布线方面的苦难。同时,让学生通过在自主地进行一些电子设计,并在的过程中运用该技术,适于锻炼他们使用电子线路CAD技术的实际能力并有助于其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试论FPG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 摘 要: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及电子设计自动化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了。FPGA是基于PAL、GAL、PLD等逻辑编程系统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可编程器件。其自07年开始投入市场以来,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是极为广泛和深入的,在电子设计领域担任着各级设计基础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电子设计;可编程片上系统 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是一种半定制专用集成电路(ASIC),这个可编程器件的研发主要是为了解决ASIC的不足和PLD电路数的缺点。其包含了可配置逻辑模块、输出输入模块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由于其新的特点和高的运用价值,所以在电子设计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本文就基于FPGA的一些特点结合电子设计的运用进行探讨,得出FPGA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方面的结论。 一、FPGA的简介和特点 FPGA是以可编程阵列逻辑、通用阵逻辑、可编程逻辑器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从简单的接口电路设计到复杂的状态机,甚至系统级芯FPGA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主要的特色就是现场可编程序性,这一点运用到电子设计中,可以灵活地进行控制,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其采用了逻辑单元阵列的概念,与传统的编辑电路和门列阵相对比而言,FPGA具有不同的结构,它运用的是小型的查找表实现了组合逻辑的编辑,每一个表对应一个D触发器,而这个触发器正好驱动相匹配的I/O,这样的组合模式正好完成了既可实现组合编辑又可以进行时序编辑的功能,这些每一个相邻模块运用金属线连接。通过内部静态存储单元和编程数据,实现逻辑编辑的功能。 FPGA的特点:(1)FPGA特有的可编程片上的特点,就是指设计专用的集成电路的时候,用户不需要投片生产,可直接合成芯片;(2)FPGA以其可由简单接口到复杂接口的设计特点可以作为全定制或者半定制的专用集成电路的中试样片;(3)就其特殊的结构而言,其内部含有极为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4)设计周期短,开发费用低,风险小。 二、电子设计 电子设计技术是指面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计算机技术,在和传统的ASIC的相对比而言,电子设计的性质更加偏向于自动化,所以它具备了几个很突出的特点:(1)设计时是全过程的设计,在整个集成电路中的电路系统、硬件、软件和仿真等包括在内都由计算机完成;(2)与传统的设计不同,电子设计主要担任了两方面的角色,一个是主动的设计者一个是被动的使用者,二者结合就可以直接运用于客户了;(3)实现的途径相对而言更加具有选择性,除了FPGA以外还有CPLD等可编程器件来运用于电子设计当中,但是FPGA的运用较为广泛。电子设计由于其可大规模地进行编程,并且实现了自动化,在用户体现上的优势,所以成为了近年来主要的技术。 三、FPGA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 由于市场的竞争十分地激烈,在相应的集成电路的设计中,要有一席之地就需要在电子设计中运用很好的可编程器件,这些器件和传统的相对比而言需要更好的适应市场的能力。 (一)符合电子设计要求的器件的发展 可编程逻辑器件即PLD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应该是数百万门的大规模的器件,其中为代表的就是将近10万门宏的FPGA。FPGA的主要结构中包括了一个复杂的电路系统,这样的电路系统是为了迎合电子设计中的需要一个或者多个嵌入式系统处理器,以及控制模板和对应实现控制的通信口而存在的。FPGA正好满足所有的针对于电子设计的关于大规模器件的要求,再加上其独有的可编程片上系统,可以直接装入一个芯片,不需要投片生产,即能满足所谓的SOPC的设计。 电子设计和传统的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多种专用端口,在FPGA中的一些开发的型号器件,这些器件的主要特点就是其嵌入式的系统块设计,一切的功能都是采用系统块的嵌入式结合而实现的,在这样的一种将处理器和传统器件的优势相结合,创造出的性价比极高的FPGA,适用于电子设计上是十分有利的,针对于自动化的专门集成电路的设计,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缺点,包括其中的成本问题和高挥发性的问题。总之,FPGA的开发适应了针对于电子设计的一系列的要求是很好的可编程器件。 综上可知,FPGA的研发,结合了传统的各类可编程器件的优势和作用,真正地运用于专门集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即电子设计是十分有用的。其可自带编程片上系统,可以就复杂或者简单的芯片的使用,其能耗低可以节省运行的成本,其多种专用端口和附加功能模块的使用可以更加适用于多端口的电子设计上。 (二)植入了嵌入式系统处理器后的FPGA运用于电子设计 在FPGA中植入嵌入式系统处理器是很有必要的,来解决系统的体积、能耗和可靠性等问题。在现行的嵌入式系统中大多都是采用了ARM的32位知识产权处理器核的器件,但是在运用于电子设计领域之中,主要的还是要迎合其对于处理器多接口的要求,如果直接就将二者结合,那么系统运行时的体积和能耗必然会增加而系统可靠性就相应地减少了。将嵌入式系统直接植入到电子设计所使用的FPGA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采用的是将知识产权核以硬核的形式植入,和FPGA的可编程逻辑资源以及IP软核相融合,代替原来的FPGA中的硬核的功能。运用于电子设计之中,就是将FPGA的硬件设计和实现了硬件和处理器的强大的软件功能相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全新的SOC。 (三)以FPGA为基础的DSP系统在电子设计中的运用 在电子设计当中的DSP处理器必不可少的,但是在过去的电子设计行业中,大多都是利用DSP应用系统,但是其存在的缺点在市场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显现,比如处理的速度、硬件的灵活性或者是效率等方面。 FPGA具有大容量、高速度D的优良特性。所以FPGA为基础而开发的DSP系统可以借助其数字信号处理的能力以及灵活的配置特性来弥补传统的工具的不足,配套的嵌入式先进工具的开发是很好的一种和传统相衔接又进行优化的形式。 电子设计的流程都是自顶向下的顺序,这样的一种特点就表示它是与硬件完全无关的一种系统设置,以FPGA为基础发展起来的DSP系统就是基于这种设计流程的,在仿真测试上,利用了Matlab提供的IP核来完成,接着的转型是通过SignaiCompiier来进行的,将设计的模型转化成了RTL,在此基础上进行时序的仿真,实现硬件DSP系统的仿真测验。 以FPGA为基础的DSP系统,是结合了FPGA的大容量、高速度的优势发展起来的,并且与电子设计中的自顶向下的结构顺序相适应,对于现今市场上存在的硬件灵活性、开发效率和知识产权等许多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来进行的改进,很有市场利用价值。 (四)在电子设计的处理器上运用 在通信领域的电子设计技术运用是十分广泛的,将FPGA和一般的处理器相结合来实现通信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但是真正地将二者相结合还是十分有挑战的,利用FPGA实现高性能的处理器是很有前景的。 如果采用FPGA直接来武装电脑,就会形成超级电脑的概念,由于FPGA拥有独特的嵌入式的微处理器,所以结合他的可重配置的特性就可以对于现场的具体情况来配置整理文件。从而使得同一硬件电路结构在不同的时间段,形成不同的等效硬件结构以高效地对付不同的处理任务。例如,此类超级计算机某一段时间可以用于预报全球天气状况,下一时间则能用于根据某一公司的主要利率对冲情况来评估债券市场的风险,然后又可进入基因组合核对的分析等等。利用FPGA发展的电子设计的处理器虽然还研究地不够深入,但是真正的研究出来的成果是十分符合现今的电子设计市场对于处理器的功能需求的。 四、总结 FPGA技术,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在电子设计领域的运用可以说是十分重要和广泛的。本文就FPGA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具有的片上可编程序性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特点,基于这样的一种设计也可以开发出很好的功能。在电子设计上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器件的革新,嵌入式的处理器在设计FPGA时的运用和电子设计相结合,还有DSP系统的革新,以及电子设计处理器的运用等,这些运用足以见得FPGA在电子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 要:在现今电气化的时代,电子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自动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且逐渐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本文系统介绍了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以及设计过程和相关应用。 关键词:微电子;自动化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电子自动化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过程。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微电子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深入研究基于微电子的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作用。系统实现微电子的自动化过程,需要构建合适的功能模块,尤其是电子电路的设计。 一、基于微电子的自动化技术特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微电子系统的性能设计逐步采用编程的方式完成。这种程序编程的方式使微电子技术更加的高性能化、高自动化以及高节能环保。同时,将微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起来,更加推进了自动化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基于微电子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性[1]: (一)基于计算机编程 电子设计自动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软件相关技术,通过编程的手段来完成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与传统的手工做图方式相比,误差小、效率高、简单易行等特点。同时应用软件功能开发各个系统模块,优化了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性能。 (二)芯片集成度较高 电子系统的整体设计,在一块小尺寸的电路板上集成很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相关电路,减小了电子线路的占用面积,使芯片集成度高、功耗较小、性价比高并且便于安装,与此同时,这种高集成的芯片符合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三)软件升级方便 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升级和维护,具有优良的系统升级平台。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对电子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可以做到实时在线工作,使系统的性能升级便捷,漏洞修补及时。 (四)具备仿真功能 计算机仿真功能是电子自动化技术的一大特色,可以解决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数值问题。同时,利用仿真功能可以很好的对系统进行检测和分析,方便进一步进行系统优化[2]。 整个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其中计算机编程的应用,推动了系统设计的发展,使整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集成在小规格芯片之上成为可能。 二、微电子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 整个电子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生成、系统的维护与升级以及各功能版的集成等内容。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来完成系统的设计过程,为系统功能模块的生成和功能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使电子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可以通过高集成的电子芯片体现出来。 (一)输入模块设计 系统的输入版块主要是负责完成系统的输入功能这一子模块的设计是基于计算机编程语言完成的。首先,要对输入内容用程序语言的方式进行定义,这样便于系统程序的优化处理。进而,还需要对程序语言进行合理的数据转化,从而使整个系统一体化。最后输入数据才可以被很好的储存供系统调用。简言之,输入版块设计就是程序语言设计过程。 (二)数据模块设计 计算机编程系统是一个数据量比较庞大的复杂的过程。在整个系统编程设计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等,调用数据的过程变得很是复杂。因此,设计一个数据模块,对系统各阶段的数据进行存储和调用,便于系统的生成和在线维护。另外,数据模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系统的功能,推动自动化的革新[3]。 (三)仿真模块设计 仿真模块的功能主要是完成系统的功能检测和数据分析。通过仿真模块的运行状况反映出整个实际系统的工作过程,方便及时发现系统漏洞并进行在线升级。 (四)检测模块设计 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计电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和漏洞排查。检测模块可以保证各个功能模块之间更好的匹配运行,避免程序运行过程中的系统规划故障的发生。 (五)各功能模块规划 将各个功能模块合理规划集成到一块小规格的芯片之上,是系统实现高集成、低功耗的关键步骤。 三、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微电子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应用在高校教学、电气设备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 首先,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电子自动化系统设计可以很好的应用到高校电气电子工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采用各专业术语和特定操作对整个系统进行形象描述和展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自动化技术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次,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气设备的升级。利用计算机程序语言来完成后期的系统革新阶段,为电气设备的更新升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同时,微电子技术的集成特性,使电气设备更好的实现了高集成、高性能的特点。 最后,软件编程技术方便了各个应用软件的开发,在电气设备设计过程中统一编程,实现各软件的兼容,从而便于各功能模块的集成,推动电气设备的统一化,同时降低了研发成本。 四、小结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电子自动化研究越来越深入,基于计算机编程的电子设计业逐渐系统化和模式化。微电子自动化系统凭借其高集成、高性能、易拓展以及低成本等特性,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研究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社会需求对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技能型”、“应用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结合我校参加相关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提出了实践性教学模块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性教学 近年来,我校学生分别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项比赛。经过我们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比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是对我系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的检验。为了全面提升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来适应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1 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专业教师就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微调。2006年,我校电子专业成功申报河南省教学改革省级试点专业,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根据“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适时对教学计划做出微调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对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进行了重订,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变为理论加实践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个系统的了解,即:理论设计、绘制原理图、制造电路板、焊接元器件、调试电路以及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从改革的总体效果看,学生也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各门专业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上课,利用实物教学、网络教学,力争教学方案的最佳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完全安排在实验室中,随讲随做,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极大地增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吸引了更多学生的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开发应用实验选修课来锻炼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他们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在毕业设计和科研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 “五环”实践教学体系 按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环节上发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功能等等。这种问题的症结点在于电子设计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也不仅仅是实验设计,而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项目。 根据认识规律和学科规律而设计的“五环”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五环”指的是五个实践环节(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五环”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技能。 (2)专业技能实训:通过EDA电路设计、电工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按原理图组装功能电路的能力,选择正确仪器、仪表获取关键数据、波形的技能,进行电路参数调整、完成电路整体调试的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安排一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培训学生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整机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技能,维护、维修技能。 (4)顶岗实习:本专业安排了10个月的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从生产、工程和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题目,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印刷电路版制作、元器件焊接、整机调试等环节。本专业安排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授课学时总量为2600学时,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15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46%;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多达1405学时,占学时总数的54%。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供了保障。 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 为了将可编程技术及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引入教学,我们开设了追踪电子技术发展前沿的“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及“虚拟与仿真技术”等课程;同时,尽可能将各种EDA软件穿插于各门相关课程中,如Protel、Workbench、QuartusⅡ、MATLAB、labview等软件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4 实践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紧密结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4] 电子设计大赛,积极推动了我系对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综合设计环节中,引入电子设计大赛的赛题,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所涉及的电类专业的课程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电子设计、EDA技术等;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通过近几年的比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12年,获“毕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项目全国第三名;从获奖情况不难看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效果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检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我们将不断的调整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电子设计大赛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毕业生的更高需求。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河南焦作 454001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实验教学综述 摘要:为契合我院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系现代电子设计课程模块化建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论述了目前高校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问题,以及我系自制定并实施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以来在实验教学这一块所进行的一些新思路和新做法。 关键词:现代电子设计技术 模块化 实验教学 在市场竞争和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求得合理的自身定位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各大高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正是在这样的形势和背景下,合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提出了“地方型、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思路,并在全院各系部围绕如何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和主线开展了系列教学改革,模块化课程改革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课程的好坏和贯彻实施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基于这一大的前提和背景,合肥学院电子信息与工程系(以下简称我系)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但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实验教学尚未同步跟上,依然存有较大的有待完善的空间。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的实验教学指的是将传统数字电路、在系统编程技术、SOPC实践这三门课程的内容按照“即学即用”、“活学活用”的原则进行重新编排,注重及时给予学生验证、操作和强化所学习理论知识的时机和实验操作机会,从而实现从“知识输入”为导向走向 “能力输出”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 2 现代电子设计术技实验教学的现状 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这一门课程,无论从外延和内涵上都很丰富。首先,从内涵来讲,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硬件描述语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等课程都属于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范畴;第二,从外延的角度来讲,现代电子设计技术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DSP技术,嵌入式系统,传感与控制,PCB设计,电源技术等在工业、农业、商业、军事等方面都有用武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对这一领域有比较精准到位的理解和认知,就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此外,身处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行业更是如此,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教学内容的相对滞后是各高校工科专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总体而言,从各高校实践的情况来看,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实验主要呈现出以下局面[1-12]。 2.1教材改革滞后 大部分高校依然沿用以前的老教材,这样一来,就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教材缺乏更新显然就不能及时更新,缺少最新鲜的一线现代电子技术信息;从教材本身来讲,偏重于理论基础部分,实践部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教材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够,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部分教材虽然加入了新内容和新元素,但是介绍得不够详细,往往一带而过;就选题而言,其范围往往有所侧重而失之全面,体系繁琐而逻辑性不够。目前我国所选用的电子设计应用设计所采用的教材以传统教材偏多,无论从内容的新颖性而言还是从教学内容的应用性而言,都跟不上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的节奏。 2.2硬件设备不配套 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先进的教学设备必不可少。对于相当部分高校而言,由于实验设备使用周期长,电子设备更新速度快,在硬件设备的配套方面,难以做到满足实际的客观需求。对于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而言,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和内化需要建立在学生实际参与,动手实验的基础之上,迫切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及时的、开放的实验室硬件支持体系。 此外,各高校纷纷采用扩招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 到来,学生数量的激增却并未能伴随实验设备购置和更新的同步增加,远不能满足现实实验教学的需求。 2.3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不高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电子信息专业作为一门工科专业,要求所任教的教师拥有丰富、精湛的理论知识,同时,同时对其实验、实践操作要求亦很高,需要教师能够双肩挑。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队伍的现状还不尽如意,主要表现在:年龄层次结构不合理,一般而言,年龄结构过老化,要么年龄结构年轻化都不利于人才培养。对于刚从相关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而言,从业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上的缺乏,造成他们不易发挥年轻人敢于尝试敢于创新的优势,而走向“传统依赖”路径,习惯性地依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书本知识,实践、实验教学指导力不够;同样的道理,年龄结构中青年成分不够,对于人才培养也是不利的。 2.4教学手段和方法滞后 对于现代电子设计课程这一门课程而言,如果单纯地依托传统的授课方式,恐怕是难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这里不是否认传统授课方式的作用和价值,而是因为,现在电子设计技术这一课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依托多媒体等现代化这样的媒介,具体而言表现在:第一,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本身就是信息革命的产物,体现了信息化社会的最新成果,具有先进性、前瞻性和复杂性;第二,现代电子设计技术的知识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虽然部分知识依托传统的教授和讲课方式是可行的,但是总体如若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作用的话,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的。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的板书设计为主要内容,若教材和教法不能同步跟进,想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几乎可能性不大,这些和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一线人才是相背离的。 2.5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对于工科专业,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建立在亲自实验、反复验证的基础之上;而对于一些有创意,想要拔高的学生,若脱离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单凭大脑和想象几乎是无法获取想要的知识信息,取得原本可以的进步的,尤其是电子设计技术这样的课程,若脱离实验教学,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环节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具体体现在:与理论课课时相比,实验课课时偏低;实验课内容陈旧,多为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师师资薄弱;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偏低,导致仪器设备陈旧,不能适应行业发展。 3 现代电子设计技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3.1实验设备陈旧,利用率低 首先体现在在实验室设备陈旧。一方面,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知识本身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行业仪器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高校如何跟上节奏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最新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本身就是一个考验;与此同时,很多地方高校,由于种种原因其所使用的设备还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东西。 再就是由于师资匮乏、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技术不能同步跟上等方方面的原因,导致已有的设备并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各个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的各项具体情况不能得到得到及时有效的识别和跟踪,学生是不是掌握了正确的试验方法,有没有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是否规范等等都变得无法识别。这样一来,最有技术含量的实践考核成了学生最容易通过或那份的项目。 3.2教材内容面向基础,与社会发展相脱节 除去教材本身的局限性不讲,从现行各高校使用的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教材而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题材范围求全,求广,百科全书的倾向严重,但缺乏针对性,深度不够,也就是当教师和学生对某一个内容和知识点需要的时候,我们的教材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支持;第二,重基础,轻应用,往往对电子信息这一专业的基础知识有浓墨重彩的讲解,但是对具体知识点在现实中有什么应用缺乏必要的延伸;第三,各章节内容分立,连贯性和一致性不够,教材内容多为现代电子技术这一领域基础知识分章节的汇聚,这种知识组合未必符合所指教的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和逻辑,如果缺乏指导教师深入地指导的话,学生往往学到的是一些零散的,随机的知识,而不是整体的有机的统一的知识。 3.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脱节 首先表现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衔接不紧密。电子信息工程作为工科专业,学生必须在实际操作,实际动手,必须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所习得的理论知识才可能为学生所掌握;再好的理论教学如果没有实验教学的支撑,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第二,从实验类型来说,验证性实验居多,而综合性实验居少、创新性实验少或几乎没有。再者,从学生毕业设计的角度而言,毕业论文设计是主体,然后才是学生的设计制作。以上种种,导致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者的分离,而不是统一,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3.4实验类型单一,与高速社会发展的现实相脱节 实验教学得不到足够重视的必然结果就是会导致实验类型单一,即多为验证性实验。所谓验证性实验,是在对书本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假说,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往往有一套较完整和程序化的步骤和方法,因而,它更加强调实验的结果,而不是实验过程。换言之,是一种“按方抓药”、高度固化的实验模式,这对于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显然是不利的,因而,要论及真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3.5实验环节成摆设,实验教学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作为工科专业,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的习得和理解必须依赖足够的、及时的实验实践联系机会,然后现实的情况是,在相当部分高校,实验实践教学虽然也有开设课程,但是总体处于依附状态,形同摆设,其教学地位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比如总体实验实训课时不足总课时的一半;实践教学的教学考核往往伴随相关课程的考核进行,具有较大的随意性等等。 3.6实验教学师资薄弱 高质量的实验实践教学需要一支同样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方如此,才能保证实验实践教学落到实处,进而也就无法保证学生能够保证学生习得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不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就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了。一方面,在部分院校,实践教学被编排在电子相关课程的实验中,课时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其硬伤,在实验过程中,一名教师需要同时指导几十名学生,除去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剩余的时间学生才能用于模仿,求证,其实验效果让人质疑。再者,由于实验实践场地的限制,加上实验室管理未能同步跟上等多因素,师资不足会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充分识别、监督并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此一来,实验实践考核成为学生最容易通过的项目也就不足为怪了。 4 新思路 如何进一步推进我院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最终形成优质资源融合、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我系在现代电子设计课程模块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4.1“少台套、大循环” 前面我们讲到,对于电子设计技术这样的工科专业,面临着双重困境:电子设计知识和设备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院对于实验设备的投入资金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跟进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这样一来,如何最大化地使用已购设备,同时将资金花在“刀刃”上,及时为师生引进先进设备就成为摆在我院决策和管理层面前的一大难题和挑战了。基于这一问题,我院在各系部上下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最终提出“少台套、大循环”的基本理念,一方面,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逐步建立起“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多方向”的实验管理体系,整合并优化现代电子设计课程模块的实验资源,倡导学生亲自动手,学以致用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 与先进硬件设备的引进和先进管理理念相配套的是,我系注重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优势,借助仿真软件,为学生购置机器人等模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的实验教学刺激和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知不觉乐于动手、勤于动手,养成基本的实验素养,这点可在我系历届电子竞赛中学生的优异表现中窥见一斑。 4.2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高度挂钩 模块化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打破原来学科间的界限,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对若干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优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块。具体而言,我系积极响应学院全面开展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号召,积极开展“电气信息类”专业电子设计技术模块建设,具体而言,就是将传统的数字电路、在系统编程技术、SOPC实践课程三门课程进行重新整合,打破了过去学科间固有的界限,按照市场对电子技术人才需求和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进行重新编排,重新组合,按照“即学即用”、“活学活用”的原则对各子模块进行最优化组合,将应用型办学理念深入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内化到师生的教学过程当中,以致力于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电子类应用型人才。从日前的改革成效来看,我系所进行的这一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模块成果是喜人的。 如果说模块化课程改革是为学生精心准备的“主食”和“大餐”的话,那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竞赛无疑就是一道道美味可口的“点心”和“佳肴”了。自2007年以来,我系组织学生开展了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这样大张旗鼓大力组织师生投身竞赛活动的初衷就在于为学生提供新的契机和视野,竞赛能够很好地为教材内容补充新鲜血液,及时为师生呈现电子设计技术的最新信息,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和我院“地方型、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是相符合的。 4.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联系,各有侧重 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如何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是一道值得认真对待的课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基础教学,忽视或者不重视实验教学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入非此即彼的另一个误区,即重视实验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我们以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是现代电子设计模块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子设计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的实验教学会进行的比较顺利,同时因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系统、扎实,那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当学生头脑中更好的创意的时候,才有可能付诸实践并进而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在我系电子设计模块化教学的过程,采用的正是基于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两者互为基础这样一种理念,比如电子设计技术模块理论和实验采用的便是灵活穿插的这样一种方式,当理论知识要验证、强化、延伸的时候,实验教学及时地跟上,什么时候需要上理论,什么时候需要上实验,能够实现比较灵活的切换,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动手操作和强化,往往学习效果也最佳。 4.4实验体系丰富,层次多样 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多层次、丰富的实验教学体系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依附于理论教学,数量上验证性实验居多,类型上比较单一,加上实验室管理未必到位,导致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有限,实验教学的功效不能得到有效发挥。鉴于此,在现代电子设计技术模块在设计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即学即用”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体系,满足不同口味和需求的学生的需要。我系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多方向”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设计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比例,建立起集验证性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宽松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并实践自己的猜测和设想,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综合设计型实验中,我们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偏好自主选题,在为学生提供的实验指导书中,只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资料题,留白部分就需要学生独立完成了,这就需要学生自己依据所学知识,多方查阅相关资料,最后再提交可行的实验方案交与老师进行探讨和完善。无疑,在学生选择可行的实验方案,制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计划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4.5让实验教学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对于应用型高校,要培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电子技术人才,这就意味这,相对研究型高校而言,需要更加重视实验和实践教学,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以我系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实验教学为例,我系在领导班子的部署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如自2007年下半年,成立专门的实验技术教研室:实验室成员主要由中青年博士和硕士担任,由他们来承担系里的绝大部分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教学的工作,确保实践教学的教师班子基础扎实;又如积极鼓励并组织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担任学生的第二课堂指导教师,这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我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能积极调动一线教职工的积极性,为他们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前沿,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反思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八年来,我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搭建了从教学理念、教师团队、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到年度考核等方面一体化的第二课堂实践平台。 4.6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对于实验教学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有物的因素,包括先进的理念,方式方法等要起作用,都必须依托教师这一能动要素才能起作用,这是因为:再好的理念,若不能被教师所理解,领会并实践到起教学科研的过程当中去,也会是海市蜃楼,不能成为现实的美景;再好的设备,若没有得到合理的组织和管理,也会丧失起先进的理由和价值,不能物尽其用;再好的模块化教学,内容设置得再合理再精巧,若没有好的教师团体去实现它,也会泯然于众不能凸显其实际的价值。 鉴于此,我系在充分挖掘人的要素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首先,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合肥学院青年教师大奖赛,切实提高一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素养,具体到实践教学这一块时,我系在教学环节、实验步骤、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方面都作了较详尽的规范和指导。第二,组织青年教师单人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一般而言,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总是滞后于生产一线的,这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社会更是如此,因而,为加强我系实验教师培养,丰富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体系,提升我系“双师型”教师的综合素质,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使其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对电子行业知识的需求。第三,以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这一团体组织为依托,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开展与企业的横向合作课题。这一举措对于更好地激发青年教师了解企业发展最新动态的热情,挖掘青年教师参与横向课题研究的潜力,提高我系教职工科研水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充分体现了学院“地方型、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5 结语 总而言之,我系紧跟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步伐,围绕现代电子设计技术课程模块的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学进行的系列改革成效显著,为我系培养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提供了新思路,这对于其他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 要 在当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论是工业还是生活中无处不见自动控制的影子,随着对高级控制的需求,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微电子技术不仅可以使电气控制更加精确,同时还能极大的缩小设备体积,是将来发展的大趋势所在。本文就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了解微电子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 1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控制也不断更新,由原来的简单控制向更加智能的方向发展。近几年,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微电子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自动化控制当中,直接促进这工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就是将微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智能控制系统。将电子电路和机械控制相结合,只要合理的设计控制电路,不仅可以大量的解放人力,还能更加的环保,并提高控制效率。微电子技术使得电路向集成化方向发展,不仅体积小,而且具有极低的功耗,目前最先进的微电子技术产品是SOC系统,它将所需要的功能和外围电路集成在一个非常小的芯片上,只要对外留出预定的接口就可以直接使用在各种控制系统中,这也是自动化控制中的“大脑”,控制这整个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特点 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同步,微电子系统的设计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方式来完成。只要将所需要的控制功能通过计算机程序编写出来,下载到控制芯片中就可以完成预想的控制效果。另外编程的方式,不仅大量节约了硬件资源,还是得控制系统更加灵活,需要增加或更改控制方式时,只要重新编写控制代码即可,不需要更改硬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微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完美结合,更加推动了自动控制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其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 2.1 使用计算机编程控制 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可以将所需要的各个功能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不同的控制系统所需要的控制功能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选择。与古老的控制系统相比,它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针对不同的控制,只需要改变控制代码即可。无论是从调试上,还是从成本上,甚至是效率上,采用编程的方式都具有无可挑剔的优势。 2.2 集成度高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今后的电子线路越来越小,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很多不同功能的相关电路,减少了系统体积,而且非常方面移动和安装。当然功耗也随着集成度的提高在不断下降,无疑这是控制系统中不可忽略的优势,将这种集成控制系统应用在工业控制上,会省下大量的空间和成本。 2.3 功能调节方便 在实际的控制应用中,控制的对象不可能相同,而且就算是同一个对象,随着工业系统的升级,控制功能也需要随之升级。前面提到,微电子自动化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编程控制的,需要新的控制功能时只需要将新功能编写成代码下载到控制芯片中即可。另外,采用计算机编程的控制系统还能及时的修补系统漏洞,对电子系统随时进行升级和维护。 2.4 开发时能进行仿真 在使用之前能对自动化系统进行仿真,是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一大特点,在之前所有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都需要在实际的场合进行数据的调试和采集,也就是需要现场调试。微电子技术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将微电子技术应用到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解决之前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中的数值问题,只要经过严格的仿真就可以保证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的准确性。 3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系统设计过程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系统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微电子控制端和自动化执行端。 按照详细的功能设计来划分,整个系统由输入模块、数据模块、仿真模块和检测模块组成。 3.1 输入模块的设计 输入模块是系统控制的命令输入端,所有的控制命令都由此模块输入。所以输入模块就是计算机编程的设计,采用计算机语言对输入的命令进行定义,进行解析,对整个控制系统的功能进行合理的拆分。输入模块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执行效率,所以设计时要做到最简化,执行速度最大化,不要有冗余的代码出现。 3.2 数据模块的设计 控制系统中存放着大量的控制数据信息,如何管理这些数据就是数据模块功能。自动化系统对控制的精确度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也就要求对数据的提取和存储有极高的速度,数据模块的设计关键就是对数据的处理速度上。一个好的数据模块直接决定着系统的性能。 3.3 仿真模块的设计 仿真的目的就是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做出反映,模拟实际的运行条件,及早的发现系统缺陷,即使调整系统功能。 3.4 检测模块的设计 检测模块不属于系统的功能模块,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分进行故障检测用的。保证系统在出现问题时及早的发现和更正。 4 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微电子自动化技术一般应用在工业电气控制、高校教学和计算机开发等方面。 4.1 工业电气控制 首先,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促使自动化的飞速发展,可以说是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前进,在目前的各个工业领域自动控制机器人必不可少。例如,汽车制造行业基本上全是机器人自动控制化,解放了人力劳动。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就是采用的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3],所有的机器人都通过微电子技术芯片进行控制,并且可以认为的干预和升级,给工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4.2 高校教学 由于将来的自动化控制都将采用微电子技术,这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之前的单纯的机械控制已经淘汰,高校的教学设备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对学生进行微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教学,使他们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新时代下的专业技能。 5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电子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分析 引言:在汽车技术开发迅速的背景下,逐渐有更多的新型技术被应用到汽车设计中,可以有效的缩短汽车总体开发周期,同时可以降低开发试验成本。仿真技术是现在被广泛用于汽车电子设计中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专业仿真技术的应用,结合汽车电子设计特点以及要求,利用仿真结果不断对原设计进行验证与完善,提高汽车电子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化。本文分析了汽车电子设计中仿真技术的应用策略。 电子设计是汽车设计周期中的重点,在设计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设计方式需要借助各种液压、机械与电子零部件等来对汽车各子项系统功能进行验证,周期与成本控制难度比较大。为提高汽车电子设计的效率,可以将仿真技术应用到其中,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等,来对汽车系统进行建模与分析,可以节约大量的试验设备与试验时间,达到缩短设计周期,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EDA仿真技术分析 EDA仿真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汽车电子设计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为工具,设计人员通过EDA软件平台,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进行文件设计,最后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优化、布局以及仿真等,最终完成对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翻译、逻辑映射与编程下载等。将EDA仿真技术应用到汽车电子设计中,可以有效提高电路设计的可操作性,降低了工作量。其中EDA技术中存在的Multisin仿真设计软件可以在汽车电子线路中实现软件仿真技术所具有的虚拟设计功能[1]。 Multisin仿真设计软件可以完成对模拟、数字以及混合电路进行电路性能仿真与分析,主要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等,交由比较高的仿真分析能力。第一,直观的图形界面。在软件操作界面,绘制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以及仿真所需要的测试仪器可以直接拖放在屏幕界面上,通过鼠标就可以将各个器件连接起来。并且还可以直接通过仪观察到数据、波形以及特性曲线等。第二,较高的仿真能力。软件引擎为SPICE3F5和Xspice的内核,通过Electronic workbench带有的增强设计功能可以完成数据与混合模式仿真性能的优化,如MCU仿真、RF仿真、VHDL仿真等[2]。第三,丰富的元器件。可以完成对原件各种参数的编辑与修改,并且可以利用模型生成器与代码模式创建模型等功能,来达到创建自己元器件的目的。将此种仿真软件应用到汽车电子设计中,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缩短系统设计周期。并且,通过仿真设计软件所具有的虚拟性特点,设计人员能够在计算机平台内完成模拟试验,对于存在的错误可以及时更改,最后将完善的设计方案落实到硬件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中应用分析 1.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仿真即利用数学形式将实际系统的运行规律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为微分方程或者差分方程,最后通过计算机以数值求解的方式完成方程的解答。在进行仿真设计前,应先将电子系统原理图中所有零部件抽象化并建立数学模型。一般情况下,为满足系统计算机仿真要求,应开发一个或者一组模型。通过对电路特性的研究,针对不同物理器件来建模,存在部分情况需要对大型电路或者系统建模。系统零部件数学模型质量与仿真设计结果有着直接联系,应合理设置各模型的参数属性,并且在不断计算与试验中对数模进行修正与完善。在受到外界一定条件影响下,从系统一定初始状态出发,所经历的尤其内部固有特性决定了整个动态工程,通过对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动态关系,就可以确定其性能属性。 2.系统原理仿真。在仿真设计过程中,通过仿真软件将数学模型转变为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并根据仿真模型来编制仿真程序。在实现系统的仿真设计后,可以随时得出各个子系统或者零部件的瞬时工作状态以及性能参数变化,包括电流、电压、功率以及转矩等参数的波形变化,通过对各类波形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即可确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对其进行改善即可。 3.双电压系统。对于双电压系统,需要将用电设备分成两各部分,即中小功率负载与大功率负载。小功率负载主要通过14V电压完成供电,如中控锁、室内灯、仪表、收音机等主要车身电子设备;大功率负由42V电压供电,如电控机械制动装置、三元催化转换加热器、电控机械气门正时装置以及电控悬架等,主要为汽车发动机、底盘系统电子设备等。汽车双电压供电系统中含有两个关键性部件,即DC/DC变换器以及启动发电机,其中对于DC/DC变化器,主要是将交流发电机输出的42V高电压转换成为14V电压;而启动发电机一般会安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通过半导体整流-逆变功率变化器,实现交流发电机的功能,发出42V高电压,同时也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实现启动作用,在启作用实现时,其直接作用于启动发动机,启动时间仅为0.5s,设备所具有的噪音比较小[3]。 4.仿真模型修改完善。通过对汽车电子系统的仿真设计,一般情况下得出的初步结果与理想值存在一定的偏差,为达到电子设计结果,就需要对初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对比,完成系统严厉与数学模型的修改。通过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分析工作,如直流工作点分析、顺态分析、交流小信号分析等,在进行分析时,应在模型参数值浮动的范围内随机取样,然后完成所取数值的分析,测定器件参数在特定范围内浮动对输出的影响,进而可以不断完善模型设计。 结束语 现在仿真技术逐渐被应用到新车型的开发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选择发动机容量参数上取得显著的效果。想要进一步提升仿真技术在汽车电子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必须要不断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选择合适的仿真软件进行设计,争取进一步缩短汽车开发的周期,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探析FPG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各种硬件资源、电子产品的可扩展性、可靠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FPGA作为一种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具有高容量、高性能、低成本等优点,在电子设计中应用日益广泛。基于此本文对FPG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相关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探析FPGA技术 电子设计 相关应用 1 FPGA技术简介 FPGA技术是在CPLD、GAL、PAL等编程器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 FPGA基本的逻辑功能是由内部进行规则排列的逻辑单元阵列(LCA)来完成的。逻辑单元阵列主要由输入输出模块(IOB)、可配置逻辑模块CLB、内部连线(Interconnect)构成。电子设计人员根据需要通过可编辑的连接把FPGA内部的逻辑块连接起来,实现所需要的逻辑功能。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FPGA的容量和性能也不断提高,FPGA内部集成的片内外设也越来越多,可集成SRAM、Flash、AD、RTC、CPU硬核等。现在FPGA已被用于实现大的逻辑电路甚至整个系统。 FPGA的设计流程就是利用EDA开发软件和编程工具对FPGA芯片进行开发的过程。简单的FPGA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功能定义/器件选型 在FPGA项目开始设计之前,首先要根据FPGA器件在电子系统中的功能进行系统功能的定义和模块的划分;然后根据任务要求,如系统的功能和复杂度,对工作速度和器件自身的资源、成本、以及连线的可布性等方面进行权衡,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和合适的器件类型。 1.2 设计输入 指的是使用原理图输入、状态图输入、流程图输入、硬件描述语言HDL等方法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描述并输入EDA工具的过程。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是Verilog / SystemVerilog,其次是VHDL。设计输入编辑的EDA工具有很多,常用的EDA软件ModelSim、Visual HDL、ActiveHDL、Xilinx ISE、Quartus II 都有针对HDL的编辑工具。 1.3 功能仿真 功能仿真是最基本的仿真验证,主要针对实现前的设计文件。功能仿真的主要是验证设计文件的逻辑功能是否正确、满足设计要求。此时的仿真没有延迟信息,仅对初步的功能进行检测。仿真前,要先利用波形编辑器或HDL等建立仿真激励文件,仿真结果将会生成报告文件和输出信号波形,从中便可以观察各个节点信号的变化。如果发现错误,则返回设计修改逻辑设计。 1.4 综合设计 综合就是将设计输入依据给定的硬件结构组件和约束控制条件进行编译、优化、转换盒综合,最终获得门级电路甚至更底层的电路描述网表文件。综合优化根据目标与要求优化所生成的逻辑连接,使层次设计平面化,供FPGA布局布线软件进行实现。目前,各个FPGA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综合开发工具。 1.5 实现(适配) 实现是指利用工具把综合后生成的网表文件针对具体目标器件进行逻辑映射,配置到具体的FPGA芯片上。主要包括底层器件配置、逻辑分割、逻辑优化、逻辑布局布线等过程。 实现(适配)结束后,可以利用其产生的仿真文件作精确的时序仿真,同时产生可用于编程的文件。 由于开发商对产品内部的结构非常了解,通常要选择生产商开发的布线工具。比如在Sie集成环境中,可以使用FlowEngine来进行布局布线。 1.6 时序仿真 时序仿真也叫后仿真,时序仿真是接近真实器件运行特性的仿真,是必不可少的仿真验证形式。时序仿真通过计算各信号之间的时间延迟,可以有效地分析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竞争和冒险,从而确定设计的实际工作性能,将芯片的具体情况准确的反映出来。时序仿真使用的仿真工具和综合前仿真工具是一样的。 1.7 编程下载 在时序仿真和功能仿真都无误的基础上,将实现(适配)后的设计文件,通过编程器或编程电缆下载到FPGA芯片或配置芯片中。 1.8 硬件测试 将含有FPGA芯片的硬件系统进行统一测试,验证FPGA设计在整个在电路中工作情况,以排除错误,改进设计,有效的降低资源的浪费以及电路逻辑搭配功能错误的概率,提高电子设计的速度。同时这也是FPGA在电子设计中得到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2 在电子设计中FPGA技术的应用重点 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的发展,FPGA的复杂程度也逐渐提高,所具有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芯片体积也逐渐缩小,正逐渐成为复杂的数字化电路设计的重点。在电路设计中,FPGA技术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应用:(1)通过对FPGA内部资源进行利用,来达到一些外围芯片的功能,从而减少系统中的外围芯片,节约系统的成本。(2)作为系统外围芯片的驱动。(3)可以利用FPGA编写数字滤波器、胶合逻辑、计算密集算法加速器、FFT等,同时也可以利用IP内核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降低工作量,对很多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4)在时序上对数据流进行综合管理,尤其是进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应用。 3 电子设计中FPGA技术的实际应用 FPGA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子设计技术提供了成本低廉、设计灵活的解决方案。当前,国内外的汽车电子设计大都是基于FPGA来完成的。由于FPGA的处理速度非常快,在汽车信息娱乐系统使用非常广泛,比如影音视频播放功能、GPS导航系统、FM收音机、车载电视功能等。本文对FPGA在汽车方向盘测试仪电子设计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 3.1 FPGA在ADC模块中的运用 由于精准度比较高、运行速度比较快的A/D芯片对电源的噪音很敏感,并且在连入数字系统后,精准度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差分驱动器、光电耦合器对数字系统和ADC芯片进行隔离。不仅提升了A/D采样的精确度而且,A/D采样的噪音也降低了很多,数字信号和隔离模拟框图如图2所示。在ADC驱动模块中FPGA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构成:(1)ADC采样数据暂存区域;(2)ADC收集控制模块;(3)ADC数据存储区域;(4)ADC滤波数据修正模块。 3.2 在角度信号收集模块中的运用 角度信号收集模块主要是使用FPA器件和光电编码器进行设计的,利用四倍频、辨向和计数的方法对契合方向盘角度测量的精准度进行了提升,达到了汽车方向盘角度高精度测量的目的。角度信号收集模块主要是为了处理光电编码器输出的信号,主要有判向信号、四倍频信号、24位计数器,数据存储、清零、数据锁存等。FPGA的角度测量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利用光电编码器,在输出脉冲不断的增加下,分辨率也有了比较的大的提高。 3.3 在接口控制模块中的应用 使用总线的方法进行MCU和FPGA通讯,使用这种方法把MCU总线转变成分离的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通信方法具有编程容易、传播速率高、控制稳定,而且通过在FPGA中进行逻辑切换,更加便于ROM或RAM和MCU之间进行数据通讯,将MCU数据处理的能力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3.4 使用FFT算法处理ADC信号 在收集和处理ADC信号的过程中,使用FFT(快速傅立叶变换)对信号进行分析。FFT算法是利用FPGA自带的IP核来进行设计的,主要由IP核和接口两个部分构成,接口的主要作用是将对应的存储区域的A/D转换数据传送到IP核模块,然后利用FFT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将变换后的结果送到对应的存储区域。FFT计算结果的精准度主要是由输入数据、精准度、运算中的位数来决定的,另外和数据表现的基本形式也有着较大的联系。通常情况下,浮点要高于定点的精准度。在定点计算的过程中,存储器数据的位数越高、数据计算的准确度就越高,可以利用逻辑单位和存储单元也越多。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要参考具体的情况选择资源和精确度。 4 在电子设计中使用FPGA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电子设计中使用FPGA主要是为了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提升,对系统的性能进行改善,对外界的干扰进行抑制,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1)消除毛刺。为了降低FPGA设计电路的过程中,毛刺的出现概率,降低逻辑错误,提高电路的稳定性,要对设计进行改变,对毛刺出现的原因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毛刺的出现概率,使结构更加的科学合理。(2)时序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设计时序的过程中,要对设计的时钟速率进行考虑,尽可能使用全局时钟来对时钟信号进行控制,使用一个时钟来对数据进行寄存,不使用全局网络的时候,要将约束条件加入到设计中。(3)由于代码推断即不可靠,又很麻烦,要多使用自带的Core genrate。(4)仿真方面的设计。在进行仿真设计的过程中,要对调试工具进行充分使用,在进行功能仿真的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各方面的初始情况进行考。(5)对设计功能块进行层次化。要先对顶层的功能块进行设计,然后对底层的功能块进行设计,通过对设计功能进行层次化,可以使得设计调试起来更加容易,可读性更好。 5 结语 在电子设计中应用FPGA技术,在设计完成前,通过短时间内设计和修改FPGA内部逻辑,不仅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性能,而且也降低了产品开发的时间。随着FPGA技术的高速发展,FPGA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价格不断降低,FPGA技术必将在电子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 天津市安中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00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试述电子设计中EDA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计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电子设计领域中,EDA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就对电子设计中EDA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电子设计;EDA技术;应用 前 言:EDA又称电子设计自动化,它是电子技术的发展潮流,是电子技术及仿真模拟工作的基础技术,因此,在电子设计中,EDA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EDA技术概述 在电子设计技术中以可编程逻辑器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为电子设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可编程逻辑器件在软件编程时重构器件的结构及工作方式,从而大大的提高了设计硬件的效率。PLD应用的结构原理、下载方式及集成规模等方面的具体的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电子技术的革命的发展,它使得传统的数字系统设计方法、设计理念及设计过程等都发生了改变。随着PLD技术的不断完善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EDA技术开始在电子设计领域中发光发热。EDA技术在计算机上的EDA工具软件平台完成设计文件时利用硬件描述语言来进行系统逻辑描述。EDA技术实现了设计者利用硬件描述语言及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等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设计工作,EDA技术可以自动的完成逻辑编译、逻辑分割及布局布线等功能从而使电子线路系统功能全部实现。 2.EDA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EDA技术也不断地推动着电子设计技术的发展。IC设计产业在不断高度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产品上市周期越来越短、成本越来越低等要求都迫使设计者在进行电子设计时选用更高效的EDA技术。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的考虑问题,不仅要考虑硬件的物理特性对设计时序及功能可靠性等的影响,同时也要选用合适的设计术语及抽象形式等数据来描述设计。EDA技术不仅需要测试深验证亚微米技术的物理效应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提供抽象设计的能力。ED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电子系统设计及集成电路等,EDA技术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计算机辅助阶段、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阶段及电子设计自动化阶段这三个阶段。电子辅助阶段主要是在计算机辅助的前提下进行的电路原理图编辑,用PCB进行布线布局,从而使得设计师从传统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阶段主要是解决电路设计中的电路检测等问题,CAE以逻辑模拟、故障仿真及定时分析等为核心,从而使得设计可以提前预知产品的相关性能及功能。电子设计自动化阶段主要是通过高级描述语言、综合技术及系统仿真等“自上而下”的完成设计前期的高层次设计。 3.EDA技术的要点分析 3.1硬件描述语言 硬件描述语言是一种进行电子系统硬件设计的计算机语言,它通过软件编程来具体的描述电子系统中的电路结合、连接形式及逻辑功能等,硬件描述语言适应于设计大规模的电子系统。高速集成电路(VHDL)硬件描述语言于1985年美国国防部推出的目的是为了克服EDA产品不兼容问题,同时也可以进行多层次设计。IEEE以VHDL为硬件描述语言柄滩以覆盖之前的硬件描述语言的各种功能。IEEE是一种全方位的硬件描述语言,包括系统行为级、逻辑门级及寄存器传输等多个设计层次,同时也支持数据流、结构及行为等三种形式进行混合描述整个项目。VHDL硬件描述语言不仅移植性好,同时它的设计也方便了工艺间的转换,而且VHDL使得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进行实现与调试系统功能。 3.2ASIC设计 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加入ASIC芯片可以解决电子系统集成电路存在的功耗的、可靠性差及体积大等主要问题。随着现代电子产品市场的门槛不断提高,ASIC芯片分为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及可编程,因此在设计ASIC芯片时应该尽可能的是芯片获得最优的性能,从而达到高利用率、高速度及低耗能的目标。 4.EDA技术在电子设计流程 EDA技术是系统级的设计方法,是一种层次相对较高的电子设计方式,EDA技术以概念为驱动从而使电子设计工作者在设计时无需利用门级原理图,电子设计工作者在确定设计目标之后就可以用EDA技术来表述电路,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电路细节的约束及限制,同时也可以使设计者的设计更具创造性。EDA系统在电子设计人员将概念构思及高层次的描述输入计算机之后在系统规则下完成对电子产品的设计。EDA技术的电子设计工作流程大致包括系统划分、代码级功能仿真、VHDL代码或图形的输入、送配前时序仿真及ASIC实现部分。首先,电子设计借助文本或者图形编辑器呈现出设计描述,也就是实现设计表述。其次,电子设计借助编译器对设计进行错排编译,即输入HDL程序。然后,设计人员需要沟通软件和硬件设计,以便实施功能仿真,即综合。最后,在确认仿真设计无误时,通过FPGA或CPLD完成逻辑映射操作,即编程下载,系统级设计完成。 5.EDA技术的应用 EDA技术在电子工程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首先,电子自动化技术可以验证电路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在进行电子设计时,待设计方案确定之后,会利用结构模拟或者系统仿真等方式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在验证过程中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确定之后设计方案便可以实现。这种系统仿真技术推广到非电子专业的系统设计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EDA技术在系统进行仿真之后的电路结构进行模拟分析,从而使得电路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正确性得到充分的保障。其次,电子自动化字数也可以对电路特性进行优化设计。电路的稳定性能受到元器件容差及工作环境温度等的影响。在传统设计过程中难以对电路的整体进行优化设计,也无法全面的分析电路稳定性的影响因素。EDA技术中的温度分析及统计分析等功能的应用则可以全面的分析电路特性影响因素,从而对电路特性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最后,电子自动化技术也可以实现电路特性的全功能模拟测试。 6.以EDA技术为基础电子设计的注意事项 在利用EDA技术进行电子设计时,首先应充分的考虑电子电路延时的不确定性,以及在系统进行自动编译时会被冗余的电路简化,因此,在应用EDA技术时,应注意采用的反向器个数避为偶数,同时以并联的方式将反向器连接成延时电路。其次,在设计过程中输入的引脚不能处于置空状态,要保证有信号源来驱动引脚,及保持部分不用的引脚保持接地,同时,器件的电源应始终与地线引脚保持相连,彼此之间可以进行滤波及去耦。最后,在设计中药避免器件过于发热。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进步带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而也使得了电子产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现阶段的电子设计中,EDA技术是电子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技术,是电子产品研制开发的源动力。随着EDA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EDA技术将引发电子产业界及电子设计领域的技术革命变革,EDA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电子设计的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为了使电子系统朝着集成化及规模化等方向的发展,电子设计工程师应该充分的掌握EDA技术,以便开发出更多的高性能电子产品。 电子设计技术论文: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摘 要:随着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简称EDA)已经成为一门电子领域的重要学科。ED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成为21世纪电子设计的主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EDA技术的发展内容,展望EDA技术的应用蓝图。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发展;应用蓝图 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概况 现代电子产品多体现开发周期短、更新换代快、功能多重、能耗偏低等特点,产品体积日趋小巧,相比较传统电子产品,其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程度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迅速提高,能够更有效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适应时展变化。而这归因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集合众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而来的一门新科学领域技术。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内容主要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简称PLD)、硬件描述语言(简称VHDL)、软件开发工具(主要为MAX+plusII、ispEXPERT和Foundation Series)和实验开发系统四个方面。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是EDA技术的设计载体物质,帮助用户利用编程实现逻辑功能;硬件描述语言是电子系统设计实现功能的表达手段;软件开发工具则是系统化、自动化的设计工具,帮助EDA技术设计电子系统;实验开发系统则是有助于电子系统设计的系列下载工具和硬件验证工具。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并非一日而成,由一学科而诞生,其发展经历三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技术(简称CAD),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简称CAE)和电子设计自动化(简称EDA)。 (一)CAD阶段(20世纪70年代) 早期电子系统硬件设计经由分立元件向集成电路模式发展,硬件设计随之进入早期发展阶段。硬件设计主要采用集成电路,并将其焊接在电路板上,做成早期的电子系统,而对系统的调整试验则是在PCB上进行。制作过程的复杂性要求,传统的利用手工图纸方式无法实现,因此过程高度复杂的产品设计工作由CAD工具,利二维图形编辑和分析完成。在20世纪70年代EDA技术发展阶段,电路板画图工具受到计算机工作平台的约束,其设计的性能较差,工作时间受制约有限。 (二)CAE阶段(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新的EDA工具,伴随着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推广发展而来的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阶段到来――CAE阶段。其推出的EDA工具主要核心为逻辑形式模拟、计划性分析、模拟故障分析和自动布局布线,解决之前无法完成的对工具功能检测的重点问题。设计师在产品制造之前可以提前知晓产品的功能,利用计算机生成有关产品制造的文件,帮助在设计古城有效对产品性能进行早期分析检测。 EDA工具核心之一――自动布局功能与早期阶段产品设计工具解决人工重复绘图的缺陷相比较,80年代的CAE工具可以保证设计和制造出最优的电子产品,该工具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提供便利,也能帮助设计人员提供最佳脑力创作。然而,电子系统复杂多样化,EDA工具无法全面满足设计要求,无法对产品设计元件进行优化处理。 (三)EDA阶段(20世纪90年代) 这一阶段EDA技术向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方向大幅度进步,归功于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芯片集成于工作效率的技术创新。集成电路高速率设计和电子系统的高水平发展趋势,极大促进了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取得进步发展。EDA工具实现设计、测试、生成文件等系统化的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其不仅仅具备系统设计能力,并且包含各个工艺标准元件库,实现系统设计能力独立化,帮助设计工程师熟练设计电子系统[1]。 二、EDA技术应用蓝图 EDA技术应用前景广泛,可应用于高校实验教学活动、产品开发和科研、电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与改造。随着软件开发功能的完善,电子系统可以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产品设计硬件则可以利用软件方式完成,全面实现系统的编程和升级活动,因此,在科研活动和产品的开发过程中,EDA技术可被广泛运用。 各高校电子类专业较为火热的教学活动以及研究课题,都较多借用EDA技术设计各种复杂的数字系统,完成系统的开发与实验,同时也可以便捷地应用该技术进行硬件验证,简化数字电子设计实验的流程,而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设计完成各项实验活动,便于高校教学活动的进行,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这种技术大大简化了高校实验教学成本,因而也被推广应用。 采用EDA技术可以对机电设备中的电器控制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或改造,设计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同时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性能,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率愈来愈快,为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不一定要求所有的工程师创造出新的产品设计,在传统机电设备的基础上,对设备电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或改造,有利于产品额外价值的实现[2]。 三、总结 进入21世纪90年代,随着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和芯片组合技术的发展完善,EDA技术在数字系统和微电子技术领域不断发展,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成为电子领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EDA技术也需要在PLD和VHDL方面做出不断的更新完善,使之在计算机、工业、电器等领域广泛拓宽应用市场,利用电子设计的优势制造出领域更宽广的电子产品。在此可以展望EDA技术的兴起将超越电子设计领域向其他领域发展,设计不再单纯是电子类专业的设计,电子系也不再是工程师的代名词。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论文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1公共建筑(1)总平面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构图优美,比例匀称,并注意韵律。(2)功能相近者尽量合并,减少地面分散的构筑群,要做到大中见小、见透。(3)要处理好内外部空间,做到宽松、明亮、空透、轻灵。(4)立面和平面都力求避免过于平直、呆板,可适当组织上下、左右、高低参差,和配以局部的弧形以示流畅、舒适。(5)色彩上可区别于厂区建筑,但又不能太过于突出,必须符合统一中求变化的大原则,即在和谐中求局部的突变和醒目。(6)屋顶的处理可以在平屋顶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小斜顶,或局部注以建筑符号起到全区的点缀、装饰之用。 2生产性建筑(1)合并同类型相近功能的设施,多占天,少占地。(2)平面要简朴,要注意构图均衡,立面处理不宜运用过细的线条,要突出块形,要有厚实感。要注意虚实对比,高低有序,前后层次,交错合理。窗子形式可作为一种图案,多求变化。(3)要注意细部设计,任何一种粗心大意、不拘小节都会给整个建筑带来败笔。特别要注意室内的线路,管道、孔洞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一般不暴露在外。(4)色彩处理宜平淡整洁为主,另配局部点缀,其鲜明程度要次于厂前区建筑的色彩处理。(5)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连接体处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过渡,进行超常规的处理,并顾及相互的空间和环境。(6)屋顶的处理可略同厂前区建筑。 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是一门多学科又“色、香、味”俱全的特殊工程,牵涉到的因素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本文因涉及到的面较广,工艺流程也较复杂,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由于这方面的理论较缺乏,实践不够,因此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但不管怎样只是想通过本文能对水厂(污水厂)的建筑设计全过程引起重视,作为提高水厂(污水厂)整体设计质量的一种尝试、探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研究论文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人们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已除了要求有合理、先进的工艺流程,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水,还需要整个厂区有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和赏心悦目的建筑形态。这就必须对给排水工程的原有设计方法和程序思路有一个较大的改变,应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以确保设计出一个优秀工程来。 关键字:给排水工程建筑设计 一、问题的由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对工作环境、生活质量,特别是对美的追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一套设计习惯。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求对以前不受建筑设计重视的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来一个较大的改革,以适应日趋变化的业主市场。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设计采用的是一种封闭静止的方法,就工艺而工艺,就生产而生产,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单一的一种功能,没有综合地考虑各种要素,因此工程的最终结果必然不能全方位地满足业主的各方面要求,更不能满足日趋重要的环境要求。 近年来给排水工程设计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必须在设计的观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革新,或者说必须有一个新的认识才能真正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质量的提高,即良好的功能和良好的建筑形象的高度统一。良好的功能可为生产和管理人员创造舒适安全和整洁优美的环境,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良好的建筑形象也是一种功能,这种功能不光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水厂建筑的特点:一是工业建筑范畴,但不能忽略其美观;二是建筑物匍伏于地,尺度不大,并且形式单调均一分散、变化不大;三是构筑物所占比重特大,表现在体量闷沉、笨重,而且一般布置在厂区平面显眼的中心位置;四是污水处理厂气味重而难闻;五是为使水厂的环境更加接近自然,需有大面积的绿化。因此,水厂的建筑设计的意义倒并不完全在于如何做好工艺(这是很重要的),如何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而在于其理想的目标能得以实现,完美的构思能得以表达,合理的功能能得以兑现,以及优雅的环境能得以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水厂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在确实掌握丰富的信息、详实的资料的条件下,在加强内部工种联系的前提下,在正确的设计原则指导下和正确的方式组织下,有步骤、有计划地应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加以制订(其中还要特别重视国外的各种先进经验)。我们不能把设计的全过程看成是一个封闭———自立门户的模式;单一———就事论事的模式,稳定———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应该看成是一个持续发展的、不断开放的、经常变化的动态体系,才能确保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优秀工程。 二、要注意的几个因素 1工艺流程的要求 给水处理厂即一般常称的自来水厂。由于原水水质不同,工艺流程有各种组合,但它的基本工艺为混合、絮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在城市水厂中,基本流程为原水一级泵房加药絮凝池沉淀或澄清池滤池消毒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水厂内的主体处理构筑物中沉淀池、滤池基本上都高出地面,只有清水池可以埋入地下,而当沉淀采用平流式沉淀时,其池长达100余m,在水厂中会形成单调冗长的池体,都需加以仔细设计。 大多数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流程一般为提升后的污水重力经格栅沉砂初沉曝气二沉消毒出流。如果排入的水体是感潮水体,有时亦会在处理水排入前有提升泵站,以解决高潮时污水厂的出水问题。 对于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兴建的污水厂,为了解决构筑物的空池抗浮,往往以出水末端构筑物的高度为控制,而将进水泵站以后的构筑物以高出地面3~4m布置,这样就必须对这种沉闷不堪的大体量砼面作建筑处理,同时也必须对池间联系的狭小的通道走廊作恰当的建筑处理,否则作为一个整体环境来讲是极不理想的,往往也不易被人们所接受。 2总体规划的要求 总体规划非常重要,它是设计的灵魂。在规划时首先要有一个总体布局的构思,其中应包括:工艺布局的合理、道路走向的清晰、广场的适宜、地域的平衡、人流的互不交叉和公建用房(即生活区,其中包括办公、科研、试验、管理、会议室、食堂、厨房等内容)的最佳布置,然后按照①功能分区合理、简捷、便利、经济的原则;②风向、日照、地形有利的原则;③构图优美、对比均衡、空间流通的原则等,根据工艺流程的要求,结合厂址的自然条件及环境条件(包括地形以至地质条件、厂外道路系统、绿化条件、朝向、原有建筑物等)来进行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必须注意要创造良好的日照、空气和通风条件,还要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合理安排和大量利用绿化,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统一规划(特别是厂前区),然后将建筑物(或构筑物)布置在经过深思熟虑的绿化等环境中。在绿化设施中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的有机结合,并多种植些可以释放有益气体和减少尘埃的树种,以改善厂区环境,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厂区的明洁度。 同时,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原则还必须在立足于“环境、空间、形式”三者统一的原则基础上,使群体形象和个体形象都能表现出一种内在的含蓄和谐调,并通过曲直、高低、虚实、明暗、黑白、凹凸、方圆、上下等造型元素和设计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出工艺工程设计的新境界。 3传统观念的改革 传统是指技术上、文化上历史的凝聚、沉淀和积累,它是人们长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固有的客观存在。它之所以能长期继承,经久不衰,并在某些方面形成一种固有的心理态势,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耐人寻味的余韵,因此它往往极易被人们长久地、习惯地循套,自然地袭用,即使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对成功来说总往往可加以原谅,或者最后说总的还是成功的。我们如果辩证地看,则可以这样说,在继承传统之余必须要有充分的创新,即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对传统作转变的工作”。如果工艺总是老一套形式,形式总是老面孔,色彩总是陈调重弹,即使在功能上还可以过得去,能满足业主的一般要求,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从两个文明来看,无论如何在组织形式上、在事先指导上、在各专业的协调、在通气上都应该重新思考,不能一味循旧。在工艺上必须要创新、要提高、要有些新东西。在选型、色彩上必须要美观、要有所升华,否则就不能使业主感到非常满意,不能心情舒畅。为此可以说挑战创新是必须的,是绝对的,没有创新就会暮气沉沉没有生气,就不能前进。 4防止专业之间的各行其是 长期以来,给排水工程的习惯做法是工艺一马当先,先提出设想,后再递交给其它各工种,尽管各工种可以回提条件给工艺,但由于已成习惯,且因为各专业对工程总的概念认识不足而未能充分进行必要的商榷了解,互相质疑,因此就提不出内在的、关键的问题,致使矛盾隐蔽得不到圆满的解决,有时还会引起返工,最后造成木已成舟的尴尬局面,导致项目得不到最佳的方案,达不到最理想的质量。 从管理科学上来说事先指导,预先协商,不把问题的解决拖到最后,这是最科学也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果一个专业的设计,一味地关在工作室里,并且总是闭门苦思(即没有和其它有关专业认真商量研究),就只会把这些设计(即使是本专业中最优秀的设想)从一个社会现象变成了一个孤零零的个体,并且将这个专业完全裹入到“绝对正确”之中而一丝也动弹不得,其结果必然是感觉迟钝且视感平平,最后远不能满足业主的总要求。因此,在整体设计中要非常重视事先的协调,重视事先的各有关专业的参与协商,并且必须认识到这不光是一个单一的项目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优劣的关键必然是组成这个组织内的各有关要素的综合,而决不是一个主导专业的所为(当然,它是很重要的)。所以决不能允许各专业各行其是,或者说是过分地突出自己,而缺少必要的整体相融性。只有通过组织有序的精心的全面的设计安排,我们才能把一个初看好像支离破碎、意见分岐、没有完整性的模糊、凌乱的印象,变成一幅诗意盎然、变化有序、排列恰当、构图完美的图画。 5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建筑设计(特别是工业建筑)在思想上趋于封闭狭隘,在形式上趋于呆板一律,在色彩上趋于灰暗、单调,总之建筑在如何体现满足人类的舒适和精神要求这方面考虑得太少了,更谈不上在美观的构思上多下功夫,而只片面单纯地理解为单一的功能性构筑物,仅为满足生产而已,别无它求,诸如环境、空间、选型、尺度、色彩等方面都无关紧要也无须多考虑。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建筑的地位一直不高,也没有什么发言权,最后造成厂区建筑不美观,品味不高,大家不满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需要有一流的先进的工艺、能生产出较好的社会需要的产品,人们的追求向更高层次发展,更需要有一个包括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在内的赏心悦目的舒适的氛围,更需要防止和减少工业建筑常有的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这就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的建筑设计,对污染进行充分有效的处理,保证有清晰的水质和洁净的空气。建筑设计虽然不像工艺设计那样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从全局、长远的效应来看,其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社会的文明都能起到很好的、积极的能动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给排水工程中建筑设计这个概念有一个新的认识,它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效应的结果并必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设计实践告诉我们应该有一个懂总图的设计师来进行总的牵头、控制和协调,平衡各专业,取其所长限其所短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我们暂且称此设计师为总协调建筑师吧。在建筑设计全过程中,总协调建筑师要始终以能形成最佳环境景观的观念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工艺流程的最先进、最便捷,结构布局的最经济、最合理,不断地向各有关专业的负责人就当地环境景观的形成进行有方向性的引导,并不时向他们提供大家能接受的各种状态建议或者能取得平衡的一些构想,以达到最广泛的共识,统一的行动。 为了对全局进行有效的控制,总协调师还要根据其对环境景观形成的基本观念预先策划制定各项设计细则,它将作为整体设计的原则引导各个单体在循序渐进中得以贯彻、实现、完善,起到启发创新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又要避免造成对各单体专业自由构想的束缚,以细则为依据进行整个设计运作的协调,在各专业之间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就整体和单体衔接部分之间进行柔和的调整,使之达到统一。 此外,总协调师还要在尊重各专业特点的前提下,为实现全局的一种“缓和宽松的秩序”而进行工作,也就是说总的协调是指制约的开放性,或者说是在整体观上充分保持单体设计(专业设计)者的自立性,充分发挥其个性特点,把所谓的束缚性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最后达到辩证的统一,即互相限制了各自的不足,又保留了各自长处,而且彼此心情愉快,形成最佳的综合效应。 建筑物的设计处理大体有以下的一些手法: 1公共建筑(1)总平面要结合地形地貌,因地制宜,构图优美,比例匀称,并注意韵律。(2)功能相近者尽量合并,减少地面分散的构筑群,要做到大中见小、见透。(3)要处理好内外部空间,做到宽松、明亮、空透、轻灵。(4)立面和平面都力求避免过于平直、呆板,可适当组织上下、左右、高低参差,和配以局部的弧形以示流畅、舒适。(5)色彩上可区别于厂区建筑,但又不能太过于突出,必须符合统一中求变化的大原则,即在和谐中求局部的突变和醒目。(6)屋顶的处理可以在平屋顶的基础上适当配以小斜顶,或局部注以建筑符号起到全区的点缀、装饰之用。 2生产性建筑(1)合并同类型相近功能的设施,多占天,少占地。(2)平面要简朴,要注意构图均衡,立面处理不宜运用过细的线条,要突出块形,要有厚实感。要注意虚实对比,高低有序,前后层次,交错合理。窗子形式可作为一种图案,多求变化。(3)要注意细部设计,任何一种粗心大意、不拘小节都会给整个建筑带来败笔。特别要注意室内的线路,管道、孔洞都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一般不暴露在外。(4)色彩处理宜平淡整洁为主,另配局部点缀,其鲜明程度要次于厂前区建筑的色彩处理。(5)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连接体处理,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过渡,进行超常规的处理,并顾及相互的空间和环境。(6)屋顶的处理可略同厂前区建筑。 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排水工程的建筑设计是一门多学科又“色、香、味”俱全的特殊工程,牵涉到的因素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本文因涉及到的面较广,工艺流程也较复杂,目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由于这方面的理论较缺乏,实践不够,因此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但不管怎样只是想通过本文能对水厂(污水厂)的建筑设计全过程引起重视,作为提高水厂(污水厂)整体设计质量的一种尝试、探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浅议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 摘要 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的工程质量对用户的生活便利及舒适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入手,通过分析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建筑使用性能。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质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和建筑物的使用价值的主要原因。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多为框剪或筒体结构,主体结构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到位准确情况,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给水排水施工需要精确的施工和管理。因此,有必要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并加以严格的施工管理,以确保工程质量。 1 给排水工程设计 1.1 建筑给水 1.1.1 给水管道设备的选用 我国传统的给水管道材料为热镀锌钢管,近几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塑料给排水管道,如PP-R管、PVC管、PE管、ABS管等,他们都具有质量轻、耐压强度高、输送液体阻力小、耐化学腐蚀性强、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当采用PP-R管等可热熔连接管材时,可将接头设置于地面下,当选择铝塑复合管等非热熔连接管材时,应将连接接头设置于地面上,防止漏水时检修困难。 1.1.2 给水方式的确定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建筑层数多、建筑高度大、结构复杂,在给水排水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的选取加压供水设备,对给水系统进行合理的分区,并加设减压设备以及中间和屋顶水箱,使系统运行完好。 1.1.3 管道设备的布置 对管道布置进行优化可以在满足用户用水的情况下减少工程造价。但是相对于城市管网优化设计,建筑管网具有特殊性,且管网覆盖面小、管径小,造价自然低,这就需要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情况下,针对高层建筑管网的特殊性,不断提高管道的质量和性能,通过进行管道的优化改善管道设备的布置。 1.2 建筑排水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排水立管比较长、泄水量大、落差高、产生的能量比较大,往往会在管道内产生气压波动,最终造成卫生器具的破坏,从而下水道中的臭气侵入室内,污染环境。因此,为了提高建筑排水的效果和质量,要从以下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的安全。 1)卫生间出现渗漏情况,主要原因是卫生间地面防水未处理好,地面水渗透到下层,因此要做好卫生间地面的防水处理,保证卫生间所有的管道进行严格注水试压后方可进行隐蔽工作; 2)如果卫生间采用后出水式座便器,侧排地漏,应该将浴盆或淋浴房垫高,各卫生器具排水横支管应沿卫生间地面墙角处引至外墙。器具存水弯、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于建筑外墙处; 3)在施工中要注意和各个专业的协同配合,由于排水横管及立管均设置于外墙,为了减小对外观的影响,要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给排水施工人员的建议将卫生间布置在建筑的凹槽处,尽量降低对建筑立面的负面影响; 4)高层建筑为减少空调凝结水的自由散落,因此在空调机旁要设置凝结水排水立管,卧室大多采用分体式空调机排水,在离地面2 100m处的冷凝水排水立管上接入三通口,将空调凝结水排水软管接入。 2 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为了应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特提出以下方法予以解决。 2.1预留预埋 预留预埋是给排水施工的关键工序,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质量,最终影响到厨房、卫生间的管道安装;当套管、孔洞的预留位置出现偏差,这就需要将浇筑好的混凝土凿开,重新进行埋设,即费工又费时,因此在现场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尺寸进行预埋,保证对设备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非常熟悉,并绘制出预埋图,才能顺利的完成预埋工作;当预埋完成后,应该做好固定工作,保证浇筑混凝土时不会出现移位情况。 2.2样板层 为了保证标准层的管道安装、尺寸、位置都满足要求,卫生洁具的定位尺寸正确,就需要在施工前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一个样板层,可以在制作样板房的过程中发现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及时处理,最后要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检验验收。 2.3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具有外墙面积大、高度高、功能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给排水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该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分别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节省材料、避免施工作业面混乱等优点,有效的执行施工组织、监督工作。 3 施工质量控制 3.1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要熟悉工程相关文件,并组织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做好施工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通过设计交底就可以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程的难点和重点,通过图纸会审解决设计中的缺陷、错误,作出相关专业的位置、尺寸、标高协调,解决各专业问题的矛盾冲突,统一各方面的意见,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3.2事中控制 工程质量的施工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其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的进行控制:1)严格执行给水排水材料检验制度;2)做好隐蔽工程检验工作;3)合理组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组织人员施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3.3事后控制 在给水排水工程完成后,要做好竣工验收,根据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情况可以按照工序验收、分项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三个步骤进行,进而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 4 结论 现代高层建筑中,给排水工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满足使用要求,必须严格组织施工,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统筹规划,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问题和技术难点进行科学的施工设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满意的质量效果。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渗漏问题及其防治 摘要: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使用的方便程度,因此如何对建筑给排水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渗透防治;排水渗漏;工程质量控制;水压试验;闭水试验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最重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使用的方便和其他分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我们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出现给排水工程的渗漏问题,这已成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病之一。因此,本文这里从这个角度探寻常见给排水工程出现的渗漏问题、渗漏问题出现的机理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办法。 一、常见给排水工程渗漏问题的分类 由于施工是建筑材料的整合阶段,因此,任何施工质量的产生必然可以从材料及自身施工等方面寻求其产生的机制,当然给排水工程也不例外。一般来说,按照造成给排水工程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及施工等方面对给排水渗漏问题加以分类: (一)材料原因产生的给排水渗漏问题 1.由于主管道管材、管件弯头、三通等和附件阀门、水嘴等本身质量不合格或在运输、装卸、组装等环节发生破损,未经严格检查就用在工程上引起的渗漏。如管材上出现裂痕、针眼,配件二端部出现的变形,丝口有偏丝、断丝、毛丝及缺口,各类阀体内的部件损蚀、密封圈破损、松懈、闸板和阀体毛糙而闸不到底,阀杆变形折断,另外洁具冲洗水箱出水口与浮球接触不密实,阀件老化、腐蚀而失灵、接管渗漏,等均会产生渗漏。 2.所选用的排水铸铁管质量合格,但其内壁毛刺很多,因此,与用水器具下水口连接的排水横管,特别是与横管连接的直三通支管以及管径小于50 mm的排水管,都极易形成堵塞。管道堵塞后,管道内污水长时间腐蚀管道接口处的皮圈或垫子,造成管道渗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由于堵塞的管道内污水膨胀导致管道破裂的情况更为常见。 (二)施工问题产生的给排水渗漏 给排水渗漏实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其在施工阶段是产生给排水渗漏问题的主要阶段,具体来说,施工阶段产生的给排水可作如下分类: 1.由于安装人员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渗漏现象常见的有:镀锌管在套丝接口时断丝或缺口大于丝口总长度10%,丝口过松或过紧;丝接口长度不足或缠绕物生料带、油麻丝不足、不均匀,或在边接旋转过头又返回产生松动而造成渗漏水。另外,法兰之间偏心受压而渗漏,焊接管道之间或管道法兰之间焊缝不到位,造成开裂,卫生洁具边接填料不当。蹲坑冲洗皮碗与接口未绑紧或任意采用细铁丝而锈蚀造成的种种渗漏。 2.由管道穿越混凝土板面的预留洞所产生的渗漏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楼面预留洞不设套管,因预留口侧面光滑,管道安装时未作凿毛处理而直接二次浇注洞口砼,使洞口砼与板面砼之间或砼与立管之间出现渗漏。另外预留洞口位置埋设不准,安装人员随意敲凿板面砼使得预留洞口扩大,造成板面砼体破裂,填补洞口时又没采取有效浇注封口的补救措施。另一种情况是虽埋设了套管,但因在楼板混凝土浇捣时,未能在套管四周充分密实震捣,而造成套筒四周砼较松散而渗水或是套筒固定不牢,震捣时产生偏心移位,使套筒与给水管之间一侧的空隙无法嵌入填充物造成渗水。 3.操作者责任心差,技术素质低,未按施工程序和规范办事,施工监理人员工作疏忽,未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发现后未及时提出修正;再加上住户装修时任意改管布线这些也是导致管道堵渗漏的普遍原因。 4.竣工后未做水压试验或闭水试验,同时进行了试验但是试验不合格也会产生渗漏问题。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达到设计标明的试验压力。压力检验方法分为两档,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l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同时,管道试压应分阶段多次进行,如暗埋给水管道应在隐蔽之前试压并合格,可隐蔽后因各工种交叉施工,很难避免别的工种施工过程中对已隐蔽的管道造成破坏,故在交工前还应进行一次试压,确保管道无破坏。 二、常见给排水渗漏质量问题的预控及整治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是依靠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给排水工程也是如此,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原因产生的给排水问题必须采取全过程控制的办法进行相应的布控,以杜绝渗漏水问题的产生。 (一)事前预控措施 1.做好施工图的设计与会审工作。对管道施工图,不仅要弄清设计意图及工艺流程,而且还要对照与之相关的其它工程施工图,对安装位置及必要的操作空间与其它工程有矛盾的部位,逐一作认真分析研究。对卫生间等纵横排水管大量集中的区域,要留心排水管的管径选择,标高、坡度以及检查口、清扫口、地漏的设置是否恰当。对排水管的埋深也应注意,在保证立管具有正常最高水位时,不致造成底层下水口冒水,以上问题要在设计中和图纸会审时彻底解决。 2.原材料质量控制。排水管材料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选用管材时应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品应用于工程;安装前应逐根仔细地进行外观检测,注意是否有砂眼、裂痕、包括管件的承插口及存水管、检查口、清扫口等配件质量情况,发现有缺陷,或有疑虑,则可通水试验,要严防施工方使用低价购入的劣质产品,如管壁过薄、内壁粗糙有裂痕、砂眼较多的产品,一旦发现坚决予以清退,否则隐患无穷。 总之,应根据施工和设计的要求,提前做好可能引起渗漏的材料质量控制工作。 (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对于管道接口处不密实引起渗漏的质量控制。对于关口不密实的预防措施是施工安装人员除具有严谨的工作责任心、熟练的操作技能外,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如在承插铸铁管连接口与管口,四周间隙应匀称垂直,可先采用油麻丝均匀嵌入,随时调整垂直度,固定后采用水泥灰或石棉水泥堵头,严禁用水泥砂浆堵头,且周边匀称嵌实,根据管径尺寸,设置固定垂直、水平支架,以免管道偏心、变形而渗水。 2.配水点的接驳件与墙体的固定措施。这是是非常关键的,因为接驳件固定不牢极易引起管道的松动,而经过试验观察发现,长期的接驳件松动是管道接口渗漏的常见原因之一。根据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对于嵌装在砖墙内的给水配件,除将其固定在砖墙上外,还应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或环氧胶泥将其牢牢嵌在墙体内;二是对于明装于墙体的塑料给水管,除采用在管件处打固定支架外,还可采用将终端弯头改成三通件,但三通件中有一个口不通,在不通的一端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并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三是在支管中间用三通接出的配水件,应把三通改成四通,四通件有一个口不通,并接上镀锌钢管短管,尾部砸扁,扎入墙体内,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实固定。 3.给排水安装施工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和严格的操作规程意识,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教育以确保施工质量。如在管道套丝时做到管子锯口平整,切口与管子中心垂直,丝口清晰。管子丝口应略呈园锥状,衔接时严密并外露两牙,丝口缠绕适量、均匀,法兰与管道之间在边接时应进行水平或垂直交叉校正,选择不同对应介质的垫片大小相称,为防偏心应力。螺拴紧固时应顺序对称平衡控紧,外露丝口或埋入地下的管道应及时进行水压试验,蹲坑皮碗与接口必须采用≥2mm的铜丝绑扎2~3道,且绑扎严密,亦可临时通水试验。这些施工的经验积累都必须能够及时地传达给一线操作工人,真正在源头加快控制住渗漏产生的可能性。 做好管网的防腐处理,也是防止管道由于长期使用发生腐蚀而导致管道渗漏的有效措施。如埋地或暗装的钢管、排水铸铁管,管外壁一般刷石油沥青两道;有特殊要求的管道,须用沥青浸煮一遍。明装时,管外壁均刷丹油一道、银粉两道。 (三)事后控制:试验与检查修补 1.给排水管道试验。给水及循环水管道要及时进行分区段的水压试验,即每完成一个自然段,就应进行一次试压,形成系统后再进行系统试压,所有管网都必须在土建或装饰封闭前试压完毕,对查出的有漏点的管段要在处理后重新试压,直至全部合格。排水立管每安装一个自然段、横管及分支管每安装一层后,应进行分段或分层的灌水试验,以检验管道有无渗漏。 2.对发现的渗漏及时进行处理。给排水工程试验完成后,可以发现渗漏点所处的位置,此时应加快整修。对于发现是管道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漏应及时更换管道,对于施工引起的渗漏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补。同时修补完成后还应再进行一次相关的试验,确保渗漏问题得到解决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或工程交接工作。 三、结论 本文根据给排水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给排水渗漏进行了分类,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了应有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对进行排水工程渗漏防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措施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话题。高层建筑中排水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在给排水工程中实现能源节约,提出了六项节能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排水工程;节约能源;热水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 我国是能源缺乏的国家,全球人均能源保留量只是世界水平的1/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于2006年3月1日开始实施,绿色建筑成为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其核心包括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及建筑智能化等。对于高层建筑,为满足用水通常需要增压供水,因此节能与节水有着相当紧密的关系,特别是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除了保证用水点水量的水压要求外,还应特别考虑节水与节能。文中主要对给水系统与热水供应系统设计中可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和布置 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由卫生器具或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通气管系统、清通气设备、抽升设备、局部处理构筑物组成。管道布置与敷设,按如下方式进行: 1.设置:不同性质的污废水用不同管道排出称为排水系统的分流制。依据技术、经济分析决定采用分流制或合流制。民用建筑生活污水与雨水应分流排放;工业建筑生产废水和污水污染较轻,可与雨水合流排放,生产污水污染严重,应单独收集处理。 2.排水管道布置:以最短的距离排出室外,尽量不越变形缝。有利于安全和建筑物的使用及维修、清通。 3.排水管道的敷设:管道之间、管道与墙要有一定的间距;管道穿墙、穿楼板、基础要预留洞;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4.通气管道系统:建筑物内排水管道统要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联通,排水管道通气方式: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环形通气管,主通气管,副通气立管,结合通气管,器具通气管。 二、节能措施 (一)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 由于市政给水管网承受的压力有限,供水水压通常难以完全满足高层建筑的供水要求,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常采用增压给水方式,将管网进水直接引入贮水池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到水箱或打到水罐中,再向给水系统供水。市政给水管网供水水压通常为200Pa左右,夜间可以达到250~270Pa左右,但由于以往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安全性不是很稳定,为确保建筑供水的安全性,宁愿舍弃该部分水压,从而造成电能的浪费,尤其是当贮水池位于地下层时,反而把可用压力全部转化成负压,很不经济合理。高层建筑的下面几层通常是用水量较大的公共服务商业设施,如:浴室、洗衣房、汽车库、餐厅、美发厅等,用水量占建筑物总用水量相当大的比例,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性较好,特别是新建城区,供水水压也较大。因此,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高层建筑下部几层直接采用市政给水管网供水,上部采用水箱供水或水泵加压供水,当下部用水安全要求较高时,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上下部分管网用常闭阀门进行连接,平时分区供水,市政管网发生事故时,将常闭阀门打开,由水箱或水泵加压供水,在节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供水的安全性。 (二)设置热水干管或支管回水系统 对于设置了热水系统的宾馆、病房、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由于供水管网较长,为保证用水点的水温,一些建筑的热水系统设置干管循环水系统,使用时仅需放掉支管部分冷水,即可得到所需水温,相对节约了用水,但干管循环的方式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支管较多,浪费的水量及电能积累起来也是很大的。因此,设计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支管循环的回水系统。 对于住宅,一般采用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分散供应热水,当卫生间与厨房之间距离较远时,使用中同样会浪费大量的水。因此,在装修设计中应设置热水回水支管,在热水器附近设置循环水泵,使用前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预先开启热水循环泵。 (三)控制热水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 同一个用水点冷热水供水压力如果不平衡,用户很难将水温调节到所需的合适温度,那么将会浪费大量的冷水和热水。因此,设计中对冷热水管应采用等程布置,保证同一个用水点冷热水间压力差不大于0.07MPa。 (四)采用变频调速水泵 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由水泵将水提升到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为防止一些用水点超压,需设置减压装置,造成不必要的能耗,而由于电机的启动非常频繁,也会造成电能的大量浪费。设计中可以采用变频调速水泵直接向给水系统供水,采用调节速度的方式来调节流量,根据水量需要自动调节水泵电机转速,水量需要大时电机转速增大,需要小时电机转速减小,避免电机频繁启动,从根本上防止电能浪费。同时省去了水箱、水罐,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有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节电率可达到30%~50%。如今变频调速技术已经日臻完善和成熟,具有显著的节电效果、方便的调速方式、较高的调速范围、完善的保护功能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因此推广变频调速水泵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减少电能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五)防止超压引起的供水能量损失 1.合理分区。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3.4条规定,卫生器具给水配件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不得大于0.6MPa;第3.3.5条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竖向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设施。 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如果分区压力选择过大,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可能会由于长时间超压而容易产生水流泄漏和能源的浪费。 《规范》第3.3.6条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减压的供水方式。如果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设计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分区并联的供水方式,合理的供水方式可节能25% ~ 40%。 2.设置减压节流装置。《规范》对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的要求是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0.45~0.55 MPa;且规定了水压大于0.35 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减压设施;但要求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应满足用水水压要求。《规范》第3.1.14条规定了各种卫生器具最低的工作压力,除淋浴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等为0.10 MPa外,其他卫生器具多为0.05 MPa,设计中如果满足了各分区最不利配水点的用水水压,那么其他配水点卫生器具必定会产生超压出流,实践证明,当配水点静水压力大于0.15时,水龙头流出水量将超过额定流量的3倍以上。因此,在设计中,不仅要满足规范要求的不大于0.35 MPa的要求,而且应从节水节能的角度将卫生器具支管的压力控制在0.15 ~0.20 MPa满足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压力要求,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为此,设计中在入户管水表前设置调压孔板或者节流塞。 (六)采用节能型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热转换原理,把太阳光作为能量供其系统转化为热能,能够提供洗浴和采暖热水,辐射能量大、时间长、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无噪音、无危险,应用于热水供应系统中,不仅节能而且环保无污染。热泵热水器是新型节能环保热水装置。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利用制冷剂温差吸热和压缩机做功,来制取50℃以上的生活用热水,提高了热效率,利用了可再生能源。 设计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太阳能热水器或热泵热水器取代传统高能耗的燃煤、燃油、燃气热水器及电锅炉。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在经济的推动下,建筑行业实现了迅猛发展,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建筑物的质量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在建筑物施工建设中要不遗余力地提升项目质量。本文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对其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问题;解决对策 给排水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想提升项目质量,必须要找到其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解决。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会经常出现渗漏、爆裂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因此,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经常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道渗漏问题。这是给排水施工当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操作不规范,技术措施不到位,环境因素等,都是造成管道渗漏的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根源上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本人长期的施工操作发现,管件和管材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管道以及管件存在着砂眼和裂纹现象、管道连接接口不严密以及给水管材热胀冷缩等现象都是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找到原因之后就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第二,给水管道用水量以及水压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将会影响到居民的用水情况,引起该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涉及不合理,在设计的时候对于水力损失或者是用水量计算错误,进而选择了不合理的水泵扬程和给水管径,就会出现用水量不足的现象。 管道内部存在杂物,也会影响到用水量和水压。当水通过存在有杂物的管道时,因为管道横截面积变小,这时水量就会变小,影响到使用效果。除此之外,水箱安装时高度不当,位置不合理,也会影响到水量和水压。 第三,管道堵塞问题。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管道堵塞情况,如管道施工当中因为防护措施开展不到位,将会有水泥砂浆等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一旦遇到谁,就会积聚在管道的弯头或者是三通的位置,堵塞管道。施工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也会引起管道的堵塞现象,尤其是在连接镀锌管道的时候,需要将麻丝等填料缠绕在接口的位置,如果缠绕的过多,或者是缠绕不紧,都将会使得麻丝进入到管道接口的位置,造成堵塞。 第四,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其他质量问题分析。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还会出现其他的质量问题,例如给水系统的消毒措施不到位,不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相关规定要求,对于给水系统的消毒,需要采用含有20mg/L~ 30mg/L氯离子浓度的清洁水进行消毒,并且溶液需要在给水管道内部停留24小时之后,才能够用饮用水进行冲洗,但是当前管道施工当中对于这一措施并没有开展到位,消毒方面没有达到规范的要求,将会埋下质量隐患。 排水管道的排水不畅通,也是存在的质量问题。在排水系统安装的时候,室内和室外的水管管道坡度设置并没有按照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使得排水出现不畅通的情况,影响到其作用的发挥。管道还会出现噪音污染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使用的塑料管道,其噪音比铸铁管道高,在加之现浇楼板隔音的效果较差,进一步加剧了噪音的污染。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当中,针对当前存在的质量问题,必须要采取以下对策加以解决。 第一,下大力度控制好管道渗漏问题。针对上文中提出的管道渗漏出现的原因,在今后施工当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在管道安b之前,一定要严格选择材料,确保管材和配件相匹配,保证质优合格的产品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需要采用和材料相适应的管道连接方式,防止出现连接接口渗漏的现象。施工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采取合理的安装程序开展施工作业。需要注意的时候,在安装施工的时候,对于暗埋的管道,需要使用分段试压的方式,要安装一段试压一段,并要达到相关的验收标准要求,确保管道接口的严密性。 在管道和配件进行连接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密封填料的密实性和饱满性,一些使用的小器具如密封橡胶圈等衬垫一定不能够出现变形的情况。要保证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转换接头的质量,进而提升接口的严密性和牢固性。 针对管材尤其是PPR管材热胀冷缩的现象,在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引起注意,安装非直埋管道的时候,需要采取技术措施解决管道热胀冷缩变形现象,管道的伸缩补偿需要尽量利用管道折角自由臂,如果这种方式不能够完成的时候就需要采用其他的补偿技术措施。待管道全部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承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则需要进行灌水试验,并做好相应的实验记录。 第二,解决好给水量和水压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需要认真的审核施工图纸,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计算水力损失以及用水量,满足日常生活用水需求。设计时可以以相邻的建筑物进行参照,确定好相应的数据关系。 对于管道堵塞的情况,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地清理管道,注重管道的防护,避免其影响到管道的水量和水压。选择最佳的位置安装水箱,确保其高度和位置满足用水需求。 第三,采取措施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现象。针对上文当中存在的管道堵塞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在进行管道安装的时候,尤其是立管安装中断的时候,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则需要用麻袋将管道敞开断口位置裹紧缠绕好,当管道井内立管安装中断的时候,为了避免大块的杂物进入到管道当中,则需要用厚木板改在管道井的上方,并且需要树立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同时需要注意,施工人员在开展施工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实际使用要求。 第四,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给水管道的消毒作业,一定要保证消毒工作按照规范的规定严格进行,不能够出现疏漏之处,影响到水的安全性,在处理完成之后还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质检。 对于排水管道,需要确保管道的排水通畅,室内和室外水管管道的坡度设置一定要符合施工标准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建筑物的优势作用。 对于管道具有较大噪音的问题,则需要从设计着手,可以设计曲挠橡胶接头,并且在底层部分安装减压装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管道的噪音污染。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给排水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给排水工程项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使用建筑物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找到施工中经常存在的质量问题加以解决。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当前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希望对于后续的施工操作起到帮助作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由于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备受关注。为了保证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与探索,促使现代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向科学化、制度化、合理化方向转变。文章通过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指出了具体施工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提出了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材料检验;管道敷设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 材料检验 1.1.1 管材检验。在进行各类给排水管道安装时,首先应确保管材质量,特别是承压管道的规格必须满足材料生产验收规范要求,才能保证目前各类建筑给水系统的安全可靠。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给水管材质量参差不齐,各种规格的管材充斥于建材市场。以常用的给水涂塑、衬塑钢管的基管为例,其基管所使用的焊接钢管的壁厚就存在很多问题。按照国家规范《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1-2008)的要求,焊接钢管壁厚允许偏差为±10% t(t为管道标准壁厚),但是以DN100mm的焊接钢管为例,管道标准壁厚为4mm。但在实际使用中笔者通过各种建材市场调研发现,多数DN100mm规格的焊接钢管壁厚为3.5mm和3.25mm,根本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壁厚。这样的管道使用到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甚至承压1~1.5MPa的消火栓系统中,很容易造成日后使用过程中产生漏水及爆管等严重事故。 1.1.2 阀门检验。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阀门检验一直以来都是容易忽视的地方,现场的施工人员对于阀门的质量检验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验收仅凭阀门的合格证和厂家出具的检测报告来判定阀门质量,无法判断阀杆填料、阀门密封面等关键部位的加工质量,有时甚至使用翻新的旧阀门。同时施工单位对阀门检验不予重,没有专门的试压胎具来对阀门进行压力试验,仅仅是安装到管道系统后,利用系统压力试验一并对阀门进行试验检测。这样使得给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将阀门的漏水、关闭不严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增加了建筑后期运营维护管理的工作,更换阀门也容易造成用户的停水问题。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各类阀门的检验,按规范要求有针对性地编制阀门试验方案,坚决杜绝不合格的阀门进入安装阶段。 1.2 管道敷设 1.2.1 管道井内管道敷设。目前各类高层建筑中都设有专用的水暖管道井,有的高端住宅将给水管道和采暖管道分开管井设置。一般来说高层建筑考虑公共部分的面积所占公摊面积比例,将管道井设计得都很小且布局很局促。而且管道井内一般都设计有消火栓立管、各分区给水立管、采暖供回水管等各类管道,图纸设计的各类管道位置仅仅是平面布置的考虑,没有考虑实际施工时管道安装所需的空间尺寸、管道保温所占的空间尺寸等。如不充分考虑管道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容易造成管道安装困难,甚至维修人员都无法进入管道井的情况。所以在管道井施工时,不应盲目简单地按照图纸示意来排布管道,而是首先应该对图纸设计的管道位置进行优化调整,图纸优化时应考虑管道的施工顺序,将雨水管、排水管等不需要频繁维护的管道设置在管道井角落处,而将给水管道、采暖管道等布置在距门口较近,便于维修的地方,合理充分地利用管道井内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立管的安装需求。要对管道井内最复杂的管道安装部位进行样板施工。按照图纸设计将各类管件、阀门等先安装样板,如果管道井的尺寸无法满足安装实际尺寸,则应在满足规范的情况下,考虑更换阀门、改变管道阀门安装方向、改变管道连接方式等方法,确保各类减压阀组、热计量表、控制阀门、水表等满足管井内安装要求。 1.2.2 给水支管敷设。目前各类建筑中从美观角度考虑,户内给水支管绝大多数以暗敷为主,暗敷管道又以户内结构板面上暗敷居多,这样就对给水支管的暗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2009年版)》(GB 50015-2003)第3.5.18条中第5条内容:敷设在垫层或墙体管槽内的管材,不得有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柔性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这样促使现场选择管材时就得考虑管道如何避免连接配件的问题。第一,应考虑整根管道在结构板上敷设,比如从管道井到住户家中厨房的给水支管,从住户厨房到卫生间的冷热水支管敷设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目前最普遍适用的材料有PE-RT盘圆管、铝塑复合管等,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暗敷管道有接头的问题;第二,利用地暖工程或者装饰面层对已经敷设的给水支管进行保护,在给水支管隐蔽前进行压力试验,这样就最大限度地确保了给水支管的安全供水,提高了住宅给水支管的使用年限。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道的堵塞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当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管道产生的堵塞问题。之所以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在进行管道安装时,可能会出现安装中断的情况,在中断的这一段时间内,相关的施工人员未对管道接口进行封堵保护,容易使杂物进入管道当中,以致在流水的作用下使得管道的转角处堆积很多杂物,从而导致管道的堵塞;第二,由于施工错误所导致的管道堵塞。例如,套丝连接的给水管道,油麻的缠绕不符合施工规范,导致油麻堵在接口处;橡胶圈接口的管道由于胶圈错位造成管道堵塞等;第三,排水管道存在倒坡现象。这是最常见的排水管道堵塞的原因所在,由于排水管道倒坡,污物堆积在管道低端的弯头、三通处无法排出,造成排水管道堵塞。 2.2 管道的严密性问题 除了管道的堵塞外,给排水过程施工中的管道严密性问题也是常见问题。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引起管道渗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第一,管件材质不达标。施工单位不重视管件的质量,仅考虑主要管材的质量标准,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使用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管件,管件本身就存在质量隐患,导致给排水管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出现渗漏的情况;第二,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严谨。施工过程中没有能够严格的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进行,容易出现管道套丝不合格,法兰、卡箍等连接件不紧密等问题;第三,图纸设计上的缺陷。图纸设计缺陷容易导致各类管道交叉的情况出现,管道安装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施工人员采用拉、拽、撬等方式强行将管道连接,容易导致管道出现轴向偏转产生应力,这些应力长期作用在管道本体及接口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管道渗漏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2.3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问题 建筑给排水工程对其施工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高层以及超高层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对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要求更高。建筑给排水工程不仅要求施工人员的操作符合规范,还对其工作精细度提出更高的标准。从整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存在着偏低的情况,部分施工人员甚至不能完全看懂施工图纸,使得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这样除了会对施工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 3.1 加强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和损失,要保证给排水工程与建筑物寿命同周期,确保使用过程不发生跑、冒、滴、漏等情况发生,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管理中,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应当健全完善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制度,树立质量职责到人的管理机制,明晰各工种人员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作用。从材料进场阶段就严把质量关,落实各项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各类管材、管件、阀门等主要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按照规范要求做好管道隐蔽验收、压力试验、严密性试验、灌水试验等环节工作,及时发现给排水管道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避免将施工质量隐患遗留到使用阶段。 3.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给排水工程最终需要施工人员来实地操作,才能将图纸设计落到实处。因此应加强对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员的技术素养,确保安装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图纸设计意图,也是解决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让施工人员了解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掌握各类管道安装的技术要点,可以更好地做好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每道工序施工前,应提前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让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熟悉掌握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施工工艺,了解质量通病预防办法及其注意事项,对于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在初期就能够预防,这样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所在。 4 结语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普遍的质量问题和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根据每个问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与措施,重点是要建立健全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机制,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于施工当中所产生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从而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简介:李东(1976-),男,甘肃兰州人,徐州博轩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安装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施工水平,将各种质量问题在源头上予以杜绝。文章对笔者参建的超高层建筑某广场项目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广场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了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之水涨船高,城市建筑高度也不断刷新。近几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使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不断提高施工工艺,这样才能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1 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1.1 原材料选型不对或未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和选型对于整体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际开展建筑给排水施工工作时,管材常常存在各种质量隐患,引起渗漏、爆裂、堵塞等问题。因此,作为业主方工作人员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介入参与方案的讨论,对市场上常用的给排水材料进行全面的了解调查,结合自身建筑特点合理选材,超高层建筑中雨水管材的选择比较容易出问题,例如对于一栋超过200米的超高层建筑,层面雨水系统按满流进行设计,在最不利暴雨的情况下,建筑底部水压达到2.0MPa以上,如果选材不当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2016年6月13日的一场特大暴雨,本人参建的广场项目就因排水管接口断裂造成地下室被水淹的情况,事后调查原因正是因为管道接口热熔连接时没有控制好时间和力度,造成接口不够牢固,在雨水冲刷作用下发生断裂,由此可见原材料的选型有多重要。除此之外还要把握好以下工作要点:仔细检查管材上是否存在细小裂缝,若有则不能进场;检查管道连接处的严密性,防止该位置产生漏水问题;检查材料的资格证书;材料入场后有序存放,非材料管理人员不能接触,并在获得许可后才能取用材料。 1.2 管道渗漏问题 进行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时,管道渗漏是较为频发的一个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下述三类:第一,管道本身的质量低劣,本来就有裂纹、砂眼、锈蚀等细小问题;第二,所设计的管材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宜,例如:对PPR管使用承插热熔法连接时,因其稳定性不够好,所以经常会产生伸缩变化;第三,未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常常导致管道安装次序不合理的问题,最终使管道渗漏问题频发。 1.3 管道堵塞问题 实际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常常会产生管道堵塞问题,其原因有下述三点:第一,正式开展管道安装工作前,未将其中的异物彻底清理掉,常常使其顺水流进管道内,最后便会停留在三通处、弯头处,最终会使管道堵塞;第二,进行管道设计工作时,管径常常不符合要求,很多杂物都无法通过,这些小颗粒杂物的聚集最终就会导致管道堵塞问题;第三,采用普通地漏代替屋面雨水斗,造成排水不畅通,屋面积水严重。 1.4 噪音问题 排水横支管中的水流进立管时常常会因水体冲击而产生噪音。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排水横管内的水在流进立管时,常常会因接连配件的阻碍产生旋转水膜和气塞流,且两者的相互作用会使负载立即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立管气体压缩或膨胀的问题。此外,水流冲击管壁时,也常常会和气体相撞,导致噪音的产生,且噪音强度会因管材差异而发生变化。 2 严格控制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 2.1 使用高质量的管道材料以及根据建筑高度正确选择管材 在进行给排水设计时,就要根据建筑高度及是否承压等选择在源头上给排水管道的品种。现在建筑给排水管最常用的管材有UPVC管、PVC管粘接、PE管热熔连接、铸铁管、镀锌钢管等;UPVC管、PVC管一般用于100米以下排水建筑,PE管可用于大于100米超高层建筑的给水管,也可用作排水管,目前市场上使用比较多,但要注意PE管是热熔连接管,对施工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热熔连接质量的好坏主要靠工人工作验,没有统一标准,因此连接质量不可控,在最不利情况下容易出现热熔连接口断开的情况,因此在超高层建筑排水选材时建议选用铸铁管或镀锌钢管。 在管道入场时,就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要确保材料在满足采购标准的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最好能一直使用某一信誉高的合作厂商的材料。管材的质量对于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安装排水管道时,其他部分的施工可能会损害管道,因此一定要标注好管道的确切位置。若需安装PPR给排水管道,则还应防止管道伸缩问题。 2.2 如何预防、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管道堵塞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施工方依然要严格开展施工成品保护工作,并保证管道的密闭性良好以及内外部的清洁性。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当将设计方案作为有效依据,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很好地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除此之外,设计工作者所设计的图纸是可以进行微调的,因此施工期间一定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若管道已经出现了堵塞的问题,但问题不是十分严重,则应指派工作者立即进行疏通清理;若问题严重,则应要求施工单位将堵塞段拆除重新进行施工。 2.3 管道渗漏预防工作和处理措施 2.3.1 做好管道防护工作,施工前需要加强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审核、检查工作,确保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同时需要对施工中的成品、半成品材料进行合理保护。尤其是结束管道施工后,施工者必须将实际施工情况告诉后续工作人员,以使员工在知情的情况下开展后续施工。 2.3.2 对于给排水工程中的各个管道,要定期开展检查、抽查工作,若检查出现问题,就要立即对问题部位予以解决,以保证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功能。 2.3.3 在施工之前,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各个施工人员。特别是进行三型聚丙烯管的安装工作时,必须事先制定好健全、完善的施工方案,并针对其中的多发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管道收缩问题的产生。 2.3.4 若实际施工期间产生了渗漏问题,则必须组织工作人员立即寻找渗漏点,只有在确定好渗漏点的情况下,才能科学、精确地分析渗漏原因。若施工期间要更换管材,则必须保证更换工作的时效性,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这样不利于控制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若因三型聚丙烯管的温差变形而导致了渗漏,则最好立即返工,并将变形部分截掉再进行施工。 2.4 噪音解决措施 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先对建筑结构的基础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协调性和科学性。所铺设的给排水管道不应该穿越对于环境要求高的空间,其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此外,设计给排水管道的铺设方案时,必须合理地确定水流流速,要保证整个给排水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流速不会很高,不然水锤所带来的持续性噪音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进行管道设计工作时,必须要考虑到科学性、合理性等各个方面,应结合各个管道功能的不同来设计其最佳的流速,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更好的控制成本。为高效处理给排水管道的噪音题,可根据工程实际使用密度较高的管材,并结合有关设计标准安装管道支架和吊架,在构建两者时一定要全面、深入地考虑温差变化所产生的胀缩力的影响,还应进行绝缘施工。另外,在确定管材时,立管管材最好安装PVC-U螺旋消音管,并选用顺水三通及45度弯头,提高横管与立管连接弯头的曲率半径,以达到优化排水工况、降低噪音的目的。要对排水管道的各项性能不断进行优化,并探究问题的根源,这样才能制定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大大减少管道噪音问题的出现率。 3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这项工程的高质量。但在实际施工期间,管道常常会产生很多质量问题,这不仅会缩减管道的使用年限,甚至还会污染室内环境。不断改进给排水工程的性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的迫切诉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简介:钟立超(1976-),男(壮族),广西南宁人,供职于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给排水工程。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这位建筑有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居住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给排水工程的合理建设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文章论述的重点包括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点。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发展意见 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最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后期费用的支出,节约了成本。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单位缺乏重视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受到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致使施工单位忽视了给排水工程中的预留管和预留孔。给施工的质量埋下了隐患。 1.2 相关的管理部门缺乏监管 政府不能应该加强对建筑的监管力度,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的部门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只关注建筑的外观和主体的建设,而不关注内部施工的细节。另外,政府缺乏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给实施有效的监管带来一定的难度,施工单位更加不重视对建筑施工内部的建设。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的施工安全。 1.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素质较低 给排水工程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发展比较晚,而且由于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施工单位不够重视,在此行业中的施工人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图纸的解读能力不够,不能完全按照图纸中提供的信息施工。另外,有的施工单位比较重视外观的效果,忽视了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的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比较差,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4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计划性不强 政府部门和部分的单位不够重视给排水工程的发展,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具体的施工计划,对给排水工程中孔洞的预留不准确或者没有预留,带来了质量的问题和安全问题,即使发现问题时已经很难挽回,不仅影响了后期的施工,而且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5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管道出现渗漏 在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总,出现管道渗漏的情况比较多,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外界环境对它的影响,外界的温度的变化使施工的材料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果外界的温度升高的话,材料中的管材会受到影响之后热胀冷缩,进而受到破坏。 第二,施工方面的原因,在进行施工时,管道接口的地方应该进行严格的密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出现接口密封不实的现象,如果出现了渗漏,很可能是由于密封胶涂抹的太少或者没有涂抹,还有可能是管道的插入比较浅造成。 第三,材料的原因。合金材料是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材料,比如镀锌的钢管材料,这种管材的质量早施工中容易被忽视,导致渗漏的情况发生。另外,施工人员操作的不规范也会造成管道的渗漏。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要点和改进措施 2.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做好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给排水工程在建筑中比较重要,因此政府相关的部门和施工单位应该在重视起来,应该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为给排水施工提供技术保障,与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积累自身的工作经验。 第二,制定给排水工程的详细计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能蚨允┕び泻芎玫闹傅甲饔茫详细周密的计划可以使施工的程序不能混乱,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够有相应的准备,并且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施工的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图纸的准备,施工前的材料准备,施工计划中的检测和测试,施工中的具体细节和补充的环节。 第三,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对材料的准备和检查。在施工的准备阶段,应该对施工的材料进行检查,其中主要包括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对施工设备的检查,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审查图纸的过程中,应该认真仔细,不能出现任何的疏忽,特别是尺寸和管道标高的数据的检查,必须符合规定,不能出现一点差异。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施工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符合给排水施工的规定,检查之后获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2.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监管和质量把关工作 第一,对施工中的进度和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中,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之间应该相互配合,使施工能够按照一定的施工程序进行。 第二,预留埋设和归类分区施工。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中,应该做好预留埋设的工作,预留埋设时应该按照图纸的规定进行。确定埋设的空洞与设计是否一致,防止安全隐患的出现。 2.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后期的扫尾和质量控制工作 在进行工程的收尾阶段,对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把控的注意力会下降,放松安全警惕,出现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工程的收尾阶段,施工单位应该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的质量。 第一,检查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对管道的位置、管道的渗漏、阀门漏水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及时清理排水设备,进而保证设备足够清洁。 第三,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相应的调试,先进行运行,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2.4 检验之后验收好合格证书 在进行检验时,应该对施工中的各项材料进行归类和验收,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绘制出工程竣工图,并且做到原始数据的真实,以备查看。 3 结语 作为建筑还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给排水工程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施工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给排水的施工技术,进一步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如何改进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有序运行,应不断提升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进行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文章通过分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通过进行施工技术的改进来提升施工的质量,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改进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给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许多建筑的建设年代相对久远,供水系统的使用年限较长,因此会出现压力不足、供水不良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现状,技术人员应通过自来水供应系统进行无负压给水方式的改进。该方法具有许多优势,但依然存在问题:第一,需要进行视频设备的集中优化;第二,水管噪声留宿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第三,排水工程的经济性以及技术性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四,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竖向管道的优化等问题。 1.2 排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排水系统设计过程中污水处理是其存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建筑层高的不断增加,污水冒溢现象成为当前高层建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排水最大限制的控制以及地漏的设置需科学规范化。如何避免水封干涸等问题,同样是给排水工程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避免水封遭到破坏,比如可以采用真空排水技术、压力排水技术等。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还可以使用同层排水技术。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 给水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生活给水管道安装结束之后并没有进行水压实验就已经隐藏,这样导致给水系统存在一定的渗漏隐患。因此,在隐蔽前应进行给水试压,并且要求给水工程段内的各支路阀门全部打开,如果有某些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将不能保证所有的支路均无渗漏隐患。 第二,如果使用的是塑料管作为热水管以及冷水管,敷设在楼层混凝土楼板内,当出现接头或者是分支管道时没有使用分水器。但是在用水量较多的卫生间以及厨房应该设置分水器,可以采用多支路布管的方式,来避免管道中采用管接头或者是分支管等现象。如果水池溢管的直径相对进水管的直径要小,但是却没有设置网罩时将会出现,水位控制器失灵等现象,进而无法保证多余的水能够从溢流管中排出,如果没有设置网罩将会导致所积存的污水回流至水池,进而造成水质的污染。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通过排泄储水池的最大流量来确定溢流管的管径,并且要求其管径比进水管的管径稍大。 2.2 排水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地漏的安装,在进行地漏的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地漏的高度合理,进而避免出现积水现象或者是在地面上形成水坑等问题。如果是公共卫生间则不应该采用钟罩式存水弯地漏,因为钟罩式存水弯地漏的过水横断面较小,杂物难以通过,进而容易造成堵塞问题。其次,由于钟罩式存水弯地漏水流转弯过急,水头损失过大,很容易造成悬浮物质下沉导致的堵塞。因此,在公共卫生间应该选用格栅形的地漏,进而防止出现堵塞现象。 在施工后期,有关人员应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工作,应根据管道的位置以及漏水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全面清理排水设备,并对整个给排水工程进行测试,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验收阶段,施工单位应将相关的验收资料、报告、证书等整理完善,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绘制建筑给排水工程竣工图,并将相关资料装订成册以便今后查询使用。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3.1 推广并使用新型节水设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应采用新型的给排水管材。当前市场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给水管材、铝塑复合管等新型管材。具有防止钢材生锈、节约水资源以及防止水污染等优势,在进行阀门的选择时应尽量使用节水阀门;第二,o排水节能设计中所使用的的器具包括配水管材以及节水卫生器具两大类。在进行节水设备的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卫生器具是否会受到影响。在进行卫生器具以及节水性配水器具的选择时,应选择质量较好、节水性较强的,在考虑经济性能之外还应主要考虑节水性能。 3.2 加强对中水的开发与利用 在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开发与优化过程中,应加强对中水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中水的再利用,通过开发中水技术能够进行污水的再次利用,进而缓解水资源浪费问题。 3.3 合理收集并利用雨水 为有效缓解我国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应充分利用雨水。施工单位可以在居民楼的屋顶设置雨水的收集及净化装置,通过净水器进行雨水的简单处理,之后用来卫生间的冲洗等,进而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3.4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在给排水技术的改进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管理,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环节,从宏观控制的角度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加以管理;其次,通过各类监督途径加强约束,建筑给排水行业的行业给予一定的压力,并不断规范其行为;最后,还应不断完善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的管理。 3.5 对现有的排水设施进行创新和改革 对现有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助于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奠定坚实的基础。给排水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水渗漏问题,对于后期工程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影响而进行现有排水设施的创新与改革,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对于工程竣工阶段应加强管理和监督,进而保障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实施。 4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想要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技术的改革需要充分发挥多方面的力量,要求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制定各类规范来约束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行为。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摘要: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城市建设也随之不断发展,因此人们对于建筑中的给排水工程的关注越来越多。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许多大城市都属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因此对于建筑中水资源的节能减排就应该格外的重视。本文就将以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减排的意义以及措施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措施 一、 前言 水资源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因为我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因此对于水资源的节能减排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建筑中的水资源假如能够通过一些措施节能减排,那么就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浪费。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并对我国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让我国的给排水工程得到不断的发展。 二、 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减排的意义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存在,因此对建筑中的水资源进行节能p排能够减少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通过减少水资源的利用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实也是对其他能源回收利用的促进,这样才能够通过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来让人们对其他资源的回收利用不断的重视。 (二) 保护环境的要求 人类是生存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下的,因此环境的保护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能够影响人类生存的一件大事,但是人类之前的行为已经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只有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才能够逐渐的修复之前的生态系统破坏。在这其中水资源的节能减排也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生态环境也能够通过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来逐渐的修复。 (三)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能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经济的不断发展,让人们有更多的经历来追求其他层次的需求,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就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因此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真正的重视起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节能减排,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不断发展的技术来让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污染率得到下降。 三、 现阶段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问题 (一) 给水与热水供应系统 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主要是给水系统的出流超压以及后期的水资源浪费。现阶段我国的发部分建筑工程的给排水工程系统都存在着出流超压的问题,一旦问题出现就会给承包商带来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就是这种系统的设备一般都设置到地下等隐蔽的地方,但是这就给发现故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样一些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就不能直接的解决。在冬季热水资源也无法充足的发挥其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这是因为建筑供水系统中长期没有应用循环的热水系统,或者是出水的地方与热水器所在的地方比较的远,这样就会是水的热量在运势的过程中消耗掉,这样等到出水的时候,水的温度就会过低。 (二) 给排水系统的资源浪费 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排水系统的配件质量不合格以及管路渗透等问题是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给排水系统中,假如系统的设计不合理、材料使用的不合规范都会让管道产生故障,而出现的渗水问题更是可能全面发生的,这时候在进行渗水维修的工作,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维修,这时候的水资源仍然一直处在浪费的状态之中,这样的水资源浪费不但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用水,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四、 对新形势下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措施的解析 (一) 建筑工程给水控制技术 1. 节水型设备的使用 想要对建筑工程给水控制技术不断的完善,采用节水型的设备是一项必须的措施。现今的许多建筑中采用的多是镀锌钢的管道,这种管道使用时间达到一定的长度就会生锈,这样不仅仅会影响使用管道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一种资源的浪费,这种资源浪费是因为人们为了避免使用生锈的水,多会采用不断的流水来让生锈的水流出,这样就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除了管道之外需要注意的解释阀门的问题,因为阀门在工程中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一旦阀门出现问题就会给建筑工程的施工带了恶略的影响。假如使用的阀门并不能正常的关闭,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使用节水型的设备,这包括一些创新型的管道以及阀门。 2. 卫生器具的节水效果 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节水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有着很大的联系,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选择。比如现在的水龙头一般有充气、瓷芯以传统的水龙头这三种,在相同水压的情况下,充气以及瓷芯这两种水龙头比传统的水龙头的节水效果会高出25%左右,当静压变高后,充气以及瓷芯这两种的节水效果会更好。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选用充气或者瓷芯的水龙头。因此卫生器具以及配水的节水效果对于整个建筑的节水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显著的。 (二) 给排水水压的有效控制 给排水水压的有效控制对于给排水工程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当水压太高的时候,进场会给给水配件以及入户直管等地方产生限制,因此应该重视水压的作用,在一定情况下,还能够利用水压来检测给水配件的情况甚至还能够遏制出流超压。 1. 控制建筑预设的水压范围 排水系统的排水超压问题一般都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忽视,因此先要从根源上处理水流超压的问题就应该掌握每户人家的工作压力限值,这样就能够将建筑的水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内部进行减压装置的安装,这样就能够对水压进行另一种保护。 2. 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也是一个浪费严重的地方,因此应该进行热水循环系统的推广,只有使用热水循环系统才能够将最新的技术运用到给排水系统中去,对管道进行保温处理,运用符合标准的控温设备,这样就能够减少在热水供应系统上的浪费。 3. 渗透问题 我国现今的给排水工程系统的最大问题就是管路的渗透,管路的渗透牵扯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设计师的能力、材料的选择、施工技术等。当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很多时候不能将现场的情况考虑进去,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应该对质量进行严格标准的制定,包括施工采用的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人员技术的质量都应该进行审核,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管路渗透现象的发生,这样才能够将水资源更合理的利用。 我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水资源问题也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因此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减排的应用也应该得到大力的提倡,通过对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各方面的严格把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水资源的节约成为可能。我国的建筑给排水系统仍然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为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的不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及质量的探讨 【摘要】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筑的使用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及质量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安全;质量 一、 前言 文章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管理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进行了探讨。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安全和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一定要按照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质保量。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施工的内容得到落实,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把握好施工的进度与效率。同时,还要对水电做好调度工作,将每项任务及时合理分配下去。此外,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一套实用,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日常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记录。 1.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关检查工作,杜绝存在违规操作的状况出现。此外,当在施工开挖管沟需要占用道路时,需要及时向总承包单位进行汇报,总承包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好做部署,确保开挖管沟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完成施工后及时保证道路通畅。在凉水塔施工方面,要严抓防火工作,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时,一定要提前对工具做好检查工作,避免电火花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 施工质量管理 总承包单位要严把质量关,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计划进行,并把这种理念在各个施工单位进行强调,确保施工单位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点都可以提前做好检查工作,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其他的工作。同时,要做好监督工作。经常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是按照科学合理的操作进行各项施工,还可以采用经济手段,展开质量检验评比等活动。 三、当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期间到各施工单位没有到或很少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造成很多违章作业。 (2)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机构不能正常开展工作,施工前安全教育以及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并没有具体落实。 (3)各施工单位开挖管沟断路时,没有提前上报总承包单位,所以承包单位不能根据施工道路布置条件,统一安排时间和在同条道路上,同时施工挖管沟,导致不能限期完成施工并恢复道路交通。 (4)凉水塔安装施工不以防火工作为重点,施工顺序混乱,使用电动工具时,对导线绝缘性和工具安全性没有进行检查,有时导致电火花引起火灾。 2.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1)施工过程中工艺粗糙造成的现象,如水管连接处渗水,设备安装尺寸不精确造成的噪音过大等;建材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现象,如材料进场不按规定验收,造成使用时水管开裂,水嘴、阀门关闭不严;设计考虑不周造成的现象,如阀门数量不足、泵房内未考虑排水等;在建筑设计时,对管道及设备的设计安装缺乏精确的计算,致使在实际安装操作时接口不准,设备位置不准,坡度、标高、位置发生偏差,有些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忽视工程质量,片面压低造价,导致施工单位购买劣质产品。 (2)施工程序不规范,管道安装施工与其它建筑施工一样,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要求施工时严格按科学的程序进行,防止随意性和盲目性,如管道的安装,如果前后顺序颠倒,就会使管道无法进入预定的位置。 (3)技术水平未达标准,在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中,因施工技术水平不高,而造成质量问题的占很大比例。很多技术工人,连起码的施工工艺都不懂,就滥竽充数,在一线施工;有些施工技术人员,没有施工经验,甚至连图纸都吃不透,就独挡一面;一些监理人员未经培训,连上岗资格都没有,直接影响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四、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 1.实行跟踪监理,加强过程控制 (1)给排水项目施工的质量是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分项工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和评定出来的。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对每道工序均进行过程控制。特别对于进场的要投入使用的原材料要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和频率进行抽检,确定符合质量要求后才允许使用。合格材料在场内应分类堆放,不合格材料要清退出场。(2)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要进行跟踪监控督促承包商坚持实行工序施工活动前的操作技术交底制度,向所有参与者明确施工质量要求,由全员自觉维护工程质量,提高质量水平;密切注意承包方在施工准备前各阶段对影响施工质量的各方面的因素和是否发生了不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变化,以及工艺与操作情况是否始终符合要求等。 2.严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关 分项工程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为确保质量监理工程师要督促和帮助项目经理积极在工人中开展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按照《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中规定: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的评定,分先评定后核定两个程序,其质量检验评定的程序及组织参核查检验过程,监理工程师要求参加,且工程项目质量检验、评定及核定程序由监理工程师签证认可,可以对质量评定和核定有效地起到监控作用。此外对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评定要持慎重态度,对增加造价、不成熟或没把握的技术绝不批准使用;对于变更要求和技术要核定,要认真地进行审核。 3.提高管道设计、施工质量策略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之前,监理部门需要先协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审核,核查土建和电器有无故障。其次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看设备、配件和产品有无出产日期和质量合格证。当参与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组织施工单位将相应材料移交给建设单位;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用材质量标准应统一,管道试验必须以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为依据进行,而不能随意改变施工顺序。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给排水系统竣工或交付使用前,需进行吹洗,以确保管道清洁,用水安全。此外,还应该注意土建吊顶和装饰施工之间的协调,以确保给排水工程质量。 五、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建立合理的监督体系,每一道工序都要按照规定的流程来操作,这样不仅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能极大的提高施工安全系数,希望可以得到落实。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摘要】在建筑中给排水工程是其中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建设质量,因此应该加强对给排水施工技术的掌握。文章对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问题;处理措施 引言 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研究如何避免给排水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给排水工程和建筑结构工程不同,在产生质量问题后经过原因排查后,可以截取存在问题的管道部分,及时地进行局部整改,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工时损失相对较小。因此,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操作,控制好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见问题 1.1管道渗漏是最为常见的问题 管道渗漏是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这种渗漏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管材因素。如镀锌钢管弯头和管材有砂眼等管材及其附件的质量不合格,而在施工过程中是很难发现这些问题的。塑料管材是通常不会出现渗漏的情况,其质量比较好,若出现渗漏基本上是因为施工人员不合理操作引起的。②环境方面的原因。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差较大,致使管道材料及其配件极易受损。比如PPR管的两端均是插头,并且管道配件均是承口,一般选用承插热熔的连接方式,这属于固定不变的永久性连接。然而塑料管道的线膨胀指数较高,容易受温差影响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管道长度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外力作用,管道配件接口处破损导致渗漏。③施工方面的原因。给排水在施工作者中会经常出现接口位置密封不严、加工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排水管发生渗漏的几率较小,即使发生,也是由于插入深度不够或者施工人员忘记涂密封胶水导致的。 1.2管道堵塞 排水管道在使用时常见的问题就是管道堵塞,发生原因有:①在安装过程中管道发生断裂,却没有及时进行修理。其他施工环境下,比如清扫建筑地面垃圾时,将大量水泥砂浆等混合物体排进管道,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杂物聚积成块纷纷堵塞在管道的弯处和通口处,造成管道堵塞。处理这种问题十分麻烦,必须将管道堵塞处截断,再换上新的管材和配件,由此可见,平时要多加注意管道的防护工作。②水管道特别是用来排放粪便的污水管道管径不够大,以至于管道排水不畅,出现堵塞现象。实际生活中的菜叶、饭粒以及布条等杂物也有可能会使管道堵塞。③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特别是需要在镀锌管道接口处缠绕麻丝时,其缠绕不紧或者缠绕过多都会进行管道接口,造成管道堵塞。 1.3水压或供水量不足问题 1.3.1设计存在误差。在设计过程中,关于用水量或水力损失的计算存在偏差,或者是选择水泵扬程和水管直径不合理。用户的直接供水来源是市政管网,在水高峰期,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太低,导致水压无法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 1.3.2水箱的高度安装位置不够恰当或泵的扬程不符合设计标准,以及出水电的高差产生的势压不能达到其水压和水量的要求。 2、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建筑给水施工环节的措施 2.1.1用于给水的管道要选择相适应的管道材料、管道配件,同时,生活给水系统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一定要经过严格检查,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才能使用。 2.1.2管道直径不超过100mm 的镀锌材质的钢管必须选择螺纹连接,在进行套丝扣时,在外露螺纹部分和已被破坏的镀锌层表面要及时进行防腐处理 ;管道直径大于、等于100mm 的镀锌材质的钢管必须选择卡套式或法兰专用管件连接方式,法兰焊接处以及镀锌钢管一定要注意二次镀锌。 2.1.3给水塑料材质的管道以及复合管道均可以选用粘接接口、热熔接口、橡胶圈接口,法兰连接以及专用管件连接等连接方式 ;塑料材质的管道以及复合管道还有金属质地的阀门、管道配件等连接处都必须选择专用管件连接方式,另外要注意不能在塑料管上套丝。 2.1.4钢管连接可以选择专用管件连接方式或者焊接,如果管道直径不超过22mm,就应该选择承插或者是套管焊接方式;当管道直径不小于22mm 时,应该选择对口焊接方式。 2.1.5水管上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同时支管始端配置有3 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也应安装可拆卸的连接件。 2.1.6如果同时安装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如果选择上下平行安装的方式,冷水管应置于热水管下方;第二,如果选择垂直平行安装的方式,冷水管应置于热水管的右侧。 2.2加强建筑排水施工环节的措施 2.2.1如果排水管道的位置较为隐蔽或者需要埋在地下,在施工前一定要先进行灌水试验,其灌水H必须高于地面卫生用品的最上层边缘或是地面高度。 2.2.2给排水塑料管安装装饰伸缩带时一定要根据设计规定和位置。加入设计中没有提到要求,一般情况下伸缩带之间的距离必须小于4m。 2.2.3水平干管和排水立管的管道必须进行通球试验,并且通球的球径必须大于排水管管道直径的 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的标准。 2.3检查消防给水系统安装是否合理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某些工地往往只对管网做试漏试验,甚至试验压力完全没有达到设计和规定的要求,这无疑给系统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按照严格的安装要求来说,在完成安装管网的工作后,必须及时进行严密性试验以及强度试验。针对消防给水以及生活给水管道来说,试验压力为必须设为管道工作压力的1.5 倍,而且必须大于、等于0.6MPa。检测是否通过强度试验,就看管网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之内,压力降是否小于0.05MPa,如果是小,即为合格。针对自动式喷水灭火系统,如果设计工作压力小于1.0MPa,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即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而且必须大于 1.4MPa ;如果设计压力大于1.0MPa,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要检测是否通过水压强度试验,就看管网是否在试验压力下稳压30分钟,压力降小于、等于0.05MPa,若是,即为合格。 2.4 检查排水系统安装是否实用 排水系统经常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安装地漏不合规定,如果室内地漏高度高于地面,就会导致积水,如果地面高度高于地漏,那么就会在地面上形成地坑,导致屋面地漏的周边无法形成适当的坡度,同样造成积水现象。因此选用地漏十分重要,例如公用卫生间最好不要选择钟罩式存水弯地漏。因为钟罩式地漏的横截面窄,不利于过水,导致杂物不便通过。另外,选用钟罩地漏,水流转弯过于湍急,致使上升过程中的水流冲击力过小,悬浮物就容易下沉,最终导致下部堵塞。所以最好是选用格栅加P型或 S型存水弯式地漏。饭堂盥洗槽的排水口也是经常出现堵塞的地方,为缓解此类问题,应在排水口放置活动网箱进行隔离碎渣,其设计尺寸必须大于200mm×200mm×300mm(长×宽×高),这样更有利于取箱倒渣,不导致堵塞。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给排水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一旦施工出现质量问题,将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麻烦或损失,并影响给排水工程后续使用功能。因此,只有不断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研究,采取各种措施将其提高,才能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探析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住宅建筑物占了很大的比例。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对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点与施工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阐述了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设计要点;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高层住宅建筑具有建筑面积大、层数多、有地下层和设备层的特点。因此高层住宅建筑土建施工阶段如果不重视给排水预埋工作,极易造成预埋、预留不准确或漏留、漏埋。要注意的重点部位的特点如下:地下室方面:高层住宅建筑多数重要设备一般设计安装在地下层和设备层,设备管线多,往往出现管线冲突,并造成可用空间标高低,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因此应仔细核对图纸并及时与设计沟通,有问题提前解决。标准层方面:转换层及标准首层建筑结构较为复杂,梁柱密集,管道的敷设较难解决,标准层给排水套管、洞口、管线留设要一致,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使用及美观等方面有很大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是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使工程按时完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是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去制定施工方案,并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去调整施工方案,尤其注意要配合其他专业管线,避免冲突。 2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要点 2.1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要点。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是选择给水方式,它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使用和工程造价。对于高层住宅建筑,城市给水管网的水压一般不能满足高区部分生活用水的要求,绝大多数采用分区给水方式,即低区部分直接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高区部分由水泵加压供水。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内所需水压较大,所以高层住宅建筑给水系统应采用竖向分区。高层住宅建筑给水方式可分为串联给水方式、并联给水方式和减压给水方式。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按照供水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给水方式。高层住宅建筑给水还应注意水量计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公共部位的水量计算比较复杂,尤其是综合楼,建筑功能越多,水量计算就越多,而一些公共娱乐场所、饭店、餐厅等的用水量注意要分别计算,这对于国家提倡的节水节能的政策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2.2高层住宅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点。高层住宅建筑室内排水系统是采用污水、废水分流还是合流方式,应根据所在城市室外排水制度、市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是否有利于综合利用与处理要求来确定。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排水立管长、水量大、流速高,通常容易造成排水立管底部连接的卫生器具有溢水的可能。因此,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不接到排水立管上,应单独排出。排水立管需要进行转换时,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支管可以接到排水横干管上,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 m,不得小于1.5 m。对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排水支管,应以单独的排出管排至室外检查井。 2.3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消防系统的设计要点。 2.3.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闭式系统中的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最为常用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而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喷水水量的计算;二是喷头布置的合理与否和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配水管入口减压问题。设计水量应按照最不利点处作用面积内的喷头同时喷水的总流量确定。至于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压力均衡,配水管入口压力不宜大于0.40MPa。入口压力过大,必然使得喷水管上的喷水压力过大,各个喷头的喷水流量增加,会造成作用面积内的设计流量增加。此外,为保证供水安全,自动喷水泵 的出水管应接环状管网,一般在湿式报警阀组前成为环状管网。并应在环状管网上设置室外的满足室内设计水量的水泵接合器。 2.3.2消防栓给水系统。室内消防栓给水系统是目前保障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设施,其设计涉及对消防水箱和消防栓设计的具体要求。该系统设计要注意的要点如下:一是水量的选定;二是环状管网的形成;三是底层消火栓的减压问题。 3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要点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要点主要有: 3.1 管道的安装要点。施工前认真审查图纸,结合编制施工方案,全面安排管道的安装位置。关键部位的管道甩口尺寸应详细计算确定。管道安装前注意土建施工中有关尺寸的变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管道安装时,要认真清除管道内杂物,安装的坡度要均匀,防止局部倒坡。 3.2地漏的安装高度和走管要点。地漏在结构板面上安装,竖向高度空间上可以考虑借用二次装修时必须有的装修基层的高度。为稳妥起见,在不影响结构安全及防水施工要求的情况下,在地漏安装板面位置局部下凹以尽量降低地漏面的标高。此外,地漏紧贴结构板面安装,地漏的排水支管无法与大便器的支管进行顺接,应单独设支管接入立管。 3.3卫生洁具的安装要点。不得破坏防水层。已经破坏或没有防水层的,要先作好防水,并经12小时积水渗漏试验。此外,卫生洁具固定牢固,管道接口严密,而且要注意成品保护,防止磕碰卫生洁具。在通水之前,将器具内污物清理干净,不得借通水之便将污物冲入下水管内,以免管道堵塞。还有,严禁使用未经过滤的白灰粉代替白灰膏稳装卫生设备,避免造成卫生设备涨裂。 4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 高层住宅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4.1在预留预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预留预埋的套管、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可对重要部位和关键工艺做专项施工方案。 4.2在样板层方面要注意的情况:样板层的作用是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以后对其它楼层施工时参照样板层的数据或完全跟样施工。确认标准层每层的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和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等得布置形式,卫生间洁具的定位尺寸等。 4.3在成品保护方面要注意的情况:为防止卫生洁具、管道、配件不受损害和保护表面的光洁度,应对成品进行保护,派专人看护并对全体工人进行成品保护的重要性的教育。 4.4在管道的试压方面要注意的情况:给水管道试压方面,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住宅建筑朝着层数更多、标准更高的方向发展。 高层住宅建筑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规范不断完善,设计和施工的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药品管理问题与改进方案研究 摘要:对于医院来说,施行救治的来源与重要经济保证是医院药品。因此,医院必须有一套完善合理的药品管理制度,保证药品的采购、储存及使用科学合理。目前,我国医院的药品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以优化医院的药品管理流程,促进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问题;改进 医院药品管理主要是对药品采购、药品储存、药品使用三个环节进行管理。它涉及到药学、医疗、护理等方面,影响着药品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所以,先进的管理制度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人们的安全用药,为社会创造良好效益。同时做好药品管理,能避免出错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1 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药品库存较为混乱 在很多医院中,由于药品数量、种类繁多,又没有对药品进行系统的分类管理,容易导致药房或医护人员在取药时出现差错或是不能及时找到需要的药品,给医护人员带来诸多不便。此外,药品摆放混乱,还有可能导致药品与账目不相符合,为医院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主要是因为医院在药品管理上缺乏具体的统计管理,没有定期进行药品盘点,对其做出正确的分类和编码记录等。在这种情况下,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医生护士用错药,引起医疗事故。 1.2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不严格 在大多数医院中,存在着将不同批号的药品混合存放的现象。例如,有些科室将同种针剂的几个不同批号放在一起,导致护士在做护理工作时不能按照近期先出、先进先出的原则,这就可能会造成有的药品过期。主要原因是:①药品采购的来源不固定,同种药品的生产厂家、批号等可能会出现更换。②一些药品因供过于求而出现剩余时,没有及时销账,又与新进药品存放在一起混用,导致剩余的药品过期。③药品被退回中心药房时,没有重新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造成有效期、批号的混乱。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药品过期,影响用药安全。 1.3缺少药品的使用登记情况,未做好相关记录 对于药品管理工作来说,做好药品使用情况的具体详细记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随时查看用药情况,并且能根据用药情况及时地补充药物,还能避免用药出现差错而产生不利影响。但是目前,医院在登记用药使用情况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医生在给患者用药时,为了减少在拆零药品管理中的麻烦,就直接按最小包装用于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对必须拆零的部分药品,没有做好详细的登记。另外,医院对麻醉药品的使用登记不到位、记录不准确,造成部分药品失效。 1.4医师用药混乱和患者选药混乱 随着当今制药市场的发展,新药开始不断出现,制药商利用各种渠道对新药进行广告、宣传。这种宣传不仅针对群众,也针对医师。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对药品管理的不严格,再加上利益的驱使,让部分医师不顾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用药原则,随意对患者开药(新药和贵药等)。这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加重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而另一方面,很多患者盲目相信制药商家的广告宣传,这种情况对医院药品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5药物储存不当,没有注意温度、避光等问题 对于有的药品,温度、光线、湿度等都会对其有效期造成较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按照药品需要的储存条件来进行储存,那么药品的有效期可能就会缩短,从而影响药品的疗效,甚至会造成事故的发生。而现在很多医院的药品房没有做好相应措施,导致药品变质。 1.6盈余药品的积压 由于某些患者不需要用一整包装的全部药品,为节约药品,医师将同包装的药分给多人使用,这就造成了药品的盈余。又或者因为其他原因而造成药品过剩,使医院的药品积压起来,导致药品过期。 2 医院药品管理问题的改进方法 2.1对医院药品采购管理的改进 2.1.1首先要重视采购环境,采用招标采购的国家政策 做好供应商与采购部门的有效沟通。采购部门要按照供应商的可靠性及药品的成本等具体情况将供应商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随时对其进行记录管理,建立不良记录制度,以调整供应商的分级。 2.1.2注意采购循环中的问题,主要是指采购时间和采购量。采购量可以使用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来解决。它是在比较不同订货批量的年度总成本的基础上,按照成本的最小值估计出最优订货批量。另外,在药品储存数量降到一定的值时,需要再定货。在订货要在满足生产提前期的需求时下订单,考虑到在订货期间,库存的药品量必须满足患者需求避免药品用完的风险。 2.1.3用招标采购 和其他医院联合招标,增强价格谈判能力,实现最优价格采购,但这种方式需要统一采购的品种和规格等。 2.2在药品管理记录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的药品流程模式 运用医院信息系统来管理,减少人工记录的麻烦的失误,节约人力资源和时间。 2.2.1对各药库进行分类管理, 将药库分类设置 将药库分为西药房、中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自制药品库等。西药房负责各药房、各科室发放药品、试剂等;中药房负责患者中药材发放;急诊药房负责紧急情况下患者临时需要用药的发放;住院药房负责住院患者的用药发放;自制药品房负责为各药房和各科室发放本院自制药品。 2.2.2制定好各药房的取药方法 中药房:住院的患者使用中草药时,护士之间持处方在中药房取药,门诊患者用药时,先去中药房收费处缴费,再到中药房取药。急诊药房:患者先去急诊药房收费处缴费,再去急诊药房取药。门诊药房等也是如此。 2.2.3进行药库信息化管理,对药品进行入库管理 对医院所有的入库和出库药品品种、相关数据都要进行具体详细的记录,以保证药品不会出现混乱。要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对药品的各方面信息及使用情况进行核对与报备,并做好相关记录,做好医院药房的各方面的信息化管理。 2.3注意药品房的储存环境 针对药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对药品房进行保养,注意库房卫生。尤其是温度和湿度等。温度必须保证在30℃以下,需要冷藏的药品须备冰箱,还要避免阳光的直射。 3 结论 药品管理质量不仅影响到医院的发展,也关系着患者的用药安全,药物质量的问题可能会引起患者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这需要医院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明确保存药品的注意事项,做好相关工作,及时清理过期药品,做好药品出入库的记录,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及保证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浅析医院药品管理与成本核算中的问题及建议 [摘 要]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为解决药品生产、流通、核算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及措施。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低价药品目录;部分省份实行的集中招标采购和带量采购。这些政策及措施的出台和推行为规范药品市场、加强药品核算管理起了积极的作用。以此为契机,文章结合目前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和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医院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和药品核算。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成本核算;药品收入 1 引 言 作为医院重要的流动资产――药品,是医生为病人有效治疗的手段之一,同时,药品收入是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成本也是医院经营成本的重大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与核算,对医院的医疗安全、资产安全、成本控制及降低病人负担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严格药品管理,加强药品成本控制对于促进医院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管理能力、提升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着重大意义。 2 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在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各医院经过多年不断发展,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药品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当前我国部分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和核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1 医院药品管理组织不健全、结构不合理 一些医院药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不健全、不合理,造成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交叉缺失或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建立医院药品四级管理组织结构,第一,在医院领导下成立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长、分管院长、药剂科成员、临床各科主任、纪检、审计、财务人员组成,院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审核批准医院药品各种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审议医院药品新品的引入,以及药品管理的其他重大事务;第二,分管院长主要负责药品采购计划的审批,临床急需药品引入的批准,药品部门财务报表的审批,以及临床用药的管理;第三,药剂科成员由药剂科主任、采购员、药品会计(由财务科派驻)、临床药师、药库管理员构成,主要负责日常药品的计划、采购、入库、核算、指导临床用药等工作;第四,门诊、住院药房,成员由各药房主任和发药员组成,负责日常药品的调拨和住院病人处方、医嘱的审核、发药。 2.2 医院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第一,建立医院常规药品使用目录,完善药品新品种引入机制和流程,明确各机构职责。目前部分医院药品在用品规范混乱,引进药品新品随意性较大,一方面造成满足不了病人治疗需要,另一方面造成药品部分品种多余、滞销、积压浪费,不必要地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差错的概率,提高了医院药品的经营成本,甚至为不良产商临床促销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改进措施: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根据国家和地方基本药物目录,由医院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治疗需要,提交本科室药品使用品规,交由药剂科汇总,药剂科对各科室提交的药品品规,对照相关政策和制度,进行审核整理汇总,形成医院药品使用目录初稿,交由分管院长审核同意,同意后再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议,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对药品目录初稿中的各品规要严格审查,重点审核药品各品规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审核通过交由委员会主任批准执行,形成本院的药品使用目录。另医院每年可定期根据此流程,调整完善药品使用目录,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及病人治疗的需要。药品目录出台后,医院药品的采购、使用必须严格在目录品种范围内。对于不在目录范围内的品种,病人确实治疗急需,由医生填写药品临时采购报告,详细说明病人信息、使用品种、剂量,科主任签字同意后交由药剂科审核,审核通过后再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采购。 第二,调整完善医院药品流通流程,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部分医院药品采购流程不合理,责任不明确,经常造成部分药品断货,直接影响临床治疗用药,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另外部分品种滞销积压,造成报费损失,提高药品经营成本。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工作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各医院可根据业务需要,仓库储存条件,每月形成2~3次批量采购计划,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前期药品消耗量,结合医院药品现有库存量,另考虑到医院病人季节性、周期性等特点,出具药品采购计划稿,交由采购员整理,采购员对计划采购稿进行初步审核,根据医院采购目录制作采购计划表,按各采购公司详细列明药品名称、规格、产地、数量,形成的计划表交由药剂科主任审核,药剂科主任重点对医院的急救品种采购数量结合库存量进行考量,并对其他品种采购量根据有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最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后采购。另可建立对医药公司供货情况的考核机制度,避免医药公司供货不及时、故意不供货等行为。 第三,调整完善药品入库入账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现今部分医院管理核算信息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造成内部控制不到位,出现监管漏洞,时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情况出现。 改进措施:根据医院药品工作制度、流通流程,引入先进的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形成药品三级账管理核算方法,财务科负责药品总账的核算管理,药剂科(药品会计)负责药品明细账的核算管理,仓库管理员负责实物账的核算管理。 药品采购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清单对药品进行挂账入库后通知采购员进行审核确认,采购员根据验收记录,详细核对每个品种品名、规格、产地、价格、数量,无误后在信息系统上确认,完成药品的挂账入库,增加药品的实物库存,药品会计根据采购员、审计审核合格的发票,在挂账入库的记录中对药品进行冲正入账,同时重点核对药品的价格。 第四,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部分医院存在药品价格管理混乱,调整随意,责任不明确。 改进措施:制定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制度,完善调整流程。采购员根据国家价格政策、地方招标采购目录或询价记录(询价流程由纪检、审计人员参与)制作药品价格调整目录,由纪检、审计人员、药剂科主任审核签字后上报分管院长批准同意,同意后交由药品会计人员在药品管理核算信息系统中执行调整。 第五,调整规范药品核算方法。部分医院存在药品核算方法混乱,有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不能正确地反映药品经营成本。 根据2012年1月1日起实行的医院新会计制度,取消药品进销差价,药品改按进价核算,建议医院实行实进实出会计核算方法,这样能够正确核算反映药品的经营成本。 第六,明确药品实物负责人,建立药品定期盘点制度。部分医院药品仓库、药房或多或少存在账实不符,药品质量保管不当等情况。 改进措施:由医院指定药品库房的实物负责人,仓库为仓库管理员,各药房为各药房主任,负责本科室药品的日常核算管理,同时,医院财务、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库房药品进行清查盘点,对出现的账实不符、报损情况查明原因,上报院领导,如系人为因素,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由药品会计根据盘点结果调整药品明细账,财务科根据药剂科月终上报的药品盘存报表调整总账。 3 结 论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医院医疗安全、经济效益和健康发展。同时,医院药品管理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是本人结合自身工作经历提出的一点建议。因此,医院要建立起考核机制,提高各部门、各成员对药品管理和药品成本意识,一起努力,共同做好严格管理药品,共同促进医院的良性有续发展,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管理药品,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药品管理与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等社会公共建设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医院如何对药品进行核算和管理,更好为人们服务的同时也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收入,二者协调发展。加强对药品的会计核算和日常管理,减少不必要的积压和浪费,提高资金使用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与核算方式,确保医院日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本文在阐述我国医院药品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医院药品管理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以及药品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院药品 管理 核算 在医院日常医疗工作中,药品是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特殊商品,其具有数量大,种类繁多,价格不一,经常浮动,日常领用十分频繁等特点,也是医院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医院可以结合自身经营性质和开设部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完善核算方法,认识药品管理和核算的重要性,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一、医院药品管理现状 医院在药品管理的每个环节中均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必须强化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此促进医院药品得以长期发展。由于药品种类繁多,给工作人员整理、归类增加了难度,各个医院对药品进行随意定价,用药剂量不合理等问题,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得到了重视和解决,同时,医院还加强了麻醉药剂方面的管理,指定专职人员及时对领用的药品进行相关事项的登记和记录,注重对药品的有效日期的查看和失效药品的科学处理等管理。 近些年,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一些大型的医院药品管理已经趋于信息化、集中化,对日常药品的领用和进货都能进行系统的信息记录,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分类时间。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药品在采购过程中出现漏洞等现象的出现,必须要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进行约束,规范采购的工作流程,选择信誉好的供货商,实行网上统一平台采购和统一监督,使医院采购到成本低,价值高的药品,更好地服务群众。 医院药品管理中很容易发生账实不符的问题,实际药品和登记账簿中的数量在盘点时,容易出现数目对不上等情况,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就是医院没能高效的利用计算及信息技术,没能及时地依据物价局通知进行价格调整,面对这些情况可以对药品种类进行技术化处理,完善医院信息技术,对药品的条形码进行扫面,然后确定入库实际数量,再进行登记。联网对条形码进行设置,也便于对价格进行调整。 二、对医院药品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数量实耗实销 目前,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计算机得到了广泛运用,显著提高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能够对实际入库药品数量、退用药品数量、领用药品数量进行详细记录,并且每天清点库存,必须做到账实相符,对出现药品库存不足时,做好应急准备措施,保证对医院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满足药剂人员及会计人员对药品数量上的控制和管理。 (二)计划采购,合理库存 医院对药品的采购和领用,每年都会进行登记,在年末的时候进行统计,计算出的数据可以为下一年采购提供参考,针对不同季度所需要的药品进行分析,确保医院药品充足,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同时合理设定药品采购预算,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执行,保证药品库存合理。此外,工作人员也要关注药品的有效期限,进行管理,做到不浪费的原则。 (三)规范入库和领用的流程 在采购入库与药品领用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应的出、入库制度,并且对入库药品进行严格验收,重点查看药品生产批号、合格证、数量和质量,保证其质量达标。针对药品检验人员而言,不可由采购人员担任,必须安排专业药师开展工作;与此同时,会计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对账、盘点等工作,并且由双方实时进行清点,能够消除该环节出现的漏洞,是防范的有效途径之一,也保证了账实相符的原则,为会计账务核算提供了真实性,对出现盘亏、盘盈等情况查明原因,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和规范的核算方法进行账务处理。 (四)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管理是医院追求的理想管理模式,药品零库存是指在满足医院临床需求及零售需要的前提下,药库库存最小化,也就是说并非药品的绝对库存量为零。而是把库存压缩至最小限额,以此减少因为库存量大而占用的流动资金,提高医院有限资金的利用率。实施零库存以后,药品配送公司在接到药品采购计划后立即送货,药库验收药品合格后立即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药品运送至各药房使用。医院药库平时只需要储存一些应急药品和抢救药品,极大地降低了药品积压数量,进而加快资金周转,增强医院盈利能力。 所以,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必须对药品采购、领用、库存过程予以完善,建立完善的药品信息管理机制,及时地了解药品库存量以及消耗量,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药品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药品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在医院药品核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单药品进行赊销,药品的入库时间和发票取得不同步,还有的为公司利益对发票进行拆分后才送交财务人员,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医院流动负债的风险。财务工作人员经常进行挂账处理,但是由于医院往来业务较多,就极其容易导致应付账款登记的时候出现错误,增加了医院对账难度和资金风险,如果出现失误,还需要进行核对和审查,大大的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医院各个部门在领用药品时,没有明确的成本核算,导致财务方面没有对成本进行控制,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医院的流动资金。没有对药品进行成本核算,同时也不利于医院稳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对药品领用没有进行成本核算,不利于下一年对药品购进进行决策,造成资金浪费。 会计核算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院整体形象和质量。会计核算人员对药品方面的知识根本不甚了解,不能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类,降低了日常的工作效率,而且人员综合素质存在差异,不能有效地对药品进行管控。 (二)加强药品会计核算的有效对策 医院出现大单药品赊销的时候,应加强对工作流程的监管,进行挂账处理的时候,要保证登记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出台相关的文件规范赊销工作流程,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监督,及时同供货商和银行方面进行对账,降低应付账款带来的资金风险,从根本上规范应付账款的操作流程,提高医院的资金利用率。 根据医院制定相关的成本预算制度,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对药品成本进行预算,可以有效的掌握资金的方向,同时可以清晰地反映药品成本价格的变化,及时地做出调整,对于超支和节约的部分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的记录,有利于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加强发票的催收工作,拒绝拆分发票,不允许跨月开票,否则不予付款。医院要注意培养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做好药品方面的管理和核算。医院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给财务工作人员提供培训等方面的机会,积极鼓励会计人员对行管药品信息方面的学习,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工作态度等都纳入综合评价指标中,促进他们完善自身的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通过对医院药品进行准确、有效的核算和管理,不仅规范了医院的制度,还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防范环节中易出现的漏洞和腐败现象,同时,加强医院药品核算的规范程度,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让医院和社会认识到药品核算和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完善医院药品管理过程,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整体质量和管理水平。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药品管理是动态管理的一个过程,在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进货渠道不规范、质量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价格不一及有效期监管不严等问题,本文对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医院;西药库;药品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当人们在身体不适或患有疾病时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因此药品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等。医院西药库是构成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西药库库房发出的药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的关系到医院临床的医疗质量。本文针对医院西药库药品的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阐述,为药品管理提供有效的借鉴。 1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不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 因药库在对药品的采购计划中过于随意,同时临床部分药物的使用情况可随时发生变化,极易引起药物积压过期失效等。药库中的药品在库存的过程中过期失效造成的报损占据整个药剂科中总药品报损的比例较大。 1.2不符合贮存的条件要求 大部分的医院会对药库贮存的药品条件较为重视,在药库中配备有除湿设备、空调以及冰柜等,并采取控温、遮光、防潮以及阴凉库等措施。但是因下级药房及病区的小药柜其药物贮存条件较差,极易导致药物即使在有效期内使用,药品的质量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导致药效降低等情况发生。同时对部分需要拆开小包装的协定处方药品,因储存条件发生变化,虽然在有效期内进行使用,但有时也会较快的发生变色、潮解等变质现象的发生,极易在疏忽的情况下将药物发放给患者,引起安全隐患等。 1.3监控药物效期不力 虽然有很多医院在药房及病区设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领药工作等,但其工作重点通常放在了药品的及时供应中,没有对药品的有效期及压库情况尽到定期检查的责任。在发现药物出现过期失效时,通常只是在大型盘点的时候发现,很容易发生把过期的药物发给患者情况,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在药房及病区中对过期药品未有及时的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损及销毁等。 1.4管理制度不完善 部分药房在药品管理中普遍的存在不规范,特别是在部分的乡镇卫生院中,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及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等,没有按照规定索取及保管发票,没有建立起药品采购档案以及没有执行进货检查验收以及入出库登记制度等。 2解决方法 2.1严格进行采购 2.1.1坚持主渠道进药,保证药品的质量 医院应和证照齐全实力雄厚的药品配送企业签订药品质量保证合同以及购销合同等。该类企业有齐全的检验设备,有利于对药品的检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及科学性,对我们的工作上升到一个最高水平,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及及时配送、退换货等。 2.1.2实行药品招标采购 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为版本,对招标的品种进行确定,将招标公告进行。之后发放标书,对评标原则、方法、对投标及招标双方所需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进行招标采购以增加采购工作的透明度,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对购销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一定程度上减少药物价格,以保障医院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2完善贮存条件 应对药库的药物贮存条件进行完善,在目前需要冷藏保存的生物制品及抗生素的增多,药库应配备足够的冷柜,并配备除湿设备及空调等。应用防潮、遮光及控温等措施,使所有的库存药物能够按照规定的储存条件进行贮存。对下级病区及药房也尽可能的予以配备冰柜及空调等设备,对需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保存的药物做到随用随领。同时,药房及病区应安排专人负责每天药物的领取及养护,缩短药品贮存时间,加快药物的周转速度。 2.3对药物的效期管理工作进行加强 2.3.1重点关注药物采购及药库养护环节效期管理工作 购进的药品原则应有半年以上的有效期,在临床中需要使用但又采购不到远效期的药物时候,应向领导请示,经同意后按照临床药物的使用情况对采购量进行控制;因不能就近供货时,需要用现金从厂家直接后买药物时应慎重,仔细的与临床协商应采购的数量,避免压库过期失效情况发生;对临床应用少并且价格高昂的药物通常不应库存备货,在临床需用到时可予以临时购进;在发药及出库时,应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以免留陈发新,造成人为过期等;对近期药物,定期统一的上报给药剂科,让药剂科与临床联系使用或者和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等。 2.3.2在效期管理中进行专人负责 由专人负责药物的效期维护,病区及下级药房由领药人员对药物效期维护予以负责,在领取药物时应对效期情况进行检查,常常将各自库存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当出现由药物效期维护人员失职疏忽引起药品过期报损的情况,应对当事人追究其经济责任。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完全使用的药物应在15~30 d之前予以报损,避免过期药物应用在患者中[1]。 2.3.3对过期药物报损销毁制度严格执行 因过期失效或者损坏引起药物报损,应由申请报损的科室对报损清单进行填写,由药剂科领导核审后,经医院分管领导批准后予以报损。报损的药物应由药库集中的销毁,并对药品销毁记录表予以详细正确的填写,由负责销毁药物人员予以签字[2]。 2.4严格的按照制度管理 2.4.1药物购进管理 因医院西药物品种繁多、数量大、收发繁琐并且用在药物采购的资金数量有较为巨大,因此在购进药物时应保证所有药物的质量及安全有效等;根据医院的规模大小及性质任务等,维持一定数量的药物品种共医生应用,属于《基本药品目录》中的常用药物保证不断货;严格的管理好药品;重视有效期的管理;做好统计报表的工作,做到账目及药物相符合等。 2.4.2库房的管理 对麻、毒、危险药品以及精神药品按照规定分别的予以存放,达到药物存放要求等;可以按照剂型、药理及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存放,并且建立货位卡,方便盘点及发药工作等;认真的对入库药品进行验收,对药物品种、规格、有效期及数量等予以关注,待有问题发现时予以及时的解决;对有效期药物管理进行加强,将库存的有效期药物公布在显眼处,定期的予以检查;为保证药物质量,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当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应有第三人予以监督,在其监督下予以办理交接手续,同时三方签字,以提升符合要求规定等[3]。 3结论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特别的重视药物质量管理,及时的对药无效期进行检查,避免因药物过期进入患者手中,并且对药物管理的制度严格执行,以便更好的保证用药安全等。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探讨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和发放中的注意事项 摘要:目的:我们针对本院门诊处的西药房药品管理方法以及药品在发放中才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方法:比较本院门诊西药房在采用了合适的管理措施之前以及之后的数据,并且将未采取统一化管理之前是对照组,采取统一化管理之后是观察组。针对门诊西药房的药品盘点时间和报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药房管理项目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统一化的管理之后,尤其是采取了合适的药品管理方法之后,西药报损率高的状况,并可明显降低各类失误的发生率,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本院西药房的满意度。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药品发放;数字化管理 本院的门诊西药房也是医院的窗口121处,这里不仅仅是取药品的地方,同时也是医院的形象所在。并且,我们也应该了解,药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被治疗,尤其是在当医疗器材和药物结合使用之后的效果会更加好。因此,患者需要和自己的临床医生有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在治疗上可以达成一致,要知道,指导临床是医院药剂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担负有监督的职责,同时也可以指导患者安全、有效且合理用药,帮助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本身的治疗作用,尽可能避免患者出现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而我院门诊西药药房的前台设计选择了玻璃幕墙并设窗121,目的是为了可以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甚至与患者的生存有很大影响,所以说,我们需要重视药剂发放人员的举止、仪态,并监督好西药房的药品管理和发放工作。特别是在取药的高峰期间,我们需要提升门诊西药房的药师业务素质,这样,患者在看到药剂人员忙碌的时候还是可以选择理解同时也可以做到耐心的等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门诊西药房的药品在进行管理以及发放的情况,观察对照组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开展数字化管理后的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和观察组组在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未开展数字化管理后的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其中观察组共发放药品2345例,对照组共发放药品2178例。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数字化管理前的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为医务人员人工配药、划价、销账以及人工药品发放。观察组:开展数字化管理后的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医院内部构建局域网系统,医生根据计算机所显示的患者购药相关信息,开具电子处方,电子处方得到门诊医生核对确认后,可运用计算机对药品划价、药品价格进行自动计算。电子处方会在患者缴费后,经医院局域网传输到门诊西药房的相应窗口。门诊前台药师根据计算机信息,打印出对应患者的处方,移交给门诊后台药师,后台门诊药师根据处方进行审药、配药工作,完成后由前台药师对配药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将药品发放给患者。 1.3观察指标 根据医院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门诊西药房开展数字化管理前后的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药品发放差错原因,比较两组库存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报损率以及账实相符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药品发放差错原因对比 2012 年6月 -2014年 7 月期间门诊西药房发生药品共发生药品发放差错事件 100 例。其中观察组单人配发药品错误的有15例,疏忽导致的有 8 例,药品摆放错误导致的有 7例,对照组单人配发出现错误的有 36 例,疏忽导致的 18 例,药品摆放的位置变化导致配药错误的有 16 例,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观察组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完善门诊药房管理制度 本院门诊西药房对药房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晚上,变得更加随机,也比较规律,紧急性、终端性和咨询服务性等多种功能,同时,也是在如何做到更加科学、有效对门诊西药房进行管理的前提之下的,主要也可以确保整个西药房的每一项工作都可以顺利的进行。所以,我们需要对门诊西药房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工作的灵活,也可以把制度要求落实在西药房的每项工作当中,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此外,制度在制定之后必须让每一个在西药房工作的人员都有一个充分发了解。同时,对于那些的不合理的、不符合工作实际的制度,我们也要对它进行删除或者是更改。 要根据药品的不同性质,合理摆放,对相似药品,分开放置。严按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贮存药品,以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在药物咨询过程中,发药药师可通过主动咨询模式,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交代患者用药常识、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并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发放药品,从而避免药品发放差错发生。西药调剂流程规范调配西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通过对药方严格的审核,确定该药品是否符合患者的病情以及药品特性及用量进行调配,如果有疑惑的地方必须经过医师确定签字后再行调配。 3.2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质 作为在门诊西药房管理药品和发放药品的药房工作人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药房工作人员即便是医院应进行继续教育,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其掌握新知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药品发放错误的严重后果。定期组织各种讲座与培训,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同时提供各种渠道,使工作人员走出药房,学习其他医院的管理方法。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精神,使员工热爱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多与患者交流,讲解用药注意事项。如果出现错误,应及时更正,不可逃避责任,以赢得患者对医院的良好印象。工作人员按照规章也是医院门诊药房需要不断加强的工作。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 摘要:为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足够重视,确定医院每一个管理者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职责,避免用药出现差错,保证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安全用药,使医院用药水平得到合理的提升。本文通过对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的实践,对医院高危药品方法进行总结,形成更加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 关键词: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对策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精神药品和毒麻药品的管理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对于高危药品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却缺乏重视,对高危药品的使用都没有统一的工作模式和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得高危药品在临床的使用的管理都比较薄弱,所以导致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会受到伤害,严重的话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对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模式探讨是非常必要的。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可以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患者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1高危药品分类 高危药品就是高危险药品,就是说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的药物,具有差错的出现可能是不常见的特点,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却会非常严重[1]。每年全球因为用药不当造成的伤害的患者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其中高危药品占的比例也很大[2]。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根据我国医疗机构在平时的用药情况制定了"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推荐目录"。其中,把高危药品分成了A、B、C三级,按照"金字塔式"的分级管理模式对其管理。A级高危药品就是临床中使用的次数最多,如果用药不当,患者也最容易发生死亡的药品,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B级高危药品就是在临床中使用的次数较多,如果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伤害,它是处在金字塔的中间层;处于金字塔第三层的是C级高危药品,是指在临床中使用次数较多,如果发生用药错误会对患者造成伤害[3]。 2医院高危药品管理 2.1高危药品的采购和存放 对于一些首次进入医院的高危药品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开会讨论后才可以采购到医院去,并且要经过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以及医院要是管理的允许,对于采购入院的高危药品要通过药学部把药品的相关信息告诉给临床,并且对临床对其的使用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协助。所有存放高危药品的部门都要把高危药品放在专柜,千万不能和其他的药品放在一起,对于一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要使用专门的冰箱放置,并且要通过温度控制系统对其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药品的质量,不能因为保存不当是药品的药效得到影响。一些很相似容易分不清的药品,比如名字很像、药品的包装外形很相似的都要防置在不同的地方,防止情况紧急的时候把药品拿错。对于药品专柜都要有引人注意的标识,不同类型的药品要有不同颜色的标识卡,普通药品的标识卡可以设置成普通的白色,容易拿错的高危药品标识卡可以设置成黄色,提醒工作人员在摆放或者对药品进行调试时不要弄错。对于一些有效期不太长的高危药品要做特别的监控,而有效期不足3个月的高危药品是要及时做退库处理的。 2.2高危药品的使用调剂 在医院的用药软件系统中对于高危药品的标识和级别要及时录入,当医生在开具处方药、护士对医嘱进行执行或者对药品进行调试时都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于医生开具的高危药品,系统会弹出一个提示栏让医生进行二次确认之后才可以对第二种药品进行开药,药师在对发药处方的审核时也是要进行二次确认的,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因为不小心有错误的输入,二来也可以对给药或者审核时有二次提醒。所有的护士在进行高危药品给药时都要严格的遵守"5R"原则,就是,正确的药品、正确的患者、正确的时间、正确的药剂量以及正确的给药途径,要严格执行用药审核双签字的制度,对于患者使用高危药品后要进行跟踪,注重患者的用药情况。药师要严格按照规程对高危药品进行调剂,不但要严格实行双人发放制度,还要严格实行双人审核的制度,对于发药要做好认真的记录和交代,只有取得药师资格证并且工作一年以上的药剂师才可以对高危药品处方的审核和发放的工作。 2.3病区高危药品管理 对于高危药品不但要进行专区存放,也要由专人负责管理,要求具备药师资格及以上的人员专门负责,每天都要对防置在专柜的高危药品进行盘点审核,对于每一天发放的高危药品都要的当天进行审核,保证没有药品的发放错误发生,没有药品不小心拿错的情况发生,只有责任到人,才能提高药品管理的有效性,减少错误用药的发生。在所有的病区都放置药品专柜,保证临床科室及时用药,指定一人专门的护士对病区药柜进行管理负责,对于高诶药品的放置也要设置醒目的标识卡,在对药品进行发放后,要及时记录出库情况,对账目的准确性要有保障,对于交接班的查对制度也要严格实行起来,要真正落实到实处,病区的护士在对患者用药时也要严格遵守给药"5R"原则。 2.4建立高危药品信息系统 造成对高危药品使用不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医疗机构并没有完善的用药管理系统,这就要求要对现代的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医院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高危用药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对于给药的剂量、用药的频率、用药禁忌症、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等都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和干预,对于不合格的处方药进行拦截。当开出的某一条医嘱不同寻常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出现警示的标识,让医生再次确认或者进行修改,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也是会受到充分的提示。要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高位药品管理相结合,全面监测高危药品,减少错误用药的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 3结论 医疗机构要对高危药品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改善相应的措施,把药品管理的质量做到最好,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是降低高危药品用药错误发生率的有效保障,可以把危险和危害都扼杀在摇篮里,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用药的水平。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摘要: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先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和应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接着简单介绍了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最后,文中详细探讨了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关键词:医院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软件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快速的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并有效推动各行业的发展。结合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就是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式。比如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就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加强医院的管理工作,药品管理系统就是医院诸多管理信息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众所周知,医院绝大部分的利益都来自于出售药品所得,因此,加强医院管理管理工作对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接下来,本文就将对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以及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起到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普及应用的产物,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是将整个医院的管理工作都包含在了其中,比如医疗资源管理工作、医疗服务管理工作、医院患者管理工作以及医院医生管理工作等都包含在内,是一个包含了大量子系统的庞大的管理系统。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更好的实现医院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大大的提升了医院管理的工作效率,也使医院从以往的管理工作中抽出更多的精力放在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升上,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来完成医院管理工作,不仅大大降低了医院管理工作中失误和错误的出现,还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而在整个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管理子系统,因为药品管理是一项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流程也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应用管理人员来进行管理避免不了会出现错误和失误,影响医院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应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降低错误和失误的出现,提升医院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1]。 2应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药品是医院最大的经济来源之一,因此,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工作,对保证医院的经济效益,推动医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药品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管理难度也很高的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对药品进库、出库、药品保质期、医生开药、患者用药以及药品价格进行管理,还需要对每一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计算、统计和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以将结果提供给医院的管理层,让医院的管理层根据医生开药、患者用药以及药品价格浮动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医院下一步的动向做出准确决策。但是也正是由于药品管理工作工作量大,任务繁琐,所以导致在日常药品管理工作中频频出现问题,影响着药品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2]。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药品的管理,医院开始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对药品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和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并且,跟人工相比,应用管理信息系统,不仅精确度高,一般不会出现错误和失误,并且系统运行稳定,不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提升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拥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3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3.1安全性 安全性是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一个重要性能,因为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做好隐蔽处理,否则,一旦导致患者的个人信息隐私外露,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会严重损伤医院的名誉,这对医院的发展来说,绝对是致命的。而药品管理工作,在很多环节都涉及到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因素,因此,在对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实现用户登录以及操作权限设计等方法,实现对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的权限进行设置,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2可扩展性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从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上就不难看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的快。另外,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一定缺陷。因此,为了方便日后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更新,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足够的可扩展性,一旦信息管理技术再次更新或者是研究人员研究出更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能够及时对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保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性[3]。一般情况下,药品管理信息系统所具有的可扩展性,起码也要满足未来5年内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展需求。 3.3易操作性 当前,医院管理岗位上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因此,为了方便管理工作人员管理使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一定要具有易操作性,系统所提供的操作界面一定要简单明了,让管理人员一看就懂,一看就会用。除此之外,系统还要设置操作提示,对所进行的操作内容进行提示,并且对可能是错误操作的操作进行阻止提示,减少操作失误,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率。 3.4易管理性 因为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几乎没有精通计算机的,因此,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一定要具有易管理性。系统要具有自我检查、自我维护以及自我更新的功能,减少对人工维护的依赖。同时,数据库还具有自动计算、统计、分析以及整理数据的功能,还要能够自动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备份。除此之外,由于数据信息是整个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系统数据库还要拥有对数据信息进行检查功能,一旦发生数据未经操作自动消失,要能够及时通过备份还原数据,并对还原部分数据设置专门的提示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操作管理[4]。 4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患者取药管理功能模块 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系统应该具备患者取药管理功能模块,并且,该模块还要能够同时支持对数个患者取药过程进行管理。首先,医院在对患者信息进行录入之后,医生由登陆系统登陆管理系统,检索出需要开药的患者,对患者的个人信息、所患病症以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定无误之后,点击确定,确认发药。接着,收款管理人员对医生所确定的药品价格进行统计,计算出患者所需要缴纳的费用,在患者缴纳费用之后,打印出收款凭据和患者所需要提取的药品名称,并在系统中对该患者的信息标注为已交费。然后,患者凭借收款凭据到取药口取药,发药管理人员要先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查,确定患者所要提取的药品没有问题并且已经交费之后,将药品交给患者,并将系统中患者的个人信息标注为已取药[5]。 4.2库房药品管理功能模块 对于大型医院而言,他们拥有数个药房,但是却只有一个库房,因此,为了提高药品管理工作效率,并保证各个药房取药过程中不会发生冲突,在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中还应该设计库房药品管理模块,对药品出入库的情况进行管理。药品出入库管理各分为两种,在药品入库管理中,要对统一入库和单独入库的药品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对统一入库的药品的价格、数量生产厂家、药品功用等药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录入到系统中。单独入库指的是个别药房因为某种药品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药房存货过多而将一部分药品放回库房中,对这些药品,也要做好统计,将入库日期、药品价格、数量以及所返回要点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出库管理也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自动生成的需要统计发放大各个药店的药品清单,一种是药店根据实际需要自行从库房提取出的药品清单,系统对这两种情况都要进行详细记录以避免日后因为遗漏记录而导致管理工作出现失误问题的出现,保证药品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4.3后台管理功能模块 该功能模块的设计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药品管理工作人员对系统中药品管理历史信息进行查看,检查药品管理工作是否存在错误或者是纰漏,保证药品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该功能模块主要支持两种功能,一种是历史数据查看功能,一种是操作员更改管理信息功能。历史数据查看功能,主要作用是让管理工作人员对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历史操作信息进行查看,检查药品订单、药品出入库管理、药品价格等相关药品信息记录是否正确。如果发现错误,没有造成损失的及时更改,造成损失的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尽可能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6]。操作员更改信息功能主要是中管理人员在检查历史信息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对错误数据进行更改,可由操作员对其进行更改操作。另外,如果因为后来因为外在因素一些人员进行了系统管理之外的操作,比如药品入库、出库,或者是价格调整等,由于系统没有进行记录,这个时候就可以由操作员进行记录操作,将相关数据信息记录到系统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暗箱操作以及非法操作等管理工作的进行,操作员必须是拥有管理权限的管理人员。 5结论 药品是医院主要经济来源之一。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医院建立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减少医院管理工作所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不过,由于当前医院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完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医院方面还需要对药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和更新,以保证医院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得到不断提升,更好的促进医院发展。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有关医院药品管理细则实施的阐述 摘要:针对药品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采购、管理和使用的原则。破除粗陋的管理导致的药品的使用不当和库存的缺失,在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尽本职,确保药品在每个环节都不出现管理上的错误,此外要谨慎对待特殊药品,加强管理。 关键词:质量标准、当月库存、规范处方 一、采购 加强药品采购管理,杜绝假劣药品进入医院,一些不法经销商会购进一些假劣药品,并且以次充好,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使假劣药品进入医院,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商业贿赂或者变相的商业贿赂等手段进行操作的。这样就会提高药品的价格,坑害患者,不能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延误病情,更有甚者会导致患者的死亡,给患者家属和医院、医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对药品的采购管理,杜绝假劣药品进入医院成了药剂科工作的头等大事。药剂科采购药品时候应遵守如下规则:药品采购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以及医院药品的各项管理制度。 除药剂科(处)室以外,其他科(处)室不得进行采购,不得自设药房和配药室等。药品招标必须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一定要在有合法经营资格、证照齐全的药品批发企业采购药品;严禁从药品零售企业、非法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和药品集贸市场采购药品(中药材除外)。 医院购进药品必须符合《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签订购销合同,并且一定要索取税务发票。坚决不采购假劣药品,遇到以下情况也不能采购:无批准文号、无检验合格证、无注册商标的药品,过期的或者有效期临近的药品等等。药品采购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对药品的性能、规格质量标准、市场价格等等信息都应该有所了解。 二、保管 药库保管员按保管程序和职责对入库药品质量、数量严格把关,药品保管员应严格药品入库手续,收集齐相关检验报告,并负责装订成册。药品入库应按《药品管理法》做好入库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应拒绝入库,同时向药品采购员报告,由采购员及时作出退货或换货等处理,采购员不能作出处理的及计划外的药品应向药剂科主任报告。 药品发票由药品会计负责收集并核对发票上药品采购实价是否与采购清单上价格相符,若不符应先与采购员核实后冲减或从发票中核减并将清单附在相应发票后,月底交采购员签字,然后交药剂科主任签字确认,再交审计科进行审计,审计合格后再交分管副院长签字,签字后交财务科。 药品付款额度由财务科根据上月药品销售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当月付款数,药品付款计划由药剂科主任提出并作具体分配,交审计科审计,审计完毕后交主管副院长审批,再交院长批准,财务科在规定时间内将药款付出。 与药品采购相关的原始资料由相应主管人员妥善保存,并按每季度装订成册。药品采购员每月要对药品采购工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工作总结。表格所需体现的内容包括:(1)当月采购实价金额和零售金额、当月出库金额和销售金额及当月库存金额;(2)当月引进、停购药品名称和总的品规数;(3)当月抗生素药品零售金额排名前10位的品种(4)欠款情况。采购员要及时以书面表格的形式向药房及相关科室通报新药信息。 三、特殊药品的管理 特殊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对上述药品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系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信赖性且能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只限于医疗、教学、科研需用,麻醉药品的采购,保管、调配、使用必须按照《麻醉药品管理办法》执行,麻醉药品处方权由医师以上职称,经医务科审批方可执行、签字字样由药房备查。 药学科对麻醉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即专橱加锁、专册登记、专帐消耗、专用处方和专人负责管理。控制针剂二日常用量,片、酊剂不超过三日常用量。杜绝滥用、防止流痹。对晚期癌症病人执行申领麻醉药品专用卡的暂行规定,管好“专用卡”的发放、使用和管理。处方书写要规范并注明病情。处方计价、调配、核对、发出必须签全名,班班交接,逐日登记消耗。科主任定期检查,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的药品。医师应根据医疗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药品,严禁滥用。 一类精神药品每方不超过三日常用量,二类精神药品每方不超七日常用量,实行专柜保管。一类精神药品需逐日登记消耗,定期检查。精神药品定期盘点,处方保存二年备查。 医疗用毒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系指药理作用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用量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毒性药品的收购、供应、使用必须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必须建立保管、验收、领发、使用核对制度、须有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中级以上药师负责保管,专柜加锁,专帐登记。毒性药品包装容器及存放专柜必须印有毒药标志。 医疗用毒性药品凭医师规范处方进行调配,每日不超过二日极量,配方人员必须认真、负责、称量准确,中级以上职称药师复核、签名盖章发出。对未注明“生用”中药,应当付炮制品,调配毒性药品用具必须随时清洗干净,技工炮制毒性药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的规定执行,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其他非医疗毒性试剂药品 非医疗性毒性试剂药品的管理使用,应以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使用,由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保管、专帐登记调入与使用,调配毒性试剂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称量、配液需双人复核实行双签字。所有毒性试剂配制单保存二年备查。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信息化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化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在药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加以介绍。方法: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药品管理的各个方面,了解其应用特点与发展趋势。结果:信息化管理在医院药品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显著效用,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效率及管理质量。结论:信息化管理是医院药品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是符合时代进步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医院药品管理;应用与发展 信息化管理是顺应时展潮流的基本管理趋势,是较为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将其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显著提高了药品管理的效率,并规范了药品管理体系,是医院药品管理上的一大进步。一般药品管理分为药品采购管理、药品进出库管理、在库药品管理、药品统计查询以及药品账务情况等5个方面,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复杂,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满足药品管理发展的需求,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实现了科学、先进、快捷的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本文将从药品管理的5个方面着手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进行简单介绍。 1 药品采购的信息化管理 传统的药品采购模式是药品采购人员通过人工方式对医院药品使用后的剩余量进行统计,制作药品采购表,通知药品供应商组织供货,这种模式耗时、耗工,工作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临床用药需要。随着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发展,药品采购利用信息化管理工作平台,实现了及时、快速、准确采购药品的目的。 对于医院每一个使用药品,在药品管理信息化软件模块制作时,都会设定一个药品数量的上限、下限,药品信息化管理平台,会根据医院药品使用情况,及时跟踪,对药品存量不足的药品,信息系统自动报警,提示补充药品,同时,自动形成药品采购报表,药品采购人员每月根据采购报表,提交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审批,通过后,利用互联网药品采购工作平台,把药品采购任务向药品供应商进行,药品供应商针对医院采购计划,组织采购药品,送达医院,实现了药品采购的智能化管理,大大节省了人力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药品资源的优化利用。 由此可见,信息化管理技术在药品采购管理中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2 药品出入库房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入库管理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记录药品的种类、规格、数量、单价、货号、使用期限等基本信息,保证医务人员对药品信息一目了然,选择恰当的药品。对于特殊管理的药品,入库时,严格进行分类,便于及时进行分类统计。 医院药品的出库也是需要管理的,为了保证药品的使用效果,药品的出库要尽可能控制在其使用期限内,杜绝一些药品放置时间过长而失效的情况。坚持“先进先出”的药品使用原则,并根据药品的特殊药效情况,选择比较容易发生质变的药品优先利用。 3 在库药品的信息化管理 库房存货情况的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合理,不能太过供过于求,造成药品浪费;也不能供不应求,出现缺药情况,为此在药品库房存放情况管理中,要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库存量的上下限进行设定。 医院药品管理中,要对库房药品的库存量进行上下限设置,当库存量低于下限设置值时,系统要提醒管理人员进行及时采购,当药品库存量达到上限值时,则提醒管理人员近期不需要采购该种药品,进而建立一套提醒报警管理机制,严格控制药品的库存情况。此外,要对库房存货的利用情况进行管理,保证近期到限的药品能够得到优先利用,防止出现药品积压或者失效情况。 4 药品统计查询的信息化管理 药品统计查询是对库房药品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便于及时查询。信息化管理系统下,所有药品都被统计在案,包括药品的来源、数目、药效、生产厂家、使用日期以及去向等。传统的医院药品统计工作较为繁琐,查询不便,很难及时掌握药品去向及来源规格等基本情况,信息化管理系统下,所有药品都被统计在案,包括药品的来源、数目、药效、生产厂家、使用日期以及去向等,便于医务人员及时调查统计。 5 药品账务情况的信息化管理 药品财务管理主要是系统的对药品收支情况进行记录,以便解决药品价格变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药品财务管理的良好实行是合理控制医院药品开支,防止药品开支过大或者出现药品价格不合理等情况的。 实现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医院药品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可以系统的对药品收支情况进行记录,并及时解决药品价格变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较为科学先进的管理方式,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并避免了一些账务错误,对医院药品收支的平衡维护具有较大的贡献。 结束语 医院药品管理是保证医院正常运作的必备程序,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同一种效果的药品出现了多种类型,给药品的筛选购买带来了难度,很多医院不能协调药品采购与顾客需求的关系,造成了一些药品短缺或者供过于求情况的出现,这是非常不利于医院发展的,会造成资金流动出现故障,干扰医院的正常运作。将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它克服了传统药品管理的不足,实现了快捷、合理的药品管理,在医药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药品管理与药品成本核算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在提倡精细化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医院的药品管理水平也应不断得到提升。完善的制度及专业的管理人员才能使得药品的管理符合需求。药品是医院正常生产运营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只有不断的管理创新,降低外在因素的影响,用最少的库存维持药品的需求,并加强资金的周转,才能有效的处理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药品管理 成本核算 医院的药品管理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法规性和业务性。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利用健全的信息系统控制医院药品核算的内部程序,并且管理好药品的合理摆放和储存,可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并提高药库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药品管理与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1、收支不统一 在新会计准则下,核算的“医疗收入”、“医疗支出”的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原“药品收入”和“药品支出”等科目。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为方便患者,直接由相关用药科室从库房支出,而检查费和治疗费也被捆绑计入患者的医疗支出中,造成药品的支出虚假。科室的药品核算则被计入医疗器材支出,这样两者的统计口径不同,造成实际的药品与耗损情况无法统一,对药品的成本核算起到极大的干扰。 1.2、药品库存管理不善 药品的有效期及存贮条件均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药品的库存管理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有的药品需要避光、防潮,还有的需要冷藏、控温等。这些药品存贮的细节在很多医院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有甚者没有将药品分类摆放,有的直接放在地上,有些外包装在拆除后随意丢弃。 1.3、药品核算与结算不及时 赊销药品在医疗行业较为普遍,药品从入库到支付货款往往周期较长,频繁的挂账与冲账给药品的会计核算及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医院应该支付的款项拖延至几个月后才结算,大量的查对与纠错工作,使得会计分录查找不方便,需要进行药房与药商的双重对账,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1.4、信息化管理落后 医院的药品种类复杂,但是现在很多医院对药品的管理还停留在采用简单的文字表格处理软件进行统计,没有专业的药品管理软件,信息化程度低。人机分离的机制使得药品的进入库、核对、成本核算出现偏差,统计数据的效率非常低下,不能及时有效的纠偏,数据真实性不可靠且不易共享。 1.5、管理制度缺乏 随着药品种类、数量、保存条件等等的变化,制度已经适应不了新的环境。特别是医院新会计准则出台后,相应的条款应加以修改和完善,如药品的入出库登记、保管存放、月末盘点等均需做出调整。一些涉及管理人员的制度也需变更,应通过学习培训及重新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而在很多医院并没有积极创造条件为相关人员提供自我提升的平台。 2、提升管理与成本核算水平的措施 2.1、药品的合理核算管理 在新会计准则出台以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来合理核算药品,以金额为主要计量单位,按实际的药品消耗量作为报销的依据。药库通过记录药品收发的明细单据,作好输入与输出的分类管理,并将其汇总制作成财务总表,月末盘点时交予会计部门,以确认账面与库存金额是否相符,这样能保证药品统计的合理性,能清晰的反映结存情况。 2.2、药品的合理采购管理 药品占医院资金量较大,因此,在保证正常需求下要做好合理的药品采购管理,这样对控制资金的合理流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库房管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根据使用频次、医疗实力、季节等提前确定采购量,这样可减少库存,避免浪费,最大程度保证药品的周转。 另外药品的统计、采购管理的不合理,将直接导致药品流动的不合理,由此带来药品的成本核算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因此,医院应该健全相关的药品管理机制,包括药品的采购、领用等,尽可能使管理流程化。药品的进入库管理也要更加完善,要做到账目清晰,有章可循,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核对,确定库存与账目的一致。 2.3、加强应付账款管理 为避免药品的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现较大的差错,提高会计效率,通过设置“应付账款”科目来理清实际需要的药品账款,使其能准确、一目了然的监督药品的变动,还可以按供货商的单位设置子科目进行核算管理。月底时按照库房提供的发票及入库单一一核对,确认后录入凭证并分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如客户名称、票据编号、费用发生时间等。 2.4、完善药品对账制度 医院应完善药品销售与科室汇总核对制度,库房需每日对进出的药品进行结账处理,并按周、月、季进行总核对,以准确掌握药品的使用情况,为成本管控及药品预算的管理带来成效。这就要求医院及相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国家新会计准则制定合理的制度,从制度上减少漏洞。 2.5、做好药品库存管理 药品要做到分类可控,有迹可循,要求库房管理人员按照药理、使用频次、剂型、常规用药、处方药等进行分类编号。这样取药时能根据药品编号快速定位,提高工作条理性。这就要求在库房的建设投入中,做到专柜,如胶囊柜、急救柜、外用药柜、针剂柜等,还要购置冷藏用冰柜,室内加装冷热空调、除湿器等,为药品的存放创造有利的条件。药品入库要仔细检查包装及合格证,存放时要定期清理,出库时要确保质量合格、使用期限合理等。 2.6、加强拆零药品管理 大包装的药品被拆除支取在所难免,这使得同批次的、不同取用时间的药品的外观可能存在差异,这些药品的管理要做好入库的登记工作,通过定期清理及系统查找,确定在拆除规定期限外须予以销毁的药品,在对过期药品的处理过程中,要填写相应的报废单,方便会计成本核算。 2.7、加强信息化管理 在倡导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计算机能及时对药品的调价、对账、库存等盘点摸底,在多次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其效率也大大提高。使用专业的药品管理软件,及药品二维码或条形码扫描,能将其所有的信息均录入计算机中,方便药品查找,通过药效关键字能找出药品的替代药品,更将这些数据及时与财务汇总核对,方便成本核算。 2.8、加强员工培训及制度完善 医院应加强药品库管人员、科室药品领取人员等的自身修养及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组织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岗位技能评比、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工作效率。同时相应的药品采购、库存及人员管理的制度也需要跟上,在制度上尽可能少留死角,使得管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而不是钻制度的空子上。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关于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解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这也带动了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药品管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区医院;药品管理;问题;对策 药品管理工作在社区医院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只有药品管理工作做好了,社区医院才能有条有序的进行[1]。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医疗事业有了极大的进步,但是在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社区医院的总体质量带来影响,这些问题不容小视,必须予以重视,以下文章重点描述了药品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1药品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 时代在不断的前进,人的观念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要想在这个时代中是立足,就必须不断创新。在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缺乏状况极为明显。例如:在药品使用完之后,相关的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将药品规放到原位,也没有进行交班工作,对药品的管理,普遍都是疏忽大意,根本就不被重视。 1.2缺乏规范的登记管理 经相关学者对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的探究发现,药品的登记内容极其见简单,只是对药品中的以下内容进行了登记,分别是:①药品名称、②药品数量、③药品剂量等,药品的登记工作过于的简单,根本就无法详细反映出药品详细信息,建议登记的内容可以再具体一些,例如可以加入药品的使用年限、具体的保质期、药品批号等。把药品的各类信息都登记完善,让药品的主要性能都能在登记册中查到。从以上所描述的社区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如果在药品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登记管理,那么,整个药品管理也将一片混乱。 1.3缺乏合理的药品保管 合理的药品保管是提高药品管理效率的关键,因为只有把药品合理的保管,才能让管理人员快速的找到相关药品,这样就可以极大的提高办事效率[2]。但是,在实际的药品保管工作中,并没有对药品做到合理的保管,在药品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的有以下几种问题,分别是:①对药品的摆放毫无规律、②在用完药品以后,随意堆放、③药品的包装字模糊不清、④对过了保质期的药品没有及时的处理、⑤药品没有使用原包装来包装,而是使用其他药品包装盒来进行包装,而且在其他包装盒上也没有著名和标示。以上所描述的是五种药品保管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医护人员在获得相关药品时,不能得心应手,甚至一些急类用药常常出现无法及时获取和药品类取等问题,导致发生医疗纠纷[3]。 2解决措施 2.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社区医院从业的人员,从整体来说,素质普遍较低。部分社区医疗人员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怠慢和轻视的心理,这种思想极不利于药品的管理工作,那么,就必须让医疗人员的思想发生改变。建议可以对管理人员和医疗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不光拥有专业的知识,还拥有管理知识,在培训中,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都认识到自己的使命。 2.2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 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能够为社区的药品管理工作带来许多的好处,具体的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①能够有效减少药品的损耗、②能够防止伪劣药品入库等。那么,要实际的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可以根据《药品管理法》和《医院药剂管理法》来制定,对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分别是:①药品采购、②验收保管、③调批发货、④药品调剂、⑤效期药品警示催销等,还要制定奖罚制度,在实际的药品管理工作中,做到赏罚分明。奖罚的具体内容要在月考核中体现,要不断的加大管理力度,要加大管理力度就要做好是中心药库入库前的验收,可在药品刚入库时把好质量关和数量关,杜绝假劣药品流入医院。 2.3实施药品规范管理 要实现药品的规范管理,就必须先对药品分类,药品的分类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分别是:①呼吸系统、②消化系统、③内分泌系统、④心脑血系统、⑤泌尿系统、⑥维生素、⑦抗生素、⑧其他类别,把药品就按照以上八种类别进行分类,把分类好的药品有顺序的放在治疗室的抽屉中,并在抽屉外贴上相应的标签进行注明。需要注意的是,每种药品都要尽量使用原来的包装,如果是使用的是其他包装的话,就一定要在包装外面标注,包装盒内的药品要按药品失效时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具体的顺序是由左向右,包装盒的侧面要标注药物名称、剂量、数量,还需要用铅笔著名最近的批号及有效期,用铅笔标注方便换批号变更时的修改[4]。建立药品兑换制度,有效期在最近3个月之内的,要做出标示,可以用胶布在瓶子上标注"先用"。 3结论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在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并根据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望能对社区医院的药品管理工作带来帮助。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浅析医院的中西药房药品管理 对于药品的管理,我国《药品管理法》和一些医院自己的规章制度中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可是由于药剂工作人员对药品的把握以及对文件的领会深浅,造成药品管理的混乱时有发生。文章提出中中西药房要想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药师必须做到加强药学职业道德,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刻苦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中药饮片处方的调剂、审方、复核、发药等操作技能,对于重要,要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煎煮方法等.要做好临床药学患者咨询服务工作,更好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人就是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就我院中西药房药房的药品管理作一下初步探讨。 1 中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药剂科和财务科的药品账单不一致。这种情况在中西药房中都频繁出现。造成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每月入库的药品量,其中不需要当月付款的但是没有把发票和验收单及时上报给财务科。另外,药剂科不能按时结账等等。 1.2 没有药品会计。药品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计算机管理在药房应用后,就很大程度上忽视人的作用。但是,在药品流通过程出现的一些非人为抗拒因素,完全靠计算机管理是不科学的,例如药品的价格波动、正常损坏、药房退货等,这些都超出《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所能核算的内容。另外药房管理工作人员不懂的财务制度,而财务人员又不懂的药品流程,这样就造成两部门孤立,不能及时进行沟通,这样很容易就会造成财务上一些漏洞。 1.3 计算机管理软件不能适应医院控制制度的需求。没有建立一套与财务核算相统一的数据接口,使财务科获取数据比较困难。在计算机使用上,往往也是局限于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没有根据医院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但是没有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1.4 药房药品存放量过大,导致占了医院的大量资金,影响医院其它方面的开支,从整体上降低了医院资金使用率。很多贵重中药都不能有效利用,存在存放过量问题,影响医院资金流通。 2 药房管理方法 2.1 财务管理方面: 2.1.1 财务科和药剂科的账目要吻合。要根据医院的管理制度科学地对药品进行核算,要及时准确地报给财务科入账,不能缓报、瞒报甚至是不报;要按时结账,摸清药房药品库存量,要科学高效适用现代科技,做到账目精细准确。 2.1.2 要设立药品会计。药房要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平衡和自我完善。要解决药品在流通过程中非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损失,还要处理在财务科不能处理的核算问题。 2.1.3 药房处方的消耗量与财务科的药品收入量相符合。第一,要确保每项收入都要入账。第二,如果有药品价格调整,要及时对药房药品制定调价单,并上报财务科。第三,要运用计算机程序对药品进行跟踪管理。总之,一定要做到能对药品全程监控,强化管理,精确管理。 2.2 药品管理方面 2.2.1 普通药品的管理。药房要按药品的属性分为片剂柜、针剂柜和贵重药品柜等摆放,摆放时要整齐干净,要区分在名称上相近的药品,便于取拿,以免混淆。药剂人员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持干净清洁,尤其是中药,严禁手抓,以免交叉感染,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2.2 贵重药品的管理。贵重药品要专人负责,要按照处方准确发放。要建立交接制度。并且一些贵重药品需要患者在处方上签字才能发放。另外,药房自身也要定期清查,了解贵重药品的数量和种类。 2.2.3 麻醉药品的管理。麻醉药品的管理要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执行。做到“五专”:专人负责、专用账簿、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和专柜加锁。要根据门诊日平均用药情况,制定一个基数,谁发放的药品,要按品种、数量和日期进行登记,交接的人在准确核算无误后收回处方进行补充。另外对麻醉瓶回收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处理。总之,就是要绝对保证麻醉药品的正常使用,防止由于疏忽而引起医疗事故的发生。 2.2.4 药品的存放。药品的存放要严格按照药品包装上的储存方法来进行。受热容易变质和变形的药品,要低温科学地存放,要有专人检查冰柜内的温度,还要避免温度过低使药品冰冻,从而降低药品的药性。对那些需要避光的药品,应放在阴暗不易见光的柜子中存放。 2.2.5 效期药品的管理。药房对效期药品要加强管理,对那些效期近的药品要摆放在前面,并登记造册,对那些滞销的而效期又快临近的药品要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加快流通,以免由于挤压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医院的药品管理,各个医院中西药房都有存在一定的问题。各个医院药品管理之所以存在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院重视医疗性而忽视药品的经济属性。门诊只需要交很少的挂号费就能收到价值数倍的药品。因此,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领导人眼中药品不具有价值,最终导致了药品的流失和浪费。所以,搞好医院中西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这些药物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对医院药品管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医院药品是为开展医疗服务而储存的物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占医院流动资金比重较大,因此,从财务角度加强药品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风险,然后找出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风险的原因,最后给出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药品 药品管理 风险 建议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保证。医院药品具有品种繁多、数量较大、价格经常变动、领用次数多等特点。因此,加强对医院的药品管理,保证药品的质量,减少积压、浪费,提高药品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药品管理制度,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 一、医院药品管理存在的风险 医院药品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 (一)药品业务违反国家相关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可能遭受来至外部的处罚、经济损失和医疗信誉损失。 (二)药品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越权审批,可能因重大错误、舞弊而导致药品资产的损失。 (三)药品请购依据不充分,采购批量、采购时间点不合理、请购审批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医院药品资产损失、药品资源浪费或发生相关舞弊。 (四)药品验收程序不规范,可能导致药品资产账实不符和药品资产损失。 (五)药品保管不善,可能导致药品损坏、过期变质、丢失等。 (六)药品盘点工作不规范,不能发现账实不符现象,导致财务信息不准确。 二、医院药品管理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 药品在医院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的单位领导、部门负责人不够重视药品管理,使得药品管理存在风险,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钱轻物。重视货币资金的管理,忽视药品的管理。 (二)没有建立完全的药品管理责任制,药品管理责任不够清晰和明确。 (三)药品的请购、采购、验收及保管环节的管理制度不系统,难以形成有效的控制。 (四)药品的领用及发出环节管理不力,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五)财务部门监管不到位。过多的注重账账是否相符,而对于账实不符不够关注,账实不符情况不作深层次的反馈与查实。 (六)药品的管理方法不科学。药品管理不分主次,对于重点药品管理不够,对于一般药品管理过细。另外,药品会计信息的管理不系统,难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药品会计信息。 三、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的建议 加强和创新药品管理,是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课题。针对医院药品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上述风险,如何总结医院已有的有效做法,不断设计执行更有效的药品管理制度,变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 医院院长应当注重文化建设,其中包含药品的文化建设,应当建立一种全员重视药品管理的文化,医院领导还应当重视宣传药品管理文化。 (二)医院应当建立药品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药品业务各项职责分工、权限范围设置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应当科学合理。确保办理药品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药品业务的不相容岗位至少包括:药品的请购、审批与执行;药品的采购、验收与付款;药品的保管与相关记录;药品发出的申请、审批与记录;药品处置的申请、审批与记录。 (三)医院应当对药品的请购与采购进行控制 1、医院应当建立药品采购申请管理制度,明确请购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 2、医院自行生产的药品应当按照成本费用有关规定,合理计算药品成本。 3、医院应当根据仓储计划、资金筹措计划、药品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制定采购计划,对药品的采购实行预算管理。 4、医院药品要制定科学的储备定额,这是按照计划采购的基础,当达到订货点后,才向供应商提交订单,使药品的采购按照计划、最佳订购量来执行,既能使药品供应满足实际需要,又能节约药品占用的资金,提高药品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医院应当对药品的验收与保管进行控制 1、医院应当对入库药品的质量、数量、效期等方面进行检查与验收,保证药品符合采购要求。 2、外购药品入库前一般应经过下列验收程序:检查订货合同、入库通知单、供货药品经销商提供的药品质检合格证等原始单据与待检验药品之间是否相符;对拟入库药品的交货期进行检验,确定外购药品的实际交货期与订购单中的交货期是否一致;对待验药品进行数量复核和质量检验;对验收后数量相符、质量合格的药品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对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药品,应及时办理退货、换货手续;拟入库的自制药品,药剂科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药品才可以办理入库手续。 3、医院应当对入库药品妥善保管,仓储部门应当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加强药品的日常保管工作,并注意药品的效期。 4、因业务需要分设药库的情形,应当对不同药库之间的药品流动办理出入库手续。 5、应当按仓储药品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建立和健全防火、防潮、防鼠、防盗和防变质等措施。 6、药品管理部门对入库的药品应当建立药品辅助账,详细登记药品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就药品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核对,入库记录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入库记录,应当经有效授权批准。 7、药品的存放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严格限制其他无关人员接触药品。 8、对毒、麻、精神药品及毒性中药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保管制度,建卡建册,并实行“四专”:即专人保管、专柜加锁、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管理。 (五)医院应当对药品的领用与发出进行控制 1、药库应当根据经审批的各科室请药单发出药品,并定期将发药记录同各个请药科室和财会部门核对。 2、药品发出的责任人应当及时核对有关票据凭证,确保其与药品品名、规格、数量及价格一致。 3、医院财会部门应当针对药品种类繁多、出入库发生频率高等特点,加强与药库经常性账实核对工作,避免出现已入库药品不入账或已发出药品不销账的情形。 4、毒、麻、精神药品在标签显著位置上分别注明“毒”或“麻”的字样,定期检查以防失效、过期,其用量必须严格按处方限量执行,外出执行临时任务,确需携带毒、麻、精神药品时,需经医务处同意,可预领一定基数,并填写登记清楚,完成任务后,凭处方报销。 (六)医院应当对药品的盘点与处置进行控制 1、医院应当制定并选择适当的药品盘点制度,明确盘点范围、方法、人员、频率、时间等,保证账实相符。 2、医院应当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有序摆放药品、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对于特殊药品,可以聘请专家采用特定方法进行盘点。 3、药品盘点应当及时编制盘点表,盘盈、盘亏情况要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七)医院应当对药品建立ABC分类管理方法 医院药品品种多、价格高低差距大、存量不一,使用ABC分类管理方法可以使医院对重点药品进行重点管理,对于其他药品可以适当简化管理。ABC分类管理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1、为医院的药品编制余额明细表。表中应设置药品名称、实物数量、单价、总价及分类级别等专栏。填表时,应将医院的所有药品列入,每种药品填写一行。 2、确定分类级别。A类是指药品品种少、实物数量也少,但是价格较高的药品,其总价金额约占全部药品总价金额的70%,而实物数量不超过全部药品实物数量的20%(例如:人体血制品);C类是指药品品种多、实物数量也多,但是价格较低的药品,其总价金额约占全部药品总价金额的10%,而实物数量不低于全部药品实物数量的50%(例如:普通药品);B类是指介于A类药品和C类药品之间,其总价金额约占全部药品总价金额的20%,而实物数量不超过全部药品实物数量的30%。 3、分类管理。采用ABC分类管理方法就是要对A类药品重点管理,C类药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适当简化管理,B类药品的管理介于A类药品和C类药品之间。 (八)加强药品会计信息的系统化管理 药品会计信息是重要的经济来源,没有药品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医院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就无法落实。目前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计算机也引入了医院药品会计工作中,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医院的药品流动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加工处理、传输、汇总等生成各种信息。运用电子计算机,我们对药品的采购、调价、日常存储、收发等操作随时都可以进行,从而对药品实行实时、准确的动态管理,增加了药品管理的精细度和透明度,有利于实现药品管理的科学化。 四、结语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也日趋规范,药品作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物资,其有效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药品管理要时刻关注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药品管理的相关规范等,跟紧时代的步伐,在医院的不断发展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医院药品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浅析 【摘 要】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快速发展。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医院药品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展开研究,通过状况分析、内涵探讨,制定了医院药品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科学策略,对提升医院药品管理工作水平,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医院;药品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 0 前言 新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快速发展,同医学工作的联系更加紧密。科学选择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对于医院药品管理作出科学规划,成为当前医院实现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标志。有效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可令医院医疗服务工作更加系统化,并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快速发展。 1 医院药品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状况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具体的流程为,在医院内药剂科药品库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第一个管理中心,形成了综合全面的数据库,负责药品进入医院、管理审核、信息汇总等工作。医院各个药品均源于药品库房,门诊以及住院部,药房则承担二级管理任务,面向患者满足其用药需求。例如医嘱摆药、库房领药、提出采购药品申请、窗口用药以及退药服务等。上述工作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登记,同时信息在不同部门中依据相应要求完成交换应用以及传输。该工作流程之中各类药品均完成动态盘点,不但可更加便捷快速的工作,同时体现了科学性以及现代化特色。 在门诊以及急诊药房进行药品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窗口发药服务工作、进行退药处理,完成处方划价。在住院部需要承担更丰富的服务业务,完成出院带药等工作。库房管理工作中需要完成药品申领相关工作,进行入库、出库药品的管理,并作出申请调拨,有效的做好盘点录入以及处理工作,对于特殊药品应进行日报处理。进行统计查询工作中,需要做好发药、处方药、价格查询等工作。同时应有效的做好系统维护处理,确保药品信息合理设置、领药模式以及窗口服务的有效规划。住院部管理药品工作中需要完成相应的清单打印工作、服务管理、退药工作,明细查询服务、库房领用药品、入库出库管理等工作。 2 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科学作用 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确保患者应有利益,升华服务质量。就医患者可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搜索所用药品并查询相关费用。同时医院可针对患者需要打印其住院阶段的各类收费票据,提升医院医疗收费的清晰度以及透明性,还可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医院一方则可通过对患者用药动态信息以及合理性展开汇总分析,利于医生全面深入临床,确保合理进行用药,真正将患者作为核心提供人性化服务。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可实现良好的信息共享,完成监督管理。各类药房借助网络节点可同西药总库服务器完成互联,药房药品以及一类药品信息将更加快速精准的传输至中西药总库设备中,令各个药房可全面明确药品应用以及具体的流向状况,完成动态化的信息查询、研究并获取有关报表,预防药品的不良滥用问题,促进各个药房互相有效的监督管理。 引入计算机网络系统,药房将进一步更新工作模式,将处方取缔,避免了重复性的人工劳动,并可避免人工繁重工作导致误差率大大增减,可减少劳动强度,全面提升实践效率以及工作精准性。 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可提供更为清晰的帐目、信息数据报表,做好日处方以及月处方的全面分析统计,完成自动化的处理结算,并可实时了解应用药品以及具体库存状况。令申领药品体现合理性,杜绝药品积压导致浪费资源问题,并可降低资金风险,避免药品信息不足影响申领工作进而陷入到被动的局面之中。开放透明的网络系统应用,还可避免发药环节暗箱操作问题,令领用药品更为清晰透明,预防药品的不良流失。 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后,药房工作人员不必划价,令工作量大与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实践效率显著提升。系统安全保密层面,通过分级工作方式,采用设定程序以及工作权限,针对各个级别用户进行相应权限的划分处理。 3 医院药品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系统策略 针对药品进货途径实施网络化管理工作中针对医院业务往来的各个医药企业应创建档案,这样方便实时查询各个单位购药状况,提升采购药品工作透明性。对于不同的药品供货方,可借助对比论证有效分析,合理的比选明确更为可靠安全、更加有效且患者较易接受的商家进行供货。实践工作中应进一步丰富药品信息,确保网络系统的充分应用。应对决实践应用阶段中的重叠问题,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协调配置。应创建有效的药物作用系统数据库。例如,不同药物互相作用、具体的毒性状况以及不良反应信息等。应依据前沿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充实丰富数据库内容,利于系统更良好的辅助临床药师评估管理药物科学应用实践工作。 为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监督药品工作的更加科学有效,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行业服务,应创建清晰的责任机制,保证日常监督管理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参照有关文件,监督工作中应清晰不同层级的工作全责,依据权责一致的标准落实各个环节工作、不同岗位以及层级的职责,构成封闭性、优质性的责任链条,确保处处有人负责、各项事项均合理监管。另外,应将监督责任体制同过错追究体制有效的集成融合,针对无法科学履行职能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进而推进各类日常监督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预防形成监管盲点,出现工作盲区。还应将问题合理的管控在最初的萌芽状态。 另外,应强化有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医护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进行医院药品网络系统监督管理阶段中,医护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以及综合工作水平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应强化专项培养教育,提升其综合技能水平。进而利于网络药品管理监督工作环境的顺畅有序,科学实施,降低失误几率,为医院网络化的药品管理监督提供一道安全保障。管理监督网络不但涵盖内部监督管理,还包含社会管理监督网络。应依据外部呈现出的社会反映,进一步优化药品网络系统监督管理系统结构,令其更为高效科学的服务于医院医疗救治工作。实践工作中应确保正确科学的应用计算机,强化网络系统维护管理。日常阶段中应培养形成良好科学的应用计算机习惯,并定期做好系统管理维护控制,快速的进行更新与有效扩展,完善备份管理。 对于外界风险因素应注重防范处理,提升网络系统综合防御水平,合理的安装正版杀毒软件以及反间谍工具系统,装设防火墙系统,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医院药品管理中计算机网络系统发挥良好的应用价值,体现优势功能。 4 结语 计算机网网络系统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以往医院药品管理工作相对滞后的局面,完成了标准化的工作、系统化的处理,实现了数字化、质控化模式,可显著提升医院合理应用药品的工作水平,确保患者就医的安全性、舒适性、便捷性,促进现代医疗事业的快速全面发展。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势必在医院药品管理工作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进而真正实现全面升华。 医院药品管理论文:中医院中药局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在大量使用中药的中医院的中药局中,药品的实际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就这些可能的问题提出其应对措施。 在中医医院,中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在药品使用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并且中药的使用也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医院具有使用类型多样,使用途径多样,药品周转率高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使得中药的相应管理也面对着诸多问题,下面就本人在中药局药品管理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综述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1中药工作分区及人员轮换调配的问题 中医院中中药局的药品类型主要有中成药、草药和中药颗粒剂。中成药和草药是传统的中药使用剂型,中药颗粒剂则因其使用便捷,剂量规范成为新的使用趋势。同时中成药还分为外服与内用两种剂型。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这几种使用剂型在同时并行应用。在人员一定的情况下,剂型分型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中药药剂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药剂人员的频繁轮换调配也容易造成调剂错误的发生。因此我在中药局中实行根据各个剂型进行工作分区,分为中成药区,草药区和中药颗粒剂区,各个分区互不干扰,独立使用。同时根据分区的药剂使用量配置药剂调剂人员,并实行人员定岗与轮转制度相结合。即主管以上药师按照各剂型使用量分配各剂型应配备人数,并专门定岗,而初级药师则实行一定周期内的轮转制度。在药品调剂上主要依靠定岗的主管药师进行调剂质量的把控,同时指导岗内初级药师的调剂工作和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初级药师的工作技能又避免了工作分区频繁轮换带来的质量隐患。 2中草药的保存问题 中草药的贮存和养护一直是中药管理中非常重要但又存在许多问题的方面。中草药虽然不像西药剂型那样对贮存条件具有严格的要求,但很多的品种由于其有效成分的特殊性对温度,湿度,通风都有一定的要求。富含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草药,如果一味按照普通草药的通风要求进行通风干燥可能会对其挥发成分造成损失;而某些极易生虫的草药又对温度湿度要求严格。所以对待草药的贮存不仅仅要按照其使用类型和分类进行管理,还要考虑其有无特殊性,从而在温度、湿度,通风方面进行特殊管理。我的管理经验是对本药局中所有正在使用的草药按贮存条件进行整理归类,将需要特殊贮存的品种,按照其贮存要求单独贮存。因此在草药分区内也进行了温度和湿度的专门分区,利用人工条件控制贮存条件。例如湿度,由专门人员记录管理,当湿度小于贮存要求时进行外部的喷湿工作,若大于贮存要求则使用专区的除湿设备进行除湿。温度也按照这个模式控制。 3中药质量回访的问题 在中药的管理中一直是秉承着“先入先出”,“严格检查药品的外标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地”的原则。但在管理中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中成药和中药颗粒剂在单独使用的小包装上,标有相应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生产产地,因此出现使用问题时能够很快地进行质量回访,但中草药只是在大的外包装上标注着这些质量回访的资料,在分拆进入草药柜后就无法进行质量回访了。所以在中草药的管理中,我坚持中草药柜一定要在草药最后留存量小于最小使用量时才可以将新批次的草药放入草药柜进行投药。这样防止了前后批号的混堆,有利于质量的控制和回访。同时,对于每次草药的补药,在补药前对新开封的草药大包装都最先留存最小检测剂量,封包留存,并将留存草药样品按批号单独摆放好,以备出现临床使用问题时的质量回访。 中药的管理随着国家对中药使用率的要求和民众对中医治疗手段要求的提高也需要逐渐规范化。我们要对传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摸索,以能够适应中药国际化的趋势。
农业统计论文:如何强化农业统计工作 1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目前各乡镇政府、农经管理中心和村级都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农业统计工作,国家编制人员从事农业统计工作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却屈指可数,另外,村级助理会计的频繁换人和年龄老化也是统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种状况下,基层农业统计工作落实的难度增大,而着目前,基层统计面对千家万户,反映农业农村发展进程的数据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国家大型的农业普查离不工基层的农业统计工作;临时性的农业调查离不开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所以加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已成为全面做好农业统计工作的必然选择。 2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基层实际情况调查来看,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困难多,问题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基层农业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业务普遍不熟一切统计数据均来源于基层,作为基层一级组织,村委会理所当然对辖区内的情况最为了解,要想把辖区内的各个统计数据统计准确,做到清楚明白,就必须依靠村委会的力量。但是由于村两委班子换届,村干部离职等各方面的原因,现在村一级统计工作人员的配备情况很是令人担忧,村负责统计工作的是村文书,由于主管部门未充分放权和解决相关待遇问题,其统计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处于零状态,到了村的统计工作任务往往由于情况了解的程度不一,业务水平的差别等原因,而造成同一单位前后上报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给乡统计汇总造成了极大的难度,也就更谈不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2.2基层农业统计方法简单,缺少调查研究由于各基层没有严格实行八小时上班制度,造成基层农业统计人员时间观念淡薄,没有养成严格按照报表制度上报的习惯,时间观念差,造成报表迟报拒报。 2.3农村统计工作人员责任心的问题《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有义务如实提供国家统计调查所需的情况。”村级作为基层上报单位,必须遵循《统计法》的规定,否则村级统计数据的质量就无保障可言。 2.4村级统计档案资料保管不善,致使某些档案资料丢失,在需要相关数据时无从查阅因为村级统计人员的更换频繁,加上其它方面的原因,如交接不及时,致使部分统计资料已丢失,再加上村级大部分资料都是由村负责统计工作的人员保管,资料大部分是放在统计人员的家里,必定会由于这样或那样地原因丢失、损坏,从而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归档,丢失严重。 2.5基础农业统计人员地位低,待遇差,工作环境简陋农业统计工作是一项只用钱,不能挣钱的纯行政性工作,在多数乡镇领导眼中,不能为当地政府增加收入,只是生产农业统计数据,没有什么实际重要的作用,看着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而县、乡财政都十分紧张,所以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根本没有事业经费,更谈不上什么福利待遇了。 3抓好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各级地方政府应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从管理体制上下功夫,严格执行《统计法》保证其相对地独立性、法定性,这是保证统计数据客观、真实的基础之一。地方政府从人权、事权、财权上给统计部门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广大统计工作人员能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在保证统计机构工作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尊重统计工作人员依法开展统计执法,保证统计工作沿着健康、有序、依法的轨道向前发展,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强化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运行。 3.2立足当前抓根本,着力强化基层建设统计工作是一门自下而上的系统工程,基础工作不牢直接影响其结果。因此,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基础建设,在保证乡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人员落实的前提下,着力对农村村级统计工作人员的安排、培训和考核上下功夫,努力壮大农村基层统计人员队伍,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改善统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生活待遇,以保证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运转。 3.3着眼统计事业发展的长远性,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统计现代化水平统计信息化事关统计改革与建设的全局。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和国民经济信息主管部门,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统计信息化工程。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统计事业的发展,为统计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硬件,以保证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党委、政府提供真实、可信的统计资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4增强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观念《统计法》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农业统计部门要主动与县统计局联系,加强《统计法》在基层农业统计中的宣传,加大农业统计数据检查,将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把弄虚作假者的饶幸心里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对从事农业统计工作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并且每年进行一次年审,以便基层农业统计人员接受知识的更新教育。 3.5加强调查研究,摸索一套科学的农业统计方法一是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二是上报报表必需以村为起报点,三是保管好原始记录,建好农业统计的台账,避免资料的丢失。 3.6加强农业统计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层农业统计人员待遇随着我县信息入乡工作的完成,每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基本上配备了一台电脑,各乡镇从事农业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熟练的操作电脑,完成日常的报表,减少自身的工作量,更应抓住农经人员过渡到公务员这一机遇,编制、人员、经费全拿入预算,这样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地位低和待遇差的问题将会逐步得到好转。加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县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重点,基层农业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重而道远。 目前农村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较大,问题较多,党委、政府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出谋划策,把农村统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此项工作的紧迫感,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才能搞得更好,才能真正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服务。 农业统计论文:对海南农业发展统计学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09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西藏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 态的破坏现象。 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1、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却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理在:一是海南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我们应该摆在什么位置非常重要。由于海南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挤掉。我们任何时期对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持慎重的态度,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静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效益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特别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上。如199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包农民自筹资金)7.7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28%下降至5.3%,与非农业投资相比相差了3倍多。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除了正常税收的积累外,如每年从 二、三产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或向社会征收粮食消费税,或从一切基本建设中抽取农业发展基金等。以保证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我省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而追求资本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 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成果,使有限的耕地和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前途远大,大有作为。农业投放的最佳回报是科技含量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势是振兴海南农业的关键。 海南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想、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树立“立足资源优势,实行多种经营,扩大生产领域,充裕食物供应,重视生态效益”(21)的战略目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被广泛重视。对海南农业资源的开发,应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海南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即实行多层栽培,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是发展创汇农业。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海岛经济的特征。从海南建省以来的发展情况看,海南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的出口额为30%,这与地理条件相似的台湾占60%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海南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农业出口贸易。 当前,海南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金的来源是一个首要问题。在资金非常短缺的现阶段,单靠政府财力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从近几年财政赤字来看,短期内海南自身积累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想方设法放大外资的引进,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二是重视科技的投入,推广科技成果。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的动力,科技兴农是海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统计论文:农业统计工作与统计质量提升研究 摘要:农业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和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的一项重要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是农业统计工作的关键所在,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对农业统计工作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的农业统计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多有利于提升统计质量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业统计;统计质量;探究 一、引言 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和我国农业人口基数极为庞大有密切关系。农业统计工作指导并推动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是我国一种掌握和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中也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统计工作人员调动频繁、专业水平较低,统计数据质量较差、无法真实反映经济现状等一系列问题,这对我国农业统计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如何改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节点。因此,完善农业统计的基础性内容、提升统计质量成为全方位做好农业统计的必经之路。 二、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农业统计工作是一个完整的自下而上的系统性工程,其中的基础工作在整个农业统计工作中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统计基础工作的不完善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农业统计工作得出结果的准确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业统计工作已逐步完善并走上正轨,农业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部分基层农业统计部门和工作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对待农业统计的基础工作上态度马虎。而部分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更是态度散漫,认为农业统计工作可有可无,忽视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整个农业统计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同时部分基层管理者看不到农业统计工作背后的问题,无法验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统计数据缺少必要的分析,无法发现更深层面的问题。加之一些统计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正确的认识,致使工作缺少主动性,消极的工作态度也会导致数据收集的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同时由于“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相关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加上对于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不重视,进一步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农业统计工作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业统计工作整体的效率和效益提升,从而影响对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全面准确了解,容易导致在农业经济发展决策上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基层工作的特殊性,从事统计工作很难做到“专人专岗”,往往是“一人多岗”的情况。这样的条件下,一方面是由于工作机构的不断改革,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人员频繁调动,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执业人员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不够重视,加之对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低。频繁变动工作的统计人员,造成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断层”与“脱节”现象。统计人员在年龄层上出现方法、观念的不一致,人员的变动导致统计工作不能很好衔接,使得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中漏报、迟报、不报和错报情况的发生率较高,这种情况既耽误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也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了相应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上不可避免的困难。此外部分农业统计部门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统计方法的科学性有待改良完善,统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不达标,无法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也降低了农业统计工作的效率。 (三)统计数据、指标的相关信息准确度有待改进 由于《统计法》及相关配套法规的推广,我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过去几年相比,各农业统计基层单位都能按相关制度、标准的要求进行数据收集、统计调查与信息汇总分析。但是,在部分统计部门中,仍然存在人为影响因素,例如为攀比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而虚报统计数据;由于前述人员因素导致的交接、传递原因致使部分统计资料遗失,在很大程度上使统计信息的真实性打了折扣;村级统计工作大部分统计资料由统计人员个人保管,容易出现资料丢失和损毁,导致统计资料无法如实归档,影响了农业统计工作结果的准确性;部分农业统计部门统计口径不一致,在同一指标数据上存在多种解释和数据出处,造成一数出多门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农业统计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对统计数据进行人为调整,导致统计数据不真实,统计结果不准确,渗水现象严重,不从实际出发,弄虚作假,大大影响了农业统计工作的严肃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也为国家相关部门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不确定性,无法对症下药。 三、提高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统计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农业统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严谨工作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准确、全面开展农业统计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关键的一环。因此,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也必不可少。要提升管理部门和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统计工作重要性、严肃性、权威性的认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管理者和执行者团结一心,才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统计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种困境和难题。农业统计工作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时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汇报农业统计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从自身做起,在根源上避免迟报、漏报、不报、错报等现象的出现。地方政府应该从人权、财权、事权上给统计部门以相对的独立性,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加主动地投身到农业统计工作中去,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的作用。农业统计人员必须依法开展相关工作,让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一个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要尊重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各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统计人员的依法统计工作。应当采取措施推动有关部门将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并在工作环境和条件上为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上积极保障优化。统计工作不是统计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某个部门独立的工作,其涉及到若干个部门、若干个工作岗位。因此,对于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视,离不开对统计工作的配合。各相关单位要积极按时保质保量地向统计人员提供相关数据信息。 (二)提升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促进农业统计工作队伍的稳定化,提升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确保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展开。落实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更加重视对于基层农业统计部门相关负责人员的管理,基层统计部门负责人员应当加强责任意识,认识到自身在统计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积极统筹协调,及时分析解决在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进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统计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健全机构建设,落实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全编制,彻底杜绝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的兼职现象,重视对于农业统计基础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随着“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形式、生产方式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农业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指标与会不断发生变化,相应的统计资料、数据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人工方式已经逐渐不再适应这社会经济发展地要求,要加大对于硬件、软件的投入力度,加大对于统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确保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在更加优化的条件下开展,避免因资金供给不足而影响农业各项统计工作的进展。具体来讲,推广计算机的使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农业统计中的作用,依靠信息化投入来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效率。加强农业统计工作人员在业务知识、办公软件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基层农业统计工作人员运用更加科学可行的方法改善现有基层统计方式,从根本上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可持续性,将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误差降低到最小,为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优化、广泛开展创造可行条件。 (三)继续强化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农业统计基础工作进展中最重要的一环,缺乏准确性的数据是无用的,甚至会误导决策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进行农业统计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统计数据的质量,而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统计数据质量将直接影响政府相应政策的制定。保证统计数据准确性的首要方式就是通过法制,增强基层农业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观念,加大农业统计数据检查力度,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结合,从根本上消灭弄虚作假者的侥幸心理,保证农业统计数据能够如实地反映现状。收集农业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是选择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适当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工作效率,提高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水平。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现状,明确农业统计工作中的工作重点,有的放矢,确保政府制定政策时能够准确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使农业经济有序、健康、平稳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改善区县乡镇农业统计部门的工作条件,提高基础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激发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农业统计数据的准确收集提供有利条件。 四、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不断深化,如何确保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成为相关部门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但我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农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强化认识,加强管理,改善农业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统计基础工作的工作质量,从而促使我国农业经济走上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杨荔 单位:陕西省农业干部学校 农业统计论文:新技术在农业统计数据收集的运用 1遥感新技术在农业统计中的应用 (1)利用遥感新技术统计作物面积。把遥感信息获取技术与抽样调查结合起来,把天、空、地、人等调查手段结合起来进行统计。以新疆棉花面积遥感测量为例,首先利用天上的卫星获取全疆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图,再根据棉花的物候、纹理特征等获得全疆棉花的大致种植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抽样原理抽出大量的样本地块,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或者无人机进行高精度调查,最后再抽出一部分地块由调查人员拿着高定位精度的掌上电脑(PDA)进行实地调查,经过这三次层层递进的调查,把全疆棉花种植面积最终确定下来,其精度可达95%以上。(2)利用遥感技术对统计农业产量。利用遥感技术对农作物产量进行统计。因为作物产量不同,它的光谱反射也不同,可以通过这种联系建立模型,用遥感观测光谱反射,然后计算作物产量。这项工作需要以多年的数据反复对模型进行修正,才能够比较准确,但终归是可以进行产量统计的。遥感新技术除了对作物面积、农业产量进行统计之外,还可以对农作物的长势进行动态监测,对农作物受灾情况进行快速调查等,应用空间很广。 2遥感新技术统计的优势特点 (1)与传统农业统计方式相对比,利用遥感等技术进行农业统计有两大重要优势:一是更客观,二是更高效。客观上,一是指调查对象相对客观了,由主要对农户调查转变成对地块进行调查,避免了因调查对象的主观随意性、不配合等问题造成的调查误差。二是指调查手段相对客观了,从传统的纸质报表、入户登记、皮尺测量转变成遥感观测、无人机测量、PDA登记,减少了数据产生的中间环节,从调查终端直接就可以传到国家统计局的服务器,减少了人为干扰。三是指事后质量监督更有说服力了,调查过程中所采集的数据是有空间和时间标识的,也就是说,可以掌握所有数据的采集轨迹,能准确地进行事后抽查,确保数据质量。高效上,一是指精度更高。现在利用的遥感影像、无人机、GPS测量等都是高科技的调查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皮尺等测量工具,精度大幅度提高。二是指效率更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传统的农业统计,调查一个样本村中的几个地块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很多时候就不需要调查员实地调查;即便需要,也可以用无人机,一上午就可以把整个村的种植情况调查清楚。(2)减少社会对农业统计数据的疑虑。近年来,国家统计局为提高统计公信力做了不懈努力,采取各种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统计调查的中间环节,从调查源头上杜绝统计上的弄虚作假。利用遥感等技术进行农业统计调查更能达到这个目的。新技术把对农户调查转变成对地块调查,把入户纸质登记调查转变为电子化调查,把调查数据层层上报转变为网络直接上报,调查数据有位置、有时间,调查轨迹完整清晰,不仅调查数据更加客观准确,而且能对调查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确保调查数据有据可查,有据可依,经得起社会的监督。 3新统计方式获得的数据如何发挥作用 利用遥感等空间信息技术再造农业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拓展农业统计能力,就是要为国家制定政策措施提供更好的支撑。实际上,国家在三农方面的不少决策,也对统计数据和统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文件提出,要“提高对农业生产大县的统计调查能力”,这明确了以县为总体进行农业统计调查,相比之前以省为总体的调查,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而国家统计局之所以能挑起重担,并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就在于前期已经开展了多省农作物遥感面积测量的试点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还有一些改革措施,能不能落实好,也与统计数据密切相关。比如,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其基础就是要有准确地种植面积数据。例如,在新疆开展了棉花面积遥感测量工作,不仅统计出了全疆棉花种植的面积数据,而且能提供棉花种植的区域范围,随着工作的细化,将为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中,充分利用遥感等新技术,为改革的顺利开展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 4新的农业统计方式面临的困难 (1)遥感数据的获取时间和统计制度,特别是统计表报送时间存在着差异。由于对不同对象的遥感监测,它需要联合地理学、植物生理学、气象学、生态学等多门学科相关知识。对于植被来说,植被的物候特点是信息遥感精度提取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植被的物候特点是决定最佳时期遥感的重要根据。在农业统计方面,例如冬小麦播种面积的报送时间为例,统计制度要求每年11月底上报冬小麦面积,而这个时候并不是提取冬小麦面积的最好时期,需要进行冬小麦面积的初步提取,初步提取结果很易形成漏判,影响精度结果;次年3~4月是冬小麦特点最明显时期,可以进行小麦面积的精确提取,但是这时的数据报送时间已经过期。所以,如何解决遥感最好时期和统计报送时间的矛盾是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基层调查人员对新技术的适应性有待提高。新的统计方式技术含量较高,对调查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这就要求一方面要简化调查流程,降低调查设备的使用难度,另一方面要加大调查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基层统计调查队伍的建设。全面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3)受气象等因素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所需遥感数据无法满足系统正常运行需求的风险。卫星的重访周期,即卫星在经过一个区域上空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期才能再次经过该区域,所以,遥感数据不能随时全部地获取,它需要在卫星过境的时候抓住有利的时机获得,此时如果时机掌握得不好,就会错过机会,无法取得最好时期的遥感数据;另一方面,遥感数据获得后的质量也受气象等因素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夏季云雨较多,对遥感影像的质量造成干扰,这样人们无法正常进行提取,对系统运行的数据基础也构成了风险。所以,在遥感数据无法满足系统运行需求的情况下,怎样确保统计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统计数据精度的获得,这时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机制,是实现统计业务化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 5结语 随着农业统计调查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人们对数据的质疑会慢慢减少,统计公信力也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农业统计人员研制的“先进农产量调查系统”以调查车为载体,充分利用了自主卫星遥感和北斗导航技术,集成了无人机、手持平板电脑、农业参数采集器等多种高科技调查设备,是一个重大突破。 作者:付宇峰 单位:辽宁省统计局 农业统计论文:农业思考统计学发展论文 海南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我们党的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曾经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农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发展有力地支撑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技术水平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村投资环境不利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有必要进一步正确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09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西藏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 态的破坏现象。 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1、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却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理在:一是海南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我们应该摆在什么位置非常重要。由于海南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挤掉。我们任何时期对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持慎重的态度,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静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效益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特别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上。如199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包农民自筹资金)7.7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28%下降至5.3%,与非农业投资相比相差了3倍多。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除了正常税收的积累外,如每年从二、三产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或向社会征收粮食消费税,或从一切基本建设中抽取农业发展基金等。以保证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我省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而追求资本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 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成果,使有限的耕地和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前途远大,大有作为。农业投放的最佳回报是科技含量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资源是最重要的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如何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优势是振兴海南农业的关键。 海南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思想、应遵循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树立“立足资源优势,实行多种经营,扩大生产领域,充裕食物供应,重视生态效益”(21)的战略目标,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被广泛重视。对海南农业资源的开发,应采取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海南高温多雨的气候优势,积极推行生态农业,即实行多层栽培,发展立体农业。其次是发展创汇农业。根据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海岛经济的特征。从海南建省以来的发展情况看,海南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品的出口额为30%,这与地理条件相似的台湾占60%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海南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国内先进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发展农业出口贸易。 当前,海南要进一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资金的来源是一个首要问题。在资金非常短缺的现阶段,单靠政府财力的投入是非常有限的,从近几年财政赤字来看,短期内海南自身积累难有大的突破。因此,要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想方设法放大外资的引进,增加农业资金的投入。二是重视科技的投入,推广科技成果。农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的动力,科技兴农是海南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统计论文:农业经济发展的多元统计探讨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的科技在不断地发展的同时,农业生产也从原先传统的生产方式渐渐转向现代化的方向,农业生产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多元统计也渐渐在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多元统计;指标体系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相互联系着,但是局限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土壤、气候、水分等。农业生产条件会因为各个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有些地势复杂、土质较差、通水排水设施不便,都会减少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多元统计的运用可以很清楚的分析出生产农业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提高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已经是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刻不容缓的事情。 一、多元统计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多种大大小小的因素,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农业进行多元统计。多元统计是数理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同时统计,将多元统计运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能够同时了解到气候变化、土壤情况、农药使用状况和化肥用量等问题,还能多方面同时了解、同时分析找出其中的相关性,能够更加有效的想出对策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农业状况。 陕西省地形复杂多变,农业统计人员能够运用多元化,对每个地区的不同耕地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根据当地的气候、技术水平来制定适当的方案,将农业进行改革,因地制宜才能使农业经济更快的发展。在多元统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使农业物质生产条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而且也能够配备适当的劳动力,有效的完成农业所需工作,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二、多元统计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分析 农业的生产条件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可以使农村的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多元统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农村的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的机械化程度进行一个合理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对生产条件的多元统计分析之后可以发现,农村劳动力、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所占的地位均会在不同乡镇发生改变。比如在咸阳地区,农村土质和农村机械化程度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并不占据着主要因素,而是农村劳动力为主要影响因素。多元统计的分析可以很快的了解各个乡镇当地的农业所需状况和农业资源情况,然后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更好的分配农业资源,有效促进农业的经济发展和持续性发展。 三、利用多元统计完善农业生产统计指标体系 1.政府要想真正做好农村农业生产,首要任务必须先做好农业多元化统计工作,因为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多,给农业统计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一些乡镇农业统计部门人员少,在统计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指标不合理的现象,统计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统计数据不精确,统计结果不科学。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水平,首先要利用多元化统计来减少基层报表的上报数量和次数,但是还要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质量。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部门之间的工作量。在这个过程中报表分为定报和年报,其中定报可以结合秋播与春播。在此期间还可以取消预计夏秋产量报表,适当延后实际产量报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统计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可以对畜牧指标报表进行缩减,对统计对象进行精减,保留代表性较强的猪、牛、羊、禽、蛋、奶等统计指标。除了对畜牧业的统计,此方法还可以将瓜果、蔬菜等农作物生产进行合并报表来减少重复统计。年报中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和中间消耗量可以按照乡镇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汇总,乡镇部门还要根据所管辖区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统计指标体系,除了将本辖区的农业产业纳入到统计范围中,同时还可以借鉴一些农业先进乡镇或示范县市的统计指标体系,利用多元化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出自己的农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及时关注转型发展中的乡镇在不同阶段的农业指标,尽量将现代化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农业社会服务等新的产业形势反映到统计工作中去。 2.以往由于r村统计调查方法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使得统计数据出现偏差,甚至造成了统计数据的不真实。目前统计报表制度以全面报表为主。农业统计的大量基础数据基本由村级来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村级缺少专业的统计人员,因此统计工作经常是由村会计兼职完成。由于村级工作人员,人数较少,工作量大,而且工作人员水平又有限,所以对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这样就导致了统计效率的低下。此外农业总产值的消耗计算表太过复杂,比产值计算表多六十余项,并且没有确切数据来源,只能靠统计人员凭经验估算。要想改变这一问题,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改变以往这种落后的调查方式,实行全面抽样调查任务。这些问题源于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原有的生产队等组织形式迅速瓦解,生产单位变成千家万户,统计对象成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全民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工作势必不切实际。因此要建立严格的抽样调查统计制度,来确保统计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定期报表中,播种面积和产量报表要由镇村按照实际数据科学上报、汇总,这样既降低了县级统计的工作量,也可以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农业总量指标的测算要有确切的数据依据,计算产值的价格要以市场平均价格为准。 四、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已经是我国农业的重中之重,而多元统计应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家在进行农业发展中,需要对各个地区的情况进行多元统计,只有在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多项指标中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有效的掌握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才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作物的选择和栽培。经过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弊端,才能够有效快速的制定出新的发展方案,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农业统计论文:探究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 摘 要:本文对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阐述了多元统计分析的具体应用和实践,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出发,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农业生产条件改革策略,希望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经济发展;多元统计分析 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当地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政策帮助力度不同,也影响到了各个地区农业的发展。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分析出各个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相应的农业发展策略,进而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 多元统计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属于数理统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进行多个分析指标的统计时,往往需要用到数理统计分析来进行多个统计指标之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元统计分析有多种分析方法,比如说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在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时,往往需要结合多个统计指标来进行,将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到农业生产条件中,可以充分掌握气候、农药、化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寻找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性,再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再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制度,合理地对现有农业资源进行分配,最终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2 多元统计分析的应用和实践 在探究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选择多元统计分析的方式,可以最大化运用农业生产条件,科学的分配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分析时,可以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统计,比如说劳动力情况、机械化水平、气候条件、耕地面积等。因为每个地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条件都不相同,比如说西南地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耕地面积、机械化水平等远没有劳动力重要。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西南地区的地形情况比较复杂,没有大面积的耕地,严重限制了农业机械的应用,往往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来完成耕种,因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运用关联分析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时,绝大多数地区的耕地面积与农村劳动力关联不是很紧密,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关联程度在逐年加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对传统的种植方式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进而耕地面积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对于农业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不断加大,再加上各个地区的实际生产条件有所不同,导致了农业生产条件重要性的改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调整,最终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农业生产条件的利用工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在际的生产过程中,随着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在生产条件中的地位逐渐降低,但是耕地面积以及劳动力又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时,要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要增强农村劳动力对科技的运用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开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产值,促进经济发展。 在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时,不仅要从传统生产方式上进行改善,还需要从本质上进行变革,比如说病虫害的防治、栽培技术、育种方式等。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科学合理地选择防治农药,可以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在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更换使用,避免长期使用1种农药,进而使得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失去防治作用。在进行化肥的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化肥的选择和化肥的搭配,农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要选择不同类型的化肥,化肥的搭配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促进农作物的全面生长,化肥之间不要存在一些酸碱性的冲突,要牢牢把握好化肥的用量,过多造成浪费,过少达不到增长目的。育种方式以及栽培方式在农作物的生产中也非常重要,好的育种方式和栽培方式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成活率,提高产量。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发挥出现代科学技术的价值和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4 结束语 多元统计分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可以结合多项统计指标清楚地掌握农业生产条件,了解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出符合农业发展的策略,对农业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最终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农业统计论文:乡镇农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 要: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乡镇经济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也在不断的深化调整。为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乡镇统计工作范围应加快步伐,统计内容也应该不断完善。与此同时,统计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农村基层统计力量依然较为薄弱,这都阻障了统计工作的进步。所以本文针对乡镇农村统计工作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对策,希望在进一步完善农村调查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升基层工作能力,保障统计数据的质量。 关键词:乡镇统计;对策;基层工作 乡镇农村统计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工作的开展,也是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化决策的依据。入世后,国外乡镇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同时数据的分析与对比也有了标杆与尺度,所以做好新世纪乡镇农业统计工作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方法落后与统计法制不完善 在农村,个体经营户的数量不计其数,各种农业经济利益主体逐步出现,再加上现行的农业统计工作大都选用计划经济时代的基层上报逐级汇总的方式,从而导致农村统计工作开展越来越困难。这种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计方法表面上是上级对下级监督,下级对上级负责,数据汇总有根有据,符合法定程序;然而其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统计调查方法单一、陈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早已不匹配,数据的真实与可靠性严重失真,方法的改进刻不容缓。 在我国,统计法制尚且不完善,导致个别领导可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统计数字,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乡镇村大量的实际数据和统计人员上报的数据存有差距,个别数据的差距还十分明显。在数据的使用上常常是按需而定,因事而异,加上各类考核因素的存在,造成数据使用的混乱、失真,统计数据的可信度严重受到质疑,其权威性也受到严峻的挑战。 (二)普查与年报数据脱离,指标乱而杂 普查与年报中的数据存在着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普查和年报的数据脱离。例如农作物播种(粮食、蔬菜等)面积,牲畜(猪、牛、羊等)的饲养数等主要数据与年报相披露的数据差距十分明显。第二,在整个统计调查体系当中,普查的基础作用还没能树立起来。年度统计数据的收集以抽样调查为主,普查将为常规农业统计调查提供样框。但现行农业统计制度方法主体上仍使用以村起点逐级汇总上报的方式,这是普查数据与非普查年份数据难以衔接的根本原因。 指标杂而乱,报表类目繁多,不利于基层工作的开展。新世纪,乡镇农村统计工作要满足国家不同部门的要求,所以各农村的调查指标、统计整理过程逐步出现指标重复统计、指标名称使用不统一、指标排列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基层填表工作的不一致,数据指标的不对应,数据使用不方便。 (三)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偏低 当前,一方面乡镇农村统计人员特别是村级统计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统计水平低下;另一方面,统计队伍稳定性差。大量统计人员一有机会就会投向其它岗位,且人员的变动随意性较大;再者,基层统计工作繁杂且任务重。一个统计人员身兼数职,日常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从事真正的统计工作,更不要用说了解村情乡情,上报的数据估算成分较大,因而漏报、瞒报、虚报、迟报等统计违法行为时常出现。 二、乡镇统计工作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一)改进乡镇统计方法,加强法制建设 改进乡镇统计方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快面积调查工作的推广步伐,改进乡镇人口数据的统计方法。面积调查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方法,优点在于调查数据的可靠性与方法的成熟性。所以应该大力推广。由于乡镇存在着人口流动数量庞大等问题,因而农村人口的统计只要统计户籍即可,利用一般的抽样调查方法就可。 第二,完善粮食、畜牧等相关工作的统计制度,改进数据分布口径。一方面重复统计要尽可能避免。这需要县农业调查队与统计局全力配合。另一方面对规模以下畜牧业生产调查制度应当加以改进。针对零散的畜牧业生产农户,应当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1-2次/年),以节约调查成本。最后需要改进畜牧业数据分布口径。按季分布规模以上统计数据,计算年度数据时可以把规模以下数据再包括进去。 在统计方法改进的同时也要注重统计法制的完善。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改善基层统计工作环境,一方面加强《统计法》的宣传力度。通过《统计法》的宣传来提高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做到宣传和检查齐头并进,对违法行为进行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二)强化规范化统计工作,科学使用统计指标 规范化统计工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依法规范统计资料。包括村级统计原帐,农户基本信息登记卡,统计数据质量监控,统计资料提供与,统计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其次,做好基础数据登记。农村统计调查面广,镇、村要根据需要,确定具体的项目及实施细则,做好各项基础数据登记。最后,建立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利用农业普查提供的抽样区,在非普查年份抽取一定比例的农户进行经常性的调查,准确地掌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投入,经济效益。 规范化统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合理的统计指标。科学合理的使用统计指标,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指标名录库的建立,指标名称需要统一命名,而且要进行统一分类,然后再结合相关部门对数据进行整理,这样将易确定指标的属性。指标体系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仅要保持相对的稳定,还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增加、减少。在指标的减少情况下,可以明确知道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并不迅速,而在指标增加的情况下,表明我国在农村农业统计中的数据在增加,从而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不断发展。指标增加要考虑数据取得的可行性,对没有条件取得、缺乏科学依据的指标要暂缓,避免造成数据质量下滑和不可用,给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带来误解,影响统计的诚信度。 (三)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 第一,成立乡镇统计信息办公室。由乡镇主管领导担任信息办重任,乡镇统计助理担任副主任,乡镇各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 第二,设置村组兼职统计人员。可根据基层实际情况聘用一些熟悉农村农业情况,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工作有责任心,对统计调查工作的人担任兼职调查员,给予一定补偿。 第三,狠抓统计业务培训。各级政府应抓好业务统计培训工作,实行定期轮训制度,结合上岗,任职职称评定举办专业培训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需要。 三、结语 只有真正认识乡镇村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全方位从渠道入手花大力气搞好统计工作,才能从源头上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才能广泛服务“三农”树立起统计数据权威,为党政领导制定决策提供真实可信的农村统计调查数据。 农业统计论文:简析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更新,因此我国农业统计范围逐渐扩大,统计内容不断增多,统计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化。然而农村基层统计力量却较为薄弱,给我国农业统计带来很多的障碍和难点。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统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完善农村统计的合理性措施。 关键词:农业;农业统计;问题;策略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离不开农业,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部分,合理有效地实施方案是大量的实践与统计数据之间不断地对比总结而产生的,不仅能够刺激农业新技术的产生,还能够实现农业产业化,有效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统计范围逐渐扩大,农业统计内容不断增多,停机的对象也越来越复杂,使得基层农业统计工作越来越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找出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关措施予以解决,对于加强农业统计工作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农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统计对象复杂多样,任务量大 目前我国农村规划程度不高,农村规划场地比较分散,种植的农作物多样化,给农村统计对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农业统计主要从生产经营户处进行收集,收集的资料主要有每户种植的品种、面积、产量等,统计工作量大大增加。再加上农业统计表报制度没有充分考虑基层及部门统计工作实际,多专业重复设置相同指标,统计指标过繁过细,设置无数据来源渠道或无统一口径标准的报表内容等,增加了基层工作难度,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 (二)统计制度和方法存在不足 在统计制度上体制不顺,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一是政府统计系统内部统筹协调、配合意识不强,造成重复布置和重复填报,统计内容过多过细,涉及到的统计专业及业务部分多,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二是政府统计系统内部的农村统计机构工作衔接不到位,没有形成互相效应,造成了一门多数。三是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交叉重复,造成了数出多门。在统计方法上过分依赖于层层上报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形成。国家在总体制度上设计不够,缺乏整体举措,考虑国家自身需要多,对地方尤其是对基层的需求考虑太少,如何使地方、基层农业统计实行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制度方法,更好地为各级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等问题,仍多数停留在理论探讨上,实际做的不多,这是抽样调查工作在农业统计中无法成为主流的主要原因。 (三)统计数据信息的质量面临严峻挑战,数据抗干扰能力差 从我国目前农业统计的现状来看,严重缺乏对工作内容的规范性,尤其是在基层统计部门,经常会出现不报、迟报以及漏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业统计工作的质量。再加上由于体制转换等多种原因,统计管理职能仍比较薄弱,部分地方和单位领导的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人为干扰统计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前后任统计人员之间不办理交接手续,出现统计资料丢失、损坏的情况,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四)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和统计队伍建设令人担忧 县乡政府改革后,农村统计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成员的比例增多,对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上有所欠缺,对乡村统计工作指导不到位,不能充分保证各种农业统计报表的准确、及时上报。 三、加强农业统计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健全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 在统计过程中,如果对统计指标缺乏合理的设置,将会导致统计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确保农村统计能够将农村生产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并在此基础上体现再生产的条件和过程。要建立指标名录库,对指标名称进行统一命名,才能有效地对指标进行分类,然后再结合相关主管部门对数据的整理,将更加容易确定指标的属性。指标增加要考虑数据取得的可行性,对没有条件取得和缺乏科学依据的指标要暂缓,避免造成数据质量下滑和不可用,给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带来误解,影响统计的诚信度。 (二)对农业统计制度方法进行改进 在农业统计调研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数据资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而确保数据资料准确的重要方法就是选择最为合理的调研方法。应尽量减少全面报表的数量,大力推广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非全面调查方法,共同来完成农业统计报表任务。首先,大力推广面积调查工作,这种方法较为成熟,其调查结果也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其次,要改进农村人口、劳动力数据的统计调查方法,分村人口数统计只要户籍人口即可,而对常住人口的统计可用抽样调查的办法进行;最后,要完善畜牧业生产统计制度,改进数据公布口径,避免重复统计,对规模以下畜牧业生产采取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同时市及县级统计调查工作方法应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在保证对国家、省宏观统计数据及时性、准确性的前提下,市和县级统计部门可结合当地经济情况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向国家、省只需上报综合表。这样不仅能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还能保证调查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三)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稳定农业统计人员队伍是确保农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在对统计机构进行建立的时候,要确保统计机构的健全,对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实行全编制,专岗专人,坚决杜绝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统计人员的现象。同时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确保统计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业务知识,从而更好的开展统计工作。在农村农业统计中,必须要求每一位统计人员深入农村,全面了解农村的生产规律与生产常识,更加透彻了解农村的基本业务知识,从而提升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统计人员做到科学评估数据质量。对于统计人员的更换也要严格要求,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对统计人员进行更改,必须报上级统计部门审批,只有经过审批通过之后,才能够执行,否则不能对人员进行擅自更改。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对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农业统计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强基层农业统计管理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正视农业统计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统计质量。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出谋划策,把农村统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此项工作的紧迫感,才能真正搞好农业统计工作,实现其服务农村、服务社会的目的。 农业统计论文:数学建模在农业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农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学建模思想,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概率统计 数学建模 教学改革 应用创新 一 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定量研究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数学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已广泛引用于农业院校各专业的科学研究中。目前中国的农业院校都开设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虽然课程概念比较抽象,计算繁杂,学起来较困难,但这是应用性最强的大学数学课程之一。不过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课程改革,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学时不断减少,所以必须对此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随着竞赛的推广,数学建模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与学生所熟悉。所谓数学模型,是指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求解,以此解决现实问题的数学知识应用过程。将数学建模运用于数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联想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综合应用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此教学模式的运用切合新时代培养通专并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中可适当增加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本论文的切入点。 二 农业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中学与大学数学教育内容的脱节 中学课改后的毕业生开始进入大学,课程改革中对数学课程的知识范围和要求改动了很多,学生们已经学习过部分概率论的知识,但中学时学习概率的思维方式与大学数学不同,很多学生依旧用中学的学习方式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造成了他们学习上产生挫败感。 2.教师的教育观念缺乏与时俱进 大部分大学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中学课程改革对这门课程和学生们的影响,依旧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讲授,注重定理、推论、证明、计算,而新一代的大学生很难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所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教学过于强调基本理论,缺乏对农业科学的交叉性应用研究。农科专业的学生普遍感觉学数学对将来的生活工作没有用处,所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只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习。 4.考核方式过于死板 多年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考核方式始终一成不变,偏重于期末的闭卷考试,试卷主要考查计算和一些固定模式的应用题型,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三 建模思想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课程上的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引入数学建模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改变教学内容,增加应用型教学的引入 首先,提倡教师了解中学课改中影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充分利用学生已学过的概率论知识,避免重复教学,但要强调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教学内容中吸收和融入与实际农业科学研究问题有关的应用性题目。历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中不乏农科专业相关的题目,如“作物生长的施肥效果问题”(1992年A题)、“DNA序列的分类问题”(2000年A题)、“葡萄酒的评价”(2012年A题)等。这些题目都与现实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认识、理解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直接把数学建模的题引入日常教学中,将面临下列问题:(1)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一般是涉及面很广,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数学功底,而农科院校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在没经过培训的情况下解决竞赛题目困难较大;(2)要较好地解决建模题目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在课时有限的概率论与统计课程中不可能实现。 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思路:(1)如果直接运用竞赛原题,可以把重点放在(1)(2)两个比较简单的问题上,删除题目中与这两个问题没有关系的条件,或简化题目背景以适应课堂教学;(2)引入一些数学建模集训小题目,这些题目类似于课后习题,但实用性更强,甚至可以留作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共同完成。 2.改变教学方法,引入相关教学统计软件 教学方法方面,重心不能一味地放在定理、证明、计算上,应抛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归纳的教学模式,通过建模思想的引入,使学生由浅入深、由直观到抽象地认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在实践中的应用,真正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乐趣。 数学实验课在农业院校中开展的相对较少,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笔者建议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安排1~2次实验课,讲授统计软件的应用。随着近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技术日益成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很多计算问题都可以借助于软件操作。农科高校的学生普遍计算能力不强,尤其是建模例子中的数据样本量比较大,计算过程复杂,学生手算起来比较困难。现有的统计软件,如SAS、SPSS等世界通用的软件,可以解决较大数据量的概率与统计方面的题目,如数据处理、数据拟合、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问题,而且一般的菜单操作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软件应用,可以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反过来促使学生主动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知识。 3.改变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模思路的引入,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数学无用论”。作为教师,我们应根据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相关专业教师加强交流合作,搜集整理大量的农科专业问题,并用建模的方法进行解决。当然,课程的教学不一定都需要完整地解决一类问题,只要题目背景来自农科专业或采用农科数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知道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确实能用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相关知识。 4.改变考核方式和方法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数理统计方面的题目,若采用传统的阅卷考核方式考查,只会导致学生用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方法应付考试,导致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并将所学归还于实际。因此老师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布置一些实践题型,让学生自己学会去思考。关于考核形式的改革,为了达到“以教为导,以学为主,自主解决”的教学目的,在期末检测时,应采用期末考试(50分)+论文(30分)+平时成绩(20分)的考核方法,其中课程论文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建立模型,利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中,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曾在教学班级中做过类似的尝试,即鼓励学生将建模的思想用到课程学习中,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 结束语 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引入数学建模思想,不但搭建起了概率与统计知识与农科应用的桥梁,而且让学生找到了自己动手收集、分析数据、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业统计论文:农业气象积温统计查询系统 摘要:积温是一年内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某一临界温度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是研究气温与植物生长发育之间关系的一种重要指标,对农业气象服务及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气象数据日资料,建立以MSSQL为基础的数据库,通过编程实现日气象资料数据入库、统计、查询等功能。系统以查询、统计、编辑、设置及帮助五大功能模块组成,从而实现设定年份内某站点某临界温度的积温统计、查询累计积温及初终日功能。 关键词:积温 数据库 统计 查询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自动化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生态、安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成为满足社会民生、农业持续增收的重要高效的农业种类,也是气象为家服务新的增长点,面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势在必行,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增产增收、提高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穿凿气象业务服务,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需求。 目前我省各气象部门对农业气象服务和植物生长发育研究至关紧要的积温,没有统一的统计和查询系统,都采用手动方式进行统计计算某年的累计积温和初终日,如果有三十甚至四十后的日数据资料,人工计算不仅要花费人力、财力,而且效率十分低下。农业气象积温查询系统是针对以上缺点设计开发,具有数据统一管理、批量统计计算多年日数据资料、根据设定条件查询任意年份、任意站点累计积温和初终日日期。系统采用B/S和C/S结合的架构,其中C/S部分完成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入库、计算和统计年累计积温及初终日日期的确定,B/S部分完成查询功能,可以方便的查询设定年份内某一临界温度下的累计积温和初终日日期,可以查询某几年的平均累计积温、平均初日及平均终日日期。 2、系统的开发环境 系统由Visual Basic 6.0企业版编写,可在任何一台能稳定运行Window 2000或Windows XP 平台的计算机上运行。数据库采用MSSQL,具有运行速度快、数据存储量大、功能强大和便于维护优点。 3、系统开发主要内容 系统主要以编程实现以下内容: 3.1 建立以Microsoft SQL Server2000为基础的数据库系统,实现日气象数据资料统一管理,分布式查询的数据管理系统。 3.2 实现日气象数据资料经Excel文件导入数据库中,导入时自动建立相应站点数据表功能,如果已经存在则删除旧表。 3.3 实现通过日气象数据资料进行5日滑动平均气温计算,依据5日滑动气温计算某年某临界温度的累计积温及确定初终日日期。 3.4 以WEB形式批量查询指定温度的累计积温和初终日日期,实现多年平均积温、平均初日及平均终日的查询。 3.5 系统具有详细的使用手册和出现BUG时的升级模块,可方便的通过网络进行升级系统。 4、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 4.1 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导入 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建立以XNSLSZL为命名的数据库系统,然后通过日气象数据导入模块把Excel文件的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导入模块可以自动建立以“DayData+区站号”为名称的数据表。导入时也可以导入日降水资料和日照资料,对二次开发做准备。 4.2 统计模块 系统通过选择积温类型和站点名称,再根据日平均气温经过某种算法计算出5日滑动平均气温,再根据平均滑动气温计算确定一年内的初日和终日具体时间,然后计算出初终日之间的平均累计积温,当然这都是针对某一临界温度进行的,如:大于等于0度、大于等于5度等。 4.3 查询模块 查询模块是以Web形式开发的,以ASP代码为基础,和C/S之间共享数据库系统,是属于B/S架构的而开发的,通过设定条件可查询任何指定年份之间、任意站点、规定临界温度的初终日日期和累计积温值。系统还集成了多年平均积温的计算和多年平均初终日的确定。 4.4 设置模块 在设置模块中可以自由添加站点信息,包括区站号和台站名称等信息,有添加和删除两个功能,可自由添加或删除多个站点信息,用于统计、查询是条件之一。 4.5 帮助和自动升级模块 任何完整的系统都有详细的系统使用说明,也就是帮助文件,对系统使用操作进行详细的描述;自动升级是现代软件通过网络实现自动检测新版本,发现新版本后提示用户升级或自动进行系统升级的功能。 5、系统主要功能和操作 5.1 系统主窗口 5.2 查询功能 查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条件进行相应站点的累计积温、初终日时间的查询,本系统中是以Web形式查询的,系统内置简单的 Web浏览器,可以浏览指定的网页文件。其操作方法:单击主界面“查询”菜单时即可弹出查询窗口。 5.3 数据输入功能 数据导入是通过单击系统主界面上的“编辑”菜单,出现导入界面,选择Excel数据源文件后,即可导入数据到数据库中,自动建立相应区站号为名的数据表,导入时以前已经存在的数据会删除,导入的数据会被新数据代替。 5.4 统计功能 统计功能主要是根据日平均气温,根据某种算法计算出5日滑动平均气温,然后确定出这一年的初日和终日,再根据初终日计算出大于等于某个温度的的累计积温值。 5.5 设置功能 设置功能主要为了实现动态交互界面而实现的,根据设置的接受站点数量及发送设置中站点的发送个数,在主界面显示多个任务,从而多个站点同时接受报文,而发送目的地中同样可设置多个地方,以便把设置好的站点报文重新打包发送。从而达到动态添加和删除接受站点报文和发送目的地报文的目标。 6、系统试运行 系统自2012年10月使用后,期间不断地进行完善升级,目前系统一切运行正常。它具有操作方便、界面友好、开放性好等特点,同时对气象航报及人影报文分检及传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新闻翻译论文:蒙汉新闻翻译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地不同语言文化的传播,让翻译在我国语言交流领域成为了主导,其作用和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尤其在新闻行业中,对外开通了中法、中英等频道,在国内也相继发展了汉语与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互译。本论文以蒙汉新闻翻译为研究对象,对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蒙汉新闻翻译;网络资源;利用方法 蒙汉新闻翻译 蒙汉新闻翻译是指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实现蒙古语和汉语之间的互译。随着我国语言文化的不断融合,蒙汉新闻翻译在新闻传播领域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尤其网络资源的发展为其带来更多的语言信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新闻翻译,我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专门通过互联网技术研究了蒙汉语言翻译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这种系统主要采用BLEU-SBP自动评测指标,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同时,我国蒙汉新闻的其他翻译资源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这些翻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让蒙汉新闻与网络资源形成了紧密的关系。同时,实现蒙汉新闻翻译,能够保障蒙古族人民对新闻信息的拥有的权利。 蒙汉新闻翻译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1.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 蒙汉新闻翻译工作需要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源,其中包含了蒙汉词汇资源、语法资源、标点符号资源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中很多平台和软件可以帮助查询到蒙汉新闻方面的信息资源。众所周知,蒙汉新闻翻译需要考虑很多元素的影响,在翻译时,需要翻译员结合新闻语言和语态,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恰好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蒙汉新闻翻译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自己的资料库,在资料库中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翻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询。在网络语言资料库中,可以容纳无限的语言资源,对蒙汉新闻实现准确无误的翻译有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可以有两个主要渠道,一是借助现有的网络媒体的优势和人才技术,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语言资料库。二是通过很多软件平台,开发符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的APP,在蒙汉新闻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或者难以翻译的词汇时,可以通过APP寻求正确的答案。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语言资料库十分必要。 2.通过网络信息识别蒙古语 蒙古语有其固有的特色,尤其在新闻官方语言中,与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蒙语中共有31个字母,其中有7个表示元音,有24个表示辅音。蒙语的语法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了便于连写,字母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第二,为了区别语音,字母的写法发生了变化,例如:圆唇元音o、u共用一个字母,?、ü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在词首使用一种字母变体,在词中有元音前和元音后两种字母变体,在词末使用另一种变体,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必须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识别蒙语。网络信息技术包含了蒙古文输入法、蒙古文电子词典等,这些都十分有助于实现蒙汉新闻的准确翻译,为广大读者带去更加准确的新闻信息。首先,作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人员,要懂得搜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学会网络信息词汇的查询方法,进而识别新时期蒙古语言文字的演变规律,从中找寻到识别蒙古文字体的有效方法,进而提高蒙汉新闻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其次,不断开发或者寻找官方的识别蒙古语言文字的软件或者官方出版的数字蒙古文词典,确保蒙汉新闻翻译在语法、词汇上的准确度。 3.充分利用蒙汉新闻翻译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蒙汉双语互译,我国科学研究所开发和引进了多种系统和自动测评软件,在这些系统和自动测评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了蒙汉新闻翻译的效果和速度。众所周知,新闻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时效性,那么,在每天传播的大量新闻中,不仅要实现蒙古族语言和汉语之间的互译和交流,还需要让蒙古族的新闻“走出去”,让其他地域的新闻“走进来”,蒙汉新闻翻译就需要借助这些翻译系统和自评的方法来提高其效率。一方面,建立语言模型,即N-gram模型,通过假设汉语词汇与蒙语词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选择最为贴切的语汇进行互译,这样对应的翻译方法,可以实现蒙汉新闻专业化的互译,这种方法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翻译模式。此外,还有IBM模型等,能够矫正蒙汉新闻翻译的现状。另一方面,建立系统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其中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请标注人员进行人工测评,但是这样的方法既浪费人力,也浪费财力。此外,还有BLUE(双语测评的替代指标),这一测评原理是通过假定的形式,对单语进行有效的翻译,但是这样的翻译方法会直接引发作弊的行为。为此,实现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且有选择性地利用好翻译系统,同时要制定出翻译后的反复验证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蒙汉新闻翻译的准确性。 4.以短语为翻译单位 近几年,以短语为翻译单位的翻译方法受到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热议,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从平行的双语语料库中抽取双语短语并通过计算的形式计算其概率,寻找其中的相似比,通过对数线性模型,考虑各个特征函数的参数。在短语翻译模式中,需要引进繁衍率、插入和删除等附加的概念,通过计算,来排除各种阻碍对应翻译的因素。在蒙汉新闻翻译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翻译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短语都能寻找到对应的契合点。首先,众所周知,汉语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系列变化,随着外来词语的引入,让汉语从构词到语法生都有所转变。蒙古文也是如此,在表述同一个物体或者同一件事时,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为此,当以句为单位或者以字、词为单位进行翻译时,会产生很大的表述差异,造成语境、语义会有很大的不同。以短语为翻译单位,能够促进翻译系统从中寻找到契合点,最终实现翻译。其次,在新闻语言中,以短语为翻译单位更能够提升新闻翻译的效率和效果。众所周知,新闻语言单位不要求过于华丽,而是通过朴实的语言对信息进行传播,这就实现了蒙汉双语互译简单化。 5.规范自动测评标准 规范自动测评标准是为了建立蒙汉新闻翻译自身的评估体系。近几年,我国引进了很多国外翻译自动测评的标准,但是这些标准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对于蒙汉新闻翻译来说,这些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为蒙汉新闻翻译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为此,建立符合蒙汉新闻翻译的自动测评标准十分必要。一方面,从建立的翻译系统中,根据蒙汉双语的特色实现翻译,在计算概率时考虑到双方的语境和语法,最终实现有效的翻译。另一方面,建立蒙汉新闻翻译的相关制度,规范其操作行为。规范自动测评标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新闻传播的风格和渠道,从不同的角度上看,规范自动测评标准对蒙汉新闻翻译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是今后蒙汉新闻翻译工作的重要发展保障。 结语 在网络资源异常丰富的今天,蒙汉新闻翻译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才能为读者带去丰富的信息,使他们了解最前沿的新闻。随着网络资源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才能做好蒙汉新闻的翻译工作,用最新的语言来传播信息资源,促进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并实现跨民族的语言交流目的。 作者:乌云毕力格 新闻翻译论文: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特点及翻译 摘要:在媒体新闻报道中,俄语新闻所占比例不断扩大。随着中俄合作关系的发展和稳固,两国在经济、政治上联系日益密切,公众对俄罗斯政治、文化关注度更高,对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结合俄语财经新闻结构及特点,探讨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原则及方法。 关键词: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技巧 随着中俄合作关系的确立,中俄贸易来往的日益密切,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语财经新闻准确、客观地反映了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有利于中国公众对俄罗斯经济政策、贸易资讯的了解,也是专家学者分析俄罗斯经济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俄财经新闻文本特点、翻译的探究,有利于推动中俄合作进程,实现共同发展。 1俄语财经新闻概述 俄语财经新闻对俄罗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决策等方面的最新事实及情况进行报道。俄语财经新闻涉及范围较广,包括各种经济活动。根据财经新闻所涉及经济层面来分,俄语财经新闻有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观层面经济报道、微观层面经济报道三大类。宏观层面经济报道涉及国民经济、国民经济总体、经济活动、经济运行状态方面资讯;中观层面经济报道通常以地区经济、企业集团经济、部门经济为新闻出发点;微观层面经济报道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经营单位的报道。 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 俄语财经新闻文本体现了新闻报道特点,表达内容清晰、真实、准确,文本中句子、段落连接紧致,逻辑性非常强,文章层次鲜明、突出。俄语财经新闻中新鲜词汇、外来词汇、程序化语句出现频率较高,在增强新闻吸引力的同时,引起观众共鸣,提高新闻收视率。俄语财经新闻文本在准确、真实表述经济活动内容的基础上,突显俄语文化特点。如俄语财经新闻中经济术语的运用,在最新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的新闻报道中使用经济术语,更快的将观众带入报道中。宏观层面经济报道中常用的经济术语有通货膨胀、失业、货币创造、双重均衡宏观经济模型等;中观层面经济报道中常用的经济术语有股份公司、交易所、股东等[1]。 3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原则和方法 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本质及原则与新闻翻译相同。俄语财经新闻文本是利用文字形式表达财经新闻内容,经过二次传播,将翻译后的新闻文本呈现给第二语言受众,使读者获得原始新闻报道信息的同时,实现与译者的交流及共鸣,增强信息分享和文学享受。 3.1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原则 1)注重实效性。新闻报道是一种高时效、高精度、高强度的工作,为了符合媒体行业的要求,新闻翻译也要实时、高效、准确,翻译工作要速战速决,不可拖泥带水,不然难以实现新闻二次传播的价值;2)根据具体翻译情况进行适当的删减。翻译者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文本时,既可全译,也可进行适当的增译或删除,但要保证译文能突出新闻要点;3)符合新闻写作要求。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必须突出新闻写作特点,要求翻译者在熟练掌握新闻结构、特点的同时,具有一定水平的新闻编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秉承认真严肃、高效准确的翻译态度,不断强化翻译者自身特点。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抽象性,提示作用明显,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对财经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 3.2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翻译方法 3.2.1全文翻译全文翻译是将用俄语写成的财经新闻全部转化成中文新闻文本,其结构与中文新闻类似,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它们之间融会贯通,按照一定时间、逻辑关系存在着[2]。标题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概括和总结新闻内容,具有吸引读者、表明立场、引发舆论等作用。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标题时要准确理解标题、把握原题含义、体现标题特点;导语作为新闻的第一段,具有开门见山、耳目一新的效果。在翻译俄语财经新闻导语时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主体作为新闻的主要部分,具有承接导语,阐明主题的作用,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满足读者阅读欲望。3.2.2摘要翻译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中摘译内容一般短于原语新闻,但主要观点、中心思想要与原语新闻保持一致。摘译时会删掉一些信息,但要保留文章主要内容。在摘要过程中舍去对译者或读者无关紧要的信息,但不会影响读者阅读,遵循平衡原则。俄语财经新闻摘译,适合于讲话、专稿、报告、特稿等篇幅较长的文本。3.2.3综合翻译综合翻译又称编译,即编辑和翻译。一般具有二次传播价值、新闻篇幅较短,新闻内容简明突出、报纸版面有效,电视播出时间有限的俄语财经新闻采用编译。编译是对原始新闻的合并、增减、加工,将一篇全新的财经新闻呈现到读者面前。但要注意的是俄语财经新闻编译要文章开头或结尾交代原始新闻来源。 4结束语 俄语财经新闻的结构决定了俄语财经新闻的文本特点和翻译方法。俄语财经新闻文本具有内容真实准确、层次鲜明突出等特点。加强新闻文本翻译不仅有利于读者及时了解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动态,也是加深中俄合作的重要保障。翻译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积累,加强财经术语的学习和掌握,使俄语财经新闻文本翻译工作得心应手。 作者:荣飞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公安边防支队 新闻翻译论文:网络资源对汉英新闻翻译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做好汉英新闻翻译: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资源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得合适与否。 关键词:对外翻译;网络资源 近些年来虽说出现了学汉语热,但汉语在世界上的普及度还需要时间,目前中国译者依旧要担当起对外翻译的重任,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当代的中国。“由于中国语言文宇的特殊性,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世界上目前没有足够的翻译能替中国承担庞大的、日益增长的中译外任务,因此,这几乎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唯一选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中国网2007-04-06/07)。本文讨论的新闻主要来自天津的《今晚报》与《渤海早报》,新闻内容主要是软新闻,主要讲述的是天津人们的日常生活,译者通过对外翻译,让外国读者对天津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升天津在世界的知名度。“要达到预期的对外宣传效果,必须对中文稿的语言进行‘译前处理’。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对原文语言的方方面面进行处理一一调整增删、编辑、加工,从词句到风格,从局部到整体”。做好对外翻译本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做好“译前处理”,很多问题还可以通过利用好网络资源去解决,本文将重点探讨此问题。 一、寻找平行文本,包括对相关或类似事件的其他中文或英文报道 对所要翻译新闻事件了解的越透彻,信息掌握的越全面越有利于翻译;英语国家的相关或类似报道对于我们中译英必定能提供一些灵感或是借鉴。例1:翻译:南大教师10万元“穷游”50国评:“穷游”一词首先让人联想到的英文翻译是“poortravel”,但“poortravel”又似乎是“可怜的旅游”,“糟糕的旅游”,意思不妥,后经查询国外平行文本,发现在国外的旅游网站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个词“budgettravel”,此词真是绝妙,budget意思是“价格低廉的;花钱少的;收费合理的;便宜的”,非常之恰当。 二、利用好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 比如百度、Google,对于各种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或术语,用网络在线词典大都可以查到,词典查不到的话,搜索引擎也常可以查到。“尽管语料库功能强大,科学客观,但由于其技术性相对较强,其普及使用的程度不高,将之用于普通的翻译实践并不可行。而互联网搜索引擎使用方便,易于查找,对技术要求不高,适用于绝大多数翻译人员”(周杰,2007)。例2:翻译:这部反映中国当代生活的喜剧是由盼盼剧院艺术总监爱婷、昆火联手中国戏剧人孙悦共同创作。评:根据上文知道,爱婷,昆火是爱尔兰人。对于他们名字的翻译,很多译者如果不通过网络查询,就无从知道他们的英文名字,无从下手。有些可能干脆都没注意到他们是爱尔兰人,直接按照拼音翻作Aiting,Kunhuo,这样就太武断了。从网络上查询到盼盼剧院艺术总监爱婷、昆火相关新闻报道,上面有注明爱婷的英文名字是AedinCosgrove,昆火英文名字是GavinQuinn,直接予以采用便可。除此之外,网络在检验词语搭配方面还起到了非常好的验证作用。虽然一名合格的译者已经具备了很深的英语功底,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英语搭配,为保证地道合理,最好经过反复推敲验证,网络资源比如Google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渠道。例3:翻译: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他没给女儿买意外保险。Ashewashardup,hedidnotbuyherdaughteraccidentinsurance.评:“意外保险”一词的翻译,能想到的可能会有“accidentalinsurance”,“anaccidentalinsurance”,“accidentinsurance”,“anaccidentalinsurance”。可究竟哪个或是哪些是合理准确呢?经谷歌查询验证,发现用“accidentinsurance”,为某人买意外保险,即“buysomebodyaccidentinsurance”,不加冠词,“意外”用的是“accident”,这样就定下来“意外保险”一词的翻译。至于“经济能力有限”的翻译,此词的翻译不像“意外保险”的翻译之固定,还有较多其他合适的表达,比如“notwealthy”“don'thavemuchmoney”等等。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网络资源可以帮助译者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当然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译作完成之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译作拿给外国学者做校对以及润色。网络可以帮助检验,可有时仍可能有我们注意不到的地方,或因为文化因素,或可能有更好更妙的表达等等,当然如果是请教一个精通中文的外国新闻专家就最好不过了。 总结 本文探讨了在当代中国的形势下,中国译者必须担当起中英对外新闻翻译的重任。译者可利用网络资源帮助更好地翻译,比如查找平行文本,利用网络上的各种词典或搜索引擎查阅以及验证词语搭配,除此之外有机会的话可以请教外国专家校正及润色。 作者:李静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标题翻译伦理学论文 (一)陈述的真实性的伦理体现 译者必须充分研究原文,正确判断原文的立场以及意思,从而正确真实的陈述在翻译中。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标题:“Obamapicksup9superdelegatesendorsement”,译者认真研究后,发现pickup在这里是取得,荣获的意思,从而正确的陈述为:“奥巴马获九位超级代表支持”。然而,有时要正确判断原文立场。在很多网络英文新闻标题中在报道2008年奥巴马和希拉里之间的美国大选派候选人之争,都以Clinton称呼希拉里。其实Clinton是希拉里的姓氏。译者如果没有正确判断原文立场,翻译成克林顿,读者阅读新闻的时候就会有质疑。就以“ClintonendorsesObama,endsbid”为例,就要翻译成希拉里宣布支持奥巴马,自己放弃竞选。所以,很多时候新闻标题简单,易懂,但翻译时要注意文化差异,要对原文客观信息做出真实反映,从而尊重陈述的真实性。 (二)言语行为恰当性的伦理体现 网络新闻标题是要通过译文传递给译文读者新闻信息,刺激读者阅读,从而积累网络浏览量以及提升网站知名度。所以为了正确通过新闻标题传递信息,应该避免产生误解,也就是说要重视译文和读者的沟通。译文之所以能被译文读者接受,是因为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沟通方式。汉语新闻标题要求有背景信息,新闻要素中要求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姓名身份都会注明,但是英语新闻标题都会省略这些信息。如果中文读者直接阅读英文标题的信息不足以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效果,很难被译文读者接受。考虑到读者可接受性,必须进行补充,解释说明。例如标题“Goregivesstrongsup-porttoObama”,译者遵从言语行为恰当性,将其翻译为“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宣布支持奥巴马”,对戈尔的身份以及国籍进行补充。有时候为了恰当表达言语行为,使译文跟读者能够交流,会考虑到读者习惯,例如标题“Obamanotclosingracialdivide,poll”,中的“poll”翻译成民意调查,很多翻译就会直接翻译成“民调”。这个标题就可以翻译为“美民调称奥巴马参选总统未能消弭种族隔阂”。这样的网络新闻标题更容易被译文读者接受,遵从了言语行为恰当性。 (三)言语行为真诚性的伦理体现 翻译网络英语新闻标题要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意思,否则不遵从翻译伦理会导致译文事实歪曲理解并表达。我们再来看这个例子,“NewYorkermagazineunderfireforObamacover”的译文是“《纽约客》封面恶搞奥巴马夫妇,遭两党同声谴责”。这正好体现了中英新闻标题差别所在,可以看出译文标题增加了“恶搞”,“夫妇”,“两党”,“同声”等词汇,这样可以传递更多信息给译文读者,以防读者歪曲理解事实。而英文标题更加倾向于简单精练来概括要点。这样的中文标题遵从了言语行为的真诚性,正确把握原文思想,同时吸引更多读者前来浏览翻阅进一步的了解纽约客的封面的内容。 作者:答珊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中娱乐新闻的词语翻译探索 1软新闻翻译的理论依据 与硬新闻需要准确平实的译本相比,软新闻的忠于原文,并非如传统的对等理论所要求的以原文内容为主导的忠实翻译,而是在传达原文信息的基础上,突出软新闻的大众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更加注重译文的传播目的、译者的主体性、目的语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语境。为了让译入语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语境效果,译者可能会对原文做出较大幅度的改动,例如删减目的语文化中冗余或增加目的语文化中缺乏的内容,从而打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甚至运用目的语文化中受众喜闻乐见的词语替代原文具有相同语义的普通词汇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取得软新闻的最优传播效果。因此,软新闻翻译需要以目的论作为理论依据。目的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家莱斯、费米尔及诺德等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为三个法则,主要内容如下:(1)目的法则,指翻译应能与译语语境和文化相吻合,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2)连贯法则,包括语内连贯和语际连贯,指的是译文所具有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景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理解;(3)忠诚法则,指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既要忠诚于译语读者和翻译发起人,又要忠诚于原文作者,以达到两者间的平衡,强调原语文化及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制约作用。在原文作者、译文发起者、译者及译文接受者构成的多边关系中寻求一致。(王小凤,2004)这与费米尔的目的论相吻合:软新闻过程的发起者们希望译文能达到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目的,因而他们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语言、文化及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及障碍进行了必要的增加、删除和重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传达信息,“忠实”于目的语受众。(曹志颖,2009)因此,目的论给予软新闻翻译过程中的增删、重组信息等编译方法提供了具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再者,娱乐新闻不但具备信息功能,更应有强大的呼唤功能,即让读者产生作者期待的情感印象,如喜欢和厌恶等情绪,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因此译文应更加注重译入语文化和读者接受能力,从这一点看来以目的论来指导娱乐新闻翻译也是十分适合的。 2娱乐新闻的词语翻译案例 本文以《英语广场》杂志中LittleMix:FameMadeUsStronger的双语文章为例讨论软新闻中娱乐新闻的翻译。该文介绍了在《英国偶像》选秀节目中一炮而红的LittleMi(x“小混合”女子乐团)的成名过程和心路历程。原文作者希望通过该文章让读者对“小混合”组合有全面的了解,期望在读者心中塑造该组合积极正面的形象。翻译发起者的直接目的是迎合观众的阅读趣味,提升杂志的看点和卖点。在确定了原文作者和翻译发起者的意图后,本文主要讨论目的论指导下的词语翻译,笔者列出了文章的典型例子,通过译文对比,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各种词语翻译策略。 (1)同类语境词的运用同类语境词即译入语在同一语境内常用的表达。诚然,用准确朴素的词汇符合翻译中“信”的标准,但多运用同类语境的词则能给读者更舒畅的阅读体验,体现译者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专业素养。这样的译法符合目的论中的连贯法则,通过同类语境词的应用,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交际情景,使得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景与原文读者一致,增加了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例1:Soon,LittleMixwasclimbingthechartsandtakingtheU.K.andU.S.bystormwiththeirdebutalbumDNA.原译:不久,“小混合”凭借其首张专辑DNA在各大音乐榜单的排名不断攀升,席卷英美各国。改译:不久,“小混合”凭借其首张专辑DNA在各大音乐榜单排名飙升,并在英美迅速蹿红。(英语广场,2014(3):83)赏析:这里的“climbingthecharts”、“take...bystorm”都是英语娱乐新闻中描述音乐专辑受欢迎的词汇,根据连贯法则,为给目标读者营造源语读者相同的交际场景,翻译这两个词语时应运用中文介绍音乐专辑时的常用词汇。所以,此处的“chart”增译为音乐榜单,结合下文的“takingtheU.K.andU.S.bystorm”可知,这里的“climb”不是指缓慢地上升,而是迅速攀升,直译显得过于平实,因此改译为“排名飙升”,修改后的译文更具娱乐播报的腔调。再如后面的“take...bystorm”,若简单译为“席卷……”则侧重影响范围广,但通读全文可知该组合属于一炮而红的类型,因此这里更强调该组合走红速度之快,娱乐新闻中常用“迅速蹿红”来表达这一意思。经过两处的修改,译文读起来更像地道的中文娱乐新闻,翻译腔明显减少。例2:Thegirlswereputtogetheron—andwon!—theTheXFactorUKshow’seighthseason.原译:这四个女孩组合在一起赢得了《英国偶像》第八季冠军!改译:这四个女孩子组合在一起登台亮相——并斩获《英国偶像》第八季冠军!(英语广场,2014(3):86)赏析:用“组合在一起”把“puttogetheron”字对字翻译当然不错,但缺少画面感。因此译文中增添了同类语境词“登台亮相”,对on一词进行渲染,让读者脑海瞬间出现四个女孩闪亮登场的画面,更加生动可感。此外,这里的“win”也不是简单地译为“赢得”,而是用了娱乐新闻中常出现的“斩获了奥斯卡八项大奖”这一同类语境词来润色语言。经过两处的修改,译文既不失原文的精髓,又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2)网络流行语的润色娱乐新闻的主要读者是年轻人,运用网络流行语替换后的译文更加年轻化,所以即使网络流行语不算正式书面语,但在软新闻中,尤其是相对轻松的娱乐新闻中运用网络流行语则是可接受的,这种翻译策略更能吸引广大年轻受众,符合目的论中的忠实法则,增加看点。再者,运用译入语文化中的网络流行语也符合目的法则即让译文与译入语的文化相吻合,使得目标读者花费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多的信息。例3:Nomatterwhatnegativitytheyface,LittleMixknowsthebestwaytobattlehatersistostaytruetothemselves.原译:不管面对什么负面消息,“小混合”成员深知对付痛恨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忠实于自己。改译:不管面对什么负面消息,“小混合”成员深知对付“羡慕嫉妒恨”的最好方式就是忠实于自己。(英语广场,2014(3):85)赏析:“haters”意为讨厌的人或事,但由上文可知,这里具体指“jealousfans”和对她们作“cruelcomments”的人,这两层意思与网络流行语“羡慕嫉妒恨”完全吻合,比直译“痛恨之人”词义更充实,措辞更形象,这五个字高度概括了“小混合”成员面对的各种攻击者和流言蜚语,从侧面反映出她们强大的内心,呼应了文章的标题“FameMadeUsStronger”。 (3)文化背景信息的增添例4:The“Wings”singersfoundthemselvesfightingtostayconfidentamidstaseaofhateinthespotlight.译文:尽管饱受公众非议,以一曲《展翅》夺冠的歌手们仍然要努力保持自信(。英语广场,2014(3):83-84)赏析:初译这段话时,笔者曾经把“Wings”误认为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试图译为“振翅高飞的的歌手们”,因为从上下文来看,该组合在选秀节目中获得佳绩并在英美迅速蹿红,犹如振翅高飞的新星,逻辑上是说得通的。但根据目的论的忠诚法则可知,忠于原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译者不能进行主观臆测。在百度百科搜索Wings这一词条,其中写道“LittleMix不仅改写了TheXFactor的历史,赛后也有傲人的成绩,她们是自2005年以来第一个不用在TheXFactor上表演就能够首单空降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原文作者用“Wings”作为形容词修饰“singers”,就是为了表现赛后成绩傲人的组合在饱受公众非议时努力保持自信的强大内心。考虑到译入语读者可能缺乏相关的文化背景,所以增译了“夺冠”作为对冠军单曲“Wings”的解释。 (4)词语感情色彩的表达例5:“Whenyou’vegotyourowninsecuritiesandthenpeoplewritethemonwebsitesforeveryonetosee,itjustmakesyoufeelreallyrubbish,”Jesysays.“IknewI’dgetnastystuffsaidaboutmyweight.IthoughtI’dbealright,andthenIsawitandburstoutcrying.”译文:“本来你就惶恐不安,还有人在网上大做文章,引来大伙围观,你会觉得自己真糟糕,”杰西说,“我早料到有人会拿我的体重说事,我以为自己会不在乎,但真看见那些评论时,我放声大哭。”(英语广场,2014(3):84)赏析:write本来是一个中性词,但在这个语境中却带有大作文章的意味,因为这里的“people”具体指下一句所提到的“nastystuff”,即讨厌的人或恶俗小人,所以这里的“write”并不是如实地报道而是带有恶意的诽谤和攻击,因此为了表现主人公的遭遇并让新闻措辞更加夺人眼球,译者可在认真揣摩语境后译出词语蕴含的感性色彩。本文来自于《英语广场》杂志。英语广场杂志简介详见 3结语 娱乐新闻作为软新闻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轻松活泼的文体,不但要传递信息,更要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因此翻译时更加注重翻译发起者的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本文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了几类词语翻译策略并逐一举例,包括词语的选取、润色和感情色彩的表达,希望为读者翻译同类新闻时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 作者:黄婉君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广泛深入,英语新闻翻译的规范模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其已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慢慢转化为描述性研究。传统的规范性研究注重文章原来的文本,注重译文与原文内容上的一致性,而描述性研究翻译则突破了原来传统的理念,形成单纯文本构成的封闭空间,让翻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从大环境中探讨电视英语新闻翻译。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需要采取规范的翻译操作,既要顺应传统文化的规范趋势,又要在具体的形式结构下采取大众化的规范形式,这样才能翻译出较容易让观众理解的字幕和配音。 一、电视英语新闻的特点 电视英语新闻的语言结构和表述具有不同的特色,新闻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观众通过收听、看字幕了解英语新闻内容,进而来了解当前世界发生的新鲜事和变化,获取不同领域有价值的信息。 当前的英语新闻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语言高度简洁、凝练,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集中体现了新闻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因此英语新闻中所应用的词汇应易于观众理解。为了吸引更多的国内观众,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也需要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便观众能轻松阅读字幕。首先,英语新闻的句式结构紧凑简单。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便于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新闻的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信息,所以传统的简单句型结构已经不适用,但受限于屏幕的幅度,过长的句式需要分两行滚动显示,这又会影响观众的阅读和理解。因此,电视英语新闻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句子的长度和信息含量,英语新闻翻译的句式结构应紧凑简单。其次,电视英语常采用语句结构倒置。电视英语新闻应该简洁凝练,并广泛使用缩略词以加快观众的观看速度。在英语新闻上频频出现的缩略词,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首字母的缩写;另一种是截头去尾把两个关键词组合成一个句子。新闻英语会报道真实的客观事实,并临时补充一些刚收到的最新信息,所以新闻翻译中常常都会有插曲语的成分。新闻中英语的表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语言形式,翻译需要向观众提供小篇幅多信息的翻译稿。新闻撰稿人会把一些相关的重要信息放在首段,比如时间、主旨、高潮、结果,这样可以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主要信息。 再次,电视英语新闻的语法常采用一般现在时。在电视英语新闻中,新闻稿和时事新闻采访常用一般现在时,就算报道过去以及描述曾经发生过的事也是如此,带给观众现实感和新鲜感。常用词语的非限定形式、不定式会用于预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和动作。在日常生活中,表示即将发生的事和动作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也是十分普遍的,但英语新闻在标题中却常常省略“be”,常用不定式来表达预测。此外,英语新闻还具有广泛性特征,所以新闻中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比如心理学、军事、建筑、经济贸易、天文地理、考古等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对于新闻句子中个别无足轻重的专业术语,译者可以忽略,但如果是一些反复出现的专业术语,就一定要加以备注,不然就会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另外,新闻撰稿人有时为了增加文章的新鲜感,会在英语新闻中夹杂一些外来语言如日语、法语、俄语等音译。综上所述,阅读英语新闻可丰富英语知识,只要掌握英语新闻翻译中的要害,了解语法词汇,吸收有益实用的语言素材,就能很容易地了解英语新闻的内容。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 文化与翻译息息相关。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来表达另外一种语言的内容,用最贴切、最自然的方式来消除文化差异在翻译中造成的影响。翻译作为特殊的一种语言交际,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移植的过程,它与文化背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翻译最大的困难也是将两种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巧妙地化解当中的文化差异。可见,想在翻译中解决文化的差异,首先要了解文化的背景知识,这是决定译作成功的关键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精髓,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所呈现的语言也不同,换句话说,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过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差异成为影响新闻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中,翻译不再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被视为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此,如何使翻译更加准确,就需要注重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化差异。 其一,注重传统文化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新闻中曾出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在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由于不适应天气以及旅行路途的劳累,身体感到不舒服。去医院看医生,医生诊断是由于地方不适导致的“上火”。“上火”对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是一个传统的俗语,可是在新闻翻译中遇到此类词语,我们该如何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这无疑是对译者的一种考验。 其二,注重宗教信仰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说,“少林寺和尚在越救助灾民”这样的新闻中,译者要如何翻译“和尚”这个词?因为对于信仰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外国人来说,对“和尚”这一词汇比较陌生,所以在翻译时对于这样的词只能采取传意或重形中的一种。可见,中西文化中的信仰差异也渗透在各自的语言当中,要想准确翻译,需要译者去了解不同文化的个性。 其三,注重时间观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比如在翻译中,“thelatestnews”不能译成“最后消息”,而是“最新消息”,如果译者不了解不同国家的时间观念差异,就会导致观众对文章的错误理解,看似较小的问题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其四,注重日常谈话差异对新闻翻译的影响。比如,在翻译中经常会遇到称谓的问题。称谓能反映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不同国家的习俗和习惯,英语中的称谓比较笼统,比较模糊,不像中文一定会把家族亲属关系分得清清楚楚。如“uncle”在英语中是“叔”、“伯”、“姑父”、“舅舅”等的统称,但在中文中每种亲属关系都会有不同的称谓,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看情况翻译。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对英语新闻翻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做好翻译的同时要兼顾文化之间的差异,克服不同文化的局限性,找到文化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三、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 1.非文化层面:直译和意译直译是保持原文基本意思的翻译形式,能够完整而准确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出来,且保证译文流利通顺。直译不同于硬译、死译,是一种特殊的方法。比如,将“astimidasahare”翻译成“胆小如鼠”,而意思却是不完全相同的,“胆小如鼠”在中文中是贬义词,而英语中“timid”和“hare”都没有太强烈的贬义的含义,就算将“胆小如鼠”中的“鼠”字换成“兔”字,中国人还是很容易联想到“胆小如鼠”。究竟该如何理解,还要根据观众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而去判断。直译不但可以避免歧义,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丰富词汇量,如实传达原文的意思,帮助我们了解原文的本意。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一味地追求直译会造成对文章的误解,而不顾语言上的差异,直译也会造成晦涩难懂,不被大众所接受。并且,英语中一些否定的句型也不能完全采用翻译的方法,否则会造成误解,而对于一些长句,则应根据句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进行直译。意译是指完整准确地把意思表达出来,不管原文的形式,按习惯性的连词造句来翻译,更加注重文章意思的准确,而不是拘泥于表面文字。但是意译并不同于胡译、乱译。比如将“NewMoneyonCCTVNEWStakesyoubehindthescenesintoChina’smostinnovativestart-upsanddisruptivebusinessstrategies”翻译为:“央视新闻的《新财富》节目将带您深入到中国最具创新性的创业企业和破坏性经营战略”。可见,不管是直译还是意译,必须符合原文的本意,要让广大观众接受并喜爱。总而言之,一个词的具体意义要按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定。直译与意译各有所长,要取长避短,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去翻译。 2.文化层面:归化和异化在电视英语新闻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对涉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差异的处理,有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归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用译语的方式。归化的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观众靠拢,并且要以符合译入语境和文化规范的表达方法来传达文章原本的含义。很显然,归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源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增强译文在观众心目中的接受性。如,“Everydoghasitsday”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日”,汉语和英语中“狗”这个意象不同,归化可使译文生动形象,表达方式也比较符合译语的习惯,很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方便观众理解,但有时也不太能体现原文的文化特色,丢失了独有的风格和韵味。 异化翻译策略要求译者向源文化语境靠拢,在译文中重现源语境的语言风格与特色,因此异化翻译可较多地保留源语中的异质成分,在更好地满足观众对译文要求的“陌生感”的同时,还能丰富语言表达方式和目的语文化。异化翻译有利于观众更好地去了解他国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的特点,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但是有时也会让观众很难理解。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根值于某种文化背景中才能生根发芽,所以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更多地从观众角度考虑,顾及观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否则很难充分体现英语新闻的信息功能。直译和归化都遵循原文当中的语法规范,强调原文的表达方式,保持原有的味道;而意译和归化则要求译文通顺易懂,不拘束于原文的狭窄空间。每一种翻译策略都有它能用到的地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 作者:盛辉 单位: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的文化差异分析 一、引言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加强,人们越来越渴望及时获得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国际新闻是人们了解万象变迁的世界的一个直接便捷的渠道。国际新闻是用不同国家的语言书写的,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1921)曾指出:“语言按其本质是文化的。”因此新闻翻译必然涉及文化翻译。但各国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同一新闻报道产生不同的理解。新闻注重传播效果,新闻翻译者必须熟悉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否则就不可能运用这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二、英语新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虽然直接面对的是两种语言,但是它所处理的却是博大精深的、相似与相异并存的两种文化,翻译既是两种语言的转换,又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方面。造成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种: (一)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其文化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英国四面环海,水产和渔业发达,与海水有关的词语很多。而生活在广阔肥沃的陆地上的中国人长期保持着小农家庭生活和生产方式,对土地产生了感情。比如,形容人花钱奢侈浪费,西方人说spendmoneylikewater,而中国人则说“挥金如土”。鼓励人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专注于一件事而不知变通,英语是Heisnotonlyfishinthesea,而汉语则是“天涯何处无芳草”。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有些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国家中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汉语的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常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如“东风报春”“东风压倒西风”。中国人认为西风与寒冷和萧条连在一起。黄巢《题菊花》中有诗句“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而英国人喜欢温暖的西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著名长诗OdetotheWestWind(《西风颂》中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O,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 (二)宗教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对文化的影响相当深远。中国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很多,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还有很多佛经名句被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等等。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圣经》中的很多语句也约定俗成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中。例如:aspoorasthechurchmouse像教堂里的老鼠一样穷(一贫如洗)Godhelp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许多与传统生活习惯有关的语言折射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文化中对“马”多有偏爱,因为“马”在农耕中是农民的好帮手,并且在战争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老马识途、老骥伏枥。英国人虽然热衷于赛马,但是在他们的语言中马被当作中下级动物来对待。例如:worklikeahorse辛辛苦苦地干活beatadeadhorse徒劳无功betonthewronghorse支持错了对象。中国民间虽然习惯养狗来看护自己的家园,但在心理上却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用它来形容坏人坏事。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英国人对Dog非常有好感,英国人养狗不仅用来看门或打猎,也当作人的伴侣和宠物,常用它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四)历史典故的差异语言文化差异典故是在漫长悠久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形成的,这些历史典故不能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更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翻译,如汉语的“名落孙山”字面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常用来比喻某人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英语典故习语如Achilles’heel,直译是Achil-les的脚后跟,实际指的是唯一致命弱点。aPando-ra’sbox直译是“潘多拉的盒子”,比喻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三、翻译工作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国际新闻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问题,更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和融合的过程,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方式。因此,要做好国际新闻翻译,新闻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充分了解上述差异,还应具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吴越民、吴洁,2008)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译者所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方法,或者说它指的是译者所特有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以及对交际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敏感。因此,翻译者不仅要精通进行转换翻译的两种语言,还要掌握语言所渗透的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广泛阅读各种材料广泛阅读各种材料是学习西方民族文化的一种手段。英美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剧作品以及网络,这些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重要资源。文学作品包含大量的文化知识,比如包含社会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知识的文学作品,还有出现在文章中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习语。报刊杂志给读者提供当今文化最新的信息,他们也发表关于西方文化风俗习惯、历史、经济、科学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文章。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很方便地观看英美原版电影和电视节目,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外国文化日常的情景。 (二)加强学习西方文化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模式。学生由于缺乏对外语文化的了解,常常将母语的文化经验迁移到英语中,造成文化干扰,导致误译。因此,在学习英美文化课程和阅读文学作品之余,新闻翻译者还应阅读《圣经》、《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习俗、宗教等,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我们在翻译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无知常常导致翻译中的“文化休克”;另一方面,很多翻译者多年的外语学习而形成的西式思维影响了对本国文化的正确理解,常常出现由于对本国文化的误解而导致的误译现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多研读著名的国学书籍,只有这样才能对其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意识地比较,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新闻翻译要考虑到文化因素和读者的心理,把两种语言文化融会贯通起来,新闻翻译才能达到传递正确信息的目的。新闻翻译者除了要熟悉语言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跨文化意识,深入了解语言所渗透的文化,做到语言通和文化通。新闻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同时保证语言准确规范、清晰易懂。 作者:李静欣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 新闻翻译论文: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新闻翻译 一、深入了解源语国家文化,以避免原文理解错误造成文化障碍 新教徒们认为,由爱尔兰共和军政治机构新芬党领导的爱尔兰共和派从该协议中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了解北爱和平进程的读者在读到“在过去7年的和平进程中,结盟的前景越来越渺茫”这句话时不禁会心生疑惑,既然1998年已经达成和平协议,为何还要结盟,而且结盟前景为何越来越渺茫?笔者找到这段话的原文,发现“结盟”二字是源于错误理解了unionistcommunity这个短语,是一处误译。该文译者没有正确理解unionistcommunity的含义,导致译文背离原文的意思。在北爱尔兰的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一半以上,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为爱尔兰人后裔,信奉天主教。大部分新教徒主张北爱尔兰继续作为英国一部分存在,这些人被称为unionist即联合主义者,他们这个群体称为unionistcommunity,可译为联合派。与unionist相对的是nationalist,即民族主义者,他们主张让北爱尔兰与爱尔兰共和国合并,组成新的爱尔兰共和国,这一群体可以称为民族派。因此,本句中u-nionistcommunity应该翻译成联合派,而不是“联盟”。如果译者查一下相关历史文化背景,此类错误还是可以避免的。另外,译者没有翻译用于介绍专家背景的inhumangeography这个短语,这个地方没有必要隐去。既然是新闻翻译,就力求准确,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否则最好不要随意删去原文中的词语。humangeography即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大分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一。此处是引用专家评论,理应交代一下该专家是什么学科专家。所以,这段话不妨翻译为:阿尔斯特大学人文地理学高级讲师彼得•舍洛说:“在过去7年的和平进程中,联合派越来越不合作,他们把该协议看作是对他们权利和自由的出卖。”从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新闻译者深入了解源语文化背景的重要性。如何避免或者尽量减少文化因素造成的原文理解错误呢?首先,新闻译者要在平时尽可能多储备有关源语文化的知识,这样翻译的时候就可以得心应手。其次,要提高文化洞察力,有意识地防范文化误解,及时发现文化差异。此外,新闻译者在新闻翻译实践中须保持严谨的态度,遇到不理解、不确定的地方不能模棱两可地硬译、死译过去,而是应该对读者负责,深入研究其文化背景,勤于思考,尽力去查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力求获得正确的、译入语读者能理解的译文,这样才能有效实现新闻翻译的信息传递功能。 二、对源语中涉及文化因素的部分进行归化处理,以克服文化障碍 目的论学者ChristianeNord在其著作中说:“我们看到,不同的传播功能可能需要不同的翻译策略。”新闻翻译中,对于源语文化中特有的概念,如果采取直译,会造成语际传播障碍,导致译入语读者不能很好地理解译文。可以采用归化的策略,进行意译或者解释性翻译,不可硬译、死译。此外,语言本身也涉及一些文化,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习语、引喻和典故。如果源语中某些表达方式尚未被译入语读者熟知,为保证实现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这个首要功能,译者最好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能在汉语中找到对等习语或引喻当然是最理想的。比如,我们熟知的一个英语表达方式asstrongasahorse,字面意思是像马一样强壮。如果用力大如牛这个成语来与之对应,不失为一种艺术的归化翻译。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汉语中无法找到大致对等的表达方式,于是译者一般会采用解释性翻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习语、引喻、典故的引申意义告诉译入语读者。例如,《参考消息》报2005年9月22日翻译了《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一篇文章,标题是《东京住得起吗?在某种程度上说,现在住得起》。普通人只需花2万美元就可以买到一辆崭新的尼桑或丰田车———价钱和美国差不多。去年,汽油的价格只略高于美国。在市中心的麦当劳,一份巨无霸、可乐和薯条只卖5.25美元。英语中常用UncleSam来指美国,直译为“山姆大叔”。UncleSam的开头字母和美国的开头字母都是US,因而经常用来代指美国。当然关于这个表达方式的由来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姑且不做讨论。在国内,少数一部分了解美国文化的人可能已经知道“山姆大叔”是什么意思,但毕竟报纸是面向全体受众的,考虑到有些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会误解这个表达方式,所以该报译者没有采用直译,而是解释性地告知读者其引申意义,即“美国”。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文化障碍。所以,新闻翻译首先要保证的是实现大众传媒的信息传递功能,这应该就是遵循严复所说的“信”吧。没有“信”的话,“达”和“雅”都是没有意义的。不过这种解释性翻译不可避免地要损失原文的艺术性。 三、译者运用编译手段,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 应用文体翻译往往给人的印象是译者只要将原文的信息不多不少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就可以了,译者无需过多创造。然而新闻媒体的功能不仅限于信息传递。著名传播学学者约翰•维维安在其著作《大众传媒》一书中把大众传媒的功能概括为:信息、娱乐、说教和结群四大功能。作为一种语际间跨文化传播活动,新闻翻译同样应该具备大众传媒的这些功能。而作为新闻译者,心中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实现什么样的译文功能。对于译入语文化的意识形态不能接受的地方,新闻译者往往采取筛选、删减、变换标题等编译手段实现翻译目的。正如该《参考消息》报副总编范伟国所说:“作为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报纸,《参考消息》十分注重海外信息的过滤。特别是对信息是非的鉴别”。例如,《参考消息》报2005年9月14翻译了《纽约时报》一篇文章,译文标题是《中国一所大学将同性恋话题从隐秘转为公开》。大概内容是复旦大学开设了《同性恋研究导论》这样一门课程,中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文章总的来说对此事持赞许的态度。笔者找到英文原文,发现译者基本对全文进行了逐句翻译。不过,有个别敏感的可能有损我国形象的地方,译者还是进行了删节处理。积极倡导同性恋权利的人士如今能够利用人们对艾滋病蔓延的恐惧来赢得更大的操控空间,其中包括从政府那里赢得更多的认可。比如,有人估计中国目前有多达300个网站关注与同性恋相关的话题。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英文原文的最后两句并非完全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而是指责我国的人权状况和网络审查制度。这显然与我国的意识形态不符,于是被删除了。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新闻翻译尤其如此,因而考虑译入语文化和意识形态而运用一些的编译手段达到翻译目的是可以理解的。 维维安认为大众传媒具有说教功能。任何报纸都有其政治倾向,看似客观的报道其实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赞助人的意志。同样道理,我国的新闻翻译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倾向性,需要与新闻媒体教育群众、舆论导向的功能相适应。如果对海外信息不加甄别、不作处理,统统呈现在读者面前,有些文章可能会起到负面宣传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对译文的筛选、删减、变换标题多是由译报编辑人员来完成的,而非翻译本人。不过我们这里应该将翻译人员和编辑人员看成是一个集体译者,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文是他们集体劳动的成果。综上所述,新闻译者责任重大,在英语新闻汉译工作中应该秉承严谨求实的态度,深入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运用各种归化手段克服文化障碍,从而实现翻译目的。 作者:陈先贵 王芳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新闻翻译论文:电视英语新闻文学翻译措施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省市级地方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英语电视新闻栏目,承担着对外宣传的重任,因而,提高地方电视新闻的翻译质量对于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展示我国形象具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和实践意义。宁波系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口岸之一,涉外企业星罗棋布,外籍人士纷至沓来。于是,该市电视台自2001年5月起开办了《英语新闻》栏目,节目播出的宗旨为“说宁波事,反映宁波情,让世界了解宁波”。 节目内容包括一周内宁波发生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大事要事、在甬外籍人士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宁波的旅游景点介绍等。笔者曾担任过该节目的新闻播音员,搜集了一定的语料。本文拟以德国功能目的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宁波英语新闻的具体实例,探讨电视英语新闻的翻译策略。德国功能目的理论功能目的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文的转化行为,任何翻译行为都要遵循一定的目的。“功能目的理论的两项基本原则是:1.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目的随接收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项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方梦之,2004:29)中西方语言、文化不同,新闻写作手法各异,译者若对所有新闻报道不做任何处理,仅凭逐字逐句地翻译,恐无法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为了达到预期的外宣功能,译者应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对原文内容根据海外受众的语言习惯以及文化传统习惯等进行重组、删减、背景材料添加或是再加工。下面笔者将以汉英新闻在语言、新闻写作手法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结合宁波电视台《英语新闻》的具体实例,探讨相关的翻译策略。语言差异汉英新闻在用词方面差异颇大。汉语新闻常见大量的形容词及副词,辞藻华丽,感情色彩浓重,此外,词句堆砌、同义重复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英语新闻报道大多简洁明了,直观明快,重客观事实。在结构方面,汉语新闻大多句式松散,层次模糊。这与汉语文化属于高语境文化有关。大量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得人们可以依赖上下文的语境意义来理解具体信息,从而弥补汉语新闻句式松散和层次模糊的不足。英语文化总体属于低语境文化。意义的表达较多依赖于语言的详细解码,故英语新闻报道大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译者应考虑到新闻受众在语言习惯上的如上差异,在汉语新闻英译时对新闻报道进行必要的语言加工。例如:春天的四明山风光是最绚丽的,漫山遍野的樱花、红枫,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译文Inspring,SimingMountainisfamousforitspic-turesqueSakuraandbeautifulredmaplesalloverthemountain.原文中的“绚丽”与“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语言重叠,有同义反复之嫌,若在译文中照译不误,只会使译文冗长累赘,充斥着中文痕迹,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外宣功能。译者用picturesque和beautiful两词既忠实地突显了原文的意境,也节省了电视新闻报道的篇幅,使其更加精炼。 新闻写作手法差异“我国中文新闻写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以记者的个人评论或总结作为导语的开场白,而这种手法在欧美国家的英语新闻中是很少见的。”(王银泉,2009:196)“英语语言结构特征为首重心,欧美国家的英语新闻也强调在导语中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王银泉,2009:194)故译者在翻译前应对原文的关键信息进行甄别,对一些多余信息、或是空洞无物的描述可做相应的删减或简化处理。例如:说起低碳生活,大家都会有自己的方式。这不,在镇海中学,王程程、周扬阳等六名同学成立了一个“我行我素”小组,六名同学发起了素食日,让低碳生活方式在校园拓展。译文InZhenhaiHighSchool,sixstudents,includingWangChenchen,ZhouYangyang,setupaVegetarianGroupandcommenceda“VegetarianDay”tospreadthelow-carbonlifestylearoundthecampus.原文的开场白为记者主观评论,从内容上看,实属多余。显而易见,该新闻的关键信息在后一句中。为了凸显新闻重点,并使译文更符合欧美国家英语新闻的写作原则,笔者认为该部分可以略去不译。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翻译既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移植”。(许明武,2003:70)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无疑是译者所面临的又一挑战。汉语新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词语,如二十四节气以及为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汉语熟语等等。当我们把中国特有的事物介绍给英语受众时,必然会遇到词汇空缺的难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恰当地将词义内涵传递给英语受众。例如:十二月七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我们宁波在这天正式入冬了。由于气候变化大,气象部门提醒市民们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多穿衣服,小心感冒。下面来看一周要闻:译文December7markedthearrivalof“DaXue”orHeavy-Snow,accordingtotheChineselunarcalendar.CoincidentallytherealwinterinNingbobeganonthisveryday.Soyouarekindlyadvisedtobetterprotecta-gainstcold.Now,let’sseethenewsbriefsoflastweek.原文中“大雪”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受众对此十分熟悉,但考虑到该新闻受众主要为外国观众,因此笔者认为可采用汉语拼音音译、外加解释性译文的方式将其译出,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汉语民族语言的特色,又方便英语受众理解。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英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再创作的过程。译者应充分考虑到中英受众在语言表达、新闻写作手法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在抓住原文主旨、领会原文精神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策略,使译文在语言和形式上做到为英语受众喜闻乐见。此外,译者也必须具备相当的文化视野和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将汉语新闻中出现的文化负载信息成功地传递给英语受众,从而达到预期的外宣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传播学新闻翻译 一、新闻翻译的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大众传播媒介都需要翻译大量国际新闻来满足大众的信息需求。正是出于对新闻翻译重要性的认识,一些院校开始重视新闻翻译课程,在专业中设置新闻翻译方向。目前,我国仅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等为数不多的几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新闻翻译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国内对新闻翻译领域的研究绝大多数是从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出发的,如有学者曾对发表于1979-2006年间的有关新闻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收集分类,发现我国在此期间新闻翻译研究的主题中有关新闻文体特点和翻译方法的文章占61%。但是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除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知识外,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新闻翻译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强调新闻翻译的传播本质,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新闻翻译实践加以分析研究。 二、翻译的传播本质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换活动,具有传播的一般性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翻译学研究者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即翻译传播理论,它将翻译学纳入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认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中提出“翻译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这一定义对翻译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逐渐明晰了翻译的传播本质。吕俊教授是国内翻译传播理论的先驱研究者,对翻译传播的本体、载体、客体、环境和效果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他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特殊的传播活动。。翻译同样具有传播学的一般性质,即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信者之间一系列关系;是一个由传播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传递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其关系反映社会关系的特点。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跨文化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也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正是由于翻译的这种传播本质,译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翻译的传播目的,才能使翻译活动顺利地发挥信息传播的功能。 三、传播学模式下的新闻翻译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于19世纪40年代兴起于美国,韦伯·香农是其创始人。韦伯发现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形成了传播学上的“五w模式”:WhosaysWhatinWhat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即:传者信息渠道受者效果。这一模式包括了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的内容。针对这五种要素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传播主体的“控制分析”,对应传播内容的“内容分析”,对应渠道研究的“媒介分析”,对应传播对象的“受众分析”,以及与传播效果对应的“效果分析”。按照这一模式,新闻翻译的传播模式可解读为在两种语言环境下的两个传播过程,即原新闻的首次传播:原新闻作者原新闻媒体原新闻读者效果;译文新闻的再次传播:新闻翻译者译文新闻媒体译文读者效果。因此,要使新闻在目标语境中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对新闻翻译的传播过程加以分析研究,使每个传播环节都顺利地发挥作用。 1新闻翻译的控制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是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也就是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进行的。新闻翻译者具有译者和传播者双重身份,应承担言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应的传播制度。因此,译者在翻译前首先应了解特定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下的媒介控制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经济控制、思想文化和社会监督的文化控制。新闻翻译是两种语言间的传播活动,新闻翻译者除需精通双语外,还必须具备渊博的背景知识,对法律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体育等专门领域也要有基本的认识,才足以应对包罗万象的新闻题材。 2新闻翻译的内容分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是如何报道新闻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挤入传播的渠道。记者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素材应该写成新闻稿;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那些新闻稿应该刊播;编审和总编是把把关人,决定着那些内容应该成为重要新闻等等。而新闻翻译中,翻译者也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新闻应该翻译以及如何翻译。新闻翻译者对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的研究深刻影响着对翻译内容的选择。新闻翻译具有重要的国际通讯功能,对国家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新闻翻译者面对全球排山倒海的外电报道,必须有能力筛选重要事件,从本地的角度,加以消化重组,同时兼顾新闻的完整性以及读者的兴趣。 国际新闻的翻译非常注重综合翻译改写,尤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采用先综合整理后翻译改写的报道方式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新闻翻译中的翻译改写技巧相当于翻译领域研究的“变译”。所谓“变译”,指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具体而言,变译可以是摘译、编译、改译、缩译、译写、译述、译评等等方式。新闻翻译者的任务是根据新闻的不同语体,读者的立场视角,以及两种语言所处环境的不同传播环境(即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采用变译的方式,对原新闻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目的的编排整理,进而翻译改写,向读者传递其最需要的信息。 3新闻翻译的媒介分析 媒介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和手段,在人类传播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认识和研究翻译与不同形式的媒介之间的关系,非常有利于研究翻译的效率、速度、质量、翻译量的大小与翻译传播媒介发展水平的关系。如果在这方面认识不清,不注意研究,就会制约翻译传播事业的发展。相反,加强对媒介的研究,增强其可靠性、效果性,就会极大的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对媒介的认识与研究对新闻翻译者尤为重要。只有了解各种媒介的类型和特点,新闻翻译者才能通过媒介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只有对新闻传播媒介有系统的认识,才能在跨媒介类型的翻译任务中顺利地将原媒介的新闻翻译成更适合目标媒介的新闻。如今,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媒介不断出现对新闻翻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新闻翻译的受众分析 受众,简单地讲就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同时它又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没有受众的参与,传播活动是不完整的。大众传播的受众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的读者以及广播电视等听众与观众。由于文化、语言、政治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受众对新闻内容有着不同的兴趣及需求。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惯、思维方式、经济发展状况等等给信息传播造成了必然的障碍。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新闻翻译者必须对译文的受众有所了解,确定受众的社会阶层、经济文化政治背景、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职业差异、价值取向等等随着资信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的降临,如何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和喜欢阅读的信息,是新闻翻译工作者面对的巨大挑战。 5新闻翻译的效果分析 新闻翻译作为信息传播活动,其传播效果是评价新闻翻译的重要标准,因此,传播活动的效果如何也是新闻翻译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传播效果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还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在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尤以大众传播的活动对社会的运行、变化和发展所产生的宏观效果为主要参考对象。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活动成败得失的重要尺度,如果传播者发出的信息不被受众接受,效果不佳或者甚至适得其反,那就失去了传播意义。新闻翻译的成功与否,同样也取决于新闻翻译。新闻中新词新语的翻译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显著。大量的研究证明,传播效果不仅受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技巧的影响,受众自身的属性,也就是他们的阅读兴趣、政治态度、价值观等差异,也制约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学中,阻碍信息疏通的因素被称为噪音。任何阻碍有用信息通过的障碍和不属于信息来源原意的附加物,都是传播学研究中的噪音。噪音存在于传播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新闻翻译的过程就是信息传输的过程,如何确保原新闻信息在译语中最大限度准确无误地得以体现,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处理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译者的任务就是尽量化小这些噪音,尽量扩展信息渠道和信息流通量,减少不确定性,降低译文读者解读原文信息的难度。 三、结语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翻译过程事实上就是原新闻作者、原新闻文本、译者、译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因为信息的传播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将新闻翻译研究纳入到传播学领域来观察,为新闻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利于认识新闻翻译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处理新闻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新闻翻译者应充分发挥其“把关人”的作用,遵循选择性原则,注意吸收消化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如传播学的噪音理论、反馈理论、控制理论等等,并及时关注读者的反馈,从而顺利达到翻译的传播目的。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翻译 随着我国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机会日益频繁,大量的信息必须借助新闻媒体进行传播。其中所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既增添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给新闻翻译工作者带来了麻烦。如何将这些可爱又麻烦的文化负载词恰如其分地翻译出来,就成了一大难题。国内学者研究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文章大多从文化翻译观、语义空缺、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从功能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既要考虑到完整性,又受到简练和读者接受度的限制,因此应根据不同语境,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1功能目的论 功能目的论最早由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莱斯提出。她在1971年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新的翻译批评模式。1984年,在由费米尔和莱斯共同撰写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GeneralFoundationsofTranslationTheory)一书中,他们正式提出了“功能目的论”的概念。费米尔认为,“翻译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有动机、有目的的人类行为”[1],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在此基础上,诺德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理论,从而形成了两大基本原则:目的原则和忠诚原则。前者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后者则强调翻译既要尊重原作者,又要考虑读者,“忠诚”既包括对译文读者的重视,又是对原文作者和原语文化的尊重。因此,可对原文进行删减甚至改写,使译文在译语语境中“具有意义”,实现预期的交际目的。 2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着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或习语,它们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2]。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王德春教授称之为国俗词语)。根据王德春教授主编的《汉语国俗词典》,中国的国俗词语(本文取廖七一教授的称谓,称之为文化负载词)可分为七种: 2.1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词的词语; 2.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 2.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 2.4国俗俗语或成语; 2.5习惯性寒喧用语; 2.6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 2.7兼具两种以上国俗词义的词语。 3目的论指导下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在提及新闻标题的汉译时,方梦之认为:“翻译英语新闻标题时应该兼顾三个方面:准确理解标题,领悟其妙处;适当照顾译文特点,增强可读性;重视读者的接受能力。”[3]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更要注意这些问题,否则可能导致整个报道产生歧义甚至失真。 3.1音译 音译是指根据词汇的读音巧妙地译为译入语的对应词。音译不仅可使译文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可保留译出语的原汁原味,因此常用于翻译中国特色的食物、服装、乐器、民间活动或是体育项目。这些表达基本都是单个词汇,不涉及典故。例如,食物方面,馄饨译成wonton,锅贴译成guotie;服装方面,采用旗袍、马褂的发音,分别译成qipao和magua;乐器方面有箫(xiao)、葫芦丝(hulusi),二胡(erhu)、琵琶(pipa)等;体育和民间活动方面,人们非常熟悉的太极(taiji)、功夫(kongfu)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英语中的外来词汇。这些词汇有的已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有的虽没成为英语词汇,但却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3.2直译 直译是指在翻译时既忠实于原文内容,又考虑原文形式,按字面进行翻译的方法,可用于翻译传统节日及政治性词汇。例如,“春节”通常直译成springfestival,一方面指出节日发生的时间,另一方面点明这是个举国同庆的节日。但是春节的意义及庆祝方式并不能看出,读者如果对此感兴趣,就会继续读下去。又如“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可按字面意思处理成threerepresents和scientificdevelopment,至于其内含,读者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了解,有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3.3意译 意译是翻译文化负载词重要方法之一,是指忠实于原文内容,而在形式上另有创新的翻译方法。当直译可能导致原文化负载词的意义失真时,可以采用意译法,常见于特定时间、特定任务及新词汇的翻译。如“红色中国”没有直译成“redChina”,因为“红色”并不指颜色,而是象征革命和进步,特指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进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果采取直译,读者会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其对整个报道的理解,只能采用意译,将其译成“socialistChina”,点明“红色”是革命之色,当时的中国是充满着激情、向社会主义迈进的中国。 4结语 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其翻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融合。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译者既要充分表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像新闻报道一样,新闻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也需用词新颖、准确,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各种法进行处理,吸引译入语读者的目光,从而最大限度提高传播效果。 新闻翻译论文:浅谈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摘要】新闻英语翻译不同于普通的英语翻译,其要求翻译者不仅能够准确地传达出新闻信息,还能够合理地运用当地的新闻语言,所以一个优秀的英语新闻翻译者不仅要了解新闻用语的基本特征,还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本文详细介绍了新闻英语词汇、句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结合实际例子探究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新闻英语 特点 翻译方法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而英语新闻以其迅速有效翻译方式将信息传向世界各地,使各地的文化交流更加深入。现代新闻在坚持纪实性和严谨性的原则下,其可读性也越来越明显,而这也给英语新闻翻译者带来了许多困扰,因此翻译人员要想准确生动地翻译出新闻的精髓,不仅要了解汉语的新闻语言,还要了解英语的新闻语言。 一、新闻英语的特点 1.词汇的特点。新闻英语中的词汇通常使用一些具有夸张情感,且新闻色彩比较浓的词汇,例如huge,deadly等,这些词汇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能够迅速抓住读者眼球;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短小精悍的单词,例如plan、put、voice、back等,这些词的使用一方面突出了新闻用语简洁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会使新闻读起来更有节奏感;新闻英语中常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China’s chilling stock- market earthquake中 BBC新闻报道者将中国股市的震荡比喻成地震,形象又生动地表明了中国股市的下跌给市场造成的破坏;新闻英语中惯用一些缩略语,例如AP(美联社)、BBC(英国广播公司)、EU(欧盟)等,而这也要求翻译者平时应多多积累这些常用缩略词,以保证翻译的质量。 2.语法的特点。通常情况下新闻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报道时应该采用过去时态,但是新闻英语的时态却更倾向于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进行时,以表达事件发生的真实感,以及事件的影响效果,例如China Puts On Huge Parade For World WarⅡ Anniversary(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以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 句子中的一般现在时不仅表明了中国“九三”的现场真实感,也体现了阅兵仪式的影响力;由于报刊篇幅限制以及新闻语言要求言简意赅的特点,许多新闻英文的标题在语法上都倾向于用简单句或省略句,例如Russia to Put Man on Mars by 2020(俄罗斯将于2020年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3.语言风格特点。新闻报道由于其内容的不同,语言风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是由于新闻行业发展的需要,不同的新闻报道在语言风格又呈现出某些一致性,例如,西方的新闻非常注重受众的心理感受,因此,一些报道在行文过程中往往充满趣味性,而也有一些报纸为了增加企业利润极力精简文章篇幅,以便给商业广告留出足够的空间,当然还有一些报纸为了迎合大多数读者的文化水平,避免使用一些过于深奥的词汇,使文章的语言风格平易近人。 二、新闻英语的翻译方法 1.标题的翻译方法。标题是新闻的文眼,其撰写过程中通常用小词或缩略词,语法上惯用一般现在时、非谓语动词,动名词等,而在修辞上常用俚语俗语、习语典故,或使用双关、借代、拟人、押韵等手法,因此翻译者应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以保证翻译的准确,生动,例如To Arm or Not to Arm- This Is The Question这是一篇关于英国警察是否要携带武器的新闻,非谓语动词的修辞手法一方面使文章题目的节奏感更强,用质问的短句引人思考,另一方面标题套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句式说明英国人的问题,使整篇文章印上了浓厚的英伦文学色彩。 2.正文的翻译方法。翻译者在翻译新闻英语正文过程中要适当地取舍并调整句子结构,然后通过意译的方式适当扩充内容,例如Smokers should be offered and encouraged to use e-cigarettes to help them quit, says a leading medical body.(一个权威性医学团体说,我们应该提供并鼓励吸烟者使用电子香烟,从而帮助其戒烟。)这句在翻译中,按照汉语的习惯调整了说话人与说话内容之间的顺序关系,同时将文中的被动语句,按照汉语的习惯翻译成主动语态,这样的翻译方法非常常见,翻译者结合了两国文化的差异,在不改变文章主旨和新闻关键信息的基础上,使新闻英语的翻译更符合汉语语言环境和语言使用习惯,从而使新闻的内容更易于被中国读者接受。 三、结论 新闻英语的翻译既要简洁真实,又要幽默有趣,过于单调直白的新闻内容只会让新闻兴味索然,从而失去了对新闻的关注度,因此,新闻英语翻译人员应注重英汉之间文化、语言、人文习惯的差异,灵活运用一些翻译技巧,使句子的结构、表达方式、情感色彩更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环境。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教学的翻转课堂改革研究 摘 要: 新闻翻译属于实用翻译门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新闻翻译教学不同于传统的翻译教学。翻转课堂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增强,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新闻翻译教学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国之间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新闻翻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著名学者苏珊・巴斯内特曾指出“新闻翻译已成为当今世界翻译活动的主要来源”[1],可见新闻翻译在国际交流当中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数字时代背景下,翻译面临的新压力是如何成功地将准确的信息跨地域、跨语言、跨文化地进行传播[2]。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新闻翻译人才,将翻译理论教学和新闻翻译实践相结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提出的翻转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各大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文学翻译等,但专门开设新闻翻译课程的学校不多。新闻翻译往往被当做实用文体翻译里的一个章节附带提到,所以课时量很少。即使有的院校有专门的新闻翻译课,课时量只有几十节,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其次,专门的新闻翻译教材不多,且主要是2010年以前编写的教材,2010年以后出版的新闻翻译教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本。而且有的教材选用的例子比较陈旧,难以体现出新闻“新”的特点。最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从事新闻翻译教学工作的教师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不一定从事过新闻翻译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虽然学习了新闻翻译这门课程,却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新闻翻译项目中,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学习及少量的课后练习,因此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由莎尔曼・可汗在2011年的《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演讲报告中提出,并开始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翻转课堂的起源可追溯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该中学两位化学老师为解决学生经常因为天气或路途遥远等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而落下很多课程以至于跟不上教师上课步调的问题,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操作过程及教师讲课的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借此帮助不能按时上课的学生[3]。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中的教学程序进行了翻转。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完成。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4]。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也相应提高。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随着复合型翻译人才概念的提出和各高校翻译专业的发展,学者和专业教师越来越意识到翻译专业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翻译教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向专业翻译教学转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文学翻译,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实用文体翻译。传统的翻译教学注重翻译的产品,专业翻译教学更加注重翻译的过程。传统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语言问题,专业翻译教学的重点在于解决翻译问题,包括术语的管理、信息的查找、客户的教育、版式的设计、翻译的策略等[5]。新闻翻译教学作为一种专业翻译,应区别于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根据新闻翻译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新闻翻译教学模式。 第一阶段,教师课前录制视频对新闻翻译的理论、技巧等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通过在家或者宿舍观看视频,接受知识。新闻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应侧重新闻翻译实践,但也离不开一些翻译理论的支撑和翻译技巧的运用,因此教师的讲授对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通过课前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为课堂上知识内化服务。 第二阶段,教师结合新闻翻译“编译”的特点,就某一新闻主题选择多个新闻文本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阅读,并将相关文本在课前进行翻译。新闻翻译要求译者有广泛的知识面,同时要求译文准确,为了确保译文质量,译者在翻译前对新闻进行前期相关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阅读不同来源不同角度的报道可对某一新闻事件达到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提高译文准确度。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将课前布置的翻译任务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之间比较不同译文,体会新闻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的运用。通过讨论、比较、交流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第四阶段,课后巩固。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后巩固这一环节必不可少。尤其是新闻翻译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翻译的特点,课后进行大量的新闻翻译实战练习,最好能够联系翻译公司为学生提供翻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成长。 结语 翻转课堂的提出为新闻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传统新闻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学生在新闻翻译课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翻译能力。 新闻翻译论文:新闻翻译中“洋泾浜英语”的规避 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首场新闻会上,面对境内外多家媒体记者提到的热点问题,大会发言人吕新华妙语连珠,频用网络流行语,而现场的精彩翻译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很多启发。“任性”译作“capricious”,“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译作“No one has impunity”。还有近期的新闻热词“Anti-Corruption”(重拳反腐)、“Four Comprehensives”(四个全面)、“New Normal”(新常态)、“Zone”(自贸区)等,每一个译文都字斟句酌,照顾到了中英两种语言的特点和文化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新闻翻译涉及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层面的内容。因此,一个好的新闻翻译者,一定要知悉源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差异。 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中国人自出生起就讲汉语,深受汉语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在新闻翻译中,汉语固有的思维经常影响到英语的译文,译文常带有“洋泾浜英语”的风格。“洋泾浜英语”即带有浓厚汉语色彩的英语。要避免“洋泾浜英语”,译者就不仅要熟知英汉两种语言,而且要了解两个国家的政治特征、经济体制、语言习俗、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也要及时关注英汉两种语言当前的流行态势,最大限度地克服“洋泾浜英语”,做出地道的新闻翻译。下面,笔者重点探讨“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规避。 “洋泾浜英语”产生的原因 译者在将源语翻译成目的语时,极易被源语国家的人辨识出来,并不是其语法知识不够扎实,也不是其词汇量不够庞大,而是语词的使用不当和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不透彻。因此,对语词和文化的运用不当和对文化的知悉不足,是“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语词方面的因素 语词搭配不恰当、习惯使用修饰语、用词赘述都是导致“洋泾浜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 1.语词搭配不恰当。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法千差万别,语词搭配更是各具特色,译者在翻译时会受到汉语语词搭配的影响。比如某新闻网站向国外媒体推荐我国的一处著名景点,其中将“残疾人厕所”一词译为“DeformedMan Toilet”,而地道的英语说法应是“Hlandicapped Restroom”;某航空公司的网页上将“航空餐”译为“AirlinePulp”,而纯正的英语应当是“Food Served Aboard Airlines”;将股票市场的“涨停板”译为“raising stop”,意义与目的语相左,正确译文应为“raisingLimit”。 2.习惯使用修饰语。汉语文学色彩浓厚,多用各种强调词来加强原有语词的力度,比如我们会用副词强化动词的分量,英语则比较简洁明快,因此汉译英时,译者要多方思索,不可照搬汉语逐字逐句翻译。比如某媒体做“神舟十号”的相关报道时,曾经报道说:“‘神十’顺利进入太空,打造太空实验室,为人类彻底征服太空迈出了崭新的一步。”有译者将“彻底征服”译为“entirely conquest”,这就犯了“洋泾浜英语”的错误,因为“征服”本身程度就较重,含有“彻底”的意味,所以没有必要使用“entirely”这个副词去强调“conquest”这个动词。 3.用词赘述。汉语习惯在同一个句子中将某个词语、词组或者结构加以重复以达到强化的作用,而英语则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句式结构来阐明复杂的意义。新闻翻译更要用最简短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因此,一定要仔细揣摩措辞,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准确达意、简洁明了的语言。比如一则新闻报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为推进中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增进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增进了解中国。” 译文-: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China-US relation, China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the US,and US also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China. 译文二:To enhance the growth of China-US relation, China needs to get further knowledge of the US. and vice versa. 很显然,译文二更符合英文的表述规范,为较佳译文。 (二)文化方面的因素 中国的译者在翻译时,由于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经常对英语的文化背景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读。例如在翻译“谢天谢地”这个词时,有译者会翻译成:“Thank Heaven and Earth”,因为中国人信奉天地神明庇佑。然而,西方人心目中的神灵都在天上。因此,“谢天谢地”在英文中常译为“Thank God”。在汉译英时,译者要考虑周全,尊重译语国家宗教和信仰等做出规范的翻译。 新闻翻译中如何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 (一)对中英两种语言融会贯通,熟知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译者要摆脱汉语字面的束缚,从英语阅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的习惯,重新构建句子,找到最优的表达方式。比如“He is a green hand in mass-mcdia.”(他是大众传媒界的新手),其中,“green hand”一词不能翻译成绿色的手,而应是新手。因为英国是岛国,船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为了保养船,他们常用绿色的油漆来粉刷船只,而粉刷技术不过硬的工人经常会把油漆刷在自己的手上,“green hand”就意指业务不熟练的新手。可见,若要避免“洋泾浜英语”现象的产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很重要的途径。 (二)注重整理归纳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随手记录疑难案例,平时注意收听英语新闻广播节目,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多阅读英语原版名著,多学习英语的地道表达,以便在翻译时找到最佳的语词和结构。 (三)及时学习最前沿的知识 及时记录新词热词的翻译,与时俱进,如新闻翻译界流行的炒作(speculation),传媒大战(media competition),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主流文化(trunkstream culture),姊妹刊物(sister periodical),票房价值(box-office value),环幕电影(circamara),龙头产品(flagship product)等热词。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译者不仅要了解源语的基本语言表象,还要探究其深层次的内涵。为了重现源语言的涵义,目的语言可以适当随源语做出调整。概括来讲,就是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想切实解决“洋泾浜英语”问题,就要多方位提高译者的综合素养,不仅仅是语言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了解,熟悉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多层面的文化,在翻译中灵活对照,巧妙用词,最大限度地规避“洋泾浜英语”现象。 新闻翻译论文:从功能翻译观探析软新闻的英译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软新闻的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着手,结合软新闻具体译例分析,总结得出软新闻翻译可以通过增删和重组等编译手段达到最佳的翻译及传播效果。 【关键词】软新闻 功能翻译理论 编译 一、引言 软新闻一般指娱乐性、愉悦性、情感性的新闻,人情味浓,写法轻松自由,富有艺术感染力,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并能产生“即时报酬”效应的社会新闻、科普文章、杂文小品等新闻(方幸福,2002)。软新闻自身独特的文体特点决定了其翻译必须采取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方法。 二、功能翻译理论与软新闻翻译策略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软新闻的翻译策略开辟了新的方向。在软新闻翻译的过程中,一些完全是从原语语境和原语受众角度出发的语篇因素在原文中所发挥的功能会因为语境和对象的改变而改变。译者的任务是以某个特定的目的为中心,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架起桥梁。因此,译者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拘泥于原文,在不损害原意的前提下对原文信息与文本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作为两种独立的具有不同价值的文本,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有其不同的目的和功能。为了引起受众的兴趣,扩大传播效果,译者应根据源语文本提供的信息及译文的预期目的,结合译语受众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以及交际需要”(Nord,2001)来将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有条件地传递给目的语受众。因此,酌情的“编译”是必要的。软新闻翻译中的“编译”大致可分为三类:增添、删减和重组。 1.增添。他坚持每天都在微信、微博上写下日记,与更多人分享感悟。He has kept writing diaries in Wechat(Chinese equivalent of Facebook)and Weibo(China’s largest Twitter-like service),sharing with more people his experiences. 这是取自于“今晚报海外版”的一篇人物特写中的一句。微信和微博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种新媒体并不能为大多西方人所熟知。若没有括号内解释性的内容,西方读者无法理解这两个词的真正文化内涵。汉语的文化信息量很大,译成英语时就可能要添加一定的文字背景。汉语和英语如果只作字面上的对等,英语是难以取得和中文读者对原文相同或者相似的传播效果。在传统翻译理论中,“增添”这一技巧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忠实的行为,但是在跨文化传播中,这一技巧的使用被认为是完全合理而且必要的(钱叶萍,王银泉,2006)。 2.删减。日前,台湾著名表演团体“舞铃剧场”融合天津滨海特色,在开发区表演了大型艺术秀“海洋庆典”。演出通过人、铃、线、音乐及图腾交织而成的协奏曲,为观众营造出视觉与听觉流动的艺术空间。 这是“今晚报海外版”中的一篇简讯。其中“融合天津滨海特色”没有说明是什么特色,译出来反而增加了读者阅读负担。简讯里出现了两个地点:开发区与滨海新区,倘若都译出来易导致目标读者思维混乱,而这里重点突出的是滨海新区。同时,“协奏曲”并没有实质内涵,试想人、铃、线、音乐及图腾如何能交织成协奏曲呢?这也许只是作者的一种浮夸的表现手法而已。由此可见,翻译如果严格按照字对字直译,势必会延长目标读者的推理时间。通过删除多余信息,可以获得原文作者意图与读者期待之间的最佳关联。 3.重组。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今晚报、今晚网等联合举行“行在中国”摄影图片有奖征集活动,欢迎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摄影工作者、爱好者热情参与。征集活动时间持续至明年3月。 The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for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held a photography competition themed “Travel in China” jointly with Jin Wan Bao for celebrating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Germany diplomatic relations. 这是“今晚报海外版”中的一篇新闻的导语部分。导语是对新闻内容的整体概括。英语新闻遵循“倒金字塔”结构,在翻译时应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依次进行排列组合。此段文字的主要结构是:先阐述什么事件―怎么做―为什么做。而“欢迎爱好者热情参与以及活动时间”这些具体信息可以在新闻的正文中表达。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这一结构对原文信息进行重组。在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译者可以采取目的语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重组”,以期目的语受众能够更好的理解,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总结 功能翻译理论为“编译”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编译法”是对直译等忠实原文的翻译方法的有效而必要的补充,是实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增添、删除和重组等编译手段,使得软新闻翻译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花卉小镇规划设计与景观设计构思 【摘要】本文以罗盛湖国际滨河新城暨罗庄四季鲜花小镇为研究对象,主要地阐述了罗庄特色小镇花卉产业的项目理解、目标策略、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规划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标识系统设计等内容。通过对花卉小镇总体规划设计的把握,构建了花卉产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一体的模式,对周边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关键词】花卉小镇;规划设计;景观设计 1引言 山东省日前公布60个特色小镇的名单,其中临沂市有5个,罗庄区也纳入特色小镇战略规划。特色小镇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罗庄区拟打造“一城一区十小镇”的整体规划,带动镇域经济发展。(1)考虑花卉小镇的基础条件①罗庄所属的临沂市素有“物流之都”之称,强大的物流支撑为花卉事业外向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②鲁南花卉市场、三岗花卉批发市场、苗木博览城等共同形成了罗庄花卉市场规模支撑。并且现阶段土地面积广,价格相对较低,有发展空间。(2)考虑打造花卉小镇的要求①定位明确:着重突出罗庄特色花卉产业。以此为基础,一业为主,多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盘活整体经济体系。②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兴业。优化功能布局,实现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③宜居宜游:罗庄的鲜花产业旅游特色鲜明,打造特色鲜花小镇一方面改善民居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亦可发展旅游业,实现第三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目标。 2总体规划设计 2.1方案构思 这里提出两个方案:(1)方案一:结蓝织绿,两翼延展针对基地空间有限的现状,将现有环境纳入研究范围,统筹考虑大系统中特色小镇塑造。右侧大片住宅区占据沂河最好的景观面,场地内结合水系重塑地块景观中心和绿道网络,利用中心湖面带动周边发展,实现小镇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2)方案二:触媒带动,廊带串联针对现有存量土地,通过科技服务、会议交流、文化展览等触媒功能的引入,实现功能区的联动。通过绿廊休闲带和旅游环线等系统组织,将规划区内部各功能区进行联通,从而发挥有限空间的整体作用。 2.2功能结构规划 整个场地分为四个功能区,十里堡驿站风情小镇和花木博览城是花卉小镇的外延组团,与花卉小镇配合发展。还包含五个分区,总部基地+主题创业示范区、产业升级聚集区、文旅产业示范区、住宅区和外延板块。其中产业升级聚集区主要以物流、金融、会展、旅游、花艺培训、花卉衍生产品、电子拍卖中心、文化艺术等业态为主。住宅区包括国际教育高端社区、高端健康国际社区(羲之文化园+海棠花城小区)、高端生态国际社区和花卉主题社区。 2.3旅游路线规划 本设计包括两条旅游路线,路线一为沂州路-双月园路-祝丘路,主要景点包含市花文化馆、梦回沂州新剧场、国际百花城、“花为媒”婚纱摄影风情街、高端健康国际社区。路线二为双月园路-沂州路-湖北路-祝丘路,主要景点包含市花文化馆、梦回沂州新剧场、国际百花城、“花为媒”婚纱摄影风情街、高端健康国际社区、国际花木博览园、国际教育高端社区、陷泥河文化街。 2.4交通系统规划 交通规划原则包含步行、智能、机动三种方式。步行是为鼓励和引导花卉小镇园区市民与行人优先考虑步行来抵达目的地,利于创造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增强出行的情感体验,营造开放舒适的生活环境。智能交通方式多样,增强了交通的便捷性。主要交通方式有汽车、单轨、自行车、游船和步行等。机动车交通便捷、快速,加强基地的可达性。 2.5水系规划 罗庄区地形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便形成了主河道自北向南的流向。境内有沂河、青龙河、陷泥河等主河流及25条干支流。罗庄区生态用水缺乏,河道生态的径流量较小。城镇供水不足、河道缺乏综合治理,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根据“北水南下”、“东水西调”的指导思想,以岸堤水库作为水源,自北向南沿陷泥河与青龙河补水,用于改善生态用水的水质及水量,满足河道沿线人工湿地等水环境治理的要求。青龙河从沂河的小埠东橡胶坝口取水,由东向西向干渠补水,解决生态用水、城镇用水、工业用水等需求,并实现横纵向水系连通功能。花卉小镇可以充分利用陷泥河、青龙河及电厂渠等水源的供给来实现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绿化,达到打造特色水乡的目的。陷泥河自北向南穿过花卉小镇,在小镇中央形成湖泊景观。整个水系以陷泥河流域为主线,青龙河水源补给为辅,横纵连通,实现湖泊动态流动,进一步保障河道景观及生态绿化的需求。 3景观规划设计 3.1设计理念与定位 本案的设计理念为“生态罗庄,人文小镇。”定位是衔接贯通区域的生态廊道、形成城市地块的绿色屏障、构建融入城镇的绿道系统、打造舒适宜人的带状公园、展示花卉小镇的区域主题。 3.2景观规划结构 花卉小镇景观规划结构为“一心连三轴”,其中“一心“为花卉小镇罗盛湖中心湖区;三轴包括城市绿带发展轴、陷泥河空间景观轴与青龙河生态防轴。 3.3河道景观规划 花卉小镇内主要河流为陷泥河与青龙河。陷泥河相传在隋唐时期,唐将罗成与苏家庄庄主苏定芳交战,罗成身骑白龙马陷于此淤泥河中,被乱箭射死,此河因此而得名。青龙河古称护城河,修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现对两条河流进行景观改造与提升,一方面解决河流水质问题,一方面传承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价值,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达到“两岸风景带、十里清水河”的效果。河道景观主要包括魏巍沂蒙、苇荡荷香、罗成文化、书圣遗风、白鹭小憩和临河拥翠等。 3.4健康运动分析 本案为建设罗庄新中心,创造健康新生活,所建项目中配备室内运动场馆2座,容纳多种运动类型;室外运动场地包括足球场(5人制)、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滑冰场、儿童游乐区、健身设施区等多种类型,通过绿道与慢行系统的串联,服务范围可渗透至本项目的全部范围。在健康运动发展迅猛的今天,只有通过每天的锻炼,才能使生命活力十足,心情舒畅,远离疾病。本案的运动场馆设计符合现今潮流的发展。 3.5景观桥梁规划 为“弘扬罗庄精神、传承先贤文化”,车行桥梁以临沂历史先贤人物的品格与为据进行命名,包含忠(诸葛亮)、孝(王祥)、智(刘洪)、勇(蒙恬)、勤(匡衡)五种品格,对应桥梁名称分别忠圣桥、广孝桥、达智桥、华勇桥、勤安桥;人行桥梁与五种特定花卉的寓意相结合,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城市,分别为沂州海棠、康乃馨、兰花、梅花及百合,对应桥梁名称分别为烟雨桥、瑞馨桥、兰雪桥、问梅桥、百花桥。 3.6海绵城市规划 海绵城镇就是比喻城镇能够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镇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通过打造海绵城镇,实现生态绿园,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小镇。 4结束语 本次规划以低影响开发,综合管廊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实现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既而带动产业创新发展,将本案打造为产城游融合的罗庄四季鲜花小镇。 作者:刘凌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桥梁景观设计的构思与创意案例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桥梁景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桥梁景观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本文从不改变桥梁功能的基础上而提出外部造型的装饰,为景观设计的构思和创意提出文案与参考。 关键词:桥梁景观环境协调 形式寓意 桥梁景观设计主要指的是在利用桥梁自身的功能美、形式美进行设计,力求桥梁做到功能齐全,形式构造与环境相协调。而现代的桥梁景观设计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他利用原有的环境,按照力学的原则来体现桥梁自身的功能美和形式美之外,在必要的基础上,却允许改变一定的外部环境或装饰来符合桥梁设计的理念,并赋予他文化的传承、力求建筑风格与新建环境的和谐统一,在21世纪的桥梁设计中,“交通、人、环境”的理念,从原来的单一提出变为三者不断融合,并实现以人为本,功能完善,节能环保,环境优美的四大发展目标而不断努力。 项目位置位于现状550m宽的河道上,由于城市规划的需要,其路网在河道位置上位于半径为500m的城市主干道上。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其特殊性,并为了现状河道北侧的地块开发及打造新城标志性建筑,下部结构设计为采用经济性强的连续梁桥方案,主要景观效果采用上部构造物体现。 桥面宽度34m桥墩可以设置为8m宽度以内,由于桥底高出水面在5、6m,在桥墩较为靠近中间时,处于桥面的阴影下显示的并不明显且由于本工程场地地质较好,桥下又无通航要求,可以采用经济性更强的较小跨径的连续梁桥梁。 方案可采用35m等截面连续梁桥,上部采用构造物景观。 方案一双塔魅影 现状基地周围有数塔围绕,并且建塔历史皆以长远,是人文历史荟萃的代表之一,以塔为形塑造跨溪大桥的崭新面貌,能够体现该地方文化的悠久历史。 现状塔 塔中塔形象 从上图可得,塔形撑梁方案从塔的形象中过渡而来,在整体视觉上强调塔中有塔中有塔的形象,突出虚塔和实塔的双重关系,其中两侧支架在承担承重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美观性,而塔身采用中空形式,秉承了古塔器宇轩昂,峥嵘独秀的特点。密集的格栅不仅突出了中心的塔身轮廓,并且见个排布的格栅在视觉上起到了虚实相间的观景效果,底部弧线构架主要起到装饰美观功能,由于底部两侧跨度过大,因而增加弧线构架显得整体形态上更加饱满。 方案二 包罗万象 桥体外构架采用丰富的图案拼合方式,并且依据桥体形成一个弧形的外观形态,一方面使得桥体的空间通透性更加强烈,整体空间塑造感显得更加突出 从上图可看出,网状钢支撑两侧支架在承担承重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美观性,北面的斜拉杆部分主要起到的是外观装饰作用, 外部花纹状的轮廓将现代特色和传统文化较好的相互结合,提供了独特的一个桥体景观,一个柔和和优美的弧线出入口将游客的视点逐渐深化。 方案三 鱼跃倾心 桥体部分由两个弧形相互交错而成,并且在功能上显得更加丰富,在保证车流交通的同时,提供了人行的活动空间,并且进一步强化了观景空间在桥体中的作用。 · 中心围合部分形似鱼体,寓意鱼跃龙门大小弧形使得构图,显得更加完整, 单侧支架起到了对步行桥和平台的支撑作用,同样也承担了一部分的美观功能。有序分布的斜拉杆起到了装饰功能步行空间尺度适宜,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观景空间。 方案四 指中明珠 桥体部分由一个椭圆形多功能空间作为主体部分,通过四个自动扶梯实现上下交通的连通,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平台来实现功能的立体化,360度的观景平台满足了在河道上全方位观景的需求,并且使得桥体功能更加复合化,借助多平台的叠加,使得桥在实现交通功能的同时,增加了更多的功能空间,进一步提升桥体的功能复合化。顶部空间作为桥体综合活动空间,可以划分为多种功能空间,集休闲、餐饮、活动,同时提供360度观景空间, 作为支撑平台的构筑体,同时承担了上下活动的交通功能, 底部活动平台,提供游客的临时停留以及观景需求。 方案五 双拱长虹 桥侧的大拱没有直接对桥体本身起到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连续的形态在视觉上形成了错位,使得整体和谐统一,并且轻巧的整体结构又好似永安溪上的一道长虹,横越而过。主要干架在功能上主要起到装饰作用,为整个形态提供主体形态轮廓, 细长的斜拉杆件丰富了桥体两侧的空间形态,桥面满足与车行功能。 作者简介:顾洋,男,1982年9月生,同济大学在职研究生.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浅谈现代艺术视野构思下的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构思是设计的灵魂。人在构思过程中,思想是以模糊的形象出现的,而这一形象在成为具体的形态的过程中,有一个叫“第六感”的东西在影响它,这可称为“灵感”,因此,构思实际上是在想象和灵感的基础上,同设计师以往的经验、知识、技巧结合,并加以提炼、推理,最终塑造出新艺术形象的过程。本文探讨现代艺术视野构思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观念及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园林;艺术观念;平面形式;构思;灵感 1 硬质景观的艺术设计 1.1 铺地是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尤其以广场设计表现突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广场都因精美的铺装设计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澳门的中心广场等。但是现在的设计对于铺装的研究,特别是仔细琢磨似乎还不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用高档的材料,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国外,这方面研究得很深。如巴黎艾菲尔铁塔的广场铺装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而没有选用高档次的花岗岩板,并无不协调或不够档次的感觉,同时,也可利用铺装的质地、色彩等来划分不同空间,产生不同的使用效应。 1.2 墙体多采用砖墙、石墙,虽然古朴,但与现代社会的步伐已不协调 出现的蘑菇石贴面墙现正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不但墙体材料已有很大改观,其种类也变化多端,有用于机场的隔音墙,用于护坡挡土墙,用于分隔空间的浮雕墙等。另外,现代玻璃墙的出现可谓一大创作,因为玻璃的透明度比较高,对景观的创造起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墙体已不单是一种防卫象征,它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感受。 1.3 坐凳是景观中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 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西单文化广场由于不可能在广场上摆满坐凳,只好在狭窄的道路旁摆了一排坐椅,因为没有其它可坐人设施,游人只好坐在上面,但这种设计是不合理的。可见,设计必须提供辅助座位,如台阶、花池、矮墙等,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4 它包括雨水井、检查井、灯柱、垃圾筒等必要设施 过去,人们只是一味注重大的景观效果,而疏忽了对一些景观构筑的艺术考虑,从而产生总是对一个设计项目感到美中不足。现在,随着人类思想意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人们逐渐将景观细部加以考虑。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这一点在国外表现的尤为明显。如检查井井盖的处理,在中国,对井毫不修饰,虽然已出现一些预制的褐色井盖,但其视觉效果一般。而国外则对井盖进行细部研究,他们将井盖的颜色加以修饰,五颜六色的图案被恰当地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与景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景观。景观的基本成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 2 非理性设计思维在园林设计上的表现 非理性设计思维在园林设计上的运用虽不如在建筑界那样引起巨大的变革,但作为园林设计的思想基垫,他们为当代园林设计思潮的未来发展确实架构起更广阔的平台。屈米提出三项创造原则:拒绝“综合”观念,改向“分解”观念;排斥传统的使用与形式间的对立,转向两者的叠合和并置;强调片断,叠合和重合,使分解的力量突破原有的限制,提出新的定义。屈米在设计中将点线面体系之间安排一种富有张力的冲突与对抗,通过取消建筑的确定性的形式,赋予建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种方式和特征可以说是屈米将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理论直接应用于园林设计中,使得园林的设计具有明显的解构主义建筑的特征。 3 平面形式层面上的设计手法 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对平面的处理不少呈现出几何的抽象,简洁的规整线形组合中隐含着平面构图的内在秩序。在景观设计平面中,这种对抽象秩序的法则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得到广泛运用并加以推广变化。当代景观设计师将这种法则运用得淋漓尽致,并更加简洁纯粹。矩形的屋顶花园采用的是一种带有艺术性的平面构成布置手法,平面上以紫色砂石做底,中心部分用淡蓝色预制混凝土方砖按网格点缀,东西两侧以低矮带状花坛交错组织成一幅几何线条图案。 4 立体空间形式层面的设计手法 关于空间的流动的设计手法,柱子承担了结构作用而使墙体被解放,自由布置的墙体塑造了连续流动的空间。通过景观语汇结构(树干)和围合的对比,体现建筑的自由平面思想,塑造了一系列流动的室外景观空间。人们在空间游览的过程中,历时性与共时性穿插,随着人的移动空间不断转换,创造出一种“流动的”与众不同的景观空间和空间秩序,这种简洁的手法极大迎合了现代空间的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随意的植物,使得空间具有某种“空间——时间同时”的“透明性”。直线、绿篱、整齐的树列和树阵、方形的水池、树池和平台等元素被组织起来,注重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材料的运用简洁而直接,没有装饰性的细节。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组织空间上,线型组合更加自由,不对称构图开始流行。即使设计中采用轴线,也不是强调,而是用不完全对称布置的景物,或折线的边缘打破完全的对称,追求不对称均衡,讲究一种自由的变构与穿插。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浅谈别墅庭院的景观设计构思及其植物配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别墅开始进入普通家庭,对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研究也悄然兴起。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别墅的景观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设计品质。本文从现代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出发,分析了各种景观元素的设计具体思路,并针对庭院景观中的植物配置方法给予了重点说明。 关键词: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概述 1.1 别墅庭院景观的分类及其特殊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幅提高,别墅开始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了居住小区中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在这一背景下,对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研究悄然兴起,庭院文化也引起了社会的多方关注。虽然我国具有几千年私家宅院和皇家园林的设计历史,但别墅庭院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景观设计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设计思路,为业主提供更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目前我国别墅按照其建筑形式可以分为独栋、双拼、以及联排等形式,并可按面积分为经济型(200m2以内)、中档(400m2~800m2)、和高档(1000m2以上)等三个类型。无论哪类别墅通常都包括私人庭院和公共绿地等两部分环境绿化,其中私人庭院可根据业主的喜好进行布置,但为强调庭院与建筑之间的协调性,目前设计中多以建筑的整体样式对庭院风格进行定位。而考虑到业主不断增加的个性化要求和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一些设计师也开始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特色元素和现代表现方法,并尽可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植物素材进行配置,实现庭院景观的生态功能。 1.2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 庭院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前期调研、初步方案的确定以及深入设计等三个环节。首先,应进行必要的踏查和基础测量工作,全面掌握整个别墅区的建筑风格和人文氛围,针对庭院的面积、土质、光照、通风等条件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业主的充分沟通了解其对庭院的功能及审美要求。在这一基础上,设计师应熟练运用设计学原理和生态理论做好设计的初步方案。方案首先应在确定设计风格的基础上对各元素合理布局。布局时须综合考虑别墅的整体建筑风格以及业主的喜好与养护能力、实际环境条件等进行选择,并挖掘、开发业主淘换来的物件,在自己的庭院里留下个性的烙印,使设计创意焕发出独有的光彩。将初步方案与业主沟通并取得一致意见后,设计师可再通过借景、对景、框景等设计手法和色彩、平面、立体等构成方法,对各元素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这一环节中应兼顾庭院的审美及其实际功能,并以富有弹性的设计,为将来的需求变化留下改动的余地。 2 别墅庭院的设计思路与各景观元素的合理布置 2.1 别墅庭院的设计思路 设计中应确保庭院风格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包括庭院与周边环境协调和自家建筑的一致,以及庭院内各部分的协调、自然,应尽量对不协调的部分设法进行视觉遮蔽,并使其成为室内装饰风格的延伸。庭院各构成要素的位置、比例和质感的选择应科学合理,以取得视觉平衡,并通过动静形态和色彩冷暖形成多角度的欣赏层次及深远的意境。此外,为满足现代城市人口对居住条件健康、舒适、自然的的追求,设计中还应充分引入绿色植物,突出植物元素在造景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庭院符合现代景观设计理念,实现别墅庭院特有的生态功能。总之,别墅庭院设计的成功布局离不开植物材料、水景、灯光、构筑小品等各种设计元素的合理布局,设计师应在科学、实际、明晰、独特的设计构思的指导下,将这些设计元素交换组合,并在协调统一的原则下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有所侧重,突出设计的个性与魅力。 2.2 景观元素的合理布置 2.2.1 水景元素 作为景观设计中常见的焦点,水景几乎是庭院中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元素。根据水的自然特性,可将其分为流水、静水、喷水和落水等四种状态,庭院中通常以泳池、瀑布、池塘、涌泉的形式对其进行运用,水景还可以和其他各种元素组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效果,例如可用变化的灯光创造各种不同的水的质感并使其富有动感,而各种近水构筑物和亲水植物的布置,也会给庭院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此外,水景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后期施工的可行性及其养护的成本与管理难度,切忌仅追求美观而给业主带来生活上的负担。 2.2.2 灯光元素 灯光是庭院的眼睛,既能延长人们在户外停留的时间,也是调节气氛、美化环境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漂亮的灯饰本身就是庭院美妙的装饰品,主要包括地灯、庭院灯、壁灯、草坪灯等形式。在考虑艺术性的同时,设计更要关注节能、环保及安全问题。 2.2.3 构筑小品 花架、小亭、桥、围墙、栏杆等小品,是庭院中体量较大的景观元素,也是庭园最吸引眼球、最能体现风格的要素。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与建筑、周边环境、其他构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比例是否协调呼应、是否符合业主的人体生理尺度等问题。 2.3 植物元素的运用及其配置特征 作为别墅庭院景观的主体,植物元素是体现设计水平的关键之一,必须引起设计师充分的重视。植物材料的特殊性使设计师必须按照庭院内面积、土壤、水源和光照等条件选择其种类和搭配方式,通常情况下,应选择1~2种植物作主景布置,并再选2~3种加以辅助。而本地树种不但具有成本经济、抗逆性强等优点,也更易使业主对其产生文化认同感和心理归属感,因此布置过程中,还应充分研究植物自身的地域特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应突出植物独有的气韵和姿态之美,并在熟悉其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塑造层次分明、变化各异的景观效果。应用造园构图的方式采取孤植、丛植、对植、群植等形式,充分展示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的个体和群体之美。并应将植物的季相特色应用到园林艺术中,体现出植物随着季节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季相特征,构成四季演替的时序景观,通过季相的变化提升庭院的审美价值。春有繁花似锦、生机盎然;夏有绿阴暗香,林草茂盛;秋则霜叶似火、多姿多彩的秋叶秋果;冬则翠绿常延、常青松柏。此外,还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赋予植物的文化内涵以及植物造景的特殊意境。 目前,很多别墅业主热衷于亲自动手培养作物,在体会劳动乐趣和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品尝到绿色、无公害的蔬果,这也就使在别墅庭院中设置生态菜园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设计师在规划前应先征求业主意见,并结合庭院的实际条件,优选生长快、易管理、且符合本地区气候特征的植物品种。 4 结语 我国别墅庭院的景观设计仍处于发展阶段,设计师应以舒适、美观、实用为原则,在充分调查实地条件和了解业主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各景观要素,并以生态学为基础配置植物资源。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实际建造施工与养护阶段的需要,提高庭院景观的经济性与科学性。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空间模式与交通、景观设计:北京工体泛海家园设计构思 引言 建筑设计者往往有一种习惯,就是认为建筑设计仅凭建筑本身的要素就足以让设计合理开始并完美结束,抑或沉迷于把一种设计理念或手法灌输于任何建筑上。其实,只要是服务于人的建筑,其设计都要受许多外在因素的限制,建筑师的任务相当一大部分就是处理好这些矛盾,化矛盾为力量,找到设计突破口,创造富有个性的建筑。有时,建筑设计就如同雕刻,并不一定直击主体,而是对坯材“旁敲侧击”,一个高水平的“雕刻”作品就会跃然出现。建筑师把设计中遇到的矛盾一一解决,一个鲜活的建筑就会跃然纸上,并最终实现。而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建筑师在“雕刻”。 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高,经济水平较低的国家,进入新世纪,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我国大中城市发展的总体态势是功能全面提升和规模进一步扩张。这种发展态势给城市中心的建筑设计及其周边的交通带来新的压力与挑战。建筑人性化设计的良好愿望,面临着商业利益、容积率、交通压力及环境等诸多矛盾因素的考验。 由于目前国内大中城市中心地段用地紧张,堪称寸土寸金,开发商高价购得用地,当然会争取最大容积率,要求设计师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土地,使土地创造最大价值。而恰恰中心地段的交通流量大,城市景观绿化要求较高,交通和绿化同样需要相当数量的用地。因此,如何在紧张的用地中巧妙解决交通、绿化问题则成为设计构思的切入点。 目前,能省地型住宅是目前居住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如何才能高效利用土地?针对这一问题,建筑师们开始了许多新的尝试,国内许多大型建设项目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已经由单纯的平面组合转向了立体多元化组合。选择先进合理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从而设计出简捷合理的交通流线及充足的绿化景观是一种优选的设计手法。 在北京工体泛海家园(又名:光彩国际公寓)的设计实践中,我们研究了立体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的建筑创作。 北京工体泛海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工人体育场西南角,西临工体西路,南有工体南路,东边为工人体育场的大片绿地,北侧与大型“工体100”保龄球馆相邻,该地段临近使馆区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交通便利,素有京城黄金宝地之称。该项目是一个以高档公寓为主的综合性开发项目,建设内容除四幢高层公寓外,还包括商贸楼,商业办公、体育康乐、地下车库及人防设施等,以此来配合工人体育场周边地区体育娱乐事业及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总用地面积20 880m2,总建筑面积160 900m2,最高28层,绿化率33.4%,地上停车46辆,地下停车545辆,有高档公寓384套。 这种模式创造了富于个性、特点鲜明、有吸引力的新颖空间形态,使视觉审美进入到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符合社会对建筑形式美的更高要求。为适应这种模式,交通设计采用立体交织手段,绿化景观向空中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城市中心地段建筑设计中用地紧张状态下交通、绿化设计的矛盾。 高容积率下的空间组合模式 由于经济规律的作用,开发商或业主出于对最大利益的追求,总是选择有利可图的黄金地段,尽可能提高容积率。建筑周边产业、商业、服务功能的聚集,导致该地段商务人流或居住人口密度骤增。如重视不够,规划用地与其外部城市道路的连接设计不合理,每到上下班高峰期,这种衔接地带就会成为城市交通的瓶颈,造成整个地区的交通拥挤堵塞。例如:北京西北的大型居住社区――望京居住区就曾经出现了上述情况,据媒体报道,上班早高峰时,居民被堵在社区路至城市干道的出口,等待长达一小时的情况屡见不鲜,已引起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界的广泛讨论。 本项目是一个典型的用地紧张而容积率很高的设计项目。方案设计时,将整个建筑组群占满整个建筑红线,将建筑群分为两组北区3#,4#两个高层公寓为一组,南区1#、2#两个高层公寓与三层的商贸裙楼形成一组,两组之间由一个花园平台相连,形成一个由广场、绿化、小品组成的开放式空间。大平台下面用来组织内部交通流线,平台上为小区的绿化,我们戏称其为“空中花园”。“空中花园”、地面层、地下车库及三层裙房之间形成立体多元的空间组合模式,人流、车流、消防车道和绿化景观均围绕这个空间设计。 交通系统设计 本工程用地内部交通系统的组织存在许多问题与矛盾,主要也是由于功能复杂,容积率高,导致的交通用地紧张,交通疏散口多、交通系统复杂所致。必须对场地内的交通作正确的分析,明确车道与广场、车流与人流系统的关系,保证消防通路通畅,紧急情况时能及时的扑救。 汽车时代的到来,使出行机动化成为现实的需要,机动车辆的合理疏导及停车场及其出入口设计将是最大关键。目前,国家统一规定停车位的配置数量标准只是底线,这个标准在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许多城市交通部门都根据具体情况有自己的审批标准。巨大的停车位配置数量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建筑用地及建筑空间,同时,巨大的停车数量也要求停车场出入口数量的增加。 本工程在交通布局上,利用二层平台构建一个立体交通框架。大平台下的地面层仍作为我们常规意义上的内部广场,它的主要功能为组织疏导内部交通。设于平台之下的目的是有效控制噪音,维护住区环境的安静卫生。 道路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方式,设计重点放在住区主要出入口、停车场、单元口和地下车库出入口。 车流设计方面,中央设有两条东西贯穿的双行车道,各与用地红线东西的城市次干道相接,由两条城市次干道引入南部城市主干道――212体南路。这样,就给出入车辆提供了充足的缓冲空间,有效疏导了高层公寓的频繁来往的车流,解决了上下班高峰时的交通瓶颈现象。 平台下部设有汽车坡道出入口连通地下车库,并与东西两个家园出入口衔接顺畅,路线简捷,节约用地。地下有两层车库,局部层高较高的部分考虑立体停车设施,地下停车545辆,有高档公寓384套,停车比例大于1:1.3,有充足的停车位满足现状需求,并能满足一定的发展得可能性,以适应汽车时代的到来。 平台下的地面层也留有一些地面停车位,主要提供给来访和联系业务者的临时停车,北侧两幢塔楼之间有汽车坡道直接上二层平台,主要作为消防车道考虑,坡道荷载按消防车吨重设计,遇紧急情况消防车可以上到平台上进行扑救。 独立的步行系统 随着市民收入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价值判断和出行质量的要求亦随之提高,要求充分体现人性化的交通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还应解决包括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等各方面要求。 本工程中步行系统实行独立的空间设计,环绕并贯穿整 个住区。与车行道只有点的交叉,没有线或面的重合。路面铺装平整,颜色统一,设有盲道。在车行道与人形道交叉口处采用缓坡形式,为老人、儿童、残障人士提供方便。 平台下设有连接各楼门厅的步行出入口,并设有一部大台阶直通平台上面的“空中花园”,二层平台为主要人流活动及休闲场所,为居住者提供安全方便的交往空间。穿过花园中绿树掩映的小路,步行者亦可到达各幢楼的二层门厅及住区的公共会所,上上下下形成一个立体多元的步行交通网络。 绿化景观 现代化城市建设对绿化的要求也比较高,如何在解决高容积率、便捷交通的同时,提供良好的绿化空间设计方案,也是建筑师所面临的问题。 鉴于用地的紧张状况,地面层基本为交通和广场用地,不能形成大片的高品质的绿化景观。绿化布局考虑从二维及三维空间入手,引入“空中花园”的概念,主体绿化布置在架空的大平台上,总体绿化率33.4%,满足30%的绿化规划要求。 同时运用建筑空间的定位和导向性原理,在平台上设一个半圆形的开口,有大台阶置于其中,行人由平台下面拾级而上,顿觉豁然开朗,精神为之振奋,充分体会到宽敞、开放、宜人的优美环境。这个开口也将二层的美景“泄漏”到平台下,与其他几个采光口共同作用,减少了平台下的沉闷枯燥气氛,而且为平台下补充了自然光,改善了交通环境。平台上的绿化景观布置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各种公共和半公共空间、各种尺度的绿化设施与人行步道相联系。 花园、小品、水景、铺地的配置独具匠心,使小区内灌木成行,草坪成片,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业主们也可从各单元二层和会所的出入口直接步入花园,享受宜于居住的幽雅环境。 结语 工体泛海家园的设计就是一个以现有基地环境、规划条件和业主要求为背景,在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以解决交通、停车、消防和绿化等问题为雕刻刀,塑造出立体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的范例。它不仅合理组织了内外交通,而且有效抑制了下层交通引起的噪声和振动等不利因素,创造了安静、幽美、宜于居住地社区环境。 该项目投入运营使用两年有余了,高昂的销售价格并没有影响抢购热潮,用户反映良好,环境幽雅,已成为工人体育场周边建筑群中的亮点。沿工体南路的商贸裙楼被法国使馆租用,作为“2005中法文化年”的文化交流场所。作为建筑师,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感到些许欣慰。 作者:张桂存总参工程兵第四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建筑师工程师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中建龙城”园林景观设计构思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基本满足居住需求逐渐转变为对优质生活环境和人文质量的追寻。而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通过良好的居住小区景观建设来造就。以武汉市中建龙城项目为例,试着对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进行探讨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建龙城;景观设计;园林化 1 项目概况及设计思想 1.1 背景及概况 中建龙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紧临青龙山,距离光谷中心约20公里,距离珞狮路约18公里,规划净用地面积约59745.92平方米,其中景观面积约22000平方米。小区建筑以高层塔楼为主,小高层、多层加底层商铺。建筑风格简约,外观色调为明亮的暖色系。 1.2 设计主导思想 本方案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中式园林的理景手法营造现代的、高尚的、尊贵的、带有古典韵味的新式生态人居环境。 (1)现代园林借用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障景、借景、错景、对景、框景及漏景、曲径通幽、欲扬先抑、曲折反复等手法使行人徜徉在蜿蜒的小径中,处处环林鸣翠、百花争艳。置身其间,如入仙境、其乐无穷。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结合地形突出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小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小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小区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轻松活泼的交流环境,景色宜人的生活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一个拥有优质景观的小区。 2 设计原则 2.1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2 “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保留绿地中的高大乔木,并种植多层次的乔木、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2.3 “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充分结合地形变化、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 3 整体景观布局 整体景观布局可以概括为:“二轴五区”。 “二轴”即:南北空间景观轴和东西生态景观轴;“五区”即:入口景观区、中心景观区、组团景观区、商业景观区和配套景观区。 3.1 二轴 南北空间景观轴即:夏晶清泉(隐形消防通道)――天水云涧――朝晖夕阴――炫心回廊。整体景观效果简洁、大气,一直打通青龙山公园的景观视线,借景青龙山公园。 东西生态景观轴即:叠泉涌动――对景照壁――揽风望月――天水云涧――环林鸣翠――百花争艳――顽石悟禅。 整体景观欲扬先抑、曲折蜿蜒,移步换景,生态自然景观与周边建筑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3.2 五区 3.2.1 入口景观区 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小区业主出入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第一印象场所,是小区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车行入口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业主的生活蒸蒸日上。 人行入口前广场以入口花坛、圆形广场、主题步道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 3.2.2 中心景观区 中心景观区分“动、静”两片区,以核心景观“天水云涧”为至高点,向两侧放坡,向东为“动”向西为“静”。 3.2.3 组团景观区 共分为7个组团绿地,景观设计给每个组团都赋予了人性化的温馨主题,使每组团都有其不同的特色。 (1)组团:雕塑主题园主要以一些温馨的情景雕塑来体现组团的特色。 (2)组团:水景主题园以动,静两组不同的雕塑型水景来体现楼盘的主题。节点内以一条主要水系贯穿,这条主要水系在节点中曲折穿流而过,形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系列。水系得设计采用了现代的手法,水系流过的每个小节点形成不同风格、各具特色的水景园林景观,整体构成小区既统一、和谐、又有丰富变化的水景特色园林景观。(3)组团:幸福园在组团的集中绿地处设计了一个以低龄儿童户外活动为主题的功能性场地。场地中央布置了中型组合式儿童活动器材,小型器材布置在周遍,同时还在东侧设计了供照顾儿童的成人休息用的木制花架、老年人活动区,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也在实际功能上对“亲子”的主题进行了点题。(4)组团:休憩主题园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元素能让人拥有幸福的感觉。如:温馨的情景雕塑、芳香的草孩子留下的小脚印 ……(5)组团:四季园景观设计核心主要花花境、人性化的标识设计、冬季圣洁的雪地中留着刚学步在植物种植上体现四季变化。使人在春夏秋冬每一季节中能有不同的感受和惊喜,能发现自然的神奇奥妙。 在场地功能上考虑了居民的日常社交活动,如下棋、喝茶、跳舞等。 (6)组团:售楼部这一组团是小区的主要重点景观。设计以“碧水蓝天”为主题立意,修建一个人工水体。结合地势,形成迂回多变的驳岸。以“迷情水湾”、“悠悠水车”、“知鱼桥”等为主要景观素材,动静结合。再结合小型喷泉,使这一小区中心景观显得生动、活泼、自然、大气,且富于风情韵味,坐在售楼部的露台上观之,能感受到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7)组团:野趣园野趣园采用了传统的设计手法。意境设计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收四时之烂漫”和“景到随机”。这个“机”允许在现实景物的基础上施展浪漫主义的遐想,使风景的意境深化。不规则的“绿岛”,散布于“ 绿岛”中的景石,枯山水以及古朴的地面铺装构成了野趣园。 3.2.4 商业景观区 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平直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通过竖向的变化,使行车道路与人行处于不同高差,人在商业街的购物会感觉安全,真正营造一个休闲,自由徜徉的街道环境。 3.2.5 配套景观区 这部分景观空间由绿化和硬地交错而成,既有自然美景的再现,又有阳光居室的感受,是可赏、可玩的优美景观空间。 4 园林化的设计特点 所谓园林化是个抽象的概念,本案结合现代的手法,创造与建筑相适合的一种风格,主要有几个方面: 4.1 坡体绿化 结合现状标高及规划后的标高,很自然的可以出现一些住宅附近与人行步道之间的高差,利用这些高差再加上人为因素,小径,挡墙与自然环境结合处采用自然置石与植物多层次结合让生硬的挡墙和小径自然掩映在环境中,虽为人做,宛若天工。 4.2 多层次绿化 舒适的绿化系统相对于观赏者来说要有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多以大草坪与主景树为主,而中景多为大小乔木及灌木,远景则应尽量用高大乔木的重复树种。 4.3 有节奏的开放空间 居住区以步行三分钟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大的开放空间诸如“河流”、广场、大草坪、等均以此标准间替布置。休闲的原意就是轻松,故本案的开放空间设置在符合功能要求下尽可能的充满随意性。 4.4 现代感与传统的结合 现代园林的主旨就是将新的和老的手法结合,无拘无束的组合理论上可以组合的元素。不平行的路缘线、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广场网格的打破、卵石的颜色对比、小品的构造设计等一系列和谐中有冲突的东西都是新园林的概念。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高校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1高校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的意义 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可以提高读者阅读的质量,让读者在清新舒适的环境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教育的启迪,在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源的同时愉悦读者的心情。图书馆作为高校的心脏,是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对知识的补充,同时也是师生对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注重图书馆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2高校图书馆环境的分类 高校图书馆环境可以通过图书馆整体的建筑墙体为界,分为图书馆内部环境及图书馆外部环境。图书馆内部是读者主要进行活动的空间,因此内部环境景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各方面需求,营造舒适良好的内部环境是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图书馆外部环境作为图书馆建筑与高校校园的过渡空间,包括了对图书馆整体建筑外环境的美化,人流路线的组织引导以及各部分外在空间的布局。图书馆外部环境旨在为更多的读者提供室外阅读的空间场所,也是图书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高校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 3.1整体性 图书馆内外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要具有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环境景观的设计与环境空间的布局上要讲求整体性,表现在材料的运用、色彩的选择等方面都要遵循一种空间的序列感,形成有组织的、具有一定引导性的景观效果。在整体布局上,考虑到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分区的主要特征,将其各自赋予特色的表现形式,但在最终将形成有节奏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其中可以具有过渡空间及景观小品承前启后的表达,但在整体上要表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空间布局。 3.2舒适性 舒适性的基本表现是以“人”为根本,即满足图书馆内读者的各种需求,创造出各种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良好的环境卫生、舒适的阅读桌椅、清新的馆内空气、丰富的植物景观、特色的景观小品等等这些,将会给读者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都带来一种舒适感,这种舒适感可以满足读者的心理及生理的需求,更好的达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让更多的读者身在其中并乐在其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 3.3节能性 低碳环保作为近年来设计的新理念,已经成为环境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原则,在图书馆环境的景观设计中,建筑内部尽量利用太阳能及风能等无污染的能源,对馆内的采光、通风等达到规范要求。大量运用玻璃幕墙,在白天运用以自然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照明方式,这样做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还为读者营造了舒适自然的阅读环境。在夜间阅览室要使用环保灯具作为主要照明,为降低能耗,在部分位置可以利用声控灯照明,以减少能源消耗,最终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4高校图书馆环境景观设计的对策 4.1选择适宜材料 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要以舒适、环保、简洁为主要的设计理念,不需要通过繁琐的装饰和高档的材料达到最终的设计效果。在材料的选择上,多运用环保的亚光材料,这种材料不仅可以防止由于光线过强而产生的眩光,同时有效的降低了噪声的污染,为读者提供较为安静的阅读空间。在图书馆内部环境的造型设计中,大量使用简单的线条,这样可以在扩大空间效果的同时避免由于过分的造型装饰而吸引了读者的视线,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充分集中注意力。在通风方面,要以自然风为主,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设备仪器使图书馆内部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读者阅读和藏书保护要求的范围内。 4.2注重色彩搭配 在色彩的运用上追求和谐与淡雅,注重色彩的搭配,避免纯白色对读者造成眼部的疲劳。不同的颜色运用,冷暖的色调搭配,变幻的空间效果,这些都给读者以不同的心理感受。纯度较高的色彩使读者充满力量,但过度的使用会产生疲劳暴躁的情绪,纯度较低的色彩让人感到舒适和谐,适宜读者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和阅读。通过不同色彩的搭配,可以将图书馆室内环境空间的尺度感做以改变,通过色彩的色调和明度不同的变幻递减,会将内部的环境空间有向上升高的感觉,或者当室内的家具与建筑内部的色调有矛盾时,也可以通过统一色调的方式将家具与空间完美的融为一体。把色彩赋予到图书馆内部环境空间的各个分区,通过不同的搭配,营造不同的气氛,带给读者与众不同的阅读空间。 4.3完善基础设施 图书馆环境景观中的基础设施包括座椅、指示牌、垃圾桶、各种照明设施等等很多方面,这些是读者在馆内进行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仅要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在设计时更要考虑到人性化,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精心制作,也通过这些设施可以点缀图书馆内部的环境,但在设计时,更要注重于整体空间环境的协调统一,在材料和色彩上,都要与图书馆内部的整体环境达到和谐,不要显得突兀,在摆放位置的选择上,更要考虑到读者的舒适性,在图书馆的每一层都可以设置休闲区,设置休闲座椅,使读者在休闲的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在图书馆内部,人性化的服务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会给读者营造轻松的氛围,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给读者以舒适愉悦的感受。 4.4合理布局空间 在图书馆内部环境的空间布局中,可通过书架、桌椅及植物摆放位置的不同,将其分隔成为多种功能的空间,这些空间包括开敞空间、闭合空间以及过渡空间。这些空间组成了各具风格的阅读区、休闲区、交流区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分区,使图书馆内部环境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在图书馆外部环境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景墙、地形及植物等要素的设置分隔空间,运用地形的变化使空间的层次感增强,想要为读者提供阅读交谈的空间,可以有效的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边缘空间。在图书馆建筑的主入口处,多见开敞式的疏林草坪,通过这种形式的设计可以将外部环境的整体空间加大,巧妙的运用花池与树池等景观小品,丰富外部空间的内容,不会显得单调乏味。图书馆外部的空间还起到主要的交通路线引导的作用,通过道路的铺装形式来引导读者的行走路线,可见,铺装对图书馆外部环境整体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为读者创造了休憩、活动的场地,运用优美的造型表现还可以营造出独特的地面景观,使图书馆外部空间的整体环境充满了艺术气息。但在铺装的选择上,也要与图书馆建筑的整体风格相一致,不能为追求独特而打破了整体的和谐,在图案的设计上要有韵律感,让读者在心理上形成特定的边界,对环境空间有所区分。 4.5营造植物景观 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要加强对绿色植物的关注,丰富的植物景观可以增加空间对读者的吸引力,让读者更为放松自然的身在其中。在门厅入口处,可以摆放生长茂密的大型盆栽,例如铁树、棕竹等大株植物,配合色彩鲜艳的小型盆花作为点缀,形成热烈的气氛。通过摆放观叶植物类的盆栽,围合成小型的半开敞空间适宜应用在读者休息区或楼梯的拐角处进行空间的变换。在阅览室内部,利用绿色植物为空间增加生机活力,激励读者更好的进行阅读和学习。图书馆外部环境空间中可以利用边缘空间种植植物,设置出较为私密的阅读空间,在外部广场的边缘用花池和树阵的形式分隔成不同区域的休闲场地,给读者更多的提供室外的阅读休息的场所。在植物的种植上,多注重植物种类的搭配,单层草地种植形式、两层草地+灌木的种植形式、多层草地+灌木+乔木的种植形式,运用不同层次的绿化种植形式来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打造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以及封闭空间等带给读者不同心理感受的空间效果。 5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景观设计要依据读者的心理需求,创造出适合自身特色的环境景观空间。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更好的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图书馆的环境景观是我们将来要追求的更高目标。 作者:姚鑫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景观设计论文 一、湿地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一)湿地公园景观的基本内涵 湿地公园不仅需要充分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以及湿地保护工程恢复的工作,优化湿地资源配置并发挥湿地资源的优势进而不断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内涵。同时在进行湿地保育区外部建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社会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以及生态特性充分结合,构建适合社会公众群体休憩的湿地主题公园。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景观、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只有实现湿地公园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1.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的目的是通过湿地的生态特征将当地文化传统、人文风情充分体现,以凸显湿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湿地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各类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改造湿地的印记与文化结晶三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类阐述。 (1)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 湿地在人类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湿地自古便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住宅、服饰来源之一,由此而来形成一系列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衍生出的住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 (2)湿地改造的印记 人类在湿地上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足迹,如建造运河、桥梁、堤坝等,这些临水建筑均属于人类在湿地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 (3)文化结晶 湿地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过一系列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晶,如文学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其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湿地发展历史上;一幅幅描绘湿地景观的书法画卷又如同艳丽的骄阳洒下万丈光辉照亮整个湿地发展轨迹;一只只舞蹈、山歌又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湿地发展的夜空中。 2.生物景观 湿地上生存着大量的植物,从类型上来看包括湿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形状、枝干分布、叶片轮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不同的植被景观,如我们在春季可以欣赏荇菜花与鸢尾花,夏天可以观赏凤眼莲与荷花,秋天可以欣赏芦苇与香蒲。湿地上同时生存着大量以植物、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常见的有湿地水鸟、昆虫以及观赏鱼。湿地动物是湿地景观中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为湿地公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湿地动物的生活规律来进行。 3.水体景观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近岸陆域景观、岸带景观以及水域景观。近岸陆域景观可以让游客在亲水亭台轩榭、栈道上欣赏各类亲水设施;岸带景观可以让游人在浅滩、沙洲上欣赏形态各异的驳岸、植物岸带与沙滩岸带,以凹凸不平、曲直相间、虚实互补的岸带景观给游人以美的享受;水域景观是通过水质、水流等因素,以或缓或急、或深或浅、或静或动等水流形成的飞瀑、小溪、浅谭等景观让游人寻找心灵的休憩。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确定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秉承湿地自然特性的前提下要对景观单元做好主题创设和层次划分。此外,设计还要同时满足湿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和游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蓄洪、防旱、污水自净能力,尊重湿地自然特性,避免因人为设计对其自然特性造成破坏或使影响最小化。 2.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者除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外,还需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要尽可能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湿地水景的途径(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 3.美学原则 景观的设计要与湿地自然景观在虚实、动静、色彩、协调度等上充分融合,要将湿地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真正提升湿地美的境界。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策略 就目前来看,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服务管理区、湿地体验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保育区等。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对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其环境容量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而且景观建设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以服务管理区、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体验区为主。 (一)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包含了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考虑从地形改造、水文联通等方面着手,建造大量的人工浅滩、溪流、喷泉、瀑布、沼泽、河流段等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更为全面地体现湿地中存在的各类独特景观,要让游人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湿地特有的水体景观、农耕文化以及渔猎文化,通过合理的分布与设计,让游人能够一步步感受湿地景观并得到心灵的休憩。在湿地公园局部水体处理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宽度大小不一的溪流,然后在其中布置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并点缀有相应的湿地植物,以形成充满活力的湿地水体景观。在驳岸的设计上,设计者可以使用自由曲线形态、自然力飘积形态、双螺旋曲线形态以实现虚实结合、曲直相间的溪流景观。以人工湿地为主的公园,在深水位,设计者可以依自然地势开凿成形状自然、岸带有起伏、高低错落的池塘,在湿地水体下游、浅水区域或在积水区布设水稻田,使游人可参与打渔、插秧等农事活动,构建类似于古典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氛围,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群体回归自由的根本渴望。 (二)湿地公园中湿地体验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公园中的服务设施景观实质上就是按照人们在游玩活动中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将湿地自然景观烘托出来,且便于人们对游览线路进行组织的景观小品、建筑物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木栅道、游廊、园桥、舫、水榭以及景亭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以下3类:一是点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将湿地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湿地意境起到一个丰富作用,如将农耕湿地文化中的水井等多种农业设施表现出来,还能够将“渔舟唱晚”的船只表现出来等。二是动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动态赏景以及游览路线组织的需求,并且对院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近景、远景、俯景以及仰景的有机结合,使观赏效果达到步移景异。三是静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游人在休息、静态赏景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公园构图中的艺术主体与中心,在公园中起到一个点景的作用,通过采用借景、框景以及对景等一系列手法,对院内中的经过进行丰富,如舫、水榭以及景亭等。 (三)湿地公园中湿地功能展示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生态功能呈现多样化,而且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湿地公园景观展示出来的生态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净化等。湿地公园中湿地功能展示区景观的设计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展示景观的设计。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展示能够通过招引湿地鸟类,对乡土湿地物种进行合理配置以及招引湿地昆虫、鸟类来实现湿地环境的统一,达到一个良好的景观效果。如可以采用土壤种子库等一系列技术将岸带植被恢复,在林下空间中对喜湿植物、耐阴植物进行种植,以此对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创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自然景观;也可以通过湿生草本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浮水植物群落以及沉水植物群落至木本植物群落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分布,将群落的空间分异规律与结构多样性有效展示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水稻的栽培历史展示出来,加强游人对各类湿地资源的保护意识。 作者:李俊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小区植物景观设计论文 一、居住小区的植物配置原则与树种选择 居住小区作为人们走出室内最先接触的室外空间,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要满足基本的功能,还需要给予居民们视觉上的享受。这些决定了居住区植物设计的一些原则:(1)功能的需要。车行道两旁种植行道树,起降噪净化汽车尾气的作用,靠近市政道路的区域,围墙内种植密闭的植物,起到绿色屏障的作用,小区内大型铺装广场上种植高大的庭荫树,为居民在炎热的夏天提供清凉的户外场地(2)艺术构图上的重要补充。在水景、景亭、景廊、景石边种植绿化,形成完美的视觉构图在植物选择上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经济性原则,重点景点除外,同等效果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经济性的树种。(2)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择乡土树种,慎用外来的未驯化的树种。(3)生态性原则,乔灌草,常绿落叶,形成生态群落,互生共存。 二、法式风格的小区植物配置 法式景观的高度人工化,平面图案化,园林艺术形式也体现在植物景观上。在植物设计上讲究规律格律,对称匀齐明确和几何对位关系,花草修剪成几何型,重在显示人工图案美,是为人所控制的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在空间关系上以开敞为主,局部形成秘密、隐蔽和围合空间。在中心景观区,以开敞形式为主,在局部空间常常用植物或构筑物形成隔断,修剪的绿篱留出透景线来体现出景观轴线与空间的魅力。以上海绿城玫瑰园为例。这是一个示范区的中心水景区的景观,植物结合水景道路形成对称围合的轴线空间。长方形的水池,特色的欧式跌水钵为端景,水池两侧的池缘规则的点以喷泉花钵,花钵上种植花卉跟镶边的花叶蔓,花钵外围为两排树池,树池中种植修剪的圆柏跟孔雀草花篱,圆柏严格规则的排列,水池树池这些硬质的外围都已绿篱收边,软质植物景观与水景浑然一体,形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整齐的规则式布局。以江阴爱家名邸为例。此项目也是一个示范区,建筑位于视觉的端点,中心为类方形水景池,池缘上点以喷泉花钵,花钵里种植花灌木,水景池两侧为道路,道路外侧为修剪整齐的魔纹花坛、球篱跟圆柏,球篱、圆柏与花钵喷泉有秩序的排列,中轴对称,两侧围墙边上种植两种高大的乔木,形成的围合的视觉焦点。下图为建成效果,后期过程中考虑到造价以及维护成本,魔纹花坛的设计做了简化,改成了简单的图案,效果也是打了些折扣。 三、现代风格的小区植物配置 仁恒置地以精品楼盘占据房地产市场,其楼盘的风格多以简洁现代为主,多数为新加坡CICADA公司设计,我司配合植栽设计。在景观概念设计上,积极的线性和静止的漩涡构成了流云般的地形和景观元素,在植物设计上我司为配合其景观概念,也做了很多流云般设计,地被矮灌木与草坪的边界延续“云”线的概念,统一整齐的乔木和地被的规整式搭配,树阵下视线通透,空间开放,成为景观空间构成的骨架树。以下以南京仁恒江湾城为例:种植分析:(1)自然式密植林:片植乔木和灌木群交替形成错落的层次,以绿色为基调,是景观背景林的主要表现手法。密闭感强,视线难以穿越,与通透的树阵树林、草地形成强烈对比。以经济树种为主,形成“林”的形态。树种选择上,常绿树种:香樟、广玉兰、女贞、乐昌含笑、枇杷、桂花、杨梅、石楠、竹等。落叶树种:栾树、朴树、无患子、国槐、合欢、水杉、红叶李、海棠、花桃、腊梅、紫荆等。(2)自然式疏林:于开敞的矮地被或草坪上,自然轻松地布置三五棵的乔木群,树冠连绵,树下却视线通透,既不影响空间,又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常选用柳树、香樟、朴树、无患子、合欢等。(3)规整树阵:统一整齐的乔木和地被的规整式搭配,树阵下视线通透,空间开放,成为景观空间构成的骨架树,它对于对趋向中心水景具有空间的“线”形导向。(4)独植造型树:要求姿态饱满,健壮挺拔,有一定的动感,并与其空间大小相匹配,置于开敞的绿地空间或水池空间之上,成为视觉重要的主景或对景,也是是整个绿化的灵魂。树种选择上,常绿树种:香樟、丛生香泡、丛生女贞、乐昌含笑、桂花、杨梅等。落叶树种:朴树、榉树、白蜡、榔榆、合欢、乌桕、鸡爪槭、等。(5)下层植物:地被矮灌木与草坪的边界延续“云”线的概念;开阔的草坪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同时成为了极佳的活动场地;尝试采用同一品种的矮花灌木打造“花海”胜景。植物选择上,矮灌木:毛鹃、黄杨、金叶女贞、南天竹、金丝桃、红花继木、绣线菊、锦带花、八角金盘、桃叶珊瑚、栀子花、红瑞木、火棘等。花海可选品种:八仙花、棣棠、矮紫薇等。 四、结语 风格化景观能最快的吸引人们的眼球,也会铺天盖地的被模仿,但是绿城和仁恒置地的品牌打造的如此成功,不光是得益于高水平的设计,还需要经济方面的大手笔投入以及先进的施工与养护队伍。 作者:刘敏 单位:上海捷朗景观设计事务所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1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1.1价值最大化,提高商业空间品质 对建筑本身来说,环境景观设计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的品质。商业综合体因其隶属城市核心商业组成部分,所以更能凸显购物环境品质对其产业发展的影响。完整的景观空间联系着各业态空间,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为市民创造可以承载社会型交往活动的人性场所,作为商业综合体较为重要的公共服务功能之一,其景观空间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商业综合体的附加价值。密集整合而又高效节约是当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空间特点之一,这与传统商业建筑注重高效性和经济性是完全不同的,质量上乘的贩售、购物、游憩、观演空间,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从外到内逐级分析景观空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多学科、多方法、多实践,综合创构一个景观多样化、功能复合、环境舒适的空间,为市民及商家、业主共谋福祉,互惠互利,增值溢价,提高商业综合体空间品质,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1.2有机融合,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中多功能、高效率、综合型建筑的代表,于人们眼前呈现的形象是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甚至标新立异的形体建筑。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对该城市的城市空间或功能形态、交通体系及其城市生活品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空间应融合到城市空间中,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城市形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空间价值。优秀的商业综合体景观环境设计可令人赏心悦目,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能够让消费者在疲惫地购物奔走之余,享受轻松和舒适的休憩;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可以提升商业空间品质,在服务对象心目中树立很好的品牌形象,帮助企业提高商业品牌影响力。 1.3低碳生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高呼“低碳经济、绿色科技”的今天,只有在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理念,才能达到既满足现代人对环境健康舒适的要求,又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对城市来说,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经验的积累,其景观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是城市商业综合体发展所必需的过程。 2实例探讨———以莆田大唐广场为例 2.1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大道与文献西路的交接处,北接莆田市人民政府,南接城厢区政府,东呈荔城区政府,位于荔城新区开发区域内,周边山体资源和水资源丰富,以凤凰山公园为主,下磨溪、护城河为辅,景观资源较为齐全,地理位置优越。荔城大道与文献路作为城市的主干道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基地有较大的商业价值。项目规划场地南北向约130m,东西宽约240m,面积为36012.6m2。该城市商业综合体包含了商业、办公、居住、文娱、餐饮等多种复合功能,建筑造型为现代简约风格,各种经营形式的商业业态让综合体景观环境充满空间感,拥有优质的商业氛围和盈利能力。 2.2设计构思 根据建筑现代、大气的设计风格,运用现代科技,结合景观造型、铺装、绿化、雨水收集及太阳能等清洁资源的利用,创造景观“链”来“链接”街道、建筑、人和自然,使用连续的景观要素来表现独特的景观特征,创造值得怀念的意境。在功能布局上突出购物、商业、休闲等功能,打造注重消费者需求的多元性、空间布局的多样性、文化展示的多样性、设施功能多选性的新兴、科技且生态的商业综合体景观。节奏与韵律是园林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独具节奏感与韵律感的特色景观空间,让消费者无论从地面空间或百米塔楼上都能清晰可辨。充分利用场地高差把相应出入口位置梳理在层次分明的竖向空间中,景观铺装肌理把车行流线与人行流线整合在一起连续延伸,犹如音乐般律动幻化,并将繁多的业态功能空间串联为一个整体,突显出各种业态的特点和商业空间的典雅时尚气质。采取不同石材天然色彩与质感产生呼应,在此基础上将景观元素张弛有度地陈述展开。此外整合、概括、提炼莆田地域特色,并应用到商业综合体景观设计中,在保存地域特色元素的同时,融入新时代的设计表达,使地域符号和现代化的城市空间达到协调与融合,为莆田这座城市赋予新的鲜明个性。 2.3规划布局 该城市商业综合体沿莆田文献西路和荔城大道规划4个主题入口广场,作为整个地块的集散区,为城市商业区提供宝贵的休闲广场。一条室外步行街将商业区分为4块区域。其中,综合商业楼共5层,其余商业楼4层。场地东侧与北侧的底商裙房上部规划3栋21层酒店式公寓,另有超高层145m写字楼布置于场地西面商业裙房之上。 2.4总体景观设计 2.4.1功能分区 通过对场地的调查和研究,将场地划分为商业入口广场区、公寓景观区、南面形象街道、西面形象街道、高尚办公景观区、人气内街和屋顶花园,满足使用者进行购物、休闲、游乐、观赏、交流等行为功能。商业入口广场区是商业街道的核心区域和商业综合体的主要活动场所,构成了人行主要流通轴线。公寓区与商业街仅一条马路之隔,在铺装风格上延续商业街的铺装设计,运用隔离绿带和种植池,以经济性原则处理延展面的景观。商业综合体主要入口位于南面形象街道,此街兼具形象展示与驻足停留的双重功能,同时也是街头绿地隔离带。办公区域主要针对特定人员使用,入口广场与外部环境适当区隔,提供舒适、高尚、低干扰的办公环境。商业内街是拉动人气的主要区域,活跃的零售氛围与亲人的尺度相互协作,使室内外环境零距离转换。 2.4.2交通组织 设计充分考虑了人车分流的合理性,从时间和空间分流上组织交通,降低各流线间的干扰,保证其安全性和功能性。步行流线的组织着重于人行通道和主要活动区域道路交通分析,从入口到出口的车行和人行交通流线,包含入口(车行、人行、车库)、道路分级(市政道路、区内车行道、主要人行道等),强调步行路线的合理性和趣味性,在形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系统的同时,通过高差关系增加步行体验。将复杂的流线连接到一个特定的节点空间,从而在呈现多层次、立体化景观空间格局的同时又不失条理,反映景观节点与节点之间形成的面形态关系以及不同组合所呈现出来的空间美。主要商业人行入口广场沿文献西路和荔城大道3个街角布置,提供简洁、合理和高效的交通流线且保证了人流的快速集散;地块规划区内有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以保证客货流畅通无阻,适应商业区的客货停车需求;商业街南侧的广场尺度放大,可有效缓解文献西路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并满足自身分布式商业综合体使用人群的需求。将停车场与相应的交通空间按照技术规范尽量做到集约紧凑,节省出更多的空间给更有商业价值的南北侧街道。商业和餐饮消费群体、办公室工作人员、居民3组使用者入口空间有效区分,避免流线干扰。 2.4.3景点设计 1)商业入口广场设计 共有4个主要人行入口广场。西南入口以旱喷雕塑及生态树阵为主题。西北入口以不规则几何体造型小品为中心,周围环绕弧形砖雕艺术景观墙,形成了广场进入商场的主要景观。东南入口以特色旱喷广场为主,预留足够的活动空间。东北入口以大树景观为特色。铺装形式引导行为方向,加强场地联系。移动的树池,增添绿色,强化景观特色。室外茶座及租摆花卉,增添商业氛围。重要节点处布置特色雕塑,强调主题性和标志性。布置临时可移动的电商创意小品或展示橱窗,宣传商业卖点。适当处摆放导示牌,加强引导性。并设置室外广告灯箱及路旗,增加地面铺装细节及材质对比。辅以旱喷、水景小品,小型局部绿地,树阵绿化,形成开阔的活动空间。设计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及导向性,应用街道丰富的曲线景观层次,重塑直线型街道空间,同时强化中心广场的凝聚力,将街道空间联系在一起,增强商业空间整体感。在入口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应用石雕、砖雕及藤编等莆田当地特色形式小品,景观细节上体现了地域特色在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价值,满足了审美需求。 2)南面形象街道设计 东西入口共同构成了商业街的人行主要流通轴线。设计中希望预留足够的停留场所,将商业氛围和城市休闲购物体验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形成现代多样的新型购物环境。人行道和商业广场运用绿色植物进行区隔,同时减少主干道车辆噪音对商业的干扰,体现绿色商业的设计意图。场地从西至东高差6m,在高差处理手法上并没有采用常规的设计方式,而是呼应建筑形态,层层递进、起伏错落,强化韵律感和现代感。 3)西面形象街道设计 与办公绿地统一设计,通过树阵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适当区隔,避免干扰,按照设计规范满足办公区18个户外停车位的需求。可停留的绿地型入口区别于其他几个入口。 4)办公区设计 办公区景观相对商业区景观而言,由于使用人群的变化,景观设计上更为特殊。在写字楼入口设置泊车处和LOGO形象水景。适当区分出户外休闲区域,供白领交流休息。铺装设计统一化,材料的运用和灌木的搭配简洁明了,提升了办公空间的环境品质。 5)人气内街设计 内街及地下商业广场的主要入口,是商业综合体景观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担负着整个综合体的通行、标识、指引等功能,同时又要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审美需求,良好的设计效果能够达到让行人印象深刻甚至过目不忘。商业内街的宽度大约为12m,设计中将其作为半室内空间打造,分为上下2层,上层有廊桥连通。主体发光天幕白天收集太阳能,用于夜间街道形成绚烂的灯光效果,聚集人气。商业内街的入口希望为消费者提供提示服务,通过艺术感十足的公共景观雕塑,烘托商业气氛,同时也更易为人们所记忆。 6)屋顶花园设计 顺应建筑轮廓线形态,曲折、优雅、灵动的贯穿整个场地。最大化地利用雨水收集和节水功能,将屋顶花园作为缓冲和休息区,在建筑形态和园林景观特性之间创建一条强有力的纽带。 2.4.4植物设计 绿地系统主要由2部分组成:沿街绿化带和内街绿化轴。结合广场大气宽敞的特点,植物设计突显现代、简洁、干净的艺术特色,场地中的乔灌木以能够体现序列感的列植形式为主。主要的商业区沿街绿化以体现四季变化的花草为主,集沿街绿篱绿带为一体,使建筑从道路两侧的城市道路中解放出来,提高步行环境质量;内街绿化结合特色树池座椅营造良好的体验式购物景观环境。屋顶雨水花园种植若干保护性的灌丛、篱笆,选用根系发达、耐修剪、容易移植、耐粗放管理、耐旱、生长缓慢、抗风、耐高温的树种。 3结语 就建筑设计层面而言,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已做了大量的理论和设计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然而,在其环境景观设计上,多学科、多视角、系统性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不足以指导包括建筑、规划在内的各专业实践。笔者通过总结所参与的实际项目的设计经验,从以人为本精神出发,将生态雨水系统构建、太阳能利用、立体植被系统搭配、城市人文特色凝练等有机整合,探讨和研究商业综合体景观的有机形态,为其景观营造策略提供参考。 作者:陈丽君 郑智聪 赖钟雄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陶艺构造环境景观设计论文 1相关概念的解读 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相对概念,区别于室内环境设计,专指对建筑外部空间的环境设计,环境景观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以人为本,在人与外部环境之间、审美性与实用性之间创造出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这是对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具体表现。陶艺是一个比较宽广的概念,它的范畴也较为宽泛,包括有给予大众感知欣赏的,具有开放性的陶艺塑像、景观陶艺小品、陶艺公共设施、陶艺墙面地面装饰、陶艺艺术砖石、陶艺壁画为代表的陶艺装饰原料等等。本文中所指的陶艺是以陶瓷材料为基础的创作的作用于环境景观设计范围的陶艺艺术作品以及陶瓷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总称。 2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形态和构造 2.1形式多样的陶艺尺度 纵观陶艺历史,其中存有大量令人惊叹的大型陶艺作品,例如中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俄裔法国艺术家夏加尔为美国芝加哥市的迭尔波恩街制作的名为《四季》的陶艺景观,新巴比伦的彩釉砖动物浮雕墙等等。陶艺作品在现实空间中所占有的体积、数量、面积、长度和宽度等方面的属性而在欣赏者的脑海中形成的一种印象就是陶艺的尺度。采用分段烧制后再组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巨型陶艺烧制的不便的难题,后来又发明了一种新方式,即是马赛克拼贴法,在混凝土的坯体外表采用大量的瓷片进行拼贴。如此一来,就有效地突破了陶艺尺度的限制,形成了陶艺的全新形式。进而给陶艺进入环境景观设计创造了最适当的方法。 2.2多姿多彩的陶艺颜色 在任何艺术作品的形态构成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颜色这一设计元素,颜色能够有效地提高陶艺作品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感染力,寄托创作者的艺术情感,因此,陶艺的色彩在整个环境景观设计中具有举重如轻的地位。陶艺的色彩主要体现在不同色釉的表现,而且丰富的色釉是陶艺高品质的标志。釉色由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因而具有其他材质艺术作品所难以具有的特色属性,使陶艺作品的美感表现不同于其他。釉色为陶艺作品增加了许多另外的信息含义,使陶艺作品更富有生动的活力气息,打破环境景观设计中一向色彩寡淡的束缚,给陶艺作品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色彩。同时也要注意保持陶艺作品与其他周围建筑设施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和谐一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釉色提高陶艺作品的变现力,使欣赏者感受到愉快和放松。 2.3丰富的陶艺肌理 陶艺的肌理就是陶艺作品的语言,是其泥釉和其烧制后所呈现出来的特点。陶艺肌理的表达效果表现是陶艺作品形态美的重要考察方面。人类使用泥土的可塑性强的特点对陶艺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最后采用火的制作工艺使泥土产生质的变化。陶艺作品主要是凭借泥土的泥性与可塑性的属性作为创作设计基础的,在火烧制成之前对湿坯土进行压印、刻划、雕刻手捏等方法创造各种肌理效果是陶艺艺术者通用的基本手法。陶艺肌理具有独特的韵律,连接、重叠、大小、粗细、浓疏、交错的美感,以及由它而所导致的缓急、轻重、软硬的质地遐想以及空间联想,都是陶艺工作者以作陶艺品和环境的共同需要采用材质语言特征与可变性的创造结果。依靠不同的烧制方式,火在陶艺作品上保留下的印迹已经成为陶艺作品肌理的又一特征,并且为环境平添一份自然的韵味。其不可预测性、偶然性、随机性以及自然而成的肌理效果会环境陶艺景观具有独特感染力和神奇的美感。 3环境景观设计中陶艺的运用 3.1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陶艺 在人类建筑与建筑装饰中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就是陶瓷。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陶艺的多种独特用处逐渐展示出来。当前,陶艺在环境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建筑设计中叶大量存在。目前,陶艺在建筑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形式更加具有多样化,并且在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例如,日本的设计师冈本太郎为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旧市政厅创作的陶艺壁画《日之壁》和《月之壁》,美国设计师罗斯伯格为费城儿童活动中心创作的名为《动物乐园》的陶艺壁画,美籍华裔的贝幸铭为台湾东海大学所设计的侧立面均由菱形黄色瓦砖所拼贴覆盖的路易斯教堂等等,都对建筑环境起到了极好的美化和装饰的作用。 3.2在广场景观设计中运用陶艺 广场是城市里可以连接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之间的一种比较宽畅广阔的公共空间。通常是城市市民生活的中心,给当地市民的娱乐休闲活动提供了一个场地,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感有所意义。广场会使一个城市更加有情趣更加美丽。虽然在现实的广场尽管设计中使用陶艺的比例不大,但是陶艺已经在整个广场景观设计中崭露头角,充分施展,引人注意了。例如,我国的瓷器之乡景德镇就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陶瓷资源,将陶艺融入到整体的环境景观设计中,把陶艺的多种形式在广场景观中去表现,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城市广场景观。 3.3在住宅小区设计中运用陶艺 住宅区域作为居民重要的生存空间,既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物质功能,又要具有居民对自身生存空间共同情感的精神功能。人们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中难以达成的理想,都会转移到住宅区域的公共环境中得以完成和感受。因此,一个优质住宅小区不仅要有完善的物质生活支持系统,还要能具有提供交流情感的丰富多彩精神生活空间环境。住宅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有所区别,但又具有城市公园、广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进而造就了自身独有的特征。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其实就是对住宅小区户外空间环境景观的设计。住宅景观设计师作为设计者,应不断的寻求人和户外空间环境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方法和物质。陶艺作为景观,通过改善住宅小区外部的环境,来达到调节居民心情的目的。 作者:路程 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家园小区景观设计论文 1总体设计 1.1设计主题 本小区景观设计主题为:人居环境的第三空间———人文汇吉、绿色家园。“人居环境的第三空间”是结合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空间地理、乡野生态、民宿建筑、地方文化、地域精神、田园生活等层面,立足建设区域的既有资源,以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5大系统为主导,以创意地域文化为底蕴,以现代绿色建筑为核心,对居住空间进行综合、合理的利用。是一种生态化、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的聚合空间。环境解读:新颖、绿色、可持续发展空间。社区解读:简洁、舒适、温馨家园。文化解读:雅致、纯朴、和谐,是大众的心灵归宿与精神栖息地。 1.2风格基调 现代简约与绿色自然的融合。 1.3景观格局 本设计的景观格局为:“一廊、三带、多节点”。一廊:中央景观廊道。三带:休闲时尚商业景观带、邻里互动特色景观带、香林健道景观带。多节点:中央门厅、花厅园、青年之家、天伦童乐、赏心院、瑞心院、怡心院、缤纷生活、七彩童园等景观节点。设计以自然、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主线,按照情景性主题景观设计理论为引导,打造四条景观线、多个景点,各个景观节点沿景观线分布,同时将文化种植到小区的各个角落,把故事性、情景性的小品或雕塑嫁接到小区,让每个业主沉浸在文化的海洋中,达到“均景共享”,打造一个“可游、可憩,可观、可赏,可听、可闻”六位一体的绿色家园。 1.4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营造特色各异的植物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2各分区景观设计 汇吉家园小区是一个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公租房小区,小区除家园外,还配套设置了商业街区和幼儿园,本设计在确定总体设计主题、风格基调、景观格局后,在总体设计的指导和控制下分类分区对小区的商业、家园、幼儿园进行景观设计。 2.1商业街区 2.1.1景观主题: 动感商业、休闲购物、享受生活。 2.1.2景观设计理念: 在一片公共的空间里创造一个活泼、自由、感性而又亲切的购物、休闲、社交场合,如同在公共场所修建一间私人客室一般。 2.1.3景观设计: 在设计元素中,圆润的曲线,最能营造活泼、自由、动感的氛围。商业街区选择曲线中最为圆润的“圆”为树池形体表现元素,花钵、树池。将此形体、造型扩大、普及,运用到休闲坐憩、景观灯饰等景观构件中,构成本街区内独特的景观风景———室外休息小包间。商业街区就充分利用此元素,打造缤纷的购物、娱乐、交流空间———缤纷生活,营造一个休闲时尚商业景观带。 2.2家园———汇吉家园 2.2.1景观主题。 汇吉家园建筑布局围合成错落有致、层层递进的大小空间,建筑通过步行道路连接,仿佛通过街巷交织贯通。中国传统的名居组成元素为院落和巷子,本设计拟赋予大小院落不同的功能定位,刻画宽窄巷子的过渡和衔接。汇吉家园选址背靠青山、坐西向东,缺少水的元素,本设计拟进行引水,通过旱溪和绿色植物水景(虚拟的水)进行表达。综上,汇吉家园的景观主题为———大小的院落、宽窄的巷子、开合的溪水、流动的绿植。本设计着力打造一个院落错落有致,巷子贯通过渡,溪水环绕其中,绿植点缀渗透,共同聚合成一个靠山面水,充满人文关怀的绿色生态社区———汇吉家园。 2.2.2景观设计。 汇吉家园由公共主题社区、青年之家、天伦童乐、赏心院、瑞心院、怡心院、香林健道等景观节点共同打造中央景观廊道、邻里互动特色景观带、香林健道景观带。公共主题社区是汇吉家园内的公共开放空间,以社区活动及其他较大规模的人群活动为主,满足人们休闲、游憩、交流、健身等需求,由中央门厅、花厅园等景点组成,布局亭廊组合、成人活动场、儿童活动场、树阵广场和旱溪。青年之家由休闲木平台,嵌草铺装小型运动场地等部分组成,放置桌凳,配置波浪形的地被花卉植物,营造一种时尚、休闲、雅致的休憩空间。天伦童乐以老年人活动为主,由愉悦亭、卵石健身步道、棋牌场地等组成,设置桌凳、长凳以供老年人休息、交往,并适当设置绘画场地等简易多功能的儿童设施,方便老人带着儿童同时休闲、娱乐。赏心院以樱花树群、水井、石磨为主体,打造落英缤纷、饮水思源等景观。瑞心院以石板小桥、旱溪、照壁、桂花林为主体,打造桂香远溢,月夜无处不花香的景观。怡心院以花架、竹林为主体,营造风过有声留竹韵的休憩空间。香林健道以源远、流芳、韵香、乐汇四个旱溪园为主体,沿着消防通道布置400m长的健身步道,营造以静为主,静中有动的健身步道。 2.3幼儿园———七彩童园 幼儿园以七彩童园为主题,打造七彩花园、七彩涂鸦墙、海底世界、沙池树屋等充满童趣的景观,以魔方为元素设计幼儿园大门,以铅笔为元素设计幼儿园围墙,充分考虑儿童使用的需求,打造充满童趣、色彩斑斓、安全舒适的儿童娱乐、游戏和学习环境。 3结论 居住区景观设计需以绿色生态为基调,同时渗透文化内涵,布局情景、故事,充分考虑不同人群对居住区景观的功能需求、心灵和文化需求,注重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灵活应用各类水景烘托、点缀和升华景观节点,着力营造环境优美,不乏趣味而又满足不同人群使用的休闲、娱乐、交流及活动空间。 作者:吕雪蕾 蔡芳 朱国飞 罗志远 单位: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一、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小区与其它建筑相比,更加安静、和谐,因此,在城市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科学确定建筑空间,这可增强小区内部的归属感,小区应具备合理的规模,以此来保证后续工作的有序进行,并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另外,在住宅区的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增添自然成分,营造一种简单、温暖的家居形象,充分展现住宅区的和谐与自然,并将自然之物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综合来说,住宅区的景象应给人轻松的感觉,并能愉悦身心,对于小区内的色彩应遵循亮丽温暖的原则,景观外形和局部应突出,构建一个极具生活情趣且且个性突出的城市小区。 (二)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属性 1.自然属性 城市小区具备色彩、外形等可以感知的因素,拥有特定的空间形态,相对独立且便于区分; 2.社会属性 城市小区可供观赏、使用,还能改善环境,它具备深厚的社会文化内涵,透过内涵,可引发心理活动和思维联想等,这是景观效应的具体体现。 (三)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突显地方本土特征 因当地地理条件、温度气候的不同,其生态系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植物而言,在北方地区,松柏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应选择具有一定抵御风寒和抗旱性的植物,而在南方地区,热带植物较为常见。各个地区的园林均具有独特个性。但部分开发商为吸引眼球,不遵循植物的正常生长规律,追求异域风情,否定地方文化。作为一名出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尊重地方文化,并注重挖掘,明确人们的精神需求,凭借创新理念,构建突显本土文化的城市小区。 2.紧密结合现实情况 大部分城市小区的设计图纸均堪称完美,然而却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体会和感受。在炎炎的夏日下,因太阳火辣,人们匆匆地穿梭在广场中,根本没有心情欣赏精心设计和修整的花草树木。跨越度较大的平面布置,拉大了景观设计和人们之间的距离,它们真真正正变成了一种装饰品。因此,景观设计师应深入到景观现场中,并全面掌握现实情况,在设计景观图纸的过程中,应紧密现实情况,以空间角度为切入点,同时,还能从观光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3.设计与施工应保持一致 只有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才能向人们呈现完美的景观作品。例如,配置树种时,为获取理想的效果,设计师应亲身参与到选苗、施工等环节,并严格指导。在自然山水放样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师的严格把关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地形复杂区域的施工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设计师若能走入施工现场,则更能准确把握小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出色的景观设计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城市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 (一)园林景观设计类型 1.衬托型园林景观 在紧密分布的高楼之间,在墙角位置或者小区主要出口处设置植物。 2.观赏型园林景观 此类景观具有较为明显的缺陷,便是景观绿地均采用封闭模式,给人以距离感,让人无法靠近。 3.绿化型园林景观 绿地草坪在整个园林景观中占据着较大的面积,假山、花坛等景观较少,此种景观设计简单、普通,缺少新颖和亮点,单纯保证了绿化率。 (二)植物配置原则 1.坚持适地适植物的原则 全面掌握地形条件、植物生长习性、土壤特性、光照轻度、湿度情况、植物开花期等,坚持适地适植物的原则; 2.坚持高度搭配合理的原则 位于上层的乔木、灌木植物类型较少且分桂点较高时,可选择高度相对较高的地被植物充当下层。若绿化种植面积较小,应选择高度较低的植物,并在花坛周边种植高度更低一截的蔓生植物,以此来映射花朵的秀丽。另外,应保持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在具体的搭配过程中,应注意各个色彩之间的协调性和对比。在植物配置时,应全面考虑光、影、四季变化等因素。光与影的利用,可以赋予园林植物鲜明的层次和深度,植物如若和光与面搭配,将会形成不可言喻的唯美画面。同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色彩,这是美化园林植物景观和提升景观艺术气息的有效策略。色彩能够使人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借助绚丽的色彩还能烘托空间氛围,营造一种温馨、安静、和谐或者壮观、亮丽的感觉,这有效丰富了意境空间。在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程中,花朵、果实和叶子随着时间地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花朵绽放、果实熟稔以及叶子变色时,此时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季节是展现园林景观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配置环节,应合理利用植物季相特征。春景可搭配迎春、牡丹等;夏景可搭配荷花;秋景可搭配枫树、银杏;冬景可搭配梅花和松树。 3.坚持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 对于配备水景的小区,应借助水岸线的自然轮廓,利用自然山石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对于位于山体上方的建筑物,可借助曲折的小路、蜿蜒的山坡等与植物合理搭配,保证建筑物与园林景观的协调、一致。一方面应合理搭配各种植物,全面考虑植物种类、光、色、影和季相等因素,另一方面,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应借助珍贵树木抢占风头,而应关注园林内部植物、山水、小路和建筑物等的协调、一致,实现景观的观赏性、实用性。结语:城市小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等紧密相连,那种片面地从物的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是没有灵魂的,缺少对居住者心理和生理的考虑。只有散发着温暖的家的情怀的空间,才会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享受。因此,在人们生活品味逐渐提升和愈发重视精神追求的今天,城市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坚持“以生态为主,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保持人工园林绿地与自然地貌的一致性,因地制宜。在植物配置环节,应全面考虑物种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科学选择植物类型,避免出现间接竞争,保证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人们打造高品质、舒适的城市小区,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中祥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学生入门景观设计论文 一、课程概况 1、景观设计的课程结构 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它包含了两部分教学内容,一为景观设计知识二为景观制图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2、景观设计的课程的难点 据前所述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甚至没有的原因,所以课程中既需要教授学生制图等基础知识又需要教授学生设计实训,短时间而为很困难。 二、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设计 1、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单元(将课程内容分化为几个部分) 如果用入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就必须要学会以下几个部分: (1)景观设计概论; (2)景观设计要素; (3)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4)景观的设计和表现。这些教学单元配合上课程实训,如果按部就班的上课最少需要近百课时的紧张运作。 2、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首推的教学方法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均已经形成模式。但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之初学生对景观设计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均不足,导致无法迅速深入课程实训从而延误进一步学习; (2)课程进度受到学生课程实训进度的羁绊,通常会在中期遭遇进度缓慢计划实施不通畅的情况; (3)课程实训需要首先学习规划设计再学习设计制图,但是时间却不允许。 三、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作为一门以景观设计为学习内容的课程。学生入门的主要门坎是对景观设计要有一个知识结构完整的理性认识,也要对它有整体景观规划兼细节设计的感性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入门并继续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多资料的熏陶。让学生首先在感性认识上感到熟悉,在后续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训中才有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在以前近十年的学习和教学的经历中,我尝试过大量的图集讲解甚至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习。虽然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过程过于缓慢,时间过于长久。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疲劳程度,当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随着类似的内容逐渐增多,学生就会对知识出现抵触甚至厌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而效果好呢!通过借鉴小学生背诵记忆的方法中通过“反复书写”提高记忆的方法。联想到了如果通过临摹各类景观设计图纸是不是可以加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并且加深对细节的观察,同时还可以学习制图的方法,所谓一举多得。通过临摹案例,就可以把前面提到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设计手法结合成自己的经验从而做到快速入门。因此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总结,发现如果将课程分解为若干“课程单元”,这既方便相互调整有可以使各位同行的阅读方便。课程单元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联对课程的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改变作用。下面是作者在课程实践中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顺序,供各位同行参考: 第一单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程之初只有泛泛介绍性的图文搭配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作者看来是不可取的,教师的讲解应该和现实中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来讲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此之后,随即下达实训任务书并和学生一起到实地考察。这个过程通常在一个半天内(4个课时)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把课上的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中获得的感官印象相对应起来。经历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本课程后续的学习充满信心与兴趣。 第二单元:实地考察返校布置实训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设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如:场地地形,现有构筑物和植物,周边环境与交通等等。本学习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总结后要求学生书写考察总结。 第三单元:在接下来的课程教授中不要急于去讲解“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而是安排学生临摹一套和实训任务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内的总平图和学习制作彩色平面图。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在于使学生拥有了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的机会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的感到了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并对他们的具体样子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单元: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实训任务的景观规划,同时讲解课程中“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便可以借鉴第三单元临摹中获取的感性认识完成设计创新,从而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的入门。在以后的教学单元中继续沿用以上四个单元的方法。在临摹的同时学习理论,在形成的感性认识中完成设计创新和设计制图。这种方法既学会了设计制图又融会贯通了理论知识,形成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还从课程实训中收获了锻炼与成长。以上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益处,也是在本课程中如何做到“短时间高效率入门”的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这种方法是将学习设计制图的过程转变为学习设计制图的同时又形成深刻感性认识的过程,将枯燥的理论课程转变为辅助课程实训和临摹的必要手段,将课程实训真正的变成消化理解知识,锻炼与成长的手段。 作者:高磊 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景观设计构思论文:小学龙文化景观设计论文 1环境现状分析 1.1学校简况 桥山小学始建于1958年,因地处桥山脚下而得名。学校占地面积31600m2,有教学楼3幢,综合办公楼2幢,教工住宅楼1幢。现有教职工168人,3016名学生,41个教学班。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增强素质”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性化管理,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 1.2环境亮点 (1)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划明确。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整体布局规范合理,入口干道、办公楼、教学楼、操场等,功能分区明确、方便教学、利于休息,给来人以较为清晰的印象。(2)船型主体建筑,校园文化亮点。中小学校建筑大多为传统的方体建筑,桥小办公楼主体如同船型建筑,具有校园文化脉络,成为最大亮点。(3)景观小品多样,文化氛围浓郁。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校园景观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墙、宣传牌、雕塑、置石均有不同方式的展现;室外景观小品也有布局,如园椅、花坛、树坛等。 1.3存在问题 (1)植物问题相对突出:一是绿篱普遍偏高(高篱),二是植物之间搭配不符合常规,三是花坛内布局凌乱,四是墙基绿化不足。(2)绿地可进入度欠缺。绿化作为校园的外衣,不仅是给师生看,更要方便师生使用,需要增加园路、小径和汀步。(3)硬质景观方面问题。大门入口整体景观不足,标志摆放不尽美观,如排水井在大门正中,电线漫天飞舞。(4)景观小品风格不够统一。景观小品作为校园环境的室外家具,包括果品箱、园椅、路灯、草坪灯、宣传栏、标志牌等,贵在风格统一。(5)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处在住宅、办公诸多环境中的校园,四周环视,凌乱不堪,影响视线,建议在墙面上作文章。另外,现有景观特色优势利用不到位,也影响了整体环境景观效果。 2文化思路梳理 依据桥山小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文化“龙•桥”核心理念系统,构筑特色鲜明的“龙形景观骨架”,既依托行为文化系统,以人为本;又与视角文化系统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深入挖掘并着力打造当地龙文化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之实际,形成本校“龙乡小龙人”的文化亮点,打造桥山小学独有“龙形”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2.1功能定位 集快乐教学、健身康体、文体活动、休闲游憩、环境育人五大功能于一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一是突出直观形象、天真和谐;二是内容丰富、色彩亮丽。 2.2风格定位 (1)主体建筑:中心办公楼建筑状如船型,在景观方面尽力文化挖掘特色,植物方面尽可能烘托。(2)植物景观:植物品种较为多样、郁闭度较大,特别是难得的大树,已经具备绿色生态校园的条件,这也是桥山小学的最大优势。(3)硬质景观:以“龙形”景观骨架为主脉络串联环境景观,以“龙乡小龙人”为立面陪衬。 2.3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有一定景观环境基础的小学,为了创造更加轻松自然、简洁明了、温馨健康的绿色景观生态环境,整体景观设计围绕主体建筑,以龙形框架景观为主体,紧扣“龙乡小龙人”主题,雕塑、花坛、置石、园路、汀步以及各种形式绿化交叉布设,景观小品巧妙点缀,既保证校园空间的舒朗、开敞,又营造了各种尺度宜人、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 3龙文化序列景观方案 整体构思为:以双龙戏珠大门为景观序曲,展示和谐共舞的龙志理念;以入口干道两侧的6组龙柏造型和9间折线花架为景观发展,展示天天努力向上的龙魂志向;以船型办公主楼周围的船舵雕塑和三色波浪植物拼图为景观高潮,展示起航、指明方向、一帆风顺和抗击风浪的龙气环境;以操场的树池坐凳和九龙花坛为景观过渡与转折,展示在大海中漂泊与齐心奋斗之龙威;以操场周围山墙喷绘的各式各样的小龙人为景观尾声,展示“龙乡小龙人”的丰姿。 3.1龙头景观•大门 大门是学校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具有本校鲜明的特征。它也是行人或车辆出入的地方,担负着集散人流和车辆的功能,并起到标志的作用。一般由门柱、门框和牌楼构成,选用美丽的常绿乔灌木和开花植物在其周围进行装饰,以形成生动活泼、开朗诱人的景色。建议改造以“双龙戏珠”为大门造型,或在常规大门上局部装饰双龙戏珠图案造型。 3.2龙背景观•干道 校园干道可以与主要建筑物的正面组成完整的空间,两侧可种植树冠高大、树荫浓密的观赏树木。(1)在干道右侧,去掉中部的大叶黄杨,间隔栽植6组盘旋龙柏造型植物景观,每组3株。如果有生长难度,也可考虑用其他松柏来代替。(2)在入口干道左侧,为了增强环境景观效果,花架与宣传栏景观建议3种方案:①将宣传栏顶部改造成为自然波浪形,以紧扣龙文化主题。②去掉宣传栏,改造成为折线式,如同飞舞的龙廊,直接扣住龙文化主题。③也可将宣传栏镶嵌在廊架中,以更好地利用空间。 3.3龙腹景观•办公楼 办公教学区一般强调宁静,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1)在办公楼前现有春芽雕塑或日三思照壁位置处,或在两者之间,重新设置景观雕塑,提出如下方案。①方案一: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船舵雕塑,以明确船行方向。②方案二: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帆船或锚雕塑,以直接点明主体建筑和“起航”的寓意。③方案三:设置桥山小龙人代表性个体雕塑或七彩小龙人群体雕塑。(2)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船型办公楼的寓意,在其右侧台阶绿地中,用植物构筑波浪景观,形成如下方案:①色带浪花。用常规的三色植物进行浪花拼图,常规做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②立体浪花。用立体花坛做成浪花状,立体景观效果明显,施工与养护费用都高。③浪花汀步。用草坪做底,在块石汀步上,设置间歇喷水柱。动态景观效果很好,只是成本高一些。 3.4龙爪景观•树坛与操场 操场是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壮体魄的场地。(1)在操场中的2株孤植大树,虽说是柳树,在陕北却也极为难得,只是树池坐凳偏小,建议加以改造,树坛大小要与树高、树冠相适应。可以采用较为高档的石材树池,并与坐凳结合起来。(2)在操场边侧墙边刚好有9株国槐,既是独立树坛,又是树坛偏小,故显得景观单调。建议将9组树坛做成一个流线型游龙整体坐凳或树坛。墙基尽可能绿化,形式也多种多样。 3.5龙尾景观•山墙小龙人 在学校操场外围山墙进行小龙人景观处理,单龙、双龙、群龙,各式各样,尽可能丰富多彩,既是一大立面景观亮点,也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 4结论 文化序列景观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桥山小学景观设计以“龙•桥”为核心,以“搭建成龙之桥、构筑藏龙之所、桥接幸福人生”和“教生龙活虎之人,育盘龙卧虎之才”为景观文化导线,以“立龙志、铸龙魂、育龙气、展龙威”为景观发展脉络,以“隐约龙形”为景观骨架,以船型主体建筑为构图重心,以“龙头、龙背、龙腹、龙爪、龙尾”为文化环境平面建设中轴线,以“龙乡小龙人”为文化环境立面建设背景面。在原有功能布局区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植物群落优势,精心设计使其成为校园最大的软质特色景观,根据“龙”文化脉络增加景观雕塑小品,增加置石题刻,突出校园“龙”文化内涵,形成绿色生态鲜明、龙文化内涵突出、景观亮点鲜明的校园环境。特别是龙文化序列景观包含的和谐意蕴,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当然,校园景观设计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化观念,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将设计方案落到实处,才能起到应有的“环境感化”的教育作用。 作者:陈佳 刘正文 陈祺 单位:陕西扶风县召公镇召光小学 陕西师范大学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谈职业倦怠对生物学科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其结果对教师自身和对学生发展都会产生不良后果,但不同学科的教师,职业倦怠时产生的影响并非都是一样的,对于生物学科教学,其对教学影响更甚一畴,主要是因学科特点不同而造成的。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目地位是促成生物教师倦怠心理的主要因素 生物学是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一门实践性和现实性极强的学科。要想上好一堂生物课,课外所需的准备往往超出课上45分钟的若干倍。一个刚出大学校门的年青教师,满怀激情踏上所任学科的教学岗位,但现实却是如此:初中升学生物时不检测,更不列入中考测评记分学科,生物课程设置遭到排挤和冷落。事实上,生物学科上得好也不一定得到家长和学校的任可,试想,考试升学在即,哪一位家长哪一所学校的领导会支持自己的小孩、学生多花时间去学习升学不考、不记分的科目?得不到家长、甚至教师的认可,教师的激情遭遇冷水,消极也在情理之中,满腔的热情只能随现实而逐渐消退,倦怠也极易形成。 二、职业倦怠在生物教育教学中的负面影响 倦怠的心理导致了职业态度紊乱,无心从教,情绪消极低落,倦怠的形成导致教学动力丧失。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何而来,是教师的职业责任,然责任的延续需要动力来维持和支撑,更需要教学中的成就感来支撑,没有动力,教学将显得平静而无生机。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不面对课题,随意备课,不作教学准备;不分析学生对生物知识了解情况;随意上课,无心面对课堂,随意讲解,不求教学质量;负面心理影响学生发展,不与学生交流沟通,方法生硬。 生物学科教学,教学准备功夫往往在课外,比如《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这一章学习中,讲到《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一节时,心脏结构挂图、心脏结构模型或猪的心脏三者中至少要有其一,需要教师在课外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容易理解,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倦怠会关闭教学准备的大门,教师教学能力会倒退便是意料之中的事,更谈不上教研和创新了。 作为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成就感,同样是学习的催化剂,它对学生自觉学习生物知识和运用生物知识有着特殊的作用。消极教学,则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谈不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教师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虽是句老话,但却说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引就是激发,想办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就是教学的“引”子,培养学生兴趣的源泉。在血液环的途径讲解中,我们常有这样的设疑,某某人得了某某病,当护士在手背打点滴时药物到达病变部位时要经过哪些途径,这类题为本章节的一个基本检测点,也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以致用的最佳题型之一。 与其说是设疑,更应该说是引导,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生物教学素材的信手拈来,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丧失激情的教师是无法做到的,更何况长期倦怠的教师。再有教学中,倦怠心理教师往往在讲解中讲得比较肤浅,不愿花时间了解自己和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解释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去联系学生周围存在的相关生物学问题,如,生物与农业生产、生物与卫生保健、人的生老病死、生物与环境等的关系;不作深入介绍,如,基因工程、基因技术与人类关系等当前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就难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职业倦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师范院校的座右铭,新世纪教育的发展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倦怠消极的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做不到管教管到,甚至任学生自由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在生物教学中,在演示、实验、展示环节中,只会使课堂纪律混乱,教学秩序失控,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什么教学质量。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影响学生,使消极思想在学生中延续,其结果只会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造成恶性循环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教育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 一个好的医生或医护人员,除了应有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高尚的医德,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这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准,还能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医学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加强人文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促进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方法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护人员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医护人员除了在学习当中掌握医学科学知识,还要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医护理念、预防观、卫生观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和保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诊断方法及防治原则等理论知识,从而为学习临床相关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超敏反应性疾病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与医学微生物学相关的观念和原则:如无菌观念、交叉传染、杜绝“滥用抗生素”等原则,这些观念和原则的把握,会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和实际工作中,有助于学生个人和职业素质的进一步提升[1]。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医学人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百多年前,加拿大著名医学家及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说:“医学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人文”一词源自拉丁文“humanists”,指的是人性与教养,也指人的精神文化[2]。人文涉及面很广,包括文化知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只要是与人类精神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属于人文的范畴。而医学人文精神是指在医疗实践过程中要敬畏生命、崇尚健康、维护尊严、抚慰心灵,简单来说,就是以病人为本的精神,从人性出发,关心、关怀和尊重病人,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尊重和敬畏,发自内心地关爱病人。医学人文精神主要包括“知”和“行”两个方面:“知”是理念,即以人的生命和尊严为主旨,把人的发展完善和精神自由的信念深植于心;“行”则是实践层次,即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医务人员应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为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努力[3]。当前,许多医院频繁发生恶性暴力事件,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这与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更应注重素质教育,强化医学人文精神培养。 2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式与途径 2.1教师加强重视,转换角色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把自己的知识、学问传授给学生,而育人则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成为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求满腹经纶,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可能把“育人”恰如其分地渗透于“教书”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转变角色,不能把自己仅局限于教师的角色,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能够传承一种精神,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还要把医学人文的精神文化传承给学生,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关心、关爱、理解别人的精神和责任,只有这样他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服务于病人和社会。因此,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教师同样要转变角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相关内容把医学人文的精神传递给学生,促进医学人文教育[4]。 2.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强化学生的自身感悟。医学微生物学所涉及的病原体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且各章节之间逻辑性不强,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本学科易于理解但难于记忆[5]。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体,全程采取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必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积极开展情景模比、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及学术研讨,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念,使医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把人文价值理念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实验教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设计“空气的细菌学检查”试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细菌无处不在,应时刻注重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污染,为以后工作中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及传播打下良好基础;而“口腔、手指的细菌血检查”试验,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的概念,认识到自然界大部分微生物为正常菌群,有些对人类无害而有利,微生物与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密不可分,只有少数才会引起人类疾病。 2.3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 2.3.1抗生素滥用与“超级细菌”的出现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其中200余种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挽救了无数生命,至今抗生素仍然是感染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药品。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引起人类疾病的许多细菌已经对其产生了耐药性。而人类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微生物对抗生素的耐药程度,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是“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越来越长,主要包括产超广谱酶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结核菌、泛耐药肺炎杆菌等。为了减缓细菌耐药性及超级细菌的出现,要求医生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或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选择敏感的,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用于临床治疗;严格控制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加强耐药监测。 2.3.2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恐艾与歧视 当今社会环境下,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仍存在不少误解与偏见,针对这一现象,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该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尽管目前我们尚不能治愈艾滋病,尚未研发出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但是通过宣传教育,严格控制血液和血制品,以及提倡安全性行为等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HIV的传播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当前HIV感染率仍居高不下的事实,分析原因,这与艾滋病患者被歧视、不安全性行为、医疗机构的商业利益驱动等种种因素密不可分,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医生医德等医学伦理素养缺乏所致。这就要强调学生要有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仅要积极宣传预防,还要以身作则,洁身自好,同时教育学生应该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培养学生尊敬他人、理解他人的优秀品德。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将人文精神培育贯穿其中,将医学人文理念真正渗透到医学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 3结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是医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对象是人,服务对象是患者,所以医学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医务工作者除了要求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素质,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会懂得珍惜生命,尊重患者,真正做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更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这就需要教者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此外,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案例也需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同时促进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学教育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张金平 曾静 胡晓艳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高中生物素质教育教学分析 一、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固化,评价标准单一 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未跟上国家新课改步伐,未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采用的仍是“千人一面,万人一书”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一些年龄稍大的教师过分强调教师的威严,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仍以传统的“满堂灌”为主,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认识不足;某些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解上存在误区,例如,有教师认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只会使学生在实验室打闹嬉戏、浪费时间,根本学不到真正的知识;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提高高考升学率,教学内容仅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单方面、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甚至挤占学生周末的休息和体育锻炼的时间,未考虑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就评价方式而言,分数仍是教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人格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了激励学生考取更好的成绩,一些教师往往将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考试分数直接联系起来,甚至在学生的褒扬与批评方面有意袒护高分学生,最终造成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错误观念,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等行为。目前,应试教育之风盛行,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仍是当前我国高中生物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欠缺 专业素养是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高中生物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学生会问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就必须具备全面、扎实的生物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而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有所欠缺。有关调查显示,一些地区高中生物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甚至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 (三)职业倦怠突出,心理压力过大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重复性的工作,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调查显示某些地区高中生物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个人成就感丧失严重。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偏低,情绪不够稳定,教学中安于现状,不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对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提倡表现冷漠。目前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面对学生结业考试和高考的双重压力,还要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重压力,高强度的职业压力易使教师忽略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 二、从教师方面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的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清自身的主导地位,还原学生的主体角色,善于从工作当中总结经验,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需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转变观念,丰富评价方式 针对当前高中生物教师以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的现象,首先,学校需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可通过学校宣传教育、专家讲座、同行交流等方式开展。其次,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联系当地学校、社会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发展,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作为教学目标,切实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和劳动技术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师需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与考试成绩成正相关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此外,评价学生的方式应多样化和科学化。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设计的能力、动手能力等适当量化,加入总考核测评。日常教学中,可对学生平时生物课上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和准确、是否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与人相处是否和谐、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适当进行点评和勉励。期末生物总分测评中,应将学生的实验课表现、日常表现、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等以一定百分比的形式加入。 (二)升华知识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内容覆盖广泛,涉及范围涵盖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免疫学等。因此,专业知识结构方面,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具备丰富、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满足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此外,为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教育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技能,将知识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最佳方式传递给学生。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有多种途径:可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并结合到自身实际教学中。或者通过网络视频或现场观摩优秀教师授课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技巧的有效途径。还可通过同行相互听课和评课,了解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定期总结,努力完善自身教学观念与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三)创新工作方式,避免职业倦怠 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职业压力、职业幸福感存在一定关联。教师创新教学和管理方式可避免职业倦怠,第一,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增强教学的新颖感;第二,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第三,关心关爱学生,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从德智体美等多个方面肯定学生,而不单从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第四,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和终生着想,而非片面追求自身利益和当前利益;第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减少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的智力处于逐步完善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最近发展区”,若给予学生适当的强化和引导,定会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并提高学生的能力。第一,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两者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通过预习对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明确困惑所在,上课时能把注意力集中在难点和重点。第二,课堂逐步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时,教师可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细胞核的功能,继而再由“细胞核为什么功能如此强大,居然能够成为细胞的‘大脑’和‘控制中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细胞核结构的兴趣,促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后设置复习,教师可通过难易相当、形式多样的习题和课后任务,巩固已学知识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融贯。如:通过实验探究设计、模型设计、调查研究、私人访谈等课后任务布置,并采用个人或小组展示、比拼等形式进行评比,激起学生执行任务的决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作者:杨翠 刘夕芳 李艳红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初中生物环境教育教学论文 一、创造学习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以“生态系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视频,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环境保护做得不够好,我国的绿地已经逐渐减少,绿地减少使得当地温度变高,土壤缺少水分而沙漠化,沙漠化的地区绿色生物变得更少,生物也不能在此地生存,继而人类也不能在此地生存。该视频片断说,像这般沙漠化的地区在我国变得越来越多,如果持续下去,我国将是一个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目前经常出现的雾霾问题、温度升高的问题,学生从多媒体视频中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又从自己身边的例子感受到改善环境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就能够感受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愿意自主吸收与环境教育相关的知识。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教师的课堂教学会更有效,而有效的教学又能推动环境教育的展开。 二、探索知识规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探究的方法 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中,如果强行塞给学生生物理论,学生不仅不会对这些知识感兴趣,也不会意识到这些概念的真正意义。初中生物是一门要求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课程,只有在探索中他们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意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后,接下来他们就会迫切想要了解怎样做才能改善未来的环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以下日常生活中容易看到的现象:树皮中有白蚁类的昆虫,这些昆虫依附于树木提供的营养而生,啄木鸟食昆虫而生活,啄木鸟死后尸体被细菌分解,细菌能够存活,细菌分解后的营养物质成为土壤中的腐殖质,树木吸收腐殖质中的营养,它们生长得更茂盛,茂盛的树木给昆虫提供更多的营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思索能够发现它们属于食物链的关系,如果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断掉,那么与之相关的生物都将不能存活。这时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目前的环境为什么会恶化呢?学生经过思索就能感受到我们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大的食物链,人类在这个食物链的顶端,现在我们亲手破坏了绿色植物,这导致整个生生不息的食物链遭到破坏,所以我们必须付出代价。想要改善环境,首先就要从恢复食物链开始,而恢复食物链第一要务,就是要做好绿化工作。学生通过探索知识规律,就能够明白解决环境问题最终的方法就是做好绿化工作,而做好绿化工作的根本,就是从现在开始重视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应用有效教学理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并促使让他们努力地学好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 三、重视知识实践,让学生寻觅到环境教育的宣传途径 在有效教学理论中,如果学生仅仅只是学习理论知识,他们依然无法真正理解学习知识的意义,如果能够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他们就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当学生意识到学好初中生物知识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调查,比如,要求学生去调查自己居住的小区、街道的绿化情况,并让学生思考怎样运用学过的环境知识才能改变现在的生活环境。学生经过实地调查就能发现,虽然我国现在很重视绿化工作,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人依然没有环境意识,破坏环境的事情时有发生。学生发现了问题,就会积极思考要怎样宣传才能让周围的人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周围的人不再破坏环境。学生一边学习一边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师的环境教育才会变得更有效。使用有效教学的理论能够推动教师的环境教育工作,它使整个初中生物教学变得更有效。教师可以以环境教育为例,进一步思索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 作者:管砥霞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安静地听讲,中途穿插着教师的提问,这是教师一直以来所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课堂参与程度低,学习效率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差。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师长期僵化的教学观念导致的,传授知识一直以来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则完全忽视。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以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作为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保障。因此,教师一直将知识的灌输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将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育思维的指导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多为枯燥的理论传授,侧重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讲解和补充,而不注重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实验课,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对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问题却不甚了解,使生物教学趋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其实用性。 二、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对生物的教育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从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上进行改进,使其不断与时俱进,与时代相适应。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内容,防止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束缚学生的思维,于生物教学无益。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改革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创新思维往往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而不应为了强调严肃的课堂纪律,紧闭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组合,集思广益,对生物课上的一些课后问题进行讨论。例如,教师在讲解蝗虫的有关知识之前,可以提出一些诸如“蝗虫是靠什么感知外界信息的”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常识和对昆虫的了解,查阅相关的书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调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见识,积极讨论,组织答案,这个过程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 2.重视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然而在许多的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理论和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验课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初中生对生物得到直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相关理论知识讲完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自己动手看细胞在不同酸碱情况下的变化。学生对这种环境下学习的知识记忆能力更强,同时更有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一些生物现象,捕捉昆虫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利用新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有些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学生不常见的动植物,学生对它们的认知程度低,很难理解。若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则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一些3D特效做成的,如种子发芽过程之类的动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书本上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所不能实现的。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真正了解大自然规律的开始,对于学生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符合学生特点和心理需要的教学方式,在和谐的课堂和自由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和重视生物课,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顾玉文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三中学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中职生物教育教学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当前已经进入科技时代,新的历史时期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生物学科是一门将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学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中职学校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中职生物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引进先进教学方法,笔者从事中职生物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职生物教学的方法与课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希望对我国中职生物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生物教学;方法;探索 最近几年,国家着力进行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笔者通过研究我国当前中职教育现状发现中职教育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问题。中职学生都是不能顺利升入高中的学生,本身不具备较好的学习态度,不能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如果在中职教育中教师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而不顾学生的亲身感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那么更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收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种形势下,中职学校的生物教师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引进新型教学方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保证中职学生早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一、及时引进先进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教学不应只重视传授给学生较多的理论知识而应该将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建设要与当前市场需求相适应。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有着较强的教育针对性与专业性,应该利用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保证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将传授给学生丰富的技能放在重要位置,根据当前市场需求着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二、要认识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笔者调查了学生对生物课的看法,发现很多学生根本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认为学好专业课就可以了,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要利用各种策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科的重要性,重视开展思想教育。如讲解生物学的发展史,讲一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等,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农业生产中如何应用激素等。 三、帮助学生夯实生物学基础 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不能与普通中学相比,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中职学生认为生物老师讲课速度较快,学生不能理解。因此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特点,适当放缓讲解速度,帮助学生夯实生物学基础,才能进行深入学习。如果学生具备了坚实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实践学习与动手训练中就能解决各种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生物学的基础知识,那么就会严重制约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在生物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生物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较为抽象的问题转变为形象直观的学习内容,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多媒体可以播放声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课件,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景,因此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针对市场需求科学设计实验 实验课在生物课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想学好生物课就需认识到生物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在生物实验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展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因此做好生物实验实训教学,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职学校要在实验实训室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在设计实验实训内容时,要结合实验实训的开展顺序进行,逐步减少理论验证、基础知识方面的实验,大量增加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实用性的实验,保证实验与当前市场人才需求方向相一致,才能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总之,中职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所以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生物的重要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物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发展创设教学情景,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引进新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在生物学习中提高专业技能,才能早日成长为国家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初中生物素质教育教学研究 一、转变教育观念 当前我国在迅猛的发展之中,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地位在稳步提升。作为制造大国,我国当今所缺少的不是普通白领,而是高级蓝领。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对职业学校的偏见,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更侧重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我所任教的生物课为例,教学不应该仅仅作为知识灌输的工具,而应该是发展学生认知事物、突出实践、提升技能的手段。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在生活中去探索,在实践中去验证,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知识传输模式,积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兴趣,把指令性教学变为指导性教学,尊重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看到希望,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二、加强观察、实践,注重能力培养 一个人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生物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取得是一个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通过平时的观察与实验,才能够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同时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学生思维敏捷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观察和实验的功能,能使学生学得牢,记得活,理解得透彻,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对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实践和研究能力比较薄弱,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设计相应的实验课题,提倡创新能力的发挥,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已有的经验、能力发现去问题,并通过思考去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性实验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是初步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自己设计安排,也可以给出实验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方法,自己选择实验,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这样有助于他们自身技能的提高。 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成败。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说得好:“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并在教育事业中取得成功,毫无疑问地要求每个生物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例如:积极参加教师队伍的普通话、多媒体教学培训、新课程改革教研等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每个学期订阅两至三种有关教育的书籍,不断地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收集生物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信息,进行知识更新等。通过学习,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理论素质会不断提升,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开拓和推进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教育的需要。 四、加强实验,提高实验开出率,重视劳动技能的培养 生物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目的有:(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获得和巩固基础知识;(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观察和实验记录能力;(5)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其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将来走向社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强烈的探求兴趣,我在初中生物教学保证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达100%,借助投影、录像和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并将部分教师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教学中要杜绝“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等纸上谈兵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的每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就要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到实验室或者大自然中去做这些实验,使实验的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实验前要告诉学生一些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实验中要求学生要注意观察,善于思维,联系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实验后要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培养他们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五、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 当前初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素质十分脆弱。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引到他们积极面对、健康发展。如教学青春期发育时,教师可按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介绍和讲解一些青春期特征、营养、锻炼和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性心理的产生、发展和性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通过谈心、心理辅导,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在科教兴国的强大氛围下,已经深入人心,以后也必将在教育行业中出现全面持续发展。根据我校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推进结果来看,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必将出现新的色彩。 作者:范兰慈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初中生物启蒙教育教学论文 1.竞争意识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初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初中教学处在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学生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有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更加容易适应社会生活。 (1)启蒙竞争意识。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会发现许多有关竞争意识的知识,比如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论。在学习生物进化论中会发现,生物与生物之间具有复杂的关系,既可以互相帮助,又存在互相竞争。蚂蚁之间的互相帮助、公羚羊为了配偶的互相争斗等,这些生物进化论的知识都在渗透着竞争意识,生物之间会为了食物进行竞争,会为了阳光与水竞争,会为了生存而竞争,在生物进化中,只有不断地竞争,才能生存下去,只有适应竞争的生活,才能繁衍后代。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渗透。 (2)分析、深化竞争意识。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培养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启蒙阶段,要让学生不断地理解、深化社会生物知识,真正地了解竞争意识的内涵。竞争意识会激励学生不断地成长进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在生物教学中,生物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为什么蚂蚁之间就可以相互帮助,而公羚羊就要相互竞争呢?”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了解竞争意识的内涵。将竞争意识运用到学习与生活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强烈的竞争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2.适应意识的渗透 社会不断在发展与变化,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就要拥有很强的适应意识。学生要适应校园的生活,适应教师与同学,在社会就要适应工作,适应环境。因此,加强适应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在生物学习中,会发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适应,适者生存是生物生存的法则。每一种生物都要适应环境的变化,环境是最不稳定的因素,今天阳光明媚,明天或许就阴雨连绵,生物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比如生长在悬崖的树木和冬天开花的梅花,都是在适应环境后才得以繁殖。生物还会在结构上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鸟的翅膀、鱼的鳍;在生理与行为上适应环境,比如鸟类的迁徙活动、夏眠与冬眠等。生物教学都在讲述只有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发展,21世纪的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才能使其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只有培养适应意识,才能在社会中取得成功。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意识,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3.整体意识的渗透 科学发展观要求学生从整体出发观察与思考事物,整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也是一个整体,在初中生物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从整体出发去分析生物的结构的能力。比如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各项生命活动由各个系统完成,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八大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它们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潜移默化地进行整体意识的渗透,不断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让学生在看待事物时,从整体观念出发,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 启蒙教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以适应现代教育与科学发展的需要。现代意识是一个中学生必有的素质,更是一个公民要拥有的意识。初中生物教学要不断深化对现代意识的理解,加强对中学生现代意识的培养。初中生物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启蒙意识,将教材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实现教学目的,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周卢婷 单位: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综述 一、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方式 1.通过实验课程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实验是生物学学习的基础,通过不同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际操作的锻炼,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在创设实验课程的生物教育教学情境下,学生更好地形成了对生物实验这个新领域的好奇,通过实验也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更有乐趣。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框架的理解与运用。2.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学的现象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偶尔组织一次踏青活动,在更加贴近自然的环境中,感受自然,感受生物的存在。一次虫鸣、一次鸟叫都是生物学的探索与发现。让学生发现生物学一直就在自己身边,这种贴近的生物学的感觉,会给学生一种正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3.通过热点聚焦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选取当前国内国外有关生物学的热点问题,类似于美国“生物圈2号”、太空培育植物等情况。对这些内容进行扩散与细分,创设热点汇焦型的生物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讨论的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保证学生对于高校生物教育教学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在高校生物教育学习方面的效率。通过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的情境,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以及学习动手能力,根据现有的教学材料,在教学目标不偏移的情况下对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进行创设,使学生得到全面能力的发展。4.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高校的硬件设施,例如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生物学教育教学课程进行生动的讲解。依靠各类辅助工具,给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生物学教育教学的效率。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表现出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克服传统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综合利用各方面的硬件设施,对生物学教学做好一个铺垫作用,对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意义 传统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因为其治学严谨的特点,无法对于抽象的概念做出有效的表达。通过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由于社会的发展步伐迅速,高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不断的改善,给我们改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生物学回归到生活本身,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就生物学学科的本质来说,它源自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通过对生物学进行专业性、系统性的学习,可以达到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的目的,形成“生活—生物—生活”的一种良性的循环。从宏观上看,设立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在生物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得到全面性的发展,使之更好的运用于生活,达到源自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知识在与情境的融合之后,化抽象为生动,便可以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不再是知识的强行灌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汲取,主动运用。突破了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下,把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日常,既收获了知识,也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步骤 1.围绕教学大纲,对知识难度进行层级解答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更容易的达成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所在,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结构,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学习。2.设计教学方案,建立完善的教学框架根据课程目标,建立完善的教学框架,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3.根据阶段学习目标,创设合适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服务于课程目标的达成与开展。因此,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对高校生物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选择要求的原则是:目的性原则、诱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安排合适的操作实验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单一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无法满足生物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安排合适的实验操作,可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提高。5.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进创设高校生物学情境是一个没有确定模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进程中自然会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要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合适的改进方式,为下一次教学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四、结束语 在创设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生活,选择一个切入点,由点到面全面的对生物学学习进行概括以及辅导。结合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情境,做到生物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效率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让学生能熟练运用生物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教师通过对于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的为我国生物学发展储备人才。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来看,创设不同的高校生物教育教学情境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也存在差异,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选择最佳的教学情境十分重要。 作者:张梅秀 单位:滨州学院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初中生物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的开始,对于学生生物基础的奠定、生物兴趣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学方面都应受到极大的重视。尤其是新课改的要求下,所有学科都在积极创新,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方式,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参考,带来了活力,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有效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阶段,课堂教育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改变传统的生物教育教学思路和观念,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手法。 一、现阶段初中生物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初中生物在教育教学中也存在着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安静地听讲,中途穿插着教师的提问,这是教师一直以来所采取的最普遍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其课堂参与程度低,学习效率低,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差。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由于教师长期僵化的教学观念导致的,传授知识一直以来是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则完全忽视。同时,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以知识掌握的牢固与否作为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保障。因此,教师一直将知识的灌输作为课堂的主要任务,将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在这种教学观念和教育思维的指导下,教师教学的重点多为枯燥的理论传授,侧重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讲解和补充,而不注重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缺乏相应的实验课,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对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和问题却不甚了解,使生物教学趋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其实用性。 二、完善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对生物的教育教学进行改进,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就需从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上进行改进,使其不断与时俱进,与时代相适应。 (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注意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现成的知识内容,防止学生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束缚学生的思维,于生物教学无益。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1.改革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创新思维往往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讨论,而不应为了强调严肃的课堂纪律,紧闭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组合,集思广益,对生物课上的一些课后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教师在讲解蝗虫的有关知识之前,可以提出一些诸如“蝗虫是靠什么感知外界信息的”这类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常识和对昆虫的了解,查阅相关的书籍,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论观点正确与否,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够调动自己之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的见识,积极讨论,组织答案,这个过程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 2.重视生物实验和实践活动 生物课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然而在许多的教学中,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理论和书本知识,忽视了实验课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刚刚接触生物知识的初中生对生物得到直观的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在相关理论知识讲完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课,让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结构,自己动手看细胞在不同酸碱情况下的变化。学生对这种环境下学习的知识记忆能力更强,同时更有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一些生物现象,捕捉昆虫仔细观察,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生物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利用新技术,丰富教学形式 有些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学生不常见的动植物,学生对它们的认知程度低,很难理解。若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动画等形式展示出来,则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一些3D特效做成的,如种子发芽过程之类的动画,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书本上的图片和教师的讲解所不能实现的。 初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初中生物教学是学生接触生物知识,真正了解大自然规律的开始,对于学生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样的、符合学生特点和心理需要的教学方式,在和谐的课堂和自由的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和重视生物课,提高初中生物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第三中学)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浅谈中职生物教育教学 摘 要:生物科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已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21世纪俨然已经步入了科技时代。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素质生物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职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生物人才的重任。针对中职生物教学的实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对中职生物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课程建设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生物教学;方法;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然而,就目前中职教育工作的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由于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甚至不符合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是应试教育淘汰的失败者。文化基础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缺乏主体能动性。而教师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容易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急躁情绪,导致心灰意冷,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背景与现状,中职学校的生物教育教学工作应转变教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色,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构建以能力为基础的生物教育教学模式,让中职生物教学在促进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确定教学模式与建设 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学科导向型教学模式向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化,教学建设应朝着标准化、技能化、社会化发展。与普通中学相比,职校的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有效地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职校应当用职业标准来组织教学,以技能教学和全面素质培养为核心,大力推行技能培训,培养出面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才。例如,在教授“真菌”这一章节时,安排学生参观甚至参与食用菌菌种的生产以及食用菌栽培管理的个别环节。 二、提高对生物教育教学的重视 通过对我校学生生物教学看法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视不够,大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专业课上,这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作为教师,想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首先就得先重视这门学科,认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对学生开展教育。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生物学的发展史,举一些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例子等。如:生长素是如何发现的?激素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及运用,通过激素的调控,使得荔枝、香蕉等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三、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一般来说,职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起普通中学往往有着一定的差距。经调查发现,我校多数学生反映老师讲课进度过快,学生常常难以跟上。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忌把起点定得太高,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再进行二次深化学习。这样,有了扎实的基础为前提,之后的实践学习、动手训练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础知识,往往会导致刚刚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再次消失。 四、营造轻松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开展生物教学的主要场所,因此,能否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强调学生参与,发挥学生主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作为被动者接受学习。这种被动的学习局面并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改变此局面,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给学生一些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的主观自由体。课堂也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一个可以发挥才能,表达想法的“多言堂”。学生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发言,积极踊跃地讨论,课堂俨然成为大家共同交流、共同进步的一个平台,完全打破了之前沉默寂静的状态。这样轻松的教学环境很显然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经笔者的实践证明,这种增加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改变,收效明显。 2.教学手段多元化 多数学生表明多媒体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的,计算机多媒体作为集声像、视频、文字、动画等于一体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对于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于生物此类学科,其中一些理论知识往往非常抽象难懂,这给空间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制造了难题。而合理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把抽象的生物知识和现象具体化、直观化,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生物的进化”这一章节时,我就多方搜集素材,制作出切合章节知识点的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取得良好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从感观上理解“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 3.开展室外第二课堂 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大自然生物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授过程不能脱离大自然、不能脱离动手和观察。因此,开展室外第二课堂对于生物教学也变得十分重要。笔者在生物学科教学实践中,室外实践也占据了一定的课时量。并且,适当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密地接触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发现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物现象与规律。这不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例如,除了正常课时安排的实践外,还组织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开垦校内闲杂地,利用课外时间,在开垦的地块上增殖种苗、种植花卉等,通过这些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4.注重情感教育教学 中职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时常出现违纪违规行为。部分老师在此问题上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这不仅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还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与抵触甚至对立情绪,进而造成对学习的厌恶等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使学生全身心感到愉快。一个人的情感体验越深,他的求知欲就越旺盛,钻研精神、学习劲头也就越强烈。笔者在讲“生态环境”这一节时,引入了有关环境保护的例子,学生们反响热烈,他们从中认识到了生态破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此堂课激发了学生关心生态环境的意识,加深了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强化实验实训教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试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生物实验教学也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生物实验,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其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综合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强化实验实训教学,既能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大力推动实验实训室的配套建设。在实验实训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实验实践的先后顺序和内容的衔接,适当减少基础性、验证性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实用性的实验内容,使实验能保持知识和技能的连贯性,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作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地为主体创设具有一定氛围的环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潜能,使生物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载体,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单位 福建省长泰职业技术学校)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农林高校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农林高校在开设生物工程专业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学环境与优势。依托农林高校的大生物背景,利用优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适合农林高校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育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农林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农林高校 生物分离工程 教育 教学 随着现代农业的兴起与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日新月异,生物工程下游的生物分离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有这些变化对农林高校教授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有责任在新形势下,依托农林高校的优势资源和大农科生物背景的支撑,通过不懈努力,为国家培养一批生物工程领域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1 以农林高校资源为平台,教育教学同时抓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社会习俗偏见的影响,人们总爱将农林高校专业与综合性大学或工科大学同专业作比较。以我校开设的生物工程专业为例,即便我们使用的教材、设置的专业课程与学时、所授的学位与综合性大学或工科性大学完全一样,也很难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认同感。一些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信心不足,兴趣不浓,缺乏学习热情,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交作业。针对这些现象,学院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农博园、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设施农业工程园以及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校还邀请了国内知名校友和国外杰出校友来校讲学作报告。通过参观学习和分享校友的经验体会,学生逐渐感悟到农林高校的学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在了解了学校办学特色后,学生深感我们农林高校就像一个生物大磁场,在这个磁场中不仅有传统的农业、林业、园艺、植物保护、农化、畜牧、兽医等国家一级学科,而且还有很多的二级学科。各个生物类学科与专业不仅齐全,而且各生物类专业的实验室、科研条件、师资力量都具有相对的优势,这对农林高校开设生物工程专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也为生物分离工程课程的教学与实验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认识了农林高校办学特色和优势后,学生转变了观念,热爱学校、热爱专业、认真学习的风气在学生中悄然兴起。 2 以农林高校资源为支撑,教好学生教师需先行 2.1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教师是教育之本。对于毕业于综合大学,有着工科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来说,要想站好农林高校的讲台,就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完善自我。依托大农科生物背景,有意识地补充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本专业知识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在讲课时游刃有余,得心应手[1]。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和自我展现与提高的过程。常言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站稳讲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适合农林高校学生发展的生物分离工程课程教学模式。另外,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去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2 努力钻研,认真备课 生物分离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强的课程。要教好这门课,教师应对所讲内容十分熟悉,为此,笔者除了选定孙彦主编的《生物分离工程》为该课程教材外,还选了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现代生物分离工程》《生化分离技术》,俞俊棠等主编的《生物工艺学》,严希康主编的《生化分离工程》以及我校教师编写的《生物分离工程》(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对以上每部分内容认真钻研,从各书中取长补短,使教学内容更为充实和完善。对遇到的疑问和难点一方面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一方面与学院在该领域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探讨,同时积极参与学院教师在生物分离方面的相关课题研究,通过实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讲课时做到言之有据,论之有理,句句经得起推敲,堂堂讲得精彩。 3 依托农林高校优势,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3.1 加强兴趣培养,注意互动教学 歌德有句名言“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为了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在讲《绪论》时,首先,指出生物分离过程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的生产实践,在化学工业、生物工业、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生化产品能否产业化的关键。自然界中很多生物是可以被人们所利用的,而有用物质的最终产品需要较高的纯度,而有害物质需要充分净化和妥善处理,这些都必须借助各种分离技术加以实现[3]。我校植保学院张兴教授等人研制开发并投入生产的生物农药,就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为原料(如雷公藤、放线菌),采用生物分离的方法(如有机溶剂沉淀、柱层析等)得到的。生物农药的成功研制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借助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很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认识到该门课程并非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4]。其次,选择得当的教学手段,做到与学生互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讲固液分离这一部分内容时,设置问题:“为什么要先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通过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给予肯定或纠正。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也锻炼了思考的能力。 3.2 丰富教学内容,注意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最多知识和技能,在讲解《萃取》一章时,我们将重点放在原理及影响因素上,对有关萃取的计算略讲,让学生课后自己推导,这样既保证了对全章内容的学习,也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避免与其他课程(如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内容重复。在讲课时不一定按教材的章节顺序,可按照生物质分离的基本工艺流程顺序讲解。将学过的一些技术方法进行比较,哪种最好,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怎样最合理,这样,学生的思路很自然地跟着教师的讲解走,不但使学生熟悉了生物质分离的整个流程,还对每个技术方法印象深刻。讲课中还可穿插一些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进展,将热点研究的新型分离手段引入课堂教学,如双水相萃取,它作为一种新型分离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有哪些优点,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以后的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等,让学生了解国际一流的技术和信息。这对本科毕业班的学生很有吸引力,而且对学生考研或就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学院教师的科研工作,如发酵、分离提取具有抑菌活性的新物质,建立双水相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带入课堂,用科研的实例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将国内外有关生物分离工程与设备的经典书籍与期刊推荐给学生阅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种多样化、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育素质和教学水平。 3.3 适当使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当今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它的出现与应用使得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5]。在简介分离操作单元时,为了防止由于学生对分离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的感性认识不足而对大量的分离操作单元学习感到枯燥乏味。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分离操作单元通过动画或视频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简单化、实际化、生动化,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但教学中如果完全采用多媒体授课,也会让学生有时跟不上教师的速度,因此要配合适当的板书,对于重点知识可以在黑板上书写以示强调,使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同步。对于一些需要重点讲解的公式推导等内容,在运用多媒体时以板书补充为佳,这样更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讲解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课程论文,通过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锻炼学生检索文献以及撰写论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 4 发扬农林高校的教学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农林高校的优良教学传统。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为配合理论课教学,学院多年来不断进行探索与改革,开设了一些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实验课程,亦配有发酵、生物分离等实验室,为实验课的开展提供保障。在开设的生物工程综合大实验中贯穿了从发酵到产品的分离提取的内容,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菌种活化、接种、发酵以及发酵产物的后续分离与提取,使学生对生物分离工程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各种技术的应用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任课教师在正式实验之前,首先应做好预实验,熟悉实验流程,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在实验课开始后督促学生预习实验及填写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实验课结束后,还应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和接触生产实际,将专业理论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增加生产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为踏入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学生做实验以及去工厂实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典型生物产品的生产原理、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及构造等理解和掌握情况都比较好,达到了生物分离工程教育教学的目的。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育教学 摘 要:新课改以来,高考对生物的要求更加开放,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新课改讲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要一改传统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要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要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等;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人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会评价别人的观点,善于归纳总结等。 关键词:教学理念;高效课堂;主体地位;合作探究 新课改以来,高考对生物学的要求更加开放,课本知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而新课改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更是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新课改讲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要一改传统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要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在课堂上要能让学生发挥主动性等;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个人学习为合作探究,学会评价别人的观点,善于归纳总结等。因此,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老师们探讨的热点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本人根据这几年新课改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的看法。 一、教师要一改传统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不同的教育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的是全能的人才,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积极探索好的教育模式,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传统的教学,老师往往是主角,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什么、教多少,学生就学什么、学多少,学生不能自主性的发挥自己的想法,思想被束缚起来,那么学生的技能就很死板,没有创造性。而新课改要求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老师不过是引导者。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新教育教学策略。新课改讲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在老师表明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学习的知识范围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组内归纳总结,然后小组互评,取长补短,最后老师点评并归纳总结,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己,在学习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做全能人才 新课改下老师一节课讲的少了,这样是不是对老师的要求就不严格了,老师就轻松了,不,其实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以往我们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有的时候错了学生不说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并提出很多的问题,包括生物知识、技能,还有其他如物理、化学、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等方面的知识,都要老师解决,如果老师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就不能很好的为学生解决问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我们老师全面的掌握了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和学生很好的合为一个整体,相互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我们老师平时不仅仅要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关注和学习其他发面的知识,认真向别人请教,探讨,还要不断的总结,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 三、运用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学之不如好之。只要学生爱好学习,就不怕学不好,成绩就不怕提不高,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是一门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这就要求我们要养成对生活的热爱,要关注生活,关注工农业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就要利用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克隆动物和试管婴儿时,学生就很感兴趣,先让学生下去查阅资料,课堂上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列举自己知道的例子,老师不断的加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归纳总结二者的过程和区别,这样学生就能了解的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准确。再比如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学习中,有条件的可以带同学们去植物组织培养室调查学习,增强学生爱好。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有些学生学习非常的刻苦认真,就是成绩不能提升,这是以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的发展,不断的教授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取长补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归纳总结。在进入高三一轮复习时,我要求学生要认真的读课本,归纳总结,对每一节的知识要能画出网络知识结构图,然后对每一章的知识也要能画出网络知识结构图,而且要在课前完成,一节或一章学习完之后要对自己构建的知识加以修饰和改正;每一节除了课本中“本节聚焦”中给出的问题外,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用专用的笔记本写下来,这些问题就是学生不会或不懂的,上课要重点解决;复习时,第一遍做要用一种颜色的笔,第二次修改时要换用红色笔来修改和注解。 (二)类比学习。在学习知识时,一定要理解,这样才能记得牢,通常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记忆,寻求自己在生活中最感兴趣的,常见的知识来类比,加强记忆。比如主动运输,就好比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要过河,不但不会游泳,并且还要逆流而上,这就需要一个载体协助他,还消耗额外的能量。所以通过运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类比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建立错题库。学生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笔记本上应该有学生平时犯错的知识,比如不会做的题,常常写错的字,不明白的知识点等,平时要求学生常常翻出来看,这样一来学生以后就会很犯错了。 总之,新课改的出现,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发生的或多或少的变化,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们都将会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浅谈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材的改进,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但是由于实验仪器的短缺,教师自制教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自制教具工作,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自制教具加速生物实验建设的基本途径及有效课堂;②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作用;③自制教具对引入新课激发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④自制教具是当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⑤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⑥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自制 教具 生物 教育 教学 作用 生物学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随着教材的改进,实验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但是由于实验仪器的短缺,教师自制教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自制教具工作,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加速生物实验室的建设,开展实验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开发新的教学仪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锻炼学生操作技能、化抽象事物为具体事物,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还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再且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本人就自制教具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自制教具加速生物实验建设的基本途径及有效课堂 由于教育事业量大、面广、学校多、办学条件差、教育经费不足,完全靠国家投资购买大量的教学仪器,购置大批的实验设备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是我国目前的经济所承受不了的。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现有中小学若按原教育部颁发的第四配备目录标准配备实验仪器,需要花60多亿元,用20年的时间。但是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在仪器短缺的年代,解决目前这种缺仪器缺经费的困难:一方面靠国家较大幅度地增加教学仪器经费,依靠乡村集资和学校自筹资金;另一方面就是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动师生自己动手,加快实验建设的步伐开展好生物实验教学。我们学校办学条件差,为了改变我校生物实验设备严重缺乏的现状,适应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校大力展开师生自制教具活动。几年来,经过我及师生们的不懈努力,目前我校实验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各种各样设计精巧、制作精良的现代教学仪器以及有丰富的实验教学软件可供教师使用。因此,我校原枯燥无味的生物课堂变成生动有趣。 2.自制教具在生物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例如: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中,我讲到“ 开花和结果 ”我让学生课前预习花的结构并制作桃花,上课开始了,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杰作,哇!太漂亮了,下面我请几个同学先说说自己制作桃花用的材料及花的结构,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发言,他们自制教具所取的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如:可乐瓶、牛奶瓶、废纸、铁丝、线、颜料等等对这些废物体进行“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热爱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体会到生物课的乐趣,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学生动手自制教具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还能意识到自觉热爱环境是我们中学生应尽的责任。 3.自制教具对引入新课激发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好奇作为思维和兴趣的先导,是中学生思维上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是成功的起点。在教学中,利用自制教具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有意识的创设好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时,根据课程特点,我选择了气球、吸管,线,硬塑料片等材料制作了一只鱼,还带上一个装有水的盆,新课开始,出示自制教具(学生惊讶:老师要干什么?)我开始演示:把鱼的背鳍解下来,顿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我把鱼放到盆里:哈哈哈,老师你把鱼弄死了,看看鱼侧翻了,此时不失时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样,利用自制教具创设好奇情景,因势利导组织教学,对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将有极大的帮助。 4.自制教具是当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但涉及到教育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而且也必然涉及到展示手段,再现方式,实验内容,实验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这就对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制教具或指导学生制作教具可以丰富实验内容,拓展多科实验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及丰富想象力,提高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能力。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自制教具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训练,而且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自制教具能有效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中的至关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成果,又是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而自制教具完全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开展自制教具的核心是创新、自制教具的发展也是创新。在学校生物教育教学中,发动师生自行设计实验,自行组装制作实验装置,开展探究性实验,形成一种开放的探究氛围,可以培养师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用,不怕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6.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自制教具的过程既是教学的实际需要,也是教师训练、考查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教师要想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教具,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留心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实质;留心学生,研究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留心教具,精通现有教具的作用和性能,知道还需要补充的教具;留心材料,仔细揣摩哪些材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留心技术和方法,努力拓展专业知识,并在各各学科领域都有所长。所以,制作教具的过程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每设计一张草图,每制作一个部件,每完成一件教具,都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都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韧性。从而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能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总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新课改的要求,面对更加关注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现实,过去那种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只要生物教学在系统讲授的同时,还应辅以表演实验,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这里的表演实验其实就是科学探究活动。“这些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程度成反比。”如今,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制教具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的生物科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更显现出特有的优越性。因此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以科学发展观来研究和推动自制教具活动,就一定会使自制教具活动越办越好,让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生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生物教育教学论文:试论新时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举措的可行性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广大人民群众早已接受国家对教育的呼声,我们一线教师也兢兢业业的投入教育事业中,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才华。我作为一名高中生物学科教师,结合自己近些年的教育教学积累,对新时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举措的可行性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其主要做法如下。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师备课;导入教法 一、高中生物备课的可行性的探讨 教师都认识到,备课的重要,其生物的备课呢?我认为有以下好做法: 首先,有效备课,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活化教材。张老师说:“谁能吃透教材,谁笑到最后。”我校备课组据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强调走进教材,又活化教材。走进教材就是要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主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地意义构建,也就是吃透重点难点,抓住核心,瞻前顾后,通篇考虑。而活化教材就是在不改变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将文本教材情景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可操作化,使教材知识生活化、科学通俗化。除了把知识点与社会联系加强之外,我校还尝试让学生动手操作或者合作性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可是大多数探究性活动都“无疾而终”,学生难以探究出所以然,有些学生甚至难以摆脱传统教学的模式对活动不以为然等等,最终只好等教师把结论“捧”出来。基于对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疑惑,我对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简单地进行调查:选项非常欣赏这样的环节为体现新课标而做作教师应多给时间学生活动交流、评价部分有待完善这个环节可有可无评课教师4(26.6%)2(13.3%)3(20%)6(40%)0授课教师解决了教学重难点,是自己比较满意的环节这个环节不好把握,希望以后多尝试学生18(31%)3(5.1%)29(50%)5(8.6%)0很喜欢,希望以后多写这样的活动我觉得无聊希望老师能给一些时间我们活动不知道怎么评价同学的介绍收获不大,还不如让老师进行介绍初步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确实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性,符合教材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但是与高一阶段学时紧内容多等有矛盾,建议在高二理科班多实施探究性学习小组活动。 其次,备透学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道出儿童最本质的学习心理特征。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面向全体学生,即:尊重每一个学生;课标制定的标准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课标制定的标准并不意味着忽视那些优秀、有特长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排除干扰和影响学生智力活动的因素,如挫折、害怕、紧张、焦虑、妒忌、抑郁、灰心等不良情绪,创设浓厚的教学情意场,使增个教学过程沉淀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使学生进入最佳的思维状态;启发学生克服认知系统的障碍;促进学生形成认字结构、能力、品德,控制好教学过程。 二、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法教育教学可行性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很多,据本人的理解与积累,我对背景呈现法很感兴趣。其可行性的体现如下:对一些理论(如分离定律)的分析和概念的理解(如免疫)常常只需向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而不必详细讲解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称为背景呈现法。如必修模块1《光与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老师只须向学生介绍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的物质来源、能量来源和氧气来源,至于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应用等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自行去学习和探究!必修模块2中,孟德尔8年种植豌豆发现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和袁隆平杂交水稻研究的经历会使学生迫不急待地去学习和掌握遗传学中的相关的理论、概念;必修3中的《稳态的调节》等内容更少不了背景呈现法,如人口渴了为什么要喝水又要到处找水喝,感冒、发烧后食欲不振等日常生活现象更吸引着同学们自发去查资料、去学习探究与内环境稳态有关的知识。背景呈现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对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的背景呈现可使他们迅速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探究指明了方向。 三、高中生物教师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以及运用可行性的揭秘 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课时,要做到能够与学生交流互动,避免出现整堂生物课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的局面,致使生物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一直在听教师讲,自己不会动脑思考。为了让教与学结合起来,生物课堂的气氛不再沉闷,使其真正活跃起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学会听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与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会根据学生的感受,而产生新的想法,更利于生物教师的教学。例如生物教师讲“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内容之前提出: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围着太阳转?为什么含羞草碰一下就会合上?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对于生物知识的巩固,有大部分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的,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了解思维加工对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把知识记牢。记忆知识的方法有很多种,生物教师要把经常用的且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对自己有效的、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做相关的练习题,通过做练习题,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综上所述,对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其措施多样,可行性也并非一种,教无定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着力点,多研究适合于适应自己教学对象的措施,新时期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举措的可行性也列入其中。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内容提要】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由于中国拥有长期延续的文献记载,涉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很广,包括多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观,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在气候和环境变迁长时段观察等方面,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已在进行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项目,将使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本文还对历史地理研究如何为现实服务,如何提高研究水平发表了看法。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地理学的分支。但由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必须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学所用,也被看作为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具有历史地理学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国的个性。这是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发展过程,也拥有举世无双的优越条件,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学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于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贡》虽然是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却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而且由于其中的内容来源不一,并不排除一部分记载来自战国后期以前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人注意并记录以往的地理现象,开始于战国以前。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时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专著,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尽管作者班固并不以地理学见长,但由于他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所以还是开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雏形。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时代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汉书·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但依靠当时保留着的历史文献,对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关隘、寺庙、纪念地等都作了记载和简要的考证。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所记载的范围也不限于当代或作者的见闻所及,而是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使《水经注》成为继《汉书·地理志》以后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地理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之所以能知道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态势和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之所以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中国古代一直具有重视历史的传统。沿革地理历来被看成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一贯受到学者的重视。沿革地理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涉及到对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十三经》和传统正史的理解和解释的有关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乾嘉学者无不致力于沿革地理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与具体成果方面几乎都推向极致。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两者不仅是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包括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它们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一般说来需要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于解释自然发展规律,也可以用于解释人类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特定自然条件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所以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1934年初由顾颉刚首倡、谭其骧协助成立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还是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的。1935年初,《禹贡》开始以“中国历史地理”(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但从此后《禹贡》的内容和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和方向看,还是侧重于沿革方面的。而且,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随之进行的内战使禹贡学会不得不停顿,学者们的愿望无从实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教育部列出的大学历史系课程中还只有“沿革地理”,而不是“历史地理”。 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其中以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意见最为有力。1953年院系调整后,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不久,北京大学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此后,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研究室、教研室,有的还招收了专业本科生。到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作为一门学科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尽管由于的破坏,出现了多年的停顿,集中反映历史地理研究成果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还是在70年代末大致完成。到20世纪80年代初,历史地理学界一致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粗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地理形成了不少新的分支,在历史地图编绘、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行政区划史、移民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地区开发、环境变迁、气候变迁、灾害与社会、上海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在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陆续退出研究领域后,一批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各个分支的学术带头人,绝大多数拥有博士学位或留学经历,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术梯队。近年由教育部确定的106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名列首批,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就是以该校的历史地理研究所为主组建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研制的“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GHGIS)已经完成首批样本,初步进入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水平在整体上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在中国发展历史地理学有举世无双的优势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所以大多数学者将历史地理学归属于地理学,少数学者认为它属于历史学,或者是介于地理学和历史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对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是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历史学研究方法,而不是以实地考察为主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一般是没有异议的。尽管历史地理研究离不开地理学的基础原理,同样需要采用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手段,并借助于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但绝对离不开文献资料。正因为如此,尽管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产生在西欧和北美的发达国家,尽管它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手段适应于各大洲的各个国家,但只有具有丰富的、延续的、系统的历史文献的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也正因为如此,英国、加拿大和欧美其他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集中在历史人文地理,并且主要是17世纪以后的课题。由于历史自然地理现象的变化尺度往往以数百年或千年计,在缺乏长达千年的、延续的历史资料的前提下是无法进行的。 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却具有举世无双的优势,有条件进行长时段的、持续的、大范围空间、长时段时间和全方位的研究。这是因为: 中国有悠久和延续的历史。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并且已为考古发掘所证实,通过考古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还可能将历史提前到夏朝以前。尽管目前得到证实的中国历史还不如埃及、巴比伦的长,但从夏朝开始,中国的历史一直没有中断,作为历史主人的主体民族是从以夏人为中心的华夏诸族发展下来的,不像其他文明古国的历史早已断绝,当年的主人或者早已迁离,或者已经灭绝。 中国历来有辽阔的疆域,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一般都有数百万至上千万平方公里。尽管疆域时有盈缩,内部也有过多次分裂割据,但一般都能在北起今阴山山脉、燕山山脉、辽河下游,南至海南岛和南海,西起陇东高原、川西高原、横断山脉,东至于海的范围内实施着有效直接的行政管理,从18世纪中叶起又扩到今中国全境。这就为历史地理学进行大范围的、可比较的、前后连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舞台。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数以十计,政权数以百计,行政区数以千计,使用过的地名数以万计,涉及的人物、事件、制度更难以数计,为历史地理学者留下巨大的发展潜力,也留下了不少千古之谜。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内拥有多种自然地理环境,跨越北半球的寒、温、热三带,拥有东亚大陆的三个阶梯,有复杂多样的地形和地貌,包括世界最高的山脉、最低的盆地之一、最长的河流之一、最大最厚的黄土高原和黄土冲积平原,以及其他多种世界罕见的地理现象,形成了很多景观迥异的地理区域。由于开发时间长、供养人口多,大多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过显著的变迁。这些都为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题。 中国历来人口众多。从公元初的6000多万人发展到1850年的4.3亿人,又增加到1953年的6亿余人,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一直占着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比例。从古代的华夏诸族、三苗、百越、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到今天的56个民族,中国始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尽管自古以农立国,以农为主,同时具有游牧、饲养、狩猎、采集、捕捞等多种生产方式,农、林、牧、副、渔、手工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各种特种行业全面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物质和精神文化丰富多彩,方言繁多。尽管儒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同时存在,各种民间的、地方的信仰变化无穷,就是儒家文化内部也有各种流派。这些都是值得历史地理学开发的无尽的宝藏。 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中国文化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在总体上还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东亚以外也没有产生直接的、整体性的作用。但早在先秦时期,先民就开始了与境外的联系,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甘英、朱应、康泰、法显、宋云、惠生、常骏、玄奘、王玄策、慧超、杜环、李志常、常德、亦黑迷失、汪大渊、周达观、陈诚、郑和、王景弘、费信、图理琛、谢清高等旅行家、探险家、航海家、高僧给我们留下了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记载,有的是世界上唯一、在当时当地也没有的珍贵记录。同样,竺法兰、安世高、安玄、康僧会、支谶、鸠摩罗什(Kumarajiva)、阿罗本、伊本·瓦哈伯(ibn-Wahab)、马可·波罗(Marco Polo)、伊本·拔图塔(Ibn-Battutah)、鄂多立克(Odorico da Pordenone)、约翰·孟德高维诺(Giovanni de Montecorvino)、邓玉函(JeanTerrenz)、利玛窦(Matteo Ricci)、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庞迪我(Didaco de Pantoja)、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徐日shēng@①(Thomas Pereira)、罗雅各(Giacomo Rho)、毕方济(Francesco Sambiaso)、冯秉正(Josephde Moyriade Maillac)、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等人因种种原因来到中国,或者传播佛教、景教、天主教、基督教,或者带来了西方、阿拉伯、印度文明,或者向外界介绍了中国当时的情况,其中也有未见于中文记载的重要资料。具有如此多的研究中外交流史和世界文明史的资料,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者的幸运。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开始于甲骨文,现在已完全能够解读。战国后期,各国间的文字交流已没有障碍。从秦始皇统一和规范文字至今,中文的基本构造的意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文字记录,传抄或印刷了世界上最多的书籍,保存至今的书籍和其他文字记载如金文、碑刻等,无论数量、内容和种类,都是世界上最多的。此外,还有和田文、粟特文、吐火罗火、吐蕃文、契丹文、西夏文、蒙文、满文、彝文等各种文字的史料,大多已得到解读。其中仅地方志就有8000多种,对明、清以来各地的记载非常详细。用中文译成的《大藏经》所收录的佛经,由于一部分原本早已散佚,成为有关资料的唯一出处。这样的历史文献资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同样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缺损或空白,但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历史地理可以研究的时间最长,空间最广,资料的密度最高,可信度最大。 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人类的未来做出独特的贡献 自上世纪后半期以来,地球上出现了气候的急剧变化和不少自然灾害,大多数地方的环境趋于恶化,最近在中国北方出现的罕见的沙尘暴和各地普遍的春季高温更使人们对未来的气候和环境变迁充满了困惑和忧虑。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也在为未来担忧,而科学家的预测莫衷一是。科学不是算命,不能未卜先知,科学的预测只能建立在大量实践和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但人类认识规律需要相当长的积累,如对一种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的了解,都需要一个比较长时段观察。如果不做长时段的研究,就要总结它的规律,来预测它未来的发展趋势,那是非常危险的,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幸的是,人类用现代的科学仪器来观测气候,如气温、风向、风力、气压、降水等,到现在最长只有170多年,能积累那么长年代资料的站点在全世界只有50个,其中的90%集中在西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完全依靠现代科学仪器积累起来的气候资料,那最多只能研究西欧四十几个点不到200年间的规律。而且影响气候变化的各种因素的变动周期或长或短,如太阳黑子变化是11年一个周期,而气候冷暖的变化却有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周期。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上一世纪的气温的确呈上升趋势,但仅仅100年的资料能证明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吗?谁能肯定100年后气温是继续上升,还是又将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或者进入一个下降阶段呢?退一万步说,即使这170年的资料能够提供西欧地区的规律,也不可能解决全世界的问题。至于我国,能够积累100年以上现代气候观测资料的点也屈指可数,大多数县级观测点的资料是从1958年后开始的,比研究西欧的条件更差。幸运的是,依靠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各种信息,历史地理的研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长、更多的气候变化状况,有可能使我们了解更多的规律性。当然,科学家也可以利用孢子花粉分析、土壤沉积物分析、生物种类、碳[14]断代、考古发掘等方法来获得气候资料,但在信息的延续性、广泛性、精确性方面,与文献记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例如,现存的甲骨文中有好几条有关亚洲象的记录,证明殷人猎象已很有经验,在王都殷(今河南安阳)附近的田猎区内常有成群的野象在活动。另外,甲骨文中出现的十多种天气现象的字中,没有冰、霜等字。结合考古发现的其他证据,我们完全可以肯定,公元前16-11世纪的商代是一个气温偏高明显的阶段,其年平均气温比今天还高,黄河以北地区的冬季气温比今天上海一带还要高。所以说,从上一世纪开始的气温升高并没有超过历史时期的极限。同样,我们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很多极端最低气温的记录,例如,上海附近的太湖在宋代冬天经常结冰,有时湖面完全冰封,上面可以步行和供车辆来往。苏州一带的运河也经常冻结,以至船只常都备有凿冰工具,不断破冰才能通行。这些情况,现在早已绝迹了,这说明历史时期长江三角洲冬天的极端最低温度比今天低得多。这就是说,近一个多世纪内出现的气温变化都还在历史时期“正常”的范围之内,在密切注视、认真对待的同时,不必过于紧张,过于悲观。 又如,建立在历史文献基础上的研究证明,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灾害,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1556年1月23日)陕西华州的大地震,死亡人数至少有83万。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已知黄河最大的洪水发生在道光二十三年,三门峡洪峰流量达到360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119亿立方米,相当于500年一遇。而20世纪内最大的1933年三门峡洪峰量是22000立方米/秒;1958年在河南花园口实测到的洪峰流量是22300立方米/秒,12天洪水流量86.8亿立方米,只相当于50年一遇。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大量类似的例子,这至少可以证明,自然灾害并不存在越来越严重的规律。人类活动固然会加剧自然灾害,但造成自然灾害的主要或根本原因显然还是自然本身,这正是我们必须探索的规律。 用从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整理出来的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程度、环境变迁和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资料,结合其他历史信息,参照现代观测资料及其研究结果,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填补现代科学研究的空白,为更科学地发现和认识自然规律,预测未来提供经验,为全人类的未来做出贡献。 从传统历史地图到数字化、信息化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重大的成果之一,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和历史地图研制的一个里程碑。这部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清末,包括20个图组、305幅地图和约70000个地名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除了内容丰富,收罗宏博的特点外,还在科学性、思想性和精确性方面大大超过了其他同类地图集。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地图集》只能称为《中国历史疆域政区地图集》,或者是《中国历史普通地图集》,因为它的内容只包括历史时期各个政权的疆域政区、重要地名和有地名意义的建筑、具有政区性质的民族分布,以及作为地图必不可少的框架海岸、河流、山脉;而没有表达其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而作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图集,这些方面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学术界需要这样一种地图集,根据我们的历史资料和已有研究水平也完全有可能编绘出这一图集,所以从1982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下,由谭其骧主编,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考古、近代史、民族等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杭州大学等数十个单位的学者开始编绘一部包括20个图组、千余幅地图的三巨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稿已基本完成,正在制印中,第一册将于年内出版。 但由于印刷地图既不可能将不同年代的诸多内容绘在同一幅图上,又不能将历史时期地理要素的全部变化都用分幅地图表示出来,这种以静态地图来表示历史地理动态的矛盾是无法得到解决的。历史地图的使用者会有各种目的,但都需要找到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地区,而且希望能对原图上的内容有所取舍,删去不必要的点线,增加自己的内容,以突出主题。他们需要的是各种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比例尺的历史底图,进而能将地图上的有关要素量化,计算出具体的数据。现有的印刷地图显然远远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的历史信息的发现,历史地图必定有一个不断修改补充的过程,但传统的印刷地图的修订和制印却相当麻烦,往往要耗费很长时间,所以出版的地图总是落后于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 当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和数字化地图(digital map)问世以后,这些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如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决定不再简单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和整理出版考释文字,而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编制“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这一系统的基本思路是: 制定一套完整、系统、全面、精确的编码系统,将所有能够发现并确定(包括能够部分确定)的历史地名全部编码,做到一地一码,即一个地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任何变化都将在基本码不变的条件下生成新的代码; 研制相应的数据库,要求容量充分,信息完整,检索便利,链接迅速,适应各种不同层次和探索的要求,将全部原始信息(包括史料、档案、数据、图像等)全部输入,并能不断更新; 以国家测绘局的数字化地图ArcChina(一百万分之一全国地图)为底图,逐渐上溯,明代以后编出包括县及县以上界线、县以下可考地名的逐年地图,此前编出包括县以上界线的可考地名、间隔尽可能短的阶段性地图; 在完成普通历史地图后,进一步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地理各分支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充实这一系统,使之日益完美,成为名符其实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将提供一套开放的地图和数据平台,从理论上说,可以提供中国历史上任何空间和任何时间的地图,供历史地理学、历史学和其他任何学科和各类用户使用,或作为进一步开发的基础;其他全部产品将分批在互联网上,供全世界非商业目的的用户免费下载。 从2001年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和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燕京学社、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亚洲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化文化地图集行动计划(ECAI,Electronic Cultural Atlas Initiation)等机构合作,在世界各国数十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已经启动这一项目的研制计划,并已完成和了第一批样本。这一项目将分阶段实施,以十年或更多的时间完成。 这一项目采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地图的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所表达的内容是以中国悠久的历史、辽阔的疆域、灿烂的文化、庞大的人口、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的,加上二千多年沿革地理的传统和半个多世纪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完全有信心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例如欧洲的历史地图还只能编到200年前,目前正努力争取编到300年前,而我们完全可以编到2000年前,有可能编到3000年前。在同样的技术条件下,我们的成果当然更先进。这样的水平是无可比拟的,没有争议的。 “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必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完成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向数字化和现代化的转折,将中国历史地理和历史地图的研究提高到新的高峰。 历史地理学如何为现实服务 作为一门科学,历史地理学的根本任务是学科本身的发展,而不是如何适应现实的需要。一味迎合现实需要,片面强调现实的需要,必定会影响学科的正常发展,甚至完全违背科学规律。1949年以后,历史地理学曾经受到政治因素的过度干预,因而片面强调为政治服务,为现实服务。例如在历史疆域的研究中,常常因国家关系的改变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突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辽阔的疆域,不惜将不同年代的疆界拼凑成一幅极盛疆域地图。近年来,历史地理研究又受到经济因素和地方利益的影响,如削弱甚至放弃了必要的基础研究,以所谓的“成果”为创收手段,无原则地迎合一些地方开发旅游、抢名人、争古迹、以假乱真的需要。 这并不是说历史地理学不应该或者不必要为现实服务,历史地理学者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员当然也承担着自己的责任,也应该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乡,通过贡献或转让科研成果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仅完全正当,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发展方向。但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严格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只有学科本身得到正常发展,基础研究不断得到加强,才会有真正适应现实需要的成果。 为现实服务不是为一时一事服务,不能违背历史事实和科学规律。如果只是随大流,看风头,迎合现行政策,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而且贻害社会,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20世纪60年代初,谭其骧先生就论证了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根本原因是中游耕作方式的改变使水土流失减轻,流入黄河中下游的泥沙量减少。他认为,要彻底消除黄河下游的水患,关键是做好中游的水土保持,提出了农林牧并举,退耕还林,综合治理的建议。如果一定要为当时“大办农业”、“以粮为纲”的政策服务,他当然不能写这样的文章,或者提出这样的建议。但事实已经证明,谭先生这样的治学态度才是真正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为现实服务的典范。 正在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为历史地理学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历史地理的各个分支都能有用武之地,也是学科发展的大好机遇。正确地阐述西部的历史地理背景,必然能对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投入。但是西部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同样存在着各种矛盾、认识的误区和不同意见,历史地理学者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不能简单地为现行的或当地的政策作解释,找依据。同时也应该看到,历史地理的研究毕竟是以历史时期为主,而历史背景的作用是有限度的,不能为了突出学科的重要性而随意夸大历史因素的作用。 如何提高历史地理研究的水平 提高历史地理研究水平的途径很多,方面很广,但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度是最重要的任务。固然,历史地理的一些分支和不少方面还是空白,亟需填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但一般说来,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研究力量、扩大研究领域来解决,而精度的提高却不是量的积累,而必须取得重大突破,是质的飞跃。 由于绝大多数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已经无法通过实地考察来复原,只能依靠文献记载,而现存史料中往往只有不完整的描述,普遍缺乏必要的数量,要进行量化分析相当困难,更难得出精确的结论,所以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对时间、地点、程度的定量精度很低。由于成果的精度不高,很难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也无法为归纳或预测提供可靠的数量根据,也难以得到其他学科的引用,受到运用部门的重视。 例如,现有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西北地区历史上曾经有森林分布,很多地方有良好的植被覆盖,但其他研究也提出了西北地区长期干旱,植被覆盖率一直很低,只在局部地区才有森林的观点。有的地理学家还指出,黄土高原上不可能有森林覆盖。孤立地看,这些观点都有道理,都可以找到史料根据,但却互相矛盾。你说某一朝代那里出产木材,他也可以说什么时候这里是不毛之地,且不说史料是否完全正确,那么史料没有提到的地方和年代(实际上占大多数)情况怎样呢?如果我们能提高研究的精度,从一般证明西北地区有森林提高到复原出不同时期具体的植被分布图,说明什么年代、什么地方有什么植被,以后有什么变化,哪些地方本来就没有植被,这些争论就能得出可信的结论。这样的研究结果无疑具有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必定会被相关学科和实际部门所采用。 又如,历史地理学对长时段气候变迁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如何将史料中十分粗略的记载转化为可靠的数据,并且能为国内外同行所接受,如何将这些数据的精度提高到一个适用的限度,例如年(时间)、县(范围)、摄氏度(气温)、毫米(降水量)、级(风力)等单位,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 中国历史地理学既然与历史学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和如此紧密的联系,它未来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整个历史学科的繁荣,也需要历史学科其他分支的重视。实际上,凡是与空间分布及其变化有关的任何一种历史现象、历史要素都属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同样,历史地理学的任何研究成果,都能为历史学各个分支所利用。两者之间目前存在的巨大差距正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前景广阔,发展的潜力无穷。 中国历史论文: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兼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 内容提要 建国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共同努力,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在侯仁之教授《历史地理学四论》的启迪下,对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接轨意识、综合系统性、时间特性以及促进学科发展的内外动力等几个方面,从有助于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健康发展的角度,作了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四论》 理论与实践 国际接轨意识 综合系统性 时间特性 历史地理研究在中国有着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的悠久传统,但现代历史地理学首先是在西方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的。40年代,侯仁之教授就学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在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奠基人之一H·C·达比教授的指导下,系统、正规地接受了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的薰陶。学成归国之后,侯仁之即结合教学科研实践,于五、六十年代不懈努力地在中国大力倡导现代历史地理学。然而,正当中国历史地理学刚刚迈上现代科学轨道之时,十年“”阻止了它的健康发展,使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与西方本已缩小的差距再次拉大。1979年,“”结束不久,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即开始取得新的突破,并逐步走上现代科学的正轨,侯仁之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一书,无疑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和历史地理专题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却没有取得相应的大发展,对实践的指导还没有新的突破。正是在这一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俳徊前进之时,侯仁之将他先后发表的四篇理论探讨论文及“附录”四篇、“资料”两篇共十篇论文结集成册并题为《历史地理学四论》[②](以下简称《四论》)出版,既显示了他个人对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认识历程,又从理论思维和实践研究两个方面展现和强调了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个新旧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在漫长的“神”本位观念(自然界的“地心说”、人类社会的君主制)主宰下的古代历史时期,历史地理研究只是为治史提供疆域政区变迁的地理沿革背景资料,以及在这些治史资料基础上编绘的读史地图。随着近代科学文明的兴起,科学观念、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逐渐冲破“神”的樊篱,哥白尼的日心说与牛顿的力学,使人们知道,自然界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有规律可循可观察可认识可判断可推理的客观存在,把握客观规律后,就可以对客观世界进行科学地改造和利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也逐渐渗入历史学,要求历史学不仅要研究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也要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历史,以及人类活动叠加于自然环境的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在近代科学文明的大潮中,正是这些科学实践的客观要求,使地理学迅速脱离历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近代学科。而在近代地理学诞生之初,历史地理学就已经蕴涵了它在地理学中的潜在位置。[③] 在西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曾经长期地困扰过许多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A·赫特纳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地理学科,但又模棱两可地自我怀疑[④],R·哈特向既不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又否定它的独立学科地位,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⑤]。在现代历史地理学诞生前夕,来自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们,还为此进行过激烈的面红耳赤的争论。[⑥]由于争论者们本身缺乏深厚的历史地理研究实践,故未阐明历史地理学科的本质问题。而同时代的H·C·达比[⑦]、W·G·伊斯特[⑧]等少数几位历史地理学家,用他们坚实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实践,奠定了历史地理学理论的基石。1940年,C·O·索尔在达比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概述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要点、研究资料、野外考察以及研究方向等诸多方面。[⑨]从而宣告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诞生,同时也结束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之争。其后不久,R·H·布朗[⑩]、D·怀特利瑟[①①]的著作和A·H·克拉克的一系列重要论文又丰富了诞生不久的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 在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自明末至民国初年,其研究方法类似于西方,而研究成果数量不逊于西方,至本世纪20年代以来,才逐渐落后于西方。[①②]以至于建国之初,教育部仍然把“中国沿革地理”视为历史地理学的代名词而规定为大学历史系的选修课程。对此,学成归国不久即在燕京大学历史系讲授地理学课程的侯仁之立即呼吁将“中国沿革地理”尽早改为“中国历史地理”,并在中国首次提出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其内容不以历代疆域的消长与地方政治区划的演变为主,而以不同时代地理环境的变迁为主,这样应该从先史时期开始,举凡每一时期中自然和人文地理上的重要变迁,如气候的变异、河流的迁移、海岸的伸缩、自然动植物的生灭移动以及地方的开发、人口的分布、交通的状况、都市的兴衰等等,凡是可能的都在讨论范围之内。”[①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侯仁之发表了第一论《历史地理学刍议》[①④],在中国首次阐述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总体理论以及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的关系,不久又发表了第二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⑤],在北京地区历史地理与西北干旱区历史地理的研究规划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70年代末期以后,我国学术界逐渐恢复了与西方的学术交流,学术理论研究也逐渐与西方接轨。强调综合整体研究的系统论,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尝试,至90年代已经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许多分支学科中得到充分运用,科学哲学界和地学界提出的“地球表层学”概念是否获得学术界普遍承认暂且不论,但其综合统一的系统研究理论符合地理环境的客观现实。侯仁之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时代的脉搏,连续推出第三论《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①⑥]和第四论《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①⑦],吸收并倡议在历史地理研究实践中运用系统理论,着重强调了人—地系统的综合统一研究。如果说侯仁之《四论》中的前两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的话,那么,后两论则是他对新理论与新研究实践在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所获取的新认识。 经过几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者几十年来长期、大量的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实践证明:纯理论研究固然可能取得某些成果,但从学科发展的整体上看,唯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一条正确的唯物辩证之路:理论涵蕴于具体研究之内,具体研究凝缩于理论之中。 二、理论探索中的两种偏向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各门科学领域中的内在规律,经过更高层次的概括和总结,最后将升华成科学哲学、乃至哲学的普遍性规律;哲学是科学的向导,具体科学的发展,无不有意无意地受到哲学的影响,经受了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之后,尽管构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大厦为时尚早,但现代历史地理学理论的探索,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对于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及其各分支学科的名词、概念,作知识形态的学科体系表述。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形成阶段,这样的基本表述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历史地理学的发展经过方法论研究、新哲学思维等几个阶段到今天的多元化时期[①⑧],再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知识形态的表述,对学科的发展没有更为重要的意义。A·H·克拉克和J·帕藤在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的《社论》中明确地指出:“《历史地理学杂志》将不是提倡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性质、或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或历史学之间关系的教条”[①⑨]式的讨论。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两杂志的主编及编委们,在这个问题上也具有共识。 广义的历史地理学理论应该包括各种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但历史地理学说与历史地理知识体系在属性、功能等方面具有本质的差异。更不能将历史地理知识体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论。“因为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建成一门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决不是一件轻易办得到的事。”[②⑩] 另一种偏向是对历史地理学理论问题探讨的漠视和轻视。“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②①]历史地理学科的发展,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理论问题。任何一项对本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具体历史地理研究,无论研究者持什么样的态度,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反之,一项具体的历史地理研究,如果就事论事地叙述或狭隘的考证,而事后又不进行分阶段的概括与总结,不找出所做研究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并充实和完善各种层次、各种专题的现有理论,这项研究对学科的发展就没有更大的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今后既要克服理论研究中的知识形态体系的简单叙述,也要纠正轻视和漠视理论研究的偏向,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国际接轨意识 就任何一门学科而言,要想获取重大发展,就必须接轨于国际学术领域,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举凡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注重学术研究的国际性,并在某些学科或某些分支学科领域中成为国际研究中心。综观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现状,发达国家的历史地理研究总是国际性的。从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编辑部在英国的事实讲,英国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而从该杂志设立“总编”与“美洲总编”的事实来看,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研究的中心国家。由于英语已成为最主要的国际性通用语言,因此,其它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国家如法、日、俄、德等国,都注重与英语世界的国际交往,将它们国家的重要研究成果介绍、翻译成英文版进入国际学术领域。[②②]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性,并在已有的介绍国外历史地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开始向国际历史地理学界宣传和介绍我国已经取得的重要历史地理研究成果。[②③]今后应当逐步深入、广泛地进行中外历史地理研究的多方位、多层次比较,在保持中国传统特色的前提下,了解和借鉴西方研究的资料、方法和思想,以期更快地达到真正与国际接轨的目的,并在国际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中争得中国应有的学术地位。 四、综合系统性 在漫长的古代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以人文社会科学占绝对统治地位。这一时期的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附庸,以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描述为主;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创造和改进了大量改造自然的知识、工具和手段,使得自然界逐渐被人类的改造能力所征服;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更使人类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重大发明和创造,都给人类社会带来文明的跃进,同时也使人类逐渐注意到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而带来的自然界不可逆变化的后果。因此,自然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至逐渐形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颉颃、甚至自然科学声势盖过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局面。近代的地理学已经脱离了历史学,并伴随着地质学、气候学、植物学等近代自然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一门以研究自然地理为主、人文地理为辅的学科;而历史地理学则以描述历史时期人类居住环境以及诠释历史地理文献为主要内容。 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人类生产力,使人类对自然的大力征服不断遭到自然界的恶性报复,最终迫使人类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与社会活动,重新辩证地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反映在学术研究领域,则出现了一系列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边缘研究与综合研究,以致形成大量的综合学科。[②⑤]现代地理学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大力加强了人文地理研究的内容,从本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开始,形成了强大的人文地理研究思潮。现代历史地理学正是在人文地理研究的浪潮中涌现出来的。[②⑥] 提倡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人类与自然越来越要求互生共存的客观现实,也反映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联袂研究的趋势[②⑦],其本质是提倡历史地理的综合研究,强调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要综合参考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双重要素,从人文与自然相区分的二元论研究向统一综合研究方向发展。 历史地理研究的客观对象具有四级客观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一级子系统;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二级子系统;所有地理环境要素组成的地理环境三级子系统;以及更高层次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系统组成的地理系统—地球表层巨系统。所有各级系统都是相互间进行着物质迁移、能量转换与信息传输等内外部循环的开放系统,又都是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再从有序向无序演化的动态平衡系统。历史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系统性符合系统学理论的主要观点,这必将要求研究的系统性。与其被动地经过长期、无数次地分门别类的单要素研究摸索才最后上升到系统研究,不如主动地接受现代科学研究中普遍运用的系统学理论去系统地研究历史地理学的客观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侯仁之在《四论》的第三、第四论中一再强调历史地理研究的系统性。系统论的认识方法在历史地理研究中获得普遍的应用,既表现在层层深入、内外联系的历史专题地理研究之中,也体现在逐级综合、分类归纳的历史区域地理研究之内,而动态的观点,则贯穿始终。以往的定位、定时研究应当逐渐向综合、系统和动态的研究过渡。 总之,伴随现代历史地理学科的诞生而出现、至今仍然困扰着部分学者的历史地理学科属性问题,表面上看来是学科的归属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在整个科学领域内,从分门别类的单一学科研究向交叉联系的多学科综合系统研究方向发展的趋势。现代地理学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现代历史地理学更是一门综合系统学科。 五、时间特性 客观现实的地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每一种系统要素都能发展成为一门地理分支学科,而每一种系统要素在历史时间延续中的发展变迁过程及其与系统内外其它要素的交互关系,都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时间与空间,均为有限的时空,既不是具体技术科学的时空,也不是哲学意义上的时空。它的空间主要指地球自然界的“生物圈(biosphere)”和受到人类影响的“理智圈(noosphere)”[②⑧]。其时间的上下限为:人类出现并产生农业而对自然界产生影响以来、直至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包括将来发展的未来趋势。关于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跨度,侯仁之在其《四论》中有精辟的论断,他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坚决主张现代地理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当前的这一段时期内,必须推向过去的时代,一直上溯到人类开始出现在地球上,并且在自然界中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之后,这项研究就属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这一研究领域,同样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严格地说,今天的地理,明天即成为历史地理”[②⑨]。 关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时间特性,从科学哲学的辩证认识来分析,有三种对立的时间观念:⒈静止的历表时间和动态的历时时间;⒉单纯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和整个人类历史时间;⒊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和“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静态的历表时间,反映不出人类历史的“活动”特征。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有明显的缺陷:首先,历史文献记载以前的历史时间,没有历史文献记载;其次,如同地表大陆的荒漠和地壳岩层具有间隔、裂隙和断层一样,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时间存在着大量的断缺和空白;第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地理活动,如果没有考古学、地质地貌学、民族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辅佐,就不能完全、甚至正确地加以反映;最后,历史文献如果没有近代与现代文献记载的延续和补充,现代历史地理研究就显示不出它的现实发展意义。如果研究者持有简单“过去”的历史时间观念,就不可能重视近代和现代历史地理研究,更不可能在揭示过去、总结现在的基础上,去科学地预测未来。国际《历史地理学杂志》创刊号《社论》是这样论述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性质的:“至于所考虑的时间性质,我们倾向于有部分近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稿件投送本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惊讶。可是,既然我们已经广泛地意识到:所有、或几乎所有的地理现象,在或长或短的历史时期内,都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或大或小的变迁。那么,基于这种公认,我们将对近现代(包括本世纪)的历史地理研究给予关注,并值得在本刊占有一席地位。”[③⑩]中国历史地理学界也已经注意到“研究的历史时代尽量后移,尤其要加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的研究”[③①]。同时开始关注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动向。[③②] 从学科理论的整体上讲,现代历史地理研究的时间特性,当然是动态的、整个人类发展过程的、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位一体的历史时间,但要克服具体操作中的难度,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六、内外发展动力 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历史地理学若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学术界内外双重动力的合力推动。外部动力包括:⒈历史传统延续的惯性;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⒊科学技术进步的促进;⒋社会机制功能的健全。前三种动力一般只是有无或大小的问题,而取决于人为决策因素的第四种动力,除了有无和大小问题外,还会涉及正负的问题,若把握不好,将会直接、即刻和长期地影响到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队伍长期分属历史学与地理学两个部门、且侧重于历史学部门的社会机制事实,使现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打下了深深的史学传统烙印,这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历史地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大传统特点。我们一方面应当积极地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并根据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以稳定本学科发展的态度来维护这一现状。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种局面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以便积极地加以改进。比如,我国现代地理学系统内大量涉及历史地理问题的实际研究,由于具有地理学基础的历史地理研究者少之甚少、而许多具有扎实历史学功底的历史地理学者又无法参与,最后只能由做具体研究的非历史地理工作者自己摸索着解决。这就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一种畸形现象:当前经济建设亟需投入研究力量去解决的许多历史地理现实问题没有历史地理工作者研究或参与研究,而与现实脱节、崇尚古代文明且只需一部分人研究的传统历史地理专题却有相对多的历史地理研究者争相参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研究往日的地理的同时,还必须显示出为现实经济建设服务的直接应用性一面,方能在现代地理学、乃至现代科学之林中显示出它真正的力度。这是现代国际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应该加强这一方面的努力。 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是历史地理工作者的自我意识,包括:⒈对学科理论问题的不断反思和持久评估,以指导研究实践。⒉研究资料的新发掘、新发现。一方面要正确地对待历史文献资料,意识到历史文献资料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历史地理研究资料不局限于历史文献资料,以免陷入研究的误区。既要加强历史文献资料的疏理工作,也不能为历史文献资料所左右。⒊研究方法的更新与最佳选择。随着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各种研究方法,均有它们的成功之时和成功之处,历史地理学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已经可以举出不下20种有名可指的具体研究方法,但具体研究对具体方法有具体选择,最终的目的是真正解决问题。既要反对为赶时髦而堆砌新方法的新名词新词藻,也要注意对已有研究方法的反思与更新。⒋研究思维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是研究者保证研究质量的自身主观意识。⒌不断地创造性地研究实践,是学科发展的本源。 现代历史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是几代学者群体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以往每个发展阶段均有各自的研究特点,而新的发展趋势又必将有新的学术要求。本文在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的启迪下,评述了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几个新老问题,恳请前辈与同仁的赐教。 中国历史论文:《大分岔》与中国历史重估 近几年,对中国传统历史的评价,恰逢各种西潮重又汹涌东来的当口,开始也变得飘忽不定起来。原以为后现代、后殖民思潮不会对古老的中国历史发生冲击,事实却不然。地球既然已经变得如此之小,目下西方各种思潮纷繁迭起,争雄斗奇,怎么会把中国给遗忘在一旁呢?看来对此类事情,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先弄清其由来,难免会产生无所措手足的迷茫,更不用说理智选择了。 例如,“海通”之后,鉴于中西国力对比的现实落差,中国史家开始了对自己传统社会的重新检讨,中西历史比较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中国何以会由古代的辉煌转向近代的沉沦,何以不能像西欧那样率先转向现代,却落入后进挨打的命运,成了百年中国一直在苦苦追索的“天问”。现在,从大洋彼岸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弗兰克、彭慕兰向我们棒喝道:欧洲最先进的英国和中国最先进的长江三角洲,在17、18两个世纪里,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道路基本相同,甚至后者比前者的发展状态还好一些,只是到了19世纪才开始分道扬镳。(见1月25日《学林》版周武文章《中国和欧洲何时拉开差距》)西欧的现代化,包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完全是一些个别因素的耦合,因此中国何以不能像英国那样的设问,纯粹是一个被“欧洲中心主义神话”制造出来的伪问题。言下之意,我们多少有些庸人自扰式的“意恋”。 如何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史观 “二兰”的说法不免有些夸张,但他们主张在历史研究中要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观念桎梏,反映了要求变革史学观念的一种动向,值得我们重视。西来的许多社会理论往往产生于对欧洲历史经验的提升,从经验事实的层面上,自然就很难完全适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地域历史的观察。不顾活生生的历史实际,硬将中国历史强行拖进欧洲经验框架以求“规律”一致,将西来的观念绝对化,我们过去确实有过这方面的严重教训。中国历史的走向自有许多有别于欧洲的特殊性,往往被欧洲中心主义史观所忽视。例如中国就没有劳役经济、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三段迭相更替的阶段,至少从西周起,三者即并行不悖,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及至商业、信贷资本在战国至西汉一度还相当发达。又如私人雇佣劳动、土地转让买卖出现之早,也决不落欧洲之后。当然,还有被“二兰”完全撇在一边的权力高度集中、权力决定财富的社会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产生过经济高度发展的强盛国力,一方面也同时产生贫富的高度悬殊和严重的阶级对抗,此种现象亦为欧洲历史所不及。打破欧洲中心主义,在我看来,它只是要纠正唯欧洲历史为正常的历史偏见,而决非是要放弃对人类历史普同性的探索。相反,充分揭示各种地域历史的多样性,合理地进行各种历史量长度短的比较,正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全人类历史的实践经验,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普同性的认识。 坦率地说,“二兰”由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神话产生的新结论,对欧洲历史的解释实在过于简单化,简单得难以使人置信,例如直到如今仍然在影响世界历史面貌改变的时代转折的发生,竟系于一个或二个偶然的因素,而非历史众多因素(如思想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乃至社会革命等等)长期积渐发生的突变?相反从中国的立场看,怎么也更像新《天方夜谭》式的东方神话,似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并不重要,毋需学习西方,也完全可以由自我逻辑的发展,重新恢复“世界中心”的地位。 无论弗兰克,还是彭慕兰,他们都坚持必须离开欧洲中心主义的路灯重新打量中国历史,如前所述,其主观意向并没有错。然而,面对这样一个挑战传统、新意别出的宏大历史叙事,话题太大,难点甚多,涉及到必然与偶然、个性与共性等一系列历史哲学陷阱,既然以“破”为主,过分苛求也许不近情理。但历史学不管如何变革,都不能改变它必须基于实证的“天性”。否则,它就不再是历史学。因此,最重要、也最基本的,首先必须全面地准确地对待史实。如果立论在前,随意摘取与己有利的史实,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整体历史的体验,严肃地证实或证伪自己的命题,这样的“立一家之言”,就难脱思想制作的干系,即为宣传他们的反欧洲中心主义思想而刻意制作历史的嫌疑。 任何观念都有适用的范围和边界 这一事实使我强烈地感到,史家托出史识固然都申明有史实作依据,然而史家的心境和语境,却是读懂他们史识所万万不可忽视的“话外音”。说实在,我很怀疑弗兰克和彭慕兰对明清江南有真正深切的历史体验,或许他们对真实的明清江南历史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从他们的历史叙事里,可以闻到一股非常浓厚的挑战现代主流的“后现代”理论气息,选择史料是跟着他们的理论兴趣走的(因此,他们援引的史实多来自第二手)。“后现代”在史学上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否认历史有必然性,一切历史的变迁都是耦合的,任何历史发展模式都不具有普适性。因此,依托欧洲历史经验产生的“现代化理论”理所必然地要被排斥在历史比较的框架里,不被认可为一种值得借鉴的参照目标。与此相关,他们也强烈反对历史的目的论,认为一切历史的变迁都不是预设的,都是人们各自活动的自然延续,自然产生的结果,不可能复制、不可能重演。从这样的理论出发,他们当然会不无真诚地告诫中国人:你们自身的历史不仅没有错,而且更值得自珍自重。依着你们历史内在的自然逻辑,别管别人怎样,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去!我不知道这对中国人是一种诱惑,还是一种误导?试问: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在反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时候,难道还要重复把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低级错误,拒绝接受任何对我们有用的,别人的、也包括欧洲在内的成功经验,重新回到“各扫自家门前雪”的状态吗? 现在有一种倾向,观念越新越好,见异而思迁,成了一种时髦,一种风尚。殊不知任何观念都有适用的范围和边界,决不会是全能的。“现代化理论”确有可以被反驳的地方,“现代化”也决非尽善尽美,但“后现论”正像有些人所说,破坏多于建设,可以质疑和反驳的地方也不少。历史学的悖论就在这里:观察历史无论如何不能不依靠理性的思维,因此一定的观念和方法是我们进行研究无法不用的“工具”。然而沉浸在历史情景之中久了,也多少能意识到,“史无定法”(吴承明先生语),任何“工具”一经滥用,都有可能成为遮蔽我们真实地观察历史的屏障,甚至是人为制造历史成见的陷阱。 我愿意相信弗兰克、彭慕兰的某些指责是有道理的,一味用欧洲中心主义的标准估量中国历史,一定会产生许多偏差。例如“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论”,不要说套用西欧“封建”是何等地不伦不类,就是近二千年来的帝国历史,易朝换代,其间又何尝没有许多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我也相信中国人的经济理性不低,江南人在人口密集、重赋重费的压力下,为了生存,逼出了一条多种经营的经济“活路”,就是明证。然而,又有何种充足证据能够否定,不管如何曾经辉煌,到头来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国,到了需要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关口,却被卡住,不能主动走过去的事实?即使在近代化已经展开的一百多年里,我们遇到过多少“死的拖着活的”、逆向行走的事例,难道这也能够置若罔闻吗?! 解决问题最后还得靠历史情景的准确 弗兰克、彭慕兰的宏大叙事存在巨大的断裂,即对于解释英国19世纪何以能转变、中国何以不能转变这种强烈反差,与它们先前历史因缘果报的复杂关系,采取了逃跑主义的策略。这种不近情理的逃逸,终究显示出他们和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治史心境。他们尽量寻找19世纪前中国历史发展的一切光明面,置阴暗面于不顾;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期望中反对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光芒才相对黯然失色。然而他们并不能理解19、20世纪之际的中国人如何苦于向现代转变的艰难,这种心境并非来于观念,而是来于生活实在的体验;因此他们当然也不能理解,我们何以要痛苦地、自悔地究根刨底追问19世纪以前的历史,追问原有的社会发展机制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病根又在哪里?此真可谓“饱汉不知饿汉饥”,此一时、彼一时也。 “二兰”的中国命题,无视中国发展高度不平衡的国情,径用江南代表中国,以一斑窥全豹,明显是一个致命的论证软肋,经不起反驳。至于明清江南,也许确实可以找到不少证据,支持这样一种学术见解:这里的农业、手工业乃至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市场发育程度等等,其发展水平都不比同时期的欧洲为低。但同样是铁定的事实,而非人的幻觉,已经过去的几百年历史证明:江南是大一统中国的江南,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更多国家因素、制度因素的制约,阻碍着这一过度发达的前现代地区顺利变迁到现代;即使被动地开始了现代化的驱动过程,社会的变迁也非常之不顺利、非常之曲折。我觉得,我们过去在“资本主义萌芽热”情景下产生的一些明清江南研究成果,重点在寻找“光明面”,看来是为“二兰”反对欧洲中心主义提供了片面而不准确的“信息”。因此,现在很有必要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限度”这样一类重大问题上进行反思和重新研究。 与一些国外学者、特别是带有后现代倾向的学者之间的分歧,往往主要发生在心境以及语境的不同上,但解决问题最后还得靠历史情景准确而不是粗枝大叶的估定。新见,不管是何种新见,也都必须经受事实的检验。对明清江南,鉴于史料的局限,最难的是对发展程度作定量方面的估计。个别外国学者既然计算出了古代中国的GDP、人均收入以及占世界GDP的比重多少,中国学者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有此可能。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不作出必要的回应。明清江南的经济状况,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唯有对关联发展过程的众多因素(包括决不可忽视的非经济因素,如权力体制、财政体制等)尽可能逐个省视其实际状态,并作综合的整体分析,研究才可能有所细化。这就需要发掘更多的微观材料,加以细致的考订和总体汇合。因此,我觉得未来的明清江南社会研究的重心,很可能又要再次回到微观研究的层面上来。当然这绝不是初期研究的重复,而是有针对性地前进,否定之否定的升华。其中有些环节长期少有进展,例如各种经济主体(庶族地主、工商业者、农民)的财政与法外的经济负担,县级乃至市镇乡村的各种行政费用与名目众多的摊派,它们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都需要有切实的史料搜集作依托,才能据此评估其得失利弊。因为,在这一点上,正显示出中国历史与欧洲大相迥异:在中国,很难像欧洲那样产生具有主动推进现代化冲动的新富裕阶层(相反,中国的富裕者往往寻求与传统政治的融通,屈从于体制的压力),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引发国家与社会互动、变革社会体制环境的历史主角——独立的社会中间力量。 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什么样的新论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需要有正常的对话来交流沟通。从历史考察的角度来说,“二兰”的挑战,我觉得无论是从宏观的史观、史学方法,还是从微观的史实考据,都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对于宏观叙事比较冷落的当下中国史学界来说,这一外来的逼迫,或许还是一种难得的推动。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相互关系管窥 对于中国历史上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以及文化区域三者相互关系的研究,迄今似乎未见过有专门的讨论。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一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由于题目较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先以例证式的方法予以说明。 在这三种区域中,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产物,由法律形式予以确认,有最明确的边界与确定的形状;自然区域是地理学家对自然环境进行的科学性的区划,不同的科学家与不同的地理观点,形成互有差异的自然区划方案。文化区域则是相对较不确定的概念,一般由文化因素的综合来确定,具有感知的性质,主要是人文地理学者研究的对象。 自然区划虽有不同的方案,但由于其所根据的是确定的自然环境,所以各方案之间相去不是很远。行政区划虽由现实的政治需要而确定,但要受制于历史传统与自然环境,从来都是在已有的体系上进行调整与改革,不可能凭空设想一个全新的体系。而历史传统中既包含历史自然环境变迁的因素,也有历史文化区域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区与自然区也有依存关系,尤其是小文化区与自然环境关系更为明显。要之,行政区与自然区和文化区三方之间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一、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基本关系 行政区划是在自然地理环境的背景上所划定的政治空间,因此在人为的政区与天然的地理环境之间就存在契合与否的问题。地理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活于其中的植物动物等因素组成的复杂的物质体系。中国历史上长期是一个农业国家,对于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有很深刻的认识,深知行政区与自然区的一致对农业生产管理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总是尽量保持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以利农业经济的发展,维护封建王朝的稳定。但是长治久安又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个目标是摆在有利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上的。而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统治者不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到逐步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在这种政治思想的指导下,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的一致性越来越差,尤其是高层政区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后期与自然环境之间已经存在相当大的背离现象。 按照最近的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中国可以分成三个大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这三大区又可进一步分成七个自然地区和三十三个自然区。东部季风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5%,总人口的95%,过去、现在与将来都是中国最重要的农耕区。对于作为中国历史疆域主体部分的东部季风区,古人早就认识到其内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季风区内可以划出三条东西向的分界线,第一条是在东北自然地区和华北自然地区之间,正与战国时期的燕国长城的东段重合。这条界线使得今辽宁省大部地区在自然区划方面属于华北而不属于东北。而在《禹贡》所划分的九州方案中,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同处于青州之中,说明古人对这一界线的认识与今人一致。 第二条界线是分开华北与华中两个自然地区的秦岭-----淮河一线。这是中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南北两侧,无论地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都显著不同。比如从气候上来看,此线是最冷月太阳幅射热量收支相等(即一月份平均温度为摄氏零度),也是全年水份收支相等(即降水与蒸发相等)的标志线。这个标志作用自古以来就被观察到,"桔过淮即为枳"可以说是这一观察的最形象的总结。由于上述原因,秦岭-----淮河一线历来被视为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不但南船北马、南米北麦由此线而判然,甚至分裂时期南北政权的对峙也常以此线为界。而且在元以前统一王朝之中,行政区域的划分基本上不跨越这条界线。 第三条界线是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分界,也是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这一界线在地理学家当中争议最大,大致在北纬二十一度至二十五度之间波动。极端南界的方案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其他方案则画在南岭与北回归线之间。在北回归线以南,夏天时太阳可以从北边的窗户射入屋内,古代称之为"北向户"或"北户"。但对于北回归线古人的认识还不是那么具体,必须以山脉河流为标志才能更直观地感觉到,所以南岭常被近似地当成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岭上著梅未"就透露了岭南与岭北梅花开放先后的差异,标志着岭南地区近乎热带的风光。这条界线不如第二条界线重要,但在元代以前,行政区划界线也大致遵循此线,除了个别地点,一般不被跨越。 由三条界线所划出的四个自然地区以下,又可细分为十九个自然区。而在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内的自然区界线也极富标志性。在华北,由于距海的远近与湿润程度密切相关,离海越远,湿润程度越低,因此自然区界线呈南北走向。如太行山与西河(即陕西与山西之间的黄河段)就使河北、山西和陕西处于不同的自然区之中。在华中,地势的抬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因此武夷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乌蒙山都成为重要的自然区分界线。历代王朝的正式政区大部分分布在华北与华中地区,这些垂直的自然区的分界线也都成为政区之间的界线。 以下我们更具体地来分析一下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域关系的历史变迁。 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为了控制边远地区,曾对某些政区,实行过犬牙相错的划界的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使政区的边界不和重要的山脉或河流相重合,以避免那些地区负险对抗中央政权。但从大的范围看来,秦代郡级政区的幅员与自然地理区域存在相互对应的关系,或者是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或者数郡组成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少数情况下一郡包含几种不同的地貌类型。 北方的关中与山东地区开发充分,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郡的幅员较小,往往是几郡组成一个地理区域,如邯郸、钜鹿两郡为黄河与太行山间之三角冲积平原;雁门、代郡、太原、河东与上党五郡组成山西高原,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当然这五郡又各自为一个地理单元:雁门郡是大同盆地,代郡是蔚县、广灵盆地;太原郡是太原盆地,上党郡是潞安盆地,河东郡是汾河陷落谷地及河东盆地。其他自成一个地理单元的郡还有不少。最著名的是首都所在的内史,正占据当时最富庶的关中盆地,或称渭河冲积平原,今天依然是著名的八百里秦川。也偶有一郡包含两种地貌,如三川郡包有豫西山地和伊洛小平原。南方在秦代开发尚浅,地广人稀,郡域很大,甚至一郡超过今天一省,所以常自成一地理区域,或包括几个地理单元。如巴郡是川东摺曲山地及嘉陵江流域,蜀郡是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闽中郡是浙闽丘陵,九江郡是淮南平原与丘陵及鄱阳湖盆地等等。 秦郡的划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每郡都以一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这高原或山地,以便保证有相当地可耕地,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坚实的基础。汉兴以后,出于政治需要,已破坏了秦郡分划的主意。首先把秦郡划小,如内史一分为三,每郡都成支离破碎之区。其次是削王国之地以充实汉郡,使王国周围汉郡领域不断变化,以至如西河郡跨黄河两岸,临淮郡居淮水东西,与地理区域脱离了关系。当然南方的汉郡由于地域缩小,也有个别郡反面与地理区域相符,如豫章郡恰好是鄱阳湖盆地的范围,但这样的例子不多。因此汉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区划已与自然地理区划脱离关系,直到隋代重新统一全国以后才又有了变化。 隋炀帝在大业三年进行行政改革,将三百余州调整为一百九十个郡,并使绝大部分郡界与山川形势相符,这不但为以后唐代的十道分划奠定基础,而且也使唐以后的统县政区又与秦郡一般,大致与自然地理区域相适应,但当然是在更小的地域范围内。隋郡的幅员远比汉郡为小,比秦郡就更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此就每一个郡而言,多数只是一个地理单元的一部分而已。但就一组郡而言,却往往与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相合。因此秦隋划郡原则的对比,前者重区域,后者重分界。 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诸州以山川形便分为十道,这十道严格地以名山大川及关隘要塞作为界限,并以之取名,形成在地貌组合方面相当完整的地理区域。这十道是:关内道,潼关以西,陇山以东;陇右道,陇山以西;河北道,黄河以北;河东道,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河南道,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淮南道,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山南道,南山(即秦岭)以南的汉中、川东山地、南阳盆地和江汉平原;剑南道,剑阁以南的四川盆地西半部;江南道,长江以南,南岭以北;岭南道,南岭以南。以上十道除山南道东西界外,各道之间都有明确的山川界线。 中国的地貌大势是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山脉都呈东西走向,因此十道的划分即以这些山川为骨干,先沿黄河、秦岭-----淮河、长江及南岭横切四刀,再以南北向的次要山川太行山、西河、陇山及淮水之源的桐柏山和嘉陵江为标志竖切五刀,就形成了十个地理区域,十分自然,也相当合理。十道的分划对唐代三百余州起了分组的作用。唐初派遣按察使、巡察使赴各州进行监察工作,年底回京汇报,这些使节之间的分区巡视肯定与十道有关系。所以开元年间将十道分成十五道以后,就正式成为固定的监察区。时隔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全国范围内被划为四十来个方镇以对付叛乱,这些方镇在唐后期成为实际上的高层政区,其幅员多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如原来的江南西道被调整为宣歙、江西、湖南三个观察使辖区,江西观察使与今天江西省完全一致,是一完整的自然地理区域,湖南观察使则对应于湘、资二水流域。另外福建观察使也与今天的福建省毫无二致,为浙闽丘陵的南半。 唐代的州由隋代的郡划小而来,在地貌方面也大多自成一小地理区域。例如今浙江省在唐代分成十个半州,即杭、湖、越、明、睦、婺、衢、温、台、处十州及苏州的南小半。浙江北部是太湖平原,南部则是众多河流谷地。在这十个半州中,温州是飞云江流域和瓯江的下游,处州则由瓯江支流小溪与大溪流域组成,台州包括整个灵江流域,明州覆盖了甬江流域,湖州则与苕溪流域相对应。至于钱塘江流域乃由衢、婺、睦、杭诸州所分割,每州各包括其一条支流。浙江在唐代已经得到比较深入的开发,所以州的幅员已经够小。除了东北一隅以外,十个州的地域和界线自唐代直到清末一千年间毫无变化,只有名称的更改而已。诸州之间由于关山阻隔,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封闭圈,成为长期保持稳定的地理基础。可见政区的分划若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就有可能保持长期的稳定。 唐代无论分道还是划州,都力图使之与自然地理区域相适应,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为了寻求同一政区之内的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均一性,以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的今天,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工作依然是直接为着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了解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并使行政区划与某一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显然有助于古代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指导和规划。同样的气候,均质的土壤,完整的地形有利于进行同一类型的生产活动,简化农业生产管理,便于进行水利建设。所以秦代与隋唐都有意使统县政区的分划与自然区划相一致。 汉代由于主要矛盾在于政治方面,在于中央专制皇权与地方诸侯王分权的对立,所以西汉尽一代之力,以分化瓦解东部地区诸侯王国林立的局面,既夺取王国支郡为汉郡,又以蚕食方式不断扩大这些汉郡的领域,因此郡域与郡界不断浮动,在这种情况下,而求其与自然地理区域相对应,岂不是等于缘木求鱼。因此西汉末年的郡大多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隋唐帝国刻意追求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的一致,说明其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基本上得到了妥善的处理,社会主要矛盾已偏向经济方面。但是隋唐的统县政区并非没有缺陷,出于政治目的,隋唐的州(郡)范围划得过小,在农业生产方面也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建设工程在此州为水利,在彼州可能就成为水害。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可以说,自隋唐时候起,直至清末为止,统县政区是与自然区划大体一致的。但是高层政区情况则完全不同,在宋代以后,已经与自然地理区域发生偏离。 宋代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朝代,中央政府显然有意识地使作为高层政区的某些路的辖境,偏离山川形便的原则,以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是江南西路。该路并不和唐后期自成一地理区域的江南西道一致,而是缺去东北隅饶、信二州(即昌江与信江流域),并在西北边越过幕阜山而领有兴国军(今湖北东南角)。这样一来,江南西路就不成完整的地理区域了。另外,名为淮南东路,却地跨淮河南北;称做河东路,却领有黄河以西的州军,同时又不领属位于河东的河中府与解州。但是宋代的路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层政区,所以这种偏离自然区划的路还不普遍,如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西路在地貌方面就都是比较完整的地理单元。因此宋代是高层政区脱离自然地理区划的过渡时期。 元代形势大变。因为行省是集民、财、军政大权于一体的高层政区,为了防止割据,省界的划定以犬牙相错为主导原则,行省的区划根本不考虑自然环境因素,而是根据军事行动和政治需要来确定。蒙元征服中原的行动是由北到南进行,因此行省的布置也采取南北拉长的方向。但中国的主要山川是东西走向,因此沿北南方向布置的行省就必然要跨越黄河、秦岭、淮河、长江、南岭等天然界线,因而包容复杂的地貌类型。同时,温度的变化与纬度的变化成函数关系,南北走向过长的行省也不得不纵贯不同的气候带。加之蒙元设置的行省幅员过大,在北方,由于降水量由滨海地带到内陆呈逐步递减状态,这样的行省就不免要横跨湿润与干旱的不同气候区。如元初的陕西四川行省,在地貌方面既覆盖了整个陕甘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西部,又越过秦岭包容了汉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以至贵州高原北部。从综合自然地理区划来看,则是横跨了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两个自然大区。在季风区中又跨越了华北温带和华中亚热带两个自然地区,并且在华中地区还跨越了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两个自然区。 当然这是战时体制的体现,当时全元疆域只分七省。之后,为了平时行政管理的需要,到元代中期调整为十一省的格局。上述陕西四川行省一分为三,成为甘肃、陕西、四川三行省。其中陕西行省跨越秦岭的形势已定,直至今日不变。又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组建一个新的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如果忽略宋代小规模跨越淮河的淮南东路,那么这是淮河南北地区第一次组合为一个幅员巨大的高层政区。这两个行省的建立,意味着秦岭------淮河这一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分界线在元代完全被弃置不顾,说明自然地理区域已经不成为划分政区的重要基础,被优先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其他如湖广行省包容今湖北南部、湖南与广西、海南,江西行省包容今江西与广东,都是不合常理的表现。 明代改元代十一省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每省地域有所缩小和调整。大部分省份都成为比较完整的地理区域。但秦岭-----淮河被跨越的状况依旧,同时还出现新的不合理的区划,即将太湖流域一分为二,分属南京与浙江。清代十八省,进一步由十五省析分而来。南京被竖切一刀,分为江苏与安徽,但依然是跨淮越江的形势,与自然区划无关。 统观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可以发现其与自然地理区划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曲折变化的过程,那就是秦的相符,汉的脱节,隋唐的契合,宋的渐离,元的背离和明清的渐合。所谓自然地理环境,以中国的老话说,或可称之为天时与地利。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与降水,这可谓天时;地貌、土壤、植被则可比拟为地利。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天时与地利。行政区划是人为划定的,也许可以说是人和的因素之一。如何使行政区划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如何求得天时、地利与人和的配合,以创造农业发展的最佳背景。这就是秦代隋唐政区与自然地理区域契合的原因。但是当政治需要超过经济动机的时候,政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就被忽视了,造成元代行省与自然环境的背离。然而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也不能长期维持,所以明清以后又部分地使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区域趋向一致。 二、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行政区划的关系 如果从一般直观的感觉看来,似乎在不少地区中,这三种区域是相当一致的,但仔细分析却不然。文化区域比不得自然地理区域,后者虽不如行政区划那样有法定的确切的边界,但在经过学术论证以后,也有相对明确的范围。但文化区域主要是由感知而来的认识,当选取不同的文化因子作为划分文化区域的标准时,其范围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在各文化因子中,语言(或方言)、风俗、宗教都是比较重要的标准,而其中语言的标准更显突出。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分析几个实例来说明文化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以及行政区划之间的关系。我们将会看到既有三个区域相重的情况,也有两个地域相重,而另一种区域与此二地域背离的情况,还有三种区域互相间都不重合的情况。 以湖南为例。历史上湖南的的综合文化地理区划可以分成东部的湘、资二水流域与西部的沅、澧二水流域两区,两者的分界以雪峰山为标志。这是与自然地理界线相一致的。在唐后期,湖南的概念初步形成,当时指的仅是湘资流域。沅澧流域则尚未得到深入开发,以五溪蛮为代表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北宋时期,沅澧流域得到开发,成为荆湖北路的一部分。由于对沅澧流域的开发是从湖北方向而来,而且在行政区划上与湘资流域分处两个高层政区,因此通两宋与元代,沅澧流域与湘资流域分属不同的文化区域。方言不同,风俗有别。元代湖广行省太大,包容今湖南、广西、海南及湖北南部,对文化区域的整合作用不明显,此时沅澧流域属湖北道,仍与湘资流域的文化不同,明代以后,原荆湖南北路合成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初,又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这时的湖南省包括了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于是湖南文化的一致性渐渐体现出来,经过三百年的整合,湘资流域与沅澧流域不再分属两个文化区,而属于同一个文化区的两个亚区。湖南的类型是文化区域既与行政区划大体一致,也与自然地理区域一致。 山西则是另一种情况。从表面上看来,山西似乎是三种区域完全一致的典型。例如作为行政区域的山西省在自然地理方面也基本上自成一区,周围有明确的黄河与太行山为其自然边界。在文化上似乎也有山西文化一体的感觉,晋中文化与相邻的河北地区的燕赵文化与陕西地区的关中文化似乎有明显区别。但仔细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其实不然,就在山西这样的地区,也存在文化区与行政区及自然区不一致的情况。如从汉语方言来说,晋语有入声,在北方官话区里显得十分特殊。但晋语并不复盖山西全省。在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地区的方言就不存在入声,不属晋语区的范围,而与关中方言十分接近。而方言与语言的认同,正是划分文化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再从历史上作深入研究,更可发现,在明代以前,并不存在全山西省范围的一体化的山西文化,其中运城地区与陕西关中文化一体,上党地区与河南省的河内地区文化接近,雁北地区则与边塞文化相对一致。这种情况也许会令人感到惊奇。因为在山西这样一个封闭的凸地形中,文化的一体性原本应该是无可怀疑的。 在南方的福建,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福建与江西之间的武夷山是划分自然区的标志界线,福建省本身也成一相对封闭的地形,两面是山,一面是海,只有南边与广东不存在明显自然界线。但从文化上看,闽西与赣南及粤东北却成为一个独特的客家文化区,既与自然区不符,也与行政区不一致。跨越三省的客家文化区的存在,说明文化区域的的活力并不受法定的界线(行政区划)与天然的界线(自然地理区域)所限制。当然,除了客家文化区外,福建其他地区的文化是存在某种一致性的,或者可以称之为闽文化区,但在这一文化区域中又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至少可以分为四个亚文化区。而这些亚文化区与历史上的统县政区(即唐宋的州与明清的府)的范围有密切的关系。另外,闽文化区虽然未覆盖福建全省,但却延伸到福建以外的广东东南部的潮汕地区,这是在明代就有明眼人已经看出来的。在王士性的《广志绎》里就说到:"(潮州)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当然,若仅以闽方言为准,则闽文化区还可以扩大到在地域上并不连属的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岛与台湾地区。 至于陕西省,则是行政区划与自然区划及文化区域相矛盾的典型。秦岭南北分属不同的自然区域,这一点在今天任何自然区划方案里都是一样的,在古代也是这样认识的。而从文化上看,关中文化与汉中文化也有明显的不同。关中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而汉中方言却夹有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的成份。而且时至今日,汉中地区仍然流行用西南官话演唱的汉剧,而关中地区却是秦腔占明显优势。陕西内部的文化地域差异不但体现在关中与汉中地区之间,而且还存在于陕北与关中之间。陕北地区通行的方言是晋语,与关中的中原官话有相当大的区别,而与山西大部分地区有共同语言。就自然环境而言,陕北的黄土高原地貌与关中的渭河冲积平原也截然不同。因此,陕西其实是三种不同的文化区的无机的结合,是自然区、政区、文化区三不重合的典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元代将秦岭南北划在同一行政区以来,经过七百年时间,在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下,关中与汉中地区的文化却又有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倾向。这种倾向最明显表现在中原官话区的扩大。向北,关中方言侵蚀陕北的晋语,而使之由北而南晋语特征逐渐削弱的现象,亦即入声字逐渐弱化的趋向。在汉中,中原官话则从东西两侧南下,使得西南官话的范围收缩到中部一带。同时,在汉中,在关中,都有秦腔的演唱,但倒过来,汉汉调在关中却呈逐渐萎缩的弱势。当然这种文化的整合过程至今尚未完成,因为要将原来自然背景与文化因素差异都很大的不同文化区整合为一,是要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的。 相对陕西地区而言,湖南文化的一致性就比较显著,尽管湖南的沅澧流域与湘资流域组成一个单一的高层政区仅有三百年时间,远比陕西统合秦岭南北的时间为短。即使加上与湖北共处一个布政使司的时间,也还不足六百年。但到底雪峰山所隔开的湖南东西两部分只是第三级自然区的差异,而秦岭所分隔的陕西南北两部分却是第二级的自然区域的差异。相比起来,当然前一差异要比后一差异小得多。加之,自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北来的移民到达荆南与江湘地区,使得沅澧下游与湘资下游的方言互相靠近,??假至于今日,新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差异也比关中方言与汉中方言的差异小。 在自然区域、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域的关系中,尺度范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情形,以上所说的是省区内以及相当于省区的大尺度的范围,已经体现行政区划的作用。至于省以下的文化亚区,行政区划的规范作用就更加明显,因此文化亚区往往与历史上的统县政区的范围相一致。不但如此,在这个尺度范围里,文化区与自然区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例如在浙江与福建,各中小河流的流域往往是一个个统县政区(即州或府),同时又是一个个小文化区。尤其在浙江,流域与府与吴语的次方言区基本重叠。在山西与湖南,也有同样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决非偶然,是与经济开发过程相联系的。一个府的地域,往往由一二个县先行开发,其他县再由这一二个县分置而来。因此一府之内的文化具有同一性,相对于其他府则有相异性。不但如此,一府的府治由于是该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对该府起着一种文化垂范的作用,从而使该府的文化同一性更形加强。这从政治中心所用方言往往是该府的权威土语这一现象可以看出。 三、简短的结语 对于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区域的关系,古人似乎就有明确的认识。东汉时期,巴郡太守但望给中央政府上了一疏,要求将巴郡一分为二,其分割方案与依据是:"江州(今重庆)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精敏轻疾。垫江(今合川)以西,土地平敞,姿态敦重。上下殊俗,情性不同。敢欲分为两郡:一治临江(今忠县),一治安汉(今南充)。各有桑麻丹漆,布帛鱼池,盐铁足相供给,两近京师。"从自然地理背景看,两汉的巴郡东部是摺曲山地,亦即"滨江山险"。西部是嘉陵江平原,所以"土地平敞"。东西两部分自成地理单元。从人文地理基础看,东西部有风俗的差异。东部"其人半楚,精敏轻疾",西部却"姿态敦重",所以"上下(指上下游,亦即东西部)殊俗,情性不同。"以此为据,巴郡可以分为巴东与巴西两郡。风俗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是分郡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这里,分出的新郡,就是自然地理区域、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相一致的典型。虽然当时朝廷未接受这一意见,但我们却由此可以看出,关于上述三种区域的统一性问题,已经早有人注意到了。 形成文化区域是社会的力量,划定行政区划的是国家的行政权力,而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则是受自然规律所支配。因此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以及自然地理区域的关系事实上体现了社会、国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不同的地域中,这三者有不同的关系,而且从历史上看来,这一关系又是逐渐在变化的,例如由于政治需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变化,行政区不断发生变迁。在今天,如何调整行政区以促进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在学术上,这项研究也可视为是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分支的桥梁,尤其因为行政区划是政治地理研究对象,文化区又是文化地理的研究内容,因此这一研究等于是将自然地理与政治地理及文化地理的有机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于如何更深刻地认识人地关系,使地理学成为研究人地关系而不单纯只是研究自然环境的科学,有重要的学术参考意义。而且研究三者的关系对于文化区的重新塑造,深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有一定作用。 国外这方面的探索尚未见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在美国,其行政区划大多与自然区划没有关系,许多州与县的形状只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谈不上三者之间的关系。欧洲各国虽然有政治地理研究,但都注重大尺度的地域范围,较少涉及行政区划与文化区关系的问题。我国与欧美国家不同,在文化区,尤其是行政区的变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源,应当在学术研究方面加以充分利用,以对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有特色的贡献。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探讨行政区与自然区及文化区三者之间最一般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弄清楚行政区划对文化区的整合作用,自然区对文化区的制约作用以及如何调整改革行政区划以适应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并与自然区保持某种程度的协调。但兹事体大,以上所说只是一个提纲,详细研究,还待将来。 中国历史论文:细碎的农田制度及其对于中国历史的定型作用 一、题旨的说明 中国至今以农立国,全国人民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出口货物中绝大多数是农产,目前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显然偏倚在农业上。中国人是以勤俭著名的,尤其是农民的不辞劳苦。农事技术也因为积上几千年的经验相当进步,往往西人在晚近才做到或才由专家特地研究出来的,在中国古书上,数百年前,甚至千年以前,已经有记载了。照道理讲,中国农业应该很兴盛了。但是农民冻饿,粮食入超。即使在富庶的江浙农村,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要靠借来的米或卖米卖麦,吃一两个月的稀饭麦糊之类。偏僻穷苦地方的情形更差,甚至十几岁的女子没有裤子穿。而且几乎年年此处那处的闹着灾荒,灾民动辄数万数十万,甚至多到数千万。真是像孟子所说的:“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农立国的农业和农民,可怜到如此地步,岂不可怪。 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可以总括做一句话:“农民太多而每户耕地太少”。农多地少,再加上不断地把土地任意分割,因此形成细碎经营的农田制度。“细碎”是指每一家的耕地不但太少,这仅有的少量土地,还分成许多丘,可能相隔很远的散布着。这种细碎现象,不论在地权分配或土地利用方面,都可以明白看到。 而且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并不是新近才有的,至少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现在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如此深刻,从前也必然同样的深刻。它既然这样长期的深刻影响农民生活,农民百分率在古代比现代还要高,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以上,它势必影响到整个民族性和社会经济政治各方面。我们的确可以说,农田制度对于中华民族的性格及其几千年来的历史,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定型作用。 本文的主旨,就是要检讨或分析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的内容,它的发生和持久存在的所以然,尤其着重在它对于种种方面的影响。最后要附带地说明这种农田制度的继续存在或其改革,怎样关系到中国的前途,这说明势必牵涉得很广泛,但是这不是本文重心所在,本文只预备作一些极简单而概括的说明。 二、细碎的农田制度 据民国二十四年土地委员会调查江苏等16省,163县,1745000余户乡村住户的结果(见《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1937年2月出版),其中25.8%没有土地。在有地的1295000余户业主之中:有地不到5亩的业主,超过业主总户数的1/3;加上有地5亩以上而不到10亩的业主,差不多占业主总户数的6/10;再加上有地10亩以上而不到20亩的业主,就超过业主总户数的8/10,而他们所有的亩数合计只占总亩数的1/3强。50亩以上的业主,不到业主总户数的5%,而他们共有亩数,也占到总亩数的1/3强。这分配显然不均。但是总亩数的八成以上,在百亩以下的业主手中,而千亩以上的业主所有地只占总亩数的2%强。这又表示土地集中的现象并不严重,最显著刺目的是大多数业主所有的土地实在太少。6/10的业主,每户所有土地不到10亩。全体业主所有土地的总平均,每户也只有土地15.174亩。 虽则以上的调查限于乡村住户,遗漏了住在城里或外县的地主,但是这遗漏部分不难从同一调查里约略地推算出来。农家实际经营的面积共计2401万余亩,而乡村住户共有土地1965万余亩,这表示其中有436万余亩系向调查范围以外的业主承租来的,占实际经营面积的18.6%。在这436万余亩申,必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官田、学田、地方公田、慈善机关、庙宇、祠堂的土地以及同族中支派所有公堂田之类,可能这些土地占到这400余万亩的半数以上,假定有一半是属于私人地主的,并且假定这些私人地主每户有地200亩,那末约计10900余户,把这些户数和亩数加入乡村住户的业主户数及其所有亩数之中,来计算每户平均有地若干,也只能每户平均到16.175亩。即使假定这一半属私人地主的土地,是完全属于一个地主的,还只能平均到每户有地16.865亩。虽则有些地方的大地主所有土地,多到数万至数十万,甚至可能在100万亩以上,但是在全国计算起来,究竟是极少数。中小地主实在太多,他们所有的土地少得可怜。有地100亩以上的地主,通常已经要算大地主了。所以全国平均起来,每一业户所有的耕地,必然很少。 再看农家实际经营的面积,据前述同一调查,在1534000余农户中:经营面积不到5亩的占24.38%;5亩以上而不到10亩的占22.6%;10亩以上而不到15亩的,占13.75%;合计不到15亩,经营面积的农家超过总户数的6/10。而全体农产总平均,每户经营面积15.759亩。这是全国的平均,广东福建平均都不到10亩。又据金陵大学在22省调查16000余场的结果(见卜凯先生的《中国土地利用》1937年3月出版),平均约22亩有零。 再从人地比率来推算。我国面积虽大,全国土地在海拔3千尺以下的只占1/3(适于耕种的土地差不多限于这高度以下),而1万尺以上的占到1/5,全年雨量不及20?嫉闹辽僬既?婊???雨量在4?家韵碌氖巧衬?卮???贾?0?贾?涞氖呛登??0?贾?0?贾?涞氖前牒登?,所以可耕地的百分率很低,约为25%,不到40亿亩(据翁文灏先生的《中国人口分布与土地利用》,见《独立评论》3、4两号,1935年6月出版)。其中已耕地有多少,各家估计不一,或者还不到15亿亩。全国人口也只有估计,多寡不一,姑且定为4.5亿人,用来分配15亿亩的耕地,每人摊得3亩余。五口之家平均每户摊得16亩余。农民占总人口数的百分率,也是各家估计不一,大抵为75%(据《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为75.49%)。单由农民分配耕地,每户约可分得20亩。这数目也和上述实地调查每户经营面积的结果差不多。 耕地少而人口多,农民百分率又高,农家每户经营的面积当然不得不少。美国在农业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国家,每年有大宗剩余农产品出口。但是最近美国农民百分率已经减到20%,比我们低了55%,或和中国农民百分率为4与15之比;每户农场平均面积增加到1170亩,比我们大了50多倍。相形之下,格外显得我们的农民百分率特别高,而每户耕地特别少。 据最近出版的《美国统计提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46),美国农民占总人口数的百分率和每户农场平均面积如下:(1945年的农场平均面积,另据一自美寄来的论文抄本,来源失载)。 农民百分率的减低和农场面积的扩大是有连带关系的。美国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很明显;只有当不景气时,失业工人下乡谋生,农民百分率可能有暂时的增高,而农场平均面积减少,但是数量有限,为时不久,并不能改变这趋势。 现在再把若干其他国家的农民百分率和农场面积抄录于下,以供比较(据吴文晖的《中国土地问题及其对策》1944年11月初版)。 又据1944《日本年鉴》日本的农民百分率也在减少;1903年是64.07%,1937年是42%,1941年是40%。 欧美的农场,大都结集成一整片,而我国农家的耕地,分散得很历害。据《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平均每丘面积,水田仅一亩二分余,旱地亦不足三亩;各丘与农舍间之距离,平均在一里以上。”又据近年实地测丈的结果,杭县每丘面积平均一亩余,无锡不到一亩。一家有地十余亩的散布十余处。 总之,中国农家每产所经营的土地,十分细小而零碎,所以把它称做“细碎的农田制度”。 三、这种农田制度的发生及其顽固持久性 中国文化自始即是一种农业文化,它开端于夏民族的采集经济进化到农耕。发祥地在今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一带地方,逐渐扩大,东向而入华北大平原。经商周以至春秋时齐晋秦楚等列国的开拓经营,战国时燕赵秦楚更向外发展,黄河流域除掉陕甘的一部分外,差不多都已同化并且扩展到长江流域。到了秦汉,不但统一蒙古大沙漠以内和新青康黔滇以东的大陆,东北的辽东朝鲜和南方的交趾也在中国版图之内(西域三十六国和西南夷服属于中国的,尚未计入)。不过汉代江南还是卑湿的边区,经济和文化的重心仍在中原。汉末中原大乱,人民南徙,东晋又来一次大迁徙,江南经六朝的经营,到了唐朝后半期中央已经要靠江淮的接济了。闽粤到宋元才繁荣。云贵的内地化,完成于明清。东北的大事开垦,始于清末。这些都是今日的农业区域。 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大抵在今晋陕豫交界处一带的黄土区域。那里的土壤很厚,虽不甚肥,但是容易耕作,也没有茂密的森林,使初民容易在耕作之前清除掉。所以在新石器时代,虽则今日中国各区域,大都稀疏的散布着居民,只有这一地带最适宜于发生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活。那里的雨量变率虽大,但是旱年不能使一切植物都干死,而且容易引导河水作小规模的灌溉,这个又促进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的进步。那里正是夏民族的故居,他们就由此兴盛起来,成为当时最强盛而进步的民族。其后起自海滨的商民族,逐渐西移,吸收夏的文化,最后打败夏而成为中原第一大国。而夏民族的一支,在渭水流域的周人,又强大起来东向而征服商,承继商的文化。夏商周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又说:“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而且春秋时汉族自称曰诸夏或华夏。诸夏和夷狄的分别,就着重在文化上。所谓“城郭衣服”,差不多是诸夏农业文化的象征。春秋时中原一带及其附近,还有不少夷狄和诸夏夹杂着,血统相同而文化不同的就认做夷狄,血统不同而文化相同的则认做诸夏。可见夏实在是中国文化的初期,而农耕的兴起,即所以形成汉族,以别于蛮夷。 夏的疆域,大抵只有今陕西中部的东半边、山西南部及河南西部一带地方;它的声威或势力,可能远达山东河北两省境内。商的中心根据地在今河南,兼及山东西部及河北南部;它下面的侯伯,分布在河南的大部、山东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陕西东部以及江苏安徽的北部。周自武王灭商,周公东征,昭王、穆王和宣王向西和向汉水淮水流域的开拓,那时的封建帝国,已经统治今山东河南的大部、河北山西的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和江苏安徽湖北的北部,不过这范围内并没有统一,乃是一种诸夏和夷狄杂处的局面。西周的封建诸侯,可以说是在这大范围的疆土内,星罗棋布的建立军事据点,筑城以便攻守,在城外从事农耕,而列国的贵族,则为统治农民的武装集团。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诸侯兼并,霸国并兴,杂处中原的和边疆的蛮夷,或同化或北迁,尤其是吴越的兴起,扩大了诸夏的范围。战国时除中原诸戎为韩魏楚所灭外,燕开拓到今辽热察三省的南部,赵开拓到绥远;魏开拓陕西北部的东半边;秦开拓陕北、甘东、关中和四川的大部;楚开拓江西北部,湖南全部,甚至云贵的一部分。秦灭六国后,更南并福建、两广以及越南的东北部。汉武帝时,复辟甘肃西部,直到玉门关,而且服属新疆至申亚一带的三十六国;东征井朝鲜,置四郡;西南服属云贵一带的西南夷。秦汉已经奠定了中国今日版图的大部分。 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东北松辽平原,都很适宜于农耕。所以发祥于黄河中游黄土区域的农业文化,可以扩张到黄河下游,再向南次第推广到长江和珠江流域,向东北推广到辽河流域。蒙古和新疆的雨量太少,青海和西藏的地势太高,大部分不适于农耕;内蒙、河西以及新疆的北路和南路,虽有不少绿洲,但是面积太小,散处的少数农民,不足以抵抗游牧人的侵掠,所以农业文化扩展到内蒙河西就到了止境,而且在这地带屡进屡退,成为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互为消长的边缘,直到清末以来才渐有变更。即使在松辽平原也因为突入游牧地区,虽则农业文化早就扩展到辽东,但是不容易保持,进一步的发展还是晚近的事。 在三大流域中,黄河中游的黄土区域,最便于初民的农耕,已如前述。华北大平原因为黄河的时常泛滥改道,所以要等待到农耕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稍有进步后,才能够控制水患而利用它。商和西周的人口似乎都很稀疏,春秋时代华北仍旧是夷夏杂处的局面,要到战国时代才达到相当充分利用的程度。从夏商到战国,或说得比较稳妥些,从农耕初兴到黄河流域的充分定居与文化混一,可能已经花费一千五百年到二千年以上。长江流域的华夏化,或许开始于商代,然至西周之末,似乎还限于大江以北。晚至汉代,还说“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见《史记》)。湖南也是“卑湿贫国”(见《汉书·景十三王》传),四川比较好得多;但是全国精华差不多完全集中在中原及其附近。这是因为北方习于旱作,长江以南有很多水乡,不是水乡的又大都是丘陵地,由于雨多天热,草木茂盛,也和黄土区域或华北大平原不一样,发育于北方的农事技术,对于这异样新环境的妥善利用,不免感觉到茫然。尤其是江南浙西的水利,煞费经营。虽经六朝的开发,江浙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米粮还要靠荆裹的接济。后经五代时吴越的设置专官治水,北宋范仲淹等续修圩田和堤塘工程,至南宋而发展到极盛。自此江浙的富庶,甲于全国,取二千年来中原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而代之。这样,长江流域从开始接受中原农业文化,到发展至相当充分的程度,自商代至宋也差不多经过二千年的时间。 夏的农田制度怎样,现在不可考。商代大抵是同一族的人同居在一村落,共有村落附近的耕地,而且很可能的共同经营这耕地,没有像后世一样的家庭农场。西周行的是采地制度,庶人虽分授私田,但是要同耕领主的公田,公田是使用多人耕种的大农场。春秋时代鲁国的“初税亩”(见《春秋》),把公田全都分给庶人佃耕,齐楚等国也在把土地划分成小方块,授佃分耕,这才普遍流行着佃耕的家庭农场。战国时土地私有制确立,更为自耕或佃耕的家庭农场安排下不可动摇的基础。纵然有雇工或使用家奴耕种的大农场,那只是极少数的例外。战国时一天(亦即一家)所耕的标准面积,在黄河流域普通是100亩,合今28市亩余,和现在差不多,已经显得农场的很细小。一家耕地的分散情形,大抵在战国时也已经逐渐发生,但是像今日这样的十分碎散,可能是汉以后的发展。各地区的农田制度未必尽同,但是看得时期长一些,迟早趋向于同一型类。 夏商周农业和土地制度的考证,要费许多篇幅,在此处是不必要的。现在单就农户个别经营的家庭小农场的兴起,略作解释。在西周的采地制度里,耕者是农奴性质的庶人,土地是属于领主的。庶人由领主分授小量的私田,使他们耕种自养,无须纳租,但是要到公田上去为主人耕作,这就是所谓“藉而不税”的办法,藉庶人的力量耕种公田而免收私田的田租。春秋时鲁宣公十五年的“初税亩”,分明是开始废掉藉法,按亩收租(那时候的所谓税,实即今日所谓地租),这就必须连带着把公田也全部划分,分给庶人佃耕。因此农奴变为不自由佃农,耕地全部划分成佃农耕种的家庭小农场。此外齐国的要使井田畴均,相地而衰征(见《国语》)。楚国的画土田,井衍沃,量入修赋(见《左传》),似乎都是一种整理土地和租税的方法,把耕地的划成井字形的小方块,分给人民佃耕。结果和鲁国走上同一方向,促成家庭小农场的成立。 关于家庭农场的大小,孟子说:“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汉书·食货志》载魏国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又《沟洫志》载魏国史起说:“魏氏之行田也以百亩,邺独二百亩,是田恶也。”可见战国时代黄河流域家庭农场的标准面积,是每户百亩。那时候的亩法和现在不同,周代以六尺为步,一百方步为亩,后世以五尺为步,二百四十方步为亩。尺的大小也不同,周尺一尺,约合营造尺七寸二分,合市尺六寸九分余。所以战国时代的一百亩,只合旧营造尺亩三十一亩余,合市亩二十八亩余。春秋时代每户农场的面积,大抵也大不了许多。 春秋时代的耕地,既由领主划分授佃,甚至划成小方块分授农民佃耕,每户所耕的土地显然是合为一整片的。到了战国时代,土地可以买卖,私有制度确立。而且那时各国尤其是秦国,鼓励个人主义,商鞅令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因为土地的移转买卖和弟兄分家的结果,每户所耕的土地,可能渐渐发生细割分散的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农田制度,而且如此的流行于广大地区,流传数千年之久,至今我们仍旧在它的笼罩下?主要是地理环境促成的。第一,中国天然是一个大陆农业国家,很难发展为工商业社会,至少近百年以前是如此。这是因为(1)中国东南虽有很长的海岸线,但是太平洋太大,即使邻近的岛屿,也隔着相当距离,在古代航海术幼稚时代是不容易到达的。在另一方面,内陆有如此广大的适于农耕的区域可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活,而且事实上经过几千年的移民拓殖,才把这广大农耕区域利用到相当充分的程度,没有急迫地向海外谋生的必要,所以中国很自然的成为一个伟大的农业国家,海外贸易不容易发生,直待明朝以后才有大量的移民出国,这是最基本的原因。(2)农业民族不习惯于航海,政府的税源可以取给于广大农地,也无须外求,想不到海外的利用,那时海上又没有强敌,没有建立海军的需要。没有海军就不容易管理海上的人民。因此政府不乐意它的人民和海外往来,甚至沿边的海岛也禁止移殖(例如浙江象山县属的大小南田、樊*[山+奥]鹁鸪头、大佛头、大月*[山+奥]、簪鱼头等,孤悬海外,直接大洋,自明代久经封禁,清初因之,后因私垦的人很多,道光时始设南田厅,民国改为南田县。)政府有意的采取闭关政策。(3)农业国家的税源既然依靠农田,官吏又出自地主阶级,而富商可以危害统治者的利益,所以战国时就产生重农抑商的思想,把工商看起末业,政府有意的抑止商业。 第二,在这古老而不易发展工商业的农业国家里,至少有下列几种重要因素,配合着造成这种细碎的农田制度而历久不变:(1)中国农业区域的气候和土地,很适合于园艺式的经营,可以支持稠密的人口,每户的耕地可以少。长江流域以南可以一年两收,黄河流域也可以两年三收,一亩可以当两亩或一亩半用,南方水稻的产量又多于旱作,更可以减少每户耕地的面积。而且园艺式的经营需用人工特别多,一年配合着种两季作物,更需用较多的人工,也使每户耕种能力所能应付的耕地面积不能大。这和苏联寒冷地方的土地大不相同,寒带地方每亩的生产少,每户耕地不得不较多。所以苏联容易在短期内改为机械化的大经营,而中国不可能。(2)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古代农事技术幼稚,耕作几乎全靠人力,每人所能耕的面积很少,所以利于人口的增殖。人口已经增殖到饱和点,则每人可能分得的土地就不得不减到极少。而且在利于人口增殖的社会,已经增殖到饱和点时,增殖率的惯性不易停止,常使人口增加到过饱和。这样不但限制省工农具的引用,而且减少役畜的使用,更使每户耕地趋向于减少。所以小农制必然持久存在。不像白种人到新大陆的时候,农事技术已经很进步,加以不久紧接着机器的发明,所以能够以少量白种人,创制省工的大农具,很迅速地开发广大地区,自然造成大农经营。这背景和中国是大不相同的。(3)兄弟均分田产,不但使农场趋向于细分,而且为求分配的公平,往往把肥瘠不同的土地搭配着均分,使一家所有的土地趋向于碎散。(4)分割卖买的自由,使农民可以东一丘西一丘分别零星出卖,甚至把一丘地划分劈卖,买者也是这样零星买进,因此也促进土地的碎散。 中国历史论文:历史研究的逻辑框架和中国历史纲要 一、实证历史学 历史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社会的实际运行过程,即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在搞清历史是什么的基础上,才能归纳历史运行的规律。历史学要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 实证历史学必须排除价值判断,它不评价人物的好坏,不判断历史活动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不研究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进步和反动。 二、历史研究基本假设(公理) 1、人口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马尔萨斯原理)。 说明: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大大超过生物的简单更替水平。只要资源允许,生物个体都具有无限增长的趋势。它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的基础。 2、人类行为都追求效用最大化(经济人行为原理)。 说明:人类行为的选择倾向是相同的,就是利用和创造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称为“效用”。人的需要可以分为本能生理需要、基本物质需要和社会高层需要三类。性欲的满足,权力和名望的实现,都要付出代价,所以都有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不同人遇到同一种情况之所以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选择倾向,而是因为同一选择对他们具有不同的成本和收益。 3、资源总是稀缺的(经济学基本假设)。 说明:满足不同类型的需要要有不同的资源。满足本能需要的资源是“异性”,满足吃、穿、住、行需要的资源是物质资料,满足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资源包括社会环境、组织、机构和职位等。相对于人的动态发展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会引起争夺稀缺资源的斗争,这一斗争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 三、历史运行原理(框架) 各种组织、制度和文化都可以表示为资源环境的函数,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在特定“资源环境”及其变化条件下“合理选择”的“结果”。组织、制度和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下一步“选择”的重要参数(诺斯制度形成和作用原理)。 社会状况的终极原因(条件)是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包括自然变量和社会变量)。如果我们用S表示社会,用Y表示原始变量,用W表示外生变量,用F表示选择原则(对应法则),那么历史研究的框架就可以表示为: S = F(Y,W) (对历史研究框架的详细阐述,可参看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探讨历史终极原因的框架》) 四、历史探索的方法——执果索因 从历史结果出发,探寻哪些条件使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选择”了这样的结果,这些条件又是从那里来的,它们是原始的独立变量(自变量),还是由其它情况决定的中间变量因变量;如果是因变量,继续探寻它产生的条件,一直探寻到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为止。 五、历史论证的方法——由因导果 由原始自然地理条件开始,阐明它们如何决定了人们的“选择”,初次选择的“结果”与原始条件一起,构成新的“客观环境”,又如何决定了人们的下一步选择。社会按照这一原则在自我运行(我不愿用“发展”一词)中,何时掺入了何种外生变量,它如何改变了约束条件,使人们作出了新的选择,这样,由原始条件和外生变量一直“推演”到当代社会状况。 六、历史研究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 传统历史学不区分“原因”和“条件”(我们前面也不注意这种区分),但区分“原因”和“条件”是有意义的。在导致人们“选择”结果的所有约束条件中,我们把最后成就的条件或最后掺入的外生变量称为“原因”,把此前已经存在的情况或变量称为“条件”。这样,原因和结果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任何一个结果都有唯一的“原因”。复杂的“结果”都是单一结果的合成。历史研究首先要把混合结果“分解”为一个个单一结果,探索单一结果的单一原因和条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原因和条件的来源,一直探讨到原始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这就得出历史运行的终极原因或条件。就“终极”来说,“条件”和“原因”是一回事。 由于历史的终极原因都是原始地理条件和外生变量,所以历史探索的关键环节就不是要弄清终极原因“是”什么,而是终极原因“如何”影响了人们的选择,从而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状况。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那么社会的终极原因都都是地理环境及其变化。 由多因引起多果的笼统阐述,或者用因素的“共同”作用解释某一结果的出现,都无法令人信服地阐明历史过程的原因。 七、中国历史纲要 应用历史探讨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中国历史得出以下全新的结论(纲要): 1、粮食为主的单一食物结构。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属于暖温带的半湿润地区,既适合于牧草生长,也适合于种植粮食作物。粮食种植可以比畜牧业养活更多的人口,人口无限增长的趋势使粮食种植业排除了畜牧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食物结构。 2、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黄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冬春夏秋多雨,这一降水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也使得单个农户也能够生产,于是形成分散耕作和生活的小农结构,同时决定了社会实行弟兄平分家产的继承制度。 3、宗族组织。农户繁衍分立形成血缘宗族。宗族农户在生产和生活上可以互助,宗族组织可以为松散的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4、以县为基础的政治统治机构。平坦开阔的平原、稠密的村庄和人口,使得盗匪团伙难以藏匿和生存,一支小规模的武装就能够对广阔地域进行流动保护,于是形成以县为基本政治单位的统治结构。政府是为居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公共产品,而以税收作为报酬的组织。为便于统治,在县以下设立乡、里、保、甲负责税收,在县以上建立省、道、府、州进行宏观治理。 5、统一国家。公共产品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政治单位越大,单个农户应分摊的成本就越低,所以统治者力图扩大统治范围,百姓拥护建立统一国家。 6、专制主义。在小农社会中,统治者没有可供农民分享的政治权力,农民对各个产品也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于是形成农民对统治者绝对服从的专制制度。 7、人口与食物。人口增长和土地不变,导致劳动报酬递减,人口饱和时食物只能勉强糊口。 8、人口与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劳动报酬递减使得偷盗、抢劫等不正当手段的“相对价值”大大上升,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成本大大增加。 9、儒家文化。儒家学说的提出,反映了在人口对土地造成沉重压力、社会秩序陷于混乱时,社会文化精英企图用“仁政”恢复正常秩序的努力。在正常情况下,儒家学说所主张的秩序,有利于政治统治,所以被统治者推崇。但它对治理混乱的秩序毫无作用。 10 、王朝循环。人口饱和加自然灾害导致自耕农民无法生存,于是爆发农民起义,引发王朝兴亡更替。新王朝建立后人口下降,人地矛盾危机缓解,开始新一轮的王朝循环。王朝循环有其具体特点和原理(略)。 11、清代人口问题的产生。明代从新大陆引进的高产作物玉米和番薯在清代得到推广,使中国土地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导致清朝后期人口比历代人口最多时增加了五、六倍,达到4亿多人。近代以来的人口问题,就是在清朝时期产生的。 12、太平天国。人口成倍增加使人均耕地大大减少,人口对土地造成从来未有的压力,引发重要由贫苦农民参加的太平天国“贫民起义”。历史上张角、黄巢、李自成领导的起义也是“贫民起义”(而秦末起义、反莽起义、反隋起义、反元起义则是全社会起义),“贫民起义”总是陷于失败。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社会内部力量运行的结果,而与资本主义这一外生变量无关。 13、资本主义压力与变法图强。社会精英在资本主义压力下作出了变法图强的反应,如洋务运动、、预备立宪、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其目标都是中国的富强。 14、生存和图强的关系。 贫民争取生存和社会精英变法图强,目标不但并不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互相冲突,1949年才合二为一。 15、中国革命 条件:人地矛盾危机使农民普遍贫穷。 外生变量:劳动价值论的输入。 劳动价值论使贫苦农民能够理直气壮地打倒富人,进行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这是一因一果); 外生变量: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后的全面抗战使全国广大农民获得了在富人政权和穷人政权之间进行选择的机会,共产党力量空前强大,终于在1949年建立全国性的穷人政权。 劳动价值论的输入和日本的侵略这两大外生变量缺少任何一个,中国都不会出现全国性的穷人政权(苏联十月革命的外因相同)。 16、穷人政权误入歧途。 苏联建立穷人政权的情况与中国完全类似,即人口贫困、劳动价值论的传播和对外战争。 表面上看中国是照办了苏联的制度,但从深层次看,共产党政权实行财产公有、计划经济,都根源于劳动价值论。由于劳动价值论否定财产所有权的重大意义,不承认其它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贡献,所以信奉劳动价值论的穷人政权不能发挥其它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必然导致经济发展的缓慢乃至停滞。劳动价值论无视经济人正当的利益追求,使穷人政权误入歧途。 17、市场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放弃计划经济、实行市场改革,是使经济回归正道的伟大转折。 八、宏观历史问题解答 历史探索的逻辑框架和中国历史纲要并没有解决传统历史学的疑问。以下对主要疑问给予解答: 1、唯物史观的错误和缺陷 唯物史观的宏观理路无疑是正确的,但传统唯物史观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其错误在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机械的理解和划分,这一划分使人单从生产关系方面去理解“商品市场”,认为市场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由于把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归于技术的积累、提高和突破,而又无法探明技术突破的更原始的原因,这就使历史终极原因的探索走进了死胡同。 为了走出这一死胡同,人们回过头来开始由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解释生产力的发展,用上层建筑甚或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解释生产关系,结果出现了用儒家思想、专制制度、宗法组织解释小农经济结构和生产技术长期停止不前的状况。 实证历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处于同一个逻辑层次,都是经济人在特定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这样,实证历史学就改正了传统唯物史观的错误,加强了传统唯物史观的薄弱环节。 这样,实证历史学是改正、补充和完善了的唯物史观,是彻底的唯物史观。 2、技术创新原理(这一原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阐明的。诺思是我们本文中所称的“实证历史学”的创始人)。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谈到中国古代在许多技术上曾经长期领先,但他始终没有搞清近代科学技术何以产生于西欧而不是中国。 人们的任何行为都牵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技术发明也不例外,只有那些预期收益显然高于预期成本的发明项目,才会有人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研制。人类发明计时钟的过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原理。15世纪时,为确定远洋航行中轮船在海洋中的位置需要测算纬度和经度,测算纬度的问题早已解决,而测算经度需要一架在远洋航行期间保持精确的计时钟。西班牙、荷兰、英国都宣布对发明计时钟给予巨额悬赏。这笔悬赏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最后由英国的哈里森获得,他为了研制计时钟几乎耗费了半生精力。假如哈里森未研制成功而突患疾病死亡,计时钟还会被其他人发明出来,因为高额赏金是刺激人们进行研制的基本动力。如果没有赏金,发明成果因被人仿制而使所获收益大大低于所付出的代价,就不会有人去进行这种研制。仿制他人的发明成果显然具有一种搭便车的利益,所以人们都想等待别人发明出来之后进行仿制,于是社会只可能出现一些象鲁班发明锯子那样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简单的或偶然性的发明创造(历史上偶然性的发明创造之所以不断出现,正是因为它们不需要多大成本)。 尽管高额赏金能够刺激发明创造活动,但政府悬赏的只能是重大而又紧迫的项目,事事都靠政府悬赏是不现实的,于是保护发明者利益并给予创造活动经常性刺激的专利制度在西欧被发明了出来。如果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许多发明创造的预期收益是远远低于预期成本的,因而根本不会有人去进行研制。古代中国没有形成保护发明者利益的制度,所以出现的发明创造大都具有简单和偶然的性质。等到能够偶然发明的技术(几乎)都被人们掌握,剩下的都是偶然性原理所无法突破的时候,技术发明就会陷于停滞。中国的生产技术长期陷于停滞,基本原因就是如此。 3、西欧出现技术突破的原因是市场兴起(由诺思阐明)。 西欧工业革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因于专利制度,但西欧最初出现生产技术突破时,专利制度还没有出现,所以应当到其它方面寻找原因。诺思在其所著《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阐明,西欧之所以出现一系列技术突破,是由于人们利用商业扩张和市场兴起所带来的盈利机会的结果。 市场扩大引起生产规模扩大,导致社会分工,制造业中精细的分工使人们只需要重复简单的动作,把人们天生的发明欲集中在容易解决的问题上,从而为用机械代替手工提供了可能。欧洲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就是在这种由市场扩大所带来的利益的刺激下出现的。没有市场兴起这一条件,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 4、西欧市场兴起的原理。 市场兴起是由于参加市场交换的人数众多,人们参加市场交换是为了获得利润,利润来源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除自然形成外,地理条件差异的大小也与空间距离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之间基本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高于其间的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是交易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西欧小范围内气候差异大,导致产品差异大,各地具有明显的比较利益;西欧河流密布,水量均匀,一年四季都适合于通航,水路运费低廉,各地的不同产品就能够实现交换,刺激了商品市场的发展。 过去,人们总把市场兴起看作技术进步引起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正好相反,是市场兴起增加了人们的盈利机会,吸引人们扩大生产规模,引起了操作过程的分工,刺激了技术进步。简单地说,市场兴起是原因,技术进步是结果。 西欧社会发展的因果链条可以归纳为,地理条件决定了产品差异大和运输费用低,刺激了市场的兴起和扩张;市场盈利刺激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扩大引起专业化和操作过程的分工;精细的分工刺激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又带动整个经济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总之,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兴起,归根到底是由于那里有便于市场发展的地理条件。 5、中国何以长期发展缓慢 一系列的宏观历史之谜,例如中国封建社会何以如此漫长,中国小农结构何以长期维持,中国生产技术何以停滞不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何以萌而不发等,都根源于中国商品市场难以发展。只要弄清了中国商品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其它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实证历史学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思路是明确的:商品市场难以发展是由于很少有人从事交换,人们不从事交换是由于交换无利可图,无利可图是由于产品生产成本的差额不能抵偿运输费用和交易成本。 在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都是东西方向(与纬线平行),从现今陕甘交界处向东一直走1500公里到山东半岛东端,各地的土壤、气温和降水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导致自然产品基本相同,因而没有交换的必要。虽说在南北方向上土壤、气温和降水差别较大,引起自然产品差异较大,但是这一地域没有南北走向的河流,产品交换只能通过陆路运输。在古代条件下,陆路运费大概等于水路运费的30倍,一般商品根本承受不了这样高额的运输费用,结果南北方向有差异的产品无法实现交换。中国农民将产品运到有差异的地区交换所需要的产品,比自己直接生产所需产品还要花费更高的代价,于是农民的合理选择就是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需求,结果社会就长期维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过去常常有人说自给自足的传统使得中国农民不喜欢与外界交往,实际上是从事交往无利可图才使得中国形成了自给自足的传统。 6、重农抑商政策是市场发展状况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我们知道,历代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统治者何以重视农业,原因是明显的。在中国,农业历来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统治者的力量,与其管辖的农户数量成正比,所以历代统治者都提倡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发展。 历代统治者何以都实行抑商政策,却很少有人能够给予合情合理的解释。 认识抑商政策的关键是把统治者也看成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经济人”。统治者之所以实行抑商政策,肯定是因为(他们认为)商业对他们不利。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商业对社会、对国家也都是有利的,统治者之所以采取抑商政策,是由于统治者没有认识到商业的积极作用(短视)。这一认识太过肤浅。在两千多年中,历代统治者都实行抑商政策,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韩非甚至直接把工商业者看作社会的五种蠹虫之一(《五蠹》),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统治者的短视。 我们已经知道,生产成本的差额高于运输费用和交易费用是实现商品交换的前提。中国学者很少有人对古代市场上的交易费用给予研究。从现有材料看,制约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的因素是产品差异小和运输费用高。商品的运输费用与商品的体积、重量成“正相关”关系,物品越是低值笨重,越难以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在任何地区,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当然能够承受远距离的运输费用;中国古代的远距离贸易,除了金银、珠宝外,还有丝绸、瓷器、茶叶、香料等产地有限、但用处特殊的物品,由于运费高昂,所以它们到达消费地以后都成为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奢侈品,加上它们不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不可能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多大影响。从消费的必要性上说,也许只有经销盐、铁才有利可图,垄断经营更能赚大钱。这一原理早就被人们发现,远在战国时期,统治者就开始实行盐铁专营制度(从经济角度看,国家对盐铁垄断经营的利润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税收),严厉打击私自制售,这就断绝了商人盈利的主要项目。由于从事农、林、牧、渔基本物品的交换无利可图,所以商贩只好行奸弄巧、坑蒙拐骗或者贩卖违禁物品赚钱,于是奸商和私贩几乎成为商人的代名词。行奸弄巧当然对社会起不到积极作用,贩卖违禁物品又严重侵害国家利益,所以盐铁专营以后,国家从民间商业中获得的税收还抵偿不了对其进行管理的费用。在统治者看来,商人的积极作用还弥补不了他们给国家造成的损害,于是国家都采取抑商政策。 有人认为商业的流动性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不利于统治者的管理,所以统治者才实行抑商政策。这一认识也是肤浅的。如果商业能够盈利,国家能够从一般商业活动中获得足够的税收,就能够雇用大批官吏对商业进行管理,这样既有利于社会,又可以为文化精英“安插”相应的“职位”,一举几得,国家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国家的商业税收来源于商业本身的盈利。由于中国正常的商业不能盈利,怎能够指望统治者积极扶持它的发展呢?抑商政策当然会对市场发展更为不利。不过,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即使没有抑商政策,中国的商品市场也不可能自发发展起来。 地理条件制约中国商品市场不能发展,是中国长期停滞于小农社会的根本原因。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2001年10月已出版论文集《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I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规律,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时展与结构综合的特性,“时间”、“空间”、“部门”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曹树基的书评《以人为本的历史农业地理学》(《清史研究》第3期)认为:萧正洪《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现代地理学发展方向之一是展开区域研究,历史地理也莫能外。在区域研究理论上,鲁西奇继1996年发表《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该年第6期)后,本年度发表了续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地区多样性包括景观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道路、模式的多样性,政区、移民、地理环境、经济类型、城市发展以及地方特权、方言、风俗是影响多样性区域之生成、演变的重要因素,地区多样性与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架构和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建立连续的区域历史地理剖面是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 此外,关于历史地理学理论的论文还有葛剑雄《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文汇报》11月4日)、毛曦《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刘锡畴《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喀什师院学报》第1期)等。 二、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谭其骧先生早在1990年历史地理会议的主题报告《积极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中就已指出:“历史人文地理将是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希望、最为繁荣的一支,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必将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文汇报》1991年1月6日第3版)。经过十年的稳步发展,历史人文地理已经成为历史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成果多、质量高,代表着历史地理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历史人文地理领域广阔,宜分别概述其本年度的学术成就。 1、历史政区研究 历史政区研究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在有的学者将其赋予“历史政治地理学”的内涵,或主张以“历史政治地理”取而代之。在这个领域内,本年度成果不少,但多集中于先秦、秦汉时期。张怀通《先秦时期的基层组织——丘》(《天津师大学报》第1期)认为,作为先秦时期重要基层组织的“丘”,源于龙山文化末期在原野中用土堆积而成、人类藉以居住的台地;商代的丘是农渔田猎的基本单位,是军赋的承担者;西周、春秋时代的丘与国野制度相结合,是“野”中的政权组织,丘民耕种公田,缴纳禾、刍、米,春秋末则缴纳牛、马、车,充当甲士、步卒;战国时代因井田制和国野制度的瓦解,国、野两套行政系统混一,丘被乡取代,“丘”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李晓杰《春秋晋县考》(《历史地理》第十六辑)钩稽了春秋晋国较为明确可考的原、温、邬、祁、瓜衍之县、先茅之县等三十二个县,指出这些晋县大多分布在河水及汾水两侧,且多分布于晋国的边地,认为春秋后期其性质已出现了由县邑之县向郡县之县转化的现象。这是对周振鹤关于县制起源三阶段说的绝好补充。宋杰《春秋时期中国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和列强兴起的地理原因》(《首都师大学报》第4期)将当时中国的政治地理格局划分为中原地带、弧形中间地带、周边地带的华夏与东夷中山诸侯、争霸列强、戎狄蛮夷三股政治势力,认为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社会环境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及民风的影响,使弧形中间地带的齐、晋、秦、楚列国得以崛起称霸,超过了鲁、卫、郑、宋等中原地带的旧日望国。 汉武帝设立的刺史部,传统观点认为按州或州部派遣刺史,以致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疑难问题。汪清《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辨析》(《史学月刊》第3期)认为,“州”、“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武帝将全国除京畿以外所有郡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部”,武帝应是设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包括朔方刺史部,但不存在所谓“朔方州”。他的另一篇文章《王莽时期州制的变化兼论都督制的滥觞》(《郑州大学学报》第3期)认为王莽时“州”的行政化倾向被固化,而监察职能被削弱甚至被剥离,“保”区制的设立使州受到更多军事因素的渗入,州呈现了军政合一的性质。 李晓杰《东汉荆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考》(《湖北大学学报》第5期)利用现存的文献史料,以东汉初年荆州刺史部作为具体的考证区域,将其时该刺史部所辖的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武陵、长沙等郡的沿革做了通代的详尽考察,使其变迁的分辨率精确到“年”,为进一步从事东汉政区地理的全面研究提供了基础。彭建英《东汉比郡属国非郡县化略论》(《民族研究》第5期)从东汉比郡属国的设置背景、管辖对象、内部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东汉比郡属国问题,认为它是东汉王朝管理归降少数民族的一种羁縻制度,就其性质而言并未实现郡县化。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万昌华《郡县制起源理论的历史考察》(《齐鲁学刊》第5期)、黄金铸《论六朝岭南争取激增无滥置之嫌》 (《学术研究》第6期)、郑宝恒《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述论》(《湖北大学学报》第2期)等。 2、历史产业地理研究 唐晓峰《鬼方:殷周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一文认为,早期传世文献上的“鬼方”是殷商时代北方的农牧混合族群,不是如后世匈奴那样的骑马游牧民族,在山、陕北部发现的鬼族遗存证明了这一点;自新石器时代始,今山、陕北部长期以来是原始农业的分布地区,后因气候变化而逐渐演变为半农半牧地区。 李伯重《革命乎?虚像乎?》(《九州》第二辑)从方法论上分析了导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论所使用的“主导法”与“集粹法”的致命弊端,指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只不过是空间意识缺乏所导致的一个“虚像”,并力图求得宋代江南农业时空变化的“实像”。高王凌《中国棉作分布的历史演变》(《九州》第二辑)重点研究了棉花传入中国后、尤其是清代棉花种植的地理分布,将棉花生产分作“自产有余且能大量外销”、“接近自给”、“不能自给”、“极少棉作”四类地区,发现全国约有70%以上人口的棉花需求都是依赖市场获得的,其中又有40%需靠省际交流,因此作者认为“把传统经济说成是‘男耕女织’、‘一家一户自给自足’,显然是不大合适的”。辛德勇《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使用翔实的史料,探讨了三峡地区原始农业、宋元及其以前和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状况,最后总结出服务现实的三点经验和教训,认为“今后峡区的农业发展,必须借鉴历史经验,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路子,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山地资源”。李令福《历史时期关中农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探讨了历史时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关中为例简要分析了两者的相互作用。戴鞍钢等《中国近代工业地理分布变化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将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指出其地域分布始终没有突破偏于沿海沿江地带的基本格局,认为这种状况限制了它的社会影响。此外,同类论文还有王双怀《明代华南的粮食生产及其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尹玲玲《明清时期湖北地区的渔业经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等。 3、历史城市地理与古城址研究 应该说,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本年度的成果以古都研究居多。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认为城市是文化的载体,都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风貌的体现,汉长安城法天象地、灿若星辰,唐长安城周易礼制、政通人和,其规划思想反映了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变。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社会科学辑刊》第3期)认为,金代京、都制度最初是在照搬其他民族制度的基础上,融入女真民族传统的政治特征而形成的;在金朝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上,京、都制度不断调整、变革,在女真统治集团对国内各地各民族的种族统治运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代京、都制度上承辽宋、下启元明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韩光辉《论中国元代建制城市》(《历史地理》第十六辑)探讨了金元都市警巡院、城市录事司的官制与职能,详细研究了元代建制城市的规模及其户口特征、时空特征,认为元代建制城市的辉煌“就在于对一百余个城市实行了专门且有效的行政管理,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可惜明清城市管理又倒退到由附郭县或县负责的陈轨旧俗上去了。李孝聪等《清代北京城王府建筑的选址与分布》(《九州》第二辑)一文,由北京城王府的出现与发展历史过程入手,从王府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着眼,着重分析了清代北京城内王府在不同阶段的选址和分布特点,并对产生的原因作了探讨。尹钧科《十八世纪北京的城市建设》(《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当时大规模重修或新建宫殿、王府、寺观,使北京城市建筑更为完备,而大力整治街道沟渠和彻底改造城外大道,以及西郊“三山五园”为主体皇家园林的修建,使人们更能领略到十八世纪北京城市建设的辉煌。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辽宁大学学报》第1期)认为,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已是史书和学术界公认的都城,但努尔哈赤居住十六载的费阿拉城以及界藩、萨尔浒却不能算作都城。同类论文还有:于希贤《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文化透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辑)、刘庆柱《中国古代都城考古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第7期)、汪文学《古代都城地理格局之发展极其相关问题研究》(《江海学刊》第1期)等。 尧都平阳的传说,虽还没有得到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明,但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已有的考古成果间接地表明它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说明包括临汾地区在内的晋西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直接起源地,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源头。这是王社教、朱士光在《尧都平阳的传说和华夏文明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辑)一文中表述的观点。郑州小双桥遗址从1990年被发现和经过1990年、1995年两次考古发掘以后,有的学者多次撰文,一再论证这就是殷商仲丁所迁的?都,邹衡先生《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嚣)都说辑补》(《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4期)对此观点加以肯定;然方酉生《小双桥遗址为仲丁?都说商讨》(《武汉大学学报》第1期)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实物资料认为,下此结论为时尚早,仲丁所迁?都应当是郑州商城。徐昭峰《试论偃师商城的性质及其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提出郑州商城为商汤所都之亳、偃师商城性质为军事重镇的观点。石泉《古夏口城地望考辨》(《武汉大学学报》第4期)从汉魏六朝文献记载出发,结合一系列相关地名的定位,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分析,初步认定汉末三国至梁、陈之际的夏口城实当位于今钟祥市或稍南处;在梁、陈之际的大动乱中,古夏口城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夏口”之名遂移至今武汉市。学术界对在西安附近新发现的沙河古桥的性质问题尚未取得一致看法,王维坤《沙河古桥的新发现与研究》(《西北大学学报》第3期)通过对沙河古桥进行的综合分析,认为是“沣河古桥”的可能性较大。据李并成《汉玉门关新考》(《九州》第二辑)考证,著名的玉门关存在了1140年,关址最早设在今嘉峪关市西北约十公里处的石关峡,西汉太初三四年之际西迁敦煌西北,隋唐时又东徙今安西县双塔堡,五代宋初进一步东徙而迁回石关峡。 此外,石培基等《历史时期西北城市发展简论》(《人文地理》第3期)运用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的方法,通过分析周代至清末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过程,简要探讨了西北城市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机制。这类文章还有段渝《秦汉时代的四川开发与城市体系》(《社会科学研究》第6期)、曹小曙等《历史时期昆明城区拓展及结构演变研究》(《热带地理》第3期)等。 4、历史文化地理研究 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吴永焕《从 方言 所记地名看山东方言的分区》(《文史哲》第6期)从扬雄《方言》记录方言词语时所用地名单独列举与并举情况考察,看出秦汉时期山东方言大致可分为齐鲁、东齐海岱两区四片,如此格局的形成与齐鲁各地不同的历史人文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并且其格局在今山东方言中仍然保持着。湖北省境的演变自秦至明曾有一波三折的历史进程,张伟然《湖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认为这种波折不可能只是纯粹的政治行为,而是文化在起作用——湖北省境是一个可以依凭的独特的感觉文化区,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使得湖北省境即使经过长期割裂后也始终保持着成为一个完整区域的要求,该文对湖北感觉文化区的演变、作为文化地域的空间构成、地域归属与整合、作为感觉文化区的判读指标等进行了深入探讨,颇具新意。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阐释了陕西民间信仰区域差异的发生、发展及其变迁的历程,从而揭示出民间信仰与自然环境及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干旱是影响关中农业生产、甚至人民生存的主要自然灾害,张晓虹、张伟然合撰的《太白山信仰与关中气候——感应与行为地理学的考察》(《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一文试图从行为地理学的角度阐释陕西太白山崇拜的产生及分布地域的形成过程,很有见地。据李仁《回族杰出人物的历史地理之分析》(《回族研究》第1期)研究,回族人口分布西多东少,但杰出人物东高西低,认为东南沿海优越的历史、地理环境与穆斯林优秀人才的出现、成长不无关联,因而呼吁:提高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 5、历史地名研究 历史地理研究离不开地名,地名研究的专门之作为数也不少。华林甫《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历史研究》第4期)一文中关于西晋太康元年、隋开皇十八年更改重复县名的论述是作者一大发现,他对中国历史上六次大规模更改重复地名运动所作之发覆,钩沉抉隐、爬梳排比,总结了历次更改地名的特点和规律,进而以这些规律来衡量当今地名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并建议现存50多组字同、形似、音近的地名在适当时候均应予以改名。刘宗迪《华夏名义考》(《民族研究》第5期)依据作者提出的人类族群建构于原始舞蹈的理论,通过对“华”、“夏”两字的文字学和文献学考证,说明“华”、“夏”两字最初都是舞蹈之名,表示饰羽之舞,中华民族最初名称“华夏”正是由此演变而来的。程二行《春秋都邑何多以“父”名?》(《中国典籍与文化》第4期)论述了见于《春秋》、《左传》中鲁、郑、卫、晋、楚诸国十来处含“父”字地名的来历,认为古时“父”、“阜”通假,“阜”义为土山,高大而上平,古人建都立邑多选择地势高敞之地。李锋敏《从河西走廊古地名看古代河西历史》(《甘肃社会科学》第2期)指出河西走廊地区许多发源于匈奴语和汉语而至今仍沿用的古地名是各族历史融合的语言“化石”。这方面的论文还有孙冬虎《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地理研究》第2期)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阿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代国号研究的论文,如《王莽新国号述论》(《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汉唐国号考原》(《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赵宋国号考说》(《扬州大学学报》第5期)、《蒙元国号概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等,并出版了《“中国”古今称谓研究》一书。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字学、心理学、名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将繁多的国家称谓分为三类,详细阐释了中国历代统一王朝国号,同时也论及分裂朝代的国号,考论中国古今名号和域外有关中国的诸多称谓;作者认为,中国的各种称谓往往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深探其源、细释其义,有助于理解过去,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书中广征博引、以考带论,其言富有文采,饱含热情。该书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结构浑然一体,探索鞭辟入里,新见迭出,精义纷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卞孝萱先生之“序”谓此书为“奠基”、“开拓”,均非过誉。 6、历史地理文献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汗牛充栋,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成果亦复不少。据郭声波《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研究,北宋以前地理总志的代表作属于以州下类目县目夹杂为常用体裁、以政治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的地记型,南宋的代表作转变为以州下纯用类目为体裁、以文化名胜地理为主要内容、以趋时应景为主要目的的胜览型,这种演变不仅根源于宋代文化的发展、也根源于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合力所致。郭红《两幅大同镇图比较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对明代《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和《三云筹俎》中的大同镇图作了专门研究,据此可纠正《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山西图中“杀虎口” 、“阻虎堡” 、“宁鲁堡”、 “ 威鲁堡”等地名中的“虎”、“鲁”二字原为“胡”、 “虏”之误。王卫东《明代山西沿边的几个地名》(《历史地理》第十六期)据《明世宗实录》等史料也指出了《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这几处失误。中国现存的古代游记众多,但除了十数种著名的之外,绝大部分不大为地理学界所注意,周宏伟《中国古代非知名游记的地理学价值管窥》(《湖南师大学报》第2期)从一些具体例证分析,发掘出这些游记不但蕴藏着很多有价值的自然地理学资料、而且也包含着不少重要的人文地理学内容,因此他认为所有的中国古代游记都是研究历史地理和地理学思想史的最为可靠的和极为重要的材料,应当受到地理学界的重视。汤开建《祝淮 新修香山县志·澳门图 研究》、《雍正 广东通志·澳门图 研究》(《暨南学报》第3期和第6期)专门研究早期澳门地图,前者通过图上首次出现的地名揭示清代澳门城市历史发展的内涵,后者对图中涉及的澳门华人庙宇起源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观点。颜广文等《论阮元与 广东通志 的编撰》(《华南师大学报》第3期)从阮修通志的时代背景、阮元本人所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及其居中的领导作用、修志班底的构成及其主要成员的学术素养等方面分析,认为阮志体例架构既全面又完善,选材广泛,编撰独特,史料价值高,全志具有鲜明的由专注考据转向经世致用的时代特征。 此外,这方面的论文还有戴念祖《邹伯奇的摄影地图和玻璃板摄影技术》(《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期)、李勃《 舆地纪胜 琼州部分纠谬》(《学术研究》第7期)、高福顺《简论 高丽记 佚文在地名学上的贡献》(《东疆学刊》第1期)等。 三、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黄河是中华大地的生母,治理黄河必然要参考黄河史研究的结论。谭其骧先生1962年提出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的著名论点,如今已成了治理黄河的指导性原则,但当时任伯平持有疑义;1997和1998两年,任伯平与赵淑贞合作发表二文,重申旧说,仍然否定东汉以后黄河长期安流局面的存在。王守春《论东汉至唐代黄河长期相对安流的存在及若干相关历史地理问题》(《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一文发现,任、赵二人的论文“许多史实和观点存在诸多错误和问题”,指出他们对历史文献的“随意曲解”是“极不严肃的”,“不是严肃的学者应采取的态度”,他们所谓“黄河下游并不安流”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作者认为黄河相对安流时期的出现,主要还是中游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结果,王景治河当然功不可没,但治河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维持长达七百年的相对安流。关于黄河壶口瀑布历史上溯源侵蚀的速度,七十年代史念海先生根据郦道元《水经注》和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的描述,推算出自公元527年至813年间平均每年后退5.1米、从公元527年至现代平均每年后退3.3米的结论;但是现代测量出壶口瀑布平均每年仅仅后退5厘米,两者竟然相差上百倍,故宋保平《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壶口瀑布的逆源侵蚀问题》(《历史地理》第十六辑)一文重新检讨了影响瀑布后退的四大因素,结果显示岩性特征、落差、流量、泥沙含量均非影响瀑布后退的关键原因,因而认为《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志》多为定性描述,只能称为“半定量”;如果一定要确定其侵蚀速度,那么只能得出从李吉甫时代到现代的溯源侵蚀平均数值即1.2米/年 这么一个模糊的数据。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蓝勇、杨伟兵《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十六辑)表明,明清以前三峡地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但明清以后大规模移民的过度农业垦殖、盐业开发和官方皇木采办等活动极大地摧残了该地天然森林植被系统,清末各类厂矿的兴起对腹地森林资源影响较大,而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人口膨胀和大炼钢铁使这里的森林覆盖率一度降到15%以下,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增多,因此作者认为“如何控制农业垦殖、特别是山地陡坡垦殖,进而退耕还林,发展合理的农林复合型(三峡)库区经济以利于水土保持已刻不容缓”。 灾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灾害是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为此邹逸麟《“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对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灾害与人口、灾害与社会经济、灾害与社会政治、灾害与社会文化等问题发表了高见。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认为这次清代后期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大旱灾形成的原因在于全球性的特强ENSO事件影响下亚洲地区季风的显著减弱。左鹏、张修桂《明清水患与江汉社会》认为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的水灾是江湖自然演变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为人们提供了开垦荒田的淤地,也因此引发了种种社会矛盾与冲突,堤垸的修守诚然是一种御患措施,但因其单一化而使江汉地区的人地关系日趋恶化。(以上三文具载《复旦学报》第6期) 环境研究方面,朱士光《西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陕西师大学报》第3期)研究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长安的城市建设、物资供应、经济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王朝对王畿所在关中地区所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也对保护与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本年度的历史地理研究成果喜人,学风严谨、论证扎实而又紧密结合现实的论著不少,作者队伍中也涌现出一批新人,昭示着本学科良好的发展前景。当然,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程中,研究西部地区历史地理问题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的成果太少。 在新的一个世纪里,出于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企盼,笔者相信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一定会得到更加充分、完善、健康的发展,历史地理工作者在二十一世纪里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历史论文:浅谈中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城镇 保护意义 现状 问题 保护的动力 保护的基本原则 经费的负担和筹措 论文摘要:中国对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可以说刚刚起步,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理念和手段。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意义、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希望能提供一些关于保护方面的思路,并引起人们对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关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众多承载着中华数千年文化、传统、历史的古城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华夏大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体验的追求日趋流行,“历史文化城镇”开始为人们所熟悉。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含义 所谓历史文化城镇,就是许许多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体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街道景观。例如,带门楼的宅第,树木繁茂的庙宇,高耸的城郭、宝塔,以及文明开化以后所产生的西洋建筑、桥梁、濠河……等的姿态。[1]每个建筑物和构筑物,都有其深远的由来和历史,如果能够为来访者提供详细了解的资料,则必然会给人们很大教育;如果能将它们组成一定形体,创造出我们四周的“环境景观”,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异地的人,扩大生活范围,弥补生活体验的不足。我们亲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的国土上,可以创造出多么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来。 但是文化城镇并不只是给外来者赏心悦目。文化城镇犹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这里反映着人们的实际体验,这是无法代替和置换的,他们将视它为自己的故土故乡。 所以,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就是在保存历史文化城镇物质遗产的同时,如民居、街道、桥梁,保护城镇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性环境。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意义 早在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第17次全会制定的“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保护的国际建议”的前言中说:“在生活条件迅速变化的社会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密切接触,才是适合于人类生活的环境,对这种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个地区的社会中,充分发挥文化及自然遗产的积极作用,同时把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景观的现代东西都包括在统一的综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适的。” 科教文组织的第19次全会,提出了“历史性地区的保全及其在现代的作用”的国际建议,其中有:“所谓历史性地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适应多样性的社会生活必须有相应的多样性生活背景,据此,提高历史性地区的价值,将对人们的新生活产生重要意义”。[2] 可见,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对我们了解历史,传承传统文化,丰富现代生活,促进社会多样性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保护历史文化城镇是人类生活均衡发展的一种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古城镇的保护处于一个越来越重视的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就有关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规定,历史文化城镇自然也在保护之列。而在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该条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过单独制定法规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进行规范,国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各级地方政府也有相应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法规的出台。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2006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中国社会正将更多关注的目光投放到这个我们过去不曾注意的焦点上。 但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现状令人堪忧。最主要是对历史文化城镇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对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碍。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面临的问题 当前,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追逐经济利益与保护当地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现代人对传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来越多的地方认识到历史文化城镇镇潜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资源,发展旅游业,推动地方经济、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不断商业化。许多地方只是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古城镇本身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城镇的持久保护。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已经日趋严重,并直接影响着古城镇的“生存”。因为,于历史文化城镇而言,其巨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城镇建筑,布局结构的合理和艺术,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历史,文化氛围,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商业化的开发使得历史文化城镇离它的价值越来越远。 以云南丽江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与雅典、罗马、威尼斯等伟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责过度商业化、原住民流失,联合国派出检查组,丽江面临亮“黄牌”之忧。十年仅是历史的一瞬,然而这十年丽江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800年的总和。如今,涌入丽江的不是蒙古战车和铁骑,而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和老板,他们带来丽江的不是马刀与盔甲,而是快速增长的旅游收入和巨额资本。 雕梁画栋、小桥流水的古城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诗人、专家、学者们感叹:在酒吧街的灯红酒绿中,在小贩的叫卖声中,古朴一点点褪去,丽江古城正变成一具没有内容的空壳。 07年6月,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故宫、长城、圆明园、布达拉宫和云南三江并流6项中国世界遗产被要求在大会上就管理上出现的问题作解释。 丽江古城能申遗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头巷尾间的纳西市井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区域都商铺客栈林立,原住民纷纷将房院腾出给外来商人获取一年十几万的租金,并用这笔钱在新城购置洋房,他们搬走家当的同时还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官员认为古城本就是为商业而建,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甚至有人认为即使联合国真亮“黄牌”也无妨,因为丽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知名度。这样出自官方的想法给古镇的保护,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保护造成了很大阻碍和不利影响。[3] 当地居民是保护事业的动力 由丽江古镇一例,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物质遗产,基本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性环境,仍在遭受着肆意破坏。可以说,这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核心问题和难点。一旦人们意识到历史性环境保护的重要,并着手进行保护,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古城镇物质遗产保护的问题。因为历史性环境保护较之物质遗产保护,程度更深,也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本质。 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地理位置和文化传统都与我们相似。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就开始致力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尤其是历史性环境的保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我们极具借鉴价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我认为激发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才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在日本,历史环境的保护也如同公害处理,自然环境保护一样,首先是由当地居民中产生。各地方政府着手采取相应对策,公布具体条例,等到这种条例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国家才作为最高行政管理,着手进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镇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也经过了这样一个顺序而进行。以“日本全国历史文化风土保护联盟”为中心,由各地居民发动的保护运动,其伟大功绩就在于促进各自治体颁布有关条例,并将其吸收到文物保护法内作为修订的内容之一。 可见,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历史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动力。而日本民众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关注,归根结底源于他们“环境观”的变化。日本曾经爆发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世无旁例的水俣病和四日市气喘病,使得公害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们敏锐地感到了生活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发现了自然环境破坏剧烈。要求保护自然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各地兴起,群众环境观不断发展扩大。 最终,人们把历史环境的破坏看作为现代环境问题的主要课题。认识到历史环境是当地居民精神团结的象征,其消灭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犯罪行为,而历史环境的破坏,恰是对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战。一旦失去历史环境给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对于曾经以此为自豪的当地人来说,简直不可容忍。这样一来,人们在重视环境的物质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开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价值。[4] 日本的这种“居民——地方政府——国家”的保护模式被事实证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调动我们国人的保护意识,树立“环境观”,这是紧接着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参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闻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报上,动员了该社所有通讯员,以“必须保存,复原的历史性文化城镇”为题,列举了全日本169处城镇加以介绍。接着又以“充满历史气息的文化城镇”为题,公布了全日本200多处城镇的所在地图及概况一览表。而财团法人环境研究所在它编辑的杂志中,出版了“环境文化”特辑,将与历史文化城镇的有关资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两次的朝日新闻报载为基础,加上和全国各地方政府讨论的结果,收录和确认了400余处历史文化城镇。这些城镇都是当地居民认为应该保护,由他们进行申报,并最终由国家登记注册的。 日本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始于上世纪60、70年代,主要的宣传工具就是报刊杂志。在大众传媒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书籍、电视等各种媒介都可以成为我们宣传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的手段。并且我们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发现、确定、保护历史文化城镇。这样更能调动居民的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与居住环境的改善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固然非常重要,但决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镇的保护,猛一看起来似乎是矛盾的,其实并非如此。新的东西,是真正新的东西,而不是为新而新、虚有其表的拙劣设计的冒牌货,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言,它必然是和旧有的优秀传统相调和的。文化城镇的保护,必须与热爱保护地区文物的人们生活和环境的改善、提高结合在一起,这是文化城镇保护的基本理论。 在西欧社会中,保存、创造“理所当然的东西,存在于理所当然的场所中”的思想,使得历史文化城镇保存的相当完美,当地居民以此为豪的现象,随处可见。这正是以居住环境的适宜性思想为指导,由当地人用双手亲自创造出来的。[5] 在我国,也有比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镇绍兴,在旧城改造中将改建和保护相结合,让居民继续居住在历史建筑中,作为延伸历史文脉的手段,这就是绍兴保护古城的高明之处。 老城区以保护、旅游、居住为主,陆续迁出工厂、企业,保证原始街区的完整性;对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变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许他们改造内部结构,以更适宜居住;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装饰,与城市风貌相协调;新建居民楼多用灰墙黑瓦,体现江南民居风格。对这些历史街区,绍兴的做法是除了外观的修缮,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电网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气入户等。修缮后的街区,既让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历史文化城镇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远,房内的设施老旧,与现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镇的居民生活条件差。居民为了改善条件,移居城市的情况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丽江,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镇,不过是丧失了灵魂的空壳城镇。所以,只有切实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绍兴模式”[6]确实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保护事业费用的负担和经费的筹措 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事业的特色在于其多样性。从地区的历史、现在的功能、经济的基础等不同角度来看,有各种各样的保护形态,在同一个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中,各种事业的保护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公共事业便民设施的整顿等。这种事业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不应该采取统一的经费负担。经费负担、筹措的方式,应该根据各地区不同保护事业的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护与修缮,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费用,那么国家财政的负担就可能过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担自家的保护、修缮费用,地方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金。但在一些极度贫困的古城镇,就可以由国家承担民居保护的全部费用。 对于公共设施的保护,则可以政府出资为主,鼓励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出资为辅。而地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顿费用,可以通过征收入场费的方式负担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足。 关于经费的筹措,在日本,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经费来源,是以补助费、贷款和公共事业为中心的。公共事业不是直接的财源,但是在编制预算措施时,从补充完善保护事业的观点加以考虑是有益的。贷款是有偿的资金,但在资金数量和使用对象上可有灵活性。 另外,曾有学者提出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7],利用发行奖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费,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经费。“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或“文物保护奖券”均是以充当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费用为目的的,每年可发行二次(如春、秋适宜旅游的季节),向全国发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厅、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团体的协议下,作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事业的财源而灵活运用,这将是非常有效的经费筹措办法。 对于我国,除了大力发展旅游业以获取收益,作为古城镇保护的经费外,发行“历史文化城镇保护奖券”是一条值得我们考虑的新思路。 中国历史论文:中国历史治乱循环背后的资源配置问题 摘要:自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显著特点是治乱循环。历代的有识之士总是试图打破这个轮回,然而,众多的改革总以失败告忠,黄宗羲称之为积重难返之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王朝的统治阶层无法跳出儒家学识的认知框架,对资源稀缺性条件下的人口规模极限缺乏认识,另一方面,则是官僚集团出于自身利益的追求,对王朝统治秩序的伤害。 关键词:治乱循环;中国历史;资源配置 自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显著特点是治乱循环。历史总是由一个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在一个个朝代的变更中伴随着一次次治乱循环的轮回,最终形成了荡气回肠的历史长河。对于这个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土地的兼并问题,更不能肤浅地理解为昏君、奸臣对王朝秩序地破坏,在笔者看来,导致王朝治乱循环的根源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人口与资源的发展矛盾 (一)人口规模与社会治乱的关系 从历史看,人口的数量规模与社会的治乱具有极其深刻密切的关系。 由图可见,在清以前,中国人口规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上限,即5 000—6 000万人。历史上达到了这一规模的时期为:西汉后期、东汉后期、隋初、盛唐、北宋、元、明末。 在对达到这个峰值的时间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人口曲线的各个高峰点,常常与那一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相伴随。而这个高峰期往往也是社会、历史即将发生大转折、社会发生重大变动的前夜。 例如,西汉平帝年间是当时人口最高峰时期,这恰是王莽篡政及绿林、赤眉起义的前夜。东汉桓帝年间是人口高峰期也是爆发黄巾起义、发生汉末大变乱的前夜。又如,西晋之太康年代,隋之大业年代,盛唐之开元、天宝年代,北宋之大观年代,以及明朝崇祯时代,等等。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大的动乱时期,持续战乱所导致的人口大规模绝灭是极其残酷的。如三国时代人口减少了86%,东晋的八王之乱到五胡乱华在80年间使人口减少了70%,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人口减少了67%,蒙古人南下使人口减少了84%,满清入关导致人口减少了80%。 如果说一次、两次可能是一种偶然现象,而这种历史现象的重复发生,则反映了一种客观规律——历史上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政治之繁荣、衰落、动乱的周期性变动具有近乎同步的关系。 (二)人口与社会之乱关系的实质是对社会资源分配的自我调节 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的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是一个发展的难题。 在农业文明时代,对国家来说,最重要的资源自然是耕地。从中国的政治地理疆域看,自秦汉时代至明朝年间,中国领土的领域是大致相同的(元朝除外),也就是说耕地的总体数量是相对稳定,在生产力,尤其是农耕种植技术没有大的突破以前,粮食的数量是相对稳定的。 在王朝初期,由于经过战乱,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土地资源相对充裕,这时候在资源分配上不存在大的矛盾,人心思治。 进入王朝中期,人口大幅增加,但仍然可以通过开垦新耕地来吸纳新增劳动人口,当人口达到一个规模,资源已被瓜分完毕,对资源的利用达到一个饱和点,也就是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最佳状态,即达到所谓的王朝盛世。 到了王朝晚期,人口规模开始溢出,但新增可用耕地数量越来越少,开发新耕地的成本大于获益,越来越多劳动力失业或就业不足,形成“流民”。随着流民数量的递增,逐渐酿成严重的社会危机,而王朝政权将之视为不稳定因素,不断地歧视、弹压,是故,方有“官逼民反”的口号。历史上多次发生“流民起义”,或者在农民起义中,大量的参加者就是这些“流民”。 因此,我们可认定在特定的生产方式及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负荷的人口规模具有一个上限(在清代以前这个极限在6 000万左右)。突破了这个规模,社会资源分配即陷于失调,这种重要社会资源的分配失调最终必会导致社会变乱。 从这一意义上看,历史中治乱局面的周期性爆发具有其必然性。这种治乱,可以看作是历史对于人口规模和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自动调节机制。 对于清朝人口突破1亿后仍继续增长的原因,个人的看法是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并未消失,太平天国战争等多次内部变乱实质就是这个机制在起作用。从人口统计曲线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这过程中人口曲线出现一定幅度的升降摆荡,但由于此时人口基数已极为庞大,即使是千万人计的人口减少也不能影响人口的总体规模。 (三)发展工商业是打破人口与资源发展瓶颈的唯一途径 我们在分析人口曲线的时候,发现从秦汉至明末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期中国的人口规模的上限在6 000万左右,但在南宋时期,人口的规模突破了7 000万,如果计算上该时期金朝统治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规模将突破1亿。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是南宋时期,由于金国入侵,国土缩小到原来一半,为了维持财政收入,朝廷采取了鼓励工商与贸易的政策,由于工商业和第三产业可以吸纳大量新增劳动力,所以,人口规模得以突破而不产生动乱。而清朝中期人口突破1亿的原因也同样如此,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以及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的推广;另一方面则是鼓励对外贸易的成果。 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讲,工商业发展是打破历史循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全局性动乱和战乱的一种可行方案。然而,由于中国自秦后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权威主义和工商业精神不相容,导致工商业本身积累发展的可能,被从体制上、政策上到思想上严密扼杀。在这种环境中生存的民营工商业,并不能发展为赋税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盛衰对王朝便不那么重要。 尽管历代不乏有识之士试图打破这种轮回,但由于无法跳出儒家学识的认知框架,出于对人口与资源问题认识的匮乏以及对工商业作用的鄙视与遏制,这种努力只能是徒劳无功的。 二、官僚集团对资源的掠夺导致王朝秩序的崩溃 (一)王朝制度与分封制度的区别 按照吴思先生的说法,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应当分为两种制度,一种是周王朝的分封制度,另一种则是秦汉以来的王朝制度。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是借鉴氏族部落居住地的构筑形制,把它引入政治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其着重于地方分权,虽然周天子是全国土地和臣民的最高所有者,是天下的“共主”,但周天子只能责成诸侯对中央有一定的贡献,而对诸侯采邑内部的处理,是无权进行裁夺的。周王朝分封制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血缘为纽带,在当时交通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充分授权,使其属下各个诸侯国得以不断扩张,最终覆盖了大半个中国,这种疆图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是无法想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不断变浅,疆土的扩张已到达一个瓶颈,围绕着资源的配置问题,利益的冲突开始产生。当部分诸侯国的实力超过共主之后,周王朝再也无力约束属下的诸侯,诸侯的混战开始了,分封制随着崩解。 取代分封制度的是王朝制度,王朝制度与分封制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通过官僚制度管理国家,而后者则是通过诸侯制度来管理国家。按照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其下层有一个能“尽其民力”和“地力”的自耕农制度,中层有一个由号令赏罚驱动的官僚制度,上层有一个控制一切资源的血缘继承的君王。与分封制度相比,王朝制度下的官僚阶层对其治下的各种资源的支配和控制能力要比诸侯大夫弱得多,短暂得多,与中央对抗的能力也就弱得多。对国君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高效而稳定的中央集权制度。 (二)官僚集团对王朝统治秩序的损害 王朝制度在解决分封制问题的时候又造成了官僚集团瞒上欺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新问题。由于官僚阶层与其治下民众的利害关系更加短暂脆弱,出于对自身私利的不懈追求,官僚阶层所追求的必然是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造成其比分封的贵族集团更不关心百姓的死活。 王朝建立初期,农民造反集团的余威尚存,出于对农民造反力量的敬畏,官僚集团对农民的盘剥较轻。到了王朝中后期,随着人口增加,农业依赖的土地资源也日渐紧张,社会各阶层对土地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由于承平日久,官僚集团对农民造反力量的敬畏已荡然无存,王朝秩序的基本均衡被逐渐破坏。在和平时期,由于反抗官府压榨的风险远高于收益,自耕农阶级对各级权势阶层的巧取豪夺所采取的策略是忍耐。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比较容易得逞,这个集团的收入水平较高,这就激励更高比例的人口加入在生存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贪官污吏的行列,从而加剧了王朝官僚集团膨胀和腐败的原有趋势。随着压榨程度逐步升级,底层生存环境持续恶化,直到十羊九牧的生存危机出现,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暴烈反抗。王朝统治秩序崩溃,天下大乱,群雄逐鹿,直到新的王朝出现,由于此时资源相对充裕,掠夺的成本高于从事生产性活动的成本,则人心思治,新一轮的轮回重新开始。元代诗人张养浩的千古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最好描述。 (三)政治制衡的缺失是导致治乱循环的根源 在今天看来,制止官僚集团对资源掠夺的有效途径在于政治制衡,但是在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里,这种制衡是无法达成的。 首先,作为最高统治者——天子,本身应当是最痛恨官僚对资源的掠夺行为的,因为这种行为是对王朝统治秩序的破坏,动摇的是王朝的执政根基,因此,历朝历代的皇帝是不吝于对这种行为作出最大的惩罚的,达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其中,以明朝在惩治贪官上最为严厉,动辄抄家灭门,朱元璋甚至是下令将贪官扒皮塞草挂城门口示众,但反观明朝一代贪官污吏是层出不穷,朝纲混乱。关键一点就在于天子是无力约束这种庞大的私下追求的,因为在王朝制度的权力架构中,官僚阶层是维持其统治的关键环节,一旦失去了官僚阶层的支持,天子的地位也将不保。历史上王莽就是这个下场。 其次,在官僚集团内部,作为王朝统治秩序的提倡者,儒家集团努力想维持这种均衡,他们通过参政争取帝王的师友地位,期望达到政治制衡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作为官僚集团的一员,可能部分儒生出身的官员真心信奉儒家道统,而更多的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把它当作升官发财的手段。由于儒家集团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内部缺乏欧洲天主教会那样的严密组织,其内部也是四分五裂的,再加上其政治对手如宦官集团、军人集团或后戚集团的存在,因而难以摆脱对皇权的依附状态,所以也就无法阻止这种失衡。 再次,是自耕农阶层,由于自耕农经济制度下的农户生产方式是以一盘散沙的状态存在的小农经济模式。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以两种形态交替存在:和平生产时期的一盘散沙状态与造反时期的集团状态。在和平时期,由于农民生活在里甲制度的严格控制之下,他们力量分散而微弱,反抗官府压榨的收益很微薄,却面临着杀一儆百的巨大风险。因此,在风险远高于收益的情况下,弱小而又分散的自耕农阶级是无力抵抗各级权势阶层的巧取豪夺的,自然无法形成对官僚集团的政治制衡。而当王朝晚期,农民集团造反时期,此时王朝的秩序已是完全崩溃,另一个轮回开启。 最后,是工商业阶层,中国的资本并不缺乏控制政府制定法令的愿望,但在大一统的王朝制度下,资本的利益仅是王朝治下的一个局部的集团利益,对王朝的财政贡献有限。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欧洲产生,本身就带着一种必然。在当时,欧洲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王国林立的竞争环境,同时,王权与神权之间存在相互的竞争与对立,因此,也就限制了政权对工商业的过分盘削。而在中国这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环境中,民间资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自然也就无所谓政治上的制衡。 三、小结 显然,上述失衡过程是一个势所必然的趋势,王朝的历史越长,这个趋势就表现得越明显。这个过程实质是社会对资源配置失调的一种自我调节。历代的统治阶层由于缺乏对人口与资源关系的深层次认知,因此,不能解决长期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王朝制度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权力架构中,是无法形成构造新型政治均衡的社会力量,因此,就无法解决统治集团堕落的周期性问题。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对历史总结的目的在于要为现在的执政提供借鉴。时至今日,人口与资源的问题,还有政治制衡的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我们的两大难题。 尽管从清朝开始,人口的上限被不断突破,但我不认为人口与资源的发展极限规律已被打破,相反是蕴藏了更大的危机。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大量严峻社会问题,均与人口的巨大压力有关。这种人口规模对于我国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政治所带来的问题和压力是巨大的。历史启示我们,也是在警示我们——我们已经接近了人口增长的警戒线。考虑到中国人口规模的增长远快于国内可利用资源开发的增长速度,可以设想,回归内向自守的经济体制是无出路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出路在于,必须成为能突破国际遏制,外向型的,即具有吸纳外部资源能力的开放型经济系统。 中国历史论文:近代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中间”知识分子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的科技精英团体——“中国科学社”成员,多数有着欧美著名大学的留学经历,认同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而又满怀“科技报国”之心。这批知识分子在不同时期与执政当局的离合关系,表明了“科学社”同人终身不渝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国家科学事业发展所作的贡献,同时也可见他们在中国近代阶级搏斗空前激烈的背景下,在面临历史大变局时表现出来的彷徨心态和无奈选择作了揭示。在中国近代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已经形成后,“中间势力”生存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不管是“人世”还是“出世”,他们都没有成为独立的势力,因此也始终没有走出寻求自身定位的困境,他们的历史命运也从一个重要角度折射出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困顿。 [关键词]中国科学社;中间知识分子;历史大变局 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的转变,在思想进化的历程中,中国的知识阶层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获得了作为独立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政治家)的自由意识,并逐渐习惯于立足公众权利,自由地交流思想。这种具有独立立场的新型知识分子,乃民主、科学意识的主要社会载体。由于近年来学术界的思想解放,对这部分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动荡起伏历史变局中的命运,已有不少著述和论文涉及。但总体上来说,学术界的目光还主要集中在近代各个时段中活跃于思想文化界的此类知识分子代表人物身上,如胡适、张君劢、罗隆基等,对与这些人物有相近政治诉求,但并不热衷于政治,却执著于“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知识分子类型尚未有深入的考察,而恰恰是这批知识分子建构了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体。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尤其在中国现代历史发生大转折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无奈选择,不仅折射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曲折脉络,也是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乖蹇命运的写照。正因为如此,本文拟把考察视角对准民国时期最大的科技精英社团——中国科学社同人,以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段中与执政当局的离合关系为例,对此类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大变局中的心路历程作一探讨,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 一、“科学救国”的力倡者——五四前后的“科学社”同人 1914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园的一个俱乐部里,一群中国留学生正在聚会,此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大陆已战云密布,而太平洋彼岸他们的故土中国,也在阴霾笼罩之下,所以尽管此刻的校园里一片恬静,但会聚在这里的中国留学生却按捺不住内心忧国忧民之情,他们在一起纵论天下大事,不由得“引颈东顾,眷然若有怀也”。于是,有人提议“能否做一点什么,对祖国有些微的贡献”。由于在场的多为在美国专攻自然科学的学子,他们想到“现今世界里,假如没有科学,几乎无以立国……中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刊行一种杂志来向中国介绍科学呢”?于是几天后,在一位叫任鸿隽的学生房间里,在哈佛和康奈尔留学的中国学生中最为出色活跃的几位学生再次聚到了一起,他们将提议变为行动,决定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编写科学文章,发行《科学》杂志,并在当晚就草拟出一份《科学月刊缘起》的文章和一份《科学社招股章程》。就这样,在远离中国的大洋彼岸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一批中国留学生办起了我国最早的一份自然科学杂志——《科学》,并创立了一个以“科学”为职志的同人团体——中国科学社。该社成立后,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为宗旨,联络同志,研究学术,在海外留学生中的影响很快得到扩大,团体人员也迅速增加。据任鸿隽在《科学》杂志上的记述:1914年时,科学社人数为35人,次年10月增加到77人,1916年召开第一次年会时,人数更增加至180人。 就在科学社不断成长的同时,在他们梦魂牵绕的故土,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发刊了。与科学社同人标举“科学”大旗一样,陈独秀的《青年杂志》高举的是“民主”大旗,为的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要用这两面大旗,来撼动中国几千年的旧思想、旧文化,“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新文化运动很快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掀起巨澜,也在海外留学生中得到热烈的响应。这时已为科学社骨干的胡适给陈独秀寄去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该文立即被陈独秀刊登在《新青年》上,从那以后,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中国文坛也由此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也就是在这场以“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伦理,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运动中,以群体面貌出现的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展示了他们的风采,使“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了个亲密大携手,从而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国内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令海外学子归心似箭,不少科学社骨干成员相继返国,科学社总事务所也于1918年10月从美国迁回到国内。挟五四“科学”、“民主”之潮,科学社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中,胡适已成为蜚声中外的新文化名人,其他科学社成员也都很快成为国内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骨干和佼佼者,他们用自己在国外所学的专长,致力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开创,除创办学术刊物外,还举行各种科学演讲、筹办科学图书馆、设立科学奖励、创建研究机构。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和开拓,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科学社组织已成为国内最大也最具影响的知识分子团体。 然而,中国的社会现实是残酷的,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发生了。如果说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题为“思想启蒙”,其时的爱国运动已直接转向以“救亡”为目标。围绕“中国的出路”和“救亡”问题,新文化运动中同处一个阵营的新知识分子由于思想、主张的不同而最终走向了分化。这个分化首先发生在《新青年》同人中,1919年底,也就是五四爱国运动进入尾声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开始了一场关于“社会改造”的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陈独秀、因受“十月革命”影响,思想已趋于激进,并开始自觉担负起传播“主义”的使命;而胡适则因受他的老师杜威的影响,对社会改造持“点滴改良”的观念。于是便有了所谓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在这场论战之后,《新青年》同人中的部分成员坚决“左转”,成为五四后的“彻底改造派”,另有一些成员则明显“右转”,形成了以《努力周报》为核心的所谓“胡适派”。这样因意见分歧而导致的内部分化也几乎发生在这一时期的很多新知识分子社团中。但与其他社团不同,由于中国科学社是基于“科学救国”思想而结合的团体,其成员中又多半为英美留学生,对西方“自由”、“民主”价值有较为真切的体认,回国后又多服务于教育、科学界,这些成员之间的同质性使科学社在五四后知识分子群体普遍出现分化时避免了分裂。当然,科学社成员在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也存有这样那样的分歧,甚至展开过公开论战,但由于都有对“自由思想”的尊重,所以并不因此而影响同人间的私交和感情。而在政治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力倡者,认为科学“才是中国救贫救病的唯一的根本方法”,对当时风靡的来自苏俄的“阶级 斗争”理论,他们并不赞同,认为中国只有继续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文明之路才能有希望。所以,在五四后的那场“问题与主义”之争中,科学社的成员大多是胡适“改良论”的支持者。略有区别的是,他们多数为自然科学学者,政治被他们视为一块“污浊之地”,故在五四后各种“主义”的喧嚣声中,学社成员多半采取了所谓“纯科学”立场,如学社的重要喉舌《科学》月刊即奉行“专述科学,归以效实,玄谈虽佳不录,而社会政治之大不书,断以科学,不及其他”之旨,刊载的文章对政治和时局少有涉及,同人的精力也主要放在独立兴办各种科学事业上,队伍和事业都得到了扩大。 然而,北京的政局却也一直让这些对“政治改良”抱有期盼的知识分子失望。1924年,曹锟贿选发生,随着“王宠惠内阁”的垮台,“好人政治”遂成泡影。这使曾经力倡“好政府主义”的胡适、丁文江等人也开始对军阀政府心灰意冷,《努力周报》因此而停办。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政治横行无已,这一政权已逐步为所有知识分子所厌弃。持温和改良立场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尽管不赞成用“革命,’手段来推翻它,但对这一政权也产生了强烈的离异感。“好政府主义”的破产证明军阀政治体系已不能根据社会成员的要求调整自身,也完全丧失了对新知识分子容纳、吸收和整合的能力,从而也就失去了来自这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 二、由“出世”而“入世”——国难危机中的“科学社”同人 1926年,南方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虽然军事上势如破竹,但政治上革命阵营内部“左”右势力的对垒却越来越严重,国共矛盾也日益加剧。1927年4月12日,在北伐军进人上海后,终于发动了“”,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一年后,在“二次北伐”的进军声中,北京的军阀政权彻底倒台,南京国民政府宣布“统一告成”。 在这历史大变局中,主要为“自由主义派”的知识分子,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曾对南方的革命有过怀疑和不安,但由于他们对北京军阀政府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对国民革命带来的这场历史大变动,大体上来说是欢迎的,对在南京建立新政权能在推翻军阀政府后帮助他们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也产生了幻想,科学社同人对新政权的这一最初认同,似乎可以从在1922年后就一直任科学社董事会董事长的蔡元培加入这一政权,并在创设中央研究院时得到诸多科学社成员的鼎助中得到印证。蔡元培与中国科学社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科学社作为一个民间的科学团体,其事业能“蒸蒸日上,若有无限前途者”,如任鸿隽在《中国科学社之二十年之回顾》一文中所述,“在于社会的同情与鼓励”,其中特别提到了蔡元培等人对科学社在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提携。1927年策划“四一二”时,蔡元培正在上海,平时过从甚密的有吴稚晖、李石曾、张静江等人,所以耳边满是诋毁共产党的言论。蔡乃一柔和雍穆之学人,素来反对“偏激”,当他听吴稚晖等诬称共产党人“为非作歹”、“杀人放火”、“诬陷本党同志,无所不用之极”时,也不免受其影响。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任命蔡出掌教育,蔡乃将此作为实现其“教育独立”理想的机会,改旧制为“大学院制”,尝试实行“学者领政”、“教授治校”。在“大学院制”的推行中,蔡元培所倚重的几乎都是中国科学社的骨干成员,如科学社的扛鼎人物杨荃(杏佛),就被蔡委以大学院教育行政处主任、副院长,中央研究院秘书、总干事等重职,实际主持大学院工作。中央研究院是蔡元培“大学院制”最重要的成果,创设伊始,蔡元培就聘请胡刚复、王醚等科学社骨干帮助制定《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在1928年6月9日中研院正式成立及随后召开的第一次院务会议中,出席者大多是当时科学社的成员,中研院成立后下属10个研究机构的所长也几乎被科学社成员所包揽。 然而,蔡元培和科学社同人一心向往的“思想自由”、“教育独立”并不为国民党所容。大学院制“试行伊始,反对斯起”,试行不到两年便告结束。蔡从大学院制的命运中看清了国民党统治下政治的黑暗,知道自己难有可为,乃自动提出辞去本兼各职,出京赴沪。因不满于独裁,1932年,蔡元培与宋庆龄、杨杏佛等一起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宋庆龄为主席,蔡为副主席,杨杏佛担任总干事,因积极营救进步人士和爱国学生,为所嫉恨。对宋庆龄、蔡元培,蒋不敢轻易下手,于是便把暗杀目标指向了杨杏佛。1933年6月8日,蔡元培的得力助手、中国科学社骨干、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遭国民党特务暗杀。 “大学院制”的夭折和杨杏佛的被暗杀,是国民党独裁政权对蔡元培和科学社同人群体这样一批一心以“学术报国”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迎头棒喝。由于国民党大力推行“”,这批有较深西方教育背景、经新文化运动洗礼、向以“独立”自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国民党当局的关系陡形紧张。其实,在“大学院制”被撤废的同时,与“大学院制”遭到同样打压的,还有以“人权”标榜的“新月社”和“现代评论”社同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部分知识分子依附,成为新政权中的新贵;另一部分知识分子(主要指共产党人)取反政府立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仍有相当部分知识分子(主要为上层知识分子)既反对共产党的激进革命,也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因此他们声称“不附属于哪一党派”,希望走中间道路,他们以“科技救国”自持,崇拜欧美的宪政主义,其政治理想是把中国打造成一个民主国家,而不是哪一家的“党国”。“新月社”和中国科学社同人群体正是这类知识分子的代表。在遭受打压后,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于是就有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独立评论》的创刊。 《独立评论》创办于1932年5月,创刊人乃30年代京津地区主要任职在清华、北大、南开一些高校中被称为“北方学人”的著名教授,办刊经费由同人认捐方式筹集,其主要成员有胡适、丁文江、蒋廷黻、傅斯年、翁文灏、任鸿隽、陈衡哲等,其中很多人即中国科学社社员。刊物主编为胡适,谓之《独立评论》,意在希望永远保持一点独立精神,就如刊物发刊词所说的,“不依傍任何党派,不迷信任何成见”,“用负责任的言论来发表我们各人思考的结果”。由于《独立评论》为同人所办,故能比较真实地刊载和反映不同的声音,因此一发行就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刊物。然而,同样为国民党统治时期,同样受国民党“党化”意识形态的高压控制,何以这份被公认为“自由主义”的刊物独能自由散布而不被扼杀呢?这显然与当时国民党当局对知识分子政策的某些转变有关。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发起了“沈阳事变”,面对日人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国内朝野上下都有了严重的危机感。作为执政的国民党当局来说,如何凝聚民心,增强国力,抵御外患,成为当务之急。再者,经过中原大战后,南京政权根基稍固,在亟待进行的建设事业中,需要有真才实学人物的襄助。然而,国内科技界的精英人物又多为“自由主义”者,如何改善和协调与他们的关系,对当局来讲具有紧迫性。同样,国难的加重,也使这些以“科技救国”为己任的学 人忧心如焚,关注现实问题,遂成为这一时期《独立评论》的一大特色。创刊后不久,刊物就开辟了“研究中国当前的问题”的专栏,其中在“建国”问题讨论中,“民主”和“独裁”之争格外引人注目。论争中胡适的“民主论”虽仍能赢得少数皈依者,但已不符合其时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而蒋廷黻、丁文江等人提出的“新式独裁”主张,却在当时知识分子中获得了众多支持。九一八后,日本侵占东北的现实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人们逐渐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集中到如何迅速增强国力以抵御外侮上。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人们似乎已不能容忍“缓慢的,分散的,经常是徒劳的”去解决问题,而把“急先务”作为国家需要的头条标准。此外,由于在进入30年代后,随着南京中央地位的加强,知识分子虽然对这一政权仍存在着普遍的不满,但已勉强地开始让自己逐步去适应这个政权。也就是说,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国共两大势力的对峙,政治选择的空间变小了,两面讨好不可能,而两不讨好“最不现实”,在不得不择一而事的情况下,在中国缺乏“独立”根基的中间知识分子多数倒向了国民党。于是,中国这部分学有专长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中的很多人开始从“出世”走向“入世”,与政府合作,把他们拯救国家的努力与维护政府的权威联系在了一起。 知识分子对政府态度的变化,给了一个与学界、科技界沟通的契机,在1932年后的一段时期中,多次在庐山召见知识界的知名人士,对大局多有垂询。据蒋廷黻在其回忆录中所记述的,他因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的文章受到蒋的重视,几次被蒋约到牯岭去谈话。1932年11月,在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兼参谋总长的参谋本部下,一个被叫做“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新机构正式成立了。与其他机构大肆渲染的开张不同,这个机构的成立是平静的,甚至是秘密的,其成员以“私交”关系与蒋合作,直接向蒋汇报工作。主持这一委员会的就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社北京分社社长翁文灏。翁在上任后不久,就向提交了一份《国防工业初步计划》,内中对国防工业发展新战略的系统阐述,奠定了委员会今后工作的基础。委员会副秘书长是钱昌照,一位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经济学家。委员会最初有委员40人,清一色的留学归国人才,毫无疑问,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当时都是“各自的研究领域中居首位的人物”,也几乎都是中国科学社的成员。至于这一委员会成立后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上所发挥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民国史研究的深入,已有一系列著述给予了高度评价。可以毫无愧色地说,在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建设突飞猛进时期,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中所有关键决策、重大项目以及取得的绩效,都无不与这个委员会有关,正是这个机构,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与国民政府的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 三、由“合作”而“离弃”——1949年国共政权易手之际的“科学社”同人 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给国民政府和知识分子提供了恢复和重建相互关系的极好机会。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形势下,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中这批最杰出的科技精英开始进入政府各个重要部门,为奠定抗战的国力基础,他们心甘情愿地放弃了高校教授和研究院优裕的城市生活,亲临西北、西南等国内人迹罕见之地,从最艰苦的勘探、测量、绘图、设厂干起,从事为中国奠定工业化基础的开拓工作。他们的工作热情完全是忘我的,以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灵魂人物翁文灏为例,自担当起整个国家国防和经济建设总设计师的重任后,便以他看似瘦弱的双肩担起了“综理全国经济”的重担。他殚精竭虑,日夜操劳。1934年2月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翁文灏却还奔波在去浙江长兴煤矿的调查途中,路上不幸遭遇车祸,头部因此受重伤,昏迷两三个月后,才摆脱死神的纠缠。而曾任中国科学社社长的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就是在湖南衡阳考察煤矿时因煤气中毒而去世的。他们这种无我奉献精神的原动力是什么?这在钱昌照为资源委员会写成的“会歌”中得到形象体现,歌曰: 我们决不想丝毫享受,我们决不要任何虚荣; 我们最厌听士大夫的清谈,我们最厌听弱者轻微的叹息。 国家民族到了最严重的关头,想什么享受,想什么虚荣! 清谈误尽了苍生,叹息活现着无能。 看随处都有我们应做的工作。 我们决不为名,我们准备挨着饿! 前进,前进,前进中开辟着国家的大道; 创造,创造,创造中树立民族的宏基。 永远积极,永远乐观; 哪里有不能解决的困难?哪里有不能排除的障碍? 这是我们的世界!一切由我们担当,当仁不让! 这是我们的世界!一切由我们担当,当仁不让! 从这激昂的歌词中,我们不难体验到那些书生们的耿耿报国情怀。由于有这种精神的激励,在资委会工作的科学社成员当仁不让地工作在“抗战建国”的许多关键性技术岗位上,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为抗战作出杰出贡献的玉门油田为例:石油为战时的军用、民用必备品,然我们国家却一无出产。战前,资委会在西北边陲之地的玉门发现了大油田,但由于玉门地方僻远,属戈壁滩上不毛之地,没有人烟,开发很难,加上战时外汇紧张,油矿开采设备又都需从国外进口,中央有人建议暂时放弃。终因翁文灏、钱昌照等人的坚持,资委会副秘书长孙越崎亲任甘肃油矿局负责人,远赴西北坐镇指挥,开采终得进行。1942年太平洋战争后,西南国际交通被切断,在进口石油万分困难的情况下,正是玉门开采的石油基本满足了前线以及大后方交通运输对油料的需求。像这样的艰苦创业事例,在当时的资委会科学社同人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不仅如此,在资委会工作的科技专家在个人操守上也堪称楷模。由于资委会管理的是国有大企业,主管手中掌管着诸多能源、矿产资源和战时紧张物资,在这样的位子上,经营者倘私欲膨胀,是很容易侵渔自利的,而企业的公营性质,也容易造成浪费和低效,这在当时国民政府的很多部门和行政机构中已是司空见惯。为防止被“权力”所腐化,身为经济部长兼资委会主管的翁文灏为资委会同人立下“规约三条”:“(一)同人互相戒勉,一切工作均以有益于国家民族及中国经济之前进为目标,公私分明,决不因私害公;(--)同人互相戒勉,对于服务事业之同类及相关事业,决不私人经营,既不为股东,也不为任何有关之营业;(三)同人互相戒勉,转为公共利益而服务,不为私人盈利而用力,对于任何垄断公利之私人,用意既属相反,工作无从联合。”翁文灏以这样的标准诫人,更以这样的标准律己。他担任资委会的领导工作,但从不在资委会领取兼薪。资委会另一负责人钱昌照在任职期间也兼任过教育部常务次长,当时教育部次长薪金为600元,还有400元的办公费补助。而资委会任职的薪金加上办公费总共不过500元,但他仍放弃了教育部的薪给而自动支领资委会的薪金。翁、钱两位克己奉公的操守为资委会员工作出了表率,上行下效,其属下一般也都能做到清廉自持,资委会“风气相当良好,贪污之风可称绝迹”,连域外专家也称赞资源委员会是“中国目前整个行政机构中,办理最优良及最现代化的一环”。这不仅是对资委会同人的赞誉,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荣 耀。有人因这一时期他们中很多人在政府部门担任了主要职务而称他们为“技术官僚”,实际上他们中多数人并没有因担任“官职”而沾染官场恶习,他们也并没有把在资委会工作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只是借此舞台,施展自己的专长。在抗战中,他们确实是积极“入世”的,但对政治和官场却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这从科学社同人对加入国民党的态度就可看出。翁文灏的国民党党员可说是钦定的,“入党”实在是出于无奈。其他资委会成员也一样,国民党中央党部曾几次要求在资委会设党部,都被拒绝。直到1943年上半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通过下了命令,次年又作出“所有出国人员均需到中央训练团受训”的规定,在设立党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翁文灏、钱昌照乃向蒋提出在资委会内“设特别党部”的要求,建议负责人也从资委会原有的党员中产生,不必由中央另行派人。虽如此,国民党的党务活动并没有在资委会中得到开展。更可贵的是,他们也并没有因到政府内“做官”而忘记了他们“诤友”的责任,在战时的国民参政会中,常能听到他们要求改革的诉求。但他们显然对国民党是有幻想的,在抗战临近胜利时,他们似乎看到了战后和平建国的新机遇,为此,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战后国家工业化的实现途径,设计规划着国家建设的蓝图。 1945年8月,中国人在经过八年抗战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科学社同人们也和全国民众一样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将开始一个中国经济建设的“黄金时代”。然而,接踵而起的国共内战很快又把他们的梦想打得粉碎。不仅如此,战后国民党一意孤行的内战政策和病入膏肓的腐败,不仅使他们的“建国”理想陷于毁灭,也使他们对这一政权失去了信心。关于战后这些知识分子与国民党政权越来越疏离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科学社机关报《科学》刊文动向上窥见一斑。为避免“《科学》踹政治漩涡”,以往《科学》杂志刊文原则是“断以科学,不及其他”。但战后的刊物功能出现了大的变化,如其“编后记”所言:“抗战以后,激于世变时会,转向到科学的社会功能方面来了”。1947年《科学》第29卷第5期上就发表了科学社总干事卢于道的《科学工作者亟需社会意识》一文。在该文中,作者对战后科学家每况愈下的生活境遇作了揭示,称“科学界人士尽管安贫乐道,可是生活却被压在柴米油盐里。甚焉者其职业是教人而自己的子女受不到教育,整天在研究营养而自己的营养不足,专长是研究心理而本人就精神萎靡以至于精神衰弱”,文末发出了“传统地对于政治不理会的态度是需要改变了”的呼吁。而《科学》第29卷第12期上刊载的科学社理事吴学周《悼亡友汪兄盛年并为国内科学工作者痛苦》一文,更是对当局黑暗政治扼杀知识分子的一个控诉。很明显,抗战的胜利不仅没有给知识分子的境遇带来任何改善,反而使他们落入贫困的窘境。尤其是内战战场上形势逆转后,国统区经济出现崩溃,很多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工作的科学社社员也和民众一样,被饥饿、贫困和通货膨胀所困扰。“大学教授1935-1936年间的收入还能够勉强维持一个中等水平的生活,自从1936-1944年之间,他们的薪给百分比突然迅速地降落到原来的11%。而最后到了1946年前头,跌到了3%。事实上,他们的收入已经比不上一个人力车夫了。” 关于战后知识分子因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而最终导致他们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已有一些著述作了反映。但为什么在战时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知识分子能够团结在政府周围,同心同德,毫无怨言,而战后却不堪忍受了呢?概因战前经济还在继续增长,社会不平等问题尚未到全局性爆发的程度;而战后一方面是战争引起的资源空前短缺和由通货膨胀而触发的经济恶化,导致包括知识分子和普通公务员在内的绝大部分民众的生活都陷于普遍的贫困化,另一方面是党国显要还在借助他们垄断的权力,靠“劫收”中饱私囊,巧取豪夺社会的稀缺资源。这种强烈反差无疑激化了社会矛盾。国民政府也曾试图缓和这种不满情绪,但远未成功。于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很多著名教授的同情和支持,有些从不过问政治的教授,也毅然加入了游行示威的行列。而面对民众和知识分子的抗议,国民政府采取了高压手段,一些站出来伸张正义的教授因此而被逮捕,甚至遭暗害,这使那些以“纯科学”自负的科学社同人也发出了抗议的声音。把中间力量从中立逼向激进,这是国民党政权的最大失策。这一现象表明,已经失去农村和底层民众人心的国民党政权,也最终失去了城市人口以及他们中的精英人物——上层知识分子的支持。 时至1949年,由于在三大战役中国民党军主力被歼,南京政府大势已去,成王败寇,历史再次面临着改朝换代的大变局。面对败局,在为后路预作安排的显然对被称为“国宝”的文物和高级知识人才之价值是有认识的,他不愿把这批宝贵的资源留给共产党,于是在一面下令把“两院”宝物和收藏运台的同时,也一面部署著名大学的南迁,同时更制订了“抢救大陆学人计划”。计划中被列入动员南撤的人士有四类:(1)各校、院、会负责首长;(2)中央研究院院士;(3)与官方有关之文教人士;(4)学术界有贡献者。这些计划主要由教育部长朱家骅亲自负责,陈雪屏、蒋经国、傅斯年具体执行,并由国防部等部门配合。毫无疑问,科学社同人中很多人被列在了动员撤台的名单之中。时移世易,在这历史即将发生大转折的关头,这批向以“不依傍任何党派”自诩的上层知识分子也陡然意识到,其时的他们和当时的整个中国一样,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他们面临着痛苦的抉择。 由于这批主要置身于学界、科技界的知识分子以往在政治上多持“自由主义”立场,在面临国共易势时,许多人内心的惶惑是可以想见的。对他们的心态,现在已有一些论著作了很好的揭示,如曾任台湾中研院近史所所长的陈三井教授就撰有《1949年变局与知识分子的抉择》一文。他在文内把处于纷扰变局中的这批知识界上层人士作了四大类型的区分:(1)迎接解放,共辅新朝篇;(2)心存观望,根留中国篇;(3)坚决反共,义不帝秦篇;(4)乘桴浮于海,花果飘零篇。尽管有此四种类型之分,但陈的文章也证实在这分道扬镳的四类人中,属后两类的都为数甚少,而属前两类的显然占了绝大多数。如科学社同人中很多人虽被列在了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之中,但被“抢救”到台湾去的却寥寥无几。以时为科学社理事周仁为例,1947年时,中研院院长朱家骅就要他把他任所长的中研院工程研究所先行迁去台湾,周仁以需要选择所址为由,一再要求暂缓。至1948年,朱家骅又两次写信给周仁,让他速去台湾,但都被周仁所拒。再以曾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物理学家科学社理事吴有训为例,他因对国民党失望,1947年在应邀出席联合国在墨西哥召开的组织委员会会议时,坚决辞去了校长一职,会后他去了美国,但在1948年秋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之时,他悄然回到国内,和中央大学学生一起迎接了南京的解放。也有科学社同人中的一些杰出人士在国民党政权行将垮台时,因学术声望和造诣已为海外一些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聘请,有的人其时就在欧洲和美国等地讲学,但他们不仅拒绝了撤台,更选择了根留大陆。如时为科学社社长的任鸿 隽,大陆色变时已年过花甲,他的三个子女也都在美国,本来他也作了出国的准备,并已离开上海到了香港,但四个月后,他却毅然回返了内地。据有关统计,1949年时科学社理事会成员有27人,其中只有1人去了海外,其余26位理事全部留在了大陆。再如国民党“抢救大陆学人计划”中的重点对象——中研院院士,虽然当局为动员他们撤台竭尽了全力,但最终搬去台湾的只一个总办事处和数学、历史两个研究所,仅占中研院14个单位中的14%。就人数来说,去台的有130人,占总人数506人的25.7%。而81位院士中,去美国工作的12人,占15%,留在大陆迎接解放的60人,占院士总数的74%。更为感叹的是,1949年5月资源委员会在钱昌照、孙越崎、吴兆洪等人的率领下,在上海宣布了起义。资委会是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部门,其成员中多数人虽为科技人员,但颇受器重,因而在一些政府核心部门担任了一定职务,其核心人物翁文灏还一度被委以行政院院长的要职。而资委会同人的起义,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很明显,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局,在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对峙的中国,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势力——“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心情,无疑是“极其错综复杂”的。然而,不管是彷徨、是欢呼,还是无奈,他们中多数人在变局发生时显然离弃了国民党,而选择了一个对他们来讲实际上还十分陌生的新政权。如前已述,类似这样的抉择也曾发生在二十年前,当时他们中的多数,选择的却是国民党。当然,在作出抉择时,每个人都有非常实际的考虑,按陈三井教授的说法,走也好,留也好,都是各人“一生自我认定的最佳选择”,其间“无不掺杂了个人情感、家庭因素、师生情谊、承诺与职责等考虑,甚至与经济问题密切相关”,但陈教授也认为除这些因素外,更有决定性的因素乃深植于这些知识分子心中的那种“个体对大我的责任和使命感”。对此,其时发表于《科学》的一篇科学社理事曾昭抡的文章《1949年的中国科学家》颇能说明问题。他写道:“国内局面到了1949年,无疑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旧的势必死去,新的将要诞生。”而这“新”在他们心目中又是什么呢?显然,他们有着企盼,这就是“多年来科学的厄运,可望有转机”。于是他写道:“此时此日的中国科学家不但用不着怕大时代的降临,而且应该鼓起勇气迎上去,发挥自己一生伟大的抱负。我们不要消极地去应变,而要积极地提出主张,作为将来建设新中国的参考。”这种因对国民党的彻底绝望转而寄希望于新政权的心迹,以时为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冯友兰的一段话甚为典型,他说:“我是中国人,不管哪一党执政,只要能把中国搞好,我都拥护”。又有人说:“中国好比有两个儿子,大的是国民党,二的是共产党。大的把中国搞糟了,应该让二的试一试。”正因为怀有这样的憧憬和期盼,很多在国共两大势力之间一贯持“中间”立场的知识分子,尽管对共产党及其将建立的新政权仍心存疑虑,但总认为“共产党当了权,也是要建设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有用的,你搞自然科学,那就更没问题了”。更有不少人认为“自己既不是地主、资本家,更未加入国民党,与中共无仇无怨,甚至还因同情学生运动而被当局视为‘思想左倾’。如今中共要掌权了,在新政权中,自己凭知识吃饭,当无问题”,这样的表述可以说是说出了当时被认为是“中间势力”的人,尤其是那些一生孜孜以求“科学报国”人士中多数人的想法。 由于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近代艰难的社会转型中,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尤其是五四后,国共两大政治势力已经形成,夹缝中的中间势力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尽管他们已从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中脱胎了出来,也力争过“独立”的地位,但“人世”也好,“出世”也罢,他们始终没有走出寻求自身定位的困境,最终仍然是一个依附性的阶层,这正是他们的悲哀。所以,在国共两大政治势力的决战揭晓后,由于中共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与独裁当局作斗争时,曾高扬过“民主、自由”的旗帜,在开国之初,也贯彻了相对开明的知识分子政策,这些无疑都大大增强了这部分知识分子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当然,他们中也有选择出国和赴台的,但大部分认同了新政权则是不争的事实。客观而言,其中固有“趋利避害”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出于对国家美好前程的期盼。当年,他们在作出留国或返国选择时,对未来有过很多憧憬,虽在以后的年月里,道路并不平坦,但他们初衷不改,报效祖国之心未曾稍移。 中国历史论文: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 一、政教合一及其三种形式 “政教合一”是政权与宗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或社会现象。在上古时代的许多国家,占统治地位的宗教的教规起着类似法律的作用,该宗教的祭司或僧侣对政治有很大的支配作用,对人民思想控制很严,有些国家首脑同时兼任宗教首领,这种状况在东方奴隶制专制国家特别流行。在中古时代,东西方各国都用有国教之名或无国教之名的实质上的国教作为统治思想,政教合一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当时的国家一般地说都处于政教合一的历史发展阶段。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出政教分离的主张以后,政教合一的现象日益减少,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例如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还提出“神皇一体”、“祭政一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神道教一直作为其国教。当代进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仍在实行政教合一制度。 这里所说的政教合一,涉及的是狭义的政教关系,即宗教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的结合(西方人所称的relations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常译作“政教关系”,其实指的是“教会与国家之关系”,即体制化的宗教团体与作为统治机构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广义的“政教关系”应指一般的宗教(包括体制化的与非体制化的、正统的与异端的宗教)与一般的政治(包括统治阶级的与被统治阶级的、在朝的与在野的政治)之间的关系。这种结合的紧密程度,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是各不相同的。结合的紧密程度较大者,可称为“神权政治”,即宗教与政治、教会与国家、神权与政权的完全结合;结合的紧密程度较小者,可称为“国教统治”,即被抬高到统治地位的宗教在思想领域内的控制。当然,这两类情形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大多数政教合一制度,总是介乎最严格的神权政治(如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所实行者)与最松弛的国教统治(如《拉特兰条约》废除前的意大利所实行者)之间,我们可称之为“温和的政教合一”,由于这种情形比较普遍,较能代表宗教与统治阶级政治相结合的一般状况,我们为了行文方便,也可简称为“政教合一”。于是,按照宗教与统治阶级政治相结合的紧密程度,我们就得到了政教合一现象的三个类型——“神权政治”、“国教统治”、(温和的)“政教合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种政教合一的形式,是否存在于中国的历史之中;如果存在,又是什么宗教,以什么方式在这些政教合一形式中发挥作用。 二、中国历史上有“神权政治”吗? 神权政治是神权与政权合为一体, 国家机关与宗教机构紧密结合,借用神或宗教的名义进行统治的政治体制。神权政治只构成一定时期一定国家的政治制度的一个侧面,例如,它可以同君主制结合(如古代东方各国),也可以同共和制结合(如加尔文领导下的日内瓦)。在上古时代,由于宗教意识十分普遍和有力,由于原始公社中宗教与政治浑然一体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各国政治制度都或多或少包含着神权政治的成分。在这种制度下,宗教是维持统治秩序的重要支柱;重大政治事务往往以宗教形式作出决定;政治活动的得失成败往往被归因于神意;最高统治者被视为神的化身或人,上层统治集团包含大量的宗教上层人物;宗教上的考虑对政治决策有重大影响。这些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古代的埃及、巴比伦、波斯、犹太、印度和中国。 神权政治在中国历史上,主要存在于上古时代,或者说从夏商直到西周。 所谓“有夏服天命”(《尚书·召诰》),夏禹“致孝乎鬼神”(《论语·泰伯》),说明夏代已有假借天命鬼神来统治的情形。至于殷商统治者,则不但自称天命而王,而且每事必问卜筮,以宗庙中的大室为治事之所,政令皆假神意而出,神权政治在此时发展到顶峰。周代开始“以德配天”,表明人伦方面的考虑在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开始加重,但是周王仍以“天子”自居。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地位下降,极端的“神权政治”也开始随着“礼崩乐坏”而崩坏了。然而,比较温和的“政教合一”制度,在中国并未走下历史舞台,而以一种新的特殊的形式延续了二千年之久。这就是特殊的儒教与特殊的中国专制政治的结合,关于中古时期的这种政教合一形式,我们将在第四节再来详述。这里先说上古时期的神权政治。 上古时期中国的神权政治,有其鲜明的理论表现形态,即把人间的统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一概说成超自然超人间的“天意”或“天命”的结果。最有代表性的表述,是《尚书·虞书》中的这一段话:“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眨惶熘扔欣瘢?晕椅謇裎逵乖眨弧??烀?械拢?宸?逭略眨惶焯钟凶铮?逍涛逵迷铡!痹谑导?疃?校?诮逃刖?卤徊⒘形?肮??钡牧酱罅煊颍?此?健肮??笫拢?陟胗肴帧保ā蹲蟠?こ晒???辍罚?6?漓胗胝鞣?祀与戎)以及其他重大事务,又往往先由专人贞卜吉凶,然后才能决定实行。贞卜事项多与政务有关,可见政教结合范围之广。至于政教结合程度之深,于下列记载可见一斑: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汝则逆,庶民逆,吉;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尚书·洪范》) 这就是说,在决策过程中,国君、辅相以及民众的意见,都可以被卜筮之类初级的宗教活动所否决。这还不是地地道道的神权政治吗? 祭祀与占卜对于政治既如此重要,主持其事的“巫”与“史”,即“宗教人士”,也就成了国君的辅相,即“政界要人”。殷商时代的“巫咸”、“巫贤”,就是此类人物。至于各种名目的“史”,负责在国政大计决定之前,贞卜吉凶,并保存贞卜结果。由于熟悉重大往事,国君遇有大事必咨询之。所谓“天道福善而祸淫,祸福之至,必有其几;君子见微知著,明徵其辞;其后或远或近,其应也如响。作史者比事书之而策,侍于其君则诵之,有问焉则以告之。其善而适福,足以劝焉;淫而适祸,足以戒焉,此史之职也”(汪中:《述学·左氏春秋释疑》)。由于史官于国政如此重要,故王国维经考证后断言:“古之官名多从史出。”(《观堂集林·释史》) 汪中曾综述说:“天道鬼神灾祥卜筮梦之备书于策者何也?曰:此史之职也。……楚公子弃疾灭陈,史赵以为岁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吴始用师于越,史墨以为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陈敬仲之生,周大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韩起观书于大史,见易象孔成子筮立君以示史朝。”(《述学·左氏春秋释疑》)史官负责解释的天道鬼神灾祥梦等事,竟与灭国、用兵、立君等重大政务有关!这亦表明政教结合之深。司马迁也曾追述说:“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化己。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史记·龟策列传》)这又表明政教结合之广。 神灵信仰的表现,主要是祭祀活动。在我国上古时代,祭祀乃“国之大事”,往往由国君亲自主持,即孟子所谓“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孟子·万章上》)。倘若废弃祭祀,甚至会授人以讨伐的口实,如葛伯不祀,商汤伐之,殷纣慢于鬼神,百姓怨望,诸侯有畔,都是明显的例子。祭祀的对象首推祖先。祖先崇拜在我国一直延续到近代,在中国传统宗教中占有核心地位,这是我国小农经济和宗法关系长期延续并占据统治地位的一个副产品。上古时代祭祀祖先有着明显的政治目的,《国语·鲁语》说:“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因此祭祖成了国君的首要职责,祭祖制度也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部分和明显标志。《礼记·大传》说:“礼,不王不*:。王者*:其祖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袷及其高祖。”至于庶人的祭祀,则“不过其祖”,不许“追远尊先”。到了周代,更定立了维护政治等级的庙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礼记·王制》)宗教制度成了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作为“国之大事”的祭礼,还有别的对象,即各种自然神灵。《尚书·尧典》有“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记载。《礼记·祭法》说:“有天下者祭百神,诸侯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表明了自然神灵的祭祀也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紧密相关的。而且这类属于自然崇拜的宗教活动,也都由国君亲自主持进行。 除了“祀与戎”,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大事”,即生产活动。在渔猎经济时代,田猎是一项大典。进入农耕时代,氏族首领则须领导耕作,但在部族联合和阶级出现之后,对耕作的直接领导渐渐转变为象征性的领导,表现为一种隆重的宗教式的典礼,即所谓天子亲耕仪式,一直延续到封建时代。《国语·周语》描述道:“古者太史顺时?土,……告稷曰:自今至于初吉,士乃脉发。……王曰:史帅阳官,以命我司事。……稷则遍戒百姓,纪农协功;曰:阴阳分布,震雷出滞;土不备垦,辟在司寇。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农正再之,后稷三之,司零四之,司徒五之,太保六之,太师七之,太史八之,宗伯九之,王则大徇。耨获亦如之。……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故征则有威,守则有财。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由此看来,上古时代之宗教、经济与政治,真可谓三位而一体! 前述祭祖和庙制的宗教上的等级制度,从西周开始又与宗法制度相结合。大宗“百世不迁”,小宗“五世则迁”,宗子有主祭特权,不许支子主祭(《礼记·王制》:“支子不祭”),都是这种结合的明证。宗法制的“尊祖”、“敬宗”和“亲亲”、“尊尊”等原则,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构成所谓“礼”的核心内容。而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首要特点,就是宗法思想居主导地位。(《孝经·五刑章》:“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法制的主要特点,就是以“礼”为法律的基石和准绳。在汉字中,“法”字本作“?”和“?”。据《尔雅·释诂》解释:“法,常也。”?的本义指常行的范型或标准,即行为规范。据《说文·?部》解释:“?,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就是解?,亦作獬豸,古人信其“性知有罪”。①《说文》解释说:“解?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所谓不直,即对当时行为规范的违反。这种种情况都表明,上古时代的宗教、伦理与法律制度,也可说是三位而一体。 另外,上古时代根据季节气候皆有“帝”或“神”在主持,违反时令即受惩罪的迷信,而有天子帅公卿大夫迎春于东门,迎夏于南门迎秋于西门,迎冬于北门的仪式(《礼记·月令》),有“度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一民神,而仪于物则”(《国语·周语》)。的说法:在战争中常以占卜等宗教仪式来动员群众,假借神意来鼓舞士气,从占卜命辞到《易经》,都有不少卜问战事的记载,从夏启伐有扈氏,商汤伐夏桀,到周武伐商纣,都自称是执行神的惩罚。②这些都是神权政治的明显表现,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之,对照本节开头所列的神权政治的各项特点、夏商周时代的中国宗教(包括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和统治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都无不具备。这种神权政治既神化了统治阶级及其各项政治活动,神化了当时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秩序,当然对于巩固当时的政治、维护统治秩序,统一新兴国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中国历史上有“国教统治”吗? 国教是由统治阶级或执政当局定为国家的全民性信仰的宗教,它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原始社会,氏族或部落宗教曾经是氏族或部落的全民性意识形态。奴隶制的统一国家出现之后,统治阶级往往以某一部落的神?为全国共奉之神,或者以征服者的宗教取代被征服者的宗教,或者创立或接受某种新宗教,将其定为全民信奉的官方宗教,以求获得意识形态上的统一。在国教体制下,国教的祭司或僧侣往往享有很高的地位和特权,对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发挥重大的影响,并排斥其他宗教或其他意识形态,造成意识形态单一化的状况。国教在中古时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逐渐被接受为现代政治和思想原则,意识形态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虽然某些国家仍然保留国教,但其强制力已大为减弱,对其他的宗教和意识形态已不再完全排斥了。 我们所说的“国教统治”,就是指这种利用某种宗教来统制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为既定社会制度辩护的现象。起这种作用的宗教,有的被宣布为“国教”,有的没有宣布,有的具有“国教”的名称,有的没有这种名称,有的有一套系统完备的制度,有的没有这种制度,但它们都赋有同样的职能,实质上都是有形或无形,有名或无名的“国教”。 有人认为我国既无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当然也就没有“国教”可言。然而历史事实证明,我国自古以来的确存在着实质上的国教,或者说,我国古代的某些宗教确曾有着上述国教的特征和职能。 殷商以来的祖先崇拜和上帝崇拜,汉代以后的儒教,实质上就是我国古代的国教。上节所引的不少材料已经证明,殷周两代的祖先崇拜和天帝崇拜制度,都是由统治阶级所规定的宗教制度。这种宗教制度同宗法制度结合在一起,在全民当中推行,起着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下边这段记载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国于是乎蒸尝,家于是乎尝祀,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慎其采服,?其酒醴,帅其予姓、从其时享,虔其宗祝,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于是乎合其州乡朋友婚姻,比尔兄弟亲戚。于是乎弭其百苛,殄其馋慝,合其嘉好,结其亲昵,亿其上下,以申固其姓。上所以教民虔也,下所以昭事上也。天子?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l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国语·楚语下》) 好一派为着人间的目的,上下左右虔诚祀奉的宗教场景!这种上自君王,下至百姓的全民宗教活动,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对于“教化”人民虔诚“事上”,维护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宗教气质,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 商族征服并统治其他部族以后,政治上的一元化必然要求意识形态上的一元化,其标志就是信奉“上帝”的国教的出现。“这个上帝不是商族的民族神,但却与商族有特殊关系;上帝的神性作用的范围遍及全国上下臣民,却又是殷商王朝贵族的保护神。”(朱天顺:《中国古代宗教初探》,第258页,中华书局,1982年)所谓商王的祖先“宾于帝”的说法、多次出现在殷墟卜辞中。至于“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体”(《书·商书·太甲中》),“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书·商书·咸有一德》),“惟天监下义,典厥义”(《书·商书·高宗肜日》),“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同上)等种种说法,鲜明地表现出这种上帝崇拜维护殷商统治秩序的国教实质。 周灭商以后,上帝的名称多了(有“上帝”、“天”、“皇天”、“上天”、“?天”、“昊天”、“苍天”、“天帝”等等),政治职能也扩大了。先王不只是“宾于帝”,而且本身就是“天子”(《诗·时迈》:“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社会规范和制度也来自“天意”(《礼记·丧服四制》:“凡礼之大体,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人民既然必须“奉若天道”、“恪谨天命”,当然不能违反或抗拒了。周的统治者还“以德配天”,使“天”赋有了更多的人格神的属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天帝崇拜“教化”下民的国教作用。下面这段话典型地说明了周代的天帝崇拜把统治秩序神圣化的作用:“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周书·泰誓上》) 至于殷周以来祝、巫、儒、史之类“国教专职人员”身居高位,对国家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上节已说得不少,这里不再重复了。 春秋战国以后,诸侯割据:“礼崩乐坏”,然而祭祖和祭天、作为实质上的国教,并未废弃。郊祭、庙祭和封禅之类祭仪仍然进行。秦襄公曾作西?,秦文公曾作??,秦皇汉武都曾亲行封禅,汉高祖曾立北?,孝文帝郊雍,武帝幸雍、幸甘泉、郊祭太一,都是证明。不过诸侯祭天,是周天子地位下降在宗教上的反映,五帝出现,是阴阳五行观渗入上帝信仰的表现而已。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家荀况说:“日月蚀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荀子·天论》)。又说:对于卜筮和祭祀,“君子以为文”,“百姓以为神”(同上),“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荀子·礼论》)。一语道破了殷周以来统治阶级利用宗教的实质。而国教不过就是统治阶级赋予了政治性质以便为自己服务的宗教。 儒家学派创立之初,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并非宗教。但它在宗教方面并不否认天命,在政治伦理方面鼓吹孝弟仁义,维护周礼和宗法制(我们知道宗法制是与祖先崇拜这种宗教形式密切相关的),并把两方面结合起来,主张由矢志“克己复礼”而又“知天命”的“君子”来治理天下。这种宗教方面的态度为它以后的宗教化提供了内在根据,而其政治主张又为它以后的国教化准备了条件。孔子本人对于天命鬼神的态度是矛盾的。他既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之类的话,同时又“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提倡“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总的来说,他不探究形而上的天命鬼神在本体论上的有无,但他从不否认其存在的可能性,而且他明确地维护作为古代礼乐制度的祭祀之礼。③因此,从右的方面继承他的孟轲和董仲舒等人,分别发展了天命信仰和天人合一之说,借他的名义为统治阶级立言的《礼记》更说:“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是故夫记,必本于天,?ビ诘兀?杏诠砩瘢?镉谏ゼ郎溆?璩?福?适ト艘岳袷局?9侍煜鹿?铱傻枚??病保ā独窦恰だ裨恕罚?S炙担骸胺仓稳说溃??庇诶瘢?裼形寰???赜诩馈保?ü?漓耄?梢允谷恕吧显蛩秤诠砩瘢?庠蛩秤诰?ぃ?谠蛞孕⒂谇住保ā独窦恰ぜ劳场罚?K?裕?岸E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同上)。这就使古代宗教与儒家学说结合起来,直接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了。在这里,传统宗教、儒学和政治“三合一”的新国教的胚芽,已经清晰可见了。即令是从左的方面继承孔子的荀况也说:“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总而言之,后世的儒学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宗教的祭天祭祖内容,又阐扬了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礼制,再加上一套作为自身特征的仁义孝悌伦理说教,所以特别适合于上借神权,下靠父权,骨子里集权专制,外表上仁义道德的统治者的需要。它在汉武帝以后演变为专制国家的实质上的国教,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汉代统治者笃信天命鬼神祸福,自武帝以降,改元多达七十五次,便是一大表现。在经过汉初一段时期的选择之后,统治阶级终于看中融合阴阳五行说和传统宗教(敬天祭祖)而宗教化了的儒学,罢黜百家,定于一尊,确立了它统治中国思想达二千年之久的国教地位。从此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教育专以儒经为内容,“幼童而守一艺,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汉书·艺文志》),“良家子弟之于六艺‘尔雅’,犹之乎西洋经院学者之于古希腊拉丁教条”④,“金马门、石渠阁、白虎观、鸿都门,‘服方领、习矩步者,委蛇乎其中’,这是活埋人性的中古道院的尊严所在”(同上)。除了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之外,当时儒教的国教化还表现在:第一,施政往往以“经义断事”,前述改元大事即是一例。甚至司法工作也有“引经断狱”的现象。第二,选用官吏,也以儒经为标准,以便于“祖传秘记,为汉家用”,以至于“大师众至千余人,皆禄利之路然也”。第三,天子亲与教义的制定。如宣帝甘露三年诏诸儒会石渠阁讲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章帝建初四年会诸儒于白虎观,讲五经同异,帝又称制临决,结果产生宗教法典《白虎通义》;灵帝时定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以取正而不杂异。无独有偶,在当时的世界上与汉帝国双峰并峙的罗马帝国,为基督教成为国教打开大门的君士坦丁大帝,召集了历史上第一次主教大会——尼西亚公会议,亲临致词,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统一教义,制定了著名的“尼西亚信经”,以后又以皇帝名义颁发《新约圣经》定本,命细工巧匠制备五十部分发各地教会,以止息一直存在的争论!这两大帝国的统治阶级都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在大致相同的时代,确立了各自国家中思想领域内的国教统治。⑤ 自此,儒教经典一直成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从两汉时期的经学和谶纬之学,到魏晋时期以老庄解释儒经的玄学,从唐代排佛的“道统”说,到宋明兼融佛道的理学和心学,儒学的宗教特征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所发展,其理论也益发系统而完整,孔子更被推崇为圣人和教主。甚至连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而掀起变法运动的康有为,也认为“孔子创教”而且仍要从该教的经典中去寻找维新的理论根据。 对照前述每一项国教的特征和职能,儒教都是当国教之称而无愧的。它是由执政当局扶持而占据统治地位的;它控制了整个中国社会的思想,上自君王,下至村夫,都深受其纲常名教精神的濡染,“天地君亲师”牌位深入于穷乡僻壤,仁义忠孝主题渗透于小说民谣;它的官方地位由于科举制度(从唐以《五经正义》,为取士标准,到元以宋儒经注为取士标准,直到明清的八股文以《四书》、《五经》出题,以宋儒经注为据)而进一步加强,并成为教育事业的主导思想;在维护统治秩序方面,它通过“礼”的说教,起着“法”的镇压所望尘莫及的作用,因为这个“礼”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使人服膺”(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第51~57页,1948年版);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加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同时又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排斥各种外来的宗教和意识形态(佛教不得不被它改造,甚至甚督教传教士也不得不迁就它)(由此而有所谓“中国礼仪之争”),维持了思想领域内的统一和专制;从董仲舒提出只有儒生才能做官,以至于“鸿都门学之士,至有封侯赐爵者”(《文献通考》,转引自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到隋文帝创设科举,以后有功名的儒生不但享有特权如秀才以上免役,生员无力纳赋,可以奏销豁免,举人以上犯奸不治罪,只“削职为民”。西方基督教教士在中世纪亦有特权。,而且对于国家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发挥着重大的影响,简直可以说,构成古代中国统治阶级主体的,从经济上看是地主,从意识形态上看是儒生! 国教在世界历史上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而且在历史时代上越往上溯就越普遍。以同一时期来看,在比较闭塞和保守的社会中,国教比较常见。当然,一种宗教的产生和流行,绝非统治者的一纸敕令所能造成,但是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却可以决定它能否成为国教,这就要看统治者是否认为它有利于自己的统治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都有过成为国教的经历,儒教也不例外,因为它在封建时代既适合于小农生产的经济基础,又适合于宗法制的社会环境,因而是有利于中国封建统治秩序的巩固的。 四、中国历史上有“政教合一”吗? 关于“政教合一”以及介乎“神权政治”与“国教统治”之间的温和的“政教合一”的界说及特征,我们在第一节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但这里所说的“政教合一”,所指的是第一节所称的政教合一的“三种形式”之一的“温和的政教合一形式”,这是应该记住的。如果说前节所说的“国教统治”主要表现宗教作为思想上层建筑的职能,那么本节要谈的“政教合一”则主要表现宗教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职能。在中古时期,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封建统治者都常常宣扬君权神授,以神权巩固政权,政教合一是普遍的现象。所有的区别仅仅在于合一的程度和方式不同,而这种不同乃是各国的社会政治状况的不同以及宗教和意识形态状况的不同造成的。 第二节已经提到,夏商周三代的神权政治崩溃以后,比较温和的政教合一制度,在中国并未走下历史舞台,而以一种新的特殊的形式延续了二千年之久。这就是特殊的儒教与特殊的中国专制政治的结合。 中国封建国家的政治特征是君主专制,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特征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宗法制,而儒教的重农观念⑥和纲常伦理⑦,恰恰与这三大特征相适应。所以它与封建国家的结合,在逻辑上是必然的,在历史上是有基础的。 政教合一现象的考察,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全面进行:政治指导思想,统治集团构成,教育制度,法律制度,基层统治。虽然儒教没有基督教那样的教会组织(其实其他宗教也都没有基督教那样的教会组织,但不能说它们就不是宗教),中国的封建国家与欧洲的封建国家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儒教与中国封建国家的结合即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在上述五个方面都有独特然而是鲜明的表现。在政治指导思想方面,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儒教为正统思想,从帝王到大小臣僚无不自幼诵读儒经,熟习纲常名教,以为治国之本。因为儒教神化封建政治,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董仲舒说:“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朱熹说:“法者,天下之理”(《朱子大全·学校贡举私议》),“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文公全集·读大记》)。他们把封建政权、封建法律和封建的政治伦理规范都说成是“天意”或“天理”的结果,类似的君权神授的说法在儒教理论中是不胜枚举的。所以儒教倡言的“礼”,在统治者心目中,不只有道德的意味,而且有宗教的色彩,又不只有宗教的效能,而且有政治的功用。所谓“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这个“礼”,不单是“礼教”,而且是“礼治”,是政教合一的“礼”。礼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上的一大独创,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曾经为之倾倒。殊不知它不过是与欧洲形式不同的另一种政教合一,所以欧洲各国自称“基督教国家”以别于“异教国家”,而中国自称“礼义之邦”以别于“化外之邦”。 在统治集团构成方面,前节已经提到,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由儒生构成。早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把仕途与学儒结合起来之后,这种结构体制就大致定下来了。汉代的儒教以经学形式出现,政府从在太学学经的儒生中选拔官吏自不必说,更由于经学以师法家法相传,这种“思想界的基尔特制”(参见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秦汉社会的研究》)由“累世经学”而“累世公卿”,由“士人”而“士族”,从朋比标榜,乡党品题,发展出汉魏的豪强高门,又发展为两晋的门阀世族,形成了隋唐之前统治阶级的主要部分。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以后,中小地主的入仕使统治集团在经济等级上多样化了,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更加单一化了。统治集团构成方面的政教合一更加紧密而稳定,而且制度化了。中国封建官场的这种特点,正好用得上这么两句话,叫做“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 宗教与教育结合,是历史上政教合一现象的一大表现。在中国封建时代,这种结合的密切和稳定也是举世罕见的。这主要得力于科举制度。秦汉以前,私学繁荣,百家争鸣,政治上的多元与思想上的多元相得益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对策,“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正是要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的统一。从此不论太学、郡国学、校、庠、序等等大小官学,还是广布民间的所谓私学,都以儒经为主要教学内容。所谓今文古文之争,也同统治阶级内部在朝与在野两大集团的争夺密切相连,从王莽到王安石利用古文经,从刘秀到康有为利用今文经,都说明那儒经好一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经过一段士族豪门垄断文化的时期之后建立起来的科举制度,更把儒教对教育的控制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由于科举是入仕的必经之途,因而科举的科目就成了封建教育这辆马车的驭者,使之永不离经叛道,而成为封建统治者得心应手的绝妙工具。唐太宗曾眼看着大批入选的儒生而喜不能禁,脱口而出:“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这些“英雄”即封建国家的“栋梁”,正是万千莘莘学子的引路人。所以,此后一千多年中,官学也好,私学也好,多半是学经入仕的预备场所,“四书五经”的一统天下。 在法律方面,中国封建时代立法和司法的指导思想,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礼治”⑧原则。从董仲舒根据“任阳不任阴,好德不好刑”(《春秋繁露·阴阳位》)而提出“德主刑辅”,到最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唐律》的“一准乎礼”(《唐律疏仪·序》)、“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律疏仪·名例疏》),莫不如此。直到封建法统即将告绝之际,宣统皇帝还下谕声称“三纲五常”“实为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法之大本”(《新刑律修正案汇录》)。正因为如此,历代封建法律都只以“治民”、“治吏”为目的,从来没有治君之法,法自君出,狱由君断,皇帝特权凌驾于法律之上。汉武帝定儒教于一尊之后,儒教不但成为封建法律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渗透到法律运用和司法过程之中。隋唐之前,“引经决狱”、引经注律之风一度盛行,随着儒教经义的法典化,经学家也有兼而为律学家者,如马融,郑玄、杜预皆是。汉儒宣扬的阴阳五行四时之说,竟使“秋冬行刑”制度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儒教的宗法精神浸透了以家族为本位的中国封建社会的习惯法,形形色色的家法族规在社会上十分流行,尤以宋朝以后为甚。这些家法族规不仅对于家族成员具有巨大的约束力,而且得到国家承认,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清末推行新政时,学贯中西的法学家沈家本主持修订新法新律,准备采用以个人为本位的现代原则取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封建纲常,在张之洞等人指其“败坏礼教”、“违背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和“男女之别、尊卑长幼之序”的攻击下,仍然不得不凭靠“治国之道,以仁政为先”的儒教理论进行反抗,最后并以退让告终。总而言之,宗法观念、君臣等级和重德轻刑的儒教精神,指导封建立法达二千年之久,构成了中华法系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却不利于商品经济和与之适应的“私法”的发展,特别在封建社会后期,更严重地阻碍了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前提的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 封建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世界大国。庞大的中国社会不是靠生产的高度分工和社会化联合起来的,那么,小农经济的分散的基层,与封建政治的集权的顶层,乡村与朝廷,是靠什么联结起来的呢?曰:士大夫与绅士。士大夫即在朝作官的士,绅士即在野乡居的士,士就是读书人,也就是儒生。作为士大夫的儒生,执行着国家机构的正式管理职能,作为绅士的儒生,执行着社会基层的非正式管理职能。没有后者在“天高皇帝远”、官吏和政令难于深入的穷乡僻壤,作为官僚机构的延伸和补充,用统一的礼教去提供并实施一定的社会规范,则人口如此众多、幅员如此辽阔的封建中国能维持如此长久的统一和稳定,那是无法想像的。一般说来,这些绅士虽非“鸿儒”、亦非“白丁”,他们往往有过科举功名或者宦游生涯,休闲或退任而乡居在家,身兼地主或者与地主关系密切,于是凭借政治、经济或文化的优势,在宗族和乡里享有一定的特权和威望,俨然“以师为吏”。举凡乡里的道德“教化”,宗祠祭祀,排难解纷,民事仲裁,都少不了他们。他们还充当征收赋税的媒介人、学校、道路、水利等公用设施的筹办人或主持人,地方志的编修者,甚至乡练民团的组织者或统率者。康熙皇帝曾颁发圣谕十六条,悬于直省学宫:“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息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警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防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引自《圣谕广训》)这真是儒生充当编外基层官吏,儒教为封建政治服务、二者完美结合的全面写照! 如果我们把儒教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把中国封建社会与欧洲封建社会和阿拉伯哈里发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虽然这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们的政教合一情况也有许多不同;但在上述五个方面,儒教的政教合一情况,同基督教,尤其是伊斯兰教的政教合一情况,在基本点上都是非常相似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多说了。 五、几点佐证 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同中国历史上的政教合一问题有关,所以这里不能不提及。但这两方面的问题涉及面太广,理应专文论述,这里只能简略地说几句,同时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教合一现象的佐证。 第一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政治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第二方面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与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在野集团的政治活动的关系。 统治阶级利用宗教为自己的政治服务,一是利用其出世因素,因为所谓出世可以转移人们对此世的注意,从而有利于巩固现存的社会秩序,于是出世本身就成了一种入世,成了“用退出政治来参加政治”(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33页,1993年)二是利用其入世因素,因为任何宗教都有入世的因素,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种因素可以表现为某种社会政治主张。由于同一种宗教的思想观念、情感体验、行为修持,尤其是社会政治主张,均因民族、阶级、阶层、职业集团以至个人的不同而不同,专制统治者对它的利用,仅以其在政治上有利于己,表现出顺从趋势为条件,倘有异己的倾向,则予以打击或排斥,即令对国教也不例外。 总的来看,封建中国的“国教”无疑是儒教,但是统治阶级的当权派为了自己的利益,或出于自身的偏好,或由于一时的政治需要,也有贬抑其至上地位,或者打击其异己派别等情事发生。前者如梁武帝之崇佛,隋文帝之贬儒,儒教的国教地位曾一度岌岌可危。后者如东汉党锢之祸,北宋新旧党之争,南宋义理派时势派之争,明代东林党案,清代禁立盟社和文字之狱,代表正统儒教思想的儒生或士大夫,都曾遭到排斥镇压。这些历史事件都有各自的社会政治原因,但它们也说明,即使对国教,专制统治者也要令其完全屈从于己,以为驯服工具,倘有利用经义教理同自己作对者,定要排斥打击,置“仁政”、“礼治”的祖传圣教于不顾! 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佛道两教在中国没有儒教似的国教地位,统治阶级对之又拉又打的现象更为显著。佛教东来之初,统治阶级以为它能“助王政之禁律,益仁智之善性”《魏书·释老志》。,所以“莫不崇尚,亦我国家常所尊事也”(《魏书·释老志》)。佛教依附神仙方术而扎根,迎合魏晋玄学而发展,到南北朝时几有取代儒教而成为国教之势,隋唐时期更是盛极一时。这种发展,正是佛教方面的依附迎合与统治阶级的拉拢扶植相结合的结果。晋僧道安曾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行。”(《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这句话已为随后的历史事实所证实。 由于“中国的佛教的势力远不能与欧洲中古时期基督教的权力相比”(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第29页),“佛教在中国不是唯一的宗教。因此,它的影响也有一定的限度”(同上)。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势力类似欧洲的基督教而占有统治地位的宗教,还是儒教。即令那位以多次“舍身事佛”闻名的梁武帝,一边舍身事佛,一边还为孔子立庙,置五经博士,下诏宣称:“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厉行,由乎经术。”所谓教者,儒教也,经者,儒经也。梁武帝之立佛教为“国教”,是“使儒家的社会伦理观点与佛教的迷信思想密切结合”(同上书,第26页),这位中国最典型的佛徒君主,也“不能用佛教来排斥儒学在政治上的地位”(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2编,第439页)。在中国的思想环境和政治环境下,佛教受到限制(计有分官设职,防止伪滥,限制立寺度僧,规定试经度牒制,沙汰僧尼等措施)甚至遭受打击是在所难免的。所谓三武一宗之灭佛,当然首先与佛教的经济,社会势力膨胀有关,但也同三教之彼此斗争有关。北魏太武帝和唐武宗灭佛,既有道士从中撺掇,又有禁斥“非圣之言”与“外方之教”之意。北周武帝灭佛,诏“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后周世宗灭佛,诏禁“亲无侍养者”出家,二帝灭佛,乃为维护儒教,弘扬礼乐、维护纲常。至于历代士大夫之反佛议论,更多于同一目的。正如汤用彤先生所说:“及至李唐奠定宇内,帝王名臣以治世为务,轻出世之法。而其取士,五经礼法为必修,……科举之制,遂养成天下重孔教文学,轻释氏名理之风,学者遂至不读非圣之文。”(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39页,中华书局,1982年) 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亦有类似遭遇。原始道教曾为农民起义的动员和组织形式,故遭受封建统治者压制。东晋以后与纲常名教相结合而产生的贵族道教,则受到统治者的扶持拉拢。但综观中国历史,除了在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宋徽宗、明世宗等几个皇帝统治下,一般而言,道教都未能上升到统治性意识形态的地位。道教与佛教互争,各有胜负,但二者均常同受儒教排挤而受挫。按范文澜先生的说法,儒释道三家的关系,大体上,儒对于佛,排斥多于调和,佛对于儒,调和多于排斥。佛与道互相排斥,儒对道不排斥也不调和,道对儒有调和无排斥。这话不用于思想理论方面而用于政治关系方面,颇有道理。这种关系也是儒教在中国历史上享有实际上的“国教”地位的有力佐证。 前曾提及,广义的政教关系,还应包含非体制化的、异端的宗教与被统治阶级的、在野的政治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包括非国教的宗教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宗教与某些历史发展关头的政治变革运动的关系。这些方面的关系也非常复杂,我们在此且把它归纳为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即人民起义的宗教外衣,异端运动的社会实质,与宗教改革的政治内容三种类型。在中国历史上,这三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它们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教合一现象。恩格斯说过:在封建时代,“一切革命的社会政治理论大体上必然同时就是神学异端。为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1页)中国封建时代也不例外,由于社会政治制度中一直包含政教合一的成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儒教与封建政治的合一),这种制度的身上一直披着那层“神圣外衣”。所以反对这种制度的人民起义,在用“批判的武器”为“武器的批判”开路之时,在“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的时候,也往往戴上一副神圣的手套,用种种宗教或迷信的方式作为宣传和动员组织的手段,这是从陈胜起义、黄巾起义、孙恩起义、法庆起义、母乙起义、方腊起义、钟相起义、王念经起义、红巾起义到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都一再证明了的。 以上提到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利用非国教的宗教为自己服务的,这当然具有同统治阶级利用国教相对抗的性质(例如洪秀全的这种对抗就是十分自觉的)。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农民起义,利用了儒教理论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贵君轻”等说法,打起“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旗号以为号召,这些起义被正统儒生和封建统治者诬为“离经叛道”、“犯上作乱”,起义者的主张被视为异端邪说。这种现象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教合一的一个证明。正是由于一种宗教的正统理论受到统治者支持,正统教派或教内权威在该教流行的国家内与世俗当局关系密切,并借助政权力量压制非正统的思想或教派,所以一种宗教的异端才会与被统治阶级联系在一起,才会成为带有浓厚社会政治性质的、被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在野派(或反对派)的运动。嵇阮之流菲薄周孔,被斥为“非圣无法”,反映出寒门庶族地主与门阀士族地主之间的社会矛盾,以及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政治斗争;康梁之辈维新变法,被指为“灭圣经”、“乱成宪”、“堕纲常”、“无君上”,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以及改良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而中国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民间宗教和秘密宗教,往往是儒释道三教异端的大杂烩,也往往成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总之,既然政教合一使得正统宗教与统治阶级的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受正统宗教压制的异端与受统治阶级压制的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必然也会产生或多或少,或隐或显的联系。这正是统治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双重控制的必然产物。 一般的政教关系不能不涉及宗教改革所具有的社会政治内容。提起这个问题,人们经常想到的是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不少人宁可大谈公元前15世纪末到14世纪初的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的宗教改革,或者藏族僧人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就是不谈中国汉族历史上的宗教改革,似乎这种事情与中国无缘一般。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意识形态要适应社会状况,宗教不例外,中国汉族的宗教当然也不例外。当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与社会上层建筑的矛盾时,上层建筑包括宗教就必然发生变革;在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的情况即政教合一的历史条件下,宗教的变革必然带有政治内容或具有社会政治的作用。如前所述,中国既有自己的传统宗教,就必然有宗教的变革(不论当时有没有“宗教改革”的名称⑨),既有政教合一的现象,其宗教变革就必然其有社会政治的内容。 殷商时代产生了“帝”的观念,它统御原来各部族的种种自然神和社会神,超越了民族界限而又与殷人有特殊关系,这既反映出殷族与被征服各族的统治与被统治的新关系,又是原先各族分散的神灵崇拜不适应新的统一王国需要的结果。周灭商以后,不但上帝的称号增加了许多,而且出现了系统的天命观,上帝的神性大为扩展,上帝在道德和政治上的权能也加强了。商王与上帝并无血缘关系,只在死后才“宾于帝”之左右,而周王则被说成“天子”,所谓“有王虽小,元子哉”(《书·召诰》),“昊天其子之”(《诗·时迈》)。周公“以德配天”,把天帝的神性与社会道德和政治制度(周礼)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周朝统治者又制定了一整套宗教祭祀方面的“庙制”。这些做法,旨在使当时的宗教在维护王朝纲纪,驯服天下万民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总之,殷代夏和周灭商之后的宗教变革,正是政治上的“汤武革命”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假如我们承认,汉武帝摒弃汉初占统治地位的黄老之学,罢黜百家,独尊含有大量神学和迷信、天命色彩浓厚的“儒术”⑩,设立官方的五经博士,实行思想统治,确实算得上意识形态领域(宗教在这个领域内占统治地位)的一项重大变革的话,那么,这至少可以算是类似宗教改革的一种措施。这种改革措施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黄老无为之说不利于积极的统治,学派纷争有碍于控制人民的思想),明显的政治作用(调整统治阶级的思想,巩固君臣上下尊卑的秩序,为统治集团培养思想统一的“人才”,使封建统治带上神圣的光圈),以及深远的历史影响(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不利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等等),这也是毫无疑义的。类似地,王莽把古文经学扶上官方地位,刘秀取消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隋朝创兴科举制度,唐朝颁布《五经正义》用于科举取士,对这些重大的措施也可以从宗教改革角度作出分析。除此之外,寇谦之在朝廷支持下“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佛教禅宗“呵佛骂祖”,主张“即心是佛”,元代蒙古皇室大力推崇喇嘛教,这些事件不无具有宗教改革的性质,并且具有各自不同的或深或浅的社会根源,或大或小的政治作用,或好或坏的历史影响,于此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不论是根据理论进行分析,还是根据事实进行归纳,不论是从正面,即从政教合一的三种形式来观察,还是从侧面,即从儒释道三教的政治关系来观察,甚至从反面,即从宗教与被统治阶级政治的关系来观察,都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历史上,政教合一的确是存在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这种政教合一,就是儒教与封建专制政治的结合。
小学生教育论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长治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 摘 要:长治是一片红色热土,八路军总部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北方局曾驻扎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这里生活和战斗,历史留下的宝贵红色资源,为长治的红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红色文化在加强小学生的爱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加强长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关键词:红色文化;红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一、长治小学生红色教育的可行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及国家富强的斗争中所积淀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包括物质的红色文化和非物质的红色文化。物质的红色文化指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事迹、纪念物、纪念碑、标志物等;非物质的红色文化指共产党在革命中所形成的精神、价值、信念等。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乐观积极的态度、为了国家牺牲小我的精神等这些内容在当今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尤其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基础阶段的小学生而言,红色文化对加强其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长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可行性: 1.长治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长治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又孕育着红色文化的热土,中国共产党领导长治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不仅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这里留下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八年抗战,长治抗日军民在这里对日军开展了关家垴之战、黄崖洞保卫战、百团大战、沁源围困战等诸多着名的战斗和战役,创造出了地雷战、窑洞战、急袭战、伏击战、围困战、破袭战。这些战役、战斗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打掉了侵略者的锐气,撑起了上党的一片蓝天。如今闪着红色光辉的旧址和纪念地遍布全市,有武乡县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砖壁、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总司令亲手种下的五星杨、太行太岳烈士陵园,还有武乡关家垴、潞城神头岭等抗日战场遗址、沁源围困战遗址和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等。除此之外,凝结革命历史、反映革命精神的各种文物、歌曲、戏曲等也是极富价值的红色资源。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长治小学生的红色教育奠定了基础。 2.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红色教育的方式有很多,参观革命纪念馆、纪念地;阅读红色文学书籍;听讲革命故事;观看红色影片,欣赏革命歌曲;开展红色游戏等。这些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真实生动,不再是一味地说教,而是用体验、娱乐的形式,用符合儿童模仿、直观、具体和无意识等心理特征的方式大大增强他们受教育的效果。这种区别于说教的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方法更加贴近小学生的心灵,更能够加强他们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长治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儿童时期的孩子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基础阶段,因此广泛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方式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长治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新时期进行德育的独特载体,为青少年德育提供了鲜活材料。 1.编写红色教育校本教材 课堂文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因此要结合长治本地红色资源情况制订红色教育校本教材,把它作为德育课程资源,使红色教育真正进入课堂。编写红色教育校本教材首先需要明确小学阶段的红色教育目标,小学生的红色教育目标要具体、实际可行,初步培养儿童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情感,培养勤劳、勇敢、认真等优秀品质,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具有集体主义意识,树立初步的理想信念和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等。校本教材通过整合长治地区的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文学、红色胜地,编辑图文并茂、内容丰富、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内容,使儿童在了解自己家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并且结合当今社会或儿童周围的一些人物和事物使他们知道红色精神是一种可贵的有助于社会和谐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学习内容,了解应该继承先辈们哪些精神以及这些精神在今天的意义。 2.寓教于乐的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主要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纪念地和标志物为载体,它承载着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更加符合其身心特点。学校可以开展“红色春游”之旅,让儿童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接受一次红色教育。但旅游并不是毫无准备、盲目地使学生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教师在红色组织旅游计划之前要开展主题班会,使学生对将要游览的革命纪念地的革命历史和所发生的革命事迹有基本的认识;向学生提出一些明确、简单的要求使其有目的地参观,通过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体味,通过珍贵的照片和实物资料使儿童真实地感受历史,激发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深刻体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热情和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如长治武乡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馆名的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八年抗战史实的革命纪念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八路军将领组雕、八路丰碑、八路碑林、窑洞、半景画馆等一个个革命纪念物无不述说着一幕幕革命的历史,彰显着革命精神的光辉,八路军文化主题公园里游客还可以亲自参与“打一场游击战”的角色扮演活动。教师可通过这样的红色旅游给儿童提供更多的直观刺激,运用情感的迁移和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加深对革命纪念地和革命精神的理解,提高其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3.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治是革命老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要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把革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有机渗透,努力营造红色教育氛围,构建红色校园文化。一方面可以把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校园网建设、墙面文化、 宣传橱窗等方面,用生动形象的绘画或简短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使儿童在生活中感受到红色精神的引导和存在;另一方面可以开展红色故事讲诵、革命题材电影观赏和革命歌曲演唱等活动。张兰玲的《浅谈大中小学红色教育的差异性与有效衔接》对河南省大中小学红色教育调查中显示小学生喜欢的红色教育途径有“参观革命旧址或纪念馆、组织红色旅游、观看革命题材电影、举办革命歌曲演唱比赛”等。影视作品具有视听享受的功能,较之阅读静态的红色书籍而言,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为影视艺术作品中往往触及生动鲜活的历史场面和英雄事迹,这些更易于让儿童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感染力更强。而红色歌曲往往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朗朗上口、歌词生动形象、感情爱憎分明,这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直入人的心底,使人在情感体验过程中产生共鸣。如产生于长治黎城县的歌曲《空室清野》,反映了1940年日军对黎城县西井镇人民的烧杀掠抢,表达了作者对日军烧杀掠抢的憎恨以及希望大家团结起来与日军抗争的心情。歌词简单易懂,儿童从中能够了解历史,深刻感受到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的革命斗志,增强民族情感,受到红色教育的熏陶。 红色教育作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长治地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长治应该利用好当地有利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发挥红色教育的比较优势,让红色教育成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从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 小学生教育论文:不断拓宽教育渠道整体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整体推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理想信念是支柱,民族精神是灵魂,道德情操是基础,全面发展是目标,要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站在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备高度,全方位拓宽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思路,构建以学校党支部、政教处、团队组织、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队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针对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应具备的功能当前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在抓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纲要》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对于推动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所具备的重要职责和意义。中小学生只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的质,将来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二、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教师是人数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规定自己的行为,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要广泛地开展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文明学科组、文明年级”的创建活动,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和党员在师德建设中的表率作用。建立责任制,完善师德建设工作制度。将师德建设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列入评估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奖惩制度,对在师德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不断完善奖励制度,将教师的年度考核、行政奖励、职称评定与师德表现紧密挂钩。建立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必修课。在教师育人的过程中确立教师“师表、模范、榜样”的特殊地位,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胜于言教”的意识,在行动上做到遵纪守法,诚信守时,文明用语。在教育学生中做到有爱心、真心、耐心、信心、恒心,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成为社会各项各业的楷模,也为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人才保障。 三、发挥德育教育学校主阵地,课堂主渠道的作用 学校以教学为中心,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制定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计划,做课时安排,在不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纳入教材之中。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头脑,做到教学计划、教材、师资、课时“四落实”,使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化、经常化、正规化。在广大教师中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思想。教师从备课到上课以及上课的各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任课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动学习,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丰收。 四、紧密联系学生生源和社会实际,开辟德育教育第二课堂 中小学生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 ,因而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增加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课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全面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让道德教育渗透到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项活动中。优化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道德意识。用校园里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和他们的名言警句告诫人们珍惜人生,奉献社会,能使学生领悟到高尚的道德内涵;利用身边出现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点化”、启迪,使学生明确为人处世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倡导组织学生投身于[文秘站:]社会活动——希望工程、自愿者行动、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培养不家务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优秀班级、文娱表演、体操表演、体育竞赛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才会真正收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五、完善“三结合”教育网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不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而且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要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校还要主动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扫黄打非”力度,进一步清理整顿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市场和图书报刊市场,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计算机网的监管,严格防止那些有严重政治问题以及渲染暴力、恐怖、色情、迷信等内容的出版物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严厉打击教唆、残暴、勒索青少年的犯罪活动。凡是经光纤上网的学校,要建立“学校网吧”优惠向学生开放。要教育学生不沉迷网络聊天和电子游戏,要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视、广播、报刊、出版部门要多出健康的,为青天少年所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旅游设施对学生开放和减免收费制度,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要加强对校园周围环境的治理,要把青少年教育纳入片区建设范围,努力在中小学生居住、生活区域内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育人网络,要动员全区社积极支持中小学生在校外教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普遍建立家长学校、举办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开展家访等方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要积极发挥市家庭教育讲师团的作用,巡回各校作报告,帮助家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六、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中小学违法犯罪 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要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注重采取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组织他们参观法制教育馆,观看道德、法制教育录像、影视、开展征文、模拟法庭活动,举办道德、法律知识竞赛,编写通俗易懂的青少年道德、法制教育读物等,进行生动直观教育,要充分发挥以法治校示范校的作用,上好一堂法制教育课,讲授相关法律知识,组织一次现身说法,请在押劳改、劳教人员一次现身说法,举办一次少年模拟法庭开庭演示,举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接受一次传统教育,参观一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消防、交通安全图片展览,组织一次学法律演讲比赛,观看一场法制教育影视片,召开一次座谈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丰富多朦胧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中小学生抵御社会不良思想文化侵蚀的免疫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鉴赏水平。全面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人才保障,课堂教育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完善校园教育网络,开展法制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能,注重实践,使学生道德认识能进一步深化,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他们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对四化建设有用的人,这也是对中小学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目的之所在。 小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加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事关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交通安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驾驶人员及其他交通参与者认识到交通安全重要性,懂得交通法律法规的有关知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是解决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自从公安部关于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部署开展以来,交通安全宣传进学校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此,笔者就如何加强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浅谈己见。 一、当前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及分析 (一)学校教育方面:一是导向的错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今天,各中、小学校都以学生升入重点中学或考入重点大学的人数多少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教育导向的错误,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无可避免地大面积出现各学校忽视学生交通安全的问题。二是学校交通安全基础教育薄弱。学校主动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很少,即使有交警部门来督促,多半都是走走过场而己。 (二)学生自身因素方面:主要是由于中小学生自身具有生性好动、好奇心强、争强好胜、天生贪玩、心理脆弱、记忆力强等特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方面:一方面从警力而言,警力严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由于基层中队及一线交警承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工作忙,日常交通管理勤务已显得捉襟见肘,因而面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少数同志确实存在为完成任务而走过场的现象。另一方面宣传形式和内容单一、枯燥。上交通安全法制课、作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报告、播放电视光盘和图片展览几乎是惯用的几种宣传方式。缺少针对性、新颖性,中小学生接收效果相对较差。 二、开展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 我们对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在宣传内容、形式和手段上都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减少并及时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实给广大的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安宁、安心的学习环境。特别应注重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采取三抓之策,才能使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学校方面:首先,学校要强化中小学生的交通法制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高度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在校学生的交通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不断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提高,远离交通事故、健康成长。《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人们道路交通行为的法律依据。做为学校一是每一周或两周要上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课。对中小学生实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教育。法治教育到了位,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水平提高了,依法行路的自觉性增强了,就等于抓住了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根本。同时学校还应在每周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社会活动,在有组织,有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抓好了上述两点,学生自身的道路交通安全必定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 建立“交通安全学校”、“交通安全班”、“遵守交规好学生”等评选制度。可采取学生“持卡上路”方式,违法时,由执勤交警予以纠正和教育并记入联系卡中,每月底交警部门将登记的学生违法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县教育局。每学期由县教育局牵头,对辖区内的学校实行考核评定,奖优惩劣。各学校也可以根据此对班级、学生进行考评。 最后,加强校车管理,建立交通违法举报制度。发动学生、家长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举报校车超载、不按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拒乘不具备载人资格的交通工具。凡举报内容一经查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将严肃处理并依法追究学校法人的责任。 (二)家庭方面:主要是抓引导。在家庭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给中小学生带来的影响绝不亚于其他人。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配合学校,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行车走路方面的自我保护教育,以避免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家长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注意言传身教,以自己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行为影响子女,使交通安全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同时,家长要妥善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好奇、好动、好强是青少年的天性。一味的严管,磨灭了青少年的天性,使他们由书呆子变家呆子,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做为学生家长,就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科学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更要特别注意经常安排自己或成人亲属、亲友带孩子出门购物、串门、郊游或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在确 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孩子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要是履职尽责,全面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对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方面,要立足本职,采取新颖、创新的方式全面开展: 首先,针对学生特点,对症下药。要借助其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交警体操训练;借助好奇性,组织学生开展行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普法活动。如在校园设置模拟道口及复杂路况。让学生搞好模拟规范道路交通行为训练;借助学生的好强性,组织学生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竞赛,道路交通知识漫画比赛等项活动;借助学生记忆力强的特点,组织他们观录像看展板、搞典型案例剖析,通过直观形象的教育形式增强他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消化吸收。 其次,形式新颖、内容创新。交通民警在宣传教育方式上要推陈出新。一是在内容上。交通安全图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设计制作,尽量搜集内容涉及中小学生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要将正确的交通行为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和图片学生传播;二是在形式上,可以以开展“少年儿童平安才能回家”活动为载体,推广小学生交通安全“小黄帽”路队制,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四)社会方面:发挥新闻媒体力量,营造社会宣传阵营。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献出关爱之心。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的校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倍加关注。各级政府要结合物业管理等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政府拨款,公益赞助来增建、完善农村、城区、社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具有吸引力的校外活动环境。青少年宫、科技场馆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内容,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文艺工作者要在多创作适应少年儿童的读物和文艺作品方面下功夫,为中小学生提供充裕的科学向上的课外读物和作品,为他们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信息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交通法规、交管动态、事故图片巡展等活动,在社会中营造一种“交通管理人人有责”的氛围。定时播出提示中、小学生安全出行的宣传画面,特别是推出动画片等中、小学生喜欢的节目时,有意识地插播一些宣传教育公益广告,此种宣传方式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广播电台的交通频道,是广大驾驶人最喜爱的一档节目,在学生上、下学的重点时段,连续播出提示驾驶人集中精力注意观察路面学生行走动态及谨慎驾驶的语言,使驾驶人即觉得温馨又不致感到枯燥乏味。新闻、出版要充分发挥本行业的独特优势,刊发一些事故案例,供广大驾驶人和中小学生在平时阅读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电信、移动等部门,也可以借用短信的方式,向广大驾驶人群发提示短讯,提醒其在特别的时段应倍加提高警惕,慎防一不留神闯下滔天大祸。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立足本职认真思考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各尽所能,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中小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在新的情况下对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得到加强,才能收到既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发育,又防止他们无序上路威胁生命安全,使他们远离交通事故的双重效果。综上所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社会稳定息息相关。我们通过教会一个人,可以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履责行为,恪尽职守,亲力亲为,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孩子打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小学生教育论文: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应对措施分析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可靠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导语”中申明:本调查只作群体研究,不作个人分析,不把结果反馈给校方或家长。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9%。在调查对象方面,中学阶段主要选取高中二年级学生,计199人;小学阶段主要选取五年级学生,计225人(详见表1)。在调查内容方面,问卷分别从爱国、理想、助人、自立、自制、同情心、自信心、政治观、英雄观、集体观、价值观、学习观、劳动观、职业观、荣辱观、恋爱观、审美观、法制观等方面设计了63套题目及313个选择答案。限于篇幅,本文只从中挑选了13个典型问题,运用统计学理论和电子计算机进行了量化处理与比较分析。 骨干学生包括班组干部、团队干部、小学少先队员、高中共青团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比较 (一)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平均水平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总体平均水平,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求学精神、生活态度、思维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主流上是积极的、向上的、令人欣慰的,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小学生思品总体水平明显高于高中生总体水平。 上述状况的形成,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了较多的正面教育,思想单纯,上进心强,受社会腐朽思想影响较小;而高中生思想相对复杂,接触社会较多,加之部分学校只忙于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正面教育活动开展较少,学生本人也全力以赴于将来的升学考试,不愿参加甚至不愿过问学习之外的其它活动。很显然,高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比小学要艰巨得多,也重要得多。 此外,在爱国思想、时政态度、自信心、英雄观方面,小学生与高中生差异不大。差异比较显着的,一是“对惩治腐败的态度”,高中生明显比小学生认识深刻、反应强烈、旗帜鲜明、态度坚决。这说明高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批判性、正义感、责任心显着增强,开始用评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对各种腐败现象深恶痛绝,切盼祖国繁荣昌盛,希望干部清正廉洁;二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该项小学生明显比高中生态度积极、行动自觉、坚持经常助人为乐。表明高中生的关心他人、互助合作观念尚须加强。而差异非常显着的,小学生平均分高于高中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依次是:(1)对谈恋爱的态度,即中学生不得谈恋爱的观念;(2)对劳动的态度,即热爱劳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3)对怪异装扮的态度,即不穿奇装异服、衣着整洁大方的审美观念;(4)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即遵守考纪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荣辱观念;(5)参加班组活动,即集体主义观念;(6)为病人、灾区募捐,即扶弱、济困的同情心、爱心。而高中生平均分高于小学生平均分的典型问题则依次是:(1)有困难自已克服,即知难而进的自立自强精神;(2)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即对党中央“反腐倡廉”这一举措的认识与评价。 (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小学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对考试作弊的态度、对雷锋和赖宁的态度、报效祖国的志向、为病人或灾区募捐、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班级活动。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由高至低依次是:为别人多做些事情、对惩治腐败的态度、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对劳动的态度、对谈恋爱的态度。三是得分率在0.5层级的,如“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认为令人讨厌须严格禁止或从重处罚(选项1、2)约占69.6%,而说不清、无所谓或认为纯粹是个人爱好、不应禁止(选项3、4、5)的占30.4%。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定他们崇尚奇装异服,而是因为小学生审美观尚未成熟,对“怪异装扮”的内涵缺乏准确的理解,还需在审美教育方面着力培养。四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如“有困难自己克服”,这是一个小学生得分率最低、认识最模糊、最需要的加强培养、教育与训练的重要方面。 2.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自身差异比较 高中生自身(内部)对思品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呈多样化态势,大体可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得分率在0.8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对惩治腐败的态度”和“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过去曾有人断言,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中学生政治观念将愈益淡薄,参与意识渐趋“冷漠”甚至患上“政治冷血症”。调查结果并非如此。目前高中生仍很关心我国的政治生活,只不过关注的方式已由过去的“空谈政治”转向了对政治现实的务实关注,并愿将英雄模范人物奉为自己效法的楷模而积极进取、改过迁善。二是得分率在0.7层级的,集中体现在“关心国家大事”和“志在报效祖国”上。这说明高中生已经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前途命运甚为关心,并渴望将来学有所获、报效祖国。三是得分率在0.6层级的,主要体现在“为病人、灾区募捐”、“自信能取得好成绩”和“对考试作弊的态度”上。说明高中生已具有较强的同情心、自信心和羞耻心。特别是在考试方面,认为作弊可耻并应从重处罚。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在考风考纪、学业成绩方面保持了比较理性的态度,对有悖公平竞争的作弊现象十分反感。但也有个别同学认识模糊、动机不纯、考风不正,对此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得分率在0.4层级的,主要有“为别人多做些 事情”和“参加班级活动”。可见,高中生为了应试升学,已不愿再象小学生那样乐此不疲地踊跃参加集体活动,也不愿再为帮助他人而花费时间。对此,尚需加强助人为乐和集体观念教育。五是得分率在0.3层级的,主要是“有困难自己克服”和“对劳动的态度”。可见,高中生知难而进、自力更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热爱劳动、参加劳动的意识还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对劳动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选项3、4、5)的人数竟占41.7%,这是很发人深省的。六是得分率在0.2层级的,主要是“对谈恋爱的态度”和“对怪异装扮的态度。”这是高中生得分率最低、在认识与态度上最具多样化特点的两个方面,选项很不集中且呈消极态势,体现了高中生在“恋爱观”与“审美观”上的迷惘和困惑。这一方面与其生理成熟、思想活跃、好奇心盛、模仿力强、喜欢随大流赶时髦有关,一方面也与他们在扩大开放中多角度、全方位地广泛接触外来文化,特别是受到一些黄色书刊的腐蚀、诱惑、污染有很大关系。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在这方面应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小学生与高中生典型问题得分率分析及其彼此差异比较 中、小学生对十三个典型问题的认识与态度,既有相同、相近之处,又有相异、相反之点,有的甚至差异非常显着。为明晰起见,谨将中小学生思品典型问题得分率比较图示如下。 (三)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及其差异比较 1.小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调查表明,文化、技术水平较高的家庭子女,其思想政治觉悟较高、上进心较强、学习态度端正、集体观念较浓。就小学生思想品德13个典型问题的总平均分来看,知识分子家庭的学生高居首位,工人家庭的学生位居第二,干部家庭的学生居于第三,农民家庭的学生名落第四。对此,我们分析,知识分子较为重视子女的早期思想品德教育和成才意识培养;工人虽本身文化水平较低,但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希冀子女成为“文化人”的心情甚为迫切,因而对孩子在德才方面要求严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忙于工作事务和个人发展,无暇顾及或疏于子女教育,加之“官风”影响,使子女优越感甚浓,上进心不强;而农村地区比较闭塞、单纯,对经济腐败等问题感触不深,因而得分较低,以致影响了总体分。但在个别典型问题上,这种排列又有所变化。如“关心国家大事”一项的平均分就变为:农民子女居于首位;知识分子子女居于第二;干部子女居于第三;工人子女居于第四。在“对雷锋、赖宁的态度”上,农民子女又排在第一位。可见,学生总体水平与具体问题之间也会因不同的家庭背景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具体问题上一定要作出具体分析。 2.高中生思想品德善的家庭背景分析与比较 同小学生一样,不同的家庭背景,会对高中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家庭背景的显着差异,则会带来影响的显着差异。例如,在“对劳动的态度”方面,工农子女由于受家庭的影响,要比干部子女强;但在为“病人、灾区募捐”方面,由于工农子女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等方面原因,比干部子女要差(详见表7)。 三、新时期中小学生德育对策研究 通过本次就13个典型问题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平均水平、得分率、家庭影响几个方面的调查、分析与比较,我们发现,目前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总体上是积极向上、令人欣慰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基本上也是措施得力、成效显着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日趋向多元、多向、多变方面发展,再加上有的学校重智、轻德、忽体、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致少数学生偏离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正确轨道。因此调查后我们最突出的感受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事关我国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和深化。德育工作者务必下大功夫认真研究当前的社会状况、学生特点和德育对策,使学生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启发和思考。 (一)在德育内容上,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传统的民族,如仁爱、孝悌、忠恕、克己、尊亲、敬长、利国、谦逊、勤敏、廉洁、公正、守信、和乐、助人、好学、俭朴等传统美德至今仍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我国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列宁所说的那些“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心之一。公民教育,是指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的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基本教育。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公民素质养成教育。德育内容中的公民教育对实现中小学生个体社会化、把不谙世事的孩子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积极进取的社会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工作“切入点”不是单从很抽象的理论原则或响亮的口号入手,而是从最基本、最切身的作为国家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入手,从教人如何做“好孩子”、“好学生”开始。 (二)在德育方法上,应重视对中小学生的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德育方法是指达成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各种影响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对此,我们曾列出六种德育方法供中小学生选择。中小学生德育方法应以说服教育和集体教育为主。首先,说服教育注重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它比那种声色俱厉的训斥和严惩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对高中生而言,他们较为重视自我价值、自我评判和自我发展,对成人的依附感减弱。因此,教育者应在尊重与理解他们的基础上,以平等、商讨的方式,促其加强自我教育、矫正不良行为、完善道德品质。其次,集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集体并通过集体活动教育学生。学生集体包括学校、班级、团队及校内外各种学生组织。它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正如马卡连柯所言:“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在奖惩方面,高中生把“从重处罚”排在第三位、“奖励为主”排在第五位;而小学生则把“奖励为主”排在第三位、“从重处罚”排在第六位。可见,高中生比较赞同“说服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的德育方法,主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对违纪者严肃处理;而小学生则希望教师以赞扬、表彰、奖赏的形式正面引导和教育。他们对那种粗暴的训斥、处分、体罚或变相体罚方法十分反感,因而将“从重处罚”列为最差的德育方法。遗憾的是,个别教师目前仍把处罚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作为“教育”学生的“尚方宝剑”而屡试不止,这与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任务及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格格不入的,是学校教育应该坚决禁止的。 (三)在德育途径上,要注意对中小学生区别对待,使之渠道畅通、全面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由表9排序可见,小学生把教师、班主任视为最重要的德育指导者,列居首位。这是因为小学生接触社会少、依赖性大、模仿力强,教师、班主任是他们心目中知识的化身、处世的楷 模,享有崇高威望。因此,班主任应创造性地通过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队会、报告会、参观、访问、游览、社会调查、义务劳动、观看影剧、阅读书刊等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并用自己率先垂范的身教影响学生。任课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以自己堪为人师的政治态度、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工作作风等影响学生。然而,高中生则把“同学交往”列居德育途径的首位。这是因为高中生对教师已失去了小学阶段那种圣洁般的崇拜,班主任也不再象小学阶段那样实施“包班制”,而且教师众多,班主任有时并非主课教师。加之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具有一种闭锁心理,不愿再轻意吐露内心的“小秘密”,尤其对成年人,开始具有防范心理,言谈举止常带有掩饰、隐蔽、婉曲、内倾的特点,因而往往把同伴间的彼此真诚、坦白、亲密、互助作为友谊的宗旨,重视同伴群体关系,富有较强的小团体意识。遇到问题时,愿向同年龄、同性别、同乡或情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伙伴”倾吐而不肯向父母、教师透露,因而同学交往或曰“友伴群”关系成了影响高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友伴群”作用的生动写照。因此,教育者应注意引导和指导高中生稳妥交友、谨慎择群。 还应指出,中小学生都把“观察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小学生将其列居第二位,高中生将其列居第三位。所谓观察学习,是指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复杂行为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模仿和认同。模仿是指学生对伟人、英雄、模范、标兵及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榜样行为的仿效,而认同是学生把观察到的榜样行为进行内化的过程,即把榜样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行为。可见,中小学生观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外化与内化、他律与自律、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此外,不知是偶然巧合还是必然结果,中小学生在下列三条德育途径的选择上排序完全一致:家长,第四位;思想政治课,第五位;团队组织,第六位。现据调查情况分别作一探究。 其一,关于家长问题。家庭是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家长的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职业特点、经济状况、居住条件、生活作风、工作态度、睦邻关系、行为习惯等,无不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品质。由于血缘与经济关系,其教育和影响具有早期、具体、长效、深刻的特点,而且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还会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貌和德育工作效力。因此,要切实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密切配合。 其二,关于思想政治课问题。该课在小学为“思想品德课”,在高中为“政治课”。按理说,这门课应该成为德育的重要途径甚或主要途径。但本次调查中中小学生均将其将排在了第五位,普遍对该课程兴趣不浓、评价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育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形成理论与现实的脱节或错位,而且德育内容松散、死板、变化性大、教条性强、逻辑性差;另一方面是部分任课教师讲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单一、时代观念欠缺,使学生难以体会德育课程对人生追求的导航作用,未能满足学生心态复杂化、多元化倾向的需求,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认同的减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外,社会上商业文化、经济大潮对学生思想的负面冲击,也使学生与严肃行教的教师拉开了一段距离。特别是有的高中,只把政治课视为高考的“捞分课”,平时不是很好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性政治教育,只是在高考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猜题押题。这就丢掉了这门课的主旨和灵魂。我们说,德育即心育。思想政治课应针对学生的真实心态,捕捉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实、活地进行德育渗透。 其三,关于团队组织问题。本来,共青团之于高中生,少先队之于小学生,应该是个很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自我教育群团组织,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但中小学生却将其排在了德育途径的最末一位,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学校只顾抓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团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和组织建设;二是团队组织名不副实、纪律松懈,活动不正常,没有真正成为学生可信赖、可依赖的群众组织;三是团队干部素质不高、能力较差,缺乏号召力和感染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参加团队活动。这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教育者高度重视的问题。公务员之家 (四)在德育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重要作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即人为地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品学兼优的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教育情境。它可以概括为“硬环境”与“软环境”两大方面。硬环境,是指人化了的自然环境,或称物质环境;软环境,是指学生的群体心理环境,或称精神环境。学校应注意育人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与教育。由于学校环境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控性和导向性,因此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形成和发展,有着某种决定性的教育意义。 小学生教育论文:对加强中小学生校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之研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具有两重性。如按国家教改要求,中小学校取消了早晚自习课,这是对强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但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一些难点和问题。本文就是就对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后,给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带来的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做一些探讨。 随着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实施,虽然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但是出现了“三多”:就是学生校外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了;个人或结伴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机会多了;道路交通对学生构成的危险增多了。从心理学角度讲,做为中小学生,老师讲的话要比家长说的话更具有权威性;在校的班集体生活,对学生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约束性。因此,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集体的时间延长了,学生分散活动的自由度增加了,单独或结伴上街,外出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加之中小学生所独具的好奇、好动、好强等特点。在路上行驶时,见什么都新鲜,总要多看上几眼,极易造成精力分散,而且一旦结伴而行,极可能因玩兴大发而忽视了交通安全,一旦在公路上因争强好胜比起车技、赛起车速、追逐打闹起来,更会险象环生。针对中小学生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对学生在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方面派生出来的“三多”问题,笔者认为应注重发挥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采取三抓之策,才能使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是抓源头,学校要强化中小学生的交通法制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规范人们道路交通行为的法律依据。做为学校一是认真按照唐山市政府在20__年创建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方案中提出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每一周或两周要上一节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课的要求。对中小学生实行正规化、系统化、经常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教育。法治教育到了位,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知识水平提高了,依法行路的自觉性增强了,就等于抓住了对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的根本。同时学校还应在每周给学生安排一定的社会活动,在有组织,有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满足学生的心理和健康成长的需要。只要抓好了上述两点,无论学生校外活动的时间多长,其自身的道路交通安全必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是抓引导,家长要妥善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好奇、好动、好强是青少年的天性。一味的严管,放学后就把学生封在家中与世隔绝。就会背离了中小学校取消早晚自习课教改措施的初衷,磨灭了青少年的天性,使他们由书呆子变家呆子,不利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做为学生家长,就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取消早自习课后,学生在家中的时间变长的实际,科学安排学生的校外活动内容。更要特别注意经常安排自己或成人亲属、亲友带孩子出门购物、串门、郊游或一些有益孩子身心健康的社交活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孩子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三是抓联动,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献出关爱之心。社会各界要对中小学生的校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倍加关注。各级政府要结合物业管理等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政府拨款,公益赞助来增建、完善农村、城区、社区中小学生校外活动的设施和场所,为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具有吸引力的校外活动环境。青少年宫、科技场馆要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校外活动内容,吸引中小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文艺工作者要在多创作适应少年儿童的读物和文艺作品方面下功夫,为中小学生提供充裕的科学向上的课外读物和作品,为他们安全、快乐、健康的成长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立足本职紧紧围绕“三多”来思考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各尽所能,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和解决中小学生在取消早晚自习课后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才能在新的情况下对中小学生校外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管理水平不断得到加强,才能收到既有益青少年健康成长发育,又防止他们无序上路威胁生命安全,使他们远离交通事故的双重效果。 小学生教育论文: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机制初探 毋容质疑,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关键任务。新时期的教师应明确德育观包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德育方式,方法和途径。在当前强调发展智能、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那么,小学教师应如何联系当前形势,结合小学生特定的身心发育时期,制订行之有效的德育措施呢?本人认为有机地分配调控、使用“感化机制”、“激励机制”、“跟踪机制”、和“反馈机制”等教育手段,细致工作,长抓不懈,一定能让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 感化机制。 这一教育机制要求教师以真情实感对待学生,用真挚温暖的爱心去感动,转化学生的德育观,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决定新时代的儿童不要“师道尊严”,而渴求教师既为良师,也是益友,可以遵循仰仗的模范,也可以倾吐心声的港湾。由此,教师的德育方法必须倾以真挚的爱心,把任重道远的工作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酝酿,发酵,以至达到预期目的。 曾有一名叫黄晓斌的学生,原活泼伶俐,谈笑风生,没想到第二学期伊始,便发现他郁闷不乐,常在教室发呆,少与他人搭讪,谈笑,一反上学期的表现,着实令人不解。更令人意外的是,开学二周后的他竟无故逃学。家访之余,方知他母亲刚去世,父亲借酒消愁,家庭环境骤变。这就是黄晓斌同学变得孤独乃至逃课的症结所在。我体会到母爱的失去使他缺乏温暖,父亲的酗酒更使他消极厌学。于是,我主动多次与他促膝谈心,列举一些孤儿成才的故事,课余时间多给他补课,让他的成绩提高起来;给他购买学习用品,假日甚至为他浆洗衣服……,真情的付出没有白费,他把我当成朋友,当成姐姐,敢于把心里的悲与苦说给我听,一改孤苦无依的表现,他又变得聪明活泼,谈笑风生了,学业成绩也蒸蒸日上。 二、激励机制。 这种机制指用激发,奖励的手段促进中后层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转化工作。多数中后进生在为人处事上,对待学业上,都存在瞻前顾后,畏手缩脚的心理,甚至有自卑,自弃的思想倾向。教师如果未能采用良好的诱导方法,为学生打气加油,帮学生制订奋斗目标,使他们奋发向上的话,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前面所列举的情况。因此,有计划地激发学生自强自信心理,合理采用奖励手段也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机制。 一名叫黄洵的六年级同学,就因为心理上存在很大压力,唯恐自己脑瓜不如人,升中考不如意而灰心消极,顾虑重重,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愁闷,彷徨。在获悉其内心世界的同时,本人即刻导以语重心长的谈话,把她学习勤奋,肯动脑筋等“闪光点”说给她自己知道,树立她的自信心,让她明白只要多努力一定能行的事理。进而,本人帮她制订了学习计划,传授一些适合她的学习方法,用阶段性的进步为目标,用“红花少年”,“进步奖”等奖励手段为激发因素。从此,黄洵同学发愤图强,不懂就问,扎实坚毅地攻关,一步一个脚印,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个阶段性的进步她都达标了,每一种奖励她都获得了。看着她手捧奖状的甜甜笑容,看着她孜孜不倦的认真劲儿。本人也会心地笑了,奖励机制产生效用啦! 三、跟踪机制。 顾名思义,这种机制指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方式,专门“对付”那些反复无常的后进生,顽劣生。 特殊的年龄赋予小学生反复的心理特点,因为他们很容易受家庭环境,社会氛围,社会舆论所左右,在旁鹜、徘徊之时也很容易步入歧途。但他们都是可塑造之才,教师不能因为差生的反复而灰心丧气,更不能“一棍子打死”,认定学生“无可救药”,相反,更应该尝试改变教法,另辟蹊径,重臻佳境。对此,跟踪机制不失为有力的一着。 在跟踪机制中我具体做法如下: (一)掌握跟踪档案。 教师对容易反复的后进生应分门别类,把他们的心里特征,容易犯的毛病,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家庭情况等内容写成资料,制成档案,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对学生的反复有先见先知的预算,争取防患于未然,才能事半功倍。 (二)建立跟踪卡。 深入了解掌握学生品德档案后,应因人而异,建立对应跟踪卡,定期对学生行为,思想动向进行观察,记录,及时发现反复苗头,紧抓不放,适时教诲,防微杜渐。当然,跟踪卡上绝对少不了学生进步的表现,转化的兆头,这些尤为重要,要教师能及时表扬,促其上进,使德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三)检测跟踪信息。 学生的表现,思想观念的改变这些跟踪信息的来源大致有两方面:教师亲自观察到的;教师听说到的。虽有“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之说,但事物的真理往往会被它隐蔽的外相所歪曲,看到的,听到的都有可能不是真实,这决定了跟踪信息的难度。教师应不厌其烦,永远有一双“雪亮的眼睛”去看待学生的变化,不要让道听途说所欺骗,也不能为学生一时的好表现所蒙蔽,应该用真情实感去对待他们,发现他们隐藏起来的真实世界,反复变化难以捉摸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的检测才是真实的,学生的进步与否的评价才是恰如其分的。 当然,跟踪机制需要恒心与毅力,教师应锲而不舍地进行教育,活用教育机智,才能立竿见影。 四、反馈机制。 反馈机制是检验学生德育表现的又一有力方式。它可以通过班级中的成员,班干部的评价获悉,还可以通过学生家长的评价了解,使教师心中有数,更科学地评价学生。其中,家访是必要的一环,它能把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联系起来,结成一条多元化的桥梁,能多层次,多方位地选择教育学生的途径。 有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叫锐鑫,他在班中是骨干,学科的带头人,乐于帮助后进生,积极参加各科文体活动。可以说,这样的学生似乎无可挑剔。可是一家访,家长却道出他在家庭的表现。养尊处优的锐鑫从不帮忙家务活,哪怕是力所能及的小活,对父母的态度比较粗鲁,动不动撒娇耍赖,好大一个“淘气包”。这样的反馈信息跟该生在校的表现大相径庭,对此,本人又须与该生促膝谈心,晓以情理,教育他在校 是个好学生,,在家必须是个好儿子,长大才能成为社会一名好青年的道理,要求他改变对父母的态度,发扬在校的优良作风,帮助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等。的确,锐鑫同学在教师和家长相互沟通,相互教育下,他进步了,成为一名真正“无可挑剔”的好学生,好孩子。 反馈机制还要求教师联系社会形势,社会舆论,矫正学生思想中的一些不良苗头,譬如对社会流传的“读书无用论”,“有钱就有一切”的拜金主义等有害思想,教师需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危害性,从其他名人名家的故事中为学生树立楷模,勇于同社会有害言论作斗争,拒绝受腐蚀毒害。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感化机制”、“激励机制”、“跟踪机制”和“反馈机制”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诚然,德育教育系复杂多元的,需要教师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经验,发扬教育机智,寻找更科学可行的教育机制。另外必须注意的是:前面的几种教育机制绝非独立不群的,相反,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需要教师凭经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也可以综合起来运用,对一个班集体,一个科级或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后进生转化工作)都能起添砖加瓦的作用! 小学生教育论文:境由心造 润物无声——试论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师风,学生品德养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提出教师不仅应当是—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不能将育人的德育工作被教书的任务冲淡了,应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坚持德育为首,培养真正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一、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会影响他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生活世界是人生命存在的背景,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为人生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构成了学生道德认识的各种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耳濡目染的得到体悟,践行道德认识,确立道德信仰。因此,教师要利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和交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首先,学生在校的时间要比在家的时间长,与师生交往的时间自然也比较多,受心理困扰,有的学生乐于交往,有的不愿意交往,有的不会交往,还有的害怕交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各种情境,让学生学习礼仪行为,学说礼貌用语,教会学生如何与人交际,遇事该怎么办,指导学生主动地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安慰别人,团结友爱,共享欢乐。 其次,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传统的“灌输”、“说教”型的德育教学方式,师生之间是赤裸裸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自我教育就是让学生用道德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自我教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领悟、自己体验、自己抉择、自己践行,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道德实践中,学生可以开展讨论,轮流值日等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但在学生的自我教育中不能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尊重、理解、爱护学生的基础上,要用自己的言行、学识、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理解、体验、选择和行动。 再次,教会学生“学会科学选择”。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脑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学生接触的信息呈现出多样化,不可控制。受一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个人道德取向极易“偏轨”。只有教会学生选择,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觉醒,才不至于融入团队、集体时,迷失方向,迷失自我,成为“问题儿童。” 二、让学生的“理、情、行”在文质兼美的文本中得以升华 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理、情、行”是一个整体,是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以文本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德育内容就分散在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里。 如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用心去品味,那生动感人的场面肯定会让你难以释怀:“他挖呀挖呀,一直挖了三十六个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当挖到第三十八个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我们听到孩子这至真至诚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父亲那近乎疯狂的执著,以及当他听到底下突然传出孩子的声音时的那份狂喜,不得不使人热泪盈眶。因为在这疯狂和喜悦的背后包蕴着神圣的父爱,这种爱是多么的真挚、纯洁,无私。这难道不让你感动吗?如果这位父亲在地震中没有一种执著的精神和不放弃的意志,那么,他将会失去儿子。这个故事让学生感到父爱深沉和伟大的同时,也不知不觉中将“相互信任,互相帮助”的美好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熏陶。 再如: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链接“永远的榜样——雷锋”一课。“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些英雄的心语,学生都能倒背如流。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雷锋的平凡和伟大,教学后,我组织学生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在影片中,学生知道了雷锋的真正死因;认识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看到了乔安山叔叔是怎样的在与假、恶、丑作斗争,是怎样的在传递雷锋叔叔的真、善、美。雷锋是一个普通的人民子弟兵,做的事情太平凡,正是一件件不起眼的平凡小事,折射出了雷锋广阔的胸襟、品德的高尚、精神的伟大。学生在观后的交流中说道:“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我好随手丢垃圾,以后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看了这部影片,我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我希望大家都能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嘛!”……学生的认识有的具体,有的肤浅,但我感觉到了雷锋精神正在学生中传递。教学中学生能把自己摆进去,进入角色,教学所需要的情感气氛也就达到了,学生由知到行,知行统一的目标也就不难实现了。 三、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让学生“不扶而直” 古人有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沙俱黑”。说的就是环境对育人的影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意义深远。我们将校园环境的德育教育分为硬环境教育和软环境教育。正如一位专家所说的,学校的每垛墙都能说话,并且能讲出最美的语言来。这就是硬环境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就属硬环境德育教育的范畴,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我们可以把教学楼取名为“求知楼”,把试验楼取名为“探索楼”;可以给每个楼道取上名字,“孔子楼道”、“安全楼道”、“常规知识楼道”,并将相应的内容利用展板悬挂在楼道的两侧;也可以利用橱窗展示一些名人故事、古典精髓(如‘弟子规’)等。相信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条路,一块标语牌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软环境德育教育是指校风、校纪和班级的微观环境、宿舍文化等。学校可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校徽、校歌、日常管理细则等印成小册子,师生人手一份。要教会学生唱校歌,可在每次的升国旗仪式中让全体学生诵读学生誓词,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班主任可以把本班的班级姓名、班级口号、班风、班级公约、班级形象、管理理念等制成牌匾,挂在本班门口,让每个学生“心知肚明”。 21世纪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是全新的,以往那种“三句好话不如一顿教鞭”的做法,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是行不通的。作为班主任,我深知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是学生心理上的“家”。要想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加完善,使学生在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竭尽全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在班级管理中我有这样一招:我在黑板上开辟了一块儿“特区”——老师们常不会板书到内容的黑板两侧。众所周知,几乎每位任课教师都习惯把板书内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座位靠墙的前排学生,以使人人都能看到板书内容。久而久之,一块黑板就会出现颜色深浅不同的两块儿区域。为了发挥整块黑板的功能,我将黑板的两侧划成了“特区”。在这块儿“特区”上,我写上了一些谚语、歇后语、古诗词、名言警句,每周一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与人争志,不与人争气”,“花开在春天,立志在少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诚实比空话值钱,行动比语言有力”。这些都是“特区”的产品。这样不仅帮助了学生积累课外知识,对学生的品行也是一种启示。学生在美观、温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里学习、生活,犹如“春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 四、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完善个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发扬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关系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的放矢的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各种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更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在缅怀革命烈士丰功伟绩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应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应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用自己的刻苦和努力,把革命红旗代代相传可以以少先队为阵地,坚持开展以各种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如“人人争当三好”,“我向雷锋叔叔学习”活动;“如何使用零花钱”,“我是校园小主人”,“爸爸、妈妈我能帮你做”主题班会等。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如“美化家乡,我来参与”的植树活动,“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校园签名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肯定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去年暑假,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尤其是观看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并统计中国奖牌的数量。在这项作业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当《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上奏响时,会深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2009年l0月1日是祖国的60岁生日,通过组织观看盛大的阅兵式,学生感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自然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精心搭建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互相衔接。定期召开家长谈心会,家长学校开展教育理论培训等活动,学生家长就可以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就会逐步渗透到学生家长的心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家长更加尊重孩子,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茁壮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人格、学识、风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来体现,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身教重于言教”嘛!我们要不断用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使自己更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始终站在文化的前沿,疏导文明行进的方向。 一些老师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往往不是以严出名,而是以德服人。教师要善于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用良好的形象,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的精髓即在于此。 总之,小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才能收到实效,学生就能实现从“道德认识”向“道德实践”的转变。 小学生教育论文:浅谈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 论文关键词:小学生 交往礼仪 养成教育 内容设计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交往礼仪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及其他人员交往中体现良好礼节、习惯等行为方式。它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化、时代化、序列化的内容体系。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可以将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内容设计为“三级九档”。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小学生交往礼仪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老师、家长、同学、朋友及其他人员交往中体现良好礼节、习惯等行为方式。礼仪是交往的产物,由交往产生,随着交往的发展而进步。所谓交往,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往来接触,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双向或多向行为。在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中,进行交际的双方或多方通过积极主动的相互作用,达到’沟通信息、交流感情、增进了解、发展友谊、互利合作的目的。“交往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交往既是作为人类的成员所必需的,也是人们生活顺利的重要标志。可以说,离开了交往,人们的生活寸步难行。人类生活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怎样开展交往?“礼仪”为人们的交往运载了文化认同、观念认同,以及一整套相应的语言、行为模式与规范。交往礼仪,即在交往中要实践和遵循的模式与规范。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养成”始于“养”,终于“成”。“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人类形成之初,原始人为了生存,除了采集野生植物,还要进行狩猎。后来,人们逐步地认识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野生动物的习性,于是就开始种殖植物驯养动物,并取得了成功,由此开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这一“养”的过程,就是“驯、育、培”的过程。人的养成不同于动植物驯化之处在于它具有社会性特征,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关键在少年时期,因而礼仪养成的最佳时间是个体社会化初始时期,所以我们强调交往礼仪养成从小学生抓起。“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就是要在个体社会化初始阶段——小学阶段通过一系列教育干预使礼仪成为小学生交往中的实际行动,让交往礼仪内化为小学生品德和性格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苟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苟子·儒效)。可见,闻见和知虽然重要,但不如行重要,行是学问的目的,养成是礼仪教育的目的。黑格尔认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德的。那么同样可以说,一个人做了一次或两次合乎礼仪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礼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他是有礼的。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要通过长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在交往实际中把合乎礼仪的言行固化。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应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 二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作为小学德育的重要部分,是时代的需要,是文明礼貌的具体表现,也是促进、加强和改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手段。必须强调的是,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不同于其它形式的礼仪教育,它的对象是孩子。对孩子提要求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提出的要求要明确而不含糊,具体而不抽象。”因此,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要建立一套科学化、时代化、序列化的内容体系,使孩子们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得到潜移默化交往礼仪行为养成,开心快乐地学会交往,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依据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将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内容设计为“三级九档”,即将交往礼仪养成要求全面落实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阶段的序列中,每个阶段又根据学生层次分为“一、二、三”档,一档是该阶段每个学生都必须做到的交往礼仪基本要求,可以称为“普遍档”,二档是在做好一档的基础上,对大部分有能力达到的学生提出的交往礼仪要求,可称为“提高档”,三档是在能做好一档、二档的学生中小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提出的拔高要求,可称为“优秀档”。具体内容如下: (一)低年级阶段(一、二年级) 一档:1.上下课起立,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注目礼,问好(或向老师再见)。2.进校第一次见老师,微笑问好,离校时主动与老师再见。3.每天起初见到同学,互相问好。4.自己离(归)家时,向家长打招呼。5.会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二档:6.课堂提问要先举手,答问要立正。7.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或敲门,听到“请进”或看到示意方可进人,并主动与办公室内的老师打招呼。8.出人教室不拥挤,楼内行走,慢步轻声靠右行。9.对待同学不起、不叫绰号。10.家长离(归)家时,主动打招呼,递接物品有礼貌。 三档:11.和老师谈话时,适时适度的与老师交流,虚心接受指教。12.尊重老师,不在背后议论老师。与老师意见有分歧时,以尊敬的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换意见。13.同学有进步,要衷心祝贺,不嫉妒;要热情帮助有困难的人,不自私;同学遇到不幸,要同情安慰,不旁观。14.认真听长辈谈话,不随便打断长辈的话。巧对爷爷、奶奶等长辈要用尊称。 (二)中年级阶段(三、四年级) 一档:1.校园里要保持仪容整洁,正确行队礼。2.就餐先请长辈人座,自己再人座。3.接听电话、打电话时使用文明用语。4.做客时要先敲门,得到主人允许再进人,进门先问好。t.待客要热情,称呼有礼貌。 二档:6.在集体活动中懂得互相尊重、相互谦让。7.用餐时不高声交谈,咀嚼不要太响。8.打电话时保持声音柔和清楚,放话机时应讲“打扰了”或“再见”之类的交际用语。 9.做客时不随便翻动主人的东西。10待客时要主动请坐,双手端茶敬客人。 三档:11.乐于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固执己见。12.学校来客人时,主动问好,并为客人引路。13.用餐时,懂得给长辈盛饭、用公筷敬菜。14.咳嗽、打喷嚏时,不要面向餐桌或其他人,或用餐巾纸捂住嘴。15.主人(客人)发问时,要大大方方地回答,语言要客气。 (三)高年级阶段(五、六年级) 一档:1.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雅、举止大方。2.看见老幼病残孕和怀抱婴儿的乘客主动让座。3.在公共场合,要做到人多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4.尊重他人,遇到问路,认真指路;遇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尾随。5.网络联系时,要文明。 二档:6.与人交谈时眼睛凝视对方,认真聆听对方谈话。7.观看演出时,不乱喊、不起哄。8.尊重别人的饮食习惯。9.尊重同学、客人的民族习惯。10.要善于网上与人文明交流,不浏览、不发送不良信息。 三档:11.做到“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12.尊重他人人格,不失礼、不失约、不误时。13.与外宾见面交谈时要落落大方、以礼相待。14.使用好基本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巧不进营业性电子游戏厅、网吧,不沉溺虚拟时空,不在网上侮辱欺诈他人。 三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提出:“个人如果丢失了文明礼貌,就难以在人群中生存;集体丢失了文明礼貌,就会在竞争中败北;社会如果丢失了文明礼貌,就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弘扬中华礼仪的优良传统,提高青少年的礼仪水平,培养彬彬有礼的21世纪中国公民,光大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礼仪是一个国家文化与传统的象征,也是治国教民的经典,还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礼仪对整个社会的净化与美化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对外开放,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公民穿衣打扮、举手投足虽然是个人的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不拘小节,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将会有损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造成的损害将是无形和难以估量的。交往礼仪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因此,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是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国民素质提高的教育,是为中国走向世界打下坚实基础的教育。 小学生教育论文:浅谈细节入手因地制宜-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论文关键词】农村小学 养成教育 细节 【论文摘要】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重大的影响。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行为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本文结合教育实践探究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培根也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年龄尚幼的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作为学校教育者,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通过实践与学习,我认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细节做起。 一、要求要“低”一点 由于农村生活环境以及不少家庭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校园里小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中午期间,校门前后纸屑乱飞,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整洁,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让教师们很头痛。怎样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彻底改变校园脏乱差的状况,笔者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决定从小学生自身行为规范的塑造人手。学校德育处向全校学生发出了第一份“我爱我校,从我做起”的倡议书,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以校为家,共同签名郑重承诺:不在校内乱丢一片纸屑和垃圾。小小的要求,简单的签名,却许下了一个重重的诺言,同时我们注重每天卫生打扫,加强平时检查和监督,两周后校园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月后德育处向同学们发出了第二份倡议书“弯弯腰”,要求学生看见纸屑、垃圾捡起它。此项活动自始至终训练着学生不乱丢乱扔的行为习惯,为净化校园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育要“实”一点 道德品质是人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把握,我们德育工作者常有这样的感受,多少次苦口婆心地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像爱祖国,爱党之类的大道理,对于生活在殷实家庭的中小学生来说,教育者的语言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诸如此类的疑惑和难以把握让教育者感到尴尬。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小学德育要走出这种“唱高调,不实际”的误区,一定要从实际生活人手,讲究教育实效。如上面例子,怎样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讲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看相关的战争影片与书籍,这似乎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了。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并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譬如开展如“好孩子,做家务”的活动。用实际的行动取代高调的口号,让养成教育变得务实而有效。 三、评价要“细”一点 行为习惯就是生活中的细处,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做好生活中、学习中的细小地方。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因为近年来布局调整,学校合并后,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为此学校德育处为了便于学校日常规范管理和平时各班级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制定了学校一日常规细则,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细则》,我们认为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上,应集中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四个方面,并进一步将四大方面一一细化,如“文明礼仪”这一重点的训练要点有:1.认真参加升旗仪式;2.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3.尊敬教师,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候;4.尊敬长辈,学会照顾和感谢亲人;5.会使用文明用语;6.不在教室和走廊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或演出时文明有序等。每天学校蓝色小队(负责纪律礼仪检查),绿色小队(负责卫生检查),黄色小队(负责两操检查),红色小队(负责文明监督),四个小队的队干部依据细则要求对全校各班级常规情况进行检查评比,鼓励各班争创“文明班级”。班主任则依据细则》要求上的规定加深了对班级的常规管理,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方法要“活”一点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对小学生思想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一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步人小学,只有在良好行为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识、学会合作,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平时站队做操时,学生会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说:“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静齐……”,这样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些低年级孩子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老师给他们自编了一个童话,说一个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孩子与文具们的故事,小男孩上课玩弄爸爸给他买的新文具,老师讲的课他也听不进去,文具们不和他交朋友,最后小男孩克服上课开小差的坏习惯,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事实证明,这些充满着童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儿歌或童话,给我们德育带来了预期效果。如果我们能把适应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从他们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的事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载体,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就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也就起到良好的效果。接下来的日子里课堂上孩子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也总能看到他们端坐的身影。此时此刻,笔者不禁想起乌申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与其严肃地说上几十旬“上课不要做小动作”的话,不如用愉快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 五、惩罚要“加”一点 “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孙云晓语)恰当地惩罚会使学生在内心深处深刻反省自己,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育者如果熟视无睹,放任不管,就会影响到其它学生,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是违反纪律,或认为即使违反了,教师也不敢处理,久而久之,待你非处理不可时,再去批评惩罚,他们就极可能不接受你的处理。我校就有一个规定,如果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或垃圾被红色监督小队员发现,除了将该生行为通知到班级外,学校德育处还给他们加~点惩罚——当一天的“小义工”,如组织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巡察校园环境,及时捡起校园中杂物,或暂时行使红色监督小队员的职责监督校园不文明现象等。其实学生不可避免会犯一些错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处理,在正面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施以适当的并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让学生为自己行为负责,也着实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不是短时间能办到的事。好习惯只有在长期反复的教育中才能养成,只要我们老师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从细节开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教育论文:浅析小学生想象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实践意义 论文关键词: 小学生 想象 发展特点 实践意义 论文摘要: 想象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以学龄初期的小学生作为探究对象,重点阐述这一特殊发展阶段儿童想象的基本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为小学教学实践的组织开展提供参考价值。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Imagination)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的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按照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的创造性水平更高。 想象与思维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想象的基础,这种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是想象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想象的发展可以为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二、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龄初期的儿童,其想象的发展整体处于过渡状态。即,由学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无意想象、再造想象、脱离现实性的想象,向学龄中后期(初高中)的有意想象、创造想象、趋于现实的想象过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在教学的影响下,须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引产生符合要求的想象。如:在作文课中,儿童要围绕作文的主题进行构思;在绘画中,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构图设计。 2、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仍和学前儿童类似,集中体现在模仿和简单再现,很少有创造性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言语能力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对已经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从而产生相应的创造性成果。 余强等人通过研究小学生在绘画中对物体动态的表现方式,来反映不同年级儿童创造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88?的一年级儿童选择“画在纸面上端”来表现“飞机飞得很高”,而86?的四年级儿童选择“以云衬托”的表现方式。 3、想象的概括性提高。这与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发展密切相关。低年级儿童不管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具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任务情景就会感到困难。而较高年级的儿童已经较少地利用实物来想象。 尽管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都有所发展,但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发展仍是低水平的。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该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即,仍不能完全脱离具体表象进行抽象的符号化思维。因而,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高的。 4、想象的完整、精确性进一步完善。随着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想象的完整性也不断提高。同时,儿童对想象的精确程度要求也日益提高。他们不仅企图完整地表现客体,而且力图正确地表现。 5、想象更加趋于现实。学前期的儿童由于知觉经验的匮乏,其想象总是脱离现实性,习惯将事物加以夸张或缩小;随着年纪的增长,儿童的想象也逐渐向现实主义发展。如,低年级的儿童,与学前儿童类似,主要喜欢童话故事、神仙故事,但他们逐渐明确这些故事的虚构性;而中高年级的儿童对这些童话故事的喜爱逐渐降低,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结构复杂的文学作品。 三、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其生活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教育方式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采用合理科学的策略,积极引导儿童想象的发展。 1、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想象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话剧等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观摩种植、饲养等农艺园艺过程,制作模型等手工活动,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积累大量的表象素材,从而激发儿童想象的积极性,有助于其想象活动的进行。 2、注重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想象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扩大儿童表象素材的积累;鼓励儿童阅读科幻故事、探险故事,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改写、续写等作文练习强化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小学生教育论文: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一表述,把社会主义道德和规范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第一次写进党的决定。中小学要下大气力,细心筹划,精心准备,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并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引导学生懂得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宪法》明文规定,公民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并成为“四有”公民。作为未来公民的中小学生,做到“四个坚持”和“四有”是自身努力的方向。“有道德”是“四有”中的一条。邓小平同志把这一条称为最重要的一条。使中小学生认识这一点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这是从法律角度来看的。 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角度看,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标,其中“有道德”是首要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包括普教在内的我国教育,要把“有道德”列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中。 中央第一至第三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和其他中央领导,每谈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都语重心长地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因此,在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中,应以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即“五爱”这一基本要求去实施教育,达到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否则,道德教育就会失去中华民族的特点和时代特征,就不具有中国的特色,就无法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当前,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尽管国家在推行素质教育,但社会上“望子成龙”、“学而优则仕”的影响依然存在。“考高分、上大学、挣大钱”;“考研拿硕士博士”、“出国留学拿‘绿卡’”,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奋斗目标。他们认为,只有这些才是实在的,其它一切都是虚的。试问,倘若培养的学生都奉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何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延至何时!一个有责任心、使命感的中国人应该认识到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了。中小学要实施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大的战略,持久、深入地进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五爱”教育,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祖国是中国人民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全民族的崇高道德。李苦禅大师说得好:“所谓人格,爱国第一。”一个人连生养他的祖国都不爱,就没有起码的人格可言,其它一切品德无从谈起。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人民是确定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应当以一腔热情热爱同学、师长、同胞,团结互助,共同前进。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特征。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是神圣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科学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逐步具备科学精神、态度、意识和素质,将来好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要使中小学生懂得爱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制度对全体人民的要求,应是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主要道德规范。当然还要懂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等。 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是不愿意看到道德败坏、“贪污、盗窃、贿赂横行世界”的出现。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是多么必要啊!这种教育首先要使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就要引导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引导他们从小养成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好风气,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的好习惯,只有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做,听党的话,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嘱托。 二、引导学生懂得努力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 在引导中小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接受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还要引导他们认识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自觉地履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才能使自己的道德追求逐步达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崇高境界。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引导中小学生会做人并努力成才,这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同志曾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首先,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社会主义道德不能停留在认识水平上,要把从书本上课堂上读到、听到的间接的社会主义道德知识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事迹,有效地运用到本人道德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之中,即学而思、思而行。当前,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学、思、行去体会怎样做有道德的人,怎样做才能成为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才。雷锋说得好,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是雷锋道德情感的真实写照,是社会主义高尚道德的体现。还有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孔繁森精神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光辉体现,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最好教材,是中小学生学习效仿的楷模。因此,要运用革命先烈、革命前辈惊天地、泣鬼神的高尚精神、英雄作为激励学生,开展好“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刻苦学习发愤读书活动”、“为希望工程做贡献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领悟、体会如何做人和为他人为社会多做贡献,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重大意义的认识。 在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活动中,要使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逐步达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的崇高境界。这就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系统地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境界的教育,并适当提出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具体要求,使之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反复多次的学习教育过程,逐步正确认识并把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并以英雄楷模的成长历程为借鉴,把自身溶入到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之中,为全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而奋斗终生。 学校德育工作除了组织中小学生系统学习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引导好他们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而外,还必须:第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旗帜鲜明地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抵御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侵蚀,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起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要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具体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成为其自觉的行动。第三,开辟基地,开展好学军、学农、学工、帮老助残等具体的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且列入教学计划,使实践活动既有针对性,又富有成效。第四,要要求他们逐步具有群体精神、合作精神和有意识地经受生存能力的锻炼,与同伴、同学和将来的同事们一道成为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人,成为具有崇高道德境界的人。这样做正体现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体现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小学生教育论文:从师生关系谈中小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社会规范的解体,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在大学校园事件愈演愈烈的同时,向来平静无波的中小学,亦有风声鹤唳之势,校园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令人触目惊心,此一现象与问题值得关怀与深思。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三、规划“璞玉”、“朝阳”、“春晖”、“携手”四项专案措施。辅导学生少年及有吸食安非他命、自杀倾向、对学校适应困难情形的学生,使其充分就学、就业。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次使用“社区”一词,他认为,社区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某种自然意愿,这种自然意愿包括感情、传统和人们的共同联系。当社区建立后,就一定会产生与其相适应的文化。一般而言,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是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社会组织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1]社区文化包括“社区的场地、建筑及其他公共设施等社区成员生活环境的物质文化层”,以及“社区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互动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水平”等社区精神文化,[2]还包括“制度方面,即为保障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一系列规章、的一系列政策所构成的规范结构”。[3]社区文化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如在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认识水平与思想觉悟,以及推动社会沟通、增强心理凝聚力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社区中一个特殊的单位,地方院校受着社区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同时也是社区文化的营造者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而深刻的相互关系。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指出,大力开展社区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文件精神表明,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语境中,社区和高校都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区校共建。因此,地方院校在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如何充分利用社区文化资源,积极汲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最终形成院校与区域之间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好格局,值得认真思考。 一、章贡区的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章贡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下辖5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57个行政村,48个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2个镇辖居民委员会。①章贡区区位优势极佳,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往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沟通长江三角洲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文化的发展,章贡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所在市于1994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另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先进文化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等荣誉。章贡区历史文化形态是赣州市这一独特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有特色的是: 1.名胜广集,古迹荟萃。章贡区文物名胜众多,有“宋城博物馆”之誉。辖区共有84个旅游资源分布点和230余处名胜、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地,其中以宋文化遗产为主导的历史名胜与人文景观最为著名。另有“江南第一石窟”之誉的国家4a级文物保护景点通天岩;开创城市“八景文化”先河的八境台;声名远播的郁孤台、文庙、慈云塔、福寿沟等名胜古迹。 2.名人迭至,人才辈出。自唐以来,许多文化名人曾涉足赣州这块土地,如孟浩然、苏轼、辛弃疾、周敦颐、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等都曾官居或旅居于此地,留下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诗文佳话。如今的章贡区,人力资源充足,全区拥有3所本科院校,4所大专院校,5所中专学校,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2万多名,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和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3.文化设施及活动蓬勃发展。章贡区非常重视文化设施建设,扩建或新建大型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儿童乐园等。这些文化场馆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又充分反映章贡区当前文化发展的概貌,对地方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章贡区现已拥有老年艺术团、腰鼓队、健身操队、京剧票友等各种文化活动组织500多个,每年开展文化活动达500余场,参加的群众累计已超过百万人次”,“社区文化开始从自发走向了自强”。[4] 4.多元文化融合,民风淳厚稳健。章贡区的文化资源丰富,兼容并包,赣州宋城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理学文化、生态文化等都对辖区有着深刻影响。地方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需要开拓创新的文化氛围,兼容并包的文化襟怀及大气开放的文化语境。章贡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不仅显现厚重的历史魅力,而且彰显出一个现代之城高端的文化品位,这将成为地方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强劲助推力。 二、章贡区文化资源的人文素质教育优势及意义 章贡区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的文化宝藏,对于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贯穿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尤为重要。 1.章贡区作为江西“南大门”赣州的中心城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大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资料来源。从历史渊源来看,赣南,古称“虔州”,繁荣于 两宋时期,章贡区至今仍保存数量众多,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宋代文物和文化遗址。因此,将这些历史文物、遗址等名胜在人文教育中加以运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感受城市人文精神的绵延,增强自豪感与自信心。 2.红色资源中蕴藏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自强不息,励志成才提供典范。章贡区所在地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有红色故都瑞金、万里长征第一渡于都、模范将军县兴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都曾在赣南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在红色文化浸润下,章贡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尤其是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生的崇高品质和牺牲精神,应成为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的宝贵内容,并成为大学生人才成长的向导和典范。 3.章贡区亲历了从蛮荒闭塞走向现代开放的历史变迁,为培养大学生坚强意志与开拓精神提供了动力源泉。据《山海经》记载,远古时期,赣南除有少量的“赣巨人”居住外,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蛮荒之地。随着人口迁徙与历史演进,赣南成为与闽西、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先民数代长途迁徙赋予客家人勤劳坚韧、团结协助、乐观宽容、大气开放的精神。章贡区作为赣南客家人的集聚地之一,客家文化所具有的开放性、进取性都得到鲜明的体现,这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提供了精神源泉。 4.文化、历史和自然共同孕育出的人文精神,为大学生进行性情陶冶、文化认同与现代人格教育营造了优良的环境氛围。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赣州呈现多元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并构筑坚韧、和谐、大爱、包容的赣州精神,这些文化个性与旖旎的自然风光、淳厚务实的民风、贵真质朴的民俗交相辉映,为大学生陶冶性情、提升人格境界营造良好氛围,可以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社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怀和高尚情操,使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利用章贡区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挖掘地方高校所在社区的人文历史资源,弘扬地方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途径之一。作为章贡区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开发辖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有: 1.开设专门的地方历史文化课程,并汇入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当中。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地方院校应采取措施,通过有条不紊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结合各个院校办学特色,可开设如“章贡区人文景观”、“章贡区民风民俗”等区域历史文化的公共选修课程,向学生介绍章贡区历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发展;也可开设具有浓郁章贡区特色的文学艺术类公共选修课,整理、挖掘留存下来的诗文佳话、人文逸事等,形成辖区文学艺术史的系统教学,以切实优化人文素质课程结构,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2.为营造良好的地方历史文化氛围及宣传平台,还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打造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网站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如可以通过社区与高校之间协同合作共建“红色章贡网”、“章贡人文历史网”、“章贡名人网”、“章贡风光网”等途径,打造远程教育平台;开辟网上资讯、答疑服务平台,各网站除了及时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有关的新闻和消息之外,还可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古迹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红色革命歌曲、影视剧等到网页上,供人们浏览下载;另外,还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发网上全维虚拟游览系统,将现有展馆或人文景观制作成视频,链接到章贡区网站,供人观看学习。 3.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认识与研究,推进特色教材建设。地方院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扶持地方特色研究和相应教材建设,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其内容基本面应涵盖赣州市及章贡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精神等,在教材的组织编写中,应该注意五个切入点:(1)人,指地方文史、人物、传说、典故之整理呈现;(2)文,指民俗节庆、历史文物、传统民俗等;(3)地,指地理、气候、动植物等天然资源之发掘与利用;(4)产,指当地传统产业及创意产业增加值;(5)景,指自然、人造、生活情景等特殊景观之营造。[5]充分考虑人文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知识与趣味等相结合,将专业学术性与专业知识通俗化并举,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4.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参加当地的各类纪念活动及学术研讨会,参观工厂、企业、街道等。了解章贡区历史文化遗迹、开放开发进程;领略章贡区风土人情;感受章贡区民间文学艺术等,培养学生对章贡区历史文化的领悟力,从中得到做人成才的启迪,促进其人格完善和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可在学校开设地方历史文化专题讲座、论坛、演讲会、报告会、知识竞赛、文艺会演、主题班会;或组织区域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研究会等协会方式。这些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形式,在这些活动中,优良的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精神。 5.遵循学校、学生、社区三位一体的原则,着力打造互惠共赢的区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要始终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体利用区域思想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有重点建立不同类别和功能的教育实践基地。如根据地理位置,可以建立辖区内不同景观的教育资源基地;根据功能进行建立,可以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客家民俗文化资源基地、赣南美食的文化产业园、体育运动资源基地、影视教育基地、宋城国家遗址资源基地等,这些实践基地是地方院校需重点开发利用的区域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而且有利于社区的和谐发展与社区文化的繁荣,真正实现高校和社区的双赢。 总之,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而且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6]运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空间,而且地域文化与民族精神得以在当代传承。因此,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致力于通过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多个层面,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切实使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导向与选择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两个方面理解其特征,但是不管从上述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理解,都需要具体的课程设计来付诸实践。就像是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人文素质教育也必须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主要关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具体设计的基本路向和课程的结构内容的安排。 关键词:离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计;课程结构 一般来说,人文素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主要依据三种课程理论。一是精义论。主张以经典著作作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因为人类的文明在变迁中有其永恒不变的价值存在,这种核心价值尤其保存在经典文献之中,因而经典著作便自然成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二是均衡论。认为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各种知识都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才能避免20世纪以来学术过于分化所导致的视野狭窄,心灵缺陷,因此,必须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均衡的视野、平衡的心智。三是进步论。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解决问题,对他们的生活有所裨益,因此,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学生未来的生活相结合,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目前。我国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受这三种理念的影响,但主要受进步论影响较大,强调实用性,强调为职业做准备。在具体的人文素质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上,则偏重于应用型和专业化,按照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即基本上就是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稀释内容后拿来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这种课程所能起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极为有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这三种基本课程设计理论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结合职业的特色,在强调各个学科之间有机结合的同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原则设计在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有明确指向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1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 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本质上讲,这一课程又是面向所有高职生的、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文化知识课程,具有人文素质性、广博性和基础性的基本的标准规定性。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一是使高职生获得认知世界和理解人类及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二是为高职生提供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性文化知识。再从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价值上讲,这一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具有适应社会主导性文化的功能价值,还具有导领社会健康发展的功能价值;不仅具有使高职生知识结构达至和谐的功能价值,而且还具有营造高职生可能生活的功能价值。从这一层面上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该为高职生提供唤醒高职生主体意识、促进高职生自主性、社会性、伦理性和提升高职生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围绕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传统思想发展的基本历史概况,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实质,获得思考和表达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二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历史,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传统思想及时代精神,获得对我国科技发展史的基本认识及我国科技发展的方法论;三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基本内容,认识和理解西方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性;四是让高职生了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知晓西方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历史与西方哲学发展阶段的关系,认识和理解西方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获得中西比较的差异性和趋同性;五是让高职生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及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发展的策略、科技生产力的构成及发展现状,以及公民的生活水平、精神状况等等,获得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全面性认识;六是让高职生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分析造成民族矛盾、种族歧视和宗教冲突、地域性战争、饥饿、贫穷的多方面原因,使高职生认识和理解和平、团结、宽容和理解之于处理国际争端和意识形态及价值论领域的冲突与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七是让高职生了解科技发展与人文世界的关系处理问题,认识偏重于科技发展而忽视人文教育所导致的、我们已经有所经历的现状。获得一定的科技伦理性意识和思维;八是让高职生初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审美观,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和培育高职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升华高职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领域的选择 (1)应确定中国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我国文化传统的整全性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仁”学理论、天人合一、理学思想、道家、墨家等思想学说,这些方面的传统思想,对现代高职生来说。可能存在着疏离和陌生感,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高职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为高职生的知识获得历史性的时间深度,使高职生的知识结构的构成具有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基础。 (2)应确定西方文化及思想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策略的实施,西方多元的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职院校高职生有着很大的冲击力,极大地影响着高职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发展的态度和立场。虽然我国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教育,但从根源上讲,还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没有能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向高职生做出根源性的分析,以至于高职生只是关注目前我国与西方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性,而缺乏对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历史性发展的整全性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出精要性的选择,以使高职生对西方文化及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全面性的认识。另外,也是有意扩展高职生在文化及思想方面的认识及思考的空间跨度,以增加高职生比较研究的意识和提升高职生思维判断的能力。 (3)应确立“人、社会、自然之间伦理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我国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在其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或认识的视野较为狭窄,所以,从扩展高职生的知识广度和思维视野的角度,也是应该开设专业教育课程与“人、社会、自然找之间相关的课程;其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造了空前的社会物质文明,但同时又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紧张和对立:大气环境的污染、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土地沙漠化、森林及生物植被的锐减等,这些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发展,致使 人们不得不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人类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应该让高职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局限性,感悟“人、社会、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之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其三,目前,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让高职生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思考环境问题,以加强高职生环境意识。 (4)应确立“生物科技与人类生命观”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原因的思考;一是生物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21世纪人类最耀眼的科技成就之一,但同时也严重地挑战着人类的生命观,特别是人类基因图绘制的重大突破,人们不能不思考生物科技与人类生命观之间的伦理关系。以“复制人”为例,这一生物科技的发展,不仅涉及人的生存权、代间伦理与法律关系等问题,也直接冲击人们对生命问题的态度。因此,加强生物科技与人类的生命伦理教育,引导高职生思考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而带来的人的、人类的、社会的、伦理的重大课题,诸如: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尊严、复制人的伦理与法律关系、坠胎与自杀的道德意蕴、器官移植的道德意义等21世纪人类必然慎思和深思的问题。二是把21世纪必须慎思和深思的“什么是生命”的问题与我国传统的生命观教育结合起来。我国传统思想中有着对“什么是生命”、“人生的价值何在”这类人之生命观的深刻思考。在21世纪生物科技迅速发展之下,以我国传统的“人之生命观”来反观生物科技的伦理问题,不仅能够使高职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思想中“人之生命观”的伦理意蕴。而且使高职生能够以我国传统思想中“人之生命观”的思想底蕴,面对生物科技发展之下“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现实性冲突。 (5)应确立“人、经济、社会之间关系处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这一课程内容的选择领域,主要是出于如下的思考:其一,当前,市场经济的运行以及知识经济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初见端倪,使得知识的价值在社会发展中凸现出来。那么“人、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必须让高职生有着辩证的和理智的认识;其二,让高职生认识“人”在这三者之中的地位变化的历史过程。在以“财富积累”为社会发展策略的工业文明时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人”却在这一社会发展中处于次要的、充当着经济及社会的理性化工具这一角色。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策略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转变,人的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心,人的地位被凸现出来。但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别是市场经济规律在社会发展中的“杠杆”性调节功能,再加上知识经济的功利性属性凸现于人们的经济性行为中,使人们在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上出现偏差,人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应有的定位和地位。因此,必须让高职生对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有一个整全性的认识和了解,让高职生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和在三者关系中的定位,树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以端正高职生当前及未来的思想观念。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远程教育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大学是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面对当今大学(包括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和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综合素质状况,本文从实际出发,在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简要阐述了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并就如何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远程教育 人文教育 意义 途径 1.引言 三十多年来,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主的远程教育,在坚持依据成人教育特点,实施大众化教育,服务基层,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主客观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素养严重缺失,具体表现为:成人学生存在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差,诚信度差,文化教养水平偏低;年龄较小的中、高考落榜生,学习成绩差、信仰缺失、对真理与金钱取舍颠倒、做人标准模糊、社会责任感不强、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等。如此表现,与教育的目的相去甚远,因此,各类远程教育学校必须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2.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与自然、与世界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即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传承人文精神为手段,以提升灵魂、塑造健康人格为目标的教育。针对远程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个人乃至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包括文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思想道德的、社会伦理的、科学的等等,这一切对于人的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很强的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 2.2强化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通过有目的培养而获得的。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除了具备宽厚而有深度的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具备高品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素质,使学生能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相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教育的重要责任。科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优良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备心理品质。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都具有优良的人格特征和一流的人文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还在于他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可贵的人文品格。 2.3良好的人文素质可有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人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人的人文素质,即思想境界、精神情操、认识能力、文化教养,才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标志。高雅的人文修养可使学生自觉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人类、关怀自然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具备健全美好人格,不断由必然王国向全面发展的自由王国攀登。 3.远程教育环境下,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面对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学校应利用自身的软硬件和教育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全面建设学校人文环境,以图解决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 3.1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学校要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纠正唯技术、唯知识、唯学历的倾向,以人为本,把重点转到培养学生完满美好的个性、健全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上来。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设置诸如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教职工队伍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应加强对教师的包括师德在内的文化、品德等人文教育,使其始终以高雅的文化素养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据远程教育特点,加强学校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 和服务质量,避免出现管理、服务与教书在“育人”上的“两张皮”现象,净化和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3.3在专业课程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应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积极地渗透人文教育:一是在导学过程中,在讲解基本理论和知识点的同时进行灌输。可采取情景式教育,置学生于实景中,使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二是通过网上答疑、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由教师给出题目或问题,师生共同进行探讨,达到共识。 3.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开办系列人文社会科学讲座,帮助和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二是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各种艺术节、演讲比赛、科技节、摄影书画展、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等;三是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大学的学术精神和教育理念,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 4.结语 人文素质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是人才的必备素质。我们充分分析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低下和人文教育缺失的状况,强化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针对性的就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出了建议。使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大规模扩招,一批中等艺术学校升格为高职艺术院校,许多普通院校也相继增设和开办了艺术类专业。在艺术教育普及化的今天,由于人们对艺术生长的土壤——人文素质重视不够,导致了艺术教育呈现出重专业、轻人文,重功利、轻素质等倾向。艺术院校学生伸手能画、开口能唱、登台能演但是提笔不能文的现象已愈加突出。如何提升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艺术创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下艺术职业教育要直面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职艺术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扫描 (一)重专业课程学习,轻人文知识积累,功利主义思想盛行 目前高职艺术院校考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在校期间大都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而《文学欣赏》、《大学美育》等人文课程则受到冷落。“听不懂,没用处”便成为一些同学经常逃课和不听讲的理由。一些学生甚至占用课堂学习的时间去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演出、比赛和选秀活动,而对文化课程的学习则不再关心。笔者所在学校一位黄梅戏表演专业的学生,曾获得全国戏曲小梅花比赛金奖,其参赛剧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以后,全国各地很多热心观众来信对他的表演给予肯定。但当笔者提议他回信表达感谢时,却只有寥寥几句便无话可写,看后令人唏嘘不已。“现代教育陷入了功利主义,这是可悲的事情”[1]。艺术教育也陷入了功利主义教育,这值得我们警醒。 (二)个人主义倾向明显,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欠缺 应该说追求自我,注重个性,自我意识强是时下“90后”大学生普遍性的特点,但是高职艺术院校的学生体现的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方面都比较重视实践与形象思维,注重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艺术专业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个人单独进行练功、学琴、练声或绘画等比较常见,缺乏在集体中学习和交往的体验,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心理脆弱,情绪化比较强,意志力比较差,在行为上自由散漫,我行我素,集体观念相对淡薄,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自律意识。 (三)价值取向偏离,理想信念模糊,缺乏社会责任感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一部分学生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偏离等问题,容易受到社会负面因素和不良现象的影响,缺乏对社会、他人的关注与感恩;在是非问题上缺乏判断力,容易轻信他人,他们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对高校的“两课”学习不感兴趣,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很多大学生没有了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了对个体角色的自期与自律,没有了起码的道义感,丧失了社会责任感。 (四)重艺术实践、轻理论学习,缺乏必要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 前面说到艺术院校的学生普遍重视专业学习,但这种重视也仅仅表现在重视艺术实践上,如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只重视唱腔、身段、剧目彩排等实践课程,音乐专业的同学只重视声乐、器乐演奏等专业课和文艺演出;而对专业理论学习普遍轻视,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缺课情况时有发生,导致理论功底差,知识体系不健全,表演或创作的作品只求“形似”,难达“神肖”,更别说“形神兼备”,亦或创新。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到他们艺术创作的酝酿、构思和表达,继而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艺术院校录取新生文化课分数线偏低,导致其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较为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新生生源大多列在第四、五批中录取,一些高职艺术院校录取新生的文化课分数不足200分,艺术院校成了“低分考生的收容所”。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过低,使得艺术类的学生较早放松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基础良莠不齐、人文素质相差悬殊的学生大量进入高职艺术院校学习。 (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使得现行高职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 现行艺术教育功利化的倾向明显,一些刚刚升格的艺术院校大多存在办学时间短、文化底蕴不足的先天缺陷,大部分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校园规模、硬件、经济效益上,忽略了校园精神和人文环境的培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都在迎合社会需求。在培养目标上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操、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情怀的培养。加上现代传媒的推波助澜,一些影视明星、歌星一夜成名的新闻报道对艺术院校的学生产生了误导,使其变得浮躁和虚荣。 (三)人文教育机制的缺失影响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展开[2] 由于高职艺术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合理的保障机制。学校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上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计划,更多的只是依托学生社团、课外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种碎片化的教育既缺乏针对性,也难以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人文知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提升艺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施路径 (一)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母体价值和固本意义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艺术构思与创作的“母体”和源泉,能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同样,文化底子的松软会使一些专业冒尖的学生因小失大、功亏一篑。比如,央视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上发生了有选手不知道“焚书坑儒”发生在那个朝代,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的尴尬一幕。我校许多表演专业的学生毕业从艺多年以后,逐渐意识到了“演员一开始是比演技,比到最后就是比文化。”所以,对艺术院校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艺术理论修养,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二)重视教师队伍人文意识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关键在于教师这一环节。如果教师不树立人文教育的意识,不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那么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素质,把人文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一种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人文教育共识。 各学科教师应各司其职。公共文化课教师在教授人文知识的同时要深刻挖掘隐藏在人文知识背后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例如,语文老师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格精神、人物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专业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师生接触的距离也更近,学生较长时间师从专业教师学习,一般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往往演变成更亲近、更融洽的师徒关系。因此,艺术院校的专业任课老师也应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在专业教学中自觉渗透人文教育,将人文知识与精神贯穿于专业教学和艺术创作的始终。华中科技大学的刘献君教授就提出了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式,即“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这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三)深化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高职艺术院校,人文类课程的教学不宜占用太多课时,不宜挤占专业教学课时,这是一个共识。这里所说的深化人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是在人文公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探索,尽快建立一种既不必挤占过多课时,又确实富有成效的教学新思路、新模式。例如,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过分强调系统性、完整性、讲深讲透的教学要求,都不适合人文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示范式教学,以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 此外,重视人文课程设置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在必修课上才能体现出来,优化人文课程必、选修课程比例,将原来的课程化整为零,拆分成小型灵活的选修课,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与精力,让其依各自的兴趣爱好自主选修,也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1.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弘扬人文精神 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重要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艺术院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做好校园整洁和绿化,设置优雅别致的人文景点和休闲读书点、亭台楼阁、艺术长廊等,以此来感染和滋养学生的人文情操。例如可在校园文化墙上张贴弟子规、二十四孝故事等经典挂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感染、熏陶着师生,使其内化为信念与情感。 2.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形式,渗透人文教育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艺术院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经常开设一些人文知识方面的学术讲座、艺术交流、读书活动,开拓人文视野;适时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送文化下乡、送戏到基层慰问演出等活动,用艺术的形式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笔者所在的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成立的“少英艺术团”,就为大学生直接进行艺术实践和展示艺术才华,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完善校园规范制度,注重养成教育 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艺术专业学生个性鲜明,完善的校园规范制度可以给学生提供约束与监督,以有形的制度支持无形的人文素质教育。艺术院校要从抓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和国防教育开始,进行德育、美育、心理健康、意志锻炼、纪律意识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优秀品质和一丝不苟、规范严谨的生活作风和学风,通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浅析把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探索人文素质创新模式 论文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创新模式 论文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探所正确的人文素质理念,营造良好的管理模式及教育氛围。 0引言 人文素质沉淀与我们的内心,形成我们内心的法则与秩序,人文素质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是人们在人文方面达到的一种综合发展的程度。人文素质是塑造大学生灵魂世界的基石、是反映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支柱。高校工作者一定要了解人文素质的含义,并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思想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人文方法教育,以人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教育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引导启发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智慧、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人文知识又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娇子,作为先进文化的掌握着,必须要了解人文知识,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据2004年3月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不少学生沉溺网络,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逃课成了家常便饭,多门功课不及格,最严重的一个班30多名学生有20多人拿难不到学位证书”、“马家爵事件”、“药家鑫事件”等,这反映了中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其失位造成的严重后果。 2.1 人文素质促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质先行于科学技术,它指引我们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而不是等到出现严重后果后才会感到后悔莫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构建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既懂得学习又善于生活;既勤于工作又善于思考;既能发扬传统又能创新创造的学生,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人才。 2.2 人文素质激发潜在的自我意识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综合而成,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是可以慢慢积垫的,人文素养越高,就越能够辨别社会和自我、他人和自我、物质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做到自我精神和认识的独立,不会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人生理想也会越来越高尚,最终能够以正确的姿态去认识世界,看待社会。通过学习人文知识来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开拓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可见人文素质在人生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甚至起着更直观重要的作用。 3人文素质教育的创新模式 3.1 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培养人才的全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人文学科的实施,培养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为学生搭建和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的平台,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构建高校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完整体系,形成多样化、特色鲜明、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陶冶功能,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3.2.1 通过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2.2 重视师资培养,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更应培养工学信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双学位人才,建设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使之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实际问题结合到课程中进行讲授。 3.2.3 促进人文精神内化形式举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通过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她们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得到不断的升华。积极开展课外社团活动。 3.3 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保障高校管理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让制度约束人,让制度规范人的行为。高校工作者要使管理理念大胆、创新,流程简单、畅通,制度科学严谨。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校刊、校报等刊物,发表优秀校友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在校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和学位授予、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激励大学生勤奋向上、求实创新。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不断满足大学生学习成才的需要;加强校园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加强广播电台、阅报栏、宣传橱窗的建设,校报要尽快创刊,充分发挥学校主要宣传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形成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 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大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生活秩序。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从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出发,通过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来了解校园文化中的人文意蕴,提出加强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教育,是塑造民族灵魂的教育,将其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大学,培养新一代的优秀大学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众所周知,高素质的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将知识的传授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有两大弊病:一是注重专业教育,忽视系统的文化教育;二是注重学生做学问,忽视引导学生做人。因此,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台湾学者郭为藩将人文素质具备的能力概括为六个方面: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具有问题意识;能透过口头或文字条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感受;对精致文化由衷地喜爱并懂得鉴赏;关切当前人类生活的重大问题并具有通识;对本国文化和历史传统具有起码的了解和对外国文化价值能适度的尊重。人文素质教育塑造了民族的灵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互为协调。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如何做人”,其中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思维,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交涉,取决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取决于文化建设,取决于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来说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可以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人的价值与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对人文方面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背景,促进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问题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二、校园文化的人文意蕴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人们一般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教学、科研、生活所需的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等;二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各种规范化、正常化了的规章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道德情感、思维模式、文化思潮等。无论是校园文化三个层次中的哪一方面文化都和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素质培养是具有一致性的。 在物质文化层面: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指学校的环境布置、建筑设计、室内外装饰等物质条件在其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力求做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传递学校的专业信息,渗透学校意志、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学生的思想、情操、作风、学习兴趣等都可通过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来起到感染的作用。不但要对校园的环境进行净化、绿化、美化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这一方面来充分地体现学校的育人作用,来激励学生、教育学生。比如有的学校就通过用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科学家的格言还有他们的肖像等来装饰校园。这样学生通过这些展示来对他们有了更加充分地认识,使他们更加懂得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价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制度文化层面: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各种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的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而产生于师生员工内心的制度意识。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园内丰富多彩的各种制度,二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对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行为方式、舆论导向上所做的引导和心理体验,即制度内化为个体符合制度规范的自觉要求。通过制度的贯彻、执行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 在精神文化层面:当代中国高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既不单纯是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也不单纯是工业社会的人本精神,更不可能是所谓的后现代精神。这种文化包括理性、科学、人文和创新等四大精神。因此,可以看出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整个校园文化环境中所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继承人类社会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而且要得到教养,受到陶冶,在坚实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统一的基础上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开拓进取的创新气质。这就要求在校园里营造一种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相处,文化与文化相接的精神。它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注重人的发展并完善其价值信念,正确审视人的本质,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类文化的积累,塑造人类的精神家园,依靠人的能动性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文精神是具有时代性的,应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丢弃其中陈旧过时的内容,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求是精神;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主人翁精神;爱己及人的广泛的关心精神。 三、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人文素质对一个人学习、思维有很大的帮助。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科学则侧重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形象思维通过想象、联想来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和创新,推动想象和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纵观科技发展史,大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不仅精通自然科学,而且在人文知识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修养。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校园文化具有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天然功能。目前,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力加强与重视及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扬,大学生们通过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及人文知识,特别是伦理道德知识,使他们具有了正确的行为价值取向,不断地激励着他们去追求真理和发展文化。 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完全融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1、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校园的环境、人文的氛围,对学生是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作为第一课堂,人文性质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曾钊新教授曾说过:“既然哲学是智慧之举,就让它成为打开‘创新’之门的钥匙,并将钥匙交给学生吧!”。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可以开设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课程作为第一课堂,文科学生可以将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作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则应根据学生们的知识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人文讲座,社团活动,报告,书画,集邮,摄影等。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影视评论,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社会伦理道德的演讲辩论赛,一些国际国内的重点热点时事政治讨论等。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中的人文关怀 校园制度文化对学生的社会性及价值取向有重大影响,决定他们的行为选择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要保证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就必须制订一整套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因此除了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制度外,学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制订出符合学校实际的各种规章制度。 3、加强校园内人文精神的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是人文精神的建设。校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是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而成的,并在现实环境中与文化创造活动相结合,人文精神的内在主体精神品格主要就在于培养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行,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文化创造活动。以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熏陶为基础,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会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在校园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审美活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参与者。比如老师可以在平时的授课中发掘专业课中的人文精神,特别是那些对人的信仰、生存意义,关注社会发展的课文,要充分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摘 要: 全球化带来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当前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我们应分析发达国家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国际化 中外高校 人文素质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需求的国际化不断加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提升本国竞争力以适应全球化挑战,纷纷掀起了新一轮教育改革潮流,分析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经验教训,对推进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大脑及感受器和运动器官的特点。人的基本素质包含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涵盖了政治素质、身体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大学素质教育就是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教学和环境的积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合理科学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结构,成为有较高综合水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人文,简单地说,就是人性与教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通过教育而获得了人性与教养,具有了人文素质,否则与动物并无区别。[2]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气质。它是一种后天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 二、中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差异 (一)培养目标之间的对比。 中西方人文素质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分歧,但在很多方面仍然具有可比性。一些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大都已经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例如美国教育部制定的总体性教育目标,各高校据此制定本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4]这样就使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成为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国家意志,而我国的培养目标,国家只是从宏观上表示将其作为一个战略意图,还未能真正上升到国家意志;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各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约束或指导能力比较强,而我国人文素质培养教育的目标,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对各高等院校并没有太大的实际约束力;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大都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具有明显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大都仅仅是一种原则性很强而操作性很弱的指导性规定;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在高等院校取得共识,并在这个层次上得到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而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则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局面。 (二)教育主要内容的对比。 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设置的状况已经有了改变。现在我国核心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包括政治理论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历史类教育等课程,占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相比较,我国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方面热情很高,但课程仓促上马多,精品课程少;临时起意多,长远打算少;随意性强,目的性弱。所以,总体的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与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相比,我们在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设置方面仍然不成熟,许多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教育基本方法的对比。 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既有与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法上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但比较起来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的方式仍显得过于单调,除了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强制性纳入和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随机纳入之外,并没有更多途径使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这种状况与大学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端相映衬,往往会造成学生在不同学年段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苦乐不均”的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上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知识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更多的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和“单边主义”行为,这样的课程准入方式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预期效果。在教学方式上,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启发,其结果是学生日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5]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鉴于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在下面方面进行改变,对于我国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确立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战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互依存、结合和互补关系还缺乏明确的认识。由于没有理清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得不到人文教育的支撑与补充,使科学教育缺乏人文文化的根基。因此,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理顺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动态定位,是规划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首要前提。[6] (二)提高认识,更新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 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坚持科学、创新、人文精神的统一,在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分工细化的情况下,知识体系也在发生改变,人文学科被忽视,在教学实践中,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教育的功利主义变得日益突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如何把握住前进的方向?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间接主导了这个社会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各高校领导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坚持发展观,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三)改革完善高校教学体制。 当前,在我国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评估比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务之急是改善高校教学体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的设置。完善文化课程的设置,使大学生得到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多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选修课,如唐诗宋词、艺术史论、影视、音乐等,不要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学分。同时,实行辅修专业制,使学生在主修一门专业课的同时,能够选修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目前,许多学校都在实行这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做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很大的益处。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堂。大学的教化程度很大方面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学校要定期开展文化艺术节和电影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式各样的人文学科讲座,鼓励、扶持大学社团开展征文、辩论等活动,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应重点进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如历代名人的雕塑、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的亭阁等),这样既可美化校园环境,又可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间接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忽视的环节。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力量。教师的道德素质、政治思想、举止言行都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专业课程教学的文化含量,增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感染的力量。其次,学校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帮助,对年轻教师进行培养。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新形势,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积累起比我们较为丰富的经验,要想在这个浪潮中不被淘汰,我们要有所选择地学习他人的优秀成果,但要注意“本土化”与“西化”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十分有益。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人文就是对人的教化,它既涵盖了政治思想性,也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一切属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因素。“人文素质”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自身习得、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集中反映。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陶冶教化,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修养,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在诸多学科中,唯有语文是真正让学生感觉自己、感觉生命、感觉到人的喜怒哀乐、感觉人的灵动心性的学科,唯有语文是可以让学生尽兴参悟人性、人生、表达个体情意智慧的学科,韩军老师说过:“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因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担负起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意。那么究竟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呢? 第一、观念的内化 “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法国人米亚拉雷说:“在母语教学中,社会学和政治方面的因素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样也是法国人的都德的《最后一课》以爱国主义主题为米亚拉雷的话作了最好的注释。事实上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特别看重母语的学习。因为母语和民族文化紧密相联,子子孙孙在母语习得中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中华民族,向重语文,尤重其于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语文教学有着较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母语学了是升学和就业必须掌握的一种工具外,更有继承文化传统,陶冶健全人格的深层意义。”“学好语文是每一个国民的基本义务”——香港大学施仲谋教授如是说。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国家民族观念,努力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对语言载体背后民族文化意识的认同感的萌生和观念的内化,则可以说是自己的基本义务了。 第二、以德育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契机,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做人的教育。中学课本中,具有丰富人文内涵、体现人生真谛的篇目比比皆是:孔子执著的人生追求,孩子般的热情,诲人不倦的长者风范化为《论语》中字字珠玑的睿语箴言,让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孟子身上洋溢的原始人道气息和民主精神;庄子对生命的拷问和冷峻机智的谈吐;韩非子对人性的鞭辟入里的剖析;荀子对人的本质力量的铺张扬厉;另外,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铮铮硬骨;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气概……无不开人心智,启人觉悟,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现代文学作品中,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勇敢无畏地把“匕首和投枪”刺向黑暗势力的鲁迅;品质象荷花一样纯洁、“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更为每个学生树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教学时,教师如果能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精神力量,将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直接的教育。 第三、潜移默化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使字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应尽量避免单纯的训练,做到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悉心耕耘学生意识、情趣的土壤,指导学生发掘教材中饱含的内在美,立志把人类许多世纪创造的美变为学生的心灵财富,使学生着魔一样地跟随他渐入文章的佳境,与种种高尚的人物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其思想情操、品格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步培养起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既科学地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殊规律,也完美地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艺术境界,充分显示出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否则,就无法恰到好处地体现这一切。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师在讲授《雨中登泰山》一课时,仅仅是从文字到文字,从方法到方法。对于雨中泰山的特点,学生是通过文字“知道”的;对于比喻句的巧妙运用学生是通过分析、讨论“明白”的。或许这样的训练能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但值得怀疑的是,学生在学课文中是否真正感受到了雨中泰山的美?是否激发起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呢?当然,或许一节课没有什么大碍,但久而久之,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掉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发挥语文课人格熏陶的功能。 第四、以情感人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发自内心,能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障碍,对整个行动起动力调节作用。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可不少语文教师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课文进行不厌其烦的理性分析,强行灌输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以至于将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章糟蹋成面黄肌瘦的瘪三,学生兴趣全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诗文产生的规律,并启示语文教师,采取多种富于形象性、情感性的教学手段动心动情地进行教学,创设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中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第五、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教师除了要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更应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讨厌教师用空泛的概念强行嫁接课文丰厚的内涵。什么《长江三峡》表达的是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什么《猎户》是歌颂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空话套话既出,味同嚼蜡。难怪一些厌烦语文课的学生,一拿起《少男少女》便爱不释手,一接触张爱玲、刘墉便乐不思蜀,由于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无法贴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于是他们只好不加选择地走精神自助的路子。其实,优秀的文本都是开放的“召唤结构”,语文教师应该潜心揣摩,从而选择一个既吻合本意又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述,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教读《荷塘月色》,通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直抒胸臆的言语形式,可以让学生体味人生的无奈,生命的压抑。教读《项链》,可以让学生反复玩味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生活教人求真,解读课文更应符合生活实际、学生实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对课文生出百味不厌的感受,他们的心灵深处被真正触动。 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告诫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段话精当地阐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语文教学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和不懈的探究,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了解和领略祖国传统。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高校物理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探讨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中,理工类的学生因过分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提高,这无疑是教育业的一种缺失。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只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理工教育中,才能将人文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人才。 高校物理作为一门针对理工学生专门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有必要将其教学内容与人文素质教育实现有机结合。以下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从高校物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出发,具体谈谈如何在高校物理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1 高校物理学科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物理知识和人文知识本来是一脉相承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才将高校物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区别开来。两者不能相互取代,也不能相互割裂,具有功能的互补性。两种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在这层意义上说,两种教育也存在目的的一致性。但是,在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由于片面的追求高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对理科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甚至,我们当中的许多高校物理教师,制定出倾斜的教学目标,只注重高校物理知识的传授和高校物理技能的培训,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淡化了人文素质教育,轻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某些教师在高校物理授课中,过分注重逻辑化教育,忽略了学生对社会、生活、就业等高校物理素质的需要,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 (2)某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愿望、意志等因素的需求和发展仅仅重视学生对高校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对解题技能的训练。 (3)在教学方式上,某些教师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从而忽视了学生谋求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目前的情况是:大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色彩斑斓的高校物理世界里,但对身边的生活、社会和自然问题的基本原理却知之甚少,更不用说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 2 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探讨 笔者以为,高校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使社会协调发展。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纠正高校物理教学中的唯科学化倾向,强调科学的育人功能,即是要求高校物理学科教学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关注学生的人性发展,更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 (2)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校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使得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更加频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相关起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广大高校物理教师应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充分利用所能利用的人文资源,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中去。 3 高校物理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途径分析 高校物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科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孤立,是不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的,只懂技术不懂人文的“人才”是无力的;只谈人文而不懂技术的“人才”是空洞的。只有将高校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笔者以为,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高校物理与人文素质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3.1 提高高校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促使渗透教育取得成效 笔者以为,高校物理教育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关键在于提升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作为高校物理教师,应努力充实、自我完善。高校物理教师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了解其他自然科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作为高校物理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另外,高校物理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合人文素质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形成,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 3.2 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物理和人文的有机结合 高校物理教育中,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必须克服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高校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必然要涉及到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观念的教育,要实现高校物理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 3.3 增强课程改革,从物理规律中发现人文思想 根据笔者的经验,高校物理定律无不隐含着哲理思想。在高校物理的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世界观。比如:讲物体能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教育学生只有付出心血,才能取得成功。在高校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跨学科思考问题,比如:可以教导学生高校物理与能源、材料以等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4 通过高校物理学史,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物理课本中,各个物理学家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事例,是具有很强说服力的素材。可以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像他们学习,并做到多角度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另外,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对我国目前取得的科技成果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4 结论 我国著名高校物理学家王淦昌说:物理学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美的发现。反映高校物理事物的特征及其规律的高校物理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各种各样的高校物理知识通过内在联系和谐统一起来,形成既千变万化又和谐统一的美的画卷。高校物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可以相互渗透的,是相通的。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加强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培养既注重全面发展又注重发扬个性的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探讨。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研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1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主要表现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是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尽管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淘汰中越发彰显出动人的魅力。 1.1 “仁爱”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说:“仁者,人也。”在他看来,“仁”是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许多人视“金钱”至上,在物欲和权力面前迷失了本心,甚至泯灭良知,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 “诚信”思想 “诚信”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信,把它看作是人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把它看成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行必果”,信义一致,诚信无欺成了人际交往的前提。在圣人看来,不讲诚信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举世皆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1.3 “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既要看到事情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而将二者结合起来,既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适量守度”,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之过犹不及。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可见要做到“中”,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事物的均衡发展,也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准则,它要求人们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4 “自强不息”思想 《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刚柔并济,二者互为作用,强调刚健的同时,其实并未否定柔弱的作用。无论是阳是阴,是动是静,是刚健还是柔顺,《易传》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君子”人格的完整的范式,对我们当代学生人格样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难之时,总是奋起抗争,形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在建设家园,实现美好理想的征途上,锲而不舍,自强不息。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2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愉悦人生,整体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1 培养大学生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铁肩担道义”,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痒的崇高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明确提出,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凝结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道德感情,它表现为对父母之邦的忠诚,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能够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符合道德缺失教育的弥补,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眼下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某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毁约、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等,“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诚信”打天下者,得人心、受人敬。 2.3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在突兀而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中国人民从不低头,勇于抗争。多灾多难,千锤百炼;愈挫愈奋,愈挫愈强;生于忧患,多难兴邦—— 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不断克服困难,勇于创新。 2.4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应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而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将帮助大学生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将教会他们正视自我,作战胜自我的强者;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观点,将启示大学生做事应该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我院将京剧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探索,就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试析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可行性方案 论文摘要: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就现状而言,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将从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的关系入手,对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及现状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中,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备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精神品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社会背景;现状;可行性方案 面对时展的严峻现实,面对扑面而至的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校都开展了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对必须注重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形成共识,尤其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最为强烈。 1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 从社会历史背景方面看,人类社会发展在呼唤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呼唤着人文素质的提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坚持将和谐的人文原则以及对人类进行长远关怀的人文精神贯彻到现代化建设中去。而教育更需关注人的生存和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情感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自觉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时代使命。 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看,教育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事业,其根本的价值就在于它能为经济发展培养智能型和复合型的、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能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统一起来,并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出善于学习并有能力进行终身学习的人才。对过去那种过分强调教育的“工具意识”而忽视教育的“教化意识”,过度注重科学教育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了人才的知识面窄、人文底蕴薄弱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必须来一个彻底的变革,唯有这样,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担当起“科教兴国”的时代重任。 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看, 20世纪末产生的新的文化思潮——科学人文主义,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是对立的,科学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并不排斥科学。教育应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互兼容与和谐的理念指导下,培养现代人的完备的人格,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发展之需要。 2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人文知识与人文素质 许多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错误地等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事实上,人文素质并不是单纯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叠加。开设了人文知识教育课程、开展了人文知识活动,并不等于受教育者或参与活动者就具备了相应的人文素质。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素质,人文素质也不仅仅指人文知识。你是一名文学博士,而却可能一点人文素质也没有;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但却可能拥有深厚的人文素质。一个人要拥有人文素质,当然要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但人文知识要转化为人文素质,除了人文知识教育之外,人文教育的约束与导向、人文环境的影响,以及学校教育能否把握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的动因等等,显得十分重要。 2.2 人文素质教育的导向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无疑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基于后天的人文素质教育。目前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受教育的范围也几乎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所有学生,但由于考核方式的约束与导向问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难以很好地实现教育目的。目前,人文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测试受教育者对已学人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而人文知识教育对学生产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影响,人文教育的实际效果往往却被忽视。由于这种考核方式的约束和导向,人文素质教育也就只是停留在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上。 2.3 人文环境的退化、失缺问题 从高校自身层面而言,近几年高校规模急剧扩张,原有的校区已经难以适应各种需要,于是,许多高校都纷纷通过置换老校区来建设新校区,宽阔、整齐、美丽的高校新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而高校新区往往是多所高校集中在一起,形成相对集中、独立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利于营造总体的高教园区文化氛围,但同时,各所高校自身的特色往往很难得到体现,独特人文素养的形成也受到了相互的干扰。 3 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方案 3.1 以人文精神蕴涵为中心,通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改革课程体系 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上,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必固执统一的模式,只要有利于传导人文精神,都是可选择的。但是,不论如何安排,必须考虑到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衔接与避让,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具有明显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它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精神培育方面起着灵魂的作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当以精神的传递为重心,在课程设计上,还应当尽量避免单一学科设置,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通过特定主题进行多学科整合是较好的做法。如有些学校开设了“科技与社会”课程,涵盖“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方法论”、“科技社会学”、“科技伦理学”等内容,这种安排笔者认为值得肯定。 3.2 以对社会和谐性的观察,反思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促进和谐发展 要培养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之和谐的认识与实践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人文素质,不仅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的建构,更需要内化主体的思想观念,外化主体的积极行动。这要求教育者必须将受教育者的行为与社会实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实际联系起来,将教育内容与受教育者的行为情境联系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处理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实践中,巩固已经习得的人文知识和思想观念,并逐步促进这些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此,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以和谐性为标准去观察社会,发现与和谐理念背道而驰的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努力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找到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方法;与此同时,促动他们反观自身行为,从而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有所贡献。 3.3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载体,发挥校园环境“化育人文”的优势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增添学校的人文气息。学生置身于人文环境之中,耳濡目染,心灵会得到净化,境界会得到提升。报告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读书节、文化艺术节以及校园人文景观、校史陈列等形式远比课堂上的课程学习效果明显、直接。同时,校园文化实际上也以隐性课程的形式承担着教育重任。高校要着重通过校园文化培育、校园环境设计等途径,充分实现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的功能,以创建和谐校园为起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3.4 以人文精神的展现为目的,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 目前,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考绩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辅修、双学位制,修满所设课程,可以得到相应的学业证书。在这种制度下,教师的教学未免更多地倾向于传授知识,因此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增强学生的人文思考,反而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功利色彩,从而让人文素质教育误入歧途;另一种是作为必修课程进行开卷或闭卷考试,不及格或拿不到该类课程的总学分则不准予毕业,在这种制度下,甚至会出现负面作用:学生得到的将不是来自优秀文化成果文化的熏陶和充实,而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压力,不是对美、责任的感受,而是对一种不合理制度的憎恶。要让学生充分地以自己的思想风格、思维方式去自由地思索人生、思考社会,同时见之于行动,这才是人文素质教育所需要的考核。笔者认为,考核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论文与社会实际调研相结合,以“人文关怀度”为评价标准,进行“知”的效果评价;人际关系状况和公益活动参与状况相结合,以每个学生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程度为标准,考察学生的实际行为水平,进行“行”的效果评价。两种评价的具体实施者可以是负责课程教学的教师、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或班主任)等。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一个公允、真实且符合人文素质教育宗旨的评价。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符合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高教改革的时代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如果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就将背离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内有需求。换言之,是否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社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进步和新世纪人才队伍建设成败的深远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浅析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论文关键词:当代 文化因素 大学生 人文素质 论文摘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在塑造人,同时也在塑造社会。当人们在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把知识运用到社会中时,它改变了社会。这就是大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由此高等院校不能仅仅成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还应当担负起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成人的责任,这需要我们在加强对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强调学院的文化素质教育,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我们认为要真正发挥高等院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必须从中国目前的文化现状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一、中国文化现状分析 当代中国文化是包含着浓厚传统、又有自身发展所形成的现代性因素以及西方现代文化因素和后现代思潮影响的文化。构成中国当代文化的各种因素虽尚未融合为有机整体,但都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并规定着中国当代文化的态势。 1.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传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群延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成果,没有传统的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无法存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封建农业社会中形成的,其中既有维护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亦有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各种文化形式和精神。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崩溃,封建文化体系已经解体,但渗透于社会各个层面的封建意识并未立即消亡,仍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是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阻力。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的文化各种形式和精神,一方面,被注人新的时代精神而仍然存活在广大民众生活中;另一方面,却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变型,甚至迷失、沉没。 从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构成中的地位来看,它仍然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根基,当代所有的文化因素和现象都是附着在这个根基上并发挥作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十分丰富。一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天人合一”不仅是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学说,也是人们善待自然的一种积极态度,更是体现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它孕育于先秦,后经历代思想家们的发挥并不断注人新的时代内容,到北宋张载正式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由此积淀成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了人们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至今仍是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然、扩展胸怀的思想资源。二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旧新之谓盛德,崇尚的积极进取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人生信条,它已积淀成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体现着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一观念早在西周“维新”已经产生,经历代思想家们的不断阐发,逐渐深人人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强调“人是目的”的精神,即在人与神、人与物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人的生命及其意义。四是“贵和尚中”的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中”、“和”为度的万事万物的和谐,视“中”为“大本”、“和”为“达道”,即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既是万事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又是人们处理各种关系应把握的“度”。今天仍是中国人对待各种关系所持的基本观念和态度。除此之外,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智慧、富民理财的管理经验,以及许多富有民族精神的民间文化等,都还存活在当代文化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同时还有过时没落的封建意识,以及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落后观念等。它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形式十分复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生活层面,如唯上、唯长意识,等级观念,特权意识等,特别是残留至今的官本位意识,严重阻碍了民主政治建设;二是经济生活层面,如官商不分,家长制等阻碍着市场经济的进程;三是社会生活层面,其中特别是浓厚的小农意识,如臣民意识,血缘意识,目光短浅等阻碍着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社会化等。 2.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中国当代文 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或成分是在中国现代化,包括近代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随着社会现代化成长起来的。这个形成过程,无疑曾受到过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中国自身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它既不是传统的简单延伸,也不是西方文化的照搬,而是既选择、改造传统,注人新的时代精神,又选择、引进、改造西方文化的内容,并在民族文化的形式下融中西为一体的现代性文化因素。中国文化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然尚未得到充分发育,成为中国文化构成的主流,但却代表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这种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的是现代文化精神。 一方面,文化理性精神,它是随中国工业化过程成长起来的。“理性主义文化模式是以理性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体现着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文化模式。”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虽未发展成为成熟的文化模式,但已融人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并且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自觉文化意识,诸如对科技的日益重视、平等观念的增强、以及对人文精神的自觉等,都体现着文化理性精神的存在和发展。这种文化理性精神正在将人们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现代工业文明的逐步确立,正在发展起一个多元的开放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在这一价值体系中所形成的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已成为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这种文化理性精神,培养了人们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当代文化中最具有活力并代表未来方向的要素。 另一方面,交往意识和交往视野。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自由平等交往关系的逐步建立,“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传统已被彻底打破,面对由工商业发展所形成的开放世界,交往意识日益强烈,在实践上交往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同时这种交往意识和交往实践蕴涵着中国传统道德的意义,与西方以金钱为核心的交往意识和方式有所不同。随着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交往视野不断扩大,它已经突破了日常生活交往的局限,对其他交往、特别是经济交往日益重视,甚至国际交往意识也日益强烈。交往意识的强化和交往视野的扩展,已为中国当代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一种重要机制。 3.当代中国文化构成中的西方文化因素。自近代开始,西方文化陆续传人中国。有的是在枪炮下强加于中国的,有的是中国人为富国强兵主动引进的,有的则是商品交换带给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引进西方文化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五四”前以引进西方科技为主,之后在继续引进科技、兴办实业的同时,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的引进占有突出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对西方文化又开始全面引进,从高科技、经济体制、管理方式等领域到人文、经济、政治等思想领域,再到文学艺术领域,乃至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等等,几乎所有西方文化都已进人中国,可以说西方有的,中国都有,与西方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而已。从近代西方文化进人中国到今天的全面引进,西方文化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引进中国,使中国社会具有了现代化气息,但尚未与中国原有传统以及中国自身形成的现代性文化因素融为一体,大多漂浮于表面,导致了中国的现代化呈现出某种浮躁现象。西方文化大量涌人,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而其中的精髓却并未被消化,特别是科学和民主精神,尚未成为我们的自觉意识,因而当今人们从表面上看来好像已经生活在“现代化”中,其深层的文化心理还没有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变。如何把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融为一体,特别是将其文化精髓消化为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仍然任重而道远。 4.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西方后现代文化是在反思现代性的过程中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代表着当代西方社会中试图否定、超越现代性的思想潮流,解构一切、消解一切是其主要特征,其主要目标是批判西方现代化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存在的弊端,试图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消解,超越现代性,进人后现代阶段。西方这种后现代文化思潮,于20世纪90年代传人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19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20世纪,西方工业文明的两大支柱精神,人文精神和科技理性开始出现张力和冲突,科技理性的过度发达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破坏,导致了意识形态化的技术理性对人的统治。针对人类文化困境,后现代主义思潮把矛头指向现代性的负面效应,认为人之主体性与启蒙理性的过分发展是造成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根源。西方后现代文化对现代性负面效应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终极关怀的认同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对中国来说也不乏警示作用。中国一些人正是出于对西方发达工业文明弊端的敏感认识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已开始出现的某些文化失范现象的忧虑,而接纳后现代文化的。 但也应当看到,后现代文化试图解构一切、消解一切、崇尚消费并把消费视为后现代社会的动力之一等,是有严重缺陷的,从而在理论上导致的相对主义,在社会生活上倡导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二、高等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综上所述,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中,中国文化传统仍然是根基,中国自身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应当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转型的方向,西方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应当被消化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后现代文化积极的成果应当加以改造、吸收。对应我国的文化现状,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i.注重文化教育的历史传承性与民族性。民族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加强民族文化的教育,才能树立起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振兴中华文明历史责任的认同与使命意识。然而自近代以来,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把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罪魁祸首指向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过多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的缺陷,看到了过时没落的封建意识,以及在农耕生活中形成的落后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其中更有些激进人士提出,中国要想扭转落后屈辱的历史,必须斩断传统,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经历了“”的十年浩劫,使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以来大家把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对传统文化的扶植与培养远远不够。因此我们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对传统文化的精神把握不够,缺乏对历史的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近年来我国政府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关注文化的民族性教育,并把国民的文化教育、高等院校的文化育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结合起来。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强调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高等院校是传承、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从文化的民族性、历史传承性上讲,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并运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关注生活、指导生活。如运用“天人合一”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运用“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鼓励学生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与命运抗争,积极进取等。同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传统文化中没落、腐朽的部分,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 2.注重现代意识的培养。中国当代文化构成中的现代性文化因素是随着工业化过程成长起来的,与以往相比虽有很大发展,但尚未得到充分发育,还没有成为具有消化各种文化因素强大能力的主导性文化成分,蕴涵于其中的诸如个性解放、自由、独立、民主和科学等精神都还在成长之中。这种现代性文化因素虽未得到充分发育,但却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方向和最有活力的因素。我们的学生处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期,是建设现代化的主力军,中国社会、中国文化能否顺利地实现现代转型,取决于我们的青年一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现代文化意识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形成自觉的文化意识,促使大家的创造性和主体精神的养成,最终能够使我们的学生自觉而理性地参与到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具有文化自觉性的现代主体。同时要避免西方现代化的弊端,警惕后现代文化危机的影响,塑造充满人文关怀的现代主体。 3.注重与世界文化的互动。在中国当代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中,有中国文化传统作为根基,有中国自身发展起来的现代性因素应当成为引领中国文化转型的方向,但同时亦有西方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构成的重要内容。从中国当代文化的构成因素考察,文化本身是没有国界的,一种文化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保持生机与活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既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又要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藩篱,充分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丰富自身、发展自身。使我们的学生使我们的学生,一方面,能够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站在世界的高度,看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能够在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激荡中极取力量,从而促进本国文化的发展。 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绝非易事,要把我们的青年学生塑造成具有文化自觉性的现代主体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认为要想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做到“三进三结合”,即文化素质教育进课堂,在课堂上向学生普及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探讨人生哲理,把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文化素质教育进社团,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社团的引导作用,把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文化素质教育进社会,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把文化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在高等教育中如能根据中国的现状,贯彻“三进三结合,’,必将逐步改变我们的学生,从而改变社会,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兵团中职学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对构建和谐兵团的促进意义研究 摘要: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使命。构建和谐兵团关系到兵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兴旺发达和新疆的长治久安。兵团中职学校作为兵团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将对促进和谐兵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兵团中等职业学校 人文素质教育 构建和谐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推动和谐兵团的构建,是兵团适应新形势,实现兵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兵团建设的快速全面发展,兵团中职教育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在中职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加强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日益成为构建和谐兵团过程中中职教育探索的焦点。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人文素质是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具根本性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技能,陶冶情操,增加情趣,提高学生修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技术高超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目前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前,中技学校大多建立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把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摆到了重要位置。但在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等往往重视不够,既缺少足够的课时安排,又常常缺少足够的师资力量,这必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素质的不全面。造成部分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在校园内时常出现斗欧现象;每每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不知所措,甚至走向极端;上述现象中充分暴露出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人文教育的力度不够,当学生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造成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工作环境。 三、新形势下加强兵团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学校体现自身功能的自觉追求。兵团中职学校在兵团建设中起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兵团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人才是今后构建兵团和谐社会的主力军。而培养全面而合格的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加强对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是一所中职学校生存的土壤,中职校园是最应该具备人文精神的地方,因此,中职教育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排斥在外,而蜕变为仅仅是职业培训,这应成为中职学校实现自身在构建兵团和谐社会独特功能的自觉追求。 2、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兵团中职学校贯彻“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素质更加全面、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不能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分离或割裂,而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和文化,培养健全的人格。这样培养出的作为完整的人的学生,更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和品格来成为构建和谐兵团建设的开拓者。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学校适应兵团对人才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技能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兵团对中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已不再单纯针对职业岗位,而是扩展到增强学生对专业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因此,中职教育必须把兵团当前与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既要把学生培养成能胜任兵团各个岗位职业的人,又要为其持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正确把握兵团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1、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要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以前的传统方式方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兵团思想为指导,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为出发点,培养中职学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和谐兵团的全面进步。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教育家孔子向来倡导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因材施教”,人文素质教育教育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是否能够把握住中职学生的特点并调动其内在积极性,教育者只有把握住不同类型及层次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并结合兵团中职学生现实的状况进行教学,解决其思想矛盾,才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效果。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性太强、太枯燥不易被学生接受,这是当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大难题,这就要求兵团中职教育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活动以及社会调研活动等,使其在社会实践 中了解、观察和服务兵团建设,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建设和谐兵团的价值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五、在构建和谐兵团中强化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是一种“技术教育”,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不全面的,它忽视了教育的本质。诚然,培养技术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目标,但培养的不能仅仅是一个只懂计算机或只会专业技术的人,还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做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这样,兵团中职学校才可能在构建和谐兵团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精心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兵团中职学校应调整教学计划,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发掘技能教育中的人文因素,专业教学增加人文素质方面的必修课,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有目的地开设人文素质课程,要少而精,要管用,要将知识性与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知识的传授之中。 3、营造校园氛围。要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更新、增加教学设施和图书资料,加强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设施的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举办各种人文讲座,开展各类竞赛,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营造生动而健康的人文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加强人文教育。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辟论坛,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也可以利用校园网进行人文方面的网上教学。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兵团中职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寒暑假,结合专业学习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到兵团企业,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认识社会,改造自我,促进自身健康的发展。 4、提高中职学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指导力量。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努力以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帮助学生怡情养性,塑造人格。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是某种单纯的教育模式或方法。如何具体地对中职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和谐兵团建设需要有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尤其是诸如教学大纲的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环境营造、教学内容取舍、教育形式摸索等,这些,都需要结合兵团中职学校自身的具体特点,深入地进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使兵团中职学校在构建和谐兵团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论文:论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语文教师的要求 摘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语文教师理应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主导者和示范者,应努力做到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以良好的心态教育人,以深厚的功底吸引人。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高职;语文教师;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传播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修养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发掘文学精品中蕴含的人文性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展示语文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促使学生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该如何发挥主导性和示范性为学生服务呢?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 以高尚的师德塑造人 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是人民教师的第一要务,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书育人是一项极其清苦的工作,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①,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己任,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如果心存杂念,心浮气躁,心猿意马,那么,不但会师德难修,损害人民教师的崇高形象,而且会教业难成,破坏百年树人的根本大计。高尚的师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的英明决策,明确指出了“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要“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②,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化作教书育人的动力,全力以赴地开展教学工作,即使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静心施教,潜心育人”,以主流的人生理想、信念启迪学生,以自己的高尚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仅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满意服务的前提。师爱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创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师爱的呵护下,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在感受爱的同时,也会自然萌生一颗博大的爱心。 三是努力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立足本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育人为乐。要牢固树立当好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是师德魅力所在,而且是乐教的力量之源。“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③。毫无疑问,教师的道德人格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良好的心态教育人 教师良好的心态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要求生存,谋发展,创辉煌,除了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在高职学习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学生的身心趋于成熟。在这个人生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心态无疑会给学生的生命历程打下深深的烙印,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良好的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崇高的奋斗目标、广泛的兴趣爱好、奋发的精神风貌、健康的个性特征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态度严谨,作风朴实,自觉维护教育公平,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不搞特殊化,不搞区别对待,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要勇于负责,勇于改过,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善于以机智灵活的方法应急应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战胜困难。这些心理品质是当好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是积极的人性化情感。它要求教师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既要热心,又要诚心,还要耐心。在学生面前,教师要始终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原则而又通情达理,严格要求而又灵活变通;有人情味,有同情心,有亲和力;不媚上,不欺下,不羡富,不嫌贫;不冷酷,不自私,不猜忌,不报复。要心系教育,情系学生,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视学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一样。要善待学生,宽容学生,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教师以积极的情感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就能在和谐愉快中健康成长。 三是坚韧的心理承受能力。人生旅途总是充满坎坷曲折。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对挫折和失败,要经得起考验。如果动摇妥协,心灰意冷,就永远不能获得成功。教师要勇挑重担,不怕吃苦,不怕疲劳,不怕挫折,不怕委屈,要在同各种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调控自己的情绪,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学生才能学有榜样,才能深受感染,才能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十足的信心去迎接挑战。 以深厚的功底吸引人 教师的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样一堂语文课,由功底深厚的教师来主导,课堂就会充满生机,情趣盎然,学生自然地步入乐学的天堂;而由缺乏人文素质的教师来主宰,课堂就会死气沉沉,索然无味,教学当然会陷入尴尬的困境。因此,深厚的功底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去实践。 一是“广”,即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处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尤其要勤奋学习,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历史、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做到腹中有货心不慌。要戒骄戒躁,与时俱进,不断补充新知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储备满满的“一桶水”。 二是“高”,即具有高深的人文修养。教师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学问,不偏激,不固执,不狭隘,不武断,心胸豁达,笑对生活,正视挫折,迎难而上,自尊自立,自信自强。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充满爱心,以此赢得学生的爱戴。正如孟子所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三是“熟”,即具有精熟的教学内容。高职语文教材如萧练武、杨敬华主编的《中国语文》,罗德荣主编的《大学语文》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有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鲜明爱憎等。唯有精熟,才能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出丰富的人文内涵来,才能将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才能引导学生步入人文精神的殿堂:通过感受不同作家的不同人生经历来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欣赏不同作品所描绘的不同人生图画来吸取丰富的人文素养;通过与古圣先贤对话来达成心灵的沟通;通过联系实际对现实问题进行审美判断和人文思考,体会人生的真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四是“活”,即具有灵活的教学方法。千个师傅万个法,教书育人无定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更应突出一个“活”字。例如,在学习《鸭窠围的夜》时,笔者没有单一地进行课文讲析,而是灵活运用问题启发、情境模拟等教法。首先,让学生以“故乡的夜”为题口头作文,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现实——想象——回忆——现实”的思路,领会湘西风景和特异人生。其次,引导学生将口头作文与课文对比,学习沈从文的散文技法并感悟字里行间蕴藏的巨大的爱与悲悯。再次,以“搏战”来激励学生。这样,就将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之在互动中共商学习问题,共享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既是先行者,又是主导者,更是示范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示范作用必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努力探索,认真实践,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率先垂范,为人师表,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内容,它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美的享受。分析了我国北方地区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的类型,并对其养护技术做了论述。 关键词:北方地区;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养护技术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的加快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园林建设作为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有效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城市园林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面积和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北方城市园林种植的类型应符合北方的气候特点,节约用水。 1北方常见园林绿化栽植类型及养护技术分析 1.1北方城市常见树种规划 北方地区的树种规划应将节水性植物考虑在内,并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配置,不能忽视了对植物生理性的关注,以免造成大面积浪费。在选择园林绿地植物时,尽量选择乡土植物,在充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植物品种的同时,还应科学的、合理的从外部引进一些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节水耐寒特征的新品种植物材料,以此来进一步丰富北方城市原来的生态景观。 1.2园林绿地建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要想实现对园林植物的科学选择,就必须对当地的乡土植物进行有限的选择,选择具有观赏价值、适应性强的品种,例如,圆柏、柳树、榆树、槐树、丁香、香椿树等,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基本树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特点。在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中一定要注意质与量的同步,严格控制常绿草坪的配置比例、乔灌木栽植的比例。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以复层植物群落的结构作为主线,进一步增加绿量和生态效益。 1.3耐旱植物的选择及养护技巧 在北方园林绿地建设中,选择耐寒植物非常有利于北方的气候和缺水的现状。由于在园林绿地的建设中,植物的品种多样化将出现用水量的差异,园林绿地在规划时必须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植物材料进行合理配置。例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对草坪地被植物的选择,如果选择具有较强抗旱性的草坪地被物种,将大大节约用水资源。金叶莸非常适合在我国北方缺水城市种植,该物种喜光、耐半阴、耐寒、耐热、耐寒,并且能在-20℃以下的地区安全露地过冬。相关试验数据资料显示,越是在干旱天气、光照强烈的北方,金叶莸叶片越是呈金黄色,如果长期将其置于半阴的条件环境下,其叶片多呈现淡黄绿色。值得北方城市园林种植人员重视的是,如果土壤经常积水、湿度过大,金叶莸根部、根颈附近的枝条皮层很容易出现腐烂变褐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植株的死亡。特别是在多余的夏季,应注意少浇水、防止出现洪涝。 1.4防治病虫害 在北方的园林中,最常见的虫害主要包括天牛、潜叶蛾、蚧壳虫、金龟子、木虱等。对于这些病虫害的危害,一般采用杀虫剂、介特灵、速扑杀等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防治效果。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绿地的清洁,必要时可以先进行修剪然后再喷药。 2结语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的严重污染,道路的异常拥堵等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自然清新的交通环境、优美整洁的绿地建设是每一个城市人心中的渴望。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已成为城市建设者们的重要职责。 作者:刘青玲 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城关分站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研究 摘要: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复杂多样的情况,由施工的环境来决定,因此在施工许多中往往有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需要解决,施工技术中也存在着相应的漏洞和选择性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施工过程掌控以及如何在园林工程中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对园林工程的类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施工中程序解读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园林工程设计及施工做出笔者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 园林工程的施工与一般的建筑施工有一定的差别,不仅仅是按照图纸将建筑造出相应的模样,还需要特定的造型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尤其是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是需要有灵巧的手法将景物与建筑浑然天成的混合在一起,既有其美观性,也应有其使用价值,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因环境而变得更加美好,因此下文便突出介绍园林工程的类型与施工过程的细节。 1园林工程类型 1.1基础性工程 (1)土方工程施工 这类施工主要包括建筑中与土地有关联的部分,例如人造水池、挖沟、开凿铺路、树木栽培等等,在园林工程的进行上需要见大块的土地进行管理与规划的都属于此类型。 (2)钢筋混凝土施工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钢筋混凝土在园林工程中以不再是少见的,因其具有良好的特性而被广泛使用,其材质又被分为预应力型与普通型,分别适合不同要求的建筑,并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3)供电设备施工 园林工程中一定不可以缺少供电的相关设备与技术,因为电路的复杂,且需要隐藏在不明显的部位,往往需要有良好的规划才可以实现,园林工程设计中需要不同亮度,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功率的点灯,而最主要的则是用电安全问题值得注意,尤其是一些在水中的灯光设备,更需要良好的防漏电措施保障安全。 (4)装饰性施工 园林工程中会有许多的装饰性物品与挂饰,将环境衬托的更加美丽与精致,例如一些玻璃装饰、吊顶挂饰、面板个性设置以及各类的门窗类装饰,这些装饰尤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例如琉璃的不易破碎等,确保在美观的前提下不会带来安全隐患。 1.2建设施工主体 (1)假山类 假山意在其意境上的美,而假山的结构与样式也往往是随机的,体现出一种随意的凌乱的美感,假山与周围山水树木的融合与假山所要表达的意境决定以设计规划好后需要运用相应的材料来实现。 (2)水景类 山与水分不开,水景主要包括一些人工的水池,循环湖以及各类小型喷泉等,其中的技术手段主要为水系规划以及水闸的设计。 (3)园路类 在园林工程景观中往往会有一些林荫小道或者一些充满趣味的小路将各个方位的景致连接在一起,这些园路的设计不仅仅要求能够贯穿整个园林,还需要将园内所有地方都涉及到,尤其是一些雅致的小景观,或易被人忽视的地方,都要有所涉及,园路不似柏油马路,宽窄、长短以及路上的风格花纹都可以有所创新。 2施工过程 2.1准备阶段 园林工程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庚哥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以及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图纸上的立意需要建筑工人提早的了解,并根据该环境的特殊性提出好的修改意见,在技术手段层面、生产准备层面、施工现场调配以及后勤保障方面都提早进行安排,并确保每一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规章章程以及监督检查人员,确保整个施工的安全有序的进行。 2.2现场施工阶段 现场的施工种类繁多且复杂,涉及的类型与方面也是复杂多变的,因此需要在施工阶段注意几个问题。 (1)需要严格的按照规划的图纸进行施工,若计划有变也应及时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传达以及修改都一步到位,不能出现有人不知道的情况而造成损失,这就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协作与及时沟通。 (2)需要严格进行检查、验收等环节,而不是作为一种形式不负责任的进行签字确认,施工的原料以及质量都需要及时的把关,避免事与愿违的现象或出现私扣公款的现象。对于一系列的工程变更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例如:材料原料的变更,规格大小的变更等等,但是这一步骤却不能忽视,在没有批准文件以及相应的具体安排与命令下,不得私自进行更换与改变,检查、验收、签字每一步都不可忽略,且相应的文件也应妥善保管。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注意,例如监察监督人员要尽责去发现每一处可能出现的有意或无意的纰漏,避免危险与潜在危险的发生,还有每一位员工都应严格服从调配的命令,统一执行各项措施与规定是其应有的职责,每一部门的协调工作可以使得施工过程变得简单易行且高效高质量。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已经对园林工程的基本类型与施工改程序有所了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精神文化世界也有了新的要求与向往,希望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仅有美丽的植被,也有一些可供欣赏或孩子玩耍的娱乐场所,更是希望其也有一些更为实用的价值,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不仅仅需要一个完美的设计图,更是需要优良的施工队伍将这一理想模型付诸实践,通过园林工程的不同类型建筑来与实际情况相搭配,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所要求的规定,相信这一就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与满足,促进园林行业的未来发展与进步。 作者:海巧霞 单位:江苏洁冉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水平的提升,使得人们更为关注生活环境的建设以及精神生活的构建。在这种情况下,园林绿化成为了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放松的一个重要场所。在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不仅因其所具有的刚正不阿精神而受到我国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具有着很多种竹类类型可供我们选择,具有着非常好的应用意义。 2竹类植物在现今园林绿化中的重要性 2.1提高生态效益 随着我国现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业、生活以及工业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对于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而在人们对于居住条件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就使得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项问题。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由于叶子面积较大,以及其自身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对空气起到净化效果的同时对空气中所存在的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进行吸取,并以此对城市人民健康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同时,其还具有着降低噪音的作用,能够较好的调节居民生活环境。除此之外,竹类植物也由于所具有的发达的根系而具有着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以及防风能力。 2.2强化精神水平 竹类植物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具有着不畏霜雪、坚强不屈的品质,同我国所特有的审美趣味以及伦理道德具有着非常强的一致性,具有着积极的精神意义。而通过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栽植,则能够使来往的行人能够更好的对竹类植物所具有的高尚精神进行近距离的感受,并以此得到净化品格以及心灵的效果。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今天,人们在受到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往往会产生疲惫以及烦躁的心理,通过在业余时间对竹类植物的观赏,则能够在安静、和谐的气氛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舒缓。 2.3柔滑建筑线条 在园林绿化中,不同程度的会存在一定的建筑物。而对建筑物来说,其毕竟属于现代化建筑、线条过于锐气,对于园林自然、古朴的效果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为了能够使这种感觉得到降低,我们则可以选择高度较低、枝茎较大的竹类植物,以此在园林中有效的起到软化建筑物线条的作用,使人们更能够感受到园林的自然特征。 2.4丰富观赏内容 竹类植物具有着姿态优美以及四季常青的特征,可以说是植物中的优选,通过其在园林中的栽植,能够较好的提升园林所具有的欣赏水平。 3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的配置形式 3.1群植 群植可以说是非常适合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一种配置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选择体积较大的竹类植物如毛竹、茶杆竹以及刚竹等等,能够有效的在园林中营造出竹海的感觉,对于这种种植方式来说,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中大块绿地的位置,能够形成非常壮观的竹林景观。尤其是在较为炎热的天气,更是能够在形成壮观景色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一种幽静、凉意的感觉,更加适合人们在其中进行游览与散步。而在刚刚种植、竹类植物尚未形成规模时,则可以在地面上种植草皮以及白三叶等等,避免竹类植物较少而出现土壤外露的情况,以此对园林的整体生态效益进行提升。 3.2单植 在竹类植物的单植方面,主要具有石绿竹、高节竹、湘妃竹以及罗汉竹等等,对于这部分竹类植物植物来说,其外形体积通常较大,且在形状方面也具有着非常独特的特征,很容易形成园林中区域的焦点,非常适合种植在园林的庭院、假山以及池塘等位置,且能够在单植的同时以其它类型的植物进行衬托,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在其周边种植一定数量的菊花以及梅花等等,并因其所具有的较为强烈的色彩变化更进一步的提升园林景观意境。 3.3丛植 丛植方面,凤尾竹以及孝顺竹都是较为合理的竹类类型,较为适合配置在园林的庭院以及绿地等位置,且可以通过不同竹类植物混合的方式集中种植在一处,并对其搭配成不同的形状。同时,也可以在丛植中适当的加入草花以及园林小品等以进一步提升园林品质。目前,一种经常使用的方式为使用刚竹作为主景,并在其附近为主搭配梅花以及女贞等植物,以此在形成较为鲜明层次感的同时对原有的园林空间起到了一定的强化作用。 3.4列植 在竹类植物的列植方面,其经常会以单列的方式种植在园林的四周位置,并按照具有规则特征的线条进行栽植。对于大多数竹类植物来说,都可以使用列植的方式进行种植,以凤尾竹为例,能够在列植中在体现出园林整齐美的同时在园林中呈现出一种非常协调的效果。而当人们漫步于园林之中时,这部分列植的竹子则如一排排绿伞,在对人们提供良好休憩场所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起到愉悦身心的作用。 3.5盆植 对于竹类植物来说,其也可以采取盆植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在盆植时,则需要对竹子的类型做好选择,一般来说,小佛肚竹、凤尾竹以及观音竹都非常适合盆植,可以将其放置在园林门庭以及办公室等位置,能够为空间带来一种高雅、时尚的氛围。 4结束语 在我国现今的园林绿化中,竹类植物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文中,我们对竹类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应用与意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在具体配置过程中,也需要园林设计方在对环境、主题特点进行联系的基础上以良好的竹类植物的配置提升园林整体效果。 作者:吴怀美 杨竹英 单位:陆良县林业局绿化委员办公室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综述 1灵活多样的期末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通过考试形式多样化,增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的考核,提高考核效果,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设计类课程的特点,确定其考核方式主要分为以下5类,即①试卷命题(闭卷、开卷);②现场操作考查;③方案汇报;④作品(图纸类、实物类);⑤项目设计等.然后,制定了课程考核改革方式一览表,确定了各门课程对应的考核方式,考核时可选择相应的考核方式.理论课程的考核主要采用试卷命题与方案汇报两种方式.试卷命题主要针对课程的基本理论、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等的考核,而方案汇报则模拟行业项目的招投标现场进行考核.其他3类主要针对实训课程.其中,园林工程实训考核可采取现场操作考查、作品两种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能力及现场施工技能.而园林规划设计等课程则主要以项目设计方式进行快题考核.期末考核前,教师应提前申请该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教研室审核,学院备案监督管理. 2科学制定课程期末考核评价标准 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对科学公正的判定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至关重要.对于设计类课程而言,由于不同课程考核的技能内容也有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并采取集体评阅、交互评阅的方式,规范任课教师的阅卷行为,避免评阅的随意性.例如,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中的项目设计考核的评分标准如表 3经验与思考 在新一轮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过程考核、多样化考核的设计类课程考核方案制定并经过一年的实践后,收到了多方面的改革成果与经验: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较快.由于课程之初学生就获得了课程的考核构成、比例等信息,加上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实践,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因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强.2)密切了校企联系,提升了校企合作水平.由于实训项目的开展要贴近行业实践,校企合作刚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的机会,并受到来自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增强了课程内容的专业化水平.企业也可以从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挖掘潜在的人才.3)在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研讨与实践基础上,学院将改革成果纳入学院层面,制定了《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在全校起到了示范,推动了学校五大改革的深入开展.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3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进一步完善. 3.1考核的公正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设计类课程中,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往往是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的,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难免有少数学生出现有懒惰心理或者由于专业功底不够,不积极参与项目任务,坐享团队其他成员工作成果的现象.教师在考核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团队成员的参与情况的话,在考核的时候就可能出现给“印象分、人情分”,不能公正评价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3.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推动校企一体化与考核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是保障课程教学与考核改革取得成果的前提与根本所在.因而,需要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培训,促进校企一体化,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过程,包括课程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保障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专业化水平.此外,目前学生参与考核改革还比较欠缺,在今后的考核改革中,对于方案汇报、技能操作考查等考核形式,可尝试将学生纳入考核评价团队,相互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进步大有裨益.从而形成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考核评价,推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考核的有效性及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3.3改革学校考核管理制度,调动师生参与考核改革的积极性 在改革试点过程中,老师们普遍反映的一点就是改革后工作量增加不少,但学院很少有奖励措施,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这将增大推进改革的阻力.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应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鼓励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考核改革举措,在资金支持、科研申报、职称评定、考评考核、奖励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引导教师由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实施改革. 作者:魏勇军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工程类型与施工程序探究 摘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有关注环境问题。我国的地域辽阔,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特征,园林工程的类型也逐渐朝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其中就包括了假山的施工、水景的建设以及其他园林绿化工程。根据不同的园林工程类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具体的施计划,对施工的程序进行研究。本文研究当前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并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程序进行分析。 关键词:园林工程;类型;施工程序;研究与分析 我国领土广大,跨度宽广,有很多不同的地理环境,而我国的园林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进行建设的,所以大多数的园林地处比较复杂的山林之间或是某些山河之间。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因此在建设园林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法,当然,很多园林建设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所以其施工类型与施工程序也会存在差异。为了满足当前的社会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需要开展园林工程的建设。但是园林工程与其他的工程类型相比,工程种类繁多,需要的技术结构复杂,需要结合当地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气候特征的变化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等,在保证园林工程建成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并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由此可见,园林工程的施工相对复杂,需要施工人员做好前期的计划工作,为工程的顺利建设提供前期的保障。 一、园林工程的类型 (一)假山与置石工程 在园林设计中,需要建造假山工程,一是为了符合园林景观的整体意境,增加设计感,二是为了人们的观赏以及休闲需要。在建造假山之前,需要了解整个园林的整体构造,按照具体的施工方案,选择建造假山所需要的材料以及材料的运输方式。在具体的工程实施阶段,需要按照图纸进行具体的建造,在此基础上加入创新元素,既要思考假山的建造质量以及美观程度,还应该考虑与整个园林设计的契合度,避免假山的设计过于突兀,失去整体的协调感。 (二)水体与水景工程 园林工程设计当中较为常见的设计类型就是水体与水景工程的建设。在建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落实循环经济的理念,避免出现浪费的现象。使水景工程的建设能够与园林工程统一协调发展,满足施工的规范以及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三)广场与园路工程 园路的建设贯穿于整个园林工程当中,要使景点与景区之间连接起来,考量整个园林建设的整体性。在设计园路的走向以及宽窄的时候,应该考虑园林工程中的环境保护、通风情况以及光照条件,使设计具备美感的同时,增加其实用性。 (四)栽植与种植工程 栽植与种植工程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的绿化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在进行栽植之前,应该事先考虑当地适于种植的植物,按照具体的设计规划,进行树木、花坛以及草坪的建设,定期开展修理、养护工作,发挥植物的绿化功能,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园林工程的施工特征 (一)建设与施工具有极强的技术性 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各个小工程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因此,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假山的建造当中,不仅要考虑假山的建成重量,还应该呈现出立体的美感,对造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园林内部构造中的廊、亭等建筑的结构复杂,对技术的要求相对严苛。 (二)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较为复杂 我国园林工程的类型种类繁多,对质量以及艺术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进行准备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科学布置现场,还应该尽量缩短工时,减少施工用地,以免对附近的居民造成影响。 (三)园林建设的综合性强 园林工程建设作为一种综合类工程,建筑的规模不断壮大,需要多种专业施工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加强合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团队之间的配合,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影响施工进度,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工程的整体建设。 三、园林工程施工的程序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的施工之前,要做好施人员的分配工作,合理规划施工的任务。施工人员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细致具体的考察,了解整个园林建筑的风格。精心设计图纸规划,掌握施工的要点与难点。检查施工用的器材设备能否正常的使用,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二)施工的过程严格按照图纸的规划以及设计方案进行 施工的安排工作,一旦施工方案发生变动,设计规划人员需要与相关的部门共同制定最科学的方案,按照标准开展工程的建设;落实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认真执行,各个施工单位互相配合,严禁私自修改施工要求,更改技术规格,避免不同种类的施工人员之间相互交换任务;施工现场材料的质量以及规格需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工作的流程变更情况,需要按照相关的标准给予正确的指示,施工人员在得到官方的批准之后才能开始后期的工作;由于园林工程的种类繁多,因此工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质量的审核以及验收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的部门才能够进行签字盖章,并下发相关的质量审核文书,施工的负责人需要妥善保管,一旦工程出现质量问题,能够有据可查;做好对园林施工各个阶段质量成果的验收工作,一旦在质量审核中发现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指示,施工人员进行及时的改正,避免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工程竣工之后,负责人需要对结果进行定期的检查验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三)施工后养护管理注意事项 1.施肥:各种栽植的园林植物,特别是木本植物,它们将从一个固定长期吸收养料,即便是肥力来源很高的土坡,肥力也会因逐年消耗而减少,因此应注重不断增加土坡的肥力,确保所栽植物能够旺盛生长。 2.灌水与排水:作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足够的水分是保证树木体内正常运动的基础。处理过程中,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土坡的水分补充,这样能够使地上、地下部分水分维持均衡,大大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而排水也是保树防涝比较常用的方式。 3.病虫害的防治:对于植物的病虫害主要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重日常管理中多加看护便可。 4.中耕除草:中耕主要是人工对土坡表层进行松动,这样能够保持良好的土壤透气性能,改善土温,促进肥料的化解,加快根系的生长。对于中耕深度的确定,视种植植物的数龄情况而定,浅根性的中耕深度一般较浅,深根性的深度则需要适当增加,通常至少要有5cm,并做好相应的施肥处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的园林工程种类丰富,园林施工的技术性要求相对较高,施工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园林工程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为施工人员增加了施工难度,因此,在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之前,应该积极的做好准备工作,实际考察,认真设计施工计划,施工中要符合工程建设的标准,在严格把关质量的同时,兼顾设计的美感,增加园林工程的艺术性,积极打造园林艺术精品工程。通过对园林建设类型进行分析和划分以及对施工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使其研究结果在园林建设更好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园林类论文: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前各大高校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核心已经由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转向广义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因此为适应当前园林设计教学核心的改变,各大高职院校在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上也应顺势转变。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为我国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作者:高传友 林容容 单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类论文: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及应用 1.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原则 1.1审美原则园林景观建筑小品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审美观的原则,要具有较高的艺术特性与视觉美观。从园林的主题和整体结构、布局出发,将建筑小品的色彩以及造型设计的符合现代艺术及审美原则。 1.2实用原则园林景观的为人服务的,建筑小品一样也是供人欣赏的风景。换句话说,人就是园林景观的主体,所以园林建筑小品要具备满足人们欣赏的作用,其设计还要以人为本,考虑到实用原则。比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体现出建筑小品的人文性;比如体型较胖的人的需求,要将椅子的高度、宽度适当加大等等。 1.3文化认同原则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要独具风格,展现出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不同地方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文化气息,它们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应该讲这种历史文化体现在建筑小品之中,满足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2.园林建筑小品分类及应用 园林建筑小品的类型基本都是按照建筑小品的功能来划分的,主要有供观赏类的建筑小品、供实用类的建筑小品以及观赏和实用具备的建筑小品。 2.1观赏类型观赏类型的建筑小品,顾名思义也就是供游人欣赏的小品,如花坛花架、雕塑、刻字、假山、奇石等等。 2.1.1花坛、花架花坛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状栽种具有观赏类的植物群体,在其结构上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花坛一般具有两种形式,即平面式和立体式,而植物可以根据春、夏、秋、天观赏的季节进行合理栽种。花架就是植物摆放用的道具,花架的设计也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不仅美观还能够对植物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 2.1.2雕塑、刻字雕塑有浮雕与圆雕,一般园林里面的浮雕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设计,比如有主题标志性质的,有纪念意义性质的,有宗教性质的,也有纯属装饰性质的。刻字在园林景观中一般指的是石碑刻字,它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即书法。石碑刻字具有一种古典文化传统气息,利用书法将字体刻在悬崖上或者石碑上,这是园林中常见的景观。 2.1.3假山、奇石假山也是一般园林中最为常见的景观之一,就是综合利用石头,将其堆砌成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和审美特性的假山,能够提升园林的自然韵味。而奇石在园林景观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石头具有纯天然、奇形怪状的特点,给园林增添了很多趣味。 2.2实用类型实用类型的园林建筑小品也就是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如桌椅板凳、凉亭、园林路灯、标识牌、栏杆、景观墙等等。 2.2.1桌椅板凳、凉亭桌椅板凳、凉亭是大部分园林必备的景观,很多园林使用混凝土制作凳子,将其设计成树墩的模样,不仅实用还能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受。有的园林将桌椅设置在大树之下,桌子上还有棋盘,以供人休息、娱乐。 2.2.2园林路灯、标识牌路灯和标识牌在园林中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服务性质的景观。路灯在白天作为观赏之用,晚上能够为游人提供照明服务。标识牌有很多种,如指示牌、宣传牌等,都能给游人提供服务。 2.2.3栏杆、景观墙园林里面的栏杆有围护栏杆、坐凳栏杆以及观赏栏杆等等,而园林景观墙有围墙和景墙之分,都属于对园林景观的围护与管理。 2.3集实用与观赏与一起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建筑小品中有一些既具有为游人提供休息、休闲服务以及对园林景观起到保护作用的小品,又同时具有美化环境和装饰、点缀园林景观作用的小品,这类小品就是同时具备实用与观赏的建筑小品,如园灯、解说牌、景窗等等。 2.3.1园灯园灯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园林对园灯的要求不仅仅只是照明,而更多的要求其具备艺术性、美观性、装饰性。如园灯在白天就是一种艺术品,而到了晚上既能为游人提供照明作用,又能渲染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氛围,为园林增添一种神秘、绚烂的景色。 2.3.2解说牌在园林景观中无法被游人忽略的一种随处可见风景就是解说牌,解说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说明牌、园林布局牌、展览牌以及线路指示牌等。解说牌不仅能够为游人提供指示和说明的作用,同时还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具有观赏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内容丰富、造型各异的建筑小品在园林景观中不仅具有点缀、装饰环境的作用,还能够满足人们是审美以及实用的需求。本文针对园林建筑小品,分别从其内涵、作用、设计原则以及种类和应用方面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究,以期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作者:周芳良 单位:浙江同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园林类论文:论述园林小品的分类及用处 1绪论 从中国最早的上古园林时代“,囿”中的灵台、龙、麒麟、白鸟、龟、图腾柱等对神的图腾崇拜,到明清时代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中的华表、石刻、灯柱、孤赏石等,再到现代都市园林绿地中的各类坐椅、指示标牌、垃圾箱、园灯等都是园林建筑小品。可见,园林建筑小品无论是在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园林中,都有它不可或缺的地位。 2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从审美、实用的功能划分: 2.1具有观赏价值的小品。观赏小品,如叠石盆景、喷泉及各种装饰物。它的作用就是通过作品自身的美,给人从视觉感官上激发起美的情趣,美的联想,并将环境衬托得更加和谐,更加漂亮,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很重要,大多在景区中心成为主要景观或是全园的构图中心。壁画:壁画在传统园林里常常依托于景墙。我国古代的皇家园林有许多著名的壁画,象北京北海公园里的《九龙壁》就给诺大的一个公园提出了一个亮点。雕塑:雕塑泛指带有塑造、雕凿的物体形象,并具有一定的三度空间和可观性。园林雕塑小品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户外小品雕塑。常见的雕塑主要有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抽象雕塑等。如我市矿工广场的“矿工”雕塑和广场东侧入口墙壁浮雕体现了七台河煤矿工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进取、吃苦耐劳的伟大精神;桃山公园的“扬起新世纪风帆”雕塑则象征着七台河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熊猫”雕塑和“孕育”雕塑又为公园增添了妙趣;仙洞山风景区的“希望之星”雕塑,气势宏伟,蕴寓着七台河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希望之星,而风景区一广场西侧的墙壁浮雕,画面抽象,仿佛是美丽的凤凰在彩云中飞舞,为整个风景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以煤城历史演变为主题的浮雕水幕墙成为我市城市建设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些雕塑小品大多因自身的艺术感染力闻名,从而提高了公园的知名度。石碑刻字:园林建筑小品里有很多历史名人的书法墨迹石刻。比如我市仙洞山风景区中的艺苑,用火烧石、卧牛石和灵壁石精心雕琢了我国自产生文字以来的57件作品,包括真草隶篆名家书法作品22件,篆刻作品35件,打造了一处自然风光和城市园林交相辉映的人文景观,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园林孤赏石小品:我国园林历来将石做为一种重要的造景材料,其造型千姿百态,寓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欣赏“石”,非一般之石,不但要怪,还要丑。从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东北侧的4块“龟石”上,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其中的蕴义。中国人欣赏石,不在石头本身的形态而看中神似,从而产生美好的联想。所谓“园可无山,不可无石”,可见石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是多重要的了。 2.2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建筑小品具有集观赏与实用的功能于一体的建筑小品是指在园林中起到供休息、照明、展示、导游、装饰、服务、及管理的作用的小型园林建筑设施。这类小品是园林绿地中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人工景观。园椅:园椅为高出地面,供人休息、眺望的人工建筑物,它是园林中最普遍的设施之一。一般宜选择在游人需停留休息处以及有景可赏之处。我市桃山公园环山路的10组仿生座椅,与路边的树木相得益彰,达到了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解说牌:解说牌是园林中极为活跃、引人注目的文化宣教设施,它的类型包括展览栏、阅报栏、展示台、园林导游图、园林布局图、说明牌、布告板以及指路牌等各种形式。园灯:园灯既有照明又有点缀装饰园林环境的功能,因此,既要保证晚间游览活动的照明需要,又要以其美观的造型装饰环境,为园林景色添增生气。绚丽明亮的灯,可使园林环境气氛更为热烈、生动、欣欣向荣、富有生机;而柔和的灯光又会使园林环境更加宁静、舒适、亲切宜人。例如我市仙洞山广场中变幻莫测的彩柱灯、华丽典雅的银花灯、造型奇特的宇宙灯、吉祥喜悦的红球灯、玲珑别致的庭院灯就将夜晚的广场烘托得无限温馨、浪漫,别有一番氛围。 3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中的用途 3.1组景 园林小品在园林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园林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各个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园林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 3.2观赏 园林小品作为艺术品,它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园林环境中的一景。如我市桃山公园南广场绿地内的梅花鹿、长颈鹿、小鹿、小狗、小羊等仿生动物的设置,使普普通通的绿地富有了生机与情趣。由此可见,运用小品的装饰性能够提高其他园林要素的观赏价值,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美感。 3.3渲染气氛 园林小品除具有组景,观赏作用外,还把桌凳、地坪、踏步、标示牌、灯具等功能作用比较明显的小品予以艺术化、景致化。如水边的两组坐凳,一个采用石制天然坐凳,恬静、祥和可与环境构成一幅中国天然山水画;一个凳面上刻有艺术图案,独特新颖,别具情趣,迎水而坐令人视野开阔、心旷神怡。我市湖滨广场的“琴、棋、书、画”象四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广场的画龙点睛之笔,七根图腾柱又勾勒出广场浓浓的文化氛围。因此,构思独特的园林小品与环境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使环境宜人而更具感染力。 4设计 恰到好处的园林小品离不开精心的设计。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园林建筑小品的创作要求是:(1)立其意趣,根据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做出景点中小品的设计构思;(2)合其体宜,选择合理的位置和布局,做到巧而得体,精而合宜;(3)取其特色,充分反映建筑小品的特色,把它巧妙地熔铸在园林造型之中;(4)顺其自然,不破坏原有风貌,做到得景随形;(5)求其因借,通过对自然景物形象的取舍,使造型简练的小品获得景象丰满充实的效应;(6)饰其空间,充分利用建筑小品的灵活性、多样性以丰富园林空间;(7)巧其点缀,把需要突出表现的景物强化起来,把影响景物的角落巧妙地转化成为游赏的对象;(8)寻其对比,把两种明显差异的素材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烘托,显出双方的特点。 5结论 从以上园林建筑小品的分类和其在园林中的用途论述,不难看出它的重要意义。园林建筑小品以其“小”的特性存在于园林绿地中,其作用绝非可有可无,它折射出园林文化的光芒,反映出一种审美情节,有的还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理需要。对于园林建筑小品一定要精心进行足够的设计构思和美妙的艺术创意,才能标新立异,在整个园林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园林类论文: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教学 一、学好素描的必要性 1、观察能力培养。园林设计表现中,要想将环境表达准确生动具体,要求学生在观察对象时先整体观察、比较,分清主次和前后关系,再整体去画,迅速准确地抓住主要结构,再细致观察,落实物体的尺寸比例、前后透视关系等,使所绘画面达到准确、生动的效果。 2、审美基础。素描运用单独色彩来描绘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空间、质感和色素的浓淡,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园林设计中,多用到手绘表达和艺术审美,而素描教学正是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教学课程。 3、专业铺垫。园林专业如物体造型,光影明暗把握,画面构图,都需要在素描课程中理解掌握。如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所要表现的景观场景等需要培养物体造型审美专业基础与绘制能力。 二、现阶段高职园林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 高职园林专业大多数招收学生为文理兼收,学生入校前基本没有美术功底。学习素描要从零开始。素描基础教学如透视原理、明暗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等,涉及石膏几何体、静物、自然风景、人文风景,较少的课程设置对于没有美术功底的园林专业学生来说,无疑难度太大,压力过重,学生学完后很难灵活掌握。 三.建立具有高职非艺术类园林专业特色的素描教学体系 1、完善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结合园林专业学生特点,课程结构上可以分为结构素描、明暗素描、风景速写和设计素描。结构素描重点讲解透视规律及形体穿插关系。明暗素描训练中,通过对光影的分析,掌握三大面五大调子规律及表现技法,延伸到不同的物象之上,提升对形态的审美。风景速写可以选择建筑、自然风景、园林景观进行训练,速写可以收集素材,积累形象语言,获得感性知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概括能力及空间思维。设计素描将园林要素进行拆分、重构训练,然后以恰当的形式和技法进行表达创造,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造力,更注重艺术思维方式培养,增强学生对园林造型元素的掌握,完善思维转化,强化设计意识、空间构想及表现能力。素描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教学上根据专业特色选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如写生训练,可以选取主题景观进行现场景观写生训练,如小品写生、道路景观写生、广场环境写生、小区景观写生等,积累景观设计资料。 2、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通过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精讲多练,讲重点要点,讲方法与技巧,学生课堂上动手练习操作,与教师交流互动,营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课堂上教师在讲完理论知识后,可适当示范技法,让学生动手临摹,再布置训练任务。训练过程中强调出现的共性问题,解决学生疑问,课堂以学生自我完成作品为主,教师修改引导为辅,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素描实训教学。素描教学结合夸张、变形、抽象等训练方式,向设计素描过渡,提高学生的应变设计能力。同时努力与生活景观相结合,扩大学生视野,将课堂搬到室外,将理论与室外的园林景观相结合,从室内训练转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从写生实践转向创意设计实践,将对单纯事物表现逐渐扩展到对复杂世界的感受表现甚至是精神世界的艺术表达,使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力得到升华。搭建特色作品展示平台也是一种可行的教学形式。固定形式有展示墙、展示廊;阶段性的展示可以结合校园文化节活动、专业教育、校报系刊进行,采用灵活多变的布展方式。同时借助网络平台直观展示学生作品,将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欣赏溶于一体,成为课堂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促进了课堂教学和学生自我发展。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齐白石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不是别的,而是芥子园画谱》”。临摹训练是素描造型基础训练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在学生临摹前,分析优秀作品的处理方式,使学生有针对性的临摹作品。并适时提出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针对性地提供优秀范例,让学生分析临摹,在临摹中思考和解决问题。短期的临摹训练能使学生较快掌握素描基础表现方法,为写生练习夯实基础。临摹是练兵,写生训练是实战,学生将临摹作品学习的经验,指导并运用于写生练习。在写生过程中,学生通过实战发现自己的不足,教师有针地解决各自的问题,从而充分掌握步骤和方法,完善各自绘画技能。“创意”是设计素描的核心,本质是想象和创造。通过表现性素描训练、静态和动态物体训练等方法,启发学生在常规中去寻求新思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变常规以产生新的感官刺激。如通过形象的分解与组合、扭曲和夸张变形等方式,将表现对象的内容与形式按照视觉造型需要作各种形态再创造。将自己想象的一切通过几何体形式进行解构与重构,也可完全脱离常理束缚加以想象,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4、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评价作品需有评价要点及评价标准,可从画面构图、形体结构、明暗关系、主次虚实关系、体积空间塑造、整体关系、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2)教师评价做主导,自评、互评相结合。多维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更易接受评价,认知自我。(3)因材施教,分组评价。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有所不同,所绘作品有好坏。同档次的作品一起评价,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超越自我。 5、不断完善后勤教学保障。素描教学要求有专业素描教室、配置多媒体设备,需要教学设备储藏问、展示橱窗及展架,用具上需要画架、画板、全套石膏几何体、不同造型静物、衬布、素描灯、教学范本、室外扩音喇叭等。这些都需要教学后勤部门在开课前准备完成,确保正常教学秩序和进度的进行。同时配置具备园林工程设计经验的专业教师。 园林类论文:解析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特性和类别 1.地被植物的特点 1.1种类丰富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科属,如豆科、十字花科、菊科等,有不同的生态类型,既有一年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灌木和半灌木。 1.2观赏性强地被植物有色彩丰富的观花植物,也有生长茂盛、枝叶茂盛的观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可以做花境,花带、花墙,大色块的地被植物形成壮观的花海,与乔木、灌木、草坪配置形成多层次景观效果,可以极大地提高绿地的观赏性。 1.3生态适应性强地被植物不同种类在不同光照、不同水分条件、不同酸碱度和不同质地的土壤条件下都可以正常生长,有耐荫的如玉簪、鸢尾等;有耐水湿的如水菖蒲、水生鸢尾等;有喜光的如福禄考、萱草等在阳光下才能正常生长。 1.4应用广泛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丰常广泛,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可以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2.地被植物的主要种类 2.1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一、二年生草花是鲜花类群中最富有的家族,其中有不少是植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的种类,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它们风格粗放,是地被植物组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二年生草花作地被植物,更显出其优势和活力。 2.2宿根观花地被植物花色丰富,品种繁多,种源广泛,作为地被应用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养护管理粗放,如鸢尾、玉簪、萱草、马蔺等。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路边、假山园及池畔等处,尤其是耐荫的观花地被植物更受欢迎。那些观赏价值高、颜色丰富、生长稳定、抗逆性强的宿根地被植物被广泛应用到绿化设计中,而花期长、节日盛花的种类如五·一节开花的玲兰、山罂粟、铁扁豆等,国庆节开花的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等在节日期间被广泛应用。 2.3宿根观叶地被植物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等,在全国各大城市园林绿化中被大量应用,生态效果良好。而叶形优美、耐荫能力强的虎儿草、蕨类等植物以及经济价值高的薄荷、霍香等阔叶型观叶植物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2.4水生耐湿地被植物在园林建设中,水池、溪流及水体沿边地带,需要选用适生的、耐湿性较强的覆盖植物,用来美化环境和点缀景观,同时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 2.5藤本地被植物大部分藤本地被植物可以通过吸盘或卷须爬上墙面或缠绕攀附于树干、花架。凡是能攀援的藤本植物一般都可以在地面横向生长覆盖地面。而且藤本地被植物枝蔓很长,覆盖面积能超过一般矮生灌木几倍,具有其它地被植物所没有的优势。现有的藤本植物可以分为木本和草本两大类,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金银花等。 2.6矮生灌木地被植物灌木在园林植物中是一个很大的类群,其中植株低矮、枝条开展、茎叶茂盛、葡萄性强、覆盖效果好的种类、变种、品种是组成植物群落下层不可缺少的类型,作为地被有其它地被植物所不及的优点,矮生灌木生长期长,不用年年更新,管理也比草本植物粗放,移植、调整方便,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修剪进行矮化定向培育;一般均具有木本植物的骨架,形成群落比较稳定,如栀子花、八仙花、棣棠花、小檗等。 2.7矮生竹类地被植物低矮丛生的竹类适应性强,除东北、西北、内蒙古和西藏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植,且终年不枯,枝叶潇洒,景观独特,如箬竹、凤尾竹、鹅毛竹等。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及养护措施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园林类论文:剖析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园林类论文:园林绿化种植类型分析论文 我国有园林古国之称,园林意为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成开辟天然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工作学习、居住的环境。绿化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主体,是指除天然植被外,为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全国城乡单位的园林绿化日新月异。有苏杭园林誉满全球,桂林天然山水美甲天下,古都北京,西安旧貌换新颜。今有改革开放特区,深圳、夏门,埔东等称之现代化花园式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园林式、花园式的单位,小区、学校层出不穷。这样既美化了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今从事园林绿化养护队伍日益扩大,这批养护大军中,部分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园艺师,而多数来自转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农工,提高养护队伍整体素质,普及养护知识,掌握关键技术是保证巩固园林绿化效果,使之美景常在,鲜花盛开的关键。 一、园林绿化栽植类型 (一)、林木类 当前我国南方的机关、学校等单位的园林绿化常见的林木种类有乔木、灌木二大类,乔木、灌木中有落叶和常绿之分。绿化乔木有柳树、榕树(大叶榕、细叶榕、高山榕、黄葛榕等)、玉兰树(白玉兰、黄玉兰、荷花玉兰等)、桉树(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等)。此外还有阴香,人面树、木棉、柏树等。绿化用灌木有:福建茶、黄心枚、山子甲、变叶木、山茶树、含笑等。除乔、灌木外,南方城乡不少单位把芒果、龙眼、荔枝等果树用作绿化,一举两得。另外,南国风光的标志树种、大黄椰、假槟榔、鱼尾葵、槿棕等高档亚热带树种,不但公园种植,而今在机关单位学校,常作首选绿化树种。 以上各种林木,按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和结合单位的实际,按需选择种植。 (二)草地 草地植被,在单位绿化中种植面积较大,种植于平地为广场草坪,种植在坡壁和山丘为草丘(草山)。草地植被,水土保持效果好,不至于黄土裸露,绿油油的草地使人心旷神怡。当前南方单位、学校绿化用的草种有台湾草、大叶草、连地针叶草等。台湾草生长速度快,叶色浓绿,叶片细嫩一致,远近观赏效果好,宜种植在楼前门坪和空旷地带。大叶草耐旱耐瘠,叶片大,覆盖好,远视效果好,近看观赏差。宜植于坡壁、山地、边角地带。连地针叶草,叶小茎硬,匍匐生长,耐旱耐瘠,耐踩踏,生命力特别强,但观赏效果差,宜种于易踩踏地和坡瘠地。 (三)绿蓠 绿蓠是单位庭园内不可缺少的种植类型,既有观赏价值,又是区域间道路旁的隔离带,绿化中常见的绿蓠有平面绿蓠,园型绿蓠和造型(或造字)绿篱三种。这些绿篱中常种植的树种有:山子甲、福建茶、黄心梅等,山子甲粗生易长,叶色深绿,宜用于平面高大绿篱;福建茶粗生快长,叶色浓绿,宜用于近墙绿篱;黄心梅粗生,叶色黄绿,易造型,观赏效果好,常用于造型绿篱。 (四)花卉、盆景 花卉是园林绿化栽植类型中的精华,既有盆栽又有地栽,有草本和木本之分,还有阴生阳生和室内室外栽植之区别。花卉顾名思义以观花为主,在绿化的同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种植,也可人工调节其开花期,使单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绿化中常用的草本花卉有红绿草,颜色鲜艳,常用于种植图案,迎春宜用于立体绿化,还有紫萝兰、一串红、芍药、美人蕉、百合、菊花、海棠、纸爆花、满天星草、百年好合等。木本花卉有:杜鹃(三角梅)、茶花、含笑、梅花、杏花、桂花、大红花、龙吐珠、金苞、银苞花等。适宜室内栽培的阴生植物有:巴西铁、绿箩、花蝴蝶、龟背竹、绿霸王、富贵竹、发财树、金钱树等。盆景是植物艺术之精品。在单位园林绿化中常用树庄落地盆景为多。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结合人工艺术造型而成,它是园中景,景中之最的小品。 二、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在绿化养护管理上,要了解种植类型和各种品种的特特征与特性,关键抓好肥、水、病、虫、剪五个方面的养护管理工作。 (一)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后半月,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和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二月剪一次。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厘米,超过10厘米可剪,大于15厘米时,会起“草墩”,局部呈勾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前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草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厘米(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厘米,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叶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为害,工作重点,注意防治病虫为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技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为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为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掉为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 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每年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高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喷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 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绿化树木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树木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其所占的绿化空间最大,草地、鲜花、灌木、乔木合理搭配,体现了立体绿化的效果。习话讲:“绿树成阴,鲜花盛开”,创造了良好的小气候和优美的环境。另外,许多灌木树种植后可以通过修剪造型,亭亭屹立在草地和景点中,甚至可产生立体动感。 1、肥水管理 乔木树型高大,根系发达,根深幅广,种植时需要开正方形0.8-1.0立方米的大穴,填上肥沃客土高于平地30厘米才种植。在施肥方面,用肥种类以复合肥为主,N、P、K的比例1-3年的幼年树是5:3:2;三年以上的大树是3:2:1.施肥的次数,植后三年内,每年的春、夏、秋初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施肥的方法是: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甚至可用铁丝编织文字或“双龙戏珠”“狮子滚球”,“孔雀开屏”等让灌木的枝叶在其中生长,通过编织修剪而成。不管乔木灌木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对大王椰、假槟榔等观茎树,要保证树干笔直干净,叶鞘大、干枯后不易自然脱落,要人工及时清除。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四)花卉的管理 “待到鲜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鲜花为人们带来幸福快乐,种植花卉,是绿化中不可缺少的项目,目的是观赏其颜色鲜艳,形态各异的花朵,花卉有草本木本和藤本之分,有些品种一生(一个生长周期)只开一次花,有些一年才开一次花,不同的花卉品种开花季节和花期长短各不相同。为实现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除了科学搭配不同品种种植外,抓好管理是关键。 1、地栽花卉的管理 地栽较多的是美人蕉、黄花草、多色花和桃、梅、杏花、桂花、含笑以及炮仗花,金银花等,在栽培上要求土地肥沃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力强。肥水管理,前期肥水充足,以N为主,结合施用P、K,中期N、P、K结合,花前控肥控水,促进花芽分化,开花后补施P、K、N肥,可延长开花期。松土除草培土每月一次浅松表土,除去杂草,结合施肥。草本花卉,多施液肥,木本花卉,雨季可开小穴干施。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修剪覆盖,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剪下的台湾草),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病虫防治,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台风瀑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均有防治效果。藤本花卉管理的不同之处,是要树柱子或搭架,使之攀延生长。 2、盆栽花卉的管理 盆栽花卉在园林绿化中主要指盆栽时花和盆栽阴生植物二大类,盆栽花卉是经过二个阶段培育而成,第一个阶段是在花圃进行培育,第二个阶段是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植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以及亭台楼阁甚至室内的办公室、会议室、厅堂、阳台。 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首先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在阴棚沙池无性繁殖),幼苗期加强肥水病虫的管理,然后准备规格合适的陶瓷、塑料花盆,装上事先拌好的配方花泥(干塘泥粒65—70%,腐熟有机质10%,沙20%,复合肥3-5%),盆底漏水眼压上瓦片,装量八成,最后种上幼苗,分类摆放加强管理,长大或开花前后放至摆放点。 盆栽花卉第二阶段的管理,由于摆放分散,重点做好三防:防旱、防渍、防冻。防旱:高温炎热天气,水分蒸腾蒸发快,室外2-3天淋一次水,室内5-7天淋水一次。防渍:盆体通透性和渗漏性很差,只靠盆底漏水眼渗漏渍水,室外盆栽严禁盆底直落泥地,室内及阳台盆栽,不要每天淋水、每次淋水后观察盆底是否有滴水,如滴水不漏,一是盆土板结,适当松土,二是盆底漏水眼堵塞,及时疏通或转盆,盆栽花卉失败大多因为盆底部分渍水烂根影响生长以至死亡。防冻:热带花卉和阴生植物如绿巨人、万年青等冬季气温18°C以下,不少品种开始出现冻害,露天和阳台盆栽花卉,在低温、霜冻天气,要搭棚复盖保温或搬进暖房防冻。除了做好以上“三防”外,阴生植物要防晒,烈日下灼伤叶片,影响生长,甚至死亡,宜放于室内和厅堂及阳台无直射光的背日处。 盆栽施肥,施肥种类有机无机肥结合,木本有机为主,草本无机为主,观花的P、K、N比例是(3:2:1),观叶的是(2:1:3)施肥次数,视长势每月1-2次,结合淋水施液肥,减少干施,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易肥害伤根,施肥量视盆土多少、能少勿多、免于肥害。必要时采用根外喷施“叶面保”、“大丰田”等,可使叶色浓绿,花期延长。换盆:为使盆栽花卉,根多叶茂,按时盛开花期长,多数多年生的木本和部分其它花卉需要换盆。换盆的时间要考虑二个因素,一是盆土多少和盆土质量、土量少质量差的早换,土量多质量好(如纯干塘泥的配方花泥)迟换;二是花卉的大小高矮,高大花卉早换,矮小花卉迟换,一般2-3年换盆一次。换盆方法:空盆放上瓦片压住盆底眼,再在瓦片上放上一把粗沙,然后将配方花泥放入三分之一,换盆前3-5天不淋水,换盆时,盆内周边淋少量的水,振动盆体,花盆侧倾,用木棍或两个大拇指,顶住盆底瓦片,边摇边压,以致盆土离盆,用花铲铲去三分之一的旧泥(最多不能超过50%),保留新根,用枝剪剪去老根,剪齐断根,然后小心放入新盆,根顺干正,填上配方花泥,压实淋透(盆底滴水)。 盆栽花卉由于分散,通风透光好,病虫较少,但要细心查看一经发现,要用手提喷雾器逐盆喷药。 另外,部分花卉对土壤PH值要求较严,如含笑、茶花等要求酸性土壤生长才正常,可淋柠檬酸水每月2-3次,土壤PH值保持4.0左右。 (五)盆景的管理 园林绿化中有少量成品盆景,置于亭台楼阁内和特需的景点中,其栽培管理与木本盆栽花卉大致相同,不同的关键之处是修剪保形,不同的盆景有不同的艺术造形,生长中树干不断长高,枝叶不断增多,如不修剪会变型失型,失去原有的设计风格特点。盆景修剪,需由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员,园艺师操作,该剪的剪,不该剪的不剪,千万不要破坏观赏面,失去原有流派、风格和艺术造型。
基础科学论文:浅议新科技革命与基础科学人才教育发展问题 摘 要:当今世界正酝酿着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变革结合起来。发展科技依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教育担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当前教育要为人才辈出打下坚实基础,特别要关注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问题,避免青年才俊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新科技革命 基础科学人才 教育 一、20世纪科学技术的积累 当今世界之所以会兴起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会长期持续下去。现在世界上有些地区存在动乱和武装冲突,但各个大国之间尚能和平共处,这就能稳定住大局,各国有条件致力于和平发展,为新科技革命创造出一个和平环境。第二,经济危机的压力。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印等新兴经济体也受到拖累。至今,经济复苏仍然举步维艰。历史经验证明,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会形成一种压力,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第三,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科学技术越积累越多,能量越来越大,引发一场科技革命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20世纪前30年,发生了以量子力学、原子科学和相对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同时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各交战国忙于战争,除军用技术以外,无暇顾及其他用途。这就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二战结束,这些积累和储备的科学技术知识释放出来,引发了一场科技革命,带来了20多年的经济大发展。现在,有几十年未发生科学技术革命,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称之为“科学沉寂的60年。”科学技术的沉寂,标明其正酝酿着一场革命,称之为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 分析科学技术的积累效应,首先要考察其起源。现在都是将科学技术连成一体,而在19世纪以前,科学同技术是分开的,二者有不同的源头。科学起源于人的智力。人从观察自然现象中搜集到信息,用大脑进行分析判断得到知识,知识经过系统化就形成了科学。这一精神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过程有相似之处。信息相当于劳动对象(原料),智力相当于劳动工具,科学知识相当于产品。科学起源于人脑(智力),技术则起源于人手(生产经验)。人在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积累就形成了技术。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技能技巧)有明显区别,古代技术以实物和人为载体,人不在光有实物也不行,技术随之消失。现代技术除了实物和人作载体以外,还有文字信息作载体,人不在,技术还能延续下来。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在载体上,技术有实物作载体,科学则没有实物载体,只有文字信息载体。在18世纪以前,科学和技术是分离的,如牛顿力学受到推崇,但在产生100多年时,尚不能用于生产技术。技术发明依赖生产经验,而并非按照科学原理,最有力的证明是蒸汽机的发明。1712年苏格兰铁匠纽可门制成了单式蒸汽机,这种机器热效率低,耗煤量大,只是在煤矿用。瓦特长期修理纽可门机,积累了经验,在1768年发明了复式蒸汽机,由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这项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全靠经验摸索,并不依靠什么科学原理。在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了几十年以后,法国物理学家卡诺于1856年从蒸汽机中总结出热力循环规律,称卡诺循环。蒸汽机的发明应用,是技术先于科学和科学技术分离的证明。发电机的创造发明,则是科学先于技术的开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7年提出了电磁定律,号称法拉第定律,在这项科学定律出现了30年之后,德国西门子公司按照这一科学定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由此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是科学先于技术的证明,也是科学与技术结为一体的证明。进入20世纪,科学与技术更加紧密地结为一体,任何一项重大技术发明,都是遵照已有科学原理,再也没有全靠经验的技术发明了。同时,科学的发现和发展,也更加依赖于技术的支撑。以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例,当年居里夫人发现镭的放射性,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能量释放出来。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核内部蕴含有巨大能量。这些科学发现只是证明了原子核内部有巨大能量,如何证明原子核内部有能量特别是如何利用原子能,就依赖于技术发明。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与1938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原子反应堆,是在原子能科学的指导下进行的,他证明了以前关于原子能的推论,并推动了原子科学的发展,由此产生了一门名为核物理学的新学科。原子能的利用,又产生了一大批新学科。由此可见,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并在实际中应用,会派生出一些新学科。两门以上科学结合会产生一门新学科,如分子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名为分子生物学的新科学和遗传工程新技术。还有从老科学中也能派生出新科学,如热力学是19世纪就有的老科学,在20世纪70年代,普里高津从研究热力学中开创了名为耗散结构论的新论说,又派生出专门研究模糊(不确定)现象的模糊数学。由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与结合,不断分化与综合出新学科,使得科学技术滚雪球式的增多,到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 科学技术能够以信息文字为载体永远存在下去,如两千多年来造的船,都是遵循阿基米德原理(浮沉原理),船早已消失,而阿基米德原理永存。科学技术还永不过时,永不减少。如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到20世纪70年代已停用,从蒸汽机中总结出的热力学理论并未过时停用,至今仍在用,并由此衍生出耗散结构理论。200年来造出多少台蒸汽机没有统计,但总是用一台少一台,而热力学用的人再多,也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多,如20世纪首年(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就是从热力辐射中发现了量子,并由此开创了量子力学。20世纪初,出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力学,号称物理学革命,这里讲的革命(Revolution)指重大变革,并非是否定了牛顿力学。实际上牛顿力学并未过时,仍然适用。而科学革命只是揭示了其适用范围:量子力学指明,牛顿力学在宏观物理世界适用,不适用于微观物理世界;相对论力学指明,牛顿力学对静止和低速运动物体适用,对高速运动(指接近光速)物体不适用。其实,任何科学都有其适用范围,举个简单例子,欧几里得几何学产生了两千多年,也用了两千多年,到19世纪末,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创立了一套几何学,同欧氏几何大为不同,乃至相反,号称非欧几何学。如欧氏几何有条定理是: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非欧几何证明三角形三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德国数学家高斯还在阿尔卑斯山设立了足够大的三角形,测量结果是等于180度,并宣称,在地球范围内,欧氏几何是完全正确的。直到20世纪中期,有了射电天文学技术,测量结果证明,在大于5光年的世界,即是远大于太阳系,三角形三内角之和方才小于180度。充分证明,欧氏几何定理在地球范围内是完全适用的。至此可以发现,科学技术以信息文字为载体,成为人类精神的遗传基因,只生不灭,越积累越多,而且科学知识的增多,会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的增多,使得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越走越快。恩格斯把科学的发展比作人口的增长,指出:“人口的增长同前一代人的人数成比例,而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通的情况下,科学是按几何级学增长的。”由于人的科学知识积累越多,这就形成了一座庞大的精神资源,并在不停的膨胀,且越用越多,而地球上的物质资源则越用越少,这就会陷入物质资源匮乏的困境。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大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进展,这一困境将会越陷越深,摆脱这一困境的出路,就是发挥精神资源的优势,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时代在呼唤科学技术革命,当前,科学技术积累已相当深厚,也正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 二、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 由于科学知识越积累越多,则学会已有的知识所需要的时间即受教育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同时,现代从事各种产业的工作,都需要掌握科学知识。同时,当今世界,科学知识变革很快,不断地出现新知识、新技术,要求人不断地学习掌握。古代近代社会,没有文化知识,照样可以种地、作手艺乃至打仗,现代就不行了。这样一来,教育就关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乃至国家民族的盛衰。在世界面临新科技革命来临时,教育就更加显得突出重要。在学习会上指出:“物质资源必然越用越少,而科技和人才却会越用越多。”又说:“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要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 中国一向重视教育、重视知识的传统。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之计,在于树木;百年之计,在于树人。就是说,安排一年的生计,在于种好庄稼;安排十年的生计,在于种好树木;安排好百年的生计,在于教育培养人。可见中国古人已深深了解教育的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当代世界,科教与人才成为决定社会前进的首要因素,教育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远比古代为大,我们更有理由比古人更加重视教育。以往我们常以地大物博自豪,冷静的分析,我国人均占有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在世界上都排在后面。最大的特色是人口众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的素质,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我们更有理由比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教育。今后国家富强,民族的复兴,这一历史重任都落在教育上,中国的教育事业可说是任重而道远。 人们常说中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济落后是无可置疑的。说中国文化落后,颇有疑问。中国属于儒学文化圈,欧美属于基督教文化圈,即人们常说的东西文化。这二者不可比,正同中国的京剧与外国的歌剧、舞剧不可比一样。说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如同说京剧落后于莎士比亚剧一样,是讲不通的。因而不存在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的问题。但教育是可比的,如文盲、在校学生、大学生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可比的,同外国一比较,中国确实明显的落后,因此,中国的实际情况是教育落后,而并非是文化落后。 中国的教育落后在满清时已经显示出来。到了19世纪,欧美国家兴办学校,教授自然科学课程,属于近代教育。我国仍然盛行私塾,全教人文科学,属于古代教育。到了20世纪初,才开始向近代教育迈进。 教育对各个领域都发生深层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看不到的,但确是巨大而深远的。如许多地区,有丰富的资源,却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依然处于贫困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有眼光、有创业能力的人才。想反,有了人才,就要资金有资金,要技术有技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样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只是由于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同,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机关,竞争会有不同的结局。少年、儿童的成长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极大地同家庭环境、幼儿园、学校和各种社会组织的熏陶有关,归结起来,还是人的教育问题。 从20世纪初中国才开始有了近代教育,比欧美国家落后了一个世纪。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急起直追,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运行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教育则是百年大计,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目标存在差异。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教育部门培养的实用人才,如会计、销售、法律、公关以及各部门应用技术的人才,很容易为市场所吸收接纳。对于基础科学的人才,如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理论物理学,理论数学等基础科学,从世俗的市场经济的观点看是效用不大的,不能立即产生经济效益的。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基础科学如同水,各门应用技术如同船,水涨船高,只有基础科学水平提高了,应用技术乃至生产和工作的水平才能提高。基础科学起到基础的作用,没有牢固的基础何以能建起高楼大厦。故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极其重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政府应有远大眼光,不能局限于短期的功利目的,要高瞻远瞩,稳住基础科学学科专业这一头。 基础科学人才是学界的精华,在精而不在多。我国过去高等学校在学科设置上,基础科学偏多而失之于精。特别是文科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专业,每个综合性大学都设置,应用专业则设置的少。近年来,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基础科学学科受到巨大冲击,以至于取消或改变专业方向。为今之计,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稳住基础科学系科这一头,选择条件好的院校,设置基础科学专业,培养高精尖人才,为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乃至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 科学界精英人才也是教育应当稳住的一头。特别是要关注底层平民家庭中有天赋、有潜能、有强烈的向上意识的子女的培养教育,使他们有机会、有条件得到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由于这部分子女有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只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求学条件,极有可能成为科学精英。因此,政府和全社会都要注视科学精英的苗子,对于那些勤奋而有天赋的学生,要在经济上予以大力支持,决不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丧失求学的机会。 基础科学论文:国际视野下的基础科学教育观察 《科学教育的十项原则》,(英)温·哈伦编著,韦钰译,载《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科学普及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一、在义务教育的所有年级,学校都应该设置科学教育项目,以系统地发展和持续保持学习者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对科学活动的热爱,以及如何阐明对自然现象的理解。 二、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使每个人能够参与有依据的决策和采取适当的行为,这对保证他们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健康和协调发展是重要的。 三、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1.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概念;2.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学能力;3.科学态度。 四、基于对概念的审慎分析,以及基于当前对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之研究和理解,应该给出为了达到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目标的清晰进程,指出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概念。 五、应该从学生感兴趣并与他们生活相关的课题开始,逐步进展到掌握大概念。 六、学习的经验应该明晰地反映出既包含科学知识,也包含科学探究的理念,并且符合当前科学和教育方面的见解。 七、所有科学课程活动都应该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应该考虑其他可能的目的。例如,科学态度和能力的培养。 八、为学生设置的学习项目以及教师的职前教育和专业发展,都应该与为达到原则三中所设目标需要的教与学的方法保持一致。 九、评测在科学教育中具有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测,还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总结性评测,都必须考虑到所有的学习目标。 十、为了达到科学教育的目标,学校的科学项目应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并需要社会其他力量包括科学家的参与。 《美国科学教育框架设计理念的发展动态》,王威 刘恩山,载《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 《科学教育框架》首先对科学教育的对象进行定位,帮助教育研究者与实施者对学习者有更明确的认识。这一定位聚焦于两个方面:(1)学习者学习科学的能力;(2)学习者对科学的已有理解。《科学教育框架》设计理念对学习者的定位为:孩子天生就是研究者,他们的学习能力比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要强得多。 《科学教育框架》对科学教育的内容进行定位,这一定位为科学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建议:(1)通过核心概念的组织进行科学教育内容的建构;(2)通过实践进行核心概念的有效学习。 《科学教育框架》对科学教育过程进行定位,指出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学习过程有两个重要特征:(1)科学学习是一种将科学解释概念化的过程;(2)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学习进阶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教育框架》对科学教育方式进行了定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描述了科学同时具备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的双重属性,这源于科学不仅是反映当前对自然界理解的知识体系,还是用以形成、拓展和提炼这些知识的实践活动。科学研究者的活动同样是知识与实践的共同体,即通过实践形成知识,并利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过程。科学教育将知识与实践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可以成为学习科学的方式,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更为相似。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分析与启示》,徐玉红 高芳 周华松,载《当代教育论坛》2011年第4期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设计宗旨为:(1)教育学生做好终身应用科学并成为积极公民的准备,让他们能够在科技先进的社会中有效地发挥作用;(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科学、大学科学工程课程和职业技术培训打下基础。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技能、人类科学史、科学理解三个相互联系的维度进行了分述。人类科学史维度是一项比较新的研究,除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外,还包含科学史观、科学伦理观等,充分体现了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教育思想。 《澳大利亚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学习分为四个阶段,考虑到10项一般能力,科学课程中涉及8个,包括文字认知、数字认知、信息与交流技术、思考能力、团队合作、道德行为、创造力和自我管理,与三个跨课程方面(即原住民历史和文化、亚洲文化及澳洲与亚洲的交流、可持续性),如何促进科学教学,并在教学中得到提高。 《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界定》,张杰艺 郭玉英 范佳午,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7期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探究综述项目”在开展研究时,为筛选每项具体研究是否属于探究教学研究的范畴,以及描述各项研究中探究教学实施的不同,制定了探究教学的操作定义和简单的分析框架。(见表1) 该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1.判断教学内容的类型:如果教学内容不在I所列内,则不是科学探究教学。2.判断学生参与的方式:学生至少要以表中所列的一种方式参与到学习中,但只有参与是不够的,在参与的过程中,必须还要体现探究的元素。研究者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学生主动思考、学生的动机称为探究的元素。3.判断教学的组成部分以及在每个部分中探究元素的体现程度,分为“不重视、重视、很重视”三个层次。 《关于学习进展序列的研究》,韦钰,载《中国科技教育·脑科学与科学教育》2012年第3期 以学生学习沉浮现象、建立物体密度概念为例: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孩子很喜欢水。不管是玩水,还是自己学游泳,孩子从小就会接触到沉浮现象。但是教师也都知道,建立密度的概念是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中的难点,也一直是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皮亚杰认为:建立为什么物体会沉浮的解释,孩子需要经历4个主要的阶段。第一阶段(4-5岁)孩子解释沉浮的原因是道德上的,如“这块石头聪明”。第二阶段(5-6岁)认为重的物体会沉,因为物体重,表示强大,用的是拟人力量的解释,而非客观的原因。第三阶段(6-8岁)开始找客观的原因。第四阶段(9岁以后)开始把重量和容积联系起来,才可能逐步建立密度的概念。这就是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获得密度概念的进展序列。 皮亚杰理论的问题在于把这种进展序列看成是儿童天生具有的过程,不受到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他的这个观点被实践和脑科学证明是错误的。儿童,乃至没有接受过良好科学教育的成年人,都会对沉浮现象有许多错误的前概念。这些错误的前概念,不经过精心设计的科学教育,是很难改变的。而有了好的教育方法,儿童才能够较早地建立正确的概念。 威尔逊等用渐进的变量来描绘学生对沉浮概念掌握的进展过程,一共分为9个等级。作为一个例子,它说明不同的科学概念可以分解成随着时间进展而发展的详细过程。在给出的学习进展序列中并没有像皮亚杰那样给出年龄的阶段。因为,根据社会建构理论和脑科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学生的学习进展的进度各不相同,既与先天的条件有关,更会受到后天文化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语言和教育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背景。 《关于科学教育的若干思考》,张英光,载《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第8期 前不久,《科学美国人》杂志刊出一篇题为《美国科学教育之痛》的重头文章,详细讲述了美国科学教育的当下困境: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重文轻理”和“重商轻理”在美国十分盛行。在基础教育中,理科教育成了薄弱环节。由于待遇不够好且得不到足够的发展机会,美国很多理科教师纷纷跳槽转行,以至于今天的美国,为孩子实施科学教育的,大多是没有接受过科学训练的老师。因此,这些老师培养出的学生,在科学素养上显然存在“天生缺陷”。 上至总统奥巴马,下至各位政要均宣称,美国在科学和数学教育上的颓势将对国家未来竞争力产生严重威胁。 为此,奥巴马提出要向美国教育部门输入一批朝气勃勃的优秀人才。他开出的处方是:在2020年前培养100000名高水平的数学与科学教师,并将此项工作列为国家重点任务之一,同时提高所有50个州的科学与数学课程标准。 基础科学论文:正确认识基础科学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三年来,我国人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工作已经获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全国人民正以忘我的劳动和兴奋的心情来迎接行将到来的国家建设的高潮。当我们面临国家建设高潮的时候,我们首先便感到现在我国科学技术干部,无论在质的方面和量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国家建设的要求。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的急务之一。今年暑假后,又将有几万毕业于中学的青年们走进高等学校学习科学技术,这将为我国将来的建设工作增加一支生力军。 有些青年,对于学习专门技术很重视,但对于进理学院,学习研究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兴趣就比较淡薄。有的甚而觉得这可能用处不大,出路不广。这个问题是涉及到对国家建设,对科学的认识的,我们现在就对这个问题作些解释。 我们国家的建设工作,包括经济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我们不能想像一个国家的人民只有丰裕的经济生活而可以不要健康充实的文化生活内的。在文化建设中,科学研究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由于有了科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发见、掌握了自然规律,从而能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国家的生产力,推动了经济建设的进行。同时,由于科学的发达,我们加深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增进了控制自然界的知识,也就是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我们就不再是自然的愚味的奴隶而是自然的主人了。所以说“科学,按其本质来说,是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的成分,它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服务。”(加马利、康士坦丁诺夫: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见学习译丛一九五二年第三号第五十四页)。我们如果把国家建设工作短视为只限于生产的改进与发展,而不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那是不全面不正确的。 再进一步看看,任何近代大规模的生产技术要是没有科学的研究与发明来作基础,那也是不能想像的。所以说“近代大生产是以自觉运用自然科学的成果为基础的,它要求人们研究物的机械、物理、化学等特性,科学地分析和综合工农业的一切生产实践。”(见前书第四十九页)。难道我们可以想像没有马克司威尔的电波学说便可以有近代的无线电的出现。没有门德列也夫的元素周期律和原子分子的学说而可以有近代高度发展的化学工业,没有居里夫人关于放射元素的研究,也可以有近代原子能工业吗?再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苏联,因为有了巴甫洛夫在生理学上的成就——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于是在医学技术上,今天就有了基本的革新,甚至教育学和畜牧医学在应用上也都因为它的影响而有了新的进展。可见任何一种应用技术的革新没有不是由于科学研究上的发明发现而引起的。理学院中关于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基础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国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来说,对于国家全面建设来说,不仅是需要的并且是很为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些青年对于投考理学院有顾虑,怕学了没有“用”,没有“出路”呢?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过去由于长期帝国主义的压迫,反动阶级的统治,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的。科学工作要是没有社会生产上的需要是不可能发展的。于是从外国移殖过来的一点一滴的科学工作,也由于得不着滋养而日渐成为脱离实践、日渐萎缩的东西了。毕业于理学院的学生和从事于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者们除了教教书外,就根本没有充分的条件,去很好地进行研究,以使自己对于国家、对于人民作出很多贡献;甚至有的由于“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就不得不半路改行了。这样就自然造成所谓理学院没有出路的现象了。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今天我们祖国大地的一切是完全改观了。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没有出路的那种不合理的现象是随着反动统治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在经济建设工作中,要改进发展生产技术,立刻就需要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来指引、推进。而在文化建设工作中也更需要我们有更丰富更正确的控制自然的智识来提高我们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在的号召下,我国科学工作者们正在进行思想改造,克服了过去脱离实践的学院式工作作风,使科学工作更能指导工农业生产的实践,这就为我们学习基础科学的青年们准备了又一个更好的条件。 基础科学论文:制度建设为基础科学机制为保证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选人用人关系到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是干部群众和社会对组织工作关切的核心所在。构建以制度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化的工作方式为保障的选人用人机制,是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的关键。 必须夯实制度规范这一基础 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制度是根本,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必须以健全的制度体系为基础。在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中,要准确地把握制度体系的点、线、面要素以及制度所覆盖的基本内容和制度运行的关键环节。 要把握制度体系的核心点,关键是在制度之中能体现核心要素选干部。一是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构成的基本标准。德为先是思想基础,能为上是工作基础,学为重是素质基础。二是实际履历、个人情况、岗位需求构成的条件标准。真正注重实际工作表现,并与个人学识修养、岗位结构搭配相兼顾。三是群众认同、干部认同、上级认同构成的工作标准。能够将群众拥护和组织信任的人选出来。中央对干部选任有总体要求和《干部选任的条例》,需要在实践中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办法并加以落实,但必须准确掌握其核心要素。 要把握制度运行的主要线,关键是在制度之中能体现规范环节选干部。一是制度体系的程序节点之间是连贯的。干部的选任,从群众测评、自荐和推荐、考试答辩、公推或竞聘,到组织考察、纪委反馈、差额票决、公示任用、廉政谈话等,必须保证确定的流程线都要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二是制度体系的主线是清晰的。如群众测评有分析,体现科学定性和定量;选任方式要公开,尽可能让大多数群众都能知晓;组织考察应全面,能够真实反映被考察者德、能、勤、绩、廉的情况、担任干部的适合度以及个人特质;会议决策需民主,党委在选任干部中实行差额考察和差额票决制等。 要把握制度覆盖的主要面,关键是在制度中能体现科学机制选干部。一是选人用人的工作机制有不同的层次。在总体要求上,制定既符合中央要求,又体现学校实际的有针对性、适应性的方案;在选拔方式上,采取进一步扩大竞争上岗范围和公开招聘的措施;在选任程序上,规范民主推荐、考评答辩、差额考察、纪委函复、任前公示、票决确定等要求。二是选人用人的机制有较宽的覆盖面。要完善干部在岗的学习培训制度,落实干部试用期、回避、报告事项、廉政谈话制度,落实干部履行职责的常态化考评机制,建立后备干部的培养机制。三是监督的配套机制。严格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做好干部述职述廉、离任审计等,将4项监督落到实处,并建立纪检、审计、财务等有关部门的联席会商机制,加强干部常态化监督。 只有按照中央要求,并将各个单位具体实施的方法以制度的形式予以确定,才能打牢选人用人的工作基础。 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这一根本 做好选人用人工作,要通过制度和机制形成正确导向,匡正选人用人的风气。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以制度和机制解决“怎样选人,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选好人既要在制度层面保证选人的要求,也要在实际做法中体现选人的作风。中央提出,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有良好的选人用人风气,从干部角度讲,能够激励干部,让其工作感到舒畅;从群众角度讲,有利于增加群众对组织部门的信任和对干部的支持。在实践中要把握好5点:一是制度和机制要确保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选任原则,通过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公开选拔、群众参与等方式,扩大选人用人的民主范围,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摸得准、看得准、选得准。二是工作方法要确保选人用人的民意基础。让群众知情、参与,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落实到选人用人的实际工作中。加强民意测评,让民意反映干部的德才,让群众评价干部的政绩,将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作为干部履职评价的主要依据,作为选人用人的依据。三是监督体系要确保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领导干部的提名权要有制度,组织、纪委部门要加强经常性沟通,确保投机者选不上以及防止干部带病上岗,严肃处理跑官、要官和拉票贿选行为。四是岗位任职中要体现干部的轮岗交流。干部轮岗交流,反映在高风险岗位规避、多岗位锻炼、干部的合理调整等几个方面。要注意把群众反映好、工作能力强、政治素质硬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也要注意与长期在弱势岗位工作的干部加强交流。五是组织干部自身要行得正。要思想上讲党性、工作上重品行、行为上作表率,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掌握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敢于坚持原则,真实反映情况,勇于抵制不正之风。 干部选任的导向,是群众和干部评价满意度的风向标,只有在选人用人的实际工作中,最大程度地依靠群众,才能风清气正,做到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必须提高科学水平这一要求 做好选人用人工作,贯彻中央提出的坚持民主、公开、竞争和择优,必须落实在干部选任的整个过程,即做法要反映民主、过程要实现公开、选拔要体现竞争、目标要达到择优。只有延伸和拓展实际工作的每一环节,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民主、公开、竞争和择优,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提高组织干部工作的满意度。 客观地说,干部工作长期以来有一套严谨的工作流程,但在如何听取多数人的意见,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以及集中群众的认可度方面,尚需要提高科学水平。坚持民主,就要从初始的人选推荐、拟任干部的遴选到考察听取意见、干部任用的决定等,全面增加群众和干部的参与度,并实行干部选任差额票决制,避免以少数人意见取舍,制衡“一言堂”。坚持公开,就是让更多的群众从一开始就知道,缺什么岗、岗位条件和职责是什么、怎样选人等。对干部选任中的一些环节,要尽量多场合加以公开,可以借用媒体、内部信息渠道和一些现代科技手段,让本单位的大多数干部群众了解组织上选人用人的工作要求、工作步骤和主要信息,并建立畅通的意见反映渠道。坚持竞争,就是形成比较性选人。干部选任实行竞争上岗,实际上是改变了干部的提名权,让可能原本不在视野里的人和更多优秀的人参与。体现竞争,要将岗位公布,鼓励更多的人报名,进行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坚持择优,就是按照中央要求,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上来,这也是干部选任的最终目的。 基础科学论文: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对文学的利用 个人简介:刘兵,男,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学术委员、兼职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史、科学文化传播、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专著6种,《刘兵自选集》等个人文集7种,《超导史话》等科学史与科学文化普及著作4种,译著7种,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有《科学大师传记丛书》等多种丛书、教材和读物。 摘 要:本文提出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可适度利用涉及科学问题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新课标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教学目标,并例举分析了几部较有影响力的西方畅销小说,指出其中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以及如何去理解和把握其中的科学理念。 关键词:科学教育;文学作品 在中学的基础科学教育中,为了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维度,可以利用各种辅助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当中,一些在传统教学中不被重视甚至几乎被完全忽视的教学资源,如果恰当地利用起来,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科学教育中,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学,由于以往被强调不够,教师经常会感觉在教学内容和资源等方面有困难。就此来说,一些目前在国内已经出版了中译本的西方畅销小说,因其涉及到与科学有关的话题,而且,更多地反映了一些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对于科学、技术其及本质和与社会之关系的见解,就是一类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满足特定教学要求的素材。倘能适当地在教学中引进、利用这样的素材,完全有可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掌握一部分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有益的思考。 这样做的关键,是对适当的文学作品的发现和对其有关科学之理念的理解与把握。在这样的基础上,可能的选择还是很多的。在此,可以例举若干部较有影响的作品作一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在一些早期的西方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举《美丽新世界》和《1984》这两本书为例。20世纪上半叶,科学在世界上还是突出地以非常正面的形象来传播,科学技术的一些负面的效应还没有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些作家非常难能可贵地表现出了先见之明,在其作品中讨论了相关的问题。 《美丽新世界》这本赫胥黎的经典作品,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现在国内已经有了好几个中译本。在那个时候,赫胥黎就已经非常有先见之明地探讨了科学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另一种影响,即生育技术,这样的意识是非常超前的,甚至于我们现在激烈争论的生物技术的问题,在其书中就已经有了类似的影子。他利用当时可以得到科学技术的进展,构想了一个特殊的极权社会,这个社会把科学技术的各种先进手段都运用起来,在对其成员从出生起,就进行着有目的的培养,把人分成不同的阶层,如阿尔法、贝塔、伽玛。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不同的社会结构带来的冲突,作者设想这个社会还保持着文化专制。比方说,对一些传统文化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等都是禁书……。在这本书中,就我们这里所关心的话题来说,最关键的是赫胥黎设想中,利用可以想象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维持这样一个作者显然是对之采取批判态度的社会。作家所要反思的一种是社会体制,一种就是利用科学手段对体制的保证。 类似于这部反乌托邦的经典著作,另一部可以提及的小说,就是那本非常著名的写于1948年的《1984》。以往人们不会把它算作跟科学有关的书,而更多地放到政治幻想小说的分类中,把它作为一本政治小说来读。这部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然首先的影响也是来自于它对于政治社会的构思。但是,这部小说在其精彩的描述中,其实也还涉及到对于那样一个专制社会的技术支撑条件的设想,甚至于带有了某种科幻的意味。比如说,人受到监视,所有的地方没有自由、没有隐私,甚至在自己的房间里都要躲着监视器(即小说中的“电幕”)。在1948年时,技术还不像今日那样发达,但作家在描述一种社会政治结构中发生的种种故事时,其实是很有预见地设想了可能利用的科学技术手段,即使当时这样的手段并不完善。作家的想象力和科学技术的思考和价值判断是非常值得后来人重视的。在当下,不是已经有人在讨论监视器这种技术手段的普遍应用与个人隐私之关系等伦理性的问题了吗? 除去这些较为早期的经典作品之外,如果我们直接跨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更会发现,一系列的小说更加有针对性地在思考着科学的问题。 很有代表性的美国畅销小说作家克莱顿的一系列作品,就是典型。其中,在公众中,其最有名的作品,就是最初以小说形式问世的《侏罗纪公园》了,当然,由于这部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其实他的每部小说几乎都被拍成了电影),由于电影的传播,其影响力超出了小说。后来沿着类似的思路、围绕着同样的主题的续篇《失落的世界》亦是如此。 抛开《侏罗纪公园》中那些至少在逻辑上似乎成立、与当代科学发展有某种关系的幻想性细节不谈,仅就其思想性而言,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背后,也有许多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内容。 小说的作者体现在其作品中的一个非常清晰的意识,即作者所要讲述的,实际上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那个设想由人类造出并放养了恐龙的孤岛是一种自然,人们在这个孤岛上用人工的方式复原了几千万年前存在的恐龙,重新建造了一个人工的自然界。但作者又认为,这样一个自然界是不可能稳定的,虽然小说中的某些人以为可以控制这样的自然,但是这实际是一种幻想,而作者立论的根据,又放回到某种科学的逻辑里。在这本书中,作者大量采用了一些科学前沿的东西,典型的就是混沌理论。曾有人说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混沌理论这样一些科学前沿概念,要比很多科普作品效果好得多。此小说中有一位主人公,是可以视为作者代言人的名叫马尔科姆的数学家,他就根据自己的研究而预言:这样一个人为的自然系统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从近代科学创立的时代起,人类有一种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从哲学家培根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后来有人重新解读,译为知识就是权力。人们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一种所谓人类中心的观念,有一种人类对自己能力夸大的想象,认为人们可以控制自然、可以改造自然,可以把握人们创造的自然,这种认识是近代科学创立以来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一直不断地主流地所持有的一种看法,直到后来很多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真的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过去我们在中国不是也有这种传统吗?的时候口号不是“人定胜天”吗?这种概念无论是基于想要依赖科学技术手段还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信念,都是认为可以由人的意志来改善自然界和控制自然界,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信念也许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对自然的控制有时候也是会出问题的。从《侏罗纪公园》到《失落的世界》,正是反映出这样的一种思想。 相应地,在当下我们的现实中,当我们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争论,为一些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事件或问题而争论,如像有关人类是否应“敬畏自然”的讨论,关于水利工程的讨论(在《侏罗纪公园》就真的提及到阿斯旺水坝的事例)等,如果把这样的小说结合在科学教育中,也许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一些话题、思路和素材。 在这里,还可以再举一个近来非常走红的典型的作家的例子,即著名的《达芬奇密码》一书的作者丹・布朗,他因《达芬奇密码》而知名,但其另外几本作品其实都是跟科学有关的,比如说像《数字城堡》、《骗局》、《天使与魔鬼》。 《数字城堡》涉及到的是密码、信息、超级电脑的问题,当然内容也包括恐怖主义、政府的电脑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等等情节,但关键在于,它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能够研制出万能解密机,那么,在这种有可能性的技术发达情况下,人类的隐私何在? 关于个人隐私,像这样的反思,或者是像生物技术的应用等所带来的冲突,在学术界也已有所讨论,此小说只是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把这样的科学发展的伦理性问题具象化。这里仍然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与人和社会的发展的冲突的问题作为关注的核心。 在《骗局》这本书里,涉及到的也是一种科研伦理的问题。作者设想的情节是,出于政治的需要,政府的有关机构和官员也居然会在科研的问题上作伪。像这样的问题,在我们关注科研道德的时候,当然也是有借鉴思考价值的。 在丹・布朗几部小说中,我更愿意强调的是《天使与魔鬼》这本书,因为这本小说把叙述的焦点放在一个科学与宗教的环境之中,在仍带有幻想性又有一定科学依据基础的故事情节里,反映了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书中,教皇内侍在危急的时刻的长篇演讲几乎就像是一篇在讨论科学、宗教和人性之关系的论文。其中提到的一些很有意味的问题就是,仅仅靠科学我们是否能够很理想的生存?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科学是否能够同时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在我们掌握了非常先进的一种具有威力的手段和技术的前提下,我们的道德是否也已经进化到了有能力足以能够控制把握这样一种技术发展的相应的程度? 如果仅就近几年来被译成中文的国外畅销小说来看,其实还可以举出许多其他涉及对科学的反思这一主题的优秀作品,像《诺贝尔的囚徒》、《羚羊与秧鸡》、《猎物》,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再例举了。 总之,本文只是想提出这样一种可能的设想,即如果在学校的基础科学教育中,适度地利用涉及到科学问题的文学作品,完全是有可能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容易达到新课标所设定的某些教学目标的。 基础科学论文:紧密结合中医临床,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 基础科学论文: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历史演变 [摘 要]从军事技术发展史的角度分析,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历经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即古代时期两者各自独立发展,近代时期彼此相互联系,现代时期的高度融合。关注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关系的探讨,对我国依托基础科学推动军事技术创新,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基础科学;军事技术创新;历史演变 从军事技术发展史来看,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经历了独立发展、相互联系和高度融合的三个历史阶段,随着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日趋加强和军事技术体系错综复杂,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1、古代: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处于初级阶段 在火药应用于军事之前,高频率的战争次数导致冷兵器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这一时期的基础科学并不发达,军事创新主要依靠工匠们的经验积累和不断摸索。 就冷兵器的材质而言,冷兵器可分为木兵器、竹兵器、石兵器、陶兵器、青铜兵器和铁兵器,在这演变的过程中,冶炼技术起着主导作用。在冶炼技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武器一般都就地取材,使用木质或者石头打磨的工具,而金属铜的出现并有目的的应用战争则使武器装备有了质的飞跃。大约公约前1万年,石器时代的人们开始认识并使用铜,通过不断地艰难摸索,掌握了通过制造高温热源和去除杂质的冶炼技术。这一时期,化学等基础科学的知识根本没有系统的出现,武器装备材质的创新主要依靠工匠们不断的摸索实验,“最初控制燃烧温度的知识被看做一股神秘的力量,随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那些不过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而已。几乎可以肯定,同样是靠着运气和反复试验、反复失败,金属制造最终获得了飞跃式发展。”[1] 冷兵器性能优劣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制造工艺的高低,这取决于工匠技术的经验积累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最初,工匠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实物形状来制造兵器,并不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最初的认识是从模仿中得来的”[2],模仿在武器装备的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戈的形状丰本锐末而微曲,如同鹰嘴兽角,用以钩挽和啄刺敌人”[3]。通过模仿,工匠们可以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冷兵器,而且由于工匠们的经验技术的不同,同等质料的兵器在性能上也会大相径庭。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虽埋藏地下2300多年,仍然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在《吴越春秋》中也有干将莫邪铸剑的记载:“干将,吴人;莫邪,干将之妻也。干将作剑,莫邪断发断指爪投入炉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可见,古代工匠的铸造工艺决定了武器性能的优劣。在基础科学尚未系统出现的古代冷兵器时期,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较弱,工匠的经验技术水平对武器装备的创新起到了主导作用。 2、近代: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处于中级阶段 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实验材料和逻辑推理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数学、化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新理论、新知识,这些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带来军事技术创新。 在近代科学形成之前,火药就已经被认识和使用,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8~9世纪,当时的炼丹家已经知道炭、硫、硝三种混合物的性质,并在宋代第一次运用于军事的记载。但是直到14世纪末出现的明火枪,也是因为射速慢、射程短和准确性差,没有产生重要的军事影响。从火药的发明到14世纪轻火器的出现,在将近6个多世纪里,火药的性能将一直没有显著地提高,军事效能并不理想,直到15世纪发明了粒状火药后,这种状况稍有改观。然而,真正满足军事需求的高爆炸药的发明,则是近代科学尤其是化学发展的产物。18世纪拉瓦锡氧化学说的提出,开启了化学革命的大门,使人们对物质和物质的变化从定性的朴素认识进入了定量的研究;19世纪初道尔顿的原子论阐明了化学变化的统一理论,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化学的新发展;19世纪60年代,门捷列夫创立的元素周期表不仅对化学理论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业的兴起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18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基础化学取得的理论突破使化学工业蓬勃发展,火药由传统的黑火药变为硝化甘油、炸胶、无烟火药苦味酸和梯恩梯等强力炸药,使火药的性能显著提高,满足了枪炮对火药的性能的要求,奠定了现代军事工业的基础。 基础化学的发展为枪炮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炸药,解决了弹药动能和杀伤力的问题,但射击精度的提高还需要外弹道学理论的支持,这离不开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1546年,意大利数学家塔塔格里亚出版了《投弹技术》一书,发现了炮身在倾斜45°时射程最远。17世纪时,伽利略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并结合惯性定律等物理学知识,导出弹丸运动的抛物线方程,并且以其为依据写出了关于自由抛射运动的著作,用科学的理论解释了射角为45°射程最远的事实,标志着弹道学的理论初步形成。从17世纪末18世纪初,牛顿通过介质对运动物体的作用的研究,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四章讨论了外弹道学理论,确立了力学定律和微分学是外弹道学问题的理论基础,成为近代外弹道学奠基人。19世纪战争对枪炮技术的要求逐渐提高,枪炮的准确性、射程和威力要求及高精度的射表是外弹道学必须解决的课题,战争的现实需要极大的刺激了外弹道学的发展,使外弹道学理论出“井喷式”涌出,如西亚切近似法、弹丸运动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法等,这些方法的核心就是微积分理论。微积分在外弹道学中的应用,使外弹道学摆脱了经验判断的局限,以“无限细分”和“无限求和”的微积分思想让运动弹丸的轨迹细分到静止弹丸点的集合。[4]通过研究每一瞬间弹丸的特征来归纳出整个弹丸运动规律,使枪炮技术成为一门以数学为工具的学科。 3、现代: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的关系处于高级阶段 进入20世纪后,科学活动日益从个人或少数人的独立研究发展成为大规模、有分工,高度组织化的集体,从“小科学”逐渐发展到“大科学”。在科技体制化逐渐形成的“大科学”发展阶段,武器装备创新往往是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系统复杂、社会影响巨大的大工程项目,如“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星球大战”。1942年,美国动员了15万人员,耗费了23亿美元,动用了全国1/3的电力,实施了“曼哈顿工程”,制造了首批原子弹。[5]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基础科学与武器装备创新的关系比以往任何阶段都要密切,二者相互融合,一方面表现在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突破是原子弹研制成功的理论源泉,另一方面,在解决研制过程中的困难时,“曼哈顿工程”又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了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由传统的以基础科学推动武器创新为主的单向线性推动模式,转变为双向相互推动发展模式。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解释了物质内部能量和质量相互转化的关系,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量子物理学家们积极探索原子内部结构规律,取得了一系列惊人发现,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1919年,卢瑟福利用镭放出的“射线”轰击其他元素,实现了原子核人工嬗变,打开了实现人工核裂变的通道,为人们深入研究核反应,利用核能奠定了基础;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得威克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发现了中子,被当成轰击原子核的理想“炮弹”,人类找到了打开原子核内部的“钥匙”;1938年,居里夫人、费米和哈恩等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核裂变理论,为人类开辟一种新的能源。这些物理学的基础理论的发现被誉为“通往核时代的三个阶梯。”[6] 正如“曼哈顿工程”的成功依赖于基础科学的突破一样,“曼哈顿工程”也极大的促进了量子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对理论物理学的认识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使量子物理学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带头学科。“曼哈顿工程”集中了当时大量的顶尖物理学家,为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他们有时在国际会议上碰头,交换意见,有时在声望卓著的科学刊物上,介绍新发现。一大批这方面的科学家会聚在阿拉莫国家实验室,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思想库”,7这些物理学家们在阿拉莫实验室进行问题探讨,学术交流,将观众的焦点集中到共同的目标,极大地推动了量子物理学在短期内的迅速发展。在研制的过程中,有政府出资建立的先进实验室,也为基础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硬件设施。此外,从“曼哈顿工程”中总结出来的“大科学”管理模式,被成功地应用与其他基础科学项目的管理,间接地推动了其他基础科学的突破与发展,基础科学与军事技术创新高度融合。 基础科学论文:科技场馆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的基础科学展品讲解 摘 要 科技场馆作为校外科学教育机构,主要是通过展览教育形式来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与辅导员的讲解质量关系密切。同时科技场馆是公众教育场所,因此区别对待参观群体开展展品讲解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辅导员如何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开展讲解来实现科技场馆的科学教育功能。 关键词 科技场馆;展品;讲解 科技场馆的常设展厅一般都会展出一些演示科学原理、定律的基础科学类互动展品。这些展品通常是按一个主题或学科进行归类摆放布展,本文探讨的是单件展品的讲解也不是展品组合的讲解。 这些展品是立体的科学教材,观众在参观时能参与进来,他们推拉、吹吼,但是否会让他们去研究一些问题呢,又或者是有何收获呢?这就无从得知。科技场馆作为一个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尽可能发挥这些展品的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科技场馆的展品与游乐场的游乐设备之间的区别。科技辅导员针对展品的讲解及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是发挥这些展品的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不同年龄观众的认知阶段和兴趣点不一样,因此讲解起到的教育功能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辅导员在作展品讲解时,没有根据不同人群作出不同的讲解与交流,那么就很可能成为一次失败的讲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针对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讲解,不涉及混合群体的讲解。严格来说,这三个群体还是可以细分的,但由于科技场馆不同于学校,辅导员难以准确判断观众的准确年龄,只能作一个大概判断和大概分类。 1 辅导员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 交流 针对小学生群体的讲解与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与增加他们的科学经验。讲解与交流的难点是如何创设情景,增加趣味性,通俗化。 小学生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按皮亚杰的观点,小学生群体的认知阶段基本上是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他们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 2)他们对周围事物有强烈好奇心,并渴望对这些事物寻求解释,已经形成了关于周围世界许多方面的 概念。 3)他们通过在校的科学课学习,开始对科学现象有所理解。 4)他们喜欢玩。 根据以上特点和讲解目的,针对这个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交流,辅导员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如何讲解。 1)通过创设他们喜欢的情景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展品呈现的过程与现象。辅导员可通过讲故事、展品拟人化、虚构事件、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各种方法来创设情景。在情景中启发他们对展品现象的思考与交流。这样有利于增加讲解的趣味性。 2)辅导员针对这类群体的讲解语言要生动有趣、通俗化。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宁可讲解时出现论述不严谨、不全面,甚至出现错误。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名词、概括性抽象词语、公式。否则,对小学生来说,讲解已没有任何趣味性可言,根本就谈不上培养他们兴趣,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了。例如,有件展示涡流现象的展品叫“摆动的环”,在讲述时不应该说“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他们大部分人还没有导体和磁感线的概念。可以这样通俗化地说“小铝在磁铁旁边跑动”,显然,这样的表述是不严谨、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但这样的表述能把事情说得清楚,让人听得明白且容易记忆。通过这件展品的讲解,他们能增加这么一个经验就可以了:铝在磁铁附近运动,会有电产生,电又产生了磁。 3)辅导员讲解过程应引导他们把展品的现象与他们已有的经验进行联系并思考。“科学的”概念常常与人的直觉相反,通过这种联系思考,使得他们的经验得到扩展。 4)讲解尾段,为了保持他们的好奇心,可以引导他们去探究其他展品,也可以引导他们回家做些跟这件展品有关的简单实验。 2 辅导员针对中学生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 交流 针对中学生群体的讲解与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他们综合运用课本上的知识去分析研究一个系统(展品),从而增进他们分析研究自然事物的能力。讲解与交流的难点是如何让观众达到专注的快乐。 中学生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按皮亚杰的观点,中学生群体认知阶段基本上属于形式运算阶段。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2)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的科学类科目结构内容不一样,因此掌握的科学概念与知识的程度不一样,运用科学方法与实验方法的能力也不一样。 3)他们比儿时积累了更多的生活经验,在校学习也积累了很多知识,能够对周围事物作出解释。 4)最新脑科学研究表明,他们这个阶段,脑会发生重大变化。这阶段是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关键阶段。 根据以上特点和讲解目的,针对这个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交流,辅导员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如何讲解。 1)很多展品展示的科学原理、定律,如果他们已经在课本上学习了。只要他们看了展品的说明牌,那么这件展品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立体的教材或示范性的实验,看不到虚假的线索、幻想的破灭和失败。因此,辅导员如果把讲解的重点还是放在讲述这件展品展示的科学原理、定律,那么估计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也难以引起他们专注去思考。 2)辅导员讲解时,可以考虑把展品作为一个系统,引导他们把展品看成一个系统,综合运用他们学过的知识,补充他们没有学过的知识,和他们一起交流与讨论。通过这种较为深度的分析研究,引起他们专注地探究和分析,增进他们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例如,展示涡流现象的展品“摆动的环”,辅导员和他们一起操作和观察后,引导他们分析展品的构造。展品主要构成:架子、带有铝圆片的单摆、磁体。这件展品是展示带铝片单摆在磁体旁运动的情形,因此可以把它按时间来分割,分析和研究一个运动周期。在整个分析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单摆周期运动、磁体特性、能量守恒、能量转换、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等知识。通过这样的讲解与交流,除了加深他们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增进他们没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一些科学方法。 3)很多展品都趋向于掩盖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讲解与交流,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的介绍。 3 辅导员针对成年人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 交流 针对成年人群体的讲解与交流的主要目的是和他们一起重温学生年代课本上的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讲解与交流的难点是如何让观众重拾在校时的心态和感受。 成年人群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智力发展已成熟。 2)已经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正规教育,如果不是从事专业工作,在校学到的很多知识已逐渐模糊,但没有消失。 3)积累了相当多的生活经验。 根据以上特点和讲解目的,针对这个群体开展的展品讲解与交流,辅导员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如何讲解。 1)辅导员和观众一起回忆在校时学过的知识。 2)重点讲解展品展示的原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上面所述的展示涡流现象的“摆动的环”时,可以介绍涡流制动、电磁炉、变压器为何要尽量减少涡流电流。 展品讲解方式多种多样,辅导员也应有各自讲解特色。一次成功的展品讲解就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这次讲解的教育目的是什么?2)分析观众特点再讲解。3)能否使观众心情愉悦。 基础科学论文: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分析社会矛盾 摘 要:自2013年初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雾霾气象灾害,河北地区更是列为“重霾”地区,对于雾霾天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此河北地方政府作出了各项治霾决策,河北地区针对该问题是如何以实践为基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处理相关社会矛盾的,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实践;发展;矛盾 一、导言 马克思曾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各种矛盾,大部分都是利益矛盾,而矛盾又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但是当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发展产生矛盾时又该如何处理,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物质发展的理论在实践的检验下应该适时做出调整。河北地区在追求经济利益发展工业化的实践下基础下,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对此需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分析方法来寻求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点。 二、发现问题,雾霾重袭河北地区 自2013年初以来,我国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受影响面积约为1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包括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等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宁等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20个城市发生了重度及以上污染,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当然这些数据与日俱增。 “雾霾”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雾”与“霾”两个不同的概念,雾是一种气溶胶系统由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大量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雾和霾同样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但是雾主要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升华而成,而霾则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这些污染性的有毒颗粒物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空气瞬间变成灰蒙蒙的毒气,将阴霾天气与雾并为灾害性天气现象统称为“雾霾天气”。 三、分析问题,河北重霾灾害成因 对于“雾霾”究其原因概括为两点,一是有利于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二是造成雾霾气象灾害的罪魁祸首也就是人为因素。之所以河北地区成为重霾之地,是由于该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展迅速,为追求经济利益,大片植被被砍伐开垦成农田,农田又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在这些改变的大环境和大气候的交互作用下河北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荒漠化危害的面积大,2008年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272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4.5%;在全省138个县(市)中,有114个县(市)不同程度存在沙化现象。二是荒漠化面积增加的速度快,河北省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由建国时的122.6万hm2猛增到2000年的272.0万hm2,50年间增加了1.22倍。三是地类复杂、沙源丰富河北省是全国地类最复杂的省份,有高原、山区、平原和滨海。复杂的地类,除了带来迷人的景观,也存在发生荒漠化的潜在危险。 “两高”产业集中也是河北能够产生十大污染城市的原因。像钢铁、建材、石化等都是河北省的主要产业,这些产业大量排放出煤烟、颗粒物环绕河北地区上空,北方地区冬天几乎全民燃煤取暖,普通家庭一冬天就要烧掉将近两吨煤,一些家庭还使用燃煤炉做饭,单这一项一个冬天家庭日常使用燃料所释放的颗粒和废气也不得不引起重视。 可见河北地区成为重霾之地的根本原因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不断的发展工业,生产建设,河北地区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趋改善。在尝到了经济利益带来的好处后,忽视了经济发展这把双刃剑也会带来伤害。 四、解决问题,河北狠抓生态建设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更是当前应对雾霾气象灾害的必要保障与措施。经过多年的发展经验和如今的环境污染教训河北地区人民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协调生态需要与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和生态需要二者都既是现实需要也是长远需要,二者必须相结合相融合,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发展经济维护生态建设,然而个人认为当前情况下生态环境建设应该先于经济建设考虑,因为当前不仅是河北地区甚至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破坏问题。 河北地区为治理污浊的雾霾天气各级政府制定了各项政策,首先针对燃煤方面进行了一批煤改气工程,拆除了一大批小锅炉、茶炉、炉窑等,大部分居民小区的地暖和水暖都改造成气暖,新建的小区一律采用集体气暖供应。同时还要求完成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火电燃煤机组14台,共涉及19家36台燃煤机组的除尘设施改造。 作为全国钢铁产能最大的省份,河北今后5年内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力度,全力防治大气污染。河北提出了5年内削减钢铁产能6000万吨的目标。着眼于削减产能、控制污染,河北在最新出台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7年,全省“减钢”6000万吨的目标,煤炭消费量比2012年净削减4000万吨。 治霾力度的加大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即民生压力和自身发展压力。就单从在线监测系统一项来说就耗费上千万元的建造费以及后期昂贵的维护成本,这让许多企业吃不消。庆幸的是压力也可以转为机遇,中央首次如此具体频繁的关注河北经济结构转型,也表示河北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河北发展经济的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河北五年内削减煤,压减钢,任务极其艰巨,也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河北应该胸怀全局,通过消化、转移、整合、淘汰等方式,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攻坚战。因此如何在雾霾这把双刃剑下抓住机遇,也是河北地区需要思考和把握的。 五、小结 作为决策者要有科学的预见能力,对未来的预测、关注和把握需要从系统整体出发。“从这个系统的整体最优出发,既要考虑到组成这个整体的一切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还要考虑到这个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各种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系统整体与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决策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正决策目标的偏差,达到整体最优。”对于河北省的相关建设发展出现的偏差,就是由于对整体把握的不足,没有权衡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 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社会大众共同的责任只有全民努力才能真正有效快速的抗击雾霾,还我们碧水蓝天。因此为了提高民众的认识要加强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的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让公众有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低碳环保,绿色生活,也是我们作为普通民众的义务,河北地区发起全民抗霾活动,“五公里内不开车”“放下汽车,骑上单车”等生活理念,大力传播,希望更多的民众都加入进来,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基础科学论文:注重基础科学 促进应用技术创新 我阅读《环球飞行》已有多年历史,每次翻阅这本杂志总会获得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可能是由于涉及自己工作领域的缘故,我注意到《环球飞行》近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尤其是《环球飞行》搭建了“科技前沿”专刊这一学术交流平台,这对于引领人们注重基础科学、促进应用技术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科技前沿工作主要是从宏观、微观等多层面探索物质世界的本质、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起符合大自然规律的基础科学理论,进而创造出适合人类社会进步所需的种种应用技术。没有基础科学的支撑,就不会有真正的应用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在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国人生活水平也普遍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基础科学领域对人类的建树,相对于科技发达国家我们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基础科研长期得不到真正重视,对科技事物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存在误区,急于求成,只看结果而不关心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技术的过程,各种所谓“模仿式创新”、“解决有无重于创造”的状况影响到对基础科技的投入。于是,当我们的社会进入到必须由制造向创造转型的历史阶段时,这种重技术、轻科学和“拿来主义”所导致的恶果,就会陆续浮现出来,表现为在应用技术上我们似乎不断缩短了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实质则是我们的创造力可能会越来越落后于时代。 基础科研是应用技术创新的前导,从目前太阳能飞行器研制状况可见一斑。人类研制太阳能飞行器已有数十年历史,太阳能飞行器结构与布局也陆续出现了许多新方式,但受制于现有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瓶颈,太阳能飞行器难有突破性发展。太阳能飞行器能否实用,关键在于有否创新方法来提高近地空间单位面积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利用效率,这就需要对阳光、太阳能和其他光现象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纵看人类了解光本质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过去和现在所采用的方法存在局限性。例如,尽管经过了数百年的反复论辩,人类对光本质仍然只有“共识”而没能得出充分证据,对光的理解还停留在基于假设的数理逻辑推理阶段,并长期陷入将光的波粒二象性当成光本质的误区,导致人类对光的认识难有根本进步。仅用数理逻辑方法来推定微观环境下物质的状况显然是不够的,在受认识与条件所限,因“测不准”而对微观世界用数理逻辑方法推测出种种“不确定性”的现阶段,即使“科学的主要目的是以最少数的假设,用合理的逻辑来解释最广泛的实验结果”已成为基础科学领域的主流共识,我们仍然不能因一些理论学说对光的描述得到学界广泛认同,而放弃对事物真相的继续探索。如果我们要继续深究光的本质,就必须寻求新的方法来接近和揭示事物真相,而不能停留在数理逻辑推理的局限上和人们的自由想象之中。 在临近空间可操纵飞行器创造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尽管人类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往返火星,但在20余千米到100千米空气稀薄的临近空间高度,现有航空航天技术都显得无能为力。以火箭为推力的航空器还能勉强发射到这个空域作一个来回,航天器也只能往返“路过”而无法停留。高空气球倒是能够到达这个空域的中下层,但气球只能随风飘荡、浮沉而难于操纵。能否创造出有实用意义的临近空间可操纵飞行器,是能否有效弥合空天一体化作业缝隙的关键点,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们曾提出过无数构想来试图解决这个世纪难题,平流层飞艇便是其中最有希望的典型代表。然而人类在平流层飞艇领域已经探索研究了近50年,世界上至今仍没有成功先例。一些科技发达国家所研制的、能够升到10余千米的“平流层飞艇”,实质上都仍是不能有效操纵、需要放气后才能伞降回收的飞艇状气球。现有科技能力显然已难解决创造临近空间可操纵飞行器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必须从头再来,由基础科研入手创建新的科学理论和创造出新的技术方法,如此才有可能让人类的平流层飞艇之梦成为现实。 航空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不仅让人类实现了自由翱翔的愿望,甚至将来移居到外星球也都有了可能。这一切,得益于前人为我们建立的基础和每一代人的开拓创新。在享受前人发现与发明来丰富现代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思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 基础科学论文:音乐基础科学研究的新成果 翻开中国、印度、阿拉伯或欧洲的音乐历史典籍,我们发现乐律学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从赫尔姆霍尔茨的《音感觉论》到王光祈的《东西乐制之研究》,近代西方和中国的音乐学也都肇始于所谓的音体系(Tonsystem)研究。可见这门以音乐构成的最基本单位――音程为探索对象的学科在古今中外的学术中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是当今绝大多数学习音乐的人却把律学视为畏途,认为它太抽象,数学运算太复杂、太困难了。殊不知当我们从事音乐活动之始实际上就已经与音律打交道了。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律学所探讨的音程关系凭听觉也是能够“自在地”训练和把握的,但是作为一门“自为”科学的音乐学,如果没有一定的律学基础,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就将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今年4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李玫博士的专著《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是这门多年来被音乐学界冷落的学科值得关注的新成果,它也是作者从硕士到博士学术上节节提升、多年耕耘结出的硕果。该书的上编“研究方法”以精练的、相对易懂的语言(约占全书1/8的篇幅)阐明了理论律学的一般原理,论述了乐音和音程的物理属性与数理规定性的相互关系,使具备高中数学、物理程度的音乐学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掌握这门让许多人望而生畏的学科的基本知识。这一部分的阐释在继承缪天瑞先生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实了赵宋光先生及作者的新探索成果和新提出的概念,例如“相对波长”、“跃迁算子”、“跃迁值”等。她还提供了运用这些新方法进行运算的实例,使读者可以将它们与传统的运算两相对照,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作者在讲述一般理论的同时,也兼顾介绍了从古代各主要文化以长度比值、近代以频率比值、现代以周期比值来解释律学原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用三四万的文字把这门看似深奥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向读者做了简明而清晰的交待,大大地拉近了律学与一般音乐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距离,也为未来在音乐院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做了学术上的铺垫。 该书的下编“律学研究历史的发展与回顾”是这部著作的重心,也是其创新性和主要价值之所在。作者在第一、二章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律学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沿革,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从《管子・地员篇》记载的三分损益法到朱载址⒚鞯摹靶路密律”这一不断深化的历史脉络,在第七章还总结了20世纪中国乐律研究新成果。同时下编还分别列举了除中国以外其他三大文明发源地印度、阿拉伯-波斯(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和欧洲不同时期的律学理论和运算原理,例如古印度的“22斯鲁蒂”理论、对维纳琴弦长进行分割的掐断率,古代阿拉伯世界的扎尔扎尔“中指”、乌德琴定弦法、萨菲丁的不平均十七律,欧洲拉莫斯和扎里诺的纯律理论、斯台文和梅尔桑对十二平均律的研究等,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民族音乐学的创始人之一埃利斯在《论诸民族的音阶》中所得出的结论:“在全世界不是只有一种音阶,或只有一种自然的音阶,或必须以赫尔姆霍尔茨极为巧妙地设立在音响学上的构成原则的那样一种音阶,而是有着非常多的和各式各样的不同音阶。其中有些是极其人为的,甚至还存在着很随意地发音的音阶。”①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近代物理学和数学的新成果对律学发展的推动,也为后学指出了今后如何借鉴现代科技深化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 李玫博士的这部著作在强调数学和物理学对乐律研究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人类丰富的乐器制作与演奏实践在推动认识乐律的规律的重要意义。例如作者十分重视中国琴律、笛律学的研究成果,特地介绍了印度拉玛马特亚以维纳琴作为实践物改造律制的过程、阿拉伯乌德琴的定弦法、乌德演奏时中指指位的变迁和扎尔扎尔中指指位的确立对阿拉伯律制形成的特殊作用。基于演奏演唱的实践和人类的审美听觉,作者特别尖锐批评了当今乐理知识讲授中把十二平均律作为世界通行的金科玉律,而对它违反自然规律的本质缺陷视而不见的现状,以充分的论据打破了多年以来国内外专业音乐教育对十二平均律的迷信。这对开拓和丰富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书名这本著作的研究对象应为“东西方乐律学”,但是在其中我们只看到对四大文明发源地律制的论述,而对于一些很有特点、民族音乐学家历来十分关注的其他特殊律制,例如泰国的七平均律、印度尼西亚的九平均律却没几乎有涉及,更没有从学理上加以解释,这让我们这些世界音乐后学者不能不感到有些遗憾。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可以从李玫老师的这部书中获得了许多的启示和教益。 正如赵宋光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的:乐律学“曾以不可抗拒的规律性多源萌生存活,还将以不可磨灭的勃勃生机发育壮大,而且还将以自己抽枝放苞的强劲生命力注入未来的人类,煞住百年颓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在振兴的中华民族这个文化群体“有能力在21世纪引领人类音乐文化走出那‘法老称霸的疆土’”。 基础科学论文:探究基础科学教育研究与建构主义中西方的差异 摘要:摘要:本文讨论了国内外教育界在理解建构主义与教育研究之关系问题上的差别,分析了“社会建构论”对于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意义,与存在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础科学教育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史 1引言 目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的学术界,包括教育界,建构主义(或称“建构论”constructivism)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而且,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学术思潮。例如,用constructivism在网络上的搜索引擎在上检索时,有11万条结果。用constructionism检索时,也有1万6千条结果。在国外教育界,在科学和数学的教育领域中,建构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建构主义研究的重要中心之一英国利兹(Leeds)大学给出的一份1990年的文献目录中,就开列有1000多种著作。在90年代初,也有人估计,在教育类杂志上,当时差不多有2500篇受到建构主义启发的学术研究论文。[1]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据说在美国教育界颇为风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思潮开始传入中国,并倍受教育改革者们的青睐,被当作一种向传统教学方式发起挑战的理论武器。[2]这种说法可以从中国教育研究者们发表的有关论文的数目得以验证。例如,在全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建构主义”作为关键词检索时,有结果670项,其中,除去极少数其它领域的文章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属于教育研究领域的。但是,在这些论文中,对于建构主义的理解尚有不够全面之处,基本上都是把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教育理论或学习理论来进行介绍和讨论,至少是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它在此之外的其它含义与影响和建构主义学说的多样性,包括它给在学习过程之外的关于科学知识本身的认识所带来的影响,如来自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建构主义科学史的影响等。本文,将就此问题在国内和国外的不同观点作一分析与评论。 2国内教育研究界的视野、关注点与认识理解 首先,在国内的科学教育研究界,在引进、介绍和研究建构主义学说时,有这样一种非常典型的观点,认为“当今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他们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它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并强调学习的非结构性和具体情境性以及学习中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提出了情境性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随机通达教学等教学进程设计思想;在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另外,他们重视通过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而实现的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当今的教学改革很有启发。”[3]可以说,这确实是一种很典型的说法,一方面,它给出了在国内教育领域中研究建构主义的意义,即是把它作为一种可以用来改变国内教育现状和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工具,针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习惯,把它作为一种“解毒剂”,因为从这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来看,教师的教学过程虽然看起来是在“传递”知识,但实际上只是在有意无意地促进学生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特别是“建构意义”的过程而已。另一方面,这种说法的典型性是在于对建构主义理解上的某种以偏概全。有人甚至以全称的描述明确提出:“现代建构主义主要是吸收了杜威的经验主义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与发生认识论等思想,并在总结60年代以来的各种数学教育改革方案的经验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4]当然,以皮亚杰的学说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说确实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在如今形形色色的建构主义理论学说中,这种建构主义的理论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支。虽然也有人在对国外文献的检索中注意到的一些涉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及科学史中的社会建构论对科学教育之影响的文献,甚至注意到美国的科学教育的重要文献之一《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主要是以建构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但也仍然在论述中没有将这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同,而只集中于关注建构主义在纯教学过程中的意义。[5]或者是,有人虽然注意到了主要的几种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如认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激进的建构主义等,并有保留地指出了其对于我们教育改革的意义,但却几乎完全忽略了来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以及相关的与科学史中建构主义的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影响。而且在评论中,虽然也谈到建构主义与我们以往强调的客观真理的观念的不同,认为建构主义不再关心知识与客观世界是否一致,是否“真”等,但由于只是关注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依然把略去了在我们在教授要学习的知识之前人类对知识自身的“建构”。[6] 在这样的理解之下,有些研究者即使在谈到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activism)时,也多主要以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S.Vygotsky)及其学派的学说为主要来源,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其他建构主义理论一样,社会建构主义也把学习看成是个体自己建构的过程,但它更关注这一建构过程中社会的一面。”[7]这种对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解显然也只是对众多社会建构主义在学习理论限制下的一种狭义的理解。在这样的理解中,自然会将诸多作为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中重要指导思想并富有成果的社会建构主义排除在外。当然,在国内教育研究者中也有极少的例外,像近来在《全球教育展望》上的一篇文章,就也谈到了在科学教育中科学的知识观问题,认为科学知识应当明确地和深信不疑地被看作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理论需要被看作是临时性的,不是绝对的。这和在其它教学方法中把科学知识描绘为客观的,没有疑问的和一成不变的(常常出现在教科书或正式的讲义中)的观点相反,而是把科学知识看作是通过个人的经验探索发现的。[8]可惜的是,像这样的认识与声音实在是太少了。相反,在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中的主流作法,却只是在前面提到的对建构主义片面理解下,将其应用于各种具体的技术性教学手段。 3国外的某些观点 在国外对建构主义这样一种热门的论题的研究中,与教育的相关同样是研究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但却又不象国内教育研究界那样视野局限。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专门研究科学和数学的历史、哲学与社会学对科学教育之影响的刊物《科学与教育》(Science Education)在1997年所出版的建构主义专号。其中数篇文章就从不同的侧面讨论了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是对科学教育中建构主义之当时的表现的哲学讨论。正如其由著名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者马修斯(M.R.Matthews)在开篇的导论性评论中所言:“在当代的科学和数学教育中,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其后现代主义或‘解构主义’的观点中,它在文学、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甚至神学教育中有重大的影响。在其所有的变体中,建构主义都是被热烈争论的话题。”当然,重要的是注意到其“心理学的影响”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这是建构主义最原初的核心,即一种关于信仰如何被得出,而不是关于如何使信仰为真或将其解释为科学知识的心理学理论。从这一核心出发,建构主义已经扩展到把关于认识论、教学、课程设置、教育理论、伦理学、本体论以及形而上学都包括在内的观点。”“但是,即使在其学习理论的核心中,也涉及到认识论……因而从核心出发,建构主义必然要涉及对哲学的考虑,不幸的是,这样的考虑正是科学教师因其训练而没有准备好的东西。当然建构主义有许多变体。为了方便的缘故,这些变体可以分成教育的建构主义、哲学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学的建构主义。第一种变体自身又可再分为个人的建构主义和社会的建构主义。第二种变体在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的书中有其直接起源,并由近来美国科学哲学联合会的主席巴斯•范弗拉森(BasvanFraasen)对之做出了最有力量的表述。这种哲学的建构主义在贝克莱的科学哲学中有其根源,并可进一步追溯到古希腊的工具主义哲学。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这种传统就为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者所反对。社会学的建构主义等同于爱丁堡学派的‘强纲领’,以及他们对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研究。在这种传统中,科学的成长,以及在其理论和哲学承诺中的变化,被人们用社会条件与社会利益的变化来解释,而认知内容和理性的推理的解释力量则打了折扣。这也就是说,某些真实而且合理的东西,并不被爱丁堡纲领的拥护者作看作是构成了一种解释,说明它为什么让人相信。”“需要承认,许多被用建构主义的名义来谈论的东西已经超越了其原来学习理论的领域……建构主义也有助于教育者们意识到科学的人性维度:它的易谬性、它与文化和利益的关联、在科学理论中约定的地位、理论的竞争性质,及其它更多的内容。”[9] 在另一篇文章中,吉兰(D.R.Geelan)区分了6种不同的建构主义形式,它们分别是:个人的建构主义(personalconstructivism)、激进的建构主义(radicald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主义(socialconstructivism)、社会建构论(socialconstructionism)、批判的建构主义(criticalconstructivism)以及与境的建构主义(contextualconstructivism)。[10]吉兰还提到,这些视角的每一种,都为我们理解建构主义提供了不同的侧重点。正如有人比喻的,可以把建构主义描述为一个n边的多面体,它的不同的面代表了建构主义的不同形式。这些面中有些是相邻的、相容的,而另一些面则是对立的并处于张力中,但它们仍然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除了像马修斯和吉兰的分类之外,对于建构主义的谱系也还有其它众多的分类。 不过,不同的分类只是表明了一些国外的研究者并没有忽视在纯学习理论意义上的建构主义之外其它的建构主义。冯•格拉瑟斯费尔德(vonGlasersfeld)可以说是在其本人和他的学派中使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线索的建构主义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贯彻,但即使是对于以他为代表的与学习理论关系密切的激进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中,人们也仍然会注意到其超越个人维度之外的社会维度的表现,因为“激进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学习中的社会成分”,而且“显然激进的建构主义确实把社会的成分看成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只是“激进的建构主义的认知学习模式还没有对在学习中的社会-文化成分和个人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适当的解释而已”。因而这种相互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11]这也正如奥格玻恩(J.Ogborn)在其“学习科学的建构主义隐喻”一文中所指出的,“关于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建构主义非常有吸引力的图象,来自把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学习的本质这样两个非常不同的问题联系起来。”“显然在知识的本质和如何最佳地学习和教授知识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有一个明显的推论,即学习者需要被教授这种知识的本质。在对这两者应用同一隐喻的意义上,倡导恰当的学习方式的建构主义者经常把这种联系作为必要的东西来对待。”[12] 在科学教育的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只是一个方面,尽管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科学知识的本质的教授也是必要的一项内容。但另一方面,像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等,也同样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这方面,与来自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研究的结果就关系极为密切了。而且,这种密切的联系在一些重要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文献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例如,1989年,在英国教育与科学部和威尔士事务部新公布的国家规定的中学科学课程设置中,科学史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进展。这份法规性的文件,要求学生和教师了解“科学的的本质”。在国家课程设置委员会发表的相应的指南中,甚至出现了“科学是一种人类的建构”这样的典型带有建构主义意味的提法,这样,从法律上,便要求“学生应逐渐认识和理解科学思想随时间的变革,以及这些思想的本质和它们所得到和利用是怎样受到了社会、道德、精神和文化与境的影响,而它们是在这样的与境中发展起来的;在这样做时,他们应开始认识到虽然科学是对经验进行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却不是唯一的方式。”“科学的本质”就是此课程设置所要求达到的17个目标中的最后一项。[13]至于像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2061计划”这样的科学教育改革方案,虽然在叙述上出于某些原因回避了明确地提出“建构”这样的词语,但其中“科学的历史和本质”或“科学的性质”,都是其中重要的内容要求。在其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相近的含义。如在“2061计划”的科学素养基准要求中,就有像“科学的进步与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其他部分的状况”这样的说法。[14] 这种在基础科学教育中要求学生学习和认识科学的性质的做法,必然导致对科学与社会之关系、社会对科学发展之影响,或者更明确地讲,社会因素对科学之“建构”作用的关注。这也正如柯柏恩(W.W.Cobern)所说的,他就是要在讨论科学与科学教育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时引入社会建构的概念,并论证说,“无论人们对科学知识的性质怎样评论,对科学的学习必定要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的建构。因而,任何科学课程设置都带有一种社会的视角”。而且,在一种文化研究的意义上,在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时,“科学的多元主义就是一种在对科学的社会研究中强纲领的逻辑延伸,它促进了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一种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看法。”[15] 简而言之,由以上并不完备的对一些国外的观点的介绍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国外的教育研究者们当中,无论是就看法上,还是就实际的教育改革行动中,都并不仅将建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限于心理学意义上的学习理论,而是超出了这一界限,除了关注在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外,也注意到与所教授的知识本身的形成和性质密切相关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的“社会建构”。 4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史与“社会建构论” 如果我们粗略地将建构主义分为以皮亚杰式心理认识理论为代表的个体的建构主义,以及以科学知识社会学为代表的群体或社会的建构论的话,那么前者主要强调的是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认识的建构是通过认识的主体和被认识的客体(如知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后者,则关注在人类知识本身的建构过程中社会因素的重要作用。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这里所讲的意义上的社会建构论开始在国际对科学的人文研究领域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占据了主流地位。 如果略去更早些时期的背景,我们大致可以说社会建构论成熟于英国的科学社会学界的爱丁堡学派发展起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或者至少它的“强纲领”几乎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或社会建构论的代名词。其代表人物布鲁尔(D.Bloor)提出的作为原则用来研究科学知识之形成的“强纲领”,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点:即1,应当从因果关系角度涉及那些导致信念和知识状态的条件(因果性);2,应当客观公正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成功和失败(无偏见性);3,应当用同一些原因类型既说明真实的信念、也说明虚假的信念(对称性);4,应当可以把一种学说的各种说明模式运用于它自身(自反性)。虽然抽象地看上去,这四条信念并不复杂,不过如果暂时抛开为保证其学说本身免受质疑但又相对复杂和引起诸多争议的“自反性”之外,其它三条“强纲领”恰恰构成了对科学之研究的“社会建构论”的核心主张。[16]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它修正了以往我们只用外部社会因素来说明科学认识的失败或谬误,而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则只用内部史的方法即可说明的传统研究方法,并具有相当大的颠覆性。也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科学知识社会学迅速发展起来,并以大量的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案例研究为基础,将其影响延伸到多个领域。“到80年代中期,它积累了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经验性案例研究,并开始影响了众多带头的历史学家的工作。”这时,“建构论”这个标签,已经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和受其影响的历史学家们的共同具有的观念。“这个术语把注意力引向一种中心的概念,即科学知识是一种人类的创造,是用可以得到的材料和文化资源来制造的,而不仅仅是对预先给定的和独立于人类行动的自然秩序的揭示。”建构论“更像是一种方法论的取向,而不是一组哲学原则,它系统地将注意力指向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类在制造(making)科学知识中的作用。”[17] 因此,当来自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们自身的大量案例研究以及在他们的观点对科学史家的影响下而带来的建构主义科学史的研究工作大量问世时,这些工作就从社会学与历史两个角度开始对以往形成的传统的科学观与至科学知识的看法提出了挑战与修正。由于建构主义科学史的具体成果与这些成果产生的影响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大问题,笔者将另文论述而不拟在此展开讨论。但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知识社会学最大的感染力,就是呈请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以及所有生活在科学时代的普通人,对已经习以为常了的科学观进行再思考。”[18] 在这种情形下,“如果社会建构论者们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就需要彻底修改我们教给学生的那些有关他们正在学习的学科的系统条理的说法。物理学----以这个在其中争议更加尖锐地出现的学科为例----原来被描述成为是探索在预先存在的自然王国中可以客观地确定的性质与力的真实说明,这个先在的自然王国具有实在性,它独立于人类在任何特定的时代所相信的东西,这种探索是松散地由一种可以合理地捍卫的‘科学方法’所指导的。但现在就不应再这样描述了。”“如果这种或者种更为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说明被接受了,在我们的教科书和课堂上,物理学就不再被描述为一种寻求真实地说明外部实在的事业……”。[19] 这样一来,就使得教育研究者们面临着一种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我们知道科学史对于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多年以来,科学教育界一直在努力寻求将科学史引入科学教育,近年来,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内容也成为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中人们努力要引入的内容。像那些著名的教育改革方案中设立的有关科学的历史或科学的性质等内容要求,就是这种努力的明显表现。但另一方面,近年来,虽然像有的人所说的,建构主义,或者说社会建构论的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研究已经过了其最高峰、最狂热的时期,但现在毕竟它已在相当的程度上渗透到了对科学的人文研究的各个相关领域中,成为流行的观念。不过,关于建构主义的观点,在学术界又是有着相当多的争议的。特别是,“建构主义对科学的看法明显地与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家们习惯采用的观点有严重的分歧。”“社会建构论的言过其实受到了科学家、哲学家和非建构主义社会学家们的严厉批评,他们论证说,建构主义的计划是荒谬的、自相矛盾的,或在经验上没有根据的。”[20]因此,如何,或者说在什么程度上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利用或反映建构主义的观点,也就成了有争议的问题。 不过,其实建构主义只是将问题更加极端化而已。在建构主义的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研究成为热点之前,有关传统的科学史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也并非没有问题。早在1974年,美国物理学史家布拉什(S.Brush)就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科学史教学的重要文章:“科学史应该被定为X级吗?”。布拉什指出,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科学家的行为方式可能不是学生们的一个好样板。因为这确实涉及到对学生进行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如果科学教师们想要利用科学史,并且如果他们想要从科学史家的当代著作中获得信息和说明,而不是从一代又一代的教科书的编者那里毫不费力地地获得神话和轶事,那么他就不可避免地要被这种对客观性的怀疑论所影响,而这种怀疑论当前是很流行的。他们将发现,很难抵制历史学家们的论点,特别是如果他们费心去检验这些论点的最初来源的话。”这样,“那些想要利用历史材料来说明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科学教师,确实是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他的建议是让那些想向其学生灌输科学家是作为中性事实发现者的传统角色的教师,不要去使用目前由科学史家准备的材料,因为那类材料不适合于他们的目的。[21]因此,建构主义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只是使类似的矛盾更加尖锐,甚至于将“不宜”的对象从原来仅仅是学生扩大到包括相当一部分科学家和科学教育家在内更大的群体。 5若干结论与分析 结合上述讨论,在这里,我们可以初步地得出如下的结论与分析。 1,在国内和国外,建构主义(建构论)都是在教育研究领域中被讨论的热门话题。 2,建构主义实际上包括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理论。 3,教育界对建构主义的讨论中,国内和国内的情况有所不同。国内教育研究者主要集中关注的是认知心理学类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将这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将另外一类来源于科学知识社会学并影响到科学史的社会建构论几乎完全忽视。比较之下,国外关于建构主义与教育之关系的研究中,则对于后一类社会建构论也有相当的关注。 4,就与基础科学教育的关系来说,第一类认知心理学类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已被设定要教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的过程相关;而第二类源于科学知识社会学及相应的科学史研究的社会建构论,则与对要教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的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相关,它密切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对所设置的内容在更深层次上的理解。 5,在国际上,社会建构论已经成为在对科学的人文研究各个领域中颇具影响的主流观点之一,但对之也存在有广泛的争议。相应地,对于它在基础科学教学中的体现,也是一个很有争议但却又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 6,国内教育研究界对社会建构的忽视,也与国内对科学的人文研究之普及的欠缺有关,众多的教育研究者并不了解这种在国际上渐成主流的在科学观上的变化与研究进展。与此同时,虽然近来国内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强调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内容的引入,但传统的科学观仍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传统中强调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的唯物主义仍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这也在相当的程度上,使广大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难以接受社会建构论的许多见解。 7,尽管有上述的困难与问题,但包括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以及在这些领域中体现出来的建构主义思想在内的STS,仍是在基础科学教育改革中需要注意的内容,问题只是应该深入研究怎样以适当的方式来引进和吸收它们,并使之成为理想的基础科学教育不过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础科学论文:基础科学研究的困境及资助 一、基础科学研究之困境 1.科学职业化后名与利的纠结十八世纪之前的科学研究均以业余爱好、个人兴趣为基础,学者(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下同)为了追求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之最高智慧,不以名利为目标。那时的科学没有今天这样高的社会声望,而且那时的学者主要是大学教师,学术研究满足的是教学需要———学生对人类理智事业的最高追求。伽利略、牛顿、莱布尼茨皆如此。十九世纪,皇家科学院及各国科学院诞生后,科学研究渐渐地成为一种职业,研究成就与名利收入挂钩;当启蒙运动把科学变成了实证的理性事业后,科学研究的职业化就是不争的社会事实了。罗伊•波特(RoyPor-ter)说,“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的将物理学首先当作哲学分支的观点不再那么有道理了:到1800年,真正的物理学则意味着实验物理学。” 人靠工作养家生活,科学家也不例外。18世纪前没有职业科学家,人们都有确定工作,包括技术工作。人们凭借经验改进工作技术,包括蒸汽机也是通过经验的累积而改良的,热力学理论是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后才产生的。人们出于好奇心、工作与生活需要及个人性趣,才去探索自然物象之奥秘的。罗伯特•金•默顿(RobertK.Merton)说:“在科学被当作一种工具有自身的价值而得到广泛接受之前,科学需要向人们表明它除了作为知识本身的价值以外还具有其他价值,以此为自身的存在进行辩护”。科学作为关于物象的经验知识,只有当它向技术、生产和生活领域展示其无蔽的真理时,纯科学理论的社会价值才获得了人们的认可。由于笛卡尔坐标系的诞生,数学与几何融会贯通,这种贯通使得实验、测量与科学理论之间架起了一座检验的桥梁,经过启蒙运动的催化,纯粹的理论科学就变成了实证科学。原本以探索自然奥秘为目的的纯粹的理论科学被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打扮成了谋利的、经验的、实证的、可技术化的实证科学。英、法、德等国的科学院最初是由那些有探索自然奥秘意愿的科学家自发组织起来的协会。 前苏联以国家名义创立了科学院,新中国成立后仿效苏联,国家及各省纷纷成立了自然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但它们与英、法、德、美之国家科学院极其不同,前者是科学家自我组织的协会,不受国家控制,后者带有强烈的国家主义色彩,贯彻的是国家意志。战后,因美国原子弹的功效,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和资助力度,科学研究成了真正的职业研究。科学家从此陷入了为争取研究资源和最高荣誉奖而奋斗的名利战场。但创立深刻的科学理论是一项风险极大的事业,在短期内不能立竿见影地看到研究成果,而且以国家需求为目标的资助体系看重的是功利化的、实证的、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实证和实用研究。战后风行世界的课题制资助方式把科学家推进到了一个争名逐利的战场,从此高尚的科学研究事业与世俗凡事一样肮脏。 2.国家资助体系的功利主义倾向国家资助体系必然贯彻国家之意志,以满足国家政治需要为根本之目的,这就决定了国家资助不可能向基础科学研究倾斜,必须向知识之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倾斜。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非民主国家,国家资助的功利化取向是相同的。可是,基础科学研究以追求真理为最高之目标,它不管、也不问其理论的功用价值,甚至于他人理解或不理解,研究者均不在乎。学术研究不需要向人们证明其理论是否有用。严格地讲,一个思想是否有用,与思想之提出者无关,提出理论是一回事,应用理论是另一回事。所以,老子、庄子、柏拉图、康德、牛顿、爱因斯坦均不思考他们的理论对于人们是否有用这一愚蠢的问题。学者没有责任向人们证明其理论的功用价值;一个理论,有用与无用,与研究者和提出者无关,而与接受者的心智相关。学术理论、学术思想之意义不在其功用,而在于开启人们的心智。比如,老庄认为,天道之幽幽,人心难求,这样的思想,看上去毫无价值可言,可是它让人们明白,人们以感官之功能不能探知自然物象之真相,这一认知意义就是老庄关于天道思想之价值所在。学术思想的意义在于它的认知层面,但并非所有可认知的东西均能付之于人的行为实践,而且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一个思想是否具有行动的指导价值,责任不在于思想的提出者,而在于它的倾听者和接受者。比如,1930年12月W•泡利(W.Pauli)提出了中微子理论的原型构想,就连他自己本人都认为,无法找到相应的实验程序予以证实。1952年由其他科学家以精致实验验证了他的猜想。问题是,提出理论比验证理论更为重要。以课题制为核心的国家资助体系很难资助大胆猜想的、无实用价值的学术理论研究。 3.意识形态的压制孵化科学的是文化,不是意识形态,科学是文化演进的产物;意识形态恰好是科学的“敌人”,是科学进步的主要障碍。意识形态是用来证明政治制度合法性的理论工具,是官道运行的“软件”。笔者认为,科学是研究天道的,文化是研究人道的,意识形态是研究官道的,天道、人道、官道虽有交汇点,但各行其道是必须的。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前苏联的李森科借意识形态制造伪科学,历史斑斑血痕,意识形态与科学,尤其是与基础科学存在着深刻的对立与排斥,它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拦路虎”。科学不是任何单一主义的产物,任何单一主义都不能指导科学;科学也不是任何个人智慧的产物,尽管历史上许多卓越的个人对科学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从科学演进的轨迹看,科学从来都不是个人智慧发扬光大的结果,任何人指导不了科学。回顾人类科学史之历程,源起于希腊文化的科学,在雅典时期繁荣,到希腊时期达至顶峰,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地中海三大洲,但科学在罗马时期“死亡”了。“罗马人只是为了完成医学,农业,建筑或工程方面的实际工作,才关心科学,他们只使用科学知识之流,而不培育其源———为学术而学术的源泉———,结果,不到几代人,源与流就一起枯竭了。” 从英、法、德、俄、日、美等科学强国的历史经验看,科学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上述诸国科学繁荣前先有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甚至音乐家,而后才诞生一大批科学家。究其根本,乃是这样一个基本道理: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头脑发懵、智力尚未开化的人搞出惊天动地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西方著名的科学家首先是思想家,而后才是科学家,因为用他人之思想做不了自己的研究。强迫科学家接受意识形态的指导,不但压制了社会科学家学术创新的灵感,同样也压制了自然科学家学术创新的灵感。以意识形态为借口,压制学术自由,基础科学就繁荣不起来。基础科学研究在中国遭受意识形态方面的压制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官方意识形态把科学精神解读为“求真务实”,事实上那是工业科学精神。基础科学只求真,不务实,牛顿、爱因斯坦从来不考虑他人如何运用他们的理论去获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务实”是政治家的要求,职业化的工业科学家也追求应用技术之实利,但基础科学研究没法“务实”,除非改变现行的科学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第二,意识形态是国家资助体系的“风向标”,凡是符合并最大限度满足政治要求的科学研究项目就能得到很好的资助,否则,很难得到资助,因为研究项目填报栏里要求研究者必须填写有何“社会效益”。 4.课题制与基础科学研究不相适宜学界认为课题制度的优点,不外乎以下几条理由:l.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高使用效率;2.引入竞争机制,适应并满足市场需要;3.打破单位限制;4.规范国家科研计划及管理制度;5.明确参与课题研究主体间的责、权、利之关系。这五条,除了第3条是针对当前体制弊端之外,其余4条均不成立。“合理”,合乎谁之理性?只是合乎国家作为出资方的理性,实则是政治决策者的个人理性,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国家的科技需要主要是应用科学技术、实用技术的需要,对于基础科学理论,它不需要。第2条,既然有市,何必国家资助呢?因为市场主体是企业法人或自然人,企业家需要技术,他可以从技术市场上采购而得,何必国家资助呢?国家以纳税人的钱去资助企业家对技术的需要,那不是相当于说用公共财政(众人的钱)去资助少数人发财。这不合乎正义。唯独第3条旨在打破现行科研单位权力的限制,有点道理。第4条是以国家科研计划为前提的,对科学研究进行人为的规划本身就是荒唐的,因为没有人是圣人,谁也不能事先预知研究从哪里取得突破,对科研进行规划,不合科学演化轨迹。第5条属于管理程序,姑且不论。总之,课题制度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家对工业科学及其技术的实际需要,贯彻的是国家意志和政治决策者的政治意愿,但它与基础科学研究极其不相宜。基础科学研究满足的是国民对自然物象和社会现象的认知需要,这种需要是非功利导向的。国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机构,机构没有认知需要。政府作为国家的人,它不会出钱购买认知智慧。李兵、李正风二人对课题制度的批评角度仍然是工业科学研究观的立场,他们二人看不到基础科学研究的性质与取向是丰富知识之源,增加全社会的知识总量,而工业科学研究是截取知识之流以应用于国防、生产、环保和生活等诸多方面。 二、基础科学研究的性质与资助 从基础科学的性质上看,基础科学研究体现的是研究者之间的智力竞争制度,学者把对自然物象、社会现象的深层次的认知、达至顶峰的智慧作为自己的研究追求,以自己的智慧传之万代而不朽为著书立说之宗旨。这样的研究情怀,不仅仅是高尚的,而且是塑造本民族乃至人类文明和文化的精神家园。基础科学追求的是人类认知万事万物的最高智慧境界,它不以功利和实用价值为其研究目标和追求;基础科学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来讲,是以开启民众和后代智慧为其终极目标的。追求人类的最高认知智慧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独孤求败”是基础科学的真正精神,“求真不务实”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灵魂。启蒙运动之后,人们把“知行合一”看作是科学的标准,实际上这只是实证科学的标准,基础科学不能以此为准。人的认知层面与行为层面并非二合一的关系,许多精妙的思想暂时找不到它的实践路径,不等于说,它就是虚的、不真实的,如前所述,物理学史上相对论、量子论、中微子理论,起初均没有找到验证它们正确的实验方法,十年、二十年过后,人们才找到检验其真伪的实验方法。常人之思想,往往有很强的惰性,把自己一时不能理解的思想和理论斥之为“妄”,而那些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思想则很受欢迎。人类最普遍的历史现象是:真正的学术思想精品,不为当时的世人所理解,历经数代人之后,人们才发现它们是有价值的,而且具有极高的认知价值和启发价值,而那些最流行的“时代精神”过了一代或两代之后,就被人们视之为垃圾,弃之于野。中国文化史上的道家、儒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就经历过“不被同时代人所理解而被后代人视之为宝”的遭遇。伯纳德•巴伯(BernardBarber)说,“科学不具有常识的局限性”。 基础科学的理论解释范围远远超出了常识和经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狄拉克(PaulAdrienMauriceDirac)的正电子方程、W•泡利的不相容原理、德布罗意(LouisdeBroglie)的物质波概念等,它们均以数学推导为工具,实验过程只是证明他们的推导结果是正确的。自然物象的本真状态处于人的感官范围之外,人们只能用仪器捕获其物象,以显示仪显示其存在状态,以数学为工具推导其变化过程。现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更谈不上经验,人们必须以常人无法直观的方式去研究它们,思想方法的独特性是其关键。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说,“新宇宙学的开拓者从开普勒到牛顿都把他们对自然的探索建立在他们的神秘的信念的基础上:在现象世界的混杂性之后存在着规律,世界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和谐的创造物”。故此,莫兰认为,必须保护越轨者。也就是说,必须保护那些有奇思妙想的怪才、不同寻常的奇怪理论和怪异思想。纵观整个物理学史,每个对物理学理论做出卓越贡献的物理学家都是以自己独到的思想方法而名垂于科学青史。所以如此,用他人的思想做不了自己的研究,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思想方法去解决,捕鱼的理论指导不了打猎。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行的、普遍的思想方法。这正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命所在。 基础科学研究之成果就是作为认知的科学理论、历史理论、人文思想、社会理论等。其最为重要之历史和社会价值是开启后代之心智,纯洁人们的灵魂、规范社会秩序,启发后人的交往理性。这是不能用实证精神和实验程序加以检验的精神价值。 1.基础科学研究资助的新思路基于上述考虑,笔者认为,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式必须这样来构想:把资助与学术知识产权结合起来考虑,以学术成果(篇、著)为购买单位,针对每个基础学科,国家成立匿名评审委员会,建立采购制,而非申报制,对于在严谨的基础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纯理论研究成果,经学科专业委员会审定认可后,由国家出钱,“高价”从学者那里购买部分知识产权(主要是使用权,而不是占有权和所有权);从事工业科学和技术开发的研究者引用或应用某项学术成果(包括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内),必须向原本作者付费;对于特别优秀的、高水平的、可以传之后世而不朽的学术研究成果,国家采取匿名评审的办法,另外给予重奖;同时,放开对社会资助的控制和管理,鼓励民间机构、民间团体自行决定对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方式。 2.建立健全基于基础科学的评价制度目前全世界通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关键的评价指标是引用率这一概念。以引用率作为学术评价的前提是某篇研究成果必须得到同行的关注,有关注才有引用率,如果不被关注,或被关注得极少,引用率就为零或低。然而,学术思想史上不争的事实是:不被人关注的学术研究成果常常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实际的社会价值,只是当时的世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在人类智慧演进和思想史上,越是深刻、宏阔的思想体系,能够被同时代人所理解的极其罕见,相反,那些最容易被理解和引用的研究成果,不一定具备很高的思想及社会价值,10年、20年或一代人之后,它们或许就被人们扔进了垃圾堆,成为历史和思想史上的尘土。而那些不被当世人所理解的、高水平、引用率极低的著作,反而有可能是不朽的、世代都光芒万丈并且惠及万代的精品。纯粹的理论科学是少数人的事业,真正属于大众的科学只能是工业科学和技术开发,但不是基础科学。对于基础科学来讲,其研究成果,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懂、引用率极高的东西,不一定是什么好东西,不一定是深遂而精妙的真知卓见;而那些真正的学术精品未必就是常人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懂的、引用率极高的研究成果。“引用率”概念,只能说明某个问题被同时代人思考和关注的程度,但不能以此作为衡量作者研究之深刻、思想之精致、智慧之高低的度量标准。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著作被埋没长达二千余年而不被人所理解,老子的《道德经》至今能够理解它也只是少数人。“引用率”概念类似于民主社会的得票率概念,政治家的得票率只是代表民众的支持程度,但不代表政治家的执政观念具有真理的性质;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真理性不能用赞成人数的多少来衡量,也不能以关注者和有兴趣者的多少来衡量。 适合于基础科学的评价制度只能是同行专家评议制度。该项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公正,坚持并忠于真理。赞成给光之波动说的贡献者菲涅尔(AugustinJeanFresnel,1788-1827)评奖的科学家毕奥(J.B.Biot)、拉普拉斯和泊松(S.D.Poission)都是光之微粒说的积极拥护者。同行专家评议,评价公正是最难得的,学派之间的认知分歧、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多重学派专家匿名评审是较好的制度安排,否则,难以保证评审和评价的公正性。对于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讲,坚持并忠于真理是至高无上的科学信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可动摇。 作者:邓周平单位: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础科学论文:农学报与农业基础科学在我国发展 上海务农会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1897年5月)创刊的《农学报》,是我国最早的农业专业科技期刊。它大规模地翻译西方以及日本的农学著作,第一次全面系统地传人西方农学知识,几乎涵盖了现代农学学科中的所有门类。同时,国人在农学方面也有了自己的创造,对农学有了独特的认识,现代农学体系已初见端倪。以自然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西方现代农学,与中国传统农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用科学改造农业,在农业史上是一次巨大的飞跃,是科学与农业生产力的一次完美结合。《农学报》的诞生对之后系列综合性农业期刊以及次生农业学科专业期刊的出现具有开拓性意义。有关《农学报》编辑出版或与中国近代史关系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本文拟运用科技传播史研究方法,揭示其在传播西方现代农业基础科学体系方面的贡献和创造。 1农业经济学 在农业经济学中,见载有:光绪二十四年五月(1898年7月)第36册藤田丰八译的《农工银行法》,后在第37册续完;光绪二十四年九月(1898年10月)第47册陈寿彭译的《农利丛谈》,后在第48册、第49册连载;光绪二十七年三月(1901年5月)第140册今关常次郎著,吉田森太郎译的《农业经济篇》,后在第141册、第142册、第143册连载。《农利丛谈》一文中指出,农业获利颇丰,鼓励人们从事种植业,并用实际调查数据来证实棉田之利,认为:“今试以二千万亩之棉子,计其每年所得之息,约可二千五百元。若他国棉田七千五百万亩,则每年裒积其出产利益,可得一万二千三百七十五万元矣。 此中之益,所差净利,约至十万万元。惟是种植者,聚积如此之多,约估每年所运三百万吨之棉子,以出洋。其国应得厚利,亦将近于十万万元,岂不佳乎?此吾人所以少闻其农功失利者”。据此,农田之利已不言而喻,“农功失利者”更是闻所未闻。光绪二十四年九月(1898年1O月)第47册《农业保险论》一文论述了保险事业的由起,天灾人祸不可避免,而保险业意在拯救人于殃祸之中,已成立的有“帝国生命保险公司”、“日本生命保险公司”、“明治火灾保险公司”、“职工保险公司”、“帝国海上保险公司”等。各种保险公司蔚然而起,看似保险之事业已完备,但作者认为,“余特以保险事业之最切急者,未起为憾焉。最切急者为何?农业保险是也”_6]。并且,对农业保险事业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作了阐述:“世之立说以农为重者,谓本邦以农立国。鉴于国家所由创建,与应朝理财之法,日不可不以农业建国本,余非偏重农业,而轻视他业者。然深知农业不可废弛,又国民之业农者居大半,故欲扶掖振作之,以裨国家,为之讲便宜保安之法,殆当今最急之务也。屋宇府库贾物,得托保险,而农人独无所托产业,以保安全。是余所以主张农业保险事业,而不已也”6。 文中所涉“农业保险”一词,中文前所未有,实为一次全新的突破,把金融领域的一种安全措施运用于农业之中,从而注入中国传统农业管理拓新的理念。《农业经济篇》一文对农业经济学作了概述:“农学为应用诸种学科于农业之一种科学,世所已知,然则农业经济学,亦为应用于农业之一种理财学而已。农业经济之农业与理财学交涉,与农艺化学之农业与化学交涉,形同而旨异。农业经济学之发达,尚不如农艺化学,范围经界,分别术严。农业经济之本体,可分为二部:一属社会,主研究小作料地租等社会通行之原则;一属各人,主探求农场设备管理等各人营业之知识。 农业经济学有此二部,始得完全之组成”。由此可知,农业经济学尚属一门新兴学科,是农业与经济学交叉所形成的。这是之前综合性期刊所未曾涉及的。因此,“修农业经济学,必须有理财学之观念,以之审属社会之部”,而不只是“叙述属各人者为主”。除此,还对消费、价值、价格、劳力、资本、资产、生产要素等经济学概念作了详细的解释,并从生产、贸易、消费等经济学角度对农产品流通作了具体分析。这对转变传统农业形态,从自足性生产转向商品性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无裨益。 2农业物理学与农业化学 在农业物理学方面,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1901年1月)第128册有藤田丰八译的《电气助长》;光绪二十八年四月(1902年5月)第178册有沈译的《光线与植物之关系》;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6年1月)第3l5册有《渔业上电话机之应用》等。《电气助长》一文提及:“通电气于植物种子,则大助其生长云。今据俄国电气工艺会所实验,通电气之种子,比普通种子有二倍至六倍之收获,且通电气于地中之根,则胡萝卜马铃薯亦比通常者,可大数倍云”l_8。实验证明,电磁波有助于植物生长,能够增加产量。将电学原理运用于农业,是为一次全新的尝试。《光线与植物之关系》一文论述了日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植物必得日光乃能长养,此在稍窥植物学、气象学之门径者,无不知之原。夫光线之作用能在植物体中造生物质叶绿,因之而有分炭教养之机能。光线大宗固仰给于日,然月光虽微,亦为日光之助。若电光,则利大害亦大。惟日光中之中位波长者,即黄赤色为最宜于植物之生育也”9,指出光线的作用在于能在植物体中形成叶绿素,使之发生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在保持大气中氧气含量和碳循环的稳定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并将日光与月光、电光相比较得知,惟日光最宜于植物生长。而且,法国巴黎对光线作用的实验成绩也表明,“凡植物受日光多者,收获亦多”。从中可知,日光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条件,与此同时,植物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有益于人类。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在农业化学方面,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年1月)第241册有《论农艺化学之进步》;光绪三十年四月(1904年5月)第254册有泽村真的《农艺化学实验法》等。《农艺化学实验法》一文介绍了各种成分的实验法,谈到植物灰分实验时指出:“农用植物之灰,通常成自硅酸、磷酸、硫酸、铁、石灰、苦土加里曹达盐素,含满俺者甚稀,欲验植物之无机分,即检以上之成分,先烧其植物为灰,灰之含量由植物而大异。故所同量之灰之植物量,由种类而不同。 依分析表,知植物之灰含量。据计算,采生五瓦灰之植物,干燥细切人坩埚,在灯上灼之。其初坩埚不掩盖,至烟不生乃施盖,时时开之,以换空气。因植物种类而灰色不白,宜将坩埚离熠放冷,滴下强硝酸石灰,更灼之,则酸化炭素灰为白色,灰粗白色则行次试验”l。植物之灰含有硅酸、磷酸、硫酸等无机化学成分,检验这些成分时,首先将其烧成灰,不同的植物,灰之含量不尽相同,而所含的无机成分也有所差异。依照文中所提到的实验方法,检验植物中的成分,对其成长所需补给的肥料进行核实,从而合理地施肥。同时,还对土壤、肥料、植物有机成分、尿、牛乳、酒类、水等物质进行实验,检验其各种成分,以有效利用。 3农业气象学 在农业气象学方面,光绪二十九年四月(1903年5月)第216册中川源三郎的《农业气象学》,后在第217册、第218册、第219册连载;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年4月)第287册的《论农业天气预报之必要及霜害之预防》,后在第288册、第289册、第290册连载。《农业气象学》一文对农业气象学作了概述:“农业气象学者,所以考察气象,乃关于农事者之一分科也。其旨归在讲明外界现象之性质,及变化之定则,以究气象所及土地及植物之实效,兼示应用气象之方法”Il。将气象学作为农学学科中的一个分支,考究气象对土地、植物的实效,并指出气候是农业的制约性因素,“凡气候之于一切业务,甚重且大”_l,就中国农业,尤直受制于天候,不可须臾离。故“古来农家所当忧苦者,唯在天候良否。然则农产物之丰歉,唯气象为之,决非农家所能左右之者。故当气候不宜,虽穷培养之力,常获之半,且不可望,人皆知之。夫如是,则农事与气象,其相关也甚大矣。虽然气象之良否,人无奈之何,不得不委之天,但审此等所以关植物,其有益者,务讲利用之方,其有害者,必究防遏之策,是农家之急务”_l。 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人之力亦无可奈何,由此认为,“农事与气象,相关甚大”。进而,气象学成为人们迫切了解的知识,“气象学者,理学之一分科,专究大气之状态及其现象,则其学之所及太广,且施之农务。其要件亦甚多,气象元素,所附于地面及植物之效用。农产物基于气象变化之病害,随气节变迁,应气候变化,而变更耕作及植物之方法,及必用天气,与不用天气。预知之于未发之前各方法等,是也欲讲求此等事理,则农学之外,必须知气象学之大要”l}_一。气象学用之于农业,是农学与理学二者的结合,诸气象元素形成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气象之农事”为论究农学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象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对植物的影响以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都作了详细的论述,并附之图表加以形象地说明,从而使农家深刻认识到气象学的至关重要性,并运用气象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 《论农业天气预报之必要及霜害之预防》一文指出农业对于天气的依赖性,认为农业与天气关系尤为密切,大多受天然力的制约,植物生长的五要素,即空气、湿气、光、热、土壤,除土壤外,均变化无端,而又非人力所及,所以,农业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直接制约着农业的生产。此外,对天气之概念以及变化的原因也作了科学的阐释:“天气者,谓于一定时限,大气中之情态,大气中之情态构成天气者,主予空气之温度、风、湿度、雨雪量、晴晦是也。此等事项,时时变化,不知所及,而占大气中情态变化之一大原因者,空气之运动是也,而大气则常运动,其原因由于地球上所受太阳温热之分量各地不同故也”¨。并且,详细说明大气运动的原理,从地理学、气象学的角度,对天气变化、大气运动作了合乎科学原理的分析。基于天气变化无常,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故寄望于天气预报的产生,预测天气之法也逐步改进。“从来气象学上,预测天气,则以低气压为搅乱天气,乃变化之主因,故由此推察天气。 然近年德国气象学家芬别辨耳氏,则唱由低气压不如由高气压,视其配布以预测天气,其法更精确云。其说以为低气压部位之发生及进行,极不规则,其变化极剧且频繁,故以之预测翌日天气,甚困难。高气压则反之,变化少而运动缓,且常在低气压附近,故其势力及于低气压之运动,变化上不少可制定低气压及于天气上之影响,重视高气压部位之配布,较为精确又可预知数日间之天气”E12]。此处解释了天气预报的预测原理、方法,依据“高气压部位之分布”,即可准确预测未来几日之天气状况,并指出,“利用天气预报,于农业上利益甚多”_l。在霜害预防方面的论述尤为突出:“晦天则霜不结,故以人工作等于晦天之状态,即可御之,亦即结霜后,以人工使徐徐融解,亦可免害”l_l引。鉴于结霜之原因,提出了多种霜害预防的方法,如遮光法、洒水法、熏烟法等,并且给予具体指导。据此,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4农业生物学与土壤学 在农业生物学方面,光绪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第86册有佐佐木忠二郎著,山本正义译的《蚕体解剖讲义》,第87册、第88册、第89册、第90册、第92册、第93册均有连载,系统地介绍了蚕的身体构造,并对其各个部位作了剖析,不仅涉及眼、口、翅、听觉、视觉、嗅觉、呼吸等基本器官,而且对绢丝腺、神经、筋肉、神经、脂肪等组织也予以详细讲解。在谈及脂肪组织时,指出:“今解剖蚕体而捡之,有如木叶者,片片,是即脂肪组织也。其构造乃多角形之细胞,外有薄膜掩之,其一方有细柔如丝者,出而结着其体,又走有空气管。此管恒依其体之一定位置,与柔丝皆令其固结不动着也。如是形薄如瓣者,片片存于各部,脂肪所成之细胞中有核,寻常一核,亦有至二以上者。 此核之周围存脂肪,是核之内容,变化而为脂肪也”_l。对其形状、位置、结构作了剖析之后,又将其功用加以解释,“脂肪之用,乃食物消化后,以养其本体尚有余,则以此组织中,贮其养液,以供不时之用。故凡蚕及其他动物,果富此脂肪组织,即久不与食物,亦能生活。盖得于此组织中取养液也,若不与食物,即见衰弱者,必其体中脂肪减少故也”_】。由此可见,脂肪组织在动物体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将食物贮存并转化为能量,得以使动物维持生活。从生物学原理对动物的各种生理现象进行解释,对生物体各种器官的系统阐释是中国传统农学所无法企及的,其科学性、合理性、全面性均胜出一筹。在土壤学方面,光绪二十五年九月(1899年10月)第82册即有池田政吉著,山本宪译的《土壤学》,并在第83册、第84册、第85册、第86册、第87册、第88册、第89册、第90册、第9l册、第92册、第93册连载;光绪二十七年四月(1901年6月)第144册有藤田丰八译的《耕地整理法》;光绪二十八年二月(1902年3月)第172册有金福兰格令希兰著,卫理口译的《农务土质论》等。《土壤学》一文,对土壤的概念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土壤者,谓地壳所由成,盖岩石细末与有机物若干,混淆为一者。凡人生日用衣食居处所需之物,皆仰给焉。故审辨各事之关系土壤者。 为世间凡百作业之本。植物资大气与土壤以为养,然大气成分到处略同。故农家不必措意,土壤则不然。其成分性质及由来到处不同。母岩及其成生之形势亦大有同异。此农家精究土壤所以不可缓也。动物虽或食肉以生或食植物以生,或杂食肉与植物以生,族类不同。资生于土壤则一,而人亦然。土壤所含无机物质,生于岩石崩解”。对土壤的重要性以及成分、性质、来源均予以介绍,并对土壤作了不同的分类,依据土壤生成之状势分为原生土和输土两大类,输土又分为冲积地和漂转地。 由理学之性情将土壤分为砂砾、砂土、黏性土、壤土四类,进一步对土壤的性质、色泽及成质作了深入分析,并附有19张表,将不同土质的温度都作了全面的记载,除此,还对20种土壤作了理学及化学性分析,对农产物也有调查。其中,涉及了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学科。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7月)第185册刊载的《土壤改良论》一文强调了改良土壤的主旨:“土壤虽有天然生产植物之力,而其于理学上性状与化学上组成,常不免有缺憾,如山林原野有自然发生草木者,然而其质坚硬不能亟取植苗。此外,或则湿气不足,或则水分过多,或则含有毒物,与夫黏重轻松为质各殊要,无有适合希望者,于是不得不加种种人工,使天然之土壤近于所望之性状,是土壤改良之主旨也。 法固不一,要不外化学的与机械的作用,其由化学的作用者,即所谓施肥法以俟肥料论说之”l。这实际上是意识到,天然形成的土壤成分、性质均有所差异,必须通过各种人工法进行改良才能弥补其不足,使之符合种植的条件,可以通过化学与机械两种方式对其加以改进,包括使用施肥、耕锄(犁锄、耕耙、镇压、中耕)、客土法(以理学的性状及化学的成分相异之土壤,取自他地而混入此地)、植树法、烧土法、排水法等,从而变“不毛之地”为“肥沃之区”。 5肥料学 在肥料学方面,见载有:光绪二十三年五月(1897年6月)第4册王丰镐译的《论粪田》;光绪二十三年八月(1897年9月)第10册古城贞吉译的《论肥料》;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1899年2月)第57册原熙的《肥料篇》,并在之后每期连载,直至第80册续完;光绪二十八年五月(1902年6月)第183册梅原宽重述,伊东贞元译的《肥料效用篇》等。其中,《论粪田》一文将粪田置以学术的角度做出解释:“天下弃物,皆可粪田。草木之质,人畜之矢,物之毛骨,无不供用。今则由学问以精求田事,若化学植物性理诸名家,教导农人,变通新法,多用金石类以为肥料。如镁氧铝二、氧三、氮气磷氧五及钾质等不一,而粪溺等质,用处亦广。因粪中含杂质最多,易与植物化合。若兽粪海草鱼秽等,皆为粪田第一层之用,又有烘法,近甚通行。其理以植物发荣滋长,根柢生结,最喜熟气,盖热气蕴藏炭氧二,暗使改变,犹如以金类粪田耳。古时粪田有用骨类,或块或碎,未有一定。旋有人考得磨骨成粉,生长较易,迨理弼搿创得新法。用骨与硫氧三相和。于是,化学之法兴,获利益宏……现肥田料,大都以钙氧氮氧、钾氧氮氧、氮氢硫氧等,而推氮氢五及含氮养五之质为最佳。他如钾氧盐类,粪田亦肥甚,凡泥地及近河之区,内多含钾氧,若中心松散之地,宜肥以钾氧,如氮氧五、硫氧三、氢氯等,多寡不一”。 在中国传统农业中,已将“草木之质”、“人畜之矢”、“物之毛骨”作为肥料,认为举凡废弃之物都可以粪田,这些经验是从长期农业耕作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也只看到其肥田效果,却没有认识到这些物质作用的具体原理,对其中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更是知之甚少。这里,从学理的角度解释肥料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及其特性,指出钙、钾、镁、硫、氮、氧、氯等多种元素富含在这些物质中,具有良好的肥力效果,并把其作用原理归结为“粪中含杂质最多,易于植物化合”。除此,还介绍了各种肥田之法,并强调不同的土质所含的元素皆有差异,要因地制宜,施以相应的肥料。《肥料篇》一文对肥料作了系统的论述,将施肥之必要性加以突出,一为还植物所吸养料于土壤,以防衰乏。“如斯植物养料,资天然供给,故山林原野所生,天然植物,毫不仰藉人工,由天然养料,繁生不衰,此等植物,若其一部,及全部枯死,则不但还所吸收养分于土壤,又能加给自大气中所得者,加以有动物死体排泄物等,委之地上,是以土壤次第得增加养料,故虽垦新地,不须施肥,而多收获者,职是故也。寻常田圃与此异趣,不关土壤肥瘠,又不问植物种类,与产额如何,悉夺其所产物,无以还付,故其土壤渐次衰乏,为之疲瘠,是其常也。世之农家,欲维持丰饶,以御乏竭,须还补植物所吸夺养料之几分于土壤,是所以有施肥之法也”。二为增加土壤生产力,使之品质佳良。“农家不独患地力衰乏,又须增加其生产力,并望发育完全,品质佳良,如农家所培养数种植物,比之土壤自能给者,知养料更可加多。是亦须施肥料之理也”【17]。三为肥料功效有数作用,“供给必须之养分于植物;使土壤之化学成分,应植物需用,以得适当之比率;宜溶解土壤中不可溶之成分;宜讲求改良土壤之理学性状;宜使土壤中有害物化为无害”。另外,还对肥料成分、施用法、类别、各植物所需肥料加以介绍,并对肥料性质作了详尽的分析,将其分为动物性肥料、植物性肥料、矿物性肥料、杂肥、间接肥料等。这些方法贴近实际,可操作性强,易被农事者接受,也大大深化了中国传统农学的科学内涵。 6讨论与结论 《农学报》系统地介绍西方农学知识,把完整的西方农学体系经由日本引入中国,而自然科学知识的运用正是西方农学与中国传统农学最本质的区别,从而全面提升了农业发展的科学性,为实现农业科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农学知识之所以先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将数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中国地大物博,向称以农立国,如今农业地位却一落千丈,这种巨大落差使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用自然科学改造中国传统农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梁启超在《农学报•序》中明确指出:“溉粪无术,择种不良”I18],是中国农业式微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中国今日之地,苟以西国农学新法经营之,每年增款,可得六十九万一千二百万两,虽生齿增数倍,岂忧饥寒哉”¨副!因此,“西国农学新法”的引进已经势在必行。同时,也介绍了一些科学实验方法,以培养农事者的科学意识。《农学报》大量引进翻译西方农学知识,将农业基础科学与传统农学相结合,在中西方的农学知识相互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亦促进我国近现代农学体系的最终形成。 基础科学论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学性研究 在课程教学中践行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实践性)、彰显课程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立足课程教学内容的阶级性、发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坚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辨证统一,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的思想。以高品位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学术水平聚人气,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术研究与教学任务适度分离的原则。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应进一步立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方向),彰显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的科学性(学术性),以进一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实效性。 (一)树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的观念 立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进一步坚定课程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课程,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公然申明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在学校就是为大学生服务的,是为武装大学生头脑,为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开设的课程。大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不是自发产生的。列宁的“灌输理论”给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同时也为这些教师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优先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要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刻苦钻研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身作则,深入到大学生中了解实情,做客观、公正、符合实际的调查研究。充分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用于当前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二)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术研究与教育任务适度分离的原则 彰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性,进一步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学术性。人们要高度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科学研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的科研含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性不容置疑,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同时,课程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政教师必须加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并且要用科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支撑高水平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科学理论去传授、去讲解,才能影响学生、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道德和法律理论深入学生头脑。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还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任务。但是,在宣传中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科学)性。有人觉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开设是党和政府的行为,照搬相关文件和要求就可以,不需要深入到科研工作。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由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它必须深入到科研工作。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知识层面讲,学生在中、小学学习过程中就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并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党和国家在政治宣传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形式一直积极宣传。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是要从知识层面向理论层面的提升。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他们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纯粹的政治宣传对他们根本无法起到好的教育效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怀疑心理和学术层面的追求。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重复大学生已有的知识,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还会使他们对教师、对课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的阐述,必须要用学科科研成果作支撑,才能打动学生,使学生信服。人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教学的科研含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无疑是一种示范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不断摸索,力图采取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实现教育传授的目的。在教学中,人们利用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目的就是尝试增加学术含量。在新课改进程中,必须改变思政教师教书匠的倾向,必须在科研上提出更高要求,并在政策上提供倾斜,真正实现思政教育工作者从教书匠向教学科研型教师的真正转变。这与教师所在院校是教学类型不是一回事,即便是教学型院校,思政教师也应树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与研究并举,以教学支撑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但也不能过分强调科研。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一心忙于搞科研,荒废教学,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既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又有学术研究的问题,要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的原则,确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任务与学术研究适度分离的原则,这是由教育的阶级性决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先原则,把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与学术争鸣适度分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本身有一种倾向至今仍未彻底改变,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术化”。片面研究、考证和诠释观点、体系、“从概念到概念”或是概念加实例,非要将其弄成一门高深的学问才肯罢休。这是职称评审“指挥棒”的影响,根本没有意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最大的学术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严重脱离大学生思想实际,使许多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感觉马克思主义离他们很远。当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得不到很好解决时,大学生们就会到西方学者的哲学著作或其他人文著作中寻找答案。这正是大学生们经常兴起这种或者那种思潮热的重要原因。 作者:曹丽萍 王继辉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科学、技术与社会和基础科学教育 一、何为sts 近几年,面对现行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我国基础教育界一直在呐喊要提倡素质教育,同时也在不懈地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对其基础科学教育的内容与标准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的特色之一,是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思想内容融入到基础科学教育之中,即在科学教育中增加人文思想、人文色彩。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的改革也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中将sts与基础科学教育相结合,是最为值得关注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 由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重视专门化的东西,使得大多数科学家也越来越重视研究更专门和更带技术性的问题,研究的深度日益增加而其范围却日益缩小。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深了越来越专业化的教育带来的弊端。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学者斯诺也谈到越来越专业化教育带来的不好的影响。他认为,这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两种相互对立的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比如科学家很可能只了解专业很窄的范围,而不了解社会学、人类学、文学等基本知识,甚至代表两种文化的双方互相认为对方的工作意义不如自己从事的重要,从而互相排斥。这种文化的分裂会带给社会损害、损失。斯诺提出要改变现有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以改变这种现状。 科技发展引起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是否应该发展核能,是否应该谨慎地加以限制基因工程的研究,应怎样控制世界人口,怎样控制非再生能源的消耗率,怎样避免战争、环境污染,又怎样防止或消除等等。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引起对人和大自然的关系的讨论,而人和大自然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社会过程。凡其结果会对广大群众产生影响的,群众都应参与决策和实施。科学技术对政治和道德的影响是公众的事情,外行也应介入。然而西方国家中社会和科学技术明显分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互脱节,而自然科学又占统治地位,这样就需要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够参与涉及科学技术决策的公民,需要能给决策者提供新的信息和科学的分析等等。基于这些客观需要,逐渐兴起了一个跨学科的新的研究领域:sts。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对sts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一般认为,sts是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兴的学科。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sts研究。现阶段,我国专门研究sts的学者这样定义sts: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它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和社会其他子系统(比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科学、技术也应该研究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科学和技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要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在整体上的性质、特点、结构和相互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在国外,学者们对sts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在广义的理解中,sts体现为一个学科群,是科学史、科学哲学等等(还包括技术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技政策研究等)学科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的总称。在狭义的理解中,sts则是以传统的科学史、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等学科为基础,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理论综合,而形成的融合了上述传统学科之基本内容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追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之相互关系的新理解。很自然,像这样的研究及其成果,迟早是要反映在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之中。 二、sts与基础科学教育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深入,一个相应的趋势是,科学教育也越来越专业化。这种向学生传授具体的科学知识的倾向将影响到所培养出来的一代人的知识、技能结构以及基本素质。在这样的目标下培养出来的,即使是很杰出的人才,也很可能大多数只是某个狭窄领域的专家而对其他领域几乎一点也不通。时代和社会并不要求人人成为物理学家,但要求人人都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对急速发展变化着的时代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内容、方法、观念及人才的培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上,现代的社会需要更多的是有现代观念、有一定专长、也了解其他领域知识的通才。只了解很窄的领域,不论是领导科学工作,还是参与制定科学政策或政府其他政策的讨论等等,都是不够的。科学技术越专业化,越可能使得人们沉迷于技术的发展中,而只看到很窄的方面,甚至忽视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当遇到由于科技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或应该做出决策时,很可能会手足无措。sts教育正是在出现了以上问题的情况下才逐渐形成的,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的不足。另外,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代表就具备了独立思考、工作、研究、开创的能力。而sts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更宽的视野中(比如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伦理的,等等)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怎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等等。 从近些年来国际上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来看,在对sts内容的引入中,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当然,sts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内容绝不仅限于此。 首先,科学史教学对于科学教学本身具有帮助。通过科学史的教学,学生可以不仅学到具体的、现成的科学知识,还知道科学知识是怎么来的、科学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家是怎样思考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有什么等等。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具有科学洞察力。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动态的发展,在对科学概念演变的了解中能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并学会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知识,而不是只学到 一些作为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 其次,近年来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将科学史同科学哲学结合起来(例如对于在历史上科学革命中出现的重大变革的本质的说明以及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问题的介绍),这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的头脑,也有利于学生了解真正的科学精神。 再次,sts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是一种文化。因为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的活动,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人类的烙印。科学是无数科学家毕生辛勤工作的结果,是我们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现了我们最崇高的传统,是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东西。它可以使我们对未来满怀信心,可以使我们更聪明、更谦恭,甚至更为愉快。但科学毕竟只是一种文化,一个人大脑中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并不代表他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早期对引入科学史的专注,到更加泛化的sts,这样的教育可以说起到了某种沟通两种文化的“桥梁”的作用。 最后,sts教育具有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功能。由于sts在西方产生的特殊背景,这方面的关注更加集中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对资源的过分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等)。利用sts教育,则可以使学生懂得科学并不只是象牙塔中的、和外界孤立的知识,而应该对科学技术有更全面的认识。这对于社会对科学应用的适当控制以及对未来的科学技术决策,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潜在意义。 三、sts与中国的基础科学教育改革 我国中学的理科教育,在单科的系统知识上,其深度、广度几乎不亚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尤其是物理学和化学。但是放在今日世界激烈的经济、科技竞争环境中来分析,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精英,还需要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劳动大军。在中学理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也是极其重要的。应该使受教育者懂得科学成就和技术革新应为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对科学技术应用中各种社会问题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并尽可能提出合理的对策和行动。但是现行中学理科教育受制于升学的压力,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不仅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围着应试转,而且使得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脱节。 科教兴国,素质教育兴国,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已全面启动。在未来将出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将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将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评价标准等。按有关权威部门的说法,在课程标准的改革中,需要处理好现代社会科技进步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倡导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出发,结合社会、科技的发展,重组各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并体现综合性。相应地,在义务教育阶段理科课程共同基础中,内容将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理科课程、科学素养的养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等几部分。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们在基础科学教育中在渗透人文因素方面长期的落后,以及相关学术研究进展的滞后,使得有时在教育中谈到要引入sts内容时,对于究竟何为sts以及如何引入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误用。例如,仅仅望文生义地将sts等同于实践、动手等等。因此,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西方的科学教育中的新思想,这对于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必须承认的是,与像英美这样的国家相比,在基础科学教学中结合sts的方面,我们国家显然仍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教育界不能和学术界脱离,而应该汲取学术界的观念、观点,请学术界人士参与到教育的改革中来。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培养 摘要: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为了给毕业后学前教师工作经历奠定基础,必须拥有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这一技能包括了学前教育使用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及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主要方法就是让他们多参加音乐教学模拟活动、音乐必修课、音乐选修课以及音乐实践活动等。提高演奏和演唱能力为基础,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要将学前所需的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作为重中之重,才能为成为更好的学前教师奠定优秀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音乐教育技能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必须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拥有了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不仅仅能够提升学前教师的个人魅力,还能够保证学前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但是这几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受到了学生音乐素养、生源质量、高校课程设置等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技能并不强。所以,要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状况进行细致分析,将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作为音乐教育技能的核心培养目标,探索相关的途径,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其与学前教师这一职业的未来发展相适应。要以现阶段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点,将音乐学科的特点及其教育特点相结合进行考虑,然后全面性地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特点,将这些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保证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 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具有四方面的意义:(1)引导学前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演唱和演奏,认识音符等简单的音乐技能和知识。(2)培养学生对音乐之美的感知。(3)让幼儿能够使用音乐进行情感表达,体会快乐。(4)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大胆的表现过程中,幼儿能够逐渐培养出艺术活动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感受美、表现美,让他们的审美经验变得丰富,能够体验创造和自由表达的快乐。”这是在《学前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的内容。这种教育观念改变了以前以音乐技艺为重的学前音乐教育模式,现阶段的学前音乐教育则是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以及身心的全方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这样学前音乐教育就能够让幼儿通过音乐活动进行表达、交流、创造,进一步挖掘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具有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的学前教师能够以学前音乐教育目标为引导,进行音乐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的挖掘,这样才能够让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出来,让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并提高音乐素养。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1.非专业性 与专业音乐学院(系)的音乐教育不同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非专业性的特点。因为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没有明显的针对性,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套用了专业音乐学院(系)的课程模式形成的,将钢琴演奏、演唱等技能看得过于重要。学前音乐教育实际与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之间严重脱节,学生们因此没有明确学习目标、没有相应的实践能力、缺少对学前音乐教育内容的了解。众所周知,教师要具有相应的分析、编排作品的能力,并能够根据作品特点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这样才能够顺利组织学前音乐教育活动,正因如此,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是需要重视的,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行的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他们往往不需要掌握过多的高难度的演唱技巧、演奏技巧、晦涩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样看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 2.综合性 综合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对于音乐的学习中选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求“通”,但是不要求“精”,保证音乐教育的精益求精。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虽然原有的音乐基础比较薄弱,但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架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都比较强,因此要在音乐学习的“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适当的综合性音乐教育的开展能够让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优秀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为主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学前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主要培养目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技能和知识。主要应该具备一定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表演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创编能力、音乐教具制作与操作能力等,这些从教育技术学和教学论的角度看是最重要的。学前教师的音乐教学技能是要通过培养和训练才能够形成的。二是要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要具有能够良好的掌握演唱、弹唱、演奏、音乐基础理论(其中包括调、调性、节拍、和声、曲式、调式、节奏、旋律、织体)等技能和知识,能够将这些内容转变为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等。这样看来,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则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演唱和弹奏基础技能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中学到学前使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训练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以钢琴或者声乐的某一种技能为主要训练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进行综合训练,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互学习能力。正因如此,要注重音乐与不同的表现方式之间的结合。学生们在课堂上如果能够这样运用音乐教育,就能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音乐要素,为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四、总结 高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音乐课要从基础开始学习,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管是在钢琴、声乐、舞蹈,还是视唱、乐理等方面都应帮助学生们改变以往的思路和理念,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幼儿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总而言之,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紧张感,要注重包容开放的教学氛围营造,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各个器官在这样的方式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体验、创作音乐,便于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体验。学生们在即兴创作的时候会采用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够将各种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加以开展,利于个性化成果的产出。在思想上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价值加以肯定,是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有效开展的首要事项,奥尔夫教学法提出的多样化教学方式、综合性教学内容、互动式教学过程,能够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相关课程的全面渗透、面向未来职业是高校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教学理念的开放性与综合性在实践教学中应该得到彻底贯彻,教学指导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们能够即兴创作,对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加以关注。 作者:张海波 邵东伟 姜东华 颜英 单位:佳木斯大学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和声学的学习,对于各种音乐活动(指挥、演唱、演奏、作曲等)的基本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然而,在我国本科音乐教育中,和声学的教学主要倾向于理论层面,实践应用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将和声理论知识熟练地应用于实践中,这严重影响着本科音乐教育后续教育及课程推进。文章针对本科音乐教育和声学教育现状,探讨了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本科音乐教育;和声学;改进措施 作为本科音乐教育比较重要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和声学以研究和声理论与和声语言运用为基础,逻辑结构严密,理论性较强,对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在音乐理论教学中,和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本科音乐教育中,不仅教师觉得和声课难教,学生也觉得和声学难学,和声课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和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和声学概念及其学习意义 (一)和声学概念 和声学是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科音乐教育中所学习的和声学,主要是研究和声的产生、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和声风格的形成、发展与演变,以及应用与写作方法的理论等内容。和声学在古典时期比较讲究循规蹈矩,注重声部之间的进行以及调式内各个和弦的连接。19世纪至20世纪,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复合功能的和弦以及多调性和弦开始出现,调性向远关系调进行离调。在音乐的创作中,作曲家开始大胆运用变音手法,现代和声逐步形成。在和声学的范畴内,和声的内容有许多种,如民族和声、现代和声、功能和声等。在调性音乐中,和声不仅具有功能性的意义,同时还具有色彩性的意义。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和声如果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其功能意义就会消失。在和声表现作用中,和声的色彩是主要因素,不管是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和声的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和声学的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中的和声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和弦结构,以及和弦之间关系,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的教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和声学属于必修课程,无论是专科学生,还是本科学生,都要学习这门理论知识,这充分证明了和声学在高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门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认为,和声学教学改革,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进入音乐教育领域,还是进入艺术团体等专业机构,这一学科理论知识,对于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所以,在和声学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广开思路,通过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就业以后无论是从事何种岗位,都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二、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跟不上时展潮流 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制,教师的主要用具就是钢琴与黑板。各高校和声教学教程,也主要使用苏联音乐理论家斯伯索宾的《和声学教程》。和声学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训练内容以课后习题为主,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和弦如何连接、各声部如何进行等,课后习题也是以和声先后的连接为主,声部进行的错误是主要反馈内容,有时,教师也会对和声进行效果加以纠正。当然,这些也是和声学必学的内容,但是这种枯燥的讲解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声学教学中的不合理性,是影响学生应用的主要因素。在课后习题中,对学生进行训练,主要是一个音配一个和弦的连接。因此,如果是完整的音乐作品配和声,许多学生就不知道怎样运用,教学理论很难与实践相结合。和声运用的单一性,也是传统的和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古典时期的和声比较讲究循规蹈矩,随着音乐创作的不断发展,为了追求新鲜的音响效果,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中频繁的转调、大量的离调已经比较普遍。印象乐派、爵士音乐的和声更是以音响效果为主,与传统和声进行不同。而当前的本科音乐教育中和声学教学却没有跟上时展潮流,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教学模式比较空洞,教学手段缺乏创造性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对于实践教学认识不足,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和声例题,很少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际弹奏相结合。这不仅影响学生键盘弹奏能力的提高,也影响学生多声部音乐接受能力与音乐表达能力的提升。此外,就算是课后学生练习,一些教师也是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课后的练习,将自己学习状况反馈给教师,教师为学生辅导,主要停留在纸面上,以简单的理论讲解为主。笔者认为,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教师都需要让学生听一听和声习题的音响效果。只有亲耳倾听,才能够增强学生对于音响效果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斟酌,忽略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就带领学生分析和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和声学教学中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和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此外,传统和声的进行规矩比较多,如不可出现声部超越、平行五八度等,这些都属于创作中的不良进行。但是,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为了追求创作中的新鲜感,如今的作曲家为了增添新鲜的音响效果,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规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打破陈规,要让学生懂得,只要是音响效果好就可以在创作中应用。 三、和声学在本科音乐教育中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 在和声学教学中,要想保证和声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声学教学内容的重点,就是为旋律配和声,这也是和声教学的第一步,是多声部写作的基础。只有学好和声学基本原理,做到功底扎实,才能够在实践中顺利地加以运用。和声学的教学很广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也比较多,除了为旋律配和声之外,和声分析、和弦听辨、即兴编配相关内容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声学也都比较重要。在和声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规划,正确把握重点、难点。和声不仅是一种理论技法,同时也是一种音乐语言,和声越丰富,音乐语言就会越丰富多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尤其是在分析解决和声问题的时候,更需要用实际的音响教学来完成,通过视听结合,分析实际作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流行的优秀音乐作品来进行分析,由于学生熟悉该曲目,在作品分析时有利于加强感性认识。在分析过程中,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不断运用实际弹奏进行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和弦的变化有一个清楚的感觉,达到巩固提高所学内容的目的。 (二)转变教学理念,开展创新即兴教学 和声教学应以学生为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名优秀的和声学教师要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学生对于和声学的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要尽其所能证明和声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和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只关注书本理论知识,生搬硬套教材内容,要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际音响提高学生对于和声学的思想认识。无论是讲解与分析课堂和声教学例题,还是指导学生课后练习,都应通过实际弹奏来评价。要通过实际弹奏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促进其键盘弹奏能力的提升。在和声学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开展创新即兴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和声知识,在没有事先设计伴奏的前提下,即兴为某一指定的旋律弹奏,将古典和声加入到即兴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利用高科技进行和声学教学 实践证明,在本科音乐教育和声学教学中,口头的讲解方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多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课堂内教学,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相互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享讨论,把和声学习的一些新想法提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介绍经验,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和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讨论,互相修改作业。笔者认为,和声写作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之间互相检查作业,有利于快速了解问题出现的症结,以增强做题的准确性。在和声学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利用高科技进行和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和声效果。在分析实例的过程中,生动形象的音响,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可以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和声世界,有效提高学生对和声的认知能力。同时,利用多媒体,学生还可以感受到不同风格的和声,轻松地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内容,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本科音乐教育中,和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学习完传统和声以后,应让学生明白和声学是具备发展性的,要注重和声学习的实践性与体验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际的音响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作者:潘长瑜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课在本科教学的应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课在艺术类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中应用,不仅启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还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既可以扩大高校艺术人才就业方向,又可以培养综合性艺术教育人才,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课;本科教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学”,从哲学的角度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口号,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增加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在同一时期,音乐界的实践教学代表人物,德国的卡尔•奥尔夫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新教学法,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法注重从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用感官和肢体语言感受和表达生活中的音乐,让身体随着音乐动起来,培养和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以及对音乐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教学与经验总结,这种教学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喜爱而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学中。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别是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学习的是此教学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并不密切,而培养的人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者,如果只学习理论而不联系实践教学,则属于空谈。所以,用成熟的音乐教育实践课来促进音乐教育本科综合人才培养进程。将音乐教育实践课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提高学生适应就业能力,为就业单位提供能够直接上岗的教师队伍,是目前综合类艺术院校正在解决的问题之一。 1存在的问题 1.1社会培训机构方面 目前,艺术类高等院校培养的就业方向,一部分走向社会培训机构。但是各培训机中教师的职业素质、学历参差不齐,硬件设施强,软件实力不够,反映出高校人才培养与现实就业存在一定的差异。真正能够到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参加培训的学员多为喜欢此教学法并已经就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多数年龄较大,属于理论派;而真正能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肢体语言、节奏模仿等手段展现出来的优秀教师少之又少,特别是在我们省内的大环境下,缺少对奥尔夫实践课堂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急需科学规范的大规模教育者能够正确引导此项教学法。 1.2师资方面 艺术类高等院校应从本科教学阶段聘请学科专家正规地培训奥尔夫教学法,科学规范地进行实践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相信经过四年的努力,我们的阶梯式教学模式会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化的奥尔夫教学师资,这不仅充实了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提升了毕业生教学实践能力。 1.3学生观念方面 实践课堂发展缓慢的一方面原因是多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只重视自身专业的基础练习,没有意识到就业的需要。社会上的各类用人单位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不仅仅是钢琴教师、声乐教师等。所以,学生在本科阶段应该定好自己的就业方向,根据自身专业逐渐向就业方向靠拢,积累教学实践经验,走进课堂,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2以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为例的音乐教育实践课堂 目前,吉林省内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几乎都是从理论上学习各种先进的音乐教学法,而实践课堂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近几年的教学法实践课堂中,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走出了书本式教学,在学生学的基础上体现出参与教学、独立教学的能力,让每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教学法知识的同时参与教学环节,将教学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上。实践期间,我们与省孤儿学校、明德小学长期合作,实行阶梯式教学,将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纳入长期教学实践计划,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优秀的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生产力,以此来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中小学音乐教员。为了更好地参与实践课堂,我们做了如下准备:对青年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培训;邀请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进行实践教学;对大三、大四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实践课教学;组织奥尔夫音乐教育教学汇报;向就业单位推荐优秀人才。我们还实施了“教师走出去,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计划,即青年教师到奥尔夫教育学会进行滚动式实践学习;学生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参与课堂,增强合作能力、表现力和控制课堂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看课互评”讨论会,让授课者互相找出不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近两年,我们阶梯式派出教学团队去参与课堂教学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所谓阶梯式授课,即对大三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分组、滚动式集体备课训练。按小学六年制分成六个备课小组,每一组准备相应年级的音乐课程。每个组的组员分别负责教授本年级的部分音乐课程,每周以小组互评的形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点评,互相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个月小组之间进行轮岗制年级互换,将已经成熟的备课信息、PPT等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去粗取精。经过一学期提取精华式的现场教学准备,我们的学生可以随时讲授各个年级的音乐课堂,如在省孤儿学校的实践环节和在明德小学的大队活动中,都能看到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热情地带领小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就是对我们教学的最好认可。在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课《可爱的动物》中,在设计教案时,我们首先将桌椅摆放在教室的四周,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模仿小鸡的声音和动作,一组模仿小鸭的声音和动作。在分别模仿了声音和动作之后,让学生跟着2/4拍的节奏“tata/ta0/titititi/ta-/”来进行交替节奏练习。模仿小鸭的同学说“ta”的节奏,模仿小鸡的同学说“titi”的节奏,同时伴随身体模仿动作。其次,开始学习旋律的时候,将适合这节课的奥尔夫乐器发给学生,乐器有铃鼓、沙球等小型乐器。学习第一段的时候,让模仿小鸡的学生唱旋律,模仿小鸭的学生打节奏。学习第二段的时候反之。经过这样的排练,让一年级学生加深了对小鸡、小鸭声音的认识,同时学会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及它们的节奏知识,将声音和动作运用到音乐课堂,能够增强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我们总结出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实践课堂上,分好小组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进度。 3结语 任何优秀的教学法都是在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积累基础上去粗取精,才能真正地被更多人认可,从而发扬光大。师范类艺术院校作为培育和输出教师队伍的基地,不但要多支持专业教师走出去学习,多与人交流,还应增加学生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实践学分的比重,让学生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就业和实践结合到一起。教师经过每四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不断地丰富每届学生的教案和PPT内容,根据自身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把理论直接应用到实践中去。社会对高校的要求是直接输出已经具有教学经验的、可直接上岗的专业教师,而当今学龄前或艺术社会培训机构中,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专职教学法教师少之又少,多数为兼职,少数没有学历。所以,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经过四届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奥尔夫教学法只是我们音乐教育实践课的课程计划之一,我们想通过此方法,用理念来引领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教学来更好地体现理念的科学性,让更多专业的教育者参与到社会实践;通过高校不断地输出具有实践经验的、适合儿童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从而规范社会机构培训市场并普及艺术教育。 作者:涂蓓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本科音乐教育发展思考 面对高考以及现在严峻的社会就业压力,很多家长和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就选择了艺术教育。这使本科音乐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很多本科院校的热门专业。随着近几年艺考人数的增多以及各院校音乐学院的不断扩大,一些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为了本科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状况,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下面具体谈论一些本科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新型人才 我国的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借鉴的是日本以及欧洲的一些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及他们音乐学院制的教学体制。这虽然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方面的技能水平,但同时也忽略了师范教育的本质。在21世纪初,我国各地开始普及和完善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体制,这就导致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理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内容方面也不再是唱歌、乐器演奏;现在大多中小学音乐教育都增加了音乐鉴赏、音乐表演以及音乐创造和音乐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在理念方面,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就对师范类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本科类师范院校也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针对以上的要求,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现在社会的就业形势以及人才的能力进行分析,从而带领学生了解现在的社会需要,理解实施新方案的意图。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排除过分强调“专业性”的倾向,让学生大步向“师范性”靠拢。 2.加强学校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个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输出人才的水平。因此,建立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与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现在本科音乐教育的关键所在。加强师资建设,学校要给在校的学生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加强内涵建设,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利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在不断培养本校教师的同时,还要不断给自身的师资力量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师资队伍。同时,还要建立激励机制,从而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师明白自身才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实际举措,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使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为实施课改奠定坚固的基础。 3.重视艺术实践,培养优秀人才 现在新的课程纲要要求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在首位。音乐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现力是一个音乐教师的基础的素质之一。音乐学专业也就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表演的机会少,缺乏艺术实践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去参加一些表现自我的活动,例如,为声乐学生进行钢琴伴奏,或者学校周期性地举办钢琴、声乐的汇报演出等。学校也应该举办一些钢琴演奏、声乐比赛、钢琴伴奏以及音乐创作等比赛,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和表现自我的机会。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和附属的中小学以及周边的中小学协商开设学生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工作需求。在平时课余时间,鼓励或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者孤儿院进行慰问演出,既帮助学生深入到社会,同时还能通过实践来提高自我水平。这样,由于学生锻炼的机会多了,以往表演时易产生紧张心理的问题也就能得到克服。艺术实践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实验场”,是培养合格音乐教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4.总结 本科音乐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从事本科音乐教育的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和提高自己,不断地发现教育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给本科的音乐教育带来本质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师资力量。 作者:韩绮丽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三一实践模式”: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摘要: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当前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需求,我们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三一实践模式”,即实践课程的“三个模块”与“一个整体”: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分为艺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三大模块,着重加强每一课程模块在实践内容、实践环节、实践指导上的系统化、一体化,使之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模式对培养音乐教育专业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在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内,由于受美国音乐教学哲学家艾里奥特为代表的音乐实践哲学观念的影响,普通音乐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特别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也更为重视实践[1](P1-3)。可以说,重视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当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特点。强化音乐艺术与教师教育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是本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目前关于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实习这个比较狭窄的视域内,一些新的实践方式虽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与经验,但总体上缺乏整合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尚未在以挖掘学生创新力、激发学生创新力为目的导向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方面实现突破[2](序)。因此,为了培养具备更强实践能力的音乐师资和复合型人才,根据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音乐教育的实践背景,我们将实践领域进行了有效拓展,提出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三一实践模式”。 一、“三一实践模式”的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本科音乐教学实践课程在理论建设上非常薄弱,音乐教学的实践课程建设呈现出三个明显的误区,即课程探索的个人性、教育实践的零散性以及实践效果的间断性。 1.实践课程探索的个人原子性。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由于其演奏实践的需要,容易体现个人主义,在实践课程探索上也易出现个人原子性的特点。有些高校在音乐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建立时也常因人设课,久而久之容易导致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实践课程格局。这种个人原子性,不利于系统性、协同性的实践课程探索;这种理性认识上的缺失,也值得我们反思。 2.音乐教育实践的零散性。有些高校对音乐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没有进行系统规划,再加上在实践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因人设课现象,因而在实践活动上往往与不连续、临时的事务性的表演活动相结合,致使音乐教育实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呈现零散性。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对音乐教育实践课程缺乏系统而深刻的理论研究,更是由于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在起着指导作用。这对于音乐教育实践课程教学理论建设显然也很为不利。 3.音乐实践教育的时序间断性。音乐实践教育中的原子化、零散性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致使音乐实践呈现时序间断性,进而导致音乐本科学生在音乐实践课程学习上存在着“和尚撞钟”心理,严重影响了音乐实践教学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以系统论的思想作为支柱,从音乐实践课程的理论根基上探索加强课程理论建设的途径。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系统论认为,开放性、自组织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明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还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3]。 因此,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在音乐教育实践课程教学中采用“三一实践模式”,使实践课程模块化并经过融合而形成一体化的实践体系,既能满足当前本科音乐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也能保证音乐教育实践的效果。 二、“三一实践模式”的构架及其实质 所谓“三一实践模式”,是指对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内容的模块化与操作的一体化。“三”是模块化,指将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分为艺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和综合技能课程三大模块,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是一体化,即推进上述三类课程在实践内容、实践环节、实践指导上的一体化。该模式实现了音乐教育专业在艺术实践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有助于全方位、全过程地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1.艺术实践课程 一个完善的课程结构,可以视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样,具体的课程门类也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虽然艺术实践课程偏重实践,但从课程内容上来说,仍然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作为高校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实践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声乐、器乐、钢琴、舞蹈、作曲及合唱六类。为增强课程的理论水平,每门课程都以整合理念下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大课程观为指导,全面改进专业理论与技法课程的教学,将技能、欣赏、史学、教学法、表演心理等多学科的内容整合为体系化的课程内容。如声乐教学涵盖声乐演唱技法、声乐演唱心理、声乐作品分析、声乐作品欣赏、声乐教学法、声乐史等声乐学科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内容。 艺术实践课程的实践内容则是用“采、编、训、演、录”五个环节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采”即“采风”,是组织学生在民间或少数民族区域搜集和挖掘民间、民族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即“编创”,是要求学生将采风所得的资料整理、改编或创编成艺术作品。“训”和“演”即“排练表演”,是组织学生对编制的作品进行学习、排练与演出,特别是去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表演。“录”即“录制”,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录音、录像条件对表演作品进行录音或录像,制成音像成品。艺术实践课程可以通过这五个环节提高学生挖掘、整理、编创、表演等方面的创新知识和技能,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教育实习课程 教育实习作为对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音乐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途径。教育实习要求参与实习的学生除了拥有基本的音乐知识技能外,还要有较为扎实的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育理论以及一定的见习、试讲经验。教育实习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案例分析等。 教育实习课程的实践环节以往主要是“试讲―上课”步骤,“三一实践模式”则着眼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研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见习―试讲―上课―校本音乐课程建设―音乐教育总结与研究”的音乐教育实践过程。在“三一实践模式”的指导下,教育实习课程呈现以下鲜明特征:第一,加大了教育理论与音乐教育理论课程的比重,加强了教育教学理论、微格教学及教学案例分析的理论学习。第二,延长了见习周期,扩展了见习内容。将见习时间提前至从入学后第2学期开始,每学期举行1~2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分别到各类学校进行教学观摩。通过见习指导教师的专业指导与帮助,学生能理性分析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现象,并梳理与之相关的教学理论,理论水平将得到快速提高。第三,将试讲融于课程当中,依托音乐教育理论进行试验性模拟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根据中小学音乐教材进行教案的编写、课堂的组织,通过分析试讲来熟悉音乐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同时从中小学引进2~4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帮助学生熟悉中小学教学环境及教学内容,为学生走入学校实习做好准备。第四,从各类学校中经过挑选而建立起来的实习基地比较稳固,能保障实习学生较稳定地承担学校的音乐与艺术课程的教学、课外活动组织及班主任工作(艺术团的艺术教学活动),使实习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第五,由指导教师组织实习学生结合当地特色音乐或艺术形式以及地方语言、文化特色等进行内容重组,能让学生进行有校际特点的音乐课程开发。第六,重视教育课程的理论总结环节,要求实习学生撰写相关研究论文,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4]。 3.综合技能课程 “三一实践模式”下的综合技能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技能、音乐技术与制作技能、乐器制作技能。这既涵盖了传统教师基本技能中的“三笔一画”,也包括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使用、MIDI制作以及音乐剪辑软件、打谱软件、录音软件的学习与应用等。此外,传统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往往注重乐音的演奏与演唱、乐感的形成、乐的欣赏等“乐”的教学,而忽视了“器乐”中“器”的制作。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器乐教学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作为教育经费有限的普通中小学,教师制作简单的乐器既能解决经费不足导致的乐器问题,也能为学生参与器乐演奏打开便捷之门。 在综合技能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邀请中小学优秀教师举办课件制作等常见问题的系列讲座,汲取老教师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开设简单乐器制作方法的相关讲座,如打击乐的多种做法、仿制管乐等等;还可以举办自制乐器大赛,要求学生提供自制乐器的方法、经费细目及演奏视频,课题组为比赛提供一定金额的奖励,从而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不断创新。总之,在综合技能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可利用一切资源创造音乐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在音乐实践过程中获得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三一实践模式”中的“一”,其实质是把上述三个模块系统化、一体化。具体而言,在上述三类实践课程的整合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个人兴趣爱好和专业不同划分为小组或小课堂的方式,在“采风、编创、排练、表演、录制”一系列环节中选择一项固定的实践操作内容,保证实践内容一体化;以课内、校外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把理论教学、现场参观、模拟实训、见习、实习等结合起来,穿插进行,保证实践方式一体化[5];以专职教师带队、专业教师跟组指导的双导师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协作、团队协作、小组协作的教育实践关系,以保证教师指导一体化;以多样化考察方式与多元化评价方式相结合,对学生的综合技能做出定性与定量评价,保证考察评价的一体化[6]。 三、“三一实践模式”的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三一实践模式”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对于促进该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理论层面上来看,“三一实践模式”的内容模块化和操作一体化思路,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在音乐教育理论的系统化方面也有较强的指导价值。当前的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已经或多或少地在艺术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课程、综合技能课程方面有所布局和体现,但从整体上来看,我们仍然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音乐理论研究中以明确的趋势性目的为引领,建构、融合、平衡、开放、反馈都应是不可或缺的。“三一实践模式”对现有的音乐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和重新建构,按照等级性、有序性、关联性的原则设计课程,充实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进而构建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同时开展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探索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力的方法与模式,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科创新和升级。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来看,“三一实践模式”力图探寻一条适合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之路,能够为国家修改和制订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指导方案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举措,甚至对其他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三一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既是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又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成长的内在需要。探索高等教育音乐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其本身就是推进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方面。创新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之一,既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也应贯穿于专业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摘 要: 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面临自身应用型、实践型的转型发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转型发展中,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参与式的音乐教育流派教学、多维度进行幼儿园教育见习、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交叉展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等是可行的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 转型发展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实践教学策略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却没有跟上规模发展的步伐,“同质化”和“高大全”等现象严重[1]。地方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培养出来的学生研究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技能要求,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长此以往,会给地方高校带来不良影响,产生生源危机和就业危机[2]。在此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教育部在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二、高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面临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其人才培养方向、课程教学也随之发生转变。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法课程之一,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在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下,遵循音乐学习规律及儿童音乐心理发展特点,设计和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以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技能,并促进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3]等全面发展的幼儿园教师。可见,幼儿园教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并重。但当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体现出高理论水平、低教学能力的特点[4],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特点,这与课程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递、忽视实践能力培养有关。对此,我们应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进行反思,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向实践型、应用型转变,突出教学策略的实践性。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策略 基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幼儿园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应秉承“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更加重视实践技能、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转型发展背景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策略。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幼儿教师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及弹、唱等技能,需要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得到巩固与运用。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能力,教师可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课前展示活动 为增加学生在组织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方面的经验,教师可在授课前安排课前展示活动,作为后期模拟实训环节的热身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2.课上随机抽查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虽然学生已学习了音乐相关课程,但其视唱能力还很弱。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其加强课后练习,教师可在授课环节中安排5-8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歌曲视唱的抽查。应注意,该课程重在如何“教”而非音乐技能本身,教师不宜“舍本取末”,在这个环节花过多时间与精力。 3.有针对性地筛查 在授课过程中涉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时,教师可随即对学生展开筛查。如讲到节奏教学时让学生演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节奏与速度,讲到儿童最早、最易掌握的小三度音程时,提问学生关于音程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筛查。 (二)开展参与式的音乐教育流派教学 世界著名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内容可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是学生需掌握并学会运用的课程内容。在掌握基本原理基础上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可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具体操作思路如下:在音乐教育流派理论学习后,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课例,由教师充当“幼儿教师”,学生充当“幼儿”,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如在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可选取课例《藏起来的歌曲》,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儿歌,出示双方约定的信号,学生在歌唱的某一环节停止发声,教师出示“取消手势”后,学生继续歌唱。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及其他儿童音乐教育流派的教学中也可采用类似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达到认知、行为与态度上的改变[5]。 (三)多维度进行幼儿园教育见习 幼儿园教育见习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接纳度[6],有利于学生获得专业认同,发展专业情意;可增进学生对幼儿、幼儿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工作的认识与了解,促进其对幼儿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深化认识。为了使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幼儿园课程见习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制订多维度的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学习计划,并与幼儿园协商做好相应安排,具体如下: 1.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马拉古奇指出环境具有教育功能,因此,教师可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幼儿园的整体环境布置,挖掘现有环境布置中的音乐教育功能,讨论其潜在的音乐教育功能及其实现手段,并形成观摩学习报告。 2.集体音乐教学活动观摩与研讨。教师组织学生对幼儿园四大音乐教育活动类型进行观摩学习。学生与幼儿教师及授课教师结合该教学活动展开研讨,进一步掌握幼儿园集体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策略及方法。 3.音乐活动区域环境布置及其活动指导。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对活动区环境布置与材料投放、幼儿的表现、教师的指导三方面进行分工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全体小组成员将观察所得统整为一个完整的观摩学习报告。 4.生活环节中的音乐教育。此环节教师可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每人观摩几名幼儿在生活环节中的音乐表现,记录教师的指导行为与策略,并提出在生活环节中进行音乐教育的方法。 (四)理论讲授与模拟实训交叉展开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四大类音乐教学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与实施,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教师可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小组合作: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并开展模拟教学。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五)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进行研讨的教学方法[8]。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模拟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创造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教学视频的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选择典型的教学视频作为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研讨,帮助学生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可选择的教学视频有不同流派音乐教育的典型教学视频和不同类型音乐教学活动的优秀教学视频等。 2.观摩见习的案例教学。前文中提到幼儿园见习活动中的幼儿园环境创设、音乐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导及集体音乐教学活动都可作为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教师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模拟实训环节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在此环节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学生的模拟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开展教学最真实、最鲜活、最具有教育价值的案例。教师在模拟教学活动结束后,安排小组讨论,最后针对该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过程进行集体评议,集体评议的内容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与活动延伸,通过讨论与评议,使学生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要点。 在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综合性和实用性,这不仅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而且符合幼儿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待,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性,往综合性、实践性、应用型等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钢琴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着学生钢琴水平整体偏低、缺乏学习兴趣、师资队伍薄弱、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学术交流较少、领导重视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首先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即构建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建设适应新建本科院校需要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师资队伍,最后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提升办学软实力。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 近年来,我国新增一批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通过专升本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的途径完成。因此,存在着成立时间短、基础差、底子薄、科研能力低、师资队伍弱、办学定位模糊等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会影响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发展。 一、存在问题 (一)学生钢琴水平整体偏低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水平整体偏低,据统计,80%以上的学生进校前从未学习过钢琴,而学习过钢琴的学生中,大部分也只是从高一、高二开始学习,且为了达到高考要求,程度拔高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面对我国就业现实,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在钢琴相关领域的就业缺乏自信,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等级不高、自身学习钢琴时间较短,加之钢琴学习不如声乐、葫芦丝那样能够短时间内取得成绩,因此,许多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三)师资队伍匮乏,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是刚升本学校,面对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原来的师资队伍无论从学历结构上,还是从人数上均已无法满足教学发展需求。此外,升本5年内的学校,90%的钢琴教师为本省甚至是本校毕业生,学缘结构比较单一,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且科班出身较少,甚至部分钢琴教师是之前演奏手风琴、电子琴的人员在学校升本后为缓解教学压力转为钢琴教师的。 (四)课程设置欠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不够丰富,所以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分设置不合理。由于专业课程学分设置过低,为修满学分,学生必须选修其他与专业没有密切联系的课程。 其次,任意选修课专业开设不均衡。其中钢琴相关的选修课程过少,而声乐、舞蹈方向的选修课程占据大量比重,这样对于钢琴主修学生来说可涉猎的知识范围相对狭小,对其专业学习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最后,“大锅饭”式的专业课设置。钢琴课在一年级、二年级为专业必修课(4个学分),且是以小组课的授课方式,三年级、四年级为限定选修课(4个学分),以“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这样“大锅饭”形式的教学模式,使一些优秀的钢琴学生在一、二年级仍然接受小组课教育,严重影响其专业技能的提高进度。 (五)交流活动较少,高质量钢琴音乐会(演出)缺乏 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资金相对短缺,无法举办高质量的钢琴音乐会,无法给教师、学生创造更多视听平台。通常情况下,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钢琴音乐会均由系(院)内部个别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钢琴教师担任演奏,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汲取到的知识比较单一,另一方面,钢琴教师自身演奏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 (六)领导重视程度不高 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为综合性院校,学校工作重心为建设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常常处于被忽视状态,所以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力度不大。 二、解决办法 (一)培养应用型音乐教育专业人才 创建应用型大学是切合新建本科院校实际的一个正确方向,在学校前进的大方向指引下,音乐教育专业也应沿着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前行,而钢琴教学作为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也成为必要任务。 首先,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意识形态上要深刻认识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不如老牌本科院校的实力雄厚,如果从钢琴演奏专门人才方面着手培养,容易产生高不上去、低不下来的状况,学生就业更加困难。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我们培养什么类型的音乐人才,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而不能一味地以专业水平要求学生,一方面学生自己越来越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与社会需求脱节。 其次,在教材选择上应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采用灵活变通的方法。根据调研发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些学校对教师的钢琴水平要求并非是演奏很艰深的音乐作品,而是集中于钢琴伴奏的需要。因此,在教材选择上,技巧练习与声乐正谱伴奏①练习应相互搭配,做到技巧练习是钢琴伴奏的补充,钢琴伴奏是技巧练习的最终目的。 最后,建立创新型钢琴课堂。由于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而音乐教育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城镇、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因此,钢琴教学应打破陈规的“回课-教师指正-练习-新课预习”的模式,而是应创建一种应用型的新型钢琴课堂。据调查发现,80%以上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会上课,因为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各类专业知识是零散的,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组织,而中小学音乐课要求的音乐知识是综合的,是将钢琴、视唱练耳、乐理、声乐、音乐欣赏贯穿起来的,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知识整合的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程设置方面,钢琴必修课不应采用全盘统一的授课模式(即无论学生程度高低,均进行小组课或集体课形式),应在学生入学时进行专业分级考试,达到较高级别的学生可从进校起就上“一对一”的钢琴课,中等级别的学生上“一对二”的小组课,中等以下级别的学生上四至六人的集体课。但是,入学专业分级不是永恒不变的,是与每学期的专业考试成绩相关的,倘若中等级别学生经过一学期努力达到较高级别的水平,就可以在下一学期上“一对一”的钢琴课,反之,如果高级别的学生在一学期内没有刻苦练琴,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退步,便在下一学期转为“一对二”的小组课或集体课。这样在不断分级考试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学生为追求“一对一”的钢琴课而努力练琴。 (三)师资队伍建设 如前文所述,新建本科院校一般是通过专升本或几所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原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水平无法满足升本后的教学需求,因此,建设符合本科院校条件的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队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提高原师资队伍专业素质水平。原师资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基础,是与学校共同前进的“老战友”,这部分教师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任由其阻碍学校发展,因此,进修学习是这批教师提升个人专业素质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2.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匮乏的现状,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无疑是一个快捷而有效的办法。通过对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引进,既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又能带来学科前沿动态,促进学科发展;还能提升原师资的学术科研水平。 3.优化学缘结构。学缘结构不合理,会导致学术上的“近亲繁殖”,人事上的“关系纽带”,不利于学校的发展。而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师资学缘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甚至同事之间是师生关系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优化学院结构是师资队伍建设解决的又一难题。学校人事部门应在人才引进和教师进修方面把好第一关,广泛吸纳国内外各院校的毕业生。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的“大后方”,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同时学校也为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先进的知识理念,“双赢”是学校与实习实训基地的核心。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中小学实习实训基地是其展示能力的最好空间。通过实习,学生能更清楚认识到自身学习中的问题,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为实习基地的音乐教育献计献策。此外,新建本科院校钢琴教师通过与实习实训基地的密切联系,能够及时了解掌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特点、变化以及所培养的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思考,形成科研成果,最后将科研成果实践于实习实训基地,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实习实训基地也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带动下,不断进行创新型教学改革,提高音乐教育水平,深化素质教育。 (五)提升办学软实力 学校的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办学软实力也不容忽视。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偏科”,对于音乐教育专业要适度加大资金投入,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邀请优秀的钢琴家或专业院校教师举办钢琴音乐会,营造良好的钢琴学习氛围,逐渐使学生喜爱钢琴。由于“摊子大、专业多”是新建本科院校整合后的特点,所以在学科建设方面,音乐教育专业往往受到忽视。学校领导也大多是非艺术专业出身,故对音乐会、学术交流这些必不可少的活动不够了解,这方面的关注度自然不高。因此,不仅学校教师需要走出去,领导更要走出去,学习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方法和办学经验,加强音乐教育,特别是钢琴教学的认识,并为钢琴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视听平台。 总之,钢琴课虽然在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仅是一门专业课,它是其他各门专业课的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门课程。在现阶段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但相信随着新建本科院校的不断完善和日臻成熟,钢琴教学将会有更大改观。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从培养方案的修订谈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教学实践能力是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从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谈起,就新方案中如何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模块等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总结,并试图从引入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育理论内化、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 教学实践能力;培养 以往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前者着眼于宏观、后者着眼于微观,而对着眼于中观的专业培养方案这一方面关注度不够。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如何使培养方案更有利于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如何让培养方案更能反映社会对师范生知识结构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诉求,因此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逐渐成为各个院校关注的焦点。 美国学者派纳认为:“学校课程的质量极大地依赖于教师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又极大地依赖于他们职前教育经验的质量①” 。因此,通过在校期间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师范大学在2010年启动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2011年开始执行新的培养方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充分考虑了音乐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尝试制定既切实可行又灵活个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修订后培养方案的特性 (一)新方案设定了明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用清晰的语言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到底要培养何种类型、什么素质的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明确,为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确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架构,并对相应的课程体系做出合理的规划与调整。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而不是落后于社会需要或者与之背道而驰的。 “具有较高音乐素养”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在音乐方面是有较高素养的,为此培养方案开设了相应的一系列课程,包括音乐的理论知识类课程、表演技能类课程等。 “具有较高教学能力”说明了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能够从事教师职业、并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人才。为此培养方案还提供了一系列音乐教育课程,包括音乐的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学实践类课程。 (二)新方案综合考虑了培养方案的整体性、加强了各课程子系统间的衔接 以前,培养方案的制定较少考虑各课程子系统间的衔接,这使得培养方案的各子系统之间衔接不够顺畅,培养方案的整体性不够,无法完全达到培养方案预设的良好培养效果。此次新的培养方案对此进行了调整,整合了相关课程,形成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等几大模块,这几大模块作为培养方案的子系统,相互之间是衔接的、互通的。 1、考察“通识教育课程”,此次新的培养方案调整了通识教育课程,使之包括了五个类别,这些类别中包括了“艺术与人生”、“人文与社会”等与艺术相关的课程类别,使通识教育课程成为音乐教育专业学习的铺垫与辅助。而不像以往的情况,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完全脱节。 2、考察“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主干课程”这两个子系统的关系,这两个子系统的许多课程都是有辅助关系或者承继关系的课程。 比如分属两个子系统的“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与“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音乐历史与名作的熟悉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写作,而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与写作也有益于对音乐历史和音乐名作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两者是互为补充、相互影响的。 比如分属两个子系统的“钢琴”与“钢琴伴奏”之间则是承继关系,没有一定的钢琴基础,想要实现钢琴即兴伴奏或者视谱伴奏都是有很大困难的,因此对于“钢琴伴奏”课程来说“钢琴”课程是首要的、必备的先修课程。 3、考察“自主发展课程”,这一子系统是新培养方案中的一个特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关注未来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 笔者列出新方案中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部分自主发展课程: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器乐教学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苏民间音乐、20世纪西方音乐、流行音乐概论等。 这些自主发展课程对于未来的教师特别是有志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大部分课程教授的内容正是将来中小学音乐课的主体内容,而其中开设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江苏民间音乐”等带有显著地域特征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可以为学生在求职应聘时增加砝码,同时这些学生在将来走上讲台后,也可以成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宣传者,为文化脉络的传承开拓了新的途径。 从笔者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新的培养方案通过明确培养目标、加强自身的整体性,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有了新的培养方案之后,如何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一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实现培养方案的既定培养目标,同时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具备较好的教学实践能力,从容应对未来“讲台”的考验。 二、如何利用新的培养方案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引入科学的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 教学实践能力不同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往常用的考核方法往往更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该改变原有的单纯知识考试、记忆力评价的考试形式,而将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随机应变能力等具有创造性的活动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学实践能力是在长期的反复实践中获得的,而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引入以考核教育知识、能力和创造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使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更加规范而有针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注重音乐教育理论的内化、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音乐教育理论类课程不能只注重对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应该将理论知识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比如“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器乐教学法”这三门教学法的课程,如果教师将这些课程孤立地上成单纯的理论课程,不与学生当前阶段的“钢琴”、“声乐”、“器乐”等课程相联系,与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相联系,那么学生上完这些课程将很快遗忘。而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法的课上,选取学生当前所演奏、所演唱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或者选取将来在中小学教材中出现的作品作为教学范例,那么学生会很容易接受这些课程,会极大地提高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更易于将课上的知识融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去。 此外,对于讲授方式,笔者认为:音乐教育理论类课程的上课方式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理论讲授,应该采用个别指导、小组讨论、实例分析、辩论会、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直接加以应用,大大加强了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见习等实践活动的联系。 (三)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学实践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因此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1、建立、健全实习基地、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实习基地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实习基地不应单纯追求数量的多少,而要保证其质量,要依托现有的实习基地,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实践的作用。 另外,对实习指导教师要进行培训,为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多举办观摩课、研讨会等。摒弃以往实习指导教师的“专家”形象――实习指导教师对一切教学实践都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将教学设计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指导教师应该深入到教育实习的现场,在把握总体教学思路与方向的前提下,与参加实习的学生共同探讨,设计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学校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将实习的指导能力作为指导教师教学评价的指标之一,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教育实习指导热情。 2、注重教学实践类课程的系统性 新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应考虑到教学实践类课程是为培养教学实践能力而服务的,是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是这个系统中缺一不可的。因此对这些课程的任课教师安排、开课时间、开课地点等都需要作出统筹规划与安排,以使各课程之间能够形成一个合力服务于最终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教育理论类课程与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割裂与对立情况的发生,强调两者的联系与配合。 3、注重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层次性 新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应关注到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层次性,注重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不同层次课程的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交流与协商,以形成一个连续、递进的教学活动。笔者将部分实践教学类课程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中级与高级。这三个层次只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生技能要求高低进行大致的划分,并不是对课程进行性质优劣的高低判定。 从图上看出,掌握初级层次的课程是成为一个教师的首要条件,只有通过了这些课程的学习才能走上讲台,初步具备成为教师的资格;掌握中级层次的课程可以让未来的教师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用生动的现场演奏等形式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掌握高级层次的课程是成为一名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保证,这些课程都是直接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弹唱能力、课标掌握程度、教材研究程度、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等与中小学教学实践息息相关,而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则是将学校教育的成果直接放到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也是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对学生未来从事的教师职业进行实战与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衔接、逐渐递进的关系。只有学习了初级层次中的“钢琴”、“声乐”课程,才能进行中级层次的“钢琴伴奏”和高级层次的“自弹自唱”课程的学习。作为未来的教师,语言表达是最重要的,因此学习了“教师语言文字表达与应用”,才能去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对音乐课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对中学教育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对中学教育进行有的放矢地研究;而只有对教育研究方法透彻的掌握,才能在教育实习的实践中得心应手。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到这些课程的层次性,注意循序渐进,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专业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在日后生活中受益。”①因此,要实现教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的课程就应始终结合学科研究的前沿发展,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学生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养成“与时俱进”的思维习惯,保持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本文从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谈起,就新方案中如何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模块等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总结,并试图从引入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育理论内化、注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探讨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期能够为今后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及具体实施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 要】 文章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音乐教育改革的策略,一是健全教育体制,加强扶植力度;二是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是办好大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现状;改革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地位的确定,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和德育、智育、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以特殊手段有力地促进了德、智、体更全面地发展。音乐教育它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本文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些应对策略。 一、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1、音乐基础知识薄弱 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水平薄弱。由于就业上的压力使大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修炼,不得不放弃一些音乐的学习活动,很多学生甚至对最基本的乐理知识都不具备。大部分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音乐基本知识。音乐背景知识缺乏,对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更是知之甚少。 2、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使研究部分的脱节,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建立和执行方面,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普通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较好,但大多数的新建本科高校缺乏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坚实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导致一些学生因为学分需要选择音乐相关课程,所以很难提高学习兴趣。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在音乐课程类型太单一,通常只有很少的课程,如“音乐欣赏”音乐课程不能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等特征的音乐素质教育。 3、教学方法不够完善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满足于一般的练习耳朵,讲座和视听教学方法是单一的、旧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是最常见的传统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是必要的。但是只有知识在音乐教学所有的注入为目的,教师不断,是教师、学生可以经常了解只有三四分。至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罕见的。 4、音乐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长期以来,由于普通音乐教育不够重视,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师队伍存在不够健全的问题。一是师资严重短缺。二是音乐课教师地位尴尬。公共音乐往往被列在其他课程之后,被视为“装饰”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困难,有时会产生焦虑、抑郁、无助、急躁,或抱怨的情绪,甚至造成一部分师资流失。 5、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新建本科院校所有类型的音乐俱乐部也只有在进行活动临时突击训练,所以也就没有好的音乐文化。因为音乐学习内容、方法陈旧,学生学习不感兴趣,也就提不上加强音乐修养,不太可能组织高水平的音乐活动,创建一个强大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二、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健全教育体制,加强扶植力度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把高素质人才需求作为一个整体,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期部署,从教育教学的政策和措施加强。首先,我们必须加强宣传,创建一个浓厚的音乐素质教育氛围,也可以有辅助思想道德建设、开发智力的作用。第二,逐步改变公共课程、必修课程,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音乐教育的质量。在当今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现有超过二千所大学在美国,有超过一千三百个大学音乐学院,没有音乐学系的大学,学生可以跨部门去上音乐课,大多数大学和理工学院音乐选修课。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音乐普及教育很落后,绝大多数尚未建立。建立一个序列化的音乐教育工程是新建本科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完善的系统。 2、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新建本科院校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不断吸收先进的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不断优化设置。音乐课程内容安排,必须伴随学生的实际生活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课程在音乐。在音乐欣赏课程,结合音乐知识、相关音乐等进行解释,关注教学基本知识,使学生的音乐,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的音乐,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音乐教学过程在高校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艺术和现代教学方法密切结合,尽量减少平铺直叙、灌输式的方式,要将更为抽象的理论课程学习具体化,对于学生不仅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审美取向,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 3、办好大学生社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的音乐教育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要课内课外相结合以课外为主。所以大学生艺术社区要成为主要的载体来实现对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社区部门应进一步实现社团的组织健全、制度完备、日常工作固定化,活动流程化;社团文化实现语言、数字,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通过学校和学生的认可,社团可以独立整合学校相关资源,进一步提高网络、媒体和公众的关系,促进交流与合作院校,实现完美的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成员的成长与深度,优质的服务,建设一批内部结构的完善和合理的品牌社区机构。学校建立大学生艺术团合唱、舞蹈、军乐队、民族音乐乐团,电声乐队等,并配备一个专职心理咨询老师。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加强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关键。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质量的大学生音乐最终要靠老师的教学可以实现。配备了稳定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保证。学校在校本培训的基础,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外培进修,以利于提高教师音乐教学的素质。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益提高。当今社会对于将科技和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各高等院校在培养音乐艺术人才必须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以培养适应性的本科音乐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当今社会展必然的、广泛的要求,这种音乐教育培养模式是十分可取的。各高校可以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改革,并且采取一些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具体措施。本文对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浅谈,希望能给同仁们些许启示。 关键词:社会需求;音乐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作为一般的本科院校,对于社会应用型音乐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做出相应的思考和预见。尤其是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一定要急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之所急,努力满足改革开放的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尤其是在当今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高校音乐专业教育应该敢于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积极地培养音乐专业社会应用型人才。本文认为主要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是了解当今社会哪些行业领域需要音乐人才;第二是了解各岗位对音乐人才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纲举目张地顺利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 现阶段本科音乐教育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音乐专业教育模式把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作为教学目标。在通常情况下它要求被培养对象要具备相当水平的演唱技能或者是达到一定要求的高水准的演奏技能,同时对培养对象的音乐理论水平的要求也有相应的较高标准,以便将来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所以,此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学生,他们大多数都会进入各专业团体进行专业的音乐表演,或者是进入高校继续从事音乐教育和研究工作。而实际情况是,高校的培养教育和具体的社会实际需求产生了脱节的现象。因为,社会对此种精英人才的需求量毕竟有限,与此同时,在各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之后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在此种境况下,对原有的传统的音乐专业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已经迫不及待地摆在我们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议事日程。这样的改革是必要的,培养适应性的本科音乐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它能够让学生掌握实际的音乐运用的艺术能力,在社会经济市场之中迎头赶上,并且游刃有余,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高校传统音乐专业教育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加上音乐艺术类专业的文化课高等教育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比较低,从而致使音乐艺术类专业的生源火爆,其一就是生源好带来的扩招使生源的质量降低,生源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等诸多问题,因为相当多数的学生对于音乐并没有很好的认识。其二就是我们的高等艺术专业院校的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不少高校教学设施存在着老化,如信息网络计算机、多媒体教具设施等多年失修,也不更新,或者是老产品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条件一般,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高。其三就是专业趋同化,无论是新的普通高校或是社会知名度特别高的老牌精英院校,其音乐教育办学思路模式基本相近,没有明确的自身特色。更没有敢于创新、大胆改革、以及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院校风格。由此可见,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培养高素养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1] 2 现阶段社会对音乐教育人才的具体要求 普通高校的音乐艺术专业的教学以培养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为主,学生毕业之后多数就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当今的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的感受鉴赏力和表现创造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及审美能力。因此,对于各高校毕业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若想担当起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不可或缺:(1)能够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熟练地运用,例如曲式分析、乐理分析、和声的科学应用等。(2)具有独立地进行中小学音乐教学能力、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表演范唱和乐器独奏演奏的艺术能力。(3)对于国家相关音乐艺术的教育、教学对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教学大纲要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对音乐艺术事业在现实社会之中的发展和方针政策有一个及时的全面的了解。(4)熟知国内外音乐教育的相关动态。 3 对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 对于建立新型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1)基础理论教学多样化。除了在课堂上对基础理论进行讲解之外,应该把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将课堂上学得到的理论进行有效地实践,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过程,应当划为一个教学重点。学生在学习了歌曲写作、和声、作曲理论和即兴伴奏等理论课程之后,可以通过创作歌曲、歌曲伴奏等方式实践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这方面可以利用音乐会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的一个部分。在学习音乐欣赏、合唱指挥、曲式分析之类的课程中,结合部分中小学生的音乐教材来分析,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将来要面对的教学内容,增加熟悉度。而且,教学的多样化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的广泛兴趣。[2](2)重视视唱练耳教学。在教育理念逐步更新的背景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成为一个明显趋势,而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欢迎度等因素要求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能够“一专多能”。视唱练耳作为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是专业技能和音乐理论在实践中的再现。因此,加强此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渗透联系尤其重要。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又能够积累对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升自身的音乐品味和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的为音乐实践服务。中央音乐学院的赵易山教授所说的“视唱练耳的确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一个重要课程”,而它也是学好其他音乐课程的一个基础,因此显得十分重要。对于刚开始音乐专业学习的大一新生,可以用乐理知识指导学生对调性、调式和色彩的听辨,进行节奏、旋律的听辨、构唱、模唱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提高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程的兴趣。[3](3)增强钢琴的实用性教学。传统的钢琴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作为目标,比较注重基本功的练习,一般从音阶、练习曲到曲目。而实际上,普通高校里的学生进校水平一般,短期内实现目标较为不易,因此,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有所变化。在掌握钢琴弹奏基本功之后,要加强对演奏技巧的掌握,特别是对于钢琴伴奏课程的学习,这将十分有利于学生将来从事的音乐教育工作。[4] 4 结束语 高校的教学工作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对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加强教育工作的实践,坚持对教育工作方式进行探索,从而尽早的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新课改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要求及与本科音乐教育的接轨 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近十年,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新课改的背景、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组成、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以及本科音乐教育如何与其相接轨四个方面,对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基本素养进行了探讨。同时,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音乐教师的教学研究、专业发展等进行了反思,以期进一步丰富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本科音乐教育新课程理念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音乐教育 一、新课改的背景和概述 自2001年以来,我国中小学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即“新课改”。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此背景下新课改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模大、方位全、理念新,主要倡导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改变了人们对基础教育的传统观念。新课改实施十年以来,对我国的基础教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其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也经历着这一轮新课改,并诞生出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等一批重要成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组成 中小学音乐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的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音乐课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广大中小学生家长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音乐素养也越来越重视。在上述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中小学音乐课重要性的提高,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基本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各种形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或是汇报演出,各地教育部门的音乐基本功比赛内容一般分为: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即兴弹唱、合唱指挥和音乐理论等几个方面,考察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某些地方的教育部门直接将比赛成绩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依据。这一现象,一方面体现了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育部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和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新课改之前,本科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基本功的培养方向主要偏重于音乐技能、音乐文化素养和理论等几个方面。其中音乐技能是指:钢琴、声乐、舞蹈、器乐、即兴弹唱伴奏、合唱指挥等音乐的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是成为一名合格音乐教师的基础和前提。音乐文化素养和理论是指:音乐鉴赏能力、与音乐相关的综合文化素养和音乐理论知识等,例如:音乐史与音乐鉴赏、音乐教学论等。音乐教师具备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会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之前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注重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技术,忽略了舞台表现;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忽略了课堂教学和创造能力;注重个人技能训练,忽略了实践实习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拓宽和加深。目前的较流行观点包括音乐技术基本功、舞台演艺基本功、教学创造基本功、音乐制作基本功、文化理论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等六个方面,上述的定义在以音乐技术基本功为基础的层面上,加强了音乐教师的舞台表现、教学创造和课堂教学能力,从而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新课改背景下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改的实施更新了传统教育观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多方调查研究,得出以下信息: 1. 教育部门强调音乐师资的基本技能 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每年都会举办多次各种形式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或者汇报演出。音乐基本功的比赛项目体现出各地教育部门对音乐课实践和知识技能的重视。此外,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也会每两年主办一次“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比赛项目分为: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综合音乐知识答卷(包括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学基础、中外音乐史常识、民族民间音乐常识及舞蹈基础常识等)共五项,也体现出教育部门对音乐师资基本技能要求的连贯性。 2. 一线教师强调音乐师资的组织能力 在笔者所在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研讨会上,多位小学校长提出:来实习的音乐专业学生单项技能都很过硬,但是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文艺活动组织能力则有待提高,很多实习生在组织和安排一些大型演出活动时显得手足无措,无法胜任工作、完成任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的音乐教学更多地关注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希望能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力。因此,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都很多,这就对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舞蹈的编创、合唱队、乐队的组织、舞台设计以及节目的安排,等等。 3. 学生家长强调音乐师资的文化修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当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对孩子艺术素质方面的培养,钢琴、器乐或舞蹈专业训练已经成为很多孩子业余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的音乐课,不少家长则认为,教师在完成基本的音乐课程教学目标以外,应该多给学生讲授一些音乐领域的相关知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音乐、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在提升他们的艺术品位和文化修养的同时,完善其人格。此外,学校还应该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演出和表演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同时收获自信。 4. 招聘考试强调音乐师资的综合素质 现在各地区、市县的音乐教师招考一般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先进行理论考试,包括:乐理知识、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教学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内容,这就体现出对音乐教师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视。其次,实践部分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即兴表演和创新等方面的考察,例如即兴伴奏,往往要求自弹自唱或现场弹奏,而舞蹈创编能力也是近年来很多招考单位非常看重的一项内容。 5. 新课改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 笔者根据以上的调查情况,将新课改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综合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更多的是“全才”,即能够熟练掌握声乐、钢琴、器乐、舞蹈、合唱、音乐知识、课堂教学等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舞台表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文艺活动的组织能力。 (2)创新型。在当今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型”的口号是各行业对人才所提出的共同要求,对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也是如此。他们除了要具备一定表演才能外,还要有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创作能力,包括对教材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科研甚至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 (3)情感型。随着新课改对培养中小学生审美情感和音乐表现能力的重视,教师在音乐课堂上的情感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对学生产生直观的影响,让学生通过音乐课充分感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当教师在歌唱、演奏以及伴奏中都充分表达出音乐的情感时,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提升其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和音乐素养。 以上几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一致分析出:当前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要求高而全,中小学招聘新晋音乐教师的门槛也逐年提高,从而对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四、本科音乐教学与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要求的接轨 长期以来,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音乐各门类间触类旁通的能力不强;将音乐更多地等同于技术,没有真正地理解音乐,造成钢琴、声乐、器乐、舞蹈的学习都只重视技术、技能,而无法理解音乐的深层次内涵,更无法将这一内涵或情感进行表达。例如:本科学生时常将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等同于钢琴课,只关注如何完整弹奏一首乐曲,而忽略了钢琴即兴伴奏中对于“即兴性”和“创作性”的要求;指挥课上学生的指挥意识不强,更多的时候像是听着音乐打着节拍;舞蹈课上学生很少涉猎舞蹈编创的内容,而此内容却恰恰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和文艺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不少学生轻视音乐理论课,由于不注重提升个人的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导致其今后无法胜任音乐的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新课程改革已近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相比之下的本科音乐教育在很多方面则显得较为滞后。必须采取积极措施,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趋势,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由此,笔者“抛砖引玉”地提出对当前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几点建议: 1. 加强综合、融会贯通 提倡本科音乐教育中基本技能的综合。所谓“综合”,是指在各门专业课的授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能力,让学生充分意识到音乐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 (1)在钢琴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弹奏一首钢琴作品原谱的基础上进行移调练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乐谱和键盘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和声学知识,并为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2)在声乐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两两配合、一弹一唱,从一开始的发声练习直至最后的歌曲演唱都进行合作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锻炼,另一方面还能够让他们体会到音乐配合的重要性。 (3)在舞蹈课上,教师可以更多关注学生的创编能力,以中小学音乐课内容为创编素材,同时结合音乐史论课的学习,在舞蹈创编中融入更多时代元素,让舞蹈表演更具文化意蕴。 (4)音乐表现和情感表达等内容都可以作为本科阶段音乐专业各门课中共同的训练目标,让学生正确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 2. 加强排演、精益求精 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第二课堂”的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都很多,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增加舞台表演的机会,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各类本科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大学生艺术团、学生艺术实践、暑期文化下乡及其它各类演出活动,让他们获得更多参与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的经验,充分将课堂知识与表演实践相结合,真正具备合唱与指挥、排练与编舞、组织与协调的能力。 3. 加强实践、笃行致知 一方面,建议增加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机会,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在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和音乐教学论等理论课程中,应适当增加学生上讲台实践的环节。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更重要地是能够锻炼他们的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让他们熟悉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反思 笔者在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现状进行调查时,走访了很多中小学校领导和音乐教研室教师,通过交流了解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和意见建议,这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是在课堂教学培养中无法知悉的。中小学校领导和音乐教研室教师处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最前沿,他们的想法取自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只有多采访一线教师,多和他们交流,才会了解新时期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反思本科音乐教育的得失,紧跟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潮流,从而实现本科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要求的接轨。 随着时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今整个社会都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通过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及个人学习等多个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音乐基本功、教学创新及科研能力,以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 音乐教育本科论文: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 【摘要】作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音乐教育技能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音乐必修课、音乐选修课、音乐教学模拟活动以及音乐实践活动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主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要在努力提高演唱、演奏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胜任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培养路径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不但能保证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人格魅力。然而,近几年来,受生源质量、学生原有音乐素养及高校课程设置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普遍不强。因此,必须深入分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确立以音乐教育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并努力探索相关的培养路径,确保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育技能达到一定水平,以适应未来从事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的需要。 一、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确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首先要从了解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入手,并充分考虑音乐学科及其教育本身的特点,进而全面分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特点,以确保音乐教育技能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具有四方面意义:(1)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美。(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3)引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及技能,如认识音符,掌握一些简单的演唱、演奏技巧等。(4)引导幼儿运用音乐表达情感,体验快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1〕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导下,以往偏重于音乐技艺训练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模式遭到了摒弃,现在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已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目标。因此,成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意味着幼儿可以通过音乐活动获取表达、创造和交流的机会和经验,并发现音乐的内在美和形式美。而幼儿园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音乐教育技能,才能真正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挖掘音乐活动潜在的教育价值,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是为适应幼儿园音乐教育需要所开展的教育,〔2〕它具有以下特点。 1.非专业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系)的音乐教育,它具有非专业性特点。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存在因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而导致的教学目标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其音乐课程设置大多套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课程模式,过于强调钢琴演奏、演唱等技能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实际需要脱节,导致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实践能力不强、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缺乏了解等后果。我们知道,要顺利组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教师需要具有对作品进行分析、编排并根据作品特点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不能简单搬用专业音乐学院(系)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入职幼儿园后开展的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而不是向幼儿传授高难度的演奏、演唱技巧以及深奥的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学习难度应适当降低。 2.综合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具有综合性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求“精”,但求“通”,但对音乐教育的学习可精益求精。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虽然原有的音乐基础普遍较薄弱,但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学习能力都较强,所以,是可以在音乐学习的“通”上下功夫的。学前教育专业院校可以通过开展适度的综合性音乐教育,使本科生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及良好的音乐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具备一定的音乐律动、音乐游戏创编能力等。 (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 基于以上对幼儿园音乐教育及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的培养目标应该直接指向培养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这里所说的良好音乐素养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即较好掌握了演唱、演奏、弹唱、音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旋律、和声、织体、曲式)等知识与技能,并能将这些知识与技能转化为音乐实践能力、音乐作品分析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等。二是具备良好的音乐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从教育技术学和教学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思维能力、音乐组织能力、音乐编创能力、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教具制作与操作能力等。幼儿园教师的音乐教育技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专业培养、训练才能形成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重点关注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全面性,可以传授演唱和弹奏技能基础,系统讲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最终使学生习得幼儿园实用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技能培养路径 (一)课程结构及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从结构上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主要包括音乐基础课程与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音乐基础课程主要是声乐课程和钢琴课程,其中渗透了音乐理论、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等内容。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建立在音乐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清唱、幼儿歌曲伴奏编排等内容。音乐基础课程与幼儿园实用音乐课程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共同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获得音乐教育技能提供支持。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视角下的行政管理 摘要: 大学是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社会组织,因此,其行政管理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组织文化视角下的行政管理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高校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文化视角;大学;行政管理;分析 大学管理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其中行程管理主要强调集中领导和统一规划,按照系主任、学院院长、校长等职务分布,进而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而学术管理则是大学中所有师生共同参与和民主管理的决策活动。当前,在我国大学管理中,到底哪种管理模式更加合适,长期以来都存在一定的争议,如果实行行政管理,那么大学所需要的学术气氛就会降低,如果实行学术管理,那么大学的领导权无法有效集中,导致组织涣散。因此,大学一定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进而促进大学健康以及稳定的发展。 一、相对学术自由和有限行政化 当前,我国大学行政机构庞杂而臃肿,高校特点和管理职能严重脱离,行政管理照搬政府模式,大学管理失去了学术意味,高校逐渐演变成为特殊的政府机构。但是高校与政府具有明显区别,如果长此以往,教师地位会受到严峻挑战,甚至还会导致教师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在这种缺乏学术气氛的环境下,大学的学术环境受到严重影响,教师如果不在热衷于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高校发展的动力就会逐渐削弱,丧失高校的管理价值。行政管理是具有普遍性的组织模式,而学术管理更加倡导个体性,关注个人的发展,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导致管理趋向自由发展。因此,学术自由和有限行政化,要贯穿于高校的发展,进而和谐共存、彼此依赖。 二、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充分结合 行政管理要推动业务和学术的开展,在管理的布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同时,高校还要强调学术权力在管理部门中的地位,其权力限度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当前,一些研究将学术权力和行政管理相对立,但是在实际中,两者的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行政管理在确保高校各种管理工作有序以及规范开展的同时,还要给予学术管理以充分重视,发挥其管理意义,让学者和专家在高校管理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可以充分参与到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充分结合,需要管理者发挥自身能力,当前,一些具有管理才能的学者担任行政管理人员,行政和学术双肩挑,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但是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这种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学者。 三、大学组织中的结构功能 大学是一个松散的系统,组织的无序性是大学的主要特征,但是无序和松散是在情感和信念充分整合的此基础上,在无序中存在一种非组织化、非设计的以及自然的秩序,秩序来自学术共同体以及学科逻辑的各种成文约定、非成本约定以及价值规范,尤其是组织内部的学术权威、情感归属以及价值认同,这是确保大学研究、学习以及教学自由的基础。因此,对于高校而言,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要形成科学的制衡机制。 1.开展有序的行政管理 行政权力具有自上而下特点,高校经过长期的发展,行政管理逐渐呈现无序状态,例如管理陈旧、制度落后,由于高校改革主要由政府主导,因此,管理规章也是照搬政府的规章,规章制度与高校管理发展不适应,岗位职责模糊不清,经常在工作中出现推诿以及扯皮的情况,高校对行政管理工作不重视,工作中容易出现有法不依以及无法可依的情况。高校内虽然指令多、文件多、会议多,但是却没有对高校科研教学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各自为政,教学资源被浪费,进而导致学术权力不能充分发挥效应。因此,高校一定要注重开展有序的形成管理,保证行政管理可以有效推动高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推进。 2.开展无序的学术管理 学术权力是大学运行的客观要求,学术权力依靠高校学者和专家的权威性,民主管理和学术自由是发挥学术权利的前提,学术权力是大学权力的重要基础,大学的行政管理要为学术权力提供服务。同时,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在作用范畴方面也不相同,大学要通过合理分工,形成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合作以及相互分工的关系。当前,我国大学的学术权力只是作为一种单纯的权威权力,尚没有建立对其的保障机制。大学想要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和权威性,一定要建立和健全相关保障机制。 四、大学组织中的决策程序 在大学中,民主管理具有一定的缺陷型,但是专制管理更不适合大学发展,因此,在大学中根本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组织的管理模式,专制管理和民主管理需要合理选择、相互融合。 1.专制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大学专制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专制管理的决策权集中于大学领导层,民主意见很难向上传递,导致行政决策不透明、不公开,学校事务容易受到一定的影响,家长、学生以及高校三方难以开展有效沟通。第二,呈现专制特征,专制特征是专制管理的重要特点,在管理中容易出现统一的制度和政策,例如统一评价考核体系、统一教学大纲以及统一管理模式等,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十分容易导致机构臃肿、政教部分以及政事部分,体现了专制管理的弊端。第三,工作质量效率低,虽然专制管理权力更加集中,但是由于决策权集中于管理层,在制定和传达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会议作为支撑,同时,在管理层和执行者之间也存在信息遗漏和信息不全的情况,导致管理工作质量效率低。 2.不断完善民主管理 当前,高校在完善民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完善大学对重大事物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以及决策评估等机制,确保决策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专业化,对于涉及到高校未来发展以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要提高全校师生的参与度,并且广泛争取学生家长、师生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建立以及健全问责制度、纠偏制度以及反馈评价制度,针对决策中的问题采取科学的纠偏措施,防止决策失误。第二,高校要建立以及完善双向沟通制度,加强对学生家长和广大师生多沟通,促使行政部门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愿望和诉求,高校还要建立回应机制,对师生的愿望和诉求给予及时回应,尽量满足失衡的合理要求,解决师生提出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下,高校要搭建网络回应和沟通平台,进而提高回应和沟通的质量。第三,高校要加速实现校务公开,进一步实现行政办公透明化,涉及到师生切身利益的决策,要通过学校文件以及学校网站的形式,准确及时的传递给相关人员,保证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总而言之,将高校行政管理与组织文化模式进行充分联系,可以从高校日常运行中探寻潜在的文化特质,进而为高校的良好运作提高文化阐释和理解。 作者:杨军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探讨 摘要: 数学文化作为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阐述了数学文化的内涵,分析了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并且就数学文化如何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数学文化;大学数学;融入 近年来,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抑或者是大学,在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数学文化的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但是,就大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中,这已经成为大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数学文化的基本含义 对于“文化”大家都不陌生,“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也在逐渐发展扩大。数学文化是由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怀尔德提出来的,他提出了“数学———一种文化体系”的哲学观念[1]。当前,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点已经被广泛认同,从文化的角度去看待数学,数学包括的内容将不仅仅是数学概念、知识和方法等静态事物,还包括数学活动创造的动态过程,体现出真、善、美的内容,也体现出数学家的品质、价值观、思维观念等内容。静态和动态内容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数学文化体系[2]。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增加数学底蕴。在很多人看来,大学数学无非就是一些数字、公式以及定理等,通过各种数字的组合构成深奥的数学知识,语言表达直接、清晰,没有文化蕴意可言。然而,数学文化的融入,改变了人们对大学数学的看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也逐渐认识到大学数学中的文化底蕴。其次,增加学习兴趣。大学数学教学如果生搬硬套地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逐渐降低,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如果将数学文化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延伸,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数学知识背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增加学习动力。数学文化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将数学案例和相关的数学文化结合起来,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改变传统大学数学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数学文化如何更好地融入到大学数学教学当中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数学文化教育观 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期间,除了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之外,还要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播。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此外,还要让学生获得数学文化的熏陶,养成数学文化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观念等方面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强调数学文化观念的树立,并不是要求抛弃数学知识。 (二)深化教学内容,丰富数学文化内涵 大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了解哪些数学知识蕴藏丰富的数学文化,哪些数学知识蕴含丰富的数学价值观,哪些数学知识能够具备文化传递功能。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数学文化的内涵。首先,数学史的教育。数学教师要想将数学文化有效地融入数学教学中,数学史的教育不可或缺。在实际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适当地引入数学历史,将重点集中在划时代学科的诞生与重要概念的发展上,考察数学学科的演变,给出合理的评价和展望[3]。其次,数学方法的传播。数学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方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数学科研者研究数学的方法,另一个是采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数学科研者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公式的提出等;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包括推理法、判断法等。再者,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数学教师应当加强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计算机、物理、化学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同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如,在进行极值的应用、微方程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物理、化学或者生活中的现实模型。 (三)增强情感教育,促进数学学习 数学文化的融入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所以,数学教师一定要将数学文化合理地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在情感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概念性或者理论性知识点的时候,找准时机将该理念的背景知识引出来,如该理念的提出者、提出的年代、发展过程等,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美妙。 总之,数学文化融到大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增加数学底蕴,又能增加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大学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情感教育,将数学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者:黄君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研究 摘要: 为了解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情况,笔者对某学校1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本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80%)的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过程中非常吃力,也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极度匮乏中国文化,以此为背景,笔者就大学英语内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 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文化的载体是语言,就文化的组成来讲,语言是其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因此,自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国内英语教学对文化和语言的关系特别重视,强调对学生跨文化的交际能力进行培养。这对国内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有效的提升。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对中国文化和中国英语进行透彻的解读,然后用实例分析了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中国文化缺失的现实情况,最后就把中国文化渗透进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1中国文化与中国英语 Widdowson(1983)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对语言的学习尤为重要,交流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特别应该学会跨文化进行交流。交流不是单向的行为,从一开始交流就意味着产生吸纳和传播。跨文化的交流更是如此,这种双向的行为比相同文化的交流更难,从整体上来看,语言的学习不可走一方倒向另一方的模式。国内学习英语的人总想学习地道的英语,对英语国家传统文化深入的了解,我们作为交流方,也肩负着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当前,英语逐渐成为国际性的语言,而中国要想走向世界,让世界上的人们了解中国,用英语向外国人们进行讲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作为能接触到其他国家的人来讲责任重大。目前国际上使用国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就是英语,实际上英语也被世界不同的文化所影响着。在1986年托德和汉考克对影响英语的各地特点和文化进行了总结,其中国内地区的英语作为实际上英语分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实,“中国英语”早已出现,其特点是英语为载体、本土文化为内容,也越来越多的被语言界和翻译界所认同。笔者文中所述的中国英语和具有贬义意味的“中国式英语”有很大的不同。汪榕培对中国英语的定义为:在国内本地使用的,以标准的英语为参考,形成具有本土文化的英语。我们无法确切的下结论中国英语己经成为英语的变体,但是,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特征或者中国特有的情况必须有特定的英语词汇进行表述,缺少了这些词汇,在国际交往中会处于被动的局面。那么,国内独有的物质、精神文化怎样用英语去表达,国内英语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这就回到了上文的笔者调查。笔者在本文中以此为基础,就大学英语内的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中国文化的途径。 2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缺失现状 2.1教材内容: 目前,无论是本科院校还是大专类院校使用的英语教材,其中的内容大都是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而国内文化的内容极少或者没有出现。教材中以英语国家为环境,对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进行介绍,国内的传统文化却很少涉及的实际情况不禁让人惊讶。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这本浙江大学负责编写的教材,全书共有不到40篇文章,其中作者是美国或者英国的文章有29篇,在这29篇文章中,背景完全是英美国家的有28篇,仅有一篇是关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的事实让人哑然无语。 2.2各类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内容: 在校大学生都会参加CET-4或者CET-6考试,而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是命题的主要素材来源。以2010年CET-4考试试题为例,写作是第一部分,写作的主题是“拼写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快速阅读为第二部分,其内容为美国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听力为第三部分,前8个小对话出现英文名字3次,在长对话中第一个主人公名字是英文名字,第二个长对话对英国儿童的零用钱进行讲述,共有四篇短文理解和听写,出现英文名字的有3篇;仔细阅读为第四部分,第一篇文章讲述的是美国的绿色建筑,第二篇对飞机的黑匣子进行介绍,后边还有关于外国的心理学研究;完形填空是第五部分,讲述的电子商务。虽然文化迹象不明显,但是其讲述的年代国内根本没有出现该概念;句子翻译是第六部分,出现英文名字的有1句,其余4句没有明显的文化倾向。为了更详细的论述大学等级考试中中国文化现象失语的普遍情况,笔者对2010年-2012年的全国CET-4和CET-6考试试题进行分析,近些年来由于CET-4和CET-6考试采取多卷的措施无从统计,经过笔者的统计发现,以文化的角度而言,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是CET-4和CET-6试题的主要来源,也就意味着该项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进行考察,但是,却没有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考察。 2.3教学过程中对“文化”概念的误解: 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学习英语的学生以及老师认同文化,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开展语言的学习,也就是说建立在文化上进行的语言学习效果更佳。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对“文化”的概念老师和学生普遍出现误解的情况。他们认为英语的学习和或者授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文化应该是英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中国文化亦或者中国历史将是一件很难理解的事情。所以,这就导致老师卖力的对欧美文化进行深入的介绍,学生则卖弄自己所掌握的英语文化。他们经常把英美等国家挂在嘴边,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一知半解甚至认为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3教学建议 经过笔者的实际研究发现,被测试的人员在讲述中国特色文化(事物)的时候,出现严重的英汉转化问题,就笔者列出的具有突出特色的话题或者词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用英语表达的不恰当。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英语课堂有很大的联系,如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很少出现在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各类教材中很少出现中国文化,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接触英语形式的中国文化,这就导致我们熟悉的中国文化却无法用英语进行表述。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把英语教学融入中国文化,有效的提升国内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1大纲制定: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国内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只是没有着重强调重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这一点着实欠缺考虑。笔者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并和国内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认为教学大纲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从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大学阶段,在教学计划中纳入中国文化,在大纲词汇中纳入出现次数较多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样可以对教学人员在宏观上进行指导,让他们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组织教学活动,自觉地提升课堂教学中英语文化所占的比例,让英语教学围绕中国文化来开展和进行,国内英语学习者在论述我国文化的过程中不至于出现窘迫的局面。当然了,在英语教学中不可能仅仅围绕中国文化,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入国外文化,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时,我们要着眼于开设英语课程的各个阶段的学习,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指导,确立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3.2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对教学大纲内容最直观的体现。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就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进行介绍,如英国、美国的概况,欧美文化等,但是在英语必修课程中很少对中国文化进行介绍,仅仅有极少的学校在英语选修课程中讲述中国文化,丁往道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就用英语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讲授,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反观外国学校,诸如哈弗大学在内的很多名校都有讲述中国文化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历史和传统的哲学。国内与此形成了显著地对比,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和课程开设上有待加强,很多的高校没有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国文化的英语课,这也是导致笔者在本项研究刚开始进行调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由此可知,把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引入大学英语课程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怎样对课程进行设置,怎样在英语课程中引入我国传统的文化值得我们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3.3教材编纂: 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实现的是编写的英语教材。如今通用的英语教材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比较重视,编者也知道文化对语言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英语教材中融入很多欧美国家的文化。但是,就中国特色文化在教材中文化介绍来讲,不仅占得比例少而且缺乏系统性,这让学生怎么用英语对我国文化进行描述,直接的导致中国文化的英语失语情况的出现。对于这种情况,要想很好的解决,就要求教材编纂人员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应该把对中国优秀文化进行反应的文章纳入阅读类教材的范围;对听说类教材进行编纂的时候,设置的听力和语境应该多以中国文化为主,对涉及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材料要让学生多读、多看。让学习英语的人员可以流利的用英语去表达我国的特色文化。这给教材编写人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教书育人本来就是百年大计,需要集中各方面的资源进行。 3.4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渗入中国文化,我们要格外注意两点。其一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老师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带领他们对我国的文化和欧美国家文化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与此同时还要对英语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吸收,还要对用英语述说中国文化的方法进行领会。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学生用英语论述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作文或者口头论述。其二,训练学生的翻译技能。不仅要翻译课本中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进行反应,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把一些翻译的技巧向同学传授,让同学掌握翻译中国特色文化的技巧。不可否认,用其他国语言去述说和翻译本国的文化特点非常的困难,这也是英汉翻译界公认的难题,有些物体或者概念由于没有实物,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很难翻译甚至会出现不能够翻译的情况。中外翻译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并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给出了丰富的技巧和方法。就翻译来讲,大学英语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对翻译的技巧进行系统的讲授,让学生学会意译、音译加解释、模糊翻译等方法,当学生遇到不知道用英语怎么说的中国文化的时候可以充分的使用这些方法,让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被最大程度的传输。 4结束语 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基础和前提,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更需要世界。如今,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播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英语是当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传播我国文化的主要工具。所以,将中国文化渗透进大学英语教学中,让同学们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述方法熟记于心,这不仅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需要,更是时展的需求,这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发扬光大极为有利。 作者:廉莹 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渗透研究 摘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本文简要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内容和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体现文化与语言交际间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 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文化渗透 目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际也日益增多,所以现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语言交际水平;让学生成为具备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化人才也是高校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全新版大学英语里编者的话:结合词汇及上下文的学习使学生接触到大量活的语言现象,理解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扩展他们大脑中的知识图式,促进中西交流。所以学生要想正确运用语言,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语言,还必须对不同文化具有足够的了解。在教授语言知识之余,课堂上的教师,还必须适时适度地讲解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英美教育,社会生活以及风土人情等,提高他们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1.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现状 在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都处于一直被忽略的位置,因为中国的英语教学主要是迎合应试教育的,一般更重视笔试成绩。传统语言教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等也普遍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胡文仲,2011)。结果是教师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四六级考试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学生也只关注教师教授的东西,学习方式死板,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所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从来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例如学生经常用汉语式思维方法来表达,以至于经常被误解,从而使交流的双方都觉得河南来理解对方,失去了对彼此的兴趣。因此给予文化教学足够的重视应被提到日程上来。 2.文化渗透的内容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概念非常广泛。就英语教学而言,它即指课文所涉及到的作者的生平简介,也包括文章中一些词所涉及的地域风土人情、国家制度以及一些专有机构的来历等等。甚至还有和文学艺术等有关的内容。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重点一般被放在以下几个方面:词汇所暗含的文化知识、文章作者的生平背景知识;语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之外的一些文化内容。 2.1让学生理解词汇包含的文化知识 在词汇教学和学习中,词汇里包含的文化知识都是难点。这些文化包括括词语的代指范围,联想意义和情感色彩等。日常对话涉及到交际用语的规范使用以及礼仪习俗,学生最容易出现词语运用不当,因为在选用语言形式时,我们总会因为不理解一些文化内涵而感到困顿,可见讲解词汇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有些词形式上极为简单,对学生来说,尽管发音拼写都不是问题,但学生还是理解不来整个句子的意思,原因在于词汇本身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教师的重任就在于,不仅把这些文化内涵一层一层的剖开,使学生完全明白这些词的表面意思以及它的引申义,从而达到对整个句子以及语篇的理解。 2.2充分剖析语篇的文化信息 大学英语学习材料大部分都是语篇形式,每篇课文都充满了文化信息。单词,成语和其它的固定结构有时都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信息。单词、成语和其它的固定结构有时都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信息,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豁然开朗,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得积极性。例如在英语中,tomeetonesWaterloo意思是获得致命的失败,反映的是拿破仑1815年在滑铁卢遭到决定性的失败,,从而使整个战局得到改变。Dunkirk是仓皇后退,局面艰难的意思。在传达语篇信息时,通过文化的导入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得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英语中,“downandout”意思是“彻底的失败”,这个词组的来源是指在古罗马的竞技场上斗士被打倒时为down,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站不起来叫做out,指彻底倒下了,即失败。给学生解释清楚之后,他们就好像恍然大悟,用起来得心应手。 2.3讲授语言之外的文化知识 英语中有各种各样的形体语言。手势也是形体语言的一部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会被理解成千姿百态的意思。曾经在杂志上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乘机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美国,因为行李太多需要运送行李的车子,于是问一个美国人机场有没有这种便利服务,这个美国人就用了一个他自己认为非常简单常见,人人都明白的一个手势“A-OK”(有!还是是免费的),结果这个中国人因为不熟悉那个手势的文化背景,就用中国的文化背景套用,导致他理解的意思是“收取大笔钱”的意思,于是就非常不满地背起行李走了,那个美国人也很纳闷。可见,我们必须尊重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不然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文化渗透的方法 文化语言相辅相成,语言是现象,文化是本质。文化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语言交际。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渗透能大大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印象和兴趣。对于文化导入渗透,不同的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例如,有的教师会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搜区相关的背景知识,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进行小组讨论。有的教师是自己搜集好做成生动的幻灯片,给学生详细讲解,从而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去习得新文化。 3.1标注讲解法 在英语教学中,语篇中涉及到的好多词汇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一无所知的,为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彻底理解,主讲教师在课件中应先把这些文化含义很深词重点标出,在通过链接形式,把这些词所涉及的文化意义声色并茂详细解释,特别是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描写要加以特殊的标注,以免学生一头雾水,失去对整个英语的学习兴趣。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第1课“MrDohertyBuildshisDreamLife”一文中出现的“whenitwas95below”这个句子,被译成“当气温达到零上98度时”,好多学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汉语里这不符合事实,因为这几乎是沸点。这时就必须清楚地给学生讲解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区别和换算方法。 3.2表演法 大学英语课文会涉及戏剧节选。目前全国大学英语教学都是大班教学,平时进行课堂活动很难,学生因为班大,同学之间也不太熟悉,对课堂活动积极性不太高。对于那些被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的课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学努力排练。通过反复排练以及教师对细节的指导,学生会逐渐自然而然的理解文章中的文化内涵。例如外国剧本当中人物的穿衣打扮、谈吐举止等,同时还让同学们不断地联络感情,增强对英语的兴趣。如:杨立民等编写的《大学英语教程》第二册第二课“FatherknowsBetter”文中描写到:父亲为了孩子,总是做一些让孩子非常尴尬的事情。从文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西方人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但西方的父母也是和中国父母一样爱自己的孩子,也会做一些弄巧成拙的事情。类似这种课文,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知识,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最有效,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度到文化意识。 4.教师终身学习,提高自身中西文化素养 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需要每个人来终身学习。教师应熟练掌握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不同层面的相应意义,例如语言层次的、体式语等方面的的对比意义。文化渗透的策略和技巧对于教师而言同样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中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只做“教书匠”的时代已过时,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增强自己的中西交际能力,成为学生终生学习的的榜样。只有具备了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教师才能真正使学生心服口服,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5.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文化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重组和整合,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也比以往更加频繁和活跃。首先,社会的不断发展改变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交流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文化范畴,还涉及政治、经济和其它专业领域。英语教学要摆脱商业目的,要和各种各样的高雅交流相结合,和发展社会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长远之计(刘润清,1996)。因此,要想使外语教育实现最终目标,文化渗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被真正贯穿到外语教学中来。 作者:余丹 单位:新乡学院外国语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建设探微 一、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亦如此。如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功能是一所大学外在体现的话,大学文化就是其内在精神的体现。通过对一所大学的文化进行解读,可以对其办学特色之精髓、价值追求之导向有更好的了解,因此建设富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尤为重要。 1、国家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既依赖于经济、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的竞争,也取决于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博弈。我国曾在十七大精神里特别强调“软实力”的问题,大学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国家“软实力”,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大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教育和学术水平,大学文化则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放眼世界各国一流大学,其文化无不彰显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中国的民族文化需要对世界彰显魅力,中国的大学是其重要载体。中国的大学有着自身民族文化的烙印,应当成为充分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场所,自觉承载起自己的文化使命,在坚守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体现出自己的担当。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可以锤炼大学文化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将西方大学文化的精髓与优秀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实现大学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共赢。因此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文化建设最基本的目的在于为大学营造特有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的健康良好发展。当前的教育体系延续的是近代以来的“新学”传统,是模仿西方大学制度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只进行技术、方法或制度层面乃至文化建设方面的模仿,而不注重自身的发掘和建设。大学文化照搬照抄对于彰显大学自身特色、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国大学应当自觉地在已有的教育体系下从大学文化建设三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寻找切入点,明晰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发掘自身的文化品格与核心价值追求,建设具备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二、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1、凝练大学精神,梳理并发掘大学特色文化 首先,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最能诠释大学的特色和个性。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一种群体意识。通过凝练大学精神,可以更好地践行、提炼和升华大学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价值判断,从而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和群体凝聚等一系列功能。其次,通过凝练大学精神能够掌握大学文化的主脉络。任何一所大学的文化特征都是伴随着大学的发展长期积淀而成,同时又受到地域、改革以及制度各方面的影响,所以大学文化无不带着各种各样的烙印。要想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必须对本校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梳理,通过回溯与凝练来理清自身文化生成、发展、创新的脉络,剥丝抽茧般挖掘自身特色。以淮海工学院为例,作为一所立足于港口城市,以海洋专业为依托的综合性大学,由于所处地域文化、大学自身改革发展过程的特点,淮海工学院逐渐积淀下来自身在制度、理念、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化追求,比如崇尚海洋文化等,这些是淮海工学院独有的,需要透彻掌握大学精神,分析自身特色并进行梳理,形成具备淮海工学院自身特色的大学文化。 2、全方位互动,保障大学文化传承创新 大学文化是复合的、多元的,更应该是绵延不绝的。随着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发展,要想使大学文化时刻体现特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共同努力,不断赋予大学文化以时代精神,保障大学文化传承创新。首先,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过去在文化传承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师生单方面的继承,然而通过对知名大学的大学文化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要想让大学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经久不衰,就必须要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使大学文化在被继承的同时也在被创造、被更为广泛的传播。这就要求师生在继承传统大学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创新,使大学文化成为每一位师生的文化,使大学文化在保持特色的同时也能够紧跟学校发展的脉搏。其次,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立体化的传播。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需要一定的平台媒介来进行传播。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传播的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应用,传统渠道和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文化传播的需求。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在渠道上需要借助于网络、新媒体等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在形式上也力求多变,借助于影视、歌曲、诗文、演讲等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更加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大学文化。以淮海工学院为例,学校有自己的报刊,同时也建立了微信平台和官方网站。2015年5月曾通过网络、官方微信等形式就新时期“淮工精神”表述语进行了征集,在校师生、毕业校友、热心网友纷纷参与,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对淮工文化进行了宣传。 3、确保文化特色鲜明,具备品牌效应 在系统深入地发掘和传承大学文化的基础上,大学文化应该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并逐步构建一个完整、全面、具备品牌效应的文化体系,创造品牌价值。首先,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凝聚特色人才。通过大学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完整有特色的文化体系,再通过传承创新传递给公众,这将增加公众群体对大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大学的美誉度,吸引更多的特色人才。其次,大学文化在凝聚人才的同时也被这些特色鲜明的人才改变着。注重校园文化创新的大学,将凝聚更多善于思考与创新的人才,同时也引导着学校的师生创造出更多不拘泥于传统的文化产品。大学文化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建立这样一个文化体系实现文化和人才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真正起到品牌效应,创造品牌价值。 三、结语 大学文化建设关系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国家和学校自身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每一所大学都应明晰自身的文化品格与核心价值追求,同时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媒介,通过每一代师生的努力保障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最终通过系统建设构建一个具备品牌效应的文化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淮海工学院立足苏北,以海洋专业为特色,一直致力于深化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以确保高质量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学校结合自身特点,精准定位,形成了富有“海洋特色”的淮工文化,同时始终能够与时俱进,引领淮工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全面推进加大学校文化品牌建设力度,切实做到用多彩文化吸引人、用品牌文化影响人、用特色文化引领人。 作者:岳桂林 单位:淮海工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数学教学文化论文 一、数学文化及其认识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首先,高校的数学教学应该充分体现数学文化思想。数学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倡导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独立精神、思想自由和敢于表达的公民”。因此,大学数学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在于培养大学生一种数学文化思维习惯、一种数学文化思维模式,不仅仅是为了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才教授大学生数学知识。其次,树立适应社会文化背景支持的数学教学观。通过创新大学数学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文化的创造启迪性特征,让学生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前后反复论证和长篇抽象演泽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发展的渐进性规律,理解全面的数学知识,逐渐培养起大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造性精神,培育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研究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生的数学教育培养方式,因为数学文化的切入点、方式和程度的迥异,一定是多元化多层次数学教学才培养的基点。第三,明确大学数学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大学数学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在联系,使大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思想应用的广泛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明确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经济学、艺术学的关系,可以讨论函数的奇偶性与对称美、极限与抽象美、恒等式与和谐美等等。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启发与传播。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学研究和数学思维方法。前者专指数学家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如公理化方法、统计归纳、数学归纳方法、演绎推理方法等;后者泛指运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其它学科问题的思想方法。比如数学建模,这种思想方法能应用到各种学科领域,强调的是思维模式运用。 作者:丁晓红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差异下中西文化论文 1基于文化差异导入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首先,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离不开文化单独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基石,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学习语言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良好交际能力的过程。而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适应性,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其次,英语语言结构不但包括单词、短句,还包括词组、句型以及语法等。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用记笔记、背笔记等学习方法,比较枯燥,从而极其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而文化导入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能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如果把相关的历史、地理、价值观念以及人文风俗等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另外,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西方的文化知识,将中西方文化精髓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或者就业打下基础,还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能够使学生掌握了一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掌握了一种技能,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的自身发展。如:翻译、接待、对外汉语教学、对外贸易等只要与西方人交际有关的工作,学生都可以大胆的尝试,从而在择业的时候,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 2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 2.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拓宽教学渠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资源的稀缺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指出了:“由于我国可利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等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获得结果,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应该拓宽教学渠道,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普及多媒体应用,以多媒体传播西方文化为主,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设多种西方文化课程,如:经济、军事、信仰、礼仪等方面,涉及面要有广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来学习西方文化,要有计划性、阶段性、重点性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鼓励学生听一些英语广播,看一些影视资料等。通过绕口令、猜谜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外语,并且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讲座、小品演出等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习好语言打好文化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2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加强教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上,把西方文化准确的传授给学生,才能基于文化差异下,因材施教,把中西文化导入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校与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交换引用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意见,不断沟通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但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从中也感受到了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和乐趣。 2.3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注重文化的导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片面的而理解某一个单词、句子的含义。而引入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是对学生加深学习语言的记忆,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避免学生语言错误,规范学生跨文化交际用语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避免语言的错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英语的应用技巧,也应该注重文化的导入。近几年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加强了考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核,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要将西方文化和中方文化结合起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加深对语言的掌握,加深对目标英语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另外,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点,巧妙地借助汉文化为整书添色不少。 3《源氏物语》与《红楼梦》 3.1取材相似 参照史实,两部作品讲述的对象都是宫廷上层人。《源氏物语》描述的是平安王朝时期的贵族社会,当时是日本的全盛时期,上层大官贵族奢靡之风严重,整个社会太平和混乱参半,复杂而且矛盾。藤原依靠皇室外戚,逐渐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并开始干涉政事,掀起了同族间的争权大战,皇室为了保全政权,通过大寺院设置了“院政”,极力抵抗藤原的反派势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中下层贵族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从而在其他地方找寻突破口,促使不少地方贵族势力云集,庄园百姓此时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激起了老百姓的反抗的热潮,激化了社会矛盾,太平盛世面临了空前的危机。《源氏物语》选取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主人翁源氏的生活和爱情经历,从侧门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骄奢淫逸,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极度不满。 3.2表达了对妇女的同情 《源氏物语》中虽然作者着重向读者描绘了源氏的爱情故事,但是并没有局限于描述爱情故事本身,而是借助对源氏爱情和婚姻的描写,展现出当时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的惨痛经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男女的婚姻经常伴随着政治色彩,很多政治上的明枪暗斗都通过男女的婚嫁来解决,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妇女担任了政治交易的工具,也成了这场交易下的牺牲者,紫式部对该现象毫无遮掩地描写,勇气可嘉。紫式部笔下的女子社会地位不尽相同,有的身份高贵,有的则低贱到微不足道,虽然如此,这些女子却遭受着同样的处境,都充当了政治交易的有效工具,最终沦为贵族男人手中的棋子,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饱受欺凌。《红楼梦》同样借助凄美的爱情故事表现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在故事中表现出的是男人对女人的残酷,但是追根溯源,摧残妇女的不是男人,而是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决定了男人就是拥有大男子主义,男人高于女人的思想根深蒂固,男人很自然地会把女人当作手中的玩物,这点和《源氏物语》不谋而合,女性的卑微在两部作品中都有大量的文字体现。决定男人对女人看法的是制度,是社会风气,从中日文学在这一观点上的高度一致可以推断出中日文化的高度相似性。毫无疑问,《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受到她所处时代的束缚,通过文字表达出她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感慨贵族阶级的衰亡,但是并没有从根本去否定社会和阶级制度。紫式部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妇女命运的凄凉,表现出对妇女的同情,但是另一方面却认为源氏是妇女的坚实庇护者,将源氏高度美化,也表现出对源氏的同情以及肯定。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将封建社会里公子哥对女性的玩弄表现得生动形象,突出表现公子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但是却把贾宝玉的形象不断美化,并从全书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个善良、慈善化身的公子哥的歌颂。《源氏物语》中还植入不少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这一点和曹雪芹的作品又一次不谋而言。 3.3艺术表达形式的一致 上一节已经详细说明了《源氏物语》中和歌受中国诗词的影响,和歌包含了各类日本古典诗歌。日本文学中的诗词源于中国,所以当时的诗多由汉字组成,代表的意义也大多可以用汉字的意思来解释。但是这种文学上的借鉴并不是抄袭,日本人写完诗之后十分注重吟唱,所以把这种充满了日本特点的诗称为和歌。和歌与我国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有众多相似之处,无论节奏还是格律都和唐诗类似。众所周知《红楼梦》中出现了至今流传甚广的诗词猜谜酒令,通过大量的诗词对细节部分进行描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阶级的精神面貌,这点在《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红楼梦》中作者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测形式,大多以隐写的方式,描绘主人公的未来命运,这一点在《源氏物语》的文字里也能发现类似之处。 4小结 日本古代文学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日本人凭借着聪明才智,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学,在历史的长河里蓬勃发展。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深远渊源,注定着中日文化在形式、思想方面都呈现出高度一致性,但是两个民族都会因为自身发展需求,或者由于社会状态的改变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这正基于此,中日两国在文学上的差异愈来愈大,但是追根溯源所有人都应当承认,日本古典文学无处不透露出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息。 作者:张海云 单位: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研究论文 一、研究意义和研究视角 (一)研究意义 教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外延宽泛,但只有深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本质特征。教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客观需要。在高校的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多来源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型高校是其基本定位。建设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教学文化势在必行。教学文化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体是师生,关键在改革。研究表明,教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如果不积极引导教学文化由学术型向应用型变革,就会成为影响高校转型发展的一大阻力。 (二)研究视角 理论借鉴。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借鉴新时期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终身教育、实用主义等教育成果。如,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上,要求将“人”的教育与“人力”的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要突出实践性特点,而且要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体现全面性、技术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在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注重全面性、多样性、实用性、建构性;在人才培养的评价上,对本科技术人才进行专门性评价,由偏重教育内部评价转向教育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行业企业评价并重,等等。经验汲取。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办学经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探索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汲取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本土转化。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办学经验的产生总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本土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深远影响,努力实现引进的理论、经验与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的有机融合。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探析 (一)重学崇术的教学思想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传统大学“不同类型,但等值”的全新教育类型。适应地方、行业、产业需要,既重视理论的探索与习得,又重视技术的实践与转化,这是应用技术大学师生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高擎“技术本科”教育大旗,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在行业,定“性”在技术,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取得人才培养极大成效。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准确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和“培养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应用型人才”等办学定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二)多元融通的教学主体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主体主要由既有学术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又有很强的企业实践经验的校内外教师以及多样化的生源构成。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包括全职教授、来自业界的兼职特聘教师和实验工程师。全职教授须获得博士学位(艺术类专业除外),具有不少于5年的实践经历(包括3年以上高校之外的工作经验,外语和数学专业除外),任教期间每4年享受一次为期半年的“研究休假”;特聘教师数量较多,承担大学约25%的教学任务;实验工程师须毕业于相关专业并取得工程师资格,主要在实验室教授实验课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多样,不受年龄限制,但入学的资格条件有一定要求。如,普通高中毕业生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必须有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实践经历(一般为3个月)方可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职业高中毕业生须补习普通高中课程1年,达到高中毕业水平,方可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 (三)应用生成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内容强调紧密贴近行业、岗位实际,人才培养方案由学科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用人单位专家、有关的实验教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毕业生共同参与编制;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应用技术大学以结构主义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建设知行融合的教材体系。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体系凸显两大特点:一是高度的应用性。以阿亨应用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所在区域是德国核能科学研究基地,其机械工程系必修课程有39门,其中能源系统工程、人力资源再利用、环境污染等近20门课程都凸显了“核”及“环境保护”的地方特色。二是高度的生成性。通过师生紧密合作,将当前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引入教学,共同建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渗透型课程结构。整个课程体系按认识实践———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工业实习)———专业理论学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流程形成完整链条,在理论学习阶段又含有不少实验、项目制作等实践性环节,体现理论与实践双元循环递进的特点。 (四)开放合作的教学方式 应用技术大学特别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作用。一是以学科、专业、课程群为载体,通过校内外教师、工程师与管理人员合作,联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共同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共同开展应用性技术研发,共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国内外科技竞赛为载体,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科技团队,寻求企业赞助,自主完成项目的策划、设计、建模、制作、调试、运行全过程;三是开办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鼓励支持学生海外实习。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制订招生标准、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师资队伍、协同参与定制培养、协同推动就业创业。如,在风电与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上海电机学院先后与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一批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由企业技术主管和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联合组成专业学位教育教学团队,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该学院与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等共同设立为期3个月的“风电与创新”海外实践项目。 (五)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多样,除理论讲授外,还广泛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互动性较强。近年来,汕头大学工学院探索建立EIP-CDIO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相关核心课程群以及单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成团队,共同完成项目,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项目教学中,教授们主动面向企业承担应用性科技研发任务,学生平时的学习和实习多结合教授提供的项目进行,在实验室做得较多的是“三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在企业做,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应用技术大学不仅重视教师的“教”,而且重视学生的“学”,教学相长,互促互进。如,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学位课程要求修满180-240个转化学分(ECTS),每一个转化学分共含25个学时,即5小时的课堂授课、12小时的课后作业和社会实践、7小时的教师辅导及1小时的考试。可见,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后辅导时间占有较大比重。 (六)实践能力导向的学业成就评价 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方式也有所不同。应用技术大学学业成就评价重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应用技术大学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形式多样,如考试、鉴定、答辩等;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考核,将日常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列入课程成绩的评定范围,并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汕头大学工学院在实施EIP-CDIO培养模式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评价增加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将口试与笔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逐步改变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技能。 (七)人本延展的教学空间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空间体现了人本化、延展性。一是传统教学空间充分满足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如,设置备有大量活动课桌椅的教室,以便师生开展案例教学和团体活动;实验室与教室合设,以便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实验室与教师工作室合设,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二是新型住宿式书院的兴起。近年来,一些新建本科高校仿效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住宿式书院”制度,变学生宿舍为住宿式书院,内含学生宿舍、教室、自习室、小型图书馆、团体活动室、饮食驿站等,师生经常共膳与交流,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文体活动,形成一个学习、生活共同体。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辟新的教学空间。最近兴起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全部针对高等教育,无学校学籍的学生也可以免费使用,对应用技术大学举办终身教育服务(如社区教育)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此外,教师或是通过教学网站向学生课程介绍、讲义与课件,提供参考资料,布置和提交作业,并在网上展示优秀作品;或是开设个人博客,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增进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等,大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 (八)融科技、人文于一体的校园特色文化 应用技术大学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习得,而且努力挖掘学科资源、校史资源等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伦理以及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如,黑龙江工程学院提出“工程文化教育观”的育人理念,突出工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构筑起工程文化课程、工程文化基地、工程文化环境、工程文化活动、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研究等“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体系。福建工程学院传承百年学府的历史文脉,在校园内竖立林纾雕像,在图书馆门厅及教学楼宇间刻印林纾代表作和林纾名言;出版《林纾研究专刊》《林纾书画集》等,持续推动林纾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编写通识教育教材《林纾读本》,开设全校性公选课;举办林纾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展“林纾文化节”学生社团活动等,努力发挥校园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总结 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作为高校亚文化系统,其形成、发展与大学内外部环境特别是大学制度变革息息相关。随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分类发展、分类评估的政策氛围逐渐形成,高校内部科研评价、职称评聘、人事分配等体制机制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为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有力推动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 作者:李志鸿 单位:厦门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视域下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一、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建设原则 1.公共性和公平性。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艺术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教育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学习和享受人类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使每个学生都具有为生活增添色彩的艺术能力。”说明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是普及性的公共教育,每个学生都有公平享有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2.导向性和内发性。 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通过发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开发智力、健康心理,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合格公民的优良品质,具有鲜明的正面导向。与此同时,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采用诱导和情境渗透的方式,使受教者通过微妙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达到精神滋养、情感熏陶、知识积累和素质提高的教育目的。这种情感的转变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有内隐性和渐进性。 3.适宜性和实效性。 高校的大学文化是艺术教育的源泉,艺术教育的发展和特色化必须实现与大学文化的对接与融合。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更要结合财经类高校大学文化的内涵,根据当代财经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脱离低级的物质功利需求,升华为生命情感和价值需求。 4.传承性和创新性。 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其长期历史积淀的思想精华,具有异质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同样反映在财经类艺术教育过程中。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当反映出自身的历史积淀和价值取向、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群体意识和情感气质等,做到以“美”为核心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1.制度化僵硬,忽视协同教育。 调查发现,我国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艺术类课程短斤少两、师资失衡、教学设施匮乏、相关研究不能深入等问题普遍存在。高校管理者仅仅把艺术教育仅当作开设几门艺术类课程或者通过鼓励文艺类学生社团举办活动来应付,不能有效地与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相融合。 2.专业化过度,忽视普及教育。 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调整,很多财经类高校开设了艺术类专业,特别是2011年3月教育部的《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中,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了出来。有些高校将艺术教育的任务放到了艺术专业教育相应院系,但是艺术专业院系的重心在于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应付状态。二是有些高校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手段和门面,艺术教育的氛围表面上看好像十分浓厚,实际上是成了“特长教育”。 3.功利化严重,忽视内涵教育。 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财经类高校更为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一些财经类高校从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的角度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体系和结构,艺术教育类课程基本被作为通识选修课来对待,其正源清流的示范功能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价值观趋向功利化、平庸化和世俗化。 4.承续化越轨,忽视创新教育。 艺术教育是启迪人的艺术潜能与创意的教育。有些财经类高校对艺术教育过程省略化、成果凸显化的要求,导致艺术教育的负责人为多出、快出成果,照搬、篡改已有的一些大众作品或一般层次的艺术作品,不能创作出体现财经特色的高品质作品。 三、基于大学文化建设的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特色化路径选择 财经类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当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借用大众文化的传播方式,保持文化的审美高度;加强与专业教育的密切联系,创设特色显著的教育模式;通过大学文化视域的路径选择,构建一个立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艺术教育模式,推动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化、特色化、长效化。 1.科学规划,将之纳入高校文化竞争战略。 财经类高校要把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物来看待。财经类高校立足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异质独特性,把握社会发展潮流和机遇,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文化竞争战略,体现在大学文化具体化的内容层面,如观念、品牌、制度等领域;要设计和规划艺术教育内容如何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系统进行,如何实现与专业教育的对接,如何对学生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全方位覆盖,如何实现教育的全员与全过程的对接,如何展现和反映财经类高校和“经济人”特有的品位、气质和神韵等。 2.健全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 高校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有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作为保障。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从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专门教学管理实施机构、健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入手,优化和完善教育模式。组织领导机构结合学校财经管理类特色,立足全体学生,明确管理体制、工作目标及任务措施,统筹协调第一、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兼副校长牵头,下设专门的教学管理部门和实施院系,辅之以相应的学生团体为支撑实现三级联动。 3.创新教育载体,完善教育模式。 财经类高校只有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开辟新载体,拓展新形式,才能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化、特色化发展。一是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要合理设置艺术教育课程门类和学分,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二是加大师资培养引进力度。在校内要提升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在校外要与社会相关艺术团体衔接,邀请有关艺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艺术素养高的艺术教师队伍。三是加大教学硬件投入。要建设规模适当、功能齐全的文艺活动中心,配备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育设备。四是积极开展各类校内艺术实践活动。聘请校内外艺术家担任指导老师,组织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五是加大对外交流,加强与国内外艺术团体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艺术教育的熏陶。六是按照艺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环节、学习环节到课外活动、实验实践环节、创造环节,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专项监督考评机制。 4.建立CI系统,注重实体文化的熏陶。 关于大学文化的认识,有“泡菜理论”和“熔炉理论”之争。但无论何种理论都表明,作为大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不仅体现为艺术理论教学和实践等直接的教育活动,标识美和建筑美也属于财经类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范畴。一是校园形象标识系统要实现与艺术美的结合,其品牌形象设计必须考虑到大学历史背景、学科特点、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经过艺术的再加工,才能体现学校实质。二是校园环境及建筑设计要体现财经特征。校园内雕塑的设立、文化墙的建设,要与学校的传统、人文、建筑、环境相契合,兼有合适的艺术形式、艺术表现和校园特色。 四、结语 世界范围里的文化融合愈加迅猛,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必将在大学综合实力的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财经类高校在大学文化视域内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必将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才培养和高校发展的根本目标。 作者:周亚芳 陈燕 魏善春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 1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与载体 1.1大学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 1.1.1将党建工作扎根于大学文化的肥沃土壤 十八大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嘹亮号角,坚定走文化强国之路,同时着眼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高校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高校和谐发展、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也是“文化强校”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把党的宗旨和核心价值观落实在高校的核心价值观及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之中,将党建工作扎根于大学文化的肥沃土壤,融党建于文化建设中,是高校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每所大学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文化品格,其核心和灵魂表现为传承与凝聚其中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它们始终引导着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激发着每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悄无声息地感染着、温润着、影响着校园中的每个人。大学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其覆盖了学校工作的条条脉络,也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点点滴滴;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创新发展,能为党建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因子”和“营养液”,使党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更加鲜活,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加明显,从而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有力助推党建在文化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落地开花。 1.1.2以先进文化全力打造“凝聚力工程” 高校历来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它既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担负着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转型发展、改革创新及内涵提升,需把党建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位师生员工的心中,渗透进每位师生员工的血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大力增强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爱校荣校情结、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力打造“凝聚力工程”。高校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他们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来大力提升师生员工的理论文化素养,使他们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髓,不断拓宽人文视野,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科学水平,以促使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党员师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创造者。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先进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坚强堡垒,要依托大学文化建设平台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树立党员干部队伍良好形象,以组工文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将服务发展、服务一线、服务师生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关心师生、相信师生、尊重师生,为师生排忧解难。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骨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领头人作用,把广大师生紧紧吸引、凝聚、团结在党组织周围,从而有力地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崭新的成果。1.2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 1.2.1从文化信仰上增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 信仰是共产党员的生命,是当前党的建设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只有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定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观,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葆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党员信仰的缺失,价值观的迷失,将使党建工作成为空中楼阁,易于倾覆。面对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多元化浪潮的冲击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巨大挑战,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观裂变,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从社会结构系统来看,信仰不仅与政治有关,也属于文化的价值观层面,关注人的情感,为其精神找到寄托与归宿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高校在大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抓好表层的物质文化建设和中层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设,更要注重抓好底层的信仰建设、价值观建设等精神文化建设。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度挖掘信仰源泉,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坚守信仰,充分发挥信仰的无形力量,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1.2.2在文化创新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文化创新是大学创新的引擎,大学必须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通过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来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与每位高校师生息息相关,以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为重点,以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的党建工作新路径,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新一轮党建工作的战略选择。为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高校应从组织建设实际出发,在文化创新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党员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思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及工作载体创新中激发党组织的“正能量”。 2高校党建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坚实保障 党建工作是实现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需要。坚持以党建工作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凝聚人心,党建催生动力。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建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工作主导、保障、服务、参与、推动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文化的繁荣发展。同时,应借助大学文化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党建思想、党建内容、党建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载体有机地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从而实现两者间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共同达到引领人、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塑造人的目的。 2.1党建工作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引领 2.1.1以党建工作指明大学文化建设的航向建设怎样的大学文化,怎样把握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正确航向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激流纷繁复杂,如何引导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分清是非,辨别好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以党的思想建设引领高校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能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思想引领,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高校党建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教育优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消化吸收学习借鉴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抵制各种不良文化思想浪潮的猛烈冲击,从而保证大学文化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稳步航行。 2.1.2以党建工作匡正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大学文化的内核,支配着人们的信念、观点、态度和行动,价值取向的错位将使一所大学偏离正确的发展道路,难以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高校党建工作能运用党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融入大学文化内核中,提升现代大学的文化品格,塑造高层次的大学精神,通过精神的力量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科学、高尚健康、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使广大师生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业,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学习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世情、知晓国情、认知社会,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执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弘扬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践行者、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积极推动者,用实际行动助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助推“教育梦”“强校梦”“育人梦”和“学子梦”的实现。 2.2党建工作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2.2.1以党的组织建设带动文化建设组织机制创新 组织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高校党组织是大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组织支撑和政治核心,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和监督者,通过党组织的有效工作,能确保大学文化建设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组织机制创新,使全校上下各部门之间多角度、全方位、多维度高效协调配合,形成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汇集成强大的整体合力,全面引领和推动大学文化建设。高校师生党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是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中的先锋队和佼佼者,他们在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都始终发挥着榜样示范作用,并时刻接受党组织的考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师生党员能够通过自身良好的素质修养,在各种党建活动与文化活动中发挥人格魅力,传播优秀文化,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2.2.2以党建文化构筑“红色磁场”,铸造“红色品牌” 高校党建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篇章,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实践的过程,一种文化传承与创造的过程。高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服务师生创先争优活动”“党员活动日”“党员示范岗”“党员帮扶计划”“七一建党主题活动”和“党员之家创建”等党建活动,都是党建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党建文化建设能为大学文化建设扩充文化人才队伍,高校党委、总支、支部三级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齐抓共管,构筑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红色磁场”,凸显了党员干部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促进和谐的“吸铁石”作用。党建文化铸造出校园文化“红色品牌”,红色基地、红色电影、寻访红色足迹、“红色旋律”师生大合唱等校园文化“红色品牌”,以其独有的感召力,传播与推进了党建文化,营造出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邓小平理论读书会等红色组织的兴起,为红色文化注入了年轻的血液与力量。 3结语 高等学校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要继续坚持好、贯彻好、执行好正确的指导原则,就必须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党建工作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引领性和求真性,只有站在一定的制高点,才能有效引领大学文化建设,以文“化”人,较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只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与大学文化的有效融合,使党建紧紧携手大学文化,党建工作才能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大学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高地。总之,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间的互动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与载体,从文化视角认识和加强党建工作,能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促使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另一方面,高校党建工作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坚实保障,为大学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组织保证。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也承载着党建工作的理念与精神;大学制度文化与党的制度建设紧密相连,能促进高校组织机构的不断完善;大学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具体显现,引领着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奉献聪明才智;大学物质文化则为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基础环境和物质载体。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党建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的统一与协调发展,把握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通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加强党建工作,全力推动高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作者:郑非 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浅析 1、冲突与融合: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从外在接入到内在生发的历程 1.1从十九世纪的五十年代到二十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我国大学文化的初步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外大学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融,中国大学文化不断去吸纳西方大学文化,并且逐步的从“中体西用”的大学文化观转变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文化观。 1.2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发展。在这个时期是我国文化从“破旧”到“立新”的转折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国现代大学文化还有了创造新社会的使命。因此,大学文化中包含了很多对“民主”和“自由”的期望和诉求在里面。 1.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新中国的成立以后,原来很多种文化背景下的大学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被统一与整合。在“”以前,中国大学一直在学习和模仿苏联教育模式,这种情况使得我国大学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赋予了一个统一的文化内涵,各个大学缺乏自己的特色。目前中国大学文化在不断关注知识创新和传播、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和以及更好的服务社会,在这些方面大学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虽然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逐步形成的,但是大学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能够看到中国大学文化不断向着世界化方面迈进,中国大学文化的现代化始终是和世界大学文化一起发展的。 2、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最近这些年我国大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同时中国大学文化在大学人的不断努力下,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总的来说,我国当代大学文化发展获得的成就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2.1大学文化建设和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大学文化是当今时代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大学文化应该能够体现我们人类的希望和理想。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大学为了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更加重视对大学文化的建设。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制定了一个十分详细的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希望通过推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学术文化以及形象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使得自身大学文化建设取得一个比较大的进步。 2.2大学文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 大学可以说是社会精英最为重要的聚集地,是一个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有用人才的地方,大学文化是我们时代先进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氛围,它是一种能够引导和鼓励人的内在动力,它能够凝聚人心和催人奋进,其对广大学生的影响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完成的,将对大学里面的学生的道德品格和伦理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2.3大学文化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直以来,大学在培养人才和进行知识创新以及为社会服务的三个最重要的职能都得到了人们的认可,随着我们人类开始步入以信息和知识作为最主要生产手段的时代,知识开始慢慢变为一种权力,衍生出了支配财富力和政治力的发展方向和质量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大学的第四项职能开始慢慢凸显,大学开始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逐步在引领社会和文明进步担负起了更多的责任。大学文化作为一个大学非常重要的根基与灵魂,在引领和指导社会文化发展的问题上面的作用开始日益突出。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文化在建设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引领社会和谐文化的发展。和谐大学文化建设对增强每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有利的,对更好的去引领社会和谐文化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2.4大学文化在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政治向多极化发展、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和高等教育国家化,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不断变得频繁,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文化传播,使得世界各国人民间的交流与对话不断增多,对加强不同民族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其作用变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我国国内大学文化在目前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加强,这会导致大学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批判,然后再吸收这些先进文化,并且和这些文化进行融合,从而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加快发展并且形成一些新的特质;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大学文化在和其他地区的大学进行文化交流的时候,又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给他们,促进世界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总结 大学文化是一种对真理进行追求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抱负的文化,是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的文化,是具有比较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大学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文化的作用开始日益增强。 作者:梁可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大学文化论文:党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实效性 一、我国高校党建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1世纪的现在,随着我国高校经过从计划到市场化、人才培养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高校党的建设似乎在党员流动性大、市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失去了着力点,党组织日渐虚无化;大学出现更注重经济上投入与产出的正比关系,相对轻视学生个体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随着大学由封闭到开放化的发展,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在高校蔓延,大学更重视排名和经济效益,曾相对难以顾及大学精神的传承、坚守与发展,制度变迁迅速,相对缺乏成熟性,难以很好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1990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明确党在高校的地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调党在高校的地位、作用和党建在高校的重大意义。自此学界开始重视高校党建和大学文化研究,反思大学应该坚守怎样的精神与灵魂。2003年10月召开第十二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进入到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现实,强调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措施,突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迫切性。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倡导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开始研究我国大学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关系,思考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价值作用。在2012年1月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开始强调精神内核。十八大修改丰富了党章,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写了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提高了党建的系统性、科学性、现实针对性。2013年1月高校第二十一次党建会议强调: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高校党建文化的价值取向。以高校要坚持的精神内核为核心,强调抓好理论武装、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切实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切实保证高校和谐稳定;通过群众路线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在决策施策中师生参与度;不断完善党内制度规范,如修改《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完善制度,明确所要坚持的价值和精神才能够健全科学的制度,制度才能不会因人而变,大学的使命任务才能实现,从而促进依法治校和民主参与。通过高校党建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健全了党为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等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管理民主法治化和科学化水平,强化大学科学与人文精神,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促进了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所以,加强高校党建对引领和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和大学的价值精神的关系 学界曾对此进行了一些不同视角的探讨。常亮等在《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间的“双辐射”机制研究》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的根基和导向并贯穿于大学文化建设全过程,二者相互依存、作用、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是对党组织提出的一项全新课题,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也为高校党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增添了丰富的内涵。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必将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郝晓玲在《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反思》中指出:大学文化建设成就。对文化建设重要性达成共识,以校训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体系基本形成,以校园公共艺术为主的物质文化初具规模,以学生社团为组织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品牌为战略的特色文化建设蔚然成风,以名师为楷模的人才文化建设成果深入人心;同时也指出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不足,盲目跟风,没与实践结合喜新厌旧,制度文化建设滞后,缺乏系统性、民主参与性,可操作性差,人性化差,文化建设未纳入到大学建设全过程,学生文化建设热,教师文化建设自生自灭,有的院系重视有的不重视,校园文化学术性、创新性、特色性不明显。因此,要通过弘扬理念,制度贯彻,以人为核心全员参与,强化特色文化,探析中国特色大学文化评价体系,来深化大学文化建设。但是,这些探索都没有清晰揭示二者的内在关系,大学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没有很好解决大学价值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关系而导致的。笔者认为,作为我国当代大学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的大学精神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我国社会主义所追求的价值一定是当代我国大学所追求的价值。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通过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弘扬我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完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科研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21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界对现代大学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虽有分歧,但更有共识,尤其对现代大学精神:科学、人文、创新、民主、法治等具有高度共识。科学、人文、创新精神是大学使命、任务和发展规律所内涵的灵魂。这些大学精神内核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相互统一,因为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就是研究客观事实,探求本质与规律,追求真理,这正是大学科学、创新精神的应有之意。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因此尊重人民,使人们更加平等、有尊严的生存是其不懈的追求。因此,我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通过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期望、解决群众的困难、关心人、尊重人等,这无疑与当代人文精神的相一致。文明、爱国是我国现代意义大学追求的历史传统,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现代大学制度中民主管理、教授治校、依法治校等与十八大倡导的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因此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同时,而二者又有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从内涵上大于大学精神。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寄托了我国对社会理想的追求,而大学精神是社会的特定组织大学的价值追求,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的公正、平等等价值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但不一定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精神价值,但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追求,这样大学培养出的人才才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我国大学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涵了我国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主线。因此,高校党组织通过高质量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学习、直面问题,促进制度建设、行为引导等,使大学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进一步明晰和感受现代大学精神、健全体现大学精神之大学制度,发现记录自己的人文标杆和践行大学精神的行为典范,积淀属于自己的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文化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大学文化丰富发展。即依据党的建设核心价值理念和高教自身特点和规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组织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原理,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构建完善与其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和自身行为作风引导高校主体践行其制度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大学精神,积淀和形成大学特色文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通过党建,促进思想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促进追求科学与真理之风形成,促进马克思主义有效传播与实践,引领社会思潮;弘扬我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完善反映现代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促进管理科学化、科研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需要,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加强高校党建促进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 作者:朱凤荣 单位:石家庄学院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理念辨析及务实创建思索 本文作者:王洪斌 赵玉娟 单位:大连大学 自有大学以来,大学就是知识的圣殿、文明的使者和高尚的化身,大学之所以神圣和高尚,就是因为大学有精神,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同在。人,需要有灵魂有精神,大学同样需要有灵魂有精神,这种精神是文明的、高尚的、巨大的、隐形的、弥散的:它滋养着人的理想、品格和气质,孕育着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成为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文化所设立的精神价值尺度,可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每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办学特色以及其所具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之中。[2]具体表现在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情感品格之中,难以用文字、符号或程序化的方式显现于外。大学精神文化客观存在于一代又一代大学人的思维特点、行为准则、学术风范和行为方式之中,构成了不同大学不同的人格、气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精神文化,越是历史悠久的大学,它所蕴藏的精神文化内涵越是丰富。一所大学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底蕴越深厚,所反映的精神文化特征越明显,所发挥的精神文化影响越深远。大学精神文化的假性存在大学精神文化一般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自然生成,即文化自在和传承;另一种是自觉追求,即文化自觉和创造。从自在到自觉,体现了大学精神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在和传承,那么现在许多大学则更注重文化自觉和创新。 大学精神文化的自觉创新是积极和进步的,但目前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和虚假倾向。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外在表现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校训、校风、学风等,许多大学雷同甚至于相同,而各个大学真实的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得不到充分体现。在一部分大学中,人们“自觉创新”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大学精神文化的文字表述变成了虚设的花瓶,既与实际不符,又没有创新性。以校训为例,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256所大学中,有192所大学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有8所大学的校训同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有27所大学的校训同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在256所大学的校训中,包含“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创新”5个词语之一的有147个。[3]大学师生对一些同质化、标语化、流于形式、过于华饰等假性存在的精神文化表述没有认同感,同质化精神文化建设形不成浓郁的精神文化氛围,更无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性辨析大学精神文化并不是一个文化巨筐,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内容都可以装。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特质和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特质关于大学精神文化,学术界的表述多种多样,我们较倾向于以下定义: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文化表征,是给大学行为提供指导,使大学采取这样而非那样行动的基本信念、基本态度和基本准则,是人类文明和真善美的集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虽然十分丰富,但其特质则只有两种精神:即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其核心是文明高尚、追求真理、正义善良、批判守望。 大学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标志,更是文明的使者。大学的责任和使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还有对社会良知的守望和社会不良的批判。正如《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之道”,反映了中国古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精神文化特质,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使命。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自由教育”也是以发展理性、陶冶心灵、享受生活为目标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4]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基本上是由精神、观念、习俗三部分组成。其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核心。“科学精神追求真理,是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和谐幸福,是求善”,求真与求善的结合就是求美,也是对社会责任和使命的追求和担当,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本质是真善美和社会责任。这也是建立大学价值、大学品格、大学风尚的基石。大学精神文化的非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情况下,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等等。大学精神文化内涵不等于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非功利性,一切与人才培养,一切与终极关怀,一切与大学使命无关的性质都是假性特质。比如“追求卓越,建设一流”等是一些大学的奋斗目标,但并非大学精神文化特质;再比如,“勇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等是大学文化品格之一,但却不是大学精神文化的特质。 大学精神文化的根本使命性辨析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精神文化建设。大学需要教学,但教学不等于教育;大学需要学问,但学问也不等于精神,大学需要发展,但发展也不是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根本使命是心性修养、精神守望、文化创新和社会批判。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培育心性德行。纽曼认为:大学是“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使命是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由、公平、冷静、克制和智慧为特征的心性习惯”,同样,洪堡等人也提出,大学的目的就是“修养”,即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心性的修炼,德行的养成,人生价值的实现。坚守高尚精神。大学文化对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传承功能,决定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高尚特质。大学诚然不能脱离现实,但又必须和世风流俗保持一定的距离,远离尘嚣,保持纯洁、冷静与清醒,时刻关注、守望社会道德和良知。创造先进文化。大学的使命是站在时代的前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造先进文化、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制度和先进的实践模式,特别要着力创新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和文化模式。要以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动力彰显大学创新文化的内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大学既要用传统批判现代,也要用现代批判传统。当我们拥有了更多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忧虑近半个世纪以来,大学精神文化弱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惟科学主义、惟技术主义、惟市场取向的价值观充斥于高等教育领域,大学已经不再是高尚精神的殿堂。世界各国都在谈论大学危机———大学经费危机、大学质量危机、大学道德危机、大学自治危机等等,然而,这些还只是浅层次的危机,而真正深层次的危机是大学精神危机。[5]因此,人们呼唤:大学精神,魂兮归来!但是,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认识不足。一些同志对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是搞教学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是硬任务,精神文化建设是软性工作,看不见摸不着,做好做坏甚至于做不做都无碍学校的发展大局。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干部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还有人认为,精神文化建设是那些曾经有着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牌大学的工作,一般高校没有资格谈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建设不力。一些高校比较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愿意把钱花在大学文化环境建设上,栽树种花塑雕像,也愿意进行大学制度建设,认为这些是实在和有效的,而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上则显得力不从心,无规划、无思路、无办法、无措施。目标不明。一些高校对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有所认识,但目标不明,思路不清,不知道本校需要和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文化。有的高校简单地把校训、校风、学风建设等同于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层次不高。一些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层次不高。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甚至于大学生社团文化,把大学精神文化等同于政治文化、稳定文化,一讲精神文化,似乎只有政治理论入脑入心入课堂,而不能上升到人文和科学精神层面。#p#分页标题#e#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大学精神文化是不是可以创新进行过学术争论,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只可以积淀和继承,而不能创造和创新,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文化包含大学文化传统,又区别于大学文化传统,大学文化传统需要积淀和继承,而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部分内涵都是可以设计、建设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的可创新性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是相辅助相成、相互依存的,传承是创新的条件,创新是传承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传承,没有传承也谈不上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是传承的结果,也是创新的结果;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建设既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也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内核,是需要也是可以创新的。创新有两种,一种是偶然性创新,一种是设计性创新。大学精神文化既然具有创新性,就必然具有可设计性,也就是说,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的。不同的大学完全可以创新设计出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先进的大学精神文化模式与内涵。 大学精神文化中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品格、大学价值、大学风气、培养目标、发展战略和办学思想都可以创新设计,同时是应该认真建设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大学品格和大学风气。同时,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还决定着办学思想、发展战略、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不要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能不能进行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和怎样设计,要依据各个高校自己特定的历史和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大学精神文化的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按照设计思路持续地进行大学精神文化建设。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务实性大学精神文化是可以设计和创造的,但又是不可以随意设计和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独特的精神风范、文化气质、价值取向和区别于其它大学精神文化的隐性文化。在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时,既要考虑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和传统;既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教育感召力,又不能脱离本校实际,随意做假大空的设想;既要学习借鉴外校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思路和成果,又不能抄袭外校的精神文化设计与表述。 大学物质文化、景观文化可以委托有关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大学精神文化则不能由大学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来进行设计,也不能由上级部门来定调定格,必须由本校的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设计、创造和选择。大学精神文化设计一旦形成就不能随意改变,而要持之以恒地一以贯之,要使大学精神文化设计深入人心,融入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变成真正的大学精神、现实的大学风气、优秀的大学品格和全校共有的价值取向。久而久之,当人们一走进这所大学,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接融就会有一种别样的精神风范和人格气质隐隐显现,这就是大学精神文化。大连大学精神文化的建设实践大连大学的大学精神文化设计基本可以用“一个核心,二项突破,三大建设”来概括。一个核心文化理念。一所大学,没有先进的大学文化,就不能成为优秀的大学。大连大学在长期存在的办学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先进的文化理念对于大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感受到大学是最应该最需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地方。大学中的以人为本,其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为本。因此,我们在2000年前后提出了“让每个人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后来,又修改成为“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 这一文化理念现在已经成为大连大学指导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文化理念。在这一文化理念的指导下,大连大学的校园呈现出和谐向上,共同发展进步和共同享受工作快乐的局面。二项突破性设计。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实现了二项突破性的大学文化组织设计:一是在2000年成立了大学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工作。这是我校开展群众性大学文化建设,提高大学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组织保证。文以化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传承创新先进文化。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传承创新文化的主要场所。经过研究和论证,我们于2007年把“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确定为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的必修课,把对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大学文化课程教学和学校的大学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结合。这在当时是二项重要的突破性设计,这两项设计,对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对提高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大连大学的大学文化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三大文化体系建设。一是现代大学文化理论和CUI形象体系建设(包括大学文化建设纲要、文化建设指南、文化理念体系、文化模式和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形象体系等);二是大学文化风尚、制度和活动体系建设(包括校风、学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三是大学文化的组织和物质载体体系建设(包括成立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各种学生文化社团和工作室,也包括音乐厅、博物馆、纪念园、希望墙和校园景观等等)。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大学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一个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文化高地。十年前,大连大学只有两项国家科研课题,46位博士和88位教授,通过大学文化建设,使大连大学的软实力不断增强,学校透射出一种独特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竞争力。目前,大连大学已经拥有430多位博士,180多位教授,每年获得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支持的科研课题,有4项重大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学生在国际和全国各项大赛中有180多人次获国家和国际大奖。大连大学的快速发展不能完全归功于大学文化建设,但可以肯定地说,与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是密不可分的。 大学文化论文: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摘要: 文章阐述了大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大学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战略地位,并对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间的重要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大学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念 大学既是国家教育、塑造、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组织,更兼具着引导与创新社会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艰巨任务。因此,大学文化能够具象反映出大学的思想浪潮和精神理念,并能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形成及未来人生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为了形成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品格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影响人们思想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教育实践活动。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文化紧密相关,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于文化性方面有助于大学文化的塑造和发展,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因此,积极探索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它是大学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在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继承、积累和创造的总和。具体来说,大学文化是把大学作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继承和发展,不断积累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大学文化是以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作为核心内容的较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态,属于学校这一特定组织层面下的微观文化。大学文化具有综合性、启发性等特征,是围绕大学教育教学活动而树立起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操守、管理制度、文化品位、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最为先进的思想成果,不仅是具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及指导思想,也是高校科学运行的保障,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大学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大学文化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的总结与概括,又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1.大学文化的熏陶塑造功能。大学文化的熏陶塑造功能意味着大学文化对培养大学师生的情操修养、涵养道德和行为准则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文化能使大学师生沉浸到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中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受到熏陶并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文化品德。这种熏陶塑造功能缓和而又具有隐蔽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所使用的显性的灌输方式。2.大学文化的思想引导功能。大学文化的思想引导功能意味着大学文化能够指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追求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理想。全球化浪潮下,最容易接收新鲜事物的大学校园群体被各种思潮、观点所淹没,大学生面临着多样的文化选择和价值取向。因为大学文化本身具有群体性的心理基础和共识,在长期的沉淀和积累中能够不知不觉地渗透并影响大学生去选择和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3.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代表大学文化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大学师生迈向共同的前进目标。全体大学师生共同创造了大学文化这个群体性意识,这带动他们形成了一个强劲的整体并体现出大学人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这种力量下大学文化能够迸发出强大的归属认同感,促使大学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这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强大的集体意志,使大学师生具有高度的集体荣誉感,能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4.大学文化的规范功能。大学文化的规范功能是指大学文化能积极地赢得大学师生认同并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大学文化以大学物质、精神、制度、环境等各种实体层面的形式,通过学校教育的过程发挥自身巨大的德育行为规范作用。大学精神可以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引导,使其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行为方式,甚至对其今后的人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大学文化的丰富多彩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师生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旨趣;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能够规范大学师生的自身行为,长此以往还能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制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提供保证 大学是国家人才资源的“摇篮”,国家“人才安全”和“文化安全”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是大学文化健康积极发展的重要保障。1.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文化的生命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必然会去占领。”作为文化传播机构的大学,是国家、阶级传播一定政治意识的机构,同时也是各种文化都想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生命线”是对大学文化建设进程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文化的熏陶之下,学习、感悟、体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为建设大学文化担负着方向定位、精神动力、舆论先导、理论支持、思想保证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重要作用。2.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的有效手段,作为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的重要方法,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有协助大学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能够通过理论宣传、说服教育和沟通交流等方式在社会同大学师生和大学师生内部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积极主动地调控、引导大学人构建平等、尊重、互助、和谐有爱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3.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大学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大学文化理论基础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机构成了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大学文化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方向指引的源泉,推动了大学文化的向前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占据着大学文化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的统领地位。强劲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能够增进大学师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有效调动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化的创造和创新;能给大学文化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及提升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增强大学师生的价值认同感,为大学文化提供主流价值观念,建立大学师生共同的心理需求基础,树立以学校为中心的共同价值取向,加强凝聚力和荣誉感,引导形成团结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对大学文化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大学文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大学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将大学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文学毕业论文:我国教学改革古代文学论文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民族文化振兴的需要 目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要想发展成文化大国,现阶段急需的是复合型人才。赤峰学院顺应形势,制定了《赤峰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特征,兼具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的,服务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行业从业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学院着手进行教育教学各项改革,将目光投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上,力求培养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急需的,既具有丰富深厚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除部分研究型高校外,多数院校已经进入向应用型发展的阶段,大学教育正在实现由理论研究向应用实践的转型。面对社会经济转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这一理论性课程表现出诸多与实践性不适应的情况,古代文学如何增强社会适应性,面对社会需求适时地做出调整,促进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和全民精神素质,加强传统理论与当前社会实践密切联系,是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提高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必然成为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课程改革的可能性 (一)理论指导 目前,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推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刚要和发展规划,为高校改革指明了方向。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998)、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和《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等文件内容。本课题组深入研究、领会文件精神,以“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力争完成此次教学改革。 (二)学科优势 赤峰学院文学院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经过2006—2009年、2009—2013年两个周期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现已是院级“重点扶持学科”,“中国古代文学”也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文学院开设的相关古代文学课程有《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辅助课程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基本能够涵盖古代文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这些为文学院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及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师资优势 本课程有专职教师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7人,正高职3人,副高职3人,讲师5人;赤峰学院教学名师1人;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任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认真总结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经验,为深化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学院已经吹响改革的号角,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改革也要积极应学院改革的春风而动,踏踏实实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进行改革,以育人为本,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科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2013)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注重专业基础、拓宽培养口径、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宗旨;以新的视野、新的思路,立足本学科,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宽基础、广交叉、纵向贯通,实现培养理念创新;拓宽自主学习空间、强化专业综合能力,突出培养过程创新;重点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学科定位 本学科定位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立阅读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为提高民族人文素质、文化传承做贡献;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文学批评与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文化事业的传承人和文化产业从业者;与社会需求对接,直接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在改革方针的指导下,优化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力争做到:学习和探究融会,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专业与职业融通,着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模块把教学、社会实践、实习、就业四项工作有机衔接起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竞争能力。通过对此课程的研究与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四、课程内容改革的具体思路 (一)课程设置 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跨度大,作品繁富。现在赤峰学院古代文学课时仅216课时,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学习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并能有效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古代文学课通常由文学史、作品选二大块组成,此外还有辅助拓展教学,就是通过选修课。目前文学院已开设的选修课有:《论语与传统文化》、《先秦两汉散文研究》、《史记研究》、《唐诗研究》、《宋词研究》、《红楼梦专题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研究》、《古代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多为作品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还准备开设诸如诗歌史、小说史、散文史、戏曲史等。此外,对于认知度比较高的,诸如《蒙学三书精读》等,也应考虑开设。 (二)教学内容 为了让学习效率最大化,首先,在对教学内容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解构,在原有按时间进行四段划分的原则上,把毎段的内容按文体分单元进行重新编排。通过对文学史的讲述来理清古代文学文体的流变、文风的演变、不同文体的特点;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了解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特点,从而能全面而清晰地品读作品、鉴赏作品,乃至学习创作。将文体部分划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内容,在文学史的讲述上,突出重点、难点,人物生平之类的内容由学生课下自学,文学史和作品选的时间比应在3:7左右。将文学作品部分分为精讲、泛讲、自读内容。对重点内容,无论是教师讲授还是学生学习,都应执行比较具体而严格的标准,并量化落实,重要内容背诵、作业等来完成,并增加重点内容的授课时间和学习时间。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几个步骤:教师导读,课前提出学习要点、参考书目、设置问题;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针对设置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可以通过讨论、评点的方式来完成教学,课上给学生留出提问和答疑的时间。 (四)考核方法 采用N+3式。所谓N包括:背诵、名篇教学方案设计、课件制作、读书报告等,占总成绩的20%。所谓3指:单元阶段测试,占总成绩的2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五)试题库、习题库建设 完善试题库,建立客观试题库,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建立主观题试题库,精讲、泛讲比例7:3,占总成绩的60%;建立探究拓展试题库,与考研试题接轨,占总成绩10%。 作者:霍雅娟 单位:赤峰学院文学院 文学毕业论文:史学联系文学中高中历史论文 一、文史教学法的内涵 什么是史学联系文学的教学方法呢?它就是学术界以现有教学理论为依托,借助文学与史学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所重新构建的一套教学理论。它具备文学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以及形象性的特点,使文字表达内容更加具体,更清晰、更贴切,易于学生理解记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引入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生仿若身临其境,历史知识更是深入人心。这样,学生势必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历史教学品质也会因此而有所保障。 二、在我国历史教学中应用文史结合法的必要性 一方面,受古代科举制影响,我国历史教学发展步履维艰,高中历史教学与时展严重脱节,也正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时期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历史教学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教学语言生硬呆板,过分严肃,学生个性也因此而受到压制;其次,历史教学模式陈旧而没有新意,现代影视资料信息渗透不足,历史知识就像我们所看到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且学习深度不足;最后,传统教学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师生应试心理,教师一味强调灌输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方面的教育,阻碍了学生历史价值观念的建立和健全。另一方面,该方法的应用恰如其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迎合了时展的需求。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了历史学习的自信,爱上了历史学习,而且促进了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现代高中历史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所以,使用文学史学相联系的教学方法是时代的要求和发展的必然。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法的具体应用 (一)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文学性语言及文学作品 《史记》有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绝对高度的评价,是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绝好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内容也形象地描绘着历史,让人感觉身临其境。另外文中所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更是全面而具体,让学生感觉作者仿佛就在眼前,使历史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有助于学生记忆。当然,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它们也在历史教材中出现,使历史事件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人类因为语言而沟通,书本知识也通过恰当的语言描述而变得浅显易懂,所以优秀文学作品的加入给历史教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在历史教学中融入影视作品 传统教学模式受科技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粉笔”、“黑板”和“教科书”的协作下进行,单一而低效。既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又不利于教学水平的发展。但将影视作品适当融入历史教学中,就可以轻松活化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珍珠港》、《甲午风云》、《三国演义》等历史影视剧,让学生在感受艺术作品韵味的同时收获历史知识。 (三)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融情于景”的教学方法 有人曾说过,青少年之所以遇到了困难,那是因为他们面对着赤裸裸的教育行动。这足以说明传统历史教学中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取的教学模式是错误的。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不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必须意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活动开展的重大意义。只有学生对某一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所谓“融情于景”就是将情感教学与情境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国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使其最终具备以史为鉴的能力。从而更高效地学习历史,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这也就达到了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 四、结语 总之,文学联系史学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文学作品活化历史、以历史证实文学作品的综合教学途径。它可以丰富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认真程度,促进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升华,同时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另外,由于此方法给历史教学带去了启发,催生了诸如“政史结合”和“地史结合”等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这些由其他科学与历史学科结合的方法都同样达成了历史教学的任务,体现出了历史学科的价值,深化了我国历史教学改革,也推动了其他学科的快速发展。 作者:葛高亮 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文学毕业论文: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启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摘要】《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其人文素养。但在教学实践中,此目标常难以实现。基于此,论文从分析邵阳学院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常见问题入手,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常见问题 改革 《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简要介绍英美文学历史阶段的特点以及重要作家和作品,使学生对英美文学有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进而感受英美文学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以提高。然而,大部分学生在结束该课程学习后,并未达到课程学习目标。以邵阳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在结束《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学习后,且不说他们的人文素质得到了提升,就连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都没有显著提高。可见,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然而,该从何下手?这也本文讨论的重点所在。本文拟从分析邵阳学院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常见问题入手,探讨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一、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常见问题 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往往是学生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高低的直接反映。通过分析邵阳学院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常见问题,不仅能看出学生在思维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学术研究能力上的不足,更能发现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问题。 1.选题范围狭窄。笔者以邵阳学院2016届学生的327个毕业论文题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327个毕业论文题目中以文学研究作为论文研究方向的有139个,这些题目绝大多数涉及的是对十八、十九世纪英美文学作品的研究,如:“The Passwords of Happiness to Jane Eyre’s Marriage in Jane Eyre从《简爱》看简爱婚姻的幸福密码”、“Pure Woman’s Tragic Fate:Study of Fatalism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纯洁女人,悲惨命运――《苔丝》的宿命论解读”、“On Human Nature in Oliver Twist论《雾都孤儿》中的人性”、“An Analysis of the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不同婚姻”、“On the Source of the Heroine’s Tragic Fate in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还乡》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等。从这些题目可见,学生的选题范围相对狭窄,且研究视野不够开阔,大部分学生的研究重点都是婚姻和女性。 2.内容深度不够。内容深度不够是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又一常见问题。多数学生仅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表层讨论,未涉及文学作品内涵的深层次探讨,如:“An Analysis of the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不同婚姻”,此论文实际上就是对小说里四对青年男女爱情和婚姻的梳理,是小说主要故事情节的重述。这样的论文不仅内容深度不够,也没有任何研究价值,因为它没有给读者带来任何有实质意义性的启示。 3.语言表述欠佳。论文的语言表述欠佳主要体现为语法错误过多、中式英语表述明显、论述的重点不突出以及文章层次混乱等。如:“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position of Macbeth. Finally, a brief view is give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and the great meanings of the study.”此段来自一个学生毕业论文的摘要,是语言表述欠佳的典型。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表述、论述重点不突出以及层次混乱问题在该段都有体现。 二、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启示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 选题范围狭窄、内容深度不够、语言表述欠佳是邵阳学院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常见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启发了英美文学教学,为其的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1.扩展教学内容。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之所以出现选题范围狭窄的问题,就是因为学生阅读量过小,视野不够开阔,仅知道几本谈论得最多的文学作品。基于此,文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如在讲授简・奥斯丁及其作品时,除了重点讲授奥斯丁最有名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也可涉及她的其他作品的简绍,如《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以及《劝导》。此外,奥斯丁的作品多探讨女主角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女性主义意识,因此,教师也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带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小说,如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作品――《夏日鸟笼》、《登台表演》、《金色的耶路撒冷》、《瀑布》、《针眼》、《冰期》、《中途》、《闪光的路》、《自然的好奇心》、《象牙门》、《磨盘》等。通过教学内容的扩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数量会大幅增加,其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也会得到相应扩展,选题不会再局限于那几部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 2.开展研讨式教学。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的内容深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学生本身对文学作品缺乏深层次思考,因此,在文学课堂上,教师应开展研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反思能力,尽量避免教师一人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吸收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如分组式研讨教学。教师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讨论组,每次课前先布置要讲授内容的一些思考题,让各讨论组自行探讨思考题的答案,下一次上课时,各组就这些思考题进行回答和讨论。通过分组式研讨,学生的视野能够更为开阔,因为每一个小组都有可能对同一问题做出不同的回答,这些不同的回答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多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采用启发式研讨教学。每次上课时,让一个学生对某个作家的作品做一个十至十五分钟的陈述,然后启发其他学生找出该学生所讲内容的不足,并通过讨论进行进一步的内容扩充。 研讨式教学能让学生主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思考,让他们找到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发掘学习文学的意义所在。但是研讨式教学也有其弊端,少数学生可能会在研讨式课堂上滥竽充数,没有积极地参与到研讨之中。因此,教师需要更合理地设计课堂活动,保持课堂讨论气氛的活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是讨论的主体。 3.以文学作品为范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毕业论文里出现的一系列语言表述欠佳问题归根结底是学生英语基本功过于薄弱。因此,在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以文学作品作为范文,进行仿写训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仍以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为例,小说的第一段就是一段很好的仿写范例。“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学生可仿照此段写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段落,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would be no new China without the Communist Party.”或是“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water is the mother of life.”这样的仿写既能避免各种语言表述欠佳问题,也能让写出来的文章更具文采。再如弗朗西斯・培根的经典散文――“Of Studies”,这也是一篇相当好的仿写范文。散文从“读书”的功用立论,分析了“读书”对人生不同凡响的意义。学生可以仿照散文的篇章结构和经典语句,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优秀散文,如“Of Life”、“Of Success”、“Of Failure”等。 三、总结 总言之,在邵阳学院英语专业文学类毕业论文常见问题的启示下,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有了思路和方向。首先,英美文学教学需要扩展教学内容;其次,英美文学教学需以研讨式模式展开;再次,教学中可督促学生以文学作品作为范文进行仿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学毕业论文:高中毕业冲刺阶段语文学科的有效复习 语文学科第一轮复习是针对各项知识点进行的细致而又系统的复习过程,时间长,知识细化多,所以现阶段已经进入综合测试、查缺补漏的至关重要时期。但是在本阶段中首先发现了部分学校大考小考连续不断,几乎是周周有测验,老师更要每考必批,这一做法我认为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备考能力与水平,而且会使得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产生更多的批改负担,对语文教师的备课造成冲击,进而影响查缺补漏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基于此,首先建议各学校语文学科的综合检测每两周做一次即可,而且要针对曾发现的存有缺陷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强的补充式指导训练及检测,可适当在两周时间内安排小测验,这样批改量会有所减少,又保证了补漏的针对性,便于后期的指导与提升。 其次,教师在冲刺阶段要有侧重点,并保持预防变化的思想意识,即根据近三年高考试题的平稳性与微调性着手应对。高考试题中语言表达运用的16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始终是基于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而设题,但是命题方式始终是绝不雷同的。所以,要结合全地区、全省的模拟考试题进行预防性补充指导及训练,加强图文转换、语段压缩与扩写、应用文稿修改等方面的指导训练,这类知识点应该予以关注。但也要注意该知识点所投入的时间不宜过长,可是当结合在小测验中进行补充训练。 再者,在课堂教学中,还存有低效的问题。主要是课堂的教学方法欠缺考虑――教师主讲,对学生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知识进行泛泛的讲解,学生还是被动地接受着,缺少主动体验生成的过程,而且学生曾经出现的问题,究竟能解决多少只是借助测验看到,而不是借助指导逐步解决掉的。 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练习题或是检测题的讲解问题,部分教师习惯于逐题讲解,这种做法还是说明教师对学生得分丢分状况缺乏了解,所以处理时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未形成重点解决、难点突破的教学风格。建议:教师要了解试题中学生丢分较为普遍的试题,并依此确定课堂指导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在准备中把典型的学生答案以课件的方式或集中印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更为直观,而且针对这些问题答案,教师在讲评过程中更要重视学生对此类答案修改完善的实践过程。只有在这个修改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才会从理论真正上升到实践能力层面,他的认知才会更为全面系统、深刻扎实,也能够真正解决教师经常碰到的“翻过的错误怎么又出现了”的问题。这样还能回避教师一言堂的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既是被关注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收获的主体。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们还应该注意,作文复习指导的策略与方法。首先,是要总结一轮复习中教师所做指的写作指导,诸如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选用论据、加强论证、构思结构等细节,是否真正化整为零地进行了知识讲解阶段的指导训练和讲评阶段的指导实践。建议教师们在考前阶段,结合大测验进行作文几个主要环节的适应性训练,其次,就是要加强学生审题立意的指导,让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得以提升,从材料内容及含意中确立话题及立意,要力求不跑偏、抓重点、呈深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力争做到限时写作中确保“确定立意、构思结构”,就是在指导提炼话题及立意之后,要同步训练学生据此立意而开展的后续写作准备,确定怎样有效果的标题,选择哪些有力而又新颖的论据,侧重哪个分论点,如何安排才能形成有深度、有梯度的论证,最好是形成书面的纲要:标题、分论点及论据、开篇结语的设计等。教师指导学生养成了这样的写作准备习惯,到考场上学生就能够有效解答写作试题。 最后,针对如何提升阅读能力提出建议,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水平。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诗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丢分情况后,我们会发现,就是源于学生解读能力出现不足,致使答题失误而丢分。所以,建议教师在最后阶段不能只是追求各类文章练习的数量,一定要本着养成读懂读透的原则进行指导。在文言文的讲解中学会抓重点段落、重点句,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不必全文每一句都翻译,浪费时间,冲淡学生注意力;诗词鉴赏,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抓意象,成意境,看注释,借想象,析手法,看题材,真正读懂诗词作品内容。唯有真正读通读懂了作品,学生的解答才会力保高效。对论说文与实用文的阅读还要养成圈画批注的好习惯,为解题提供清晰的纲目。保证了内容要点更加醒目,会帮助学生提高答题的速度与效率。 文学毕业论文: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是近年来备受独立学院关注的话题,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从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特色、论文选题、论文质量、论文呈现方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有效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独立学院 汉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 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职业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人才培养方案拟定、教学过程监控、考核评价体系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否能满足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便成为诸多院校关注的主要问题,尤其是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一个环节的毕业论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办学之初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普遍存在学生入学语文成绩较低、教师对高中与大学之间的知识衔接了解程度较浅、学生文学功底不够扎实等诸多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缺乏与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有机结合。自2004年秋,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开始实施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倡导“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的互动性学习到情景教学方式的充分运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举措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极大改善。但接受了新课改教学的学生升入大学后,受传统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的高校教育思想影响,不能做到两者有机结合,出现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等诸多问题。 (二)缺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整体把握的师资力量。因独立学院近年来的主要师资为外聘教师和自有师资,外聘教师由于有本职工作在身,很难有时间参与独立学院的毕业论文改革工作,而独立学院自有的年轻教师多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授课经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把握,难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改革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的思路 (一)确立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理念。要进行毕业论文改革,必须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理念,否则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价值就无从体现,包括毕业论文工作在内的诸多工作都会受到影响。在经过对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毕业生、行业专家等多层面多角度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确立了该专业明晰的办学理念,即:良好的文学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其核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明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目标。有了明确的专业发展理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目标才能随之明晰,即“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而毕业论文又是这一培养目标的综合体现方式。 (三)在教学实践中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队伍。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训练、文学作品解读、诗词创作、诗歌情景演绎、地方民俗文化调查、方言调查、地区教育调查、社会规范用字调查等诸多方式提高师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整体认知能力,尤其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科学的整体感知,从宏观角度规划、微观角度入手指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努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的实践措施 (一)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国学教育意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承载的专业使命,在开设《中国文化通论》《中国古代文学史》等便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课程同时,增设《老子》研究、《庄子》研究、《周易》研究、《孟子》研究、《论语》研究、先秦诸子研究、唐诗宋词研究等系列国学选修课,强化国学教育。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过程中,不但对博大精深的传统国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还从中发现诸多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选题和素材。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意识到优秀的国学文化不但需要了解,更需要身体力行去实践、去传承,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夯实读、写、说为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写作能力尤为重要。要写出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四年的知识储备必须充足,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尤其是长期的练笔,方能达到写作能力的真正提高。为此,开设了基础写作、应用公文写作、科技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等系列课程,让学生在四年中不间断地进行写作训练。 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名中文人最基本的能力,即:了解经典,规范用字。要求学生每天习得一定数量的规范汉字、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名篇,将专业基础能力的强化常态化。 (三)发展重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师生团队。在师生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指引下,尝试以了解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专业教师带学生团队的形式作为师生共同发展的主要途径,经过逐步摸索,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可行的。如开办学生讲坛,学生从选题、搜集选取素材到完整地向听众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学生完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备的读、写、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多番打磨,主讲人不但在讲坛的举办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学科论文写作能力。其实,学生准备一期讲坛的过程就是一篇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 写作学教师在讲授《基础写作》课的同时,为学生搭建稳固的课外实践平台,即办系刊、系报、年级刊、专业刊、甚至鼓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办舍刊。从刊物的组稿、装帧设计到内容选取和校对等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完成,日常作业练笔中出现的高质量作品也被选入系刊、系报,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很多文章的质量已超出本科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四)开展旨在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能力的田野调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之所以出现毕业论文抄袭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掌握有效的科研方法,故我们试图传授给学生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新课改进行有机的衔接,尝试走出校门,开展田野调查工作。并将《田野调查方法》作为必选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调查工作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中取得的实践效果 经过系列改革探索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在进行广泛调查或认真研读国学典籍的基础上,真实性选题量呈逐年大幅度递增趋势。与此同时,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一)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经过严格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体现出学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在就业中,表现出较强的优势,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如“基础扎实,踏实勤奋,积极主动,动手能力强”。 (二)培养了一支熟知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了深入的了解,在带领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这些实践经验提升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同类院校中进行推广,加深了教师对汉语言人才培养的深层理解。涌现出了一批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成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育人骨干。 (三)探索了一条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师生在共同进行毕业论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符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的“课程教学――课外实践――调查训练――论文写作――答辩提高”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发现有意义的课题,通过教师带队进行田野调查训练,在掌握了翔实的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这一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等工作有机联系起来,形成踏实勤奋、求真务实的系风,营造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育人环境。 五、结语 通过系列改革与实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不再是人们常说的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而是通过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入社会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相结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毕业论文的实践与改革中来。尽管其中存在这样那样需要修改完善的细节问题,但是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的毕业论文改革思路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强化国学基础、重视与高中新课改的知识体系衔接、进行田野调查等系列改革思路是可行的。 文学毕业论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思考 【摘 要】毕业论文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检测。我院2012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培养信息素养、提高检索能力等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 写作现状 监督管理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必经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因此,撰写毕业论文不仅是“对学生四年学习成果、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教师四年教学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综合的检查”。历年来,毕业论文已成为教育部对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 随着伊犁师范学院毕业生的陆续离校,对2012届毕业论文的整理工作也告一段落。本届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共有163篇毕业论文,笔者将通过对这些论文的选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论文写作质量及写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借此考查目前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一 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论文的选题 汉语言文字专业论文选题大体上分为语言、文学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文学类的论文比例明显高于语言类,2012届的毕业论文也不例外,语言类的论文仅18篇:现代汉语方向10篇,古代汉语方向8篇;文学类的论文达113篇:现当代文学方向28篇,中国古代文学方向40篇,外国文学方向34篇,文艺学方向11篇;语文教学论方向的论文32篇。从学生的选题方向来看,存在着两个不平衡:语言类的论文大大低于文学类;而在文学类内部,文艺学方向的论文明显低于文学文本研究。此外,中教法研究方向的论文明显偏多。这些不平衡不仅在本届如此,近五年来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都存在这种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1)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虽然均为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语言本身的枯燥使学生不感兴趣。(2)之所以会出现第二种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理论本身的难度大,学生对理论文章的理解和阐释都非常吃力,更谈不上提出原创性的观点。(3)造成很多学生选择中教法研究方向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学生就业的方向是中学教师,出于对将来工作以及特岗考试面试的需要,很多学生会选择这个捷径。 就选题的内容而言,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题过于重复。很多学生的选题非常接近,如《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和《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这两篇论文的选题几乎一致,还有很多选题相似度很高,如《论语文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和《论中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成语学习》《沈从文创作中的湘西情结》和《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等。指导老师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是造成选题重复的主要原因,每个老师关起门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到小组答辩时才发现选题重复,但为时已晚。 第二,选题的陈旧性。在163篇论文选题中,大多数选题都集中在已成定论的那些大作家身上,选择的角度也缺乏新意,诸如“陶渊明诗歌的哲学意蕴”、“旷达与乐观——透过苏轼的词探其人生态度”、“论陆游、辛弃疾诗词的悲壮美”、“论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探析”等。大家、名家资料丰富翔实,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很多学生图省事,随便找一些资料拼凑完事。 第三,选题贪大求全。科学研究的问题分属于学科历史、基本理论、实践应用等不同的层次,也就存在着大小难易的差别,一些同学的选题贪大求难,失之于笼统,如《沈从文湘西小说的审美解读》《试论苏轼的诗歌意象》《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这一类选题涵盖范围广。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中,所谓的“小”和“易”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是针对所掌握的学识而做出的这种区分。一般情况下,小题目易做,大题目繁难。关键是大小适度、难易适中,如果没有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在选题时就很难驾驭,写作时难免迷失方向。 2.文献综述的写作 文献综述是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的前景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要求作者既要对所查找资料的主要观点进行综合整理、陈述,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予以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不仅可以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能够帮助写作者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文献综述写作中,我院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第一,没有中心、缺乏层次的材料堆砌。很多学生的文献综述不是围绕相关选题有目的地展开阐述,不去注意寻找文献资料中相互间的逻辑性和关联性,只是把相关文献一一罗列出来,而是将每一篇文献中的中心论点简单复述一遍,诸如“某某在文章中提出……”,使文献综述变成一个没有中心思想的大拼盘。 文献综述的写作缺乏层次感,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如何突出中心,前后如何呼应等,对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构思。以《试论赵树理五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局限性》为例,在这篇综述中,作者首先花了大量篇幅介绍赵树理的生平和小说创作,然后逐一介绍对其思想和创作的评价,在介绍的过程中,不分轻重、主次,更没有体现出时间的延续性,读后令人不知所云。 第二,缺乏自己对文献资料的阐述和评价。文献综述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评述性,所谓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写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综述必须具有写作者自己的观点,写作者根据自己的观点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作出相应的评价,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从学生的文献综述来看,一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文献资料予以阐述,如《浅析“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一文,作者不仅详细地阐述了有关“大陆新武侠”的女性意识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而且还在阐述的过程中适当加进了自己的理解。但明显缺乏对文献资料的评价,只有“述”,没有“评”,对所研究的课题,研究者们分别从哪些方面展开的研究,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又有哪些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哪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留有哪些可继续研究的空间等等,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做出全面的评价。而大多数的综述仅仅停留在对文献资料的介绍,甚至很难做到用自己的话解释作者的观点,造成综述的质量很差。 第三,选择性地探讨文献。许多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往往希望查到与自己的题目直接相关甚至可以直接应用的文献。但实际上如果这样的文献非常多,说明这类论题已经比较成熟,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较少,而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往往不具备这个特点,需要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而此时学生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在文献综述中投机取巧,选择一两篇能直接应用的文献,概括主要观点,遇到观点相悖的文献,只选择自己认同的观点,舍弃不认同的观点,这样写出来的综述缺乏价值。 第四,文献本身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在检索参考文献时,忽视了文献本身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文献资料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很多学生的参考文献一栏里填的大部分是教育学院学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专科学校学报等层次较低的刊物,很难体现出该选题学术的前沿性和代表性。 3.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 纵观今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163篇毕业论文,总体质量较去年没有明显提高,即使是获得“优秀”的毕业论文,也很难达到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水平。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乏创新、普遍抄袭。创新不仅是指提出新的观点,也可以指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对于本科生而言,提出新的观点显然不现实,但我们可以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论证已有的观点。学生对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比较、鉴别的过程,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学生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对这个领域有哪些有代表性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对于同样的观点,不同的文章怎样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证,这些都需要仔细揣摩,加以学习。但是从本届学生的论文来看,几乎很难看到视角有新意的文章,大部分学生都是东拼西凑,稍微好一些的论文尚能做到段落之间衔接自然,差一些的论文连衔接都很难做到,有的甚至干脆把整个分论点都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以至于在答辩时漏洞百出。摘要是学生唯一无处可抄、必须要自己写的部分,没有指导老师的帮助,很多学生根本写不出能够简要概括中心论点的摘要,勉强写出来,也有诸多病句,如:“《儒林外史》是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这部小说以‘功名富贵’为中心,知识分子在对待功名富贵的考验时,呈现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官僚的徇私舞弊,豪绅的狡诈无理,膏粱子弟的平庸昏聩,举业人的利欲熏心,名士的附庸风雅和清客的招摇撞骗。在这些人物形象演进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造成知识分子命运的最直接、最深远的因素便是八股文化,也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八股制度对整个社会人的影响的原因。”在这段不足200字的摘要中,语句明显不通,只要稍微多读几遍,即可发现问题,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 第二,缺乏论文写作的基本功。中心明确,论证充分,脉络清楚,语言流畅,是对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的评价,但不少学生明显无法达到这一水平。虽然,从大一开始,每门课程都会留几篇小论文作为考查作业,但学生不够重视,随便从网上找一篇敷衍了事,老师也无法一一核对。近几年,有不少任课老师为防止学生的抄袭行为,干脆不让学生写论文,改用其他的考查方式。平时缺乏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到毕业时,学生也就很难写出合格的论文。 第三,论文格式不规范。自从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人文学院参照学术论文的一般规范,拟定了详细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从论文字数、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到各级标题的书写、参考文献的格式,甚至字号的大小、行距的多少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今年的毕业论文中,完全符合格式的不足三分之一。如果说论文内容的好坏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有关,那么格式的不规范则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二 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1.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考核制度是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本保证 早在2004年以前,我院就制定了《伊犁师范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后来又有相关的补充规定,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中期的检查、毕业论文的答辩以及指导老师的责任,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导致对《工作条例》中的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而是对毕业生放宽要求。多年来,本专业从来没有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及格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论文的质量高,而是已经形成了习惯:无论多差的论文都能及格。而且,毕业论文的成绩与学生平时成绩绩点不挂钩,“优秀”与“及格”没有区别,长此以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予重视,这是造成毕业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根本原因。 因此,首先我们应当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监督管理,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对论文考核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尽量予以量化,如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应当不少于多少字,论文中引用他人的字数不得超过多少、什么样的情况不可以答辩等。标准量化,既有利于对学生提出实际的要求,也有利于实施监管。 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切实保证。首先应当将论文成绩与学生绩点挂钩,以引起学生对论文的足够重视。其次是实施导师负责制。考核制度,不仅要考核学生,也要考核指导老师。过去,我们往往把责任都推到学生身上,其实,指导老师不愿意得罪即将毕业的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给学生评分过高,也是造成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考核制度中要明确师生双方的职责,如选题陈旧、偏离本专业、论文格式不规范等等,都应当追究指导老师的责任。最后,应当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范围,消除学生的过度依赖心理。让学生明确指导老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确定选题,给学生讲解撰写文献综述、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帮助学生修改论文提纲、调整论文框架,而不是帮助学生写论文,让学生明白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毕业论文。 2.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奖惩制度,引进激励机制 答辩结束之后,在由指导老师推荐、对论文进行公平合理评价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学校颁发荣誉证书,并推荐给学术刊物公开发表。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召开优秀毕业论文公开答辩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观摩,为他们将来的论文写作打下基础。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送往其他本科院校进行盲审,寻找差距,以便于提高。 奖惩并重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必不可少。毕业论文质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独创性,而抄袭严重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通病,互联网的普及在为学生查找资料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抄袭大开方便之门,指导老师在网上逐篇查找,工作量很大。目前,包括我院学报在内的很多编辑部都已使用学术论文打假防伪软件,我院也可将此软件应用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对疑似剽窃、抄袭的论文进行鉴定。对抄袭他人成果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论文不能给予“及格”。这样,不但从根本上杜绝学生的依赖心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术道德,为他们将来进行学术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文献检索的能力 将文献检索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文献检索教学应当把对信息资源选择和鉴别能力的训练放到重要的位置,使学生能够从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电子资源中鉴别各类信息源并找到准确的入口。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的讲授中也要有意识地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教学当中,对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层次的信息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吸收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这样既节省了教育资源,又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 综上所述,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的监督管理、学生的认真态度及指导老师的严格要求这三个方面的通力合作。 文学毕业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与指导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当前高校的长线、传统专业,相对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文学科势微、片面突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地方重视经济发展主义的今天,其命运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不争的事实。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据最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调查,在2007~2009年连续三届就业率最低的五个文科专业中就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该机构2011年的调查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被列为就业“黄牌专业”。这固然与该专业设置较有大关系,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该专业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我国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2011年6月,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能力为重”,要求着力增强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能力培养”已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时代关键词,俗话说,花无百日红,曾经在1980年代引起“轰动”的文学,今天也遭遇了寒冬。但是,压力既是考验生存的试金石,也是转轨并绝地奋起、浴火重生的动力,因此,挑战和机会并存,新建本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办学及其专业、方向设置必须牢牢抢住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期,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时不我待和急、争、抢的精神,实现快速地与市场人才需求、与地方行业链、产业链的对接,及早与地方性的行业、产业老大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引进地方文化(文产)行业的大佬,对该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方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教材体系、实践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以企业行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倒逼该传统专业的改造。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政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革命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第三,以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战性毕业论文(设计)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突破传统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天经地义”,不仅考核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考核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创造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崭新形式,也能为其他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提供思路。 某位学者的一句话,笔者是很赞同的:“大学的文学教育必须随之作出调整、深化,让文学在大学的“博雅教育或全人教育”中,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中充分发挥它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学毕业论文: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语言类论文写作要点 每年都有一些同学选择语言方面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题目,但是,语言类论文和文学类论文具有明显的不同。文学类论文往往是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析,这种分析是以论文写作者本人的文学理解和鉴赏为基础的。说白了,文学类论文属于艺术研究的领域,这类的论文往往是以阐述或描述论文写作者的主观理解和主观感受为。但是,语言类论文与此恰恰相反,它不允许写作者纯粹发表主观意见,而要求在调查研究语言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反映语言事实的结论。说白了,语言类论文属于科学领域,要坚持“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的原则,不允许没有客观根据的任意发挥。正是因为如此,语言类论文的写作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克服这一困难,就要了解语言类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程式。本文试图就语言类论文的选题、语言研究的程序、语言类论文的写作程式等问题进行一个大致的介绍。 一、论文选题 学术论文的写作和一般文章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不同,比如你要写一篇议论文或者一篇杂文,有了观点之后,就可以展开思路、信手写来,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反复修改。需要什么材料,还可以查找一些工具书。 语言类学术论文,首先是一篇科研报告,它是在对某一问题进行一定研究的基础上,把自己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报告出来,这就决定了语言类学术论文是研究在先、报告在后,也就是先进行研究,再写论文。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语言类学术论文的选题,不仅仅是选择一个写作的题目,而更主要的是选择一个研究的题目。 这样,就要求语言类论文的选题,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1.题目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行性。这样就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比如《某某县方言音系调查与研究》,题目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方言调查以及辩音、记音方面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目是没有办法做的。再比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一个本科生的创新支持项目,几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一个题目《大学生使用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该计划中包括对全国各大城市的代表高校大学生的调查,这对于几位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无法进行的,所以笔者就让他们改成《曲阜师范大学文科大学生使用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这样,题目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完成项目就不那么困难了。 2.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新意。这就是说,要尽量避开那些热点、大家讨论较多的问题,除非自己确实有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理论、方法或材料,否则还是选择冷门为好。有一年笔者指导了一批自考生和函授生的毕业论文,其中不少学生写了“四大名著中的佛道描写”之类的题目,这当然不是语言类的,是文学类的题目,但是由于写类似文章的太多,许多文章都给人一个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难写出新意的。那么,怎么保证选题有新意呢?那就是尽量避开热门问题,比如选择研究对象的时候,尽量选择别人不太关注的。例如,关于《红楼梦》的语言大家研究的比较多,你可以选择《儒林外史》或《儿女英雄传》等。 3.选题宁小毋大。不少同学喜欢选择大的题目,比如《论汉语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现代汉语语法方向》《古汉语“俗”字研究》等题目,这些是08级毕业生的论文选题,这三个题目都是太大,让人感觉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第一个题目《论汉语新词语的产生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题目中的新词语指的是哪个时代的新词语?如果不限制时代,所有的汉语词汇都曾经是新词语。再说“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社会哪个方面的发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物质方面的还是精神方面的?这样宏观的题目,根本没有办法去进行研究。第二个题目《现代汉语语法方向》,这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学研究的方向还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哪种意思,都是语法学家们也不敢进行的研究,我们的本科生选择这样的题目,只能暴露对语法研究的无知。第三个题目《古汉语“俗”字研究》,古汉语有那么漫长的历史,指的是哪个时期的俗字?历代文献中都有大量俗字,每一个领域都有一些学者进行研究,比如,有的专门研究碑刻的俗字,当然里面又分汉魏碑刻、唐宋碑刻等。有的研究敦煌俗字,有的研究近本的俗字等等,选择这样的题目,也暴露了学生对“俗字”研究领域的陌生。 有的同学选择了这样的题目,相比以上题目就要好的多:《〈论语〉中代词的用法研究》,《中的通假字研究》,《中的骂詈语研究》,《安丘方言语音特点及音变研究》。这些题目都比较“小”,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如果这些题目没有人写过的话,就可能写出不错的论文。 4.明确研究对象和取材范围。这个要求在上文已经涉及到,就是选择研究的题目和对象是明确的,搜集材料的方向和范围也是明确的。比如上面列举出来的选题《〈论语〉中代词的用法研究》:研究对象是《论语》,研究的内容是《论语》中代词的用法,搜集材料的范围是《论语》一书的代词。这样的题目,就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选题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找到译本比较好的《论语》文本,进行语料的搜集,也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开展研究。而另外一些题目,比如《现代汉语语法方向》,就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虽然题目中提示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但是“现代汉语”是一个大概念,包含大量的书面文献和口语材料,怎么去搜集“现代汉语”的材料呢?搜集书面材料还是口语材料?普通话的材料还是方言的材料?哪一个方面的材料都不能代表“现代汉语”的全部,所以肯定会让人感觉“老虎啃天,无处下口”的。 二、开展研究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首先,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在确定了选题之后,就可以进入研究阶段,进行资料搜集了。 搜集材料的工作其实有两个方面: 一是原始语料。比如《中的骂词研究》,就要通读《红楼梦》,尽可能完全地搜集《红楼梦》一书中的骂詈语,一条材料用一张卡片,把包含骂詈语的句子完整地摘抄下来,并标明例句的出处,哪一回以及所依据版本的页码等等。再比如《安丘方言语音特点及音变研究》,题目确定以后,作者就要到安丘进行语言的田野调查,不要以为作者自己是安丘人,就可以不进行调查了,同样需要调查。因为研究者对自己的语言往往缺乏认知敏感,许多现象未必能够明确认识到,只有进行调查,才能获得更加准确和丰富的语料。在进行方言调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发音人等,其中从事方言语音调查还要有专门的听音、辨音、记音方面的训练等等,这都要利用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了。 二是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前人相关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搜集这些资料,主要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前人的有关研究方法和成果,也是为了了解前人的研究,以便自己的研究不重复别人。比如《中的骂詈语研究》,很可能已经有些学者对于《红楼梦》的个别的骂詈语或某些骂詈语进行过研究,也有些版本的《红楼梦》的注释中对一些骂詈语进行过解释等等,这些都是前人的相关研究,都要尽量搜集到。搜集这些材料时,学生可以去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 学生中有把以上两类材料的搜集混为一谈的倾向。不少同学认为搜集资料就是到图书馆、资料室借阅书籍,抄录、复印论文。比如,有一年,有个研究生的选题是《现代广告语言研究》(其实这个题目太大,是很难做的,但是只要坚持搜集大量的广告语言,也是可以进行的)。笔者问他:你搜集了多少材料?他告诉笔者说:他从网上下载了多少篇广告语言研究的论文,又复印了多少本广告语言研究方面的著作,总共也有30多万字的资料。笔者又问:你搜集了多少“现代广告语言”?他无法回答了。因为,他没有去搜集原始语料——广告语言,而只搜集前人的研究论著。所以,最终他的论文不是在研究“广告语言”的基础上写成的,而是在阅读前人的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所以论文只能是拼凑而成,至多只能写出一篇研究综述。没有进行第一手原始语料的研究,肯定写不出不同于前人的新意。 其次,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学生要对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研究,首先要进行分类和再分类。把原始的、无序的材料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整理成条理清楚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太多时,可以考虑列表或统计等等。把原始材料整理出一个眉目之后,一篇论文的雏形就出来了,然后是对每一个小类的材料进行总结和研究,得出结论。 在搜集原始材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尴尬:自己费心选定的题目,居然有人已经做过了,怎么办?这个时候,不要轻易放弃,要认真阅读前人的文章,同时认真研究原始语料,看看自己会在哪些方面和前人的研究不相同,然后尽量突出和放大这种不同,这就是创新。 三、论文写作 研究工作进行到基本结束时,论文的雏形就已经具备了,剩下的工作就是论文的布局谋篇、格式完善的工作了。 一般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四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作者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的写法)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只要坚持搜集第一手的原始语料,论文的正文部分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需要注意和特别强调的是这样两个内容的撰写: 一是摘要。学术论文的摘要是全文要点的摘抄,其目的是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和主要结论。但是,很多同学往往把这一部分写成“论文简介”,往往是这样写:“这篇文章以……为研究对象,以……理论为依据,对……进行了研究,论文的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二……,三……。”这样写其实是“论文简介”,不是“摘要”,怎样写才是摘要?可以尝试这样写,把论文中反映主要内容的句子按文章内容的顺序拷贝到一起,然后进行一下文句上的贯通,这样差不多就是一篇不错的摘要了。 二是论文的引言或绪论。一般来说,论文的引言或绪论部分,往往要明确说明论文的选题原因,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文献综述。什么是文献综述呢?就是关于自己研究课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这一部分内容解决的问题是自己的研究和学术界的研究的接轨问题,同时也是自己的研究与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的关系问题。在这一部分,要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论文和著作),把前人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在充分肯定前人研究的贡献和功绩的基础上,指出前人的研究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空白点或者不足,主要是指出自己的研究在哪些方面和前人不同,这样就能够把自己论文的创新性体现出来。这样写可以给读者这样的印象:本论文的研究是在充分了解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是具有创新性的。 另外,还要强调一下语言风格。学术论文,尤其是语言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一般的散文、随笔、杂文的文章风格是大不相同的,因为语言研究的论文是科研报告,所以不主张使用活泼的文体,句子宁短毋长。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不要有感情色彩。不少同学的语言研究的论文,写的跟散文、随笔似的,一看就不象一篇学术论文。 四、完善格式 学术论文写作不同于一般文章,讲究立论新颖,与前人研究结果有区别;证据要确凿,要注明引文或旁证思想的来源;数据收集合乎规范,论证有力,不牵强附会;分析严谨,不留漏洞或把柄;内容布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等。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少用“我认为”“众所周知”等表达,不用“有人说”“一位著名语言学家曾探讨过”“二十年的外语教学研究显示”等说法。 2.旁征博引,但不能生吞活剥、东拼西凑。 3.注意简洁,对发展文章主题没有作用的引文坚决不用。 4.认真区别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一手资料直接引文:引用内容与原文完全一致时,用引号,注明来源及具体页码。一手资料间接引文:归纳他人观点,解释性引用他人成果,不用引号,注明来源(及页码范围)。二手资料间接引文:在阅读某人A的文献中发现被其引用的另一作者B有值得引用的观点,表述方式一般为:“B(1989)曾指出/认为……(转引自A 1995)”,A和B均必须出现在参考文献中。 5.避免无意剽窃与抄袭。有时,作者将以前从某本书上学习到的观点、理论用于行文中,忽略了其来源,造成无意剽窃。如“语言有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之分……”,这一广为引用的观点并不是普通常识,而是Chomsky(1965)的著名观点,因而必须查找原文,注明来源。 6.杜绝剽窃与抄袭。有意剽窃通常有以下几种:①观点剽窃:将他人某一观点据为己有,不注明来源;②整篇剽窃:将某人整篇文章翻译或摘译,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③针对某个学者的组合式剽窃:将某人多篇成果的有关要点或段落翻译后组合在一起,不一一注明来源,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④针对某一类研究的组合式剽窃:从不同作者的成果中挑出一些段落、论述,翻译并组合在一起,不一一注明来源,作为自己的成果发表;⑤伪引式剽窃:从某著作中看到另一学者有价值的论述/观点,在没有直接读到该学者著作的情况下用编译的方式将观点组合进自己的文章,不注明为间接引用(即不写明“转引自……”),而是在参考文献中若有其事地列出从未真正阅读过的文献。 7.在不剽窃的前题下,鼓励模仿相关重要文献的格式、行文方式。 8.避免证据不足、想当然的观点。不用“我/笔者始终(或者坚持)认为”“大多数研究者会同意这样的观点”等虚张声势的表达式。 9.任何一个观点必须有来源,或者得到作者的论证。如“随着语句的进展,每个分句都会提供一些新信息,帮助读者在心智中不断构建和整合一个逐步完整的认知世界”,如何证明这样的观点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 总之,论文的写作,对初次尝试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但是只要用心思考,认真对待,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写成一篇像模像样的学术论文,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本文为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网络时代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创新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9321,项目主持人:曲阜师范大学曹志平。) (张诒三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文学毕业论文:中国语言文学本科毕业生现代汉语方向论文写作导引 本科生学位论文应该建立基本的问题意识和规范意识。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写作伊始阶段论题的选定方面;规范意识,主要贯穿在确立好写作论题之后的整个写作过程之中。以上两种意识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常识,但在本科学位论文中却极为稀缺,直接影响到了论文的质量,有系统加以指导的必要。 一、如何确立现代汉语方向论文的选题 (一)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确立选题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位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在本科生中有不少同学对于学位论文的写作缺乏必要的常识,类似“写论文是为了梳理学过的知识”之类糊涂认识在学生中还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明白,学位论文的写作不是单纯地消费知识,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来创造新的知识、解决值得解决和必须解决的新问题,要确保选题有价值。 (二)现代汉语学位论文应避免的选题方式 由于语言观念和本学科学科体系的制约,和对教科书的盲信盲从,一般同学在确立论题、进行写作时往往会陷入以下误区: 1.填充式 这种研究是理论先行,完全把书本上的知识引述到论文之中搭建框架,仅仅把书本上的例子更换一下。如“分析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段”的某篇论文,分成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几部分,把自己搜集到的零零散散的例子,分别填入到几种修辞格之下,就没有了下文。这样的选题和研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也没有提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只是为原有理论又背了一次书,毫无价值可言。 2.综括式 把学术界各个学者对某语言问题的研究综合在一起,这样的选题和研究对于造诣较深的学者来说是有可能在总括的基础上补充、丰富和发展既有研究成果的,但对于知识体系不完整、理论水平欠缺、研究经验不足的初级研究者来说,是没有能力提出新见解的。不建议学生选择此类选题做研究。 3.纸上谈兵式 这种选题是对于自己不熟悉领域的问题,进行硬性的研究。如某篇学生的论文,研究“两大应用领域对于汉语语法研究提出的挑战”——两大应用领域分别是汉语信息处理和对外汉语教学,而写论文的学生既缺乏有关汉语信息处理的理论修养与实践研究,也没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经验,超越自身能力进行的研究,绝不会有什么新意,甚至极易让人产生粘贴抄袭的联想。 4.断章取义式 这种选题在语言学界较为常见,它是对语言进行零部件式的研究,把活的语言拆解为僵词死字,罔顾语言整体、语言本身的特点、使用语言的人以及语言背后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历史性等因素。如歧义研究,就片面夸大了语言中歧义出现的频率,忽视了语言使用的语境。选题的缺陷实质上反应了选题者观念上的欠缺。比如,学术界中提倡汉语也应像西文那样进行分词连写的主张,就是忽略了汉语汉字本身的特点,是不可取的。 (三)确立恰当的有价值的现代汉语论题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作为论文指导教师,需要向学生澄清本学科及相应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域,使其摆脱对教科书的完全依赖和盲信。观念上的更新才有可能带来研究上的突破。从以下两个不同角度来选题都可以体现现代汉语本科学位论文的价值。 第一,从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出发。 让语言研究走进语言生活,让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联系起来,回到语言本身做原初性、常识性的全面思考。比如,可以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寻找研究的课题。笔者曾经指导同学考察曲阜街头用字和曲阜街道名称,分别写出调查分析报告,这类报告一定不能只满足于对表面现象做记录,还要做深层次的解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还可以在各种文体或媒体中寻找有价值的语言现象来研究,如可以分析作家汪曾祺优雅的小说语言;可以通过分析古代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对话,从而寻找到现代汉语的白话文资源;通过对比分析古代章回小说和现代白话小说中的描写性语言,梳理汉语的继承与变异、总结出汉语表达区别于西方语言的一些特点;可以把报纸中的某专业标题做为分析对象,揭示出标题语言的共性和特殊专业类标题的个性;可以通过法律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对比,揭示出不同语体风格的特点和各自的规定性,等等。 作为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比如,分析某社区的商业牌匾雷同化、庸俗化命名方式,揭示致因;假大空套语言现象、暴力语言、詈语等都有研究的价值。 第二,从语言学科建设出发。 现代汉语学科相对成型,但离真正成熟还有一定的距离,反思学科范式结构的缺陷十分有必要。如果有能力,就可以在这方面选题,比如,从思考语言问题本身开始,反思整个语言学研究的缺陷。也可以从其他领域的学者论著中寻找语言学的宝贵价值,比如,陈寅恪论著中包含的语言学思想就很有重视的价值。一些语言现象本身包含的语用意义也值得深入挖掘,揭示语言现象的同时,寻找到以前未曾发现的语言学理论,这需要超越结构主义静态语言观。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同学在确定选题时,习惯于跟着时尚走,热衷于分析网络语言,并且常常止于泛泛而谈,把别人总结过的问题重新炒作一遍,提不出自己的新见解,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语言学论文的写作,大都需要在占据翔实而充分的语料基础上进行,而网络语言尚需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优胜劣汰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稳定性不够,研究的结果往往难以令人信服。事实上,生活有多么辽阔、社会有多么复杂,语言生活和语言现象就有多么丰富多样,与之相应的汉语言研究就有多么广阔的可作为的天地。保持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敏锐性,就会在各种文本经典中寻找到更有意义的诸多研究对象。 论题确定下来之后就可以查找资料了。已经确立好的论题也可能会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加以变动,如果写作时间充足的话,这对于写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写作初期如果“左右摇摆,无所适从”,就先把精力放在资料搜寻之中,在资料无限链接到达一定积累量时,新的选题伴随着新的思路就产生了。 二、资料的查找和利用 现代汉语学位论文的资料分两类:文献性的资料和相关的研究性资料。 文献性资料是指跟论文所要研究的语言现象有关的语料。语料是多种多样的,语料的来源决定于不同的写作目的。如果是研究身边的语言生活,就要亲自进行田野调查,比如,调查某城市的用字情况、普通话的使用情况、城市街道和牌匾的命名情况等等,这些均须写作者做周密细致的调研。如果目的是研究一种语言现象,而又没有固定的语料,那就需要研究者自己有足够的判断能力,确定一个最有意义的范围,搜集其中的例子,然后加以分析研究。 有时语料过多不便于全面分析,则可以截取部分代表性语料做相对封闭的分析。搜集语料时,可以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数据库充分利用起来。 研究性资料是指就某专题而进行的研究性论著,包括已出版的著作和已发表的论文。分为纸质版和电子版两类。电子版查找渠道:从校园网点击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电子图书馆,然后进入中国知网的免费资源,用“关键词”或“主题”搜索并下载所需要的资料。用传统纸质方式查资料的话,可以去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借阅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查找利用每一期的篇目。 在查找资料过程中切记:只要是对于自己的论题有所帮助的资料,都要记下详细信息,诸如文章的作者、文章的标题,登载杂志的名称、卷期、页码等,以便后来在文章中真正使用过相应资料之后,完整地附录到参考文献部分。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提供方便,也是必须遵循的学术规范。 三、论文在材料、方法运用和论证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大题小做、小题小做、小题大做,这是写学术论文的三个不同的路径与方法,对于同学们来说,第一种最好不选,因题目太大,无法驾驭,易陷入空泛;第二种选题本身不是没有价值,但是由于客观或主观等方面情况的制约而没有办法深化研究;第三种应该属于最好的选择。 小题大做即以小见大,需要超越语言表层结构形式的迷障,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社会、心理、审美等因素,有些语言研究还可能涉及到语言本身的一些规律或机制,由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做基础。比如,对偶之所以自古以来深受汉民族喜爱,既有汉语言文字的特质做必要条件,又有语言形式背后潜藏的哲学意蕴起作用——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相契合。 论文的分析论证要建立在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客观、全面、细致、深刻的分析与思考基础之上,揭示特定的“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或“那些个”研究对象的本质,切忌理论或观念先行,否则就会模糊甚至异化研究对象。对于自己所分析的语言对象,不仅仅需要进行形式上的描写,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更需要进一步作阐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不仅仅停留在语言表层为了语言而研究语言,而应该把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把与语言直接相关的人,以及与人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思维、心理等要素都要考虑进来。针对特定语料而进行的语言学研究应属于语言考古学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在语料中发现问题,找出最有价值的东西,总结出规律或得出结论。 确切地说,语言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对语言现象和语言事实作出恰当的合理的解释。选择语言对象或语料时不应为了验证某假设的理论只择取对于结论有利和有用的对象或语料,而舍弃对于此理论没有用或恰好证伪此理论的语言材料。新材料就意味着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就要从新角度、使用新方法新理论来作出解释。显然,语言学内部的方法与理论是远远不能解释和解决所有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超越语言学界,到哲学、社会学、史学界去学习和借鉴。如果把研究的方法始终局限于“假设——演绎法”,语言学研究就会始终停留在主观验证阶段,走不出科学主义的盲区。要改变以往结构主义的研究定势,就要根据更多的现象、材料和事实,注重以前被忽视的问题,采用新角度,利用新方法,总结出新规律,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这样的研究多起来,我们离语言的本质才越近。通过指导本科生学写现代汉语学术论文,让他们在研究的初级阶段就掌握恰当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今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文学毕业论文: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师资、生源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在毕业论文这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文学院古代文学方向毕业论文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如何提高并改进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升本科院校 古代文学 毕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由于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不少学生毕业论文在选题时都以古代文学作为方向。因此如何让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在新升本科院校中显得极为突出。 一、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一)课程本身因素 从文学诞生之日起,对于文学的研究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千百年来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热度也从未消退,研究古代文学的学者更是各朝各代名家辈出,有些名家甚至是用尽自己毕生精力去研究某部作品或某位作家,所以现在的古代文学研究成果已是硕果累累。但这种现状对本科生来讲却是相当尴尬。本科生学习古代文学是两年时间,就这门课程本身来讲,两年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不少重要知识点在老师讲解过程中是走马观花,学生的吸收更是大打折扣,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真正的学术研究。 (二)学生自身因素 由于高考扩招使大学入学门槛明显降低,所以学生在进入大学时综合素质已是良莠不齐。在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又往往把课余时间都花费在英语等过级考试上,对于自己的专业课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忽视,老师要求读的一些专业书根本无暇顾及,长此以往,学生连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都无法记住,学术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三)指导教师因素 新升本科院教师从事的科研活动较少,因此特别是年轻教师对于学术活动了解不够,不能及时把握学术前沿,这些也都成为制约教师无法较好指导毕业论文的关键性因素。再加上文学院的学生偏爱选择古代文学方向作为毕业选题,所以古代文学老师常常出现一个人要带十几个学生的情况,这样老师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往往最后力不从心,在给学生指导时由于精力达不到而存在一些漏洞,造成一些学生浑水摸鱼,毕业论文蒙混过关。 (四)学校体制因素 一般学校将毕业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往往是学生考研、就业的重要学期。参加考研的学生一味关注自己的考研而无心做毕业论文,多是草草应付了事。就业学生存在的问题更多,很多学生为了找工作往往最后一个学期就离开学校,手头资料严重缺乏,因此毕业论文的水平更令人堪忧。另外,学校对于毕业论文的不及格率缺少严格规定,有些老师为了不影响学生毕业,把原本应该不及格的毕业论文升为及格,这样毕业论文作为评定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就失去了意义,这些体制上的因素也成为制约毕业论文无法做好的原因。 二、提高新升本科院校古代文学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健全学校管理体制 不少学校对于毕业论文也有一系列的规定,如《关于印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的通知》《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等一系列规定,但很多老师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来执行。面对这样的状况,学校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规定,细化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并且对于其中的一些步骤进行严加审核,防止不认真的学生和老师钻空子。另外学校应该推行盲审政策,在答辩前组织本校专家或是兄弟院校专家进行匿名评审,盲审通过之后方能参加答辩,这样给学生及指导老师无形中增加一些压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指导水平 由于新升本科院校的科研水平普遍不强,因此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成为重要任务。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到知名高校进修、访学,感受名校的学术氛围。只有教师的学术视野开阔才能够有足够的水平给学生介绍本方向的学术动态,指明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学术空白点,探讨更有意义的科研选题,提升学生在学术领域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做好毕业论文。 (三)加强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加强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功应是学生入校起就应该强化的基本功。学校应开设论文指导课,增强学生对论文写作课的重视,平时多布置一些小论文,及时指点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出现题目过大、过于老套、无研究价值这样的问题,用这种方式来加强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小结 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仅重点探讨新升本科院校文学院古代文学方向论文就发现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是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只有经过各方的互相协调、配合,毕业论文的质量才会有提高,才能推动学校综合教学质量的提高。 文学毕业论文: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建设的探索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是对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尝试,是检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的一份综合答卷,它直接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遗憾的是,有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对毕业设计的记录和整理,忽视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性的特点,在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上出现低级错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建设势在必行。 一、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规范建设的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是指从事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等中的规则。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社会性。毕业论文中的研究,有重要价值的发明和发现(包括科学中新的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提出),除了极个别的情况之外,几乎都是在他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创造而来的;几乎都是与他人合作的结果。绝大多数也都要使用公共资源。即使是完全由个人辛勤探索获得的成果。要成为被他人承认的知识,也需要一个由人们进行独立判断并决定是否接受的过程。这种社会本性决定了毕业论文研究的基础在于公认的学术规范平台上。 2.学术规范可以减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易错性。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之所以容易犯错误,一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极为复杂,且又不断发展变化,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二是因为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都受着自身条件的制约,如思维方式、知识背景、个人情感等等的局限,这就使得个人对研究课题的认识和把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因此需要相应的规范,需要学术共同体来共同努力以尽可能减少这些偏差和错误。 3.学术规范可以消除个人机会主义倾向。如果没有必要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不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可能想方设法地去走捷径、去投机取巧地多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写作,甚至会出现种种越轨的行为,如伪造、作假、抄袭、剽窃等等,必将严重地损害个人、单位以至整个研究领域的声誉。 二、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建设的思考 1.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规范要求。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研究,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视角、不同的研究目的,导致研究过程差别很大,但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毕业设计还是有一套通行的研究方法,通行的毕业论文研究步骤主要包括:(1)发现或确定研究对象;文献研读分析,提出研究问题;围绕文献进行综述,论证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起点;(2)研究设计,包括研究模型构建,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测量,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案;(3)数据采集过程;数据分析,解答各研究问题;(4)研究结果的讨论和分析等。由此可见,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必须应该将毕业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规范、研究过程的方法介绍等,以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出来,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但在国际、国内引用的却很少,原因就在于所用得研究方法不明确,所得的研究结果是否合理正确就很难判断,只有清晰合理的研究过程才是证明其研究结果有效性的主要尺度。 2.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建设。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规范至少应包括:(1)选题规范。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题对于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具有决定意义,着眼于选题的质量,主要是看选题是否有新意。(2)观点规范。观点是否鲜明、正确,有独到见解,有创新性。(3)论据规范。论据是否充分、翔实,论据要具有新颖性、典型性、代表性、正确性,要能有力地阐述观点。(4)论证规范。论证是否严密,富有逻辑性。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言之有序。天衣无缝。做到概念判断准确,有层次、有条理地阐明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5)结构规范。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绪论、本论、结论各部分的主次详略要得当,段落划分要合适,全文要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6)语言规范。语言是否符合论文的语体风格,是否准确、简明、平易、通畅。(7)格式规范。格式是否规范、项目构成是否完整。毕业论文应由以下项目构成:封面、标题、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每一项目都应符合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3.加强指导,实施指导教师责任制。职业技术教育指导教师责任制是指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包括:(1)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选题,确定研究方向,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2)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查阅相关文献,介绍查阅方法,搜集该选题前沿资料及相关信息;(3)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分析等;(4)负责设计调查(实验)大纲、实施方案,分析是否切实可行;(5)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问卷(实验研究方案)的撰写,及时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帮助本科生立论和分析调查(实验)结果;(6)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按规定格式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如毕业论文结构规范,中外文摘准确,参考文献引录正确等;(7)本科生撰写完成毕业论文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毕业论文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文字等方面的问题,写出有针对性的鉴定意见;(8)负责指导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论文答辩,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提出的问题,指导本科生进行修改;(9)通过答辩后,负责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按考核标准和答辩情况评定最后成绩。 4.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阅过程制度的规范建设。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评审中,由评阅人和专家共同构成学位论文评阅组,评阅组人员的组成中通常至少应有一名同一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送审到提交评阅意见应保证评阅人有充分的时间仔细评阅论文。有条件的高校还应当聘请同行专家和校友作评阅人,增强了论文的认同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位授予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各职业技术高等院校对于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评审应该采用量化的方法,在本科生学士学位评审过程中,分项、分栏列出对论文评阅的要求,对毕业论文选题的先进性、论文结论的正确性、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主要贡献、论文的错误及有待讨论的方面、对论文的修改意见等分项评审给出鲜明、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这种量化的做法使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更有依据,一方面要求作者综合考虑论文的各个方面,不应忽视论文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激励评审人尤其是专家提出具体中肯的意见,使论文评审更有针对性。 5.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的制度规范的建设。对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制度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明确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整体要求,建立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2)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为使成绩评定达到客观、公正,还应建立成绩评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指导教师评分项目分值和答辩委员会评分项目分值及二者在总成绩中的百分比,做到成绩评定不偏不倚,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3)设立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和指导机构,保证这些制度标准的具体落实和严格执行;(4)建立指导教师的遴选及淘汰制度等。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与答辩过程中,严把质量关;(5)成立的各专业的答辩委员会,答辩时按题目类别分组进行,答辩小组教师姓名提前公布,且实行指导教师现场回避制度,答辩现场肃穆,并对答辩过程做认真记录;(6)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结束后,在指导教师评语的基础上,先由评审人进行评阅,通过后方可进行答辩。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电气设计论文:住宅电气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摘要: 随着《住宅设计规范》的实施,和广大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住宅供电系统日渐合理,供电容量充足,用电安全可靠。但每当一幢新楼交付使用,用户入住装修时,总能见到对原有电气设施改、拆,甚至干脆废弃不用,造成巨大的人力,财物浪费。 关键词: 住宅 电气设计 供电系统 随着《住宅设计规范》的实施,和广大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住宅供电系统日渐合理,供电容量充足,用电安全可靠。但每当一幢新楼交付使用,用户入住装修时,总能见到对原有电气设施改、拆,甚至干脆废弃不用,造成巨大的人力,财物浪费。细加分析用户主要改变的是,供电末端设施的位置和数量,并非供电系统本身。 电气设施的布置要求,是由住宅的布局,现阶段室内布置的方式,以及拥有的家电数量决定的,当然也有地域、年龄、职业的差异。具体到室内某一部分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下面就室内几大功能区常见布置,电气设施设计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卧室卧室是人休息的地方是室内最重要的场所。卧室的家具主要有:床、床头柜、衣柜等。电气设计包括:照明、电源插座和电话、电视插座,设计时应该注意的是:灯具应设在除去衣柜位置的中央,否则家具一就位灯位就显偏了;灯具宜采用组合式吸顶安装(由于室内净高一般在2.6以下)双联开关控制,供不同使用功能选用不同照度。 电源插座应避开衣柜和床头位置,在两则墙上安装,距地0.4米为宜。电话插座设于床与床头柜之间,电视插座设于相对的墙面上,与电源插座平行安装。卧室空间较小宜采用窗式空调,空调插座应设于避开衣柜一侧窗户旁墙面上高度宜为2米。 二、起居室起居室是家人聚集,招待客人的场所。主要家具包括:沙发,茶几,桌椅等。电气设计包括:照明,各种插座,室内配电箱等。 一般起居室两面为墙,一面为窗。电视一般布置在较短的一面墙中部,沙发依较长一面墙布置,电话机布置在沙发转角的小茶几上。这样电视插座就应设在较短一面墙中部,电话插座应在沙发转角茶几旁的墙上,电源插座也布置相应的位置即可,高度0.4米为宜。 起居室应采用组合式灯具,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多联开关,灯具宜设于沙发合围的中央上方。 起居室根据其面积大小可采用窗式或柜式空调,在外窗附近的某一墙面上设一组插座,底边距地2米,以便为窗式空调提供电源,并在此插座垂直下方距地0.4米处设一组插座,以备将来使用柜式空调。 户内配电箱可安装在入户门附近的墙上,此箱仅在检修或故障时使用,故可安装在较高位置,考虑到住宅层高级结构梁的影响,此箱底边距地2米暗装比较合适。 三、厨房厨房内的用电设备比较多有:微波炉,电饭煲,冰箱,抽油烟机等。因此在厨房内应布置足够多的电源插座。 新装修的厨房一般做一排厨柜和吊柜,厨柜高度约为0.7米,厚0.5米,吊柜在其上方底边距地为1.6米,厚度为0.3~0.4米。电源插座宜设在厨柜与吊柜之间的墙面上,距地高度宜为1.5米设两组以上。抽油烟机一般嵌于吊框内安装,其插座宜设于吊柜内侧墙上,高度2米左右为宜。冰箱插座宜设于厨房角部。 厨房灯具设于房间中央采用吊线罩灯,普通跷板开关门外控制。 四、卫生间卫生间的电气设计一般包括:顶灯、镜前壁灯、排气扇,近一段时间按摩浴缸,暖风机,浴霸等较大负荷设备也逐渐进入卫生间。 镜前壁灯设于洗面盆高度1.8米,顶灯设于卫生间中央采用防潮型吸顶安装,排气扇设于风道口旁高2-2.4米,在室外墙上设多联开关控制。在洗面盆旁侧墙上设带隔离变压器的剃须插座距地高度1.5米。一般卫生间不考虑按摩浴缸,当需设置时,建议其供电回路设置现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可配小开关盒暗设于卫生间就近外墙上,安装时再引出接线。另外,热水器,排气扇不宜直接用插座供电,可用暗盆出线预留1米左右长的导线,在安装时接入电器;卫生间的取得设备容量一般为800~1500W,可将零线引入设于室外的开关盒内,供二次装修时明管敷线,引入吊顶供电,设计时考虑其负荷。若洗衣机也放在卫生间,采用防溅插座距地1.5米供电。 这里注意的是,卫生间特别是带有洗浴功能的卫生间,属潮湿地区它的用电安全非常重要,设计时要注意:开关是人常要触措的设备,而其内部断开的又是相线不宜设于室内;插座安装要严格遵守规范划定的区域供电要求。 总之,电气设计师应与建筑师相配合,并了解室内布置,装饰的现状与趋势,熟悉家电拥有现状,努力做到设计能用、够用、好用,使用户满意。 电气设计论文:体育场馆电气设计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大屏幕显示技术的发展,体育场馆的变配电系统、体育照明系统的智能化与常规的设计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从各个系统出发,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将体育场馆建设成既体现高科技含量、又完全满足实际需求的现代化体育场馆。 关键词:体育场馆 照明系统 智能化 奥运 2002年中国奥运组委会开始对体育场馆设计进行国际招标,根据奥申委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承诺,要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也符合全中国人民的心愿。如何规划设计奥运体育场馆,在体育场馆的设计中体现科技奥运的宗旨,这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中必须始终如一贯彻的基本方针。 近几年来,全国各省市为举办全国运动会、各省市运动会也投资兴建设体育场馆。但如何设计好体育场馆、如何将现代科技运用到体育场馆中来,使体育场馆的建设跟上时代科技进步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的体育场馆的建设逐渐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过去的片面追求大规模向规模适中、功能多样、设备先进、安全舒适和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设备先进则充分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体育场馆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注重这些高科技应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使高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充分体现节能与环保。2000年悉尼奥运会已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就体育场馆设计中,有关电气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飞跃发展,在建筑领域出现了智能建筑,它具有非常鲜明的信息社会的时代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需求,对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安全、舒适、方便、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智能建筑的建成,从另一方面来看,又起到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上述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建设智能化体育场馆,顺利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技术保障。 1 智能化变配电系统 现代体育场馆中的系统和设施,对供配电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许多系统在运动会期间是绝对不允许出现供电故障。因此首先应对体育场馆的用电负荷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用电负荷,其供配电系统是有所区别。除消防设备用电属于一级负荷之外,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第2.0.1条 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负荷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 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负荷。 第2.0.2条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二、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它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中: 3.1.1.1 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 (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 (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 (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 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荷,为特别重要负荷。 在该规范表3.1.2 常用重要电力负荷级别中,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上体育馆、体育场中的计时记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比赛厅(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及广场照明,电声、广播及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均属一级负荷。并且对于计时记分用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源为特别重要负荷。 3.1.3 一级负荷的电子计算机,其机房及已记录的媒体存放间的应急照明亦为一级负荷。 3.1.4 当在主体建筑中有一级负荷时,与其有关的主要通道照明为一级负荷。 因此,在进行体育场馆变配电系统设计时,应严格按照供电级别对用电负荷加以周密的考虑。并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应急电源。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送审稿10.3.1 体育建筑电力负荷应根据体育建筑的使用要求,区别对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甲级以上的体育设施电力负荷为一级,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为特别重要负荷; 2.以上系指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比赛厅(场)、主席台、贵宾室、接待室、广场照明、计算机房、电话机房、广播机房、电台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电源及紧急照明灯用电设备; 3.体育建筑的电气消防用电设备负荷等级应为该工程最高负荷等级; 4.一、二项中非比赛使用的电气设备及体育建筑使用要求为乙等的用电设备为二级。 体育场馆的变配电系统,除少数地区外,基本上都是10KV及以下的系统。目前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变配电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所有高低压柜上配有大量的模拟指针仪表,柜内主回路的二次接线回路中,配有大量的继电器。高压侧以手动操作为主,低压侧则根据工程情况,实现部分自动(如联络开关),部分手动。这不仅给操作维护带来不便,而且对稍微复杂的控制实现起来也不方便,需增设一定数量的继电器等。一般来说,节点越多,出现的故障机率就越大。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一些智能建筑中对变配电系统采用了以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器(DDC)进行监测,随着断路器技术的发展,国内外一些厂家生产出了智能型断路器,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在开关柜中安装CT等传感器,而且可以直接从这些断路器的接线端子上,根据需要引出相应的一些参数等。总之这些技术的发展,其目的就是朝着变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方向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这些系统中,无论是采用智能开关,还是采用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直接数字控制器,系统仅仅是朝着智能化方向迈出了一步,对于真正的变配电系统智能化还有相当的差距。尤其是采用DDC控制器的系统,一般仅仅是对系统的几个参数进行监测,根本无法达到自动化的目的。这种系统所采集的信息不全,数量有限,大量的参数和数据、故障和故障记录采集不上来,而仅限于电压、电流、断路器的开关状态等。另外每家从事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的承包商所采用的控制器,除少数采用开放型技术和产品外,一般均是自己的通信协议,与其它厂家产品之间互操作性差,协议转换困难。而且对于承担这些系统的建筑设备自控系统的承包商,绝大多数时从事自动控制的人员,对于变配电系统的工艺了解不深,因而很难做出符合要求的系统。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公司,对于智能化变配电系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开发研制出了一系列用于变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产品和设备,这些产品均是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是自动控制领域中一种互连通信网络,它是实现现场设备数字化通信的一种现场层网络通信技术。它具有协议简单,并具备开放性,容错能力强,实时性好,安全、成本低、适于频繁交换等特点。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可以快速、简单、低成本实现变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变配电系统一般由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化开关和控制设备组成。它是由通信网络将变配电系统中带有通信接口的开关和控制设备连接起来,并与计算机相连,由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操作,从而实现集中数据采集和处理,集中进行监控,真正达到变配电系统的遥测、遥调、遥控和遥信。 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现场总线有许多种,例如:MODBUS、PROFIBUS、FF、CANBUS、CONTROL NET、INCOM、LONWORKS、INTERBUS、ETHERNET等,国际上已出台了IEC61158所推荐的8种总线标准,但仍未建立起国际统一的标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提高,用户对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提高,在市场上将会出现多种类型的产品。这就造成了在一项工程中,可能会用到数种总线技术的产品。值得欣慰的是,针对这种多总线技术,现有大量的技术人员正从事于将多种总线技术用于一项工程的变配电系统的技术。采用通用型的现场总线、协议控制器,通过软硬件的方法,共同对现场总线协议进行处理,解决智能化变配电系统中多总线的兼容问题。 采用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对于系统的操作,可通过编制程序,对系统的各种操作进行预先设定,并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进行显示,非常直观、有效。对于信号的采集,一方面是信号的种类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采集,尤其是一些直接关系到系统变化趋势的信息,系统能不断采集和分析,提前给出必要的提示或警告,便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智能化变配电系统可对每个回路上的断路器状态、柜内及母线温度、操作机构的机械性能、绝缘水平等进行检测,为系统运行的测量、保护、控制等提供必要的依据,并对发生故障的部分进行录波、故障记录,为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智能化变配电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取代传统的二次回路,具有接线简单、性能可靠、易于维护的优点。尤其是对于具有数个变配电室的体育场馆而言,各变配电室的系统均具有通信接口,为实现变配电系统自动化和减少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保证。 智能型变配电系统的产品,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厂家均有成熟、实用的技术和产品,这些产品为标准的模块化结构,采用微电子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能全、便于各种功能的集成。而且这些设备布线简单、易于维护,给用户带来方便。例如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owerlogic系统采用Modbus,能专业化地满足电能管理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电能成本、电能质量、供电连续性三方面,这正是我们对于体育场馆供电系统中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供电成本,主要方面是在于减少损耗,系统可以识别主要的耗电源、在内部进行成本分配,让用户对成本有更直观的了解,利用多站点集合的优势,在降低成本方面,可随时查看能源消耗模式,控制用电高峰。对于电能质量,该系统可以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谐波分析,电压波动探测,扰动探测,中性线电流监控。例如配电系统中的谐波,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加大了容量,增大了系统的损耗。严重时,将会导致一些设备运行不正常,尤其是对于体育场馆中的弱电系统的电子设备。在保证供电系统供电连续性方面,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分析和控制配电系统,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该系统通过一个图形互动界面,将收集到的测量数据集中起来,并将其格式化,它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避免设备出现故障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停电。当出现故障时,要迅速判断故障点以及故障原因往往是困难的,从而延误了及时恢复供电的可能性,而Powerlogic系统可以及时诊断出问题所在,给维护人员提供有效的信息,保证了即使出现故障,也比传统的供电系统能尽快消除故障,恢复供电。 2 场馆照明 现代的体育场馆建设,向规模适中、功能多样方向发展。因此,体育场馆的照明设计,往往不是仅仅考虑单一功能,而是要考虑多功能的应用。在一个城市,奥运会仅举办一次,但随着全民体育健身运动的兴起,这些场馆还要在漫长的时间内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2年韩、日世界杯有些场馆的照明,均是进行了综合功能考虑后而设计的,而且是利用现代科技,利用计算机进行照明控制,达到采用简单操作而实现不同功能和使用条件下的体育照明。 体育场馆的照明,根据不同体育竞赛的要求,对不同项目、功能的竞赛,有其照度值等各方面的要求,如水平照度和垂直照度、对观众和运动员的眩光指数、显色指数等。对于体育场地的照明方式,主要有四塔式、多塔式、光带式、混合式等,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对于场地的照明效果应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而对于体育馆内的照明,其方式有满天星式、灯桥式、混合式等等。从智能照明的角度来看,不管体育场馆的何种照明,应本着有利于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有利于裁判员的正确判断,有利于观众各方位的观看效果,有利于现代电视转播。照明一定要满足体育竞赛工艺的要求,并实现照明的现代化管理,节约能源,改变光空间,创造光变化,并应在设计中做到安装简便,适应性强,系统安全可靠。 长期以来,CIE的标准和我国的标准是指导我国体育照明基本的指导性文件,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更新的、更切合实际需求的实用性标准。这些标准通过实际工程被应用到体育场馆照明系统的实现过程当中。 值得提出的是,随着彩色电视技术的发展,HDTV(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转播已正式进入了国际体育比赛(尤其是足球赛)的技术范畴。而CIE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出台,在这种情况下,FIFA(国际足联)制定了《足球场照明推荐值》,并将HDTV转播所需的光环境正式纳入其中。按照这样的要求,赛场在主摄像机方向的垂直照度应在2000Lx以上。 目前国内新建体育场的照度水平,一般水平照度都至少在1600Lx以上,垂直照度则多在1400Lx以上。这样的要求对现有的彩电转播来讲是足够了,但还不能完全满足HDTV转播的要求。HDTV转播已成功地应用于悉尼奥运会和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我国目前也在大力推广这一技术,在2008年奥运会上采用HDTV转播(与普通彩电转播并存)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我国的奥运赛场和其他一些大型的、常用于国际比赛的体育场来说,采用FIFA的《足球场照明推荐值》作为照度指标的标准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由于体育场馆的功能和结构特点不同,创造基本光环境的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并不是所有体育场馆的光环境越亮越好,对于举办国际赛事可能性很小的一些体育场馆,照度水平设置在满足一般彩色电视转播这个层次上足够了,而对于经常举办国际赛事和大型活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满足HDTV转播的需要,而将照度水平设计很高,这主要不是考虑现场观众的感受,而更多地是考虑到广大电视观众的感受。所以照明系统在充分满足比赛和活动自身需要的同时,更多地是为电视转播系统提供最好的光环境。 场地照明灯具是体育照明系统的核心,选择是否恰当非常重要。如何在众多的、各具特色的专业产品中选择最适合自己需要的灯具,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灯具的光学性能、电气性能、使用寿命、可靠性以及性能价格比,是最基本的衡量指标。 一旦确定选用的灯具,照度计算是场地照明设计最基本、最直接、最有力的设计效果的依据。照度计算书包括所采用灯具的型号、数量、布置方式、投射角度、瞄准点以及最终的合成结果。通常体育场馆照明均分成多级,在照度计算时,应对各级照度度给出水平照度、垂直照度、对应的均匀度、眩光指数等一系列数据。当这些数据均满足上面提到的基本光环境的要求时,则认为该设计基本符合要求。照度计算除了用于确定照度值外,同时成为灯具安装调试的指导性文件。 在灯具布置时,应注意对于不同功能的场馆,其照明灯具的布置是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人员一定要清楚这些规定。有时对于多功能的体育场馆,为了满足不同功能情况下的使用,须分别设置一些灯具,以满足实际需求。 从计算书中得出的计算结果,仅仅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要获得真正实际效果,需要在现场经过反复的调试。照明设计与现场实际之间存在着互动的调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现场条件不允许将所有环节都做到最完美时,需要设计人员做出决定。所以说,照明的计算和实施,不但要依靠高素质的设计人员,而且还必须要有专业的施工力量来支持。如飞利浦、松下、希优等专业公司,由此可以看出,这实际是对照明设计和产品提供商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验。 对于大型的体育场照明,采用通常的“窄光束型”或更窄的“投光型”灯具,往往很难达到满意的整体光环境的效果。而以“窄光束型”或“投光型”灯具为主体,辅以其他配光的灯具(一般应为同种光源)的方式,则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照明效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但能保证场地大部分区域的光环境达到要求,而且对于个别特殊区域和观察角度,也能给出周到的关照,从而使体育场馆的整体光分布更趋于合理,照明效果更好。体育场馆的照明节能,首先是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进行节能。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认真研究实际需求和选择高光效的灯具。一方面控制好眩光,另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减少光的溢散,合理决定分级照明的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体育场馆照明控制系统,作为整个工程照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有效实现各级开关灯方案,而且还要具备安全保障功能。各级功率配比、与供配电设计的配合、防止频闪、控制界面的反馈等都是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做到在控制台上可实现分组控制和集中控制,并具备声光报警功能。 智能控制是目前体育照明的一个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组合的预留以针对特殊情况时调整。这种需求是采用传统控制方式所难以达到的。 智能照明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主要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它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平台组成的系统,将复杂的系统设计分层次进行,各层负责其须承担的任务。层次之间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并提供层间接口的组合通道。以图形化界面监视整个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各种控制器状态,供电回路状态。系统可对每个回路和各组灯具进行遥控,根据计算机程序的设定,分成多种场景,进行分门别类的控制。并根据各组灯具点燃时间进行统计,便于进行维护的提醒和管理,确保在竞赛过程种,各灯具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采用计算机进行体育场馆的照明控制,能够对整个照明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每个回路、每个灯具的状态、故障进行监视,并能方便地进行各种照明场景模式的变换和更改,便于日常工作管理,减轻工作强度,确保照明的效果。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能对灯具起到全面的保护控制和状态参数检测,这是采用常规控制方式所不能达到的。它采用软启动和软关断技术,限制电网电压浪涌,提高了灯具的使用寿命。 体育场馆的照明,除满足各类功能性的竞赛照明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场馆的观众席照明以及应急照明,这是在体育场馆照明设计中一项重要工作。体育场馆人员密集,观众的安全至关重要。绝对不能由于照明的失误,而引起观众的骚乱,出现不必要的、人为的事故。智能照明系统能对场馆中应急照明自启动,确保场地内的安全。 对于多功能的体育场馆,其照明系统的控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采用智能控制系统,不仅能提升照明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与整个体育场馆建筑设备综合管理系统连接,向上层系统提供照明系统实时状态和历史资料信息,同时也可接收来自上层管理系统的场景模式照明控制指令,实现统一的、综合的管理和控制。 电气设计论文:民用建筑中电梯的电气设计 论文关键词:电梯;主开关;照明;插座;配线 论文摘要:电梯的电气控制设备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电气控制设备的电源进线及控制和配电出线由安装单位配套。电气设计只需为下列用电设备提供电源、选配断路器和配电线路。 1 概述 电梯电气控制设备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电气控制设备的电源进线及控制和配电出线由安装单位配套。电气设计只需为下列用电设备提供电源、选配断路器和配电线路。 电梯主电源;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照明和通风;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的照明;报警装置。 2 配电设计 2.1电梯的负荷分级和供电要求,应与建筑的重要性和对电梯可靠性的要求相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建的电梯为二级,重要的为一级;一般载货电梯、医用电梯为三级,重要的为二级;多层住宅和普通公建的电梯为三级。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电梯,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2电梯的供电,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或低压配电屏)处分开自成供电系统。 一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电源,供电采用两个电源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回路应专用,不应接入其它级别的负荷; 二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宜有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供电可采用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当变电系统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且母联断路器采用自动投入方式时,可采用线路可靠独立出线的单回路供电。亦可由应急母线或区域双电源自动互投配电装置出线的、可靠的单回路供电。 消防电梯的供电,应采用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 三级负荷电梯的供电,宜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2.3 每台电梯应装设单独的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并设置在机房内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共用,各台电梯的隔离电器应易于识别。隔离电器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但不应切断下列设备的供电: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照明和通风;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的电源插座; 电梯井道的照明;报警装置。 上述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电源,可以从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前取得,由机房内电源配电箱(柜)供电或单设照明配电箱,或另引照明供电回路并单设照明配电箱。 2.4 主开关选择 电梯电源设备的馈电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根据持续负荷电流和拖动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来确定。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负载-时间特性应设备负载-时间特性曲线相配合。 2.5 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供电回路,根据设备所在部位和工作特点划分,至少应分为两个供电回路并分别设置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 轿厢用电设备(照明、通风、插座和报警装置)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如同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每个轿厢均应设置一个),此断路器应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旁。 机房、井道和底坑用电设备(照明、通风和插座)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此断路器应设置在机房内,靠近其入口处。 3 电气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设置及控制 3.1 电梯井道照明 封闭式电梯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维护修理期间,即使门全部关上,井道亦能被照亮。井道最高和最低点 0.5米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最大每间隔7m设一盏灯,照度应不小于50lx,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3.2 电梯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 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照度应不小于 200lx。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几个入口)的适当高度处设有一个开关,以便进入时能控制机房照明。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3.3 轿厢照明和电源插座 轿厢应装备永久性的电气照明,控制装置上的照度应不小于 50lx,轿厢地面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lx。如果照明是白炽灯,至少要有两只并联的灯泡。 要有可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被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 1W灯泡用电1h。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照明电源。轿顶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3.4 底坑插座 底坑距底 0.5m处应设置一个电源插座。插座需有防护措施和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宜至少达到 IP21。 4 线路敷设 4.1 线缆选择 选择电梯供电导线时,应按电动机铭牌电流及其相应的工作制确定,导线的连续工作载流量应不小于计算电流,线路较长时,还应校验其电压损失(直流电梯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应不大于± 3%,交流电梯±5%)。 4.2配线选型 根据不同用途,配线可选用导线、硬电缆和软电缆,应有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敷设方式. 5 防灾及报警装置 5.1消防电梯和平时兼作普通电梯的消防电梯,在撤离层靠近层门的候梯处增设消防专用开关及优先呼梯开关,供火灾时消防队员使用。 5.2为使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轿厢外求援,应在轿厢内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该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或类似形式的装置。 5.3超高层建筑和级别高的公建,在防灾控制中心宜设置电梯运行状态指示盘。 5.4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消防专用固定电话,根据需要可以设闭路监视摄像机。 6 防雷等电位联结 二类防雷建筑物超过 45m和三类防雷建筑物超过60m的建筑,应采取防雷等电位连接措施,电梯导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防雷装置连接(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其它连接导体等)。 7 电梯机房、井道和轿厢中电器装置的间接接触保护 7.1低压配电系统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7.2整个电梯装置的金属件,应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接地支线应分别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在各个底坑和各机房均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盒,并与防雷装置连接。端子盒分别单独用接地线接至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以便于检查和维护。采用铜芯导体,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6mm2,当兼用作防雷等电位联结时,采用铜芯导体,芯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2。 轿厢接地线如利用电缆芯线时,不得少于两根,采用铜芯导体,每根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2.5mm2。 7.3 电位连接、保护接地及电梯控制计算机工作接地与建筑内其它功能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8 参考图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设计时可有多种组合方式,配电回路也可适当增减 电气设计论文:卫生间电气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人们的居住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电气进入卫生间,而由于在装璜中随意改动已有电气线路,忽视了电气整体安全,带来安全隐患,本文简要介绍卫生间电气安全方面问题。 关键词:电气设计 等电位联结 卫生间 今天,随着人们的住房面积不断扩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卫生间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各类电器进入了卫生间给用电安全带来了隐患。卫生间的电气设计要给予高度重视。以下是我的一些设计体会。 一、 电气设备、插座、开关布置 1. 顶灯、浴霸、排气扇都安装在吊顶内。吸顶灯应为防潮灯具。 2. 镜前灯设置与镜子上方,尽量不要使用金属外壳的灯具。 3. 镜下应设置电须刀、电吹风和烘手器等插座。 4. 电热水器插座、洗衣机插座应带开关和面板,安装高度为1.8米。 5. 卫生是潮湿环境,用湿手操作电源开关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电源开关可装在卫生间外面的门旁墙上。若装在卫生间内,应采用拉线开关或防水开关。 二、 线路敷设 1. 所有插座回路都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2. 卫生间的配管应为暗配,吊顶内则为明配。为达到双重绝缘,提高用电安全,保护管应该用塑料管。 3. 卫生间内应配置电话出线盒。 4. 浴霸的电源线应直接从住户配电箱内引来,用3根2.5mm2的铜芯导线。浴霸用一只开关控制普通照明,用一只或两只开关控制红外灯。 三、 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为用电安全所必需,它对建筑物防雷和电子信息设备的防雷以及其干扰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它的实施不过是几根用于联结的导线的连接,花费不多,维护管理也很简单,安全效果却十分明显,因此发达国家对诸如商业、科研等高层建筑物的每一楼层都做一次局部等电位联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局部等电位联结在一些电击危险特别大的场所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浴室、游泳池等特别潮湿的场所内,人体皮肤完全湿透,人体阻抗大幅度下降,金属管道、结构等种种原因传导来的十几伏的不高的电压就可使人体通过大于心室纤维性颤动电 流阈值而电击致死。这种电气事故是不能靠装用漏电保护器、隔离变压器等保护电器来防范的,因为这种使人致死的电压是沿非电的金属管道传导的。唯一的防范措施是在此电击危险特别大的局部场所作局部等电位联结。这样做后,无论从哪一金属管道、结构或PE线导入了不正常电压,由于等电位联结的作用,该场所内所有导电部分的电位都同时升高到同一电位水平,不出现电位差,电击事故自然无由发生。电气人员必须理解这种场所的电气危险性和实施局部等电位联结的重要性,以有效维护人的生命安全。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6.5.2规定:住宅供电系统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制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卫生间宜作局部等电位联结。 在规范的条文说明中对此条作如下说明:洗浴时人体皮肤潮湿,阻抗下降,沿金属管道传导来的较小电压即可引起电击伤亡事故,在卫生间内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可使卫生间处于同一电位,防止出现危险的接触电压。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会受到电击,电击电流的大小由接触电压和人体阻抗所决定。我国对安全电压作如下规定:在状况1(干燥或湿润的区域、干燥的皮肤、高电阻地面)下为50V;状况2(潮湿的区域、潮湿的皮肤、低电阻地面)下为24V;状况3指当人浸入水中时,皮肤电阻和水电阻可忽略不计,此时的安全电压IEC未作规定,但在编制说明中提出:“例如不超过12V”。在状况1或状况2下,人体触及电源的 N线是没有危险的.此时的N线和PE线之间的电压即使超过15V(通常可达10V左右)也没有危险。但在状况3的情况下,人触及N线也存在电击死亡的可能性。例如某电气设备的N线碰壳,此时该电气设备仍能正常工作,因此难以发现N线碰壳。若该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浴室水管相碰,人在浴缸内洗澡,浴缸的排水管处于地电位,进水管和N线的电位相同,两者的电位差远大于2.5V,甚至超过12V,此时人坐在浴缸里触及进水管,就有生命危险。如果把卫生间内所有金属体联成一体,就不存在电位差,从而避免电击的可能。 局部等电位联结的做法在图纸中是不画的,可参照建设部的97SD567“等电位联结安装”标准设计图册施工。具体做法如下:在卫生间内将各种金属管道、结构件(包括混凝土楼板中的钢筋)以及进入卫生间内的视线,用不小于4mm2的铜芯线,通过等电位联结端子箱互相连通。等电位联结导线在地板或墙内暗敷时要穿塑料管保护,其目的是更换导线方便。等电位联结范围内的金属管道等金属体与等电位联结箱内的端子排之间的电阻不应大于5。卫生间内的金属管道的连接处一般不需加跨接线,若发现导通不良时,应作跨接。当卫生间内的水管是塑料管或包塑金属管时,等电位跨接线可接在自来水龙头上;采用金属水管时,跨接线直接接在水管上。卫生间内的污水管因与进水管之间是不通的,因此污水管也要作等电位联结,可接在地漏的管子上。 四、 等电位联结设计安装中一些具体问题 (1)、现时有些管道系统以塑料管代替金属管,对这种管道作等电位联结时应如何处理。 作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防范人体同时触及带不同电位的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发生的电击事故。塑料管不是可导电物质,它不传导电位,在作等电位联结时不需对它作联结,但对金属管道系统中的小段塑料管需作跨接。 (2)、金属管道的连接处裹有黄蘼或聚乙烯薄膜,要加跨接线否。 否。除自来水管的水表处需作跨接外,其他连接处不需跨接。因管道在作丝扣连接时,这些包裹材料的绝缘作用已被破坏,连接处仍然导电。但施工完毕后必须对管 道全长进行一次导通性的测试(详见后文),如发现某一连接处不导电或接触电阻过大,应在该处加作跨接线。 (3)、在一等电位联结系统内是否要对同一种管道重复作多次联结。 只要管道全长导电良好,对一种管道只需在干管上作一次联结,也可用一根联结线兼联相邻的不同管道。 (4)、如一建筑物有多回电源进线,是否每回进线都需作一次总等电位联结。 每回电源进线都需做各自的总等电位联结,所有总等电位联结系统之间必须就近互相联通,使全建筑物电气装置处于同一电位水平上。 (5) 总等电位的接地母排和局部等电位联结的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之间要否连通。 因这两者间并非一配电系统内上级和下级配电箱之间的关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只是使人体伸臂范围(2.5m)内所接触的电位相等或接近而已 (6)、浴室内本无PE线,其局部等电位联结是否需要与室外的PE线进行联结。 否。浴室内最忌出现不同电位,因不大的电位差就可能引起电击事故,而PE线可能因别处的故障而带电位,自浴室外引进无关的 PE线对防电击并无必要,反而引狼入室,增加一个引入不同电位的渠道。 (7)、 如何确认等电位联结的有效性 只要等电位联结的诸连接处电气上导通就可认为它是有效的。因它只传递电位而不传送电流,不存在连接处发热和增大电压降等问题。对它的连接处接触电阻的要求也不高,一个管道系统和其联结线的总电阻不大于3Ω即为合格。IEC标准对检测此管道电阻的要求是检测电源(交流或直流)的空载电压为4V至24V,检测电流不小于0.2A。现时已有符合此要求的检测联结线和PE线的导通性和阻抗值的仪器供应,其操作比较方便。也可在现场按图4组装来进行检测。检测前先用欧姆表测出接线的电阻值RW,然后如图示接通检测线路。检测时,先将开关S置于断开位置,记下电压表读数U1,然后闭合开关S,调节可变电阻器R使电流表显示大于0.2A的合适值,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U2和I以及可变电阻器的电阻值R,可得出如下关系式: U1=I(R+RW+RP)=U2+I(RW+RP), 略加推导可得将测得值代入此式即可获得该管道和其联结线的总电阻值 (8)中性线、PE线、PEN线、联结线性能上的区别何在。 中性线(Neutral Conductor)是回路的带电导体,它正常时通过单相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和某些谐波电流,这些电流引起的电压降使它正常对地可带几伏电压。 PE线(Protective Conductor)通常指一回路中用于设备接地的导线,但它不是回路的带电导体,除微量的泄漏电流外(三相回路中为三相泄漏电流的失量和)它正常不传送电流,只在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传送故障电流并带故障电压。 PEN线指兼有PE线和中性线作用的回路导线。 联结线(Bonding Conductor)不在回路内,不是回路导体,它基本上不传送电流(包括故障电流),只传导电位,使建筑物内可导电部分电位相等或接近。它不似PE线那样紧靠相线敷设,故障电流通过它返回电源的回路电抗远大于PE线,所以它虽然在电路上与PE线是并联的,但故障电流在其上的分流极小,因此它的截面比PE线小许多。 等电位联结也是“连接”(connection),但此连接有只传送电位不传送电流的特点和含义,IEC标准给它取名另一术语“bonding”,译为“联结”,以与一般的“连接”一词相区别。等电位联结线(equipotential bonding conductor)常简称联结线(bonding conductor)。 (9)、上述不同用途的导线对颜色标志有何要求。 IEC标准规定凡用于安全保护目的的各类导线,包括联结线、PE线、PEN线以及接地极的引入线,其全长一概以黄绿相间的颜色标志作为国际通用的颜色标志(PEN线需在导线的首端另加浅兰色标志),以便于这些线路的正确施工和管理。我国施工验收规范也按此作了同样规定。但我国有些施工人员贪图省事,不加区分, 往往采用同一颜色的导线,因此常常接错线路,招致许多不应有的事故。例如PE线和中性线常因颜色相同而接错,使PE线流过中性线的电流,导致带防火漏电保护的电源进线断路器一合闸即跳开,人们误以为是因正常泄漏电流过大而 拆除断路器,其后果是听任接地电弧火灾频频发生,这是我国成为电气火灾多发国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等电位联结的实施尚在起步阶段,等电位联结用的金具,端子板尚无定型产品供应,建筑材料(如金属门、窗框)设备(如浴盆)和一些铸铁管也尚未配置等电位联结端子,给施工带来诸不便,也影响连接的美观,需在现场克服。希望有关制造商能抓住这一商机及时开发出满足等电位联结的各种标准产品。 电气设计论文: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技术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对小康住宅电气设计技术提出的新概念与新要求。电气安全最受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包括防人身电击技术、防电气火灾技术、电涌防护技术、电气检修安全技术和保安技术等。介绍了 适合于住宅小区的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讨论了小康住宅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在对住宅信息化、智能 化和综合布线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 关键词:住宅 电气安全 防人身电击 防电气火灾 电涌保护 智能建筑 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人类生存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宅,已逐步从解困、安居型向小康型发展,实施文明居住。为此,对小康住宅的电气设计提出了新的概念。文明居住的内涵不仅仅只要求居住方便、舒适乃至华丽。现代化的文明居住区对过去没有实施,或者实施甚微的电气安全及住宅信息化、智能化提出了要求。因此,建筑电气设计内容必须更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居住要求也有新的变更和企求。 一、安全 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及家庭形式多样化,使得人们对安全保障的要求愈来愈烈。这种高度安全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防盗、防犯方面,这是最为直观的安全,也最为人们所重视及关注。然而,不为多数人知晓的电气安全更是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 1、防人身电击技术 在自动切断供电的保护措施中,采用TN或TT接地制式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 漏电保护电器(RCD)作为实用的防电击措施之一,已为广大电气设计者、管理者及使用者所接受,并付诸实践。 RCD的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安全用电水平,成为防触电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RCD在使用中也存在局限性。例如:RCD无法对因种种原因引起PE线(PEN线)电位升高进行检测。因为RCD所检测的仅只L1、L2、L3相线及N线导体中是否有剩余电流,而无法检测出具有保护功能 PE线是否带剩余电流。 RCD的这种不足是可以通过等电位联结保护措施来弥补的。1996年6月1日开始实 施的国际《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的第四章第四节明确规定,采用接地故障保护时,应实施总等电位联结。按规范规定,当采用低压断路器、熔断等保护电器实施自动切断供电时,应在建筑物内实施总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的目的不在于缩短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而是降低接触电压值,某些情况下有可能将接触电压降到安全值以下。在正常条件下,安全电压值为50V。等电位联结有总等电位联结(又称主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又称辅助等电位联结)。 2、防电气火灾技术 近年来,电气火灾不断增加,已居火灾起因首位,电气设备或线路故障起火是十分常见的起火原因。 电气故障主要是带电导体之间的短路和带电导体与“地”之间的短路。这是所说的“地”是泛指与地有联系的设备外壳、金属管道及构架等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短路,通常将前者称为短路,后者叫做接地故障。 接地故障虽也表现为短路形式,但它在短路电流值、故障后果和保护措施上与相间短路均不相同。 带电导体产、发生短路时,由于短路电流大,可令保护电器设备自动切断供电,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而接地故障却因短路电流小,特别是电弧性接地故障,无法令保护电器设备动作,它不仅能导致人身电击,也能引起电气火灾。通常电弧性接地故障起火的危险性及发生的几率大于一般的相间短路。 能引燃起火的电弧电流在500mA以上,IECTC64认为RCD是防范电气火灾的措施之一,但保护装置的IΔn 500mA。 在设计中,我们将防电气火灾的RCD保护设备设在进线处。在选择RCD的IΔn时,未选用其上限值,最佳的保护作用是IΔn 300mA。其动作时间为0.25S(据厂家提供的资料,跳闸时间误差为±20%,即t=0.25s时,跳闸区间为0.3~0.2s)。当电源总箱供电范围内任一处发生能引燃起火的接地故障时,进线处的RCD都能及时切断电源的,从而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干线上和支线上的RCD之IΔn配合。一般来说,漏电开关的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IΔn0为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n的50%。多个分支线的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之和ΣIΔn0如果大于干线上RCD的50%IΔn,就会使干线上的RCD误动作。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一些发达国家,要求建筑物电源总进线上设置IΔn≤500mA的RCD,否则,当地的供电公司不予供电。 3、电涌防护技术 为了保护建筑物免遭雷电袭击,设计了由避雷带(针、网)、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 然而,雷电电涌可通过室外线路入侵建筑物内的设备,造成毁坏。同时建筑物内部投切过电压亦可造成设备的损伤,这些都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护的。 防止上述用电设备绝缘被击的主要措施是装设电涌防护器,如过电压保护器、放电间隙、避雷器等。当雷电电涌或内部过电压值大于电涌防护器的动作特性时,均能在瞬间使电涌防护器动作,并通过等电位装置,形成等电位。 也就是说,防范雷电电涌及过电压的措施,是在最短时间内(纳秒级)令其释入电路上产生的大量脉冲能量,通过等电位装置将其泄放至大地,从而降低设备各接口间的电位差,保护用电设备。 在电子时代的今天,住宅内设置的敏感电子设备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大,而这些设备的工作电压却在不断下降,因此它们受到电涌的袭击而损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其后果可能使整个系统运作中断,造成经济损失。 4、电气检修安全技术 住宅小区的低压配电系统,不论采用TN或TT制式,其PEN线或N线由于通过负荷电流、不平衡电流、三次谐波电流等等,令其带电位,对地呈现电压。正常工作时,这种电压视情况为几伏乃至十余伏。当然,不可能大过或等于安全电压50V。 如果正常工作时的PEN线或N线的对地电压等于或大于50V,那么设备端子电压则等于或小于120V,这种电压不能令设备正常运转的 ΔUPEN≥50V时设备不能工作然而,例如变配电所因某种原因发生故障,令PEN线或N线电位升高,此时,其对地电压大于安全电压,甚至高达百余伏,这种电压对设备及人体是十分危险的,并且会传至建筑物的进户处。 进户处的电源的总开关若为三级,检修是不会断开N线(请注意,PEN线是不能断开的),如果在N线电位升高时,人员正在检修或安装,由于没有电气隔离措施,这时危险电压会令检修人员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将电源的总开关选为四级,实施了电气隔离,即将所有带电导体断开,因而就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PEN线是PE线与N线合二为一的线路,规范是严禁将其断开的。TN-C-S系统的PNE线在进户配电箱处分成N线及PE线,接入四极总开关的是三根相线及N线。对于TN-C系统而言,不允许装四极开关,在小区的配电系统中,不推荐使用TN-C系统。 在住户用的小配电箱中,进线开关多是选用微型断路器。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合格MCR,其爬电距离、空气间隙等参数均能满足隔离电器的要求,因此常将其当作隔离电器使用,忽略了隔离电器对“明显断开点”的要求。 目前,某些断路器已有触头状态显示窗,即用红、绿两色分别表示触头是处于分于分断还是合闸的状态,应该说这种有明显断开点的断路器才是符合隔离电器的要求。 5、保安技术 对多层住宅而言,安全系统是进户处设置一道常锁的大门,住户只有使用钥匙方可进出。来访者则要通过设置在大门上的对讲盘和住户取得联系,方可进入。 对于高层住宅,是在入口的门厅处设置常锁大门,住户与来访者的进入程序同多层住宅,但增加了住户与高层管理人员间的对讲。 随着闭路电视技术引入对讲安全系统,住户对来访者的语言及容貌有准确的识别,从而提高了安全程度,这就是可视对讲安全系统。它是在前种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影像传输通道,在大门的对讲盘上装有摄像头,以观察来访者。 在设计中,可以将视频信号经调制后送入CATV或有线电视前端,住户可以打开电视机在专用频道上观察来访者的相貌,这种系统虽然投资较低,但有公开个人隐私之隙及诸多不便。 另一种则是视频信号直接通过专用同轴电缆送至住户装有显像管的对讲机。这种可视对讲系统是用微型电脑控制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内线控制系统,它具有对讲、密码与开锁,与门卫、管理中心通话功能,还可配合其他周边设备实施可靠的家住安全保护。 用于家住安全保护的设备还有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除了业主明确要求设计此类防盗保护设备外,在设计中,一般未设置。 二、安全可靠的配电系统 住宅小区的面积通常是几万平方米至十几万平方米,区内常设置一个或几个小区用低压变配电所(室)。 为节约面积,常将小区的低压变配电所设在住宅的首层、架空层或地下层,由于低压配电系统的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无法做到电气上分离且互不影响,所以低压变配电系统只能设计为TN-S式。不选择TN-C-S式的原因是因为PEN线中的工作电流会令PEN带电位,对地呈现电压,不利于安全,还有可能对一些敏感的家用电器产生干扰。 对于不设置变配电所的独立建筑物,其低压配电系统最好能采用TT接地制式。对于同一变压器供电的TN系统,不论是TN-S、TN-C或TN-C-S系统,其PE线或PREN线是连通的,当任一处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压会沿PE线或PEN传至其他未发生故障处,可能会引起新的电气故障,而TT系统的PE保护线是从各建筑物的接地装置引出的,彼此不会连通,因此某栋建筑物发生接地故障不会殃及其他建筑物,避免了TN系统“窜”电位的缺点。 小区各建筑物采用TT系统时,从低压配电所引出的线路为L1、L2、L3及N线四芯电缆,其配电线路接地故障保护动作特性是: RAIa ≤ 50V 式中 RA——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和PE线电阻(Ω) 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电路的动作电流(A) RA的值易为用户掌握,因而能较易地确定Ia的值。 以往较少采用TT系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用电负荷趋大时,要满足RAIa≤50V,则RA应很低,而实际工程又很难满足低接地电阻的要求。自从优质的漏电保护设备问世后,这一难题得到解决,例如,在进户箱设置IΔn=300mA的漏电断路器作为过流保护和防电气火灾的电源开关,此时Ia=0.3A,则RA=50/0.3=166.7Ω,这种接地电阻的要求是极易满足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内的小高层、高层建筑日渐增多,按消防规范要求,其内应设置加压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设备,此时仍选用漏电断路器是不合适的,应改设断路器及漏电继电器的组合。当发生接地故障时,引至小区监控中心的漏电继电器输出接点动作,发生故障报警,但不会令电源开关跳闸。 小区内也有设计TN(TN-S或TN-C-S)配电系统,这种系统的配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应满足: ZsIa≤V0 式中Zs——接地故障回路的阻抗(Ω) Ia——保证保护电器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动切断故障回路的电流(A) V0——相线对地电压(V) 由于Zs较难确定,因此也难以正确整定Ia。 另外,由于PE(PEN)线是连通的,查找接地故障的原因、地点也比较难,这可能是许多供电公司不在公用电网中采用TN系统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TN系统的保护灵敏度是能满足要求的,但发生电弧性接地故障时,其灵敏度就不能满足要求,因此也要求总电源开关具有漏电的保护功能。 三、合理的配电系统 按深圳供电局推荐,新开发小区一般住宅的安装容量为6kW/户,住户进户开关选32A或40A,其进户线截面不小于6mm2铜芯绝缘线,通常设计为BV-3×10mm2。室内的配线不小于2.5mm2。电度表选用与微机抄表系统接口的宽负荷表10(40)A。 在电子时代的今日,很难估计会出现什么新的家用电器产品,特别是厨房用电设备。为适应这种难以预料的发展,除了在厨房设置较以往多一些的插座外,其供电回路的容量也适当放大,可视住宅面积大小,其配电线路选为:BV-3×4mm2。 对于面积较大的高级住宅,其安装容量按家用电器的设置累计而成,通常大于10kW。单身公寓面积虽小,但“五脏俱全”,其用电量约为3~4kW/户。 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日,提高用电可靠性、缩小停电范围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有些设计中,应给予厨房用电一个专用回路,其上设置IΔn=30mA的漏电断路器;客厅、餐厅及卧室用插座则由另一回路供电,其上亦设IΔn=30mA的漏电断路器;照明、空调用回路不设置RCD,原因是它们可视为固定安装设备(不含插头、床头灯等,)不会像电吹风、电熨斗这些时常要拔出插入的设备,使人们有发生间接接触触电事故的可能。如果照明、空调配电线路发生漏电,当漏电电流达到300mA时,则电流总开关跳闸,防止电气火灾发生的可能。 四、住宅智能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智能建筑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多认为智能建筑是在建筑平台上由三大系统构成,即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通信自动化系统(CA)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也就是俗称的3A系统。 小康住宅智能化,令其在跨世纪以后的相当长一个时间段内能保持其技术先进性。 在构思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方案时,不拘泥不同的定义及各种提法,而是从智能建筑本质出发,充分考虑业主各种需求,以求小区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结构上优秀、技术上先进,有扩展的可能,且经济合理。 住宅小区用户繁多,各用户对智能建筑功能的要求各不相同,着重点差异较大,对网络系统的需求、构架要求亦不相同,因此,在用户要求不明的情况下,不宜先行设计CA系统的网络机房及相关设备,避免给业主造成投资过大及浪费。 然而,为了不久的将来顺利实施CA、OA系统,现今合理设计综合布线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综合布线系统犹如人体内的神经系统,是实施CA、OA系统的基础条件。 通常是根据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及各住户对语音点、数据点设置的要求进行综合布线,并通过对管理区子系统的确定,以及主干光纤以及大对数电缆对各个管理区的连接,使住宅小区成为智能化、网络化的小区。 对一般的住户是设计两个语音点、一个数据点,大面积的住户还需酌情增加。在工作区内语音及数控点全部采用五类信息模块安装及采用五类线敷设,以达到高速信息的传输,并能够保证语音及数据点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为了能使将来的数据系统达到100M以太网,因而采用光纤作为主干,选用六芯多模光纤。对于语音信息则采用大对数电缆进行连接。 每个管理区子系统配电室内设有配线架,利用跳线与设备进行连接。采用光纤连接盒进行主干光纤与各个管理区的设备进行连接。 小区设有中央监控中心,可以将机房设备间子系统的主设备设在监控中心内,其与每个管理区子系统间通过光纤及大对数电缆以星形拓补的方式进行连接,实现100Mb/s速率的传输,从而保证每个管理区的信息能在高的速率下进行工作。 新开发的住宅小区的建筑物日趋大型且多功能,服务项目也日渐增多,其使用的机电设备品种名目繁多,分布甚广,管理工作已非人力所能应付,因此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小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肯定地说,用计算机技术对各类项目进行控制及管理已成为必然。这种管理方法及前述各类电气设计技术的实施将使建筑物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建筑物。 住宅小区设计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小区的送排风及排烟系统、变配电系统、给排水系统、绿化喷灌系统、公共照明系统、住户紧急救助系统、保安巡逻系统、周边红外报警系统及停车场收费系统等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可以对小区的设备进行可靠的操作控制,具有动态监视、监控、报警检测、表格管理及打印,历史数据存储等特点,即时、准确地得到设备运行、故障、维修信息,提高管理信息,提高小区设备易操作性,也提高经济及社会效益。 电气设计论文:关于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若干问题的讨论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设计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供设计、施工者借鉴。 关键词:建筑电气 结构 防雷 在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建筑电气专业所涉及到的管线管径小、数量少、敷设简单,以及防雷接地措施要求不高等,所以电气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往往被忽视,其实不然。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对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设备设计中的一部分,建筑电气设计与其他专业特别是与结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基于这一点,本文将分几个方面对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 一、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在《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多次提到在防雷设计时,应优先利用建筑本身的结构钢筋或钢结构等自然金属,作为防雷装置的一部分,使得在保证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兼顾经济性。因此,如何利用建筑物的金属导体是防雷设计中的重要问题。 1、屋面结构与接闪器 现代建筑艺术除了追求立面上丰富多彩的线条外,对建筑物顶部造型也力求变化。由于新颖的薄壳、双曲面网架等大量运用, 屋面已经不能再简单的分为平屋面和坡屋面, 这给防雷设计带来一定难度。在设计中除了应按《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附录二要求的在屋顶外沿和突出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直接将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也非常必要。 出于防水抗裂考虑,屋面结构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其钢筋由上部钢筋和下部钢筋组成,配筋较密,连接点较多,并且板钢筋均与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通路。突出屋面的塔楼、楼梯间等也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柱或构造柱与下层结构相连。因此, 当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作为接闪器时,在结构钢筋连接的关键部位如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即可满足形成电气通路的要求,也就是GB50057-94第3.3.5条条文说明中指出的:“在雷电流流过的路径上,有一些并联的绑扎点时,就会是安全的”。该条文说明同时指出:“利用屋顶钢筋作为接闪器其前提是允许屋顶遭雷击时混凝土会有一些碎片脱开及一小块防水,保温层破坏”。这对屋面结构损害不大,不会影响到建筑物安全。 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是,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如金属架、广告牌、旗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塔、航空障碍灯等,除了其尺寸应符合GB50057-94第4.4.1条及4.1.2条规定外,由于上述金属物通常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屋面板上,或固定于素混凝土基础上,故需通过可靠的电气连接使其形成电气通路。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按GB50057-94第3.3.2条规定应安装接闪器并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 2、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不同结构形式的各类建筑中均设有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如在砌体结构中设置的构造柱,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的框架柱、剪力墙等,柱中钢筋直径按《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2条规定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纵向钢筋最小为4φ12,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柱配筋通常采用Φ14以上螺纹钢筋均可满足GB50057-94中第3.3.5及4.2.1条要求。柱中钢筋的连接形式通常采用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规定,避雷引下线的连接为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因此,不允许用螺纹钢代替圆钢作搭接钢筋。另外,作为引下线的主钢筋在土建中如果是采用对头碰焊的(在工程中常用的焊接形式有闪光对焊和电渣压力焊,均属于对头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 3、利用基础地梁作为接地装置 建筑物地基的形式可分为无筋扩展基础、扩展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筏形、箱形基础、桩基础以及复合地基。按GB50057-94第3.2.4条、第3.3.5条、第3.4.3条、第4.4.3条规定,接地装置应在地面50cm以下,第4.3.5条还规定:防直击雷的人工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3m,当小于3m时水平接地体局部埋深不应小于1m或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建筑物基础埋深通常由基础自身高度、地面下预埋管线高度及防冻防腐蚀深度等因素决定,一般均大于0.5m。但是在如图1所示的砌体结构中,墙下条形基础由于建筑防水要求,基础圈梁通常设置于标高-0.060处,以代替防潮层, 因此不能作为接地装置。而柱下条形基础及筏形、箱形基础在基础底面设有肋梁,柱下独立基础及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均设有基础拉梁或承台梁,以上都可满足作为基础接地体装置的要求。 二、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电气管线的敷设方式分明敷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将管线安装于墙壁、顶棚的表面,对结构影响不大,而暗敷则完全不同。暗敷中,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建筑安装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电气预埋管线的特点是根数多,平面布置复杂,特别是在墙体中的垂直预埋管线和在楼板中的水平预埋管线由于削弱了结构构件截面,对结构构成一定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加以讨论 1、垂直预埋管线在结构墙体中的敷设 当垂直预埋管线埋设于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时,敷设方法相对简单,仅需将线路套管改为钢管,并与结构钢筋绑扎固定,防止在浇筑振捣混凝土时偏位。由于电气管线直径较小,对混凝土墙、柱影响不大,可根据需要灵活布置。但是,当管线垂直埋设于砌体墙体中时,埋设方式相对复杂,这也是电气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矛盾较多的地方。结构墙体的形式主要有砌体结构中的承重墙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非承重填充墙,下面就这两种情况分开讨论 (1)在砌体结构承重墙上的埋设 砌体结构包括砖砌体、混凝土砌块砌体、石砌体等。首先,在砌体结构中不允许开设水平及斜向通槽,水平预埋管线通常埋设于每层圈梁中。埋入墙体的垂直预埋管以前均直接在墙体上剔槽敷设,但是这种做法会对结构墙体造成损伤,特别是当并列埋设的管线较多时,对整个墙段的承载能力都有影响。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第6.2.14条“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不宜在墙体中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或按削弱后的截面验算墙体的承载力”。目前可行的方法是在砌筑砖墙时留下120深凹口,宽度可按并列管线数量采用一砖或半砖,待管线预埋后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填实。 当采用空心砖或混凝土空心砌块时,也有一种方法是利用砌体中的孔洞埋设管线,按GB50003-2001中第6.2.14条注“对受力较小或未灌孔的砌块砌体,允许在墙体的竖向孔洞中设置管线”。但实际上常用的KP1型多孔砖孔径约20mm,DM1型多孔砖孔径约18mm,都较小,而且砌块较重,组砌时要求灰缝错开,故此方法施工不便。 当墙体为半砖墙时,按照规范,在半砖墙内不准暗敷管线,如不可避免,则采用局部加设混凝土构造柱的形式,将管线埋设于柱内。 (2)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的预埋 混凝土结构中的填充墙仅承担墙体本身的自重,常用的有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混凝土空心砌块等,此类材料的特点是强度低,自重轻,即使发生破坏对主体结构也无影响。因此,在填充墙上的预埋仅仅需要考虑抗裂、隔声等因素,在填充墙上开槽不宜超过墙体厚度的一半。 2. 水平预埋管线在结构楼板中的埋设 结构上楼盖主要有预制装配式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以及无梁楼盖、肋形板楼盖、叠合板楼盖等,由于前两种形式较为常见,这里仅针预制装配式和现浇混凝土楼盖两种形式加以讨论。 (1)水平预埋管在预制装配式楼盖中的埋设 预制装配式楼盖包括预制双向预应力大楼板和预制预应力空心板,通常使用的是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虽然按板的受力钢筋种类分有冷拔低碳钢丝、冷轧带肋钢筋等区别,但板的截面形式及受力钢筋排布形式基本相同。在预制板楼盖中布置管线需要预先向结构专业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使管线沿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布置。需要注意的是,在圆孔中布置管线时,引出凿孔要避开板受力主筋位置。常见圆孔板的截面及受力主筋位置如图3所示。当管线沿板缝布置时,由于通常板缝宽度为20-30mm,预埋管线会导致灌缝难以密实,可与结构专业商量采取40-50mm板缝,在板缝中附加一根φ12钢筋加以解决。 (2)水平预埋管线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中的埋设 随着混凝土材料变化和施工技术的进步,现浇混凝土楼盖成本逐步降低,施工工艺逐步简化,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气管线在现浇板中的平面布置方式较为灵活,但应注意不宜将管线在现浇板内交叉,也不可并排布置,同时按《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部分第5.1.9条中指出:敷设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内的电线管最大外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这是由于现浇板的板厚一般为80-150mm,管线对混凝土截面的削弱比较大,而且通长的管线会在混凝土板内造成薄弱带,处理不慎就会引起混凝土板开裂,或留下工程隐患。 在现浇板中敷设的水平预埋管也应采取预防机械损伤措施,埋设于现浇板内的管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三、结束语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在实际的设计、施工中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借鉴之用。当然,在实际工程中,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我们应该在完成本专业设计的同时,注意与其它专业的配合与协作。 电气设计论文:民用建筑中电梯的电气设计 论文关键词:电梯;主开关;照明;插座;配线 论文摘要:电梯的电气控制设备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电气控制设备的电源进线及控制和配电出线由安装单位配套。电气设计只需为下列用电设备提供电源、选配断路器和配电线路。 1 概述 电梯电气控制设备由制造厂成套供应,电气控制设备的电源进线及控制和配电出线由安装单位配套。电气设计只需为下列用电设备提供电源、选配断路器和配电线路。 电梯主电源;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照明和通风;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的电源插座;电梯井道的照明;报警装置。 2 配电设计 2.1电梯的负荷分级和供电要求,应与建筑的重要性和对电梯可靠性的要求相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建的电梯为二级,重要的为一级;一般载货电梯、医用电梯为三级,重要的为二级;多层住宅和普通公建的电梯为三级。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电梯,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2.2电梯的供电,宜从变压器低压出口(或低压配电屏)处分开自成供电系统。 一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应有两个电源,供电采用两个电源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为一级负荷供电的回路应专用,不应接入其它级别的负荷; 二级负荷电梯的供电电源宜有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供电可采用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当变电系统低压侧为单母线分段且母联断路器采用自动投入方式时,可采用线路可靠独立出线的单回路供电。亦可由应急母线或区域双电源自动互投配电装置出线的、可靠的单回路供电。 消防电梯的供电,应采用两个电源(或两个回路)送至最末一级配电装置处,并自动切换。 三级负荷电梯的供电,宜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2.3 每台电梯应装设单独的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并设置在机房内便于操作和维修的地点,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如果机房为几台电梯共用,各台电梯的隔离电器应易于识别。隔离电器应具有切断电梯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大电流的能力但不应切断下列设备的供电:轿厢、机房和滑轮间的照明和通风;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机房和滑轮间的电源插座; 电梯井道的照明;报警装置。 上述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电源,可以从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前取得,由机房内电源配电箱(柜)供电或单设照明配电箱,或另引照明供电回路并单设照明配电箱。 2.4 主开关选择 电梯电源设备的馈电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根据持续负荷电流和拖动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来确定。过电流保护装置的负载-时间特性应设备负载-时间特性曲线相配合。 2.5 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的供电回路,根据设备所在部位和工作特点划分,至少应分为两个供电回路并分别设置隔离电器和保护装置: 轿厢用电设备(照明、通风、插座和报警装置)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如同机房中有几台电梯驱动主机,每个轿厢均应设置一个),此断路器应设置在相应的主开关旁。 机房、井道和底坑用电设备(照明、通风和插座)供电回路和保护断路器,此断路器应设置在机房内,靠近其入口处。 3 电气照明、通风装置和插座设置及控制 3.1 电梯井道照明 封闭式电梯井道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维护修理期间,即使门全部关上,井道亦能被照亮。井道最高和最低点 0.5米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最大每间隔7m设一盏灯,照度应不小于50lx,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3.2 电梯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 机房应设有固定式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照度应不小于 200lx。在机房内靠近入口(或几个入口)的适当高度处设有一个开关,以便进入时能控制机房照明。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3.3 轿厢照明和电源插座 轿厢应装备永久性的电气照明,控制装置上的照度应不小于 50lx,轿厢地面上的照度宜不小于50lx。如果照明是白炽灯,至少要有两只并联的灯泡。 要有可自动再充电的紧急电源,在正常照明电源被中断的情况下,它能至少供 1W灯泡用电1h。在正常照明电源一旦发生故障情况下,应自动接通照明电源。轿顶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 3.4 底坑插座 底坑距底 0.5m处应设置一个电源插座。插座需有防护措施和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宜至少达到 IP21。 4 线路敷设 4.1 线缆选择 选择电梯供电导线时,应按电动机铭牌电流及其相应的工作制确定,导线的连续工作载流量应不小于计算电流,线路较长时,还应校验其电压损失(直流电梯电源电压波动范围应不大于± 3%,交流电梯±5%)。 4.2配线选型 根据不同用途,配线可选用导线、硬电缆和软电缆,应有不同的保护方式和敷设方式. 5 防灾及报警装置 5.1消防电梯和平时兼作普通电梯的消防电梯,在撤离层靠近层门的候梯处增设消防专用开关及优先呼梯开关,供火灾时消防队员使用。 5.2为使乘客在需要时能有效地向轿厢外求援,应在轿厢内装设乘客易于识别和触及的报警装置。该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或类似形式的装置。 5.3超高层建筑和级别高的公建,在防灾控制中心宜设置电梯运行状态指示盘。 5.4消防电梯轿厢内应设消防专用固定电话,根据需要可以设闭路监视摄像机。 6 防雷等电位联结 二类防雷建筑物超过 45m和三类防雷建筑物超过60m的建筑,应采取防雷等电位连接措施,电梯导轨的底端和顶端分别与防雷装置连接(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其它连接导体等)。 7 电梯机房、井道和轿厢中电器装置的间接接触保护 7.1低压配电系统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 7.2整个电梯装置的金属件,应采取等电位联结措施。接地支线应分别接至接地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在各个底坑和各机房均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盒,并与防雷装置连接。端子盒分别单独用接地线接至等电位联结端子板,以便于检查和维护。采用铜芯导体,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6mm2,当兼用作防雷等电位联结时,采用铜芯导体,芯线截面不得小于16mm2。 轿厢接地线如利用电缆芯线时,不得少于两根,采用铜芯导体,每根芯线截面不得小于 2.5mm2。 7.3 电位连接、保护接地及电梯控制计算机工作接地与建筑内其它功能的接地共用接地装置。 电气设计论文: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的进行能使学生通过实践磨练意志、发展个性、锻炼能力。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一) 务做好生产实习的准备工作!首先了解了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经营范围,并且参观了公司。并且见到许多电源、变压器及互感器、电器成套装置、大开关电器、塑壳开关、控制仪表、线缆及敷设、用电设备等西多实际的东西。 现场指导教师先大致的向我介绍了一下这些电气设备及器件的功能等,说以后再慢慢学会去深入的了解它们和使用它们!指导老师说,让我在实习的这几天,多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电力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三相短路分析、计算及效应,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电力线路,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电气安全、防雷和接地,电气照明,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和管理等。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以得到更加深入的学习!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二) 本周是实习的第一周,本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认识去好哈的使用和了解电源,原以为,电源是个很简单的东西,就是提供电源嘛!但是远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比如说,今天指导老师向我介绍了三项应急电源(EPS)。称为Emergency(紧急)Power(电力)Supply(供给),是当今重要建筑物中为了电力保障和消防安全而采用的一种应急电源。它主要由输入输出单元、充电模块、电池组、逆变器、监控器、输出切换装置等部分组成。其原理为:在市电正常时,由市电经过输出切换装置给重要负荷供电,同时充电器为蓄电池进行充电或浮充;当市电断电后或电压超出供电范围,控制器启动逆变器,同时输出切换装置将市电供电状态立即切换到逆变器供电,为负荷设备提供应急供电;当市电恢复时,应急电源将恢复为市电供电。 真的没想到,一个电源,竟然会有这么多知识在里面。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三) 本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认识变压器。 现场指导老师主要向我介绍了怎样判别电源变压器参数:电源变压器标称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的标记,日久会脱落或消失。有的市售变压器根本不标注任何参数。这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下面介绍无标记电源变压器参数的判别方法,此方法对选购电源变压器也有参考价值。 1、从外形识别常用电源变压器的铁芯有E形和C形两种。E形铁芯变压器呈壳式结构(铁芯包裹线圈),采用D41、D42优质硅钢片作铁芯,应用广泛。C形铁芯变压器用冷轧硅钢带作铁芯,磁漏小,体积小,呈芯式结构(线圈包裹铁芯)。 2、从绕组引出端子数识别电源变压器常见的有两个绕组,即一个初级和一个次级绕组,因此有四个引出端。 3、从硅钢片的叠片方式识别E形电源变压器的硅钢片是交插入的,E片和I片间不留空气隙,整个铁芯严丝合缝。音频输入、输出变压器的E片和I片之间留有一定的空气隙,这是区别电源和音频变压器的最直观方法。至于C形变压器,一般都是电源变压器。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四) 本周我在之前已经初步了解的情况下,较为深入地学习了互感器的相关知识。 互感器(instrument transformer)是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其功能主要是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100V)或标准小电流(5A或10A,均指额定值),以便实现测量仪表、保护设备及自动控制设备的标准化、小型化。同时互感器还可用来隔开高电压系统,以保证人身和 设备的安全。按比例变换电压或电流的设备。互感器分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两大类,其主要作用有:将一次系统的电压、电流信息准确地传递到二次侧相关设备;将一次系统的高电压、大电流变换为二次侧的低电压(标准值)、小电流(标准值),使测量、计量仪表和继电器等装置标准化、小型化,并降低了对二次设备的绝缘要求;将二次侧设备以及二次系统与一次系统高压设备在电气方面很好地隔离,从而保证了二次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五) 有了前几周的工作经验,在本周所完成的工作比预期要好的多,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会轻松一些了。现在我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周是我实习以来第一次值夜班,带着我值夜班的是一个老师傅,技术特别精,人也特别的和蔼,对我也非常的照顾,因为晚上值夜班就师傅我们两个人,经过几个夜班的沟通,师傅不仅教我了不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让我懂得更多的是在社会上也养才有立足之地,怎样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夜班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没有啥活,只是处理紧急的故障,必须得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前两个夜班我非常的幸运,设备没有出现一个故障,后两个夜班活就比较多,比如摇测电机绝缘,处理一些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师傅教会了我不少图纸,一些简单的故障看着图纸也能处理了,通过值夜班让我学到了不少的技术,让我受益匪浅。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六) 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学到了许多原先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校与社会的不同,也触摸到了市场跳动的脉搏。如果说在象牙塔是看市场,还是比较感性的话,那么当你身临企业,直接接触到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话,就会变得理性很多。 因为在市场的竞争受市场竞争规则的约束,从采购、生产到销售都与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开拓市场,如何保证企业的生存发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现实。于是理性的判断就显得重要了。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逐渐开拓,这与实践密不可分,在实践过程中,我又一次感受充实,感受成长。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创建一个和谐的氛围,又是那么的重要,于是也就更能体会在企业中人和万事兴的要义。 建筑电气设计实习周记(七) 在这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时每刻都在告诫自己,我在公司里的表现不仅代表的是我个人的形象,还关乎着学校的声誉,所以我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我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的态度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回顾一个多月以来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发觉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之后,才能切身体会到其中滋味。我知道了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能以不便应万变。通过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在大学生活里所学不到的知识。 比如,如何与同事,与领导相处。人际关系是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在实习时,我经常会留心周围的同事是如何相处的,也尽量虚心请教,与同事们相处,不但可以放松神经,也学了不少为人之道。 电气设计论文: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筑的功能和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电气设计的消防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因为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不仅关系着后期工程的可实施性和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决定着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性,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严谨的设计,满足相关工艺要求。本文首先阐明了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对对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 电气设计 消防设计 1引言 目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建筑功能性要求的日益提高,出现了如民用建筑、办公楼、公共建筑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相应的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也越老越高。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可以说是建筑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现代的建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居住型建筑、办公型建筑以及公共建筑等不同建筑类型的消防系统的实用情况、安全要求、重要性和可能出现消防事故的几率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要因地制宜,无论是对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还是施工工艺都要严格要求,全面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消防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配电的设计,电气消防设计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是否严格的按照规范进行设计是消防设计是否合格的重要检验标准。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是否合理和完善直接决定着建筑发生消防事故时能否及时、有效、有序的进行解决,能否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相关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等,因此在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进行探讨时,不仅要明确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的重要性,而且要深入挖掘其中的问题,严格要求设计和施工过程,确保建筑消防系统的有效性和运作能力。 2为何要强化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个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最为显著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建筑的用地需求却越来越大,所以,大部分建筑群如居住型建筑、办公型建筑以及公用建筑等都向着更高、更密集的形式发展。经济的发展同时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的装修。在人们的生活中家用电器逐渐增多,其中也不乏贵重电器如电脑、冰箱、空调以及一些空调及室外设备等,再加上建筑安装的广告牌、玻璃幕墙、相关的信号灯以及节日时悬挂的彩灯等,在加重建筑群用电负荷的同时由于这些装修材料以及装修方式的复杂多样性,致使建筑物的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有火灾发生,火势难以被立刻控制,只是建筑高层的居民无法安全快速的疏散,不仅加大了消防人员援救的难度,而且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果是在火势严重,情况紧急时,消防人员难以仅凭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援救工作,不止会耽误救援的最佳时机,导致人们生民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因为消防工作的延误和低效而造成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所以,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作为构成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建筑电气的消防系统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建筑物电气设计的消防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施工的准确性。还要建筑消防设计人员加强自身的消防设计的法律法规意识,明确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消防设计之于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的要点与工艺要求 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主要分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消防配电的设计,电气消防设计依据的相关规定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要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等相关规范和标准。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源的设计与施工要严格根据一级供电负荷以及二级供电负荷的 工艺要求,安装两个以上(包括两个)的电源来供电,保证消防控制室可与其进行自动切换。一般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 ups 电源作为其crt 显示器与消防通讯设备的电源,同时还要安装直流电源作为备用电源。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要在欠压和超压时有报警功能,并保证电源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3.2消防配电系统的设计 建筑消防过程中要是可避免出现电源停止供电的现象,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保证启动相关的配电系统,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令消防设备恢复正常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消防配电系统中应急发电装置的功率做大能达到供电负荷的一半,为保证电机组的持续正常工作,及时为消防系统供电,一般要采用分批启动消防设备的方式。与此同时,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在对不属于消防系统电源的断开时要使用低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然而,因为低压断路器的型号各异,同时其分励线圈在进行分励脱扣时所需提供的电流和框架电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所以需要通过在配电室的主配电箱上或是低压出线开关上实施消防系统电源的断开,如此一来,既能保证联动系统操作方便和电源的选择性断开,又保证了消防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确定建筑的供电负荷 设计建筑消防系统的前提就是先确定建筑的供电负荷等级。建筑供电负荷等级的确定要严格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在等级确定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电负荷的电源使用情况,对于一级供电负荷要有最少两个供电电源,如果其中一个电源出现供电故障,要保证另一个电源的供电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对于二级供电负荷主要是要保证供电的持续不断,当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或是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要使供电及时恢复。 4总结 总而言之,消防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工作,需要严格的设计规范和很高的工艺要求,还要相关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具有很强的技术能力和全面的消防知识。建筑的消防设计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功能性的体现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设计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领域。 电气设计论文:浅谈住宅楼电气设计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科学 技术的 发展 ,住宅楼电气的设计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简述 现代 住宅楼电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 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各类家用电器逐渐增多,特别是空调、大荧屏彩电等大功率电器进入普通家庭,使住宅设计由原来纯照明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1 住宅用电负荷的预测 住宅面积分为三类:小型住宅60m2以下,中型住宅60~100m2,大型住宅100m2以上。一般小型住宅照明用电负荷500w,娱乐用电(包括电视机、音响、电脑等)负荷950w,厨房用电(包括电饭煲、电热开水器等)负荷3500w,卫生间用电(洗衣机、排气扇)负荷1170w,空调用电负荷2250w,综合上述各类用电负荷共8370w,中型住宅乘1.3系数10881w,大型住宅乘2.6系数21762w。根据统计调查,一般住宅用电负荷的高峰期是夏天晚饭后的时间,这时用电负荷有:电视、电冰箱、电热开水器、消毒碗柜、电脑、空调,共有住宅用电负荷的40%,查设计手册得需要系数0.4~0.6,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设计时取0.4系数便可以,则小型住宅负荷 计算 取3.5kw,中型住宅负荷计算取4.5kw,大型住宅负荷计算取8.5kw即可。 2 住宅的电源与配电系统 一般住宅供电由小区变配电所引入,应采用三相四线(tn-c系统),经重复接地后进入单元总电表开关箱,改成三相五线制(tn-s系统)后再放射到各用户,配电箱中应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断路器应选用能同时切断相线——中性线的断路器。住宅用电负荷计量应采用一户一表制,建议将单元总开关及分户电能表集中设置以便管理。户内配电系统: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为避免电气线路过载和降低谐波电压的影响,户内配电系统应采用多回路形式,至少应设照明回路、一般插座回路和空调回路,如实际需要也可将厨房和淋浴室设为单独回路。此外考虑到家庭办公和信息化的发展,还应增加一条专用回路。 3 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 室内外导线及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住宅用电的安全及经济效益,因而必须在工程设计中合理选用导线和有关电器设备。 3.1导线的选择 导线的选择主要是确定导线的型号和规格,其原则是既能保证配电的质量与安全又能节省材料,做到既经济又合理。其中导线型号应按使用工作电压及敷设环境来选择;导线的规格(导线截面)可按下列要求进行选择: (1)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为防止出现断线事故,导线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照明回路计算电流较小时(<10a),其导线都应按机械强度选择。 (2)能确保导线安全运行。选择导线时应保证其安全电流大于长期最大负载电流,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在选择进户线及干线截面时应留有适当余量; b.单相制中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c.三相四线制中的中性线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的最大不平衡负荷电流。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相线电导的50%,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因受三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其中性线截面应按最大一相电流选用。 (3)能确保电压质量。对于住宅建筑来说,电源引入端至负荷末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不应大于2.5%,如线路电压损失值大于规定电压损失允许值,应加大导线截面以保证线路的电压质量。 总之,在选择导线时要考虑实际使用及未来发展需要,适当留有余量,减少电压损失,保证导线使用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有效。 3.2电器设备的选择 电器设备主要指电源配电箱、电表、控制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及电源插座等。电器设备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选用时应根据住宅的负荷情况、安装要求、使用环境、设备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等合理选择电器设备的型号规格,注意设备的容量等级宁大勿小,但又要避免选得过大造成浪费,一般来说在计算工作电流的基础上选大一级即可。为确保其质量,应选用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国内gb、jb有关行业标准,并具有产品质量认可证书的电器产品。总之,电器设备的选择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4 防雷与接地 4.1防雷内容与措施 防雷内容一般可分为:防直击雷,防感应雷及防高电位入侵三个内容。就防直击雷而言,一般是在屋面易受雷击部位安装接闪器,然后通过引下线与接地电阻很小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安装时要注意屋面突出的金属部件与避雷针、带、网应全部可靠连接。目前一般利用屋面板钢筋作为避雷网,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这是较为实用经济的作法。为了防止感应雷和高电位入侵的危害,可在电缆进出户处将绝缘子的铁脚支架可靠接地,同时安装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此外要强调进行等电位联结,也就是在设计施工中要把建筑物内、附近的所有金属物用电气的方法连接起来使整座建筑物空间成为一个良好的等电位体,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建筑物内部和附近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内部的设备被高电位反击和人被雷击的事故。 4.2安全接地的形式与要求 在住宅电气设计建设中为确保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务必做好用电系统的安全接地。目前我国的住宅配电系统方式一般有三种:tt、tn-c-s和tn-s系统,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接地系统。以下着重谈谈住宅配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必须保护接地,接地电阻r≤4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统中既可采用保护接地,也可采用保护接中性线。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系统的安全可靠,必须将中性线干线或支线的终端再次接地,这称为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有以下作用:增大流过线路保护装置的电流使其加速动作,从而减轻或避免事故的发生;设置重复接地后可降低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减少触电的危险程度。为确保接中性线保护的安全可靠,按规定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0ω;(2)保护接中性线的其电导不得小于线路中相线电导的一半;(3)在任何情况下,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可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份采用“保护接中性线”;(4)用于接中性线保护的中性线不能安装带熔丝的开关或熔断器。 此外,随着家用电器的增多及智能化的 发展 ,应作好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工作。 5 消防系统 大型 现代 住宅中由于电气设备越多就越容易发生火灾,因此应安装完善的消防系统。大型现代住宅在电气消防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 (1)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方式,一路为市电电源,另一路为应急电源; (2)有应急照明系统; (3)应用手动响鸣火警警报系统,如可能,可加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开关和导线应选用符合防火规范的开关和阻燃型的电线电缆。 6 智能化发展 在 科学 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微机自动检测及控制技术、 计算 机 网络 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楼宇智能化的实现已成为可能。未来的住宅楼应有一个由检测单元、执行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和微机组成的智能监控系统,由该系统对楼宇内的设备运行、电气故障、火灾、盗情等进行集中监控。再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将一定区域内的楼宇按星型拓朴结构建成小区局域网,进而所有局域网连接,同时与公安、消防、电讯、广播住宅管理等部门连网从而建成城市住宅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住宅的全天候、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住宅楼电气的设计建设也应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保证安全可靠、 经济 实用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电气设计论文: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分析 摘要: 建筑工程的用途比较广泛,可以在不同的用途内进行使用,不同的用途就有不一样的使用功能,除了在主体强度等建筑因素当中体现,电气设计的不同还可以体现。所以,为了实现不同工业建筑工程的功能性质,还要对电气系统进行差异化设计。这是针对工业建筑而言的,来使工程的电气系统能够正常的使用,体现出它的功能用途。 关键词: 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 引言: 电气工程是工业建筑项目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将工业建筑的电气设计与其他的电气设计区别开来的,我们要明白工业建筑电气设计的要求,明白在工业建筑当中的地位。下面就通过实际操作的工业建筑电气工程,分别可以从电气设计的过程、特点和工业建筑电气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来进行阐述。 一、电气设计在工业建筑工程的流程的特点 电气设计一般的步骤:方案的设计、初步设计、深度设计、施工图设计,以上的流程是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而言的。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与普通的建筑设计流程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需要注意在工业投产的需求。 1、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设计方案 在方案的设计上必须要符合工业工艺生产的要求,必须在这个前提下确定设计的方向。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对工业建筑要求的电气设计方向进行确定,然后提出计划新建的工业工程所需要的电气系统的类别,在对计划新建的电气系统当中需要匹配的变压系统和配电系统、照明等级等系统。这就是与其他普通建筑的电气设计区别于开来的特点,在其他方面,我们要更多的考虑到工业建筑工程所需要的电源电压、照明等级等,其次需要对工业设备的负荷进行选择载体回路方式和选择匹配的导体。 2、工业建筑工程电气的初步设计 我们要对工业建筑工程进行大概的设计,就是我们所说的初步设计的大概含义。在初步设计阶段,要对工业建筑的电气进行专业化的设计,在设计当中必须包括工业建筑电气项目的进行设计的说明书、设计的图纸、主要电气设备明细和建筑电气计划书。这就好与普通的电气设计进行区分开来,设计的说明书当中还要明确的标注工业设备的用电分配,在设计的图纸中要进行明确的标注,因为设备的使用是工业建筑特点之一,所以还要针对设备要做好电气计划书 3、工业建筑工程电气的施工图设计 在电气工程中需要对施工进行设计,要对在电气施工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计的问题,需要在工程中及时的进行修改,需要保障完工之后的成果与设计图上保持一致,避免维修时找不到问题的所在,因此我们还要对单独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考虑,将施工方式结合起来,对设计图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在施工中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方便以后对施工进行维修和维护 二、工业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在我们的电气设计当中,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设备和器件都没有安装的要求和明确的尺寸和数据参考。例如,在工业建筑电气设计中对配电箱的选择,需要设计人员在工业当中使用的配电箱与住宅的配电箱区别开来,避免造成配电箱功率的浪费。 1、设计的深度不够 设计深度对电气的设计尤其重要,设计的深度不够的话,会影响到电气的使用。如果工作人员在对电气设计时,没有进行仔细的进行设计的化,尤其是一些小的细节方面没有标注清楚,会造成工作人员在安装的时候不能按照图纸里面的设计进行安装,从而导致与设计图纸不符合,会对项目在电气工程当中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项目不能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比如,按照规定在电力设计当中要对电气设备的型号、名称、规格参数及数量都要在设计中明确的标注出来,但是设计人员只有时忽略了在设计图中没有将规格、数量标注出来。在采购的时候,往往容易造成设备采购错误,在安装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2、相关专业的设计工作衔接不利 每个项目工程当中都设计到很多的专业,每个部门中都有相关专业的人员参与到工程项目当中,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在每一项工程当中专业的人员相较于就显的比较的多,而且在工作上进行相关联的工作就容易出现问题,不能进行密切的配合。例如,在建筑的设计当中,将避雷针等装置以钢筋作为载体作为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在电气设计当中,都要在设计图纸上进行标注清楚。在设计当中要明确,将避雷针的设计属于电气设计的范围内,要在设计图纸上面标注清楚,在施工当中,施工的人员要按照图纸来进行施工,如果没有将避雷针与建筑的钢筋进行连接,而导致项目的返工。 3、将工业建筑设计与普通电气系统的区别 工业建筑设计与普通的电气系统是由很大的区别的。例如,在工业建筑当中一般采用的是低层的建筑,建筑的高度与其他的相比都比较的高,建筑面积较大,电力的负荷也比较大。在工业建筑当中会大规模的接触到动力设备配电线路、明敷设线路等问题,所以我们要将工业建筑的工程规模、消防等级和工艺流程的特点认识清楚,方便在设计中提供相应的依据。因此在工业建筑电气设计当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的。 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对工业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电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张贵军 单位: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电气设计论文:多功能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探讨 摘要: 对高层建筑中电气设计开展形式进行详细的探讨,促进管理计划更高效完成,减少电气系统运行使用发生故障的几率。 关键词: 高层建筑;多功能;电气设计 1供电系统的设计探讨 1.1负荷分级确定。 在对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进行设计时,供电阶段要根据用电器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这样的环境中供电任务才能更高效进行。负荷等级划分可以参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来进行,与设备的运行使用需求量也有很大的关系。基于负荷分级基础上开展的电气设计更具有安全性,能够在基层更高效的落实应用。加强消防设施中有关于设备运行安全性的检验,对设备后续使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1.2供电电源的选择。 供电电源要满足高层建筑的整体使用需求,并且在现场也要进行运行安全性检验,计算总的荷载是否与系统运行功率保持一致。电源部分在设计时要安装继电保护装置,这样当用电系统的运行出现异常时会自动断开保护设备安全性。电源选择是设计的重点部分,也是后续电气设备安装的依据。 1.3应急电源的选择。 应急电源是高层建筑电气中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普通照明系统损坏后快速导通,设计标准要达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使用独立与常规电源的发电设备,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常规电源故障会自动切换到应急电源,保障高层电气设备能够得到稳定的电能供应。导通时间要控制在10秒中以内,通常是以柴油为原料来发电的,日常静止断开时要定期对设备安全情况进行检验。应急电源安装位置的通风情况要达到标准,并远离依然物品。柴油发电机组设置在地下一层汽车库入口旁,通风方式为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在柴油发电机房内设置储油间,其日用油箱储存量为1200L的燃油量。 1.4配电方案。 采用两路10kV市电电源(双重电源)作为常用电源,并满足当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路电源仍能满足全部一级及二级负荷。自设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在地下一层设置10/0.4kV变配电所。 1.5变压器容量和台数的确定。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要根据地区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式等条件综合确定,本工程选用包封线圈式干式变压器SCB10并带金属保护外壳。变压器容量为2×1000+2×800kVA,每台变压器的负载率大约为80%。 1.6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方式。 低压系统的供电分为三大部分:主楼及地下室二级负荷由4#变压器供电;主楼及地下室一级负荷由3#变压器供电,1#、2#变压器给空调负荷供电;应急负荷由柴油发电机供电。 2低压配电和照明系统设计探讨 2.1低压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的设计,采用组合的方法来进行,高层建筑电气系统供应方式比较复杂,结合不同楼层的实际方法来进行,低压系统的设计中稳压模块是很重要的。要保障所传输的电流处于恒定状态,并且不存在电流干扰。计算出电流产生到完成传输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并针对导通时间不合理的设备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更有效的优化方法,提升设备运行使用安全性,以免设备使用期间出现不合理的现象。由于高层建筑内部较为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在第一时间如果不能够出去,将直接导致内部人员的伤亡,所以为了避免在逃生过程中由于电源中断而造成的损伤,在公共区域设计醒目的疏散撤离标志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设计中为了防止应急电路受楼梯垮塌受损,配置应急灯独立电源也是十分必要的。 2.2低压配电电缆。 电缆部分的设计安装,要考虑安全保护系统功能是否能够实现,绝缘层也要完整,一旦损坏绝缘与防火性能都会丧失,不利于电缆设备安全使用。所通过的电流一旦超出了安全范围,也很容易会引发火灾事故,因电缆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不利于使用安全,因此在电气系统中电缆设计与安装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进行高层建筑物以及内部重要设施的防火处理过程中,应该采用阻燃低烟无卤交联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等相关的配电设备,并通过建立一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建筑的内部进行良好的保护,在进行消防设备的供电干线与分支干线的设计过程中应该采用一种矿物绝缘的电缆;只有保证相关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达到了防火的要求,才能够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的电脑,在进行应急照明配电主干线以及相关的分值低压电缆的敷设过程中一般应该采用一种有机绝缘的耐火电缆。在进行普通供电设备的低压供电电缆的选择过程中依旧应该选择一种无卤低烟阻燃的交联聚乙烯电缆。 2.3照明系统。 在照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安装的地点是非常的多的,最为主要的几个地点包括了变配电所、水房、值班室等相关的控制中枢部门以及一些具有大量人群聚集的地点。应急照明系统以及在发生事故过程中使用的疏散指示系统采用的全部都是双电源末端切换的一种控制方式,在疏散指示灯的内部为了提高其实际的应用价值,一般在里面都配备了镍镉电池。一旦在发生事故的过程中,正常的供电电源不能够为相关的设备继续供电,那么就必须使用设备内部的电源进行电力的供应,在备用照明以及疏散照明灯的系统设计过程中,一般对其使用的实践对进行了规定,在一般性质的平面疏散区域的内部大多数采用的供电实践都应该在三十分钟以上,在专用的消防区域一般的供电实践最长将会达到三个小时以上,一边消防工作、救援工作、逃生环节能够得到充足的时间。 3注重设计中接地形式的采用 高层建筑多功能建筑工程中对电器的接地设计也是十分重视的,在进行接地形式以及相关安全保护措施的安装过程中应该选用专业的电器设计安装人员进行实地的操作,虽然系统的选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但是工作人员只要在选择的过程中能够细致、谨慎的对当地的环境、用户的需求等相关的状况进行探查就可以制定合理的方案。通过以上分析,在进行建筑物内部供电的设计时,接地系统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他安装的成功与否直接与整个高层建筑物内部的供电可靠性、安全性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建筑的内部由于大量的设备使用直流接地、交流工作,所以在进行安装保护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防雷接地的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面对建筑内部由于安装了大型计算机、消防等相关的电子工作时而导致静电问题的发生,进而对内部电磁波的产生产生影响,导致精密仪器不能够正常的工作,所以在进行高层建筑内部电气接地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考虑防静电的技术措施以及相应的屏蔽接地的要求,然后采用屏蔽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4做好电气设计中的防雷工作 对于大面积公共建筑这些属于二、三类的防雷建筑工程,综合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状况,以一年为单位计算雷雨次数并预计建筑物念雷击次数,然后根据数据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只有采用科学有效地防雷措施才是建筑电力系统防雷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建筑物防雷设计时要严格按国内有关的电气设计规范对于一些民用建筑以及大型商业建筑的主要防雷措施进行细致分析以及对户外架空线路进行必要的防雷措施,并且建筑设计单位也要格外重视采取防雷改进措施的必要性,也只有建筑单位正确的实施了防雷技术,才能有效地确保防雷工作的可靠性。 作者:刘征 单位:黑龙江省创业农场建设科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课教学思索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解释生物现象,寻求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一般数理统计学相比,它不仅要通过事物外在的数量表现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规律性,而且要根据专业知识去探讨、解释为什么会存在这种规律性。[1]生物统计学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是抽象的随机变量,而且要和农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生物统计”主要包括田间试验中常用的、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与统计分析方法两部分,是生物科学、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2]如何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个丰厚、扎实、牢固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的基础,是摆在每一位从事“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教师面前的严峻现实。为了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教研室一直以来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反复探索,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并有一些体会。以下浅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 一、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生物统计”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要想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任课老师,从而对这门课感兴趣。“教者乐其教,学者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生物统计”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师生之间确立一种朋友关系,课堂教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生物统计”课堂教学在规范管理、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下,应该营造轻松、民主与和谐的氛围,教师要放下架子,有缺点和错误要敢于承认,与学生像朋友一样共同研究,共同探讨,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引起共鸣;让课堂充满笑声,一句笑话,一句简单风趣的语言,都可以激活课堂,学生在轻松、民主与和谐的课堂氛围下按照老师的思路和要求,不知不觉地学到和掌握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引入要突出趣味性。加入一些和讲授内容有关的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情节,这为激发学生认知动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如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在讲授“显著水平”时,就以“天宫一号”的研制和发射、中国航天器空间对接技术为例,说明显著水平的依据和重要性;又如在讲授第四章“显著性检验的配对设计”时,以佳洁士牙膏为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宝洁公司推出了佳洁士牙膏,这是第一个带有氟化物的牙膏。为检验佳洁士在检验减少蛀牙方面的效果,研究者对多对双胞胎进行了实验,每对双胞胎之中的一个使用了含氟化物的佳洁士牙膏,而另一个则继续使用不含氟化物普通牙膏。”这时提出问题,即将双胞体作为非独立样本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个例子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轻松地明白什么样的设计属于配对设计,直观地体现了有关知识的客观背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每个概念,善于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选择一个个有趣的实例,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中掌握生物统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老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的每一个问题,有思考、研究价值的,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享受到质疑的成就感;浅显幼稚甚至不太合适的,要选择不同角度给予评价鼓励(鼓励其有所发现,表扬敢于质疑的勇气、勇于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质疑的热情,提高他们质疑的勇气,从而增强其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实例 笔者所在生物统计教研室给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讲授“生物统计”课程。农学院农学、植保、林学、园艺、资环五个系使用的生物统计教材都是四川农业大学明道绪主编的《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结合专业实际、选取和专业相近的例子,分清重点难点,对现有内容进行合理取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我们在讲清基本原理、思路和方法后,在举例时尽量结合专业,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实际。如给林学系的学生上课时,参考了续九如、黄智慧主编的《林业试验设计》,所举例题均与林木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和森林资源调查等有关。对资环系则尽量采用农业资源调查、植物营养与施肥、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等方面的例子,有时即使将植保或者农学类的例题仅在文字上变动一下而数据不变也能取得较好效果。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同一章节的应用问题也有所侧重。如在讲“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不同的系在理论联系实际时侧重点也不同。如给农学系上课时,参考童一中主编的《作物育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重点讲授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在作物遗传育种和栽培上的应用;在给植保系上课时,参考山东省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编的《农业病虫数理统计预报》,重点讲授根据害虫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的有关环境因素预测害虫未来的发生发展趋势,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等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们明白了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总之,通过课堂讲授、作业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学完该课程后不仅仅学到一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和公式,而且要意识到他们所接触的统计学比单纯地计算平均数以及用彩色图表示出来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对各个系都要讲授“生物统计”的基本知识,内容涉及到实验方案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即“田间试验”、“资料的整理与描述“、“常用概率分布”、“假设检验”、“方差分析”、“X2测验”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对于有些章节如“百分数资料的假设检验”,因为数据涉及到有两个属性类别的质量性状和利用统计次数法得来的次数资料,农学系和植保系学生用的较多,因此只对这两个系讲授。对于“两因素系统分组试验资料的方差分析”,因为植保和资环专业用的比较多,因此只对植保系和资环系的学生讲授;对有些难度较大的章节,如“方差分析处理效应分类与期望均方”等一般只对农学系学生讲授;“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与标准误”一节虽然最难懂,但它是生物统计思想方法的重心所在,是重要基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要仔细、耐心地给学生讲清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1.将统计方法的讲授与统计软件的介绍紧密结合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统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与科研工作者必备的技能。生物统计教研室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了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的实验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介绍Excel、SPSS等软件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解利用Excel、SPSS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从而达到将抽象统计理论与直观现象操作相结合的目的。很多统计方法的计算量大,例如方差分析、直线回归等,以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手工计算,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黑板上逐步计算,学生学习时觉得计算繁杂。现在我们在讲课时一边讲解理论,一边把实例的处理结果做出来让学生分析。把重点放在讲授基本原理、思路、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统计结果的解释上面,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设计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用统计软件处理,并能做出科学、正确的解释。 2.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是生物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分析工具,对将来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有重要实用价值的课程,与数理统计学不同的是,这门课程重在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和强调“用”这个特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应用。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实际动手能力,教研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申报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P)项目和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讨论和交流,每个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的试验设计和实验方案,并说明自己的项目或者毕业论文用是什么统计方法来分析。此外还安排上机实习,并且是让学生带着自己的试验数据独立处理,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这样使学生能够真正利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生物统计”的特点是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逻辑性较强。而且该课程内容多、公式多、图表多、计算量大,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由于多媒体教学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应用广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讲授。就拿“方差分析”这一章来举例。在讲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时建议用板书讲解,因为这部分内容比较难,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讲解和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在讲不同试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时,用板书讲解该试验设计的田间试验设计图、资料整理表及方差分析三步骤中涉及的公式,而讲具体实例时应采用多媒体。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时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还为启发式教学提供了时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思维,积极思考,及时理解和消化知识。针对“生物统计”逻辑性较强的特点,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因此,我们采用最多的就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发现问题并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 五、小结 要想提高“生物统计”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对待。教师感情的投入、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构的编排、教学节奏的控制都在构建着现代教学趋势,教师只有全身心投入并不断总结方法,才能探索出有生命力的教学方法。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课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统计是认识客观现象的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意识和观念,统计能力是信息时代对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生物统计课程是一门培养统计思维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该课程重在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以概率论为基础,揭示生命现象的规律性;生物统计涉及面广,具有大量的数学概念、数学符号和计算公式,同时具备内容丰富、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基础。由于统计课程性质的独特性,学生学习、教师讲授过程中存在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的特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将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199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生物统计课程组逐步改变教学方法,调整教学重点,把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综合人才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收到了较好效果。 1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教材的前4章内容包括绪论、资料的整理、平均数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及常用概率分布,这4章内容看似简单,但却是后面各种假设检验方法的铺垫、基础,统计推断的基本思想都来源于概率分布,所以需要在该课程开始的前4章下足功夫,打牢基础。采用启发式教学将统计思想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和专业知识中,引导学生产生学好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求,培养学习生物统计的强烈兴趣,使各种统计方法、大量的公式不再是枯燥的数学计算,而是推断规律、揭示本质的必要手段。例如,资料的整理章节中要将100只种蛋出雏天数资料整理成频数分布表,整理的目的是表达数据,将数据特征用图表的形式简单、清晰地表达出来以代替繁琐的文字描述。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种蛋出雏天数、频数分布表中发现种蛋出雏天数的平均值及出雏天数的分散程度(不同天数出雏种蛋的百分比),理解指标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其次,要启发学生思考该指标特征的生产实践价值,即生产中需要集中人力在哪几天,使学生认识到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紧密关系,学习专业知识的价值所在,进而启发学生懂得数据整理不仅在于简化表达,也是挖掘检测数据特征的一种方法,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获取方式有所了解,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为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两位教育家的教学理念实质就是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创造型人才。 2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索、研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是一种符合教学规律的在教师精心策划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符合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取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是生物统计的难点所在,对假设检验原理的讲解要在已掌握的描述统计,尤其是概率分布的基础上,采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以课本“判断某品种猪的怀孕期是否有114d”为例,引导学生从逻辑推理上进行思考。首先,分析的实质是判断该样本是否来自μ=114的正态总体;其次,分析采取什么方法判断该样本是否来自这一总体,如果样本和总体完全相同,就没有分析的必要,也就没有统计推断的必要,因为有差别存在,才有统计推断;最后,分析造成差别的原因,即来自同一总体的差别是样本间的,也就是样本标准误(抽样误差),来自不同总体的样本也是有差别的,该差别即μ1-μ2(总体间的差别)及抽样误差。所以分析差别是由抽样误差造成,还是由总体差别造成,即可得出样本是否来自同一个总体,继而考虑从数学上解决该问题,即构造适宜的统计量,并计算得出样本统计量,依据小概率原理推断得出结论。这一原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试验误差、概率分布、小概率原理等,必须是在学生对这些知识点都已理解吃透的基础上,才能把原理搞清楚;所以,采取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统计原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采用比较式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较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常见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思维方式。比较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知识、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分析方法、过程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或是根据2个或2个以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间的对比,从某个事物的某些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事物的相应特征的存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从而产生新知,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通过比较更好地掌握其特征。统计分析方法是统计推断的核心内容,是学习生物统计的重点所在,数据资料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也就不同。在阐述不同统计分析方法时,首先明确资料的类型,由于不同教材资料分类标准不同,类别及其名称也存在差异,将不同分类标准对照比较,引导学生掌握资料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各种统计推断方法的分析对象(数据资料的类型),使学生对资料类型这一概念不仅有理论上的认识,更要掌握数据资料在统计推断中的地位,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差异的数据基础。通过课堂讲授和课后作业的“找不同”活动,即将课堂教师讲授的概念或术语与教材名称的差别或教材中在课上没有讲解的内容(如统计量与统计数、双侧检验与两尾检验等)进行比较,分析原因,不仅能督促学生课上积极参与教学,课下认真总结,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术语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连接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统计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思考、研究并对计算结果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只有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才能体现出其价值所在,才能使生物统计获得最大的生命力;也只有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不同专业方向精选案例。例如,针对兽药营销专业的学生,举例讲解营销培训的效果验证,通过营销培训与不培训2组销售量的比较判断培训的价值。如果没有统计学知识而去分析这一问题,会因为销售量平均值的大小直接得出培训效果的优劣,但这一结论是没有经过统计分析、没有科学依据、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如果有统计学知识作基础,分析销售量的差别是由本质差异引起的、还是随机误差引起的,从而得出概率基础上的统计学结论和专业结论。通过这一案例,不仅使学生了解学习生物统计的目的所在,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统计的兴趣,更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通过统计分析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研究精神 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在探索事物规律性的过程中,应用统计方法来定量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统计推断结论有二种:一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或叫“存在显著差异”;二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或叫“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思维是概率思维、推断思维,是在一定概率基础上的推断,而不是确定的、100%的、完全正确的,是有可能犯错误的。所以统计结论并不能完全代替专业结论,统计学上没有意义,专业上不一定没有价值,不能把统计结论作为专业结论的唯一指挥棒。例如,分析限饲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当9个限饲组的饲料转化率全部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分析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别时,专业上不能认为限饲对饲料转化率没有影响,只是由于肉鸡个体间差异较大,致使没能利用统计工具分析出组间差别。所以,统计学上“没有显著差异”,专业上未必就一定没有意义。统计分析是判断处理效应的工具,但并不是100%的绝对正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最终获得专业结论,统计只是用来揭示事物规律的必备工具。科学研究是一个揭示本质、把握规律、创造新知的过程,同样也是探求真理的过程。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是暴露于事物的表面,而是在复杂的现象之中,因而只有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将取得的材料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透过偶然把握必然,使认识到达真理的彼岸。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走向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造福人类,必须注重自主创新,在统计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务实的研究精神,对培养21世纪创新型综合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教学内容 1生物统计的教学原则思考 概率统计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向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扩展。同时商业化统计软件如SAS、S+及SPSS广泛应用,给数理统计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对此应该在教学中有所反应和体现。 1.1数理统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学习 对统计思维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准确把握。虽然不同统计模型的具体方法不同,但均由样本容量确定、随机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统计推断、统计预测、模型验证等一系列环节构成。由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弃真概率α、取伪概率β、检验效力(powerofatest)、P值等概念所表达的统计思想在不同统计模型中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在条件允许时,应该用统计模拟方法进行直观化教学,以加强对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把握。 1.2统计模拟方法辅助教学 随机模拟试验可以加强学生对统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例如,对显著性水平为α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应该为:(1)由两个随机变量(上下限)所确定的一个随机区间;(2)在同等条件下无限多次反复抽取相同容量的样本时,随机区间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概率为1-α。对此抽象概念的直观教学,可以用统计软件如S+简单完成。对于其他概念,如抽样分布、假设检验中弃真和取伪错误概率、检验效力、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量的抽样分布、预测误差分解、离差平方和分解等,均可利用统计模拟进行直观化教学。另外,统计模拟还可以取代部分定理和结论的证明,通过模拟试验进行经验性验证。 1.3理论和实验技能的同步提高 首先应加强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一种常用统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SAS由于数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运算速度快而应成为首选。另外,S+具有强大的、可编辑的图形功能和易于编程特点,可用于统计模拟。共享统计软件R有与S+几乎完全一致的语法,为S+的使用提供了方便。虽然学生可以用统计软件快速完成统计运算,但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而无法正确地提取和解释软件输出结果。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一方面保证一定的实验学时,加强对统计结果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和统计模拟实验的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的观点,在学时压缩的前提下与一些学者的观点相左[2]。我们认为统计软件的使用,一方面减轻了时间负荷使学生有更多时间用于理论学习,另一方面也对理论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利用软件分析结果。在有限学时内,加强理论学习的核心在于精讲式和概论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1.4精讲式和与概论式教学的相互结合 数理统计的内容极其广泛,不加选择的教学使学生难以抓住重点。应在数学基础允许的前提下,重点地讲解核心内容。例如单一正态总体统计分析虽然简单,但涉及了所有核心统计概念,应作为重点内容讲解。根据统计模型间的区别与联系,应注意将核心结论自然地扩展到相近或相似的统计方法中去。如简单线性回归向多元线性回归、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乃至非线性回归的自然扩展。与精讲相对应的,可以进行一定学时的概论式教学,对专业领域内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一般性介绍,并以典型案例分析的形式拓宽学生的眼界,做到点面结合。 1.5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分析指对科技论文中常用统计方法的剖析和讲解。典型案例分析可以使:(1)学生体会到统计方法在实际科研和生产中的应用,培育学习兴趣;(2)实际案例基本上包含了统计分析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体会统计分析的内涵。对典型案例的进行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建立统计分析的系统观念;(3)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习科学研究的内涵与方法,并融会贯通地掌握统计分析在本专业的应用。概论性地介绍一些统计方法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不必苛求对统计方法和理论的深刻理解,仅要求学生体会具体案例中随机抽样、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统计推断、统计预测、验证模型等环节所体现的统计思维方法,及对具体案例和所用统计方法的感性认识。同时,应该抽出一定的学时(如2学时)对高级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概论式介绍。 1.6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考核方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永远无法包含将来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激励学习兴趣应成为教学指南。典型案例分析、模拟研究项目、统计模拟验证、课堂讨论、概论式介绍应用现状和前景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课后作业是督促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和检验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精心设计的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地理解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而且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可以将简单的理论证明和一部分教学内容以作业形式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逐渐培养自学能力。平时作业成绩、分段考核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应在总评成绩中占50%左右的比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以上教学环节的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还可以减轻期末考试时的学习压力。考试可以采取分段多次考核的方法,以2~3次为宜。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减轻终考压力,以免一次考试决定成绩和突击学习应考的现象。 2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思考 虽然数理统计内容庞大,但在本科阶段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均为基础统计方法。对生物学而言主要包括与正态分布相关的统计模型,如单一正态总体的统计模型、线型回归、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和非线性回归分析等,及与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相关的统计模型,如二项分布的统计分析、逻辑斯第回归以及关联表等。根据以上内容的区别与联系,我们考虑按照如下顺序实施教学。 2.1单一正态总体的统计模型 指的是对一个正态总体的统计分析,包括参数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参数的对比分析等。虽然在概率论教学中有所涉及,但强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对建立统计思维方式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使学生准确把握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置信区间、假设检验中弃真概率α、取伪概率β、检验效力、P值等重要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增加QQ图的原理与应用教学内容,即可以使学生了解这一简单而广泛应用的图形判别法,又可以强调在统计分析中必须对模型所依赖的假设进行验证的统计思想。 2.2线性回归线型 简单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参数估计量的抽样分布以及参数假设检验等内容的推导证明仅涉及二元函数极值、数学期望和方差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代数运算,因而在学时允许时应尽量加以证明,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应介绍用图示法判断线性回归模型的IID假设是否满足。由于对非IID数据的广义线性回归方法已经成熟,故无需对非IID模型的传统矫正方法多做介绍。对于线性回归中的统计预测,应着重使学生掌握预测误差的来源,即参数估计量和模型内在随机误差项两个因素对预测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在基础统计学中占有核心地位,是衔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的纽带。由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推导涉及随机向量和随机矩阵,而不宜进行详细的推导。可以首先将简单线性回归主要结论用矩阵表示出来,并推广到多元线性回归。在多元回归阶段应强调:(1)应客观地评述预测变量数目对确定系数R2的影响作用,避免在模型评价时对R2的过度依赖;(2)应使学生理解回归模型中的方差分析是对多个参数同时为0的假设进行检验,以便于和以后试验设计与分析的学习衔接起来;(3)离差平方和的分解的意义及参数子集的F检验;(4)对拟合残差的图形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对IID的假设满足与否进行判断;(5)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2.3协方差和方差分析 通过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引入离散型的回归变量而介绍协方差分析方法,使学生学会如何构造虚拟变量,并通过虚拟变量将离散型的回归变量加入到回归模型的方法。虚拟变量的理解和使用,对逻辑斯第回归、方差分析、非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在理解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关系后,自然而然地将多元回归过过渡到方差分析,即全部回归变量均为离散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即方差分析模型。可通过对虚拟变量加以限置的方法(使数据矩阵满秩),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方差分析。由于方差分析数据矩阵的特殊性,可以方便地推导出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公式。通过以上学习,应该使学生建立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属于同一类模型的概念。 2.4非线性回归 可以简单介绍如何用泰勒多项式对非线性函数线性化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迭代方法估计参数。由大样本理论,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统计推断等均与多元线性回归相同。 2.5与二项分布相关的统计模型 二项分布相关的统计模型主要用于处理计数类和频数类数据。对于频数类数据,主要介绍对二项分布数据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及统计推断等。逻辑斯第回归是分析频数类数据的有力工具,可以进行类似于正态数据的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工作,因而应作为核心内容而加以介绍,包括逻辑斯第曲线意义、参数估计方法、参数解释等。可以通过例题及作业的方式使学生了解逻辑斯第回归和普通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中统计软件对比 生物学研究结果常需生物数理统计处理结合才能够客观准确的的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1-2]。在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时,生物数理统计方法及其软件亦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有Excel、SPSS和SAS。三者当中SAS以其最为强大的统计功能是熟悉统计学并擅长编程的专业人士的首选。而Excel、SPSS则受到非统计学专业人士的青睐;两者相比,SPSS分析的结果更简单、直观,更易于掌握。本文结合相关分析综述三种软件的优缺点。 1常用统计学软件的特点 Excel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软件之一。主要用于数据处理、统计分析与计算,简单的数据库管理,而且它能绘制图表,具有检查与删除宏病毒的功能,并能与Internet网络共享资源[3]。此外,还能利用VisualBasicforApplication(VBA)语言开发面向特定应用的程序,但实际应用中很少有人使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用Excel的两大服务,一是自动计算功能,进行一些报表处理,这时Excel相对于Word来说不仅制表容易,更重要的是Excel有自动重算功能,一个数据被改动了,相应的结果会自动重算;二是Excel的制图功能,它能根据输入表中的数据自动生成曲线图、柱形图、饼形图等,大大减轻了手工制图的工作量。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orStatisticProductsandServiceSolution)forWindows,与Excel相比,SPSS的统计分析功能、图表功能和数据库互接功能更为强大。SPSS软件处理庞大的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时具有速度快、无编程、数据接口方便和功能模块组合灵活等特点。它使用Win-dows的窗口方式展示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方法的功能,并使用对话框展示出各种功能选择项,只要掌握一定的Windows操作技能,只需粗通统计分析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为特定的科研工作服务。SPSS集数据整理、分析功能于一身。其基本功能包括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输出管理等等。SPSS统计分析过程包括描述性统计、均值比较、一般线性模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数线性模型、聚类分析、数据简化、生存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重响应等几大类,每类中又分多个统计过程,比如回归分析中又分线性回归分析、曲线估计、Logistic回归、Probit回归、加权估计、两阶段最小二乘法、非线性回归等多个统计过程,而且每个过程中又允许用户选择不同的方法及参数[4-5]。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其分析结果直观、易学易用,而且可以直接读取Excel及DBF数据文件。由于其操作简单,已经在我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SAS是一套大型集成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完备的数据存取、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功能。SAS系统中提供的主要分析功能包括统计分析、经济计量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财务分析和全面质量管理工具等等。SAS中各模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范围。常用的模块有base,graph,stat,insight,assist,analyst模块等,分别执行基本数据处理、绘图、统计分析、数据探索、可视化数据处理等功能。编程操作功能的无比强大是SAS系统的长处。尽管高级版本的SAS出现了可视化窗口,然而要想完全发挥SAS系统强大的功能,充分利用其提供的丰富资源,掌握SAS的编程操作是必要的,也只有这样SAS在各个方面的杰出特长才能得以体现。 2结合相关分析探讨比较Excel、SPSS和SAS优缺点 2.1变量的相关分析及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用于属于平行关系的两个变量的分析。在相关分析中,变量无自变量和依变量之分,而且都具有随机误差。相关分析只能研究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和性质,不能用一个变量的变化去预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生物学中,作物产量与施肥量、气温、土壤湿度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说明客观事物相互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并用适当的统计指标表示出来的过程就是相关分析。现以20种细胞系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为例,通过三种软件的操作来进行两者之间的相关分析。如本例题命名X为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Y为细胞质中蛋白质含量,见表1。 2.1.1Excel操作Excel通过其分析工具库实现统计分析。数据在工作表中组织后,在“工具”菜单中单击“数据分析”命令。如果在“工具”菜单中没有“数据分析”命令,则需要安装Excel的“分析工具库”。安装过程如下:在“工具”菜单中,单击“加载宏”命令,单击“浏览”按钮,定位到Office安装盘所在位置。安装完成后,再打开“加载宏”对话框,选中“分析工具库”复选框。选择“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命令,此时弹出“数据分析”对话框。在分析工具列表框中选择“相关系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入区域,即数据所在区域;分组方式根据输入数据的方式选择“逐列”或“逐行”。如果输入区域的第一行中包含标志项,则选中“标志位于第一行”复选框;如果输入区域中没有标志项,则此复选框不选。“输出选项”中选择相应选项,以确定分析结果的显示位置。选择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显示相关系数的值。Excel中若要显示统计描述需要在“数据分析”中选择“统计描述”。可显示的结果有: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最大、最小、置信度(95.0%)等。相关系数结果见表2。本例X与Y的相关系数为0.55461,相关系数检验的P值为0.001,按α=0.05水准,拒绝H0,接受H1,相关系数检验有统计学意义,膜蛋白和质蛋白之间有55.461%的相关性。这样的统计分析结果对于我们的后续实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1.2SPSS操作SPSS相关分析通过Statistics菜单的Corre-late选项完成。该命令允许同时输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但系统输出的是变量间两两相关的相关系数。此过程通过对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计算有关的统计指标,以判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初始设置:单击窗口左下角的“变量窗口”(VariableView),在名称、类型、长度、小数点等处适当设置。完成相关设置后,单击窗口左下角的“数据窗口”(DataView),返回数据填充区。在SPSS工作表中输入表1中的实验数据。输入数据后,即可进行相关性分析。具体步骤如下:选择菜单栏中的分析(Analyze)相关分析(C)两个变量相关分析(B),弹出“两个变量相关”对话框。分别将X,Y变量选入“变量”的方框中,点击“选项”(Options),弹出“两个变量相关:选项”面板,选择“统计”中的“描述”(Descriptive),即可显示出“平均值和标准差”(M),交叉乘积的标准差和协方差(C)选项,然后点击“继续”,重新回到“两个变量相关”界面,本例分别选中“Pearson”,“双侧”和“标识显著相关”,然后点击“确定”,即出现SPSS统计的结果见表3(省略统计描述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变量X,Y的相关系数为0.555,交叉乘积的标准差和协方差为267.314,14.069。PearsonCorrelation(相关系数)一列中的星号含义是:显著性水平为0.001(默认值)的情况下,变量X,Y相关系数存在显著差异,与“Sig”一列的结果相对应。从给出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比起Excel,SPSS的结果内容更详尽,结果分析更全面。 2.1.3SAS操作与上述两种操作不同之处在于,SAS操作在建立数据集时应指定膜蛋白X与质蛋白Y两个变量。再调用CORR过程求出相关系数。1)设定数据库环境:LIBNAMEA''''C:\USER'''';2)数据步,建立数据集:DATAA.YTLI7_1;INPUTYX@@;CARDS;12.2115.214.5416.712.2711.912.0414.07.8819.811.1016.210.4317.013.3210.319.595.99.0518.76.4425.19.4916.410.1622.08.3823.18.4923.27.7125.011.3816.810.8211.212.4913.79.2124.4;RUN;3)CORR过程,进行相关分析:PROCCORRDATA=A.YTLI7_1;VARXY;RUN;CORR过程的默认输出结果主要包括各个变量的简单统计描述(图略)和一个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见表4。SAS这种程序化操作过程简单,但需熟练掌握相关的编程语言,而且结果内容也没有SPSS的结果详尽。 2.2Excel、SAS、SPSS的评价 2.2.1数据处理Excel是日常办公的通用软件,也是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的一部分而被广泛学习。作为简单的数据处理工具,Excel操作简便,结果直观。SPSS的数据编辑器很像Excel,可以输入数据。SPSS的可视窗口界面和下拉列表可以选择特定命令。但运用SPSS一次只能编辑一个数据文件,在一次涉及多个文件的数据处理中并不强大。SAS在数据处理上可谓功能强大,几乎可以进行任何可能的处理。SAS中的sql数据库可以执行sql查询。只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来学习和理解那些在excel和SPSS中相对容易处理的简单命令。但是SAS可以同时处理几个文件相关联的数据,同时SAS还可以处理多达32768个文件,记录的数量能限制在磁盘最大容量范围内,因此它以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同时处理大批数据文件的功能,得到高级用户的青睐。 2.2.2统计分析三种软件用于统计分析的高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SAS,SPSS,EXCEL,就像例题中的操作一样,只要是Ex-cel“数据分析”库中包括的统计部分,都能通过简单的操作给出简单的统计结果。但是Excel只能进行有限的几种运算(平均、标准误差、中位数、众数、标准差、方差、峰度、偏度、区域、最小值、最大值、求和、观测数、最大、最小(1)、置信度(95.0%)等)。SPSS可以运行众多统计分析。其长处在于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可以进行多种特定效应检测。SPSS的缺点是运算方法不多,只能依照软件中提供的模式进行运算。SAS可以运行多数常用的统计分析。SAS和SPSS一样都属于专业分析统计软件,而SAS的强势在于方差分析,混合模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其不足在于依次多项逻辑回归,运算方法受到SAS语言的限制。 2.2.3图表Excel的图表生成简单,可视化窗口模式形象直观,是日常图表生成的有利工具,而且修饰加工的图形尤其美观,单元格数据与数据分析结果具有“联动”关系,改变其中一个单元格数据,与之相关的Excel公式或图表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具有“即改即见”的效果。Excel2007使之更加完善,这些功能均为SAS、SPSS所望之不及。SPSS窗口界面可以像Excel一样轻松的创建图表。图片质量较高,因此被很多发表文章的作者采用。SAS包括最强大的图表工具SAS/Graph,但是SAS/Graph学习起来很有难度。这种图表大多是通过程序性语言创建的。尽管SAS8以后的版本在创建图表方面出现可视化界面,但还是没有SPSS容易操作,一般适用于高级人士。 3结语 综上所述,Excel易学易用,功能有限;但其内置函数数量多且使用方便。公式、图形等具有即改即可见的特点,此功能在目前的SAS、SPSS等统计软件尚无法实现。SPSS操作简易,功能强大,结果详尽,是生物统计等非计算机专业人士的首选;SAS要求用户非常熟悉编程语言,这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但一旦掌握后就可以享受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总之,三种统计软件各有千秋,每个软件都有其独到之处,也难免有其软肋所在。总的来说,SAS,SPSS和Excel是能够用于多种统计分析的一组工具。通过Stat/Transfer可以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实现不同数据文件的转换。因此,可以根据你所处理问题的性质来选择不同的软件。如果想通过混合模型来进行分析,可以选择SAS;但SAS要求用户非常熟悉编程语言,这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但一旦掌握后就可以享受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若是要进行方差分析,最佳的选择当然是SPSS,它能完成多种特殊效应的检验和多变量分析(多元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SPSS11.5版还新增了混合模型分析的功能,但其缺点是没有稳健方法,无法完成稳健回归或得到稳健标准误,缺乏调查数据分析(SPSS12版增加了完成部分过程的模块)。因此对他们有整体性的功能了解将对我们的实际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课假设测试 假设检验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生物统计课程的核心内容,如何把握课程脉络,把假设检验的理论、方法讲解透彻,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统计学原理,并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是生物统计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教学基本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培育创新型的畜牧高级人才,是统计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生物统计学建立在数理统计和概率论基础之上,具有数学课程的性质,如何把数学的逻辑原理转化为畜牧专业语言,是学生能够轻松学习统计原理、学会统计方法的基础。假设检验即是运用统计方法解决畜牧生产科研实际问题的一种必需方法。假设检验的方法有U检验、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各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推理方法以及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是分析的对象不同,数学上的计算方法不同,从而产生了这4种假设检验的方法。 1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假设检验 1.1假设检验的目的———揭示规律生物统计课程设置同其他课程一样,首先是绪论,讲解生物统计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常用术语及发展历程,其中蕴含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由样本推断总体———即假设检验的最终目的为揭示规律。假设检验是方法,是工具,是开启生命科学的钥匙。 1.2假设检验的推断依据———小概率原理课程的第2部分是描述统计,关于数据资料特征的描述,由简入繁、由浅至深,由样本到总体,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重点在于对数据总体分散变异性和集中稳定性特征的理解,数学上用概率特征来描述计算。数据总体的分布特征决定了临床诊断标准值、医学参考值范围以及异常值的确定方法,此即为假设检验的推断依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简称小概率原理。这也是建立推断思维方式的基础,是统计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统计课程产生为难情绪的原因之所在。所以从传统的确定思维模式到统计的推断思维模式的转变,是学好统计学的基础。 1.3假设检验的本质———利用数据变异揭示规律课程的第3部分即为推断统计,详细介绍各种具体的假设检验方法,把握的重点为分析利用的样本数据,需要推断说明的是样本所在总体的参数。所以利用假定总体,判断样本属于假定总体分布的正常值范围(接受域)还是异常值范围(否定域),即可对样本是否取样来源于假定总体作出推断。数学上的解决方法是根据已知信息以及数据条件分别构造不同的检验统计量:U、t、F或χ2,计算造成数据变异的原因是本质效应造成,还是由抽样误差引起。U检验和t检验是利用数据的表面效应与抽样误差大小的权衡比较来推断本质效应(处理效应)是否存在;F检验是利用数据的组间变异(处理效应)与组内变异(试验误差)大小的权衡比较推断处理效应是否存在;χ2是通过实际观察例数与理论例数差别大小的权衡比较推断处理效应是否存在。由此可以得出,假设检验就是利用数据的变异来揭示规律。 1.4假设检验的具体应用———相关回归分析和试验设计相关回归分析是统计推断的另一项主要内容,试验设计是分析数据的来源,是统计推断的上游。相关回归分析中有关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回归截距和回归系数的参数估计,就是假设检验的具体应用,假设检验的大荟萃。试验设计中拉丁方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数据分析是方差分析的延伸应用。 2课堂讲授跃动假设检验 2.1围绕假设检验展开课堂内容生物统计课程的第1堂课解释该课程在畜牧科学中的具体应用,例举当前畜牧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科学研究中的热点,不仅使学生明白统计课程要解决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专业有深入的认识、培养专业兴趣。随后在数据资料的分类中,依据生产和科研试验的研究目的,讲解获取的各种类型数据资料,使学生对数据资料的类型有了深入认识,而且对统计分析方法解决这些专业问题产生迫切的需求,从而引发学习生物统计课程的主动性。进而在讲解二项分布时,利用课本例题及收集的有关案例,如检验某药物是否达到药商宣传的治愈率或杀伤力;试验判断某人是否具备特异功能;检验某疫苗是否达到免疫效果等,通过概率计算,利用小概率原理进行推断,从而得出推断结论。通过该类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对统计推断产生浓厚兴趣,并初步掌握简单的统计推断方法,具备一定统计推断的能力。最后通过假设检验的各种具体方法的系统学习,全面把握各种假设检验的应用条件、具体步骤,获取推断结论。 2.2围绕假设检验安排课程内容 2.2.1概念、公式为假设检验做铺垫生物统计的教学不要局限于名词如何解释,数学公式如何计算,而要把重点放在每个章节、每个知识在解决什么问题,在统计分析中发挥什么作用。从而在每一章节的讲解以引入问题入手,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名词、知识点、公式穿插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中。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先从逻辑思维方式考虑解决途径,而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数学计算。 2.2.2打破课本局限,安排课程内容讲解标准差的概念时,先忽略课本中关于标准差的特点,而在讲解正态分布的特征时,再拿出来讲解,标准差的第3个特点实质就是正态分布的特征。通过课本两次突出这一特征,进而说明该特征在统计推断中的重要地位。再如讲解方差分析中,由于不仅有方差分析数据变异来源的整体分析,还有多重比较的各个处理间的相互比较,所以首先按课本例题及有关习题把方差分析这一步骤讲清楚、弄明白之后,再去讲解多重比较的方法和结果标记方式。把复杂问题分解步骤简单处理,便于学生接受。 生物统计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学懂学通会用,对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和畜牧科技进步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生物统计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对我国畜牧业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讲好生物统计课程,培养畜牧高级人才,我们在不断探索追求。 生物统计论文:田间测试与生物统计教改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是农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田间试验设计和生物统计两部分构成。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农业科学试验的能力和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课程的教学难点 《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是农学类专业最困难的课程之一,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来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因此学好该门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现在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差,入学后开设的数学课程又很少,数学基础普遍薄弱。而该课程课堂教学抽象的概念较多,数学公式多,前后章节的基本知识、公式联系密切,学生如果有一点没掌握好,以后的学习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相比其他专业课来说,难教、难学、难掌握,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2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田间试验的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课堂讲授多,实践操作少;各项实习要求与生产季节紧密联系,而在实际教学中很难达到,学生普遍操作能力差。(2)教学过程大都以课堂讲授为多,缺少生物统计应用的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应用生物统计知识的实际训练。(3)高职教材相对落后,只是本科教材的一个翻版,理论性强,原理多,公式推导多、与生产实际联系不紧密,缺少学生实训环节。(4)由于学生开设的课程多,每门课的教学学时被大大压缩,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3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结合科学研究,开展现场教学 田间试验的操作性极强,只在课堂上无法使学生完全掌握,提高其操作能力。因此充分利用教学实训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教学放在基地中,由学生来进行实践操作完成,这样即可以增强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师的课题研究,使学生有目的的参加到科学研究之中,对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课题小组,将教学内容分解为田间试验方案的制订;试验前的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田间调查;收获计产等部分,由学生来研究制订方案,最后通过一起讨论,完善试验方案,按照试验方案来进行。学生通过对田间试验的全程参加,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自己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试验的兴趣,提高了进行科学试验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涣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生物统计部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和抽象,对于学生来说难以接受。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授课时尽量减少深奥的基础理论和繁杂的公式推导,在注重系统讲授的同时,充分结合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满堂灌”。讲授完基本的理论和运算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训练,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记忆,增强学习生物统计的兴趣。 4.2教学组织严谨,灵活,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组织上,讲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判断、思维、推测、论证等多项技能,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讲授是生物统计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授课时应注意概念准确,条理清楚,逻辑性强,把握好课程的深度、广度,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板书简洁、清晰,将运算步骤、公式使用的条件讲述清楚。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授课进度与授课方式,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一致,以提高教学效果。 4.3严明课堂纪律,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生物统计与其他课程显著的差别是课程前后衔接,逻辑性强,前面讲基本原理、运算公式、运算过程,后面就要对前面所学的进行具体应用,如果基本原理或公式没有掌握好,具体应用时就会一塌糊涂,影响教学效果,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感到越听越糊涂,越学越不明白,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必须严格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准旷课、迟到、早退,同时,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认真详细地做好课堂笔记,便于课后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5加强学生进行生物统计的综合实训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 生物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会基本理论与方法后,要掌握对各种试验设计的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结论。为了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进行应用,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将各种试验设计的结果分析过程、方法先由老师进行讲解,然后由学生将自己进行的试验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老师在现场对于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通过集中的实践练习,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应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教辅材料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学,是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生物体的研究和观察已不再局限于定性的描述,而是需要从大量调查和测定数据中,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释其数量上的变化,以正确制定试验计划,科学进行试验结果的分析,从而做出符合科学实际的推断[1]。因此,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领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各高等学校生物类专业都将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以促进新型综合性生物学高级人才的培养。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国内现有《生物统计学》及相关教材有20余种,每本教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针对领域,有的还附有相关统计软件知识的介绍和应用[2~4]。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较早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高校之一。开设之初是选修课,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将主要讲授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重点介绍常用的统计学原理和生物统计学的方法,所选案例亦是生物学试验中常见的。随着培养方案的完善和专业设置的调整,1997年该课程调整为全院必修课。目前,是我院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技术专业和水产养殖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和统计软件的应用,该课程的教材也从讲义到科学出版社四版《生物统计学》及其配套的《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1,5~8]。笔者就四版教材建设中的体会与实践进行分析。 1《生物统计学》(第一版) 统计学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因而生物统计学必然与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相联系。生物统计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而且涉及的内容、公式和抽象概念较多,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但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生物统计学相对应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拿来主义”,一般不过多讨论其数学原理,而是在简单介绍统计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具体分析方法的应用。教学组在多年教学实践工作的基础上,1997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统计学》[5]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书中内容主要侧重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在统计原理方面,一般只作概念上的介绍和公式的简单推导,对有些较复杂的统计公式则只给出公式,其目的主要是为让读者不但对统计学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更重要的是结合实例了解和掌握各种常用统计方法。在内容的编排上,全书共分十二章,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章至第三章介绍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和内容、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平均数和变异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等;第四章、第五章介绍统计推断,包括样本平均数的检验、样本频数的检验、方差同质性检验、非参数检验和检验;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曲线回归分析、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协方差分析;第十章、第十一章介绍抽样与试验设计,主要包括抽样误差估计、抽样方法、抽样方案制订及常见的试验设计如对比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正交设计及其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第十二章对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了简单介绍。每章都附有一定数量的思考练习题,供读者参考。 2《生物统计学》(第二版) 根据教学安排和生物统计学应用的需要,在教材使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生物统计学》(第二版)[6]于2000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与第一版相比,各章节做了大幅度调整,将全书分为十四章,补充了拉丁方设计和裂区设计两种试验设计方法,将抽样原理和方法、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放在了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之后进行介绍,使章节编排体系更符合读者学习的要求。第一章至第三章分是基础理论,包括概论、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及概率与概率分布。第四章至第六章介绍了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分别是统计推断、检验和方差分析。第七章、第八章主要介绍试验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抽样原理与方法、常用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前面所涉及的统计分析内容主要是针对一个变量而言,之后的章节则主要介绍两个及多个变量的分析方法,第九章、第十章是关于一元回归和相关的内容,分别是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介绍了协方差分析、多元回归与多元相关分析、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简介。书中增加了对全文关键词汇和术语的索引,并在书后附上了各章部分思考练习题的答案。在例题上进行了重新编排,以使所选例题更能反映本章的内容且便于读者的学习和理解。 3《生物统计学》(第三版)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生物学人才培养的要示,在第一版、第二版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了编排、审核并增加了部分内容,于2005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生物统计学》(第三版)[7],并被列为21世纪高等院校生物科学系列教材。与之前相比,此版教材突出了以下3个特点:(1)内容丰富:增加了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倒数函数曲线、通径分析等内容;(2)编排科学:全书分解为十六章,各章节的安排更加注重了内容的循序渐进,并在每章之首增加了本章提要,总结该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列出了难点和重点;(3)针对性强:内容突出了本教材主要作为生物学专业教材这个重点,所选例题均为均为生物学试验中的案例。另外,随着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发展和应用,统计软件是在统计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目前的统计学软件,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及术语多以英文形式给出,只有掌握了相关术语的英文表达,才能更好地应用软件,否则只会导致统计分析的误用。在此版的修订中,对主要概念和术语增加了英文标注,并重新编排了中英文对照索引,以便于学习和检索。此版还对统计分析中学生易引起歧义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例如,方差分析是统计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对方差分析基本原理的理解是正确运用方差分析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方差分析中的处理数和组内重复数的含义和统计学意义。原来的教材中,例题中的处理数k和每处理下的重复数n的数量值是一样的,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混淆,在这次修订中对例题进行了更换,以使学生很容易掌握n、k的含义及特征。 4《生物统计学》(第四版) 为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生物学人才培养对生物统计学教材的要求,在本书前三版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对全书内容重新进行了精简和编排,于2008年出版《生物统计学》(第四版)[1],并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前三版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1)突出以本科教学为重点,注重与多数高校生物类专业目前生物统计教学要求的适应,精简了多元统计分析等部分较深的内容和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非参数检验等不常用的内容,将全书缩编为十四章。教材内容更侧重于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而对复杂的统计原理只做概念上的介绍和公式的简单推导,目的是让读者在全面了解统计学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例了解和掌握各种常用统计方法。(2)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要求不断进行补充和调整教材内容,在内容结构安排方面,对全书各章节进行了部分调整,将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性的非线性回归分析放在抽样原理与方法和试验设计的前面,以使本书更加系统,便于本课程基本内容的教学。生物统计学分为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两大部分内容。此版教材在介绍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之后,全面介绍各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然后是试验设计的内容。各章节安排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3)更换和调整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对部分表达不甚清晰的部分进行了修订。在选用例题时,选择生物学各个分支典型例子,并着重突出生物专业及相关专业教材的重点。同时在各章后附上重新编排思考练习题,教材最后附上中英对照索引,以便于学习和检索。(4)为了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和学习此版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配合本书编写了《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一书,以利于学生加强课后实践练习,实现《生物统计学》教材的立体化。 5《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性课程。学习生物统计学需要举一反三,既要对生物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有较熟悉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通过例题学习了解不同统计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更要通过习题练习来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因此,编写一本与《生物统计学》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课时的限制,课堂讲授仅限于基本的统计问题和部分扩展性知识,用于介绍和解析各种统计方法的例题也只能选择少部分经典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问题得不到细致分析,部分内容的叙述和公式推导也不够深入。此外,前版教材虽然在书后附有各章习题的答案,但也仅是简单的参考答案,而没有详细的解题分析和解题过程。 基于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考虑,更好地配套生物统计学教学,我们结合《生物统计学》(第四版)的出版,编写了《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8],旨在为《生物统计学》的学习提供概要性总结、资料扩充、难点解析,通过增加具体实例和对习题的解答,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其内容编排与第四版教材各章内容相对应,共分十四章。每章包括目的要求、内容提要、难点评析、例题解析、习题解答、自我测验等六部分。书后附有自我测验答案。目的要求部分提出了本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内容提要部分概要地介绍了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和难点、关键点。难点评析部分是对本章的疑难问题进行较细致的剖析,适当扩充了部分内容,对重要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作了介绍。例题解析部分是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重点选取部分代表性的例子对其解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和评述。习题解答部分是对教材每章后所附思考练习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自我测验部分则是结合《生物统计学》各类考题形式,设计了部分题目,主要包括填空、判断、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和计算等五种类型,供读者选择练习。书后附有自我测验答案,供参考。 《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对于生物学专业学生统计学教材的选择应以“大统计思想”为主线,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介绍运用方法为目的,突出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9~10]。我们教学组自2002年以来一直使用网络及多媒体从事《生物统计学》教学,并且完成了《生物统计学》校级网络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在四版教材出版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进一步完成与教材配套的试题库建设,以实现生物统计学教材建设的立体化。 生物统计论文:高职生物统计教学方法探讨 生物统计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来分析数量资料和生物界各种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理论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有别于畜牧兽医专业的其他课程,因此被许多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以至于出现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项目-分层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行动。它蕴含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等,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亲自调研,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动手操作等过程,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从理论上讲,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动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培训方法”[1],但其弊病之一就是容易造成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作由成绩好的学生包办,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可能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除普通高中毕业生外,还有对口升学的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以及五年一贯制的初中毕业生,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差异十分明显,更容易产生这一弊端。要弥补这一不足,在实施项目教学的同时引入分层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分层教学是在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因材施教,发挥个性特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为不同条件的学生创造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氛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 项目-分层教学法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层次和兴趣爱好为前提,以层级化的教学项目为指导,以项目教学和分层教学的有机结合为主要形式,以教师引导各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主动发展、获得成功体验为宗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不同层次的教学项目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方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估总结的过程。 二、项目-分层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一)学生层次的确定 通过对班内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来确定采用项目-分层教学法时学生类型和层次。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是项目-分层教学法实施分层时的基础,也是该教学方法能顺利进行、并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一般将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见表1。 (二)分层教学项目的制定 通过对课程的仔细分析和探讨来确定项目-分层教学法中分层教学项目。在设计分层教学项目时,要遵循教学项目的目的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典型性原则,还要依据教学项目的标准,通过分析现有的基本条件与相关企业中对应的实际项目,探讨典型的工作过程,来确定具体的分层教学项目。 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所以要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教学项目。A、B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项目特点见表2。 项目-分层教学法的关键在于项目任务的设计,要用具体的实践项目引出任务,还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别,而且要能巧妙地将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同时贯穿其中。 (三)项目-分层教学的实施 1.选择项目,划分小组 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成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项目。 2.分析问题,设置情景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应创设或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与目前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接近现实的情景环境中,解决现实问题。 3.自主协作,收集信息 小组成员协作收集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资料。 4.整理信息,确定工作步骤 小组成员通过整理和研究所搜集到的信息,根据项目任务要求确定项目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人员分工。 5.实施计划,完成项目 学生根据制定的计划实施项目,注意与他人协作,教师监控项目的实施全过程。当发现计划有问题时,经集体讨论后应该及时修正计划。 6.展示成果,总结经验,评定成绩 项目完成后,每一小组都要向全班展示自己的项目成果,并作必要的说明,让学生交流心得与经验。在评定成绩时,先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三、项目-分层教学法在生物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项目-分层教学法的具体要求,在兽医专业生物统计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分层教学法开展了教学实验研究。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只有教学方法这单一因素不同,而其他各种条件均相同,以此来研究项目-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验组教学安排 选取兽医09306、09307班作实验组,运用项目-分层教学法,实施五个教学项目(见表3)。学生分层分组组织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项目的学习过程不同,教师采用的教学形式也不同,在A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是间接教学形式,通过咨询、建议等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在B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除了间接教学,教师还需要通过讲授、示范等直接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见图1)。 (二)对照组教学安排 选取与兽医09306、09307班入学成绩基本相同的兽医09304、09305班为对照组,采用用传统教学法教学。 (三)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采取传统的考试方式,通过笔试和机试考核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经过分类统计,实验结果见表4、表5。 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采用项目-分层教学法,学生学习以项目为中心,有明确的任务,学生围绕项目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以发挥。同时,学习过程需要依靠组员共同努力、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学生的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也得以提高,所以考试成绩优良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另外,我们向参加对比教学试验的四个班的学生发放问卷,由学生对两种教学法进行评价,评议等级分为好、中、差三等。共发放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100%,评价结果见图2。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普遍欢迎项目-分层教学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实验组的学生召开座谈会,讨论项目-分层教学法的优劣。发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认为项目-分层教学法有利于他们开拓思维,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有成就感;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和综图2学生对项目-分层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评价合能力;小组交流学习,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增强竞争意识,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对照组由于传统教学法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比较系统,但学习时难度较大,容易学完就丢,学习效果不好。 四、项目-分层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一)项目-分层教学法的特点 1.以实际任务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选取任务项目,整个教学过程也就确定了,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任务的选择相当重要,既要涵盖生物统计学教学大纲所有教学内容,又要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 2.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 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是同一层次的学生,采取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学习方式。每个小组负责完成选定项目中的一个模块,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和项目成果为全体组员所共享。 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以完成项目情况为依据 由学生自己填写项目课程评估表和项目完成报告书,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然后交小组内其他成员分别评定打分,最后由教师对小组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定。在评价和考核时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评价重点是项目执行的整个过程,包括每一位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作用以及合作能力等。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方面的评价,项目成果排在其次。个人、小组和教师的评价分数都必须有据可循。学生的最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自我评价+小组其他成员评价的平均值+教师评价×2)÷4。 (二)项目-分层教学法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价值观、关注的焦点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都很接近,而同伴往往是青年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但采用项目-分层教学时,将学生按不同的层次分成项目小组,对于B层小组的学生来说,同组组员在学习方面往往都存在着共同的问题,他们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失去了学习的榜样,找不到引领他们向上追赶的参照物,从而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分层教学对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会产生一定的伤害,学生认为自己在低层次小组,感觉差人一等,被人瞧不起,这种自卑心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信心。 教学中在确定教学项目时,每个教学项目只是在完成的过程上有区别,项目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教学项目。在划分项目小组时,坚持学生自愿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学生实行隐性分层,教师心中有数即可,不必公布出来。另外,在划分项目小组时,可以同层次学生同组和异层次学生同组相结合,交替使用,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 在项目-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处于辅助地位,学生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所得到的只是针对具体职业活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缺乏发展性,不容易掌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用规律,难以提供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后劲不足。因此,在实施项目-分层教学之前,最好还是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再进行项目学习。 (三)项目-分层教学法实施的保障 1.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完成一个项目-分层教学过程需要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如果中间插入其他课程,势必会影响项目的进展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学校的大力支持,在制订教学进度时予以充分考虑。 2.设备设施投入 项目-分层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学校与社会、企业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真正得到培养和锻炼,成为社会、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在企业培训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应建立模拟实验室,这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加大对项目-分层教学模式投入,可以完善和促进其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的作用。 3.培养一体化教师 在项目-分层教学中,许多教学项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生产实际设计的。教学内容不仅涉及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可能涉及相邻学科甚至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以及企业的生产实际。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需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因此,学校应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以满足职业教育岗位的需求。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体会 摘要:根据21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重点突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统计精品课程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生物统计论文:生物信息医学统计课堂教学 生物信息学融合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和统计学的大量方法,已逐渐成为发现生命过程中所蕴涵知识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基本问题主要包括:DNA分析、蛋白质结构分析、分子进化。医学统计学作为医科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长期以来其理论和方法就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各类研究中。随着生物新技术的诞生,在推动生物信息学发展的同时,医学研究对象也由宏观的病人、生物组织拓展到微观的基因领域,所面对的实验数据在性质和结构上也都有所不同,这对医学统计学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医学统计学的很多原理和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这些新研究之中,并在此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改进。如概率分布的知识与序列相似性分析、蛋白质分类等技术密切相关;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方法经改进和结合后在基因表达数据的前期分析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而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相关分析这些大家所熟知的统计学方法更是在基因分类和调控网络的建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时加入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应用实例,不仅可以使学员了解本学科研究的前沿和医学、生物信息学研究的新发展,还可以提高学员对于医学统计学理论学习的兴趣,掌握先进的生物实验数据分析方法,提高今后从事医学科研的能力。下面,本文在回顾医学统计学授课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就医学和生物信息学中的可能应用举例如下: 一、概率分布 概率分布(probabilitydistribution)是医学统计学中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授课内容一般包括:二项分布、Possion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等。 借助概率分布常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命指标的特征、医学现象的发生规律等等。例如,临床检验中计量实验室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就是依据正态分布和t分布的原理计算得到;许多医学试验的“阳性”结果服从二项分布,因此它被广泛用于化学毒性的生物鉴定、样本中某疾病阳性率的区间估计等;而一定人群中诸如遗传缺陷、癌症等发病率很低的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数或死亡数的分布,单位面积(或容积)内细菌数的分布等都服从Poisson分布,我们就可以借助Poisson分布的原理定量地对上述现象进行研究。 在生物信息学中概率分布也有一定应用。例如,Poisson分布可以用于基因(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分析。被研究者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BLAST(BasicLocalAlignmentSearchTool)能迅速将研究者提交的蛋白质(或DNA)数据与公开数据库进行相似性序列比对。对于序列a和b,BLAST发现的高得分匹配区称为HSPs。而HSP得分超过阈值t的概率P(H(a,b) t)可以依据Poisson分布的性质计算得到。 二、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hypothesis)是医学统计学中统计推断部分的重要内容。假设检验根据反证法和小概率原理,首先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建立检验假设;在假设该检验假设成立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算得相应的检验统计量;最后,依据概率分布的特点和算得的检验统计量的大小来判断是否支持所建立的检验假设,进而推断总体上该假设是否成立。其基本方法包括:u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ANOVA)和非参数检验方法。 假设检验为医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例如,随机抽取某市一定年龄段中100名儿童,将其平均身高(样本均数)与该年龄段儿童应有的标准平均身高(总体均数)做u检验,其检验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该市该年龄段儿童身高是否与标准身高一致,为了解该市该年龄段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提供参考。又如,医学中常常可以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有无差别;用2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是否相同等等。 这些假设检验的方法在生物实验资料的分析前期应用较多,但由于研究目的和资料性质不同,一般会对某些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和结合。 例如,基于基因芯片实验数据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问题。基因芯片(genechip)是近年来实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突破之一,它允许研究者在一次实验中获得成千上万条基因在设定实验条件下的表达数据。为了从这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在对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找到那些在若干实验组中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的基因是比较基础和前期的方法。这些基因常常被称为“差异表达基因”,或者“显著性基因”。如果将不同实验条件下某条基因表达水平的重复测量数据看作一个样本,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问题其实就可以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加以解决。 如果表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可以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比较两样本(或多样本)平均表达水平的差异。 但是,由于表达数据很难满足正态性假定,目前常用的方法基于非参数检验的思想,并对其进行了改进。该方法分为两步:首先,选择一个统计量对基因排秩,用秩代替表达值本身;其次,为排秩统计量选择一个判别值,在其之上的值判定为差异显著。常用的排秩统计量有:任一特定基因在重复序列中表达水平M值的均值;考虑到基因在不同序列上变异程度的统计量,其中,s是M的标准差;以及用经验Bayes方法修正后的t-统计量:,修正值a由M的方差s2的均数和标准差估计得到。 三、一些高级统计方法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一)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inganalysis)是按照“物以类聚”的原则,根据聚类对象的某些性质与特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将聚类对象比较相似或相近的归并为同一类。使得各类内的差异相对较小,类与类间的差异相对较大1。聚类分析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内容包括:相似性度量方法、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ing)、K-means聚类法、SOM方法等。 聚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医学中诸如:人的体型分类,某种疾病从发生、发展到治愈不同阶段的划分,青少年生长发育分期的确定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基因表达谱数据的不断积累,聚类分析已成为发掘基因信息的有效工具。在基因表达研究中,一项主要的任务是从基因表达数据中识别出基因的共同表达模式,由此将基因分成不同的种类,以便更为深入地了解其生物功能及关联性。这种探索完全未知的数据特征的方法就是聚类分析,生物信息学中又称为无监督的分析(UnsupervisedAnalysis)。常用方法是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对基因(样本)进行聚类,将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样本)聚为一类,根据聚类结果通过已知基因(样本)的功能去认识那些未知功能的基因。对于基因表达数据而言,系统聚类法易于使用、应用广泛,其结果——系统树图能提供一个可视化的数据结构,直观具体,便于理解。而在几种相似性的计算方法中,平均联接法(AverageLinkageClustering)一般能给出较为合理的聚类结果2。 (二)判别分析 判别分析(discriminantanalysis)是根据观测到的某些指标的数据对所研究的对象建立判别函数,并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与聚类分析都是研究分类问题,所不同的是判别分析是在已知分类的前提下,判定观察对象的归属3。其基本方法包括:Fisher线性判别(FLD)、最邻近分类法(k-NearestNeighborClassifiers)、分类树算法(ClassificationTreeAlgorithm),人工神经网络(ANNs)和支持向量机(SVMs)。 判别分析常用于临床辅助鉴别诊断,计量诊断学就是以判别分析为主要基础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如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体征及检查结果作出诊断;根据各种症状的严重程度预测病人的预后或进行某些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以及流行病学中某些疾病的早期预报,环境污染程度的坚定及环保措施、劳保措施的效果评估等。 在生物信息学针对基因的研究工作中,由于借助了精确的生物实验,研究者通常能得到基因(样本)的准确分类,如,基因的功能类、样本归结于疾病(正常)状态等等。当利用了这些分类信息时,就可以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对基因进行分类,生物信息学中又称为有监督的分析(SupervisedAnalysis)。例如,基因表达数据分析中,对于已经过滤的基因,前三种方法的应用较为简单。而支持向量机(SVM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s)是两种较新,但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三)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correlationanalysis)是医学统计学中研究两变量间关系的重要方法。它借助相关系数来衡量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关系的强弱,以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其基本内容包括:线性相关系数、秩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检验、典型相关分析等。 我们常常可以借助相关分析判断研究者所感兴趣的两个医学现象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例如,采用秩相关分析我们发现某种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相对含量与肝癌死亡率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采用线性相关方法发现中年女性体重与血压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正相关关系等等。 生物信息学中可以利用相关分析建立基因调控网络。如果将两个不同的基因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达看作是两个变量,相关分析所研究的正是两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如采用线性相关系数进行两基因关系的分析时,其大小反应了基因调控关系的强弱,符号则反应了两基因是协同关系(相关系数为正),还是抑制关系(相关系数为负)。 四、意义 生物信息学不仅是医学统计学的研究前沿,更是医学研究由宏观向微观拓展的重要领域,其研究内容已逐渐为多数医学院校的学员了解和熟悉。而如何对新技术产生的生物实验数据进行准确合理的分析,却成为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主要瓶颈之一。 在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物信息学实例,而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医学、卫生领域的例子,将难以理解的统计理论和方法与前沿的生物实例相结合,拓宽了学员的视野,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使学员掌握了生物实验数据的先进分析方法,扩大了学员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今后开展医学科研工作的能力。 还有一些医学统计学方法目前也逐渐应用于生物信息学研究中,诸如:遗传算法、熵理论等等。但这些方法已经超出了医学统计学课堂教学的范围,我们将尝试在第二课堂或选修课中,作为补充知识进行讲授,供那些学有余力的学员学习交流。 生物统计论文:高校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分析目前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下生物统计学教学之不足以及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距,提出在课程整合模式下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改革措施,指出在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概念,推进课程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的有效整合。在教学中逐步实现新的教学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保障。 关键词:课程整合;生物统计学;素质能力 一、生物统计学的教育现状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发展,生物统计的重要性日趋彰显。2014年LinkedIn对全球超过3.3亿用户的工作经历和技能进行分析,在公布的最受雇主喜欢及关注的25项技能中,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位列榜首。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1],是众多高等院校中生物学、医学、药学和农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前后章节关系密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具有内容多、公式多、概念多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晦涩难懂,容易产生难学、厌学的思想。同时,目前生物统计学的教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试验设计在教学中所占比例不足。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向人们讲授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试验方法和对收集到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整理的方法。凯尔文勋爵(LordKelvin)曾说过:“当你能够衡量你所谈论的事物,并能以数字来表达它时,可以说你对它有了一些了解;而当你不能衡量或不能用数字表达时,你对它的知识就是肤浅的和不能令人满意的”。由此可见,生物统计学作为量化事物的工具和手段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的设置上忽视了新形势下的教学导向,偏重统计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的介绍,忽视了试验设计的介绍。(2)生物统计学理论和社会实践的脱节,学生缺少将统计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教学内容空洞而枯燥。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未将生物统计学与专业实践课联系在一起教学,使得学生脱离了社会实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3)生物统计学和医学基础课之间的分离。在课程设置上,没有将这两个学科整合在一起,学生既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又没有将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应用到医学基础课的学习中。 二、课程整合理论对生物统计学教学的启示 基于上述课程设置及教育中的问题,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构建了“课程整合”体系。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杜威(JohnDewey)发起的进步教育运动中,就有了一种综合课程的思想,他强调在理论与实践中倡导课程整合。ParkW.J.在参考了各类界定的基础上,认为整合的课程是超越单门学科有目的地组合知识、观点和探究问题,以达到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更深层的理解[2]。根据目前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深化生物统计学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形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三个方面。 (一)课程形式的整合 以南方医科大学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其它学校基本类似),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教学五类。公共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外语和体育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专业课指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课程和专业学习的延伸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相应领域临床实践的初级思维和能力;公共选修课为面向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课程整合中主要有:(1)生物统计学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整合,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生物统计将来的应用领域有一个大概了解,能够正确理解和合理解释应用领域的问题,面对统计咨询对象时能和其它专业人士进行较好的沟通。(2)整合生物统计学中的应用软件和专业基础课程,如SPSS软件与生物统计学,STATA软件与流行病学,RevMan和循证医学等,通过在一个学期同时开设两门课程,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应用软件的实用性,有助于对一些抽象的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模式的整合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系实施了导师制教育,每位导师指导3到6名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和统计咨询与数据处理实践。导师制教育的实施整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变教师“主讲”为“主导”,学生“被动”为“主动”。导师制教育是运用任务驱动法,以实际案例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统计学知识的能力[3]。学生在实际案例的教学情境下学习统计学有多重好处:第一,丰富的生活案例或科研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驱动着学生进行不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团体合作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以及在解决案例后的自我认同感。第二,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样的教学模式整合中,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在完成各项小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各个主题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促进知识的吸收和应用。第三,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几年的实践表明导师制教育的执行不仅提高学生专业统计学软件的学习成绩,同时学生真正学会了生物统计学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机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 生物统计学教学资源整合包括:教材资源的整合和网络资源的整合两方面。教材资源的整合要考虑到教材的规范性、可靠性、时代性和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教材的选择采纳上,除了使用中文的本科生规划教材外,还选取了部分英文教材如《FundamentalsofBiostatistics》(RosnerB,2006,6thEdit)、《UsingMultivariateStatistics)(TabachnickBG FidellLS,2007,5thEdit)等。网络资源的整合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利用“微信墙”增强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突出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按照“自评他评结合、堂内堂外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作出发展性评价,逐步推动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 三、结束语 医学课程改革中的“学科细分”和“课程整合”并不矛盾,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各学科教学间的壁垒,促进学术的交流;同时,课程整合有利于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高等医学院校,我们要着眼于未来,实现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的有机整合。 作者:关 颖 张国霞 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统计论文:高校生物统计学论文 一、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学科不同专业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门重要的工具课,是许多高等院校生物学、农学、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是现代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生物学等工作者必备的基础,同时该课程又是其他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因此该课程在生物学、农学、林学、医学、食品、环保等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生物统计学需以生物材料进行研究,但通常所涉及的材料数量较大,很难也没有必要全部参加试验,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试验个体进行试验,以获得相关的数据,实现由样本推断总体的重要功能。因此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紧密联系,主要讲授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以及在概率论的基础上对统计结果做出科学的推断,从而帮助我们认识研究对象的现象和本质[13]。因此,生物统计学已成为生物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系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的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生物统计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物统计学教材方面。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它不仅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而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资料,选择适合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4,15]。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种类较多,各大高校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不同,在教材方面的选择和使用也不一样。尽管如此,目前国内所出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完全是传统生物统计学的知识和内容,不涉及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这一大类教材包含两小类,一类主要侧重理论教学,过分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理论讲授,注重公式的推导而忽视了实际应用例题的讲解。这类教材忽略了对大学生统计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有一定的缺陷。另一类是目前各大高校使用较多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该类教材虽然也存在一些必要的公式推导,但更侧重于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清楚介绍每一个统计原理理论后,再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巩固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类教材比较适合现在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使用。但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由于不涉及统计软件的内容,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未涉及一些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那么即使学生完全掌握了相关的统计原理和方法,学生在复杂的试验设计及庞大的数据面前可能也会束手无策,即使会计算,在复杂及庞大的数据计算中也可能会算错,因此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第二大类统计教材完全是统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如Excel软件、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DPS统计软件、R统计软件等的介绍和使用。生物科学、技术等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类统计软件发挥了很大的优势,给科技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类教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它只注重统计过程的运算和统计,没有统计原理的介绍,因此对没有相关统计学知识或统计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或老师来说,即使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但也不知道具体的含义,也不知道怎么分析。因此这类教材不适合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另外,这两大类教材要么只注重数理统计方法的讲授,要么只重视统计软件的使用,而忽视了统计学中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是建立在正确的试验设计以及所获数据资料准确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这是这两大类生物统计学教材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较为完善的生物统计学教材。笔者认为这类生物统计学教材是当前生物科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农学专业、医学专业、食品专业等本科专业较为适合的教材。 2.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方面。①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开课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国内许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把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系统获得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积分及常微分方程等基础知识,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而且,通过各个知识点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为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高等数学课程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生物统计学中的许多原理和方法都需要高等数学中相应的知识作为基础。②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上的脱节性。高等数学课程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各高校均认识到它在生物科学本科专业中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均作为两名独立的课程开设,一般情况下,高等数学课程由数学专业教师讲授,由于数学专业的教师没有生物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不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只注重数学知识的推导、讲授。因此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之间通常存在许多不衔之处,形成了不利于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知识的断层。同样,这也是生物统计学中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用的原因之一。 3.生物统计学教师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方面。常言道,学生需要一滴水,教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生物统计学的教学,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数学知识,较为渊博的统计学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渊博的统计学知识,才能很好把握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等。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才能很好将生物统计学相关原理、理论、统计分析方法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很好地进行案例教学。4.考试制度方面。考试制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它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反映,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试制度是否合理 ,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能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16]。但是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的考试制度较为死板,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如在学期期末考试中规定一定数量的题型,当然,这种考试制度对于规范考试是必须的,但是应该根据具体课程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就生物统计学课程而言,如果规定一定数量的考试题型(比如四种题型),那么教师只能根据考试规定勉为其难考虑四种题型。比如说名词解释、填空、问答、计算这四种题型。很明显,这种考试方式只是较为死板的考试,不能真证体现生物统计学课程的本质,不能很好考察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的掌握及运用。 三、生物统计学教学策略 针对目前生物统计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近十年的生物统计学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生物统计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提出如下建议。 1.选择合适的教材并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最基本的工具,选择适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能够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并能提高教学质量。针对目前市场上的不同种类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统计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原理相结合,统计软件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的生物统计学教材进行教学较为合适。据笔者过去的教学实践,该课程授课内容不宜过多和过深,授课内容过多学生精力会分散,分不清重点,而过深则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17]。因此应根据学生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坚持以试验研究实例为线索,以科学的试验研究方法为主线,理论原理和实际例子相结合,从试验研究的选题和设计、试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试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科学的推断等,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学概念和原理转变为具体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课程内容[7]。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处理好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关系。高等数学作为生物科学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是学习生物统计学的关键。一方面,高等数学一般在第一学年开设,因此生物统计学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为宜,这样能避免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课程开设在时间上形成的断层,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另一方面,高等数学和生物统计学不应分别让不同专业的教师讲授,而均应由生物学专业教师讲授,因为生物学专业的教师清楚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在讲授高等数学时,能够根据生物统计学的相关原理和内容,优化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有侧重点进行知识的讲授。从而能避免生物统计学与高等数学教学在知识上的脱节性,也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统计学的学习。 3.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注重案例教学。生物统计学教材大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方法,更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十分不利。在现代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8]。因此教师应不断加强对生物统计学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另外,教师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工作或生产实践案例贯穿到教学中,以自身科研实例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统计学思维以及对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4.加强试验设计的教学和实践。试验设计又称为实验设计,它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为理论基础,科学地、经济地设计研究方案的一项技术。一个良好的试验设计,可以用最少的实验次数,得到足够的实验数据,从而能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6]。由于生物统计学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且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内容。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生物统计学原理、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强化学生综合试验设计的锻炼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利用统计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该有渊博的统计学知识及其丰富的科研经历,另一方面,应让学生走出教室,加强实践,使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可以解决一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生物统计学教学的目的。 5.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统计学知识的能力。很多学校传统的考试以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为主,试卷内容主要测重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学期的成绩,这种考试方式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平时可以不听课,考试前通过突击,也能考合格,但考后就可能全忘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完生物统计学,学期考试后,都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更不知道怎么用,到做毕业论文需用到统计学原理和知识时,很多学生不会用或者乱用。一些高校期末考试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期中考试成绩,避免了期末考试成绩基本决定了学期成绩的弊端,但是某些高校规定了每门考试课必须有四种以上的题型,对于一般的学科而言,这种规定也许是可行的,但对于生物统计学而言,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试验设计、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统计结果的解释等。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生物统计学的教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统计学原理和知识为目标,合理讲授统计学的相关内容。期末考试以开卷考试为宜,学期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题型只需考察计算题和试验设计题两种题型,即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涉及的内容多、公式多、概念多,对学生而言,难懂、难记、更难用,而且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因此在生物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材并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加强试验设计的教学和实践,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统计学原理和知识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统计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增加学生上机学习统计软件的操作,掌握EXCEL、SPSS、DP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利用生物统计学的原理和相关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作者:张以忠邓琳琼工作单位: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统计论文:透视生物统计学课程的分析 摘要:根据21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重点突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生物统计论文:漫谈自由软件R和在生物统计学学习中的运用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处理生物学中的各种数量资料,从而透过现象揭示生物学本质的一门科学,是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基础工具。基于生物统计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及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大多数学校的生命科学各专业都将生物统计学列为专业基础课或必修课。但是,作为2003年才开始招生的新办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科学专业原来的教学计划中没有“生物统计学”的课程,而设置有56学时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学生们虽然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掌握了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但却缺乏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的必要训练。从而导致生物科学专业2003~2005级学生的毕业论文中缺乏统计分析,在答辩时也没有试验设计与假设检验的概念。鉴于这一实际情况,2007年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及时作了必要的调整,增开了生物统计学的课程,并且设为专业必修课。按调整后的新教学计划,2009年下学期生物科学专业大三学生在修完56学时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之后,还将学习32学时的“生物统计学”课程(含16学时的上机实习)。 传统的生物统计学教学过多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查找书后附表设计试验与手工计算,忽视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的能力培养,不符合越来越重于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应用生物统计方法的发展趋势。在十分有限的32个学时内,为使“生物统计学”的授课内容不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发生重复且更实用,笔者通过对现代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发展趋势的课前调研,发现R软件是一款功能全面又易学的统计软件,含有许多新颖而又实用的统计分析技术与假设检验方法,完全可以满足生物统计学的教学需要,并且没有版权问题。各种概率分布的计算,以及平衡不完全区组、拉丁方与正交表等试验设计,都可以在R软件中完成,使学生可以彻底摆脱手工查表与计算的烦恼。课后关于生物统计学与R软件使用的问卷调查发现,88.2%的学生认为在修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后仍很有必要学习生物统计学和统计软件,92.8%的学生认为自由软件R作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软件十分合适,还有86.7%的学生则认为R语言的学习能够对理解统计原理有所帮助。 1统计软件R的介绍 R语言是一门比较新的计算机语言,源自S语言(S-Plus软件中使用)与Scheme语言。基于GNU协议的自由软件R提供了一种使用R语言进行统计分析与图形展示的计算机环境,整合有许多统计工具包[1]。R语言最初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统计系教授RossIhaka和RobertGentleman合作编写,由于这两位“R之父”的名字都是以R开头,所以就称之为R语言。R自1993年诞生以来,深受统计学家和计量爱好者的喜爱,被国外大量学术与科研机构采用,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计量经济学、实证金融学、空间统计学、统计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主流软件之一。2009年1月7日,《纽约时报》记者AshleeVance题为“DataAnalystsCaptivatedbyR’sPower的文章[2]在科技版发表之后,引起了统计软件R与SAS之争,可见R在统计学界和业界的影响力。 相对于其它统计软件,R的主要特色在于:1)R语言具有自由、免费、开放源代码及统计模块齐全的特征;2)R语言是彻底面向对象的统计编程语言,R中所有计算结果都可以作为对象保存起来,供进一步统计分析与图形展示之用;3)R软件体积小,更新速度快;4)R的扩展性非常强。世界各地的CRAN镜像网站上有许多志愿者提供的非常丰富的工具包,供下载使用。正如Google首席经济学家HalVarian所说,R最优美的地方是你能够修改很多前人编写的工具包的代码做各种所需的事情,实际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据统计,2008年12月13日~14日“第一届中国R语言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时,共有近70家单位150余人参加;2009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中国R语言会议则在北京和上海设有两个分会场,共有90多家单位300余人参加。参会的人员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在校学生、高校老师、科研所研究员等。 2统计教学中R软件的使用现状 由于R强大的统计计算与图形展示功能,以及自由免费与开放源代码的特点,目前国外许多大学统计相关专业都将R作为教学软件。据笔者调查,国内高校教学中统计软件的使用现状比较混乱,多是采用SPSS或SAS软件,也有使用S-Plus、Matlab、Minitab、Stata、Eviews、Origin、DPS、MSExcel等商业软件,仍有部分高校在统计教学中没有结合与讲授统计软件。国内只有很少一部分高校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教学,但是已有48所(不含重复)国内高校的教师或在校学生参加过R会议。 据不完全统计,江西农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已将R语言作为统计相关课程上机实习的计算机软件。其中江西农业大学自2005年开始,就在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的生物统计学课程中采用自由软件R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3生物统计学教学与R使用的调查分析 当前,数据分析处理几乎全是使用计算机统计软件完成,在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往往不会关注理论推导与计算过程,而是注重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对于非数理统计专业的学生,统计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多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后关于生物统计学与R软件使用的问卷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34位学生中有30位学生(88.2%)认为在修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后仍很有必要学习生物统计学。而没有开设生物统计学课程的2003~2005级学生的毕业论文中,严重缺乏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这充分说明了,纯粹的统计方法与理论教学,越来越不符合借重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生物统计学发展趋势。 问卷调查中发现,有96%的学生认为生物统计学与R语言都非常有用,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科研或管理工作都能用得上,同样有96%的学生在生物统计学的课程结束后会选择继续学习R语言,有80%的学生认为R语言上级实习的16学时不够用,且有92.8%的学生认为R软件作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软件十分合适,86.7%的学生认为R语言的学习能够对学习与理解统计原理有所帮助,67.6%的学生认为C语言的学习基础对学好R语言有所帮助。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新等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基于自由软件平台的生物统计学实践教学研究”,对两个年级共233人分别采用R和SPSS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发现,采用R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掌握统计学知识的能力,教学效果比SPSS有了显著提高[3]。因此,可以认为使用R软件作为生物统计学的教学软件是十分合适的。 此外,本次问卷调查中还发现76.5%的学生认为R语言的入门很容易且R软件安装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63.9%的学生认为R语言的一些统计函数特别是绘图函数的参数设置比较麻烦,学习有困难;有81.8%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组织出版关于R语言与生物统计学的参考书。与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关于SPSS或SAS软件的图书相比,由于R软件是一款比较新的统计软件,且是自由软件,目前关于R语言或R软件的图书非常少。截至到2009年底只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到4本与R语言有关的图书,分别是孙啸等著的《R语言及Bioconductor在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2006年7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王斌会主编的《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教程》(2007年1月,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出版);薛毅等著的《统计建模与R软件》(2007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汤银才主编的《R语言与统计分析》(2008年11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些书籍均以较大的篇幅详细介绍了R语言的基础与使用方法,适宜作为关于R语言的工具书。但是由于这4本书中均未涉及到试验设计与现代应用生物统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试验设计的内容在生物统计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宜作为生物统计学的上机实习指导书。而且CRAN网站上有多种关于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的R工具包,如AlgDesign、crossdes、conf.design、DoE.base、FrF2等可以自由下载使用。因此,基于R软件在国内愈来愈旺盛的市场需求,笔者认为有关出版社很有必要组织出版关于“现代应用生物统计方法在R语言中的实现”的教参或工具书。 4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与科研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统计的思想或意识比统计理论与方法更重要,使用统计软件R进行生物统计学教学,可使学生不再陷入繁琐的统计查表与计算过程中,从而增强统计思想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 笔者使用R的最大感受是,不断发现其它统计软件很难实现的统计计算和图形展示方法,在R中则很容易实现,惊喜不断。R最重要的一点是怎么都不会高估它,它允许统计学家做很多复杂的分析,而不需要懂得很多的计算机知识(引自Google统计专家DarylPregibon)。R的应用领域是如此之广,R的使用则“无处不在”。 相对而言,由于SPSS软件比较容易学习掌握,目前,国内还有很多高校在使用SPSS软件。但是,毕竟受其窗口菜单数量的限制,SPSS软件的功能不会很全面。SAS软件虽然要编程,使用较困难,但由于其经过多年的研制开发,功能较全面,权威性强,国内也有不少高校在统计学教学中采用。但是这些商业软件价格昂贵,学生在学习与使用过程中均存在版权问题。而R是没有版权限制的自由软件,统计与计算功能更全面,在医学、生态学、统计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工具包。因此,笔者认为在生物统计学的教学中使用R软件是非常合适的,值得推广。毕竟R是开源软件,使用R的人越多,其可能贡献的函数工具包也越多,R的功能也会飞速增长。
医学管理论文:试论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通过分析实习学生实习满意度下降、实习学习量下降、实习纪律性下降的原因,探讨改善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义务工作者的关键环节。临床实习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以及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深入群众、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医学生毕业到医院工作后,其临床技能的灵活运用程度也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培养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进而间接影响到就业率的稳定,长期将会影响到学校美誉度的提升。因此,加强新形势下的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是医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保证,是稳定就业率的保证,是提高学校美誉度的保证,理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是省属高校,每年有本科实习学生2000余名,三级乙等及以上临床教学医院29所以及其他稳定的校外专业教学实习基地30余个,其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医学院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研究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学院成立了“泸州医学院本科学生临床实习教改科研课题组”,课题组通过群体访谈、问卷调查、电话调查等形式对泸州医学院的实习学生、实习基地医院、年级辅导员、国内其他医学院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医学生实习教育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扩招后实习学生人数大幅增加,科室带教老师教学意识欠佳,学生实习满意度下降 扩招后的实习学生人数总体比过去有明显增加,虽然增加了实习基地,但科室的见习学生、实习学生总数比过去仍有所增加,实习基地医院的带教压力较大。在2010年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学生对科室老师的带教水平评价为“满意”的占56%,“一般”的占30%,“不满意”的占1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优质的实习医院级别高,病人多,临床医生自身的医疗任务都很重,花在实习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不够充沛。另一方面由于实习任务是软指标,教学量没有明确细化,责任并不落实,部分青年医师的主要精力放在自身学历的提高和晋升职称的忙碌中,医院给予的带教补助又是杯水车薪,因而带教老师的教学积极性欠佳。以上的主客观原因导致临床医生(尤以外科医生比较明显)普遍缺乏带实习的工作激情,应付了事甚至很不耐烦,很多科室都不再开展专门针对实习生的小讲座和案例分析。同时,鉴于医疗风险,现在实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大大减少,很多实习学生抱怨自己在科室基本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重复工作,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学习热情从初时的高涨逐渐懈怠下来。 2.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学生实习、考研、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学生实习学习量下降 医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是10~12月,但国内各医学院校安排的时期有所不同。如中国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内蒙古医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是第九、十学期安排实习;泸州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赣南医学院等则是第八、九学期安排实习,第十学期返校再上提高课。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鉴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招聘和考研主要集中在第九学期,因此无法绕开考研、就业对实习工作的干扰。课题组在对实习基地医院的调查中发现,80%的实习医院均反映“实习、考研、就业的体制性相互矛盾”是当前实习管理中最大的难题。干扰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一是部分实习生因为参加就业招聘不断请假而耽误实习时间。二是由于地区医院甚至部分县医院等用人单位只招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医学生,为了将来的前途,越来越多的本科生选择考研。部分学生专心备考,实习时心不在焉,甚至不惜逃工复习。三是目前医院体制改革,在绝大多数单位招聘中,参加面试后学生还需要参加当地人事部门组织的公招考试,实习学生在实习的同时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参加公招考试。四是近几年部分条件好的医院为了优中选优,要求应聘学生初步面试后要试用一定时间方可签约,这种单位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向实习医院请假。当这种请假没有被批准时,有的学生就选择了违纪旷实习。以上四种情况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实习质量,减少实习的学习量。 3.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实习队教师到岗履职情况欠佳,学生实习纪律性下降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实习目的并不明确,对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从而导致纪律性下降。不少学生还习惯于过去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习模式,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知道身边何事可学。有的学生不愿在病人身上多下功夫,不屑做琐碎小事,甚至认为自己是“免费劳动力”,有干活多了吃亏的错误思想,影响了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后知道了自己将来要从事的专业,便对当前实习的无关科室失去兴趣,从而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还有一部分实习学生,因为是独生子女,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纪律意识淡薄,在校时早就渴望到实习基地去放松,一旦管教不严便成为脱缰野马。而实习阶段的学生管理也是学校管理的薄弱环节。大学生在校有辅导员专门管理,从思想到行为无微不至,而实习后医院远离学校,一般是实习队教师进行管理。以泸州医学院为例,实习队教师的选聘历来是一个难点。学校各部门都不愿意让工作骨干离岗去带实习,因此都是尽量选工作能力不强,在部门没有受到重用的。实在要派骨干,也都是快去快回,最多半年轮转。已婚年长的教师离开家庭,思家心切,经常找机会回家。单身年轻的教师虽能长驻基地,但由于工作经验缺乏,在教育帮助学生时又显得力不从心。以上内因和外因导致了实习学生教育管理不到位,部分实习学生不认真实习,进而出现违反科室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的现象。 二、改善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1.提高实习带教老师素质,设置科室“实医师” 要提高实习质量,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实习师资队伍。带教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水平的临床技能,还必须有较强的教学意识,热心带教。因此,要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养。在高校扩招、实习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各科室可参照“住院总医师”(医师岗位的一种,每周6~7天工作,每天24小时内均在病区或附近,以便随时在岗)的方式设置“实医师”,专人进行实习生管理。“实医师”专门负责安排科室实习生的学习活动,纪律检查,组织小讲座和案例分析,组织出科考核,确保实习学生在本科室学有所获。“实医师” 由基地医院和实习队教师对其工作进行考核,可适当给予经济奖励和精神奖励,与评职称等待遇挂钩,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设置“实医师”等于在基地医院成立以科室为单位的学习小组,能加强实习生的纪律管理,能最大限度利用科室的学习资源对全体实习生进行教学,对科室医师的教学水平也是一种历练,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调整实习时间,实行弹性实习制与实习小学分制 就业、实习、考研都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都很重要,不可偏废。在充分重视医学生实习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认识到就业对学生个人及家庭、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考研对学生的生存质量、缓解就业压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三者只能合理分配有限时间,科学错峰。在对泸州医学院各基地医院随机抽样500名实习生的调查显示,60%有考研意向,22%希望考研复习请假两个月,57%希望是三个月。我国的考研时间一般是1月,故考研复习的最佳时间是11月和12月,而各地的“就业双选会”、招录考试也多安排在11月和12月,这段时间部分学生要到用人单位面试、试用、办理就业协议审批手续等。据此提出“弹性实习与实习小学分制”的教改方案。 弹性实习制是指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实习任务完成的时间由一段固定时间与选择性时间、必修实习科室与限选实习科室相结合原则进行实习,类似于学分制下的必修课和限选课。学生在固定时间段的实习期间不能请假,必须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而在选择性时间段内,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实习时间和实习科室,完成规定量的实习任务。在选择性时间段内,留出11、12两个月的机动时间,实习生可以专心复习考研,可以安心去找工作,也可以留在医院认真实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实习小学分制是指模仿学分制教学管理而采取的实习生管理模式。按照实纲拟定各科室实习学分,要求实习学生完成一定的实习学分才认定为实习合格,否则不让其参加毕业考试。出科要严格考试,笔试和操作结合,确保实习质量。对于严重违反实习纪律或出科考试不合格者按规定补考。实习小学分制能兼顾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了实习阶段的安全管理和教学质量。 3.开展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 要提高学生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减少违纪率,需要做好岗前教育培训,加强岗上教育管理。在实习前安排不低于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培训,让学生理解“实习就是产品出厂前的最后组装阶段”,关系人才质量,也关系学校的美誉度。岗前培训的内容包括实习规章制度、医院管理相关制度的学习、医德医风教育、师生及医患沟通能力培训、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实习基地党支部建立与党务工作培训等。夯实基础,方可使学生进入医院后能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岗位。 第二个方面是加强岗上教育管理。其关键在于选拔工作能力强的实习队管理教师和科室实医师。其中,实习队教师建议在基地医院当地招聘,例如可选择实习基地医院的离退休管理干部,他们既熟悉医院情况,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只要给予合理的报酬和充分的肯定,就可以把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实习队教师交给实习基地医院和学校双重管理,学生参与监督。这就避免了学校派遣实习队教师离开家庭,思家心切的根本问题。实习队教师和科室实医师要像辅导员一样承担起学生心灵耕耘者的角色,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珍惜临床实习的每一天,勤学、多练、博采、善思,为毕业后在医疗岗位上为人民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也要经常深入实习基地巡查,掌握情况,及时沟通,确保实习工作顺利进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院实习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的来源于体制性矛盾,有的来源于带教老师或学生本人的主观原因。问题较普遍,也难于解决,但只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重任。 医学管理论文: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科技开发与科研管理 朱庆义,胡朝晖,梁耀铭,祖玉丽,汪凡军,陈建波,陈美才 Abstract 摘要: 本文对我国新兴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及其科研管理与科技开发等问题,结合自身特点进行探讨与分析。本中心学科建设有:标本接收室、临床生化室、卫生检验室、放射免疫室、基因诊断室、临床微生物室、细胞遗传室、组织病理室和细胞病理室等多个学科,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生物安全体系,在科研管理方面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在科研协作大学设立“金域奖学金”,为科技发展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关键词: 医学独立实验室;科研管理;科技开发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医学独立实验室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在我国悄然兴起与稳步发展[1]。我中心是我国具有法人资格独立运行的第一个医学独立实验室。中心成立于1994年,原属广州医学院,从一个做保健品研发和经营检验试剂与器材的校办小企业,历经10年的发展,从开始仅有3~4间房,几十平方米的实验场所,发展到目前拥有4000m2,近300名职工,由多学科、多部门组成的一个拥有现代检验医学科学仪器设备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是国内首家通过ISO/IEC-17025认可和ISO9001-2000认证。目前正沿着美国CAP(病理学家协会)认可实验室发展,并且按照国际标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2]:即要有高质量、高标准、快速、准确的检验技术服务项目,同时大力开展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工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扩大检验服务范围,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现就我医学独立实验室及其科技开发与科研管理等进行以下初步探索。 1 医学独立实验室组织架构 目前,我中心以实验诊断部为主体,分设临床生化室、卫生检验室、放射免疫室、基因诊断室、临床微生物室、细胞遗传室、组织病理室、细胞病理室、免疫组化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及质量保证部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等多个学科。此外,中心还在北京等地建立了自己的检验试剂研发与生产中心、健康检查中心。开展检验项目达1000多项,为广东省700多家基层医院和20多家三甲医院提供高新检验诊断技术服务。检验项目和服务范围日趋扩大,在当今国内检验技术服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2 医学独立实验室科研管理体系 2.1 在提供检验技术服务中确立科研方向 我中心是实验诊断技术服务的提供者,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独立临床实验室。为了满足广大地市级基层医院和部分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对一些特殊检验项目测试的需求,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按照国际与国内实验室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3,4]和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地区基层医院科研工作的需要,确立自身的科研方向。 2.1.1 建立实验室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 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及ISO/IEC 17025要求,制定实验室质量保证和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国际(CAP)、国内(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省内(广东省临床检验中心)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在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的基础上[4],创建美国CAP认可的实验室,建立省级生物医药临床检测试验基地和技术平台为目标。 2.1.2 检验诊断试剂研发 一是在北京金域重点研制和开发干化学检验诊断试剂,如骨代谢(骨钙知A/B)、尿碘、BV(细菌性阴道病)等妇婴保健与健康评价快速诊断检测试剂盒等系列产品;二是对目前承担的省市科委科研项目及其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研发新的诊断试剂盒(如改良嗜肺军团菌BCYEα-DGVP培养基和乙肝耐药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等)。 2.1.3 基础应用研究 检验中心通过自行研发、引进、合作等多种途径,运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病理学等最新检验技术,整合先进的诊断技术和方法,大力开展特种检验项目:包括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新技术、遗传性疾病易感基因诊断、感染性疾病病源微生物基因诊断等,为临床提供高新检验诊断技术服务。 2.2 确立重点科研项目 现阶段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研究及在ISO-IEC-17025认可基础上,创建美国CAP认可实验室和生物医药临床试验技术平台。研发妇婴健康评价系列诊断试剂盒、液基薄层细胞学(TCT)设备和试剂国产化、广东地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流行病学、细胞学和HPV(人乳头瘤病毒)病因学研究等。 2.3 承担和完成国家、省、市科技发展规划项目 中心科研管理部门引导中高级科技人员,每年向省、市、区各级科研机构申报科研项目。近5年来曾先后申报、承担和完成10多项省、市科技发展规划项目,创建了检验医学产、学、研一体化的检验科技诊断技术平台,促进了金域医学检验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 3 人才培养与科研梯队建设 3.1 科研梯队建设 发展科技事业必须建立一支科研队伍,必须引进与培养学科带头人。为此,我中心在国内、外招聘了一批知名检验医学与病理学专家,组建了专家顾问委员会,指导科研工作。同时招聘与引进一批中青年科技专家,包括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中级科技人员,组成一支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队伍,承担各项科研项目。 3.2 人才培养 金域检验以广州医学院为依托,同时与国内部分具有检验医学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包括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等密切合作,建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共同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高级检验医学人才。我中心亦选拔各学组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外送委派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自身培养本专业学科带头人。 4 建立科技攻关与科研奖励制度 4.1 科技攻关 对于目前承担的10多项省、市科委科研攻关项目,由老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组织科研攻关小组,共同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组织科研成果鉴定。近2~3年来,先后开展和完成的省、市科委科研攻关项目有《嗜肺军团菌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发》、《乙肝病毒拉米夫定耐药基因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发》、《尿碘、骨钙知、BV妇幼健康评价快速诊断试剂盒研发》、《中国人PLGK1-3、K5及EDN 基因工程研究》、《医学检验诊断试剂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开发研究》等项目,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先后在国际、国内10多种医学期刊发表了60多篇科研论文,现正准备做系列科研成果鉴定。 4.2 学术活动 检验中心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每年要派出5~6批科研管理人员、中青年科技专家和科技员参加国际(IFCC、APCCB)、国内(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各种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同时还申请承办或协办中华医学会的一些学术会议,以及卫生部和省卫生厅主办的检验专业继续教育学习班。近年来,中心先后承办了中华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研讨会》、《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新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新技术》等多个学习班,并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讲学班授课。 4.3 科研奖励 我中心对科技人员在国家或国际级权威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者,不仅提供全部费,而且给者以实际奖励。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撰写科研论文,提高学术水平。 5 建立检验诊断试剂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开发基地 我中心参照国外大型现代化医学独立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模式,集科研、教学、检验、诊断、试剂产品开发和高科技检验诊断技术服务为一体,建立科研与科技开发生产基地。 5.1 高科技检验诊断技术服务 我中心引进国内外高新检验诊断技术,开展检验项目1000多项,为广东省700多家基层医院和部分三甲医院提供特种检验诊断技术服务。其特点:一是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提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是提高检验诊断技术水平,方便患者,缩小基层医院医生与上级医生间诊断和科研水平上的差距,减小城乡之间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别,提高整体医学检验水平。病人可以实现就近就医,避免因为医院不具备检验技术而不得不转院的麻烦。尤其是对于广大农村患者来说,他们不用再专门到中心城市,也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学检验服务。 5.2 建立科研与科技开发生产基地 中心自身建有检验产品研发基地(北京金域高科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新产品,进行开发生产。目前已有妇幼保健和健康评价快速诊断系列产品(骨钙知、尿碘、VB快速诊断试剂盒),取得专利技术和生产许可证,其中有些为国内首创,解决了过去对这类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难题。 5.3 通过医学检验诊断试剂产学研一体化应用开发系列研究 对我国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对提供高新检验诊断技术服务与检验诊断试剂产学研一体化,营造一个高新技术平台。 6 医学独立实验室科技开发的有利因素 6.1 资源共享、设备优良 我中心现有全自动生化仪、放免仪、原子吸收光谱、荧光实时定量PCR、HC2、DNA杂交仪、化学发光仪、紫外分光仪、全自动病理组织制片系统、TCT检测仪、荧光显微镜、多头显微镜、远程病理诊断会诊系统、全排式生物安全柜等价值1000多万元现代检验仪器设备,最近又引进了气相和液相色谱仪、串联质谱仪等先进检验仪器设备。 6.2 标本来源广、数量多 每天有几千例临床检验和病理标本,来自全省、乃至国内其他地区,病例数之多、范围之广,是医院内检验科无法比拟的。2004年标本总量达到656973例,年测试量超过200万次,年收入6000万元以上。其中,病理标本量处于全国医疗机构首位,PCR、分子杂交等基因诊断、细胞遗传学诊断、优生优育系列诊断等项目的标本量在广东省位居前列。如果计算如此大的标本量和服务项目,为医院节约的设备等成本费用和为病人节约因异地求诊而导致的差旅支出,中心所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在数亿元人民币。 总之,随着临床医学检验独立实验室在国内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及其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和科学管理,科研与科技开发是推动我中心检验技术服务更加全面发展的源动力。 医学管理论文: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医学的分析比较——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 物理学 医学 中国特色 分析比较 【论文摘要】本文从管理科学与医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管理科学应该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应该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并提出了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三个有效途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令用。 引言 管理科学所研究的是管理工作中的科学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物理学是探讨物质结构和它们最普遍、最一般运动规律的学科,它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来看,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医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里我们分别将管理科学与物理学及医学作一番比较分析,可以使我们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物理学研究对象、方法及其理论体系分析 (一)物理学研究对象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大至天体、日月星辰,小到微粒、原子、电子都是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这些实物是物质。电场、磁场、重力场和引力场,这些场也是物质。自然界的无数事物,形色不一,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包括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的运动等等。 (二)物理学研究方法 物理学研究方法按照人类对物理现象认识过程的阶段性,大体上可以将物理学研究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感性认识方法,例如调查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等;另一类理性认识方法,例如比较、类比、分析与综合、演绎、推理与归纳、数学、假设、理想模型等效等方法。一般来说,要完成一个物理现象的认识过程都离不开上述两类方法。物理学研究方法属于硬方法,它追求的是精密和准确。 (三)物理学理论体系 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这五大物理学的分支,分别代表五种不同的物质运动规律。物理学研究的运动规律存在于任何高级、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之中,并且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物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具有普遍性。用“科学无国界”这句话来形容物理学研究对象、方法及其理论体系的普遍性,非常贴切。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物理学、美国特色的物理学。 二、医学科学研究对象、方法及理论体系分析 (一)医学研究对象 医学研究对象既不是纯自然物质,又不是纯人文现象。其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体,是高度进化了的自然物质和复杂的精神现象以及相互作用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交叉点,甚至还要加上哲学研究。这和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截然不同的。 (二)医学研究方法 医学分为中医和西医,它们分别代表中、外两种医学理论,它们的研究方法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中医主要从宏观的、辨证施治的角度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而西医主要从微观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人体的生命和疾病。虽然二者的方法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应用了比较、分类、类比、实验(临床)、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中医强调整体性,在诊断上强调四诊合参;而西医则更注重局部证据。中医的认识方法主要是定性,对定量要求不高;西医的诊疗方法则强调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更偏重定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西医注重现化依据,而中医更重视逻辑思辨。 (三)医学的理论体系分析 中医理论体系是以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现象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理论,以辨证施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的结构和生理生化现象及疾病变化为基础,重视具体病因导致人体器官、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功能和生化的特异性改变,以辨病、定位、实验、定量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还从人文和哲学层次对自然医学作r概括和总结,它认为既要考虑人的肉体变化,又要考虑人的精神变化,以及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西医学所欠缺的就是这种人文医学的灵活多变性和哲学医学的高度概括性。中医学所欠缺的足在其理论系统形成之时没有在自然医学方面细致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科技条件,从而在以后的发展中限制了其概括力度和发展步伐。西医努力的方向应是继续在自然医学方面深入研究的同时。向中医学学习用人文医学和哲学医学的整体全面变化看人的方法去概括总结其成果。中医的努力方向应是在继续发展其辨证论治原则,由朴索粗放的辩证法向发达精细的现代辩证法发展的同时,向两医学学习努力吸收其研究成果的营养并将其纳入逐渐走向精细的辨证论治的框架中来,扫除阻滞其发展的障碍。 从上面分析可知,中医、西医各具特色。尽管许多西方人不认同中医(其实足他们不了解中医),尽管中医还有待于进一步科学化、现代化,但是中医确实富有科学道理和辨证法,中华民族几f年的健康事、不能不归功于中医。那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新慷学,就理所当然地会带有中国特色。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 “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已是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识。有学者认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途径应是互补形式,即将互斥的中西医理论方法互补起来解释生命现象,应用于临床医疗它要求以“水晶箱”f既了解内部结构,又不干扰内部关系)的形式,将中西医统一于既包含中西医,又大大高于中西医的更发达、更完备的医学形态中,其具体方法论是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这一模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将人体结构与其功能相结lA,全方位地反映了人体的运动变化规律。 三、管理科学与医学研究对象、方法及理论体系比较分析 (一)研究对象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技系统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从管理科学研究对象与“人”和社会系统紧密联系的角度来看,管理科学与医学比较相似,而与物理学则有较大不同。 (二)研究方法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医学相似,在强调定最、精确的同时,也强调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管理科学的“硬系统方法论”曾在西方某些发达国家风行一时。然而后来有学者批评“硬系统方法”应用领域很有限,因为它将管理完全当成工程来看待,人被看成工程技术的组成部分,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淡化了不问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兴趣、偏好等等特点。接着出现了“软系统方法论”,如切克兰德模型,该模型认为社会系统除了包含“硬件”要素外,还包括了“软件”要素,尤其是包含了人的行为。再到后来出现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该方法论认为:物理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强调处理任何事和物都离不开人去做。从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可以看出,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法的统一体,人的因素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三)理论体系具有相似性 管理科学理论体系除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之外。还有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管理思想与管理实践。西方管理理论强调局部、微观、定量,中国管理思想偏重于整体、宏观、定性,各有特色。这点也与医学相似。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种管理学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管理学派林立的局面,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的发展正如西方其它科学门类一样,按照西方人惯用的哲学与方法论思维范式地向前推进,习惯从局部出发。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成思危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儒家管理思想与兵家管理思想。前者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管理,其精髓可归纳为“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而后者则着重于管理的战略与战术,其精髓可归纳为“深谋远虑,雄才大略,随机应变,速战速决”。在近、现代管理实践中,我国也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经常讲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条腿走路”、“统筹兼顾”、“牵牛鼻子”等,都是很好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思想。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功,其中蕴含着伟大的思想,孕育着伟大的理论,包括管理科学的理论。“摸着石头过河”,“不管自猫黑猫”,“不争沦,发展是硬道理”,“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等等,也是很好的管理思想。这些都值得加以总结、演绎,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建立理论体系。 总之,管理科学和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学科属性都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属性,研究对象都是与人这个特殊物质有关。 管理科学不同于物理学,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无国界性”来衡母管理科学是否“科学”,不能用几个抽象出来的基本原理和逻辑关系来推导出一些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理论。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深沉地渗透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社会标准。将西方管理理论引入我国必须有一个消化吸收的“扬弃”过程,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因此,国内管理科学工作者中不少有以之土,大声疾呼:要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已经得到广大医学工作者的共识,某些创建方法和手段也值得借鉴和参考。我们认为创建有中囤特色的管理科学必须采取综合集成法,不能全盘西化。也不能让中西管理思想貌合神离。具体途径我们认为有三: 一是洋为中用,将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引进我国,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一定要考虑管理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不能生搬硬套,洋为中用要将西方管理科学与我国国情、民情相结合。 二是古为今用.将我国古代(直至20世纪初)的管理思想应用到今天的管理实践中来。我国古代曾有过卓越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从管理实践来看:秦始皇统一中国,统一度量衡,修驰道,建长城,这是多么伟大的事业!李冰父子率领民众兴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直到今天仍能发挥作用,这是多么卓越的创举!从管理思想来看:孔子的《论语》被今人认为是管理思想的宝库,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则是关于领导问题的鸿篇巨著。我们不但要从古代的语义和语用背景来分析古代思想及著作,看其涉及到管理的思想和内容的本义是指什么,是在怎样一种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和管理层次上展开的;更应从可操作性的程序研究和案例研究人手,注重挖掘古代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科学及我国现代管理实践的衔接问题。这应该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研究的重点所在。 三是近为今用,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米、新中国建立50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各种可用于管理工作的经验、理论和方法,加以归纳、总结、提高,并将其上升为管理理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然将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 我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是经济和科技都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国家。管理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国情相适应,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中国的人文因素相结合,已然而且必然地要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管理科学。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三者综合集成,是创建有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有效途径。 医学管理论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我国已经开展了近10年,而军队医学院校则刚刚起步。如何加强临床型研究生培养,造就医德兼备的高级临床医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管理机制不完善、临床特点不明确、考评制度不完善、医德教育未重视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起步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对于专业学位,我国以前旧的学位条例没有明确的界定和表述,对于学位的认识只是侧重于学术的标准,培养的目标基本是教学、科研人员。而医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除少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基础研究外,多数都将进入医院从事具体的临床工作,而诊治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高素质、会看病、能做手术的临床医师更为需要。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的脱节导致了研究生不会看病的“高学位低能力”局面,培养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我国开展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将医学学位分为医学科学学位和医学专业学位,从而使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逐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侧重于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卫生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明确突出了临床医学的特点[1]。我校近年才开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受到了各附属医院和导师、研究生的欢迎,招生报名踊跃。但在实际的培养工作中发现尚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我们探讨与解决。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机制不完善 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公共课程学习于前一、二学期完成,教学实践及临床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至五学期完成,五、六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和论文答辩工作。其中临床能力训练时间不少于一年半。在完成公共课程的一年中,研究生主要由研究生管理大队进行管理,这一阶段的生活学习基本比较正规。但在公共课程结束后的教学和临床实践阶段,研究生多半处于“放羊”状态,学校(研究生院和研究生管理大队)和科室两头都疏于管理:学校研究生院机关在研究生进入临床阶段后将管理职能转归医院,基本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研究生管理大队则认为研究生进入临床后应属于医院管理,手术、值班等导致作息时间不确定,没必要也没办法再进行管理了;而反过来,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医院机关对他们并没有具体的管理措施,认为这是科室的事;而科室领导和导师,因为忙于繁杂事务和临床事由,在安排了研究生的课题和工作后,也就很少过问其他的具体问题了,研究生多数时候其实是科室的“边缘人”,科室对其工作和学了导师和指导教师外基本无人知晓也无人关心,只在考试的时候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考评;还有教学实践,任务是分配了,但没有专门的培训教研究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员,只有靠自己摸索,更多的时候是从听前辈的讲课中获取经验。这些显然都是非常不规范、不科学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从学校到医院、科室都缺乏管理制度上的统一和连贯,不仅缺乏有条理的监控和测试机制,各科室更缺乏专业、规范的临床技能培养和教学培训计划,研究生多的大科室还有专人负责研究生的管理,只有几个研究生的小科室则多数无专人管理。这样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使研究生在一年多的临床实践中学到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法,这将大大影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2 临床特点不突出 尽管是明确的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但实际的培养计划中仍存在着“轻临床重科研”的倾向。临床实践的一年多时间,大部分学生把精力集中放在课题的完成和毕业论文上,而且大部分课题为了凸显“水平高”,都会不自主地加重基础研究的比例,而能够转化为临床应用的应用型课题研究明显不足。不能结合临床实际,更不能用于临床,轻实践重理论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诊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据统计,我校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博士)用在临床轮转学习的时间有近80%不到一年,因此,毕业前夕的临床技能考核被专家组普遍认为差强人意,尤其是没有接触过临床的应届研究生,和基层医疗单位考来的研究生,他们入校前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与本校在职研究生均存在不小的差距。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对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导向缺乏引导和对不同背景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够具体化等问题。 1.3 考评制度不完善 我校3个附属医院目前已初步制定出各自的临床型研究生培养和考评方案,但明显不够细化,没有量化和统一。临床技能虽有专业区别,但其临床学科性质是共同的,各医院没有制定统一细化的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培训的考核指标,这使得各专业学科临床能力的考核没有统一标准,也使导师制订研究生个体化临床培训计划缺乏依据。 1.4 医德教育未重视 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这类研究生毕业后不仅要懂得科研,更重要的是能熟练地运用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病人解除痛苦。由于直接与患者接触,临床型研究生应首先具备高尚的医德情操,牢记学医的初衷与誓言,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工作的宗旨。而经实际调研发现,我校各附属医院在对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重技能培训,轻思想教育”的倾向。医德教育不是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式,就是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教育内容,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一个技术出众的临床医师如果没有好的医德和品行,就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优秀人才,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对医院的声誉也会造成影响。 2 对策探讨 2.1 健全各级管理体系 临床型研究生的管理应该呈现统一连贯的结构。学校主要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统一管理,为宏观调控管理,如培养过程的监督、文件的发放等。应由专人负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进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培养监控。首先应与研究生管理大队及时沟通了解研究生的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应与各医院机关教学办随时联系,督促其定期上报研究生临床技能实践的培训计划与考核结果,要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生管理大队应对住校研究生的生活和日常事务负责管理,了解并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动态并及时上报研究生院;医院的研究生管理则更为具体直接和重要,涉及导师管理、所在科室管理、轮转科室管理和机关教学办公室管理。每一层次都应有专人负责,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案。其中导师的管理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导师应负起责任,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直接的管理。可根据研究生的考核成绩对各导师进行相关的指导评定记录并全院定期通报,评出年度优秀导师和辅导教师,以此督促导师对研究生的负责;除了导师个人外,研究生所在科室主任应重视本科各级研究生的培养,指定专人负责进入临床实践的研究生管理,会同各研究生导师制定本专业研究生技能培训计划并有不同和侧重,指定专业技能好的人员进行最好是一对一的临床实践指导,做到研究生导师、科主任和指导教师三级管理,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临床诊疗技能的学习与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评价;各临床科室也应对来科轮转研究生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应在指定的轮转时间内指导研究生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诊治技能,对每一个轮转出科的研究生作出本专业的临床技能评定报告;医院教学办应有专人负责研究生临床培养阶段的全面管理。应制定临床考核量化指标,组织专家组进行中期考核、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等。定期抽检学生岗位情况,组织学生统一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急症抢救、病例分析等考试。定期下科室检查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2.2 课题、培养突出临床特点 医学专业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近28个月的临床技能实践时间,对临床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和实习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因此,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应大力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考评。首先应在研究生课题的选择上进行相关指导,明确临床特点,引导研究生和导师确定临床实用型研究课题,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加强临床技能的培养,避免课题与临床培训脱节,而使研究生为完成课题不得不减少临床技能的培训时间,或为应付考评虽然不得不完成培训,但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不能全身心投入和钻研进去。其次是加强各级临床技能培训与考评措施,比如,规范临床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各项医疗行为,并由专家组对此进行检查;聘请操作规范的专家、教授,组成临床实践技能指导小组,定期为研究生安排临床操作示范,规范研究生操作手法;轮转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尽量多为研究生提供学习机会,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健全各级学科导师组,在导师与研究生人员不对等的情况下,指定副高以上教师指导研究生临床工作,尽量做到一人一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医院管理部门定期组织某方面有所专长的专家或学者作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操作报告,给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及机会。 2.3 规范、严格考评制度 在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临床培养方案后,相关的考评制度也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应制定完善的考评制度,如轮转科室出科考核,中期基础知识考试,中期临床实践技能测试,毕业临床实践考核,末期综合评估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考评制度[3]。应重点组织好二级学科的考核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把握好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公正评分关,力求使研究生的考核工作做到规范、公正。应采取研究生管理人员和学科专家组共同审议的办法,严格按照考核要求进行考核。临床型研究生的考核分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两部分。基础理论知识为笔试内容,考核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技能考核是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考核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各项考核尤其是中期考核应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各项考核均达标者,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培养,否则需延长培养年限或作结业处理。目前我校各附属医院对临床型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有形势化的倾向,有时为照顾导师情面而打人情分,这大大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放松了研究生本身的紧迫感。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按照制度严格执行,考核时学校和医院机关应有监管人员在场,对不公正的考核人员应提出警告和撤换。 2.4 加强医德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应将医德列入临床型研究生的考核重点。国家卫生部和军队颁发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方法》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医德规范,这是指导临床型研究生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医德考核的主要依据。医院,尤其是科室,应随时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好的医德事迹,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系列讲座等。对研究生在临床培养过程中的违纪率、奖惩数量、患者的满意率等都应记录在册,并最好制定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量化考核指标可包括自我评价、患者抽查评价、科室评价等多种形式。总之,我们应大力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医德教育,并和临床技能培训两者兼顾,才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临床应用型人才。 医学管理论文: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世纪是科学快速发展的世纪,随着临床医学、电子学等学科的发展,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为临床医学检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与可靠性。检验科主要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检验报告,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的工作[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医学发展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关系到国民身体素质的保障,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技术的发展需要管理的配合,然而现时的质量管理跟不上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脚步,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给人民与社会造成很大的困扰。本文着重探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疗机构检验条件与技术配备不合理。医院里表现床位时常面临紧缺之势,房间设计格局不合理,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检验结果,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焦躁与暴怒。部分实验室布局不符合安全防护要求,缺乏长远计划。检验硬件设备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仪器设备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和添置而有趋于老化之势。 1.2实验室室前检查不合理。临床医师为患者开据检查申请单,病人按医嘱要求留取标本送检。部分临床医师对没有针对患者的病情申请送检,而且不少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不是十分明了,检查的目的性不强。更有部分医师因为诊断不出问题,而随便让病人进行抽血与进行其他无意义的形式检验,让病人及其家属费时费力,同时又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病情确又得不到缓解,从而失去了对医院的信心而选择不就医。 此外,临床科室标本抽取时间迟早不一,导致待检标本时间过长而影响检验结果。部分护士抽取标本的操作不规范,致使检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出现较大差异,给临床医师的判定造成了极大的误导。医师无法对症下药,也是导致患者再不肯就医的重要原因。部分质量控制管理人员理论知识薄弱、知识更新迟缓。质控管理人员运用旧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操作,不可避免地造成系统的误差判断。 1.3文件管理无序,有失规范。文件管理是检验科开展和进行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2],科学规范的文件管理模式与制度才能保证检验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可靠性。部分检验人员对文件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不熟悉,在编写和建立程序档案文件时分类不合理、书写不规范,检验原始记录不完整,达不到档案保存的基本要求。检验科管理人员没有对实验室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致使错误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与修改。另外,管理人员对仪器使用、维护、校准等账目不够健全,质控品与校准品存在混淆的问题,以致使用不正确,极大地影响着检验结果。 1.4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关系不甚和谐。当前医院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影响着医疗合作关系。临床医师希望检验人员能帮助寻找患者的病源,但缺乏对检验知识的深入理解,容易出现混淆检测项目的现象。而检验人员又总是希望临床医师理解检验技术的一些高度专业化的难度,彼此之间又缺乏沟通与交流,日积月累,从而在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树起了一道交流屏障,导致关系的彼此不协调。 2针对临床检验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措施与对策 2.1加强设备管理,改善检验环境。根据技术要求,配备适合的检测仪器。时刻紧跟国际技术发展的脚步,引进测试领域广、精度高的仪器设备。完善各项仪器和管理,实行“一对一”或“二对一”专人专队管理与护理。检验室对检验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对仪器设备的购进、建档、使用操作管理、人员职责均作出明确规定,以提高仪器的护理质量,保证仪器的完整性和设备检测的准确率。 2.2完善实验室前检查制度,提高质控质量。要求临床医师及检验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对临床医师要求提高与扩展初诊知识,对检验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增强工作职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应实行重点培训并严格考核。强化标本采集,检验科要做到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检验工作,严格认真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密度,减少试验操作经过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结果的误差,使检验质量显著提升。 2.3制定文件管理规范,并严格执行。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文件管理系统[3]。要求检验单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逐项填写,检验人员需经检验科主任审批报告权后方能签发报告,检验结束,检验单及报告均应备份存档。制定检验仪器操作手册,并定期进行修订。检验负责管理人员定期向科主任申请检查各种试剂的质量和所用仪器的灵敏度,精密度,定期进行校正。健全登记统计制度,对各项工作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登记和统计,要填写完整、准确,妥善保管,并实行归档存档。同时加强仪器、试剂的管理,建立大型仪器档案。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专人负责。 2.4促进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的交流。检验科要加强和临床科室的互动合作与交流,医院开展各科室的交流活动,要求各科室的人报告自己科室的最新发展。检验科人员要求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检验能力。临床医师要求理解检验技术的一些高度专业化的难度,随时跟进检验科的技术发展。 总述: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继国家对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之后,临床检验质量管理开始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将质量放在核心,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质量意识,减少因为标本因素对检验结果产生的消极影响。 医学管理论文:浅谈医学临床实习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1 学生存在的问题 1.1 存在放松懒散的思想 实习生在刚进入临床初期,学生学习情绪稳定,工作也积极努力。但3个月后,松散的情绪开始出现。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紧张的理论学习阶段已经结束了,考试的压力也减轻了,实习期可以放松了。另外,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室实习,一些学生认为对临床工作比较琐碎,自己能参与的很少,导致实习热情减退。学生的学习态度松散,其表现是学风问题,其危害是影响在院期间的实习质量和毕业后的敬业精神。 1.2 对实习阶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实践的考核无标准或标准不统一,实习期间笔试和技能操作分值只占最后总成绩的极小部分,而且很多科室对学生的实习考核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实习手册上的考核内容基本只有带教老师的评语或者日常考勤打分等,这样就造成学生表现的基本相似,努力不努力,积极不积极基本没有区别。而最后学校毕业证的颁发只要求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及格,这样的考核标准造成许多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认为实习阶段的好坏没有关系,从而对临床实习重视不够。实习期末,则有的学生认为招聘单位的择优条件与临床实习好坏无关,从而对实习的目的、意义及重要性理解不到位。 1.3 面临考研和应聘的双重压力 目前,随着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学生毕业后实习自主择业。而事业单位改制,大部分省市级医院、医学院校及研究机构用人要求趋向于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学历学位的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单位,报考研究生进一步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选择,使得他们在实习期间不得不集中精力进行考研复习,或者迫于就业压力奔波于各城市各医院的应聘中,这样直接影响了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目前学生考研的考前复习、参加考试、联系就读的院校及导师、双向选择等,都在学生的临床实习期间,学生实习和考研、就业时间的冲突极大地分散了学生的实习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实习的质量。 1.4 动手机会少造成学习无热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消费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很多医院,病人都可以自主选择医师,而且偏向资历高的专家大夫,更不愿让实习医生检查、治疗。而且随着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医务人员严格依法行医,因此带教老师本身就面临患者和规定的多方压力,更不愿意因实习生的操作不规范,从而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等。这些方面都对实习生的临床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带教教师不敢让实习生操作,造成学生临床操作机会减少,临床技能得不到锻炼,无法达到知识结合实践的实习目的,终日只能干杂活的现象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1.5 对老师的带教水平和带教意识不满意 有些临床带教老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培训,虽然知识渊博,但是带教经验不足,不知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和引导学生。另外,带教老师都有繁忙的临床医疗工作,有些还身兼数职,医疗责任重大,用于临床教学上的精力和时间相对不足,加上教学时间不能合理地纳入个人的绩效考核,使得很多教师对临床带教缺乏积极性,教学意识淡薄。少数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只让临床实习生跑腿打杂,甚至放任不管,严重影响了实习生的积极性。 2 相应的教育管理方法 2.1 抓好下科前培训,是做好实习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下科前的岗前培训是所有临床实习生到医院实习的第一步,该培训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 医院安排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的历史、文化,各项规章制度,实习生管理制度,病历书写,电子病历培训,医务人员礼仪,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医患沟通等。另外,必须安排至少一周的内外妇儿各科基本临床操作培训。 通过培训,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和仪表,要求生活上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学生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通过规范的科室基本临床操作培训,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临床操作流程,可以胜任简单的临床工作,便于增加学生和带教老师的配合度,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去。 通过系统规范的实习岗前培训,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从而较快地适应实习医师角色,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2.2 建立切实可行的临床实习质量评价体系 应尽快建立健全临床实习考核制度、具体的责任体系和可量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并将学生的实习期表现和评分如实填写在实习手册上并记入学生档案,学校应向用人单位如实提供学生的实习情况,这样实习的质量与就业的好坏就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主动重视实习期间的表现,真正做到改变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等状况,从而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质量。 2.3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 为了减少实习期间考研、就业等事项对实习的影响,一方面可在考研前夕集中给予学生4到8周的考研学习假期。另一方面,系统开展就业指导课,尽力为学生开辟多方就业市场,及时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在实习期间合理安排相关招聘会,使学生可以有的放矢,不必过多地奔波于各人才市场,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安心实习。 通过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实习与考研、就业的关系,重点是端正学生对临床实习的态度,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实习、考研和就业的时间和精力。 2.4 鼓励教师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机会 要转变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技能评比量化带教教师的临床带教成绩,促使和鼓励教师大胆培养,放手让学生操作,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要使学生意识到临床操作技能只能从临床实践中去学,如果不积极动手就无法学到实际的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沟通,改变患者的态度和意识,改善医患关系,让病人理解并支持医学教育工作,从而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为学生尽可能多创造动手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实践操作,同时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工作能力,多进行临床基本操作的技能训练,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生。 2.5 提高带教教师带教水平,强化教学意识 实习医院应积极对待实习教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医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师资培训讲座、教师授课评比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考核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提高带教水平;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明确其带教职责和工作范围,树立医疗、科研、教学并重的理念;引进激励机制,开展评选优秀带教教师的工作,奖励优秀带教教师,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带教氛围。 综上所述,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思想变化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影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加强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只有进一步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环节,强化实习管理,努力提高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医学管理论文: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名老中医” 是将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当今实践相结合,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和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术特点、理论特质的集中体现,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文献相比,它更加鲜活,更具可视性。 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是关系中医传统方法能否延续、中医药理论能否发展的大计。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形式现已日趋多样化,主要包括名师带徒、研究生教育、家传教育等 多种传承形式相互辅佐.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作为地州级中医医院,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目前学术传承形式主要以师带徒为主,院内确定11位指导老师和25名学术继承人,其中有2位名老中医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术继承人主要通过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任务要求学术继承人自进岗学习之日起,跟师临床和实际操作时间每周不少于1.5个工作日,独立临床实践时间每周不少于2个工作日,理论学习采取自学研修和集中授课相结合形式进行,集中授课每月不少于2次。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平时考核的管理人员,现与大家共同探讨和学习。 一、存在的问题 1、学术继承人不能保证充分的跟师时间 25名遴选的学术继承人大多为主治医师以上,至少从事临床工作10年以上的中高级骨干人才,其中有8位为科室负责人。他们作为科室骨干,在完成自己本职岗位工作的同时,还需抽空跟师学习,任务繁重。尤其是科室负责人,常常因为医院例行的各类会议影响跟师学习进程。每周保证能跟师2次以上的人员有11人,每周保证能跟师1次以上的有12人,有时一周跟师1次都不能完成的大多为科室负责人。 2、没有针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 师承工作教与学应该是双向的,在现行制定的各类考核标准中,没有对指导老师的具体考核指标,仅仅要求指导老师按期批阅学术继承人书写的医案、心得体会等,这不利于平时考核管理工作。因为指导老师一般每月都配套一定比例的带教津贴,但考核大多针对学术继承人,不能因为学术继承人未完成跟师教学内容影响指导老师的带教津贴,毕竟师承工作大多依靠学术继承人自觉、自学为主,老师无法强迫学生学习,带教津贴如何发放是个难题。 3、学术继承考核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继承工作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主要由指导老师和带教单位负责,年度考核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带教单位在平时考核过程中,没有制定学术继承人是否合格的考核标准,仅仅从跟师时间和书写跟师笔记方面进行,无法对跟师质量和学习内容考核。现行的考核仅仅能看学术继承人写了笔记,跟了老师,至于跟师的质量和学习的好坏,管理人员无法判断。 二、未来管理的思考和对策 1、明确固定的跟师时间 每周指定周三或周五下午为集中跟师时间,地点设在各科示教室或名老中医工作室。这需要带教单位的领导支持,医院各类会议可以避开固定的跟师时间。指导老师除了平时随师门诊讲解、指导外,专门抽出半天时间,可以集中讲课、培训,可以联合讨论、研究科研,可以分析典型医案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每对师承人员设考勤本,按时签到。效能办、党办、医务部、门诊等多部门可以成立联合小组,抽查是否按时跟师。 2、量化指导老师考核标准 指导老师的考核应从按时批阅学术继承人医案、每周固定跟师出勤率、学术继承人篇数、门诊坐诊、查房次数,集中讲课教案、出版书籍等方面入手,每月量化核分,采取10分制,7分以上视为合格,可以发放带教津贴;7分以下视为不合格,不予发放带教津贴。每季度召开一次师承对接会议,公布考核情况。考核赋分工作由联合小组负责进行。 3、健全考核与管理机制 成立评审考核专家小组,每半年对学术继承人进行综合考核。依据跟师教学计划,理论考试以自学经典内容为主;实践考试主要由专家小组以面试的形式,针对某一疾病的诊治,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现场书写中药处方,对比方药相似度;检验学术继承人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学术继承人考核采取优势劣汰的方式,2次以上考核不合格,取消其跟师资格。 名老中医的学术传承是培养造就新一代名中医的重要途径之一[2] 。现今“中医学正处于行将消亡的边缘,也处在新的突破的前夜”[3]作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首先就要做好继承工作。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掘历代医家的学术成就和临床经验,而且还要继承整理当今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使之更广泛地应用和传播而不至失传,这是每一位中医人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所在。 医学管理论文:医学教育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继续医学教育成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是保障继续医学教育效果、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重点和核心。基于此,文章结合有关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控制的体系。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质量控制;应用 0引言 在强调终生学习的知识社会,继续教育成为提升个人素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贯彻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具体体现。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重要的教育形式,医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学历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生教育,是采用多种形式、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的教育活动。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继续医学教育成为提升医学教育质量、促进医务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形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是目前实施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是提升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实践经验,提出一套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控制的体系。 1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主要针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评估、实际质量与项目标准质量之间的比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认和原因分析以及针对问题采取的具体解决措施等一系列环节。我国开展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形式多样,层次多元,有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单位自管项目等。通过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技能操作演示等多种方式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需要。所有这些形式和内容都必须以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原则,不能违背项目申报的宗旨,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就是使其符合申报时承诺的条件。 2影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继续医学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流程、文本和环境,只有对这些制约因素进行质量管理控制,才能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实施成效。 2.1人员控制 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负责人、培训专家、会务组成员以及会场服务人员等一系列参与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首要和关键因素。负责质量控制的主管部门应加强对质量意识的引导、监督和评估,确保参与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责任人员牢固树立责任意识,重视项目质量,从而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2.2流程控制 人员控制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规范的流程控制,即使再有素质和经验的人,在项目实施或举办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尤其是参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者会经常变动,很多人都是首次参与项目,没有太多的经验,加之临场应变能力和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不足,导致项目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失误,项目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制定内容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标准操作流程(SOP)是控制和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SOP的建立也有利于分析、寻找项目质量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当然,对于项目执行的标准操作流程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政策的变动性,流程控制必须“与时俱进”,结合使用PDCA循环法,可以让SOP更加完美。 2.3文本控制 所谓文本是指从项目举办前的通知、培训材料等,到举办过程中的签到簿、学员考卷、学员调查表、学分证书,再到项目举办后的会议纪要、项目执行情况汇总表、学员考试成绩单等一系列材料。文本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的成效。对文本材料进行控制,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客观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杜绝乱授学分、乱发证书的管理混乱状况,从而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含金量。 2.4环境控制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会议环境、技术环境、管理环境等。应当根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控制。 3质量控制的具体过程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人员和部门,时间跨度长,牵涉流程多。因此,只有对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和流程都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从而进一步提升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 3.1初始质量控制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从项目申报时就着手。拟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医疗卫生单位应该对承担项目申报的相关科室和具体负责人进行评估和指导,保证项目申报的规范性和成功率。项目申报获得审批后,管理部门还要对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人进行培训。同时,督促项目负责人针对项目本身进行准备,如组织相关人员熟悉项目举办内容和日程安排、编订审核培训用的教材、制作学员考卷及调查表等。 3.2过程质量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是关系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成效最关键、最重要,也最复杂的控制环节,主要包括:对授课教师和培训学院的情况了解,对授课现场的调查,项目执行过程的规范性,授课环境和设施设备的准备和使用情况等。重点应该放在学员考勤和学分证书发放的控制上,因为这两个环节是影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质量和授课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极易造成学员代签、不签、缺课、迟到、早退以及考核走过场、随意乱发证书、乱授学分的现象,从而影响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授课质量,起不到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有的效果。相关责任人员应该加强质量控制,强化考勤和考核,避免和杜绝走过场的面子项目。 3.3终末质量控制 对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控制应该一以贯之,不能虎头蛇尾,草率收场,这样不仅会降低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质量,也会影响其再次申报的成功率或公信力。良好的终末质量控制应该做到: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完毕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将有关材料进行汇总,提交学员签到、考勤、考核的原始材料与项目执行的审核材料。 作者:姚远 单位: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医学管理论文:医学院校学生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对改善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特点,提出完善医学院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教学管理;教学信息员;医学院校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因人手有限,难以深入教学一线获得全面、直接的教学信息,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真空”或“盲点”。在这种背景下,鼓励和吸收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提供教学信息,是必然趋势也是必要手段。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评教、反馈教学信息、参与教研活动,以及在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中担任学生代表等。各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些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制度,其中包括学生教学信息员(以下简称“信息员”)制度。 1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1.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 200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学生管理工作的总方针是以育人为本。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管理,逐渐转变教育观念,给予学生话语权,由以往的管理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自我管理者,激发其参与教学管理和改革的热情,有利于突出其教育主体地位,改善学风,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人性化开辟了良好的直通渠道[1]。 1.2有利于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对学校教学一线各个环节有着最直接、最全面的体验,对教学相关情况最具发言权。充分发挥学生作用,由学生提供教学信息,拓宽了信息采集渠道,延伸了管理部门触角,保证了教学管理的实效性。 1.3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风建设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最具发言权,能够反馈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师德师风等信息,与其他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共同作用,形成合力,从而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强化教学责任感。 2医学院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自身存在问题 信息员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工作,队伍管理较为松散。部分信息员认为自己的工作只是学校管理走形式而已,有懈怠情绪,责任感、积极性不高,工作态度不端正,仅为完成任务而提供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信息;有的信息员心存顾虑,无法放开大胆地工作;还有部分信息员利用职务之便经常向教务处咨询各种个人问题,为自己服务。信息员普遍存在以下特点: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主体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2]。 2.2管理部门存在问题 信息员队伍由教务处负责管理,信息员反馈的教学信息包括教风、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实习带教等诸多方面,涉及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处、设备处、图书馆以及教学医院等单位和部门,这就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配合教务处针对教学信息积极制定整改反馈方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点很难做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校职能部门没有积极配合;二是缺乏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3]。 2.3教师存在问题 有不少教师来自非师范院校,缺少教育教学专业化、系统化培养,加之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教师面临职称晋升时科研方面的硬指标,为谋求职业发展而疏于钻研教学业务,缺少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主动积累,疲于完成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投入不足。 2.4见习、实习期间信息员制度实施存在问题 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后,分散到各带教医院,作息时间与医院同步,且很少回学校,因此信息员很难统一管理。加之学生分散在各个临床科室,不便于信息员及时获取教学信息。此外,当临床信息员将汇总的教学信息反馈至学校后,由于带教医院不从属于学校,学校无力制定整改措施,只能通过向医院反馈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因此,临床教学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和反馈,信息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信息员制度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无法有效实施。 3加强医学院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途径 3.1信息员方面 根据医学院校学制、专业以及实习分布差异等,构建特色信息员管理模式,组建一支适合医学院校的信息员队伍。 3.1.1构建教学信息中心的组织架构 教务处设立学生教学信息中心,负责信息员的组织管理。中心下设学院信息站,站长由站内选举产生,同时设立工作小组,包括秘书组、信息整理组、网络宣传组等,由院系自愿结合成组开展工作。此外,特别成立由见习、实习信息员组成的专项小组,主要负责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教学信息和评教工作[4]。 3.1.2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工作机制 教学信息中心定期将收集的教学信息汇总整理后反馈至教务处,再将学校整改落实情况公示给学生,形成闭环体系。实行例会制度,每学期教务处召开全体信息员启动会议,进行思想动员,制订工作计划;以后定期召开站长会和站内会,进行工作交流;通过例会制度,增强信息员队伍的团队合作,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 3.1.3加强入职培训及在岗培训 信息员的入职培训,以信息员制度、工作技巧、学校教学管理文件政策等为主,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并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开展后需加强信息员在岗培训,方式包括讲座、例会交流、个别指导、网络沟通等。此外,由于见习、实习期间学生较分散,为保证信息员制度有效实施,要特别加强对信息员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指导。 3.1.4引导信息员开展主题活动 为增强信息员的责任感及归属感,可引导信息员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品牌活动,如定期举办学生上讲台活动,使学生在锻炼自我能力的同时也体验了教师角色,师生换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双方进一步沟通交流。信息员组织的以教学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有助于促进学风建设,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 3.2管理部门方面 要加强各学院、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协作,及时有效地处理信息员反馈的信息,形成“教学信息反馈—处理—再反馈”的闭合系统,保证处理过程畅通无阻,从而提高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时效性。 3.3教师方面 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师重视教学、重视学生反馈信息。学校可通过考察学生评教全校排名等数据设定教学评价下线,督促教师重视学生反馈;通过宣传提高教师认识,使教师充分了解实行信息员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明确信息员制度是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建立一种全新的合作关系[5]。通过信息员反馈,教师可以审视自我,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3.4教学医院方面 医学院校学生需要到医院完成见习、实习教学内容,这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至关重要。因此,信息员反馈的临床信息不可小觑,需要管理部门给予足够重视。根据临床带教责任制对存在问题的教师进行处理,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增强教师使命感和责任心。为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还可以利用多种宣传途径扩大影响,与兄弟院校交流互访,取长补短;同时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特点,积累经验,及时调整,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为医学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魏屹晗 袁立军 崔靖 李晓霞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管理论文:医学实验室研究生教学管理 摘要: 实验室是医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医学的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型实验室是医学院校及其教学医院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基地之一,探讨实验室如何通过搭建有利于医学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的平台、对不同类型研究生进行因材施教,进而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研究型医院;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科研型学位研究生;科研型实验室 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医疗界对于单一型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而对临床、科研、教学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却求贤若渴。医学实验室是医学高等院校培养临床、科研一体化人才的重要基地。而对于有条件的科室来说,以科室或学科为依托而设置的具有独立研究方向的专业实验室,更是着重培养专业方向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是国家中医管理局“十一五”肝胆病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科室承担着培养博士研究生、临床型、科学型硕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任务。针对这种情况,脾胃肝胆科于2013年成立重点学科肝病实验室,搭建起适用于研究生科研培养工作的平台。实验室是医院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医学的科技创新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验室的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现代医学所涉及实验技术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对于三年制研究生来说,除去必要的临床轮转和课堂教学,剩余时间有限,针对该特点,实验室对研究生科研实习带教提出新的要求并设计实施,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研究生培养成临床、科研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1因材施教做好岗前考察 目前医学类的研究生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学术型研究生要以学术研究为导向,要求研究生三年期间,一年学习理论知识,一年进行临床实践,一年进行基础研究;专业型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半年学习理论知识,剩余时间在临床进行实践。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时间较为合理,科研能力和临床操作均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专业型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均在临床实践,比较侧重于临床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相对薄弱。而科研工作与临床经验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临床医生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有利于发现一些潜在的临床问题,从而进行有目的的科学研究,将科研成果反馈给临床,指导临床诊疗。专业型研究生在不影响临床能力培养的前提下,若能掌握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将科研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拓宽知识面,对自身素质的提高、所在医院的发展乃至我国医疗界的进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解不同研究生的科研实验能力,研究生在进入实验室后先进行理论考试,找出每一名研究生在科研实验中的薄弱环节,将其分为两组。对于理论知识较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较弱的一组,重点讲授实践操作流程及新理论的扩展;对于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理论知识相对欠缺的一组,重点讲授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重视理论强化岗前培训 充分且全面的岗前培训是研究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较好地融入实验室的重要保证,因此,对进入实验室的所有研究生进行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讲授,并针对每个人的具体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开展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原理。 2.1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 实验室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的培训工作主要用于规范研究生的实验工作、保障实验人员自身的安全及确保仪器的规范使用,使研究生初步了解和熟悉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内容,明确实验室工作的目的和方向,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实验室开展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原理 目前用于科研及临床中的大部分检测设备已实现了半自动化或全自动化,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流式细胞仪等,实验过程中对各种仪器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研究生在进入实验操作之前,实验室管理人员先对其进行相关基本仪器操作流程的讲解,包括离心机、移液器、洗板机、酶标仪等常用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仪器参数的设定及自我安全保护等。带教期间应反复示教基本操作,尽量让每一名研究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研究生进行实践训练时,应仔细观察其操作流程,及时纠正一些错误的操作方式,经过反复强化训练,研究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研究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后,可向他们传授一些带教老师所总结的经验向其传授一些操作技巧,提高效率和实验质量。另外,告知研究生实验结果的准确与否与仪器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操作人员的素质、工作态度息息相关。对一些较难掌握的仪器操作及实验流程采用录制教学的方式,把规范的仪器操作方式及实验流程录制后发放给研究生,让其闲暇时间反复观看,提高研究生的仪器操作水准及实验技能。对于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简单问题,采用启发式的回答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一些较难回答的难题,带教老师应与研究生一起讨论,或向更高级别、经验更丰富的实验师请教,共同商量解决办法,找出缘由。 3增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 鼓励研究生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使研究生及时了解所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开阔视域,增强科研意识,拓展科研思路,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查阅文献、评价文献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数据的统计处理能力、论文的撰写能力等[1]。实验室围绕这些方面,对一些相关能力的培养做定期的培训,内容囊括了如何进行中外文献的检索、如何筛选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如何统计数据,如何撰写水平高的科研论文等。同时鼓励研究生在真正进行课题实验之前进行相关实验咨询,包括如何设置正常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如何随机,采集样本后如何处理并完好保存,据目前现有的仪器设备选购怎样的试剂和耗材以及试剂的保存使用等,指导研究生做出科学的实验设计,制定科学的实验流程,备齐合适的实验器具。 4培养创新能力加强团队意识 “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医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带教老师应善于发现研究生科学实验过程中的创新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动机。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独创性地去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科研知识。为增强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实验室定期安排科研知识培训,除此还聘请外院科研专家给研究生做新技术指导,使研究生掌握本领域知识结构及新技术的延伸。在科研知识培训或新技术指导之后,研究生应做一次学习汇报,其做学习汇报也是总结知识、思考创新的一个过程。科研实践经历的不断积累是创新的根源,任何没有实践作为基础的“创新”最后只能成为空中楼阁。目前医院设立有研究生科研课题基金项目,实验室带教老师应多鼓励研究生参报,在课题设计、实验技术方面给予指导意见。参报过程也是研究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断汲取新知识、探索新方法,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得科研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激发。科研是团队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目前临床所遇到的医学难题,不是单一一个学科就能处理的,而一个人的知识面更是有限,从课题设计到课题结束的整个过程不可能纯粹由一个人来完成,这就需要多个学科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其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医学研究生突破科研瓶颈,也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验室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医生和研究生均可以在这里从事课题研究,研究生可利用这个平台锻炼自身的交际能力,学会相互交流合作,探讨问题,分享彼此的资源和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团队意识。在医学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教学层次的不断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是研究型医院科研、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教学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是研究型医院继续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2],借助于实验室平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进行培养是国内大多数研究型医院所采取的方法,我科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均在肝病实验室进行,我们有责任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做出最大努力,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3],我们的设施仍需不断完善,带教老师仍需继续学习、自我提高,将把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我们工作的核心目标。 作者:刘鸣昊 张丽慧 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 医学管理论文:研究生医学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初探 摘要: 研究生思想教育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承担者,本文将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时期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做出了新的思考。从理论层面深入探讨提高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方法的可行性,从思想层面积极引导医学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实践层面严格督促研究生以良好医德为准则,将思想教育落实到临床学习工作中。力图促进临床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经途径,在继续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1]。我院作为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院,自2012年开始实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并轨的培养模式,此次并轨的最大优势是参与培训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达到毕业条件并培训合格之后可获得四证(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毕业后即可行医,大大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然而,住院医师大多是刚走出校门的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思想活跃,工作积极,渴望成才。但他们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各种不良思潮、错误观念缺少应有的免疫力。因此,加强对住院医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显得更为迫切[2]。我院一向非常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一直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管理者的教育引导 1.思想教育学习讨论会 传统的思想教育形式往往存在单一、枯燥且脱离实际等缺点,通过近年来的探索,我院积极开展以讨论会为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者可以结合教育部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教育引导,定期开展思想教育相关主题的学习讨论会,以小组分组讨论形式开展,系统讨论医德医风、医学伦理等方面思想教育问题和体会,研究生也可以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学习交流,师生互动,不断明确医德医术的重要性,严格要求自己,医术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完善,态度上积极热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将良好的医德医术内化为自觉遵守的准则,在平常学习工作中不断践行。 2.入科前集中培训 我院对进入临床的研究生入科之前实行集中培训,近年来,共培育研究生1123人次主要针对医德医风、专业素质、科研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集中的学习和活动使他们明确医生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与伦理道德水平,加深对基层医疗工作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将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医学事业接班人。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3]:(1)医德医风教育:促使研究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本职工作和患者保持很高的热情和责任感;(2)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掌握相关的临床操作技能可以使研究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得心应手,树立自信心;(3)医疗法律法规普及:使研究生知法懂法,自觉遵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 3.医学道德教育课程 将思想道德作为一门研究生必修的医学道德教育课程,挖掘诚信道德的典型事例[4],阐述医德失范的真实案例,并在学习结束后对研究生进行理论考核,考核主要从社会公德、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医学伦理、医患处理等方面进行,满分100分,结果上报研究生办公室从理论层面对其领悟程度进行考查,针对思想道德考试不合格的同学进行进一步深刻教育。借助这种方式,督促研究生重视学术道德,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二、导师的监督指导 1.导师言传身教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导师的思想道德、处世哲学、治学态度以及成才经历都会对研究生产生影响。导师是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自己的学生,还要的是在思想上对他们加强引导。我院积极在研究生入学前组织研究生导师参与德育课程的教学,提高导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能力,还把它作为遴选和考核导师的重要指标,强化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为研究生树立高尚医德高超医术的榜样,对研究生思想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师生交流会 研究生导师应定期和自己的研究生进行交流,加强沟通,关注研究生思想动态,针对研究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进行指导教育,并定期举办师生经验交流讨论会,近几年,我院共举办院级师生交流会5次,参与人数约800人,会上师生之间畅所欲言,在鼓励研究生加强临床技能,树立良好医德,促进良好医风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学术实践活动 导师定期组织研究生参加医学专业学术实践活动,例如:填写活动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调动研究生钻研医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三、研究生的自我教育 1.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讲求利益,名利并重的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而且在一部分研究生的心目中已是根深蒂固。医院是救死扶伤、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临床科室直接服务于病人,与病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临床研究生教学中始终贯穿:在对病人实施医疗服务中,要求高尚医德与精良技术的结合,在诊疗工作中要求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5]。为提高研究生自我道德修养,举办了多次讲座和座谈会,深入到学生的中间,了解与研究我院研究生道德情况,建立道德修养评价标准,有针对的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6],不断自省,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只有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才能攀登医学高峰,只有秉承踏实认真、兢兢业业的态度,献身医学事业,才能成为一名白求恩似的医务工作者,传承白求恩精神。 2.加强自律 研究生管理者的教育引导及导师的监督指导是他律,研究生自身的反省和自觉遵守才是自律,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研究生自身的努力。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通过研究生内化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实现从他律到自律升华。近年来,我院进行关于医学研究生医德医风自我管理的讲座2次,着重于将良好医德规范内化于心,并将其固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做一名具备良好医德医术的合格医师,这正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建立完善的思想教育体系 1.出版相关学习教材 相关医学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专业研究生并轨的特点[7],参与出版相关思想教育的学习教材2本,作为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的学习依据和理论参考。 2.成立考核小组 成立了相关考核小组,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针对思想教育形成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进行学习教育,并组织考核评估,对表现优异的研究生给予表彰,对表现不佳的给予继续教育,努力使其达到教育的目标要求。 五、效果与体会 1.结果 我院通过规范系统的学习、评价、教育、反馈,对提高研究生医德医风、医学伦理、思想政治,自我修养等方面水平有积极作用。通过组织多次讲座,加强与研究生、导师之间深切的交流,了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的践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有效路径,在促进我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体会 完善的临床医学应是一门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医学,而医学人文思想和理念的形成离不开医学思想道德教育。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学科研、教学和医疗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其医学人文素质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多年来我院一直努力探索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力求充分发挥管理者、导师和研究生自身的作用,提高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促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输送越来越多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徐广军 刘忠玲 孙小雪 汪丽 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医学管理论文: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1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1.1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系,需要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践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预防医学档案真实记录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全过程,为现代预防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是预防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科学的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就是建设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一个国家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进程度,将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预防医学的发展水平。 1.2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的重要指导 预防医学档案是对人类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医学实践的宝贵结晶。疾病的预防控制体系,不仅需要医疗工作者的全程深入参与,更需要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者、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体系属性。建设科学有效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激发群中的参与热情,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全面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2.1动态记录 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首先应注意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进行动态记录和动态处理。同时,预防医学档案管理还应注重资料获取和管理的时效性。疾病防治的规律告诉我们,很多类型的疾病,尤其是地区重大的传染疫情,其发展速度和变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因此需要我们建立动态监测和观察体系,以求能够及时、高效、真实的记录疾病发展变化的每个阶段。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经常性检测记录、突发性检测记录、跟踪记录等记录方式相结合的动态监测记录体系,并能够根据疾病发展的阶段不断调整记录方法。所以,建立一个动态监测记录体系,是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之一。 2.2注重基础数据的整合 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另一个核心就是对预防医学档案基础数据的处理和整合。预防医学档案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声音、标本等等,但是,随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将这些材料整理成基础性的数据进行存储和交流,以方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数据处理和整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较少的运用医学理论对原始材料进行处理,而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语言去客观描述一个原始材料,这是因为医学具有很强的证伪性和扩展性,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很多过去的理论已被证明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数学和统计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上的稳定性和传递性,有利于保证预防医学档案基础数据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的稳定性。 2.3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交流 基础数据的处理和整合,是构建信息系统的基础。构建科学有效的预防医学档案信息系统,对于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更加方便和高效的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技术工具,将各种存在形式的预防医学档案转化为数据化的档案材料,从而使预防医学档案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存储和交流都更加方便;第二,有利于预防医学数据的分析研究,随着计算机科学在医学研究中的普及,以及数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尤其是预防医学研究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者开始注意到信息系统构建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着预防医学档案的数据化水平,从而更好的满足现代医学研究对基础数据的要求,更好的促进预防医学理论研究;第三、有利于基础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全球共享,医学是具有很强正外部性的理论体系,预防医学档案盒预防医学研究成果,理应造福于全人类,而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在促进不同国家间交流的同时,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 作者:刘娜 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 医学管理论文:信息化医学档案医院管理论文 一、强化医学档案信息化管理 新时期,医学档案管理应迎合时代的发展需求,逐步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而在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又分为硬件与软件建设两个方面。一方面,就硬件而言,因计算机处理过程均需借助相关指令来完成,这时为避免因档案管理员的疏忽而出现管理失误,必然就需要逐步强化对文书档案的管理,而随着文书档案资源的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档案资料存储的困难,而且管理效率也比较低,极易出错,故逐步实现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意义重大。为此,医院需具体结合自身经济情况,进一步加大对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投入,积极购置一些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形成便捷、可操作性强的档案信息查询、检索与共享网络系统,积极打造出一个健全的档案信息资料服务平台,从而为医学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地信息资料支持。另一方面,就软件而言,医院需重点加大对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医疗科研单位与相关档案界均需投入大量精力、人力用于档案人才的挖掘、培养中,积极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且具备较强档案专业知识能力的档案人才,以此来推动医院医学档案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同时,在现代化档案人才培养中,不仅需使之具备较专业的档案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还需引导其逐步形成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引导其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逐步提升自身档案管理水平与讷讷管理,从而医学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 二、突出医学档案的开发利用 第一,明确医学档案开发利用服务方向。就我国经济建设情况来讲,医学档案要想迎合经济日渐增长的需求,就需逐步拓展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领域,即推动医学档案开发利用朝着更加制度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随时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档案信息,并在做好医学档案归档工作的同时,对现有档案资源进行大力开发,严抓同经济建设密切联系的医学档案工作,摆脱单一业务观点,形成医学档案效益观,加强档案开发利用;第二,明确医学档案开发利用目的与范围。就医学档案而言,它具有一定综合性,不仅可为相关机关单位与部门提供有力地信息依据,而且还能在做好档案保密、严控审批手续工作的同时,强化各级医院间的信息的横向联系,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有无,以迎合医疗科研需求,获得更加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此,在医学档案管理中,档案管理员需对医学档案利用目的与范围加以明确,积极转变工作方式,强化自身服务观念,并在具体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超前决策,抓重点,寻求突破口,实现开放化的档案信息利用,让档案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利用,为单位、个人与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完善医学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在医学档案管理中,医院还需具体结合工作情况,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出综合化管理措施,推动医学档案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而在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时,就可在参照医院卫生档案管理条例与档案法的基础上,具体结合本院情况,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医学档案管理流程,并在建设管理中,逐步调整,使之更好地迎合医院现代化发展需求。同时,医院还需落实管理责任制,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加明确,加大各级人员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医学档案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个日渐现代化、科技化的知识信息时代中,医学档案管理工作要想迎合时展需求,就想与时俱进,革新档案利用服务思想,创新管理模式,规范制度建设,提升人员组织,加强信息化建设,朝着更加信息化、制度化与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临床医疗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有力地档案信息支持。 作者;刘景 单位:湖南省常德市西湖区人民医院
煤矿绞车论文:浅谈无极绳绞车在煤矿中的应用 【摘 要】 在煤矿井下的采区斜巷上运输一般都使用调度绞车,调度绞车运输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中间的环节较多,安全系数相对较低,运输的效率也比较低。而无极绳绞车运输就能解决这些运输环节复杂、运输距离长、巷道变坡多、运输效率和安全系数低的问题,在运输条件复杂的回风槽等地方应用无极绳绞车,就能实现煤矿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斜巷运输,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 无极绳绞车 煤矿 应用 0 引言 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煤矿采区内部斜巷运输的安全性、快速性、经济性、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广使用先进的运输装备,提高运输管理水平是当前煤矿斜巷运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无极绳绞车是一种实用的新型辅助运输装备,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适用于长距离、多变坡、大吨位工况条件的普通轨道运输,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工作面顺槽和掘进后配套运送生产所需材料、设备,无极绳运输设备简单,使用范围广泛,是当前调度小绞车的替代产品。 1 无极绳绞车结构原理 无极绳绞车由传动装置、主轴装置和制动操纵机构等组成。 1.1 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包括电动机、液力耦合器、减速器、齿轮联轴器和一级开式齿轮传动。 (1)减速器。减速器采用ZHQ-85型标准两级圆弧齿轮减速器。机壳为水平剖分结构,机盖和机座用铸铁铸成,并以螺栓连接。机座一端设有油位尺,其下面设有放油用的螺塞。盖板用于遮盖视孔,其上有排气帽。主动轴、中间轴和被动轴均以单列向心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各轴轴端有调节轴承间隙的垫片和端盖。 (2)液力耦合器。液力耦合器用于连接电动机和减速器,其作用和工作原理与输送机上用的相同。泵轮和壳体用螺栓连接。涡轮位于壳体内但无连接关系,它通过平键与减速器主动轴联结。壳体内设有注油孔和保险器。当液力耦合器长期过负荷工作使油温超过91.5度时,保险器内的易熔金属熔化,其中的销子在油压作用下被推出,并触动保险装置的拐臂,而后通过小轴、销子、套和凸轮臂,使电气开关动作而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2 主轴装置 主轴装置由卷筒、主轴、齿轮和滑动轴承等组成。卷筒有夹钳式和抛物线型两种。夹钳式卷筒有驱动力大、钢丝绳使用寿命长和无滑动现象等优点,其结构是在轮体上装有12块扇形压板,扇形压板内装有左、右卡钳和弹簧、销轴组成的夹钳,钢丝绳则卡在夹钳内。抛物线型卷筒是由轮体和开有抛物线形绳槽的轮圈组成,它们用螺栓连接。这种卷筒的优点是制造简单和可以正反转。 1.3 制动操纵机构 制动操纵机构包括工作制动器和安全制动器。 (1)工作制动器。它采用电动液压推动器自动操纵,推动器的电动机与主电动机联动。主电动机起动后,电动液压推动器使其外部的框架升起,进而通过连杆、长轴和连杆使重锤升起,于是杠杆抬起,工作制动闸松开。主电动机停转时,电动液压推动器随之停止工作,制动闸在重锤的作用下将卷筒闸住。此外,工作制动闸还可以通过手把拉动连杆进行操作。电动液压推动器的结构原理为,动作状态时,电动机带动涡轮旋转,油室内的油液输送到活塞的下腔。这一过程是逐步实现的,从涡轮排出的油液先使缓冲装置下部的活动套升起。当该活动套上升到使开口露出时,油液才进入活塞的下腔。随着套的继续上升,开口逐渐增大,直到套的上端顶到涡轮外罩时,开口达到最大。这时,活塞在油液压力的作用下上升,带动框架升起,使工作制动闸松开。制动状态时,电动机停止运转,涡轮也随之停止运转,油液不再具有压力,于是活塞在重锤的作用下迫使油液从开口返回油室,并且随着套在弹簧的作用下下降,开口越来越小,回油速度越来越慢,因而使制动过程进行的比较平稳。 (2)安全制动器。安全制动器由电动液压推动器、重锤、制动杠杆和带形闸等组成。主电路有电时,液压推动器动作,使重锤提起,使带形闸处于松闸状态。当发生故障,总电路被切断时,液压推动器停止工作,重锤立即下降,通过制动杠杆使带形闸将卷筒制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安全制动使用的电动液压推动器与工作制动用的基本相同,只是没有弹簧缓冲装置,因而动作较快,适合安全保护的要求。 1.4 逆止装置 逆止装置的作用是当工作制动器失灵时,防止绞车在货载的作用下反转而造成事故。它由固定在主轴一端的单向离合器、固定在离合器上的模板、中间传动机构和按钮开关组成。绞车正常工作时,离合器不转,模板位置不变。一旦工作制动器失灵,绞车在货载的作用下刚一反转时,离合器便立即动作,其上的模板便触动按钮开关而切断液压推动器的电源,使安全制动器立即动作,防止了绞车的反转;同时,安全制动器上的闭锁装置切断主电动机的电路而使之停止转动。 2 无极绳绞车在煤矿运输中的应用 (1)简化运输系统。无极绳绞车减少了线路上的工作人员和矿车摘挂钩次数,摘挂钩工人劳动强度大,轨道附属件多,倾斜运输中容易发生跑车事故,应用无极绳绞车无形中提高了提升效率和安全性能,为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的安装奠定了基础。 (2)减少了摘挂钩和倒车接替次数,避免了因跑车、脱钩、断绳等引发的事故;简化了运输程序,减少了事故隐患环节,降低了运输事故发生率。 (3)液压张紧系统张紧便捷。钢丝绳张力可随着牵引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窜绳张紧的次数。 (4)泄漏通讯装置使用方便,实现了手持电台之问、手持电台与基地电台之间的多方通话,还具有打点、急停控制功能,为长距离安全运输提供了技术保证。 (5)无极绳绞车采用机械传动方式,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6)在顺槽中实现连续运输,无需转载,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避免了掉道对煤矿采取设备安装、生产的影响。 (7)尾轮固定简单,可方便快捷地移动,实现运输距离变化。 3 结语 无极绳绞车运输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无极绳绞车在设计制造方面将更加完善,将能更好地为矿井的生产建设服务,为煤矿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确保矿井安全稳定生产。 煤矿绞车论文:浅析煤矿提升绞车测速系统的改造 【摘 要】 传统的矿用提升绞车测速装置因结构较为复杂,带有的电刷和换向器,其产生的干扰信号会对绞车上PLC或者变频器等电控装置造成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霍尔传感器的绞车测速装置在仙亭煤矿中的使用情况,对今后该装置的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矿 霍尔传感器 提升绞车 测速 目前矿井提升绞车已基本实现了对其进行PLC或者变频控制的改造。但是很多提升绞车上仍然使用的是利用测速发电机这种传统测速方式,该种测速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带有的电刷和换向器,其产生的干扰信号会使改造后的提升绞车电控装置造成不良影响。以仙亭煤矿使用的重庆GKT型绞车为例,该种绞车配备的是直流测速发电机,经过多年的运行,大部分测速装置已经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寻找一种廉价、易维护的测速方法对于绞车安全运行有很大价值。本文详细讲述霍尔传感器测速系统在矿山提升绞车上的应用情况。 1 霍尔传感器的原理 1.1 霍尔效应 在一块半导体薄片上,其长度为L,宽度为b,厚度为d,当它被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如果在它相对的两边通以控制电流T,且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正交,则在半导体另外两边将产生一个大小与控制电流I和磁感应强度B乘积成正比的电势u ,即UH=KHIB,其中KH为霍尔元件的灵敏度。该电势称为霍尔电势,半导体薄片就是霍尔元件。 1.2 工作原理 霍尔开关集成电路中的信号放大器将霍尔元件产生的幅值随磁场强度变化的霍尔电压UH放大后再经信号变换器、驱动器进行整形、放大后输出幅值相等、频率变化的方波信号。 2 霍尔传感器在仙亭矿绞车上的应用 2.1 霍尔开关概述 霍尔开关是一种磁感应电子器件,其原理是感应电势根据磁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即霍尔效应。霍尔开关可以作为接近开关使用,主要用于转速及位移检测,其分类有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和线性霍尔传感器两种,开关型霍尔传感器输出为0和1两种信号,是一种数字信号,可以直接连接PLC或者单片机的I/O引脚,而线性传感器则需要AD转换器。霍尔开关价格便宜,稳定性较好,是一种理想的非高精度测速原件,现以仙亭矿201采区GKT1.6绞车为例,探讨使用霍尔传感器对绞车测速。 2.2 测速方法介绍 仙亭矿201采区绞车的电控系统现为PLC电控,结合变频器使用,使用的PLC型号为欧姆龙CPM2AE-60CDR-A,扩展模块为CPM1A-20EDR,扩展模拟模块为CPM1A-AD401,其测速装置使用测速发电机输出220V电压后,进入型号为DP(I)4-PDV500C的数字式直流电压表(DVP)作为采集装置,信号发送到CPM1A-AD401(如图1所示)。PLC模拟模块编程后,可设置输入电流信号上下限,起到限速保护作用(数字式电压表DP(I)4-PDV500C自身带有上下限设定功能,本文不做讨论)。此时测速发电机如果损坏,可考虑使用使用线性霍尔传感器替代,线性霍尔传感器由霍尔元件、线性放大器和射极跟随器组成输出的是模拟型号,根据外加磁场强度变化,输出电流也在变化,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直接连接DP(I)4-PDV500C即可,PLC程序无需修改,选择适当型号的霍尔传感器即可。 2.3 硬件实现 2.3.1安装 使用霍尔接近传感器测速时,采用旋转式接近,将配套磁钢片以同一极性按一定的角度贴在电机转轴上,传感器正面对准磁钢片固定,工作距离大概在2~10mm之间(如图2所示)。当电机旋转时,传感器霍尔电势随磁钢片磁场强度变化而变化,对于线性霍尔传感器来说,是电流电压的线性变化。 2.3.2 接线方式 一般的霍尔接近开关有三条线,棕色接电源正极,蓝色接电源负极,黑色为输出线,输出线接负载,负载可以是继电器线圈、信号灯,对于PLC则是数字输入模块。需要注意的是,不同PLC需要选择不同的接近开关,公共输入端为0V的 PLC要选用NPN型接近开关,公共输入端为24V的PLC则需选用PNP型,欧姆龙等日系PLC公共输入端一般为0V。 2.4 软件实现 限速保护实现流程图: 利用PLC编程软件设定上限值,并在安全回路设置过速保护开关,可实现限速保护,如果利用多位数码显示管,还可显示速度。具体的软件设置和梯形图需根据现场及PLC的型号而定。 3 其他测速方式 除线性霍尔传感器,还可使用开关型霍尔传感器,需要设置转速公式,编程较为复杂,但不需要PLC模拟模块;另外还可以使用旋转编码器,其优点是精度较高,接触式旋转编码器安装十分不便,而非接触式旋转编码器对环境要求高。 接近开关可以组合使用,对于牌坊式深度指示器的提升绞车,在深度指示器安装和电机等部位各安装若干个传感器,进入PLC后进行数据对比,设置差值上限,可作为深度指示失效保护。霍尔传感器在工控领域应用已十分成熟,价格在几十至几百元不等,价格低廉,对于矿井设备控制也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 4 结语 本霍尔传感器适用于矿山提升绞车的速度测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利用测速发电机这种电磁式转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值不稳定,响应频率不高,以及抗电磁波干扰能力差的缺陷。能够更好的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值得在煤炭行业广泛推广。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提升绞车故障诊断技术及设备保养探讨 【摘 要】本文介绍提升绞车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并对绞车故障诊断技术和设备保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煤矿机械;提升绞车;故障诊断;设备保养 1 提升绞车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1.1 工作原理 (1)动力传动系统:其传递路线为:电机联轴器中心轮1(太阳轮)行星轮中心轮2(内齿轮)调整装置行星架斜齿轮卷筒。 (2)调速系统:因系行星差动轮系,自由度有2个。通过对内齿轮的速度调整,可实现对行星架输出转速的无级调速,使卷筒达到理想的工作转速。 (3)辅助装置:包括紧急制动装置、工作制动器、调速操纵器、深度指示器与卷扬系统等。紧急制动装置用于突然停电或遇紧急情况时,起紧急刹车作用。主要由电力液压制动器和带制动轮的柱销联轴器组成;工作制动器用于停车前或工作中制动减速。该制动器为连杆带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带、杠杆系统和操作手柄组成。制动带有内衬,用螺栓或铆钉固定于钢带上;调速操作器由块式制动器,制动闸轮,杠杆系统,操作手柄组成。向前推动操作手柄,位于调速器外侧的块式制动器打开,调速轮空转,调速器输出速度为零。向后拉动操作手柄拉紧制动时,调速轮固定不动,调速器输出速度最大;卷扬系统装置包括卷筒、主轴与轴承座。卷筒由大齿轮、制动轮和钢板卷筒组成,并通过平键联接在主轴上,外带绳槽的衬垫或木衬、以减少钢丝绳的磨损。 1.2 性能要求 (1)满足负载时变:绞车用于海洋拖曳、电梯轿厢提升、矿山调度等场合时,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例如海浪、海流、货物质量等的不断变化,其负载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对绞车的稳定运行造了很大干扰。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来控制绞车的收放速度。 (2)驱动力矩范围大:这是由绞车的工作环境决定,其驱动力范围从几公斤到上百吨不等。 (3)调速方便,高低速运行稳定:由于收放工作的需要,现在许多绞车都需要能够方便连续地调整收放速度。高速运行时,不能出现飞车情况;低速运行时,不能出现爬行现象,而且要保持一定的输出力矩。 (4)要求较高安全可靠性:由于绞车一旦出现事故,就有可能对人的生命或财产造成很大的伤害,加上绞车的工作环境大多较恶劣,要求绞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在设计绞车时,应考虑到绞车的最大负载能力、绞车的防爆性与元件的可靠性等因素。 (5)较好的可操作性:一些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运用,使得绞车有很好的人机接口和远程通信能力,极大提高了绞车的操作性能。 2 绞车故障诊断方法 2.1 传统诊断方法 绞车的故障现象是各种各样。实际检修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手、眼、耳等器官,判断时,先要搞清楚故障的基本现象或特征,深入仔细思考和具体分析有可能产生故障的部位,以及可能的原因,然后遵循“从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原则。 首先,进入现场直接观察机械设备,并查阅机器运行技术档案资料,结合故障诊断设备。 2.2 运用现代诊断技术 现代测试仪器主要有便携式振动仪,温度计和油样分析仪等。 对绞车运用震动诊断,是运用外在设备对绞车的运行状态做出判断,进而对有故障部位、故障程度、故障原因做出准确判断。绞车常见的机械故障一般出在轴承和齿轮。齿轮的正常运转,关系到整台设备的正常工作。齿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型零件,保证其制造和装配质量较为困难,特别是在井下高速重载下运行的齿轮,工作条件更为恶劣。振动分析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因此,要求设备故障诊断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绞车采用油样分析,通过润滑油液分析来达到故障诊断的目的。通过对工作油液(脂)的合理采样与分析处理后,就能取得关于该机械设备各摩擦副的磨损状况:包括磨损部位、磨损机理以及磨损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从而对设备所处工况作出科学判断。磨损、疲劳和腐蚀是机械零件失效的3种主要形式和原因,而其中磨损失效约占60%左右。由于油样分析方法对磨损监测的灵敏性和有效性,因此,这种方法在机械故障诊断中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 油样分析通常指油样的铁谱分析和光谱分析以及磁塞分析,都是对铁磁性物质颗粒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油样分析,能获取绞车以下信息: (1)磨屑的浓度和颗粒大小反映出绞车磨损的严重程度; (2)磨屑大小和形貌反映磨屑产生的原因,即磨损发生的机理; (3)磨屑的成分反映磨屑产生的部位,亦即零件的磨损部位。 温度检测是绞车诊断的重要特征参量。温度升高反映出是否润滑不良、选用材质是否合格,许多轴承的损坏都与轴承的温升息息相关。温度检查是检修绞车的重要依据,是引发机械故障的重要因素。绞车故障检修时选用非接触式温度计就可以收到效果。 3 绞车日常管理维护 (1)要保持设备清洁,设备停止运转后才可进行维修、保养和加油等;经常检查油管、气管、接头处是否有渗漏现象,保证所有的电、气、液管线不与坚硬物发生摩擦;车上变速器等设备摩擦连接处应按照技术要求加足润滑油,防止锈蚀等;设备每运行250 h,应更换滤油器芯。 (2)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液压系统的维护工作,确保系统清洁度是液压系统维护的重要问题之一。每次系统运转或维修后,都应检查油箱油面,油量不足时,应及时添加相同牌号的液压油。 (3)滚筒轴承应保持良好的润滑,每月注入一次锂基润滑脂,加注量为贮油量;不定期检查润滑油液位及油液质量,杜绝添加劣质润滑油,尽可能使用同一牌号的润滑油。 (4)精心维护管理降低测井绞车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使绞车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增加绞车使用寿命。当测井绞车长期停止使用时,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无腐蚀性介质,且避风雪、防暴晒,有消防设施的场所。 4 结语 煤矿建设和生产单位要重视对绞车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大力提高维修、维护人员的职业水平尤为重要。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提高判断故障的技术水平。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双速多用绞车存在的问题与维护 【摘 要】煤矿双速多用绞车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设备及各类机电设备的搬迁等辅助运输工作,也可用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井底车场、上下山、地面等处的物料运输,矿车调度等工作及回采工作面的回柱放顶,还可用于其他矿山和建筑等行业。本文主要探讨煤矿双速多用绞车存在的问题与维护。 【关键词】煤矿;双速多用绞车;维护 现有生产采区运输系统已经形成,不适用新型辅助运输设备,在联络巷和顺槽宜推广使用双速多用绞车,解决安撤工作面支架运送问题。绞车操作工必须熟悉所操作绞车各部的结构、性能及机械电气、液压系统,熟悉绞车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熟悉信号联系方法,会一般性的检查、维修、润滑和保养,会处理一般性的常见故障。 1 煤矿双速多用绞车的特点 (1)具有快、慢两种速度,慢速平均为8~9m/min左右,与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回柱绞车等慢速绞车的速度相似;快速平均为55~65m/min左右,与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调度绞车等快绞车的速度相似;通过离合内齿方式实现速比差异较大的两档快慢速度,使用灵活方便。 (2)该系列绞车的慢速牵引力分别为80kN、140kN、220kN,分别与相应规格的回柱绞车等慢速绞车的牵引力相同;快速牵引力分别为13kN、21kN、29.1kN。分别与相应规格的调度绞车等快速绞车的牵引力相同。 (3)一机多用,可代替现有同规格的回柱绞车、调度绞车、慢速绞车、运输绞车,实现一机四体。 (4)传动系统采用圆锥一圆柱齿传动,传动效率高,整机传动效率在75%以上。能耗低;油箱内油的温升低,绞车设计寿命长(5000h),是现有回柱绞车寿命的3.8倍。 (5)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呈长条形对称结构,底座呈船形结构,可整体下井,在井下可自移,且平稳,不摆动,不翻倒,很适应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顺槽等狭小条件下工作。 (6)系列产品的设计参数适合煤矿井下使用条件。 2 煤矿双速多用绞车存在的问题 煤矿双速多用绞车用于井下采煤工作面综采设备及各类机电设备的搬迁等辅助运输工作,也可用于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井底车场、上山下山、煤矿地面等处的矿车调度、物料运输等工作,还可用于回采工作面的回柱放顶。该绞车具有快速和慢速两档速度,可根据现场的需要变换速度和牵引力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工作。这就要求绞车操作工熟练地掌握绞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维护技术,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2.1 轴承过热 (1)缺油,油中含杂质,油孔堵塞;(2)接触不良或轴线不同心;(3)间隙过小;(4)油圈转动不灵或卡住。 2.2 滚筒有异声 (1)连接杆件松动或断裂,产生相对位移和振动;(2)焊缝开裂;(3)筒壳强度不够,产生变形;(4)衬套与轴径磨损,间隙过大;(5)联轴器松动。 2.3 滚筒轮毂松动 (1)各支承轴承不同心,水平度偏差大,使轴局部受力过大,反复疲劳折断;(2)经常超载运行和重载冲击,使轴局部受力过大,产生弯曲;(3)材质不符合要求和轴颈变径处结构不合理;(5)带负荷静置太久,产生变形。 2.4 抱闸或松闸不灵活,速度缓慢 (1)传动杠杆销轴不灵活或过于松旷;(2)缓冲器油缸卡顶;(3)油压不足;(4)碟形弹簧失效;(5)制动器操作手把给不到位,或移动角度不合适。 2.5 闸瓦局部过热或裂纹 (1)制动杠杆力不均匀;(2)局部接触,使单位面积压力过大;(3)闸块与闸轮(或闸盘间隙不均匀)。 3 煤矿双速多用绞车的维护与管理 3.1 绞车的维护 (1)绞车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绞车必须按规定及时加注润滑油。 (3)绞车若长时间搁置不用,必须选择干燥的地方存放,防止电器受潮,绞车的裸露部分应涂保护油,各摩擦部分涂上润滑油。 3.2 绞车的润滑与密封 机器的润滑不仅关系着机器的正常工作,而且直接影响机器的寿命,因此必须及时的更换和补充润滑油。润滑油的油质必须符合要求,不得混入灰尘、污物、铁屑及水等杂质。闭式齿轮传动润滑采用工业齿轮油250号(SY1172-77S)。减速箱内最高油面不超过大锥齿轮直径的三分之一,最低不低于大锥齿轮齿宽方向的三分之一。闭式减速箱内的轴承均为溅油润滑。 开式齿轮传动及支撑其的滚动轴承均采用钙钠基脂润滑脂(SY1403-77),各滚动轴承内加入的润滑脂加入量不得超过容量的三分之二,每隔3~6个月应加油或更换一次。 对于新的或大修后的绞车,在运行半个月后必须更换减速箱内的润滑脂并进行清洗,以除去传动零件磨损的金属细屑。 减速箱剖封面及各密封面,密封后均不允许漏油。拆卸后,重新安装时应在各密封面涂密封胶或水玻璃。 3.3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参加矿、区队组织的安全业务培训及安全技术措施、绞车知识、质量标准、煤矿工人安全知识50条和企业安全文化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 3.4 绞车司机必须持有《岗位资格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否则,严禁操作绞车。上岗人员应熟悉本职业务,钻研技术,做到“三知四会”(知设备结构原理、知技术性能、知安全装置的作用;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排除一些故障)。 4 结论 正确地操作与维护绞车,保证其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求绞车操作工熟练地掌握绞车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维护技术,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为煤矿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 要 分析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煤矿;斜巷小绞车;事故原因;预防措施 矿井运输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由于矿井运输具有工作范围广、战线长、设备设施流动性大、涉及人员多等客观因素,矿井运输事故在煤矿各类事故中一直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分析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运输事故中斜巷小绞车运输占很大的比例,而且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的危害也远远大于其他运输事故,下面将最常见的导致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1 分析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 1)斜巷小绞车的选择、钢丝绳的型号、斜巷的长度坡度以及在该区域设备最大重量四者之间的关系。以上四者之间在各个环节选择不当都可能出现该区域整个运输系统瘫痪。 2)无证人员操作绞车。由于当班班组长安排工作不细致,将无证人员安排在绞车司机工作岗位上,而作业人员没有拒绝班组长的违章指挥行为,而是盲目听从班组长的安排进行违章作业。此类违章行为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由于无证人员对绞车各项性能不熟悉,遇见紧急情况,不能正确处理,斜巷运输作业现场在拉运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隐患,而司机处理不当就很有可能发生事故。 3)斜巷违章停车装料或其他作业。当班班组长安排工作不细,不认真,没有交代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作业人员为了作业省力,蛮干违章。 4)斜巷安全设备不齐全或闭合不到位,倒置在运行过程中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从而造成斜巷跑车事故或安全设施闭合不到位,在下车场有作业人员时,上车场的车辆进入斜巷造成跑车,出现伤亡事故。 5)绞车维护不到位长期带病运行,钢丝绳出现断丝、硬弯、打结或磨损超限不及时更换,等都有可能出现斜巷跑车事故发生。 6)连接装置不合格如出现裂纹、破损、磨损超限等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在拉运过程中可能出现连接装置断裂造成跑车事故。 7)运输车辆本身缺陷造成事故。装材料或机械车辆由于使用时间较长,车辆底盘、碰头、闭锁装置等由于长时间碰撞或锈蚀等没有及时进行检修修复,在运输过程中在薄弱环节可能出现断裂,造成事故。 8)在斜巷正常拉运过程中,由于轨道质量不合格造成在车辆掉道,在处理掉道车辆时,由于使用处理方法不当(如用绞车硬拉处理、在松绳状态下使车辆复轨等)导致事故发生。 除了以上原因以外,区队干部对斜巷运输的不重视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些采掘一线的管理人员,他们认为采掘一线主要任务就是生产,每班只安排几个职工进行材料运输,对现场的运输管理全部由当天拉运人员中临时安排人员进行负责,造成在运输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任由现场作业人员进行违章蛮干,最后导致事故发生。 2 斜巷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由以上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可知,运输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人、物、环境”(人是指作业人员,物是指设备、材料、工具等,环境是指工作现场的作业环境)在三者之间是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只要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运输事故的发生。要减少或控制运输事故,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斜巷运输的设计开始必须经过严密的设备选型以及验算,以该区域设计巷道的参数(斜巷的长度、坡度)为基础,以最大设备重量为承载量,合理的选择小绞车的型号和钢丝绳的型号,必须保证绞车的牵引了和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是斜巷小绞车安全运行的首要保证。 2)在小绞车拉运时,绞车司机必须熟知绞车的性能,尤其掌握提升的最大静张力,估算出所拉设备的重量。特别是对于不经常拉运的材料,决不能盲目进行拉运,必须向管理人员问清楚,采取谨慎态度,宁可少挂车辆或不拉运(严禁超挂车辆)。如超载超重运料,很有可能引起制动力矩不够,造成断绳或跑车事故。 3)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在工作期间职工必须清楚本人操作证的工种,在班组长安排工作是,首先要考虑是否有该工种的操作证,如果没有必须果断的拒绝班组长的安排,并说明原因,再由班组长合理安排其他符合该岗位的作业人员。 4)在斜巷绞车运行过程中,上下口的把钩工应负责把口严禁人员进入斜巷,在发现有人进入时把钩工应及时制止此类违章行为,发现后立即向绞车司机打信号,停车并制止,坚决做到斜巷“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 5)在斜巷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规程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作业,在从事特殊作业时必须编制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根据措施进行作业。 6)对斜巷所使用的设备和安全设施、工具特别是连接装置在拉运前必须由专人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和不合格工具必须坚决进行处理更换,必须保证设备和安全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7)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运输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利用每班班前会的学习时间对职工在现场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违章现象和不规范行为以及一些隐患进行强调,并给出出现相应问题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对全矿实行的“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必须给职工详细讲解并剖析,使职工熟练掌握。要切记让职工对一些规定进行死记硬背,干部应根据规定结合现场实际对职工说明制定各条款的原因,使其对规定有进一步的理解,从而便于现场实际操作。通过学习和培训让职工掌握矿井运输安全的重要性,必须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自觉性,要做到只要不安全,坚决进行作业的思想意识。 8)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通过单位自查和管理科室的抽查来加强矿井运输的监督和管理,是有效遏制运输事故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矿井专门成立的督导组检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运输管理工作经验,且工作积极、责任心强,并熟悉斜巷运输中各工种的《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和一些相关的管理规定,对全矿的斜巷小绞车安全运行填卡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使用中的小绞车安全运行进行现场随机监督和卡片签字认可的复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对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必须严格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从严、从重处罚。 除了以上的预防措施外我们还可以给职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如斜巷要有足够的光线照明,一坡三挡设置齐全。在一些特殊地点制作安全提示小标语。班前会上安排工作任务要细致认真,要强调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再就是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加强斜巷作业监督检查,帮扶作业人员遵章作业。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斜井绞车联动挡车器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特性 摘 要:浅析斜井跑车事故的危害,斜井跑车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其主要特点,绞车联动挡车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斜井绞车联动挡车器的主要功能与特点,以及应注意的两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煤矿斜井;绞车联动;挡车器;原理;特性 一、引言 煤矿斜井串车提升,一直是常用的提升方式。该提升作业程序比较复杂,需要的操作人员多,劳动强度大,对作业人员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还比较高,且提升过程中极易发生跑车事故。事故一旦发生,将给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斜井提升也是煤矿安全防范的重点之一,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制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斜井串车提升发生的跑车事故,因能量积蓄很大,破坏性极强。采用高强度耐冲击的挡车器,会造成挡车器体积过大、对控制机构的功率和强度要求高,存在响应时间长等诸多弊端。通过挡车器和绞车的联动,就可以降低挡车器的强度,提高灵敏度,从而有效防止跑车事故的发生。 二、斜井跑车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煤矿斜井跑车,实质上就是被牵引的车辆失去控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斜坡方向加速下滑的现象。一旦失控的车辆自由下滑到斜坡的底端,巨大的冲击力就会给周围设施造成损毁。斜井跑车发生的区间还难以确定,事故的破坏性极强。 斜井跑车事故发生的原因与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类): 1)断绳造成的跑车。有时因载荷超过了钢丝绳的破断力,或者受外力冲击,以致造成钢丝绳破断,而使得被牵引的车辆失去控制。特点:跑车发生在车辆运行区段,车辆具有一定的初速度,不易发现和控制。破坏性随事故发生的位置而不同。 2)断销造成的跑车。车辆运行过程中因连接销断裂或滑脱,以致造成了被牵引车辆失去控制。特点与断绳跑车截然相同。 3)未连挂车辆的跑车。因作业操作失误或井口挡车装置失效,使未连挂的车辆滑人斜巷造成的跑车事故。特点:发生在上井口车场,车辆初始运行速度较小或为零,易发现,并在井口车场内极易控制或制止事故扩大。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则失控的车辆将在整个斜巷内自由下滑,积聚的动能最大,破坏性也最强。 三、绞车联动挡车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绞车联动挡车器结构。绞车联动挡车器主要由电源开关、行程开关组件、信号开关、执行元件、挡车器,以及信号传输线路等组成。在此以电控式绞车联动挡车器为例说明之。电源控制开关选用DW83-80N型可逆磁力起动器,执行元件选用电动推杆,挡车器选用型钢与转轴组合而成的自复位型挡车器,按照分段距离确定其强度。 挡车器及形成开关组件设置,见图1(a)。由图中示意可以看出,两档挡车器将整个斜井划为AB、BC、CD三段。其对应于图1(b),行程开关组件I、Ⅱ、Ⅲ、Ⅳ将整个圆盘分为三段圆弧。 2)绞车联动挡车器工作原理。①当下放车辆时,提升绞车起动,车辆2由上车场被推向变坡点A,安装于限速圆盘上的控制凸轮板也由起点开始转动。当车辆2到达A点时,控制凸轮板到达Aˊ点。②车辆通过A点后,沿斜坡向B点运行,控制凸轮板也由Aˊ转向Bˊ。当车辆2接近B点时,控制凸轮板到达行程开关组件I的位置,并将行程开关4压下。行程开关串接在电源开关正向控制线圈电路中的常开点闭合;正向控制线圈有电;接触器动作;电动推杆收缩,通过连接钢丝绳牵引第一档挡车器3转动;挡车器伏在基础坑上,低于轨面,同时触发设置于基础坑内的信号开关,向绞车房发送允许通过的灯光信号。车辆2可顺利通过。③当车辆2全部通过B点后,控制凸轮板转至行程开关组件Ⅱ处,并压下行程开关2。行程开关2串接于电源开关反向控制线圈电路中的常断接点闭合;电源开关反向控制线圈有电;反向接触器动作;电动推杆伸出;挡车器在自重力的作用下抬起复位,并释放信号开关。AB段恢复封闭状态,车辆不能通过。④第二档挡车器的动作由行程开关Ⅲ、Ⅳ控制,对BC段进行封闭,阻挡该区段发生跑车事故的车辆继续下滑(其控制原理与第一档挡车器相同)。⑤当车辆上提时,车辆撞击挡车器,使挡车器伏在基础坑上。车辆通过后,挡车器自行复位。控制凸轮板随限速圆盘反向旋转,将行程开关压杆抬起,行程开关不动作。⑥通过调整行程开关组件I、Ⅱ的相对位置,可调整A、B、C、D问的距离,实现根据挡车器的强度对斜井巷道适当分区,以确保挡车器工作的可靠性。⑦通过调整行程开关组件I、Ⅱ、Ⅲ 、Ⅳ之间的相对位置,就可控制挡车器的开闭时间,从而限制车辆通过的个数,并实现防止超挂车辆现象的发生。 四、斜井绞车联动挡车器的主要功能与特点 在斜巷中运输,为防止跑车事故或阻止跑车事故的扩大,必须在斜井设置能将跑车车辆阻挡住的具有极高强度和灵敏度的挡车器,但是这个问题难以解决。高强度势必造成挡车器体积大、功率大、响应时间长、灵敏度又低。而绞车联动挡车器,则可综合以上特点,并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 斜井绞车联动挡车器主要特点:①该系统可通过深度指示器圆盘定位,方便准确,易于调整,且不发生误动作。②系统具有可靠的控制功能,可根据提升机钩头的位置,准确地控制挡车器的开闭,便于将整个提升区间进行分段和分段地设置挡车器,同时全部与绞车联动。它能限制发生跑车车辆的自由下滑距离,从而使车辆未积聚较大动能时就能被挡车器及时阻住,这样也降低了对挡车器强度、体积和机构功率的要求,并缩短挡车器的响应时间,有效提高挡车器的动作灵活性。③系统可通过相应的信号及时通知操作人员,使其迅速判断是否发生了事故,从而选择可靠的操作方法。④系统的执行机构与挡车器之间,通过钢丝绳柔性连接,从而消除了车辆撞击挡车器时对执行机构的破坏性,也使系统易于恢复和降低运行费用。⑤本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便于维护和使用。 五、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安装使用应注意的两点:①系统使用控制凸轮板时,应不影响提升绞车限速装置和自动减速装置的正常工作。使用非接触元件(如红外线传感器)替代控制凸轮板和行程开关组件为好。②系统可以使用风动、液压等执行机构,但其缺点是动作响应时间较长,在考虑挡车器强度或对斜井分段时,应将响应时间内车辆积蓄的能量和运行距离考虑进去,以保障挡车强度。 六、结语 本绞车联动挡车器,由于采用了分段式控制,在满足挡车强度的基础上,有效第缩小了体积,提高了响应效果,阻车也有了保障。这样也能降低运行成本。系统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可靠性高。 煤矿绞车论文:浅析变频绞车电控系统在煤矿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变频绞车的特点,重点讲述了变频绞车电控系统在煤矿生产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煤矿 变频绞车 电控系统 应用 矿用绞车是通过缠绕钢丝绳带动提升容器沿井筒或倾斜井巷运行的提升机械,是煤矿生产系统矿中用不可少的重要运输设备,常用于采区、工作面顺槽及掘进工作面等地点。为了进一步提升绞车运行中的安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从而达到节能与增效的目标,必须对绞车的电气控制措施进行改造,其中探讨变频绞车电控系统的技术的应用对煤矿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论述变频绞车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1、变频绞车的特点 (1)结构紧凑、体积小、移动方便、用于矿井可节省大量的开拓费用。 (2)安全防爆,适用于煤矿井下等含有煤尘、瓦斯或其它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 (3)变频绞车是以全数字变频调速为基础,以矢量控制技术为核心,使异步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以与直流电机相媲美。表现在低频转矩大、调速平滑、调速范围广、精度高、节能明显等。 (4)采用双PLC控制系统,使斜井绞车的控制性能和安全性能更加完善。 (5)操作简单、运行安全稳定、故障率低、基本上免维护。 变频绞车控制系统是完成绞车按一定的控制要求,安全可靠运行的一种过程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绞车的提升控制;行程测量、控制与指示;故障检测、报警与保护;安全电路及液压站工作制动与安全制动控制等。以PLC为控制核心的绞车控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性,使绞车控制性能和保护性能更加完善;使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线路更加简化;操作和维护更加容易。 2、变频绞车电控系统适用的范围 变频绞车电控系统,适用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绕线型或鼠笼型)驱动的单滚筒或双滚筒缠绕式绞车。既可以与新安装的绞车配套使用,也适合于对老绞车电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变频绞车电控设备适用于以下场所: (1)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米,如超过这个海拔高度,元器件在功率、容量方面应按海拔高度的增加,适当降容使用。 (2)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20℃。 (3)相对湿度不超过95±3%。 (4)没有导电尘埃及对金属和绝缘有破坏作用的气体。 (5)在无淋水、滴水、无剧烈振动和颠簸的地点使用。 (6)没有强磁场作用。 (7)防爆设备适用于煤矿井下等含有煤尘,瓦斯或其它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 3、变频绞车电控系统的技术参数 (1)电机型式及调速方式: 电机:交流异步电动机,推荐采用鼠笼电机; 单机最大容量:660V,355kW;1140V,500kW; 电机电压等级:380V,660V,1140V;电压波动范围:±10%; 调速方式: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主回路:交-直-交电压型; 功率器件:IGBT或SKiiP。 (2)控制方式是PLC双线制控制。 (3)适用范围:井下暗斜井、暗立井;地面斜井、立井;单水平、多水平;单滚筒、双滚筒。 4、变频绞车电控系统 变频绞车电控系统可简单地划分为:变频调速系统(由输入电抗器箱+VFD1、变频器箱+VFD2组成);PLC控制系统(由PLC控制箱+DS、司机台+PA组成);信号系统(+LM)。 变频调速系统是根据PLC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通过对绞车交流拖动电动机的转矩和频率控制,来完成对绞车的启动、加速、稳速、减速、停止等运行过程的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采用了矢量控制技术后,使异步电机的调速性能可以与直流电机相媲美。表现在低频转矩大、调速平滑、调速范围广、精度高、节能明显等。 PLC控制系统主要完成绞车从启动、加速、等速、减速、爬行到停车的整个过程的逻辑控制;行程测量、控制与指示;故障检测、报警与保护;安全电路及液压站工作制动与安全制动控制等。PLC控制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控制系统本身的安全可靠性,使绞车控制性能和保护性能更加完善;使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线路更加简化;操作和维护更加容易。PLC控制系统受信号系统的控制与闭锁。 信号系统是根据上下井口或各个中段的生产情况,在具备开车条件后,由各水平信号工以打点的形式,通知司机按要求开车,同时与PLC控制系统之间有各种信号闭锁,可避免因司机误操作造成安全故障。信号系统内部有严格的逻辑闭锁,并有语音对讲和报警功能。 5、煤矿变频绞车电控系统的应用 5.1 调速精度高,调速范围广 调速精度不低于0.5%,调速范围为0.3~额定转速。 5.2 双线制保护 由于采用一条硬件安全电路和两条软件安全电路相互冗余,使得系统更加安全可靠。 5.3 双线制控制 正常提升时,采用双PLC系统相互监视,相互冗余。当其中一个PLC系统发生故障时,另一个PLC系统仍可投入进行应急开车,最大程度的给用户减少损失。 5.4 操作简便 绞车司机操作简单,系统安全性大大提高。 5.5 节能效果明显 系统将再生能量通过四象限变频调速装置回馈电网,采用AFE自换向技术保持回馈电流与电网电压的反相位,真正实现回馈制动。 5.6 延长绞车寿命 煤矿变频绞车的电气控制中可以对设备的启动、加速时间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减少了在绞车启动时对电器部件或机械部件的冲击,并且增强了电气系统的可靠性,有利于延长绞车的寿命。 6、结语 总之,在变频绞车电控系统中,以防爆四象限变频器为主要拖动设备,通过双PLC数字控制技术,实现了《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的绞车双线制保护及控制。从而促进了我国煤矿工业的全面发展。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绞车盘形闸的组成及工作间隙的监测与调整 摘要:在叙述煤矿绞车盘形闸的组成的基础上,阐述了盘形闸工作间隙的监测与调整方法。 0 前言 绞车提升系统中盘形闸与制动盘的工作间隙是一个重要参数。煤矿安全规程明确规定:“绞车提升装置必须装有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一般为2mm)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断电”。为此,设计了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盘形闸工作间隙动态监测报警仪。 1 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盘形闸工作间隙动态监测报警仪有两种结构,可根据现场条件选择使用:(1)就地安装,即主机安装在盘形闸附近;(2)远地安装,即在盘形闸附近安装一台数据检测仪,显示主机放在绞车房或其它1.5km范围以内的任何地方。 仪器工作原理:仪器主机由单片机控制,未安装传感器前,仪器各点显示的间隙距离为无穷大(实际显示为4mm左右,由传感器性质决定),当固定好传感器后,各点显示为盘形闸间隙的零点初始值。为让传感器工作在最佳区域范围内,要求传感器离制动盘1.5mm左右,通过仪器面板上的调零按钮将各点调零,则在各点显示为“0.O”时,单片机已将各点的初始距离保存在一只掉电不丢失数据的存储器里,并且仪器一直显示当前检测的盘形闸间隙与初始值之差,即盘形闸的工作间隙。 2 硬件 2.1 主机 2.1.1 显示电路 仪器显示分辨率为0.1mm,在现场已足够使用,所以每个测点显示的数据为2位有效数字,即最大9.9mm,最小非零数字0.1mm。仪器有8个测点共16位LED数码管,为节约硬件电路资源,选用了2片高性能串行接口、8位LED数据管显示驱动器MAX7219芯片,它的主要特点为:供电电压5V,管脚为24脚,外部只需要一只普通的限流电阻,输入的显示数据为BCD码,只需三根输入数据线,内部动态扫描,编程控制LED亮度、小数点和显示的位数。 2.1.2 通信电路 设计通信电路是为了实现该仪器与其他单片机或计算机之间数据通信。如电路板不接显示器,可当作就地数据采集分机。通过通信电路与另一台远距离主机或计算机相连,或功能相同的两台报警仪,一台就地安装,一台远地安装,实现数据共享,使观察、操作、维护都很方便。电路设计采用光耦隔离、RS485接口芯片,同时加有滤 波、抗干扰措施,传输距离达数公里,并可与计算机联网。 2.1.3 传感器测试电路 传感器输出为电压信号,所以必须经过A/D转换后才能由单片机检测,仪器选用了高性能串行接口TLC2543集成电路,它具有11路模拟输入,输入电压范围0-VREF,VREF最大可达芯片的电源电压5V,它的分辨率为12位,具有内部时钟,功耗12.5mW,工作方式可编程,外围电路不需其他任何元器件,且在使用中性能稳定、可靠,数据准确,软件编程也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单片机每次读出的转换数据是上一次选通的模拟通道数据而非本次操作输出的通道数据。该芯片不允许输入电压超过其电源电压,而一般的标有0―5V输出的传感器都可能超过5V(如输入超限时),为防止损坏TLC2543,设计时在传感器与TLC2543之间增加了一只电压跟随、限幅输出电路,它的功能是当传感器输出电压小于5V时,其输出为线性跟随,当传感器输出电压大于5V时,则输出限幅为5V,确保TLC2543在安全范围内工作。为了使转换数据准确、稳定、可靠,须在位移传感器的输出或A/D转换器的输入端对地跨接一只滤波电容,这是很必要的,否则,单片机读出的转换数据不稳定,有波动。 2.1.4 自动复位电路 自动复位电路由二极管、振荡器和单片机复位电路组成。振荡器正常工作时每隔一定的时间(可调整)输出一个正脉冲给复位电路,让单片机复位。然而单片机在正常工作时并不需要复位信号,只有在单片机死机时才需要它输出一个正脉冲,这就要求单片机不能允许振荡器正常工作。可利用振荡器的清零引脚,在单片机正常工作中不断的输出一个清零脉冲给振荡器,使振荡器输出全为低电平。 2.1.5 存储电路与调零电路 其功能是保存数据在仪器掉电的情况下不丢失,主要保存零点的数字。所谓零点数字,就是指在仪器安装好后,位移传感器与制动盘的初始距离。在离铁质物质0一lmm范围内是传感器的盲区。仪器要求传感器的初始距离在1―5mm范围内,在此基础上,通过按键调零按钮,即将当前的初始距离值保存起来,此后显示器显示的数字即为盘形闸与制动盘的间隙距离。调零电路设有8只按钮,分别对应8只位移传感器,按不同的按钮会得到不同的初始距离,存储电路将一一对应地把不同点的初始值放在不同的存储空间。存储器选用了EE.PROM,易编程控制,价格低廉,工作稳定可靠。 2.1.6 声光报警电路 在8个测点中,其中任一个间隙超限(大于2mm)时都能发出声光报警。在正常情况下,指示灯为绿色,报警时,对应的指示灯变成红色。声光报警指示直到超限间隙回复到安全距离以内(小于2mm)时才解除。为现场使用方便,仪器还设有一组无源接点输出备用,有报警时接点闭合,正常时接点断开。 2.2 位移传感器设计 位移传感器为电感式微位移传感器。工作范围为1~5nun,精度可达0.01mm。传感器为铁磁感应式传感器,当感应线圈附近没有铁磁物体时,流过感应线圈的电流为恒定初始电流,当有铁质物体靠近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铁质物体处在传感器线圈电磁场中,内部被磁化并产生涡流,吸收了传感器线圈中的电磁场能量,使得流过线圈中的电流减小,铁质物体离传感器越近,传感器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越小,通过适当增加电路补偿,基本上可使线圈中的电流与线圈离铁质物体的间隙成正比关系,再通过转换电路,将电流信号转换成0~5V的电压信号。 3 软件 3.1 主程序 图1 是主程序流程图。在主程序中,报警的设置是利用单片机内部的一个寄存器字节(8位,可寻址),放8个测点的报警值,若超限报警,该位置1;不超限,该位清零。对灯光指示,该位直接输出到单片机的控制输出线上;对声音,则判断整个字节是否全为零,否则,只要有一个位为1,则声报输出,只有当整个字节全为零时,声报才解除。 3.2 通信程序 设计通信程序工作于全中断方式,当接收到外来计算机通信指令时,单片机才作出相应的操作,不同的指令,执行不同的操作,操作完毕,退出中断,返回主程序。 4 安装调试 对位移传感器,可通过一只“Z”型铁板将其固定在盘形闸上面的一颗螺钉上,传感器长度160mm,用两个螺母(传感器自带)固夹在“Z”字型铁板上。用一只厚度为1.5mm的塑料片作衬垫,使传感器头与制动盘保持i.5mm左右的初始工作间隙,仪器送电后,分别将各测点调零,调完后所有测点均显示“0.0”,此时仪器安装调试完毕。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点安装不牢或因振动造成某些点的初始值不为零,或为负零点几,或为正零点几,表明初始间隙有微变,这时再一次调零即可。 作者简介: 梁修龙,男,安徽六安人,助理工程师,现在淮浙煤电公司顾北煤矿分公司机电修配中心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工作。 煤矿绞车论文:浅谈煤矿井下调度绞车安全管理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调度管理,促进安全可靠生产。现对煤矿井下斜巷调度绞车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做一浅谈。 关键词:煤矿井;绞车;安全 一、安全管理:新安装调度绞车必须由矿专业人员进行设计,调度绞车的安装、回撤要有专人负责。安装设计中,要明确标注绞车硐室尺寸、绞车型号、控制设备型号、绞车安装地点、安装尺寸、照明和信号的安装位置、钢丝绳型号、长度、最大载荷量、绳头的连接方式,以及下山安全设施(车档、保险门、地滚的安装尺寸和具体要求等)。 所有调度绞车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安装质量标准要求,安装竣工后应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调绞牵引斜长超过15m时,都必须安装声光信号,信号线应采用橡套电缆,并且不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调度绞车电源开关必须采用远控按钮操作。 调绞管理要专人包机,谁使用谁管理,保持完好,绞车离合、制动系统、护绳板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可靠。否则,不准使用。提升车辆的钢丝绳、钩头、连接装置,必须符合要求,挂车要用保险钩头,倾角大于12°时要用保险绳。 调度绞车在使用中必须实行班检查原则,班检查由司机负责。 对调绞要实行定期维修,禁止在井下倒换使用或超周期使用。井上大修后的绞车应有专人负责质量检验,不合格不准使用。绞车司机要固定专人,经过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不准无证开车,司机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严禁超载提运,严禁不送电放车。 调度绞车提升的钢丝绳和保险绳必须严格执行日检查制度。 二、斜巷绞车安全设施:调度绞车主要安全设施有阻车器、保险门。作为下山绞车第一道安全设施必须由绞车司机控制,当矿车提升到上部时,由司机控制关上保险门(或阻车器),当矿车再次下方时,由司机控制打开保险门(或阻车器)。当然由司机自动控制这道设施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设阻车器必须用机械控制,但是由于绞车距阻车器超过20米时,操作起来不灵敏。所以调度绞车下方第一道安全设施应该用保险门(此保险设施上方安设一盏防爆行车红灯),最适合操作,保险门可以设计电动控制。那么电动保险门是怎样实现的呢?此保险门必须特殊加工,在保险门的转轴上,安装旋转电机,此电机由真空磁力起动器开关控制电机正反旋转。在矿车提升到距绞车5米处的轨道上或绞车前巷道变平坡点适当处安设一台行程式控制开关,从而实现控制和起动保险门开与关。这一电动保险设施对运输安全是一种保障,免去以往人为忘记关保险门在变坡点处忘记挂钩头、提前摘钩头或断绳等造成跑车,而造成的危险。安全设施必须安全灵活可靠,信号系统必须通畅灵敏,下面说一下信号系统。调度绞车信号系统包括联络信号、行车红灯和照明灯。联络信号,从过去的防爆打点机和防爆电铃传输点的个数,从而发出拉放车信号,而现在的声光信号器,不光是信号声传输还灯光提示和语音传输双方的对话。可照明灯和行车红灯在斜巷调度绞车运输中还有待普遍使用和技术改进。下面重点说一下,斜巷调度绞车运输道照明灯和行车红灯的设计和使用,现在斜巷调度绞车道照明灯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斜巷提升时严禁蹬车、行人”,在车运行当中把钩工更不能蹬车。当运输巷道设置照明时,上面司机和下面把钩工都能观察到一定距离的车运行情况。在运输巷道里设置50米一盏照明灯,还可以随时观察到巷道的支护情况和人员行走方便。 综上所述调度绞车巷道是有必要安设照明灯的,那么在实际操作时行车红灯是必须有的安全设施。因为在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中有“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特殊规定。因此在车运行当中,尤其车行至巷道上部时,人在下部很难发现车是否在运行,人在向巷道上山行走过程中,如果这时运行车辆发生断绳、断链、断销等造成跑车事故时,人员是很难躲闪不开的,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行车红灯是行车信号灯,在调度绞车斜巷中每100米一盏红灯是必须安设的安全设施。那么在斜巷调度绞车运输中怎样来实现行车时红灯亮呢?在这里先说一下调度绞车现在使用的QBZ-80N防爆开关的工作原理。 先将起动器隔离开关Q闭合,隔离开关Q闭合后电源变压器T获电源。保护器JDB的执行继电器J吸合,串接于中间继电器K3和K4吸合线圈回路中的常开触点3、4闭合。为起动器正常工作做好准备。按下外控正转起动按钮S2,中间继电器K3吸合,常开触点K31闭合,真空接触器K1吸合线圈接通,主触头K1接通,电动机正向起动;同时真空接触器辅助触头的一组常闭触头K12打开,将漏电闭锁回路断开,使漏电闭锁保护解除。当中间继电器K3和真空接触器K1闭合时,另一组中间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K32与K34打开,使之外控反转起动器按钮S3不能再起动,实现电气联锁。按下起动器停止按钮S1或外控停止按钮S4,中间继电器K3吸合线圈释放,常开触点K31打开真空接触器K1吸合线圈释放,主触头K1断开,电动机停止,同时真空接触器辅助触点的一组常闭触点K12闭合漏电闭锁回路接通,漏电闭锁保护投入。起动器反向起动与正向起动工作原理相同。 要想最终实现行车红灯亮,QBZ-80N防爆开关需改进:为什么要对开关改进呢?由于QBZ-80N防爆开关现有三个大接线嘴,两个小接线嘴,接线室内有5个控制用小接线端子。因此需改进开关如图,把接线室内增加两个小接线端子,开关本身增加一个接线小嘴。这样才能保证实现行车时红灯亮。 为能实现对斜巷调度绞车行车红灯的控制,在外接照明综保开关借一相127V电源(另一相127V电源直接接入红灯),接到中间继电器任意一对常开触点上(必须把正、反向起动器两个中间继电器的两对常开触点串在一起),形成一个行车红灯的电源开关,当起动器起动时中间继电器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从而实现行车时红灯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实践的证明,一切煤矿井下使用的电器设备会愈来愈标准和完善,投入的设施会灵活可靠更能保证安全生产。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提升绞车电控系统的改进 摘要:通过对煤矿提升绞车电控系统技术革新的回顾,阐述了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科技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绞车电控;技术革新;系统 0 概述 绞车是煤矿的大型只要设备,也是煤矿所有设备中唯一需要调速运行的设备,它担负着煤矿人员与设备材料的提升。早期的煤矿提升绞车电控系统都是采用KKX或TKD电控系统,由于它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能够满足提升绞车的调速要求,因此,在煤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煤矿至今仍沿用这种控制系统。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以PLC代替继电器以及外围电路、可控硅无触点调速装置代替交流接触器的新一代提升绞车电控设备在焦作华飞公司诞生,它的问世大大简化了原提升绞车的电控系统,使提升绞车的控制操作简单化和智能化迈进了一大步。目前,随着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好多厂家(如洛阳源创电气有限公司、唐山开诚电控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研制出高低压变频调速装置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煤矿提升绞车电控系统。下面就煤矿提升绞车电控系统的技术改进过程作一综述。 1 PLC技术的成功应用 1.1 PLC概述 可编程控制器是专门为工业控制应用而设计的一种通用控制器,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编程容易、体积小、使用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近年来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如冶金、机械、电力、石油、煤炭、化工、轻纺、交通、食品、环保、轻工、建材等工业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的三大支柱之一。 1.2 绞车电控采用PLC的优势 (1)简化了系统。PLC与传感器等器件配合后,完全代替了原TKD控制系统中的时间继电器、磁放大器、自整角机、测速度发电机等部件,因此,减化了控制系统,减少了故障点,使维护变得简单易行。 (2)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可编程控制器是专为工业控制而设计的,在硬件和软件电路设计方面都采用了屏蔽、滤波、隔离、故障诊断和自动恢复等措施,使可编程控制器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3―5)×l04h以上。 (3)编程直观、简单。可编程控制器是面向用户、面向现场,考虑到大多数电气技术人员熟悉电气控制线路的特点,其编程所用的梯形图语言与继电器原理图相类似,形象直观,易学易懂。 (4)适应性好。可编程控制器是通过程序实现控制的,当控制要求发生改变时,只要修改程序配置,组成规模不同、功能不同的控制系统即可,适应能力非常强。 (5)增加了控制的科技含量。目前的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逻辑和算术运算、定时、计数、顺序控制、通信、人机对话、自检、记录和显示等等功能,使设备控制水平大大提高。 2 可控硅无触点加速接触器及真空接触器的应用 TKD电控系统的高压换向器、线路接触器、加速接触器等全采用的是大功率的空气式交流接触器,用于线路及电阻切换,这些元件存在一个共同缺点,就是电磁及机械噪声大、结构复杂、易损坏不可靠。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焦作华飞等公司终于研制出高压真空换向器和可控硅调速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高压真空接触器的使用。用高压真空接触器代替原空气式高压换向器、线路接触器,并采用现场总线方式接收主控台PLC发出的操作指令,实现提升机的正反向切换和正常运行控制。该接触器以真空作为灭弧介质,因此具有主电路电弧不外露、分断能力大、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低噪声和安全可靠等优点。 (2)可控硅调速装置的研制应用。该装置利用了可控硅(SCR)的开关特性,巧妙地替代了原系统的空气式交流接触器,同时采用现场总线方式接收主控台PLC发出的操作指令,实现主电机转子回路外接电阻的切换,其切换原理如图1所示。该装置有以下优点: ’ ①无触点控制,运行可靠,无噪音; ②优良的动、静特性; ③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 图1 可控硅调速装置原理图 3 高压变频调速装置的应用 矿山提升绞车通过对控制电路的改造,减化了系统,降低了噪声,维护方便,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科技含量。但其机械特性及调速的经济性等性能指标并没有改变。随着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种数字、节能、智能化的绞车调速控制系统应运而生,那就是高压变频调速系统。 3.1 高压变频原理 随着通用变频器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快速发展,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也不断地成熟起来,原来一直难于解决的高压问题,近年来也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高压变频器类型和拓扑结构比较多,但原理和功能大同小异。根据有无直流环节将高压变频器分为两大类:无直流环节的变频器,即交一交变频器和有直流环节的变频器称为交一直一交变频器,其中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以平抑电流脉动的变频器称为电流源型变频器;直流环节采用大电容以抑制电压波动的变频器则称为电压源型变频器,煤矿提升绞车一般多采用IGBT单元串联型变频器。由于受功率器件(IGBT或GTo)耐压的限制,高压变频器运用了电压叠加技术,输出电压由若干个低压单元串联而成,每个单元相当于一个常压变频器,完全利用了通用变频器的成熟技术和功率器件。各个功率单元由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线圈分别供电(如图3所示),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出,而不受功率器件耐压的限制。其功率单元及系统原理如图2所示。 图2IGBT功率单元原理图 3.2 变频调速提升机的控制优势 (1)真正实现了绞车的无机调速,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高效连续调速控制,使绞车在加、减速阶段运行非常平稳,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2)软启动软停车,减小了机械冲击,在启动、加速换档及减速阶段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可以进行高频度的起动运转。 (3)模块化、智能化设计,维护简单,排除故障容易。 (4)系统简化,占用空间小。绞车变频控制系统取消了原老系统的加速接触器、电阻箱、高压换向器、低频电源装置、动力制动装置、测速装置、继电器屏等设备,系统仅由高压开关柜、高压变频器、主控台(PLC、数字式主令控制器等)等几部分组成,且只需要普通鼠笼型异步电机即可。 图3 6 000 V变频器系统原理图 (5)全中文界面,显示操作直观,交互性好。 (6)变频器四象限运行,在绞车下放阶段向电网回馈能量,实现电气制动,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 (7)由于使用了普通的鼠笼式电机,因此节省了原系统电阻部分的转差功率消耗。同时在绞车下放阶段向电网回馈能量,节能效果非常明显。据测算,绞车实现变频调速后,其节能效果提高30% ~40% 。 (8)容易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切换,无需任何换向装置。 (9)适用范围广。目前,高压防爆变频调速绞车已成功应用于煤矿井下。 (10)直接转矩控制,实现电动机速度和转矩的精确控制。 4 结论 高压变频控制系统的出现,使绞车的机械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是绞车控制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由于受功率器件耐压的限制,目前必须采用均压叠加技术才得以实现,而且在软件控制方面的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因此它的发展和改进尚有一定的空间。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日益成熟,高压变频器将朝着大功率、小型化、轻型化和无传感器控制等方向发展。届时,煤矿提升绞车的控制将会变得更加完美。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提升绞车设计与优化 【摘 要】绞车是现代工业生产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绞车的出现于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绞车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当中,通过在设计上和生产工艺、材料上的提升和优化,提升绞车在工作性能和操作安全方面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就现代煤矿生产中针对提升绞车进行的设计补充和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煤矿;提升绞车;设计;优化 绞车作为现代工业中施工现场主要的起重机械。在煤矿开采、港口运算、工厂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广泛。其中,提升绞车主要被应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竖井和斜井的物品和人员调运工作。提升绞车的牵引性能十分优秀,作为煤矿开采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运输工具,为煤矿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安全保障。 绞车正被广泛地运用于矿山、港口、工厂、建筑和海洋等诸多领域。 一、提升绞车的性能和设计要求 提升绞车主要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设备牵引当中。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由于矿洞本身的封闭性和狭窄特点。所以良好的人员和设备的牵引机械,是保证煤矿生产基础要求。为此,针对煤矿生产工作的需要,提升绞车的设计需要满足一下几点设计要求: 1、良好的牵引能力 对于提升绞车的牵引能力又可以细分为绞车的负载能力和驱动能力。由于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矿井的纵向深度和横向距离是处在不断的增加过程中的。因此,为了满足开采工作的需要。提升绞车的牵引功能被严格要求。煤矿生产的过程中,随着生产的进行,提升绞车的工作包含矿石运输,人员和生产设备的调度几个方面,货物、人员、设备的重量对于提升绞车的负载能力造成了很大的考验。如果牵引过程中提升绞车的负载能力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绞车的收放工作就将难以进行。 同时,在保证提升绞车负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升绞车还需要具备出色的驱动能力。在这里,要额外强调的是,绞车的驱动能力并不仅仅是指绞车对于牵引重量上的负荷能力,还包括提升过程中绞车的稳定性和加速过程中的安全性。 牵引能力是提升绞车的主要性能之一,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提升设备的牵引能力被特别强调。 2、提升绞车的调速能力和可靠性 提升绞车在煤矿开采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开采现场的特点,提升绞车的运行速度的要求也是个不相同的。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提升绞车的调速运行也已经不再停留在设计范围。为了实现煤矿生产的高速运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提升绞车在动作时的现场调速能力进行优化和补充。确保高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低速运行中的匀速效果。 再有,煤矿开采和生产过程中,矿洞的开采是不断向下进行的。同时为了保证矿洞的稳定性,煤矿矿井的横截面积都不是很阔约。一旦提升绞车出现故障或者事故,财产的损失是小,井下员工的安全和矿井的安全是大。为此,针对煤矿矿井下恶劣的生产条件。要对提升绞车的安全性能进行强调。设计时根据实际的应用范围和性能需要,针对绞车的最大负载能力、设备元件的维修、故障时的应急措施,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并进行优化。 3、提升绞车的易操作性和自动化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生产中普遍应用的各种设备的操作性能和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绞车易操作性的提升也就代表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生产事故的概率降低。同时自动化技术和理念的应用,代表了提升绞车自愈性和可控性的增加。 对于提升绞车自动化的设计,不仅要满足易操作的设计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绞车自身安全运作的要求。 二、提升绞车的设计优化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传统能源,在我国人民生活生产的过程中应用广泛。随着我国经济和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和煤炭产业的生产量都在不断的提升中,这使得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产设备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的补充和优化。同时考虑到设备的生产和运行成本,如何在优化设备性能的同时,减少设备损耗,降低设备生产运行成本也是进行优化的一个方面。 1、从提升绞车的工作原理出发 对于提升绞车,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并不陌生。提升绞车的工作原理也相对简单,及时通过设备内部的电机产生驱动力,通过驱动器、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以及调整装置实现提升绞车对于设备的提升和牵引功能。 由此,提升绞车的最大驱动能力和负载能力主要和牵引设备使用的材料和电机的性能相关联,通过设计可优化的范围不大。而绞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就成为设计优化当中的主要内容。 2、辅助装置的使用 对于提升绞车的设计优化,绞车的安全性是其中关键之一。为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增加用于保障设备安全的辅助装置,例如:紧急制动器、调速装置、深度指示器等等。其中紧急制动装置对于设备故障起到紧急刹车作用。,当绞车发生故障时,电力液压制动器会自动咬合绞车制动齿轮,实现设备的紧急制动。 3、行星差动传动装置在提升绞车设计中的应用 行星差动传动装置是通过调节和控制设备运行过程中元件的稳定性,对设备的安全运作提供了保障。采用行星差动技术调节提升绞车刹车带的松紧和齿轮的倒换,不论在提升绞车运作过程中的调速能力还是可靠性,都有着出色的作用。 对于行星差动技术在绞车设计中的应用,要在深入了解行星传动技术和提升绞车平面结构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对无级调速系统的零件进行设计和检验,涉及到参数的选取和零件的安装。通过对零件的校正获得了合理的结构参数。 总 结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生产当中,提升绞车的设计理念和要求,对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提升绞车设计的优化提出了建议和看法。对于煤矿作业当中的提升绞车而言,在保证设备性能的情况下,降低设备生产运行当中的成本也是提高设备设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主要优化内容。如何结合现代工业生产技术对提升绞车的设计进一步优化,还需要结合实际生产中的经验不断的摸索。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回柱绞车的发展与应用 摘要:本文对煤矿回柱绞车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回柱绞车 0 引言 当今社会煤炭是的一项重要能源,是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障。由于资源条件和能源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在未来的30-50年内,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核电的发展尚不能普遍取代矿物燃料。因此,在相当时期内矿物燃料仍将是人类的主要能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经济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世界煤炭开采技术也得到迅猛地发展。20世纪末期以来,先进采煤国家积极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了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控制,做到了矿井的高产高效生产。 机械化是煤炭工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效率、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的必要技术手段,也是煤炭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人力和减少原材料消耗的有效技术措施。矿井辅助运输作为矿井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矿山生产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现代化矿井对此更应高度重视。 煤炭工业的机械化是指采掘、支护、运搬、提升的机械化。其中运搬包括运搬和辅助运搬。绞车就是辅助运搬的其中一种。我国绞车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仿制设计阶段;60年代,自行设计阶段;70年代以后,我国进入标准化、系列化设计阶段。 1 概述 JHB-8型回柱绞车是一种有效的矿山辅助设备。该型绞车主要应用于回柱放顶,同时也可用于上山、下山、平巷等综采工作面设备的搬迁,比如液压支架、溜槽等。此外,拉紧皮带机机头、运料、调度车辆等工作都可以用这种绞车来完成。在港口、码头、建筑工地、工厂企业,这种回柱绞车也可以发挥作用。可见,回柱绞车在煤炭行业、机械行业,包括部分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1.1 回柱绞车在回采工作面的布置方式 ①安装在回风巷内,距回采工作面约20-30m。这种布置方式适用条件广,尤其是煤层倾角较大,顶板破碎,压力较大的工作面。但这种布置方式会影响回风巷的运料工作。每一次回柱需移动导向轮,钢丝绳绕过导向轮,多了一个拐弯,摩擦阻力增大,钢丝绳容易损坏。按这种方式布置的回柱绞车,必须沿钢丝绳牵引方向长条式布置,绞车宽度不应超过900mm,过宽则会堵塞巷道。 ②安设在回采工作面上端,紧靠回风巷上部和密集支柱之间。这种布置方式在顶板较好、煤层倾角较小的条件下采用。但每进行一个循环都须移动绞车,且需移开柱子,因而不够方便。在工作面上方顶板压力较大时,机座受力容易变形,可能引起齿轮啮合不良,甚至回柱绞车有被压埋的危险。 ③安设在工作面上,工作面上有数台绞车同时回柱,加快回柱速度。这种布置方式对浅截深的机采工作面尤为需要。 1.2 回柱绞车结构的一般分析 1.2.1 按驱动机构分 ①手摇式回柱绞车 手摇式回柱绞车用于人工回柱,体积小,重量轻,移动方便,结构简单。但人工回柱效率低,安全性差,一般只用作辅助作业,或在回收金属支柱时使用。 ②风动回柱绞车 风动回柱绞车拉力大,重量轻,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超级瓦斯矿,但是风动回柱绞车成本较高,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③电动回柱绞车 电动回柱绞车使用范围最广,目前各制造厂生产的多为电动回柱绞车。 1.2.2 按滚筒结构分 ①缠绕式滚筒 缠绕式滚筒具有一定的容绳量,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但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现在生产的回柱绞车以采用缠绕式滚筒的为最多。 ②摩擦式滚筒 摩擦式滚筒多制成双曲线型,靠滚筒上的几圈钢丝绳与滚筒的摩擦力带动钢丝绳进行工作,滚筒量不受限制,也不存在排绳子问题,解决了咬绳现象,这种绞车尚在试验中。 ③链条滚筒 链条滚筒即用缠绕链条来进行回柱工作。因链条较重,不宜太长,如某厂生产的三吨轻便回柱绞车,链条仅有6米,因此,使用这种回柱绞车的极少。 1.2.3 按传动机构分 ①普通蜗杆蜗轮传动 普通蜗杆蜗轮回柱绞车,第一级为普通蜗杆蜗轮传动,再经过二级圆柱齿轮带动滚筒。采用蜗杆蜗轮传动机械效率低,虽具有结构结实耐用的优点,但体积重量都很大,搬运困难,不适于井下狭窄环境和经常移动的特点,故此类回柱绞车已不再生产。 ②圆弧面蜗杆传动 现在生产的各种回柱绞车均采用圆弧面蜗杆传动,机械效率提高到约为0.8-0.85机器体积和重量都相应减少。 2 国内外绞车的发展 近40年我国的煤炭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采机械化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采单采原煤产量早已突破了百万吨,然而煤炭工业机械化离不开运输,运输又离不了辅助运输设备,绞车就是辅助运输设备的一种。 我国绞车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仿制日本和苏联的;60年代进入了自行设计阶段;到了70年代,随着技术的慢慢成熟,绞车的设计也进入了标准化和系列化的发展阶段。但与国外水平相比,我国的绞车在品种、型式、结构、产品性能,三化水平(参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技术经济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1 国外矿用绞车的特点 ①标准化系列化; ②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 ③高效节能; ④寿命长、低噪音; ⑤一机多能、功率大; ⑥外形简单、平滑、美观、大方。 2.2 针对国外的情况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制定完善标准,进行产品更新改造和提高产品性能; ②完善测试手段,重点放在产品性能检测; ③技术引进和更新换代相结合; ④组织专业化生产,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 2.3 JHB-8型回柱绞车的技术特点 ①速度变化不大,回柱效率高 JHB-8型回柱绞车工作时的牵引速度为5.9-8.1m/min,平均速度7m/min,最大牵引力为50KN,容绳量为100m,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②结构简单,布置合理 JHB-8型回柱绞车的传动系统采用两级传动,圆弧蜗轮蜗杆齿轮传动和圆柱齿轮传动,而且采用了开式齿轮传动,大大简化了机械部分的传动系统,便于安装和拆卸,结构布置紧凑、合理。 ③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JHB-8型回柱绞车采用锥面实现了工作状态和制动状态的互锁。绞车起动时动载小,钢丝绳受到的冲击小。只需轻轻点动电机控制按钮,就可起动电机,然后操作制动的手把,便可实现绞车的动作。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立井绞车自动化装载系统设计与改造 【摘 要】:本文主要对自动化系统构成的硬件配置、装载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原理以及改造后系统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煤矿;立井;绞车;自动化;装载系统;设计;改造 1、前言 煤矿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延伸,其水平煤矿产量也随之上升,在煤矿生产中绞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装载电控系统自投产以来一直采用手动控制,长期以来,有一些问题不能够得到解决。首先,工人劳动强度大。一般情况下,该系统每天分两班倒班制进行井下作业,随着水平煤炭产量的增加,工人因疲劳而导致操作有误的事件很多,即造成装重罐和煤炭装入井底的事故。其次,必备的保护装置比较缺乏。在手工操作下,无法把各种保护装置投入进去,除了经常发生的上述事件外,溜子、给煤机偷停,过载故障缺乏报警监控手段,不但延长事故处理时间,常常引起电机烧毁和运输溜子故障,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秩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此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 2、自动化系统构成的硬件配置 主井装载系统是有2台往复式给煤机、2台刮板运输机、2台装煤定量斗及弧型闸门组成。井上、下煤仓设有煤位信号传感器,定量斗弧型闸门设有位置传感器(防爆磁开关),定量斗下有压磁测力装置检测煤量,刮板运输机、给煤机由真空开关控制作为电源控制启动和停止。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计算机集中控制,输入、输出信号分为开关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刮板运输机、给煤机的启动或停止属于开关量信号,定量斗内的煤量属于模拟量信号,外界开关量输出信号通过24V直流继电器隔离,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电气干扰和高电压进人PLC。对继电器供电的24V电源,采用直流24V开关电源作为独立工作电源,有效的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量斗煤量传感器采用KJD-7型定重装置,该装置可提供2套计量传感控制,设置2套“空”、“满”、“过满”参数,提供2套“空”、“满”、“过满”继电器接点,分别用于A,B定量斗的煤量检测。 3、装载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图1 PLC控制原理与接线 FX2一80MR型PLC的输人、输出为继电器型PLC,输入信号有40个接点,地址分别为XO~X7、X10~X17、X20~X27、X30~X37、X40~X47,其中X0连接打点按钮,在检修或手动控制方式下操作人员通过该按钮向绞车司机发出信号;X3,X4连接工作方式按钮控制,系统启动后默认为手动控制方式,按一次工作方式按钮,X4产生一个“1”脉冲,系统转为自动控制方式;再按一次工作方式按钮,X4再产生一个“l”脉冲,系统转为自动控制方式。检修控制方式由检修旋钮控制,当旋钮闭合时,X3为1,系统强行转到检修控制方式;X7连接装载急停按钮,当该按钮按下后装载系统全部设备停止工作,并报警。X10~X13连接给煤机启、停按钮,在手动控制方式和检修控制方式时,分别为B给煤机启、停按钮和A给煤机启、停按钮;X14~X17在手动控制方式和检修控制方式时,分别为B刮板运输机启、停按钮和A刮板运输机启、停按钮;X20~Xl7分别连接B定量斗弧型闸门开、关按钮和A定量斗弧型闸门开、关按钮;X32,X33,X47和X34,X35,X6分别连接定量斗煤量状态信号,来自KJD-7型定重装置输出继电器,当B定量斗煤量分别为“满”、“过满”、“空”状态时,X32,x33或x47为“l”,当A定量斗煤量分别为“满”、“过满”、“空”状态时,X34,X35,X6为“1”。X43,X44真空开关反馈信号,来自B,A给煤机真空开关。当B或A给煤机真空开关闭合时,向PLC柜发送指示信号,X43或X44为“l”,表示真空开关已经闭合;X45,X46分别连接B,A刮板运输机真空开关信号,当B或A刮板运输机真空开关闭合时,向PLC柜发送指示信号,X43或X44为“1”,表示真空开关已经闭合;X25,X42连接A,B箕斗到位信号,来自绞车电控系统接点,当A或B箕斗到达装载位置时,接点闭合,X25或X42为“1”。X27,X36连接绞车上、下行信号,来自绞车电控系统接点,当绞车上、下行时,接点闭合,X27或X36为“1”;X30,X31连接B,A箕斗进入曲轨信号,来自井筒防爆磁开关,当箕斗进入曲轨时,接点闭合,X3O或X31为“1”;X40,X41连接B,A定量斗弧型闸门关到位信号,来自B,A定量斗弧型闸门防爆磁开关,当定量斗弧型闸门关到位时,接点闭合,X40或X41为“1”。 4、改造后系统的优势 4.1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在提煤期间,装载系统采用自动的工作方式,以下工作均由设备来完成:两个罐的给煤机启停、溜子启停、计量斗的开关以及开车信号的发出等全部操作。而操作工人只是完成以下工作:巡视和检查设备运转状态,必要的清洁工作。 4.2提高了生产效率 自动化工作方式中的各个工序是要严格按照计算机的运算指令进行,时间准确度超过0.15,因此,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对于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工作拖延这种情况也得到了避免。 4.3提高了安全性、可靠性,转变了工人违章环境 由于工人误操作装重罐的事故,由于装重罐保护装置投人使用,也得到了抑制。对于箕斗不到位而将煤装人井下的事故,由于箕斗――计量斗连锁保护,其事故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抑制。上仓满、下仓空保护使井上下流水线作业信息沟通完善,使得走空溜子现象得到了避免。 5、结语 通过对煤矿立井绞车自动化装载系统设计与改造,使得立井绞车实现了自动化装载,创造了良好的作业环境,解决了安全问题。总之,立井绞车自动化装载系统改造成功,为煤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煤矿绞车论文:煤矿副井绞车电控改造的研究与应用 摘 要:JTDK-ZN-01S型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采用性能优越的进口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器件,两套PLC相互冗余,构成安全回路双线制,且冗余量不低于20%。运用软件化的设计思想,能用软件实现的功能,决不用硬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系统的硬件故障。采用了RS485 串行通讯的现场总线技术,仅用一根屏蔽线即可完成通讯功能,实现了控制的智能化。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省去了大量的控制接线,具有安装调试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关键词:副井绞车 电控改造 本矿副井提升绞车电控装置原采用天津电气控制设备厂生产的JKMK―PC型绞车电控装置,自2000年5月安装并投入正式运行,至今已有六年多的运行时间,一是电控部分大量的元器件已到使用期限,部分元件已损坏;二是原来的电控系统生产厂家已倒闭,配件供应不及时;三是PLC内部控制程序多次出现丢失现象,程序丢失后只能临时采用高压开车,给副井绞车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多问题,因此经矿多方面调研论证,确定采用JTDK-ZN-01S型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对副井绞车电控进行改造。 1. 电控系统技术特点 (1)现场总线技术 系统采用了RS485 串行通讯的现场总线技术,仅用一根屏蔽线即可完成通讯功能,实现了控制的智能化。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省去了大量的控制接线,具有安装调试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等一系列优点。 (2)全数字化设计 该系统将轴编码器应用于绞车电控,实现数字化的行程、速度、给定、油压等,其中数字化的主令控制器和手闸控制器具有控制准确、操作方便、故障率低等特点。 (3)软件化的设计 本系统运用软件化的设计思想,能用软件实现的功能,决不用硬件,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大大减少了系统的硬件故障。 (4)模块化设计 本系统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系统多个功能集成为不同的电路模块,如语言报警模块、可调闸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功率检测模块、电源模块等,缩短了故障的处理时间。 (5)冗余化设计 采用性能优越的进口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要控制器件,两套PLC相互冗余,构成安全回路双线制,且冗余量不低于20%。 (6)抗干扰设计 按照抗干扰的设计原则,在输入、输出、电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抗干扰措施,完全符合GB/T13926电磁兼容性要求,整套系统独家通过电兼容性试验,使得系统安全可靠。 (7)完善的防雷系统 主控台内设置有完善的防雷系统,采用德国OBO公司设计生产的防雷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8)工业控制人机界面 该系统将工业显示屏应用于电控系统,显示绞车的各种静、动态参数,如速度、行程、油压、速度图、力图、打点次数及各种开关量的状态。此外显示屏中设置了故障记忆和故障态,以便查寻提升机的故障状态和故障原因,方便简洁。 (9)UPS电源 采用具有正弦波特性、功率容量充分大的不间断电源为控制回路供电,①保证了系统电磁兼容性指标的实现;②当发生突然停电,保证了二级制动的有效性。 (10)语言报警 本系统设计了安全回路控制接点动作记忆电路,一旦安全回路动作,引起动作的各种故障被记忆下来,并连续不断地用语言播放故障位置,大大缩短了故障的查找时间。 (11)多种运行方式 提升系统能完成提升机手动、自动、检修、故障开车等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要求。 2. 系统配置 本电控系统按照结构标准化、产品系列化、性能现代化、体积小型化进行产品设计,对于提高矿井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以及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对于减少设备维修费用,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能源消耗和噪音污染,提高矿井生产效率等方面,将会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设备特性如下: (1)智能型全数字交流主控台(JTDK-ZN-ZKT) (2)智能型高压低频换向柜(JTDK-ZN-GHP) (3)全数字无环流低频电源柜(JTDK-PC-DPY) (4)智能型可控硅调速柜(JTDK-ZN-SCR) (5)高压馈电开关柜(KGS1) (6)低压电源柜(JTDK-ZN-DYG) 3. 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 (1)提升机的运行方式 提升系统能完成提升机自动、常规、手动、故障开车等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要求。 (2)数字行程监控器 数字行程监控器由PLC、轴编码器构成。轴编码器将脉冲信号送入PLC中,经PLC逻辑运算处理转换成提升机钢丝绳线速度和容器行程位置,形成各种操作信号、保护信号和按行程给定的速度给定曲线。 主控PLC与监控PLC之间相互保护、相互监督,并能完成如下功能: 1)实现PLC故障状态下的低速开车功能; 2)实现数字行程给定功能,定位精度≤1cm,并实现数字行程罐位显示; 3)具有对编码器进行同步校正的功能; 4)PLC行程监控器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参数的整定以适应变化的工况(如变化了的速度、深度等)。 (3)提升控制 系统核心控制部分采用两套模块化工业微机―FX2N可编程控制器,该型可编程控制器具有指令众多,功能强大,配置灵活,使用简单,工作可靠,可以和管理计算机联网,并能完全满足矿井提升工艺过程要求。 1)选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 型PLC; 2)主控PLC应用软件能完成提升机手动、自动、常规等运行方式的控制要求; 3)完成提升机运行工艺要求的控制功能; 4)实现对调速系统按速度给定的控制; 5)实现完善的保护功能,对于等速段超速、减速段过速、过卷等安全保护具有多重保护; 6)保护功能按下列三类设置:立即施闸的紧急停车、完成本次提升后不允许再次开车的功能,即一次提升、自动减速后施闸停车。 7)可在线或离线修改用户程序; 8)采用全数字工作闸和主令控制器,采用脉冲编码器来实现,使得控制准确度高、操作轻便、故障率低; 9)留有与矿井生产管理系统联网的接口。 (4)安全保护 系统的安全回路有两套,一套由主控机PLC,另一套为监控机PLC,实现PLC的相互冗余。系统的主要保护有: 立即施闸类保护,发生下列各类故障时,系统能立即进行完全制动停车,并发生声报警:提升容器过卷、减速段过速保护、等速段超速保护、提升容器接近井口速度超过2m/s、错向保护、给定方向记忆、深指失效保护、通讯错误、高压失压跳闸保护、制动油过压、轴编码器失效。 终端施闸类保护,完成本次提升后不允许再次开车的保护,即一次提升:润滑油欠压、润滑油超温、制动油超温。 自动减速后施闸类保护,发生下列各类故障时,系统自动降低速度,然后再施闸停车,并发出声报警:信号电源欠压、制动油故障、主电机超温、闸瓦磨损、闸盘偏摆、弹簧疲劳等。 (5)制动控制系统 提升机制动控制系统由PLC、安全继电器、脚踏动力制动和可调闸模块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1)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安全回路断开时,PLC利用采集来的速度信号和油压信号,对液压站制动电液阀进行PID闭环控制,以实现液压站的减速制动功能。 2)当减速制动发生故障时,若提升机在井中,PLC直接控制安全阀和二级制动阀动作,实施二级制动控制;若提升机接近井口,则实施一级紧急制动。 4. 应用情况和效益 副井绞车电控系统自改造以来,运行效果良好,未出现任何问题,2006年11月经山东省机电设备检测中心性能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副井安全运行的可靠性。该系统改造对于提高矿井自动化、安全保障能力,以及矿井现代化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课堂有效复习的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就要从基础年级抓起。我们在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正确处理好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关系,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础,目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的低效局面不能根本扭转,课堂教学失去了核心的生长环境。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地理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学会回顾课本,夯实基础 在教授新课时,学生因学习时间较短对许多地理物象处于一知半解阶段,对基本地理原理只能做到被动的接受与认识,很难谈到能灵活应用,甚至整个课本学完,有些知识点所处的章节还不能十分清楚,针对于这种状况老师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时引导学生回顾课本,夯实基础是重头戏,不能盲目地为提升学生能力而一味做题目,或放羊式地让学生去读书看书,进行简单地重复。高一学生的特点是习惯跟着老师走,缺少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探究精神,假如老师说复习课本,学生就会习惯性的拿出书本像读语文英语课本一样朗读背诵,这种读书方式欠缺条理性和系统性,既浪费时间又让学习变的更加枯燥无味,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如何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书本呢?老师可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尝试: 1.对重点知识进行再圈画、检查 在上新课时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书本重点知识做下醒目的标记,复习时老师编写复习学案时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梳理这一环节,许多重要原理在教材均有简练而全面的解析,教材是最好的知识点的总结,老师可用填空的形式编写教材主干知识,提前告知学生预习填写,师生共同翻看书本找出此知识点所出现的章节,这样学生在回归课本时进行再认识,有利于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结合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因此,复习时,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温习课本,不拒绝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学生基础重塑、温故知新的提升。 2.检测题目出处,找到教材落点 考试题目形式千变万化,但解题依据却源于课本,因此课本是本,高一学生解题技能还未成熟,做到题目时习惯就题解题,例如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设计了这样两道小题:①高效鲜活农产品的适合的运输方式是什么?②“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有哪些?这道题目中第一小题实际考查运输方式,需结合不同运输方式优缺点来分析解答,假如解题时抓住“鲜活”二字解答就相对容易,第二小题考查交通运输的意义,结合农业部分知识点,鲁教版必修2书本58页“例如,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这样一段话其实就给了我们答案,老师讲解题目时可不必急于将答案告知学生,引导学生将书本翻开找到出处然后整合答案:“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②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这样,学生更易理解,同时学习解答题目的技巧。再如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_____我们都知道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知识点的出处为鲁教版必修2书本45页和48页,老师指引学生翻书远比一一告知答案更有说服力。单纯回归课本很枯燥,还会产生一看就知道,但遇到题目却又不会做的现象,带着问题、带着疑问的回归,能够保证主干知识的扎实透彻,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也就少了许多做题的盲从与随便,有根据地答题,有目的的思考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得以培养。 二、学会建构知识体系,整体把握 纲举才能目张、提纲才能挈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经常给学生强调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许多学生因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坚持不下来,这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在高一复习阶段,老师就应该在复习过程中不断渗透,不断引导。 三、学会运用资料,突破创新 学生每天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许多学习资料放的杂乱无章或者没有整理的好习惯,老师在设计学案或试题时就不应该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尽量做到一开始资料就要让它系统性和规范化,在复习时,可先让学生将试卷或学习资料分门别类地装订成册,在使用过程中将重点难点易错点作出醒目的标记,同时归纳总结自己答题的薄弱点,许多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时无一例外的都谈到善于积累知识这一经验,如何积累?将做过的题目认真分析、结规律、找出失误点,由于高一学生的复习时间短,许多学生还难以做到有深度的分析和总结,老师也不能给学生提太高的要求如必须做错题集了或者必须重新整理什么的,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将错题做下标记,改错并能写出正确的依据或分析错误的原因老师就应该给予鼓励与嘉奖,因为这是他们突破机械被动学习的开始,是培养自我学习突破创新的良好开端。 四、学会表达,勇于展现自我 在高一复习课中,老师不妨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展示自我,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来提出,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里就有很多诞生了:学生表达能力不足,会不会导致衍生更多的问题与错误?学生过分表演会不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学习进程杂乱无章?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有这么多顾虑,我想作为老师首先要能看到学生思想单纯、认识能力不足的一面,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或这样那样的错误;更要能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与失误。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主体,如何体现其主体地位?不妨将课堂还与他们。为避免以上问题的扩大化,老师课前精心备课,做好调控工作。比方说我这堂课哪个时间段放给学生做哪些事情,老师都要把任务明确化,避免大水漫灌随手撒网,不然学生会无所适从,假如布置的任务量太大,学生难以完成复习任务,很容易使他们对复习模式丧失信心,老师的用心也会赴之东水。笔者在复习课中采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展示如下: 1.精挑细选,把握质量 课前检查学生作业,挑选作业质量高的学生让他们再准备,课堂上讲解题目答案及思路。题目量不必大,一到两道,相对简单的可适度放多一点,在以后的操作中,不必老师提醒,学生很自觉地知道做地理题的步骤,这比老师百般强调还要有效果。 2.合作交流,共同解疑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地理问题的探索学习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在复习课中,相对简单的作业当堂分组交流小组合作,老师在每组中挑选代表课堂展示,这部分作业老师不给参考答案完全由学生自己研讨,假如讲解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疑问,其他各组可直接质疑,这样学生就准备的很细心很认真,小组合作精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3.自我展示,鼓励赏识 鼓励学生自我展示,老师提供平台,下一节课问题有自愿到讲台展示的在老师那里报名,老师提前做一些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表达更流畅自如。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主要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的表达适度进行总结归纳,及时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做好评价与引导及时调控,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老师尤其要重视思维的推导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实现“开放性”课堂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更加广阔真实的探究学习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 要:高中地理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一能否学好地理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搞好高一地理教学呢?首要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具体怎样做呢?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做:上好第一节课;充分利用地图;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多穿插生动有趣的故事;加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多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 关键词:高一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学以致用 高中地理是文科生考本科以上大学的必考科目,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一作为起始年级,学生能否学好地理至关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搞好高一的地理教学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莎士比亚也说过:“学习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才可以得益。”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首先,要认真上好开学第一节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好了第一节课,这便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摩擦出了第一束火花。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趣味性强又容易引起学生思考与联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兴趣。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标题是“宇宙中的地球”。那么,在宇宙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是学生急切想知道的。我们不妨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引用美籍华裔宇航员王赣骏在航天飞机上看地球的自述:“地球真是一个漂亮的星球,像一个令人觉得很容易破碎的玻璃水晶球,蓝白条痕相间,水蓝色大气薄薄一层覆盖。”“我在中国上空慢跑,我想着故乡,我来了。”这样一开讲便创设出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其次,要充分运用课本插图和地图册进行地理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使用地图,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创设地理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比如,我们学习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这一节 时,参照课本及地图册上给出的相关彩图,可以比较清楚地表现出各类岩石的形态及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借助情景剧形式让学生演示岩石的“运动”过程。 第三,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 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意识,构建立体思维,还可以突破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单纯用语言描述或者用静态的图形很难让学生深刻领会地球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地理现象。但是我们若借助多媒体,用动态效果来展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很多学生认为无法理解的知识都能 迎刃而解,无需教师再花大量时间给学生讲解。 第四,多穿插生动有趣的故事。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如果我们能适当引用一些与教材有密切联系的、学生喜欢的、生动形象的材料予以印证,便在能深化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引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日界线知识的时候,笔者便给学生讲解了一则有关一位美国产妇生产双胞胎女儿过日界线的趣事,当学生听说前面出生的女孩做了妹妹,后面出生的女孩做了姐姐,便对日界线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追问不止,结果这个知识学生掌握得都很牢固。 第五,要重视学科间知识的联系。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知识触及了其他科目知识。如果割断了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就绝对学不好地理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立足地理,兼顾综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合成。 最后,我们还应该多让学生留意身边的地理现象,并刻意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和阐释,让他们充分感触“学以致用”这个地理学习的最终目的,使学生觉得地理学了确实有用,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努力学习地理知识。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官渡中学) 高一地理论文:对高一地理教学困境的思考与研究 [摘要]新课标的改革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学生为核心的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主动的参加并有发明性地展开,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开发。这就要求老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来对地理课堂进行改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一地理、教学、困境,策略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们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最后成绩,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学生们是在随着老师的意念在学习而不是真正的喜欢上这门功课,缺乏对地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求老师转变观念,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大胆创新,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效率。 1.高一地理教学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 首先,学生地理学习兴趣不浓、态度不积极。学生升入高中以后,认为地理不重要,当地理教师反复强调其重要时,学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情绪,态度消极,更谈不上兴趣了。所以,在教学时地理教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入手,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爱国情操、人文地理情像、积极的学习态度等。其次,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总体了解不够,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加强,特别是对地图知识的基础极为薄弱,连最基本的中国行政区划有多少个都知之甚少,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地理知识范围了解较少,这对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以至于高三毕业生也对地图知识掌握不到位。最后,学习能力不够自主。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地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许多教师在高一地理教学中贯彻了这一理念,结果发现学生不太适应,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教师灌输式地给予,对于需要自己动脑筋获得问题答案的教学方式不够适应。这种现象说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这些本应该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得到充分锻炼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重视,相当比例的初中地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出发点还是围绕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只要学生将考点内容掌握透彻就行了,至于能力发展情况,则不是自己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由于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观点,一些学生在学到地理知识的同时,学习能力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2.突破教学困境的途径 对于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出现的这些现象,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立足教材与学生实际,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破解这些教学困境,提升地理教学成效。我在高一地理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努力,突破教学面临的困境。首先,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布鲁纳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一种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如等级、奖赏、竞争之类的外来目标。因此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强调地理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地理有关,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让学生爱学。在课上,经常以这样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出学生熟悉的现象,从而引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时,有同学说:“地理课尽学位置、地形、气候,多没趣,上课就想睡觉。”可见,想要改变地理教学困境,唤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其次,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在地里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之非常重要的,它能促进学生掌握自己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自然地理中很多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现象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劲,而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有利于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可以借助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受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各维度昼夜长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如演示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能播放影像资料,所以在讲火山、泥石流时可以播放相应的影音资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语 改革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教学方法、考试内容、能力研究与培养、学科渗透是主要的。素质教育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高考则体现知识的灵活,技巧的应用,两者相辅相承。素质教育也可通过考试体现出来,所以教学的主攻方向也应体现灵活,学生学习更要注重技巧的积累,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渗透。改革与创新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第一节课兴趣教学浅析及反馈 摘要: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再说教好地理。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唯有师可亲才能让学生做到亲其师。我们应该放低姿态,弯腰与学生交谈。与学生交流,需要我们是"平视"的关系、平等的地位、平静的对话。 关键词:地理;兴趣;多媒体;反馈 用人格感染学生,用学识引领学生,用礼仪亲近学生,用欢笑感染学生,用一切手段来打造地理兴趣化教学。 地理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的文化功底。对于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应该是一个礼仪周全的人。若如此则学高、身净、礼貌、文雅,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教师。在这里以高一开学第一节课为例,浅谈地理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及地理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中的体现做简单探讨。 第一部分:课堂实例及效果反馈 人教版高一地理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课我讲解方式是以多媒体播放霍金"万物起源"。教师对高中生不理解的地方做出解释的形式来讲解的。这节课教师讲解时间约为8分钟,多媒体播放时间为37分钟。 上课,起立后教师深度鞠躬,问好。简述本节课内容设计并播放多媒体影片。 第一处讲解。第一个实验,多普勒实验。靠近的汽车声音更尖锐,远离的汽车声音比较低沉。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眼睛比较敏感的时候,靠近的物体呈蓝色的光晕而远离是红色。同理,我们看到的星星泛红色说明,星空中的星星多是远离我们的。此处说明下西方人实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续播放。 第二处讲解。万有引力定律,宏观以及微观理论。宏观的万有引力,物体的引力关系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适用于宏观物理学。但是万有引力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比如对水星轨道近日点处的计算误差;对微观粒子世界的适用性。于是讲解弹簧床理论。当一个物体质量太大的时候,空间变形较大,在空间的作用下,其他小物体向大物体靠近。 第三处讲解。实验二,万有引力实验。在一个光滑平面上放满小钢珠,如果均匀分布则物质不会聚集在一起。而从成千上万个钢珠中拿走随机的五个。则万有引力开始产生作用,因为不平衡所以一部分聚集在一起,开始了物质的聚集。也就是说,星球的产生是因为不均匀。此处再次感慨科学家严禁的实验态度,以及他们不辞辛苦的实验精神。继续播放视频。 第四处讲解。当影片播放到恒星的形成,核聚变为其提供能量时,讲解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质量的亏损其产生的能量为亏损质量乘光速的平方。可以简单理解为物质转换为大量的能量。 第五处讲解。当播放到恒星加工各类物质,直到铁的时候,讲解元素周期表,此处强调氢是宇宙中最基本的物质。其余物质都是其核聚变之后的产物。继续播放视频。 第六处讲解。黑洞理论,当物体的质量不变,而距离变小的时候,根据万有引力,质量达到20个太阳而距离只有12公里的时候,黑洞就产生了。地理的基本思想之一,人地和谐。不要试图去征服自然,否则必遭自然的报应。引入全球变暖。讲解人地和谐思想。 从课堂反馈来看:高一4班,第一节课多媒体不能试用。效果最差,几乎没有效果。完全失败,并未取得预计效果。不可能用嘴讲出电影来。此处建议教师准备课程要灵活多变,遇到突发事情要提前设计好应对方法。 高一5班,较好。时间刚好,学生听过后,对于地理教师有认同感。兴趣第一步初步建成。亲其师做到了,让他们知道其师亲他们也可亲;其师敬他们也可敬。地理兴趣养成较好。以后讲课到时候,提到这节课播放内容学生基本都能记忆起来。总体来说,效果比较理想。 高一6班,适中。跟我的关系比较亲近,有些像朋友。他们对知识的记忆不如5班。上课纪律稍显嘈杂。以后的课堂上,我对6班严格要求。2节课后,6班做的比较好了。对地理老师有比较好的认同感,对地理学科也比较感兴趣。 总结,总体来说取得了理想成果。地理教学以兴趣培养为主。在教学中应多想想突发情况,提前设计好应对措施。 第二部分:地理教师的个人素养是地理兴趣教学的基础 只有具有相应素质的教师才能胜任兴趣教学的工作。万丈高楼平地起,让我们打好基础再建高楼。 一、礼貌,与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主动亲近你。 开学第一节课,要求我们做教师的有礼貌的举止。礼仪是人和人之间建立第一印象的重要因素。是打下良好印象的必备因素。每次上课,九十度鞠躬是我们应该做到的。立正行直,衣冠整洁是正常的出门配置。面洁手净,发亮鞋光,服饰得体是我们的义务。语言大方得体,戒骄戒躁,安静讲课又富有激情,这些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老师需要具备的条件。 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再说教好地理。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唯有师可亲才能让学生做到亲其师。这里我们应该放低姿态,弯腰与学生交谈。就如同每个小孩子都不喜欢他仰视的人一样,高中生不喜欢高高在上的"大师"。与学生交流,需要我们是平视的关系,要么我们弯腰,要么学生起立。 如此可以让学生"亲其师",还要让学生信其道。 二、学识 需要教师对与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要细心观察。对于新闻里的地理知识要多多留意,以防学生问起。比如10-11年冬季云南、贵州干旱,其地理知识就是季风气候的自然灾害:水旱灾害严重。云南地区受亚欧大陆与印度洋影响,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冬季风特点冷干。当冬季风势力强大的时候就会造成冬季的旱灾。学生问起你一解释,即讲解了地理知识又让学生佩服你的文化素养。这是地理教师时时都要做的事情。 一个一问三不知的地理老师是很难让人家对你教的学科感兴趣的。古人说想知天文下晓地理,我们作为地理教师,理应通晓地理知识。特别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 地理是一门总和学科,较好地理的前提是教师具有很好综合素质。想要做到地理兴趣教学,就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快乐教育探析 【摘 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呼声不断,快乐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青睐。快乐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活力,是教育的一大进步。本文阐述了快乐教育的内在含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根据地理学科的特征和高一学生的心理特质提出了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一;地理;快乐教育 引 言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同时又具有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鉴于地理的上述特征,地理学科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1]针对高一学生,教师由该如何践行此理念,让学生真正学到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呢?在笔者看来,快乐教育是上述问题的最好答案。快乐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学习活力,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曾提出:“痛苦的学习会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学习会使知识吸引人……在同等情况下,教学的效率和与学生从事学习的快乐程度是成正比的。”[2]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也曾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然而,纵观全国的高一地理教学,情况却不容乐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上学校对学生卷面成绩的极其重视,课堂上,教师们采用的仍然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趣的地理现象在教师那被支离成众多的枯燥的知识点,学生无须深入大自然去感知,只要课后死记硬背便可。这样一来使得我们的高一学生一开始便对地理产生了极强的厌恶感:地理课堂上,玩手机者有之;睡觉者有之;复习其他科目者有之。于是,我们的地理老师会花大量的课堂时间来维持纪律,其教学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一、高一地理教学现状 在全国的教育水平评估中,江苏省的教育一直名列前茅,众多教育专家对江苏的基础教育评价甚高。盐城虽不比苏南部分城市,但相比苏北及苏中一些城市,其教育水平应属于上等。盐城市教委也极其重视本市的教育发展。尽管如此,高中地理教学情况确不尽如人意。笔者现任教于盐城市明达中学,承担多年的高中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以曾执教过的两个班(共100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初中时教育背景和高一学生自身素质的迥异,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地理成绩水平差异较大。刚开始学时,笔者做过一个统计,地理试卷能得60分的同学只占到了全体同学的51%,其中一个班25人,另一个班26人,试卷的总分是100分。而能得75分以上的学生却有5人,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5%。笔者继而作了问卷调查,其中喜欢地理的学生仅占到了全班学生人数的百分34%,不喜欢也不不讨厌地理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21%,不喜欢地理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45%。综合学生的基本情况,笔者认为高一学生的地理学习存在以下问题:1.地理基础薄弱;2.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的兴趣不高。 二、高一地理快乐教育的方法 2.1创设场景,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高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所谓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地位,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理想的人等的认识。因此学生的一举一动无一不是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赢得他人的认可。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营造活泼的学习气氛。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4]教师可以采用作游戏的方法来先让学生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含义。具体做法:上新课前,教师无须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是告诉学生本节课将进行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且需要3至4个同学的配合,首选,让学生围成一个小圈挥舞着手原地打圈,教师可以给其动作取名为“自转”,其次,老师站在中间,让学生自转的同时,围着老师转圈。这就是公转。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座位上自由旋转,或者围着桌子公转,这样一来,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就会异常浓烈。整个课堂,学生手脚脑并用,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2.2培养高一学生快乐学习习惯 若想让高一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只在地理教学的某个环节创设快乐的情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竭力培养高一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也就是说在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设置相应的场景或适合高一学生的娱乐节目。由于地理学科的地域性,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深入大自然,了解盐城的风俗地貌。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习惯。 三、结语 本人作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已有数年,在平时的得力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采用快乐教学,收效显著。据统计,现在笔者所在的高一班级里喜欢地理的学生由刚开学的百分之34%上升到百分之71%,不喜欢也不不讨厌数学的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14%,不喜欢数学的学生仅占总人数的百分之15%。在期末考试中,地理学科的及格人数由原来的51人,上升到95人,及格率达到了95%,其80分以上者20人,中90分以上者就有8人。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地图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而高一阶段的地理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地图是地理的生命线,也是地理的特色,通过对教材中地图的分析,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有助于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更多有效信息。加强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地图教学,必然会为高中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高一地理 阅读方法 地图教学 很多地方的初中地理就是死记硬背,初二时结束时对其进行会考。时间经过一年后,当学生们进入高中,学生面对教材第一单元的地球运动部分,是束手无策和头昏脑胀。高中地理不仅要求学生熟悉where与what,还要求学生分析“why”与“will be”。时隔一年,学生们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否还在,是否已经忘记了初中时学习的基本地理事物,还是一个问号,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把怎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放在重要地位。而提高学生的兴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对高中地理有畏惧感,地图教学的策略引导是关键。 一 从地理学科特点来看 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地理的基本技能包括:(1)阅读地图的能力:地图被称为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会阅读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基本的能力。新教材让学生试做天气预报员,激发学生读图兴趣。(第2.5课活动);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概念和地理分析能力(第1.4课活动、第4.6课活动、第4.2课活动);通过不同内容地图的对比,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3.3课活动、第4.8课活动)。(2)绘画能力:新教材在这方面安排了较多活动,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从而达到化解难点、锻炼绘图技能的目的。例如:绘简图说明地球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关系,(第1.4课活动)、绘制地壳物质循环图(第1.6课活动)、画水循环的过程及其主要环节的示意图(第4.3课活动)。(3)计算能力:通过地理计算,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第1.5课计算时差活动)。由此可以明确看出,地理教学中对学生地图意识的培养,是地理学科本身的必然的要求。 二 从教师课堂策略来看 1.把握地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认识规律原则:地图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远域的地理事物及其有关的理性知识,地图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地图,学生读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例如,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及特征,如果学生只读课文,或只凭教师讲述,是很难形成各自然带的景观特征和空间分布概念的。只有阅读了世界自然带的分布图以及各带的自然景观彩色图(尤其是典型植被和代表性的动物图)后,学生对自然带的景观和分布特征便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实际性原则:地图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例如讲地图投影,鉴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只能深入浅出地用切开桔子皮,把它摊平、变形的例子,来说明球面地图画成平面图的变形,而不能按照地图学的要求去讲地图投影。 第三,思想性原则:新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情和国策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地图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地图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建设现代化祖国的雄心壮志。培养用图习惯,详解读图方法,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 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策略、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地图教学进行指导和强化,并同时形成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三 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 平时的习题、考试的试卷中都有“读图回答”类的题目。学生可以先看课本上的一些原理图、示意图,仔细观察,把课本知识落实在图上,同时要注意图形的变异。读地图要做到五个要: 第一,要有目的,即准备读取什么信息。看图如果漫无目的,就会迷失在色彩、符号、注记构成的地图迷宫里。 第二,要有重点,抓住地图上的主要内容读; 第三,要有层次,掌握图中信息的先后顺序; 第四,要有设计,即设计不同的线索,变换角度读,增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 第五,要默想地图,闭目冥想,把完整的地图印在脑子里,训练自己的空间记忆。 比如,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可以这样进行: 第一步,确定读图的目的是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分布; 第二步,按设计的线路读,如沿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陆上邻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黄河、长江流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京广线、陇海线经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经纬线穿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 第三步,选择自己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曾经到过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仔细读,看轮廓、辨邻省、熟悉空间位置; 第四步,合上地图,默想阅读过的地图信息。 按照以上步骤反复读与训练,必能增进对地理事物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通过在实践基础上对学生图形分析能力的测定和培养,探索出一条能够促进高一学生提高地图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教学模式。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教学中学习困难的探索 摘 要:学习困难是每个学科都不可避免的现象,尤其是进入高中后,许多学生都说地理难学,一定程度上也给高一新生加重了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此,研究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之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是地理教学的必然之路。就高一地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地理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高中地理;困难;原因;对策 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即将高考的压力,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许多学生都反映学习起来有困难,本文就对地理教学中学习困难的原因和策略进行一些探索。 一、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1.初高中地理知识的衔接不够 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的,学生对知识的准备程度和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就说学生初中地理需要掌握的知识是高中地理学习的必要条件,但是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一地理学习中往往与初中地理知识相脱节。这也与初中地理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初中地理不参与中考,加上初三的时候又不学习,以至于到了高一的时候,由于时间间隔太久,许多学生对地理的基本知识都无法熟记,而且一进入高中学习也随之紧张起来,地理的课时相对较少,但课程内容较多,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对初中知识进行了一些回顾,但仍不能使学生有效地链接原有的知识,导致学生在高一地理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这也十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高一地理学习中学生感觉学习地理困难,成绩也得不到明显的提高,长久下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无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循环往复下去,不但成绩会逐渐降低,甚至更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自 信心。 3.学习不得法,地位思维较低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可见性,而且又是一个文理知识相交融的学科,学生要想提高地理学习质量,就必须加强记忆,提高理解能力。学生必须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但是很多学生把地理学科归为文科,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往往依赖于机械的记忆,忽略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分析和探究;在课堂中也只是听,不去主动地去思考,无法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链接,也就更谈不上对知识链的构建;习题中也只是对简单的模仿或记忆型的题进行解读,遇到相对灵活的题的时候无法进行知识迁移。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无法具有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地理学习,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4.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很少看到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况。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少了探究这一过程往往会使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情绪受到压抑,十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解决高一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 1.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地理教学中不难发现有很多学生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地理,学了地理有什么用等等。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到学习地理的好处,这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地理的好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能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认识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时事热点,补充地理教学,如学习地震灾害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有关的地震资料,让学生自主分析,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的意识。 2.精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构建知识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如在课前给学生列出学习的目标、重难点,并回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链接;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内化知识,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等;在课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及时查漏补缺,并设置课后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借助图示进行记忆、对相关知识链进行记忆、网格记忆等等);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教给学生对比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方法。通过方法的传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当学生看到成绩后必然会激发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高一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困难这一教学现象,必须加以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乐于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高一地理论文:新课改下高一地理教学 地理新课标不仅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我来说,及时准确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尽快学会实施方法,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尽早地把信息资源转变成师生学习和前进的动力。这既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的本职工作,又是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表现,更是教师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教师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1 我就自己半年多地理新课改下教学实践谈一些具体做法 : 1.1 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建立新教材观、新学生观、新教学观、新课堂观 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方法,并吸收了传统优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真正成为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根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分析教材,确立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和识别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因素,同时确立科学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来设计教学。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1.2 对地理教学设计思路的反思 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这使得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具体实施中遇到很大的阻力。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生产实践方面关注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为此,课改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某某问题。”而课改前我们经常说:“这节课讲授或今天上第几章第几节……”,让人总感到有点居高临下。在“存在生命的行星”一段教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也是极具探索性的内容,地外生命是一个热门话题,要引导学生敢于畅想,求异,学生畅所欲言,教学形式更加开放和生动。但是科学幻想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乱想”,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 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惑: 2.1 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感觉到课时紧张,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位同学,那么时间又难于满足,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2 对教材连续性与统一性的困惑,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是许多教师的困惑。 2.3 配套习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要妥善处理需要时间。 2.4 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程改革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我们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5 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概念,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如何把握教学的标高,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教师心中也没有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也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又如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案例研究“厄尔尼诺”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太大。 2.6 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应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在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的普通班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3 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今后的教学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为此借鉴总结了以下几点: 3.1 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的力度,同时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组之间的相互听课活动。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3.2 在总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③关于不同学习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习,并不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习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此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言堂”、“满堂灌”不对,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正确的,但要注重区别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参与还是形式参与,真正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④各类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普通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还是在课堂,因此任何忽视课堂教学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3.3 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们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如加强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实施,适当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等。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真正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目前的新课改处于探索阶段,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争正确、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现代地理教育的特征,突破旧的思维方式,逐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学观、质量观等素质教育新观念。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教学要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增长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激活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高一地理论文: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对灵宝苹果业发展调查,形成了有一定学术研究的调查报告,愿与大家一起分享,以期为灵宝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佐证。 关键词:自然优势;社会经济因素;发展情况 课题:灵宝苹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发展方向。 辅导教师:黄龙辉。 调查人:高一10班地理小组。 调查方式:利用节假日学生回家调查本乡镇苹果发展情况,再班级汇总,网上查阅等。 【调查过程】 先印发灵宝果业发展的基本资料,学生了解各自乡镇后,利用节假日,各学生回家调查本村苹果种植情况,包括村民人数、亩均收入、苹果种类、种植规模和销售情况。 各村苹果种植情况汇总后,再派出代表调查各自乡镇苹果发展的总体举措、规模和销售情况。然后了解灵宝苹果种植的自然因素。包括先了解本乡镇地形和苹果种植优势。汇总后,小组抽样验证实践。最后根据资料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以提高他们的地理表述能力。 【拟写报告】 分五个阶段实施(时间计划安排9~10周)。 1.分析资料,划分调查区域(一周)。 2.走访市区规划和管理部门实地调查与记录(三周)。 3.资料汇总和分析研究,提出对现状的认识,对未来发展的建设性建议和设想(两周)。 4.约请有关部门的同志一起参加研讨、汇报会,进一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善研究和调查报告,完成课题(两周)。 5.综合分析,对调查报告做最后修改,并整理结题(一周) 【调查内容设计】 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灵宝作为我国重要的苹果基地,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呢?为什么近几年“卖果难,果难卖”成为农民最头疼的大事,灵宝果品生产为什么一度步入低谷?今后发展苹果业的新举措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由我班地理兴趣小组对灵宝苹果发展的区位因素展开如下调查: 1.灵宝苹果种植业发展的自然优势有哪些? 2.影响灵宝苹果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 3.目前,灵宝苹果加工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调查。 4.目前灵宝苹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5.今后灵宝苹果业发展的举措和思路有哪些? 【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苹果种植业发展的自然优势 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处于黄土高原与小秦岭东端的接壤地带,其深厚的黄土层,土质优良。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并且雨量中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为果品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国家确定为优质苹果产业带。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和气候条件,灵宝苹果风味独特,素有“灵宝苹果甲天下”之称。 二、灵宝苹果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区位优势 灵宝地处豫秦晋三省交界,黄河中游,金三角经济带,西安、郑州两大航空港之间,境内310国道、陇海铁路、209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等要道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为果品流通提供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 2.种植历史悠久 灵宝苹果自1923年引进栽植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多年的发展历程,使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赚取了巨额经济财富。 3.种植规模大,品质好 全市现有果品面积104万亩,其中苹果80万亩,年产果品12亿公斤。荣获“全国苹果产业十强县(市)特别奖”“中国果菜加工十强县(市)”等称号。灵宝苹果以其色泽艳、香味浓、含糖高、耐贮运而著称,在全国历届鉴评中屡获金奖,灵宝苹果和大枣并获得国家原产地产品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经济学家费孝通提词“灵宝苹果甲天下”。 4.技术因素 全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1人。农民技术员10000多人,其中高级技师15人,技师1000多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技术队伍,为果品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目前,灵宝苹果加工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调查 果品产业已在我市形成了产、供、销、贮、加、运一条龙,年加工能力40万吨,其中浓缩果汁24万吨,年消化果蔬能力180万吨,形成了果汁、果饮、果酒、果酱、罐头等10大系列29个品种;市境内建成了15个果品交易市场,在全国19个省、市、区,62个城市,168个市场,建立了350个果品直销窗口。在广西凭祥、黑龙江绥芬河、云南瑞丽等口岸,建立了灵宝果品边贸出口区;果品贮藏库2.5万个,机械冷库130座,年总贮量达到35万吨;全市果品包装企业17家,年产纸箱、果袋、发泡网、保鲜袋及各类果品包装物4类7种,为果品生产提供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四、目前灵宝苹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灵宝苹果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品种老化、品种搭配不合理;老果区综合征较为严重;苹果管理问题及其所导致的品质问题;销售体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出现农民“卖果难,果难卖”的问题。苹果加工业发展滞后,加工层次低。 五、今后灵宝苹果业发展的举措和思路 1.畅通产业销售链,完善果业市场销售机制 2.积极开发苹果深加工产品,提高苹果的附加值 3.积极推广新品种,提高产业后续发展能力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苹果示范亮点 (1)出台苹果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总推苹果综合开发模式,集中打造寺河乡苹果示范亮点。(2)加大政策扶持。对苹果种植户在技术及销售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引导外来资金投向苹果产业。(3)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引进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对苹果的品种选育、栽培及初加工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5.拓宽培训渠道,提升果农素质 (1)邀请外来专家教授深入各乡镇对苹果种植实地指导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果农代表到周边市县苹果园区进行参观学习;(2)建立苹果发展技术人才库,根据苹果发展各阶段人才需求,协调县内技术人员进行长期的技术指导,形成苹果发展技术支撑长效机制;(3)以打造特色果业为重点,实现“公司+基地+农户”订单产业发展模式,扎实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形成一批上规模、有竞争力的苹果品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科技兴农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开发研究培育新品种,并积极探索治疗果树病的方法,使灵宝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不断提高,受病虫害的威胁也越来越小,苹果种植业发展走向稳定。 六、其他相关资料(略) 【调查结论】 苹果是非常适合灵宝的一种经济作物,尽管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其产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产生了一些影响,但苹果产业依然在不断的蓬勃发展这一点不容置疑,其发展前景依然是很光明的。灵宝优良的土质、气候、环境造就了灵宝苹果“甲天下”的风味,加上现在国家积极的惠农政策和经济政策,“甲天下”的灵宝苹果应该能够香飘天下! (作者单位 河南省灵宝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一地理论文: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通过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多的收获和成长。“分层成功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更突出教学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目标,值得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高一地理;课堂教学;分层成功教学;研究 学校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是学生间的差异却是客观存在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掌握的技能水平等等都存在着差异,包括其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等,因此把握好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探讨了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的相关内容,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空间。例如:C层次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学习有了一定的信心和耐心;B层次的学生对学习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信心;A层次的学生能力提升很快,并懂得帮助其他同学,做好地理学习。 一、“分层成功教学”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分层成功教学”是指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出发,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他们分成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再根据群体学生的差异,进行不同层次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评价的分别制定,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成功,从而不断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更积极主动的学习。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并达成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宗旨。 “分层成功教学”的实施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个体成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性。学生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发展变化,及时对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做调整。“分层成功教学”是将学习目标细化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质效的提升有很大的好处,而且教学实施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都有帮助,这也是提升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需要。 二、高一地理课堂教学“分层成功教学”的实施 (一)分层方法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而不是区分学生,分层成功教学是实现平等教学、尊重教学规律基础上的差异性教学,因此在学生分层上,不能单纯通过学习成绩为依托进行机械简单的划分,这样易造成偏差过大,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打击。我们要采取模糊类的分析,进行动态、综合和科学的评价。先根据学科表现进行基础人事,再对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心理发展水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评价。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学生对学科的潜在兴趣的能力发展研究。这样才可以对学生分层有较客观的处理。且学生分层也应随着学生的发展变化有所调整,秉承“因地制宜”教学观,坚持给不同层次学生创造更加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空间,更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让学生能感受自己的进步,有冲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 具体方法根据以上原则,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好的学习习惯;B层次的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不够自觉,缺乏主动性,且自控能力较差;A层次的学生是指学习基础好,学习很主动,对学习有兴趣,有热情、有能力。而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度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还可以实施小组合作,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小组,互相帮助与监督,可以采取座位相邻的原则进行分配。 (二)分层实施 1.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的设定指的是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和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学习可能性,做出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起学习导向和激励作用,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学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考虑C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可以适度安排一些辅导内容,保证他们的学习基础的达成。对于B层次的学生要保证他们对课程标准的完成基础上,注意能力的发展。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达成教学准则之上,增加难度,关注其知识迁移运用。 例如:学习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目标设定。C层次的学生需要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B层次的学生要能绘制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明确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让教师教学内容通过学习能灵活运用。A层次的学生就应该学习用学习到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地理问题,比如说气候类型的成因或是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课堂教学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成功引导学生在各自需要努力的学习发展区域内前进,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掌握一定知识与能力的满足感。这是一个挖掘自身能力的学习过程,关注好学生的学习变化。比如说在完成“自然界的水循环”这一节的教学任务中,可以设定三个类别的问题,C层次的学生了解陆地淡水占水体的比例,并叙述相应环节及意义;B层次学生的能作图表示水圈各部分的组成,并制图描述水循环过程;A层次的学生则关注以上两类基础之上,还能联系生活理解三类水循环的差别并作相应的水资源宝贵表述。 而在实现“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目标,就可以联系分组形式,采用小组报告,由简入难,彼此合作,每个人都有任务,每个都要做一定表达,彼此都要对报告内容有认识,在这样的报告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被很好的鼓励,有的同学负责报告成因类型、分布规律,有的学生谈如何解决地理问题等的等。而在布置作业环节,也要体现分层教学的内涵,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完成水平布置。 三、关于实施高一地理“成功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 实施分层成功教学的基础,在于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自由安排,但必须是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的。这样才能避免分层成功教学出现片面化或是教学目标的降低。因此教师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认为,做出适度的调整,明确自由的限度,在这个大范围内给学生创造出自我认识、自我努力、自我强化,从而达到进步的空间。个别学生教师可重点培养,但不可以牺牲全体学生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的时间为代价。 (二)要摆正心态,不可模糊分层教学的重点 “分层成功教学”为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教师的心态问题,教师要以公正、平和的心态看待分层,我们分层的目的不是划分学生,而是划分教学,教师如果对层次低的学生的有偏见,学生就会感受到并产生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不可有对他们层次的要求,而应是让他们多努力充实自己,最终达到从一个学习成功走到另一个学习成功。其次是教师的教学问题,教师不可以模糊了分层教学的重点,因此要更加努力的钻研教材,改进教学,多关注一些学生又喜欢、又促进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形成较好的激励机制、教学氛围,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喜欢上地理课,并尽可能从课堂上多学到一些,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提升。 (三)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为实施基本原则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哲学认识,但用在“分层成功教学”中却十分有效,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是以学生为本的,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表现,学生是学习成绩的关键主体,让学生感受到分层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和期待,让学生愿意相信自己能做到相应的要求。分层要成功,就一定要灵活,看到学生的进步,就要及时的对分层进行调整,要为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提供激励,要观察学生的动态,成绩变化很大,但没有定性的学生不建议调整层次的频率太高。 综上所述,在高一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成功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也使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好的达成,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发展自我,可以说满足了素质教育的追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分层成功教学”,使学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适宜的方式,使其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好。学生不再把地理学习看的很难,而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夯实自己的知识掌握,可以说是一种积极有效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高一地理论文:浅论高一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知识储备 由于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知识储存为基础,综合探究能力为前提,个人兴趣为研究方向,因而不同年级、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其主题研究学习活动在内容、形式和深度上是有差异、分层次的。因此,学生研究性学习开展的顺利与否,取决于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获取的基本知识与必备技能的多少。地理教学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是以地球表面的事物的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关注现实生活,因而地理内容已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平台。以地理新教材的使用为契机,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渗透于课堂,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融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在高中阶段,地理教学高一为必修课,高二、高三为选修课,所以储备这一过程宜在高一学生中进行。 一、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爱因斯坦说过,结论几乎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会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理解全部情况。地理知识的获取大多是在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剥茧抽丝,经复杂的观察、推理、求证等科学方法获得。课堂中通过情境的设置,诱导学生去思考、去体验、去求证,重现结论的获取过程。这一过程类似于“体验式学习”。 如漫长的科学史的演变中无不体现那些杰出科学家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点时,可列举这些科学知识的形成。如介绍地球的大小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地球的半径是6371Km,地球测量第一人、被誉为“地理学之父”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是如何进行测量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教师及时以一成语揭示谜底:“立竿见影”。接着告之埃拉托色尼测地试验的有关背景:夏至日埃及有一城市叫塞恩,阳光直射井底,离此城5000斯塔迪姆(埃及长度计算单位)的亚历山大城的竹竿有一短短的影子(画图表示),请学生用数学方法去计算。根据所给数据,可演算出地球的周长为4万公里,与我们近代测得的数字仅差100公里。教师又提出,世界上实测子午线(经线)第一人是我国唐代僧一行,他用“复矩”(画图)实测北极星的高度,并利用“复矩”测出的北极星高度即为地球北半球当地纬度的特点,测出同一子午线两地纬度差与其相对应的地面长度,计算出每度弧长为132.03千米。教师让学生明了知识的形成后,还可让学生指出两人在解决问题时共同所用的方法和手段(如都利用地球以外的天体来辅助测量地球)。这些问题的解答较为详细地展示了这些经典探究所经历的典型过程和运用的主要方法,而不仅仅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这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将有利于学科内部知识的同化,还将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融合,是良好思维品质形成的重要渠道。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城乡分布、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的设置等知识都可用影响因素去体验该地理事物形成的内在原因。 二、探究知识的相关内容 新教材与老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知识点不再以原来的体系较强的段落式排版,而是以并列式将知识点罗列。伴随研究方法的增多、研究手段的改革、研究内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各种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地理表象呈现出来,这种罗列形式可避免将学生思维固定在已知的事项上,既为科学的发展留下了余地,又为学生的想像和深入研究提供了场所。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罗列内容的外延,并拓展这些内容的内涵。它相对弱化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化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与潜能。如气候类型的形成和分布中,课文中列举了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而它们各自在形成气候中的作用,叙述相当模糊。学生通过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的阅读,可得出: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分别成为全球气温、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分布,各地地表状况的差异,出现了非规律性的分布。这种认识拓展了知识的内涵:学生通过对某些非规律地区气候的探究分析,可加深洋流、地形地势、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影响的理解,这一思维活动又扩展了知识的外延。在教学中,阅读材料和每个单元后的阅读篇为学生进行这类活动提供了较好的素材。这种教学可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和良好的思维,经合理的归纳与总结,将支离破碎的知识和隐含的学科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经验。 三、质疑知识的正确与否 知识的形成是在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实现的。获取的资料在同一主题下,由于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会不同。具有极大的混淆性,以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产生不同的见解。教师在传授时,不应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的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可运用已有知识,通过证据(数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我们谓之“思辨式”学习。 如提到目前的主要的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的产生时,书中列举的是已达共识的结论,事实上人类对这一问题的形成机制还不清楚,所以教师可让学生在占有证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结论。具体的过程可以是:第一,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质疑。有的学生认为,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时使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同时也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粉尘,增加云层和降雨机率,会使气温降低,所以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是增温亦是降温尚无知数。第二,收集证据。学生主要从互联网下载了有关资料,大部分是文字,也有一些图片。第三,解释。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列表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这一步骤是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思维火花迸现的表现。学生寻找到符合猜想的依据作为论据,提出自己主张。第四,后期工作。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交流和推广自己的探究结果。 这些活动的研究内容是局限于地理课本知识上的延伸,单科学习性较强,但课外学习的过程中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起始,是学生真正检验真理和探索新知的开始。第一阶段宜以个人自主学习为主。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第七中学) 高一地理论文:浅谈高一地理利用地图加强直观性教学的体会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所以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因此教师可借助地图强化学生记忆。例如,学习非洲的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气候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教师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青翠,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叶凋落,动物迁徙,草原呈现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热带草原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2 认真设计黑板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而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长江的内容时,我在黑板上绘制了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人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像两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V”和“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红色粉笔标在干流上;其次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中游、下游;最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如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支流湖泊众多”,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呈现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着重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引导学生多动手画图。图是地理学的灵魂。掌握了图,地理就学好了一多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应利用教学挂图、课本插图和学生填充图册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还要逐步教会学生如何读图、识图、填图的技巧和方法。这就得让学生多练,在学中练、在练中学。例如讲亚洲时,我在世界地形图(东西半球图)上先明确指出亚洲的轮廓,随后让学生参照教学图、书中插图,在填充图上用醒目的红笔描出亚洲的轮廓。待学生描出后,我再在挂图中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赤道三条线的位置,让学生用蓝色的笔填出这三条特殊的线。这样,亚洲的经纬度、位置范围就被清晰地展现在上述所画的图之中了。接着再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总结出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赤道穿过其南部,地跨寒、温、热三带。最后再利用亚洲地形挂图,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填出印度洋、北冰洋、苏伊士运河、乌拉尔山、欧洲和大洋洲。这样他们就会很轻松地总结出亚洲北、东、南三面临海,西南面接欧洲大陆的海陆位置。通过这样的教学,亚洲的地理位置在学生的头脑中就非常清晰了。 4 采用易记歌诀、谚语、顺口溜等方式识记图。由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规律性,为聪明的学生所不以为然;又由于它具有综合性,为中下水平的学生所畏惧。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为有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有了兴趣,负担也就不存在了。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编成简短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就会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有趣,并且能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描述黄河奔腾咆哮,滚滚东去的气势。讲解长江时,为描述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吟诵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短短四句,把学生带入了奇妙的意境,秀丽风光一览无余。 短小精悍的成语也能为教学增辉添彩。如“沧海桑田”描述了地壳的运动;讲冷锋过境时,形容天气用“风雨交加”;讲地球运动时用“斗转星移”;讲海陆间循环用“百川归海”。这些成语准确、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地理现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总之,充分利用地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地图的识记、绘制,通过他们自身的体验、探究达到学好地理的目的。 高一地理论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模块教学编排计划与疑难问题教学策略 摘 要: 本文就高一地理三个必修模块阐述了教学的编排计划,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 模块教学 2004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宁夏作为实验区已是第九年。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学方式由重“教”转变为重“学”,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新课程“一个课程标准,多个教材版本”的情况下,许多中学遵循教学需要和课标要求,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逐步实施高中地理模块教学。 一、课程开设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共包含10个模块。其中地理1、地理2、地理3为必修模块;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7个模块为选修模块。 (二)高一必修课程安排。 按照宁夏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必修模块(每个模块2个学分)在高一开设,依据整个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来看,首先要开设必修1,必修1为自然地理,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和原理,才能解释必修2和必修3中的许多问题,学习了必修1和必修2才能应用于必修3区域地理中。 (三)新课程教学工作。 高一第一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的少部分为教学内容,主要是自然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规律、原理的推理、验证和应用,这些课程重点、难点内容较多、教和学的节奏需放慢些,给学生留有理解和想象的空间。 高一第二学期以高中地理必修2的大部分和必修3为教学内容,主要为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教学主要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还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等,通过活动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教和学的节奏要稍快些。 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在必修1。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课时不够:通过对必修1与必修上册(人教社2003年12月第1版)实际需要课时的对比分析,发现每周2课时不能满足高中地理必修1对教学时间的要求。必修1新授课至少需要30个课时,必修上册新授课需40个课时,两者之比为0.75:1,而必修1实际课时数与必修上册课时数之比约为0.67:1(按必修上册每周3个课时,必修1每周2个课时计算)。按比例计算,必修1至少应增加10个左右的课时才能达到原必修上册的教学要求。 2.针对学生:基础差,困难多,兴趣不浓,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3.教学内容:空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呈现方式多,理解较难。 4.教学效益:课时紧,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输理、轻学习能力培养。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1.必修1的规定周课时数是2,仅是原必修上册规定周课时数3的三分之二。 2.必修1的内容与必修上册相比只少了一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原教材中所占的课时数并不多,必修1又增加了许多“活动”、“问题研究”和“案例”,看上去必修1的章节是少了,但不少内容是原来许多节内容的压缩,给学生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 3.学习进度超前于其他学科教学进度。如大气运动中的受力分析,经纬线的知识等在地理学习时,物理、数学等学科还未讲到,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补充,否则学生理解困难。 4.对课标理解的偏差。课标只对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作了比较笼统的规定,导致教材的知识点、教师把握知识点与课标编制人员所默认的知识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们在教学时受老教材的影响都会补充相关知识,因此教学时间显得不足。 三、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适当增加周课时数。每两周增加1个课时。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至少可以将必修1的教学时间安排得更长些,因为必修2和必修3内容易理解,教与学的节奏可以快一些。 (三)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如果以上前两点要求均不能满足,就需要调整教学策略: 1.深入钻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抓住核心知识。 课程标准只是对学科能力进行了比较宏观的阐述,因此通过集体备课,在时间紧张的背景下应该选择最核心的知识和最重要的能力,而不面面俱到。并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结合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参考教研室的相关建议,将核心知识点列出来,要求每一位老师都掌握深度要求。 2.灵活处理教材中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活动和案例。 (1)大胆舍去教材中一些设计较难的案例。 教材中有些活动设计明显较难,对教学内容的帮助不大,可以大胆舍去这些活动或者活动的一部分。 (2)将一些活动内容进行推后处理。 教材中的有些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调查、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并运用所学内容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但有的设计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无法深入开展,应推后进行学习。 (3)淡化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些活动设计较难,对高一学生处理时应淡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只能作为阅读内容去了解。还有些活动开放性太强,主要用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完成。 3.重视学情分析,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较低,学生应该能在需要的时候通过自主学习、案例等去获得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是在“做”中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方法。二是在“图”中学,建立空间位置关系。三是在“思维”中学,培养地理思维方法。通过分析成因、比较异同、说明关系、评价影响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采用多媒体手段,化解难点,增加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将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复杂变简单,文字变图形,静态变动态,化解教学中的难点,增加课堂容量,适当加快教学节奏,提高教学效率。但教师要注意多媒体手段的必要性和适切性,能用板书、板图的则用板书、板图,能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则不用多媒体。 总之,高一地理必修模块在教学活动中要统筹安排时间,认真分析课标,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力争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一地理论文:浅谈古诗词在高一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有很多是关于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句,古人亦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知识渊博程度。高中地理,尤其是新课程标准高一《地理(必修一)》主要讲述自然地理,由于较难懂,所以学生一开始如果建立不起兴趣的话,地理会变得更加难懂,对于教师来讲也会变得难上加难,那么,如何才能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呢? 一、地球自转教学实例 地球的运动是高一地理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无从下手,并且很难记住相关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述自转速度时,可以将同志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引用出来提出两个问题:(1)这里的“地”是指哪里?(2)计算一下该地的速度是多少?在北京坐地一天真的能行八万里吗?比八万里多还是少呢?同学们通过仔细分析教材中的图得出该地的速度是1667 km/h,与图中的赤道速度1670 km/h接近,而北京有多少度?让学生找地图册(北纬40度),纬线圈的长度应小于八万里,那么在北京坐地日行就应该小于八万里。 二、常见天气系统教学实例 在讲述天气系统时,学生对锋面形成的天气比较模糊,这时引入古诗词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述冷锋形成的天气时,运用了一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说明冷锋移动得非常快,梨花是指雪花,所以冷锋过境会产生大风、雨雪天气。冷锋过后,天气晴朗,雪花就像梨花一样开放。在讲到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天气时,引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江淮的准静止锋发生在梅子成熟季节,每年六月中下旬,即“梅雨”。因此从这方面讲,古诗词中还蕴含着很多的地理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着很多益处。 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讲到地域分异规律时,共有三个地带性规律,一个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一个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还有一个是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在讲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时,引用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讲解气温的垂直变化,直接引入气温直减率,每上升100米,气温即下降0.6 ℃,正是由于这种地带性,才造成了山上山下桃花盛开的时期不同。对于我校学生,也可以引用长白山典型的垂直自然带分异情况,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四、水循环 在讲水循环时,运用李白《将进酒》诗中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导入,并提出问题:黄河之水真的不复回了吗?同学们通过看书讨论,最后有学生指出黄河之水东流入海,但是通过海陆间循环,海洋水还会通过蒸发和水汽输送及降水三个环节回到黄河中去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由此可见,如果诗句运用的好的话,及时地、恰当地引入古诗词,有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接受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启发学生回忆古诗词,增强记忆,还可能提高教学效果,陶冶学生情操。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长白山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