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目前工作室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工作室教学项目选择存在的困难目前电子专业工作室教学一般在本科教学的高年级阶段或者研究生教学阶段,对高职高专学生,由于专业学习的难度性,再加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为2-2.5年,工作室教学的特殊性给课程开发和项目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2)师资力量不足工作室教学模式要求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以案例、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沿性[2],但目前负责工作室的指导教师离上述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比较缺乏,按照企业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作。。(3)教学管理存在的不足工作室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关键,目前各工作室已经制定了实施细则,但具体实施过程不一定切实可行。学校在工作室的前期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工作室教学环境的完善所需要的经费等遇到比较大的困难,而这也是教学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 2.工作室教学的具体实施 以工作小组为团队开展活动:每个工作室配备2名专职教师和1名校外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和兴趣的差别,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尽量做到学生总数在30人左右,每一小组由大二和大一学生共同组成,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项目。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时间由固定教学时间和课外时间两部分构成,完成项目后经过考核学生可获得专业选修课2个学分,同时工作室面向学生课外时间开放,学生可以在工作室完成课程以外的学习任务,增强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室:利用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科技协会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开始小型技能项目比赛,以新能源工作室为例,学生在结束一个学期的项目任务后,举办便携式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组装比赛。同时定期开展各工作室之间的沙龙活动,每期由一个工作室交流一个主题,各工作室之间相互交流活动的开展方式和进度安排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沟通、活动组织、以及项目运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组织参加各类专业比赛:针对当前工作室指导教师在选择真实项目进行教学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情况下,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一个有力补充,通过比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应用电子专业学生组织他们参加学院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 3.实施后的效果 工作室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3],学生进入工作室后,由于企业项目的真实引入和各项专业比赛活动的开展,需要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性,突破了单一课程的内容,教学内容不能完全依附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客观上加强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工作室教学活动开展以来,指导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比过去有较大提高,每个专业方向的工作室与相应的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和专业对口率。教师充分利用该平台明确个人专业方向,提升科研能力。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学生接触到了更多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比如物联网工作室教学的开展,学生体验到未来智能家居的最新发展技术。工作室建设两年多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的规模和成绩比以往都由了显著的提高,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10余项,部分教师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加快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步伐。 4.结语 在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培养出能够使用社会需求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就业和社会适应力的衔接,是应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工作室建设的教学方式具有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可选择[4]等优势。是提升电子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胡国伟李伟曾佳工作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略谈应用电子技术的创新路径 一、应用电子技术在中专教学中的改革。 1.使学生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第一,在教学的内容方面开展多方位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多接触一些常用仪器,尤其注意学生对于仪表仪器的接触程度,在让学生全方位接触到常用仪器后,还要注意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措施,使学生能自己动脑思考,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于常用仪器的印象,然后通过全方位的考试方式来督促顺便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在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时,理论知识的教授也是不可或缺的。以前的经验使我们知道,很多学生尽管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强,但是对于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却是相对贫乏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甚至不知道怎样来进行有关元件的识别,对于基本的检测也是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中专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的普及与教授力度,使学生了解电子元件的种类、材料等基本知识,能够对于电子元件进行普通的识别与检测。过去,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的缺乏,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无法识别是元件质量问题还是设计问题的笑话,从而导致其在实际的组装生产过程中,出现由于元件质量问题导致整体的工作效率偏低的现象。为此,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于元件基础知识的练习,使学生不仅不会只停留在外观的识别程度上,而且还能熟练地使用电子元件的仪器设备进行相关的检验与检测,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电子技能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于电子技能的培训,可以使学生熟悉掌握大量的元器件,使学生掌握焊接、插装等等的各项基本的技能,同时能够看懂各类电子产品的电路原理图,并能够对各类的电路进行不同的调试。在对电路进行调试及安装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类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还会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此外,在对电子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学生还会培养起直观检查并且排除故障的能力,这对于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缩短他们对于社会的适应期。 3.加大综合性的实验的比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进入实验室来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各个学生的能力毕竟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出现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完不成试验任务的现象。同时,出于对学生自主开展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鼓励,激发他们动手操作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明确了实验室责任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对实验室进行适度地开放。同时,对学生提供器件或者专业技能的指导。第二,进行综合性的试验。因为,不管是提高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一个产品的最终完成,只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上述两个过程都必须是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机统一,更有甚者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加大综合性试验的比例,使学生不仅可以很好地巩固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成为综合性的专门技术人才。 二、研究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材的处理上,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1.把握教学目标,化解数学的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调其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必要过分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及思维的严谨性,对于某些定理可以只讲它们的应用方法,范围和实例。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比如涉及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可以先给出学生在中学学过的、易于理解的,并且与教学相关的引例,化解概念的抽象程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2.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讲授的方法,会使学生感觉单调、枯燥无味,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作者:马兵单位:河南省登封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略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革新 众所周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理论远不能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应当进行创新,改变单一科目如计算机课程、C语言,而加入电子设计、电子开发与应用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改变能够均衡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还应当把创新的思维提高到教学方法上。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调查法、探究法和讨论法等方法教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找答案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改变电子技术专业课堂的气氛,以独具专业特色的风格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电子技术专业各阶段创新的应用 1.基础操作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以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在基础操作阶段主要是带引学生入门,认识和掌握专业常用的仪表、仪器的使用以及一些基本实验手段。相关的实验环境包括安排学生自主设计电路,计算机实验操作以及实习。从上课伊始,就不断地要求学生掌握与专业有关的常用软件,像基本的office软件,keill软件以及PROTEL、VB等等。通过实践性的环节,让学生初步掌握好本专业相关仪器的常用方法,例如万用表、示波器以及各种电源电表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实验课并不是理论课的一个附加,而是与理论课平起平坐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功不可没,不可缺少。对学习能力强,悟性高的同学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考取有关电子的证书,以为将来的就业铺金。 2.专业课实践阶段 专业课实践阶段主要结合本专业教学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习或偶的那个。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之后能够进行系统训练。这个阶段主要的课程有模电路、数、电力拖动、单片机以及电子设计等等。这些课程以设计和实习为主,结合课程教学活动,学习的内容可以综合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实用性与趣味性技巧,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具有独创性的实习计划和设计图。实习的产品,是学生自身知识能力程度的体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保存起来,作为下一次设计成果的借鉴。经过此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将会有大的改变,他们自觉得由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同时此阶段也是学生运用自己的目前知识处理面临困难的能力,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3.毕业设计阶段 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不可或缺。因为在此阶段,学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他们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所有知识技能来寻找课题,来选择指导老师,来自主选择合作者,并制定大方案,方案设计业务交流、采购选择设备以及协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的思考与操作能否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当前电子科技产业的要求,在毕业答辩中能够得到验证。毕业答辩小组也可以一改以教师为主的风格,可以选择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参与评价。在切实的交流中,学生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呈现与系统的认识。 二、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技术专业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创新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灵魂,在电子技术专业中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特别是当前的信息技术产业步伐不断前进的情况下,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电子技术专业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流话题。鼓励创新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验室经验;不仅要求领导者加强重视,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作者:李杰单位: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刍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改革路径 一、参与工作任务分析会,与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 高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探析胡茗南昌工学院江西南昌330108由行业专家组织的“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使命“,头脑风暴”的工作,项目,任务和职业能力是卓有成效的。通过“任务型会议的分析,建立了“装配“,组装”到“,“检测”,“调试”“,检查”五,类型,明确的元件形成,查排名,15个任务,并列举了具体的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的开发,是一家专业的培训是重要保障“适销对路”,以满足工业的重要专业绩效与企业需求。专业结构和电子技术越来越复杂,制造,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专业的应用,修复和电子等行业的销售,尤其是专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专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确定核心技能,是基本的核心专业技能的延伸,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普遍发展或盲目自由发展。因此,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核心是非常迫切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在电子技术应用的核心技术是:检测技术组成,电路图的阅读技巧,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仪器技术。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发展应用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必须把握电子制造业及相关行业,不仅提高专业建设水平,调整专业设置,专业和步骤的优化,布局和结构,拓展专业方向 二、参与核心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课程标准的编写 1.依据核心技能,确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不同专业的职业能力,在一般课程的专业方向(或核心技能)为设计基础。虽然核心能力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论,但真正形成一个核心课程,理解和爱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教师是一个挑战。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在这里和你讨论。 (1):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理论课,和专业的培训课程,纯粹实践问题。解决方案:围绕核心能力,优化设计。在传统的教学中“,电子技术”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学生最感兴趣。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项目教学,教学计划,教学的发展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正是这些珍贵的先行者,集团决定“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的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简化了传统教学的范畴,改变职业教育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基于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2):忽视专业发展问题。本课程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发展滞后,如何更好的?解决方案:关注的发展趋势,综合课程开发。在这一领域的新知识,突出的新技术,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满足电子技术专业的工作要求的应用现状,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对核心技能训练和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设计,应用“适用于课堂教学”和ProtelPCB生产,“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两个,两个软件和硬件,尤其在电子技术生产的“合成中的应用”的核心技能,是一个管道的综合反映,的学生更多的发展潜力。在行业,企业,大学教师和课程专家,许多头脑风暴和可行性研究,达成共识,在电子专业核心课程的应用:元件和电路,组装和调试电路,电子产品装配和调试,Protel应用和PCB板的制作,电子技术及应用。如果核心课程是必要的,那么,专业课是可选的。根据市场的需求,学校和专业,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各个地区,特殊的课程,反映了当地经济的特点。 2.团队分工协作,编写课程标准。 (1)经验,写作思路清晰。目的建立核心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核心课程,对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的主要思想。根据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电子技术专业人员的应用特点,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写作课程标准。 (2)资源的整合,团队合作。建议的核心技术,行业专家,目前的教学,基于尊重认知规律,根据行业专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构建新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标准。经过反复研究,学校队五分,选择专业的特点,在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制定完备的课程标准。虽然我们有自己的任务,过程和方向,但思想内容,完整的格式,每个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有一些分歧和争论,最后作出调整。 3.专家指导,完善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专家,行业专家的第一稿,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他们提出的修正案,该小组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完成。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该研究项目,开发过程是一个专业,专业发展,专业教学指导。课程改革,需要尝试和探索,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作者:胡茗单位:南昌工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漫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构建 一、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的建设目标 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根据电子信息领域的国内外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发展状况和趋势,以服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兼顾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完成电子产品生产、电子产品设计、电子产品性能检测、电子新技术工程应用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满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并为学生创新型、创业型的实践活动提供支持。 二、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的建设内容 中心完全按电子企业真实产品设计、生产、检测流程与行业技术规范要求,整合已有的实训室优势,改扩建不能满足实践能力教学的实训室,将建成拥有一个电子技术理论与实践平台、三个创新实训室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五个技术应用中心的科技公司、三条生产线的生产车间和两个产品检测室的生产研发基地(如图一所示),使之具有“三个层次、四大功能、五化特色”。完成学生一线操作、技术应用与服务、产品设计开发与检测三个层次训练;达到学生实践教学、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种功能;实现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和人员职业化五化特色。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按照图一所示①②③④⑤的训练顺序,完成产品设计、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形成既满足学生学习规律又直接对接岗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成后的中心将形成如下特色: 1.对接产业中心以轨道装备制造业为立足点,对接湖南经济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需要,为企业培养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工学结合深化工学结合,促进专业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构建了电子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测试一条龙的真实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训练学生的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 3.突出创新在已有实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基础创新实训室、微控制创新实训室、机器人实训室和嵌入式技术应用实训室”三个层级的综合创新实训室,满足三个年级不同基础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着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4.开放共赢中心实行开放式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营造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搭建“工作与学习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个性化发展平台,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的模式。 三、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设的预期成效分析 1.实践教学,校内教育教学成效分析中心建成后,可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其他电类专业师生的服务;每年可承担约1300名学生的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年承担的时间教学任务约120000人·时;每年可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相关课题的毕业设计约1500人·周;承担电气与信息类专业学生的机器人竞赛培训。 2.社会培训,资源共享,示范辐射作用分析学院实训中心是中南五省唯一的国家级实训基地、中国南车集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教育部“中德师资”培训基地、湖南省中职专业教师培训基地。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成后,面向企业技术工人的技能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30%,面向中高职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容量在原有基础上将增加50%。同时,电子产品生产线以及各创新实验室等优势资源,可为株洲地区的三所其他高职院校及其他中职学校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与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3.技术服务,项目开发成效分析依托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318自动化研究所这一校企合作平台,可充分利用中心的电子产品生产与制造车间、电子技术应用开发与技术创新综合实训室等,对外承接企业产品代工生产与产品检测实验,进行新产品研发与课题研究。 4.科技创新、学生创新能力和教师科研水平成效分析中心的电子技术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实训室,开设了“三个层次”的创新实训室,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这一创新平台和先进的实验设备进行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四、结束语 “公司型”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一种模式。本文分析了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与设计综合技术应用中心建设的意义,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已经达到预期成效,为“公司型”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谢永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论文 摘要:文章从目前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培养弊端、企业需求现状调查等谈专业教学改革,提出了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核心,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专业改革培养模式 中国高等教育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在校生人数最多的国家,而高职发展更迅猛,几乎与普通本科平分半壁江山,但办学条件和质量实在令人担忧,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职学院面临的一重要课题。 一、目前培养模式的一些弊端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适应 传统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老三段的教学模式)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进行设置的。 (1)出现了课程设置比重不符合高职要求的状况。 (2)出现了课程设置比重不符合学科要求的状况。 (3)没有考虑职业院校专业的学科特点。 2、课程的设置与职业技能鉴定相互矛盾。 目前的课程体系并没有考虑国家的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因此,出现授课内容与技能鉴定内容不符的问题,技能鉴定时临时抱佛脚,甚至停课集中复习考试,学得不扎实,企业不认可。 在对企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对学校的技能等级证的认可程度仅为20%。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让学生掌握真实的技能水平,使学生满意,企业认可。 3、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导致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达标 4、单学科的授课方式导致缺乏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传统的课程体系采用的是并联的学科体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注重本学科知识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并没有考虑本学科对专业的实际意义,而应用电子专业各学科间联系和运用很紧密。 授课方式单一,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出现教师一辈子只教一本书,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如何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更谈不上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目前市场、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需求现状 对职业的认知程度是做好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因此,我们对重庆及沿海就业需求量较大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以问卷的形式了解在企业对电子专业学生岗位的分布情况和对课程、知识、技能需求程度,调研结果主要特点: 在技术难易度中,最简单为使用电子基本工具(15.7﹪);最困难为程序设计(40.3﹪);在重要等级中,最高为使用电子仪表(35.1﹪);最低为辨识及选用电子元器件(8.9﹪);在未来需求中,最高为组装微处理器电路(32.6﹪);最低为使用电子基本工具(15.2﹪)。 三、教学改革措施 由上述分析调查,我们主要作出如下改革: (一)课程设置模式改革 树立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观,课程目标由“知识客体”转向“学生主体”;教育导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向“企业专家导向”;教育模式由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化;课程内容改革注重综合化、实用化、精简化;课程的结构注重有阶梯化、模块化、弹性化。 1、课程设置打破传统的三段式设置,增强课程的适应性,避免课程之间内容的简单重复,实现模块式设置。 摆脱“学科本位”课程设置思想的束缚,建立以电子“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实际工作岗位,构建若干个技术模块,将结构、原理、故障诊断、维修等融为一体。 2、实施替代学分制,加大限选课和任选课比重,突出学生个性发展。 3、充实完善专业课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职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上。 4、开设综合实训课程,实施项目教学。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克服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的方式,本着“必需、够用”原则,减少理论课的课时数,由过去的2000多学时减为1500多学时。 2、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在课程安排上强化现代电子科学方面的较新技术,如开设“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单片机技术应用”等课程。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学改革 4、教学模式多样化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偏科多,因此,基础课尽量采取分层次教学;为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专业课采取模块式教学;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鼓励教师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公务员之家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调查中,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对为什么学认识不足”。这说明,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的如何运用、实践教学不到位。 1、认真研究国家职业标准 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为主体,充分考虑企业对电子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注重国家职业标准,使教师的教学有目的,学生的学习有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课教学改革主要强化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技能、职业综合素质三级能力平台的设计,电子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贯穿教学全程。 3、“双证融通、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有“分层次、模块化、项目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双证书、工学交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工学结合(见下图)。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要求,进行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国家电子行业技能认证标准与教学融合,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完善与工作相结合的“分散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交替模式。 四、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1、成立电子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对课程的设置、实验、实训内容和计划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广泛征求专家们的意见。 2、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改革由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落实,电子教研室、系部定期检查和考核。 3、学院教务处、督导处及系(教研室)对教学纪律、教师工作实施督导。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研究论文 1.熟悉常用仪器使用 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是一门独立设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了强化实践动手环节、培养独立创新能力、提高实验课效果,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开展多方位的教学环节,主要有注重工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进行启发式教学,开放教学,工厂实践教学,电化教学,最后通过面试来考查每个学生理论和动手的实际水平。 首先了解仪器工作原理,其次掌握测量方法。例如示波器在电子实践中是常规的测试仪器,作为电子专业的学生,可以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专门列为两个独立的实践课题,而且特别规定示波器的使用是“动手题”重点之一,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多次重复的操作,最终达到像使用万用表一样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不但会“定性”观察波形,而且能“定量”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周期等。在单管放大实践中,当输入为正弦波时,利用示波器不但可以看到放大后波形以及和输入信号进行相位比较,而且还可以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增大或减小,对负反馈的增加或减少,对上偏置电位器调整等多种内容来实现晶体管三种状态的相互转换来观察波形的变化情况,这样学生不仅看到放大后的正弦波形,也观察到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及双向失真的形波。从而更深刻理解在模拟电路中,条件的变化决定着晶体管状态的变化,这样全方位的训练,不但能把理论课中难以理解的复杂思维变得生动有趣、明白易学,也通过学生对示波器的反复操作加强了应用动手的训练,对于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频率计、交流毫伏表等仪器,也在各个实践教学中熟练掌握及合理应用。 2.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础知识 电子元件知识是电子产品应用的基础,以前有的学生就业时甚至还不能识别有关元件,不会进行基本的检测。因此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电子元件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的封装形式、种类、材料、标称值,尤其是使学生掌握电子元件测量方法及其使用注意事项,如何进行选择。 过去学生对各种电路的分析研究大多只注重理论上的设计和分析,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拿了设计图稿,进行实物安装调试时,由于没有元器件特性参数的概念,无法做到根据实际要求对元器件进行对比和选择,调试成功率往往较低,甚至做不出来,在产品设计调试过程中,无法辨别是设计问题还是元器件质量问题,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将本来是由于元器件的质量引起的问题,却往往错误地认为是设计问题,因此而把产品设计引入误区。在实际组装生产时,尤其要注意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问题,因为它将会引起整机质量严重下降。 目前有些大学的专业测试实验课开得较少,导致学生对元器件参数的技术指标、测试条件、特性好坏、灵活运用等知之甚少,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元器件测试实验的教学。只有我们在实践教学中都重视了基础元器件的练习,才能使学生不再只停留在对电子元器件的外观识别上,而是能熟练地用仪器设备对其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深刻掌握元器件的综合知识。 3.加强电子技能训练 在训练中熟悉各种元器件,掌握插装、焊接、导线加工、元器件引脚成型等各项基本技能,看懂各类电子产品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图,掌握各类电路不同的调试方法。在对各个电路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不光要锻炼电子技能工艺水平,而且应注意对电路进行深入地分析,理解各类典型产品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各元器件参数变化或线路局部改变等诸多方面因素对电路工作状态造成的影响等,并且利用技能训练中焊接、调试的机会,反复思索、检测、调试,让学生将专业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成为能够灵活运用的实践知识,并初步具备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电路技能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观检测与排除故障的能力,这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许多电子产品的故障都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元器件损坏而造成的,可以凭借经验直观判断出故障元器件,从而分析出故障原因,省去许多繁琐的检测调试过程。因为许多常用元器件,由于电路的原因,损坏时都伴随有颜色、声音或者气味上的异常情况,而这些实际经验对在校学生而言尤为缺乏。电子技能训练可以较好地加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在插装、焊接和调试某个电路时,在实验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对电路的运行做人为的“破坏”,使电路出现故障而造成元器件损坏,通过观察各种元器件的损坏现象,积累实际经验,并从本质上了解到造成各元器件损坏的原因。电子技能训练一方面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工艺水平,另一方面有助于实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实践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4.逐渐加大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创新能力 一个产品的最终完成,光靠理论上的分析和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各种相关的仪器,对元器件进行全面的测试,掌握各种元器件的技术参数,计算出各种元器件在电路应用上的数值,最终才能完成自己设计的电路图稿。通过认真地设计、制作、安装、调试,不但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及产品制作过程的具体环节,真正使学生从原有的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再融合到实践操作中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质的飞跃;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位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考核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安排上,可以这样做: (1)在基础课程实习中加强综合性训练,综合性实践锻炼主要目标是深化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承前启后。例如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模拟电路实验箱》就能实现一些综合性实践。如果只让学生遵循常规实验方法,他们则只是按照实验教材或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所要求的内容,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一般不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或多问几个为什么。而综合性实践过程中常有故障出现,为了排除,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和研究问题,并逐步掌握了一些排除故障的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实验技能。 (2)在专业课程实习中可以加强研究性实践、设计性实践。教师只提供若干有明确技术要求的实验题目,不把实验电路方案明朗化,让学生通过收集所需资料、优化拟定方案、组织实施、处理数据、对结果分析讨论、写出设计报告(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选择不同的实施层次)。尽管开始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但是我们训练的目的是“过程”指导。使学生在逐步掌握了实践技巧,开阔了知识面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将已有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他们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 总之,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让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他们将来才可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1课题背景 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到“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 我院较早进行了“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践,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也在不断探索中,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但随着现代化生产模式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促使我们要进一步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2目前现状 根据教学计划,应电专业的校内总课时约1600,其中包括通识课近800(这也是系科要求改革的原因之一),进行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课时就十分宝贵了,而一年级在马山校区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条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训练量非常有限,二年级是训练的重点,基本上要完成电子装配中级工的考核,三年级则进入顶岗实习,因此,我们认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的着重点是校内的二年级及校外的三年级,抓住了这两个不同的阶段,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按照“进入、融入、深入”的认知规律,是能够取得明显效果的。 3具体实践 ①校内基地建设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岗位认知能力。我们的培养目标是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职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际上就是操作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一般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培养出来,训练放在实验室与放在真实或相似的环境中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有了实验室,更应该尽力营造相似的职业环境,引入企业普遍采用的“5S管理”,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修养(SHITSUKE),因为5S管理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始于素质,也终于素质,在开展5S活动中,要实质性地贯彻自我管理的原则,“规范现场、挑战自我、提升素养、塑造形象”的方针要贯穿始终,尤其在我们规划新校区的校内基地建设时,必须将此模式引进。表1是电子实训基地5S规范示例。 ②从战略高度培养“双师型”教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期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实践能力,根据专业实际情况,2008年10月我们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引进了原海鹰电子集团高级工程师黄交宏老师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随着专业的发展,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引进力度; 原有教师以年轻教师为主,基本上是近一两年刚踏出校门的研究生,我们实施“青蓝工程”,由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同时要求他们暑期自己联系或系里落实下企业不少于20天,以青年教师柳亚平为例,去无锡捷普电子生产线上和实习学生一起工作,既了解了生产实际,又理解了学生实习的甘苦,感觉收获很大; 锡的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高职院众多,我们经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与同行交流。08年我系先后邀请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郭再泉副教授,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系杨海祥副教授,无锡居里中央空调总经理李学树先生来校讲学,同时系领导带队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学习,通过交流,明确了思路,确定了方向。 ③认真抓好校外专业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这方面,我院教务部门已有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将整个第三年分为岗位认知实习、专业顶岗实习、就业顶岗实习和在岗毕业设计四个阶段。我系对每个阶段又有明确要求,如我们对第一阶段岗位认知实习(3周)的具体要求是:联系实习单位(可学校推荐或自主选择),提供实习单位的常规信息;进行实习动员、实习分组,指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领取实习指导书和实习手册,初选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认真填写实习周记,结束时由实习单位鉴定盖章。 通过以上要求,在管理制度上形成统一规范,有效进行管理。 严格进行过程控制。有了制度关键还是执行情况,为此,我们进行过程的全程监控,对学生我们原则上要求一个月回校一次,由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检查实习进展和状态,对指导教师我们要求每周与学生的联系不少于一次,联系的电子记录或文字稿由教研室每周进行检查,形成实习学生——指导教师——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学生的信息闭环系统,整个环节中的核心是实习学生,这样一来,该学生实习怎样?处于怎样的状态?进展到什么情况,可以说系里是非常清楚的,也只有在学生离开学校后还能够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各项工作的实施才能有保证。 想方设法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实施“2+1”的培养模式不是简单让学生在第三年找到一个实习单位,关键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需求有多少适应?我们专业的生命力一是看对专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二是看在专业岗位上的可发展能力,尤其是第一条。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的实践是:尽量要求学生的实习岗位与专业一致,学校推荐的岗位自不必说,对学生自主选择单位的我们也希望与专业一致,根据我们对学生实习岗位的调查,专业对口率在90%以上;提供根据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的课题4个,每个专业学生根据自己所在岗位选择2个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每个学生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完成课题时遇到问题给予及时指导,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同时系里基本上每一个月要求学生回校一次,由指导教师给予当面指导;更为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打下良好专业基础,系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同时在业余时间安排了一些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选修课,如PHOTOSHOP、3DMAX、AUTOCAD等,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不仅安排学生回校,同时组织学校老师进行校外实习单位走访,以我系06级学生为例,我系老师走访了从上海到苏州到南京及本市的学生实习单位近20家。 ④加强学生非认知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基本技能是高职学生在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是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社会适应能力是指高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高职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学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具备专业发展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道德修养水平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特别是有较多的外企在招聘学生时把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道德修养水平也被用人单位认为是第二重要的因素。用人单位认为目前大部分学生在言行上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往往在培训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学生在追求较高报酬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对等付出和多一点奉献的思考,不安心工作,跳槽频繁,不辞而别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实习单位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虽然我们学生也为企业创造财富,但由于总体上的人才过剩,加之高职院校众多,用哪一个学校的学生就由多种因素决定。以我系应电专业学生在无锡华润安盛公司实习为例,该公司同时录用了我院、江苏信息职院、南京信息职院三所学校的各20多名学生,一年以后,公司领导明确表态,以后只用我院学生,原因何在呢?我们认为: ①我们将职业指导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入学起就不断进行入职教育,努力让学生尽快实现由学生到学员到员工的转变; ②学生的基础及职业能力及岗位适应性与兄弟院校学生不相上下,但关键在于他们心态平和,有从基层干起的心理准备,这和系里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我常跟学生讲: 原来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学生没有单位要,但接触企业后得知,企业最担心的是留不住合适的人才,因此,只要你踏踏实实地干下去,一定会得到企业重用。正是学生有了平时的教育,才使得学生在经历了基层的磨练后能够脱颖而出; ③我们经常利用讲座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要求,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就业中的高层次、高薪酬,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寻求就业。 ④主动加强和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我们通过带学生篮球队与企业进行友谊比赛,带学生文艺积极分子与企业搞联欢活动,有效的缩短了与企业的距离,由于相互熟悉,感情日益加深。 4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职业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以2009届学生为例,共有5个班级188名学生,除去40多名同学继续就读扬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接本”外,08年5月份,我系首次开考的电子装配高级工考核51人参加,通过44人,合格率86.3%,在无锡市名列前茅。学生实习主要分布在无锡捷普电子63人,无锡强茂电子10人,无锡华润晶芯半导体公司10人,苏州大智集团41人,上海响亿电子14人等单位。实习单位给予我系学生高度评价,充分说明了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努力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办成无锡市级示范性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以电子产品设计全过程统领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 摘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各门专业课程的体系不了解。基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改革的思路,结合对于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分析以及作为访问工程师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以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为基础对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统领分析。 关键词: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电子产品设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分析 一、综述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对于所学习的各门专业课程的体系不了解。基于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改革的思路,结合对于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分析以及作为访问工程师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以实际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为基础对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进行统领分析。主要分析在电子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及各个专业技能与所对应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二、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 结合多年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经历以及在相关企业对于电子产品的实际过程的了解,本文用图1来阐述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与电子专业的各种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 要设计一个实用的电子产品,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相应的功能电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设计者有很强的电路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设计经验,同时设计出的产品要符合工艺的要求。作者认为在这个工作阶段的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先进行简单电路原理的设计逐步积累。设计出原理图一定要经过软件的测试,测试所设计的电路能不能与功能需求对应,各项参数能不能满足功能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设计者掌握测试软件,目前业内广泛使用的是multism仿真软件。 如果设计的原理图成功,说明我们离成功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是一个电子产品最终表现是一个PCB板。作者认为PCB有两个作用:一是承载电子元器件;二是要用铜膜线将电子元器件按照原理图连接起来。要将原理图做成与之对应的PCB,就需要应用protel软件来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除了熟悉使用protel软件的操作以外,同时还需要掌握电子工艺的标准,这样才能设计出完善的PCB。 PCB设计成功以后就是元器件的安装与调试,当调试成功以后安装上外壳。这样一个电子产品就设计成功了。 三、电子专业课程与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之间的联系 在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与电子专业的专业课程之间,作者认为联系二者的就是专业技能。在整个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相关的专业技能,而专业课程的开设就是围绕专业技能而进行的。 在电子产品设计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原理图设计阶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就是电路理论知识以及仿真软件的使用。围绕这个技能所以开设了《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高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课程。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了各种电路的基本理论、本电路的结构、常见的设计思维方法才有可能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相对应的电路。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之中需要掌握电路仿真软件来仿真所设计的电路能否满足功能分析所需要的要求。 设计的第二阶段就是如何将设计成功的电路原理图转化成与原理图相对应的符合电子工艺标准的印制板。这个阶段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就是印制板文件(PCB)的制作。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设计软件Protel,以及设计过程中的工艺标准。所以所开设的课程《电子CAD》、《电子工艺标准》等就是为本阶段的专业技能服务的。 设计的第三阶段就是元器件的安装,这个构成中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就是常见元器件的识别以及安装方法。围绕本阶段的技能,开设了《常见电子元器件》等课程。主要就是要了解常见器件的识别方法,安装的注意事项。同是本阶段也需要充分考虑电子产品的工艺标准。 设计的第四阶段就是产品的调试,本阶段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就是产品调试的一般思路以及一般步骤,常见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规范。所以围绕这个专业技能开设了《电子测量技术》、《电工测量技术》等课程。 四、电子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电子专业的各个专业课程的开设都是围绕整个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称中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而展开的。各门课程之间也有一定的联系。在这里作者做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是专业课程的体系更加清晰。 《电路分析》是电子专业最基本的课程,本门课程主要是用线性的方法对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结构做了详细的分析,以线性元件以及线性的分析方法为主。为电子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电路理论以及电路分析中的基本定理与分析方法。《模拟电子技术》主要讨论的是电子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不失真地放大小信号。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消除或者减小失真来放大信号。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于非线性的放大器件三极管进行线性的近似处理。《数字电子技术》分析的电路中另外一个基本问题,也就是如何采用合适的电路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在本门课程之中主要是了解对于逻辑的建立化简以及电路实现逻辑的基本方法。同时提供了实现逻辑的常用的数字电路的集成芯片。《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主要是适应了现在电路的设计思路,用软件的控制功能来实现对于硬件电路的控制。《高频电子线路》主要解决了电路中的三个基本的问题,电路中电源的设计方案、电路中小功率信号的放大、振荡信号的形成。分析的方法主要建立在非线性的分析方法上。《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原理》等主要是提供了对与实际的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的分析方法,对于各种设计方案的简化、对电子产品的分析以及评估。以上作者认为可以归结为电路理论课程。 应用课程中有《电子CAD》、《电路设计与仿真》、《电子工艺标准》、《电子测量技术》、《常用电子元器件》等。《电子CAD》主要讨论的就是印制板设计软件Protel软件的使用。《电路设计与仿真》主要讨论电路仿真软件multism的应用,分析所设计的电路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电子工艺标准》主要讨论分析了在电子设计的过程之中所需要考虑的工艺标准。在电路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电路的功耗、电磁场效应等情况。《电子测量技术》主要是在电子产品的调试阶段对于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的讲解。 五、结语 总体来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是依照电子产品设计的过程而开设的,也是为了学生需要掌握各专业技能而开设的,以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来统领分析电子专业课程易于让学生掌握整个电子专业课程的体系内部联系。能更进一步做到学以致用,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以及实现高等职业院校的产学研的结合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派样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依据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I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电子信息工业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国家非常重要的支柱性、引导性及基础性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以教学计划为载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执行教学任务的依据,是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的准则。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学校适应教学改革,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专业人才定位 电子行业的迅猛发展,涉及家电、家电控制部件、计算机组装、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视听设备等领域。传统生产正被自动插件、自动焊接等新技术、新工艺所取代。生产人员的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诸如品质控制、工艺控制、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岗位。高职教育专业只有紧跟电子行业公司企业的工种岗位,分析岗位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使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相适应。因此,必须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解决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系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电子类产品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检验、运行、维修;具有单片机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具有对常规电子产品进行分析、开发设计和生产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具备生产一线精密工艺设备操作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及具备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以真实的电子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实训的载体,采用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手段,将电子产品装、调、修的全过程融合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构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基本技能与专业综合能力。 三、课程体系构建 在制定专业建设目标时,我们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立足电子技术职业岗位群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实境组织课程,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案,建设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专业课程标准;打破学科界限,实训“一体化”优质教材;建设专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集生产、教学、职业培训多位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面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证。我院应用电子专业采用“岗、课、证相通融,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派样模式。“岗、课、证相通融”就是按照岗位技能需求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内容,课程的考核评价要求学生去的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讲课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时间五个要素相结合。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分支比较多,不同的学校定位,必须结合服务相关行业与地方经济,以专业复合方向为突破口,以工学结合、模块化进行课程体系整合。构建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三个课程体系。 教学设计上采取“2+3+1”的组织形式,前2个学期主要安排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为形成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奠定基础;第3、4、5学期安排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第6学期安排学生定岗实习,是学生在职业环境中深化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质。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主要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公共英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必修28个学分。专业平台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技术,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电子工艺实训,等专业必修课77学分;专业英语,多媒体技术,小型电子产品外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6个学分。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时掌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技术知识,局用熟练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可。 四、结语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个的探索与实践,更好地实现了从学生到企业职员的完美衔接,同事也提高了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出了高素质技能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壮大了企业的人才规模,为社会创造非凡的价值。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的应用电子技术性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效分析 【摘 要】按照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服务流程,采用企业当前主流生产性设备和自主开发的先进虚拟仿真软件,虚拟现实与真实产品生产结合,开发基于真实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学资源,建成了“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大功能需求。 【关键词】“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从“生产制造”到“制造、研发、服务”、发展方式从规模型到创新效益型的转型升级,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需要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基于上述背景,按照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服务流程,采用企业当前主流生产性设备和自主开发的先进虚拟仿真软件,虚拟现实与真实产品生产结合,开发基于真实产品的实训项目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产品研发与生产四大功能需求的共享型实训基地[1-4]。 1 形成了“公司+车间”的实训基地模式 按照电子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服务流程,建成电工电子基础实训中心、电子产品生产实训中心、电子产品研发与技术应用中心、轨道交通装备综合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五大中心”,形成“公司+车间”的实训基地模式。 2 校企共建了“虚实结合、系列化功能”共享型实训基地 与上海ABB、苏州博众合作,新建了国内一流的自动化综合与工业机器人实训室;与南海益晶合作在校内新建了能进行工业级半导体芯片精密测试、电子产品批量生产的电子产品检测与组装车间(校中厂);与珠海伟创力科技公司合作建设了国内一流的能进行电子产品手工焊接与调试的SMT焊接实训室;与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合作新建了 “AGV机器人应用中心”实训室;新建了机车车辆电气装置检测实训室和3D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与INTEL公司合作改扩建了能进行CPLD/FPGA电子自动化设计的Altera联合实验室(EDA技术应用中心);与TI公司合作改扩建单片机联合实验室;与长沙科瑞特电子有限公司及苏州瑞苏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改扩建PCB制图制版实训室;改扩建ST联合实验室(嵌入式技术应用中心)。 3 实施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基于项目、产品、服务综合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实现“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 把企业 “精益生产”的先进管理理念、和“6S”等现场管理方法与“博采众长、赢向未来”等职业文化引入到基地。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实施以“装备制造业专业(群)+基于项目、产品、服务综合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运作模式,协调做好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工作。在真实的车间和技术中心中以乒羽比赛计分器等实际产品的设计开发为载体,学生在“车间、中心”中做产品、搞项目,实施生产性的项目化教学,实行“管理企业化、人员职业化”;按照企业、行业标准,结合教学要求,形成生产性实习、实训项目化、模块化教学、培训标准,规范实习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与考核评价。近三年来,开展中高职院校的骨干师资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新技术培训、企业培训等各类培训班22个, 达3981人次。校企共同完成等《可调30V、5A直流稳压电源实训装置》等技术服务22项,各类经费到账198万元,获得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4 体会与思考 建立良性循环体系是校企合作持续发展与深化的关键: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室、共享教学资源等方式,实现“双主w育人”,为企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通过提供“顶岗实习”与“就业”机会的方式,检验评价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学校的培养质量获得企业的认可,企业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各方面,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最终形成良性循环体系。而保障良性循环体系运行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制度。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研究 【摘要】课程基本思路的建设是,经过岗位调研、典型工作案例的分析、行动范围的规划、实际课程的转换这几点实际工作完成的。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是本文主要想过的探讨方向,是极富职业特色的课程建设研究,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技术,按照工作体系而不是知识体系来开发课程,即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同时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鉴定规范进行集成,从而让电力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得以建立。 【关键词】应用电子技术;工作过程系统;课程研究 一、前言 目前,当代企业和社会已经从传统的运转模式走向以过程为向导的新运转模式,在工作时除专业技能以外,关键能力、性格特征、心理素质也是劳动者应该具备的工作条件。现代的教育方式应该围绕解决综合问题进行教学,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应该针对“解决社会工作综合型问题”进行转变,这种复杂的教学模式,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的社会的因素也不能小视。所以说,教育的模式应该尽快打破传统模式的种种束缚,科学的把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和学生能力进行联系,所以在开发方法方面应该注意实现后面三点:一是从主观意义看来,我们应该把工作当中过程进行整体化分析,而不是对那笑细小的工作点进行专研;二是重点培养创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适应能力的好处;三是构建学习过程时,应该看重“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习过程完整”。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可能让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抽象发展过程不是一个人能力发展该有的过程形式,其学习过程是要具备情景化和具体化的,因此,职业学习中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工作过程学习”和“课堂学习”,这两个方面可以在学生的学习历程当中化为一个整体。课程开发必须将资格研究(包括职业分析、工作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分析),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其基础是整体化的职业分析。 作者有幸到德国进行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德国这个工业强国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基于行动过程方面的课程开发方法作者都可以熟练的运用,并且让开始计划好的任务圆满完成――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学习领域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作者在北京的回国学术报告会上进行发言,德方和我国教育部门的专家团队都对作者所表意见深深赞同。 二、总体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确定 要确定实际的教学目标,需要考虑的方面有两个: 1、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国家的产业结构与国家的教育结构息息相关。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政治要进行科学的分析,选择符合条件规定的企业(规模中等偏上的企业、企业集团中技术一般的企业)进行调研;根据所选企业中岗位的相应要求,分析岗位上的典型任务模式,结合企业员工的各种要求进行课堂设置。 2、学生个人的需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应该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哪里,从而制定教师的教学目标。 (二)学习领域确定 当学习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进行教学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了。其课程要极富职业工作方面的特色,在以后的工作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领域进行确定。简单来说就是解构整个学科的传统体系,重新构建新的行动体系,同时对国家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规范进行科学集成。 1、工作过程分析:根据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典型工作的分析,从而了解工作的基本流程。 2、行动领域归纳:岗位典型工作与学校领域的结合,成为实用的综合领域。 3、学习领域转换: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 (三)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换句话说,学习情境是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将学习领域的目标描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化,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 实际上,学习领域是课程标准,而学习情境则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学习情境的载体可以是产品、现象、工艺等等,学习情境因学校 因教师而异,具有范例性、可替代性和迁移性的特征。 (四)教学的实施 教学实施主要强调行动导向的教学及其实施方法,以及教学评价。行动导向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实践条件的准备师资的配置以及教学方法选择。 1、实践条件:包括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主要的体现是专业“一体化教室”装备的使用和管理;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满足在企业的教学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2、师资配备:实现行动导向的教学,必须处理好校内教师与企业培训师的分工、协作问题,并需及时进行适应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职教教师主要承担“教学做一体”的教学任务,而企业兼职教师重点在实践教学方面发挥优势,特别是来自企业的订单项目以及顶岗实习环节的实施等。 3、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意义是: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 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以独立地计划、独立地实施与独立地评估即自我调节的行动为方法,以师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 (五)教学设计的优化 学生就业后,通过毕业生反馈、专家论证和企业调研等,进行下一轮的学习领域、学习情境修改和改进,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施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一)经济社会背景 1、产业构架和产业规格。应用电子技术是国家重点看重的教育专业之一。我国的应用电子技术发展规划是受到国家各部门的重点关注,国家鼓励全面开发大中小型元件和新式集成电路,从更快的推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山东省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山东省“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了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战略目标,并把电子信息及家电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放在第一位。这就为本专业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山东电子产业区域优势明显。山东是电子信息产业大省,也是电子电器产品强省,有海尔、海信、浪潮、鸿富泰等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同时山东也是电子电器产品的销售一级市场,世界及国产品牌都在抢占山东市场,纷纷在山东开店、设厂,形成了明显的电子行业区域优势 从全国范围看,已经形成广东、山东、江浙、京津唐四大电子产业区域。 2、人才需求。多数企业都需要应用电子技术的人才。从国家产业部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给出的数据看到,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并没有多少,全国从事相关专业的学生只有四十多万人,但是每年毕业人数只有不到十万;从山东这个电器大省每年给出的数据来看,全省每年都需要一万五名应用电子技术的人才,来填充各行业岗位的需求。 就业岗位发生变化。作者在经过了海尔、海信等三百余家大中小型电子企业用人情况调查之后发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产品的技术不断的升级,新型科技的不断采用,其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的岗位也随着变化。电子电器技术与销售岗位、技术服务岗位、产品管理岗位,是企业给应用电子技术毕业生所提供的工作岗位,这些也是比较常见的岗位。电子电器技术销售及服务岗位:电子产品的市场销售、维护、电子维护网络的开发和管理,其中的技术元素特别的多。在这些岗位当中人才更为紧缺的是,高端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维修岗位,在这个岗位中急缺高素质人才。电子电器产品管理岗位:主要有电子电器生产出来之后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装配、调试、检验、设备维护和生产管理,以及电子电器新产品的开发计划。最后说到电子电器工艺岗位,这个岗位关系到电子电器生产时的工艺是否到位,所以说高素质的人才在这个岗位当中也是屈指可数。 企业对于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大多数企业选择人员,都要求,人员不仅要具备强大的职业能力,例如,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等,还要具备较高的情商,如团结精神、人员交际、敬业精神、行业洞察力等,即员工的能力是要多面化、全面化的。 (二)工作任务分析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的整体工作过程是由数个小型工作进程所组成的。企业的这种理念也可以使用到职业教学当中,可以把其转化为教学式的工作任务,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岗位人才。从电子技术方面看来,相对于的职业标准国家是有所制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国家所制度的职业资格标准与鉴定指标进行融合理解。 (三)行动领域确定 行动领域的具体解释是工作生活当中的情景构架,与原本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生活和社会动态等一些情景结构所合成的任务总和。另外从企业方面看行动领域,是按照企业所指定的计划进行活动的领域,以达到完成企业工作的目的。 (四)学习领域确定 行动利于教学归纳中包含了学习领域,这种规划是按照教学流程进行的,对教育领域进行规划后,用于以后的教学行动领域当中。职业教育当中的职业行动领域存在每一个专业的学习领域当中。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给定的学习时间这三个基础因素,是学习领域构件的重要零件。想要表明学习领域的特性就需要目标的具体描述,而任务的学习则让学习领域更具专业化、精确化。当学生在进行该领域的学习时那么学习目标的描述就是得到的完整学习效果,可以使用职业行动能力进行描述;而任务陈述具有细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功能;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作为基准学时,可灵活安排。 四、结束语 新时代的教育模式,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让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大的提升,保证学生在以后的社会工作中能得心应手,从而让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为社会和国家更好的服务。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应用电子技术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流。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各个高等学校也加紧了对这类人才培养的速度。由于当今电子技术人才缺失严重,在保证这类人才人数的充足之外,就更应该重视其是否具备卓越的才干。在当今社会,具备多种能力的电子技术人才少之又少。怎样能够寻找到或培养出真正拥有多种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多能力结构 应用电子技术 人才培养 应用电子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应用电子行业在社会的行业结构中不可取代。在飞速发展的产品结构下,高新科技也在不断的竞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秩序即将被创造出来。由于电子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产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的应用电子的专业人才转为了炫赫一时的职员。并且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越来越大。这就需要那些开设电子技术产业的高校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新的改动。怎样才能满足当今市场需求,培养出高质量多能力结构的人才,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电子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成为社会的佼佼者,这些都是需要深思的。因为这一行业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关乎着我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而在我国,这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开设大部分都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这种高职院校对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难免会与社会中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产生矛盾。作为高职院校,就应该积极的去找到应对方式,恰当的处理这种矛盾,培养多能力结构的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一、多能力结构是社会、学校、学生三方面的共同要求 在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力的21 世纪中,知识引领市场。根据一些材料指出,由于我国的企业职工文化低,技能差造成产品的通过率下滑,生产总值损失惨重。通过这一资料可以看出,我国之所以在生产力上落后于西方国家,是因为企业的劳动者技能太差。所以,其创造的生产价值也就微乎其微。这种现象既导致中国的生产力不足,又对自己本身的能源造成严重损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更新,企业若要取得成绩就应该着眼于劳动者的身上。提升所有劳动者的素质。包括从事于产品生产或推广等多个行业中的研发人员,只有提高每个参与者的素质,才能提升企业的综合水平。而作为培养电子技术人才的主干力量DD高职院校,更要投入于对多能力结构人才的塑造之上。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其更注重实用性。所以高职院校的目标就应该立足于技术教育中。可是当今的一些学校却远远脱离了这一目标。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传统封建,没有特色,忽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教学没有取到很好的效果。 二、培养多能力结构人才的主要措施 (一)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时代的潮流,突出社会发展的特征。比如教师在上课中就不能单方面的只讲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会融入社会电子发展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学到更多与社会相结合的知识,不至于在未来与社会脱离。 (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的措施,让学生乐于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创设类似电子创新的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在游戏中可以制定一些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游戏中可以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深入的指导,给学生明确思路。其中教师可以将出色的学生作品交给学校审查,通过之后对其作品进行推广,这种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何乐而不为。 (三)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若要能够确保W生会运用软件,就必须将电子信息技术中的理论与实践合理划分。比如教师在授课中,就要合理分配课堂的时间,一半教理论,一半教实践。理论与实践俩不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操作中的不足,并给予正确的指导。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配合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适时的组织一些上机操作课。将企业的一些新项目融于操作课中,让学生自己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对其设计。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然后老师对这一项目做出总结,给学生做一个正确的指导。通过这一方式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在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多能力结构人才的关键。想要规划出良好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一支结构严谨并且技能卓越的师资队伍。根据当今高职院校内的教师能力来分析,不少学校还依然出现学历不够职称太低的状况。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这种情况十分影响其发展。所以本文倡议,高职院校为建设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经验足的教师队伍,就应该设立职称考试,并对老师的专业水平定期进行指导。 (五)加强关于教材的相应改革。 随着时代的更新,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材料已经远离了社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当中,所以,对教材的改革大势所趋。问题在于如何进行改革。教育部就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把一些新技术编到了书本当中。并且也要建立新的教材模式。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教材的模式主要是以操作为主要内容,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其外一些院校还可以自己制定有特色的教材,将本校的专业全部融于教材内,提高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办学水平。 (六)提高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其最主要应该落脚于课程的安排上。因为当今的许多学校都是根据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与方向等平台来安排课程。由于电子专业课程中,知识面多,包含的内容也较广,所以对于电子专业的课程,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帮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举个例子,对于电子设计自动化的课程中,首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设计技能。教师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要学会按照单品机的特性来提升课程的内容,但在这过程中运用热点技术要适当。 三、结语 针对当今社会对这类高质量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本文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对当今的教育模式进行改善。根据本文的陈述,不难发现改革教育是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通过实施这些应对措施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但是根据当今社会的需要来说,只做这些努力还不够。所以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3+2”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有机衔接分析 【摘要】相当多的中职生是通过“3+2”升学模式进入高职,但出现了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充分考虑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不同的要求、层次和特点,要体现中职和高职之间是交互的递进关系,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作用,实现中高职 “3+2”模式课程有机衔接。 【关键词】“3+2”模式 课程衔接 中高职教育 应用电子技术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目前高职院校逐年加大对中职学生的对口单独招生规模,这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展的必然要求,以构建新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体系内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育对象、学历层次、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行业指导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别,需要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就是统筹协调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文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 对“3+2”模式中高职课程衔接做分析。 一、“3+2”模式的生源状况 中考取得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直接进普通高中,而“3+2”模式的生源就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毕业生,从初中升到中职的学生,显然“3+2”模式升学的学生一般文化基础较差、中考分数较低。 三年中职学习后,然后可免试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由于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在中职学习中,教学成果难以见效。再有中职教学中专业技能课时在总课时中比重过大,没有高考压力,减少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没有起到培养高职教育人才的基础作用。 二、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衔接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衔接。 目前没有统一的中高职“3+2”模式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时缺少沟通,造成一些专业课程重复学习。通过调查、对比大多数院校的中职应用电子专业和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计划,可以发现两者其中很多课程的内容是重叠的,如《电工基础》、《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等及技能训练内容。也有不少中职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反映,高职的课程又把中职课程重来一遍。造成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学生学习时间浪费,学习内容丧失了新鲜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高职各自课程设置重点不突出,高职院校的老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充分组织和深入研究。 (二)文化基础课程薄弱。 不少中职学校“重操作,轻文化”,中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了技能训练,因此影响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导致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的薄弱,自学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中职生直升高职院校后,普遍感觉文化课的学习比较困难,比较典型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英语》等,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出现大面积挂科现象。显然,在思想上和原则上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技能训练设置脱离行业需求。 从职教育的特色而言,无论中职还是高职,都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训练,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学时占比例都要1:1或1:1以上。但是,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有些实践训练项目内容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而且高职电子技能训练设置脱离行业需求,没有体现出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趋势的生产大型化、集中化、规模化的特点,也没有体现出产品一体化、智能化的特点,应该整合的技能训练的技术含量,才能培养出适应相关岗位的工作需求的毕业生。 (四)中高职两个阶段职业资格证考证不衔接。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中职学校考计算机应用能力证、电工上岗证、中级电工证,高职学校学生也考这三证,为考证所安排的技能培训内容中高职两阶段有重复。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造成教学资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影响了学生的考证的积极性。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有机衔接 中职和高职之间是交互的递进关系,因此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量中高职两个阶段不同的要求、层次和特点。中职阶段应为高职阶段的学习打基础,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为操作型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兼顾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划分了各自课程,避免了内容重复,突出了中职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体现了高职课程的技术性、创新性和拓展性,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主要课程设置。 (一)公共基础模块课程的设置。 中职公共基础课模块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达到中职学生应达到中职学校的学历教育要求、素质教育以及相关专业教学基本要求;还应学会有关电子、电磁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学习专业技能课程和继续升学打好基础;以及选学语文、数学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达到高职相关公共基础要求,能够与高职公共基础模块中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衔接。高职公共基础模块中《高等数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提高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能力,高职开设的英语课程是为将来学习专业方面的英语资料、达到全国普通高校英语的应用能力 B 级考证要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参加全国四级或六级考试。 (二)岗位职业技能基础模块。 中职开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等,与高职开设的《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等课程与中职课程衔接。《电子技术基础》重点加强电路知识的基础,使学生掌握基本器件和基本放大电路的结构和特点,《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研究主要是电子电路的各类功能电路如功放、信号发生、电源、滤波、编码、译码、计数、脉冲信号处理等特性及应用;高职《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在中职学习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上提升到单片机通信技术及接口技术、I/O口扩展技术、AVR 单片机的综合应用;高职《传感器应用与信号检测》课程在学生掌握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学习传感器的新器件及新技术,培养学生信号检测能力和将新型传感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的能力;《高频电子技术》是低频电子技术内容的延伸,学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功放、调幅检波混频、调制与解调等知识,掌握通信电子技术的知识与应用。 (三)岗位职业综合能力形成模块。 紧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职开设的《表面组装生产工艺与过程控制》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相关知识和电子装配焊接技能的基本操作上,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子产品相关的工艺技术、安全生产和管理知识;体现电子行业技术发展要求,高职开设《ARM嵌入式技术与应用》、《FPGA/CPLD设计》、《通信终端设备》等课程。 (四)职业技能模块。 中职开设的《电工实训》、《电子技术实训》、《电子焊接和装配实践》等综合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高职设置《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实训》、《电子线路板设计与制作实训》、《单片机小型应用系统设计与制作实训》、《FBGA/CPLD课程设计》、以及顶岗实习等,逐步递进的训练层次,提高技能训练的技术含量,才能满足电子行业岗位的工作需求。 (五)不同阶段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各个阶段的实训课程训练,以及职业资格考证强化训练,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技能要求。在中职阶段学生可以考取电工上岗证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高职阶段学生可以考国家电工中级证书、电工高级证书。 四、结束语 中高职对口学校的交流与研讨非常重要,有效地沟通协调,不断总结课程衔接经验,克服了原有教育课程体系中高职之间课程体系脱节、重复断档。鉴于目前对口招生以及单独招生在高职招生总量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认真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还应建立起高职与中职对口的学校协作机构,加强沟通与合作,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作用,同时要紧跟行业发展,要在与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合作的基础上,优化整个课程结构,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机衔接。 应用电子技术论文:汽车应用电子技术 摘要: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在本文中主要对汽车电子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字:汽车;电子技术;应用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顾名思义是现代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涉及两个技术领域。汽车电子技术的出现是汽车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革命性事件,并且成为衡量现代汽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志。纵观汽车技术发展史,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具体分析分别如下。 (一)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到 1974 年为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致力于用现代的电子装置代替传统的机械部件,开发重点在于单一的电子零部件,改善汽车内部某些机械部件的性能。主要产品有电子点火控制器、交流发电机、电子式电压调节器,数字钟、电子式闪光器等。这是汽车技术开始与电子技术出现结合的第一步,上述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广泛应用开启了汽车电子技术时代的大门,为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1974-1982 年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进程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汽车电子的发展更有目标性和方向,汽车工业开始为了实现某种特定功能而采用特定的电子技术和理论,这一时期较为典型的电子化设备就是集成电路和 16 位以下的微处理器。在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这一阶段,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在汽车上得到大范围的使用,为了实现特定目的,技术人员基于电子技术理论研制出各种电子技术系统,比如汽车内部的安全气囊系统、刹车的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用于控制汽油喷射的电子控制汽车喷射系统等。 (三)1982-1995 年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进程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汽车电子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电子技术开始由普通控制向现代化电子控制系统过度,为现代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出现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一阶段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明显特征就是开始出现具有多种控制功能的计算机集中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以微型计算机作为控制核心,逐渐取代了传统电子技术的独立控制系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一时期出现的典型电子技术产品有发动机集中管理系统、车辆舒适性电子控制系统、传统电子控制系统等。 (四)1995 年至今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进程的第四个阶段。这个时期最典型的汽车电子技术就是智能化电子控制系统,并且已经在汽车上得到大范围的使用。主要技术产品有汽车导航系统、电子地图以及自动无人驾驶系统等。 二、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 (一)发动机控制技术 1、点火提前的电子控制 该系统在 20 世纪初就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由微机、传感器及其接口、执行机构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微机会根据曲轴和凸轮轴处传感器采集的各种信号,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最佳点火时刻 。再根据冷却液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进气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来对点火时刻进行调整,根据爆震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对其修正,从而使发动机接近最佳理想状态,达到节约燃料、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 2、电子控制喷油装置 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已经逐步被淘汰,随之被广泛应用的是电控燃油喷射装置。在此装置系统中,由传感器检测进气量、曲轴转速和转角,转变为电信号传送到装置中的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需要的信号计算出油量。再根据得到的信号对最初的喷油量进行修正进而确定实际喷油量。 (二)车身电子控制 车身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单独使用的电子装置,和汽车的自身装置没直接联系。常见的有空调装置、信息显示系统等等。 1、汽车空调控制 汽车的空调控制是微机根据车内外的各种温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计算出车内应该达到的出风温度。从而对调节器开度、风扇电机转、冷却器风门(或者是加热器风门)等进行控制,使车内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而使车中的温湿度始终位于最佳状态,为车内人员提供最为舒适的环境。 2、信息显示系统 此技术正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阶段,由车况监测、车载计算机、电子仪表组成。车况监测是通过液压温光等传感器监测汽车的故障。而由车载计算机提供来的不同信息,则能提高行车安全、燃油经济、乘坐舒适等性能。电子仪表则为驾驶员提供了行驶过程中需要的最基本的操作信息。 三、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 如今,由于人们对汽车的安全环保、以及舒适度等要求的不断地提高 , 这就要求汽车电子技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例如环保、安全等和人们息息相关的方面,以及微处理程度和对高新技术的运用。 (一)环保化 众所周知,汽车每年造成的空气污染占据污染物中的一大部分,这就要求人类研制出性能更加完善的发动机装置和电子控制系统,使汽车电子系统更加电子化、环保化。 (二)安全化 在被动的安全技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如在汽车碰撞时为车内人员提供保护,如气囊、安全带等。然而在主动安全性上,还有待开发。通过采用雷达、摄像、光学和超声波传感器等技术,开发不同的避撞系统与安全系统,甚至是自适应自驾驶系统以及对车的动态控制等等。 (三)微处理化 微处理的出现使得汽车越来越精细化,带给了汽车革命性的变化。微处理控制已经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最为核心的部件。当前汽车所用的微处理机,其速度和精度要求还不如计算所用的微机高。但是未来随着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不断扩增,伴随着其微处理器数量的剧增,其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也将越来越高,性能也会越来越好,功能也必将越来越强大。 (四)软件新技术化 由于汽车电子技术的普遍应用,对相关的软件需求也将会增加,计算机联网更是大势所趋。这种情况下,采用多种软件,开发出高水平语言,便称为当下之需,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汽车上的大部分部件将依据于软件,软件的多元化及其功能的提高,必将使得计算机越来越好地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 (五)传感器技术 未来汽车电子技术对传感器技术的要求更高,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与汽车需要,智能化传感器应该拥有智能化、多功能化、集成化以及微型化等特点。具体来讲,未来的汽车传感器应具有模拟和处理信号的功能、对信号放大和处理的功能、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校正功能等。 (六)多媒体娱乐与智能通讯系统 现阶段,汽车在移动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已经可以向司机和乘客提供各种丰富的多媒体设施环境(利用GPS、GSM 网络实现导航、行车指南、无线因特网以及汽车与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互动)和远程汽车诊断(紧急时能够引导救援服务机构赶到故障或事故地点)等功能,把汽车变为移动办公室和移动的家庭影院,并且能够把汽车道路和其他远程服务信息结合起来,构建出未来的智能交通系统(ITS)。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而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泛应用,对提高汽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非凡,故正确把握汽车电子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电子技术的研发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从而实现民族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最终占据未来竞争中的优势位置。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解析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 摘 要: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电子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从表面上看,纯技术的研究工作将电子科学技术推向了一个高峰,但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说,如果不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将会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主要原因在于,电子学习技术需要强大的实践为基础进行研究,但需要一定的理论进行辅助,这样研究出来的技术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的群众,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对多值逻辑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多值;逻辑;电子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多值逻辑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不符合之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科学技术的大幅度进步。多值逻辑逐渐的被人们所认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我国在多值逻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现阶段的一些成果已经有效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的探索。本文就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进行一定的解析。 一、研究多值逻辑的意义 (一)许多逻辑问题本身就是三值的 多值逻辑与一般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多值逻辑强调“值”的数量。一般的逻辑观点只有一值,而多值逻辑认为,很多的逻辑问题本身就是三值的。从表面上看,多值逻辑与原有的一些逻辑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冲突,但在科研人员细心研究之后才发现,多值逻辑与我们原来所接触的逻辑并没有冲突。例如:信息处理及PL人等课题中的“真”、“假”、“无定义”三态,电机控制的“正转”、“停”、“反转”,三态,数值界限常可区分为“正数”、“零”、“负数”三类,等等。这类问题用三值逻辑处理比用二值逻辑处理更为自然、方便。由此可见,利用多值逻辑处理问题的时候,可以更加的快捷,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电子科学技术来说,多值逻辑是非常适合的一种思考方式。 (二)对数字系统故障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过去的工作中,电子科学技术一度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虽然现阶段的发展幅度较大,但并没有刚开始那么强烈。对于电子科学技术而言,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像这类高精度的技术,一旦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对全局的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其中,数字系统故障一度成为了阻碍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难题,令众多的科研人员束手无策。但是在采用多值逻辑来思考的时候,就简单的多,而且顺利的将问题解决。数字系统的故障诊断需要考虑有故障与无故障时的状态,只用0、l两个逻辑值是不够的,必须采用多值逻辑。另一方面,若用多值逻辑电路来构成二值数字系统,其多余的逻辑值可用来使系统成为容错、自校验、失效保险或故障安全的数字系统。由此可见,对于多值逻辑而言,不仅仅能够提高电子科学技术的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将电子科学技术中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为其发展提供较大的动力。 (三)前景较为广阔 对于电子科学技术而言,前景的广阔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多值逻辑却让很多人持有担忧态度。毕竟,某种纯理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达到一个巅峰,之后就会停下来,人们会将目光投向其它理论。多值逻辑之所以从开始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的受科研人员的青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值逻辑的前景非常的广阔。无论是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在电子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都非常广阔,主要原因在于,人的思维过程是很难用二值逻辑来模拟的。但多值逻辑中的多阂值逻辑却能较好地模拟神经元的工作。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问题中应用多值逻辑的前景十分广阔。由此可见,未来的工作需要将多值逻辑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这样才能让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更加健全,在科学领域当中,获得更大的突破。 二、多值数字系统的信息密度高 科研人员在研究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发现多值系统的信息密度较高,这就从客观上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便利。对于电子科学技术来说,任何一个环节的计算都必须达到非常精确地效果,而多值逻辑在除了能够运用多值的方向进行思考,还可以让多值数字系统的信息密度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当这种数字系统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时,可以大大节省集成电路的基片面积。例如,已经在Int e l8 087数字数据处理机及i A PX-432计算机中使用的四值ROM,每一位相当于二值ROM的二位,而所占面积增加不多,从而使整片集成电路节省基片面积31%。 三、集成电路的功能日益增强而体积日趋缩小 在研究电子科学技术的过程中,集成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科研人员在集成电路方面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得集成电路的体积不断的缩小,有的甚至缩小到无法想象的地步。另一方面,集成电路的功能却丝毫没有降低,反而与体积相反,伴随着体积的缩小,集成电路的功能不断的增强,使得现阶段的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较为高端的水平。再结合多值逻辑之后,就会将原有的一些问题有效解决,发展的更加健全。一般来说,前者的引线数要多,后者则要求减少引线数。这一矛盾严重地影响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二值逻辑已很难解决这个向题,而多值逻辑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向题。由此可见,对于多值逻辑而言,不仅仅只是一种理论,它能够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实质化的积极影响。我们需要对多值逻辑充满信心,并且进行一定的深化和加强工作。 四、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 从以上的阐述当中,我们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到,多值逻辑对电子科学技术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而且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值逻辑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多值逻辑而言,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自身的强化使得多值逻辑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在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之间建立某种良性循环,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 五、总结 本文对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进行了一定的解析,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已经密不可分,而且二者呈现出相互促进的状态,相信在将来的发展中,可以在多值逻辑与电子科学技术方面,获得一个更大的建树。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实验室建设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电子科技与技术行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扩展起来。而光电子实验室也是构建电子科学技术实验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本文针对电子实验室建设的环节,阐述了光电实验室的用具、设计与制作的程序等内容,并根据现状提出了未来实验室的新主张。 [关键词]科技水平;电子实验室;设计与制作;新主张 目前,随着我国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专业设置方面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前身便是的电子器件、激光、微电子等专业的组合与推陈出新的成果。它是一个宽口径、新生代的专业。并且一直是我公司研究的核心方向,拥有一支科研先进、学历资深的强大队伍。在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用性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强,不管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小康社会还是未来共同富裕的实现,电子科技都已经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目前光电子实验室是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及其重要的一步。 1实验项目的设置 根据我公司的现状,设置了以激光电子为基础贯穿整个光电子实验室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各种的实验器材与设备。经过深思熟虑与各部门的讨论研究,再结合公司周围的建筑环境,明确了应建的实验项目。通过实验项目的研讨,抽取项目中的四个实验,作为确定测量激光以及技术的项目,其中,实验以“光电子物理基础”为依据,来测定激光增益、激光线宽、以及激光纵横模。而另一方面,将以“光电子技术”为依据,主要项目是技术方面(包括电光调制技术、倍频技术以及激光调Q等)。 2实验仪器的设计和制作 公司通过走访了国内的几所科研公司的实验室,根据与实验室的领导谈话,得知并了解了这些公司电子科技实验室的一些状况与创新之处。我们也明确了并规划了属于自己的电子实验室设备配置的基本蓝图。 在测定激光增益这一项目过程中,发现我国内光电实验的方法都是各持己见、截然不同。比如:就拿放大法来说,有些科研人士是透过一个放大器并根据激光器所输出的激光,然后分别进行输入光强大小与放大器输出光强大小的测定,再根据最后的结果,求出所得的增益系数。另一些则在采用此方法时,也不尽相同。他们测试增益系数的方法是通过内损耗法而得。也就是把损耗输出片插入腔内,并且,根据该损耗片旋转的角度变化与损耗片上光反射率所发生的改变,然后,对损耗片上所输出的光强以及损耗片旋转角度变化关系曲线的测定,通过数据,就可以很快的求出小信号的增益系数,除此之外,还可以求出一些参数(如:腔内所损耗的以及饱和光强的参数等)。 但是用这种方法来测试机构是比较的复杂的,并且在数据处理方面,工作量与时间量都比较大,按照客观的标准,我们可以换另外一种方法来测试激光增益,那就是内损耗法。一般公司的光电科研室,大多数都使用染料调Q的方法来进行激光调Q,目前,工业化进程较快,并且工业生产中,激光的应用现状与调Q都比较的稳定与先进,基于这个原因与现状,我们采用电光调Q技术,并且已经明确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电光调Q的实验基本的方法与操作原理。 确定了我们所采用的实验设备方案之后,下一步,就是依据所使用的状态与情形,明确与规划好实验设备的基本参数以及测量操作过程的精确程度,然后,就是设计新版的实验操作仪器结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所以,根据使用的状况,我们对某些结构又开始了更精确与先进的改进,例如。当我们在采用内损耗法时,如果激光增益的损耗片旋转角度为@时,那么,放射光束的旋转角度就是2@。这就是为什么光探测器不能跟损耗片放在同一个旋转驱动轴上的原因。为了能够确保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与反射光束探测器运转方向一致,在我国许许多多的实验装置中都是采用一套齿轮系统。然而,我们测试反射光时,是直接地用我们所设计的一条长条形的光电池。但是,这并不影响实验的内容与结果,如果损耗片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反射光束不脱离光电池,那就万无一失了。这样不仅使实验装置更加的简洁,而且也降低了制作材料的成本。还有就是,三套装置的空间都较小(包括激光横模的测量、激光线宽的测量、激光纵模的测量)。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会将我们采用的同一种激光源(He-Ne激光)放置在同一个实验箱里面。激光就会被光反射器各自的引到不同的测试光路里面。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实验空间的利用。 在我们推出新的实验装置时,我们会用微机采集测试代替之前设备中,使用函数记录仪收录实验的数据。例如,如果在测量增益,损耗片上的反射光强度与其旋转角度的相关曲线,或者在测量激光横模时,光强的分布曲线,透过计算机的程序掌控步进电机运动,光探测器所测得的结果会通过模数转换被串口输进计算机里面去。这样曲线与数据表文件都会在计算机的荧屏上显示。为了能够使操作员通过计算机读取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处理,在实验结束后,可以将数据拷进自己的硬盘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操作员对实验数据的敏感度与精确度,同时,还能更加熟练的操作相关的软件,如:Origin或者Matlab等。为了确保实验测试的精确度,如果我们测量激光线宽时,可采用多光束干涉法,并在我们新设计的实验装置中用CCD成像代替之前实验中通过拍照来记录的感光底片,输入计算机里,这样相关的程序读取荧屏上显示的数据以及图形文件。 为了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产生枯燥的心绪,在实验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上其他有趣的项目。如果是进行电光的调制实验,操作员可以把电光晶体上测得的电光调制曲线进行适当的调节,然后,增加正弦信号,并通过调节直流偏压来观察信号的失真状况。紧接着,我们可以把MP3中一些通俗歌曲的音频信号传送到电光晶体上,收到的音频信号放大后,通过扬声器进行播放,在此过程中,操作员不仅可以领略到光通讯的整个过程,还可以感受到波片旋转过程中信号失真的具体状况。 3电子实验室目前使用的现状 目前,电子实验室主要开放对象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技术员。在实验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倡导操作员积极动手试验,以提高他们对基本实验的方法与技巧熟练度。本实验室除了对专业的技术员开放外,还可以开放其他对电子科学感兴趣的员工开设实验(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现代光学实验”一课,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设有激光原理实验课程)。实验室除了能够完成实验任务外,还能帮助技术人员的研究其他的实验活动。并且,还想使实验室的设备更加简单化,以便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如把电光调制系统更进一步的简单化,完成了混沌信号光通讯的研究,还有采用了脉冲调Q激光器,进行了激光烧蚀制备纳米材料的实验研究。 4下一步的规划 在光电子实验室里,由于里面设备的局限n生,技术操作员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项目,由此可看出,光电子实验室在功能方面还有待完善。根据我公司的计划,在实验室的空间里,也新设了其他的实验项目(电子科学与技术中的“现代光学基础)这个实验项目跟普通的物理实验相差甚远,主要针对公司电子实验室的特点而设置。 它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的广泛,包括一些显示光学技术、光电检测、眼视光学等较先进的实验项目。为了能够使技术操作员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以及更多的实验供他们选择,在不久的将来,我公司将开设一些创新型、高科技的实验项目,其中,就包括新型激光器件应用、光纤通讯等实验项目。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摘 要 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出发,以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直接上岗型人才为目标,从实习基地建设和定向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总结,探索全新的校企合作之路。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基地;定向培养 2000年6月,国务院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明确提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1]。大力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克服我国集成电路人才短缺,抓紧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方面的重大举措。随着集成电路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和企业对集成电路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校企合作体制的实施和更深层次的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通过校企合作体制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使毕业生在准备就业的时候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能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设计软件,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行业背景和企业需求,为培养直接上岗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重要专业分类。河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集成电路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两大类课程,其中集成电路设计又包括电路设计和版图设计。通过两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加工工序(如硅片的清洗、氧化、光刻和扩散等)、集成电路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如全定制、半定制、CPLD和FPGA等)和集成电路基本单元的版图结构(如电阻、电容、BJT管和MOS管等)。虽然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也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但是实验软件落后,以及与社会生产实际相脱节的状态十分严重。这里以集成电路版图实验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集成电路版图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经费的限制,只能通过免费或者低级的版图绘制软件来完成实验教学工作。由于使用软件功能上的落后,没有办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对版图进行设计规则检查和电学规则检查,不能清楚地知道设计规程检查文件,不明白版图后仿真和电路图与版图的比较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不知道实际生产中相关元件的版图绘制方法,只能简单地绘制出某个元器件的版图,造成学生只是学习到了版图设计中的一点儿皮毛,相关知识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2 校企合作方案探索 实习基地的建立 2003年7月,教育部下发《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通知中要求高校要大力推进“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教学改革[1]。为了培养应用型的集成电路设计人才,了解企业需求,河北大学跟北京芯愿景软件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这既能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设计软件,增长自身技能,又能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 在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又制定了详细的实习基地实施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暑期毕业实习。学校的毕业生需要在大三之后大四之前的暑期进入实习单位完成毕业实习的工作。实习基地建立之后,企业可以接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进入单位实习并对学生提供培训。学生要严格按照企业的上下班制度等要求自己。在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中,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实际生产中相关元件的版图实现方法,明白了集成电路产业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和实现方法,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双向选择,深入了解。在暑假毕业实习完成之后,企业对实习的学生进行了综合评定,学生也对企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学生可以在大四下学期毕业设计阶段进入实习基地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由学校的指导教师和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保障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这既能增加学生的工作经验,又能为企业本身培养所需的人才。 最后,除本科生的实习以外,还对集成电路工程的硕士生制定了实习计划,并聘请了北京芯愿景软件有限公司的两名高级工程师担任学校的兼职硕士生导师,对集成电路工程专业的硕士生进行联合培养。企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培训方案,以满足各自的需要。 定向培养方案 校企合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也是为了为合作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实现双赢。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以及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应该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从专业课开始到专业选修课,都融入了实际生产中会用到的相关内容。 如在数字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以及模拟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两个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凡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版图设计部分的内容时,都融入了芯愿景有限公司的相关书籍或资料作为补充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在进行集成电路设计时是如何进行综合考虑的。在数字集成电路综合实验和集成电路CAD课程设计这两门实验课中,采用芯愿景公司的软件和素材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芯片制作过程中模块安排、虚拟结构单元、数字单元、模拟单元、有源器件、无源器件以及布局布线的相关知识,加深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认识。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实验两门课程的开始过程中,从企业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入课堂帮助任课教师进行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 以上一系列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对集成电路设计流程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了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为合作企业培养了所需的人才,使企业减少了招聘风险,降低了成本。 3 结束语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和技能技巧的训练,更是一次记忆深刻的体验,是一次写在记忆中的成长经历[2]。校企合作协议签订半年多来,经过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检验,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中自己还存在哪些方面的欠缺,校园里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实习经历虽然短暂,但是学生收获颇丰,最终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笔者深信,随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和合作的进一步深入,致力于把合作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带给学生的将是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遇优越的就业岗位,带给企业的将是源源不断的就业生力军和企业品牌的进一步推广。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进行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产学研”的建设思想,把课程教学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堂内容在室外的延伸,把“产学研”本身就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产学研;微电子;专业 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2年9月,2003年正式开始招生,设定了微电子技术与光电子技术两个专业方向,目前已开设的专业方向为微电子技术,以微电子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为主要发展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我们广泛地参考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及国内其他重点大学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验室建设,目前已具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建有半导体器件原理与测试综合实验室、半导体工艺实验室和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达到了国内部分一流高校的微电子专业实验室水平。十年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我们在本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做了大量的有益尝试,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 一、拓宽专业方向、夯实专业基础 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过程来看,为了突出专业方向,以往专业建设中我们往往设置了大量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课程,但每门课程的课时数较少,同时压缩了电子专业基础课程的门数和课时数,造成学生基础课没有学好,专业课太多而每门课课时数过少以致学得囫囵吞枣,也就是专业基础没掌握牢,专业课更没有学好。而大多数用人企业却需要大量工作在生产现场,能够处理生产当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掌握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才所应掌握的知识不是一两个专业能够培养的。因此我们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上不追求过新、过尖,注重拓宽专业基础,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设置不过窄、过深,给予了学生比较宽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各种研究方向,同样由于现在微电子技术发展很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很短,专业课不要求讲得很深,主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主要业务范围和处理问题方法。这样培养学生在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了解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能够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迅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特点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天津工业大学本科培养及学士学位要求制定。方案中规定了本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应修读各类课程学分的最低要求,是审查本科生学习计划、认定毕业资格、授予学士学位的主要依据。根据服务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建设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总体要求,对本专业调整了课程设置、学分要求和教学计划,制定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加大培养方案的宽松度与灵活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减少必修课程,增大选修范围,使培养方案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适用性。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框架内,参考指导性教学计划的建议,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自主选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大的空间。(2)重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建体现学科发展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大力度重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拓宽专业的内涵,增大专业方向的灵活性和适用性。基本上按照学科大类构建学科大类基础,按一级学科构建专业基础,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重组专业方向课程。(3)加强实践,将“实践、探索、研究”融入教学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专业实践环节在学校和学院的公共实践课的基础上,又开设了专业课程专题设计和专业系列性实验等实践课程。专业课程专题实践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因此课程专题实践的题目采取由学生自拟、专业委员会审核的制度来确定。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课程设计采取组队的形式,由3~4名学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互相分工合作完成设计。本课程专题实践在第6学期开设,为期8~10周,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采用毕业设计的模式进行管理,最后以实物演示和论文答辩的形式结束。开设专业系列性实验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阶段性实验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系列性实验课主要依托本专业的实验、实践平台来开设,分别于第4、6、7学期为学生开出。第4学期的实验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实践平台的结构和框架,并提出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告知学生要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第6学期的专题实践以设计型专题实践为主,使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实际系统硬件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并能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第7学期的实验以综合性设计为主,熟悉芯片级、板级和系统级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大力加强实习教学环节,拓展一批校外实习基地,才能使学生走出去,学得成,真正做到学有专长。在校内,我们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在实践教学方面随时性、方便性的优势,配备高水平的实习指导教师,向学生全天候开放,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在校外,我们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为天津滨海新区企业服务,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实践能力的广阔空间,目前我们在社会上选定“天津南大强芯半导体芯片设计有限公司”、“天津市森特尔新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海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大海宇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等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协作关系,让学生到公司、企业参加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这样的实习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四、开拓“产学研”模式的特色人才培养 随着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其强大的功能集聚优势开始迅速形成,这为天津市相关电子产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目标之一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集聚国内外研发资源为主线,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研发转化环境以及高效并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流水平的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以滨海新区为产业聚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型高科技产业,将加快滨海新区的总体建设步伐,奠定天津滨海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龙头地位。同时,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因此,作为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关键学科,在天津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我们已初步建立微电子专业方向,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自己显著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达到“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实现,我们在教学内容中渗透科研工作中的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方式上加强针对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不断由校内向校外,由教室向生产现场延伸,在教学效果上通过嫁接、转化、推广和应用新科技、新工艺,培养出大批能熟练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五、搭建竞赛平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改革,本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此我们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建立了基于基础实践层、提高设计实践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专题实训层四层金字塔结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本专业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通过参加不同竞赛,由浅入深地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确保本专业全体学生掌握基本实践技能和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竞赛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技能。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指定题目的竞赛培养复杂电子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参加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等培养软件设计方面的能力;通过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等不限题目的竞赛和课外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培养大学生面向实际项目的电子系统设计能力;从优秀的学生作品中培育参加全国挑战杯这样强调创新性和工程化的竞赛。在各类竞赛培训和指导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步提高。通过参加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就业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进行了“产学研”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紧紧抓住“产学研”的建设思想,把课程教学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或课堂内容在室外的延伸,把“产学研”本身就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以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将学科优势与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和向教学转化,进一步优化了专业必修课教学内容,调整选修课课程结构,把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融入本科教学之中,对于培养本科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摘要:从国家、地区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出发,结合湖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以及具体的建设方案。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微电子人才 一、学科背景及问题分析 1.学科背景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它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的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3]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此外,从地方发展来看,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以光通信、移动通信为主导,激光、光电显示、光伏及半导体照明、集成电路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电子信息产业在湖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而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7年,完全适应国家、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建设专业方向为微电子技术,毕业生可以从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和光电子器件、系统(激光器、太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等相关工作。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微电子产业的人才需求为牵引,遵循微电子科学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发展脉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微电子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微电子人才的迫切需求。 2.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理论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因此培养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想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建设配套的实验教学平台。然而目前人才培养有“产学研”脱节的趋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较少。建立完善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前提。 二、建设思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课程实验平台和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基础课程实验平台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电子实验和计算机类实验;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即微电子实验中心,是本文要重点介绍的部分。在实验教学体系探索过程中重点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突出“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强创新”的微电子人才培养理念。微电子人才既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基础物理、固体物理、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工艺原理等),又要求具有较宽广的系统知识(包括计算机、通信、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微电子实验教学环节强调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同时兼顾本学科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协同训练,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微电子实验教学体系,将“物理实验”、“计算机类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微电子工艺”、“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课程设计”、“集成电路课程设计”、“微电子专业实验”、“集成电路专业实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相互贯通,有机衔接,搭建以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体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兼顾半导体工艺与集成电路设计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半导体的产业链涉及到设计、材料、工艺、封装、测试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为了扩展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适应范围,实验教学必须涵盖微电子技术的主要方面,特别是目前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集成电路设计和半导体工艺两个领域。 第四,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推动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与国内外科技同步发展。倡导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教研相长,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融化到教学内容之中,以此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三、建设内容 微电子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是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我国微电子技术人才紧缺,尤其是集成电路相关人才严重不足,培养高质量的微电子技术人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微电子学科实践性强,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相关的测试分析技能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等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将利用经费支持建设一个微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具体包括四个教学实验室: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实验室、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性能参数测试与应用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科技创新实践实验室。使学生具备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微电子器件、光电器件参数测试与应用、集成电路设计、LED封装测试等方面的实践动手和设计能力,巩固和强化现代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设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在微电子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培养学生具备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等基本物理与电学属性的测试分析能力。同时,本实验平台主要服务的本科专业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同时可以承担“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等10余个本科专业的部分实践教学任务。 (1)半导体材料特性与微电子技术工艺参数测试分析实验室侧重于半导体材料基本属性的测试与分析方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半导体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测试方法与技能,包括半导体材料层错位错观测、半导体材料电阻率的四探针法测量及其EXCEL数据处理、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测试、半导体少数载流子寿命测量、高频MOS C-V特性测试、PN结显示与结深测量、椭偏法测量薄膜厚度、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等实验项目。完成形式包括半导体专业实验课、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等。 (2)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性能参数测试与应用实验室侧重于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基本特性、微电子工艺参数等的测试与分析方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半导体基本理论、器件参数与性能、工艺等的理解,掌握相关的技能,包括器件解剖分析、用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交(直)流参数、MOS场效应管参数的测量、晶体管参数的测量、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晶体管特征频率的测量、半导体器件实验、光伏效应实验、光电导实验、光电探测原理综合实验、光电倍增管综合实验、LD/LED光源特性实验、半导体激光器实验、电光调制实验、声光调制实验等实验项目。完成形式包括半导体专业实验课、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课程设计、创新实践、毕业设计等。 (3)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侧重于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硬件描述语言、Cadence等典型的器件与电路及工艺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流程等,并通过半导体器件、模拟集成电路、数字集成电路的仿真、验证和版图设计等实践过程具备集成电路设计的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能力。以美国Cadence公司专业集成电路设计软件为载体,完成集成电路的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工艺设计等训练课程。完成形式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集成电路设计类课程和理论课程的上机实践等。 (4)科技创新实践实验室则向学生提供发挥他们才智的空间,为他们提供验证和实现自由命题或进行科研的软硬件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包括LED封装、测试与设计应用实训和光电技术创新实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设计器件或电路的研制并通过测试分析,制造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器件或电路。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训练,加深对所需知识的接收与理解,初步掌握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对工艺技术及流程的认知与感知。完成形式包括理论课程的实验课时、创新实践环节、生产实践、毕业设计、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各类科技竞赛及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等。 四、总结 本实验室以我国微电子科学与技术的人才需求为指引,遵循微电子科学的发展规律,通过实验教学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系统了解与掌握半导体材料、器件、集成电路的测试分析和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技术等技能,最终实现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微电子专门人才的目标,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对微电子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摘要]经过数年的发展,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直接关系到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未来的生存发展。文章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专业建设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工程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美、英、法、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注重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其工业化崛起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目前应用前途很广,社会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之一。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学生,到现在已有一届学生共近50名学生顺利毕业了。现在回眸总结这几年我校在电子科学与技术新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体会,总体上看,这届毕业生不仅实践动手能力很强而且理论基础扎实,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欢迎。当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设许多环节中仍然存在不少不足。其中最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因材施教理念,同时实验设备及手段还不足,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本人长期从事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及教学工作,切身感觉到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满足服务于未来社会行业市场的需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更快和更多地为社会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应用人才。为了达到上述这一宏伟目标,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进行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鲜明的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满足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需要,找准定位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问题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作者认为,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一定要突破管理理念,树立真正的市场理念,扬弃固定模式,瞄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市场需求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依靠我校师资、信息等优势,办出特色,创出品牌。因此,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一定创新的应用复合型人才,适应市场需要。为此,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注重提高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和竞争能力,真正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过硬、兼备特长、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复合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 二、实验教学的改革 实验教学旨在规范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行为,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2011年,我校“微电子技术实验室”获得中央与地方高校资金资助,总金额达300万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验条件,对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必要的改进,达到有利于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实验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由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基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三个模块构成。配合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一)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 这类实验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方式、方法、常用仪表的原理性能及使用、选择、读数方法等,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基楚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题目自行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参数和所用的仪器仪表。通过此类验证性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三)综合设计性实验。 这类实验要求学生利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多媒体实验教学软件,开设多种综合型实验,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对学生全天候开放,保证一人一组。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可以到实验室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及爱好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受规定实验项目的限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电子与信息系统领域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信息、电子等行业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适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要的专门工程实用技术人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较宽口径的专业,其内容涉及到电子和科学工程两个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与科学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信息系统和集成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在设置专业方向上,应从培养素质性、通用性和实用性人才出发设置专业方向,可以设置应用电子和集成电路设计两个方向,相应的专业课和选修课按需调整。 四、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我校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材”与211院校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在于高考分数较低,这就有可能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二是学习不够刻苦。教学中如不注意克服这两种劣势,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材”也有其优势:一是就业压力迫使他们要勤奋学习;二是城市生源偏多,家庭各个方面条件较好,相对而言,见多识广,接受新信息、新事物反应快,动手能力强,思维比较活跃。作者认为,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因材施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学习方面,通过各种活动,如聘请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成功的企事业家等来校作专业指导和学术报告等,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成才的紧迫感;做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新生入学教育,在新生军训的同时,配合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律教育和专业教育,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针对不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设立奖学金、组织各种学习竞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开设各种强化班和补习班,帮助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激发成才的欲望。 (二)在生活方面,通过严格管理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坚持封闭式管理和开放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纪律约束,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队伍建设,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用多种形式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组织开展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展开心理教育,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心理跟踪档案,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指导作用,及时调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有效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学校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和知识的需求。 五、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方面,应着重处理自身师资和外聘教师的管理和培养问题。首先,应坚持聘任制和严格考核考评制度,并以此转化为竞争激励机制,教师的工作得到认可和回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提供在职培训和进修机会。教师有了能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实现教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化的途径,自然能安心工作。培养出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建立本校的核心教师队伍。通过聘任高水平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外聘教师(教授)或专家为学科带头人,以他们为主来构建教研室,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目前本学科教师都具有985高校博士学位。 总之,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针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市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如果能够切实转变教育质量观,以社会对电子科学与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借助于其新机制,创新办学模式,完全可以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市场上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专本业2007级学生的成绩统计分析表明,学生每门功课的平均合格率在94%以上,平均优秀率在70%以上。这说明学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能力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预期效果。同时在全国和省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在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2007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李智同学和肖超军同学获湖南赛区竟赛一等奖,邓超爱同学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奖。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知识型经济时代对知识与技能兼具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以学生进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和参加科技比赛的方式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岗位实习的机会,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改革;校企合作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了知识型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的模式中,知识、科技先导型企业成为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1]而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悄然变化,经济生产中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能型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只有知识与技能兼具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才能受到社会广泛的欢迎。[2]最近几年,欧美等世界发达国家对人才的聘用与培养经验已经证明了这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而且我国沿海发达城市对这些人才也是求贤若渴。这种人才需求的迫切性既对我们的高等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也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为此,各级政府和高等院校以及研究院所都极为重视,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3]根据目前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中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国外资产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也开始步入上升轨道。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社会需求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市场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目前,市场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短缺。而国内目前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呈现为多样性[4],只有包括清华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8所高等院校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北京理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11所重点院校拥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4个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很多一般的高等院校在教学水平和学生生源水平上远远不及重点高校,所以对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上还远远不足,培养出的学生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的需求。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5]中国最早于1955年在北京大学开设半导体专业,1956年国家制定的12年科学规划中把将半导体技术列为四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同年由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五所大学联合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为后来我国的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20世纪70年代,集成电路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开始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生产设备,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先后开展了半导体物理专业,我国半导体领域开始发展。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半导体技术的落后,同时受到国外半导体市场的冲击,我国半导体行业出现低迷状态。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微型计算机和家电等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同时中外合资热潮的出现使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和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至此我国的微电子行业开始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部1998年4月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将原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和电磁场与微波等本科专业整合为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目前,全国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70多所,在校学生约3-4万人。其中全国重点建设的“211工程”院校中,有41所学校设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在“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中,有19所学校设立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现状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本专业的规模在逐年扩大,开设此专业的学校和招生人数都在增加;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较高,这是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稳步发展相适应的。 三、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加强基础,为满足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2010年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已获得一级博士和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我们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为探索和改革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既重视电子科学与技术传统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科前沿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高级工程人才打下可靠的基础。 1.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技术中心于1998年7月成立以后,为加强学生实验环节,先后建立了高频电子线路及信号与系统实验室、智能仪器与虚拟仪器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实验室、微波与天线技术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实验技术中心承担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培养计划所涉及的全部实验教学任务,每学年完成60余门课程的实验任务、20余门课程的课程设计任务。 为了提高教学实验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加有关学术交流活动,多次主办“高级实验技术研讨会”、“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会”;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上多篇;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过程控制实验教程》以及《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系统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等多部教材;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大赛、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场、OpenHW开源硬件与嵌入式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国家赛事,并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2.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实践方式,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教学设备和岗位实习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而作为企业也不用为人才培养而大费周折,通过将员工送入校企共建基地学习和引进优秀毕业生的方式,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所以是一种“双赢”的方式。 为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学校先后与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山西德力西电器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了多台电器控制设备,建立了“山西德力西电器控制实验室”。太原维康商贸有限公司在我校建立产学研基地的同时设立了“维康助学金”,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的机会,也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帮助。太原理工天成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华纳方盛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中科博杰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科研型高新技术企业,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的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方案,各公司高级技术人员将作为学生的直接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工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3.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与创新 为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世界最前沿的微米纳米检测技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引进多位国外留学归来的博士人才,建立了微纳系统研究中心,开展微纳机电系统、生物传感器和纳米电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微纳系统研究中心目前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士后基金等各类基金项目20余项,同时实验室长期开展科技活动,学生申请后可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为期半年或者一年的学习活动,期间学生会参与实验室项目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比赛活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更好地为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服务,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师生结合山西省经济特色,开展了煤矿水害超前探测与预警技术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积极申报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并承担了山西省重大专项项目、山西省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在加强平台建设的同时与山西省煤炭地质水文勘查研究院、同煤集团和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为我校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了科技研发基地和实验测试基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在煤矿安全领域中的就业和发展。 四、结语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模式和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与创新方面做的工作是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的一部分,是学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特色的创新与改革,是面向新的国际形势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模型的培养和探索。这一系列的工作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动手实践和实习能力,可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进步。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摘 要】《光电子技术》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是培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同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发展动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内容饱满,范围广泛,前沿内容始终在更替,这些客观条件都给《光电子技术》的讲述带来了困难。根据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做一些改进,把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并结合国内的科研情况,来激发学生兴趣,为培养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内容 一、引言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学科,涉及信息产业、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以及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电子科学与技术属于国家设定的一级学科,下设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二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知识面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化学、电子技术、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电子光子材料、器件与系统设计、器件与系统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景德镇陶瓷学院是全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府,行业特色鲜明,学校根据陶瓷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电子陶瓷特色,积极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工、文、管相结合,覆盖电子陶瓷行业所有领域的专业体系。自2001年设立本专业来,本着培养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级应用型电子陶瓷行业人才的目标,形成在省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特别是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很高,一致认为本专业毕业生专业技术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创新开发能力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突出,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2009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单位中三个支撑专业之一。近十年来,学校一直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学科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本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理论,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系统的电子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领域从事研究、教学、设计、开发、管理等工作或攻读更高一层学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工程图学、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学、光电子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测试技术、电子材料、传感器原理与应用、铁电压材料与器件。其中的光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物理等专业的选修课。其拥有42学时、是一门2学分课程。 光电技术是由光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技术。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光电结合的原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获取、发送、探测、传输、变换、存储、处理和重现等。光电技术是研究“光子”与物质中“电子”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它以光学和电子学为基础,综合利用光学、电子学、精密机械、仪器仪表、材料科学、控制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各种工程应用课题的技术学科。光电子技术将电子学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提高到光频波段,产生了电子学所不可能实现的许多功能。学生通过该课程可以了解光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掌握一些常用的光学技术信息化方法,并通过实验了解光调制和探测方法,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内容饱满,范围广泛,而且近年来该学科领域发展迅速,对该领域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些客观条件都给《光电子技术》的讲述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在新的教学大纲以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对这门课程的授课学时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64学时变成了42学时,学分也相应地变成了2分。学时的变化预示着讲授的内容必须进行压缩,同时一些理论和数学推导很容易使学生们失去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为了培养该领域的卓越工程师所必备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对教学手法做一些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变 1.增加实践环节 一门课程的学习就是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范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更加专业。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同学通过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很好的掌握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以及部分器件的用途、原理以及制备方法。所以在课程结束后安排4次课时的课程设计,具有必要性,要求同学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们分成相应的几个小组,设计发光元件和接收元件,以及对光电系统的电路进行设计,尽量让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参与到此课程设计,充分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特点,让同学们学位沟通,布置团队的协作。 2.引入科研和专题讲座 给同学们介绍国内从事光电子技术方面的科研机构、大学、所在地点以及科研方向,同时也介绍一些科研成果的应用。相关的研究如:晶体光学、调Q、锁模、选模、倍频、参量振荡、反射、荧光,电致发光,非线性光学等领域。因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学习这门课程,这时候学生在面临就业和考研的抉择,针对想报考光电子相关领域的研究生的同学,给大家提供一点信息,让同学们提早准备。当然在本书的第七章中,我们也计划挑出四个课题方向,例如课本上的光纤通信,激光雷达,激光制导,红外遥感,把学生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查找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最后派出代表,举行一个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让同学们主动查阅资料,这可以教会同学们如何利用图书馆庞大的网络资源(期刊、文摘、网络及光盘),工具书等。同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对其选择、消化、归纳,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接近本学科的前沿技术;通过资料的阅读,也可以让同学们看到科技论文如何写作(中文与英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创新小组,最后尝试完成科技论文的写作。 3.考核方式改革 俗话说: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但是对于本科生专业课的考核,采用闭卷考试,虽然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更加理解公式之间的衍化,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在考试前,学生通常喜欢采用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前突击。花大量时间查找和背诵所谓的重点为了应付考试,考试后就如过眼烟云。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用来完成考核。例如在实践环节完成的一个很好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很难忘记这个别样的经历。在最终的成绩体现上,给出一个总的分数,但是这个数字有“课堂+考试+设计”三部分组成,所占比例为1∶1∶1。这样的考核可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实践与应用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四、结束语 根据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情况,从《光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一些的改变和探索。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补充,既注重知识的逻辑连贯性,又让学生充分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光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也了解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开阔了视野。多媒体教学的引用可以提高知识的表现力,让其更加清晰、形象、生动、全面、具体。实践环节的增加可以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科研和专题讲座的引入可以让学生获取最新的科技信息,锻炼同学们选择、总结、消化、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也有助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实践与应用能力,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基于当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摘 要】当前,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培养怎样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探索,分析当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为优化当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多样性 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相关产业多样性 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所以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除了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外,还涉及计算机及其外设、家用电器及民用电子产品、通讯器材、工业自动化设备、国防军事、医疗仪器等。光电子、物理电子等其它分支涉及的产业也较广泛。目前,各校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的调研不够,专业定位不够合理,各校培养人才的“结构同质化”倾向较严重。目前各校的专业办学尚不能满足产业结构的多样性。 2.办学层次多样性 大众化教育使一般高校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录取的学生分数较低、学习能力和学习自学性都较差,如果采用与重点大学同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肯定很差。重点大学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很大,学生本科毕业时转入研究生学习的比率很高(多数重点高校超过50%)。而一般高校考研录取率相对较低,多数学生毕业时直接面向社会就业,工科本科毕业生在工程技术、管理乃至跨专业领域就业等都会有所分布。但是,目前一般高校与重点高校在培养方案上很少反映出这种差异。许多高校追求所谓的高起点、与名牌大学保持一致来显示其办学的高水平,不愿承认与重点高校存在的差距。目前不同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方向选取的不同,这种差异还没能体现办学层次的多样性。 3.学生个性发展多样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交叉与综合性的增加,过细的技术分工会造成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的困难。因而,知识和能力复合型的人才具有明显的优势。企业所需的人才规格正在从非常专业化向技术复合型和能力型转化。用人单位对本科人才的需求,最需要的是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学生自主就业制度实现后,学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性日益强化。学生的发展愿望多种多样,毕业去向也多种多样。所以,专业教育要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注意为提供弹性时空创造条件,如实施覆盖整个大学时期的导师制、弹性学制、二次选专业制度,设置“X+Y”复合型专业或开辟第二专业、第二学位,实施本、硕连读制等;还要充分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与管理、经济、法律等学科复合的方式方法,为不同需求的学生合理设计并提供指导。 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1.建立一般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人认为,一般高校应当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学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特色相适应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日常教学管理等。按照“拓宽专业、加强实践、提高素质、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原则,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师资队伍可以加强,实验条件可以改善,但生源质量受招生条件限制短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应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问题,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全面开发学生潜在创造力,让学生的禀赋、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2.探索如何结合学校特色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方法与途径 许多高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依托行业特点和学校办学特色应是办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在计量、质量、检测、标准、检验检疫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测量技术的基础,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生产中大量需要在线、非接触、快速、准确的测量,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是其主要手段和关键技术。所以结合测量应用是计量学院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特色人才的改革主要方向。传媒学院办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充分注意电磁场与微波在广电传媒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接收中的作用,同时也可考虑光电技术在广告、灯光照明等方面的应用。师范学院办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除了培养学生胜任工程技术工作外,也要传承学校师范特色,能胜任中学技术课程教学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3.建立与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虽然目前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宽口径特色以及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有所认识,但在教学环节上如何体现与实现还有许多问题。“宽口径”与“厚基础”往往联系在一起,对于理工科专业一谈宽口径似乎就等同于要加强基础(主要是数理基础)、搞平台课建设,这对于后续有较大规模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的重点大学较合适。一般高校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厚基础”更多体现在技术基础而不是数理基础。其次,要充分研究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和外延,整合与优化专业覆盖领域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光与电的融合),同时要注意与电子电气类中的其他专业光滑连接,方便技术扩展延拓。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按照上述要求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为优化当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多样性专业人才培养之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体系改革及构建 摘要:为培养研究应用型高级人才,对河北联合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改革以“增强光电子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建设思路,“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技能、突出光电子应用”为培养主线,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理论基础,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术人才。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预言,光电子技术将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进步。因此,本世纪将是微电子和光电子共同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是电子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电子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该领域制高点,必须统筹教育、科研、人才等各种资源和要素,而其中的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经过对比研究其他院校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改研究,本文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结合河北联合大学实际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初探。 一、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正遭受严峻的考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科学技术知识面、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强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工程。 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思路两大部分。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其次要符合学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最后再考虑专业、师资情况。 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稀缺。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存在着分布不均、分类较细、进展迅速、产业结构多样化等特点。因此,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层次结构之间的供需矛盾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经过光电子技术市场产品的整合,目前光电子技术市场重新步入上升轨道,后期发展将主要受市场影响。[2]我国对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2010年我国以光电子技术为指导的信息产业形成了5万亿美元的规模。 河北联合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共培养出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成为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中光电子方向占大多数,微电子方向占少数,另有电子材料、自动化控制等研究方向。 二、培养方案的制订 培养方案的制订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校及专业实景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分析,然后通过对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燕山大学等院校充分调研,最终确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以培养研究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实践及跟踪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光纤传感、光电检测及半导体制造等领域从事系统研发与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 2.专业建设思路 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综合考虑社会市场需求、专业师资及毕业生反馈意见,提出关于“增强光电子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准绳,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微电子技术为辅的专业方向,以光纤传感体系和光电检测体系为核心,从而使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控性,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优化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对光电子、微电子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要求,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使其既符合教育部颁布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又能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优化的出发点是: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及工程应用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突出知识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制订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和体系。 2)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为使课程教学建设与专业特色一致,体现光电子、光纤传感与检测的专业特色,由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牵头建设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课程体系。光纤传感课程体系包括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课程;光电检测课程体系包括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等课程。此外,为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删掉了热力学统计物理、数理方法、物理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工艺仿真等课程。 3)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师发挥各自才智,加强与学生沟通,集思广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探索。例如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基础课、深奥抽象的专业课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对光纤传感技术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为后期阅读国外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2)专业特色。河北联合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微电子技术为辅的专业方向,具体特色如下: 1)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三大部分,包含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及半导体制造技术三个主干学科,所有课程共198.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及学科导论共55.5学分,占28%;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74学分,占37%;专业教育平台是专业课,共63学分,占32%;另外还有创新实践环节,6学分,占3%。 2)学生培养。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为学生作学术前沿报告,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科研动态的同时,在开设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外文一手文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培养学生在光纤传感、光电检测及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并能够进行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及维护。 3)实践教学。突出光电子技术应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系统设计的实践训练。电子技术实践训练包括电工电子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专业生产实习。光电子技术实践训练包括光电工艺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光纤传感系统课程设计以及综合性课程设计。通过这几项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在电子技术领域、光纤传感及光电检测领域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此外,为了让学生尽快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光电兴趣小组大赛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效果 1.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确定以后,围绕培养目标组建了课程建设小组,并请天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家教授进行指导,进而建立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方案可行的课程体系,相对而言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生夯实了专业基础,拓宽了专业知识,加强了实践技能 课程体系优化以后,学生入学后对培养方案及目标非常明确,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妥善处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抓住核心,适当拓展,使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体系。与此同时,通过竞赛及光电兴趣小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此激励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自发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实践创新案例讲解。其次,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光电兴趣小组及各项实践环节。这样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得到了培养及提高。在2012年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组队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 4.提高了就业率和考研率 通过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并且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使得学生的竞争力得到大大加强,并得到企业和其他高校的认可,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考研率。 四、结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为适应市场需要而确定的一个新专业,其发展任重而道远。结合河北联合大学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增强光电子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技能、突出光电子应用”的培养主线,对本专业的建设方案及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及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教学相长的目的。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摘 要: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结合常州工学院的具体情况,以具有扎实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培养目标,重点探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方面讨论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通过科研项目与校企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与反馈完善与优化课程体系,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建设 1.引言 常州工学院立足于常州,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该地区是国内电子行业和产业的发达地区之一,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随着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和高层次化的要求。面对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升级要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当务之急。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口径宽、适应性强、基础扎实、发展潜力大等要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相关高校、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与专业的具体情况等各方面因素,并以行业技术进步、企事业单位需求和毕业生的反馈为参考依据。 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调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理论基础实、口径宽、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的全面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统筹编排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设计、制造与生产实践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进步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能够及时跟踪并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半导体工艺等领域从事分析、设计、制造与测试等工作。为了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的制订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3.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体系模块化、层次化的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课程体系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分为学校级、学院级和系部级三个层次。学校级通识课程模块层次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基本数学能力、英语能力、物理能力、计算机能力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基本知识。构建以电气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层次为电类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培养体系,学院基础的培养为知识面的拓宽打下良好基础。系部级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培养为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提供专业技术知识。分级课程建设体系造就了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理论知识雄厚、专业技术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等特点。 (2)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课程和实际应用课程两个层面,除了必备的工程数学与物理知识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逐步建立电子材料、制造工艺、电子器件、基本单元电路、宏单元、子系统及系统的课程体系,打通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知识培养通路。以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核心的课程体系构成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的理论基础,为制造工艺和电路设计提供知识的基本结构。以信号与系统、电路设计与测试的核心课程体系作为电路的理论基础,为电路方面能力的培养形成电子系统的知识基本结构。知识结构的分层次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体系覆盖了整个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点,全方位培养毕业生的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重点培养从系统角度审视具体电子技术的能力。 (3)以微电子技术为主干的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可以划分为两大体系:第一是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第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半导体材料、器件和制造工艺上,除了传统与新型集成电路方面的应用,还与相关新型电光源、光伏材料与器件、光电材料与器件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互通性。均以半导体材料为核心,引申到其他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在理论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具有相似性。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涵盖了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电路与测试方面的内容,在电路方面,新型电光源的器件、核心芯片、驱动电路等,光伏器件与电路、光电子电路与信号检测,与标准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具有共同性。在测试方面,涵盖了电学测试与可靠性测试,完整地建立了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另一个特色是在设计与应用电子系统时,具备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电路工艺与器件的底层知识,从而在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中具备更强的理解能力。 (4)全方位的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设置理念,在课内实验、课内实践、独立授课实验、课程设计、科研实践、实习及毕业设计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实验实践体系,重点培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电气学院的实验中心和实验室外,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两个专业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主要提供学生在系统设计、电路设计、器件与工艺实验等方面的专用软件。集成电路测试实验室主要提供电路测试、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工艺等各方面的实验。在电子技术的材料、器件、电路设计、制造、测试等流程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实验室开放上,实验室开放给所有教师与学生使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与参与毕业设计。 (5)教学与科研结合,校企结合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体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承担了多项纵向与横向项目,系部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科研项目,为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践平台和科研平台,从而从项目角度提供给学生实训机会。在校企产学研联盟方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联系常州和周边地区的企业,如银河电子、天合光能、常州普美、常州欧智等多家企业,形成校企联盟。参考卓越计划的实施,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经常邀请外校和企业专家对学生开展前沿性科学讲座与培训,为毕业生的能力培养和就业提供指导。 4.实践的效果 通过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重点进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并通过多年教学与科研实践,进行以下方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1)完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立材料、器件、工艺、电路、测试和系统的能力点分布。 (2)从社会需求角度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逐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强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减少或删除部分实用性不强的课程,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 (3)强调应用能力培养,强化理论知识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的能力。 (4)探索开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和创新环节,探讨校企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根据对本校历届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九成以上的毕业生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平均每年有20%的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高校读研继续深造,其余进入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接收毕业生的各高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毕业生进行的调查和反馈,本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毕业生快速进入新领域和岗位,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5.结语 通过几年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逐步得到了发展和优化,梳理清楚了本专业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分布更系统化和体系化,并通过实践进行了验证和完善,为毕业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地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改革研究与探索 作者简介:周洪,(1979.9-),女,汉族,河北徐水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光电检测技术。 摘要:从分析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设计目前现状出发,针对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课程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电子专业 课程设计 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需求的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要解决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然而目前的情形是,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的需求,动手能力地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较差。基于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由于我校属刚升本科院校,属地方高校,由于多种原因使得学生整体素质较重点高校有一定差距。我院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设计教学在我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素质,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现状分析 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该专业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特点一是口径宽,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二是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性强,既有硬件也有软件,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走向基层的工作岗位要求很快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然而受长期资金短缺和实验实习条件的限制,对我校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从实验和毕业设计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课程设计的建设。 长期以来课程设计普遍存在几点不足: 其一,内容不合理,同一门课既不跟踪新技术发展变化又不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目标等因素多变,多年用一个题目 其二,设计题单调,几十个学生用同一个题目,抄袭现象严重,课程设计的效果不明显。 其三,教学模式单调,理论多而结合实际少。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程设计是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各门学科一个综合性考察。课程实验与课程密切配合,目标单一明确,并有配套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书,而毕业设计持续时间长,各个学生都有不同的题目。毕业设计不能代替课程设计,而课程设计则是对毕业设计起到补充作用。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内容选择专业综合性课设内容既要结合前修课程,以巩固教学内容,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新颖性,因此我们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选择本专业成熟的、有特色、适合教学的科研项目作为课设内容。课程设计中以老师提供选题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尝试在课程设计中内容上进行不同课程的交叉设置,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中以老师提供选题和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相结合,鼓励学生自主选题就是鼓励学生自主思维,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在各行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因此老师都要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而不想自主选题的学生可采用教师的题目。 教师的指导充分体现个别答疑和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原则。在指导过程中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大组集中分析讨论的方法。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要善于发现一些个别错误,并采用个别答疑的方法及时纠正。这种共性和个性问题的结合,合理地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确定学生题目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题目要尽可能多地涵盖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对于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要尽量涉及,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扩展。 2)难易适中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等因素,题目设计不合理。题目太难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太简单又达不到训练的目的。 3)实用性 提供实践平台供学生对比分析和试验,通过实践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体会、理解, 有利于学生了解实际工程的特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发现抄袭者,可适当的给予扣分等处罚,从而避免偷懒和高分低能的出现。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引导、检查、把关、和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每半天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避免消极怠工情况的出现。教师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对于缺席三分之一以上者没有成绩。设计成绩完全依照每位同学在设计中的表现,与理论课成绩无关,使同学清楚大家都在相同的起跑线上,面临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锻炼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解决一项难题、达到研究目标提出新设想、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实验中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提高了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撰写报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 3 结语 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学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增强新本领。利用实验中心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设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人与物的最佳配置,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该文阐述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讨论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等。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以下简称“电科”)专业是以培养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领域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以及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工程专业。作为电科专业教育中重要内容的光电子技术,不仅是当代信息技术两大支柱之一,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持续焕发着生命活力。而让光电子技术保持如此强劲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广泛应用,例如激光器与新型光电探测器的应用的人你还。另外,诸如纳米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子晶体及相关器件、超材料及相关器件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及器件等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与应用,是目前国际上光学与光电子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门方向。由此可见,学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相关知识,不仅对电科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就业方向的确定具有积极的影响,也为那些将来希望从事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储备。然而,根据笔者的调研,虽然国内许多重点大学的电科专业都开设了光电子技术课程,但很少有大学专门开设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而由于光电子技术的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教学课时又往往有限(一般为32或48个学时),因此在光电子技术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教师往往重视光电子技术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该文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内容、应用及发展等方面说明其在电科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学经验,研讨电科专业中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方法。 1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简介 光电子材料是指能产生、转换、传输、处理、存储光电子信号的材料。光电子器件是指能实现光辐射能量与信号之间转换功能或光电信号传输、处理和存储等功能的器件。自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来,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在短短的50多年里,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经历了从红宝石激光器的发明,到半导体激光器、CCD器件及低损耗光纤的相继问世;从各种光无源器件、光调制器件、探测与显示器件的小规模应用到系统级集成制造实用化阶段;从大功率量子阱阵列激光器的出现再到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传感器的诞生。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并正在不断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实际需求的引导下,各种新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层出不穷,性能也不断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微米及纳米级加工技术的成熟,新型的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异常活跃。纳米光电材料、光子晶体、超材料、表面等离子体器件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为未来光电子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当代信息产业与科学技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课程不仅应当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独立教学,而且应该作为重视工程教育的电科专业的核心课程。 2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研究 2.1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教学形式、课时安排与教材选择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不仅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例如光电子材料的物理特性以及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等,而且与实际应用结合精密,因此,本课程宜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在课时安排方面,作为电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总课时应不低于32学时(2学分),理论课学时不低于26学时,实验课不低于6学时。 另外,在教材选择方面,由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是光电子技术中的一部分内容,而目前国内关于光电子技术方向的参考书籍很多,其中亦不乏一些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经典教材,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安毓英主编的《光电子技术》[1],西安交通大学朱京平主编的《光电子技术基础》[2]等。虽然这些光电子技术参考书中或多或少都会介绍与光电子技术相关的材料与器件,但是,目前专门介绍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方向的教科书却是少之又少,市面上仅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侯宏录主编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3]一书。加之,该书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较深,基础浅薄的本科生很难驾驭。由此可见,对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这门新兴课程而言,设立统一的教材并不合适。因此,笔者建议该课程的讲授教师根据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自行编写该课程的讲义与课件。 2.2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 按照电科专业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目标,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理论教学也应该突出“工程”内容。传统的光电子技术教学中所重视的原理、定律与规律等内容,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中要弱化;而传统光电子技术教学中往往被弱化乃至忽视的光电子材料与光电子器件的相关知识,要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如此才能保证在有限理论课时的前提下,让学生对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由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主要应用于光电子技术之中,因此,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笔者建议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理论教学的章节设置按照光电子技术的章节设置进行。以笔者讲授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理论课程(共26学时)为例,该理论课程共被分成了绪论(2学时)、激光原理与典型激光器(5学时)、太阳能电池(4学时)、光通信器件与材料(5学时)、光探测器件(5学时)、光电显示器件(3学时)与光存储器件(2学时)等七个章节,这七章内容基本囊括了光电子技术中光产生、光转化、光传输、光探测、光显示以及光存储等各个重要环节中最为典型的器件以及所用到的材料。另外,在每章内容的设置上,也尽可能突出“工程”内容,弱化“理论”知识。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笔者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教学中各章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简介以及光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简介。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简介中,向学生介绍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与考试方式与参考资料等。通过这部分内容的介绍,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意义、内容、侧重点有一定的认识。在光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简介中,重点向学生介绍光电子材料与器件与光电子技术的关系,并通过对光电子技术的概念、特征、发展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以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二章激光原理与激光器重点介绍几种典型激光器的材料、结构与工作特性,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激光原理简述、典型激光器与激光器的应用。在激光原理简述部分,由于多数电科专业在学习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之前已经修过激光原理等类似课程,所以该部分内容为简略介绍的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回顾激光的特征、历史与光辐射理论等知识点。而第二部分内容典型激光器是本章内容的重中之重,在该部分内容中,将依次向学生介绍固体、气体、液体与半导体这四大类激光器中的典型激光器的结构、特征与工作特性等知识。由于发光二极管与半导体激光器结构与工作原理上的相似,在介绍完半导体激光器后,可以顺理成章地介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与特征。另外,本章最后还简单介绍了激光器的几种常见应用。 太阳能电池虽然是光电探测器中光伏效应的一种特殊应用,但是由于它在现如今光电子技术产业以及光电子器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良好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内容被独立成一章。在第三章太阳能电池中,主要分两小节给学生介绍,第一小节介绍当今能源与环境问题以及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当今能源资源的现状以及新能源研究与应用的迫切需求,然后介绍太阳能利用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第二小节正式介绍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特性等知识。 第四章光通信器件与材料主要介绍的是光通信系统中所用到的有源与无源光器件。本章内容共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介绍光纤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光纤通信的定义,光纤的结构、导光原理、发展历史,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特点。第二小节正式介绍光纤通信系统中所用到的各类光电子器件以及构成这些器件的核心材料。在光纤通信中,最重要的器件当属光纤,所以,本节开始就着重介绍光纤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结构、原理、分类、特征参数与传输特性。然后,又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其它光电子器件分为有源与无源器件两类,并分别介绍了这两类光器件中的代表器件:掺铒光纤放大器与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最后,在本章结尾还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其它几种常用光器件,例如光耦合器、光衰减器、光环行器等。 第五章光探测器首先介绍了光电探测器的物理效应、性能参数、噪声;其次,按照光电探测器物理效应的不同一一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外光电效应探测器(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与内光电效应探测器(光电导、光电池与光电二极管)。教学的重心仍然放在对探测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特性等方面。 第六章光显示器件重点介绍四种光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与电致发光显示器。 第七章光存储器件主要介绍了现如今最常用的一种光存储系统―― 光盘系统以及其中最总要的器件光盘。 2.3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的实验教学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的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相连,并重点介绍理论课上讲解过的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6学时,开设的时间最好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以保证学生在实验前已对实验器件与实验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在实验项目的设定方面,既要保证与理论课程内容的相辅相成,又要尽量避免与其它课程实验项目的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例如,许多大学的电科专业都已经将激光原理一课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并配备了相应的激光器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中再次引入激光器的实验内容,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实验时间,实验效果也会大大降低。 下面跟大家简单介绍笔者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教学(6学时)中的实验安排。 (1)实验内容:共包含六个实验项目,它们分别是:光控开关实验、光照度计实验、红外遥控实验、PSD位移测试实验、太阳能充电实验与光纤位移测量系统实验(每个实验1学时)。各实验中都应用到了一个或几个核心光电子器件,这些光电子器件基本涵盖了学生在理论课程中所学到的最为重要的几类器件,例如光控开关实验应用到了光电探测器中的光敏电阻作为核心元器件;而红外遥控实验中用到了发光二极管光源与红外探测器等光电子器件。 (2)实验要求:以往的光电子技术实验往往重视现象的观察与定性分析,但经笔者调研,这种实验方法很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动手能力,因此,在对原有的实验指导书进行改良后,笔者自行编写了实验的指导书,并在每个实验项目中加入了一些测量与定量分析的实验内容。例如太阳能充电实验,原来的实验指导书只是观察太阳能充电的效果,但是,在新改良的实验指导书中,要求同学测量不同光源照射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并要求学生分析比较其差别。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实验方式:分组实验,共同撰写实验报告。这样,不仅提高实验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4)考核方式:根据每位学生实验完成的情况与实验报告撰写的情况综合评分。 3 结语 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科学的研究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电科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为电科专业学生提供着良好的就业竞争力与科研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特点与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内容的分析,讨论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电科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根据笔者自身的授课经验,提出了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在电科专业中的教学形式、课时安排、教材选择以及理论与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先导课程,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通过教学内容博精兼备、多样化教学方式和启发创造性思维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对该学科内容与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在专业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博精兼备;职业规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时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该课程作为专业先导课程,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作指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如何让本课程符合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趋势的变化,将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内讲出特色,让学生有所收获,并对学生后续学习有指导意义,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课程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要博精兼备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包括了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多个专业方向。因此,该专业概论涉及的知识面广,涵盖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微纳加工等多个方面,且每个方面理论比较抽象,对于大一学生来讲,理解非常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一定要有所选择,突出重点。但是,如果将教学内容分割开来,缺乏系统性,学生则很难对该学科有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首先综合考虑课程总体结构,明确各个课程模块在总体结构中的定位。同时对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在“广而博”和“少而精”之间找到平衡点。最终实现让学生既可以形象了解专业概况,又能较容易了解到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在教学中,部分内容可以选取专题讲座式教学,将内容分成几个专题。在保持基础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有侧重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对涉及到的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应用作简讲,安排2个课时,使学生认识到该学科所要掌握的知识面比较宽。而微纳加工工艺应重点讲、精讲,安排6个课时,使学生便于理解学科的基本方向。重点内容可以分几个部分来讲,对于概念、应用、发展前景等部分,重点讲应用,如应用微纳加工技术制造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 2.以实例为先导的多样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根本保证,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是学生能够学好一门专业课程,并达到学有所用的基本前提。举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最新应用成果,或身边的事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应用,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神奇。本学科涉及到高新技术,可以列举一些与日常生活结合紧密、比较新且比较有趣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兴趣。讲授过程中应从简单应用入手,逐步到高新技术,让学生产生一种对知识渴求的强烈愿望与积极探索的兴趣。如太阳能电池等半导体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家绿色能源战略上的地位,微纳传感器件尤其是硅微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微镜、气体传感器、微陀螺等器件也已在汽车、手机、电子游戏、生物医疗、传感网络等消费领域得到的应用等,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半导体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对于概念和理论模型内容比较枯燥,缺乏直观形象的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实物模型、生产录像等教学手段进行模拟教学。也可以将专题分派给几个学生小组,要求学生通过课下提前查阅和搜集资料,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讲述,老师加以引导补充,最后由学生整理写成小论文、专题资料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相互间讨论,补充知识,又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讨论中训练了思维方式,并通过问题的最终解决而获得一种成就感、自豪感,进而也激发了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提高了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走进专业实验室,通过对实验室的观摩,可以了解专业实践内容,这样更明确、直观,学生会有想动手的欲望。 3.正确理解专业课程体系,方便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面向未来就业方向,横跨微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信息等有关领域内知识,就业面广。电子科学与技术在能源、信息、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学科,是设计各种电子或光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集成电子系统以及光电子系统的技术学科,也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学好本课程,方便学生对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结构有更清晰的理解,对后续课程的选择学习有目标,更理性,使所学知识成系统,又不失广泛性,使学生可以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真正地高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教学反思 1.探索循序渐进式教学 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所涉知识面很广,很多概念十分抽象,原理难以理解,推导过程涉及数理知识既多又深。不能急于求成,将知识体系分割开来,这样学生将很难跟进,教学内容安排应该是循序渐进,层层加深,循环上升,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体现系统的层次性特征。关联性是系统层次之间普遍存在多样性联系和相互作用,它的直接结果是引来问题的复杂性,对学习产生难度。只有将层次性和关联性同时考虑,精心合理安排,才能化难为易,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兼顾教学艺术和学术水平 该课程的教学是集学术性和教学性于一体的活动,学术性是该类课程的根本属性,没有科研学术做支持,没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无法体现该专业教学的学术性。同样,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注创造性,在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系统性与面向生活世界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真正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教师和学生要学会“去教材化”,不再“迷信”教材,不再唯教材马首是瞻。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对讲课内容进行补充更新,侧重加入发展成熟的新理论、新知识,突出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做到基础性和前瞻性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发展趋势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学会怀疑,懂得思考,设法探索事物的本质。 3.启发创造性思维 鉴于该专业的研究方向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研究的前沿和竞争的焦点,该课程除了介绍该专业领域内的常用理论基础,还需注重专业思维的训练。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中,一定要详略得当,深浅适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部分内容要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关键。为此要寻找知识体系的关键点,通过比较、归纳、整理、综合等手段透过知识升华学生能力,为学生创造综合联想、知识迁移、求异思维、发现问题和发挥创造思维性的机会,但不面面俱到,要留有余地,启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看起来多而杂的知识,当整理形成网络时,就变成了一个整体。多维立体交叉关联的事物,启发多维立体交叉式的思考。这种多方位的思索,多角度的透视,多层次的重组,将产生知识的迁移和认识的“临界点”,这一点一滴的启发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基础。 三、结束语 学生最关注的是自己的未来发展,如果通过该课程能让学生对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可对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合理规划,不至于盲目、迷茫。而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可塑性很强,大学知识不同于中学,学生有强烈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时期。随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适应专业发展是必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科学与技术论文: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摘 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微电子以及集成电路等专业领域的具有扎实理论技术、较强实验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不仅是促进专业与时代要求进行紧密贴合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创造更优专业学习条件与环境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现阶段的结构特点,围绕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阐述,就其有效实施对策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研究;实践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电子相关领域进行研究、教学或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与其他传统专业类似,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也主要分基础课程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两阶段,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地方是:基于这一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理论课课时较少,实验课程得到增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及应用能力。 一、现阶段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结构基本特点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宗旨有了大致了解,在对专业建设的有效开展进行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此专业的结构特点进行详尽分析。 (一)基础教育的重视。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结构来说,对基础教育的重视是其一大特色,主要开设了高等数学、普物实验、英语和计算机文化训练等课程。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涉及领域较广的专业,这样一来,在数学、物理以及英语、计算机等方面都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础理论的强化。减少、缩短理论课程教学课时,并不意味着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在理论教学总学时减少的条件和前提下,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体现出强烈的强化基础理论教学趋势,即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吸收效率,如对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以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基础以及实验指导的基础上,形成宽厚有效的专业基础。 (三)实践环节的加强。电子科学与技术是教学体系中为数不多的实践课时较多的专业之一,除了几乎每门专业课都开设了相应独立的实验课程之外,还会定期安排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实训效果。这些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严格的科研训练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综合,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条件,促使学生了解、掌握研究的整个过程。 二、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上文论述中,我们已经对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基础构成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从专业的结构安排来看,虽然具备了专业训练的条件,但是专业建设效果依然不明显,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径过宽,特色不明显。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是理工结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面较宽,包括了无线电物理学、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将其分为两个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选修相应课程。虽然这种培养模式比较有利于学生将来选择就业,促使其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但是从课程设置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都与电子信息工程或是电子科学技术,甚至和计算机等专业差别不大,口径过宽,特色不明显。 (二)师资力量有限,硬件缺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算是新兴专业,加上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器件以及新技术层出不穷,有着扎实专业基础及教学经验的教师较少,刚从学校毕业的缺乏系统教学经验的硕士研究生居多,师资力量有限,结构合理性不足。 (三)实验力度不足。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实训和实践环节来说,虽然占据了大部分课时,但是课程实训及实践的内容太过于单一,并且专业性及难度需要加强。从专业实验的具体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是验证型实验,学生要面对的是一成不变的试验箱,进行连线、开电源、观察现象以及记录现象即可,完全没有设计型、研究型实验的项目或内容,尤其是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也不够。 三、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的有效措施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以及市场发展的推动,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各个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各大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着力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但是从专业建设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专业口径过宽、师资力量有限以及实验力度不够等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就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有效进行的措施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突出特色,加强专业方向建设。针对专业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建议结合各校的实际师资条件以及专业教学环境,对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尽可能突出专业方向,如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或者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的划分,强化落实相关实践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及应用性,促使实践教学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质量。除了上述措施以外,还应以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为基本教学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构建独立有效的实践体系,确保实验场所硬件配置的有效性,尽量保证开放的时间;其次,还应加相应实验室的文化建设,转变考核测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此外,还应明确实验教学具体内容,摆脱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引起研究型实验;最后,教学还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创造氛围。 (三)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强的情况下,建议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分开,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该专业课程建设或教学体会进行交流;其次,学校还应加大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及技能的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新兴的技术及设备进行学习和了解,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层次,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及专业建设的有效进行,奠定师资基础。
计算机考试论文:电子支付在高校计算机考试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 要] 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中,本文提出并实现了运用电子支付技术,对现行的各学校单独组织、现场报名交费的工作方式进行改革,将电子支付技术嵌入到OA系统中,实行网上交费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关键词] 电子支付; 网上办公; 教育管理 1 引 言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师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高校管理人员每年都面临着教师的岗前培训、职称评定、考试考核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师资队伍的增加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各高校也在探索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本文以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管理工作为切入点,提出并实现了运用电子支付技术,对现行的各学校单独组织、现场报名交费的方式进行改革,将电子支付技术嵌入到学校的OA系统中,实行考试的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的管理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 2 研究现状 2.1 高校OA系统的发展 现阶段,高校为了更加高效地完成各类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化办公的需要,陆续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OA系统是基于全新管理理念建立的一套集浏览公共信息、网络办公、公文管理、在线交流、规章制度、电子邮件于一体的办公系统。OA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部门及个人之间办公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实现了网络办公管理的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免去了繁琐的办公手续。[1] OA系统为高校全面信息化构筑了坚实基础,但是高校OA系统在建设和推广方面,产生的一些共性问题,妨碍了这一系统全面发挥功能。这些问题集中在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维护方面。如何根据学校各自的特点,在通用功能的基础上,量身定制个性化需求分析,摒弃冗余功能,加强技术服务和新技术推广是高校OA系统发展需要突破的地方。 2.2 电子支付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电子支付[2],即通过电子方式进行货币支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电子商务核心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优势,用户只要能上网,便可足不出户,点击鼠标完成各类费用的网上支付,整个流程简单方便,免于现场交费的来回奔波。 电子支付技术在网上购物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些单位拥有自己的技术力量来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保障电子支付的安全。电子支付技术之所以没有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得到推广,一方面是应用范围有限,仅学费缴纳和考试报名等相关管理工作需要用到费用支付;另一方面与高校的管理者对电子支付的重视和认知程度有关,高校的管理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办事流程,管理者对电子支付这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再加上对电子支付安全的担忧,若无实际需要或正确的推广策略,很难改变管理者的惯性思维。 其实,普通高校作为教育科研单位,虽然没有专门的部门从事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但可以依托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进而培养成专业的技术力量,保证电子支付的安全运行。 2.3 需求分析 现阶段,高校的OA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但对于网上电子支付功能没有涉及。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具有报名时间短,人员多,交费金额不同等特点,现场报名交费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管理工作的需要。如何将电子支付技术和高校的OA系统进行整合,切实满足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 研究和应用 3.1 系统架构 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网上报名、网上交费、网上打印准考证、成绩查询、后台管理。系统基于B/S架构,用户和管理员通过客户端、浏览器完成所有的系统功能,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系统采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三层架构[3],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替换性。 网上支付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本文选择中国农业银行作为该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支付标准和提供的商户开发软件包,实现了支付请求、取消支付、订单查询及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等功能。 支付请求:当用户在报名系统平台上确定订单后,选择使用网上支付付款。系统首先提交支付请求给网上支付平台,接着将用户的浏览器跳转到农行网上支付平台的支付页面。 取消支付:如当日的账单中存在用户重复交费,可以使用取消支付将重复的费用退回。 订单查询:针对未收到银行交易结果回复的订单,或银行响应交易状态未明的订单,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发起订单查询请求,查询订单的状态,如果服务器数据库中存在该订单并支付成功,可将支付成功的参数再次发送到客户端。将订单查询功能提供给用户,用户自身即可完成对订单的对账工作,减少了电话咨询,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接收支付结果响应:用户在网上支付平台上进行在线支付操作,支付成功后,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结果通知给用户,目前采用的通知方式为页面通知,即网上支付平台会将支付的结果通知到系统指定的页面,让用户实时获取支付结果。 系统采用电子证书的方式来保证它与网上支付平台间的身份验证、中间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以便完成电子支付安全当中非常重要的交易双方身份辨识、不可重复、防止篡改等功能。 3.2 安全管理 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以及系统网络管理的安全问题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只有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子支付手段和高级别的系统安全管理,用户和管理者才能信任电子支付,从而使电子支付真正地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为此,本文采用以下3种技术和方法,提高电子支付和系统管理的安全性。 数字认证:在互联网上进行数据的传输,数据有可能被黑客截获,因此,一方面,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要加密,并且加密手段要有不可逆性,防止加密信息被破解;另一方面,对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要进行数字验证,保证通信双方身份的合法性。数字证书是标志和证明网络通信双方身份的数字信息文件,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与解密、数字签名与签名验证,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通过数字证书的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密,可以保证信息的加密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只有用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在服务器上安装数字证书后,客户端浏览器可以与服务器上的数字证书建立安全套接层(SSL)[4]连接,在SSL连接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会被加密。同时,浏览器会自动验证数字证书是否有效,验证所访问的站点是否为假冒站点,从而保证通信的安全。 网络注入的防范:注入是黑客攻击网站的一种常见技术,为了防范黑客的攻击行为,一方面,借助检测软件对系统进行注入点检测,杜绝各类注入点;另一方面,开发了注入检测系统,一旦用户提交的数据中包含攻击信息,系统会自动检测出该攻击行为并立即阻止,同时该用户的IP地址被自动添加到“不允许访问”的数据库字段中,拥有此IP地址的黑客无法再次访问本系统。 IP限制技术:为了保证系统管理员能够安全地管理后台数据,本文采用IP限制技术[5],将合法管理员的IP地址添加到允许访问数列中,限定只有在此数列中的IP地址才能访问管理员后台,假设黑客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了管理员后台的访问路径,由于其IP地址不在允许访问数列中,也无法登录管理路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后台管理的安全。 4 结 语 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管理工作中,本文提出将基于OA系统的电子支付技术应用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报名,改变了传统的报名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办公成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应更加注重计算机技术与高校各项工作的结合,推进高校的信息化进程。 计算机考试论文:把好三关严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职称计算机考试)是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和评价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职称计算机考试中,由于利益的驱动,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进行作弊,直接损害考试的公信力,践踏公平底线,破坏社会正义。 近年来,职称计算机考试中的作弊手段不断翻新,如何有效预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笔者认为,必须以预防“替考”为重点,严把“三关”,即教育、组织和监督。 一、加强法纪教育 引以为戒 对广大考生及监考人员进行法纪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这是预防作弊的基础。 1.要大力宣传与考试相关的各种法规 今年4月1日起,教育部将依据新修订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国家教育考试法》早已起草完毕,待该部法律正式颁布后,一些考试中的作弊、舞弊行为将被视为违法甚至犯罪,国家教育类考试作弊违法行为最高判7年。对策划组织、大面积参与作弊的,将由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果监考老师监考不作为而出现作弊现象,相关部门会追究监考老师的法律责任。《军队专业技术干部考试工作实施细则》对军队考生作弊及监考人员失职的行为都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些法规的起草与颁布都凸显了国家、军队打击考试违规行为的坚定决心。 2.要用典型的违纪违法事件警示考生 现在,对于考试作弊行为,不但有法可依,而且执法必严,广大考生及监考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近年发生的作弊事件中,考试违纪责令3年内不能参加考试者有之,作奸犯科被送进大牢者有之,刑罚惩戒手段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3.要教育引导考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鼓励自我奋斗,杜绝侥幸心理 一方面,要宣传教育职称计算机考试的基本经验和技巧。该考试难度并不大,考题绝大多数是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只要努力学习、刻苦练习,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另一方面,要提醒考生违规的代价——除了依照法规严肃处理外,还将被记入诚信档案,通报考生工作单位和管理职称评审工作的相关单位。因此,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考生,杜绝侥幸心理。 二、严格、规范、独立地组织考试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严格、规范、独立地组织考试是让考试的各个环节都没有缝隙可钻,是预防作弊的保证。 1.从技术上确保考试系统的安全 系统管理员要严格按照程序准备考试场地,安装、调试、测试考试系统,杜绝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间谍程序,物理隔离考试系统与外网,从技术上确保考试系统的安全。准备工作完成后要按程序将考室门窗贴上封条。 2.要严格遴选、培训监考人员 只有真正实现了管理者、组织者、结果使用者完全分离的考试机制才可能是公平公正的。监考人员一定要有独立性,在组织考试的过程中,不能受外界的影响,不能单独与外界接触。职称计算机考试监考人员不需要多,但是要精,可以从不同单位临时抽调候选监考人员,要挑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干部担任。在考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考务工作能力。开考前再由参加培训的候选监考人员中临时随机抽取部分人员监考,哪位监考人员在哪一个考室监考也要抽签决定。 3.规范地设置考场 在候考区和考场入口设置警戒,实行全程封闭管理;运用电子干扰器阻断考场内外通讯,架设电子眼对考生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全程录像;在考场入口处设置考生照相计算机,照相前认真核对本人、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一旦出现违纪问题,采取上述措施后可以提供最及时最直接的证据。 4.监考人员要严格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场纪律 每场开考前都要经过人社部考试中心的验证,通过后方能开考。开考前后10分钟,监考人员快速核对考生核查表,考试过程中仔细核对考生核查表,确保准确无误。发现作弊苗头要及时警告,证据确凿的作弊行为要当场认定,绝不姑息。 三、严格、全面、全程监督 任何权利都需要监督,没有监督,权利就会失控,就会导致腐败。因此,必须严格、全面、全程地监督,这是预防职称计算机考试作弊的关键。 1.要依靠广大考生积极支持和参与监督 要培养考生监督意识,按时公开考务信息;监考人员必须佩戴有署名、贴照片的胸牌;设立并公开举报电话,在考场设置举报箱。 2.要全程接受上级督察员的监督 考试中心每年职称计算机考试期间都应向所属各个考场派出专职督察员,检查考纪和考务人员履职情况,对考务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3.监考人员必须相互监督,共同担当责任 监考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考场联络员、主监考、监考,既分工合作又要相互监督制约,任何一个监考人员都不能滥用权力,徇私舞弊,监守自盗,这是确保考试正常进行的前提。 (作者单位:昆明民族干部学院) 计算机考试论文:论我国高职计算机考试 [提要] 计算机考试是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分析我国高职计算机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对计算机课程考试与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并注重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考试;改革 计算机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其方式有很多,有笔试、口试、论文、现场操作等计算机考试方法。计算机考试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工具,正是因它具有如此深刻的发展渊源、社会背景和功能,才成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高职计算机考试作弊 近几年,学生作弊范围较之以前有所扩大,在调研中我们分别从作弊行为的横向和纵向角度对作弊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考试作弊从学生数量和作弊课程数量等横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作弊学生范围广。以往是部分高年级学生才伺机在考试中作弊,而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在逐渐熟悉和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作弊的危害有所畏惧,考试作弊的情况相对较少。而现在许多刚入校的学生由于入学知识基础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和对待大学的学习,或视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于不顾,作弊行为逐渐成为常态。同时,不仅学习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挖空心思,连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为了奖学金、入党也会铤而走险;这些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本应是学生为适应今后社会发展需要和增强社会竞争力而必须掌握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而许多学生却连基础的专业课程都不能认真学习,为蒙混过关选择在考试中作弊。从纵向角度分析,主要表现为各级各类计算机考试中都存在作弊。高职生不同于中职生,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有自身的优势,如思想活跃,乐于参加校园活动等,但却难以具备普通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人格素养。特别是五年制高职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处于混沌状态,他们渴望成才,但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较为薄弱,缺少坚定的奋斗精神,心理处于上进与享乐的矛盾状态。高职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难与高中生相比。并且由于中考失败,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所以,当面临考试时,他们难以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无法客观地以平常心面对新的考试,便形成了不良考试心理。 二、对计算机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1、计算机考试方法由单一性向多样化改变。从实际出发,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多元化设计考核方式,丰富考核形式与手段。如高职院校的有些课程宜采取提供有限资料的考试方法;有些课程的部分教学项目宜采用口试或答辩考试方法;有些课程内容则适宜采用课题式考试方法等。西方一些国家的高职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学项目中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等,往往采取强调应用,忽略记忆的教学手段,在考试中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半开卷形式,给出公式内容,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严格把关计算机考试质量以及计算机考试管理问题。内部计算机考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指定计算机考试范围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坚决取消此项“义举”。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格按教学大纲出题,要对学生的知识及相关能力进行全面考查。要真正搞好内部计算机考试,使其具有权威性,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搞好试题库的建设。建好试题库,有利于实行教考分离,既能促进教师的教,又能促进学生的学,同时给教师和学生以适当的压力,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试题要全面覆盖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试题内容要适时变化,适应时代要求,突出新学科知识和技术;二是主要课程应制定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考试标准。各专业的主要科目、基础科目都要制定全国或省级的统一计算机考试标准,以及统一的技能鉴定标准。这样,可使相同专业学生的学业成绩有一定的可比性,会促进相关高校的学生形成相互竞争、共同向上的风气,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彻底扭转学风,同时有利于学分制的实施以及各校间互相承认学分。 3、强化对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考核评价工作。努力将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与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接轨,按照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和制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计划与大纲,以此来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和锤炼;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评价,真正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取得实效。构建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以改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为手段,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模式,大力激发学生探索课程、参与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此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培养、自我锤炼、努力成才的自觉意识。开展教育疏导,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帮助高职生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因为如果一个人把失败归因于那些不稳定的内因,例如情绪状态、努力程度、重视程度等,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坚持行为。同时,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考试、客观对待考试。此外,应在高职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张扬诚实守信之风,表扬守信典型,用诚实守信的教育导向指导学生在考试中真实作答,杜绝作弊,用真才实学回报家长、回报社会。 计算机考试论文:职称计算机考试系统存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自从1998年江苏省开始开展职称计算机考试以来,把掌握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作为考核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必备因素之一。我国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有很多种,涉及到文、教、卫、生等29种门类。而如何考核他们就产生了问题。既不能光考实际操作能力,又不能单单考理论,必须把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本文结合实际运用作些探讨。 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存在问题分析 1、考核科目设计不合理 在1998年考试刚刚开设时,主要考核理论加实际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考核的内容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熟悉的MIS。而这门课对于广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不陌生,是这门专业的基础课。对于考试而言,当然是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主要是理解加记忆方面的内容。应该来说,当年考生对于MIS作为考核知识点还是很不适应,因为这门学科和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完全没有关系。到了2002年,省考核办重新修订了考核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被移除,WINDOWS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被作为理论方面考核的主要内容,虽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这样改动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但是研究实际试题上来看,仍然不能做到真正考核实际能力的要求,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往往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例如:“Word 2000启动后,菜单栏有多少个?”又或“在PowerPoint 2000中,母版在哪一个菜单下,有几种建立母版的方法?”直接以选择题的形式测试考生。 考试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实际操作部分。主要考核科目有FOXFRO、AUTOCAD这两个部分。到了2002年,这方面内容得到了扩充和修改。WORD、EXCEL、POWERPOINT被添加进来,这当然说应是取得了进步,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但是作为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应用需要,这些考试科目设定肯定是不够的。 2、考试平台有缺陷 (1)目前使用的考试管理软件经过升级后, 虽然更趋于完善, 但在考务实践中, 我们仍然感到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 在考试系统中, 由于使用的是模拟真实环境,解答方法单一, 只允许单击出题者所规定的区域, 考生常因按钮限制太死而牢骚满腹。例如:有一道试题考核EXCEL表格标题行居中,题目要求A列到I列标题居中,并改变其字体和大小。正常的答题方法应该是这样,鼠标拖动选择A列到I列标题内容,然后点击菜单下单元格格式后,在对齐和字体子项中分别选择相应数值即可。但是考生在解题时,无论怎样操作,就是无法得到正确结果。经过技术人员反复操作,发现问题出在对象选择这个环节上,而正确的做法应是将鼠标点击I1单元格,从右向左拖动选择标题单元格内容,然后进行其他项目的设置。而从左往右拖动标题单元格或是其他选定单元格的方法则不能顺利完成考题!而经过统计,此题的得分率几乎为零。在其他题目中,经常出现只允许使用鼠标右键或是快捷键进行答题的情况。当然此种情况可以解释为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多种解题方法,但这是对于考核专业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是很荒唐的。 (2)目前考试系统还是采取传统C/S(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应用软件来现的。C/S 模式最大的缺点是运行维护相对比较困难,不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而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保证考生完成在难度基本相当的试题,这就需要对试题进行详细的分类,制定难度级。而对于考核知识点的选择更应划分清楚,例如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系统中,经常出现同样知识点的题目反复出现的状况。 分析问题解决对策 1、考试管理软件的优化 一个好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要求界面友好、简单、使用方便、易操作、耐用,随机抽取试题知识点分布较合理,整个软件设计应趋于“傻瓜化”,使一般有计算机运用知识的人,操作起来觉得比较容易,为考生提供良好、可靠的无纸化考试使用工具。答题的全过程均在计算机上,考试时所应用的工具只有键盘和鼠标。无纸化考试软件的软件平台是Windows 系列操作系统,而目前微机所配置的操作系统也多为Windows 系列,所以,软件环境能够满足无纸化考试的需求。江苏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在SQL SERVER 下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为报名、考场编排、考试管理三个子系统。SQL Server 2000 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SQL Server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 Server 7.0 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报名、考场编排、考试管理三个子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技术管理人员,而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而考试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广大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对于考试界面掌握的难易程度,考试方法和技巧则大有区别。 首先是报名系统。目前考试报名仍然采取考生自己填写报名表及填涂信息卡的报名方式。 由计算机操作员手工录入或用光电读卡机扫描进入系统。虽然效率较差、出错概率高,但在整个考试报名流程里,目前还是最为可靠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报名成为可能,由考试组织机构开发成熟可靠的网络报名系统。这样一来考生不需要到考试机构报名点来办理报名手续,不用填写复杂的报名表,也不需要填涂信息卡。而且考生一旦在网上申报了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考试管理者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数据核查。考生登录查询发现审核通过即可缴费,从考生而言报名工作结束。而从管理者来说,在规定的报名期结束之后。通过服务器收集所有考生数据,集中导入考试报名管理系统。这样一来,能极大的提高效率,减少错误信息产生的可能性。 而作为考场编排系统而言,对数据安全性及计算机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旦报名系统生成报名数据,编排系统应能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除了正常的考试时间、考场数设定,还应考虑到一些细节。例如:1、有考生补报名,而整个编排工作已经完成。系统要提供接口给操作员手工录入数据的功能。或者考生信息有变动,例如更改考试科目或是其他个人信息。2、在报表打印功能子系统中,应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报表打印功能。如准考证打印模块中,应提供可以修改的模板,这样有利于计算机管理人员添加临时重要信息或是修改多余信息。3、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有时系统功能虽然看上去几近完美,但是在不同地使用者面前,可能都有不足。系统提供数据导出功能,提供最常见的数据格式,如DBF或EXCEL数据格式。这样,计算机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打印出自己想要的各式报表。 从考场考试管理系统而言,最好考试服务器和考试管理机系统分别安装在两台机器上.考试服务器应安装Windows server 操作系统,服务器主要负责题库管理,考试日志的记录,考试进程的记录。而考试管理机主要负责考场管理,例如单场考试数据导入、发开考指令、结束考试指令、考试结果网络上传等等。考试服务器配合加密狗可以实现考试准时开考,准时结束。如考试时,某位考生出现死机等其他考试不能顺利进行的状况,重启考试机后通过再次登录考试服务器,继续从上次的断点位置继续考试,而且服务器应对考生所用考试时间的记录,保证考试机器重启后能够弥补丢失的时间,做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2、采用安全身份认证技术 考试管理工作中, 考生身份认证是一个关键问题。有效可靠身份认证技术可以减少或杜绝作弊情况的发生。目前, 比较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是通过照片比对的方式, 但这种认证方式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很好地达到考试管理对考生身份认证的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身份认证管理方式为: 由报考人员提供照片, 由管理部门集中制作准考证, 考试时通过对参加考试者与身份证上的照片核对的办法认证考生身份。由于身份证上的照片往往因各种原因与身份证合法持有者本人不太一致, 从而给某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人利用本人与身份证上的照片不太一致的特点, 有意安排相貌相象者代考, 严重影响了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因此,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 指纹是人体生物特征之一, 具有惟一性、稳定性和不可复制、不可移植、不可仿造的特点。目前最为有效的身份认证技术应是在考场里现场摄像,采集考生照片的方法。而采取此种技术,只需要在数据库里为每一条考生记录增加一个照片字段就可以了,而现场拍摄的照片以考生身份证号作为文件名。考生在输入完准考证号后,考生的照片直接出现在考试机的屏幕上,有利于监考人员检查。而考试结束后,生成的证书照片即为考场现场拍摄的照片。这在绝大程度上排除了冒名顶替现象的出现。 3、完善题库,增加考试模块 针对省职称计算机考试科目少的缺点,考试科目设定应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应用需要,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应将现有的考试科目扩充为操作系统、办公应用、网络应用、数据库应用、图像制作、其他六大类别,共计25个考试科目,基本覆盖了计算机和网络方面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见附表。 4、考试内容应以实际操作题为主,理论方面的要求应被减少到最小程度。 测试专业技术人员的考试水平应考核其在工作方面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而不应该以选择题及其他理论题的考核形式。另外,现有大部分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在设计时为了减少系统开销,方便管理大都采用模拟真实环境,采用固定题库。采用安装在服务器上的固定题库,考生在输入准考证后,就立即下载考试题到客户机。由于抽题算法编写的不够科学,常常出现相同知识点的题目被反复抽取,甚至题库中的某些题目很难被抽到的现象。综上所述,最科学的考试方法应以真实环境为主,考试机应安装真实的应用软件,考生可以灵活运用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解答试题,而不是固定某种特定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测试考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级机关管理干部学院) 计算机考试论文:解析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方法 摘 要 当前各类考试的不断增加,人工阅卷已不能完全准确和快速的对考试内容和成绩进行统计,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促使网络也随之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相关部门已采用了计算机对考试数据进行统计,本文就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 考试数据统计 方法 人工对考试数据的统计容易造成疏忽和误判,学生考试成绩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是紧紧相扣的,那么降低考试数据的误差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对数据的记忆和识别功能能大大的避免人工对考试数据的提取。 1计算机数据统计的特点及优势 1.1 运行统计数据速度快 计算机在进行数据的统计时,每一秒钟可以统计出十几万条的数据。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关注最多的天气预报,它是由很多的数据组成和汇集的一个数据值,如果单单的依赖人工进行数据的统计来完成的话,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一项任务了,如果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统计,就只需要十来分钟就能很快的完成数据的统计任务。 1.2 数据统计运算准确度高 计算机科学的不断提升,他所能达到的精确度是小数点后超忆位精确度。 1.3 有较强的记忆和逻辑处理能力 计算机和人的大脑一样,同样具备逻辑思维和一定的判断能力,当计算机接到一个任务时,它能很明确的将这项任务划分为几个步骤进行逐步的完成,并且将自己所完成的此项任务分别的储存到指定的位置进行存储。当下次需要提取这些或是其中某些数据时,计算机的记忆功能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将原本存储起来的数据重新的调出来。 1.4 数据统计可靠性高 相对于人脑而言,人虽然具备可靠性原则,但是人一旦超出了自身能够控制的工作时间,那么就很容易疲倦,从而使原本存在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但是计算机就不一样,它能在电源通畅的情况下持续不间断的进行工作,从而能避免疲倦所导致的数据统计出错的问题。 2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应用极为普遍,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特别当前人们所关注的教育、医疗和购物上,计算机数据统计的应用就更为精辟。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1 教学方面的应用 随着科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推广,计算机考试数据统计在教学上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每个学科的考试,阅卷、考试数据的存储、考试成绩数据的分类整理等在教学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各年级考试成绩数据分类整理储存后,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教学分析,可细化到各科目,甚至是各科目间的数据成绩差异对比,可具体查看学生整理考试数据成绩比较强的科目和比较弱的科目具体是哪科,然后班主任就可以根据较弱科目与带课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及时的拿出方案进行教学调整。同样,还可以根据科目考试数据统计情况,对其他科目提取考试统计数据时,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此科目考试主要失分方向在哪里,还可以查看考试数据失分比例,根据这些考试数据的统计进行教学上的相对应对措施,及时的处理,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2 医学方面的应用 从事医学方面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各大医院所提供的疑难病例中,找到某种疑难病症进行研究,然而如果靠人工来进行查找和翻阅,那么有可能要耗去几年的光景都不见得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统计数据,如果通过计算机数据统计的应用来对其需要调查的病症进行搜查的话,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得出他想要的类似病例的相关信息,并且可以很详尽的查看这种相关病例的所有信息,例如,发病人群、发病症状等,从这些系统的统计数据中来着重的对某种病情进行研究,能节约科研者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提前的完成科研结果,更能为患者们节约出更多的治疗时间。 2.3 商业方面的应用 大型的购物超市如果使用数据统计的应用,就能很及时的知道某类商品、同类商品等是否需要及时的做备货处理,另外还可以提取各类商品的销售具体情况的数据进行营销处理,或者可以从同类商品的销售统计数据上,可以很详尽直观的查看到它的销售比例等,这可以很好的为超市管理人员提高超市经济效益做出很大的帮助。 3 计算机对数据统计的处理方法 以一家企业仓管员在数据的提取为例,如果要从众多的数据中提取到某种成品,这种产成品是由哪些原材料、配件、工艺流程等而制造出来的,就必须通过计算机对已存储的现有原始数据来进行搜集、分类、分析、统计等工作来完成。简单的来讲就是,计算机收集到原始的数据后,会将这些复杂、多元化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类、整理、统计之后反馈给计算机中心,让计算机中心来做系统的数据采集。可以分为:第一,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采集。在计算机运行中,计算机自行的对所存储的数据进行收集的过程,就是数据采集的过程;第二,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转换。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能自主的将所存储的信息转换为自身能够接收到的状态;第三,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分组。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计算机可以自行的对原本所存储的专门制定编码,进行有效的统计数据的分组;第四,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计算。在计算机接收到新的数据信息时,它可以通过自身附带的程序进行数据的准确计算,和相关数据的再整理、再计算过程;第五,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储存。当计算机接收到新的数据信息时,计算机自身可以通过逻辑分析进行相对的存储工作,以便下一步的数据提取;第六,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搜索。计算机收到新的查找指令时,会很快的通过所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全方位的搜索,并且可以准确无误的按照查找指令进行工作;第七,计算机对数据统计中的数据排序。计算机可以通过有效数据进行按顺序排序和倒序排序等排序工作,以便人们对数据的统计和提出。 4 结语 计算机的普遍推广与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工和时间。然而单方面的计算机在考试数据统计方面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各行各业的数据提取效率,大大的减轻了人们的工作量和减少了错误指数。 计算机考试论文:解析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摘 要 基于计算机数据分析下的计算机考试成绩,更能直观的、科学的、公正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师对计算机成绩中潜在数据信息的发现和挖掘,有利于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指导,增强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配合度,提高了计算机教学的特色和成效。 【关键词】计算机 成绩 数据分析 面对数据庞大、凌乱的计算机考试成绩,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成绩的统计、分析。再结合合理的计算机编程进行直观的、科学的计算机成绩评价,以便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的教学参考依据。 1 计算机考试成绩数据分析的必要性 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目的在于通过对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挖掘这些数据中的潜在信息,探索其内在联系及考试问题根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在计算机考试中利用数据分析对成绩进行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第一,计算机考试中成绩数据繁重、复杂,计算机强大的处理功能和运算功能减少了成绩统计中的失误,确保了成绩统计的正确性、准确性。第二,计算机考试中由于考生能力、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卷面分数(原始分数)凌乱,难以进行教学与学习研究。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实现对计算机教学效果的客观认识,以便纠正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促进教师计算机教学的改革。第三,数据分析将计算机考试中相对孤立的成绩统一起来,提高了成绩信息的利用、挖掘,有利于对成绩中隐藏信息的发现,促进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科学发展。 2 关于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 2.1 原始分数据的转化 原始分就是指考试者未经任何处理的卷面分数。一般情况下分散、杂乱,不利于教学中对整体成绩的分析、研究,看不出计算机教学或考生计算机能力的整体发展趋势。原始分数据转化就是将考生的卷面成绩转化为标准分(将孤立的成绩转化为一种地位量数),以便为学习研究和教学研究提供支持。在转化过程中,考生的成绩排位不受考题的难以程度和原始分数高低影响。例一:比如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85分,此次考试题目较容易,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处于中间档次。同样,四百个人参加计算机考试,A的成绩是62分,此次考试题目较难,在四百人中A成绩的地位仍处于中间档次。那么两次考试A的标准分地位是一样的,表明了A的计算机学习很稳定、教师的计算机教学对于A无太大改变。 2.2 分数增值数据的生成 分数增值显而易见就是学生成绩的增加分值,主要应用在学生计算机学习进步的程度的评价。在操作中,先对学生的原始分进行统计,输入一个分数值。在对学习一段时间后(接受教师教育一段时间后)的成绩进行统计,得到一个输出值。最后结合输入值和输出值的差异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第一,分数增值是依托原有的基础成绩进行和现有成绩的比较实现的。第二,分数增值需借助计算机强大的统计功能和处理功能才能实现,并确保了增值评价的效率。第三,分数增值更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而非分数本身,确保了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 2.3 其他数据分析理论 除上述数据统计理论以外,还有一些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如结合题型对学生各题型的成绩进行统计,利用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研究探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总之,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就是依托计算机强大的数据统计、处理功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以促进教学活动水平的提高。 3 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 在计算机考试中进行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评价的更科学、更公正。第一,标准分数据的应用。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更直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在总体中的地位。如该生的地位量数超过了80%的同学,说明他的学习比较优异。反之有80%的同学超过了他,那么就需要对他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思考。另一方面标准分数据的应用客观的反应了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状况。如例一中,不能因为学生卷面成绩的下滑或提高武断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而应结合标准分的地位量数客观评价。此外,标准分数值的应用还清晰的反应了个人或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成绩的变化情况,以便教师进行对比教学。第二,分数增值数据的应用。首先,学生个体与总体增值分析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成绩进步状况,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计算机学习的客观认识。其次,某个集体(班级、学校等)计算机增值的比较,可以使教师清楚的看到自己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便结合学生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进行一些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改革,促进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应用,目的在于及时的、广泛的发现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潜在问题。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的改进等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其过程就是以原始分为基础,进行相关孤立的成绩信息的整理、联系和比较,实现了计算机教学评价的直观、科学、公正,确保了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提高了学校计算机教学特色的发展。 4 结语 计算机考试只是检测计算机教学的一种手段,计算机考试成绩的高低与考题的难易程度等有很大关系,不能直接的、客观的反应计算机的教学水平。计算机考试成绩的数据分析理论为计算机教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公正的评价途径,对改善学习计算机学习效果、提高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有效性有积极的意义。 计算机考试论文:大型计算机考试管理与安全技术要点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大型计算机考试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经过实验教学、考务管理、现场考点运转等三个方面的努力。经过对大型计算机考试四年来的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效运转、规范的大型计算机考试信息化管理模式体系,能极大提高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考试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开设了各种大范围针对不同人群的计算机考试。比如,微软认证考试、思科认证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等,计算机考试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获取技能的一种方式。由于计算机考试能较精准的获取人们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质量水平的程序,目前很多用人单位也将是否持有相应计算机水平的合格证书作为聘用人员的一条重要标准。做为在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也必须学会应对计算机考试,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考试策略,并通过一定的计算机考试来反映考生掌握IT专业的一定专业水准。计算机考试通过后取得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能力。 从实践中看,大型计算机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型计算机性考试涉及的考生数量众多,考试时间较长,计算机考试大多属于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应试者掌握计算机理论的基础知识情况,同时又会测试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水平。因而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计算机考试的训练与练习?如何安排学习进度与方式?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实现教学信息、自主学习信息和考试报名信息的统一信息化管理的研究,包括学生信息、考试报名信息和考试成绩信息的统一管理,考试报名信息的和数据统计,办证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网上申请、自主上传资料、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是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服务效率的关键。三平稳运行、低事故率的考试现场是保证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如何加强大型计算机考试考务的安排,人员工作安排,考场宣传指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工作。如何处理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针对以上三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探索与研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 1 合理安排计算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与在线评测题库系统,促进学生的计算机考试的通过率 计算机考试要求学生在准备计算机考试时必须遵循计算机技术的知识学习规律前提,注重运用技能学习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行为。计算机操作水平是计算机考试的核心考试内容。从开始实验教学到计算机考试,我们建设了教学资源平台运用到日常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实现学生上传作业、老师分发和批改作业等多项在线功能,逐步完善和建设以计算机试题库和学生作业库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并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相一致。具体的实验教学工作包括:(1)从实验教学开始,就开展针对计算机考试的教学环境练习,首先我们建立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作业管理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使用《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进行开放式上机自主学习;(2)通过在平台上进行的自主学习,使参与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教学的各项内容。同时,自主学习平台依托在校园网上,学生在任一联入校园网的上单机上做比赛测试后,可立即在线评测;(3)同时组织了教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平台网络上的数据进行跟踪,教师可依据在计算机平台中自动记录学生的各阶段的各类实习成绩,进行导向式教学管理,并可引导学生进行相互间的良性竞赛。(4)根据计算机考试的最新要求,与学生最新的自主平台学习进度与阶段水平测试的结果,通过网络与学生在线交流,引导学生努力的方向。同时将最有问题的学生过滤出来,并定期培训,以提高计算机考试通过率。 2 建立基于校园网的计算机考试管理系统,将学生信息、考试报名信息和考试成绩信息的统一管理,考试信息的和数据统计,办证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为学生提供网上计算机考试申请、自主上传资料、计算机考试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 由于参加考生数量众多,而且来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而要在较短的几天时间里凭有限的人力资源完成考生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前的报名登记和考试后的办证,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通过对参加考试的学生信息进行信息化管理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且提高相应的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初步建立了计算机考试管理平台,实现学生网上报名和确认以及网上办证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网站、宣传栏、BBS、人工通知、各类计算机考试信息与安排书面张贴等方式,将计算机考试的实时考试信息得以出来,给相关学院提供考试分析数据,以提高计算机通过性考试的通过率。较好的完成与学生的沟通。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机制,以完成各类计算机考试信息的。 3 加强考试前期的考试考务安排,加强考场宣传指引,做好考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预案工作。处理好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 针对大型计算机考试的特点,应按照如下程序开展工作:(1)制定考务与技术培训的时间,主要内容是按照时间、事件等系统程序对考务人员进行培训。(2)考试前系统环境的测试:含考试前硬件环境,水电环境等需要向供电局或学校总务上报考试安排,进行保电申请,排除考试当天有临时停电或电路维修计划的情况。(3)急病就医等工作安排,演型考试现场突然情况的处理过程,主要目的是安排好各面事务的直接负责人。(4)大型计算机的考试需要十分注意考点环境的布置布置,一般大型计算机考试都须落实机房的考试地点布置工作(横幅、考场分布图、指路牌、考生须知展板、宣传展板、考场门贴、草稿纸等是否都准备妥当)。 在大型计算机考试的过程中,一般采取角色负责制:经过主考安排,由服务器管理员与监考人员组成,开成小组负责制,一般由服务器管理员带头,由小组负责一片考试区域的考务等问题,解决考试过程中技术问题与学生心理辅导。在考试当天,大型计算机考试考点的主考、监考人员、网络员均需佩戴计算机考试的相关标识;其中监考人员:在考试前负责考生就座引导及考生须知的宣读;在考试中维持考场纪律和记录考场情况,在出现考生投诉时,及时妥善处理好考生投诉,安抚好考生的情绪,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确保考场秩序稳定;考试后要协助收集成绩数据。网络员:主要负责当天考试系统的安装调试,确保考场软、硬件环境达标,考中协助处理考场突发情况,担任各类异常情况下异常事件的上传下达,是考试中各划片区域的主要负责人。 大型计算机考试一定需要制定考试应急预案,一般来说,应急预案应对下列问题做出明确指示:(1)考生迟到与早退的处理。(2)考生进场证件核对等问题的预案。(3)发现考生违纪、舞弊行为时的处理流程,监考、考务人员发生舞弊行为时的处理流程。(4)考生发生疾病,如经简易治疗或休息就能继续考试的,应鼓励其坚持应试;确实无法继续考试者,劝其退场治疗,安排医护人员予以就地治疗或送至就近医院,并如实在考场情况记录表上进行记录。(5)考试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故障耽误考生时间时处理方式,这点对于计算机考试最为重要,一般故障分为下列情况:1)因考试机病毒致使考试无法进行。2)考试开始前或考试过程中突然停电。3)考生反映题目内容有问题。4)考生在下发或上交电子试卷时。5)考生因各类异常或误操作出现提前误交卷。(6)因突发情况发生大规模集体误考、地震等突发性灾害出现误考的应如何处理。 综上所述,大型计算机考试属于计算机综合技能考试,考试目的是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考试的通过率。只有在做好了实验教学环节的设计,建立自主学习平台与在线评测题库系统,为学生提供网上计算机考试申请、自主上传资料、计算机考试办证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全方位服务。在考试过程中做好考务安排,加强考场宣传指引,做好考试现场安排,违法处理等预案工作。处理好大型计算机考试中的突发事件与群发事件,才能保证大型计算机考试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考试通过率。 计算机考试论文:网络计算机考试管理探究 摘 要: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日趋完善,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易操作性、易管理性和流程规范性等特点使高等教育传统考试正面临着一场改革。网络计算机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是未来高等教育考试的发展趋势。文章旨在对网络计算机考试的考试模式进行介绍,并与传统考试管理模式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网络计算机考试管理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考试;计算机;考试管理 考试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交互技术的快速进步和日趋完善,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易操作性、易管理性和流程规范性等特点使高等教育传统考试正面临着一场改革。网络计算机考试取代传统考试是未来高等教育考试的发展趋势,而考试管理模式也必须随之进行改进。 1 网络计算机考试的概念 网络计算机考试是指以电脑智能化题库、网络报名系统、计算机考试运行系统、计算机试卷自动分配评卷系统和考试网络系统为依托,学生按照考试指引自助上机答题的电子化考试[1]。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1 试题数据库 建设试题库是计算机考试的最基本条件,大型题库建设,应从知识点分布状态、体型、难易度、题目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考虑,确保计算机随机抽题对每个考生来说是合理、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同时要求试题库题量大、知识点覆盖面广、随机抽取试题知识点不应有重复。题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不断补充,使题库具有良好的备用状态,为计算机考试提供有力的保障[2]。 1.2 考试报名系统 报名系统是计算机考试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报考生的相关信息及相关考试要求都是由报名系统收集,分类,筛选并汇总导入考试系统的。考生通过网络或指定客户端的计算机往考试系统服务器输入考生相关信息及考生的考试要求,报名系统就能自动完成身份资料存档,考试资质筛选,报考科目分类等相关考务工作,并将数据自动导入考试系统。 1.3 考试运行系统 考试系统是计算机考试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考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答题的操作系统。考试系统的界面要求界面外观简洁、耐看,界面操作简单、易用,系统运行过程中稳定、容错性高,避免误操作造成的考试无法进行;还要求系统对考试出现的电脑死机,网络中断等造成考试中断的突发情况具有一定的应急预案,避免造成考试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以致前面的考试数据丢失。 1.4 考试评阅系统 考试评阅系统是计算机考试充分体现其优越性的组成部分,是考生在计算机上答题完毕试卷加密存入试卷库后,从试卷库中分类,分段;然后自动评阅客观题并将主观题不记名地随机分配给阅卷老师的系统。计算机考试阅卷的高效率性及高公平性就体现在此,评阅系统能将大量客观题快速评分,其准确度和效率是人工阅卷不可比拟的;而需要人工阅卷的主观题,系统也能将其分类分段,随机到分配给各个阅卷老师系统上,既保证了阅卷的公平公正性也提高了老师的阅卷效率。 2 与传统考试相比,网络计算机考试的优越性 2.1 题库的灵活性 与传统考试由教师人工出题相比,计算机考试试卷由题库随机自动生成有2点优越性。一是试题库的出现,解决了教学系统教考无法彻底分离的困扰。在参照相关的教学大纲或行业标准后,考生考核将不受指定应试教材限制,不受教师的个人教学习惯和出题习惯困扰。考生对应这种计算机考试只需针对相关大纲和标准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而也提高了考试的信度与效度。二是计算机试题库有着灵活的试卷构造方式。考试系统提供了多种的试卷抽取方式,可从题库中抽取一个特定类型的指定数量的试题,也可从题库中的多个类型,不同方面的试题,可以灵活应对考试大纲的要求。 2.2 报名的简易性 与传统考试的人工报名相比,计算机考试的报名一般都在网络上由报名系统完成。传统考试的考生报名资料登记,报名资格审核等报名工作都需要人工完成,资料量庞杂而且容易出错;而计算机考试的报名系统可以让报考生自主在网络上进入报名系统报名,考生资料录入和考试资格审核都可以由报名系统自动完成,最多再进行少许人工复核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3 测试的全面性 与传统测试的试题类型相比,计算机考试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传统考试只能涵盖的听力和笔试题类型在计算机考试上得以扩充,可以实现听力,叙述,读写以及远程面试等听说读写全方位的测试形式。尤其是一些关于英语类或专业技术类考试方面,计算机考试可以实现口语测试、远程面试及计算机模拟实际操作等考试形式,这样更能测试出考生的个人实际知识水平,避免了考生靠死记硬背教科书来应付考试的情况。 2.4 阅卷的简易性和公正性 与传统测试的阅卷方法相比,计算机考试的阅卷更具有公平和效率。传统考试靠人工来进行试卷的汇总、分类、评阅及登分等工作,不仅效率不高,而且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人为错误或分数不够公正的情况。计算机考试的评阅试卷是在考生完成考试后就由系统自动加密存入,一般的考试系统权限是无法取出或修改的;而且需要老师评阅的主观题部分,也是由评卷系统将一个考生的考题分为几大部分,不记名地随机分配到阅卷老师的系统上的;一旦试卷评阅完毕,系统立刻自动计算出分数结果;过程中几乎没有可以人工操作影响考生成绩的机会。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 计算机考试的不足和考试管理的改进方法 3.1 网络计算机考试需要庞大的题库以保证随机生成试题的广泛性 计算机考试的题库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如果题库使用时间过长,考生数量和考的次数多了,就难免将题库记下并总结出来,这样将对考试的信度和效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从考试管理方面来说,要将试题数据库建设当成一个长期的工作来进行,定期的组织该考试领域的专业人士,按照新的大纲或新的标准来修改与扩充题库,并对使用时间过长的一些老试题进行删除,以此来保证题库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计算机考试论文:探究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考试方法产生强大的冲击,网络考试成为当前计算机考试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从计算机考试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出发,分析目前计算机考试系统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Web考试系统的设计及实现的全过程,以推动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 设计 实现 一、计算机考试系统概述 从2004年开始,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开始采用网络化远程考试的方法,该种方法在各高校的实施存在着很大区别,以某学院为例,该校仍然以传统考试方法,对该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 首先,由于该校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国家等级考试不同步,使学生没有条件和机会参加模拟考试,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训,在考试时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其次,以传统考试方法不仅需要大量试卷纸,且在考试之后,需要教师集中阅卷和统计成绩,费时费力。 最后,该种方法影响了学生计算机的过级率,也影响了教育部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评估验收。 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的研发,不仅为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教考分离、合理安排教学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本考试系统的研发还能广泛应用于网络教学,实现网络化的测验、考试、练习、成绩统计等。 二、计算机考试系统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一些系统性的计算机网上考试系统,如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上机考试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调查可以发现,不少系统只能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测验,而并不具备对考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考核的条件,在考试速度、故障排除和组卷策略等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系统是在现有考试系统的基础之上,对考试系统进行不断提高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了改卷问题和不同题型考试问题。在传统的网络考试系统中,无法有效解决操作题的考试,但本系统可以通过上传附件、下载附件的方式,完成考生操作题的解答,也方便教师的额阅卷。 (二)随机抽取试卷模式的应用。为了提高抽题的速度,本考试系统采用了教师随机抽题的方法,考生在考试时,只需要随机抽取试卷号,就能够形成相应的试卷,并可开始答题。 (三)对网络可靠性依赖较小。本考试系统在考试过程中,与网络的联系较小,考生在抽取试卷完成后,就不再需要依赖网络了。同时,考生提交答案也基本错开,大大降低了网络负载,也提高了考试的安全性。 (四)断电处理较好。考生的答题是通过抽取试卷号的方式,因此,在出现断电故障后,只需要管理员恢复考生所抽取的试卷号,就能立刻恢复答题。 (五)实现了考试公平和教考分离。题库系统的管理是由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完成,且抽取试题根据教学大纲的统一规定,因而减少了考试中的人为因素影响。 三、计算机考试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该考试系统采用B/S模式。从逻辑上说,该系统可以分成管理员子系统、用户子系统、考生管理子系统三个部分。其功能模块如下: (一)管理员子系统 在该功能模块中,主要实现了教师信息管理、考生信息管理、试题管理、考试科目管理、组卷模块及考试设置、成绩管理、权限管理功能。 第一,教师信息管理。包括监考教师和评卷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在参加阅卷之前,在数据库记载有教师的基本信息,以约束教师的登录行为及系统赋予的阅卷、分析试卷和查询成绩等权限。其中,教师基本信息应包含教师姓名、性别、编号、任教科目等。在教师信息管理模块中,应包括教师信息增加、教师信息修改、教师信息删除、教师信息导入等模块。同时,为了方便与发证系统相连接,还应该包括学生考试号等信息。 第二,考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信息输入、学生信息删除、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导入等模块,这些操作都应该由管理员才能完成。 第三,试题管理。试题的类型应包括单选、多选、问答、判断、操作题等,在每种题型中,都可以输入相应的题目和答案,且能够对其进行修改。在试题管理模块中,应包括参考答案、标准答案、所属章节等信息,保存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对于那些已经输入到数据库中的试题,可以随时调出进行修改。 第四,考试科目管理。在考试科目管理模块中,应记录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及考试科目,还应该对已经录入的科目进行浏览、删除和修改,方便对数据库中考试科目的选择。 第五,组卷模块及考试设置。在考试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从题目类型出发,生成相应的试卷规则。在考试时,学生能够通过该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不再需要手工组卷。再者,教师还能够对数据库中的试卷进行删除和修改,或者添加新的试卷。 第六,成绩管理。该模块能够为考生提供分数查询,教师还能够对课程成绩进行统计,包括考试的人数、最低分、最高分、各分数段人数及平均分等。 第七,权限管理功能。该模块指的是由系统管理员对使用者权限进行分配,根究教师权限限制,在阅卷过程中,考生信息是隐藏的。只有在阅卷完成之后,教师才能对阅卷情况进行统计,对于已经统计过的考生成绩只能在管理员权限下才能进行修改。 (二)学生子系统 第一,考生登录。在考试登录界面,考生输入学号、姓名、学院、班级之后,按下确认,即可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如果没能通过,则应根据验证的结果再进行操作,可能是因为姓名学号不匹配,或是已经参加过此类考试,或是因为一些原因,正处于考试状态。 第二,在线考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考试时间,在考试结束后,系统根据参考答案阅卷,考生能立刻知道自己考试的成绩。 第三,时间控制模块。在考试过程中,一般有时间限制,在考试结束前,应提醒考生交卷。在考试时间到时,应视为自动交卷,禁止考生再进行操作。 第四,提交试卷模块。将考生的试卷保存在数据库中,然后开始评卷,并将考生的分数保存到该数据库中。 第五,考生成绩查询。在本系统中,教师只需要通过登录,即可查询考生的答题信息和考试成绩,按照专业、学历等条件对考试及格人数、通过率、平均成绩等进行统计,由此可以对单题通过率、知识点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该统计结果道路Excel表格中进行打印。学生也可在线查询所参加过的课程考试信息。 (三)用户功能模块 第一,教师阅卷模块。教师登录之后,只能选择所授课程阅卷,挑选出未阅的试题和试卷,电机题目之后根据题目答案阅卷,在评阅打分之后再提交,如果给出的分数在标准分数以内,则表示此题已阅。如果超出标准分数,说明教师的输入有误,应按照要求退回重新打分。 第二,成绩处理、打印模块。在成绩评定完成之后,可以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统计,按照科目或班级对成绩进行统计,也可以将成绩管理系统和成绩数据结合起来,直接将学生的成绩输入到成绩管理系统中,打印之后公布成绩。 四、结论 计算机网络考试系统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说,该考试系统能够提高考试组卷、出卷、评卷质量和效率,降低考试资源浪费,也反映了学校计算机考试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从广义上说,该考试系统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够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本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充分考虑了系统运行效率问题,具有很强的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解决了当前计算机考试的许多问题,尽可能降低损失。同时,为了克服系统运行造成的影响,本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实现了数据服务和Web服务的相对独立性,提高了系统运行的性能。 计算机考试论文:计算机考试模式下系统考务安全探究 摘要:计算机考试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系统方面的安全尤其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从考务范畴内的系统安全方面考虑,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防范于未然。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安全防范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新形势下,各类考试依托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进行也越来越普遍。 传统的考试模式,在信息化的今天,弊端逐渐显现。计算机考试系统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由局域网、考试管理软件和专用题库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在传统考试模式上的延伸,它可以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大大减轻了传统考试的负担,传统考试的出卷、答卷以及成绩管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因而不仅应用在中小学计算机考试,而且包括各系统职称计算机考试、机动车驾驶员理科考试等等,也包括了GRE、CISCO等国际性的计算机化考试。 然而在越来越多的考试采用了计算机考试模式之后,考试系统的安全却受到了挑战。以下主要从考务技术方面对系统安全的要求进行探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层面的黑客威胁的安全探究 考试系统所受的外部攻击,主要指基于黑客技术的攻击行为,对服务器及客户端的系统及数据安全造成威胁,包括主动性的针对本系统的攻击行为和无意识的网络扫描侵入。无论是基于CS架构的系统还是BS模式,开放于Internet网络的系统,永远意味着不安全。 2013年10月,天津某大学考务系统遭黑客软件入侵,并被修改考生成绩。校方报警后,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抓获。 黑客技术和网络安全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黑客技术的存在导致了网络安全行业的产生。在考试系统需要高度安全的情况下,重要的计算机考试一般对考试系统进行物理隔离,也就是把考试系统局限在局域网内,隔离于Internet而存在。在进行物理的隔离后,依赖于网络的黑客技术无法再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进行攻击行为。从某些意义上来说,通过外界向考试系统内部的安全渗透,是最容易解决的,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事先有所防范并加以解决。 二、考务层面的数据处理的安全探究 这个方面主要是包括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三个阶段。 1.考试前主要是对考试系统研发安全、系统稳定性和软件题库安全的考虑。在考试前出现系统代码和题库的泄密,对整个考试安全责任是巨大的考验;对系统本身的稳定性的要求,也是保证考试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2.考试时的数据安全,主要考虑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的防范,以及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候,需要对数据进行有效还原。 3.考试后的数据安全主要是针对不实时公布的成绩,其数据需要汇总上报,并且对数据的保密及留存备份。 如何有效的对其进行防范控制是一系列考试管理人员的责任所在,下面就这几个方面对系统安全的考虑提出想法与对策: 1.考试前的考务安全,主要考验对研发团队的保密性要求。能够在无外网环境下开展的研发,从根本上避免了侵入系统的可能。而系统稳定性则是需要在服务器、大批量客户端、不同软件环境等的测试下,系统都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如果是在考前对考务系统数据保密要求严格的情况下,数据到各个单位时,则宜采取多种措施并行的方式。例如在限时加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发送,而非通过网络传输等。传统的人工发送考试系统数据,防止了在考前系统数据发放的过程中,被非正常复制、破解,从而威胁系统安全。 至于对通过性考试的题库安全,一般采用大容量题库方式,此种情况对题库并没有过多要求,在正常考试环境下的系统抽题的随机性已经能很好地保证安全。 试场准备对于系统的非正常故障,在考试系统安装之前,首先得确保整个网络系统、服务器端、客户端单机系统的系统稳定性与考试系统的兼容性。目前一般的方式,如系统进行恢复,以保证全新的安全系统来安装考试系统;取消还原卡保护等,以保证与考试系统的兼容;大批量的考前试运行等。 2.考试中数据安全,则需要考试系统在研发时,就具有实时备份功能,包括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以保证在出现意外时候,至少有一处可以导出有效数据。一般系统均考虑到此项功能,包括自动的实时备份和手工备份,在此不再赘述。 3.考试后的数据安全,则是要求考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考务要求,对备份的资料进行保密性封存。不少考试,鉴于保密等级不高,一般不会对客户端内数据进行处理,由网管人员负责保密及删除。而对于保密需要较高的考试,则需要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实施方法如服务器封存、机房封闭一段时间等。 三、考生层面的预防舞弊的安全探究 在排除基于黑客网络攻击模式,考务层面的处理要求后,还需要考虑从考生主观出发,进行技术性作弊的可能。 针对一般机房客户端系统的漏洞,笔者设计了一种在考务管理中需要预防的舞弊模式: 普通机房系统配置举例如下:台式机:WindowsXP+Office2003+各类软件配置、USB启用(因支持鼠标、键盘需要) 准备工作:免驱USB无线网卡、支持热点手机(安卓以后2.2版本、iPhone3G版)、远程控制软件(PcAnywhere、TeamViewer、QQ等) 操作过程:插入并安装USB无线网卡——寻找热点——进入Internet网络——启动远程控制软件——外部连接进入。 过程分析:USB无线网卡安装方便快捷,隐蔽性好,插入并安装完USB无线网卡之后即可寻找已经打开在附近的热点,如身上的或者在机房上交的手机,然后进入Internet,之后可以使用远程控制软件等寻求支持。 此种行为的产生,是基于技术更新上的防不胜防。考生甚至可以根据编辑好的程序,在后台进行程序安装、执行,外观上很难发现,并由远程控制答题或进行有针对的答复。 通晓了舞弊的手段方式,进行预案防范则显得微不足道。一般的技术处理主要是针对无线网络连接,对于USB无线网卡模式的操作,在现场的机房环境下,锁机箱、处置USB口即可解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利用新技术对系统安全进行突破的可能性一直存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需要共同的努力方向。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尽可能完善,需要考务管理人员一直不懈的追求。 计算机考试论文:计算机考试下CPA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 根据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问规律,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境内考生报名时问、综合阶段考试报名时间一般为4月份。201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时间即将公布,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六科目难易度,报考科目如何组合搭配,如何应对计算机考试,复习如何开展,是这个阶段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为了帮助考生朋友们顺利地进行备考工作,本刊特策划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以飨考生。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著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税法》:纵观税法整本教材,其实税法是比较简单的一门,其基本的计算均比较简单,只要将各税种基本的考点记清楚,计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要说整本书的难点可能就只有出口退税和涉及重组的税额计算。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这两处所涉及的考题均只要求简单的计算,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对难点的地方过细琢磨,掌握其基本的计算即可。对于新类型的题目考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如当前实务中的热点话题——税务筹划,考生可以在平时做习题的时候对该类型的题目多加留意,抓住该类题型的突破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考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而近两年的考题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了这一目标,因此考生需要对实务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税法所包含的知识点多且杂,笔者建议考生对于每个税种的学习,主要从征税对象、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等四个方面来掌握,当中的相关考点需要牢记。 《经济法》:该科目是从有关法律条款延伸出来的,因此记忆在这个科目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必过早的开始该科目的学习,考前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是差不多的。在复习时根据有关辅导书来抓住关键考点,重点记忆即可。从经济法的整体内容来看,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票据法等应作为复习的重点。现在的考题体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题目新颖、跨度大,这种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培养做题时思维的跳跃性。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于前面专业阶段考试已经让考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综合阶段的复习考生而言,这一阶段已不是很难,建议考生不必开始的过早,否则可能会导致复习到后面失去动力,考前三个月再来准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综合阶段的考试举行的次数不多,因此以往的考题是十分宝贵且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考生切不可忽视对以往真题的剖析。首先,在准备复习时,最好先将前几年考过的试题分析一遍,记下以往考试的重点,务必要将以往的考题吃透。然后再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重点的复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综合阶段的考试并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范围,其他未注明的知识点也要留意。再者,对于英语题这一部分,考虑到英语题在综合考试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考生必须对英语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考题难度基本没多大变化,但是英语题的考试范围却变化多端,这对综合阶段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建议考生可以收集部分各专业的英语词汇来记忆,只要专业词汇记牢了,考试时将各个词组串连成句子就比较简单。最后在考前大概半个月的时候,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其中的英语题也要做,实在不会做的就多读一读,练练语感。考前的几套模拟题是十分宝贵的,考生一定要细细品味,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甚至要背下来。 三、机考下的答题技巧 在计算机考试方式下,考生可以减轻文字书写的负担,但是对于计算量大的科目,这一优点却被输入带来的不便所掩盖了。因此,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答题。 笔者认为,对于主观性强的题目,题目的答案不少都出自题目所给的材料之中,只需要考生对其中的字句进行删减修改即可。而不少考生倾向于不读完材料直接就答题,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不仅会遗漏重要的考题信息,而且增加了考生思考的时间及文字输入时间,不利于更快的答题。其实,对于文字量大的科目,考生应先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充分寻找有用的字句,并复制到答题区中,这样并不是说题目答案多多益善,虽然可以复制材料内容,但是考生也需要对其进行精炼,使得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由于大部分考生对于数字及运算在计算机模式下输入不熟练,考生可在平时多注意对数字计算的输入练习,而在考试中考生可尽量减少数字计算的书写步骤,只写出关键步骤即可,其他的计算可在草稿纸上迅速完成,再将最终结果输入答题界面中。相信在计算机考试下,考生若能克服这两种题型所遇到的答题困难,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考试论文:VB+SqlServer构建计算机考试系统 摘要: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考试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开发的一个计算机考试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的流程图、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个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后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系统;关系型数据库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和深入,相对于传统的考试方式,利用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无纸化考试体现了很多优点,比如试题保密度高,提高了考试质量,考试时间安排灵活,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阅卷和成绩统计效率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开发了本校的计算机考试系统。 1 设计思想 本系统的设计思想是: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和维护,用户界面分为教师端界面和学生端界面。这样系统开发分就为三部分:数据库开发、教师端界面和学生端界面开发。为了降低开发的难度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教师端程序都安装在服务器上,将学生端程序安装在计算机实验室的客户机上。教师端程序和学生端程序的功能划分是:平时教师端程序负责题库的维护;考试时需要教师端程序和学生端程序协调工作,教师端包括题目数量的设置、生成试卷、发送试题、生成成绩表等功能;学生端软件包括接收试题数据、生成试卷、生成学生答案、提交答案等功能。 2 开发语言的选择 Visual Basic 6.0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优秀的编程语言。VB拥有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RAD)系统。程序员很容易使用VB提供的组件快速开发应用程序。由于VB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很适合开发本系统。 SQLServer2000是为创建可伸缩电子商务、在线商务和数据仓储解决方案而设计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与分析系统[1]。SQLServer2000是一款安全性非常好的数据库管理软件。它在当今流行的Client-Server(C/S)结构中扮演后端(Server端)的角色。其主要职责是保存数据和管理数据,并应付来自客户端(Client端)的请求连接和数据访问需求。 基于编程语言的特点和我们的要求,开发本系统,我们采用SQLServer2000负责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采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前端的用户界面。 3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考试系统设计包括两大模块:教师操作模块;学生操作模块。系统的框架图为: 4 系统功能的描述 4.1 题库的创建。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当界面打开的同时,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输入新的试题。当新的题设定好了以后,单击“保存”按钮的时候,把题传给数据库进行保存。 4.2 题库的删除。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题号进行查找,相关的记录,找到以后,单击“删除”按钮,就可以对记录进行删除了。 4.3 题库的查找和修改。这个界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题号进行查找,找到以后,对记录进行修改,然后“保存”按钮,就可以对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修改了。 4.4 考试功能模块。考试功能的完成需要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程序协调工作,这部分模块的功能比较多,教师端包括题目数量的设置、生成试卷、发送试题、生成成绩表等功能;学生端软件包括接收试题数据、生成试卷、生成学生答案、提交答案等功能。为了实现考试的功能需要,为教师端和学生端分别设定三个数据集控件,负责它们之间的数据通信。教师端有wsQuestion、wsServer、wsAnswer三个数据集控件。学生端有wsQuestion、wsClient、wsAnswer三个数据集控件。
市场经济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现状、问题的分析,说明必须建立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方各自在资金筹集中的地位和责任,明确了各自应承担的方式和份额,以及对基金筹集的财政管理问题。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杜会福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已广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综观当今实行市场经济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无一例外的有着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起步较晚,一度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滞后因素。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环节和核心问题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总体要求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因为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模式筹集和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行的前提和财力保证。 一、我国当前基金筹集的现状及问题 回顾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一阶段从1951年政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开始,在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以劳动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阶段基金的筹集主要由国家和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负担任何社会保障费用。第二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以后,我国有步骤地进行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养老、失业、职工医疗等方面的暂行规定,并在全国陆续选定了若干城市作为试点,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全国性推广奠定基础。这一阶段在筹资方式上进行了一步步的改革,先后实施过多种筹资方案。后来在全国大面积推行了企业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办法,起步阶段以市县为统筹基本单位,参加统筹的企业采取“以支定收、现收现付”的办法。到1993年末,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市县级以上统筹;集体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达到1927个县;外商投资企业统筹达到800多个县。在此基础上,国家又决定逐步提高各地社会统筹的层次,从市县级统筹逐步过渡到省级统筹。 由此可见,经过几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和筹措方式目前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阶段。一方面,旧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金筹措模式已经渐渐解体,而另一方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筹资方式还刚刚起步,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要求。这种新旧交替的现状导致了现阶段各种相互矛盾的做法并存的局面,出现了过渡阶段特有的特点,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虽然国家不再统揽一切社会保障经费的筹措,但国家和企业的负担仍然很重。国家负担重除了因为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继续由国家负担外,还因为国家目前还负担着一部分本应由三方共同分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实际上是由国家财政在负担;虽然在“两江”等地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但就全国范围而言,公费医疗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依然没有实质性变化。企业在现阶段的负担仍然过重。据统计,到1993年末,全国共计有59万户各类所有制企业,8000多万职工和近20__万退休工人参加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分别占城镇企业职工的60%和退休人员的80%。但就费用的筹集来源而言,绝大部分由企业统筹,个人缴费率还不足1.5%。 其次,与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相联系,特别是由于企业负担过重,又导致社会保障基金收缴困难。有的地方强制性统筹甚至演变成了“友情”募集。以1993年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缴情况为例,全国平均收缴率为86%,较往年下降7%一8%,有的市、县情况更为严重。基金收缴困难存在客观原因,当前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负担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实在难以承受,而在国家行政强制统筹收费的情况下,企业也只有采取拖欠的办法。 第三,由于采取行政方式,按各地具体情况征收统筹基金,而统筹的范围层次以市县为主,省、地、县各种规格的均有,交纳统筹基金的比例和计算办法,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性质均存在差异,这导致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即各地各自为政,各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水平极不平衡,从而社会保障的社会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降低了统筹基金分担社会风险的能力。 第四,基金多家负责筹集,管理体制不畅,基金筹集欠规范。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涉及到劳动、人事、卫生、民政、财政以及行业系统统筹部门和保险公司,特别是许多部门都错误地把养老保险视为一块肥肉,各争一块,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经办、标准各异、业务交叉的“多龙戏水”局面,直接影响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声誉。而今年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保障工作将逐步走向统一,这一问题也将相应得到解决。 可见,从克服我国目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上的缺点,规范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渠道,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等诸多方面考虑,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以给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筹基金的筹资渠道 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国家、企业(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及劳动者个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担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并且通常是以国家立法形式明确下来的。 (一)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国家财政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企业,企业在 计划经济条件下是统收统支的,所以实际仍是财政负担。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社会保障社会化,要逐步减轻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因而今后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中的作用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扮演的是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其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搞好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以疏通、理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渠道,为社会保障资金提供稳定的有法律依据的资金来源。另外,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有关的经济政策方面如税收、利率方面给予社会保障事业适度的优惠,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如:根据《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对于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要给予政策扶持,其扶持办法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 其次,要适度承担一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政府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主要应该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四项。因为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属于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范畴,体现国家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人群及特殊人群应尽的救助责任,体现公平的原则,只能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资金。而社区服务起始阶段也是由财政支撑兴办的项目。以上保障项目资金的筹集是国家财政要承担的主要部分。 除此之外,从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支持角度看,国家财政主要负担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社会保险支出的行政费用,这是因为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属于非营利性事业机构,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理所当然应由财政支出。二是通过财政拨款弥补社会保险费用收支不足的部分,即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过程中,国家财政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是社会保险的后盾。在社会保险基金的各个项目发生困难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国家财政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要给予适当补贴。诚然.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应按照保险的原则,主要由企业和个人负担。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用的均是这一方式。但社会保险一旦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财政必须给予补贴。因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是不允许出现收支不平衡的,具体而言,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困难时。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 政府所承担的上述社会保障基金份额是通过财政预算拨款的方式进行的。即通过国家预算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来完成,其资金的来源是政府的一般性税收,支出属于国家预算支出项目。在目前未设立单独的社会保障预算、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财政所能拨付的社会保障资金也受到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但从规范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角度来说,应该明确国家财政究竟应承担多大的份额,给予哪些方面以最后补贴,并测算出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这对于克服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缺乏刚性、非规范化的缺点是大有帮助的。目前,我国有关专家认为国家财政应承担的份额.比例大约是全部社会保障费用的30%一40%(含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基金支出在内),如果是在这个比例之间,国家的负担应该说是有所减轻的。这里还有一点值得说明,财政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份额并非仅仅指中央财政,也包括各级地方财政在内,如失业救济发生困难即由地方财政予以补贴。 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承担的是那些只能由国家财政支撑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国家只作为支持者、后盾的角色出现,主要还是依靠企业和职工个人。 (二)企业和个人在社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基金的原则下,劳动者所在经济单位(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承担相应的社会保险基金份额。根据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我国要逐步采取由企业与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费(税)的办法,并实行养老、医疗保险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社会保障费(税)将成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 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社会保险费,具体操作办法是;首先,由职工所在企业单位和职工本人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照规定的比例向社会保险管理机构交纳社会保险费。然后,在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提取一定比例,形成统筹基金,以体现社会保险的社会互助性质,职工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险费及企业为职工交纳的社会保险费的另一部分则记人职工个人帐户。其中,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实行个人帐户之前已退休或即将退休的老年人的退休金或医疗费。个人帐户主要用于职工个人养老金或医疗费的支付。至于企业和个人所承担的具体比例各项基金有所不同: 1、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各地区按照国务院推荐的两个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中的一个方案改革本地区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方案对我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及基金的设立作了具体规定。各地按所选方案规定的比例迅速组织了基金筹集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省、市、区出台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改革方案、全国已有61.7万户企业、8738.2万职工和2241.2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地方退休费用社会统筹、总覆盖面约为1.2亿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1020亿元。但两种方案的实施也导致出现了全国各地个人帐户比例、企业缴费比例、管理层次和待遇支付标准的不同,为此于1997年8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来各地按照新的统一的方案尽快实现并轨。方案重新规定企业和个人的承担比例。 新方案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人个人帐户的部分),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因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过重,确需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的,应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干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有条件的地区和工资增长较快的年份,个人缴费比例提高的速度应适当加快。同时规定,按本人缴费工资11的数额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3。 从上述新方案规定可以看出以下几点:规定了企业总的社会保障负担水平,这有利于减轻国有老牌企业的负担,为消除企业之间负担畸轻畸重的不公平现象提供了依据;在企业和个人承担的份额中,随着个人负担份额的逐年提高,企业负担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体现了减轻企业负担、发挥个人在筹资中的作用的精神。 2、医疗保险费用的筹集比例由于我国原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稳定的医疗费用来源、因而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职工医疗经费紧张的问题,而另一方面有限的医疗资源又浪费惊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家组织在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两地先行进行了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4月开始,试点又逐步扩大到57个城市。这些试点均采用了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其资金来源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缴纳两方面构成。 用人单位缴纳的比例,“两江”均规定改革之初以本单位在职职工工资总额与离退休人员费用总额之和为基数,暂按10提取。今后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医疗费用水平变化适时调整。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改革起步时暂按本人年工资总额的1%缴纳,今后随经济发展和工资增加逐步提高。为不过多增加职工负担,职工个人缴纳医疗保险费,应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进行。 职工个人和用人单位按上述比例缴纳的医疗保险费要按一定比例分别进行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帐户。镇江市职工医疗制度改革 实施方案规定个人医疗帐户中的基金来源于三个部分:一是职工个人按年工资总额的1%缴费部分,二是用人单位按职工个人年工资总额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要按不同比例(45岁以上和45岁以下)计入个人医疗帐户;三是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其中一半划入个人医疗帐户。用人单位为职工缴费的其余部分及用人单位按退休人员个人年退休费用10%提取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另一半则进入社会统筹医疗基金,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集中调剂使用。九江市对个人医疗帐户及社会统筹基金的来源也有类似规定。 事实证明,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很好地落实了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问题,所以它既可以满足生病职工的医疗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药品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益。 3.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比例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在1986年7月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失业保险建立至今,发放了大量失业救济金和医疗费,并建立了一系列转业训练基地、生产自救基地,对解决我国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目前,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企业要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6%一l%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失业保险费,具体的缴费费率由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险机构根据本地的失业状况确定;失业保险计划发生困难时,由地方财政给予补贴。职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情况来看,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均不同于养老保险,它一般都是由政府和企业(雇主)负担,职工个人不交纳或只交纳名义上的失业保险费,但鉴于我国目前及今后的人口和就业压力,我国宜拓宽失业保险基金的筹措渠道,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筹集失业保险基金,起步阶段职工个人所缴纳部分可以采取较低的比例,不致给职工个人造成负担。 综上所述,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中,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方式来支撑、支持社会保障事业,企业和个人要按一定比例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于这两条渠道,由三方共同负责。那么如何才能明确体现三方的权利与义务、规范三个行为主体的行为、保障三方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除了加强各项社会保障的立法、执法、宣传工作力度之外,将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统一管理,能从根本上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三、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应统一纳入国家预算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确立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社会保障费用的原则,并且已着手在养老、医疗等项目上实施或试点,但现在纳入国家预算的仅仅是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的保障项目,如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军人抚恤及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并且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障经费虽然包括在预算内,但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常性支出混淆不清。至于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目前都由其主管部门管理,这部分社会保障基金目前还属于预算外资金范畴。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管理的混乱,致使各项基金提取的比例以及管理请水平偏高,结余投资运营混乱,流失、挪用、浪费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陕西省5年内共动用了养老保险基金2.5亿元。因此,为了保证国家、企业、个人各方筹集的社会保障基金能专门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必须尽快改变目前预算内、外分散管理的格局,将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人国家财政预算管理。 统一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就必须单独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为此,首先要将现行的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组成的复式预算改为由政府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组成的三式预算,并重新划分收支。将社会保障方面的收支全部纳人社会保障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也包括目前尚未纳人、属预算外资金的部分社会保障收支。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其他预算之间必须保持相互独立,特别要注是不得将社会保障收人用于弥补政府公共预算赤字或挪作其他用途。关于这一点是许多国家在实施社会保障预算实践中得出的普遍经验。 其次要确定社会保障预算收人的来源。社会保障预算的收人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国家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面向全社会征收的社会作障税,目前我国是按照这一原则征收各类社会保险费;二是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还有社会保障基金积累部分的投资收益。社会保障税由财税机关会同劳动保险业务部门根据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和可能共同制定其税率、征收范围,分别由个人和用人单位缴纳;政府社会保障拨款即应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可直接从政府公共预算划转;投资收益是政府将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余额用于投资所获收益。 同时还要确定社会保障预算支出项目。社会保障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拨付给劳动保险部门建立各项社会保障基金,具体包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以及社会福利基金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项目。各项基金的金额。应由财政部门纳入社会保障预算统一安排。 最后是关于社会保障预算的收支平衡问题。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必须保持收支平衡。社会保障预算不同于政府其他预算,一般不得发生赤字。若发生赤字,应提高社会保障税的税率或重新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的范围和标准,或者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拨款,以保证预算的平衡。而社会保障盈余应开展运营,主要用于购买国债以及银行储蓄,也可用于政府担保的投资项目,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增值。 将全部社会保障资金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有利于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但也还必须解决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必须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出台,作为准绳;要协调、规范社会保障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改缴纳各类社会保障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并解决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关于以社会保障税取代目前的规费形式已有许多文章述及,这里不再赘述。社会保障基金统筹层次过低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按统一的税率征税,统一各地基本保障水平,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各地经济及社会保障事业本身的发展速度、程度。目前国家已决定统一全国基本养老金收缴比例,这对于解决统筹层次过低问题是一大突破。相信随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上述一系列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规范化的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将逐步确立。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将按照三方共同负担的原则,主要依靠两条渠道:一条是社会保障税收人,它来自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缴纳的社会保障税;一条是国家财政的转移性支出,它来自于国家的一般性税收收入。其中,社会保障税将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主渠道,而财政则构成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坚强后盾。上述两条筹资渠道均应统一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建立社会保障预算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效率职能 提要:理论界关于行政法的职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近年来涌现了一系列关于行政法职能的理论,各理论都有一定道理,然而,作为对现代行政权和现代行政管理活动起作用的行政法必须承担的效率职能却鲜有研究。行政法的效率职能要求行政系统确立新的价值体系、确立新的体制结构、确立新的技术知识分系统、确立新的行政过程、确立新型人际关系。 关键词:行政法的职能、效率、法律表现、市场经济 所谓行政法的效率职能是指行政法在对行政权的全面作用和调适过程中,促使行政权效率化、效能化、明显社会效果化的职能。它是对行政法传统的控权职能、程序职能等职能的必要补充。从发达国家的行政法制实践看,20世纪中期后,不单单强调行政法的民主性、程序性,更重要的在于突出行政法的科学性和超前调控性。一方面是由行政的迅速发展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国家管理中的权利义务的新取向所决定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以及经济参与主体的自由意志。众所周知,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一体化的经济市场逐渐形成,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被劳动和信息双重价值论所取代。就是说,在当代不仅劳动决定价值,而且信息也决定价值。使整个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有了显著的信息色彩。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新变奏,行政管理不得不发生一场革命。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X理论和Y理论以及60年代在日本出现的Z理论就生动地体现了这场革命的实质。显然,对行政权进行约束和限制的行政系统的外壳已难以容纳新的行政权和行政管理的内核。其立法机关不得不对原来的行政法规进行修改和废止,补充和制定新的行政法规。在一些单行性的行政法律文件中确立“行政自由裁量制度”、“制度”、“时效制度”、“简易程序制度”、“紧急处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集中到一点就是促使行政权具有高度的、规范化的效率模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效率职能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行政法的基本职能。 一、市场经济下行政法效率职能的科学内含 行政法的效率职能不但是市场经济的必须要求,而且有相对完整的科学内含。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的状况而论,行政法的效率功能有如下强烈要求。 其一,效率功能要求行政系统确立新的目标——价值目标。任何行政系统或行政机构都以一定的目标为存在的前提。行政目标甚至是行政体系和行政机构的决定因素,它赋予了行政权独有的特性,决定了行政活动的原则、行政机构的组织体系等。同时,行政机构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民族等环境中,无论机构总体还是机构中的个人都受这些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价值体系。为了使这种目标和价值体系适应政府大系统,国家往往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将其确定下来并形成定式。我国传统的行政系统目标价值体系既是由历史延续下来的,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更是行政法程式化、权威化、一统化功能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目标——价值体系。其基本含义是:以政府责任法和公务员权利义务立法确立新型的行政系统与社会以及经济、文化诸事务的关系形态,使行政系统的目标具有服务、统筹等属性,使政府行政价值以市场为基本观念。 其二,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体制结构。行政体制结构是指行政系统的分层、分工和相互协作关系。包括权责关系、信息技术流通关系、工作流程关系和各级别之间的勾通关系等等。科学合理的体制结构是机构是否高效工作的关键。以前我国行政机制结构弊端很多,正如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多次指出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职责不明、权责不清、踢皮球等。这些弊端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机构消耗过大,即总体行政开支和职员的个人消耗。据财政部公布,这两项开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二是机构不能高效工作,使得行政管理职能难于实现,甚至一些机构的存在已成为一种社会负担。目前这种行政体制结构恰恰是行政法效率功能的对立物。那么,依效率功能新建立的行政体制结构应当一则具有较少的规模,机构数和职员数都应少而精;二则机构层级应当少,不能有较多的中间环节;三则行政机构的工作过程和流程关系应当短而有序,等等。新的体制结构的确立应与行政组织法的完善同步。就是说,通过有关的行政组织法实现体制结构上的效率化。 其三,效率功能要求在行政系统内部确立技术知识分系统。现代行政系统越来越朝着知识化、专业化、技术化方面发展。行政机构的组成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业务技术。而且每个政府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化要求,只有一定知识结构的人才能够胜任。市场经济对政府行政系统的知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行政的效率功能在这方面体现出来,刚性的行政编制法是不可缺少的。通过行政编制法使机构设置从工作需要出发,考虑机构是否需要,是否能够胜任和适用工作。机构不能重叠,对于多余的要依法撤销、合并。机构的设置必须从提高工作效率出发,包括办事环节等。另外,在一个行政系统内,各机构合理分工、任务明确、职责分明,最主要的是通过刚性编制确定行政机关的员额,并考虑人员的知识和其它比例关系。 其四,效率功能要求确立新的行政管理过程。行政管理过程是行政机构的动态要素,也就是机构如何活动,依什么序列活动和具体的活动过程等问题。对于一个行政机构体系和单个的行政机关来讲,其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活动序列。行政机构的目标价值、社会职能就是通过活动过程的循环往复而实现的。这三类活动包括:1.战略性活动。即把行政机构与社会环境和其他环境联系起来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的活 动。机构中较高层次的人员和组织的活动大多属此类。2.协调性活动。主要是机构内部活动,使内部各机构和人员协调工作,它由机构中的中层机关和人员来完成。3.作业性活动。就是机构中的各种操作活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三类活动都较前发生了质的变化。行政法的效率功能将使行政活动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以相应的行政法制度保证高效性,如通过行政程序法确定公开化制度、听证制度、会议制度、工作交接制度、期限制度等。 其五,效率功能要求在行政系统内部确立新型人际关系。行政机关是由相互作用着的个人、集体、单位、部门所组成的,其中各个公职人员的行为与动机、地位与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单位、部门的利益关系,个人的感情、态度、影响,集体的价值观都是诸种人际关系的因素之一。然而,决定人际关系的因素还在制度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在其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往往呈现出极大的中庸、折衷等色彩,上级对下级以指挥集合和下级对上级以绝对服从为主要关系形态,而不是依法合理执行职务的权利义务关系。市场经济下,要求人际关系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为纽带,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对行政过程起作用。当然,新的关系形态要通过确立新的行政法原则和新的行政法规来实现。上列行政法效率功能的科学内涵既是今后行政立法的方向,也是行政执法实践必须予以考虑的。 二、行政法效率职能的法律表现 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效率职能不但使行政法制体系有了全新的含义,更使行政法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笔者认为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由同步调整到超前调控。法律与社会的发展可表现为三种关系形态:一是置后于社会,此种情况下,法律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和进程,往往起着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二是与社会同步,即法律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但这种适应是被动的、消极的。三是超前于社会进程,此时法律承担了预测功能、信息功能,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也往往表现为上列三种情形,当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落后于社会进程时,便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各法律规范自身的价值也就丧失。在行政法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还能适应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水平时,它自身的价值仅实现了一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行政法制体系对社会关系的调整要么是滞后的,要么是同步的。如有些法律规范认可了政府行政部门的一统化权力,而忽视了管理相对一方的自主性。市场经济对行政法的时代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与时代同步外,最重要的是要承担超前性的调控职能。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社会关系具有复杂性、多变性、未来性等特点。那么,作为承担效率职能的行政法不仅要积极地适应和调整现有的社会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设定和在一定范围内调控即将出现的社会关系。要有一定的预测性和超前调控性。 (2)由程式到疏通。行政法学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认为行政法的核心任务就是为行政机关的活动提供范式和程序。该观念不只是学者所特有的,立法者往往也有此种观念作为行政立法的出发点。它作为意识范畴对行政法制实践、尤其对行政立法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受其影响我国传统行政法突出了程式化的特性。换言之,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法制所追求的是严格的程式和行政过程中的工作环节。一个行政行为的做出,要经过许多道环节,许多道手续,往往贻误时机。行政管理相对人在取得某项权利时也要经过复杂的程式。例如,在我国有关行政许可证的取得,须经过六至八道环节。显然,程式化的行政立法倾向、行政执法过程既不适应市场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各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经济下活跃的经济行为。所以,效率职能要求行政法的法律表现必须由程式化转化为疏通化。即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主要目的是疏通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促使行政系统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不致于出现阻塞、中断等不良现象。疏通各管理相对人之间的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对象间的摩擦。疏通行政机关所管理的各种社会事务。很明显,疏通和程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表现。疏通所肯定的行政法制手段是宏观调控,而程式则强调行政权的全面干预。 (3)由规范到转化。行政法是用以规范行政过程和行政管理关系的,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毋须证明的真理。然而,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下行政法的转化作用似乎比规范作用更重要。规范作为行政法的法律表现其实质在于,确认各种现存的行政管理关系,确认行政关系中的权利义务,约束行政主体和管理相对一方当事人,其立足点在于维护已经存在的行政法秩序。显而易见,规范性的法律表现很难创设出新的社会关系,更难于起到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作用。而行政法的效率职能要求必须由规范的法律表现转变为转化的法律表现。所谓转化,我们认为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含义:首先,通过行政法把抽象的权力关系和社会关系转化为固定的形式,使每一个特定的权力关系具有法律的外壳。而这个外壳能够容纳各种变化了的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使行政权力受到法律原则和市场原则的限制。其次,把各市场参与主体传统的政治信念和经济信念转化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价值观念。再次,通过行政权把各种社会因素转化为促进市场发展的物质力量。如果说,规范的法律表现侧重法律静态倾向的话,那么,转化的法律表现则使行政法具有了明显的动态属性。正是这种动态性体现了行政法的效率职能。 (4)由侧重制裁到侧重激励。现代管理一般有两种手段,即“棍棒”和“胡萝卜”。前者指通过制裁、强迫等手段使管理相对人就范。后者指通过引诱或诱导的方式使管理者服从管理。我国传统行政侧重前者,就是说,为了实现行政法的社会价值,国家赋予了行政机关制裁、强制、命令等权力,并把此作为主要的行政手段,促使相对义务当事人忠实履行义务。但没有给激励以应有的法律地位。市场经济下,无论行政机关还是被管理者,都呈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就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而论,应当是主动的、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就相对人对市场的参与来讲,亦应是自觉的、自愿的。这就要求,行政法无论对行政机关的作用还是对相对一方当事人的作用都应以诱导为主。国家必须在行政法上确立相应的激励制度。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一种自觉、自愿、自主和平等的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论文:分析我国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已经有了几年的时间,我国市场经济法受到国际经济法的影响较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本文主要就当前市场经济下,我国经济法的发展进行解读,希望为我国市场经济法的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具有社会公共性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概念是经济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也是经济法立法,司法等活动的基础问题。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如何运动法律进行市场调节,合理干预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当前市场经济下经济法要解决的问题。 一、经济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1.促进对外经济联系,发展国际经济合作 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是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方针。当代科学的进步,生产专业化和协作的日益发展,促使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不断加强,任何一国,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在考虑发展本国经济时,都必须着眼于国际关系的总体。我国经济法是正确体现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法律规范,它调整我国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过程中与外国政府、外商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2.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经济活力 企业管理是搞好微观经济活动的根本措施,是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经济法规定的经济核算制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制度。它要求企业必须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规定了必须合理安排和科学地组织生产,掌握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在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于企业不计成本、不计消耗、浪费严重,造成损失的现象,以及在履行经济合同中的违法情况,还规定了经济制裁。总之,经济法要求企业一切经济工作都要把经济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和健全各种生产经营责任制和一整套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的管理制度,促进企业认真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素质和劳动生产率。 二、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存在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建立,法制建设速度和成就是不能否认的。但同样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法治状况令人担忧,由于法律责任这块短板的存在及长期得不到弥补,公权力滥用的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还继续呈现发酵、膨胀状态。公权力滥用方面,选择性执法是其着例。选择性执法的本质是为了获取部门、地方、行业,甚至个人非法利益,将本应履行、不能放弃的职责、公权力视同可以行使、可以放弃、甚至可以交换的私权利,随意、恣意执法,权力商品化,造成法律适用的不公,增加了市场环境的不可预期,降低了违法的成本,减损了法律的实效,破坏了法律的权威,使法律失信于民。 三、完善经济法的策略 1.完善经济行政立法 经济行政立法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中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行政法就是规范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和监督关系,维护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目前,我国颁布了许多经济行政立法,在实践中也起到了应有的效果。但有一些立法和规范性文件质量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许多经济立法是由行政部门起草的,而某些部门在起草中注重争权,导致不少立法中同一事情有诸多部门参与管理或有权处罚,以致于某种违法行为发生后,多个部门相互扯皮或均不予管理,造成职责不明,责任不清。一些法律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且法出多门,造成行政执法人员在执行中任意解释的余地很大,执法的标准尺度也极不统一,甚至有的规定之间发生冲突。还有一些规范性文件没有做到透明、公开、客观、公正、合理。这些都表明我们的立法质量需要尽快得到提高。按照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要求,各成员国的法律必须透明、公开、客观、公正、合理;凡可能影响商业环境贸易条件的规定及措施均要求公布,法律不能与公认的公平贸易条件相抵触。按照这一标准,我们现有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 2.制定和完善加强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 市场经济并不是自发的无序的,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任何国家都要颁布一些经济立法,以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我国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原有的计划体制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改变,而新的市场法治秩序尚没有完全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宏观调控更显得必要。我国刚刚制定了十五规划,其中许多内容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确定。例如,有关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启动市场和扩大内需的方针等等,都需要通过立法加以确定。 四、小结 经济法对于实现经济体制调整,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对经济法进行完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论文:对市场经济中企业销售的财务实证探析 销售差异分析这个方法是用来衡量各个因素对造成销售出现差异的影响程度。产品销售量分析:选择不同的产品,选择相应的时间,生成相应业绩分析数据。例如,某公司年度计划要求在第一季度销售4000件产品,售价为1元,售额为4000元。季度末却只销了3000个产品,而且售价仅为0.8元,销售额为2400元。实际比计划销售额少40%,差异为1600元。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是销售额下降和价格降低,问题是这两个因素对造成销售额差异的影响程度如何,从计算结果可知,造成销售额差距主要是由于没有实现销售量预定目标。微观销售分析通过对产品,销售地区以及其他方面考察来分析未完成销售目标的原因。选择不同的片区,选择相应的时间,可对选中的片区生成业绩分析报告。如假设某公司在3个地区市场销售,销售目标分别为1500件、500件和2000件,总数为4000件,而实际销售量分别是1400件、525件和1075件。三个地区市场完成的销售量与计划目标差距分别为7%、+5%、-46%。可见,地区市场差异是造成销售差距的主要原因。 实证分析 1.公司简介菖菖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机床、机器零部件加工、法兰制作。公司组织机构严密,经理层负责日常生产、销售,在全国较有名气,产品销往华北、华南地区,个别零部件远销海外。2.菖菖公司基本生产销售情况菖菖公司是一家制造业的企业,主要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机床零部件xa5012、xa502、xa602。下文中我们将分别以甲、乙、丙来代称。在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中,产品产量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一般有三种指标来衡量即实物量、价值量、劳动量指标。所谓实物量指标是指用适合产品特征、性能并能够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计量单位计算的产量指标。他能够比较鲜明的体现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但是却不能综合反映整个企业的产量规模。价值量指标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表示的根据产品产量计量的指标,通常称为产值。劳动量指标是用小时表现的产品产量,一般用定额工时计算。3.产品品种计划完成情况分析由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不同品种的产品之间是不可相互替代的,产品结构不仅影响企业对社会需求的满足也影响企业未来的销售状况。因此,对产品品种的分析也是产品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产品品种计算实际产值时,对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的产品按计划产值计算,不计算超额部分;对没有完成计划的产品,按实际产值计算,也就是不能用超产品种多完成的产值抵补未完成计划品种少完成的产值。下面将展开分析:产品品种计划完成率=完成计划产量的品种数/列入考核对象的全部品种数品种计划完成程度=按不抵补原则计算的实际产量/计划总产量由以上模型套入相应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分析期三种产品全都在考核对象之列,可以清楚的知道甲产品、乙产品和丙产品哪个产品没有完成计划任务,哪个产品完成了计划任务。4.全部产品销售完成情况分析销售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中被认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三阶段之一,是企业能够保证连续运营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产品销售的分析也就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全部产品销售完成情况分析就是通过对销售收入总额是否完成计划,以及对产品各个品种销售的分析来为企业扩大产品销售,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不抵补销售收入/计划销售收入=36250000/37350000≈97.1%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全部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都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主要原因是甲产品和丙产品的大幅超额完成计划,甲产品比计划增加540000元完成任务,超额2.4%;丙产品实际比计划增加了950000元完成计划,超额37.3%。总销售收入增加了390000元,比计划增加1.04个百分点。但按不抵补原则,企业的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的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率为97.1%,仅差2.9%未完成计划,但没有影响销售业绩。 结论及建议 总的来看企业在分析期内,虽然生产计划没有得到很好的完成,但是他的销售结果还是很好的。结合企业具体的情况进行更深一层的分析,可以找出使企业不能完成生产计划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同时也可以通过分析找出使企业最终能够在生产计划没有实现的情况下却有着比较好的销售状况的真正原因。以上模型的应用和分析,能够为企业在未来避免走弯路、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整个模型不仅说明生产均衡化能够为企业带来诸多的好处,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库存,缩短各个产品的制造周期。由于市场需求瞬息万变,对于企业生产与销售最为重要的是针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如果采用均衡化、小批量的生产,企业就能够提高对市场的适应性,随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幅度调整生产,降低产品的生产周期,以提高效益。 市场经济论文: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 目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在我国企业界以及整个社会掀起了一股热潮。社会上出现了各种有关学习型企业理论学习班、研讨会,创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口号此起彼伏。学习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这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本来是一件好事,反映了我们跟踪世界管理潮流的可贵进取精神。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解的泛化、庸俗化、片面化的现象,最突出的表现是一些单位或个人根本就不去认真领会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本质,望文生义地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员工开展学习活动,或对员工进行培训,把“学习型组织”错误地理解成了“组织型学习”,使创建学习型组织成了一种赶时髦的形式主义。 一、被误读的学习型组织 北京索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成林在mit读博士时曾听一位老教授讲起,斯隆学院一个年轻教授刚刚出了一本名为《第五项修炼》的书,异常火爆畅销。可他当时处在该书所说的“碎片化”的学习压力之中,无暇关注邻近大楼里彼得。圣吉的火爆。 十年后在挪威理工大学(ntnu)新泰富研究院(sintef)时,张成林的夫人美达。霍斯曼在sol欧洲研讨会上结识了彼得,后来还成了他的博士后。张成林记得在挪威和彼得第一次见面,彼得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修养和修身的方法,在西方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但对现代组织中的自我超越和系统思考修炼意义重大,大有开发的价值和潜力。 5月,张成林参加了《新智囊》杂志举办的“智囊沙龙”企业责任论坛,会上国资委改革局原副局长周放生先生引用副总理在美国回答金融危机起因问题时所讲的话,就两个字:“贪婪”。很显然,没有自我超越,这样或那样形式的“贪婪”就早晚会使组织和个人的“生意”覆灭;不认识个人或个体(组织乃至国家)行为在(全球)“系统问题”中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变革责任,也不会有真正的系统思考和协作解决系统问题的方案。但如何才能使长期被忽视的东方数千年经典人本文化底蕴的种子,在由西方现代外向型文化主导的(中外)组织机构中生根发芽并与时俱进呢?如何使有关人的成长、发展和修养提升的可能性,在组织管理、教育界乃至社会中形成广泛认同并付诸开发实践行动呢?尤其对中国的组织机构,这是个严峻而深刻的时代挑战。 前几年张成林和美达负责协调sol中国项目和“谊来亚”国际创新领导人进修项目(elias),就一直带着这个问题。在各种论坛、培训班、研习班上,他被问及最多的是,到底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却几乎没有人问,到底什么是“修炼”,或者,什么是组织的修炼? 在张成林看来,学习型组织,英文learningorganization,直译是“学习中的组织”,或“学习实践中的组织”,或“获取(知识和能力)过程中的组织”;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特别是第一章末“心灵的转换”一节,更是强调其精神取向和行动能力。由于它并没有特别的“型”或“式”的含意,所以译成“学习型”有很大歧义,还特别影响了这套理论和以往案例在中国的学习和实践。只是它早已成为习惯用语,恐怕要一直沿用下去。 张成林进一步分析说,中国在进行前所未有的转型——要成为创新型国家,要推动世界和谐,甚至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的组织要成为创新型组织,其实正需要突破各种已有的“型”和“式”,并真正培育团队和组织的深层沟通和互动协作,这样才能有强大的“团队”,才能改变“三个和尚没水吃”、都要当“龙头”或“鸡头”的传统习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不能靠简单地使用过去熟悉的方法,靠解决危机中的问题、靠灭火消除“危”;根本的出路在于创新,在于寻找“机”;而且关键在跨界协作,即超越传统条块划分、部门或集团利益界限的利益相关方组成的社群协作。靠学习西方2工业化时代的“型式”不行了;靠精英个人“才能”、“背景”和领袖“魅力”驱动的家长式领导模式来实现企业发展,像中国过去30年那样,恐怕也不是未来的根本方法了。 学习不是搞“运动” 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时代,一定要弄清楚学习型组织的实质,最怕那些根本不是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滥竽充数,冒充学习型组织。这种冒充会大大地延误学习型组织创建,而且也会因此败坏学习型组织的名声,降低人们学习的兴趣。 北京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王吉鹏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两大管理理论之一。曾经有些人一看学习型组织理论,就以为是谈论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的理论。其实,它是一项管理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优秀的企业,如通用电气、壳牌石油、摩托罗拉、att等,都争相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在我国,自开始也掀起了一股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热潮,涌现出了“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等等,一时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但是,在形势一片大好中,中国的学习型组织研究与实践却出现了“泛化”和“虚化”的倾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习型组织(learningorganization)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最早的“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扩展到“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其内容越来越庞杂。这种倾向可能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的完善,但同时也有可能使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失去 自己的特色,也失去持久的生命力。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习型组织的虚化表现为浮躁、不踏实,只是停留在表面,讲讲大道理,或做些官样文章,更有甚者是随便拼凑和抄袭。国内学习型组织领域内大部分“专家”根本没有企业实践,将一些经典理论的理解和读后感再加上一些管理哲理和管理故事到处贩卖。不可否认,学习型组织理论来自海外,在其发展的初期,翻译、引介非常重要,介绍性、描述性的文章也是有价值的,但由于学习型组织需要结合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机制、文化背景,如果我们不塌下心来深入研究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学习型组织就难以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方面,目前不仅缺乏深入研究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案例整理也流于浅薄。 在实践领域,这种泛化倾向的一种表现是挪用概念,将其范围不适当地延展。不仅出了各种各样小到“学习型个人”、“学习型领导”、“学习型班组”、“学习型社区”,大到“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等名词,而且,这些不同范畴的组织特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果用同一理论去套用,肯定滑稽可笑;如果用不同理论去“自说自话”,又难以令人信服。这种泛化还表现在什么都被贴上“学习型组织”的标签,包括培训、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与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技术应用,甚至送温暖活动、兴趣小组、读书会等等……学习型组织建设虽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如果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被作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内容,那时的学习型组织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很难令人想象。 学习型组织在实践领域的虚化表现为,很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没有与企业的业务结合;或者只当成领导者个人的“政绩”,到处去“炒作”,实际上是敷衍了事。 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分析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发挥作用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处于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国家,都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讨本国政府的行为和职能的变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政府如何作出有效的行为才能既顺利地完成这一过度并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正确地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关系,这是我国现实社会需要加紧理论上研究、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也是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沿问题。因此,对政府行为的特性、作用、范围及其方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搞好宏观调控,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政府的特性及其作用的再认识 政府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政府就是指全部的国家机构,即包括全部立法、司法和行政机构,它可以视为等同于国家;狭义的政府,就只是包括国家的行政机关。本文在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为时,采用的是广义上的政府概念。 我们虽然可以在广义上把政府视为等同于国家,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可以掩盖政府本身的特性。政府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及其相互联系(运行机制)所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整体(或称系统),政府自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在相互关系即运行机制上,政府具有一定的权力结构,政府以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这种权力的行使表现出自上而下的垂直性和强制性;在组成形式上,政府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它包括:主要组成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区域层次结构,主要组成为不同部门或行业政府的部门(行业)职能结构以及与此相关的因各级各类不同职别的政府首脑、政府官员、一般公务人员所构成的官僚结构(在社会主义国家称为干部或公务员结构),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包括在部门(行业)职能结构之中。 政府结构对政府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不同的结构、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组成为政府结构的不同部分,都将产生不同的政府行为,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分析政府的行为时,不但要分析权力的运行机制,还要分析政府系统的整体行为、分析构成政府系统的各个部分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同部门(行业)的政府行为,甚至代表政府行事的政府官员的行为。弄清楚这一点,有助于界定政府行为的范围及方式。政府行为就是指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通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的活动,是国家权力的运用和实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离开了市场的力量来侈谈政府的干预和控制,只能是原有体制复旧,或者是天真的幻想;也正是国为市场的巨大力量,才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适当的宏观调控,需要人文社会因素的参与和制约,我们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海里趋利弊害,不迷失方向。 从政府概念的分析中,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政府的特性:强制性和公共性即社会性。 关于政府的公共性即社会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物的委员会罢了”。①这一著名论断不仅揭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本质,而且说明管理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特征,不过,它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它主要通过立法形式进行管理并具有强制的性质。因此,“国家”或政府的公共性(即社会性)特征的主要表现在于,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关于“国家”或政府的强制性特征,列宁曾明确指出:“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现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属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个机构,这个管理别人的集团,总是把持着一定的强制机构,实力机构,不管这加之于人的暴力表现的原始时代的棍棒,或者是奴隶制时代较为完善的武器,或是中世纪出现的火器,或是完全根据现代最新技术造成的二十世纪的奇妙武器,反正都是一样。”2“当专门从事管理并因此而需要一个强迫他们意志服从暴力的特殊强制机构卿监狱、特殊队伍及军队等)的特殊集团出现时,国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因而它总是要集中反映和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和意志。家也就出现了。”列宁的这段论述揭示了公共权力是“国家”或政府的另一个基本特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认真理会政府所具有的上述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一,政府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因而,试图用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来代替政府行使对社会的管理,都是行不通的。现代社会管理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性尚未消除,目前我们需要一个有活力的、强大的和非常活跃的政府。其二,单纯地从政府本身来研究政府特性的研究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府所作的精辟论述,为我们理解、研究政府莫定了理论基础。但不能只停留在对政府本身进行研究的传统思维的框架上。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把市场经济分析纳入政府研究的视野之中,从社会客观需求的角度来研究政府怎样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行为;我们也只有通过这一角爽的研究,才会发现政府本身的政治性与政府要满足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即政府的政治性是政府满足社会需求的障碍,而只有当政府的政治性与政府满足社会需求这两个方面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情况下,障碍才会削除。关于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致施米特的信中所指出的,国家权力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有三种: (一)它可以沿着经济发展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使经济发展比较快些; (二)它可以沿着与经济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现在在每个大民族中经过一定的时期就都要遭到崩溃; (三)或者是它可以阻碍经济发展沿着某些方向走,而推动它沿着另一种方向走。这第三种情况归根到底还是归结为前两种情况中的一种。但很明显,在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下,国家权力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害,并能引起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4所以恩格斯又说:“一切政府甚至是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来执行;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及其政治和法律的结果,可是最终它们还是要遵循这种发展。”⑤ 在这里,恩格斯对于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所作的精辟论述,表明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这一原理。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谈政府的作用,井不能只满足于这一原理,我们必须越来越多地使政府成为经济基础的内生因素而起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总是要运用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其目的。 二、政府行为的范围 政府行为的范围问题,实际上是权力运用问题,即政府的控制能力问题。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对有关的模糊认识进行深刻的阐述。 1.在市场经济下,政府放权,限制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范围,并不意味着权力的消失,而是意味着部分权力的转移。政府放权过程不是单纯地下放政府权力和实行政企分开,而是一个双向过程:一方面体现出权力要集中,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另一方面,权力要下放。也就是说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的程度与政企分开、权力下放的程度是一种互相制约的关系。要想停止政府对企业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就必须强化政府对宏观经济生活的调控能力,否则就会导致经济生活的失控混乱。政府下放的只是部分权力,是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弄清这一点,有助于吸取我国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加速我国市场化进程,建立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 2.在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权力的强化并不必然地意味着政府权力的弱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众所周知,在经济体系中政府权力范围的广泛程度和政府行使权力的有效程度并不是一回事,如果抽象地、笼统地谈权力的强弱就混淆了这种区别。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化要求限制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范围,也就是要把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限制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同时,根据权力有限的原则,正如加里?沃塞曼所论述的:“权力有限的政府原则意味着政府的权力要受被管理者的权力和自由所限制。这一原则基于立宪政府的根本思想:人们把宪法列举的权力和职责授予政府,同时把其余的权力留给自己。这项政府协定意味着政府的行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而法律是得到被管理者的同意(虽然是间接的)而批准的。”因此,在经济体系中,对政府权力需要限制的是权力使用的范围,而不是范围内政府行使权力的有效性。在政府权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政府应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 3.政府在经济体系中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发展变化,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各个阶段上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具有客观性。经济发展阶段上市场经济发育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有较大的关联,一般地,在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比较突出,因为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组织经济活动,都必须依靠政府力量才能完成。而在市场发展较成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政府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就有所下降,市场作用变的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重新选择经济运行机制,采取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就成为必要。因此,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有效发挥我国政府作用的关键。我国目前正处于转轨时期,经济、社会矛盾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与交替,新体制的框架虽已初具规模,但市场体制还很不完善,市场体系还尚未形成,由此必将产生许多摩擦与问题;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保证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又要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形式;经济高速增长与高通胀并存;经济运行中存在着阶段性周期波动;经济运行速度快,但结构效益低;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人员、企业素质和宏观与微观管理水平却跟不上形势的需求;贫富两极分化;东西部差距;国际上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等等。因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政府作用的力度就要大,范围也要广。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发挥其组织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作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上,因具体国情不同、因国际环境条件不同,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是完全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然后才有国家干预的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我们根据国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必须实施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同时也要求我们尽量研究、熟悉市场、把握市场规律,尽可能避免与市场规律相冲突的政府宏观调控行为。为此,在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活动范围可概括为: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三、政府行为的方式 政府行为的方式就是政府权力的实施方式,它直接表现为一种调控能力。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以什么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于这一点,萨瓦斯有一句名言:“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划浆。直接提供服务就是划浆,可政府并不擅长于划浆”。的确,多掌舵少划浆的政府才是力量更加强大、更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政府。因为,说到底,那些为航船掌舵的人对目的地影响的力量远比那些划浆的人要大得多。 掌舵只是一个形象而深刻的比喻,其含意是表明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因此,政府行为的方式问题,也就是政府如何调控社会、调控市场的问题。当然,正如掌舵人与划浆人的关系一样,政府对社会、市场的调控,是方向上的调控,其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使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凡是市场能办的,政府就不去办,凡是能由社会做的,就让社会去做。 那么,究竟政府通过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来达到对社会和市场的调控呢?显然是政府通过制定、执行政策和法规、通过对社会、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从而达到对社会和市场的宏观调控。这种决策,制定和执行法规、规范和监督的行为方式,都是政府似国家的名义行使权力,以表现出极大的强制力。这些方式,都是政府所享有的决策权、执行权、行政立法权、监督权的具体运用。 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任何政府均享有决策权,县级以上的政府均享有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行政法规,处理全国性和对于国家具有战略意义以及其他只适宜由中央政府处理的问题,只能由中央政府作出决策;各级地方政府对其管辖范围内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但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这两项权力的实行,应该强调两点:第一,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把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浆)分开,因此,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求我们把高层管理和具体操作分 开,即把决策权和事权分开。政府层级越高,决策权越大;政府层级越低,操作性工作越多,这样就能做到不同级别的政府各有其使命和目标,各有其行动的范围和自主的权限,否则的话,即使是中央政府也会被具体操作的任务分散精力,基本的指导性决策便无法作出。为此,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政府,重大事务的决策权必须集中在高一级政府,这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职权的一个原则。第二,无论是政府的各项决策、各项行政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决不允许有任何一级政府的决策、制定的行政法规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与上一级政府的决策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相冲突的现象存在。否则,将不是社会、企业的原因使社会、企业失去了政府的控制,而是政府本身把社会搞乱了。这是地方主义,各自为政现象产生的根源。强调这一点,对于建立统一的市场和市场经济的新秩序极为重要。 任何一项法律、法规、政策和决策,都是靠政府的执行行为才能在社会中产生效力,发挥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切政府机关不仅都必须依法行政、程序化行政,而且还应该通过严格地执行政策、法律,使人们认识到法律不但可以用来惩治邪恶,还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达到人们自觉守法的社会效果。党的“十五大”提出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决不是老调重弹,而是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党的领导方式,政府行为方式的重大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监督既是上级对下级,政府对社会、企业行为的检验与再规范,也为政府制定决策和法规提供依据。因此,监督必须同样具有强制力。监督并不只是舆论的宣传,而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监督队伍。政府自身应有一个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并有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监督手段。同时,还要把政府监督、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监督的作用就在于纠正错的,并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使社会真正纳人政府的调控之下。 在市场化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政府决策、制定、执行和监督的行为方式,有两方面值得强调:首先,市场化过程和反腐败、机构改革,建立高效廉政的政府必须同步。从历史的状况上分析,之所以有些行政性主管部门不愿被撤销和摆脱企业,当然有条件不成熟的社会环境因素存在,但更重要的是利益的驱使所致。党的“十五’喷提出推进机构改革,把综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其意义远不只局限于机构改革本身,而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其次,要实现政企分开,就要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这一点自我国改革以来就开始做了或者邢分地做了,但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从根本上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呢?关键还在于没有弄清楚政府不能象企业那样来运作。政府和企业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机构组织:企业的行为动机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政府的行为动机是使社会既充满生机和活力,又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企业的收人大部分来自顾客,政府的大部分收入则来自纳税人;企业的动力通常来自社会竞争,政府则来自垄断。因此,作为民主的和开放式的政府而言,其基本的使命是“办好事”,决定社会的前途,而不是挣钱。政府必须经常提供能满足社会、企业和个人所需求的行为,并不问其支付能力与否,这样政府也就做不到象企业那样的市场效率。但政府的效率是通过企业、杜会的效率而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效益。因而政府也就不应该有其自身的利益,更不应该参与到生产经营的经济行业。政府是以裁判者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之中,但却不能与“运动员”分享比赛奖品。政府虽然不能象企业那样来动作,但并不等于政府不应有企业所具有的那种责任心和实干精神。如果我们不能弄懂政府为何不能象企业那样来动作的道理,那么,政府将是企业化的政府。在买卖自由、契约自由、经济联系和经济交往千丝万缕的市场条件下,又如何能做到政企分开呢? 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政治发展的任务必然随之产生。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观,是当代政治科学的重要任务。 政治发展的课题是当代政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然而在这些满目疮痍的国度里,不仅面临着经济发展的任务,而且同样面临着政治发展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一些政治学家受到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研究的启示,提出了政治发展的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进而产生了所谓政治发展的理论。这种理论致力于为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政治发展的模式和道路,使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逐步走向现代化。 许多当代政治学家为政治发展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的一些著作也因而成了政治发展理论的代表作,如勒奈的《传统社会的消失》(1958)、阿尔蒙德和科尔曼合著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960)、阿普特的《政治现代化》(1965)、派伊的《政治发展面面观》(1966)以及亨廷顿的《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等等。 一般的政治发展理论以政治体系从一种形态到另一种形态的转化和变迁为研究对象,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过程。因此,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一般把政治发展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传统社会的政治形态、过渡社会的政治形态以及现代社会的政治形态。 根据政治发展理论,所谓的传统社会,是指那种政治结构尚未出现较为复杂的分化,社会政治形态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如那些尚不具备完整国家性质和形态的部落、部族和部落联盟,这种社会在现在的世界上已不多见。所谓的现代社会,是指那些政治意识形态高度发达,政治结构已明显分化而且政治决策能力已相当高的社会。在当今世界上,除了极少数的传统社会以及为数不多的现代社会以外,更多的是过渡社会的过渡型政治形态。 一些政治发展理论对政治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概念性的框架。撇开其次要的方面,大致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内容:第一,政治参与的扩大。在传统政治形态中,社会成员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参与到政治过程之中,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只能是消极被动的被统治者。随着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过程的人越来越多,新的政治成分参与政治过程越来越快。政治系统越发达,这种参与的程度也就越大。第二,政治结构的分化。阿尔蒙德写道,“政治发展在结构方面的表现就是分化。在分化中角色发生变化,变得更加专门化或自主化,出现了新型的专门角色,出现了或创造了新的专门化的结构和次体系。主管征税、训练官员、传递信息、维持秩序和动员支持等等的专门组织建立起来了,或是从原来的结构中分离出来了。所谓角色分化和结构分化,不仅仅是指新一类角色的出现和旧一类角色的变化,而且包括角色之间或结构之间相互关系上可能发生的变化”[1]。在传统社会,结构分化的程度是很低的,同一个结构或角色同时承担着若干不同的社会功能,而同一个功能又往往由若干性质不同的结构或角色承担。政治发展之后,社会的各种政治结构发生功能分化,不同的结构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政治功能。第三,政策能力的提高。在政治参与的不断扩大以及政治结构的充分分化基础上,政治体系将日益增强其影响国内外环境的能力。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政治体系功能的不断增强,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规模也随着政治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不断扩大。在政治发展的社会中,政府的职能范围已经相当广泛,传统上不属于公共管理的事务,也越来越多地为政府所左右。政府的管理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根本宗旨,是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政治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但是,这种理论明显的西方主义色彩,又使得这种理论实际上并没有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引起多大的反响。一些政治学者也注意到,政治如同自然现象,具有明显的生态特征。一定的政治体系模式本来就具有一定的环境基础,离开了特定国家的政治环境条件,试图用一个统一的规范模式来影响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显然是不可能收到预想之效果的。 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之后,其研究范围很快得到了扩展。人们认为,无论是就政治发展的含义还是就它的目标来说,政治发展绝对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独有的任务。和经济的发展一样,政治的发展也是一个不间断的永无终极点的过程。即使是在一些政治学者看来政治已有足够发展的国家,其政治状况也不是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事实上,任何国家都毫无疑问地存在着政治发展的任务。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因而同样面临着政治发展的任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政治上层建筑基础的经济体制以及社会生产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了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近20年来,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包工包产到组的责任制,到包产包工到户的责任制,最后到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城市经济体制的综合改革,到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对外开放,最后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战略目标的提出,都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迅猛发展和深刻变革。这种情况无疑构成了上层建筑的发展动力。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本身,而直接间接地涉及到了政治发展领域的问题。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使经济和政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离开了经济而谈政治和离开了政治而谈经济一样,往往使人们既不能理解政治也不能理解经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经济必须在政治的包容下才能得以运转,经济的发展同样也必须得到政治的支持和推动。所以如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政治的发展提出规划和设计,那么事实上也就不可能使经济发展的战略得到顺利的实施。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现在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基本顺利 。但是随着改革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障碍。……重要的是政治体制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2]。 政治发展的动力不仅产生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迁,而且还产生于人民生活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根据人的生活结构及其需要的一般规律,在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的满足之后,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生活的需要也就随之产生。50年代我们在概括当时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时曾提出,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的矛盾。这种概括当然符合当时的客观情况,但是如果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日益增长的恐怕就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而且还有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等等多方面的内容。 尤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分配制度和福利制度等等的变革,使社会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社会的利益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得到了充分的分化。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更加希望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过程,以维护其自身的合法利益。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政治的发展,早就为我们党所认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邓小平的一系列讲话中,他反复指出了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以及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例如,他指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妨碍了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的正常运转,影响了工作效率;干部管理权限的过分集中,压抑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不利于把一大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提拔到急需的工作岗位上;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妨碍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官僚主义使机构失去了活力,压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对此,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3]。如果现在再不实行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而且也包括政治体制在内的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4]。1980年,邓小平同志又发表《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一文,更加明确地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正确意见,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改革。”[5]在1986年9月至11月间,邓小平又几次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并就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他指出,“我们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6]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确立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完全符合由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 在当代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始终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一方面,经济的变革和发展已经对政治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正如邓小平所说,没有政治上的变革和发展,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会遇到障碍。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治的发展,并为政治的发展开辟前景和道路。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给人以另一方面的启示,即任何一次经济发展的飞跃,它必然存在着一定政治变革的背景。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互相作用。例如,国家就是通过保护关税、贸易自由、好的或者坏的财政制度发生作用的。”[7]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任何一种经济上的伟大成就,必然存在着它的政治原因和理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显然是政治变革的直接结果。对政治发展理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政治学者阿尔蒙德说得好,“政治发展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结果,但它另一方面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的原因”[8]。因此,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进政治的发展,不仅是完善政治体系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许许多多政治发展的课题展示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积极稳妥地、合理有序地去研究解决的途径。因而,通过政治发展的研究,为我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上依据,既是政治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我国政治稳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研究政治发展的课题很多,从目前以至未来一段时期的情况来看,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是特别值得政治学研究的。 第一,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如何使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我们国家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而市场经济体制得以正常运转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基本关系。因而可以说,市场经济的体制是否得以顺利建立以及正常运转,其关键之点就在于能否规范政府管理的职能。几年来,在经济动力的促进下,我国的政府管理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使得一种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应该说还远远没有形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的角色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理顺,因而不能不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发展的首要课题。 第二,研究抑制腐败行为的途径,以建立清正、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系统。社会转型中的腐败问题,历来是困扰政治统治的一大毒瘤。这不仅是因为腐败带来了国家和集体以及人民利益的巨大损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腐败行为直接导致了政府管理系统的权威受损,使人民对于国家和政府的认同意识受到严重影响;正因为这样,又使得政府管理 的效率和质量下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统治关系。政治发展理论对于腐败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为按照一般的规律,腐败问题在社会转型以及经济与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党和政府对于腐败问题一开始就有清醒的认识,因而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对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给予了坚决的打击。多年来,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对付腐败行为的制度规范,使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是,要从积极的角度建立一种能够有效抑制腐败得以滋生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则需要政治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第三,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以建立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长治久安,是任何一种政治统治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变革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一种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的政治体系,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存在于这个政治体系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其外。就是说,探求一种政治体制的稳定之途,应致力于从这个政治体制自身的完善结构以及科学运行等方面入手。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时候,反复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9]。历史的经验需要我们认真地来对待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通过政治发展的研究以及实际的政治发展,从政治制度的完善方面来寻求国家长治久安的途径。这既是政治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长久之计。 市场经济论文: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一、瞄准市场,调整思路,准确定位,主动适应职业个性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企业需要,保持自身鲜明特色及其无法替代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根本特性,在于它对市场利益主体个性需求的针对性及适应性,即职业个性 1、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从瞄准职业个性需求出发。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是职业,是职业个性的特殊需要。因此,我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应坚持以适应职业个性需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人才资源为主题,以操作性,应用性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个性化需要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为动力,采取先培养后录用,先录用后培养,先找出路后招生,先同用人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后招生,或者定人定向定职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办学路子。 2、各用人单位,招生院校,招生计划制定部门,组织精干人力深入市场和基层,认真调查和研究,详细摸清各市场利益主体所需职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比例,技能构成,变动趋势及总量规模。有条件时,用人单位与相关高职院校或招生计划制定部门签订协议,意向书等,亦可采取由各利益主体根据市场走向及自身未来个性化人才需求上报计划,教育主管部门根据个性需求向各相关职业院校下达招生培养计划的方法,并以这些数据作为高职院校及其主管部门进行准确定位,主动适应积极应变的基本依据。 3、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确定专业设置,进行学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按传统思维定势进行学科建设,按现有专业师职力量招生培养的职业教育现状,实行按用人单位的个性需要设置专业,确定课程,进行学科建设,逐步实现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高职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应变性,灵活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根据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类型的需要设置或变更专业,增减课程和增删内容。 4、主动适应个性需求,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科学确定个性和知识结构及其课程设置。坚持学以致用原则,是职业教育的显着特征。学而无用,如同不学。职业教育的卖点,使学生学会做人,胜任职业之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他们在未来职业岗位上有用,够用为宜,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 5、在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选编,教学内容处理与方法的应用上,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工程,管理等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共同研究商定。对于不适应个性化职业需求的原大纲,教材内容要大刀阔斧删减、调整。不同职业院校不同类型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材。要编写出适合职业特点,针对岗位需要的,反应职业发展变化,以够用为原则的融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用型教材。教材要适应学生边学边练的职业要求。 6、对高职院校教师更应突出职业道德责任感、专业技术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鉴于在我国短期内不可能建立各级各类职校各专业师资的培训基地,立足于本校培养,选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或许更符合个性化实际。选派优秀教师去国内外学校,企业进修,聘用有实际技能的一线高级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管人员作兼职教师,教授等,都是省时省力省费用的有效途径。 二、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权利,激发学生自身潜能与积极实现个人价值,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需求 职业高校教学是以未来职业要求为目标,以学生的个性发展、终生发展为主线的教育。高等职业院校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尊重学生个性价值及人格尊严,使之主动完善自我。在实践教学中,兼顾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如请发明者,研制人给学生作报告,引导,鼓励学生重视和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为职业创造打下基础。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勤工俭学,为他们尽早适应社会独立工作提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多,更大的个性发展,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勤工俭学,基地训练与单位实习,培养他们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机遇意识,职业能力与自立精神,竞争能力与协作精神,职业行为能力和职业法规意识等,以名副其实地反映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加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术研究 随着市场利益主体的个性化特征日益明显,加强对职业个性与职业教育个性特点方面的学术研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一些重要课题的研究,寻求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抓住市场利益主体的个性化需求,就抓住了职业教育的“牛鼻子”。四、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为了遏制浮躁情绪和单纯被利益驱动的倾向,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和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必要的。我们要把国外的高知名度,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普遍原则,成功经验,通行做法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合乎中国市场经济个性化行业,职业及岗位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细则,进行年度,日常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机制,规范和激励高职院校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国民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中。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讨政府的行为和职能的变化,分析和研究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并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相适应,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源分析 政府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组织,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及其相互联系所组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整体,是上层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关系是不能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它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产生什么样的政治关系;当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时,就必然地要引起政治关系发生变化。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认为,政府机构与市场经济关系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其需要改革的深刻根源。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从产生来看,新中国是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在当时社会主义苏联的影响下,主要按“苏联模式”所建立的。“苏联模式”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要特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国家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政策、统一指挥的办法去管理经济;政府部门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权力无所不及,其触角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权力和经济权力的界限、政府与企业的界限已经湮灭,诸如经济资源完全由政府以指令性计划加以配置,企业从人、财、物到产、供、销完全由政府支配;并由此使政府权力日益强化,政府机构愈加臃肿庞大。这样,也就形成了我国高度集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关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是伴随着我们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开始的。这种认识又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十二大,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十三大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了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正是由于我们对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步步加深,我国实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改革,采取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扩大市场调节范围的改革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改革了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在客观上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经济事务的微观管理中解脱出来,做到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把属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企业,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到市场,属于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职能交给事业单位和服务性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这就必然地要求改革原有高度集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我党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1992年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和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1997年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交给企业;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 从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年多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正日趋完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不断扩大,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由试点正转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与传统经济体制相应的政府机构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其所表现的弊端更加明显:政企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许多本应该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或者通过社会中介组织来解决的问题,也是通过设立政府机构管理,把过多的社会责任和事务矛盾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不仅滋生文牍和官僚主义,助长了贪污腐败和不正之风,也给国家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这都表明,政府机构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相适应性,是政府机构需要改革的深刻根源;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的严重滞后,阻碍了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定位分析 机构是政府运转的组织载体,是形式,政府的职能才是根本。转变政府的职能,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又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职能能否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到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而转变政府职能和搞好政府机构改革又是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为前提。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的特征。关于政府的公共性特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文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的职能为基础的。”1政府的这种公共性特性主要表现在,它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上的集中表现,它体现的正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总是要集中反映和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和意志。 关于政府的强制性特征,列宁曾明确指出:“国家一直是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属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2 由此可见,政府并不是一般的社会管理机构,而是与强制机构联系在一起的,政府的管理是以强力为后盾的,而管理 本身又成为强制机构能够维持的基础。居于社会之上的管理者――国家代表,用强制机构使他人意志服从政府权力,使被管理者在一定秩序中生活,这才是政府管理的真正本质。政府的这种“超经济的强制”性特征,主要是来源于国家政权的力量,表现为一种政府权力,政府就是依靠国家权力而发生作用的机构。因此,政府具有什么样的职能,我们不但要从它是否运用国家权力这一点来考虑,国家权力成了划分政府职能与非政府职能的基本界限;而且,与公共性特征相联系,政府又具有公共管理职能。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着政府的职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政府职能将越来越简化,纯行政性机构将会逐渐减少,工作内容也将逐渐减化。社会越向前发展,越进步,政府的这种公共性特征就越突出。在这种过程中,也就越需要政府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变其职能。 上述关于政府基本特性的认识,是我们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理论前提。但是,由于政府职能会随时间、地点、条件和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轨时期,我国政府的职能主要包括:1强化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3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4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5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者;6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7加强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8转变职能和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对我国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界定中,至少可以得到两点带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启示:一点是,市场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它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而也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应该将这条原则作为自己的指导原则。如果由于热切希望加速经济的发展,而偏离市场运行所要求的路线太远时,就应该根据这一原则重新调整自己的方向。政府的努力不仅仅限于切实增强自己的经济作用这一方面,还应该注意到努力加强市场的力量,提高市场的效力,既要利用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的力量,推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运用计划和其它干预方式,引导市场的发展方向并矫正市场的失效。我们不能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也不能只把商品货币关系当成核算的工具,而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商品性的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二点是,必须依据本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程度来确定政府的职能。一国的经济,在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阶段中和完成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这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政府的职能是不同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迅速地摆脱经济落后的制约局面和较快地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政府对经济进行广泛的、决策性的干预,这对于许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我国的情况也是这样,为了排除经济增长的传统障碍,建立各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机构和经济条件,常常需要运用政府的资源或是用发展战略产品的办法,来进行宏观调控。而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阶段,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政府干预制度几乎无一例外地造成效率低下和发展的阻滞,市场的作用将会逐渐变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整个这一过程中,政府必须负责按照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形势的需要来建立、调整乃至撤消某一些机构。由此看来,转轨时期我国所实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坚持以政府职能转换为中心的改革方向。但我们也必须清楚,这并不等于政府对经济的撒手不管,完全听凭市场;我们必须注意到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市场发育不健全、经济规范化程度差、法制基础相当薄弱的现实,从而正确对待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分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这是我国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从改革的效果来看,“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顽症”、“难区”,常常伴随着我国改革的左右,困惑着改革者和决策者。关于这一点,只要我们对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思路进行分析,更不难发现: 第一,之所以会形成“怪圈”,是因为机构改革没有从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问题入手,或在改革中没有把它落到实处;只是在机构的裁减和隶属关系的转移上想“点子”、“抠”人头。十三大提出了机构改革必须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但由于我国政治与经济二元化的过程只是初始阶段,政府部分除直接经营着庞大的公共服务行业以外,还各自从其管理的经济活动中抽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一个部门、地区的经济发展好坏更直接关系到主要领导人的政绩。所有这些,无形之中将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捆在了一起。政治与经济的结盟,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的过分商业化,社会组织的“官本位”化以及法治结构与功能的被分割,使政府行政权力继续在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同时,由于对政府职能的转变认识不够,传统的经济体制还没有彻底被打破,企业对于政府的依赖性还存在,结果使这一改革方案未能付诸实施。实践证明,在政府职能不变,工作量不变,人员职责不清的情况下,机构虽然合并的合并,撤的撤,但原有职能没有从根本上转移或消失,领导方式、工作作风没有改变,这样,改革的风头一过,又增人设机构,重蹈旧制,终于形成了一个走不出去的“怪圈”。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要吸取过去的教训,把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作为第一位的原则。 转变政府职能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要求具体分解每一项具体的行政权力,并对其存在的理由,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以及这种行政权力会给社会带来的成本与收益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求政府做到不该管的退出来,该管的管好。其中,不该管的是企业、生产、流通等,该管的是社会公共管理。公共管理职能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最基本的职能。 第二,之所以会成为“顽症”,是因为政府机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模式,没有真正触动高度集权、政企不分、部门分割的要害部门和基本格局。分析起来,政企不分的根源是在于“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结合在一起”的体制,而这两种权力的“结合一体”,正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机构改革应以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为目标。在具体作法上,首先,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调整政府组织结构,按照不同的职责,政府机构合理划分为宏观调控部门、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和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国家政务部门。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调整社会服务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发展社会中介组织,这样,才能真正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其次,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把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个部门承担,这样,才能真正克服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做到机构真正精简。这样的改革,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害部门和基本格局,无疑是一个有力地冲击,再也不是在旧体制内的“不良循环”。 值得指出的是,以转变职能和实行政企分开为要害的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意味着政府权力的消失,而意味着部分权力的转移;在改革和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和社会权力的强化也并不必然地意味着政府权力的弱化。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权力范围的广泛程度和政府行使权力的有效程度并不是一回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只是把政府权力在经济体系中的使用限制在其应有的职能范围之内。正如加里?沃塞曼所说:“权力有限的政府原则,基于立宪政府的根本思想。”3因此,在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中,实行职能转变和政企分开,对政府权力需要界定和限制的是权力使用的范围,而不是职能范围内政府行政权力的有效性;相反,在政府职能范围内,政府应拥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 第三,之所以会出现“难区”,是因为改革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只囿于在单个部门的增减上做文章,未能领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政府职能,紧紧抓住适应市场经济这个主旋,进行统筹谋划、配套设计、周密处理。一个部门的问题解决了,其它部门的问题却又突出了。所以,改革的错位往往使改革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政府机构改革自然就成了屡攻不破的“难区”。 改革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但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的生活,涉及到发展和稳定的全局,也涉及到所进行改革的部门的权力、干部的切身利益和人员的分流,这也是历次机构改革的难点。改革一定要打破这种狭隘的利益观念。市场化进程和反腐败、机构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必须同步。很明显,之所以有些行政性主管部门不愿被撤销或摆脱企业,有些政府官员不愿从琐细事务中摆脱出来,关键是利益的驱使所致。因为主管的事务越细越多,就越接触利益,就越能享有特权,也就越容易以权谋私。这不仅是改革的巨大阻力,也是市场化过程的极大障碍。 过去政府机构改革的教训,应当成为现在改革成功的经验。总体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机构改革,在思路上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应该明确政府机构改革,在性质上,是一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革命。既是一场体制上的革命,就要打破旧体制,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它不是一阵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发挥社会舆论的宣传作用,使改革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人们的改革意识。因为任何一个体制的革命,都是以意识的更新为先导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机构改革也不例外。 第二,政府机构改革必须首先确定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改革目标和总体方案;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革原则。这些目标、方案和原则,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应该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是来自于社会的。其次就是要组织力量自上而下,有领导、有步骤的实施,使之落到实处,使目标得以实现,而决不能一拥而起,一蜂而散。 第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机构改革必须围绕政府职能转变、政企分开这个中心,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和权力的范围。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通过政府与企业相互关系的变革实现政企分开。改革既然是一场体制的革命,就不能再象过去那样,当遇到问题时,就收回权力,或者在改革浪潮之下,把不该下放的权力也随意下放。 第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的宏观管理知识最主要。因此,进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公务员队伍的素质极为重要。培养和造就大批懂得管理、有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方针、政策,有现代化意识的高素质的公务员,既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没有这样一批素质好的公务员在政府机构里工作,改革也不能取得最后成功。 市场经济论文:再论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 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以下简称“结合”)是学术界关注的老话题。由于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否建立,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命题是否成立,因而,这是一个伴随改革推进时常引起困惑而又无法回避的“尖端”问题。笔者7年前也写过有关“结合”的文章,本以为可不必再议,但近来随着一些国有企业战略性退出,人们的困惑更为严重,认识分歧更为突出,必须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至少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一、“结合”的必要性 “结合”的必要性来自于公有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潜力、优势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已被广泛地认同,不必赘述。问题的关键是,对于现代生产力发展,公有制是否适合并且具有优越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首先,要求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微观组织——企业能自我协调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从而为总供需的平衡奠定基础。其次,要求宏观能进行有效地调节。这不仅依赖调节者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微观积极配合。这就提出了财产制度的适应性问题。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必然带来生产和消费的对抗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植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西方国家进入凯恩斯时代以及前一阶段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现实似乎又使人们产生了种种疑惑。其实,凯恩斯虽然避开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依据心理规律考察总供需结构,但最终还是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明显地告诉人们: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创造需求政策对凯恩斯以前的尖锐矛盾(生产过剩危机)虽在一定时期起到缓解作用,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经济滞胀,这表明凯恩斯主义是以积累矛盾为代价去缓解当前矛盾的。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政策主张及其运用虽然有助于凯恩斯以后矛盾的缓解,但凯恩斯以前的矛盾又会尖锐起来。美国1990—1991年的经济衰退以及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出现的衰退和萧条就是明显的反应。前一时期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国际优势。据统计,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请记住我站域名%,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总投资50%以上。由于在世界范围内,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使其产品畅销于全球市场。正是由于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缓解了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矛盾,才有可能使这些国家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这不等于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内根本矛盾消失了,更不等于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可以摆脱困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领先国家的状态改变同样不可避免。 当然,资本主义私有制目前依然具有生命力。适应市场竞争是该所有制存在的主要依据。市场竞争中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私人所有权关系具有内在的天然保护资本的功能,加上政府的必要调节,该类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并未完全释放。另外,国内市场的饱和对于具有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发达国家而言,在较长时期内并未形成危机。然而,如前所述,社会发展的趋势必将证明,这种所有制必然成为历史性的过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的公有制优势只能通过公有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结构来体现,这一所有制结构的最大潜力就在于适应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更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所有制结构。从质的层面分析,它不排斥私人经济的应有比例和渗透机制,从而与构建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要求无根本冲突。值得赞许的是,它对于需求的扩张提供了内在的机理。较大比例的公有资本运作着眼于民众利益,加上在此基础上的政府调控,也是致力于共同富裕的目标,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由私有制造成的需求不足的矛盾。从现实状态看,似乎不尽如人意,因为我国也存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现象。即使避开判断的争议,以需求不足为客观事实,也可作具体分析。其一,对需求不足感受最强烈的是走向开放的国内企业。近年来,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资本实力和技术优势迅速获得不断上升的市场占有率。这样,就经济全球化而言,市场扩大了,但对于原国内企业,市场则销售若能回升,实际上是需求的盲目扩张。现在商店中大量积压商品相当一部分就属于低档次重复商品。从所有制结构观察,这属于调整中过渡现象,是计划经济惯性的产物。其三,正常经济运行中的购买力不足如名牌产品同样难以销售,一方面与上述两种原因导致的企业陷入困境(职工收入下降)有关,也与消费结构调整相联系。现在,一方面新的消费热点受种种条件制约一时难以到来,如汽车消费、豪宅消费等;另一方面原有消费层次普及过快,这种脱节式的消费状态自然带来购买力不足。从这里看不出所有制结构选择的失当。 总之,“结合”的必要性决定于财产制度选择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不仅体现在趋势上,而且体现在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之中。 二、“结合”的可能性 人们之所以对“结合”缺乏信心,主要原因在于存在三大疑虑:一是感到公有制企业无法真正成为市场主体,不仅政企无法真正分离,而且自负盈亏也存在制度性障碍,负盈不负亏是必然结果;二是认为公有制企业无法建立人格化机制,无人负责必然缺乏第一推动力;三是认为现实中公有制企业普遍效率低下,国有企业使用了三分之二的资源,却只能对GDP作出三分之一的贡献。 公有制企业能否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主体,这需要作深入研究。首先,就自主经营而言,怀疑者主要指国有企业。其实,这里存在两个误解:一是未区分国有企业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类型,将政企分开泛指全部国有企业。对于非竞争类企业,如关系国家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及自然垄断企业,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政企分开,政府举办这类企业主要着眼于提供公共福利。二是混淆了资产与经营上的政企关系。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政府掌握资产,就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应该承认,在资产上政企很难分开,因为只要政府成为国有资产的代表组织,政府必然与投资企业存在产权上的归属关系,但并非一定通过行政系统去操作,可构建独立的资产管理组织,通过选择投资主体运用授权经营的方式去运作。政企分开作为企业成为市场细胞的基本条件,主要指在生 产经营活动上,政府不直接进行行政干预,由企业自主经营,这在政府拥有尤其是部分拥有所有权并且在政资分离的状态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实操作过程中企业日常经营权已经基本到位,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的附属物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当然,由于政资分离还未彻底,部分政府干预行为的消失还有一个过程,但无论如何,政府放弃对竞争型国有企业的直接行政干预必将成为现实。公有企业能否具备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自负盈亏状态,对此要作具体分析。 自负盈亏,是指企业作为利益结合体相对于其他经济主体和政府而言,自我承担盈亏责任,即企业利益的损益与其经营状况直接联系。根据企业利益联系人的损益程度可将自负盈亏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者、劳动者的收益与企业经营直接挂钩,职工不吃企业的大锅饭。二是经营者、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与企业经营挂钩,经营者、劳动者不捧铁饭碗,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承担失业风险。三是财产损益与企业经营挂钩。这是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自负盈亏的,即财产的保值增值维系于企业经营,并直接关联所有者的切身利益。第一层次的自负盈亏是最低程度的自负盈亏;第一层次加第二层次的自负盈亏是中等程度的自负盈亏;如果三个层次的自负盈亏同时存在,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自负盈亏。此外,对自负盈亏与企业自我约束行为的联系也应作恰当的判断。自负盈亏固然是企业自我约束行为产生的基础,但也不是唯一的因素。影响企业约束行为的另一种因素是企业精神或称企业文化,包括经营者的责任感、事业心、企业职工的主人意识和凝聚力等等。健全的自负盈亏制度和催人奋进的企业精神状态,这是企业行为合理的基本保证,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具有互补性。近年来,公有企业尤其是国有竞争企业通过内部机制(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明显改善了自负盈亏的状态。在人们的视野里,那种负盈不负亏的形象开始消失,分配、就业已和企业经营状况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职工的危机感逐渐增强,计划经济年代存在的懒散劳动状态基本不复存在。即使从产权意义上看自负盈亏,关系职工整体利益的法人财产也进入了自负盈亏的轨道,加上公有企业精神文化上的特有优势,公有企业的自我约束行为塑造不会遇到根本性障碍。 公有制企业能否建立人格化机制,这是一个亟待探讨的课题。人格化机制的核心是:出资人利益通过人格化行为得以维护和放大。在企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如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人格化行为主要通过投资人自身行为去实现。随着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公司制尤其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人格化行为则体现为出资人行为和人行为的组合,并且人行为比重日渐增大,因为股权愈是分散,个人的影响力愈小。尽管人行为往往由于内部人控制而难免偏离人格化行为,但出资人为了追求资本流动效益和投机效益,总是予以认可或采用某些防范措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尽力减少损失,与此同时,公司制依然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市场经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股本资金来源多数是各类基金,而基金的相当一部分是无主投入如公共资金和私人捐献等。这表明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和企业组织形式的演进,人格化行为的实现形式也在改变,即由单纯的出资人行为转变为更多地依赖人行为。 市场经济论文: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犯罪 郭绍扬 经济犯罪是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致使国民经济或集体经济、他人物质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而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的新特点,提出相应打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以保障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市场经济系件下经济犯罪诱发因素 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有不同的犯罪诱发因素。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有关特点来看犯罪诱发因素的一些变化:一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每一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恩格斯语),拜金主义必然诱使一些人钻社会需求和价格的空子,干方百计捞钱,甚至非法占有他人或社会劳动,从而走向贪污、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二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本来潜在的一些违法乱纪因素,不仅很可能使一些竞争中的失利者、失意者挺而走险,以身试法,而且也可能使有的人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盈利,不惜搞歪门邪道,走向犯罪深渊。三是在对外开放的活动中,西方一些腐朽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通过多种渠道对人们潜移默化,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外部条件。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在等价交换原则的影响下,成为部分人的行为准则。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的特点 1、职业性:有的人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或满足某种邪恶的欲望,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实施犯罪活动。 2、职务性:由于思想疏导工作弱化,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以身试法,以权谋私。 3、技术性:大多数罪犯为了减少风险,往往在作案时非常重视技术的运用和提高,犯罪工具(包括交通、通讯、武器装备等)、犯罪手段、作案方法、反侦察等方面,都有技术化倾向。一些在社会竞争中失意的科技人员、知识分子,也可能主动或在犯罪分子的协迫下为犯罪提供技术服务。 4、组织性:犯罪分子为了增加作案成功机会,往往采取团伙作案,大至武装走私贩毒,小至街头勒索,均是多人联手作案,结帮行凶,表现为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5、渗透性:为了与社会对抗和获取更多的财物,以及在案发后有保护力量,犯罪 团伙往往有意识地向政府机关、甚至是执法机关进行渗透。 6、隐蔽性:指的是犯罪主体以合法身份进行的法人犯罪。这种犯罪的特点,一般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故意犯罪。 7、复杂性:就犯罪主体、犯罪目的和犯罪手段而言,情况母益复杂,犯罪主体呈多元化. 以上所迷的经济犯罪特征,都是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新情况分不开的,这是我们采取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时应充分考虑的。 三、预防经济犯罪的基本本对策 1、强化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强化社会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坚持“两手抓”的方针,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加强法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树立市场经济法制观念,加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着力减少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经济犯罪的发生,为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强化经济立法,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以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真正贯彻社会主义公共利益的原则以及公开、平等竞争的原则,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3、强化司法和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力量,努力增强社会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这些职能部门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以推动和促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环境,从深层上解决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现象。 4、强化技术防范,加大打击经济犯罪的力度。首先要高度重视技术防卫设施与装置的研制与应用,不断提高设备性能,以适应社会各方面的保安防卫的需要,以新技术、新设备装备有关专业人员;其次,要充分重视技术防卫装置的安装和利用。通过强化技术防范,进一步强化社会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以保证社会治安环境的安定,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使社会治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进步相协调。 市场经济论文:财税改革要服务市场经济全局 魏革军: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新一届政府在调整结构、深化改革方面作出了很多部署。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今年在行政体制、财税、金融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而财税改革是其中的重点。那么您认为,进一步推进财税改革有哪些重要意义? 贾康:我国经济持续30多年高速增长,与财税改革的推进密不可分,在几轮重大的经济体制改革中,财税改革都成为先行者和突破口。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瓶颈等问题越来越明显。财政是国家政权“以政控财、以财行政”的分配体系,财税问题实质是公共资源配置体系与机制问题,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联动效应,与公共权力主体的改革息息相关,也和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息息相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放权让利和“分灶吃饭”财政体制为突破口,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1993~1994年,以统一财务会计制度起步,实行税利分流制度开路,统一税制为主旋律,初步理顺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以分税制结合转移支付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财税改革,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间接调控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1998年后,我国又明确提出公共财政转型建设,实行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完善税制等多项改革,提高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1994年的财税改革中有些问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和实际推进,如政府间事责事权细分、地方税收体系建设、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以及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等,均有待继续推进。20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需要在深化财税改革中加以解决。当前宏观环境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加剧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难度。 比如,经济结构失衡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质量和效益提高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式仍然粗放,产业升级和服务业发展不尽如人意,资源环境制约加剧。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企业所占份额较高,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基尼系数高达0.47以上。再有,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权方面,宪法中仅有原则性规定,实际除外交、国防等少数事权专属中央外,地方政府事权在很多方面与中央政府事权同构。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也缺乏立法层面的界定,出现财力向中央集中,而事责向地方尤其是基层政府集中的现象。有人将其形容为“中央财政喜气洋洋,省级财政满满当当,市级财政勉勉强强,县乡财政哭爹喊娘”。由于收入能力有限,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依赖严重,加上“GDP挂帅”机制作怪,地方平台公司失控,大规模隐性举债,财政风险积累不容忽视。 总之,我国目前仍处于可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深水期,财税改革任务紧迫。如果不能在短期内使改革有较大突破、缓解各种矛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但会丧失发展机遇,还可能使各种矛盾集中爆发,危及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 魏革军:从财税体制自身运行角度来看,您认为,当前存在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贾康:从财税体制角度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是政府收入体系存在结构性问题。从收入总量来看,非税收入比重偏高,规范程度不足。比如,2012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即狭义宏观税负)为19.4%,再加上社会保障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在内的全口径政府收入(即广义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2%。从税制结构看,我国间接税收入占比接近70%,与OECD成员国相比,处于最高水平;流转税收入占比过高,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类收入占比过低。这种税制结构意味着消费大众(其中大多数又为低中收入群体)承担大部分税负;直接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占比过低,无法体现量能纳税的基本原则。适于作为地方大宗财源的资源税和财产类税基窄和税负轻导致地方财源不足。 二是政府支出体系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财政支出和公共资源过多地用于经济建设和投资领域,干预了微观经济运行,扭曲了价格信号,严重干扰了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对民生投入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足。大量采用企业补贴,降低了政策效用,比如上市公司2013年就获得各种名目的财政补贴570亿元。 三是预算收支体系不完整,部门色彩明显。全口径政府预算还未到位,规范性的公共预算收支占全部政府收支的比重不过60%,政府性基金、社保和国资预算的部门色彩浓重;预算编制透明度不高,细化不够;预算的编制、审议、执行、监督各环节制衡机制不强。 四是政府间财政关系不够明晰,不同级次间职责不清,税基不顺。比如,政府和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不清,政府间事责事权划分不清,中央与地方之间、省以下各级政府之间事责事权界定不明晰,基层政府的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不匹配现象尤为严重。另外,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地方缺乏稳定、自主、大宗的财力财源。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决策随意性较强。 五是财税其他领域的矛盾与问题也较为突出。比如,地方债务管理制度欠缺,政府债务风险增大。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非正规方式举债随意性强,收支不透明,资金使用效率低,债务风险增大。地方债的审批、发行、使用、统计、监督各环节均缺乏基本、完整的制度,数据准确性和透明度极低,财政部门不能全面掌握债务信息。再比如,财税基础信息缺失,没有全国性的信息系统,财政收入、支出及其相关信息尚未形成共享机制,严重制约了财税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重大改革科学决策方案的设计实施等。 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与财务报告规范研究 刘 威 [提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我国会计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土壤。研究会计理论,规范我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当前会计学术界应重视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市场经济和财务报告的规范问题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第二部分从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行为和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的问题;最后一部分归纳了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一些启迪。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需要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主要有两种观点:市场调节论和政府规范论。 (一)市场调节学说 市场调节学说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呈报应由市场调节来决定,没有必要做更多规范。支持这一学说的有理论、信号理论和私有合同理论。 1.理论 理论认为:公司的投资者与公司的经营者之间存在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签定契约来实现的。在签定契约时,双方都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契约的实现就是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财务报告体现的是经营者管理公司的业绩,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的经营者是否履行契约的最可靠的依据。因此,公司的财务报告呈报是经营者自愿履行契约的行为。如果有人怀疑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投资者可聘请审计师,通过审计鉴证来解决。 在公司经营者的报酬与公司的利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对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高。因此,公司的经营者就不会赞成市场对财务报告需要规范。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只要他们手中有衡量经营者业绩的依据,即契约中的各项规定很详实有效,他们也不希望对财务报告有更多的规范,因为规范越多,他们支付的监督费用也就会越大。 2.信号理论 信号理论源自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向供求双方发出产品供销的信号。公司定期向市场呈报财务报告,这也是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产物。如果公司自愿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公司的筹资成本就越低,公司就能赢得竞争,带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个结论已被美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报告证实。因此,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公司能够向市场公布财务报告的核心。公司自愿呈报财务报告信息有三种情况:经营好的公司,有动机公布公司好的财务信息,因此,这些公司会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经营中等的公司,因为怕被认为经营不好,所以也有自愿呈报财务报告的动机;经营不好的公司,如果不呈报财务报告,就可能被市场默认为是经营不好的公司,因此有压力去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业绩,也会自愿呈报公司的财务报告。 因此,信号理论认为,市场已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规范公司财务报告的呈报,就不需要再有更多的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 3.私有合同理论 对于上述的两种观点或许有人会提出:公司呈报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并不能满足个别使用者的需求。对此私有合同理论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设法得到它,即通过签订私有合同或出资去购买。 如果市场上存在职业的财务分析家,那么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就可以通过与职业财务分析家签订私有合同,来获得需要的信息。如美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另外,信息使用者也可以通过购买专业的报纸或杂志来获得所需的信息。购买时发生的支出,就是信息使用者为获得财务信息所支出的成本。这也可归结为是市场常常利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信息产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从而达到对市场上的信息产品进行合理的配置。 私有合同理论进一步提出,公司的财务报告是一种信息产品,政府并不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如何披露,进行强制性的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如何编制和呈报,完全可以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因此,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应采用放权(Deregulation of disclosure)的政策。 (二)政府规范论 政府规范论认为,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因此政府必须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同时,这也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利益的。 1.市场并不是一个完全有效的,有时往往失灵。有以下三个具体理由: (1)如果政府不对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规范,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生产信息产品的垄断 者。 如果市场是一个竞争的、但不规范的市场,那么生产的竞争就会带来垄断。其后果是,垄断产品的价格提高了,生产的数量减少了,最后导致市场上产品的短缺,使产品的使用者购买和消费这一产品的成本增加。公司的财务报告在市场上是一种信息产品,它同样符合其他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一切规则。因此,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政府应该对财务报告这一信息产品进行规范,才能有效抑制信息产品生产垄断者的产生,降低全社会信息产品的购买和使用的成本。 (2)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失误,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下降。 尽管公司有向市场自愿公布财务报告的动机,但是如果政府不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就可能会影响到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公司经营者对财务报告编制的方法的选择性一般较大,各公司间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可比性较差,如果没有统一的财务报告信息规范的标准,就市场的总体来看,财务报告信息就会失去可比性,导致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高和有用性程度的下降。而如果审计师在审计时缺乏统一的审计依据,则可能导致审计的失误,即没有发现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公司的财务报告的信息的质量问题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要依靠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建立的信心来自于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信息。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使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3)公司财务报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司的财务报告作为该公司会计的信息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最明显的有两个: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二是生产的非竞争性。消费的非排他性表现为可以被所有与它相关的使用者免费使用,因此它的生产成本往往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如果在一个市场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被消费者进行免费使用的,那么生产者就不愿意生产这种产品,导致这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短缺,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的表现。显然,如果会计信息产品是短缺产品,这样的状况是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的,因此政府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以防止和解决信息产品的短缺问题。 但是这样做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规范所带来的成本应由谁来承担。如果由政府承担,就成为政府对财务报告信息呈报的公司的一种“补贴”,这会导致公共产品的生产过剩;如果由公司承担,就会增加公司的经营成本,公司则不会赞成政府这样的规范。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将在本文的第三部分讨论。 2.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要求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能够使全社会的资源得到最 优的配置,使社会获得最大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仅依靠市场的调节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必要的规范和调整。因为在一个不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各自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果不纠正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那么市场的竞争就可能不公平。对此,政府规范学说认为,规范财务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使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对称的信息;法典理论解释:规范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各个集团之间的利益的合理分配。规范具有公开性和民主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是完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利益的。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财务报告进行规范 (一)财务报告规范的性质 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规范,看起来是一种经济行为,实质也是一种政治行为。规范本身具有政治行为的性质,它与政府行为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我国对财务报告规范机构主要是政府,财政部代表国家政府行使规范的职能。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尽管是一个民间组织,但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强有力的支持。SEC是美国的一个准立法机构。1973年SEC公布的第150号公告(ASR150),阐述SEC与FASB的关系。“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通过其公告和解释性文件所颁布的原则、标准和实务,将由本委员会作为具有重要的实质性的支持来加以考虑,而那些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告相对立的意见将被认为不具有这方面的支持。” (二)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 财务报告规范的行为是指参与制订规范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成功与否,规范的参与者就显得特别重要。特别是政府作为财务报告规范的主要参与者,对规范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FASB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的程序是,准则的起草、准则的讨论、举行听证会、投票表决。而最后准则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由各公司采纳,取决于SEC的认可程度。从美国的历史看,国会和SEC都曾有否定FASB已制订的会计准则的先例。SEC的官员曾这样认为,由民间组织FASB制订会计准则、然后由SEC批准会计准则的实施,这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既能发挥专家在制订中的作用,又能体现准则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的政府的权威性。而我国的财务报告的规范主体是政府,这样的规范主体显然代表了我国国家和政府的利益。 (三)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 财务报告规范的影响是指财务报告规范实施的后果。财务报告规范的实施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涉及到他们各自的经济利益。 Watts and Zimmerman(1978)的实证研究表明,对于即将公布的规范财务报告的新准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1.对于政府来说,政府一般会支持新准则的制订与实施,以更好地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2.对于公司的经营者来说,如果新准则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那么公司的经营者会积极地应用新准则;反之,则会反对应用新准则。3.对于审计师来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审计师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以减少审计师的审计风险。但是,如果新准则要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越多,那么审计的风险就会越大,审计师就可能反对新准则。4.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的免费使用者(Free-riders)如财务分析家来说,他们一般都会支持新准则的应用,并希望新准则越多越好。在这种情况下,准则的制订者就应十分谨慎,因为财务报告的规范越多,就意味着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就越大,这些成本应由谁来承担?这是准则制订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报告规范理论给我们的启迪 (一)在制订财务报告规范时,必须要考虑它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既然财务报告规范的主体是政府,它的行为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不是经济行为,那么规范所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经济后果如何就应成为规范时最重要的问题。如美国把财务报告规范研究归为“会计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Accounting)。在美国会计学术界,如何规范财务报告、改进财务报告已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主流。 我国目前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形成和财务报告的规范的探索阶段。1992年至今的8年中,我国颁布了十多个会计准则,但对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产生的经济后果、经济影响,会计学术界却研究得不多。如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就引进了西方国家固定资产采取加速折旧的思想,但至今在企业的会计实践中却应用得并不广泛;稳健性原则是西方会计中常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为什么在我国应用时有些企业愿意采纳,有些企业却不愿意采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准则来规范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使公司会计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公司会计政策判断机会,但我国会计准则实施后也会产生如此的影响吗? 笔者十分赞成刘峰、李少波(2000)的观点。他们撰文认为当前我国在制订会计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可归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而引起的知识存量不足,对会计准则制订产生不良影响;二是我国制订和公布的各项会计准则都体现了很强的英美取向,即会计准则无论在外表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借鉴了英美模式。他们认为:我国目前为止的会计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很多研究是对同一问题在低水平上的重复。 (二)重视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所产生的成本,解决好“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 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是由政府对公司财务报告的规范具有强制性这一特征所带来的。如果规范财务报告的准则过多,就会带来公司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的增加和准则在应用上的困难。尽管人们认为美国是一个对公司财务报告规范比较完善的国家,但是美国也有许多会计学家批评FASB制订的准则过多,目前FASB制订的准则有130多个,每年的费用高达1500万美元,制订的成本过大。我国在制订准则的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不能认为制订的准则越多越好,也不能认为大、中、小公司都必须应用同一的准则,更不能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与国际接轨。会计准则的制订和实施应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以减少不合理的成本的支出。另外,过去对于“公共产品”的成本分配问题,会计界研究的不多。SEC曾设想:随着财务报告规范的增多,编报成本的增加部分应由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来承担。但究竟如何操作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探索。 市场经济论文:WTO法律规则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的影响 目录 一、根据WTO法律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要求,商事经济立法改革步伐应当提速 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势在必行 三、完善企业立法,推动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潮 四、我国“入世”后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前瞻 我国“入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虽然我国“入世”在短期内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入世”符合我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入世”后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也要作出相应的完善。中国能否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而其关键在于法律环境的改造与建立。2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鉴于我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直接面临WTO的影响,本文拟从探讨我国商事经济立法改革方向的基础入手,分别剖析 一、根据WTO法律规则和我国对外承诺的要求,商事经济立法改革步伐应当提速 为切实履行我国作为WTO成员国根据WTO法律规则(含宗旨、原则、具体协定等)应当承担的义务和对WTO及其成员国所作的承诺,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现代化,实现政府和国内外企业、消费者、投资者、劳动者和社会经济团体的法律角色定位,必须按WTO规则要求和对外承诺,从中国的市场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实践出发,大胆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先进的经济立法经验,以确认和保护市场经济体制为价值取向,义无反顾地进行经济立法改革,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协调、功能合理、层次分明、动态开放、与市场经济规律相契合、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经济法律体系。鉴于我国不少经济立法文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或者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过程中制定的,因而有许多条款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因此,必须抓紧对现有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立法文件中与WTO规则和对外承诺相抵触的条款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清理,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至于在满足WTO规则和对外承诺方面尚付阙如的条款,应当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对外承诺抓紧制定。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推进经济立法改革的主要动因不仅来自于WTO及其成员国的施压,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我国对吸引外商投资、拓展国际贸易的经济利益驱动。这就决定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和充分利用好WTO,我国立法改革除了真心实意地满足WTO多边规则的要求外,还应当尽可能多地参照国际惯例(并不一定写入WTO规则)对我国经济立法进行除旧布新的改革。例如,WTO《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的协议》的内容只涉及与货物有关的投资措施的效力问题,而未对成员国的一般投资政策作出系统规定。但为了强化国内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法律制度的信心,我国企业立法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TRIMS)的协议》的要求。而是要主动借鉴WTO主要成员国(包括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先进立法经验,构筑良好的投资法律环境。可见,我国的经济立法改革要想抓住这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就应当采取主动挑战自我的雄姿,而非被动应付的态度。 虽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海关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但上述立法改革仅仅是废改立工作的开始。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加入WTO的需要,抓紧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如制定《反垄断法》,修改《对外贸易法》和《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外;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应当抓紧对有关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进行审查、清理。据2001年3月的初步统计数字,国务院及其组成部门拟修改的外经贸行政法规、规章共有148件,拟废止的共有571件,以适应加入WTO的需要和维护公平贸易。2001年10月6日朱镕基总理签发的《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指出,国务院对截至2000年底现行行政法规共756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废止了71件行政法规;对80件行政法规,宣布失效;对1994年至2000年底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已经明令废止的70件行政法规,统一公布。此外,地方立法中违反WTO规则的条款,尤其是分割市场、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也要抓紧废止。 要充分发挥我国法律在推动、保护和规范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方面的积极作用,迫切需要抓紧制定与完善四个领域的经济立法:一是市场主体立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投资基金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合作社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中介机构立法);二是市场行为立法(包括债法、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三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立法(包括产业政策法、政府采购法、经济行政指导法、行政许可法、行政 合同法);四是社会保障立法(包括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等)。 通过法律形式确认的部门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些政府部门打着法治的招牌,企图运用立法形式把本部门不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合法化。建议立法机关在委托政府部门起草法律时,警惕一些政府部门利用立法手段巩固部门利益、争权夺利,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倘若立法机关一味鼓励或纵容政府部门起草法律,极易导致政府部门的行政权力膨胀,甚至有可能使政府侵害公民人权与基本自由、侵害企业商事权利与利益的非法行为或脱法行为合法化,立法机关的立法权也会被行政权吞没。这与我国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 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现行不少立法是由政企不分的政府部门起草的,其中包含着不少有违公平原则、维护垄断利益、剥夺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条款。如《电力法》第60条[1]之规定,就大大低于《民法通则》第123条[2]之规定对于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从长远看,立法机关应当收回立法草案起草权,亲自起草法律,避免委托政府部门起草法律。中央政府有权制定行政法规,中央政府组成部门有权制定行政规章,但无权起草法律。如果立法机关工作人员专业和编制有限,可委托法学专家起草法律,然后提交立法机关审议。当然,政府及其部门作为成千上万社会利益集团的一种,还可以就法律草案发表意见、甚至与法学家争鸣商榷。建议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中包含的某些确认和纵容政府部门腐败的恶法条款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该废止的,坚决废止。 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有可能私自塞入部门利益的条款,甚至背离立法宗旨。另外,让行政机关集规则制定权、规则执行权和规则监督权于一身,既不合乎公平理念,也容易滋生腐败。目前立法机关授权国务院或国务院组成部门制定法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的做法亟需改革。经济法律的制定应当尽量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原则上不应依赖于实施细则。否则,经济法律过于原则、抽象、圆滑,就丧失了存在意义。《海商法》是我国唯一一部不需要实施细则的商事法律。这一立法典范应当对今后的经济立法具有启发价值。即使确需制定实施细则,也应当由立法机关自己亲自制定。当然,这并不排除立法机关就某些专业知识向专家和实践部门咨询。此外,在立法机关收回经济立法权之后,立法权必然较以前有所扩张。因此,预防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的腐败又将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中国加入WTO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势在必行 以邓小平南巡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开始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藩篱、清除轻视法治的左倾思想,实现国家从依靠计划手段和行政命令管理计划经济到依靠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驾驭市场经济的伟大历史转变。但无庸讳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彻底建立起来。相反,我国目前仍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型阶段。而我国加入WTO将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市场化、市场法治化的历史进程。 市场经济固然不是行政经济、计划经济和审批经济,但也决不是放任自流、无法无天的经济。市场也有盲目性和局限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甩手掌柜,不能对已经或者即将到来的市场失灵、金融风险和经济混乱采取大撒把的态度。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是必要的。但是,政府如何干预才能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法治化的历史潮流,取得适度、公平、高效的预期效果,便成为一个难点问题。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无论企业的市场活动,还是政府的干预行为,都要服从法治的要求。近年来,依法治企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要依法经营的认识趋于统一。但对经济行政法治的强调仍然有些黯然失色。总结多年来政府管理经济的经验教训,要真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政府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甘当法治改革的促进派而非抵制派。否则,就难以避免行政权的腐败变质,就难以赢得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赖、敬重与合作,就难以有威望求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依法办事。 WTO促进世界自由贸易和鼓励公平竞争的宗旨,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法制统一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以及WTO代表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不仅仅影响着企业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的切身利益,而且对于我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法治化要求。 强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化,就是要把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每一个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包括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环节都纳入法治化轨道。在该目标取得后,经济行政行为将完成以下转变:由恣意行政转为法治行政,由专横行政转为民主行政,由审批行政转为监控行政,由压制行政转为促进行政,由管卡行政转为服务行政,由黑箱行政转为公开行政,由低效行政转为高效行政,由政府本位行政转为企业本位行政。这对政府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应当推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重大法律举措。 (一)树立经济行政法治观念是政府行为走向法治化的前提 政府部门要自觉抛弃人治和官本位的封建思想、树立法治行政光荣的观念。政府部门要真正认识到,依法办事,不麻烦,也不吃亏。因为,强调依法行政的最终目的不是刁难政府、让政府难堪、束缚政府的手脚,而是督促政府更加高效、合法地发动行政权,从而做到积极而不越位、守法而不无为、干预而不添乱、有权而不滥权。因此,强调依法行政对于政府来说,即是一种制约和督促,也是一种关心和爱护。 法律对于经济行政行为的巨大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行政纠纷的事后救济上,而且体现在经济行政纠纷的事先预防上;不仅体现在消极地减少和预防由于法律失误和法律风险所导致的国家、企业和消费者损失上,而且体现在积极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和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上;不仅体现在规范经济行政机关与企业、投资者、消费者、社会经济团体之间的行政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规范经济行政机关之间、经济行政机关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行政关系上。可见,强调依法行政具有消防与预防、去病与保健、治标与治本、规范与保护兼重的功能。 行政权介入市场经济的范围极其广泛,内容十分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行政权的滥用,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诱发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这绝非耸人听闻。经济行政机关必须从思想上把依法行政摆到经济行政工作一盘棋的首位。领导干部要象重视红头文件、领导讲话和会议决议那样,重视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带头学习法律知识,认真吃透市场经济法律的基本原理和精 髓,树立依法行政的好样板。对于领导干部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来说,法律水平与政策水平具有同等程度的重要性。 法律人才是高级管理人才。加强法治工作是经济行政行为规范化的内在要求,是政府工作水平上档次的重要表现。除了领导重视,还要在每个经济行政机关中配备一定比例的高素质的专职法律工作者。他们作为本部门的法律顾问有权介入各个职能机构开展经济行政活动的全过程。对未经法治机构审核的法律文件,各级经济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坚决拒签。要鼓励法治机构在经济行政行为之前参与、影响经济行政行为的决策过程,力求防患于未然。很明显,如果经济行政机关在作出某项行政行为之前,充分进行了法律论证,那么既可以避免自身的违法、违规行政行为,也可以事先采取措施避免企业和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直接降低经济行政的成本、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要在政府官员中继续加大普法力度,务求每位政府官员都熟知涉及本行业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以及WTO的相关法律规则。为保障依法行政的先进管理机制制度化、长期化和稳定化,建议建立政府官员法律知识资格考试制度,只有通过司法部组织的相应考试的政府官员才能上岗。既得利益和期待利益影响甚至决定思想观念。因此,增强政府官员的法治观念,也要发挥奖惩制度的作用。对于行政法治工作有功、作出贡献的的官员,实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于那些法治观念淡漠、轻视法律知识学习、不喜欢依法行政的政府官员,应当在任免、考核、晋升时建立一票否决制。对于违法行政、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其他重大事故的官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要严格区分政府的双重法律角色,禁止行政权力侵害民事权利 国家与政府是两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概念。政府是国家机关之一种,只代为行使国家行政权,无权干扰立法和司法工作。而国家经济行政权的职能主要是由政府,特别是经济行政机关承担的。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权主体的国家和作为私权主体的国家被人为地混淆起来。不仅企业的法人所有权或法人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国家作为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股东权和国家作为公权主体所享有的行政权也是混沌不清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正是凭借着行政管理者与企业投资者的双重身份直接干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微观经济活动。这一做法曾被误以为社会主义的一个优越性受到长期肯定。 我国当前要严格区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享有的经济行政权与其作为国家财产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区别的实益在于,政府在参与不同的法律关系时,享有不同的权力(权利),负有不同的职责(义务)。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订立和履行政府采购合同时,扮演着私权当事人的角色,应当象普通买方一样,履行其对供应商的付款义务,享有对供应商的合同权利;在对侵害消费者行为予以行政处罚时,扮演着公权力主体的角色,享有行政处罚权。因此,政府应当时刻牢记自己在不同场合下的法律角色。为约束政府滥权,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所享有的经济行政权与其作为国家财产人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应当交由不同的政府部门或其他法定主体行使。 为彻底贯彻政企分开、官商分开的原则,建议尽快制定《商事主体法》,明确规定哪些人有资格成为商法上的商事主体、从而取得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明文禁止禁止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从事商事活动,并切实斩断他们与企业之间有形、隐形的金钱纽带。出台《商事主体法》既与国际惯例接轨,也符合中国国情,更是依法整顿投资与贸易秩序的题中应有之义。立法机关应当正确认识商法与民法之间的特别法与普通法关系。商事法律关系具备民事法律关系的一般特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商事法律关系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在法律依据、主体、客体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不容混淆。就主体而言,商事主体不同于一般民事主体,商事权利能力不同于民事权利能力,商事行为能力不同于民事行为能力。政府部门和官员都可以成为民事主体,都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但不能成为商事主体,非依法律特别规定,不能取得商事权利能力与商事行为能力。既不能以商事主体制度吞没、代替民事主体制度,也不能以民事主体制度吞没、代替商事主体制度。 从法理上看,政府不是商事主体,而是公法主体,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价值取向。但目前一些政府部门在营利性的商事活动中仍然陷得比较深。政府应尽快远离投资与贸易等商事活动,毅然决然地与商事主体脱钩。政府部门不得“下海经商”、从事投资与贸易活动,不得搞有偿行政、有偿担保、收取超过工本费以上的审批费和管理费,不得向企业拉赞助、“化缘”。对那些热衷于商事活动、且乐此不疲、甚至“师出有名”的政府部门,国家要尽快将其商事权利能力阉割掉。 目前一些政府下属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如资产评估、设计、咨询、会计、审计、律师、工程监理等机构)应当彻底与政府脱钩。最为“经济警察”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要具有竞争性、公正性,就不能成为政府的“摇钱树”和“第三产业”。脱钩后,政府部门不得为了私下收取介绍费、好处费,而向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客户来源;不得向作为管理相对人的企业指定某家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得向企业作出某种带有倾向性的暗示,更不得以“不批准”相胁迫。 为确保政府官员履行对党和人民所负的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防止个别奸诈的政府官员暗渡陈仓,参酌外国立法例,《商事主体法》应当明文禁止政府官员或明或暗地以各种形式瞒天过海、非法从事商事活动。被禁止的商事活动,是指政府官员以任何方式,主动或被动地参与的,任何与其所负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相悖的的各类商事活动。既包括办企业、开公司的投资行为,也包括贸易行为;既包括直接的商事活动,也包括间接的商事活动。政府官员不得 持有公司股份,更不得接受公司馈赠的“干股”或“好汉股”。政府官员也不得在公司任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根据《公司法》第58条之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这意味着,政府官员既不得兼任公司董事、董事长,也不得兼任经理、总经理、监事、监事会主席,就是影子董事、隐名董事也不行。为杜绝腐败、确保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除了铲除政府官员的实质性经商活动之外,还要很刹一下政府官员与商人进行不正当私人结盟的歪风邪气。对政府官员违背上述禁止性规定的经营所得,国家享有归入权。若有关国家机关对此熟视无睹或束手无策,因而拒绝或怠于行使归入权,任何公民个人均有权以自己的名义、为了国家的利益,对违法经商的官员提起代表诉讼,从而实现国家的归入权。 虽然政府行政权力与其民事权利是互相分离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存在着诸多密切联系。例如,行政权力在特定条件下是物权、债权和股东权等商事权利取得的一个合法途径;根据民商立法的邀请和授权,行政权力还可以为商事权利赋予公信力。前者如行政划拨,或者如行政登记。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二者极易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某一企业或市场主体,甚至相互发生碰撞。那么,行政权力是否就永远优于民事权利(含商事权利)呢?行政权力是否就能当然地在市民社会中“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决定所有民事权利的得丧变更呢? 回答是否定的。从理论上看,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含商事权利)之间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行政权的效力射程原则上仅局限于行政法律关系之中。行政权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不得非法侵入意思自治领域、侵害市场主体的商事权利(如,不得擅自对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国有化征收)。否则,公法与私法、经济法(实质上是行政法的特别法)与商法(实质上是民法的特别法)的划分也就丧失了意义。行政权与商事权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二者效力没有高低之别。认为“行政权高于商事权利,部门红头文件高于商事合同”的观点是错误的。有效的合同就是法律,而法律的效力高于违法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有些行政机关试图运用行政权以干扰、限制和阻挠商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显然不妥。例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就不能消灭股东的公司清算权。否则,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无法了结,善意第三人和股东的利益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行政机关还要区分强行性行政法律规范中的效力性规定与训示性规定。市场主体的某一商事行为如果违反了前者,不仅导致相应的行政处罚,商事行为也归于无效;如违反了后者,虽承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但商事行为依然有效。 (三)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应限制在五种法律层次上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数众多、职能重叠、效率低下的政府部门有权直接干预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等生产经营活动。政府部门向企业发号施令的必然结果是,不能形成科学决策的投资体制,容易造成责任不清和决策失误,难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近年来,虽然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控制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着必要干预不足、不必要干预过滥的问题。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根据邓小平理论和经济法的一般原理,恰当地界定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范围。 界定的原则是,既要重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注意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方面的导向和校正作用;既要着力塑造和保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民社会,预防政府行政权对商法自治领域的不当侵入,又要强调和树立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应有权威;既要告别政府万能论,避免重弹政府大包大揽的老调;又要摒弃政府无为论,反对漫无边际地削弱政府职能;既要坚决转变和革除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旧职能,又要创造性地扩充和发展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新职能。 基于以上考虑,以经济行政机关和企业的相互关系为座标,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层次上去观察: 1·尊重市场主体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简称尊重型干预)。 这是第一层次的干预,既是WTO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宗旨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主体(含企业和消费者)自治,也称私法自治(Prinzip der privatautonomie)或意思自治原则(L‘autonomie de la volonte humaine)强调,市场主体在法律强行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容忍的范围和限度内,有权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各种商事行为,从而为自己创设一定的商事权利、设定一定的商事义务,国家对此只能消极地予以确认和保护,而不能积极地予以干涉和妨碍。企业商法自治原则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的需要和体现,也是现代商法和经济法的共同基础。市场主体自治原则又可以引申出两项基本原则:(1)市场主体财产权利尊重(绝对或不可侵)原则。无论是物权(含所有权与他物权),还是债权,抑或股东权;也无论是消费者权利,还是企业权利,都应得到政府的尊重。对企业来说,尤为如此。因为,企业生存和盈利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实实在在的财产所有权(包括法人所有权)、特别是可以使用的资源,最为典型的包括资本、劳动、管理与技术。(2)行为自由原则。行为自由原则,既包括双方行为自由(契约自由),也包括单方行为自由,还包括多方行为自由(如章程自由)。尽管有些当代法学家发出了“合同死亡”的慨叹,但契约自由在商法中作为一项根本原则并未发生动摇,而且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获得了再生与扩张。行为自由原则有助于企业放心大胆地开展商事流转,缔结商事关系,取得利润的最大化。 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有必要根据WTO促进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宗旨,重新审视和修改我国目前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和行政惯例,进一步扩张市场主体自治空间,尊重企业财产权利和经营自由,满腔热忱地推动企业主体的商人化、法人化和平等化,推动企业行为的市场化、自由化、契约化、竞争化、公平化、公正化、规范化和诚信化。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裁判员”,要主动撤离资源的配置活动,不得随意越过市场、直接干预企业的投融资等商事活动,更不得与民争利。 为保护投资者的投资自由,有必要对各类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乃至上市公司)的设立采取以登记制为原则,以审批制为例外的立法态度,限制审批制范围,扩大登记制范围;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也应采取这一立场。原则上,对于包括外国投资者在内的股权转让行为,都不应当再以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为生效条件。为确保投资者选择企业组织形式的自由,有必要承认一人公司、有限合伙、隐名合伙等多种企业组织形式。 为保护合同当事人契约自由,有必要排除行政权力对合同订立和履行行为的干预,尊重交易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在立法严格规制下重新允许合法传销行为)。行政机关制定的范本合同,仅具有对当事人的建议作用,不应当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应当仅仅由于当事人未采用范本合同而影响其订立的合同的效力。对于合同登记、合同备案、合同鉴证,均应尊重合同当事人自愿,行政机关不得干 预,更不得歧视未登记、未备案、未鉴证的合同效力。当然,属于法定强制登记范围(如不登记就不能生效或者不能对抗第三人)之外的合同,不在此限。 针对超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营业执照》核定的经营范围而订立的合同的效力,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契约自由的空间。1993年之前,我国对企业的经营范围采取了一种十分苛刻的态度。如,1987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在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经济合同法的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曾指出,“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核准登记或者主管机关批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经营活动。超越经营范围或者违反经营方式所签订的合同,应认定为无效合同。例如:非法经营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零售商经营批发业务的;代销商搞经销的;只准在特定地区内销售的进口商品,未经批准私自流入其他地区的,等等,均应按无效合同处理。全部为超营项目的,全部无效;部分为超营项目的,超营部分无效”。 但1993年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开始解放思想,对经营范围采取了较为宽松的解释方法,从而达到了成全合同当事人、尽量使合同有效、加快商事流转的社会效果。1999年12月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就正确地指出,“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因此,只要商事主体与他人签订的商事合同不具备法定的无效事由,没有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规定,即使一般性地超越了经营范围,也属于有效合同。 当然,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71条之规定,超出经营范围的公司经营活动,要承受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责令改正、罚款等)。从国际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来看,淡化对经营范围的法律管制也是大势所趋。英美法系虽曾有越权(Ultra Vires)原则之规定,但大都已经废除。我国企业登记立法亦应从之。笔者认为,在立法修改之前,只有违反强行性法律规范(包括效力性规定与训示性规定)的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才应承受行政法律责任;至于一般的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则不应承受行政法律责任。 强调市场主体自治,是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民事权利由政府回归市场主体的关键。因为绝大多数商事活动是靠无形的手,即市场主体的个体自我调节机制去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尊重型干预就是不干预、少干预;微观干预最少的经济行政机关是最好的经济行政机关。鉴于我国多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尚未完全养成自觉尊重市场主体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习惯,政府的这种尊重义务应当被视为当前我国经济行政机关对企业所负的首要义务。要在实践中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观念上打破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盲目迷信国家和政府、甚至认为国家和政府万能的固有观念。在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我国将实行“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和政府不可能为公民和企业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揽子福利,并因此而取消公民和企业的自我奋斗。 2·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简称保护型干预)。 这是第二层次的干预。仅仅尊重市场主体自治是不够的。因为企业的经营自由,在不法利益和不良动机的驱使下,有可能被滥用。假冒伪劣、限购排挤、商业贿赂、商业欺诈、虚假广告、非法传销、倾销、搭售、绑标、围标、行政垄断、经济垄断等丑恶商事现象也会滋生蔓延。没有健全的市场管理法治,就没有消费者和企业赖以公正交易和公平竞争的大舞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信号也会失真,从而误导企业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应当及时运用法定的行政登记权限、行政调查权限、行政处罚权限、行政调解权限,确认合法商事行为的效力,坚决制止和反对损害消费者和竞争者利益的不法、不正当行为,为企业和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秩序,努力培育和维持一个涵盖各类生产要素的、成熟、开放、诚实、公平、统一的社会主义大市场。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随着审批范围的萎缩,登记范围则会逐渐扩张。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强化登记机关的职责,为提高商事行为的公信力和透明度,保护善意第三人,降低全社会的交易成本,推动我国信用制度的建立,发挥积极作用。要维护市场经济的公正性、公开性、公平性,经济行政机关必须发挥应有的保护性职能。但政府不得为了私利而限制公平竞争、垒起行政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篱笆墙”。所谓“地方保护主义是块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的实用主义态度必须予以纠正。 保护型干预与尊重型干预是密切相连的。因为,保护企业公平竞争与公正交易应有秩序,实际上就是要保护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不被滥用。但要明确,企业商法自治原则受到了侵害,并不必然导致行政权的干预。在很多情况下,博大精深、体系严密的民商法原则和制度,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合同制度、制度、侵权制度和民事责任制度等,都足以被市场主体自觉运用,从而铲除不法、不当的市场行为,理顺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恢复市场的正常秩序。而且,即使行政权介入的结果,导致了不法、不当行为人的行政法律责任,也不能代替受害人与不法、不当行为人之间私法关系的再调整。经济行政机关以行政罚款代替民事赔偿的做法更是错误。 3·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简称宏观调控型干预)。 这是第三层次的干预。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传统模式要尽快向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在真正还权于企的同时,把大多数经济行政行为由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微观管理模式转变为间接、宏观调控模式。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改为宏观调控部门,绝不是简单的名称更换。宏观经济调控要“抓大放小”,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的,放开、放活。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市场。因为,政府原则上不能直接介入企业的微观商事活动,对企业决策直接产生影响作用的,与其说是政府,不如说是被政府引导和调控的市场。政府、市场、企业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宏观经济调控以追求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宏观利益为目标。如果说市场机制和商法自治原则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和增强企业的个体活力,那么宏观调控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确保国民经济经济有序运行。所谓“没有微观管理权,宏观调控权必然用不好”的观点是错误的。 要确保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向正确、效果良好,就必须明确宏观调控的目标。在实践中,对此存在着广狭不同的解释。狭义解释仅限于经济增长率和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广义解释除覆盖这两项内容外,尚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财政收支差额、货币发行量、外贸进出口总额、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数量、主要工 农业产品产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基本建设计划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率。 笔者认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容。但不管在何时何地,宏观调控的目标还是具有一些本质性的要求,那就是:平衡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抑制通货膨胀,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总量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宏观调控目标中的精髓。当然,这种目标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允许在不同的情形下有所侧重。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就要设计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这些手段主要包括:(1)政策引导。即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控制总量平衡,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2)杠杆引导。即根据产业政策和规模经济要求,运用利率、税率、汇率和价格政策等经济杠杆,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现资源合理配置;(3)信息引导。政府要及时各类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贯彻情况的反馈信息,从而引导企业决策行为;(4)市场准入。即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根据法律规定,对适格企业发放行政许可。未获行政许可的企业不得进入特定市场。为兼顾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与经济行政的廉洁性与公正性,应当严格规制政府发放行政许可的范围与程序。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要少而精。(5)行政指导。即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利益目标,运用其享有的行政权,引导和规劝企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6)法律监督。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与事先引导同等重要。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商事行为的监督检查,制止违反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破坏宏观调控的企业活动。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绝不是互相孤立、互不搭界的。它们应当彼此协调、相互衔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即宏观调控体系。在一部庞大的全国性宏观调控大机器中,每个调控部门只不过是一个螺丝钉。因此,各个宏观调控部门一定要识大体、顾大局,随时牢记共同的宏观调控目标。要强调部门间的团结、合作、沟通、默契和团队精神。宏观调控机制内部不能发生内耗。要力戒不同的宏观调控手段之间各自为战、互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互相抵销、让企业和市场主体搞不清究竟以哪个调控手段的马首是瞻。 应当明确,宏观调控法的重心与其说是规制被调控者的行为,不如说是规制调控者的行为。宏观调控者应当自觉接受法律的规制和监督。 4·促成企业享受法定权利和利益(简称促成型干预)。 这是第四层次的干预。这一干预的特点是促成和帮助企业取得最佳的经营效果。它既不同于消极的尊重型干预和保护型干预,也不同于直接的给付型干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提供企业决策和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和咨询;协调企业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关系,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企业正常的购并活动、投融资活动和其他商事活动,清除地方政府、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的不正当干预;为企业摆脱历史包袱、轻装上阵而建立和完善职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进行促成型干预要注意度的把握,力求帮忙而不添乱、热情而不专断,力戒喧宾夺主、包办代替,更不得助纣为虐。例如,政府可以为民营企业的合并和重组创造条件,但不得越位干预,硬性捏合、拉郎配;政府可以为企业的股票上市清除障碍,但不得搞“捆绑上市”、“包装上市”的恶作剧;若此等等。 5·向企业提供某种经济利益(简称给付型干预)。 这是第五层次的干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当的经济利益给付也是必要的。经济行政机关有义务为了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利益(如鼓励开发中西部地区、保护环境、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而向企业提供政府采购、政府补贴和奖励(如退税、贴息)等经济利益。为了提高政府采购行为的透明度,同时保护好政府采购人与供应商的合法权益,早日出台《政府采购法》已经迫在眉睫。经济行政合同将愈来愈成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重要有效形式。 政府的给付型干预不仅适用于企业,而且也适用于作为公民个人的劳动者、消费者、投资者等市场主体。如政府有义务为劳动者创造就业机会、提供社会保障体系等。从广义上说,经济行政机关向企业提供的信息和社会服务,实质上也是一种给付,只不过与传统的财物型给付有所不同而已。 给付型干预是围绕特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或者为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而展开的,不是为了企业的个体经济利益而搞扶贫救济、“普渡众生”。应当充分体现平等对待的原则,不得开后门。因而,这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无止境地向企业输血、企业无休止地向经济行政机关要钱要物的“跑部钱进”现象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进行给付型干预时,既要遵守我国法律规定,也要遵守WTO规则。我国政府目前针对某类企业、某类产品、某类地区、某类产业提供补贴、贷款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有违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反对和限制的补贴专向性原则以及被禁止补贴的规则,急需作出如下调整:要么彻底取消,要么普遍实行。例如,对出口产品或企业特别是先进技术型企业和产品出口型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环节税的退抵减免、成本或费用补贴、利润减免或返还、折旧或科技费用提取、贷款或购置土地优惠等变相资助,即被《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禁止。又如,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在所得税税率、税收减免、税收返还三个方面对外资企业实行了分地区、有重点、多层次的税收优惠办法,创设了所谓的“超国民待遇原则”,既违反WTO规则中的国民待遇原则,也为《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所禁止。再如,近年来我国政府对512户国家重点企业实施了“双保”性质的封闭贷款和一些技术改造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也有悖WTO规则,在我国加入WTO后不宜继续推行。 (四)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遵守法定、效率、公平、人权尊重、透明度和司法审查六原则 1.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 经济行政权法定原则应予尊重。虽然政府与被干预企业之间不平等,但也要贯彻经济行政权主体法定、内容法定与发动程序法定原则。要杜绝违法行政、脱法行政、卖法行政、弄法行政。经济行政权的行使不仅要合乎行政法,也要合乎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规定。民商法和经济法实质上都是对经济行政权的限制。因为行政权力与商事权利都是资源的法律配置方式,二者此消彼长。商事权利的应有生存空间被确认、扩大了,行政权力的滥用空间也就相应地缩小了。 不仅具体行政行为要合法,抽象行政行为也要合法。在政府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时,既要大胆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果敢地进行制度创新,也要注意避免无谓的名词创新,预防和减少不应有的概念混乱。经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中的术语应尽量与现行法律和基本法学原理中的术语一致起来。为解决好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自觉、主动地聘请法学家参与经济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论证、起草和把关。 2.效率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合法性原则,也要体现效率原则。政府要增强服务和效率意识,自觉树立尊重市场主体合法利益的市场主体本位意识,从骨子里面剔除轻视企业权利、鄙视商法自治的封建官本位意识。要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必须十分强调纳税人的主人意识、公民的人权意识。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误以为“经济法治”是指政府用法律手段(法)治企业、整企业,而不是指依法保护、成全、服务于企业。这种观念急需转变。要破除官气十足的衙门作风,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怪现象,制止公 文丢失、公文旅行、审批速度过慢、甚至谎称公文丢失、拖着不办、坐等进贡行贿等封建社会旧官场上恶劣伎俩的重演。经济行政机关应当有一部可资遵循的、对办事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的《行政程序法》。依笔者之见,如果经济行政机关超过了法定办事期限,仍然不给予明确答复,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那么,有关的企业和市场主体有权推定经济行政机关已经默示地表示同意。此种推定权,应当得到包括办事拖拉机关在内的所有经济行政机关,乃至全社会的尊重。其他经济行政机关不得以该机关没有审批、盖章为由,拒绝为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行政服务。 此外,各部门经济行政权的界定,既要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避免各部门之间由于职能的不当交叉而互相推诿、互相争权;又要互相制衡,避免某一部门的经济行政权过分集中,出现“部门权力垄断”;还要互相衔接,避免出现三不管的问题。 3.公平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公平原则。政府在行使行政权时,应当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政府是企业竞争游戏中的“裁判员”。政府应当站在中庸、公允、超然的立场上,对于所有市场主体都一视同仁,而不得厚此薄彼,随意为某些企业开小灶、开旁门左道。 强调公平原则,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走向法治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原因在于,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不是国家所有制,而是社会管理者的法律角色。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投资的主体。专业经济行政机关正是靠在国家所有制的大树上直接管理企业、对企业的设立和经营活动进行层层审批的。经过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不仅国有经济的规模日益扩大,而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展开,企业的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只能是社会管理者的法律角色,舍此无他。 既然是全社会的管理者和人,政府在行使行政权时,对于所有市场主体当然要平等对待、一碗水端平。政府不得为了增进自己由于私利而偏爱的某些企业的利益,而去剥夺、限制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既不能在投资者所有制性质上有所偏袒,也不能在贫富企业间、大小企业间、内资与外资企业间、本地与外地企业间有所歧视。 为实现经济行政权的公平行使原则,既要注重经济行政的公开化,也要强调经济行政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例如由官员、学者和社会公众代表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制度就应导入经济行政机关的决策体制。不仅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要实行专家委员会制(如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其他重大经济行政行为也要实行专家委员会制,如政府采购的招标评审委员会等。 4.人权尊重原则 经济行政权的行使要体现人权尊重原则,实现人道主义行政或仁政。我国历来重视人权问题,已经加入17个国际人权公约,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且正在研究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党的十五大报告在谈到健全民主制度时,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党的政治报告。现代社会之所以要赋予和保护人权,主要是由于公民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政府滥用权力(包括经济行政权)的威胁。因此,经济行政机关在发动行政权时,必须顾及、尊重公民的人权与基本自由,既包括第一代人权(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第二代人权(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还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等。即使行政权的发动符合法定原则,也不能侵犯人权和基本自由。因此,人权与基本自由也是经济行政行为的最低道德基线。只有同时符合法定原则和人权尊重原则的经济行政行为,才是既合法(legal)又正当(legitimate)的。 在经济体制转轨变型期间,经济行政权与人权发生碰撞、冲突的概率和机会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若二者无法同时兼顾,应当采取人权优于经济行政权的价值取向。经济行政机关对此不可等闲视之。例如,经济行政机关不能以片面强调行政审批手续为由,捣毁没有社会保障和收入来源的老年人摆地摊的个体营业活动。又如,政府无权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之外的其他目的(例如为了帮助港商或外商赚大钱),强迫城市繁华地段的居民搬迁,搬迁后不予及时、充分、有效、妥善的补偿和安置,更是有违人权保护的精神;即使政府强制居民搬迁的各种行政批文一应俱全,也不能逃脱人权法对经济行政权的约束。普通百姓与百万富翁在人格尊严和价值上是平等的。再如,除非情况紧急又合乎法律规定,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不得剥夺、妨碍、限制公民的人权与基本自由。 5.透明度原则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灯泡是最有效的警察。没有监督或监督流于形式的经济行政权必然产生腐败。现在的问题是,经济行政机关的工作和生活往往处于很神秘的状态,离一般纳税人十分遥远。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些政府部门制造和虚假统计数字,企业、学者、社会公众向有关部门查询信息经常受到冷遇和刁难,就是有些政府部门之间也是互相保密、甚至有偿提供信息。长此以往,将会严重背离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宗旨。 为确保经济行政权的廉洁、提高经济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借鉴证券法上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议在全国实施经济行政行为公开化的阳光工程。除确需保守国家秘密的情形,政府都有义务及时、全面、真实地向社会披露。经济行政机关的职责、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期限如何;每月、每周、每天都干了哪些工作;公费吃喝、坐车(包括车辆的种类、档次、价格)和住房情况如何;政府采购和重大投资项目的招标等政府经济行政行为,以及其他与广大纳税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情况,都要形成真实、易懂的文字,并备置于经济行政机关的办公场所。经济行政机关还应当经济采用现代通讯技术,及时全面地通过政府公报、大众传媒和电脑互联网等信息载体以上经济行政信息。 与经济行政机关信息披露义务相对应的,是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有人民都有权监督经济行政行为。不仅上级行政机关、同级权力机关,而且所有纳税人、企业、大众传媒、社会经济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都对此享有知情权。每位纳税人在办公时间之内,都有权前去查阅,也有权自费复印有关内容。经济行政机关对于这种知情权必须予以尊重,并满腔热情地提供有关方便和条件,如为方便纳税人复印有关内容而购置复印机等。如果纳税人的知情权遭到了经济行政机关的无理拒绝,纳税人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舆论监督成本低、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快而深远。经济行政机关应当满腔热情地鼓励和支持大众传媒对其经济行政行为进行经常而有效的监督。新闻记者是党的喉舌,是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而表扬先进、鞭挞丑恶的忠诚卫士。当前,新闻记者在披露违法经济行政行为时,不时受到明目张胆的破坏和干扰。建议参照处理妨害公务的违法行为的有关政策和法律,严厉查处殴打新闻记者、破坏新闻记者采访工作顺利进行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另一方面,新闻监督也要依法进行。大众传媒要恪守新闻监督的真实性、客观性、中立性和公正性原则,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要切实加大权力机关的监督力度,克服权力机关在经济法律监督机制中的监督权威虚置现象。政府是由同级权力机关选举产生的。权力机关当然有权对经济行政权的运作行使监督权。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还应定期向国家权力机关述职、接受质询。权力机关还有权对经济组织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这对于制止行政权专横,确保经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妥当性和效益性意义重大。 6.司法审查原则 为确保经济行政权的行使符合法治精神,必须把经济行政行为置于法院的司法审查范围。具体行政行为自不待言,就是抽象行政行为也不能游离于司法审查之外。鉴于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违反法律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造成的损害从广度上和深度上都甚于具体经济行政行为,自由裁量行为也容易逸出法治框架,有必要尽快承认和加强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的司法审查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法院对自由裁量型经济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既需要法院的勇气,更需要法院在公正解释法律和公平原则、综合衡量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发挥法院的司法自由裁量权。只承认经济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而否认法院的司法自由裁量权,就无法把经济行政权的行使纳入法律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鉴于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为稳妥起见,确定法院管辖权的原则应当是,各级人民法院有权对同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也有权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但下级人民法院无权对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政府在行使经济行政权的过程中,拒绝或怠于履行自己所负的法律义务、或者滥用职权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就经济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而言,以其对应的权利主体为准,可分为对国家所负的行政责任和对管理相对人所负的行政责任。其中,对国家所负的行政责任又可分为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在两类责任并存的时候,从切实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角度来说,追究经济行政机关对管理相对人所负的责任处于更加根本、基础的地位。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本位思想的必然要求。以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为准,对管理相对人所负的行政责任又分为行政侵权责任与行政违约责任。政府违反了其与经济组织订立的经济行政合同应承担行政违约责任。政府就其侵犯经济组织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政府承担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具体行政行为从外延上看,包括:(1)违法实施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2)违法对财产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冻结);(3)执火明杖地乱征收财物、乱摊派费用、乱化缘的行为;(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如瞎指挥、非法干预商事活动的行为、侵害企业商誉权、商业秘密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既包括积极的作为,也包括消极的不作为。除了法定的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情形外,如果经济行政机关由于无过错而实施了某一具体行政行为,虽不属于行政侵权行为,不应予以行政赔偿,但仍应予以行政补偿。 企业和经济组织遭受的侵害,既可以体现在财产权方面,也可体现在人格权方面。按照我国《国家赔偿法》,目前经济行政机关的行政侵权责任只限于财产权方面,对财产权造成损害又坚持直接损失赔偿原则,拒绝接受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从而把企业遭受的间接利益损失(即期待利益损失)请求权拒之门外。殊不知,间接利益损失和直接损失一样,也是实际损失,把间接利益损失请求权排斥在外,诚属不公,亟待改革。 三、完善企业立法,推动国内外投资者的投资热潮 (一)抓紧修改公司法 公司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伟大发明之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动力。要发展市场经济,推动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就得有一部科学、完善的《公司法》。我国《公司法》到2000年7月1日,即将施行8周年。由于我国公司实践起步较晚、公司法理论研究薄弱、起草时间仓促等原因,致使《公司法》存在不少缺陷,修改《公司法》已迫在眉睫。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9年12月25日作出的《关于修改公司法的决定》,增设了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放松了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股和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允许在证券交易所内部为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开辟第二板块市场。这些修改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毕竟不是对《公司法》的全面修正。 修改《公司法》应当坚持以下指导思想:既强调保护股东的权利(含自益权与共益权),也强化股东的足额出资义务;既强调公司的营利性,也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既强化公司董事和经理的忠实义务与善管义务,也注重保护他们的创业精神;既尊重股东的投资自由和股东权益,也保护善意第三人和交易安全;既立足于中国国情,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公司法接轨;既扩张公司自治和股东民主的范围,也注重强化登记机关和登记行为的公信力;既要解决好企业进入市场的问题,简化公司设立程序;也要解决好企业退出市场的问题,填补公司解散程序中的立法空缺,如清算人缺位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公司治理和投融资中的难点问题。 应当完善的具体制度很多,将其主要者列举如下:(1)进一步丰富股东权的内涵与外延,切实保护好股东权;尤其是规定股东行使代表诉讼提起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强化股东对大股东、公司董事和经理的监督与制衡。(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借鉴法国经验,将“双层制”与“单层制”同时作为可供公司章程选择的公司治理机构模式。在“双层制”下,把监事会重新确定为董事会的上位机关,监事会有权任免董事会的成员,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在“单层制”下,应当全面导入英美法系的独立董事制度;进一步完善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将这两种制度推向雇工规模达到一定数额的所有公司,而不问该公司是国有公司,还是民营公司,是内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3)建立健全公司经营者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既要明确公司董事和经理善管义务的折衷性标准,导入经营判断原则,规定董事和经理责任保险制度,也要设计一套面向公司经营者的年薪制度和股票期权制度等激励机制。(4)针对控制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现象,有必要确认控制股东的对小股东所负的诚实义务。(5)有必要把公司社会责任写入立法宗旨或公司目的条款,实现公司目标的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并重。(6)为强化投资者在投资及经营中的欺诈行为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应当导入公司法人资格否认理论,明确规定出资不齐、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纳入《公司法》调整轨道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质,就是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实现国有企业的公司化。要尊重《公司法》的权威,把每一个国有企业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轨道,建立明晰的产权结构和廉洁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为促进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必须严格区分国家参与的行政法律关系与国家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含商事法律关系)。一方面,从国家公权力执掌者的地位出发,强化国家对市场的适度干预职能;另一方面,明确国家作为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股东权(包括自益权与共益权);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对国家股东及其他股东投入的资本和企业财产积累享有神圣的法人所有权。国家行政权、国家股东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三权分离”的模式即股东权模式,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出路。企业只对投资人负责,而不是对政府部门负责,国家原则上不能再直接管理企业。当然,要在实践中彻底划清国家的两种职能和身份还需要一个过程。 有人认为,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是缺位的。这是一种误解。国有企业的投资主体很明确,那就是国家。真正处于虚位状态的是国家股权的人,而非国家本身。有鉴于此,国家股权的人必须界定清楚。当前,这一人身份是由政府、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共同承担的。从近期看,要鼓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部门与行使经济行政权的政府部门脱钩。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是私法人,受破产法的规制,以确保其与其他商事主体间的公平竞争秩序,落实国家作为公司股东所享有的有限责任利益。国家授权投资的部门是公法人,为防止其滥用权力,从长远看不应作为代行国家股权的主体。从长远看,国家财产人应当向商事公司方向发展。 为降低国家投资风险,建议把政府代表国家投资的范围限制到法定范围,例如企业不愿、无力或不适合投资的公用事业领域和少数产业开发领域。为减少国家股权的多环节多层次成本(包括腐败现象),应当严格限制国有独资公司的适用范围,不宜把国有独资公司作 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向。鉴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后,国家股在大多数公司中仍将处于大股东的支配地位、国家股东权的机构有可能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也极有可能把传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弊端传染到现代企业制度中去,国家所持的股份原则上可以界定为在股东大会上没有表决权、但在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分配上享有累计优先权的股份。这样既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又可充分调动其他股东的积极性;既减少国家股东权的成本,又能避免其他股东和公司经营者侵害国家股东权益,有一举四得之效。 按照股东平等、国家股东权有进有退的原则,应当允许国家股东权依法自由流转。既要稳妥地探索国有股权减持的作价方案,避免国有股减持对证券市场的不必要负面影响,强化投资者信心;也要探索增进国家股东利益的其他新途径,如允许国家股东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等。 (三)落实抓大放小的方针,完善公司集团立法和中小企业促进法 可以预言,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级公司巨星、尤其是跨国公司集团将纷纷到中国安营扎寨、占领市场。有必要通过兼并、联合等手段组建一大批以母子公司关系为纽带的、“航空母舰”式的、我国企业按照金字塔形式层层控股的、资本充裕化、经营多角化、管理科学化、品牌民族化、利润理想化的巨型公司集团。搞公司集团,眼睛不必只盯在国有企业上,凡是有实力的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甚至外商投资企业都可以被吸收到国家控股的公司集团里面来。在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参与组建企业集团时,应当获得国家股东机构的批准,而不宜由企业经营者擅自拍板;但国家股东机构在批准时,应当秉持审慎原则,进行充分论证,切忌“拉郎配”、“归大堆”。 相应地,国家应尽快完善公司集团立法。我国现行《公司法》以若干股东设立独家公司的“核心公司家庭”为假定调整对象。当时,立法者尚未预料到公司作为股东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复出资设立孙公司、孙公司又出资设立曾孙公司的“四世同堂乃至五世同堂公司家庭”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例,从规范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建立公司集团的合并财务会计报表制度、保护子公司债权人与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方面,实现对母公司利益、子公司债权人利益及小股东利益的均衡保护。从单纯规范单一公司,到同时规范单一公司与公司集团,反映了立法者对公司法律现象的认识规律,体现了现实经济生活对立法的迫切需要。 在完善公司集团立法的同时,为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还要抓紧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因为,包括国有中小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吸收劳动力就业、开发新产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法律手段,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是一大国际趋势。例如,为改善经营环境,鼓励企业、尤其时中小企业的设立和发展,欧盟(包括其前身欧共体)为协调各成员国的中小企业立法,在欧盟和欧共体层次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欧共体理事会先是于1986年11月3日通过了《中小企业行动纲领》,又于1988年6月30日通过了《关于改善经营环境、采取措施推动欧共体范围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决议》,并于1989年7月28日通过了《欧共体理事会关于改善经营环境、推动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宗旨在于:消除妨碍中小企业发展和设立的不合理的行政、金融和法律限制,从制度上保障全社会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筹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并着重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同大企业建立密切的协作和伙伴关系,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水平。 (四)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我国上市公司的现行治理状况,既暴露出了《公司法》和《证券法》的立法瑕疵和不足,也暴露出了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和司法机构在执行《公司法》和《证券法》方面的无能和低效,更暴露出了广大中小投资者在依法护权方面的软弱和无奈。近年来上市公司中的琼民源、红光、银广夏等一系列公司肆无忌惮地编造虚假财务资料、欺骗广大投资者,且有中介机构为其摇旗呐喊的丑闻,一而再、再而三地印证了这一点。 为强化我国上市公司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切实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经营的透明度,确保公司经营者对广大投资者负责,必须推出一系列标本兼治的过硬措施。如严格划分行政权力与股东权利,切实做到政府部门与母公司、上市公司之间的政企分开;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加大对上市公司经营层、证券公司、机构投资者等市场主体沆瀣一气,实施内部人交易和其他违法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力度,等等。但完善公司治理的关键,在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享有实实在在的权利。尤其要明确,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其他广大股东利益,投资者有权对公司经营者、中介机构、机构投资者的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含股东个体诉讼、股东代表诉讼、股东集体诉讼),获得民事损害赔偿和救济;投资者有权对证券市场监管者的违法行政行为(含作为与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获得国家赔偿和救济。对于我国广大中小股东对公司的董事、其他经营者和中介机构提起的民事诉讼被一些基层法院无故驳回的错误做法,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已经到了非扭转不可的地步了。在许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法官以法律没有规定为由拒绝受理民事诉讼案件是违法的。例如,《法国民法典》第4条明确规定:“法官借口法律无规定、不明确或者不完备而拒绝审判者,以拒绝审判罪追诉之”。我国未来的《民法典》或者现行的《法官法》、《法院组织法》都应当采取这一立法态度。法院更不得以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不属于现有的法院立案案由而拒绝受理案件。至于公司经营者和中介机构的违法行为已被追究行政法律责任,不应成为法院拒绝受理以被处罚者为被告的民事诉讼案件的理由。须知,要把投资者权益保护运动全面推入21世纪,必须综合运用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大克星。其中,民事责任在法律责任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实施欺诈行为、侵害投资者权利的管理人、托管人和其他投资基金当事人,应当借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经验,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三大法律责任在许多具体情况下,是同时适用、并行不悖的。所谓“罚了不赔、赔了不罚”的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补偿、制裁和教育这三大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达国家有“经济警察”之美誉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中介机构,作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是否具有较强的公信力、独立性和公正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加入WTO后的中国证券市场的兴衰成败。因此,应当完善相关立法,以强化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实现中介机构执业标准与国际惯例接轨。涉及对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应当具有明确的表述。例如,《证券法》的第161条规定,出具虚假报告的中介机构“应就其负有责任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但是,究竟何为“负有责任的部分”,这种表述就显得非常模糊。完善上述中介机构立法势在必行。 (五)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与公司立法的并轨,赋予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 我国从1979年以来陆续制定了三部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在《公司法》出台之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外资 企业法》。而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与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就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的情形不少。 这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对于吸引和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与经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立法技术上和实体内容看,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已经不再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例如,根据其中在《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将外方投资者界定为“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而对中方投资者的界定中却没有“个人”。显然,这对中国的个人投资者不公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界定为“有限责任公司”,其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公司不必设立股东会和监事会。而国内投资主体办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1993年制定的《公司法》应当设立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三套组织机构。例如,根据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外商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绝对审批制,一律报经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批准;而根据《公司法》第8条规定,国内股东要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登记制为主、审批制为辅的原则。 鉴于现行外商投资企业立法的某些特别规定,不仅不合乎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大大落后于我国现行的公司立法,为鼓励外商投资,应当尽快废止现已落后的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与《公司法》的并轨。凡是涉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组织机构、股东权、合并、分立、破产、解散、清算和财务、会计等事项的,都应与内商投资的公司一体纳入《公司法》的调整轨道,立法者不应当、也没有必要就这些内容作出与《公司法》相重叠、相抵触的规定。不必要的立法内容的重叠,是立法技术粗糙的集中表现,是各国立法者最忌讳的败笔之处。而不必要的立法内容的抵触,则直接违反了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平等原则,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而应当采纳的国民待遇原则更是背道而驰。在合同法领域,1999年新《合同法》的出台标志者涉外经济合同法、经济合同法与技术合同法的三足鼎立局面的结束,也标志者中国与外国的法人、自然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在合同领域已经确立了平等原则。既然在行为法和债法领域能贯彻中外平等的原则,在组织法和公司法领域也不应存在例。 至于不采取法人形式的外商投资企业,当然不能适用《公司法》。但可以分别纳入《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作社法》的调整范畴。当然,针对外商投资的特殊性,立法者可以考虑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法》。但是,该法不是商法中的组织法,不是公司法的特别法,而属于经济法中的促成型干预法,具有浓厚的公法色彩,主要规制允许、限制、鼓励、禁止外商投资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的经济杠杆。 在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修改之前,应当明确《公司法》与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之间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也就是说,《公司法》与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就同一事项有不同规定时,优先适用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公司法》就某一事项没有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对此有规定时,应当适用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公司法》就某一事项有规定、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对此无规定时,应当适用适用《公司法》;《公司法》与三套外商投资企业立法就同一事项均无规定时,应当适用《公司法》的基本原则(如资本多数决定原则、股东平等原则)和公司法理。法院和仲裁机构裁决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纠纷时,也应当根据上述精神确定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 四、我国“入世”后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前瞻 我国广大消费者将是我国“入世”后的最大受益者。由于我国“入世”后要进一步削减关税,逐步取消一些非关税壁垒,来自其他世贸组织成员国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将会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届时,我国的买方市场将更加不可逆转地形成和发育,我国消费者将会需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外国进口日常家电等耐用消费者品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调。除了商品之外,外国高质量的金融、保险、旅游、娱乐、电信等服务也将纷纷登场,供我国消费者选择。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国内的生产者、销售者和经营者也将在外国同行的竞争压力面前,被迫开发和采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商品和服务价格,从而对消费者提高更多的便利和实惠。我国不少国有企业(如电信、金融、保险、商业批发等企业)曾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即使消费者对其服务不满意,也只得忍气吞声。但外国竞争者的进入,将会从根本上杜绝这一问题。因为,消费者可以“用脚投票”或者“用钞票投票”,冷落那些官商作风沿袭多年的企业。 不断涌来的外国商品、服务和外国商家,既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更自由地“用脚投票”或者“用钞票投票”,也意味着消费者会面临更多的诱惑和陷阱。因此,在中国大幅降低外国货进入中国市场门槛的同时,应当切实提高我国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水准。这就需要改革和完善现行立法,加大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力度,强化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例如,《消法》中虽然规定了“经营者有警示义务”,但对国外商品的说明是否必须使用汉语,则语焉不详,需要进一步细化。以下仅对我国入世后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前瞻问题作一初探。 (一)消费者权利和商家义务将会进一步扩张 消费者权利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束权利。以其内容为准,消费者权利可分为自益权与共益权,前者指消费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如公平交易权;后者指消费者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而行使的权利,如监督权。以其行使人数为准,消费者权利可分为个体性权利(单个消费者即可行使的权利,如多项消费者权利)与集体性权利(数个消费者共同行使的权利,如结社权)。可分为以其产生依据为准,消费者权利可分为法定权利(法律赋予的权利)与约定权利(商家与消费者约定的权利,即合同权利)。以其保护的法律依据为准,法定权利又可分为《消法》确认的权利与其他法律(如宪法、民法通则)确认的权利。《消法》列举了消费者的九大权利(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含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结社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监督权)。除了这些权利之外,消费者还享有其他法律赋予的一系列权利,如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游行示威权、言论自由等。随着我国入世和法治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消费者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含联合抵制特定商品的自由)将会越来越多。 与消费者权利对应的商家义务也将日趋缜密。商家所负的法定义务绝不限于《消法》第16条至第25条规定的十项法定义务。其他法律也有许多条款扩张了商家的法律义务,从而强化了消费者权利。诸如《合同法》规定了商家对消费者所负的先合同义务、缔约过错责任、合同附随义务、后合同义务、格式合同条款、商家违约行为与侵权行为竞合时消费者的选择权、合同解释规则等,即属此类。 除了法律意义上的义务,商业伦理意义上的商家义务,也会获得进一步重视与强化。有良心的商家可以在法定义务的门槛之上,向消费者承诺履行更高层次的义务。例如,虽然《消法》第45条规定商家对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内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应当负责更换或者退货;商家可以更加慷慨地承诺:只要保修期内一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即负责更换或者退货,也可以承诺无理由退货。 为确保消费者权利的兑现和商家义务的履行,消费者将享有更有效的法律救济手段。例如,《合同法》对商家违约实行严格责任原则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从而为违约商家赔偿消费者遭受的原始实际损失(含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以及二次实际损失(即投诉成本,含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害)铺平了法律道路。又如,为维护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人民法院应当以实现法律的补偿、制裁和教育功能,尊重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价值取向,公正审理消费者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维护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精神损害赔偿很难由立法者确定一个固定的数额,应当赋予人民法院必要 的自由裁量权,以便在具体个案中找到相对公平的赔偿标准。但是,这一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必须慎之又慎。再如,在仲裁与诉讼程序上,对于技术含量高、消费者消费知识匮乏、或者争议事实发生在商家的经营场所之内的消费争议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以解决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不仅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将会日益丰富,而且消费者权利的保护的主体也会进一步扩大。例如,电信、互联网、金融、保险、法律、医疗、交通、娱乐、旅游、购房装饰装修等新兴领域的消费者群体将会日益壮大。 (二)进一步完善消费者保护立法,抓紧清理、废止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立法文件 消费者法绝不局限于《消法》一部法律,而是一个由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与刑事法律规范构成的、成龙配套的法律体系。例如,《民法通则》中有关消费者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合同法》有关消费者合同的订立和履行的规定,《产品质量法》有关商家产品质量责任的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关商家竞争规则的规定,《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法》有关商家投资者责任的规定,都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息息相关。 保护消费者权利绝非《消法》一部法律所追求的立法宗旨,而是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立法的宗旨之一。凡是与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都应接受该宗旨和原则的约束和指引,不得与之相冲突。建议立法机关尽快对现有法律中确认和纵容垄断企业不当利益的条款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该废止的,坚决废止。例如,随着我国“入世”步伐的不断加快,除了公有制医院,非公有制医院、外商投资医院(包括外商独资医院、中外合资医院)、乃至于外国医院将会进入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可以预言,未来的医疗事故纠纷将逐渐增多。为理顺医患关系,有必要废止过时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医疗事故纠纷导入《消法》、《合同法》和《民法通则》的调整轨道。 (三)正确理解普通法与特别法的相互关系,适用对保护消费者有利的法律规范 在实践中,在适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时,存在普通法与特别法的相互关系问题。但一般法和特别法是相对的。例如,相对于《民法通则》而言,《消法》是特别法;相对于《消法》而言,涉及特定消费领域的行业管理法是特别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在适用上是特别法优先适用,一般法补充适用的关系。 在立法机关废止有关法律(尤其是行业管理法)中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条款之前,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调解机构可否仅适用这些条款,而拒绝适用作为一般法的《消法》、《民法通则》或者《合同法》呢?例如,有人将《邮政法》有关邮局投递延误免于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视为特别法规定,从而排除适用一般法有关违约责任的规定。该观点颇值商榷。 一部法律(包括民法通则、消法以及行业管理法)中既有民事法律规范,也有行政法律规范,有时还有刑事法律规范。因此,《民法通则》有关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属于民事法律规范,《邮政法》有关邮局投递延误免于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也属于民事法律规范。虽然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法理,《邮政法》的规定理应优先于《民法通则》适用。但是,不管是普通民事法律规范,还是特别民事法律规范,都是民事法律规范,都要遵循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违反该原则的民事法律规范,不应予以适用。易言之,《邮政法》有关邮局投递延误免于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固然不应予以适用,但原因不在于该规定不是民事法律规范,而在于该民事法律规范违反了民法和消法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原则、平等原则、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应予以适用。当然,从根本上说,立法机关应当追根溯源,尽早废除《邮政法》中的不公平的特别民事法律规范。对于涉及其他垄断性行业的法律规定,也应采取这一态度。 (四)强化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现代公司法中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既包括自然人的人权尤其是社会权,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权利和利益。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在于公司的经济力量及其推动社会权实现的社会义务。公司的社会责任与人权中的社会权,尤其是消费者权利紧密相连。 商家对消费者所负的社会责任,既包括商法意义上的社会责任,也包括商业伦理意义上的社会责任。商法为商家设定的社会责任是有限的,而商业伦理为商家设定的社会责任则是无限的。 聪明的商家不仅应当成为守法经营的模范,而且应当成为诚实敦厚的儒商。缺乏商业道德、不诚实守信的商家,即使算得上合法商家,也必将为广大消费者所唾弃。商家应当把增进消费者利益视为公司的经营目标和行为指南之一,而非赚钱的手段。当消费者利益与股东利益发生冲突时,商家应当尽力兼顾二者利益;如果二者实在无法兼顾,消费者利益应当优先考虑。实际上,商家对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既是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也是商家占领市场份额、赚取利润的远期经营方略之一。商家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唯一法宝就是尊重消费者的权益,及时对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价值和目标作出反映,及时按照消费者需求调整自己的经营思路和市场营销战略,注重在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的同时,尽可能地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实惠、便利和承诺。因此,《公司法》应当调整董事只对公司和股东利益负责的传统立法态度,授权董事在作出公司经营决策时适当考虑消费者的利益。商家应当制定并公布充分尊重消费者利益的、系统全面的《消费者政策》。 为强化商家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还应积极探索消费者代表参与公司董事会的新路子。具体说来,鼓励与保护消费者代表步入公司决策层,并赋予其全方位的知情权、与股东董事、职工董事一道就公司的经营战略、投资计划、产品开发、产品质量检验等重大问题参与表决的决策权、就涉及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问题行使的否决权等积极、有效的权利。目前,许多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积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试点。独立董事中应当有适量的消费者利益代表。当然,消费者董事必须来自消费者,由消费者所选,并为消费者服务,不能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公司所收买,不能与制假卖假的奸商同流合污、狼狈为奸、助纣为虐。因此,消费者董事应当具有很高的素质,既要有德,始终不渝地把消费者利益的维护放在自己的心坎上;还要有能,通晓公司的经营管理,熟悉公司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的有关知识,尤其是该商品对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影响,从而做到耳聪目明,不为奸商的巧言令色和表面文章所欺骗,更有效率地在产品和服务投入市场之前为广大消费者站好岗、放好哨。为确保消费者董事的廉洁与效率,立法中还要规定消费者董事对广大消费者的定期社会报告义务,这种报告要在新闻媒介上公开。 为鼓励商家善待消费者,立法者应当要求商家导入社会公开法律机制,把消费者等利害关系人与股东和债权人一道纳入社会公开机制的保护伞下面,并把信息公开披露的内容由传统的财务性公开,扩大到包括财务性公开和社会性公开在内的广泛内容。消费者协会还应组织商家制定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建立商家社会信用评级制度,帮助消费者行使购物的投票权。 (五)建立快速解决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律机制 1.小额消费纠纷应当引起全社会重视 在小额消费纠纷中消费者与财大气粗、深谙商品和服务知识的商家相比,往往处于弱者地位。例如,消费者在投诉和起诉中支出的费用都是由自己预付的,而商家的诉讼费用却可以打入经营成本;消费者为了讨回“小额的公道”,有可能影响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商家却可以从容地委托律师和雇员与消费者展开拉锯战和持久战。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恰恰说明了妥善处理小额消费纠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丘建东和高河垣等为赢得小额官司而提起的诉讼被社会褒奖为公益诉讼。 一种观点认为,小额消费纠纷案件的诉讼成本过高,主张消费者应当忍让。此说动摇了有关机构受理小额消费纠纷的积极性,而且削弱了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助长了商家的侥幸投机心理。实践证明,公正而及时地解决小额消费纠纷有利于补偿消费者遭受的损失,制裁商家的不法、不道德行为,警醒其他商家好自为之,增强消费者的安全感和自信感,刺激消费需求,拉动市场内需。 2.鼓励商家与消费者通过友好协商化解纠纷 一旦发生小额消费纠纷,消费者和商家应当首先选择友好协商的方式化解矛盾。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小额消费纠纷,对于消费者来说省时、省力、省钱,对于经营者来说有利于保持自己对消费者负责的良好形象,避免伤害消费者的感情,有利于延续和巩固过去形成的客户关系。许多商家设立了专门机构,受理消费者的小额投诉,取得了一定效果。对商家而言,为取得友好协商的成功,有必要保持应有的风度和姿态,切忌纠缠于细枝末节。 3.进一步提高行政调解和民间调解的成功率 商家与消费者在通过协商解决纠纷时,往往偏执于一端之理,很难听进对方当事人的不同意见,致使协商很容易搁浅。而由消费者协会出面以调解方式解决小额消费纠纷,省去了消费者与商家因为参加仲裁与诉讼所要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也不伤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感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行政主管部门也可根据消费者的请求,主持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调解。但由于调解机制建立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之上,且调解机构的人员编制、调查手段有限,更无强制执行手段,致使大量小额消费纠纷无法通过调解解决。 4.加快设立小额消费纠纷法庭 诉讼克服了协商与调解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久商不决、久调不决的缺点,有利于及时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使双方早日投入到各自的工作、生活和经营活动中去。各级法院理应扭转“抓大放小”的错误观念,对小额消费纠纷案件采取积极的态度,及时、公正地受理和审结各类小额消费纠纷案件。 一些地方人民法院积极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审理小额消费纠纷案件。例如,黑龙江省绥化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目前已设立73个保护消费者权益合议庭,并吸收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代表担任陪审员;湖南省常德市也先后在全市9个基层人民法院设立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法庭。鉴于小额消费纠纷案件量大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有必要在全国推广小额消费纠纷案件专门审判机构试点工作。建议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小额消费纠纷案件的特殊性、以及运用传统的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小额消费纠纷的障碍,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人民法院在审理小额消费纠纷案件中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处理小额消费纠纷案件有法律依据。根据《消法》第30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这里的“采取措施”当然包括设立小额消费纠纷审判机构在内。 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处理小额消费纠纷案件一般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简易程序,在立案、审理、判决和执行诸环节充分体现简便、快捷的原则,重点解决立案难、执行难的问题。为避免消费者遭受旷日持久的讼累,人民法院应当尽量引导消费者与商家在诉讼过程中达成调解协议。从长远看,小额消费诉讼应当由目前的简易程序跨入特别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另外,《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集团诉讼登记制度也可适用于小额消费诉讼,从而方便广大消费者在其他消费者起诉时搭便车。 5.尽快打通消费纠纷的仲裁途径 同诉讼相比,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原则,具有省时、省钱、省事的简易性特点,能够充分体现消费者与商家的意思自治。但各地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商事纠纷较多,而对面大量广的小额消费纠纷无暇顾及。尽快打通消费纠纷的仲裁途径,既是完善仲裁制度的需要,也是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浙江、辽宁、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消费者协会与仲裁委员会共同努力,设立以消费者协会为依托的仲裁委员会分支机构,专门受理消费纠纷,尤其是小额消费纠纷案件,收到消费者与商家好评。该类分支机构的仲裁员多由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担任。 如果目前的仲裁机构无力受理大量消费争议,又不同意下设消费争议仲裁分支机构,可否设立具备法人资格的消费争议仲裁委员会呢?回答是肯定的。根据《仲裁法》第10条之规定,仲裁委员会由符合法定条件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这里的“统一”二字,含有反对滥设仲裁机构之意,但在措辞上有别于“唯一”。设立消费争议仲裁机构,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扎实试点,稳步推进,切忌一哄而上。仲裁机构制定仲裁规则时应当充分考虑小额消费争议仲裁的特点,拟定好简易程序规则。 为推动更多的消费争议案件进入仲裁程序,各级消费者协会应当鼓励商家自愿向消费者承诺将其未来可能发生的消费者争议提交特定仲裁机构。这种承诺,一旦被消费者接受,就构成了仲裁协议,消费者就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而无需再与商家另订仲裁协议。商家是否愿意作出这一承诺,是衡量一个商家是否具备诚信资格的重要指标。一旦商家作出承诺,除了仲裁协议和选择仲裁的承诺,商家在保修卡、产品说明书等文件中所作的仲裁条款对商家也具有约束力,应予鼓励。 处理消费争议的仲裁员应当符合法定任职条件,具有良好法律知识修养和过硬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改进开庭审理艺术。为早日化解消费争议,加速市场经济流转,还应鼓励商家与消费者之间调解结案。 6.处理协商未果的小额消费纠纷需要配套法律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小额消费纠纷的解决需要一系列配套机制的支撑。例如,为应对消费者无力聘请律师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消费者法律援助制度,设立小额消费诉讼基金;消费者协会依据《消法》第32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5条之规定,有权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包括担任消费者的诉讼人);等等。 要建立健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监督体系,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检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国家公权力的监督,消费者、商家等市场主体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团体(消协、行业协会)等社会权力的监督。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握有国家赋予的行政监管权限、行政处罚权和裁判权,要坚决强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杜绝执法与司法中的腐败与专横。 市场经济论文:市场经济下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思想,使其看到自己未来事业的前景。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方法上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定位,以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 一、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表现在外向型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外向型的“三资”企业,中西方文化混融,各种思潮纷纷涌入,使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开始悄悄侵蚀学生的灵魂。涉外企业中的外方管理方法、手段及思想意识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学生盲目崇洋。收入待遇等因素使一些毕业生将外企作为择业的热点目标,国营企业即使有正式录用名额也不受他们青睐,祖国意识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渐渐淡化。其次是市场经济与学生价值观念的转变。由于部分学生对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不足,界线划不清,不能全面理解其共性、特性和作用,以及积极主流与消极支流的关系,致使认识上出现误区,价值观念发生扭曲。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一些学生错误地将其视为思想行为的准则,导致了做事讲价钱,付出要索取,把自己的行为用“等价交换”来衡量。在为社会付出的价值观上具有浓厚的“务实性”,在利他的同时首先要利己,更有甚者表现出只顾自己的方便和利益,而不顾他人和社会公德,认为生活的真谛就是享受。无私奉献已不再成为人的价值范畴,造成理想境界的空虚。第三是劳动力市场及用人制度的变化,提出了新的人才质量要求。 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为企业输送人才的院校在培养人才上向质量要效益,应培养出觉悟高、能力强、懂理论、会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企业为适应商战竞争,还突出表现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上的变化,强调制度的执行与制裁要奖罚分明。培养人才与工厂生产的产品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培养的人才类型、规格、特点、素质及管理手段,必须与人才市场的需求、管理制度相吻合;否则,我们的毕业生将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去竞争力,甚至失去人才市常第四是市场经济给思想品德教育带来的困难。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社会观念的变化,知识的更新,信息的接受,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来说几乎是同步的。 就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接触面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远比在校门内的教师要广、要快得多。因此,教育者往往不能提前把握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当学生身上已反映出一定的思想问题时,教师才被动地去进行教育,这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使教师的说教显得软弱无力,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及时”甚至“超前”了,造成对在校生思想品德教育滞后的局面。 二、对在校生进行德育的思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德育工作的思路应是: (一)突出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院校德育要坚定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其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旋律,引导学生在接触开放的文化环境时,自觉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崇洋媚外的思想,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由爱父母———爱师长———爱他人———爱集体,最后上升到爱祖国。 (二)加强对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引导德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其认识到如何做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性。然而学校的德育必须坚持一元化的导向,使学生明白社会所容纳的并不都是时代所提倡的。价值的真谛在于无论是社会价值还是自我价值,都要通过自身劳动来实现。说到底,人的价值就是更多地为社会创造和奉献。进行人生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活着为什么,怎样生活和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理想教育,从学生生活的最贴切处入手,诱发他们的生活理想,从而激发出强烈的职业理想,把社会理想、为祖国做贡献的理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职业理想上。理想是动力,也是激励,在理想的驱动下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树立新时期人才质量的德育观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的根本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当今市场的激烈竞争,实质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做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在德育上要积极探索新时期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建立新时期的人才质量标准。新时期人才质量标准,已不再单纯是过去那种踏实加肯干、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类型,而是思想和能力是复合型、适应型、开拓型的人才。因此,在德育上要给学生全方位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职业意识、创业意识、敬业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公关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制意识,同时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省能力,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总之,新时期的院校德育应培养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的人和国际型的人。 (四)德育管理制度和手段要与企业管理相衔接学校的德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德育必须把参照系由封闭的院校教育转向人才市场和企业要求上来,这一转变要求学校在德育管理制度和教育方法上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使之与企业的要求相衔接。如若不然,学生在校接受的是一套管理方法,到企业后是另一套,这将增加学生的不适应性,减低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为此,必须做到: 1、在日常行为规范上要与相应的企业要求衔接,把企业要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学校培养学 生日常行为的部分规范要求,同时要设置专业环境,在环境中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 2、德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要与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位饭店的总经理说:“你们学生不及格还有补考机会,而在企业做错了一件事就难以挽回”。因此,在校的德育管理要与企业要求吻合。首先,应突出制度化管理,将规章制度熟知熟记,严格按制度办事,奖罚分明;其次,是在制度的执行上不能沿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等旧的教育方法,制度不容违犯,否则就要受到处罚;第三,要适当减少耐心说服的思想教育过程,加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学生自律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企业化管理的环境。 3、使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参与竞争。创造条件使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供需见面会。在平时的学习、社会工作及各项评比和比赛中为他们设计竞争舞台,创造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共同的目标导向下,进行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4、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市场经济活跃,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能否承受竞争机制冲击的淘汰和排挤?能否经受挫折的考验?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不一定能在社会中经受住挫折和胜利的考验,这就要求德育应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首位。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品质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保健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培养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和协调社会环境,成为竞争中的强者。这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竞争的心理适应力。在校期间应为学生设计竞争的舞台和竞争的环境,训练学生对竞争的适应力。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诱导,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预见性。做好上岗前的心理准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了解人才市场情况,理论联系实际,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法,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5、加强信息反馈和教师的理论培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应注意以下两点:(1)加强社会信息反溃经常了解社会思想动态,推断哪些社会事务可对学生产生影响,使教育走在学生思想意识形成之前。经常了解企业管理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扩充学生的应变能力。(2)要经常对教师进行社会主义德育理论的培训。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建设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深入到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和需求。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每次微小变化前,首先对教师进行理论指导,使教师具备指导学生的理论准备,注意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更新观念,紧握教育的主动权,使教育具有超前性。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力保障。综上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重在实践的探索和理论上的总结。北京旅游学院管理系在德育上推出的“三自教育”、“学生行为守则”及参与各项活动的“严、细、活、竞、创”的五字要求和“教师形象”的讨论,正是在市场经济下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思考、探索和实践,相信在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建筑英语论文:“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高职高专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要以“一带一路”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建筑行业的综合素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前中国伟大复兴的顶级战略,是为了深入发展全球化经济,促进我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友谊之路。这一国家顶级战略促使当代中国建筑产业不断升级,同时也带来各大企业对建筑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一带一路”进程中输送人才,应该是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专业需要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关键词】“一带一路” 英语教学 改革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复合型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已经进行到要让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屹立在世界的领导地位的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国家战略阶段,在这一伟大国家级战略实现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着国家的基础建设需求。建筑行业市场潜力无限。大多数建筑单位认为建筑行业英语对从事建筑工程工作很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需要大批的既精通建筑又熟悉英语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应该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培养相应的人才。 二、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侧重于对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过分偏重语言理论的输入,忽略了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当学生需要进行英语交流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组织语言。 大多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都很扎实,语言能力较强,但是对建筑专业知识了解很少,所以现在高职建筑英语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建筑专业词汇和语法的习得”,而没有将建筑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培养目标。它是导致学生建筑方面英语综合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不太重视。建筑专业英语多以考查课形式出现,另外,课时设置较少,每周只有2学时,一般情况下,学生只能了解建筑专业英语中简单的词汇和常用句,很难学到更多的和建筑相关的英语知识。并且,高职学生多数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虽然懂部分英语,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复合型建筑人才的需求。 三、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要求建筑专业英语教学适应“一带一路”对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建筑专业英语人才,因此应尝试进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要以“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一带一路”战略对高职高专建筑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把以对建筑英语词汇的教学转向到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尤其是要以扩展“一带一路”的建筑行业人才需求作为高职建筑行业英语的教学方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注意语言交际功能的培养,考虑到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可以增加“一带一路”发展中所涉及的建筑行业英语内容,例如原材料选购涉及的询价、报价、基本的土木工程过程,项目招投标、制定建设规划、进行地质勘查、设计图纸、项目施工和验收全过程等。同时,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因材施教。 2.根据“一带一路”战略特点,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一带一路”的特点,高职建筑行业英语教学更应从“交际性”和“实用性”出发,在建筑行业英语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努力探索、自主学习、团结合作高质量的建筑人才。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力度,把语言理论学习融入交际实践过程中,以实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来从事建筑行业活动的目的。因此,建筑专业的英教学可以模拟建筑公司用英语进行招投标,用英语讨论工程项目的图纸,加强建筑行业英语文献资料阅读与翻译等等,帮助学生感受英语的建筑专业发展趋势,扩展英语的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涉外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学校可以加强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作,增强学生对相关国家历史文化,提高英语交流能力,为建筑专业学生提供各种国内境外实习锻炼的机会,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建筑劳动者和职业人才。 四、结语 “一带一路”是党和国家的顶级发展战略,英语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改革, 努力使高职高专建筑类行业英语教学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高职高专建筑专业学生的建筑行业英语能力,为“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培养出既精通建筑又擅长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简介:王h,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高职英语。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英语翻译浅谈 摘 要: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建筑英语进行分析,有利于指导翻译工作,使翻译更精确,使信息传递更完满。本文结合文体学理论,分析建筑英语实例,结合译者的修养,进而探讨建筑英语翻译。 关键词:建筑英语特征;建筑英语翻译;译者修养 在全球化的今天,建筑英语翻译在中国的建筑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在引进外国建筑艺术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英语是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EST)的一个分支,专业性强在许多方面有别于日常英语、文学英语等语体。 一、建筑英语语言特征 根据文体学理论,言语事件发生的语境不同,人们使用的语言也不同,为适应特定语境而使用的不同的语言特征系列构成语言的不同功能变体(语体) 。语言的功能变体可分为方言和语域,方言与语言使用者有关,语域与语言使用场合相连。语域包括语场( field) 、语式(mode )和语旨( tenor ) 。根据语场的不同,话语可分为非文学文体和文学文体;按语式区分,话语可分为口语体和书面体;按语旨划分,话语可分为正式体和非正式体[1]。语域反映人类社会的交际过程,是动态的,变化较快,随着情景的变化而转移。交际过程与情景语境密切相关,交际者所使用的语言可根据语场、语式和语旨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话语的产生同时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制约,它们之中任何一个有意义的变化都会引起语域的变化[2]。 结合上述文体学知识,建筑英语专业性强,有自己的专业词汇,不受情绪、文化等主观因素影响的语言。由于其内容、专业领域的特殊性, 也由于工作者长期以来的语言使用习惯, 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如“tongue”在日常生活中是“舌头”的意思,而在建筑领域中为“公肋”,“雄榫”的意思;“boring”为“钻孔”而非日常所说的“厌烦的”意思。 (一) 专业词汇的表达准确 建筑专业术语和词汇多。建筑专业词汇指的是那些在建筑领域中具有专门意义的词汇,通常这些词汇在还具有常用意义。这类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除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词汇,如“tender”(应译为“标书”而非温柔的),再如招标程序中的词汇“performance security”不是“性能保证”而是“银行履约保函”。根据不同的语域,在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时,要注意根据语域来选用词汇。如在国际招标文件中,用manufacture代替produce,用commence代替begin,用terminate代替end,waive代替give up等等。 (二)多名词化结构 建筑英语多采用合成名词或者名词化的名词(动词后加ing,ment,tion等等的形式),以及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 合成名词是科技英语的积木块( building block) 。这种积木块构句能力强,语言简练,信息量大, 且语义单一, 能客观准确地传递信息。[3]所以,建筑英语中使用十分频繁。例如: (1)light weight partition wall 轻质隔墙 (2)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钢筋混凝土结构 (3)channel steel expansion ring 槽钢胀圈 合成名词从形式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口语化。其实不然,它是一种缩略形式,内部关联复杂,属正式文体。普通英语中,人们在未能准确把握合成名词各个名词间的关系之前,一般不轻易使用,而是借助于适当的介词或者形容词表达相应的内容。尽管合成名词内部关系复杂多样,但通常把它们视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比用介词短语对其中的中心词进行层层限定简洁了许多,且其内涵并未改变。 名词化的运用,把动词或形容词变成名词,使之具有名词功能,又保留动词或形容词的某些特征,有些动词本身也为同义名词,如research ,conduct ,survey 等。 (5)pressure alarm device and accidental exhausting device 压力报警装置,以及事故排风装置 (6)Pressure difference display device with sound-light alarm should be provided in the area with air pressure grads. 有压差梯度的区域应安装压差显示装置,并有声光报警。 用逻辑关联词连接或者相关符号连接的名词化短语,如: (7)Dew-proofing of the service pipelines should be noticed and the sealing between vertical pipes and floor board must be noticed. 实验室内部的给水管道要注意夏季结露问题,通过实验室的各种立管应注意穿楼板的密封问题。 (8)管道上的三通或四通,均为45°三通或四通、90°斜三通或斜四通。 All the T-branch pipe and four-way pipe should be 45°three-way pipe and four-way pipe or 90°skew-T and skew four-way pipe. (三)句子特点:长句多,多陈述被动句,且多为一般现在时和完成时 Hydrological studies comprise the identification of existing hydrological features at the project site and its surroundings, the calculation, modeling and proposal of solutions for handling external storm water and site-generated runoff, the dimensioning of modified or new hydrological features. 水文调查包括识别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现有水文特征,计算,建模,处理外部雨水的方案和现场集中排水方案,调节后的水文特征(新的水文特征)。 According to the master plan of Nanjing Lukou International Airport, the long term development target is to design the building scheme for the new passenger terminal area according to a total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the airport of 70 million passenger, and to put forth a near-term implementation plan that can satisfy the need of an annual passenger handling capacity of 30 million passenger and a plan for implementation by 2020. 根据南京路口国际机场的总平面图,长期目标是根据年旅客吞吐量7千万而设计出新的候机楼的方案,并且提出一个近期执行计划,这个计划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千万,然后再提出一个2020年能完成的计划。 总之, 建筑英语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在用词上讲究准确明晰, 论述上讲究逻辑严密, 表述上则力求客观, 行文上追求简洁通畅, 修辞以平实为范, 辞格用得很少, 句式显得单一少变, 语篇中有许多专业词汇和术语, 句子长而不乱。 二、建筑英语的翻译 要做好建筑英语的翻译工作, 译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建筑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资格预审,招投标,标书,建筑设计与施工,质量评审,技术资料和相关规范等等。因而译者学习相关建筑知识对翻译很有必要。使自己成为半个专家。 (二) 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 术语和专业词汇的翻译是建筑英语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想准确翻译好工程类文章, 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翻译建筑类文章, 图纸,可以不理解工程专业, 不理解原理, 但是一定要准确翻译术语和专业词汇。如“轻钢龙骨”“light steel keel ”;“terminal building”航站楼,“coat”在工程英语中为“涂层,表层”的意思等等。 (三)准确理解词义 建筑翻译不仅要勤查专业词典, 而且更要结合一个词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真实含义。如果有图的话可结合图纸分析,还可以利用Internet网络帮助理解。例如“transformation”一词有“改造,转变”之意,the transformation of X airport 到底是X机场的改造还是转变,就要根据后文内容来确定。 (四)仔细分析长句 工程英语中有大量长句, 这些长句中往往又含有若干分句和许多短语及其它修饰限定成分,这给理解带来了一定困难。翻译时首先必须对长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先理清主干、再层层明确各成份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逻辑关系, 然后根据情况, 选择采用顺译、逆译或综合译法。表达时一定要将意义的准确性和明晰性放在首位, 该断句就断句, 该增益就增益, 不可死扣原文形式。例如: Major structural work has been found to be needed at such locations. In at least one building, the Rialto Project, Melbourne, the structural engineer found it necessary to vertically pre-stress the lower height columns so as to reconcile the differential deflections of columns in close proximiy with the post-tensioning of the shorter column simulating the weight to be added on to adjacent, higher columns. 主要的结构工作都集中在布置中。在Melbourne的Rialto项目中,结构工程师发现至少有一幢建筑,很有必要垂直预压低高度的柱子,以便使柱不均匀的变形差得以调解,调解的方法近似于后拉伸法,即较短的柱转移重量到较高的邻柱上。 (五)分析掌握构词法 (1)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新词,或者取词的部分组成新词。 如hot-rolled deformed bar 热轧带肋钢筋 lift―slab structure 升板结构。 (reinforced bar=rebar (钢筋), waterstops 止水片等。 (2) 简写,由组中的几个主要词的首字母合起来组成新词。如AC可是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的简写,或air conditioner 空调的简写,以及HVAC 为heating, ventilating, air-conditioning的简写,HV,ELV分别是high voltage强电和extra low voltage弱电的简写。 三、译者的修养 (一)语言功底扎实,不仅对于语言本身,还应对其内在的文化有所了解,语言和文化是不分家的。用翻译大师杨莉藜的话讲,“翻译是双语内部转换和语际转换的综合”。而语言永远都承载着文化,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因而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二)建筑专业的翻译,必须对于建筑有一定的了解。根据工程对象及人员特点,做到翻译严谨明确。如“建筑红线”若直译为“red line of architecture”,让国外的人就很难理解,应为各国的建筑参照规范不一样,个别说法及要求也会不一样。国内大多数建筑设计单位参照的规范都是中国规范,当业主要求使用欧美规范时,翻译的精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想翻译出来的东西能够使别人明白首先自己就要明白自己所译的究竟是什么。(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有了这样的专业知识背景,“建筑红线”译为“boundary line”似乎更容易理解。 (三)对于某些约定束成的说法一定要准确,尽量做到专业。如“人行横道”可以译为“crosswalk”,但国外大多采用“pedestrian”。再如“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不能译为“construction area”和“use area”,常规的应该为“gross area”和“net area”。 (四)积累 成功的译者背后是无限的努力和艰辛的积累。在巩固自己的语言功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的时候,积累对于译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质变都来源于量变的积累,如华罗庚所说“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建筑英语翻译做好做精,译者要有一个良好的积累习得。 四、结语 在翻译实践中,除了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水平之外,还需要具备更加广博的知识等综合素质。建筑英语的翻译要做到准确通顺,明白无误,译者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建筑英语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建筑英语论文:基于语料库的建筑工程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研究 摘 要: 本文在语料库共选理论指导下,基于自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以高频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检索切入点,考查建筑工程英语相关语义高频词的基本语义范畴及典型性高频词共选语境视域下的语义偏好特征。研究发现基于城镇规划、道桥、建筑结构、环境工程四个子语料库的检索分析,高频关键词的语义范畴可归纳为气象、规划、方位、环境、房屋构造五类,不同语义范畴词汇所展现的语义偏好和类联接特征表现出差异性,展现了建筑工程英语词汇特有的语义共选特色。 关键词: 语料库 建筑工程英语 语义共选 语义偏好 1.引言 语料库语言学的共选理论核心观点是指语言在使用中具有“形式与意义的共选关系”(卫乃兴,2012:2)。它包括词汇与语法的共选、词汇与词汇的共选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词汇形式和与其相关的语法结构形式、语义类别乃至语用功能在多个层面上的共选关系,由此构成语料库视角下的“可拓展的意义单位”(Sinclair,2004:30)。Sinclair曾构建过意义模式的工作模型,即从词汇搭配(词汇与词汇间的共选)、类联接(词汇与语法的共选)、语义偏好(词汇、语法与意义的共现,Stubbs,2001:65)和语义韵(词汇、语法与语用功能的共现)四个层面对核心词汇进行了由频数驱动的、自下而上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意义模式建构,为后续相关领域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研究借鉴Sinclair的共选语义理论模型,聚焦词汇、语法、意义彼此间的共现特征,选取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建筑工程英语作为研究语料,主要考察建筑工程英语文本语篇的词汇搭配、类联接和语义偏好特征,以高频关键词作为研究切入点,旨在考查关键词与其周边词在词汇、语法、意义层面的共选特色,揭示建筑英语语境下的词汇语义偏好特征。 2.研究设计 本研究在研究手段上借鉴何安平在《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研究》中的研究方法,即提取语篇中的关键词,通过语料库检索手段总结归纳关键词与其周围搭配词形成的形式与意义上的语义共现特征。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考查了目前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建设情况,发现建筑工程方向英语语料库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基于建筑工程英语进行的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研究更尚属空白。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建设研究样本所需的语料库,然后提取各个子语料库的高频关键词及其搭配语境,归纳总结建筑英语的语义偏好特征。具体考察以下几个问题:(1)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关键词的语义范畴有哪些?(2)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关键词表现出哪些语义偏好特征?(3) 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建筑词汇语义具有哪些类联接特征? 经过前期语料甄选、语料采集、语料整理、语料标注等语料库建设预处理环节,现阶段所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系英语语篇单语语料库,包含城镇规划专业英语语篇语料库、道桥专业英语语篇语料库、环境工程英语语篇语料库、建筑结构英语语篇语料库四个子语料库,语料库初步规模约30万字,语料来源于国内几所高等院校建筑、土木等专业采用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根据语料库语言学中标准类符/形符比(衡量文本中词汇密度的常用方法),通过语料库软件检索可知四个子语料库的标准类符/形符比依次为:城规31.4,道桥31.3,建筑结构36.9,环工37.7。总体上,四个子语料库的词汇密度等级接近,环境工程、建筑结构的文本实词密度较大,城镇规划、道桥两个子库的文本实词密度相对较低。 研究步骤上首先采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ordance 3.2中wordlist的主题词检索功能生成建筑工程英语高频词列表,选取词频前300的词汇,排除非实义词。然后研究者对截取的高频实义词进行语义范畴定性分析,对语义不清、范围模糊的词汇暂时排除,选取语义范畴特征显著的词汇。研究第二步,研究者选取每个语义范畴10~20个典型性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分析的对象。选定关键词后,点击collocates功能,将关键词的左右搭配跨距设置为5L-5R,搭配频率设定为至少出现10次。研究第三步,通过concordance语境共现功能,逐个查看关键词的语境共现搭配行,进行语义偏好分析和类联接句法分析。 3.语义共选特色讨论 基于城镇规划、道桥、建筑结构、环境工程四个子语料库的高频词检索,整理出每个子库的高频实义词,研究选取了每个语义范畴10~20个典型性关键词作为语义偏好分析的对象,然后进行定性的语义范畴分析,最终归纳出主要的语义范畴。如表1,基本语义范畴可分为:气象――指风、云、雨、雪,跟馕隆⒓窘谟泄氐拇笃物理现象,占比14%,如winter,cold,wind等;规划――指城市及周边设施的合理布局、城镇各项建设工程的综合部署,占比25%,如design,layout,traffic等;方位、尺寸――建筑物方向、位置及长、高、宽、跨度等度量衡,占比15%,如external,indoor,height等;环境――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占比24%,如land,road,water等;房屋构造――指建筑物基本结构、建筑材料等,占比16%,如windows,roof,columns等。研究发现,建筑工程词汇语义从属于数量有限的语义群。 表 1 建筑工程英语高频实义词基本语义范畴 选定关键词后,点击语料库软件collocates语境共现功能,将关键词的左右搭配跨距设置为5L-5R,搭配频率设定为至少出现10次。鉴于篇幅有限,本研究截取了几类语义范畴中典型性的实义样品词作为语义偏好个案研究对象(T值大于4),分别选取了planning,administration,land,built,design,energy,heat。研究发现,所选高频实义词搭配偏好范畴基本可概括为修饰限定语、气象、规划、方位尺寸、环境、房屋构造、用途七大类。气象类关键词的语义搭配偏好主要局限于气象和用途2类;规划类关键词的语义搭配偏好聚焦于7类,尤其是修饰限定语和用途2类;环境类关键词如land的语义偏好聚焦于修饰限定语、规划、用途3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于同一类语义范畴的实义关键词在语义偏好上存在差异性。以规划范畴词汇planning,administration,design为例说明,三者在语义上都有规划、设计之义,在语义范畴内属于近义词,但是通过查看语义搭配偏好,可知三者在语义上各有差别,planning是规划类典型性核心词汇,语义搭配范围最广,即可被ecological,competent等形容词修饰限定,也可以与气象(如heat)、方位(如outer)、房屋构造(如frame)等词汇共现搭配;其次是语义典型性特征次于planning的design,搭配范围缩小;最后是规划类语义范畴边缘词汇administration,语义搭配偏好选择性较之最少,介于房屋规划与土地管理间。此外,研究还发现不同语义范畴的关键词可以互为搭配词,如环境类词汇landscape与规划类词汇design,等等。 为了考查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语义类联接搭配特征,本研究选取了语义典型性特征显著的样品词planning,land,design,energy(T值介于4~11间),建筑工程英语语境下的类联接特征统计结果如表2。总体上,样品词展现的语义偏好倾向属于中性,体现了科技类语文体的语义中立特点。其次,由planning + be supposed to、design + be done的类联接搭配结构可知,被动语法现象在建筑工程英语语篇中应用较普遍,进一步印证了科技语篇客观、中立的语义色彩。此外,通过“-”形成语义联接合成词也是另一大特色,如land-use表示土地应用,energy-saving表示节约能源等。 表 2 建筑工程英语实义样品词类联接特征 4.结语 本研究借鉴Sinclair的语义共现模型,基于自建的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从语篇关键词入手,从形式与意义上分别考查了建筑工程英语关键词汇的语义范畴、语义偏好特色和类联接特征。研究发现基于城规、道桥、建筑结构、环工四个子语料库的关键词语义范畴可基本归纳为气象、规划、方位、环境、房屋构造五类。此外,不同语义范畴的词汇所展现的语义偏好和类联接特征表现出差异性。值得注意的是,隶属于同一类语义范畴的实义关键词在语义偏好上也存在差异性。在词汇与语法层面的共现上,关键词类联接特征反映出中性的语义倾向,如被动语态结构使用频繁,印证了科技文本语义中立的色彩。 建筑英语论文:基于建筑材料专业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具体介绍了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师组织此课程教学活动和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并对教学改革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075-02 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是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英文刊物和文献阅读和翻译的能力,熟悉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扩大词汇量,掌握学科的动态发展,能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打好专业基础。但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与实际的联系并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能够适应工作需要,有必要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开展教学实践和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语的掌握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教委在《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中,对外语教学提出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的要求[1],可见专业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专业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教学方法及内容。 (1)教学方案不明确,授课模式单一。专业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学习,也不是一门纯粹的专业课程,并且与双语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它应该是英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的一种渐进式的教学。而以往常常采用的专业英语教材大多是将英文文献进行汇编,这就具有很大的弊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气氛呆板,教学效果不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觉得学习专业英语只不过是将英语和专业知识进行对照学习,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实际结合不强。详细阅读和翻译能力是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但不是唯一的任务。目前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技术领域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虽然在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既懂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专业英语能力的人才,但目前的课堂内容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实际上,学生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已经掌握了建筑材料的相关专业知识,再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时如果只是单纯的英汉对照重复学习,内容不但缺乏创新,也并不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专业英语知识的能力,比如工程中常常会涉及的外国专利、产品说明和科研文献资料等信息的获取,学生依然没有掌握。 (3)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与基础英语没有区别。专业外语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阅读国外专业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但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考核方式却没有体现这一教学目标。 2.学生的学习现状: (1)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没有衔接过渡。学生一般在大一、大二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而大三开设专业英语课,并且专业英语中有大量不常用的生僻词汇,学术专业英语的表达习惯也与基础英语不同,而采用阅读和翻译为主的教学手段会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应试英语的学习方法明显不适合专业英语的学习[2]。 (2)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对英语学习有所抵触。在接触专业英语之前,学生从中学开始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英语学习,这本该成为专业英语学习的良好前提,但是专业英语的课程开始在大三,学生没有了大一、大二时学习英语的兴趣。过了四级的学生不想再学英语,没过四级的学生也不愿意再学英语,有些学生觉得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英语,已经疲劳、麻木甚至厌倦了学习英语。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也参差不齐,不同地区考入本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很大[3]。 二、专业英语教学的改革措施 1.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应当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的教学方案并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虽然专业英语并不是纯粹的语言学习,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依然要从语言学习引入,帮助学生先从基础英语的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并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 教学分为几下几个部分:第一,明确专业英语学习的目的与基础英语不同,尤其鼓励基础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二,介绍专业英语的基本特点,翻译的方法和写作的技巧。此部分的原理与基础英语相似,但在教学中通过列举大量的与建筑材料专业相关的学生熟知的专业知识英文实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4];第三,选择精读课文应符合建筑材料专业的知识结构的认知特点,因为专业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在此部分选择精读课文时应进一步帮学生理清材料的组成、结构及性能三者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授课内容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督促教师关注科研动向更新课程内容,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选择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在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穿插播放一些建筑材料的英文纪录片和新闻视频等影像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补充了对于听、说的英语训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技术领域内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会日益增多,而这种交流既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所以专业英语的听说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3.选择实践性强的考查方式。改变了专业英语平时作业考查内容,每年根据建筑材料的热门研究课题中选择4-5个,按照每个课题10-15人将学生分组,围绕题目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英文文献,每个同学选择一篇不同的文献进行精读,需要其整理文中试验测试方法并提出创新点。这种方式避免了作业的雷同,针对一个明确问题,教会学生如何从海量信息里检索有效信息,读懂文献提炼观点,对其文献检索、专业英语阅读及理解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三、建筑材料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效果及总结 在2013-2015年建筑材料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采取了以上几种方式进行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学习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本课程在2012年以前采用开卷考试的考查方式,从2012年以后采取闭卷考试的考查方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大试题难度,考查结果如表1所示。 除第一年改革外,其余两年80分以上的学生均占一半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达到优良,并且整体平均成绩也在逐步上升。以上述方式进行教学的班级,在学习专业英语课程当年的四、六级英语考试通过率也显著提高。 经过对专业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制定了满足从基础英语到专业知识合理过渡衔接的教学方案,研究探索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满足专业岗位要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进行这项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并能够很好地掌握专业英语知识,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 建筑英语论文:英语教学中建筑行业专业外语的教学前景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建筑领域中,随着国际间项目合作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英语课程教学大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再结合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色,提出建筑学专业外语发展的新方向,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能以学生为本,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ESP EGP 建筑学 90后 中国教育部在2004年1月的时候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试行期为3年。随后在2007年7月的时候进一步修订了试行版,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授内容主要分为通用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1]。 1 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通用外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业外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其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授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日常生活必备用语等。而专业外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与EGP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较明确,教授的英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教学目的是在国家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更偏重以学习者未来发展需求而设定的。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ESP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英语教学领域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了两种观点,一是以文秋芳代表的“互补派”,强调EGP与ESP两者需要共同促进发展[2];另一个观点则是蔡基刚提倡的“替换派”,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3]。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文秋芳博士的意见,即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建筑设计学科是一门结合工程技术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学科,学科自身具有与时俱进且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国际性,但是同时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再加上专业自身设计课程作业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起,尤其是不如大学学习生活之后,会出现英语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严重下滑的情况。所以针对这一情况,EGP和ESP的有效衔接可以很好地维持乃至提高学生既有的英语水平,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国际视野,利于未来学生职业发展。未来的国际市场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懂国际惯例、懂金融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4]。 2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一课堂 2.1 授课内容 一般ESP课程分为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和专业英语(EDP:English for Discipline Purpose)三部分组成。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EAP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该专业相关外文书刊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通过浏览外文网站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以确保学生与世界建筑学保持一种接轨的状态。建筑学历届的普利策奖得主多为外国人,相关成果的发表信息主要是以英文为主,所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OP主要针对目前国际事务所大批量涌入中国,国际市场空前开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如何用英文与团队进行沟通以及项目汇报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建立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大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两部分知识体系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务安排,相应的考核办法也必须做出调整。EDP主要是传授专业领域相关的词汇为主,主要是对EAP和EOP教学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铺垫作用。EDP可以结合EAP的教学部分,宜采用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反馈,属于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题目进行研究。而EOP的教学部分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用英语小组交流并且进行方案汇报,模拟评标现场等手段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5]。 2.2 授课群体 “90后”作为一个新的受教育群体,成长背景和时代环境都与“70后”,“80后”不同,针对这一群体自身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一定的调整。“90后”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忠诚感,价值观比较现实,喜欢“凭直觉”“看心情”做事情,早熟且敏感。而作为设计领域的学生,个性特点更是被放大了。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到“被认同,被尊重,甚至是被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90后对网络依赖性大,信息储备量大质差,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反对传统提倡民主,说的必做的多等特点[6],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几点,首先是信息更新及时:信息的时代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那么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要做的是要保证教师自我储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需求: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学校所关心话题重新拟定任务内容,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尽可能避免学生以“为了毕业”或者“凑学分”等目的进入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设计课堂内容。最后就是加强师生沟通: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大学授课时代早就过去了,虽然大学阶段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90后的学生群里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民主问题十分在意的90后,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对方的尊重,所以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适度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通过社交软件让学生对自身建立一种依赖信任感也是当下隐性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探讨 摘 要:如今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迈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其中工程英语语料库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建筑领域对于语言重视程度的上升,建筑工程项目中英语小型语料库创立必须具有相应成熟的体系支撑,并且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提升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专业性能与规模,然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程英语水平,更好的进行机器设备的施工操作,建筑企业能否具有相应实力标准可以准确的翻译建筑工程题材的文件档案,对于提升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本文针对小型语料库的建立发展进行分析,并且依据其具体应用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构建应用 我国建筑领域经济水平呈现显著增长模式,对于建筑工程中英语翻译工作重视程度明显递增,经过最近几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对工程英语语料的收集、文件的存放以及整理工作入手,浅谈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创建思路与流程,以期望工程项目建设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发展形成 在我国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发展初期,语料库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建筑领域的书籍、学术期刊报纸杂志等,之后就是对英语语料的采集收纳整理工作,下一步就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合,然后对重点出现的语句例句进行明确标注,一般来说,语料库的含义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进行研究收集,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日常运用比例较高的词汇归集在一起,编制成具有超大容量的辞海,保证管理人员在使用时可以随时进行提取运用,在传统的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构建中,一般的存取方式都是纸张档案管理模式以及图书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保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料损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语料库的完整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新型的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发展相应呈现出日新月异的状态,更多的语料库保存工作都升级成为了电子信息技术管理,将大量工程术语记录在了建筑工程专用语库里,在语料库的系统规范化与全面建立过程中,建筑语料库的多样性也得到了拓宽,在这种情况下,语料库的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筑专用语料库,一种是通用型语料库,所以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当属专用语料库类型,并且其主要目的就是满足建筑工程中对于英语实际运用的需求,丰富完善语料库的内容,以期望对施工建设起到促进的作用。 建筑工程中英语词汇的起源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两个特点,自从14世纪开始意大利开启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新篇章,大量的拉丁字母与希腊文字被翻译成英文,促进了当地手工业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其中许多字母被直接引用下来,并且有许多字母应用流传至今,通用于各个行业,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领域极度依赖这些字母的使用,例如:对于新鲜概念、最新事物的表述。出现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希腊字母可以很好的将事物的具体概念表达出来,基于上述原因,对于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文字种类大致有了一个标准,是以英文翻译为主,辅助以简便清晰的拉丁文字,两种文字相互搭配使用,保证文章文字的流畅程度,引用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会极大促进工作效率,建筑工程中单一的术语词汇发展潮流必须符合当下经济环境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效、简便、快捷、明了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语言艺术与现今工业水平发展的核心共存。 二、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思路 我国现今建筑行业内英语语料库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基于目前建筑语料库的匮乏,建筑市场急需有一套完整的语料库查阅体系,用来填补在建筑英语词汇查询运用上面的空白,然后加紧收集语料资源,拓展与建筑相关的英语词汇,进一步完善英语语料库的完整性,为建设工程的语言系统翻译提供更多的帮助,语料库中关于语料的选择,也是语料库建设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语料库构建的标准之一,依据上文所提供的语料库构建目的,在实际的采样收集过程中,要根据语料的基本情况进行语句验证处理,并且制定好相关的学习规范,进一步增强业务人员的专业英语水平,然后是对英语文本的整理收集,这一阶段是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收集采样阶段,英语文本文件的整理又叫做语料整理或者是预处理,语料文本系统如果没有进行系统规范处理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主要包括了语句语料不准确、缺少关键性的语句翻译等等,这些问题汇集在一起会导致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不完整性,很难达到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对于整个建设项目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如何科学有效的对文件文本进行规范管理就成了建立小型语料库的重要问题,具体整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耗费时间,具体涉及到对英语文本的整修处理和备份操作等等。 三、建筑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应用前景 我国建筑工程建筑中所用到的英语翻译有很多,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别,工程英语小型语料库实际应用于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服务于建筑工程类别英语词汇的搭配使用,深入研究探讨以及施工项目语言的编撰,语料库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简便快捷的语言翻译功能,更加明确施工目标,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语料库中搜索出大量语句,通过人工筛选的操作模式,从人性化、合理化、规范化三个方面入手,选取文献例句,然后对比语言概论,并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语句翻译的偏差,使得编写出的英语语料库具备更高的可靠性,相关英语的编撰书写人员要各司其职,使用高科技编写软件对英语语料库中的例句进行检测,详细统计出频率出现较高的建筑类词汇,并且以此来当做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调查研究资料。 另外,负责建筑英语的业务人员还可以进行系统操作,类似于学校教学大纲的规范模式,对建筑工程的英文词汇进行统一分析管理,对大纲内容进行详细的专业编制、术语撰写、按照英语材料的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然后进行专业排版,在对教学大纲进行编译的同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关键词汇在例文中出现的频率进行相应调整,在教材教案研发的过程中找到高效快捷的构建方法,用来完善英语语料库的系统构建,为大多数建筑企业工程英语语料库的更新做技术保障。一般情况下,在工程语料库中所标识的材料例句都要真实存在,有迹可循的真实数据,既可以用来作为工程英语语料库的相关例证说明,又可以进行语料库的规模探索和理论数据支持,对建筑工科类别的文件进行深层次翻译,如果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过硬,那么还可以创新出新型技术,将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向网络信息技术推广,提供引擎在线搜索技术,就是以建筑语料库为资料基础,然后以网络搜索引擎为媒介,将局域网模式的英语资料库转变为全面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模式,使各个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多交集的资料库适时联系在一起,形成网络数据大覆盖,建筑工程英语资料的文件共享,保证形成一个内容丰富巨大的共用型网络英语资料库。 四、建筑工程中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建设实际内容 (一)建立英语语料库的目的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建立英语小型语料库的实际目的是满足建筑专业类别英语转换翻译教学的目标,达成翻译建筑类别英语的教学,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数个方面,教学授课、语言运用探究报告、工程类别英语的具体编译、以及教材的制定编写等。 (二)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规模 建筑工程英语语料库的组成规模包括资料层间样本数量、资料库文本数量、资料库样本容量与词库单词数量四个方面组成,对于现阶段我国建筑规模所需求的英语词汇来说,十万个词汇就可以有效满足,科学形态方向的研究探析则相应多一些,大约在五十万左右,而句法的探究学习就需要一百五十万的词汇量才能有效进行,其间的数量差距是非常大的,文章指出,大多数语料库的模式设定是开放式的,语料库库存的词汇存储阶段为四百万左右,如果可以初步达到以上标准,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建筑工程语料库的使用,针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英语小型语料库的构建规模,各个建筑企业要贯彻落实政府的培养人才制度方针,做到以人为本,增强专业技术人才的提高。 (三)英语语料的采集 语料的收集采用工作主要包含了对英语材料的筛选、建筑类别英语的书刊、相关建筑报纸杂志、英语语法教材等等,具体的采集方式由光盘制作拷贝录入、网络信息资源的下载以及实体书籍翻译等等。 (四)资料库文本信息的加工整理 文本认为资料库中文本的加工整理是整个资料库工程建立的关键环节,对整个资料库的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的分类加工涉及到了词汇词性的标注,分词的设计整理规划,对整理好的文本文件进行分词分类操作,具体操作是在英文字符后添加空格,进而使得符号与字符之间进行有效分离,用来方便后续的加工整理以及全部文本的应用。 五、建筑工程规范类英语翻译技巧 建筑规范类别翻译当属建筑英语的一项翻译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了建筑设计、建筑规划、建筑理念、建筑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等等,与平时人们所用到的一般英文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从文字语法构造到语句的内容探究,并且建筑专业的特殊词汇比较多,词汇内容较为间接明了没有任何情感因素,只是单纯的名词翻译,相对翻译人员来说比较容易进行编撰书写,有利于工作开展,第二点是该类英文的翻译工作结构比较严谨,开门见山,对于建筑工程名词以及建工技术的翻译较为直白,不会出现语句语感分析不清的问题,文章问题结构正式,语言精炼,关于建筑工程文章中平行文本的介绍,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参入与文章相近相似的参考文献进行辅助翻译,这样做的目的可以达到对建筑类文章进行翻译最大化,丰富原版文章中的内容,平行文章具有与原版文章内容相近的特点,翻译人员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采用平行文章,多采纳平行文章中的精髓意义,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文章重点意义进行传递,更精确的还原建工类别知识,帮助翻译人员更加快捷高效的进行工作,使翻译的内容更加清晰明确。 六、结束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建筑英语的运用在建筑领域内都十分重要,可以说建筑工程中英语语库的构建与完善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建筑行业与英语紧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许多建筑领域内的专业词汇与书写表达方式,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是一种语言文化方面的传承,并且我国对于建筑英语翻译人才需求量巨大,迫切需求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科学的培养体系,保证建筑领域翻译人才的供应需求。进行规范严格的学术讨论,所以我国对于建筑工程小型英语资料库的建设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完成,从而加快我国建筑现代化进程。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类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建立 摘要:课程体系改革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应基于建筑行业背景,探讨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方式,通过语言技能核心课程、专业知识核心课程、综合实训核心课程形成专业核心能力,以实现胜任职业岗位的目的,使学生的能力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行业;高职;应用英语;核心课程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是高职教育的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带有高职教育的普遍特征,即与职业岗位(群)有密切联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市场化复合型的道路是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也是与本科英语专业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通晓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文化,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和独创精神,真正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等人才”的重要分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不应该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压缩饼干”,而是应紧紧围绕行业背景、社会需求、就业导向重新开发。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地位在不断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给建筑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挑战。建筑业要直接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竞争,国内建筑市场以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会愈加激烈。要在激烈的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人才素质是当务之急。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托行业实施课程改革,构建核心课程,是满足建筑业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应用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应是本科英语专业的压缩,其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充分体现职业属性,突出特色、服务行业、提高应用能力是应用英语专业的改革方向。建筑业是我国最早“走出去”的行业。大量的工程承包企业涌向国际建筑市场,显示了我国强大的国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的问题,兴高采烈地出去,垂头丧气地回来,不但经济利益受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形象。究其原因,除融资等因素外,国际工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和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成为每一家中国承包商必须面对的问题。不仅大型综合承包商需要同时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谋划自己的发展策略,中小型专业承包商也必然要在国际化的承包链条中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在现实中,多数中国建筑企业对于国际化经营还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战略准备。经营国外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人才,这是许多国际承包企业多年来的共识。企业中土建专业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多,但掌握新技术、懂外语的管理型复合人才少。人才缺乏一直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是应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具备作为一位工程师或管理人员所应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具有较好的专业外语水平。2003年,我院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国际工程承包方向),并实施了“英语+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将英语知识与建筑专业知识整合,旨在培养“会英语,懂工程”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建筑业对外发展的需要。 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核心课程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主要是为了防止课程内容的支离破碎和将不同科目简单相加的零碎学习,保证课程体系的紧凑性而提出的,其他科目都要与核心相关并服从核心的要求。因此,所谓核心课程包括“一般与必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能够在社会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共同概念、技能和态度。应用英语专业应实施建筑行业背景下的“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培养能适应建筑业一线施工和管理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必需的建筑专业知识和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涉外建筑业务活动中能熟练应用英语知识从事建筑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应能在涉外建筑工程翻译、涉外建筑项目施工与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涉外工程项目秘书、涉外工程项目招投标等职业岗位就业。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正确处理好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课程之间的关系,抓住影响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课程,并将其作为核心课程,同时通过突出核心课程的地位,使学生学好若干门具有看家本领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所在,它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毋庸置疑。对于改革中的应用英语专业,其核心课程要能够充分地对学生的语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为此,我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构建了建筑行业背景下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由公共课程模块、英语知识模块、建筑知识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组成的核心课程。 公共课程模块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发展能力,即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和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该模块核心课程除国家规定的课程外,主要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教育、计算机应用、CAD基础、建设法规、建筑概论、FIDIC合同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发展学生社会交往、与人沟通、承担责任、社会参与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英语知识模块的目的在于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因为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英语知识模块中的多数课程为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包括综合英语、建筑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英语写作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建筑英语词汇及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在建筑工程环境下的英语应用能力。 建筑知识模块是为国际工程承包方向而设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核心课程包括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工艺、建筑测量、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的基本知识,具备现场施工的基本能力和国际工程招投标的基本能力。 综合实训模块是该专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核心课程包括英语综合实训、识图与构造综合实训、施工现场教学、工程测量实训、模拟招投标、顶岗实习等。旨在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胜任职业岗位的目的。 职业教育要培养的关键职业能力是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展变更的时候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能力。四大模块中的核心课程相互贯通,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核心课程既重视英语知识,又重视建筑专业知识,更强调实践能力,可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生存能力(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创新与特色 核心课程的构建满足了职业岗位(群)的需求 涉外建筑企业需要“会英语,懂工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提升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制定的“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对建筑业是机遇,更是挑战。建筑业要真正发展壮大,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去”是必经之路。建筑业在积极开拓国际承包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国高新技术、物资设备的出口,促进了劳务输出,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仍然处在低端领域,主要优势体现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社会劳动力供应。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其他国家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我们已经丧失了这个优势。因此,建筑业在国际承包中能否走远走好,做大做强,关键在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应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核心课程的构建改革了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模式,以行业为背景开设专业符合高职教育目标和高职学生特点。课程设置有新的突破,既充分考虑了工作岗位(群)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的深度与难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等问题。 核心课程的构建兼顾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构建明确了建筑行业背景下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其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一般要求为“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涉外工程翻译能力”;较高要求为“有从事国际工程招投标、涉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能力”。核心课程重视学生的生存能力,更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 核心课程的构建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核心课程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了实用性与应用性。理论课程有特色,《建筑英语》、《FIDIC合同》、《工程索赔》等课程有别于英语类专业的传统课程,使学生受益匪浅。实践课程有创新,英语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针对性、持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及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发展方向。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体现了本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凸显了本专业的课程特色,使其有别于其他专业。但核心课程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课程标准、考核与评价标准、资源开发等都是核心课程的组成部分,对此有待于进一步加以研究。 作者简介: 戴明元(1956―),男,四川中江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育与国际工程索赔。 建筑英语论文:浅析建筑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建筑领域的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学生也有了更多运用英语的机会,因此,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处,笔者以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为出发点,以建筑英语文章为例,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以及句法特点来教会学生掌握相关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句法特点;翻译技巧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和学术期刊的能力,及时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为学生与世界建筑学接轨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学习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尽如人意,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项目合作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从而对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文章讲求准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严密,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清晰,符合语言习惯和行业习惯等等要求,因此常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开课学期为第9学期,大多数学生学生反映开课学期过晚,无法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和迷茫性。目前国内针对于建筑学专业英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现象。本选题计划通过历时研究,进一步分析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的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找到适合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二、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 科技词汇指在各个学科或专业中应用的专业词汇或行业术语。准确的把握词义是理解科技英语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总括起来,建筑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专业性词汇多,表义准确、正式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确而含义狭窄的名词和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语这一特殊语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飞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样(order)、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科技词汇是很必要的。 2、日常词汇专业化 相当数量的普通日常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不同的含义。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语中是“具体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boring”只能译作“钻孔”而不能译成传统的普通英语中的“令人厌烦的”;" building acts”只能译作“建筑法规”,而不能译成“建筑行为”;"weather”只能译作“风化、侵蚀”,而不能译成“天气”; “garden”只能译作“庭院”,而不能译作“花园”;“daylight”只能译作“采光”,而不能译作“日光,白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确地理解句意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词汇的科技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判断。 3、词的前、后缀多 科技词汇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和前缀、后缀构成的,这是科技词汇在词源方面的一大特点。据科技英语专家统计,在一万个普通英语词汇中,约46%的词汇源于拉丁语,7.2%源于希腊语,这些比率在科技词汇中更高。最常见的如:auto-(自动),bi-(双,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伪,拟),semi-(半,部分),super--(超,过分),-ism(主义,学说)等等。在学习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多地掌握前缀、后缀及其派生出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4、词的组合多 科技文章中词的组合,如:名词和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组合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车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层楼板面积),bearing wall(承重墙),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热风供热系统),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个名词,前面的词不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等都起修饰它的作用。但有的是两个词、三个词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修饰最后一个名词,了解他们将有助于我们解读和翻译英文专业书刊。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涉专业英语时,多数学生都会觉得生词过多,加之重视不够,而产生畏难心理或敷衍情绪。与一般翻译比较,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中对用词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随意翻译。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专业表述非常重要,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学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科学,它涉及多门学科,主要包括绘画、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地质、数学等方面的学科等广泛的教育。如此看来,在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绝非易事。 三、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及翻译 1、大量使用长难句,结构严密 属于科技文体的建筑英语,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体正式。在表达一个完整内容时,如果使用过多的短句,就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长句则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概念,适合正式语境和书面语体。因此在建筑专业英语中,长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普遍复杂句式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饰成分,分清层次及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译出原文。长句翻泽有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译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动词有house和is。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断本句为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逗号后而的which为指物的关系词,指代前而整个句子,即先行词: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谓语。因此,本句主句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为“更为有效的建筑类型是多(高)层多单元的住宅楼,或者说是公寓楼”。 2、广泛使用被动语态,文体客观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多为客观事实,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用途的客观性。而被动语态的使用恰恰凸显了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同时使行文显得客观。在句子结构上,更多的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位于句首,重点突出,比主动语态更直接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与一个事实有关,即,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感觉和偏好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3、多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论述科技论点,或对叙述某些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现象等进行解说,而这些客观真理性的内容是没有时间性的。建筑英语主要涉及建筑业现状、建筑法规、施工方法等,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建筑英语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突出文章内容的即时性,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译作“诺曼・福斯特更大规模的建筑与其1990~1995年间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但与其后来的剑桥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 四、结束语 诚然,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英语教学中一个难点和弱点。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在于对词、句的掌握,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其二、注重培养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突破生词的技巧; 其三、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训练掌握常用句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专业英语翻译而言,除了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语篇特点,在确保“信、准”的前提下,遵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专业规范的表达要求,力求“达、顺”。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词汇、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意译、音译、形译、音意混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过建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关涉到许多人文学科,例如文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等,作为译者,要学会合理处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以上细节都能注意到的话,译者的翻译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建筑英语论文:关于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建筑类专业英语是我国大学教学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并且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体现出更强的专业特性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限制了专业英语的发展;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包括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为新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分成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导的两部分内容;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等一系列措施,为大学本科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从目前和长期发展来说,加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1]。专业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部分,以表达科技概念、理论与事实为主要目的,遵守科技英语的语法体系和翻译方法,特别注重客观事实和真理,表达准确、精练和正式。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教学,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熟悉专业语言的英语表达;对专业主干课程和一些专业应用领域的相关英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掌握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技巧,具有一定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从而达到从容阅读和领会一般难度的专业资料的水平,较准确地完成专业知识的中英文对译。 建筑类专业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理工科院校均开设建筑类专业,而专业英语又是每个建筑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建筑类专业的特点比较鲜明,相应的专业英语也具有自身的特点。这类英语的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涉及面相对狭窄,与建筑类专业内容配合密切,后缀构词法应用广泛,合成词较多。另外,这类专业又与其他门类专业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与城市规划、建筑结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管理、经济等诸多领域息息相关,相应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涉及的范围也相对宽泛,专业词汇量和信息量非常多[2]。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并且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接轨,建筑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尤为明显。而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行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得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尤为重要,甚至一些企业要求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融入到相关专业的英语工作中,这就要求建筑类专业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要有较高的水平,因此在校阶段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类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 基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在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现状及该类专业英语的定位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现状 一般来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而又简约的教学结构[3]。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学生、教材等之间的横向组合方式;二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纵向活动程序[4]。本部分将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逐步分析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衔接不良。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包含词汇量的储备、专业资料的搜集及理解、专业文献阅读和专业英语写作几个部分。基于建筑类专业的特殊性,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案例教学、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与其他专业教材相比,专业英语教材的选材可以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根据目前流行或前沿的研究方向选材,并且应该兼顾词汇、阅读难度等诸多问题。而目前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教材陈旧的问题。建筑类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每年出现的新议题、建筑标准及文献不计其数,但是教材的编制却远没有跟上,相关教材中教学文献的编制和选用较为滞后,几年甚至十几年才更新一次。这与人们的普遍认识对专业英语的重视度不够有关,也与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大学教学中,任课教师通常每年不予更换,由于任课教师的惰性,习惯每年重复讲授同样的内容,不愿意更换教材,会导致新教材无法推向学校,从而使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新教材。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英文水平不一致,导致教材编写过程中难易程度不容易把握,限制了新教材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学校可选教材非常有限,甚至有些学校仍然沿用90年代所编撰的教材。这种现状导致学生获取的知识与现实情况脱节,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由于陈旧问题,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与专业课程不同步,学生在没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学习起来就更加困难,无疑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非常不利。 2.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在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英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存在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问题,专业英语的发展相对滞后,在建筑类的专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在建筑类的专业中,基础英语的课时量非常大,一般开设四个学期,每学期64个学时,并且学分设置较高。这与英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有关。在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方式的专业针对性不强。教学目标并没有与专业性质关联起来,并没有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规范和限制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从评价指标的角度分析,英语四、六级(CET)考试是被非英语专业广泛接受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甚至很多用人单位都会用该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英文水平。可是这一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词汇量、阅读水平及速度都是针对于基础英语设定的,与专业英语差距很大。而建筑类专业英语完全没有量化的指标体系,这会造成学生不重视这一类专业英语的学习,过分强调基础英语的重要性。并且,一些学校将英语四、六级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学位证关联起来,更加加剧了基础英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程度,而忽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造成基础英语教学组织形式过大的结果。教育界很早以前就曾注意到这一点,前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曾提出:国家重点大学应该逐渐转向不设公共英语课,学生入学后直接接受双语教学[5],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考核标准,这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3.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按照教学模式的几个因素分析,教师是连接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纽带,是最主要的因素。在建筑类的专业中,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通常是专业课教师。这一类教师通常在相关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对于专业英语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把握较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一类教师通常不是专业的师范学校毕业生,缺乏教法的专业训练,导致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模式陈旧。这类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将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在教法上不够熟练。目前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非常陈旧,一般仅限于对课文原文的翻译。这种翻译模式一般包含两个版本:专业教师自己翻译课文,逐句讲解;通过提问的方式要求学生翻译。这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 4.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根据现行的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类专业的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学期。课程安排在这一学期有两个很大的弊端:其一,部分学生选择毕业以后继续读研究生,这一学期正是积极备考的时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其二,大四的第二学期课程安排是毕业设计和实习环节,没有补考环节,如果大四第一学期的课程没有通过,将没有补考机会,势必直接影响学生获得学士学位。这两点给任课老师带来一定压力,为保证大部分学生通过考核,试卷则需降低难度,平时成绩部分也要适当放水。学生一旦揣摩透了任课教师的这种心理,将形成一定的恶性循环,学生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缺课、逃课,教师对于这种现状束手无策,没有考试的威吓,更加不容易规范学生,这给这门课程的教授造成了一定困扰。另外,专业英语课程安排在大学阶段的后期,这一阶段学生基本已经通过CET4考试,学生积极性明显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很小。 二、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定位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类人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日益增强。建筑类专业英语的主要应用大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科研信息获取、研究成果展示和国际交流合作。 所谓科研信息获取具体体现在专业英语搜集和阅读能力方面。世界上科技资料交流主要使用英语,对于建筑类专业来说,绝大部分专业资料和信息都以英语形式出现。研究成果展示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写作能力方面。目前建筑类专业,对于已有成果的表达,申报国家奖项、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一般都要以英文形式表达。建筑类专业85%以上的科技资料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版的。国际交流合作主要体现在运用专业英语的表达、听说和应变能力方面。 基于以上三点,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应当定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针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科技文献的方法和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获取一定量的专业词汇,逐渐完善专业词汇积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科技文献的主要句型,学习科技文献的文章结构,以培养学生的英文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泛读和精读的区别,泛读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精度主要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培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针对于英文写作,应结合阅读科技文献的过程逐步完成。首先教授学生Summary写法,以已有科技文章为具体实例,实际总结Summary。对比和分析原文的英文摘要,了解英文摘要的具体写法,再精读全文,分析英文文章结构和句型,最终学会英文文章撰写。 三、建筑类专业英语建议 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定位,即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个方面,对建筑类专业英语课程从课程设置、教师元素和学生元素三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调整课程设置,重新整合教材。针对于建筑类专业英语教材过于陈旧的现状,应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注入新鲜血液,关注专业发展前沿课题,在教材中加入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科技文献,并加入一些鲜活的实例,随着专业的发展定期更新教材,不断改版。这样一方面丰富了教材,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摒除教师连年使用同一本教材,不需重新备课的弊端。教师也可不拘泥于教材,可以自主选择一些热点话题和先进的科技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摒除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建立建筑类专业英语的教学大纲,明确该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将该套大纲应用于整个行业,形成统一化的标准,并联合相应的用人单位,逐步认可这一评价体系,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影响因素。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一门课的重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整教学安排,将这一门课提到大三学年。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补考机会,一方面减轻任课教师的压力,一方面对学生造成威慑,起到一定的强制作用。在本科教学中,增加双语教学课程的比例,相应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应注重提高专业英语任课教师的英文水平,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另一方面,应加强教师教法和授课技巧的培养,定期组织培训,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在设置课堂教学方面,注重转换师生角色,策划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学过程分成两大部分,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例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部分,教师掌握主动权,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节选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章节作为范文,以专业知识为背景,讲解专业英语特点、语言结构、专业术语、经典句式、必要的语法分析、常用的翻译技巧等内容,完成主要教学内容。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部分,学生可自主选择议题,议题可以是当下热点专业议题,可以是科技论文,也可以是课本上的范文。学生主导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分组讨论、集中讲解、报告形式、讲演形式都可以实施。再如,将课程设置分成一系列的与建筑相关的议题,每一次课都作为一次议题来进行。教师主导的部分,教师根据每一次的议题选择素材,做实例性的讲解,把课文作为示例穿插其中,讲授专业英语的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每一节课的议题提前准备资料,每节课分派几个学生做presentation,之后将学生分成几组,分组对该议题进行讨论,每组得出结论,选择学生代表陈述结论,并鼓励学生以英语作答。为提高趣味性,还可设置奖励性环节,哪一组提前完成讨论结果,或得到的结论获得一致性好评,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等。另外,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在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一个分级,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议题,鼓励学生选择难度稍大的议题。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3.增加课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根据有关调查,“比起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学生,我国高校学生阅读本专业书籍的能力落后了许多。学生课外阅读英文资料的时间平均为5小时,而且在这相对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中,几乎很少有学生将时间花在与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上[6]。”该项调查结果可以反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接触专业相关资料和相关内容的机会较少;其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于第一类问题,学校应加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机会,比如增加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讲学的次数和时间,要求本校的硕士生导师定期开设讲座或论坛等,加大图书馆英文资料数量以及英文网络资源购买量。 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设置相应奖学金,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会议。设置鼓励性学分,分配给英文学术活动等。定期组织英文演讲比赛、英文话剧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鼓励学生多用英文表达自己,培养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建筑英语论文:内容依托教学法(CBI)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语言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极具效用。本文针对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工作的现状展开研究,提出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 英语教学 建筑类高职 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理论概述 1.1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概念 内容依托教学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即CBI)源起于加拿大,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到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引进国内的,一种通过主题教学或者学科内容教学,达到既定英语学习目标的先进教学方法。其作为一种将语言和实际教学内容相融合的先进教学方法,重点强调教学模式上从学习语言到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目标的转变。该语言学习方法经过多年来持续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为以下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具体教学模式:主题教学模式、辅助教学模式、保护教学模式、沉浸语言教学模式以及内容加强模式。 1.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特征 (1)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使用前提是对学科知识的极度重视,整个教学法必须在相关语言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而非以往一味地注重语言形式以及语用功能。 (2)该语言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教学和学生学习材料,都应该选用英美文化环境下的原始语言材料,学习的目的应偏重于英语的应用能力。 (3)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个体情况,诸如:语言学习的基础、语言情感、个人喜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等。在了解此类学生的个体情况之后,才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2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与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 2.1 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1)教材缺乏建筑类的职业性,所设置课程针对性不足。现行高职类英语教材出于对高职类学生学习基础稍显薄弱特点的考虑,在教材设计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英语语言以及英语相关专业知识,忽略了建筑类学生的“职业性要求”,不能使学生通过对所有学科的综合学习来巩固英语。甚至,还有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方向严重脱节的情况发生。此外,英语教材更新换代速度跟不上建筑类的行业发展,所学英语知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工具的效用。 (2)建筑类高职院校师资薄弱,教师在跨学科教学环节力不从心。作为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强调英语在传达建筑专业知识的效用。但是,担任该类院校的英语老师很难做到英语专业和建筑专业的“两通”。一般情况下,英语教学工作都是由专业英语老师承担,其虽然能做到在英语专业知识讲解上的驾轻就熟,但是由于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层面的欠缺,使得其在建筑类专业知识的讲解环节非常吃力。也有考虑到该问题的院校和领导选用专业建筑老师来承担建筑类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工作。这种做法虽然保证了英语课程在建筑类专业内的“专业性”,但是由于其英语语言素质普遍偏低的原因导致整个英语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3)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大多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仍然是沿用了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授课老师为中心,采用单词、句子、语法点逐个讲授以及翻译课文的教学方法。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学习“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保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主动性。 3 CBI模式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内容依托教学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提高的具体表现 (1)内容依托教学法,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并将之运用到建筑类课程的综合学习之中。在该种教学法所设置的情景模式之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2)通过多种课程的综合学习,有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在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结合建筑行业的真实资料和数据,使学生不仅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对建筑专业的知识也多有涉猎,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3.2 教学法创新与改进策略 (1)英语教材的改进和创新。其一,有效整合现有英语教材,加大具有“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力度。目前,多数建筑类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都将对专业英语知识本身的学习作为第一出发点,在“职业”性上考虑很少。应该在内容依托教学法(CBI)的指导下,整合出一本具有建筑类专业“职业”性的英语教材。 其二,加强辅助教学资料的开发。可以在建筑类专业已有的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大量搜集、整理一些建筑类专业性较强的英语教学辅助性资料。 (2)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进。首先,在建筑类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新型教学设备,采用“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利用建筑类专业的学科特色,创设模拟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应用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远程教学,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 (3)加大英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力度。出于对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的“职业性”考虑,为了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力度。同时,教师自身也应该考虑到高职类院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主动学习和了解建筑行业知识,提高自身“跨学科”英语教学能力。学校可以尽可能为英语教学团队提供一些专业的建筑行业常识的学习机会,让广大英语教师在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建筑类专业知识,做到对建筑类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涉猎。如此一来,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类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达到英语教学的“跨学科”目标。另外,学校还可以发动各专业教师,组织一些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取长补短,全面提高自身“跨学科”教学能力。 (4)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实效性作用重大。建筑类高职学生在入学前多是理科出身,在英语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劣势。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难到易,逐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难度。另外,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尽量选择一些轻松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新型教学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可以明显加快教学进度,增强高职类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4 结束语 内容依托教学法(CBI)不仅融合了对英语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训练,而且还有效解决了建筑类高职学生对英语学科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以及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中英语学科教育的“职业性”转变,在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建筑英语论文:英语教学中建筑行业专业外语的教学前景分析 摘 要:随着中国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专业外语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建筑领域中,随着国际间项目合作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建筑学专业外语的教学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英语课程教学大环境下的专业英语教学情况分析,再结合建筑学专业自身的特色,提出建筑学专业外语发展的新方向,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更能以学生为本,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ESP EGP 建筑学 90后 中国教育部在2004年1月的时候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试行期为3年。随后在2007年7月的时候进一步修订了试行版,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教授内容主要分为通用外语和专业外语两部分[1]。 1 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通用外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和专业外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其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教授的内容包括一些基本的英语知识,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日常生活必备用语等。而专业外语是指与某种特定学科或职业相关的英语,与EGP最明显的区别是学习者学习目标较明确,教授的英语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教学目的是在国家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更偏重以学习者未来发展需求而设定的。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对于ESP教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英语教学领域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针对这一现象主要出现了两种观点,一是以文秋芳代表的“互补派”,强调EGP与ESP两者需要共同促进发展[2];另一个观点则是蔡基刚提倡的“替换派”,强调英语的工具性作用[3]。从建筑学专业领域的角度来看,笔者更倾向于文秋芳博士的意见,即EGP与E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为建筑设计学科是一门结合工程技术和艺术创作于一体的学科,学科自身具有与时俱进且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国际性,但是同时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学生,再加上专业自身设计课程作业负担过重,往往导致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起,尤其是不如大学学习生活之后,会出现英语水平止步不前甚至严重下滑的情况。所以针对这一情况,EGP和ESP的有效衔接可以很好地维持乃至提高学生既有的英语水平,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国际视野,利于未来学生职业发展。未来的国际市场需要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经营、懂外语、懂国际惯例、懂金融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4]。 2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一课堂 2.1 授课内容 一般ESP课程分为学术英语(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职业英语(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 Purpose)和专业英语(EDP:English for Discipline Purpose)三部分组成。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EAP课程既要培养学生研究该专业相关外文书刊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通过浏览外文网站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以确保学生与世界建筑学保持一种接轨的状态。建筑学历届的普利策奖得主多为外国人,相关成果的发表信息主要是以英文为主,所以为学生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EOP主要针对目前国际事务所大批量涌入中国,国际市场空前开放,为了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就业选择空间,如何用英文与团队进行沟通以及项目汇报等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在建立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大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这两部分知识体系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任务安排,相应的考核办法也必须做出调整。EDP主要是传授专业领域相关的词汇为主,主要是对EAP和EOP教学部分进行前期的基础铺垫作用。EDP可以结合EAP的教学部分,宜采用小论文的形式进行反馈,属于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选题目进行研究。而EOP的教学部分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用英语小组交流并且进行方案汇报,模拟评标现场等手段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将课堂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从而符合学生认知上“螺旋上升、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5]。 2.2 授课群体 “90后”作为一个新的受教育群体,成长背景和时代环境都与“70后”,“80后”不同,针对这一群体自身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有一定的调整。“90后”个性张扬,缺乏团队忠诚感,价值观比较现实,喜欢“凭直觉”“看心情”做事情,早熟且敏感。而作为设计领域的学生,个性特点更是被放大了。所以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到“被认同,被尊重,甚至是被需要”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90后对网络依赖性大,信息储备量大质差,学习动机功利性强,反对传统提倡民主,说的必做的多等特点[6],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做到几点,首先是信息更新及时:信息的时代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那么面对海量的信息,首先要做的是要保证教师自我储备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就是要准确把握学生需求: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和学校所关心话题重新拟定任务内容,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尽可能避免学生以“为了毕业”或者“凑学分”等目的进入课堂,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设计课堂内容。最后就是加强师生沟通: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大学授课时代早就过去了,虽然大学阶段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老师的正确引导对于90后的学生群里来说显得极为重要,对于民主问题十分在意的90后,在尊重老师的同时也希望获得对方的尊重,所以与学生的及时沟通和适度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通过社交软件让学生对自身建立一种依赖信任感也是当下隐性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2.3 授课方法 新一代的课堂特点是“PPT+手机拍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几乎都脱离的“写字”这一过程,针对这样的课堂特点,如何让学生的手机只用来拍照而不是一边玩游戏或是发短信一边拍照,就成了一个让老师十分头痛的问题。笔者建议在EDP和EAP的教学部分,教师可以将PPT内容直接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听讲和理解,把记忆和查找的部分放在课后,由学生自主完成。而EOP的部分可以用项目案例完全代替讲义,让学生彻底放下手机从而答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3 建筑学专业外语的第二课堂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自2011年出现以来,引起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这种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课程给学生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Coursera,ed X和Udacity等MOOC平台中。同样,建筑学专业外语应该学会利用这种第三方平台,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外界接触,打开自己的国际视野,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4 结语 随着未来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发展,建筑学ESP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机遇,新的授课群体以及新的媒体技术的变革都将给建筑学ESP课程的发展带来无穷的机遇与挑战。该文先是介绍了英语教育背景,然后针对ESP和EGP的区分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接着针对建筑专业第一课堂的特点,授课内容,授课群体和授课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最后提出和第二课堂的结合,以求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好学习环境。以此文章,希望能为建筑学专业外语课程的发展前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建筑英语论文:浅谈技工院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中的任务教学法 [摘 要]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掌握好英语是21世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日益更新的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逐步更新的,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在于学历、技术,更偏向于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技工人才,各项技能包括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不但要被重视,还要有更好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本文在对任务教学法以及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基本任务分析的前提下,具体阐明《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建筑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最终为培养学生具备建筑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课程改革;任务教学法;建筑专业英语;技工学校 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需求增大,社会更加需求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人才,原本不被技工院校所重视的英语学科,随着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展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中逐渐被重视起来,《建筑专业英语》课程则是根据课程改革中职业技术教育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要求,以及岗位能力需求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1 技工院校学生特点及任务教学法的意义 我国技工院校的学生主要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或肄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好动、活泼、喜欢多变、有趣、实际的课堂,即使是寥寥无几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英语基础普遍都不好,并且对待英语学习十分反感,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读、写、背诵等过程都是他们所厌烦的,并且大多数上技工院校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读技校就是学技术、为了当工人的,英语学科不重要,学了今后也用不上,他们在心里主观地把英语拒之门外,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不好的基础都对在技工院校的英语学习产生反面的影响。那么针对以上问题,技工院校的教师在不断对学生和家长的思想进行转变的同时,还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使学生由原本的不喜欢学习英语而转变为喜欢学习英语,由原本的觉得学习英语没有用转变为学习英语也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由原本的觉得学习英语很乏味转变为学习英语也可以比较有趣。任务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帮助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 2 任务教学法 所谓任务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thingswiththelanguage)的教学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吸收了以往多种教学法的优点而形成的,它和其它的教学法并不排斥。“任务教学法”可以认为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把语言能力目标与工作能力目标紧密联系起来,每一任务都是一个整体计划,包含各种机会和接触面。 3 任务教学法的优点 1、完成多种多样的任务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3、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启发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4、在任务型教学中有大量的小组或双人活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要完成,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7、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建筑专业英语》课程目标 在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针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一门特殊用途英语课程,例如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等专业,测量仪器上经常出现英文单词,甚至有些进口的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是英文的,工程造价的操作软件大多数都会用到英语。本课程的目标是将建筑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知识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为了有效完成课程目标,在《建筑专业英语》学习中,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建筑专业知识运用相关的专业项目,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从而具备建筑专业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建筑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 5 《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中任务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结合任务教学法的基本要求以及《建筑专业英语》的基本任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创建建筑专业英语使用的真实教学环境,在《建筑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加工真实的语言信息,使他们在课堂上使用的语言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同样能得到有效的应用,例如工程测量使用的全站仪的显示器上出现了“Error”这个单词,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操作去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为主体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项目与任务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把学习与问题或任务相结合,用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趣味性原则。机械的、反复的任务类型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十分多样化,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比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中的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都会为学习增添趣味性。 4、实用性原则。任务是服务于教学的,任务的设计不但要注重形式,而且还要考虑它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技工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教学工作者们应该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年代、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从而因材施教,并且更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学生具备建筑专业岗位能力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更进一步提高技工学校《建筑专业英语》教学质量。 建筑英语论文:浅谈《建筑英语》教材的教学方法 【摘 要】根据我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我校的特点和校本教材的使用情况,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阐述我的中职英语教学观,探讨了英语音标教学的方法和心得,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音标教学;建筑英语;反复练习 我校是一所建筑类中职学校,英语教材使用的是校本教材《建筑英语》,根据我校的特点学生们就应该学一些和建筑相关的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我总是在思索,学生在进入我校之前至少学过三年的英语,而在初中,英语是主课,几乎每天都会学习,学习三年之后却有一半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都不会读写,这么差的基础就让他们学一些有关建筑的英语,这让本来就头疼英语的学生对英语更加畏惧,那么到底怎么教才会让学生逐渐对英语感兴趣,才会和专业挂钩学到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呢?能不能像学习汉语一样,孩子学会了汉语拼音之后就会自己拼读单词呢?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是英语单词的拼读和记忆,而音标是拼读记忆的基础,对于音标的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生的语音和语调以及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认为在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学期,英语教学的重点是音标教学,第二学期加入建筑英语的内容,使学生学会拼读的方法后遇到生词就会自己拼读单词,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建筑英语奠定必要的基础。 既然学习音标如此重要,可以说学习音标是学习英语的一把金钥匙,那又如何才能得到这把金钥匙?本人认为我校英语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思想灌输 常常有学生说他们来我校是学习建筑知识的,为什么还要学习英语呢?我总是告诉他们要想获得好的就业机会和良好待遇,英语的学习是不能放松的。因为愈来愈多的建筑企业走出国门,很多外资建筑企业参与中国土木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建筑界国际合作项目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建筑专业人才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退一步说,即便将来你没有机会去国外发展或加入外资企业,那么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工作一定年限后总要考职称的,考职称英语是必考的,所以尽自己最大能力尽量学好英语。在听过老师对就业岗位上英语需求的讲解后,学生都会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学习也有足够的信心,此时引入音标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第二、音标教学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学一些简单实用的建筑英语,针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差甚至厌烦英语的特点,在他们一进校就从零开始教学,先讲解26个字母和基础的音标知识,树立正确的音标概念,区别什么是字母,什么是音标,什么是音素,以及什么是元音字母和元音音素,什么是辅音字母和辅音音素等,然后进入正式的音标学习。没有良好的语音基础,学习英语就会困难重重。而良好的语音基础,音标教学是关键。音标教学不仅是学习英语的首要一步,也是必要和重要一步。而音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音标教学我具体采用以下方法: 在保证学生学会26个字母以及理解了基本的语音知识的基础上把字母和音标结合起来一起学习。我先教28个辅音音标。例如:我把辅音音标的学习分为下面几种: a.去首音学读法: F f L l M m N n S s X x这几个字母的读音把第一个音素去掉剩下的就是该字母的音标的读法。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f] [l] [m] [n] [s] [ks] b.去尾音学读法:B b C c D d P p T t V v Z z J j K k这几个字母的读音把末尾的音素去掉就是该字母的音标的读法。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b] [s] [d] [p] [t] [v] [z] [d?]?[k] C.常见组合学读音: ch sh ck qu th这几个常见的字母组合的读音分别是 [t?] [?] [k] [kw] [?]或[θ] d. 汉语拼音法学读音:R r G g H h W w Yy 这几个字母汉语拼音的读法和音标的读法基本相似。它们的音标分别是: [r] [g] [h] [w] [j] 以上这几种方法已经学完了辅音音标的大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的时候老师最好要有肢体语言,发音一定要到位,努力让每个学生清楚每一个音标的口腔位置,嘴型变化,反复领学生读,如果能把学习的内容编成比较有趣的故事,学生会记忆更牢固,印象更深刻。比如,在汉语拼音学读音(d)中,它们的音标是[w] [r] [g][h] [j],可以把它编为我[w]很弱[r]小,但是我会唱歌[g]我还会喝[h]酒我就耶 [j] 。相信编成这样的故事学生会增加学习兴趣,记忆会更牢。至于剩下的几个辅音音标像[tr][dr] [dz] [ts] 可以单独学习,但讲解时还是形象的编成小故事比较好。比如,[tr] [dr] [dz]可以这样编,我捉[dr]住他,用刺刀把他戳[tr] 了一下, 他吱[dz]地叫了一声。到此为止所有的辅音音标就讲解完了。 接下来开始讲解20个元音音标,元音音标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在讲解元音音标时除了尽量把它编成形象的小故事外,也可以编成学生们熟悉的歌曲来唱,或者编成口诀,也可用图片,PPT,动画片等多种的形式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机械、枯燥的教师带读,学生跟读的传统模式。根据学生们已经有了辅音音标的基础,一定要把辅音音标和元音音标结合起来学习。比如给出一些简单的单词: fat , man , big ,ship,ten ,pen ,box ,shop ,mum ,run 等,让学生明白这些单词中辅音字母分别发什么音,元音字母分别发什么音,音标的写法和字母的写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渐深入过渡到建筑英语的单词。 第三、反复练习 需要强调的是,教完48个音素及拼读方法,并不意味着完成了音标教学任务。许多学生往往在开头学得很好,后面忽视了音标的巩固,就会出现语音退步现象。而音标的巩固就是大声反复的读音标读单词。刚开始时你可能发现学了就忘,这是学语言很正常的事,鼓励学生们别泄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复训练。当然,反复练习最好在每次上课前都把以前编过的口诀或歌曲或故事都形象生动的演示一遍,天长日久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记住了。还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归纳单词的不同类型、单词的组成特征和拼读法则,以便于识记。为了以后学习建筑英语更轻松些,所有单词的举例尽量选择和建筑有关联的,比如; house, brick, stone, window, floor, roof, concrete等等。让学生遵照读音规则把单词的音、形有机联合起来记忆,反复教学生正确的发音,从而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这48个音标教学大概需要20个学时的课时,按现有的每周两个学时的教学,新生进校第一学期需要占三分之二的学时就能全部讲解完所有音标,虽然教音标花去了一定的教学时间,但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多年代课的一点心得体会,虽然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生源差的难题,校本教材的使用也还处在探索和摸索阶段,但是只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开拓创新,将有限的学习时间进行细致合理的安排,使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具备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建筑英语论文: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职业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 课堂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强调学生在真实情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索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环境下,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有效学习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它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和组织语言教学途径,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并进行有效评价,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专业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英语综合素养,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教学实际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等)专业英语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必修课,其目的是强化基础英语,并扩展专业英语技能,使学生熟练阅读国外相关专业文献,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发展前沿的最新动态,获取相关专业信息和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院校仍过分重视基础英语教学,对专业英语课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及毕业后工作学习和研究中的作用认识不够,与建筑建设行业特点结合不够;大多还是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只强调语言基本知识的讲授,不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授课内容与专业岗位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性较差,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再加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较差,底子较薄,对专业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课堂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较差,极大地影响专业英语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及未来专业岗位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课程教学为依托,在专业英语课教学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改革和研究,旨在适应高职教育要求,改进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增强专业英语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岗位性。 1.密切结合建筑建设类专业岗位技能,推行“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理念;教师根据建筑建设类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设置相关任务,通过典型任务进行师生互动,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处于积极学习状态,自主学习,遇到问题寻求帮助;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 2.实现教学内容“任务化”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结合建筑建设类行业特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任务”为线索、以“子任务”为模块,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所学知识与时代同步。同时,选用能全面满足建筑建设类专业学生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满足任务驱动教学要求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并加大校本教材开发,编写适合本校本专业教学需要,具有专业特色、行业企业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3.构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体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根据任务设计合理组织课堂,是完成任务的关键。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应构建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体系。以《新职业英语土建英语》第一单元Feasibility Study 为例,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如下教学模式。 (1)创设情境――介绍土建工程中的可行性研究。 在课堂教学之处,向学生介绍土建施工中的最初环节,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可行性研究的意义、过程、必要性等,使学生对此形成初步印象。 (2)提出任务――通过预习,了解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上述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可行性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教师要根据建筑建设类工程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等提出相关“任务”。任务应具体、明确,具有明显的岗位性、专业性、可行性和开放性。 (3)自主学习――了解可行性研究中的关键细节。 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成本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报告形式等),大胆放手并鼓励学生去想,注重搭建学生个性化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获取更多相关知识,并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4)分析任务――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中可行性研究成本类型。 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对提出的任务进行重点、难点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找到完成任务的途径。 (5)解决任务――解决文本中出现的与可行性研究相关的细节 任务驱动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重视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因此,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形成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 (6)检验与评价――作业和练习环节 评价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对任务学习的结果和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两者相互结合、互有侧重。同时,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4.改革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建筑建设类专业场景,使学生在丰富的图片、文字、声音等多媒体的刺激下,接收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借助新媒体技术,查阅所需资料,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把专业英语教学同专业需求相结合。 (3)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 5.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没有专业实践背景,对学生的未来目标岗位和专业发展了解不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英语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提高自身语言教学理论水平的同时,要坚持下企业工厂和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了解建筑建设类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提高“双师”素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目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和推广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教学模式,提高职业素质。 三、结语 高职高专建筑建设类专业英语课“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明确,使教与学更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效果;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做中学”,任务本身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在“用语言做事”中让学习者获得丰富的专业英语体验,自我建构起对专业英语语言系统的认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实现专业英语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建筑英语论文: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应用研究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也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建筑英语口语是高等建设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怎样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建设英语口语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在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口语应用能力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建设英语口语;应用研究 随着建筑行业国际化趋势的加强,建筑英语口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法必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性与实际操作性、创新性相结合,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架构与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被普遍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并结合建筑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特点,将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着重英语听说训练和实际运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研究的背景 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针对建筑公司,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状况及行业服务质量。然而目前学校建筑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是: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使用英语的真实环境,学生很少参与相关语言实践的活动,平时课堂练习及阶段口语测评也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对建筑英语口语更是畏之如虎。教师没有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技能鉴定,只能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反复操练,这种方式枯燥而乏味,老师教得精疲力竭,学生却对建筑英语口语的学习越来越畏惧。因此,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被动练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好的手段。学生的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教师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师生间的协作活动,帮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着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一定的情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引起了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法是利用行为导向的原理,以学生为本、师生共创学习环境进行的教学活动。情境教学法所创设的教学环境,是人为的、有意识的、优化了的,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 因此,在高职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创学习环境,拓宽了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灵活开放、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绪从事学习,在学习中感知智慧的力量,体验创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研究概况 (一)研究概念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和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该方法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来影响学生。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提供并且调动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这些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学生就会理解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 一是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情境教学法的操作策略的探索,从而构建情境教学法在高职校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二是通过该研究,为同类学校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材或编写校本教材,为高职建筑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借鉴。 (三)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情境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动态。二是教学实验法:根据建筑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创设相关情境并实施操作,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改进教学行为。通过收集实施情境教学中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情境。 (四)研究时间和对象 一是研究时间:2014年3月至2014年5月。二是研究对象:学校建筑专业的学生。 四、教学研究实践 运用情境教学要有“着眼发展”的观点。在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内涵,努力研究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营造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单调为有趣,变枯燥为丰富,变僵硬为灵活,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一)实物演示情境 就是以实物为中心,创设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建筑英语口语教学中建筑材料的名称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这些内容非常难记。笔者就启发学生在创设的特定情景中用英语提问。此外,布置了课后作业,让学生上网查阅并收集相关建筑名词术语的英语表述,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了解这些建筑材料,产生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记住这些枯燥的词汇。 (二)通过多媒体情境让各种感官协同学习 多媒体有着声音、图片、动画、音乐等表现形式,能够创设生动的情境,有效地渲染气氛,使口语教学不再枯燥和乏味,学生身临其境,对教学内容更易于感知,更易于掌握、理解,建筑英语口语教学活力十足。在讲授《Highbuil- ding》,在建筑的介绍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介绍有关建筑和建材的资料,附上各自最具特色的色彩鲜艳的图片,看到这些真实逼真的图片,学生激发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配以相应的中英文介绍,让学生在视听氛围中,学习建筑材料的名称并领悟语言结构。 (三)角色扮演演体会情境 情境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是担当教材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模拟教材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揣摩各种角色的不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于学生自己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抽象的,而是立体的,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会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五、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建筑英语口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但是兴趣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和情感相联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通过情境设置,饭店英语口语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学内容的情趣性和感染性得到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加。经过情境教学实践,学生对建筑英语口语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建筑专业的学生普遍的英语学习畏难情绪,在实验班学生中不多见了。 (二)情境教学使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了教师指派的任务。情境的创设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了交流协作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意见,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六、建筑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法实践的反思 (一)情境教学因学生而异 情境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形式。情境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学习建筑英语口语的效率,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增强。但是对于少数缺乏学习动力、基础薄弱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效果。针对这一少部分学生,究竟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究竟怎样的教学方法能适合他们,究竟怎样使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 (二)情境教学需要教师有着更高的业务素养 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探索,深挖教材内涵,努力研究教学方法,营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教师要深入地理解教材、理解学生、解读自身,用扎实的学科功底和各种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要具有可操作性,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等灵活采用。要帮助学生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概念。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并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 七、结语 《江苏省高职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使他们具备基本的英语交际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利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并为升学及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在情境中学习、运用、巩固知识,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关于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论文摘要: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主体应该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能够在实际会计岗位中进行熟练操作,当前各高校都在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其中实行“工学结合”是被广大会计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倡导的,按照这一模式进行的教学改革也应该按照各个专业形成自己的体系。但是,不同专业不能盲目照搬执行,所以应该寻找一套适合本专业的教学体系,现结合教学改革的实施,阐述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会计;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实施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既具有高教属性又具有职教属性,而且更注重职教属性。教育部在教高(2006) 16号文中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高职教育的会计教学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会计教学。如何在会计专业课程中很好地实行工学结合,是高职会计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06年财政部重修了《企业会计准则》,必然会推动会计教学改革,而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探索建立符合高职会计专业目标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会计专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当务之急和核心任务。 1 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通过对会计职业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照“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中小企业的各会计岗位专门人才。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会计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会计流程、处理经济业务、计算各种成本、操作电算化系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能够胜任中小企业各会计岗位工作,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而将高职会计专业的岗位定位为:各类中小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及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相关工作岗位;基层服务行业会计、出纳等岗位。 2 工学结合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 (1)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能快速提高学生会计业务处理技能。 “工学结合”教学应该在一体化的教学实习场地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教学活动,重点强调老师讲授的课程,示范的操作,与学生动手的训练一起完成,通过现场示范,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突出了立体感,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 (2)快速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教师素质。 “工学结合”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成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教师。所以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应该相关会计岗位或工作的要求、重点、难点,根据岗位业务知识的特点,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案。而且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课程的实际内容,运用不同的课程讲授方法和实践技能的操作方法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工学结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在授课之前,就要求教师到企业中熟悉自己的课程内容,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锻炼教师实践业务能力,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会计业务,熟悉相关行业不同会计岗位的业务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3)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优势。 “工学结合”教学的开展,明显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明确企业的组织机构和日常运行。尤其会计专业,在所能见到的招聘信息中往往都有实践经验要求。其实,对实践经验的要求,无非是要求录用的员工到单位就可以动手去做所属岗位的工作,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可以依据自己的判断加以解决。而“工学结合”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就是对实践业务的处理,这样的学生必将更加适合企业的需求,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适合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方面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会扩大学校在某个地域或全国的影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促进学校的发展。 3 工学结合下,改革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3.1 面向对象原则 从目标上说,高职会计教学模式针对的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若将岗位分解,就是面向工作岗位要求的技能模块;从教学主客体上说,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是面向学生、以学生为本的;从具体内容上说,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就是会计职业工作岗位模块及其组合。 3.2 顺序衔接,结构合理 组合恰当教学模式是指向教学结构的,是影响教学目标达成的诸要素在一定时空结构内或某一教学环节中的组合,这就要求纵向教学结构要顺序衔接,横向教学结构要结构合理,教学模块要组合恰当。 3.3 循序渐进原则 改革高职会计教学模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转变观念到拟定计划、组织实施、控制质量,再到结果评估与处理,都需要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展开。 3.4 成本效益原则 改革高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效益必须大于改革高职会计教学模式所需的成本。 4 工学结合下,改革高职会计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改革教学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管理 。 建立工学结合的会计教学管理机构和教师团队;将指导工学结合教学纳入教学任务和工作量之中;建立工学结合的课程评价和考核机制;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等。 (3)加快教材建设 。 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的岗位实训教材,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4)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 建立与会计专业岗位相适应的校内仿真实训室;建立长期合作、利益相关、数量适当的工学合作企业。 5 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1)修订教学计划。 会计专业教学计划即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会计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指南,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流程。为此,在制定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是以国家高职高专政策为指南,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定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批准,执行并反馈教学计划情况形成特色教学计划。 (2)改革教学模式 。 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职教学模式,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象的要求,构建“三段递进、岗证结合、螺旋上升”型模块式课程体系,从整体上构建高职会计“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把理论、实习、实训整合为一个有机的系统,遵循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关键技术反复强化的教学规律,统筹安排理论、实验、实训的各个环节。把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工学交替阶段,顶岗实习阶段。理论学习阶段是工学交替阶段的基础,理论学习阶段知识会在工学交替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拓展和加深,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与提升。在顶岗实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在这种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 (3)改革教学内容 。 高职会计的教学内容要真正体现会计复合性人才的“综合适应力+核心专业竞争力+实践操作动手力+关键岗位竞争力+专业特质表现力”。 (4)改革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既要坚持传统与继承,又要开拓与创新,在教学中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理念,适应高职会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与手段,充分开展项目导向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研究性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等。全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系列化的会计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库、视频信息库、网上试题库,努力提高特色会计专业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 (5)培养教学队伍 。 对于教师,只有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内容与自身素质的双重协调,才能使专业教学创新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只在会计专业上有熟练的专业动手能力,教学上有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新型教师团队。教学上体现为用而教,教有所效,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形成培养合力。 (6)建立新的教学管理体系。 充分实施会计专业建设中的学分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建立“学分绩点”。在学校层面,赋予系部更大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自主权;如在办学资金投人、教师调研、外出学习等方面政策上的倾斜;而在院系层面,加快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结合,建立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学籍管理办法,作好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和安全工作,切实落实校系两级学分制管理。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在课程体系、实践技能、教材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缺乏高职特色。高职会计教育作为会计教育的一种新的层次类型,其人才培养目标已在整个高职会计教育界形成共识。 1 高职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实施人才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国战略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会计专业也不例外,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高职会计教育的发展,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有高职会计教育的模式还相对滞后;课程体系还有待调整;实践技能不够突出;考核评价制度陈旧;教材建设滞后于会计专业需要;师资队伍建设与个体素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等问题。因此,要创建新的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已势在必行。 2 创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了培养21世纪所需的会计专业人才,为了使会计人才适应当前市场,对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即通过用人单位考核、评价、调研、反馈等方式,思考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规格,客观务实给学生评价。结合会计职业能力所需知识和技能组织教育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已是目前人才培养重点,要深入探讨教育教学新模式,主要从传统讲授知识转变为传授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从单纯传授理论知识转变为素质教育和实效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从学生被动听讲转变为小组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等。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致用”上。从课程分类上考虑有核心课程、特色课程和品牌课程;从课程横向 划分主要有:教育通修课,主要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专业方向课,主要包括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教育教学实践课,综合教育相关课、专业技能课。针对每门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实践训练以技能为主的要求。 要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一种训练,涉及的知识面广,体现运用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通过技能培训,可使学生掌握生产一线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有利于缩短学生在生产第一线的适应期。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课程的知识,使知识与技能进行转化。教师应以实际工作案例为载体,贯穿所授课程,设计出系统、完整、类型多样、实用的实训方案或教程,利用实训基地,完成会计岗位仿真,达到学生对会计岗位和实际工作的认知。 改进考核评价制度,不能用一张试卷评判某一学生好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长远目标,切实掌握技巧,促进学生发展。其一,考试内容灵活化。对大学生的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进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挑战。其二,充分肯定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具特色。学生如果能多方面发掘自己的才华,并发扬光大,无疑具有很大意义。其三,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按比例评分,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成绩。其四,可尝试采用口试,实践操作考核,证书、考级等方式,进行多种渠道的评价。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需要。会计教材建设在会计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会计专业在教材建设上要充分考虑一下几点:①培养目标准确进行教材定位,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能型人才需要,突出针对性、具有实用性、体现职业性、具有创新性;②优化编写队伍结构,发挥高职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优势互补作用;③突破传统教材框架,探索易于高职学生接受的编写模式。编写模式能够体现“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原则,能够深入浅,分散难点,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更易于高职学生接受。采用“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的编写模式;④加强校企合作办学,重视开发与“订单式”教育相适应的配套教材。“订单式”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深化。⑤开发校本教材,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特色。高职院校服务和依赖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相适应,地方性、本土化特征较为突出。开发和建设校本教材,不仅是高职教材的补充,而且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战略资源,充分发挥教师在高职事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对推动高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没有好的教师,肯定不会有好的教学质量,也不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确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制订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其次,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引进双师人才;再次,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最后,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多出成绩。 总之,高职会计专业要培养出为社会所接受的“产品”,符合社会会计职业界需要会计人才,并以现代会计教育教学理论中的最新研究和成功高职会计教育个案经验为依据,充分体现其必要性和活力。 3 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展望 我们必须在掌握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同时不断借鉴国外会计职业的教育教学的先进经验。十八大提出:如何更好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认为,要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遵循人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为国家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展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要突出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做好规划与实施。引领和拓展新思路,强调“特色”发展,确保培养的人才符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二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根本任务,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要大力推进会计教育教学开放交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打造信息化平台,经常开展会计技能比赛和竞赛活动,学生毕业前力争取得多种证书。使学生达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的目标。 对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其重点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最终成为会计专业方面的能力型人才。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试论新形势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论文摘要】本文是针对高职会计专业多年来开展会计实训课程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怎样开阔思维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突破会计教学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怎样紧跟会计实际工作中不同岗位对人才实践技能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这些都是对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提出的严肃命题。基于此,我们充分发挥了实训教学的威力,走上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的之路。 【论文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训课程;实训方式;改革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初级财会人员还是中级财会人员,都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训课,通过实训课能使学生从中获得一些职业技能与动手能力。许多高职院校也对如何构建有效的实训体系和实训内容及安排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实训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应该说在学科型教学体系下已逐步成熟,但就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训体系、内容及时间安排而言,研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这也是与实训课程的特殊性密不可分的。 一、高职会计实训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首先,对会计实训课程重视不足,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理论重于实践”的现象在会计教学中同样存在,表现在会计实训课程中就是对会计实训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进而导致实训课程比重远低于理论课程,二者的结构失衡严重。案例教学采用的案例设计过于简单,有些案例设计只是将复杂业务分解、删除,其没有相应的案例背景及关资料,有些只是对课本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业务的举例说明,使学生很容易套用课本知识寻得唯一答案。而这样的案例教学无法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案例的背景资料和个案所处环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有待完善。很多学校的会计实训教学方式古板,倾向于机械借用理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或者教条地照本宣科,导致了实训教学内容和过程中的许多问题。第一,实训教学不注重真实性,例如对于企业中各种角色的分工就不予考虑,经常是一个学生就完成了从填制原始票据到编制报表的一系列操作。这就导致对企业工作过程的完全忽略。第二,由于角色分工不存在,一个学生包揽实训全过程,所以不同流程间的单据传递根本无法实现。第三,强调核算有余而对会计管理监督重视不足。当前对于会计实训认识有所偏差,会计实训只是被当做对学生所学核算等工具性知识的运用和磨练,如填制原始凭证、制作会计报表以及填写账簿等,而对于学生的监督、审核能力却很少涉及。第四,会计实训设定的模拟实训环境过于具体,对于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锻炼不足。 再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与理论水平双优的教师。会计实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会计专业教师很多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类型的教师。这就使得其对企业会计实际操作不慎了解,多走向照本宣科的误区。所以“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对会计实训课程的开展影响巨大。 最后,实训教学的硬件软件条件严重不足。当前我国较多高校存在教学设施建设的滞后,尤其是在会计实训课程开展所必需的种种硬件软件设施。会计实训课程需要尽量真实地模拟企业的工作过程,以促使学生尽快适应这种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实训的目的。但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训中心建设较为匆忙,要么设施不全,要么无法使用,以致很多需要真实实训环境的教学过程由于缺乏企业财务部门的气氛而使得实训学生难以进入工作状态,进而使实训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改革的建议 鉴于高职开展会计实训课程多年来的经验,校内实训仍然是高职对会计专业教学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训室、机房等教学设施,施展多媒体、案例、演示教学等十八般武艺,对当前的实训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对实训方式的改革 1)继续推进会计分岗模拟的实训方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会计实训根据实践中企业会计工作的分工将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能、工作范围、操作方式等进行各个岗位的教学。这种针对岗位进行的实训克服了原来的每个学生包揽会计核算全过程实训方式的弊端,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中各个岗位的认知。既然将会计实训按照会计工作实际分成了数种会计岗位,我们就需要在模拟这些岗位教学时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我们可以将会计实训分为会计主管、记账、制单、出纳、审核等多个岗位;当然在综合实训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模拟效果可以进一步细化这种划分,将会计实训的岗位划分为会计主管、出纳、工资核算、往来核算、财产物资核算、资金核算、成本费用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总账报表以及稽核等岗位。在实训中由学生轮换担任各种不同的岗位,每次都应选取不同的教学案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认知和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学生通过模拟分岗实训不用出校门就能体验不同会计岗位的不同要求。另外,通过模拟分岗实训,可以起到增强学生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的作用,这些对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将来的职业生涯而言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方面,分岗实训方式可以应用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中,有助于其更为深刻地体验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和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提高其会计工作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分岗实训也适用于综合实训。在这个阶段,会计专业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基本知识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通过分岗实训将之前学到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探索推进校企同步核算的实训方式 虽说校外实训的道路当前并不平坦,但会计专业的实训瞄准会计工作实践的定位是正确无疑的。实际参加校外企业的会计工作由于牵涉到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原因,企业不甚配合、积极性也不高,进而导致校外实训的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但我们可以探索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在校内进行校企同步核算的实训方式。所谓校企同步核算的实训方式是指,我们可以将企业的财务核算全套部门搬进校园作为校内实训室,而学生将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营活动同步地在校内实训室模拟会计核算过程。当然这种实训方式可以和上述的分岗实训结合起来,由学生担任同步核算对象——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的各个岗位职责。对于实训过程中涉及到的企业商业机密等企业不愿披露的事项,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保密协议,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约定一定的违约金来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而且在使用涉及企业商业机密的数据时学校应该做好相关的保密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这种实训方式能否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单单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的配合和校企合作政策的有力支持。 2.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1)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企业会计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担任课程实训部分的教学任务,如在出纳业务操作课程的出纳实训中必须使用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承担教学任务。 2)每年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会计部门实践或挂职锻炼,在具体岗位上锻炼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一般而言,“从校门到校门”类型的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由于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此项举措就是针对既有教师队伍的弊端而制订的。这项措施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学校与企业间是否具备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和信任。 3)运用相关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和专题调查,增强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措施对于企业和学校是双赢的,企业通过与学校的联合攻关,可以利用高校的高素质人才解决亟待解决的课题和专题调查,而高校的教师通过参与这一实践活动获得了相关的实践技能的增长。 3.实践环境建设 进一步扩大实训室规模,提高实训室的装备水平。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其建设必须符合专业教学的需要,符合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实践环境建设的具体举措有: 1)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建设内容,新增软件,硬件升级,扩大会计模拟实验设备规模,将手工操作与计算机操作完全接轨; 2)选择符合要求的实训地点,扩大校外实训基地的规模。 3)对已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条件成熟要使之规范化,并能进行科学的管理。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实行学院与企业共建,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并使其涵盖有代表性的各类企业,如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教学评估体系,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不但为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指出一条可行之路,而且对于会计专业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也是有其现实意义的。另外我们相信通过改革会计实训课程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必将会成为社会经济的栋梁之才。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技能大赛背景下优化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目前高职校已形成了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会计专业多种教学模式,本文仅探讨技能大赛背景下对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 关键词:技能大赛 会计文化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近些年来,在探索高效课堂的热潮中,不乏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如:为了确保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当前我国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难题。近几年,从全国到各省市都有不同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积极参与,营造了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技能比赛已成为高职院校一项常规的教学活动,为五年制高职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本文仅就技能大赛背景下五年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谈一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1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构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技能要求代表了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方向。技能大赛技术含量高,技能要求复合度也高,突出了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要求。大赛的“工作任务导向,真实任务驱动”和“工学结合”等理念,如果能落实到日常教学中,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带来宝贵的动力。近几年,各职业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尽量做到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强化技能、知行合一。但是会计技能大赛训练的过程,对参加训练的选手来讲,仍然是一项比较单一、枯燥、乏味的过程,尽管学生在训练中,熟练掌握了会计基本技能,锻炼了意志品质,在参赛中证明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但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尚未形成。近年,我国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变革,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如果不能经常地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难免遭到市场竞争的淘汰。作为五年制高职院校应更加重视终身学习能力,岗位变换的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会计教学在让学生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能够使其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识,以便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因此,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技能大赛为导向的“四环”教学模式(见下图),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教学中更多地传授会计的基本操作和学习方法,通过会计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把学生从大量的知识内容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 1.1 回看训练 “回看训练”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要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回看训练”题,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讲交流或由教师点评。“回看训练”是指在教师引领下的回头复习,旨在防止学生知识的遗忘和操作技能的生疏。所设计的训练题不仅仅是前一节课的内容,更包括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的重点知识、以易错点和疑难点为主的难点知识以及与目前所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 1.2 精讲精练 “精讲精练”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二是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下进行思考、探究,建立会计思想,发现并形成新知识;三是通过对案例的尝试、探究,领会会计知识,初步学会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四是通过配套训练内化知识,正确把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中,教师要精心打造“精讲”艺术,努力营造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主体性课堂,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始终指向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学习体验,教师讲解做到详略得当、要言不烦、惜言如金、择要到位;学生在正确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精练”中夯实“双基”,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认真总结归纳解题规律,逐步提升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1.3 当堂 馈 “当堂反馈”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主要是由学生紧张高效地完成当堂训练题,检测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当堂训练以基础训练题为主,适量设计一些拓展提升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1.4 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先是由教师根据当堂检测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及时纠偏与补漏,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后由师生对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进行梳理、归纳,此过程可以通过学生谈收获与体会来进行,也可以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最后简明扼要地布置与下次课“回看练习”相关的内容。 2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构建渗透会计文化的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利用财会专业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以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主动发展,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创新,使学生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呢?会计文化精髓的渗透是至关重要的。会计文化是指在会计实践中形成的,被会计人员普遍认可的一系列物质产品、规章制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生活方式的表征,是会计工作者实践活动的结晶。“会计文化所体现的是适合会计群体特色的优良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在会计管理活动中,通过长期的会计文化均质,在友爱、信任、团结、和谐、奋进的条件下,协调和优化会计人员行为,经过不断优化,形成优良的会计文化,并指导会计实践。”以会计技能大赛为导向,举办校园会计文化节,渗透会计文化精髓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作为会计职业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效的。会计文化节的举办,与“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非常切合,与高职院校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的时代脉搏相通,同时宣传会计文化和会计理念,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推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会计文化节可以设置“会计历史讲解”、“会计名词展示”、“会计实物介绍”、“会计演变历程”、“点钞比赛”以及“珠算表演”、“小键盘输入”、“电算化会计”、“会计手工做帐”等项目。学生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开动脑筋,答题兑奖,感受会计学的乐趣。 “会计历史讲解”、“会计名词展示”,学生可采用手抄报形式,栩栩如生地呈现古今会计发展之路,生动地诠释了会计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名词;“会计实物介绍”可以展示学生收集来的古今账本,辅之以对每个实物的讲解,帮助学生迅速了解会计实物的演变; “会计演变历程”,学生可用小品等方式演绎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今天的数据库处理的“会计演变历程”, “会计电算化”“会计手工做帐”比赛,让学生与未来的工作接轨,打好就业技能的基础。通过 “会计文化节”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各种趣味会计比赛的同时感受,在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默默无闻、严谨细致地工作,是会计这个行业最真实的写照,通过趣味活动激发同学们学会计、用会计的热情,让学生了解会计,了解会计的职业前景。在追求行业归属感与行业文化的当今社会,这将有助于弘扬会计文化,增强广大会计从业者的行业归属感,从而使会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财会工作中。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讨 摘要:文章通过解读双师型教师的概念,重点分析了什么是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并重点探讨了在双师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升问题。 关键词:双师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教学能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成为了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为了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双师型”高职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目标。所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学科会计专业也建立了相同的目标,这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是现实却是高职会计教师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建立一支“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已迫在眉睫。 一、双师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 那么什么是“双师型”教师呢?一般可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双职称教师,就是指教师在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又通过努力考取另外一个专业或者职业资格证,教师持双证上岗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师具备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第二就是双素质型教师,就是教师在熟练掌握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还具备实践教学能力。一般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双证书类型,就是教师在拥有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取得其他技术类型证书,并任职其他技术类职务的现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双能力教师,一般来讲就是这种教师不但拥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并能够对学生实践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第三就是双融合型教师,这种教师要相较于其他教师具备更高的能力,对这种教师的要求也自然最高,他们要具备双项证书,与此同时还具有显著的双重资格能力。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建设型“双师型”教师要拥有最起码的三项基本能力:第一要具有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行业认可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第二参加过重要的会计教师相关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或优异成绩。第三在近5年内有过直接或间接主持或者参与的会计方面的研究课题,并且研究后的成果被实际运用并反馈实用性较好。 2.特点 一般情况下,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具备典型特点:“双师型”会计专业教师不仅仅要具备教师的职业资格,还要熟悉社会的职业道德操守要求并且可以即时传授给学生,要具备将理论会计知识顺利结合实践的能力,可以洞察行业资讯并能及时传授与学生,可以系统的对会计专业以及岗位做出分析,并能够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与教学要求随时整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法。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双师型”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及实习情况,现阶段我国“双师型”教师还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诸多的不足:第一缺乏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还处于雏形阶段,教育的模式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教师很难通过实习以及能力拓展的机会提升自身的水平。再加上我国人口庞大,高职教育门槛相对较低,多数高职院校的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都在超负荷进行工作根本无暇参与社会实践或者会计相关专业的岗位训练问题。第二进行实践培训的经费有限,政府财政拨款一般还是比较向本科院校倾斜,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培训经费的需求,这就为实践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第三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高职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但是部分高职院校教师仍旧缺乏专业科研经验以及前沿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整体来讲教师素质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第四“双师型”教师称号还未完全坐实,大多数的高职教师都是通过再次学习获得的硕士学位,专业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另外,大多数的教师只是拥有讲师、副教授和会计师等称号,而缺乏到企业实践的经历和经验。 三、“双师型”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1.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采用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建立相应的财务咨询公司,通过这个平台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在强化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更好的做好实践教学工作,那些可以在财税公司顺利实践的教师都可以将其称为双师型教师。 2.兼职实习,锻炼实践能力 在教学之余要多多派遣会计专业教师到那些相关专业的企业岗位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师的感性认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利于教师成功的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高职院校会在派遣教师任职之前就下达一定的学习任务,教师带着问题与任务在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教师要熟悉企业的企业文化、工艺流程等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熟练掌握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与流程,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式并要做到各个岗位轮流实习,以便清楚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加以总结并做到如实传授。 3.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应该走到企业一线去,详细了解岗位的需求点与工作注意事项。并与企业的会计人员共同探讨、编写会计教材和实训资料等,并将其应用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让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践知识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高职院校的会计课程更具实用性与专业性,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提上一个新的台阶。 4.积极参与各类考试,强化自身素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内容会随着科技的变革而不断更新,开放的互联网让教学变得更加的轻松便捷,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权威性,作为教师只能不断地努力提升自我才能顺应这个知识变革的新时代。高职院校应激励教师参加各种能力提升培训与竞争考试,在考试过程中通过熟练掌握知识提升自我的教学技能。同时,可以通过取得优异的成绩树立强大的自信,并将这份自信顺延到教学工作中去,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走向上社会。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高职文凭的人才,并愿意将重任委任于他们,因为通过实践我们得知,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更好的实践与学习能力,在工作中的表现也都很灵活。这样的成绩是跟工作在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分不开的,作为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与自我提升,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用“双师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稳步发展。 作者:徐睿 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根本之计。继续教育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以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为切入点,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费用、评价、需求五个方面进行调查,探索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在实践层面上为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忻州市幼儿教师 继续教育 现状调查 对策 一、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和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凸显,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1]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指幼儿园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参加的各种园内外培训,包括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本园内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关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不仅有利于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与效果,而且有利于加快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提高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保证幼儿教育的质量。因此,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山西省忻州市的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抽取忻州市、原平市、代县、五台县、繁峙县、偏关县、河曲县的7个县(市)13所幼儿园的160名幼儿教师为对象,设计题目30个,多数为封闭性问题,问卷主要包括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费用、评价方式、需求五个内容,共发放160份问卷,其中忻州市、原平市各发放30份,其它各县分别发放20分,回收有效问卷147分,回收率91.87%。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忻州市幼儿教师基本情况 本研究主要从教龄、年龄、工资标准、最高学历四个方面来了解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表明当前忻州市幼儿教师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1.年轻教师居多,教龄相对较短。 在调查的147位幼儿教师中,30岁以下的幼儿教师占总人数的70%,31岁以上的幼儿教师占总人数的30%。其中,6年以下教龄的幼儿教师占总数的62.5%,15年以上教龄的幼儿教师仅占4.2%。 2.待遇普遍偏低。 月收入在500―1000元的幼儿教师占总数的75%,1000―1500元的幼儿教师占总数的20.8%,1500元以上的幼儿教师仅占总数的4.2%。 3.以大、中专学历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中专学历的幼儿教师占25%,大专学历的占53.3%,本科学历的仅占21.7%。 (二)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表1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调查数据显示,理论型培训仍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中之重,占总数的54.2%,实践技能型和科研类的培训相对较少,综合型的培训更少。忻州市幼儿教师群体年轻化的特点突出,教龄相对较短。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此时的幼儿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的稳定期。这一时期的教师已具有从事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同时她们对新知识、新技能有着强烈的需求,而且对新知识的接受比较主动,因此,此时幼儿园应当丰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 2.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通过一定形式进行的,函授、短期集中培训、园本教研、专家讲座、业余培训、网络培训是常见的继续教育形式。 图1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图1表明,短期集中培训与园本教研是最常用的继续教育形式,分别占总数的42.5%和37.5%。可见,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以短期集中培训和园本教研为主,参加函授、网络培训等形式的幼儿教师较少。 3.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 表2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 表2显示,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分担分三种:一种是完全自理,占53.4%;另一种是幼儿园全部报销,占25.8%;还有一种则是个人和幼儿园共同分担,占20.8%。可见,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支持不足,继续教育费用主要由幼儿教师自己承担。 4.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常用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是继续教育的“指挥棒”。 表3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常用评价方式 从表3来看,幼儿园或培训机构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采取“证书”评价方式的占58.3%,采取“教学公开课”评价的占16.7%,教师“自我评价”的占12.5%,采用“学时登记制”的占10.8%,“跟踪了解”评价的占1.7%。可见,传统的“证书”评价方式还是占主导地位,其他方式的评价使用较少。 5.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为了了解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加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本研究主要从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形式、激励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4。 表4 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 (1)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需求方面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合理的课程内容则是教育有效的保证。结合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建议,19.8%的幼儿教师认为课程设置应以“教育理论”为主,32.5%的幼儿教师认为应以“教育实践”为主,20.5%的幼儿教师选择以“教育科研”为主,27.2%的幼儿教师认为以“综合性提高”为宜,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趋于多样化。相应地,通过继续教育除了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外,倾向于提高“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幼儿教师分别占30%、17.5%、40%。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2)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形式的需求方面 调查数据显示,对继续教育形式的选择,居于前四位的分别是:函授、短期集中培训、脱产、网络培训,分别占24.8%、20%、18.5%、15.2%。相对于以短期集中培训和园本教研为主的现状而言,多种培训形式的需求趋于平衡化。 (3)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激励机制的需求方面 通过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是当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法,也是效果比较显著的手段。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中显示,物质奖励成为当前幼儿教师的首要选择,占总数的50.6%,而职称晋升仅占8%,这与当前幼儿教师工资收入没有按照职称标准执行有很大关系。可见,当前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幼儿教师的发展。 (一)继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 继续教育内容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诸多要素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在已开展的继续教育中,“理论型”培训是重中之重,而从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来看,“综合性提高课程”的比例由8.3%增加到27.2%,幼儿教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育技能、科研等综合能力。可见,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难以考虑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 (二)继续教育形式传统 调查显示,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以短期集中培训和园本教研为主,参加函授、专家讲座、网络培训等形式的很少,脱产式培训则不被采用。但是从幼儿教师的需求来看,幼儿教师对新的培训形式如函授、脱产、网络培训的需求增加。从幼儿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幼儿教师以大中专学历为主,学历基础使得幼儿教师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成为可能,传统的继续教育形式无法满足幼儿教师当前的需求。 (三)继续教育经费支持不足 经费保障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有效实施的物质前提。调查发现,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费用以幼儿教师完全自理为主,仅有25.8%的幼儿园全部报销。基于幼儿教师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 (四)继续教育评价简单 调查发现,幼儿园或培训机构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采取的评价方式以“证书”为主,“教学公开课”与“自我评价”方式其次,“跟踪了解”与“学时登记制”的方式采用很少。“证书”的评价方式是一种典型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它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采用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忽视对幼儿教师内在需求的关注,使幼儿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处于“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幼儿教师的内在积极性,从而导致继续教育的低效性。过于简单的评价方式,导致考核效度低,不能真正起到评价所学并激励后续学习的作用。 五、提高忻州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对策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幼儿园与幼儿教师的共同参与、配合才能完成。 (一)优化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1.从幼儿教师发展的需要出发,设置继续教育课程内容。 继续教育课程是实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内核,应突出可持续性、前瞻性、实践性、层次性等特点。因此,继续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教师自己的兴趣、工作需要、所教学科与实践,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师具体需求提供合理的进修课程,充分考虑幼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所必需的多元化知识来设计相适应的培训内容,体现培训内容的科学化和全面化,使不同的教师通过培训能够各得其所,学以致用。注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相互结合、渗透,不可过于偏重某一方面;同时,要根据教师的接受能力调节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并在培训之后就教师在继续教育中遇到的普遍共性问题进行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幼儿园与培训机构及时进行双向反馈,提高继续教育效率。 2.合理利用多种继续教育形式。 随着幼儿教师学历结构的普遍提高,加上幼儿教师群体呈年轻化趋势,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教师职后专业化,可以建立以园本培训模式为主体,脱产、函授、网络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为辅的培训体系,特别是要从幼儿教师不同层次的需要出发,选择合适的继续教育形式。 (二)加大继续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要保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高效实施,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规定》中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由举办者自筹;学费、差旅费按各地有关规定支付。”[2]调查显示,53.4%的幼儿教师完全承担着继续教育的费用,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当地政府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评价58.3%的以“证书”为主,但“证书”的评价方式侧重知识性考核,忽略实际运用能力,制约幼儿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忽视对实践、创新、情感与综合素质的评定。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评价的实效性,在采取“证书”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改进教学实践的“跟踪了解”,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自我评价”,以及“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方式,以激发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内在动机。 2.激励方式应多样化。 首先,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应从教育发展大局出发,配套出台一系列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保障性政策,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与考核实施意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督导与质量评估制度》等,把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与职称评定、职务升迁、工资待遇、编制等联系起来,使广大教师安心幼儿教育,热心参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其次,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要重点奖励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且工作踏实、富有成效的骨干教师,特别是根据幼儿教师的不同需求,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适时使用,以点带面,调动全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四)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制定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保障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权利与义务,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有章可循。其次,要提高幼儿教师福利待遇,缓解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经济压力。再次,要加大继续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对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意义,端正幼儿教师的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动机。最后,幼儿园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如通过建立幼儿教师成长档案、和幼教名师交流成长体会、鼓励幼儿教师多参与教育竞赛活动等提升幼儿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终身教育视野下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摘 要: 近些年,随着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从终身教育视野下探讨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终身教育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幼儿教师 继续教育 终身教育被誉为“教育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可与哥白尼式的革命相媲美,它孕育着真正的教育事业”。这一理念一经提出就成为全球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被各国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引发了一场最深刻的教育改革实践。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社会人士所重视,与此同时,人们对幼儿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大幅度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当今社会迫在眉睫的大事。 一、终身教育的思想内涵 终身教育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5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一生不可能绝对划分为教育和工作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只是人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应当随人的一生而持续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永恒要求”。终身教育的主要思想包括三个方面:(1)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又包括横向的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2)终身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人们养成学习习惯和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终身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终身学习才是目的。(3)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终身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思想是全方面和多层次的,只有在理解其本质内涵以基础下才能有力开展相应教育工作。 二、终身教育背景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重视教育的起始阶段,重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始和奠基阶段,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之后,人们纷纷开始重视学前教育,各级部门努力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纲要》提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得到社会重视,全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幼儿教师培训工作。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首先,幼儿教师自身学习愿望日益增强。幼儿教师需要整天和年幼儿童打交道,工作繁杂琐碎,一些教师会感到“忙、盲、茫”。随着终身学习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等理念的提出,幼儿教师对学习的需求日益强烈,专业化意识日趋增强。但是,由于平日工作的繁忙和自身学历程度不高,自学对大多数幼儿教师来说比较困难,多数希望通过职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 其次,幼儿教师的专业化要求他们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能力。在幼儿教师成长过程中,专业化程度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幼儿教师的成长并非依靠师范教育阶段就能完成,是一个多阶段的连续过程,特别职后继续教育对幼儿教师发展和成长至关重要。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号召,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扩大自己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很多非学前专业的幼儿教师,更需要通过入职和职后教育了解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和教育方法,从而逐渐促进专业化成长。 三、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虽然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日益重视,但是整个教育培训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规划有待完善。 虽然全国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幼儿教师培训计划,但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少偏远的市、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重要性,未将幼儿教师纳入教师继续教育队伍。其次,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公办园和市直属幼儿园占有优先权利,私立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中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再次,对于幼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政府和园所往往只重视培训是否顺利开展,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是否得到提升关注程度不够,学习和考核的整体规划有待提高。 (二)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和主动参与。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多以培训形式展开,政府和学校部门按上级要求让一定比例的幼儿教师接受培训,教学内容大多是由教育专家及现有教学条件确定,容易忽视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幼儿教师大多希望通过培训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困惑,而现行幼儿教师培训重视理论知识及相应教学技能传授。其次,教育方式上,容易忽视教师主动参与。现行教育方式一般以集中学习、理论讲授为主,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很多老师盲目接受、应付差事,无法发挥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 (三)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不平衡,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城乡差异。另外,幼儿园教师接受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过程中,农村幼儿园占有教育资源较少,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开展得极少,造成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四、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教育理想。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全世界各个阶段教育都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构建一体化的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1.强化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的一体化。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贯穿人一生及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要将幼儿教师的成长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使幼儿教师一生都能受到一致的、连贯的教育。继续教育工作中,逐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幼儿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政府和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不仅要做好幼儿教师的入职准备工作,让新手教师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还要转变思想,不能把继续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学历的补偿,要注重通过继续教育使幼儿教师在思想和学习能力上有所提升。 2.完善园本培训,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 虽然国家和各个地方都在大力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工作,可是落实到一个幼儿园,教师参与数量还是有限的。为了满足每一位幼儿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园本培训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园本培训一般参与的教师比较多,而且可以在幼儿园经常地实地开展,园本培训可以幼儿园和教师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方式实现教学、科研、培训一体化。总之,幼儿园应该完善园本培训制度,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学习、共同提升。 (二)公平公正,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和评估。 终身教育对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有重要作用,社会应对每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提供终身保障,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必须是公平公正的。这就要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过程的监督,尤其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不仅要公平分配教育资源,还要确保培训名额落实到位,培训经费专款专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绩效评估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指标,对教师、学员、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评价。 (三)更新观念,构建系统化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1.注重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首先,由于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因此承担继续教育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一个符合多层次幼儿教师学习发展的分层教育模式,提高幼儿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比如,将新手幼儿教师、骨干幼儿教师及农村幼儿教师分层次进行继续教育,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培训目标,为不同层次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其次,培训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发展性,要深入实践发现幼儿教师需求,力求解决他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持续学习需要的各种能力,所以培训中要注重培养教师的自学反思能力。 2.突出教师参与的主体性。 在幼儿教师培训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主体参与性。多提供机会让幼儿教师与专家或不同地区幼儿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探讨,在培训方式上尽量拓展培训形式,充分开展参与式培训,如示范观摩、说课评课、集体研讨等方式。就像终身教育强调的那样,教育教学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而是人的身心所有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再是从外部强迫灌输,而是自由地根据个人需要和兴趣进行。 (四)重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技能的发展,还包括个体发展。幼儿教师如果单纯拥有超高教学技能和丰富知识水平,却无法在自己的职业中寻求到快乐和满足,这也是不幸的。所以,幼儿教师需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寻求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像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一样,教师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教师更好地“照亮”别人,实现其工具价值,而且帮助教师个人发展,实现个体生命价值。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深入教师情意方面,包括教师的情感、期望、价值观等,注重教师自身成长,只有自身得到成长和满足,才会对该职业产生认同感,进而产生幸福感。走向幸福,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归宿。 “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教师作为每一位幼儿启蒙阶段的指明灯,其作用是巨大且深远的。因此,必须在终身教育思想下彻底落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现代传媒环境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究 摘要:现代媒体日新月异,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传媒环境呈现的首先是教育信息的大数据化、多样性及快速变化,其次是传媒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学习环境的改变,再者学习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学习方式、方法、路径、时间、空间发生变化。创设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继续教育新环境,选择适宜的学习模式,从而使每一个幼儿教师在自身和专业都有所发展,以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模式;传媒环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代先贤给教师职业的概述极其精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和社会都对其寄予很高的期望。很多幼儿老师被昵称为“朱奶奶”、“余婆婆”、“杨妈妈”、“青青姐姐”、“美美老师”……,这些称谓赋予幼儿教师多重角色,反映出孩子、家长、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多重要求,要承担多重责任。愈演愈烈的“择园”风波很大程度是从“择师”延伸而来,名师造就名园,名园成就名师团队,名师名园开创出优质的教育环境。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继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随着现代传媒环境的更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也随之发生改变,就此,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的探讨便显得很有必要。 一、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需求量很大 我省现有幼儿园教师10万余人,其成分(见表1、表2、表3)复杂多样。从学历看,还有近1000人需要达标(高中以下),近2万人需提升学历(中等师范);从职称看,近9万名幼儿园教师需要晋升职称(中级以下);从年龄结构看,6万多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还有近期发展需求补充的新教师。所以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需求量很大。 (二)现行继续教育形式的类别和欠缺 现行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从功能角度可分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学历提升培训、 专项技能培训、教师自我提升的学习等;从培训层次可分为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区)级培训、园本培训等;从项目分类,有领军人才高端研修(“领雁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特级教师后备高级研修、骨干园长高级研修、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助力工程”)农村幼儿园园长提高培训、农村幼儿教师“双基”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名师)送培,还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培训者培训、幼儿园教师普通话培训、园长岗位培训等;从培训形式上分集中面授、函授、自学、网络等。这些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是自上而下的计划分配的模式,只能有很小一部分教师受益;学历提升是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只是少部分学习型教师选择的方式;网络培训从数量上扩大了培训效益,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还未能满足所有教师的需要。如何才能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满足众多在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呢?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三)现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传播模式的分类 1.“一对一”模式(手口相传模式) 2.“一对众”模式(广播模式) 3.“众对众”模式(群体模式) 4.“众对一”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以上四种模式都不是单一、独立存在的,在教育活动中会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因为多种因素相互影响,这四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 二、现代传媒环境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代媒体日新月异,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现代传媒环境呈现出首先是教育信息的大数据化、多样性及快速变化;其次是传媒技术的变化所带来的学习环境的改变;再者学习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学习方式、方法、路径、时间、空间发生变化。主席在国际信息化大会贺信中说: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幼儿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部分,同样面对“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问题。适应现代传媒环境,已是幼儿教师群体的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新课题。 三、现代传媒环境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 现代教育大数据环境下的“泛在学习理论”对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泛在学习环境依托移动技术的支持,打破了教室的边界,需要高度复杂的教师干预技术为学习者提供实时支持,比如适应性学习(5R),即适合的时间(right time)、适合的地点(right location)、适合的设备(right device)、适合的内容(right contents)、适合的学习者(right learner),要求明确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谁参与学习?”“何时学习?”“在何处学习?”“使用什么设备学习?”的基础上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时,根据《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脱产或半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72学时,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学时。”已经明确继续教育学时的要求。幼儿教师职后继续教育面临着面广、量大、多层次、多需求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如何规划和设计计划、方案,采用合适的形式、途径落实,得以满足所有教师的学习需求,达到最大的学习效益。当下根据幼儿教师的学习需求来建构新的学习模式,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一对众” + 现代传播媒体 传统针对面广量大的学员主要采取以讲座、报告的面授(实时)模式,随着现代媒体介入,推而广之的是电视讲座、现场直播、在线电视电话会议等(延时、放大)模式,再延伸为互联网下的网络课程(异时、异地)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受益面广、数量大、场面壮观,同时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反馈不及时、组织成本高、真正的效益很难确定等特点与之并存。对此,将大量的一线教师学员学习需求分类,将同类需求的教师学员数量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组建学习单元体,采取一线教师更经济、更便捷、可接受的形式,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媒介传输的形式,再加上有效的反馈和调适机制,将会取得更加经济、更加满意的整体效益。 (二)“一对一”+ 现代传播媒体 传统一对一模式就是面对面师徒模式,随着现代媒体的介入,时、空都不再阻碍沟通、交流,远程音、视频的即时传播和延时传播,使得远程导师制得以实现。对于我省小众的高端研修诸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特级教师后备人选研修班”等高端的继续教育项目的主要模式,这类研修项目的特点是高端、深入、专业度高、周期长、受众少、投入大、个体收益显著。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为自主学习+导师指导+相互交流,培训机构主要职责是搭建平台,创建自主的学习共同体,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各自的教育理想得以实现。 (三)“众对众”+ 现代传播媒体 江苏在岗幼儿教师学历层次较多,最低的是高中及以下毕业,其次是中等师范、五年制高职、其他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学历层次,依据表一的数据,74%的幼儿教师是本科以下,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入职的老教师,学历多为高中或中师,九十年代后期及新近入职的多为中师或高师,还有一部分本科和硕士,随着我省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我省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需求数量很大。现在我省幼儿教师的学历提升的途径主要是自学、函授、夜大、网络学院、开放大学、在职硕士及极少部分的脱产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历教育需要入学考试、2-3年固定的学制、学习的经费及工学矛盾等因素限制了一部分在职幼儿教师学历提升。根据江苏幼儿教师的结构特点:人数较多、年轻教师多、年龄层次不均、低学历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均衡等,需要建立适合不同年龄、学历、专业层次、具有地域特色的自主学习虚拟社区,促进各自的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 (四)“众对一”+ 现代传播媒体 对于幼儿教师的终身学习来说,自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校教师和同学、家庭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同事、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于个体来说是知识爆炸,有的幼儿教师显得无所适从、有的得心应手、有的停止不前、有的迅速提高,使得教师的差异不断扩大。如何合理运用各种媒体的充足资源,合理使用多种资源,满足每一个幼儿教师在自身基础上取得充分的专业发展。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实效 形式或模式都是为培养目标服务,在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为其内容服务、以实效为目的。避免“搭花架”、“走形式”,发挥每种模式和媒体的优势,有效组合,“求真务实”发挥培训的最大效益。 (二)多途径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面向的数量多、学历层次多、年龄层次多、年轻教师多等特点的教师群体,再加上幼儿教师都是俗称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班员严重超编等因素,就需要创设多途径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各自功能,建立适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学习资源库,经多种媒体传输途径,让幼儿教师想学就能学,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学了就认可的体系,满足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勤调整 每种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运用过程中要加强各个环节的评估和反馈,并与培养目标相比对,及时调整各个环节及其整体模式以及局部模式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优良模式为优质高效的学习效率服务的目的。 (四)加强学习社区建设 幼儿教师只是社会的一部分,集体、团队、小组等组织形式在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继续教育依然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包括现实中的班组、年级组、学科组、专业组等形式以及虚拟的班级、团队、社团等灵活多变的学习社区,使得有共同需要的成员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团队。 我省互联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已经起步,发展空间很大。建立一个现代传媒环境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使得每个在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 摘 要: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继续教育评价机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提高幼师的工作能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在幼师胜任能力研究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积极探索幼师胜任力影响的因素。通过学生为本、人格魅力、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因子研究,全面提高幼儿幼师的胜任力。 关键词: 胜任力模型 幼儿幼师 继续教育 评价方法 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问题分析 胜任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了快速发展,胜任力所衍生的很多因子对提高胜任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需要对幼儿教育胜任力进行分析,从而解决影响胜任力的问题。通过模型设计让幼师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的胜任力。幼儿幼师胜任力成果和技术需要和人才资源开发管理结合在一起,确保幼儿幼师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全面提升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水平。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新的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机制。 二、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面基本内容分析 幼儿幼师胜任力需要和组织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是满足一项具体工作。因此幼儿幼师胜任力提升对整个幼儿身心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胜任力需要把一个人综合的工作能力结合起来,身心才能够更好地展示个人的工作魅力。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从特质、动机、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人的认知能力。任何能力都是可以预测和测量的,胜任力也是如此,幼师在工作过程中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人的知识结构需要和时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师继续教育的要求,从而拥有全新的知识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去。通过胜任力的研究可以区分一个人一般成绩和优秀成绩,把自身的个体特征进行全面的展示,胜任力是绩效优秀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幼儿幼师在科研和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问题,幼师的卓越科研和胜任力需要和继续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幼师能够全面地认识继续教育的内容,把继续教育和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结合在一起,保证胜任力能够充分发挥。当前需要对幼儿幼师胜任力的内在结构和继续教育评价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探索继续教育的科学方法,对增强继续教育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体系建设 (一)影响继续教育评价方法的因素分析 幼儿幼师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才能提升工作的胜任力。胜任力模型设计中需要抓住四个因子,分别为学生为本、人格魅力、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四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胜任力研究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因子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水平。影响胜任力的四个因子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从基本情况看,人格魅力是根本,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两个重要的支柱,幼师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以学生为本,才能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从知识结构信任度模型指标优化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 幼儿幼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人格魅力。幼儿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胜任力模型和继续教育方法结合在一起,保证幼儿幼师能够通过教书育人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胜任力水平,为幼儿幼师的继续教育的评价创造良好条件。幼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幼师胜任力,幼儿幼师需要通过教书育人方法实现自身的价值,提高自身的职业胜任力,而不是简单地利用课堂管理能力和行政权力干预课堂,这就要求对幼师职业具有绝对的胜任力,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水平,为幼儿幼师综合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师胜任力一方面表现为自身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幼师方法进行优化,通过继续教育学习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幼师的人格对幼儿的心灵会产生重要影响。幼师只有自身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优化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级方法。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完善才能影响更多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幼儿幼师自身能力提升产生积极作用。 (三)从教书育人信任度模型指标看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 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级方法优化过程中,需要以育人为结果导向,才能把教书和育人结合在一起。幼师胜任力形成需要通过模型设计,达到教学效果。教书是幼师育人的手段之一,从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看,需要把育人作为第一任务,因此幼儿幼师胜任力模型需要围绕育人目标展开,才能更好地促使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完善,提高继续教育水平,不断优化幼师知识结构,提升幼师知识水平。胜任力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把培养学生落实到每一步,坚持以学生为导向的继续教育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幼师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幼师信任力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幼师胜任力模型建立是教学之本,通过对继续教育评价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保证继续教育效果产生,提高继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四、幼儿幼师胜任力模型建设与幼师继续教育评价实践意义 幼儿幼师的胜任力对幼儿幼师和幼儿管理人员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幼儿幼师必须更好地熟悉胜任力模型,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发挥指导意义。幼儿幼师需要熟悉幼儿教育的发展状况,然后要对胜任力模型进行优化,从而客观地评价胜任力模型,优化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将其和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完成幼儿教学任务。教学和科研实践需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有针对性进行自身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水平。幼儿幼师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需要进行继续教育评价方法分析,让绩效考核和继续教育效果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人事部门需要建立胜任力评价体系,保证选拔体系符合幼儿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减少幼师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和失误。 五、结语 幼儿幼师胜任力需要从四个因子出发,促使其在学生为本、人格魅力、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更好地发展。让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符合方法体系建设的需要。将幼儿幼师人才管理和幼师职业生涯发展结合在一起,确保幼儿幼师继续教育水平提升。幼儿胜任力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强调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创新,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幼儿幼师继续教育评价方法优化过程中,需要根据教育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方法体系,确保教育评价机制能够符合时展的要求。幼儿教育要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幼师继续教育水平。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园校合作”开展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构建 摘 要 根据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园校合作”模式进行,通过幼儿教师“走出去”,把高校“引进来”和远程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保证“园校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高校和幼儿园的共同参与,通过“层级培训”的方式,让农村民办幼儿教师从“非专业人”转化为“专业人”。 关键词 民办园 农村 园校合作 继续教育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强调作为人,应不断提高自我修养,适应社会的不断变换,这与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因此,继续教育成为了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可以采用“园校合作”模式进行,通过幼儿教师“走出去”,把高校“引进来”和远程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1“园校合作”模式开展的条件 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欠缺对职业的认同感。为了促进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幼儿园和高校之间的合作对农村民办幼儿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而“园校合作”模式的开展需要幼儿园、高校和政府的共同参与。 1.1幼儿园的“主体”地位 开展“园校合作”最为主要的目的是利用高校的资源对农村民办园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民办园的教育质量。但就相关调查发现,高校和幼儿园之间存在典型的“一对多”的形式,幼儿园的数量远远多于高校的数量,因此,在“园校合作”中农村民办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幼儿园的领导者应该积极的和地方高校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商议继续教育的时间、方式、地点,并将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和需求及时的反馈给高校,为高校选择继续教育内容提供参考依据。 1.2高校的“引导”角色 为了让继续教育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高等院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对相应的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清楚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的整体情况,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课程、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引导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使得培训能够契合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需求。同时,作为高校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角色,就必须注重对自身“软件”设施的提升,多给培训教师创设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及时更新培训教师的教育理念,使参与培训的教师能掌握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1.3政府的“保障”作用 “园校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除了需要幼儿园和高校的积极参与外,还必须有“第三方”的监督,控制。而政府特殊的职能特点,确保了其作为“第三方”能够对“园校合作”模式的顺利开展起着“保障”作用。第一,政府在“园校合作”模式中扮演着“中介者”的角色。政府应根据各个地方高校和农村民办园的实际情况,组织高校和幼儿园之间召开对接座谈会,使得高校和幼儿园之间形成对口合作的关系。第二,政府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为“园校合作”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为了避免“园校合作”模式流于形式,政府应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一方面可以通过标准试题、现场观摩等考查幼儿教师在培训中能力是否获得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幼儿教师对培训教师进行评分,专家随机听培训教师的课等方式检查培训教师是否尽心尽力。 2“园校合作”模式开展的途径 “园校合作”模式通过幼儿教师“走出去”,把高校“引进来”和远程教育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2.1创设条件让幼儿教师走进高校 “园校合作”模式要求政府和高校应创设相应的条件让农村民办幼儿教师走进高校,接受继续教育。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让幼儿教师走进高校:一是选取部分教师进行进修,为了保障幼儿园教学的继续进行和幼儿教师有平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可以让幼儿教师轮流参加培训。二是在假期的时候,政府组织农村民办园的幼儿教师集中到高校进行培训。这种全员集中培训的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首先,由于是全园幼儿教师共同参与培训,相互之间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其次,每个幼儿园的教师不仅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幼儿园本身,因此,能激发各幼儿园之间的相互竞争,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在参加培训时能够更加的集中注意力。最后,幼儿教师每天工作量较大,很少有时间能够交流、沟通,而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加幼儿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并且幼儿园领导也和幼儿教师一起参与培训,能无形地拉近领导和职工之间的感情,改善幼儿园的人际环境。 2.2鼓励高校教师到农村民办园进行“讲学” 交通的不便利和教学任务的繁重,导致了很多农村幼儿教师缺少“走出去”的机会。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在高等院校选择部分教师到农村民办园进行“讲学”。“讲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高校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到相关幼儿园进行“讲学”,“讲学”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就目前学前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例如,有关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学前教育最新理论研究的热点剖析等。也可以就幼儿教师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二种是高校教师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幼儿园进行“讲学”。寒暑假的时间相对较长较为集中,有利于系统知识的讲授。高校教师到幼儿园进行“讲学”时,除了要注重讲,更应注重看、听和引导,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2.3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 近几年,为了保障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央政府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2002年的“农远工程”;2003年的“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2009年的“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2010年的“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的“国培计划”。这些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学校的远程继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政府应抓住“远程教育”这一契机,突破高校和农村民办园之间的时空限制,通过高校开发相应的远程教育资源,在学校中选择优秀的教育人员,形成专门的远程教育辅导团队,最大限度的让农村民办园的参训教师获得实惠。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我国,很多农村地方并未通网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远程教育的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以县为单位(经济发达的地方以镇为单位)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分期建设镇、乡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远程教育的普及化。 3“园校合作”模式的实施步骤 园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校和幼儿园的合作,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园校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层级培训”的方式进行。“层级培训”主要强调培训的层次性,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层级培训可以按照图1的顺序进行。 图1:农村民办幼儿教师“层级培训”图 3.1以获取幼教资格证为主的培训 在任何一个国家,教师资格证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取得的最基本的证件,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获得幼教资格证,但在我国,由于学前教育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学前教育本科开设的年限不长,再加上人们对学前教育存在的固有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幼儿教师社会地位低,特别是农村民办园的幼儿教师。因此,很多进入民办园当幼儿教师的人都毕业于职校或初、高中,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没有相应的幼教资格证,缺乏最基本的幼儿理论知识。因此,在园校合作中,首先应将没有幼教资格证的教师作为培训的对象,以期通过这样的培训,在让幼儿教师取得从业资格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以指导学前教育实践。 3.2以获得基本技能为主的培训 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的获得更多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如在贵州要获得幼教资格证,必考的科目就包括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三门科目。2013年下半年贵州对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进行了改革,获取幼教资格证的考试科目变为了综合知识,保教知识与能力。虽然注重了幼儿园教育的特色――保教结合,但整体上仍然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获得。而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又强调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技能,而这又是继续教育培训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层级培训”强调在幼儿教师取得任职资格,获得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唱歌、跳舞、绘画等基本技能的掌握。高校可以在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对农村民办幼儿教师进行技能指导,也可以在相应学校中选取部分能力强的学生不定期地到农村民办园去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提升农村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基本技能。 3.3以提升学历为主的培训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农村民办园环境差,工资待遇低,很多学前教育的本科生、专科生等都不愿意到农村民办园任教,这就使得农村民办园的幼儿教师以初中生为主,低学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教师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园校合作”模式应将关注点转向于提升民办幼儿教师的学历,通过暑期的成人教育,不断加深幼儿教师理论知识的深度,扩展幼儿教师理论知识的广度。 3.4以巩固能力为主的培训 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包括组织活动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与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现场讲座、观摩课、远程教育等方式获得。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相对其他幼儿教师来说,所具备的幼教知识、技能都更为欠缺,因此,通过“获取幼教资格证――获得基本技能――提升学历――巩固能力”这样一种“层级培训”的方式,能更为有效地将民办幼儿教师从“非专业人”转化为“专业人”,促进农村民办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 摘 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是提高其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促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建议三方面来展开论述,目的是为促进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指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继续教育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在对象上是对所有的在岗幼儿教师进行的教育,在性质上包括专业的补偿教育更新教育与提高教育[1]。 一、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学前教育愈加受到关注,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不仅是促进其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发展和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的需要。 (二)终身学习理念的要求 以主体性、主动性为基本特征的终身学习应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理念[2]。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跟上时代的变化。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幼儿教师只有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才能达到知识的更新和完善,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准备。 二、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继续教育起步晚,近年来虽然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投入很多,但是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仍然存在发展不乐观的方面,主要表现为: (一)针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建立相对完备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政策和保障体系[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对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类别、组织管理、条件保障、考核与奖惩等方面都做了系统规定。但国家并未从法规、政策层面方面保障幼儿教师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权益,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还没有像中小学一样形成相应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目前针对幼儿教师的国培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和监督体制,使得幼儿继续教育形成体制,能够宏观引领和保障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二)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失衡,偏功利性 很多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动机多是为了提升学历。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杨帆对陕西省幼儿教师师资队伍现状进行研究,发现陕西省幼儿教师的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占全省幼儿教师总数的57.4% [4]。康丹等对福建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幼儿教师中大专以下学历占52.4%,[5]。学历层次关系到幼儿教师的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审核,因此导致很多幼儿教师为了提升学历而参加继续教育的培训,获得相应的学历证明。出于这样的动机,幼儿教师只关注接受继续教育的结果,而不关注接受继续教育过程中个人能力的提升。 (三)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徐群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当前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着课程设置无章可循、缺乏科学性、缺乏针对性的问题[6],吴玲等人对安徽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较陈旧且脱离。多数课程实施中方法单一,脱离实践,不能引起幼儿教师的学习兴趣[7]。课程研究始终是教育研究的重点与核心,但一直以来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建设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今后我们必须加强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及其分解的研究,课程内容的实用性研究,课程实施的低耗高效研究,课程评价的民主与有效研究[1]。 三、针对我国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的建议和意见 (一)政府应从制度上保障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和引领作用,各级政府应配套出台一系列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的保障性政策,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督导、质量评估制度,配套制定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任职资格规定课程开发与审定制度等。 (二)幼儿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方面 1、课程目标要定位全面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可见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不仅局限在教学能力方面,以往的教育内容多是只注重教师教育教学业务素质的提升,目前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将目的放在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上。 2、课程内容要与实践相结合,分层次按需进行。 幼儿教师是工作在幼儿园一线的实践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需结合其实践经验,能够为其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置不同课程,如新教师上岗培训课程教师岗位培训课程。 3、课程实施上,多种方式并用 传统的集中讲授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康丹等的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实践知识。74.2%的幼儿教师认为:最实用的培训形式是现场观摩,尤其是观摩一线教师的课[5]。因此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探索亲身实践、现场观摩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及案例教学法、小组研讨交流等参与式学习方式及科研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等多种方式并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4、课程评价的方法应多样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 目前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所使用的依然是以征询学员意见为主的评价方式。而且评价还缺少相应的系统性和合理性,评价主体显得比较单一[6]。 课程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局限在询问学员意见和想法方面,应该建立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从多角度进行评价,将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主体方面,应开展幼儿教师之间的互评、专家对于学员的评价等多评价主体活动。 (三)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会自我反思 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历,更多的是追求进一步的自我成长,幼儿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四)深入开展"园本培训"模式 "园本培训"可以使幼儿教师在所在园所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所在园所的保教质量的发展。此外在深入运用"园本模式"进行培训外,还应有效利用其他资源,即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要以园本模式为主体,合理利用其他模式的资源,如培训机构、远程教学、社区模式等。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解与探讨 【摘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学前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本文从国家投入、制定专业化标准及教师的自我追求等方面,提出幼儿教师教育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幼儿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标准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而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个部分,显然也必将向专业化方面发展。然而,在教师专业化推进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化往往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无论是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推进都将是不利的。为此,笔者提出幼儿教师教育应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几点思考,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一、国家应加大对幼儿教师教育的投入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由于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这决定了从培养教师的机构——幼儿师范院校到幼儿园及教师的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为此,需要国家政府在关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都必须给以政策上的倾斜与资金上加大投入。只有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才有提高的可能;只有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改善了,幼儿教师的工资提高了,幼儿教师职业对人的引力增大时,以及幼儿教师筛选、竞争机制的完善实施,那么一个求职时业择人,任职时人敬业的良性循环就有可能出现。在目前幼儿教师地位不高的情况下,提升幼儿教师地位的最为直接的手段,莫过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使幼儿教师成为收入可观、令人羡慕的职业。 二、制定幼儿教师专业化标准 从国际背景考察,一些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专业标准,把教师的专业性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全美幼教协会(NAEYC)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善于观察和评量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计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与儿童家庭建立积极的有效的关系;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对教师专业予以认同。在国内,有学者提出“研究型标准”,认为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与创新性课堂的建设者、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探索者。有学者则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认为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针对于幼儿教师而言,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一个总体要求标准。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发展和专业情意完善则应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具体要求标准。当然,可操作执行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与讨论,并在实施中不断修订与完善。 三、幼儿教师自我对专业发展的追求 至今,从事幼儿教育的幼儿园年轻的幼师,大多数是幼儿师范专业毕业生,一般属于大、中专学历,而大中专学历相对于当今的日益发展知识社会来说,很显然是较难适应幼师专业化不断发展要求的。在一些比较规范的幼儿教育机构,各级幼师的压力事实上都不轻。当然,这一方面,来自于幼儿园岗位竞争等外部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现实中,一些已获得中高级教师职称的幼儿教师,也是幼儿园的骨干力量,但在她们看来,她们的专业化水平并不高,还有待于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也有很多年轻教师渴望进一步学习、进修,获取更高一级资格、职称。从这个角度上说,幼儿园教师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对隐含于自己日常专业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和关于自己学会教学过程的观念予以价值澄清,加强与幼儿交往、同事的合作,以及对自己过去的教学经历进行积极的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分析自己的工作成效,悟出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幼儿学习成败的相关性,从而负起对儿童的责任,也就是使自己经验性的教学行为上升为有理论指导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的变化和进步情况,事实上也是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自身的内在要求。 四、实施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 应该说,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均为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而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出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在课程结构上,教育专业课比重明显偏低,课程设置过于单一;而且往往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对学生从教技能的锻炼起关键作用的教育见习和实习也存在时间短、次数少、实习基地少、指导教师少、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另外,当前的师范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专一性与基础性比较突出,缺乏新型的、应用的、边缘的和交叉性的学科与专业,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学科基础和知识面,也限制了学生的视野,难以适应现代教师应具有宽厚与综合性的知识与理论结构的要求。因此,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应该进行具有全程规划性的调整与改革。 要完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一是要更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认识到教师教育是涵盖了职前、入职、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专业化的教育,进而摆正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地位;二是要明确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要把幼儿教师专业化看作是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灵活多样的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切实发展幼儿教师的实践性反思能力,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三是把握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强调坚持“教师为本”的继续教育,以幼儿教师发展为本,切实把握幼儿教师现状,根据幼儿教师自身需要和发展需要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重视“园本培训”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摘要:据调查,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为: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方法单一;对继续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教育评价流于形式。改善的策略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面向农村幼教实际,彰显农村幼教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开辟教育培训新渠道。 关键词: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现状;改善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兒教师是幼兒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理念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日益传播,建立和完善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构建现代学习型幼兒园已成为幼兒教育发展的潮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三年内对1万名幼兒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各地要在五年内对幼兒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可以说,我国幼兒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幼兒教育发展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幼兒教育整体运行质量的高低。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笔者对陕西省M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M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位于陕西省的西部。本次调查的对象为M县农村幼兒教育机构(含幼兒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中的幼兒教师,共发放调查问卷14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5.71%。根据研究需要,我们对被试的基本情况、在职培训、职后培训评价、职后教科研情况以及教师对继续教育的建议等进行了调查。与此同时,笔者同部分幼兒教师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进行了深度交谈。调查结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它既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暴露出了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二、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1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较高,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 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可程度影响着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进而影响到继续教育的成效。由调查结果我们得知,认为继续教育“非常有必要”和“有很大必要”的教师所占比例为64.93%,认为“没有必要”的仅占6.72%,这说明绝大部分农村幼兒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还是持比较认可的态度的。同时,通过对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目的的调查,我们进一步发现,广大农村幼兒教师有着比较强烈的接受继续教育的愿望,但其接受继续教育的动机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化色彩,多半是为了职称评定、职务提升或应付考核等,参训动机是比较消极和被动的。 对农村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的调查显示,农村幼兒教师职后参加各类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部分教师与此根本无缘。从培训频率看,幼兒教师入职后“经常”、“偶尔”和“没有”外出参加培训所占比例分别为9.70%、63.43%和26.87%,这说明我国农村幼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频率相对较低。从培训时间看,1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占到了87.31%,绝大多数培训都是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等业余时间进行的,长时间的脱产培训相对比较少,“短、平、快”成了幼兒教师在职培训的显著特征。 2 继续教育的内容陈旧,且缺乏针对性 在对M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以及农村幼兒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在内容方面大多承袭了以往的传统培训科目,其内容不但陈旧,有些甚至还是完全过时的,难以适应幼兒教育发展的需要。当然,M县幼兒教师培训课程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新鲜”课程,但是,在动听课程名称下仍然充斥的是陈旧的教学内容,事实上是“换汤不换药”,给幼兒教师带来的更多是失望。同时,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所有参训教师几乎接受着同样的培训课程,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科和不同水平教师的需求,甚至还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培训内容和幼兒园的教育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更谈不上用所学理论帮助幼兒教师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长此以往,幼兒教师无法体验到师资培训的价值所在,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参训积极性。 3 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但方法单一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呈多样化,包括在职、半脱产和脱产等多种培训形式。其中,在职培训和半脱产培训在M县农村幼兒教师培训中占有绝对的优势(64.93%)。可以说,M县农村幼兒教师还是比较喜欢这样的培训形式的。从笔者本次调查的结果看,绝大多数农村幼兒教师(70.15%)对于“业余学习”这一既不影响工作又能提高自身素质的培训形式情有独钟。通过与部分教师的访谈,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许多教师希望在不离开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参加各类培训或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因为这样可以做到“多方兼顾”。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的幼兒园管理体制下,这一选择当属情理之中。然而,从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看,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大多沿袭了教师讲、学员听的传统模式,所有参训人员集聚一堂,聆听着同样的内容,而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 4 对继续教育的监管力度不够,教育评价流于形式 目前,M县对于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管是比较松散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只是重视幼兒教师培训的次数,而忽视了对于教育培训质量的监控和反馈,致使农村幼兒教师培训的质量无法达到规定要求。首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资培训缺乏严格的把关和资格审查,个别培训教师本身水平较低,无法很好地胜任幼兒园教师的培训工作。其次,M县对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不到位,参训学员迟到早退现象严重,一些学员甚至平时根本就不来参加培训,只有考试时才会露面。在教育评价方面,M县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考试多采取开卷方式,学员们只要会“抄”便能顺利过关,甚至一些培训只要交费,便能拿到合格证书,参训教师心态比较浮躁,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许多学员都是直接冲着培训合格证书而来的,希望拿到相应学分、学历,以利于评职、晋级,并没有对自身素养的提高抱有太多的想法。可以说,这样的继续教育虽然表面上成绩斐然,但其效果却令人质疑。 三、改善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1 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幼兒教师参训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幼兒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大局出发,探索并出台一系列有关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性政策。在激励方式上,可以根据幼兒教师的不同需求,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外在激励与内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分类分层的多维交叉激励机制,坚持因人、因时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按需激励的动态激励制度,尽可能发挥其最大的边际效应。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将幼兒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与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编制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兒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同时,幼兒园应为参训教师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提高受训教师的经济补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继续教育的学习之中。 2 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构建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提高幼兒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因而,满足农村幼兒教师的现实工作需要是设置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依据。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水平和培训需求,为其量身定做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计划。同时,由于幼兒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促进幼兒发展为本,幼兒教师的培训也应秉承这一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幼兒教师在认知能力、情感水平、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对农村幼兒教师的培训最好采取分层实施的办法,并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将其分成不同的培训单元,然后针对不同的培训单元设置不同的培训课程。我国农村幼兒教师培训课程的设置还应注重实效性,既要有理论的支撑,又要有实践的依托,应从幼兒教师的教育实际出发,先帮助他们找到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然后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进而寻找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方法,以不断提高幼兒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3 面向农村幼教实际,彰显农村幼教特色 农村幼兒教育不能盲目地照搬城市的经验,而应立足于农村幼兒教育的实际,注重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低投入、高产出的科学发展之路,如可以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创设各种活动区域,让幼兒园的环境“活”起来。这些隐性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弥补农村幼兒园办园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为农村幼兒带来无限的欢乐和情趣,培养幼兒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要将这些潜在的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单靠教师的自我摸索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指导。因此,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兒教师科学使用乡土教材的技能,帮助他们优化育人环境,使他们能够掌握适合农村幼兒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把一个个具有农村特色的教育资源融入到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之中,让每一个活动都能呈现出自然与和谐的农村气息,使幼兒在充满探索与快乐的自然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4 探索多元化的培训形式,开辟教育培训新渠道 近年来,国家对于农村幼兒教育越来越重视,农村幼兒教师的继续教育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对于数量众多的农村幼兒教师来说,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无疑是杯水车薪,仍然无法满足广大农村幼兒教师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就必须要探索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形式,不断开辟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渠道。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在现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渠道,如远程教育、网络大学、函授、夜大等。其次,要重视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是以幼兒园教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发展难题为研讨对象、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活动对全园教师所进行的旨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可以说,园本培训也是我国农村幼兒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再次,幼兒园要引导广大教职工开展自学,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要发挥班组集体和教研组的职能,加强教职工之间的相互交流,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在农村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研究热点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幼儿教育也成了被追踪的热点。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继续教育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日益备受关注。本文以某市为例,就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高校运行。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对策 一、端正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 (一)继续教育≠学历补偿教育 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幼儿教师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获得高文凭、高学历,以弥补自身职前学历的不足。教师们这种对更高学历的追求是好的,但是想法却是不对头的。他们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不仅能拓展教师的视野,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能激发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主旨是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的高低不是一纸文凭就可以敲定的,不能以形式代实质,以文凭代水平。 (二)继续教育≠一次性培训 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它不是“管用一生”的教育而应该是“贯穿一生”的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农村幼儿教师不能抱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想法,他们需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而继续教育正是终身教育的形式之一,应该认识到继续教育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贯穿一生的行为,个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成长发展,就要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继续教育≠“要我学” 农村幼儿教师应该提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迫于上级压力“要我学”的教育,而是着眼于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我要学”的教育。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树立全新的继续教育理念。 二、明确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 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在尊重幼儿教师差异的基础上,努力优化幼儿教师的智能结构,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以适应农村幼儿教育的需要。通过继续教育,幼儿教师在掌握幼儿教育最新改革动态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幼儿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掌握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使自己更好地胜任幼儿教育工作。 三、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 (一)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重视农村幼儿教育。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把教师从自然成长过程转化为自觉提高的过程,这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整体规划,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农村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使继续教育的开展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实现依法施教、依法促教、依法治教,同时用法律来保障农村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合法权益。 2.优化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继续教育课程要因需而设,即在充分调研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设置与被培训者的需求尽可能相一致的课程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受训者的反馈作适当调整。就其内容而言,既要有理论的支撑,又要有实践的依托,同时还要架构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二)幼儿园方面 农村幼儿园应根据实际需要广泛借鉴城市幼儿园的继续教育运行程序。比如,有些幼儿园将参训者分层,如按职称分为新教师培训、初级职称教师培训、中级职称教师培训、高级职称教师培训等,或按教师从教的熟练程度分为新手教师培训、熟练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教师培训等。分层次分批地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分层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教师群体的多样化需要。 四、丰富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建立以园本培训为主体的继续教育模式 农村幼儿园发展遇到的首要困难是资金的短缺,因此,有些农村幼儿园教师走出去接受专门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而进行园本培训是可行的。园本培训的内容非常灵活,可以对新来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可以针对教师们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可以强化教师们的终身学习意识;有的教师参加了学前教育学历班的学习,之后可以将所学到知识再传授给幼儿园的其他老师,这样既节约了学习成本,教师们的知识也逐渐丰富了。 (二)以研代训,以研促训,研训结合,提高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能力 调查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科研意识比较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进行教育科研是幼教改革深化的必然要求,它可以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教书匠走向教育专家。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承担课题研究并使其顺利通过鉴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选定课题、组织申报到调查分析、写作报告等等老师们要搜集大量的教育材料,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从中完善和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教育研究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是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渠道。 (三)积极探索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操作模式。地方政府和国家应加强县、乡两级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重点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现状组织他们加强对教育管理、儿童心理学、儿童卫生学等理论的学习,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明确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深化对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农村幼儿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幼教工作尤其是农村幼教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职业认同感,必须清醒地看到,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积极的态度、广泛的兴趣,发现和发展儿童的潜能,将为人一生的充分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德建设 对幼儿教师进行以“三爱”为核心的“爱的教育”,即爱农村幼教事业,爱孩子,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是幼儿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为人师表是师爱的重要体现,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情操的人,教师要为人师表,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孩子,引导孩子,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三)加强新任幼儿教师的入职教育 加强对新任幼儿教师的入职教育,使他们尽快转变角色,尽早适应工作岗位。 (四)实现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成长 通过继续教育要使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都有阶段性的发展。有研究者提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要想收到预期效果,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就必须努力做到既“居高”而又“临下”。所谓“居高”,就是要帮助幼儿教师努力占领幼教专业知识和幼教理论发展的“制高点”,研究探索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有理性思考的高度,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水准上。所谓“临下”,就是指导幼儿教师学会运用最新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教育理论成果,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这为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 考核评价是继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考核合理,评价科学,不仅有助于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而且对教师的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工作的创造性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考核评价中,应考虑农村幼儿教育的特点,坚持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创新性原则,注重对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考察,使继续教育真正具有实效。传统的考核与评价基本上是看是否完成学时、学员的出勤情况、学员完成作业及培训结束时的考试情况等,而对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的教学实践中是怎么做的没有加以考虑。我认为继续教育应改变以往的这种单纯的考核评价制度,变被动为主动,构建多元化的继续教育评价体系。考核评价除了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外,还可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进行,比如,可以对幼儿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可以让教师上交教学案例、教育随笔、读书笔记等作为继续教育的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幼儿园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高质量的继续教育支撑。对浙江省757位幼儿园教师、168位幼儿园园长、50位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省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民办幼儿园之间存在着教师继续教育发展不够平衡、继续教育网络不够健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培训队伍不够专业、培训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教育行政部门要适当增加投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组建高水平的培训者队伍,构建合理的培训课程体系,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免费远程教育,以促进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高质量地均衡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其素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提高在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这需要高质量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来支撑。 为了解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笔者在全省范围内随机抽取757位教师、168位园长、50位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园长、培训机构负责人进行个别访谈和座谈。 调查内容包括: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管理情况;继续教育机构的日常运转情况;园长对继续教育的态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园长和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评价及其对今后继续教育的需求与建议,等等。 一、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发展较好。不少地区幼儿园教师接受了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培训,有些地区的培训机构根据幼儿园教师需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培训,但是,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 1、地区发展不平衡 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同等多方面原因,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就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次数来说,2004~2007年,宁波、绍兴地区幼儿园教师人均接受过9次左右的培训,而衢州等地只有4次左右。 2、城乡、公办民办不平衡 调查发现,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还呈现出一定的城乡、公办民办差异,主要体现在培训经费的管理上。浙江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拨款主要向城市公办幼儿园倾斜,民办幼儿园一般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培训拨款,其教师培训经费全由幼儿园或教师承担。在教师自负培训经费的幼儿园中,村镇民办幼儿园所占比率最高,其他性质的幼儿园如城市民办幼儿园、国有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培训经费主要由幼儿园负担。部分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透露,村镇民办幼儿园之所以存在较为普遍的教师自负经费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幼儿园承担不了这些费用和怕教师培训后流失,如果教师自己掏钱参加培训,则幼儿园的师资流失风险及损失会减少。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差距较大,自负经费的规定让很多民办幼儿园教师被迫放弃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 事实上,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最需要接受培训。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各类民办幼儿园,占82%。其中,村镇民办幼儿园中无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所占比率最高,达53.2%。尽管这些教师非常渴望得到培训,但经费少、业余时间少、距离城市远等原因使他们参加培训的机会非常少。这也是本次调查中农村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 教育部曾明文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举办者自筹。这样的规定对于目前已占浙江省幼儿园总数75.1%、在园幼儿数占全省在园幼儿总数61.8%的民办幼儿园来说,十分不利。因此,如果培训经费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到浙江省民办幼儿园教师乃至所有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推进,阻碍浙江省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继续教育网络不够健全,管理不够完善 1、网络不够健全 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建设相比,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建设较为滞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省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的龙头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培训规划不够完善,各类培训未形成体系,与各培训机构联系欠紧密,等等。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机构还没有建立起联系制度。这一方面与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仍在中小学,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关注度偏低有关,另一方面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有关。 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在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一体化的培训体系时,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地区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归口不明确,与教研部门未理顺关系。在被调查的50个培训机构中,有39个是教师进修学校,3个是培训中心,3个是教育局幼教管理部门,5个是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和教研、科研等单位合并而成的教师发展中心、教研与教师培训中心。众多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使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归口不明确。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权责不明。据调查,目前培训机构有培训资格,但专业性不够强、培训效果不够好;而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贴近一线教师需要,但没有培训资格,培训经费也紧缺;有的地方因教师进修学校一直未开展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不得已由行政部门连同教研室共同组织开展当地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三)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工学矛盾突出是幼儿园教师、园长和培训机构一致反映的出现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问题。浙江省幼儿园特别是村镇、民办幼儿园师资偏紧,有的幼儿园甚至采用教师包班制,不少教师每周只能休息一天。因此,不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参加培训。 调查表明,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和园长对目前开展的各类培训效果评价主要集中在“较好”和“一般”上,对培训效果持非常肯定态度的较少,而培训机构的自我评价较好。这表明,培训机构与幼儿园教师、园长的认识并不统一,后两者的需求尚未得到真正满足。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调查还发现,不少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偏重形式。首先是培训内容脱离教师需要。调查发现,73%的培训机构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教师需要来开设培训课程,但仍有27%的培训机构有时脱离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根据主观判断来确定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特别是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满足教师个性化需要。其次是培训形式单一。 调查显示,在培训形式方面,虽然有90%以上的培训机构表示已采用集中培训和园本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但主要还是以集中培训、理论讲授为主。培训形式较为单一。 (四)培训队伍不够专业,部分培训者学历层次偏低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者应具备较强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要熟悉幼儿园教育规律和幼儿园教育实际,具有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能力。其他专业的教师较难达到这一要求。然而,在被调查的培训者中,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仅占26.8%。培训队伍不够专业已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深入开展的瓶颈。 从培训队伍的学历层次看,有12.6%的培训者仍是专科学历,他们主要是幼儿园教师、园长、教研员等,而来受训的教师45.4%已达到专科学历,17.0%已是本科学历。访谈中一位培训者自嘲道:“我自己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不高,怎么去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理论水平呢?” 二、对策 综上所述,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之所以产生上述种种问题,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和管理体制出现问题。人们对幼儿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政府关注的重点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倡幼儿教育事业发展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浙江省民办幼儿园数量迅速增加。在改革办学体制时,政府一度忽视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对幼儿教育尤其是民办幼儿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地方甚至将公办幼儿园出售给个人经营。由此造成幼儿园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民办之间的发展不均衡,进而造成全省各地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出现较大差异。 要解决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投入,促进继续教育均衡化 自2005年起,浙江省教育厅开始拨专项经费用于面向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但下拨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农村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需求。因此,要保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各级政府还要给予适当支持。 政府经费拨给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国外的做法。如美国,当公民参加某个社区学院的继续教育时,国家就将所需经费转到办学单位。我们也可从当地教育事业经费中为经费不足的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专门列出一笔经费,在这些幼儿园教师的培训考核合格后,将一定比率的经费拨给培训机构。 一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还非常需要社会的支持,温州市永嘉县政府发动企业投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做法值得借鉴。正如一位园长所说,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单靠一种力量解决是困难的,政府、社会、幼儿园、教师都应该承担一点。 (二)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加强指导和评估工作 1、加强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的指导作用 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是全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机构,应发挥龙头作用,为各地区培训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为此,参照省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的职能定位与人员配备标准,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应强化非学历培训功能,配备足够的人员,专门开展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制定、方案策划、培训队伍组建、培训及科研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 此外,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应加强与各培训机构的联系,经常开展调研,掌握全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还应经常组织开展对培训队伍的培训,提高培训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各培训机构搭建交流平台,使好的培训经验得以推广。 2、完善管理体制,保证工作质量 在解决培训效果问题上,有学者提出“四位一体”的培训体制。所谓“四位一体”,就是对教师培训中心、教研室、电教中心、电大等单位进行内涵性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促进“研训一体化”。目前,浙江省不少地区成立了由原来的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大等单位合并而成的教师发展中心,如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在合并后的培训机构中,幼教教研员同时还是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者,由于他们更了解一线教师的需要,能结合教研实际开展培训,培训效果相对较好。 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估也非常重要,它能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建议浙江省教育厅根据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评估体系,定期组织评估,促进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和改进。 (三)组建高水平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队伍 组建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专职培训队伍是将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推向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参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培训者应具备如下基本条件: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及以上学历,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幼儿园教育规律和幼儿园教育实际,具有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能力,有策划、组织培训和开展教学以及组织开展对培训者进行培训的能力。 选拔培训者可采用三条途径。一是进入。引进正规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培训机构后,先让其到幼儿园锻炼半年以上,积累实践经验,并开展本地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开展培训作准备。二是系统进修。如果幼儿园有合适人选,可送到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点学习,提高其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三是短期培训。招入和选拔的培训者如不熟悉成人教育规律,可通过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策划、组织培训的能力。此外,各培训机构还可以聘请专家或优秀幼儿园教师任兼职培训人员。 (四)构建以发展能力为导向的培训课程体系 万中、程敏等人将“能力本位教育”引入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领域,提出了要根据能力需要来确定培训内容,要以培训具体的操作能力为中心,要尊重受训人员的个性和需要等观点。这些观点对发展、完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以发展能力为首要目标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应当以提升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只有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工作才能循序渐进地深入开展。 2、按受训者的需求设置课程 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需求不同,培训机构要以此为导向来设置必修课程。比如,新教师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幼儿园工作,最需要得到关于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培训,也非常需要得到提高艺术技能、与家长沟通能力、观察了解儿童能力、为人处世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据此,培训机构可增设比较实用的《人际沟通技巧》《艺术技能》《幼儿园教师行为艺术》等课程。中青年教师开始关注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丰富和自己的心理状态,据此,培训机构可以增设《教师心理健康》等课程。 在选修课程方面,各地有较大的自主性,培训机构可在调查教师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开展“主题式”或“菜单式”培训,以满足幼儿园教师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 3、以促进能力发展为导向实施课程 目前,一些国际培训机构非常关注课程实施的方式。他们认为能力只有在反复实践中才会不断提高,因此课程实施应特别注重学员实践参与性的培训方式。培训规模宜小不宜大。专家引领下的观摩研讨、师带徒、课题研究、专题沙龙、案例分析与研讨、外出参观等都是深受教师喜爱的培训方式,对提高教师实际能力的作用也非常显著。 如何将培训规模由大变小,培训机构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在美国,社区学院只选择幼儿园中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作为培训对象,之后由这些教师将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带到所在幼儿园对所有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其培训规模都不大,每次在15人左右。这种培训人人都有充分参与的机会。培训效果很好。 4、以实践能力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 以能力发展为培训的首要目标要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以实践能力水平为主要评价指标。目前,幼儿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考试和作业任务繁重,压力很大,不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今后的培训考核,可以考虑将幼儿园教师实际能力水平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由幼儿园自己组织考核,培训机构进行抽查。 (五)加快培训网络建设,提供免费远程教育 解决幼儿园教师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经费困难的最佳方法是让他们通过网络免费学习。目前,浙江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已开通“浙江省幼儿园教师网”,开设了“网络课堂”“博文推荐”“幼儿园课程”等深受幼儿园教师欢迎的栏目。但是,由于经费及人员等问题,目前所提供的网络资源还不能满足大部分幼儿园教师的需要。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人力、物力投入,以加快培训网络建设,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优质、免费的远程教育。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期望调查 【摘要】通过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与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的期望与当前继续教育的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期望也存在差异。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计和实施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不同类型的培训。 【关键词】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期望;幼儿园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是直接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没有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成功的幼儿教育改革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叶平枝,2004)。社会发展对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次性的职前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需求,继续教育能弥补职前教育的不足,已成为提升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但对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较少。已有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研究多为质的分析和理论思考,且侧重从教育管理部门(教育者)的角度来研究,很少从幼儿园教师(受教育者)的角度进行思考。笔者认为,从“受教育者”立场出发,关注教师的期望和需求,能更好地提升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本研究着重考察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及其与现状的差异,以期为教育部门在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计划方面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随机抽取北京市7个城区(海淀、丰台、西城、崇文、东城、朝阳、通州)的不同级别(市一级一类示范 园、区一级一类示范园、一级一类园、一级二类园、未评级园)的公、私立幼儿园的120名教师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109份。被试构成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期望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类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知识、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中,教育理论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幼儿教育教学等理论课程;教育实践知识指与教学教研实际相关的课程,如五大领域教法、艺术技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指计算机应用课程。调查发现,教师最期望学到的是教育实践知识,其次是教育理论知识,而现阶段教师受到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是教育理论,这与教师的实际需求和期望不符。 从整体上看,不同学历、职称、教龄的教师都注重教育实践知识,对现代化教育技术重视程度则普遍偏低。同时,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需求又有差异。具体数据见表2。 (二)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期望 笔者将继续教育的教学方法分为四类:教师讲授、课堂讨论、自学(如:远程网络学习)、幼儿园实地观摩和研讨。调查表明,教师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课堂讨论,其次为幼儿园实地观摩研讨。而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与教师的实际期望差距较大。 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期望基本相同。其中,二级教师更为重视课堂讨论法和教师讲授法(43.75%、16.07%);本科学历的教师更希望采用远程自学方式(45%,专科为18.18%),专科学历的教师更重视教师讲授法(17.05%,本科为2.5%);5~10年教龄的教师对课堂讨论法的期望最高(48.15%,10年以上的为39.19%,5年以下的为39.13%)。 (三)教师对课程师资的期望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师资不同于一般师资,他们是教师的教师。调查显示,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区(县)教育部门领导、教委(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师授课。大多数教师表示,更希望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幼儿园教师来授课(各层次教师对高职称教师的选择比率均在50%以上)。 四、讨论 从以上可以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期望的继续教育课程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实践重于理论 当前幼儿园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为主,而教师对实践知识的期望远远高于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理论知识是幼儿园教师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然而现阶段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讲授的教育理论知识多为职前教育阶段所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宏观概念和理论,往往比较陈旧。这种重复学习对于教师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收效甚微,因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联系、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因此,以教育理论为主的培训内容很难调动幼儿园教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就成了继续教育的一大弊端。因此,幼儿园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制定应注意融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并适当加大实践知识的比重。这样才能提高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 (二)继续教育教学的方法:以讨论交流为主 传统的集体讲授教学法可以使知识的学习具有系统性、连贯性,但存在受训教师参与程度低、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等不足。而小组讨论法可以弥补集体教学的缺陷,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之间、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互动,为教师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提供机会,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因此大大提高。因此,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可以将集体讲授与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既保留集体讲授法的优点,又可以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 (三)继续教育的师资:以幼儿园高职称教师为主 目前,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主要由区(县)教委(教育局)教研室的教师来授课。丰富的经验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继续教育,很好地开展大教育的理论知识讲授,以及师德教育、教师心理培训等,但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负责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对幼儿园教师的状况未必熟悉,这样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就会大打折扣。鉴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综合性和灵活性,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更需要实践经验丰富的幼儿园高职称教师来担当。他们更加了解在职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可以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更实用的解决办法,这将大大提高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五、建议 幼儿园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期望与现状间的较大差异表明,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何使继续教育更好地满足幼儿园教师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了解教师需求,进行层次多样、针对性强的继续教育 不同层次、水平、阶段的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不同,因此继续教育应因人而异。在制定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前,应先调查了解分析各层次、水平、阶段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根据专题、教龄等分组,进行层次多样、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例如,对实际教学经验丰富,但缺少理论基础、电教设备应用能力较差的年龄大、教龄长的教师,可以开展有关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的课程培训;对学历高、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的教师,可以开展教育案例分析和幼儿个案分析的相关培训;对学历较低的年轻教师,可以开展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目前,北京市各区(县)都设有新教师培训项目,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做法。例如,崇文区的新教师培训中,理论课程内容占学时很少,而主要根据新教师的实际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开展一些现场观摩和指导活动,使新教师在入职初期就有机会学习有经验教师的长处,提早意识到自己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贴近幼教工作,进行实践指导性强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是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之一(孙玉洁,1996)。继续教育组织者应不断更新教育理论知识,设置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的、以指导实践为主的课程内容。教育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指导,继续教育组织者需要思考如何将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使理论形象化,使案例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如可以依托先进教育理论,为教师提供五大领域教学教法的优秀经验、活动区材料的优化设计与合理投放、家园共育的具体建构以及幼儿教育个案分析等与教师日常工作息息相关的内容,以满足各层次教师的需求。 (三)改变单一的继续教育教学方式 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课程组织形式仍是集体讲授,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授多,讨论少,实践研究就更少,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能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在继续教育课程实施上,应探索“多元化、多层面的实施途径,既深入挖掘传统的集中讲授的价值,又开始探索亲身实践、现场观摩与专家点评相结合的方式”。〔1〕一些学者还提出“园本基地、能力本位”的培训模式,〔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宏观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及“师徒帮带”“现场观摩与即时反馈”“专家指导”“微格教学”“双线交叉”等具体操作模式(秦旭芳、庞丽娟,2001)。 如何更好调动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能更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和参与式培训是继续教育中值得采用和推广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现行以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有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思维共振,提高学习效率,并在合作中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克服片面性,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3〕参与式培训则一改“培训者讲授,学员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方式,突出“培训者组织活动,学员发现式学习”的特点,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亲身体验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喜悦和效果,以促进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参与式培训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录像分析、观察、辩论,以及其他根据培训内容而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和活动。 (四)依靠幼儿园的优质师资,建立多种组合的教师资源库 目前,北京市幼儿园继续教育师资主要由区(县)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构成。由于很大一部分研修员并不来自幼儿园,这就造成了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等不足。因此,完善师资结构是保证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有效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名师工程逐渐兴起,一些市区县纷纷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让一线优秀教师获得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专业发展。笔者认为,名师工作不能只着眼于培养几个“名师”,而应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和辐射作用,带动、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比如名师们可以通过举办专题报告会,介绍职业体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及特色,举行教学学术讲座、开公开示范课、研究课,组织评课、互动交流活动等,展示名师教学魅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为本区域中的幼儿园教师提供新经验。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摘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师资。加强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已成当务之急。当前,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面临师资队伍流动性大、“新鲜血液”不足、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建立健全农村幼儿园教师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等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困难;培训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师是孩子走出家门后遇到的第一任教师。一所好幼儿园,一个好幼儿园教师可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2010年12月1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教师质量决定学前教育的质量。有限的资源要优先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园长和教师培训要纳入继续教育计划,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注重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远程教育平台,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幼儿园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在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状况时说道:“农村幼儿园师资极度缺乏,教师待遇相对较低;师资水平不合格,专业素质偏低,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幼儿教育培训。”以河北保定市为例,农村幼儿园教师大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年龄偏大,缺乏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了解,但普遍职称较高,继续学习动力不足。部分新进入的教师又因为没有编制,待遇偏低,没有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由此,导致了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低下。可以说,学前教育的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又在于如何迅速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是目前尽快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二、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25.33万名农村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5.53万人,占总数的61.3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38.69%。 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状况也不乐观。笔者在2011年5月做了一份调查,结果如下。 (一)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状况 (二)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在关于培训目的的调查中。有12%的教师选择“为了评职称”,有88%的教师选择“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没有教师选择“为完成任务”。问及最喜欢的培训形式时。16%的教师选择了“园本培训”,15%的教师选择了“网络培训”,65%的教师选择了“短期培训”,4%的教师选择了“专题研究”,没有教师选择“函授学习”和“自学”。在关于培训困难和不足的调查中(多项选择),30%的教师认为“模式单一”,40%的教师认为“经费不足”,50%的教师认为“存在工学矛盾”,70%的教师认为“学习机会太少”,没有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陈旧”。 (三)问卷分析 1 关于幼儿园师幼比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师幼比标准是1:7,按这一标准,保定地区农村幼儿园近90%不达标。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幼儿园一个班只配备一名教师。在访谈中一名园长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段时间,幼儿园接连有5名带班教师生病或家里有急事。需要请假,他不得不安排其他班级两名教师中的一人到教师请假的班级顶班,这样安排还是有几个班级没有带班教师,最后自己和副园长也去顶班了。每逢检查或接待参观,为了表面看上去达到上级要求和更好地组织活动,他采取了向别的幼儿园借教师的办法“解决问题”。 2 关于幼儿园教师所学专业 从调查结果看,县级幼儿园教师毕业于正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比率相对较高,乡镇中心幼儿园次之,农村幼儿园最低,很多农村幼儿园甚至没有一个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幼儿园有很多小学转岗教师,他们通常都不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二是农村幼儿园没有空余编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不愿进入。三是农村幼儿园留不住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一有机会就走人。在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幼儿园一些专业水平较好的教师很多都流向了县级幼儿园。 3 关于幼儿园教师的学历 虽然调查数据显示有73.5%的教师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但这些教师很少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如前所述,这些人大部分是小学转岗教师,在小学可能是教学能手,但到幼儿园就是新人了,农村幼儿园因此出现了部分教师学历高、能力低的现象。职称状况和学历状况类似,也是转岗教师拉高了百分比。而实际情况是,从2000年开始,很多县市没有新进有编制的幼儿园教师,编外幼儿园教师则大部分没有职称。 4 关于幼儿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都认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都渴望参加培训。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急需进行专业化培训。而从师幼比和教师对培训的需求来看,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农村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个别地区参加培训的教师,几乎每年都是新面孔,很多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要么很快去了其他幼儿园,要么很快离开了这一行,总体而言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效果很不理想。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流动性更大,一些民办园园长根本不敢把资金投向教师培训,因为他们非常担心这些接受过培训,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教学资质的教师会马上跳槽。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频繁流动给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是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新鲜血液”不足,活力不够。调查发现,不论是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办幼儿园还是农村民办幼儿园,都很难招到学历、专业合格的年轻教师。笔者在某幼儿园教师招聘会现场对应聘的幼师毕业生作了一项调查,在就业地区三个选项“大中城市”“县城”“农村”中,有75.2%的人首选“大中城市”,愿意去“农村”的只有2%。笔者在走访一所农村幼儿园时发现,该园教师绝大部分年龄偏大,年轻教师寥寥无几。不少农村幼儿园园长谈到,园内年龄偏大教师很大一部分缺乏进取心,有些甚至只是在等退休了;年轻教师太少,使整个教师队伍缺少活力。 三是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经费短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我国各学段教育投入占全国教育总投入百分比的情况为,小学教育占24.2%,初中教育占16.92%,高中教育占11.47%,大学教育占30.97%,而学前教育只占1.29%。国家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能保证目前部分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及其基本办公经费,很多地方根本 没有继续教育经费。农村幼儿园能得到的财政支持更是少之又少。资金短缺是农村幼儿园继续教育的一大短板。 四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缺失。由于前些年推崇的学前教育市场化,学前教育管理力量薄弱的情况越来越明显。2008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一半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没有专设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有114的教育行政部门既没有幼教管理专门机构也没有幼教管理专职人员,一些地区的学前教育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状态”。很多地方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因此陷入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考核、没有监督的混乱局面。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走出困境的对策 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多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多项措施,综合治理。 (一)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幼儿园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身份和地位问题,这是解决幼儿园教师学习动力问题的根本。目前,农村幼儿园教师基本分为两类:公办教师和合同制教师。农村公办教师与城市公办教师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存在差距。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55.7%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其中省级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有49.3%未评职称,县级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有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中则有70.6%未评职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大多没有事业编制,有职称的更是凤毛麟角。就普遍情况而言,有正式编制的公办教师,按国家事业单位的工资标准,依职称不同,月薪在2000~3000元左右;没有正式编制的合同制教师,月薪在700~1500元左右;农村民办园教师月薪在300~800元左右,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一年的工资收入甚至比当地农民的年平均收入还低。因此,不解决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及待遇问题,就无法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稳定问题。如何让现有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安心工作、积极学习?首先,要建立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所有教职工交纳基本社会保险,以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后顾之忧。其次,建议建立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档案,对积极踊跃参加培训且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三,建议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促使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常态化。第四,设立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提供经济保障。 当前,很多地方已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例如,四川省采取了解决编制、保障待遇、加强培训等方式以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素质。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制定颁布了《中山市幼儿园教师学历教育奖励办法》,鼓励在职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对取得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以及学士、硕士学位的教师予以奖励。该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全市在职幼儿园教师参加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河北省教育厅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者才能取得“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合格证书”。河北省保定市规定,“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且合格者在职称评聘中可以优先”,要求市级骨干园长和教师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其他专任教师达到大专以上学历,督促和鼓励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二)科学合理制定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健康有序地推进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需要帮助农村幼儿园教师提高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必要时可强令全员参加培训。其次,应针对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分层分批进行培训。再次,要重点培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要求他们回园后开展全员培训。最后,重点建设乡镇示范幼儿园,把它建成辐射周边幼儿园的师资培训基地,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继续教育途径 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存在幼儿园教师流动性大、年轻教师太少、资金短缺、管理缺失等现实问题,因此,继续教育的形式应因地制宜。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脱岗到各地高校或省级示范幼儿园学习,脱岗学习也可依实际需要选择长期学习或短期进修。在职学习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还可以和各级示范幼儿园建立帮扶关系,定期交流,争取得到优质幼儿园更多的支持。 以保定市为例。本市依托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建立了保定市幼儿园教师培训中心,依托首批省级示范幼儿园――保定市青年路幼儿园成立了保定市学前教育研训中心,依托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各级示范幼儿园形成了“培训一教研”一体化的继续教育模式。保定师范专科学校涿州分校负责幼儿园教师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各级示范幼儿园负责教学实践培训,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培训。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高校构建起了三位一体的教科研共同体。保定市教育局要求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要专门为幼儿园教师开辟网络空间,为幼儿园教师学习、交流创造条件,要求90%以上的幼儿园连网,实现教师“不出门就能参加学习进修”。 (四)均衡城乡教师资源,探索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水平的新路子 要改变农村幼儿园教师保教水平整体偏低的状况,效果最好的方法还是派城市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下乡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半年到一年,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这是既能有效节约培训经费,有效解决农村幼儿园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各种困难,又能明显提高培训效果的好方法。做好这方面工作需要省、市、县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到农村幼儿园支教的骨干教师可在加薪、晋级、干部选拔等方面获得一定的优先权等。 此外,农村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也可通过“上挂”得到有效培训。例如保定市望都县从2005年至2007年,要求所有农村幼儿园园长到县级幼儿园跟班实习一年后才能上岗,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办园理念和办园思路的基本正确。如今,望都县学前教育已经整体跨入河北省学前教育先进行列。又如,涿州市第二幼儿园作为河北省首批示范幼儿园,把周边乡镇幼儿园改建成自己的分园,不到几年,便把几所分园建成为农村示范幼儿园。 幼儿继续教育论文: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摘要 :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对构建学习型社会产生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笔者以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教师为考察对象,发现院校集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进而增强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实效性,以此来促进民族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 一、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加大对民族地区师资培养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由此可见,国家通过加强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促进民族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而振兴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事业。但是,如何提高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除了要加大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保障等途径之外,还需要合理的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特点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有共同点,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民族幼儿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稚嫩的幼儿,民族幼儿教师又处于民族地区,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笔者通过对民族幼儿教师的调查了解到,民族幼儿教师对于继续教育学习表现出积极态度,希望在接受院校集中的继续教育培训之后,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因此,民族幼儿教师课程设置对于促进民族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二、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院校集中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以此来发现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2.1.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偏差。 课程目标体现了课程编制、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总原则和具体要求,反映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基础。继续教育的改革重点 在于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是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的准则和指南。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制定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将继续教育的目标当作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二是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没有细化。在调查中,笔者得知73.6%的幼儿教师认为能够达到课程目标,但是新教师和学历较低的教师认为很难达到课程目标,也就是没有制定分层次的课程目标,过于笼统。 2.1.2 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民族性。 课程内容作为课程的主体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并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它的选择、组织和构成必须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调查问卷和访谈中,笔者了解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满意程度,认为非常满意占14%,一般满意占32%,而不满意占54%,尤其是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缺乏一定的民族性和实践性。 2.1.3 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 民族幼儿教师处于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与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而且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也普遍使用民族语言,并具有独特的民族心理和生活方式。但民族幼儿教师的课程内容缺乏民族性,具体表现在: (1)民族语言使用率低。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教师基本上全部使用蒙语授课方式,但针对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授课语言全部都是汉语,一些老教师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时间短、速度过快,很多教师就难以理解课程内容,因此学习效果不高。 (2)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缺乏民族特性。 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本来就少,那么针对民族地区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了,这样极不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锡林浩特市继续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幼儿教师师德、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上,没有将外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教法进行本土化,也没有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进行融合与发展。一味的 “引进来”,认为外面引进的都是好的,但却忽视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1.4 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对民族幼师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幼儿教师不愿意学习理论性强的课程内容,迫切需要学习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特别是有关幼教技能技巧的课程。锡林浩特市教育局2011年对幼儿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论知识过多,而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却很少。幼儿教师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偏难,很难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经验当中。 2.1.5 继续教育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课程的组织实施是整个课程编制的重要环节,即使课程目标制定准确,课程内容合理科学,那也需要付诸于行动才行。因此有效地组织实施课程是关键。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形式基本上以讲授为主占到85%,其他形式很少,幼儿教师被动的去接受知识,也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培训教师与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之间的讨论交流更少,因而,62%的民族幼儿教师感到继续教育学习很枯燥乏味。 2.1.6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流于形式。 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起着导向和检验的作用,通过课程评价来调整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使得课程实施良性循环。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缺少科学系统的课程评价体系。使用的考核方式包括颁发证书占42%,学时登记占27%,汇报表演占18%,自我评价占13%。以营利为目的的私人培训机构,(例如蒙台梭利、奥尔夫)幼儿教师培训在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之后直接给予证书,但没有考虑幼儿教师对于课程内容有哪些没有学会,而且只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学习都给予证书,但民族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之后的进步和不足,没有给予明确的反馈 2.2 课程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继续教育课程编制缺乏针对性。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培训机构很少考虑受训教师的需求和水平。据调查,锡林浩特市的民族幼师只有30%的教师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或幼师专业,而70%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培训机构或教师进修学校并没有针对非学前专业的人员进行特别的培训。这些非学前专业的人员特别渴望学到有关幼教的技能技巧。 2.2.2 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过程中,重理论知识,而忽视幼儿教师技能技巧。锡林浩特市只有30%的民族幼儿教师的职前学历专业是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大部分幼儿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他们在教学技能上亟待提高,希望能够学以致用。教师进修学校没有根据受训教师的需要,而是因师设课,不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 2.2.3 商业培训机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培训内容和形式缺乏科学性。 近年来,锡林浩特市幼儿园派幼儿教师学习先进的幼儿教育的理念和课程,比如,蒙台梭利教法、奥尔夫音乐教法、多元智能课程等等。许多私人培训机构出于营利为目的,忽略课程内容和形式的科学性,使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处于无序状态。 2.2.4 课程内容受主流文化影响。 “我国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双重文化撞击的夹缝中,既享受双重文化的成果,同时也承受着双重文化的冲击”。锡林浩特市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也面临主流文化的冲击,培训机构及幼儿园对民族幼师进行蒙台梭利、奥尔夫等课程的培训,并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专家,让优秀教师向幼儿教师讲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这固然很好,但却忽视了民族地区的文化知识,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渗透到继续教育的课程中,因此,课程的文化缺乏多样性。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我们不是否定主流文化课程的学习,是希望将主流文化能够很好的融合,更有利于民族幼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提高民族幼师继续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建议 3.1 继续教育课程目标定位要准确。 制定课程目标应依据两点:一是依据有关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及规程。2010年制定的《规划纲要》当中也谈到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的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们在确定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与相关国家政策法规保持一致;二是要依据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和需要。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学历、教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继续教育课程目标时,一定要根据民族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分层级培训。针对低学历的教师要鼓励幼儿教师利用假期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和文化素养。对新教师开展安排岗前培训使民族幼儿教师尽快熟悉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而老教师的培训目标应该是学习新的幼教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 3.2 课程内容要注重民族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3.2.1 民族性。 锡林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开设蒙古族民俗文化课并配有单独的民俗文化教师,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园本培训幼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学习蒙古族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 3.2.2 人文性。 在以往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比较注重科学性知识。很多民族幼儿园园长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培训的局限于教育科学理论却很少关注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笔者建议培训机构及培训者能够将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人文性进行融合。但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人文性却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首先,幼儿园园长要善于激励幼儿教师多阅读人文性的书籍,并且要求做读书笔记,在年终评比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其次,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3 课程组织形式应当多样化。 民族幼儿教师的学历基本达到大专水平,为了使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发展,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除了专家讲座,园本教研,教学观摩等传统形式以外,还建议小组讨论,案例教学,自我反思等方式,使幼儿教师积极的参与到继续教育学习,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3.4 建立全面系统的继续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继续教育课程评价长期存在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难以衡量效果如何。评价不仅仅是为了区分,更重要的是帮助民族幼儿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培训学习过程中给予反馈幼儿教师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评价的主体既要有他人也要有个人,自我评价可以使幼儿教师在反思中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析 【摘要】本文在学习借鉴了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的实际运作之后,结合我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实际,积极践行该种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本文在第二部分总结了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实践“太平人寿电销班”的经验,并且最后提出要进一步巩固与完善“教学工厂”模式的措施与保证。 【关键词】金融保险 教学工厂 实践教学 一、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公司)模式最初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院长林靖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创立,该教学理念是实现教学课堂与企业的一体化,将生产车间(公司)直接安置到校园,破解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依托,学校实现科研、培训、教学、企业服务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采用阶段递进式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的专业基础教学和后一年的企业项目研究与实习实训,值得一提的是,从大三阶段有半年的时间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实训以及毕业实习,这个阶段的实习成绩将成为考量学生的重要指标,学院与一流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企业真实项目和实习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课本知识,不再只是模仿模拟,而是让学生投入到真实工作场景,将学生所学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同时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来参与项目,学生在项目教学中不仅能拓展专业知识,更能够充分将管理、财务等知识充分实践,完全等同于真实公司运作。“教学工厂”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及深化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如下图所示: 新加坡在实践“教学工厂”模式中,采用“双轨系统”方式,即将同专业学生分成A和B两个教学小组,又将同一学年中的课程划分成两个相独立、互不干扰的课程组合1和课程组合2,分别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课,到了第二学期互换对调,在三年中都采用这种双轨制教学模式。当A组在第一学期进行课程专项培训,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企业实习和项目实习),而B组则在上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课程,下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课程。 采用这种系统教学方式能是使学院的教学设备、师资和企业得到充分利用,灵活安排课程,使综合效益最大化,随时可以保证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确保企业项目的完成和企业实习岗位的分配,能充分保证“教学工厂”有足够的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工厂能够正常经营。 “教学工厂”理念是由模拟到模仿到融合的三个步骤,通过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其中,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是“教学工厂”里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工作环境里。 二、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工厂”模式之实践――太平人电话营销班的运作 我院金融保险专业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从2012年以来,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与中国太平人寿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开设“太平人寿轮训班”和“太平人寿订单班”交替运作的方式将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正式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根据保险公司的运作模式和公司环境,在校内建立全真职场,由太平人寿公司讲师担任培训和指导讲师,学生可以足不出户感受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企业文化,实践公司业务。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轮流训练的方式,每期学员30人,采用“公司培训+指导+赠险拨打”的方式让学生在两周的短期训练中学习电话赠险的拨打流程和技巧,通过两周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进行体验式营销的尝试巩固和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短期的实训中,学生可以充分走进行业,认识今后的职业及岗位要求,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接触。在二周的培训过程中,由保险公司定制课程并承担主要教学任务: 同时,公司通过与学校合作设立订单班的模式,循序渐进的“培训+实训+培训+实习+就业”五阶段的逐层递进,选拔部分学生参加订单班学习,每两周一次的培训课程,并将学生在订单班期间的培训成绩及实训成绩相结合进行考核。学生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模式实现专业水平和技能的进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接受由公司专业讲师提供的培训,又可以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同时能够阶段性的参加公司的实习及实训,做到学习实践两不误,保险公司从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根据学员的专业课程成绩、培训成绩以及实训业绩评定奖学金,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并有机会进入公司正式就业。 三、金融保险专业“教学公司”模式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教学工厂”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已被许多高职院校学习、效仿,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瓶颈,笔者认为,要突破这些瓶颈,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资团队的建设 在实际教学中实施教职员工技能转型计划,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是破解教、学分离的当务之急。在实际操作中,应该:(1)加大从企业招聘实践指导老师的力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提升是实现人才转型的重要途径,定期地派专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学府进修学习,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且实行轮换制;(2)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水平,既可以保证企业项目开发的连续性及与企业合作的延续性,使教师能力多元化,以适应新领域及多岗位的工作需求,以实现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3)应改革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评体系,不再沿用普通高校对教师以科研为主导的考核方式,构建以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为重的高职教师考核体系,以与普通高校相区别,建立薪酬考核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重视企业兼职及培训,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化运作,这样的教师团队才能满足日益竞争激烈的职业教育需要。 (二)课程体系的校企接轨与校企课程的开发 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还是照搬本科教学课程,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版,与职业教育的本义有较大差距,课程设置与金融机构的一线需求存在较大脱节。课程可以说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血液与灵魂,没有与市场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工厂”将难以实施。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一方面应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更应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依据经济发展,着眼于未来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规划开发专业、设置课程。根据用人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在开发课程前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然后成立有公司人员参与的课程开发小组,实施课程开发;在课程开发工作完成后,要提请有行业资深人士参与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院专家进行审批。这些措施保证既能课程内容能够满足公司岗位需求,又能保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在课程实施之后,还应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研讨,随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进行修正。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开发与研究,是“教学工厂”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工程师与教师、学生合作研究项目,使教学与项目相对接。通过项目研究,为教师提供与企业沟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参与企业项目开发的机会,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企业前沿技术,积极超前地进行专业开发准备,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进行新专业与新课程的开发,同时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使学生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 (三)加强校企合作管理 实训基地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经营管理实训要有经营业务,生产、科研实训要有企业项目或研发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公司的经营、销售和管理,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多元化的、多层次的工作环境中,确保有关培训课程与公司需求紧密挂钩。这样才能为公司提供最具潜力的人力资源储备,保证学生在未来日趋严峻的金融行业中始终具备竞争优势。 (四)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宽度与深度 从新加坡的经验来看,“教学工厂”模式的成功实施关键因素在于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世界一流外资企业,并且由于新加坡属于弹丸之国,高等院校数量并不多,所以理工学院(高职院校)具备非常大的与这些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合作空间,包括微软、花旗银行等在内的世界五百强均与这些理工院校合作。从这一点来看,国内的高职院校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大量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是合作企业的层次还是合作的深度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因此,下一阶段各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出路在于拓宽思路,拓宽深度与宽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依存度,提升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能力,才能吸引企业与院校合作的动力。在合作企业的选择上,可以立足实际,选择当地一些发展情况良好,合作意愿较高的中小企业,建立真实合作项目,寻求合作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也应该放长眼光,将学生培养、人才储备作为自身的社会责任与并与企业长远发展为挂钩。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基于工作流程的金融保险专业课程体系探讨 摘要:如何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保险企业的需要,积极促进学生就业,已成为我们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此,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岗位所要求的素质为重点培养目标,建立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是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工作流程;职业岗位;承保理赔 金融保险专业根据岗位实际需求,采用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充分开展行业授课、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实战经营;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岗位所要求的素质为重点培养目标,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与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保险基本知识,具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实务经营能力与基本技能,能在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估公司、保险公司从事业务拓展、查勘定损、核保核赔、客户服务等实务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一、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 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保险基本知识,具备保险业务经营能力与专业技能,能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公司从事业务拓展、查勘定损、核保核赔等实务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保险一线人才。 工作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保险营销 工作任务有:1.开拓客户,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2.进行增员招聘、团队建设、业务辅导;3.协助客户进行理赔、给付、保全变更等服务;参加公司安排的各项业务培训。 (二)保险承保 工作任务有:对承保标的进行筛选、对承保标的的费率或者价格进行确定、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等。 (三)保险理赔 工作任务有:确定理赔案件、查审证明和资料、核定保险责任、履行赔付义务。 (四)保险客户服务 主要工作任务有1.通过电话、电邮、柜台等多种方式为客户及人提供投保、理赔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及业务处理;2.负责保单及相关材料的纸制文档及电子文档的档案管理工作;3.记录、跟进客户及人的诉求,转呈相关部门落实客户需求。 (五)综合内勤 工作任务有1.帮助业务员解答与条款与契约相关问题;2.按照业管规则进行保单填写与初步风险核保;3.负责与业管部门进行保单、产品资料交接;4.负责发票等重要有价证券的管理。 二、职业岗位要求分析 按照保险公司的工作流程设计专业岗位分别有:保险营销、保险、保险承保、保险理赔、保险客户服务、综合内勤岗位等。 (一)保险营销 是开展业务,特指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开展保险业务。保险营销岗位工作要求:1. 开拓客户,确保销售目标的达成,正确选择保险营销渠道;2. 掌握社交技巧方法和营销手段,对保险商品进行促销;3. 正确计算保费;4.具备沟通协作、服务创新的能力;5. 协助客户进行理赔、给付、保全变更等服务;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对应开设课程主要有《保险营销技巧》、《保险客户心理》、《保险营销礼仪》、《保险产品分析》。 (二)保险 保险岗位要求:1.依据确定目标市场的调研目的,用问卷、电话、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2.能与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沟通;能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述保险条款的内容,熟悉保险的专业知识和一切客户可能提出的相关问题的解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详尽、准确、通俗易懂地解释保险条款。具备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灵活运用营销和社交技巧、方法;4.能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并熟练使用office软件;5、能按照公司的要求填写固定格式的投保单,并建立相关数据档案;能按照保险公司和银行的要求开立保费帐户;按照保险公司要求领取保单和收据;及时交给客户并介绍收据的作用和理赔程序、变更告知和理赔通知;6.具有金融财务知识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能正确计算保险费;会在银行开立账户;7、时刻遵守职业文明礼仪规范;语言规范,举止得体;8、能吃苦、耐劳,有持之以恒精神、工作踏实、认真、谨慎,积极主动;具备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9、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具备抗挫折能力;具备及时总结自己工作、改正错误、补救失误的能力;10、遵守相关法律(保险法\民法通则),有商业道德,保证最大诚信。需要取得《保险从业资格证书》。 (三)保险承保 将投保单资料输入保险公司内部计算机承保系统;搜集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根据核保政策对投保人提出的投保申请进行审核;决定是否承保并做出承保决策;缮制保险单证 保险承保岗位要求主要有:1.熟悉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2.较全面地掌握保险基础理论、核保专业知识;掌握保险条款、保险合同、实务处理方法及基本原理,熟悉保险核保业务管理的政策、流程及服务标准,并能正确贯彻执行核保方针、政策及制度;3.熟练运用办公系统软件,掌握统计和量化分析方法;4.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5.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6.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7.人寿保险要求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财产保险要求具备一定的机动车辆相关知识(车险)、进出口贸易相关知识(水险)等。 所开设课程主要有《保险承保》。 (四)保险理赔 保险理赔岗位要求了解保险理赔的相关知识;能够协助理赔员为客户提供理赔服务。 1、掌握接报案、查勘、定损的方法,及时进行手工登记立案。 2、根据立案通知书,及时登录未决赔案,准确选择出险原因,准确录入预估赔款金额。 3、收集或催收有关索赔单证。 4、缮制理赔案卷,对于拒付的案件,能够做到向客户合理解释拒付原因,并能妥善处理与客户的纠纷。 5、及时通知客户领取赔款。 6、按有关规定装订、保管理赔案卷。 7、按月编制理赔业务报表说明;编制季度、半年、全年理赔分析报告。 所开设课程《人身保险理赔》、《财产保险理赔》。 (五)保险客户服务 保险客户服务岗位要求有: 1、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为目的的为客户服务。 3、多次沟通,稳定并拓展客户,做好后续跟踪服务。 4、运用互联网、电话、传真、信函等多种途径与客户沟通。 5、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自动化软件,业务系统操作熟练;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工作主动性较强。 6、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聆听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7、坚守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抗压能力强。 所开课程有《保险客户服务》等。 (六)综合内勤 综合内勤岗位工作任务有出单及核对保单,提醒外勤续保、录入与存档业务相关的资料、配合内勤主管进行单证整理对应开设课程《计算机基础》、《保险客户服务》、《保险产品分析》、《保险承保》、等。 三、学习领域构建 校外实训大致包括:一是到保险公司业务管理中心、财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实地演练,熟悉业务操作流程;二是到各类保险标的责任事故现场、汽车修理厂等,培养现场查勘、核定赔偿责任、分析理算保险赔款的能力。三是到保险公司营销部参加晨会、夕会、业务培训,随保险业务员走访客户,掌握陌生拜访、约访、条款解释、拒绝化解、业务谈判、促成签约等营销技巧。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 [提要]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原则,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本文阐述该专业在校企合作实践创新过程的主要工作内容,论证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 本文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最有效模式,各高职院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在省示范建设过程中重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办学活力,实现行业企业与专业建设的互相促进,在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实践。目前,金融保险专业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课程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师资培训、技术交流、社会服务、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合作,总体来说成绩是显著的。 二、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通过和行业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灵活多样,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一)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金融保险专业于2011年末重组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高管、行业协会及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加入,校企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定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专业调整与建设、研讨课程开发与建设促进教学管理、协调学生实习、实训顶岗与就业、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定期举行研讨会,就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卓有成效的讨论,委员们对课程的开设门类、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构造、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重组对金融保险专业更好地为产业服务搭建了平台,也有助于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 (二)创办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 1、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成立。2011年11月4日,学院领导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总经理共同为“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揭牌,当两位领导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时,顿时引起台下一片掌声。这一刻不仅标志着学院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友好合作又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也为学院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添写了浓重的一笔,更为学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2、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章程。为明确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规范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合作双方起草并通过了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章程。章程由总则、组织机构、工作内容与形式、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经费来源与财务管理、附则六部分内容构成。 3、企业参与课程考核与评价。为了让专业人才培养更加符合企业要求,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金融保险专业聘请了紫金保险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及销售部、客服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高管作为金融保险专业兼职教师,参与财产保险、保险基础等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的部分内容转移到了紫金保险公司实地进行,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现场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地学习表现提供了考核评价意见。同时,紫金保险公司还接纳了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班学生到公司顶岗实习,几位高管还兼任了顶岗实习毕业生的实习指导及论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提出了考核评价意见。由于紫金保险公司兼职教师在考核评价上更重视对学生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评价,使金融保险专业借助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这个平台丰富了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更趋全面系统。 4、青年教师到紫金保险挂职锻炼。在校企合作交流过程中,金融保险专业有数名青年教师在紫金保险公司挂职锻炼、实践实习。在实习挂职期间,通过轮岗学习,分别实习了前台业务、销售业务和理赔业务等,提高了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 5、开设员工培训班。金融保险专业与紫金公司共同开设了两期培训班,开展对紫金保险公司员工的培训,讲授风险与保险、财产保险、汽车保险知识,进行保险营销技能培训,培训后紫金保险员工参加的保险营销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100%。 (三)与中国工商银行共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2012年11月27日,学院领导、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及淮安分行领导共同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揭牌。“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的成立,是双方共青团组织积极探索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新途径,是为促进青年员工立功建业、帮助青年学生增加实践机会的益事,也是工商银行和我院金融保险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共建“青年金融实践体验中心”以来,淮安市工行工作人员多次走进校园为师生宣传金融知识、释疑解惑,免费办理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也多次赴工商银行城南支行体验金融产品,熟悉岗位流程,提高职业能力;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入,将会为培养优秀人才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校内实训中心建设。近两年来,金融保险专业改扩建了原有的模拟银行、证券实训室、保险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建成了“仿真、集成、开放”的金融实训中心。以金融行业一线操作、客服及营销类岗位作为人才培养定位,本着专业建设服务产业的宗旨,金融实训中心设有银行仿真实训室、银行综合技能实训室、保险仿真实训室、保险综合技能实训室、证券交易实训室等八个实训室,同时在建设规划中的还有理财实训室和货币博览馆。金融实训中心配套了银行柜台综合业务、银行信贷业务、保险综合业务、证券投资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规划业务等实训教学软件,充分满足学生职业素养训练、业务流程操作、岗位基本技能和核心技能培养的需要;实训中心充分模拟职场环境、营造职场氛围,实现专业教学过程的“理实一体、学做结合”。金融实训中心同时可用于企业员工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终身学习培训,集成多种功能,是服务社会的基地,是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的摇篮。 2、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功能。通过成立江苏财经・紫金保险学院密切了与紫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合作关系。同时,金融保险专业与中国人寿淮安公司签订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向中国人寿公司输送即将毕业的学生参加暑期工学结合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国人寿对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同时学生也对这样的校企合作内容非常支持,他们说这样的暑期实践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减轻了家庭的负担。目前金融保险专业已拥有15家校外实训基地。 (五)工学结合,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一体化教学就是说将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课堂与职场环境一体化。在金融保险行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核心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行工作项目与工作任务分解,形成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标准体系,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仿真或真实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金融实训中心的建设,重组教学环境、重设课堂氛围、重设教学评价等,重构课堂教学,全方位改造原有教学情境和场所,将课程教学设置在学做合一的实习实训场所,实训中心充分模拟职场环境、营造职场氛围,实现训练的仿真,教学的一体。以实训室为教学场地,开放课堂,以专题培训的方式请学生走出教室,将操作性很强,如银行柜台业务、产品营销业务、客户服务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现场查勘业务等,转移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上课,教学做一体化,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切实做到工学交替。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吻合金融保险行业企业的需求,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与邀请金融保险行业企业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明确金融保险专业岗位职业能力,明确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课证融通,实现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并在此基础上,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业务骨干携手共同开发建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商业银行信贷实务、金融产品营销、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证券投资实务等6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校企共建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校企双向使用的项目化教学(培训)教材,教材内容选取金融企业真实业务,反映“理实一体、学做结合”的培养理念。 三、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与实践的主要成效 通过全面校企合作,广泛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办学模式的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一)创新了人才培养。根据建设行业特点,金融保险专业创新了“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金融保险专业大力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校企合作发展,工学交替,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开展了分段式教学、仿真模拟实训和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 (二)课程建设与改革开放见成效。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在充分听取和吸收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在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必备的专业应用知识、职业核心能力、职业主要素质,从而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了“学做结合、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了课程开发与建设力度,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开展课程建设,成果有省级精品课和院级精品课、优质课、达标课等。 (三)教师素质得到提高。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按照“能工巧匠进课堂”的要求,初步建立起一支职称、学历、双师、专兼结构合理,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教育研究能力等全面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四)实训基地建设多样化。为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遵循“校内建企、企内建校”的思想,充分利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资源和紫金保险学院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组建了多模式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学习性实训基地。如与紫金保险合作建成保险仿真实训室、与工商银行合作建成银行仿真实训室;在紫金保险、海通证券设立驻企工作站等。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关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 要】文章具体分析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和职业岗位发展的方向,对专业建设特色情况进行说明,最后提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具体建设目标。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思考 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大约有金融人才300万人左右,无论从数量上、结构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将来的发展需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对未来10年亟需的12类人才进行预测时,银行、保险类人才位列其中。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式结构。一方面是随着业务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对中高端人才迫切需要,如金融分析师、基金经理、证券经纪人、保险精算师、投资管理人才等六类金融人才炙手可热。 另一方面,随着业务网络的扩展,对基层一线岗位人员的需求增多,如银行业的柜台人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保险业的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内勤人员等。市场对专科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许多单位认为专科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比较踏实肯干。尤其是经过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更是大受欢迎。 一、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 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金融业,围绕建设中部地区金融机构聚集区,推进金融一体化建设。加快发展湖北银行、汉口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交银国际、长江证券、合众人寿、长江保险等本土金融机构,培育农村金融机构,引导和支持在武汉新设和迁入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总部、分支机构。重点打造汉口建设大道、武昌中南路金融产业及金融总部聚集区和武汉光谷金融港,将武汉打造成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培育优质后备上市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产权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金融租赁、信用贷款等产品创新,推进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尤其是经过院校培养的训练有素、技能扎实的大专生更是大受欢迎。争取相关期货交易所在我省设立稻谷、玉米、钢材等期货品种的现货交割仓库。拓宽保险服务领域,积极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再保险和保险中介市场。大力发展产业、创业、股权等各类投资基金。积极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争取国家批准武汉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为了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要,要大力发展建设金融类专业。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理财技术、能够熟练掌握金融保险业务的具体方法和操作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金融保险专业岗位发展一览表 二、专业特色建设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以市场导向原则。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市场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学校就办什么专业,紧贴市场需求。我们拟以主干课程为主导,以行业实际要求为主要内容来编写实操性更强的教材,根据金融保险职业具体运作过程建立模块化的教材体系,从而使学生“所学”在毕业后马上就能有“所用”。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不断加大实践课时的比重,很多职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转变为主要在实验室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实验室教学也要由“放羊式”相应转变为实行以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以“导”为主的教学模式,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而不是群体需要。 (三)树立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监督的新理念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所在,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不仅仅是对教学结果的监督,而应体现在对教学环节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落实的监督、教材编写或选用的监督、任课教师任职资格和授课效果的监督、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实习实训环节的监督等方面。 (四)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制度,具有多种技能鉴定与考试认证资格 实施“双证书”制度,让学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要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将本专业的专业岗位技能证书考试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鼓励学生应考,同时注意教学内容与考证的对接。坚持应用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与技能为本位,培养符合高职教育素质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之上。 (五)坚持校内校外实习实训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教育和岗位“零距离”。本专业的实训由校内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二部分组成。通过校内实训,能实现部分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都是带有营销和服务性质,其实践教学需要有一定的现场作业流程和特定的商业环境。高职高专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依靠实训训练。武汉市金融业发展迅速,从理论上来说,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能提供很有力的支持。始终坚持不懈与金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经过面试的应届毕业生到保险公司、银行、证券公司进行定岗实习,同时专业教师跟踪指导。这种定岗实习把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实从根本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水平,真正实现毕业直接上岗。同时我们还是需要考虑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其审批程序非常复杂,因此,我们的思路保持,“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为辅”,一方面,通过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观摩学习,加强其对实际业务的感性认识,而实训课程的模拟操作主要得靠仿真度较高的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同时通过聘请富有本专业工作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兼职教师,以缩短与实际的距离。 (六)德育与体育、心理健康、法制、安全、礼仪、就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从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视角把握培养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综合素质合格+特长”,针对当前高职生存在的脆弱、傍徨心理,教师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他们诚信、务实、勇于进取,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的性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行为调控能力。同时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增强安全意识。总之,职业教育学校应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专业建设目标 1、大力开展课程建设。构建银行柜台业务、证券期货投资业务、保险经营与经销业务三大技能模块课程体系;建成一个共享型、教学互动的专业资源库;出版融技术先进性、教学互动性、实践标准性、内容科学性为一体的专业系列特色教材。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3、加大订单式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继续与各省市地的金融机构签订订单式培养计划,学校和企业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一起组成教学团队、一起编制教材、授课资料、实训资料、一起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管理,企业和订单班的学生提前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学习结束后可直接进入该企业实习和就业。 4、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教师企业行活动初探 【摘要】分析了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教师进行企业行活动的意义,并以到保险公司进行实践锻炼为例,有针对性的谈到了企业行活动的心得体会和作用。 【关键词】高职 金融保险 企业行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高职教育发展也呈现良好态势。由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为目标转变为以培养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由以学科为本位过渡到以能力为本位。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校企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我校也积极响教育厅号召,按照湖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师企业行”活动。 一、意义 (一)深化教学改革。 要使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具有竞争优势,所培养的学生就必须与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在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具体岗位的实践以及与同事们的交流,在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熟悉具体岗位的职责分工,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这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 (二)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和培养人才。 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教师可以与公司业务专家进行交流,可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亲身体会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真实需求,了解专业岗位群的具体要求及发展趋势,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要求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在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更能有的放矢,并根据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措施,把企业用人的要求作为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大胆改革,努力解决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适应市场,受到市场的欢迎。 (二)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桥区合作。教师赴企业锻炼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创造了学生实习、就业的良好条件,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同时通过教师的企业锻炼也有利于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人才储备和发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同时,教师赴企业锻炼也进一步推动了校企间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构建,实现校企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教结合,加深了校企间人才供与需的紧密性和一体化。 二、实践内容 2014年7月我作为一名高职金融保险的专业教师,来到中国平安金融集团第八营业部进行实践锻炼,从事的岗位是讲师助理,其工作职责主要表现为:协助讲师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教学培训任务、公司各项业务培训任务以及支援系统内各公司的业务培训;协调并完成课程方案计划;课件设计及维护;参与研究、开发、编写培训课程及教材;参与制定各级公司培训计划,包括参与公司组织的课题调研活动,广泛了解销售人员的培训需求,撰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和培训需求分析报告。每天早上八点半,所有的保险同仁都会在聚龙部进行晨会。首先由全体参会人员起立唱司歌、读公司训导口号,接着是营业区业绩战报、人力战报、最新险种及咨询分析以及各项通知,最后是各个部门的二次早会。二次早会的内容主要是保险产品分享,即由最近已签单的保险营销人员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介绍客户背景、签单背景和促成要点分享。这对于每一个上台发言人来说,都是一份荣誉。另外是本部门陈总监的分享。我将保险行业的晨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开展了“45分钟保险晨会”的活动,将金融保险12301班分为了五个项目团队,每个团队由七个人组成,每个团队一周组织一次早会,早会由敬业时间(考勤)、晨曲、信息窗口、经验分享、游戏互动和经理时间组成,取得的效果良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的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心得体会 这段时间,令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的处世哲学:做人有情有义、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保险营销已经到了一个境界:不是产品的营销,而是人的营销。陈总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人做到位了,还怕产品销售不出去吗”?“敬人就有人缘,敬业就有业绩”,他们把客户当作是朋友、亲人甚至是家人,对客户的关心是无微不至,而且做得非常细致,有时候是一句嘘寒问暖的贴心短信,有时候是一份用心的生日小礼物,让你倍感温暖。处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使我深受感染,这个对我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受益不浅的。另外一点另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平安保险公司有着非常发达的培训体系,令人叹为观止。众所周知,他们有一所平安大学,培训分为师范类、营销类和管理类,整个培训系统非常完善,部门里有新人岗前培训、新人钻石沙龙、“麒麟营班”、主管模压训练、雏鹰特训营等等,非常注重对员工在不同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一)有助于转变观念,提升专业教学。 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锻炼,更新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实践技能。教学中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断向学生渗透企业新的用人标准,新的规章制度等,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此期间,我多次与同事们交流、探讨高职应届毕业生的表现情况,包括专业知识、技能、从业态度、职业能力和团队精神等等,站在学校的角度,为了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给企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有哪些建议。针对保险行业,企业更亲睐的人才要满足这些条件:即自信、有明确目标、能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强、具备一定抗打击能力,而且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在保险业留下来并能走得更远。很多应届毕业生到了实习单位,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觉得要放低姿态,有这样一个心理准备:社会也是所大学,自己在这所学校才从零刚开始,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抱着学徒心态,空杯心态、海绵心态。你是在学习,哪怕你第二天就从这个单位辞职也不应放弃之前每一个值得学习的机会。一个良好的工作心态比任何一个好工作都更为重要。步入社会后,没有人有义务来教育你,要从以前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用所学的书本知识适应工作的实际情况,并能融洽地协调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对企业的正常运转担负起自己的岗位责任。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对于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并且以保险为典型的工作任务。本文通过围绕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详细研究,因而形成了实践性的教学体系,最终建立起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金融 保险专业 实践能力 课程 设置研究 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要想成为职业教学界的共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建立起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是在专业论和应用论的基础上树立起来的,并且是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从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中产生的,而是要在对问题批判、解决和转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高职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学生要在各种复杂的职业境界中进行交往,从而可以使自己的行为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取一定的经验。对于这一点,在教学课程的体系上,对学生的实践性教育是必须进行的任务之一,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实践性教育的教学体系。 一、对于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 1.对所就业的岗位要有一定的认知实习。为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以后的就业方向上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应让学生对金融保险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有着初步的了解,并要求对专业的各项工作所在的岗位业务流程和职业能力所规定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实现学生对专业和岗位目的的充分认知。 2.在社会体验中得以实习。通过社会体验实习可以使学生的社会能力得以培养,为锻炼和提高学生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增强岗位上忍耐与抗压的能力,提高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同时理解奉献与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应对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充分的利用。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后,送到企业中进行社会体验实习,时间长达三个月,最终实现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并且在实习过程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3.对专业课程的实习。对于专业课程的实习而言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训和对岗位仿真的实训课程。而对于理实一体课程的实训来说,是指在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实训内容进行一定的设置,并且以实现学生在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两方面得以加强为教学目标,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以及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结合成一体的教学法;在岗位仿真实训课程中,主要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建立与岗位仿真实训相关的项目,在实训过程中,对于这些不同的教学项目要求学生必须亲自来完成,最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4.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实习。在同专业相结合的综合实习过程中,学校可以安排专门的金融保险实训室,通过实训使学生在金融保险业务方面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为了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能够顶岗、就业打下基础。实训室应该配有专门的电脑及教学软件,有专门的综合实训资料。其中综合实训资料可以由在校教师和保险行业专业人士共同来编写。通过学生的上机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 5.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对于毕业生的毕业实习而言,原则是安排在教学的第六学期,所进行实习的时间应是半年。而在实训上主要是以两种形式进行的,分别为:(1)毕业实训单位由学生自己主动联系;(2)毕业实习单位由学校统一安排。对于毕业实习的学生要制定相关规定,比如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工作,以及所接受实训的学生要完成一份具有质量保证的项目专题报告,并且此报告要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生通过运用毕业实习和市场的实战经验来完成。 对于以上进行的各项实训项目,学校都应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所规定的实习指导和考核标准来进行,同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习指导服从学校所要进行的相关考核,进而使实习实训的质量和效果得以保障。 二、实践教学的实施所需的一定条件 1.在“2+1”培养模式下进行的实践教学。对于“2+1”培养模式而言,是指在三年制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为两年,剩下的一年时间是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以及相关实训项目的实施。为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无缝隙的衔接,应依据工学交替理论和实践结为一体。当前金融保险产业人员综合能力的开发主要是由“2+1”培养模式来起作用的。为使“2+1”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间实施,必须以工作过程中的应用技能作为主要的路线,进而实现教学资料的整合。在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中,“2+1”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实践教学有了一定的时间保证,并且落实了各项实习实训相关项目。 2.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对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此场所的建立主要是提供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社会体验实习、课堂与实习地点相结合教学等实习实训项目进行实施的,同时它也作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应用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实践教学体系实施过程中,为实现工学交替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在思路上进行拓宽,同时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并且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弥补校内实习实训的不足,它对创建出一种教与学双向之间的互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职业情境中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给以锻炼、培养,最终实现学生顺利地完成 “学校人”转化为“社会人”这一过程。 3.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为保证教学体系可以顺利地实施,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有必要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对实习实训项目的过程管理进行相关规范,进而建立卓有成效的实践教学质量检查、监控、保障体系是在实施实践教学前所必须进行的。对于各项实习实训项目都应建立不同的实施方案和所要规范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和惩罚制度。譬如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实训过程中,应建立相关的实施方案对此进行管理,在毕业实习结束之时,学生应向学校提交相关实习文件,如毕业实习的协议书、毕业实习任务书、毕业实习指导任务书、毕业实习安排明细表、毕业实习周记等等。 4.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团队的建设要有一定的要求,进而创造出一个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均较高的教师团队,其中包括专兼职教师,同时也可以称之为“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能够不断地提高,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应要求有合理学历和技术职务以及技能结构的教师来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走出去,请进来”并行的策略是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应该坚持的,从而做到走专兼结合的道路。为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应对专职实训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在学生实训过程中,应聘用专业水平比较高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尽可能地实现工作与学习无缝隙的对接,从而实现教学、学习融为一体。在聘用兼职教师的过程中,应严格要求、认真选择、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兼职教师的职责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金融保险专业而言,它属于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在金融保险专业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的实践性教学对于高职教学的工作者来说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但是,只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产学研相结合”的策略,使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其自主的主动性,并积极思考,同时面对问题可以灵活变通,最终将会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并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 摘要:文章阐述了培养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必要性,并对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途径进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关键能力;就业 作者简介:皇甫红琴,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保险。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探究”(编号:2013B265)的成果之一。 我国保险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对高素质的保险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应该说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人员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经过调研,发现保险行业员工存在“高流失率”、毕业生难以在保险公司生存等现象,这已经成为行业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达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除了要对在校学生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外,还必须依据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将来能在企业中生存,并获得可持续发展。 一、“关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972 年德国的梅腾斯Mertens首先提出“关键能力”概念,并于1974年进一步将“关键能力(Schlucssclkompetenz)”定义为:关键能力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胜任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各种变化的能力。[1]目前一般认为,关键能力包括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二者与专业能力共同构成综合职业能力。 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院长李德威在哈尔滨举办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提出:“面向全球的职业教育,要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职业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表现在掌握企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称之为‘关键能力’”。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同时,在教育部与其他部委的相关文件中也一再强调学生及职业人士的职业核心能力,即关键能力的重要性。 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代国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流趋势,还是国家倡导的能力本位的有效载体,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 二、提高“关键能力”的途径 1.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信念。前些年,保险行业虽然人才需求量大,但需求短视,需要的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外勤员工。人才缺口巨大而员工供应不足,造成保险业进入门槛过低,外勤员工整体素质不高且缺乏专业知识,导致人们对商业保险的评价不好,行业社会形象大打折扣。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招收的是“四批二”的学生,大部分来自郊县和农村,对保险行业缺乏认识。 保险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保险教育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和引导作用,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如今,《保险伴我一生》知识读本已出现在中学课堂上,为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公民奠定了基础。而以房养老政策、银行倒闭政策、国家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提高至大专等举措,均为金融保险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中国保险市场的迅猛扩张为保险公司对大专及大专以上人才的需求注入了活力。因此,新生入校要做好以下两件事:第一,必须对学生进行金融保险专业思想教育,使之初步认识保险,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第二,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使之明确奋斗目标。学生除了明确学习知识的目标,还要明确“与人交流、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目标,即在校期间努力培养关键能力,以提高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2.构建“关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在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学科体系讲授基本知识、方法和原理,帮助学生弄懂重点与难点。但在高职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的组织等方面加强专门技能与职业核心能力的整体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同时得到关键能力的训练。因此,专业教学团队首先应依据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核心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做到专业与产业(岗位)对接。教师应根据保险实务优选教学内容,融入保险从业资格证考核的内容,做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以学生为主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以实际保险工作任务为驱动,围绕保险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笔者承担的是金融保险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实践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第一块是理论知识,第二块是素质培养,第三块是保险实务。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分组教学法,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互助、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渗透素质培养,按6个模块“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实施,分别是职业核心能力全国统一测评大纲八项职业核心能力的前6个。[2] 针对高职保险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开口说话开始进行关键能力训练。例如,安排学生根据案例表演小品,以培养合作意识;给学生布置收集保险公司招聘信息的任务,以了解保险业、保险公司的状况;要求学生会运用PPT宣讲、会从网上选择每周经济新闻、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等。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发挥创造力,又可提升思维,经常有创新带给大家欢乐和启迪。在保险实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采用案例教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特别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章节,如《人寿与健康保险》中讲到具体的险种,可邀请保险公司的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介绍最新的险种;也可邀请保险公司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还可安排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参与保险从业资格证考试,并在业余时间跟岗,为逐步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做好准备。 摘 要:中国雕塑的写意,实质是在写实与抽象之间。既不算深奥也不算浅显单调,通过它特有的风格帮助人们从中寻找共鸣,从而更全面的感受作品,从整体到局部,本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介绍来展现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 关键词:中国雕塑;写意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J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033-0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写意”是我国艺术领域的灵魂,雕塑艺术也不例外。在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艺术创作理念的继承中,雕塑的写意精神传承至今,是造型艺术中的精品。中国古今,从政界到生活,到独立的物象雕刻,有不少写意精神饱满的雕塑作品。 一、雕塑的写意精神 中国传统的雕塑风格有原始朴拙意象风、帝陵程式夸张风、民间朴素表现风、秦俑装饰写实风等,这些不同风格的雕塑有一个相同的精神特征就是神、韵、气的统一。另外雕塑同其他造型艺术界的作品一样,拥有独特的“写意精神”。“写意”,其实是有意在前,写在后。雕塑艺术中的“意”是与“象”相关联的,可以说是“意象”,就是通过艺术的“象”来呈现其“意”。那么“写意”就是通过“写”来表达艺术的“意”。 雕塑的写意有三方面的特征:形态的夸张意象、人物瞬间神态的意象和形体外观隐显的质感意象。旅法雕塑家熊秉明的“牛”系列雕塑作品,有着刀削的累累痕迹,但是在作品的整体看,就包含着一种氤氲之气,充满活力,凝固的熔岩仿佛要涌出一般。熊秉明的雕塑作品中包涵着中国的哲学、书法、诗歌和西方哲学、雕塑视觉构成的融合体,既深刻理性、又优雅富有诗意。此外,田世信、孙家钵、刘焕章、贺中令、邢永川等雕塑家的作品也有着一定的写意性。这些大家将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传承,使我国的写意雕塑资源取之不尽。但是对当代的雕塑家来说,把雕塑艺术中的写意精神弘扬和深化也有着很大的挑战性。 二、西方的写意与中国的写意区别 西方的写意注重雕塑作品的造型。看西方人的教堂,是一种升向天国的建筑结构,都来源于他们的意志和信仰。所以说西方的造型艺术家是在理性的基础上锤炼出一种看得见的“精神”。这种精神趋向于人的主观,远离或解构对象,例如罗马尼亚雕刻家布朗库西,它的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例如《睡着的缪斯》打破了人物雕塑的常规,只有一个头部来代表缪斯,眼睛、鼻子和嘴巴也只是轻轻刻出,但是还是很合理的将女神的主要特征凝聚起来,表现她沉睡的神态,其余的部分就留给了欣赏者去幻想。因此西方写意雕塑的形体塑造大都是“形而上”的。 中国的写意雕塑不同于西方,中国的写意雕塑有一个理论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更注重生活的原型,注重表现在生活中的感受,把无形的感受渗透到有形的雕塑中去。作品的生成往往是急速的,有着发散状的外形,而不是看上去循规蹈矩的几何组合体。除此之外,中国的写意雕塑还注重“神”的写意,着重刻画作品对象的某一个定格的神态表情,并且在刻画时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即把某种神态表情夸张、委婉、更具有表现力地刻画出来。例如我国民间泥塑中的汉俑,汉俑造型较为生动,其中洛阳东汉墓出土的乐舞百戏俑,形体较小,姿态传神,有着优美的舞姿,其动作和表情都是略微夸张;山西三门峡东汉墓土中的武装部曲俑,手中都握着强硬的弩弓,控制着弩弦做准备发射的姿态,形态极为鲜明生动,这些都是古代雕塑艺术精品。 中国的写意雕塑并不是雕塑者对着实物对象进行创作,而是靠雕塑者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雕塑对象赋予的强烈的感情来进行创作。所以中国的雕塑作品在外形上看不到雕塑者眼睛里存在的对雕塑对象的解构,雕塑对象所呈现出来的是变形后的实物,这些变形的元素,就是雕塑者感情的载体,作品似是非是,又富有饱满的感情,风格中庸化。中国雕塑的写意理念很符合齐白石的一句话:“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三、中国当代的雕塑写意精神出现的问题 如今我国的雕塑艺术越来越“求新求变”,雕塑家抛开了传统的规范限制,大大弘扬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在艺术界形成了一种开放自由的写意雕塑系统。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问题――过于将西方潮流作为参照。雕塑家要意识到一点:国际化的优秀雕塑作品,并不能反映中国的艺术理念。一些雕塑家倾向国家化的创作方向,在国际的作品群中成为“泛滥元素”中的一颗,在国内又缺乏代表性,得不到认可,所以成为毫无营养的作品。即使得到了西方人的认可,也是在西方人的普遍思维中得到的认可,并不是因为作品本身。所以目前我国部分雕塑家没有将传统放在创作的主位上,盲目的进行写意创新,形成“风头主义”。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但不能盲目创新,雕塑家在创作时要注意保留民族文化,雕塑总体来说还是要来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这种对传统的重视,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认可,是对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保障。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将中国雕塑的写意精神融入到国际艺术的队伍中。展现雕塑艺术中写意精神的独特魅力。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河北省金融保险专业社会背景与人才需求调研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只有金融业的高度发展才能又好又快地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本文主要对河北省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调研,并对金融保险人才市场及需求调查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金融保险 人才市场 需求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调研 近年来,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河北省金融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河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河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对如何壮大金融主体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思路,并就这个主题提出了金融环境建设的具体举措。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就是希望通过壮大金融主体,发挥其资金积聚效应、税收效应、相关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此同时,根据石家庄的“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今后五年将大力发展省会服务业,增多做强金融市场主体,积极引进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石家庄。做大做强市级投融资平台,促进产业发展与金融发展良性互动。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等行业,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44.5%。着力加快改革开放,在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基础上实现新突破,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扩大直接融资渠道,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建资本要素市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我国保险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保险的市场格局,险种体系基本健全,保险公司多极竞争的格局已经形成。截至“十一五”末期,全省共有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4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2家,人身险公司25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05家,保险兼业机构5723家。保险业从业人员20余万人。根据《河北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到2015年末,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达到80家,分支机构达到4500家以上;设立地方法人保险机构1~2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数量达到120家。根据我们的市场调查和业内专家保守预测,未来5年内石家庄市将增加各类保险机构和营业点50个,需要新增保险专业理财顾问、经纪人、理赔定损员、寿险训练师、基层团队管理者等文化素质较高的各类保险从业人员至少1万人,由此推及河北省需要新增5万余人。而在河北省57所高职类院校中,有18家院校开设有金融保险专业,每年培养600名左右的金融保险人才,市场需求缺口很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年平均增长率较为可能的浮动区间为9.5%~17.6%,保险公司体制改革与机制转化将继续推进,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将不断深入,保险公司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追求效益的转型期,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将日渐提高,保险业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金融保险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基层的保险销售、基层管理人员以及内勤人员。此外,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单纯学习金融某一分支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现代金融保险业需要不仅要掌握保险知识,又要对银行、证券、投资理财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的保险与金融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二、金融保险人才市场及需求调查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资本市场的建立,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的快速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进行项目投资融资、资本运作、税务筹划、成本控制等相关的战略规划及运作、参与并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金融保险的专门人才;另外金融市场的不断成熟和金融操作的日益现代化,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各方面关系将越来越复杂。对专业化的金融保险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一)金融行业“钱”景广阔 金融专业毕业生其平均起点工资和平均定级月薪分别为2000元以上和3700元以上,与其他行业相比,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对毕业生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在具体薪酬方面,金融高端人才年薪都在15万元以上,八个城市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为21万元左右。按照自身的条件不同,能力、学历、经验和背景的差别,往往同一岗位的人员所获得的薪酬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别,其年薪为15万~100万元不等。 (二)金融类人才缺口巨大 上海、北京、广东和江苏这几个省市对金融行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这些省市金融机构相对集中,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对金融行业的中高端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目前企业需求量与人才的供应量比例已经接近9∶1。这也直接导致金融行业人才求职活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会主动出击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专家表示,因为金融行业总体上人才缺口较大,企业的招聘职位和数量都比较多,对个人而言可选择的机会比较多,因此人才的流动率也较大。与上海、北京相比,石家庄的情况稍微平和一点,但有向这些大城市靠拢的趋势。随着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进驻石家庄以及越来越多的准金融机构(如私募基金之类)在石家庄发展,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金融人才的缺口将越来越大,石家庄金融类人才的流动性和薪酬水准也会向上海这些大城市靠拢。而且现在不少国有银行也开始转变观念,委托猎头公司寻找相关人才,人才的争夺将进入白热化。 (三)金融类人才压力也不小 据了解,金融行业的企业目前招聘的职位主要是销售类、金融类、保险类和经营管理类等人才。从金融行业人才的职业分布情况来看,保险类的供求比例差距比较大,企业对保险类人才的需求较多,而市场上该类人才的供应量又相对较少。此外,金融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也格外强劲,企业需求较多的典型高薪职位包括基金经理、高级投资咨询顾问、投融资经理、金融分析师等。这种需求也不断造就业内高端人才频繁流动,据资料显示,在基金经理炫目的光环背后,是年均30%的淘汰率和年均54.3%的变动率。近年众多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行业也令金融领域人才紧缺的困境越加明显。与此同时,企业在招聘金融行业高端人才时,大多数对工作经验都有严格要求,通常要求有5~10年及以上工作经验,并且能够熟练运用或精通一门外语,系统学习过一定的财务、金融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对相关的理论有较深入的研究。有些岗位甚至还要求候选人有过上亿资产运作经验,熟悉资金运作程序以及有海外资金渠道等。因此金融行业的高端人才往往在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各大企业纷纷以高薪和各种附加福利待遇来吸引人才。” (四)人才需求调查结论 根据本次调查,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一份针对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和培养现状的权威报告显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对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人才需求意愿仍然很强烈,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的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意愿相对更强烈。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之我见 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把职业教育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提高教育质量将作为职业教育今后的工作重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应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职业教育中的金融保险专业因其相关职业的特殊性,在培养人才中校企合作模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何加深与金融企业合作,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发挥作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该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保险专业校企合作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提高和发挥金融业的功能和作用对促进各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融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将金融产品、理念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进一 步发挥金融业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我国相继有多家高职校院开设金融保险专业。 1.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范围广 多数院校以培养面向银行、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营销、客户服务、维护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型人才。 2.培养目标行业的特殊性 金融保险专业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难度较大。原因有二,其一,金融,广义上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三类,金融涵盖面广。过去,为降低经营风险,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个业务利润下降,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意味着,培养的人才既要具备的经济、法律知识,又要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其二,依据金融业的服务属性,金融人才要将抽象的金融理论转换成具体的金融服务操作、产品组合设计,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而提供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因此,对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要求更高。 3.教学重点转移:从重理论到重实践 在混业经营成为金融业发展必然趋势的大背景下,金融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模式都要有所改革。从人才培养规格看,由重视理论向重视实践转变;从教学模式上,由学校教学转变为校企合作模式。 以培养适合客户经理为岗位人才例,在个人理财规划中,客户需要储蓄、信贷、保险、证券、期货等各种金融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教学中从银行、保险、证券等方面的法律进行讲解,实践中还需要掌握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金融产品的特征,需要客户经理熟悉各种金融业务,拥有丰富的金融从业经验,具有优良职业操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以上分析,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真正能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培养人才的专业实践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校企合作显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简单的校企合作模式起不到教学的作用。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经过各大院校的实践,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的必然趋势。 但就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1.目前,校企合作方式 (1)专业建设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与专业密切合作企业的技术骨干等组成,共同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岗位技术标准与专业技术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2)专家讲座。专家介绍所在金融机构的发展史;宣讲目前金融企业、行业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企业、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并针对不同岗位 指明职业生涯的规划。 (3)认识实习。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初步认识和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及工作职责等。 (4)校内基地实习、实训。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范围、工作职责、业务流程模拟实训。 (5)企业提供岗前培训。介绍岗位工作定位,工作流程,工作技巧以及职业道德。 (6)入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实习企业全真实习。 2.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范围局限。开设金融保险专业的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立之初都考虑到金融行业涉及的面比较广(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面向银行、保险、证券、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产品营销、客户服务、维护与管理工作,以及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公司的柜面工作的专业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同时,考虑到银行门槛较高,证券公司要求的人才层次较高,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将重点倾向于保险。就合作意愿而言,银行、证券公司与院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因此,该专业与银行、证券公司校企合作的机会很少,保险公司的合作意愿很强烈,但合作也仅限于保险销售方面的学习,校企合作的范围比较局限。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在于不仅培养金融人才熟悉某一个特定岗位的实务能力,还全面了解金融机构运规则、金融业务基本操作流程和管理流程并且理解其运作原理,明白特定岗位在整个流程中的独特地位及与其他环节的关系。该专业目前的校企合作方式所达到的效果甚微。 (2)校企合作未形成长效机制。能够进行校企合作院校,又因为合作缺乏长期方案、计划的指导,合作经常终止。在校企合作实施阶段,企业由于到月末、季末或任务攻坚或者经费问题而未能按教学计划实施实践教学,导致实习计划中断;或因企业人事变动导致校企合作取消等等诸多原因导致校企合作未能真正实施。 (3)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校企合作中,学校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企业的合作意愿的积极性并不高。并且在大多的校企合作中,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原因有三: 第一,各地的金融保险机构基本上属于该地金融保险公司的销售机构,主要强调业绩的完成,学生参与实习也主要是从事销售或理财性质的工作。企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销售或理财人才非常困难,但不能保证其效力实习单位,实习企业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第二,带学生实习,加大金融保险企业员工日常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却无任何资金补助,学校和企业缺乏经费支持; 第三,未找到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例如:高校的人才、技术、科研、培训等资源的共享。 综上所诉,企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校企缺乏长期、有效、深度合作,根本原因缺乏共同的利益点和动力机制。 三、加强校企深度合作 如何维系校企合作,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成为关键!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于挖掘校企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以提高企业长期合作的积极性;建立制度以维护合作;争取政府经费以支持合作。 1.合作共赢,助威解困 以与保险企业合作为例,针对保险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一保险市场极具潜力,但保险单品单一,保险产品需创新;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匮乏处于瓶颈时期,更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需要高学历人才向保险企业聚拢;三缺乏宣传;而学校与险企的合作正好迎合这一需求。 校企对金融保险人才的共同培养不仅能满足保险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 需求,同时可以对在职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风险管理、财务、核保核赔保险营销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学生到社区社会实践,可以进行保险产品市场调查和保险知识宣传,以此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优秀者险企优先录用。利用学生反馈的信息,险企与学校专家可以在产品或服务上做出创新,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校企合作不仅完成对金融保险人才的培养,间接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还有可能会为企业带来盈利,基于这几点,合作必然可以长期进行。 2.制定合作制度 为规范合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制定出双方的人员架构、合作方案、执行流程和利益分配标准。 (1)人员架构。人员架构分为三方面:一制度顶层设计人员;二组织人员;三方案执行人员。 (2)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制定校企合作制度是有效深度合作的前提,包括: 制定和划分学校、企业、行业的职责; 制定校企合作的实施方案和执行流程,例如: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哪些课程;学生在分别学校和企业学习的学程和学分的制定;在企业的哪些岗位学习哪些业务内容,如何实施等方面制定方案和执行流程。又如:对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等。 制定质量监督评价体系。 有明确的质量标准,进行全程监控实践教学过程和质量,评价做到有据可依。 3.寻求政府或企业经费支持 校企合作寻求到政府或企业经费的支持(包括金融保险知识宣传普及推广、公益广告、科研等方面),深度合作的程度更高。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方式,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校企合作,合作必将远行!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如何加快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摘要】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形成具有人才培养周期短、教育实施灵活的特点。金融保险专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个人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和生存能力,从而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由“工业经济”逐步迈向“知识经济”,可见,高新技术在各个经济领域广泛运用,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只有统一思想,加强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提高金融保险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把个人教育和培养生存能力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积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改善技能型人才结构,促进劳动者就业,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的教育体系。 一、科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基础。准确定位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是河北省较早开办金融保险专业的高职学院之一。我院金融保险专业自2006年创建以来,我们一直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原则,按照复合型和应用性人才要求,以河北省金融保险业为依托,以石家庄及周边地区金融保险行业为辐射区域,培养和输送中高级金融保险人才。按照这一定位,我们确定了金融保险人才培养目标,这就是培养适应我国保险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要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素养,掌握金融保险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外语和计算机技能全面,具有市场营销、理财规划能力和业务办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在各类金融、保险企业从事金融保险业务“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保障。专业培养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实施专业教育、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性指导文件,也是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为了办好金融保险专业,几年来,我们贴近现代金融保险业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我院财会优势,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上积极探索,根据“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从2006年第一个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以来,先后六次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订。为了使专业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我们大胆摸索和改进制定培养方案的方式,改变“闭门造车”的固有思路,即在制定本专业培养计划时,不仅借鉴兄弟院校金融保险专业先进的教育经验,同时对河北省尤其是石家庄地区的金融企业进行多轮深入的调研,还邀请金融保险业的专家及高管人员参与我院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广泛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尤其是对金融保险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和最新人才需求的信息,进一步完善本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另外,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完善教学方法,突出专业技能训练,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教学内容,从而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和保险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专业实践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保险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金融保险业务时间训练平台。首先,将社会调查、专业认知、金融保险专业业务流程、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训练,确保了培养质量。其次,构筑三个实践平台:一是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系与河北天宇通信有限公司在我院内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实地得学习保险业务技能和了解金融保险行业提供了稳定性平台,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实验室,购置金融投资、保险业务教学软件,构筑本专业业务模拟实验平台。二是在现有的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的实习、实训基地即与石家庄市多家保险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三是努力搭建学生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即定期邀请实践基地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到学院为学生学期授课或作专题报告,使学生能与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参与金融机构的一些真实工作场景、业务流程,对于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其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三个实践平台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满足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锻炼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课程落后,源于师资的匮乏。目前我院金融保险专业的师资大多来自于本科或研究生刚刚毕业,理论知识丰厚,虽然大部分教师已到企业进行过实践,但是在实践技能操作上还是略差一些,即“不熟悉保险公司、证券、银行的基本业务,怎能培养出适合该行业需求的人才?”所以,我们需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政策和计划,加大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的力度,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另外,还要寻找并创造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的交流的机会,搭建教师为企业提供服务和解决难题的平台,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长期的工作来落实。同时,建立企业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系统方案,以保证企业教师到高校参与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当然这就需要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综上所述,金融保险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培养学生就有独立创新、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成为深受行业、企业和社会欢迎的有用之才。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基于素质目标的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具体分析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以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目标,据此对高职金融保险的人才培养定位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高职金融保险培养目标人才定位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关于最新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是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什么是“高素质”?文件中进一步解释为具有“社会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理念”,能够“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的人才。这表明目前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意在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企业岗前培训相区别。一般地,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并不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企业岗前培训把短期就业能力放在首位,强调使受教育者在短期内成为某一特定岗位的初级工,甚至是熟练工;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既强调学生的短期岗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还强调具有长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变化。毕业时它可能只能成为某一岗位的初级工,但是它具有快速成长为熟练工的能力,并具有从一个岗位向另一个岗位转移的能力,或者在行业内多次转移基至是跨行业转移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据此,大多数高职院校将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银行、证券、保险等金额领域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或岗位群能力。其原因或许是受招生压力的影响,各高职院校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就业率,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可以让学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可以使原培养学校拥有较高就业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育的目的,就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愿望。”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胜任某种岗位”、“具备胜任某种岗位的能力”,显然是不适应这一规则要求的。 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飞速进行。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 90%的知识需要在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来取得。因此任何教育都不可能教给学生终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实现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短期就业与长期就业的相结合。放弃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专注于单一岗位技能的培训,也许会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问内适应对应岗位的工作,并使期培养学校得到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如此培养的学生必然会在长期的就业竞争中败下阵来,从而反过来影响原培养学院的声誉。高职院校要想使自己在市场中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使自己培养的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严伟、黄晓兰在《建立素质本位的高职金融保险课程体系》一文中用实证调查得出相同的结论:金融专业偏向技能本位的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企业看重的是综合分析素质能力。所以高职院校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界定为为整个金融保险领域服务,培养高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 二、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 高职高专教育特别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除了需要普通高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办学条件外,还需要建设与现代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实验、实习、实训设施,设备投入、维护管理、实训耗材等成本费用很大。相关文献表明,高职高专生的生均培养经费投入应该是普通高校的 2.5倍左右,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各地在教育投入上往往偏向于本科教育,没有给高职高专在内的职业教育以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产业从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而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遇到困难,影响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吻合性差。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整体认同度偏低,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的学生家长调查显示:有 65%的人认为包括高职高专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一个档次;53%的人承认在与孩子谈理想时,会轻视职业教育。 随着国内“金融保险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融保险,然而很多人误以为金融保险很时髦、很神秘,认为金融保险是一个高工资和高就业率的专业。这种误解造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现象。实际上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必须先就职于金融保险一线岗位,积累经验,才能发展成才。很多人对金融保险一线岗位操作的实际情形缺乏了解和认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期望值过多过高,对未来的工作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定位于高职高专类,学生毕业后的学历相当于专科学历。根据调查,金融保险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被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录取,大多从事接待和服务之类的工作。 从金融服务机构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来看,国内银行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发展基本稳定,对金融人才会有一定量的需求,但一般对学历要求较高,而且数量不会太大;而中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般只设一个支行或分行,业务也主要是以对私高端客户和公司的理财为主,储蓄业务有限。随着业务的发展,这些银行未来会增设一些分支机构,从而会增加对柜员和精通理财、信贷等业务客户经理人才的需求;其他银行如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随着业务的发展,对于柜员的需求量会比较大,而且这些银行对于所需人才的学历不会做太高要求,主要要求精通、熟练业务;小额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业务主要与信贷有关。这两类公司需要一定数量的精通信贷业务的金融人才。以上其他银行和信贷公司、担保公司是未来高职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从保险业来看,各大保险公司对于保险人才的需求数量很大,要求的起点也比较低,而且人才需求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保险公司主要需要的是保险客户经理,随着保险公司业务开展的不断规范,保险公司形象的好转,人们对于保险公司认识以及保险观念的转变,保险市场人才需求潜力很大,而目前人才供给市场短缺,所以保险专业的高职教育大有空间。 三、加强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教育要有自己的特色 高职教育要发展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生命。特色体现在高职教育办学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校管理和人才规格与质量等,在整个办学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充分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学校中,办出一流水平,创出自己的品牌。同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和差异性,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院校金融保险课程应结合院校所处的地区及本校实情,从现实出发,找出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重点提高课程设置的弹性和适应度,以确保课程设置的质量。 (二)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设置课程 上面已经谈到高职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包括信贷)、柜员服务和保险客户经理等一线具体工作。可根据这些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综合能力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金融基础、点钞技术、会计基础等课程系列。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能力素养,为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个人理财、商业信贷业务、银行卡业务、保险营销、证券投资实务操作等课程。此类实践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备金融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即基层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的临柜交易、服务营销和理财三种能力。综合能力培养与训练主要通过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方式进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在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注重培养学生技能操作力、岗位适应力、创新应变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即在注重“职”的同时不能忽略对“高”的教育引导。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增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社会需求作为参考来确定教学,以教学来促进社会需求。积极的为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正面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促使其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使之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之才。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个人金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客户量大、分散,在满足顾客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同时还需要为顾客提供投资理财等相关的咨询服务。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银行业最缺乏的是德才兼备的客户经理。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客户经理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行业知识,要能精通银行各类业务。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顺应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趋势,调整教学思路,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切实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金融产品的营销能力。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中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金融保险从业一线的专门人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根据市场需求,准确确定专业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证。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金融保险 人才培养模式 1 概述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质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就是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要使学生即具有专业较高业务知识与业务技能,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技术操作能力。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省级示范院校,我院金融保险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77年开始招生,2004年转型高职办学,学制三年,现有在校生196人。 人才培养目标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确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的需要,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企业、组织座谈会等形式进行社会调研,我们将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概括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地方金融服务重点产业,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员、金融产品营销员、保险公司客服、证券公司客服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地方金融保险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出业绩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2.1 推进“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 “双证书”教育是使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取得进入岗位的通行证,即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教育使学生具备岗位工作能力或资格,可以快速地适应岗位工作,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率。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可以选择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有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保险人从业资格证书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分别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保险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考试,参加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从事金融相关职业的“敲门砖”,金融从业资格证同时也被称为金融行业的准入证。因此将金融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与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辅助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的目的。 2.2 校企合作发展,工学交替,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根基,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工学交替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在学校学习交叉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工学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反复的实践、直观的现场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扎实有用的技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岗位技能的有效途径。 2.3 推进素质教育,重视人才个性发展 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三个职业方向,虽然此三者共属大金融类,但在职业素质甚至从业人员性格特征上都有不同要求,所以“个性发展”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过合适的素质延展课程设置与企业联合设立订单班,帮助学生做好细类目职业方向选择,充分展示个性特征,深化匹配性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职业生涯方案,提升就业质量。 3 “课证融通,工学交替,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 3.1 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金融保险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诚信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和职业基础素质,注重对学生个性培养,根据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见表1) 3.2 重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系校企合作理事指导下,重组金融保险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主管部门有关人士、行业协会、企业专家参加,集合“政行企校”四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完成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研究专业发展规划、专业调整与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实习及就业、课程开发与建设等工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3.2.1 专业建设工作组 成员由企业专家、行业管理专家组成,对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和指导。把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重点,使专业教学要求和岗位技能要求一致。 3.2.2 课程开发建设工作组 成员包括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及业内知名人士。主要通过市场需求分析、职业技能分析和课程体系分析,对课程的开发进行指导和评估,确保开设课程与用人岗位紧密联系,以保证课程质量。 3.2.3 企业实践与就业指导工作组 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主要对学生顶岗实习能力、就业能力和企业用人情况进行研究,为课程建设工作组提供课改支撑,为学生成功就业寻找合适的用人单位和岗位,形成“双导师”育人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学生带薪实习制度”实施“模拟招聘大赛”活动。 3.3 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双证书”制度,深化“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将银行、保险、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科目融入教学内容,采取“以证代考”的方式,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例如通过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科目的可免考《个人理财》,通过保险人资格考试的可免考《保险基础》。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1本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取得毕业资格,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使学生能充分掌握从业知识,达到从业标准,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3.4 分段教学、开放课堂 实施“定活两便”的人才培养,分段教学、开放课堂,在第3、4、5三个学期,选取一些课堂讲解较抽象的职业技能课程,采用一段时间集中授课,一段时间完全开放课堂,以专题培训的方式请学生走出教室,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之上,将操作性很强,如银行柜台业务、产品营销业务、客户服务业务、证券经纪业务、现场查勘业务等,转移到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实地上课,分段时间由课程性质决定,实现学习和工作零距离结合,切实做到工学交替。 3.5 校银校险订单培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在第4、第5学期,通过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订单培养的方式,实现人才个性发展。根据教学的内容性质和金融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工作任务的不同要求,教学工作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两个教学地点交替进行,校企共同教书育人。实行“整存整取”方式,根据金融企业人才需求数量,确定订单班人数,根据任职要求,确定订单期限,“存入”订单班的学生到期由企业“取出”,正式顶岗,达到学习与岗位直通。建设期内,与紫金保险公司、江苏银行、太平人寿等6家金融企业签订订单协议,订单人才培养学生数占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30%。 3.6 培育产学研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人们强调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基本的事实: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施是以一批高素质高职院校教师的存在为前提的。很难设想,没有一批高素质的既懂教学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的专业教师,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实践的时候,必须首先培育教师的产学研结合意识。具体地说,一个真正合格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除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的职业精神,还必须具有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具备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研结合“双师型”教师。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广泛吸收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才能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并联合企业培养职教师资,进一步提高教师全面素质。如:每位专业教师定点挂靠一个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并及时跟踪学习现场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设备,使教学更好地贴近生产现场。专业教师在学校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送到企业培训,使之确保能跟上企业新技能、新思路的发展;对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青年教师,通过与企业合作,安排到企业进行现场锻炼,并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对他们进行技术等级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使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浅析《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对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 【摘 要】高职金融保险专业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理财行业等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应用型、技能型金融人才为目标。《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直接对应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工作岗位,强调仿真教学模式,逐步加大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金融保险专业;《商业银行柜台业务》;能力 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金融保险专业的培养方向是针对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等各金融行业输送基层从业者,是合乎市场要求的金融业务人才。《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作为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课程,培养学生能够较快掌握柜面业务的操作要领和规章制度,并能在反复练习后达到相应的操作标准,为其将来去银行一线岗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以市场为导向,明确金融保险专业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以金融企业岗位设置的层次特点来看,目前占有较大比重的仍然是操作应用型一线员工。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迎合市场的需求,便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准确定位,深入行业,全面强化职业,促进优质就业。因此,高职毕业生的去向具有很强的基层性和专职性.其普遍任职于证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一线技能型服务人员。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要,既懂金融,又懂营销、会理财、善管理并具有一定后继续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基层技能型人才。其中商业银行一线综合柜员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熟练掌握各商业银行及其金融机构临柜交易、客户服务营销、业务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作,能够全面、系统、规范地处理银行个人储蓄业务、银行卡业务和客户经理业务。 二、以岗位职业标准为核心,明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目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是金融保险专业的职业能力核心必修课程,课程直接对应从事银行柜员、理财经理等岗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指向的最基本的岗位并符合金融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1)《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概况。《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是以完成商业银行柜台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紧扣职业专项能力培养的需要;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岗位的工作内容来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以具备商业银行营业部工作环境并配备银行营业部相同设备和软件的实训室作为上课场所;以具有商业银行工作经历的教师参与组织教学。(2)《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思想是通过仿真的商业银行工作场景和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进行大量仿真的商业银行操作,可以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职业能力,同时对应银行柜台服务客户、面对客户的特点,本课程亦能促进学生形成优良的服务理念和职业素养。其教学目标是在学生掌握初步的金融理论知识和经过基本的财经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立足银行柜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基本规定、基本规程,在教学中突出对学生的业务规程的教学和训练,通过在仿真的商业银行工作场景中运用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软件进行仿真的商业银行业务操作,训练学生熟练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能力。(3)《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整体设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整体设计在于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按以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模拟银行仿真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业务操作程序,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职业能力。运用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以《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确定其能力培养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与银行一线柜员实务操作紧密联系的课程,因此银行柜员的业务操作过程具有较好的可模拟性和可移植性,这为在教学中实现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了突出该课程专业课的应用性和操作性,除保留传统的课堂系统讲授教学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方法上做一些创新,灵活采用项目小组工作法、分角色实训法、专家讲座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积极达成项目训练目标。(1)教师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方式,课堂讲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程的讲授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和银行柜面操作系统软件及银行柜面用具,老师介绍每种业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每个模块的基本流程,具体的业务操作由学生自己先摸索、先思考,老师再解答学生动手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使学生对每个业务的系统操作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2)项目小组工作法。项目小组工作法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在应用中学习,在实践需要时学习,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攀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程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教师可以抽出大量的时间帮助程度比较差的学生,有利于进行“因材施教”。(3)场景模拟法。《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的主要学习工作任务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完成“个人储蓄业务”、“对公存款业务”、“贷款柜面业务”、“银行卡业务”、“结算业务”、“中间业务”等多个教学工作项目。利用模拟银行的仿真环境,根据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运作的程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柜员和客户,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业务模拟操作,要求不同角色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换角色,最后形成业务操作报告,并将其作为该门课程成绩的考核内容之一。利用仿真现场教学,让学生与仿真的工作环境零距离接触,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较大提高。(4)学生实训比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布置几个实训任务,然后限定时间,让所有的学生开始实训比赛,比赛考核以完成的时间和完成的质量为准。每次实训比赛结束,作好成绩登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依据,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5)专家讲座。定期邀请银行工作人员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可就柜面操作、信贷业务、内部机构服务、金融产品营销等各方面,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信息更为畅通,为学生了解更多银行 实际状况,也为学生熟练走上工作岗位做铺垫。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作为金融保险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从教学整体思想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在仿真模拟银行环境中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最终能实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以金融保险专业为例谈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 要:在全面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及学校经管类专业现有实践教学体系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以金融保险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对经管类专业如何构建“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基础、以校内实训基地为支撑、以校外实训基地为拓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出了设计与规划。 关键词:高职经管专业;金融保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相对于理论教学体系而言,更注重高职教学的实践性。实践教学体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管理和条件支撑体系构成的整体;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特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它是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的、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合理配置,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文探讨的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以狭义概念为主,兼论广义概念。 1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明确高职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是构建经管类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 1.1 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基石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构建适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实践教学,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提升离不开实践教学,高职学生双证书的取得离不开实践教学,构建此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受到重视,同时也提高了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在此契机下,高职院校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发展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跟上社会需求,进一步与企业融合、共同发展,最终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发展。 1.2 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决定着高职经管类专业特色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特征是由其学科的性质决定的,经管类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又具有典型的社会科学特征,因此经管类专业教学具有双重性,而这种双重性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体现出来,在不偏废理论教学的同时,合理地开展实践教学可以加强经管类特色专业的建设,突出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双重性。 1.3 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在行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乐学”“学会”和“会学”不同层次的目标。“乐学”即对学习感兴趣,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行动与思维的参与,与理论教学相比更能使学生投入其中;通过动手、实践和体验,各类复杂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即“学会”;同时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也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我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实践教学对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其在高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35%。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正朝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突出实践教学的教学体系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理论界对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机制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管类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对我校经管类专业来说,明晰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迫在眉睫。因为学校目前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殊性挖掘得还不是很深入;贴近社会需求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对经管类各专业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探讨得不够;对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操作评价分析不多。这些问题和不足集中体现在: (1)经管类专业教师对实践教学认识程度不高,依然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展得比较被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紧凑,教学效果不突出,缺乏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教学重计划而轻具体措施。虽然在教学计划中有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但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却未能全面实施。 (3)教师的实践能力与理念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经管类专业教师对组织实践教学兴致不高,一部分教师将实践教学变相为在实训室组织理论教学,使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 (4)目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以模拟软件训练为主,部分在企业开展的实践教学由于难以评价,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5)社会、企业对经管类实践教学认可度低,往往使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混为一谈:片面地认为只有工科类专业学生进入企业生产流水线生产产品、实际操作使用机床等才是实践教学,而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因而,经管类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专业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不到提高。 金融保险专业论文: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中的教学方法 摘 要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应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运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综合法,交替使用,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汽车保险与理赔 教学 方法 《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又要求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众多的知识点,不仅涉及到保险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识,还涉及到汽车车身的结构等;既有保险的基本条款,又有汽车的承保,出险以后具体的查勘、定损及赔付等实际应用的内容,由此,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教学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高职金融保险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一般在二年级开设。学生已学过了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保险营销学等课程,他们此时对保险法较熟悉,所以对本课程的前六章学起来较容易。但由于金融保险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文科生,缺乏必要的物理、化学知识,因此在交通事故鉴定与现场查勘、损失费用的确定、赔款理算等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觉得非常困难。针对本专业学生特点,应当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其一,讲授法。讲授法是目前各国都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相当多的知识,虽然它也经常由于教师的误用而受到人们的批评,但这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很快为学生提供新的知识,对完成教学内容非常适用。本文以张勇等编著的《汽车保险与理赔》为例,我们在第一章我国汽车保险现状、第二章汽车保险的基本险与附加险、第三章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中用此法较多。 其二,案例教学法。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从网上、书上、报刊上、保险公司查找适合案例选取包含着本质或基本因素的典型事例来进行教学。案例的运用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案例作为个人反思的催化剂,是通过不同观点的撞击、不同角度的论证,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升华。案例不强调难度, 而强调有普遍的代表性, 让学生利用个人的亲身经验和知识的获得,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来进行学习, 以达到为实践行为做准备的目的。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其程序主要是案例与背景资料的提供;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思考;教师对讨论流程的设计;学生研讨活动的展开;教师对现场的控制、对活动的回顾与点评。 其三,讨论法。讨论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另外,这种方法对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后,非常愿意把自己的观点、意见讲出来,与其他人交流、探讨,这就为讨论法提供了条件。从组织形式看,讨论法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其要点,一是对事件的定性;二是分析题及关键性问题是什么;三是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四是谈有哪些启示,或进行质疑与答疑;五是教师的归纳与总结。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垄断发言者、沉默不言者、离题闲扯者、交头接耳者、表述不清者、固执己见者要有不同的处置方法。 其四,项目教学法。这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实行的教学行为。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来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成功典范的行为导向教学理念正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而作为实施该教学方法的重要形式之一的项目教学法也为广大教师重视,许多人在教学过程中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在汽车保险投保实务、汽车承保实务、理赔实务等章节的教学中用的即是此法。 其五,现场教学法。课程第七章:交通事故鉴定与现场查勘,是教学的难点。我们采用现场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深入现场,通过对现场事实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总结出可供借鉴的经验,从事实材料中提炼出新观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认识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教学具有现场、事实、实践者、学生和教师五个要素。现场教学法的根本特征体现在现场成为课堂、事实成为教材、实践者成为教师、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主导;其教学功能主要在于亲临实践现场、直接认识事实,面对事实讨论、掌握规律,启发拓展思路、提高实际能力;其操作流程一般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其六,综合法。课程第十一章:汽车保险理赔典型案例分析,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采用讲授法教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用的是综合法,具体步骤是:(1)分四组布置任务:第一组任务是第一节关系到保险单证的理赔案例;第二组任务是第二节车辆损失险的理赔案例;第三组任务是第三节第三者责任险的理赔案例;第四组任务是第四节、第五节驾驶员资格问题导致的理赔及其它理赔案例。(2)规定时间分组学习、讨论、准备(课外)。(3)每组代表发言。代表发言内容:案情介绍,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情分析,得出结论。形式:可用PPT(换灯片)、表演形式、演讲形式、其他形式。时间:每组45分钟。(4)学生评议。内容:给每组评分;评议每组的得与失,发表个人观点。(5)教师小结。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灵活应用,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再到理性的认识,结合具体案例,合理运用保险理赔程序,可以加深对枯燥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实际问题的诊断、分析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作者: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教学方法)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金融企业营销品牌战略分析 【内容摘要】 本文针对中国金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对品牌策略的迫切需求状况,探讨品牌在金融企业营销中的作用,进而分析金融品牌策略的具体内容,最后就目前我国金融企业实施品牌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金融企业;金融营销;品牌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生活水品的提高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金融市场需求差异化程度日益扩大,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面对金融市场竞争的激化,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并进一步发展成了摆在我国金融企业面前的严峻问题,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营销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由于金融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实质上都是围绕产品展开的,因此金融产品策略是金融企业营销活动的基础,是金融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其中品牌策略是产品策略的核心。正如CharlesW.Lamb.Jr在其《营销学精要》指出“每种工业品或消费品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在目标市场上区别于其他产品的能力,品牌则是营销商用来区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主要工具”。而美国著名广告研究专家LarryLight则指出“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 一、品牌在金融企业营销中的作用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在现代社会中,品牌犹如一面旗帜,是企业个性化的标志,一方面它向人们展示着它所代表企业的品质、特征,象征整个企业的形象以及企业过去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它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乃至一种信仰。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一个品牌消费的年代,有品牌的产品和企业在品牌的光环下,攻城略地抢占大量市场分额,获利丰厚,而没品牌的企业在深陷价格战苦海的同时产品却无人问津,每况愈下。在现实的教育和启示下,各行各业都试图设立并营销自己的品牌。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金融开放对金融业提出了创立品牌的要求,而我国金融企业要想在多元金融竞争格局下站稳脚根,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因为金融产品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所以品牌在金融营销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产品识别是品牌最重要的作用。 由于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同质性,易被仿效的特性,金融企业通过创立品牌,使其金融产品易于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迅猛发展,金融企业数量倍增,金融产品品种和数量激增,设立金融品牌,通过品牌在客户心目中唤起记忆、联想以及感觉和情绪,可以使金融企业树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使顾客能快速准确地在众多产品中辨认金融企业及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品牌是金融企业战胜其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手段。 (二)品牌有利于金融企业形象的宣传和金融产品的促销。 现代营销中十分看重的是企业形象的宣传,因为企业形象是促使顾客投放“货币选票”的砝码。品牌通过其名称、标识物形状和外形、标识语含义等可以快速传递关于金融企业整体形象的生动、丰富、深刻、具体的信息,以达到触发、沟通金融企业与客户之间联系的目的,从而有利于金融企业形象宣传和金融产品促销。 (三)品牌作为产品差异化的手段,有助于减少金融产品的价格弹性。 由于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同质性,易被仿效的特性,替代性很强,其需求价格弹性也很大,金融产品的这一特点对于金融企业十分不利。然而通过创立金融品牌,通过品牌向客户提供其所欣赏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的附加价值,可以培养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产品的价格弹性,最终既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不会损害到利润。 (四)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超越金融产品生命周期,给金融企业带来长久利益。 产品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制约作用下会不断从产生走向衰亡。虽然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差异很大,但是同样也存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一旦进入衰退阶段,利润就会变薄,甚至无利可图。而金融品牌下所包含的金融产品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此外还可以在同一品牌下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使得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金融营销中品牌战略的具体内容 正确的品牌策略可以促进品牌快速成长,从而有利于金融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如何根据金融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正确品牌策略,无疑是对所有金融企业管理者和金融营销者的一个挑战。要选择正确品牌策略,首先必须明确金融营销中的品牌策略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含许多具体内容,如品牌化决策,家族品牌决策,品牌延伸决策,品牌重定位决策,多品牌决策,品牌创新策等。而当前我国金融企业应当予以重视的品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品牌延伸决策。 品牌延伸决策是指利用已经成功的品牌,推出修正过的产品或者全新的产品。品牌延伸策略具有多种优势。一是创建品牌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前期投入非常大,金融企业可以利用品牌延伸决策使其新产品快速为客户所了解并得到市场认可,从而可以节省大量宣传新产品的费用,使新产品迅速顺利进入市场。二是品牌延伸策略可以通过品牌资产转移,以新产品形象延续品牌寿命。但品牌延伸策略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一方面,一旦新产品的品质不能令客户满意,就会影响客户对同品牌其他产品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品牌过分扩展也可能导致已有品牌名称丧失其在客户心目中的特殊定位,造成品牌淡化。 (二)品牌重定位决策。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金融企业可能需要进行重定位决策。例如,竞争者或许已经推出与本企业品牌十分接近的品牌,从而侵占了公司原有的市场份额;或者客户偏好已经改变,以致对于公司原有品牌的需求降低、利润减少。此时,在引入新品牌之前,金融企业首先应该考虑是否只需要将既有品牌重新定位。重定位决策意味着可以继续利用过去的营销成果以及所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率和顾客的忠诚性。品牌重定位方法可以改变产品本身特性、功能以及形象,但切忌让产品的新定位与旧定位相冲突,以免失去现有忠诚客户,或使其感到疑惑。同时应当注意权衡重定位的成本与费用支出。 (三)多品牌决策。 所谓多品牌决策是指企业决定同时经营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竞争的品牌。金融企业可以采取多品牌决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品牌吸引更多顾客,提高市场占有率。事实上,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客户最关注的是收益和风险。在风险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其决策主要取决于收益,所以一贯忠于单一品牌的客户并不多。发展多种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企业风险,防止将企业命运唯系在一个品牌的成败上。第二,金融企业发展多品牌,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深入到各个金融子市场,通过提供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产品,扩大整体市场份额。 (四)品牌创新决策。 品牌的创新包括品牌内涵和外延的创新,即通过不断创新的品牌内涵和外延丰富品牌的价值,从而保持其长盛不衰的活力。创新是品牌的生命力,金融企业要保持品牌领先,必须始终将品牌创新作为品牌经营的重心。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客户需求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收益性、安全性、便捷性上的要求越来越高,个性化的金融诉求越来越多,只有通过持续创新,金融品牌才能赢得客户的肯定和认同。具体的金融企业品牌创新,不仅应包含开发新金融产品,开辟新金融业务,采用新技术手段,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式,还应包括广告创新,公关创新,文化定位创新,形象创新等等细微方面。 三、我国金融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建议 (一)金融品牌的重新定位和创新必须着眼于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金融品牌的重新定位和创新最终是服务于客户需求的,客户的需求就是市场的潜力,为此在进行品牌的重新定位和设计金融品牌产品时必须一切从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出发。任何偏重于自己的构想,凭直觉行事,而脱离市场的重新定位和创新,最终是无法得到市场认可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互联网金融品牌价值不断突显,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二)我国金融机构在设计品牌策略时,在实施避免品牌过于单一的多品牌决策时,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抓住自身优势,有重点地进行品牌推广。 随着全社会金融意识日益觉醒,金融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以及外资金融企业的不断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日益加剧,我国金融企业品牌意识开始觉醒,各类金融品牌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然而面面俱到,眼花缭乱地品牌推广,缺乏重点,往往会造成高成本和低效率。事实上,每家金融企业都不可能包揽一切产品,更不可能样样领先。这就要求各金融企业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重点,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有针对性地创立品牌,开发新产品,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品牌,争取将优势品牌转化成名牌,避免出现一哄而上,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的局面。 (三)我国金融企业应当重视自身品牌的保护,尤其是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品牌和产品。 当前我国金融企业在逐步重视打造品牌的同时,品牌保护意识还相对比较薄弱,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了。这往往会造成金融企业在宣传和推广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却仅仅因为在品牌保护问题上缺乏战略眼光、长远规划以及专业素质,而导致各类品牌争端频发,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一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为明显。如北京钱袋网智能技术公司申请注册“手机钱袋”商标就因缺乏商标显著性,而遭遇注册受阻。又如“合拍”与“合拍在线”之争以及“余额宝”遭遇“全额宝”事件,都充分说明了加强金融品牌保护的重要性。 (四)金融品牌背后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提升品牌,就必须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对于金融企业尤其如此,这是由金融产品的特殊性决定的。区别于其他的一般消费品与生产资料,金融产品具有无形性,客户消费金融产品的过程也就是金融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因此对于金融企业而言,做品牌就是做服务。然而当前国内金融企业所谓做品牌,过于表面化,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形式,忽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建设,过分依赖媒体宣传包装。而从世界范围看,有着悠久历史的成功大型金融企业在品牌经营上往往有着鲜明特色,执着追求和深刻内涵。广告和形象识别系统等只是其外表形式,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标准化、高质量专业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才是其追求的核心。 作者:钱婷婷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公路运输企业品牌战略布局探析 摘要:本文对品牌战略的感念、我国公路运输市场环境与相关企业在品牌战略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未来我国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公路运输 品牌战略 措施 一、品牌战略的概念 品牌是一种战略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培育优势品牌,以获得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品牌战略进行准确定义,有学者认为,品牌战略是品牌化工作中一系列挑战性决策的集合,其内容包括品牌化、品牌名称、品牌管理等决策。笔者认为,品牌战略是企业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差别利润与价值的经营战略。 二、公路运输的市场环境的特征 1.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 在公路运输市场中,其经营的产品就是运输旅客与货物,通过交通工具将旅客与或与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至另一个地方,其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步进行的。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对产品进行存储或转移,故旅客与货物到达目的地后,即意味着消费周期的结束。 2.市场需求多样性与波动性。 公路运输是以运输的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性产品,消费对象是有运输需求的组织与个人。由于运输需求者的经济条件、需求意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会对公路运输市场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市场的运输需求出现多样性与波动性。 3.容易形成垄断。 一方面,受自然条件、企业发展水平、技术实力等方面的影响,公路运输企业容易出现市场垄断力。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相比,公路运输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需要投入更多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刺激垄断企业的形成。公路运输行业的部分垄断企业会造成市场偏离自由竞争的要求,因此各地政府会增强市场监管力度。 三、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 1.不足之处。 (1)在品牌形象的塑造上,差异化优势不明显。 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处于变化发展当中的,即同行企业也在努力打造品牌形象。因此坚持特色原则,在同类服务中寻求差异化优势是塑造特色品牌形象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我国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的品牌塑造较为平庸,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内容差异化不足。公路运输企业通常将人性化服务作为完善服务内容的主要环节,如导购导乘、帮助乘客解决困难等。然而这些服务内容严重缺乏独创性,随着行业的发展该类服务项目将越来越普及,导致企业品牌的竞争力下降;第二,服务品牌差异化不足。在塑造服务品牌时,企业在引导目标顾客方面缺乏针对性,造成服务项目趋同化。以“常州快客”为例,企业要求所有客车坚持“站点到站点,中途不得上下客”的原则,但部分乘客的目的地在目标站点的途中,这类乘客只能选择其他交通方式,造成客源流失。企业未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内容,无法突显目标顾客群的差异化,最终不仅无法加强服务品牌的优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 (2)缺乏品牌内涵。 公路运输企业在落实品牌经营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目前的品牌定位以服务广大旅客为主,在宣传时过于强调品牌的名字,而不是其内涵。大量企业在品牌定位时仅强调服务标准,忽视了服务品牌文化的塑造和推广,从而造成品牌内涵下降,严重影响品牌的生命力,使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3)品牌管理队伍有待健全。 高素质的品牌管理队伍是建设、维护品牌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中,这类人才严重不足,所以完善品牌管理队伍是相关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2.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1)品牌战略清晰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公路运输企业对品牌战略目标的认识程度不足,市场定位模糊,以致品牌战略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现行的品牌战略的制定也仅是依据管理层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设想,缺乏对市场的综合分析。此外,我国公路运输企业的品牌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未成立相关部门全权负责品牌建设,仅是由运务部、发展部、办公室等部门分别管理,导致品牌建设工作效率处于较低水平。 (2)促销策略不足。 促销策略能够直接对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产生影响。首先,公路运输企业仍未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促销策略,活动形式杂乱无章,无法产生群体效应。其次,促销活动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大部分消费者只能通过主动咨询或他人介绍的形式获得促销的相关信息,使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4]。最后,企业在促销活动结束后未采取有效的反馈机制,无法对今后开展类似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3)品牌建设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 品牌建设是由策划、宣传、反馈等多个环节共同组成的,需要负责人全身心投入才能真正完成,但企业的品牌建设多由行政管理人员负责,他们缺乏品牌塑造的相关专业知识,同时又承担繁重的生产管理任务分身乏术,导致品牌建设工作流于形式。 四、完善公路运输企业品牌战略布局的措施 1.实现服务品牌形象创新。 服务品牌形象的创新,必须做到形象与内涵兼备,二者缺一不可。品牌形象消费者对品牌的直观认识,它应当包括品牌认知与品牌情感两个方面的内容。目前公路运输企业在品牌形象塑造中通常采用文字描述的形式,然而这种方式无法有效调动消费者了解品牌的积极性。因此企业应以自身的服务理念为基础,设计出具有较高识别度的LOGO图案,通过“有形”的图案,向消费者宣传“无形”的服务理念。此外,企业还应花大力用于创造品牌文化与品牌个性,让品牌形象能与患者的需求产生强烈共鸣。通过品牌建设,企业可以将情感与服务品牌相结合,从而向消费者传递品牌内涵。 2.加强品牌传播。 品牌传播是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重要手段。公路运输企业要进一步提高市场影响力与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在品牌传播方面的投入,具体内容包括: (1)传统媒体传播。 报纸、电视、广播等是最主要的传统媒体,其优势在于有广阔的群众基础。企业可以在这些传统媒体上播放广告,从而在短时间内在消费者心中树立鲜明的服务形象; (2)网络媒体传播。 随着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各大公路运输应借着这股“东风”,果断采取一系列网络传播方式,如建立企业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微信等,将核心业务、行业新闻、企业文化等信息进行,并增加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 (3)公共关系传播。 公路运输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社会群众,与百姓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故公共关系传播也是重要的品牌传播方式之一。企业可借助组织赞助、庆典、评选等活动,向社会宣传正面信息,树立良好的形象。 3.完善品牌机制。 首先,建立健全科学的品牌学习机制。企业应成立专门的品牌管理部门,并由专业人员全权负责品牌的建设、维护等,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全方位提高品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构建良好的服务管理机制。第一,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规范标准;第二,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使标准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第三,通过多种渠道手机消费者的意见与投诉,并积极予以回应,提高服务质量。最后,完善奖惩机制。对于业绩优秀、服务质量高的员工,给予精神或物质方面的奖励,对工作不到位的员工给予批评、教育等惩罚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公路运输实现市场化以后,企业间的竞争呈现出白热化趋势。研究并制定科学的品牌战略,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企业应加大在落实品牌战略方面的投入,打造具有独创性、时代性的服务品牌,从而增强市场影响力。 作者:吴斌 单位:茂名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品牌效应在市场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这种竞争已经从早期的产品功能竞争上升为产品功能、服务乃至企业文化等综合竞争,形成了多层面、立体化的竞争格局。即我们所说的“品牌竞争”。文章从品牌战略的定义和目的入手,对品牌战略的制定、决策和实施进行系统地分析,并结合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发展品牌战略提供一些对策。 关键词:品牌战略目的问题对策 品牌是企业整体形象在市场上的定位,其本身反映了企业的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品牌形象塑造可以使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从而有利于建立和促进与消费者之间的“品牌忠诚度”,提升品牌的价值。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甚至被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品牌竞争已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在当代,品牌是企业形象和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与品牌的竞争。品牌的重要性不仅在企业的实体化生产中得到体现,在虚拟化生产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品牌战略的含义与目的 所谓品牌战略是指把品牌和商标作为产品的旗帜与企业的形象,着力培育和拓展品牌优势。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产品的价格性能比,增强品牌的竞争实力。品牌战略也是指企业为了发展而围绕品牌进行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并围绕企业及其产品品牌展开的一系列行动方法和决策。实施品牌战略的目的主要有: 1.获得高知名度。 高知名度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得以顺畅销售的重要因素,同时它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产品在市场上的高信誉度。 具有较高市场信誉度的品牌,对消费者而言,代表着产品的高品质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对合作企业和提供贷款的银行而言,代表着可靠和值得信赖。对企业本身而言,则代表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是获得市场主体认同的保证。 3.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 企业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了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建立了高信誉度,从而在市场上更容易扩大其市场覆盖面,增加其市场份额。 4.获得长期经济效益。 成功的品牌战略在提升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的背后,带给企业最直接的好处就体现在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销售额和高额的利润,使企业获得丰厚的资本利益。可以看出,品牌战略的直接目的就是树立企业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的良好声誉,增加产品市场份额,取得巨大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品牌战略则是要实现品牌和企业的壮大和持续发展。 二、企业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觉悟到,企业发展到今天,再走传统的道路已经不行了,应走现代化经营之路,去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但是,许多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一回事,在付诸实践时又是一回事。当前,商业企业在实践品牌战略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 1.对品牌的认识程度不够。 大多数企业把品牌简单的理解为知名度。认为只要花大价钱,大做宣传广告,引起轰动效应就能够创造品牌。这样做,不但消耗了企业的大量经济资源,对品牌的打造也无用甚至有害。其次,许多企业认为只要给产品设计个好名字,使用有表现力的包装和商标,找个知名的形象代言人等等就可以创造出好品牌。但是,这实际上把品牌认同为一种符号和标志,集中注意力于表面文章。企业形象可以靠设计而形成,使自己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色,但品牌不可以,它必须是打造和锤炼出来的。通过广告宣传、利用新闻事件制造轰动效应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而对于知名品牌的形成没有任何意义。 2.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认为商业实施品牌战略是重要的,但现在企业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再说,实施品牌战略既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件事要慢慢来。当前最要紧的是把销售抓上去,其它的事都要放一放。其实,把销售抓上去诚然重要,但怎样抓上去呢?不是已采取了各种扩销、促销措施都收效不大吗?与其屡战屡败,倒不如狠下心来研究品牌战略,从这里找寻突破口,从而找准方向。 3.品牌定位不明确,缺乏企业文化内涵。品牌不仅仅是反映不同企业及其产品之间差别的标识,它还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建立品牌,实际上是将一种企业文化充分展示的过程。当企业开始建立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和贯穿其中并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但许多企业并未注意到这一点,造成品牌没有深层、明确、具体的内涵,难以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其它的配套战略就会显得盲目,缺乏针对性,也就谈不上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4.品牌竞争靠打价格战。 价格竞争固然是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拓展市场,促进销售的一种策略选择,但其中存在着消极影响。大多数企业会身不由己地参与到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中,似乎除了降价就没有更好的营销手段了。如果持续打下去,则会变成恶性竞争。企业由于利薄,技术难以创新,质量难以提高,产品难以更新换代,品牌价值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大战中急速下跌,最终导致许多驰名品牌在无序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真正的品牌不是靠降价创立的,它的生命力也不是靠降价来维持的。相反,成功的品牌很少在价格上出现频繁波动。高质量才是创世界知名品牌的根本保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竞争力的源泉。 5.品牌缺乏核心价值。 对品牌而言,品牌核心价值就如同灵魂一般。如果一个品牌没有了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它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势品牌。而核心价值是品牌的终极追求,是一个品牌营销传播活动的原点。企业的一切价值活动都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而展开,都是对品牌核心价值的体现和演绎,并丰满和强化品牌核心价值。海尔的核心价值是“真诚”,品牌口号是“真诚到永远”其星级服务、产品研发都是对这一理念的诠释和延展。全力维护和宣扬品牌核心价值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是创造百年金字招牌的秘诀。反观国内的很多品牌,几乎不存在对品牌核心价值的定位,广告十分随意,诉求主题月月新、年年变,尽管大量的广告投入能促进产品销售,但几年下来却发现品牌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积累。 三、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品牌战略包含丰富的内容,涉及品牌创造、品牌管理、品牌传播、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创新、品牌保护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为了打造企业品牌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应重视以下策略。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企业的经营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商业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商业发展的形势,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 2.实施品牌创新。 IBF国际品牌联盟副主席麦奎尔说过:企业要持续不断地对品牌予以关注,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观要不断创新,不断巩固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现代经济中的品牌创新,其本质是一种全面品牌创新,包括了产品组织技术价值传播营销管理市场等方面内容的创新,是以品牌创造和品牌培育为核心的综合性一体化创新.,因此,品牌创新是提升品牌竞争力和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3.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品牌战略。 品牌战略是关系到一个企业兴衰成败、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决策,它是企业品牌经营的提纲和总领,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先做对的事,然后把事情做对。品牌战略就是做对的事,如果事情一开始就错了,那么不管过程如何努力,都会是事倍功半的结果。目前,全世界的大品牌也不过五百强,大企业集团也不过五百家,关键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有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是这一异质性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所有著名品牌正是开发到了区别于同类别产品中的异质性才获得成功的。 4.始终不渝地追求品牌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是品牌的灵魂。没有质量,品牌就如“无水之源”,失去了根本立足点。优秀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依靠的质量。许多顾客青睐名牌,甚至不惜以高价购买主要就是由于名牌所体现的质量优势,名牌从来都以优质为基础的。品质是企业创名牌的根本,是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和追随度的最直接原因,是品牌大厦得以稳定的根基。没有高品质,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名牌,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经营失败。质量作为品牌的本质、基础,会影响到品牌的生存和发展。同时,高质量会带来品牌的成长,会带来高的市场份额。对那些雄心勃勃想创名牌的企业来说,质量作为品牌的本质是一道必须攻克的难关。 5.使用定点超越竞争策略帮助企业脱离红海,开创蓝海。 定点超越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西方管理学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理论。它是指企业将其产品、服务和其他业务活动与自己最强的竞争对手或某一方面的领先者进行连续对比衡量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改进自己的最优策略并持续改进,最终实现超越。定点超越不是一种单纯的模仿,它的核心思想是学习竞争对手,创建学习型组织。目的是为了发现竞争对手的优点,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此为依据制定企业的竞争策略。与此同时,在不断地学习对方和自我分析中,企业会发现越来越多创造价值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正是企业脱离红海,进入蓝海的途径。所谓蓝海,即与已有的市场红海相对,突破狭窄的竞争视野,明晰决定顾客选择的因素,超越传统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的企业战略。运用到品牌战略中,企业将自身的品牌同竞争对手的品牌相比较,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分析市场占有率等手段充分了解自身品牌与竞争对手品牌的差异性,发现自身品牌中诸如品牌形象、品牌信誉的缺陷。同时吸取竞争对手的优势,模仿但不抄袭,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和研究。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积累了足够多的创新和研究成果之后,企业发展品牌的思路就会打开,利用所掌握的庞大信息量去开发新的市场,或对原有品牌进行革新,从而脱离红海。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品牌已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品牌战略在现代企业战略组合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已逐步成为企业战略组合的核心战略。因此,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施有效的品牌战略,进行品牌的维护与管理,实现品牌战略的与时俱进,很好地应对国际竞争环境,真正做到将企业的品牌打造成企业的灵魂。 作者:傅红平 单位:宁波广源纺织品有限公司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品牌战略中小企业品牌论文 一、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突出问题 品牌战略的实施,就是企业着眼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竞争实力和竞争优势,以打造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为目标,以品牌经营为手段,以创新创造为动力,通过对市场的观察判断、对企业的战略规划、对技术的持续开发、对质量的品质保证、对服务的全面系统、对营销的渠道拓展等综合措施,使企业品牌不断进行积累的一系列管理和营销手段,使广大消费者能够记住、认同和选取企业的品牌产品和品牌服务,以此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都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将品牌战略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牌战略发展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品牌战略发展理念落后的问题。中小企业之所以存在数量多、品牌少的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将品牌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粗放式经营,始终没有走出“制造”的发展模式。因而在技术创新方面比较匮乏,特别是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较小,普遍都不超过营业收入到的1%,有很多中小企业对技术研发根本不进行投入,而是采取“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的方式发展,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都在营业收入的3%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因而也不可能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二)战略竞争意识比较滞后 由于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依赖“价格竞争”,通过低价的方式在市场立足,这就导致我国的品牌缺乏美誉度,特别是由于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在对国外的创新成果进行复制,特别是很多企业的品牌定位还没有定位在全球大品牌以及个性化、独特化、新颖化方面,因而在国际竞争上根本不具备比较优势。比如,目前我国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缺乏品牌质监管理意识,而质量是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中小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始终还停留在浅层次上,认为只有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卖出更多的产品,那么就能够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就能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由于忽视市场竞争,因而在质量管理方面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最终会导致企业品牌贬值甚至无奈退出市场。 (三)品牌决策体系不够完善 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情况来看,由于中小企业普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因而很多中小企业在品牌决策方面容易出现问题,这主要是很多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品牌决策体系,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极易导致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出现重大失误,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比如,由于“品牌授权”决策失误,被授权方由于盲目追求利润而使品牌受损,“德州扒鸡”、“镇江香醋”等就是因授权不当而遭受巨大损失。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为了扩大规模,都采取兼并、重组等方面扩大生产规模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但一些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合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品牌拓展出现失误,导致中小企业品牌影响力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使自身的品牌受到极大的影响。比如“冠生园”1993年合资后毁灭了“冠生园”,“瑞蚨祥”品牌拓展较慢导致门前冷落,“王麻子”品牌拓展至与刀剪无关的产品导致品牌形象模糊。所有这些都充分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品牌决策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的有效实施。 (四)自身品牌保护不够到位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品牌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因而我国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对品牌的保护,导致自身受到损失。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品牌保护意识,在国外市场屡屡发生商标被抢注的事件,商标被抢注就意味着我国品牌难以进入该市场。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不注重自身品牌的保护,中小企业的品牌被冒充和仿制的事例比比皆是,这不仅影响了中小企业品牌的声誉,而且也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中小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使中小企业品牌能够受到法律保护,特别是中小企业品牌被仿冒之后,应当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品牌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小企业要想更好的实施品牌战略,就必须在理念创新方面狠下功夫。这就需要我国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必须将创新贯彻于全过程,特别是要改变过去以“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的品牌发展模式。从我国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与要求出发,大力加强对企业品牌战略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特别是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品牌文化”建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好“品牌文化”与“文化品牌”的互动关系,在品牌定位方面要将“鲜明性”和“差异性”作为重点,使自身的品牌形成特色,进而形成竞争力。 (二)实施品牌竞争策略 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既要努力提升同行业的竞争能力,也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只有这样,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我国中小企业必须着眼于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将品牌战略纳入到企业“价值链”的管理体系当中,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的附加值。还要大力加强品牌“标准化”建设,积极参与国内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特别是要从当前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入手,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品牌的绿色价值,同时还要加大技术储备,持续推动品牌创新,这应当成为未来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任务。中小企业还要高度重视“品牌服务”战略的实施,大力实施“超值品牌服务”建设,既要打造产品品牌,更要打造服务品牌,着力于提升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 (三)完善品牌决策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品牌逐渐转变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品牌决策体系,才能在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更应当高度重视品牌决策体系建设。中小企业还要加强对品牌战略的管理工作,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品牌战略的管理与落实,形成健全和完善的品牌战略管理体系,为中小企业更好的实施品牌战略创造条件。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延伸过程中,要找准自身定位,不能盲目拓展品牌,而是要在夯实核心品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尽量减少“多品牌”战略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的品牌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品牌保护力度 企业品牌的形成往往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但被假冒、仿造甚至抢注却十分容易。因此,中小企业在实施品牌管理策略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灵活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品牌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中小企业必须下大力气增加法律方面的投入,招揽处理法律事务的人才,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产品和服务品牌的商标注册力度,特别是在企业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遭到侵犯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这既是保护企业品牌的需要,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中小企业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维护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属于家族企业,因而中小企业对品牌战略缺乏足够的重视,还存在品牌战略发展理念落后、战略竞争意识比较滞后、品牌决策体系不够完善、自身品牌保护不够到位等问题。这就需要我国中小企业着眼于提升自身的发展能力,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实施,特别是要加强品牌管理工作,积极创新品牌发展理念、实施品牌竞争策略、完善品牌决策体系、加大品牌保护力度,推动中小企业的品牌战略实施变得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让品牌战略成为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 作者:黄允健 单位: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现代企业品牌战略问题分析 一、企业品牌形成背景及其作用 1、企业品牌形成背景 自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企业品牌已逐渐形成雏形,与此同时,世界的经济市场大门大开,各国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好像在一夜之间涌向了世界市场中。而在此时,企业品牌也随之出现,并在世界市场经济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主导作用。至此之后,企业品牌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前提。要有企业,就得先后品牌,只有当企业品牌足够成熟、有良好的信誉时,企业才能进一步的向前发展。 2、企业品牌的作用 企业品牌之所以重要,在于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企业品牌的作用所在。 (1)、更有利于企业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中去。企业的发展在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如何提高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是企业核心发展战略目标,而企业的品牌战略是所有企业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战略之一。首先,品牌对企业的产品有着认知作用,企业的品牌在于顾客在闻其名之后产生一种对其产品的认知和辨析,企业品牌为企业宣传其产品、销售做了基础,只有当企业品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才能对企业的后续产品的销售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企业品牌为企业产品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护,既专利的保护,有了企业在工商部门的品牌注册后,就生成了相应的法律效应,从而防止其他企业对本企业的产品成果进行非法的窃取和剥夺。 (3)、企业品牌保护消费者权益,当企业的产品不合格甚至危害到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时,消费者可通过企业品牌寻找相应的企业责任,这也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做了保证,以更好的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二、现代企业品牌战略中所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品牌战略认识不够 不少的现代企业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意识到企业品牌战略对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少企业一味地追求企业产品的数量以及段时间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略的企业品牌战略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品牌战略思想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战略思想,企业在其产品上所下的功夫都围绕着企业品牌战略展开的,因此,忽略的企业品牌战略思想的重要,也就阻碍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不少企业认为在电视节目中播出几个自己产品的广告或者请一些公众人物为其代言,而这仅仅是对场频销售的一种策略,对企业品牌的影响也没有太多的帮助,相反,企业要是没有加大对企业品牌内涵的认知,同样会导致企业品牌形象受损,企业品牌信誉度下降。 2、强大的理论、缺失的实践经验 目前大多数企业有着自己的一套企业发展策略,当然有着对企业品牌效应的相应阐述。在企业的企业品牌策略文件中,便拽着现代最为科学以及合理的企业品牌战略方案,但是,虽然有着强大的理论方案支撑着就会打出一个高信誉、高依赖性的企业品牌吗?答案是不一定的。企业的品牌战略并不在于其理论方案有多么的科学超前,而更多地在于实践,只有当企业的产品真正的投入市场经济中后,才能验证是否是企业所预测的那样完美。 3、企业品牌战略实施门槛高 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是达到企业品牌战略目的的前提,但如何实施企业品牌战略是企业迈向品牌战略的第一步,而这一步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企业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甚至要自己的品牌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那其门槛则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要想拥有自己的品牌,则必须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这与企业生产水平和效率息息相关。而这一点一般的企业很难达到,因此不少企业在没有确定自身的位置时盲目的投入企业品牌战略中去,而忽略了品牌战略的前提,既企业产品的质量。 三、基于企业品牌战略问题的对策 1、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企业要想打好企业的品牌战略,则必须使企业各层人员加强企业品牌战略意识,让企业品牌战略融入于员工日常生活工作中,充分利用企业的每一位员工的个人生活圈子来宣传企业产品,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品牌战略的步伐。企业品牌的战略思想要面向国际,与国际思想接轨,借鉴国际企业的先进企业战略思想,从中获取适合发展自身品牌的战略思想,进而推进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战略品牌市场定位 在庞大的经济市场中,切不可盲目定位企业自身的位置,要以及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进行定位。企业战略品牌市场的定位在于企业可以通过自身产品的质量水准以及服务方向来与企业产品加以区别的战略方案。企业通过亲身对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调查来定位自身的发展方向,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市场经济的突破点,依据市场消费需求来实施企业品牌定位战略。 3、着重企业品牌的保护 品牌效应对企业产品的销售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许某一个非法套牌产品或者盗版产品就足够可以影响到企业自身品牌的荣誉,失去消费着信赖。因此企业品牌的自我保护是企业进军经济市场的重要前提。 作者:张海峰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学办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日化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一相关文献回顾 品牌战略就是企业根据品牌在经济运行中的规律,从战略的高度创建、培育并利用品牌,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赢利能力的全过程.品牌战略的选择是企业的根本性决策,也是企业品牌经营的纲领.相比于传统的品牌管理,品牌战略管理不仅仅是战术导向,并介入了传统品牌管理所没有的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视野拓宽于更多产品、更多品牌、更多市场上,在部门设置上协调各部门为了取得长期的效果.结合我国日化老字号企业的现状,进行品牌战略管理创新必不可少.那么从品牌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有三个维度的发展: 1品牌战略管理主要内容 从传播品牌信息到积累品牌资产传统品牌管理在进行媒介传播时通常选择广告这种手段来打造和传播品牌形象和品牌信息.但是品牌不仅仅是一种标识,它可以为企业创收,所以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品牌称为品牌资产,它是一种战略资本.将老字号的品牌价值提升,只能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实现,而实现长期积累需要战略管理.因此,品牌战略管理创新主要内容的发展趋势便是实现老字号品牌资产的积累. 2品牌战略管理的目标 从做大做强到长期生存老字号品牌如何长期屹立在民族之林并走向世界,和做到长期生存密不可分.相对而言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巨大差距牵引着很多国内品牌想要做大做强来与之抗衡,但这只能当做一种手段,目标应该是长期生存下来,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存亡来说,只有生存下来,才能够有回报. 3品牌战略管理的模式 从单一模式到多种模式学术界和企业管理实践中提出对未来的品牌战略管理模式的展望:区域战略管理,区位战略管理,品牌关系战略管理,品牌生态战略管理,网络战略管理.而对于老字号日化品牌而言,品牌战略的制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品牌构架组合,品牌定位和品牌个性设计.品牌架构组合指一个企业所有品牌覆盖的消费者和市场各不同,从而形成完整互补的品牌体系.品牌定位指对品牌进行具体目标市场、目标消费者的定位,品牌形象的塑造,发展和确定关键就在于品牌定位,也决定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品牌个性是一个品牌的灵魂.它彰显了品牌与众不同的理念,形象和功能,品牌个性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购买意向和忠诚度. 二案例研究背景 1898年,鸦片战争的失败和的夭折让中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秉着以产业兴国的理想,上海家化的前身香港广生行诞生,凭借品牌“双妹”获得巴拿马奖迅速成为名族化妆品业的领头羊.1949到1978年间,随着新中国公私合营改革的浪潮的掀起,由香港广生行上海分公司,历史悠久的中华协记化妆品厂,内地最早的花露水生产商上海明星香水厂和东方化学工业社四家公司进行合并,成立“上海明星家用化学品制造厂”,从此“家化”应运而生.此间推出的“友谊”、“雅霜”两大品牌,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护肤品.1978到1990年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家化发展飞速,于1990年,家化固定资产超过6000万元,销售额达5亿元,利税1.05亿元,位居全国化妆业之首,此间,推出的美加净系列产品成为国内销售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全、获奖次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民族化妆品第一品牌,创下多项全国第一.1991年,上海家化厂响应国家号召,拿出招牌“露美”、“美加净”两个品牌与美国庄臣合资,建立上海庄臣公司,却没曾想合资后“美加净”被打入“冷宫”,当年销售额锐减2.5亿元,陷入谷底.合资的失败值得让民族品牌反省自身的发展之路.1992到1995年间,上海家化斥巨资回购了“美加净”和“露美”两个品牌.同时上海家化内部进行了重组和改制,引用了当时全球领先的市场管理模式,并将上海家用化学品厂改制为上海家化联合公司,这次第二次创业为家化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奠定了重要基础.1999年,上海家化联合公司吸收兼并上海日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1年,上海家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资本平台的搭建,为家化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多个知名品牌组成了家化品牌家族,分别占据了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和家化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研发及品牌实力,使得家化成为唯一能与国际同行展开全方位竞争的本土日化企业.2011年,上海家化母公司家化集团100%股权最终被上海平浦投资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后者为平安信托旗下平安创新资本全资子公司.上海家化是中国民族日化企业的一面旗帜,其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历经波折坎坷,但由于坚持创新的道路,在危机四起的国内日化市场屹立不倒,其产品的品牌也一直发展壮大.在2010年,公司的营业额已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接近15%. 三上海家化品牌战略的案例分析 1品牌构架组合———多品牌战略结合 上海家化自身条件,第一,上海家化作为老字号日化企业,在日化市场的长期经营为自身的财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能力去实施多品牌战略.第二、我国目前日化行业的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乐观,品牌的细分市场容量也足够大.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者对于日化产品的个性化、感性化和细腻化都有新的要求,上海家化作为老字号日化龙头企业,有采取多品牌战略的必要性.进行多品牌战略的历程主要有以下三阶段: (1)在上海家化以日化行业的领头羊的身份在1990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5亿元,占全国市场的六分之一,超过第二、第三、第四、五位的总和.仅“美加净”单一品牌的销售总量九占据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但和庄臣公司的合资失败之后,知名品牌“露美”、“美加净”撤出市场,使上海家化受到重挫,合资之路的失败,使家化从庄臣撤资,赎回“露美”、“美加净”两个濒临淘汰出局的品牌,但当时的“美加净”销售额已经锐减到不足6000万元.艰难局面下上海家化另辟蹊径,“六神”的出现使得家化暂摆困境并在中国日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因为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医文化的特殊偏好,家化推出了“六神”花露水,以“祛痱止痒,提神醒脑”的明确产品诉求,实惠亲民的价格迅速在中低层消费群体中火热起来.家化也趁势出击,其后推出的一系列“六神”系列产品,占据了强大的市场份额,使“六神”成为中国夏季个人洗护用品的第一品牌. (2)1998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向市场推出一个具有全新概念的品牌———“佰草集”,这是中国第一套具有完整意义的现代中草药个人护理品品牌,它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独树一帜的品牌形象和销售方式使“佰草集”历经十余载磨砺后,发展成为中国本土高端化妆品牌的代名词.上海家化持有的“美加净”、“六神”等品牌主要面对中低档市场,虽取得的市场份额相当傲人,但销售业绩和市场地位却不如人意,面临着在中高档及高档市场存在细分市场占有空缺的状况,上海家化尝试与跨国公司在高档产品方面进行一定规模和程度上的正面较量,以“佰草集”进驻中高端化妆品市场成为必要,这也是上海家化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化妆品市场竞争,转防守到进攻的全新阶段. (3)诞生于1898年光绪年间的“双妹”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逐渐淡出上海,但随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中国元素成为新的风尚,上海家化推出的“佰草集”在中高端日化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在海外市场备受关注,它的成功也很好的证明了打开高端市场的必要性.与此同时,社会转型期的消费者所持有的回归国货老品牌的怀旧情感也使得复兴老品牌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为实现上海家化老品牌重焕生机,2010年,尘封半个世纪之久的“双妹”高调复出,借助旧上海名媛时尚的复兴,将“双妹”打造成中国的高端跨界时尚品牌,填补上海家化在高端市场的空白.这也是“双妹”从中国市场走向国际,打破中国本土高奢品牌的缺乏的新开始. 2清晰的品牌定位和鲜明的品牌个性 上海家化目前主要有九个品牌,包括六神,佰草集,美加净,清妃,双妹,高夫,玉泽、恒妍和启初.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清晰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其中拳头品牌是六神和佰草集. 2.1中低端品牌 “六神”、“美加净”“六神”或称“六位神灵” 在传统中医上是用于治疗痱子及其他夏季疾病的药方名称,其主要成分为珍珠粉和麝香.借由中国消费者对传统中医文化的信赖,家化明确了六神“祛痱止痒、提神醒脑”的产品诉求,从最初推出市场的花露水这一单一产品发展成包括沐浴露,洗发水,香皂,爽身粉等一系列的产品.六神的品牌定位十分明确,它秉承传统中药理论,采用古法中草药理念同时结合现代工艺.六神的产品和包装的设计也坚持清爽,清凉的原则,以六神原液为核心,把薄荷,麝香,黄柏,冰片等中药成分的精华结合现代工艺,使得六神产品具有鲜明的产品特色,使消费者们一提到六神,就能联想到“清凉,草本精华,夏天用最好”.“美加净”鼎盛时期的生产线空前巨大,被誉为“中国化妆品第一品牌”有着无数辉煌的历史,包括生产国内第一款二合一香波,第一瓶摩丝,第一瓶香水等等.但由于错误的与美国庄臣的合资,渐渐淡出公众视线,这个重挫使得“美加净”的复出增加了难度,最初的“美加净“品牌定位是美丽加洁净,但家化回购“美加净”之后,对于“美加净”的品牌定位一直很模糊,十余年徘徊之路的摸索,结合其知名度高但产品过于陈旧,如今“美加净”品牌的高调回归,最终定位于“高档的品质,高档的包装,中档的价格”,致力打造出年轻化,大众化,并能使消费者联想到亲切温馨的护肤品牌. 2.2中高端品牌 “佰草集”“高夫”“清妃”“玉泽”“启初”“佰草集”是上海家化1998年推出市场的具有全新概念的品牌,是我国第一套完整意义上的现代中草药中高档个人护理品.多年经营,现已拥有包括脸部护理、全身护理、美发护理、香薰护理和品颜护理品类.它的品牌定位十分明确,在产品开发中科学的运用了中医独有的平衡理论和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一步步将“自然、平衡”的中国文化精髓渗透到产品理念中,佰草集能够成为唯一能够与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高端护肤品牌抗衡的本土化妆品牌,与其坚持运用中国元素,首先它的品牌命名就巧用了源自神农尝百草的古老传说,意为“集百草而成”.其次,佰草集的包装也巧妙的运用了具有东方韵味的质朴绿,这是汲取自中国传统元素———竹节的灵感.如今佰草集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销售额已超过10亿人民币,位细分市场之首.“高夫”诞生于1992年,是中国第一个中高端男性化妆品品牌.不同于传统的化妆品定位,它时刻在传达一种对待生活的时尚讯息,驰骋男性的生活空间,尽心提高男性的生活品质,不断坚定男性的理想目标,选择高夫就是选择高品质的生活.高夫成立早期被家化定义为低端的大众产品,品牌形象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利,国内也涌现出一批关注男性市场的化妆品品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2003年高夫进行了重新定位,首度启用国际巨星———古天乐作为品牌代言人,并确定了高夫“从容,儒雅”的品牌个性,并重新进行产品整合,其产品线跨越了护肤,护发,香水三大领域.这次品牌战略的调整,使得高夫成功的转型为一个高端男士专用化妆品,其销售额也直线上升,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了40%,2009年,全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8000多万这个历史新高,品牌的影响力也再广大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 2.3高端奢侈品牌 “双妹双妹始创于光绪年间,到1915年,双妹旗下已拥有众多美妆和香水产品,品类众多丰富,并凭借经典产品“粉嫩膏”在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上斩获金奖,被当时的巴黎时尚界誉为“VIVE(极致)”,“SHANGHAIVIVE”也是双妹的另一个名字.但20世纪50年代,中国公私合营政策的实行,使市场受到影响,双妹逐渐停产,品牌也消身匿迹.上海家化经过三年的筹备,决心让双妹这个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老品牌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此次双妹的目标是打造成为既有海派文化积淀,又有国际视野的新品牌,也宣告了上海家化正式进军高端时尚领域,双妹代表的是一段历史沉淀,一段老上海风情,它所继承的品牌精神“材美工巧,尽态极妍”也是品牌重塑的重要关键. 四案例研究启示研究 从品牌战略管理的角度浅析了传统老字号日化企业———上海家化的创新和发展之路.上海家化一直是中国民族化妆品行业的积极开拓者和杰出代表,它作为老字号品牌经营成功的典型,带给复兴发展老字号的启示如下:第一,一个品牌的树立,开拓和确定品牌形象的核心是品牌的定位,品牌定位也决定着产品在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特别是老字号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筹码和手段.如何进行品牌定位?那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顾客导向性原则,重点在于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品牌定位策略.其次是个性化原则,赋予品牌独特的个性,以迎合相应顾客的需要,否则,即使产品性能再好,也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再次是差异化原则,品牌定位要与众不同,应当考虑到品牌的差异化,让品牌所体现出来的内涵与市场同类产品有所区别.最后试动态调整原则,品牌定位不能一成不变,一劳永逸,它应当根据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二,品牌的成长过程中对品牌的管理和维护是至关重要.很多品牌建设初期一帆风顺,但由于疏于管理和维护,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每况如下,甚至逐渐退出市场了.汲取经验,品牌的日常管理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品牌的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品牌的生命,特别对于化妆品这样消费者关注度和要求都比较高的产品,质量的保证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在品牌管理中,老字号企业要始终将产品的质量放在第一位,除了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外,还要不断探索各种方式和途径保证产品质量的领先性,产品功能的独特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老字号企业的产品才能稳定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其次保证品牌的商标管理,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要起企业在商标注册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宽注册,广注册和多样化注册.防止竞争对手使用和自己的商标相同的商标来进行生产经营,从而避免在商场上引起混淆,减损品牌和商标的形象.第三,品牌创新在品牌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老字号企业尤甚.新颖独特的产品通常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相反陈旧不变通的品牌和产品极易在快速发展的市场中被消费者遗忘.品牌创新以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深切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机应变进行调整.品牌创新是一场持久战的核心动力,它促使品牌保持永久的领先性和竞争力. 作者:许莹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构建现状及战略分析 摘要:本文从企业品牌战略构建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企业品牌战略构建的现状,并对如何构建企业品牌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谁拥有著名的品牌,就意味着拥有可观的财富。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正以其独特魅力,超越国界和民族,吸引全世界消费者的眼光。品牌也是企业产品或企业未来经营表现的关键,好的品牌会给企业带来强有力的竞争优势,更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长远持续的利润和价值。 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产物。所谓品牌战略就是公司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额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所以品牌战略的确立应围绕企业的竞争实力来进行。下面就企业品牌战略作初步探讨。 一、构建企业品牌战略的意义 (一)品牌战略的优劣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品牌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市场竞争的环境、手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已不再单纯以产品来竞争,还包括企业品牌的竞争。调查显示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中小企业能发展为大企业。品牌是企业的必需品,也是众多企业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品牌建设更是建立大型企业的必经之路。在这种目标的导引下,品牌建设便成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有了品牌,就有了知名度,也就有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资本和价值。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等无一不是先从抓品牌战略开始的,即创立属于自己的名牌产品,并把它作为一种开拓市场的手段,最终占领市场。可以说,未来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将是品牌的竞争,品牌战略的优劣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 (二)品牌是公众持久不变的信任。品牌不但可以提升企业形象,而且可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体。品牌追求的是对消费者的一种锁定效应,是一种公众持久不变的信任度。有了这种持久信任度,品牌就能在消费者心中长期保持良好的形象,如诚信度、专业度、舒适度等,即使碰到偶然事件,也能很快获得公众的原谅和重新认可,这样就能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 (三)品牌建设有助于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拥有一个强势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家开始努力打造品牌资源,把品牌作为企业生存的基石,视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而品牌本身不但是无形资产,更具备有形价值。如:安利品牌本身价值就达800亿美元。另外,由于名牌的综合带动作用十分巨大,所以往往是一个产品的牌子创立后,逐渐形成一个系列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品牌战略构建的现状 (一)部分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识仍然淡薄。企业在品牌方面还有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做大规模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更好的产品、更佳的团队、更大的投入,必将胜出;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是促进销售的核心力量等等。不少企业对品牌的长期价值缺乏深刻认识,企业品牌空壳化严重;不少企业以为依靠短时间注入巨资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广告活动,就可建立起品牌,忽视了品牌战略的整体效益和长远目标,结果为企业品牌长期价值的建立埋下隐患。 (二)品牌的定位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当企业开始建立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和贯穿其中。品牌体现着企业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内涵。我国相当多企业品牌文化内涵缺乏深层次感,形象呆板、个性化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谈不上发挥品牌战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了。 (三)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品牌的意识还不强。一方面是国内拥有成熟品牌的企业缺乏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出现品牌商标被出售,被外国企业抢注等严重现象。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抵制外国商品倾销的意识薄弱,保护力度不够,致使大量外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的倾销给中国品牌造成了巨大损失。而欧盟经常对中国商品展开反倾销调查和保护措施,是我国企业的学习榜样。可喜的是,我国部分企业开始觉醒,积极应对国外诉讼,也有不少胜诉的案例,有力地打击了对方的嚣张气焰,同时很好地保护了自己的品牌。 三、企业如何构建品牌战略 (一)企业家要树立现代品牌战略意识。 企业家要提高认识,强化企业品牌建设意识。企业要想立足发展,归根结底靠的是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家高度重视品牌战略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拥有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品牌,企业才能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因此,企业家要想发展壮大企业,占据市场的主动权,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 (二)加强文化价值和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企业文化是品牌的灵魂,名牌产品以创牌理念,以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唤醒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意识,尤其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扩大企业市场份额。企业要善于利用品牌的文化优势,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使品牌的文化内涵带给品牌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价值,使品牌文化为品牌注入神奇的活力。所以,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才更具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企业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次大力提升品牌文化内涵,三是要注重品牌宣传上的独特性和文化性。 (三)用心创建企业自己的品牌和品牌战略。 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一定要先设计和注册企业自己的商标,拥有自己的品牌是当务之急。目前尚无商标的企业应立即注册自己的商标,已有商标的企业也要扩大注册国别和增加注册类别。商标注册后虽然在法律上获得了承认和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只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以良好的质量、服务和信誉度,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赞许,才能带动产品的销量和出口创汇,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拥有属于自己的品牌,才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例如:商家挑选某牌子的产品,只要产品的质量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信誉,这品牌就有了价值,即使价格相对其他同类产品高许多,仍有一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并把产品作为高贵身份的象征。如“皮尔卡丹”,“劳斯来斯”等品牌产品。 (四)积极维护企业自己的品牌和品牌战略。 培育一只品牌充满艰辛,而要维护一只品牌更属容易。注重品牌的法律保护,为企业品牌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积极打击侵权、假冒行为,这是培育和维护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工作。面对国内外市场不正当的品牌竞争,中国企业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和意识,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有品牌的合法权益。当企业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时,商标国际注册是寻求商标国际保护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和有效途径。企业必须善于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有关国际公约,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品牌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企业在构建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既要树立起对品牌的正确认识,又要真正重视企业的品牌战略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有的生存空间。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对策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品牌战略在我国企业运作的问题;改进企业运作品牌战略的对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不知从何着手、缺乏相应的机制、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战略尚未提上日程、消费者中民族品牌意识的淡薄,不利于民族品牌的成长、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企业;品牌战略;市场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缺乏紧迫感,对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品牌营销空白,缺乏相应的机制等问题影响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树立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运用资本经营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进而发展为品牌、品牌战略的竞争。谁能创出品牌,谁就拥有了称雄市场的资本,也就能够独占鳌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品牌效应”。所谓品牌效应,就是质量、信誉的影响力,是产品满足社会而获得的经济效果。本文即对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品牌战略在我国企业运作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从总体来说,对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还是刚刚意识到。这种意识一是来源于政府的引导,二是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实践。特别是市场的实践,使许多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尽各种竞争招数左冲右突而难以奏效,而看到一些同行另辟蹊径,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却连连获胜。在上海,就有三枪牌内衣、开开牌服饰、古今牌胸罩、真丝大王、爱建衣料,等等。这些企业,由于发展了自己的品牌商品,而使企业在同样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转眼之间,发展成为令人惊羡的大企业。更有春兰牌空调,已经踏上了世界的征程。于是许多企业觉悟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再走传统的道路不行了,应走现代经营之路,去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但是,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一回事,在付诸实践时又是一回事。当前,我国企业在实践品牌战略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1.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当前最要紧的是把销售抓上去,其他的事都要放一放。把销售抓上去诚然重要,但怎样抓上去呢?不是已采取了各种扩销、促销措施都收效不大吗?与其屡战屡败,倒不如狠下心来研究品牌战略,从这里找寻突破口,从而找准方向。商业企业应有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2.不知从何着手 或囿于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或囿于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的物质条件不充裕,一些企业在当前实施品牌战略时茫然无措。其中,一个迷茫的举动是想看别人怎么做,特别是自己的同行搞什么品牌,然后去跟着学样。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崭新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再说,创新本身就是追求一个新字,要各显神通。万事要抱定一个宗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品牌商品来,那才是有生命力的。 3.缺乏相应的机制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唯有实行这种分离,企业的经营者才有独立的人格。这对实施品牌战略是必须的。但现在不少企业还没有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或虽实行了分离,但界定不严格、不清晰,仍然使经营者缺乏完整的独立人格。这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时,难免产生短期行为。而品牌战略是很忌讳短期行为的。因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有连续性,短期行为是搞不好品牌战略的。所以,我国企业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一定要解决好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 4.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战略尚未提上日程 在中国市场,外资品牌通过合资、独资或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本土化品牌。相比之下,我国除了开放较早、竞争比较完全的行业,如家电、化妆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品牌发展较好以外,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营销仍是一片空白,真正的强势品牌几乎没有。 5.消费者中民族品牌意识的淡薄,不利于民族品牌的成长 我国大城市消费者已有很强的品牌消费意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品牌意识也渐渐增强。年轻人以追求知名品牌的消费来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一种时尚,但他们从小消费外国品牌,如雀巢、麦当劳以至于发展成以追求外国品牌为时尚,这不能不让有识之士为国内民族品牌担忧。二、改进企业运作品牌战略的对策 当前企业应该怎样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根据前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企业的经营者,首先是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者,要通过学习现代营销知识,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大途径。应从这样的高度和理念,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 一个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要经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开发一、二个品牌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 3.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 开发资金不足,是当前企业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不能以此为理由等待,更不能因此而放弃开发。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资本运作的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创立品牌是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美国商品品牌的发展过程来看,已经历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买卖品牌的三步曲。我们不妨借鉴这个经验,实行品牌的资本经营。到底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这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有资本经营的理念,懂得买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现已成为企业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本文分析了国内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及其原因,从多角度提出了提高国产品牌的多种措施,以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品牌战略品牌联合市场定位 由于“乳业三聚氰胺事件”,三鹿集团面临破产危机,很可能被三元公司或其他企业收购重组。对于拥有“30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中国品牌”、“中国奶粉行业惟一标志性品牌”等声誉的三鹿集团的结局,值得我们对企业品牌战略的现状进行深思。 一、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存在缺陷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商品市场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提出了品牌战略建设。品牌战略是指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差别利润与价值的企业经营战略。其本质是创造差异化的竞争战略,使企业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日趋同质化的社会背景下,谋求以品牌创造差异化来占领市场。我国企业的品牌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1.对品牌战略内涵认识不够。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简单地认为品牌战略只不过是给产品取个好听的名字,拍个好广告,然后在主要媒体如CCTV上砸大钱打广告。其实做广告仅仅是一种营销策略,并没有到达品牌战略的高度,自然也很难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当年的标王:孔府宴酒、秦池、爱多企业在央视花巨资打广告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但到后来终究是因为没有真正的理解品牌战略的内涵,忽视了提高品牌的美誉度,经营策略和管理方式存在缺陷而使品牌的畸形发展,最终轰然倒地。 2.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导致战略选择失误。中国企业品牌的推广,通常都是在品牌前期知名度的推广上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家喻户晓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维护和提升品牌形象了,如三鹿奶粉事件导致其破产。在具体应用品牌战略时常脱离企业所在行业实际。比如说许多食品饮料业中大公司如娃哈哈、统一、康师傅、旺旺等采用品牌宽化战略,在一个大品牌的统帅下,产品发展到各类饮料、奶制品、罐装食品等多种领域,但随着单一品牌下产品类别的扩展,品牌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品牌核心价值含金量的降低。而喜之郎专注于做果冻,采用品牌窄化战略,市场份额多年高居60%以上,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3.品牌战略的组织和实施存在困难。我国许多企业的品牌战略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组织和实施时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品牌战略在规划的组织构架难以上升到战略高度,许多企业的年度规划中根本就没有品牌战略规划这一项。第二,品牌管理人员认识存在误区。由于品牌战略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能够真正了解品牌战略的运作并有实际规划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很少。一些公司市场部的品牌经理、产品经理们以为品牌战略就是如何打广告如何搞促销,缺乏专业性。并且品牌规划中不重视长期投资收益,充斥着急功近利行为,而忽略了品牌的生命线——质量。二、提升国内企业品牌战略水平的对策 企业品牌战略的不足已深刻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对策来提升国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1.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要通过学习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知识,了解国内与国际行业发展形势,积极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只有深刻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夺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求得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才能塑造出在国际上扬名中外的国际著名品牌,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我国企业家应肩负起自身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使命,树立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战略品牌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是指确定目标市场后,企业将通过何种营销方式、提供何种产品和服务,在目标市场与竞争者以示区别,从而树立企业的形象,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实施品牌战略就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显著同质化的背景下,企业通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出发,专注于在特定领域开发一、二个品牌并使之体现出异质性,而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意味着要紧跟市场走。如饮料行业中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奢侈品产业中的劳力士手表;汽车消费品行业中的宾利、劳斯莱斯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学习。 3.加大对已有品牌的保护力度,实行品牌联合。对于中国已有的品牌,我国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保护:第一,加强相关法制建设,使品牌持有人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不受侵害。第二,努力学习国外有关商标注册的法律知识及国外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理过程,为以后开拓国外市场进而使中国品牌能够成为世界品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品牌联合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企业品牌,通过相互联合,相互借助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品牌,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品牌联合不仅更好的表明了产品的品质或特性,而且实现了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联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比如“索尼—爱立信”这个新品牌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运作资本经营,创新产品销售模式。为了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国际化企业的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其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我们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出发来确定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为了扩大品牌领域,在销售模式方面,可以采用“找区域合作,以较低价格让利于商,并出卖权”的模式来拓展产品的销售区域,从而能够随时获得市场前沿的第一手需求信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 摘要:近年来,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缺乏紧迫感,对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品牌营销空白,缺乏相应的机制等问题影响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树立企业的品牌战略意识,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运用资本经营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等。 关键词:企业;品牌战略;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由过去的质量、价格竞争转变为质量、品种、信誉、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等综合素质的竞争,进而发展为品牌、品牌战略的竞争。谁能创出品牌,谁就拥有了称雄市场的资本,也就能够独占鳌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品牌具有不可估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品牌效应”。所谓品牌效应,就是质量、信誉的影响力,是产品满足社会而获得的经济效果。本文即对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品牌战略在我国企业运作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品牌战略上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从总体来说,对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还是刚刚意识到。这种意识一是来源于政府的引导,二是来源于市场竞争的实践。特别是市场的实践,使许多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尽各种竞争招数左冲右突而难以奏效,而看到一些同行另辟蹊径,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却连连获胜。在上海,就有三枪牌内衣、开开牌服饰、古今牌胸罩、真丝大王、爱建衣料,等等。这些企业,由于发展了自己的品牌商品,而使企业在同样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转眼之间,发展成为令人惊羡的大企业。更有春兰牌空调,已经踏上了世界的征程。于是许多企业觉悟到,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再走传统的道路不行了,应走现代经营之路,去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但是,企业意识到品牌战略是一回事,在付诸实践时又是一回事。当前,我国企业在实践品牌战略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1.缺乏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当前最要紧的是把销售抓上去,其他的事都要放一放。把销售抓上去诚然重要,但怎样抓上去呢?不是已采取了各种扩销、促销措施都收效不大吗?与其屡战屡败,倒不如狠下心来研究品牌战略,从这里找寻突破口,从而找准方向。商业企业应有实施品牌战略的紧迫感。 2.不知从何着手 或囿于实施品牌战略的理论缺乏,或囿于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自己的品牌商品的物质条件不充裕,一些企业在当前实施品牌战略时茫然无措。其中,一个迷茫的举动是想看别人怎么做,特别是自己的同行搞什么品牌,然后去跟着学样。其实,这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崭新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再说,创新本身就是追求一个新字,要各显神通。万事要抱定一个宗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唯有从实际出发,才能开发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品牌商品来,那才是有生命力的。 3.缺乏相应的机制 目前,许多企业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唯有实行这种分离,企业的经营者才有独立的人格。这对实施品牌战略是必须的。但现在不少企业还没有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或虽实行了分离,但界定不严格、不清晰,仍然使经营者缺乏完整的独立人格。这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时,难免产生短期行为。而品牌战略是很忌讳短期行为的。因为,实施品牌战略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要有连续性,短期行为是搞不好品牌战略的。所以,我国企业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一定要解决好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 4.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战略尚未提上日程 在中国市场,外资品牌通过合资、独资或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创造了一个个成功的本土化品牌。相比之下,我国除了开放较早、竞争比较完全的行业,如家电、化妆品、食品饮料等行业品牌发展较好以外,受国家政策保护及限制的行业,品牌营销仍是一片空白,真正的强势品牌几乎没有。 5.消费者中民族品牌意识的淡薄,不利于民族品牌的成长 我国大城市消费者已有很强的品牌消费意识,中小城市及农村市场品牌意识也渐渐增强。年轻人以追求知名品牌的消费来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一种时尚,但他们从小消费外国品牌,如雀巢、麦当劳以至于发展成以追求外国品牌为时尚,这不能不让有识之士为国内民族品牌担忧。 二、改进企业运作品牌战略的对策 当前企业应该怎样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根据前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战略意识 企业的经营者,首先是大型企业(集团)的经营者,要通过学习现代营销知识,审时度势,及时抓住机遇,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深刻认识实施品牌战略是现阶段争夺市场份额,求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手段之一。更是企业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贡献的一个大途径。应从这样的高度和理念,树立起强烈的品牌开发战略意识,以高度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责任心和紧迫感实施和推进本企业的品牌战略。 2.选准市场定位,确定战略品牌 一个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要经过市场调查,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开发一、二个品牌在现代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使消费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的情况下,开发的同质化商品要体现出异质性。唯其这异质性才是品牌开发的成功之处,关键所在。这一异质性是要根据市场的消费需求来开发的。 3.运用资本经营,加快开发速度 开发资金不足,是当前企业在实施和推进品牌战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不能以此为理由等待,更不能因此而放弃开发。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一个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运作资本经营加快品牌开发的步伐。资本运作的形式是通过兼并、收购、转让、特许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嫁接和引进国际国内现成的品牌。创立品牌是品牌发展的初级阶段,经营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高级阶段。从美国商品品牌的发展过程来看,已经历了创立品牌—经营品牌—买卖品牌的三步曲。我们不妨借鉴这个经验,实行品牌的资本经营。到底是运用资本经营去收购、兼并别人的品牌,还是将自己的品牌运用资本经营转让、有偿使用、特许经营出去,这要从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有资本经营的理念,懂得买一个好的有市场的商品品牌,就等于买到了一个好的市场。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管理 1、后现代企业品牌概述 如果说现代公司是依靠它们各自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扩张之梦的话,那么,对于后现代公司来说,品牌则是其生存的基础。一个成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话语和权力。 品牌的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与人力资本 在后现代社会,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的总裁说,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毁掉,它仍可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原因就在于,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与其国家的实力都是十分匹配的。因此,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演变为一场品牌之争,品牌战略可视为一种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后现代企业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兼并与重组,构筑后现代企业集团和集团联盟的现象将成为21世纪一道壮丽的经济风景线。 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 无论在现代还是后现代,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但后现代企业模式可以加速这一进程。东方赢在《超速模式》一书中所总结的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研究与推广。 关于后现代企业成长与品牌塑造理论的建构只是刚刚开始,更多更优秀的模式尚等待实践者与理论家的共同总结与创造。在运用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实施企业扩张与品牌塑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后现代企业的超速成长模式是相对于现代企业模式的,它比现代企业模式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经营与品牌扩张目标,相对于现代企业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不是一种“神话模式”,实践这一模式与实践现代乃至古典企业模式同样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与现代企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象微软、戴尔、雅虎等在短时间之内成长为世界性品牌的事实,无不蕴涵着其在品牌塑造与扩张过程中对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精心研究与运用;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塑造不能为超速而超速。后现代品牌塑造的超速模式本质上是在新的后现代社会与经济条件下,企业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后现代企业如不运用超速扩张模式,在风云变换的后现代社会将无立足之地。 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 有人说,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以后现代文化经济的观点来看,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品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乃至文化系统,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全部,而不是它的装点和附庸。 首先,一个品牌的基础——构成其产品的成熟的技术系统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产品的营销全程——从产品的定位到包装、推广与传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文化;甚至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文化手段并传达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绿色营销的兴起更使得后现代营销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化之旅,在高扬企业对自然与社会生态的责任的同时,绿色营销开启了一个文化营销的新时代。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核心部分。企业品牌的塑造在以产品品牌塑造为基础的前提下,本身也属于大营销的范畴。 要想成功塑造一个后现代品牌,必须对品牌作为复杂文化系统有着充分的认识。要改进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的观念,以文化经济的观点来塑造作为超级文化系统的后现代品牌。 品牌、权力与话语 一个成功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力量,会引发目标消费群的迷信,这就是品牌的权力。一个品牌一旦形成这样的权力,就会同时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对公众和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强势品牌还会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成为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尽管在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主角的后现代时期,公司的国籍已被淡化,民族国家的影响已被淡化,但品牌却一直独立于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过程之外。不论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如何本土化,它的品牌总是脱离不了强烈的母公司国家或民族的色彩。甚至跨国公司越成功,它的品牌就越具有其母公司国家的色彩。就象可口可乐永远改变不了其美国品牌的形象,梅塞德斯—奔驰永远改变不了其德国品牌的形象一样。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的同时,永远都不会停止其本质上的母公司文化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跨国品牌将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 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 如前所述,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因此,从文化经济的观点来讲,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在进行品牌文化的建设时,须充分体现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并力避对文化做狭义的理解。否则,文化将走向其对立面,所谓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也将背离其宗旨。 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创造后现代品牌 后现代品牌的塑造既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就需要品牌创造者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对古典、现代以及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洞悉。后现代品牌创造者尤其要对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掌握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 在了解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的基础上,优秀的品牌创造者应该走在消费者的前面,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去创造需求。 品牌战略的制定应由知识总监与营销总监共同负责 品牌战略,尤其是产品品牌战略的制订应由知识总监和营销总监共同完成。在很多没有设立知识总监职位的企业中,营销总监实际上同时也是知识总监。但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在后现代企业时代,知识总监的设立对于企业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 品牌战略必须贯穿CEO和首席文化官的意志 品牌战略还必须贯穿CEO和首席文化官的意志。在目前的状况下,CEO通常就是首席文化官。然而今后的趋势是,首席文化官的设立对于后现代企业来说将越来越显得重要。 由于后现代企业采取文化经营战略,因此首席文化官和战略总监实际上可以合而为一。二者合一之后的首席文化官应该负责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和企业品牌战略的制订,同时参与产品品牌战略的制订。后现代企业的首席文化官与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部门的职责具有很大的区别。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部门处于附属的地位,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兼带行使职能;而在后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部门处于企业的核心战略地位。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建筑施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品牌战略思考 论文摘要:文章从正确树立品牌观念、科学实施品牌战略等相关方面展开叙述,简要地阐明了作者对建筑施工企业打造品牌的一些思考和实质性的建议。 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中国建筑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建造能力不断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大跨度预应力、悬索桥梁施工技术,地下工程盾构施工极度盾构机制造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大型复杂成套设备安装技术等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三峡大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上海东海大桥等工程举世瞩目,显示了中国建筑业的技术水平,展现了建筑业的崭新风貌。虽然我国的建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品牌建设上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伴随着建筑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每个身处其中的建筑企业必须明确树立正确的品牌经营观念,并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打造品牌。 一、树立正确的品牌观 1.“树品牌”不等于“做广告”。有些建筑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塑造品牌就是做广告,于是企业就不停的做广告,其结果是知名度大大提高了,但提高的不是在目标消费群体之中,而是在大部分与建筑消费无关的群体之中。而且,即便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通过广告轰炸提高了品牌知名度,也并不能证明是品牌塑造的成功。实际上,广告更多的是建筑企业进行品牌维护工作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塑造品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广告,但又不能只有广告。换句话说,除了做广告,建筑企业仍有大量的事情要做,以全面提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2.“树品牌”切忌盲目跟风。由于中国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可供参考,所以许多企业不仅塑造品牌的方式盲目跟风,连做广告的具体方式和方法都大致雷同,不仅使大量的宣传费用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严重的是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塑造进程。应该是结合自身企业特征先有个广告预算,然后依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广告投放方案,按照轻重缓急来分布广告费,充分考虑可以借助的媒体(不只是户外广告),以达到品牌形象的整体提升。 3.品牌塑造不只是营销管理的组成部分,而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品牌塑造和管理。品牌塑造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营销、广告、传播,而是由内往外的企业综合力量的持续传递,它应包含建筑企业的一切内外行动因素;而且品牌塑造是协调与平衡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与看法、具体做法和客户看法的管理工具和商业系统,能帮助建筑企业定位的落实、控制、持续、平衡与发展,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找准品牌的定位 建筑企业要塑造品牌就必须给品牌一个合理、明确、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据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底全国三级以上资质施工企业已达48600多家,如果建筑企业没有自己明确的、独具个性的品牌定位,便很难在这个行业内发出自己的“声音”来。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声音”,就会一步步被其它建筑品牌的“声音”淹没,淹没的结果只能是企业市场份额逐年降低,并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品牌定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更不是企业领导者主观上的某个想法,它需要结合企业现状和企业战略远景、行业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来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辅以SWOT分析、人性品牌分析(又称“四境界”分析,即:产品境界分析,人性境界分析,需求境界分析,品牌境界分析)等分析工具,系统地加以分析,确定自己的合理定位。 三、精细地进行品牌传播 1.调动全员积极性。品牌的根本要素是人,一个成功品牌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咨询公司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参与,要求全体员工都必须有品牌管理意识,有意识地维护品牌形象,即要进行“全员品牌管理”。一个企业才能最终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品牌塑造必须以优异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真诚的客户服务为基础,所以说品牌塑造需要全体员工的全程参与。 2.明确宣传时机。笔者认为,对建筑企业品牌有帮助同时又对社会有益的新闻才能称作合适的新闻。第一,识社会发展之“势”。创造新闻必须认清社会发展的趋势,注意结合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焦点。第二,识行业发展之“势”。相对于社会发展之“势”来说,这一点对于企业的作用更加直接,因为一个企业的新闻如果挖掘或顺应其所处行业发展之“势”,那么其不仅容易在相关媒体上发表,而且很容易得到广泛传播。第三,识企业发展之“势”。识企业发展之“势”的作用同样十分重要,一个企业的新闻主要还是为企业的品牌服务,只有认清企业发展之“势”,即企业发展远景和战略战术,企业创造的新闻才能推动品牌发展,促进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识大众兴趣之“势”。识大众兴趣之“势”是指新闻内容必须符合大众或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发展态势以及某个阶段的兴趣重点,并且新闻内容能够给大众暗示:××品牌的产品或服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潜在的利益。这样就能切实提高品牌在社会大众或消费者心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可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只有准确地认清四“势”,建筑企业的品牌塑造人员才能创造出合适的新闻,以推动建筑企业品牌的健康持续发展。 3.重视传播细节。建筑行业是一个必须重视细节的行业。要做到建筑品牌的精细化传播,就必须在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战略和行之有效的短期策略基础上,注意品牌传播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历史文化,实事求是,尽量避免品牌传播中出现常识性错误,以减少对品牌受到的伤害,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品牌形象。 4.确定媒体组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正确有效的媒体选择和组合。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媒体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告效果的优劣。建筑企业广告的受众应该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中高层领导,因为他们的意见直接影响结果。因此投放广告时,要重点考虑目标受众经常与哪些媒体接触,主要受哪些媒体影响,然后从中选择主要的几种载具进行投放。 四、强化管理的着力点 1.员工培训。实践证明,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开拓员工视野,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应把员工的培训作为提高业务素质、强化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创建品牌工程的最基础工作来抓。抓好了培训,员工的素质提高了,管理的理念就会加强,品牌意识就会强化,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就会有效果。 2.安全质量。施工质量是企业的立业之本,是创品牌工程的核心,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严格执行施工规范、正确运用施工技术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工序安排、检查过程的监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抓质量,一是要培养员工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习惯;二是要严格工艺纪律,严格施工规范,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三是要认真进行施工组织和安排,强化施工过程的检查,加强质检员的配置;四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和技术素质。 3.系统管理。这既是企业基础管理的专业分工,又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要实施品牌工程,系统管理必须强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员工结构,提高员工素质;通过分配体系的完善,实现人员待遇高低与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相匹配;通过人员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优化管理人员的配备,保证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保障现场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通过工程管理系统的强化,确保项目队伍的配备,满足项目劳动力的需要;通过质量、安全的监管检查,促进项目存在问题的整改;通过不断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提高项目施工效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通过对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的监控,降低施工成本。 4.全程服务。服务不仅是竣工后的质量保修,而是必须贯穿于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建设、投产交付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要扩大服务的内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简单服务为全功能服务。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追求。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在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珍惜和切实利用好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通过创建品牌工程,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以品牌的巨大推动力,带动传统的施工企业适应现代化要求,实现上档升级。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意义 “究竟什么是品牌?在我看来,品牌即口碑,口碑即心碑。品牌不是广告打出来的,不是贴标语贴出来的,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矗立在客户心里的。 在大学校园里,我曾经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过,这是一个大师缺席的时代;我同时还听人说过,这又是一个打造个人品牌的时代。如果这两种观点都是正确的话,那么,我的理解是,正因为有了前者,后者才显得更加必要。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必须树立自身的品牌,而经营企业,则更应当如此。 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它包含着质量、价值、个性、利益、文化、用户品质、品位、品格等诸多要素。企业要品牌化,就是要树“心碑”于客户,将诚信转化为全方位、全过程的客户满意服务。这里之所以要强调两个“全”,是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服务并不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只是客户满意的某一个点。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客户满意服务是很难的,因为它必须将服务上升到品牌战略的层面。 那么,究竟什么是品牌?在我看来,品牌即口碑,口碑即心碑。品牌不是广告打出来的,不是贴标语贴出来的,不是自己说出来的,而是矗立在客户心里的。 记得世界上有位著名的营销大师曾经说过:“品牌就是信用和信任。”好的品牌就是消费者信任你的产品,信任你的服务,信任你的宣传,信任你的承诺,信任你的公司,乃至信任你的一切,从而购买你的产品,支持你的公司,关心你的发展。你给予消费者多少,消费者会加倍予以回报。你给予欺骗,消费者会给予你憎恨,并且不再购买你的产品;你给予消费者关心,消费者会给予你更多的关爱和支持。道理就是如此简单。 品牌的打造与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日本“松下”的成功,正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当年,在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这样寻问过公司的一位中层雇员:“你在与客户打交道时,如果客户问你,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在座的所有人都觉得非常奇怪,因为松下电器公司的主要产品当然是各种电器了,这位职员也不解其意地回答:“是各种电器。”没想到这样的回答使松下幸之助非常不满。他说:“这种回答从根本上就错了。如果有人问你们松下公司主要生产什么,你们必须回答,松下公司主要是培养人的公司,兼做电器。”松下幸之助的话使在场的人受到了很大震动,也使人深受启发。由此让人能够进一步联想到,日本汽车的发展以及生产程序和环节与其它各国相似,也是先生产散件,然后组装。但是用日本生产的散件,在别的国家组装汽车,质量上却怎么也比不上日本自己组装的汽车精良。于是,一些国家就派技术人员到日本学习组装技术,却看不出有什么名堂,就连操作步骤和动作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同。然而他们组装的汽车就是不如日本人的好,大家于是猜测日本人一定是有什么关键技术藏而不露。日本人听了,连连喊冤,并声明绝无一点隐瞒。 针对这种现象,英国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那就是“看不出的含量”影响着同一事物的不同结果。这“看不出的含量”虽然包含着文化背景、人文素质、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但起核心作用的应该是带着深深的国别文化背景和企业文化烙印的员工素质。松下公司正是重视对人的素质的培养,所以制造出了誉满全球的松下电器,松下也因此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公司。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品即人品,人品决定产品。人的素质,是铸造企业品牌的关键所在。 如果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便不难发现,每一个品牌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每一个成功企业背后,都有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如海尔的张瑞敏、搜狐的张朝阳、百度的李彦宏、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都是个性鲜明、能力超凡的企业家,既代表着各自企业的形象,也传递着企业的品牌和价值。 所有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影响其各种决策的核心价值体系。如迪斯尼公司祟尚想象力和重视心理健康的核心价值观,虽经历多种文化体系、几代人的更迭、不同首席执行官的管理和娱乐市场的各种变化而始终如一。品牌核心价值的存在,是品牌本身赖以存在的基础。今天的市场环境使得核心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识破虚假的承诺、似是而非的评论和夸大其词的宣传。只有那些拥有简单、可信、无懈可击的核心价值观的品牌信息,才有机会转化为让人们信赖的市场信息。品牌核心价值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和践行。沃尔沃努力了30多年,终于使其品牌成为安全的代名词。在人们心中,沃尔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假如有一天,人们发现沃尔沃电视广告中的产品演示夸大事实,是虚假的,那沃尔沃的品牌信誉肯定会被动摇。所以,即使是最好的企业,如果存在与其品牌核心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它的品牌便会受到损失。因此,企业需要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每个员工宣传自己的品牌价值,以确保品牌核心价值观与品牌各个环节的紧密连接。 进入“世界500强”,是众多企业心中的梦想。在经济全球化日益蔓延的今天,中国的一些企业凭借自身的品牌实力,正朝着国际化的道路迈进,并且在“世界500强”的排行榜中,有的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座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品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亮相,从而使中国“经济强国”的战略由梦想变为现实。 企业品牌战略论文:企业品牌战略 1、后现代企业品牌概述 如果说现代公司是依靠它们各自的品牌来实现自己的扩张之梦的话,那么,对于后现代公司来说,品牌则是其生存的基础。一个成熟的品牌代表着一种话语和权力。 品牌的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与人力资本 在后现代社会,品牌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的总裁说,即使把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工厂全部毁掉,它仍可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原因就在于,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其重要性已超过土地、货币、技术和人力资本等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准。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世界性品牌的拥有量与其国家的实力都是十分匹配的。因此,后现代社会的全球经济竞争将演变为一场品牌之争,品牌战略可视为一种国家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后现代企业模式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兼并与重组,构筑后现代企业集团和集团联盟的现象将成为21世纪一道壮丽的经济风景线。 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 无论在现代还是后现代,品牌的塑造都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但后现代企业模式可以加速这一进程。东方赢在《超速模式》一书中所总结的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大力研究与推广。 关于后现代企业成长与品牌塑造理论的建构只是刚刚开始,更多更优秀的模式尚等待实践者与理论家的共同总结与创造。在运用后现代企业超速成长模式实施企业扩张与品牌塑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后现代企业的超速成长模式是相对于现代企业模式的,它比现代企业模式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经营与品牌扩张目标,相对于现代企业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跨越式发展。但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不是一种“神话模式”,实践这一模式与实践现代乃至古典企业模式同样是一个系统、科学而漫长的过程,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与现代企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象微软、戴尔、雅虎等在短时间之内成长为世界性品牌的事实,无不蕴涵着其在品牌塑造与扩张过程中对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的精心研究与运用;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塑造不能为超速而超速。后现代品牌塑造的超速模式本质上是在新的后现代社会与经济条件下,企业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作出的无奈的选择。后现代企业如不运用超速扩张模式,在风云变换的后现代社会将无立足之地。 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 有人说,品牌的背后是文化。以后现代文化经济的观点来看,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品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乃至文化系统,文化是构成它的本质要素,是它的内容与形式,是它的全部,而不是它的装点和附庸。 首先,一个品牌的基础——构成其产品的成熟的技术系统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产品的营销全程——从产品的定位到包装、推广与传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文化;甚至销售与售后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运用文化手段并传达品牌的文化内涵。而绿色营销的兴起更使得后现代营销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化之旅,在高扬企业对自然与社会生态的责任的同时,绿色营销开启了一个文化营销的新时代。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核心部分。企业品牌的塑造在以产品品牌塑造为基础的前提下,本身也属于大营销的范畴。 要想成功塑造一个后现代品牌,必须对品牌作为复杂文化系统有着充分的认识。要改进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的观念,以文化经济的观点来塑造作为超级文化系统的后现代品牌。 品牌、权力与话语 一个成功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力量,会引发目标消费群的迷信,这就是品牌的权力。一个品牌一旦形成这样的权力,就会同时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对公众和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力。强势品牌还会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成为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尽管在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主角的后现代时期,公司的国籍已被淡化,民族国家的影响已被淡化,但品牌却一直独立于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过程之外。不论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如何本土化,它的品牌总是脱离不了强烈的母公司国家或民族的色彩。甚至跨国公司越成功,它的品牌就越具有其母公司国家的色彩。就象可口可乐永远改变不了其美国品牌的形象,梅塞德斯—奔驰永远改变不了其德国品牌的形象一样。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跨国公司在本土化的同时,永远都不会停止其本质上的母公司文化扩张。在这一扩张过程中,跨国品牌将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2、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 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 如前所述,品牌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因此,从文化经济的观点来讲,品牌战略就是文化战略。在进行品牌文化的建设时,须充分体现人文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融合,并力避对文化做狭义的理解。否则,文化将走向其对立面,所谓后现代企业的品牌文化战略也将背离其宗旨。 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创造后现代品牌 后现代品牌的塑造既是一项庞大的文化工程,就需要品牌创造者站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坐标点上,对古典、现代以及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洞悉。后现代品牌创造者尤其要对后现代社会和后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掌握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 在了解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与文化取向的基础上,优秀的品牌创造者应该走在消费者的前面,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去创造需求。 品牌战略的制定应由知识总监与营销总监共同负责 品牌战略,尤其是产品品牌战略的制订应由知识总监和营销总监共同完成。在很多没有设立知识总监职位的企业中,营销总监实际上同时也是知识总监。但这不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在后现代企业时代,知识总监的设立对于企业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 品牌战略必须贯穿CEO和首席文化官的意志 品牌战略还必须贯穿CEO和首席文化官的意志。在目前的状况下,CEO通常就是首席文化官。然而今后的趋势是,首席文化官的设立对于后现代企业来说将越来越显得重要。 由于后现代企业采取文化经营战略,因此首席文化官和战略总监实际上可以合而为一。二者合一之后的首席文化官应该负责企业经营战略、企业文化战略和企业品牌战略的制订,同时参与产品品牌战略的制订。后现代企业的首席文化官与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部门的职责具有很大的区别。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部门处于附属的地位,通常由人力资源部门兼带行使职能;而在后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部门处于企业的核心战略地位。
高校管理论文:对于新时期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 摘要:维修工程管理是确保高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新时期,要在正确认识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难点的基础上,探索维修工程管理有效途径,提高维修工程质量,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 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目前,因 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施工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及上级文件进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维修施工管理要科学规范的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建立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对施工队伍完成的维修工程,收取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对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责令其返工,拒不返工或返工仍达不到要求的扣除其质量保证金。对提前完成施工并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四)加大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工程竣工后,严格细致地计算监督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维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高校管理论文:高校试卷系统化物流的管理 1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高校在校生已经形成[文秘站:]一个庞大的群体。201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已经达到2547.7万人,全国共有2553所高校,平均每所高校都有1万名在校大学生。庞大的在校大学生,在每个学期期末都会有考试,进而产生大量需要封存的试卷。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规定要求,高校学生的试卷资料均需要保存一定年数后才可销毁处理,而如今许多高校的学生试卷资料主要是在库房中堆垛,而没有形成系统化物流管理。 2高校试卷资料存储管理现状 如今高校对教学管理的多个方面都极为重视,而试卷资料是教学管理过程中评判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资料,在教学的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监控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若能够将学生的考试试卷管理得当,则对于教学管理大有帮助。高校试卷资料的管理,与图书馆对图书的管理有类似的地方,对两种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这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比试卷资料和图书馆图书的存储管理可以看出,通常对于图书的存储管理方式并不能完全适用于试卷管理。 3目前高校试卷管理的分类 结合目前高校试卷资料现状,系统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3.1试卷资料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库房中所有的试卷有一个整体管理,在电脑上能够直观反映出所有试卷的信息。 3.2试卷资料的定位化管理试卷资料通过仓储定位化管理后,能够在有需求的情况下,迅速在库房中找出需要的试卷资料。 4高校试卷的系统化物流管理 4.1试卷资料的信息化管理 试卷资料的信息存储,在试卷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教学管理的需求,要尽可能多存储试卷资料的各种信息。根据完整的试卷存储信息,才能够发挥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作用。由于试卷的信息量相对较大,所有试卷资料需要通过专业分类整理,才能加以合理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对资料信息按照类别进行整理。按照试卷的“所属学年”“所属专业”“课程名称”“任课老师”等内容进行分类,教学管理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关键字进行检索,来满足各种教学需求。如今,图书馆可以利用一个图书管理系统对所藏图书进行系统化管理。但是,鉴于试卷资料相对数量不多且不存在频繁进出,利用Excel表格也可以对试卷进行数据收集以及分类整理。通过人工输入的方式,可以对所有试卷的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并利用Excel表格自带的“筛选”功能,满足教学管理者的使用需求。 4.2试卷资料的定位化管理 试卷仓库进行分类分区,把试卷固定摆放在某区域或储位,其目的主要是教学管理者可以快速查询识别、清查盘点所有的试卷资料。同时,能够为新的试卷资料入库或是过期的试卷资料出库提供位置依据,提高试卷管理的效率。 4.2.1合理的编码 要做到仓库的定位化管理,必须有一套专门对应的号码标识,其中包括存储货位的地址以及试卷资料的号码。试卷的存储往往是保存在同一间试卷的库房内,所以库房中的存储货位的地址较为简单,可根据“柜号—层号—列号”这种模式,逐一对所有存储货位进行编码。其中,试卷资料有两种方式编码。第一,独立编码。根据试卷资料的特征情况进行编码,对于每一个特征值都有一个相对应的数值与其对应。例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物流管理1班物流管理课程的试卷”,即采用“考试年份+班号+课程号”的形式编码,这种编码方式编码较为复杂且在存放过程为人工操作可能会有放错的情况出现。第二,附属编码。每一套试卷资料都存放在档案袋内,在档案袋上会标注“所属学年”“所属专业”“课程名称”“任课老师”等信息,可供教学管理者查看。因此,试卷编码可考虑使用存储货位的附属编码。例如:1号货柜2层1列中的4号试卷袋可以标注成“010201—04”,如此编码能够大大降低试卷在存放过程中的误差。 4.2.2拣选方式决定编码方式 与物流仓库不同的是,如果对试卷库房中的试卷使用设备拣选,则会带来过高的成本。因此,可以选择人工对试卷进行拣选、搬运、存储。由于采取人工作业的方式来完成拣选试卷,试卷资料的编码应该考虑的是“人读”而不是“机读”,简单的编码方式更能够降低试卷资料的取错或是放错的概率。通过比较以上两种编码方式,附属编码可以准确反馈出试卷资料的地址信息,更适合于试卷资料的管理。 5高校试卷资料的电子化及应用管理 5.1数据资料电子化 通过Excel将试卷资料的基础数据录入整理,这能够满足基本日常教学中试卷资料的存储管理要求,但是不能完全满足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每一组试卷资料都是由不定数量的学生试卷组成,而每组试卷的结构模块组成以及不同学生在各模块的得分情况等都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指标,能够帮助教师对课堂内容的以往教学方式进行总结,并在今后为学生讲解重难点内容时提供参考,这样能够极大帮助学生理解本专业知识内容。所以,除了考虑录入上文提到的每组试卷的信息以外,还要考虑将每一套试卷中各个学生在各题上的得分以及总分进行电子存档。 5.2电子化数据应用 现有试卷资料,大部分是利用人工来完成查阅工作,缺乏多功能的综合服务使信息管理者与信息需求者之间的互动。因此,构建教学管理的试卷资料子系统,建立合适的数据处理平台非常重要。合适的试卷资料数据平台,应侧重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考试资料的存储,任课老师为任教课程编写一套考试题库,试卷上的试题均从本题库中分内容随机抽取,这套题库作为平台的基本核心内容存储,而学 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各题的得分情况,需要与题库中的试题进行连接对应。第二个方面,数据的计算处理,平台通过对比同一门课程的历年学生试卷信息,根据不同的需求,导出所需的数据图表,帮助教师调整课程设置、把握学生课程学习困难点。试卷资料的数据处理平台作为子平台接入至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中后,相关老师或院系领导均可以随时通过教务管理系统了解课程的教学情况,甚至是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评估专家也可以从系统中初步了解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而后对感兴趣的纸质试卷资料进行抽样查阅。 6结论 通过借鉴现代物流行业的仓储管理方法,实现试卷资料的系统化物流管理,可以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效率。同时,试卷资料作为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反映,对于教学管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合理利用试卷资料的数据信息,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 高校管理论文:目前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列举了目前我国高校(本文特指大陆地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并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作者指出,高校管理中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对高校行政化管理的体制和思维尚未得到改变,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类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所造成。最后作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的问题。近年来,一向在人们心目中远离是非纷扰之地的圣洁的象牙塔--高校也频频被学生推上行政诉讼的被告席。高校被学生起诉,一方面反映了我们正处在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人们的权利意识得到了普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莘莘学子们都在"认真地对待权利"并"为权利而斗争",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我国高校在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确实十分严重。 一、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招生方面 受教育权与平等权是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我国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但由于历史的及其它的种种原因,这两项基本权利在我国高校招生中往往并未得到完整的贯彻。就拿平等权来说,众所周知,每年高考我国各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并不一致。特别是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文化中心的北京,就其教育发达程度和国家对其教育投入的经费来说,均遥遥领先于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果按照实质正义的要求来理解,北京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应该远远高于其它省份,但情况却正好相反。因此,对北京地区考生的高考低分录取的政策相对于其它地区的考生来讲都是不公平的,甚至山东省的几位考生还专门为此诉诸法院。现在,北京地区高考虽改成单独命题,因此无法与其它省份对比录取分数线的高低了,但这仅仅是回避了问题,并不是最终解决公平录取问题的办法。 另外,平等权还要求对所有考生自身来说在录取时要做到人人平等。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对考生的身高、视力、健康状况等往往都作了一些限制。当然,一些特殊的专业对考生作出一些特定的要求是正当的也是必要的。例如播音、表演等专业对考生的形象、气质、音质等作出要求,染整专业要求考生非色盲等都应属于专业本身性质所要求的必要的限制,但如果对从性质上来讲对于那些根本无须进行任何特定限制的专业而对考生进行了限制,或仅仅因为考生患乙肝等疾病或有残疾就不录取或录取后取消其入学资格,那么高校就会有对考生进行歧视和滥用职权侵犯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之嫌。 在招生中还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关于招收保送生的问题,按照国家教委198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的暂行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其目的在于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招收保送生的工作,应有利于培养和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有利于更好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鼓励和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条例》第二条详细地规定了保送生的条件,总的要求是被保送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劳方面表现一贯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不可否认,制定该《条例》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条例》施行之初也曾起过比较好的效果。但在近些年的招生工作中,由于受到当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在招收保送生工作中,不正之风已非常严重,以致严重影响到了招生的公平性以及违背了制定《条例》的宗旨。 招生工作中还普遍存在着一个透明度低的问题。现在高考录取招生,一般采用网上录取的方式,减少了腐败的机会。但对于研究生招生,按照《高等教育法》第19条的规定,硕士、博士、研究生取得入学资格所要求的是"经考试合格"。这里其规定的是"合格标准",但对于有数个上了分数线的"合格者"是否必须按名次录取的问题却没有规定。于是,便出现了在考研、尤其是考博时,同导师的"关系"极为重要的情况。甚至圈内人都知道一个公开的秘密:考博一是考外语;二是考"关系"。而且对考研、考博的考生来讲,因往往只能查到自己的成绩,根本不知道别人的成绩和自己考试成绩在其中的排名情况,权利被侵犯了往往自己还蒙在鼓里。 2、对学生管理、尤其是在处分学生方面 目前,在我国教育类法律、法规中,直接涉及到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有两部规章,即前国家教委分别于1989年与199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各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规定一般都是在以上两部规章的基础上自行制定的。如果有兴趣上各个高校的校园网页去浏览一下,就会发现各高校有关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林林总总、各具特色,但总的特征是抽象、笼统、粗糙。有的高校在一些处罚性条款--尤其是对学生处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处分的规定往往本身就不合法。例如为了严肃考风考纪,有些学校规定,考试作弊一经发现即对作弊的考生处以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处分。我们这里姑且不论高考的过程对考生来说是如何的艰辛,上大学机会对学生来说是如何的来之不易,被勒令退学或开除对学生来说往往命运与前途毁于一旦,如此规定是否违反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等等,就其规定本身来说,其实就是不合法的。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12条的规定 :对于"考试作弊的,应予以纪律处分",第29条规定应予退学的十种情形之中,并没有不遵守考场纪律或作弊应予退学的规定。第63条规定:"违反学校纪律,情节严重者",可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但前提应是高等学校的"学校纪律"规定的本身应该符合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而不能在法律规定之外任意扩大,自我授权。 在高校对学生管理中最经常遇到的也最令管理者头疼和敏感的是对大学生偷食禁果的处理问题。虽然在对待是否准许大学生谈恋爱问题上,我国高校普遍经历了一个从严禁到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的转变,虽然前些年在一些高校的校园里堂而皇之地设置了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但在对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问题上,高校普遍不敢越雷池一步,对于对待学生中偷食禁果者的处理问题上,高校的态度是十分坚决毫不含糊的,一经发现则对之予以勒令退学或者开除。高校对学生中偷食禁果者作出这样的处分,其依据的是《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准则》第8条规定,大学生应注重个人品德修养、男女交往,举止得体;第13条规定,学生宿舍不得留宿异性,而《规定》第63条第四款规定,有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但是,对于发生性行为是否属于"品德极为恶劣"或"道德败坏"的问题,有关部门却并没有作出解释,实践中一直是这样做的,也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包括被处分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有值得进一步商榷和探讨的余地。另外,高校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往往还涉及到对被处分学生隐私权保护的问题,稍一不慎,很可能会有侵犯被处分学生的隐私权而面临被推上被告席的危险。 另外,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往往还缺乏程序观念,前些年报道的数起学生起诉高校的案件中所批露的情况反映了这一点。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案中,学校当初对田永的处分决定并未直接送到田永的手中,亦未告知其申辩、申诉的权利。再如黄渊虎诉武汉大学学籍与户籍管理案中,当初武汉大学因黄考博政审不合格作出不予录取而让其跟读的决定时,亦并未告知黄申辩、申诉的权利和途径,也未告知其"跟读"的具体含义。而且,既然田永当初已被"取消"了学籍、黄渊虎并未"取得"学籍,那么学校就不应该让他们一直在学校读到毕业,因为可以预料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毕业时发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北京科技大学对田永处分的程序,直接违反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4条的"处分要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于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的规定。而武汉大学对待黄渊虎问题上亦违反了"正当的法律程序"。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在诉讼中,往往缺乏证据意识,例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北京科技大学在庭审中才提供了其自行调取的有关老师的证言、考试成绩单、学生登记卡等证据,因违反了行政诉讼法中的被告不得在诉讼中自行向原告和证人取证的法律规定,故法院对之未予采纳。而在黄渊虎诉武汉大学案中,武汉大学庭审中也没有提供对黄渊虎进行政审的记录、决议、及政审后的通报过程等证据。 3、学术管理问题 学术是高校的灵魂、生命和品牌,对于学术管理问题,任何高校都应从严要求,尤其是在当今一个虚假学术泛滥的时代更应如此,因此各个高校有权自主制定学术管理的规定,但现在的问题是,目前一些高校制定的学术管理的规定本身往往从实体上或程序上却是不合法、不合理、荒谬及不近人情的。 例如,国内有高校规定,对于毕业论文不能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者,学校只颁发结业证书,不发毕业证及学位证。但事实上,该规定的本身即与原国家教委于1995年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不相符合。该《规定》第33条规定了颁发学位的条件是"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完成毕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可见,获得学位并不是颁发毕业证书的前提条件,故以上规定突破了法律的规定,依法应属无效。 再如,前些年有高校规定,该校文科博士生必须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三篇论文以上,理科博士生必须被SCI转载论文三篇以上才有论文答辩资格。重压之下,博士生们必加倍的努力,于是该高校在国内、国际刊物上所发表和被转载的论文数在国内高校的排名中一下子遥遥领先,该校因此也声名大振。很多高校得其真传于是也纷纷效仿,于是现在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有这一类规定了。其中有的学校规定,在读的博士发表文章必须以本校的名义发表,以其所工作的单位名义发表的论文不在此列。甚至有的高校所作出的规定与"始作俑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问题是,国内核心期刊就那么多,如果让博导们在三年内在同类的刊物上发表那么多文章,可能对一些博导们来讲也不那么容易。更何况众所周知的是,国内核心刊物往往被一些名人、专家所"垄断"或"包揽"。由于越来越多的高校作出诸如此类的规定,而且扩招政策将使我国的博士数量越来越庞大,最后让这些博士们到哪里去发文章?博士们怎样才能完成这个硬性指针?我想,如果该规定必须被严格执行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或者是使得学术越来越虚假、浮躁和腐败,并因此而制造出更多的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或者是博士们拿不到学位与学校发生矛盾而对簿公堂,一般情况下可能是两种结果兼而有之。 还有更不理性简直是恐怖的规定!为了整肃校风学风和强化对学术的管理,某高校规定在学生中实行"末位淘汰制"!对每学年班级成绩排名中处于末位的学生实行淘汰,而且与之相应的还规定了任课老师所出的试卷必须符合学校规定的标准,即必须有不及格的学生。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考及格就是老师的失职,将受到纪律处分。还有的高校硬性规定了该校的博士生在毕业前必须按入学人数淘汰15!这些规定的荒谬与非理性显而易见。众所周知,高等学校的教育是所谓的合格教育,其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人才。以上的规定,事实上与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其所造成的恶果是不但使学生的行为失去了可预期性,将在学生中造成人人自危的后果,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极容易发生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情况。 4、与教师的关系 高校与教师的关系中,容易发生冲突之处主要表现在职称评定、人事流动两个问题上。因为职称直接与工资、住房、福利挂钩。而且,职称、工资、住房、福利这些东西一旦"先占"了就会永远地占有,如果错过了往往 很多机会会与错过者失之交臂。既然职称如此重要,那么职称评定主要看什么呢?答案是主要看"学术成果",也就是"学术论文"与著作的数量与质量,而质量的标准就是文章所发表的刊物级别的高低。但职称评定往往有"指针"限制,使得僧多粥少,因而职称评定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为了争夺有限的指标,于是便出现了同评委关系极为重要的情况,有人为了早一点被评上,不惜花重金去"搞定"评委。可能是出于为了避免矛盾或其它的考虑,因此职称评定的过程有如按祖传秘方炮制灵丹妙药那样秘不示人,最终参评人为什么被评上或没有被评上,及评委为什么投赞成票或反对票,其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到底是什么等均成了永远也解不开的谜。 再如人事流动。由于体制的原因,进了高校工作如同进了保险箱。对于庸才,不管其学术、工作责任心等情况如何,是极难清退的。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优秀人才想流动也极为困难,一些高校,尤其是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留住人才的办法不是对之提高待遇及不拘一格予以重用,而是将其"档案"及户籍关系死死扣住。很多高校为了留住人,还作出限制考研尤其是限制考博的规定。原国家教委1982年的《关于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暂行规定》的第5条规定,"各单位要从大局出发,积极支持符合报考条件人员报考,努力为国家输送人才。凡是符合报考条件的在职人员报考博士生,所在单位应予支持(现役军人除外)。"但是,对于以上的规定,很多高校根本置之不理,甚至在对合同期满后提出报考博士申请的教师还予以种种刁难,其做法不仅违反了上述规定,更有侵犯报考者依据我国宪法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之嫌。 二、问题出现的原因 1、由于计划经济年代行政管理的体制与思维尚未改变,高校自主管理权很难得到落实。例如高校进人有人事指针限制,进一个人很困难。而且,人进了高校,因高校控制着户口和档案,服务合同到期后想出去也极为困难。另外,高校想主动清退不合格人员因体制的限制也很困难。高校内机构的设置与动作基本等同于行政机构,"官本位"意识浓厚,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工作人员在对待学生管理的问题上往往将学生当成受教育的客体,根本不尊重学生的权利与人格。例如报载某位同学在毕业时学校拒不发给其毕业证与学位证,理由是他曾经考试作弊已被取消学籍。当这位同学四处申诉,在国家教委为此专门给该校发文,指出其对该生处分不当之处的情况下,该校的某位负责人却坚持说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该生必须回去参加高考,只要考上,学校马上就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给他。不知这位负责人以上言论的目的和法律依据是什么?但从语气与内容上来看,其完全不是一种平等的姿态,从中完成可以看到计划经济年代某些行政官员的遗风。 2、一些在计划经济年代产生和实行的政策长期以来一直被延续下来,没有主动地根据时展的需要而加以改革。例如当初制定北京地区高考考生低分录取的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从当时首都经济无法解决那么多青年就业的问题考虑的。如果将那么多无法安排就业的青年人放到社会上不利于首都的治安,为了首都治安的稳定,干脆让他们去读书。当然,不管是在该政策实行之初还是在今天,该政策的实行产生的结果都是不公平的。但问题是当初出台该政策时人们对公平问题尚未予以重视,而且当时人人向往首都,无限地羡慕幸福地生活在首都的人们,所以让首都的人们沾点优惠全国人民都能容忍甚至能理解。而现在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宪法所确认的公平权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思索该政策的公平性问题。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国家对其教育投入大量的经费,其教育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那么再出现那种各省的考生只有精英才能上北大、清华,而北京稍优秀甚至普通的考生就可以上北大、清华的情况,是非常不公平的,人们对此再也无法继续忍受。因为北大、清华是全中国人的北大、清华,而非北京人所独有。前些年报刊曾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这个问题至今并未得到解决,讨论的唯一结果就是北京地区高考改成单独命题了。此外,由于时代的发展,以前制定该政策的原因已基本不存在至少已被大大地弱化了,比方说现在北京市的学生很容易出国读书,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放弃在国内读大学的机会而直接出国留学。因此,适时地调整这一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再拿保送生制度来讲,当初制定该制度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而且在起初的实践中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问题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由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保送制度已被严重扭曲,保送名额往往成了有权或有钱的人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子女争取上个好大学的机会所纷纷追逐的目标。 3、由于受当前社会浮躁的风气的冲击,近年来高校纷纷忙于合并、扩招、升本、以及高校排名,高等教育式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极其混乱的局面并由此带来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治乱世当用重典",于是各高校纷纷出台了以学术及教学管理为主的各种严厉的规定。因此,上文所述的诸如"末位淘汰制"等种种荒谬的规定遂应运而生。但问题是,作为社会理性与良知的摇篮的高校出台的规定理所当然也应该是理性的。如果在人们心目中一向被当成是神圣的知识殿堂的高校所出台的规定却是荒谬的、不理性的,那么高等教育不但产生不了理性和良知,反而只能对整个社会的荒谬与不理性起到推波助澜的恶劣的作用。 事实上,高校的所谓学术管理往往只是针对学生的,靠剥削学生的劳动来为学校争国内高校论文排名。但对于评上职称的副教授、教授以及评上硕导、博导的副教授、教授们,却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的办法。现实情况就是:只要某人被评上后,他就永远可以霸在这个位置上,享受教授或硕导、博导们按学校的规定应该享受的待遇。至今还从未听说过哪位教授或导师因不合格或因水平下降或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而被取消职称或导师资格的情况。故发生那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师从未管理过人力资源,上课所讲的内容还是十几年前的过时的纸上谈兵的理论,以及导师根本导不了弟子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甚至还会发生南方某高校总务处长被评上博导的天下奇闻。而且,对很多教授们来说,成名后往往各种社会职务和头衔接踵而来,成天周旋于各类行政的及社会的事务性工作之间,根本无力或无心再去搞学术。而有些热门专业的博导们虽然带了二、三十个甚至更多的硕士、博士,但弟子们一年内却难见导师尊容几次,导师正在国内飞来飞去忙于讲学、"顾问 ",大把地挣银子呢。相当一部分的教授成名后往往为名所累,遂使得成名即意味着宣告了学术生命的终结。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往往有些成名的教授十年没有有份量的学术成果,发表文章只能靠剥削自己的硕士、博士的劳动,但他还是博导,有才的青年学者就是上不去。事实上,对比一下当今国内的一些高校纷纷忙于"办班"、变相出卖文凭和各高校的系主任专心致力于搞"创收",及一些高校在对待"仕而优则学"的人如同娼妓拉客的媚态的现状,所谓加强学术管理之说实属自欺欺人。 4、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上尚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高校管理行为,尤其是高校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处分行为的法律定性的问题上。目前,法学理论上一般将其定性为行政处分,对于处分行为不服,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等其它途径来解决。但是,对于严重到可以将老师、学生除名或开除的,极有可能侵犯到我国公民的享有的,且为我国宪法所明文确认的劳动权及受教育权的"处分",受处分者不服却不能诉诸法院,实在有违情理。虽然法律规定了受处分的老师如果不服,可以向当地人事部门提起仲裁,但对于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应该如何救济,尤其对有关当事人是否可以提起诉讼的问题,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另外,对于受处分的学生能否向法院起诉以请求司法救济的问题,目前法律对此亦无明文规定。对此,各地司法实践中的做法也不一样。实践中有的法院决定立案,有的法院决定不予立案的分歧一方面使得国家司法权威受到损害,另一方面,不予立案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本无法得到救济,违背了现代司法制度设立的宗旨及法治社会中法院应当发挥的功能。而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处分须必记入学生档案并不得撤销前科,被处分的学生将背一辈子黑锅,"一日有罪,终身有罪"。因此,在对待学生被处分,尤其是被勒令退学或开除的处分问题上,被处分学生如诉诸司法,虽然目前法律尚无明文规定,但从法理上讲,司法则不应对之保持沉默。 5、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律规定的缺位、滞后与粗糙 在我国高等教育方面法律规定的缺位,最突出地表现在缺乏必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方面,尤其是缺乏受处分学生对处分不服如何救济的法律程序。例如在对学校处分学生方面,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4条规定了"对学生的处分要适当,处理结论要同本人见面,允许本人申辩、申诉和保留不同意见。对本人的申诉,学校有责任进行复查。"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规章对受处分的学生如何行使申诉权,包括申诉的机构、申诉的时效以及有关机构答复的期限、对申诉答复不服的,被处分的学生应当如何救济等种种问题并没有作出规定。故据报道的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拒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中,自96年权利被侵犯时起,三年来刘燕文一直向北大及国家教委申诉,但从北大得到的答复却总是"无可奉告"或"研究一下"即无下文。 在高等教育方面,法律的滞后、粗糙与缺位相比显得更为明显和突出。例如,现在我国高考已取消了对考生年龄、婚姻状况的限制,但是在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却仍然对考生有年龄的限制,而且对本专科生仍然禁止在校期间结婚等。另外,我国的《教育法》与《高等教育法》分别于1995年与1999年施行,其与时代脱节之处并不多,但由于这两部法律规定得都比较原则、笼统和抽象,在高校管理及司法实践中较少有实用性。但对于与高校管理及与高校学生有着密切关系的《学位条例》、《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却分别于1981年、1989年、1990年实施,它们之中自实施之日起至今最长的有21年,最短的也有12年。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多年里,尤其是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些当初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由"政府推进型"立法所产生的法规本身就笼统、粗糙,加之近些年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急骤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的形势,这些法规在新形势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3条规定对有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在高校管理中,对于学生偷食禁果者的处分一般都套用该规定而对其予以勒令退学或开除的处分。但是,对于偷食禁果的学生是否属于"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在今天人们的观念已经能够容忍避孕套自动售货机已堂而皇之设置在一些大学校园内的"新形势下",是否能继续延用以前的思维值得进一步思考。 再如,就学位评定程序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想取得学位必须过两关:第一关是毕业论文须经院系答辩委员会通过;第二关是毕业论文经院系答辩委员会通过后,还要必须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通过。按照《学位条例》第10条第二款的规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审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负责对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报请授予硕士学位或报请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由九至二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还规定了其下可设置若干分委员会。因此,从以上的规定来看,高校的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并没有专业的限制,实践中其一般也是由各个不同专业的专家所组成的。因该《条例》及《暂行实施办法》并未规定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审查是实质审查还是程序性审查,由于该立法存在的这一缺陷,遂使得在实践中经常会出现那种外行审查甚至否决内行论文的不合理现象。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必须加强高等教育自身的及有关高等教育方面法学理论的研究,加快高等教育立法以及及时清理不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管理类法律、法规的步伐,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无法可依和法律、法规严重落后于时展要求的现状。可喜的是,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教育管理类法律、法规、规章滞后于时代要求的问题并正着手予以解决。据报道,日前《民办教育促进法》草案已出台,并即将交付审议,我国高等民办教育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即有望结束。另外,不久前在南京召开的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综合处一位负责人在会上透露,现行的《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是1995年颁布的,已落后于高校扩招的新形势,会议决定修改并加以完善,修改后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将有较大的放宽,突出了以人为本思想,适当放宽研究生学籍、在校时间,允许婚后有子女的研究生把孩子带大,再重新回校攻读学位等。 2、高等教育要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对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从性质上来看或为实践所证明已严重不公平的或在实践中产生大量腐败问题的,如对北京地区考生高考低分录取及保送等种种政策,应大胆地改革或直接予以废除。此外,对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也应锐意改革,革除目前高校中存在的官僚的陈腐的积习,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专家、教授以及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使高校真正地实现自治。另外,对学术管理问题,应健全专家的以及民间的评估机制,学术问题应 由高校的自律及知识分子的良知来决定。 3、高校管理中,必须贯彻依法治校,尤其是依法律程序或合理程序治校的原则。高校管理中,特别是学术管理中如果出现了良心问题,一般情况下法律是无法解决的。但如果有关高校管理的规定本身或高校管理行为及管理过程从实体上或程序上是不合法的、不合理的、荒谬的、不近人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那些由于这些不合法的、不合理的、荒谬的不近人情的规定或管理行为而自身合法权利受到侵犯的当事人提出了法律救济的请求,那么司法则不应对之保持沉默。另外,高校在贯彻依法治校原则的同时,在管理中还应怀着远大的目光和宽阔的胸襟。例如在对待人才流动问题上,对高校来说,应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态度。因为只有人才流动学术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创新,长期静止困守一隅的后果只能造成视野局限、近亲繁殖与学术停滞的后果。英国著名的法律史学家梅因曾说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无非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过程,"从身份到契约"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事实上,在高校管理中,在对待人才流动的问题上,只要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来办理就足以解决问题了,对于违约者,依造约定追究其违约责任就可以了。契约应当被遵守在古罗马时代就被确立为一条基本原则,对此,作为承担着人类文明传承使命的高校不遵守契约是非常可笑和可悲的。 4、最后一点,必须强调的是,以上所有的这些措施都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只有确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的信念以及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的理念,只有不断地努力地去革除高等教育中的积弊与陈习,才能使高校避开社会浮躁风气的冲击,真正地成为学术及社会良心的诞生地,成为知识分子(包括老师和同学)研究学问和保持良心的象牙塔。 高校管理论文:浅谈如何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论文关键词】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摘 要】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把促进教师把个人目标和学校的组织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 一、在人力资源规划与人才引进方面,要力求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发展 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要求学校不仅要考虑学校组织的发展需要,更要考虑教师的发展需要,要让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在学校得以顺利发展,这个顺利就是指不可以存在非主观障碍,意即如果教师有职业发展的需求和实力,不能没有机会实现,职业发展通道应该是畅通无阻的。高校教师这种人力群体相对于其他普通人力群体来讲更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他们对其自身的发展道路和成长环境极为关注。因此,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体现人本管理的重要方式。 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导致高校优质人力资源短缺,数量不足或结构失衡,人才重复引进和人才严重外流,人才浪费和人才阶梯建设不合理以及职称晋升“瓶颈”等问题。为此,笔者认为,一是应建立有关人力资源发展数学规划的模型和条件来预测人力资源的供求趋势。二是应分析高校现有人才的不同特性,依据人才的特性来安排相应的岗位,确保人力资源能够安排在其既有能力,又热爱的岗位上,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三是为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高校作为人才密集度很高的场所,其组织成员具有更强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根据人才本身的成长需求和不同成员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机会去进修,锻炼,除此之外做好人事任命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继任规划和晋升规划,让员工知道前途是光明的,帮助其树立追求的目标。四是应提供多种发展路径。使用灵活度更高的激励措施,让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工作人员,都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减少人才分布不均衡或晋升中的“瓶颈效应”现象的发生。五是应提供相关的职业咨询与指导。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为组织成员提供职业发展咨询,帮助组织成员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提供发展策略的指导。包括向组织成员提供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信息,比如学校的人才招聘计划、特色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以及年度的教学计划、科研计划、奖励计划,让组织成员可以随时掌握与个人发展的相关信息。在制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但需要注意其可行性、科学性,而且还需要保持其长远性、连续性。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发展,一方面有助于留住有限的人才资源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还将有利于增强高校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最终达到高校和人才的双赢的目的。 二、在人才的配置与管理方面,要做到科学高效、合理流动 1.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行聘任制,其基本原则就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约管理”。实行岗位管理,强化岗位职责,实施竞聘上岗,实现优岗优酬,充分发挥各种人才的聪明才智,使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他们个人的愿望和价值。不仅是现代行政管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之一,也是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实行岗位管理,必须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的前提下,打破教职工身份的终身制,做到科学设岗、以岗择人、优胜劣汰,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特点的用人体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在编制核定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学科建设和工作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在设置岗位时要依据事业发展、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的需求,以教学科研任务为依据设置岗位。在岗位设立之后就必须明确岗位职责,明确教师的职务、应承担的工作量、科研任务以及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并将所有内容分为若干类,量化不同分值,赋予不同权重,列入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聘任合同的内容,并作为每年对教师考核的参考。 2.建立内部人才市场,形成内部竞争性,并且注意对落聘人员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既有竞争压力和工作动力,又有比较好的落聘后安置渠道和社会保障,感到有较强的组织安全感。对落聘人员实施高效和系统的安置,是有利于整个高校的稳定发展的。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有关落聘人员安置指导机构,为妥善安置未聘及流动人员提供信息和其他帮助。可以采取“先挖渠,后分流”的办法,即先采取内部转岗。内部消化的措施,还应鼓励落聘人员转变就业观念,走出校门,在社会范围内再次应聘,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岗位。 三、在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方面,要体现客观、公正、公平、合理的原则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工作,绩效考核与晋升、奖惩等密切相关,关系到工资档次的评定,这种评价方式较为科学公正。通常进行人事考核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首先,要以高校各类人员的工作方式为依据,并结合其工作性质的特点,将各类人员按照工作方式、内容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制定考核办法,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其次,结合岗位管理,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来设置考核标准;第三,兑现考核结果,通过考核结果直接与工资晋升、职称评定、津贴发放挂钩的方式,达到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效果。对上岗教师的考核,遵守“全面考核,多指标结合;职务与职责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定性和定量方面制订可应用于实际的考核办法是可供参考的。 四、要实施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中国式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柔性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需要领导的授权和全体职工的参与。传统的刚性管理侧重于领导的权威与员工的服从,这种管理方法明显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制约组织发展的绊脚石,领导的授权与教职员工参与管理是学校柔性管理的有效方法,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柔性化的关键。这种方式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教职员工的观念,让教职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组织的重要成员,认识到自己对组织的重要性,促进他们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克服一切困难达成他们的目标和管理者的报负。二是组织 设计的柔性化。传统的高校组织结构形式有着金字塔式、直线式的层级结构。这种组织结构不能够迅速的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响应,不利于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热情,释放他们的才华。与刚性组织结构不同,柔性组织结构为扁平式组织,它的等级层次更少,动态性更强,能够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及时的响应,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组织内部成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三是组织文化的柔性化。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观念。柔性化程度越高的组织文化适应性越强,越有利于柔性管理的实现。柔性的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宽容度和开放度,它鼓励组织学习和个体创新,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变革打下坚实基础。四是管理制度的柔性化。时下工作环境日益复杂,教职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面对着各种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教职员工需要解决许多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个人、家庭或社区等各个层面。这种问题带来的压力将严重影响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以至于发生教学事故。这些表明一种柔性化的管理制度亟待建立,以便缓解教职员工的压力。 五、结束语 长期以来,人们把人力资源管理的侧重点集中在对员工的技能培训和报酬激励上,忽视了对员工意愿和内心情感管理,减弱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高校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将教职员工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柔性化的管理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培训开发机制。方便学校领导对教职员工进行管理和绩效考核,从而达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的管理境界。 高校管理论文:高校后勤饮食物流管理体系的研究 一、现代化高校后勤物流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研究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由来已久,在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以及不断发展起来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物流保障体系也是很大意义上的大包大揽,但现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大发展,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中心的高校后勤饮食物流管理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成为了阻碍高校不断更快更好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教育经费的不断精简也给高校的后勤物流管理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高校的后勤物流管理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小而全的,并且承担了许多本来应该由社会或者是私人来承担的责任,高校的物流管理的这种封闭或者是半封闭的状态也给整个后勤物流的管理带来的不少阻碍。高校物流管理体系还存在一个很严重的分散的情况,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工作状态及方式无疑存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问题,对最新的现代化高校后勤物流管理体系的需求呼之欲出。 二、建立现代化高校后勤物流管理体系的理论支撑 高校的运作方式是进行先进物流管理的基本保障,我们整体的物流管理是从运输到储存到包装最后到装卸、搬运、加工以及配置等各个方面的利益链接体,在这多个环节中,唯有这些环节都相互关联,才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摩擦及矛盾,而容易发生的诸如配送的基本成本以及服务客户水平的矛盾、实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的中转与卸载搬运之间的基本矛盾都是现代物流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则将这些矛盾的解决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积极构建现代化的高校后勤物流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满足几个主要关键条件,要使用整合的方式对待这个问题,因为现代的物流体系涉及的部门往往是复杂的,数量也相对较多,因而,要使得每个部门的基本步调保持一致是个较大的工程。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每个员工的基本意识上抓起,要让各个员工树立起真正的大局意识,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每个行为都很有可能对整个后勤饮食的供应产生影响,从而做到让各个部门都树立同舟共济的意识,在关键的决策环节中实现有商有量共同发展。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套相对较完备的物流管理体系,才可以从整体的角度来规划物流的基本方向,继而达到物流服务的最优化性能。唯有牢牢树立了这种大局意识,方可从整体上统一规划管理的基本方式。我们要知道,一个相对高效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其基本内涵就是要达到物流的统一化管理,协调化合作以及整合化发展,最根本的核心还是要达到物流整体体系的运行合作,从而真正实现为客户服务的目的。 三、如何实现现代化高校后勤饮食物流服务的政策性思考 我国很多高校的后勤部门都存在物资相对比较单一并且数量又较多的特点,因而我们积极加强对后勤实体物流的调控,是极大降低后勤实体性物流的技术性保证,在另一方面可以归结为其基本制度超过了规范化的要求。总结我国高校教育的基本特点,还是要规范高校的招标采购制度。首先一定要保证采购的产品质优价廉。其次从运营的基本管理角度而言,要规范相关采购的基本程序,在采购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其透明,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又要坚持保密的原则,基于这个基础上的诸多要求,我们就要求在高校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适当配置一些智能部门的介入,譬如工会、纪检部门以及监察部门等。其次是要积极构建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我们要对当前高校中已有的物流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及其在组织中的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单位进行普及,在我们传统的后勤物流管理过程中,物流部门要么没有独立的构建体制,要么在组织制度的相关框架中就没有被赋予充分的权利以及资源方面的具体保障,根据我们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应该对这些部门都进行结构方面的调整,并且积极赋予其在经营、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让其完全独立出来。再次要实施后勤实体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如果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我国高校后勤物流中心在其基本的本质上都是一个信息的网络综合体,它不仅仅要将各个参与高校的后勤实体进行联网处理,还要建立一个相对大型的数据库,从而实现物流方面信息的综合集中普及与,这种反应速度较快的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仅可以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还可以提升效率,从而极大提升整体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最后要成立区域性相对较高的后勤物流中心,对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继而形成规模效应。 高校管理论文:新时期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思考 【摘要】维修工程管理是确保高校教学、科研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新时期,要在正确认识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难点的基础上,探索维修工程管理有效途径,提高维修工程质量,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高校;维修工程;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增多,后勤各种配套、维修与改造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大幅度增长。加之,近一时期以来,原材料等物资价格上涨迅猛,维修工程资金的投入量比过去增加较大,给本来就资金紧张的高校后勤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高校的维修工程管理工作是确保教学、科研顺利进行, 促进学校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提高与加强维修工程工作的质量和科学管理是新时期高校后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管理好维修工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高校的又好又快发展,是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维修工程项目实施缺乏计划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因短时期的规模扩张,各项建设密集上马,大工程不断,高校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到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建设,维修、改造等小型的零星工程项目未能摆到重要位置,再加上原有建筑等设施的功能逐渐落伍,已经不适应现实需求,被学校列入淘汰范围,短时使用,导致超负荷运转,破损老化严重。到现阶段,原有设施大都急需更新维修。高校后勤部门每年都将维修工程项目列入年度财务预算,由于资金紧张等原因,主要是凭现实急需和领导意见实施维修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施。维修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缺失,再加上维修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有的维修工程几经反复也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造成资金浪费。 (二)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低 高校维修工程主要包括自行决定的改造、修缮、装修、绿化、硬化以及一些基建工程的配套附属工程等,且这类工程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同时,工程施工随意性较强,通常无正规的专业设计;工程时间相对集中,常利用寒、暑假突击施工,校方对工程监督管理比较困难,漏洞相对也较多。加上部分工程的建设单位的施工人员对于维修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等了解不深,在施工过程中,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造成监管力度低,工程质量不能满足需要。 (三)施工单位普遍存在预算高估冒算 当前,高校维修工程项目的预算和结算一般是由施工单位编制,建设单位认可。施工单位在预算和结算过程中往往是高估冒算,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虚报工程造价。加之,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调查研究工作不细不实,对预算、结算中量价组合了解不够精确,人为的给施工单位造成可乘之机。施工单位往往钻这个空子,利用虚报工程量,增大材料单价,重复计算工程量等手段提高工程造价。 (四)审计部门忽视小型维修项目 工程项目的审计是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高校非常重视维修工程审计工作,每一项维修工程必须经过学校审计部门审计监督。但随着新建和维修项目增多,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审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往只注重新建大型项目的审计,而忽视了小型维修项目的审计,导致学校维修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的浪费与流失。 二、高校维修工程管理中的工作难点 (一)维修项目的立项选择 由于维修资金的限制,在维修项目的选择上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对维修项目必须做到有选择性地进行立项审批和施工。这就要求维修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轻重缓急原则来确定维修项目,在众多项目中选择并排列最急需施工的项目。在维修工程项目的确定和选择工作中,需要对众多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排除和优选。但当面对信息量比较大,需要选择的维修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时,负责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知识和熟悉掌握学校各方面工作的能力。 (二)维修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由于存在单项工程量及维修金额较小的特点,往往是“正规军”不愿干,“杂牌军”难干好,使得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大型新建工程一样采用委托监理的方式进行质量管理。同时,维修工程所具备的种类与数量较多,施工点变换快的特点,使得管理人员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因此,针对维修工程的特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维修工程质量是高校维修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维修项目的经费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有工程量小、施工内容增减弹性大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窝工现象十分普遍,施工效率低下,造成人工费在工程项目中的所占比重居高不下。另外,维修工程使用的原材料数量相对较少,采购成本较高,也造成了维修项目成本较高,从而在维修工程项目结束时的决算中给造价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维修项目的工期控制 高校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往往与教学办公同时进行,施工受影响较大。同时,室外作业受天气的影响,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维修工程的工期伸缩性很大,给施工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加上维修施工单位的自身资质和管理水平制约,具体施工人员一般是从社会上招募的“散兵游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进度难以保证整齐划一。所以,维修工程项目(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7页)的工期控制难度相当大。 三、高校维修工程管理的实现途径 (一)确立维修工程的实现目标 无论是高校整个维修工作或者是某一建筑物的维修任务,均应确立明确的计划实现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既有超前性又有实现的可能性。若目标定得太高,计划的立项、资金、人工先天缺口较大,则施工环节再努力亦无法完成,计划目标必成空谈;若目标定得太低,则毫无激励作用,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造成虚假节约、实质浪费的后果。在确定实现目标的同时,要进行目标控制,如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等,进而达到强化维修工作计划与决策的严肃性的目的,减少以致杜绝维修工作中的盲目性。 (二)推行维修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 维修工程项目的招标制度有助于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降低建设成本和提高建筑质量。对于金额较大的基建维修项目有必要进行公开招标, 公平竞争。目前,因维修工程项目的特点决定,高校维修工程的招标多数为邀请招标,利用工程定额总造价下浮点数作为标底,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产生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招标领导小组人员的配备,要有熟悉工程行业、具有一定业务知识的人员参加,保证招标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作为维修工程管理的后勤部门,除了利用招标制度挑选施工单位外,要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熟悉了解各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邀请信誉较好、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单位参加投标,以保证工程质量。 (三)加强维修工程施工管理 维修施工管理是整个维修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施工阶段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合同条款、施工规范及上级文件进行,确保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维修施工管理要科学规范的签订工程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施工质量标准、施工工期以及违约责任,以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应建立维修工程项目保证金制度。对施工队伍完成的维修工程,收取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对于不能达到质量要求的责令其返工,拒不返工或返工仍达不到要求的扣除其质量保证金。对提前完成施工并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也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促使施工单位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保证工程质量。 (四)加大维修工程的审计监督力度 工程审计是建设单位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的重要环节,审计既可监督施工单位,又可监督建设单位,在维修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要把重点放在结算审计工作上,工程竣工后,严格细致地计算监督工程量、套价、取费等,是否按合同执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工程价款控制在最低标准,从而达到控制维修工程资金投入,降低工程造价、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高校管理论文:高校食堂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摘 要:本文从高校食堂经营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高校食堂的几种经营模式,剖析了高校食堂的成本归集及构成,进而提出了高校食堂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为高校食堂管理者解决食堂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食堂 成本管理 现状 问题 一、高校食堂经营管理现状 1999年国家确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食堂以此为时间节点,1999年之前,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为高校食堂管理的“计划时期”,1999年之后,称为高校食堂管理的“市场化时期”。计划时期的高校食堂的所谓经营管理情况是食堂炊事人员的工资、食堂运营的硬件设备、水、电、燃料、供暖全由高校一揽子承担,由学校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支的,高校食堂的伙食成本核算就是核算用餐人员的伙食费。1999年之后,为了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解决当时高校面临的经济困难,引入市场化经营手段,食堂的伙食费成本里包含的不仅是直接原料成本,还有人工、水、电,气、设备及维修、管理费等间接成本。 二、高校食堂的经营模式定位 在高校引入“市场化”经营后,高校食堂全面进行改革,从食堂固定资产的归属与经营权归属关系方面,主要形式如下:(1)食堂固定资产归属高校,引入社会市场化经营;(2)高校以市场化机制体制自营;(3)食堂由社会资源的自投自营。在三种形式中,前两者是高校食堂构成的主体,占全部高校食堂总量95%以上。由于本文首先认定高校食堂是公益性的,保障高等教育的服务属性是高校食堂存在的根本,加之前两者食堂资产构成归属主体是高校,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前两者而言,统称为高校食堂。第三种情况,虽然食堂存在位置、服务与高校有配套,从其食堂的资产构成和实际经营性质而言,只能理解为高校教育服务的社会企业,为非公益性,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高校食堂成本归集及构成 研究高校食堂的成本控制,必须要掌握高校食堂的成本构成和目前成本控制情况,这是研究食堂成本控制的基础。本文对高校食堂的成本构成及归集如下: 1.采购成本 (1)采购人员用工成本(2)采购人员交通、通讯费用(3)采购物品运输费用 2.加工销售 (1)主料成本(2)配料成本(3)调味料成本(4)食品加工销售消耗的水、电、气 (5)食品加工销售消耗的低质易耗品(6)食品加工销售的用工成本。 3.日常管理成本 (1)税及上缴额度(2)办公费用(3)业务接待费用(4)参与食堂管理人员的工资。 4.公共服务成本 (1)食堂卫生保洁(2)食堂餐具的清洗与消毒(3)就餐区公用水、电费(4)食堂垃圾清理费用(5)防火防盗费用(6)公用低质易耗品。 5.突发事件成本 (1)食物中毒(2)火患(3)生产事故(4)行政罚款(5)气候变化造成损失 6.经营管理者收益 食堂经营者从经营食堂中获取的收益部分,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也是成本。 四、高校食堂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食堂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1)缺乏成本控制主体意识。长期以来,在高校食堂中, 不少人认为成本、效益都应由学校和财务部门负责, 而把各部门、班组的职工只看作是生产者, 广大职工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 成本意识淡漠, 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食堂的成本控制失去诺大的管理群体当然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2)成本控制手段单一。将成本控制的目的归结为降低成本, 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材料和设备。这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 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一种消极的成本控制。 (3)脱离发展目标,孤立进行成本控制。一味地以降低成本为目标, 而将成本控制与食堂的发展战略脱钩。因为在不同的战略条件下, 食堂成本控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4)成本控制范畴狭窄。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 高校食堂在成本控制中往往只注重采购及生产两个环节的成本管理, 而忽视了事前的分析、事后的反馈, 也忽视了对其他成本和费用的分析和研究, 这种成本控制思路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激烈竞争的冲击。 2.食堂成本控制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控制手段落后 高校食堂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而管理者又常常认为成本核算较简单, 只要认真负责就可以做,而忽视这项工作的专业化, 没有根据自身需要, 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控制不断升级的专业人员队伍,这样不可避免地使自己处于粗放式管理的模式中。食堂工作多是一人多岗往往使核算人员常常陷入一些繁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当中, 而没有时间去思考和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食堂成本核算基础工作薄弱, 制约成本计划、成本决策制定 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健全原始记录、材料物资的计量、验收管理等。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入库物资的原始记录较详尽,而验收、盘点、领退料各个环节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够,未能制定合理的成本定额和出料率,这样一来,基础数据不够、不完整并缺乏真实可靠性,不仅导致用料上的随意性和浪费现象的产生,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了成本计划、成本决策的制定,给成本控制带来极大困难。 4.食堂成本控制只注重表面的成本控制, 不注重提高生产效率 多数食堂的成本控制工作只停留在表面 分析上,如加工过程中原材料价格的降低、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的降低等,而对那些不易被抓住和“看见”的成本控制,则很少考虑,如提高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等。 5.食堂成本考核落实不到位, 难以有效地提高食堂效益 成本考核是将成本计划、成本目标等分解成各种成本考核指标,下达到各个责任单位或个人,并按期考核。成本考核是实行内部经济责任制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未能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有些食堂没有进行成本责任中心管理,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食堂经济责任制密切结合。成本控制如果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考核也就无从谈起。
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课改分析 1.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目标 为了满足时展的要求,所有高校的大学生都应该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比如,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基础知识,因此,我国教育部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相对应地,其还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课程体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计算机技术基础教育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新时代,职业学院的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的主体应该是以能力素质为核心,应该是以知识素质为主体。高职院校教育应该体现的是“能力本位”,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不能仅仅注重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而且还应该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也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 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还不完善,其在课程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其所开设的课程不能很好地囊括高校学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单一,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开设的课程与其他的课程的联系比较少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不能及时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不能及时掌握计算机的新技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加强课程建设。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来说,期应该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应用型课程,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来做事,这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同时,其也是评价精品课程一个重要的客观标准。因此,我们应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从实际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全面建设核心课程、系列精品课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而创新精神,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满足时展要求的合格的人才。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授计算机这门课程时,应该要提倡“精讲多练”,所谓“精讲”,也就是说教师应该讲出内容的精髓,而不是单纯讲授一些表面上的知识,教师应该要讲出基本知识点,所谓“多练”,也就是说,教师在讲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机时,要指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目标等等。所以,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一部分应该是计算机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做一定的统筹安排因此,计算机实验教学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作统筹安排,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体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在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能力培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能力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更新教学内容。 4.完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不仅应该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因为,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比较快,这就要求么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如果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就会缺乏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新出现的知识,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学生就会落后。因此,我们应该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要将教学的重点逐渐转向“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提相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在此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就所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要提倡差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学生能够积极思维的动力之一便是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还应该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而不应该在第一时间就将问题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该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在让学生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服务于社会。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进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才能掌握最新的技术,从而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否则,我们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计算机的教学质量。所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水平,比如,我们可以积极地参与相关的科研工作,积极地学习新知识,积极地学习新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水平,才能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顺利进行。 计算机应用论文:谈职中计算机应用课堂教学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有效性 职中 论文摘 要: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职中教育的开设及普及,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科的有效性教学的讨论变得活跃起来,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阐述,并重点对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出相应对策。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改革全面展开,这对于我国职中教育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职中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必修科目,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程成为职中教学的目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在当今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过去教师在讲台上扮演“主角”,或在理论课上用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或在实践课上教师演示,学生依样画葫芦。由于职中学生普遍素质不是很高,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更欠,这样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直接造成学生课堂兴趣下降、能力形成较慢、对知识点消化和吸收较差、自控能力也较低;此外,教学往往只偏重于考试重点教学,并没有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水平的培养,这往往让学生陷入了虽然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个课程,但学完后还是不会“应用”的尴尬境地;同时,教师疏于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的机会,只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备课草案的内容来讲授知识,几乎不了解学生实际感兴趣的事情了解得不多;教学内容常常离学生生活十万八千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沉闷无兴趣、提不起上课的尽头,这不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而且也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厌学的心理,形成恶性循环,将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大多数学生对常用办公软件和一些基础工具软件的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的基础,职中学生在毕业后就面临就业,继续维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向社会各岗位输送合格的人才,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提高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彻底转变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采用多维互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计算机应用作为实践性较强的教育课程,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直接服务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转变教学角色做起,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包括网络搜索、多媒体视频、同学间互动讨论等各种自主学习渠道和形式,自主地探索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本规律、各类办公软件的应用方法及操作要领和一些简单程序的编写技巧。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驾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用启发式和发问式的方式对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即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要毫不吝啬地加以评价和赞扬,让学生提升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互助讨论、网络搜索、主动疑问等方式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能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探究精神,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 2.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教师要设法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在课前提前到达教室,可以讲一些课外笑话,用幽默而充满哲理的语言烘托出教学的氛围,让学生们都能喜爱计算机教师,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缩短心灵距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自身人格的魅力,增加学生对自己课程的认同与满意度,提高学生对教师讲课的共鸣与学生听课的热情度,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创新,注重实践。教师在计算机应用课上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课堂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应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因材施教,照顾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层次的学生。同时,教师要注意抓重点、抓主要矛盾,尤其是讲课时,不能重复,要时刻激发学生的激情、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都能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学会精讲精练,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巩固。比如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对文本的编辑方法、PowerPoint的超级链接、动画效果的设计等关键内容时,教师要对此讲深讲透,让学生在探究完成后能熟练掌握,尤其是Word对特定文本的编辑方法,方法要讲到位,包括对字体、字号的设置方法,段落排版、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等操作方法都要让学生领会并能应用,这才能保证这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师生都要切实重视实践应用,注意教学任务生活化,为将来工作夯实基础。比如学习VB程序设计时,教师要让学生去机房里,边讲理论、边让学生在电脑上及时操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其参考相关资料,扩展其课外知识,同时在学生端正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前提下让他们完全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通过学以致用的实践历程,达到每位学生都能会应用的目标。 职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进展离不开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模式,建立师生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完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体系,让师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充分提升课堂质量与效率,最终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 计算机应用论文: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现状和思考 水利工程 计算机应用工作的起点基本上与其它专业同步,初期发展也是有声有色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主旋律, 度过了从起步到发展的初级阶段, 进入令人困惑的相持时期,最终还是拉开了档次,走向两极分化。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相持阶段和拉开档次等四个阶段。 八十年代中期,PC-1500 袖珍计算机使得最基层的地勘队有幸成为计算机的拥有者。袖珍机用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一些小型计算,物理力学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一些小型的简单图件的绘制等等。许多袖珍计算机的使用者们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无私奉献出来, 在各类专业技术刊物上登出了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源程序,自发地形成了自由软件库。单位和个人的应用程序的交流也比较随便和自由, 这对提高系统内计算机整体应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 八十年代中期水利水电系统的袖珍计算机热,为系统内的计算机应用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PC 系列微机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国内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技术也进入了实用阶段,中国人应用计算机有了划时代的突破,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也进入了形势大好的发展阶段。系统内一些领导比较重视的单位相继组建了工程地质专业的微机室或电算组, 装备了一定数量的台式微机,部分地质师转而从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从此有了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的专业队伍。在此期间,工程地质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有了很大发展,绘制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等值线图、节理统计图等地质图件亦可达到计算机出图的实用水平;数据库的应用方面,有了一些初步实践和应用规划;在工程地质数值计算方面, 将当年在袖珍机上应用较为成熟的一些工程地质计算程序搬到了微机上,并继续开发了一些新的计算程序。总之,这些成果反映出工程地质的计算机应用逐渐进入了实用阶段。 Windows 系统走向成熟,各类编程工具、制图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等,功能越来越强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自然也有了新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绘制钻孔柱状图作了一些版本更新,或与数据库的结合方面有些新进展,剖面图方面可以利用数据库和数据文件在AutoCAD 环境下处理复杂地形、断层构造、非钻孔控制的地质剖面等问题,达到了推广应用的水平。在探讨三维地模型于计算机上的实现亦有些新进展, 但离实用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就整体应用水平而言, 基本上没有更为可以宣扬的重大突破,在此称之为“相持”或“稳定”阶段,当然并不一定很合适。社会不希望动荡,政治强调的是稳定,而科学技术处于稳定状态就等于停滞不前,那可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水利水电系统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 经过起步、发展、相持阶段之后,迅速拉开档次就成为必然结果。主要表现在水平高的单位已经建立起了勘测系统的Intranet,可以与分散的地质队实现远程网络通讯,交换工程及管理信息,计算机出图率可达80 以上,地质报告的编写、地质资料的分析整理等等均已达到计算机化。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基本建设的辅助配合性专业,在工民建、地矿、石油、交通、煤炭、电力等行业部门都有工程地质专业,鉴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又是所有这些不同行业的工程地质专业中涉及面最广声望最高问题最复杂任务最艰巨的专业,这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无论是数值计算、数据库应用,还是专家系统、网络系统,都大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工程地质制图(主要指三维问题),可以说是所有专业计算机制图技术中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堪称计算机图形学中的世界性难题,很需要我们的地质计算机人员去探索研究。 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内涵,社会发展阶段的局限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事业单位向企业化过渡进程中的不适应性、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矛盾性、旧的管理制度与新的运作机制的协调性…,似乎越理越复杂,越分析越使人困惑无奈。当我们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时候,问题就十分明显化了。为什么一些单位在同样的大环境下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 只要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都可以得出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人才。 一个单位的领导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熟视无睹,不支持此项工作,缺领导人才! 没有发展规划,缺智谋人才;发展规划搞得不好,不能组织有效的实施, 缺组织管理人才; 软件与硬件系统运转不灵,不能发挥效益,缺应用专业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总之,一句话:缺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那些缺人才,或不用真正的人才,或用不好人才的企业必将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目前最时髦的词: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我们还在补工业时代的课。机遇与挑战同在,业界一再惊呼,我们没有赶上工业文明,决不能与信息文明失之交臂,如此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旦失去,知识经济当然也就是空中楼阁。 我们撇开以上现状分析中的种种体制与现实方面的原因,单从行业管理与应用技术的角度来看, 仍然是两大类问题, 一是硬件,二是软件,其组合后的情况就更多了。各勘测单位对此两大类问题的态度差异较大,极端情况是对硬件软件都不以为然,一般情况是重硬件轻软件、重配置轻发挥效益、重开发轻应用、或重应用轻开发、普及与提高不能兼顾、生产与科研不能并举等等。 软件方面的问题更多一些。多年来,专业应用软件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各自为政,很少沟通与交流。水利水电勘测系统的专业软件没有进行过规模性的投入和开发, 更没有正规的开发商或软件组织来研究到底我们应该开发什么样的软件,上什么档次,以什么为标准,当然也就不具备象样的商业意义上的软件产品。在行业管理方面,一些规划 设计方案难以实施,投入不够,管理不力,或管理困难。 近年来,我们探讨的另一条路就是自由软件之路。根据本系统的实际情况, 我们倡议广大地质计算机爱好者们将自己开发的不能形成商品的软件贡献出来广泛进行交流,得到了积极响应。我们将继续倡导这一沟通交流方式, 尽可能创造条件使编程者的劳动得到本行业本专业的认可,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可。自2000 年以来,我们在RS 和GPS 新技术利用方面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填补了该院测绘技术在这方面的空白。作业方式为航空摄影测量飞机拍摄航空照片,采用Vexcel3000 和U1traScan5000 高精度扫描仪对构成立体像对的航片及中心片(主片)进行扫描数字化,生成TIFF 格式影像数据文件。利用山东省水利设计院引进的武汉适普公司研制开发的VirtuoZO312 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对影像数据和GPS 外业像控资料进行空中三角测量、估算空三加密精度、全野外碎部点采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和编辑、数字正摄影像生成、正摄影像测图和数字线化图编辑并生成线划图,然后进行野外补调,最后编辑生成最终的线划图, 并转换成Auto2CAD 的DWG 格式的图形文件。经实践证明,采用RS 和GPS 技术与传统的测图方式相比较,不仅大大提高了图形的精度和产品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收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利用GIS 强大的地理数据的集成、存储功能对于GPS、RS 获得水利工程数据和产品入库,进行测绘成果系统化管理。为进一步实现GIS 的查询、分析等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该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以美国ESRI 公司研制的ARC/INFO 软件做基本平台, 以MicrosoftVisualBasic6或者MicrosoftVisualC++开发平台为辅助平台来实现其功能的。 将地形原始数据(GPS、全站仪等采集数据)输入到系统,经过数据过滤后转化为三维矢量数据,进一步生成三维地面模型DTM。利用内插手段,可以生成更高精度的DTM。DTM 在经纹理、光照等图先渲染操作,即生成逼真的整个测区数字地形模型,为调水工程的线路规划设计和调整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协作网在软件开发方面的原则是: 支持基础软件和标准软件的开发,制定标准,研究探讨专业性强难度大的软件。尽管硬件频繁换代,软件疯狂升级,但多是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系列软件、工具软件、数据库平台、制图平台等,这些平台对于基本符合流行操作系统和编程工具的各专业性应用软件,均具有单向兼容性,因此,专业应用的基础性和标准化软件具有相对长期稳定的实际意义,不会象那些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的软件随时淘汰随时升级。显然,开发基础软件和标准软件的意义是长远的,迟早要投入的。 计算机应用论文:分析我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引言在一个信息化社会里,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备的一种现代通用智能工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及其操作技能也已成为人们所必需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学院作为粤北地区一所大型的技工院校,每年入学的新生比较多,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省统考的必修课,所以搞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和省中级统考的通过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学院有十几个专业,跟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不多,像一些汽车、机电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差别,所以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从我校的生源特点、教学特色及培养目标考虑,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很有必要,这关系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成效,关系到我校学生每年参加省统考的及格率。下面笔者就我校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解决的办法作一浅析。 一、按教学规律合理安排教学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环境比较高。在2011年以前,我系的计算机教学在学院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进行,由于计算机比较落后,机房没有空调设备,网络不稳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积极性很差,影响了班级正常教学。差的教学环境也就使我系计算机省统考通过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学校领导的不断努力下,学院在2011年上半年筹集了资金买了一批联想的新电脑分发到各个专业系。我系便利用这批新电脑组装了三个带网络的计算机机房。在2011年下半年的时候,我校已经全面启动新机房进行计算机教学。教学环境的改善也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积极性,教学工作也能很顺利的按计划展开。在2011年下半年省统考中,我校的通过率已经大幅度的提升了。下面请看一组数据: 二、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动态教学方式 对于计算机类的应用性课程,集中授课和上机指导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计算机应用基础属于应用性课程,一个概念、一条命令都是通过相应的操作来表达,如windows使用、办公室软件的操作等知识的讲解已经无法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模式去完成,特别是互联网知识,如果只是“纸上谈兵”的话,学生就无从理解、掌握。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都安排在第一学期,由于刚进校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比较低,静态图文较难抽象、连贯理解。因此,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室是由计算机、投影及音频网络设备组成的一个综合网络系统,它容易实现手把手教学方式,具有直观、同步、集中和互动特性,达到讲演统一,演练统一特别适合应用操作类课程教学。而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网络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把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一部分课时由老师采用常规教学方式跟学生面对面直接传授,另一部分课时则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利用机房的局域网来建立学习资料共享,它把教师的课件、教学要求、重难点、课后作业、模拟试题等都放在共享文件夹里,供学生使用,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 三、采取分层次教学和分类考核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清远市技师学院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它们既招收初中起点的生源(中技班),也招收高中起点的生源(高技班)。中、高技生的知识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它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都采取同一个标准,那么,教学若按中技生培养要求制定,高技生就会“吃不饱”,埋怨教学在浪费时间,容易打击高技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若按高技生标准制定,中技生就可能“消化不良”,容易制约中技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具体实施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目标。由于我们学院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通过计算机中级省统考,所以无论是高技还是中技生所教内容和教学的时间都是一致的。比如我所在的汽车工程系就安排每周一天(6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在上高技班的时候,我一般会讲的比较快,让学生练习的时间比较长,通过回收的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如果考试大纲的内容掌握的比较好,内容就会适量的延伸一点,这样我们高技班的同学就觉得上课时间很充实。在上中技班的时候,我会把所讲内容再细分一点,内容不会延伸,就像少吃多餐一样,这样容易让学生慢慢消化,这样中技生就会把考试大纲里的内容完全吃透。这种分层教学和分类考核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四、重视强化技能训练,突出技工院校教学特色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强的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同步教学方式,由于教学直观,学生很容易领会掌握,但要达到熟练操作和灵活应用的程度还有差距,这就需要课任老师应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演示教学力求做到既要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到学用意义,提高学习兴趣,又要扣紧统考题型,不泛。由于以前设备不足或技能教学理念不强,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到1:1,学生没有足够的练习课时,也就不可能有熟练的操作技能,更谈不上灵活应用了。现在,我校已经改善了设备,使用的都是全新的设备,所以,完全可以按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可按4:6分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只作简单讲授,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实训操作,学生在实践中领会要点、学好技能,突出体现技工院校的教学特色。 五、向学生宣明统考重要性,加强实操纪律,重抓上机训练,建立“考证促学”激励机制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试的目的一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状况;二是检测教与学的综合效果,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当前,一些教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试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考试的形式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老师命题的质量不高。(3)忽视考虑考证重要性的做法。以上问题容易造成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片面不科学、不权威;或考试作为教学指挥棒对学生作用不明显。因此,任课教师应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性质、教学计划 和培养要求,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考核手段。第一,我在上课的时候就充分利用和运用好“评卷系统”,加强单元过关测验,做到当堂评改并记录学生测验成绩,让学生知错、比超,有实效。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提交作业的热情有很大的提高。第二,保障考前“模拟考试”时间,让学生熟悉题型和考试模式,在考前模拟训练二到三次。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操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认真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朝着“培养全面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方向发展,让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能更好地造就技工人才。目前,我校的计算机中级统考的通过率还不是很高,在千人技工院校中处中游水平,所以要求我们教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要共同努力,加强经验交流,想方设法搜集、整理和编写各种训练题材,并积极实施,起到良好效果。 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综合管理办法 计算机应用 综合管理办法 1目的 加速公司网络信息化建设进程,同时保证在建项目的成功实施;对计算机硬软件的购置、发放、使用,以及软件、数据文件的保密、防毒、备份等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确保设计、生产与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计算机应用项目工程和硬软件及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 3职责 3.1网管室负责系统的硬软件资源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维护,解决系统实施与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在系统实施中保持系统的集成性;组织有关部门采集、整理与备份数据;跟踪了解市场行情,技术动态,为公司领导提供所需要的决策支持资料,对不同层次的工作要求,统一制定相应的配置标准;配合各部门和合作单位开展网络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制定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理规程;在公司主管领导的领导下,负责实施与运行的统筹管理,并推动管理部门的实施。 3.2各部门信息管理人员协助本部门网络信息化的推广应用工作,负责本部门的硬软件的正确使用和保管,做好相应的保密、防病毒及数据备份工作,为本部门建立严格科学的计算机应用管理制度并按制度监督执行。 3.3由公司主管领导参与,总经理挂帅所组成的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负责提出公司的IT发展战略、开发目标、策略和要求,及审批项目投资;调动与组织有关管理部门按计划逐步实施公司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并批准进行新老系统的切换;组织调整不合理的、与新系统不相适应的管理机构、体制和制度;在系统实施的主要阶段,组织方案审批与成果技术鉴定。 4.4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有关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教育与培训,岗位考核和必要的人力资源配备。 4工作程序 4.1计算机应用项目的申请、立项、批准、实施及验收 4.1.1公司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应根据公司发展总体要求,制定公司网络信息 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规划及具体要求,网管室会同各有关部门按 共5页第1页 要求综合公司实际情况和计算机硬软件技术发展状况,向装备部提出书面申请,装备部 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讨论,并形成立项报告,报公司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审批。 4.1.2正式立项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由公司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指定项目负责人,按立项报告要求组织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设计方案选型、施工方案制定。 4.1.3方案确定后,项目负责人组织对合作单位选择和考察,具体要求如下: a)合作方基本情况考察:包括公司名称、性质、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主要产品或业务范围等; b)技术能力考察包括: 1)开发实力及专业队伍情况; 2)专业资格认证情况; 3)项目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 4)技术服务及后续技术支持能力; 5)项目实施成功经验等。 c)对合作方在本行业的成功用户情况考察 d)对合作方所提供方案综合评价: 1)所提供方案可行性(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评价; 2)实施能力评价; 3)方案需完善和改进的方面。 4.1.4项目负责人将综合考察的情况,以《计算机应用项目综合考察报告》的形式,上报装备部组织多方论证小组进行评议,其中包括招标或议标、商务合同、技术协议签定等,然后按技改程序申报资金、组织实施。 4.1.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网管室负责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随时向公司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实施完工后,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验收报告,报装备部组织验收;验收完工后,所有验收资料在网管室存档,验收原始记录在装备部保存。 4.2计算机硬软件的购置 4.2.1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硬软件需求申请,填写《计算机硬软件需求申报表》,进行相关需求说明,经网管室按配置标准审核后,属技改列支的,报装备部按技改程序审批;属日常办公列支的报总经办按相关程序审批。最后由网管室根椐实际工作 共5页第2页 要求配备,如不按规定程序办理,其费用将不予报销。 4.2.2购置的硬软件需经网管室验收、入库,方可报销。 4.3硬软件的保管和分发使用 4.3.1确认合格的软件,由网管室登录于《软件控制清单》,注明软件的名称、编号、版本、登录日期、主要功能、使用状态(Y表示在用,N表示已作废)及使用部门等相关内容。 4 .3.2软件原件由网管室集中保存,保存的场所应隔尘、干燥、无化学物质或气体的污染,软盘保存在干燥箱内。软件磁盘原件保管两年后,应复制或制作新的软件原件,经比较验证无误后,加盖“有效”印章、并由验证人员签名,旧原件撤离保管场所。 4.3.3网管室根据使用部门的需要复制相应的份数,复制时在网管室专用的电脑上进行,复制后的软盘经验证和杀毒处理后,在软件存贮介质表面加粘软件标签,由验证人员签名,并加盖“有效”印章后发放相关使用部门,由软件应用人员在《软件发放登记表》上做签收记录。不能复制的软件可以原件发放,在控制清单或发放记录表的备注栏中注明。 4.3.4各种软件的安装盘及相应资料统一存放在网管室,并填写入库登记表,资料允许使用部门借用或复印发后使用,但须办理相关手续。 4.3.5在软件的安装使用过程中,网管室负责提供该软件运行的环境及相关技术支持。 4.3.6各部门所有计算机硬软件由部门信息管理员或操作责任人向网管室办理领用或借用手续,当其岗位变动时须到网管室办理转交手续,否则人力资源部拒绝为其理相关手续,且造成财产丢失还将追究其赔偿责任。 4.3.7部门信息管理员和操作责任人必须保证所使用的硬软件完整无缺,定期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凡造成硬、软件丢失或违规操作造成损坏的要承担赔偿责任。 4.3.8计算机硬软件的报废、转让、处理,须经网管室、总经办、装备部共同决定,报主管领导批准,并做好相应记录。 4.4硬件软件的测试、维护、升级 4.4.1外来软件或下载软件必须经网管室严格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测试合格后方可安装或使用。 4.4.2凡经网管室按正常程序登记注册的计算机硬软件的维护,由网管室负责完成,并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 4.4.3由网管室组织对原使用部门的旧版软件逐一进行更新,使用部门软件应用人员在《软 共5页第3页 件发放记录表》上再次做签收记录。旧版软件原件的贮存介质由网管室加盖红色“作 废”印章,予以保存。 4.4.4现有硬软件的升级,申请部门需填写《计算机硬软件需求申报表》,依硬软件购置程序进行审批。 4.4.5硬软件的升级由网管室执行,软件升级经确认后,将更新情况登录于《软件控制清单》。 4.5软件及数据的保密要求 4.5.1内部开发的应用软件的密码由软件开发人员及软件应用人员持有,不得向他人泄露,密码的升级由原开发人员执行,并记录密码升级的情况。 4.5.2公司局域网络,由公司计算机领导小组授权网管室,对公司虚拟网的划分,工作组及用户访问权限的设置,并对操作密码进行统一管理,任何人不得随便将密码转告他人,防止软件资源非授权的使用。 4.5.3公司中心机房非网管室人员不得随意入内,网络中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只允许网管理员操作使用;对服务器系统软件、数据库应进行多重加密处理,经系统管理员授权,方可使用;网络中所有工作站,须经部门负责人授权允许,持本人用户密码上机操作使用。 4.5.4E-MALL接收与发送需进行严格检查,以防止保密资料经此渠道泄出,发送与接收的电子邮件均需进行审批与登记。 4.5.5经由绘图机出的图纸需进行登记管理,在打印图纸资料时,申请打印人员需填写《CAD出图登记表》,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打印作业。 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教学渗入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在日常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也要求学生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德育教育正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德育教育也是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内容,但是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以及我国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正是基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对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展开探讨,通过其必要性以及策略的研究与探讨希望对计算机应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我国信息技术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使多年来党与国家在教育方面一直坚持的方针政策,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尤其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发展。计算机应用教学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其必然性。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只有在教学意识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在教学时间中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够切实做到学生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平衡发展,才能符合素质教育对计算机应用教学提出的要求。 (二)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计算机的普及是信息化时代来临的主要标志,而信息化时代也对人们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一大背景下计算机德育教育突显的更为必要。在计算机应用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包括许多方面,如计算机的使用道德教育、计算机网络道德教育等,这些基本的道德教育在当前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深入,计算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在计算机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网络中良莠不齐的信息作出选择和利用;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信息安全提出全新的挑战,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高科技犯罪也日益猖獗,只有加强对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能够用道德来规范自己,从高学历以及计算机使用者这个源头上减少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频率比。 (三)社会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社会对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在学生发展方面,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同时需要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德育教育,这是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发展的要求,更是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技术以及学生自身成才的基本要求;其次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方面,高校的责任在于培养优秀的人才以及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来达到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都是走向社会,而社会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层次以及思想道德素质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学生仅仅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缺少必要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很难得到社会或工作单位的认可,所以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负责的表现,是社会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教师应当起到榜样作用。教师应当在计算机应用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树立榜样作用,首先教师是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主导,是课堂中的灵魂人物,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时教师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品德素质也会在日常教学中体现出来,这种在日常教学中的体现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中品德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是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权威,即使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贡献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知识层次以及技术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与之有关的德育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行为与思想取向能够让学生留下很深的影响。所以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并不断做出反思来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如及时了解与计算机应用或网络相关的道德问题与法律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普及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道德素质。 (二)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在学生专业的养成上渗透德育教育对提高学生在品德素质上的实践性以及自觉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在上机过程中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做到文明上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爱护与维护计算机以及进行规范的上机操作,比如在计算机关机的步骤中,教师要强调从开始菜单中进行关机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数据不会受到损害,从这种专业素质的养成中培养学生守规则、细心的道德品质;其次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要强调计算机应用的道德规范,尤其是设计到严重违背道德甚至是法律的问题要进行举例式说明,例如在向学生讲解黑客或病毒对计算机甚至是对社会的侵害时,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进行必要的说明与补充,通过引发的严重后对学生予以警视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出于任何一种目的的制造、传播病毒都是特别欠缺道德素质的表现,严重的情况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针对学生开展计算机应用道德规范是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教师应当引起特别的重视。 (三)选用合适的德育内容与合适的教学手段渗透德育教育。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基础是尊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特点以及德育教育的特点,所以在计算机应用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当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尽量全面的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如在计算机应用教育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以及趋势,让学生明白自身专业符合时代特点的同时认识到我国对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与支持,使学生产生对自身专业的自豪感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或结束的一小段时间通过网络来向学生展示一些当前社会中的重要话题,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评论,不仅使学生能够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兴趣,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的教学手段方面教师同样要考虑到自身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的实践为主要形式,通过这种实践来加深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以及促使学生能够在道德培养中保持自觉性,如在学习flash制作中,教师可以任意一个与德育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来创作,在评价手段上以学生的互相评价为主,使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在不失专业教学比重的同时,提高德 育教育的比重,从而达到在计算机应用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计算机应用论文: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浅议 【论文关键词】 课程设置 灵活教学 情感教学 个性发展 【论文摘要】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那么作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根本任务就需要对计算机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广泛需求。本文将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计算机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现实是我们设计课程的主要依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机技能我们就开什么样的课程。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了专业技术能外还应具有与本专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等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以利于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这种教学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使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专业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进入角色快的人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学生实际上不是容器而是有待于点燃的“火把”有很大的发展潜能。那么怎样才能点燃学生这个“火把”这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要根据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其教学效果。例如典型任务驱动。如在教学Word 2003综合应用——图文混排时可以这样引入新课:首先出示图文道并茂的学校校刊一份,然后对本校刊进行知识分解,分析如何利用Word 2003一一制作,通过分析得出其制作并不难,只不过是Word 2003的一个综合应用。鼓励学生说:“其实,通过学习你们也会具有制作这样样刊的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主编的新校刊吧。”这里为什么选择典型工作任务驱动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实践具有结构的完整工作过程(需求分析、实施要求、实施步骤、验证结果及检查评价)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在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时应紧跟市场的变化。这样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制作比较符合职高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在这样一个任务的驱动下,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将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课堂气氛将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2、根据学生学特征,实施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圃的需求—— 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行为还是成绩都属于学校和班级的后进生,长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训斥和指责,相比于同龄青少年会有一定的逆反情绪,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更渴望被关注,更渴望成功。在课堂上常有着“示威”、“暗斗”、“唱反调”甚至随心所欲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目的往往是要引起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关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充分挖掘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诱导,鼓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满足;教师要促成课堂支持性学习气氛的形成,给碰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支援;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个性发展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计算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与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同时,为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协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班级网站,学生练习即时交流,并通过学习和互相评价受到启发,进而完成自己的研究。这样把个性化发展和协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可以突出共性,发展个性,相辅相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教改的重点和核心任务,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专业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根本保障。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多层次的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计算机应用论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从课程的教学形式、实践操作训练、评价方式转变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最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各种计算机应用软件不断推陈出新,使得计算机在各种行业及家庭的应用更加普及。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推广与普及,一般的应用操作、文字处理已经成为一种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目前中职学校各个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既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学形式 (一)传统的教学形式 以前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多数采取“板书+讲解+适当的上机练习”的授课方法,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僵化,没有直观的演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基本上以自身为主体,从课前备课到上课讲授,对学生的反应关注得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及时按教学要求进行练习操作,在上课时难免有画饼充饥的感觉,从而导致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果难免不佳。 (二)现代的教学形式 当前,计算机课程教学基本上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各种软件,多数以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系统支持,这种可视窗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人机对话功能,使得计算机的很多复杂操作能够借助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而变得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使用传统的黑板上课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换言之,就是现在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了“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方式。实践教学证明,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后,由于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可以对老师讲授的知识当堂进行操作练习,在师生的互动中既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又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三)改革思路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应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改善硬件环境,充分利用投影仪或一些教学控制软件演示以进行直观教学;另一方面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研究一种崭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学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目前,建构具有中职学校特点的“创设问题情境一师生互动设计问题一师生互动探究问题”三步走的计算机课堂,就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它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具体步骤如下:(1)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艺术作品”和“文字材料、图表数据、图片”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2)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发现、设计问题。问题可以来自教师自主发现、设计,也可以来自学生互动,在相互启发、交流中发现、设计问题。(3)通过师生互动探究问题。把问题作为主线,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方式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课堂教学呢?这就要求我们从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和能力水平出发,充分考虑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特点,做到内容上量体裁衣,因材施教;语言上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避免空洞说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习机基础课程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激发创造性,产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轻松的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的同时,也收到了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选用合适的教材 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教材。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材的更新显得相对滞后。由于中职教育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市面上适合中职学校的教材很少,选择余地不大。中职学校以前曾选用过专科院校的教材,但由于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差别,前者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后者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研究。中职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压力大,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正因为如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材选择上应考虑选择由中职学校编写的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特点的内容新、适用性强、浅显易懂的教材,这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 (二)甄选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授课内容,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 讲解。例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演示文稿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是计算机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计算机,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 (三)注重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制作课件,注重实例教学,以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作为每个教学模块的开始,让学生从“可视化”的实例教学开始,对模块的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完成目标任务需要哪些知识。随后,再以实例为主辐射到相关的知识、技能。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直观性、目的性更强,普遍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安排一些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学生独立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学的内容应该从简单人手,再逐步加大自学的难度,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而且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自学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带着自学的习惯,就会在平常的自学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讲解、答疑及自己的练习去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训课为重点,实训内容则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训任务之中。在实训过程中借助教学课件,采用讲、看、练一体化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将原来抽象、复杂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在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从而更直观地掌握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切实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方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益。 (二)通过竞赛来促进技能 学校每年定期举行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竞赛,内容包括打字,编辑排版,表格数据处理、图表制、幻灯片制作等。通过竞赛,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并积极应用到与实际工作相关的各项任务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能力弱,这就使得我们要去寻找一种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既不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又能从一定程度上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对此,应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一种是:评价分为过程评价、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三个部分。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态度,以课堂出勤率、课堂纪律和平时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训作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30%,实验成绩考试占70%。另一种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以证书的成绩来评价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拿到等级证书后增加了就业的筹码,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的;另一方面它也推动着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更新,是值得去探究的。 综上,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性强。作为这门前沿学校的授课教师首先就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改革,从“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上,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其次就应该结合计算机学科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运用专业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再者就应该全面掌握教材,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的综合素质最终得到提高,达到了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计算机应用论文:关于计算机应用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这个“学术技术交流组织”以及她这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认可。在协作网即将正式成立和全国第三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协作网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系统地对我们以及一切关心和爱护协作网的朋友们共同倾注了大量激情、精力和时间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进行总结,是十分有意义的。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协作网如何运作,专业软件向何处去,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去推动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发展,所有这些,不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每个网员都应该认真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积极探索协作网的定位的同时,更在严肃认真地思考协作网的任务、宗旨和目标,此文旨在阐明我们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始料不及,Internet的辉煌令世人惊叹不已。有史以来,从来就没有一种技术能象计算机技术这样日新月异;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唯有今天的Internet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信息社会概念新颖的服务意识,获取信息同时又提供信息的互助观念,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业界思想,自由软件公开源程序代码的业界潮流,敢于挣脱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又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计算机业界和Internet所独有的,也是计算机和Internet改变世界的精髓。我们认为,协作网不单纯是一个技术学术交流组织,它不同于其它学术团体,而是融入了信息社会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顺应信息社会的世界潮流,是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概念的一种新的诠释,是信息社会计算机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 1 过去的启示 从八十年代开始,水利水电系统内各单位相继成立了计算机处室,以此来开展本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工作。时至今日,一些单位的计算机处室相继解散,总院也没有再保留计算机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过去的那套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思路和管理办法是否符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否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们对于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习惯做法是采用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即投入一部分经费,进行一些专业软件的开发。这种管理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初期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与现实不相适应,其原因就是对“软件”这一计算机应用的核心部件不理解,或者说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软件就象一个人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应用与推广阶段和维护与完善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而后两个阶段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互相推动发展的过程。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一是只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只关心软件的出生,不关心软件的成长,致使一些软件开发出来,由于得不到发展而夭折;二是计算机应用工作独立于各专业处,造成开发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更谈不上推广应用。这些恐怕就是专业软件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是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的困难所在。 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关键在于开发和使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应用软件。这种应用软件不同于其他科技产品,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领导的重视,单位的财力,计算机支撑软件平台的选择,使用人员的素质等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内容决不是仅仅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还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对开发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又要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市场宣传、推广和服务,以及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等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专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带来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与现行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所以要进行广泛探讨,并考虑进行相应的改革。 2 协作网的由来 工程地质勘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多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行业中处于落后的状态,这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1995年初,我们开始尝试由专业处自己来抓这项工作(早在7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我们对水利水电各勘测单位的软件开发情况及开发人员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对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整理,并对几个勘测单位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勘测专业由于交流甚少,应用软件大多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状况,造成人员和资金的浪费。因此打破各单位之间的封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当时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199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学术大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成立协作网的倡议,希望通过协作网这一组织形式来实现互相交流和推动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开展。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大家认为这项工作十分必要、非常及时。接着在同年的11月份,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勘测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大家充分讨论了协作网对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和专业应用软件发展的意义,一致拥护组建协作网。1996年初,协作网筹建组正式成立,开始了我们这三年多来的筹建工作。 3 协作网的管理意义和实际效果 协作网运作实际上有其独特的管理意义。我们所说的“管理”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行业管理的内涵,也包括协作网具体运作的方式,是打破旧的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协作网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供使用,我们只有借鉴别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搜集外系统的相关计算机应用的先进成果,把它引入水利水电勘测行业,并把行业内的计算机应用经验进行推广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勘测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进步。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刊的出版,来团结全体网员,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网刊既是网员们交流的场所,又是我们进行计算机应用工作舆论宣传的工具。借鉴计算机业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几年来的实践与摸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对本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思路,通过与网员的交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我们的主要观点包括: (1)抓标准软件、基础软件的开发,这是软件发展的根基。只有具备了开发层次比较高,应用、维护、拓展都比较好的标准软件和基础软件,才能使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有序、高速发展,这个道理就象盖高楼大厦必须要有牢固的地基一样。 (2)对软件不搞鉴定。计算机业界早就不再进行所谓的软件鉴定。因为软件开发出来,自身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测试,不断进行修 正和完善。而我们行业的软件起步较晚,需完善的地方很多。如果不广泛地进行交流和应用,由用户来发现问题和进行评价,形式上的鉴定只能是纸上谈兵。 (3)积极倡导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交流促发展,大力倡导自由软件这一时代潮流的产物。当今计算机界对自由软件Linux的推崇,正说明自由软件在计算机界具有特殊的生命力。自由软件精神对专业软件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协作网是一个自愿联合组织,她所体现的是信息社会的精神。工业社会强调的是竞争,最终导致分裂和封闭;而信息社会强调的是合作与互助,强调的是团队精神。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现在,网络上的交流完全不分国界,没有地域的限制,网络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生活每天都在创造奇迹。求医、求学、求助、求职…,从中我们看到了人类互助的愿望借助网络这一桥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实现了人们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协作网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包括软件开发人员、使用人员、部门领导、大学教授以及软件开发商等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广泛交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互助互补,这也是通过协作网进行管理的意义。 (5)在运作机制上,采取自愿入网的原则,而不使用行政手段。因为没有大量的经费作后盾,我们必须靠优质的服务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赢得网员们的支持。协作网是为了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因此网员并不局限于本系统的单位和个人,这也体现了协作网的开放意识。 (6) 在Internet上建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页,使得信息的交换更为自由快捷,软件交流更为方便灵活。主页吸引了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爱好者,拓展了交流范围,并起到了宣传作用,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进行交流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三年多的努力,协作网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确立了在全国工程地质界的位置,为水利水电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不论是工程地质界的老前辈,还是新一代年轻的地质工作者都高度评价了这项工作对专业学科进步与发展的意义。 从实际效果来看,信息交流的结果同时带动了专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一些软件开发较好的单位通过协作网大力宣传他们的软件,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从而带动了软件的完善与推广工作;许多过去计算机应用工作比较落后的勘测院通过引进软件、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尝到了甜头;一些计算机爱好者通过交流经验,交流自由软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些勘测部门的领导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教授们也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刊中的一些介绍软件使用经验的文章解决了许多单位的具体应用问题…。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信息的作用是威力无穷的,这是过去计划体制下用多少钱也无法办到的.而我们抓住了信息这一环节,真正改变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模式,使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协作网的另一实际效果还在于她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她的凝聚力表现在将过去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她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倡导合作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人才的创造热情有了发挥的空间。人们逐渐抛弃了过去封闭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合作的意义,开始走出个人的圈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的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网员们的支持、理解和热情,使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协作网的工作效果为我们展示出现代管理的深层次意义,这也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改革的一大课题。在过去计划体制下,所谓管理多是针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只有“管”,而没有“理”。而在计划体制逐步削弱的今天,管理部门逐渐丧失了人财物支配权的情况下,是不是就不再需要进行行业管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管理对事物的发展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我们是做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固有的旧观念不思进取,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发展时期,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冲击,信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服务将是新时期行业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姿态来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协作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新的理念,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基层提供信息服务,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当然,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还要靠全体网员以及所有关心协作网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欢迎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协作网中,我们也非常欢迎计算机软件公司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带给我们,让我们为提高勘测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共同努力。 计算机应用论文: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一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 任务驱动 模式化教学 过程性评价 教育技术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职学校中学生的现状,以及计算机应用基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知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引言 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使得人们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更加广阔。当今社会,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不仅是人们立足社会的必要条件,更是人们工作、学习和娱乐中不可或缺的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中的一门基础课,是中职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入门级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必要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使用计算机来获取、加工、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网络环境,为他们自主学习、终生学习、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环境奠定良好基础。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教师观念落后,知识更新慢,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也要围绕这一方针开展。有不少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定位理解的并不透彻,依然抱着以前中专教育的想法,传统的应试教育占据头脑,面对新的形势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忽视技能的培养;对于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不了解,还在讲Dos命令、Windows98等过时的知识;有的还简单的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就是教学生打字。观念的落后加上有的学生教师的配置不合理,导致学生学用两张皮,在实际应用中大打折扣。 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少,教学手段单一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理论知识占一小部分,大部分内容是图形界面和人机交互。有的教师还在采用口头语言和板书式教学,不仅教师难教,而且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苦燥乏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既费时费力,又达不到效果。学生不能跟随教师进行操作练习,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差,教师也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1.3考核体制陈旧,评价指标少 对一门课来说,考核手段非常重要。目前多数学校同课程一般采用统一命题、考试、评卷,这种考核方法实现了教考分离,考核手段比较公平、合理。但是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来说,采用这种考核方法却存在很大问题,单单凭一张考卷来考察学生计算机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很不科学的。有的学校采用卷面考试和上机考试各占一定比例的办法,但上机考试时间有限,题目较少,考察的知识点并不全面。 1.4学生基础总体较差,程度参差不齐 现在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同等学历的社会青年,其基础总体上较差,程度参差不齐,有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有的学过计算机,有的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中职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和新知识比较感兴趣,但缺乏学习的耐力和毅力;他们个性强,喜欢表现自我;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团队意识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学生初中时成绩差,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冷落、同学的白眼,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这都给我们的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2改革措施 笔者认为,要改变上述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2.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首先,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法和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真正吃透职业教育的特点。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熟悉学生的心理状况、思维模式和认知发展规律,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再次,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就业需求,正确使用各种电教设备,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2.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较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我们也可以把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引人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可以满足各种形式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了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摆脱了课堂内容的抽象与枯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还应尝试上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讲座课、学生作品演示课、任务实现讨论课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软件、手机短信、电话等通信手段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利用局域网进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作业保存、学生作品展示等。 2.3模块化教学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将其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中英输人、Windows操作、网络及通讯、文字排版、电子表格处理和演示文稿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根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按需施教,尽量精简不必要的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要以掌握必要的技能为目的,以服务学生就业为目标。 2.4任务驱动 在每个模块中,知识点的掌握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任务来完成。比如,在前面提到的“信箱申请及使用”知识点中,要求学生完成免费信箱申请、添加本班通讯薄、编写电子邮件、保存草稿、上传附件、接收和阅读电子邮件、发送电子邮件等小任务组成。这些小任务非常具体,实现起来也比较容易,学生容易完成。在上机前,要完成哪个模块、哪些任务,教师都具体地布置给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学生就知道要练习什么内容,避免了因上机目的不明确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2.5过程性评价 在每次上机前,都安封隋相应的任务,下课前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记录,学生每节课都知道完成了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有成就感。这样老师虽然辛苦了一点,最后期末成绩可直接由平时成绩评出,这样成绩比较公平、公正和合理,避免了考试一刀切。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成绩评定时,除了横向比较之外,还要纵向比较,多鼓励,少批评。 2.6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对一些大型的综合作业,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置一个小组长,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有不同的任务,最后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整合。这样的方式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喜闻乐见,因而每个人都积极参于,既发挥了个人特长又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屏幕上展示出来,个个都露出了笑脸,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在快乐的活动中学习了知识,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结束语 21世纪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应加快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信息素养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计算机应用论文: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小结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Word Excel 论文摘要:该文结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总结了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犯一些比较类似的错误,我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学生常见错误做了一个总结,具体有如下一些: 1计算机基本概念和操作 在计算机基本概念中同学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计算机硬盘当做是计算机的内存,曾今在校园里面看到一张广告,上面写着“本人有一台电脑出售,内存80G”。而且也有同学问过我说“我的电脑怎么会出现说内存不足呢,我的内存有120G呢”。而实际上计算机硬盘是计算机的一个外部存储器,我们通常所说的内存是指我们的内存条的容量。内存条的容量现在一般都是1~2G居多。 另外,就是有些同学在打字的时候,有些标点符号总是出不来,主要是标点符号没有切换到中文输入法的标点符号。只需要在输入法的工具栏上“标点符号”的地方单击一下就可以了。另外,全角和半角的问题,也需要注意一下,对于中文来说没有什么变化,对于英文、标点符号、数字来说,原来占一个字符的位置,全角时变成两个字符的位置,同时,计算机把这些全角状态下的作为字符来看待的。如果要做运算的话,一定要是半角状态下的数字。 有些同学在给文件重命名的时候把文件的后缀名给改掉了,这时候文件变成了一个不可识别的Windows文件。在有的电脑上面设置了隐藏文件的后缀名,我们有些同学在重命名的时候确没有注意,比如题目要求把aa.txt重命名为bb.txt,由于设置了隐藏文件的后缀名,我们看到的文件实际上只有文件的名字,没有后缀名,比如“aa”,我们有些同学依然重命名为“bb.txt”,而完后实际的文件名就变成了“bb.txt.txt”,主要是因为有些同学不知道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选项卡中有一个“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因此了解这个选项很重要。 另外,这个“工具文件夹选项”中还有一些问题我们也需要注意,比如我们的电脑一般都是双击打开项目,但有些电脑被改掉了,如果我们要改回来,我们只需要打开一个文件夹,点上面的工具文件夹选项在“打开项目的方式”中点通过双击打开项目,确定,把它改回来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有些文件被隐藏起来我们找不到了,这时我们也是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里面的隐藏文件和文件夹中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夹”。如果是希望隐藏文件,除了把文件属性设为“隐藏”外,同样是在这个地方你需要选择另一个单选钮“不显示隐藏的文件和文件夹”。 2 Word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比如打开Word或是其它软件时,学生经常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打开窗口一看好像自己的窗口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工具栏不见了,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需要点击“视图工具栏”,在Word,Excel,或是powerpoint中都是一样,常用的有一个“常用”工具栏,一个是“格式”工具栏,如果他们前面没有“√”,说明没有选中,只要分别点一下就可以了。 还有一些类似的问题,比如打开Word后发现显示方式跟别人不一样,其实这个也主要是因为,在视图中要“页面”显示方式,这是我们通常所用到的显示方式,而如果选择“普通”和“Web版式”这时候显示方式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有些同学在编辑Word文档的过程中,由于不小心碰到了键盘上的“Insert”键,这个时候在更改Word内容的时候总是把后面的内容删掉了,有些同学甚至以为是电脑坏了,其实这个问题只需要我们再按一下“Insert”键,或是在状态栏的的“改写”这两个字上双击一下,让它变成灰色就可以了。 Word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小问题,比如,有些同学刚刚编辑Word文档的时候不知道Word是自动换行的,有些同学总是自己不断的敲“回车键”换行,但实际上“回车键”是段落标识,结果搞得文章杂乱无章。 还有就是有些同学不知道Word中有“首字下沉”的功能,他们自己把第一个字的字体弄得很大,结果看起来怪怪的。其实我们只需要把光标放在在当前段落中,然后点击“格式首字下沉”,即可以实现“首字下沉”的功能了。 也有一些同学不知道在文章的顶部还有一个“页眉”,底部有一个“页脚”,以为自己只要把那个页眉的内容写在最上面就可以了,页脚的内容就写在最下面。其实,要设置页眉与页脚,我们只需要点击“视图页眉与页脚”,那么光标就会跳到“页眉”上了,如果需要设置“页脚”就切换到“页脚”即可。 另外,在Word中插入图片后,一定要设置要注意设置图片的版式,否则的话就会出现图片与文字排版不好看的情况。我们可以双击图片选中版式选项卡,或是右击图片,选择“设置图片格式”,然后再选择版式选项卡。这里有多种版式可供选择,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 Excel中的一些问题 在Excel中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有些同学在输入如“000001”这个数据的时候出现总是输完以后就变成了“1”,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在Excel中,但我们输入的是数字的时候,默认是数值型的数据,这样的话,在“1”前面的“00000”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意义,因此系统就自动去掉了。我们有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是在输入数据的时候输入先输入“‘”,然后输入一个空格,然后再输入“000001”,这个时候这个输入框实际上已经变成一个文本框,而不是数值型数据了。另外一种方式是选中单元格后点击“格式单元格”在“数字”选项卡的列表框中选择“文本”即可,这样,这个输入框的属性也变成了“文本”了。 另外,在Excel中需要输入从“000001”到“000020”,有些同学却不知道有填充的功能,填充柄是位于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小黑方块。将用鼠标指向填充柄时,鼠标的指针更改为黑十字。我们只需要拖动黑色填充柄一直向下填充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Excel中的一些函数,有些同学不知道使用,比如要计算“A1+A2+…A8”,我们很多同学就一个一个用公式去加,却不知道采用函数“sum(A1:A8)”,还有比如说要计算“A1:A8”单元格的平均值,我们很多同学是通过“(A1+A2+…A8)/8”或者是通过“sum(A1:A8)/8”来实现的,却不知道使用函数“average(A1:A8)”来实现。 Excel还有一个“分类汇总”的功能往往被很多人忽视了。当我们碰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比如,按性别分别求男女同学的各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我们有些同学碰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经常想到要用average()函数对男、女生分别来求平均,其实这样做就复杂了,如果我们用分类汇总的功能很快就能实现。首先我们按性别给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然后点击“数据分类汇总”,然后再分类字段下拉框中选择“性别”,汇总方式下拉框中选择“求平均”,在汇总字段框中把“成绩”选中,然后单击确定就可以了。如果分类汇总需要取消,也同样是在这个对话框,只需要点击全部删除就可以了,数据即恢复到汇总之前的样子了。 4 powerpoint 在powerpoint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比如没有设置好幻灯片的版式,没有设置好动画出现的顺序,或者是没有使用好文本框。另外有一些问题跟在Word和Excel中有点类似,我们就不过多列举。 5结束语 以上总结的这些只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同时也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总结,提醒学计算机不久的学生们注意一下。 计算机应用论文:关于职业学校如何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优化 【论文摘要】21世纪90年代至今,职业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普遍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快,加上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材选用上各有各的考虑,以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从教材、教学实例、教学课件等一系列教学资源都有所不同,而且这些教学资源种类很多,但是,在这么多种类的这些教学资源中,有时候让一线的教师比较难以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资源的优化就显得相当重要而且相当有必要。 1.选好主要的教学教材及配套的教学辅导教材 一方面,现在编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材很多,出版社也不尽相同,甚至有相当部分的学校自己编写校内使用的教材。虽然这些书的内容大体相同,但是讲的方法却并不一定相同。同样一个关于Intemet的问题,有些书把互联网比作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是21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的,但是新近出版的一些教材,在讲Intemet这个问题的时候把Intemet与“地球村”联系在一起,甚至不用前两种讲授的方法,而是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很显然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但是,在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来讲,学生对理解Intemet这个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 另外一方面,还要根据学习对象,即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来选择教材,同样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有的作者编著的书比较通俗易懂,有的则相对抽象。 所以,从这两方面来说,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教材本身的可读性,而且还必须要考虑到学习对象,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实际有选择性地来选择教材包括配套的教学辅导教材。其实,这也是教学资源的优化,教材也是教学资源,所谓“合适你的,就是最好的。”,在这里就是由教材选择问题而来的教学资源优化。 2.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职业学校一线的计算机教师,掌握有大量的日常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资源。比如,电子版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软件、学生作业或作品、教学实例、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论文等等。就我们学校来说,每一年都要购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模拟考试软件。而这些模拟考试题库的题目比较多,而且有些是可以导出来的,我们将其导出后,把这些模拟题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题库。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这些题库中的题,给学生上机训练使用,这样,当学生学完这门课程以后,只要稍加针对性的训练几周,便能比较轻松地考取全国的计算机等级证书,这样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单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资源,上述提到的教学资源,只要能加以整理、进一步的改进、优化,以教学资源库的形式来保存、共享、运用这些资源,日积月累下来,教学资源库就会变得相当的充实。 上述讲的是如何使教学资源库充实,在教学资源充实后,下一步必须得考虑教学资源库的功能。教学资源库可以以校园网应用的形式来展开,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以自己的账号进去资源库平台上传、下载相应的教学资源。平台还可以开发加进论坛的功能,让教师们能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可用性、实用性等等进行讨论,在讨论后再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如果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扩展加学生进入讨论的这样一个功能,让教学的对象也参与到其中,可以更进一步完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教学资源库建立起来以后,既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学习、互通有无,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还可以实现这一课程进度的统一,便于教学计划的实施,共同进步,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3.多与其它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与其它学校进行沟通交流,既有利于发现自己的短处也有利于认识自己的长处。现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同时也有合作的一面。作为职业学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技能竞赛每一年都会展开,但每一年的优胜者各不相同,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扬长避短。但要想发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其实也是不容易的,必须得进行比较,要进行直接有效的比较,多与其它学校进行沟通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在沟通交流中,会有细心的对比。比如,其它学校的课程设置、在这一门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运用程度,教学资源的优化所达到的层次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会在沟通交流中有所对比的。就本校的情况来看,现在每年至少有一次科组外出活动参观学习的机会,这一点是非常好的。如果看到别人在计算机教学方面做得更好,这本身就有助于我们对自身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优化是教学质量得以继续提升的关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化更合理、更有效,有赖于广大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教师继续深入探讨。 计算机应用论文:关于计算机应用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这个“学术技术交流组织”以及她这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认可。 关键词:计算机 应用工作 思考与实践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协作网(以下简称“协作网”)这个“学术技术交流组织”以及她这几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的认可。在协作网即将正式成立和全国第三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即将召开之际,作为协作网的发起者和组织者,系统地对我们以及一切关心和爱护协作网的朋友们共同倾注了大量激情、精力和时间的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工作进行总结,是十分有意义的。今后的工作如何开展,协作网如何运作,专业软件向何处去,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去推动工程地质专业学科的发展,所有这些,不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每个网员都应该认真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我们在积极探索协作网的定位的同时,更在严肃认真地思考协作网的任务、宗旨和目标,此文旨在阐明我们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始料不及,Internet的辉煌令世人惊叹不已。有史以来,从来就没有一种技术能象计算机技术这样日新月异;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唯有今天的Internet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信息社会概念新颖的服务意识,获取信息同时又提供信息的互助观念,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业界思想,自由软件公开源程序代码的业界潮流,敢于挣脱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又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计算机业界和Internet所独有的,也是计算机和Internet改变世界的精髓。我们认为,协作网不单纯是一个技术学术交流组织,它不同于其它学术团体,而是融入了信息社会全新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顺应信息社会的世界潮流,是对传统计算机应用概念的一种新的诠释,是信息社会计算机与专业应用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模式。 1 过去的启示 从八十年代开始,水利水电系统内各单位相继成立了计算机处室,以此来开展本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工作。时至今日,一些单位的计算机处室相继解散,总院也没有再保留计算机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过去的那套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思路和管理办法是否符合计算机技术的特点?是否适应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们对于开展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习惯做法是采用科技项目的管理方式,即投入一部分经费,进行一些专业软件的开发。这种管理方式在计算机应用初期有其优越性,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管理模式越来越与现实不相适应,其原因就是对“软件”这一计算机应用的核心部件不理解,或者说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软件就象一个人一样,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在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包括系统分析阶段、开发阶段、应用与推广阶段和维护与完善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很小一部分,而后两个阶段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即互相推动发展的过程。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的弊病主要表现在:一是只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也就是说只关心软件的出生,不关心软件的成长,致使一些软件开发出来,由于得不到发展而夭折;二是计算机应用工作独立于各专业处,造成开发与专业应用严重脱节,更谈不上推广应用。这些恐怕就是专业软件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是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的困难所在。 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关键在于开发和使用针对性很强的专业性应用软件。这种应用软件不同于其他科技产品,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领导的重视,单位的财力,计算机支撑软件平台的选择,使用人员的素质等等。因此,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内容决不是仅仅对软件开发阶段进行管理,还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专业需求进行调查,对开发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又要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市场宣传、推广和服务,以及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等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专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更带来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因此,会在不同程度上与现行的技术与管理模式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所以要进行广泛探讨,并考虑进行相应的改革。 2 协作网的由来 工程地质勘测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多年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行业中处于落后的状态,这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1995年初,我们开始尝试由专业处自己来抓这项工作(早在70年代电力行业就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且卓有成效)。我们对水利水电各勘测单位的软件开发情况及开发人员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对反馈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整理,并对几个勘测单位进行了实地考查。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勘测专业由于交流甚少,应用软件大多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状况,造成人员和资金的浪费。因此打破各单位之间的封闭,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当时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在199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信息网学术大会上,我们首次提出了成立协作网的倡议,希望通过协作网这一组织形式来实现互相交流和推动计算机应用工作的开展。这一倡议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肯定,大家认为这项工作十分必要、非常及时。接着在同年的11月份,我们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是勘测专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使用人员。大家充分讨论了协作网对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和专业应用软件发展的意义,一致拥护组建协作网。1996年初,协作网筹建组正式成立,开始了我们这三年多来的筹建工作。 3 协作网的管理意义和实际效果 协作网运作实际上有其独特的管理意义。我们所说的“管理”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行业管理的内涵,也包括协作网具体运作的方式,是打破旧的管理模式的一种尝试。协作网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供使用,我们只有借鉴别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们搜集外系统的相关计算机应用的先进成果,把它引入水利水电勘测行业,并把行业内的计算机应用经验进行推广和交流,以此来推动勘测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进步。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通过《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网刊的出版,来团结全体网员,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实践证明效果是好的。网刊既是网员们交流的场所,又是我们进行计算机应用工作舆论宣传的工具。借鉴计算机业界的新观念、新思想和几年来的实践与摸索,我们逐步形成了对本行业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思路,通过与网员的交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我们的主要观点包括: (1)抓标准软件、基础软件的开发,这是软件发展的根基。只有具备了开发层次比较高,应用、维护、拓展都比较好的标准软件和基础软件,才能使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有序、高速发展,这个道理就象盖高楼大厦必须要有牢固的地基一样。 (2)对软件不搞鉴定。计算机业界早就不再进行所谓的软件鉴定。因为软件开发出来,自身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应用测试,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而我们行业的软件起步较晚,需完善的地方很多。如果不广泛地进行交流和应用,由用户来发现问题和进行评价,形式上的鉴定只能是纸上谈兵。 (3)积极倡导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交流促发展,大力倡导自由软件这一时代潮流的产物。当今计算机界对自由软件Linux的推崇,正说明自由软件在计算机界具有特殊的生命力。自由软件精神对专业软件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4)协作网是一个自愿联合组织,她所体现的是信息社会的精神。工业社会强调的是竞争,最终导致分裂和封闭;而信息社会强调的是合作与互助,强调的是团队精神。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现在,网络上的交流完全不分国界,没有地域的限制,网络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生活每天都在创造奇迹。求医、求学、求助、求职…,从中我们看到了人类互助的愿望借助网络这一桥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实现了人们过去想做而做不到的事。协作网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潮流,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包括软件开发人员、使用人员、部门领导、大学教授以及软件开发商等等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广泛交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互助互补,这也是通过协作网进行管理的意义。 (5)在运作机制上,采取自愿入网的原则,而不使用行政手段。因为没有大量的经费作后盾,我们必须靠优质的服务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来赢得网员们的支持。协作网是为了把所有关心专业软件发展的人联系在一起,因此网员并不局限于本系统的单位和个人,这也体现了协作网的开放意识。 (6) 在Internet上建立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主页,使得信息的交换更为自由快捷,软件交流更为方便灵活。主页吸引了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爱好者,拓展了交流范围,并起到了宣传作用,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进行交流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三年多的努力,协作网的工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确立了在全国工程地质界的位置,为水利水电行业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不论是工程地质界的老前辈,还是新一代年轻的地质工作者都高度评价了这项工作对专业学科进步与发展的意义。 从实际效果来看,信息交流的结果同时带动了专业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工作。一些软件开发较好的单位通过协作网大力宣传他们的软件,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从而带动了软件的完善与推广工作;许多过去计算机应用工作比较落后的勘测院通过引进软件、学习外单位的先进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应用水平,在工作中尝到了甜头;一些计算机爱好者通过交流经验,交流自由软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些勘测部门的领导对计算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大学教授们也找到了发挥自己特长的空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刊中的一些介绍软件使用经验的文章解决了许多单位的具体应用问题…。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信息的作用是威力无穷的,这是过去计划体制下用多少钱也无法办到的.而我们抓住了信息这一环节,真正改变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管理模式,使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协作网的另一实际效果还在于她发挥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她的凝聚力表现在将过去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她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倡导合作的思想极大地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人才的创造热情有了发挥的空间。人们逐渐抛弃了过去封闭的意识,开始意识到合作的意义,开始走出个人的圈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纷纷拿出自己多年的成果与大家共同分享。网员们的支持、理解和热情,使我们对这项工作的前景充满信心。 协作网的工作效果为我们展示出现代管理的深层次意义,这也是我们行业管理部门进行改革的一大课题。在过去计划体制下,所谓管理多是针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只有“管”,而没有“理”。而在计划体制逐步削弱的今天,管理部门逐渐丧失了人财物支配权的情况下,是不是就不再需要进行行业管理?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管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是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管理对事物的发展始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的改革大潮中,我们是做时代的弄潮儿?还是被社会所淘汰?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固有的旧观念不思进取,必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正处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发展时期,新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极大的冲击,信息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服务将是新时期行业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姿态来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协作网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全新的理念,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为基层提供信息服务,尽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4 协作网的发展前景 在水利总院、水电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协作网将于今年10月正式成立,这必将大大推动协作网的工作向前发展。在过去三年多的筹建工作中,协作网主要起到了沟通信息的作用。随着协作网的正式成立,我们希望吸引更多的计算机应用爱好者加入进来,本着互助、奉献、实现自我的精神来共同发展,协作网始终为每一个有识之士尽力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协作网除了作好宣传推广工作外,还要深入到应用软件的开发中去,加快专业软件的标准化进程,今后将更加积极寻求形式多样的合作方式,致力于开发本行业自已的高科技产品。丰富和完善工程地质主页,以更新、更吸引人的内容迎接各位网友的到来。加快行业内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在此,我们想进一步强调,协作网为每个网员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大舞台,你可以尝试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你的每一个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或通过网刊,你可以宣传自己的软件,发表自己对软件的意见和建议,谈自己的新思想、新认识、新观点,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与经验,寻求合作,提出自己急待解决的问题…,总之,让各种信息借助网络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每一个网员,使网员们能够进行更广泛的互助与交流。 当然,这些美好愿望的实现还要靠全体网员以及所有关心协作网的朋友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欢迎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加入到协作网中,我们也非常欢迎计算机软件公司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带给我们,让我们为提高勘测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共同努力。 计算机应用论文: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摘 要 主要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程在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计算机应用课程 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要会操作并会简单维护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笔者在长期从事本课程的教学中积累了经验,现就它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改革提出看法。 1 教学形式 以前高职计算机课的教学基本上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由于现在的计算机各种软件,大多以图标方式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需要使用演示设备向学生讲解,也就是说,现在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应该以:“演示+操作+讲解”的新的授课方法进行讲授。计算机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先进的工具,建设较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以前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于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听课不知老师所云,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大讲,学生在课桌上昏昏欲睡,效果非常差。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了同步的演示,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以前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了,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方式 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计算机教学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创造的精神源泉。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最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最佳的。因此,教学方式的选择、运用,必须做到语言上通俗易懂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 选用合适的教材 选择时宜的教材对于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在选用教材上高职院校曾经走过弯路,以前曾选用过本科院校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了枯燥感。由于高职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市面上适合高职高专的教材非常少,选择余地不大,在教学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选择由高职学校编写的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的教材。 2.2 实用的教学内容 在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介绍,着重讲解。如:操作系统中中文系统、常见的文件类型及其基本操作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应该重点介绍。对于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现代“计算环境”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2.3 教学的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所欢迎。 2.4 培养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知识更新加快,掌握一种操作系统和一种软件应用就可以享用一生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知识更新,才能跟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学生认知水平能够承受的前提下安排一些适合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掌握,从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等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自学的难度。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已掌握文字框的基本属性操作方法时,再把图像属性、表格属性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并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了自学的习惯,必然会在平时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课堂上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实践操作 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实验题则尽量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实际应用相贴切的实验任务之中。在课时安排方面实践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为1:1,实践的考核成绩同样不低于课程总成绩的50%,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了保障学生在上机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教师应悉心辅导,学生应反复练习,体会通过某个操作所得的结果,寻找操作的技能技巧,最终达到能综合运用的目的。每次上实验课时应该采用实验课记成绩制度,用以激发学生完成实验课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每次上机后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记成绩能更好的使学生高效完成实验任务,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这样课堂教学效率更高。实验操作课应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更熟练,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 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 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实践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实验作业作为考核依据,成绩为百分制,理论考试占50%,实验成绩考试占50%。 5 小结 计算机是一门不断更新的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切实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个人结构。结合计算机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要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教师应全面掌握教材,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验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计算机应用论文:关于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考核模式提高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 论文摘要:课程考核改革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用来检测学生课程学习的接受程度和教师教学教过的有效方式,可以通过考核来评价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程度,也是教学质量评价有效依据。今年来,各个高职院校对课程的考核模式都在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在学生的课程考核管理与技术接受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也确保了考核的正常进行和考核质量,对促进考风、学风的好转起到了积极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是要更好的提高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模式;改革 一、课程考核改革背景 根据教育部于2000年1月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文件(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改革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前,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以平时上级练习成绩、期末考试(笔试)和平时出勤情况来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重于理论;而笔试考试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当今这个“人才饱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时代,为什么计算机专业人人员从事的工作确实跑业务,做销售员,或是跟计算机有一点搭边的文员,却不能胜任一个全职的办公自动化人员。因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弱,理论与实际没法结合。在操作方面文字输入速度慢,不熟悉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不熟练办公软件的应用。 这一系列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尽限于校园内,为考试而考试,例如,有学生平时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期末考试笔试卷面成绩相当不错,但是计算机一级考试却通不过,这说明了利用原先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不能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迫使我们不能不反思。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考核模式需要进行改革。 二、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为了更好适应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进程,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落实教学过程和增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全面测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达到较高动手能力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性人才的目的。为此,将采用计算机一级考试和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为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应用的基本理论的了解和基本操作的使用;又要检测学生对办公自动化运用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OFFICE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本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一)教、学、评相互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理论和上机实验是学生学习内容。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合理调配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完成实验的时间,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学习目的。上机实验是以实际教学和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相结合,直接明了的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联系,把学生的学与学生平时课堂练习和课外应用相对应。提高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及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平时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开放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我们采用平时的教材教学与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甚至在平时实验联系中我们可以“一对一”的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时要不断地操作实践,对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主动性,直到学生100%掌握为止。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对学生职业化办公能力训练和提高,接近职业化教育的事实。 三、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根据历年来,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尤其是职业技校、中专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基础已相当不错,我们对这类学生最关键是在于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而普通高中上来的学生在办公软件操作方面虽然没有中专、技校的学生基础好,但高中阶段该课程也是必修课,对于这些学生我们的考核方式要进行改革。 (一)首先我们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要明确,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有:信心社会概念、计算机硬件的概念和组成、网络的相关概念,以及office软件的基础应用。 当然我们对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也统一,要把原先先以教材为主的理论课堂教学,或是没有实际操作的虚拟黑板式教学方式,改为实质动手操作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机房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这样可使学生更明确的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体现信息教育的特色。 (二)我们对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要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在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中我们的考核标准也要做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能够有所改变,能真正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以前我们采用平时实践训练、平时的考勤情况以及期末理论总结性笔试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压力,自己真正学到多少东西是模糊的,但近年了我们应该把学生是否能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是否能获得计算机操作员认证来作为实质的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是实质的学到了东西,能熟练的掌握和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这样,既可以减少学生在总结性考核时临时发挥失误的影响,又可以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体现了职业化。 (三)我们鼓励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计算机一级考试,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等级考试是在十一月中旬,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参加考试,可以很清楚的了解自己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但并不影响学生通过率,因为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方面的能力逐渐在提高,在高中阶段已有一定基础,只是进行对办公软件实质操作的巩固和理论知识的强化。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把计算机一级考试放于大一的第二学期,也就是每年的四月中旬,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要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差,在第一学期我们将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一致,只是放慢教学的速度,教学过程中会更加详细的去演示每个操作题,当然我们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是满意的,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前辅导,整个辅导原则是学生自愿参加,辅导内容以一级考试的内容为重点,80%的以上的教学时间是以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为主,机房为教学场地,不再以教师的教为主,以学生的练习,难题解答为主,教师起辅导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会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认证考试(已经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学生)。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大块分别为:计算机系统操作与使用、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考试是符合现在社会需求进行培养人才,能完全充分体现职业化水平的职业资格认证。当然,我们照样也对学生进行培训,此类的培训是与实训教学相结合。每个班级的实训周里,我们会重点培训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与使用(微型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法、基本外部设备的使用与一般调整方法、微型计算机文件系统的操作与管理、常用软件的安装设置方法、计算机病毒的检查处理方法),而其他几点(文字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因特网操作)与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符由学生自己练习。在实训周里我们将进行实践考试,全部课程结束后组织理论考试。完全符合学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计算机职业化能力水平又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四、课程考核改革的实施效果/结束语 课程考核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近年来经考核模式改革后,教师的专业技术有一定的巩固,对于学生来说各项考核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学到知识,有真正动手的能力,能真正更好的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 在学生的毕业设计排版,制图中明显可以看出比以往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平时学生干部制作表格很少人还会使用WORD来做,在写公文上也有很大的进步等等。据统计每年的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计算机操作员资格认证的报考率和通过率也逐渐在提高。考核只是计算机专业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中药毕业论文:浅谈中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摘 要:随着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未毕业就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习,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与工作实习时间冲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毕业指导、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改革毕业设计环节方案,以缓解目前矛盾,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愿望,又能符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 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主要一方面企业往往不能提供很多学校毕业论文要求的格式的论文内容,二是学校没有真正建立校企联合毕业实 习毕业论文如何完成的制度,使得学生在企业里实习的内容无法 和毕业论文真正成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设想 摘要: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40.4%,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16.5%和26.3%。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45.8%,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6.3%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7.5%。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15.2%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药学(中药学)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药学(中药学)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现状,以改进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 方法 对本校近4年药学(中药学)类5个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 所抽查的116份论文中,综述型论文占69.83%,研究型论文占30.17%。在书写规范、基本要素和专业理论运用及学识水平3个方面,综述型论文优秀率均不高于15%,研究型论文优秀率均高于28%;总评成绩高于80分的综述型论文为53.09%,而研究型论文为88.57%。 结论 综述型论文比研究型论文多但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学生和学校不够重视。今后应加强管理,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 药学;中药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调查与分析 毕业论文是评价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训练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根据本校药学(中药学)类各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本科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应能够综合运用有关专业知识,完成一篇调查性(综述型)或实验性(研究型)科研论文,并进行论文答辩,以此培养初步学生的科研能力。为探讨当前就业新形势下毕业生论文的质量,笔者对近年来本校药学(中药学)类各专业的毕业生论文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由于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及中药资源与开发等药学(中药学)类5个专业的本科生学制均为4年,均在校已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后在第7学期第19周起开始实习20周,且实习岗位和就业单位所涉及的领域和工作性质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择本校近4年上述5个专业2009~2012届的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抽查药学(中药学)类5个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内容涉及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等药品的生产管理、药品仓储管理、药品质量检验、药品销售、药品调剂及药品研发等方面。抽查近4年内各个专业论文共116份,采用描述性统计,从论文性质和所涉及的领域以及论文的质量(书写规范性、基本要素、专业理论运用及学识水平)两方面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毕业生论文的性质及领域 毕业生论文的性质及领域统计结果具体见表1。 在所抽查的116份各专业毕业论文中,综述型论文共81篇,占总数的69.83%,内容涉及药品的生产、仓储、销售、调剂及研发等领域,其中药品销售领域的综述最多,药品检验领域无综述型论文;研究型论文共35篇,占总数的30.17%,内容涉及药品的生产、检验、调剂及研发等领域,其中,药品研发方面的研究型论文最多,而在药品仓储和药品销售方面无研究型论文。 从涉及的领域来看,最多的是药品研发方面的论文,共35篇,占总数的30.17%;其次是药品销售方面的论文共28篇,占总数的24.14%;第三是药品生产方面的论文,共18篇,占总数的15.52%;第四是药品调剂方面的论文,共15篇,占总数的12.93%;第五是药品仓储方面的论文,共11篇,占总数的9.48%;最少的是药品检验方面的论文,共9篇,占总数的7.76%。 2.2 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质量评分见表2。尽管均能够达到及格以上的水平,但在各自类型的论文中,综述型论文在书写规范、基本要素和专业理论运用及学识水平3个方面优秀率均不高于15%,总评成绩高于80分的优良率为53.09%(其中优秀率为12.35%,良好率为40.74%),另中等以下的及格论文占12.35%;而研究型论文在书写规范、基本要素和专业理论运用及学识水平3个方面优秀率均高于28%,总评成绩高于80分的优良率为88.57%(其中优秀率为34.28%,良好率为54.29%),且全部在中等以上。 3 讨论 3.1 论文的性质和领域可反映出学生的就业发展方向 从调查结果可知,各个专业的综述型论文的数量大约是研究型论文的2.3倍,综述型论文明显比研究型论文多。毕业论文的撰写与实习岗位所做的工作有关,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实习生的实习岗位。由于实习与就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许多学生为了在实习时找到工作单位,常常选择实习单位时就考虑到了今后的就业。由于近年来药学(中药学)类毕业生在药品销售领域实习和就业人数最为普遍,故近年来到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实习的毕业生越来越少,而到社会上从事非研究工作尤其是药品销售类的实习和就业的毕业生越来越多,造成很多的毕业生对研究型论文无从下手而选择撰写综述型论文。 目前,这种就业去向状况可能会提高毕业生短期内的就业率,但其就业质量有下降的趋势。面对就业环境的恶化,许多毕业生为了尽快就业,不得不草率择业。因药品销售等工作的性质,大学4年所学的很多专业知识运用较少而逐渐淡忘。这固然与就业变化的新形势和社会新需求有关,但也需要多引导学生做长期择业计划。 3.2 论文的质量评分可反映出论文撰写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调查结果可知,各种优秀论文所占比例不到20%,良好论文比重较大,占论文总数的40%~55%;总体上综述型论文的质量比研究型论文要差,且有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包括: 3.2.1 学生缺乏正确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 本科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没有专门开设指导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或毕业论文的课程。平时在校参与科研的学生比较少,系统完整地参与科研全过程的学生更是不多,单独书写科研论文实践的学生也就寥寥无几。另外,大部分学生在校外实习,很多实习单位无专门的论文书写指导老师,尽管学校会对所有学生指定校内指导老师,但由于学生长期在外实习,校内的指定老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不熟悉,且学生经常在论文答辩之前的较短时间内才回校求教指导老师,许多学生甚至都没有当面向指导老师请教过;同时每个老师也经常指导多名学生的论文,在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多时间来认真指导学生。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所撰写的论文常常书写不太规范,论文格式尤其如此,缺乏英文摘要、正文序号不规范以及参考文献格式不对且比较陈旧,甚至一些专业名词术语不能正确使用等问题比较常见。 针对此问题,建议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开设约1个学分的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科研论文)的课程,由专业老师承担授课任务。 3.2.2 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许多学生长期在校外实习,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紧张的毕业实习、找工作和各种考试分散论文写作精力等原因,极易使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许多学生在实习的平时不去思考如何写好毕业论文,而是在提交论文前的较短时间内,才应付式地匆匆忙忙写论文。只求容易写,资料好找,导致选题不到位、题目内容陈旧,甚至采取抄袭,从各种学术期刊或互联网上摘抄,东拼西凑,使论文质量受到影响。在进行英文摘要部分撰写时,一些学生英文译文不是通过自己逐字逐句翻译,而是通过计算机软件翻译,这也使毕业论文质量降低。 鉴于此,要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撰写重要性认识的教育,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找工作、实习和论文的撰写。早期经常性地对学生灌输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科研发展的动态、成果,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让他们知道科研能力是本科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动行为,才能收到较好成效[1]。通过强化宏观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论文除了是毕业并取得学位所必须之外,也是提高自身社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在毕业前夕集中接受综合性、全方位的知识、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2]。 3.2.3 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把关欠严厉 目前,同许多其他学校一样,本校对所有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指定了校内的指定老师。由于老师人数有限,每个老师常常需要同时指导多个学生。学生往往又在答辩前的短时间内找指导老师指导论文,常常导致指导老师在比较仓促的情况下对学生的论文把关不严。学生论文东拼西凑甚至大段大篇抄袭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果指导老师缺乏责任心没有认真核查,一方面直接导致学生的论文质量不高,另外一方面可助长学生不重视论文之风,引起恶性循环,今后毕业的学生论文质量就会越来越差。 解决此问题,需要建立和完善论文指导导师制,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导师选拔制度,明确指导老师的责、权、利,增强指导老师的责任心,提高指导老师的待遇。在现有条件下,指导教师一定要始终坚持勤能补拙,精益求精的原则,把论文多读几遍,多看几遍,大到通篇布局,小到标点符号,都要认真修改和校对[3]。这样既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得以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态度,有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及有助于规范学生的科研活动[5]。由于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中,注意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6]。 3.2.4 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欠严格 由于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科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大多会考虑自身的就业问题,用人单位在选用毕业生时,也多会优先录用在本单位实习表现好的学生,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甚至在校成绩常常不会过多考虑。因此,实习生在回校进行论文答辩时,许多学生已经联系好就业单位,学校也常常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就业率至上的原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也常常对论文的要求不太高。除非是完全抄袭或明显不规范的论文,不管学生答辩的表现如何,基本上都可以准予通过论文答辩。对于完全抄袭或明显不规范的论文也常常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力修改,最终也会准予通过。因此,实际上近几年来没有出现真正因为毕业论文的问题而不能毕业的学生。由于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答辩欠严格,很多学生在实习之初就有“论文答辩易通过”的想法,导致他们不重视论文撰写而使论文质量下降。 针对此问题,学校应在学生实习之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严格规定准予论文答辩通过的条件,并按规定严格执行。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毕业论文不予通过,将不予通过的学生名单进行公布,规定在一定时间内重新修改再行答辩,延期毕业。只要按规定严格执行出现有几个不能按时毕业的情况,就会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在以后的毕业生中就会有个强烈的警示。这在短期内会对那些不重视毕业论文、质量太差的学生有较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今后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摘要:中药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科学规范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对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需分别做好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并通过工作反馈总结与过程评价,监控管理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每一环节。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实习;过程管理 中药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毕业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具有很重要地位。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将所学到的各门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全面地、综合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各种基本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得到加强和提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中药学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1]因此,科学规范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过程管理,对培养合格的中药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要强化毕业实习的过程管理,需分别做好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毕业实习阶段和实习考核的管理。并通过工作反馈总结与过程评价,监控管理中药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的每一环节。 一、毕业生实习前期准备工作 1.实习前开设综合性实验 在毕业实习之前,通过多学科通力合作,使学生系统地完成某一研究或生产的全过程或主要过程片断,[2]将各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有机地结合,将孤立的各学科操作技能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生产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整体观。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行毕业实习准入制 实习前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及考核,完善毕业实习准入制。根据中药学类专业特点,实习中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涉及到大量的基本实验操作。综合性的训练较少,实验操作规范 细节部分学生不够熟悉,有必要在实习前进行实验技能集中强化培训,包括实验基本技能、大型仪器设备的各种基本实验操作,并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允许进入毕业实习,经再次培训仍不合格者,取消毕业实习资格。 3.讲座 (1)科研讲座。本科应届毕业生已经学习了大量基础课程,但对于如何着手撰写毕业论文仍感到茫然。为此,实习前聘请各学科专家开展相关专题讲座,从而保证取得良好的毕业实习效果。讲座内容须包括开题报告的结构、内容和写作方法;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如何从文献阅读中发现论文写作的创新点;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基本结构、写作方法、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及论文修改的思路方法。 (2)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的就业指导讲座。学生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常常在找工作期间处于迷茫状态,不了解有哪些就业方向,也不知该如何着手。[3]因此聘请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进行就业指导讲座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等。为学生今后理性择业、顺利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就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必须架起毕业实习与就业的桥梁,以实习促就业,建立良性就业平台。学生接触社会之初,不了解工作单位的部门设置、岗位职责,面对求职介绍上的岗位需求,却不知工作内容性质,面试中无法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可聘请实习单位大型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毕业生了解公司待遇、招聘具体要求、招聘流程、职位发展空间等问题。 (4)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实习单位的管理质量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定的实习基地,[4]具有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带教经验丰富并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能提供高水平讲授的实习讲座,等等,可为实现实习效果提供坚实的保障。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学校应狠抓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精心选择操作规范,以带教能力强的药厂、研究单位、医院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确保学生圆满完成毕业实习要求的各项内容。并且可以为他们的就业提供意向单位。 (5)做好毕业实习动员。这是搞好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习动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七学期初,召开实习准备会。同时下发实习计划任务书,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通过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学习相关的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明确各自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阶段:第七学期末,召开实习工作会。聘请相关实习单位实习负责人,并要求相关实习指导教师和全体学生参加。发放毕业实习手册,让学生了解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中应该完成的各个步骤。实习管理教师介绍实习计划、时间安排、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的情况。[5]特别要强调实习期间安全、纪律方面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务必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做到实习安全两不误。 二、毕业实习阶段 1.强化开题报告环节 强化开题报告环节,要求中药学类专业实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报告会。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报告课题内容,由相关方向专家进行论证、把关。一方面,开始便对课题进行质量监控;另一方面,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所裨益,为论文答辩作好准备。 2.严格中期检查制度 中期检查采取学生自查、学院与校督导组抽查的方式。实习学生对前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自查,对照开题报告中研究进度与内容安排,认真填写中期检查表,并经指导教师审查、签字确认。[7]校督导专家组与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领导、主管实习工作的领导、实习秘书及毕业班辅导员组成的检查组,对各个实习单位进行查访和巡视检查,了解实习环境,与指导教师座谈,听取实习学位管理负责人建议和要求;充分发挥各学科专家在检查指导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专业性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类问题,并检查督促实验完成情况及论文书写的进度,掌握毕业设计(论文)及实习教学工作情况,了解和解决毕业实习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相互反馈,从而加强实习工作管理,确保毕业实习教学质量。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距离,加强了沟通与联系。 中药毕业论文: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 [摘要] 当前毕业实习带教方法优化改革已成为从事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解决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生;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教学改革 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实习主要包括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几个环节,富有成效的实习带教方法会使毕业生从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受益匪浅,可极大提高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 PBL是从国外引进的教学理念,是时刻不离问题的教学模式,具有有的放矢、高效率等优势。通过PBL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笔者结合毕业生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实习带教模式。本文提出的PBL毕业实习带教模式,将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1 基于PBL的选题指导 当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期间主要从事偏向于中药药理或化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对具体中药或复方的研究。因此,在实习之初,带教老师可多通过PBL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引导学生首先选取待研究的中药,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研究选用药物的哪方面内容,是偏向于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质量控制还是药理研究,若是药理研究,是研究抗癌、保肝、抗抑郁还是其他等问题。 2 基于PBL的文献检索、研读指导 在选好题之后,文献查阅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基于PBL启发学生搜索、思考当前常用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哪些,通过哪些数据库能下载到全文而哪些只能看到摘要等;在清楚了文献数据库之后,就要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数据库搜索文献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掌握文献查阅方法之后,需要对所下载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研读。此时,可以通过开展让学生讲解文献的方式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问题,并在纠正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文献研读的能力。 3 基于PBL的实验设计指导 在选题、文献检索、研读之后,即进入实验设计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安排实验时间、准备哪些实验材料、采用哪些实验方法、实现实验方法是否具备应有的实验条件、如果不具备局部的实验条件如何来解决等问题。通过基于PBL的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为即将开始的实验奠定扎实的实验设计基础。 4 基于PBL的实验过程指导 实验设计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需要强化哪些实验方法操作、实现这些操作需要掌握哪些要点、有哪些核心实验步骤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找出专门的时间给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并边演示操作边讲解要点,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实验操作能力,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实验。 5 基于PBL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指导 在实验操作阶段完成之后,即进入了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分析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选择何种统计软件、利用所选统计软件中的何种检验方法来分析、如何分析、何时有统计意义、如果需要用图表来呈现结果如何来制作图表等问题。通过基于PBL带教,学生掌握了统计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结果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独立完成了对实习期间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呈现,而且为毕业后科研生涯的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奠定了扎实的科研素质基础。 6 基于PBL的论文撰写指导 在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之后,即进入了毕业论文的撰写阶段。此时,基于PBL启发学生思考毕业论文撰写的基本要素、每一部分撰写要点、注意事项等问题。之后,教师抽出专门时间对学生讲解自己的认识,以弥补学生认识之不足,从而有助学生撰写出更专业的符合要求的毕业论文。 7 结语 当前,实习带教方法的优化改革已成为高等院校从事毕业实习带教同仁共同关心的话题。PBL作为从国外引进的优秀教学方法,在国内已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已渗透到普外科[2]、肿瘤[3]、麻醉[4]、神经外科[5]、护理[6-7]、急诊科[8]、血液科[9]、中医内科[10]、检验科[11]、医学影像学[12]、乳腺病科[13]、病理学[14]等多个学科。本文结合中药学实习带教实际,首次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的选题、文献研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提出基于PBL的中药学毕业生实习带教模式,以期为中药学及其他学科实习生带教方法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中药毕业论文:提高高职中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之初探 【摘 要】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专业课程设置特点的分析、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探讨,提出了三点提高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具体方法,即把握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意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共育,提高高职中药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中药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中药即中医用药,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等)、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所组成。中药的发展史记载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中药[1]。中药专业知识博大精深,在以“健康“为主题的今天,中药专业在我国各高校蓬勃发展。随着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供不应求,我院于2010年申报了三年制大专中药专业,现已连续三年招生。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客观要求。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把握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学院的人才、技术、社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建立专业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围绕教学内容承接合作项目、服务于企业的同时亦能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性人才。因此,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目标的同时,更要重注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师教室授课,早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加强小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因此,建立校内中药标本馆、中药种植基地、中药炮制室等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市场要求。 3.开发教学资源。为培养中药专业毕业生岗位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充分开发校内外教学资源。例如在本地市的植物园中辨识药用植物、中草药种植基地亲身实践中药的栽培,在制药企业下车间参与中成药的生产过程,医院中药房中实践药品的配伍等等;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网络资源掌握中药的现状等未来发展趋势,扩充知识面,提高就业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意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1.改革理论教学模式。通过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课程标准。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中药专业的招生对象包括统招理科生和统招文科生,且文科生的比例大于理科生,由于文科生的高中生物、化学基础薄弱,针对学生特点,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融合,努力向“化学生物社会药学”的模式转变。 2.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据调查显示,我国中药工业企业高技能专门性人才存在数量不足、年龄偏大、掌握先进设备的能力不足等供不应求等问题[3]。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中药专业实践课程设置上应与岗位需求基本适应。进行实践课程的改革,应加强中药专业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与行业企业专家和校外兼职教师加强协作,将中药专业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以项目任务为引领,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生技能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3.改革考核模式。为适应目前市场对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提高中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校期间的考试制度应进一步改善。打破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再以一张试卷决定一个学生的能力为标准,改进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我们可以将考核方式灵活化,“理论考核+实验考核+项目任务考核”的方式来完善专业考核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岗位意识的树立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相适应。 三、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共育,提高就业竞争力 1.高职中药专业对应的行业主要为中药行业,包括中药的研发、生产、销流通、使用及管理等诸多方面。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较小,具有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作用而享誉海内外。为了提升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在海内外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在校人才培养模式上,校方应加强与海内外大中小型中药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建立顶岗实习制度和定向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共育,提高中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树立多元化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应停留于表面的简单合作关系,应将该企业对人才某方面能力的特殊需求进行调研,在学生第一学年集中学习基础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第二学年可分项目任务定点教学,以培养出真正企业所需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积极探索校企多元化合作办学模式,根据中药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和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创建“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3.加强中药企业的长期合作,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例如与制药企业进行“厂中校,校中厂”的教学模式,按照药用植物采摘时间,试行分学期、分段式的模式组织教学。 在分段式教学中将学生全部安排到企业中,专业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都在企业进行。在此期间,由学院安排相关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共同推进、交替进行,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四、展望 中药即中医用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较小,具有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等作用而享誉国内外。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其中成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内中成药和中药材的主要消费市场是城市居民,农村乡镇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中医药市场的容量还将进一步扩大,巨大的中药人才需求为国内中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中药人才时,以市场调研为基础,不断进行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岗位技能;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岗位意识;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共育,以提高高职中药类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 中药毕业论文: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汉中职业技术学院2014届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调研中药专业市场岗位需求、学历需求、应聘条件、毕业生能力需求、毕业生素质需求等,提出四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中药专业 就业情况 调查分析 中药是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专业是中国高等院校特色专业。中药的发展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与疾病的斗争史。中药专业知识博大精深,尤其是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今天,中药专业在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蓬勃发展[1]。随着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供不应求,我院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中药专业办学整体实力和水平。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岗位技能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笔者本着“抢先抓早、讲求奉献、踏实肯干、厉行节约、注重实效”的宗旨,针对2014届中药专业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可行的市场调研,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地对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进行培养,提高中药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我院2014届(2011级)毕业生就业状况 1.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对口率分析。 2014年,我系2011级中药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0.83%,年底就业率为100%。毕业生就业具体情况如表1: 从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看,中药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数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选择升学外,进入中药品生产与营销企业的占到49%,较2013年同比上升4%;医疗卫生单位的占到34%,较2013年同比持平;其他就业方向的占到13%。分析本年度毕业生就业方向,大多数学生还是选择了药学、中药及相关专业进行就业,学以致用。经市场调研,目前国内中药类专业人才紧缺,供不应求,就业前景较好。 2.中药类专业就业岗位需求调查。 调查表明,学生就业岗位除了药品销售外,还集中在中药饮品制剂生产及药品调剂两大方面。这表明,中药生产企业对我校毕业生有需求,我院毕业生在生产一线岗位上有一定竞争力。 3.就业岗位未来三年最缺的中药专业人才学历调查。 调研数据显示,来我系招聘的企业有73%的岗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为大专,25%的岗位需求本科学历,仅有2%的岗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为硕士以上。结果表明,大部分药企缺少的都是专技中药学类人才,这正是高职学院的优势所在。 4.录用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毕业生优先应聘的条件。 从图4中可以看出,企业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和职业能力非常看重,应不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经验。 5.录用高职高专中药专业毕业生重点关注的问题。 从图5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药品销售公司比较关注学生个人形象,中药品生产企业比较重视学生职业技术资格证,各个就业单位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实践经验、吃苦耐劳及动手能力等是用人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 6.中药专业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能力[2]。 由于本次调研的就业单位大部分需求的岗位均为药品销售人员,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些企业比较注重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注重团队合作精神。为此,在校期间,人才培养方案应在着重考虑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7.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素质要求[3]。 从图7可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各种素质都有所要求,比例比较均等,这表明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的人才,既有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上的要求。在校期间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心理健康等教育。 二、提高中药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能力的主要措施 1.组织多元化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培训讲座。 根据学院总体安排,在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完成毕业生就业常规工作;安排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活动;组织富有特色的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报告,让学生广泛参与;系部学管办、毕业班班主任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就职愿望,使学生“立足校园、学以致用”。 2.拓宽思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陕西省“医药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系部不定期地举办各类“企业宣讲会”、“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以及各种大小型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机制,促进就业。 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机制,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2014年新增了实习基地,如深圳一致药店、修正药业、宝鸡华西制药、汉江职工医院、汉中市中医院等;并与多家医药业等签订了订单培养合作协议。 4.鼓励学生升学、入伍、到基层从医从教。 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实习之间,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升学教育,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更高等的教育。本年度我系两名学生顺利考入西安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班学习。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鼓励政策,积极推荐毕业生预征入伍。同时,积极鼓励我系毕业生到基层从医从教、支援西部开发、鼓励毕业生参军入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等。 三、小结与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中医、中药产业和医疗卫生服务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保健、养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药作为养生、保健领域的重要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地位,养生保健领域对中药学人才的需求日渐旺盛,中药专业服务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动态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国际医药卫生界的普遍认同,这表明中国中医药专业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招生”是高职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就业”是招生的保证。扩大招生量,尤其是扩大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度专业的招生量,才能使高职高专类院校良性可持续发展。只有探索“多元化”的招生模式和就业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优的就业岗位,提高学生就业满意度,才能使中药专业得以长足发展。 中药毕业论文:医学毕业论文:中药抗组织损伤与白细胞黏附 【关键词】中草药 [关键词]中草药;组织损伤;白细胞黏附 白细胞跨内皮迁移至血管壁间隙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必要步骤,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的黏附是此过程早期重要的一步。白细胞与血管内皮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过程的重要分子基础[1]。炎症的重要特征就是白细胞黏附。炎症时血管内皮细胞被激活而出现选择素分子,与白细胞膜上的配体反应,使白细胞在血管内皮上滚动。炎症性物质激活白细胞后,其表面的黏附分子受体即为激活型,血管内皮上的相应配体与白细胞对合,导致白细胞内皮细胞之间的强烈黏附,引起白细胞移动、趋化。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是有选择的。如急性炎症反应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壁的黏附,而慢性炎症反应则以单核细胞黏附为主。这是由于白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差异及细胞因子的不同调节所造成的[2]。另外,白细胞黏附功能异常将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同样会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中药可通过调节白细胞或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水平来改善白细胞黏附功能,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减少组织损伤。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及其配体的表达上。大致分以下四个方面。 1调节ICAM1表达,抑制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 ICAMl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庭的成员,广泛地表达在各种血源性和非血源性细胞的表面,如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某些肿瘤细胞、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可以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呈诱发性表达。这些诱发性因素包括致炎性细胞因子以及高血压、缺氧和缺血再灌注等。ICAMl能通过与其配体β2整合素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ymphocytefunctionassociatedantigen1,LFA1)和白细胞受体alphaMbeta2(Mac1)/(CD11b/CDl8)的结合而促进T细胞活化及白细胞从血管内向炎症部位浸润,有助于炎症和免疫反应。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组织损伤的机制之一,黏附分子的作用是缺血再灌注的病理分子基础,中药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是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正常情况下,脑内ICAM1表达水平很低;脑缺血再灌注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l等黏附分子表达上调,介导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促进循环白细胞迁移进入脑实质,导致炎症性脑损伤,多种抗黏附策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3],应用ICAM1单抗亦能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鼠脑组织损伤[4],表明ICAM1在脑缺血后白细胞介导的脑缺血早期炎症损伤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用灯盏花素50mg/kg和75mg/kg治疗,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抑制ICAM1表达,从而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5]。海风藤新木脂素类成分也可以通过下调ICAM1及其mRNA的表达来减轻脑缺血后的炎症性病理损害[6]。粉防己碱可抑制ICAM1mRNA的转录和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的激活,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中性粒细胞的募集[7]。总之,中药可通过下调ICAM1及(或)其mRNA的表达来发挥脑保护作用。ICAMl也是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急性肾衰竭的一个关键介质,可能的作用是强化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CAMl表达明显升高,主要在肾小球的内皮细胞,正常肾脏表达水平较低。活血化瘀注射液Ⅰ号和丹参均可抑制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组织ICAMl的表达,使肾脏ICAMl表达水平降低[8]。ICAMl、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均受NFκB调控[9]。参附注射液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减少ICAM1、iNOS和TNFα表达而起到减轻再灌注期间肠黏膜损伤的作用[10]。 中药还可通过调节ICAMl的表达,实现神经保护。Del等[11]证实,大鼠脑出血后,脑内嗜中性白细胞反应造成血肿周围神经细胞损伤。Gong等[12]发现脑出血大鼠血肿内及血肿周围出现炎症反应,其特征为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活化及ICAM1表达上调。经中药脑溢安(羚羊角、钩藤、三七、天竺黄、丹皮、地龙、牛膝、生地黄、大黄等)治疗12h后,大鼠出血侧脑内ICAMl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相应区域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损伤也显著减轻[13]。 2降低可溶性ICAM1表达,改善白细胞黏附功能 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adhesionmo1ecule,CAM)是位于多种细胞表面的一类大分子糖蛋白,它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作用参与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在一些因素作用下,细胞黏附分子可以从细胞表面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形成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o1ublecellularadhesionmo1ecule,sCAM)。Kishimoto等[14]在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so1ubleICAM,sICAM)的出现伴随着细胞表面膜型细胞黏附分子的丧失,故推测sICAM是由细胞表面膜型细胞黏附分子脱落而形成的。正常人血清中有低水平的可溶性ICAM1(so1ubleICAM1,sICAM1),它与位于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后,可抑制细胞过度黏附,从而参与细胞黏附功能的调节。但生理情况下,sICAM1抗黏附作用很弱,仅有细微调节作用;而病理状态下,sICAM1水平升高,抗黏附作用显著增强,使白细胞黏附功能明显降低,从而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Komatsu等[15]观察到心肌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亦表达极少量sICAM1,普通免疫学方法无法检测到其存在。在心脏遭受严重损伤、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心肌缺血再灌注及TNFα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心肌细胞膜表面sICAM1量可成倍增加。亦有人[16]将sICAM1水平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sICAM1表达减少可减轻白细胞之间及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黏附,改善微循环[17],从而起到抗组织损伤作用。 某些中药复方对sICAM1的表达有调节作用。彭汉光等[18]应用加味四逆散(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白术、太子参、白花蛇舌草等)治疗肝郁脾虚患者时发现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表现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低下,治疗后恢复到低水平状态,发挥它仅有的细微调节作用,维持免疫功能的正常。杨丁友等[19]也发现慢衰灵口服液(生黄芪、太子参、炮附子、川芎、黄精、葶苈子等)具有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sICAM1水平的作用。以上作者的研究都证实sICAM1低水平状态是维持细胞间稳态的必要条件,能抑制细胞过度黏附,尤其是白细胞黏附,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3调节CD11b/CD18表达,抑制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 炎症反应中黏附分子表达上调及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增加是炎症反应发展的重要步骤,而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s)的黏附分子CD11b/CD18介导此全过程[20]。正常情况下,CD11b/CD18仅在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呈低水平表达。当病理情况下,其表达增加,通过与其配体――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相互作用而介导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此为炎症的早期反应,是组织损伤的关键步骤。 近年来,众多的研究证实,动脉硬化过程是炎症反应参与的结果,抑制慢性炎症,可以预防血管病变[21]。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药复方(生地黄、赤芍、川芎、当归、丹参、红花、山萸肉、山药、山楂、桑椹子、黄芪、太子参、葛根等)治疗后,不仅降低了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TNFα,抑制了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CDl8的表达,而且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albuminexcretionrate,UAER)的减少与TNFα降低及黏附分子CD11b/CDl8的表达下降呈正相关。因而认为,该中药复方可能是通过抑制白细胞的黏附、减少患者的炎症反应而发挥预防血管病变作用[22]。刘军等[23,24]观察了糖尿病大鼠大脑缺血再灌注后CD54和外周血中白细胞CD8及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发现随着CD54、CD8及CD11b阳性细胞数的增加,中性白细胞的浸润也随之增加,在时程上与CD54的增加同步,用丹参治疗后CD54的表达水平和外周血中白细胞CD8及CD11b免疫阳性细胞数及白细胞的浸润明显降低。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调节CD11b/CDl8的表达可抑制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进而减轻组织损伤。 4调节淋巴细胞黏附功能,改善免疫功能 现已证明细胞间黏附的分子基础是细胞表面众多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在免疫反应发生时,体内产生大量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TNF等细胞因子,上调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25],促进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进一步促进免疫反应。 调整淋巴细胞黏附功能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药黄连、黄柏的活性成分小檗碱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抗癌等。研究结果显示[26],小檗碱不仅能抑制静止的及IL1、TNF激活的内皮细胞与淋巴细胞的黏附,而且可抑制IL1激活的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此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来完成,提示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是小檗碱抑制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的分子机制之一。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有除CD18ICAM1以外的黏附分子介导,如极晚抗原4(verylateantigen4,VLA4)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VCAM1)等[27],所以小檗碱还可能通过抑制其他黏附分子的表达而抑制细胞黏附,也可能通过使淋巴细胞CD11/CDl8的构型改变而减弱与内皮细胞的亲和力[28]。黄芪是研究较多的另一味中药,其活性成分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charin,APS)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晚近的研究表明黄芪多糖是通过其免疫增强作用而发挥功效的。黄芪多糖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endothelialveincell,HUEVC)而不作用于淋巴细胞,通过促进HUEVC表面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而增强HUEVC与淋巴细胞黏附,促进淋巴细胞再循环,增强淋巴细胞与抗原的接触机会,从而扩大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29]。 一般认为黏附分子是辅助性T细胞(helpTcell,Th)、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cell,CTL或Tc)活化、增殖及完成各种功能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而Th、Tc细胞是参与免疫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CD11a+、CD18+分子是其中重要的黏附分子[30]。用免疫方法复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模型,结果表明,LTR、IL2、CD8+及T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8+CD11a+、CD8+CD18+表达水平低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人体发病相似。中药灌肠液(黄芪15g、大黄15g、黄柏15g、五倍子15g、白芨15g)可明显提高Tc细胞表面CD8+水平及其黏附分子CD11a+、CD18+的表达,提示中药灌肠可能是通过提高黏附分子CD11a+、CD18+在Tc细胞表面的表达,从而提高Tc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其各种功能[31]。 此外尚有中药同时作用于ICAM1和其配体,影响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的表达。商陆皂苷甲(esculentosideA,EsA)是一种从中药商陆(PhytolaccaesculentaVanHoutte)中提取的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三萜类皂苷。以往研究表明EsA有十分显著的抗炎作用。肖振宇等[32]观察了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条件下Es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EVC304及人中性粒细胞表达黏附分子的影响,发现EsA能显著降低HUEVC304细胞在LPS刺激条件下黏附分子ICAM1mRNA的表达水平,亦能降低人中性粒细胞在LPS刺激条件下黏附分子CDl8mRNA的表达水平。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影响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的黏附分子的表达是商陆皂苷甲的抗炎机制之一。 总之,调节黏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是中药抗组织损伤机制之一。中药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或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弱白细胞内皮细胞黏附,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组织损伤,或调节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组织损伤的作用。 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毕业专题教学模式综述 中医院常有一些院内制剂及验方,这些制剂往往缺少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处方质量标准,可以保证其疗效,也可促进其深层次的开发研究。药品营销企业主要调研其药品质量检测中心。主要切入点为相似品种、贵重药材的真伪鉴别;多来源、多产地药材的质量评价及药材的规格划分。如通过课题组初步调查了解,目前药店(包括大型零售连锁药店)出售的药材沉香伪品居多,主要包括人工伪造沉香及未结香的白木香木材,以此为切入点可建立研究专题。通过组织鉴别、粉末鉴别、理化鉴别等方法建立沉香及其常见混伪品的鉴别方法及鉴别指标,并将鉴别点归纳总结,为质检人员提供依据。类似的专题如药材熏硫的鉴定、灵芝真、伪品及非法处理品(蒸制、涂漆)的鉴别等。 1.专题模式规划 中药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基本理论,还要熟悉中药饮片和中药制剂生产的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工学结合是培养这些能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教学过程采用“1+1+1”的教学模式,即“一段基本一段岗位一段职业”的实施方式。 第一阶段为专项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校内学生科研平台或校外教学单位进行,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哪些具体的研究内容或技术性工作,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手能力。专题内容主要来自药企、医院、药品营销企业的主要技术性工作,如中药制剂分析方法、技术要领、检验标准,中药炮制的炒法、煅法、水火共制等各种炮制方法的要领等。不同专业技术教师根据岗位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中,使学生对一些具体的方法、技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遇到问题知道如何寻找解决方法,这也是本科技术人员和一般技术员的最大区别。 第二阶段为岗位能力培养和岗位技能训练。此阶段,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岗位内容,在校内学生科研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或订单培养企业参与完整过程。学生需至少完成一项具体的专题内容,期间教师或实习单位教师指导其完成全部过程。第三阶段,进行专题内容小组交流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撰写论文。毕业专题与毕业实习可无缝对接,学生在顶岗企业或订单培养企业中按照准员工要求进行顶岗实习和预就业。 2.管理制度 严格要求和科学管理是保证专题质量的关键。学校在专题开展之前进行动员教育,端正专题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并提出严格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专题生管理;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小组内讨论、小组间讨论,教师及实践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梳理,指出不足、错误或不合理的实践操作,提出解决方法。作为正在探索中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组织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践工作,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 作者:刘红菊 吴铁 贾振斌 闫冲 单位:广东医学院药学院 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毕业实习调查报告概述 摘要:为及时了解本校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对该专业2015届完成毕业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0%学生的毕业实习属于科研实验型,大部分学生能自己完成毕业实习课题内容,67.8%的学生认为实习过程中在实验操作和做人做事方面学到了很多,84.7%的学生对实习岗位满意,且满意率与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相关。调查结果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实习内容与就业工作相关度较差、学生对实习工作及教师指导不满意等。认为需进一步从提高毕业实习的重要地位、加强实习管理、提高指导教师水平、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实习等方面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效果,推进毕业实习改革,为学生成功步入社会提供更好的实践培训。 关键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毕业实习;问卷调查 毕业实习是中药学专业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环节,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毕业实习的质量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地由学校教育过渡到社会就业。笔者对本校中药学专业2015届毕业生(59人)的实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59份,回收59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100%。调查内容包括实习岗位选择与分布、实习时间安排、毕业论文完成情况、对实习岗位的满意度等,旨在了解本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情况,发现问题,改进实习,提高毕业实习在本科教育中的作用。 1调查结果与分析 1.1实习岗位选择及分布调查 实习岗位是影响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对于校内外多个实习岗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或由学校安排。27.1%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实习岗位,30.5%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根据未来工作的需要选择实习岗位。学生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数据见表1。最终学生的实习岗位分布中,54.2%的学生在本校实习。在校内和校外科研单位实习的学生,其实习内容基本上为科研实验型,能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完成某一部分的科研实验,并以科研实验的内容作为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在校内外科研单位以外岗位实习的学生科研实验相对做得少,但可以更贴近药品实地生产、销售、管理等,与校内教育环境不同,所接触内容不同,更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社会经验,有助于就业后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对“选择实习岗位时最吸引你的条件”问题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期待在实习过程中能获得相关经验以利于今后的就业,而岗位所在地决定了能否方便就业应聘等活动,所以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今后可引导学生在实习安排中将二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安排实习,既考虑到学生的实习地点问题又增加学生的实习效果。另外,教师因素也是学生对岗位选择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1.2实习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安排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期,在此时间段,学生不仅要毕业实习,而且面临考研或就业,大量的招聘面试、公务员招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或调剂等伴随着整个毕业实习期。很多学生的毕业实习断断续续,实习时间、心态或实习专注度受到一定的干扰。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中药学专业的实习学生中,64.4%的学生在实习期内基本在岗,27.1%的学生因去有意向的公司实习而1/2以上的时间不在岗,6.8%的学生因考研复试、应聘等原因1/2以上时间不在实习岗位,1.7%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在实习岗位。但从实习的结果来看,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实习任务及毕业论文。经调查,那些长时间不在实习岗位的学生选择在实习期前找指导教师,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提前实习,以调解实习期中实习与工作招聘、考研等之间的冲突。 1.3实习内容完成情况调查 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在实习期间独立完成某一部分科研课题的研究。从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完成情况来看,52.5%的学生实验或毕业课题是全部由自己完成的,20.3%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基本上是做辅助工作,27.1%的学生认为自己做的实验等完全与毕业论文无关,没有做实验的学生为0%。从数据来看,中药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内容上多数从事实验研究,但有可能由于实验结果不理想造成实验内容与毕业论文不相关,或因实验技能达不到指导老师的要求而只做一些辅助工作。 1.4实习效果自我评价调查 学生对自己毕业实习的效果评价见表2。67.8%的学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学到了很多,说明毕业实习的确取得了较好效果,学生能体会到毕业实习在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重要作用。另外,25.4%的学生认为虽然未觉得对以后有什么用处,但毕业实习会是大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记忆。在“实习是否对未来的职业有帮助”这个问题上,虽有44.1%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帮助,仍有较多学生认为很少帮助或没有帮助。对未来规划不清及实习岗位的选择缺少主动性可能是对实习效果产生不好影响的重要因素。实习后,33.9%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明确了毕业后的就业目标,32.2%的学生知道了大概方向,说明毕业实习对就业还是有相当大的引导作用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向就业过渡的作用。 1.5对毕业实习要求的调查 通过实习,全部学生基本完成了毕业实习内容、撰写了毕业论文并完成了毕业论文答辩。回顾实习过程,33.9%的学生认为学校要求太多、过于严格,52.5%的学生认为要求基本合适,13.6%的学生认为要求太少。从学校角度出发,对学生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实习制度,有助于学生更能专注于毕业实习,提高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从学生的角度,对更灵活的管理方式及实习模式有所期待。就“如果对实习岗位有再一次的选择机会,会更多考虑哪方面因素”,39.0%的学生认为会更多考虑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30.5%的学生会更多考虑指导教师的人品和对学生的关心程度,11.9%的学生会考虑岗位所在地,18.6%的学生会更多考虑实习内容。可见,指导教师的科研水平及对学生的关心程度在实习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及其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1.6毕业实习与就业方向相关度调查 毕业实习与就业相关度的调查中,笔者发现,28.8%的学生的第一份工作与实习内容相关,37.3%的学生基本相关,说明实习岗位的设置与就业关联度相对较高,能够对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也有33.9%的学生的第一份工作与实习内容不相关,可能由于学生在实习前对未来工作方向不明确或想尝试不同的工作内容等原因引起。 1.7对实习的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实习岗位及指导教师的满意度是对学校实习设置及安排工作的重要考评指标。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实习岗位的满意程度,有30.5%很满意、54.2%基本满意、15.3%不满意;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程度,从很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到非常不满意,分别是59.3%、23.7%、10.2%和6.8%,满意率达83%。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实习岗位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是满意的。其中,学生对实习岗位的不满意度与指导教师的因素有关。 2讨论 从以上对中药学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结果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面对毕业实习,并能从中获得较好的效果,对毕业实习是满意的。通过问卷调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学生的毕业实习效果。 2.1进一步提高毕业实习的地位 从学生选择毕业实习岗位的方式来看,大部分学生能针对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规划或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知道自己应该在实习过程中获取相应的科研或工作经验。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毕业实习岗位的选择缺乏主动性,说明这部分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因此需要加强毕业实习的动员工作,让学生对毕业实习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学校要开阔思路,引进多种毕业实习模式,修订培养计划,进行毕业实习改革,提高毕业实习在整个中药学本科教学工作中的地位[3]。 2.2加强毕业实习管理 毕业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因与课堂教育方式不同,学生对毕业实习充满了新奇、期待,也要面临一系列挑战。面对遇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以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顺利进行,这就要进一步加强毕业实习动态管理,加强实习巡查制度[4]。在增加实习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和遵守规章制度的教育,适当增加考核制度,以增强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提高实习的质量[5]。加强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沟通、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规范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行为,确保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进而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提高指导教师水平 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决定学生在毕业实习中能获得多大收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问卷调查也显示,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满意度直接与对教师的满意度相关。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热情和实习的效果[6]。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态度[7]。指导教师可在实习期间适当安排针对实习内容的讲座,提高实习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深入理解,并在实习过程中就某些知识细节亲身细心指导,以便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实习角色。除了专业方面的指导,对学生就业方面的指导、情感上的关心和鼓励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实习,顺利步入社会。 2.4加强对学生实习安排的指导 首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毕业实习受到就业应聘、考研复试等各种重要事情的冲击,合理的毕业实习计划对学生来讲显得格外重要。做好实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有利于学生有效利用毕业实习时间更多地学习新技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有助于学生在实习与就业、升学各种事情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8]。另外,要指导学生合理地选择实习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的就业工作与毕业实习内容不相关,这也是部分学生对实习不满意的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学生实习前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规划未来并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实习岗位,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更有利的条件,也更能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3结语 毕业实习问卷调查显示,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实的来说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而对于其中反映出来的一些不足,应通过加强对毕业实习的重视与管理、进一步完善实习制度、改革实习模式等予以解决,以期推动学生有效合理地利用毕业实习,充分发挥毕业实习在整个中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使毕业实习成为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坚实的铺路石,同时为培养符合中药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中药学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作者:褚克丹 王晓颖 徐伟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专业毕业实习现状分析 摘要:基于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内容、实习现状,本文提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实习效果,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将来更好地实现就业。 关键词:中药学;毕业实习;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中药学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不断拓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的冲击,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足以支撑现在的学科发展,中药学专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前提,专业学科不断交叉、渗透和融合,必将成为高等中药学教育的发展新趋势。中药学专业课程主要以中药学为主,另以化学、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计算机、数学等课程为支持工具,辅之以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突出要点,巩固生物学知识及化学知识,加强中药种植、采集加工、鉴定、炮制、提取工艺、中药制剂和中成药生产及药效研究、安全性评价、中药临床事件等教育。以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相辅相成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并重的扎实基础,可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今后的就业提供很好的帮助。 一、毕业实习的含义 毕业实习是落实中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的深化学习和继续深造。毕业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中以及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综合能力。同时,毕业实习是中药学专业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实习能够有效地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慢热平台,让学生能够缓冲学习与工作的距离。 二、毕业实习内容 中药学专业实习重在培养中药学专业人才基本技能,通过课程学习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实习的过程是对专业课知识学习的深化和理解。目前,毕业实习一般包括5个环节,选取题目、查阅文献、实验研究、论文撰写。毕业论文是对毕业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等各项技能的综合考核,目的是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毕业实习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实习现状分析 中药学专业学制为四年八个学期,目前,一般设置在第七学期进行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对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尤为重要。本科学生的毕业去向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另一类则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实习一般为12周,时间较长,而且这段时间恰好与找工作和考研的时间互相冲突。毕业实习是本科阶段的重要环节,对每个学生都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毕业生的发展方向,在毕业实习环节中注重分类指导、因材施教,使这一教学环节对每个学生都起到积极作用。对于找工作的学生,学校应该推荐其到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中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毕业实习,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其将来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对于选择继续深造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学校应该推荐其留在学校参与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强他们的理论知识,培养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毕业实习一般分为5个环节,其中毕业实习论文是重中之重,也是学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指标。毕业论文的指导和完成只有在校教师和部分科研单位指导老师才能够开展。原则上,毕业实习的开展是由学生与指导老师进行双向选择,但一些院校是由学校直接安排分配,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权,使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因此,撰写毕业实习论文的过程中,学校应注重发挥学生选择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考虑对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的兴趣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正确的双向选择,这有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科研兴趣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学校与企业、科研事业单位合作的同时,应以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这一环节为基准,不仅要考虑到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应该考虑到指导老师的科研能力,以便顺利如期地指导学生的毕业实习论文,提高效率。 四、结论 近几年,一些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均在医院、制药厂、药检所等企事业单位工作。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人数扩招,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导致中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大幅度降低。因此,各专业学科如何交叉渗透、让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更胜一筹,这使我们必须对中药学专业的培养方式有所改革,让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学科知识上领先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使中药学专业成为宽口径、适应面广的优势学科。此外,毕业实习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实验目标制定、实验研究、论文撰写及毕业答辩等各个环节综合能力对学生要求颇高,不但能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在本科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既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者即将踏入研究生学习的一个缓冲。未来的发展要求我们时刻创新,专业学科也是一样,需要逐步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态度和创新的观念改进中药学学科教育,使中药学类院校更好地发展。 作者:豆佳媛 陈敬明 刘存芳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通信专业论文:谈中职学校通信专业的分层模块教学 论文关键词:分层教学 理论模块 操作模块 论文摘要:分层教学和模块教学是目前拉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尸,尤其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教与学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旨在借助分层教学和模块教学的理论,结合笔者所从事的通信专业课的教学,对中等职业教育中通信专业的课程分层和模块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中职学校分层模块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益进步,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尤其是人数众多的大班级)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它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中国考试模式下的失败者,对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失去信心,对于中职教学,必需首当其冲的是点燃他们学习的希望。所以分层教学的原则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借助各层本身的力量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燃起学习的希望,培养起学习的兴趣。而不同的教学目标不能是各种简单的考试,因为中职教育的任务是向用人单位输送会学习、会创新、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必须大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笔者所在学校的通信专业学生而言,就业渠道主要是通信工程单位,而通信工程单位急需的是会干活的技术工人。这样促使中职学校通信专业加大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这些训练可通过通信教学模块来实现。这促使通信专业必须设置相应的模块,来解决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通信专业分层模块教学的具体措施 1.分层种类 由于通信专业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通信专业分层教学的主要模式应该采用能力目标分层监测模式:知识与能力的分层教学由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先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努力的情况及后续学习的现状,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参照了国外的“核心技能”原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采用因材施教。在教学上,此模式同时配合有“分层测试卡”(即分层目标),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对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绩给予 应有的肯定。借助以上理论和结合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的实际情况,通信专业学生可分三层。如表1所示。 2.模块种类 对于通信而言,通信的目的是传递和交换信息。完成这一任务的设备从功能上可分为三部分:通信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对应的主要课程有“通信线路”、“数字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等。通信专业模块的种类将围绕这三部分展开,分理论模块和操作模块两大类,如表2、表3所示。 3.实施方案 (1)分层原则:1)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通信专业及相应的层。在这一环节学生要考虑自己的毕业大致去向及自己学习的能力。2)通信专业课在第二学年开设,教务部门根据学生的成绩及结合学生意愿进行具体分层。并在学校公布。3)这种分层是动态的,根据学习效果情况及后续学习的成绩,再进行学期末的层次调整。可向上一层,也可降一层。 (2)模块选择方案:每个学生的层确定以后,将学习相应的模块,具体方案如表4所示。 三、需要克服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必须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专业课教师在实施分层模块教学过程中,通过学情分析、研究教材、模块划分设定教学目标、动态管理、全程评价等方面的探索,达到提高自身能力。可以说分层模块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水平。那么怎样来提高专业教师的从业水平呢?1)教学相长。专业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两个生命的交融与渗透,教师能力的提高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来完成的。2)与具体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从业水平。3)必须是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提升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也就是说必须有明确的实训课教学大纲和实训目的。当然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灵活机动。 2.各模块的设备的更新和购置 对于通信专业而言,实验设备比较贵,加上通信技术更新比较快,要求设备更新也比较快,所以在教学中要投人比较多的资金。可以说,即使模块设置再好、专业教师再优秀,没有设备,一切都是空谈。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 3.学生对口就业、就业渠道通畅 学生学得再好,但就业不好,或者不对口,很大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求学校就业部门要抓好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仅让学生能就业,而且尽量要专业对口。笔者认为,如果克服和解决了以上几个关键问题,通信专业分层模块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比较妖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增强了教师的从业激情。 四、结束语 分层教学和模块教学是这几年提得较多的课题,如何实践这个课题,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多研究市场,多研究目前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多研究教学对象,运用分层模块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杰出的技术型人术 通信专业论文:试析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国防生培养中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中的改革措施。通过成立国防教育学院、设立通信工程国防生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选拔优秀国防生担任承训军官等一系列措施,国防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军政素质能够得到同步提高、统筹协调,第一任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成为“听党指挥、军政兼修、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论文关键词:国防生;培养模式;军政素质;课程体系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国防生培养制度正式建立。这一要求抓住了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实际措施,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科技强军、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决策是培养部队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事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大计。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不断推进,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已成为军队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与普通高校紧密合作,携手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国防生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课题。 然而,国防生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不少制约国防生培养工作的问题纷纷涌现出来。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重点解决国防生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西安邮电大学2004年与兰州军区签署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协议,成为兰州军区的国防生培养单位之一,几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防生人才培养任务。为了更好地支持国防生培养,学校于2011年7月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致力于协助驻校选培办及各院系进行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经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400多名,分布在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等部队紧缺和适合军事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尤其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国防生人数最多。多年来学校在国防生培养方面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成立了国防生学院,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使国防生培养工作得到了兰州军区的认可。 一、国防生培养突出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校国防生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国防生培养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1.国防生无就业危机感,学习动力不足 国防生是与部队签订就业协议的定向生,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的学位后将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国防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任职,基本不需要为未来工作担心,导致国防生没有求职的压力。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2.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存在矛盾 根据新型国防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国防生要有别于过去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和直接从地方大学招收入伍的毕业生,应该是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优良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国防生具有大学生和后备军官双重身份,在完成普通大学生应修课程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军政训练,这必然会占用国防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专业学习。由于缺乏对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大部分国防生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容易出现“瘸子现象”。 3.军事素质仍显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 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教育和普通大学生教育最显著的区别。虽然各地方高校在积极探索国防生教育方面都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现代军事指挥人才生长标准要求衡量,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仍然稍显薄弱,不能满足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扎实的军事技能是国防生在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从不少毕业国防生到部队工作后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与当前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军事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国防生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积极与兰州军区沟通,在驻校选培办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设立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 根据我校国防生较集中于通信工程专业的现状,将过去国防生分散在各班的做法改为集中在一个班,形成单独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这样便于为国防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便于将国防生的军政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便于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国防必修和选修课程,将军政训练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 2.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与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特殊需求相统一,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等规定,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的培养目标:依据“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军政并重、一专多能”的原则,使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基本具备合格军人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军队通信专业的高级工程应用型军人。 3.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同时又是后备军官,因此国防生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军政素质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把军政训练课程纳入国防生培养方案,作为国防生的必修课程。 针对国防生军政素质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的问题,我们对国防生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实行了“3.5+0.5”的培养方式。国防生在校四年的八个学期中,前七个学期在校学习,完成必修学业,最后一个学期到作战部队淬火锻炼,帮助国防生提高带兵能力。“3.5+0.5”培养方式对于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特别是带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从培养机制上帮助国防生思想上补课、经历上补缺、素质上补短,有利于帮助国防生尽快适应并融入部队。 前七个学期的军政教育分为理论授课、日常训练和暑期集中训练三部分。其中军政理论授课由本校相关老师和外聘军校教员完成;日常训练包括“队列日常训练”、“军事基本技能日常训练”两部分,由驻校选培办和学院共同组织,主要安排在早操、双休日进行;暑期集中训练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军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集中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三年级暑期内实施,到部队训练机构集中训练。其中军政理论课程包括:军事理论、政治素质、军事法律、兵种知识、军事技能等五类课程;另外,设计“队列训练”、“军事基本技能训练”、“当兵锻炼”、“兵种见习和综合训练”等课程在暑期和第八学期在部队完成。通过这些军政训练课程的实施逐步增强国防生的军人意识和军事素质。 4.设置军事特色鲜明的课程,专业知识与军队特色融为一体 国防人才必须在军事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技术上都满足国防科技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国防生尽早接触到与军事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科研项目,在对国防生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满足通信工程专业基本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军事特色和军事应用技术含量,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信息安全”、“通信对抗”、“雷达对抗”等诸多适合军事领域的专业课程,并让学生深入部队一线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设备和技术。 三、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进行带兵能力实战 与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不同,国防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缺乏部队的氛围和带兵实习的机会,所学军政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效果事倍功半,很难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的要求。从2010年起,在兰州军区驻校选培办的大力配合下,我校国防生开始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表现出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知识丰富等优势,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驻校选培办利用暑假组织国防生进行集训,组织岗前培训,考核选拔承训教官,系统学习教学法,使他们做到“真学、真会、真懂、真教”。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亲身实践当“指挥官”,练胆魄、长才干、强素质,正好能够弥补国防生缺少部队实践的不足,为国防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国防生实践锻炼搭建了新的舞台。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国防生综合能力,为国防生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国防生的在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牵引效果;同时也搭建了驻校选培办与学校全方位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 四、结语 作为西北地区较早开展国防生教育的高校和兰州军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基地,西安邮电大学多年来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国防生教育管理办法。对于招生量最大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采用单独编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3.5+0.5”的培养模式、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军事特色、担任军训军官进行带兵能力训练等措施,致力于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根基,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强化军事训练素质,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部队的认可。我校毕业的国防生有18人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国防生标兵,有189人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优秀国防生。 通信专业论文: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案设计。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具体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一、引言 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使我们感觉到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应用型跨世纪人才,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实验实践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案设计,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具体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托,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整合通信技术类课程,构建适应通信科学发展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要突出现代通信的五大技术:传输技术、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加强电路、电子系统与信号系统的基础知识,增设电子电路EDA技术等课程,突出当前电子技术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应该保证必需的专业理论,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等教学手段 重视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模拟电路仿真软件、MATLAB通信系统的分析和仿真软件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辅助作用。把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引入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来。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由以讲授为主向以自学为主转变,改革填鸭式的单向灌输以及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给定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安排自学,要求学生写自学笔记、完成作业,在习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专题讲座、答疑辅导、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核心,自学能力是创造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三、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一)实验实践教学——影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通信专业学生,除了要讲授最新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大量的专业实验让学生理解、验证理论知识,了解其应用。例如对“射频电路”的教学,不能仅谈理论,必须搭配相对应的实验来验证基础理论,同时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观通信专业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发展趋势,存在三大矛盾: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实践教学落后的矛盾;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与传统实践教学落后的矛盾;教学多元化要求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实践教学对国家、对学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理论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的传授,而实习环节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第一职业能力。 (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大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把工程化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变革传统实验教学简单模式,构建虚拟网络仿真实验系统 通信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设备采购昂贵、投资巨大、实验室设备操作复杂等问题,制约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了解决上述制约实践环节教学的三大矛盾,可以借鉴国内外部分高校的虚拟实验室制作方案,以某些重点课程为突破口,逐步构建通信专业的虚拟网络仿真实验系统。 2、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 为了解决教学多元化要求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个性化发展和激发式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入网上自助教学的概念,逐步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自助”即学生学习的自助,它不再依赖于非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而是激发学生本身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探索和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地到网络上寻找实例进行比较并寻求解决,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地,“自助”也是教师的教学自助。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每位任课老师建立个人网站,对自身任教的每门课程建立课程网页,最终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通过网络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互动式教学。 四、创新能力培养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导原则 1、主动性与积极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培养具有宽广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遵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3、个性化与群体化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个性化与群体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又要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个性品质中体现协作就能获得各种创造力的最大合力,产生最佳效能。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要想在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学会团结协作,与别人进行“信息共享”。 4、发展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 大学教育在关注学生必备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教育。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信息为载体、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潜质和未来发展方向,使大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问题的分析,在遵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导原则下,笔者认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及教材体系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过细,是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基础薄弱、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专业口径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拓宽专业口径,就要对相关专业进行合并调整,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并建立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 2、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素养 教师自身的创新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河南理工大学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中青年教师较多,他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解决教师自身创新素养的办法有二:一是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对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二是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外出进修,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有机会做访问学者,参加科研,加强科技创新的实践。 3、实现教育观念转变,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突破“教师中心与考试中心”的局面,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真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展示教材内容的非凡魅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探求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强烈愿望。 4、开设研讨班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研讨班是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根据所研讨的课题,如何着手进行调研、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等,通过研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应成为一种良好的值得探讨的教学形式。 五、结论 总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建立各类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重视课程内容改革,更要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改革中突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通信专业论文:试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涵盖了电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以及各种通信IT的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进行了比较。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新疆;塔里木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论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其办学目标为“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综合性大学”,并着力培养具有兵团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开拓型人才。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育人,以资源与条件利用最大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优化为学院发展方向,正在把学院建成南疆地区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虽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建立时间还很短,但塔里木大学势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通信专业论文:浅谈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 创新能力 社会需求 培养方案 论文摘要: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分析了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介绍了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特色,研究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内容,以期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20世纪末,多媒体的广泛推广、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21世纪初,宽带技术、光通信也已经崭露头角。通信工程专业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当今最流行、发展最迅猛的领域。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堪称“最容易找到好工作”的专业。由于通信产业在全球的高速及持续发展,该专业在国外也是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这些特点决定了通信工程专业必须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专业基础实践技能训练,加强专业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 我国有工科类在校学生700万人,数量居世界首位。但工程人才质量的国际排名连续多年处于落后水平。一方面是我国一直没有建立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也未参加国际通行的工程师认证体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工程教育多年存在的“学术化”取向,使工科学生在读期间以上理论课为主,缺少工程实践。工科院校培养的是科学家,却不是工程设计人才。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培养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角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形成专业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以期做好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为我校其他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 一、研究与实践内容 通过改革和建设,研究并开发一套能适合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5个方面。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本科培养标准。通信工程是典型的产业需求牵动技术研发,进而驱动教育发展的产业。通信工程相关企业非常注重学生能否掌握新技术,由于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了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这样就造成毕业生和企业都陷入了一个“两旺两难”的境地:企业需求旺盛、毕业生供给旺盛,却出现企业招聘难、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 为了适应新时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针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性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特点,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北京地方经济,依托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对于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知识、素质及能力要求,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在企业的导师,重视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的安排及落实,并注重实效。将知识传授、能力与素质培养各项人才标准以及相应的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并加以实施。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做好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学生通过在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和学习,了解工程实际需要,熟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职业素养、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工程综合能力。积极探索和构建通信工程专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搭建起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之间的桥梁,培养适合国家、社会和市场需求,在工作单位中下得去、留得住、用得着的工程设计人才。 2.注重交叉学科特色,形成专业特色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本专业中有适当的交叉,将通信工程专业的内涵由点对点信息传输扩展为网络信息传输,人才培养方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新的专业知识的特点,使本专业的学生具有适应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业务领域的能力。本专业有较强大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强,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拥有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两方面的师资,形成了学科交叉和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加强计算机技术知识学习,以微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构成课程体系。在选修课中,设置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等课程补充加强计算机技术知识,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针对性。在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精练教学内容,整合原专业课程,不出现知识膨胀现象。在专业课程调整中,将程控交换扩展成现代交换技术,增加了现代网域交换技术。在典型通信网技术的基础上,扩展了通信网理论基础和有关协议的内容。为了将通信传输系统与通信网结合起来,开设了接入网技术课程,它是通信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现代通信传输的信息以语音和图像为主,因此开设图像处理、多媒体通信、信息安全课程,向学生提供多媒体通信相关知识。 3.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全面素质教育,重视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通信工程及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吸引通信工程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中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拓宽专业知识面。建立学位课程制,确保专业的基础理论。增大选修课程,压缩课时总体数量。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对传统内容加以整合,设置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设计来训练学生知识综合能力。设立“创新实践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课题,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法,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基础课程以考核知识为主,专业课程主要采取大作业、项目成果、综述、报告、在企业实习的综合表现、口试和答辩等考核方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4.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卓越”绝不是少数、精英,而是指高素质、高质量。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必须有一支能胜任教学、实践环节要求的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安排骨干教师到国内名牌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从研究所、企业聘请工程师或选派教师到研究所、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等手段,打造一支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实验实习教师队伍。鼓励教师赴研究所、企业挂职锻炼和出国进修,加大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强化工程背景。优先聘请有研究所、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努力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备在研究所、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的教师比例。从研究所、企业聘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加强与研究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培养基地。在研究所、企业的深度参与下,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 5.探索更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卓越工程师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结合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验室软硬件,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包括综合性、设计性、认知性和实战性的实验课程体系,有力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大学生科研与创新项目计划。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素养,提高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创新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科研是使知识深化和更新,产业是将知识的价值体现出来。如何做好三者的衔接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本专业与研究所、企业密切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培养的本科生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研究所、企业学习,学习研究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研究所、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也为研究所、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与实践的特色 理顺产学研关系,推动研究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并结合市场、岗位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按照卓越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研究所、企业的密切合作,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以“实践”为中心,改革实践教学和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在培养通信工程专业工程能力的同时,加强交流、组织、协作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优秀工程师胜任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改革和建设,研究并开发了一套能适合于通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受益学生是我校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如果效果显著,将可以与市内其他相关院校交流,并进一步推向国内相关高校。 通信专业论文:关于提高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程硕士教学质量的教学体会 【论文摘要】本文以装备指挥技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工程硕士开设的《数字信号处理》和《统计信号处理》课程为背景,分析工程硕士学员的特点,并结合课程的特点,通过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将仿真软件引入课堂,将工程实例融入教学内容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本专业工程硕士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工程硕士;数字信号处理;统计信号处理;教学质量 为适应国民经济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促进科技、教育、经济的紧密结合,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国于1997年设置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是相对于工学硕士而言的学位类型,它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与工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侧重于工程应用。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学位类型,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满足军队人才培养的需要,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招收项目管理专业和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工程硕士,笔者们有幸连续五年承担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数字信号处理》和《统计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最初的教学我们还是秉承了已有工学硕士相关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 矛盾集中体现在上述两门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很多的公式推导和证明,同时与本科阶段学习的某些课程紧密相关,前来学习的工程硕士学员大多工作了很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远离了课本很长时间。感受到学员们面对成串公式的难耐之情,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思考,原有的工学硕士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用于工程硕士的教学特点,只有结合工程硕士自身的特殊性以及课程的特点,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工程硕士的教学质量。总结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从回忆中获取新的知识 工程硕士研究生均来自各单位的一线岗位,大都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工作经验,一般都具有较多的独立工作经验,是本单位有一定发展前途的技术骨干。这些学员的最大优点就是参加工作时间长,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然而,从学校毕业时间长也是他们的缺陷所在,他们在大学本科学习的专业知识部分如果本职工作中几乎不用的话,在他们最初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课程的时候已经是所剩无几,甚至有些知识已经陈旧,亟须更新。即使是由于有机会经常使用,对某些知识还比较熟练,但这也是很有局限性的,因此,旧知识的遗忘和现有知识的不系统性成为了工程硕士学员们要通过的第一难关。 笔者所在学院为工程硕士开设的课程统一都是32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其有最大的收获是每一位教员应当用心思考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在刚开课的时候先拿出4学时对本科阶段的有关专业知识进行复习,唤起学员们的记忆,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复习不是面面俱到的复习,而是有针对性的复习,即只复习与后续课程息息相关的内容, 如《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我们只复习卷积、傅立叶变换、滤波器设计和系统的变换域等内容;《统计信号处理》课程我们只复习概率、随机过程和随机信号与线性系统等内容。复习的过程也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复现,而是启发式的回忆,即教员先提出一些关键信息。启发学员进行回忆,通过对学员零碎的知识片断进行有序整合,最终在学员的脑海中搭建出本课程的体系结构。 正如那句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样的回忆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有助于学员状态的调整,使其从一个习惯于工作的忙碌的骨干转变为一个勤奋学习的学生;有助于学员对新知识的掌握,我们相信从一个高的起点出发,总会收获更多的成功。当然这样的做法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员的要求,任课教员必须非常熟悉本课程的内容,清晰地理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甚至是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应用。 二、有失必有得 经过4学时的回忆之后学员们逐渐有了一些信心,但当他们打开厚厚的课本时,还是会感到一丝厌烦。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工程硕士课程选用的教材基本上和工学硕士的教材是相同的,这些教材无论从体系结构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过于强调基础理论,强调内容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然而对于工程硕士而言,他们更加渴望的是教材内容的宽广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应用性。在尚未寻找到专门为工程硕士编写的教材的条件下,我们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与培养目标,结合相关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所面临的新技术新问题,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删减和重新的组织,使其既能够保证足够高的学术水平,又能适应工程硕士的实际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例如,我们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同态滤波、K—L变换、DHT变换等应用范围比较小的内容作为自学内容,供学员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行选择,而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平稳随机信号的功率谱估计上,着重研究各种经典谱估计方法和现代谱估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各种方法的估计性能比较、改善措施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等,同时,根据当前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适当地加入软件无线电技术相关的知识。 对教学内容合理的取舍有助于带领学员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的钻研,而面面俱到的教学,表面上学了很多知识,事实上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很少。 三、让抽象的知识“活”起来 无论我们翻开到《数字信号处理》和《统计信号处理》课程教材的哪一页,通常映入眼帘的都会是密密麻麻的公式,这是一种科学的语言,用数学符号来描述物理现实,是对物理现象高度的抽象,从而能够更有效地找寻和建立一些通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换句话说,公式的得来源于现实,而公式的终极目标又是要服务于现实的,即需要利用公式去解决现实中更多的问题。 对于实际工程经验丰富,但是理论知识不够系统的工程硕士而言,直接铺天盖地的推导公式只能让他们望而却步,甚至会使其失去了自己研究的方向,只有让抽象的知识“活”起来,才能使得学员更好地理解、接受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针对这两门课程“公式繁多”但“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就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设计。 (一)从熟知的现象中引入新的知识 尽量从学员熟悉的事物中引出新的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学员对新知识的亲近感和熟悉感,更有信心学习掌握新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新的知识。未必是一个新的事物,而是与各种已有的旧知识息息相关,更进一步说,这种新的知识很可能仅仅是诸多旧知识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新知识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推翻旧的知识而是为了优化旧知识而已。 帮助学员在脑海里建立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这样更有助于让学员认清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引入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尽量注意先分析原有方法的性能、优缺点、局限性,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即为学员描述新知识的“来龙”。而后,从找到的根本原因出发,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而转入对新知识的讨论。最后,对新知识的应用进行概述,为学员指明该方法的“去脉”。在对每个重要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非常熟知的情况下,在工程中究竟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方法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即使是忘记了公式的具体符号,也可以很快地在资料中找到。 (二)注重物理意义的解释,简化繁琐的公式推导 繁琐的公式推导是会让大多数人厌烦的,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往往不是需要我们对已有公式进行推导,而是正确应用。影响了公式正确应用的不是能否推导出该公式,而是是否理解了该公式,是否了解公式中的每一个参数与实际物理世界中的对应关系。所以,在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统计信号处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我们一般只选取最重要的公式进行最简单的推导,很快得出结论,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结论性公式的解释上。 (三)使用多种仿真软件丰富教学手段 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手段的提高。近些年来在信息与信号系统学科领域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可以用于辅助教学,辅助系统开发的软件,例如,Systemview、Matlab、Lab Win—dows/CVI等。将这些仿真软件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枯燥的公式变成形象的波形和频谱,很容易就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另外,学员在课后也可以使用这些仿真软件,软件强大的计算功能、数据处理显示功能和某些软件的图形编成语言使得学员仿佛置身在“示波器”“频谱仪”“矢量分析仪”等仪器旁边,每当自己有一些新想法的时候,不再需要闷头推导公式去论证自己的想法,而是在仿真环境中依据自己的想法,轻松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系统,运行之后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之后的效果,如果对自己的想法并不满意,则可以继续进行调整。经过这样的磨炼,他们的科研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提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四、以工程实例为牵引 对工程技术型工程硕士的学位要求是“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包括开发研究、工程分析和设计工作的能力。”可见,对于工程技术型的工程硕士的培养,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的培养是齐头并进的,更加侧重于对其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不是截然分开的两种事物,而是紧密联系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理论知识是工程技术的基础,而工程技术则是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要想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水平,教员应当先具备足够的工程经验,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员顺利地从理论过渡到实践。 笔者们的工程实践经验比较有限,但是还是尝试着将已经完成的科研项目进行适当的简化,作为案例进行使用,以工程实例作为课程的牵引。根据课程的进程,在一定的阶段以某些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该项目的基本技术指标要求,根据任务的要求在学员问展开讨论,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归纳总结成不同的实现方案,再利用各种仿真软件对方案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仿真分析,对其所能够达到的指标进行论证,回溯到原始的技术指标进行比对,对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最后教员给出已完成的工程实例的技术方案,并解释每一项关键技术的选择、论证的过程,以及该项目所获得的收益。 这样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学员的积极性,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引入的“记录分系统”项目为例,当该课程的进程过半,学员已经熟悉了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多速率信号处理技术等知识,教员介绍“记录分系统”项目的指标要求,对中心频率70MHz、带宽23MHz的中频信号进行采集并存储于介质中,要求因“记录”操作所造成的信号损失不超过ldB。接受项目后学员很快将项目分解为“采集”“传输”和“存储”三个主要环节。 学员们在第一个环节上就遇到了困难,按照常理,教材上介绍最多的是“低通采样定理”,定理要求只有在采样的过程中使用高于原始信号最高频率2倍以上的采样速率进行采样才能保证能够从采样后的信号中无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但是此项目中被采集信号最高频率为81.5MHz,工程上一般采用5倍最高频率作为采样频率,粗略估算采样频率应为400MHz左右,如此高速率的ADC器件造价很高,性能也不是很稳定,而且由此产生的采样值经过量化编码后形成的数据量更是大的惊人,显然这是不可取的一种采集方案。 通过课后资料的查阅,又有学员提出采用目前软件无线电平台上经常采用的“正交下变频”的方法,在完成采样的同时降低了数据的速率。这种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数字化接收机”和“综合基带设备”上,显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是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对项目进行分析,数字接收机之所以采用“正交下变频”的方法,主要是为了满足零中频采样的目的,采样后信号由原始的一路信号变为了速率较低的同相和正交两路信号,而后再进行后续的解调等处理。回顾“记录分系统”的设计目的,采集后的信号并没有进行更多的处理,仅仅是存储起来,如果采用“正交下变频”的方法,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应该还有更优的方案。 经过对各种采样方法的归纳总结,学员们发现根据“记录分系统”不对数据进行更多处理的特点,可以选择与“低通采样定理”相对应的“带通采样”方式,那么带通采样中的采样频率该如何选取呢?随着问题不断涌现,学员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课本中的知识不断地被尝试于实践中,即便是没有被选中的方案,反复的论证过程实质上就是知识从课本到学员能力的内化过程,学员的收获也是非常大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效果明显。 通信专业论文:试析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国防生培养中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中的改革措施。通过成立国防教育学院、设立通信工程国防生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选拔优秀国防生担任承训军官等一系列措施,国防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军政素质能够得到同步提高、统筹协调,第一任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成为“听党指挥、军政兼修、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论文关键词:国防生;培养模式;军政素质;课程体系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国防生培养制度正式建立。这一要求抓住了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实际措施,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科技强军、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决策是培养部队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事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大计。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不断推进,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已成为军队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与普通高校紧密合作,携手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国防生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课题。 然而,国防生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不少制约国防生培养工作的问题纷纷涌现出来。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重点解决国防生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西安邮电大学2004年与兰州军区签署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协议,成为兰州军区的国防生培养单位之一,几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防生人才培养任务。为了更好地支持国防生培养,学校于2011年7月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致力于协助驻校选培办及各院系进行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经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400多名,分布在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等部队紧缺和适合军事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尤其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国防生人数最多。多年来学校在国防生培养方面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成立了国防生学院,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使国防生培养工作得到了兰州军区的认可。 一、国防生培养突出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校国防生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国防生培养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1.国防生无就业危机感,学习动力不足 国防生是与部队签订就业协议的定向生,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的学位后将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国防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任职,基本不需要为未来工作担心,导致国防生没有求职的压力。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2.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存在矛盾 根据新型国防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国防生要有别于过去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和直接从地方大学招收入伍的毕业生,应该是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优良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国防生具有大学生和后备军官双重身份,在完成普通大学生应修课程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军政训练,这必然会占用国防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专业学习。由于缺乏对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大部分国防生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容易出现“瘸子现象”。 3.军事素质仍显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 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教育和普通大学生教育最显著的区别。虽然各地方高校在积极探索国防生教育方面都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现代军事指挥人才生长标准要求衡量,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仍然稍显薄弱,不能满足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扎实的军事技能是国防生在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从不少毕业国防生到部队工作后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与当前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军事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国防生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积极与兰州军区沟通,在驻校选培办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设立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 根据我校国防生较集中于通信工程专业的现状,将过去国防生分散在各班的做法改为集中在一个班,形成单独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这样便于为国防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便于将国防生的军政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便于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国防必修和选修课程,将军政训练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 2.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与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特殊需求相统一,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等规定,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的培养目标:依据“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军政并重、一专多能”的原则,使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基本具备合格军人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军队通信专业的高级工程应用型军人。 3.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同时又是后备军官,因此国防生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军政素质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把军政训练课程纳入国防生培养方案,作为国防生的必修课程。 针对国防生军政素质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的问题,我们对国防生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实行了“3.5+0.5”的培养方式。国防生在校四年的八个学期中,前七个学期在校学习,完成必修学业,最后一个学期到作战部队淬火锻炼,帮助国防生提高带兵能力。“3.5+0.5”培养方式对于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特别是带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从培养机制上帮助国防生思想上补课、经历上补缺、素质上补短,有利于帮助国防生尽快适应并融入部队。 前七个学期的军政教育分为理论授课、日常训练和暑期集中训练三部分。其中军政理论授课由本校相关老师和外聘军校教员完成;日常训练包括“队列日常训练”、“军事基本技能日常训练”两部分,由驻校选培办和学院共同组织,主要安排在早操、双休日进行;暑期集中训练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军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集中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三年级暑期内实施,到部队训练机构集中训练。其中军政理论课程包括:军事理论、政治素质、军事法律、兵种知识、军事技能等五类课程;另外,设计“队列训练”、“军事基本技能训练”、“当兵锻炼”、“兵种见习和综合训练”等课程在暑期和第八学期在部队完成。通过这些军政训练课程的实施逐步增强国防生的军人意识和军事素质。 4.设置军事特色鲜明的课程,专业知识与军队特色融为一体 国防人才必须在军事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技术上都满足国防科技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国防生尽早接触到与军事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科研项目,在对国防生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满足通信工程专业基本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军事特色和军事应用技术含量,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信息安全”、“通信对抗”、“雷达对抗”等诸多适合军事领域的专业课程,并让学生深入部队一线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设备和技术。 三、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进行带兵能力实战 与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不同,国防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缺乏部队的氛围和带兵实习的机会,所学军政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效果事倍功半,很难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的要求。从2010年起,在兰州军区驻校选培办的大力配合下,我校国防生开始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表现出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知识丰富等优势,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驻校选培办利用暑假组织国防生进行集训,组织岗前培训,考核选拔承训教官,系统学习教学法,使他们做到“真学、真会、真懂、真教”。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亲身实践当“指挥官”,练胆魄、长才干、强素质,正好能够弥补国防生缺少部队实践的不足,为国防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国防生实践锻炼搭建了新的舞台。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国防生综合能力,为国防生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国防生的在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牵引效果;同时也搭建了驻校选培办与学校全方位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 四、结语 作为西北地区较早开展国防生教育的高校和兰州军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基地,西安邮电大学多年来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国防生教育管理办法。对于招生量最大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采用单独编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3.5+0.5”的培养模式、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军事特色、担任军训军官进行带兵能力训练等措施,致力于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根基,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强化军事训练素质,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部队的认可。我校毕业的国防生有18人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国防生标兵,有189人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优秀国防生。 通信专业论文: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案设计。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具体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一、引言 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既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的巨大变革。通信工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个重要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通信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使我们感觉到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手段及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应用型跨世纪人才,对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整合、实验实践环节的改革势在必行。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课程改革的设想和方案设计,并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划和具体措施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通信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托,以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与科研结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整合通信技术类课程,构建适应通信科学发展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要突出现代通信的五大技术:传输技术、复用技术、交换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加强电路、电子系统与信号系统的基础知识,增设电子电路EDA技术等课程,突出当前电子技术新器件和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应该保证必需的专业理论,使学生获得可持续学习的基础,由终结教育演变为终身教育。在终身学习过程中造就新一代劳动者。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等教学手段 重视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模拟电路仿真软件、MATLAB通信系统的分析和仿真软件等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辅助作用。把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引入到课程体系的改革中来。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学习 由以讲授为主向以自学为主转变,改革填鸭式的单向灌输以及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给定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安排自学,要求学生写自学笔记、完成作业,在习题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采用专题讲座、答疑辅导、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核心,自学能力是创造能力和其他各种能力的基础。 三、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一)实验实践教学——影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 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通信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通信专业学生,除了要讲授最新的理论知识外,还要通过大量的专业实验让学生理解、验证理论知识,了解其应用。例如对“射频电路”的教学,不能仅谈理论,必须搭配相对应的实验来验证基础理论,同时引导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观通信专业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发展趋势,存在三大矛盾: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实践教学落后的矛盾;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与传统实践教学落后的矛盾;教学多元化要求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实践教学对国家、对学生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理论教学是对知识的传授,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技术的传授,而实习环节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第一职业能力。 (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有鲜明特色的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通信工程专业要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大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把工程化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变革传统实验教学简单模式,构建虚拟网络仿真实验系统 通信专业实验室建设普遍存在设备采购昂贵、投资巨大、实验室设备操作复杂等问题,制约了通信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了解决上述制约实践环节教学的三大矛盾,可以借鉴国内外部分高校的虚拟实验室制作方案,以某些重点课程为突破口,逐步构建通信专业的虚拟网络仿真实验系统。 2、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 为了解决教学多元化要求与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适应目前的教学要求个性化发展和激发式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入网上自助教学的概念,逐步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自助”即学生学习的自助,它不再依赖于非学生自身的学习压力,而是激发学生本身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的探索和兴趣爱好,让学生主动地到网络上寻找实例进行比较并寻求解决,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地,“自助”也是教师的教学自助。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每位任课老师建立个人网站,对自身任教的每门课程建立课程网页,最终建立网上自助教学系统,通过网络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互动式教学。 四、创新能力培养 (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导原则 1、主动性与积极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只有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创新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培养具有宽广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遵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和评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 3、个性化与群体化相结合原则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遵循个性化与群体化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培养其自主的意识、独立的人格和批判的精神,又要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在个性品质中体现协作就能获得各种创造力的最大合力,产生最佳效能。这是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在一生当中涉足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要想在现在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就必须学会团结协作,与别人进行“信息共享”。 4、发展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 大学教育在关注学生必备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应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进行前瞻性教育。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信息为载体、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潜质和未来发展方向,使大学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针对目前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问题的分析,在遵从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导原则下,笔者认为通信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专业口径,建设富有创造性的课程及教材体系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过细,是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基础薄弱、缺乏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拓宽专业口径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要拓宽专业口径,就要对相关专业进行合并调整,按学科大类设置专业,并建立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及教材体系。 2、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素养 教师自身的创新素养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河南理工大学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中青年教师较多,他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解决教师自身创新素养的办法有二:一是对部分教师进行培训,对其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二是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外出进修,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有机会做访问学者,参加科研,加强科技创新的实践。 3、实现教育观念转变,改进教学方法,诱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突破“教师中心与考试中心”的局面,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照单收”的教学方法。教师要认真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展示教材内容的非凡魅力,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探求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强烈愿望。 4、开设研讨班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 研讨班是为学生提供更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根据所研讨的课题,如何着手进行调研、查阅资料、设计方案等,通过研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因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科研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应成为一种良好的值得探讨的教学形式。 五、结论 总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建立各类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重视课程内容改革,更要重视教学过程的优化,在改革中突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结合,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是高等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通信专业论文:试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涵盖了电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以及各种通信IT的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进行了比较。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新疆;塔里木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论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其办学目标为“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综合性大学”,并着力培养具有兵团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开拓型人才。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育人,以资源与条件利用最大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优化为学院发展方向,正在把学院建成南疆地区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虽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建立时间还很短,但塔里木大学势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通信专业论文: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就业指导对策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每年培养的通信类人才数量明显攀升和许多非通信专业人才涌入通信行业,使通信类毕业生出现“就业难”。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就业面临市场供过于求、研究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和研究生就业行为发生变化以及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就业区域明显失衡、学校所在城市就业意向比较突出的特点进行通信类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从结合专业特点、巩固、拓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加强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共同做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后续稳定工作等方面入手,尝试探讨促进通信类专业研究生顺利就业的对策,以期为推进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高质量就业做贡献。 【关键词】毕业研究生 就业 指导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多层次、多侧面的市场需求给毕业研究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他们的就业状况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在当前就业制度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下,研究分析研究生就业现状,提出应对措施,不仅是当今社会时展的必然,也是当代研究生顺利就业、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内在要求。通信类专业研究生以其专业的特殊性,就业形势变化的灵敏性,使其就业的现状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生就业面临新的形势 1.研究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研究生就业竞争加剧。一方面,研究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事业单位和国企、高新技术企业等研究生传统就业领域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远远低于就业人数的增幅。研究生的就业岗位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就业中出现职位层次下降、工资水平下降、求职时间延长等现象。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别有:“招生规模扩大,研究生供过于求”,约占89%;“大学教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约占43%;“大量工作不需要高学历”,约占32.9%;“研究生就业政策存在问题”,约占28.9%;“学生择业不切实际”,约占20.4%。 2.研究生的择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毕业研究生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并存、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区域经济及文化发展不平衡和不同行业收入差距过大,也严重影响研究生的价值取向。高学历与好岗位并不划等号,研究生群体中“就业难”的心理已基本形成。2010 年,《北京人才报》一项调查显示,自卑、焦虑、从众,成为部分研究生就业的“心理门槛”。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曹高举在其《研究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其调适》的报告中提出,不少学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客观分析和评价自己,一遇到挫折就信心尽失,变成“鸵鸟”消极逃避。 3.研究生的就业行为发生变化 就业制度与用人制度的改革和职业市场的逐步开放,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自由择业和职业流动的机会,同时也使得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使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但部分研究生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求职时茫然、盲从。而且,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反差较大,存在择业期望值偏高、目标短期化和趋向功利化现象,把读研的目的狭隘地理解为高薪高职,把研究生文凭当作找个好工作的跳板,误解了研究生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的初衷。 二 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才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特别是计算机、通信等与产业相关的热门专业,研究生就业市场长期红火,就业质量较高。从近年的统计情况看,通信类研究生的就业流向中体现了行业自身的一些特点。 1.通信类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特点 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或电子计算机综合技术服务业等与通信相关的行业内,学科专业十分对口。以某高校为例,近4 年来2 千来名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85%以上到国内大型通信运营企业(如移动、联通、电信等)、电子制造企业(如中兴通讯、华为、大唐电信等)和高等院校就业;通信类毕业研究生就业区域总体表现为:华东、华南等沿海发达省市就业人数较多,老少边穷地区较少。还以该高校为例,该校通信类专业80.1%的毕业研究生在江苏、上海就业。其余的毕业研究生也主要选择到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而到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研究生数量明显偏少,到其他西部省市就业的毕业生仅有0.81%,“孔雀东南飞”的倾向依然严重;院校所在区域在研究生就业地区选择中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以南京高校为例,虽然南京在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才吸引政策等方面与京、沪、深等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每年在南京就业的该校研究生为48.88%,远远超过到京、沪、深等大城市就业的比例。 2.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就业率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良好。从2005~2009 年该高校通信类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来看,5 年的平均就业率为98%,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平均一次性就业率。这说明通信类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大,就业率普遍较高。但从主要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通信行业的用人需求呈现总体增加趋势减缓的格局。通信类专业毕业研究生今天令人羡慕的就业形势已受到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从供需比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有所下降。虽然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率较高、就业形势良好,但是这几年平均供需比却逐年下降。以该所高校为例,通信专业研究生平均供需比从2005 年的1∶13.3 下降到2007 年的1∶7.7,再降至2009 年的1∶3.4。由此可见,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从就业流向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地区流向很不平衡。随着经济建设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全面开展,小城市、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可是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却没有适应这一需求,就业地区一直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地域不均衡的问题十分严重。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失衡使得研究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就业难度也比其他地区更大。 从就业观念上看,通信专业研究生更加保守。受到近年来通信专业研究生相对火爆就业形势的影响,他们就业的期望值非常高。根据调查,在选择工作单位时,该校毕业研究生首先考虑的是行业发展的前景、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条件、经济收人和福利待遇等。85.7%的研究生期望月薪在4000 元以上;62.32%的研究生把沪宁作为首选地区,37.77%的研究生选择深圳沿海开放城市;54.57%的研究生选择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29.26%和19.68%的研究生分别选择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79.47%的研究生择业时比较重视专业对口程度;78%的研究生表示他们在求职中遇到困难时一般也不会轻易降低择业标准。研究生保守的就业心理,日趋功利的就业观念,加剧了就业流向的失衡,造成了宝贵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成果的贬值。 三 新时期做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如何根据现阶段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特点,针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难点,找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工作模式,是当前摆在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解决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家庭和研究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1.结合专业特点巩固拓宽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在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拓宽就业渠道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1)运用市场营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主动向社会和其他行业的用人单位宣传毕业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和人才特点。长期保持与通信信息、电子等行业内用人单位的良好合作,巩固毕业研究生基本人才消化渠道。利用科研合作机会,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大力开展委培、定向培养,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多领域合作,使通信专业研究生就业的行业涵盖通信信息、电子、机械制造、教育系统等领域。此外,积极发挥校友会和研究生导师的个人作用,直接向用人单位推荐适合的优秀毕业生。 (2)加强就业需求预测。进行深入的就业市场调研,主动、经常、广泛地听取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准确把握通信专业就业热点的转移。定期公布预测分析结果,结合人才培养的周期,及时引导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的调整,重视和增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给予西部及边远地区就业政策支持。国家可建立专项基金,对到西部及边远地区、艰苦行业就业的通信专业研究生在工资、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优待,尽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别,真正实现待遇留人。同时给予这些地区发展地区经济和开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培养当地的“造血”功能,创造良好的事业环境,吸引有志青年创业。 2.加强通信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要与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就业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仅仅体现在研究生毕业前的短时间之内,而应始终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加强创业教育,通过成功校友或知名人士的成长报告、创业报告和成功报告等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创业的信心;通过创业设计大赛等课外活动,培养研究生创业的能力;利用假期组织研究生到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能真正走进社会,接受社会的锻炼,提前适应就业环境的能力。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事迹报告团在各高校做巡回报告,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发挥导师对研究生的引导作用。由于导师与研究生的接触、交流的领域广泛、机会频繁,从思想到学术,从道德情操到治学态度,从为人处事到生活习惯,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且师生接触方式多样且随和,既有准备充分的谈话,也有毫无顾忌的闲聊,既有某些深思熟的决策,也有一时的应急处置,较少虚情假意,没有遮遮掩掩,所以在广泛交往过程中,研究生思想中深层的问题会有意或无意地暴露在导师面前,这就使导师能真正抓住研究生思想问题的核心,采取有效方式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导师可根据每个研究生的特点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成效。 (3)主动加强与“三高”用人单位、国家经济科教及国防建设等重点单位的联络和沟通,获得尽可能翔实的介绍资料;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大这些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宣传的力度,优先安排他们来校招聘毕业研究生,给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以期找到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尽量解决好国家需要与毕业研究生个人选择之间的矛盾;并做好“三高”用人单位和国家重点企业所接收的毕业研究生的跟踪调查工作,采编优秀毕业研究生创业档案,与用人单位共同探讨和交流做好毕业研究生“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经验和措施。 通信专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开发 摘要: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中“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改革思想,结合移动通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移动通信专业课程。给出了课程开发的流程及应用实例,分析了课程开发的关键之处,并对改革前后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对比,说明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高职;移动通信;课程开发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扩大规模”向“内涵建设”转变的重要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随着我国3g网络商用的全面铺开,我国的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对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在探索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课程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为此,应根据移动通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的引入 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阶段。在此阶段,高职院校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经过大量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使教师转变了观念,很多专业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高职院校运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作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因此,虽然在课程中注入了与职业岗位贴近的教学内容,针对性比原课程增强,初步保证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缩短了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但仍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有一段距离。 德国“双元制”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提出了解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dacum课程开发中的不足,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德国和中国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借鉴国外课程方案开发方法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可实施的课程开发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阶段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的问题。调研的内容包括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资格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化方向、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该阶段的难点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对需要基本相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岗位)进行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载体,即专业,然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情况;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应设置的专业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结构;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确定培养模式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开发必须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离开了企业就没有改革之源。同时,学校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服务优势,建立互惠的市场机制,激活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兴奋点,使校企合作做到双赢。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共同探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框架,签订协议,实施校企合作方案(明确合作方式、各自责任和操作形式)。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及职业性,必须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群)职责和任务,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阶段课程开发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分,是落实就业导向的实质性改革阶段。要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我校移动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及通信企业的用人需求,对移动通信专业基站维护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开发过程中的“三个转换”是把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转化为相应课程的关键之处。第一个转换是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的转换。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第二个转换是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的转换。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第三个转换是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 总之,课程建设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意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通信专业论文:浅谈电子信息与通信专业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词】专业英语 教学 改革策略 【论文摘要】专业英语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电子信息和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从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旨在促进各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 1 引言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是当今国内外发展最为迅速、技术更新最为活跃的工程领域之一。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全球化竞争,高校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专业英语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就是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 专业英语的教学,既不能像基础英语那样过分强调语法,也不能像专业课程那样深入讲解专业知识。?[2]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拓宽专业词汇量,熟悉专业术语,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3]因此如何更好地去引导学生,提升教学质量,是本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目前高校中电子通信类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在自身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提出几点教学改革策略,供同行们参考探讨。 2 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在电子通信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若干问题,大致归纳如下: 2.1 课程安排欠妥当。 部分高校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在大四才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学生在经历了大一大二的基础英语学习后,一定程度上已经产生了遗忘现象,同时主观上对专业英语课程也产生了懈怠或轻视的态度;而系科给予教师本课程的授课课时一般也仅能满足最低教学需要,甚至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2 教学目标较模糊。 专业英语课程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很多高校未能明确此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体系中的位置,无法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学校间也存在着分歧,有的着重章节的翻译,有的则把重点放在专业词汇和基础知识上。 2.3 教学方法不合理。 由于枯燥的专业词汇和复杂的长难句在学术外文中出现频率高、数目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部分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互动等问题,因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4 教材内容不达标。 国内大部分教材在教学内容上还无法反映出当前技术发展动态和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教材中鲜有实践互动内容。部分教材仅仅从国外刊物上随意摘录章节,缺少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难以透彻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3 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专业英语课程的授课关键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科技交流中的英语书面语和口语表达,熟悉本专业学术著作中常见的表达句式和叙述方法,培养学生接收最新专业技术的能力。针对上述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一些电子信息和通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和着眼点。 3.1 教学目标定位明确。 高等院校在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时候,事先必须制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定位于让学生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还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文章的翻译技巧,再或者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撰写简单的英文小论文。由于笔者所在系科的专业特色尚无法适用于最高级别的定位,因为主要定位于中高等层次的目标,即让学生能流利阅读外文文献并能熟练翻译成自身母语,这也适用于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现状。当此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方式的选用就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3.2 教学内容。 根据先前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材的选取上应该使得教学内容上能大体上覆盖电子通信类课程的基础专业课程,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的排课情况,尽量避免学生尚未在先修课程中涉及的内容,不然会加大授课难度和影响教学质量。具体实践中可以在选取实用性教材的基础上,从网络、期刊中选择相对浅显易懂同时又能反映通信领域发展变化的英文资料。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教程》,该教材覆盖面较广,课文总体难易程度适中,还提供了选读性内容。笔者根据本校学生的课程先修情况选取了部分章节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还引入了ieee数据库中几篇综述类文献。因为综述类文献没有过多的复杂数学公式和原理推导,学生更易接受,同时此类文章又能够使学生迅速地了解最新技术介绍及其发展趋势。例如在讲解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章节后,紧接着引入了一篇关于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的综述文献,让学生了解了这两个领域的联系和区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有其他教改文章提出可引入专利文献、设备说明书、工程投标书等阅读材料,让学生熟悉文体和表达方式,?[4]-[6]这一初衷是好的,但是经笔者实践下来效果并非理想,这类文章通常较长而且较为死板,学生很难有持续性的阅读兴趣。因为笔者觉得对于此类内容应该在结合实验课程的基础上来讲述,如在利用示波器进行信号测量时,可让学生事先查阅英文版的仪器说明书,在动手过程中去掌握这部分内容,当然这一前提是学院系科需要科学统筹专业英语和实验课程的课时安排。 3.3 教学形式。 由于定位于中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考查形式应部分弱化书面试题的考核,同时加强平时的实践运用考查。教学中可采用提问式、启发式、分组答辩等多种形式。例如笔者在讲授the mobile telephone system章节时,除了介绍书中的gsm系统,还给学生引入了一本关于mimo和ofdm的外文著作,然后将学生分组并布置不同的章节内容,让其课后进行自行讨论学习。数周后根据各自心得做一次课堂答辩,其他组别同学可向答辩者进行提问,然后由本人根据答辩情况做最后总结。这种分组答辩的教学形式能活跃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其对新技术的理解更为深刻。然则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开设此类活动和怎样控制活动流程等方面还需要教师去认真把握。 3.4 教学课件。 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英语由于信息量大,因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为授课服务已经成为了众多教师的共识。但是部分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仅是把教材内容直接搬移到了投影屏幕上,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笔者在备课时借鉴了兄弟院校的授课经验,充分挖掘各个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精心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料,从形式上给予学生较为直观性的体验。同时为了吸引其课堂注意力,笔者还特意进入了一些相关的科普性视频,如讲述移动通信内容时,就引入了如ted演讲录和谷歌2011开发者大会等视频作为教辅类材料。 实践证明,通过精心准备的课件和引入的教辅类材料,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多媒体课堂信息,了解到国际最前沿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动态,从而更好地活跃了教学氛围,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 3.5 教师培训。 由于专业英语对授课教师在专业技术和英语水平这两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高等院校应当对授课教师进行更多的岗前培训,同时可以开展定期的教研讨论会,为年轻教师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方便其与老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从而总体上更新教学理念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何科学地开展专业英语的教学、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对于提高高校学生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授课建议和方向,目的是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吸引更多的教师投入到教学改革的队伍中来。 通信专业论文: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方法 摘 要:随着移动通信快速发展,通信企业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较大。本文论证了构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一、构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高职类型的通信企业移动技术类岗位蓝领人力资源。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材”的最佳选择。 职业教育需要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目的是使工作系统与学习领域相结合,在适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下完成纽带联结(如图1所示),最终实现变工学割裂为工学结合、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压迫式教学为任务式教学、变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行为导向后总结知识点的教学、变理实分离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变学科体系知识课程为工学结合的课程、变教不适材为因材施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需要具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去承载和体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也遵循这种基本规律。 二、基于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要基于职业导向或是职业中的典型任务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寻找专业自身定位和培养规格。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以行业需求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抓好到移动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调研与实践,抓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调查:一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到一线部门座谈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情况及对岗位技能、素质、知识的要求;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习业务、维护、管理等一线岗位技能;三是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四是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召开座谈会,或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到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以及企业到校招聘毕业生期间组织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调研,确立和调整移动通信专业服务岗位群。立足服务区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3g建设优化、三网融合需要,面向区域内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的岗位群;建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职业目标,主要岗位包括移动通信机务员(包括基站机务)、天线线务员、移动通信或无线网络工程师;明确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移动代维公司等企业,从事移动通信施工、维护和优化等工作,如移动机房值守、基站维护安装作业、移动工程、无线规划和优化、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工程师和运维部技术员等岗位。 分析专业服务岗位群,建构和调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模块或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专业技能如图2所示。完成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的对应,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教育认知规律递进,完成本专业人才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确定学习范畴,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三、基于培养规格确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不同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实现。在实践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我们试行了深化“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知识培养贯穿始终”、以校内“仿真+全真”实训和“暑期+顶岗” 实习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培养三个工具基础、三个核心能力,并在培养过程中贯穿“知识、素质、能力”三条主线,能够培养移动通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图3所示。“仿真+全真”实训:通过建立基本原理实验室、仿真软件实训室、单个技能模块实训室、全真2g/3g实训室和联网的实训室,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暑期+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第4学期暑假,安排暑期企业实习,锻炼学生,让学生了解岗位、让企业了解学生;暑假实习返校后,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建立“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通过两学期的基础课学习,熟练计算机应用,掌握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3学期的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最后1学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整的工学结合专业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或者说具体要做三件事: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核心就是要找准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工作领域,和完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开发,方法就是按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顺序,以完成职业活动为目的来组织课程结构,按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典型任务分析为基础,横向任务(可以是几个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建专业课,纵向(按照课程共性)提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与专业教师合作,描绘基础知识点。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典型岗位分析技能任务,主要的典型任务如前面图2所示,以这些典型任务建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可以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如:完成移动基站电源装维任务的《通信电源》,完成移动传输建、调、维任务的《传输系统管理与维护》,完成无线规划建维的移动通信各系统技术课程(gsm技术、cdma2000技术、wcdma技术等),完成无线网络优化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类课程。 五、基于行动导向实施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有具体的任务训练载体,能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的课程。 仅有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是工学结合的微观层次。行动导向教学不再简单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能动寻找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培养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纯科学的知识传授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基于情境学生经历任务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着重要克服的就是“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注重训练载体,注重任务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 六、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化和宽带化”日益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朝气勃勃,形成了三个全业务通信运营企业,通信服务和移动代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需要大批掌握移动新技术、能适应全业务运营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移动通信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通信专业论文:试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通信工程专业是涵盖了电信网、移动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以及各种通信it的跨学科、宽口径、实用性强、服务面广的专业。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现状,并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进行了比较。 论文关键词: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新疆;塔里木 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本科院校共计11所,其中综合类院校3所,即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和塔里木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211工程”本科院校,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疆。塔里木大学是排位仅次于这两所大学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合实力排名第三的本科院校,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塔里木大学原名塔里木农垦大学,位于塔里木河畔的阿拉尔市,创建于1958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塔里木大学原为农业部直属院校,现为中央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17%,硕士学位的教师占64%。学院包括5个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研室、计算机软件教研室、计算机硬件教研室、通信工程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以及1个计算机实验室。目前该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本科专业于2009年开始招生,每届两个班,每班30余人,该专业现有专业任课教师7人。 一、专业课程设置 1.专业必修课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现代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编码技术、单片机与外围电路、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 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0年版)相比,其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大学计算机基础(由于中央民族大学生源较好,因此没必要开设该门课程)。中央民族大学按照专业选修课开设、塔里木大学按照专业必修课开设的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等(由于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是按照两个主要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即无线通信和通信网络,因此这种设置是合理的)。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未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有:机械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网理论基础等。 2.专业选修课 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大一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导论。大二?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据库原理。大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仿真技术eda。大三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matlab及仿真应用、综合布线技术。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web系统与开发技术、现代传输技术、dsp原理与应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信工程专业英语、多媒体通信技术、前沿技术专题讲座、宽带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通信。四学年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13门。 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分布如下:大二下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3门,大三上学期开设专业选修课5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8门,大四上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16门(由于大部分学生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在前三学年已选够,且到了大四很多学生要考研究生、找工作、忙着联系出国等,故大四上学期能够真正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寥寥无几)。四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共计32门。 通过以上数据可看出,中央民族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远远多于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数量。但在塔里木大学通信工程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也不乏颇具特色的课程,如综合布线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二、其他专业教学环节 1.实验与实践教学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验教学楼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拥有10个多媒体教室、10个公共机房和8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通信工程、数学建模、计算机创新)。通信工程专业所开设的实验课有:电路分析实验、现代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matlab及应用实验、数据库原理实验、通信仿真技术实验、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光纤通信实验、移动通信系统实验、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现代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原理课程设计、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专业认知实习、计算机网络实习等。 2.专业实习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8周(4学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专业实习,为学生联系了多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实习单位,如新疆阿克苏移动通信公司在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师实践锻炼、实验通信机房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支持。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及真实性,每个实习点都有学院专业教师带队,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保持和学院的经常联系。这种保质保量的专业实习为学生们毕业后走向社会并尽快融入企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毕业设计 塔里木大学的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为12周(6学分)。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严把开题关,提倡毕业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相联系,避免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弄虚作假。为了鼓励教师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带一个本科生毕业设计给10个课时的工作量;若所带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优秀,则工作量加倍。为了使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公平、公正,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程序与标准。 4.学科竞赛 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非常鼓励与支持学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全国举办的各项学科竞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通信工程专业有两名同学分别获得了国家的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等奖,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二等奖,还有两名同学获得了自治区的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是教育部重点支持的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创办时间很短的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能在这样的大赛上取得如此成绩实为不易。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较早地对所从事职业有所认知并做好就业准备,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学生还安排有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三、结论 塔里木大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其办学目标为“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综合性大学”,并着力培养具有兵团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开拓型人才。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则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坚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的胡杨精神育人,以资源与条件利用最大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优化为学院发展方向,正在把学院建成南疆地区现代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虽然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建立时间还很短,但塔里木大学势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 [摘要]分别分析了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通过议题选择、突发事件、社会热点事件这三个方面发挥其舆论引导的作用,以促进电视评论节目更好地引导舆论。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 当前,微信、微博、各家媒体的新闻客户端等各种新媒体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快捷,与此同时也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海量的信息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缺少权威声音的引导,大大增加了其选择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难度。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的信息大多为碎片化信息,受众接收信息为浅阅读的方式。在这种阅读氛围里,很容易导致轻信和盲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对信息的批判能力。这时,评论节目就迎合了受众对信息解读的需求,同时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电视新闻评论是如何引导舆论的呢?我们将从电视评论对议题的选择、突发事件的处理、社会热点事件的处理这三个方面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 一、通过议题选择引导舆论 1972年,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介是新闻的把关人。媒介虽然不能主导受众的思维但是却可以影响人们对哪些事件进行关注。大众传播议程设置的核心就是选定一个话题,引导人们对话题的关注,并强化话题在公众心中的重要程度。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而言,媒体选择针对怎样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以及在评论时进行宣传的强弱程度,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新闻舆论中心的形成。例如,有关民生问题的电视新闻评论,民生议题不同于其他议题,受众对民生领域的关注度极高,导致民生议题很容易爆发成为公众领域的热门问题。如果没有对民生问题进行准确解读,受众对政府颁布的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与措施的理解就有可能发生偏差,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缺少理性的分析。这很有可能诱发更大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加剧了舆论引导的难度。所以,对民生议题的舆论引导应格外重视。 二、通过突发事件引导舆论 突发性事件比一般新闻表现出了更高的新闻价值,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及时发声,在对整个事件做出报道的同时,做好相应的新闻评论工作。由于受众对突发事件表现出十分高的关注度,如果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不慎、不及时,有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社会动荡和负面效应。那么,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新闻评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想真正提高新闻舆论的指导性,就要求新闻评论者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把握受众的需求,在第一时间为受众解答疑惑,阐明媒体的见解和态度。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时间”并不意味着盲目抢发,及时的电视新闻评论也必须在新闻事实真实报道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媒体只是捕风捉影,未经核实就马上报道并发表评论,那么即使新闻评论做到了及时迅速地,也可能使新闻评论的媒体失去公信力,同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其次,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在揭示事件真相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公众的信心产生冲击,可能引起缺乏安全感、恐慌心理加剧等问题。这个时候,新闻事件的持续关注和报道以及及时而深刻的新闻评论的解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评论及时、准确、影响力大,它不仅发出了电视台权威、公平、正义的声音,也代表着中国媒体对相对敏感事件的敏锐的洞察力与鲜明的立场和态度。 三、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舆论 社会热点事件是指一段时期内被社会公众广泛了解和传播,引起社会强烈的舆论反应的新闻事件。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社会热点事件的形成通常是由当事人或者网民通过网络等各类媒体将事件进行曝光,引起网民和受众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后,事件开始在社会上广泛快速地传播。之后再经媒体的传播、网民的议论,使受众的情绪、意见不断高涨,从而形成舆论,导致事件成为公共事件。那么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如何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舆论引导的呢?首先,在热点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的热点事件,传统媒体一定要有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不能盲目跟随网络舆论推动热点事件的传播。在面对不断升温的社会舆论时,作为主流媒体的传统媒体不能失语,而是应该思考该事件是否应该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什么方向来报道,绝不能被事件牵着鼻子走。其次,当今社会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网络媒体的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信息日益泛滥的负面影响,新闻评论者应帮助受众对在社会群体中广泛传播的信息去粗取精、分类汇总,积极揭露虚假信息,澄清真相,进行电视媒体的“话语议程设置”。最后,新闻评论一定要“接地气”,倾听民意、反映民意,从受众的角度、立场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老百姓接受和信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自从其诞生起,就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电视评论节目以其深度的解析,对事件全面的分析以及声画并茂、形象直观的表现方式得到了受众的认可与青睐。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事关重大,关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舆论引导作用仍在不断增强,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够使人民安康、社会稳定。 作者:郭宇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新闻评论论文:新闻评论微博化研究 摘要:针对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新闻评论微博化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化;趋势;利弊 我们平时所说的微博其实就是指新浪微博,它作为一种人们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有着快捷性、时效性和随意性。近几年,微博在中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拥有微博的人也很多,人们经常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交流意见,截至2017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有网友将微博戏称为“围脖”,现在“织围脖”已成为网上最热的活动,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 1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分析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或新闻评论员对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通过专业的理论分析,多角度观察,带有鲜明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也是当今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换句话说,新闻评论就是就当时热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权威意见以指导广大受众实践的一种文体。传统媒体评论都有其标准,相反,微博评论相对于传统媒体评论要相对自由,语言文字也要随意的多。微博评论的形式可以是一段简短的小文章,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一个词语或是一个符号一个表情,体现着“微”特色。微博评论较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报纸、电视)更具时效性、便捷性、受众多,电视媒体评论需经过采编播,最快需几个小时才能播出,纸制媒体需印刷最快也需一天时间见报,相比之下,微博评论只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加工编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迅速传播。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媒体,微博作为一个网友公共发言的平台,让普通民众尤其是长期缺乏话语权的老百姓们都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相反,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由于权威性、规范性的要求,大多都会采用专业评论员、重量级机构或官员的言论为主,导致普通大众的声音无法传递。微博新闻评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动性强。 微博的普及改变了这一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个人等都可以开通微博,微博的信息种类各有不同,形成了一个横纵向交错的信息网,不同社会团体、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在这个信息网格中发表言论,表达感情。微博新闻评论的再一个特点就是移动性强,进行微博新闻评论可以随时利用手机终端,针对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即时地观点,形成碎片化信息表达的形式,而且微博的阅读和也不会限制的人的时间和地点。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用语新名词也随之而来,独特的网络用语、符号也经常出现在微博新闻评论中,增强微博新闻评论的可看性。而观报纸、电视以及官方网站上的新闻评论,一般都是长篇阔论,大的信息量,小而密的字,使广大老百姓们看阅起来费时费事,而且想要进行网站评论时还需进行注册登录才能发表意见,就导致许多网友觉得费时费事从而放弃评论。而且报纸等新闻评论全无互动性。反观微博进行新闻评论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只需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完成新闻评论的传播,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让人们能随时随地了解、传播身边所发生的新闻,并发表个人的意见,实现了即时的信息分享。 微博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新闻业的极大的冲击,微博传递消息的迅速、便捷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微博近乎零时差的传播使报纸报道滞后性更加明显,人们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就能得知一切消息,这就导致近年来报纸的销量正在迅速减少,读者的年龄也普遍偏大,报纸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微博是广大网民的言论平台,成为广大网民发表个人观点、抒发情感、进行社会言判的言论平台。它能容纳所有人的评论,也能使每个人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的表达民意,相比于正式的报纸评论,许多人显然更喜欢看富有人情味的评论。虽然微博上的评论好坏不一,但的确不乏一些有见解的评论,而且微博上的评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就使许多人不再关注传统媒体上的评论。传统媒体也在微博的影响下推陈出新,开始改变新闻传播的模式及新闻评论的形式,纸媒新闻评论受微博的影响出现了微博化的现象,例如原本严谨的报纸也开始活用网络用语,更加亲民。例如人民网2017年2月17日《人民网评:药价这么“虚”,应该“补”点啥?》、人民网2017年3月5日《人民网评:政府工作报告听下来,一“痛”一“爽”感受强》、人民日报2017年6月6日《富裕时代,不浪费才够帅》等,就利用《中国好声音》来吸引读者,贴近百姓的生活。评论语言即通俗易懂,又贴近百姓的生活。 2新闻评论微博化产生的问题与对策 新闻评论微博化为传统新闻评论增加了广泛的素材,使新闻评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同时也使新闻评论存在着关注点易转移,碎片化的弊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一波接着一波,这就很容易让受众转移关注点,一个话题很快就会被遗忘而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没能进行深度的评论,一些很好的新闻由头缺少后续的报道与评论,就被其他的热门话题取代。这种就难以达到靠新闻评论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受微博影响许多新闻评论变得过于短小,评论的数量多、来源广,却缺乏深度和系统的评论,这就使新闻评论有了碎片化的弊端。新闻评论微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新闻评论的选题和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受众定位不准的问题。传统的新闻评论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有自身的特色,而受网络的影响,许多报纸一味地追求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对热门的话题进行评论,涉及各个领域,照顾的面广,却缺乏了稳定的读者群,缺少了自身的特色。新闻评论微博化广泛吸纳读者的评论和网友的评论,在体现百姓的声音,广泛集纳意见的同时,也使评论的公信力降低了。由于参与评论的是普通群众,不是专业的学者,所以对事件的评论就难以让人信服。受微博的影响,纸媒抛出论点,在获得时效性的同时,也失去了深度。而短小的评论也会造成缺乏深度的问题,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一般具备完整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人们的思想造成影响,而太短的评论必然无法深入挖掘事件的内涵。 2017年6月3日凌晨,世乒赛男单第三轮比赛中,中国选手张继科1︰4不敌韩国选手李尚洙,无缘男单16强,爆出本届赛事开赛以来的最大冷门。赛后,张继科接受采访时称,失利是因为自身没有调整好状态,与伤病并无关系,主要是因为对手拼得很凶,自己慢了一点,精力上也稍微差了一点。说完,他径直离开赛场,不再接受采访。赛事的爆冷,瞬间在网络上瞬间掀起了一波舆论。此条消息一经发出,很快就有十几万的转发量和评论。微博网友评论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综艺节目参加多了,体育明星变娱乐明星的后果。还有的网友评论运动员有输有赢很正常;比赛起起伏伏很正常,没有谁是常胜将军,等等,这些言论迅速在网上铺开,可谓是各抒己见,都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顶、有人赞,微博平台热闹非凡,还有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网友们评论此起彼伏,瞬间转发被转发、评论再互动。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网友们通过微博发表自己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言论,特别是那些热点新闻、关乎自己切身利益、重大事件等能够吸引更多的网友们进行评论互动。现在的微博新闻评论正值繁荣时期,其繁荣程度也可以说明现在的网友愿意参与进行,话语权的意识也在渐渐增强,而且希望自己发表的言论能得到其他网友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 3结论 虽然新闻评论的微博化促进了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发展,但也存在着缺乏深度、语言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了解评论的选题及用语。纵观当前媒体评论,报纸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角色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分量更重。传统媒体应该在培育、发展有个性的新闻评论上下功夫。面对目前网络言论的冲击,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一方面要发挥固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创新,适应传播的新形势。针对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产生的影响,新闻评论出现微博化的现象,笔者认为纸媒新闻评论应积极与微博等新媒体融合,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以深度、权威并且亲民的评论提升报纸评论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寻求报纸新闻评论发展的新的突破。 作者:梁媛 单位: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宣传部广播电视文化中心 新闻评论论文: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摘要】 进入“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注入互联网思维。澎湃社论发挥互联网特点,在评论独家、内容深广、版面设计和受众互动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 【关键词】 新闻评论;澎湃新闻;媒介融合 一、“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产品:《澎湃新闻》 “互联网+”时代,新旧媒体的融合是一场全方位的突围,多层次的革新。媒介融合是传媒行业、电信行业、IT行业,从内容生产到网络渠道再到终端服务的融合。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的力量推进现有传播媒介的深化改革,塑造新型传媒业态。喻国明说:“新时期媒体融合转型最重要的是要应用‘互联网思维’”。2014年8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首次以国家战略的高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澎湃新闻正是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的。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ThePaper)作为上海报业集团一个重要新媒体产品正式上线。其依托《东方早报》的采编队伍,“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搭建一个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澎湃新闻由纸媒全面转型为线上媒体,在立足文字、图片报道的基础上,增加视频、音频、动画、互动媒体技术等报道手段,实现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融合。上线仅一年多,澎湃新闻已迅速成长为中国现象级的新媒体产品。 澎湃新闻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新闻与思想的最大原创平台,下设“时事”、“财经”、“生活”、“思想”四个栏目,并分设共四十七个子专栏。其中,“思想”栏目下设“社论”专栏,专栏简介为“19:30,告诉你我们最想说的话”。从2014年8月10日的《五论新常态:开放也需新思路》开始,以平均每天一篇的频率延续至今。澎湃社论代表《澎湃新闻》的立场,是澎湃编辑部就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社论是传统媒体最为看重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代表整个媒体发声,代表整个社会发声,甚至代表整个政党国家发声。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认为:“社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和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澎湃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较为成功的例子,澎湃社论也代表整个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二、《澎湃新闻》社论的数据分析 (一)《澎湃新闻》社论《澎湃新闻》社论代表澎湃立场,“19:30,告诉你们我最想说的话”,自2014年8月10日社论栏目上线以来,一直是《澎湃新闻》的重要栏目,有着较大的影响力。《澎湃新闻》脱胎于《东方早报》,有着优秀的社论写作队伍。社论会在网页、客户端、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同步更新与传播,全媒体联动的传播策略让社论最大限度的抵达受众。特别是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之后,这种高质量的符合移动阅读模式的社论将会更受用户欢迎。 (二)社论样本界定《澎湃新闻》从2014年8月10日开设社论专栏,到2015年6月1日社论平均每天一篇,稳定而不间断。本文选取了2015年6月1日 至2015年12月31日《澎湃新闻》所刊登的208篇社论作为样本分析。从时间和样本信息量考虑,7个月208个样本应该可以比较好的反映其社论的特点。(三)社论议题归属地对社论议题的归属地分析,结果如表1。社论主要选取国内议题,根据国内新闻事件、社会现象、重大节日等为素材发表社论。11%的国外议题基本上都是就国外重大新闻发表社论,其中大部分都是国外的政治事件。 (四)社论题材对社论题材的选择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澎湃新闻》选题范围广,其中以社会民生题材为主,体现了澎湃对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高度重视。社会民生、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三方面是最主要的评论题材,三方面都是国民最关切,最能体现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另外,很多媒体评论比较看重的政治题材,在澎湃社论中只占一小部分,对国家政策,国家政治事件,国家外事活动等关注较少,阐释得也不多。最后,文体娱乐、环境医疗、交通法律三种题材的数量差不多,不是澎湃社论关注的重点。 (五)社论价值取向社论的价值取向往往就是一个媒体的价值取向,所以社论的价值取向总是媒体最为看重的。分析《澎湃新闻》社论的价值取向,结果如图2。阐释类社论占据了社论的绝大部分,其次是建议类,批判类、歌颂类、纪念类只占很小一部分。可以看出澎湃社论采用比较温和的方式来评论国家和社会事件,重在阐释社会现象,政策法规,然后提出建议,引导大家解决问题。 (六)社论评论数量分析对《澎湃新闻》网页中每篇社论的互动评论数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大部分社论的评论量都在100条以下,受众的评论较少,活跃度不高。 三、《澎湃新闻》社论的特点 (一)发声频繁,选题多元,关注社会民生社论是媒体针对社会中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表明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立场态度,在传统媒体时代,意义重大的社论使用并不频繁。但是,《澎湃新闻》的社论专栏却有着很高的发表频率。本文选取的7个月时间跨度内,《澎湃新闻》共发表了208篇社论,基本上平均每天一篇。《澎湃新闻》四个板块之下只有“社论”一个评论专栏,所以高密度的社论发表频率,似乎和一般的评论一样,让其重要性减弱。在高频率发表社论的同时,《澎湃新闻》社论的选题也十分多元。本文所选208篇样本中政治17篇、经济48篇、社会民生76篇、科技教育31篇、环境医疗11篇、交通法律11篇、文体娱乐14篇。其中选题最多的是社会民生方面,占到了36.53%。传统媒体社论关注较多的国家政治,《澎湃新闻》社论却关注得较少。澎湃社论发声频繁,选题多元,高密度多层次的社论覆盖社会方方面面,体现《澎湃新闻》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使社论不受版面限制,每天发声,继承传统媒体长处使社论的写作更深入更广阔。 (二)评论严谨,态度温和,阐释建议为主评论的价值取向,态度风格关乎一个媒体的精神气质,评论的立场往往就是媒体的立场,是媒体立于社会的核心所在。过去传统媒体评论的理性思维强于新媒体的碎片化表达,在写作上更体现思维的深刻,论证的严密,逻辑的合理,在引发受众思考的同时往往表现出主流意识的权威性。媒体的价值观、风格、立场,是在一次次的新闻评论中累积形成,最后被受众慢慢认可的。社论是社会改革和政策变化的风向标,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替代。《澎湃新闻》社论的价值取向从统计的208篇社论来看,阐释性社论125篇,占60.10%,建议性社论50篇,占24.04%。评论风格严谨,态度语气温和,以阐释和建议为主是澎湃社论的最大特点。如2015年12月28日的社论《作弊入罪遭遇挑战》,以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事件为素材,阐述作弊入罪的法律条文,最后提出建议应该重视维系社会公平的法律。社论文字严谨,态度温和,动情的阐释,坚定的呼吁基本可以代表澎湃社论的特点。 (三)语言亲民,排版简洁,具有媒介融合特点《澎湃新闻》社论的篇幅都不长,标题言简意赅,正文先简述事件由头,然后发表论述。社论大多从社会责任、社会意识等正面价值观去解读社会问题,并且把这种价值观体现在澎湃新闻所能把持的新闻阵地上,进而引导社会舆论导向。社论用平民化的写作方式,不讲大道理,不用说教式的评论方式,体现了亲民风格。例如,2015年10月18日的《吐痰》就“上海地铁吐痰事件”提出如何做一个社会文明人,文明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培养社会的文明习惯。澎湃社论的媒介融合特点,一方面体现在交互式评论,另一方面体现在版面编排。交流互动评论是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是传统媒体评论不具备的优势。澎湃社论下设有“评论”和“追问”两个板块供受众互动交流,发表意见。“追问”板块受众的部分问题会得到一些受众或客户端的回复。打开“社论”专栏,页面简洁,蓝色格子稿纸上手写体的社论摘要,摘要下方是标题。一方面保持传统媒体社论写作特点,另一方面运用新媒体技术,丰富社论编排,使社论严肃厚重,又活泼简洁。在网页和客户端布局上,社论和其它栏目一样,采用卡片式布局,网页版用图片+题目+摘要的形式,客户端用图片+标题的形式,使得界面具有视觉冲击力,清晰简洁,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四、结语 澎湃社论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受众对新闻评论的需求,生产出题材多元,态度温和,,语言亲民,以阐释和建议为主的评论。频繁发声,重视社会民生,塑造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介形象。互联网时代受众获取信息的标准逐步提高,社会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积极性也明显上升。这一趋势,决定新时期的网络新闻评论必须帮助受众获得更多信息,解读媒体播发的新闻、分析现象之下的本质、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提供观点与服务大众等等。另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评论较之传统的新闻评论已经有所变化。和澎湃社论一样,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注意从不同角度呈现受众关心的政策和信息,然后进行阐释和适当建议,最后经过受众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这一过程就使新闻评论的功能由舆论引导转向了言论表达,从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过渡到新时期的新闻评论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受众,需要的不再只是媒体的观点态度、对错判断,而是把各种观点吸收整理后呈给受众,至于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才是对的,受众会依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做出判断。 作者:潘俊文 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员探讨 【摘要】 新闻评论员的“收”与“放”指的是话语权空间的范围,有着诸多的影响因素,而一个国家新闻评论员话语权的空间也是这个国家新闻自由空间的反映。本文主要从节目的选题,大的舆论环境的影响,评论员构成,主持人的控制,“口径”要求,探讨当下影响新闻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因素。就目前来看,我们的新闻评论才刚刚开始,话语权空间的受限比较多,评论员还在探索中前进,寻找中国新闻评论的底线与上限。 【关键词】 评论员;话语权空间;舆论环境 在我国,以评论员观点为栏目观点,评论员为节目核心的新闻评论节目并不成熟,尚处于星星之火阶段。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评论员,一部分来自媒体从业人员中的记者、主持人或主编,另一部分则来自其他领域的学者型评论员。全国有影响力的新闻评论类节目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又与舆论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很自然的叙述技巧与视觉方式使观众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参与到多种形式的电视新闻语篇中。评论员的话语在多方面都是权威的、令受众信赖的。就目前而言,本文要探讨的评论员话语权空间,主要指评论员的评论方式和评论内容上的空间,而这个空间是受多个方面影响的。既有社会舆论环境的制约,也有评论员自身表达习惯的制约;既有节目性质的规定,也有主持人提问的控制;既有管理者的要求,也有媒体人职业素养的自律……种种因素构成了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 一、评论员话语权空间影响因素 新闻评论表达观点和立场,关键在于它通过什么方式,怎样“说”。从节目的制作过程来讲,决定评论员话语权的因素方方面面,既包括有形条款,还涉及“无形意会”;小到选题方向,大到社会舆论环境空间;既有评论员自我底线,也包括主持人的现场发挥。 (一)选题是新闻评论类节目话语权空间的起始点选题作为节目开端,直接影响评论员。选题初期便考虑到评论员因素,本期节目评论员是谁?怎样将评论员的专业优势与新闻选题有机结合?怎样才能为评论员提供最大范围的话语权空间?1.编导前期策划对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限制”。节目策划过程中,编导的前期调查采访,积累事实依据,为评论员提供“论据”,编导的“解读”角度,无形中影响到评论员的言论方向。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以编导所提供的事实依据来决定。评论员不能信马由缰地说“自己想说的话”,需要根据编导找到的点展开评论。2.评论员选题。《新闻1+1》采用的是“编导选题”与“评论员选题”相结合机制。“评论员选题”策略的使用考虑到,评论员敏感触角第一时间捕捉其最擅长的话题,有效发挥专长。评论员掌握着最大的话语权,原创性观点易成为节目的亮点。如今的新闻竞争“,独家”和“第一时间”早已不再是新闻遭遇战中获胜的法宝,而对新闻的深度解读,不同角度解读成为了各媒体占领制高点的有效手段。“观点新闻”时代已经来临。因此,评论员的选题更能突显这一优势,评论员从自己擅长的角度提出“独到的见解”。评论员的“观点”的唯一性、不可复制性成为了当下新闻竞争的砝码。 (二)评论员自主话语权空间的拓展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评论员作为传播者和把关者,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的大小对节目的传播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简单地说,就是在节目中,评论员能表达多少自己的看法,言论的自主权有多大,能否用最直接、最简单的话语说出自己的观点,这些因素对节目的收视有着直接影响。影响把关者的因素很多,“政策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国,大众媒介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评论员的言论表达的目的不是为了图一时之快,而是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媒体意见。面对“口径”要求,很多某些时候为了“安全”而说出“话中话”,或者绕着弯子说话。白岩松从一个记者型主持人成长为新闻评论员,20多年的从业经验使得其熟知电视语言的表达规律,在央视的多年打拼更让他熟知自己话语权空间的范围,有人说他是“常在河边走,从来不湿鞋”。多年来他在评论员话语权的空间上进行着探索,“我觉得我要去为大家更多地去触碰一下我们的底线在哪,我们可以走多远。” 二、舆论监督节目评论员话语权的评论底线 监督的力量是无形的,为其无形,所以无处不在。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社会价值更多地在于舆论监督。从收视率的反映来看,舆论监督类的选题往往有更高的收视率。在中国电视新闻真正发展的十多年中(以1993年为起点),无数次的印证舆论建设在推进法律制度完善、社会制度建设、伦理道德树立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新闻评论类节目处于夹缝当中求生存的阶段。节目性质的本身让其承载着社会责任,整体社会舆论氛围,又使其不得不在尖锐度上做妥协。很多新闻评论节目的同仁们,想得更多的是怎样给“危险”的题找到一个“安全”的出口,怎样在不失自己立场的情况下,通过平台传播我们的观点。而评论员话语权空间的探寻,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 在目前的评论员中,除了专家学者,更多的都是媒体的从业者或者新闻业界的人士。不可避免地,这些人担负起了捍卫“新闻的底线”、“评论的底线”的任务。这里的“底线”也分为从业人员的底线和管理者的底线。首先,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底线就是必须遵循新闻发展的规律,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是一切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事实清楚,评论员的评论才成立。而脱离新闻事实的评论是危险的和不负责任的。没有事实的依据,评论员则变成了“空中的评论员”,飘得越高,摔得越惨。没有事实的观点,只能被定义为瞎说。而事实不清的新闻事件,也不适合做评论。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核实新闻事实”是每期节目必须的工作,每一个数据的使用,每一句话的引用,都要做到有原始出处,而且是可信的,具有权威性的原始出处。“主观臆断”“、猜测”“、大概”“、差不多”等情况是绝对不能出现的。其次,要坚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评论员作为媒体的一份子,必须遵守新闻伦理道德的底线,特别是在大众媒体这样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播出平台上。评论员在“真实性”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到自己言论可能会造成的社会影响。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言论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底线。而至于管理者的底线,在这里借用白岩松的话说是这样的:“这个底线就是,要有助于这个新闻是向前走而不是往回走,要有助于有理想的人不变成现实主义分子,现实主义分子不变成投机主义分子。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新闻管理)它只会越来越宽松。” 三、结论 从现阶段来看,新闻评论类节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来讲,或者说从节目样态上来讲,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评论员的话语权空间同样也是处于探寻的阶段。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的评论员“严重不足”,更加专业化的评论员队伍急需完善。目前处在社会转型期的评论员们,讲真话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智慧。发展中的中国需要批评的声音,更有勇气面对批评。发出批评是媒体的责任之所在,是评论员话语权的存在理由之所在。对于目前的现状,央视评论员白岩松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说:“彩色的电视变得越来越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却越来越少,黑白问题将是电视人永远的问题。” 作者:富馨 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 新闻评论论文: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创新思考 摘要: 在媒介深度融合、微媒体欣欣向荣的媒介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以“互联网+”为思路,将实践教学贯彻到理论学习中,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此外,新的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增加新闻实践经历,掌握多媒体运用技能。面对日益严峻的新闻失范现象,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也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关键词: 微媒体;新闻评论“;互联网+” 新闻评论一直被视为媒体的灵魂,在观点制胜的传媒竞争氛围中,新闻评论更是作为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凸显着媒介特色和实力。不仅如此,新闻评论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着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理想和职业素养,反映出媒体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提升了媒体的公信力。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格局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异军突起,形成了独特的信息生产、传播、接收和反馈方式,这在丰富新闻评论形式和内涵的同时,也对高校新闻评论教学格局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一、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特点 (一)微媒体新闻评论更加具有“微”特征当下媒介融合趋势为新闻业发展构建了更为广阔的信息平台和新闻报道体系,信息的传播不再是单一的传播渠道,而是以多形态、多平台,全方位立体形式出现。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用户使用媒体浏览信息,时间短、频率高、注意力分散,阅读习惯呈碎片化特征,新闻评论形式也随之变化,向论点鲜明、论证精悍的“微”评论方向改进。基于兴趣和人际关系而聚成团体的微媒体环境中,信息的传播主要是朋友圈或关注人群间传播,其传播具有圈群式特征,由一个圈子通过交叉成员传播到另一个圈子中,评论风格更加灵活、个性化,内容也依用户群兴趣和观点的不同更加细分、多元。 (二)自媒体传播方式泛化了新闻评论边界[1]微信、微博信息的、传播以用户为主体,无论是传播方式还是传播内容都具有自媒体特征。自媒体传播模式下,传统媒体对信息渠道和话语权的垄断地位被削弱,新闻评论主体也由专业新闻媒体人扩散到大众。此外,微媒体传播手段中出现的跟帖、转发、朋友圈议论等形式也对信息进行了微评论,扩充了新闻评论方式,模糊和泛化了新闻评论概念界限。 (三)新闻评论发挥着社交货币的作用社交货币利用人们的求同心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特征来实现产品口碑塑造和思想传播。在微媒体平台上的新闻评论,既为表达观点,也为获得他人认同和构建自身形象。因而,微媒体环境中的新闻评论也在作为社交货币来购买其他用户的注意力和互动,为取得有效的传播效果,微媒体新闻评论向即时、个性、趣味的表达方式上转变。 二、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现状 (一)新闻评论学院教育与媒体实践间的脱轨当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课堂传教为主。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大多沿用之前的评论理论和评论写作方法,学生对新媒体新闻评论特征把握不足,尤其是针对微媒体的“微评论”写作应用实践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 (二)教师的理论素养与技能掌握间的不对等全媒体环境不仅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间接对教师的理论水平、实践技能和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新闻评论不再局限为文字创作,更是音、视、图的融合,新闻评论的教学内容也应相应转移到视频评论、音频评论等综合形态的评论上。 (三)新闻评论写作中网络暴力问题凸显受碎片阅读习惯和海量信息影响,受众对于了解新闻事件、新闻观点缺乏长久耐心,因此立场鲜明、语言犀利、观点独特的评论往往能够迅速抓住受众眼球,拥有高转载量,取得更大的社会反响。部分新闻评论员为了刻意追求眼球效应和个性化表达,步入了非理性评论误区,在对事实了解不清的情况下发表偏激看法,语言表达情感失控,缺失了对新闻事实的追问和对新闻事实的冷静反思,更对读者产生了消极的舆论引导作用。 三、微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教学模式探索 (一)推广“互联网+评论”的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深度渗透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模式重新思考新闻评论教学模式具有启发性意义。事实上,不少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师已逐渐将微媒体评论教学法引入到新闻评论的课堂并取得良好效果。“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符合了媒体融合发展潮流,从最初的评论构思到受众反馈环节,都能反映出学生在全媒体环境下,运用现代化手段对评论观点、语言、结构以及意见反馈方面的创新和重塑。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应用能力,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性被调动起来,纳入期末综合测评中。在新教学模式下,学习成果考察将被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期初由学生建立个人微媒体账号,定期选题,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评论制作,在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议时,除了考核学生写作能力和制作能力外,社会互动和社会反馈也应被纳入到衡量标准中。 (二)提升教师综合业务素养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初必须具备熟练使用多媒体、跨专业评论写作和制作的能力;丰富教学手段,由学生被动的知识接收变为主动的知识汲取;更新知识储备,关注网络技术发展为新闻评论模式带来的新动向。此外,教师也应提升自身媒介实践能力,增加媒体体验交流经历,只有对不同媒体的新闻评论制作流程有实战体会,才能有能力指导学生完成多媒体新闻评论制作。 (三)注重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微媒体的低门槛信息特点虽然为学生进行新闻评论实践提供绝佳的平台,但是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微媒体平台的虚假新闻、新闻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也层出不穷。针对当前鱼龙混杂、新闻道德失范的现状,新闻教学工作不能再依赖新闻职业道德课程让学生了解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应在每门课程中始终如一的对学生进行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作为未来的媒体人,只有从学校教育中就树立起“把关人”、“守望者”的角色责任意识,在新闻实践中才能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此外,在新闻评论作品衡量过程中,也应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和对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时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新闻观和评论观。 作者:冯韶丹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新闻评论论文:报纸新闻评论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 报纸作为一种传统媒介,在我国现代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报纸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尤其在网络时代,网络新闻比报纸速度更快,内容更加丰富,大众对新闻评论的途径也呈多样化,报纸行业要想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加大创新,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网络时代下报纸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应对的方案。 关键词: 网络时代;报纸新闻;评论;挑战;对策 一、引言 报纸作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途径,这种传统媒介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通过报纸人们可以了解国家大事、社会新闻等众多信息。而报纸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新闻评论是对所发生的新闻的一种观点、意见和看法,是报纸的灵魂所在。报纸行业中,关注社会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报纸新闻评论的重要工作,而在网络时代,报纸新闻评论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网络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途径越来越广,评论新闻越来越便捷,而报纸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立足创新,更好地发挥报纸新闻评论的作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二、报纸新闻评论的介绍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各种新闻,报纸作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途径,可以第一时间向人们传达新闻信息,让大众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国家政策。而报纸新闻评论在报纸新闻传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纸新闻评论是人们对新闻的一种看法,是评论作者思想的表达,它影响到了社会舆论。在报纸中,报纸新闻评论是报纸的主要声音,报纸通过评论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客观看法,通过报纸新闻评论,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并影响人们的行为,引导大众正确的舆论。同时,报纸新闻评论是对报纸新闻内容的精炼提要,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而言,对新闻的评论必须客观,能够反应事物的本质,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报纸新闻评论必须与新闻内容相符,不能出现偏离新闻信息内容的情况,进而对群众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引导,不利于舆论导向功能的发挥。 三、网络时代下报纸新闻评论面临的挑战 (一)管理观念的冲击在网络时代,只要具备一台计算机设备或者智能终端设备,就可以对新闻进行评论。网络的发展动摇了报纸这种传统媒介的垄断地位,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途径也日益多样化,在网络环境下,评论内容也不再是以往老掉牙的传统媒体的观点,在网络上,可以有各种声音,而这种声音来源于大众,网络评论的出现更好地适应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而报纸新闻评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的管理理念俨然已经难以更好地引导报纸新闻评论,如果报纸行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势必就会制约报纸自身的发展。 (二)时效性对于报纸新闻评论而言,评论是在新闻发生之后才有的,需要评论者在阅读新闻内容后进行科学的总结,报纸新闻评论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在网络环境下,人们评论几乎不受时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评论,在这样的环境下,报纸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即在速度方面,报纸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三)评论内容的冲击对于报纸这种传统媒介而言,报纸新闻评论必须是专业传播者的评论,新闻评论必须经过加工后才可以发表,报纸新闻评论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而网络时代里,网络评论更加自由,尽管许多网络评论有失公平性、客观性,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评论是出于交流目的,有感而言,符合当代受众心理。在网络时代,人们对新闻评论的参与性越来越强烈,而报纸行业要想在网络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认识到网络评论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四、网络时代下报纸新闻评论应对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网络时代下,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报纸行业要更好地发展下去,就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首先,必须重视新闻评论工作,将新闻评论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提倡人性化的管理,要树立质量管理的理念,进而更好地引导新闻评论的舆论,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二)实现数字报纸新闻评论网络的出现使信息的交流越来越便捷,对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报纸新闻评论工作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加大报纸新闻评论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在网络时代里,数字报纸新闻评论是报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新闻报纸评论有效地提高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此,报纸行业应当重视数字报纸的发展,实现数字报纸新闻评论。要善于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数字报纸,在加强报纸评论同时,拓宽报纸评论范围和内容,将报纸评论触角伸向网络。通过网络平台,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听取受众的意见,对受众的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实现互动;另一方面,可以将报纸新闻评论到网上,在网络上展开讨论,进而更好地引导舆论。 (三)改进报纸新闻评论形式,增加评论数量就当前报纸新闻评论来说,报纸新闻评论大多是由专业的评论者进行评论,篇幅较大,由于版面的限制,数量较少,新闻评论内容大多代表着评论者的个人观点,难以反映出受众的主流。但在网络时代下,评论形式日益多样化,报纸行业要想更好地发展下去,在新闻评论工作中,就必须对新闻评论形式进行创新,走出自己的特色。同时,要适当增加新闻评论数量,让更多的声音出现在报纸版面上。 (四)提高新闻评论质量,提高新闻评论的权威性如今,网络飞速发展,新闻评论越来越便捷,评论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网络环境下,新闻评论中不乏有许多虚假的信息,一旦这些虚假的信息被广泛传播引起舆论,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故此,网络时代下,新闻评论质量格外重要,报纸行业必须高度重视,要不断提高新闻评论权威性。一方面,要加强新闻评论的筛选和审核工作,剔除那些不规范、不合格、不真实的评论;另一方面,要成立专业的新闻评论队伍,在新闻评论过程中要提高新闻评论的生动性,新闻评论要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要一针见血,进而更好地引导舆论。另外,还必须全面落实责任制,将报纸新闻评论的责任落实到评论人员的身上,从而更好地规范其行为,提高他们的专业评论能力。新闻评论人员要深切地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在工作中要雷厉风行,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进而确保新闻评论质量,从而更好地引导新闻舆论。 五、结语 报纸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评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闻评论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能够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而在网络环境中,报纸新闻评论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网络评论相比,报纸新闻评论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论是在评论形式上、内容上又或者是时效性上,报纸新闻评论都存在一定的劣势。网络时代的发展,使得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报纸行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下去,就必须结合自身的发展,不断创新,重视新闻评论工作。在新闻评论工作中,要创新新闻评论形式,增加新闻评论数量,实现网络互动,确保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在新闻评论中要加强报纸新闻评论质量的管理,要不断提高报纸新闻评论的权威性,进而更好地引导新闻舆论。 作者:徐洪霖 单位:遵义日报社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微信平台运营研究 摘要: 微信公众平台是传统电视媒体拓宽传播渠道、衍生产业价值链的一个重要平台。然而,尽管当前许多传统电视媒体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并未充分发挥其传播优势和资源整合效应。文章依据使用与满足论,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微信公众号为研究对象,认为其在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时,应充分发挥其内容价值的优势,注意价值链的延伸,将微信公众号作为节目整体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节目本身与微信公众平台的良性互动,提升节目的整体传播效应。 关键词: 微信公众平台;新闻评论节目;使用与满足理论 如今,各种各样的微信公众号雨后春笋般地增加,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也不甘示弱。笔者以“央视”为关键词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栏中进行搜索,发现其中已经认证的电视新闻评论公众号有8个。这8个新闻评论节目的形式和播出时间各有不同,有周播,也有日播;有财经类新闻评论,也有综合类新闻评论;有主持人和嘉宾一起主持讨论的,也有主持人同时充当评论员角色的。但是这些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平平。运营得稍好一些的公众号如“央视财经评论”在2014年12月26日达到了20822的阅读人次,但该日期之前鲜有超过10000的。除此之外,其余几个公众号的阅读人次基本维持在1000到8000之间。①可见,相比于这些节目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其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状况相去甚远。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落差呢?若要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优势,传统媒体就必须充分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并结合本节目的特色进行有效运营。目前,微信为公众账号平台提供了用户分析、图文分析、消息分析和接口分析四方面的分析,其中前三个方面的分析对于各公众号的推广和消息生产及发送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一、用户分析: 精准分析用户来源,有针对性地推广宣传。用户分析是由用户增长和用户属性两个模块组成的。用户增长模块包括精确的数据和直观的图形,通过分析每日用户增减数量,可以推测出用户的偏好。新增功能“增长来源”一项可以帮助公众号直观地分析用户来源,有的放矢地进行公众号推广。以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为例,其增加订阅户的渠道包括:(一)在朋友圈中看到朋友的分享,遂添加该公众号;(二)在电视节目中或官方微博上扫描该公众号二维码;(三)通过其他公众账号添加该公众号。在公众号后台对这三种渠道获得新增用户的多寡进行分析,之后便可有侧重的进行公众号推广和宣传。 二、图文分析: 深刻洞察用户偏好,击中用户深层次需求。图文分析由图文群发和图文统计两个模块组成。具体指标有:图文页阅读次数、原文页阅读次数、分享转发次数、微信收藏人数和阅读渠道等。通过阅读、分享、转发、收藏人数和阅读渠道的数据可以推导出哪些类型的文章更受用户的认可,哪种类型的文章会促使用户进行分享、转发与收藏,用户更倾向于从什么渠道来阅读推送文章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了解用户的偏好之后,便可多做用户想要了解的新闻,并在微信公众号中以用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内容分享。 三、消息分析: 收集用户反馈,结合电视节目实时互动。消息分析由消息分析和消息关键词两个模块组成。数据指标包括消息发送人数、消息发送次数、人均发送次数和消息关键词等组成。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用户感兴趣的主题以及用户对于节目内容的意见和观点,进而在公众号自身风格和用户偏好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对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这种直播节目而言,相比于报纸、广播更易实现实时的、视觉感官的互动与观点切磋,电视媒体应该好好把握这一点,更好地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为了满足用户在接触媒介时的期待与需求,传统电视媒体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时,要结合自身特色,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结合新媒体平台已有功能,实现实时互动。而相对于一般新闻节目,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特色在于其评论员评论部分,这是独立于新闻本身的人类智慧、经验和知识积淀。如果能够以此为契机,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再加上主持人的意见领袖作用以及节目的品牌效应,方可借微信这个平台更好地实现二次传播。如果再能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其节目生产、营销的有机部分,便可将传统品牌优势向新媒体领域延伸。基于用户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需求满足方面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E•卡茨提出了“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即“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一、媒介期待: 和用户相遇,有多种渠道。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有两个条件,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一是接触媒介的可能性。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要想吸引人们订阅,必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并给人们提供方便的订阅路径。传统电视媒体想做好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其已获得群众基础的电视节目,甚至包括已经运营得相对成熟的官方微博,在上面投放二维码等。另外还可以和其他微信账号达成合作,互相在消息中附带对方的账号信息或二维码进行宣传。其二,媒介印象即受众对媒介满足需求的评价,是在过去媒介接触使用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有数据统计显示,订阅号有非常多的阅读量来自朋友圈,这符合2/8分布原理,“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②由此看来,有着大规模粉丝号的账号如果不能生产有吸引力的内容,同样无法提升阅读数。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量,则需要人们乐意转载的文章,而这类文章通常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甚至是可以体现出用户的消息较为灵通和不俗品位的类型。 二、媒介接触: 深度互动是关键。接触之后,根据对文章的喜爱程度,以及对历史消息的浏览,用户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进行订阅。要想变一次关注为长期关注,公众号必须定期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并加强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要加强节目本身和微信公众号之间的互动。首先,要提前预热。微信公众号的节目预告本质是良性的,但一定要避免形式单一、过度严肃和缺乏温度,而最好对新闻有一个大致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增加一些拉近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的信息,如选题过程、演播室实况、语音播报当天节目预告等就更佳了。其次,深度互动。在节目播出之后应及时收集用户反馈,包括对于选题的意见或建议,或是对节目的内容有不同视角解读等。刷选其中有价值的观点,集中起来在微信上进行分享,甚至可以加上一些主持人点评或意见切磋。这种对话的形式所形成的深度互动,以及每期节目本身所提供的天然讨论素材,可以将节目的价值链延长,将评论类节目的优势体现出来。除了微信上与用户的互动,更要将节目本身和微信有机的结合起来,直播节目可以尝试在节目中插入微信公众号收到的观点反馈。举一例,《新闻1+1》公众号在其2015年4月19日星期日的节目《南京虐童案,依法还是依情》中,就将其在微信投票中得到的结果和现场听证会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反差极大,得以引发人们思考。第三,保质保量。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发送消息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有些甚至接连数天不更新消息。要保证公众号消息发送的质和量,需要注意几点:其一,加强节目组新媒体方面的人才配备,包括上一点中提到的收集用户反馈并编辑成有效内容,也需要有足够的新媒体工作人员来保证。其二,在每期节目预告同时回顾上期节目内容,图文消息需含多种内容形式以符合不同用户的需求;整理节目文稿或新闻评论给那些有充足时间想了解节目内容却没有无线网络的人群;还有语音回复关键字给那些想快速了解节目的人群。其三,文章的质量和形式符合用户期待相对于文章数量更加重要。以公众号“假装在纽约”为例,该公众号一般每日仅一篇文章,就一个热点问题或现象展开思考,进行评论,言辞幽默,又引人思考,其每则消息基本都能获得60000以上的阅读人次。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在推送文章时,可以尝试一些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方式,如以新闻评论的方式来替代原来的节目回顾。 三、需求满足: 用户态度直接决定其行为。用户接触使用媒介后的结果有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一种是未满足。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当一个公众号未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或者说它不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时,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已经信息过载,订阅了过多的公众号而没有时间去一一阅读时,人们对于下一个公众号的订阅显然会抱有谨慎的态度,甚至会取消已订阅公众号。信息到达率并不等同于信息接受率,用户的参与度并不意味着满意度。③只有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来进行微信公众号推介内容的建设,才能真正使得该公众号的设立有益于节目的收视率和反响,公众号的设置才不会如同鸡肋。需注意的是,使用与满足理论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传统媒体在迎合大众口味的同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具有社会性和政论性,要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舆论引导大众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在用户喜欢的言论和起引导作用的言论之间做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传统电视媒体若能巧妙地把握住这一平衡点,并从观念上重视新媒体,将其渗透至节目研发、生产及推广各个环节中,和新媒体实现真正的媒介融合。当独到的观点插上技术的翅膀,电视新闻评论一定会如虎添翼。(本文系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传播革命下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困局与管理体制创新研究”(14CXW008)以及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体制‘中国模式’的建构”。 作者:吴静 张春华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质量的提升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传播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是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体裁。[1]国内,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创办于2004年的《新闻启示录》栏目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收视新格局中保有自己的话语权,势必要突破十一年老栏目的种种框架格局,让节目耳目一新。而这其中,栏目承接的大量政治倾向性很强的宣传任务,无疑让栏目面临更大的挑战。这类选题毕竟不如民生类或事件性新闻“好看”,如何才能让这些看似“沉重”的选题变得有吸引力,这就要求制作人员必须强化创新思维,掌握“举重若轻”的本领,让这些选题变成可视性强、生动活泼、信息量丰富的节目。为此,《新闻启示录》栏目做出了一系列大胆尝试。 一、重视节目选题的策划 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策划工作,是做好电视新闻评论的先决条件,也是电视新闻评论众多操作环节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一个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选题,不但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新闻媒体自身的品质。《新闻启示录》栏目的定位,主要面对的是主题性报道(以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为主)的选题,而主题性报道一般都比较厚重,政治性强,敏感度高,表面看起来,不像民生类的社会性选题那样,与人们息息相关,因此很难吸引观众的兴趣。这个时候,重视并优化选题策划就显得尤其重要。优化新闻评论选题策划,重在抓“两头”:一头是深刻理解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宣传精神,并与从实际中调查掌握的具体事实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宣传政策法规,让观众及时了解时政大局的作用;另一头,也是更重要的一头是,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去考量,有效地进行议题设置,引导舆论,充分体现主题性报道的贴近性和服务性。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了。《新闻启示录》栏目做了一期宣传新环保法的节目。看起来,这个节目无疑是一个政策解读的节目,那么,如何才能让节目不流于一般的政策解读,使观众欣然接受呢?首先,在着手选题策划的时候,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环保法》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两头”中的“一头”。唯有如此,才能正确把握政策法规,才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为此,编导对新《环保法》进行了反复认真学习,并找来旧《环保法》进行比较阅读,不仅理解了新旧《环保法》的异同之处,同时也明确了新《环保法》在法律规约和处罚力度上,都是“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其次,也就我们所说的更重要的一头,如何从观众关心的角度去有效地进行议题设置。如果仅仅对新旧环保法进行对比解读,同样会让观众觉得事不关己,无法吸引观众的眼球。经过反复斟酌,我们最终把议题聚焦在“违法成本”上。从这个既通俗易懂同时也是大家都感兴趣的点出发,对新旧环保法进行了比较解读,必将引起受众的极大关注。以南平市一家污水直排闽江的造纸厂为例,《新环保法》实施之前,环保部门立案查处,不仅下达了停产通知书,还罚款4万元;但企业对执法视若无睹,继续排污。而《新环保法》实施之后会有什么不同呢?记者采用图文形式,算了一笔经济账,按《新环保法》处罚成本将高达数十倍!这就让观众瞬间一目了然:原来“违法成本”如此之高!紧接着,主持人继续追问“新的《环保法》能不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也是从观众最关心的议题出发进行追问。到这里,观众最想知道的肯定是政策有了,执行是不是有难度,或者说是不是就能付诸实行呢?通过这种轻松而有条理的梳理,不仅政策解读到位,更重要的是让观众一目了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解读贴近观众的视点和心理,避免了生搬硬套的说教,让观众轻轻松松地了解政府的政策。而当期节目省网的收视率达到2.4%,也说明这种方式为观众所接受。 二、深入挖掘新闻事实 主题性报道容易给人距离遥远的感觉,一般都比较难以吸引观众的兴趣。再加上地方台的弱势,如采访空间有限,难有轰动效应的大题材等等,因此地方台要办好新闻评论类的节目,必须另辟蹊径,深入挖掘新闻事实,并从中发现其内在的新闻价值和评论意义。如何深入挖掘新闻事实,对地方台来说,重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所谓“从大处着眼”,也就是着眼于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注重新闻事实的政策性和导向性,绝不可有半点背离;“从小处入手”,则必须从本土的新闻事态出发,敏锐地发掘新闻事实的贴近性和可看性。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如此循环反复,方能实现深入挖掘新闻事实的这一过程。为此,我们的主创人员必须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从鲜活的新闻事实再出发,去芜存精,精益求精,在大量的新闻事例中筛选出最生动、最具说服力的“那一个”。正如柴静所说:“作为站在新闻工作最前线的人,职责本身要求我们找到‘带露珠的新闻’、‘冒热气的新闻’,我们的工作内容就是接近事实,从实地采访中全面、准确地掌握第一手素材,梳理清楚,传递出去。”[2]福建自贸区对福建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了专门的段落来表述“如何加快自贸区建设”。如何做好自贸区的宣传呢?显然,对普通观众来说,自贸区到底能带来什么好处,才是他们最关注的。《新闻启示录》2015年1月6日播出的《自贸区?淘的不仅是便宜货!》从一瓶进口红酒说起(“从小处如手”),具体解释为什么它能够比市面价便宜30%,甚至一半。它变得便宜的原因是,得益于厦门关区从上海自贸区复制推广的一项监管创新制度———保税展示交易。从这样一个具体生动的事例入手,由点而面,不仅贴近观众,而且也把本来十分复杂的自贸区政策解读得形象易懂,一下子就没了时政新闻给人的刻板印象。可见,对这类主题性报道,从生动形象的事例入手,通过典型细节,更容易打动人心。 三、注重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 《新闻启示录》栏目改版后,为自己确立了一个新的指标,那就是着手打造轻松活泼的节目风格。为实现改版后的定位要求,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加入了动漫元素,如动漫人物、动漫语汇等等,从而一改以往新闻评论类节目刻板、教条的面貌,增添了新闻评论的趣味性和艺术美感,从而激发起广大受众更大的收视热情和想象空间。动漫人物高小山,是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栏目新的一员。让高小山参与其中,甚至用高小山的视角去体验去觉察,使新闻评论的叙事显得更活泼、更生动。以《闽塔合作:不仅是“龙虾牛肉”》为例。“海鲜牛肉哪里有,永辉超市走一走。没错,高小山要带大家去的就是熟悉的永辉超市……”由高小山带着观众去永辉,这种感觉就像邻居大妈去了超市发现有优惠特意来告诉我们一样,瞬间就能带动起大家的兴致来。之后再来一段“别的咱不说,高小山当场掏出计算器算了一下,就拿最诱人的澳洲樱桃来说吧,现在进口一斤要80多元人民币,卖价100元人民币,自贸协议生效之后,一免税,进价差不多只要60元,咱们普通老百姓七八十元也就能买到了。”改版后的节目,一下子没了时政节目的严肃和一板一眼。在这里不得不说,高小山变成了一个知心人的角色,让观众瞬间眼前一亮。而在一贯以严肃和理性著称的新闻评论节目中,使用高小山这样一个角色无疑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同时我们也会发现,为配合高小山这个动漫角色,节目的解说词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工业化?上市?农业也逆袭!》是一期以现代农业为主题的专题,编导从一朵香菇的神奇之旅开始。解说是这样写的“在车间里,首先要对分拣出来的香菇进行去蒂、修整和清洗,之后,一身清爽的香菇们就被放入自动削片机,打磨出整齐好看的造型。……再配上各式各样好看的外包装,引人注目的‘白富美形象’一下子呈现出来,‘乡土气息’瞬间消失不见了!”再配以轻松欢快的音乐,从而生动活泼的展现了香菇的工业化流程。而这个过程不仅使小香菇们的逆袭之路形象生动,也让我们的节目瞬间活泼、生动了,可看性更强了。 四、强化节目评论的思想深度 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舆论价值在于“深”。无论如何改版,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始终是第一位的工作。那么,如何衡量新闻评论的思想深度?关键就在于,你的新闻评论是不是揭示了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剖析到事物的本质内涵?是不是及时反映了社会舆论,并正确地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真正起到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马克思早在1849年就明确指出说:“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因此,新闻评论要达到一定的深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喉舌”作用,首先就必须加强节目的深度,使之能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过程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为了加强评论,《新闻启示录》栏目改版之后采用连线专家的方式,通过主持人与专家的互动,主持人的追问等方式来加强评论,提升节目的思想和理论深度。在《一本暂住证,办了一年多》中,节目首先梳理了吴女士为了办一本作为孩子入学材料的暂住证,在多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了一年多更换了三张身份证,但这暂住证却始终没能办成的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应该为之负责?这些问题正是观众心里最想知道的。编导抓住了受众的心理需求,马上来了个连线。而专家给出如是回答:“这实际上是行政机关的责任……实际上你没承担起这个责任,而且最后是把责任转嫁给行政相对人,让他们千辛万苦跑来跑去,不断被踢皮球。”一下子清晰明了。然而,事实如此,作为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这是观众最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的,毕竟每个老百姓都可能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时候主持人又进行了追问。这时候连线的好处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因为主持人与嘉宾面对面的交流,容易梳理这些层层纠结的问题。而当吴女士一年多的奔波,终于有了结果。这把她感动得当场下跪。主持人又问:“看到这一幕,真是让人心酸!不知道林教授有什么感想?”嘉宾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应该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官或者工作人员下跪,至少也要鞠躬道歉,因为是他们懒政造成的……”看到这里,相信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吧。而这样的连线不仅能够引导观众思考,更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达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像这样有价值的连线和评论,在现在的《新闻启示录》里几乎每期都可见。我想,通过揭示问题的根源,剖析事物的本质内涵,反映社会舆论、影响社会舆论,这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作用,也是加强评论带来的效应。以上从各方面进行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不仅反映着社会舆论,同时又引导着社会舆论。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收视率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从省网全省十名之外,到进入前十名,前五名,甚至到前三名。这些数据说明这样的形式观众是认可的,改版是成功的。以上的总结只是试探性地做一些思考,如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则足矣。 作者:何艳娟 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这个节目的实际含义,学界有着众多看法,认为新闻专题和评论间有差异存在,笔者认为,评论在节目当中会有观点出现,也是针对新闻所报导的事件而产生的看法,有着非常强的倾向性。譬如《:焦点访谈》主要就是追踪报道时事、分析新闻背景、透视社会上的热点、评说大众话题,虽然这大部分都是报道,但是其中有分析、评说,应该作为评论节目来看待。因此,本论文探微的评论节目包括社论、时评以及一些专题评论节目。 1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的发展现状 1.1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以前传统媒体垄断了话语权,广大受众没有表达的机会。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出现了博客技术平台、论坛技术平台、微博技术平台等,网络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自我表达。因此,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言论和意见;除此之外,网民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舆论的现象,新媒体这种声音在社会热点事件当中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当发生新闻事件之后,很多网民会利用新技术在传统媒体之前发表自己的意见,通常还会被一些传统媒体所转载[1]。例如:深圳富士康当中发生的员工跳楼事件,在网上快速传播。笔者曾在网上以“富士康”作为关键字进行搜索,找到了2500条天有关结果。当这些微弱声音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实际影响力将会非常巨大,传统媒体和这一情况相比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减弱了很多。 1.2传统媒体对新媒体事件的反应不够及时人们应用新媒体可以及时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当发生了热点事件之后,各大网通过写博文、发微博不断传播、转载以及扩散这些消息。而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想要报道和评论一个事件,要在固定的时间才能播出。通常都已经过了热点时期,当对旧事件还没有作出反应,又会发生新的事件,这样即使事件报道具有较强的深度,也不会被受众所关注[2]。可见,以往的节目模式致使媒体不能作出及时反应,这就是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1.3电视媒体的经营机制严重的冲击了新闻评论节目随着媒介的融合,媒体逐渐向着商业化方面发展,媒体与媒体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致使媒体的急于求成,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目前机制之下,电视台绝对不会允许节目收视率一直处在一个水平之上。所以,电视黄金时间通常都会被那些流行的节目取代。大部分电视台对版面进行调整,特别是各地卫视办众多娱乐、情感、相亲以及选秀等一系列节目。因为评论节目有着固定的收视人群,如果新闻事件不重大收视率就不会高,且评价权威性以及影响力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培养。所以,电视评论节目经常会被调整到冷僻的时间,有时却完全被取消。 2突围之道 2.1对节目结构进行调整,使节目更具时效性从存在于电视节目当中的缺陷而言,新闻评价节目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首先,对节目类型进行调整,促使评论节目更具即时性,多播放一些日播评论节目。当然,要合理的搭配节目的结构,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即时性非常强的评论节目,来回应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增加一些当天评论节目来解说重大事件,针对那些非常重大的新闻,可以将固定的节目中断,让评论员进行直播。也就是要根据新闻特点来明确它们的比重,然后对节目的结构进行调整,将反应不及时这一问题解决,使节目可以更具时效性[3]。例如:教育部所制定的教育改革试点,针对此话题,央视当晚就在《共同关注》这个节目当中邀请了杨禹作出了评论,此种及时的评论对于人们来说可算是“及时雨”。除此之外,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1+1》这个节目快速的反应了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并作出及时的评价,如:针对警方查封北京“天上人间”这一事件,很快《新闻1+1》就播放了不论是“天上”还是“人间”都零容忍。在节目中当白岩松完评价之后,网络上作出了较强的呼应,第二天新浪上以“白岩松说天上人间已经被神化,且查封系挑战特权”这一标题被众多网民所转载。当时笔者以“天上人间”和“白岩松”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竟然搜索到31300多条相关的链接。在媒体融合这个时代当中,评论节目必须具备时效性,所以,新闻媒介一定要对时效性加强重视。 2.2构建一支专业评论新闻的队伍,将节目的特色凸显出来评论新闻节目的人员必须具备非常高的素质,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解读政治能力[4]。通过深入研究发现,如果想要将评论节目的特色展现出来,评论员还要坚持表达风格化以及个性化。例如:江西电视台播放的《传奇故事》这个节目,它并不属于新闻评论节目,可是金飞却在节目当中插入了一些点评,解说了一些重点内容,这使此节目变得非常受欢迎。所以,想要将电视评论节目办好,就应该培养一批评价新闻的人员,对专业人才进行挖掘。可以从本台记者当中、编辑当中、主持人当中挑选出具有潜力的人才,然后对他们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评论新闻事件。当发生重大事件或新闻时,可以通过电话连线嘉宾,还可以请嘉宾到直播室中进行直播。 2.3积极结合新媒体,使节目更具互动性以往的评论节目,有着单一的形式,通常都是主持人一直的评说,这样就使节目变得枯燥乏味,这些不关注受众感受以及需求的节目,自然就不会有较高影响力和可看性[5]。如今受众有着多样的选择,假如想使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就应该具备创新的形式。在新媒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节目完全可以按照所发生事件的特点,利用网上跟帖的方式进行相应讨论,让各个类型的观众都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应用手机3G技术方式、QQ视频连线方式等进行直播,引导更多受众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受众的意见可以在这里得到呈现与沟通。广大受众的积极参与不但会使节目增添了互动性,还增添了新鲜活力,使节目更具生命活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这一背景之下电视评论节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突围之道,例如:对节目结构结构进行调整,使节目更具时效性;构建一支专业评论新闻的队伍,将节目的特色凸显出来;积极结合新媒体,使节目更具互动性等,希望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可以持续发展。 作者:丁婷婷 单位:北华大学 新闻评论论文: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研究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大环境为网络媒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良好环境。新闻评论是针对生活中近期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议论,讲道理以及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媒体,是政论性媒体的一种新闻载体,同时也是新闻宣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一、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 跟随着时展的潮流,新闻媒体已经成为当前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其他的新闻媒体一样,解决了生活中许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新时期的报纸新闻评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研究报纸新闻评论的时候要换一个新的视角、新的形式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报纸新闻评论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在于,能够传播客观正确的信息,尊重事实,并且针对事实进行说理,发表意见,充分地还原社会真实形态。研究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意义还在于明确新闻报道的思想政治意义,深化报道的主题,从更远更高的角度来全面地评价社会客观事实,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发展意义和作用。 二、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转变 (一)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专栏化的发展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写作的转变,首先就表现在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专栏化的发展。专栏发表评论的这种形式,其实在我国早期的报纸上就已经出现过,但是真正的报纸新闻评论专栏性发展是在七八十年代之后。专栏性的发展使得在报纸上有一种固定的新闻评论形式,并且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跃报纸的内容,在新闻评论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新闻评论向专栏化发展,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稳定性。有着自己独特的和稳定的风格,备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再加上新闻评论在报纸分布上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也有自己的特点,更便于群众了解社会信息,关注社会动态。 (二)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主要在语言风格方面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在新时期新社会条件下促成的。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新时期语言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语言使用更加追求与形象生动相结合。虽然说,大部分的新闻评论是以政治舆论作为导向的,再加上新闻媒体本身具有严谨的语法修辞。但是在新时期,要使得一篇新闻评论有较强的合理性,并且质量还要高,就需要在新闻评论中加入一些生动的语言,让生硬的语言变得更加的通俗,同时,也增加了说服力,让人民群众更加容易接受,从而达到新闻评论本身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在语言上的发展,还表现在要求一篇好的新闻评论不仅在语言上用得准确,而且在修辞手法上还要精炼,要讲究一定的大众化,这样广大人民群众才会更加容易接受,让新闻评论充分地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 (三)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的要求对新时期报纸新闻评论工作者,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学识渊博,业务精通。也就是说,新闻评论工作者在工作的时候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政治修养以及自己对知识的积累,还有业务的训练,做到不仅要精通政治,而且还要懂得经济等,为新闻评论工作的质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再加上新闻评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新闻工作者有很高的见识,知识丰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涉猎更多的领域,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还要有朴素的工作作风。新闻工作者要有朴素的工作作风,这样写出的新闻评论才具有一定的真实特点,能够客观地反映客观事物,根据客观的材料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结论,并且新闻工作者还应该深入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进行实地调查,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作为新闻工作评论者还应该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严谨、清廉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去一些条件艰苦的地方,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结语 总之,新闻评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突破与进展。报纸新闻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手段,其作用已经扩大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写作方式以及语言风格,还有对写作的要求是迥然不同的。在新时期,新闻媒体评论有了重大的突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地发挥了新闻评论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在国家的进一步领导之下,新闻评论也随着党的政策,在内容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并且在选材上也更加的广泛,还有在写作上也更加的规范,对我国现代新时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田文广 单位:吉林日报 新闻评论论文: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 一、语态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1.两位主持人说新闻。传统的新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读记者事先写好的口导内容,而《通天下》则通过两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引出节目内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条新闻《监拍老人为争抢座位激烈互殴》,当时男主持人对女主持人说:“下面要看到的这条新闻有些尴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说到:“哦?什么样尴尬的新闻呢?”男主持人揭开谜底:“都说这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特别没教养,但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后,两位60多岁的老人却因为抢座打了起来。”在两位主持人一唱一和的聊天中,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闻。主持人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顺应了当前话语类节目流行的趋势,迎合了当今观众的需求。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仿佛身处一种聊天的状态。两位主持人不仅以说的方式引出新闻,还以说的方式对新闻发表评论。2015年3月22日有一条新闻《河北一官员上班卧床接访》,男主持人先说“:群众来办事,作为官员,在办公桌前坐好,掏出笔记本,做好记录,根据诉求做好解释,这是最起码的流程了。而这位负责人居然在长达14分钟的接访过程中躺着就把工作完成,也难怪会让群众产生‘难道上访群众就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么?’这样的质疑。”接着女主持人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有权不可任性’,而这‘卧床接访’不就是对‘权力任性’的生动注解吗?对这样的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用响亮的耳光打醒,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任性’的。”这样的评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当主持人与观众观点一致时,就像观众在发表意见,而观点不一致时,又像是对方在与自己争论。在这种虚拟的聊天过程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主持人说新闻,这种看似平淡的节目形式,成了《通天下》这档评论节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语言,个性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时是电视节目中的杂文,尤其是在面对丑陋和黑暗时,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如匕首般犀利,才能触动人心,警醒世人。《通天下》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打官腔,不模糊概念,不笼统不敷衍,这些特质仅从节目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显“偶像道德危机”!》、《无良保姆虐婴不能止于道德谴责》……这样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题在《通天下》中有很多。节目通过标题表达立场,犀利泼辣。发问、追问、质疑、愤怒,这些都是节目的常态表达。在一条《官方推标准广场舞被指“任性”》的新闻中,主持人说:“广场舞国标可不是个小事啊,这可是关系到全国亿万大妈们的头等大事啊!你看,网友们的问题铺天盖地地跟着来了:有人说《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舞曲早已是大妈们跳熟的舞,非逼着她们改动作,大妈们能乐意吗?况且,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还用得着推广吗?同时,广场舞经常举办‘舞会赛事’,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样,难道按动作整齐度来评判吗?哎呀妈呀,网友问题可真多,我总结了一下,汇成一句话就是广场舞到底需要国标吗?”《通天下》中诸多无官腔而有血性的评论,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感情距离,节目愤怒着观众的愤怒,痛苦着观众的痛苦,快乐着观众的快乐,感染力强。有时,评论员一些个性表达既犀利又真实。2015年3月21日的节目中,在评论“滴滴快的专车再‘发力’,出租车行业‘狼真的来了’?”的话题时,特约评论员惠天博士说道:“改革是必须的。动手是要慎重的。改变利益格局,从来就得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当然不相信哪天会来神仙帮我们搬走大山,但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基本规律。”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了灯塔般的导向作用。电视评论员的价值有可能超过新闻报道,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选好时事评论员至关重要。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南京党校教授惠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南京名嘴言亮……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通天下》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特色决定了评论节目特色。 二、传播模式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表达,才能突出视听效果。《通天下》作为一档晚间档的创新节目,新颖处不仅在于其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以及评论语态的不断突破,还在于其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2015年1月底,江苏省“两会”期间,《通天下》推出《全景“两会”》特别节目,其中运用到了多种电视展现手段。比如“图说‘两会’民生”小板块中,编导将老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用动画的形式一一展现,然后由大屏播出动画和字幕,配合主持人现场解说。这样的形式扭转了政府新闻枯燥乏味的旧态,让观众通过眼看动画、耳听讲解的方式,了解和自己密切相关的民生政策。2015年1月31日《全景“两会”》节目中,请来两位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市胸科医院副院长唐进、江苏海安高级中学校长吕建,一同探讨医疗和教育的话题,场外记者还连线到一名来自苏北县城的中学教师、省人大代表秦伯萍,畅谈如何让苏北的教育“跑”起来,场内场外通过视频连线进行互动。这样的节目形式有效增加了节目的立体感和参与度。除了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百姓也可以发表意见。“微信议政畅聊‘两会’”板块中,网友可以事先将观点发到节目的新媒体平台,编辑整合编排后,将这些观点呈现在电视节目中,实现了新媒体和传统电视的融合。 作者:莫妍坤 单位: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 新闻评论论文: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论文 1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选择与数据筛选 1.1综合性门户网站及新闻选择我国有新浪、搜狐、网易和腾讯4大综合性门户网站。新浪成立于1998年12月,主要产品服务为新浪新闻、无线增值服务、博客、播客、邮箱、UC、爱问搜索等;搜狐成立于1998年2月,主要产品服务为搜狐新闻、搜狗输入法、校友录、房产网、图行天下等;网易成立于1997年6月,主要产品服务为网易内容频道、网易社区、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网易泡泡)、在线游戏、邮箱等;腾讯成立于1998年11月,主要产品服务为即时通讯、浏览器、电脑管家、邮箱、下载工具、词典等。虽然四者都提供新闻评论功能,但只有新浪和网易能提供全部的且基本有效的评论者位置信息,因此只能选择它们为对象。新闻选择基于3条原则:①在新浪和网易首页要闻区,且时间、标题和内容基本一致;②网民关注度比较高,即受众群体大但又不具有鲜明群体特征;③参与人数和评论数不能过少。笔者经过跟踪,最终选择总理于2012年11月20日对泰国进行正式访问,在离开机场后直接前往泰国中华总商会与泰国华侨华人代表会面并发表的讲话为对象。新浪网的标题是“:我还有几个月就归隐希望人们把我忘记”,转自长江网,时间为2012年11月22日上午8:44。其第1条评论出现在8:52:16,是湖北武汉的一位手机用户。评论日期不间断持续到了12月1日,共59099人参与,8175条评论。在新浪2012年11月18日~25日一周的所有新闻中,其点击率排名第4位,评论数排名第1位,具有高关注度和典型性。网易的标题是“谈退休:为清白也要死得诚实”,转自人民网,时间为2012年11月22日上午8:53。其第一条评论出现在8:58:42,是一位名为“雪夜百斩”的山东省济南市网友。评论日期不间断持续到了28日,共71014人参与,946条评论。 1.2数据筛选为了使研究更科学,笔者从5方面对数据进行了筛选。①只选择初次评论,对于初次评论的跟帖不予统计;②对于发自电脑的评论,只保留同一网名评论的第1条;③对于手机用户,根据评论内容和语气明显是同一网民的只保留第1条;④对于30秒内来自同一地区的手机评论一般只保留第1条,除非明显不属于同一网民;⑤地区显示为港澳台和外国的评论一律剔除。这样,就基本建立了评论与评论者的一一对应关系。经过筛选,新浪网确定评论7827条,网易799条。 2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的时间分布特征 2.1新闻评论数随天数的变化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数随天数变化(图1)具有3个特征:①两网站新闻评论的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前两天,且以第1天最多。其中,新浪前两天的新闻评论数为6592和1195条,分别占总数的84.2%和15.3%;网易前两天的新闻评论数为732和53条,分别占总数的91.6%和6.6%。②两网站的新闻评论随天数的推移骤降,并从第3天开始基本趋于平缓,数量也都降到了11条以下。此外,由于新浪的评论数基数大且每天数量都比网易多,因此其变化较后者更为强烈。③两网站新闻评论时间都很短,新浪为10天,网易仅有7天。 2.222日新闻评论数随小时的变化由于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都以第1天为主体,因此对其随小时变化的分析针对这一天进行(图2)。此外,由于两网站新闻的时间都接近9点,8点评论数仅有13条和1条,因此分析从9点后开始。变化特征为:①两网站新闻的最高评论数都出现在9点。②二者整体变化趋势迥异,新浪呈现明显的“V”字形,最低点出现在15点,仅有231条,23点则高达577条,仅比9点的597条少20条;网易除了13点和17点略低外,基本处于逐渐递减的变化形态。③新浪在各时间段的评论数都比网易高出数倍,其变化幅度也较网易剧烈。 3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特征 3.1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变化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变化(表1)的特征为:①两网站新闻评论者涉及省级行政区都主要是集中在22日和23日两天。新浪在22日和23日对大陆31个都涉及,网易则22日涉及了29个,23日涉及了16个。其中,网易22日未涉及青海和西藏(后来一直未涉及),23日未涉及福建、甘肃、贵州、海南、吉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山西、陕西、西藏、新疆、云南和重庆,其他均为二者共有。②从24号起到29日两网站涉及省级行政区数量都很少,新浪为11个,网易为8个。其中,仅有24日二者共有浙江,其他则都不相同;除了26日二者都只涉及了1个省区外,其他日期新浪都比网易数量稍多。③各省级行政区的评论数量也有较大差异。同等位序省区的新浪的评论数量都是网易的10倍左右,其中广东在新浪和网易都最高,评论数量为1844和164条;新浪排前5位的是广东、天津、江苏、陕西和浙江,后5位的是吉林、宁夏、海南、青海和西藏;网易排前5位的是广东、北京、山东、江苏和浙江,后5位的是贵州、内蒙古、海南、新疆和宁夏;各省区在两个网站的排名差别较大,只有广东、浙江和甘肃位序相同。 3.2不同省级行政区内涉及区域对各省级行政区而言,评论者的地区扩散也是不一致的(表2)。我们采用扩散指数帮助说明,其等于评论者涉及区域数量/省级行政区地区总数。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4个直辖市作为特例不加分析。分布特征为:①广东、江苏和河北的新浪扩散指数为1,而网易则没有1的,最大的为河北0.91。②青海和西藏的网易扩散指数为0,而新浪最小的为青海0.13。③在27个省级行政区中,新浪扩散指数在0.8以上共有8个,0.5以下的6个,以0.5-0.8区间的最多,达到了13个;网易扩散指数在0.8以上的有河北、福建、江苏和浙江,0.5-0.8区间的有10个,0.5以下最多,达到13个。④新浪扩散指数和网易扩散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77,二者在变化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⑤扩散指数与省级行政区地区数量关系不大,但与地区有很大关系,东部地区除了海南以外,扩散指数都在0.7以上;中部地区新浪扩散指数都在0.6以上,网易扩散指数除了河南为0.76外,其他都在0.3~0.6区间;西部地区的四川和广西扩散指数都在0.5以上,陕西、四川、内蒙古和贵州的新浪扩散指数在0.6以上,其他都在0.4以下;东北地区扩散指数都在0.5以上。 3.322日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特征3.3.122日分时段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特征22日分时段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图3)具有如下特征:①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区域数量和变化趋势都差别较大,9~23时新浪平均每小时涉及72.7个地区,网易则为29.9个,但同一时段都是前者多。②新浪和网易涉及地区数量都在9时达到最高值,新浪为89个,占全国地区总数的26.1%,涉及了除青海和西藏外的29个省级行政区;网易为55个,占全国地区总数的16.1%,涉及了除贵州、海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和西藏之外的24个省级行政区。③在完整1小时时段内,新浪的最低点61个出现在16时,网易的最低点9个出现在23时。④新浪在8时共涉及了北京、广州、深圳、武汉、无锡、西安、成都、天津和杭州9个地区,而网易仅有济南1个。⑤22日新浪评论者共涉及了222个地区,占全国地区总数的65.1%,平均每个地区评论29.7条;网易评论者涉及了168个地区,占地区总数的49.3%,平均每个地区评论4.4条。⑥新浪和网易共有地区138个,占22日新浪地区总数的62.2%,网易的82.1%。3.3.222日时段累积的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聚类为了寻找22日随时段后延新闻评论者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们对各省级行政区涉及地区数量进行了累积。从各省级行政区内涉及区域的变化情况看,新浪和网易不同,各省级行政区变化也不同。新浪对大陆内的31个省级行政区都有涉及,而网易则一直没有西藏和青海。新浪新闻评论者涉及地区的省区变化趋势归类结果是:①地区数量持续增长的是安徽、贵州、河南、江西、陕西、四川和广西;②快速增长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广东、河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辽宁、内蒙古、山东、浙江和新疆;③较短时间平衡后持续增长的是甘肃、黑龙江、山西和云南;④一直保持平衡状态的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海南和青海。网易新闻评论者涉及地区的省区变化趋势归类结果是:①地区数量持续增长的是河南、黑龙江、四川和辽宁;②快速增长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河北、陕西、吉林、江苏、山东、浙江和内蒙古;③较短时间平衡后又持续增长的是甘肃、湖南、山西、云南和贵州;④一直保持平衡状态的是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和宁夏;⑤较短时间平衡后持续增长,最后达到平衡态的是湖北、江西和新疆。 4影响综合性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的因素 4.1网站平台不同网站平台是导致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通过3种途径发生作用:①网站定位特别是主定位。其会在该方面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更完善的服务,从而形成网站优势,进而决定吸引的网民类型,如定位为C2C购物平台的淘宝网。对新浪和网易而言,前者的主定位是提供网络新闻及内容服务、微博,后者则为电子邮箱和游戏,因此网民看新闻的话一般更倾向于新浪。②网站长期形成的信誉和知名度。前者是导致网民访问过网站后重复登录并成为其忠实用户的基础,后者是吸引更多新网民的保证。新浪和网易在国内的知名度都很高,但前者更高些。③网站注册用户数量。由于很多网站只允许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评论,因此注册用户数量就决定了潜在浏览并发评论的网民规模。目前,新浪和网易的注册用户都已超过了5亿人次。 4.2网民上网习惯网民上网习惯也会对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网民本身是有空间分布的,所以其是否打开门户网站、登不登录、浏览不浏览新闻、发不发评论的行为习惯都会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①对于门户网站具有高粘度的网民,会在网页收藏夹或地址栏保存有网站地址以方便登录,甚至很多网民在正常情况下会每天至少登录一次该网站。②虽然很多网民会经常登录某门户网站,但其有无用注册名登录的习惯,也会影响其发评论的几率。③网民登录了某个门户网站,其是否关注首页新闻、是否浏览新闻频道、对哪些新闻感兴趣都会影响到评论者的空间分布。④注册用户是否具有发评论习惯,也会直接影响其空间分布。门户网站新闻评价主要有点击率、参与人数和评论数3项指标。其中,点击率是指某条新闻被网民点击的次数,其不需要登录即可,显示的是网民对新闻的关注程度,门户网站一般都不提供该数据;参与人数是指网民针对其他网民发表评论所表示的支持态度,单击评论后面的“支持”按钮即可,不需要登录且对不同评论都可点击;评论数指注册用户登录网站后对某条新闻发表的具体评论,必须登录且可重复评论。对新浪和网易而言,注册用户都有几亿,因此对选择新闻的点击率应该是极高的,但参与人数都未超过10万,而评论数仅有几千甚至几百,事实上都是由网民上网行为习惯决定的。 4.3区域状况区域已有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应该会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为了寻找这种规律,我们分析了省级行政区的评论数与GDP、人均GDP、人口、城镇人口和网民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新浪和网易的评论数与GDP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1和0.83,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44和0.43,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51和0.62,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城镇人口的相关系数为0.70和0.82,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与网民数量的相关系数为0.77和0.87,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得出的结论是:评论数主要是网民数量、GDP和城镇人口的高度反映,和人口总量中度相关,和人均GDP关系较小。此外,各省区的扩散指数差异也说明了区域状况的作用结果。 4.4时间时间在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当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潜在评论者浏览新闻及发评论的时间长度,进而影响参与评论者的数量及其时空分布的。时间发生作用的3种途径:①新闻在网站首页保留的时间会直接决定其点击率、参与人数和评论数,进而对评论者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因为很多网民习惯于浏览首页新闻,而较少进入作为二级网页的“新闻频道”。对新浪和网易而言,首屏出现的要闻保持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即被替换,除非进入“新闻频道”或是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才能继续浏览。这也就是发评论主要集中在前两天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第2天的评论也主要发生在被替换之前的那段时间。②新闻在“新闻频道”的停留时间是决定评论持续时间长短的因素之一。其主要取决于新闻实效性和新闻更新率两者。③网民在现实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作息时间规律也会对评论者的时空分布产生较大影响,但并不是说一定与作息时间完全相符。新浪网评论者的时间分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此规律,但网易是否因为评论数少而规律不明显尚待进一步检验。 4.5上网工具上网工具也是影响评论者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目前,上网工具已经经历了由“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多元化转变。在无线通讯协议支持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突破了原来“地点固定”上网的时空局限,从而通过地点自由实现了对时间限制的减少,达到了影响评论者时间分布的作用。但必须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地点自由并未对评论者的空间分布产生影响,因为其绝大部分都是限定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的。对新浪和网易而言,前者电脑评论的比例仅有13%,手机则占到了87%;后者电脑评论的比例则高达60%。 5结论与讨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新浪和网易两个门户网站新闻评论者的时空分布差别很大。②无论是对于新浪还是网易而言,其新闻评论者的空间扩散最初都是“散点式”扩散模式,即在极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到全国的若干地区;之后呈现出“不完全填充式”扩散特征,即涉及地区不断增加,但绝大部分省区最终也未实现全覆盖。其不符合传统的地理衰减规律,也证明了网络空间的跨越空间和距离的特征。③从新闻评论者的空间分布来看,其呈现的是一种不平衡分布状况,即存在典型的地域差异。无论是在四大地区间,还是省级行政区之间;不仅包括评论者数量,也包括扩散指数。④虚拟网络空间并非是完全脱离现实地理空间的“超空间”,至少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的省区分布是具有地理根植性的,网民数量、GDP和城镇人口是影响其省区分布的最重要因素。⑤网站平台、网民上网习惯、时间和上网工具也是影响新浪和网易新闻评论者时空分布的因素。在本研究中,虽然与新浪和网易的注册用户或是新闻点击率相比,发评论都是小概率行为,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出一些值得推敲的结论的。其一是网络空间的确是具有跨越现实空间特征的;其二是不同网站事物的时空扩散差别较大;其三是空间分布是非均衡的。虽然很多网络空间中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还有待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予以揭示,但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网络空间中新闻传播的新视角,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尝试。 作者:孙中伟任晓莹王伟娇赵丹丹段赛赛单位: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新闻评论论文:媒介素养的新闻评论论文 一、新闻评论课的背景及属性 第八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课程观念与课程开发体制的同步改革,课改的重心是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发选修课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它既能发挥教师自主性,又让学生享有选择权。基于对媒介时代背景和国家课程改革的认识,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可尝试开设新闻评论选修课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新闻评论课不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发展学生视、思、评能力,为其适应未来生活做准备。该选修课期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需求,与必修课共建开放多元的语文教学体系。它可促进教与学的方式变化,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面对媒介信息时具备评判性、反思性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新闻评论课在积极语用观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其独立评论能力。它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对当下发生的现象、言论等,通过观察、思考、判断、分析,表达个体独特的感悟、分析和判断。新闻评论课从属语文教育,通过问题设计、文本挖掘等环节熏陶学生情感,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它选择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文本,在特定的语文场域以思为枢纽,通过听、读、视与说、写、评的形式展开语用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突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体现语文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③的性质。 二、新闻评论课的设计和组织 新闻评论课文本选择打破传统教材选文的束缚,立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考虑学生未来会接触到的个人应用、职业、教育、公共事业等方面信息,既选取文学性的连续文本,也虑及实用性较强的连续或非连续文本,如图画、音频等。由于媒介素材具备热点性、精短性、趣味性、丰富性、便利性特点,文本大多能消弭与阅读主体间的距离。只要合理选取或重组文本,挖掘语文元素,便可激发个体言语表达。新闻评论课学案设计借鉴PISA阅读素养测试样题和时评写作题例,采用“混合文本+问题模块”形式自主选取话题、设计问题,提供多样文本。个体在阅读中筛选信息,在比较中活跃思维,在思考中判断分析,形成看法,从而滋生评论萌芽。新闻评论课大胆合理取用媒介信息,以语用能力为基点设计学案。现以《解读莫言获诺奖及其他》(部分)为例:请采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播报、采访等)演绎材料二,并从中选择漫画或新闻,谈谈你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现象的看法。设计该学案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混合文本激发学习兴趣。文本中有新闻连续性文本,也有图表非连续性文本,这些能“读”“视”“听”的材料,刺激并调动学生感官,点燃学习热情。二是设置情境问题催发多元思维。模拟广播员播新闻、记者采访群众、评论员评新闻等,这些情境问题中的角色转换不仅让学生有新鲜感,且促其思维不断运动,孕育迸发精彩言说。三是采用多种表达形式唤醒评论意识。学生在观看聆听中积累信息,在朗读播报中输出信息,在采访对话中体验着改写、再生信息的乐趣,在书写中感受思考的力量和享受表达评论的愉悦。新闻评论课的组织形式是自主开放体系。课堂组织采用小组围坐讨论式,按教学内容浅易和学生需求分组:可按学生对同一事件的态度同质分组;可根据问题难易、兴趣、能力、性格等因素编排异质混合小组;也可参照学生认可的标准自由组合。学生相向围坐,共同面对学习任务,同伴间面对面交流、讨论、分享。小组围坐的开放形式打破了个体心理和群体空间的藩篱,易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表达机会,激发其评论动机。“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小组讨论赋予个体言说机会,班级讨论给予组别代表表达分享的机会,言论在思维碰撞中迈向精彩。讨论亦使教师有更多时间步下讲台,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了解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动态。生生、师生间沟通变单向模式为多向、网状模式,一言堂变群言堂。 三、新闻评论课教学程序与方法 新闻评论课“既有以‘思、视、听、读、说、写、评’七字能力为显性目标指向的共性内容,也有作为教学主持人的教师基于生本需求、‘节外生枝’的个性化拓展”;又旨在“打造言语主体的思维魅力和情意、文化品质,以作为每个言语主体表现力的内在精神支撑,从而赋予其积极语用的独特的精神力量,即语用的思想力、情感力和文化力”④。新闻评论课兼顾显性隐性教学目标,是基于媒介时代学生现实和未来的需求而拓展的个性化课程。它重在培养学生评论的独立性、真实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新闻评论课通常两课时完成一份学案,一周一节,每两周为一单元时间。课前教师查阅资料,选定话题,根据学科特点与学情设计问题,编制学案。一份学案由四五则材料和四五个主问题组成。第一课时学生充分阅读学案,围绕问题思考讨论,表达评论,未尽之处课外完成。隔天上交学案,教师批阅并做好星级评价与归类,准备交流展示。第二课时师生共享典型言说(精彩或欠缺的),继续思考表达未尽之处,或适时抛出学生书面表达内容,再度激发言说评论。课毕,学生可重新思考,再次书面表达。教师再度星级评价,登记最高等级入册,期末据平时等级成绩作总体考评。新闻评论课教学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设计情境问题,唤醒生命个体的表达评论意识。当个体构建并体验虚拟的生活情境,从局外人切换至“我”的角色时,身临其境,会思考“这情境发生在我身上,我该怎么办?我要说些什么?我要做些什么?……”情境问题把个体角色从“类我”推向“个体的我”,学生表达“剧中人”的言语。角色切换让生命体验另一种情境,评论火花易被点燃。实践表明,用“如果……怎样……”“假如……”“你认为……”这些短语作为开头探问语句,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倘若一个问题能设置两种或两种以上角色,学生有多重体验,思维开阔活跃,表达评论更精彩。如针对《杜甫很忙》事件发微博,笔者设计问题:如果你是杜甫博物馆的宣传人员或河南诗歌协会的会长,收到这条微博后,请你以上述两种人物不同的角色名义发表看法。学生切换体验两种情境,不同的语境与角色催发学生的言语表达。一学生以诗歌协会会长名义发微博:杜甫是传统人物的代表,“杜甫很忙”只是大众娱乐的调剂,来得快也必将去得快,这样恶搞古人不仅是对古人的不尊敬,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蔑视。另有学生表述,如果我是杜甫草堂的宣传人员,我会说:“‘杜甫很忙’是真是假,请来杜甫草堂,一睹真相。”二是教会学生思考,为其思维活动开辟渠道。积极语用教育观中“思”是内隐枢纽,连接信息输入和输出系统,启动言语表达。而教学中的时间留白是保证思维活动的前提条件。时间留白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艺术。一学案两课时的进度保证学生有充裕时间默读思考。当学生产生“愤”“悱”时,教师可构建对话平台,引导生本、师生、生生间沟通,在沟通中锻造思考力,助推评论能力。新闻评论课利用媒介优势拓宽了语用行为中“视”“听”的范围,丰富的输入形式有利于营造对话氛围。而朗读是生本对话的生动演绎,材料不同朗读形式也不同:大容量、高密度材料采用默读,静寂氛围利于信息摄取;容量适中、内容晓畅材料宜采用齐读,让声音叩响心房;而包含情感的材料采用诵读,自由或个别诵读,让声情并茂的表达演绎心情;新闻材料可采用播报形式,模拟电台播音员情境化播报,普通话、方言均可;演讲稿不妨现场模拟,让听众身临其境,点燃其表达欲望。师生对话也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打磨评论能力的利器。教师可运用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质询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训练思维、打磨思想,使其能表达一己之见;可通过有效追问深化学生思维,如采用“如果……会怎么样……”“这则媒体信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已经知道了些什么?”“事实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报道?”“如何组织表达更具有说服力?”等句式追问,松绑思维限制,深化对话评论;亦可以评促评,穿插教师或网友评论,以一种思想撼动另一种思想,引发开放深入的思考评论。教师点评之于课堂对话,犹如春风之于蒲公英。共鸣式、呵护式、参与式点评都是切入特定语境推动对话进程的方法,可唤醒个体语用意识,呵护语用热情。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点评,都应“以前瞻的眼光衡量学习者之今日语用、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个体之语用落差”⑤。生生对话形式有讨论交流、互问互答、倾听辩论等,其中辩论最受学生欢迎,是提升评论能力的催化剂。辩论是冲击力极强的“头脑风暴”,可改变模式化、同质化的思维与表达,辩论参与者点染激化,辨疑问难、各抒己见,探究问题、表现自我,易形成民主个性的多元局面。不同观点碰撞活跃思维,锤炼语用品质,强化思维的逻辑性与深刻性。学生在辩论中体验流畅评论的欢愉、有力反驳的酣畅、争锋相对的刺激和自圆其说的机智。 四、新闻评论课的评价方式与实施 新课程背景下,选拔性评价转为发展性评价,因而新闻评论课仿照PISA分层等级评价方式,融合了星级评价法和二度评价法。星级评价法指教师分五等星级评价表达内容,二度评价法指教师对学生的二次表达内容再次评价,重新确定星级,采用最高星级。其操作流程图如下。流程图的关键环节是表达内容赏析和学生二度表达,这两环节整合了师生的思维与表达,通过交流整合,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养成学生尊重与宽容的人文精神。学生的言语表达是多向对话的结果,渗透个体思想,是个性语用的表现。二度表达再次挑战学生的思维深度,个体在吸收他人表达的基础上再思考,思维更严密深刻,语言更有张力,评论更精彩。星级二度评价的实质是多一次提供表达和评价机会,增加一把衡量尺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评论,提升语用品质。评价采用最高星级是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自我超越,在个体纵向比较中悦纳自己,增强自信,突出评价的发展作用。星级二度评价比之于终结性评价,宽容度更大,发展空间更广,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树立学生信心,激励其自由表达。 五、新闻评论课的反思与希冀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动态立体的语用实践是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恰当地运用语言,独立自主地表达思想。新闻评论课开展语用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言语表达力,打磨评论能力。教师设计学案时以语用为目标,用问题启发学生。高质量的问题既立足言语根基,又具备语用元素,能催发言语“火花”的绽放,引领表达,形成个人风格。新闻评论课与传统语文课最大区别在于自由表达,它能唤起生命个体的内在需求。语文教育天然担负着解放人的重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顺应生命个体成长的需求,是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培养语用能力是新闻评论课的核心要素,也是这种创生性课型的主要特点。新闻评论课以开放的媒介素材为载体,聚焦表达力。其教学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懂得评价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深入思考分析;明白标准答案不是唯一,多种观点可并存。它代替不了常态语文课,但以其自由多元的形态吸引学生,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独立评论能力。新闻评论课实践证明:它能唤醒学生内在的言语需求,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能砥砺、提升评论能力;它也能提高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的能力,进一步挑战教师的语用素养。小组围坐讨论式的组织形式虽受学生欢迎,但分组规则与效果有待进一步调整加强。教学素材源自媒介,因其新鲜丰富的特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由于内容与热点捆绑的特性,固定教学载体与明确课程纲要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外国学者BenMoore曾提出,“如果媒体教育将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术语,那么我们就应该优先考虑将‘跨课程’的媒体教育的理念和策略渗透到各个学科和科目中。”⑥如何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整合媒介资源?如何开发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评论能力提升媒介素养?这些都是今后跨学科教学继续研究的方向。对此,教师可探索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所见所闻的信息,以批判性、反思性眼光理解媒体现象,表达一己之见。教师要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资源的组织者,必须具备创造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恰能较快地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效锤炼教师的语用能力。 作者:陈瑛潘涌单位:浙江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新闻评论论文:教育新闻评论研究论文 一、教育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阅评分析2010年、2011年度湖北省高校新闻奖言论类260余件参评作品,结合10多年选读校外各类媒体上的教育新闻评论积累的经验,笔者对教育新闻评论写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归纳。 1.体例不对。一是把只有标题和正文的简化版论文归为新闻评论。如某高校校报2011年参评作品《弘扬“延座”讲话精神,重建理想信念教育———从美术创作看高等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仅看标题,该文就应属论文,而非新闻评论。二是将新闻评论与杂文,特别是随笔混为一谈。这一类问题在教育新闻评论中最为常见。众多作者、编辑常常把一些应归为杂文的文艺性社会评论,或者应归为议论性随笔的借事抒情、夹叙夹议的随手笔录,都视为新闻评论。也有一些作者、编辑把谈体会、提要求的讲话稿、发言稿误为新闻评论。 2.不够客观理性。最常见的是:作者在表发评论前不先核实“新闻事件”的真伪,不学习相关科学常识,不探询新闻背后的故事,而是只要有肤浅的表面“来源”,只要有“不平”、有“兴奋点”,就会快速板砖参与“群殴”,助推形成强势舆论。2010年轰动海内外的肖传国教授“锤打”打假名人方舟子案,从中央主流媒体到非时政报刊到网络媒体,以评论《从“抄论文”到“抄家伙”》为典型代表,迅疾不问青红皂白、一边倒地认定肖传国是因为抄论文遭揭露而雇凶抄家伙报复伤人,谴责他乃至学术界“学术道德沦丧”,直至质疑、批评国家的科技评价体制。科学允许、鼓励有意义的探索,肖传国的探索事实上也得到了国内和国际同行的认可。《从“抄论文”到“抄家伙”》等,评论员自我判定肖传国抄论文了,在立论上即成为了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在这起媒体的极度喧嚣中,众多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失守了。其二是失之浮躁或者带着成见,对新闻报道断章取义或者曲解原意进行评论。社会生活中群体和个体利益诉求出现多元化、复杂化已成为显性现象,评论者因而可以有法律规范内的,甚至逾规的评论;媒体市场化竞争也带来了发行量、流量、收视率等利益诉求导向,一些媒体的编辑、记者们愿意甚至乐于放行各类浮躁、带有成见的教育新闻评论,甚至推波助澜,做“标题党”人和在显著位置处理。其三是以偏概全,无限上纲,以不带有普遍意义的个案来诘责全部,来批评体制机制。一个大学生没钱上大学,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高学费,教育投入、救助体制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出了问题;一个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坠楼,评论者责难大学和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出了问题……诸如此类问题,大学、政府管理部门和各相关方都应该反思、改善、提高,但有人、有人群、有人类社会的地方,就会有包括以上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出现,评论者应客观地、结合历史的和世界的眼光来分析评论中国的教育问题。其四是评论过于学术化、理想化,现实性、系统性、操作性不强。 3.选题陈旧。主流媒体、校内媒体习惯于老生常谈、泛泛而谈教育时政、学风教风、师德师魂、社团发展、各种浪费、占座位等,都市类报刊及新媒体则常年比较关注考试、贫困、腐败、意外伤亡、亚文化行为等。二者叠加,很容易导致教育的主流声音、核心价值不彰,群口骂教育。 4.新酒入旧瓶。中国的各级各类教育,不断会有新政策、新举措、新成绩、新鲜事涌现,评论却时时找不到一个新角度、站不到一个新高度,时时落入“旧闻旧论”,而得不到受众的关注。比如,评论者习惯于做口号式、标语式立论,体现在标题上,如,“抓实抓好”“真抓实干”“重在落实”“为……叫好”“为……努力奋斗”“也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等。 5.标题不点睛。标题是评论的“眼睛”和“灵魂”,它与评论立论的高度、论证的质量和传播的效果呈直接正相关。教育新闻评论,特别是时政类媒体、高校校内媒体上的评论,在做标题方面还很显不足。一是用辞陈旧不新鲜大气,二是把评论标题做成典型的消息标题,三是标题没有表明态度或立场,四是标题散文化、抒情化、情绪化。 6.不得其解。一些评论,受众读得很费力甚至读几遍也揣摩不出作者的意图。一是一些作者爱用网络潮语,或拿网络潮语来说事隐喻,但作者选用潮语时应先看看评论的受众定位人群,要有所针对性,非大众化的潮语不一定适合随意随心使用。二是一些评论用典过滥,让受众阅读吃力、理解费力,甚至晦涩难懂,似懂非懂。三是概念表达不清,同一概念在同一文章中指代的内涵不一样,让受众发懵或者产生文不对题的判断。某高校校报一篇《中医之魂在传承》的评论,文中的“中医”,在不同的地方,可理解为“中医学”“我校”“中医药文化”等,从而成为一篇不知所云、缺陷明显的评论。 二、教育新闻评论怎么写 1.紧扣关键词,区隔开杂文。在当代,一些文体的体例呈现出交叉交叠、界限模糊的现象。但新闻评论与论文、杂文之间的界限还是有迹、有章可作分隔的。教育新闻评论,属性是新闻作品,也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述评、短评、专栏评论等,是对教育领域发生、发现的重大或鲜活新闻事件、话题、现象的分析和说理。②它的关键词是“新闻性”。其他几种文体没有或者不讲求“新闻性”。论文是学术类作品,是用来描述科学研究和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③它的关键词是“学术性”。杂文是散文类作品,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多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④它的关键词是“文艺性+讽刺性”。议论性随笔,为散文的一种,有学者也将其归为杂文。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字,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为其特色。⑤关键词是“自由性+抒情性”。新闻界著名学者邵华泽先生曾列出了8种常用的新闻评论形式:一是以中央和上级指示为内容写评论。这种评论能起到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作用。二是配合中心任务和重大决策写的指导性评论。要求任务要明确,道理要讲清。三是针对一种错误倾向、错误思想或者是模糊观点来写的评论。要求问题要抓准,说理要透彻。四是为突出新闻的思想性为其配发的评论。要求结合紧密,要画龙点睛。五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评论。六是有关节日、纪念日以及重大活动的新闻评论。七是对敌进行论战的批驳式的评论。八是对某个问题进行理论阐述的评论。⑥ 2.强化引导性,捕捉好题材。一是要心存敬畏,坚守底线。教育是一项管未来,涉及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个家庭、每位公民最切身利益的神圣事业。评论者、编辑、记者从内心里应时时对教育存有敬畏感,爱护、支持、监督、促进教育的发展。可以监督、批评教育,但要客观理性、有的放矢、言之有物。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改革创新写作思路方法,提高教育新闻评论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弘扬教育的主流价值,更多地释放出教育新闻评论和教育的“正能量”。二是要关注、用好四类题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先进典型、热点事件、教育(校园)新现象、改革新动态是教育新闻评论弘扬主流价值,释放“正能量”的永久题材,就看作者以何种角度去立论,去论证,去打动受众,引导舆论。 3.立论求新,做亮标题。立论新与标题亮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立论新,即为思想新,思想新往往体现在标题上。标题亮,则意味着立意新、旗帜明,意味着“吸引人眼球”,媒体喜欢,受众喜欢,传播效果好,引导力强。 4.语言求准,言简意赅。评论作者及媒体编辑、记者都应善于学习,不断地增加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科学素养,不立“谬论”,不说外行说;要勤于学习、补充新闻评论写作的专业技能,给受众不留紊乱的逻辑层次,不留多话、闲话、废话。做到立论科学,态度明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言简意赅、吸引力强。 作者:周前进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文学学士 新闻评论论文:广播新闻评论论文 进入九十年代后,处于我国广播最前沿位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各地方台也争相效仿。在我国广播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台及一些发达省市的广播媒体走出低俗,重振雄风。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王者归来的气魄不是对以往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广播节目进行的大胆创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闻评论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电台的新闻频率,增加了新闻评论的份额和比重。并在新闻实践中积极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广播媒体自身发展,体现广播媒体特色的新闻评论发展之路。 从我国广播媒体目前的节目构架来看,广播新闻评论的形态大致有四种。 1.附着在新闻资讯后面的短评。这类评论篇幅较短,字数较少,与前面的新闻信息互为一体,互相补充,是对前面新闻资讯的深入剖析和解读,起到一语中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鲜明强烈的观点,入情入理的分析,正确及时引领舆论的作用,向社会传递主流媒体的声音和正能量。比如,我们现在经常可以听到,在中央人民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里对一些能够引起听众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都要及时的配发短评,引导舆论,弘扬主旋律。但直到目前,有些地方台播出的这类短评,仍然无法做到生动晓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教成份严重,明显有报纸遗风,这种广播评论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新闻评论方式之一。 2.以整档广播节目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以评说社会上新近发展的新闻资讯为主。在这样的新闻评论节目里,主持人的话语代表媒体的声音,对在受众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说。一般先由主持人叙述新闻事件原形,然后再对新闻事件进行简短的、富有特色的点评。比如我们呼伦贝尔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大飞说事》,主持人大飞首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资讯进行叙述,然后再运用具有个性化的口吻进行简短评说,以引导舆论。由于整档节目定位为新闻评论的风格,所以这是一档以主持人的声音传递媒体思想的广播新闻评论性栏目。 3.新闻调查式广播评论。广播记者对一起广受关注的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调查、追踪,如剥洋葱皮一样,层层拨开新闻事件的迷雾,还原事件的真相和本质,然后再配以新闻记者鲜明的观点和对事件真相的解读,让听众随着记者采访的脚步,步步深入,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晰的了解和把握,对于新闻事件的是非曲直形成自己清楚明确的分析、判断,达到让受众了解新闻真相和本质,以正视听的目的,这类的广播新闻评论,大多是调查、监督类的报道,采取的是边叙述边评论的方式。 4.专家点评。专家点评式的评论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出现的。现在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以及一些省市台的广播新闻节目,都有大量的评论员的声音,这些广播媒体都培育并拥有一支自己的新闻评论员队伍,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立即到场,阐达对新闻事件的看法、态度和观点,引导舆论,告诉听众新闻事件的本质真实。听众对专家的解读更加信服和有说服力,从而增加了媒体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作用。虽然经过几代广播人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广播新闻评论正在日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但是距离让广播新闻评论真正能够成为媒体的号角、旗帜、灵魂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在广播新闻实践多思考,多动脑筋,在撰写评论的过程中,更多的、创造性地展示广播媒体的特色和优势,让广播新闻评论更加鲜活生动,达到受众入耳入心的目的。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广播新闻评论依赖广播媒体而生,所以,广播新闻评论离不开广播具有的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由此,广播新闻评论大致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快、新、活、短。 所谓的“快”,在各媒体对新闻争夺激烈的今天,广播评论要做到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解读,每一时间表态,以便吸引更多的听众,及时引导舆论。广播人要对于社会上形成的新的热点资讯,在百姓莫衷一是,难辨真伪的时候,告诉受众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以及新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广播新闻评论能够做到快字,就会很好的契合听众的心理需要,去伪存真,解疑释惑,让受众明辨是非,以正视听。 “新”是指广播新闻评论发出的声音是独特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据充分,论点新鲜,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耐人回味,言之有物,经久不忘。所谓的“活”,是指的广播评论要写得鲜活,生动,通俗易懂,感情流畅,条理分明,能够感染人,鼓舞人。“短”是指广播新闻评论无论是短小精悍的短评,还是层层剖析的述评,其中评论的篇幅一定要精短,一语中地,不能长篇说教,言而无味。既然我们明白了广播新闻评论不同于其它媒体评论的特点,那么如何写好广播评论呢?要写好广播新闻评论,必须具备以下素质,首先,必须具备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心胸,有客观公正的立场,有透过现象,窥视本质的敏锐,要对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来龙去脉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领域有长期的关注和研究,并具备专业水准和眼光,这几种能力都具备,才能作到力透纸背,分析到位,观点正确,写出的评论才以令受众信服和满意。另外,在评论的表述上,要展现广播的特色,要有别于报纸和电视,体现一家之言。语言要通俗流畅,简单易懂,感情要充沛淋漓,能够感染受众,并且多用短句式,多用动词,让听众听得明白清楚。特别是在调查式述评中,还要充分体现广播媒体的特点,多运用一些典型音响,关键段落,要用大量丰富的现场音响和被采访对象的采访录音,增加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使新闻评论更有说明力。 以上是对于广播新闻评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经过广播人的共同努力,广播新闻评论无论在形态上,还是在表述上,都会更加完善更加能够体现广播媒体的特色,让广播媒体真正因广播评论而增色生辉,受到受众的喜受。 作者:刘波崔蕾单位:内蒙古海拉尔区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中纳米技术探讨 1.微乳化技术和纳米胶囊制备技术 所谓的微乳液,就是通过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状体均匀并且稳定,各向同性、粒径大小为l~100纳米、外观透明或半透明的分散体系,而制备该微乳液的技术也称为微乳化技术。自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人们加大对微乳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并将微乳化技术已应用于纳米颗粒、微胶囊和纳米胶囊的制备。采用纳米技术,将微胶囊制备成具有粒径大小在10~1000纳米尺寸的新型材料。由于纳米胶囊颗粒微小,形成胶体溶液,易于分散和悬浮在水中,并形成清澈透明的液体,从而使所载的药物或食品功能因子改变分布状态而浓集于特定的靶组织,进而有利于提高疗效的目的,增加药品生产效率。在食品包装行业,纳米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并且该技术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利益。因为,在包装材料过程中,只需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就能够有效地增加包装材料的抗菌性能与密封效果,从而更好地为食品包装提高质量安全保障。同时,在冰箱制造行业也能看到纳米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纳米技术能够有效地生产出一些抗菌性的冰箱,从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此外,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微小(纳米级别),并体现出特殊的功能,在食品包装过程中加入一定的纳米微粒有利于改变对现有包装材料的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食品的安全。甚至已有不少人研究纳米技术在玻璃和陶瓷容器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加入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地增加了脆性材料的韧性与强度,还可以有效地吸收紫外线防止塑料包装由于时间过长而出现老化、变质等现象,进而增加食品包装的使用寿命,促进食品包装行业的发展。 2.纳米技术在超细微粒和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 在当今的高新技术研究领域中,超细微粒尤其是纳米粒子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热门方向,并是当今急需加大研究投入的领域。经过超细化处理后的物质,粒子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比表面积也大大增加,界面能显著提高,表面能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显现出独特的物理与化学性能。通常情况下,制备超细粒子的方法为超细碾磨法,例如市场上比较普遍的具有强抗氧化性的超细绿茶粉与具有强结合水能力的超细面粉等。研究表明,粒子越小越有助于人体的吸收消化,约1000纳米的超细绿茶粉呈现出较好的营养消化和吸收率,其营养价值大大超出普通的绿茶粉。又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超临界流体制备超细微粒技术,也属于纳米技术制备超细粒子的范畴,该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控制结晶过程,对粒子尺寸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生产出的超细微粒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该技术在医疗药物制造行业较为普遍,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3.纳米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纳米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惊人的发展,并已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所谓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采用选择性结合靶分子的生物探针,对食品进行安全监测的技术。因为,纳米材料本身就是非常敏感,对于不均匀的生物与化学物质反应灵敏,将纳米技术与生物学、计算机技术、电子材料相结合,可以制备新型的传感器件,并提高食品安全监测效率。例如与生物芯片等技术结合,可以使分子检测更加简便、高效的纳米生物传感器。近年来,人们通过纳米生物传感器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安全、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快速、有效、灵敏地检测。例如,在传统的检测领域,尤其是监测微量细菌时需要扩增或富集样本中的目标菌,从而无形中增加监测步骤,同时过程繁琐而费时费力,然而,利用纳米技术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研制而成的纳米生物传感器,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检测所需的时间,还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进而提高监测效率与精确度。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纳米材料发展比较晚,各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纳米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这并不影响纳米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纳米技术将会引发一场新的食品科学的革命,为食品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发展空间,也会使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引领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食品行业,进而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者:宋冠岐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教学创新 1合理规划理论教学,精选教学内容 根据山西师范大学的“3.5+0.5”的培养模式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掌握机械基础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生产实际,精选教材。教材选用魏兵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基础》。该课程教学计划安排51课时,课时少,内容广,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精讲基础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强化公式应用,弱化公式推导。工程力学主要讲解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熟悉构件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重点讲授极限与配合,紧密联系实际;工程材料主要讲解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以金属材料和塑料为主,结合食品行业的发展,增加食品行业当前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机械设计部分包括常用机构、连接、机械传动、轴系,这部分内容和后续课程及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工程应用多,属于课程的核心内容,机械传动中的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突出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强化设计方法和公式应用;机械加工基础以毛坯的制造工艺和切削加工方法为主要内容;液压与气压传动重点是液压传动的原理、组成和特点,常用液压元件的功用及常用的液压回路。介于课程学时少,结合课程的特点,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自学加辅导或讲座的方式,引导学生多途径学习。 2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机械基础课程实践性强,传统的理论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对于工程力学基础、工程材料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等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和学生的良好互动,避免注入式教学。机械设计中的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难度大和实际联系密切,采用讨论式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前,选择和生产实际常见的议题,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了“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单一教学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如以齿轮轴为典型案例,通过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公差与配合的选择、机械加工工艺制定等环节,可以把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架起了课程的桥梁,知识结构相互衔接,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内容比较抽象,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因缺乏空间想象力和工程设计而产生厌学情绪[4]。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通过运用多种媒体,提高课堂效率,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讲解平面连杆机构、机械传动、金属切削机床、轮系、液压系统原理时,由于学生没有实际生产经历,缺乏相应的想象能力,采用动画技术,生动形象,让零部件运动起来,使抽象理论直观化;讲解连接、轴系、切削加工方法、液压元件时,采用实物、幻灯片、图片展示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拉近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的距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4增加综合设计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的实验课时为4学时,传统的实验为认知实验,实验设备是机械基础陈列柜和模型,以演示讲解为主,时间多集中安排在课程中期。改革后,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实验,不占实验课时,时间安排每个模块的理论课讲授之前,学生递交实验报告。通过认知实验使学生建立机械零配件的结构、机械加工、液压传动系统的感性认识,对机械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增加综合设计实验内容[5]。①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轴系结构是回转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轴系结构的性能决定机械的性能和寿命。轴系结构设计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多,灵活性大,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拆卸、结构分析、装配、调整、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学生掌握轴系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②机械传动方案的创新组合设计、分析实验。传动方案的设计是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传动类型、自行设计传动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自行组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在创新实验的环节中,学生通过方案构思和改进、实验操作和观察,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6]。 5增加具有食品工程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工程训练,训练时间安排在理论课开课后第6周。工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实践,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加工程训练的内容。学生知识面窄、面向工程实际不足,没有足够的工程训练,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和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工程训练中,学生学习金属加工工艺知识,自己动手操作各种设备,使用多种量器具,增强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增加课程设计,时间安排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课程设计时间1周,工作量大、时间紧。采用接近工程实际的题目:一级减速器设计或小型食品加工机械等。每个学生的任务书各不相同,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完全由学生组织设计,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学生基本具备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材料的选择、会查阅资料,能够正确使用国家标准,绘制工程图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掌握机械方面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6考核方式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实行教学全过程多次考核和考查,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7]。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70%;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细化实验考核内容,从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效果、实验报告多方面考核,注重实验过程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工程训练、课程设计单独考核。 7结论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人才培训的薄弱环节。机械基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深化机械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灵活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增强工程设计思想、工程试验及设计实践能力,使学生灵活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8]。 作者:卫吉良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粮油加工杂志》2014年第九期 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为顺应国际教育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目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融入了国际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该协议承认签约国所认证的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四年制本科高等工程教育)培养方案具有实质等效性,认为经任何成员国认证的专业的毕业生均达到了从事工程师职业的学术要求和基本质量标准。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高等学校制约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是工程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缺乏自主性的工程实训平台以及实践教学没有落到实处等。近年来,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引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了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建立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持续改进的途径保障教学质量。 2.1核心课程体系优化思路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依据食品科学与工程涉及的主干学科及其发展趋势,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原则,整合或重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形成内容先进、观点新颖和结构合理的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并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程。 2.2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衔接,构建课程群工程教育指工程技术人员所应接受的全面素质教育,包括道德养成、能力训练、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水平提高。现代工程教育观认为工程的、科技的、人文的和社会的教育内容本身都是工程教育的组成部分,作为课程体系,应完整、有机地把这些学科的知识和内容融成一体,形成一个科学的课程系统。因此,课程体系结构的调整首先要确立整体工程观的指导思想,确立整体的课程目标包括毕业生所能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3个方面。围绕确立的课程目标,在强基础,突出特色;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原则下,整体设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搭建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是构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平台,其中化学类、生物类和机械类课程是贯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核心课程的三大支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奠定宽厚的基础。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优化后应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基础、化工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等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是建立在核心基础课程基础之上的、培养本专业学生具备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课程。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规范和认证标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优化后应包括食品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机械与设备、果蔬加工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畜产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等课程;同时根据自身长期人才培养中的积淀和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将功能性食品、食品分离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资源与环境学等设为核心专业课程,形成专业特色核心专业课程。此外,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塑特色、求创新”基本思路,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导向,结合教育部2012版本科专业目录和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学科类课程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梳理,将相应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知识、方法和问题等方面具有逻辑联系的若干课程重新规划、整合构建形成课程群,以理顺课程的衔接,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学科类课程核心课程群建设见表1。以食品化学课程群为例,对于水、蛋白质、糖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等食品中的常量与微量成分,在无机、有机化学中已初步认识其结构与性质,在此基础上,生物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的生理生化性质及代谢与合成过程,食品化学侧重于各类成分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功能性质及在食品加工与贮藏中的应用,而食品分析则从常规手段及仪器分析、感官评定的角度介绍各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重要的内容则在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中通过验证性、综合性及设计性试验加以实践。通过将课程依照“课程群”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转变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之间“由原来的相互隔离转变为相互贯通,由原来的相互重叠转变为相互补充,由原来的相互矛盾转变为相辅相成”,从而达到课时削减但效率反而提高的目的。 2.3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四级实践教学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在实践教学的内容组建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按照能力培养要求建立“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四级实践教学层次。四级实践教学层次间相互联系,各有侧重,有机结合,既突出了专业的工科背景,又形成了由理论到应用、由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由一般应用到科学技术创新逐级提高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层次。作为最基本的实践教学层次,主要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验、有机化学试验、物理试验、物理化学试验和化工原理试验等基础课程试验。在试验内容的安排上,除大部分的验证性试验,还有一定量的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在保证基本试验技能和基本方法培养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次:专业试验技能训练层次。该层次主要由专业基础类实践课程组成,包括生物化学试验、微生物学试验、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验、农产品工艺试验、畜产品工艺试验和发酵工艺试验等。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既考虑试验的基础性,注重试验技能与方法的培养,又注意将试验与甘肃特色资源的利用开发紧密联系。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互补教学、渗透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层次:工程应用与综合能力培养层次。通过金工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和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对强化学生工科背景、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体现学校培养特色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论文)是将大学四年学习知识进行总结和升华的阶段,通过该阶段培养,学生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加以运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第四层次: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层次。产品设计系该层次的亮点,在第七学期利用三周时间,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开发产品,通过该环节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工程的本质就是创造,因此,必须对工科学生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除了鼓励学生参与省级试验示范教学中心开放试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等其他各类创新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外,还开设创新课程,包括研究型教学课程与创新案例解析,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授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有裨益。综上,通过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点面结合、全面开放的完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架构,使学生获得实践能力、工程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学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逐年增加,特别是在就业质量方面,培养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2012年,教研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被遴选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培育学科计划;2014年“地方高校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型本科生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先后有40余名本科生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奖励,60余名本科生获得校级和省级竞赛奖励。总之,兰州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合理设置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基础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更好地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 作者:任海伟陈晓前张轶刘晓风张丙云张百刚赵萍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位硕士的培养 一、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良好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参与食品企业研发和实际生产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并使之成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将来增强所在食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必须有一只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1.加强高校自身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应与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对导师的要求有所不同,应用型研究生的导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更应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而这一点正是长期在高校里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所缺乏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和培养要求,管理研究生的相关部门应该建议学生选择具备上述能力的指导教师。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升级改造,这样所指导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业所需要的科研活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渠道不断加强在校教师的实践培训,特别是进入生产一线进行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2.校企共享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双导师制的建设,建立健全双导师制的相关工作职责及认定标准的规范性文件。第一,导师为学校批准的具备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第二,导师可以是来自于食品企业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制订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的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另外,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将“双导师制”实至名归,而不是流于形式。 二、课题的选择与课程体系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与一般意义上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培养对象的职业指向性更加明确,主要针对一定的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以特定的食品加工企业所需的人才为背景,进行课题的选择并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的选择和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体系的主要内涵,课题的选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1.合理的课题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制为两年,由于学制较短,所以指导教师或指导团队应该进行协商和讨论,根据自身科研的实际情况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优先为学生选择课题,并根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为学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背景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题的选择应该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应该以实用性为主,立足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人才,不一定具有很深的学术价值,但应该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对企业的生产实践具有意义即可。为了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为了把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毕业要求。2.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目前大多数高校为了让学生拿到专业硕士的学位,其所修学分基本与学术型硕士相同,在两年的培养中,基本有一年的时间在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剩下一年时间进行资料的查阅、课题的实施与论文的撰写,笔者认为这样的培养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弊端。关于与课题选取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应该结合学分制的实施,由指导教师、研究生、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组成的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这类学生的培养,应该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除十分必要的课程以外,消除必选课、限选课和选修课之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面要宽,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应该是带着课题和任务来学习的。这就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满足学生在职业背景和课题实施中的需要。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专业硕士的特点,不过份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基础课要强调宽广性和综合性,专业课要强调先进性和实用性。为了增加选修课的灵活性,可以增加选修课的量,开列多种菜单,以套餐的形式供学生选择。要在科学规划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安排好他们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既要让他们掌握现代科学的最新知识,又要进一步训练他们作为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应设置若干门反映食品科学领域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成果的知识讲座或前沿性课程,还要有一些相关领域的课程,以体现宽广性的原则。在正确、理性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上,组织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集中精力加快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和案例的编写工作,使得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得以充分体现,避免出现学生所学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的尴尬现象。 三、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社会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应用学科之一,应该更加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为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1.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和强化学校和企业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为将来开展课题的必然要求,可以让这类研究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在导师的指导下帮助上届的研究生实施课题,从中得到锻炼。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及服务企业的类型,建议在校外导师的辅导下,根据校外导师提出的任务,结合教师的科研和将来要实施的课题,直接进入企业,至少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一个月到两个月,指导研究生科学研究和生产实习工作,在此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锻炼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个环节的锻炼,不仅提高了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食品生产实践的机会,在导师的指导下,锻炼研究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平台,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从中得到全方位的科研锻炼,提高研究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强调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要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生产工作。所以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学校和学院可以选择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食品企业开展合作,依托企业委托项目、企业创新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究,研究生可以得到直接的锻炼机会,并且跟个人的岗位密切相关,提高了其科研能力、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与大型食品企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在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管理和资金筹措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提高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果转化;革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速应用型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好地适应学科档次的提升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和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转向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处理好质量与规模的关系,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制定出一系列规范专业硕士培养的内部文件,使教师、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在教学、管理、学习过程中都有章可循。在上述制度建立的同时,积极探讨授予学位的硬杠要求。例如,有的高等院校需要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普通期刊上发表已经见刊的学术论文,还有的高等院校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笔者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比较切合实际的学位授予要求。例如,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如何在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达到上述指标,是否可以组织专家、学校或学院的教授委员会对研究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考核,按照一定标准替代相应的硬杠要求,并授予学位。2.强化过程管理。参照全日制研究生教学监督机制,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过程控制制度。我校专业硕士的基础课程教学由学校研究生部统一组织安排,专业课程由学院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定期派专家组前往培养点听课,进行课程教学检查。认真做好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初始和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切实做好论文中期考核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进行到一半时,应组织相应的中期检查,以导师为主要驱动者,以督促为目的,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论文进度、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论文下一步的计划等进行及时总结,学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考核,只有中期考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阶段论文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和答辩环节,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是确保论文质量的把关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一种规范合理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查对象,实行严格的“双盲”送审。在论文答辩过程中,严格审查答辩委员会的资质,建立回避制度,对校内专家按照答辩人与导师不见面的原则,将专业硕士研究生分组进行答辩,校外专家应当是相近领域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要求不是答辩人的兼职导师;完善答辩程序,首先由答辩人陈述学科基本知识,然后进行正常的论文答辩;规范答辩方式,专业硕士研究生要求用多媒体方式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对专家的提问现场回答;答辩后,专家进行匿名投票,形成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当场宣布。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要从思想上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而轻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思想。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正发生着变化,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指的就是专业学位教育;我们要理性认识到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细分、社会需求的必然趋势。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是顺应我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开辟了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其持续、有效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作者:冯镇陈志红李晓东杜鹏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多元化培育形式探新 1科学构建与食品产业同步发展的多元化培养体系 1.1确立“3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直接面向“食品大工程”未来的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工程型”人才;培养通过进一步国内外读研深造而面向食品产业及相关产业未来一线的“研发型”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成果面向未来中小食品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自主“创业型”人才。 1.2确立“3+1”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3年‘食品大工程’专业基础教育以及1年个性化发展教育”相融合的“3+1”培养模式为载体,前3年以贯通的公共及专业基础课程群为扎实基础,以课内不同柔性课程模块和课外不同特色工作室的学习与实践为纽带。后一年以校内外不同实践环节加强综合训练,使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过程中都能以一型目标培养为主,兼顾到其他一型或两型的发展。2.3确立紧扣“大食品工程”概念的课程体系为顺应食品工业“营养、安全、方便、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应紧扣“大食品工程”概念,通过新增食品生物资源、农产品工艺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食品烹饪学、食品功能学等课程,形成农业生物链、食品加工链、流通安全链和体内营养链构成的知识培养体系。并针对近年来食品安全的现状,将“食品加工、食品质量检测与管理”二类专业主干课程的学分结构比例调整至1∶1。 1.4确立多元化的柔性选修课模块新增“食用香精基础”、“风味化学”、“食品调香技术”、“生物资源”、“食品生物技术”等组成的食品风味与生物食品选修模块课程,以增强学生运用香料香精知识和利用生物技术研发新食品的能力;新增“现代仪器分析”、“应用光谱解析”、“绿色化学”等组成的食品安全分析选修模块课程,以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综合能力;新增“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创新思维与创造力开发”、“会展与新闻传媒”等组成的食品营销选修模块课程,以拓展学生推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以及销售与食品相关的原料及材料产品的知识和能力。 1.5创建师生联合工作室,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借助校外实习基地和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分别建立了“校企联合工作室”、“产品研发工作室”与“创新创业工作室”,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大学期间根据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找到适宜的学习和实践空间。校企联合工作室:在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在食品企业内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工作室。用于直接对接其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需求,以行业需求带动教学、以产业实践促进教学。将一二年级学生的企业认识实习,三四年级学生部分顶岗实习,学生毕业设计正式纳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度,提升了学习的内动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研发工作室:依托学校学科与科研建设平台建立产品研发工作室,以学科建设丰富教学,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学生可在二年级就进入此工作室参与教师研究课题,从中得到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的严格训练,并结合产品研发性的科研课题内容作为毕业论文开题。这样不仅推动了教师主动将专业前沿的研究成果融入教案并固化到教材中,也为今后学生报考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创新创业工作室: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平台建立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为主线,以企业冠名创意产品大赛为载体,定期聘请国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教授来校进行学术与先进应用技术的讲座与交流。通过专任教师任班导师制、与学生辅导员定期研讨会制、团队教师与企业专家的交流会制等保障措施,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2科学构建多元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2.1“3层次、6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建立由“体验认知、动手验证、探索创新”3层次与“基础实验、企业社会调研、专业综合实验、企业生产见习、课余研究和毕业设计”6模块组成的知行合一、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坚持实施“3个有机结合”:即将学生课堂专业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和课外科学研究方法与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将学校实验室实验技能训练与企业、研发中心实际操作的训练有机结合;将学校工程实训与企业生产真实环境下的实习锻炼有机结合。该体系不仅注重理性的认知、理解、探索和创造,还关注感性的体验、领会、交流和激发,以实现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贯穿于大学生4年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4年不断线的目标。多元化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了学生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造的能力。第一层次的体验认知阶段,是以基础实验、企业认识实习、社区与市场社会调研实践为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并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知识的单元训练,通过对特定食品产品、技术与市场的调研,夯实专业基础,启迪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第二层次的动手验证阶段,是以学校专业综合实验、学校或企业生产见习为载体,通过各类食品的综合实验设计、分析实验和对企业装备、技术、管理等专题论述的生产实践、实习答辩等,将理论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钻研、验证专业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第三层次的探索创新阶段,是以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创业活动的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企业冠名的产品研发竞赛)等训练,通过工程设计与研究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升学生乐于探索创新的专业综合能力。 2.2“产品模拟工作坊”式的实践教学平台搭建产品模拟工作坊的任务是基于与行业协会和食品企业的合作,针对当前业界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共性需求,针对目前现代食品生产线难以接待学生顶岗实习的难题,在学校模拟企业实际场景,建立小型生产线,进行新型产品技术的培训和注册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为保障产品模拟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的顺畅运行,专门制定了专业任课教师与企业一线专家共同参与管理的常态化制度,以企业实际产品工艺流程为前提,以企业实际工艺参数为内容,强化学生在工作坊中模拟企业现场环境进行综合训练、课程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还通过将原课程内的分散实验整合优化为连续的综合实验,如将原有“食品工艺学”多门课程内的独立实验整合集中为3次,每次2周,保证了工作坊训练时间的连贯性。学生在工作坊内既能检验所学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又能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时工作室不仅是学校培训学生的场所,也是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的场所,真正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的。 3创新实践多元化培养的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创作和科学探究中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探索。改变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将校内教学活动与校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衔接,拉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距离。达到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知、感悟、学习并掌握知识的目的。 3.1案例驱动法与市场调查法结合的兴趣引发式教学案例驱动法即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采用适切案例,传递新信息,激发学生讨论与辨证的动机。通过组织学生研究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努力营造生动活泼、启发心智的教与学的互动氛围,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情境脉络中的决策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有关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在学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体验。通过团队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亲身实践,将一个个活生生的企业产品案例再现到课堂教学和专业实验实训中,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验。并通过点面结合的教学方式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学生加深了对食品工艺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实现了所授知识与食品行业科技发展同步,与企业技术改造与新产品研发同步。教师不仅重视课堂内的教学案例设计,充分用好、用足课堂时间,点拨学生开启思维,告知学生分析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还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设计、使用好课余时间,促使学生课后自觉主动地阅读、消化、思考、答疑,并为下次课做充分准备,有效推进教学从课堂内向课堂内外结合转移。如:充分利用5个重大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依据各门课程内容进行食品相关知识的市场调查;还利用每年国际食品添加剂展销会和烘焙原辅料展销会在上海召开的良好机遇,进行展会志愿者服务、听取国内外专题学术讲座;并以小组为单位及时进行图文并茂地汇报交流。这种课堂内外的结合突出了学生的主角地位,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了主动的学习者,有效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进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学境界。同时,教师的角色也由知识的输出者和课堂操纵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增强了教师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主动性。师生间更多地体现了合作与交流的关系,使课堂内和课堂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2小组讨论法与网络在线指导法结合的能力提升式教学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形式,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独立与合作的结合、事实与创想的结合。具体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探索:学生以3人~5人为1个小组,以网络或图书馆为渠道,寻找有关全球特别是我国最新食品安全的研究热点的相关资源,并形成对某一食品安全事件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把小组对问题的认识或观点采用PPT或小论文的形式,以数据或者图标等多种方式加以表达。交流:把小组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对问题的理解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与同伴们分享。表达的空间有时是在课堂,有时是在网络的博客中。评价:将小组的完成的作业通过网络进行分享,由小组进行评价后再提交课堂进行点评。这种教学过程虽然没有系统的知识技能传授,但它能让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扩展到了社区、家庭、网络和生活,使学生学到了更多更广的知识。它能使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转化为实践能力,真正将学习 作者:周小理周一鸣唐文肖瀛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行动导向教课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一、行动导向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程知识讲授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老师讲授什么内容学生就学什么内容,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来讲解和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其特点就是要围绕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分组探究,自主学习、自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总结的学习体系。 近年来,笔者所在教研室的专业教师尝试着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进行教学,目前取得的效果最好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一周的实习课,笔者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具体教学过程如下: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在学完理论课程后,将进入实习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熟悉产品加工的程序,提高其动手能力,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准备让同学加工一种果蔬制品。首先笔者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拟定产品加工的任务。 1.任务选取。即解决“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组)从教师那里得到有关果蔬产品加工的任务,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原料的有关资料、产品的质量要求、产品的包装要求、产品成本控制要求等。借助引导问题确定下面几方面的信息资料:检查资料是否详细完备;了解原料的加工特性;确定产品质量指标;确定包装形式。 2.分解和分析任务。即解决“应怎么干”的问题。学生借助引导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确定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初拟材料配方与工艺初步确定工艺参数;制定分步工作计划,申报材料采购清单。 3.完成任务。即“加工产品”。按照工作计划,学生独立完成产品加工工作,也可按小组分工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采购材料,按预定方案进行产品加工。 4.评价、总结。即回答“是否完全满足任务要求”的问题。对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主要是感官评价;针对试验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讨论对策,修正方案,反复试验,逐步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成绩进行评估,认识错误及发生错误的根源,回答“下一次在哪些方面应该做得更好”的问题;学生整理资料,写出相应的工作总结;教师检查试验数据,并组织学生一起对结果进行评定,找出差距,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课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教学文件,即引导课文(常常以引导问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为手段,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项目教学方法。引导文教学法的步骤是以“完整行动”理论为基础的,该理论说明了一个行动由计划、实施和评价组成。其任务是建立起项目工作和它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楚完成任务应该通晓什么知识,应该具备哪些技能等。食品加工过程中对加工新技术设备的操作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新的设备或者自己先前没有操作过的设备或仪器,在没有师傅或同事帮助时,如何通过专业手册或设备说明来熟悉设备操作的能力,对于今后从事食品加工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 1.获取信息。学生学习过食品加工新技术课程的理论学习后,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实践教学阶段安排了有关超微粉碎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设备的操作,加工原料为大豆膳食纤维。任务描述:以大豆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机对其进行超微粉碎处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在操作过程中由教师进行监督指导,教师只能在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时进行指导。 2.制定计划。学生可根据引导问题查找有关资料,如可以阅读专业手册、设备使用说明书以及上网查找有关资料。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书面工作计划,说明如何采用研磨式超微粉碎机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超微粉碎制备超微大豆膳食纤维。 3.决策。学生把自己制定的设备操作规程及引导问题的答案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制定的计划进行指导,并检验其可行性。 4.实施计划。学生按照经教师检验的工作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力集中,教师在旁边进行观察和指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操作时,教师要及时提醒,以免损坏设备或出现安全事故。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对照工作计划进行操作,教师最好不要教学生怎么操作,而只是进行相关提示,以便学生独立思考。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对每个同学的操作进行摄像,以便评定时进行对比,而且也可作为教学案例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超微大豆膳食纤维的加工过程为:(1)大豆膳食纤维的预处理:大豆膳食纤维进行超微粉碎前要进行清理、干燥和粗粉碎处理。原料中不能含有金属、石块等杂物,以防造成设备的损坏;干燥后水分含量为6—8%,粉碎粒度为100μm以下。(2)超微粉碎处理:学生在进行超微粉碎之前,要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各设备联接是否牢固、严密,防止气流泄漏,如密封不严,不仅会产生粉尘的污染,而且将会使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下降。设备各转动部分是否灵活,如果有异常现象,应加以排除后方可开机。首先启动高压分机,观察风压、风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否则应调整风门的开启度来实现。同时观察转向是否正确。接着启动粉碎电机,观察运转是否平稳,转向是否为顺进针,有无异常声响。启动分级机,把分级叶轮转速调到适宜范围,旋向同粉碎发盘相同。动转平稳后,把大豆膳食纤维从加料斗中加入,加料要求连续稳定,控制加料量,以保证产品的粒度和产量。最后,停止加料,待粉碎腔内的大豆膳食纤维粉碎完后,关闭粉碎电机,粉碎盘完全停止运转后,最后再关闭分级电机和风机电源。(3)产品包装:把收集产品的料桶取下,用包装袋把超微大豆膳食纤维装好,以防吸潮。最后把设备清理干净。(4)产品质量指标:粒度小于15μm,色泽均匀、呈微黄色,无杂质。 5.控制。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对每个学生的操作进行打分,并记录下操作不正确的程序。 6.评定。全部学生操作完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评定。首先由学生自己进行自评,同时对产品进行展示,然后教师进行评定。教师指出哪些学生操作比较正确,哪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足,不足之处在哪方面。同时选取两方面的录像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进行观看,使学生有更深的认识。 二、教学效果 通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毕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首先,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其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系统化;再次,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最后,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 三、结语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我们发现教师要对行动导向教学法有较系统地学习,才能使教学顺利地开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另外,与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教学需要较长的教学时间,因此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是行动导向教学能否实施的关键所在。 作者:黎冬明上官新晨徐明生沈勇根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学生学习评估体制论述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评价调查研究 1.1调研情况。①影响学习质量的主观因素:教师认为学习动机最重要占61.6%,学习方法占45.2%,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及努力程度占41.7%;学生认为学习动机占72.1%,其次是大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及努力程度占66.3%,而心理压力占46.9%。②影响学习质量的客观因素:学生认为学校建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占55.6%,师资水平及教学状况则占81.5%,而社会期望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影响最大,占86.2%;教师认为影响最大的是师资水平与学校教学状况,占91.2%,而社会期望及人才需求则占85.6%,影响最小的为教学的管理制度,占63.5%。③教师认为学校对大学生自身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的改进内容中,建设师资队伍占94.2%,,提供更多的实习或见习的机会,并增加实验课时占93.7%,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跨校区、跨专业选课占75.5%;学生认为增设实验课,多提供见习或实习的机会占96.3%,师资队伍建设占89.9%,改革考评制度占79.8%。④反映和代表大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一些因素:学生认为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评价或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以后取得的成就占100%,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占88.4%,而大学生自身的创业以及创新的能力仅占87.9%;教师则普遍认为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具体评价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大学生就业后取得的成就占到98.5%,大学生的创业与创新能力占94.7%,大学生的成绩占87.7%。因此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而教师本身的素质、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则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后取得的成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是反映和代表大学生学习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大学校园文化和营造学校学术氛围,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1.2我院所有师生员工对在校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的主观态度。①传统的学习评价能否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2.1%的教师认为可以,54.4%的教师认为可以反映一部分,28.6%的教师认为略有反映,而14.9%的教师认为不能反映学生真实水平。②传统的学习评价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影响:6.6%的师生认为起促进作用,13.7%的师生认为造成部分抑制作用,43.5%的师生认为会造成高分低能,而31.2%的师生则认为会使学生盲目应试。③改革传统学生学习评价体系: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评价的主体占89.1%,指导思想和评价目标则占到81.6%,学习体系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问65.3%和74.4%。由此可见,传统学习评价对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过分注重,从而对评价和监控学习的过程有所忽视;不能够对学生自身的全面真实水平反映完全,全院师生普遍认为,改革学习评价体系,需要尽快施行,并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评价。 二、目前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形成性评价较缺乏。所谓形成性评价,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而不仅仅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学业考核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尤其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 2.终结性评价比例过高。终结性评价是指对学生进行学习后所得结果的评价,并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判断教学目标所达到的程度。终结性评价所采用的方式主要就是期末考试,以学生所得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平时的表现关注较少。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终结性评价这一方式,其在大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中所占比例很高。 3.现行的考试方式太过单一。大多数高校采用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这两种较为普遍的考试方式,并以闭卷考试为主,可见在大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中,考试方式太过单一。并且在考试命题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查程度不够。 4.评价方法较片面。传统评价方法延续使用至今,其优势是不容质疑的,通过测验或考试也可以迅速筛选符合要求的学生,是一种有效的选拔工具。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学生评价中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由此现行的传统学生评价的弊端日趋显露,需要采用客观的、全面的评价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三、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原则。 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要秉承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有利于科学及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等几项原则,切实落实到实际应用当中。 四、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1.课堂表现学习评价 课堂表现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就是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真正关注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和探究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都应予以重视,并进行评价。将此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分别占学科总成绩的30%和40%。 1.1理论知识课程评价(占课堂学习评价的60%)。理论课程学习评价的评分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目的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评价内容应尽可能涵盖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具体内容如下:①纪律评价:迟到早退扣1分,旷课扣2分。②热情评价:主动与老师互动、积极发言、善于思考的同学加2分;认真做课堂笔记者加8分(共30分)。③作业评价:关注学生的课程作业完成质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评分。(共70分)。 1.2操作课程评价(占课堂学习评价的40%)。实验课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不同的实验课程的具体情况,对学生实验课程的学习进行评价,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评价内容如下:①热情评价:积极参与实验课程、主动与同学合作者给予奖励加5分。②技能评价:从实验目的和要求出发,关注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考查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分。③报告评价: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课程的总结性内容,对于实验课程而言十分重要,老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验报告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2.课外实践评价 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教学实践环节应有所增加。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阅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书籍或三篇本专业学术论文,之后认真写读书心得,并总结上交。另外,要求学生每学期参加2~5次专业学术报告,写出学习心得并上交,于本学科课程结束时评分,该考核成绩作为本学科总成绩的加分成绩。此外,实验室鼓励在校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自主搞科研。大三和大四阶段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环节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发展的重心。(现每年大四学生在9-10月都要在工厂参加生产实习一个月,以锻炼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院开设的ISO9000、HACCP和食品检验工等职业技能培训。 3.考试评价 大学生的考试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知识的学习并考查能力。本学院的学生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根据学生所学各专业的不同目标,灵活调整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过程性考核评价包括在任课教师的日常评分基础上,期末学生互评(20%)和期中成绩(30%);终结性考试评价即期末考试(50%)。汉族学生考试成绩占学科总成绩的70%,民族学生占60%。 4.课程总成绩。课程总成绩由课堂学习成绩,考试成绩和额外加分构成,综上所述,根据实际情况,个别学生的学科总成绩允许超过一百分。 五、毕业跟踪 各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应对评价主体进行改革的师生占89.1%,其普遍认为评价主体应该是大学生本身。认为最能够反映大学生自身学习的质量的因素是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并将这个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教师和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8.5%和100%。根据上述分析,对社会评价的高度重视,并跟踪调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新的学习评价体系中,应增加大学生自我评价和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的内容,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反馈回来,进而对学习评价进行改革和完善。 六、结论 大学生的学习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对学校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学习方式起着决定作用,而公正、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可以对其产生正面导向功能,在调动在校大学生的学习主动和积极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创建新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学生评价体系,可以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和思考,以及发表自身独立的见解的机会,同时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确保在校大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本文所做的调研和评价体系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期盼通过本学习体系的建立,有更多的人关注大学生的学习评价问题,提出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评价模式与方法,从而使现有的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更加系统更加完善。 作者:侯伟伟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化学教课探微 1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反映着不同的教与学、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些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如讲概念和事实时,用讲述法;讲结构和反应时,则可以用启发式教学法或对比法等。灵活运用教学法的同时,可以配合各种模型教具、投影、电脑教学课件、录像等,力求生动形象。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 真正有效地教学方式是着眼于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堂上,提出相关启发式的问题,例如毕业后想干什么?学生会答:到食品加工及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生产工艺设计、新产品开发、质量监测、经营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还可以到海关、商检、卫生防疫、进出口等部门从事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接着设问:那么从事这些工作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什么?学生答:有机化学!由此回顾学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并借此展示一些最近发现的有机物的结构,吊起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将学生分成若干讨论小组,让学生动脑动手,去网上找资料,去图书馆查资料,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通过学生们自己亲身经历对知识掌握的更牢固、更加深刻。 2实验教学和素质的培养 以往大多数有机化学实验内容都是通用的,没具食品的特色,让学生觉得这些实验与食品专业关系不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动手,缺乏主动性,从而失去做有机化学实验的兴趣。结合食品专业特点,除了在有机化学理论课上多举一些食品加工的例子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接触食品、了解食品,改造食品,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传统实验教学主要以讲授法和演示法为主,学生只要听课和看教师示范,然后“照方抓药”式开展实验,教师较少提问,课堂很少讨论,师生缺乏交流,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思考、分析、提炼和整合归纳知识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与交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学改革发展到目前阶段,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控制步骤,是教师讲课和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有机化学课程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除了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之外,还需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应该是多元化的。除了考试成绩以外,实验的完成情况,查阅和翻译国内外最新科技文献.撰写有机小论文、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情况都可以计入有机化学课程成绩考核范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和应用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的新时代,要培养适应新世纪的急需人才,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思想,深化教学改革。因此,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才能与时俱进。正由于我们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实行了大量的改革,使有机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总之,通过精选教材、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紧密联系学科前沿、生活实际、毕业考研等措施,使有机化学的教学更加贴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为课程教学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作者:程谦伟胡立平孟陆丽单位: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中药保健的教学探微 1紧扣专业优化教学内容 1.1选择适宜的教材教材作为提供给学生信息的最基本载体,是本课程教学开展的基本要素,因为教研室老师在教材选择上极为谨慎。经过反复论证比较,最终确定在原有教材(《中药营养与保健》黄汉强主编)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编写适宜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材,由我校中药学教研室秦海洸博士、易蔚博士、胡小勤博士等联合编写完成。该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部分,前者重点介绍保健中药的相关理论知识,而各论部分是将筛选出的100余味中药分为益肾温阳、滋阴补血等9类,内容集中在保健中药的性能、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使用注意等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体现中医药基础理论对保健中药应用的指导,并以药物本身的传统药性功用为载体,联系现在药物在营养保健方面的应用,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1.2凸显专业特色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开设是以广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为目的,依托广西的壮瑶医药资源特色,以“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和实施人才强桂战略”为契机,解决现有食品专业中药保健特色不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广西食品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等关键问题,构建富有特色的新的食品专业体系,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我国及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中药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医药理论与食品生产、管理、安全检测技术的与国际接轨的食品现代化创新型应用人才。结合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为更好地突出中医药院校食品专业的特色,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极其重视保健知识与中药知识的整合,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 1.3突出教学重点《中药保健与营养学》总学时为42学时,而课程涉及到的保健中药多达百余种,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知识的面面俱到,而且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查阅相关的文献,做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根据药物的保健作用,我们将药物分为益肾温阳、滋阴补血、健脾益气等九个类别,而各个章节中对各类保健中药的性能特点、作用机制进行概括性的讲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每一章保健中药的作用特点。与《临床中药学》课程讲授相比,我们在课程内容设计中偏重于中药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以及保健制剂的应用,着重于预防保健、防治结合,以养生保健为主要作用形式达到未病先防、康复保健的作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中药学的内容,如中药的产地、性能、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使用注意等,同时还针对常用保健中药各种应用制剂类型、服用方法以及保健品审批等内容进行概括讲授。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学习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应用型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很大影响。而教学的成败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我们在讲授《中药保健与营养学》多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将激发式讲授、探讨式讨论、实践能力训练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1帮助学生完成纵向、横向比较针对本课程教材中的保健中药的九大分类,帮助学生在每一章节讲授前帮助学生进行同类药物保健作用的比较,提炼共性知识点重点介绍,而各药的个性作用在讲授每一味中药时补充。在完成教材内容的讲授后对具有相同保健作用的中药进行纵向比较,例如,在讲授的过程提及“祛斑”功效,教材中涉及的药物有薏苡仁、冬瓜子、益母草等,但分属不同章节,所以在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有助于学生的记忆。 2.2加强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并且是决定学好保健中药的直接因素。启发式和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问题的切入点,就会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然后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教材内容的讲授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2.3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选择活跃课堂的同时增强感官认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牛黄”为例,在讲授时以淘宝网天价安宫牛黄丸网络截图为切入点,让学生先注意到5万元的价格炒作,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分析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将天然牛黄的保健作用引入,这比单纯地介绍牛黄的保健作用、营养成分以及使用注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必修课程之一,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实用性知识讲授,将强化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实习延伸到上岗实践中。例如,我校食品专业每年举办食品文化节,“保健药膳制作大赛”是其中的保留比赛项目,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将其与《中医药膳学》相结合运用保健中药完成实践,既帮助学生掌握药物的功效又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4结语 《中药保健与营养学》作为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开出后,受到学生的一直欢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综合测评也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与此同时,我们针对人文社科学院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开展选修科目,也取得一定教学成果。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教学课时总共42课时比较少,在精讲重点保健中药的同时,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出现,影响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细节的掌握。因此,针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的《中药保健与营养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仍需总结完善,并始终围绕本专业为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我国及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中药保健食品的特色突出、全面掌握中医药理论与国际接轨的食品现代化创新型应用人才目标,进行课程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作者:范丽丽易蔚陈卫卫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课质量的研究 1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1根据培养目标,采取循序渐进培养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应以“现代大工程”为前提,革新实验教学理念,体现工程教育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育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尤其是工程化能力。为此,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项目内容的优化和改革不能单纯地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而是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建立三层次阶梯式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层模块、综合层模块和提升层模块,三个层次均贯穿着研究和创新设计型理念。大一和大二的化学类课程实验、食品微生物课程实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实验及工程制图实验等,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仪器使用、基本操作规范和基本实验现象理解能力。针对该阶段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和缺乏基本操作技能特点,实验教学内容应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通过验证性实验、模拟性实验、演示性实验等方式,多开设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实验教学内容与过程尽量保持规范化、系统化,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地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各类实方案的设计与制作、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为后续专业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三层次模块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② 1.2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有道是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往传统实验教学是集中授课与操作,实验前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分组操作和完成实验报告。该法可以作为基础层次和综合层次项目训练时提高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组织方式。实验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创新和设计能力。③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增设能力提升层次的创新设计性实验。该类实验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兴趣来选择或设计自己的实验项目,具有较强的探索创新性,并可能存在实验结果的未知性,采用集中实验模式完全不能满足该类教学需要,只有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即在时间开放、仪器设备开放和实验内容开放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工程设计能力。不管是集中实验还是开放实验,都需要有效的项目组织实施。三层次实验项目都应设定必做项目和选做项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教学和相关文献资料,书写实验项目、主要试剂配制、操作步骤、所需相关设备与操作方法等内容,实验前进行抽问回答,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后,方可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操作行为、实验记录情况以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实验完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抽阅实验报告,并对实验报告和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 目前,实验报告和形式化的实验技能抽测,是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的考核模式。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难以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实验教学考核模式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一个实验项目涉及实验目的意义、原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内容的考核,范围较广,因此需要同时考核平时成绩(60%~70%)和期末成绩(30%~40%)。平时成绩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考核:(1)课前预习与实验了解情况考核(15分),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过程;(2)实验操作考核(55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与科学实验素质;(3)实验报告考核(25分),提高学生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纪律卫生考核(5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与良好的实验习惯。笔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意义、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计算公式、误差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操作考试内容可以节选教材上的必做或选做实验,也可以是没有学过,但可以运用所学理论和掌握的实验技能等可以顺利地完成的实验。④⑤ 3结束语 除了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课堂组织与教学方式和完善实验教学综合考核内容与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外,其它措施如实验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的监督、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实验教学比赛、评优、改善实验室环境等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 作者:熊双丽韩珍琼李安林魏明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技术实践教课平台的建构 1实验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人才队伍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科研开发、社会服务以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骨干力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用重大。专职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存在学历和职称层次低、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地位不高,也导致队伍不稳定,难以引进较高层次的人才。近年来,大量精密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心根据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通过实行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互融,实验队伍专兼结合,聘请龙头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优化队伍结构。专职实验教师以实验室管理为主,并担负部分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部分近年来新引进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实验教师和精通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理论教师一起,共同负责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是校外教学基地技术骨干,主要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教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实验教学体系 按照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入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根据学生能力需求设置实验项目,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将实验课与理论课独立设置整合成食品化学及分离检测技术等5个模块,其中食品化学及分离检测技术、食品生物学实验技术和食品工程与机械应用技术为专业基础模块,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重点掌握食品加工与分析过程中的基础知识;食品工艺技术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为专业板块,多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重点掌握食品工艺过程单元操作知识与技能,形成以综合大实验为主、体现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促进学生早期系统科研思维和工程素养的训练。学生由原来的选课变成选择项目,除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外,农学、园艺学等其他专业的加工实验也可在5门课程中选修相关实验项目。每门课程设置按基本技能、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3个层次设计,并设置了选修实验项目和自学项目。 3规范实验室管理,构建质量保证体系 注重过程管理,对实验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每门课程都规定了学生在选修本门实验课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设计每个实验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采用多元化实验考核办法,采取平时实验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知识或技能掌握情况。中心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制度和实验室登记制度。在此基础上,一是狠抓实验课教学质量,二是狠抓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安排方面实施导师负责制,三是狠抓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实行导师负责制,实施毕业论文督导与检查制度。实践教学效果明显,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强。中心组织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技能培养,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研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工程类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2项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构建了较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校外教学实习基地选择的代表性 实践教学体系除实验课外,还包括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和教师科研项目等。为避免“重科学、轻工程”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工程能力低的问题,通过在校外实践基地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来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依据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和食品工业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4个基地被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如生猪和柑橘是湖南省代表性农副产品,辣椒、湘莲等南方果蔬加工是湖南的特色产业,选择相关的龙头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在教学实习过程中,我们以核心教学实习基地为依托,兼顾其他教学实习基地,以此拓宽学生专业视角,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水平。 作者:周江容李清明易有金吴卫国单位: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构建与运用 1制定适合社会需求与竞争需要的培养方案 品牌专业首先必须具有一流的培养方案。在制定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研究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举办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座谈会,了解行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将毕业学生请回学校,座谈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衔接、能力需求与培养等问题;同时,走访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相关生产单位,了解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最终,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以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主,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基本理论,具备食品工程领域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应用人才。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对培养方案进行如下调整。 1.1以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主线,贯穿学科基础和专业课程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础,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食品科学研究,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仪器分析、食品化学等为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分析、食品技术原理等为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过程。作为工程设计,以工程制图及CAD、化工原理、机械设计基础为主要学科基础课程;以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为主要专业课程,贯穿4年教学。将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有机结合,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 1.2重基础、强实践、增选修,注重个性培养,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1.2.1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保障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课程的比例提高到29%,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1.2.2重基础,宽口径,增加基础课比例在本次计划修订中,授课学时共160学分。其中,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总授课的72.2%。加大基础教学的力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2.3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扩展学生知识面在选修课程中,加大了基础和专业基础选修课程的比例。在可供选修课程的42个学分中,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的课程共15学分(包括仪器分析、食品化学、机械设计基础、食品酶学、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等),占35.7%。这些课程作为限选课程,安排在前5个学期,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选择。 1.2.4增加工程类课程教学的比例,为培养食品工程方面的人才奠定基础在专业课中,工程类课程的比例由26.7%提高到40%,以培养社会需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复合型人才。 1.2.5学生科研思维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学科竞赛、发表学术论文、考取各类证书等纳入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注重个性化培养。 2打破专业界限,构建主干课程教学内容 以功能实现为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2.1打通专业进行课程内容体系重组和优化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目前共有7个专业,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商品学专业(食品商品学方向)、药事管理专业等。上述专业中,有些课程的理论和原理相同,只是应用领域不同,如食品毒理学和药品毒理学、发酵工厂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和发酵工程设备、食品工程原理与化工原理等,对类似课程进行跨专业重组和内容优化,既可以节省教师资源,又可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2以课程群的形式组合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程内容可以按类进行划分。如食品添加剂、食品香精香料、食品原料学等,类似课程可统称为食品原料,形成教学组,协调统一、突出重点;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贮藏与加工、果蔬制品加工等类似课程均有重复内容,将类似课程进行分割、组合,避免内容重复。 2.3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之中。每门课程结合自身的特点,明确在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要求。经过课程内容的优化和组合,每门主干课程均能开出10个学时以上的综合实验,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动手能力。 3以食品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基础,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3.1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实践模块的整体设计为了培养食品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兼备的专业人才,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于4年的教学过程。在一、二年级,重点以基础课程教学为主。有关食品科学研究基础的主干课程以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仪器分析等为主。为了强化动手能力,在课时分配上,无机与分析化学共96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46,占47.9%;有机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7,占46.3%;生物化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占40%;仪器分析48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24,占50%;总体实验学时占总学时的46.05%。有关工程基础的主干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及CAD、机械设计基础、化工原理(上)、金工实习等课程,其中,工程制图及CAD共48学时,而其上机学时为24,占50%;金工实习为3学分。 在三、四年级,重点为专业课程教学。有关食品科学的主干课程包括微生物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分析、食品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微生物学80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32;食品专业实验为40学时;食品分析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16;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为16学分。有关工程类课程包括化工原理(下)、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食品装备与控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其中,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为2学分;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课程设计为1学分;食品装备与控制实验为10学时;专业实习为2学分;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16学分。在4年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包含了实验、实习和设计(论文)三要素,符合教学规律;它强化综合意识、创新意识、科学研究意识和工程设计意识,以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3.2课外创新活动与实践教学结合,纳入培养计划,注重个性化培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将大学生科研训练、科研立项、发表学术论文、学科竞赛、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等纳入学分,上述内容共计5个学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学生有50%参与科研训练和科研立项,同时还有30%的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每年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或参与的数量在20篇以上。有50%的学生考取HACCP内审员、高级实验师、营养师等各类证书。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个性化培养。 3.3四年级导师制为学生提供全面指导四年级实行导师制,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课程选修和教师的研究课题、工程项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由教授负责、硕士研究生参加的指导队伍,使高年级本科生有机会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专业学习与领域前沿研究及行业发展前景的紧密结合,增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3.4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以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重点学科为依托,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平台。与企业联合申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学校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培养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生产实习基地,互惠互利。将教师的合作点变成庞大的合作网络,形成稳定、可靠、多功能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种方式,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在天津市相关企业形成了12个稳固的实习基地,为学生生产认识实习提供保障,使毕业论文和设计达到真题真做,从而达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培养目标。 4优化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及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通过重点吸纳与引进、骨干扶植与培养、结构优化等方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学缘丰富、结构合理、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6名(40%)、副教授8名(53.3%)、讲师1人(6.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4人,占93.3%;师资队伍中40~50岁的8人(53.3%)、30~40岁的3人(20%)、30岁以下的1人(6.7%);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博士学位的比例为100%;已形成知识、学历、年龄等均较合理的教学团队。 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及水平较高,近3年共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185篇;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18项,其中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项,累计经费达500多万元。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本专业已具有专业所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理论及实践教学教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本专业的本科教学。 作者:胡志和单位: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创新实践教课体制的建构 1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1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新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是“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牢、有创新、重应用”为基本原则,以“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业创业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为主要措施,构建一个较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1.2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硬件条件 自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2007年“食品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以来,本校食品科学实验示范中心的硬件设备已进入国内同行业前列,除了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构仪”等国内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外,还拥有纯净水生产线、果蔬汁(碳酸饮料)生产线、啤酒生产线、果酒生产线、香肠生产线、液态乳生产线、奶油生产线、发酵乳生产线、奶酪生产线、冰淇淋生产线、制米生产线、制油生产线、酱及酱油生产线、白酒生产线、面点生产线、分离提取生产线、微波熟化生产线和果蔬速冻等20条中试生产线,具有高新设备单元教学车间、锅炉房、冷库、原料和成品仓库以等基础设施。该中心除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外,还承担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产品的研制、开发和中试生产,使之成为兼具教学、科研和生产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校内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 1.3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中心现已经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包括:食品基础层实验、综合设计层实验、应用创新层实验、研发创业层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见图1),该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层次性、关联性、系统性、学生实践训练的循序渐进性。通过实践,培养出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富于开拓创新意识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人才。 1.3.1食品基础层实验由食品类专业基础课,如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等实验构成。采取精选实验内容,让学生掌握试剂配制、常规分析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与调试等主要内容,要求达到正确操作、规范使用、实验结果准确的目的,重点培养和强化学生食品基本技能和科研素质的基本素质。 1.3.2综合设计层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是指学生利用多门课程或多个原理及概念,通过一种或多种实验方法实现教师给定的实验目的的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了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独立开设的以产品生产及检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实习、食品企业及检测机构的顶岗实习(专业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实验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部分生产实际问题。 1.3.3应用创新层实验由食品技能训练、SRTP研究项目(studentresearchtrainingprogram,SRTP)、新产品开发创意等构成。学生根据教师的科研项目,自主选择教师或科研团队,或学生自己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激情,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将学生的部分特色科研创新实验内容引入实验教学项目,增开一些代表学科先进研究水平和前瞻性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将实验内容丰富、连续性强、难度较大的实验,融合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验中。例如黑加仑果酒果醋的开发实验,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多种微生物的培养技术,还要掌握果汁酶解以及果酒果醋的酿造工艺,这样将上一次的实验结果,作为下一次实验的材料,将实验内容变成前后关联的一个有机整体。 1.3.4研发创业层实践本层实验主要为大四学生设计,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通过深入食品工厂进行实践,全面了解食品单元操作、工艺流程、过程控制等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过程。通过校企合作联盟以及产学研创业实践平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时刻紧跟市场和食品行业的变化与需求,将学生个体的创新创业潜能充分引发出来,为创业做好准备。 1.4多层次、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4.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实验中心管理规范、实验室开放制度、仪器设备材料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环保制度、实验经费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1.4.2分类实施根据实验室功能的不同,将常规教学实验室与开放实验室分开。对于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教学,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对于参与老师科研课题、自选创新性课题、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本科生,可以预约仪器与设备、预约实验时间地点、预约学习实验项目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利用该实验中心的需要。 1.4.3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把科研引入实验教学,将科研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部分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合理地转化为专业实验教学项目的内容。以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特色芸豆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例。其中,芸豆方便休闲食品(风味芸豆沙、五香芸豆罐头、速溶芸豆粉)开发、活性组分(α-淀粉酶抑制剂、红色素)提取分离、芸豆蛋白粉及活性肽研究等项目,就是在开放实验室中成功转为学生的创新训练项目。 2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2.1提高了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 近5年来,在构建和实施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先后承担实验教学类研究课题20余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12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实验课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设了1门省级精品课、4门校级精品课;自主设计与制作了专业实验教学软件5项;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食品专业类教学改革论文近50篇;出版教材、编著39部;有2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食品科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食品开发、农畜副产品加工利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功能性发酵食品技术以及农畜产品有效成分分离纯化技术及装备研制等方面,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80余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获奖成果25项,获得了以模拟移动床精细分离功能保健成分技术为代表的专利近20项;在《FoodScienceandBiotechnology》、《FoodControl》、《农业工程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食品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32篇;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4项、星火计划1项、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8项、省部级课题21项、厅局级课题35项。 2.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实施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在食品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在中国各种食品类的专业竞赛中获得了多项奖励。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保持前列,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5.3%。特别是对大学生科技成果突出的优秀人才,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采取免试录取或优先推荐就业等政策。毕业生在实验操作中所培养起来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勤奋的工作态度、富于合作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3服务社会的能力大幅度提高 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计和购买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生产线,这为充分发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技术与设备等资源优势,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提供了物质条件,非常有利于教师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教师带领部分学生与省内部分企业(如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北大荒肉业有限公司、龙江明珠酒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如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黑龙江省农科院大庆分院)联合开展实验研究和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同时,与大庆市营养协会、大庆市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等单位联合进有关营养师、检验师等职业认证的培训工作,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结束语 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革的重点和热点。“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基础牢、有创新、重应用”为基本原则,充分利用食品科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条件,构建出了食品基础层实验、综合设计层实验、应用创新层实验、研发创业实践活动等4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工程应用背景的食品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牛广财杨宏志王宪青陈洪生魏文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教学革新研讨 1现状分析 1.1联系实习单位难度大由于食品行业具有对卫生条件要求高、季节性明显、日工作时间长、管理相对严格的特殊性,在安排学生实习时存在安排难、管理难、意外多、麻烦多等问题。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企业更多注重的是经济效率和安全生产,学生的实习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为其生产带来诸多不便,这就使得教师在联系实习单位以及在实习计划的组织安排上感到非常困难。参观的企业现代化、自动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自动化程度不高的企业许多同学认为太落后,没有技术含量,不愿去参观;现代化程度高的企业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规范,不愿接受参观。只有少许具备参观通道的企业,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比较欢迎参观学习,但是参观过程往往是观看宣传片和既定的流程,常常是雾中看花,基本接触不到生产上的实质问题,不能切实体验实际生产。基于诸多原因,当前的校外实习基地基本还停留于走马观花般的参观,没有实际的操作实践。 1.2对学生实习情况监管不力很多教师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学历进修压力大,实践锻炼的时间严重缺乏,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指导学生的实习,从而直接影响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与教师的比例一般都在30∶1以上,这样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就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学生实习地分散,要及时正确地指导学生就显得有些困难,无法给予面对面的指导,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此外,目前对综合实习的考核方法过于简单,主要通过出勤率和实习报告2种形式考核;另外,校外实习时大群人的参观,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懒散心理,降低了对实习的重视程度,随意请假或缺课情况较多。 1.3实习周期较短且实习经费不足以毕业实习为例,按照实纲的要求,实习时间为3周,而真正在工厂参观、实习时间不外乎3~8d,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学生要熟悉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以及管理方法都相当困难,更不用说上岗亲自操作了。内蒙古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用于实践教学的经费仅为1.5万元,实习中的车费、讲课费、教师的出差补贴全部包括在内,但却担负着培养近150名本科生的重任,以这样微薄的投入拟建立规模化的教育实习基地根本无法想象。实习过程中交通、住宿、管理等费用的逐年增加,在安排实习时往往凭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就近安排实习地点,或者减少外出实习时间以减少开支,这势必达不到实习的要求,影响实习效果。 1.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宏观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很多食品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的专业实习,而目前我国又无相关的法律条文要求食品工厂有义务,因而食品专业存在专业实习难等问题;此外投入很多精力用于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却往往虎头蛇尾,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原因是企业出于生产、利益等,不愿意接收学生开展实习,或者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于补充“用工荒”时普通工人的空缺。要想提高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使用效果和效率,还要依靠政府立法、行业监督、多方协同、共同推进的方法,在社会大环境下促进实习教学基地建设。 2改革措施 2.1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明确生产实习目的和意义;在实习中发挥学生能动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实习为主动实习,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积极进行多角度思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习结束后对实习过程中思想认识、企业生产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收获等全方位总结,并积极开展师生、校企和学生间的交流活动,有利于其了解更多的企业文化、加工技术特点和管理运行模式,开阔眼界。 2.2合理设计实习内容将实习教学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根据食品企业的实际生产工艺,合理设计实习内容和实习计划,制定好整套相应实纲、实习任务指导书、实习手册等实习文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上确保生产实习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和定量化。增加实习教学时数,以使实习教学环节的权重占到全学程的10%以上,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掌握实习工厂的工艺流程,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结合校内相关实验室和设备建立校内实习基地;同时以产学研结合为平台,充分利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加强院企合作,建立教学与生产实际、教学与科研实际、教学与工程实际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提高,促进其就业。 2.4完善实习管理和考核制度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和学生管理制度、指导教师职责、学生校外实习考勤制度、指导带队教师评价表等,并严格执行,采用校企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监督,确实保障实习效果。此外,对学生的实习制定量化考核标准,通过前期准备、实习表现、实习效果、实习报告和专题报告等环节进行评分,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实习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督促学生较好地完成各个实习环节。 2.5加强实习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才能培育出实践技能过硬的学生,因此实习指导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理论知识,还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因此可以通过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食品行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企业生产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另外,学校应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在晋升晋职和进修机会上给实习教师以优先考虑,同时对现有的实习教学师资队伍进行在职教育,拓宽视野,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实践教师队伍。 作者:汪磊游新勇王国泽云月英李俊芳莎娜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竞争全球化,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适应时展和国内外大环境的高端人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亟需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06―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年均递增率为12%,201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6万亿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约为9.6%[1]。尽管如此,我国食品加工业仍然存在科技基础较为薄弱、企业创新发展乏力、企业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由此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一方面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另一方面却存在食品专业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适应性较差、“学”和“研”严重脱节。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以满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3]。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其内容涵盖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构成要素[2]。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而言,培养模式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迎合食品加工业需要,构建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总报告(2004―2020年》指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战略指导方针是“优化机制、协调发展、注重创新、跻身世界[3]。因此,在反思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存在问题的同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以满足日益发展的食品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改革、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3个方面着手,探索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工作改革 1.以模块式教学为主,鼓励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课程设置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展开。研究生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分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实践课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设置应体现前瞻性、层次性、个性化特色。目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课程及内容陈旧、理论不强、学科交叉不虻任侍狻C拦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课程设置具有个性化和特色化,课程设置强调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重,课程选择个性化,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接受培养,同时重视跨学科课程的学习[4]。国内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相对较窄的学科领域,不利于通过多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学术创新观点。基于此,课程设置方面,建议开设国际前沿理论、食品法律法规等方面课程;同时,在应有必修课程基础上,适当补充交叉学科课程设置,如电化学工程、表面与胶体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课程。这就需要对其他学院开设的课程实行学分互认,这样导师可以根据研究生课题内容进行课程选择,做到有的放矢。 2.教学工作改革。教学工作包括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研究生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调动研究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充分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与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需要丰富课堂内容,开拓学术视野。例如,在《果蔬精深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果蔬粉加工技术内容包括果汁粉加工的必要性(启发式教学),果汁喷雾干燥黏壁问题产生原因(引导式教学),粉末发粘温度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讨论式教学),同时将教师在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给学生(案例式教学)。在“玻璃化转变理论及其在食品加工、贮藏中的应用”这一章中,结合教师近年来的科研成果,通过案例式教学,结合国际研究前沿,将这方面知识点生动、形象地介绍给研究生。 目前,研究生教材尤其是专业课程教材内容陈旧,有相当数量的课程没有教材。学生需要教材来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若缺乏教材或教材质量不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就是空话。因此,要重视教材建设。选择系统性强、内容新颖、水平较高的研究生教材。对于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鼓励采用国外原版教材,例如Food Chemistry,Introduction to Food Science,Fruit and Vegetable Processing Improving Quality,New Topics in Food Engineering等;根据学科研究方向与科研成果积累情况,加强自编教材建设,建议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资助研究生教材的出版与发行。积极开展精品课程与重点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环节是研究生培养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各培养单位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反映在研究生培养上,就是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跟不上学科发展和研究生扩招,仪器设备不足和空间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践教学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为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锻炼研究生的学术表达与交流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我校农工学院每年举行一次学术论坛。其次,学校还不定期举办一些食品、化工、生命、材料等相关专业的国内外学术报告,使研究生接触不同领域的学术思想,有利于学术交叉融合。再次,研究生导师也会不定期带领研究生参加农产品加工年会、水产品加工年会、食品科学国际年会等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研究生在大会上做报告,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最后,研究生培养后期,鼓励学生赴研究生培养基地(如山东理工大学与德州乐陵政府共同发起的研究生工作站)开展实践教育。 二、导师队伍建设 研究生培养过程是导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互交织的过程。导师质量的高低是决定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高素质导师群体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要条件。大学能否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导师队伍[5]。 目前,导师方面存在创新意识弱、学术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师学术水平低,很难期望指导的研究生能出高水平成果。因此,导师应加强自我完善与自我修养,潜心研究与教学。学校或学院应根据近三年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等方面的评估(或者有在研项目,或者有SCI/EI等高水平论文以体现导师水平),出台严格的导师遴选、招生资格的审定、研究生指导工作制度等文件。 食品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每位研究生导师不可能熟悉所有领域的知识。因此,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对于高质量研究生培养至关重要。导师团队中要有不同研究背景的老师,才能实现优劣互补,实现团队功能。此外,鼓励知名企业中业务水平高、责任性强的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培养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研究生教育由初期的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发展转变。处理好规模与质量关系,建立食品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研究和探索的重点。研究生培养过程包含中期考核、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 1.建立健全培养质量保证措施与制度。制定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培养各个环节,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与科学化,这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5]。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制定了与研究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如国家奖学金评选,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实施细则》;助学金评选,制定了《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发放实施办法》。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建议强调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的成果,体现研究生的真正学术水平。避免有些研究生通过挂名获得更高排名而实际上工作没做多少的弊端。同时,规范授予学位的影响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要有学术论文在核心期刊以上的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或录用。对于SCI/EI收录的论文,在优秀论文评选中享有优先推荐权。此外,除了学术论文外,其他成果如专利、获奖等能体现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成果也可以规范、量化,替代论文作为授予学位指标。 2.化过程管理。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包括教学过程管理、论文选题与开题管理、中期考核、论文盲审与答辩环节等。目前,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授课不认真、学生不投入等问题,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监管,例如不定期安排督导听课,安排学术专家组(3―5人,从教学、科研成就卓越的教师中筛选)课程教学内容审核等,实行“能者上、庸者下”,杜绝“教师混工作量,学生混学分”等不良现象。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是研究生论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术论文质量。要求论文选题要新颖,避免重复选题(比如原料不同,研究内容、方法都不变)、知识陈旧选题、无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等。论文开题报告存在流于形式、监管不严等现象,应加强这方面管理,为研究生论文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切实加强论文中期考核工作,对论文工作进度、论文存在问题、拟解决方案等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可进行下一阶段工作。严格把关论文送审与答辩环节,严格执行“双盲”送审制度,论文答辩过程中,实施回避制度等。此外,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明确论文外审的专家意见为“2A1B”或“3A”才有资格评选校级/省级优秀论文;硕士学位论文有SCI发表/录用的优先推荐校级/省级优秀论文,优秀论文的评选务必公正,做到“优中选优”、“宁缺毋滥”。最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研究生“学风”教育,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考公务员、考教师资格证、考驾照、校外兼职等与学术研究无关的现象,严重制约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需要校/院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研究生学术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束语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数量相对过剩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紧缺的弊端。食品是一门综合性强,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现代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与食品技术自主创新的需求相适应。因此,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基于此,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现代化的教学体系,组建责任心强和素质高的团队导师队伍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与保障。 食品科学论文:区域经济“新常态”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摘 要: 省属地方高校需在明确办学思想定位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相适应。本文在明确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基础上,对本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教学模式 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在江苏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学校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学科,人才需求变化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大,因此必须将专业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进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1.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现状 1.1盐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 江苏省盐城市地处中国东部沿海中部,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达1.7万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多万,是江苏沿海地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江苏沿海城市依托开发区,构建现代新型产业基地。盐城着力构建汽车产业、新能源、风电机械制造业、长三角北翼重要的物流基地,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旅游城市湿地生态旅游地[1]。2015年,盐城市围绕“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总定位,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沿海开发快速突破、重点改革稳步推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1.2江苏沿海开发的人才需求 江苏沿海地区在新形势下推进一体化发展,把沿海地区的资源、空间、市场等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综合谋划,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前沿阵地、长江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重要门户的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对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各类人才需求大。近年来,人力资源数量相对充足、素质较高,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集聚科技、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人才需求类型主要包括: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先进的制造业人才、新型产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1]。 2.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盐城工学院办学特色 盐城工学院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致力于建设“学科特色更加鲜明,若干学科在国内有显著优势,卓越一线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基地、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 盐城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年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已为社会培养千余名毕业生[2]。为更好地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推进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激发学生活力与潜力的本科教学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做出调整。 2.2.1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专业人才能有效地支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产业发展要求和专业发展趋势,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专业特色,结合专业认证标准。 2.2.2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结合社会需求,立足学校“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目标定位,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体现应用性,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大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的力度,突出能力培养主线。 3.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模块化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目标定位,进行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制定知识能力实现矩阵,进行课程体系模块设计和优化,强调实用化和个性化。 3.1通识课程模块 包括通识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按照专业培养目标配置多元化的课程方案。政治理论课程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学习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学英语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和英语教学改革的l展趋势,由原14学分调整为12学分,同时强化学生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提高选修课程的质量;大学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类(实用软件类)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设置菜单式的教学内容。 为体现课程体系的实用化和个性化,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编入通识课程模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课程,按照国家要求列入培养方案,编入通识选修模块,由学生自行确定修读学期;自然科学、文经管、艺体卫类选修课程,也编入通识选修模块。 3.2专业模块 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组成。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立足为学生打下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理论与实验课程相配套,总学时比例达35.74%。专业选修课程结合沿海开发,设有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食品加工新技术、水产品综合利用、食品生物技术导论等课程,加强学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素质能力培养。增设2门自主学习课程,通络网络课堂、课外指导等互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外,协同相关学院学科增设2门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由教授领衔授课,通过学科交叉,强化学生复合型和创新型能力培养。 3.3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卓越农林人才应该具有4种素质,即懂设计、精通实、善合作、敢创新[3]。根据专业实际情况,精心选择设置技能拓展与创新训练环节,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志趣、潜力和特长自行选修适合的项目,充分体现个性化课程设置要求。主要包括:创新活动、技能训练、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学术讲座。 3.4集中实践模块 集中实践模块是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时比例安排超过20%。通过军事技能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专业金工、认识、生产、毕业实习,课程设计,食品市场调查,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等,多方面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充分的实践准备。 4.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我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和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在教学组织上体现因材施教,推进大类培养、专业分流和方向自主三阶段有机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分级分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注重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加大行业企业协同培养的力度,突出能力培养主线,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4.1推广网络教学平台使用 课程进行网络平台建设,可以很好地辅助教学,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各种教育资源库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实现学习形式交互化;便捷、灵活,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实现学习行为自主化;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实现教学形式修改化;具有自动管理和远程互动处理功能,实现教学管理自动化。 4.2适当开展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见解,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应用学科,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非常适合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讨论环节,讨论内容的难易度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挑选恰当的讨论时机进行,能很好地培B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4.3不断丰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一般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理论多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教材中多缺乏具体案例及相应分析内容,学生毕业后往往需要独立分析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案例教学,将基于一定的生产事实而编写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4循序渐进加强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性很高的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目标是双重性的,一是获取学科知识,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双语教学在全国各个院校、各个专业开展起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种教学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4]。我校地处江苏沿海地区,学生就业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合资和外资企业中,开展双语教学非常必要。首先选择相对容易的专业课程作为切入点,学生对其有初步了解或一定的基础,容易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循序渐进逐步在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和核心专业课程等课程中推广。 4.5多手段开拓实践教学建设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不足,实训实习资源紧张,不能全方位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问题。毕业生走出校门之后仍然感觉学无用武之地,所学非所用,用人单位感觉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找不到实用的人才[5]。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和模式改革更是亟待解决。为推动我校实践教学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校内实习基地、与企业合作不断增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培训机构合作促进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加强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5.展望 随着江苏沿海地区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变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不断与之相适应,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应当形成一种常态,高校应不断加强与企业合作,形成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 食品科学论文:地方高校卓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转型发展和改变传统培养方式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转变,重庆三峡学院依托区域经优势,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明确卓越食品人才的培养思路和目标,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人才的实现途径,旨在培养一批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突出应用能力的卓越人才。 关键词:卓越 食品工程师 实践能力 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多处明确强调要“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结合我院应用学科的特色和优势,选择应用性和实用性较强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卓越人才培养的试点专业。旨在通过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团队、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评价体系等方面改革和创新试点,培养一批能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突出应用能力的卓越人才。 1 培养总体思路和目标 秉承“立足三峡,服务库区”办学宗旨,树立“针对岗位、面向企业、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以三峡库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万州第二大城市建设为契机,结合食品行业区域优势,发挥我校办学综合实力和工科优势,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本培养模式将借鉴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理念[1],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依托学校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和架构,采用“3+3+2”的培养方式,设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个人素质与发展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培养卓越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2 卓越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实现的途径 2.1 实施“3+3+2”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改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实施“3+3+2”的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培养应用型人才,缩短学生就业与企业岗位需求间的差距,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个“3”是指大一到大二上学期的前3学期(第1至3学期):开设通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重点培养学生学科基础知识; 第二个“3”是指大二下学期到大三这三3学期(第4至6学期):开设专业课和专业实验实践课,每学期前12周为课堂理论集中学习时间,后8周为集中实践实训时间,包括到企业进行课程见习。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最后一个“2”是指大四的2学期(第7至8学期):为企业集中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在分类分层培养的基础上,将学生输送到不同的食品企业。学生在企业进行为期1年的多岗实习,不同岗位实习时间为1-2个月。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实行双导师制,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求,学生在实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完成毕业设计。实习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任何一方实习考核不合格均重新实习。其目的是缩短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期,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2.2 组建应用型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企业技能人才和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打造应用型教学队伍,组建双师型专业理论课教学团队和应用型的实践课教学团队[3]。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半年到1年(新进教师为1年),让教师掌握现代食品技术,了解企业发展和需求,扩大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从食品企业引进和招聘技能型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实施联合办学[4]。 2.3 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根据食品行业需求,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增加了企业急需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了学生实用技能训练环节,并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重新开始制定课程标准,尽量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研发和岗位需求重新设置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群[5]。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行3个满足:课程设置满足食品行业生产需求,实验实践项目设置满足食品企业岗位需要,实践训练满足学生就业需要。 2.4 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成立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课程设置和开发,建立学校和企业联合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6,7]。根据食品行业主要九大行业分类,每类拟聘请1位企业高级技术或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 2.5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打破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和教学资源[8]。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工学结合,边学边炼,校内仿真训练与校外生产现场见习相结合,实训和实习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以学生动手能力考核为主,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评价,广泛采纳企业人员的意见。 2.6 注重校企合作,搭建实训、实习“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秉承“面向行业、服务库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宗旨,紧密围绕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需要进行专业建设[9],现与库区食品企业联合建立了4条典型食品生产线。与企业合作建立了2个研究中心(与重庆市万州区乳峰乳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乳制品研究中心”和重庆瑞宝农业集团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研究所(与重庆市国健商贸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重庆市万州区食品工业研究所”),这些生产线和联合研发机构主要用于学生生产实践能力训练、企业食品生产工艺改进和校企联合研发。与库区2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从学生实习、学生就业、联合培养和产学研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合作,每年毕业生到食品合作企业从事6个月的轮岗实习,63%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面向库区食品相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每年专业教师承接食品合作企业5-8项的横向合作研发项目。 3 特色与创新 探索“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面向企业、针对岗位、培养技能”专业定位。制定了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3++3+2”人才培养模式。将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创新实践、专业实训实习”四个环节,实践环节的比重提高到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40.5%,有利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 围绕区域优势和企业需要开展学生创新实践。201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申请的17个国家级、市级和校级实践项目均是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和企业需要开展的研究,与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研发中心3个,与库区13家特色食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体现了“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初步实现了“面向企业、针对岗位、培养技能”的专业定位。 采取校企联合方式培养食品应用型人才方式,围绕三峡库区特色农产品建立了应用型课程群,现已初步形成“食品工程基础课程群、食品工艺课程群、食品机械与设计课程群、食品质量安全课程群、三峡库区特色食品开发课程群”5课程群和相应的师资队伍。 4 卓越人才实施的效果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本专业逐渐形成了一套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适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逐渐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更加热爱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本专业学生先后承担国家和重庆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实践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市级8项。项目实施过程中平均每学期4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学生发表或参与20余篇,学生参与申请发明专业10余项。通过对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效果,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5年入选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我们相信这一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卓越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途径 摘 要 为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学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本研究调研了我国部分高校,并收集了50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初步分析了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并结合西南科技大学正在采取的一些教学政策,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能力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试验设计 数据处理 1 研究背景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属于统计学范畴的课程,是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在食品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它在食品科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试验设计和调查的方法、提供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①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工具。②该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在工作中科学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很多高校还把该门课看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现在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课程,多数同学都能较好地通过学校课程考试,但从对一些高校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毕业设计或实际工作中,多数应用试验设计或数据处理的能力仍然十分薄弱,使本来就不具备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竞争和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生在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实践能力方面较弱的原因,并结合收集的50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和我校采取的一些实际措施,旨在提出提高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一些建议。 2 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较弱的原因分析 2.1 高等教育整体环境的影响 (1)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具有明显的工学与农学双重学科特征,我国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部分集中在农业院校、轻工业院校和商业院校,以加工工艺教学见长,相对而言工科背景较弱。④ (2)高校大规模扩招后,一方面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很多基础条件跟不上,近年多数高校主要集中搞基础设施建设,把校园建设得很漂亮,却忽视了学校软件方面的建设,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局面。 (3)整体学风的影响。很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一般本科院校学风非常不好,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拿到学分,很多学校都形成了一股不成文的风气:考前划重点。因此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就等期末考试前老师指重点,然后临时报佛脚,这样的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基本没有作用,很多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该领域的知识一无所知。 (4)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总是误认为理论课才重要,理论课要通过试卷考试才能拿到学分,而实验课只要按照老师制订的方案机械做一遍然后写好实验报告就能过关了。从量上来说,实验课的学时相对理论课偏少,一般只占全部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与美德等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一样,他们的实验基本上占了总学时的一半,有的课程甚至实验课学时远超理论课,比如德国赫尔海姆大学的“普通食品技术理论”和“食品生产的质量分析和监控理论”理论学时都只有56学时,而实验则高达252学时,是理论课学时的4倍以上;⑤从质上来说,大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真正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很少,这对工科学生远远不够,虽然很多学校也制订了一些关于加强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和工程教育的文件和措施,但真正落实的很少。 2.2 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科研压力大,与发文章、“跑”项目、评职称等“正事”比较而言,教学属于副业,相对就不那么重要了,教学的好与坏对评职称基本无影响。 (2)大多数教师现在都拥有博士学历和一流的科研能力,但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毕业后只经过短暂的师资培训就直接上岗,因此教学能力和技巧较弱,不能吸引学生。 (3)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很多老师都靠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学习,而进入新世纪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减少了,在学生中的个人魅力正逐渐消失,师生关系也逐渐淡化,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学生对某些课程的学习兴趣。 (4)对学生引导不够。由于本门课程学时较少,而知识点很多,很多老师只是讲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很少联系实际应用,因而很多同学都以为这门课纯粹是理论性的知识,对实际运用和以后的工作没什么实际用处,因此纯粹是为了拿到学分而学习,再加上本身这门课难度大、涉及面广、较枯燥,学生只要前面跟不上,后面就会越来越困难,开始是厌学,到最后是彻底放弃。 (5)课程特点不够突出。很多教师上这门课的时候还是和其它课程一样,一节课45分钟,几乎全是教师讲,学生听。现在课程教学基本都用PPT,学生被动地听课和接受知识,对于公式的学习,也许一时记住了,但根本不知道公式的来龙去脉,为什么要学,学了对实际有什么作用;另外,学生在快速播放PPT大版的公式和推导屏幕前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开始几分钟还可以认真听,后面因为某个环节跟不上了就开始松懈,最后就是放弃。 2.3 学生方面的原因 (1)自觉性不强。很多同学认为高中太辛苦了,大学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就可以自由了。 (2)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数同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获得学分,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根本没想也不关心这门课学了有什么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大多学校都是开卷考试,一些计算题都可以按书上的例题照葫芦画瓢,很多学生知道怎么去做一道题,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更不知道这样做和实际运用有什么联系。 (3)现在学生面临各种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有的甚至还有感情上的压力等,特别是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大三后,更是很难将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 3 对各高校培养方案的调研情况 本次研究共收集到国内各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50份,既包括985、211高校,也包括一些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收集到的50份培养方案中,有10个学校没有开设与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相关的课程(不包括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占到20%(由于多数培养方案是在网上收集的,也不排除一些培养方案是比较老的版本,而现在新的培养方案已经增加了这一门课程)。在开设的学校中,有17个学校是必修课,占调查总数的34%,说明约三分之二的学校仍没有重视对学生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从学时来看,最少的仅为16学时,大都在24~40学时之间。明确开设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实验课的只有8个学校,且实验学时相比于理论学时较少,大都只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由于绝大多数学校未开设实验课,上课的时候也未对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演示,因此上完这门课后,学生根本不会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工作。我们每次在上这门课开始的时候都要做一个调查,大多数同学学这门课之前都听说过SPSS这个软件,但仅仅也就是知道名字而已,没有使用过,少部分甚至都没听说过。因此课堂上进行演示很有必要,让学生有个直观认识,如果上课不演示,也不涉及到相关实验,那么课程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仍然只是知道一个名字而已。从开设的课程门数来看,开设相关课程的40个学校中,只有6个学校开设了2或3门相关课程,其余的都只有1门,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有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除了开设“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外,还开设了“计算机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两门课共64学时,实验占到了22学时,且两门课均为必修;其他江苏大学、集美大学与之类似,都开设了包括计算机在食品中应用在内的两门课程;东北农业大学除了开设“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外,还开设了“统计分析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总学时达92学时,实验学时为28,总课程门数、总学时和实验学时均为所调查学校中最多的,但3门课均为选修课。从课程名称来看,都大同小异,多数为“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等。 4 我校采取的一些措施 4.1 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 我校从2003年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开始,就开设了“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开始采用24+8的学时安排,即24学时的理论课,8学时的实验安排学生上机学习相关统计软件;后来实践过程中发现理论学时不够,改成了32+8的形式;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虽然学习了这门课程,也进行了上机实习,但在毕业设计时,很多同学仍然不会进行正确的试验设计等最基础的试验设计,数据处理也是错误百出,分析原因,可能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和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包括上机实习时,也是机械的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不知道这样分析到底有何实际用处。为改变这种现状,在2013年修订培养方案时将此课程的学时改为32+24,即将实验学时提高到24学时,其中的8学时仍和原来一样进行上机实训,学习相关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另外16学时我们设计了6个综合性的大实验,这些综合性实验只确定大致方向,具体的试验方案需要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后完成。比如实验之一是设计一款果蔬饮料,并优化其配方,并对产品进行感官评定,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中用到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学生需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完成试验报告。在具体实施方案上,给每一小组配备一个硕士研究生或上一届该门课程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导生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小组成立后,要求组内每个同学都先要独立的查阅资料、完成初步试验方案设计,然后和老师、导生一起进行组内讨论,形成一个统一的组内实施方案,并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要求每个同学独立完成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但实验数据可以共享。实验报告完成后,老师先进行批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两次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发言,督促每个同学都(下转第84页)(上接第62页)认真准备,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想和稀泥过关不太可能。小组讨论完成后,每一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全班的公开答辩。 4.2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授课时板书和PPT结合,既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节约时间的优点,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图表都反映在PPT上,而对于一些需要推导的公式,都在黑板上进行演示,让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⑥在课堂上讲到相关例题时进行统计软件的演示,如EXCEL、SPSS、Design expert等,让学生了解这些软件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在课后自主进行强化训练。另外,还经常在课堂上增加互动讨论,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尽量主动思考。 4.3 多联系运用和生活实际 课堂上举的例子尽量联系食品生产实际、教师科研中或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设计中的真实案例,这样既可以激发大家对本门课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另外,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还将生活中的统计学进行举例,如买彩票、玩扑克、家庭理财、谈婚论嫁、生活中的平均值理论等,以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并不完全是为了专业需要,即使以后不从事本专业,也大有好处。 4.4 教学内容的适度调整 工科院校的学生对数据处理的方法要求应以使用为主,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不需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能对相应问题直接套用现代工具替代繁琐计算,不需要详细的理论推导及分析过程。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推导尽量简化,着重于某个知识点的应用和对所得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4.5 提供形式多样的创新训练平台 除了国家、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基金外,我校还有专门的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创新基金,加上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半数以上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创新训练资助,基本上有意愿的同学都可以得到充分锻炼。在创新训练过程中,同学们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另外,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班的学生要求不仅必须参加一项创新训练项目,还要求要在SPSS、SAS、Excel之外自学另外一个统计软件,如DPS或Design expert等。 食品科学论文:基于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课程建设 摘要: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地方民族文化和食品产业特色及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2门特色课程。近几年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切实提高了特色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特色;朝鲜族传统食品;韩食料理;课程建设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为我国朝鲜族聚居地,是图们江三角洲及东北亚区域的中心。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优良的朝鲜族传统食品,成为我国民族食品的瑰宝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和发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加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所在[1,2]。近年来,随着韩流席卷中国,中韩文化的交流日趋密切,再加上受延边地区特有地域文化影响,韩国料理馆、韩国烤肉馆、韩国拌饭馆等韩食料理产业如雨后春笋在延边地区得到快速推广和发展,社会对韩食料理的关注也迅速增强[3,4]。 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建系以来,一直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的教学和科研作为专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发扬地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承担着为国内朝鲜族传统食品行业输送专业人才和提供技术服务的重任。2000年起,学校在本科生中开设《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必修课,在2013级培养方案中又增设了专业必修课《韩食料理》,成为国内首次开设这两门特色课程的高等院校。围绕地域性文化特色和优势开设的两门特色课程作为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特色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域性特色食品加工与保藏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体系,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根据延边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定位,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以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特色课程建设和改革。 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和改革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主要讲授辣白菜、大酱、辣椒酱、冷面、烤肉、米酒、打糕和糕点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的加工方法、风味、营养功效及其饮食文化,使学生认识到地方特色食品加工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等工作奠定基础。《韩食料理》主要讲授韩国的饮食文化,韩食料理加工基础,主食类、副食类、甜点类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使学生掌握标准化的韩食料理的制作方法、加工原理和营养价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和创业渠道。 新的培养方案制定后,根据延边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发展情况,加强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力求新颖、先进、科学,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了课堂教学,补充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和素材,使课程内容既符合专业教学要求,也具有一定的特色。结合国家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实践教学方面,使课程的理论教学与产业生产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能更加紧密的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教学时灵活运用了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加强了教学素材库建设、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了优秀教改成果。围绕特色课程建设,近三年已经获批吉林省教育厅教研重点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1项和延边大学教研项目3项;在国内期刊发表了5篇教研论文,获得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师资队伍建设 以《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为核心课程,建立了特色课程的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了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群由8人组成,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 3名、讲师2名、实验师1名,大部分教师具备汉语和朝鲜语双语教学的能力。特色课程的开展给专业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教师除了要了解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关注地方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要了解传统食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地区食品产业对教学的需要,培养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人才。近几年学校先后派教师赴韩国食品研究院、韩国农村振兴院、韩国忠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修,到地方食品企业进行调研和接受锻炼,还多次聘请著名韩食料理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学习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组织开展观摩教学和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农学院教学论坛”、“中青年教师教学课堂能力培训”,提高了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教材建设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是我专业在国内高等院校中首次开设的课程,没有对应的教材,参考书也几乎找不到。为了改变学生无教材可依的现状,我系启动了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成立了特色教材编写委员会,将近几年的教学科研成果整合起来,又从韩国购入参考书籍,并与朝鲜族传统食品企业、朝鲜族传统饮食协会、韩食财团、中国朝鲜族民族食品会馆等企业和团体合作,多途径搜集教学素材和资料,制作了教学图片。《朝鲜族传统食品学》教材已经完稿即将出版,《韩食料理》的教材正处在编写阶段,已经完成了实践操作图片的制作。 四、实验实践教学 《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实验教学时数分别为16学时和32学时。每门实验课程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每组实验人数、考核评价方法进行,保证了实验的实效性。 通过申请吉林省高等教育专项基金、延边大学教育专项基金等途径,根据课程实验教学需要,购置了相应仪器设备,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聘请了韩国著名韩食料理专家亲自给学生讲授韩食料理的基础技能、料理技术、韩食餐饮业创业教育,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产学合作 高等学校如果仅靠传统的实验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需要建立配套的实践教学基地作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所[5]。多年来与地区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延边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可利亚食品有限公司、延边德兴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延边高丽酿造、延边悟德酱酒有限公司等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学生在教学实习、暑期学校和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到这些企业进行教学实践和专业培训。学生到这些企业实习,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学习辣白菜、大酱等传统食品产业化生产的加工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等技术,从而巩固和加深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专业实践能力、独立操作和思考能力,综合素质得到较大提升。 高等院校往往拥有的是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生产企业不仅向学校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而且他们自身也有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学校应与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协作与联合开发,集中智力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在合作中得到双赢,高校与企业的联手将科技成果产业化[6]。近几年定期召开了校企合作论坛,加强了科研合作,为人才培养、社会调查、开展理论教学与成果转化等构建了产学合作平台,同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断改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近几年开展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优良资源收集与多样性研究,乳酸菌代谢调控研究与工业性状定向设计,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传统食品产业链质量安全因素影响分析和质量控制,朝鲜族传统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了企业以及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认可。针对朝鲜族传统食品无标准可依的问题,延边大学食品科学系与企业及政府合作制定了朝鲜族辣白菜地方标准。大酱生产企业存在的提高发酵剂菌种安全稳定性方面,也通过科研合作为生产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在与生产企业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到了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开拓了创新意识,为实践技能的培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六、特色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的连年扩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地方高等院校,就业压力尤显突出,国家政策在尽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中所涉及的领域大部分可以实现小型化和多样化生产,投资成本较低。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围绕地域特色讲授特色食品加工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创业所需具备知识的衔接,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养,培养学生复合型职业能力,实现由单纯的专业技能拓展向综合职业素养提高的转变[7,8]。每年开展大学生专业文化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申报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工艺的设计、产品的制作、产品品质评定及成本核算等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学生还通过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地方传统食品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或充实自己的创业计划,从而积累了创业实践经验。 七、结语 总体围绕地域特色和优势,开设了《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地域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了朝鲜族传统食品生产和韩式料理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生在地方食品企业的就业率也明显提高,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朝鲜族传统食品学》和《韩食料理》特色课程已经形成了专业特色,今后将特色课程的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努力把我专业建设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及优势的专业,继续开展朝鲜族传统食品和韩食料理产业的安全监测、加工技术、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教学和实践,为地方食品领域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朝鲜族传统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和地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食品科学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高水平的创新型实践教学队伍、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进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改革;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1]。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要注重创新,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专业,它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而实践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可替代的环节,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3]。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从2011年开设并招生的,实践教学改革还在逐步探索完善之中,本文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本院为试点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理念约束。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点,这种观点一直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地位。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同样也会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认为只要理论考试过关就行。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农、工为一体的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实践教学不受到重视,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同时也会影响[1]学生的实习和就业。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高校在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实验课程没有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出,不需要独立考核,往往是理论课程的附属品,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验课程学习过程中不重视、不努力。有些学校虽然在培养方案中单独开设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实验个数和实习时间太少,且教师在实验实习之前就已经将实验实训的内容、方法、具体步骤,甚至每一步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跟学生讲得一清二楚,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地照做,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薄弱。由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就非常重要,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对于很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学校对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不会投入太多的经费和精力;有些高校实习实训基地严重不足,很多企业要求保密,不接受学生的实习,有些就算是同意学生去实习,也是流于形式,以参观为主,这就没有办法让学生受到全面的训练。 4.实践教学队伍水平不高。高校有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自身就对实践教学不予重视,有些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职称压力,无暇顾及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加之很多高校没有重视对实践教学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践教学人员地位低、待遇低,这就影响到实践课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优秀的教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导致实践教学队伍不稳定。 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重实践教学比例。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制订,就应按照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培养。本院2015年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进行了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中单独开设了多门实验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发酵与酿造工艺学实验等,并要求对实验课程进行理论和操作考试,这就显著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学生在实验课上认真听讲,自己思考并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增强[4];培养方案还增加了专业实习和专业见习的时间,并开设了食品工厂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训练,加大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实践教学队伍。毫无疑问,建立一支事业心强、技能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及时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在人才引进时,应尽可能地引进一些既要有较高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实践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另外,学校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增强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实践教学队伍;学校还应对实践教学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多去企业锻炼,并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实践教学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对实践教学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办专业,刚创办时经费投入不足,只能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对于一些综合性实验还没办法开展。最近两年,学校加大了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投资力度,新建了一些专业实验室,并购买了大量仪器设备,如物性测试仪、荧光分光光度计、色差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不仅满足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自己科研项目,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 4.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加强大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研究能力。我院团委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科技创新大赛,首先让学生填写项目申请书,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设计好实验过程,项目立项后,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得到实验结果,并撰写成论文,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5.鼓励学生考取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拓宽学生就业途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各种相关职业资格证有很多,如公共营养师、食品安全师、内审员、检验员等。这些证书的获得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证率,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狠抓理论基础,对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进行专门培训,并邀请权威专家来校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两年,本院考证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公共营养师。 6.加强校企合作。地方高校的另一功能就是服务地方经济,因此,校企产学研合作尤为重要。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可以深入到工厂,参与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或科研单位选拔适合的人才提供机会。在院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在衡阳娃哈哈恒枫饮料有限公司、衡阳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湖南大旺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见习和毕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还与湖南天之衡酒业有限公司、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老师可以和这些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培养双师型教师,学生也可以在企业做毕业论文,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总结 本文分析了普通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衡阳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提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实践表明,这一系列的措施和改革,符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求,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满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从分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和内涵特征入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起步、发展、过程及成果,针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交流与合作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走向国际化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及内涵特征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目前高职教育的热点,什么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有什么定义和内涵,如何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都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研究范畴。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定义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也不断在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虽然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逐步向国际化迈进,但由于人们对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定义把握不够准确,造成高等职业教育在开展国际化工作方面的错位与不清。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两个概念:高等教育国际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高等教育萌芽时期就有,可以追朔到古希腊、古埃及的“游学”、“游教”之风,当时,大家公认知识是世界普遍性的,所以不同国家的大学开设的课程也大体相同。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知识的世界普遍性被越来越广泛地承认,尤其是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的传输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各国的发展也愈来愈依赖知识和信息的广泛应用,而愈来愈多的学生也更加相信,具有国际普遍的知识和经验对未来的就业更有帮助。教育的这种属性使其天然具有了国际化功能,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化生产较高的时期这种属性更加明显。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界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解释:我国的《教育大辞典:高等教育卷》(汪永铨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给出的定义是“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面向世界的一种发展趋势”。成立于1989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在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时指出“国际化是一个总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更少的趋向于本国,更多的趋向于国际发展”。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IAU)给予了比较权威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育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这一定义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内涵、功能、空间、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界定,使这一概念有了准确的定义。 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职业教育领域也有过不同的界定,孙芳仲、林若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探析》一文中给出的内涵界定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应该是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的办学过程,容纳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资源的一个活动过程,它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技术性人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所杨旭辉给出的界定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主权国家在高级技术应用性教育方面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过程。”扬州职业大学刘正良博士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结构适应性与对策思考》一文中的定义是“高职教育国际化是指国内高职教育与国际教育机构、国际企业的交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发展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从这些定义或者相对定义中可以看出,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进行定义,侧重点虽有不同,但却是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这个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效果进行限定,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等职业院校依据国际公认的课程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在国际范围内通用的技能人才,是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教育过程,强调对培养对象——人的塑造和激发,使之趋向于合乎共同标准的教育活动。 (二)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 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也有着不同界定,如前所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孙芳仲研究员认为国际化内涵应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师生国际交流、跨国职业教育技术援助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李霆鸣博士从分析新加坡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出发,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包括“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国际化的教师资源、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国际化的教育合作”;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丁安英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趋势,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国际化、教育方式的国际化、资金来源国际化、服务功能的国际化”中。我个人认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应包括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这些理论方面的东西,也应该有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等具体活动,只有具备虚实两方面的内容才能构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也就是说我国的高职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必须在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从认识观念上树立国际化的意识,确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操作过程中要按国际职业教育的要求开展,用国际通用的培养方式和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理念和模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了解国际职业发展形势,具备“双师”和“双教”能力;教学内容上能与国际化的课程对接,要考虑国际市场的产业结构和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补充知识;在教育活动中要开展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培养的学生具有适应国际化机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从教育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合作与交流等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上全盘考虑。 (三)国际合作与交流 1.经济支持。这是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由高职教育发达的国家政府或教育机构对高职教育相对落后的一方提供经济的支持,帮助其提升高职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也是首先获得世界银行支持,先后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8000万美元,同期,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德国政府向我国提供了平行贷款600万马克,后又追加到几千万马克;1991年中国与加拿大开展的CCCLP项目中,加拿大国际发展署提供了750万加元;2000年中国—欧盟工业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中,欧盟委员会出资1510万欧元支持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得到国外这些经济支持时,我国政府也部分配套了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并助其走向国际化。 2.合作办学。这是高职教育国际化中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开展得最活跃的方式,从政府组织到民间行为,合作交流不断。我国的合作办学通常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我国教育机构在我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目前,高职教育的合作办学主要是指双方的互认学分合作或项目合作。在合作办学中,有的是双方根据所设专业和课程,相互承认学分,承认对方的学历;有的是分阶段在有合作关系的学校进行学习,国内二年国外一年或者其他形式;还有的是双方在某一项目上共同实施和管理。总之是通过双方的合作,达到共同教育、共同培养人才。这种合作扩展了办学主体,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也让教育管理者接触到最新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推进了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3.专题培训。是指双方针对某一项任务或某一方面开展的专题合作培训,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合作的专题培训已普遍开展,如:高职教育师资培训、职业院校校长培训、领导能力培训、项目负责人培训、学生培训、技术培训等,其中的一些专题培训还可以取得相应的技能(教育)培训证书,这些专题培训在教育理念更新、多种知识融合、教育教学改革、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参加培训的人员提供了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开阔了参与者的视野,尤其是对老师和学生的专题培训更具针对性,丰富和调动了师生的热情,为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以及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4.师生互派。师生互派也是合作交流中的一项,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已不能被限定在一个国家或者一定范围内,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在产业链上的位置促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这种革新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趋同,师生互派既是知识上的不断丰富提高,也是技术上的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及国际化活动成果 (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国际化道路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逐渐展开并融入国际领域,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首先引入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接受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 1.引入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为了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我国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做了大量工作,而首先开展的工作是引入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高职教育就开始引进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课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MES、行动导向教学,加拿大的能力本位CBE,澳大利亚的TAFE,英国的BTEC,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模式引发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推进了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 与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进行合作最早的是德国,上世纪80年代初,德国培训协会等机构就开始与我国合作,在这种合作中,德国的教育思想、办学体制、教育模式都被引入我国,而且双方还在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合作与研究。上世纪90年代我国与加拿大开始了职业教育合作,主要合作项目是“中加高中后职业教育合作”,从1990年至1996年,中方有29所学校、加方有32所学校参与,该项目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尤其是在我国的高职教育“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职教育中“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就是由这一项目合作而建构,同时,加拿大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也伴随着合作项目被引入我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逐步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职业教育中的各种新的教育理念都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者所关注,也被我国的职业院校所借鉴,这种借鉴更加快了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步伐。 2.借鉴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各个国家对职业教育都积极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法。在这方面德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高职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双元制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由德国引入到我国,在德国经济合作部的支持下,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国际培训协会等机构在我国开始了以推介“双元制”经验为重点同时进行40多个项目长达20多年的合作。其中,1994年7月中德两国政府专门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德意志共和国政府关于加强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直接成果,也是中德在职业教育领域进一步合作的纲领性文件。在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同时,我国还与加拿大进行了“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1990—1996年),通过这个项目引进了加拿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模式,以指导我国的高职教育。我国与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合作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首先是引进其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到2002年3月又启动了“中澳(重庆)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这是两国政府间最大的职业教育项目,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借鉴了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我国目前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借鉴了英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经验和做法。总之,在与国外职业教育的交流合作中,通过对国外的职业教育制度、模式的引进、移植、借鉴和本土化,我国的高职教育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 3.推进职业教育的本土化。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各地发展不平衡,这是我们的弱势,但这种弱势也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学习国外、学习他人。国外职业教育的理念如何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都必须符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国外先进的东西进行“拿来主义”地取舍,对我们有用我们就选择,对我们没用我们就放弃,同时对不适应或部分适应的进行移植与改造,也就是推进高职教育的本土化。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先后借鉴过德国的双元制办学模式和工作过程课程模式,美国的个性化、能力本位教学方式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日本的企业职业培训经验,荷兰等国家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方式等,这些学习借鉴都结合了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也考虑了职业教育的地域不同,有针对性、有区别地选择和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高职教育本土化的过程是我们走向国际化的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二)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过程开展的活动及成果 1.开展政府间的国际合作。在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进程中,与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包括与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与德国的合作起步最早、合作最长;与澳大利亚合作进行的“中澳高职院长领导能力建设项目”是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影响很大;与加拿大的合作中我们引进了能力本位(CBE)的职业教育理论和DACUM的课程开发方法,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除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交流外,我国还积极与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合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联合进行师资培训。我国高职教育培养师资方面与国际的交流项目很多,1998年中德政府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就培训了1000多名老师和300多位校长,2004~2007年的“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有近1000名中职教师到德国进修;2006年教育部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中心申请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联合革新计划——高职教师教育与培训项目”。此外,各个地区的高职院校还与国外学校积极进行合作办学、合作开发课程、学生交流互换等,如上海市的“走出去,请进来”做法,与各国政府、国际知名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携手合作进行职业教育;苏州市与国外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的学校也已达50%,其中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全面引进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形成了“高新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董事会管理”为特色的新型职教模式。 3.开展技术援助和合作。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国际化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与教育援助,包括人员培训、教育咨询、提供图书设备等。我国改革开放后就开始与世界银行进行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1990、1996年我国政府两次与世界银行签订《中国职业教育基础项目贷款协定》,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8000万美元进行职业教育基础项目的建设,虽然只针对了职业院校中的150所院校,但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助推了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此同时,德国政府也向我国提供了平行贷款几千万马克用于北京、上海、辽宁三个职业教育研究所的建设。我们在接受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援助的同时,也开展了对不发达国家的教育援助,如我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合作,由天津市协助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了一所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大部分设备,对埃塞俄比亚的职业教育提供长期的支持和帮助。 4.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开展职业教育国际问题研究或设立相关研究中心,把国际职教观点研究与现有的研究项目相结合,发展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关注国际间、区域间的职业教育问题。如在德国支持下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已连接128个国家的192个职教实验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两届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大会,推动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参加国际研究与开发项目和基金,加强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与跨国公司的合作等。在与国际同行的协作中,我国政府和德国政府在二十年的专题项目合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实施了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职教合作项目。 三、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既立足自已又师“夷”长技,注重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与模式,使我国高职教育大步向前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在迈入国际化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长远考虑、从高处着眼,目视国际化这一大目标,积极参与。而且我国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从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比例,到本世纪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并列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三大战略重点,从认识上对职业教育进行了肯定与重视,在经济上也安排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牢固树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观念,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都应与国际化接轨。从理念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放在战略发展的地位;培养目标上,确定培养具有国际化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人才。对学生来说是,应注重培养强烈的国际化意识,了解跨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专业领域的国际惯例和通则,具有较强国际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学校来讲,应进行国际化的办学,包括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生互派和课程国际化;对老师来讲,应了解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走出国门参与进行学术活动、专题培训甚至讲学。 (二)从“引进”到“输出”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的合作与交流,这种合作交流是双方和双向的,不能仅是索取或付出,而应该是吸收和付出同时进行,当他人比我先进时,要借鉴他人、学习他人,引进我所需要的东西;当别人认为我是先进需要我时,用我最大能力帮助他人,主动引进也主动输出。如上世纪80年代后我们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引进其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引进让我国的高职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由20世纪80年代的10多所发展到2010年底的1246所,占到普通高等学校数的(2358所)一半以上,在校生约735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32.95%,累计培养了2000多万名毕业生,共为国家输送了1亿多名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步入先进或者相对先进时,也应该积极地为他国和他人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开展的对非洲国家的教育援助就是第一步,今后会有更多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项目和活动。 (三)多种形式、多方合作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活跃,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杠杆,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职业教育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政府也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推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之职业教育发展对企业的需求,使这种合作变得形式多样和多方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包括:国际合作办学、招收海外留学生、进行国际事务培训、举办国际教育会议、设置国际性课程、进行国际远程职业教育等;而多方参与国际化的合作交流包括:国家间、地区性的双边或多边参与,学校间的直接交流与合作,学校与企业间的联合办学及其他;政府引导下的企业、学校交流与合作等。总之,通过国际化的合作交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推动国际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升级,需要世界级一流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当然这种需要就促使高职教育更加趋向和依靠走国际化道路,只有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和服务于国际化的生产和管理。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论文摘要:随着职业教育重要性的提升,我国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从提出到现在大致经历了萌芽和雏形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演变,但研究还存在理性化程度不高、综合化有待加强、规范化明显不足、科学化急需提高等问题,成为今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努力方向。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学论研究 伴随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的职业教育,在当今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现代化教育的重视和关注,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的春天。职业教育特有的职业属性,是其与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这要求人们在开展教育教学时要采用与之匹配的特殊教学目标、方法、内容、媒介等,即要求出现一门与之匹配的、特殊的职业教育教学论。可见,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迫切呼唤理论的指导,但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职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职业教育研究中,从提出到现在不到20年。其理论研究不够充足,学科建设也仍未完成,还是一个充满新鲜活力且相对崭新的研究领域。现就近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予以反思,并展望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基本历程 为追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历程与发展近况,用“职业教育教学论”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对1979年至2011年内所有文献进行模糊匹配的跨库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共检索到23篇文献,全部为期刊论文,没有硕士或博士论文。剔除其中重复刊登的论文,最终只有18篇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得到结果表明,1997年华东师范大学马庆发教授在《全球教育展望》上先后发表三篇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文章,开启了我国学者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的研究之门,而从那时至今的近20年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末),以教学方法和价值取向的引入与介绍和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提出等准备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为5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引入当时德国职业教育致力推广的引导探究教学法,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职业教育关键所在的新理念,倡导“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价值取向,并萌发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性质的初步研究和对现代教学论教学方式在职业教育中的迁移应用讨论等。 这个阶段的研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是概述式的、零散化的、片面性的,缺乏具体化的实践工作和全面化的系统介绍;二是介绍与引入的过程中,缺乏对我国传统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造性和针对性研究,如研究中关注的教学方法,其实是一种对方法的简单移植和直接运用,缺乏对方法本身及其应用的批判性反思和本土化思考;三是对职业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如基本概念、学科结构、理论依据、目标与建构等内容没有涉及。 第二个阶段为雏形阶段(21世纪初以来),以不同角度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构建和学科建设的初步试探性研究为主。这时期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逐步增加,但核心论文共5篇。研究总体上可划分为三个方向:首先是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包括对专业教学论的学科特点、学科定位和学科前景的初探;其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多角度探索,这类研究占本阶段论文数量的五分之三,是开展得最多的研究,如隐性知识管理视野的职业教育教学论探索和整体性学习的职业教学论探索,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探析了职业教学论的概念特征、方法手段和发展前景等;最后是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的整体性引入和介绍,包括对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实现形式和发展前景的介绍,和对德国职业教育技术教学论六大理论模式的探析。 由于这个阶段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因时间的短暂和研究力度的不够,使研究还称不上全面与深入。研究的主要特征有:一是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多,但还不够深入完备,如我国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生活教学论、技术教学论、经济教学论等,都还停留在理论表层,没有展开细致而深入的应用及实践研究;二是进行了对职业教学论体系建设的初探,但是这些建设自成体系,还未达成统一共识,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体系建设还处于一个混沌阶段;三是对国外职业教学论的介绍与引入系统化、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引入与介绍时不仅介绍学习职业教学论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教学法等,还介绍学习了其实现形式、反思启示、新视野等;四是对职业教育教学论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关系区分不够,且研究仍在一定程度上偏重于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已发表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期刊文章从数量上看是繁荣的。以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来看,从1980年到2011年发表的篇名含“职业教育教学”的文章有904篇,这个数量是可观的。但其中占绝对比例的是实践感悟、操作指导一类的文章以及讨论理论应用的文章。如含“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文章占39.8%,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占31.3%,含“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文章占24.2%,含“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文章占13.9%。这些文章几乎超过了整体的90%,可想而知,含有“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等的文章是屈指可数。再回顾我国目前已经历的两个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阶段的研究特征,可以看到,这些现状都表现出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学科建设和理论充实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主要问题如下: (一)研究的理性化程度不高 在各类科学研究中,理性研究的程度一直是各类理论是否科学化的标准。然而,我国当前关于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理性化程度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一是基本概念、结构等的界定不够明确。以我“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概念界定为例。虽然我国研究者在深受以德国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理论流派的影响下,确认了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发展演变为“基于‘职业科学’或‘职业领域科学’学说衍生的‘职业教学论’或‘职业领域教学论’的概念思想”,但是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化和具体化的公认“职业教育教学论”概念业论述。二是从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来看,其理论成果都是将德国等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普通教学论的思想移植到职业教育得来的,使研究存在理论创新性和移植适应性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教学论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地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还没有从根本上与普通教育教学论分别开来。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在教学理论的实践和摸索中,也进行了某些方面的论证和分析,但总的来说,作为理论基础,其坚实性尚不够。 (二)研究的综合化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研究力量与普通教学论相比是绝对薄弱的。这种力量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研究的综合化进程。一是研究方法上,多是对普通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归纳上进行简单运用性研究,很少进行教育理论的思辨性研究与生发性研究。如根据普通教育的各种教学论理论在实践中的实践情况,将几种有效理论提取出来,直接运用到职业教育教学。二是研究内容上,过于片面而忽视了对学科体系建设的综合研究。如我国研究者已明确表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教学论,它只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学科,但从我国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们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的研究远远超过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内容综合性不够的最好证明。三是研究范围上,就当前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的实践研究,而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基本问题,如本质属性、理念定位、地位和作用,以及相关因素等的元认识研究还不足够。 (三)研究的规范化明显不足 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主要是在学习普通教育教学理论与介绍各种国际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初步探索和讨论。研究多为方法移植和思想借鉴的风格,这使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对象、问题、性质、范式甚至学科体系的建构问题都没有得到明确深入的解决。而开展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自定义的研究,没有形成一个专门的研究组织或研究机构,彼此间的研究合作度低下。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即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规范性不高,规范化程度明显不足。学术研究规范的核心是思维形态上的规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实现规范化程度提升首先要解决问题。 (四)研究的科学化急需提高 各种教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过程向我们告示了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健全的。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关键因素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课堂事实感知不够真实客观。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多是研究者在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移植建构的,缺乏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真实情境和真实材料的客观感知,这种理论具有主观性和假设性。二是没有形成严密的学科话语体系。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还没有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是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重要表述方式,是所有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三是还没有一个科学化的评价体制来评价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是否合理。 三、对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未来展望 当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的研究越来越活跃,欧洲很多综合大学设立了相关研究机构或教席,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支持相关研究。目前国际职业教学论研究的重点是学习任务和学习环境的开发设计。”,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研究现状表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研究领域是一个充满着新鲜活力的处女地!”“有志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科研人员应该及时跟进,有可能也必然会为之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要仔细分析把握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努力方向,以保证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有效研究发展。 (一)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趋于成熟 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工作,除继续开展具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外,其更大的关注点应置于满足学科发展研究,进行学科本体的建设。即要通过对教学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学科知识结构、认知实践理论等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元认知进行充分研究,实现教育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完善,最终获得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学科成长。且在学科成长的同时逐步趋于学科成熟,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即在学习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用中国式的研究方式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问题,从而实现教学理论的创新与本土化,彰显创新意识和民族意识。 (二)研究实现知识的经验积累到理论创新 职教教育教学论的学科化及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取决它的科学化程度,因此,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的科学性是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工作的核心。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国内、国际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进行经验性的积累和总结。这种积累和总结是简单、表象、粗糙的,主要表现为在研究中普通存在着对概念的表述和对知识理论的借鉴和运用简单而直接,常常是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为解决这种问题,要求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论研究中,加强科学指导下的经验积累,实现理论知识的沉淀,并在科学化的经验积累过程中去探索新的天地,以实现理论创新。 (三)研究队伍的壮大和专业化 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关注的增加,我国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迎来了发展壮大的春天,而与之匹配的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也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这种学科发展趋势将吸引更多的职业教育研究工作者参与到教学论的研究中,从而使得教学论的研究队伍得到空前壮大,其专业化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研究步入科学化行列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论学科的不断成长,其教学理论将不断完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和专业化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职业教育教学论成为一门科学化的学科、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步入科学化行列的标志。使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成为一门有着科学化的指导理念和科学化的理论技能的方法论学科,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起强而有力的指导作用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必然归宿。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机制研究 论文关键词:教育创新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 产教结合 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积极进行教育创新,高职业教育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大力发展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是新形势下国家的要战略选择,创新产教合作的教育模式成为学校和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 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新形势下国家的战略选择,创新产教合作的教育模式成为学校和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以企业在职职工为培养对象,以贴近企业需求、贴近岗位需求、贴近职工自身需求为宗旨,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为支点,以有效整合企业优质教育资源为途径,以建立开放式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全面实行弹性学习制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性选择 因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创新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推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既符合学校利益,也符合企业利益,还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可靠保障,是一个共赢的选择。 (一)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科技的投入而取得显著进步,同时经济的发展对传统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传统产业的组织形式进行彻底调整凸显其重要性。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大调整,企业的不断改革与重组,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多样化需求。 任何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要与社会人才结构体系的某一系列或某一层次的人才需求相对应,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保持社会稳定的支撑点,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有助于这两种功能的有效发挥。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其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适应多元化经济体制对技能型人才的不同需求;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之间的良性互动;使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促进经济高效、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积极要素。 (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成人个性化学习”为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确定了指导原则。终身教育思想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式上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核心任务重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岗位”的宗旨,为国家、企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 通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设计和推行,实现企业在职职工学习经历与教育学分之间的有序转化,并实现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工作经历的相互沟通和有机融合。使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多元化、灵活化,保障企业职工终身受教育的权利,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化的主渠道功能。 (三)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和企业实现共赢的主要途径。国际合作教育的发展和国内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的实践证明,通过产教结合创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模式,也符合国际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构建对反思高等职业教育的应然内涵和应有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应站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通过教育模式的改革,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特征及办学方式等办学规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向深入,探索一条新形势下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改革之路。 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型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各个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都不同程度地重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产学合作”模式,最初出现在19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学校中,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模式作为最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被各国纷纷效仿。“学校—企业”模式在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职业教育、英国的“以课程为核心、以证书体系为框架”模式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产学合作”模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最佳模式,体现了学校、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分工合作、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原则。 借鉴国外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实践并进行本土化思考,为探索我国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做积极尝试。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面向社会和市场开放办学,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的自觉选择。校企合作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在合作动机上是双方利益和效益的驱动,在合作结果上互利双赢,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实现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 (一)在服务面向上,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实践一体化 学校和企业针对社会、市场、企业和岗位的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以特定企业的在职职工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岗位实践的一体化设计。 1.在服务对象的入学资格上,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本课题中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特征,即以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企业在职职工为培养对象,是面向特定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服务。培养对象的限定集中体现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后教育的属性,“工作成人”是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服务对象的概括表述。 2.在培养目标的设计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即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可运用于多种职业的迁移性能力,注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的定向性决定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必须定位在培养应用型、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上。 3.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的职业分析,将一个或若干个岗位归结为一个岗位群,并对应一个“专业”,同时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分辨出支撑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4.在课程的确定上,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建立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岗位实践是一种典型的实践实训活动,具有明显的过程属性。 5.在工学矛盾的处理上,以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为根本途径。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关键运行机制,即为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的需要,灵活、弹性地确定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二)在资源建设上,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育人 本课题中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的范围半径上,是要构建“一校多企”的办学模式。产教合作机制的构建是确保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发挥的内在要求。产教合作内容丰富,从硬件到软件,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办学到教学,层次不断递进。特别是在资源的整合方面,学校要发挥组织者的作用,充分占有信息,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整合各方有效资源。 学校和企业要实现人、财、物的双向流动与合作,重点是要发挥企业优质实践实训资源的作用,包括实践场所、实训设备、实践课师资、实践课教材等;同时要有效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包括基础课模块的师资、技术咨询和专业化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在资源的建设和整合过程中,以学校为桥梁,实现有关企业之间教育资源的调节利用。在校企现有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的情况下,学校还要通过整合社会上的具有适应性的教学资源以满足校企合作办学的目标。 (三)在合作的内容和程度上,实现校企之间的多方面实体合作 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旨在实现企业在所有教学环节中的源头参与、全程参与、深度参与,校企之间整体联动、深度运作。 1.专业建设为龙头 学校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结合企业人才培养规划,瞄准产业建专业,围绕专业联产业,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岗位链,实现校企合作的专业化和专门化。 2.课程建设为核心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资格和能力分析,共同研究课程方案的规划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制定企业岗位能力标准,确保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内容的变化根据企业的需求环境做调整,实现育人主体与用人主体的高度契合。 3.教师队伍是关键 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意识,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业(行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程模块的授课教师和实践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 4.实训基地是保障. 职工岗位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本课题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目标。实训中心使教学更接近企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并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滚动;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教学设备,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生产为一体,发挥其应用性、综合性、先进性、仿真性的优势。 5.教材建设是抓手 借助企业(行业)之力,开发和编写具有职业和企业岗位特点的教材,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融合学科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吸收企业(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模块化、活页式、直观性。 6.实践教学是重点 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定位决定了教育、培养模式必须由注重理论教学的单元性转向理论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双元性。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服务,着重强调学生结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实践活动,解决理论困惑。整合校内外具有适应性的实践实训资源,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保证成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7.企业评价是导向 在本课题所指的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设计和实践中,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将企业的用人标准作为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多元主体格局。 8.学生成才是目的 校企合作的根本价值判断,即以特定企业的人才培养规划为依据,为特定企业量身定做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企业在职职工职业能力的提升为本课题所指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核心诉求,打造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队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自觉行为。 (四)在合作的效能上,打造企业、学校和政府“多赢”格局 1.服务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获得人力资源储备。 2.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延伸学校服务功能,学校的教育供给与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相对接。 3.稳定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教育供需矛盾,符合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的价值选择。 三、推行新型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制约因素和保障措施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客观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特别是直接面向企业在职职工开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在构建产教合作教育模式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更是鲜见。 (一)制约因素, 1.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着重强调企业在人、财、物、信息等资源上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地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特别是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投入等方面,为实现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企业的实质性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尤为重要。 实践表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内驱力不足、现有法律政策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约束力缺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职业教育包括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制约着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功能的发挥。 2.学校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上的组织者作用和合作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课题所指的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着重强调学校在合作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论证、资源整合、质量监控方面,学校应发挥专业化优势,指导企业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规范开展教育合作。 实践表明,学校在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的管理、教学质量的管理方面,操作模式与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要求仍存在差距。如何有效发挥学校的办学主体作用、提高合作能力,增强产教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过程和运行质量的可控性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保障措施 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加强政府的统筹引导,从制度建设上破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确保学校、企业对教育履行社会责任。为此,应在国家层面上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和有效的推进策略。 1.完善现有法律,以法律规范的形式明确校企合作各方职责 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是依靠立法来规制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如德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教育法》、《劳动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来调整校企合作中多方关系,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者的义务、责任都作了明确规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企业、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义务仅作了象征性、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和对校企双方在职责履行上的约束力。 建议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法》的内容,强化有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规定,明确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建议适时推出《校企合作教育法》,以单行法的形式确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 2.加强政府统筹引导,以导向型政策推动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在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对校企合作教育价值功能的认识和判断,还存在着局部意识与全局意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部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校企合作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中,政府应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的组织、推动、协调作用: (1)发挥资源调配方面的优势,统筹经费、统筹资源、统筹信息,引导和支持创新型的教育教学要素向企业集聚。 (2)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规划校企合作方向、搭建合作平台、监督合作落实、评价合作成效。 (3)制定导向型政策,推动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建立健全新型产教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成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加强对校企合作问题的多角度研究和实践,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市场潜在需求,更新办学理念,确保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内在活力。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之确定 论文摘要: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其首要条件是必须有自己的排他性的研究对象,这是区分不同学科的主要标志。研究对象的界定往往决定着学科的研究内容、范围、性质、学科体系等,因而对于学科发展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学科对象的界定往往也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这为我们确定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知识分类 一、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定性 (一)界说学科研究对象的必要性 1.研究对象的确定,是一门学科能够独立存在的基础条件。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意味着学科的理论研究就会陷入茫无目标的境地。也就无所谓拥有独特的、排他性的“势力范围”,在学科之林中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如果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一直处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离散状态,那么这门学科还不能称得上是一门真正的学科。纵观哪些已经独立并获得认可的学科,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物理学等等,均有明确且独特的研究对象。另外,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形成该门学科基础理论的基石。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进行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一面镜子”,否则失去了标准,研究就无从下手。 2.研究对象规定着一门学科的性质、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有什么样的研究对象就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这是学科建设的基本法则。任何一门学科只有对其研究对象的形态、性质、规律进行准确的描述和深刻地揭示才能了解学科的特质,而且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也依赖于对其研究对象的深入认识和剖析。 3.对于研究者而言,如果对于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就很难形成“聚焦性”的研究。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研究的“游离与中心之外”和“越界与其他”的状态,另一方面使得研究出现很多的“盲区”,学科的一些重要的领地或被“侵占”或仍未开垦,其必然结果就是延缓或阻碍学科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构建。 总而言之,“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怎样界说研究对象,对于科学理论建设具有首要意义。因为,理论总是关于某种对象的理论,不存在无对象的理论,对象是理论的主体和核心,全部的理论分析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展开的,所有的逻辑论证都是为了说明对象而进行的。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开始科学研究,只有科学地界说了研究对象,也才能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理论及其体系”。“对于一门学科来说,生死攸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至今职业教育学都没能形成明确的独特的研究对象,这是其难以成为一门真正学科的最大障碍。而且更让人忧心的是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甚至都没有形成正式的探讨和关注,几乎成了一个空白领域。尽管在一些职业教育学著作中也提及研究对象问题,但都是“一言以蔽之”,或者仿照和套用普通教育学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模式,在“教育”的前面加上“职业”或“职业技术”几个字便成了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或者将研究对象的界定夹杂在职业教育学的定义中与之混为一谈,更难有对研究对象的严密论证和科学分析。而且关于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更是少之又少,好似这个问题在职业教育学领域不成为一个问题,已经很明确了,但实际上这个问题远远没有到已经解决了的地步,一些论著或教材中标榜的所谓的研究对象与其实际职业教育学体系和内容相去甚远,研究对象成了其为了行文方便或求得体系完整的一个点缀和摆设。 (二)什么是学科研究对象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就对象来说,每门科学一开始就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这个对象是存在的;其次,这个对象究竟是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是研究对象呢?《辞海》定义为:对象是指观察或思考的客体,也指行动的目标。《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出:对象是指行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人或事物。 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而言,就是指对学科客体的思考和认识。但这里面还隐含着这样几层意思需要加以澄清: 1.研究对象不等于客体,客体是学科研究的现实领域,对象则是从学科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客体的方法。学科研究对象是对客体内在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而非客体本身。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葆奎先生所言:“研究对象是一个认识论层次上的概念,它与客观存在并不完全一致。对象总是映射一定主题,主体对对象的认识总是从某一个角度出发,而且主体对对象认识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认识的方法”。也就是说研究对象不是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个认识论层面上的概念。 2.学科研究对象应该是能反映该门学科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其整体,它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研究主体正是在对象的范围内与客体发生关系。学科对象就如同眼镜,透过它我们观察现实(客体)。 3.就同一客体而言,学科不同也会导致研究对象认识上的差别。这也是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而非唯一性的原因所在。 4.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始也是最终归宿,科学研究是一种起于问题的发现止于问题的解决为目的的探究性活动,问题贯穿始终且引起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说,问题是联结研究主客体的中间环节,特定性质的问题是特定学科研究的对象。而这里的问题并不是本学科所研究的一系列具体问题的简单罗列和堆砌杂陈,而是对具体问题的高度抽象和精确概括,能够反映本学科研究问题的总体特征,具有明显的一般性特点。 5.学科研究对象不同于学科研究内容、范围与定义。研究内容是指反映学科内部各种因素的总和,学科研究对象是对学科研究内容的进一步浓缩与凝练;学科研究对象有别于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研究范围是对学科疆界或涉足领域的圈定,是对学科研究内容的舍与弃。简言之,研究对象是对研究范围的抽象与概括,学科研究范围是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它涵盖对象领域中所反映的全部事物。学科研究对象也不同于学科的核心概念的定义,学科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处延的确切规定,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学科研究对象的确定往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人为色彩。 二、学科知识类型与研究对象的确定 对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争论和不确定其实与学科知识的分类基础和标准密切相关,学科知识类型的不同必然导致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以普通教育学为例,目前就研究对象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延伸出多种说法,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很多学者发现其实就某一学科而言其知识是可以进行分类考量的,而不同的知识类型其研究对象也应该是不尽相同的。有些学者尝试将自己理想的教育学知识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自圆其说”的合理解释,从这些分类当中我们也可以对学科研究对象问题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得到更深刻的启发。诸如:教育学知识的“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 学科知识分类对于学科研究对象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不同的理论类型必然对研究对象有着不同的规定。对于职业教育学而言也是一样,从来没有一种职业教育学可以完全地解决职业教育学面临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将各种职业教育学统一于一种职业教育学命题体系之中,这必将是徒劳无益的,职业教育学可以沿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认为为了使职业教育学尽快走向科学化也应该将职业教育学的知识进行分类考察。本文试图借鉴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又译为布列钦卡)的教育学知识分类体系借以考察职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三、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确定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已出现的关于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些观点都有其可取之处,但是这些观点往往看似明了走近却又朦胧模糊,这使得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问题仍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问题。理由陈述如下: (一)科学研究以问题为研究对象 许多哲学家认为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探索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即为问题求解的过程。因而,作为这一过程之结果的科学成果、科学理论,也就是问题之解。由此看来,科学不但是始于问题、关于问题的,而且是为了解决(解答)问题的。正如美国学者劳丹所言:“科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研究工作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各种事实和现象,然而,如果我们不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提出问题,那么它们只能是平凡的事实或现象,并不能引起人们对它进行思考和研究。只有在把现象或事实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科学才能开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最终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 什么是问题呢?从抽象的普遍的意义上说,问题就是矛盾、疑难,更确切地说就是从主体需要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矛盾。作为一种复杂社会性活动的科学,其主旨就是解决这种矛盾和问题。那么,科学所需解决的问题又有哪些呢?有学者将科学的问题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怎样”(“然”)之类的问题,其中包括现象、面貌“是怎样”(“其然”)、其原因“是怎样”(“所以然”亦即“为什么”)、其实质“是怎样”(“实然”或“本然”)这三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大体相当于经验、科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之后”)这三个层次。第二类,“应怎样”(“善”)之类的问题,其中包括事物状况“应怎样”(“应然”)、理想的图景“应怎样”(“该然”)、自己的行动“应怎样”(“应为”、“应做”)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价值评价、价值设想、价值取向。第三类,“要怎样”之类的问题,这又包括主体的行动“能够怎样”(“可能”)、“最好怎样”(“可行”)、“决定怎样”(“要做”、“必行”)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简言之,这三个环节就是可行性分析、优化选择、确定方案。科学所要解决的上述三大类问题,实质上就是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和实践问题。总而言之,以问题为学科研究对象是符合科学精神和实质的,比起以现象及规律、关系、存在等学说更具有说服力,因为没有了问题我们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职业教育问题及其分类 本文认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与学科知识分类密切相关,不同的理论形态其研究对象应具有异质性。依据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又译为布列钦卡)教育学知识分类标准,教育学知识有三种类型: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他认为应“取代那种含糊的、什么都囊括了的、同时表现出科学、哲学、实践之特征的学科,应该出现三种陈述系统。它们对应三类教育学知识,即科学的教育学知识、哲学的教育学知识和实践的教育学知识。这三种知识具有不同的基础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替代他者。我们也可以用教育理论类型来取代教育学的知识类型。这三重划分基于三种有关教育问题的不同理论视角,与上述科学的视角、哲学的视角和实践的视角有关”。基于此,我们将职业教育学的知识类型相应地划分为三类,即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三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都有自身相对有限的主题领域,以各自面对的职业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也就说,每一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都应该有其特定的范畴、逻辑起点、陈述体系以及研究对象。尽管这三种形态的职业教育学都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但却是不同类型(异质)的问题。布雷岑卡还特别强调,应该从“目的—手段”一体性的角度来认识教育学(理论)的对象以及讨论其规范。科学教育学(理论)、哲学教育学(理论)和实践教育学(理论)都应完整地面对教育实践,只有这样,这些教育理论才有可能称得上是关于“教育之学”或“教育的”理论。他认为导致过去的教育学(理论)研究名不副实的原因在于这种“目的——手段”对象观的分离使然,而教育实践主要是以“目的——手段”的结构所呈现的,即它总是要不断地以教育手段达到所要追求的教育目的,促成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是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议题,在三种类型的教育学(理论)中都可以看到它。 1.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职业教育事实问题。根据布列岑卡关于科学教育学(理论)的诠释和理解,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在应然状态下,是一种在逻辑上较为严密,可以进行验证或证实的假设性规律的知识类型。其任务应是获取关于职业教育领域的科学知识。其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事实问题,即回答职业教育是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事实问题?在这里有必要做一个解释。首先要阐明什么是事实?目前来看,想要给“事实”下个定义并非易事,是个比较令人“头疼”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哲学家和学者试图给出一个正本清源的说法,也因此出现了许多不尽一致的观点和见解。但不论哪种观点都承认了事实是被主体人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物这一核心要素。事实具有客观性、具体性、永恒性、独立性、联系性等特点。我们把职业教育事实问题界定为:客观存在的职业教育是怎样或是什么的问题,包含了职业教育的现象、原因、实质等问题。 2.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职业教育价值与规范问题。布雷岑卡按照哲学可能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把它区分为分析——批判认识论哲学、阐明世界观(形而上学)的哲学和规范哲学。就教育学领域而言,他认为更为有用的是规范教育哲学(或者规范的哲学教育理论),并将其作为教育科学的补充。它回答在制订教育计划和采取教育行动时出现的价值问题和规范问题。其任务是,给教育者和主管教育的政治家提供评价取向和规范取向。在规范教育哲学中,首先要讨论的是各种与评价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育情境中的全部因素,尤其涉及各种目的和手段。教育哲学家应当指明各种教育现象有价值或无价值,确立善(或价值)的优先地位,并通过确立最高的目的(理想、价值或善),赋予人生与教育以意义;其次要制定各种规范。为此,须把表示应当是什么的规范与表示应当或不应当做什么的规范区分开来。前者为教育的理想、后者为教育的行为规范。 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亦是如此,其研究对象应是职业教育价值和规范问题,为职业教育计划和行动提供方向性保障,为职业教育者和职业教育决策者提供评价标准和规范策略。这些问题涉及职业教育情境中的全部因素,尤其涉及目的和手段。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认识方式是认识主体将介入所认识的事物,对之赋予意义,进行评价、做出辩护或建立规范,其所研究的对象不是既定的客观的对象,而是无法给定规范的对象,即待辩护的价值与规范,此时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不再是职业教育事实,而是出于主体对职业教育的主观需要的价值或规范,这种需要离不开职业教育事实这个基点,但主体需要与事实属性是一种建构关系,不同于单纯的职业教育事实本身,表现为规范或价值的辩护或确立。 3.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实践问题。布雷岑卡将实践教育学纳入到他的教育学体系之中,使之与科学教育学、哲学教育学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实践教育学没有科学建构的目的,只是直接的独立的实践目的,它为教育者提供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各种理性知识。因此它既非教育科学的附庸,也不从属于教育哲学,它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学样式。它主要回答“什么是应当发生的?”、“应当做什么?”、“教育应该如何进行即教育者在努力发挥种种影响时,应当怎样做或应当做什么?”。实践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提供规范性知识,任务在于为教育者的行动提供指导,“它给处在一定社会——文化中的教育者提供关于其教育任务和完成这些任务的手段的信息,并用适用的世界观和道德去激励他们的教育行为”。因此,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从事实出发,探讨如何变革未来的实践,即以职业教育事实为基点的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包含了规范性问题(回答应该怎么做)和技术性问题(回答怎么做)。正如前所述,“实践教育学没有科学目的,而只有实践目的”。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是直接指向职业教育中的每个实际问题的,既为职业教育者规定任务,又给职业教育者解决具体问题提供有效方法。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同样作为一种规范性研究,意味着研究主体将介入所研究的事物,为事物确立价值取向与规范。但其认识方式与科学职业教育学是有差异的,是“指令性的”。其研究对象是要主动地参与和干涉未来的职业教育实践,如何具体地规定特定时空下的职业教育者的行动纲领,可以用“理想中的行动纲领”来概括。意思是:这些行动纲领是建议性的,非强制性;富有理想性质;具有情感性和号召力;指向未来,而不是过去,等等。实践职业教育学(理论)要有效地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必须从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中获得法则性的知识,从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中寻求价值判断的标准,它是通过对科学职业教育学(理论)与哲学职业教育学(理论)所提供的知识进行评价性综合来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析时代主题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回应 [论文摘要]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时代的主题。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但现实的职业教育却遗忘了“生存”。人的本真生存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论文关键词]生存教育 职业教育 理论研究 一、生存问题是时代主题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作为人生存最低限度的“活着”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人的生存主要不再因物质匮乏而受到严重挑战。然而,在此种情况下,人们更加关注“生存”,“生存”以至于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话语。不仅社会下层人民为“生存”所困,而且一些“生活”颇为优裕的人也在感叹“生存艰难”。从世界范围看,不仅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解决生存问题,发达国家同样也没有摆脱生存困境。尤其受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生存问题变得愈益复杂且严峻,原以为很容易解决的“生存”问题却变得困难重重。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等,推进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国正融入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现代化的洪流,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心性结构正处于持续的不稳定性变化之中,中国现代化进程使国家富强理想逐步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尚需继续努力,促进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尽快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中国人的“生存”水平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生存与发展问题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 理论是实践的反思和提升,人的生存问题已经成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共同研究的根本课题。现代化虽使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扩展了人们自主、自决的自由度,但人的生存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本真生存的寻求构成西方哲学的中心课题。生存问题之所以凸现,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随着语言学和逻辑学的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符号逻辑的创立,使一些哲学家感到有必要也有可能从语言批判的角度,重新审视哲学史上沿袭下来的种种观念,弄清楚其意义之所在。另一方面,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对应的人的生存危机又使另一部分哲学家越来越注重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探究。正如施太格缪勒所指出的:“知识和信仰已不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和生活的必需了。形而上学的欲望和怀疑的基本态度之间的对立,是今天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巨大的分裂,第二种分裂就是,一方面生活不安定和不知道生活的最终意义,另一方面又必须作出明确的实际决定之间的矛盾。”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持续而广泛地关注和探讨着人的价值、人的异化、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责任、人的存在方式等现实和理论问题。在这场持续而广泛的探讨中,人的本真生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职业教育是人类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中人的生存问题的解决就是社会中生存问题的解决。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人的本真生存,人的生存必然是其关注的重点和核心,职业教育研究者的旨趣亦应转向对生存问题的关注。实际上,党和政府历来都重视人的生存尊严和人的生活质量,都大力提倡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尤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与任务,指出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需求,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将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在改善民生、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民生社会建设,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不可或缺。职业教育被寄予厚望,承载着培养全面发展、具有与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他们要能创造物质价值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这些创造者自身也能享受到精神方面的愉悦,真正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文明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并使人的生存价值得以彰显。 二、职业教育即“生存”彰显 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与尊严,这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命题。人类通过对象性活动体现人类生存的目的性,人的生存目的性决定了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人的生存意义追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本真地生存是人的永恒追求。职业教育作为人类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它是人类对生存意义追求的体现。马克思说:“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人追求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还超越这种物质追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人类生存问题之解决方式亦内化于职业教育之中。职业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亦是将人由一种生存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圆满的生存状态。正如有学者阐述的那样:“学校教育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试图提高'生存'关怀的程度和层次的一种努力”。 梳理中外有关“人的生存与职业教育”思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职业教育起源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西方职业教育发展起源于对人的生存需要理解的认识。人的尊严源于人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性,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本身的自在就是目的,而不是被使用的手段。康德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明确提出,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和他人当目的,而不是手段。每个理性存在的人作为目的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绝对价值,他不是作为手段依附在其他目的之上的条件性价值,人的生命与理性的价值是无条件的。我国教育家的职业教育思想始终贯穿“实用”(以反对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实效”(以反对教育不切实际)和“解决生计问题”(以反对不能适应社会上实际需要)。相应的,我国始终将职业教育建立在“解决生计”基础上,如“富国强兵”、“促进就业”,或者发展社会,甚至更直接,名曰“发展经济”。不同的只是西方人对人的生存的认识不同而已,他们对人的生存理解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等的基础之上,其基本理论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理解基础上,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建基于理性人、自然人的生存特点。职业教育与人的生存问题密切相连,无论是“理性人”、“自然人”生存需要,还是“生计”需要,都体现教育家对人的生存问题的关怀。从古代学徒制形态的职业教育、近代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到今天多种形态并存的职业教育,都是职业教育本质在不同社会发展形态的表现形式。无论是西方职业教育理论的“职业教育是人的理性运用”,还是中国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乃改善生计的手段”,其实质都一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从经济而言,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工具;从政治而言,职业教育乃提升国家综合国力之手段。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是人实现本真生存的不同扇面。 从人的本真生存看,职业教育乃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促进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基本旨趣。职业教育乃人类的一种生活,职业教育即人“本真生存”的彰显。职业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关系即职业教育活动是一种生活,是立足于当下的生活,走向可能生活。职业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要与工作世界密切联系,其中包括实践教学、工学结合和产学合作;第二,职业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如,关注学生就业、创业、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价值观等等。 以人的生存看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无论作为社会现象还是理论品质,始终是人的生存、生活和生命之花绽出的过程,职业教育即发展。首先技术即人的生存绽露。第二,技术浸淫着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追求。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真理的发生方式,它作为工具就是发挥作用,而发挥作用以“带出”(poiesis)的可能性为前提。就人与技术的关系看,技术思想家芒福德认为,人首先不是工具的制造者,而是意义的创造者。职业教育因技术的双重价值具有双重价值,其中功利价值是人生存的基础,终极价值是人生存的永恒目标。 三、职业教育遗忘了“生存” 从“生存”的本真意义来看,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第一,职业教育成为“人力”教育。职业教育强化“工具”内容,遗忘了“技能”中包含人的理智、情感和审美。职业教育异化为“现实的生存工具”,“能力”被简化为一堆没有活力的“技能”或“技巧”,人被看成可随意拆分的机器,人的各种能力就是机器的零部件。人们把职业教育由培养“人”变成培养“劳动力”或“人力资源”,忘记了职业教育亦是“教育”,忘记了“教育的目的”。突出的表现是,许多人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存在着误解。本文认为,依据“岗位群”要求安排部分职业教育内容是必需的,也体现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按照技术学的范式选定职教内容符合技术形成的原理。但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技术学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认识论上的知识只有转化为教育立场中的知识才能成为教育知识。教育立场的技术知识需要学生体验到其重要性与价值,并且让他们通过知识的学习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这时技术知识才能转化为人在工作中运用的“缄默知识”系统。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来看,如果将技术学视野中的知识或“岗位群”所需全部变成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就免不了使职业教育被“效率”所“控制”,学生变成“原材料”、学校成为“人才加工厂”、课程变成“标准件”加工的“机器”。另一方面,作为与自然科学同义语的科学,是人类了解自己的工具。正如现代大科学家怀特海等指出的那样:伽利略等以来的科学进展差不多已使我们知道了物理和生物界中所有可以证明的真理,但它对我们神秘的人自身的问题之解决却少帮助。相形之下,职业教育学对职业教育自身研究的局限性就更加严重了。 第二,职业教育中人的本真生存缺失。职业教育对“生存”的关切可以分为“实存关切”与“终极关切”。“实存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仅仅理解为它的现实性,并仅从现实性方面关切此在。也就是在“活着”的层面对此在的关切;“终极关切”乃是将此在之生存理解为它的精神性,并从精神性层面关切此在。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无“人”的职业教育一味地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一味强调学生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一味强调学生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不考虑学生个体兴趣爱好、性格特长和个人价值追求。这种职业教育是一种在人格与个性发展问题上止步不前的教育,它造成诸多人性的断裂:一个人在生产中可能是能工巧匠,但在精神生活中却缺乏情趣和美感;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可能会恰当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但同时又是一个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人;他极有可能整天忙于生计、为了物质生活的存在而失去精神家园。职业教育演变为在“职业”、“技术”固态知识的教学,一切以“实用”为尺度,使整个学校弥漫着“理论知识无用”的论调。职业教育立场中的知识简化为凝固的文字(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多以不同形态的“文字”资料呈现出来),固态知识代替流动的知识,使本来蕴含丰富人类财富的“知识”成为无意义的“空壳”知识。学生领会不到知识的意义、体验不到知识技能掌握的情感价值,知识教学成为无意义的“灌输”。所谓“实践教学”,也不过是增加知识学习的地点而已。学生对与人的生存意义息息相关的人文课程(或通识课程)不感兴趣,转而选一些考试要求较低的课程。在这种职业教育生活中,学生感觉不到知识学习的价值、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感受不到知识技能的学习所带来的尊严。用雅思贝尔斯的话说就是“……反叛;虚无主义的绝望;无数得不到发展的人陷入困惑;许多人放弃有限的目的,抵制和谐的诱惑,但是却沿着错误的道路探索……”。“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众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化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了,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用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 第三,职业教育忽视其本体功能。职业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服务经济的功能,也包括改善个体生存质量的功能。职业教育的本体功能应该是关切此在能尊严地“活着”。为了能够关心此在的“活着”,职业教育就必须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他们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所不能或不易产生的“能力”或“品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然后在此基础上生产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本身。为了能够满足此在实存的生命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倚重于劳动科学与效能科学。职业教育本是与人的生存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但当前职业教育学科研究框架内,职业教育学只研究怎样把外部世界(社会行业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塞”给学生,不研究怎样发展学生的内在力量。时下国内职业教育研究,最热门、最时髦的用语是“职业教育”要“以人为本”,令人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职业教育研究者在这方面却无视人之根本所在。虽认识到人的“生存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所构成的威胁,如现在社会就业和再就业问题严峻对社会造成动荡,影响国家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等等,但看不到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及对个体和社会的威胁。在物质不太贫乏的今天,现代职业教育依然是“实存的教育”,而不是“生存的教育”。这种实存的职业教育给予人们以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却没有给予人们以生存的理由和根据;给予人们对于自己和人类文明一种盲目乐观,却没有给予人们一颗清醒的头脑。其结果是,在现代教育的作用下,现代人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的生存能力(技术/技能),但是却越来越对生存的必要性发生怀疑。 四、职业教育理论亟待研究的问题 面对当今的社会主题,随着人们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人的精神方面的问题被提到了历史日程上,对生存问题的思考也广泛渗透到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思考中,《学会生存》提出:“社会己经创造了物质财富。这是人类'追求富有的权利'所需要的。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这些就是社会的根本目标。现在社会难道不应该把'学习实现自我',即人的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吗。”学会认知是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是为了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是为了与他人一道参加的所有活动并在这此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了使受教育者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就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让受教育者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地否定和超越它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职业教育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职业教育的定义。正如联合国有关文件指出的那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化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它向世人宣称:教育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关注人的潜能的发挥、素质的提高,即教育要关注人的本真生存和价值追求。人的本真生存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职业教育的合法性建立在对人的本真生存的认识的基础上将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对人的本真生存的理解是生存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生存论哲学对重新诠释职业教育内涵具有方法论意义,借鉴生存论哲学观照职业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论高职工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IT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目标体系 内容体系 管理体系 保障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IT职业教育及软件行业发展现状,针对高职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标准不统一、重视硬件建设而轻视软件建设等问题,从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探索研究了新形势下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建设,对提高学生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都有帮助,值得长期探索研究。 高职lT职业教育是IT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是促进IT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职IT职业教育对调整lT教育结构、广开成才之路,促进lT教育的普及,提高lT教育整体效益,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增进教育与经济的结合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职lT职业教育在国家各种教育中所占比重多少,是否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社会对学生数量的要求,反映出一个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同时,高职IT职业教育的好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约着整个国家lT行业的发展。 1.IT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1.1lT教育与社会需求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lT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对IT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根据权威机构测算,中国IT人才年缺口1O0万。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IT业仅软件开发人才的缺口每年约24万~28万人,而以我国“十一五”规划的设计,每年应培养软件人才达34万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但能够适应IT企业需要的人才,尤其是掌握最新计算机应用技术,具备大量项目经验的IT人才却少之又少。面对大量有志于lT行业的中高级学历人才,lT职业教育机构就承担起了连接学历教育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桥梁功能。相对于四年漫长的学历教育,IT职业教育以其灵活高效、目标明确等特点而深受现代人的青睐。其中,高职lT职业教育占很大比重。因此,必须加强lT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完善IT职业教育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走校企合作办学道路,以保质保量的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IT人才。 1.2软件行业现状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击,我国软件行业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在推动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2009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量达到9513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比上年低4.2个百分点。 其中软件产品增长稳定。2009年,全行业完成软件产品收入3288亿元,同比增长26.3%,增速高于全行业0.7个百分点,但比上年低2.4个百分点。 软件技术服务增势突出。全年完成软件技术服务收入2126.3亿元,同比增长31.4%,高于全行业5.8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224%。其中外包服务收入307{E元,增长35%。 系统集成增长放缓。2009年系统集成收入22029亿元,同比增长23.7%,低于上年增速26l7个百分点。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通用型系统集成业务正在萎缩,中小系统集成企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受益于3G建设加快、电子政务稳定增长、金融业扩张等,一些规模大、管理较好的大型企业系统集成业务增长稳定。 受电子制造业下滑影响,嵌入式软件和lC设计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全年嵌入式软件收入1673.6亿元,同比增长22.1%,低于全行业3.5-I"-百分点;IC设计业收入222.2亿元,同比增长10.1%,低于全行业15.5个百分点。 针对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新特点,结合学校所在地域位置,在lT职业教育中适当增加软件外包服务项目的实践环节很有必要。 2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1实践教学体系标准不统一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由大、中专转型过来的高职院校仍然还沿袭着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计划,乃至课程设置、教材教具,采用的仍然是“小本科”的办学思想。而一些发展快的高职院校,在借鉴了国外同行办学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对过去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大量改革,建立了适合本校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虽然走出了本科的办学模式,但在全国范围内同类院校专业还没有统一的实践教学体系标准,需要在今后的办学发展中整合统一。 2.2重硬轻软小而全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注重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置。但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还不够合理,实验小而全针对性不够,很多实践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创新能力,只是为了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掌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实践能力差,很难适应要求高的实践教学;二是教学安排不当,理论和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前后衔接不好,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又有空隙,实践项目存在重复现象,降低了教学效率,同时部分课程内容陈旧,实践内容简单,创新性不足;三是专业知识更新快,现有专业实验相对简单,基础验证性实验较多,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就业时专业对口率低;四是专职实践教学教师数量不足,力量分散,总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 3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3.1教学目标体系的建设 (1)调整培养目标。贯彻“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把基本职业素质、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目标,制定以实践为主体、理论课程依附于实践课程的专业培养计划。应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培养内容的衔接和互通。与之配套,必须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籍管理制度。 (2)调整教学计划。高职I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计划时应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同时考虑职业素质教育,以体现高职IT职业教育特点。课程设置要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教学内容应尽量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学生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考核结合起来,既可让实践教学考核保持职业性方向,又可避免重复考核。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调整与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计划,设定多层次目标。 3.2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 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3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管理包括机构、教学基地和人员等的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管理手段和评价指标体系等。 管理机构、基地建设和人员管理通常采用校系二级互有侧重、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级实验、实训中心可定为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教学实施单位,负责管理综合性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系部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教学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质量监督和考评由学校归口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应由校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实践教学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全校实践教学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质量监控与考评等工作。 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等实践教学文件资料和管理制度建设。实践教学工作涉及面宽,要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学环节合理衔接,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法可循、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 考核评价必须紧紧扣住培养目标,重点应放在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考核、评价上。教学考试要尽量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接轨,考核重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加强对考核方法、考核形式和考核手段的研究,以提高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为抓手,抓职业技能鉴定,促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3.4教学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lT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以具有一定实践、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较完备、先进的设备设施、仿真性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具有实践教学特色的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1)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高职院校致力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引进了一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但“双师型”师资的质量,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仍然是制约各校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打造鲜明特色的关键问题。师资队伍建设也要转变观念、大胆改革。从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加强理实一体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同样重要。学校人事部门要按照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方向和培养方法的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政策规定和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问进行有序流动,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吸引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的加盟;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2)教学模式创新。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延用普通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下功夫不够,学科体系的课程建设仍占主要地位。现代职业教育已有不少可借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法。该模式不受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按照项目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任务,并最终提交成果、接受评价。此方法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能力、多角度考核评价教学等方面对原有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结构性的改革。 (3)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校内基地的建设。设备添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要与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校内实训基地除发挥其校内教学与鉴定功能外,应具备开放性和服务性功能。高职教育要面向社会实施开放式、多样化的办学,要从思想上拆除中国式高校的“围墙”,努力拓展校企全程合作、互动互利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研究合作模式,针对各种培养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形成学校发展资源的多元结构和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局面。要在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共同建立实训基地、研发中心和校办企业等方面探索、创新,在与企业合作中实现“双赢”发展。 4结论 经过多年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而专业对口率也由2007年的27%提高~JE2009年的40%。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在学生就业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这和计算机专业相关领域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是分不开的,很多企业单位对我们的学生仅仅面试一两次就签订了用人协议,这是对我们几年教学改革的肯定。 信息社会,变化万千,针对信息社会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研究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宽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综合应用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改革是个长期过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采取各种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研究 论文摘要:在传统教学实践中,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着重讲授轻练习、重技巧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的弊端。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应用写作课程教学中引入项目课程理论,将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应用写作 项目课程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写作已经成为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技能。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应用写作课程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特别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意在将理论和实践更为紧密结合的项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提出了挑战。本文意在在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引入项目课程理论,对高职高专应用写作课程作项目化教学实践探索。 1项目课程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可定义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与其对应的课程模式是学科课程。职业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是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只有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设置的课程才能是项目课程,这是项目课程的本质所在。项目课程改革最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观。这一观念认为,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课程不仅要关注让学生获得哪些职业知识,而且要关注让学生以什么结构来获得这些知识。课程结构是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课程作为沟通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结构不可能来自课程本身,而只能来自外部世界。采取什么课程结构,取决于人们对课程出发点这一基本问题的看法。就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而言,其课程有两个基本出发点,即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与前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学术型人才;与后者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工作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体系是一个实践体系,这一体系对知识的组织方式不是按照知识之间的相关性,而是按照工作任务之间的相关性组织的。 2高职高专应用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应用写作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但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讲授轻练习、重技巧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学用脱节的弊端。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由于应用文本身体式的规范性、明确的工具性、极强的法规、政策性,使得它与文学体式相比,缺乏生动性、形象性。学生由于限于自身阅历及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在学习应用写作时对事物缺乏主观感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种受命行为,因而教师在实施应用写作教学时就难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应用写作本身客观存在的教学难度。而我们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模式都是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写作技巧,再分析例文,最后学生被动练习。这种授课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非以学生为中心,没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本来就程式化的应用写作变得越发枯燥,更谈不上学以致用了。 (2)教学目标错位,教学内容重心偏离。教学过分突出知识目标。职业教育的应用写作教材大多还沿用学术教育中的学科体系,与之相联系的课程旨在把个体导向学科体系,培养的学术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应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违背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至于我们在教学中常以理论为本位而非以写作技能为本位。传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是以文章为研究对象,从文本角度出发.归纳应用文的写作方法,忽视了写作主体的能力培养和写作行为的过程分析,导致写作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3)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教学效果不明显。应用写作有规范化、格式化的特征,教学很容易流于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导致课堂气氛的平淡呆板,学生写作时常处于一种机械、被动、甚至冷漠、厌恶的状态,缺乏学习兴趣。实际上。作为大学生。接触应用文的机会少,同时对社会的认识总是充满着好奇渴望。调查显示,他们对陌生的应用文写作开始大多抱着新鲜的态度,也有为将来的发展而学好应用写作的意愿,这是引起他们学习应用写作兴趣的原动力。关键是教师能否将这种新鲜态度及意愿保持下去,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 3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可能性 项目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是理论与时间更为紧密的结合,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它要求课程的内容设计,要以项目为主体,就是围绕项目来组织课程,以接近情境性,把职业情境和学习情境对接起来。这就要求进行项目课程改革的课程应具有实践性。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项目化,有些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如数学只能按照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尽管应用写作是语文学科写作课程的组成部分,但应用文具有与其他文体不同的独特性,即表现为应用文写作与工作、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从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或个人,人们处理事务、交流信息及沟通协调,社会每一个领域不同层面都离不开应用写作。应用写作这种实践的功用性,要求写作理论必须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面对实际的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技能和职业技能。这一目标和要求恰是符合高职教育项目课程的特点及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4应用写作项目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项目课程的本质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的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者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注于工作任务之中,教学过程由任务来驱动,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完美地融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以项目的形式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设计确立项目、任务(情境),这是项目化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深入工作实践,进行工作分析,在此基础上确立项目。应用写作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其面向不同职业领域应有所侧重。因此,我们去确定项目、任务时,针对不同专业,项目任务各有不同。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础项目,应用写作中公文类文书写作、机关事务类文书写作,这些内容是各行各业、各领域通用的,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写作基本技能。由此而确立的项目作为基础项目各专业通用。一类是专业项目,即专业所面向的工作领域而产生的项目。如招投标文书制作、经济合同订立等。各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可分为入门项目、主导项目、自主项目。下面是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经过深地分析,确立如下项目。 项目一: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具体工作任务有:①制定市场调查方案。⑦确定市场调查方法。③设计调查问卷。④市场调查资料收集。⑤市场调查资料整理分析。⑥撰写市场调查报告。⑦撰写市场预测报告。 项目二:教学仪器设备招、投标。具体工作任务两组:一组作为投标方,工作任务有:①收集招标信息。②制定投标方案。③制作资格预审文件。④制作投标书。⑤投标。⑥签订经济合同(经济合同的草拟)。一组是作为招标方,工作任务有:①招标公告(招标公告写作)。②制定招标方案。③发放自资格预审文件。④制作招标文件。⑤组织招标会议,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人。⑥撰写评标报告。⑦发中标通知书;⑧草拟经济合同、签订经济合同。以上项目融汇了应用写作课程中的投标、招标文书写作、商务谈判方案、经济合同、调查报告写作等教学内容,这些都是营销专业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要注意的是,“项目选择必须轮廓清晰,有明显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要有完整的工作过程,并与企业的实际的商业活动有直接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每个项目的设置不宜过大,以免支撑的理论知识太多,导致教学组织困难。 (2)制定计划,交给任务。分组教学是项目化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科学分组应坚持平衡划分原则,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学习。小组人数要适宜,小组规模应视项目大小和教学要求来调整。小组的管理亦可引入企业现实的管理体系,任命或选举小组组长或叫经理、主管等,形成不同的管理层次,对小组及项目实施管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职业角色的定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在计划的制定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他们自主确定工作的步骤和程序。教师只需对学生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善完善之处给予指导,逐步完善计划。对计划中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小组组长(经理)要明确分工,落实到人。 (3)按照计划,实施项目,完成工作任务。在实施项目任务的时候,要根据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入门项目可由学生从书本、网络、调查等途径获取有关写作知识,通过小组成员协作,自主完成工作任务。若项目比较复杂,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适时地i井授需要的写作理论、写作技巧。要注意把握讲授的运用时机,把握理论的切入时机。同时,教师所讲授的理论以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限。 (4)交流分享,检查评估。工作任务完成后,采用学生交流、互查与教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过程性评价,包括每个学生在各项目开展中的参与程度,完成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隋况,结果如何。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评价。整个评价应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体验成功、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 5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项目课程实施)所面临的问题 (1)项目课程整体课程体系设计问题。项目课程开发是一个专业的课程整体性开发,是对整个毕业生就业岗位所进行工作分析之后,确立项目课程门类和项目课程结构体系。因此,应用写作项目课程开发要纳入学校整体项目课程开发体系。否则,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就可能走入误区或半途而废。 (2)教材建设问题。这是项目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的应用写作教材较少。有与没有,教材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制约着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教师的适应能力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学科型课堂教学和受到传统教师评价的影响,教师比较重视按普通教育的模式主要在课堂进行理论教学。实施项目课程,教师的能力就不适应了。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特别是教师是否有应用写作的实际工作经历和实践能力是关键。 (4)教学场所、环境的问题。项目化教学讲求工作情境的设置,力争模拟实际工作情境或直接进入实际的工作环境。有时需要领学生走出教室,变封闭式的模仿为开放式的实际操作,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不足。如学习公文写作,可到当地政府机关了解现行的各种公文的制作、处理等实际程序规范,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应用写作的全过程。有人建议建立应用写作模拟实验室。但目前很少有学校在财力、物力上为处于公共基础深地位的应用写作教学提供这样的支持。即便有,模拟实验室如何建,建成什么样子,难度有多大,还需要探讨。但只要我们沿着项目课程改革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应用写作课程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成绩。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关键词:农村职教 滑坡原因 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从人们的观念、政府的重视程度到农村的现状诸方面对农村职教滑坡的原因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走出困境的研究对策。 我国农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曾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农职教育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许多地方,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已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很难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有关资料衣明,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13%。 2000午我国第产业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午限仅为6.79午,初中及以下水平的人数超过95 %,而日本同期同行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午限却是10.67年。另据资料,我国职业高中招生中,农林科人数所占比例逐午下降,1984午为38.7%,1990年为24.13%,1992年为12.19%.1997年为9.6%.2000年为7.8%.且呈继续人幅度下降趋势。如甘肃这相对落后的农业人省,在2004午的职业高中在校生中,农业类专业人数仅占1.16%.许多农职业学校的农业类专业因生源小足而无法开班。这不仅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国情不相适应,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情况也是少见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呢?笔者在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东等一些地区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农民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态度和鄙薄认识,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规模萎缩农村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农民及其子女。但是,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民不愿自己的孩子再上农村职业学校,认为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是升高中、考大学无望的孩子不得已的选择。孩子初中毕业后,绝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实在上不了的,宁愿让其回家种地也不愿让孩子上农村职业学校。据笔者对’("户有初中在读学生的农户家庭的调查,有,160的农户希望自己的孩子升高中,考大学,有86.7%的农户认为考不上高中,就让其回家种地。只有4.1%的农户认为,孩子若考不上高中,他自己愿意上农职业学校就让他去。事实说明,目前的农职业学校对农民及农民子女是没有吸引力、感召力的。 政府对农职业教育的关心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把农职业教育的发展纳入其任期目标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地方的县、乡两级政府将其精力主要集中在抓当地经济建设、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稳定、扶贫帮困等所谓的中心任务上,对农村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工作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扶持,致使国家规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加上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够扎实,地方政府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将职业教育向市场一推了之,任其自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得不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校舍破烂不堪,师资严重不足,经费得不到保障,实训难以正常开展,农民从农村职业教育中得不到实质性好处,自然就不会让孩子选择上农职业学校。 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的人才类型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培养的应是农业生产一线和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和中初级实用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要求。应通过构建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仍以学科教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加上学校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职业素养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所必须的实训场地和条件,学生花了不少钱,学了二三年,却学不到什么谋生的本领和致富的技能。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发现,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6.2%。绝大多数教师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后分来的,既缺乏农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又没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技能,在课堂上就只好传授学科知识。 农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实际毋庸置疑,农村职业教育应是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教育类型。因此,其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应符合当地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着眼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符合生产实际,顺应农民需要,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市场优势。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雷同,没有地方特色。选用的教材不仅文化课完全相同,专业课也一模一样。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出入很大,适应性很差,学生难以在全真的实训环境中接受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致使农村职业教育变成了普通的学历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 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农民花钱让孩子接受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将来有一个好工作、好职业、好归宿,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收益和身份收益。但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工商企业少,农业生产仍以分散的组织化、商品化、工业化程度很低的传统农业为主,除极少数有门路、有关系的农职校毕业生找到工作外,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仍旧回到了农村,依旧过着与父辈没有多大差别的生活,依旧靠承包的土地和笨重的体力劳动赚钱谋生,没有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上农职业学校不感兴趣。 设备、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困扰农职业教育的发展县(市)、乡政府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主体。但由于我国县(市)、乡财政基础薄弱,大部分县(市)、乡仅仅是保住了教师的档案工资,学校的基本建设和公用经费基本没有拨款,学杂费收入成为学校收入的主体,学校建设主要是依靠借款和欠款支撑。据笔者对68所农村职业学校的调查,生均校舍面积10.6平方米,生均图书15.2册,仅相当于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合格标准的一半。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更是有限,达标率普遍很低。68所学校开设36个不同专业,价值达标率仅为18.4%,项目达标率仅为32.6%。教师培训经费更是严重不足,2001-2004年,教师的人均培训经费只有168元,其中学历教育培训就占了60%。许多学校因为经费短缺而没有单列教师培训经费。许多教师因生活待遇低,工作条件差而不安心本职工作,而是千方百计跳槽。 那么,怎样才能使农村职业教育走出困境、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作为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政府是发展农职教育的主体,农职教育能不能走出困境,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态度。山东省的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办得红红火火,就是因为山东省的政府领导非常重视农村职业教育。省长韩寓群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重中之重就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必须积极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工作,尽快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深入实施绿色证书和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分管教育工作的王军民副省长明确指出:“山东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都需要一大批能留在农村的应用型人才,而这批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农村职业教育。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发展和办好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要像抓普通教育那样抓好职业教育。”山东省的青岛、济南、寿光、平度胶南等地之所以都做得很好,就是在办学的指导思想上能急农民致富之所急,想农民致富之所想,政府扶持引导学校,学校着眼农民需求,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中小企业家和致富能手,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作为教育对象的农民和农民子女也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必须明确个体有差异,社会也有分工,期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考入大学是不现实的。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农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朝阳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已把“三农”问题提到了首要位置。只要肯学、肯钻、肯付出,在农村一样能有所作为。 建立政府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明确,由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振兴农村职教关键在政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教育部门主管,农业与科技部门参与的办学原则,把县、乡职工和劳动力总数中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科技贡献份额等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工作成效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地方政府应从对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五个到位,即领导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责任目标到位,真正将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1)认真做好农村职业教育规划。(2)增加对农村职教的资金投入,尽快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3)制定特殊优惠政策,为农村职教引进人才。(4)做好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工作,包括生源的发动、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等,以便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推进学校转制,引入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县级政府除依法办好示范性农村职业学校外,要下决心对其他公办农职业学校进行转制,坚持办好一批,放活一批。必须明确,转制不是改变所有制,而是改变农职业学校的筹资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发展才是硬道理”,只要国有资产不流失,只要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发展,什么体制、什么机制都可以试。另外,要广开筹资渠道,鼓励民间集资办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扫除不利于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各种障碍,当前的重点是要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打破单一学历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农村职业教育应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农村从业人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办学形式可不拘一格,农民可以随到随学,进出自由。既可以办三年制的文凭学历班,也可以办不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班;既可以把课堂放在教室,也可以把课堂搬到工厂或田间地头;既可以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也可以开展专门的实践操作,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教学形式和培训形式,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做实、做大、做活。此外,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由学科本位向职业本位转变,要根据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设计课程,编排教材,确定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学科专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设置一些新专业,如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农业贸易、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检验等专业;要对各学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使农村职业学校真正成为为“三农”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人才培训基地。 制定扶持农职教育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众所周知,农村人力资源政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各级地方政府应把农村职业教育纳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范畴。目前,我国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处于工农业竞争发展到工业支持农业的阶段。针对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农村职业教育应在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建设、学杂费、助学金、奖学金等方面制定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减轻农民及其子女接受农职教育的负担,如减免农业类专业学生的学费、住宿费;增加奖学金、助学金额度;通过实习返还学费;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无息、低息贷款;县、乡、村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招工、招干应优先考虑安排农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等,以此来提高农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感召力,以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谈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模式 论文摘要:本论文在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盐城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在剖析盐域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基础上,找出问题,提出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推动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呈现了开放搞活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职业教育全面走向市场,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在发展中遇到许多新困难、新问题、新挑战。 一、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盐城市农业职业学校目前主要有四家: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建湖二职中、东台二职中。 1、盐城农业学校建于1952年,是一所知名度较高的省部级重点学校,长期开设果树、农学专业、2004年3月,盐城农校升格为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在全国有影响的农业类职业中学,江苏省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3年,设有13个专业,5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3000多人。 3、江苏省建湖第二职业高级中学是省级重一皇职业中学,学校化于建湖县东郊钟庄镇,学校设有现代农业、园林等专业,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优越的条件。 4、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创建1968年,是一所省级(国标)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学校拥有多种经营、半自动化鸡场等20多个文习场地和多种经营等专业实验室。 二、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模式分析 1、盐城农校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农校培养的是实用技术人才,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 2、射阳职业高级中学培养人才模式 盐城市射阳职业高级中学是盐城市的四所农业职业高中之一。教学的组织模式和盐城农校是一样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制为二至三年,但是它的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相对低一些。 三、盐城市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盐城市农业学校办学方向不明晰 随着盐城丁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许多农业职校把视角从农村转向城市,纷纷停办原来的涉农专业,改办而向城市的机械、电子等专业,农林专业规模相当小,2008年盐城中职招生中涉农专业仅占2.2%,且多为参加汀苏对口单招升学班,加入应试行列。许多农业职校没有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思想相当严重。 2、盐城市中等农业学校生源下滑 招生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1997—2000年盐城市农业巾专经历了历史性转折和困境,前:年基本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到2000年,农业中专招生人数严重下滑四所不同层次的农业类学校学生培养米看,都存在着在招生规模不断扩的同时,农、啦类学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的明显反差。 3、生源基础素质差 从盐城农校近十年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统计(见表)可以看出.并轨前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较高,但并轨后录取的学生平均成绩呈逐年下降趋势,到了2004年以后,入校学生的平均成绩还不到300分。这是由于招生困难,中等农业学校为了维持办学,文化基础再差的学生只要愿意读农校,还得招收进来培养。 4、办学经费不足 农业学校的建设起点普遍较低,财政投入少,收费低,基础设施差,实验设备落后,现代化教学手段装备不足,实习基地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较低。 5、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严重缺乏专业教师,所以中等农业学校不得不从校外聘请专业人员从事专业课教学,有的外骋人员甚至只会操作不会讲,有的只是为了一些课时费而上课,责任心不强。 6、农业学校办学模式封闭 许多教师还是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一支粉笔、一本书,于是出现了“教室里养猪,黑板上种田”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对于适用性很强的农学教育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来说,已经严重的不能适府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7、毕业生就业难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农业中专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一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基本满编,甚至趟编。农科类毕业生对口从业率不足20%。许多毕业生走上外出务工的路子。 四、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存在不少的问题。经过分析现阶段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笔者提出发展盐城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 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途、相对于其他职业学校,积极“投身科教兴农主战场,坚持为‘三农’服务”,必须贯穿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 2、实行农业专业优惠政策 当前盐城要通过招生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职教意识加快盐城农业职教免费的步伐,可以以职教券的形式实行减免费政策.实施农贫同学生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政策辅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费减免、校内赞助等措施。 3、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到生产第一线直接感受“大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把研究成果整合到教学内容上来,小断更新知识。并积极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和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4、构建多元化办学机制 突破中等农业职业教育长期单一部门办学的管理格局,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盐城市应加大农业职教师资培养力度,从以下几方面蕾手培养农业职业教师:一是要依托1-2所高职院校人力培养巾职师资;二二是要大力引进专业教师和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6、改进办学模式 农业职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按照“产教结合”的教育思想,根据学习需要,自己从电脑网络中查询信息、最新资料等;图书馆全面向学生开放,学生可随时查阅或复印材料,使用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活”教材。 7、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就业。 结语 随着前不久困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开发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利用沿海独特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盐土特色农业和沿海农产品加工业,盐城农业职业教育必须溶入沿海开发大战略中去,为盐城地方经济振兴作出应有贡献。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基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认识,政府有关部门要求职业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维,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到了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关于“双证书”制度的研究,大多“就事论事”,关注该项制度的意义、现存问题及完善措施,而很少对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反思和质疑。从批判性视角切入,运用历史研究法、质性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点。 论文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批判性思维;研究综述 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和国家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从业者没有技术、技能方面的资格要求,于是提出了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想。九十年代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工作提上日程后,国家法律、政府文件都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建设工作。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双证书”制度作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举措。尽管两项制度已实施多年,但总体感觉实施效果不佳,与制度设计的初衷有相当的距离。我们不禁要问: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果真是一种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吗?“双证书”制度究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还是指挥棒?所以,检索相关文献,开展相关研究,是一项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联系劳动就业和教育培训的桥梁和纽带。当职业资格成为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条件时,自然会激发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动机。另外,职业教育与培训原本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试成为职业资格制度内容的那一刻起,职业资格制度就具有了教育的属性和功能”。甚至有学者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培训有着天然的联系。所以,早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刚刚提上日程的1994年,就有学者撰文,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契机。 括而言,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互动关系说”,一种是“辩证关系说”。 “互动关系说”的代表人物是北京教育科学院原院长马叔平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研究员邢晖,二人共同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科国家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课题编号AJA010029)。他们认为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是分属于教育培训(人才培养体系)和劳动就业(人才使用体系)两个不同领域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他们共同服务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促进就业这一根本目的,因而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或者说内在统一的关系。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首先,职业标准的建立为职业教育目标的确定、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有利于客观、公正、有效地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有利于改进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的设置,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职业资格证书为职业学校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工具,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使职业学校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有利于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最后,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拓展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对就业准入制度的影响与作用表现在:首先,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是“考”出来的,而是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培养”出来的。所以,职业教育是就业准入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其次,职业学校承担着组织学生接受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工作,有的学校还要承担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任务,所以,职业学校是我国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的一支重要力量。最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推动了就业准入制度的完善。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这里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教育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主要是指正向的影响及作用,这与我们通常对互动一词的理解是一致的。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作用亦有正负之别。所以,将职业资格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定位于积极影响和正向作用的互动关系,笔者总感这种观点有失公允,有偏颇之嫌。于是,当有学者提出“辩证关系说”时,笔者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刘春兰认为不能只强调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联系,而忽视二者的区别(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起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高职教育则以学历证书教育为主,专业分类和教育标准是国家学历文凭制度的起点,专业教育是这个制度的主体,学历文凭证书是这个制度的终点。)以致高职教学走入误区:在实践教学中,用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取代实训大纲,仅仅强调具体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中,曲解“必需、够用”原则,降低教学要求,使学生未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等。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霞晖提醒我们:在看到职业资格考试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时,也要看到前者对后者的反拨作用,如可能会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缺失,助长学生学习的浮躁心理。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副教授蓝欣等亦警示我们:职业教育存在片面追求职业资格,将职业教育演变成新的“应试教育”的危险。 相比较而言,辩证关系说更令人信服,更有益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正如刘春兰所言:探讨联系,是为了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更好地融入高职教育,实现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使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更加鲜明。发现差别,是为了不降低高职学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这两种有着不同使命的教育,都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二、关于职业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决定性的。所以,政府有关部门一再强调“双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要求职业院校积极推进“”制度。学者们关于实行“双证书”制度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论据,除了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提高就业率,其他与前文“互动关系说”有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影响及作用的观点大同小异,故此处不再赘述。以下将对该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完善的对策研究进行综述。 (一)现存问题 “双证书”制度的实质是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实施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经检索,笔者发现与“双证书”制度相关的职业院校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两个方面均存在问题。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除了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令人质疑、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不高、证出多门,影响职业院校两种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主要是职业标准。首先,国家现行职业标准的覆盖面小,且主要侧重操作性岗位,尚未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职业岗位。所以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及职业院校学生取证的需要,致使某些专业无证可考。这一问题在职高、中专较为明显,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这意味着职业院校某些专业不具备推行“双证书”制度的条件。其次,有关规定为高职学生考取与自己学历层次相适应的高级资格证设置了障碍。高职学生在校时间为二至三年,职业技能鉴定不能越级报考的规定,导致学生不得不经历两次报考才能取得高级资格证。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学校教学安排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积极性。再者,有的职业标准滞后于实践,跟不上职业变化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种教育有机结合的效度。 对于具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专业,大多也存在两种教育不能有机融合的情况。这主要是职业院校自身的问题。除了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主要是职业院校的软硬件不能适应同时开展两种教育的要求,如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师开发双证课程的能力不足,为技能教学服务的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 (二)完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认为,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前提是制定统一而完整的职业标准。根据需求,增加职业资格证书的种类,尤其是技术类、复合技能类和面向第三产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依靠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职业资格标准。 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固然重要,但是,由于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所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某些专业无证可考的问题,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陈兴东建议有关部门合作开发适应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并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和办法。有证可考的专业如何实现两种教育的有机融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壮国桢提出三种双证课程融通的模式,即一体化课程、阶梯型课程、模块式课程。 关于职业院校自身存在的问题,有些靠自身努力是可以解决的,如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工作不到位,实训设备、实践教学基地不符合要求等;有些问题的解决则必须借助外力,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双证融通的课程等。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沈凤池建议实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推行“双证书”制度中的作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汝志认为职业院校可以和行业、企业合作修订、编制职业技能鉴定中不成熟、不完善工种的考试大纲及教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田秀萍认为应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一个由教育专家、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认证委员会,负责组织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规定专业设置条件,并对各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认证。 三、从现有研究之不足看未来研究可能的创新与突破 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文献不可谓不多,笔者共检索到88篇,其中71篇是专门探讨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的,但有分量的、发人深省的文献并不多。在专门探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关系的17篇文献中,提到应辩证看待二者关系的文献仅4篇。71篇专门探讨“双证书”制度的文献(其中5篇是硕士学位论文),仅有1篇论文对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提出了质疑。分析原因,笔者认为是众多研究者未能很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研究。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批判性思维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问题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所以可以保证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它可以给出关于某一事物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批判性思维并非是一种偏执型思维,这种批判并非“为批判而批判”,而是一种基于公正立场,客观、实事求是地批判。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互动关系研究”,二者关系可能有互动的一面,与此同时,有没有一方对另一方限制或者双方互为限制的另一面呢?另外,从理论层面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否据此就可以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呢?从有关史实来看,是不能轻易下此结论的。一方面,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已近二十年,但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另一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我国的职业教育曾出现过基础不牢、时间不长的繁荣期,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酝酿期。所以,二者的关系绝非用一“互动”即可定论。如果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即将二者的关系明确为“互动”,那么在研究过程中就很可能会出现限制研究者的视野,产生“为互动而互动”的问题。如为实现二者的互动,邢晖提出的对策有: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职业院校培训、鉴定、取证功能一体化。笔者认为,就业准入制度实施得再严格,也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职业;而培训与鉴定功能一体化,更是违反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教考分离”、第三方鉴定的根本原则。所以,若以“职业教育与就业准入制度关系研究”为题,进行正反两方面的研究,可能研究价值会更大,研究效果会更好。 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职业院校实行“双证书”制度进行分析,我们就会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值得追问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职业资格证书有证明获证者职业能力的标识作用,这种作用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是否越多越好?是否越多越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一个官方制定的职业标准吗?为什么职业院校推行的“双证书”制度困难重重?难道仅仅是观念、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有无可能是这一制度设计本身就存在问题?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开展学历教育又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做到双证并重,这符合唯物辩证法吗?职业院校真的能培养出与劳动力市场“无缝对接”的技术人才?企业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职责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对上述问题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那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还是调整为“稳步推进”的好。 有了研究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研究,即研究方法的问题。笔者认为,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需要用到历史研究、质性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历史研究法将有助于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目的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有无变化?若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当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学校职业教育是什么关系?后来,这种关系有无变化?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质性研究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研究的方法。笔者认为,探寻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离不开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田野研究、个案调查等研究手段。比如,如果研究者能到一所学校亲自参与某一专业双证融通培养计划及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定会收获颇丰,并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准确界定前文提及的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专业与职业间的区别,显然得用到比较研究法。另外,我国职业院校在实行“双证书”制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他国家的职业院校是否也在实行同样的制度?他们是否也曾遇到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我们很可能会有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就业导向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定位 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导向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得长远的发展动力,必须面向市场,合理定位,办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高职高专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就业乃民生之本,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否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是评价一所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所学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的关键因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才能克服和改变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与就业脱节、与岗位能力脱节的状况,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 (一)目标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数以百万计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职教育肩负着不断更新、提升一线劳动者素质的任务。高职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劳动者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满足社会对就业者越来越高的学历要求,为个人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可以说,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上需要的、抢手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职业定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它是为学生进人现实和未来市场就业或创业准备的教育。面对市场需求和新经济的挑战,学生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位置上;立足于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爱岗、创新,成为知识型劳动者。其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三个方面。高职毕业生应掌握相关职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并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处理、指导、解决一线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并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基本完成上岗前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各种准备,这是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显著区别。 (三)知识、能力定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某种生产技能培训和管理的教育。它以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在进行职业岗位描述、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需施教;着眼于职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而组织理论和实践教学;着眼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补充、更新,选择教学内容与构建课程结构,体现职业能力要求而形成课程体系。这种体系应是打破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创业能力、创新精神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样的知识技能型劳动者应具有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具有经营管理、合作精神与开拓能力,能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一线发挥有效作用。 二、高职人才能力培养要求 (一)实践与经验 实践是经验的基础,高职人才需要较多的工作经验,因此培养这类人才时,要进行全面的实践教学。更有效的培养方式是先进行技术或业务训练,然后进行管理业务训练。这种训练可在高职院校内通过这两类课程的学习,一次性获得复合性的高级职业资格,也可以在完成某种职业的技术或业务训练之后,接着进行管理业务训练,分两阶段取得双重职业资格,相当于高级职业资格。 (二)求实与创新 传统教育要求老老实实做学问,但要求学生脚踏实地不等于反对学生好动好问,标新立异,有创新意识。也不能因为某些困难,局限和现实阻碍以至反对创新。求实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夯实基础,创新才有可能,高职人才只有心存创新意识,才能更努力获取实实在在的学问。 (三)理论与技能 高职院校要把成熟的技术与业务技巧传授给学生与进修人员,故还要进行理论与策略的学习,熟练各种技术技能以及教学交往技巧的训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专院校偏重工程原理、设计和决策方面的训练,忽略了大量普通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训练,或进行了但缺乏实效。高职人才如何精通所在领域的技术和业务,可以针对对应的技术岗位进行定向培养,但限于办学基础、实力和办学经验,特色也难发挥。所以如果采取院校与银行、证券公司、企业等多方面合作训练的方法,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教育功能的强化。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功利性目的。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根据就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根据就业的需要来开设课程,根据就业的需要来组织教学。对于高职院校的办学者来说,就业应该成为一根.‘指挥棒”,由它来主导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就业才是硬道理”,因此,应以就业为导向,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大专业设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1.专业设置:首先,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首先依据的是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应组织由学校、企业领导、各部门技术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进行调查分析,听取各行业、各部门技术专家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开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改造现有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切实突破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的专业。其次,面向未来,咨询委员会对社会发展和未来对人才需求走向做好预测,紧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在设置专业时考虑到未来社会的需求,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增长迅速的领域如电子媒体、通信技术、服务业等方面,开展新的培训职业。 2.课程设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依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够用适度的原则,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出发,请企业、事业单位参与决策意见,共同研究决定。基础可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服务的职能。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要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此要求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应为1:1。 (二)从培养模式做起,努力打造仃单培养方式 所谓“订单教育”,是指由某个或某些大企业提出明确岗位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该岗位就业。由于岗位明确,技能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明确,教学内容也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有所感受,毕业后可很好胜任工作岗位。企业也有了满足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减少了岗前培训,这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双点的方式,体现了把就业为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征。 如果把订单教育的企业范围扩大到某一特定行业或企业群体,则就是行业渗透类型的产教结合。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不同,但对一线技术人员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准确把握并围绕这些要求开展教学,使学生总体上适应整个行业的要求,将来不管在哪个企业都能够很快顺利上岗。这种方式学校与某个企业的合作形式往往是“松散”型的,企业一般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教学内容上不针对哪个特定企业,专业综合性较强。 (三)从双证培养入手,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粱 以就业为导向,首要的就是推行双证书制,从而从根本上推动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这对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教育部要通过评估等手段,引导和促进学校主动与劳动、人事以及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不仅包括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也包括人事部门专业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应该包括其他行业部委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高职院校应该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以及其他行业部门积极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教学计划和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另外,学校还应该具有服务意识、市场意识,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树立学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对毕业时没有签约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学校应该在半年内定期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力争在毕业前有}%以上的学生能取得双证。 (四)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促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 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人手,把教育和社会结合起来,使教育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把产学结合作为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途径。具体做法:一是要求每个系都要有一个共建单位,每个专业要与2一3个企业加强联系,成为协作单位;二是安排专业教师深人一线调查研究和参加生产实践锻炼;三是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安排学生提前就业,顶岗实习,在校企结合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阶段的教学任务。 在理论教学改革方面,一是通过社会跟踪调查,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的变化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二是根据人才能力培养要求,将有关教学环节组成系列课,在系列课的基础上,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作用,合理划分各自的界面,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出版高职特色教材;三是讲练结合,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四是注重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除“两课”外,应增加《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关系学》、《社交礼仪》等选修课。 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目标应与高等教育的整体培养目标一致、高等学校应该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沟通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使之不仅给学生提供实验、实习的场所,也给学生提供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机会;不仅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现场训练背景下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把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点,把实践教学作为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的融合点,从实践环节上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造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所谓“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指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或经济师等,具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队伍;以及既有教师,又有工程师、经济师等的教师队伍。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实验实训水平是关键。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院示范性建设的目标之一。一是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工程实践,提倡教师社会兼职,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学校从银行、证券公司等单位聘请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兼任专业课或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以密切教学与企业实际的结合,缩短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距离。 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力资源的质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技能素质不高,就业困难。政府、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一、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的必要性 今天,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亿人。并且这一社会群体的总人数正以每年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快速递增。10年或要不了10年,该群体的总人数将突破2亿甚至更多。鉴于城市(镇)化进程还须持续30年至40年,不出10年,“00后”还将不断加入其中,若继续回避这一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社会的演进非但没有和谐可言,还将生出无数后患,这将直接关系到城乡的社会稳定,形成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是未来10年至20年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加快生产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加快劳动力要素流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即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支撑“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产业结构升级转变。 二、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难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仅占30%。这导致他们不仅就业稳定性差、流动性高,而且难以成长为现代产业工人和融入城镇。 目前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技工的需求快速增长,而目前相当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总体偏低,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状况将成为当前的突出问题。有些城市在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方面实施“高技能先落户、低技能后落户、无技能不落户”的政策,缺乏技能者只能成为城市过客,掌握技能者则优先被城市接纳。因此,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缺乏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旦新生代农民工掌握了技能,随着就业稳定与收入增加,他们在城市面临的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新生代农民工渴望得到职业教育机会 据南京师范大学的《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调查显示,68%的人对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不满意,64%的人要求接受技能教育,54%的人外出打工的动机是开阔眼界、学习本领、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找份工作很容易,但想找份理想的工作却很难。如果一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我想找份能学到技术的工作,如果能在工作中学到一门技术,即便工资低一点,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个人的发展有好处”。 由此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在关注福利待遇、上班时间、工作环境的同时,更关注自身的发展空间。他们不愿像父辈那样做苦力,而是希望在工作中学到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使自己的劳动更加值钱。挣钱也更轻松一些。 四、积极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就业 没有过硬的职业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有序外出就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自发的愿望,也是适应国内产业升级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8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参加技能培训对找工作有帮助,但是仍有六成外出农民工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新的产业结构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尽快掌握新的技术,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引导他们适应和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要,促进平等就业。 (一)制定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规划,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和返乡创业 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纳入国家社会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把农民培训事业上升为国家行为来推动,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建设和科技等部门的丰富资源,发动数量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办学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尽快使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够得到由政府提供补贴的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建立政府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基本补贴制度和购买培训成果机制,推行培训券(卡)等办法,建设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推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准入和控制制度;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求,按照不同的就业意向和需要,分别提供实用的职业培训基地与实习园地,从“一锅炒”走向专业化,从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提供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机构;加大资金投入,足额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培训补贴资金,设立专项资金,改善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 中国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如果有教育需求,可以免费接受更高级的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由“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加法向“创业一人、带动一拨”的乘法转变,发挥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拓作用。 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外,还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适应能力和思想观念的培训,尤其是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融入、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转变生活方式的培训,让他们从“洗脚进城”到“洗脑进城”,从而真正适应社会、融入城市生活。 (二)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农村劳动力进人大中城市往往面临较高的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亦工亦农,进退自如,就业成本、生活成本和心理压力都比较低。并且县域经济一般以中小民营企业和特色产业为主体,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比较低,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县域社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50%以上,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推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通过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和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在未来一段时期仍是一条不可忽视的重要渠道,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三)完善用人单位培训员工的未来收益的制度激励 就目前而言,一方面是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工荒”,劳动力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培训员工的积极性,就可以通过自身培养缓解并最终解决“技工荒”,降低员工的流动性。目前,企业之所以不愿意自己培养高级技工,主要是不希望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只要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收益得到保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企业培训员工的动力问题,而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高流动性问题,有利于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稳定”的诉求,而且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技工荒”问题,满足其对专业技能培训的需求。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试析职业教育发展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论文关健词:职业教育 技术技能 实训基地 论文摘要: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形势,阐述了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的重要性,以及知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川。职业院校如何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值得我们广泛地研究和深人地探讨。 1.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精神.深刻领会、端正思想、埋头苦干 1 .1深刻领会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我国的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都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匾乏有很大关系。现在经济全球化深人发展,国际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与重组,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我国制造业水平,使“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有竞争力。这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就业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指出:为了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为了发展农村必须发展工业;为了建设农村必须走城镇化。这都需要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1.2消除重学轻术思想 长期以来,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承受着社会上一些偏见和不正确的观念的影响,我国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大学生、高中生就是比职教生好,这是一种偏见,我们多少年搞学术研究,实际上重学不重术,由于这种偏见,我们对术的研究远不如对学的研究重视。我们在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教师应打破这种观念的羁绊,默默耕耘、勤奋工作、刻苦学习,推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的昂扬向前。 2.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与使用,实现做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 2.1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搞好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根本途径,是使学生由课堂和书本知识走向就业和职业岗位的重要桥梁,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解决职业教育的诸多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实训基地建设就是这个突破口,把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使用好,努力做到学校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就会对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由于重视不够、投人不足,以及一些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没有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职业教育是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早在3000年以前,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就认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职业教育领域,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教学。 2.2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聘请生产和服务一线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选拔和组织相关紧缺专业领域的骨干教师外出进修。 2.3实训基地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3.1面向本地经济: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水平、产业结构及市场需求情况,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形式和内容。 2.3.2考虑本校实况:考虑专业设置及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本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与学校的长期发展和具体规划相联系,科学确定实训基地的模式和建设计划。 2.3.3与专业建设相结合:实训基地必须要结合学校已有专业及未来专业开发设置情况进行建设,要适应专业特点,为专业发展服务,建设多功能、使用效率高、周期长的实训基地。 2.3.4兼顾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效益:基地建设首先必须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其次是适应市场经济,与市场相联系,创建生产型实训基地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2.4实训基地的管理 遵循“管理出效益、管理保质量”的原则,对职业学校的实训基地实施科学管理。 2.4.1制度建设先行 ①实习工场(车间)安全制度:学习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对学生实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工种安全教育、岗位操作安全教育)。 ②设备操作与维护保养制度:正确使用设备,会对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③工量器具借还与赔偿制度:能按规章借还工量器具,对违反操作规程或人为故意因素造成损坏的工量器具(含设备)实行赔偿制度。 ④实习教学管理规范检查制度:对教师执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行过程管理、课题管理、考核与评价规范管理;对省教育厅颁布的实习教育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作定期检查。 ⑤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对实习中发生的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按事故认定及处理制度处理,真正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受到教育和处理不放过;教师和学生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⑥开展“7S”活动,培养文明生产习惯。“7S”活动,是指对生产现场各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的活动。 2.4.2注重经济核算,努力降低实训教学成本 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科学安排实训设备培训运转计划,发挥最大效益;以节约的原则,科学设计实训课题,降低用料成本;充分利用人力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市场,承接产品开发、制作工程,创造经济效益;让“开源节流”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 3.结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择业观。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认清形势、埋头苦干,扎实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这一职业教育的突破口,才能够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措施与保障条件。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发展措施 保障条件 自第三次全教会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用得好、下得去、留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同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人才,特别是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要相比,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相比,我们还必须对2o1O年、2015年乃至更长时间内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前瞻性的规划。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1.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和主力军。 从1998年至2003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43万人增长到200万人,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480万人。2003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24%,在校生占43.24%;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占普通本专科生的52.5%。1998年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学校432所,2003则达到9o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学校总数的58.5%。已基本形成各地市至少拥有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合理布局结构。199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9.8%,到2003年则提高到17%,2004年则达到19%。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和主力军。 2.丰富和完善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和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目标和模式比较单一,学科型的普通高校占高校的绝大多数,并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比较单一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学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的局面。现在,已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得到了突破性进展,增强了高等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 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日益提高。2003年底,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7.6%;至2004年9月1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为6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部分省市高职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甚至达到或超过了本科院校。 3.初步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发展思路。 教育部在2002年10月、2003年12月、2004年2月,先后在湖南永州、武汉、无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第一、二、三次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的共识。产生了“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2+l”等富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同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不断提高,办学特色日益鲜明。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问题: 1.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质量之间存在矛盾。 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岗位人员的比重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O一加%的比重。在仅有的4%高技能人才中,也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问题。这说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还存在较大距离,因此,要加快对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学历水平。同时,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同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 2.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与高等职业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之间存在矛盾。 一是高职教育的投入机制不完善。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的职责不明确,导致有些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发展困难;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取得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的政府财政支持,更没有取得政府如“985工程”、“211工程”等财政支持。 二是国家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税收政策不配套。由于企业对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上的经费支持、设备投入等无法在税前列支,影响了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影响深层次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三是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同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师评价标准。师资是办出一流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条件,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一支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国家的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学校从企业引进需要的师资存在着困难;目前。国家还没有建立起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师评价制度,如以学术性标准评定高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不同的专业技术职务之问不能相互认定等。 3.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办学条件不足、人才培养模式不鲜明、就业率不高等问题。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的急剧扩张,办学条件不足、实训基地建设薄弱等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我国还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还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还不高,到2004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3%,而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只有6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路 1.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目的,以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建设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 到2010年,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办学思想指导下,高等职业教育要由主要注重规模扩张,全面转向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到2015年,形成规模巨大、结构完备、质量过硬、效益较高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 (1)发展规模。 继续推进高职教育的稳步发展,并在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充分考虑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特色的基础上,建设100所左右综合实力强、特色鲜明的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2)专业设置。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同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国家要建立专业设置公共信息平台,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一、二、三产类专业。重点建设经济发展急需的大类专业和主干专业。 (3)课程设置。 建立综合化、模块化、弹性化为特征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抓好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在今后五年内,重点建设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4)师资队伍。 要建设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双师型”比例合理的、数量上满足教学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研究生比达到50%以上专业教师的“双师型”比例达到8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和实验实训教师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培养1000名以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级名师和技术能手。 改革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评聘制度,打破用学术性大学教师标准评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做法,建立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技术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师评聘标准,并单独成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5)实训基地建设。 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未来五年,国家要集中财力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共享程度高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专业实训基地,增强实训基地面向市场的服务能力,提高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措施 1.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模式长期以来比较单一,造成盲目追求高层次的“升格热”,这同高等教育的合理定位、科学分类长期以来未得到有效解决有较大关系。国家应该用新的思路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实际需要,在高等职业教育内部构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应当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和综合素质的要素而定。可以考虑2年制、3年制为主,在发展成熟时期可以发展本科和研究性层次的应用型高等职业教育。 2.启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建设。 (1)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已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我国企业的产品合格率平均只有70%,由于工艺不精等原因,全国每年因不良产品而造成的损失近2000亿元,因此,要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大力推行“订单式” 培养,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同步。教育部要加强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协调,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要为高职院校设立技能鉴定站、开展技能鉴定提供“绿色通道”;启动“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资格培训工程”,强化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培训,使高职毕业生具备“双证书”,提升就业能力;共同开展精品专业认定工作,对精品专业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工程。 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要抓紧实施“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扩大参与培训的高职院校数量,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计算机与软件技术、护理、建筑技术等专业,在300所左右高职院校建立高技能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为相关职业领域培养100万名以上毕业生,职业培训技能400万以上人次;积极参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50万技师培养工程,提升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服务胄色力。 (3)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工程。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家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高等职业院校的区域布局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重点投资建设100所左右的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多数省份建设一所,重点省份建设二所。国家应启动高职院校建设的“211工程”,明确国家、地方政府在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中的职责,加大对示范性高职学院的投入力度,改善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 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完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职院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3~5个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设立中央职业教育专项基金,积极发展西部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在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数、在校生人数、招生数、毕业生数、学生就业率低于东部地区,这同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对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相关。因此,目前西部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还比较有限。我们认为,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发展,但要适度发展,其规模应小于东部地区;国家应加强对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公共财政投入,这既是平衡东、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西部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需要。 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相应的保障条件,如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需要国家的财政投入等。 1.建立一种有效的政府投入机制。 加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国家、省和市三级投入体制,使高等职业院校同普通大学一样,能获得稳定的政府投入资金。国家要督促地方政府、高职学院举办者给高职院校核定生均拨付经费标准,并足额拨付;国家要加大对高职院校举办者经费投入的监督,建立经费拨付定期公布制度。国家应启动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工程,“十·五”期间由中央财政拿出50亿,省级财政按1:1配套,共计100亿,重点支持入选示范工程高职学院。 2.制定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教育部应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投资举办高等职业院校、捐资助学高等职业院校、捐赠实验实训设备等,对投入和捐赠的资金应在税前给予列支,提高企业家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从而深化产学研结合育人模式的改革,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强评估,实行分类指导。 高等教育需要分类指导发展,分类发展才能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建立起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内涵方面的评估内容,特别要重视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国家要建立水平评估同国家财政投入相结合的制度,对水平评估优秀的高职学院要加大投入,通过评估,实行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评估,使高职学院在分类指导中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国家要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强宏观指导,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事制度改革,打通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界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在两年内,建立不同于学术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办法,突出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价;成立独立的高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对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独立评审。 职业教育研究论文: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鉴定标准 培养周期 教学法 论文摘 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并对职业鉴定、培养方法、培养周期等几个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 引言 职业教育不是我国独有的,更不是我国创造的。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一种教育方式,职业教育存在的历史非常悠久,应该说,原始社会进入石器时代,狩猎需要一定技能,她不是人类天生的,是靠人类后天学习得来的,这时就开始了“职业教育”,当然这种职业教育是零碎的,是个别的。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各种技能相继出现,技能种类相当多而且复杂。技能人才需要越来越多,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授技能、技能深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新型的教育形式诞生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职业教育更是世界各种教育方式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人类还会将这一种方式继续下去。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还进一步被理解为a.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b.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c.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d.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e.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这显然是对职业教育的广义的理解。狭义的职业教育是以各级职业学校为载体的职业教育,探讨狭义的职业教育概念对我们在基层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行具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黄炎培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首创者,他在《中华职业教育者宣言》中指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一方获得生活之供给与乐趣,一方尽其对群之义务”。并认为“职业教育,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的谋生者皆是”。北京师范大学高奇教授在其《职业技术教育概论》一书中认为“狭义的职业教育系指对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的普通教育的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顾明远、梁忠义在其主编的《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中指出“职业教育的基本涵义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职业人的,以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 以上种种对“职业教育”的概括,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含义大体上还是一致的。 第一,职业教育从属于“教育”这一概念,是作为教育的一类活动。“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所以它必然具有教育的特性。 第二,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职业性”。职业教育既然从属于“教育”这一概念,那么它与其他类别的教育当然有相通的地方。但是它的独特性应该是其“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具有某方面职业兴趣的个人学一技之长用于谋生与发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通过一定时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掌握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顾明远、粱忠义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社会所特有的活动,起源于人类社会营谋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职业教育是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以传授生产、劳动经验和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也是一种使人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杜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作准备的教育。斯内登也认为,凡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都可称为职业教育。梅斯在《职业教育的原理和实践》中同样指出,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特定职业作准备的教育。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及几个方面的分析 1.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职业教育在我国纳入正式的教育形式时间很短,需要不断深入地研究,因此,我国非常有必要投入人力、物力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切实搞好我国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开展近20年,在沿海地区,开展得更早,目前来看也是比较成熟的。我国自2001年开始设立中等职业院校,目的在于培养一大批高级技能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服务。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院一旦从中等学校转变过来,名称很快变更过来了,经过这么多年,许多职业学院仍沿袭过去中等教育的模式,从领导到教师的观念没多大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培养模式都未发生变化,这样下去,显然与我国教育改革不符合。 我国教育规模在飞速扩大,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更为明显,这当然是好事,但关键是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外表到本质,她就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 2.几个方面的分析。职业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1)技能性: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级专门技能的人才,因此,技能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其主要内容。 (2)实践性:要培养能够直接从事工作的技能,显然必须强调教学手段的实践性,只有利用大量的时间才能不断提高技能,积累工作经验。 (3)专业设置的动态性:社会的需求是变化的,我们培养的专业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的,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因此专业的设置的是动态的。 (4)教学内容的动态性: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没有严格的教学体系,而重点是强调技能。因此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案、教学进度都是动态的。 (5)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是现场式,可以是课堂加现场,可以是实验室式,也可以是实验室加课堂室,还可以是课堂式等等。 (6)教学内容没有系统性、完整性:教学内容与中等教育、研究性教育完全不同,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依据上述分析,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新形势并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实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严格的界定。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以期引起社会及广大中等职业教育同行的思考,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特点,恢复中等职业教育的本来面目,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千万万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唯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等职业教育唯有坚持自己的特色,才有可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生存、发展、壮大。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情况的几点思考 从以上分析,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因此有以下一些思考: 1.关于职业教育的“产品”。工厂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质量,产品质量的好坏,通过检验便可知晓。职业教育的最终产品是技能型人才,但他又不同于产品,两者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技能水平的高低比较好鉴定,实际上我国推行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比较成熟。大力推行职业技能鉴定,注重技能等级的统一标准,鉴定应主要以鉴定实际技能为主,以理论知识的考试为辅。 2.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特别注重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实习工厂的建设,着眼于我国未来建设所需求的人才。 3.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周期。进一步规范学制,普通专业在校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完成,高级专业在二半年或三年时间内完成。学制可由学校根据专业、对象和鉴定标准确定。 4.关于中职教育的培养内容。教学内容标准化,教学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必须标准化,统一要求,统一考核。教学手段可根据专业情况和教学环境选择不同方式,比如学校实验室、实训基地或实习工厂。 5.关于中职教育的教学进度,教学进度可由各学校自由掌控,不作统一要求,可以根据对象,也可根据专业或教学内容进行设置。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起步晚,研究的人力与物力匮乏,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国的职业教育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真正搞好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
财经毕业论文:河北省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就业期望值、求职渠道等方面的抽样调查和分析,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指导毕业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实践及动手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是从根本上解决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就业对策 针对目前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对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展开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余份,收回问卷360多份。在对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当前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就业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及财经类毕业生择业与就业问题提供依据。 一、近几年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出路 财经类专业通常是指经济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常见的专业包括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财税等,是近几年来高考招生和高校就业较好的热门专业。以河北经贸大学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三个学院为例,会计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9.27%、99.66%、99.04%;金融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9.41%、100%、97.84%;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总就业率是:92.51%、100%、98.61%。总就业率包括签约就业、合同就业、人才、灵活就业等就业形式之和。如果说这些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就业情况,那质量就业则更真实地反映了就业状况。质量就业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三方协议)、签订劳动合同、三支一扶、考取公务员、研究生、选调生、出国留学等就业形式,质量就业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最重要的就业指标。会计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4.18%、79.52%、98.95%;金融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5.88%、76.22%、66.14%;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2010年、2011年的质量就业率是51.14%、77.03%、79.39%。总体来看,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并趋于稳定,除金融学院2011年外,其他学院、其他年份人才、灵活就业的数量在不断下降,说明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在不断提升。 从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出路看,有就业、考研升学、考取公务员、出国、创业等多种途径;从就业的行业看,也具有广泛多样性,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企业单位又有大中型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虽然这些数据展现的就业形势是可喜的,但在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自主创业、就业期望值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隐忧,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 二、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财经类毕业生对国家、省政府出台就业政策的了解 了解和熟知近期国家、省政府出台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更好地指导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前提。在抽样调查中发现,对现行的就业政策很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占37.06%,不了解占54.7%,不清楚占8.82%,说明近6成以上的财经类毕业生对国家、省政府出台的就业政策不了解或知之甚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求职与择业。新时期国家出台的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每位毕业生熟知的内容,这样对于财经类毕业生来说才会有更多方面的选择,也会使得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有所提高。 (二)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对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作用 目前学校在大一、大二期间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就其作用,我们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1.76%的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且有所行动;68.23%的学生有过规划,但感觉空泛有些不切实际;认为就业指导对于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作用且非常实用也仅占31.18%。可见,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时效性有待增强。 (三)财经类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 为了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国家连续出台了创业政策,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而在此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考虑自主创业占15.88%,但存在创业的资金、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创业经验不足等问题;76.47%的毕业生认为不适合或暂时没有考虑过创业,创业条件还不具备。财经类毕业生创业意识较为淡薄。 (四)财经类毕业生职业综合素养 职业综合素养是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等与职业直接相关的基础能力和综合素养。抽样调查显示,75.29%的财经类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较为重要,学校应重点加强对财经类大学生专业业务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这表明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是从业的必要条件。74.7%的财经类毕业生认为目前最欠缺的素质是相关工作实习经历,认为学校应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机会,以适应招聘单位岗位要求。此外,较强的学习力、较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也体现出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毕业生的新要求。 (五)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大多数财经类毕业生认为只有在大城市、大单位、高报酬,才有用武之地,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所以,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地点、单位性质、薪酬选择上的期望值一般高于其他专业。本次抽样调查显示:就业城市首选为京津沪等一线城市的占31.18%,二三线城市占48.82%,选择中小城市的只占12.35%。对于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值,39.41%的毕业生选择2 000元~3 000元,11.76%的毕业生选择在3 000元以上。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高薪资、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是众多财经类毕业生的首选,而下基层、民企、中小企业一般都是下下策,是无路可走的选择。于是出现了财经类大学生“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状况。① (六)财经类毕业生对所学专业认同与就业单位的一致性 如果回到四年前,“你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62.12%的毕业生表示还会选择目前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专业认同度较高。关于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对口的问题?”28.23%的毕业生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58.82%的毕业生选择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是求职择业过程中的障碍之一。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特点是有些专业可以相通,如贸易经济与国际贸易、金融与保险、工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等。任何专业,都对应着某个职业群,甚至若干个相关的职业群。财经类毕业生既要看到专业与职业的区别,又要看到其关联性。 三、提高河北省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财经类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熟知程度 当前政府、学校、学院的就业网站虽然设有有关就业政策的信息,但不系统或者由于陈旧、更新不及时等原因导致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比较匮乏。因此,各部门要逐步完善就业政策宣传途径。一是政府部门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采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文件等形式进行宣传,使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二是高校要努力开发资源,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和更新就业信息与就业政策。建立不同层级的信息网络平台,尤其是建立院级信息平台,以便有更强的针对性。三是通过课堂讲授、举办专场的就业政策讲座等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高校、学院可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举办专场讲座,如创业政策专场、三支一扶专场、参军入伍专场等,以使财经类毕业生充分了解并运用国家的就业政策,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实现就业。 (二)科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准确地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促进自主学习,实现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的合理匹配,提升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会,实现学业与社会职业的良好对接。一是应加强对财经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制订以及实施。通过教育使财经类大学生分配好大学生涯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其他综合能力培养的时间比例,树立明确的目标。二是在院、校两级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室,为财经类毕业生提供政策指导、职业生涯发展、简历撰写、面试技巧、增强自信心等个性化服务。三是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分专业教学。专业不同,意味着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的不同,不同的职业和岗位对求职者的知识、能力、个性、品质有不同要求,专业教育和分专业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吸引力、趣味性、实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个性化指导,即一对一指导,为财经类毕业生提供全面就业指导服务。 (三)选择适当的创业项目,鼓励财经类毕业生自主创业 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如国家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减免税收,开展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打算创业的财经类毕业生来说,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一是要加强对财经类毕业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创业的激情与创业意识,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创业精神,培养一定的创业知识素养,创业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创业者的综合能力等。二是带动财经类毕业生了解创业常用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使用范围,创业目标的建立,创业资金的积累,创业项目的寻找等,一旦条件成熟,即可投身创业。三是创业项目是关键,财经类毕业生可结合专业知识创办诸如管理咨询类公司、财会类培训学校、记账公司、网络营销等项目;四是高校要创建创业园、创业见习基地等,为有创业意愿的财经类毕业生提供交流锻炼平台,科学指导财经类毕业生创业。 (四)财经类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准确地定位自我 财经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就业面较为广泛,因而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才能、实力,导致就业难。因此,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根据岗位需求不断调整就业思路,立足职业长远发展,放低求职心态,从基层做起;在择业过程中,不要把高薪高职作为求职的唯一标准,选择一些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对财经类毕业生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工作地点选择上,除京津沪等发达城市以外,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才需求量仍然很大;在择业判断标准上,可以更加注重就业单位在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对员工的技能培养以及休假体制等隐性的优势,而不仅仅考虑薪金的多少。 (五)增强实践及动手能力,提升财经类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时虽然选择余地较大,但没有工作经验无疑是他们就业的最大障碍。因此,提高财经类毕业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积累实习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一是针对用人单位对财经类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利用寒暑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加实践经验,提升就业筹码。二是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又要增强实践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财经类毕业生求职择业的根本要求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根本,对于财经类毕业生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岗位特殊,如薪资、人力、财务、现金、柜员等,注定了他们不能欺骗单位,不说谎、不弄虚作假,工作中讲信誉,不为人情、权势、职位所动,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用人单位的保密制度,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就会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和器重。 财经毕业论文:论提高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摘要】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有着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出发,剖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现状及成因,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提出了正确树立教学理念、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严格规范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 财经院校统计专业毕业论文创新能力 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通常是在统计理论教学结束后,安排在第8学期的实践教学环节过程,计6学分。毕业论文从确立选题到搜集文献资料,从开题研究、分析论证到论文撰写,都需要高度专注、潜心思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最强的环节,是学生大学期间专业综合能力最集中的体现。 一、从统计学专业特色看统计专业毕业论文的特点 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学和数学知识,系统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理论和实践综合业务素质兼备,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关、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社会经济调查、信息管理与咨询、数量分析与预测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财经院校统计专业的特色是依托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与经济学、管理学和现代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注重产、学、研结合,重视社会实践环节,着重提高学生独立组织统计调研活动及运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某一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统计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其他各类理科论文及经济学论文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专业性、统计实践性、科学创新性。 二、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及成因 1、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现状 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然而近几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有明显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缺乏创新性。创新是要求学生通过统计专业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和积累,很好地将统计理论和方法与其他实质性学科相结合,创造性地加以应用。虽然绝大部分同学在论文中进行了一些文献的综述,或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但也只是进行简单地罗列,而大部分论述也只是根据书本或文献资料,进行简单地重复。尽管一些同学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但所写的论文不能很好地结合文献综述内容,阐明自己的写作观点、写作目的,在论点、方法上鲜有创新。 (2)论文数据来源单一,参考资料不充分。本科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结合第八学期的社会实践或参加各种类型的统计实践活动去完成。但多数学生没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只满足于年鉴、网络等一些工具资料,闭门造车。撰写的毕业论文要么内容空洞,缺乏说服力,要么也只是参考他人的文章,置换新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本谈不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查阅参考资料时,多数同学都能阅读一定数量的中文文献,但外文资料几乎没有看过,随便从网络下载一些外文资料,列示在附后的参考文献中,以应付学校对外文文献阅读量的要求。 (3)专业功底不深。学生论文答辩是就学生论文写作有关的内容,主要涉及论文选题原因、研究价值、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创新点进行考察,同时还要考核学生与论文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辩组教师就论文中有关问题向答辩同学提问,而具体体现在答辩中的一些情况是,真正落实答辩的为数不多,一些同学只就自己的论文做简要的陈述和说明,基本上是有答无辩,更有个别同学对一些统计理论和方法掌握得不够准确和透彻,有些理论回答模棱两可,而对于有些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也是模糊不清,导致方法的误用和滥用。 (4)管理松懈。学生开题现为第七学期末,照理来说,论文已经布置,学生就应着手开始撰写,但学生不是将毕业实习与撰写论文同步进行,而是忙于找工作、考研,加上一部分学生在家就近分散实习,学校难以对毕业生实施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只能通过网络与其进行简单沟通,因此对毕业生撰写论文缺少必要的指导,加上有些指导教师知识结构老化、科研能力差,对指导学生论文不够得力。 2、影响和制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的成因分析 (1)学生本身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写作态度不够认真。目前,学生毕业后就业实行双向选择,有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之前,就已经考研;有的已落实了工作单位;有的毕业生忙于各类招聘考试,或奔走于就业单位的应聘,无心在撰写毕业论文上花费更多的时间。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成绩对就业没有直接影响,因此根本没有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开题报告中拟定的写作进度撰写,而是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在临近答辩前一个月,东拼西揍、甚至抄袭等,匆匆应付了事,根本谈不上提高论文质量。 (2)有些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强,存在放任自流的现象。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交流时间少,见面时间短,缺乏定期交流与审阅制度,甚至有的老师对学生的写作不管不问,任其“自由发展”。 (3)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虽然论文在第七学期末就已经布置,但学生要实习、找工作、准备各种考试,毕业论文的实际撰写时间也只有五至六周左右的时间,而且与多数学生毕业找工作同步,这势必导致论文的“拼揍”、“掺水”现象严重,质量下滑。 (4)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欠缺,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完成论文的能力不足,毕业论文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占主导地位。平时任课老师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就某一问题撰写文献综述,学生也只是东拼西凑或抄袭,敷衍了事,根本起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学生只会学习课本知识,只会让老师牵着走,一旦放开就无从下手。学生缺乏前期的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成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瓶颈。 三、提升统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加强管理,凸显专业特色,全面提高统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是需要由教师和学生、院方和校方、教学单位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在统计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为统计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时机就是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因此,教学单位除了建立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外,还要定期召开座谈会,讨论和总结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对毕业论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有解决了认识问题,增强双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老师和学生才会重视毕业论文,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2、积极探索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统计人才需求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学校有统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专业实践基地,学生实习时可利用实习单位的统计资源,在实习单位的科研力量与学校指导教师联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这不仅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对统计人才的要求,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平台。 3、实行毕业论文导师制,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手段 文成于思,思基于学。论文的选题、写作是一个阅读和反复思考的过程。只有大量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文献,了解本学科前沿理论,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在阅读和思考的多次反复中才能确定论文选题并加以完成,这样的毕业论文才会有新意、有价值,而这一过程对我国高校本科生来说几乎是空白。为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确保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笔者建议对本科生实施集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及毕业论文撰写为一体的导师制度。从大二学期末就指派导师,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一致性原则,组建以导师为核心的包括大三、大四学生在内的调研小组。导师的责任是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报告的撰写;为学生指定阅读课程之外相关专业的报刊书目,与学生互动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师所研究课题的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分类、加工整理等工作,并训练学生撰写专题文献综述、小论文;指导学生进行实际实验或社会调研,收集、整理原始数据和资料;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4、加强对学生专业论文写作的训练,进行毕业论文的创新改革 开设毕业论文写作课,从选题、收集资料、确定论点、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之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统计专业学生在大二、大三开始,就有统计专业课程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学生运用统计专业知识和统计思维方法写作统计学术论文的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通过这一环节,可以鼓励学生从大四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当前经济形势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统计工作的实际,撰写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对实际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文章,并可将质量上乘的在统计专业期刊上。如果公开两篇或两篇以上,可免修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会大大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严格规范管理 几乎每个高校都有学生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安排指导教师、论文格式、撰写实习报告、论文中期检查、答辩、成绩评定等具体工作布署、具体要求、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和检查评估系统,关键是要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对于指导教师而言,要以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对学生论文中的所有数据资料和文字资料进行认真核查,对文中计算结果要验算,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把握好学生论文的初期、中期阶段的检查和定稿的质量关。对于管理部门而言,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应配合教学部门,对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既要对学生检查,也要对指导教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毕业论文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为各项制度与措施的贯彻执行提供保障。另外,还应重视论文答辩这一环节,这样有肋于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鉴别论文自我撰写的真实程度,提高其表达能力。 财经毕业论文: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与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高校扩招在量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整个社会劳动力由以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如何拓宽就业渠道,本论文正是针对该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理论深化,将新思想推向社会和市场,新理论付诸实践,在和谐的基础上求新创特。 关键词: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 一、调研背景 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得到空前 的发展,本科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多所本科院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形成了“校校办财经”的新格局。但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整个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院校会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问题逐渐凸现,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会计专业毕业生任何进入市场,完成严峻的就业问题。然而,我国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如何和重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竞争,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值得调研和研究的。 二、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我院在1982年开办会计学本科专业,十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的模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近几年我院采纳了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办学优点,同时结合了工科院校的一些特点来完善我院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现在,以我院会计专业连续三年的实际就业情况和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平均就业率相比较,来说明非财经院校会计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现状。 由此可见,我院会计专业的就业率跟重点财经类院校相比很远,考研率也相差较远。那么,我们非重点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的就业如何拓展渠道,这就值得探讨和深思。 2、近三年我院会计专业就业去向情况 从区域上看:几年前学生就业的城市集中于省会、直辖市、沿海开放地区和城市;近二年,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吸引了较多的毕业生。但终究学生就业方向还是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方经济状况好,就业机会多,有利于毕业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另外这些地区较注重学生的素质,而非学校的名声,这也是学生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单位性质看:几年前国有大型企业、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党政机关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较旺;而近二年,这些单位对会计需求较少,民营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变得较旺。 从不同规模看: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渐对会计专业本科人才饱和,而中小型企业逐渐成为会计人才需求的主力军。 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饱和需求,金融事业单位的裁员和报考公务员难度的增大,目前会计学生逐年增加的就业方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自主创业。 三、 调研反映的问题分析 从严峻的就业压力形势看,2005年是国家本科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年,全国毕业生超过785万,净增加400万。从我院会计专业来看,基本保持“供求两旺”的状态,但截止到2006年5月,会计专业就业形势远没有2005年好。 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目前普通高校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规模适度,从2006年的毕业趋势看,供稍微大于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其人才的需求应平稳发展,不能再扩大对会计学生的招生了。 就业率来看,我院本科会计专业就业率明显低于重点财经院校的就业率。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公司都愿意要重点院校的毕业生,并且重点院校的继续深造率和出国率较高。 从供求的关系看,供求双方的矛盾仍然突出,会计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就业方向广泛,但是,虽然目前的招聘会众多,但是招聘要求上却标着“有X年工作经验”的字样,让我们的毕业生望而却步。另外,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着眼点仍放在沿海一带的中心城市和大都市,不愿意去一些边远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最缺乏这一类人才的,因此这种供求的矛盾在短时间内仍无法得到解决。 从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心理预期看,我院一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还有一定的偏差,就业观点过于狭窄,求职过程中只局限与本专业对口的行业,“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没有深入毕业生的心里,一些毕业生和家长一心还想找“铁饭碗”;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愿到基层就业,不想在不好的单位“受苦”。 从就业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匮乏的就业信息,信息通畅是成功的保证。在本来就很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信息来源不足对我院毕业生来说无疑是更加沉重的问题。学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是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但去年我校组织的招聘会上,经济管理类的需求仅有7家,需求不足15人。 从学生的生源来看,我院农村生源占毕业生的一半以上,农村毕业生毕业后不愿回到家乡,这就意味着他们想要留在大城市,而家长与用人单位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就业问题,这无疑加大了这部分人就业的难度。 四、 积极创新和拓宽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 多渠道的获得就业信息,积极联系用人单位,将学生进行合理的推荐。一方面,我院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在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时,能主动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了解用人的方向和名额,并积极争取新的名额。另一方面,我院还积极的向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推荐。在推荐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推销员”的理念,工作人员可以把自己想象为一名推销员,面临巨大的买方市场,积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大力加强自主创业的扶植力度,树立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毕业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为学生就业提供能力和方法的指导。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就业意识――定位;养成职业道德――敬业;掌握就业能力――专长;选择职业道路――择(创)业。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不仅仅要强调岗位的适应性,更要注重人的职业潜力的开发和创业型人格的塑造,特别要强调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掌握,激发其创业的需要与动机,从思想上实现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跨越,为其就业空间的拓展提供积极的准备。 支援辽西北建设,鼓励会计专业毕业生为西部建设发挥作用。利用西部的优惠政策为自己多积累经验。该计划由团辽宁省委发起,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组织实施,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在省内普通高校招募500名应届毕业生,到辽宁西北部省级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两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 改革会计教学体系,增强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培养。非财经类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会计人才,教学应把握培养目标,突出会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构建一个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专业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仅表明教学改革的深度,体现教学的质量,而且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非财经类院校教学诸环节中,实训教学成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关注重点。将学生实训教学与就业工作相结合,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达到学校与社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赢的最佳效果,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一种有效的创新手段。 完善就业制度,形成保障机制。通过采取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明确有关部门职责,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就业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的改革步伐,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和手段,建立一个新型毕业生就业机制,使之成为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体制保障。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教育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应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育人――用人机制,举全社会之力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尤其对于非财经院校办会计专业来说,如何做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衡量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既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非财经类院校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的政治稳定。 财经毕业论文: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分析 【摘 要】截至2015年,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共有7所,区别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院校,有着自身特点。文章在分析西北地区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对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状况做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法,试图实现就业市场的均衡。 【关键词】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 毕业生就业市场 供需不均衡 一、西北财经类院校基本情况 截至 2015年,西北财经类大学共有普通本科7所,其中陕西省有5所院校,分别是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甘肃省有1所――兰州财经大学(原兰州商学院),新疆1所――新疆财经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2001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统计局签署协议,共建西安财经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和统计学科为主干,文、法、理、工、艺为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 西安外事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的西安外事服务培训学院。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外事学院。2009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西安欧亚学院的前身是西安涉外人才培训学校,1998年1月1日更名为西安欧亚培训学院,同年获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资格。2000年5月,在西安欧亚培训学院的基础上建立西安欧亚学院。2005年1月25日,晋升为民办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西安培华学院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民办公助性质的西安培华女子大学。2003年4月16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学校,更名为西安培华学院,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区首所民办本科院校。 陕西商贸职业学院成立于1997年6月。2002年6月升格为具有国家统招资格的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2008年5月,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同意,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成为陕西省七所具有招收本科生的民办大学之一。 兰州财经大学始建于1952年。1981年兰州商学院成立, 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一所财经类普通高等学校。 新疆财经大学前身是新疆财经学院,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为今名,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法学、理学、工学协调发展的自治区重点建设大学。 西北地区这7所财经类院校性质不一。其中,西安财经学院、兰州财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为二本公办院校,其余5所为民办本科院校,金融、会计、财务管理等财经类专业都是这些院校的热门专业。 二、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其特征 毕业生就业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以毕业生提供的服务和劳动为商品,实现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地点。广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实现就业,与用人单位之间交换关系的总和。在这种关系中,供给方是准备走向社会谋职的学生,他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择业意向、工作能力等条件选择工作单位;需求方是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用人单位,他们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择优录用所需人员。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成不是孤立的、突变的、跳跃性的,而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逐步建立和形成的。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由于高校所处区域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财经类专业的性质,具有其不同于一般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特点。 (一)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跨度大 财经类专业与其他类专业相比,不必投入太多资源即可办学。虽然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仅7所,但各省各类综合大学、理工院校、师范院校设有财经专业,而且职业中专、职业中学也有财经类专业,并且还有规模不等的多所财经类业余学校,其他院校也不顾市场需求,急功近利开设财经类专业,再加上这几年财经类院校自身也在扩大招生规模,所有这些使得财经类毕业生供给量大,层次不一。 (二)财经类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类培训班的冲击 财经类专业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导致行业门槛较低。社会上各种类型短训班的冲击使财经类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近几年,各部门各行业纷纷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如会计上岗培训二三个月,甚至短至一个月就可以稳拿会计上岗证,这些短期培训大都以其部门、行业的垄断优势得以维持。因此,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岗位被挤占就在所难免了。 (三)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需求方,即用人单位,具有地域、隶属和规模上的特点 西北地区这7所财经类专业院校为二本院校及民办院校,来这些高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从地域上来讲,多数处于本地区或西北地区,较少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单位;从用人单位的隶属上来讲,地级市属单位就业的比例较高,其次是省属单位和县(市、区)属单位,较少有中央直属单位;从单位性质和规模上来讲,很少有金融部门、国企以及大中型企业,多是基层单位、中小微规模私企等,市场需求面较为狭窄。 三、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均衡状况分析 从西北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征分析中可以得出,市场存在供需不均衡的状况,包括总量上的不均衡和结构上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总量不均衡 1.就业市场供给量持续增加 从总量上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早期的精英教育阶段已逐渐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持续大规模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进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从2010年到201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签约率基本呈下降趋势。2014届、2015届的就业率有所回升是由于近几年研究生扩招,本科毕业生升学比重增大。 数据来源:《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图1 西安财经学院2010届―2015届本科毕业生 就业人数及就业率 2.就业市场需求量不足 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全年主要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同比增长6.9%,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降至10%,这是自1991年以来最低水平。随着钢铁等重点工业产品的需求陆续接近或达到峰值,房地产多项建设指标出现历史性转折变化,出口增速回归常态,部分传统领域摊子铺得过大、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步暴露,投资增速持续下滑。 根据奥肯定律,在技术稳定的社会,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存在一个稳定关系。如果经济增长率下降,意味着劳动就业的增长率也会随之下降。我国经济增速和固定资产增速下降直接影响对就业拉动能力,进而在整个就业市场需求不足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需求必然受到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就业市场供给增大,需求量不足,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总量的不均衡,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结构不均衡 从总量上来看,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大于需求;从结构上来看,就业市场的供需状况在不同的专业、区域和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别。 1.专业结构之间供需差异较大 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毕业生在技能、经验、知识等方面所体现的专业素养与需求存在差异。有些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能够适应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学生就业情况就较好;有些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使得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另外,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用人单位录用时考虑的重点。有些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较少等问题,致使大学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职业素质不高,实践能力不强以及缺乏职业规划,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以西安财经学院2010届―2015届9个院校本科就业率为例,各专业就业率在这5年间的就业率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信息类专业就业率逐年上升,统计类专业各年的起伏波动较大,会计管理类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些专业结构上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需求。 2.性别差别明显 财经类院校有其自身特点,男女比例严重不均衡,女生所占比重大。以西安财经学院为例,2015届4624名本科毕业生中,男生1160人,占比25.09%;女生3464人,占比74.91%。然而,在同等条件下,企业通常愿意录用男生,女生只有比男生优秀很多的情况下才会被录用。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女生的要求近乎苛刻,对女生提出了职业以外的一些要求,如身高、体重、容貌等要求。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男生的就业率通常明显高于女生。 3.区域差别明显 西北地区财经类这7所院校是普通高等院校,其生源多来自西北五省。如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中,西北五省区生源就有3452人,占本科总人数的74.65%。受地区、思想意识等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也绝大部分集中在西北地区。下图是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经济区域就业地分布情况。 图2 西安财经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经济区域就业地分布图 四、实现毕业生就业市场均衡 根据上述对西北地区财经类院校就业市场特征的分析以及市场供求不均衡的状况,要想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实现就业市场均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把握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高校应紧盯市场需要,主动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让专业设置和就业状况挂钩,做到围绕社会需求来培养学生。高校新增专业要有超前意识,但不要盲目设置热门专业来“凑热闹”。只有在对市场信息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做到专业设置“提前半拍”,才能真正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合拍。同时,专业的不断调整也将有助于激励高校提高办学质量。 第二,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特点,改革专业课程,注重实践环节。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应用型、技能型的课程和学时;另一方面要利用社会资源,通过联系实践教学基地,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 第三,学校、社会齐努力,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组织资深教师开设生涯辅导课和就业技能培训课,让大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就业兴趣、职业能力倾向、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技巧等,系统地掌握生涯发展的知识,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有全面的认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心理和职业准备。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要]在现代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较乐观的。虽然财经类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就业压力增大,如果对本学科就业竞争力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准确地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就能够做到促进毕业生更快、更好地就业。 [关键词]财经类 高校毕业生 就业竞争力 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大学生毕业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及今后的一个时期,我国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促进就业任务十分繁重。”根据国家劳动保障部的统计,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80万,比2010年的630万增加了50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国家最近从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到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速度泛黄,将抑制2008年及以后的投资增长速度,不可避免的将影响企业的扩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增长。对于今后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形势将不容乐观。但我国经济的发展总体形势向好,势必会拉动经济的不断整张,相应的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 财经类高校毕业生是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怎样抓住历史机遇,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机会,准确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是值得老师及学生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价值规律”。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进入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国家连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的数量骤增,造成了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也带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峰,大学生普遍感到就业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更难。社会转型带来的劳动力供大于求,也导致社会对毕业生需求数量趋于减少。 (二)财经类高校增加过快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 很多高校包括民办大学都设财经类专业,一些非财经类院校和综合型大学纷纷上马开设了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审计、市场营销、经济法等热门专业,造成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短时间内猛增,质量也难以保证。在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下,也加剧了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提高财经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有赖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高校的大幅度扩招使学生人数倍增,但高校本身的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培养模式却没有跟上大众化教育的步伐,依然停留在精英化的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多样化,并且必须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2008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高校把就业同招生工作与专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就业指导专家建议,高校经济类专业尤其是财会和金融专业的学生,应该做到熟悉和掌握商务管理、国际会计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当代最新的管理学理论,拓宽自己的视野,努力成为懂经营也能够善于管理的复合型的人才,这就要求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要努力学习和本专业有关的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税务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在投资和融资等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二)财经类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很多专业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对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需求意愿较强,九成单位有长期需求。2012年的十大热门专业统计显示,目前的用人单位比较青睐经济类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有关的数据推测,人才市场需求高居榜首的是市场营销类职位。所以,目前来看,销售类的专门人才在今后几年的需求热度仍然很高,由于营销类专业是大多数高校都设置的专业,所以使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致使营销职位人员的薪金水平较低。但是具备较好的沟通技巧、心态的营销类专业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还是比较好的。2007的年收入调查数据显示,行业薪金水平较高的就有金融业,金融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强和金融业领域不断拓宽和发展空间的不断扩大,使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趋于乐观。 财经类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也将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除了我们熟知的财会会计和审计等工作外,其他可从业的领域也有很多。高校应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传统的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当面临就业环境不是很乐观的大环境时,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能够准确地定位毕业去向,做好就业策划,从而学有所长、学有所用顺利就业,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院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某高校的会计学院2009届、2010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评阅小组与答辩小组评阅意见、毕业论文成绩单等实地调查;学校与部分二级学院论文教学工作制度及执行的跟踪调查,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院管理、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问题与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实地调查 问题与改进 一、引言 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对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验,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性作业;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职业责任、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毕业论文是多方位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也是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近些年来高校毕业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如何改进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质量,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本文选择某高校会计专业2009届、2010届毕业论文为样本,学生人数为533人,剔除资料不完整的部分,有效样本为523人。调查资料包括: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成绩、毕业论文指导手册、指导教师意见、评阅小组意见、答辩小组评语等,逐一翻阅手工整理。针对学生设计了问卷,包括对毕业论文重视程度的调查、对学生论文写作的调查、对老师指导的调查、对论文答辩的调查、对学院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的调查。每一选项下均设置了被调查者发表已设计选项以外内容的栏目。问卷采取五级打分的方法收集整理。发放对象是某高校会计学专业刚刚完成毕业论文的2011届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为185份,其中对教师指导、对论文答辩、对学院对论文工作的管理的调查部分的有效样本为167份。为了解毕业论文组织情况,对样本大学的会计学院2010届与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以及其他三个二级学院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的制定与执行等,逐一整理与跟踪。 二、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管理调查与分析 ( 一 )问卷调查结果 现行本科培养计划中,没用对学年论文、课程论文的具体安排。学生在做毕业论文之前未能接受论文教学的相关训练。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见表(1)。上述调查显示:59.46%的同学认为缺乏前期训练,部分同学还补充到“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而对于是否缺乏写作的基本知识,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意见,同意的仅占45.95%。不少同学均补充强调要加强前期的相关训练,如“希望学习前届的优秀论文”、“开展论文写作基本知识的训练”、“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增加相关课程”等。 ( 二 )毕业论文工作流程调查 本文对样本大学4个二级学院毕业论文工作流程的文本整理与后期执行的跟踪,结果如下:(1)毕业论文工作主要时间节点的计划。依据会计学院对2010届与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以及相关二级学院对2011届“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与时间安排”,将论文主要工作分为:学院动员(学生开始工作)、导师与学生见面(导师开始工作)、提交开题报告、提交初稿、提交定稿、答辩等项。调查结果显示(受篇幅限制,调查数据略):学校规定“第六学期结束前,二级学院组织布置毕业论文动员工作;毕业论文的答辩工作于第八学期第十二周开始”。调查对象中仅只有一个学院的启动时间符合要求,其余均在第七学期开学初,答辩时间均符合规定,实际上缩短了论文的工作总时间。样本单位的论文总工作周数分别为31、33、30、25不等。(2)毕业论文主要工作时间的计划。根据学校规定,论文从动员到答辩的全部工作时间约为32周(不包括期间的寒暑假时间)。为分析各类工作时间安排的情况,将主要工作期间分为了5段:布置论文――师生见面;师生见面――开题报告定稿;开题报告定稿――提交初稿;提交初稿――提交定稿;提交定稿――答辩。调查结果显示(受篇幅限制,调查数据略):总的工作时间均为31周,比学校规定时间缩短了1周。对2011届总时间的分布看,第2、3、4段作为指导与写作的实际可用时间(其他的时间一般是学院实施相关分配导师、检查审核、评阅、答辩组织等论文的管理工作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为58%。本文同时调查了本校其他二级学院的工作计划发现,其比例为73%、70%,对会计学院安排的合理性有所质疑。基于对初稿写作的难度的判断,样本学院对第3段安排的时间最长,且期间包括了寒假。本校有的二级学院采取的做法是“3短4长”,而非“3长4短”,两种方案如何选择还需谨慎。第1段的时间中包括学生熟悉论文写作要求,初始选题,以及学院分配老师等,样本学院的时间安排均比所调查的其他学院长(4周、5周),如何规划更合理需要商讨。(3)毕业论文工作程序的执行。通过对会计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程序的部分执行情况的调查发现:第一,时间节点的执行情况缺乏刚性。如部分学生开题报告的定稿提交时间由规定的2010.11.12,拖延到2010.12.9;而对预期不交论文者并未按原规定的处理。第二,部分工作未履行。如应由学院组织的中期检查,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对开题报告、学术不端检测的抽样审核,以及论文成绩的最终认定等均未按要求实施。第三,部分工作程序未规范。如指导、评阅、答辩未通过的后期补答辩等程序,以及论文的归档、总结等工作缺乏不要的规范。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论文工作程序安排是值得推敲的,如何在既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使用、最有效的使用的确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合理安排与严格执行。 ( 三 )教师指导人数分配及执行统计 教师指导学生人数的调查结果见表(2),教师指导数量超过学校规定(一般不超过8人)。2009届与2010届的统计结果显示:人均指导人数为12.8人,最高为21人,最低为6人。辅修学生论文指导增加了导师的工作量。 三、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调查与分析 ( 一 )教师指导方式与指导次数统计分析 以学生填写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手册”的记录为依据,对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指导方式采用以及指导次数调查。指导次数包括选题开始到论文定稿为止的期间内。指导方式分为:面谈、电话、邮件等。调查结果见表(3)、表(4)、表(5)。从调查结果看,(1)教师指导的工作量大,63.27%的教师人均指导次数在6-10次,最高为33次,平均为9次;(2)从指导次数反映的教师指导的工作量不均等,最高(33次)与最低次数(3次)差距甚大。(3)在三种指导方式中,面谈采用较广泛,电话方式相对较少。未采用面谈的为7人;未采用电邮的为31人;未采用电话的为67人。(4)上述数据来源于学生填制的手册,由于个别学生提供数据的不够准确,会影响对本问题的分析。 ( 二 )指导教师、评阅小组、答辩小组评阅意见调查分析 根据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的要求,将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内容要求分为:选题、研究工作、质量水平(论点、论据、论证、行文或结构、贡献与创新)、不足、结论意见五项记分,每项1分。将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内容分为:选题、论点与论据论证、结构与研究方法、贡献与创新、不足五项记分,每项1分。将答辩小组的评阅内容确定为:论文质量、论文陈述、答辩情况、结论意见四部分,另加意见书写认真情况。每项1分。调查结果见表(6)。从表(6)看,(1)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评阅意见存在缺漏,较为完整的仅占18.29%。缺项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完成论文的工作,以及论文的不足等方面。评阅意见分别有电子版与手写板两种形式,在电子版中存在复制的现象,手工版中存在书写欠整洁的问题。指导教师填写评阅意见的认真程度可见一斑,如何规范值得关注。(2)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较为完整的比例低,仅占12.06 %。绝大部分存在缺项其中缺一项的占60.70%。对于27.24%缺2项级以上的评阅意见是要重点关注的,缺项主要集中在对贡献与创新、不足的评价。部分评阅意见存在缺乏针对性,只是一些适用于不同论文的套话,甚至直接复制等。论文的英文摘要的质量如何、附件情况等基本没有涉及,只有极少数评阅中评价了数据处理能力。(3)评阅小组的评阅意见的撰写内容与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填写完整的仅占5.06%,大部分答辩小组的评语属于基本符合要求,不同程度的均存在缺项。48.25%为缺项为2项及其以上,接近半数,其中12.45%的评语问题较多的。评阅填写字迹潦草的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有缺项的评语首先是填写的字迹潦草、不认真。综合对导师评阅、评阅小组评阅、答辩小组评阅的调查,集中反映出,教师层面对论文指导工作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在对论文指导手册的调查中还发现,对比学生与教师对论文完成总结的填写情况,教师的完成质量低于学生,这也进一步表明教师对此项工作的态度的确存在问题。 ( 三 )教师论文指导调查分析 (1)教师指导中的问题学生没有明确看法表(7)。对与第1、2、4、5、6项所涉及的教师指导中的问题,被调查的学生没有一致的看法。只是对教师之间对论文的要求存在差异有44.16%。(2)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选题不当的问题。本选项并非反映存在的问题,只是学生对教师指导的想法。70.06%的学生持赞同意见,可以认为学生对选题是十分关注的。(3)师生交流应采用多种方式和增加次数。前面已有从学生写作层面提出了与老师沟通的建议。本部分实际上是学生对教师指导的看法。调查结果表明:65.27%认为目前邮件交流是主要形式,由于实习影响了面谈的次数。部分同学还建议:学生应主动找老师,教师尽量留多种联系方式方便联系,结合邮件方式可多进行电话交流,增加面谈次数。(4)应加强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在改进老师指导的调查中,部分同学提出了较好的建议。如:指导过程中应要求更严格,学校应统一安排时间指导,适当安排指导会,教师可以更早些与学生沟通等。 四、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分析 ( 一 )毕业论文形式调查与分析 以学生论文为主要调查对象,具体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适当性、构框架的完备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文字图表的正误性、文字图表的正误性、参考文献的充分性。根据学校的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学院的现行做法与统计分析的需要采用的分类标准见表(8)。(1)选题宽泛的现象依然存在。尽管上述统计是仅仅从选题的字面上的分析,但是,从中也能不同程度的反映一些问题。一是少数选题偏离专业。表中的6份不当的选题基本属于此类。如“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和管理研究”、“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合理性研究”等。二是目标宽泛的现象也有一定的数量,如“论商业银行成本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三是部分题目的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存在歧义。如“论我国物业税转实的税率设计”等。四是比较恰当的题目的比重仅占14.56%。选题中如何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握“小题细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论文结构框架的明显缺项比例低。结果分析: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论文结构合理,有明显缺项的仅占0.78%。尽管在结构完整性方面问题较少,但是13.62%的结构体例一般化的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3)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规范研究仍然是当前主要的方法,47.86%的学生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实证方法的应用已经有所开展。8.56%学生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在规范研究的同时部分同学(27.63%)注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提供数据支持;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方法还未能在毕业论文中采用,调查工作的难度与工作量也许是其中的重要原因。(4)图表使用有限,文字差错低少。调查结果见表(9)显示:70.43%的论文不存在文字表述的错误,且无严重错误的发生,文字表述的差错率较低;部分论文存在小的差错或偏误,占比为26.85%;7份错误严重的论文是值得关注的,占比2.72%。论文对图表并用的并不广泛,占41.25%,尤其缺乏对图的运用,仅占7.78%。16.73%的学生并未使用图表的形式,一方面是论文本身不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是学生对图表的使用不重视。(5)参考文献的运用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参考文献数量基本上在15篇左右,25篇以上仅占11.73 %,本科中还有极少数(2.81%)在5篇以下。参考外文文献的数量基本上在1-5篇,但是有37.5%的学生没有外文文献。即使标明有外文参考文献的论文中,对该文献的具体运用,也仍令人质疑。参考文献的时间基本为近5 年,在时效上还是基本符合要求的。 ( 二 )毕业论文写作调查与分析 如表(10)所示。(1)论文写作的时间投入有限。43.78%的同学认为写作投入的时间不够,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学认为考研、实习影响了论文写作。有的同学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论文写作时间”、“提前交初稿的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等。(2)对选题及开题报告的完成现状的判断分歧不明显。对选题与开题报告给出的两项调查结果意见差异不明显。同意选项5的比例(87份)略高于不赞同的比例(65份),认为开题报告基本到位的比例(79份)略高于认为不到位的比例(71份)。(3)对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对所设计的8、9、10、11选项持赞同意见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分别为:68.35%、48.65%、50.81%、68.35%。至于论文是否存在借鉴引用的内容较多,被调查者各持己见。(4)普遍认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够。75.68%的同学赞同和非常赞同,有的还建议“和指导老师多交流,尤其应该多些面谈”。各选项的“说不清”档级的填列人数基本在30-40份,平均为35份,占比18.92%。这部分同学实际上是没有发表意见。 ( 三 )毕业论文成绩调查与分析 调查样本为20009、2010届学生毕业论文,共523份。将论文成绩分为以下5个等级,分布情况见表(11)。基于论文的总评成绩由导师评阅成绩、评阅小组成绩、答辩小组成绩三部分组成,即:导师的评分×35%+评阅小组的评阅分×35%+答辩小组的评分占×30%。按此构成情况,对成绩构成做进一步统计分析见表(12)。成绩总体分布统计结果表明:成绩主要集中在“良”、“中”占比为80.50%; 90分以上的论文极少,仅为0.57%。成绩构成情况统计结果表明:(1)从论文的平均成绩看,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呈递减的状况,不论是全体样本,还是分年级与分专业样本、还是分班级的样本均反映出此特点。这种现象,是否表达指导教师评分较宽,还是评阅与答辩评分较严。(2)从最高分、最低分看,仍然表现为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呈递减的状况,且在全体样本、分年级、分专业、分班级的样本中基本也是如此。在最低分中还看到导师未给出不及格的成绩。(3)导师成绩、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类成绩中分差达到20分以上的有16份,其中最高为25分。(4)随机抽取52份样本,其中24分样本(约46.15%)的评阅成绩或答辩成绩高于导师成绩,其中有两份的成绩差额分别为19分、20分。也就是说,尽管平均成绩反映出的导师成绩高于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但是,从个案看仍有一定比例的论文显现出相反的状况。 五、结论与建议 ( 一 )调查结论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学院管理。首先,缺乏对毕业论文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毕业论文是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代替的,必须充分认识它的相对独立性。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其他教学环节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必须与其它教学环节彼此配合, 相辅相成, 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而现实中将毕业论文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看待, 割裂其与其他教学环节的关系,混淆了毕业论文教学与毕业论文写作的关系。导致毕业论文写作前缺乏前期的写作知识与能力的训练。其次,缺乏对现行框架下实施方案的合理设计。现行毕业论文工作规范(“毕业论文工作程序与时间节点”)的设计存在缺陷:已有的内容安排不尽合理;程序不完整、部分内容缺失;已有的内容与要求不清晰等。同时,对现行规范的执行缺乏刚性,监督检查不到位,如教师平均指导人数的突破上线,疏漏对选题的审核、中期的检查、成绩的审核等环节,答辩的时间安排短,最终通过率100%等。最后,缺乏对组织实施的有效监督机制。尚未建立以奖惩导向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学生论文成绩考核不严格、缺乏淘汰机制、通过顺利。对教师指导过程的评价考核不严格、缺乏奖惩机制,教师指导优略无碍,论文教学整体效果差。对管理层的管理职责缺乏必要的考核问责机制,组织实施的管理水平不及。这样的管理机制是影响论文质量的根本原因。问卷调查中,学生希望加强对教师的选择加强论文管理,定期检查论文进程,建立导师淘汰、奖惩机制等。(2)教师指导。一是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不足。一方面是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偏多,导致可能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以“完成任务”的思想实施论文指导工作,面对一项具有极强弹性的工作,个别教师的浮躁的情绪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完成过程。问卷调查中70.06%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选题不当的问题。应加强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增加面谈次数。二是因人施教指导的方法不足。论文的指导是一个具备明显“个性化”的教学活动,每位同学的基础不同,选题不同,研究视角不同,选用方法不同等,使得教师需要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这样的指导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面对学生的需求,教师还面临着一个再学习的问题。但现实中,能有这样工作态度的教师的确不多。三是高质量完成指导的要求不足。学院对学生论文质量与水平的要求,也是对教师完成指导工作的质量要求。在现阶段学院对学生论文质量的考评相对弱化前提下,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加之学生方面的配合不足,教师也缺乏高质量完成论文指导的压力与动力。因此,尽管教师指导论文数量超过上限,甚至成倍增加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努力,均可按期完成任务。问卷调查中学生反映指导中应严格要求。(3)学生写作。大学期间学院缺乏这方面的教学,学生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学习。问卷调查中,59.46%的同学认为缺乏前期训练,部分同学还补充到“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而对于是否缺乏写作的基本知识,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意见,同意的比例仅占45.95%。不少同学均补充强调要加强前期的相关训练,如“希望学习前届的优秀论文”、“开展论文写作基本知识的训练”、“多增加平时写论文的练习”“增加相关课程”等。大部分学生存在重“课程学习”、轻“论文教学”的思想,对论文教学环节的学习目的认识不清。主要以“如何能顺利通过”为目标,而没有过多的思考通过论文教学希望获得哪些知识与技能。在面对就业实习考研几项工作的时间冲突,从完成的顺序上,论文一定是在最后。而且,投入的时间明显不足。问卷调查中,43.78%的同学认为写作投入的时间不够,高于不同意的比例(38.38%)。57.30%的同学认为考研、实习影响了论文写作。有的同学要求“安排更充裕的论文写作时间”、“提前交初稿的时间,增加修改时间”等。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反映出专业研究能力的匮乏,写作知识与技能的匮乏。普遍存在论证资料信息整理不够,研究证据欠充分,研究结论价值单薄。个别同学在论文中大量借鉴、引用他人的观点, 却不求甚解。问卷调查中,对所设计的:“缺乏对所研究目标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现状的深入研究”“整理参考文献提出研究思路的能力不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够”、“缺乏实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应用的训练”等选项持赞同意见的比例均接近或超过50%,分别为:68.35%、48.65%、50.81%、68.35%。普遍认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够。75.68%的同学赞同和非常赞同,有的还建议“和指导老师多交流,尤其应该多些面谈”。有还要求“多进行电话交流”、“尽量多留联系方式”、“学生应主动找老师”、“学校应统一安排时间指导”、“安排指导会”“增加面谈次数”“教师可以更早的与学生沟通”。 ( 二 )相关建议 (1)毕业论文教学切实纳入教学计划。课程教学、论文教学、实验教学等均是本科教学的不同形式。论文教学的最基础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品质素养、情报素养、学术素养、综合素养。因此,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长期以来,课程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形式,论文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形式。但是与此同时,本科教学又不可忽视论文教学,研究生教学又不可没有课程教学。即使在此状况下,课程教学中通常包括了以课程论文体现的论文教学,论文教学又往往是课程教学的后续。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科的论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通过论文的写作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实施的目标与要求不同,论文教学一般包括:课程论文教学、学年论文教学、毕业论文教学。这三类型也存在一定的递进关系,毕业论文教学是论文教学的重要形式。现实中实际上是忽视了甚至取消了课程论文教学、学年论文教学,导致了毕业论文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基础。增设相应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主要包括: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文献检索专题;热点问题专题;优秀毕业论文点评专题等。部分专题以外聘教师完成。在已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相关的内容。在专业主干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理论联系实践的专门问题课堂讲授、学生研讨;明确与落实需要完成课程论文的具体课程教学计划。增加对学生完成课程论文、文献检索、调研报告、学年论文等的要求。(2)毕业论文教学实施流程的再造。启动激励竞争机制,允许个别教师指导学生数量超过学校的标准,也允许出现个别教师落选; 提供了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融合的平台;加大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前期(选题前)的指导;增加了对假期时间的利用;延长了论文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实习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成为可能。细化落实学院对论文的组织管理,包括:严格执行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规范夯实论文动员环节;细化学院对论文的中期检查;明确答辩后再修改、定稿、再答辩等环节的管理;细化指导、评阅、答辩意见撰写要求;试行院系两级答辩办法;增加论文撰写与指导过程的记录等。建立毕业论文教学奖惩机制,既奖励优秀论文、又实施论文考核的末位淘制;既奖励学生,又奖励教师及教学管理者。建立优秀论文、典型论文后期的出版、推介、使用制度。完善论文总结归档工作。(3)建立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过程评价与最终成绩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事故认定与优秀评价等,确保论文教学质量。 财经毕业论文:对于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其毕业生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探讨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政策和经济复苏的缓慢,造成其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以甘肃省为例,2012年毕业生达11万人,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11.7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2.7万人,2015年毕业生人数将达13.5万人。另外,我省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总量较小,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较为有限。加之2011年以来我省全面实行事业单位进人公开招考等改革,部分配套政策还在完善落实之中,致使事业单位接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财经类作为高校的重要学科门类,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也在不断地升温,又由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部队等单位都对财经类毕业生有一定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高校各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但是,高校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也存在自身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在这里,以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为例,分析其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影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并对今后就业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由上表可知,兰州商学院 2013届毕业生金融工程的就业率为62.90%,金融学专业的就业率为59.16%,保险专业的就业率为46.88%,而兰州商学院毕业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46.98%。所以,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明显高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而保险专业与全校各专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就业率虽然相对于其他专业较高,但由于毕业人数较多,未就业的人数规模同时也较大,这对毕业生本人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 从就业的行业来看,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单位基本上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还有部分同学通过国考、省考等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党政机关部门;从就业地区结构来看,毕业生签约的工作地点基本上稳定在甘肃本省和毕业生的所在生源地。 二、影响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部分毕业生尚未就业。其主要原因如下: (一)从毕业生自身方面分析: 1、重实惠、求时尚、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愿望比较集中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银行系统等,毕业生在择业时重实惠、重自我、重利益,一定程度上盲从妄动,只想其利,不想其弊,只考虑大城市和沿海条件比较好,待遇高,却不考虑那里人才多、成才难,没有看到小地方、不发达地区人才成长迅速,更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势,一旦不能谋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抱定不达目的宁愿待业的决心,一次次做着不切实际的努力,这点在财经类毕业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2、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 部分财经类毕业生受到其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比较大,认为上了大学就要想办法捧到一个“铁饭碗”,旱涝保收,衣食无忧,这样就把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看的比较重,想一锤子定音,找个稳妥的工作。正是由于这种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使得这部分毕业生没有办法开拓视野,造成与许多单位的失之交臂。 3、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求职技能欠佳 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则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同学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差,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职场上比较紧张、胆怯,不能自信的展示自己,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4、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水平并没有做到齐头并进 财经类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难以就业的成因之一。这部分毕业生在求职时往往表现出缺乏实践创新能力, 在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不能很好的结合。 (二)从社会需求分析 由于近年来连续的扩招政策,这样导致毕业生队伍迅速增大,但每年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系统招录的人员较为稳定,这样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由于招聘单位的用人指标有限而毕业生难以找到相关的工作。以2013年为例,省内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11.7万多人,附加省外高校和往届尚未就业学生,总量达到18万多人,而当年,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基本上都保持其招聘计划。虽然销售类岗位需求旺盛,但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强。 (三)从用人单位角度分析 1、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过高。 目前一些单位对学历和毕业院校的要求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虽说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学历不代表着能力”,但是有的单位在实际招聘人员时,还是非常注重学历和毕业院校的,有的单位甚至限定毕业院校必须为“211”,“985”高校,部分工作岗位必须要求硕士研究生学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定了普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也这就让许多有能力而学历、毕业院校达不到要求的人望而止步。 2、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 用人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吸纳、储备人才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有些单位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按需求才,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和名校毕业生。当今社会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极大的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从学校角度分析 目前学校虽然有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等,但这些课程给学生讲授时较为理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部分学生也抱着对付一下的心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流于形式。 三、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相关建议 2013届兰州商学院金融学院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部分毕业生由于实践能力、就业观念、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因素还未能找到工作,所以,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第一,加强金融模拟业务实训项目,大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根据金融类专业的主要就业方向为银行、保险、证券等,可以分类设置若干仿真综合实训项目,让毕业生在校内分组扮演角色,完成各自的业务目标,从而在出校就业之前在学校进行一次仿真的业务模拟,这对于培养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都很有好处。例如,根据我国企业上市的要求和流程设置一个投资银行仿真业务模拟项目,对企业上市全过程进行演练:要求毕业生分别扮演拟发行上市公司、证券公司、证券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所学的相关知识,沿着企业股份制改组、上市辅导、申报发行材料、发改委核准、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等过程来模拟。通过毕业生的模拟与展示,指导教师全面考察学生对上市相关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让毕业生查漏补缺,从而为他们实际工作做好铺垫,提高就业成功率和求职竞争力。 第二,从多方面入手,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行业部门也在不断拓宽。面对好多毕业生不太了解的工作岗位,大多数都会选择逃避与放弃,我们应该引导他们改变这种观点,积极尝试一些新的岗位,不一定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同时引导毕业生从基础做起,走进基层一步步实践。 第三,大力引导毕业生的创业,牢固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当今毕业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引导毕业生创业是促进毕业生就业,不断完善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引导其创业的过程中,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对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毕业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让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是针对毕业生放弃眼高手低的有效方式,毕业生可以在实践工作中积累宝贵经验,这对他们的事业发展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财经毕业论文:提升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因其就业口径较窄,导致就业困难,对口就业率低下。本文从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提升其对口就业率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对策 一、前言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就业问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低也成为衡量高职教育发展好坏的一个标准之一。其中以财经类专业尤为突出,因为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很难与工科类专业毕业生一样,与岗位要求做到无缝对接,再加上其普遍起薪较低,与工科类专业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导致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下。如何认真并准确把握当前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对策以提高对口就业率,是当前高职财经类专业面临的普遍课题。 二、当前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下的原因 (一)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国家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增加过快,就业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特别是财经类毕业生的数量增加过快,这虽然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经济发展规律。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存在,导致对高职财经类毕业生的需求趋于减少。另外,由于全国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设置有财经类专业,招生人数过多,严重超过了社会对这类人才需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很多的非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了增加招生人数,也开设了财经类的专业,造成此类毕业生的数量猛增,但是由于毕业生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增加了就业难度,降低了对口就业率。 (二)学校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 作为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和动手能力跟工科毕业生相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用人单位在他们上岗前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而且也缺乏实践经验。而很多的企业在招聘的时候把实践经验看得很重要,只愿招聘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不愿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培养应届毕业生,也不愿承担工作初期因缺乏经验带来的损失。另外,很多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课程的设置没有依照行业的岗位设置和典型工作任务来进行,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使得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导致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低下。 (三)用人单位盲目攀高 目前,由于我国高校的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竞争愈发激烈,人才市场上高学历的求职者比比皆是,出现研究生与本科生争岗位,本科生与专科生争岗位的现象。一些用人单位也顺势提高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而高职毕业生,特别是财经类毕业生因其学历技术含量较低,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已逐渐向普通的打工族岗位靠。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各不一样,有的用人单位重视学历,因财经类毕业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能力,所以面对本科生和高职生时,他们宁愿选择高学历的本科生。在加上如今的高跳槽率,在人才市场上,面对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用人单位宁愿选择这些有市场工作经验的人才,而不愿选择应届毕业生。这也使得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就业过程处于劣势,导致对口就业率偏低。 (四)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准备不足 目前的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勉励就业时存在思想准备不足、缺乏自信、就业观念未转变等问题,这些直接导致了对口就业率的低下。思想准备方面,由于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过分的高估或低估,自我定位不准确,导致在求职中显得有些消极被动。缺乏自信方面,很多财经类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自身文凭不高,又缺乏工作经验,对自己的能力水平不够自信,导致在就业的过程中过于紧张,判断失误,不能正常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也不能发挥自身的正常水平,从而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错失良机。就业观念未转变方面,由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想要找人的企业毕业生不想去,而他们想去的单位又不要人,从而使得就业率低下。 三、提升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对口就业率的对策 (一)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应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就业教育,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求学生要从市场需求和自身出发,正确地定位自我,摆正心态,不要在求职时钻死胡同,不要盲目的追求高职位、高薪水,迷失自我;也不要过分的低估自己,害怕就业,拒绝就业,逃避现实。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就会有正确的认识,在就业中就不会抬高门槛,这样就比较容易在求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因此,对于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学校必须正确引导,使之能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准确定位,放平心态,理智选择,才能提高对口就业率。 (二)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对口就业竞争力 加强自身修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修养和职业能力修养等。职业道德修养包括敬业精神、诚实守信和合作共事等,职业道德素质状况关系到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更关系到他们能否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预期的成就。因此,作为财经类高职学生,应该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不断学习提升自我,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应通过职业化培训来实现,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礼仪的培养,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岗位需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真正做到 “零距离”上岗。职业能力修养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了解就业信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学校应让毕业生具备“信息就是机遇,信息就是成功”的理念。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应有及时地、意识地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来搜集并掌握可靠的市场人才供求信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获得比较理想的就业岗位。作为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当地的人才招聘市场、已毕业工作的往届毕业生、网络和相关的其它途径来获得就业信息。作为学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培养用人单位想要的人才。 (四)加强校企合作,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2004年教育部针对高职教育提出来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产物,也是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主要方向,有利于高职教育与社会企业更好地联系。对于高职财经类专业,要积极走向社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大力发展“订单班”,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将理论教学放在学校,实践教学放在企业,通过企业顶岗,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订单顶岗一方面可以了解企业各岗位人员所需的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以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岗位要求,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各任务有针对性地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借此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能借此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将企业变成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长期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以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运行。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部分高校在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出现了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指导形式封闭化及指导内容重复化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写作缺乏主动性引导,缺乏写作通识教育,缺乏师生互动引导以及缺乏跨期指导等方面。高校应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做好毕业论文指导的长期规划,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增强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转型开放式指导,强化跨期指导模式,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关键词]财经类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优化研究 近几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依然不容乐观,特别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财经类本科生就业压力较往年更显巨大,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这不仅与本科生本身对毕业论文写作应付了事,态度不端有关,更暴露出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不足。新形势下优化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已更显必要。 一、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指导任务大量化 指导任务量大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学生量大。尽管大部分院校对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都做出了不超过10人规定,但据笔者了解,由于部分专业本科生招生规模过大,造成教师实际指导学生人数超过20,甚至30人。这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无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碍。二是指导内容多样。从目前指导毕业论文的内容上来看,指导教师不仅要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同时还要把控毕业论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对计算机文档基本处理操作不熟练,挤占了本来就紧张的论文指导时间,也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的任务量。 (二)指导时间集中化 指导时间集中化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在短时期内过于集聚的现象。这一问题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时间安排过于集中。虽然部分专业将毕业论文的写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学期,但受学生考研、考证及公务员考试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在实际执行中造成压延,真正指导时间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学期。二是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扎堆。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寻求指导时存在一个突出的现象,要么是一段时间里没人找指导老师,要么是大家一起都来找指导老师寻求论文指导。而且集中指导的时间特别集中于毕业论文开题前及毕业论文提交前,造成短时间内指导任务急剧加大。 (三)指导形式封闭化 目前,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能结合实际,通过面谈、邮件、QQ、电话等多种途径进行毕业论文指导。尽管这些方式为学生得到毕业论文指导提供了及时、有效、柔性化的现实途径,但这些途径的点对点方式也将论文指导置于封闭环境中,造成论文指导形式的开放性不足。特别是利用邮件、QQ、电话等指导形式,无法让同期毕业生得到更多的论文写作借鉴信息,也不利于论文写作常识性知识的扩散。 (四)指导内容重复化 指导内容重复化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同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受指导形式封闭化的影响,有关毕业论文写作的常识性知识常需要多次教导,甚至一个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指导过的问题又发生在另一个学生身上,造成同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内容的重复化。二是跨期指导内容重复。在不同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重复指导问题更为突出。一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时出现的问题,下一届本科生在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时还是时有发生,几乎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复指导。 二、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现有指导模式忽视写作主动性引导 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导任务大量化、指导时间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业、考研等因素影响,但现有指导模式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长期规划指导以及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期规划指导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难以合理主动安排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计划,造成毕业论文写作进程随大流或严重依赖指导老师的督促。非淘汰性竞争压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产生写好写坏一个样,早写晚写一个样的惰性思维,造成毕业论文写作坐等最后时刻的集中突击。 (二)现有指导模式忽视论文写作通识教育 目前,决大部分财经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都突出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采取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但这并不意味着毕业论文写作不存在共同知识,不需要有关论文写作的通识教育。特别是有关毕业论文的行文方式、逻辑结构、内容展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知识共性。但从目前毕业论文指导实际来看,部分院校或部分专业的通识指导每届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这无疑会使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只能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加强通识指导,增加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内容与指导工作量。 (三)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引导 现有指导模式缺乏互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之间缺乏互动。目前,虽然大多数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注重与本科生间的信息沟通,但传统的教师说教指导模式却使得本科生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产生有“等办法、靠老师、要答案”的心态,完全依赖于指导教师的明确指示。二是缺乏同辈本科生之间的互动学习。目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论文的写作上,忽视了同学间论文写作方法及思路的讨论,从而没有机会从其他同学那里汲取论文写作经验与教训。而这不仅从形式上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封闭化,而且还会进一步造成指导任务的大量化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四)现有指导模式缺乏跨期指导 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大都按届依次展开。因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任务也就主要集中于应届毕业生的论文写作上。在这种指导模式下,虽然论文指导与纠正在每一届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以单循环纠偏的方式运行,并使得论文质量得以改善。但如将这种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置于多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来看,则或多或少有类似单曲循环播放的意味,加剧了指导任务的大量化以及指导内容的重复化。 三、改进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毕业论文指导长期规划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学年跨度安排。转变大四集中展开毕业论文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联系专业实际,尝试将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阶段。结合不同时期专业教育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地采取先基础后专业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二是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早期指导介入。进一步拓展推动本科生的论文导师制,努力从本科生进人大学阶段便开始介入专业基础教育,积极促进从中学作文写作向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转变。 (二)引入非淘汰性竞争压力 一是可以转变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变原有毕业生与指导教师间一对一的单独讨论,逐步实现课程讲解式毕业论文研究进展汇报,同时汇报进行过程中增加毕业论文研究汇报的规范性及严肃性。最终实现以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性监控强化,来保障毕业论文写作的质量及进度。二是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师团队指导模式。教师团队指导形式将进一步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环境压力,而群体指导的方式有进一步有利于正确把握毕业论文写作的研究导向,提高毕业论文指导的效率。 (三)增加毕业论文写作通识教育指导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课程中增加论文写作通识教育课程,重点结合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特点,系统讲解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所面临的行文结构、逻辑展开等基础性知识。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展开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结合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做集中讲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导教师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具体的、个性化通识问题做小范围集中辅导。 (四)转型开放式指导,带动同辈学习 一是要有针对性选择开放性通讯媒介,引入QQ群、网络论坛等公众开放介质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研讨,开放指导空间,共享写作经验,实现本科生之间毕业论文写作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快速传播。二是要转变指导形式,从一对一的传统毕业论文指导形式转变为一对多的集中指导模式。同时,在指导过程中积极引入开放性讨论环节,利用同辈学习理论促进同期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的自我改进,并进而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主动性。 五、强化跨期指导。实现多届循环教育 跨期指导是指突破毕业论文指导的级届概念,将不同年级本科毕业生同时导入,进行毕业论文集中指导。这里所谈到的跨期指导模式其核心强调两点,一是“跨期”,“跨期”的目的在于实现论文写作知识的跨年级传播。二是“集中”,“集中”的目的在于实现低年级本科生的自我学习及高年级本科生间的同辈学习。但跨期指导并不是忽视不同年级本科生间的专业知识差异。就不同年级本科生的指导内容而言,低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在于通识学习,而高年级本科生的指导重点则在于具体论文内容把控。就跨期指导模式的指导重心而言,低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学习+研讨观摩”,高年级本科生侧重于“自我完善+演练提高”。从而构筑成学生“自学+指导+演练”的阶段循环学习与教师PDCA论文质量循环控制的双循环运行机制,实现以同辈学习缓解指导内容重复、指导时间集中等问题。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研究 摘 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是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背景进行研究,结合自身在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实践,提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三个转变,即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的转变,据此提出促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财经类 1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背景 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综合性科学研究成果的习作,鉴于学生科研经验、科研能力、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作为毕业论文主导者的指导教师如何实现“师傅领进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指导环节针对不同学生、不同论文类型和论文写作不同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中迫切需要关注并且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的改革。 尽管毕业论文指导开始出现“指导提前化,指导多元化,专业交叉化,交流平台化”(李立新,田广增)发展趋势,但就目前毕业论文指导而言,总体上存在以下明显现象:从指导时间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短期指导;从指导方向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同化指导;从指导策略来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整体指导;从指导方法的来源看,现行指导方法属于仿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方法;从指导结果来看,现行指导结果存在不透明的、无所谓现象。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背景和人才培养背景下,作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法迫切需要突破传统的“集中课堂式指导“,采取科学、合理和灵活的原则,通过多元化、动态化、差异化的指导方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改革,全面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本文将以财经类高等本科院校的经济与贸易类专业为例,对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进行探索。 2 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基本思路 2.1 从局部静态指导到全程动态指导 无论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如何改革,首先需要解决是指导老师以什么样的角色进行论文指导的问题。对于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来说,如果指导教师纯粹针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尽管牵涉论文选题-选题确定-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论文修改-定稿-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答辩成绩评定-论文存档等诸多环节,但是由于目标相对单一,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指导老师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是亲自指导过本科毕业论文的老师都会发现,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需要指导老师以多重身份介入。本科毕业指导学生名单确认后,从选题到最终的论文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将会遇到所指导的学生外出找工作、参加考研或者准备出国、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面试等多方面的状况,导致纯粹的毕业论文指导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使得毕业论文指导和毕业生的升学、就业等各个环节变得不再独立,而是密切联系,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指导过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指导老师一意孤行,仅仅关注毕业论文,对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受到的来自就业、升学或者感情方面的压力视而不见,不仅容易引发毕业生的抵触情绪进而出现不合作行为,而且不利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整个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能否顺利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老师能否认识到其在毕业论文指导中的角色定位。 本文认为,在本科论文指导过程中,论文指导老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论文写作活动的支架作用当好引导者,而且要当好学生实习过程、找工作或者升学过程中的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走入毕业生的内心世界,理解毕业生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和干扰,从而说服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到毕业论文写作中来。简而言之,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改革中,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要从局部静态指导向全局动态指导转变,从纯粹的论文指导老师向毕业生的引导者、关注者、倾听者和支持者转变。 2.2 从线下指导到线上线下结合指导 从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安排来看,在大四第一学期,由于学生都在校,指导教师能就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报告等环节给毕业生进行当面指导。但是,在大四第二学期,尤其是在五一劳动节之前这段时间,毕业生都在外实习、找工作、准备硕士研究生或者公务员等的面试和复试,在这段时间里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上没有面对面相互交流的机会。而这将近4个月的时间对于毕业论文写作来说非常宝贵。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质量,许多学校开发应用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对毕业论文选题、评阅、成绩登录、论文格式规范化等方面作用明显,但多数实时沟通交流等指导功能相对弱化,甚至没有。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尤其是包括腾讯、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开始多元化,面对面单独指导、面对面集体指导、电话或短信指导、电子邮件指导、QQ网络平台指导、社会调查实地指导、指导小组指导等方式逐步进入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从我校具体实践的调查结果显示,论文指导主要通过面对面、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方式进行,分别占39.78%、41.22%和13.98%,从中可以看出,电子邮件是论文指导中主要的指导方式。由于电子邮件更多是针对个人,因此不能保证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尤其是学生不在校期间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即时有效沟通。由此可见,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实现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QQ群具有群共享、群邮件、群BBS等基本组件(杨靖等,2012),为推动本科论文指导方式从传统的线下指导向线上线下结合指导转变提供了方便。 基于QQ群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互动性,本人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旨在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QQ群,在2010-2012年两届中共有26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QQ群的毕业论文指导获得了相应的帮助并且顺利毕业。本人的一般做法是:确定指导学生名单后,召开见面会,告知学生QQ群号,让学生全部实名制加入并且在群名片中标出自己的级别。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本人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群中,既包括本人指导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也有正在指导的学生,这样应届毕业生不仅可以和指导老师就毕业论文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针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考研或者找工作等其他问题从往届毕业的学哥学姐那里获得帮助。当然,从本人的指导实践来看,尽管QQ群的确在论文指导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面指导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开题报告撰写、初稿写作、基本观点形成以及论文修改等环节必须面对面交流,这样不仅能确保论文撰写质量、把握好论文撰写进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指导效率,实现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2.3 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到差异性个性化指导 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如果指导老师已经实现了其角色转变,同时能够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指导,接下来要回答的就是指导老师如何指导的问题,这牵涉到指导方式的变化。本文认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应该因材施教,释放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从普适性同质型指导向差异性个性化指导方式转变是关键。具体来说,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确认后,指导老师首先需要了解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是考硕士研究生(国内和国外)还是直接就业,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了解哪些同学有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基本想法,哪些有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等等,对这些情况指导老师都需要摸清楚。在摸清楚学生基本去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从其长远发展来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指导。比如对于有意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同学,我们在毕业选题上相对来说应该更注重学生理论基础的夯实,更注重学生学术能力培养,而对于直接就业的同学来说,偏向于鼓励同学们以家乡或者工作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等作为毕业论文选题,这样不仅能将学生的实习经历或者求职经历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注意的是,差异性个性化指导并不代表什么事情都为学生包办。针对毕业论文文档的操作,本人曾经对毕业生进行集中指导,比如目录的自动生成、图的制作等等,但是对于不同论文选题的同学针对文中数据以及参考文献获取的问题,应当告诉学生相应的获取途径,但不会将其直接提供给学生。也就是说,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哪些是可以为哪些是不可以为的。简而言之,本文认为,在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中,无论学生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是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去思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3 推进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 要积极推进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离不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积极参与。要实现本科指导论文老师角色的转变,从单一的引导者向多重角色转变,迫切需要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具体来说,不能单纯以面对面指导的次数作为衡量指导老师是否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指导的依据。具体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指导老师是否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可以让所指导的学生来进行评价,看是不是在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获得了指导老师即时性、实质性的指导或帮助。我们调查发现,对毕业论文最需要教师指导的环节,回答论文选题占10.71%、论文资料收集占15.35%、论文提纲和结构占25.66%、论文思想和观点占20.00%、如何论证(理论与方法)占18.18%、论文规范占10.10%,这表明学生要求指导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毕业论文的每一个环节。财经类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组织毕业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指导老师的指导过程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加强监督和管理。 3.2 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投入 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指导方式的改革离不开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能力的提升。从高校现有指导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来看,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职称上主要以副教授和讲师为主。对于刚刚开始指导毕业论文的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仅缺乏指导经验,缺乏给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的场所,而且缺乏和其他指导老师沟通、交流的平台。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在毕业论文指导名单下达之前,组织学校经验丰富而且指导效果突出的资深教师对新的指导老师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在各个系部建立相应的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QQ群,供所有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实现指导方法等方面的资源共享。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可以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提高单个学生指导论文的课时工作量,从本质上提高本科论文指导老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方式改革的积极性。 财经毕业论文:财经院校毕业生社会支持性别与生源差异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研究视角,运用SPSS 11.5 软件对相关量表进行统计,分析了不同性别和生源的财经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最后表明财经院校学生性别、生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差异显著。 [关键词]财经大学生 社会支持 性别生源差异 一、研究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开发使我国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从以往的面向“精英”改为“大众”,大学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发轫于上世纪中期的心理学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弹性资源,对生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恢复与治疗提供有力的心理支持,有利于普通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它在提高积极幸福体验,减少个体就业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定义学术界还存在争议,本文认为社会支持是人在社会联系中知觉和自身领悟到的相关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本文研究财经类毕业生择业中的社会支持,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被试:从吉林工商学院会计系、财税系、金融系选取本专科学生(2011)毕业生179人,其中男生79人,占48%;女生86人,占52%进行问卷测试。 2.研究工具 根据姜乾金等人的PSS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11,8,4,3为家庭支持项目;12,7,9,6为朋友支持项目;剩余为其他支持项目,运用心理五点评分法,运用心理五点评分法,按照“完全不是”“基本不是”“不置可否”“基本是”“完全是”的顺序评1到5分,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69。 3.测量过程 将学生分组集体测试,时长20分钟。主试由研究者和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进行,发放量表,学生测试,最后收回。 4.数据处理 将采集数据输入电脑,计算出三个问卷各个维度的原始分数,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心理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MANOVA。 三、结果分析 以支持三个维度为因变量,进行性别2(男、女)×生源2(城、乡)的MANOVA,表明大学女生社会支持比男生低;生源在家庭支持方面的主效应显著;农村学生的家庭支持比城镇学生低。 四、结果讨论 本研究中,财经院校毕业生的性别,生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差异显著,数据表明:1.女生的学校支持比男生低,农村学生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比城镇学生低(见表1)。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男生择业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女生少,社会比较重视男性就业,为其提供的资源更多,就业没有性别歧视,其自信心自然高于女生,男生在择业时更为主动积极,而女生就业观念相对淡漠,在择业时有更强的依赖性。2.城镇学生在家庭支持和学校支持方面均比农村学生高(见表2)。这与我国目前城乡差异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城乡差异不仅体现在对子女的经济和物质支持上,还体现在择业时提供给子女较多的就业信息和渠道上;另一方面,在有效使用社会支持方面,农村学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城镇学生的得分。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比较闭塞,从小见识和阅历比较单一,无法接触到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重要信息,对未来就业面临的困难与机遇缺乏足够的认识与了解;另外,农村学生各方面条件也明显差于城市,起点较低;相比之下,城镇学生更容易享受相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而具有就业优势。 财经毕业论文:关于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从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入手,系统地分析新形势下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独具特色的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财经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同其他专业一样,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其中较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如何认真并准确把握当前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及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相应对策,是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 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结构性失衡、整体上供大于求的形势很明显。首先,全国高校财经类专业重复设置,趋同现象严重。目前,全国几乎每一所高校(包括民办大学)都设财经类专业。其次,一些非财经类院校、综合性大学,乃至一些成人高校、业余大学和职工大学,见到社会对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会审计、市场营销、经济法等财经人才需求火旺,纷纷上马兴办此类专业,使得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数量都出了矛盾,财经类毕业生的数量猛增,人数大量增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最后,社会对人才需求则因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面临机构改革,实行公务员制,进入需经公开招考,需求量锐减。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处于调整、转产、优化兼并时期,吸纳新人的能力也逐渐减弱。以往用人大户,诸如经营流通、外贸、金融系统等部门因改革转轨或因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约定俗成的紧缩反映,毕业生需求量趋于减少,另外,财经类专业学生能报考的公务员职位范围较窄,录取率也不高。 (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经常的,为之服务的教育模式转变往往滞后,目前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的理论素质与企业的要求严重脱节,很多财经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同本科一样,仍然只重视或者只能做到知识的传授,轻视或者很难做到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高校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欠缺实践环节的锻炼和必要的人际经验,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就形成了“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三)用人单位之间盲目攀高的现象严重。 近年来人才市场出现一些用人单位提高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目前,总体上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愈来愈激烈,已出现研究生向下挤本科生的岗位、本科生只好继续向下挤专科生的岗位的状况。高职院校毕业生中财经类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已逐渐向普通的打工族岗位靠。这些专业又呈现毕业生人数剧增的局面。有的用人单位仍以文凭学历选人;有的用人单位只重视个人的实际工作经验,他们认为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能很快地创造价值,而应届毕业生招来后还要培训一定时间,不能立即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这也造成高职财经类毕业生在与其他层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四)毕业生自身就业前的准备不充分。 一是择业期望值较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需求重点下移。但很多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就业期望值过高,仍然幻想像以前一样进国家机关或财政金融系统,不愿到民营单位、西部和基层企业去工作,更不要说自主创业了。二是很多大学生依然抱有“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把初次就业看得过重,认为选择一个单位就预示着自己“嫁”给了这个单位,对“选择与被选择”准备不足,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在就业中挑三拣四,出现很多“有业不就”的现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三是缺乏自信,错失就业过程中的良机。很多财经类高职毕业生对自己估价过低,认为自己在学校没学到什么东西,又没什么工作经验,常常觉得“技不如人”。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一些人对自己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强烈,过于拘谨,缩手缩脚,优柔寡断,阻碍了聪明才智的发挥,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自如地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 二、积极探索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进校企合作,实现无缝对接。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在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校企合作思路,即学的对接行业(企业)、专业对接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师对接师傅、学历证书对接职业资格证书。其次要探究校企合作的途径。学院可以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契约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合作。譬如: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时间、数量、质量确定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职业素质培养方法、职业技能训练手段、综合评价体系,让企业行家进校园、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生产经营部门进校园、工作任务进教材、工作流程进课堂,此外,指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派出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的研发,开展社会服务。再次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有序运行的机制做保障。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比如给予企业税收上的优惠,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扶持,让企业在投入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实惠。最后,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的“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落到实处。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如《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师下企业锻炼与兼职管理制度》、《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唯其如此,才能保障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得以顺利实施。 (二)深化课程改革,体现专业特色。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把教育思想、观念、目的、宗旨等转变为教育实践的中介。课程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高职院校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岗位职业能力、实际工作任务为基础,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以质量为核心,积极建设精品课程与企业联合开发实务性教材和高度仿真的视讯操作资料。学院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物流管理业务、金融保险业务、旅游导服业务、会计核算业务等真实业务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相应的课程体系。如物流管理专业,通过对本地物流企业深入走访调查,对物流结算、国际货运管理、仓储配送管理等5个岗位群进行分析,归纳出物流结算、运输作业与组织等6个关键行动领域,并对其进行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使专业能力培养教育与物流岗位能力需求相匹配,构建“一个渐进式职业发展主线、多种社会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课程建设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此外,学院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课程网络主页和教师个人博客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企业实习基地完成企业认知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参与教师科学研究团队的课题研究过程,培养大学生研究思路方法,熟练掌握研究的基本工具;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完成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等等。 (三)改善实训条件,提高职业技能。 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就高职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实训的教学方案,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职业技能融为一体,但是最大的缺陷是没有突出实践教学。因此,在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实际动手操作训练,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技术操作,突出实用性、实践性。一方面,在实践教学方面,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确定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过程规范”,从实践教育内容、过程等各个方面做出明确界定、规范和评估。另一方面,应改进实习和实训条件,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全面改造实训室,从实践环境及设备的构造,到实践项目的策划,都应符合技术应用这一方向,保证实践教学的真实性,以确保学生真正学到“手艺”。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基地、研究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能满足专业培训要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重视就业指导,引导自主创业。 就业指导工作是关系到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有效地就业的重要工作,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全面、系统、持续、有序地进行加强。一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要全程化和全员化。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生入校时的入学教育,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第二阶段是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时的就业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第三阶段是毕业生找工作时的就业指导,通过选择历届就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进行专题演讲和交流,传递择业成功的秘诀。二是注重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创业中成就事业,在创业中成长成才。三是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指导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招聘信息,举办专场招聘会,积极与兄弟院校建立就业网络联盟。同时正确引导学生考研、考公务员,尽可能地为准备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机会和帮助。通过用人单位情况调查、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校友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整理市场需求信息及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招生和培养等部门,形成良性循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形成辐射全国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网络。 新形势下财经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时事政治论文:高中时事政治教学应用 摘要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逐渐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适应时展要求,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引进了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将学生的学习与政治生活相联系,理论应用于实际,促进学生形成政治理念和政治逻辑思维。本文通过对时事政治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做了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发现时事政治对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并通过系统详细的分析给出了应用时事政治的方法,为高中政治教学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能够促进时事政治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推进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1引言 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瞩目,尤其是高中正是丰富基础知识的阶段,学生也处于叛逆期,大部分对学习枯燥的理论内容都会产生抵触心理,降低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国家新闻时事,但对于学生而言,接触较少,同时兴趣也不浓厚,从而使高中生与政治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距离。目前有高中在政治教学中加入时事政治的教育,一方面使课堂充满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实际案例和事件的了解和思考,巩固了学习政治的基本理念,也拉近了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距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时事政治教育是新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发展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教师不需要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使学生愿意去学习,而是作为纵观整个课堂的指导者和服务者,只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本领。通过时事政治的学习,学生能够看清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真实需求,这样才会为学生创造多向选择的机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2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现状 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搜索和调研,发现目前研究学者也提出了大量的重要的理论,为时事政治的普遍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戴清香主要分析了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提出通过引进时事政治的教育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对时事政治在实际中的应用作出了阐述,对学生的政治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周德星认为时事政治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论证了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了进行时事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万西妮提出时事政治教学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在高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应用时事政治教学的途径和手段,为现代学校应用时事政治教育方式提供了借鉴。通过对已有的文献的了解,能够发现学者们已经认识到了时事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证明了本文的研究具有科学的依据和价值。 3时事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3.1增强学生对政治生活的认识和了解 高中政治教学一直具有整体性和准确性,长期以来教学的内容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每次课改也是增加一些图片或者小的案例,整体内容不会过度改动。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的政治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每天都会更新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政治时事,而学生的教育与培养也应该与时代挂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的同时了解和认识国家的时事。高中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较差,尤其是对国家大事的分析和理解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时事政治的教育和解释,使学生政治知识视野不断开拓,同实际相结合,促进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对未来发展的眼光和谋划,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2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就是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学生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就达到了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刻板和单调。通过时事政治教育,可以将课本的知识理念与实际的事态过程相联系,以案例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使学生达到国家政治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并且应该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主动研究的能力,通过时事政治教学开发学生的潜力,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和看法,老师根据政治背景和意义对学生的意见给予评价,不同的学生会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角度为学生分析时事政治的教学意义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 3.3有利于学生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在学习政治方面不仅仅为了将理论知识印在脑海中,也需要学会运用政治知识。通过时事政治的教育,学生能够利用时事工具解决身边的问题,站在国家的高度和层面上分析和处理,已经不是只为了提高成绩而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转变教学方法,在基础知识不断灌输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随着老师的思路构建逻辑思维,提高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处理能力。 4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1采用时事政治作为情境教学素材 现代高中教育开始逐渐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现场问答和模拟,但是必须与教学计划内容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老师将时事政治作为情境教学的素材,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使学生走进政治生活,感受政治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只有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才能够学好政治。在老师引入时事政治的前期,需要对其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理清要向学生表达的目的和理念,然后对时事进行角色设计以及事态的跟踪,使学生愿意参与其中,真正地接触政治,学习政治,掌握政治,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政治。 4.2及时引进时事政治 所谓时事政治,就是国家在特定的时间所发生的事件,一般以新闻的形式展现在每个人眼前,所以,时事政治具有时效性。那么,作为老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优势,从与学生生活和学习比较接近的时事入手,密切联系课本内容,巧妙地插在基础知识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现代国家热点问题有一部分集中在我国劳动力的现状和就业问题上,根据国家的发展趋势和形式,就业问题始终是面临的一大挑战,就该问题而言,虽然离高中生较远,但是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方面来看,却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就业问题是学生在考虑今后选择专业时参考的重要条件,只有对国家的形式和企业的需求有一定地研究和了解,然后结合自身的喜好,才能够选择令自己满意且有发展的专业和学校。所以,时事政治离高中生并不遥远,也是因为它具有时效性,能够反应某一阶段的发展形势,体现出时事政治可以利用的价值。 4.3使政治教学多样化 传统的政治教学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成绩,就是学校和老师主要的教学目标,该模式使学生的学习环境过于枯燥乏味,对理论知识也是在不断地被动吸收,产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并不高。通过引进时事政治教学模式,老师可以通过时事快讯增加课堂活动,在课堂中开启讨论的模式,老师主持和把关,并根据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以及奖励,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丰富课堂多样化学习方式,一方面对时事政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学习。加强了政治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也是教学质量升级的重要体现。 4.4课后作业联系与时事政治结合 对于高中学生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课上的时间,同时要求学生有效地安排课后的学习任务,因为课堂的学习时间和接受的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多数是以老师为主导进行的逻辑思维运转,而课后时间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找到自己的问题和疑惑,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方可解决。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为学生安排的课后作业和联系也应该与时事政治相融合,调动学生主动了解国家大事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引发自己的思考和不同角度的看法,这样,既可以深化需要掌握的基本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接触时事的同时融入其中,成为时时刻刻为国家考虑的合格公民。将时事与课后作业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要求学生独立收集时事素材和资料,结合已学的理论进行时事分析,或者对课上提出的时事进行总结和体会,这都是对知识和能力双向提高的过程。只有将学生的知识活学活用,让学生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必然联系,这样才能体现学习的重要性和可利用性,促进学生激发个人潜力投入在学习生活中。 5结论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和政府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和父母共同的追求,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支柱,承担着促进祖国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责任,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知识的丰富,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引进政治教学,是为了高度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政治教学不同于数学、语文或者英语的学习,依靠的不仅仅是多背多学,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能够从国家的角度去面对和处理问题。通过对政治教学的不断改革,近年来提出了将时事政治教育融入教学计划中,也通过本文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是未来政治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时事政治的研究能够创建相互学习和沟通的机会,同时促进了老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不断适应时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时事政治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为今后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参考,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作者:孔维佳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时事政治论文:新课标时事政治高中政治运用 摘要 在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教学运用时事政治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通过学以致用的时事政治与理论结合、时事政治与学情及教学内容结合、时事政治在高考应试的运用等,进一步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形成政治综合能力,实现政治学习为学生服务的目标。 新课标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运用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是高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新课程下高中教师要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等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时事政治对理论知识学习、解决实际问题、应对高考检测等三方面的作用发挥,培养学生政治综合能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以时事政治来带动政治理论知识的运用,体现为学生服务的新课改理念 在高中政治学习中,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枯燥无味的。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运用时事热点,把教学内容有机地嵌入到时事政治材料中。这一方面,既能通过时事热点来提高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学以致用,推动学生将政治理论学习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增加高中政治学习的趣味性。而在新课程改革下,以时事政治来带动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只有通过鲜活的社会时事热点材料,才能使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为学生学习发展服务的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时事政治,既有其现实的需要性,又能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是高中政治教学不可回避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且越来越受到师生的欢迎。2016年下半年,最热门的事情莫过于美国大选,全世界都要关注美国人民到底选一个“疯子”还是“骗子”做这个超级大国的总统。在选举之前,笔者正好带领学生复习高一政治的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要复习中笔者就让学生谈谈对美国大选的看法及预测一下到底是“疯子”还是“骗子”当选。结果大部分学生们按报刊民调预测了“骗子”希拉里会当选,因为学生们也认为希拉时的优势过于明显。而笔者却将投资理财的方式渗透到其中进行分析:“如果希拉里当选,美国人自己有什么好处?”——换言之,希拉里能为美国人的财富增长做什么?由于希拉里会延续现任政府的政治遗产,亚太再平衡政策与世界警察的角色必然会继续拖着美国人民的后腿,使其经济发展与复兴会更举步维艰。即是说,在投资理财可预测的未来,国民收入的增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国家债务会进一步增加,美国老百姓的日子会更艰难。因而,笔者在课堂教学上大胆预测,“疯子”特朗普胜出的可能性很高。通过这一时事政治的介入,学生们不仅对美国民主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财富积累、分配、投资理财理论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而笔者预测中所渗透的投资理财知识,更是被学生所掌握、理解,当美国大选结果传来,更多的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与运用显得更加用心,并对笔者的预测结果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关注学生实际以时事政治来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在新课标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是高中政治教学的着力点之一,也是时事政治运用的重要平台。通过时事政治的运用,结合学生实际使高中政治教学学以致用,不仅能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能力,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例,在教学过程没有一开始就切入到教学内容,而是以魏书生民主教学这一教育时事热点来导入,在介绍了相关时事之后再以班级的管理为分析对象,通过学生对班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等环节进行分析,使学生看到公民政治参与中的民主本质。由于涉及到学生实际,学生们的讨论与分析非常有意思,一方面,他们看到了民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限制,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另一方面,通过班级管理来透视政治参与,反映出我国政治治理的核心与本质,从而更理性去思考并分析问题。如有学生认为某同学最适合做班干部,但某同学偏偏无心于班级管理,醉心于读书学习中。在学习之前,往往很多学生会认为某同学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太负责任;但通过政治参与的学习之后,就会理性看待这一问题,并对某同学报以理解的态度。尽管班级管理与公民的政治参与有较大的区别,但通过以类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我国的政治体制,使其充分认识到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与内涵,既能有力地回击西方媒体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曲解与攻击,又能使学生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形成理性思考能力,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助于其增加分析能力,为《生活与哲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不难看出,把高中政治教学通过时事政治引导并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进一步挖掘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培养理性思考能力,增加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 三、以高考政治能力考查来丰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在新课改进一步深入的前提下,高考政治越来越体现出政治学习以学生为本的倾向,而这种倾向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高考政治能力的考查。在高考政治中,尤其是材料分析题型中,政治综合能力的运用已经成为了高考重点的考查方向,不仅注重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注重政治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而且还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哲学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运用也进行了一定的考查。而这种考查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在时事政治的考查上,在时事政治材料的运用上,高考把政治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达到考查学生综合政治能力的目标。因此,通过高考政治综合能力的考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灵活运用时事政治,既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效果,又能在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化学生高考应试技巧的运用,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手段。以2016年全国I卷文综38题为例,虽然第(1)、(2)题指向的是当代国际社会知识与经济生活知识,看似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单一。而且在资料的选择上似乎也比较集中于“一带一路”,材料一是“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及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判断,材料二是“一带一路”下国际产能合作,并以埃及为例。两则材料都一反2011~2015年高考微观经济的考查,而转向为宏观经济的考查,特别重视中国与世界贸易之间的关系梳理。按理这样的材料与知识考查不会对学生形成太多的难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代国际社会知识与“一带一路”有密切的联系,既有全球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又有全球政治多元化及多极化发展的紧密关联,两者之间缺一不可。只有把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从全球化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一带一路”对世界发展、和平稳定起到的基础性作用进行分析与思考,才能更深刻理解并体会“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位置,看到全球治理模式下的中国正能量与贡献。由此所延伸的中国治理模式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就可以以“埃及”这一点来带动对世界经济这个“面”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考查与分析不难发现,单一时事政治材料与单一知识点背后,往往用考查侧重点隐藏了学生政治综合能力的运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灵活运用时事政治材料来训练并提高学生综合政治能力,既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又是高考能力考查的重中之重。 综上,在新课标下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既要重视解决理论与实际联系的问题,使政治理论知识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发展服务,又要注重学生面对具有选拔性的高考能力培养,使学生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政治综合能力,从而体现新课改理念。 作者:孙伟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高中政治与时事政治应用 摘要: 对于时事政治来说,主要是国内与国外的一些热点问题,同时也指一些对社会影响相对较大的新闻,这些都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且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掌握好政治知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分析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主要分为:第一,常规类的教学内容。第二,与思想政治相关的教学内容。第三,时事政治。所以可以看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有着极为重要的内容与意义。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现阶段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地位并不高,甚至是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开展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 一、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力度也有着一定的提高,且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主体,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以此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目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且对于时事政治来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且在时事政治中大多是以焦点问题出发的,这样也就体现出了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可以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局限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探讨与学习意识,同时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满足新课改的需求[1]。教师开展政治教学的过程也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可以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实现有针对性的引导。且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好政治知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外界的环境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要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表达能力。且对于时事政治来说,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来帮助学生掌握好我国党的思想方针与路线,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中阶段的时事政治来说,主要是从时事新闻的以及热点主体等方面来进行教学的。且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探讨与研究等方法来进行教学。由于受到不同年级的影响,时事政治教学的重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1、形式化严重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现如今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教学存在形式化严重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融入了时事政治的内容,但是也只是作为课前的导入或是课后的补充,这样也就没有将时事政治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2]。 2、表面化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融入了时事政治的热点问题,也只是从表面上来进行研究,并没有开展系统化与专题化的讲座。且教师由于自身教学理念的不足,使得对时事政治的教学存在着随意性的现象,这样也就降低了时事政治的说服性。 三、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的措施 1、提高关注度,积累好素材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对教学途径进行创新,掌握好更多的知识,从而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教师只有保证自身专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与牢固性,才能在开展整治教学的过程中更好的向学生进行讲解,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来提高课堂小学的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视、新闻以及报纸等途径来收集好有关于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做好更新与充实工作。且对于时事政治来说,资料的收集与保存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因此,教师在接触到时事政治有关的内容以后,就要做好存档处理工作,以此来便于后期的分析与挖掘,找出存在的政治价值。教师只有保证自身具备充足的时事政治知识,才能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好时事政治的内容,实现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也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去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一点时间来为学生播放出相关的时事政治知识。并鼓励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与点评。通过为学生播放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还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活跃好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3]。 3、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融入时事政治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将教学内容、目标与时事政治相关的知识结合在一起,找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学习好政治知识。且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可以主动找出更深层次的热点问题。其次,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4]。4、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对于政治教学来说,提高学生对政治的敏锐力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学习,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帮助学生养成政治素养,才能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与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不断开发与利用时事政治资源,充实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发挥出政治教学的作用,融入好时事政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税承忠 单位:四川省犍为县罗城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政治教学时事政治资源研究 摘要: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真正认识到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合理地开发时事政治资源,做好高中政治教学。文章主要研究了将时事政治运用到政治教学中去的必要性和策略,并指出了注意事项,以期为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政治资源 高中政治本身的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这也给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就要求政治教师根据需要对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将时事政治资源更好地运用进去,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将时事政治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1)符合政治学科性质需要。 政治这门学科本身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并且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政治教学更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将理论学习与国际、国内的一些时事政治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符合现代教学改革需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更加重视学生中心位置的体现,要求教师教学的时候一切从学生出发,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需要提高学生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将时事政治运用在教学之中,可以通过一些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时事政治的使用,也能够改变政治教学枯燥乏味的状况。 (3)符合学生成长需要。 高中生本身的辩证思维以及认知能力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进行政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时事政治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二、将时事政治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实行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该仅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观念,摒弃以往错误的想法,进行探讨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时事政治的使用是符合新教学模式需要的。 (2)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时事内容的渗透。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若能够将时事政治的内容运用进去,能够将鲜活的时事和枯燥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理解政治知识时会更加容易。例如,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民生问题,这样不但能够传递文明的进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还能够克服课本知识的滞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3)把握合适的时机引入时事政治。 课堂教学一般只有四十五分钟,引入时事政治是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的。通过研究发现,在上课前十分钟以及课堂结束前五分钟引入,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原因分析我们能够很容易发现,在上课的前十分钟,有的学生的精力不够集中,思想也比较分散,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甚至很多学生想的还是上课之前的事情。而时事政治往往比较新鲜,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是在这个时候能够将时事政治引入进来,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精力更加集中,从而给政治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在下课前五分钟,学生往往会对学到的知识有一定的困惑,若是这个时候将相关的时事政治引入进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 (4)时事政治运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是确保选择的时事热点针对性比较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并且经常会发生一些重大事项,所以时事政治的内容和层面都比较丰富,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资料也比较多,这就要求教师选择的时候不能盲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时事政治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讲到环境保护的时候,教师可以将雾霾问题引入进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选择时事政治的时候,选择内容不必太多,但一定要保证其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二是确保时事政治的内容比较新颖,这样对学生的吸引力才能增加。时事政治对时事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这便要求教师选择的内容必须新颖,并且符合教学的需要,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两个重要方面,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够以小见大的时事政治资料,选择那些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并慢慢地进行拓展。若是时事政治的资料和学生生活相贴近,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激发出来,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结束语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将时事政治运用进来,不但能够改变高中政治教学枯燥乏味的情况,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所以,教师必须真正认识到时事政治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将其更好地运用到政治教学中来,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作者:方德玲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高级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对高中政治教学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高中政治教学水平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们不仅在高中政治课堂上习得课本中的政治知识,更能获得较高的政治素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对于国家的时事政治也更够有更好的了解。 1.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1能够有效转变传统政治教学观念。 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学缺乏反馈,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开小差,导致上课教学效率很低。若将与课本知识相关的时事政治引入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时事政治,从而达成了学生成为课堂主导的目的,学生极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效率。 1.2有助于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 将时事政治引入到高中政治课堂中,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运用时事政治这一课题使学生参与到自主思考和课堂讨论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政治的基本知识进行巩固、落实、加深,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激发学生上课积极性。 1.3有利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第一,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也对社会实事发展加以关注,及时了解国家大事,是新时展的要求。第二,将课本知识相关的时事政治引入课堂,能够有效丰富、完善课本上的知识,使课本的知识更加的形象、生动,使学生可以运用时事政治当作课本上的教材、案例,另外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上运用学到的知识积极的讨论时事政治。第三,在教师的指引下对时事政治做出独立的思考、与同学间进行讨论最后做出判断,能有效的丰富课堂知识,帮助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2.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现状 2.1高中时事政治教学时缺乏客观性。 在将时事政治引入课堂时,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进度、课堂讨论方向进行引导和控制,并且在分析、总结的过程中要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但由于时事政治的自由度很大,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主观性过强,穿插着私人情绪,因此,极易引导学生走向思想的误区,忽略了让学生独立思考、落实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培养政治素养的根本目的。 2.2高中时事政治的教学力度不够。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引入的效果还没有达到预期。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讲解课堂知识,往课堂中衔接时事政治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本身没有重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中的重要意义,忽视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发挥的作用。 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 3.1增加对时事政治的关注。 时事政治不仅包括我国社会中发生的事情,也包括许多的国际事件,例如国际关系、国家利益、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政治内容,都与现实息息相关。一方面而言,时事政治与政治课本知识息息相关,同时也成为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典型案例,与政治课本知识紧密的衔接能够有效的丰富政治课本的知识,使原本固定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将时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由与课本知识相衔接,做出独立的思考,并且能够在与同学、与老师探讨的过程中做出判断,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落实课本的基本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有效的利用。 3.2增加对时事政治的积累和讨论。 高中政治课本中出现的政治理论是时事政治的指导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实践;而时事热点是政治理论的最典型的素材,能够使学生对政治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进行有效的运用。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处处关注时事热点知识,不仅让学生知晓如今的国际社会形势和国家社会的热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搜集和积累时事政治,更要努力使时事热点与课堂教学相衔接,把时事政治当作最好的教学素材,并且教导学生运用政治理论学会分析、讨论、判断时事。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时事热点是有时效性的,它们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电视、网络、新闻等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且激励学生学会关注、学会发现、学会认知、学会积累,学生也只有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政治知识并且试着与课本理论相连接,才能够逐渐培养起自己的政治素养,树立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的与政治课堂衔接,与社会接轨,与时代接轨。 3.3增加对时事政治的运用。 时事政治是讲述政治理论最典型、最有效的素材,无论是知识讲述过程中还是在课后习题中,都可以引入时事热点作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引导学生将时事热点与政治理论相衔接,并且教授给学生分析时事热点的方法。比如在讲授国际关系这一课中,“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则可以恰当的引入中韩在汽车制造领域中的技术合作促进了中韩友好交往。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还能够最有效的学会分析案例,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提高注意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学生们学习政治理论、认知时事政治、树立正确政治观、培养政治素养成为了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体制改革深化的必经之路。无论是运用时事政治当作课堂教学素材以更好的巩固基本知识、丰富知识,还是在课下之余学会用政治理论去讨论现实政治,都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此同时,也体现出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引入时事政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天雪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的应用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1.时政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应用时事政治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认知的过程,也是兴趣培养的过程,兴趣是学习的内在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求知的渴望。据调查,将时事政治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时事政治本身具有丰富性、动态性,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材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时事政治运用与政治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阔了眼界。 2.时政教学提升学生的能力 高中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能力,通过时事政治与教材相结合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能够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素材,培养将教材中的理论与时事联系起来的能力;另一方面,时事的真实性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再由老师对时事描述讲解,虽然学生未经历过但能够有间接体验。所以,能够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时事政治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的方法 1.开设专题讲座 高中政治老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时事政治专题教育。老师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时事结合联系起来。当我们学习经济全球化以及当代国际关系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联系当前相关的国际政治时事,比如,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来到北京参加会议以及亚投行的问题,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时事,通过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综合实力的增强,通过亚投行问题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美国不加入亚投行背后的原因等国际问题。 2.创设时事天地 通过班级的黑板报和手抄报创设“时事天地”,高中政治老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来实践这项工作,老师将这些正在发生的时事与课本上的知识结合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摘取近期所发生的国内外大事,通过“时事天地”这一栏目的创设,通过这些专题可以让学生将高中政治学得更透彻。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掌握所发生的时事政治,并且能够很好地运用高中政治教材对时事进行分析。还能够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单单凭借高中政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引入时事政治教育的内容弥补了高中课本信息滞后的缺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对思想政治课的补充,保证学生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了解时事政治,不与时代脱轨。总之,高中政治课堂离不开时事政治教育,只有将时政与教材完整结合,才能保证我们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周德星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临泽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高中时事政治教学小议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教学的有效策略 1.课前时政事件讲评。 此环节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搜集时政事件相关资料,每节课前做出简短的新闻报道,教师不可对报道范围或者报道内容做出过多限制,报道完毕后由教师从旁指导,全体同学负责该则报道的讲评,根据讲评内容做出总结。应注意在时事讲评中激发学生参与性,要求学生从演讲者的角度来分析时政事件,并随机抽取各小组组员代表上台演讲,以此来激发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关注时事政治,养成关注时事、分析时事的习惯,通过报纸、新闻等媒体途径收集时政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在演讲课堂上灵活运用,其他同学则应分析演讲内容,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与政治理论知识相结合展开论述和分析。以党的十八大为例,笔者组织学生参与时事演讲活动,以十八大报告精神为中心,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出发展开分析,期间通学生各抒己见,深入讨论,课堂氛围极为热烈。在此过程中,教师一改往日单纯而枯燥的讲解模式,而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引导其参与课堂,鼓励其主动学习、勇于质疑,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营造课堂活跃、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进一步加深,思路也变得开阔。 2.在教学中渗透时政热点问题。 在高中时政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将时政热点以及重点问题加以渗透,由单纯的灌输和引用转变为积极的分析与应用,针对教材内容为其补充课前精选的时政素材;同时还可利用包括多媒体教学工具在内的各类教学手段予以展示,以提高学生对于时政事件认识的形象性以及直观性,有效激发学生热情。以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为例,笔者将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这一时政热点大事引入课堂,不少学生对于“两会”这个词语耳熟能详,但对其具体含义却了解不多。笔者由此在课堂上普及:“两会”并非特定机构名称,而是一个统称,意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者会期大致重合,对于国家运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当学生们对“两会”概念有了明确认识后,笔者提出了问题:“两会”中二者的组成有什么不同?各自的职能又是什么?由于笔者在课前已经布置收集“两会”资料的任务,因此学生们有所准备,并纷纷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民主监督以及政治协商为主要职能”,这些答案均与教材知识点相契合。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不少明星委员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结语 时事政治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时政教学得以不断扩充知识面,对于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相互联系。应注意的是,不少教师在开展时政教学时未从客观角度来做出时事评析,甚至受限于个人主观意图,在评述时政事件时将主观性错误信息传达给学生,导致后者出现思想层面的误区。因此,高中政治教师也应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正确分析国内外时政大事,端正思想认识,合理利用时政素材,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教改目的。 作者:马静静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一、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引入 (一)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由于政治内容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一般对政治不感兴趣,不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教师就必须做好高中政治新内容的引入工作。而时事政治就是引入新课的有效方法。在政治开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一些比较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作为政治课程开课的切入点,通过新鲜的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通过时事政治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教师顺利进行政治教学工作。例如,在教授“多变的价格”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引入最近猪肉价格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考虑一下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氛围中进行政治学习,并根据时事政治更容易地掌握新开政治课程的内容。以时事政治导入新课对高中政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引入时事政治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概念 高中政治教学开始给学生讲述的内容是以经济学、哲学以及政治学等几方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是这些内容中有的对高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且离人们的实际生活也比较远。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政治教学中的一些内容和知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最近发生的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所讲内容有关系。例如,在讲授“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课的内容时,政治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2011年利比亚的危机,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政治时事详细了解它的背景资料,为政治内容的教学做铺垫。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帮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生疏的政治概念,帮助学生学好政治内容,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 二、分析时事政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过程中更加轻松容易,将政治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政治知识的能力,做到活学活用。政治教师应该结合政治内容进行时事政治的选取,并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帮助学生对时事政治问题和政治的一些概念等知识进行分析。时事政治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加强在政治教学中对时事政治的应用,并运用政治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和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的运用。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和预习的政治知识对相关的时事政治进行分析,通过时事政治的应用培养学生政治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用时事政治联结政治教学的各个模块 在高考中,对学生进行政治的考查通常是通过最近比较热的一些时事政治热点进行的,以时事政治为切入点引出相关的政治知识。所以,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时,政治教师需要对最近的时事政治热点进行了解,全面掌握时事政治,将其与要讲述的政治内容进行结合,通过时事政治将分散的政治教学模板联系在一起。引入的时事政治应该符合政治课本的内容。对于一个时事政治,可以利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如可以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和文化方面等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一个时事政治可以有效将政治教学的各个模块结合起来,有利于政治教学的进行。在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政治内容对时事政治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学好高中政治,将学生的思维拓展到课本以外。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高中政治。时事政治的应用能够辅助教师进行政治的教学,通过引入时事政治和分析时事政治掌握好比较难理解的政治知识。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必须应用好时事政治。 作者:高文军 单位:河北高阳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时事政治进行结合的意义 (一)能够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所谓的时事热点问题是当前社会上最近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结合相应的时事政治问题,能够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能够使得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的拓宽,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和提升,继而能够营造良好的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二)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加以培养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当前社会上的时事政治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当将学生的思维积极调动起来,通过对时事政治信息的搜集以及分析等多过程,使得学生对整个时事政治背景以及过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继而使得学生自身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 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这样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在掌握相关的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时事政治进行有机结合的策略 总得来说,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是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对时事政治热点的分析以及结合,使得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以及目的得到有效的实现,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要专门设置时事热点教学专题 由于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所涉及的时事热点内容比较少,还不够完善,因此应当在以后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专门设置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性的教学,通过这样的专门性的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对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的分析方式以及思考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使得学生对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解读。另外,对于学校而言,还应当积极成立专门性的时事热点问题的小组进行研究,要由专门的教师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选取以及做出具体的教学安排,因为这样的一种研究工作是当前时事热点问题教学得以实现的一大前提。 (二)依据教材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兴趣选取时事热点问题 如果要让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地结合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应当在实施热点问题的选择上应当要注意合理和科学,应当依据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材的内容要求,以及我国初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尤其是学习兴趣进行选择,比如说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意识到追星现象的时候,教师应当选择当前社会上某些明星现象,哪些明星在做一些慈善的公益事业,哪些明星召开演唱会,有些歌迷竟然为了买一张票去卖肾等,通过这样鲜活的话题,能够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能够依据当前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有效教育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培养起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要进一步增强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动性以及参与性 教师在将思想品德教学和时事政治问题进行有效结合的时候,应当注意将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加以提升,要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调动起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要对当前社会上时事政治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以及解读,比如说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关于集体的团结以及合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选择的时候应当注意选择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例子,比如说一起抗击地震或者是非典等典型的案例或者是话题,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身的参与性积极调动起来,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收集,并制作成幻灯片,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还应当和学生之间加强互动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自身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对合作以及团结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自身的荣誉感以及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教学的效果做进一步强化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得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改善,教师在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时候,可以将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技术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得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具有多元化,比如说在八年级下册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关于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知识传授的时候,应当结合我国神九和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的例子,教师通过现代化的媒体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展示,使得学生能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有更好的了解,能够真正认识到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的重要意义,继而鼓励学生要奋发图强。 (五)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积累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来说,与日常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应当对学生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累积,继而对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巩固,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其实这样的一种方式与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内容也是一致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能够将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学生自身的视野得到拓宽,知识得到丰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作者:王益龙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计时事板报 首先,教师应该对高中生进行组织和分配,利用班级黑板进行时事政治板报设计。设计的主要年内容包括近期国内外大型事件,例如: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举行、朝核问题、MH370失联问题等等。通过这一方法和手段能有效让学生把握所学的时事政治内容,并较好的就教材展开系统全面的分析。另外,还可以通过举行时事政治竞赛和演讲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时事政治学习和探究能力。 (二)导入时事新闻加深学习印象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可知,课堂中对时事政治的引入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在主题教育中提高感情基础,这也在时效性上给予政治课充分的肯定。在针对时事政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首要做到的是导入国内、国际大型事件,继而引入课堂内容,比如: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问题,使同学们利用政治、经济以及哲学等眼光和思路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最新社会动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材滞后、枯燥的缺点。 (三)作业与练习中引用时政材料 政治课堂作业或练习能够有效辅助学生巩固知识,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中深入练习,合理带领学生在政治理论的基本前提下,进行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并充分挖掘政治内涵。由此,不但能巩固政治的基础性知识理论,而且还能引起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准确把握时代规律和特征。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更可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高中生政治知识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实现极佳的教学氛围和效果,一般而言,现今的会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以及好感,可以把新颖、新鲜的事物引入课堂,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够让学生会作出自己的分析,还能使学生相互间实现评论,进而准确、全面、系统的进行讨论和分析,实现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课堂效果,这也对学会生的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最为有力。 (二)有助于转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 一般而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能对有效转变传统政治教学课堂模式,实现全新的政治教学极佳效果。新课改下的高中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传递的主要对象,而已经演变为课堂教学的新主体,由此以来,就要教师在公平、平等、开放的政治教学环境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学习兴趣并予以激发,系统合理的引导学生体验和观察社会生活,从而不断提高中生在面对各项问题中的判断能力,积极把改变高中传统政治教学观念引向深入。 (三)有助于高中政治教学的时效性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合理的引入时事政治能完善教材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利用教材内容和方法解决对时事政治的基本问题,并使教材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和抽象化,更加便于学生理解。第二,将时事政治引入到实际教学课堂中,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作出思考和判断,能延伸课堂、丰富知识以及提高学生爱国情怀。第三,时事政治的引入和运用,能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事件进行关注,有效防止学脱离时代轨道。 三、结语 时事政治作为高中阶段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的。实施新课改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综合素质以及政治觉悟非常有利。本文就高中政治教育存在的现状、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层面,进一步阐明了观点。基于此文,旨在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林楠 单位:庄河市高级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高中时事政治教学论文 一、引入时政话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使学生成为了学习机器,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应付习题和考试,可以说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个被动接受者。而将时政话题引入课堂教学中,也就将发生在身边的时事热点和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主动地从听到的、看到的政治现象中把握课堂讲解的内容,并通过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现象。与此同时,新课改也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想恰当地把时事政治与政治课本有机结合,教师必须丰富备课内容,通过网络等多种形式随时关注和了解热点时事,建立自己的时事政治库,丰富政治知识,提高政治专业水平。教师可以在一堂课开始的五分钟说出一件政治时事或者一个政治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或者先说出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充分联系发生在身边的相关政治现象,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从而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讲解“收入分配”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统计父母或其他亲人的月收入、年收入和平均收入,比较不同职业和劳动强度下收入的差异,从而引出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并且在全班同学的讨论中更加直观地了解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原本单调的政治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能动性。 二、讨论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时事政治信息,但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并不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作为一名新课改环境下的政治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探索需求和求知欲望,将近期发生的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引入政治课堂中,对大家普遍关注的时事政治进行讲解和分析,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深刻理解内涵的基础上激发继续探索学习的兴趣。比如北京APEC会议召开期间,很多学生都会关注大国领导人之间的会晤,而很少有人会深入了解各国的外交政策,教师就可以在政治课堂上引入这一话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畅所欲言描述国家主席同志和不同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情景,进而通过引导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我国和其他世界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再比如讲解“对外贸易”一课时,由于话题比较宽泛和不贴近生活,生硬的讲解往往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方式介绍在中国举办的南亚博览会、深交会等贸易活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贸易活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再层层递进地引入学习内容,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学习的过程也会充满乐趣。 三、创造政治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高中政治课本理论较多,内容相对滞后,传统的教学又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政治素养的培养,与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严重不符。将时事政治引入政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创造不同的政治情景和设置相关的政治问题,将学生分成各个讨论小组,鼓励学生深入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形式,尤其政治课堂更要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和老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政治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主动思维的能力。比如讲解“中国领土主权”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钓鱼岛事件”引入其中,让学生提前上网搜集有关钓鱼岛事件的素材和评论文章,形成自己的初步观点,课堂上分成若干个讨论小组,讨论面对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的问题上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最后可以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演讲,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语 总之,将时事政治引入高中政治课堂,引导学生将政治理论/方针政策与身边的政治事件和时事热点联系起来,可以打破课本的局限性,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成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作者:于静芳 单位:山西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思想品德课中时事政治教学 一、思想品德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时事政治的热点,巧妙高效地为思想品德课堂服务呢?经过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以下几条做法很有效。 1.要尽量选用切合生活、贴近生活的事例。贴近生活的事例更容易和学生拉近关系,学生学习的时候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不会陌生,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新意,教材也可以借此机会增添些时代的气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 2.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在教学中,选择时事政治热点时,必须考虑到正面、正确的导向。例如,在九年级《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一课中,我们可以结合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合其中的内容选择“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孝心少年”等一些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可以慎重选择药家鑫、李天一等案例,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讲述这些反面事例,分析给其他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对自己的父母带来伤害以及对在社会中形成的不良影响,进一步验证责任意识我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3.要积极体现时事政治的时效性的体现。教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还要考虑材料的时效性,尽可能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材料。比如,在《艰苦奋斗》的这一课教学中,结合当前党的“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入一些生活中看到的、听得到身边的事例,感受党的教育活动是和我们密切联系的,认识到“光盘行动”、节约行为存在价值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反思,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离我们并不远,很好地增强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拓展时事政治教学的范围,把知识的积累引向课外 时事政治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里,还应该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是时事知识竞赛、模拟记者会、报刊剪辑展览、手抄报、黑板报比展览等。 1.时事热点知识竞赛。时事热点知识竞赛常见形式是以最近一段时期有关时事新闻和重大时政问题编辑为知识点,采用各种竞赛方式,如选择、抢答、辨析、简答等,制定好详尽的答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评判员依据选手回答的正确度和时间进行打分,之后进行成绩统计和奖励。这种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平时就注意学习,提高关心国家大事的自觉性。 2.模拟记者会。它是带有模拟性质的教育方法。可以将全部学生分为主持人、小记者、发言人。事先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筛选,由发言人进行相关内容的准备,这种一问一答式的论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敏捷反应能力。这种方法能促进学生平时广泛涉猎新闻知识,能够促使学生平时留心时事、学习时事,并借此更深入思考一些时事的“热点”问题。 3.报刊剪辑展览或手抄报比赛。平时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整理搜集与时事新闻热点有关的文章、图片等,然后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剪辑粘贴在一块,做成剪报。还可以让学生办手抄小报,并装订成册,全班阅览评比,并放在教室图书柜供大家翻阅。通过正确的导向、较好地体现时效性、选取生活中的事例、利用“偶像效应”等宏观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时事政治实际上是很有趣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和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时事政治教学的形式不一而足,每位教师必须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动态的了解出发,真确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素材,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才不那么枯燥,我们的时事政治教学也更具有生命力。 作者:石仲荣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金安苑学校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时事,能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运用时事需做到:端正学生对学习政治学科的认识,改变政治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思想政治与时事政治。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是相辅相成的,时事政治是思想政治的实际案例补充,思想政治是时事政治的理论说明。现阶段,我国的高中教育忽略了时事政治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本文结合时事政治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和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作出浅析,并对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该如何运用时事政治提出一些见解。 一、时事政治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政治学科是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时期,在政治思想方面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和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但是,现阶段的高中教育过多地注重书本知识,大多教学目的都是以适应考试为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教师讲课的内容,也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结合时事政治,从学生的思想角度和生活实际来讲解高中政治。生活中的时事政治与时俱进,信息与生活实际相关,教师合理地运用会提高学生对政治书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政治学习的效率。加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注重结合实际,发挥政治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状况 (一)学生对政治学科认识不够。 对于高中政治学习,学生主要是以达到考试目的为主,并没有从政治学习中了解到政治理念的真正含义,更不会把课堂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因为高中生直面高考,在政治学习方面都以高考作为前提,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深挖渗透政治知识。加上其余的课业繁重及高考的巨大压力,对政治知识的学都停留于应付考试的阶段。 (二)教师讲课不注重结合生活实际。 在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的模式单一,完全不注重生活实际,一味地照本宣科,生搬硬套。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会让学生失去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出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着两大原因:一是由于教师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二是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育,让学生应付高考。这两大原因造成教师课堂教学的被动性,学生也就被动地接受课堂内容。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由于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不足,加上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应试的心态来学习政治学科,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根本无法更深层次了解政治知识的含义,也无法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政治知识,导致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发展不全面,有的甚至缺乏政治思想,对当下时事政治漠不关心,完全失去主动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单一。 政治学科是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基础学科。通过政治教育能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促进思想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解决实际政治问题的基本方针原则。在对国内外的时事政治时间中,学生可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政治大事和社会经济现象。但现阶段政治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根本无法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 三、高中政治教学运用时事政治的措施 (一)端正学生对学习政治学科的认识。 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对政治学科的了解,认识到政治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能专门以考试为前提对政治学习采取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当下的政治大事件作为前提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讲课内容,然后结合书本理论知识来讨论时事政治事件的发展趋势,或者分析时事政治时间的意义目的,让学生结合书本理论来发表对当下时事政治事件的看法。 (二)改变政治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现阶段的政治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采用填鸭式教育。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并且结合当下的政治话题,引导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政治知识。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结合当下的政治话题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挥。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对时事政治有自我认识。教师要从学生的表现中看出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从而“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政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到书本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一味地只注重背诵课本,而不结合实际,不提高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就只能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例如,在课后的政治考试中,学校出题考试的试题也可多加入当下的政治话题,让学生结合当下的政治话题来对书本知识进行总结运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后对国内外时事政治事件的关注度,更能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促进德智全面育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高中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教育,更会影响学生对当下政治事件的看法。高中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时期,在政治思想方面正需要教师予以正确的指导,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和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下时事政治事件是息息相关,学生可通过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来了解当下的时事政治事件。时事政治事件不仅是对政治书本知识的扩充,更是政治书本知识的实际案例。大多教学目的都是以适应考试为主,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吸收教师讲课的内容,也无法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学生也没有从政治学习中了解到政治理念的真正含义,更不会把课堂政治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教师根本无法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将时事政治运用到高中政治学科的课堂上,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山瑞华 单位:山东省嘉祥县第一中学教师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的结合 高中政治课作为宣扬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理念的综合课程,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方法论,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门涵盖多领域的课程,单纯的进行理论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当代高中政治教学需要将时事政治讲学融入进来,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全面系统地理解政治课程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一、时政分析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影响 (一)学生更易剖析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以课本内容解析为主,习题练习为辅,属于纯理论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背诵和做习题中才能加深巩固理论知识,这种模式的学习使得学生缺乏对当前时政的分析,将自己局限在固有的答案中,只会总结过去的经验,而不能提出创新性的理论。将时政分析运用到高中政治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新观察、新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有理有据的提出新观点,不被固有的答案所限定,开放思维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政治的理解分析。 (二)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政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四大部分,理论知识点多,学生大部分会将理论全部背下来,在答题时多写理论,缺少实践分析,而高考政治考点针对的都是当前时政的分析,学生如果缺少对时政分析的经验,就会陷入迷茫。所以,在教学中,将时政运用到政治中,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指导,让学生从对时政的分析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时政题型的答题思路,提升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以此促进理论知识的运用。 (三)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 原有政治老师对政治理论内容理解深刻,但是缺乏对时事政治的客观评价,一是因为教师平时没有时间关注时事政治新闻;二是带领学生做的习题都是主观性很强的政治理论,已经有固定答案但是缺乏创新性评价;三是传统政治教学的模式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一旦改革,就需要打乱原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导致老师缺乏时事政治分析。但是现代政治教学非常注重时政分析,因为教育部已经将对时政的分析列入到高考考纲中,所以,教师在理论不断巩固的时候,再加上对时事政治的时刻关注,能够将对时政的分析与政治理论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二、时政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措施 (一)教师与学生讨论时政 每天新闻都会实时播报很多事件,所以时政新闻的案例很多,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关注新闻动态,在政治课抽出十分钟时间与学生讨论时政新闻,这可以有效的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也能让学生了解每天的时政动态。并且老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是存在代沟的,老师更偏重于政治理论,但是学生喜欢自成一格,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讨论形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可以提出新观点。对于国庆阅兵就有很多可以讨论的问题,比如中国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主席提出的和平理念体现在哪? (二)历史时政分析 时政分析除了针对当前之外,还应对历史中的大事进行分析,因为历史与政治是分不开的,要学会综合思维理解。比如分析商鞅变法的政治作用和哲学思想,商鞅变法作为改变了战国政治格局的重要举措,对于当时的时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学生对历史时政的分析一是加强学生多方面的时政理解力,二是针对不同时代的时政有一个总体把握,三是巩固理论知识,有效的将理论活用于案例。从而促进学生的政治分析能力,也让老师的教学内容有新意、有突出,激发学生兴趣。 (三)教师加强时政分析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主,所以对于时政的分析,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功底,并能对时政分析有独到的见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大,每天缺少关注时事政治新闻的时间,而政治老师每天只针对政治学科进行研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时政,这就需要教师每天关注民生、社会新闻并进行记录整理,便于在课上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教师既能够对每天的时政有了解,也能够加深专业能力,再给学生讲学时更加轻松,活学活用。 (四)理论教学联系时政 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针对课文内容适时加入时政案例,比如对人民币汇率调整内容的解读。近期人民币汇率下调,那么对泰国的哪些方面有影响?从新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每年去泰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就会降低旅游经费,使更多的人去泰国。并且泰国每年都从中国进口零件、原料、农产品等,人民币汇率下调会降低泰国的进口成本。教师可以先行分析,然后让同学举出反例分析对中国的影响或是继续加深对国际市场的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学与时政的结合。 三、结语 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对政治教学实践性加强的表现,在政治教学中,只有多加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政治的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不断引用时政案列,让学生加以分析,使学生在对时政了解后,更好的将政治的理论点表达出来。 作者:马雪娟 单位: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 时事政治论文: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一、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延伸高中政治教材内涵 高考政治试题背景材料都是当年时事政治内容及新鲜术语。例如,前两年考的光伏产业等,教材中没有,学生现有的知识对其也不理解。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应进行补充,延伸学生的知识面。高中教材一经修订,每年都是小改动,使得材料滞后于时展,缺乏新鲜感。所以,教师在补充时事政治信息时,应让学生运用教材观点去分析和思考国内外大事,使理论有用武之地,延伸高中政治教材的内涵。 (二)有利于活跃课堂 培养能力许多高中政治的常规课堂模式仍然陈旧落后。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关注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参与和锻炼,导致课堂枯燥、沉闷,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然无法实现高效教学。时事政治因其内容鲜活、更新及时,会吸引年轻学生的注意。教师通过对时事政治的引入,能更好地充实新式的探究法、情境法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师生能在对时事政治看法的交流与互动中,增进情感,共同提高。 二、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存在不足 (一)缺乏实效性 某些教师为学生进行时事政治事件的播放与传达时,多利用社会时事事件引出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或者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这样的应用方法使得时事政治内容缺乏独立性,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过渡性内容。 (二)缺乏针对性 有的高中政治课堂在引入时事政治时,主要为了形式上的课堂新颖,没有针对时事政治内容进行专门的理论分析。有的课堂虽然讲解了时事政治材料,但是讲解不规范,点评不到位,既没有说服力,也不能让学生对时事政治内容及教材相关内容更好地理解,使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浪费了教学资源和时间。 (三)缺乏系统性 有的高中政治教师不能对时事政治与教材进行统一,讲解事件时缺乏系统性。这些教师往往随机发挥,课堂随意性强,备课不细致,使时事政治不能更好地为高中政治课堂服务,变成了花架子。 三、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观 以教师为课堂的中心,学生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作为课堂的主导。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和理解尤其如此。因为时事政治可以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热情,调动对高中政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搜集和整理时事政治资料,提高学生收集、统计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真正锻炼学生对热点和焦点问题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教师要创造一个自由、民主的课堂讨论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及时对学生偏激和偏差的观点予以点拨,让学生在自我批评、合作沟通中升华知识与能力。 (二)合理安排时事政治的课堂引入 一般来说,高三文科班最后半学期,教师可以安排整节课的时事政治点评,用高中教材四个板块知识角度分析同一段当年的社会热点或者国内外大事。下面,我主要就常规教学进行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以教材为主,对时事政治的设计与讲解应该科学、合理,既不能冲击主要教学目标,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时事政治的扩展。何时引入时事政治没有定式,一般课堂中,教师采用时事政治进行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展开教材的主要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小结时进行时事政治讲解,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有利于对整堂课进行回顾和总结,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我看来,不能为了引入时事政治而引入,要结合每节教材的实际内容和教学目标。时事政治应该为了补充和拓展教材、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服务。在课堂的中间设置时事政治的探究题,是一个合适的思路。因为课堂中段是学生疲劳期,学生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听课,注意力下降,思维迟缓,且此时课堂已经完成了本节课的基础性知识点,学生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探究时运用的理论。设置合适的时事政治探究材料,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最好时机。这样,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马上运用。同时,教师应及时点评,完善学生的观点,增进学生的理论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例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中,讲到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时,教师就可随时针对当时的国际关系动态节选资料,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并能体现课堂的讲练结合。而且,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高考和会考题,从而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学习兴趣 首先,定期开展时事政治的讲座。教师应该适时地进行时事政治的专题讲座,通过讲座来解决学生的困惑,改变学生的错误看法,引导学生向正确思维方向上发展。例如,对“钓鱼岛应该归属哪个国家”等事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与热情,并在时事政治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其次,进行演讲式课堂教学。教师可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的时事政治材料,并进行语言的组织,在课堂上以演讲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释放学生对时事政治的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总之,时事政治的教学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将时事政治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观点观察、分析、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通过时事政治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解读,能学以致用,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国内外热点问题,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高中政治课堂中对时事政治的有效运用,培养出具有良好品质、合格政治素养的高中生,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光荣使命。 作者:眭国新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珥陵高级中学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浅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 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特点,对于人才的培养更加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办学质量。本文从校企合作意义出发,对移动通信技g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通信 技术 校企合作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中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通信技术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和操作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到实际操作,使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屡屡碰壁。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从宏观发展到了微观,而校企合作办学就是其中一种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手段,校企合作办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产学研三合一的重要载体。校企合作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使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在实际应用当中,加强学生锻炼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如今通信行业飞速发展,导致对人才的需求量和要求都大大增加,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扩大企业招聘渠道,提高人才优势,促进企业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对学校而言,通过与企业的接触,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中各行业的发展状态和人才需求,拓宽办学视野,明确教学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筑科学、适时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就业前景,解决通信技术行业人才短缺的情况,提升就业率,实现双赢局面。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1、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专业优势、工业环境、人才需求、发展战略等因素的研究,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合作教学模式,依托现金的通讯技术和工程能力,模拟真实的局域性运行环境,实现专业型的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融合,提升自身能力,初步锻炼工作能力,改进校方教学体系,获得设备上的优惠政策和教育资源,为双方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建立合作的课程体系。随着通信行业迅速发展,职业教育更加需要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建立合作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的实际培养方式,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各自的优点和特色,以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整合通信行业中数据、传输、通信等关键点,建设实际应用的教学体系。积极鼓励师生从课本转向实践,为职业性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 3、建立校外实验基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有效保证校企合作的实行,改善教学硬件条件,提高办学能力,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模式。通过校外实验基地的建立,企业每年给教师及学生提供至少一个月的上岗实习机会,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工作制度,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锻炼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高自身水平,提高办学能力,达到“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高素质”的教学目标提供了基础。 4、建立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通信行业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对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现如今通信教育行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随着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应该不断学习和锻炼实践能力才能紧跟时展,提高教学能力。校企合作中可以通过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聘用技术能手到学校教学、校方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岗位实践等方式,打造具有高水平、高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使之成为通信技术行业的教学骨干,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5、提供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通过为学生提供上岗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岗位实践,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和强度,感受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可以有效的为学生的能力和经验积累做好平台。企业可以在上岗实习的过程中挑选企业需求的合适人才,提前给学生提供毕业后上岗资格,为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人才吸纳提供参考。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教育深化改革,教育者们对于校企合作模式和研究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其专业性、实践性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校方在合作中深化了自身教育水平和能力,脱离旧有的传统理论性教学模式,培养了更多高素质人才,企业也大大减少了人才短缺的情况,第一时间为企业本身提供了有上岗能力的人才。合作中应不断深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通信行业动手能力强、了解企业工作流程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以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中“TD-LTE单站基站建设”为例,提出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将信息化技术贯穿整个教学实施环节。 【关键词】信息化 教学设计 通信技术专业 课程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强化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信息化技术手段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当前,在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虽然已经或多或少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手段,但是更多的是把“黑板+粉笔”嫁接到“PPT+投影仪”上,授课方式依然是“满堂灌”,“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教学内涵没有深入到教师的内心。此外为了提高通信技术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需要建立真实的实训场地,但是真实教学情境中的活动进行也被时间、空间、资源所局限。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各项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这个局限,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教学设计依据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本任务教学内容、课程要求及学生特点,提前预设适合的课堂教学流程。好的教学设计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多种能力训练,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本文以通信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学习情境二任务1“TD-LTE单站基站建设”为例展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本次教学设计的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现代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程控交换技术等,能够为本门课程提供学习基础,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方式。但是,他们对于基站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意识薄弱,实践动手能力强,更乐意接受信息化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为了便于课程开展,我院通信技术专业成立了校企专家为核心的建设团队,详细分析工作岗位要求,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依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明确教学难点。如图1所示。 本课例中,TD-LTE基站是4G移动通信网中用于连接用户和核心网的重要网元,其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的性能和移动用户的业务体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站点勘察和设备安装步骤多,过程复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数据配置过程抽象,难以理解,不易掌握,容易导致配置过程出错,所以上述内容是本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学重点为站点勘察,教学难点为设备安装与数据配置。 二、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TD-LTE单站基站建设”技术,本课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实施过程由七个教学环节组成,依次为:课程引入―任务分析―站点勘察―设备安装―数据配置―运行测试―考核评价。教学设计同时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u估”六步法,教学体系完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一)课前自学 在课前教学阶段,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平台课前学习任务单,即收集4G技术提供的业务,从而提高学生对LTE单站基站建设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任务单的情况,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备课和开展课堂教学,并按照强弱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传帮带分组”,有效地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上因困惑而产生抵触情绪。 (二)课中导学 在本课例中,为了完成“LTE单站”的基站建设,按照其典型工作过程将任务分解为:课程引入、任务分析、站点勘察等七个教学环节,如表2所示。 我们从多角度考核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1.根据各教学环节知识点的评价标准,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自我检测,完成知识目标考核。 2.小组代表展示LTE单站基站建设成果,简述步骤及问题;教师点评各组的汇报作品,指出存在的问题;完成技能目标的考核。 3.引入企业评价方式,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按照企业6S生产规范对学生完成素养目标的考核。上述考核结果最终上传到课程资源平台,由系统自动生成学生个人素质综合评价表以及评价量规雷达图,系统根据结果给出寄语,并指出学习提高的方向。 此外,教师也可以统计分析全班的学习状况,及时作出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后助学 在课后的教学中,利用课程资源平台开展多元学习方式,巩固和加强学习成果。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巩固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拓展教学模块”完成课后拓展任务的学习。另外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专家还可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进行交流和互动,能及时解决问题。 三、教学效果反思 “启发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明确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在本课例中通过巧妙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学生带着问题结束课堂教学,将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校园之外,学会预习、复习,做好课堂笔记,做好学结,教师也设计了相应的检查方式。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教育教学新的活力,极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摆脱了传统式的“一支笔、一张板”的方式。在本课例中,将“虚拟技术、Flash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得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动态过程可视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了“LTE单站基站建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信息化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教学效果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探新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于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能提前做好市场分析,做好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对口教育,以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在走向社会岗位以后,更快的融入工作,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方案;探新 一、当下高职高专通信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是教学方法传统而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于现代化的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的课堂上,老师仍旧占据着主体地位,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学生始终在专业化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上完全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且,学生们对这些枯燥而乏味的通信技术也不能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备受煎熬,再加上老师也不注重学生实践性的练习,这与现代社会的需要严重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或许会取得高分的好成绩,但却不能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不能达到企业需要的标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是教学方向不明确。我国当前的高职通信技术教学却不尽人意,老师的教学方向依旧是以教材大纲为依据,不去顾及市场的变化,没有职业性,方向不明确,是在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努力,并没有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模式。 三是缺乏师资力量。要想培养出专业化的学生,就必须要配备专业化的老师,但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师资力量建O不够,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没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只能按照书本知识进行笼统的讲解,不能与企业发需要、社会发展及市场竞争相结合,也不能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经济的变化,不能与社会发展同步,与职业岗位脱轨,根本达不到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通信技术是一门现代化的技术,是当今生产、生活中离不了的一项高新技术,因此,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学以致用才是目的,但就当前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滔滔不绝,而学生听的却是昏昏欲睡,整个课堂教学在“一言堂”中结束,学生学不到实用性的东西,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根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失去了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本质。 二、校企合作方案探究 (一)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 从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出发,根据通信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链职业岗位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从职业分析的角度入手,以培养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建立通信技术高职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职业技能鉴定和评价标准,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课程体系的建设,以通信行业产业链的数据网络、程控交换网络、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网络岗位群为核心,构建“校企深度融合,课证相互融通”的通信技术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 要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实行,需要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校外顶岗合作实训基地。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每年至少一个半月以上的顶岗实习机会,同时为专业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个月以上的企业实习机会,以了解岗位发展的状况以及最新的技术和要求。高职院校定期与通信企业合作,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生产性的实训基地,集生产、销售、维护于一体的通信产品的产业链,为学生提供有真正意义的产品研发岗位、销售岗位、维修岗位的实训环境,同时为教师的科研立项提供实验环境,更为校企合作的课程设置、教材开发、科研项目的研究提供便利。要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重点的位置,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实践创设环境和机会,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 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体验岗位实践。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要以企业正式员工来看待,按照企业员工的标准对学生严格要求,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岗位能力要求,这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十分有利。学校可对学生进行短期的岗位初步培训后,按照岗位要求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训,企业可给予学生相应的实习补贴和福利待遇。一般来说,对于岗位实习的补贴标准可参考企业的试用期和非试用期标准来给予。在合作企业批准的情况下,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实行岗位轮换制,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各种岗位的要求,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参考。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数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有机融合研究与实践 摘 要 通过分析学情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影响高等数学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融合的因素,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探索解决的对策,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通信技术;高等数学;有意义学习理论 1 引言 高通信技术专业是门复合型专业,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相关内容,旨在培养掌握通信技术基本理论,具有通信系统运维、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基本技能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知识点大多依赖数学理论作为支撑。以“服务专业,必需够用”为原则开设高职数学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广大数学教师、专业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共识[1]。 本文从学情及课程设置方面分析影响高等数学为通信技术专业服务的原因,并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探索解决的对策。 2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学情分析 高职通信技术专业一般都开设了电路基础、信号与线性系统等与高数密切相关的专业课。在实际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倍感压力,原因在于本应助力于专业学习的高等数学课程却成为专业学习进程中的拦路虎。为此,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研究对策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事情。 基本情况调研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通信技术专业开设的系列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涉及的高数知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都以数学为基础,数学作为上位知识,专业课作为下位知识。倘若学生不能分辨这种具有上下位关系的新旧概念和命题的异同,则新的有意义的学习就不能出现[2]。 为了获得数学与专业融合程度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学院2011、2012级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142人以及2014级通信技术专业在校生56人共计198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别如表2、表3所示,表3调查结果见图1。 调研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本专业约90%的毕业生从事与通信专业相关的工作,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数学与通信专业关系很密切,同时也认为专业课难学难懂,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专业课里涉及的数学知识多、深、难。在校生则觉得数学和专业知识关系不大,并且日后工作不一定能用得上,因此,学习数学课时积极性不高。经过笔者近3年的探索与调研,总结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几个原因。 1)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习习惯问题。部分高职学生是因为高考失利或者学习成绩不佳才进入高职学校学习,他们智商正常,欠缺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据调研发现,很多高职生的家庭教育就是不太让人满意的,因此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尽如人意。同时,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渐渐随波逐流,不再追求积极上进。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0%的学生会在上课时做笔记,约50%的学生能听懂一半的课堂讲授知识,只有约17%的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复习,能在草稿纸上进行反复演算、作图、推导的是极少数。通信技术专业本身就是有一定学习难度的专业,所涉及的大部分专业知识都与电路、计算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数学又是其根本,若不花时间来预习、复习、演算,上课时能真正理解的知识就会十分的有限。因此,如何从学习习惯的改善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2)高数课程设置情况与专业课学习问题。近年来,在理论够用原则的驱使下,各大高职院校对数学等基础课进行了系列改革,提高了对数学的要求,同时缩减了数学教学的课时。这就加剧了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使得教师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对一些重点内容和应当精讲细讲的内容一笔带过,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3]。 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从第一学期开设的电路基础到第五学期开设的通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首要的先修课程就是高等数学。据统计结果显示,学院通信技术专业14级在校学生的高数成绩优秀率仅为2.1%,合格率为60%。专业课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时有点儿吃力,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些专业的计算方法和思维方式。教师会根据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此时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到了专业课学习阶段,由于课程内容的难度有所上升,并且所需数学知识也越来越艰深,专业课教师无法给学生讲授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专业课的学习进入举步维艰的状况,很多学生到了这一阶段学习热情骤减,学习质量急剧下滑。 3 高等数学与通信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对策研究与实践 高数课如何与专业课融合的问题存在已久,近年来,各大高职院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就高等数学而言,教学改革从压缩内容发展到模块教学;就通信技术专业课而言,教学改革引入真实的工作情境。但二者的课改都是分别独立进行,相互没有很好地融会贯通,因此对于通信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改善不大。成功的教学改革离不开成熟教育理论的指导,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就高数与通信技术专业的融合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探究实践。 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教育心理学家。他在吸取其他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西方传统的学习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学习特点的共同缺陷,提出以确认人的学习特点为前提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并将其学习理论与教学论有机结合[4]。 奥苏伯尔所说的有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是与机械学习相对的,其实质在于在以符号(语言文字及其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性的和实质性的联系[5]。这种联系强调的有两点,一是“非人为性”,二是“实质性”,在专业学习领域中可以认为是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正在学习中的新专业知识之间建立起来的因果、主次、递进、并列等逻辑上的联系,并且能够用平实的语言通过不同的形式来表述。 如在学习信号与线性系统的奇异信号的内容时,在学生已掌握的导数、积分等数学知识与单位冲激信号的形成与特点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当这种逻辑联系建立并稳固之后,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并掌握单位冲激响应与系统函数之间的傅里叶正反变换的关系,这样的学习就算是“有意义”的。 高数与通信技术专业课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无论是高数课还是通信技术的专业课,教师设计课改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为什么学生参与度不高,效果不好呢?很多教师把达不到预期目标的课改原因归咎于学生,认为是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自控力不强等原因造成。作为教学一线人员,更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课改的问题。因为作为教改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任何改革都必须从学生的关切点、焦虑点和争议点出发[6]。 1)重视学生情感因素,增强学习动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入学时已经具有了各自独立的想法,是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的个体。奥苏伯尔认为要进行有意义学习,首先,学生得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关联起来的心理准备状态[2]。虽然情感因素不会直接影响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提升,但是情感因素当中的学习动机、坚持态度的强弱都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关注情感因素,增强学习动机,是教学改革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合理安排教学。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的学习中,新的学是建立在原先的学习基础之上,人们总是利用原先的学习来促进后续的学习,而后续的学习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原先的学习[2]。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即学生学过了哪些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情况。 据调查发现,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安排的36学时的高数学习是无法满足学生后续知识学习要求的,经过高数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反复研究后决定,在36学时的高数教学中,讲授函数、一元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这些基础理论,称之为“基础模块”;另在第二学期开设专业的通信数学36学时,讲授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积分变换等与通信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专业数学,称之为“专业模块”。同时,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引入数学实验的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良教学方法,从多个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专业问题。 3)利用信息化技g,促进高数与专业的融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后,接下来思考如何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数学的思想。传统的板书加PPT教学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高数与专业的融合,可利用MATLAB、Simulink等软件进行仿真实验。 MATLAB是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出的科技应用软件,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7]。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在讲解工程上用得较多的“调制”的概念时,首先利用软件观察原信号的频谱F(w)的波形,接着观察已调信号的频谱波形,从仿真结果来看,已调信号的频谱是原信号频谱的线性平移,即将原信号的频谱图左右各平移到中心的位置上,图形由一项变成两项。这样学生先会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了解调制的本质就是频谱的搬移,为接下来的理论讲解奠定基础。最后从数学公式上分析调制的实现方法,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将数学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工程实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4)系列课改实践效果。笔者在学院从学生情感因素、高数与专业课课程设置、利用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进行高数与通信专业融合的系列课改探索,从学生的高数成绩以及部分专业课成绩的统计情况来看,课改达到预期目标,如表4、表5所示。 4 结束语 笔者结合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通信技术专业进行了近3年的高数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从高数课程的设置到专业课程的调整,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专业课成绩逐年见长,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课改成效明显。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分析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是关键。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推动了职业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依据【教职成10号】文件精神,“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主要立足省会经济建设,以学院发展为依托,以通信技术专业为研究重点,对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进行探讨。 一、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高供更大空间,经友好协商,通信技术专业先后与河北通信建设有限公司网络分公司、珠海经纬天地通讯有限公司、石家庄华政恒通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信河北分公司等通信企业达成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科学技术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方面的校企合作协议。在合作意向中,校企双方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义务,本着“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培养与需求”等平衡共融问题,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的优化。 从省工经联近期举行的重点行业信息会上获悉,2015年前三季度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省会骨干通信企业仍是创收创利大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反映的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做职业教育既要有的放矢,又要因地制宜。所以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提供指导意见,并针对课程的设置进行详细分析,去掉理论性强的课程,融入技能性强、入职职员应具备素质培养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以增大学生求职的竞争优势。 针对老师们多是直接从院校毕业、实践经验不足的实际特点,我们通过两种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一、请进来。将企业的能工巧匠聘请到课堂,将真实的工作项目融入到课程中,教师随班“跟读”。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外聘教师和教师们一起探讨课程内容的设置,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通信专业基础》、《通信工程概预算》、《基站工程》等,指导制作校级精品课《移动通信应用技术》、《通信工程监理》、《基站工程》,为进一步完善通信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充实内容。二、走出去。选派年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职顶岗实习。教育不能闭门造车,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一支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通信技术教研室定期安排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全职实习。截止目前,通信技术专业全部教师都已实现累计2年顶岗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们都能做到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积极参加企业员工的专业培训,监督并指导学生实习。一段时期以来,不仅在授课上,学生反映效果良好,而且在参与国家级比赛时也有不俗表现。2015年和2016年参加“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荣获高职组的优异成绩。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而企业在相应的培训过程中提供相应的平台加以辅助。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是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现有的实训条件是有限的,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已有的优势资源――硬件设备进行学生的实训,既可以节约办学成本,又保证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上岗,发展与晋升的起点更高。在“大唐杯”的比赛中,模拟软件和实操涉及的硬件设备是由合作企业免费提供的,并且企业选派指导教师与我们的教师一起全程参与指导练习和比赛。 三、与河北通信建设公司、珠海经纬分别成立“通建班”、“珠海经纬班”等定向冠名培养班。学生在校期间,除基础n外,其他专业课均有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和实践指导。授课时多采用工作中的真实案例,并带学生到项目现场实际调研,指导学生实操。 在大三阶段,学生们在通过企业对员工的资格培训及考试后,能参与到公司所承担的项目中的基站督导、通信客服、传输工程师、网络优化等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岗位专用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在校期间安排学生顶岗实习230人;输送合格毕业生88名。 在通建公司的走访过程中,企业和我们强调了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良好的职业素质伴随每位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在学生时期,专业教育和课程设置中应当需要灌输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样的学生才能在象牙塔的安逸生活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从而在实习和就业时更好地适应企业环境。学生素质不合乎企业用人标准,人才培养就会脱节,校企合作的主体失去了培养意义,更谈不上长期合作了。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人本”的基础上,经济价值也体现在高素质的员工身上。无论哪个企业都希望拥有技能过硬、品质优良的高素质员工,热爱企业、奉献企业,首先就要了解企业。2015级学生军训期间,珠海经纬天地通讯有限公司安排工作人员,慰问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感受到专业以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来自企业的人文关怀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客观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引了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我们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人事管理者入校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参与教师技能培训、考核;参与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校企合作实现了社会资源与教学资源紧密结合,由企业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场所,使教学能够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校内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训练手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企业对教学改革和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作用。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 本文从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出发,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思路,进而提出了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和优化的方案,并提出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0引言 通信技术专业是我院电子信息系的一个主打专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确立高职课程结构体系是关键。如何构建一个体现高职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结构体系,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 1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1 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思路,科学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的新型课程体系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2 基本原则 1.2.1 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课程结构体系时,一定要开展社会调查及对就业岗位作具体分析,提炼出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2.2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3 以能力为本,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并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要保证实践教学有足够的时数,实践教学时数占教学总学时数一半以上。 1.2.4 体现“工学结合”思想,按岗位需要设课,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岗位的针对性,积极进行课程整合和优化。同时将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并结合考取岗位证书设课。还应积极推行“多证书”制度。 1.2.5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制订和实施教学计划时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成立由院内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使产学结合切实得以落实。 1.2.6 倡导创新,办出特色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提倡“独立思考,成功实践”,根据本专业生源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办出特色。 2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和优化 2.1 合理课程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本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我国电信及信息技术发展需要、能从事通信技术岗位工作、具有较强的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检测、维修、营销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选修课分为人文类选修课和专业类选修课。文化基础课的开设主要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专业主干课和实践课是课程结构的核心,主要使学生具备扎实够用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类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类选修课主要是延伸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拓宽就业面。通信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图见附表。 2.1.1 公共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小。其中主要有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政治理论等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 2.1.2 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这类课程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如“数字通信”、 “光纤通信”等核心课程是按照通信行业基本岗位技能要求设置的;同时设置了“通信工程概预算”等通信线路工程方向的课程,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思想;设置“电子工程制图”和“电路分析”以保证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需求;设置“计算机通信网”和“通信常用软件”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宽度;设置“专业英语”课程,提高学生获取本专业外文知识的能力;“电信企业市场营销”课程是针对“电信客户代表”岗位设置的,可以适应本专业女同学就业此岗位的特殊需求。 2.1.3 专业选修课程 这类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方向化、模块化思想,强调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强化专业新技术教育,照顾学生跨专业就业需求,关心学生在专业及职业上的进一步发展。“铁路专用通信”、“铁道概论”、“轨道信号控制”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知识的了解,为部分学生就业于铁路企业相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电信新技术”课程可以提高学生了解本专业技术发展、应用前沿与趋势,提高学生知识广度;“科技信息检索”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工具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能力;“电子商务”课程增加了学生新型商业事务处理能力。 2.1.4 公共选修课程该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小,但对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及社交及求职礼仪具有重要作用,该类课程有 “美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1.5 实践课程本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时数的50%,这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环节,并增加特色实训课程的措施强化了专业训练、主干课程、素质教育、实践训练,使学生能真正动手,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多样,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军训、毕业实习、、校内实习、毕业设计等。 2.2 强调职业素质核心,加强全面素质教育制定教学计划时,从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三方面考虑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发挥政治课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好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毕业前一学期我们还专门增设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指导学生就业及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理解。通过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等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德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和实践。充分发挥学院党校、共青团和学生会的积极作用,开展健康、丰富、活泼的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 3.1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是支撑课程体系实施的基本前提,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不断完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提倡教师考证,尽快取得通信设备调试工证书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准。笔者认为,在高职教师的培养体制上,也应进行开放式建设,如让专业课教师一边实践工作、一边理论教学,通过实践完善理论,以理论来指导和促进实践。 3.2 加强精品课程、优化教材建设按照学院课程改革及建设总体规划,确定了本专业精品课建设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以本专业副教授为负责人,邀请电信企业专家参与建设的院级精品课“光纤通信”获得学院立项,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有序进行中。本着“选优用优”的原则,优先选用国家级重点教材、精品课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在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的同时积极开发新教材。力争70%以上的专业课使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本院还鼓励老师与通信企业家合作编写教材,与计算机网络公司专家合作开发项目,并编写了实验实训指导书。 3.3 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弹性教学高职教育突出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构建一个良性的通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就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实行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有的放矢,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来源和具体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实行分层教学。 利用本专业拥有较多、较好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的优势,把以往只在课堂中讲授的教学内容搬到实验实训室或企业生产现场中进行。让学生一边听理论讲解,一边观看并学习操作演示,一边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内容由抽象难懂变得形象具体,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真正落实了对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光纤通信” 、“数字通信”等课程逐步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探索,扭转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和强行灌输的不良倾向。同时大力提倡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鼓励教师开发教学课件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研发网络课程;改革和完善考核方法和内容,在部分课程中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现场操作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着重考核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3.4 加强校内外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和基地建设是落实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根据专业建设的需求,一要积极建设“校内研究型”、“校外实习型”、“产学研紧密结合型”等多层次、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二要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几年来学院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数字传输、程控交换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并与企业联合建设了“西安联通校内移动通信基站”和“西安铁通校内电话机房”两个运营型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完全真实的环境和条件;又与中国铁通陕西渭南分公司、中铁电化局西安通信信号工程处两家企业合作,建立了两个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拓宽了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办学模式。 3.5 改革课程要求,推行“多证书”制度为了贯彻“工学结合”思想,学院推行“多证书”制度。本专业新教学计划将通信行业“中级工”技能鉴定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我们结合考取“光纤通信设备调试工”、“程控交换机整机检验工”、“无线电设备调试工”三个岗位证书,设立了“光纤通信”、“交换技术”、“移动通信”三门专业核心课,并对这些课程规定考证要求,可以确保职业技能鉴定的顺利开展。本专业还通过“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通信网”三门课程,对学生获取“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华为网络工程师认证”做出了考证要求,初步构建起了本专业的认证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的研究,首先是发现重点应放在课程结构的调整上。其实质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和谐一致的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其次就是诸如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上,只有真正落实各项措施,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优化构建,才能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及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通信专业技术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以工学结合为主线进行通信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摘要:以工学结合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是培养高技能通信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分析了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实施“工学结合”的必要性,讨论了通过校企联合进行课程置换,基于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通信技术;教学改革 0 引言 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通信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以通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为主导的通信产业链不断扩大,伴随3G网络的全面铺开,“三网融合”的不断提速,我国通信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先导产业和战略产业。 通信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企业在通信运营、终端软硬件产品生产开发、销售、维修及通信服务部门的相关岗位对高技能人才有很大需求,高职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理应在企业大有用武之地。但是由于许多高职毕业生专业技能水平远低于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许多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因难以招到合适的人而虚位以待,形成了“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局面。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脱节现象。学校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已经跟不上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仅是表面原因,而在高职教育中采用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才是深层次的原因。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忽视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它不像本科教育那样重视学科性和学术需要,而是在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为导向,来构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分化组合的今天,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和企业技术发展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工学结合模式正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与企业双向介入,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企业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的一种培养模式。 西安邮电学院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的学校,行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近年来,围绕通信技术专业,积极探索以工学结合为主线的课程改革,千方百计缩短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通过校企联合进行课程置换、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改革、以项目任务驱动进行教学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我校通信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企业的欢迎。 1 校企深度联合,进行课程置换 目前高职院校通信技术专业普遍存在教材陈旧、知识结构滞后、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偏重理论教学而实践训练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与高职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目前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合作,在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特长,与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课程整合,选择适用的课程内容,采用课程置换的形式将专业课程全部或部分置换为“职业教育课程”。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知识结构紧跟最新技术发展,采用来源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边学习边做项目,通过做项目掌握相关的知识及项目的开发过程,让学生及时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衔接,体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践性。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随着电信业从话音通信时代走向信息、多媒体通信时代,网络的体系架构发生了深刻变革,全IP的业务融合网络成为业界一致的认识,IP技术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宽带移动通信、IPTV等新兴网络的核心技术,因此,各通信类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程主要注重于TCP/IP协议族中各层协议的理解与编程实现,对实验环境要求较低,而通信技术专业则强调通信大系统的概念,强调在现代通信网络系统架构下,计算机通信网以及TCP/IP技术所处的地位,各种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在通信网中所起的作用。利用我校2007年与中兴通信学院合作成立的NC联合教育中心,并参考思科、中兴数据网络认证考试CCNA、ZCNE、CCNP、ZCSE等内容,开发了适合通信技术专业的数据网络课程,置换原来的计算机通信网课程。充分利用我校与中兴通讯的联合实验室和西北授权培训中心,由获得中兴通讯数据网络产品授权培训的讲师进行授课。在教学内容设计时,适当地缩小了对TCP/IP各层协议的分析,而增加对各种数据网络产品的介绍。在强调数据网络产品工作原理的同时,增加对思科、华为、中兴等业界主流厂家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的性能、原理、配置等的介绍。这样使学生能尽快地熟悉各种数据网络产品,并且能够进行配置、操作,缩短了企业用人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差距,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随着3G移动网络在我国的全面铺开,3G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但由于实验设备条件等的限制,学校的移动通信课程仍然以2G系统为主,3G较少涉及,这样造成了学校教育远远落后与企业需求,学生毕业后还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才能胜任工作。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对已开设多年但主要由教师课堂讲授的移动通信课程进行了改革。通过与邮电通信技术公司合作,校企联合开发了3G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维护课程,并和原有的移动通信课程进行置换,课程内容包括GSM/GPRS模块、3G技术基础知识、WCDMA、CDMA2000、TD-SCDMA三大标准,共五大模块,具体的课程内容则是基于工作过程选择确定的。 2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步骤为:市场需求调研分析岗位需求归纳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制订学习任务。基于工作过程以下以3G移动通信系统运行维护课程为例介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从分析高职高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介绍了通信类专业英语现存的问题并作了简单分析,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材内容跟不上行业的发展,教学方法传统且单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主要有:改变学生的观念,编写实用性更强的教材,增加职业场所工作情景的专业英语应用的模拟实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水平。 【关键词】专业英语 通信工程 教学改革 一、高职高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迫在眉睫。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既懂文化知识又有职业技能,可从事各行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1]。 另随着国内外商业、技术交流日益增多,接触外籍客户或外文资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职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具备进一步学习、理解国外先进技术、把握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及趋势,以便胜任企业的各种工作岗位,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而适用于正式工作场合的专业英语,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强调在现代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规定:“应结合专业学习,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因此,高职院校在完成基础英语教育的前提下,应当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保证学生基本具备在中国环境下处理各种可能遇到的涉外交际能力。 二、通信技术专业英语现状及对策 1.课程定位 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大多是国内发达地区的通信类企业。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这些企业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主要表现为新技术、新设备、 新产品的引进,或者是我国自主研发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出口及推广等方面,这都需要既精通通信技术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因此,学好专业英语对高职工科类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2]。 2. 课程现状 但是在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1)教学内容不合理 现有教材很少涉及专业英语本身的基础知识,仅仅是专业文章甚至是简单的科普文章的拼凑,课外参考资料少,教材内容片面陈旧,教学重点大多停留在解释专业术语、难句和语法上,忽略了学生毕业后对专业英语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反映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缺乏听说环节,没有工作现场的模拟实训,脱离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本质,忽视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和应用环节,学生学起来很费力,效果差。 (2)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方法老套单一,忽略了语言教学的特点。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缺乏互动性,课堂气氛沉闷,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有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其次,教学活动完全遵照教材设计和执行,只注重专业词汇的记忆和文章的翻译,没有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让学生参与实践练习,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 (3)专业英语教师的水平 困扰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工科专业英语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深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过硬的英语基础,而且要掌握针对高职工科类学生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但实际情况往往是两全不能齐美,要么教师英语基础好但专业知识不过硬;要么专业知识深厚但英语发音不标准。此外,缺乏实际的实训项目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也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改进方法 1.转变学生的观念 转变学生观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教师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可结合教材的目录,向学生介绍这门课的作用、地位、特点等,再结合专业技术领域的现状,让学生明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其次,从学生密切关注的就业前景来分析专业英语在企业招聘过程中的重要性。再次,让学生明白在撰写毕业论文、参加企业培训或者实习报告上,专业英语也是极其有用的工具。再次,教师可以带学生到一些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人才市场去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让学生亲自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 2.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 由于高职学生是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专业英语教材应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既要概括专业基础知识,又要力求与主流技术、最新发展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英语环境下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师可将现在热门的专业技术作为专题讲解,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前沿技术和最新动态,也可将学生工作中用到的产品、设备的英文说明书,英文界面的软件及帮助文档等作为教学素材。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基础差,自控能力弱,自学能力弱,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授课内容上,不一定必须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教师可以自拟其它的与专业技术有关的主题,尤其是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新技术的介绍。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调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比如在记忆专业单词时,教师可以制作像幼儿识图卡片那样带有图形、中文、英文的幻灯片,采用图形和单词并茂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单词的感官印象和记忆深度,提高学习效果。 4.教师能力的培养 专业英语对任课教师自身素质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具有较好的基础英语水平,全面的通信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获取最新信息的能力。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要经常通过互联网检索学习最新的前沿技术,积极关注本学科专业技术、科研成果的国际发展动态。经常去研发型企业参与需求分析设计或者到制造类企业了解生产实践中的管理、设备的使用维护,参阅最新的产品手册,从而在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了解行业现状及用人单位对英语的需求方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做到课本和实际不脱节,教授的知识更加贴合工程实践,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教学经验方面,专业英语教师要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虚心请教,观摩授课过程,吸取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课程的组织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四、总结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教育得到大力推进,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得到了教育机构和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尤其通信技术发展速度很快,要求通信专业英语也要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潮流,不断更新授课内容,要求专业英语教师必须时时关注技术发展动态,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另外,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专业基础比较低,学习积极性低。这些现实对我们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很严峻的考验,要求我们必须多分析,多思考,多努力,既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又要做好学生的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有就业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中通信技术课程设计与改革 摘 要 通信技术课程是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针对课程理实结合教学中存在的诸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职业技能与岗位脱节等问题,基于四阶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且以职业技能竞赛岗位为向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铁道通信;实训实习基地;技能竞赛;课岗对接;通信技术课程 1 引言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将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一分为二,其中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面向铁路运营维护及铁路施工、城市轨道交通等企业,掌握铁道通信专业知识,具备从事铁路通信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的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专业的核心是课程,通信技术课程在本专业中起着奠基石的作用,具有基础性和导论性[1]。目前,铁道类通信技术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通信课程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现有教材的内容很难追踪最新发展成果,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无论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存在与实际的工程应用结合不紧密的状况,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2];虽然校企合作逐步深入开展,但基于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尚处于探索之中。由此,通信技术课程教学探索理实一体化方法势在必行。 2 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岗位的课程目标分析 铁路院校通信技术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运营类(铁路局及城市轨道等)和施工建设类(中铁及中铁建等)企业岗位,工种为通信工程;运营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通信线路、传输、接入、数据通信、调度通信、综合视频监控、会议电视、电源及机房环境监控等)日常维护、检修,施工类从事铁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另外,在专业培养中还需注重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图1) 总体设计 随着高职高专招生制度改革,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的单独招生考试一般在每年4月基本录取完毕,录取至入学这5个月时间就成为学生从高中转向大学学习的关键期。由此,如图1所示: 第一段,利用通信技术网络资源共享课,引导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段,利用认识实习期间走进企业,感知铁路通信专业的特色和企业文化,通过教师引导确认兴趣切入点; 第三段,利用专业实习,深入企业,熟悉通信工岗位工作(包括施工与运营); 第四段,利用顶岗实习和职业技能竞赛进行现场锻炼,使学生深刻了解岗位规范,熟练岗位技能。 用这四个阶段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保证工学结合的实现。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依据本课程的特点及行业特色,采用“分段递进式”工学交替的四阶一体教学组织模式。 教学过程 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以此作为核心,专业核心课程实现“教、学、做合一”。注重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实践与体验中,锻炼和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考核评价核心。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多维化,充分体现课堂考核与企业评价结合,教师和自我考核相配合、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融合。主要通过记录学生参加二课活动,参加国家、省内、院内的各种竞赛活动来计分,计分原则参照学生手册。 3 基于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导向的课程改革 技能竞赛导向 由于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既切合生产实际,又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其在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年大赛都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这也赋予专业教学新的内涵[3]。对应铁道院校通信技术课程的技能大赛有全国铁道通信专业竞赛“华为杯”数据通信赛项、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以及国赛“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等。 赛项分析 “华为杯”数据通信赛项主办单位是全国铁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该赛项的设置参考了2015年铁路总公司“数据通信”竞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主要设备及竞赛环境,此竞赛环境模拟了整个铁路数据通信网的实体环境。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覆盖了企业交换路由的所有内容,并且兼顾了云计算及综合布线技术。国赛“4G全网建设技术”项目紧密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及铁路移动通信发展规划的发展方向,通过竞赛充分考查选手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进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职业道德。同时吸引厂商积极参与。 竞赛作用 首先,竞赛不仅促进了学生对通信技术(尤其是铁路通信技术)的深刻理解,而且加强了铁路院校通信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 其次,使得铁路通信技术课程确立了能力目标和具有铁路特色的技能方向; 最后,通过企业的参与加强了校企间的融合,同时加强了铁路类院校通信专业教师间的业务交流,为形成高标准化的铁路通信教学方案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课岗对接一体化教学 职业行动能力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课岗对接是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职业行动能力可以具体化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指标[4]。专业能力重点在于课堂教学,方法能力重点在于岗位实践,社会能力重点在于职业体验,三者相互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皆可在课岗对接中得到有效提升。对于铁路特殊工种,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实训方式尤为重要。 首先,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与运维单位和施工企业密切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以保障通信技术课程正常教学的进行。选定与路局培训基地,在建的施工项目作为课程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其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训基地,制定相应政策和签订相应协议,包括实训基地能够接纳的实训项目、内容、时间、接纳学生数,双方的责任、义务、期限等。其管理按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建立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基地应按照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进行要求,由带队教师负责统一管理,所在单位现场兼职教师负责教授分派学生相关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结束后,应由考核小组对实习实训学生及教师进行综合考评。 最后,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聘请企业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的工程师、技师及以上资格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队伍,加大对兼职实训、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明确专业教学要求,熟练运用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4 小结 文中从铁路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通信技术的教学改革方案开展深入思考,提出基于四阶一体的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技能竞赛引导和课岗对接一体化教学,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学得到”“用得到”,毕业之后真正成为企业通信岗位“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技能人才。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高职―本科“3+2”衔接课程体系研究 摘 要: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实施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必需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构建“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了“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从学生就业出发,构建了“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使两个阶段既有序衔接又相对独立,以达到培养“本科素养+职业特色”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 一、通信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项目背景 2015年,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2号),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在“专升本”和“对口升学”政策框架内研究探索适合职教体系建设的人才选拔方式,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相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吉林省教育厅决定2015年继续在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省属本科院校之间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工作,制定《2015年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实施方案》。依据《方案》,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联合申办高职-本科“3+2” 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试点。 二、“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一)明确衔接的逻辑起点。高职学生入学起点较低,文化基础较本科学生差,但在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因此当前现状是就业率较高,但就业层次低,岗位迁移能力差。而“本科教育更注重学科的系统理论教育,本科学生理论基础扎实,岗位面向选择性大,就业层次高,岗位迁移能力强,但专业技能弱,实际操作能力弱”。 (二)明确衔接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就业定位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作为合作的高职院校,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培养面向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工程公司、通信设备工厂、厂矿企业、通信运营商等企事业单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通信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修养护、工程施工与管理、技术改造等工作,工作岗位主要是生产一线操作人员、生产一线技术与工艺管理人员以及技术能手。而本科院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培养面向通信企业,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综合布线及数据通信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技能,具备研究开发通信系统的初步能力,能从事生产工艺操作控制及管理、技改、研发和工程设计等工作,胜任数据通信工程师、现代交换工程师、通信网络现场工程师、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通信勘察设计师、通信软件工程师等岗位工作的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两所院校属“同类”而“不同层”。 对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和分层,3年高职学段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2年本科学段着眼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明确课程衔接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各省开展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试点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都已认识到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能简单地将课程衔接理解为知识上的准备和技能的延伸,将本科和高职学段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的叠加;不能把高职学段学习作为本科学段的“预科”阶段,使高职教育出现回归学术化状态的趋势。总结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主要问题如下: (1)文化基础课程脱节。本科课程的设置多数是在学科体系下完成的,与高职相比,更注重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高职学段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训教学、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学时的50%以上,基础课程设置相对较少,造成高职学生毕业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高等数学、英语等课程在本科的学习感到吃力。(2)专业课程重复或雷同。高职学段和本科学段的很多专业课程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课程名称都一样。这样会造成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严重浪费教学资源及教学时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持续学习。(3)培养目标的不同影响课程体系的设置。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以就业岗位的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的。作为本项目的高职学校是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技术专业主要的就业面向岗位是铁路信号的通信。且根据合作的方案,专科阶段有就业可能,因此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必然开设一些针对铁路通信的课程及教学内容。而本科阶段的就业面向与铁路完全不相关,因此在一些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矛盾。 三、通信技术专业“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的制定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不是简单的“3+2”的学历嫁接,既要体现“分段培养”,又要整体设计两个阶段的课程体系,使之平稳衔接,即对接院校要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整体设计重要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技能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有序衔接,便于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因此,要有效实施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模式,实现高职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整合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高职阶段及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都从“综合素质+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三方面进行设置。 (一)高职阶段。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二)本科阶段 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一般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职业技能课程,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 四、衔接课程体系与以往课程体系的比较及特色 “高职本科衔接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原有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有序调整。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构建“专本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按照五年一贯的思路,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按照本科的理论知识要求,结合高职院校“学中做、做中学”的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整体设计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衔接。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系统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由浅入深:高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强实践,让学生建立职业概念;本科课程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强创新,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内容衔接。共同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既避免高职和本科课程内容的重复,又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合性。文化基础课程注意高职和本科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以适应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高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高职阶段进行中级培训,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本科阶段进行高级(技师或工程师)培训,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四)课程体系既有序衔接又相对独立。在本课程体系中,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包含铁路通信必需的核心专业课程,但作为限选内容,削减部分教学内容和学时,以铁路就业岗位够用为标准,同时设置另一限选内容与本科阶段有序衔接。在教学计划中将此部分集中内容安排在第五学期。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专科阶段当年的就业形式灵活选择。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内涵建设。从通信技术行业主要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完成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过全程岗位实习,实现学生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一、通信企业岗位需求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提速,4G网络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工程建设人员、网络优化人员、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量会逐步提高。业内专家估算,4G正式启动之后,每年直接增加的移动通信行业就业机会在100万人以上,吉林省与我国发达地区相比通信行业优质人才尤其匮乏。工信部出台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意见,将培养移动通信人才作为紧缺人才,列入“十二五”信息产业人才规划[1][2]。 二、构建“双元四段式”工学交替课程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显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主要职业类别为信息和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业务人员。通过对吉林省地区同类行业和企业的调研发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可以进一步归纳为工程建设、网络维护、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四个方面。依据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以及工作实施过程中对应的工作任务,形成“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为主线的“双元四段式”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第一阶段主要开设常识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并注重通过培养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建立行业视野,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二、三学期,培养学生岗位基本技能,每学期前10周要求学生熟悉专业必备理论、掌握基站勘察设计、开通、运行及调测等基本技能,后8周学生与企业近距离接触,开展阶段岗位实习。第三阶段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教学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前10周在校内通过仿真的形式针对网络优化、数据通信进行专项技能的培养,后8周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战。第四阶段开展综合技能培养,让学生在企业进行一个学期的岗位实践,以准员工的形式参与岗位生产,并能够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熟悉行业及岗位标准,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打造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 专业与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共同进行专业职业技能分析,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面向的工程建设、网络优化、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三个岗位(群),包括以三个岗位群为中心的通信工程勘察设计、通信工程督导、通信工程监理、移动网络测试、移动网线优化、移动应用开发等岗位。确定三个岗位(群)的核心课程:“基站建设与维护技术”“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工程监理”“网络规划与优化”“网络组建与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技术”。 专业与企业密切合作,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制定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标准,并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发通信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完成的资源库可满足学生开放式实训、中高职衔接课程模块化定制、社会在岗与岗前人员培训,同时为开展专业毕业生终身教育提供保障。 四、课程的运行与实施 (一)“1+3+3”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1”是“一个规划”,即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通信人才为目标,根据行业发展制定专业未来发展规划;“3”是面向“三大领域”,即以运营商、设备商、第三方通信公司等三大领域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专业与企业的双向交流,提升专业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3”是针对“三个岗位(群)”,工程建设、网络优化、移动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软件开发三个岗位(群)展开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推动校企合作、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二)“深度校企融合,全程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深度校企融合的基础上,在整个3年6个学期的培养过程中,第1学期作为专业认知阶段,以企业文化与岗位认知为核心,开展专业教育和专业认识实习,进行职业规划,拓宽专业视野,提升专业兴趣。第2~5学期作为技能培养阶段,以岗位素质为核心,将课程分为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岗位实习两个阶段,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专项技能出发,通过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逐步达到通信行业对岗位的需求标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真实岗位的实习发掘自身的特点和从事某岗位的优势,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实现工学交替。第6学期作为综合技能培养阶段,以岗位综合技能为核心,在企业岗位进行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实现由学生到准员工的转换,培养学生合格的岗位从业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1.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建设仿真教学情境 在校企合作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引进合作企业真实项目和岗位训练项目,教学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遵循认知规律,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素养的提高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逐层递进。 2.以企业实训环境为平台,开展岗前实训教学 努力创建校内有企、企内有校、互动双赢、开放合作的办学环境,校企双方共建教学基地。软件建设上,引进通信岗位标准,进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改革;硬件建设上,校内以校企共建的准通信实训环境、校外以合作企业的实训环境为平台,建设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主体,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依托“教学能力、工程能力”的“双师型”队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教、学、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精心筛选教学项目、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 4.坚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开放实训室对教学的引领示范作用 开放式实训室不仅能够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实施的课内教学[3],而且能够补充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的不足,教师仅负责创设任务情境、布置和检查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再配合相关的教学活动。总体上,开放实训室能够模拟企业通信工程项目、满足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需求、考取认证需求以及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4]。 五、实施二级教学管理,强化教学质量保障 第一,发挥网络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每学期学生都可以在学院统一组织安排下对本学期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教务处根据评价数据挖掘出有用的信息,作为教学改革和研究的依据。教师也可以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客户端了解评价结果,以便改进教学。 第二,坚持学院、分院两级督学评价。学校教务处专门为每个分院配备督导、分院外聘督导、专职督导,全面系统的对分院每位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与专业教师定期进行座谈研讨,传授教学经验。 第三,提倡同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施分院同行教师听评课制度,由分院教学院长牵头,教务科组织实施,专业教师互相听评课,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作为年度评优及下学期派课的依据。让辅导员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管理,这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秩序都有很大帮助。 第四,跟踪课堂教学状态。分院学生会及学习部定期填写《课堂教学反馈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学习风气、教学条件、教学设备运行情况反馈给分院教务科,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实时了解教学运行状态,实施有效的管控[5] 。 总之,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岗位技能提升明显。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出来,围绕三个岗位(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通过校内学习和校外岗位实习方式结合实现学生与准员工的无缝对接,学生学到的技能即是职业岗位上用到的技能。“深度校企融合,全程岗位实习”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二至五学期都开展一次岗位实习,可以实现多个岗位的企业实践,解决了技能培养和环境的限制问题。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基于CDIO理念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就业市场对移动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掌握主流工程化移动通信专业技术无疑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国内外的很多大学展开了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CDIO倡导“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CDIO通过每一门课,每一个模块,每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产业对能力的要求,以满足产业对工程人才质量的要求。采用CDIO教学方法,不仪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协调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CDIO“做中学”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 本文主要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项目化设计。 一、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在讲授时,实训环节往往就是让学生上机实现书上的示例,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的专业技术及应用技术的最新发展联系起来。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国内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普遍缺少对学生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同时也缺乏进行这些训练所需的教学环境,囚此,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的需求往往存在较大的脱节,难以很快融人现代IT企业的运作。 囚此,国内高职院校需要从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工程化改造,逐步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化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并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训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国内一些工程学院和软件学院积极开展了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实践之一是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coneeive)、设计(Design)、实现(hn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纠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从2011年开始,我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建设方面全面启动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其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以CDIO先进理念为指导,开发课程 课程设计依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依据CDIO教学理念十二条标准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本课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真实项目开发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个人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系统构建能力为宗旨,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的“一体化项目学习”课程。 2.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 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都以真实项目来驱动知识的学习。通过小型真实项目(二级项目),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一体化的大型项目(一级项目),完成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的学习,一级项目和二级项目之间有机衔接,二级项目是一级项目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NET开发模块课程链路以“计算机技术系网站”作为该方向的一体化项目,为完成该一体化项目,依据网站开发的流程,知识逐渐递进的关系划分为以下5个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网站前台设计项目;“计算技术系网站”――数据库设计及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基于C语言的数据库操作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 动态网站项目;“计算机技术系网站”――服务器部署项目。 3.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 课程的教学系统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要面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整体水平进行教学目标设计,以促进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要以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系统的元素设计。 4.以行动为导向,优化教学 课程学习以学生学习小组形式进行,一般3~5人,学生入学第二学期自由结合,一直到毕业该组同学都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出现,一起进行课程考核,一起完成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等等。通过小组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专业技术等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 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加强,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专业能力明显提升。以此为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运行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移动通信专业课程体系。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摘 要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办专业对于解决在校学生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以及就业时的学有所归起到积极作用。其中校企双主体管理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关键,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合办专业成功的基石,专业课程实时改革、教学方法实时更新和企业配置一线资深工程师任教是合办专业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双主体管理;双主线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 通信行业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蓬勃发展,时至今日通信行业的现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尤为迅猛,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从1G到4G的传输速率的提升,技术升级速度越来越快,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功能越来越多。然而,与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老化、滞后,导致通信行业亟需的技能型人才缺口巨大。而企业也为获取技能型人才付出了大量培训时间和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标,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与中兴通讯开始了合作办学,探索“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做法 (一)合作办学管理机制建设 2010年6月,学校与中兴通讯确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依托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坚持“三融合一分享”,共建企业冠名学院“中兴通讯NC学院”,实行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三融合一分享是指设备融合、师资融合、教学融合和中兴通讯全国就业资源的分享。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企业主导的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如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实习就业等方面充分保障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校企双主体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1.树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的教育理念 在专业上,NC学院坚持服务型专业建设。服务型专业建设是“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核心目标,明确了办学的核心目标是为行业企业提供主动、有针对性的全面服务,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人力资源帮助,从而实现行业对合作办学专业的高度认可,有效提升本专业校内地位及区域行业影响力。服务型专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型专业是对专业教学的深度改造,解决企业订单班无法支撑专业发展的长期性、宽口径要求;二是服务型专业是以企业群支撑合作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了面向行业的按需培养;三是服务型专业的核心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岗位能力需求、企业发展需求和职业素养需求。 2.制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在学校“校企合作实质化”和中兴通讯“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至大学”的办学理念共同指导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托中兴通讯这一强大的企业资源平台,利用中兴通讯学院企业大学完备的专业课程培训体系,致力于将企业岗前培训前移到大学,即把中兴通讯企业培训课程引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教育体系中,与现有高职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大学教育中直接、高效地获得中兴通讯学院的企业培训,利用实训基地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职业成长过程,实现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在专业技能方面,课程设置充分考虑移动通信技术行业热点及对应人才需求,分析和构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群,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代之以新的内容。在职业素质方面,企业全程负责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由专职的职业导师负责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了准职业人导向训练、职业定位与发展、求职能力训练三大部分。通过职业素质课程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场礼仪风范。 (三)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校企一体化”课程改革 1.新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选用优秀新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保证了教育部对文化课程教学的要求。专业技术课教材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体现了工学结合,并根据行业的技术发展每年对专业课教材进行优化和修订。目前校企合作开发的专业课教材为9本,分别是《GSM移动通信技术》《IP网络技术》《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EPON宽带接入技术与应用》《WCDMA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基站工程》《LTE 移动通信技术》。这些教材的结构为模块化形式,通常分为基础篇、任务篇、工程篇和发展篇。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专业课的讲授上,推行的是“MIMPS教学法”(内置项目教学法)和工程师自主教学法。“MIMPS教学法”共分为五个环节:M代表的是模块化,I代表的是分层-交织,M代表的是任务驱动,P代表的是研究型实训,S代表的是自我评价。模块化是依据通信行业的岗位职责,以任务模块的方式组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目标明确;分层-交织即实训的能力要求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知识模块由浅入深,由少到多交织于实训中;任务驱动是推动学生快乐地学习,以任务形成学习小组,完成实训操作,总结交流学习成果;研究型实训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计划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达到提高技能的同时完善个性,形成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自我评价是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工程师自主教学法是所有课程中均要求工程师采用自主项目教学,利用工程师在行业内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个人授课的特长,在完成现行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利用其中20%~40%的课时进行相关经验和知识的传授。工程师教学内容均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追溯、可控制。工程师自主教学内容通过电信行业能力竞技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为工程师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供了有效途径。 (四)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与中兴通讯总计投资2000多万元共同建设9个技术方向的四个多媒体实训室,其中包括120余台计算机组成的三个多媒体教学平台、1300多万元的通信实训设备和仿真教学软件。实训设备包括光传输方向、无线方向、数据方向、宽带接入方向、电信工程实施方向;仿真教学软件包括GSM、WCDMA、TD_SCDMA、CDMA2000、LTE及4G全网建设等方向。几乎涵盖现代通信全部主流和热点技术,完全模拟真实的现行网络运行环境。目前包括光传输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和电信工程实训室,实验实训项目开放率100%,实训基地设备完好率98%以上,设备运转正常,满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需要。同时,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个,通过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经常跟企业联系,请企业专家担任学生在生产单位实习的指导教师,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教师和学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实现校企合作共赢和解决学生实习及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五)师资队伍建设 移动通信专业的师资为“双师型”混编师资队伍,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由学校教师承担,专业课由来自行业一线工作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承担。企业的技术人员均为通信行业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他们长驻学校,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年的寒暑假这些负责专业课的讲师要回到公司进行新技术学习和新设备的调试培训,使得他们所讲授的专业知识内容与行业的需求紧密对接。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已建成结构合理梯队完善的教师队伍。现有教师13名,其中移动通信专业校方带头人具有教授职称、博士研究生学历,有30年的高校教学工作经历,现主要从事移动通信教学与研究;移动通信专业企业带头人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有26年的通信企业工作经历,5年高校教龄,曾获中兴通讯“年度优秀督导”、中兴通讯学院“优秀培训师”等称号。 (六)招生、实习、就业管理 打造高质量就业保障体系是实习、就业管理的核心,而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是检验就业保障体系优劣的硬指标。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共同招生,学生入学即与企业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入学就按职业人培养。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岗位认知和职场定位,而在顶岗实习开始时,所提供的就业企业资源充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技能水平,结合就业指导教师的建议,挑选自己满意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 二、“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设立五年多时间,教学和实践成果显著。截至2015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总计招生7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260人。学生就业完全由企业负责,采取的是企业安置就业方式,学生初次就业率为100%,专业对口率达到95%以上。对于在工作过程中有岗位变动需求的学生,企业给予二次就业安置服务。学生毕业时月薪80%超过4000元,工作2~3年的学生月薪达到7000至10000万元。 毕业生主要从事通信行业网络优化、网络调测、系统联调、工程管理、网络工程、售前工程师等岗位。目前绝大部分毕业生均在国内各地区通信行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并深受用人单位好评。部分2011级和2012级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工程管理人员和骨干技术人员,受到通信行业企业的认可。 三、“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体会与思考 (一)建立企业主导的双主体管理机制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关键 培养的人为企业所用,让企业满意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企业对所需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最为了解,最有发言权,所以在创建“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中,学校在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就业等主要环节上均保障了企业的主导地位。实践证明,这样才能使“校企一体化”模式有根本性的突破。因此,高职院校应大胆放手真正做到以企业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二)企业教学团队入驻学校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成功的前提 企业组织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组成教学团队入驻学校当“老师”,与学校教学团队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这样既能使企业教学团队增强“以企业为主导”的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还能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资源优势。他们讲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有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可以随时传授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质等,有利于师生能力的共同提升。 (三)实训基地办在校内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基础 “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中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通信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机房、基站的设备、设施均承载着各种实时业务,不允许出现中断。因此将课堂搬进机房和基站不现实,这样就需要将机房和基站搬进课堂,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学习平台。通信系统的设备十分昂贵,只有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承担起设备的投入,所以寻找合作企业时要考察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程度,也要考察企业的整体实力。 (四)实习、就业管理是“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成功的保障 实习、就业作为高职教学环节的出口是考量“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和学有所归的重要参数,社会、企业和学生的满意度是其直接反映。实习、就业的管理质量高也会直接影响到招生工作,对于刚出校门走入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采用专业教师进行跟踪指导是有效的措施。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ICT技术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 摘要:结合通信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当前高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的建设目标及前景进行了分析,指明高职院校应该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 一、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发展背景 ICT是信息、通信和技术三个英文单词的词头组合(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是IT信息技术与CT通信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领域。ICT产业是一个典型的融合应用产业。从产业技术角度来说,ICT产业是IT产业和电信产业的跨界竞争引发的技术创新和相互融合;从产业构成角度来说,ICT产业是应用导向的信息服务业;而从更广义的经济模型角度考虑,ICT产业则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依托,以新应用模式、新商务模式为核心竞争,以社会化和行业化服务为价值目标的新型产业,由于ICT产业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又被称为“第四产业”。[1]总体来说,ICT产业是一个技术不断融合、应用不断衍生的新型产业。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互联网+通信,将成为通信新未来,是通信改革的机遇。虚拟运营商、宽带运营商和铁塔公司,让电信化渗透各行业实现移动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为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的入口。[2] 二、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目标 随着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融合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新趋势。通信网、互联网与广电网的三网融合,加速了IT与CT技术融合,运营维护成本的缩减又促使电信运营商维护中心上移至省会。因此,通信专业职业岗位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代维取代了传统专业网维护。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的通信网中数据通信网、传输网、移动网等专业岗位定为思想,深层次校企合作,整合企业资源,遵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现代通信综合代维岗位的技能培养为重点,对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与实践。 通过调研通信相关企业,结合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代维企业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回访毕业生并对其就业岗位进行归纳和分析,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就业岗位主要定位在: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与设计三大职业岗位,另外还服务于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及调测,电信业务营销等职业岗位。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通信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吃苦耐劳、诚信求实、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具备通信设备的安装维护、测试调试与工程施工能力,面向移动通信领域,能够胜任通信设备生产、安装和调测,基站运行维护,移动网络测试与优化,基站勘测设计以及电信业务营销等岗位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宽带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措施 探索ICT产业变革形势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依据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符合ICT职业岗位的宽带通信技术专业。根据产业调整完成专业设置改革,形成与产业技术进步对接的课程体系,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 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改革。面向市场调整改造供过于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办学层次、办学质量与需求不对接的专业,重新构建反映ICT技术发展的宽带通信专业。高职院校应本着贴近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对人才类别、质量和数量的具体要求,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入手,结合地方的资源特点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建设有发展前景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 2.建立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机制。传统计算机网络专业已不能满足ICT发展技术需求,网络技术必须与通信技术整合,将相关的IT课程整合嵌入到CT通信专业课程体系中,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3.通过真实应用驱动实施教学改革。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推动教学流程改革,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从课程对应职业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分析入手,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改课程过程当中,注重课程教学设计要素的普适性,为了确保教改课程实施的成功率,对教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设计了教改课程实施的过程资料,使教改课程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以工作过程和项目化教学作为教改的主线,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教学方式趋于“教学做”一体,教学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教学组织上让学生分组学习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4.建立专业教师新技术知识更新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双师队伍建设是跟踪行业前沿技术的保证,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专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或通过参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熟悉企业,体验企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并通过参加实际工程项目锻炼工程实施能力。另外,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不断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行业协会组织。 5.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培养创新。将工学结合贯穿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接受相应的动手和实践课程,并根据培养目标同步深化文化、技术和技能学习与训练,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构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做”合一。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内涵建设,整合企业资源,构建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为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坚实的支撑。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衔接,完善与技术理论相对应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选择合作企业,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6.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从学生开学到学生毕业全程贯穿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然后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再通过职场体验熟悉实际工作岗位具体要求和基本素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接着再进行工作过程导向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再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根据培训结果和前期学习结果,选择职业岗位,最后顶岗实习,实现零距离就业。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的核心。[3]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必须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贴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增强专业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从而达到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推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目的。 通信技术专业论文: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通信技术专业具有技术综合、实践性强的特点,一个工程往往需要多方面知识,针对这个难题,本文对现有实训教学环节进行研究,对通信技术专业的实践环境的搭建、改造和完善,结合我校现存的实际教学问题,针对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一套全程全网、系统化的综合实训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研究;实践 随着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及工程实训、实践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发展,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对当前的教学与实践环节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完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积极意义。 一、通信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通信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采用源于一线的教学环境来开展学生的专业技能逐步被提出;部分高职院校相继投入很大的资金去引进新型实训教学设备,以满足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像2009年我校先后投资了750万元建成了一个集“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与综合技能训练”多功能一体化的通信综合实训中心,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可以开展WCDMA无线网络、WCDMA核心网络、光传输、程控交换等技术的系统原理与设备配置的培训与教学任务。通信综合实训中心是按照一个小型通信局(站)的规模建设,由光传输、程控交换、宽带综合接入、3G WCDMA移动通信、电源等部分组成,设备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交换层的各种通信设备,技术包含了程控交换、光传输、xDSL、数据通信、3GWCDMA移动通信等主流通信技术,架构理念是以通信网络主流技术为核心,整合接入网、汇聚网、骨干网“全程全网”的通信综合实训架构,以3G WCDMA为主要架构,构建程控交换平台、光传输平台和3G WCDMA移动通信网络平台三个互通的平台,主要提供电话网、3G移动通信网、光传输以及接入网等业务的教学和培训。这种新型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为用人单位提供了适应实际需求的各项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实训项目基本上都是让学生在实训操作间内进行软件数据配置的操作,基本上没有给学生对通信硬件设备动手操作的练习。 (2)在进行每个实训项目的时候,需要提前给出相应的数据脚本,基本上没有对学生进行灵活处理能力的培养。 (3)在上一门课程的实训项目时,只是对该门课程对应的设备进行操作,而没有把多个设备在联网的条件下开展实训项目。 (4)在目前实训条件下开展的实训项目缺乏网络运营概念,对各设备间的联接和联调没有开展训练,没有将设备的效能和利用发挥到最大。 我们将针对以上教学环节的不足之处进行改革,提出“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概念,就是希望能改变目前高职院校相关课程实训项目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综合性的实训教学方案,提升实训教学的效果。 现有的实验、实训环境下,难以提高学生的通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我校现有与通信运营商应用的主流设备一致的通信设备实训实验室及各主干的专业实验室,承担相关课程的实训实验任务。在现有独立的实验、实训环境下,学生可将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验证,但与通信企业要求毕业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跟现代通信网的全程全网或互联互通的精髓相离较远。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实训后,可以掌握相关技术的实践技能,但还不能贯穿通信网的各个环节,对通信网的整体认识还不足,离达到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训教学目的还有差距。 二、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的搭建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相关一线教学人员到相关企业及学校参与调研、行业培训等专家研讨会,了解国内该课题研究情况和实际情况;参加国内外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了解该课题的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组织相关人员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及相应调整;同时邀请企业的技术专家对本项目进行指导。 在广泛的调研分析结果基础上,我们为我校的通信技术专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组网方案,将现有独立的交换、传输、无线、电源等设备,通过光纤传输把相关设备连接起来,搭建出一个与实际电信网络一致的本地网,构建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的综合实训平台(硬件环境),见图1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在该平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院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通过设置综合性的实训内容,建立从课内实践、单项实训以及综合实训到企业项岗实习的实训体系,从“单一”项目的实验向“综合”实训转变,以适应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 图1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 通过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平台,我们设计了为期两周时间的实训课程,具体开设的实训项目如下: (1)项目一:认知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核心网HLR9820系统介绍;核心网MSOFTX3000系统介绍;核心网UMG8900系统介绍;综合通信实训室网络介绍。 在这些实训项目中,我们不仅仅要求学生要对全程全网综合实训涉及到的设备进行比较好的认识;还要每位学生准确地用绘图软件描绘出设备之间连线,包括中间的配线架DDF、ODF以及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并且要动手操作插拔、更换设备上的一些单板。 (2)项目二:验证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核心网HLR基本数据上机实训;核心网HLR本局数据上机实训;核心网HLR与核心网对接C/D/Gr接口;核心网HLR移动/用户数据实训上机;核心网MSOFTX3000基本数据配置实训;核心网MOFTX3000 本局数据配置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 UMG8900对接Mc接口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和HLR信令数据对接上机实训;核心网MSOFTX3000 MGW和RNC对接IU_CS接口上机实训;核心网UMG8900基本数据配置上机实训;核心网UMG8900对接RNC数据上机实训。 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我们让学生比较好地了解单个设备的数据配置及调试。 (3)项目三:综合对接调试实训,包括的子项目有:UMG8900、MSOFTX3000数据配置;C C08程控交换数据配置;移动接入网、移动核心网的光传输点对点数据配置;移动核心网光传输环型组网数据配置。 通过这些实训项目,我们让学生比较好地了解全程全网设备的数据配置及调试。 三、通信技术专业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意义 我们通过利用我校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室现有的设备,把C C08设备通过光传输设备的点对点或环型组网形式与移动通信设备搭建一个全程全网的网络,并要求学生完成固话用户与移动用户之间的话音通信,实训项目要求是按照难度而进行递进的,可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 在“通信技术全程全网综合实训”的平台上,我们为12电子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的班级设计了为期两周时间的实训课程,通过这些实训课程的开展,学生把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认识和把握“全程全网”的精髓,提高了通信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如下: (1)改变了学生对设备硬件动手不够的问题; (2)改变了学生全程全网认识不够及利用不同的传输设备灵活组网的问题; (3)提高了学生对全程全网设备整体数据配置规划及整体软件数据调试的能力。
经贸论文:高校国际经贸专业教学考究 一、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专业课程知识平台的复杂性:非母语教学存在欠缺国际经贸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多个学科基本原理与知识的运用。如何用纯英语对其进行正确、生动和传神的讲解和描述,是中国教师面临的首要难题。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8.6%的被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英语口语表示满意;65.7%的学生能够完全听懂并理解英文教学的内容;62.9%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需要加以引申和扩展。在全英语教学中,教师无法做到像用中文讲课那样旁征博引、游刃有余,从而导致授课效果大打折扣。一般而言,留学生任课教师都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和专业基础,而缺乏对讲课内容或专业知识进行像母语一样的扩展、驾驭和引领的能力,存在中式英语的现象。(二)语言文化存在差异性:师生、中外学生之间沟通不畅留学生是一个多元群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教育和社会经历。尽管大多数留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其英语交流有着各自的地域语音特色,与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不尽相同,这使得留学生与中国教师之间、中外学生之间仍面临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经历也对学生的思维表达方式和沟通习惯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例如,一些来自南非、欧洲国家的学生有着直接而丰富的表现能力,他们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中会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讨论时,经常会因为某个问题与其他同学争论不休。这种开放式的交流在西方课堂中比较普遍,但却让许多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学生感到尴尬。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62.9%的被调查者喜欢自己的异国同学;54.3%的被调查者能够与异域文化背景的同学进行良好的沟通;91.4%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授课中的语言文化沟通交流。因此,如何克服因语言文化差异导致的交流理解困难,是师生各方需要共同应对的课题。(三)中外学生学习风格异质化:传统教学模式局限性凸显由于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中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如中国学生关注知识本身,重视对规则与惯例等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留学生则更关注知识铺陈,重视形象知识的理解,喜欢通过具体实例来揭示或论证相关原理;中国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只在具备必要知识或观察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才会进行实践,而留学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会通过个人的反复实践来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和获得结论;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学生倾向于与他人合作或向教师求教,以人际交流为基础进行学习活动,而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学生则喜欢进行个人研究式的学习,倾向于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类型的个体差异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然而,受传统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同堂教学仍主要沿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模式,教师习惯于从概念、结论出发,按课本的知识体系循序教学,既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外学生同堂教学问卷调查显示:84.2%的中国学生和56.3%的留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表示“满意”或“十分满意”,84.2%的中国学生和63.7%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9%的中国学生和43.8%的留学生认为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留学生。可见,现行的教学模式比较符合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但不能满足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留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国际经贸专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积极推行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合作性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国际经贸专业推行中外学生同堂合作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在推行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中外学生组成各种学习或讨论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角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主动性,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与竞争;其次,精心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如问题讨论、计算练习、个案剖析、情景模拟等,这些任务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但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顺利完成,从而督促每位成员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紧密合作;第三,出于协助教学的目的,授课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将课堂讨论或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总结,分别推选一名中国学生与一名留学生进行阐述,授课教师现场点评,并结合相关的理论要点进一步分析和讲解;第四,教师应注意监控和评估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如是否认真履行职责、是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与组内其他文化背景的成员有效沟通和合作、对团队任务完成的贡献等,充分利用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二)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外学生学习类型的多样化,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灵活运用案例教学、任务或项目教学、情境模拟、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于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及货运保险、国际贸易货款的结算等基本知识,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或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报价核算、合同草拟、单证制作等操作技能,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或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和完成,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技 能;对于贸易合同的履行、贸易风险的防范等综合性技能和技巧,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的案例进行专题研讨,帮助学生将各业务环节的关键点及操作规范联系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对于交易磋商、争议解决等实战技巧及规则,可以设计相关的情节和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演练,并由教师进行现场评议和总结。此外,基于教学相长的出发点,可以安排不同国家的学生对本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和习惯做法进行介绍,将其与国际通行的规则和惯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师生共同开拓视野,更好地认识各国对外贸易具体实践的差异性。(三)加强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沟通中外学生同堂教学对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教学领域和研究课题,尤其是涉及到对外教育,一定要谨慎对待。首先,应加强与留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国家学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尊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习俗,在留学生面前展现中国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渊博的专业知识、友爱相助的热情等,通过自身努力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好评;其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增强其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鼓励中外学生结交朋友,通过交流和互动来实现不同文化的互相渗透、互为补充;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和熟悉英语词汇与实际语境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用双语学习国贸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章小结、关键术语、思考与练习用中英文双语进行讲解和分析,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相关知识。(四)进一步增强教学服务理念和完善服务措施中外学生同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语言从纯中文到中英双语的转变,更要涉及教学服务理念和各个环节的转变,如教务安排、学生课外辅导、实验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文件归档、全英语氛围的营造、教学软件和图书资料的准备等。留学生一般都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但中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差异较大。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学习经验也比较丰富,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更为关注。因此,针对留学生的各种教学服务措施,如学分制和双语选课系统的完善、各种行政管理文件的双语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课程配套实验实习软件的更新、课外专题讲座和专家指导、图书馆相关英文资料的馆藏量等都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才能有效契合专业课程中外同堂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经贸论文: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合作路径探析 摘要: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在此背景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迎来发展新契机。在现有合作成就的基础上,四川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面临着中俄两国高层重视、两国各级政府积极支持、双方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等大好机遇,应充分发挥四川省的多方位优势,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建立对俄协调机构,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实现以川俄合作带动并深化川渝经济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局面。 关键词:四川省;俄罗斯;经济贸易 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区域经贸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发展增长点。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中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新的战略发展期。新形势下,四川省应抓住发展机遇,积极调整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发挥四川省独特的人力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优势、政策优势,开辟恰当的合作路径,为开创四川对俄经贸关系的新局面,丰富中俄区域合作的内涵,为促进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全面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川俄经贸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近些年,中国与俄罗斯为满足两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并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高度重视并实施了区域开发与发展战略。俄罗斯提出西伯利亚与远东开发战略,中国进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中俄双方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一)中俄两国高层高度重视 中俄关系当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对于相互毗邻的两个大国,中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领导人会晤时也一再强调两国经贸合作尤其是区域合作的重要性。2007年8月16日,中国国家主席在上合组织会议上与俄普京总统的会晤中,提出“早日启动协调两国地方发展战略,制定中俄地方合作中长期规划”。普京赞同的建议,提出两国有关部门可就落实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全面深化务实合作问题进一步加强沟通,制定方案。2012年9月7-8日,俄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女士一行49人访问四川。会晤时,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希望进一步深化四川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加强科技和自主创新合作,欢迎更多的俄企业来川发展,也将鼓励和支持四川企业到俄罗斯投资发展。马特维延科强调,俄中两国合作潜力巨大,两国地方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俄联邦委员会将努力推动俄地方与包括四川在内的中国地方的合作,希望双方通过建立合作企业、互相投资等方式加强这些领域的合作。这为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有利于合作的拓展与深化。 (二)中俄两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为促进中俄区域经贸合作,两国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策上也积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中国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体现为:一方面,国家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深入研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会议强调,西部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应该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建立有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2012年12月,作为“十二五”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出台。该规划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有利于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国家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沿边开发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有利于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战略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该规划对“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其中之一,便是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新突破,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同时,四川省政府十分重视对外开放合作。2010年,在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清醒认识四川在西部发展格局中的现状,把“巩固扩大优势、走在西部前列”作为努力方向。投资环境要更优,使四川成为内外资投资西部的首选地和窗口;体制机制要更活,成为西部大开发最具发展活力和标志性的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巩固和扩大四川的优势和领先地位。近年来,作为金砖国家及新兴国家之一的俄罗斯,对其外贸战略也做了调整,开始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西方主要经济体发展速度减缓、新兴市场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加大,俄罗斯更加注重和加强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三)中俄区域合作战略发展的需要 中俄区域合作的实践表明,对于发展经贸合作的国家而言,除开展互补性合作外,还须以此为基础进行全方位互动合作。中国对俄合作,应从近几年客观形成的以北方地区为主的格局,过渡到全国范围内的南北兼顾、东西联动、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的格局,保证享有信誉的中国商品、技术和资金进入俄罗斯市场。目前,俄罗斯正大力实施开发远东地区的战略,俄政府希望将东部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同中国西部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00年,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同年6月,俄就宣布俄已决定正式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此后,俄罗斯与中国西部地区政企之间接触逐渐频繁起来。2010年,中国政府进一步确定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四川省在“十二五”规划中也强调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突出南向、加强东向、畅通西向,拓展对外开放大通道,改善开放合作的区位条件,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中亚、俄罗斯等地区经贸与投资合作。这都为四川发挥地缘优势、加快对外开放、深入发展与周边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契机,并将丰富中俄区域合作的内涵。 (四)俄加入世贸组织对规范川俄经贸合作的有利影响 2012年8月23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的第156个成员国。这将为中俄未来国家间与区域间经贸合作提供良好机遇。首先,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关税保护水平平均将下降3.5个百分点,加权平均税率2013年将降至7.6%,2014年将降至6.9%,而2015年将降至6%左右。四川对俄罗斯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轻纺产品上。“其中,机电产品关税由20%下调至7%,轻纺 织品平均关税由20%~15%下调至7.5%,蔬菜、水果等商品的关税由48%下调至10%左右。”其次,俄罗斯出口到四川的商品价格也会下降,这将促使俄罗斯扩大对中国的商品出口,刺激中俄贸易增长。再次,加入世贸组织后,川俄经贸环境将逐步规范化。世贸组织对贸易规则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营造公平有效的贸易环境。各国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国际贸易的公平和正义。加入世贸组织后的俄罗斯必须按照世贸组织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开放市场、推进相关领域的立法等,以保障其他成员国在俄的商业利益。这都为四川对俄贸易创造了良好条件。当然,在某种意义上,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也可能面临着反倾销的投诉,中国商品将面临着在俄罗斯市场的严酷竞争,俄罗斯将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有力对手,等等。但总体来讲,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对中俄贸易包括川俄区域贸易而言利大于弊,且机遇与挑战并存。 (五)经贸通道日益完善,为川俄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川省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和标志性的地区,属于经济后发地区,对外经贸通道日趋完善。以航空业发展为例,成都市已逐步成为中国“航空第四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处于欧亚航路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独特,地理位置不可复制,从成都中转出发4小时航程可涵盖东亚、东南亚和南亚,6~10小时航程可通达中东和欧洲。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成渝经济区的深入建设和全球重要电子信息制造业基地的开发,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将充分利用欧亚航路中转驿站的地理优势,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构建起高效、便捷、通畅、安全的现代交通系统和物流体系,建成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中国第四大国家级航空枢纽,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鉴于四川地处中国内陆的地缘特点,其对俄贸易通道的完善也须与其他省市协同共建。2011年四川省副省长黄小祥就“大开放的四川”答记者问时表示,四川省非常重视加强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成都到贵阳、成都到兰州两条快速铁路的建设,将以成都为枢纽,形成由广州、深圳经过成都,再经过阿拉山口,到俄罗斯、欧洲的又一条欧亚大陆桥。这就把中国的华南地区通过成都与中国的西部地区联系起来,进而进人俄罗斯、进入欧洲。这一条欧亚大陆桥会使中国与俄罗斯的交流合作有更大的空间,也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四川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利用新的欧亚大陆桥,加强与俄罗斯在经济、贸易、旅游、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 二、四川与俄经贸合作成就 (一)川俄贸易总体态势较好,成效显着 近年来,俄罗斯已是四川省的主要经贸伙伴之一和重点开拓的新兴市场之一,四川省与俄罗斯区域经贸往来较为频繁,详见表1。 同时,川俄双方举办的系列经贸合作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2006年5月,四川省与俄罗斯驻华使馆在成都联合举办了作为中国“俄罗斯年”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四川一俄罗斯联邦州区经贸合作周”,俄罗斯各友城州区经贸界二百多人包机前来参加活动。2007年9月,四川省在莫斯科市举办了作为俄罗斯“中国年”活动内容的“魅力四川”系列文化、经贸、旅游推介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实了国家交往的内容,拓展了地方对外交往渠道,达到了“以我为主、展示形象、密切往来、促进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二)合作方式多样化、产品结构多元化 目前,四川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有:钻探设备、电视机等机电产品、鞋类和纺织服装。电视机等机电产品所占比例为40%,鞋类占37%。着名的四川宏华集团在俄钻机销售额强劲增长,从2006年的1台跃升到2012年的90多台,每台钻机单价至少千万美元。这也让宏华集团目前在俄罗斯进口钻机数量中排名第一。中国家电巨头企业之一的四川长虹有限责任公司,用骄人的“战绩”向世人展示了俄罗斯市场的独特魅力,成功跻身于俄罗斯几大家电热销品牌。鞋类是四川对俄罗斯出口的重要商品。人们常爱说起一句话:每三位俄罗斯女性脚上穿的鞋,就有一双来自成都。川鞋在研发、舒适度和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俄罗斯是川鞋出口的一个传统大市场。而四川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纸浆及纸制品、橡胶及其制品、金属制品、矿产品等,其中纸浆及纸制品的比重高达70%。四川主要对俄出口商品种类逐渐增多,除了传统的轻工业产品鞋帽等,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速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逐渐优化。近年来,川茶对俄出口的份额逐年增加,俄罗斯成为川茶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川茶在俄的口碑很好。据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1年,四川茶叶对俄出口共392.4吨、货值314.77万美元,与2010年同比分别增长77.8%和118%,川茶出口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大幅增长。 (三)在俄川人口碑较好,劳务合作潜力较大 作为人力资源大省的四川省,每年有大量劳务输出人员赴俄。四川省对俄劳务输出主要分布在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及两国边境沿线,大多数集中在农业种植、养殖业、建筑、森林采伐、商业服务、餐饮和医疗等领域。大多数在外的劳务人员技术好,上手快,效率高,在俄罗斯建筑承包和劳务市场上竞争力较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通常受到俄罗斯雇主的欢迎,并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以四川菜农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已有超万人次的四川菜农去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库尔干州、新西伯利亚州和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等地,先后在数个农场共承包种植土地、生产各类蔬菜。他们将先进的种植技术陆续带人当地,以“勤奋”、“专业”赢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欢迎。 近年来,川俄经贸合作呈现出向多领域拓展的态势,技术合作潜力巨大,对俄劳务输出势头强劲,旅游业也蓬勃发展起来。基于中俄区域合作的良好基础和强劲发展趋势,川俄经贸合作发展已进入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三、川俄经贸合作的路径选择 应该承认,四川与俄罗斯的区域经贸合作已取得了不俗成绩,但如将四川同欧美一些国家的经贸合作规模相比,还存有一定 的差距。同样,在中俄区域经贸发展进程中,四川与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海南等省对俄区域经贸合作规模相比,也存有不小的差距。也应该看到,这些差距的存在,说明了新形势下四川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和潜力。笔者认为: (一)须转变对俄开放合作理念 诚然,产生上述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双方观念上的原因应引起足够重视。四川省如何从观念上发挥自身优势,更加重视俄市场,实施有特色的战略,是值得思考的。理念上的转变与更新,对四川对俄经贸战略的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首先,对俄经贸应逐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应扎实去做,规避风险,谋求长远的合作与发展。其次,强化协作理念。四川省外贸企业既要同省内外企搞好合作,也要协同国内企业开展对俄合作。在合作中,应避免“恶性竞争”,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再次,加强质量与法律意识,须进一步提升四川对俄贸易与投资的层次和质量,取信于俄罗斯市场。应加强依法经营理念,摒弃不合法的贸易形式,树立文明经商形象,开展规范贸易。同样,俄罗斯也须从自身角度思考如何更重视和挖掘同内陆大省四川的区域合作潜力,将中俄经贸、川俄经贸合作引向深入。 (二)制定对俄开放总体方案 尽管四川省在积极开展对俄贸易,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推介会、洽谈会等,但若要凸显四川省对俄经贸的优势与强势,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组建对俄对策研究思想库与智囊团,制定四川省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措施、方向及不同时期的合作重点。尤其是在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俄经贸面临新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处于深入实施阶段、俄罗斯大力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应抓住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凸显四川省多方优势,大力拓展俄罗斯市场,推动川俄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三)建立对俄协调机构 川俄经贸合作是中俄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属于两国非毗邻地区的区域经贸合作范畴。在具体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各地区可能存在着文化地域差异及不同偏好,必须有能够进行协调的务实的机构或部门。这个机构或部门应能以四川省对俄经贸合作为平台,积极推动扩大川渝经济区包括整个西部地区对俄经贸合作的规模和范围。跳出省份对俄经贸合作的概念,发展更大意义上的区域对俄经贸往来。 (四)打造对俄优势产业与品牌 俄罗斯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产业,如航空航天、能源工业(水电、火电、核电、核能)等,但轻工业等领域不发达。而四川省具有优势特色产业,轻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有些技术与俄罗斯存在差距。因此,一方面,应对四川省的优势特色产业及先进技术进行梳理,强化并推出面向国际市场的特色优势品牌。另一方面,可研究确立引进俄罗斯的先进技术,以实现技术互补和共同发展,打造川俄区域产业优势集群。 (五)树立对俄新形象 多年来,中俄经贸取得了喜人成就,但不和谐音符也时常出现,如双方的误解、欺诈等不规范行为。其中,中国人的诚信与中国商品质量等问题也屡见俄报端。现今,俄罗斯借大力开发东部地区广泛吸引外资,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应在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程中、国家实施对外形象战略的框架下,发挥媒体优势,完善自身形象,重塑诚信,吸引俄罗斯的更大关注,从而有效助推川俄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六)培养对俄专业人才队伍 未来四川对俄经贸合作中,迫切需要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既懂俄语,又懂技术、经济、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对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来实施。四川省应以川内高校如四川大学为依托,健全完善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体系,积极构建川俄高层次经贸人才培养基地,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联合建立中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邀请或引进中俄两国一流专家,为双方培养急需的领军人才。 (七)建立区域经贸合作运作平台 平台的搭建要求中俄双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共同协调和努力,可考虑设立中国—俄罗斯区域博览会、俄罗斯联邦驻成都领事馆等平台运作机制,为各方创建良好的协商沟通渠道。首先,借助每年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增设中俄区域合作论坛,为俄罗斯各地区商品进入中国、乃至经过中国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条件,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拓展和深化中俄区域经贸合作。在一定条件下,四川省可协同西部各省区向中央政府建议成立中国一俄罗斯区域合作组织等相关机构。其次,可建议设立俄罗斯联邦驻成都领事馆,争取外交部的支持,邀请俄罗斯各州市及大型企业机构选择在成都开设办事处。目前,俄罗斯联邦在北京设有大使馆,在沈阳、上海、广州、香港设有总领事馆,而在中国西部地区则未设领事机构。若邀请俄罗斯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对于深化中俄关系、加强四川与俄罗斯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合作、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贸论文:试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发展问题及对策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实意义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不仅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国之间的经贸关系对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印双边贸易总额为518亿美元,是2000年的17.8倍。据印度《金融快报》报道,2009年7月27日,印度商工部部长表示,由于对来自美国产品需求疲软,而对中国产品需求旺盛,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和印度两国的贸易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仍保持了较为旺盛的活力。中国和印度是在此轮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之下发展最快的两个国家,而这两个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却迥然不同。印度力图仿效中国的成功,希望在制造业领域为其日益庞大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中国则试图仿效印度在IT、医药产业等知识含量比较高的领域取得成功。中印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印关系的新亮点,也有助于提升亚太地区应对金融风暴袭击的信心。 二、金融危机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周期的双重打压,在此情况下,中印两国虽然经济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下降,外部金融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恶化。中印经贸合作的主要行为体是企业,但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众消费信心下降,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大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收缩生产规模。一些已经上马的工程被迫停工,一些原先签署的协议可能作废,中印经贸合作受到冲击。例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第一大需求国,印度是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中国的第三大铁矿石来源国,其铁矿石出口的80%销往中国,并占据其对华贸易的70%以上。经济危机使中国钢铁生产大幅下滑,尽管全球铁矿石价格已大跌,但中国企业的铁矿石需求整体萎靡,对印度铁矿石的需求也呈下降趋势,从而进一步增加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印度则求助于对中国出口的其他商品采取反倾销政策,冲击两国经贸关系。经济危机主要带来的不良影响是: (一) 印度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印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印度对中国的商品准入 文秘站: 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呈上升趋势。印度虽然自诩自身增长模式是内需驱动型,一度自认所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认为金融危机为其提供了赶超中国的机会,因为依靠出口驱动增长的中国受到冲击较大。但现实情况是,印度并未能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印度经济也遭遇卢比贬值、股市缩水、企业倒闭、资本流动性紧张等问题。 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扶持本国企业生存,印度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尤其针对中国发起了多起反倾销行动。特别是在2009年 1月23日,印度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后虽对部分产品放宽条件,但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不言自明。 (二) 发展模式之争加剧 目前,国际社会上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欧盟为代表的福利资本主义、日本为代表的发展型国家资本主义及新兴国家的中国模式和印度模式。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欧日经济问题较多,其发展模式已偏向美国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美国模式”即“华盛顿共识”,其宗旨是强调市场自由原则,主张政府角色最小化,完全的自由化、市场化。“中国模式”特指在维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主动创新、大胆实践,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的和平发展的一整套思路、经验和理论。中国模式强调务实,反对意识形态为纲;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强调统筹政府和市场两个大局。“印度模式”与中国不同,其基本思路是在民主体制下推进经济的自由化,逐步放松传统的政府管制,鼓励私营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金融危机下中印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挖掘经济互补性,深化经贸合作 与“安全困境”相比,经济领域的共赢机会更多。中印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互补性强。中国劳动力效率高,印度资本效率高,两者结合将产生“经济增效”作用。未来双方可着重加强以下领域的合作。一是商品结构的互补。从商品构成看,印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仍以原材料或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中国出口的商品更加多样化,且附加值较高,如重型机械。由于双方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及具体产业发展层次存在差异,这种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可以持续下去。二是相同产业内的互补。两国在相似部门如化学药品、机械设备及纺织业等领域开展产业内贸易也完全有可能。两国可结合自己的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各自在相似产品价值链的不同层面上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同一产业内的互补性。例如,中印在纺织品出口领域的竞争使中国企业从印度进口纺织原料,而自己生产和出口服装。这样,两国通过纺织业内部贸易得以将竞争转化为合作的新机遇。三是IT服务领域的互补。印度软件发达,中国硬件发达,两国在IT领域建立合资企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二)推动企业走出去,加强相互投资合作 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戒心,在诸多“敏感”领域对中资企业投资设限。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为疏缓严重的资本流动性紧张问题,放宽部分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并鼓励企业海外融资。2008年10月,印度证券管理委员会宣布解除对外资最高40%的投资限额规定,以“挽留”正迅速流出的国外资金。 2009年2月,印度政府表示将放宽外国资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凡是印度资本占 50%以上的合资企业所建新的企业一律被看做印度企业。按照原来的法规,凡有外资加入的印度企业建立的新企业仍被看做合资企业。按照新规定,所有印度资本占多数的新建企业将不受到政府关于外资对不同行业投资比例的限制。印度政府的上述举措无疑为中国企业进军印度提供了机遇,经济上相互依存度的提升势必可作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器。另外,两国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以前大为提升,并加快“走出去”步伐。印度私企实力雄厚,在经济生活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仅塔塔和安巴尼两家家族企业的销售额就占印度GDP约5%。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可凭借雄厚财力,通过注资、并购和直接投资等方式,加快进军国际市场。国际金融危机下,许多西方大 公司资产缩水,甚至面临破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较之前大幅下挫,为中印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经贸论文:电子商务——外经贸系统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安徽省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解晨光 摘要:本文概述了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然后着重对我国外经贸系统的电子商务环境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提出了建设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的模式与策略。 关键词:外经贸、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 电子商务就是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1997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商会的权威定义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简言之就是网上做生意。目前,国际网络商业交易额正以几何级数增长,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是全球经济的一次革命。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使世界市场变得进一步融合,促进了世界商品和服务的发展,扩大了世界贸易。中国“入世”,可以从根本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经贸合作,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扩大进出口,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入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经济发展又促使我们必须加紧发展电子商务。加入WTO后的中国,在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方面都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子商务,既带来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世界同行的挑战,但从世界领域来看,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加入WTO将打开国外直接在INTERNET方面投资的大门。根据中美双边WTO协议,国外服务提供者将能够涉及到INTERNET服务的所有方面。在经过同意的情况下,外方可以在合资企业中保持30%的股份,一年以后可达49%二年后达50%。中国同意按照竞争管理原则承担WTO文件中规定的所有义务。其次WTO将会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增加透明度。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要求政府出版所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并迅速或至少按年度地将新法律法规或方针告知服务贸易理事会。第三,中国将与WTO成员国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能与全球贸易伙伴互相影响,以便对电子商务形成一种统一的方法。 从1993年起,欧共体的贸易方式已正式大量使用EDI方式;1999年,欧洲15国又开通了国际电子商务网。在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国际、国内贸易中,EDI电子数据交换已成为贸易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1997年3月亚太经合组织40国在日内瓦签署了《信息技术协议》。1997年7月美国政府批准了《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9年1月1日美国政府采购全部采用电子商务方式。 外经贸部刘山在副部长在1999年初全国外贸工作会议上指出:“2000年,世界电子商务方式交易额可达3000亿美元,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世界各国经济实力较量的重头戏。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个大趋势,不能及时调整对策,我们将被开除国际贸易的球籍。” 外贸行业远领先于其他领域的企业,原因可能是因为出口企业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对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趋势的感受和认同相对来说是靠前的。调查也显示出口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率、触网率都较高,对互联网的认识较有深度,对互联网的使用较为广泛,对互联网信息的需求很强烈。 从目前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现状来看,国内出口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途径有两种渠道:一是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因其有着良好的商誉,加之本身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使之能够较容易地把其原有的整个供应链移植到互联网上,并向其他公司包括中小企业开放它的这一渠道;二是新兴的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为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的选择。对中国来说,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型跨国企业,所以国际贸易方面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多是将是新创的电子商务网站。事实上,这些新兴网站在目前和今后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方面已经和将要承担起十分重要的角色。经过有关媒体调查表明,42.6%的企业目前已是相关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27.3%的企业正考虑在有关网站注册,另外有30.1%的企业目前还无此打算。在所注册的网站中,40.2%的企业是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注册,29.8%的企业是亚洲资源的会员,23.6%的企业在中国出口商品网注册,21.5%的企业选择美商网注册,15.4%的企业在阿里巴巴注册。 国内对外贸易电子商务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国际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效结合起来。在中国开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 ! 2、 在企业战略上要把市场运作与传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中国目前的出口体制基本还是处于一种管制状态下,电子商务网站必须有效利用好传统体制资源,并且在市场运作上要不断创新。 3、 在网站建设上把商务与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国内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网站一定要在完善电子贸易功能的同时,下大力气推进网站信息内容建设,这样才能增强网站的吸引力,从而拓展商机。 4、 注意把技术与经营有效结合起来。电子商务企业不能忽略作为自己经营基础的技术研发与进步。真正成功的网站必须至少在初期阶段把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向网络技术创新方面倾斜。 5、 注意把人才的使用与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互联网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有效地发现、使用和培养人才决定了企业现实和长远的竞争能力。关键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抓紧培养既懂外贸又了解网络的复合型人才。 机遇与挑战并存,外经贸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好处很多,简单地概括为四个字——“两增三减”,即“增加贸易机会,增强客户服务,减少库存,减少产品周转时期,减少经营管理费用。”外经贸企业将是国内最先进的开展企业与企业方式电子商务的企业,主要因为: 1、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正逐步普及电子商务,如不能利用电子商务,就可能失去贸易机会。具了解,上海、广州等地部分优秀的外经贸企业已迫切地需要利用电子商务增加贸易机会,减少成本,提高产品售后服务质量,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外经贸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基础条件好。外经贸企业员工授 教育程度高,外语水平好,而且已普遍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企业管理。 3、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采用信用证方式,货物交付方式仍然会采用比较传统的运输方式。我国不发达的网上支付、货物配送系统并不构成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商务的障碍。 经贸论文: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日趋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不同的民族文化,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或制约,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也会给两国间的经贸、政治往来等带来影响。中俄两国贸易往来历史悠久。进入2012年,两国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车道。研究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可以规避在两国经贸合作中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促进两国在人文等更多领域的合作,进而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文化;经贸 当今世界,日趋呈现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发现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文化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因素对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产生着促进或制约的效应。这样的促进或抑制效应,同时作用于国家间的政治、经贸往来。 所谓文化为一种复合体,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法律道德、宗教信仰、一个地区或民族所具有的整个价值体系,是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中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因此,不同的民族在历史沿革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导致各国家各民族间语言沟通、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观、风土民俗等等形成差异。 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长久以来文化因素在中俄经贸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12年,随着俄罗斯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俄两国都已经迈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车道,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本文从文化因素的一个切入点即中俄文化差异人手,分析其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并对如何解决文化差异给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意见建议。 一、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现状 (一)两国经贸合作处于史上最好时期 1 21世纪以来中俄经贸合作成效显着 中俄两国经贸往来历史悠久,其间历经数次贸易的中断或不畅。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大形势的发展,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日益密切,两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往来也频繁起来。2000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0亿美元,此后逐年增长(见图1)。这得益于中俄之间政治友好,得益于两国间交往、交流频繁带来的互信。2004年9月24日,国务院总理与时任俄总理弗拉德科夫签署了《中俄总理第九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双方均认为,中俄经贸合作已经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并作出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并超过600亿元的预想。2006年,国家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中再次表明,要实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元至800亿美元的计划。 近20年来,中俄贸易额扩大了12倍,2011年已达到835亿美元,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中俄两国互相举办了对方国家的“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来加强交流与了解,中俄关系进入史上最好时期,中俄经贸合作也因此广被看好。2012年这一美好前景再次被印证。4月,国务院副总理访俄期间表示,力争中俄贸易额2020年达到2000亿美元,进一步深化经贸合作成为中俄两国达成的共识。[论文网] 2 中俄展开多领域合作 回顾中俄经贸史可以看到,中俄经贸合作领域十分广阔。除食品、机械、电子、钢铁、化工业和矿业、轻工业、林业、航空航天等传统合作领域外,还扩展到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领域,尤其在煤炭领域的合作近年达到60亿吨左右,未来俄罗斯将成为中国进口煤炭最主要的供应国。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电力资源也在借地缘优势输入我国。此外,物流、金融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建筑业、高新技术产业、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在中俄两国间展开。 在国际大背景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日益密切,加强了两国经贸领域更广泛的合作,多领域合作必然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3 双边贸易纳入世贸组织的统一轨道,更利于未来的合作 2012年8月,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 首先,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会更开放。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将从9.5%降至7.3%。约1/3的商品从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下调进出口关税,1/4的税目将在三年内调整到位。关税水平下降,有利于中国工农业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 其次,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后,会取消进出口与国境铁路运输费等的区别定价;跨国企业合作规则也将被纳入统一的框架中,中俄双边合作将更规范,这也会带动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 此外,俄海关管理制度在世贸组织规则约束下也会更加规范,知识产权法等相关法律也会逐渐完善,中俄经贸合作未来会更有序、更良性、更健康。 (二)两国贸易繁荣背后仍存在不足之处 尽管近年来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不平衡、文化差异等等问题导致双方经贸合作水平并未充分体现出两个大国的经济实力。 1 中俄贸易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并不突出 2011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35亿美元,这个数据可谓喜忧参半,喜是这开创了中俄经贸合作史上贸易额的新高,忧是中俄贸易额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而言并不突出。中俄虽然政治友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但双边贸易额与中日、中韩等国相去甚远。中国商务部官网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美、中日、中韩贸易额分别为4467亿美元、3449亿美元和2139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相较于中俄两个大国间的友好 往来,经贸的合作成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不仅如此,2011年,俄罗斯才刚刚超越新加坡、荷兰和印度,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而此前2000年到2011年间,中荷贸易总额分别为79.2亿、87.3亿、106.8亿、154.4亿、214.9亿、288.2亿、345.1亿、463.4亿、512.1亿、418亿、561.8亿、681.5亿美元,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贸易额仅与中荷贸易额相当。 2 中俄贸易合作还存在很多障碍 中俄贸易的水平不高,是中俄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最直接的体现。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所难免,双边经贸合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漏洞,例如“灰色清关”,严重影响了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的利益,也导致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不畅。 在2012年前,俄罗斯一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而中国早已加入,这就导致贸易上的不平衡。双方时常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经贸往来。这也使中国的很多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 文化上的差异也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障碍。中俄两国虽为邻国却分属东西方两个文明体系,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导致道德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等文化差异的存在,进而在中俄经贸往来中出现很多误读与误解。如因文化差异导致中俄跨国企业在对方国经营的难以维系。跨国公司中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不断产生各类摩擦和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力量。文化差异导致中俄双方在经贸谈判中对谈判目标、谈判方式等有不同的看法,这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进而影响经贸合作的顺利发展。 此外,法律的不完善、贸易产品的质量和信誉问题,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中俄经贸合作顺利进行。 二、中俄文化差异对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 文化差异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产业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与众不同的历史沿革,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中俄两国在长期的经贸合作中,不仅相互向对方国输出自己的产品,也将自己国家的文化输入对方国。经贸行为过程中,产品输出、商务谈判、跨国经营等环节都融入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可以说,在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过程中,因为两国文化的差异性,经贸行为本身也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 2 促进了多领域的经贸往来 中俄间的文化差异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两国文化的互补性,而文化互补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等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以中俄之间的旅游业为例。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旅游服务都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因而中俄两国的旅游资源也存在着差异,存在独特性、互补性。正是一个国家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独特性吸引着对方国游客不远万里而来。 3 文化差异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间的文化渗透与冲突逐渐加强。各国文化在相互渗透和融合中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带来强烈冲击,而以商品为媒介的文化传递不仅满足了不同文化群体的需求,更开发了新的和更多的文化需求。中国具有轻工业、食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应该借此在中俄经贸合作过程中寻找新的商机。如将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的“冰哥雪妹”做成套娃画面,以类似融合了中俄文化差异的产品来带动俄罗斯人的消费需求。 (二)消极影响 1 观念差异阻碍中俄两国经贸合作 中国人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庸、务实、利他、平和的观念,而俄罗斯人坚持个人主义,利己、极端。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体现在每一个个体的人身上,而经贸活动最终也是由个体的人来完成,文化差异带来文化冲突,时常导致经贸合作中出现不愉快的情况。尤其在中国人赴俄经商问题上,俄罗斯人依照传统观念将其一概称为“中国威胁”,这样的偏见长期存在于俄罗斯的普通民众心中,无法令我们理解,也使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吸引中国的人力、物力时顾虑重重,进而阻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2 思维方式与语言障碍导致两国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出现偏差 思维方式与语言差异问题一直是中俄经贸合作中难以规避的障碍之一。这最直接地体现于商务谈判中。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性、关联性,注重总体性原则,总是在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条款和细节。俄罗斯人属分析性思维方式,非常注重实证与分析,通过归纳、演绎推导,强调合同的细节问题而缺乏总体原则。这样时常导致谈判陷入僵局。而思维方式、语言、法制观念甚至宗教信仰等的不同还会带来对对方国法律的认知出现误读。不必要的误解与认知上的偏差,时常使中国人在俄罗斯处于窘境。如“灰色清关”事件,它是俄罗斯市场机制不健全的体现,但也反映了两国人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同,表明在中俄经贸合作领域极缺懂俄语、懂俄罗斯法律的人才。 三、中俄经贸合作中如何应对文化差异 (一)接受文化差异,多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1 政府应加大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从近年来中俄的政治往来可以看到,双方都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最大努力。化解文化差异最为直接的办法莫过于认识到差异的存在,了解对方的文化。近年来,中俄高层领导频繁互访是促成两国文化交流的最好时机,中俄“国家年”、“语言年”和“旅游年”的成功举办在两国文化交流方面也卓有成效。鉴于此,我国还应该利用中俄互办“旅游年”来增加相互往来的机会,以加强文化交流。此外,在俄罗斯已经有12所孔子学院,这是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最好的平台,我们应该加强孔子学院的建设,为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增进俄罗斯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还应该鼓励民间文化团体互访,并设立常设机构助推中俄文化的交流。 2 鼓励民间以留学、旅游、考察、经商等方式了解对方国文化 赴对方国留学、旅游、考察、经商一直是了解对方国文化的一种具体方式。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的人数并没有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那样多。在旅游方面,受到地缘因素等的影响,俄罗斯人来中国旅游的目的地多集中在东北三省、北京等地。而中国人赴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希腊等地旅游的人数都要多于去俄罗斯旅游的人数。因此,具备地缘优势的省份和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与俄罗斯合作,在赴俄留学、旅游、考察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吸引人眼球的亮点,让更多的人关注俄罗斯文化、了解俄罗斯。 3 建设相关的官网,为想了解俄罗斯文化的人搭建网络平台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时代,这句话依然适用,不同的是,这句话不再用来形容秀才的知识如何渊博,而是告诉我们通过网络可以了解到你想知道的一切。中俄两国一直是国际关注 的焦点,俄罗斯的新闻、消息也屡见于中国的网络媒体之上。 在国内,有关俄罗斯的网站发展可谓良莠不齐,这类网站多集中在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或在有地缘优势的省份,但一些过于专业的网站因为受众太少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鉴于此,我们应该整合国内已有的与俄罗斯相关的网站资源,建立具有门户性质的综合性网站,以满足人们了解俄罗斯文化、加强对俄经贸的需要。 (二)多渠道培养相关人才 在商务领域、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参与中俄经贸合作的人应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俄罗斯语言的人才。在有地缘优势的省份的高校内应开设更多有关俄罗斯的课程。同时将俄语专业的课程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以培养更多懂俄语并且了解俄罗斯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除了研究俄罗斯问题的科研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外,就是住在边境市县的人也并不怎么了解俄罗斯,更别说了解俄罗斯文化了。建议有条件的省市可以定期举办俄罗斯问题论坛、讲座以加深人们对俄罗斯的了解,弥补文化差异给两国间带来的误读。在边境市县可定期举办中俄联谊会、文化展等来营造相互了解的氛围。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寻找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商机 1 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培养新的市场需求 中俄毗邻,有着几百年的邦交史和经贸史,对对方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同,且随着近几年两国间的友好互动更加深了彼此的认知。在此基础上,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寻找新的市场需求便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例如,可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上下工夫,带来贸易往来与文化互通双赢。在旅游开放方面,尤其是边境省市,应该借中俄“旅游年”之机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开辟一些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俄罗斯游客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中国人也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去了解俄罗斯文化。 2 以文化差异为契机,创造新奇特的产品 中国人从来不缺少对新奇特产品的创造灵感,中俄文化差异性也早被人们熟知,我们如果一味地迁就对方国,总是以生产制造符合对方国品味的产品有时候可能会给人留下没有新意的印象。我们可以利用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同时适当渗透中国文化,将双方差异性文化相结合定会增加产品的新奇特性,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经贸论文:试析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引入全过程管理思想,采用过程方法,将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活动划分为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过程,并围绕这三个过程就如何保证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论文关键词]全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 高职经贸类专业 全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指要向用户提供好的产品或服务,就要从市场研究开始,直至将产品提供用户使用为止的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过程方法则是iso9000∶2000族标准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恰当地识别和划分过程是过程管理的基础,而过程的划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任何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看做是一个过程。 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是高职毕业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前的必经阶段。顶岗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具有产学结合性、社会现场性、基地分散性等特征,这又决定了其过程管理对效果取得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管理思想,采用过程方法,细化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对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每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深化高职经贸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开展情况,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过程:准备过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过程。 一、准备过程 准备过程是顶岗实习活动的起点,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这一过程环节多、时间长、牵涉面广、决策要求高,主要包括制定专业技能标准、编写《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制定《顶岗实习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编写《顶岗实习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建设顶岗实习基地等。 1.制定专业技能标准。专业技能标准是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反映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追求,也预示着高职顶岗实习的行为方向及其结果。因此,科学、准确地制定专业技能标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前提和关键。 目前,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存在两类专业技能标准:一类是由政府机构设定的,适用于全国或某一区域同类院校或同类专业;另一类是由各学校或者校内某系、某专业自行制定的,只适用于本校、本系或本专业。 对我国高职经贸类专业而言,可供采用的政府机构设定的专业技能标准(国家职业标准)还较为缺失。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自己的专业技能标准时又过于随便,调查研究不深入,使制定出来的专业技能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存在困难。在这一环节上,各高职院校的经贸类专业应在学院教务处的统一协调下,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弄清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以及测评的标准。然后与企业一线人员一起制定内涵界定准确、易于衡量的专业技能标准。教务处应对专业技能标准制定的整个过程进行督查,并组织企业相关现场专家对专业技能标准进行认真审核,以确保专业技能标准的质量。 2.编写《大纲》。《大纲》是编制《计划》、组织学生实习和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和进行顶岗实习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因此,制定科学、规范、完整的《大纲》是规范顶岗实习的基础。由于顶岗实习环节的规范性较差,《大纲》编写的难度较大,再加之受传统的重理论教学、轻顶岗实习思想的影响,高职经贸类专业《大纲》的编写工作很不规范,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制定独立的《大纲》。 为规范管理,高职院校应由教务处统一规定《大纲》编写的原则、内容与格式,并由教务处对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统一收审论证、统一管理和印发。一般来说,《大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性质、目的、任务与要求,实习内容、形式与时间安排,实习考核、成绩评定办法与成绩评定标准,实习纪律与注意事项等。 3.制定《计划》。《计划》是按照《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单位的条件而制定的实习教学的具体执行程序。 制定《计划》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核心所在。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体现,部分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是纯粹的“放羊式”模式:由学生自己于第五学期结束后寻找顶岗实习企业,学校不对学生进行任何管理,从而使得顶岗实习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此,各高职院校教务处要对各专业的《计划》制定过程加以规范管理,要求经贸类专业制定《计划》,并通过对过程资料的检查来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监管。《计划》一般应包括:实习内容、实习单位、实习时间、方式与地点、实习日程安排等。 4.编写《手册》。《手册》是规范毕业生顶岗实习行为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生实习期间的必备资料,能帮助实习学生了解学校的相关实习规章制度,记录学生的实习状况。 为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各专业应编写《手册》,明确学校的《实习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安置程序》《学生实习期间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就业)协议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责任书》《推荐实习(就业)登记表》、顶岗实习期间月度工作总结、《学生实习鉴定表》“职场宝典”等内容,并发放到实习学生手中,便于学生实习。实习期满,学生须将《手册》交辅导员,教务处则应加强对《手册》的检查,以推动顶岗实习工作走向正规化。 5.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相对完善、稳定的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是做好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的必备条件。在基地的选择上,应考虑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分散性的特点,同一班级学生的实习要相对集中,原则上选择在同一城市进行,以3~5个实习点为宜。 对于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目前各高职院校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成立实训部,对学院顶岗实习基地进行统一管理;二是由各系部自己负责管理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我们认为,毕业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以学院实训部或就业办为主,由实训部或就业办根据各专业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对全院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统筹开发、统一管理,提高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效益。 二、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是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顶岗实习训练过程,并对学生实习训练过程加以指导,以达成顶岗实习预期效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应该强调的是实习指导教师的自我管理及其对学生顶岗实习训练的指导、管理与控制,学校相关部门的管理监督只能起辅助作用,不宜过度强调和过频实施。 1.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是顶岗实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水平的高低以及其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是决定顶岗实习过程效果的主导因素。 目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没有实习指导教师的认定标准,其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往往是由理论课教师或辅导员担任,其中,许多教师和辅导员是“从校门到校门”,本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不强。这极大地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 为切实保障顶岗实习的质量,学院应制定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的相关办法,对实习指导教师的任职资格认定、职责、聘任、管理与考核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由系(部)负责根据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起一支符合任职资格的以企业一线专家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并由教务处和督导处负责督查,不具备任职资格的指导人员坚决不允许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2.对顶岗实习的组织、引导、督促与指导。这一环节是整个顶岗实习活动的主体,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顶岗实习质量的高低。这一环节具体又包括如下几个阶段:(1)组织教学。任何类型的实践训练,都必须做好组织教学工作。组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物质上都做好实践训练的准备。具体做法是:点名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表,向学生分配实习任务,并检查实习所需的各种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2)入门指导。这一阶段,实习指导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讲清楚顶岗实习的目的;其次是要讲清楚顶岗实习中技能操作的相关知识、操作要领、操作步骤及安全事项,引导学生认识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次是要有预见性,讲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应如何处理,让学生心中有数,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处理,不会手忙脚乱。考虑到经贸类专业定岗实习具有社会现场性的特点,因此要特别强调安全管理,包括生活上、操作上和与顾客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3)巡回指导。在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对学生的各种技能操作作全面、细致的督查和指导。通过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巧不断提高。这是顶岗实习的中心环节,所用时间较长,是学生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实习指导教师主要是检查、指导学生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规范性,督促学生严格按具体操作程序开展工作,即使最简单的步骤,也应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而不只是简单地追求结果。在指导中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注意个别差异,共性问题采取集中指导,个性问题作个别指导。(4)实践训练总结。学生每一阶段的实习岗位工作结束后,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都要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效果作出点评,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中掌握的操作技能,分析操作效果,找出消除缺点的办法。 3.提交实习作品和顶岗实习报告。在这一环节中,应该要求每位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要在实习结束后,向实习指导教师提交其实习作品(或其通过实习所取得成果的证据)和一份顶岗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个人参加顶岗实习的过程、所取得的主要收获、对今后搞好顶岗实习的意见与建议等方面内容),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和效果评价的依据之一。 4.指导教师总结。这是实施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应该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在完成顶岗实习过程后,从教学的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措施等方面对顶岗实习活动进行认真总结。加强这一环节的管理,不仅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而且对顶岗实习过程各个环节的改进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评价过程 评价过程是顶岗实习过程的最后一环,是由相关部门对顶岗实习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顶岗实习的效果作出评定的过程,主要包括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价和对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过程的评价。 对顶岗实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不仅可以对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均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而且可以了解顶岗实习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有利于今后的提高。评价工作应在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进行,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1.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价。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就是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定的过程。学生的实习成绩是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最终反映,也是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实习成绩评定是整个顶岗实习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应按照科学、准确、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进行。 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在高职经贸类专业顶岗实习活动中,学生的实习成绩往往是由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表现凭印象直接给出的,缺乏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由实习指导教师直接给出的成绩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作为顶岗实习效果衡量标准的作用。 为提高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能将之作为衡量顶岗实习效果的主要标准,学生实习成绩最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实习态度。顶岗实习要用企业的要求来要求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除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因此,这部分成绩可占实践总成绩的30%左右,由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出勤情况、实践训练的表现评分,并由教务处和督导处根据实习指导教师记录的出勤表、教学日志以及学生填写的《手册》进行抽检。(2)操作技能。操作技能的掌握是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因此,这部分成绩应占实成绩的60%以上。这部分成绩评定应实施指导与评定分离,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的顶岗实习过程材料和实习作品(或成果)作出评定。必要时,直接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的技能操作过程进行评定。(3)实结。这部分成绩占实成绩的10%左右。由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学生所交实结的质量进行评定。 2.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评价。(1)过程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检查各种顶岗实习档案,对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的规范性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中,应由教务处对顶岗实习档案材料的形成进行规范。要求在顶岗实习开始前,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制定《计划》;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填写考勤表与《顶岗实习日志》,学生必须填写《手册》,顶岗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必须填写实习指导总结,学生必须提交实习作品、顶岗实结和《手册》。最后,由教务处和督导处对顶岗实习档案进行检查,从而促进顶岗实习活动各环节的实施,对提高顶岗实习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效果评价。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和对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所掌握的专业技能的测定,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 一般来说,应该在实习指导过程结束后,由教务处在一个星期内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学生的实习成绩一起作为实习指导效果的评定依据。 经贸论文: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应对 摘要:在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后,目前中国高校双语教学已呈现式微之势。作为相对更适合实行双语教学的国际经贸专业,其双语教学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在教学师资水平、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双语教材以及双语教学管理与支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贸专业;问题;对策 作为教育部于2001年要求率先实行双语教学的六个专业之一,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已为各界所认识。随着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国对外经贸领域迫切需要大批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精通wto规则以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规范的复合型商务人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带动下,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在此态势下,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专业特性,通过教学改革实行双语教学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双语教学在中国仍属于新生事物。虽已经过若干年的探索实践,但受各类因素的影响制约,近几年来,中国高校双语教学正呈逐渐萎缩之势[1]。在此大背景下,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也不能独善其身,其推行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教学质量亟须提高。本文结合笔者从事双语教学的实际体会和观察认识,分析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促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有所裨益。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制约双语教学开展的因素,一般可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类。前者指社会文化环境与社会性质、国家双语制度、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的性质与规模、学生的家庭背景等;后者则包括师资水平、学生外语水平、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计划、教学管理等[2]。在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与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类似,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后一类因素方面。 1.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当前,国际经贸专业师资队伍一般以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教师为主,并正迅速补充以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这样一支教学队伍在常规汉语授课方面已相当胜任,并具备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的空间。但双语教学目的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顺畅地运用外语将课程基本概念、相关理论以及重点内容等讲授清楚,并通过与学生的现场互动了解其掌握理解情况。这对教师的外语口语、听力以及知识表达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缺乏在国外系统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其外语能力不全面,语法知识不系统,外语发音不标准,知识内容表达不规范,在授课中难以使用外语与学生做有效沟通,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显得相当吃力。 2.学生外语素质及参与主动性需要加强。学生的认可和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能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之一,而这又是以学生的外语水平及学习主动性为条件的。较之其他专业,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的外语基础应相对较好。然而笔者的直接感受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该专业学生的外语水平似亦呈下降之势,且良莠不齐现象明显。同时,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大多数学生仍只是被动地听课、接受教师提问和参加考试,缺乏主动性及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笔者曾就《世界经济》双语课程对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关于双语课程教学过程的侧重点所在,仅有少数同学选择“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沉默且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只好多唱“独角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缺乏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教材是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基本工具。没有一套好的、难度适中的教材,双语教学的开展不啻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要求,高校双语教学要使用原版教材。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教师获取原版外文教材的信息渠道较为狭窄,常常难以做出恰当选择;二是在结构及内容上,原版教材与其对应的中文教材往往不相匹配;三是原版教材价格一般较高,学生缺乏购买积极性;四是原版国际经贸教材通常部头较大,其中专业词汇较多,知识涉及面广泛,对高校师生都存在一定难度。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又要如期完成教学计划,结果难免顾此失彼,也降低了原版教材的利用率。 4.教学支持条件尚显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缺乏相应的配套支持机制,如双语教师培养机制、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教学研究机制等,从而使教师的双语教学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双语教学的推进[3]。由于多数国际经贸专业课程所体现出的宏观性和发展性,要求教师在培养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特别是较高的听说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及时了解国际经贸理论及现实动态,部分课程还要求教师深入对外经贸实际工作部门,了解其业务流程。这些都要求教师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目前各高校普遍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在双语课程方面的付出未必会使其获得期望的回报。此外,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如图书资料、数据库、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也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 二、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 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构成了当前制约高校国际经贸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虽然它们错综复杂且相互影响,但仍属可控因素。通过实施系统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将能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推进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1.培养与引进合格的双语教学师资。为提高双语师资水平,应实行培养和引进“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在高校现行体制之下,要使双语教学持续系统地开展下去,教学主力只能是在职教师。聘请外籍教师授课,其从事的是外语教学而非双语教学;聘请对外经贸业务部门工作人员或他校教师,也仅能起点缀或过渡之用。因此,除在职教师需主动设法提高自身双语教学水平外,高校也要创造条件对现有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技能培训,包括选送优秀人员赴国外对口高校接受培训。此外,当前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已学成归国,高校对他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有条件从中选拔出专业知识理论水平高、外语口语及书面表达能力强并且有志于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现有双语教学师资队伍中去。 2.提高学生双语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性。应继续强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使学生切实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为后续双语教学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不够的问题,教师除要抓好其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外,还可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及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4]。双语教学还须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教师应根据班级内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情况,确定授课内容中的适当外文占比。应该指出的是,鉴于课程成绩在学生参与评优、保研以及毕业求职等方面的作用,教师需对双语课程考试方式以及外文试题的占比、难度、涉及面等进行综合权衡,以使考试成绩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开发出适用的双语课程教材。鉴于高校的现实状况,笔者以为目前双语教材建设的一种较好方法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资深学者在选择高质量国外原版教材后,参照对应的中文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对原版教材的章节和内容进行精选和改编,并在添加注释、名词解释、练习题、小结等内容后汇编成教材。以笔者负责的《世界经济》双语课程为例,由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当代世界经济》教材包括中文版及英文版各一本,其在内容上完全对应且篇幅适中,很便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当然,广义的教材不仅包括教科书本身,还包括ppt课件以及相关的教学参考材料等。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定教材后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形式生动的教学课件以及从有关外文网站上选用材料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相关领域内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情况等告知学生,充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4.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管理和支持。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教学管理部门等方面的大力配合支持。教学管理部门作为双语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一方面要设置双语课程准入门槛,实施教师授课资格制度,设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质量,加强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将双语教学及其授课质量同教师的业绩指标和待遇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同时为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保障。要尊重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材选用、考试方式、学生成绩判定等方面给予教师必要的自主权,避免凡事搞“一刀切”。此外,教学管理部门还应会同学校其他有关机构,为教师参与国内外进修、异地参加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发表教改论文和出版双语教材等,提供相关信息、机遇以及必要的财力支持。 三、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双语教学既是实现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一个主要途径,也是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前,囿于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整体上并不顺利。在“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才是双语教学的标志。” [5] 这种“规范的”双语教学难以一步到位的状况下,推行双语教学还需要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任课教师去不断总结和探索。国际经贸专业由于其更适于实行双语教学的内在特性,在探索和推行双语教学方面责无旁贷。本文结合笔者作为一线任课教师的实践与体会,分析了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不足之处期望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经贸论文:试析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对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实现途径进行了梳理,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扩展就业服务职能以向在校学生提供兼职服务、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等促进校企合作的对策,对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 经贸类专业 高职 途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为所有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者所认识,有关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入,取得了较多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以及缺乏长远合作机制等原因,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本质上还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较少。特别是由于经贸类专业毕业生具有的就业流动性较强、容易掌握企业客户与渠道等方面核心资源等特点,客观上造成企业不愿意为他们提供顶岗实习等实践机会,再加上高职经贸类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专业化、大批量特点与企业对经贸类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特点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经贸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难度更大,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更少。可以说,校企合作实现途径的开发,已成为困扰经贸类各专业教师的一大难题,成为制约高职经贸类专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拓展“校企合作”途径作一论述。 一、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实现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途径,是指路径,即如何到达目的地。因此,本文所指校企合作的实现途径,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要如何才能实现校企合作,而不涉及校企合作的具体方式方法。通过本课题组的广泛调研,目前湖南省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实现途径有如下几条。 1.以行业主管部门为纽带,实现校企合作。湖南现共有行业主管高职院校30所,接近高职院校总数的50%,而在这些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中,开设了一个以上经贸类专业的有27所,占总数的90%。由于这些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大多是由原来行业举办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不错的中专或职工大学升格或转制而来,计划经济时期多年的行业办学经历,使它们与行业内企业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有着较好的校企合作经验和基础。正因如此,以行业为依托,以行业主管部门为纽带,成为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行业主管部门早已不再对行业内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直接的行政管理,其在促使高职院校与行业内企业保持不同程度的技术交流、协作研究、员工培训、教师挂职等业务往来关系,促进行业内校企合作的实现方面的作用已大不如前,且其影响力有日渐减小的趋势。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大规模发展,许多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行业色彩日渐淡化,服务行业的针对性有所减弱,也使学院与行业内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 2.以学院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为纽带,实现校企合作。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当前校企合作途径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出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示范院校与精品专业等项目建设的需要,动员学院教职员工利用自己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来寻求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特别是对于经贸类专业而言,一方面由于企业经贸类工作人员相比技术等类工作人员更注重社会人际关系的营造,社会交往较广泛;另一方面,与理工等类专业的教师相比,经贸类专业教师的市场意识相对较强。因此,高职经贸类专业的专任教师往往与企业相关人员有着更为广泛的联系,他们也因此而成为当前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维系校企合作的主要力量,有效地推动了湖南经贸类专业前期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靠感情和人脉关系而实现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很脆弱的,无法形成校企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没有就动用专任教师与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关系这一特定个人资源建立相关的激励与补偿机制,很多专任教师为校企合作的实现而背上了沉重的人情债,使专任教师利用个人资源实现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也使这一桥梁的作用受到削弱。 3.与中介公司合作,实现校企合作。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不断推进,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敏锐地意识到以一所学校面对多家企业、一家企业面对多所学校共同合作的“多对多”的校企合作形式,将有利于化解经贸类人才培养所具有的专业化、大批量特点与企业对经贸类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小批量特点之间的矛盾,更符合经贸类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规律,更有利于学院和企业双方的发展。同时,鉴于他们掌握着丰富的企业信息资源,在促进“多对多”的校企合作关系方面具有其他企业(组织)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当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承担起为企业引进经贸类人才和为高职毕业生联系顶岗实习企业的职责,与高职院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对专业进行改造,并选择不同类型的企业签订输送学生顶岗实习的合作协议。由于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企业通过与中介公司合作,可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并可降低在使用顶岗实习学生中的管理成本及风险成本;而高职院校则由于中介公司的存在,降低了校企合作中的运作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从而使这种方式为企业和高职院校所接受,迅速成为当前湖南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另一主要途径。但是,在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中,作为中介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为了补偿其投入并获取一定利润,通常要从高职院校(学生)一方收取一定的所谓专业改造与顶岗实习安排费用(一般为生均三千元左右),这笔费用的支付,无疑加大了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的经济负担。 4.以校办企业为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校办企业是指由学校作为投资人投资发展起来的企业组织。自20世纪80年代,许多高等院校开始兴办和直接经营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人才以及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校办企业在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独特作用首先引起了一些以理工类为主的高职院校的重视,部分院校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依托,通过独资、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创办了相关企业。在这些院校及专业的示范与带领下,近年来,湖南科技职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也以经贸类专业为依托,开办了校内超市、校办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并利用这些经济实体对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校办企业成为湖南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又一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湖南高职院校办学资金本就极其紧张,能够用于兴办校办企业的资金极其有限,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办企业规模一般都很小,而各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招生规模都较大,因此校办企业所能提供的顶岗实习岗位数量相对于满足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巨大需求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而且,校办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科学、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企业运营难以规范、资产监管难以到位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校办企业本身的健康和持续发展,甚至给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学校办企业这一模式本身就值得反思。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校企合作途径的对策 1.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是实现经贸类专业校企长期合作的关键。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盈利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否能赢利是其是否参与任何项目包括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因此,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关键在于能否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让企业从校企合作中享受到实惠,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需要安排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兼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提供实习场地、设备,支付实习生工资费用等,使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增加;而由于高职经贸类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较低,经贸类专业人才就业的流动性较强,企业很难从校企合作中获得直接经济利益,也很难通过优先录用毕业生而获取间接收益。这可以说是目前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反应冷淡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校企合作难以开展的关键瓶颈。为克服这一瓶颈,我们认为关键是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降低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均将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实行的是“放羊式”的管理,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只要于毕业前能交回实习证明(或就业证明),就给予学生“毕业实习”课程的学分,因此绝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是将第6学期作为寻找就业单位的时间,学生的学业并没有按专业教学计划完成。而极少部分通过校企合作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则以提前就业的学生为参照,对顶岗期间的工资待遇提出较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乃至政府相关部门也因要“防止学生成为顶岗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而对学生的要求给予支持,从而使企业不得不放弃接收顶岗实习生的打算。其实,企业接收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不但不能减少原有正式员工的数量以减少用工成本,反而需要派出大量一线技术骨干担任实习指导老师,使企业的协调和管理成本增加。而对于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来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应是其完成学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不应考虑取得与从事同等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同等报酬,而且还应当为完成学业支付一定的成本(即学费)。因此,降低高职经贸类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是非常合理的,高职院校所应做的应该是切实加强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和考核,既要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约束以协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又要积极与企业沟通,落实实习岗位和指导老师,防止企业将顶岗实习学生安排到非专业对口岗位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 第二,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降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运用政策、法规推动校企合作,是不少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之一。目前我国关于校企合作的文件虽有不少论述,但这些校企合作的文件大多是针对高职学校一方的,且都属于提倡性的文件,这对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并不具有法律意义,根本不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为破解难题,政府部门应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并给予税收与政策优惠,以补偿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从而激发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 2.扩展就业服务职能,提供兼职服务,是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短期合作的有效途径。经贸类专业的学科背景突出表现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融,作为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领域,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过程是为人提供有使用价值的服务,行业活动虽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从业人员工作的内容和过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的工作岗位,在不同的企业,其工作内容与过程也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区别。因此,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应更多地遵循“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原理,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去企业兼职,以更多地到实际工作场景中去体验,探索工作技能。而目前,尽管企业的各类短期促销活动、各种展销会与博览会等为高职经贸类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兼职机会,但由于学生平时身处校园,缺乏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获取兼职信息的平台,使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兼职变得比较困难。同时,学生外出兼职基本上都是个人行为,学校对这一行为缺乏应有的管理。为此,可以将学生兼职作为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通过扩展就业服务部门的职能,一方面,加强与各人才服务公司及相关企业的联系,及时兼职信息,为经贸类专业学生兼职提供一个权威的信息平台;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由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就业指导老师联合对在校经贸类学生的兼职加以指导与管理。 3.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是高职经贸类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又一有效途径。对于一些开办经贸类专业较早的高职院校来说,历届毕业生是开展校企合作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资源。这些毕业生对促进所在企业与母校进行校企合作、帮助师弟师妹联系顶岗实习和就业单位与岗位、担任师弟师妹的实习指导老师等事项都有着较高的热情。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断开发校企合作途径与合作对象,以化解其不可能通过与少数几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来彻底解决的高职院校对经贸类各专业人才的持续性大批量培养与企业对经贸类各专业人才的阶段性小批量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一是经常组织跨年级的集体活动,鼓励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加强交往与联系,形成“传帮带”的良好基础;二是加强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通过他们掌握有效的专业人才需求信息,推荐毕业生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与就业,并聘请其中的优秀人员担任顶岗实习教师;三是邀请历届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回母校开设讲座和召开座谈会,指导、帮助毕业生成功走向工作岗位;四是通过与历届毕业生的联系,既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企(行)业发展动态及其相关工作岗位对技能要求的变化,同时又广泛收集历届毕业生对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意见与建议,以此分析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经贸论文:浅谈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分析 摘要:近年来,借助中俄两国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佳木斯市对俄罗斯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日渐繁荣,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政府和民间经贸科技交流频繁,初步建立了合作技术平台。黑瞎子岛部分回归后,成为政治、经济热点,引发各方对俄贸易投资热潮。文章着重从发展机遇方面阐释了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扩大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着重点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通道;口岸;黑瞎子岛;资源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现辖两个县级市、四县、四区,全市总人口252万,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周边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鸡西等百万人口城市,辖区内有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林工业局,经济区内人口1200万。佳木斯市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空间、优质的人才储备、发达的交通网络、便捷的对俄通道、独特的旅游景观等诸多优势,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重要口岸。 一、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佳木斯市立足本地区优势,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对俄贸易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5.32亿美元,是2005年的9.8倍,年均递增52.77%,居全省第三位。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对俄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一)对俄贸易口岸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佳木斯市初步形成了对俄水、陆、空立体交通通道,总运输能力约400万吨。水运方面,五个口岸现有泊位42个,口岸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陆路方面,同江至俄下列宁斯阔耶港浮箱固冰通道运营良好,基本实现了四季运营,全年通关,佳木斯-俄比罗比詹客、货运输线路正在洽谈;空运方面,佳木斯市国际航空港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韩国首尔航线,对哈巴罗夫斯克的包机正在办理开通事宜。同时,佳木斯市加紧开通和建设一桥、一岛、三港和两路、两机场。抚远至黑瞎子岛公路2010年建成通车,黑瞎子岛上岛桥和防洪工程正在建设,口岸开通事宜正在会谈中;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2011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同江口岸西港工程项目建成后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抚远深水港项目、前进镇至抚远铁路项目在建;已动工的哈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佳木斯至哈尔滨铁路运行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为1.5小时。抚远东极支线机场项目、佳木斯机场迁建项目已落实;同江、抚远口岸被国务院批准实施外国人入境落地签证。 (二)园区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佳木斯市先后规划建设了15个具有现念、先进经营模式的对俄园区。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成为重点项目,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已经黑龙江省常务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总投资额1700亿元,已晋升为省级高新区,其中辟建了110平方公里的对俄经贸科技基地;围绕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规划了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围绕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谋划建设抚远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作为黑瞎子岛外的出口加工和旅游服务基地;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建设下列宁斯阔耶中国木材加工园,年加工木材100万立方米,该项目已纳入《中俄共同开发和利用犹太自治州森林资源合作规划》,成为国家级境外园区项目;境内外农业种植基地众多,在俄境农业开发面积已达到74.7万亩,农业合作项目点50多个。 (三)对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佳木斯市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共青城市、比罗比詹市、南萨哈林斯克市、萨哈共和国纽尔巴区等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政府定期会晤,经常互访和举办各类经贸、文体交流活动。目前,佳木斯市在俄远东从事民贸、劳务人员达到2万多人,已建境外企业35家,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2010年,全市签订对俄劳务合作合同15项,合同金额3600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305人次。佳木斯大学与哈巴罗夫斯克工业大学等8所俄罗斯高校建立了互派外教、留学生的交流机制。依托佳木斯大学建立的中俄科技合作中心与俄方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2项,储备国内、国际科技项目368项。佳木斯市对俄医疗合作也在逐步扩大,佳木斯康复医院每年收治俄罗斯脑瘫患儿50名以上。 (四)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1-7月份,佳木斯市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1%。目前,全市拥有外贸主体528户,其中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在5户以上,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8户;全市生产的农机、水泥、玻璃、毛毯、电机等产品在俄远东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并逐步向俄腹地延伸。 (五)对俄合作平台初步建立 2010年4月,在佳木斯市举办的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参展业户包括众多全国明星企业236家,参展人员达3万多人,来自俄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及萨哈共和国的260位客商和地区政府高层领导参加了展会。展会现场销售农机3800多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额7.9亿美元,其中签订对俄农机农业类贸易与合作项目3.6亿美元。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类专业展会,也是全国唯一的对俄农机展会。 二、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抚远县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俄远东最大城市,也是俄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人口约65万人,占俄远东总人口的10%。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成后,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直接深入俄远东资源富集区和主要消费市场。俄罗斯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州的木材、矿石等资源直接由同江铁路口岸入境,比牡丹江绥芬河入境缩短运距近700公里。抚远三角洲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省内货物经抚远港通过江海联运运至日本仅需6天,比经大连港至日本节省三分之一里程。 (二)口岸通道优势 一是口岸众多。佳木斯市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6个,其中,水运口岸5个,航空口岸1个,是我国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特别适合运输进口大宗资源类货物。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同江铁路大桥、前抚铁路和黑瞎子岛上公路口岸通道建成后,佳木斯市对俄过货能力将达到3050万吨,“十二五”期间,全市对俄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三)资源互补优势 佳木斯市毗邻的俄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资源储量大。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的煤、铁、石油、木材等资源极其丰富。此外,金刚石、金、锰、锡、锑、汞、硼、石墨、水镁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居俄罗斯前列。俄罗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远东地区瓜果蔬菜的70%、日用消费品的60%、肉类的50%依赖中国市场。俄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每年缺口达500万人,对我们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十分有利。黑龙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佳木斯市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多领域贸易与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合作基础优势 佳木斯市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机电、食品、轻工业较为发达;全市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长年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提供充足稳定的货源,蔬菜、水果、大米,佳木斯产品占有率始终第一。佳木斯市各级政府、部分企业人士同俄罗斯各界建立了良好关系,贸易中熟悉俄方有关规则、适应俄方的环境;政府交流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培养出一大批精通外俄罗斯国情、政策和外贸的人才,不仅是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的优势,更是全国开展对俄合作的宝贵资源。 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主要着力点 佳木斯市正面临着对俄经贸合作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强力支持边境地区对俄合作。二是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推进对俄合作战略转移的发展思路,为继续扩大对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拓展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空间。在《规划纲要》中涉及佳木斯市的口岸通道项目9个,产业项目4个,园区项目1个。四是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和同江铁路大桥的建设使佳木斯市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向佳木斯市的局面正在形成。五是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大桥两条通道的打开,使佳木斯市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和总量最大的地区,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今后,我们将以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调整为核心,坚持以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两条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四大园区支撑体系,打造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江对俄开放带,带动沿江口岸和内陆县市共同发展,逐步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引领对俄合作的大基地、大通道、大平台,成为全国对俄贸易合作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后5年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内外资金的年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亿美元。 四、进一步扩大对俄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佳木斯市已有的对俄合作基础、发展优势,特别是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和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应将佳木斯沿江区域开放列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重要节点,将之提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在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是给予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最优惠的政策,包括岛上经贸区保税政策;岛上海关后撤,实行“境内关外”封闭管理;给予中俄公民持有效证件自由往来、自由上岛政策;对第三国上岛人员实行“落地签”政策;简化企业投资手续;将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用地列入国家二次土地总体修编规划;保税区内允许各国货币流通等。二是对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在国家层面建立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高级协调推进机制,由国务院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门牵头负责,相关部委作为成员单位,对黑瞎子岛各种项目审批进行综合协调。 第三,解决边境游异地办证问题。佳木斯市于2008年8月,正式向省政府申请在佳木斯市恢复异地边境游办证业务,省政府已向国务院相关部委转发。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要求,已做好准备工作。恢复佳木斯市边境游异地办证业务,必将带动全市旅游和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的对外开放。 第四,建立重大项目国家、省、市及边境口岸四级对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晤协商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中俄双方形成有效互动,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经贸论文:世界经济形势逆转时我国对外经贸战略的调整 一、世界经济形势的逆转 2000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告别长达10年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增长率逐步下降阶段。虽然连续多次降息,布什政府还启动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但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依然只有0.9%,第三季度终于进入负增长阶段。在美国经济放缓的同时,欧洲经济也出现放缓的迹象。日本经济经过政府财政的全力刺激后,在2001年第一季度只有0.10%的增长率,第二季度出现负增长,出现了10年来的第四次衰退。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过去20年来很少出现的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同时下滑的局面。而"9.11"事件的爆发,进一步加速了世界经济本已出现的颓势,对世界经济无疑更是雪上加霜。事发的当周和美国股市开盘的第一周,全球股市高度震荡。这次恐怖袭击事件,对世界经济火车头——美国经济的打击尤为严重。 国际经济形势的这种变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尤其巨大。如果说东亚的金融危机主要体现在金融层面的话,这次的挑战则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因为危机之后东亚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出口,而且出口还越来越集中在电子信息产品。但2000年开始的美国经济下滑、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美国的进口下降,尤其是对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口需求大量减少,再加上这次祸不单行的恐怖事件,给东亚地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破坏了东亚许多地区的内部经济结构,它们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银行的坏账等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政府能够动用微弱的公共开支之外,基本无法增加经济内部消费和投资的力度。从总体上看,东亚地区虽然不至于出现第二次金融危机,但肯定会出现一次较严重的经济衰退。而且,这次经济衰退和外部市场的出口衰退结合,将会进一步加重这些地区原来就存在的内部问题。总的说来,东亚经济(中国大陆除外,但包括香港和台湾)的较长期停滞和重大结构调整是很可能出现的。 二、中国出口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美、日、欧等国际市场的收缩,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中国。同样,东亚其他地区的经济陷入衰退,汇率贬值,进口大幅度减少,也会给中国出口带来更多的压力,但中国同样也获得了机会。 从表面上看,随着东亚其他地区的出口下跌,中国的出口也在下跌。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出口有两个特点:一是下跌的时间更为滞后,二是下跌的幅度较小。从各国出口市场来看,200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对日本增长13.7%,对亚洲整体增长8.3%,对欧洲增长11.5%,对北美洲增长6.1%,对美国增长6.0%,平均增幅为8.8%。当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际市场的收缩和东亚经济的衰退,中国出口要继续保持出口值的增加,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另一方面,中国完全可以通过这次挑战,进一步增加自己在第三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这个过程,已经被1997-199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的经验所证实了。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看,目前中国出口的竞争对手主要是东亚其他地区。在美国的进口市场,1996年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是6.51%,中国台湾是3.78%,韩国是2.86%,新加坡是2.57%,中国香港是1.25%,四小龙之和是10.46%;到1998年中国大陆上升到7.79%,中国台湾是3.62%,韩国是2.62%,新加坡是2.01%,中国香港是1.15%,四小龙之和下降到9.40%。2001年前七个月,中国大陆的份额为8.10%,而中国台湾为2.95%,韩国为3.04%,新加坡为1.34%,中国香港为0.82%,四小龙之和进一步下降到8.15%,已经与中国大陆的份额相差不大。中国大陆与东亚其他地区的国际市场份额呈此消彼长的趋势,在日本市场体现得最为明显。1996年,中国大陆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为11.58%,韩国是4.57%,台湾是4.28%,香港是0.74%,新加坡是2.10%,四小龙之和是11.69%;1998年中国大陆的份额为13.22%,韩国是4.30%,台湾是3.65%,香港是0.62%,新加坡是1.68%,四小龙之和为10.25%;2001年的前七个月中国大陆为15.48%,韩国是5.12%,台湾是4.37%,香港是0.42%,新加坡是1.68%,四小龙之和为11.59%,中国大陆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早已超过四小龙之和。 "9.11"事件之后,中国产品,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要在呈现衰退的美国、日本和欧洲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重复原来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世界市场的低价优质策略,重演20世纪90年代中国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成功渗透策略。整个90年代,日本经济低迷,内部需求疲弱不堪,市民的需求转向质优价廉的商品,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的返销商品和其他商品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在日本进口市场的占有率每年以0.6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到2001年前七个月已经达到15.48%,与日本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美国只差三个百分点。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相当多的产品,尤其是价格需求弹性较高的电了信息产品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市场需求越弱,价格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低价位的中国商品的渗透,我们的企业,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企业必须要有这种信心。实际上,石油危机后日本产品能够大举进入全球市场,也是依靠当时的全球经济低迷,选准了市场切入点,形成了优势地位。中国需要仔细研究借鉴日本产品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市场扩张的经验和教训。 三、中国对外经贸政策的战略性转变 "9.11"事件的发生,可能对世界经济的格局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总体上看,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因为"9.11"事件缓解了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压力,重新赢得了和平建设和迅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中国可以借这个机会在对外经贸方面实行战略性转变。 第一,增加出口鼓励力度,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出口(特别是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出口)肯定越来越难。但这种困难对所有地区都是一样的,如上分析,中国完全可以采取低价策略,在总额下降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自己在美国、日本和欧洲进口市场的份额,目标是战胜台湾、韩国、新加坡等竞争对手(因为它们受到的财务压力远较中国为大),为未来中国企业全面进入国际市场,使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扫清障碍。在具体政策方面,可以增加退税的力度,对出口企业给予更优惠的银行贷款等等,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对出口型企业的帮助,可能更需要考虑政治目的,而不能仅算经济账和财务账。 第二、培养外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树立新的管理理念。这是培育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直接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突破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强化战略管理,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这一主线展开多项管理工作,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性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其次,掌握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两种基本方式:整合与创新。外贸企业既要注重从无到有的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又要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已有的部分核心竞争力。第三,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国有外贸企业是我国外贸企业的主体,而目前有不少国有外贸企业的资产产权关系不清,破坏了企业的自主权,影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了难度。因而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第四,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规范功能等,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外贸企业通过企业文化的创建,建立起勇于创新的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三,以扩大进口为武器,建构行业性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中国进口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个亮点。近年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都在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而且这种自由贸易协议以投资和电子商务等行业为主。(与传统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不同)它们在构建自由贸易协议的过程中,往往将大中华地区排斥在外。未来数年,中国完全有可能以进口为诱因,与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协议。可以选择在电子信息产品领域和投资方面,主要是用中国庞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来交换韩国的技术,同时对中国台湾产业形成新的压力,迫使它们进一步向大陆转移。在与其他地区建构自由贸易区方面,2001年底中国与东盟已初步达成协议,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此外,还可以借中美关系相对好转的机会和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时机,进口一大批高新技术和设备,加速完善中国的装备工业。 第四,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中国加入wto的背景和"9.11"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安全神话的破灭,将会推动外资大量进入中国。一方面,外商(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寻找新的金融工具,将国际金融市场的短期资金和热钱(特别是未来可能从美国撤出来的资金)转变为对中国的长期投资。从这个意义上看,1993年香港市场上的中国概念股和h股,1996年的红筹股都有此性质。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机构应该与香港积极合作,尽快推出新的、具有上述功能的金融工具,为中国进一步引入外资,促进经济发展。 第五,加快对外投资和对外移民,提前为中国在全世界的崛起作经济方面的部署。大量资金进入中国,势必会对人民币带来升值的压力,也可能形成某种程度的泡沫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应该坚持资本账户不开放的原则,因为中国尚不具备这种承受能力。但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必须主动引导中国资金向外发展,提前为中国全面走向世界做出战略部署。在此之前,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投资和中国移民持相当强的防范态度,而"9.11"事件以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全球经济下滑将给中国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操作得好,可以让大批中国人借此走出国门,到海外定居,从而为10年、20年后中国经济强大和全面走向世界提供支持。因此,现阶段中国应当大力鼓励年轻人到世界各地留学(特别是要到知识水平较高的欧洲和澳洲等发达地区),鼓励中国居民到全世界旅游,鼓励中国个体户到全世界推销(特别是要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同时,鼓励中国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外出投资,特别是到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投资。 因此,全球经济下滑和"9.11"事件虽然可能给中国的外经贸工作带来压力,但如果中国应对及时,完全可以化被动为主动,趋利避害,为中国全面走向世界完成战略性部署。 经贸论文:关于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契机及对策分析 论文摘要:东盟是福建的传统贸易伙伴之一,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福建与东盟贸易在未来也将面临多项抉择。本文根据福建与东盟多年的贸易发展现状,结合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发展契机,对福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经贸合作提出若干发展对策,希望对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经贸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 论文关键词:福建;东盟;经贸合作;契机;对策 一、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 (一)投资方面 东盟是福建利用外资的主要来源地区之一。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福建对东盟国家的投资业逐渐展开,东盟已经成为福建首选的对外投资地区,东盟国家来闽投资主要集中在东盟的五个老成员国,这五个国家占东盟在闽投资总额的90.24%。截止2008年底,东盟在福建省累计投资3426项,合同外资金额83.8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07亿美元;福建省核准在东盟设立境外企业86家,累计投资金额2.8亿美元,项目涉及贸易、铁矿开发、木材加工、农业开发等方面。我国与东盟之间实现“零关税”贸易,借此机会,福建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在东盟的投资。 (二)机电产品贸易方面 福建从东盟进口的机电产品从2002年的9.04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12.41亿美元,其中95%以上为戴尔、松下电子等外资企业以加工贸易形式进口的电子元器件,东盟成为福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供应地。福建的机电产品对东盟的出口额从2002年的5.72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23.00亿美元,每年均提供40%的出口增量。机电产品出口种类不断丰富,发电机、船舶、液晶显示器、汽配等多种产品对东盟年出口额突破亿美元。 (三)民营企业与东盟的贸易方面 福建积极鼓励省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开展对东盟国家的投资,扶持福建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电子、机械、轻工、纺织、建材、医药、家用电器行业的对外发展;充分利用华人、华侨的特殊桥梁作用,扩大福建省机电、轻纺等产品对东盟的出口。2010年前7月,福建私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29亿美元,增长69.9%,占同期福建对东盟贸易总额的41.1%;福建省民营企业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规模日益壮大,在双方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福建省对东盟进出口的主导。 (四)对外工程和劳务输出方面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福建省第一大对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一大劳务输出市场,目前已近30家企业在东盟从事劳务、海产品加工、电机制造等行业。2006年福建省对东盟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总金额332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7041万美元,劳务输出2961人。福建省正在进一步加大对东盟市场的开拓力度,为实现中国与东盟提出的“2010年双边年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五)旅游合作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来闽旅游人数不断上升,2006年,东盟国家有25万人来福建观光,2009年1-10月份来闽旅游的外国游客达到139.17万人次,其中接待东南亚五国游客12.35万人次,占到了8.8%。东盟游客主要来自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福建人均收入迅速提高,居民出境旅游快速增长。由于地缘、亲缘的关系,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成为福建出境游者的首选之地。 二、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契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刺激效应 中国-东盟自贸区不仅在政治上有利于促进和巩固中国与东盟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有利于改善双方的地缘政治环境,保障区域安全,而且也为福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发展机遇。首先,其有利于降低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福建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的增长。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各成员国关税将大幅降低,这为福建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对东盟出口提供机遇。同时cafta贸易便利化进程,将涉及各国之间通关、检验检疫、产品技术标准、市场准入门槛、人员流动便利等诸多环节的衔接和相互承认,非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区内贸易、相互投资将大大方便;其次,其有利于优势互补及合理分工,进一步深化贸易互补性。东盟各国资源丰富,以盛产橡胶、矿产品、石油、塑料原料和树木等原材料闻名,而福建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与东盟产品相比,福建的服装、鞋类、食品加工、车辆零配件、小型机械等产品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福建与东盟存在不同产业间的贸易互补性,可以说在双方之间一种新型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循环机制已初现端倪;最后,其为福建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便利的区域性市场。目前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启动,福建企业投资于区域内可以享受到区域内国家相互开放市场和提供优惠的好处,这些都将极大地促进福建对东盟的投资。 (二)2010年东盟六国的零关税效应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口东盟的7000种产品实行零关税,东盟方面也将作类似安排,这将为福建省机电产品、农产品、建材、鞋服等行业对接东盟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在建材行业方面,目前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住宅建设出现新一轮热潮,其建材产品大多数依赖进口,每年建材的进口需求额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这不仅为福建民营资本创造了投资机会,同样也为建材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商机;在机电产品方面,东盟已成为福建主要的机电中间产品来源地,机电产品一直是福建出口东盟的最大宗商品,其中外资企业占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的55%,如捷联电子的液晶监视器、冠捷电子的crt监视器、友达广电的液晶显示板、厦门建松电器的电动机;在纺织鞋服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为中国制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力市场。零关税必然会带来低成本,因此福建企业可将规模效应应用于东盟报价上,有益于提高成交量。目前,我省与东盟之间呈现的主要是一种规避贸易壁垒的区域性合作关系,企业利用关税优惠,将线纱、布料、鞋材等中间产品出口到东盟,再加工成鞋服成品后在当地销售,或使用东盟的配额出口到欧美地区。 (三)以海西建设为依据开展投资合作 海峡两岸的经济融合,无疑为东盟十国加速发展创造更多机会。东盟是台湾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福建省可以结合国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积极寻求与尚未被纳入自贸区的中国台湾地区分享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台商可以通过在福建建立合作基地来拓展东盟市场。目前在福建从事加工贸易的台资企业,销往东盟地区的产品占很大比重。海西建设可以加强台商在福建投资,从地缘、人缘还是从合作的基础等方面得到很多的便利。利用在福建已设立或者进一步设立的投资合作平台,台资企业出口东盟各国的产品将同样有机会享受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各项优惠政策,这对于促进福建与东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促进。 三、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对东盟自由贸易区国家的直接投资 首先,要积极引导福建民间资本投向东盟。调查数据显示福建民间融资金额仅次于浙江,但是由于大量的民间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而处于闲置的状态,去东盟投资一方面可以为这些富余的民间资本找到出路,另一方面,对于福建民间资本来说,进一步扩大东盟合作的机遇已经到来;其次,加大对东盟各国“边际产业”转移力度。新加坡和文莱在人均收入水平上居东盟国家的第一层次;马来西亚和泰国属于第二层次;印尼和菲律宾属于第三层次;越南、缅甸、老挝和柬埔寨是第四层次。东盟这种多层次的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使得福建企业在东盟中下游国家进行投资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成为福建转移“边际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场所。东盟中下游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并且实施了许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这些国家的经济与福建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文化背景方面的类似性构成了东盟国家的区位比较优势,可以减少福建投资的进入障碍;再次,引导台商以与大陆商家合资方式投资东盟。 (二)利用产业结构互补,进一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 东盟各国与福建贸易互补,特点各异。工业方面,福建产业基础完备、产品性价比高,建材、船舶、汽配、纺织服装、鞋类等产品出口优势明显,东盟为其提供6亿人口的大市场,同时也是福建资源型、原料型产品、高科技零部件的重要来源地;农业方面,相对于东盟优质水稻、棕榈油、橡胶和热带水果等,福建深加工的水产品、蔬菜以及柑橘等具有互补优势;服务业方面,福建在建筑、海运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而东盟则在航空运输、金融、酒店、会展、旅游服务方面独具特色。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结构互补性就是进一步扩大经贸合作的直接驱动力。因此,双方应充分利用这种贸易互补性,加强合作交流。 (三)改善民营企业的管理机制,加大开拓东盟市场的力度 福建省民营企业应着力发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产业群,通过产业集群的方式,在东盟国家打造强有力的、具有保税功能的特色产业区,鼓励并带动相关企业进行投资,以现有优势产业的多元化战略来拓展区域产业集群的宽度,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区域产业的附加价值,构建福建—东盟国家中小企业合作的平台。 (四)加强企业跨国经营人才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从业人员队伍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基石,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现实和长远需要。因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吸收优秀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将是企业壮大自身规模、开拓东盟市场的紧迫任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地分析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从制度上建立起完整的人才体系,有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其次,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重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留住高素质人才。 (五)政府要构建投资促进体系与服务体系 政府在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中扮演着“守夜人”的角色,其支持体系是促进福建企业海外投资的制度保障,因此,政府应着重提供经济合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等服务。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健全信息服务体系。政府应发挥和利用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投资促进平台,加快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加大信息服务力度,不断增强中介机构在促进对东盟的出口和投资中的地位,协助民营企业产品的出口,引导发挥涉外经济咨询、法律、会计、市场调研等中介机构作用,为福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和保障;其次,政府应进一步简化手续,简化项目核准,以高效的管理和服务降低企业行政成本。 (六)应充分利用华侨网络 广大的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福建作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全省拥有1000多万的涉外同胞,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国家,相近的地缘关系、相似的宗教文化,使得福建与东盟国家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贸易基础,有利于双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华人华侨是推动福建—盟区域合作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人脉资源,资本实力雄厚的东盟华人可以为福建—盟区域合作提供充足的资金。福建省要积极主动地与东盟华人华侨组织、机构和社团等建立密切的联络渠道;合作双方要及时调整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能力,适度引导华资转向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型投资项目,在巩固传统产业内贸易基础上,推动产业内贸易的深化发展。 经贸论文:CEPA协议对内地经济及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cepa;港澳:内地:台湾:经济 [论文摘要]近年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加速了香港和内地经济的融合,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回顾了cepa实施以来的进展情况,分析了cepa对香港和内地经济的影响尤其是珠三角各地区的经济的影响,并以此为前提,分析在cepa协议的基础上内地与台湾经贸关系的发展方向。 1 cepa协议的签署 2003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kong,简称cepa)在香港签署,并于2004年1月1目的正式实施。在香港与大陆签定cepa后,澳门也签署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cepa是在一个主权国家内两个独立关税区之间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框架。是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一个新尝试。这是中国签署的第一个实质性自由贸易协定,是在对外经济贸易领域所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在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中迈出重要一步。 2 cepa协议的内容和背景 在2003年6月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之后,又分别在2004年10月27日签署的《(安排 补充协议》;05年10月18日签署的《 安排 补充协议二》;2006年6月27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三》。2007年6月29日签署《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补充协议四》。2008年7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与商务部签署新一轮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也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cepa其核心内容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三方面。总体目标是逐步减少或消除内地与港澳之间实质上所有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上所有歧视性措施;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最终实现内地与港澳的贸易自由化。 香港是内地最大的转口基地、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而内地作为香港经济的腹地,已是香港最大的港产品贸易出口、进口及转口对象,为香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香港也是内地的最大投资者,截至2008年12月底,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298620个,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3495.7亿美元。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着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再提升一个层次,就需要在经贸合作机制和合作体制上有所创新。减少和消除内地与香港经贸交流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各项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上的融合,成为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与经济发展内在要求。 3 cepa协议对港澳及内地经济的影响 自2004年1月1日cepa实施以来,促进了香港产业结构升级。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cepa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及金融旅游合作和专业人员资格互认等方面对港澳作出了开放程度较大的优惠安排。 在货物贸易方面,目前已享受到零关税优惠的港澳产品已达2178种。基本囊括了港澳全部现有产品,并为未来有可能在港澳地区投资生产的产品预留了发展空间。截至2008年5月底,内地累计进口港澳零关税产品16.6亿美元,免征关税额12.3亿人民币。在服务贸易方面,内地在金融、法律、会计、建筑、旅游、医疗、物流等40个领域分别对港澳实施了221项和209项开放措施,涉及内地30多个政府部门。多数行业对港澳投资放宽或取消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放宽投资地域和经营范围等。已有2322家港澳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申请投资内地。在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内地与港澳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商品检验检疫、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保护知识产权合作和品牌合作9个方面加强了合作;已有1154家符合cepa服务提供者资格的香港公司按照有关优惠条件投资内地;内地累计赴香港“个人游”旅客超过2500万人次,占同期内地赴香港游客的41%;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累计达439家,市值占香港股市总值的58%。 cepa是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协议。遵循了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香港和内地之间的产业有明显差异,互补性较强。在内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内地引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主要来源的就是香港。cepa建立后,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经贸合作机制进一步促进两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双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因而,cepa的积极影响不仅仅限于香港,而是对内地的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粗略分析,cepa对内地经济的影响大概有几个方面:第一,港澳对内地的扩大投资,进一步促进内地产业升级和调整,从宏观层面促进内地产业竞争力;第二,有利于内地和港澳资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三,由于更低的门槛,鼓励港澳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第四,奠定三地经济—体化基础。 与内地其他地区相比,cepa对珠三角的意义尤为明显。虽然ce-pa打破了珠三角独霸港澳的优势,但是同时也给珠三角与港澳进行更深入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优越条件。cepa协议中的各项优惠条件清除了两地在经贸往来上的制度障碍,使得珠三角与港澳经济合作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珠三角将在cepa框架下寻求新的定位。 cepa对广东省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创造不少新的就业岗位。据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2004年广东省港澳企业增长较快,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5066户、投资金额96.7亿美元、注册资本63.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17.9%、2.3%和7.1%。其中,港澳服务业企业增长迅速,全年新登记1259户,投资总额28.9亿美元,注册资本17.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9%、11.6%、14.8%,占全年新登记港澳资企业三项指标的24.9%、29.9%和28.8%。与香港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区,如位于珠三角东部的东莞、深圳等地受惠更大。 在制造业充分合作的基础上,香港和内地在服务领域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广东省政府的“十五”规划,第三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3600亿人民币的增加值上升到2005年的6800亿元,几乎翻一番。而这一时期,香港服务业的强势无疑将对广东经济发展形成新的动力。由于香港服务业的介入,广东在印刷业、旅游业等方面居全国领先地位,中介、市场调查与咨询等服务产业也将加快发展。更加便利化的服务对广东的招商引资提供的良好的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在2009年1月1日cepa补充协议五的实施,旅游、医疗、教育、福利机构等更多的专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对香港的开放,粤港两地的服务贸易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4 cepa协议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 内地与港澳cepa协议的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与此同时,与内地隔海想望的台湾是否也能够参与自由贸易的过程当中,取得和港澳同等的贸易地位,也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自1992年台湾正式开放企业赴内地投资以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台湾是祖国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第五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台商主要的投资地。在投资方面,根据台湾经济部资料显示,到2007年底,台湾共有36,538件投资项目登记赴内地投资,投资金额达到648亿美元。内地已成为台湾对外投资金额最多的地区,为台商海外主要生产基地。在两岸贸易方面,以2007年为例,台湾与大陆贸易总额为1,022亿美元;台湾出口至大陆之商品及劳务约为742亿美元;自大陆输入金额为280亿美元,台湾享有562亿美元贸易顺差。但是在目前的两岸四地,香港和澳门都先后和内地签订了cepa协议。四个单独的关税区域中只有台湾没有与内地签定类似的经贸协议和建立制度性的经贸合作机制。所以在货物贸易上台湾也就不能享受诸如cepa协议中出口内地零关税的待遇,即使将来内地依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逐步降低进出口关税,台商还是会在内地市场与港澳的竞争中以及在区域性分工格局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在两岸投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再加上两岸共同面对全球化、区域经济整合等国际经济大趋势,确实有必要建立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彼此经贸往来。构建两岸创新的经济合作机制,在这制度框架下推动两岸的经贸关系深入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大三通”的实现给内地和台湾之间经贸来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环境。两岸之间往来便利,降低了相关物流成本及时间上的成本,提升了台湾的产业竞争力。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与台湾签订cepa协议是两岸同胞所共同希望的。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政治上的争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发展自由贸易,形成整个中华的经济贸易区,从而促进中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两岸四地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经贸论文:聚焦中国与南非经贸关系 摘要: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非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中影响力最大,也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主要成员。1998年1月1日,中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较快,相继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经贸联委会协定、贸易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科学技术合作协定、动植物检疫检验合作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航空协定、海运协定等经贸合作协定。2004年两国确立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年6月,南非宣布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代表南部非洲关税同盟与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2006年6月,总理对南非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鼓励扩大双边贸易,以实现平衡、互利的贸易关系,两国将鼓励各自企业寻求发掘贸易潜力的机会,并相互积极支持对方国家企业前来投资。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国与南非迎来了建交11周年,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字:经贸关系,双边贸易 一、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现状 (一)双边贸易发展迅速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我国在非洲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7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占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总额的16.7%。其中,中国向南非出口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自南非进口9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南非与传统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大幅下跌,仅中南贸易保持稳定,微跌3,99%,中国从南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一跃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南贸易在南非对外贸易结构中的比例从去年的8.45%大幅提高到11.94%。上半年南非对中国出口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8%,南非自中国进口38.31亿美元,同比下跌20.25%。中国成为南非最大的出口目的国和进口来源国。 (二)贸易产品结构符合双方比较优势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放与发展,已经在机电、纺织等行业形成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南非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黄金、铂族金属、铬矿砂、锰矿砂、钒、铝硅酸盐、钛等矿产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钻石、煤炭等储量也居世界前列。在过去五年中,南非经济增长率达到5%,已经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之一。中南贸易产品结构反映了双方的上述比较优势。中国对南非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钢铁制品、机械器具及零部件,电气设备及音像制品,车辆及零部件等,出口金额由2002年的5.44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43.09亿美元,2008年占中国对南非出口总额的55.17%;从南非主要进口矿砂、矿物燃料、珠宝、贵金属及制品和钢铁等商品,且占我国自南非总进口的比例迅速上升,2008年占来自南非的总进口额的73.12%。 (三)相互投资逐渐起步 在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两国在投资方面也逐渐起步。截至2008年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或备案,中国在南非累计直接投资额为8.3亿美元。涉及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食品、建材、矿产开发以及金融、贸易、运输、信息通讯等。中兴、华为、海信、中钢、酒钢和紫金矿业等中国企业已经在南非建立了生产基地,并迅速打人非洲大陆市场。中钢集团是投资南非的最大的中国企业,它在2008年承诺对南非林波波省新增投资4亿美元。此外,中国工商银行在2008年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2009年7月,中国建设银行与南非第二大银行集团——南非第一兰特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中非发展基金2009年3月已经在南非设立了办事处,旨在鼓励中国企业投资非洲,目前它正为在南非的多个电力和可替代能源相关项目的融资提供评估。 南非对华投资始于1992年。据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南非是少数几个能利用中国国内市场的非洲国家之一。截至2007年底,南非在华投资项目共计594个,实际投资4.75亿美元,南非一些大企业已经开始在中国进行规模较大且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合作。到2009年底,sasol(沙索合成燃料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和神华集团等大型中国企业合作的煤制油项目的一期投资即将完成;世界最大的优质造纸企业sappi注资约5800万美元扩大在华项目。此外,米勒公司(sab miller)于1994年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时进入中国市场,自那以来,这家在伦敦和约翰内斯堡上市的啤酒企业与其政府合作伙伴已在当地市场赢得15%的份额;南非两家最受尊崇的矿业公司——goldfields和在伦敦上市的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目前也正在中国开展投资;南非最大的传媒集团naspers在《北京青年报》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持有相当规模的股权。随着中国一南非直航班机的启动,南非数以百计规模较小的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 二、双边经贸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双边贸易不平衡 按照中方统计,中南双边贸易中,中方一直保持少量顺差状态。然而按照南非政府的统计,南非对中国贸易存在较大逆差。例如,2006年南非对中国出口21.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72.9亿美元,逆差高达51.7亿美元。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降低对华逆差,南非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实施配额管理,中国与南非政府签署了一项包括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实施进口配额的协议,限制中国对南非纺织品服装的出口。这对处于行业结构调整中的南非纺织业来说是一个利好,中国政府希望此举能保护南非当地的就业市场,同时也能促进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健康有序地出口南非,彰现了中国政府对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负责任的精神。按照中方统计,2007年以来,中国自南非进口增长率均远远大于对南非出口增长率,贸易不平衡出现了改善迹象,2008年,中国对南非贸易逆差创纪录地缩小至6.38亿美元。 (二)贸易产品结构凝固化 尽管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产品结构符合双方比较优势,然而南非主要对中国出口矿砂、贵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自中国进口机电、服装等制成品,此种结构并非为南非政府所乐见。例如,中国对南非出口的纺织品、服装近年来高速增长。有资料显示,大量廉价商品进口使得南非不少服装和纺织品工厂倒闭。由于南非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增加非常担心,中国首次采取了单方面主动限制纺织品出口的做法。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国在2008年底之前就31类产品对南非的出口进行设限,并帮助南非纺织业提高竞争力。在南非副总统恩格库卡看来,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协议,代表了双方的诚意。 (三)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南非是非洲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底,南非已先后对中国丙纶毯、平板玻璃、不锈钢制品等产品提起37项反倾销调查,其中许多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迫使中国多种产品退出南非市场。截至2006年底,南非对中国产品仍在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案件有14起。 (四)企业投资热情高但缺乏完整投资计划 南非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非论坛的召开在中国国内掀起了新的南非投资热。正如中国驻南非大使钟建华所说,近期到南非考察的企业络绎不绝,“每一个的口气都很大,一来就都想投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然而,这些企业往往缺乏对南非社会的了解,也无任何完整的投资计划。实际上,到南非投资要认真研究南非市场,选择合适的经营产品并寻求好的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一个长远规划,以产品质量和信誉取胜。 (五)投资项目技术含量有待升级 过去几百年间,南非一直名列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国,拥有大量的煤、铁、铬等资源。中国企业到南非投资往往是看中了南非丰富的矿产资源。例如,中国中钢公司、酒泉钢铁公司皆在南非投资铬矿,在当地将矿石进行粗加工之后,再运回中国作为生产不锈钢的主要原材料。然而,这一传统做法现在正在受到挑战。2008年3月14日。南非贸工部副部长罗伯·戴维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非正在研究改变自己的贸易政策,可能限制矿石或者粗加工矿石的出口,要求投资者将附加值更高的深加工环节留在南非当地。 三、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南经贸关系 目前,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也于2009年上半年跃居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中南贸易还不到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l%,约占南非对外贸易总额的10%。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中南应积极发挥双边经济互补优势,以及建交以来发展经贸合作的良好政治优势,充分挖掘经贸合作潜力,共同应对金融危机。 (一)拓宽经贸合作领域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其银行业、保险业、汽车制造、矿山开采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不断扩大开放领域为南非企业开拓中国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南非是非洲大陆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由于其经济稳定发展,自由化水平高,双方经贸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如中国的采矿、发电、汽车等方面的机电产品在南非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双方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对方的市场潜力,必将获得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 (二)适时贸易转投资 南非本身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新兴经济体,还是进入其他非洲市场的门户。南非是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成员国,在南非投资意味着直接进入南部非洲市场。同时,南非在为非洲大陆提供能源、救济援助、运输、通信和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南非传统上和欧盟关系密切,南非商品进入欧盟市场可享受最惠国待遇,8%的出口商品可以免税。因此,在南非生产的一些产品如纺织品,可以绕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出口和配额限制,充分发挥优势。近年来,南非对外商投资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在南非投资生产的产品除在当地销售,还可向周边国家辐射,甚至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随着南非乃至整个非洲市场潜力的不断显现和投资环境的成熟,中南双方以商品贸易为主的经贸联系也将渐渐转为贸易与投资并存的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 然而,要有选择、有准备地在南非投资,应注意并妥善处理以下问题: 一是社会治安问题。南非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率高则必然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南非的治安状况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企业投资南非时必须对这一问题有所防范。 二是黑人劳工地位问题。南非政府为提高黑人地位和生活水平,缓解失业压力,要求南非的所有企业必须雇佣一定比例的黑人。然而相对而言,一些黑人办事效率不高,思维不活跃,对数字不敏感。在南非投资,应充分了解当地对企业雇佣员工的要求,以及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习惯。 三是劳工权益问题。南非政府非常重视劳工的权益保障,南非的工会拥有很强的势力,罢工现象十分普遍。在南非投资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充分考虑所有不利因素,并制定应对措施。 中国与南非互补的经济基础是双边经贸迅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双方妥善处理好双边经贸中的关注点,未来经贸合作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经贸论文: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分析 摘要:近年来,借助中俄两国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佳木斯市对俄罗斯区域经贸科技合作日渐繁荣,基础设施逐渐完备,政府和民间经贸科技交流频繁,初步建立了合作技术平台。黑瞎子岛部分回归后,成为政治、经济热点,引发各方对俄贸易投资热潮。文章着重从发展机遇方面阐释了佳木斯市对俄罗斯经贸合作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扩大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着重点以及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战略通道;口岸;黑瞎子岛;资源 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黑龙江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比罗比詹相望,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誉为“华夏东极”。现辖两个县级市、四县、四区,全市总人口252万,幅员面积3.27万平方公里,周边有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鸡西等百万人口城市,辖区内有21个大型国营农场、2个劳改农场、2个森林工业局,经济区内人口1200万。佳木斯市以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市场空间、优质的人才储备、发达的交通网络、便捷的对俄通道、独特的旅游景观等诸多优势,成为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经济、金融、科技、交通、文化中心,也是我国东北地区对俄贸易重要口岸。 一、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佳木斯市立足本地区优势,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对俄贸易稳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35.32亿美元,是2005年的9.8倍,年均递增52.77%,居全省第三位。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对俄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一)对俄贸易口岸通道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佳木斯市初步形成了对俄水、陆、空立体交通通道,总运输能力约400万吨。水运方面,五个口岸现有泊位42个,口岸吞吐能力达到300万吨;陆路方面,同江至俄下列宁斯阔耶港浮箱固冰通道运营良好,基本实现了四季运营,全年通关,佳木斯-俄比罗比詹客、货运输线路正在洽谈;空运方面,佳木斯市国际航空港开通了飞往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韩国首尔航线,对哈巴罗夫斯克的包机正在办理开通事宜。同时,佳木斯市加紧开通和建设一桥、一岛、三港和两路、两机场。抚远至黑瞎子岛公路2010年建成通车,黑瞎子岛上岛桥和防洪工程正在建设,口岸开通事宜正在会谈中;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2011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同江口岸西港工程项目建成后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600万吨;抚远深水港项目、前进镇至抚远铁路项目在建;已动工的哈佳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佳木斯至哈尔滨铁路运行时间将由6小时缩短为1.5小时。抚远东极支线机场项目、佳木斯机场迁建项目已落实;同江、抚远口岸被国务院批准实施外国人入境落地签证。 (二)园区基地建设全面展开 佳木斯市先后规划建设了15个具有现念、先进经营模式的对俄园区。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成为重点项目,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已经黑龙江省常务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92平方公里,总投资额1700亿元,已晋升为省级高新区,其中辟建了110平方公里的对俄经贸科技基地;围绕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设,规划了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围绕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谋划建设抚远黑龙江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作为黑瞎子岛外的出口加工和旅游服务基地;围绕《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建设下列宁斯阔耶中国木材加工园,年加工木材100万立方米,该项目已纳入《中俄共同开发和利用犹太自治州森林资源合作规划》,成为国家级境外园区项目;境内外农业种植基地众多,在俄境农业开发面积已达到74.7万亩,农业合作项目点50多个。 (三)对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佳木斯市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共青城市、比罗比詹市、南萨哈林斯克市、萨哈共和国纽尔巴区等城市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政府定期会晤,经常互访和举办各类经贸、文体交流活动。目前,佳木斯市在俄远东从事民贸、劳务人员达到2万多人,已建境外企业35家,投资总额2500万美元。2010年,全市签订对俄劳务合作合同15项,合同金额3600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305人次。佳木斯大学与哈巴罗夫斯克工业大学等8所俄罗斯高校建立了互派外教、留学生的交流机制。依托佳木斯大学建立的中俄科技合作中心与俄方签订技术合作项目52项,储备国内、国际科技项目368项。佳木斯市对俄医疗合作也在逐步扩大,佳木斯康复医院每年收治俄罗斯脑瘫患儿50名以上。 (四)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1-7月份,佳木斯市对俄贸易进出口完成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71%。目前,全市拥有外贸主体528户,其中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企业在5户以上,5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8户;全市生产的农机、水泥、玻璃、毛毯、电机等产品在俄远东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并逐步向俄腹地延伸。 (五)对俄合作平台初步建立 2010年4月,在佳木斯市举办的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参展业户包括众多全国明星企业236家,参展人员达3万多人,来自俄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及萨哈共和国的260位客商和地区政府高层领导参加了展会。展会现场销售农机3800多万元人民币,总成交额7.9亿美元,其中签订对俄农机农业类贸易与合作项目3.6亿美元。中俄农机产品展销洽谈会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类专业展会,也是全国唯一的对俄农机展会。 二、佳木斯市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优势 (一)地缘区位优势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区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对俄开放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抚远县对面的哈巴罗夫斯克市是俄远东最大城市,也是俄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人口约65万人,占俄远东总人口的10%。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建成后,与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直接深入俄远东资源富集区和主要消费市场。俄罗斯哈巴边区、阿穆尔州、犹太州的木材、矿石等资源直接由同江铁路口岸入境,比牡丹江绥芬河入境缩短运距近700公里。抚远三角洲是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直线距离最近的地方,省内货物经抚远港通过江海联运运至日本仅需6天,比经大连港至日本节省三分之一里程。 (二)口岸通道优势 一是口岸众多。佳木斯市有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6个,其中,水运口岸5个,航空口岸1个,是我国对俄开放口岸最多的城市。特别适合运输进口大宗资源类货物。二是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同江铁路大桥、前抚铁路和黑瞎子岛上公路口岸通道建成后,佳木斯市对俄过货能力将达到3050万吨,“十二五”期间,全市对俄贸易额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三)资源互补优势 佳木斯市毗邻的俄远东地区人口密度低,资源储量大。我国市场需求量大的煤、铁、石油、木材等资源极其丰富。此外,金刚石、金、锰、锡、锑、汞、硼、石墨、水镁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居俄罗斯前列。俄罗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远东地区瓜果蔬菜的70%、日用消费品的60%、肉类的50%依赖中国市场。俄远东地区劳动力匮乏,每年缺口达500万人,对我们扩大对俄劳务合作十分有利。黑龙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资源、劳动力、农副产品和轻纺产品等方面的互补性,为佳木斯市与俄远东地区开展多领域贸易与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四)合作基础优势 佳木斯市农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机电、食品、轻工业较为发达;全市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长年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提供充足稳定的货源,蔬菜、水果、大米,佳木斯产品占有率始终第一。佳木斯市各级政府、部分企业人士同俄罗斯各界建立了良好关系,贸易中熟悉俄方有关规则、适应俄方的环境;政府交流对经贸合作的促进作用日益加强;培养出一大批精通外俄罗斯国情、政策和外贸的人才,不仅是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的优势,更是全国开展对俄合作的宝贵资源。 三、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主要着力点 佳木斯市正面临着对俄经贸合作大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一是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政策,强力支持边境地区对俄合作。二是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推进对俄合作战略转移的发展思路,为继续扩大对俄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实施拓展佳木斯市对俄合作空间。在《规划纲要》中涉及佳木斯市的口岸通道项目9个,产业项目4个,园区项目1个。四是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和同江铁路大桥的建设使佳木斯市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人流、物流、资金流涌向佳木斯市的局面正在形成。五是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大桥两条通道的打开,使佳木斯市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和总量最大的地区,真正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桥头堡和枢纽站。今后,我们将以加快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调整为核心,坚持以黑瞎子岛公路口岸和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两条通道建设为突破口,建立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佳木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江桥头经济开发区、抚远中俄沿边开放示范区四大园区支撑体系,打造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沿江对俄开放带,带动沿江口岸和内陆县市共同发展,逐步把佳木斯市打造成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对俄加工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引领对俄合作的大基地、大通道、大平台,成为全国对俄贸易合作新的增长点。力争今后5年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利用国内外资金的年平均增幅达到20%以上,到2015年突破100亿美元。 四、进一步扩大对俄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第一,发挥佳木斯市已有的对俄合作基础、发展优势,特别是黑瞎子岛开放开发和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设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应将佳木斯沿江区域开放列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重要节点,将之提升为国家战略。 第二,在黑瞎子岛的开放开发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一是给予黑瞎子岛“对俄合作示范区”最优惠的政策,包括岛上经贸区保税政策;岛上海关后撤,实行“境内关外”封闭管理;给予中俄公民持有效证件自由往来、自由上岛政策;对第三国上岛人员实行“落地签”政策;简化企业投资手续;将黑瞎子岛保护与开放开发用地列入国家二次土地总体修编规划;保税区内允许各国货币流通等。二是对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资金支持,将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国家规划,保证建设资金投入。三是在国家层面建立黑瞎子岛开放开发的高级协调推进机制,由国务院副秘书长以上领导专门牵头负责,相关部委作为成员单位,对黑瞎子岛各种项目审批进行综合协调。 第三,解决边境游异地办证问题。佳木斯市于2008年8月,正式向省政府申请在佳木斯市恢复异地边境游办证业务,省政府已向国务院相关部委转发。按照公安部和省公安厅的要求,已做好准备工作。恢复佳木斯市边境游异地办证业务,必将带动全市旅游和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全市的对外开放。 第四,建立重大项目国家、省、市及边境口岸四级对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会晤协商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的问题,中俄双方形成有效互动,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经贸论文:国贸专业实施“错位发展”养纺织经贸人才的实践研究 普通纺织院校如何秉承工科优势和本校的纺织特色学科,合理利用产业技术资源形成错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贸易业务分工的细化为全国几乎各类学校均拥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带来了新的多样化的需求,文、理生源学生应担负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形势的变化就要求不同类型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不同的特色。天津工业大学是以纺织强势学科为特色的普通高校,面对以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对外贸易格局作用的不断变化,实施"错位发展"对提高天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一)确定专业方向的定位和人才能力培养定位 到各类院校、纺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等进行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成立了由政府部门、学校、纺织企业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分析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的优势特色、自身的基础条件等,准确定位专业方向和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二)修订并实施了基于错位理念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中模块化设置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必修课主要夯实基础,限选课突出行业特色,任选课体现分层培养。必修课程中增加了纺织产业通识课程。调整了15门专业课的授课内容,使课程讲授紧密结合纺织、材料等行业(企业)实际;建立了针对纺织行业(企业)的包含认知实习、课程实习、模拟实验、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案。限选课中,纳入体现纺织特色的课程组;增加专业技能课程,如海关业务演练、贸易案例实战与开发、模拟博览会谈判、贸易实务课程设计等;加大实验和实践学时,开设了26个仿真实验和实训。在各类实验实训中又依照基础和兴趣分层培养。任选课中一是增加了《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纺织工程前沿专题讲座》等选修模块,满足学生继续深造的需要;二是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材料工程等10余门选修课及以纺织经贸为主题的长效化化系列讲座,并建立了课内、课外、校外结合的“一、二、三”课堂结合的大课堂体系,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能力的分类分层培养;三是聘请外教开设韩语和英语口语等,并鼓励学生用英文完成论文和答辩,满足学生更高的专业外语能力需要和出国留学深造需要。 (三)构建与实施了学生能力错位培养、教师培养、课程支撑、教学质量保障“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标,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能力错位培养平台、教师队伍支撑平台、课程支撑平台、教学质量监控平台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1、学生能力错位培养平台 校内建设三个实践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教学平台、创新教学平台。同时在校外建立了 “河北海盛威纺织集团”、“盛大雅伦国际货代公司”、“天津市津翔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美国新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和滨西社区、涞源塔儿中心小学等社会实践基地,完成不同人才的错位培养。 搭建多层次的竞赛平台。一是校企合作每年举办如 “新径国际贸易实务大赛”、 “清源杯报关业务大赛”、 “华泰杯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二是创办“经蕾杯”英语竞赛、统计知识竞赛、商务谈判大赛、外汇期货模拟竞赛等,每年一次;三是设立基金资助学生参加如“全国国际商务谈判大赛”“金蝶杯”全国商业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大赛、“世华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全国高校学生调查分析报告征文比赛、天津市“职场精英”挑战赛等。 搭建外语能力培养平台。每年聘请田纳西大学教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英文培训班;每年举办中美文化周,邀请美国教授专题讲座;举办“经蕾杯”英语竞赛;设立英语角、英语桥,免费播放新概念英语视频讲座,开展英语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撰写英文毕业论文和英语论文答辩,近四年共21篇。外语学习平台的搭建取得显著效果,本专业二年级末英语四级通过率始终保持全校第一;仅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二等奖 3人、三等奖 6 人;每年有近10%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搭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平台。从05级学生开始实行导师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近三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30余项,公开70余篇。 2、教师能力错位培养平台 按学生能力结构错位培养要求将教师合理定位。从事应用型知识能力培养的教师,实施了“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同时50%的教师完成纺织经济、纺织贸易课程的进修。为培养教师的国际交流能力,自筹资金有规划的每年选派1-2人去国外交流;5-10人参加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利用每年的中美文化交流月安排教师为美国学生授课,同时和国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团队的教师作为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主力。 近四年培养市级教学名师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天津市131工程第三梯队1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青年理论家)1人,12人次到国外学术交流,其中2名教师受邀讲授中国纺织经贸,获得lincoln fund 1项,fulbright fund 1项,1人被邀主持国际会议分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使近四年学生评教的优良率为100%,中青年专业教师中有电子商务师、物流师、金融分析师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或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占50%;获得包括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重点课题《环渤海高等教育“四位一体”合作模式研究》、21世纪初天津市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贸易经济新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天津市教委《天津市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问题研究》、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贸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的研究》、天津工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等各级别教改项目25项,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教改论文20篇。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及各类科研项目百余项,并将成果融于教学之中,推动了错位培养体系的实现。 3、课程支撑平台 依托校外知名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大课程教学组,促进课程建设。实务性强的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外贸函电、海关业务等15门课程采取校外专家、业务骨干进课堂,教研、科研成果、企业业务进课程,实现教科研与教学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立了课程建设基金, 建立了8个课程团队,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 4、教学质量监控平台 建立了教学管理团队,构建了以院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课程跟踪检查评价机制。其中跟踪检查评价的课程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实现一、二、三课堂有机结合。实施课程教学中以分类错位培养为主旨,针对学生的不同定位安排在二、三课堂完成相应的作业,并纳入课程学习考核。研制了一个符合iso9000质量标准的全过程、各环节、多方法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于2004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通过iqnet和cqm 认证中心普通高等院校iso9001:2000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质量体系的国际认证,后经连续两次复检均合格通过,有效地保证了改革实施。 综上,以“应用型”为主旨,紧密联系学校强势纺织学科所属产业,突出地方特色的实践模式,为该专业错位发展提供前提,高仿真、互动式教学实验、实训平台、创造性模拟公司、自主开发性案例教学场所、常态化竞赛机制等为学生能力错位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对提高天津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经贸论文:浅谈对外经贸与外贸英语人才的培养 [摘要] 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本文讨了在如何在外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问题。 [关键词] 外贸英语 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日益频繁,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外贸英语函电是对外经贸活动中使用的专业英语。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人才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外贸英语在培养国际商务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成功运用商务知识、发挥才能、顺利开展经贸活动的钥匙。 一、何为对外经贸中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最初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他认为“交际能力”可理解为一个人对潜在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包括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概率等方面的判断能力。该理论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新一代的语言学家,扩展了语言研究视野,引发了一股强大的外语交际教学法趋势。交际能力的含义现在发展为:一个人运用语言手段和副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的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随着各国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化,为满足特殊的交际需要,产生了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课程。esp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esp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以特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和学习者交际需要而确定的。它以学习者的目的来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功用性,使学习者的专业或职业英语知识和技能专门化。外贸英语函电就是一门esp课程,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是成功教学的核心。 二、外贸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 1.交际能力的需求分析 munby的外语教学的需求分析的观点,外贸英语课程学习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商务英语或国际贸易专业的中、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教学中英语用于写作符合规范的外贸信件。使用环境涉及对外贸易的公司、企业或招商局。学习者要学会如何与买方、卖方或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就贸易中具体环节进行咨询、协商或洽谈。外贸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程度,视各学校情况而定。外贸英语中展现外贸业务中各环节,涉及许多交际事件,如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付款、装船和索赔等。交际过程中要掌握清晰简洁、礼貌貌周到等原则和对方本位的立场。 2.培养兴趣 要让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的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和引导他们喜爱该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直接因素。热情、亲切、幽默、开明、宽容的教师往往容易获得学生的好感和喜欢。对老师的喜爱会逐渐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课堂话题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商贸领域生动鲜活的事例或其他领域的话题,只要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都可以选择来讨论。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也可以加以运用,以便丰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和学习的快乐,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途径。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进步的机会,同时建立一个全面而理的评估机制,对学生进步予以及时的反馈,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3.提供真实的语言素材 近年来外语交际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尤其是esp教学。交际教学法认为教学材料是影响课堂交际和语言使用质量的重要因素,能促进交际性语言使用。常用教学材料有以篇章味基础的材料,以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和以及实物教具。函电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前两种。课本提供了大量的经贸信函。教师还可以补充些其他的语言材料。如讲到装船一章时,可以上网搜索国内外海运公司网站,查阅真实素材。即使是中文材料也可以给予学生很强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推进学习者的认知过程。 4.开展丰富的语言交际活动 根据交际教学法,外语课堂应是一个充满“交流”的场所,“用语言去学”,交际能力的获得依赖具体的交际活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根据各单元的主题,精心设计相关的情景活动。任务活动的开展需要较多时间,因此在设计任务时,要抓重点。学生基本掌握该单元信函的特点后,单元中的其他信可由学生课后自习,可另外安排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展示形式可采用演示文稿,分析各信函中的交际事件、交际手段、写作特色、语言重点;或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表演,生动展示交际事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评点,并把学生的作品与课文中相关的范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实践,认知到其中的差距和优势,能发现各自应获取的新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进行适度的文化导入。讲解翻译练习时,通过对比突现英汉语言结构与文化间的异同,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还可通过学生喜爱的讨论方式进行文化导入。 5.抓好校外实践工作,增强商务交际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平台。外语的学习毕竟是不同于母语的学习,它需要有一个从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锻炼,可以让语言学习和实践同步进行,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简化了就业环节。许多院校在加大校企结合的力度。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签订长期接纳实习、互利互惠的合同,逐步建立合作、协作伙伴关系,使其成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成为应用型人才。 6.加大师资培育力度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外贸英语教学的质量。外贸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要主动钻研教学理论、学科知识,还应联系企业、海关等相关单位,做到多请教、多实践、多总结,借此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应该有计划地进行师资培训。 经贸论文:新疆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当前新疆与中亚地区经贸合作面临良好发展机遇。本文对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双方在经济合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新疆;中亚;现状;对策 一、新疆与中亚贸易的现状 2011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28.2亿美元,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l9位,增长50.8%,增幅为全国第四位,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68.3亿美元,位列全国第18位、西部12省区市第一位,增长61.1%,增幅为全国之最;进口60亿美元,增长11.7%);全年利用外资5.58亿美元,增长21%;境外投资协议额达到4.18亿美元,增长11倍;境外工程承包营业额达到4.7亿美元,增长1.3倍;输出劳务6070人次,增长两倍。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占我国与其贸易总额的76%;新疆与中亚五国贸易总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的82%。同时,新疆在中亚五国中的贸易地位不断上升,并且对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俄罗斯中部以及外高加索地区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可见,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研究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一)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良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亚国家就与中国新疆开展过许多合作与交流,双方的合作轨迹基本上可概括为20世纪50年代上升,60年代下降,70年代停滞,80年代恢复,90年代调整、提高和21世纪初全面提升的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和多方位合作的新局面。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二十年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合作层次不断提高,贸易合作方式来看,从90年代初的易货贸易为主,到目前以边境小额贸易为主,一般贸易为辅,且增加了加工贸易、技术贸易、展会贸易等形式,如2008年新疆边境小额贸易额188.1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4.6%,居于绝对主力地位。就其规模来看,2006-2011年新疆对中亚贸易有了较快的增长,贸易额从2006年的,91.03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228.2亿美元,年均增长50%以上。 (二)哈萨克斯坦与新疆贸易往来中但有主要地位,双边外贸发展迅速 2011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8.2亿美元,其中对哈萨克斯坦贸易占46.5%,哈萨克斯坦仍是我新疆第一大外贸伙伴。2011年,全国对哈贸易额为249.5亿美元,其中新疆占42.5%,新疆仍是哈在我国内各省区中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由此可以看出哈萨克斯坦在中亚经贸合作中的重要性。在新疆与中亚的贸易中,哈萨克斯坦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发展潜力巨大。 (三)对外投资初见成效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疆便开始利用自身的区位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与中亚国家(甚至在西亚、南亚更大的范围内)开展了双边、多边的跨国经济合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年来,随着新疆企业拓展周边市场能力的增强,贸易与投资相互促进,已从经贸合作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相互投资建厂。双方企业通过贸易合作积累资金,逐步开始投资合作,进一步推动贸易规模的扩大。 二、新疆与中亚贸易存在的问题 1.从国家层面来看,制约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双方合作机制不健全。中亚国家各项法律、法规不完善,一些针对国际间合作与开发的相关文件约束性不强,法规建设滞后。②中国与大多数中亚国家都签订了双边运输协议,但是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新疆通往各周边国家的运输线路长、道路设施落后、收费站设置多、收费不规范等。与此同时,客商出入境面临着很多障碍,通关查验不顺畅、口岸通关效率低、货物积压时间长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从新疆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信息渠道不畅,企业缺乏创新能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许多部门和企业的观念跟不上时代变化,缺乏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能及时针对新形势、新问题调整或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再加上信息不对称,掌握信息的部门和中介咨询部门找不到服务对象,具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致使很多商机没有得到有效利用。②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全球化的战略意识。进军中亚的企业缺乏寻求与中亚国家主动合作的强烈意识,缺乏一批有实力的从事跨国 资经营的企业,企业缺乏全球化战略意识。③经济合作的领域主要是边境贸易方面,以能源、劳动密集型初级产品为主,而且商品品种较少,结构不平衡,特别是技术含量高,效益显著的项目很少。 三、新疆与中亚经贸合作的对策 (一)借鉴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验,采取有计划、有步骤的渐进式合作 按照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新疆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的层次、规模、结构水平都会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合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参与成员的数量较多,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低到高逐步推进。在这方面,欧盟的经验值得借鉴。新疆与中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也应当采取“双边合作,之后统合”的策略。各国应当从本国的根本利益着眼,冷静、理性地处理各国关系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鼓励国内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参股或者控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内的建设。只有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中国经济与中亚经济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推动中亚区域经济的整合。 (二)政府在经贸合作中不仅要发挥制定、执行各项政策法规的职能,更应当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提供便利 加强政府职能。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为各贸易主体开展对中亚经贸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当前,特别要在争取国家对边境贸易的优惠政策,以及对加快推进中哈自由贸易区、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等各类经济特区建设方面给予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加强新疆外经贸人才培养。总体来说,新疆的外贸人才比较匮乏,应当在注重人才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外贸人才的素质。还应当结合新疆的外贸特点,在培养大量英语人才的同时加强培养俄语人才以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三)加强反恐合作,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创造良好合作环境 中国新疆一直遭受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困扰,中亚国家也长期处在外国政权的干涉中,因此,加强各国间反恐合作是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区域合作的目标之一。各国政府应当在经济合作的同时加强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上的合作,为经济圈的发展营造一个和平、稳定、安全的贸易投资环境。 作者简介:张双杰(1987-),男,江苏镇江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金融。 经贸论文:经贸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借鉴探究 摘要:通识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论文回顾了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系统介绍了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从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建立多层级通识教育统筹机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面对更好地开展通识教育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自2015年教育部推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后,高职院校纷纷启动了优质校建设,探讨新形势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线路图,力争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服务中国制造2025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此期间,通识教育在培养技能专精、务实致用、圆融优雅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受到关注。部分高职院校虽已启动通识教育课程的整合与调整,但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规划不系统、适用教材较少、校际交流合作缺乏等诸多问题,使得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1通识教育的历史溯源 通识教育即西方经典的LiberallArtslEducation,又称作博雅教育、人文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通才教育等,原指在西方古典时代一个自由的城市公民应该学习的基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阐释了通识教育,即“广博的锻炼和均衡的发展,而非狭隘的专门化,使学习者不致沦为机械呆板的知识学习”,其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与中国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的“儒家教育”有许多相似之处。进入现代社会,通识教育被认为是一种面向社会人的通才素质教育,不同于专才教育和专业教育强调的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其更加关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培养全方位发展的理想人格。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最早提出了新式学制的教育目标,规定了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鲁迅先生在1917年《文化偏至论》中也有具体阐述,“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外之既不后於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直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现阶段,通识教育在各个地区的名称虽不相同,但大家都认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应该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2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情况 高等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其具有明显的“毕业即就业”的“工具性”特点,也因过于功利导致接受了良好知识教育的学生缺乏生活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职场拓展空间不足,职业生涯跃迁困难重重。教育管理者随之开始了对高职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对高职教育功利性倾向的反思,提出高职教育应由“专一精深”向“广博宏通”、“务实致用”向“圆融优雅”转变。[1]llll在大部分地区,通识教育的实施大致分为两种模式,即共同与通识课程均衡选修模式和通识均衡选修模式。第一种模式将共同科目定为必修的基础课程或核心课程,通识课程设置多个领域供学生选修,体育、军训及服务课程也都纳入通识教育。第二种模式将共同科目通识化之后,调整原有共同科目的内容或属性(列为通识必选课或者完全开放选修),再将课程规划为不同学科领域供学生交叉选修。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通识教育也日益呈现新的趋势,表现为综合型大学愈加重视,开课数量愈趋多元;高职领域新设学校规划配套愈趋完善活泼;全人教育与关怀教育日渐获得重视;课程逐渐融入社会参与社区互动;专业课程逐渐向通识课程倾斜,融入服务学习元素;强调生活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复古趋势明显;三创元素愈来愈得到重视,日渐成为通识教育的内涵[2]。 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体系分析 3.1教学目标和课程设计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苏南镇江商业学校,几经改制和整合,2002年由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和江苏省商业学校改建成高职院校,主要为商贸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历来重视并扎实开展通识教育,已累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输送了近7万名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赢得了“江苏商界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发展美好生活与完善人格的全人教育,成为健康、真诚、自律、慎思辨、明是非、关怀社会、热爱生命且具有创新创意动能的健全现代公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由正式课程、非正式课程和潜在课程三大类组成,其中正式课程包括博雅通识、品德教育、基本能力三个领域。其中,选修课程中的人文艺术领域旨在启发人的心智能力,增进对自我的了解,培养文学与艺术的修养,进而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自然科学领域旨在了解科技对文明的贡献,注重科学方法与伦理的培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科学领域旨在促进人际的和谐相处,培养对社会的关怀,认识当前社会问题并适当参与,启发以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生命关怀领域旨在培养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所有生命的尊重,促进生命价值与美好人生的实现。 3.2发展趋势 近年来,学校通识教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规划与开设更多元、更活泼、更能指向未来社会且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博雅通识课程;追求与专业教育更紧密的融合与汇通,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基本能力;为学生蓄积发展的可贵动力,即愿意提升更美好的人生境界、开拓更广远的人生视野、创造更丰美的人生价值的动力;全力推动主动式全生活品格的学习模式。 4对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4.1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 目前,高职院校已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对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但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推进方式取决于学校自发层面,缺乏统一的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部分院校还停留在书面探讨阶段。因此,统一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是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4.2建立多层级的通识教育统筹机构 通识教育能够较快地得到全面实施和推进,主要是将综合型大学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成功移植到高职院校,形成多层级的通识教育统筹机构,为通识教育的推行创造了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可以借鉴专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模式,成立通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不同领域的分教学指导委员会,统筹制定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框架和实施标准。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学校层级的“通识教育中心”,统筹规划实施学校通识教育活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将其提升至一级教学机构。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面统筹协调高职教育领域通识教育的实施,出台相关制度规定以提供更好的行政支持。 4.3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目前,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和公共必修课三种形式。开课教师资质审定、课程评估标准和课程评估方式等均缺少制度依托,课程教学质量无法把控。因此,制定和完善学校层面的通识教育相关制度规定,做到通识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可控化,是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4.4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现阶段,高职院校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学术活跃度偏低,通识教育课程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造成该领域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鲜见,各种学术交流平台和活动的缺乏也让高职院校通识教育领域正在寻求更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的机会。因此,有效提升通识教育领域的学术活性,对通识教育长期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院校之间可以通过交流会、分享会、研讨会、论坛、学术期刊等各种平台和载体,为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保持通识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陈志刚 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论文:探索经贸专业职业素质培育体制的构建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描述 为了能胜任毕业后即将面对的不同职业,同时获得个人职业前景的顺利发展,学生除了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养成针对不同行业的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决定了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会处于更加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既包括与经贸活动有关的专业职业技能,例如基本商务知识、法律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包括如下一些内容:一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自信心、抗挫折、团队合作精神、情绪控制力、主动、灵活、坚持等,二是人际影响力。例如沟通、说服、演讲、关系技巧等,三是自我管理能力。例如时间管理、个人形象管理、自我规划等,四是审美管理能力。例如礼仪、社会和职业形象管理等。 二、构建高职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途径 1.开设经贸类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系列课程,创建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必修课程中,除了要开设一些基础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例如《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创业与新新》、《就业指导》、《职业道德修养》之外,经贸类专业还需要特别开设例如《职业形象塑造》、《人际沟通》、《中国传统文化》等与经贸文化和人文素质有关的选修课。而对于经贸类不同的专业,职业素质选修课应有所区别。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应增加跨文化沟通内容,而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则侧重个人形象管理和礼仪知识方面的内容,对营销专业则加重心理素质训练方面的选修内容。 必修或选修的素质系列教育课程要贯穿三年的学习过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经贸类职业素质。与此同时,要改变以往只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考核指标的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包括学习和日常行为在内的全方位的跟踪考核,构建全面的职业素质考核体系。经贸类专业应增加例如商业道德、行为规范、组织能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方面的考核,并给予一定的分数达标要求,把隐形的职业素质通过一套有形的指标体系反映出来,给每位学生建立完整的学生素质测评表,同时要把此表反映在毕业生推荐表上,供用人单位参考。 2.深入推进与经贸类企业的互动与合作,积累职场实践经验 企业是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更早更多地接触企业进入企业,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通过岗位认识、参观学习、课余兼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充分融入企业氛围之中,传递企业的效率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等,也客观地认识到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全方位做好胜任未来岗位的准备,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打好基础,以职场实践促进职业素质的提高。邀请行业、企业的专家、一线工作人员、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进入学校,为在校学生作如“财务人员职业能力与素养”、“物流业发展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等职业素质系列专题讲座和报告等,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获得有关企业的信息、企业的用人要求,感受来自于企业的文化,触摸到市场的脉搏,有效的缩短学生从“校园人”到“职业人”转变的时间。 3.打造独特的经贸类校园文化,提高人文素质 良好的职业素质培养,不是靠哪一门具体课程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是在一种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的长期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为了培养适合经贸类专业的职业素质,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营造经贸类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例如可以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说“行业话”、说“企业话”,把一些著名的商业企业照片、成功商业人士的个人成长故事、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经贸类职业相关的内容,张贴公布在校园的显眼位置,而且一定要定期更新,让学生感受到经贸类行业的日新月异的特征,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与经贸类有关第二、三课堂,开展各种经贸类社团活动、各种经贸类协会活动、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经贸类职业技能节,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营造浓厚的经贸技能操作氛围。支持鼓励学生们参加如“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等经贸类全国各地技能大赛,重奖技能竞赛的优胜团队和个人,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专业的热爱,提高职业技能素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进行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辅导。 4.加强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培育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 将职业规划从入学开始就引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中,倡导学生科学系统地将专业、学业、职业统一起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学生们就能与专业教师和同专业的毕业生面对面交流,通过“了解职业倾向”、“职业近路及职场探索”、“职场伦理测评”等方面的在线测评,分析出学生的各种职业素养,并给出适合的职业选择,形成该学生的“人才DNA资料”。根据测评结果,系统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来做好职业规划,并指导他们根据所选职业的要求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合理安排好3年的学习计划。 例如,某一经贸类专业新生在入学时将自己的职业定位暂时选择为“人力资源”,他则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学习、选修课学习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的考证,来让自己在未来的3年学有专攻,为自己走向社会选择职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帮助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指导,帮助学生熟悉自我与社会,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吃苦耐劳品质、合作精神,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实现大学生由择业、就业逐步发展到职业、事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明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探析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稳定性差,自主创业比例低。本文通过对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归纳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加强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 创业能力培养 现状 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引擎。数据显示,通过“双创”,2014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一万家以上。园林行业是河北省高度重视、重点发展的产业,现河北省已形成了园林环保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沧州紧临京、津、唐,渤海新区是我省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的重点区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使园林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从事园林苗木、工程等相关产业,已成为越来越多人自主创业的首选。目前国内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很高,但是学生的就业稳定性却不高,能够真正自主创业的比例更低。因此,如何提高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创业能力的提升,拓展就业空间,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很少,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非常欠缺,创业教育一般只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有所涉及,但不是重点[1],[2]。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少,缺乏对创业能力和知识的系统认识[3]。社会上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园林技术简单好学,含金量低,应用范围小。园林技术专业学生一般都来自农村,很多家长和学生选择园林专业,是为了好拿文凭,并不想真正从事该行业,更别说是从事创业工作了。园林行业创业存在投资大、周期长、可控性小、见效慢、对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目前,大多数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训、实习时间都有限,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实践经验积累不足,这些问题都在客观上弱化了学生的创业热情。 (二)创业能力培养师资弱,课程体系不完善。 对园林技术专业教师来说,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为行业领域企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技术人员。在校学习期间,学生缺乏系统的、完整的创业教育实践历练,没有得到专门的、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训。学生无法从创业教育中获得创业知识。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没有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课程,没有专任教师教授学生如何创业,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做好一个企业,等等,造成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创业理论知识不全、实践经验不足、创业准备不足等问题。 (三)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欠佳,实践实训环节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创业能力平台建设中存在重实训基地建设,轻内涵建设,挂牌多,真正应用少,大多数创业平台属于花架子,流于形式。现有的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主要是小规模的实习场、城市公园及顶岗实习企业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较少,个别的创业指导,层次比较低,一般局限于商品销售等,与园林技术专业结合少,参与园林行业经营环节的实践实训机会少。 (四)市场意识弱,商业思维能力有待培养。 由于校园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学生在校期间培养专业技能多,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对市场认识不深入,头脑中的市场意识不强。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和良好的商业思维,才能创业成功。因此,在校期间必须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提高学生的商业思维能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分析 (一)教育定位没有完全实现转变。 我国的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并没有实现完全转变,在一些领域工作思考上还受原来模式的影响。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就是培养技能型高素工人,毕业生就应进企业做工人。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应是创业主体,与创业距离比较远。因此,在学生培养上只着重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创业能力培养。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可以通过专业技能证书考试进行检验,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也可以在企业中很快展现出来。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培养,培养的成效有一定的滞后性,显性不强,造成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检验难,建设成绩不明显。只有摈弃这种政绩观,补齐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这块短板,才能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三)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创业平台建设上投入不足,实践实训设施不多。有的院校只是设立了办公室或是几间空房屋,没有实质性投入。学生的创业实践必须是到市场中进行才能真正提高创业能力。学生在创业实践中,一般都存在创业资金少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给学生建设一个低成本的创业平台,成为学生创业腾飞的孵化器。同时,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探析 (一)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理念。 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而且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尤其是创业能力培养,把就业与创业的重要性提高到同一水平。要改变教授学生一种专业技能的教学培养模式,就要形成多学科交叉教学培养模式,让学生具备多种技能潜质,为学生自己创业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各行各业的高技能型技术人才,而且要培养成千上万的小老板。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要全面开展创业能力培养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是主要的落脚点。在目前实施的园林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开设创业能力培养课程。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将创业能力培养贯穿大学教育过程的始终,对成功创业必须具备的意识、特质、能力和知识系统地进行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的创业精神、素质、能力提升。 (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基础。今年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组建了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对园林技术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创业教育的教授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创业能力培养平台。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和完善创业能力平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园林企业共建实践实训平台,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2+1”培养模式,在园林及其相关企业进行一年的多岗位顶岗实习,通过多岗位顶岗实习,学生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学习企业管理、运营、生产知识和技能,了解市场动态和发展规律,实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二是加大资源整合与投入,进行校园创业基地建设,让学生能够实现创业实践,达到创业的持续发展。三是加大学生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创业扶持制度,对学生创业资金给予支持,建立可持续、可运转的创业扶持基金。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关键点”探索实践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实际,从学生、教师、实验员、辅导员、工程师和总经理的多重角度思考,梳理高职园林专业教学的“关键点”,形成“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二年级抓技能,喜欢最关键;三年级抓推销,行动硬指标”的教学框架,以园林13级为教改试点,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书写“立体就业推荐书”,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高职学生的专业成就感与就业自信心。 关键词:高职园林;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关键点;教学法 0 引言 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分院以学生规模最大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含园林规划设计方向)13级为试点,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教师牵头,以园林工程技术教研室为依托,积极探索基于“关键点”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规划为前提,以实践技能为中心,以就业推销为保障,抓住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按年级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既保障大多数学生在所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关键课程的学习“达优”,又在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干精神,不但学会“做事”,还学会“做人”,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时综合发展[1]。经过在13级9个班的试点,从顶岗实习找单位的情况来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1 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 1.1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探寻合适技术路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①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大学生结合个人自身情况以及眼前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选择职业道路,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教育、发展计划和行动方案。包括五个方面:立足身心健康,积极自我悦纳;围绕学习实践,自然适应过渡;依托职业性向,选择自己所长;根据最佳定位,享受和谐人生;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其本质上是要解决“我将来要干什么”的问题,即选择职业方向和设定职业目标。②技术路径选择主要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天赋和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入职的最佳匹配,将每个学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整合进个人的生涯发展进程之中,实现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职业性向来看,擅长与事物打交道为基本路径,擅长与他人打交道为高期望路径,擅长与自己打交道则为创新路径。从职业锚来看,乐趣、技能和价值,三者居其一为蹩脚路径,三者居其二为常规路径,三者均居为幸福和谐路径。从职业和使命的区别来看,唯有顺应职业要求、听从内心召唤才是最成功的技术路径。③行为养成课包括军训及国防教育,入学、安全及毕业教育,劳动课,卫生习惯,节约意识,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等。是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作为学生发展的要素,以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为活动载体,以过程记录作为考核手段,积极引导学生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养成良好学风和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 1.2 了解园林发展趋势,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中国经典名园赏析报告 ①听一场现代园林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现代园林九大要素:基础构骨架,掇山得精神,理水寄深情,园路引游人,建筑定风格,植物显生机,动物富动感,细节定成败,意境是关键。天人合一的终极趋势是人工创造的“第二自然”尽可能生态化;提高经营效益的第一感性趋势是从细微处精心营造景观细节;营造精品园林的理性趋势是理顺主题文脉,突显园林意境;最接大众地气的必然趋势是大地园林化和旅游乡村化。现代园林要符合人们想与自然融合的迫切要求,引导人们回归自然,并从中找到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②在系统学习园林手绘表现技法、园林艺术、中国园林史、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植物和园林工程硬质材料等平台课的基础上,选择一处经典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网师园,南京瞻园,上海豫园,无锡寄畅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个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西安大唐芙蓉园,临潼华清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景观),从构图布局、建筑景观和植物等方面进行多方赏析,包括分析报告、照片比对、局部手绘、材料统计和景点特色等方面,做成PPT在班内和年级进行广泛交流,激发同学们学习园林的潜能和热情。 3.2 取得职业技能证书,力争参加技能大赛 ①职业技能证书是在这个岗位上所能达到的技术等级资格证书,一般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等。园林专业主要有绿化工、测量放线工、花卉园艺师、草坪建植工、林木种苗工和制图员,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为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②技能大赛选拔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型、应用型。预示着尊重劳动、尊重技能、重视职业教育的时代初见端倪,正成为引领社会尊技重职的风向标[8]。③学院举办第十五届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节,由教务处、学生与保卫处牵头,分别由12个分院承办,竞赛项目逐年增设,今年设有77项,其中个人赛60项、团体赛17项。生态环境工程分院承办的个人赛有花卉艺术设计、手绘表现技法、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微景园施工等7项。通过举办技能竞赛节,营造全院职业技能培养的良好氛围,掀起全院技能训练的新高潮。既为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高水平选手,也强化学生技能培养工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实现了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真正实现高技能的普及教育[9]。 3.3 带着两项实训任务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熟悉岗位的综合实践,一般进行5~7月,由具有较强实践经验和工作责任心的专业课专任教师和实习单位技术人员(兼职指导教师)共同组织实施。有效弥补校内实习基地缺陷的同时,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但从近几年的调查情况来看,企业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基本上不会为学生全程提供对口的、循序渐进的专业技能实习。除非学院有计划地派出专业骨干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或“送教上门”,为其开展各类专业培养,通过技术服务、加深企业对学校的了解[10]。今年顶岗实习时,同时安排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综合实训和园林工程管理综合实训,前者要求学生结合顶岗实习完成5个以上的技能训练项目,至少包括施工放线、园路施工、置石或塑山、乔木栽植和草坪播种,并形成施工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后者借用实习单位资料完成一套完整的资格预审文件、某一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和工程量清单计价及投标文件。返校后,按照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程序,在专用评标室使用造价及招投标管理平台进行模拟投标,包括递交标书、统一开标、电子评标、专家评标、结果公示和签订合同等环节。中标单位再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修改后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凡中标者为本年度优秀顶岗实习学生,由实习老师优先推荐、介绍就业单位。 3.4 整理用行动书写的就业指导书,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生正确择业就业观的树立及就业竞争力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多年就业实践指导,按照学年有计划、有步骤、递进式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邀请企业老总开设就业专题讲座和请优秀毕业生来校参加从业经验交流会的基础上,将就业指导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认识自己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感受到就业压力,增强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认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11]。园林13级田小惠、赵伟恒、魏培峰等7名同学,用项目实习报告(平面图、效果图、说明书和清单计价)、三维动画、制作的园林沙盘和微景园、发表的案例论文(和教师项目合作)等实际行动书写的立体就业推荐书,被老师推介到陕西一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直接上岗,从事校园文化景观设计,得到企业的认可和重用。 总之,高职专业教学的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就业教育系统。经过试点,其完整的过程应该是:在有代表性地进行专业现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老师的社会服务项目,根据学生实际设置若干局部项目,进行实战综合设计;再经过评比选择优秀设计方案,制作园林沙盘或建造微景园;最后综合所有成绩,为同学推荐一份与其能力相适应的顶岗实习单位,并补充完善其他综合实习,为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而其“关键点”在于:①一年级抓方向,适合最重要:从走进大学第一天开始,就应接受有关职业规划的理念,并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避免毕业前夕的不知所措[12]。②二年级抓技能,喜欢最关键:主要是基本就业能力的培养和准备,是职业理想教育的延续。③三年级抓推销,行动硬指标:这是就业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学生择业前素质和能力的集训阶段。只要使大学生能主动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职业的判断进行学习,就能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既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高职院校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然而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侧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却忽略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因此它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而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改革也是势在必行。探讨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这一议题,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园林技术 PhotoShop 1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1.1人才的培养方案不适应岗位的需求 就目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来看,教授的内容完全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章节式的学习。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技巧,但是却不够在一个完整的项目中综合运用这些技巧。因为他们缺乏完整性的练习,不知道一个完整的项目到底包括哪些流程,而且对于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更没有任何的操作经验。 然而除了课程内容之外,教学的环境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因为目前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既没有按照真实的工作情境来设定,也没有任何企业文化的概念。它只是按照一个高职课堂的情况来设定的。这不但不利于一体化教学的开展,也会遏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对于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技能型的人才的培养,也是最大的阻碍。 1.2现阶段的授课方式不适应教学目标 (1)教材杂乱不规范 由于缺乏关于园林设计方面专业的教材,目前高职院校所用的平面设计课程教材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侧重。然而很明显的是,大部分教材只是单纯地罗列出知识点在内容的编排上毫无新意可言,而且更忽视了平面设计所要求的系统性原则和专业性原则。 (2)课时紧凑内容多 平面设计作为园林专业中利用计算机操作的课程,学生们应该在大量的实践操作中熟悉并掌握各种所学的知识技巧。然而事实上,学生们必须在较少的课时中学习较多的内容,这就显示出来学校不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来安排课时的弊端。因为这样并不能使他们很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 (3)授课方法不科学 一般的教学都比较重视理论基础的掌握,却忽略了课程本身的特点所在。庞大的知识体系的讲解,使得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熟悉操作PS软件,就很难让他们通过PS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更难以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3学生的自我认识不适应学习的目的 平面设计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运用PS进行图像的美化以及设计的创作。所以,在学习PS软件的时候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软件的操作技巧之外,还要培养他们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审美的能力。不过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他们所体现出来的能力也各有差异,对平面设计课程的领悟能力也会导致不同的审美观点。由于专业的限制,园林专业的学生对于平面设计的理解可能会更侧重于掌握PS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忽略了设计的整体效果。他们把图像处理的过程放在首要位置,因此创造出来的作品可能会缺少艺术性和美观性。 1.4课程的评估方式不适应考核的目的 就现阶段的评价方式来看,所得出的结果往往会忽略了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却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就会产生消极的想法而削减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上机考试就会过分注重考查软件的基础操作,而将学生遇到问题时的应对能力放在次要位置。一般最后考查的内容都是之前的案例,这样只会迫使学生去死记硬背换取高分,而并不能真正做到对软件的灵活运用。分数只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之一,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或者教师就可以忽视学习过程或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2园林技术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深思 2.1合理安排课时及课程内容 在学习平面设计课程的第一个学期,应该以熟练掌握PS软件的运用技巧为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堂内容以及课后作业,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图像设计和处理。第二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则要像专业靠拢,必须紧密围绕园林专业所展开,逐步加深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在课程的后阶段,要通过综合的案例让学生能熟练使用PS进行图像的处理和园林的设计等。 2.2边讲边操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讲解知识和操作技巧之前,教师可以多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案例给学生赏析。并且在展示的过程中加以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为学生们认真听讲做了铺垫。而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后,教师可以边讲学生边练。这样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平面设计的课程也必须直接在机房进行,而不是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 2.3利用网络,在线答疑 网络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也方便了教学和学习。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课堂内容进行探讨。对于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在线的答疑。同时,教师可以把每个案例的操作过程上传,供学生下载参考或继续学习。 2.4评价方式合理化 评价方式关乎着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说,高职学生对学习比较散漫积极性较差。而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就在于科学的合理的期末评估方式。 (1)出勤率与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出勤率是每个学生都能完成的。而课堂表现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2)课后的案列作业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这考察了学生是否能及时完成每堂课老师所预留的作业,以及作业的质量。可以从设计是否符合创意性的原则以及设计的整体是否合理等方面综合给分。 (3)期末的上机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期末的考试重点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及技巧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考试的试题要比平时的作业稍有难度一些。 3结语 综上所述,突出实践的重要性的课程改革,在初步已经获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开始进一步研究图像的处理技术。这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教与学融为一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学的质量。事实证明,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效果,只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下去必将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而这,也对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产生了不可忽略的积极影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对现行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进行了剖析,并根据市场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要求,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建设为例,探讨在“工学研融合”的思想指导下构建符合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工学研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进行高等教育又要注重职业的培养教育,坚持服务的宗旨,面向就业,坚持科学研发和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方针。要求高职教育将人才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素质。“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研究”和“学工结合”想结合,把学习、工作还有研究探索相结合,互惠互利,并且解决当前各高职院校和职业技术培养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和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课程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开发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认为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 一、高职院校中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各大职业院校关于农林类的课程多数设置为:园林生态学,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学,园林规划和观赏植物学这几大专业课;并且,还有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这几项课程安排,包括:理化基础,艺术设计基础和植物学基础。这些课程的设计未能摆脱学科模式,课程的设置仍以学科为中心。这种课程结构只片面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课程的设置没有能够体现行业的发展,教学内容明显滞后;课程评价体系单一化,偏重理论知识的评价,忽视实践技术技能的评价;校企合作缺乏利益协调机制,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思路 在构建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积极引入现代种植业核心技术标准,分析园林技术专业核心岗位技术技能要求,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型课程标准。学校应按照园林企业的要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学生职业核心岗位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的培养。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改革的起点,同时也是终点,是构建合理、科学、适用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也有别于普通职业中专、中等职业学校等培养的技工人才。“工学研融合”新型课程体系的实施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实践,是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具备全面的从事园林工作的职业素质,掌握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与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技术技能,从事园林领域内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与学生人文素养融合 在课程体系中增加现代园林的发展现状、城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开设园林艺术、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诗词鉴赏、摄影、茶艺文化等限选课程。 (三)课程与“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融合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必须紧扣专业的发展变化,将时下最时髦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引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对不符合时展的课程和内容进行调整,并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的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 (四)科研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 将科研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并贯穿于整个实践课程体系中,在实践教学中将实践教学课程与配套科研项目结合,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科研试验设计,并顺利实施试验项目。通过点(实训课)―线(课程实训)―面(生产性实训)―体(顶岗实习)一整套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五)科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融合 要求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与校内或校外指导老师负责的科研项目或设计施工项目挂钩,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或毕业设计直接深入到科研或设计施工一线,负责具体的一项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行3年来学习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工作。 三、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教育体系是通过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并且作为一种办学特色,这是人才培养的非常重要的一种载体,这就要求该体系要注意课程质量和课程特色,这对高职教育的特色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年江苏省各部门对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重视、支持和改革,要求学院不断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就业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为主线;以典型的工作过程中各工序确立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园林行业季节性明显的特点,根据一个完整的生长季(一年)来安排人才培养内容,最终形成以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景观项目设计、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为核心能力的“四融合项目化的工学研融合”课程体系。按照“适用、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分四个阶段安排文化素质课程、职业技术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另外,要坚持校企合作原则,从教学上来说,要由浅及深;从项目来说要由单一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实训练习来说,要由简到难,逐步增加难度,增加学生的实践,“四融合项目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认知实训、非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四个阶段组成。 (一)认知实训,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 在第1学期安排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理论、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军事训练、安全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诗词鉴赏、摄影等文化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的认识实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园林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通过园林绿地、城市公园和园林企业现场参观、企业专家讲座、职业规划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和工作环境的感观认识,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行业、融入行业和规划职业。 (二)非生产性的基本专业技能实训,将现代园林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与职业技术课程融合 在第2~4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绘画、中外园林史、植物与植物生理、园林工程制图、园林测量等职业基础课程和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种苗生产、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工程(一)、园林工程(二)、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等职业核心课程。同时,在校内实训基地接受统一的教学和实训,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积极引入时下最流行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紧扣行业脉搏,帮助学生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运用能力。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按“任务驱动+阶段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江苏中药科技示范园、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园林园艺系校内实训基地,合理轮流安排学生到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技能训练,通过项目训练掌握专项技能,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素质。 (三)生产性实训,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教师科研、企业技术与职业拓展课程融合 在第5学期,理论教学方面安排室内绿化装饰、园林机械、园林艺术、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监理、花艺与盆景技艺、茶艺文化等职业拓展课程,项目实战方面以单个项目生产任务的形式落实综合技能训练,在职业拓展课程中将教师科研、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企业技术研发项目与课程融合,以真实科研项目为依托来设置课程,积极吸纳学生参与科技研发过程,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工作方法能力。结合市场的需求和园林校企合作单位的研发生产计划,种苗生产方向学生分组安排到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龙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和江苏同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进行花卉的培植与研发,培育品种有兰花、蝴蝶兰、杜鹃花等多种;规划设计方向安排到泰州市格林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设计工作;工程施工与管理方向学生分组江苏星美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万润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助进行园林景观工程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与管理、项目竣工图的测量与绘制和园林工程结算书的编制等工作。 (四)顶岗实习,将科技服务于顶岗实习融合 在第6学期,在高年级学生定岗实习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工作任务,联合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共同组建“园林植物种苗生产与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师生混编科技服务团队,采用“品种+技术+基地”套餐式服务模式,深入企业一线提供专业科技服务。按照企业的发展要求,对在校学生进行各项培训和训练,提升他们的技能知识,从而能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应对性,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胜任本专业的工作,增加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 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研融合”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保障 (一)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载体和保障是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他是“工学研融合”的一种形式。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紧扣区域经济发展,联合地方政府、园林行业协会和园林龙头企业,打造完善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现已建成占地1500亩的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占地1200亩的江苏中药科技园和占地100亩的园林校内实训基地,使基地与实训室相得益彰,形成“课堂―试验场―种植场”、“学习―研究―工作”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的有利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 (二)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学校发展的资源的教师,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创建双师工作站、设置“教学―科研互动岗”和实施“333”计划,鼓励教师申报实施科技攻关项目,参与科技项目的研发和技术改造,将“科研”这一指挥杠杆完全纳入到师资队伍培养和考核体系中,促使更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本质上有机统一,科研在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将“研”融入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全过程,拓宽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经过多年来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才是培养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努力将科研成果与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园林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出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者简介:张衡锋(1980-),男,江苏宜兴人,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系教学秘书,讲师,研究方向: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 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创建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创新和改革的角度,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构建、工学结合课程及双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保障体系建设的论述,探索符合我国园林行业发展亟需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随着社会人文和科技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加速,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园林专业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宽知识、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园林专业的专门人才。从专业结构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覆盖的领域迅速扩大。从城市到农村,涵盖了一切人居环境的美化活动。在新疆,园林企业的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依据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本专业岗位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广、工作能力强、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的高级园林建设与管理人才。具备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满足城市建设部门、园林、花卉企业从事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等岗位要求。为满足社会及行业对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结合园林科技学院承担学校绿化养护及嘉禾新居居住区绿化种植项目的实施,对顶岗实习及预就业实习企业的调研,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了“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新疆园林行业发展和园林专业现状,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线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切入点,以新疆园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基于新疆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程序,结合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就业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三段式指学生能力培养,分三阶段展开,即是第一阶段在校内培养绿化养护能力(实践教学与教学实习完成);第二阶段在合作企业的施工和设计项目中培养施工组织、设计能力(顶岗实习完成);第三阶段在预就业单位培养社会工作能力(预就业实习)。两联动指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广泛与企业合作,每个教学年度开始前向企业征召可以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项目,即企业施工项目等于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工程任务联动,实践教学时间随工期机动,第一二学期教学实习为主的时期为一期联动;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为二期联动;最终实现就业能力递进。 (二)“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方式 “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获取的重要成果,是综合行业工作程序,以园林工程项目工作全过程为载体,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由浅入深的能力培养规律而形成的。其中理论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约占总课时量的50%,技术技能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其合计约占总课时量的50%。顶岗实习和预就业实习约占技术技能教学课时的60%。 1.第一学期以理论学习为主,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第二学期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教学及工学结合生产性实训学期,根据季节以企业的项目任务为载体,加强技能学习,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时期,教学实习主要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及昌吉周边苗木生产企业基地等单位。结合企业生产需求,进行生产任务(项目)与课程内容的高度结合,实地技能学习和操练,通过1~2学期的学习和实践,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将掌握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的技能,能够承担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植物养护”岗位工作;而此时,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岗位知识和技能又是学生3~6学期要学习的知识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教学实习即为第一阶段“联动一期”。 3.第三学期为专业及专业核心课学时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场、实训室完成初级训练。 4.第四学期主要为顶岗实习教学时期,借助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外58家合作企业,使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具体岗位,完整地完成企业中的一个园林工程项目,进行技能学习、技能检验与行业实践。并且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所学技能相互融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5.第五学期为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充分凸显行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要求。 6.第六学期学生进入预就业实习阶段,确定自己的就业岗位和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这个时期为“联动二期”,也是学生社会工作能力形成期。 二、以“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设计开发课程 (一)校企合作构建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依托,深入开展职业岗位调研,凝练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国家绿化工、花卉工、预算员、绘图员、施工员等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现工学结合、课证一体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开发,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标准。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之上加大了各门课程的开发,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设计,按照每门课程在典型工作任务中所处的环节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根据真实工作过程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教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不脱节。 2.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实践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的成绩评价体系。打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训项目进阶式通道,以精品课程为支撑,合理划分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从基本技能逐步向核心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践课程体系。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合并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实训教学时间,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园林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及核心课程 依据企业调研及校园绿化、嘉禾新居绿化工程实施操作,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模式,对职业工作岗位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由岗位群―主要岗位―典型任务―核心技能―核心课程―课程群,开发课程和核心课程。 1.岗位群。园林植物生产管护岗位群、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位群、园林规划设计岗位群;主要岗位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岗、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岗、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岗、施工内业岗、景观设计岗。 2.核心技能。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技术、园林植物整形修剪技术、园林植物培育土肥水管理技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技术、施工放线、管网布设、大树移栽、识别工程设计图、常用工程材料识别、编制园林工程流水施工组织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网络图计划编制、园林工程招投标文件编制、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园林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计算、园林工程各项工程量计算规则、园林工程施工图预算书编写、园林设计平面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 3.核心课程。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工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4.建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21门,其中,专业基础课10门,包括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制图、园林测量、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美、园林苗圃、园林植物学、园林文件撰写、园林建筑技等;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园林树木分类与栽培技术、园林花卉栽培技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园林工程预算、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制图等;专业拓展课程4门,包括园林法规与标准、插花与花卉装饰技术、园林景观效果图制作、园林史;公共基础课程9门,包括英语、体育、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等。 三、“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保障条件 (一)“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配备与建设 高职院校的优势就在于创建与众不同的、跟踪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专业,这就有赖于一支由学术人才、技术人才领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校企合作选派专业教师到施工、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带头实践锻炼;同时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即外聘兼职教师)。选聘基础理论扎实、实践操作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理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辟专业建设有效途径。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已有33位专兼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11人,占3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2人,占70%。 (二)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如何与企业建立长久、稳定的互惠互利合作运行机制,是示范性院校建设的突破点。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并做如下工作。 1.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权利,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利用专业技术优势与合作,实施科技攻关、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 3.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实施互兼互聘。 4.聘请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监控专业和课程建设。 5.定期召开一次校企座谈会:探讨专业建设;解决顶岗实习中合作教学管理问题;宣传学校专业建设发展概况,发放职业教育理论文章,使企业了解、认同学校,支持职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与建设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先后建成实训室3个:《园林制图室》、《园林规划设计室》、《花卉装饰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场2个:《园林植物养护实训场》、《园林工程实训中心》。在教师教学实验实训和顶岗实习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校外实训基地条件。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群,目前已有51家校企合作企业,确保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带薪顶岗实习半年以上,为专业教学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构建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针对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及毕业生毕业班后的发展轨迹,建立并完善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共同方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及数字化评价系统,减少人为和操作失误,形成循环、动态、开放、不断完善的网上评价体系。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相接轨,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接轨。建立了以学校为核心、教学行政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监控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两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质量。引入社会评价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与工作任务要求引入教学内容评价;将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融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建立网上评价系统,将专业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公示于众,接受用人单位、行业联合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的监督与评价,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基于厚基础、宽口径园林技术专业的《园林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 近些年来,社会对园林行业的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园林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设计也较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课程开设的意义,并对课程培养目标和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园林艺术 园林技术 教学设计 1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园林环境的要求日趋增加。园林行业的服务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园林功能日趋多元化。园林学也成为更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艺术性成为其显著的学科特点。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优秀园林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园林技术专业需要开设园林艺术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给学生传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体现艺术性的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园林空间构图艺术,具备对园林景观艺术性的鉴赏和初步的设计、组织能力,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 2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定:学生能够运用各造园要素进行园林风景构图、空间组织,具备鉴赏、设计园林空间与现场方案调整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界定园林范畴;对景观进行艺术处理;园林色彩的构图;园林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的鉴赏能力;配置园林植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提高学生对园林造景要素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配置、色彩搭配、构图空间营造的能力。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为:能够识别地形、置石、水体、水岸的类型;能进行园林建筑的鉴赏;能进行园林小品的鉴赏;.能进行道路广场的赏析;能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对景观艺术性进行分析;能够合理地设计园林色彩的构图;能组织园林空间;能创造园林空间意境。 2.2知识目标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将要培养的知识目标总结如下:能说出:园林的概念和范畴、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规划形式;景观、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园林地形的改造类型、假山布局、置石形式、水体类型及水岸的处理;园林建筑的类型,陈述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借景、色彩与质感艺术;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作用;园路的布局艺术、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技艺、不同环境选择植物的原则;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3课程设计思路 3.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技术员岗位的所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园林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园林企业对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实际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美的鉴赏和创作水平。 3.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典型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为切入点,根据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园林风景艺术欣赏至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教学项目将主要突出学生对园林美的鉴赏能力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园林相关实际工作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4教学设计 项目一:园林形式与空间布局 内容描述:美的思想、特征及园林美、园林空间布局、园林艺术布局、景点与游赏路线的布置、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总体布局形式确定的方法;掌握园林构图中形式美的法则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中应用了哪些景观艺术表现手法,了解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方法能力:能准确陈述景观和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学习经典园林设计作品基础上建立独立设计园林作品的意识,将园林空间的组织手法运用于园林构图中;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花卉供应企业。 项目二:园林意境创造 内容描述:意境与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直接表达方式、间接表达方式。 知识目标:了解意境与园林意境及其创造方式;掌握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依据要求确定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方法能力:能根据现状确定最佳的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草坪供应企业。 项目三:园林构成要素艺术造景 内容描述:地形设计的原则、小地形营造艺术、园林堆山艺术、园林置石艺术、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艺术欣赏的意义及作用。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方法;掌握密切山水关系的方法;掌握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植物景观配置方式与方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的构成要素造景艺术手法,了解园林艺术的欣赏方法。方法能力:能够根据园林现状特点确定最佳的造景艺术手法;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苗木供应企业。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如何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和3S技术的内涵,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对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培养所产生的影响。在风景园林专业建立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空间数据的理解,使学生掌握获取数据的能力与空间分析方法,以及一定的数据库技能。本论文提出在教学内容上应围绕规划设计课程,设置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各个模块应与相应的规划设计课程相组合,且自成一体。本论文最后提出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的难点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 一、引言 风景园林学是保护、规划、设计和可持续管理人文自然环境的综合性学科[1]。在世界性的环境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空间与生态问题逐渐成为风景园林的中心课题。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生态理念,在掌握空间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并引导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实施。20世纪后半叶,不少学者提出了面向园林规划的、区域规划的生态分析模型。不断发展的景观生态学及其指数方法大量应用在景观分析中,从而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景观结构与动态过程,并为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规划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风景园林的规划与分析离不开空间信息技术的支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建立现代风景园林专业。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和环境生态危机的涌现,风景园林专业逐渐受到重视,社会需求大幅增加[2]。中国的风景园林专业属于工学和农林学科领域,在教育方法上比较重视空间规划设计、植物配置与设计制图方面的训练,缺乏对于空间信息处理技能的基本训练,而中国空间技术的进步也未能与蓬勃发展的风景园林教育有效结合。在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与自然方面的问题,处理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因此掌握一定的空间信息分析技术显得尤为迫切。高等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考虑纳入相应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这对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教学内容是有益的探索。 二、“数字地球”与3S技术 “数字地球”是空间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概念。“数字地球”的构想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提出的,其实质是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与计算机构成的数字化地理虚拟系统,目的是使人们能够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自由地链接、调用地理信息。“数字地球”的核心是3S集成技术。 3S包括GPS、RS和GIS。GPS即全球定位系统,可通过坐标系统进行全天候精确定位、定性和定时,在导航、测绘、军事、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RS即遥感技术,各类卫星遥感能够全天候对地表实时监测,深入、准确地监测地表景观的状态。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各类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数据库平台,能够进行各类空间分析、演变分析与三维成像。GIS、RS与GPS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具有共通性,能够达到无缝连接,极大地拓展了风景园林中分析、规划与设计的一体化能力。 三、空间信息技术促进风景园林专业技能变革 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幅促进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技能的变革。主要的变化包括空间数据、景观的监测与分析、工作效率化方面。 风景园林研究、规划和设计均涉及各类空间数据。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获取、处理有效的数据是重要的专业技能。针对基础数据内容庞杂、种类繁多且尺度不一的特点,我国已经着手建设地图数据库、测绘档案等数据基础设施。各类商业遥感影像也是重要的数据源,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有针对性的调取。规划设计人员能够在GIS平台上,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掌握基地的地表状况,提高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地貌景观进行广域、实时、高精度的监测,并通过GIS进行定量化分析;通过RS和GIS技术,规划师可以定量地掌握绿地植被分布状态,在GIS中可以进行时间序列演变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热岛分析、空间分析(包括网络分析、可达性分析、叠加分析等)、景观指数分析等,为绿地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提供基本的依据。 引入数字技术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空间数字信息技术,尤其是3S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数据与软件的无缝兼容,推动了园林设计的自动化进程。设计自动化包括办公流程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输入输出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办公电子设备与软件集成化发展提高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效率,国家大力推动的数据标准化与共享化也有力提升了规划设计人员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3]。 四、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一)加强对空间数据的理解 风景园林专业的规划设计课程涉及到空间数据的处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上是围绕空间数据的获取、处理、分析而展开的。目前学生普遍缺乏对空间数据的理解,对于空间数据的基本属性、数据的格式与转换、数据的来源缺少科学的认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各类空间数据的特征、理解数据的含义和表达、了解数据的来源途径和获取方法,熟练运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转换技能,为识别有效数据、处理数据奠定基础。 (二)掌握空间数据的获取能力 空间数据来源广泛、质量混杂,初学者往往难以理清数据的来源渠道。比如有学生在课题中利用遥感图像进行绿化地解析,所采用的数据为网络下载的栅格数据,这类数据失真性较大,并不能用于绿地定量研究。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了解有效数据的获取途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国际、国家和省市等相关机构和商业公司的各类空间数据范围及其特性,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用途,使学生具有识别有效数据,掌握有效数据获取途径的能力。 (三)掌握基本的空间分析方法 深入、正确的空间分析是获得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前提,也是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基础。因此,应使园林专业学生了解、掌握利用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和进行空间分析的方法。GIS平台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表面分析、计量统计等功能,可进行时间序列演变与空间格局的量化分析,也可以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各类景观指数的演算,并制作相应的主题图,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四)掌握数据库能力 数据库是对各类工作数据的管理平台。对于景观规划、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方向的学生来说,需要收集、管理各类园林资源、植物和地理空间数据。而现实状况中,这些数据往往数量庞大、来源复杂、格式多样,如何管理好这些数据成为影响工作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库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方法。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应使学生获得数据库构建技能,进一步提升其管理数据、使用数据的能力与效率,对其将来的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空间信息技术课程设置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紧密。而空间信息技术本身是系统性的科学,因此需要以风景园林专业特点为中心进行知识点提炼,建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教学体系。风景园林专业课程包括理论与设计两大类型,成系列的规划设计课程为教学体系的中心,相关理论知识点是围绕提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这个目标来设置的。因此,空间信息技术课程也应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空间数据处理技能达到提高规划设计能力的目的[4,5]。 一般来说,高校园林专业所设置的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括园林设计与园林规划两大内容。园林设计是针对中小尺度的场地,包括庭园设计、专类公园设计、综合公园设计、广场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街旁绿地设计、带状公园设计等课程,园林规划是在大尺度的场地上实施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区规划、度假区景观规划、滨水区景观规划等。设计的尺度越大,与城市、社区以及自然环境的关系越复杂,就越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并能够掌握、应用一定的空间分析方法。 笔者认为,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内容和技能要求,可将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每个模块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且与相应的园林教学课程相对应。三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空间分析模块,基础模块是理论教学,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是实践教学。基础模块以学生认知空间数据为基本目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的格式与分类、空间数据的作用与意义、地理坐标系统与地图学基本知识、3S技术原理、数据库基础、数据基础设施与常用空间数据源等教学内容。数据处理模块与园林设计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能够正确获取、处理基地环境数据为目的,教学内容包括DEM高程数据处理、GPS数据获取与转换、CAD文件格式转换、RS地物分析等。空间分析模块与园林规划课程相对应,以学生在规划过程中能够进行科学地空间分析为根本目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可达性分析、距离分析等,并使学生能够制作主题图,作为规划的依据。基础模块、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三个模块教学内容应依次进行,只有掌握前一个模块内容,方能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 基础模块必须开设独立的课程,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模块既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园林设计课程中的组成单元,或者采用连续性的讲座形式。 六、难点与展望 在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面临基础薄弱、师资和设备场地不足等问题。当前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开设空间信息技术课程极少,个别院校即便开设有GIS课程,多以理论为主,上机实践操作较少,难以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产生实质的影响。尽管在科学研究和实际规划项目中,运用遥感与GIS分析方法越来越多,但是对于风景园林专业来说,空间信息技术教学毕竟是新事物,目前缺少这方面的教学实践积累和相应的教学研究,只能是边尝试、边总结、边推进。 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引入空间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主讲教师不仅是园林规划设计和研究的专家,还要熟悉3S等空间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技能。目前这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虽然高校中不乏GIS、RS等专业的教师,但这些老师不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所开设课程难以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衔接,常导致学生听课后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应大力引入擅长GIS、RS操作,并有实际园林规划设计项目经验的专业老师,解决这方面师资不足的问题。 教学空间信息技术中的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内容,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因此,该部分教学需要专业实验室和上机设备,还需购置相应的教学用软件。只有通过增加这方面的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设备使用效率才能解决目前高校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深,环境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风景园林学科将承担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必须根据社会情势调整现有的教学内容。随着社会对高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笔者相信,师资问题和硬件问题都将获得解决,通过不断的探索,必然能够完善面向风景园林专业的空间信息技术教学体系。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论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园林专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基础上,明确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了搭建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技术路径和实现效果,经过实践总结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园林;虚拟现实;教学 1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园林行业设计、工程等各类项目已越来越多的与计算机等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如园林工程方面的项目管理系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预算造价系统等,园林设计方面的手绘结合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设计制图模式。在本世纪初计算机效果图技术逐步普及,极大提升了设计表现效率并成为设计领域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随着行业发展,静态的固定视觉效果图已无法满足业主和设计单位的需求,近年来三维漫游动画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大中型园林设计中。通过相关软件对设计内容进行建模、渲染和后期编辑,形成的漫游动画相较静态效果图更加直观。而近两年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加速提升以及周边软硬件条件的完善,具有交互参与的漫游技术逐步进入人们视野。相较于传统漫游动画固定路径和单向信息传递的先天缺陷,虚拟现实在交互性和沉浸感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涵盖了多个学科,主要用在计算机仿真领域,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对真实环境进行模拟,用户可以利用专用设备沉浸到模拟环境中,从而实现与该环境的交流与感受。 2 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园林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园林专业教学资源多以教材、意象图片、PPT课件、多媒体动视频等为代表的静态或初级动态的教学资源为主,而教学模式早已由教师主导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化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但相对落后的教学资源已很难适应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此外,园林专业教学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师讲授内容很难全部经由具体实践传授给学生。例如,园林工程教学中涉及大量园林景观和建筑施工,而在现实中很难提供学生逐一参与各类工程实践的机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教学用设计方案实施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由于以上客观条件所限,教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难度较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超越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并能重复利用的低成本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作为园林专业教学和实践的有力补充,而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正好与之相呼应(如图1所示)。 3 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领域 3.1 设计类课程理论教学方面 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规范、要求和案例通过虚拟现实进行表现。改以往教学“文字+图片”的平面静态模式为更易理解的三维虚拟动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3.2 工程类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对园林工程常见各施工项目分类进行虚拟现实,在虚拟环境中再现工程项目各工序从开工到建成的全过程,并引入交互式界面,用可控的动态影像直观表现施工工艺、材料及相关要求和规范等。使以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使学生对工程施工的认识更加具象直观。 3.3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将以往教学中较难理解的建筑结构三维数字化,学生可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建筑构造及其主要施工步骤,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授课强度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4 园林及建筑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分析验证 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方案场地初步分析到最终成稿的全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接近未来建成实景的虚拟环境分析验证方案。在虚拟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园林设计能够突破以往“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关系、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方案作品。 3.5 虚拟现实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各类课程虚拟现实资源与相应网络课程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 4 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搭建 4.1 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个具体专业的交叉渗透更加深入和全面。园林专业相关软件也由最初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发展到可全程辅助设计表现。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涉及软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Lumion、Premiere、Unity3D等。通过分析对比各虚拟现实平台的性能及扩展性,本研究采用Unity3D作为虚拟现实核心实现平台,Unity3D是一个让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景观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虚拟现实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可完全满足虚拟现实在园林专业的应用。 4.2 技术路径 1)分析并归纳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可供虚拟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项目作业内容; 2)结合虚拟现实系统软硬件条件,确定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的初步场景表现形态,形成该虚拟现实场景构建程序和注意事项; 3)建立各场景基础模型、完成材质烘焙,并分析检查场景内容与虚拟现实平台的兼容性; 4)将场景模型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程,完成交互操作和模拟动画功能; 5)设计制作系统交互界面; 6)对完成的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检查,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添加必要文字、配音等工作; 7)整合进入教学系统,形成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库; 8)根据网络和浏览器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 4.3 搭建教学平台 根据预先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平台使用操作便捷、易于掌握(见图2)。 5 园林专业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5.1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双向流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视频与一般电影、电视类似,均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制作者预先确定的观赏内容。即使采用漫游动画由于其线性播放特点,学生也难以精确地切换场景和控制播放进度。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随时移动或跳转至指定场景或位置,增加观赏者与漫游场景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景实际情况加入互动参与功能,如园林夜景中的感应灯光、喷泉流量控制、展示屏幕显示内容控制等,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构建学生与虚拟现实场景间的良性互动。 5.2 使教学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园林是对物理环境的改造和营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积累过往各类园林、建筑及其施工等多方面项目经验。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相对固定、项目地域分布不集中,为了解决此矛盾部分学校会在多数专业课结束后开设数周的外出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参观机会。此类实习虽内容全面但时间短、知识量过大且未与相应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很难全部实现。特别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错过了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教学效果不无遗憾。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设计类课程学习与相应虚拟现实案例紧密结合,可直观的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工程类课程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每一步的施工环节、工艺及材料等清晰可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3 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园林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是一门基于对实际场地及其空间设计和施工的学科,是对物理及人文环境的营建,因此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环境中。但由于教学场地、设备、经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极少有学校能完全满足园林专业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需求。由于条件所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亲身体会。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便可以直观的体会所学知识,获得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体会,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虚拟化案例教学耗费较少、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可以反复进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5.4 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并提高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效率 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对平面区分,更是对空间和行为的设计。初学园林专业的学生乃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学生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虽然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所做方案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模拟方案建成的最终效果、分析方案空间合理性。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对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验证,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 此外,园林设计对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和周围景物的关联性要求很高,在动工之前景必须对完工之后的环境有―个明确的,清晰的概念。 6 结束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不断提升,由此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职园林专业教学,可以优化现有教学观念、突破单一授课模式和教学资源,营造出接近现实的动态虚拟环境,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形态。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计算机模拟环境中开展课程实践,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直观的展示设计理论、提供方案和工艺的交互探讨界面,更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并扩展学生学习维度。通过近两年教学实践探索,本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飞跃,在学生工作室承揽真实园林设计项目和职业技能大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了提升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与措施,亦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高等教育;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快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提高居住质量,营造满足人们旅游、休憩、娱乐、度假等活动需要的良好园林环境,已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方向。这些需求给园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园林行业是各级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园林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大学生是来学习实用就业能力的,为此,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通过市场调研,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深入市区园林绿化局、规划局,以及从事园林绿化施工、景观设计的园林企业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1)市场调研及社会需求分析。2015年4月到6月,对沧州市园林行业、企业方面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沧州市苗木繁育类技术员缺口为254人,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管护类技术员为182人,花卉公司的人才缺口为280人,累计为600人左右。在现有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到20%。 (2)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在广泛调研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借鉴其他同类院校的经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观赏树木及花卉栽培管理、园林规划设计的技术管理,满足各级园林高新科技园区、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植物园、工矿企事业单位、园林科研机构、园林管理和技术部门等急需,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立足河北,辐射京津及周边地区。 二、工学结合,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是我院院级教育教改试点专业,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密切与行业企业合作,实施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模块制教学模式。 (1)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为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为落脚点的专业特色。通过对园林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相关的职业标准分析,整合教学资源,制定课程标准,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在不同年级中进行“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强化、职业能力应用”三阶段训练,并进一步完善。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构成,围绕核心能力进行训练,通过和企业生产实际结合,设计综合训练项目,提高技能训练效果。对大学生实行“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方针,大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实习任务,自主选择仪器材料,自行设计实施方案,独立完成。师生角色转变,教师成为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辅导者、开发者,而大学生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充分挖掘自我潜能,增强自我约束力。 三、以职业岗位为切入点,提高职业能力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的突出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1)加强德育,培养职业素质。由于园林企业的工作特点,离不开和土打交道,苗圃生产、园林施工工作现场复杂,条件艰苦,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只愿从事设计、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及健康心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使他们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较成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适应园林生产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顶岗实践,培养职业综合能力。每年都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与沧州市园林处园林苗圃场、沧州农林科学院、沧州绿茵园艺有限公司、名人植物园、新天地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成为校外实训基地,学院提供部分教师、生源,科研单位和企业则提供设备、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就业机会,双方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联合共享,使生产、教学、科研结合更加紧密。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学会在工作中正确地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毕业后能基本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增强了就业竞争力,能在社会相应的行业找到适合的位置。 (3)建立健全考评体系。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完善的师生考评体系。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考评包括专业教师互评、在校大学生测评、毕业生评价,以及校外专家、行业、企业评价。制定并完善了大学生专业能力考核配分评分标准,全面考核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能力。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校企人才共育合作机制建设 【摘 要】学校培养园林专业技术人才以就业和行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直接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应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校企合作形式,总结出校企人才共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园林技术 校企合作 人才共育 机制建设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技术专业的工种增加,要求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具备更多的专业技能。为了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职业能力,要将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变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校企合作不仅能够发挥校企的优势,而且有利于培养社会、市场、行业需要的人才。加强校企合作,结合教学与实践,学校和企业共同支持、资源共享,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一 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订单式培养人才 企业根据自身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签订协议,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园林技术专业的人才,学校将理论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直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将学生的学习与将来的工作岗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2.结合生产与教学,培养技术服务型人才 学校拥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的师资力量,通过政府部门与学校协调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共同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技术难题,弥补了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不足,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 学校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订单模式培养学生,会使学生出现知识面窄和就业范围小等问题。为了给学生以后的深造提供便利,为企业培养人才,更好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学校培养人才需要运用多元化的形式,逐渐形成一所学校对应多个企业和多个学校对应多个企业。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增强了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共同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园林技术人才。 4.顶岗实习 学校在组织学生实习时,可以通过学校推荐学生集体实习和学生自主择业两种方式,实现了双向选择,学生通过了解企业的优秀文化和接受企业的管理教育,增强学生爱岗敬业意识。园林专业的校企合作形式以顶岗实习为主。 5.学校兴办企业或建立面向市场的实训实践机构 学校通过开发校内资源,转化科研和理论的成果,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中厂,能够使学生就近实习,节约了实习成本,学生能够快速直接地参与到园林一线行业企业工作中,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 6.合作投资,实现共赢 学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吸引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基地不但是学校的实验课堂,也是企业的生产车间,企业在实现提高经济利益的同时增加了学校的实训基地,实现了企业与学校双赢的局面。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能够使学校不断改革和创新实习课程,保证学校的教学内容能够与企业的需求到达高度的统一,淘汰落后的教学知识和园林工艺,而且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没有与社会的发展脱轨。学校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节省了事业费用,缩短了企业对实习人员培养的时间,使企业获取较好的经济利益。企业在学校内建设生产车间,为园林专业提供了高新的产业示范,学生增加了实训经历,教师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推广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共同发展。 7.进行项目合作 学校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项目合作,不仅能够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校内成立设计所,学校组织具有设计能力的学生参与到企业承接的业务中,学生在设计院的协助与指导下完成企业的任务。这样的实践模式,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工作经验,为企业培养了优秀的设计人才。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业务中不仅能满足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改革的需求,而且增强了企业的设计力量。 二 园林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实习单位较为松散,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数量日益增多,增加了学校的实训压力,园林企业有限的实训岗位不能满足学校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实习单位多、人员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教学等问题。学校缺乏对学生实训的指导和管理,企业又缺少对学生安全的管理,提高了学校的安全风险。 2.企业只注重学生的培训工作,缺少对学生的监督与评价 学生在园林企业实习期间,企业只注重对学生的培训,缺少对学生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价,导致学生实习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许多企业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学习阶段,学生不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培训学生是一个消耗资金、时间和人力的过程,企业对学生的培训多敷衍了事。有的企业将学生培养成熟练的技术人员,学生却不和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打击了企业培养实习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企业不愿对学生的培训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价。 3.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无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沟通,学校不能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安排学生的教学和实习进度,学生的实训实践与学校的教学时间出现冲突,使实训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4.学生缺乏职业纪律和习惯,导致实习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由于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职业认同感不强,学生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职业纪律和职业习惯。学生的培训结果没有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逐渐失去了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信心和积极性。 5.师资投入不够 实现良好的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从事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高等学校毕业后直接成为学校教师,教师从未有过社会实践经验,且科研能力相对不强,无法满足校办产业的需求。 三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对策 1.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机制 政府制定能够管理、保障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政府要成为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中间人,促进学校和园林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要适当地奖励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学校的实习任务并培训学校学生的企业。 2.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应制定培养计划,调整教学计划,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合理化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在入学后,加强学生对学校和培养方式的认同感,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树立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要积极引导园林专业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用企业真实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强调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培养符合园林行业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的人才。园林行业具有突出的特点,学校教学要适应企业的生产结构,防止理论和实践脱轨的现象。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学校也可以通过聘请企业骨干成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增加学生的学习平台和途径。 3.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实现共赢的局面 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制定长远的人才战略。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学校不仅能够在企业生产旺季时派出实习学生分担企业的生产压力,也可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学校与企业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 结束语 随着市场和企业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高,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要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学生要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企业和学校通力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只有实现联合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服务社会的人才。学校还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着力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园林技术专业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构建能力培养本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开放式专业教学资源库四个关键环节着力。 关键词: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张,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压力愈加明显。如何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高职园林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专业,要切实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从以下四个关键性环节入手: 一、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出路 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1]。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各专业能否办出特色、办出亮点、办出质量。2010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弱在了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既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也是一种利益的调整。就园林技术专业而言,目前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开展了一些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总体来看大都处于一种松散型的合作状态,合作层面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高职院校是带着解决学生就业、顶岗实习的单一目的去寻求与企业合作,学生就业了或找到顶岗实习岗位了,校企合作也就终止了,这种因合作而合作的现象很少考虑企业的利益分配与风险承担,长此下去,对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学校要多站在企业的立场,深入挖掘服务企业的潜能,强化服务企业能力,多主动为企业创造价值,真正形成互惠互利的校企共赢局面。如学校可开辟企业信息或企业承接园林工程项目的实时更新宣传栏,帮助企业宣传他们所承接的项目或推销所种植的园林园艺产品;师生也可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承接的园林设计、施工项目或新产品研发与生产中;帮助企业培训员工;提供技术指导,等等。总之,让企业尝到“甜头”后,开展基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全方位校企合作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就目前我国实际情况而言,要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可操作的法制保障机制是必然之路。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法律形式明确政、校、企、生四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制定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为校企合作的长久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 突出所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实践应用性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上与本科教育的本质性区别,也是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的重要法宝。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性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尤为重要。而高职实践性教学体系要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要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的安排各项实践性教学内容与环节。首先,要加强基本技能培养层面的实践性教学。主要由军训、专业认知、习题课、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社团公益活动等构成,旨在培养、锤炼学生综合素质与基本能力。第二,要突出专业核心技能培养层面的实践性教学。重点深化实验、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三大教学改革[2]。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毕业论文(设计)到生产第一线去。植物栽培养护模块的核心技能培养学校要尽量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花卉苗木生产、培育管理与销售全过程;而园林设计模块与施工模块方向有条件的可以结合学校校园绿化建设项目来安排,当然如果能够“引起入校”,引入当地一家中、小型园林设计或工程公司最好,这样学生参与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园林绿地设计与现场施工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当然,也可将学生分散安排到校外合作企业实践。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 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师德作风、教学方法等都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没有好的教师质量就很难有好的学生质量。因此,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于园林技术专业而言,主要要多鼓励专职教师走出教室,深入园林绿地设计或施工现场中去积累实践经验,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典型岗位或岗位群的生产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才能把最前沿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专职教师实践能力提高了自然会对教学方法的改进起到促进与推动作用。同时,要积极推行“引进来”战略,聘请园林行业专家、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也要鼓励教师带项目、带技术与园林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甚至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学研合作。总之,学校要为千方百计鼓励与鞭策专业师资团队整体“战斗力”的提高。 四、建设开放式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基于专业的特点,建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式教学资源,既便于教师的自由组课,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服务平台,使教与学更生动更灵活;在终身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十分积极地作用。园林技术专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搭建这一平台尤为重要。各教师除了将课程标准、课件、教案、复习或考试题库等常规教学资源上传到开放性教学资源库外,要更多的搜集一些优秀园林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多借鉴参考并动手练习;同时,要与一些专业学习网站建立链接,如园林学习网、中国园林网、定鼎园林绿化信息网 、园林景观图片资料库、疯狂园林人论坛、ABBS论坛、土人景观网等等,让学生更快捷获取教材以外的更多专业信息开展自主学习。 总之,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各专业必须着眼于专业特征,立足于专业实际,找出制约各专业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与关键因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否则,脱离开专业谈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废话。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探讨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依据、设计模式、实施运行、保障措施,总结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的经验,旨在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技术;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高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着力培养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通过“教学做”一体化平台,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园林技术专业以园林企业调研、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与园林企事业单位全方位合作,创新“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详见图1。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培养未来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旨归。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应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调研开始,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根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进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素质教育为主线,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为核心,设计了“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如下页图2所示。 (一)职业岗位调研 面向海西园林行业,以福建园林产业背景为参照,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实践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南平市园林处下属企业南平森科种苗有限公司、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三十多个园林企业开展调研,根据园林产业链将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三个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高端职位。详见图3。园林景观设计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中小项目设计、中小城镇园林绿化设计、园林各类图纸绘制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中、高端职位,包括园林绿化工程一线技术管理、园艺技术一线管理、草业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技术管理、插花与花艺设计等。 (二)“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际,设计“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实施“任务驱动,学做结合”,实现“做中教、学中做”;依托园林技术专业“校中厂”的校内实训平台,引入技术服务项目,实施项目导向、工学交替,让学生“边做边学”;依托“厂中校”的企业生产平台,实施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实现“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实现校企共赢。详见图4。 “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实一体化”,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工学结合。实施“双证书”制度,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形成、发展、提高具有渐进性的特征。采取“分段递进”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切入点,实现“教学做合一”,强化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强化“理实一体” 通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使学生了解园林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其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教学,将专业理论知识、企业岗位规程、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园林法律法规等知识与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在“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中,全过程、全方位、真实战,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组织与实施“双证书”制度 充分利用学院的林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结合园林技术专业面向的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管理等三大职业岗位群,按照园林企业生产流程进行课程整合与开发,将园林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形成符合园林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认证标准融通。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进一步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合与衔接,实现“一教双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分段提升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第一阶段(第一、第二学期),以“校中厂”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实行产学结合,重点训练植物基础和设计基础技能,通过专业认知等实习,了解园林技术专业三大岗位群及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本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分类识别,校内典型园林建筑小品写生,园林植物生长环境调查,并基本掌握园林植物生长环境的正确选择及处理,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和基础技能。第二阶段(第三至第五学期),围绕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等岗位专业核心技能,依托“校中厂”、“校联厂”园林技术实训中心、国家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等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林业调查设计院园林设计室技术服务平台和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结合和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三阶段(第六学期),依托“厂中校”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福建路兴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平台,执行《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实施方案与管理办法》,开展顶岗实习,和企业共同建立实习技术指导方案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行“双证书”制度,引导学生毕业前取得工种证书,就业后参加国家行业资格考试,获取从业资格,增强就业竞争力。按照认知规律,使学生从单项能力的训练逐步进入专业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训练,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实施“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一)形成“四共建”和“四共同”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机制 本专业围绕福建生态省建设主题,积极创新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运行机制,成立了由园林行业协会专家、园林企业高管、高级技术人员和系主任、专业带头人组成的园林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由园林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组成的校企合作课程改革开发指导小组,在“教学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建设、“专兼结合”双师团队培养、“工学结合”实践平台建设、“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开发、学生顶岗实习组织、学生就业安排、学生质量评价、产研合作等方面形成“四共建、四共同”专业建设运行机制。以企业专家为主体,在校内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企业专家工作站,共同承担园林技术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程教学、“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技术研发和企业员工培训等任务。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在合作企业建设了园林技术专业教师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企业技术骨干,培训企业员工,协助组织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实习学生管理,共同评价学生,共同安排就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详见图5) (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以园林行业企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参照园林景观设计师、花卉园艺师、施工员、监理员、预算员、绿化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发展和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形成《园林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多次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规律,根据园林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序化,构建以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养护与应用为核心能力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包括职业平台课程、职业核心岗位课程、职业拓展岗位课程。 (三)校企共建“五位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基础,按照“校中厂”建设思路,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建绿友园艺有限公司等园林企业合作建成了“任务教学、实习实训、培训鉴定、师资培养和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8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园林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培育3个实训中心。这些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突出“生产性”内涵,实现了“七个合一”(即实训场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师与工程师或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教学设备与生产设备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合一),满足了各课程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的需要,校内生产性实训所占比例达到了80%,培养了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厂中校”建设思路,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互利共赢为动力,与园林知名企业合作建成了37家融“学生顶岗、学生就业、双师培养、员工培训和产研合作”五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环境,使专业紧密依托产业与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产业、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实现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的目标,满足园林技术专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 (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学院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历进修、实践锻炼、企业兼职、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项目学习。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2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占45.5%,中级职称教师7人,占31.8%,“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91%;兼职专业带头人2名,兼职教师资源库43人,专兼职教师比为1∶1.45;专职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12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教学做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师资保障。 (五)建立校企共评的毕业生质量评价体系 及时吸纳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方面的信息反馈,提高校企合作育人质量。通过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措施,建立由就业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专业对口就业率、双证书获取率、毕业生起薪标准、职业稳定率、自主创业率等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更能满足社会需要。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摘 要: 作者广泛探索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内涵,提出园林技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设的设想,为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培养奠定改革基础。 关键词: 园林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从满足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出发,符合国家教育部对中职、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应整体考虑,逐步构建一体化的中职、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的课程形式,科学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计划,正确处理中职与高职教育之间的衔接关系,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通过校企结合的途径,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召开企业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岗位群各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行动领域,以园林技术专业行动领域的工作任务、工作标准和技能标准为依据,确定行动领域的学习任务;以生产现场为依据,设计学习情境和教学实施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3门,在此基础上,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水平精品课程2门。 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1)基于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园林企业的调研,分析多年来毕业生的跟踪信息,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为园林绿化工和花卉园艺工。针对两个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我们和园林行业的技术专家、生产一线技术人员、课程开发专家一起召开园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能力分析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其包含的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对这些实际工作任务分析整合为15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分别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花卉应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测量与放线、园林软件应用等。 (2)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打破原有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开发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分别是园林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花卉生产技术、插花与花艺设计、草坪建植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测量、插花与花艺设计、园林软件应用。 (3)学习情境的设计。 引入园林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项目,以产品、任务、项目、设备、现象为载体,以园林生产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体现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工具)和一个生产工作过程的六步骤(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本着由易至难、由简至繁的原则创设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选取充分考虑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等因素。在内容的构建过程中,考虑知识点的合理分配及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循序渐进。 2.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专业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突出园林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鲜明特色,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参照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与鉴定标准,建设3门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并制定课程标准。建设完成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努力做到专业教学既满足学生就业要求,又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围绕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推进本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有机衔接。 根据课程改革目标,建设一批突出园林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园林技术专业教材。我们将推广本专业已经出版的优秀高职教材,改编已经被重新整合的专业教材,开发新教材。 4.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解决与园林施工、生产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做结合。在本专业各核心课程中,学生是行为过程的主体,教师是行为过程的指导。学习中尤其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创新、团队合作、分析探究”精神,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和能力尤为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实训场所,将理论知识融入生产实际,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实现真实情境下或仿真模拟环境下的教、学、做,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开发核心课程多媒体课件,建立课程网站,通过网络提供教学资源、技术资料和教学辅导,实现远程互动教学。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摘要:从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出发,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实践,以及所取得成效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1引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功经验是“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尤其是德国的职业教育。主要表现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或者是政府提供财政投入来推动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的需求。而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校企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还在进行适合本国国情的摸索。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意义 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平台,将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起,实现互利共赢。 2.1助推高校在产学研大步前进,充分发挥科教兴国的作用 中国高校发展到今天,已经拥有门类齐全的学科,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当今知识或技术在提高生产率、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的地位日益突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的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发明等往往不能很快进入市场,产生效益。而有了企业这个平台,所有的成果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校企合作为高校的产学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2.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 企业的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总量、经济实力以及科技水平与潜力的综合体现,我国要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势必要努力提高科技竞争力。而提高科技竞争力的关键是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掌握、创新也需要人才。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是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条件。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践 本文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省省级示范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为例进行研究。 3.1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2008年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及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专业(2011年立项)建设的要求,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备从事园林工程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园林植物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 3.2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2002年,在全省率先依托园林技术、园艺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立了园林工程技术高职专业,在四川省建设厅岗位培训中心及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的指导下,实施“双证”式教学。目前,有专任教师23名,兼职教师29名,校内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31个。 3.2.1校企全程参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项目驱动,四段育人”,其中“项目驱动”指对接并归纳整合七个职业岗位(四个主岗位,三个拓展岗位)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开发课程体系;对接真实工作任务和国家职业标准,遵循认知规律,开发课程;对接工作过程,创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接企业用人标准,企业文化,建构专业和课程的评价体系。 “四段育人”是根据学生认知及职业素养形成规律,在设计与实施中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4学期):学生在校内和师徒工作室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学习,搭建专业基础平台,培养学生岗位认知、基本专业素养及单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第二阶段(第4学期暑期岗位见习):在合作企业和师徒工作室结合生产项目进行定岗实践,让学生对各岗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质量标准有进一步认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阶段(5学期):根据定岗实践中对各岗位工作的体验与认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以企业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在学校或合作企业进行综合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课程学习,提升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综合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四阶段(6学期):到园林企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结合工程项目进行综合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过渡。 3.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1)抓阵地,建协会,强师资,设基地,举行技能大赛、多种方式凸现素质教育为中心。按照“抓住一个阵地、建立三个协会、培养一只队伍、建设一个基地、举行技能大赛等多种活动”的工作思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政企行校”四方联动,提供项目支撑,立体推进。与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管理局,温江区劳动就业局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合作,政府出台政策,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提供保障;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成都华西生态集团等31家省内外企业合作,确立了设计员、施工员、造价员、资料员四个主要就业岗位,监理员、招投标员、苗圃管理员三个拓展岗位,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成都市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的指导下,与合作企业一道,根据生产过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制定了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完成了工学结合的23门项目化、情境化课程建设工作;对接工作过程,实现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在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指导下,与企业和行业协会合作,根据企业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完成了专业教学标准和集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为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 (3)三方互动,理实一体,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依托名企(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等)、师徒工作室(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专业建设共同分析岗位群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共同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岗位见习(定岗)、顶岗实习指导工作等;使深度合作企业增加到31家,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的比例达到100%。 (4)“四段育人”分段推进,工学交替,四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四段育人”,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分段推进的培养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四个融合,即学生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定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教室教学、实训区教学和工地教学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从而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4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4.1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在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指导下,将区园林绿化协会、成都欣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院,共同组建项目管理工作室。学院提供场地,协会和企业提供设备、项目、技术支撑,学院师生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团队,完成南部县行政中心附属工程车道及人行道绿化工程、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10个项目、面积438000m2、合同额为4800余万元项目的施工投标、工程施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工作 4.2企业+学校合作模式 学院与省内外31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业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 4.3师徒工作室模式 在企业、学校成立师徒工作室,实施拜师制式的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积极为学生选派具有极佳社会声誉的专业人士为导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建设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热爱专业、学习专业的热情。 4.4组织形式 行业协会、企业、学院、专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教学团队,负责校企指导与评价校企合作的具体工作(包括拟定校企合作项目、项目实施流程、各环节管理办法及质量评价体系),并定期研讨总结。 5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施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取得了以下可喜成绩:2013年毕业生“双证书”取证率达100%、就业率在达到98%,专业对口率为91%,本专业学生半年就业起薪为2836元;毕业生爱岗敬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5.1.1校内实训室、场建设 紧紧围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分院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方式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分院新建园林工程材料展中心、园林工程景观设计工作室等17个学习训练区,其中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中心、与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共建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室、园林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实训中心,与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共建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场;与温江区园 林绿化协会合作,将成都欣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引入学校,学校提供场,企业提供设备及相应工程项目,共建景观设计工作室。企业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提供项目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指导教师、实训项目,使各实训项目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完成;满足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园林类职业技能的鉴定与培训需要。 5.1.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选择四川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成都华西生态集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有代表性、基础条件较好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花卉苗木生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成了31个校外实习基地。各基地已接纳顶岗实习学生共计300余名,从而有效地利用了校外实习基地的各种资源,为学生岗位见习(定岗实习)、顶岗实习、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就业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保障,确保了学生在校期间半年顶岗实习比例达100%。 5.1.3师徒工作室建设 充分利用温江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地及川派盆景的发源地,知名园林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园林工程设计兼施工企业多,知名行业专家和技术专家云集的优势,在成都市风景园林协会、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温江区园林绿化协会、温江区花卉园林协会等行业协会及温江区花卉园林局、温江区就业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与温江区20余家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成立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师徒工作室。 5.2实践教学项目建设及实施 与合作企业合作,在企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下,按照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并完成了主要专业课程实训项目、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认知项目、岗位见习项目、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项目的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实行企业人员与校内教师双指导。 5.3课程建设 与成都大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远景建筑园林设计研究院、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惠美花境园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专家和课程专家指导,按工作过程和“五个对接”改革教学内容,完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导论》等23门课程标准;完成了《园林植物景观营造与维护》等8门课程资源库建设,完成了17门校本教材编写,并陆续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制定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编制了“拜师制”实训、暑期岗位见习、顶岗实习指导书,初步建成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共享型课程资源库和开放式网络学习平台。 5.4师资队伍建设 5.4.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三年,选派4名老师到合作企业全职锻炼;选派12名老师带着课程建设任务,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安排12名老师参与了成都农林科学院承担的学院彭州葛仙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划、项目论证;四川省远景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学院大门及景观项目设计等生产性项目。 目前,20名教师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 5.4.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含学会)、企业合作,有针对地在“政、企、行”中选聘兼职教师,现已建立了29人的专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审定等工作。 5.5技术服务 近三年来,积极开展对合作企业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先后参与完成了四川雅安芦山县第三小学园林绿化工程、成都市新都区柏茗现代科技农业园、成都市温江区永生镇石河鱼永生大路、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花土共和道路行道树栽植工程、成都市创维成都物流园二、三期园林绿化工程等26个项目的设计、施工任务;承担成都市温江区、郫县花卉苗木生产企业在栽培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咨询100余次,解决生产技术问题20余项。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挽回了损失,受到企业好评。 2014年11月绿色科技第11期6校企合作反思 校企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整改阶段应强化以下方面工作:政企行校中政、企、行的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需进一步明晰与深化;校企合作中,应创新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 园林技术专业论文: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研究 摘 要:基于新时期园林行业的发展对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分析了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提出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园林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内容 21世纪,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改善环境高度关注,经济的发展,使改善环境成为现实可能。因此,绿化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政府和民众的共识。创建“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城市”等新型现代化城市已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园林得到迅速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纷纷开设园林技术专业,并大力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成为了改革的热点。本文就我院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整合和优化原则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一、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单科性课程多,综合性课程少 在园林技术专业现有课程设置中,注重了单科性课程设置,专业基础课强调宽口径,专业主干课强调专业性,使课程设置越开越细,忽视课程之间的整合,综合性课程少。 2. 理论课多,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现行课程体系中,大量的理论性内容占据了课堂上的多数时间,实践教学环 节安排的内容不足,比例偏低,少数课程未能按要求开出规定的实验和实习,实践时间不足,不能满足培养学生熟练职业技能的需求,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2] 3.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 园林技术专业现行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较多,而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程偏少,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课程,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未得到根本改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陈旧的现象 现行园林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各课程自成体系, 缺乏应有沟通, 出现如《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鲜切花生产技术》、《种苗生产技术》的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园林工程》与《园林规则设计》的分工不明确,一些内容相互交叉,既造成有限的课时及学生学习精力上的不必要浪费, 也使得学生在听相同内容的时候再无兴致,影响教学效果。同时,教材更新较慢,不少教材即使是新出版的,里面的内容对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并没涉及到,与行业需求脱节。 5.课程安排的时间、搭配不合理 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往往有一个相关性,例如《植物基础》、《园林植物栽培》、《植物配置与造景》这几门课的学习便是一个相关的、递进的过程。然而在目前的课程安排中,把这些作为孤立的课程来安排,没有体现一个相关性。在时间上,《植物基础》在第一期、《园林植物栽培》在第三期、《植物配置与造景》则在第五期,造成学生往往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课程的延续性和知识的相关性无法体现出来。 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 1.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的原则 1.1目标性原则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既要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 ,处理好稳定与更新的关系、通才与专才的关系 ,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课程整合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园林行业和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3] 1.2科学性原则 课程整合必须进行科学的论证,无论是内容重复、交叉的相近课程的整合,还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有机整合,都要根据园林岗位群和岗位对知识、能力要求,将课程合理地整合成若干主干课程,切忌随意凑合,做“大杂烩”。 [4] 1.3综合性原则 课程整合要强调专业知识的关联性、延续性和整体性,使整体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通过学习,其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价值观念结构能摆脱传统单性课程下形成的知识片面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从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1.4 “以人为本”原则 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要遵循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学校的教学传统,师资力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认知规律科学构建体系,合理编排各个知识点及纵横位置,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5开放性原则 课程整合要吸收其它学科、专业、课程的有益成份,吸收兄弟院校的课程整合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自己,做到专业开放、课程开放。 2.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优化的原则 2.1理论教学“必需、够用”为原则 “必需”就是要达到本专业的能力与基本技能所必须进行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训练;“够用”就是在量上不要多。园林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优化要以岗位技术需要的能力为依据,教学内容能紧跟学科发展方向,结合当地应用实践,选择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和与专业、岗位群技能紧密相关的内容。重点传授生产、服务、管理所需求的知识和技术,要删掉理论性很深且不常用的内容, 增加新的必用的知识; 2.2实践教学内容适用 实践教学内容要本着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为培养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原则,精心筛选出学科中适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环节及职业技能鉴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协作和组织能力。 3.园林技术专业课程整合及教学内容优化的措施 3.1 围绕就业岗位能力制订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面向园林行业和企业,职业目标必须定位于园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根据对园林产业链和相应岗位群及岗位的深入分析,我们将园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位群中的四大岗位,即: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养护,园林设计,和园林施工。主要培养具有园林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林木种苗工、草坪工、花卉工,植保工、管护工,助理景观设计师、园林设计员,施工员、项目经理、监理员等技能型人才。制定以《园林植物生产》、《园林植物养护》、《园林绿地景观设计》和《园林工程》为核心课程,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组成课程平面结构,再由平面结构中的五大块与时间维度上的综合课程交叉形成课程立体结构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5] 3.2 课程整合 根据园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围绕职业岗位任职要求,调整部分专业基础课,如删去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园林史》、《园林生态学》等课程,开设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园林植物环境》,而园林史中的部分内容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课程中进行少量的渗透;整合整合相近同类课程,减少单科性课,如将《园林植物基础》、《花卉学》、《园林树木》整合为《园林植物识别》;整合重复内容的课程,精简课程内容,如将《花卉栽培》、《鲜切花生产技术》、《园林植物种苗生产技术》整合为《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同时,还应整合必修课程,增加综合化选修课程。逐步减少必修课程比重,增加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综合化课程,鼓励学生学习的个性发展,改变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6] 3.3课程衔接 园林技术专业无论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施工与管理类课程还是植物栽培养护类课程,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园林植物识别》、《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等课程,前述内容将成为后述内容的应用,课程整合就必须按照关联应用原则进行,重视前后关系和前后衔接,加强课程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合理安排教学进程,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3.4 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优化,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相关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在教学中,根据应用性和动态性的原则,课程的内容也应推陈出新,应及时淘汰不实用的内容,如:《园林工程》护坡工程一节中的“编柳抛石护坡”;要对学生学习难度大、掌握困难、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太多实用价值内容进行删减,如《园林工程》的土方工程量计算、园林给排水工程的计算和挡土墙工程中砂浆计算内容等;要将先进的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引进课堂,如《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课程的无土栽培技术等。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行业特点,突出实效,整合教学内容,如《园林植物识别》课程就应该打破按科属种分类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介绍四川和西南地区的绿化树种,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成效显著。 3.5 重视专业实践教学 3.5.1 完善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教学,为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必须牢固树立动手实践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观点,坚持“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全面开展技能型教学。园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学实践,包括课堂训练、实验、室外课、学生制作训练、室外测量以及某些课程集中综合训练1-2周时间;第二部分为社会实践,即每学年结束后到园林单位见习;第三部分为毕业前的顶岗实训或生产实训,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安排其到企业、工地或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训或生产实训。经过上述3个实践环节的训练,学生应基本掌握园林技术专业的各项基本技能,能够较熟练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合在一起。 3.5.2 压缩专业核心课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 压缩专业核心课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训教学课时,并增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训教学课时,使专业核心课实训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的50%以上,既能加强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5.3 积极探索按植物生长季节安排实践教学 由于植物生长。植物病虫害防治、植物绿化维护均与季节有关,往往或出现实践教学时间与季节不吻合,与植物的生长时期不匹配,造成实践教学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可以积极探索以植物生长季节等设置项目化实践教学,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冉茂中(1970.07~),男,重庆彭水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园林工程学、园林植物配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和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企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采取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订案例教学方案、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等措施,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3.4 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我们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暑期社会实践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及体会写成报告,开学后上交报告及相关材料,指导教师据此评定成绩。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认知和了解了企业及国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探索了一条以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0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度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06年,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2005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员等资格证书。(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外贸工作岗位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岗位的用人要求也有所不同。高职教育是基于工作过程培养人才,因此,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应该根据各个外贸业务环节的特点及从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加以设计。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结合,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工作过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 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专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索课程开发的文献较多,我国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所著《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一书首次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理念,书中认为,任何职业劳动和职业教育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一个专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专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知识系统,即在知识的范畴、结构、内容、方法、组织及理论的历史发展方面有自身的独到之处,而这种独到之处就是由一门门课程有机组合实现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工作岗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大学专科层次文化基础知识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能在外贸进出口公司、政府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各大中型企业等岗位,从事国际进出口业务、单证、跟单、报关等工作,能吃苦耐劳,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复合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 社会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从业岗位主要有外销、跟单、单证、报关、报检、货运等等,这些从业岗位在工作性质上都属于与外贸业务有关的从业岗位,工作内容会涉及建立业务关系、磋商谈判、货物运输与保险、商检与报关、制单结汇等整个进出口贸易业务环节(如图1所示)。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应该根据各个业务环节的特点和从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加以设计,不同的工作岗位要对应不同的能力要求,以相应的课程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获取岗位工作能力。 作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应包括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 职业基本能力是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核心要素。职业基本能力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自理和自律能力、责任感和诚信度、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基本的判断能力和辨别能力等。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能力体系的中心。职业核心能力是指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这是作为一名专业岗位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外销、跟单、单证、报关、报检、货运等岗位所需的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对国际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的能力,进行国际市场调研和营销的能力,各种职业资格(报关员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等)的从业能力等等。 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很快,面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多种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备该专业的核心能力之外,还要具备涉外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电算化能力,调研与公关协调能力,现代办公设备应用能力,公共策划、树立企业公众形象的能力,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一定的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以及开拓创新和自主创业能力等等。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创新能力是人们取得竞争优势的必备素质之一,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体现在运用创造性的劳动进行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造出能够满足或超越消费者需求或期望的优质产品,为企业成功地驾驭市场提供新的科技支撑点,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上。 上述三项能力构成一个同心圆。其中,职业基本能力为通用职业能力,处于核心的地位,与特定的职业能力紧密结合,形成多方位、多层次有机结合的能力结构体系;职业基本能力是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对其他两个能力层面具有辐射作用,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职业能力得以表现。 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的途径 职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必备条件。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应确实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发挥其提高、强化、平衡、补偿四个方面的基础功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可以分两大块。一是文化素质课,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入学教育及军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体育与健康,以及为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而开设的《应用文写作》、《公共英语》,为培养学生必须具备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而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口语》,根据专业特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开设《应用数学》以之代替《高等数学》。另一块为职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国际经贸地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管理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及《商务谈判》等。 1.为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国内外经济、法律、政策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分析经营环境的方法,培养对国际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的能力,可先后开设《经济学原理》、《国际金融》和《国际商法》三门课程。《经济学原理》主要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国际金融》主要学习国际货币、汇率、国际银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监管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外汇交易、国际融资和外汇风险防范的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国际商法》主要学习国际货物买卖法、产品责任法和商事组织法,这是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必备的知识。通过学习,掌握本课程的基本体系与调整范围,对国际商务活动所涉及的重要法律的内容有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具备运用法律规范和法学理论对经贸实践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这三门课程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开设,形成培养分析国际经营环境能力的主线。 2.为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国际市场调查、营销策略制定、网络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可开设《市场调研和预测》、《国际市场营销》及《网络营销》三门课程。通过《市场调研和预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市场信息的基本知识、市场信息收集与加工的基本方法、调研方案设计、实地调查、调查资料的分析预测及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通过《国际市场营销》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市场细分、价格、广告、销售渠道、销售组合等策划及树立营销者形象和推销技巧等内容;通过《网络营销》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能熟练掌握网络营销业务的全过程,能够设计网络营销计划,能熟练掌握每一种营销策略,并能在企业电子商务实践中广泛应用。这三门课程分别在第三、第四、第五学期开设,形成培养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的主线。 3.职业资格证书是敲门砖,要正确引导学生参加核心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如报关员或国际商务单证员证),必须开设相应的课程,而且应将这些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目前,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外销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及《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应课程的关系如表1所示。《外销员资格证书》是外贸行业从业人员的上岗证,是签订对外合同的必备条件;报关是进出口贸易中必须履行的一道重要程序,必须由持《报关员资格证书》的报关员操作。两个证书的内容涵盖了国际贸易业务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法》及《外贸英语函电》等十几门重要课程。《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是外贸行业中关键岗位的执业证书,由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人事部共同颁发,是外贸领域中唯一的国家级执业资格证书,也是所有外贸类资格证书中级别最高的一张“硬派司”。通过考试者同时还可获得中级职称。考试内容涉及《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微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及《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课程。对高职学生而言,可以推荐2~3个核心职业资格考证,譬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和《报关员资格证书》。由于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的考试在每年6月中旬,所以,与之对应的《外贸制单》课程可在第三学期开设;而报关员资格证书的考试在每年的11月上旬,所以,与之对应的《报关实务》课程也只能在第三学期开设。 4.外贸英语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及外贸的基本知识,一般开设《英语口语》和《商务英语》两门课程。《英语口语》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外贸翻译、管理及贸易实务的潜能。《商务英语》主要使学生了解对外经贸业务知识和外贸交易过程,提高学生对有关外贸文章的阅读、写作能力,初步掌握撰写外贸业务往来书信的能力,培养交易磋商的基本技能。 开设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为社会输送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学生具备单证、报关等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体现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价值取向。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自身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 总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应基于外贸行业的工作过程,根据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和具体岗位要求加以设计。同时,要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职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统一,这是职业教育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及实践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中国较早开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发挥特长,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各高校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各高校在专业特色的建设过程中重宣传、轻建设,或者只是简单模仿名校,并不清楚到底什么是专业特色,到目前为止,只能在教育部2004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办学特色的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认为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对办学特色的解释涵盖了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以及各学校的特色定位,但是作为专业特色来说,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特有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要有一定稳定性,并被社会认可。 有关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国内学者谢朝阳等(2009)、马晶(2008)等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路,在目前的研究中把专业特色等同于人才培养特色,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相混淆,很少有基于区域经济优势对本校的特色专业进行规划建设,本文拟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结合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着手培育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特色。 一、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1.打造食品工业强省的战略机遇。河南省基于全国粮食主产区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战略要求,力求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从普通农产品到优质农产品生产,从初级农产品到深加工增值,从“卖原料”到“卖产品”,河南省农业产业演绎着深刻的嬗变,向农业强省进一步迈进。2012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经济总量居全省工业行业首位,居全国食品工业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全国第一肉制品加工大省。河南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为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河南省在2009年在《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将食品工业列为省战略支撑产业加以支持。规划明确指出,以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建设为契机,极力推进食品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结合,今后十年依然要把食品工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产业,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强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2.建设郑州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作为全国交通枢纽,一直努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物流园区,《郑州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指出,要以圃田为中心,在郑汴路、金水东路(郑汴快速通道)、京珠高速公路两侧区域,并逐步向开封方向展开,规划建设集市域、区域和国际物流于一体,具有多式联运、集装箱中转、货运、保税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物品展示、信息服务等功能的中原国际物流园区,成为郑州中心物流枢纽主要的功能载体、中西部地区优势突出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加工地。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河南省必须以发展新型工业化为契机,抓住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粮食核心产区建设的机遇,以及河南省开放带动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特色专业建设时必须考虑我省新时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供河南省实现新跨跃、新崛起的“动力源”。 因此,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问题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专业特色培育的实践 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过长期的积淀,专业凸显了河南工业大学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研究领域的学科优势,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南省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但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基于以上河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我们认为河南省新型工业道路、粮食核心区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物流枢纽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国际物流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人才的需求,但现有的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河南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 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紧扣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河南省贸易的区域性贸易特点,加大与相关行业协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力度,广泛征求相关业务部门意见,集思广益,以河南省经济建设与发展为导向,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以培养具有较系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及实务知识,具备国际商务沟通能力、国际物流管理、国际市场分析能力、国际贸易运作能力、从事国际农产品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于河南区域经济建设。特色专业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用人单位访谈等途径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进行调研,进而对该专业特色培育开展规划等工作,围绕该专业特色培育的需要,我们主要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特色培育,并将教改成果体现在最新版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期待落实到教学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评价,不断完善,直至最后得到社会公认并产生一定影响。 1.师资队伍:企业家进课堂。河南省独特的区域优势造就了一大批国际物流、粮食期货贸易以及国际农产品贸易方面的专家和企业家,企业家在多年的创业与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入企业家进课堂,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本上无法学到或体会的知识,而且一定程度上改变“实践型”教师缺乏的现状。具体做法是,由专业教师牵头规划,开设专业选修课,邀请企业家通过专题讲座方式给学生讲学。经过多年的实践,本专业不仅已邀请多位外向型企业的知名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学,而且还与他们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 2.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进课堂是许多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教学方法。案例如何体现“典型性、时代性、贴近性、借鉴性”却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尤其是贴近性往往是一些国内外经典案例所不具备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河南省企业的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国际物流等典型案例引进课堂,不仅增加贴近性,而且更具有借鉴性。通过实地调研、高层访谈或当地商业媒体等多种渠道挖掘河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案例,并按不同课程汇编成分册,现已有“实用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国际物流教学案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案例”等,将案例实实在在地融入理论教学,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 3.专业课程:地方课程。专业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特质课程。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产区建设和郑州市物流枢纽中心的建设,按照我校在国际物流和粮食产业的学科优势,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课题组通过长期的准备与就地取材,已经先后开设《粮食期货贸易》、《国际农产品贸易》、《粮食经济》、《国际物流》、《国际采购》等课程。具体实施过程是,本专业教师(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策划,专业教师与校外专家、企业家共同对中小企业创业及经营活动进行深度挖掘,形成课程教学体系,组织自编讲义,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向学生讲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 4.实践教学:仿真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外贸单证实习平台、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平台、国际物流运行平台,通过整合各类软件,形成高度模拟的国际贸易实务、海关实务、国际结算、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的实验环境。 5.实践基地:对接+滚动式。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实践教学日益受到各方重视。实践基地更是夯实实践环节的基础。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依托,该专业与相关外向型企业实行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断创建新的实习基地从而保持其数量的滚动增长,我们称之为“对接+滚动式”实践基地。这样,学校与企业为学生共同构建了稳定的合作基地。通过多年的运作,该专业已与本地20多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该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从而保证专业实习“有组织、有保障、有内容、有收获”。 结论 高校如何办出特色,确立竞争优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关注的问题。普通院校如何通过培育专业特色,挖掘本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差异化优势”显得尤为重要。河南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河南省新型工业化和粮食核心区建设为背景,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在师队资伍、教学方法、专业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特色培育,为地方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作为对国际通用的语言——英语的学习尤为重要,国际教育部于2001年下发教学的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在3年内用双语英语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比例达到10%,并且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是国际首批双语教学之一。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的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不再是单一的人才,而是既要求从业者对于国际贸易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流程熟练掌握,同时又应具有国际沟通和写作能力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在国际经济贸易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基本的理论之外,在教学中还会涉及到国际上通用的统一惯例和规则,这些国际性通用的文件大多是以英文的形式呈现的,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将英语和专业课程独立开来,不利于学生对于专业性知识的掌握,导致在实际业务中,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二、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英语水平有限。虽然我国已加强英语知识的学习,但整体上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词汇量欠缺,阅读能力较差,加之双语授课并非只讲授英文,而是在此基础上将英语应用于理论知识之中,因此英语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双语授课时,遇到相对来说复杂的专业语句,往往很难掌握所学知识,这违背了双语教学的本意,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2)双语教材质量较差。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实施双语教学文件开始,至今十几年时间,我国可应用在教学中的双语教材较少,虽然在出版的种类和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总体质量不高,往往都是将原本中文教材的内容,简单翻译成英文,并且教材的内容上更多是偏向于理论知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而言,实践操作性也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实践性较强,内容难度合理,并且相对价格适中的双语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中的又一难题。(3)双语教师严重缺乏。双语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力量,虽然我国教师人数较多,但是能从事双语教学工作的比例却不高。一方面对于国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教师而言,其对与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教师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在双语授课中更多的是用中文授课,无法更好的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对于国外回来的国贸教师而言,本身具有良好的英语功底,在课堂上能熟练的用英语传授知识,但是教师本身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差,不能很好的将理论知识溶于英语授课中。最后对于国贸而言,实践性更为重要,但是绝大多数教师理论功底较强,却缺少实践经验,无法贴合实际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指导。 三、推进双语教学的措施 (1)调动学生双语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增设外语课程,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往往缺少专业外语课程,或者开设的课时较少,无法满足本专业对于英语知识的要求,因此,加大外语课程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为以后开设双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其次改变学习方法。在授课中注重课堂内容的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被动转主动,有助于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2)加强双语教材建设。目前市面上的双语教材内容较为简单,并且更多以理论为主。很多高校针对国际经贸专业设置的教材都是英文原版的教材,这类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并且是很地道的英语表述方式,但很多案例往往都是发生在国外的公司,学生阅读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教材的撰写及选择上,可以将国外优质教材内容适当的引入国内,并适当的加入中国的案例,这样既满足了教材的丰富性,内容上也更容易被同学们所接受。(3)注重双语教师的培养。首先增加对国内教师的培养,可以给国内理论功底较高的国贸教师出国深造的机会,在国外的语言环境下,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其次增加对留学归来教师的引进,并对引进来的教师进行集中的理论课知识培训。同时也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教师派到实际的国贸工作的岗位中,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双语教学是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双语教学的实施并非一帆风顺,笔者希望通过双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为双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见,同时也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贡献一丝力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一、指导思想与专业定位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重点抓专业建设,继续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本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特色,全面培养基础较好、商务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色人才。(2)专业定位。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依托财政学、金融学、工商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各本科专业的师资力量及母体学校(兰州商学院)的优势教学资源,根据上述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富有创造性和较强的社会适应性,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商务活动、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培养要求。第一,知识结构。一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基本思想,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二是具备系统、扎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练掌握进出口贸易专业知识。三是掌握会计、统计、财政、税收、法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宏观政策及微观市场分析能力。第二,能力结构。一是分析研究能力;二是实务操作能力;三是市场开拓能力;四是组织管理能力。(3)培养过程。第一,修业年限及学分设置。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最低修业学分不得低于160学分。第二,课程设置。一是公共基础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概论、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财经应用写作、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英语,体育等。二是学科基础课: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三是专业主干课: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国际经营战略、商务英语、商务谈判等。第三,学分、教学时间分配及实践活动安排。总学分160,其中课内总学分140,教学实践环节20学分。 三、课程建设情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特点。一是英语课学习明显较多,而且课程内容也较为丰富。二是注重人文培养。 四、实践教学 (1)社会实践或调查。社会实践活动主要由学院、系部安排集中到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委托实习实训、学生自行联系等方式,且活动由指定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实习期满应向院系提交规范的调研报告,由指导老师结合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综合打分,并计入综合成绩。(2)专业实习。由院系指定专业任课教师组织安排,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实习结束学生向系部提交实习报告,对于在实习过程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适当给予表彰和鼓励。(3)毕业环节。学生的毕业经过毕业实习、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环节。 五、保障措施 (1)强化对特色专业的指导和领导。学院院长是本专业建设的负责人,主持制定专业的建设发展规划,经济贸易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加强对特色专业的业务指导,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提供充分的参观学习、培训机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建设能力。(2)建立特色专业建设评估制度。完善特色专业负责人目标责任制,实行特色专业项目管理、调控、评估制度,确保特色专业建设总目标的实现。(3)加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技能结构、双师结构等多角度考量,加大培养和引进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力度,加快专业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探讨优化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从社会需求导向的视角,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各个领域的相继开放,各行各业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加之对国际外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决定了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本专业人才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作用。 一、应用型本科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 虽然我们一直在不断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但始终还没有摸索出一条最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既让学生学以致用,又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所有教师都想让学生好好听懂重难点时,教师就不自觉的开始了传统的讲授模式。因为我们怕学生单靠自己的力量或团队的力量无法学懂知识,教师放不开,学生很被动,教学效果就会打折扣。 2.实践学时偏少,实践教学随意性过大 学生没有国际货物买卖的感性认知,对课程的基本概念、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环节、各项交易条件、有关的国际贸易惯例和法律规则等都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应用。单纯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的。课程的理论学时偏多,实践学时偏少,占总学时的1/3,在实验教学上更为明显,如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我校是运用世格软件进行上机模拟操作,实验的随意性较大,会让课程之间的实验环节出现重复。 3.大多教师缺乏企业背景的实战经验 很多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高校教书,缺乏实战的外贸经验。有些老师虽然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但由于外贸业务流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已经很难跟上实践的操作。另一方面,老师们也很想去企业实战,但因为外贸是流程性事务,而且牵涉到公司的业务秘密,想找一家单位难度也很大,这就出现了教一套做一套的现象。 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应急,考后忘光”的现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呈现一套系统的知识,他们总喜欢把课程之间的联系割断,这样对课程群整合教学资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应用型本科课程群教学资源改革的思路 课程群是指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单门课程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课程之间有横向的内在联系,又有纵向的连贯关系,但各自又自成体系,树立大课程观的一种理念。 1.国际贸易课程群的构建 面向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坚持以学生的培养为主线、以课程的逻辑联系为纽带、以教师团队合作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抓手、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的原则。所以搭建“国际贸易”课程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2.专业课的重要性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将所有课程分成了两大系列课程,分别是理论课程组合实务课程组。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将实务课程组作为课程建设的重点,根据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况,以“国际贸易实务”此门课的教学体系内容为核心展开。 3.结合专业分流方向构建课程群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大二第二学期将选择专业方向,目前主要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货运方向和网络贸易方向,在设置必修的专业课如外贸函电、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上,每个方向又有各自的专业课程。 4.基于企业岗位设置的角度构建课程群 根据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中小企业,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基于外贸行业中所涉及的大多数企业所设置的通用岗位种类,考虑专业方向分流的课程,以工作流程为基础构建课程群。 三、课程群建设的探索 1.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突出港口经济的特色,从大连中小企业的角度重新对课程群中的课程进行梳理,明确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清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界线,修订教学大纲、授课日历等。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的知识连贯性,目前我专业已启动了课程群教材的编写工作。 2.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突出“课堂教学、情景模拟、网络实验——三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通过企业对外贸人才在产品上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引入对具体产品的讲解。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在上课时跟全班同学分享,以达到学生对很多产品有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加大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突出“实务”特点,即应以实践为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国际商务谈判实验室和国际商务单证实验室,增加开放性实验项目。比如上述的《国际贸易综合模拟》,以“任务驱动”为项目的实验指导书,让学生在局域网条件下能在寝室完成操作。另一方面实践教通过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或观摩操作,或者请一些企业人员进课堂讲授经验,传授实用知识。 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教师发挥团队精神,在精讲2—3门课程的基础上,实现一人多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课程之间教学知识点的重复性。针对缺乏实战经验的师资情况,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5.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的现象,可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如考试+实验报告;考试+设计性实验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3门课程正以试点班的形式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通过网络课程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在线学习,占考核20%;课堂探究和讲授,占20%;仿真实践环节,占30%;考试占30%。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明显上升,知识掌握的扎实性提高。在今后的课程群建设中,也将实行课程网络化、精品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造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供需差距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方面。主要体现在教学知?结构的更新不够。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早已经实施,但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教材还停留在《incortems 2000》的讲解。 2、实践教学方面。一方面,课内实践教学不够充分。比如,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在学生开拓、分析市场方面的实际能力培养应借助项目的完成有待更加到位,就商务单证而言,教师应落实学生的每一项技能而不只提供一些单据和案例样本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校外实训的落实不够到位。由于该专业用人单位分布小而散的居多,很难接受大量学生同时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 3、英语学习方面。外贸工作的涉外性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而目前传统应试英语教育强调“听、读、写”三方面,“说”即日常交流的口语则没有作为重点,导致“哑巴英语”,也成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短板。 4、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指导不到位。目前学生盲目报考国际贸易专业资格证,没有结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度融合不够。 5、职业道德的塑造不够充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现状考察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岗位群 同时,还可以胜任外贸会计、外贸文员、外贸翻译等外贸相关岗位工作。 2、提高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力的建议 (1)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打破课程设置上沿袭“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高校应参照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善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课时比例,合理增加实务类课程、专业课课内实训及校内外实训环节的学时,开展的课程建设,遴选一些与岗位对接明显实践性强的课程开发“工学结合”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际单证实务等;同时,加大经费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课程内容改革的重点,以课程内容能够在企业进行能力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项目驱动的课程教学方式改革,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得到思维拓展的训练并掌握职业技能。 改革以往的考评方法,形成适合课程特性的多样化的考评方法。建立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试可采用闭卷、开卷、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考试内容则突出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成绩评定中,突出过程考核,加大平时以完成项目实训、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同时在考核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评价,针对学生所取得的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相关科目的免修或抵算学分,以此激励学生对实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当今外贸行业,竞争激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日渐提高。企业反映有些高职毕业生职业态度非常浮躁,眼高手低,频频跳槽;且出现“拐单”现象。因此,建议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开设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格的法律、法规观念,良好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主要内容。 (3)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 国际贸易工作的涉外性强,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鉴于企业反映毕业生英语听说(特别是口语)能力低下的现实,可采取如下手段:一、特别加强学生商务英语听说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二、对于有些课程实行中英结合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进行外贸磋商的能力。加强学生英语方面的“考证”指导。三、对于有些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英语渗透。 (4)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 可组织学生在大二下学期,在外贸企业至少实习80学时,这样可以增加对国际贸易的感性认?。同时,每位学生在大三时要在校内外贸实验室独立完成80学时的岗前实训,该实训归纳了目前整个外贸行业的实际流程,学生能在情景仿真中进行业务训练,规范地掌握操作要点。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包括企业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委派人员培训学生、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等等,鉴于企业难以同时接收大量学生下企业实训的情况,学校可分批次地进行安排,寒假和暑假期间也可以安排。同时,学校老师也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课题项目研究等,形成学校和企业互惠共赢的局面,有利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 (5)“课证融合”的改进 第一,“课证融合”。在职业技能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岗位的工作任务,在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参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大纲,制定相关支持课程对应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职业资格证书与支持课程对应一览表 第二,加强考证指导。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兴趣进行选择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故应当加强对学生考证的指导工作。可以在新生刚入学时,专业介绍后,安排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宣讲,让学生发现感兴趣的证书项目,了解该证书项目所必要的知?和技能,在日后学习中有针对性地报名考试。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授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时,可能会出现脱离应用背景和技术前沿的问题。对此,应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行业专家授课,安排部分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培训学习,加强授课教师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逐步完善高素质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学团队。 (7)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大赛是学校教学成果的试金石,它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了解企业行业的技术需求与就业需求,了解用人市场的变化,改善学无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情况,学校利用好这一平台也可展示学校综合竞争优势。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期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相长”的局面,及时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实现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更好地对接,达到推进职业教育更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基于CBE模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 问题的提出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为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意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核心是以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导理念和方向。 在教学过程的管理中,cbe模式要求教师和学生按照流程组织和安排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应能得到每次评价的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cbe 模式内容组成与模式管理如图1所示 。 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下简称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与cbe模式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在此过程中,高校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可以在国贸实践教学环节中应用cbe模式,切实提高学生从事国贸工作的实践能力。 2. 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双师型”教师 国贸实践教学需要的是既有外贸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不仅要求授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目前各高校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这些老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的经历。此外,由于实践教学在课前准备、课堂问题的现场解答以及课后的考核评分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专业教师普遍不愿意上专业实践课,实践教学课大多只能流于形式。 2.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重理论、轻实践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国贸实践教学中,由于没有摆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系,课程的设置依然延续普通课程设置的模式,过多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实践教学所占的学时过少。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手段和评价体系而无法实施,随意变更实践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实训要求的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在教学方法上,依然是以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主,这种只重视理论的传授和记忆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2.3实习基地严重不足,实习环节流于形式 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实训和社会实践两大类。实验室实训主要是利用国际贸易实验软件进行模拟操作,这种模式由于其智能性太强,流程中几乎不用学生自己动脑,只要按照提示点击即可,整个流程下来,学生知道的就是流程的顺序,同时模拟平台也只反映一类业务或者公司共性的情况,缺乏针对个性化的指导,教学效果不佳。在社会实践环节,学校虽建立了一些校外实习基地,但是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有些学校虽然也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一些学校所处地区的外贸企业较少,校企合作难度大以及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等,致使这些学校缺乏真正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实习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严重缺乏。 3. cbe模式下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确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运用cbe理论,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完成国贸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使学生获得该专业上岗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在明确国贸专业性质、专业方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关注行业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提高实践课时所占比重,使学生有条件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把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备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摆在教育活动的核心位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3.2加快建设理论知识与实务能力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关键。因此,高校必须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各高校现有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工作的经历,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各高校应积极与外贸公司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同时,学校应该出台相关配套措施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以提高教师实务能力,拓宽知识层面。同时还应鼓励专业课教师考取国际经贸类相关资格证书,达到国贸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后,还应定期聘请有经验的外贸公司业务人员到学校给老师和学生做培训。 3.3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在借助模拟软件了解国际贸易流程的基础上还应大力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力争实现教学和实践无缝化对接。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如校友、招聘单位等),加强与外贸企业的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有效的合作最终实现校企双赢。为此,学校应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入手,除了在学生实习时尽量不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外,还应尽力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需要,如输送优秀的毕业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国际形势教学和科研支持,甚至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难题等。同时,学校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大力宣传企业,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施用海在《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06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指出:目前全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510所。根据笔者对全国322所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考察结果发现,其中有80%以上的独立学院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据此估计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独立学院为267所。综合以上数据,全国目前开设本专业的中等以上的学校共计1647所。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的结果显示,1990年我国的新生婴儿是2354万,2000年新生婴儿是1379万。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发现,2010年的新生婴儿是600万。目前,高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高考生源的快速下降,从2008年的1050万,一直下降到2011年的933万人。预计新出生婴儿的快速下降,将会使得高校生源的下降态势延续下去。面对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的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必将迎来重大变化,而众多的学校开设此专业,更使得重新 “洗牌”成为必然。相对于公立学校,独立学院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生源质量、教学科研等方面都较为逊色,一些没有竞争力、没有特色的国际贸易专业将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甚至停办的风险。而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如何培养专业特色,将成为独立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体现在外语加结合专业的培养思路、服务地方的理念、实践课程的强化与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外语加专业的培养思路 通过电话访谈、走访调查和网络资源搜集,结果发现,广东省17所独立学院全部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院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都可归为培养外向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外贸专业人才。笔者认为外向型主要体现在本专业外语的教学,应用型主要体现在实践课程的强化上,复合型主要体现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上,而这三者最终落实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上。 外语加专业的培养思路,不仅仅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与考核方面。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专业目前实行四种策略:第一,设定双语课程。具体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五门双语课程,今后将继续增设《国际贸易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结算》等双语课程,通过双语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第二,加大英文类课程的教学。除由外语学院承担的大学英语课程外,本专业已开设《外贸会话与洽谈》《商务英语口语》《金融英语视听》等英文教学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立,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第三,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如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上,同学根据情境,进行进出口贸易磋商的模拟。第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程考核中,教师改变以往的试卷考核与口试考核方式,采取模拟面试,由同学作为面试官与面试者,教师来监测、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踏入社会的面试应试能力。 二、服务地方的理念 社会在发展,高等教育在进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独立学院应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征,结合自身实际状况,紧跟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拓宽专业服务方向。 广东省一直是全国的外贸大省。2011年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为9134.8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5.1%。其中:出口5319.4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8%;进口3815.4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值的21.9%。此外,一般贸易进出口3208.8亿美元,增长19.5%;加工贸易进出口5077.5亿美元,增长13.8%。2011年全年广东外贸顺差1504亿美元。珠三角一向有“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基地”的美誉。而且中国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希望珠三角从“全球制造业基地”提升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纲要》同时也阐述珠三角都市圈的未来产业目标: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实际利用外资905.99亿美元,居全国第二。广东省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制造与吸引外资的区域,并且随着与港澳台与东盟的经贸交往的深入,对既懂经济、贸易,又懂产品知识与企业管理的人才必将大量需求。这种趋势下,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要树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强化学生知识的复合性,因此,根据广东省未来发展的需求,本专业积极与其他学院合作,开设工业外贸方向(包括汽车、机械、化工等)、国际商务方向(国际企业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方向(商业银行)等,通过选修课增设方向,强化学生的“宽口径”的知识能力。 三、实践课程的强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于应用经济类专业,经过多年来的办学实践,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各独立学院的共识。而应用型,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课程应用实践化;专门的实践课程;校外实习。 课程应用实践化主要体现在课内实验的教学上。以《国际结算》课程为例,在这个课程中笔者与同事设定了以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一,将同学分成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讲解一个国际结算方面的案例,在讲解之前学生要先将小组的ppt发到教师信箱,以利于教师监控与指导;第二,每个小组根据国际金融形势,写一份报告,加深对宏观金融环境的理解;第三,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知识的训练,如在讲解汇票的时候,要求学生进行出票、背书、承兑、贴现的填写;第四,汇付与托收、信用证这三个基本的结算方式讲解基本理论知识后,进行相关国际结算流程的模拟,如信用证的开证、审证、通知、核对等;第五,由同学翻译英文的信用证,加强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针对专门的实践课程,本专业的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是一门32学时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将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工厂等5个角色,利用所学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谈判、外贸函电和国际商务单证等课程,模拟真实的企业进出口流程,每次在该课程结束前会进行外贸操作技能大赛,在比赛中,同学们积极参考,效果良好。 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认识到,一个没有实际的社会经济生活经验的学生很难承担社会经济责任,也很难成长为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专业人才。而现在由于企业商业的保密性,学生在企业实习往往接触不到真实的贸易业务,为了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本专业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创办由商学院教师出资、校方参股资助的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小型的跨国公司,可以从事出口、进口、对外投资、跨国经营等业务,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实习中得到“真刀真枪地干工作”的锻炼,从而大大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大学生是最具创新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新,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网络开店、校内企业、校外企业等多种形式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的方式。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人数不超过5%,因此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创业基地,必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除此之外,参加校内外竞赛,扩展竞赛范围也 是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本专业创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校内技能竞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商业计划书、英文产品会以及商品模拟展览会。特别要求参展商品由各参赛队自行寻找合作厂商,由合作厂商提供的实际商品为展品。通过本次竞赛,同学们商务技能得到了真实的训练,国贸专业技能能力得到了提升,并涌现一批创新的思想,也体现了学生的创业能力。 综合来看,在激烈的竞争中,独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若想长久的发展,必须彻底的落实外向型、应用型、复合型目标,而从语言能力、实践性课程、地方需求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有专业特色又符合社会需求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探索新的外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才培养方式为例,提出了高素质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烟台大学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国内企业踏出国门,国内外经济互相关联,对涉外企事业单位的影响前所未有,从而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以求探索新的外向型人才培养思路。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是:面向21世纪,适应国际贸易学科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政府机构、涉外经济部门、外资公司从事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应该是理论与实务并重,侧重应用能力培养;服务定位则是涉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 烟台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应烟台、青岛、威海等开放城市的需求而设立的,十多年来,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培养输送了大批外向型、复合型外经贸人才。我们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以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强化特色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本专业及时把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外向型人才的专业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强化基础、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注重素质就是要使学生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强化基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管理就是要使教学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严格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质置就是要狠抓教学质量提高,以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宗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突出质量要求与综合素质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把知识、能力与素质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摆到突出位置。在知识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在素质方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在能力方面,强调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 2.1 基于市场需要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为了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更符合市场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了改革: 2.1.1 拓宽基础强化素质教育 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课时,引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备创造思维、自我开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此,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课程的学时。如会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统计学由3学时减至2学时;国际商务英语由4学时减至3学时;现代物流由4学时减至3学时。 2.1.2 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教育 尽管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使学生能够应对未来专业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也必须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对于不少打算的考研学生而言,夯实理论基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保留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等作为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课首次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层次设置。经济学系列课还另外设置了中级经济学,供准备考研的学生选修。 2.1.3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外语教学:除基础外语外,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加大双语授课力度,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教育: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大对实践条件的建设。 (3)取消部分课程,如外贸会计(不合实际需要)、金融英语(建议教师在讲授《国际金融》时适当补充有关的英语专业词汇);根据市场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情况考虑增设新课程,如报关实务、经贸英文报刊选读、商务礼仪、金融市场学等。 2.1.4 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为个性化培养提供一定的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减少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方向课,为此调整了部分课程性质。如世界经济概论由专业基础课调为专业方向课。学生可从9门课中选修12学分,为学生自主选择所修课程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好的规划并做出准备,特别对课程授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大一、大二闲、大三累”的状况。我们制定了以学生为本的弹性教学计划与方案。如在第六学期同步开设《现代物流》汉语和双语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需求在双语授课和汉语授课之间做出选择。这种弹性机制的设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也大大地保证和提高了双语教学质量。 2.1.5 教学大纲的制定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从加强基础、考虑学生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2.2 加强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本专业的双语课、专业外语课比重不断提高。继续以双语教学为重要支撑,增加双语精品课的数量,在三、四年级每学期都安排专业外语课,继续加强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课件制作和发表报告,用英语进行专业问题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不再出现。课后,为学生参加报关员考试、商务英语证书考试、英语演讲比赛提供专门辅导,以增强其未来就业竞争力。教师们还积极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及课外活动作品竞赛活动,提升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环节,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模拟实验室建设,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熟悉贸易流程;建立了稳定的包括海关、港务局、国际贸易公司、外经贸局等在内的实习基地。 2.3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自2004年开始,学院与韩国仁荷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生连年成功接待仁荷大学国际通商学部师生访问团,并于2007年起每年都赴韩回访,成功实现了学术和文化方面的互动交流。在韩期间,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师生参观了首尔东大门流通市场、gm大宇科技园区、仁川自由经济区,进行中国特色小商品展卖活动,双方教授和学生举行学术讲座。与韩国仁荷大学的系列交流活动为我们实现跨国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学院还与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级时可以参加合作培养班的学习,通过考试的课程可以免学分,第二年在澳大利亚学习其他专业课程,通过后获得澳大利亚edith cowan大学颁发的学位证书。已有多位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踏上了赴澳洲留学之路。此外,本专业还与美国佛罗里达湾岸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订立交换生计划,使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2.4 以双语教学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烟台大学最早实施双语教学,至今有4门课程采用双语授课,其中“现代物流"2009年被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每门双语课都形成了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具有很高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双语课主要采用原版外文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自编了高质量的辅助教材。双语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全英文电子课件,统一用英语命题试卷,并要求学生必须使用英语答题和提交英语作业,做到所有书面文字表达100%使用英语(个别图表除外),课堂讲授和讨论要求使用英语的比例不低于50%。主讲教师按照专业知识结构授课,而不停留在语言点的教学上。课程组还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网站,教学内容、阅读材料(课外阅读文献及案例资料)、习题等全部上网,供学生下载阅读,促使学生养成用英文思考的习惯,强化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这些条件都为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撑。 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我国对外经贸迅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经贸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主要培养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工作者学习、研究与领会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力求体现时代要求与专业特色,全面规划,探索新的人才培养途径。基于烟台大学的经验,笔者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坚持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要加深认识,准确定位,全面把握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强化“国际化、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要夯实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双语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第三,围绕“经济、贸易、商务”的知识结构,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课程的交叉与渗透,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第四,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要求,重点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等基本环节加强专业建设。 最后,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优化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探析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摘要】培养应用型外贸人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入手,结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社会使得大学与经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培养的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实践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实际上也成为衡量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离开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是空话。因此,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但我国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加以全面审视和改革。 一 实践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 1.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产生了对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它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群体,也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素质员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贸专业各类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应运而生。但是,毕业生中真正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却寥寥无几,出现了外贸行业急需要大批国贸人才,而国贸专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或不在外贸岗位就业的现象。外贸企业需要的外贸人才,不仅要懂得外贸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外贸业务能力。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高等院校毕业生进行的调查,进入企业后马上能够胜任工作的仅占10%。这些年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2.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又是操作技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可以说民办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生俱来地具备应用型的特点。对于科研能力上不具备优势的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理论以外,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在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融资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业务的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国际经贸高级人才。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因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研究与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结合。也就是说,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3.国贸专业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多数高等院校已经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专业培养方案到教学计划的制定,都纷纷向实践教学倾斜。但是许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过多地沿袭了旧的做法,重理论、轻实务,课程设置的调整还很不到位,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在整个教学课时中所占比例过低。即使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国贸专业的发展较滞后,竞争的激烈性和发展现状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的高校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则只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论证环节和补充而被摆在了次要地位。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被看成是课堂教学之外的辅助性活动,缺乏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指导;学校重视理论教师队伍建设轻视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往往被当作教辅人员看待,从而难以吸引高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学校缺少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以致实践教学方法陈旧,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学校到政府缺少对实践教学投入的热情,以致实践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对学生的评价以理论知识为主,不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价,因而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缺乏参与的动力。大多民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指导思想沿袭了公办高校的做法,由于人才的限制缺乏对实践教学的系统研究。 2.课程体系设置不当 从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发现,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务的倾向。课程设置的重点依然集中在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学等理论方面,实务方面也往往体现为两门课程,即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而对于在实务中需要的海关实务、报关实务、商务函电等课程一般都为选修课,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置。这样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定位于研究型和管理型的人才。但是民办高校的国贸专业应根据“三本”的实际,坚持“培养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主要从事对外贸易基层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和专业发展定位,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和改革,以体现与“一本”、“二本”学校培养研究型的和高级管理、经理人才目标的区别。 3.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实践教学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四年不断线的原则。而在各高校的实际操作中,实践教学基本上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各高校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实践,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不规范的状况,应加强实践教学规范化建设。要建立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大纲,根据不同类别的高校,提出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标准、评价标准等。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环节的教学目标、操作规范、评价方法、管理制度等,学院则根据这些制度和规范实施实践教学。 4.师资力量不足 实验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实验教师原本就数量不足,扩招以后,随着学生和课程的增多,实验教师更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些民办高校根本就没有实验教师,实验课大多是由理论教师指导,加上结构不合理,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居多,师资水平总体不高。而具有讲授好国际贸易实践类课程条件的潜在教师主要分布在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第一线,普遍不具有各学校要求的高学历,即便愿意也无法调入相关高校。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师的“硬伤”。民办高校教师或是从外校返聘,或是新引进的毕业生,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来源从学校到学校,所学习的东西从理论到理论,实践经验普遍不足。 5.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我国高校实践教学基地缺乏,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不多。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强调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却很少反思社会对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事实上,我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缺乏积极主动的精神,这在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支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学生实习,不少用人单位认为是高校“求”自己,是否接受往往看“关系”。即便是接收学生实习,真正能做到安排学生上岗并进行认真指导的单位也不多。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不少单位视其为过场和形式,没有进行认真的投入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缺乏成为制约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瓶颈之一。 以上这些问题在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中普遍存在而且表现得尤为突出,需要加以重视。 三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在认识上各个高校基本统一,都认识到实践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都在充分利用条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浙江大学主要通过实验室模拟操作来完成实践教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利用每年两届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来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还利用往届毕业生的关系到相关单位进行现场实习;宁波大学采用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进行定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设特色班,包括物流班、期货班和银行班,把技能类培训纳入学科系统,加强专业内容的学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暑假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以赛带练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对于问题较多的民办高校而言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成绩比较显著。北美地区的cbe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还有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校为数不多。 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借鉴其他高校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利用民办高校办学灵活的特点适当加大对校外实践的力度,以此突出实践性教学特色。可以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操作培训考证实习基地实践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不间断的巩固。 1.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验室操作同步进行 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谈不上能力的增长,因此首先应保证课堂教学的数量和质量。应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专业的最新进展,与时俱进,不断修改和完善培养方案,做到课程设置准确。其次准确设计实践教学和考核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环节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40%。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了大学4年所有的实践教学环节,需要不间断地进行各种实践,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验室操作是校内实践,是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较真实的场景模拟,使学生能够在该模拟场景中完成相关的国际贸易业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国际贸易的现实过程,它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但前提是应保证教学软件的真实性和先进性。因此,我们在校内可以进行课堂实践环节练习和实验模拟,例如:通过案例、习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理论应用的初步技能;信用证、商业发票、装箱单、保单等国际贸易业务单据在实验室模拟软件中均应结合真实案例编制,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货款支付方式的选择和阶段、外汇交易等这样的实验课程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了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相对于校外实习来说,实验室操作可以克服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约束、可以由校方单方决定,而不用受制于企业,所以大多数学校将实验室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在当前情况下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较好选择。在这里,教学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当然这需要学校投入较大的财力进行支持。 2.课程教学与培训考证相结合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科学正确,实践能力强的标准如何确定,需要通过社会用人单位反馈,要经过社会的检验。有资料显示,目前在外贸人才需求榜上分别名列1~6位的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和报检员等,都要求持有国家通用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因此,我们可以从社会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普遍要求获取的证书中,选取几个证书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标准,如“报关员”、“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货运”和“报检员”,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取得1个(含1个)以上的专业证书。这样,通过考证一方面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降低工作时的入门门槛。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建设是集中安排专业实习的保障。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和实验室模拟操作后,可以安排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学习。通过到相关单位的实习,学生一方面可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发展状况,发现不足,及时更改;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接触社会,锻炼能力,认识工作的性质,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实习单位可以是相关的进出口公司、报关行,也可以是每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这需要学校和学院下大力气来联系实习基地,建设过程虽然较难,但效果也是长久和有效的,值得去做。若效果好,这样就可以一下打造实习—就业两个平台。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毕业论文所起的作用大打折扣。这主要是由于毕业论文通常放在第四学年,与找工作、考研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学校为了追求就业率也放松对毕业论文的考核,使得学生不下功夫去找实践中的问题而流于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如形式上的把握,毕业论文只成为形式上的作业。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视,严把开题关、写作关、答辩关,真正使大学本科4年不缩水。 以上就是笔者对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系统而紧迫的工程,意义重大,关系到学校、学院和专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全社会、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 [摘 要] 打造专业特色是高校取得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对专业特色的理解,认为专业特色建设要在合理定位前提下配置教育资源,软硬件并重。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特色 误区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发展阶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育特色成为高校的共识。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较“老”专业,要办出特色确实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如何确立竞争优势,形成特色是摆在所有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现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可以说是个老牌专业,其前身叫“国际贸易”,1998 年国家教育部调整新的专业目录,将国际贸易专业更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世纪末,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入世预期带来的外贸人才需求增加,该专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规模扩充。许多高校在这个时期纷纷增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人数的大量增加,保守估计,目前该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人数超过3 万名。 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们长期调查发现两个现象:一是很多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并未从事国际贸易方面的工作;二是尽管就业难,可是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仍能较顺利地找到工作。这些现象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有矛盾,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仍需提高。从学科大类划分,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经济学,其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重点突出经济学,而管理与法律比较薄弱或不被重视。专业口径过窄,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学生个性不能被充分张扬,造成人才“克隆”。另外,扩招也导致了教育资源无法及时跟进,也容易造成培养质量下滑。 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建立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制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压力迫使许多招生单位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努力发挥特长,以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塑专业特色,从而能够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对专业特色建设的理解及误区 什么是办学特色?目前我们能在教育部2004 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当中找到解释:“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该方案将特色列为评估一级指标来考察。特色可体现在不同方面:如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教育模式、人才特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方面。从这个解释来看,“特色”应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长期积淀出来的稳定的东西;二是要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重要作用;三是特色要被社会认可。特色可不拘泥于形式,只要满足上述条件的教学要素,都应属于特色范畴。专业特色是学校特色的一部分,与特色的性质一样,专业特色也是多维的,只要在某一方面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应被视为专业特色。 根据各自优势确定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路是正确的,特色是可能总结提炼,并能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强化,管理者可以集中资源促成特色鲜明化和更有社会影响力。但是,在认识和具体做法上存在一些偏差,片面地追求专业差异有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对专业特色的含义理解不清,指导思想不明确现象比较普遍,尤其一些典型的认识误区需要引起关注:一是把特色定位与特色本身混淆。二是把专业特色等于人才培养特色。三是简单模仿名校。四是过分追求差异。五是对特色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曲解。六是重宣传、轻建设。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 专业特色建设中的规律和原则却不可违背。实践才刚开始,许多规律在等着我们揭示。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经验和体会。首先要明确特色定位。我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办于1993 年,具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优良传统,依托学校理工特色,已有较独特的优势。我们历经三年的调研,在学校发展规划和特色建设的框架下,结合相关专业优势,把原来初具雏形的传统加以优化,定位了专业特色。围绕定位,我们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在科研方向和团队支持上、人才引进上、资金分配上都进行了优化配置。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等软件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新举措: 第一,教学理念上体现尊重规律,尊重个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尊重年青一代的心理特征,尊重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每位学生个性,避免人才“克隆”。 第二,教学计划上扩大选修课范围和比重,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优良条件。设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可按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自助式学习。课程可不拘专业范围,允许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外专业课。可与校外培训机构合作,把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课程引入教学。 第三,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比如实习,如果制度上必须要求像课程一样集中在一段时间,实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再如,毕业论文一般都安排在毕业的最后学期,学生因为找工作就会影响论文。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改集中时为分散时间,这样的制度创新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空间,非常值得尝试。 第四,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理论与实践统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应用性极强。实践教学很重要但落实困难。我们是两手抓,一手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专业贸易公司签订协议,供学生全真的实践平台,另一手是搞好专业仿真实践平台建设,近年建成了专业仿真实验室、贸易谈判室、外贸仿真操作室,配备多套实习软件。切实解决了实践的难题,收效显著。 第五,以社团为平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围绕专业支持学生自发组织社团,作为学习交流,推动素质教育的平台。社团由专业老师指导,学校给予大力支持,邀请名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空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论文: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的探讨,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方式,即生本教育观。并结合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实际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分析了贯彻生本教育观的课堂教学方式1年多来所取得效果,旨在探寻一条不同以往教学方式的有特色的民办院校人才培养路子。 关键词:教学方式;生本教育;民办高校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焦点,作为民办院校的一名一线教师,我和我们的课题组历时1年时间对西安欧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意义 首先,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互不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学习有自身的特点。(1)广博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觉得知识浩瀚如海,他们渴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2)专精性。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围绕着如何使大学生尽快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而进行。(3)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4)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求和钻研。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 最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外贸公司、跨国公司及各类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业务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大学生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观。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好具体环节,把教转化为学,以学定教,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此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预学、尝试练习等途径,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内、外部联系产生直觉地、感性地、综合地认识或疑惑,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达到对知识感悟深刻、易于内化、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国际商务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在课前先给学生设置一些商务情景,学生在课下准备。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通过学生讲解、角色表演、作业互改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提高英语会话水平[ 1 ] 。为了避免学生准备不充分、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还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例如,在《公司及产品介绍》一章中,教师先讲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礼仪等理论,然后,通过幻灯片给出一条英语新闻———2008年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配额增加,并补充过去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政策。学生通读后,给出讨论话题,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国与欧盟外贸公司之间的贸易有好的前景吗?) ,用20min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老师讲授,结合课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至少一个理由。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各组中进行引导及答疑。最后每组找1~2位同学将各组观点陈述,教师对其发音、观点等给予纠正和点评。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给学生做出示范。这样,在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多,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其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师生合作—引导学生小结。又如“外贸单证”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外贸单证系统,给学生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制作单证的理论知识在模拟机上检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单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当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真正掌握了外贸制单的技能,为成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 。 教研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加强实践性教学,比如:在教授“报关实务”、“国际货运”课程时,授课教师与西安海关联系,安排学生去西安海关观摩,并邀请西安海关报关科科长就报关程序和海关法规等知识进行专题辅导。活动过后让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小结,并就学生认为的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部分进行讨论,以增学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各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个人解决;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教师起着启发、引导、帮助的作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思维互启,创新灵感增强。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自学得到的知识是无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组织课外学生学习互助组, 如“一帮一”等。 三、结果分析 开展“生本教育下教学方式研究”1年余,体会如下: (一)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实践表明:实施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普遍要求老师继续举行生本教学,要求教师多布置任务。 (二)学生从苦学转变到乐学 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睡觉也多。由于生本教育体现了为学生为本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所以,他们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性强,创新意识强,维特别活跃,学习效率高。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他们欢迎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分组讨论在课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以教为主,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视学生为容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记忆,忽视创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运用源流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学习天性,创设了自由空间,学生创新灵感较强、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归了生命本体,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普遍达到我要学的境界。生本教育树立了“谁的事,谁来做”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知识层次深、感悟大,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了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析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课程开发 【论文摘 要】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发,自此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同时,校本课程在具体开发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研究者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梳理,并试图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2001年6月28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一个热点出现在各个学校中。近年来,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一些重点学校,在不同程度地实施着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过去几十年,我国基础教育一直沿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计划和课程模式等,因此此次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权力下放,无论是在主观接受还是客观条件上都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一、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对校本课程认识的偏差 (1)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定位不明确。意识指导实践,对校本课程内涵认识的偏差,会造成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方向性错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校本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15%,实际上是每周4节课的时间自由支配。也就是说,国家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校本课程,换言之,学校课程主要还是国家规定的课程,校本课程在其中是以国家课程的辅助角色存在,但是学校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由于过去我国一直在实行全国统一的课程,因此一些上级行政部门或学校对于这种课程结构的习惯性,再加上现行的学生评价还未能跳出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导致了学校对于校本课程持消极态度,这就使校本课程并不能真正的走向学生的实际课堂。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上级部门或学校把校本课程看作是课程权力的完全下放,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校本课程,把握不了一定的度,造成一些常规课程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不到保障。 (2)课程的中心偏离学生主体。从校本课程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者都偏重于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参与性。如王斌华先生认为,校本课程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部教师,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内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注1]“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被很多人传诵,教师被予以众多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并没有真正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而是考虑教师的特长是什么、愿意开什么课等等。教师和学生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学生应该与教师一样对校本课程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利和选择空间。此外,学生对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取舍,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因此更不应忽视了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 2.过分注重课程的物质形态 吸收教师编写教材,这无疑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进步。但是,一些学校把编写校本教材当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全部。有学者表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有:设计课程方案或活动方案、编写校本教材等,校本编写在目前较为普遍。[注2]把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如校本教材一类物质形态上,不关注课程的实施和反馈,无益于校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更不用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了。 3.课程缺乏地方特色 目前,我国各个学校所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基本是随时代变迁或国家政策出现的新专题而编写的,如环境保护教育、信息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学等,这样盲目跟风的课程选择有悖于国家提出和开展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初衷,忽视地方特性和个性。 另外,很多学校没有从学校的特点、所在地区的特点和自身条件出发,开设校本课程。如一些乡村学校在经济条件、师资水平无法承担的情况下,为了显示特殊试图开展钢琴课程。对于这种条件不成熟、在未发掘出自身特长的校本课程之前,应该先落实国家课程,然后再考虑开展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不可盲目地追求灵活多样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为这样并不利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4.学校师资无法满足开发需要 (1)教师缺乏课程管理和开发的意识。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教师自然地成为开发的主力。课程的深入、持续发展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积极开发、整合、利用、完善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然而,教师长期处在课程开发的下方,此前从没有享受过开发课程的权力,长期处于被领导的状态,对课程缺乏敏锐性,缺乏自我挑战的动机和意识。 (2)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技能。据专家调查,近50%的中小学教师不能胜任课程开发的重任。[注3]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课程的理解者和开发者。课程开发包含设计、编制、实施与评价等方面,教师仅仅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教育资源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懂得课程设计的原理、设计程序等知识,才能设计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而实际上地方学校的教师并没有完备的技能,影响着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3)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无法承担校本课程开发的重担。有的学校硬性强派给教师开发的任务,使得教师不能清晰自己的教学任务,并无法认清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定位,不仅对校本课程开发无益,也影响了教师的常规教学。 5.课程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课程开发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经费有限,而仅靠行政命令要求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没有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不可能实现的。校本课程开发无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对学校都是一个新的事物,短时间之内还无法提供一个非常完善的开发制度。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完善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形成规范、完整、清晰的政策、制度系统,是增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问题解决策略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有着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充分发挥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更好地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 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充分理解校本课程的定位,同时要让学生、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定位。使校本课程开发的所有参与者都能树立崭新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强大动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地持续发展。使校本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能够真正地发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开发观念,有助于使各开发参与者明确校本课程的目的,不单单把课程开发的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上。 2.充分发挥各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 按照徐玉珍教授的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包括学校成员、校外团体、个人。因此,开展校本课程既要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应该向学生家长及社区周围人群进行宣传,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学校周围资源。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开发,以科研带开发,以开发促科研,这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知识和技能学习,同时减轻学校的开发压力。 3.发掘学校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并且这些特色在学校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有的是以学校的教学形式存在,有的是以学校课外活动的形式存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特点在于应用性和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并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结合学校及社区的独有资源进行。 4.加强师资培训 澳大利亚的校本课程开发在20世纪70、80年代受到教育系统高层广泛的推动,但却对校长和教师缺乏专门的培训,导致校本课程难以持续。直到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许多省的教育系统采取举措加强教师培训,才逐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这就说明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精神以及校本研究的自觉性和能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备的质素。然而,目前教师的素质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势在必行。结合我国的实际,校本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课程理论的培训、教师专业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可以通过一些相关讲座、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等途径来进行。 5.加大校本课程开发资金投入及完善课程开发制度 资金投入是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物质支持,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教育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适当增加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并制定相关的资金管理条例,鼓励并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 课程开发制度的完善即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常规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如奖惩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不但保障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课程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校本课程持续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校本课程开发,给学校带来了课程的主动性,体现了对学校教育主权的尊重,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和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尽管目前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相信经过各方努力,定会使校本课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 摘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现实需要,遵循课程评价发展趋势,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需要坚持“持续发展”价值取向,追求“人本自然主义”学术取向。为使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还需要确立合理评价范围和适宜的评价标尺,运用“档案袋”“公示”“综合评定”等方法。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持续发展;人本自然主义;评价标尺;评价方法 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在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不断地从主观上被人们所认可、课程开发实践因为评价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而步履艰难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不少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及实做策略,希望能引发议论,共同服务于学校课程开发实践。 一、取向 评价取向是对课程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它引领着和支配着评价活动发生、行动的方向和旨趣,标示着评价活动持续进行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欲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首先需要回答评价取向问题。评价取向大致需要讨论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两方面。价值取向侧重从价值观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学术取向则以课程评价学术发展基本走向展开讨论。 (一)价值取向:持续发展 任何评价都体现特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错位或定位不准,将深层次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课程宗旨/目的/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内容/经验/方式选择的恰当性,甚至包括评价工具的制定与选择等等,将无从合理把握、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 “持续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持续发展”是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学等使用的关键术语,并非教育领域的专用名词,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战略,一种思想,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从“联系”“整体”“和谐”等观点出发,追求长远的整体利益。①如今,有关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的发展观,进一步发展到强调“协调当代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揭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首要地位”。这就是说,人类活动在纵向上要处理好“前”“后”关系,在横向上要协调好“你”“我”关系,先前需要的满足或先前行动不能对后继需要满足或后继行动产生损害,或者先前需要与行动的实现不能以损害后继需要和行动的利益为前提。同时,“我”的需要满足或行动不能建立在损害“你”的需要满足和行动的基础之上。从此意义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持续发展观,大致包括三层意义。 1.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处理好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关系。“生本”是“校本”“师本”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校本身,也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本身,为了学生的未来。学校课程开发的根本在于学生发展,“学校”虽然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平台和重要基石,但为学校而开发课程却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新课程开发本身而论,无论教师开发还是学校开发的课程,均不能停留在“半开发”或1/3开发状态,只满足于“校本课程”设置或“校本教材”编写,必须进入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和对话。实际上,没有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课程开发都只能是零开发,不可能对学生发展产生效益。 2.共同发展。首先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并非是教师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倾注精力,相应地减少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有效课程教学的精力;其次是全体教师的发展,并非是学校为少数骨干教师提供资源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利益的特长课程,而是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再次是整体课程的发展,不是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开发少数“精品”课程,这种课程只是为学校短期需要而存在,甚至为了满足学校功利目的而存在。无论是学生的发展,或者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课程的发展,都是整体的、共同的发展。学生/教师团体发展为学生/教师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动力,课程整体发展有助于“特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只注重少数学生、教师、课程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最终使他们/它陷于孤立境地,失去广阔的发展土壤,即使是鲜花绽放,必定枯萎! 3.持续发展。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开发者建立“系统思维”,长远规划、谨慎设计、长效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如果学校只图眼前利益,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短期开发,或者受他校校本课程开发热情的影响,为跟上步伐而盲目开发,没有使课程开发上升到“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校本课程开发最终只能失效,更难长效。尤其在机械搬用市场机制淡忘教育规律的学区,“校长轮换制”盛行,校长行政时间短暂,长效规划机制难以建立,校长只能考虑在位期间的课程开发,至于所开发的课程对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有多大价值,或如何起到连续作用,则很难思考。即使有校长费尽心力,长远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事宜,其行政权利一旦移交,下任校长也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延续课程开发的连续性。就教师而论,个别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目的甚是模糊,花大量时间开发课程,却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没有多少帮助,甚至因为开发对学生价值不大的课程花费较多时间,减少教师认真备课、研究和反思教学的时间。就学生而论,如果接受学校所开发的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过多的“校本课程”,相应地减少了学生学习国家/地方课程的时间,学生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自身就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的重要功能就是要促进“反思”,不断“改进”课程,维持课程持续生成。 (二)学术取向:人本自然主义 从评价的工作过程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可以理解为,依据一系列重要的目标或规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都对这价值判断过程产生影响,只是在影响的对象上有所侧重。如果说评价“价值取向”主要决定着“价值判断”的依据和方向,那么评价“学术取向”主要制约着资料收集整理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学术取向是“人本自然主义”。 “人本自然主义”与“科学实证主义”分别代表课程评价的两大阵营。基本原理分野见表1。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于人本自然主义,其原因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是围绕“人”的发展展开的活动,人的发展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难以分离、难以以量求知。整体性的系统的方法,较之科学实证主义方法更能体现评价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特性。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不是追求一个论证的“可知”的结论,而是注重“改进”,追求“发展”。通过课程开发活动连续性的动态改进,谋求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进入课程开发活动中的事件、背景复杂多样,很难量化,因而需要采用多元的个性化措施。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是互动的、建构的、一元的、对话的关系,很难用分离的、二元论的观点去审视、去判断。因此,体验性、欣赏性、展示性、系统性方法等多元的方法可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适宜的重要方法。 第四,课程是关联的、丰富的、整体的和连续的。用单一的测量统计分析方法,很难体现课程开发与评价的丰富内在特性。 表1 科学实证主义与人本自然主义范式比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列举上述四方面理由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寻找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与国家课程开发评价之差异,而是力图说明人本自然主义取向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内在的本质追求,或者说是为了强调全部课程评价活动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必要性。因此,也可以说,这四方面的理解只是世界课程评价的总体趋势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中的具体体现。迄今为止,课程评价理论已经经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发展到现在正走向“价值多元体验建构”时期。这一时期的课程评价强调从不同角度阐释评价现象,强调价值多元或价值差异,注重课程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建构,注重“多元伙伴参与”以及评价对象的体验和经历。很显然,这些观点更能够靠近“人的教育”的本性,更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人文精神”。 当然,坚持人本自然主义取向并不等于与科学实证主义取向断绝一切往来。这两种取向分别代表了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实际对同一世界的观察两者兼而有之,并在不同程度上侧重或取向其中一种。正如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艾伦·c·奥恩斯坦在引述豪斯在评价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时所解释的那样,承认豪斯“大多数评估者并不单纯地坚持某一种方法,而是承认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的事实”的观点,同时指出:“大多数评价者还是会倾向于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坚持人文自然主义学术取向,意味着注重多元、质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希望从整体上对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价值做出综合性显现与解释。 二、实做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还只能是观念层面的一种努力。评价活动的真实发生只有基于观念形态的“取向”,回答“评价什么”,“采用哪些标准或尺度予以评价”,以及“使用哪些具体的方法”等问题,才能使评价活动进入实做状态。 (一)评价范围界定 就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果所积累的知识来看,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等等,是比较普遍的观点。③但是,我国不少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等同起来,直接导致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范围窄化,评价范围也相应窄化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加之少数理论工作者认为,如果将“校本课程”以外的范围也纳入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学校教师就会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取代“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国家原本为学校提供的课程开发权利就会付诸东流,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也会落空。有的理论工作者还担心进一步会出现“学科活动”挤占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诸如此类的担心和见解进一步为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范围窄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许有必要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做进一步的理解和讨论。从逻辑上看,如果承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分类,“校本课程”与此三级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校本课程”理解为学校依据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精神,立足学校课程背景和学生需要设定的“校定课程”,那么与之相呼应的有地方确定的课程(“地定课程”)和国家确定的课程(“国定课程”)。从课程改革的运行过程来看,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对国定课程和地定课程进行学校层面的“生本化”重建,时下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讨论和做法大多属于此种重建在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有益尝试。 再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及定位进一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确定的“三定课程”,而且学校是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相对主体,肩负着目标、内容、方式的重构和创新,如果说国家/地方主要规定“法定”课程地位、理念和时间,那么学校则在落实理念、调适目标的基础上,赋予其内容、方式和资源。 遵循上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有所拓展,它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依此类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范围也相应拓展为: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 进一步从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和普通高中的重要程度分析,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阶段应该是主要任务,进入普通高中阶段,校定课程评价任务较之九年一贯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性所使然,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共同规律。 (二)研究评价标尺 基于上述三大评价范围,坚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观,任一评价范围均需要从课程开发发生发展过程所涉及的“背景”“课程(方案)”“过程”“结果”四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问题,透过具体问题的“程度”或“水平”科学合理把握,可以判断出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水平。 1.课程背景。重在课程开发的情景(条件、现实资源等)评估、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教师及学校发展基础与需要评估。 师生发展现实水平的把握程度 学生兴趣把握程度 学生课程需求把握程度 课程资源分析的合理性 政策限度的领会度 社区课程期望值的把握度 现有课程优势与劣势特征的把握程度 现有教学材料质量把握程度 2.课程(方案)。注重分析课程(方案)选择、目标调适、材料重构与学生学习基础和需要的适宜程度。 课程(选择)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调适)合理性 材料(增删)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程内容(拓展)的广度 课程内容(延伸)深度 课程材料组织进程的合理性 课程材料对学生感知的适应性 对于新编教材,除上述八条标尺外,还需要关注下述标尺。 教材内容:新颖、准确、综合;适应学生需要兴趣和能力;反映本土(学校)资源;有助于增强学校所追求的办学理念。 教材组织:逻辑与心理顺序统一;知识与经验的联系;主题、单元与教学过程的关联。 物质结构:篇幅恰当;装订正确;纸质良好;有适合学生水平的足够的图画图表;价格合理。 3.过程诊断。对课程实施中的优点和缺陷进行诊断。 课程实施方式与学校教育理念的适切性 课程实施程序的明晰性 学生采用课程的兴致 参与实施课程的教师人数变化情况 教师讨论实施课程的频度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坚持性 地方教育当局对课程的成功感 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兴趣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学校外部人士参与课程实施的频率 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关照度 4.发展绩效。把握课程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效果。 学生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程度 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协同课程教学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驾驭教学材料能力提高程度 学校凝聚力改善程度 学校反思力提高程度 学校特色显现程度 学生个性发展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个别差异获得照顾的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高低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标尺只是从三大评价范围延伸出来的四方面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每一方面的全面罗列,是例举,例举问题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仍然需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 (三)方法选择 在明确评价取向、界定评价范围及提出相关问题以后,还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才能最终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同时,学校配合步骤的顺利实现,需要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完成相关事务。如:研究学校发展远景、确定评价的目标、建设以评价促反思的制度、营造民主表达氛围、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等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由于本文篇幅及研究基础所限,不能就相关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只能从实践层面对部分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1.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评定与真实评定(authentic assessment)和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基本同义,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强调学生参与(制作档案袋),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同时,档案袋也成为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沟通的平台,评价参与者之间互动交流,在体验中进步,获得成就感。档案袋内容由师生商议决定,没有固定模式,按照舒尔界定,“档案”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2]可以说,档案袋应该包括学生认为能够展示其成就的任何作品。我们在与学校合作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课程评价时,采用如下档案袋设计(见文本框1)。④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文本框1 2.公示。“公示”即公开展示。公示既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要素或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又可视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现在不少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均采用“公示”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靠证据证明他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如我们在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展示时体现如下展示内容(见文本框2)。 文本框2 为了学校有效开展“公示”活动,我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进一步建议学校设计“展板”或制作“书册”,将活动过程从活动主题提出的理由,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诸环节中发生的事件、相关人物、相关环境、相关情景,到活动成果、活动反思,再到社会(家长)反馈,系统地公开、展示和交流,以便课程评价参与者(包括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和理解,互相赏析、议论并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3.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立足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评定课程开发绩效。我国学者杨立龙教授建议的课程评价表被大致看作是一种综合评定方法此观点参见杨立龙著的《学校为本课程──设计与探讨》一书(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依据上面所讨论的评价范围和尺度对此加以改编,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试论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而课程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周边地域经济的发展等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并且尽快地适应市场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本校的特色,使培养出的学生具有竞争优势,从而也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壮大。伴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其研究已成为职业院校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一、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最早的定义是在1973年7月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所辖机构“教育机构革新中心”举办的“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上由学者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界定的。我国学者吴刚平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并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可将“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在具体的职业院校环境中,学校按照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根据当地经济与科技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以教师为主体,企业行业人员和课程专家参与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相对于普通教育校本课程而言,它更具鲜明的实践性、专业性、动态性与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与科技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也受到诸如国家文化传统、政策取向等多重交织的因素的影响。所有的上述因素都会对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其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更高的条件,也更显专业化与复杂化。 二、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它在目标观、课程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明确其指导思想,受到正确理念的支配。” (一)目标观:以就业为导向 “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直接地反映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故职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目标和根本指针。把促进就业作为职业校本课程开发的最根本目标。 (二)课程观:以能力为本位 从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出发,职业教育能力型课程开发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它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组成。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我们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即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应该由教师变成学生。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教师的职能由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设计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以全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要切合学生的资质与兴趣上的个别差异,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教师不能毫无选择地教授教科书的全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背景及需要、学校社区的条件,选择、调整或改编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自行编撰,以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纬度中进行的,是每一位在职业学校任教的教师都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我国来说,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凸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不仅在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积淀形成了各院校自身的特色、而且能自觉把触角伸向经济建设的前沿,及时学习发展变化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创建新的学校特色。各职业学校可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各校的优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知识的更新,构建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凸现学校的特色,保证学校持续性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操作型人才的重任。”因此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及时把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变化,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是当今广大职业院校进行内涵质量建设的核心。 (三)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如果说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是全体和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那么,校本课程则是为满足特定学校学生发展之需的基本资源”。职业院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他们在教学一线,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学院的教学资源,他们能够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自身个性也得以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职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长期以来,课程的规划、设计和评价是教育行政部门、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的职责,而学院和教师只负责课程的实施,忽视了自身必要的学习提高。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要完成这个角色的转换,就要具备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加强课程理论的学习,而且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得到升华,专业能力得到加强,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探析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误区及建设性思考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认识误区 建设思考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把校本课程开发当做自制教科书;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开发,忽视校本课程的本质;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仅重视教师和学校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等认识上的误区,笔者就以上这些认识偏差,分别做了针对性的建设思考,以便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效的意见。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日益成为课改的一大热点话题,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开发过程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应该从实践的层面纠正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偏差,加大建设性的思考。 1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认识误区 1.1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简单理解成学校自制教材。 有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前认为校本课程的设置实质上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知识,认为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因此,把编写有关地方知识的特殊材料变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更是一种关注个别学生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意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包含环境分析、课程目标设置、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而在运行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把这些环节都给不恰当的忽略了,许多内容也被简单化为教科书的编制了。①这种开发模式大大减少了课程开发的环节,缩短了课程开发的实践,使校本课程的质量大大缩水,使人们不免对校本课程的价值产生怀疑。 1.2把校本课程理解成学校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开发。 由于校本课程更强调多元和活跃性,它的形式是多样的、开放的,而活动课程也提倡要考虑到学生在除了教学活动外的其他活动,因此很多人就把校本课程等同于活动课程。诚然,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都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改变死板的课堂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兴趣、能力、经验来获得知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活动课程不能完全替代校本课程。从我们现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域主要集中于选修课和活动课,学校和教师在这两大模块上大做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就是“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开发”。②其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可以有不同的变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还可以是必修课。 1.3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归结于学校或者教师个人,忽视学生的参与地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更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升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它不仅包括学校或者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的课程,也包括学校或教师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二度开发”得到富有学校和教师个性的课程。③事实上,把校本课程开发认为就是“学校自行开发的新的课程”,一方面说明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不能以整体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存在的形态,从而把它们割裂开来了。现实中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是学校领导班子、教师自主进行开发的,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未来需要、社会需要往往顾及很少。这种单一的开发形式、狭窄的开发内容、短浅的开发目标,必然会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产生平庸的效果。 2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建设性思考 2.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克服以学校为编制主体的自主开发教科书的弊端。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分析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因素;要在考虑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基础上,设定具体目标,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因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选择合适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方式。校本课程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价值,不是面向少数精英学生,而是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异需要。所以校本课程的评价不应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方法也不全以学业成绩为主,而是根据各个学校学生情况的不同,面向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校本课程的开发就应该以这种更全面而具体,更充满人性化的评价为主。④ 2.2尊重校本课程的实质,超越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禁锢。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弹性化、多样化,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不要用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来替代校本课程,充分把握校本课程的本质,以每所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资源为依据,以多元化、灵活性为主要特征,突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等特色,充分体现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化和灵活性的特点。⑤校本课程不一定非得做为选修课,还可以做为必修课,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崭新理念和目标作指导,并辅之以具体政策和措施,会受到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社会效应。 2.3以“三本”理论思考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整体联系,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育的宗旨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考虑好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整体联系。“生本”是“校本”与“师本”的前提和根本目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及未来,以学生的共同发展为本。⑥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发挥学校内外可利用的资源,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都需基于学校本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广大教师和学生才能成为校本课程的真正主人。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张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寻求课程的“生长点”,创造出适应学生需要的课程,因此,对教师的自主精神、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相应的多学科知识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依据学生的能力、生活经验及知识层次、开发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征,开发适合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课程。⑦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尽管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但只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构建起完善的课程体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析对开发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反思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今后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基本取向。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千人一面”的局限,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各地各学校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通过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突出自身的特色。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激活和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它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前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不少学校对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是流于形式,重视不够。不少学校领导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导致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科目却无人问津。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他们看来,和开发校本课程比起来,高考和竞赛要重要得多。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广大语文教师,但是多数语文教师更适应以前的角色,即被动地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甘愿当一个“教书匠”。竞赛辅导和高考的压力使多数语文教师从来不想、也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甚至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或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学校无关。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同时,长期以来,教师只有教学的观念,而没有课程的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既没有从事过开发课程的活动,也很少参加相应的培训。因此,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 第三,保障机制尚待改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数量少、负担重,学校的硬件不足,学校的场地有限,投入的资金有限,教学资源短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重重现实困难面前举步维艰。 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所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质量,进而影响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笔者通过参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取得预期的目的,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领导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教研的各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时间地点要有保障,教研内容和主题要切合实际。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注意减轻承担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过重的负担,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第二,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要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还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使负责开发校本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按照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某些方面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实现由单纯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环境,切实为教师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畅所欲言,相互激励,破除学科界限,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第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校本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多渠道地开设校本课程。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设置相应的活动课程,努力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中,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作用,使校本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具有本校特色,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析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论文关键词:学校特色;学生资源;当地民谣 论文摘要:大力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挖掘它的教育资源是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音乐校本课程也是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补充、延伸和完善。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广阔的前景。校本音乐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在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资源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 我校2005年通过了省三星级学校评估,在创建中积极寻求办学发展的“突破口”,确立了“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策略和办学改革方案。近年来,实现以普通高中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教育特色,高中部每个年级开设了两个音乐专业班,有琴房10个,音乐多媒体教室2个,舞蹈房1个,并配有丝竹类、管弦类乐器,这些强大的硬件和软件的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我校音乐课程的开发。我校音乐特色教育成果丰硕,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被著名艺术高等院校录取。我校根据音乐高考纲要,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高中部音乐教师编写了相关的音乐教程。 另外,通过高中音乐专业班的学生,来影响非专业音乐班对音乐的学习,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图片、获奖证书、演出实况,举行音乐会。在全校还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比赛,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总之可以以音乐专业班为基点,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 二、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传媒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内容。这些经验与经历,我认为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为我们的教学所用,使教学更深动有效的开展。 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比如:有些家长酷爱音乐艺术,擅长演奏、演唱……有的学生家长还热心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我们便可在时机成熟时,约请家长来校献技献艺,此举,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另外,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深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 三、结合地方特色,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1.民歌民谣 民间歌谣按历史时期划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传统歌谣,二是近代革命历史歌谣。传统歌谣,源远流长,数量众多,是民间歌谣的主体。解放初期,还产生了大量以歌唱党和领袖、歌唱翻身幸福生活为内容的歌谣,如:溧阳来了陈司令,还有民歌《虞美人》等等。这些民歌歌谣至今仍在群众中流传,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的民歌编辑进教材,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民间娱乐活动 (1)祈福消灾跳马灯,溧阳跳马灯约有四、五百年历史了。在数百年间乡村黑黑的场园上,火阵星冒看炭火在空中急速长旋,几十匹肚内点着蜡烛的竹马、在锣鼓的催促下,在村民的喝彩中,边穿梭边变换、边跳跃边奔腾,这充满着乡土气息的马与灯、人与马之舞,让人心动,让人难以忘怀! (2)太平锣鼓 溧阳的太平锣鼓,在宁沪线上颇有名气。我校编排的舞蹈《天国勇士》代表常州市参加了江苏省先进县市群众文艺汇演获省二等奖。 学校适量安排这种地方特色课和课外实践活动,把当地民间娱乐活动和民歌民谣引进校园,通过“结合方言,结合媒体,结合教材,结合表演,结合欣赏,结合比赛,结合提高”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在优美的民间音乐中,增进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了解,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也为继承和发扬民族地方音乐文化奠定了感情基础。 总之校本课程之推行,在一片鼓励与强力诉求声中,许多教师也想快速地尝试自己设计课程的喜悦。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是一项新的课题,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真正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和本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中等职业学校开发计算机校本课程初探 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需求育人才。对于中等职校而言,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专业课程尤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求。所以,职业教育要进行课程改革,努力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势在必行。 一、人才和市场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要跟着就业市场走,市场需要什么人,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人,这就是职业教育的灵活性。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市场变化很大,各地区行业对人才要求也存在相当大差异,因此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考察本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再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发校本教材。为此,要进行市场调查,走访本地的一些主要企业和用人单位,要依据企业的需求确定专业的岗位群,制定课程方案。其次对其软件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如: 1. 走访平面设计工作室,了解了其所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文字处理软件indesign,矢量处理软件inlustrator等。 2.走访广告设计工作室,了解其所用广告设计软件photo-shop,名片制作软件coreldraw等。 3.走访网站设计工作室,了解其所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动画制作软件flash,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等。 4.走访各企事业单位办公室,了解其所用办公软件为office。 5.走访印刷厂,了解其所用软件为方正飞腾。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调整并确立本专业培养目标。 二、学生需求分析和能力评估 学生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发校本教材。首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如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和授课方式等,以开发出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其次,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符合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 因此,要对学生具备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使开发出的项目课程学生能够接受。 三、专业课程分析 计算机专业已不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经验,但原有教学计划、大纲已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的特点,各类出版社的统编教材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1.统一性。一旦专业确定,实行的是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的课程模式。学生没有根据自身条件、特长、就业市场变化情况及个人发展意愿选择课程的机会,使学生缺少学习动力。 2.独立性。各门课程相对独立,自成体系,互不联系,缺乏沟通综合。学生学习的是分散的知识,缺乏知识的综合,就业后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综合性问题。 3.繁琐性。课程内容繁难,知识陈旧,高深难学,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实际。 4.封闭性。学生主要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运用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等相距甚远;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互脱离,教学整体效率低下,学生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四、制订课程教学大纲 在专业课程分析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教材大纲要求,并参考职业资格鉴定部门颁发的上岗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筛选和改编,剖析从事这些岗位所具备的各项职业能力,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专业课程内容,确定专业课程,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编写项目式实训教材。 1.图像处理摒弃了原来的教学方法,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在内容上进行了延伸,加入了图像处理的应用及网站设计等。 2.动画制作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展,加入了与制作动画相关联的文字特效软件swish 的学习。 3.办公软件课程设置中,除了采用项目教学法外,还把学生的中级工鉴定的内容贯穿其中,使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还同时给中级工鉴定做好了准备。 五、具体工作思路 在确定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分成几个专项研发小组,各组教师分工合作。每位教师各自负责不同的章节,但并不是完全独立研发,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前段情况,提出问题,共同商讨,保证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把课上新的经验和教训适当地渗透进去,并对下一步工作拿出建议,使得新的校本更符合学生和社会需求。要对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研,及时将职业实践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体现在校本研发中。 总之,要真正搞好项目课程与教材的开发,编写校本教材并在教学中实施,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的教师参与性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 参与管理 教育决策 论文摘 要:目前,在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处于被动局面,上面分配什么任务遵照执行。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教师只能听命行事,处于被动,更有甚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应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让教师参与,给教师适当的权力,增加教参与性,才能搞好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工作。 学校组织的科层制取向,与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草根式民主”的理念相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对学校内部进行改革。 1 优化学校组织结构,促进对话交流 有沟通才有合作才有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也要求所有参与者通过交流沟通与合作,共同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但是,传统的学校组织结构是自上而下层层控制,信息交流不畅,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优化学校组织结构,使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来实现。“所谓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通过破除组织中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将组织结构形态由原来的金字塔型向圆筒型转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的目的。”学校组织结构扁平化可以减少传统结构中层层控制的等级关系,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缩短信息传递的路径,减少信息交流的阻碍,便于组织成员以及上下级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使每个成员都有权力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中,并且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激发了教师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运行和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充分发挥。 要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搭建起数字化校园,实现公共数据和信息库的实时共享;其次,加强学校内各职能部门、各教研室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培育群体协作的精神,把各个部门的员工组织起来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形成精干高效的工作队伍。再次,校长将权力下移,进行合理授权。校长要尽可能将权力向学校下层组织移动,让教师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形成以“基层为主”的扁平化组织。 2 转变管理方式,合理给教师参与的权力 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转移,并非随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颁布就能奏效的,而需要一个实际的“权力释放”过程。有研究发现,地方教育部门把课程开发的权力下放给学校后,出现了校长把权力截留的现象,校长的权力更大了,使一些校长在管理上更加独断专行,教师本来就很少的专业自主权更被损害,因此在学校内部需要“二次放权”,要求校长把权力下放给教师、学生、家长等,增加他们参与学校管理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 2.1 校长要转变管理方式 校长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扮演新的角色,要求校长要重新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和自己应尽的职责。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校长将校本课程开发权力更多地下放给教师,让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因此,校长要转变管理观念,变学校管理为学校经营,改变传统上“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不能向下侵权,损害了广大教师的利益,将权力还原给教师,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型管理强调校长对教师及其他学校工作人员进行赋权,让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学校决策过程中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这种民主型的管理具体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一般体现为:校长承认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鼓励并引导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中,与教师共同协商有关事宜,肯定教师的能力和成就,为了使教师能够顺利行使权力,提供具体的支持措施,包括保障教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给予教师物资上的帮助、为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校长的管理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2.2 校长应合理地为教师增加参与权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求校长要为教师赋权,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是校长为教师赋权并不是任意而行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校长为教师赋权要有依据。校长要赋予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力,首先自己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内涵等先要了解,然后依据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中为教师赋权的有关精神,借鉴其他学校成功的实践经验,确立为教师赋权的依据。第二,校长要清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内容。校长要为教师赋权必须清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究竟包括哪些,然后针对不同教师的能力赋予相应的权力,并且使教师明白自身拥有的权力范围。第三,赋权的同时赋予相应地责任。在享有每一种权力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地责任,做到权责统一,这样有利于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和评价,也使教师形成权责意识,以免造成教师误用或滥用权力。 3 营造合作氛围,让教师在合作中参与校本管理 教师权力的获得与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合作、支持的文化氛围,缺乏交流与合作容易导致教师专业孤立,霍根(hogan,p.)认为,赋权的关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建立起来,通过这段时间,参与者才能认识到这种关系的价值。赋权的关系还包含着“联系”(connectedness)的感觉,这些感觉是在平等(equality)、关爱(caring)、目的和意图共享(mutual purpose and intention)的境遇下产生的。 教师的行为会受到整个学校组织环境的影响,要营造有利于教师群体合作的氛围,首先,要培养教师之间的相互信任。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教师群体合作的前提,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教师才会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拿出来共享,教师之间通过频繁的交流、共同理解、协同创新,在群体的帮助下使教师个体水平提高,教师个体的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发展。其次,教师之间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新手教师和熟手教师之间不存在权威和绝对真理,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每位教师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可以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讨论和交流,形成一种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 总之,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应给教师以管理、决策的权力,只有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能动性,更好地为校本教研出谋划策,也更能使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成长,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和产出率,从而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成果。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个体角色和群体角色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 个体 群体 论文摘要:随着校本课程、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提出,教师角色已不再单单归属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具有了多重属性,即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学习者,既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他代表了所有工作行业中的一类群体;而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这一类群体中时,教师又作为一种个体而独立存在。群体由个体组成,而个体又依赖于、归属于群体之中,二者之间既有宏观的依存关系,也有微观的调和关系。本文将从教师的个体角色与群体角色谈一谈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角色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时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1]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更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学校的自主,要求其全体人员认识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要树立主体意识。[2] 一个人,不论在哪儿,都会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角色定位,以此进行沟通交流。作为一个自然人,他要看清他在整个社会中的角色;作为一个社会人,他要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角色,不仅代表着一个人区分于他人的属性,也凝聚着他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的归属。因此,在以校为本的组织系统中,教师必须合理定位自己,找到自身价值。 一、校本课程开发——教师角色定位 组织是一种由个人组成,并能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结构。[3]学校作为一个组织,主要由教师、学生和学校环境组成。教师、学生共同在环境中促成了学校的成长和发展。当原本单一的国家课程下放权力给地方和学校时,也促成了教师、学生在教育里的角色转变。在两个教育主体中,教师相对来说更应该合理地转变观念,恰当地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傅建明老师在的《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角色转换》一文中指出,教师的角色应完成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教授者”到“研究者”、从“点菜者”到“菜单提供者”、从“施教者”到“引导者”、从“独奏者”到“伴奏者”的转换。[4]在美国学者d.john mcintyre 和mary john o'hair著的《教师角色》书中,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组织者、管理者、咨询者、交流者、职业、革新者、伦理者、政治和法律这些角色。综合以上所有角色,当我们把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时,教师是构成这一组织的一部分,即相对于学生和其他社会职业而言,教师是一个群体角色,具有职业属性;而当我们把视野缩小到教师这一团体之中时,教师又作为单个个体存在着,具有个体属性。 1.教师的个体定位。 个体定位1,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当教师走出教室,走进自己的个人生活中时,他已经脱掉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外壳,转而成为了社会中普通的一员。生存需要是人生活在社会中最基本的需求。就像公司员工每天上下班一样,教师也要在学校每天上下班挣工资生存,只是工作性质不同罢了。人们把社会工作分为三百六十行,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仅拥有教师这一职业的权利和义务,也有自身的价值追求和实现。他在社会给予教师的重重期望和压力下,也享有个人的社会属性,即作为一国公民的属性,拥有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权、职业公平权、按劳取酬权等。 个体定位2,作为学科教师的一员。当教师重新回到学校时,代表他已经换了一种角色,由一个“社会人”转变成了学校教师团体中的一员。在学校众多学科之中,在整个教师群体之中,教师又作为独教一门学科的教职员存在着。这一角色,更加强调的是教师的学科属性,教师身处其中,更加注重的则是个人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教师作为一门学科教师中的一员,他担负着教授学生掌握本学科知识的责任。因此,通过不断的学习,追求自身专业的成长和发展成为教师在这一角色中的中心任务。教师成长是行动、学习和反思三者所构成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5]教师发展必须突出教师的学习、反思和实践三者统一的特征。[6]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越来越重视教师主体地位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快紧跟时代步伐,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观转向积极主动、拥有创造力的现代教学观上来。我们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系统,而教师就是系统中的一个元素。根据《混沌七鉴》中的混沌理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隐自由度,都是系统未表露的一种创造力。教师个体要想在学校这个系统中发挥作用,必须主动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以获得自我增强和自我发展。 个体定位3,作为学校教师的一员。如果我们把教师“作为学科教师的一员”的角色定位于教师的应有义务,那么当教师“作为学校教师的一员”时,这一角色更加突出的应是教师的应得权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指出,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等。因此,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作为一种职业里的员工,首先具有的应是上述这些权利。 从教育的视野来看,学校应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具体存在,让教师从自身特点出发,从所处的不同环境出发,在实践中,通过实践求得自身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7]在校本课程管理的主要因素中,强调那些最接近决策的实践、最易受决策结果影响或对决策执行负有基本责任的人,是决策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学校教师在学校决策中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8] 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将不再是学校权力的一把手,而更应该重视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自身发展,重视教师在决策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以及在实践中的主动权。 教师的个体角色只有在教师群体之中才更显特点。最好的社会组织往往会在集体的稳定和个体的自由和创造之间达成平衡。[9]学校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组织,达到这一平衡更为重要。 2.教师的群体定位。 群体定位1,学生引路人。在这里,更加彰显的是教师的教育属性,即教师承担着“为人师表”的模范引领责任。另外,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应由“教书育人”向“教人学习”转变。因为,在以校为本的管理中,教育的观念是“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强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在学习型社会,人要学的重点是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在定位自己的这一群体角色时,应以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全新观念考虑学生的未来,将“教书”变为“培养能力”,将“灌输”变为“引导点拨”,将“带领学生走”变为“引领学生自己走”。 群体定位2,教师的参与。组织中人的人性必须和组织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实体联系起来才能更准确地把握。[10]换句话说,也就是人只有把自身安置在一定的群体中,通过与人共同联系,才能准确地看清自己,定位自己。在学校组织中,教师作为群体的一员,参与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主要参与是校本教师发展的关键。[11]教师必须在个体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讨论、活动、座谈会等方式融入到群体当中,在遵循群体中的规则的前提下和其他成员建立一种联系,以此将自己置身于群体之中。在约翰·圣洁的《第五项修炼》之中,他特别强调系统思考的重要性,认为管理层必须通过团队学习,使团队的智商大于个人的智商,在作出重大决策时,要进行深度汇谈,敞开心扉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正一起思考,以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12]因此,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群体,否则将会局限思考,甚至影响群体的发展。 二、教师个体角色与群体角色的互动 1.群体之中的个体意识。参与组织的人在组织中的人性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独特性、自我性和情境性。[13]在教师群体之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自身的个性。教师群体的活力恰恰在于教师的个体活力。群体需要由教师们共同协商参与,共同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校本课程才能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2.个体之中的群体归属。当一个人不是以内省的方式把握自己,而是以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与人们对自己的关系进行定位时,自我认同同时也就能转换为一种社会认同。[14]一个人之所以称为教师,正因为他处于教师群体之中,是这个群体给了他认可,同时他也得到了社会对其角色的认同。 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的积极参与、讨论与反思,要求教师个人的主动成长与发展。教师在教师群体和学校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也是教师发展中的一项任务。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迫切问题 [摘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重视并解决了这些问题,语文校本课程才能持续稳步地发展。 [关键词]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开发能力 评价体系 课程资源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国家统一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都在采用“一纲一本”制,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占周总课时的20%~25%。1997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就成了当务之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越来越重视。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开发则是指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资源为基础,由学校成员自主开展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语文课程开发活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前进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择其要点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语文校本课程的观念模糊,课程开发的意义不明确 很多学校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但仍有很多语文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概念知之甚少,很多误解也由此而生:如,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教师自编一套语文教材,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开设一些选修课或活动课;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开设语文校本课程是在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复习资料上多下点工夫。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已经习惯于依赖国家统一的教科书,这种习惯的力量和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必然会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想要转变这种传统的课程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过去的语文教育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导致语文教育“四面楚歌”。实践证明,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潮流的发展,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不能照顾到所有地方乃至学校的差异,也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但国家统编课程已经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我们有选择的权利,也有开发的义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语文要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应用掌握,离开了我们的具体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观只关注知识能力,而现代语文教育要求培养完整的人,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课程目标,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策略的选择,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就是让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实现课程的时代适应性,在愉悦中认识生活,了解家乡,热爱祖国,放眼世界,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探求一条捷径。 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 语文校本课程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赋予了语文教师,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目前教师队伍的发展与校本课程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首先,教师角色转变困难。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开发模式中,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最底层,他的职责就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其角色只不过是“教书匠”。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教师角色由单一化转为多元化,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还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评价者。角色转变如此之快,很多语文教师难以适应。其次,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技能准备不足。长期以来,教师只有教学的观念,没有课程的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既没有从事过开发课程的活动,也很少参加课程编制等方面的培训。因此,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 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中,允许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教师有不同的课程开发方略,确立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计划。同时,在开发中还要确保教师的自律,杜绝毫无计划的“乱开乱采”的行为。这既需要完成教师的角色转变,更需要增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之前,必须对教师实行职前培训,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专业技能,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课程专家的合作、与其他教师的协作、与校长的交流、与学生的探讨,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课程开发实践活动进行反思,逐渐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 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有失偏颇,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目前高中语文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要求较高的科目则无人问津。这不符合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因此,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拓展学生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开发的形式不局限于选修课和活动课,提倡课程内容的特色化、个性化和多样化。要解决趣味性和学术性之间的矛盾,可以和语文教育专家合作,或与临近的几所学校联合开发,开设三级语文校本课程。第一级是基础性课程,主要由语文知识课程(如对国家课程内容的改编、拓编、新编等)和语文学习策略课程(如朗读策略、记忆策略等)构成。传授学生可再生长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可再发展的基本技能。第二级是发展性课程,如诗歌鉴赏、名作欣赏、图书馆阅读、电视或新闻品评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第三级是提高性课程,它在基础性课程上提高了要求,增加了难度,相对发展性课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它更重视学术性和探究性,如语文知识竞赛辅导、学术小论文、思维训练等,拓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校可以设置不同梯度的三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机制不健全,很难判断课程开发的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评价渗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不同的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各不相同,很难用统一的外部评价方式来评定,更多的是要靠学校的内部评价,这样难免会出现评价标准不高、评价过程不严密等问题。因此,评价结果很难真实的反映计划的实施状况,也很难成为判断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坚实基础。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自主进行的,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更多的要“依靠学校主体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 #61531; #61489; #61533;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强化学校对课程计划执行的意识,准确落实课程比例,保证学校高质量地开足校本课程。 “实施校本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鉴定和选拔;在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 #61531; #61490; #61533;《语文课程标准》也是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因此,在语文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既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量”的评价,更要有“质”的评价;既要有他人评价,更要有自我评价。也可以适当地发挥高考的导向作用,不妨在高考试题中以适当的形式体现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总之,评价主体要积极主动,评价标准要科学合理,评价形式要灵活多样,评价结果要客观公正。 五、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缺乏特色性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资源)的严重不足,例如,高中语文教师的数量少、负担重,学校的硬件不足,学校的场地有限,投入的资金有限,教学资源短缺等。另一方面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薄弱而导致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因此而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语文是最具活力的学科,作为母语课程,它的课程开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为它服务的课程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很多,除了显在的校内课程资源外,还有很多潜在的校内、校外课程资源,如校风,校训,学生的家庭,地方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因素,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很多,如,开展以语文阅读或写作为主的实践活动,设立“城市交通”、“牌匾文化”、“消费与文化”等课题让学生走人社会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依据学校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物质条件、师资条件,贯彻经济性、针对性和现实可行性原则,扬长避短,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 更新课程观念,明确课程开发意义,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拓展课程内容是课程开发成功的保障;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机制,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校本开发成功的关键。处理好这些问题,语文校本课程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谈对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目前在初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几乎所有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都有情境分析、确定方案(目标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评价与改善等程序。还有的学校申请课题立项,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校本课程,这个课题也就结题了,通过了上级教育部门的评审,得了奖。但是许多学校一个星期连一节校本课都不能保证,而且没有专职教师。平时不上校本课,只有在上级教育部门来检查时才应付一下。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 1.现行的中考没有把校本课程作为考试内容,得不到学校的真正重视 中考制度就象一根指挥棒,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现在初中毕业生考省一级重点中学竞争十分激烈,考上重点中学则意味着考上重点大学的希望很大。在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标准是把升学率作为重中之重。对于一所初级中学来说,生源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升学率高,本施教区的学生不会流失,特别是优质生源不会流失,又可吸引施教区以外的优质生源到学校就读,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样学校既有充足而优质的生源,又有富裕的办学经费,顺利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中考不考的内容,学校只能放置在一边。 2.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抵触情绪 许多学生家长认为:中考都不考校本课程,你学校要我孩子学习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时间吗?你学校只要把中考要考的内容教好了,我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就行了。面对学生家长的不合作态度和压力,学校只能全力以赴抓好应考内容的教学。 3.学生没有时间学 我对学生做过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课程内容难度大。新课程改革后,有的课程难度加深了,例如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把原来的历史、地理、政治三科合在一起,知识点分散,容量大,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材难度大,学生对教材理解上所花费时间多,再加上作业多,学生也没有时间学。 4.教师没有精力 新课改后,课程种类多,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由于对新课程不熟悉,教师备课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教师既要教国家课程,又要教地方课程。还要教校本课程,而且经常变换不同版本的教材,显得力不从心。再加上评职评先、奖金的发放,都与本人的中考成绩挂钩,教国师只能集中精力抓好学生的成绩。 针对目前许多初级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开而不发”的现象,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研究解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 第一、加大中考制度改革的力度,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内容的一个部分 目前,中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升学考试制度瓶颈的制约。校本课程是不同于传统国家课程的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其评价、考核手段也都有自己的特点。而目前国家的升学考试制度并没有随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体制的实施而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考试分数仍然是升高中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衡量标准,从而忽视其他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目前许多地区对校本课程评价只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内容,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评价实施方案,学校具体操作。这种评价实际操作上随意性大,对校本课程开发起不到推动作用。因此,只有把校本课程作为中考的一个考试内容,各个学校才会重视起来,校本课程开发才会走上正轨。 第二、争取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校本课程的设置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和人才素质的重要举措,其意义是深远而广泛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学校办出个性特色注入了活力,拓宽了渠道,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阵地”,同时也为教师“一专多能”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但由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高级中学的招生数量不足,只有通过统一考试选拔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只要有选拔性考试制度,学校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就很难解决,开发校本课程也就成为纸上谈兵。只有早日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初中生免试升人高中,初级中学不存在过重升学的压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素质上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第三、把校本课程开发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相结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各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在目前中考制度没有很大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对于教师,国家课程的正常教学任务已使他们不堪负重。因此应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或根据地方课程的内容,结合本校特点开发校本课程。这样,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小,阻力也小。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软肋”与“健骨”处方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直接影响到校本课程的实施。目前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结构失衡,投入资金不足,缺乏统筹性、连贯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校本课程建设应建立区域性统筹协调的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建立高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结构,配置合理的课程结构,进行学校现状评估,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运营机制 为深入了解当前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2008年,我们对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旨在对重新调整当下中学校本课程计划和实施策略、规范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及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对象覆盖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和本溪四地的29所学校。其中,高中10所(示范高中4所,普通高中6所),初中19所。我们先后与教育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和教师共89人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状况,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实施机制,目前开发了哪些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等;随机抽取162名学生进行问卷问答,内容涉及课程的类型、上课方式、个人的收获以及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态度、认识;对5所学校的校本课程授课场景进行了全程非参与式观察,其中高中2所,初中3所。 (二)结果及分析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总体处于积极实验和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第一,多数学校领导对校本课程开发持积极态度。在29所学校中,有24所学校有相关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有11所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室,19所学校制定了相应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第二,教师与学生对校本课程有较好的评价。67%的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持赞同态度,他们认为开设校本课程给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权,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选择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方式。77%的教师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或基本胜任校本课程开发,只有23%教师认为自己无法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77%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校本课程,17%的学生表示说不清,6%的学生表示不喜欢。现场观察发现,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活动中。第三,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该项调查是在大连市初中进行的,结果显示:学习校本课程超过4门以上的学生,其实践能力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没有学过校本课程的学生(t=3.61,p<0.01),他们被认为是具有适应日常生活潜力的群体,主要表现在生活能力、工具的使用、娱乐和体育运动能力、实验研究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不健全,缺少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己开发,但作为新生事物,仍然需要一定的指导和必要的扶持。调查中我们发现,各级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的扶持和指导严重不足:多数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校本课程开发予以必要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和评价,校本课程管理边缘化;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中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内容几乎没有;缺乏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搭建的展示、交流经验的平台,学校、教师各行其事,有些学校的特色课程,因没有交流平台,随着教师退休或调离而面临消失的窘境。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统筹性、连贯性。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但自行开发并不等于随意开发。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模糊,没有纳入正常的课程体系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课程开发缺乏目的性、系统性、连续性。78.7%的被调查学校学校没有制订相关的计划书、课程开发方案,不能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统一规划、按需设课。87%的被调查学校表示安排哪位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是依据自愿原则,谁有时间、有能力就安排谁开发,一般是在开学后进行。教师对本校校本课程的计划也不十分清楚,如在回答“贵校什么时间开设校本课程,谁来开发校本课程”时,有79.2%的教师不能给出明确答复,23%的教师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什么时间需要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表一年一个样,今年上的课明年就消失了,或因为教师有事课程进行一半就停课的事时有发生。我们走访的学校中,有两所学校开学—个多月了,校本课程仍然没有落实,原因是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工作调动离开学校,新计划还没有制订。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投入资金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特性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从调查结果看,29所被调查学校对校本开发投入的十分有限。其中,3所初中、1所高中对校本课程几乎没有投入,分别占调查学校的15.8%和10%。仅有2所初中、3所高中每学期对校本课程的投入超过3000元。高中、初中的平均投入分别是1870元和960元,高中要高于初中。从资金使用情况看,各校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编教材用,而很少用于教师培训、活动室建设、活动材料的购置。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和水平。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是低成本的或无需成本的,如微型小说鉴赏、《论渤品析、英文歌曲赏析等校本课程在初中已达37%,高中高达46%;一些校本课程如无土栽培、营养与健康、家乡的历史与发展等,教师只能因陋就简,靠看录像完成教学。57%的教师表示开设什么类型的校本课程主要取决于资金和场地。 第四,校本课程开发结构失衡。校本课程具有三大特征:经验性、统整性、实践性。从调查看,29所学校一学年的校本课程开发总数已达193门,删去一些相同或相近的课程,不同内容课程达88门,其中,高中21门,初中67门。调查表明:88门课程特征维度取向比例中,88门校本课程的经验性、统整性和实践性取向比例均偏低,初中分别是29.2%、51%和43%,高中分另0为14%、30.9%和12%。三项特征比例达60%以上的校本课程,初中为41%、63.3%和43%,高中仅为17%、44.6%和14.9%。高中三项维度特征比例明显低于初中,数、理、化、生的奥赛课程是典型的学科性、分化性和知识性课程,而这类校本课程在高中开设却有一定的普遍性,尤其是在重点高中。在对学生选课问卷“你最喜欢哪门校本课程”的调查中,初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前三位依次为面雕、初级轮滑教学、糕点制作;高中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前三位是课本剧制作表演、纸雕和健美操。这些课程实践性、经验性和整合性均达80%以上。而现有的课程中,高中仅有约9.8%、初中约39.1%能达到这一要求。 二、关于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工作,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一)构建区域性统筹协调的校本开发保障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系统的良好运作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参与。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是典型的垂直式等级管理,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统筹协调的校本开发保障机制是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它将对区域整体推进校本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保障机制包括:建立领导组织体系,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经费和物质保障,制订相关政策,给予校本课程一定的专项投入和资金倾斜;提供服务、指导和培训服务,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试验提供交流平台和一定的课例,聘请有关专家、资深教师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咨询,定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实施检测评价,评价对于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仅具有监督职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诊断、改进及激励功能。教育管理部门应把校本课程开发及三级课程的计划和实施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评估应包括:保障机制评估,需求评估,内容评估,效果评估。每一个评价指标可以再分成若干次级指标,如效果评估可以再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包括教师、学生对校本课程效果的认识、态度,客观包括学生表现和课程成果。 (二)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运行机制 学校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单位。学习开发校本课程应遵循一定的运行程序和功能规定。我们研究认为,校本课程开发运行机制应包括组织建设、现状分析、课程结构的配置、开发与评价四部分。 1.建立高效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组织结构 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学校的组织结构和互动方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学校应成立课程开发研究机构,为本校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课程开发研究机构要探讨课程开发工作程序,为校本课程开发创造必要的基本条件,提供基本的业务支持和课程开发指导。校本课程与学科课程所体现和包含的权力分配与控制是不同的。在分科课程中。知识的安排将通过一系列完全分割的科目等级而得到系统的组织和分配,从而形成一种非常明显的垂直性的等级结构,其有效的管理系统是垂直式的“集权式统治”。而在校本课程中,不同知识之间的边界是比较模糊的,且强调的是知识的整合,所以教师的交往将更多的是水平性的,权力的分配和调控也应是水平性的。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机构成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学校管理人员,也有业务骨干,同时,组成人员不应是单一学科背景,而应是多学科的。这样既利于校本课程多元化、综合化的开发,也利于校本课程更加有效的管理。 2.进行学校现状评估分析 现状分析的目的是要弄清学校发展方向、特点,具备的条件和限制,如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目标,教师的数量、知识经验和能力,学校所能提供的材料和设备及其相应的资金情况,课程计划的弹性空间,学校的发展规划、特点,学生的素质和已有经验等。学校现状分析是十分复杂的工作,我们可以采用swot分析法来进行。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系统认识学校课程开发的内外部条件,便于把握机遇,发挥学校优势,避免障碍,从而制订科学的课程开发计划、方案及对策。在此,我们提供依据swot方法的校本课程现状分析框架(见表1)。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使校本课程开发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3.构建课程开发合理结构,实现学生教育收益的最大化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延伸,以弥补国家、地方课程的不足。国家课程的延伸指的是什么呢?这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系统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的延伸,即延伸的是国家课程未能涉及的或涉及不深的知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些学校开发了学科“延深”课和学科奥赛课。另一种理解是从课程目标角度看拓展,校本课程是对国家现有课程内容实践性、情感性体现不足的弥补,即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我们认为后一种观点体现了国家设立校本课程的应有之义,反映了校本课程的三大特j生:经验性、统整性、实践性。 校本课程按其性质可从三个维度划分:“学科—经验”“分化—统整”“理论—实践”。三个维度有两个极向,一个极向是学科、分化和理论;另一极向是经验、统整和实践。经验性是指课程设计以学生生活经验、生活背景为中心,课程内容组织是以学生的经验性问题组成的,遵循的是问题逻辑而不是学科体系的知识逻辑。统整性是指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主题或课题从多种学科收集组织的,学科边界模糊。实践性是强调课程形态不是以知识讲授而是以实践活动为基本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校本课程开发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即不同维度、不同极向的校本课程应在彼此的数量与课时比例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来确定校本资源的领域科目、课程材料、组织形式以及编制课程方案。从校本课程定位和学生发展需求出发,经验、统整、实践类取向课程应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占有很大比例,这应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将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4.校本课程的开发、自检与自评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计划地进行,不能各自为战。学校应组织、指导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校本课程开发交流、对话和理解的平台,以增强凝聚力和归属感,激发教师研究热情。这既能确保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也利于课程开发的规范化。此外,应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自检和自评活动,致力于构建多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经静性地对校本课程开发自检、自评,能促进学校科学、规范地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效性,促进校本课程价值的真正实现,因为“评价标准和原则本身所包含和体现的境界,也就是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的境界”。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开发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根据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政策,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是“以校为本”、“以生为本”。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等一系列程序,在实践中开发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从美术方面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关于“校园实用美术” 实用美术也称“应用美术”,指具有社会实用意义、反映生活应用目的的美术,用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经过设计和艺术加工并结合生产的美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不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各种以实用为目的的美术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直接服务于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的美术,利用美术技能为各学科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美术与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专门用于校园的美术与设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三级课程的重要概念,将原来国家过于集中的课程决策权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行组成的课程结构。同时,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特色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有开发校本课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这为开发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的特色 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以校为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院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使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借助学院的管理手段,实现以学院为课程策源地和实施依托的美术课程的结构统整。使得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资源条件,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源远流长,前身是南宋时期张?虼窗斓某ど吵悄鲜樵海?008年初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创新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是我院在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紧扣农村小学教育实际,于2010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模式,规定了“一专二能三艺四技五证”的培养要求,其中“三艺”即具备识谱视唱、少儿舞蹈和教学简笔画三项艺术素养。教学简笔画就是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的特色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省教育厅从2010年开始启动并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独家承担培养任务。培养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行分专业培养,为湖南省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且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带头人。2010年9月,已面向全省招收了1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前两年综合培养,后四年分专业培养。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是处于综合培养阶段的校本课程。 初招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年龄偏小,女生较多,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来自偏远的农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其教师职业综合技能几乎为零,但他们勤奋好学,可塑性强。如何在两年内训练好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是摆在小教部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人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改革,与教育部对师范院校提出的重教师技能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造成当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用美术技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本人以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培养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并付诸实践。 五、在实践中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程 校本课程开发专家斯基尔贝克(skilbeck)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①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②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③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④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⑤校本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一)情境分析是开发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施情境的分析上,仅限于学校内部和周边的资源条件与课程实施环境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源自国家、地方的课程理念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顺应时代潮流,兼顾“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二)拟定适合的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环节。 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实用美术技能为小学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美术所特有的直观造型功能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有特殊的辅助工具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校园实用美术可以丰富各科教学的表现力,优化教学效果;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美化校园的能力和辅助各科直观教学的能力,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或教案。 笔者曾于2008年主编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小学实用美术》,设置平面手工、立体手工、校园报刊设计、校园平面设计、教学用具设计、校园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与展示设计等八个章节。教材由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定向师范生使用了三年,普遍反映实践操作性较强。从2011年起,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编写体系,还与时俱进增加了校园实用计算机美术与网络美术等内容,编写既能立足师范美术技能培养,又能顺应时展的本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校园实用美术》。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的编写目标是强化师范生的基本美术技能训练,包括字体设计、教学简笔画、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校园海报等内容。第二部分的编写目标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设计制作与儿童美术发展相适应的实用美术,包括纸艺创意手工、综合材料创意手工、重彩画、创意版画、沥粉装饰画、铜丝沙画等特殊技法装饰画。第三部分的编写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美化校园与服务教学,包括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校园会展设计、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电脑美术在校园活动中的运用、电脑美术与网络教育等内容。 (四)将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编写《校园实用美术》教材,并通过美术教师认真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能给人美的熏陶和爱的启迪,美的刺激能增进儿童的创造力,学校环境的布置本身即构成一种潜在课程。校园为教育的场所,它的环境布置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将致力于营造浓郁的书香味,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2.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各学科直观教学的需求。 直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得到知识,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审美素养。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3.美术技能求实用,教学方法求灵活。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强调美术技能在小学的应用功能,以实用为目的。本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师范生灵活运用不同工具材料的使用和设计制作方法,为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美化校园环境和优化课堂教学,掌握扎实的校园实用美术基本功。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它学科的学习。 (五)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修订与完善 教材经过教近一年的使用,发现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多强调实用美术作品的制作步骤,导致编写内容的文化内涵不足;校园实用美术作品质量要求偏高,师范生在实用美术技能的训练上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其他教师技能的训练有所抑制;校园实用电脑美术由于受硬件设备的限制,只适合小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爱好美术的师范生学习,尚不能普及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亟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上,观念的厘定与实践的推求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实验的意味。愿广大高校美术教育界同仁给我们献计献策,传经送宝,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推向更高的水平。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析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的几点问题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 新疆教育 实施及问题 论文摘 要: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有着深刻的意义。但由于还处在实施的初级阶段,加上各种主客观方面条件的制约使校本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①校本课程充分挖掘学校的教学资源,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体现地方和学校办学特色,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整体,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方面。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也很大,如果只采用国家开发的统一课程和地方开设的地方课程,是远远不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水平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实施差异性教学和对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都有很大的帮助。新疆位于中国的大西北,地域辽阔,人口稀疏,以发展畜牧业为主,是我国西北部的边陲之地,积聚着以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等多个民族。新疆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严重关乎着我国边陲之地的安定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及整个国家的快速稳步发展。加快新疆的经济建设,基础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近年来一直加大对新疆教育资源的投入并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新疆的学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降低分数线的优惠政策,并且像北大、清华、人大这样的一流名校也给新疆地区的学生留有一定的保留名额。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战场,课程是教育的第一生命。②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力的推进了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疆和静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7月,是一所国办县级高级中学,也是新疆巴州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所县级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和静高级中学大力推进该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校本课程开设的动机和目的 校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进学校教学特色的形成。③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缺陷,提高课程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但是在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已经严重背离了校本课程这一开设宗旨。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很多校本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根本没有从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成了学校争取荣誉头衔和教师竞争职称的工具。新疆和静高级中学2011年第一学年为高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校本课程数目达十几种,各科教师也都有参加。但是由于学校贪图虚华,一味追求校本课程的数目,所以对一些校本课程是否适合在本校开设和实施根本没有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导致一些课程在开设之初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毛病,加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精心的补救,因此这些课程也就难逃脱半路流产的命运。譬如一位语文老师为学生开设的美容美发课程,因为和静高级中学还只是一所中学,学校对学生的服装和发型有严格的规定,男生必须留平头,女生必须是齐耳的短发,学校教导主任和班主任也整天检查学生的衣着打扮。因此这位老师的美容美发课程根本不适应学校的环境气氛,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冷淡,课程进行到最后老师只好将美容美发课改成学生喜好电影课。一位美术老师开设的手工制作课,由于和静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是来自县城周边的农村,父母大多都是农民,学生的家庭状况也都不是很好。这个手工制作课需要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和材料,但是很多学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课程开设了一个多月后,依然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准备好课程需要的工具,造成这门课就程就这样无形中被搁浅。 二、校本课程实施中的管理 校本课程的完整有效实施,除了最初的开设研发外,还要重视其在实施过程中的严格监管。一些校本课程在开设之前没有综合考虑它的适应性和可实施性,到真正的实施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学校要特别加强对这些问题课程做合理有效的处理,而不是完全交给课程老师,让老师把问题简单化,一致将校本课程改成电影课或自习课。这让其他有可能和有能力上好校本课程的老师,也因为其他老师的这种不良做法影响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也随意将自己的校本课程改成自习课或电影课。在校本课上的这种不当管理和错误态度,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把校本课程当做活动课和电影课给学生上,让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抱着休闲娱乐的态度去学习,学生也会顺势将这种不严肃的态度延续到正常的课程上,这会严重影响到了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据很多老师反映,学生在上完校本课程后在上其他正式课程时,教学课堂很难控制,学生交头接耳、讲话,严重将这种不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带到了正常的教学课堂上。 三、教师的培训 校本课程让教师自主决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一个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④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思想理念方面还没有真正领会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甚至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给教师徒增的教学负担和麻烦,所以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偏见的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都无益,甚至还可能会影响。 例如教师在有限的教学工作时间里,原先只需对自己的所教科目进行备课和研讨,现在除了自己的所教的课程外,还要另外准备校本课程,这无形中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教学任务。另外,因为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本校的教学特色开设的课程,教师在备课时可供借鉴的资料很少,教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校本课程,因此在正常科目上的精力就会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而言,处于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高考即将逼近,还让学生每周都花费一些时间在这种不实用的课程上,这也让很多老师很懊恼。很多教师开设校本课程也不是本着自主自愿的心情,而是很多学校把开设校本课程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一项考核项目,所以很多老师是在这种高压下硬着头皮被迫和被动开设自己的校本课程,实际上仍是站在校本课程的门外。对教师在校本课程上的思想意识引导不到位导致教师的消极对待,不仅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四、校本课程缺失评估准则 评价是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判断。教学合理有效的评价可以诊断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监控学生的进步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④新疆和静高级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一直没有一项专门针对校本课程实施成果的评价方案和考核标准,严重影响了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得积极性。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准备和对待上,远没有像正常课程那么认真负责,很多老师抱着应付差事的心态,课程的内容和安排也都很随意。学期课程结束后,由教师自行组织课程考试,有的教师根据课程考查一些相关知识,有的教师检查课堂笔记,有的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打分。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和混乱,使教师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也失去了不标杆,学生没有了学习目标,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损害学生的利益阻碍基础教育前进的步伐。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对实施新课改和贯彻素质教育都有深刻的意义,也利于满足学生的最大利益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校本课程实施之初因为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的问题,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认真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和不足,相信校本课程最终会取得很好的成就。 校本课程开发论文:浅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问题 论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内涵定位 类型定位 价值定位 开发过程各环节的定位 论文摘要:对课程组织的定位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1)课程组织就是自己编教材;2)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科性内容和规范性内容;3)部分教师把国家课程等同于必修课程或正式课程,把校本课程等同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或非正式课程。 对校本课程组织的准确“定位”,应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师生的实际需要,而这些需要会因时因地而不同并且具有很强的变化性。所以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不会像国家课程那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将其编写成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学校应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因而校本课程开发并不主张一定要编制学生统一使用的教材,如果盲目跟风,热衷于编写所谓的“校本教材”,不仅会限制师生的教学创造性,而且会大大提高课程的成本,增加师生的负担。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国家课程过于统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等问题,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更多地反映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等。 第三,校本课程一般都是由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的实际情况而开发的课程,其关键就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校本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还可以是综合课程。尽管在学校实际的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更多地属于必修课程,校本课程更多地属于活动课程或选修课程,但不能绝以化,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也可以作为必修课程和正式课程。 4.对课程实施的“定位”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真正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的过程,也是检验校本课程质量的过程。因此,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内容。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两种错误的做法: 第一,由于校本课程是教师自身开发的课程,教师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些老师甚至为了取得自己想要的课程实施效果,而随意地改变课程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使得原有的课程规划失去了应有的指导意义,也使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陷入了无序的状态之中。 第二,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包括忠实取向、适应或改编取向和创生取向三种类型。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许多老师仍习惯于像对待国家课程一样,采取“忠实取向”,在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确定以后,就完全按照之前预定的步骤和设定的目标进行实施,将课程能否顺利实施作为目标,只要课程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就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而较少地考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真实感受和收获。 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明确以下两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有规划,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实施,应以情境分析的结果为依据,确保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课程开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对于校本课程开发而言,由于开发主体是单个学校中的领导和教师,受学校资源和开发者能力水平的限制,开发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开发出真正高质量的校本课程。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发人员不断地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组织形式进行重新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征求家长、社会人士、课程专家等的意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换句话说,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调整。当然,课程实施的关键还在于要将课程的实施真正定位于学生,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了解他们的感受,千万不能走过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5.对课程评价的“定位” 校本课程评价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系到校本课程的质量,关系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乃至推广。对课程评价的“定位”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1)将课程评价仅仅理解为对学生学业的评价;2)评价模式单一,过于倾向目标达成模式;3)评价主体集中于学校领导和个别权威教师两个层面上。 对课程评价的准确“定位”,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价值的“定位” 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即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形成。不过,在上述三个追求当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校本课程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但这些并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指向,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它最根本的目的,前两者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后者的发展。 (2)评价主体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外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也不是仅由少数权威专家和领导参与的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有关课程开发的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即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员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应体现出多元性,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社区人员都应成为校本课程评价的主体。 (3)评价过程和形式的“定位”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应将评价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并对课程开发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的和持续的评价,在不同的时期所关注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在评价的目的、方法和内容上也应有所不同。课程评价的形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将校本课程评价定位于对“学生的发展过程的评价”,并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检测出课程质量的高低。比如有的课程虽然很容易得到顺利实施,课程目标也很容易达成,但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地得到发展,那么它就不能称得上是好的校本课程。而有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虽然没能实现,但如果学生在某些方面确实得到了发展,那么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调整,或许它就能成为好的校本课程。将校本课程评价定位于“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还有利于我们发现一些隐性的校本课程。 (4)评价内容的“定位” 校本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两个方面的内容。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与分析、对校本课程方案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估等。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时不可只偏向于一方面。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科研活动,切不可随意地进行。只有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准确的定位,寻找到突破口,使每个环节都能正常运行,才能确保整个开发过程得以顺利、有序、高效的进行。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摘 要】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进一步突出了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更好地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前言 高职课程体系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强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模式,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新课程体系特点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强化了知识与技能的融通,突出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将课程设置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将铁路施工与维护工作过程中的各个作业项目、关键技术、操作工序等划归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2.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通。依据铁路施工岗位与维护岗位各自工作任务的特点,重新构建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将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融合。紧随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课程标准,并将课程内容与铁路施工与维护的最新规范、标准、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融合,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效性。 4.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5.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实际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新课程体系构架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公共学习领域与专业学习领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带动了校企合作双赢的课程开发与实训条件建设 新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吸引了台湾高铁专家邱守銮正工程师、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东跃、西安铁路局西安工务段副段长杜永胜高级工程师等一批铁路行业的技术专家中的佼佼者,形成了多支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硕、教改经验丰富、校企专兼合作的课程建设团队,有力地保障了课程开发的动态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订单培养、品牌宣传和技术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校企合作共建22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企业工作站、1个素质教育基地,此外,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京石客运专线指挥部为校内高铁实训工区捐赠了CRTSⅡ型轨道板及轨道板精调设备,总值近180万元,大幅降低了工区建设与教学运行的成本。 2.带动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 新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行带动了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在校企专兼结合课程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多媒体课件2套,建成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网络课程,编写出版3种专业特色教材、3种校本教材,完成7种自编讲义。 这些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而建成的各类丰富资源,能及时面向学院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企业员工在岗学习和社会学习者在线学习提供便利。 3.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满意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学生座谈、督导组抽查、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在反馈信息中95%以上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课程提高了职场认识、强化了岗位能力、发展了职业能力。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4.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课程体系改革后,近三年铁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2011年以来,即使在铁路建设进入寒冬期的特殊情况下,本专业11、12、13届就业率分别高达99.7%、99.6%、99.5%,专业对口率为98%;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中铁一局、中铁七局、西安铁路局、南宁铁路局等国有大型企业中,企业一线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中,铁工专业历届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 结 语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使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合理,是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服务铁路建设与运营企业的品牌专业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的体会 摘 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针对《无缝线路胀轨跑道》2课时的课程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对何时插入案例,如何上好案例课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资料 教学设计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评价 我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当中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尝试,现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路轨道中《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搜集资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高职教学特色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的前提一定拥有详实的来自现场的案例资料,专业教师应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注意搜集积累有关资料,如涉及到线路方面的重大事故的录像资料等,加工形成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采用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从铁路新闻报到中摘录下来的现场录像,加工整理出案例资料;另一个案例是我原单位同事提供的,他参与处理事故、知晓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过程。 二、强化教学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强调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生理、心里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讲授《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反复研究材料,将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灵活插入有关资料,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设计时,以案例分析反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确定认知目标为:1)理解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发生的原因2)怎样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在目标设计时,注重照顾基础差的学员,突出分析能力的培养。确定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事故原因的分析,体现了学生意志等人格因素的价值。确定德育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开拓精神,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意目标:通过问题的讨论,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设计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例:铺设无缝线路时,造成低温锁定,教材是列为两条进行阐述的,其中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轨温不准确。另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低于锁定轨温时锁定。两条原因最后结果都是造成低于锁定轨温范围内对无缝线路进行锁定。造成胀轨跑道的原因,这样作为一条从铺设施工角度理清学生思路,便于学生记忆。通过对教材吃熟吃透合理安排、设计每一部分内容,确立了教学重点内容是掌握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内容是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为了突出重点,讲解时启发学生如果现场发生这种事故,应该怎样处理,学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回答我们如何去做,然后讲解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内在联系,便于理解性地记忆。为了突破难点设计了案例教学内容,确定案例教学的契合点一理论知识与现场事故有机地结合,分析事故原因,避免违章作业。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是案例教学的辅助 现代教学提倡推行多媒体CAI教学。心里实验表明:人获得的外部信息约80-90%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到的比听到的东西更让人相信,而且记忆牢固。选择教学媒体时以直观教学手段为主。首先我与计算机老师共同制做了课件,利用CAI教学,将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搬进了电脑,演示种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利用动画、声像、图文达到以视觉为主,五官并用接收客观信息。其次我利用了录像播放案例的事故现场,由于线路胀轨跑道使车辆脱轨甚至颠覆,车辆东倒西歪,线路七扭八斜,给学生真实的事故现场。再次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制模型教具和实物教具、小黑板等这些直观教学手段,都是案例教学的辅助手段,使案例教学更生动更真实。 四、精心备课是案例教学的保证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三个统一:即书本理论与现场实际相一;教学内容与案例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具有中级技术水平和一定组织能力的技术工人。要做到三个统一,教师在占有资料和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特别在何时引入案例,采用何种传媒手段,都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进行一番深思熟虑的通盘考虑,并在教案上落到实处。这样才使案例教学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案例教学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层层深入使其产生急于知道其中奥秘的内动力,从而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如这一讲导入新课时,通过了3分钟的事故案例播放,将学生引入了新课内容。这时我讲:为什么会发生胀轨跑道?什么原因造成列车脱轨甚至颠覆呢?悬念留给学生,接下来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听讲,我在黑板上写出了这一讲的标题――§4.7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短短1 0分钟复习旧课到导人新课,就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我预先预定的教学活动轨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下面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 五、多种方法并用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通过教学设计,浅体会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铁路轨道这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轨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分析、判断、处理事故的职业技能。学生缺少对具体事故具体分析的能力,针对此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这一讲中,重点内容是理解发生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通过事故案例的录像及案例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为了突出重点,掌握难点,借助CAI教学模拟了事故发生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解开导人新课中的悬念,我列举了去年发生在某铁路局管内的两起事故案例。其中一例是已经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的案例,另一例是防止并及时处理的案例。第一个案例通过录像播放现场后,我讲解了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损失,介绍了轨道存在的状态,然后又播放一遍录像后,让学生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能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事故原因,以案说理,以理说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个案例我介绍了从发现到防止的整个过程,这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本课难点,如何防止事故发生,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也道出了安全第一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六、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评价 1.要做好案例教学法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必须掌握和占有大量的案例资料,要注意收集和储存各种案例资料,建立搜集案例的网络。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教师还必须对案例资料进行认真的加工,采用合适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案例教学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2.案例教学常常应用于专业学科或法学课的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案例教学,使用案例教学要灵活掌握,必须紧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和需要,要灵活掌握,对号入座,精选合适的案例,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而且情况各异的实例,弥补了学生实践的不足与认识上的、片面,开阔了视野。通过“以案说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剖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通过案例分析,接触到大量来自于现场方面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地、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案倒教学的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一体化教学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浅析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高职教育能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一是取决于能不能构建起反映这一本质特征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二是取决于在建立技术应用学科体系下能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改革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等。这一论述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为此各高职院校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速内涵建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 各高职院校均在原有学术学科课程体系的影响下并结合本校客观情况设置课程,完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过程。我曾将各高职院校制定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各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各有千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及服务于铁路建设、施工等部门的相对单一性,决定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标准及课程体系是否应该一致呢?理论上讲,应该是一致的,原铁道部相继成立了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但目前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标准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统一的课程体系。 2、学生生源差,不学习学生居多。 目前,高职院校录取学生均是在本科院校录取完成后录取学生,应该说分数较低的学生才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当然,我不认为分数低就一定素质低,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是由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组成的整体。 3、教师数量少,应付完成教学任务者多。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现在却占居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但目前各高职院校生师比是否达到了国家要求的18:1的标准;实际上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要求各高职院校从现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实现互兼互聘、加强校企合作,但这一做法可操作性有多大呢?多数院校均是由本校在职教师来完成全部课程的授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已很不错了,更何谈教学改革呢? 4、办学经费有限,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由于受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设想 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素质,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因此,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单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 现介绍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思路,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根据行业或企业标准、岗位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即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提练的三线贯穿,能力本位,岗位需求的“33X6”课程体系。 所谓“33X6”课程体系具体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三条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3――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坚持的三条主线,即知识线、技能线和职业素养线。 3――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注重培养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 X――考虑本专业学生可能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 6――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需遵守的六个步骤。第一步,调研、专业定位。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调研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培养目标、主要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步,分析工作任务。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结合岗位任职要求,分析职业活动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做出详细描述。第三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的共性,总结归纳出其典型工作任务。第四步,提炼职业行动领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炼,归纳提炼职业行动领域。第五步,确定学习领域。召开教学研讨会,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第六步,构建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绝不能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 (1)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俗语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一说法似乎对教师有点不公平,但细想何谓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立德树人”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应加大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建立师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措施是发挥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同时职业学院或大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办师资班,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 (3)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让教师摆脱全年应付上课现象。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从师德师风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建立择优上岗的聘用制度和末位淘汰下岗制度,加强聘期管理与考核,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来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考虑实习和实训反复性的特点,故校内仿真模拟设备建立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专用设备;其次要考虑技术应用特点。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应用重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场应用;同时要考虑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场合才能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应关注两点:一是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以上只是对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探,真正要落实还需大量具体的工作,课程体系改革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必蓬勃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关于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几点浅见 摘 要: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专业团队进行制作课件、视频,资源共享,开展“模拟教学设备”的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得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关键能力 实训 视频 社团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点浅见。 1 基于工作工程,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斯藤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相关新技术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上述能力就是在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所培养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关键能力”。雷茨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地获得”。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途径。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和经验,许多高职铁路院校开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中,就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设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弱化和删减。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主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上,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生搬硬套“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模式,而且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职业或工程的培训模式上,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够。比如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非常的不理想,语言组织能力令人堪忧,而“语言组织能力”是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并未重视这项能力,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很少考虑“语言组织能力”的练习,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进行文字的正确组织,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2 集中资源,突出视频、课件资源建设 目前,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学的工具、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思路依然还在以前的思维中,许多学校只重视教材的更新,并没有把课件、视频提到同等的高度,但实际教学中课件、视频已经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很多的时间及精力,但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制作出来后只有创作者自己进行使用,完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很多教师上课的视频来自于优酷之类的视频网站,都是东拼西凑,很难呈现完整的系统。现在很多事物都需要视频、图片去形象直观的表达,但是一个教师能够的获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的有限,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应该相互联系,集中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制作一些优秀的课件,供教师参考及使用,而且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视频拍摄小组,专业的制作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用来提高教学的水平。 3 合理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可操作性模拟化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主要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在扩大实训基地的规模,如扩大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等,而忽视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可操作性模拟实训基地”就是对实际情境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设计模拟情境,开发可操作性的模拟教学设备。就如开动车组不一定开真正的动车组,而是可以模拟教学设备上进行练习,用来解决我们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情况。目前,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很少进行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及相应实训基地的建设,模拟实训基地的理论不够完善,市场上可以利用的模拟教学设备非常少见。所以应该采用“校企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一些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提高影响力,还可以减少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土建类工程,往往现场包括大量的知识,而且现场知识的比较零散,现场的学习时间过短,很难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使得学习的时间很长,往往在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才能有比较好的收获,但是现在高职院校面临进修经费非常有限,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的困难,很难让每位教师进行合理的进修。而我国铁路的相关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教师急需去学习。 高职院校都重视教师“现场进修”学习的模式,而忽略了其他的培训模式。应该提倡“经常培训、研讨学习、现场进修”相结合的模式,“经常培训”是定期邀请现场的专家、教授等给教师进行培训,及时地传递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研讨学习”是本校或者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教师或者邀请专家定期的进行对本专业的内容进行研讨,相互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减少教师培训的成本投资,而且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经常培训、研讨学习”不应该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培养。 5 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职院校也成立了大量的学生社团,但是总体而言,学生社团的数量远远不够,质量有待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忽视了学生社团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给予学生大力帮助,老师合理引导,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多但企业不愿接收、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到位、实习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针对顶岗实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普遍不愿接收顶岗实习学生 截至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施工类企业和运营类企业。然而近期国家调整了铁路投资思路,提出了“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建设方针。从而导致施工类企业出现了人员相对饱和的现状,高职生想进入施工类企业变得较为困难。但另一方面施工类企业由于考虑生产管理等问题,致使很多专业类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行很困难。 1.2 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以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为例,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与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的合作力度和深度,实现了学生在郑州桥工段的实习率达到了100%。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在郑州桥工段的线路管辖范围内学生顶岗实习主要是线路工岗位,根据实习车间的不同侧重点有所区别,郑州高铁线路车间以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为主、郑州车间以站线维修为主和许昌线路车间以既有线提速线路的养护维修为主。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铁车间:养护标准高,但是养护工作量小,因此在此实习的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较多的维修案例。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0:00到4:00之间。 ②郑州车间:管辖特等客运站郑州车站,位于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交汇处,运输安全压力较大。车间管内客运线路、货运线路及联络线纵横交错,不同的线路等级使工务日常维修难度加大。顶岗实习生的劳动任务相对较大,同时学生的实习内容较为丰富。 ③许昌车间:为双线提速区段自1998年曾创造出时速240km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以来,多次承担全路提速试验任务,被喻为中国铁路提速的“试验田”和诞生地。因此在该区段实习的学生的标准要求很高,在此实习的学生工作后能有一个高的起点。 1.3 顶岗实习指导难度较大 顶岗实习的分布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的困难较大。比如在郑州桥工段的高铁线路车间共有5个工区,郑州线路车间有5个工区、许昌线路车间有4个工区。各个工区距离市区的距离不尽相同,有些比较偏远。这主要是由于铁路是一个带状工程的特性决定的。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就安排专业的教师轮流到工地进行指导。从表面上看,实习管理与专业指导两者兼顾了,但因为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课时任务重、日常管理工作繁琐,以及部分实习地点偏远,交通不便使得专业教师不便于到校外进行管理和知道,使管理工作处于松懈的状态。 1.4 安全风险大,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顶岗实习的难点 在既有线上保证正常行车秩序和线上施工、维修作业生产安全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近年来的各类统计资料表明,工务系统发生因工死亡、重伤的人数居铁路各行列中的第二位。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线上实习需要承担较大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事故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很多施工现场不愿意接受实习的原因之一。 1.5 顶岗实习考核效果不理想 铁路线路是一个带状工程决定了其实习点多、实习教师无法集中进行辅导和考核,导致对学生的实习效果难以把控,因此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无法给予准确的评判。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2.1 寻求利益共同点,以运营为就业导向,实现顶层设计 ①为顶岗实习企业培养准职工,增强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成立顶岗实习单位的订单班,安排学生在订单企业顶岗实习。订单班的顶岗实习生既是学校的在校生,同时也是顶岗实习单位的准职工。顶岗实习企业为了缩短企业员工的适应时间更加愿意接受准职工的顶岗实习。以2010届的毕业生为例共有20名郑州局的订单班学生赴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 ②熟悉铁路企业生产规律,为企业提供生产力。每年的冬季,各大铁路局把“保春运”作为铁路运输部门的重点任务,此时的工务部门相对工作量小,春运结束后便是工务部门集中修的重要阶段,各种养护维修工作量非常大。为此每年工务部门需要在春季临时招募大量的临时工来补充养路工人的不足。由于临时工缺少铁道工程技术的专业背景,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不能运营企业的要求,为此称为养护维修工作的一大瓶颈。 因此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也为实习企业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职工,学生在学习现场操作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现场较为紧张的生产任务。 ③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企业以生产为主,在面临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时,就需要对大量的职工进行在岗培训,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原有职工的技术水平无法适应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标准。然而职工培训往往是企业的短板,为此我们就有计划的派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送教上门”培养现场的业务骨干,同时“请进来”,把现场技术人员请到校园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解现场之所需,同时现场技术专家也兼任我校的兼职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指导任务,达到互利共赢。 2.2 以制度作保障,落实实习指导工作 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负责人,同时需要辅导员进行有力的配合。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和党员作为信息员。定期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建立实习监控和跟踪记录。对不同阶段的实习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①“实习承诺书”制度。向学生印发“实习承诺书”,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明实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相应的责、权、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的“实习承诺书”进行归档,作为实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②定期探望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身处陌生环境的不适情绪,最大程度上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一些QQ群,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及互动性等优势,全天候、全过程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解决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 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教师,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还能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2.3 立足学校,对企业现场培训一批兼职教师队伍 ①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编制; ②对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使校企最大程度结合; ③编制“兼职教师手册”规范日常指导行为。 2.4 健全保障制度,重视实习安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和郑州桥工段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 ①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的学习,未经过安全教育的学生不允许参加顶岗实习; ②顶岗实习前为学生购置实习责任保险; ③制定了“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安全风险周分析记录”; ④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办法”; ⑤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另外不断的向顶岗实习学生灌输工务的安全理念: ①安全是生产的永恒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②标准的学习要在工作中贯穿,没有标准的作业是盲目的; ③用标准保证作业质量,用作业质量保证行车安全,用标准作业保证人身安全。 2.5 实行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考核 2.5.1 共同考核制度。 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制度,需要共同制定完成。其中实习单位的比例占到70%,学校教师评价占到30%。 2.5.2 做好资料归档。 顶岗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①顶岗实习协议; ②顶岗实习计划; 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④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⑤顶岗实习周志; ⑥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⑦顶岗实习考核表。 2.5.3 总结表彰制度。顶岗实习结束后通过校企参加的实结大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时对顶岗实习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 3 小结 上述表述,我们不难看出,校企深度合作的共赢点就是如何调动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主动性,解决实习场地不足所出现的困境。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完善评价体系,更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任务要求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文章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一些具体操作办法,指导本专业整体课程改革,从而解决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 1 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高潮,各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和新的理论,杨海平提出了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成如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李桂红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在高职《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童艳芝在《工程力学》课程改革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 但目前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专业及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很少,甚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尽快进行。另外,我学院于2010年9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材建设滞后,知识更新慢,且偏重于理论,不适宜高职学生;教材整体性和连续性差,很多教材的工程案例都是简单罗列,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模式较单一,仍然以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较少;工程案例不能贴近工程实际,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不能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要求相一致。 由于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还在学习落后于现场实际工作的知识,甚至是被淘汰的知识,大量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知识片面且不够扎实,致使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工作。 3 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企业专家的指导、专业教师施工现场的学习,进行教材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并逐步完善。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派专业教师到大型的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逐步实现“双师”制度。 3.2 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专家提供的咨询,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去除工作中已经不用的知识点,形成与时俱进的讲义,并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专业教师在施工现场挂职锻炼过程中,搜集施工中的文字资料和案例,将典型的工程实践案例融入到讲义当中。 3.3 实训室的建设 通过专业教师到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校内应该具备哪些实训设施,结合专家的建议,建成新的实训室,将实际工作中已经不用的设备淘汰,引进施工现场常用的设备。理论授课可以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动手操作,解决了理论课后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训的问题。 3.4 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其课程改革的方法,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指导,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以专家咨询为基础、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字和视频形式的案例,使内容更加生动;实践教学,采用实训室和施工现场相结合,并实行“双配制”,即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3.5 改革的检验及评价 选取教育程度相同的不同班级进行对比,一部分班级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另外的一部分按照计划的模式和方法进行。 改革的检验主要通过校内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来进行,最终考核中理论的内容大幅减少,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观题大大增加。通过考核发现,无论是实践考核还是理论考核,新模式的学生表现明显好于原模式的学生。 改革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学生表明,理论教学中,有了生动的视频案例,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实践时,可以到施工现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变得直观、立体,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动手操作,印象更加深刻;顶岗实习企业表明,学生来到单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的能力明显加强。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对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的建设、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提高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能力。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 摘要: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其所要从事的职业,并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0 引言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结合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针对现场调研、毕业生访谈、企业专家研讨等信息反馈基础上,历经多次校内外专家论证,按照“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保障了该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的系统性、动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特征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1.1 开发主体多元化:开发主体由过去的院系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教师参与转变为由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避免了课程构成与目标岗位的要求脱节,实现了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企业要求相适应、相对接。 1.2 课程结构职业化:其一,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结构、学习情境均来自典型工作任务的转换;其二,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学习体验,实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并强调各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1.4 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专业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 2 构建符合高职铁路特色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2.1 课程结构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1.1 开设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等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2.1.2 开设工程识图与CAD、工程力学应用、测量技术与应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工程地质鉴别与分析、混凝土(钢)结构检算等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为学专业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 2.1.3 开设地基基础施工与试验检测、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从事铁路施工及工务技术领域最典型工作的能力,包括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劳动的组织和管理等,以强化学生核心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2.1.4 开设铁路线桥隧检测、专业英语、以及施工与工务模块等专业拓展领域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领域,拓展专业口径,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开设专业选修学习领域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专业前沿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2.1.5 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新技术新工艺讲座等综合实训学习领域课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技能实训、标准化作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以突出职业标准化训练为中心,重点强化培训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岗位能力。 2.2 课程排序 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表1) 3 新课程体系运行效果 新课程体系通过3年的实践运行表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100%,专业课程考核及格率为100%、优秀率接近4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1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27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特等奖学金1人、一等奖学金26人、二等奖学金53人、三等奖学金103人,获奖率达52%;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34人、优秀团干13人、优秀团员26人、优秀学生53人、先进个人31人;有4名同学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荣获专科组陕西省二等奖,有6名同学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工类专业测量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8名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技能作品展荣获三等奖。 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9%以上,2013年学生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2013届就业率为99.7%、2014届签约率为95.5%。 4 结语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领域课程体系模式,只有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课程结构和优化课程内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卓有成效。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政行校企”四位一体,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发展 【摘 要】本文主要谈了“政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建构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建立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共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设施完备的实训场所,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关键词】“政行校企” 资源共享 双师团队 专业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一 “政行校企”四位一体,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原隶属铁道部,是广铁集团主管的一所铁路职业院校,有深厚的铁路行业背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核心专业,为铁路建设输送了大批中坚骨干和技术人才。2004年,主辅分离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继续与广铁集团在人才培养、培训员工、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与6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衡阳市政府主导下,政校合作成立衡阳城市智能交通研究基地(简称智能交通基地),成为市政府交通决策的参谋;按理事会架构,与15家高铁规模企业组建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按董事会架构,携手4家高铁桥隧检测行业一流企业共同成立先科桥隧学院;创办华南监理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衡阳铁路勘测设计院、恒德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等3个“校中企”;与广铁集团公司、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先科公司等企业共建了工务探伤实训基地、精调精测实训基地、检测实训基地,基本形成了“培养方案校企共定、订单学生校企共选、教学过程校企共育、教育资源校企共享、教学质量校企共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 校企联合,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有特色 1.校企共育,创新“项目导向、角色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南方高铁基地、先科学院、3个校中企与多家合作企业,引进了40多项工程项目(任务),在合作平台上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在执行过程中,教师既可教学又可参加企业项目建设;企业技术人员既是企业的员工,又作为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这样在以完成项目为介质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技术人员的角色互动。 2.校企互融,构建适应于中高职衔接的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引入企业项目或任务100多个,针对专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组教学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与铁路局、工程局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数字化课堂,开展“社团活动+技能竞赛+项目实践”。以广铁集团复退军人中高职培训为试点,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方面,初步制订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从中职到高职的系统培养方案。 3.校企互通,打造共享资源库平台,建构三级资源体系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建立共享资源库,包括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桥隧施工与维护等5门核心课程资源。专业资源库建设以学院网络互动空间为平台,已基本建成以下7个模块:课程标准、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习题库、课件库、案例库,及根据课程特色开发的特色资源库等。牵头制订铁路行业高职专业教学方案2个,面向全路学历教育铁道工程(工务)专业、铁道工程(大型养路机械)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个,正式出版高速铁路系列教材7本,为香港铁路公司、全国地方铁路公司、广铁(集团)公司等编写高速铁路新技术培训教材8本,引入铁道部线路工、探伤工等技能鉴定试题库,开发了湖南省测量工(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通过通用泛性资源建设、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优质精品资源建设逐步构建金字塔式的数字化三级资源体系。 4.校企共商,建立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围绕合作企业工程项目以“工期”确定学期的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按照高铁施工企业季节性用工的需要,旺入淡出,以项目为载体,统筹教学模块时间表,单项技能训练以分散性为主,综合技能形成通过教师带项目下现场指导学生完成。按照铁道工务企业常态化的作业流程,创新“阶段式教学”,通过与广铁集团、南昌铁路局等订单企业共同签订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保障校企共商统筹教学的长效性,强化作业流程的连续性。开设了广铁(集团)公司、南宁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港深地铁、武汉地铁、无锡地铁、南昌地铁、上海先科等订单班,订单比例达65%,由专业组织教学培训,企业负责考核评价,历年验收通过率在98%以上。 三 校企互补,专兼结合,双师团队有实力 学院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以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为切入点,以建设双师教师队伍和稳定兼职教师队伍为重点,实施“一引、一聘、二培养”工程,以“双进、双出”为手段,“双进”——教师进企业,技师进校园;“双出”——教师出国培训,赴高校进修,通过参与专业建设、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企业挂职锻炼、境外交流与访学、攻读硕博学位等多种渠道,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服务高铁产业发展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团队中拥有专业顾问2人,衡阳市院士专家1人,衡阳市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33人,专业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3人,双师比例达到100%。团队中2名教师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1名教师获得铁道部优秀教师称号,10人获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18人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 四 基地条件有基础 1.校企共建,实训场所设施完备、技术先进 本专业目前建有工务实训中心和检测实训中心;其中工务实训中心由广铁(集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广铁(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捐赠设备400多万元等,以测量实训室、线路维护实训室、精调精测实训室、广铁(集团)工务探伤基地等为支撑;检测实训中心由上海先科公司投入800多万元,以桥隧检测实训室、桩基检测实训室、道路工程检测实训室为支撑,形成了满足铁道工程各专业实训需求的生产性铁道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以项目为平台,分别与中铁二十五局、衡阳工务段、广州地铁、华南监理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3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同时开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方向1600个工作岗位的实习实训,学院与企业共建共管,适时融入企业文化,满足实习要求。 2.引入企业文化、实境育人,注重实训室内涵建设 第一,实训室管理制度完善。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训基地制度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与现场生产企业一致的班组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程、质量管理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实训考核办法及监控办法、实验人员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顶岗实习保障机制。设备管理、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均实现系统化信息管理,对大型设备定期进行专业检修,系部与后勤服务中心紧密合作确保实训耗材的供应。系部对所有实训室和人员实行量化管理。 第二,实训教学和培训课程体系完备。利用基地平台,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训体系进行重组优化,按高速铁路线路工、探伤工、测量工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形成了“分段培训、技能递进”的实训课程体系;按照铁道部《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大纲》要求,建立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及现场铁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体系。 第三,实训资源丰富。校企共同开发线路工、测量工、探伤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实训教材、实训课件、实训软件、技能考核题库等资源。收集整理高铁行业发展动态、各铁路局和工程局职业岗位需求、高铁新技术应用、职业资格标准、相关技术标准等行业企业信息246个;初步建成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道工程试验与检测5门核心网络课程资源;整合高铁工务培训计划、教材等培训资源1021个。依托学院网络空间互动平台,向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教学资源查询与下载、教学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实现校校、校企共享,实现在线教学与辅导答疑。 第四,基地文化企业化。将企业中“7S”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室管理,模拟企业化生产性管理标准,营造高铁产业文化氛围。引企业文化进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符合企业要求的“安全、精准、协作、耐劳”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精神并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基地环境按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建设,引企入校,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等资源优势,融入企业文化,在学生实训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生产作业要求、作业标准、生产工艺组织实训教学,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要求,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体会企业生产氛围,做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五 专业优势显著,引领示范作用突出,服务社会有成效 第一,“项目导向、角色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凸显。依托36家规模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配套专业核心技能分解重构形成了100多项真实工程项目,贯穿于从单项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近三年来,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企业满意度达98%,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喜人形势。 第二,人才培养方式灵活多样。以学生自主成立的测量协会、CAD制图协会为技能训练平台,与南方测绘公司联合举办的“南方杯”测量竞赛、与徕卡公司联合举办的“徕卡杯”测量竞赛、与广铁(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广铁杯”工务技能竞赛,择优选派学生参与校企生产项目实训,暑期选派学生赴美实习,采取社会调查、春运实践、“三下乡”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第三,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效益显著。专业开办60多年来,为铁路系统培养了近1.6万名毕业生。为铁道部行指委编写高速铁路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验收标准,作为全路同类专业标准;为铁道部高铁岗位培训编制培训方案及标准,供全路高铁培训特用。近几年引进外教进行专业双语教学,有60多名学生参与境外项目建设。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0项,编写全国第一本《高速铁路·线路》教材,正式出版高速铁路系列教材7本,为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培训、铁道部高速铁路线路维修技术补强培训等编写培训教材8本,完成湘桂线改造工程、广深线、广西沿海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工程施工、监理、测量等大型项目40余项,获得专利9项,平均每年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数十项。与香港地铁公司联合开办了8期员工新技术培训,为铁道部开办了全国第一期高速铁路工务培训班、工务系统客运专线工程预验收培训班。每年为广铁(集团)公司、全国地方铁路公司等开展高级技师、技师取证等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近2600人次。 六 结束语 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的实训条件,健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充足的生源,高比例的毕业生就业率,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的支持,这些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项目法教学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及采用项目法教学的资源环境要求及采用此教学法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实施环境、资源;项目法教学效果 1. 项目法教学 项目教学法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桥、隧、路基、轨道实体项目在实施过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等任务或者工作。 2.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课程结构 采用项目教学法,应合理构建项目课程结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什么。高职高专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有一定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对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能到铁道行业的设计、施工、检测、运营养护维修和咨询单位去从事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和咨询工作,所以,采用项目法教学学习项目课程,学生要知道该项目课程有哪些工作内容或任务,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能够胜任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咨询的能力。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现场实践、现场调研情况,总结出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隧道》项目课程为例)如表1。 3.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实施的资源环境及实施情境 3.1课程整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环套一环的,完成项目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前提,为了使《隧道施工与养护》课程项目法教学能有效实施,使教学知识做到学以至用,循序渐进,普遍联系,能够克服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所需无限的相关知识的矛盾,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整合以后,铁道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如表2。 3.2教材和教师: (1)有效实施项目法教学,实现'所学'与'所用'有机结合,关键涉及到两个内容,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应根据项目课程结构和项目课程教学课程整合,自主开发一系列项目课程教材,打破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学科性架构,构建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解决 “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应组织教师和现场专家编制校本教材;应录制各种铁路项目的施工和养护维修教学录象;应收集各种项目的地形、地质勘测报告、可研报告、环评报告、设计文件、项目施工组织方案、检测方案和报告、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开发各种项目课程的课件;成立项目教学工作室;应配备项目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所需的软件、设备;使学生达到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项目教学法在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其制胜法宝是要有一支具有良好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业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和“复合型”教师队伍。因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应有一个“五年滚动计划”,即每年必须有2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轮训或到现场从事相关项目的岗位工作,五年一轮,在五年内应该系统的参加了一个到两个不同项目的建设。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并有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入手,从行业需求出发,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铁道工程行业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均纷纷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目的,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以培养出一批市场需求型人才。为此,就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展开探索。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明,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重点。同时也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体事业也相应快速发展,同时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完成我国教育改革规划目标,高职院校逐渐将相应的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以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型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因此,如何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为突破点,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技能教学实践,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设置鉴定科目与技能实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设置鉴定科目和技能实训时应以为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专业知识、相关岗位法律法规运用等;方法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控制与管理、关于计划、时间、决定等管理、再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涵盖人际交流、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心、团队协助、职业道德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根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研结果,可以将其专业岗位群分为:(1)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为依据,分为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工程组织等各种各样技术管理人才;(2)从事地下铁道桥隧、铁路轨道施工的施工员、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养护员等现场施工与养护管理人才;(3)从事资料员、后勤技术员、设计员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人才。此外,又可以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各个岗位群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将技能实训和鉴定科目类型设置为:(1)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通常包括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内容;(2)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主要内容有基础写作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外语基本技能等;(3)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一般有课程设计实训、专业课实训、课内实训等。 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方法 1.合理安排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1)针对新生的教学安排。应设工程制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并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配套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才与应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道德观;又如工程制图可以设置CAD制图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设置计算机操作实训等。(2)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安排本专业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例如,在施工测量课程中穿插安排测量实习;在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中穿插工程力学试验环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一课中安排土工试验课程。以学年结束前3周为施工实习周,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2.实现实验实训课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要抓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还应结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使其与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这样还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落实。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自我,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训 综合应用能力实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综合试验强化、顶岗实习等内容,通常安排在毕业学年最后一个学期,以交叉进行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实际施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现场施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试验知识的掌握,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等,使学生获取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认识和掌握专业技术施工环节,为设计毕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做准备;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学知识和毕业实习所学到的内容,经过整理与分析,进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可以提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企业参与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 摘 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离不开企业的需求,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是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和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企业的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该文是在对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中铁九局等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企业从始至终参与其中,并始终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核心,对建立以市场导向、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参与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开发与设计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它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办学类型、人才层次及人才规格的定位,表明了对高职教育的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的准确认识,也是高职教育观念的深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所在。另外,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素质+岗位能力(技能)模块”课程体系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基本理论的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都在朝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体系中才能得到体现。为此,该文的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课程,应用前景广泛,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在第四学期就签订了就业协议,鉴于提前明确就业岗位使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具体化,特别是提前上岗,已经使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进入“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状态。基于现状,在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大量删减了理论性过强且艰涩难懂的课程。同时,为强化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大了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比重,重构了“学作结合”课程体系。 2 课程开发与设计 2.1 设计依据 依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开展社会调研,总结归纳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工作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学生的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线路工,主要工作内容有:作业防护;线路基本作业;钢轨作业;轨枕作业;道床及路基作业;简易测量和识读工程图;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2)桥隧工,主要工作内容有:桥面作业;桥跨作业;桥台作业;涵渠、隧道作业;施工作业;桥隧检测;桥隧巡守。 (3)施工员,主要工作内容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铁路桥梁工程施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施工现场管理。 (4)测量员,主要工作内容有: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构筑物施工放线、监控测量及数据分析;工程测量方案、监控量测方案编写;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按时对测量仪器进行维修保养。 (5)试验员,主要工作内容有:各种原材料试验;施工配合比设计;各种材料的取样、送检、试验、化验、检验、复验工作及报告;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结构物自检、抽检等试验工作。 2.2 构建基于“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 面向铁路工程施工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企业,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岗位技能要求,参照国内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规范、标准,与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分析铁路线桥隧工程施工、养护维修、施工组织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线路养护维修过程确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依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若干教学模块,将相关的知识、模块,通过对各教学模块的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具备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工作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如下。 (1)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铁路线桥隧施工、施工组织管理、铁路线桥隧养护与维修三个方面。 (2)行动领域,主要包括:铁路工程图识图、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铁路工程测量、铁路路基施工、铁路轨道施工、铁路桥隧施工、铁路桥隧养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铁路工程概预算等。 (3)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绘图实训、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实训、铁路轨道、铁路工程施工、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铁路线路修理、铁路线路修理实训、养路机械实训、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铁路工程预算实训等主要课程。 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部分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专业课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学期,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应具备解决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设计与教学准备 在整体课程设计过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便将两年后自己能完成的工作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每门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具体的在实际中应用,同时将企业的考核标准及相关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授课及考核中,激励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过渡和协调,用到什么就学什么或补什么。这就要求在做教学准备时,把企业的东西或者相关专家确定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应用;另外,还要求任课教师建立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大力推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改革。 3 结语 以上关于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计思路的相关内容,是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和企业人员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内容对应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设计思路,能够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或引导。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校企合作构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近年来以教育部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升级和改造正在加速,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技能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主题,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改革方向,本研究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基础,探讨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目标 评价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合理的平台作为基础,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放到培养模式的创新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科学定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夯实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加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中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科学评价与考核检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果,综合地实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创新性发展,达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加速培养,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同时,体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和探索的价值与功能。 1 科学定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上,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列为首要目标,通过专业建设和教学创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铁道工程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的运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一线的生产。校企合作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有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可以根据企业和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资源优化,使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相统一,在扩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育资源和教育范围的同时,全面地加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要首先建立适宜的培养目标,要结合社会需要、行业进步和学生发展,以培养高技能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中心,完善和丰富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形成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教育和发展的支持。 2 夯实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校企合作的人才模式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应该重点做好基础建设,要结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建设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实训基地,使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具体实训相结合,真正将人才培养置于校企深层次合作的范围内。在实训基地的创建中要注重硬件建设,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引进企业的技术和智力资源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使实训基地符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技能发展的需要。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注意软件建设,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生产性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做到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3 加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客观存在实践经验缺乏、操作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这会造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面对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力不从心的问题,不但影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也会给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带来制约作用,更会给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新时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中心,建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掌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中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了解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技能化的方向发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也应该优化教师的结构,利用校企合作的机遇,将企业中高层级人才引入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之中,以专家讲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等方式,扩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此外,要将有发展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送出去,选派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或对口的更高一级的院校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或将他们送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增强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现企业岗前零培训目标。 4 科学评价与考核检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果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由于技能训练强度高、难度大、时间长、现场性强,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以较快养成和提升。同时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使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较快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环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加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在增强办学实力的同时还提升了整体的办学水平。 5 结语 校企合作是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继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在政策和法律上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明确划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责任关系,优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和办学模式,在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操作人才。 铁道工程技术论文:对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摘 要】为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双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我院2008年升格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是学院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教学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院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多年来为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要求,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校企合作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及课程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没有与企业现场相对接,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毕业后不尽快能胜任实践性岗位,有时企业还需从新进行培训。为此,专业教师积极与企业联系,通过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了解本专业所需的具体岗位要求。根据岗位要求,从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例如:根据铁路线路工、桥施工的岗位要求,增加了“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铁路桥隧构造”、“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增加线路工、桥施工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学生学习后,能够适应岗位要求。 二、校企合作针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行校企合作的关键。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6人。高级职称12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4人。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践经验。为此,学院一方面每年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进行业内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长期外聘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中实习、实训指导任务。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更针对现场实际需求,学生所学知识更能适应岗位要求。 三、校企合作针对课程改革的探索 多年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习、实训大部分都在校内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和企业现场情况和需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不能真正满足岗位需求。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对课程的改革采取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其中“铁路测量”课程,先经过一学期60学时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然后积极与企业联系取得现场测量工作任务。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带领下,利用2―3个月的时间,完成真正的工作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工作情况,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还使企业节省了资金的投入。“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课程,把以前的传统章节教学分成几个任务模块,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模块,及时组织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演练。当所有教学任务模块全部完成后,到铁路企业线路上进行真实工作演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就业后,不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可直接顶岗作业。 四、校企合作针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原来只有“昆都仑铁路工务实训基地”一个实践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有些工种与企业实际情况没有完全对接,学生技能不能进行足够的训练。近年来,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寻求企业的帮助与支持,校企共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校内铁路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岗位实训条件,使学生掌握了岗位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五、校企合作针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探索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可代替企业的岗前培训,为企业节省了培训经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安排6个月时间进行顶岗实习。把每年毕业生分别安排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单位进行。学院派专职专业教师、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通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达到了岗位要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企业把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安排在本单位就业,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使学院、学生、企业多方“共赢”。 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校企合作还大多停留在学院主动而企业被动的较浅层面上,“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没有达到校企双方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盈的理想状态。高等职业教育本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但当谈及校企合作时,大多数企业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是被动应付,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针对上述问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深化校区合作,力争真正达到校企双赢。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出资购买企业废旧设备(能够使用),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条件。这样学院可以节省资金,企业也没有浪费,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企业为学院购买实习、实训设备,设备产权归企业所有,学院进行使用和管理。学院除了本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外,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还可以为企业进行一些简单的生产服务,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也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职工,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的合作,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技能人才还相差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学生,为学院的发展而努力。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Moodle的有机化学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1moodle平台简介 moodle是一个英文缩写,其英文全称为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即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它是澳大利亚教师 martin dougiamas 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是一个免费的开放源代码软件,目前在各国已广泛应用,是一个用来建设基于 internet 的课程和网站的软件包。moodle 平台依据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即教育者(老师)和学习者(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他们相互协作,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共同建构知识。moodle平台的界面简单、精巧,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界面、增减内容。课程列表显示了服务器上每门课程的描述,包括是否允许访客使用,访问者可以对课程进行分类和搜索,按自己的需要学习课程。moodle主要包括以下功能:课程管理、作业模块、聊天模块、投票模块、论坛模块、测验模块、资源模块、问卷调查模块、wikis模块和互动评价模块等。 在中国,moodle既音译又形象地被翻译为“魔灯”,意即能为教学带来福音的神灯,并且被越来越多高校应用于网络教学。与传统的直接把教科书内容完整呈现在互联网上的网络课程不同,本网络课程利用moodle分为不同学习专题,有针对性地挑选教材上有重要衔接作用并且大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媒体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解释,使得学生不仅限于课堂时间学习,教师不局限于课堂教学时长时间重复同一个知识点。 2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模块结构和功能 北京大学汪琼教授认为,网络教学模型大致可以分为3类,即以课程内容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型、 以教学活动管理为中心的教学模型、以学习社区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型。有机化学网络课程采取的是其中之一或者两种、甚至三种结合后的教学模式,以下对有机化学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模块结构和功能进行简要描述。 2.1界面设计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网络课程教学不同于传统教材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其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一个美观舒适、层次分明、条例清晰的用户界面,务求从学生一打开课程界面就能立即吸引学生继续自行浏览。moodle自带多种风格的主题包,本网络课程选择绿色为基调的“pattern_40”作为主题风格,并且自行设计的各专题标签图片均使用与绿色相近的颜色进行搭配,使得界面色调统一而且美观舒适。考虑到学生面对电脑屏幕容易产生视疲劳,因此所有素材尽量不选用强烈刺眼的颜色,均选择色调鲜明柔和的浅蓝色系、浅绿色系和浅黄色系进行搭配。除文本中需要特殊注明的少量内容使用红色字体外,大部分强调的内容均使用加大字号、加粗字体或斜体字等文字效果表现。为了方便学生使用,课程中设计了图片按钮超链接,目的是链接各个相关知识点或者便于回到上一级活动目录,而不是返回初始专题目录。 2.2专题设计 本网络课程由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应章节设立课程专题并制订学习目标,在每个专题前提供学习建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每个专题下有不同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即该章节的各个重难点,各活动主要有活动目标、活动建议、活动内容、活动任务和扩展资源等。本网络课程中目前设计的专题有: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亲核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等。以“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为例,本专题的设计为了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因为其中的许多知识点,如:“结构决定性质”贯穿着整个有机化学的学习,而往往学生不重视绪论课的学习,忽视绪论课中有关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基本理论,进而感觉有机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到后面的章节随着反应式的增多而出现记忆混乱,甚至放弃学习有机化学课。若学生重视课堂上的理论基础学习,课后通过教师的引导自主学习网络课程中该专题的内容加深理解,不仅可以在随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对有机化学的理解程度,更可以增强有机化学的学习信心,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2.3活动设计 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明确该活动针对的知识点有哪些,阅读活动建议后能更好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顺序进行自主学习。在活动内容中,学生可以阅读到知识点相关的文字性材料,通常这部分文字内容比教材的叙述更为简要,仅仅作为知识点的温习。活动内容中更多的是利用多媒体呈现书面原理和实例分析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学生通过打开分子杂化轨道理论的动画,可以观看sp3杂化、sp2杂化和sp杂化的碳原子,进而理解碳原子和氢原子成键并形成烷烃、烯烃和炔烃结构的原理。 学生浏览完所有活动内容后,必须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任务有多种形式,如:测验,练习题、自主设计、投票、作业、心得报告、wikis和专题讨论交流区等。moodle平台提供了测验模块给教师进行编辑,教师可以设计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等题型;设计好题目和答案后;学生线上完成题目,点击提交后答案便不能再次修改,同时系统会自动打分和给出参考答案。这样,学生可以马上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完成活动任务的程度。测验模块的局限在于,学生有可能翻阅资料后再答题,所以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moodle是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不是一个考试平台,学生使用的目的只是巩固所学知识,并不是完全用于考核。 moodle平台除了实现自主学习外,它更好的是提供了一个师生间交流和学生间讨论的平台。通过教师在活动任务中发起专题讨论,学生用发贴子和跟帖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对热门话题进行回复和答疑。学生也可以利用wikis模块的功能,对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开展讨论话题,由同学进行解答,实现互助学习。通过这个交流平台,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总结教学经验。 2.4资源类型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网络课程尽量少使用文字性素材解释知识点,而是大量引用多媒体素材,如视频、动画、ppt等资源。部分资源由教师使用flash、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并上传到课程服务器供学生浏览和下载。其余视频和动画则引用外部链接,如优酷网或土豆网的视频资源,再利用moodle自带的网页编辑器内嵌代码;这样,视频不用跳转到引用的网站页面,而是在本网络课程网页上直接播放,精简页面。本网络课程还引用了麻省理工大学开发课程的视频链接作为扩展资源,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浏览,加强专业外语的能力。 2.5考核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使用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有机化学的习惯,本网络课程进行适度的考核。每个相关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网络课程的入口和使用方法,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的网络课程作业的质量及完成活动任务的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占课程考核平时成绩的30%~50%;由于平时成绩直接影响期末总评,因此可以促使学生使用moodle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3结语 本文利用moodle平台,对大学有机化学课程进行了课程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设计出美观友好、层次分明、操作方便的课程界面和多种师生交流模式。通过师生互动学习,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取得一定的成效。当然,课程设计因为种种原因,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关键词: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教学质量 摘要: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与化工原理课程相配套的一个必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章从理论学习、实验设计、设备选型、工程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等4个方面 总结 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化工原理主要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及设计 计算 等知识ti.-i,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理论公式的推导和经验公式的运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化工原理课程的相应教学内容后所安排的教学环节,不仅与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紧密相连,还要运用计算机编程.autoc ad机械制图、化工仪表自动化及操作控制、化_l设备机械基础、化工制图等先修课程的知识,是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阴。该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和锻炼学生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系统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技能和 文献 资料利用能力,逐步培养其工程意识;(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二(.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塑造学生良好的设计理念。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掌握厂程技术人员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工程素质,比如工具书、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使用,经验公式和经验数据的选择,专业文献资料的查阅、设计成果的分析判断等等,因此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对_l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对学生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一次总结,更是对化工原理和化工设备课程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本文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总结了课程设计在提升化工原理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1 加深学生对“三传理论”和单元操作的理解 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理论(三传理论)以及常用单元操作是化工原理的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演示、课堂实验、课后练习、练习辅导等方面增强学生对化工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内容多,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习任务较繁重,学生自觉完成课程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单元操作的设计,愁一个设计任务一般均涉及物料衡算、热.衡算、相平衡关系、传热传质速率关系等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内容,经历流程设计到!几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因此学生在具体设计中必须全而理解和应用“三传理论”,并选用合适的单元操作过程。过程必然影响结果,课程设计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有效地督导学生加强对理论学习内容的消化,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 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的培养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学习化工原理课程时,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和参观等教学手段,学生熟悉了常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但大部分同学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设备选型能力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确定课程设计内容时,有针对性地选用部分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单元操作,给学生下达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围绕任务所确定的主题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设计_l作。如,为加强学生对干燥单元操作的理解,可要求学生设计一套离心喷雾干燥塔或设计气流干燥器。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涵盖一个完整的工段,为此学生需完成不同艺的方一案选择、设备选型论证、工艺计算,并根据计算与生产经验进行主体设备结构设计,然后确定设备总体尺寸、管口尺寸与方位,还要求进行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最后绘制主体设备图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过程训练效果表明,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设备选型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3提高工程设计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为培养学生设计能力设置的一个教学实践环节,也是使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的重要一环。每一个设计任务均涉及相应单元操作的基本理论,并经历流程设计到艺设计计算、主体设备结构设计和附属装置的选用等过程。由于安排课程设计中只有任务而没有参数和条件限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设计线路,设定和收集操作参数,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 经济 效益是判断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设备建设费和使用操作费是其中的关键,而设备费和操作费的综合考虑也是贯穿于化原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精馏操作是化_工生产中常用的单元操作,其中物料的回流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操作参数c合理的物料回流比应使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用之和最低在该单元操作中,操作费用主要取决干再沸器中加热蒸汽消耗量及冷凝器中冷却水的消耗量,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增大。设备折旧费主要取决于精馏塔中再沸器、冷凝器等设备的投资费,一般随着回流比的增大而降低。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设备折旧费和操作费的关系。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学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公式应用和数据运算能力,同时学会了主动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体会到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了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4培养创新能力 在完成化工原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同时,为了满足部分学有余力,且对化工原理问题确有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小组创造条件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平台,即结合科研任务的需要设计一定数量的课程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在设计过程中严格坚持“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创新为目标”的原则,有效地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完成工艺设计 计算 之后、整理设计说明书之前,要求全体课题组进行交流和 总结 ,即每个设计课题组里选派1-2名学生代表,将本组设计情况在交流会_[向全体同学和指导老师进行汇报。交流时要求主讲人用图表、数据、结论等工程术语表达自己的设计,并在规定时间内着重讲解自己设计的特点,对设计结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突出自己的创造性。交流过程中,指导老师也主动指点设计要领,并对进行设计进行合理评价。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的收获不仅局限于自己所做的课题,对其它设计课题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更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设计思路。 5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表明,课程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了其实践能力,也提升了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其中,课程总评成绩优良率由以前的20%左右提高到30%左右,课程设计成绩优秀率由16%上升到23%。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如2008届的3名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参与一家饮料工厂的设备改造,在设计中他们主动提出自己的观念,最终在导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良好应用效果的方案。近几年,每年都有学生参与教研室中老师科研项目的设计工作,并能提出具有价值的建议。 课程设计论文:试论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探略 论文摘要: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追求规模向提升质量内涵发展为宏观背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模式与内容设计以及应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应注意“系统化可行”“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至少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工作过程结构的完整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反馈)、工作要素的全面性(工作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案、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包含“工作过程知识”。即使是“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某些学习情境,虽然允许其工作结构不完整,但也要具备“工作过程”的特征。印刷技术专业中的印刷概论、印刷色彩、印刷材料等课程并不具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特征与内涵,试图将这些课程强行系统化,实际上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曲解和误读。 应注意“系统化配套”主要是指应注意将印刷课程设计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考核与评价、教材编制、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组织变革等有机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所要求的“教学做”一体化。 课程设计论文:基于技能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 摘要:对于职校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本文从启发知识点并用于技能的角度展开对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职校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的设计,并提出了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学习;启发教学;网络课程 所谓启发式教学,其实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做出对应的判断。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不论是进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复习课、习题课的指导,以至在例题的理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写出答案,而后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结论,而不应仅是单纯地由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写、学生记。 将启发思维用于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 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大范围普及,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铺天盖地的网络课程在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多样性的同时,不该仅仅是课堂内容电子化的新版本,更加应该是注重学生内在知识构建的辅助学习工具。因此,将启发式教育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地集成到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时,应更加强调早年苏格拉底“接生婆”的教育思路。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以获得对新技能的建构及真正掌握。 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理论依据,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体会,总结和构建了一个针对技能型教育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的模型。 这个网络课程模型的学习过程,不仅从教师的教学模块安排上,也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来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模型的运作流程(参见图1)。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模块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逐渐退回到指导的位置上。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一个教学设计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是一个合格的教学协调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讨论学习问题,探索真理。善于观察和聆听学生,适时从学生的反应中挖掘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情况,并且给予引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时,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在这个步骤里,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得出经验。哪些对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或是用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因此,从事直接教学的教师需要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之后,也是教师进行启发性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的知识点。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信息分段和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可能的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选出知识点,并且将一些实例和相关的应用案例结合,才能组合成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案例片段。在网络教学里,通常是在实时教学条件下,采取启发式教学效果才比较好。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自觉或潜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网络实时条件下,选好启发的知识点后,还需要掌握好启发的时间,对学生讲述清楚知识的结构。在对以技能教学为基础的教学里,教师需要针对技能的一个个片段,就像放电影一样,每个步骤都是构成整个技能的一部分。比如烹饪专业教学,为使烹饪实践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师要结合厨房常用的烹饪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并且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讲“原料初步加工技术”的内容时,如果教师想要启发学生,可以列举家庭中常见的实例,如烧鱼时要去鱼鳞和除内脏,炒芹菜时要摘叶去根等。还有,勺功技法的练习并不是单一的指菜肴在勺中翻过来直至烹制好,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规定时间里提高菜肴的质量和出菜的速度。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逐渐熟练而变得技艺精湛。还有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学科,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启发分析,学生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启发的核心还是需要集齐教师原有的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才行。因为光靠想象和凭空的东西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这在信息加工论里也是有据可依的。 技能课程的学生学习模块首先,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陈列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将要重点学习的章节知识;然后将本章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经验进行模块化处理,分为学习内容模块一,学习内容模块二,学习内容模块三等等以此类推。在这个部分,特别强调教师熟练准确地把握技能知识体系,根据教学预设,将学习模块正确划分为学生能够很好把握的知识。在每个学习内容模块中,安排该技能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当然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得考虑学生可能的认知程度及技能。在操作技能的演示实例里,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需要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这四个步骤里,要适时地不断进行启发,因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讲解操作技能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介绍学习的操作内容和需要的基础知识;接着根据视频或动画来演示实际操作步骤,这一步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教师可以找准时机,进行启发,举一反三。比如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烹饪专业中一门课程《烹饪原料及初加工》中的主要内容有:植物性烹饪原料及加工、动物性原料及加工、干货原料及涨发、调辅原料等。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程中的视频展示,取得相关烹饪原料的初步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帮助他们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延伸到这些原料的其他烹饪用途。当然,烹饪的器皿认识和具体菜肴详细操作步骤,都可以借助视频和动画贴切的表现,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播,学生可能不会更多地展开联想,并组织讨论。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还需要再次练习模拟。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不断将新学知识用到操作中,具体到网络课程中的练习模块。可以在这部分设置一些模拟操作的题目,教师在学生的应答过程中,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启发指引。最后通过自己练习,学生不断地从练习中认识到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巩固所学的技能。 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能够积极合理地在网络教学中准确应用,必然会让职业教育的质量锦上添花。因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相对广泛性,故在采用该教学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网络教学启发过程中,教师参与时机的把握这一点,也是与启发教学的本质相辅相成,只有注意了教学的时机,启发式教学才能体现其优越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背景和层次,还有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 考虑网络的参与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交互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实施的启发式教育并非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学生会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网络交流障碍。考虑到网络数据流量的影响,可能很难最大程度地传送视频,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传送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因此,仅仅通过本人传送,学生可能会倦怠,所以需要教师制定出一套相关激励机制。 课程设计论文:冶金专业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摘要:文章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为例,探讨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的开发思路和步骤,提出开发课程方案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冶金专业英语;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简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最早是由德国人提出的,指的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它必须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整体性、合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础。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步骤:所从事的职业能力分析(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罗列并确定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和教学项目的制定(含教学方法的设计)。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来说,就是从职业工作过程确定职业行动领域,再从职业行动领域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职业学习领域,包括能力目标描述、学习内容和参考学时,以此为基础制定基于工作过程、旨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思路、步骤和方法,并依据行动导向的原则实施教学活动,即针对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完整的工作模式来进行教学,从专业理论知识转向工作过程知识。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2.1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是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根据高职教育应首先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的要求,应在高职院校所在区域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分析这些企业中重点的工作任务为确定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以本院冶金专业英语课程为例,我们对太钢、长钢、中阳钢厂进行了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的调查,拜访了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人才规格的需求、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2分解岗位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完整的一个工作进程,即工作任务是怎样被完成的。职业的工作过程是完成企业一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整的劳动进程,因此,工作成果始终是其所要达到的目标。我们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员主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中具体岗位和岗位群进行分析,将其所要求的英语专业知识、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工作规范——进行排列,编成一套描述从业人员履行其工作任务的工作职责目录,完成每一个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能力。以冶炼炼钢生铁这一工作任务为例,其核心工作任务包括:原燃料检查、设备检查、制定操作制度、外围协调(各岗位操作)协调管理、生产故障处理、炉况调节、失常炉况判断及处理、高炉生产工艺事故处理、排、休、复风操作、停、开炉操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会识别与分析原、燃料;会操作高炉生产设备;会判断和处理炉况;会排除一般生产故障;会编制工艺方案;懂得高炉炼铁的基本理论;具有未来创新的潜在能力;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等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开拓创新等方法能力。 2.3转化开发课程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之后的工作是如何将岗位能力要求转换为课程方案,这项工作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的关键,这里面包括两个方面的转换:①将工作过程的岗位能力要求归类提取转换为课程方案的学习领域。按照能力不冲突的原则,将完成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分类转化为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并按照能力不重复的原则,将这些要求确定为若干个学习领域。②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针对学习领域具体的能力要求将完成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重构组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穿插在一起,选择合适的载体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根据确定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按照认知规律和能力递增的原则合理安排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的顺序。各项工作任务,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行动过程设计每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 鉴于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英语教学原则,设置了5个学习情境:炼铁、炼钢、有色金属冶炼、金属成型和热处理,每个学习情境又包括若干个子学习情境。以炼铁情境为例,子学习情境包括:炼铁原料、高炉、热风炉、炼铁技术的新发展。对不同的情境任务安排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综合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以及社会决策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在炼铁情景中,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现为:能够用英语表述炼铁原料的特点及识别方法、高炉、热风炉的构造及基本操作,了解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炼铁技术的新发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模拟炼铁原料采购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实施阶段,我们按工作过程的实际工作顺序组织教学,运用6步教学法使学生获得完整性行动及所需知识,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之中,这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促进整体性学习过程的形成,体现创造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这里以冶炼炼钢生铁情境下炼铁原料情境为例,说明教学过程的设计。 (1)资讯(0.5学时):布置任务,明确信息。主要活动: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原料相关知识)和教师讲授(高炉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决策(0.5学时):判断思考,表达决策。学生分组通过教学资源、网络等多种渠道进行下列内容分析,作出冶炼炼钢生铁使用哪些原料的决定。①分析原料的作用;②分析原料的外观特点;③分析他们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等。 (3)计划(0.5学时):制定方案,规划行为。列出收集原料实物的人员安排与时间计划。 (4)实施(1学时):落实计划,执行方案进行图片的收集、实物的收集(配合第二课堂进行),对原燃料进行归类。制作成样本。 (5)检查(0.5学时):比较判断,修订错误。学生互查、教师抽查学生对原料的认识程度。 (6)评价(0.5学时):分析成果,不断进步。随机抽查学生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演讲,根据评价标准,打出分数。 2.4建立监控和评价体系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可以尝试知识考核、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于课程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展开教学,因此可以以工作任务为单元,逐项考核。即全程考核、全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在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训练之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完成该项工作任务过程中知识掌握和能力的高低,给予评价和认定,本课程全部工作任务的学习完成后,将各项考核成绩累加。这种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而且得到优秀的成绩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激励其不断探索进步。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时报佛脚”的弊端。此外,在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内容方面,不能局限于对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评价,还必须考核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合作能力及个人素质等。 3 结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冶金专业英语课程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能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培养对象更符合工作岗位的需求。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习领域中学习型课程和任务型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侧重与融合是一个关键点,应该突出实践,更要注意将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始终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自觉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课程设计论文: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 [摘要]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设计理念应遵循儿童期的天性。在儿童生活的时间上.幼儿园应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在儿童生活的空间上,要扩展儿童自由活动的环境。其实质是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尊重儿童“自我”,使幼儿园课程彰显儿童生活的意义。给儿童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设计;童性 幼儿园课程属于幼儿,是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那么,幼儿园课程该如何设计?杜威曾提到,“为了儿童”的课程应是儿童“生动的和个人亲身的体验”。儿童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东西,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手和脚来探索世界,借以获得理解性的知识。所以,幼儿园课程设计应遵循童性,以彰显儿童生活意义和生命的生存过程,使儿童生活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有着对自己、对自然和对社会的理解与追求。 一、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关注儿童的“现时”时间 遵循童性的幼儿园课程设计首先要认清童年期的儿童在心理、教育、身体等诸方面表现出的独特需要,如果“忽视童年自身的价值,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就是对自然人性的扭曲,对自然规律的践踏”。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办者马拉古兹(l malaguzzi)说:“大自然下令,人类的幼仔期在所有动物中应当持续最久的时间。这种幼态持续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好奇心、玩性和灵活性等童性特征的保持,是人类行为延续的幼稚特征。事实上,大部分儿童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他们自己的最佳时间内学会那些童年期的常规任务的。他们获得惊人的知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方面的储备,这通常并不需要成人专家或学院式教育的帮助。”因此,课程设计应符合童年期“现时”的存在方式。 时间作为儿童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方式,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维度构成了儿童生活景象。时间可分为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钟表时间属于客观时间。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分配是儿童客观时间的表现,是儿童生活规律及习惯的表现。主观时间是儿童对时间的感知状态,是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时间体验。幼儿园课程设计遵循童陛的“现时”状态,就是要使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客观时间的分配与主观时间的体验达到和谐统一。 幼儿园课程设计在时间上遵循童性的微观之维是利用日常活动中的转换时间与休息时间,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多些游戏时间。从儿童角度看,儿童的时间体验是不同的。儿童玩玩具高兴时会忘记吃饭喝水,经常需要成人的提醒;在户外玩滑梯时经常需要教师催促才肯回活动室……但从时间角度看,天性自由自在的儿童原本就很少受到时间的约束,对感兴趣的活动往往不能产生像成人那样的时间观念。幼儿园课程设计时应该关注儿童的“现时”生活,把握儿童生活的时间节奏,决定什么时间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儿童自身对时间的体验可以从“吃饭”这个话题说起。 儿童:“吃饭是不许说话的时间。” 观察者:“为什么?” 儿童:“老师不让呗!” 观察者:“能说话是什么时候?” 儿童:“早晨玩玩具的时候。” 观察者:“吃饭是吃东西的时间,老师是想让你们好好吃饭,对吗?” 儿童:“……就是不许说话的时间!” 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于吃饭不许说话的事情感到不满,这种用餐时间的体验并不是愉快的。然而,从社会学和营养学角度看,吃是令人身心愉悦和令人满足的,如果压抑儿童在这段时间默不作声,确实是规则使得儿童生活的生动性和广泛性消失了。 儿童的时间体验中,游戏时间是最快乐的体验。游戏是儿童真实地体验生活幸福的活动,是儿童“现时”的生存方式,幼儿园课程设计在时间上应多给儿童游戏时间,这样才能体现出幼儿园课程的本真特性。从美国托幼中心一日生活环节的时间分配可以看到: 在全天670分钟的观察时间里,美国幼儿园特别注重儿童的游戏和户外活动时间。晨间与区域发现游戏时间(28%)和户外活动时间(23%)共占了儿童在园时间的一半以上,在这些时间里儿童完全自选所喜爱的运动和游戏,可以说儿童在幼儿园中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达到了和谐统一。这能够使儿童的各方面能力获得主动发展的机会,使其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二、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扩展儿童的自由空间 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考虑儿童生活的空间,这是儿童生存的必需。空间一般是指长、宽、高的三维空间,有物理空间,比如幼儿园的活动室面积、从家到幼儿园之间的距离等;有可感空间,比如儿童在幼儿园中感知活动室、卧室的大小以及儿童在其中是否感到自由,是否以自身的感觉体验着所处的空间。可感空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为幼儿提供一种非常特殊的空间体验。儿童的空间体验可以通过生活空间的不同特点和侧面来加以理解。儿童感到自由是对幼儿园生活空间感知的最主要特征,因为自由是儿童生命存在的需要。所以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尊重儿童的生活空间,关注如何为儿童提供有利于全面发展的环境。 比如,幼儿园课程中以“季节”为主线设计各种活动,活动可以围绕四季轮换及与四季变化相关的自然界的各种物质、气候气象、动植物、人的生活状态等设计幼儿园课程。活动名称有“秋天的叶子、秋天的风、冬天的白雪”等。“季节”这个主题就可以为儿童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使他们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在季节的渐次变更过程中陶冶自我。在这一主题中,我们可以想象到儿童在广袤的大自然中感知万物,在冰天雪地上自由地堆雪人、打雪仗等嬉戏追逐的情景。这样的课程才是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本真的教育”,因为儿童是在东奔西跑中、在手舞足蹈中亲历生命、体验生活的本真、享受童年的乐趣的。儿童对于大自然的那种空间感受,从本质上说具有审美感,儿童“具备了一种既了解又可以化身进入的力量而充满欢乐。同时。它也是对自己创造性力量的感觉(科波,1995)”。 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自身与其环境相互功能性的反应和影响,这种相互性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对他身体及大脑的形成既富有营养又富有成效。因而儿童在幼儿园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应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在活动室内牢牢地坐住小椅子,他们在盥洗室、卧室、活动室、户外游戏区、沙土区等场景的变更,会使其可感空间更自由。幼儿园应该为儿童创设有意义的环境,给个体成长广阔的空间。下面是笔者2007年11月在幼儿园观察的一则案例,说明儿童在自由空间中的感受、体验和生活。 案例:奇妙的鞋子 幼儿每天都遵循着一日常规进行活动,每天中午午睡时把鞋子脱在活动室,由值日生负责放到鞋架上。一天,一个小朋友在做值日生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说: “老师,你看多奇怪,我们都是四岁,可为什么穿的鞋有大的、有小的呢?”没等老师来回答,小朋友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来,老师在旁边倾听孩子的对话,并适时地加入孩子的交谈。这时老师意识到,幼儿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并且凭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教育价值的主题,于是,这位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共同决定把“奇妙的鞋子”定为生成课程的主题。 为了使活动能够顺利地开展,老师当天在家长园地上要求家长帮助幼儿了解鞋子的有关问题,以便老师开展一次充分的大讨论。 这个主题是儿童在生活中生发出来的,是儿童根据自身的兴趣生成的。这其中,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讨论空间,充分关注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对于动态生成的每一个问题,老师没有逐一详细解答,因为这将影响儿童独立思考的时间。然而,老师却开始考虑:哪些问题可以再引导儿童深人思考?哪些问题涉及面较广,可以让儿童继续研究……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都需要老师具有教育机智,即在活动中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敏锐果断地处理问题,以给予儿童引导和教育。 三、遵循童性的课程设计要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 儿童活动过程在终极意义上是一种自我塑造与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幼儿园课程应能够确认儿童的主体身份,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使儿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从活动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确认主体身份实质就是创设一种情境,就是培养儿童独立自主、充满尊严地承担为生存发展而冒险的责任,呈现存在的意义,促使儿童寻求可能生活之路的教育。 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间的互动方式是否在共同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否共同创建一种和谐交往的情境,决定着儿童身份的确认。教师和儿童对课程的理解和阐释都是对知识及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和谐交往情境的创建也是课程形成的过程。师幼间的对话是诚恳的,每个儿童对课程的理解和创新都得到尊重和保护,具有普遍意义的课程知识被儿童的独特性所取代。在儿童一日生活中,各种就餐、游戏等环节是幼儿真实生活的反映,是儿童全身心投入的生活过程,这些现场情境就是教师要顺应与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目的也在于是否真正利用各种时机,积极地引发幼儿参与兴趣,创设出符合幼儿需要的空间。有人说,儿童本质上就喜欢调皮捣蛋。其实这些儿童可能是因为某些需要没有满足,老师必须以需要的眼光观察分析儿童的天性。儿童的需要是儿童现实生活状况和教育在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映,关注他的需要,并积极加以解决,儿童就会朝好的方向变化。这一过程就要借助师幼的参与和智慧,在实践中采用最适合本地区文化特点的方式变革原有时空。 比如,一位实验老师的教学反思日记写到:在为“娃娃”制作保暖内衣时,我拿来各种布料和各种纸(有彩色油光纸、花纸、白纸、牛皮纸)以及旧挂历纸,放在桌子上,小朋友在选择布料作出各种各样的衣服后,我发觉还有很多纸没有利用起来。于是我决定在饭后与小朋友一起做纸船。我让小朋友自己选择喜欢的纸,有的幼儿吃得快,有的幼儿吃得慢,先吃完饭的幼儿把彩色的油光纸和挂历纸拿走了,最后去拿纸的幼儿只好拿剩下的牛皮纸。小船折好之后,幼儿提出去放纸船。我带幼儿到外面的水盆边,纸船放进水里,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幼儿发现最先烂掉的是用好看的油光纸做的船,最结实的是谁也不要的牛皮纸。这是为什么呢?我便抓住这个机会,向幼儿提出了疑问,一些小朋友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了讨论…… 于是,一个并非老师预先设计的课程就这样自然生成了。“学前课程从根本上说是由一组能满足幼儿需要(幼儿自己意识到的或没有意识到的需要)的经验性材料组成的,”“教师的知识并不是机械的、抽象的,她的受教经历、角色模型、价值观、情感表象等形成一个聚合整体,使其产生必然会发生在某一‘现场情境’的教育实践”。课程专家多尔(e.dou)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自然发展’,也不是‘纯粹塑造’的,而是在具体情境脉络的条件下,一种心理内与心理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社会建构。”幼儿园课程设计必须向儿童呈现真实情境,因为真实不仅拥有认知意义,也最接近儿童的主体身份,最能调动儿童全部的感受力和过去已获得的认知经验来探讨问题,尤其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才具有针对性与挑战性,儿童对问题的解决也才能显现出它的现实意义和课程上的价值。 课程设计论文: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反思 摘 要:我们习以为常的“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编排风格未必导致比较容易的课程难度。影响课程难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利用定量模型n=αs/t+(1-α)g/t可以很好地近似刻画课程难度。“窄而深”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的合理使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恰当平衡,是理想的课程设计编排的关键。 关键词:课程设计 课程难度 课程深度 课程广度 课程时间 可比深度 可比广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风格得到普遍认同。然而,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的难易度一定适合学生学习吗?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是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吗?《课程标准》(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1])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为什么课程难度反而增大了呢?什么样的课程设计风格适合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无独有偶,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认为,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课程设计编排的模式(风格),而其中的重要因素涉及课程深度、广度和课程时间,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正如黄甫全[3]所指出的,“课程的实质问题是课程难度”。进行课程难度的研究,可以给课程发展提供有效信息:通过对课程难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洞察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编制的成效和问题所在,进而提出修改意见和改进措施;通过对课程实施中的难度分析,我们可以获得课程实施的实效,进而提出改进课程实施的举措。 本文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4][5],分析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利弊,分析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校正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偏差。这种研究有助于课程评价从以往的价值判断走向课程质量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文初的问题几乎都涉及课程深度、课程广度、课程时间与课程难度。其焦点在于课程难度。 (一)课程难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课程难度的基本要素至少有三个:课程深度、课程广度和课程时间。这三个因素构成课程难度立体结构的三个不同维度。 其中,课程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的广泛程度。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知识点”的多少进行量化,而这里的“知识点”沿用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6]、2000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7]对相应内容的区分,参照每个“知识点”内容量的多少而划分的。这是一个近乎于约定俗成的概念,同时又是蕴含模糊数学思想的近似刻画。 关于课程时间,梁贯成、黄荣金将其称之为课程流程,并指出[8]:“数学课程通过各个学年的教学来实施。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课程都有通过各年级的流程:主题引入、持续时间、主题结束”,而且,“各国的流程的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一主题,不同国家在不同年级介绍以及不同国家同一主题持续的学年数不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沿用中国内地常用的“课程时间”一词来替代“课程流程”一词。 从而,课程时间是指课程内容的完成所需要的时间,对此,我们可以用通常所说的“课时”多少进行量化。 在课程时间、课程深度和课程广度中,最难描述的概念就是课程深度。课程深度泛指课程内容所需要的思维的深度,这是一个非常难以量化的要素。比如,在数学课程中,课程深度主要涉及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的抽象程度[9]、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课程内容的推理与运算步骤。黄甫全将其理解为“教育预期结果在质和量上从少到多的分布”[3]也有一定的道理。相对于以数学概念体系为主的那些课程内容来说,数学课程的深度与数学抽象度的概念[9]十分接近,而对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数学推理与运算步骤等成份来说,仅仅用数学抽象度就不能全面刻画数学课程的深度。 实际上,课程深度反映了课程内容之间的设计顺序,编排和组合的逻辑深度以及所潜在的学科思维的深度。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十分有利,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相应程度的思维深刻性。 (二)课程难度的模型分析 依据现代课程理论,结合我国近五十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有这样的共识: 1.中小学的课程内容,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能够理解的。 2.对于同一个课程内容,课程时间越长,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度相对越小。对于同一个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深度下,课程所涉及的概念、命题等等的知识面越广(即课程广度越大),课程也就越难;同样地,对于同一题材的课程内容,在相同的课程广度下,课程深度越大(即课程所需要的思维层次越深),课程也就越难。 这就意味着,课程难度与课程深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同样,课程难度与课程广度成正比,与课程时间成反比。这样,单位时间的课程深度和单位时间的课程广度是刻画课程难度很重要的量,我们分别称之为“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显然,课程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都大,则这门课程就难。这启发我们用“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加权平均来刻画课程难度。 于是,如果用n来表示课程难度,用s表示课程深度,用g表示课程广度,用t表示课程时间,综上所述,可以建立下面的函数关系式: n=αs/t+(1-α)g/t 其中,α满足被称为加权系数,反映了课程对于“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的侧重程度。在这里,“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依次是单位时间内的课程深度s/t和单位时间内的课程广度g/t。 这就是我们在文《课程难度模型: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难度的对比》[4]《四边形课程难度的定量分析比较》[5]中建立的课程难度模型。 对于同一门课程(或者相应的教科书)的两个不同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a和b,我们分别用n(a)和n(b)表示其课程难度系数,n(a) n(b)说明a比b更难,难度系数之间的差越大,则说明两个版本(或不同的课程标准下的课程)之间课程难度的差别越大。 (三)对课程设计风格的分析 由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推理出如下结论: 1.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无论是单独增加课程深度还是单独增加课程广度,都将增加课程难度。 这表明,无论“窄而深”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都有可能导致过甚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也就是说,将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简单理解为“从‘窄而深’转向‘广而浅’”是错误的;《课程标准》下的某些课程内容的深度大大降低了,课程难度之所以非减反而增大,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更大的可能是与课程广度大大增加直接相关。 2.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广度,那么,即使是课程深度适当降低,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在课程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如果希望增加课程深度,那么,即使是课程广度适当压缩,课程难度也有可能增加。 正如我们在文[10]中所指出的:对“四边形”而言,相比之下,尽管“人教社”的课程难度最难,但其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都与《课程标准》比较接近,“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的可比深度与《课程标准》都比较接近,但二者的可比广度与《课程标准》差距较大(低得多)。 事实上,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学生每学年的课程时间基本是固定的,某一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也是固定的。因此,“广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必然过分加大课程难度,是不可行的,同时,也与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相违背。 更进一步,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模式,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模式,都会影响课程难度。因此,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理念应当是: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统筹和优化课程深度与课程广度。 3.如果希望课程难度保持不变,那么,增加课程的可比广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深度,增加课程的可比深度则必须降低课程的可比广度。[4][5] 按此理解,佐藤·学在《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2]中所提出的“课程改革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是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未必能解决日本学生学业课程过难的问题。事实上,就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而言,“少而深”的确可以在重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那些核心的学科内容,做到“少而精”;同时,对于核心内容、核心概念也的确可以让学生重点掌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课程难度就是低的(对学生而言就是容易接受的)──“少而深”的课程设计编排意味着课程内容的知识面窄了、课程广度减少了,而课程深度却增加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课程内容对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课程内容内在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绝对难度),一部分是课程实施所导致的难度(也就是课程的相对难度),前者是由课程本身的内在品质所决定的,尤其是课程设计的理念及其具体呈现形式(如文本的载体)所决定的,这种难度实际上反映了课程设计的水平和教科书编制水平,尤其反映了课程设计、教科书编制对于课程实施者的潜在适应程度;而后者主要取决于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特别地,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人来说表现为不同的效果,也就说,具有不同的适应程度。而影响课程相对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教师实施课程的程度、影响课程实施的有利因素及障碍,以及不同实施策略的成效”[11]等等。毋容置疑,课程的相对难度受制于课程的绝对难度。本文旨在集中研究课程的绝对难度。 三、“窄而深”还是“广而浅”──新课程设计编排风格的分析 (一)理想的课程设计风格 在上面的模型中,课程难度系数n特指课程的绝对难度系数,实际上就是可比深度s/t和可比广度g/t的加权平均值。显然,单独调节可比深度或者可比广度都会直接影响课程的绝对难度。在控制课程难度的前提下,只有合理调节、统筹和优化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才能形成一个“好”的课程设计。 应当指出,上面的课程难度模型中的参数α反映了课程难度受制于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程度,而且。 一般地,如果α过大或过小,正好反映了“窄而深”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前者是“科学著作”的设计风格,后者则是科普读物的设计风格。就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言,普及性要求课程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的广度,课程不能过深,亦即系数α不能过大;而基础性和发展性又要求学生必须奠定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系统而基础的知识,并在学习中发展学科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训练,因而,课程又必须保持一定的深度,亦即系数α不能过小。事实上,就基础教育课程而言,系数α一般应保持在0.5左右。 与此相对应,“少而深”与“广而深”、“窄而浅”一样,也都是课程设计风格的典型种类,佐藤·学提出的“从‘广而浅’的课程向‘少而深’的课程转型”,的确反映了课程设计风格的一种转型,但是,课程难度问题依然未能解决。事实上,虽然“少而深”的“少”的确可以有效控制课程广度,但“深”却有可能导致过深的课程深度,从而依然可能导致过深或过浅的课程难度! (二)实践中的新课程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分析 纵观课程设计的发展,从“学科为本”的教育理念,到“以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计层面上,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寻求“窄而深”课程设计风格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之间的某种平衡,亦即,既要照顾课程内容的深度(以确保学科内容的相对系统和完整),也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广度(以体现学科内容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综合性),前者对学生学科方面的发展极为有利,后者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发展有帮助。 当然,为了兼顾二者,新课程采取了两个有效的策略: 1.整体策略:在“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平衡 对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说,学科领域的正文内容大多采用同时兼顾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和可比广度的做法,相比之下,关注可比深度较多,而且关注可比广度(即关注课程内容的综合)是一个趋向。同时,与以往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如,《教学大纲》[6][7]下的教科书设计编排风格)相比,虽然《课程标准》下各个版本的实验教科书彼此之间的差异较大,但是,其整体趋势是,由以往集中关注可比深度转变为兼顾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 就新课程推进的实际效果[12]看,课程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学生也愿学了。但是,也存在一些误区和盲点,例如,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7-9年级《圆》课程内容的处理就是一个反例: 对2001《课程标准》[1]中的《圆》来说,从每节、每单元的局部角度,以及人的直观感觉上看,《圆》的确容易了──每一部分的要求都比以往低了许多,大多仅仅涉及一个概念、性质的直观探究,而未涉及定理、性质等的几何证明。 但是,就整体而言,其课程难度却在加大。事实上,在2000《教学大纲》[7]下,《圆》作为初中三年级“几何”的主要内容,所占的课时量几乎占本学期几何总课时量的74.6%;而在2001《课程标准》下,《圆》仅仅是其中份量比较小的一部分,在新世纪版中,《圆》仅在九年级下册中出现,而且课时量为13课时,仅占本册教材总课时量63课时的20.6%(而华东师大版在九年级上册出现,合计11课时)。就《圆》的课程广度而言,与2000《教学大纲》相比,2001《课程标准》下《圆》的概念、性质并没有减少多少(大多是不要求证明),即课程的广度几乎未减少多少,但课程深度降低了(即不要求证明,仅要求直观了解,难度系数大约下降为原来的20%至30%)。这就是说,在αs/t+(1-α)g/t中,t变成原来的近乎,而s变成原来的20%至30%,g却几乎未动,此时的课程难度系数n必然大大增加!这表明,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中《圆》的课程内容非但变容易,反而变难了!这是始料不及的! 2.局部策略: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局部设计编排策略 新课程下,为了照顾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各门课程之间通过设置综合课程体现不同学科课程内容的综合,而且在学科课程内部也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课题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本门学科内容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这正是体现“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当然,兼有斯滕豪斯(l.stenhous)的过程设计模式的风格,以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更为全面的课程目标)。 这表明,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风格,都取决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课程目标,除了在课程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寻求一个恰当平衡之外,也要适当地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在一些局部的领域适时地采用“广而浅”、“窄而深”,甚至“少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以求得课程设计编排的整体效果。 四、反思 纵观课程设计的发展,从“学科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到“以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课程设计编排层面上,就是寻求“窄而深”课程设计风格与“广而浅”课程设计风格之间的某种平衡,这个平衡点的寻找,既要在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上寻求“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的平衡,也要在每门课程的不同内容之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不同的局部内容采用“窄而深”、“广而浅”甚至“少而深”的课程设计风格,以求得适宜的课程整体难度。 正所谓,无论是“窄而深”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还是“广而浅”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都取决于不同的课程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存在绝对的对与不对、好与不好的问题。中小学阶段理想的课程设计编排风格应当是,在“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寻求课程内容的可比深度与可比广度之间的平衡,以求得难易适中的课程难度! 课程设计论文:浅谈关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课程设计 引导 改进 论文摘 要:通过分析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思路:在题目设置上,变“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在内容要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基于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在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在日常训练中,注意多学科的融合;在设计手段上,处理好手绘和计算机绘图的关系;在毕业设计指导方面,采用和设计部门合作的“双师制”。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培养建筑设计能力的最主要途径。 目前,各高校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基本采用按照建筑类型进行训练的模式,题目由易到难,规模由小到大,渐次深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各种常见的建筑类型一一尝试,在对比之下,对于把握不同类型建筑的设计重点非常有效。但是,随着现代生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建筑类型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单纯依托类型的设计训练方法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如学生思维易受限制,设计手法灵活性、适应性差等。 因此,我们需要对课程设计的训练思路进行调整改进,取长补短,使建筑设计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化。 第一,在题目的设置上,变现行“类型设计”为“空间设计”。 强调“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将空间设计作为课程设计训练的主线,具体建筑类型作为辅线。从单一空间、复合空间到组合空间,训练学生对空间的感知与创造能力;建筑类型作为题目载体,起着辅助的作用。 同时,具体进行题目设置时,应真题、假题结合设置。 真题具有真实的基地环境,便于学生结合具体情况找寻设计切入点,获得构思灵感。对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把握空间尺度等也大有裨益。但实际项目往往条件限制较多,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全面的设计训练。假题的设置往往可根据训练目标“量身定做”,能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但易失之于空泛。因此,应二者结合,扬长避短,以达到最优的训练效果。 第二,在内容要求和评价模式上,变“结果控制”为“过程控制”。 传统的设计课程的内容要求多是以最终成果要求的形式出现,基本上就是最终正图的版块内容,于是设计课程成绩就基本依据成图所传达的设计水平来进行判定。这直接导致学生重视设计结果,而忽视设计过程,往往设计周期内几番推倒重来,设计变成“撞运气”,运气好抓住灵感就发挥好,运气差没想法就一塌糊涂,非常不利于设计方法的掌握。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能动性,将设计过程掌控好,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深化方案。过程的控制需要具体体现在每一阶段的详细要求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阶段应解决的问题、理解步步深入的重要性,并将各阶段的表现纳入到整个评价体系中,促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设计过程,逐渐掌握系统的设计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达到“掌控全局”和“把握个体”的效果。 在大的方面,发挥群体的带动、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组、讨论组掌控整个设计的进度。将全班划分为若干设计或讨论小组,引导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评,发挥群体内各成员的相互激发、激励作用,带动整个小组深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置专门的、开放的讨论空间,以满足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化方案的不同要求。指导教师聆听、参与小组讨论,适时提出问题、引导方向并作出评价,使讨论避开弯路、沿着可发展的方向进行。 在细节方面,教师要适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标准细化到个人。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其在自身水平上获得提高并多加鼓励,更利于学生获得自信心与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设计内容和主题选择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反映现实,引发其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鼓励其从点滴细节尝试解决之道,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务实精神。一名合格的建筑师,不仅要有处理建筑功能与形体的能力,也要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与职业道德感。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渗透在设计指导中,好的设计离不开对现实中人的处境、行为的研究与关注。欧洲一个教授来国内游访,有感于天桥下露宿的打工者,遂于归国后拟出设计题目,要求学生设计适用于此类人群的轻便、易装拆的临时建筑。这启示我们,基于现实思考进行的设计训练才真正体现了设计的本质: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第三,需要加强快速构思能力的训练。 一个设计周期内,虽然有进度的控制与要求,但学生往往感觉“前松后紧”:入手慢,进度滞后,后期深化时间紧张、不够用,最后熬夜、拖图,又影响到下一个设计,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以训练快速构思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快速建筑设计(快题)不可或缺,是建筑设计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贯穿在课程设计中。快题训练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便于快速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第四、融会各专业基础课程,为设计课程所用。 如果说低年级阶段的建筑设计主要强调功能合理、形式美观,满足“适用、美观”的话,随着年级渐高,“坚固”也将成为设计要求的一部分,即,我们要将建筑结构、构造、材料等纳入设计范围,关注到可操作的细节,使设计深度更进一步,为业务实践及就业铺平道路。 低碳、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反映在建筑行业就是对节能建筑的倡导。建筑的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反映在建造过程中的节地、节材,更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的低炭、节能提供支持、打下基础。建筑方案设计阶段虽然不可能有很具体的体现,但却需要建立概念、综合考虑。这就需要很多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作支撑,甚至是一种从技术出发的全新的设计思路。 同时,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施行,也为建筑学专业课程训练指引了方向。与建筑师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的训练应该引入、贯穿到设计课程之中。 《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看似理论的课程,也要激发起学生们的思考,听闻历史,思之当下,由此及彼,探究不同历史文化下的建筑反映对于今时今日的建筑设计的启示。不仅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也要有仰望星空、思虑文化的眼界与胸怀。 第五、计算机辅助设计对设计课程的影响。 身处数字化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电脑和网络带来的便利,建筑设计领域也毫不例外。随着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段,绘制图纸、计算日照和节能等指标、建立三维模型等,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基本已取代传统的手绘、手算方式。 建筑学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并在设计课程中运用,进行计算机绘图的实践。这也是在为设计院实习和就业作准备工作。计算机绘图的准确、直观与高效是毋庸置疑的,但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前期尤其是一草阶段的构思最好手绘表达,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手绘手段,灵活、方便,表达起来速度快,利于激发、捕捉灵感,适合于充满变数的前期构思阶段;计算机手段,严谨、准确、快捷、高效,适合于基本定稿的后期绘图阶段。学生往往易沉浸于计算机的各种便利,忽略手绘表达的必要性,这是需要警惕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绘草图进行构思是掌握设计方法的重要途径,绝不可忽视。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把双刃剑,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和设计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合理引导,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第六、毕业设计指导“双师制”。 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往往是紧随设计院业务实践之后的,为了增加实践机会,许多学生愿意选择一边在设计院继续实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这种局面下,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机会减少,毕业设计的质量难免受到影响,因此大部分学校持谨慎态度,造成“毕业设计”和“提前就业”之间的矛盾。学生出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等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千方百计来应对,甚至“舍弃”毕业设计,即只求及格、顺利毕业,而选择“提前就业”。 为应对这种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与其“堵”,不如“导”。既然学生愿意选择设计院的环境来完成毕业设计,那就把实践部门的优势发挥出来,学校可以聘请设计院中具有一定职称或资历的建筑师(如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等)担任相应学生的第二指导老师,配合学校的指导老师,共同参与到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学校通过开题报告、调研报告、中期成果检查、毕业答辩等不同阶段的要求,对毕业设计进行进度控制和成果检验。 这种双师制的模式非常适合于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建筑学专业。它能够充分发挥不同环境的优势,使毕业设计系统、规范、有序,同时立足现实可行性,深入、全面。 以上种种思考,都是基于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而引发的,是在教学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希望能够对广大建筑学专业师生有所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促进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的更好发展。 课程设计论文:浅议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 论文关键词:教师 培训 课程 论文摘要: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整等疑难与困惑,应以提升实践智慧为目标取向,遵循满足需求、基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三原则,来设计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是关乎培训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当前,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还缺乏比较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不明确,培训内容侧重理论、理念,培训方式以讲座为主,这种培训脱离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德育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的复杂性、艰巨性,它不可能有完全可以照搬的经验,需要我闪认真研究。 一、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是提升实践智慧 培训目标是构建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依据,必须首先厘清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取向。 教师培训目标取向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知识取向,即通过培训,丰富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储备;二是技能取向,即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工作技能,如课件制作技能、活动设计技能等;三是能力取向,即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增强工作能力。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比较优秀的一个群体,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知识基础较扎实,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是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双肩挑”,但就德育工作而言,影响其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还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工作技能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所必备的,但作为德育骨干教师仅有技能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有关德育工作的整体的辨析判断、创造与升华的机智性理解和行动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对具体的德育情境和德育事件的关注与反思,是实践知识和经验提升的内化,也就是实践智慧。 教师是一种实践性职业,教师培训中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并非简单的直线应用关系,理论的简洁性和一般性很难解决实践问题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在教师培训中,需要把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秉持实践取向的培训理念与立场,充分发挥实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尤应如此。我们把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目标确定为:帮助德育骨干教师掌握德育的工作方法和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德育骨干教师的实践创新和经验反思,提升实践智慧,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原则 按照泰勒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确立培训目标,再确定如何选择教育经验,也就是在培训中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即培训课程,然后思考如何组织教育经验,最后是如何评价培训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目标——提升实践智慧,是培训课程设计的依据。 德育骨干教师是成人学习者,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成人感到需要和产生兴趣时,才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成人的学习定向以生活为中心;经验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资源;应当因成人学习者学习风格、时间、地点和速度的差异而提供最适宜的教育。 上述理论告诉我们,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必须深入研究德育骨干教师的现状、需求,目标定位准确,培训内容针对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问题;课程要注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最适宜的培训。因此,课程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满足需求的原则:要以满足德育骨干教师的培训需求为核心来设计课程。首先是课程内容要紧扣培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力求多样化、个性化,给予参训者足够的选择权和机会,围绕参训者的需求组织教学。其次是要克服简单的“传授”、“讲解”、“指导”之类的形式所体现的单项研修或集中训练,应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2.基于实践的原则:要以德育骨干教师工作实践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充分尊重德育骨干教师已有的工作经验,与他们的工作实践紧密结合。培训者必须和培训对象一起发现实践性问题和成长课题,通过案例的采集、评析、反思等研修方式,让存在的问题成为自己的研究项目,逐步提高德育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应是由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建构、不断发展的演进式动态课程。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要用前沿的理论来诠释,最终要升华为理论,因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三、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的总体框架 1.以问题为核心,确定培训专题。在培训之前,要对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比较全面地收集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如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班级管理、德育论文案例写作、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等七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反思性培训专题,形成了七个培训模块。 2.以专题为纽带,组合理论与实践。反思性培训专题就是培训对象急需弄清楚的实践问题,培训者要从这些问题出发选择最前沿的理论,这些理论是“临床性”的,培训者通过学习理论,达到用理论的眼光审视实践中的问题,对实践问题进行诊断,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安排“德育原理”、“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几个问题”等两个理论讲座,结合学员工作实际开展“学校德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案例的撰写与评析”、“青少年良好习惯培养专题研讨”等实践活动;德育活动的组织实施专题,安排了“德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理论讲座,紧接着举行“学校大型德育活动观摩”、“班级活动课研讨”活动。在这里专题是纽带,紧紧地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3.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培训模式。德育骨干培训要本着开放、互动、实践、反思、创新的理念,开展讲授、交流、观摩、讨论、考察、研究等活动,为凸显提升实践智慧的目标取向,我们构建了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分享—研究发现—提升智慧五步培训模式,每个专题均按五步模式滚动推进。 (1)理论学习是先导。理论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介绍、自学研修等形式,培训力争做到理论阐述与案例剖析相融合,集中授课与自学研修相促进,使理论培训真正成为实践的先导。 (2)实践反思是基础。实践反思主要采用自我诊断、案例评析、课堂观摩、活动设计、专题考察、撰写心得等形式,实践反思强调实践真实扎实、反思真切深刻,真正让实践反思成为专业成长的基础。 (3)交流分享是促进。交流分享主要采用专题研讨、小组讨论、德育论坛、经验交流、观点展示等形式,交流分享强调全员参与、观点鲜明,既注重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分享,又注重培训对象与导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在交流分享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研究发现是创新。研究发现主要采用案例研究、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归纳整理、理论概括、专题总结等形式,研究发现强调切口要小、过程要实、挖掘要深,让研究发现成为德育创新的源泉。 (5)提升智慧是归宿。提升智慧主要采用论文撰写、论文答辩、成果展示等形式,检验培训成效,真正达到提升实践智慧之目的。 课程设计论文:探讨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 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 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尤其要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了借鉴理工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倡导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理念。 教育部2004年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通用英语(egp)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两大组成部分,是实现《要求》明确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活动内容。目前这两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用英语(或基础英语)教学历时过长,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专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缺乏工作场合实用听说技能训练;同时两者都缺乏系统有效的实践环节。 一、大学通用英语(egp)教学中对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不到位 大学英语主要进行的是基础英语即通用英语的教学,历时3~4个学期,理论学时230~280学时。然而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却屡受诟病,原因就是此阶段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法单一、没有创新、可操作性差、参与度低、没有规模效应。 各所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采用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一套教材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为方法、以知识传授为主而能力培养为辅、以笔试为唯一检测手段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以教材学习代替了语言教学和能力培养,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1.教学大纲与实际教学衔接有碍。各所大学都依据《要求》制定了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英语教学大纲,而大纲和《要求》一样都是很具有弹性的指导性文件,往往都是有目标而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方案、有规划而缺乏一步步到位的实施步骤。具体而言就是:(1)大纲规定了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但具体的内容则没有列出,这完全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教材的编写者;(2)大纲规定了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但对于听什么、说什么的领域界定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具体范围没有明确界定,这也完全取决于一线教师的理解和教材的编写者;(3)《要求》和大纲是以能力培养为定向的指导性文件;而各所院校的实际教学往往并非直接以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培养为重要方向,进行更多的仍然是英语阅读教学和学术教学,而非实用英语的听说和阅读教学。 2.以教材为主线的实际教学难以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各所大学的英语教学都是选定一套教材,按照教材编排分学期完成教学任务。市场上流行的大学英语教材虽说设计的理念和选择的材料都很新,但它们的设计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各类教材的设计往往是以主题为模块、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多头而无重点的编写模式。这种教材每一单元都涉及了英语能力中听说读写译的培养,面面俱到却又不系统——不是一个由低到高的体系,涉及不到学生将来工作与生活交际的每一个常备方面;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利用,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取舍和增减。这种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使得很多老师仅仅是在教授教材而不是明确地以各项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而造成了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问题。回忆几个学期的教学,老师想到的仅仅是“我讲完了×部教材”而不是“我系统地培养了学生××几方面的英语应用能力”。而大学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这样的教材更使得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难以突出听说能力培养的重点。 3.以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相结合为方法,不能充分搞好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借助的都是课堂的听说教学和课下的第二课堂。课堂听说能力培养,往往是借助小组活动和个人展示的方式进行能力训练。首先由于大学英语都是大班教学,即使个别院校有小班授课,学生人数也在四十人左右;即使课堂小组活动搞得再活跃,一个学期下来能够得到展示的小组和个人不过2~3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包括英语演讲比赛、听说竞赛、英语角、作品大赛等等,这是很多大学引以为自豪的第二课堂活动;然而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数(几十人)与整届学生数(三四千人)相比则可能仅仅是10%~20%,而且四年间可能仅仅会参加1~2次,而其他不报名参加的学生则是绝大多数;而且参加不同形式第二课堂的同学往往是同一批同学,所以第二课堂虽然貌似红红火火,但很难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想要有效提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必须在第二课堂之外寻求良方搞好实践环节。 4.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摆脱以知识传授为主、能力培养为辅的模式。大多数院校都是一位英语教师同时担任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教学,课堂教学习惯性地还是以阅读教学为主。其好处是能够把阅读教学和听说结合起来,缺点是:这样的听说仅仅是对学术英语(eap)或课堂英语的听说,其内容不能接近日常实用和工作交际。而听说课堂由于以教材为主线,内容设计以应试为导向,侧重于偏、难而非日常使用,使得听说课堂达不到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的目的。 5.以笔试为唯一检测手段,使得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陷于尴尬境地。口语有教学要求而没有检测环节;听的能力培养和检测不是靠abcd的选择和短文填空能够做到的,而这种方式对于英语学习方向的指挥棒作用是不科学的。 上述五点迟滞了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不能有效地解决“哑巴英语”“半瓶子醋英语”的问题。这就需要大学英语教学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真正突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系统而卓有成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应该突出听说、突出日常实用、突出系统全面;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应该面对大多数,能够使大多数学生得到实践和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应该摆脱教材学习、回归语言学习和言语能力培养的核心目的——运用语言有效交流。 二、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间的距离 现在大学中的专业英语教育内容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有明显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用于特定行业的需要;具有特定领域的内容。专门用途英语可分为“外贸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营销英语”“旅游英语”“化工英语”“科技英语”“报刊英语”“体育英语”“电子商务英语”等类别。wilkins指出,经过esp培训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然而esp教学与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间存在较大距离。 首先,市场上的各类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内容只突出专业阅读的内容,而忽视专业听说和专业写作的内容设计。而专业英语教学也存在着公外教师突出词汇和语法教学,而专业教师仅突出专业知识传授的问题。即一个是讲英语而忽略专业,而另一个是过多地讲专业体系,把专业英语课等同于专业课。专业英语缺乏与专业相关的听说训练,不能达到有效胜任专业领域交际活动的目的。 其次,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往往学术性太强,而缺乏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交际内容;内容要么空泛,要么远离工作大众。这就需要专业英语教材的设计,添加专业听说交际的内容,掌握好学术性和工作实际应用的普遍性的协调问题,从而突出听说和工作交际实用这两个方面。 三、基于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新理念 我国本科院校对学生培养的总学时介于3300~3500学时,而本科基础英语教学延续4个学期,累计学时则介于230~280学时,约占学生培养总学时的7.6%~8.5%。而大学中各类专业课程所占用的理论学时与大学英语相比很少,每一门专业课不过1个学期,然而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往往都很强。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强的原因主要就是专业课每学期都有为期1~2周的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而毕业前又有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模式是完全可以借鉴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的好方法:只有实践才能够强化英语语言能力。但是此处应该杜绝进一步加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学时的做法,因为大学英语毕竟只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而已,不是要开办英语学院;要研究如何在现有课堂课时的条件下,搞好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实践。 在此,笔者倡导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大学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既大学英语也要进行较为集中的专项技能课程设计活动,并纳入英语学业检测体系。具体做法是:适当削减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每学期拿出1~2教学周的时间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或叫做实践周;在各个学期有计划地完成听说写译的实践教学,例如,第一、二、三学期进行日常交际某些话题的听说课程设计;第四、五学期进行专业交际听说课程设计。在听说课程设计的同时,适时地搞好英语写译实践,也可以考虑实践周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广大的学生群体参与到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实践中来。 基于英语课程设计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模式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1)改革大学英语教材:以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宗旨,以系统、基础、实用为原则改编教材。(2)改变以教材学习代替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现状,实现以应用为目的语言教学和能力培养。(3)通用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有机结合,分别突出日常通用和专业通用听说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性训练,可适当考虑缩短通用英语教学学期数而加大专业英语、尤其是专门用途英语的学时数。(4)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助,以英语课程设计和实践为主,系统、大范围、深入地进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与培训。同时,可以结合网络,开发交互性强的语言课程设计虚拟环境实验室,用于公外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训。 课程设计论文:浅谈关于高校非音乐专业合唱课程设计的新探讨 论文关键词:非音乐专业 合唱课程 音乐教育 论文摘要:合唱课程在高校众多非专业音乐类课程当中很受重视并开展得十分普遍。本文以增强大学生对合唱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为目标,从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曲目选择等几方面对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课程进行探讨。 科教兴国,教育文本。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高审美情操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加强对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的需求。 “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音乐被认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终身教育的内容,是全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人才即将出炉的神圣之地的一个教育内容。”① 目前我国高校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音乐类课程往往要考虑两点:既快速达到音乐审美提高的目的,又要节俭教学资源投入。结合这两点考虑,合唱课程在高校的非专业音乐类课程开展得十分普遍。本文主要是贴合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类的合唱选修课程,在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设计、排练曲目的选择三方面做出新的探讨尝试。 一、教学计划灵活化和贴近学生本质化 高校音乐教育受制于整体高校教学体制的发展,在教学观念上所形成的教学计划容易墨守成规,过于传统化和民族化。传统的合唱学是要求被授课者具备相当的乐理基础和视唱练耳能力,并还要受过专业的声乐发声训练。而我国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是停滞在基础识谱上,许多学生是完全没有唱过完整的合唱,而和声音准、声音协和更无从谈起。因此传统合唱课中生涩难懂的乐谱和抽象的发声练习往往会夺走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和喜好。 灵活的教学计划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普遍音乐基础水平和学生日常的音乐生活来有调整计划。日常的音乐生活是指学生平时接触音乐的途径、种类和参与的方式。目前高校学生常常通过网络的覆盖使得他们获得全球最新、最火的音乐,业余时间喜欢去ktv房唱红遍网络的歌曲。如合唱课程在保留原来传统化民族化的教学计划之余,加上学生熟悉的音乐素材,贴近生活的本质,建立起多元的教学体系,则更容易提高学生对合唱的认识和演唱水平,达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课程内容结合大纲概念与专题模块并行 担任高校非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大多数受过长期的系统的专业音乐体系教育。 明白每一个高校音乐课程,无论是音乐欣赏类、合唱声乐类、器乐训练等等课程如果从专业的角度上进行教学,都需要长时间的课时量进行系统地梳理。这样的教学内容哪怕就算再浓缩,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因此,部分教师采取类似大纲概念性的浏览教学,点到即止。合唱课程是门综合的音乐学科,涉及到合唱发展史,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作品欣赏和演绎、合唱发声法、合唱训练法等等内容。与其让学生浏览性的囫囵吞枣,不如设计几个关于合唱的专题模块。专题模块内容既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也要结合学生对此课程的理解和兴趣。如:“爵士风格合唱作品欣赏与演绎”“由电影音乐改编的合唱”“童声合唱与儿童教育的联系”……专题模块的发散性思维能让学生能产生兴趣并积极思考。 三、排练曲目宜经典与潮流趋势相结合 排练曲目的选择结合潮流趋势,这种说法或许会引起教师们的误解,认为其背离了传统、经典的作品的学习,不能达到提高学生高雅的音乐审美情操,反而助长了社会上不良的音乐风气。其这里有个误区——经典不等于潮流。“教育者必须从时代的变化来认识大学生需要的发展特点,才能够真正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②多数大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或者与带有流行素材的古典音乐。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女子十二乐坊”受到年轻人热烈的追捧。大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时代感敏锐、自我认知强烈、不拘于墨守成规、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为他们制定的合唱课程也要遵循其自身的特点,在选择排练曲目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带有流行素材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用流行和声编配的传统的民歌:如朱洪编配的《茉莉花》;也可以由流行歌曲改编的校园风格的合唱作品:如日本宫崎骏同名电影主题曲《天空之城》,台湾歌手周杰伦的《菊花台》等等。这类作品既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和喜爱,又具有合唱作品的技巧及难度,适合在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合唱排练中采用。 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合唱课程已经非常普遍并受到学生的重视,合唱这种音乐表现手段在增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之余,还能使学生体会到合唱当中的合作精神和成就感。作为一名大学音乐教师,应结合时代和大学生的特点并通过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大胆地创新,使得合唱课程展现新的面貌。 课程设计论文:谈基于技能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 摘要:对于职校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本文从启发知识点并用于技能的角度展开对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阐述了职校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的设计,并提出了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学习;启发教学;网络课程 所谓启发式教学,其实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做出对应的判断。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不论是进行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还是复习课、习题课的指导,以至在例题的理解和对学生作业的核对时,都应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让学生自己积极地进行思考、写出答案,而后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答案进行研讨、评定,最后再由教师总结并明确结论,而不应仅是单纯地由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写、学生记。 将启发思维用于技能教学 对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言,掌握好各种技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将启发式教学思维运用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之中,是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对“教育新思维”中学生主体化的一种新的认识。 网络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大范围普及,早已不是新鲜事物。铺天盖地的网络课程在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多样性的同时,不该仅仅是课堂内容电子化的新版本,更加应该是注重学生内在知识构建的辅助学习工具。因此,将启发式教育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地集成到职业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中时,应更加强调早年苏格拉底“接生婆”的教育思路。在利用网络学习的同时,教师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反思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以获得对新技能的建构及真正掌握。 用于技能学习的启发式网络教学模型 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理论依据,并且结合自身实际教学体会,总结和构建了一个针对技能型教育的启发式网络课程设计的模型。 这个网络课程模型的学习过程,不仅从教师的教学模块安排上,也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来体现。下面将详细介绍本模型的运作流程(参见图1)。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模块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逐渐退回到指导的位置上。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一个教学设计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是一个合格的教学协调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学习活动、讨论学习问题,探索真理。善于观察和聆听学生,适时从学生的反应中挖掘学生可能想到的各种情况,并且给予引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网络教学时,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在这个步骤里,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得出经验。哪些对学生而言。可能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困难,或是用哪些教学方法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因此,从事直接教学的教师需要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之后,也是教师进行启发性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找出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的知识点。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信息分段和信息加工的过程,只有了解学生可能的知识背景和生活背景,选出知识点,并且将一些实例和相关的应用案例结合,才能组合成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案例片段。在网络教学里,通常是在实时教学条件下,采取启发式教学效果才比较好。而有经验的教师通常自觉或潜意识地在教学中对学生使用了启发式教学法。网络实时条件下,选好启发的知识点后,还需要掌握好启发的时间,对学生讲述清楚知识的结构。在对以技能教学为基础的教学里,教师需要针对技能的一个个片段,就像放电影一样,每个步骤都是构成整个技能的一部分。比如烹饪专业教学,为使烹饪实践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教师要结合厨房常用的烹饪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学生讲解,并且还要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在讲“原料初步加工技术”的内容时,如果教师想要启发学生,可以列举家庭中常见的实例,如烧鱼时要去鱼鳞和除内脏,炒芹菜时要摘叶去根等。还有,勺功技法的练习并不是单一的指菜肴在勺中翻过来直至烹制好,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规定时间里提高菜肴的质量和出菜的速度。只有使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操作中才能逐渐熟练而变得技艺精湛。还有酒店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等学科,教师结合案例进行启发分析,学生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相关的例子还有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启发的核心还是需要集齐教师原有的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对比才行。因为光靠想象和凭空的东西很难激起学生的共鸣,这在信息加工论里也是有据可依的。 技能课程的学生学习模块首先,教师在网络课程平台中陈列该部分的教学内容,以便使学生能够迅速了解将要重点学习的章节知识;然后将本章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经验进行模块化处理,分为学习内容模块一,学习内容模块二,学习内容模块三等等以此类推。在这个部分,特别强调教师熟练准确地把握技能知识体系,根据教学预设,将学习模块正确划分为学生能够很好把握的知识。在每个学习内容模块中,安排 该技能最常见的应用实例,当然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得考虑学生可能的认知程度及技能。在操作技能的演示实例里,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需要告知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这四个步骤里,要适时地不断进行启发,因为启发式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与其说它是一种教学法,不如说它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讲解操作技能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首先介绍学习的操作内容和需要的基础知识;接着根据视频或动画来演示实际操作步骤,这一步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教师可以找准时机,进行启发,举一反三。比如在职业技术课程中,烹饪专业中一门课程《烹饪原料及初加工》中的主要内容有:植物性烹饪原料及加工、动物性原料及加工、干货原料及涨发、调辅原料等。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课程中的视频展示,取得相关烹饪原料的初步认识,在认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启发,帮助他们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延伸到这些原料的其他烹饪用途。当然,烹饪的器皿认识和具体菜肴详细操作步骤,都可以借助视频和动画贴切的表现,如果没有教师适时地点播,学生可能不会更多地展开联想,并组织讨论。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还需要再次练习模拟。在这个过程里,学生要不断将新学知识用到操作中,具体到网络课程中的练习模块。可以在这部分设置一些模拟操作的题目,教师在学生的应答过程中,发掘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启发指引。最后通过自己练习,学生不断地从练习中认识到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巩固所学的技能。 在职高教育中运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如果能够积极合理地在网络教学中准确应用,必然会让职业教育的质量锦上添花。因职业教育中专业的多样性、学生来源的相对广泛性,故在采用该教学模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网络教学启发过程中,教师参与时机的把握这一点,也是与启发教学的本质相辅相成,只有注意了教学的时机,启发式教学才能体现其优越性。 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最大限度地考虑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背景和层次,还有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程度。 考虑网络的参与特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交互针对学生在网络上实施的启发式教育并非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学生会由此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网络交流障碍。考虑到网络数据流量的影响,可能很难最大程度地传送视频,很多情况下是通过传送语音和文字进行交流,因此,仅仅通过本人传送,学生可能会倦怠,所以需要教师制定出一套相关激励机制。 课程设计论文: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课程设计中主要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选题质量不高、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我们采取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策略,通过合适的选题、合理分配团队人员、改进项目实施环节以及完善考核标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策略;项目驱动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普及,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计算机核心课程之一,相关教学大纲给出了数据库技术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相关课程。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具体需求,独立地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系统[2]。课程设计的开设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本文探讨了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策略。 1目前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大多数应用型高等本科院校都开设了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但在实际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对数据库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简单重复,无法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市场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4-5]。目前,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重要性认识不足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目前,很多高校开设的数据库课程设计学时不一,教学时间安排上也不集中。此外,很多院系仅把课程设计当做一般性实践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学大纲,导致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师生均对课程设计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差,而且也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据库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选题质量不高 选题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好的选题不仅可以提高课程设计作品的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课程设计选题往往质量不高,存在以下不足:(1)选题陈旧,缺乏新意。每届学生都会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师每年都提供同样的几个选题供学生选择,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2)选题过大过难。很多同学比较喜欢选择网上购物系统、火车订票系统等作为课程设计题目,尽管这类选题来自于实际生活,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有一定的应用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开发能力,但是这么大的题目使得学生这短期内仅凭个人力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高质量地完成。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当前,对课程设计的评价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上课考勤、设计报告、实际作品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加权成绩来评价。显然,这种简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编码等综合能力。因此,一套完善合理的考核机制不仅能有效提高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效果,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2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 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1合适的项目选题 一个高质量的项目选题是实施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的关键。在确定项目选题时主要了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2)提供的项目选题数量足够多,而且主要是学生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应用领域;(3)项目难度顾及到学生能力的差异。以兴趣为导向,结合能力差异,理实结合,难度适中,通过合适的选题奠定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基础。 2.2项目团队人员分配 很多教师为了给予学生更加公平的评价,规定每个学生单独完成一个选题,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专业技能的差异,搭配分组,由4-5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并任命一名团队成员担任组长。同时,组长根据成员的兴趣和能力分配不同的角色,团队成员通过分工协作完成作品的设计。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3改进项目实施环节 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课程组注重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态跟踪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并要求每个团对在项目不同的阶段递交相应的方案等,教师适时根据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2)鼓励学生通过模仿来创新自己的项目,全面创新对于该阶段学生很难实现,采取该策略一方面降低创新难度,树立学生自信,一方面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改进;(3)组成团队后,教师要求每个项目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帮助和学习,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课程设计。 2.4课程设计的考核标准 数据库课程设计在考核时,不仅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动手能力,而且还考核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组制定了如下考核标准:(1)项目技术:①检验数据库表设计是否满足规范化理论的要求;②数据库设计是否考虑了安全性和完整性等因素;③项目是否采用索引等技术优化数据库性能;④检查项目是否依据软件项目规范来开发等;⑤根据作品采用技术的新颖性程度等方面增加附加分。(2)团队成员:在考核时,教师不仅考虑出勤和遵守纪律情况,还综合考虑项目质量、工程实践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协作能力等。(3)文档质量:文档必须符合软件工程相关规范,能够清晰地对项目的设计和功能进行描述,教师根据文档质量给出相应的成绩。 3总结 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开发实际项目等形式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课程设计论文: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初探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音乐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符合新时代的人才标准,高职院校必须对现有的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其次,对于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从明确教学定位、健全课程体系内容以及注重创新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更加注重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熟练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有必要对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进行改进,使得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一、现阶段高职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的现状 高职院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注重完善课程设计方案。但是由于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不足等原因,当前高职音乐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音乐教学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般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课程设计一般只侧重于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往往忽略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音乐教学课程定位上与新时代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由于学生缺乏足够的技能训练以及实践能力,从而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一定的障碍,同时会对学生今后的就业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高职音乐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从目前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体系的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跟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相似,都是由通时、专业以及实践三部分组成的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体系;第二类是高职院校与业内专业领域的公司联合办学的方式。第一种课程体系是最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三段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基础,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知识素养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但是学生却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第二种通过校企联合教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另一方面也会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使得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化。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情况来看,由于这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目前还并未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广泛推行。 (三)高职音乐课程设计缺乏创新理念的培养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因此,在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理念的培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仅仅将音乐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堂的重点,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从而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这种陈旧的课程体系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无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新时代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高职音乐教学课程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明确高职音乐教学定位 首先,作为高职音乐教师,应该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课程设计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在设计课程方案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注重实际需求,健全课程设计相关内容 高职院校在音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方向,要针对性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完善和丰富。在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包含传统的音乐知识,而且要包含现代以及西方的音乐相关知识,从而使得课程设计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进而提高学生知识运用的技能,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 (三)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充分渗透创新理念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缺乏创新理念的不足之处,教师在课程体系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渗入创新理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大部分教师仍然在课堂上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上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音乐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程设计方案中应该充分渗入创新理念。例如,教师应该加大对音乐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在选修课中融入与行业发展现状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兴趣能力的拓宽和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在音乐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案过程中,不仅仅要完成对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前提目标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杨婷 单位:贵州省都匀市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实验教学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从培养铁道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出发,对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模式及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道工程 实验教学 体系 构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铁道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铁道工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铁道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结合铁道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着力构建一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铁道工程专业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验教育,理论是实验的指导,实验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是创新的源泉,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才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实验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传统的铁道工程专业的教学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特点是理论性、讲述性和灌输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展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实验教学,构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 2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适用性。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开展首先是要以铁道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学生所学即为行业所用,实验内容要满足专业及行业的需求。 2.2 安全性,铁道工程部分实验过程需要在加温、加压的环境下进行,甚至使用高速运转设备,因此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也是实验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3 经济性,铁道工程实验室对设备的配备要求较高,但是也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完成,同时也要挖掘学校固有资源的使用潜力。 2.4 统一性。统一性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大纲、指导书等要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对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评定。 3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3.1 实践导向型。铁道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增加实践性环节,如布置一些实践动手的大作业,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思考来阐释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如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案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环节的设置,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3.2 学生自主型,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意义便无法体现出来。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安排型、教师做主型教学体系,不能再让学生被动的、强迫的接受规定的实验课程,应该让学生不只会模仿更要懂创新。为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选取、实验数据采集和实验结果分析总结都应以学生参与为主。另外,实验室应向学生全方位开放,不仅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3 教研结合型。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实现教研的良好互动。依托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使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能不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实验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也将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创新的平台。 4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铁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从四个层次进行:专业感性认识实验、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体系的四个层面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每一层次实验项目由课程提出,并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验的功能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 4.1 第一层次:专业感性认识实验。设计专业感性实验环节,其目的是提高铁道工程专业学生对铁路轨道、铁路路基、铁路选线等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实验环节为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现场参观,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也可以邀请现场专家进行讲座、座谈。这属于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实验,是铁道工程专业知识进行现场观察、了解的认知过程。 4.2 第二层次: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首先要有利于发挥其辅助专业课程学习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学习的需要,开设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针对每一门主干课程开设一门实验课程,编写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这些实验课程的内容是相应主干课程的核心知识,其作用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单一课程实验可以采取操作型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型实验。这些课程实验体系的设计应突出核心实验,并根据核心实验形成扩展实验的层次结构。在重点抓好核心实验前提下,根据学科层次结构和课程关系,围绕核心实验向外扩展,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 4.3 第三层次:专业综合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也要有利于发挥其促进知识融会贯通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此类实验并非某一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而是多门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通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4.4 第四层次: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还要有利于发挥其促逃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应以铁道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为基础,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此类实验由学生根据铁路工程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本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比较而言,设计型实验强调系统性或个性化设计。教师主要起引导、指点和评价作用,引导学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综合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类实验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亦可由一个人完成,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无论从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配套完善等方面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制定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外,还应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和编写实验指导书,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总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是一项较新的、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究和解决。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入手,从行业需求出发,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铁道工程行业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均纷纷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目的,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以培养出一批市场需求型人才。为此,就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展开探索。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明,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重点。同时也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体事业也相应快速发展,同时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完成我国教育改革规划目标,高职院校逐渐将相应的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以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型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因此,如何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为突破点,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技能教学实践,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设置鉴定科目与技能实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设置鉴定科目和技能实训时应以为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专业知识、相关岗位法律法规运用等;方法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控制与管理、关于计划、时间、决定等管理、再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涵盖人际交流、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心、团队协助、职业道德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根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研结果,可以将其专业岗位群分为:(1)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为依据,分为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工程组织等各种各样技术管理人才;(2)从事地下铁道桥隧、铁路轨道施工的施工员、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养护员等现场施工与养护管理人才;(3)从事资料员、后勤技术员、设计员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人才。此外,又可以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各个岗位群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将技能实训和鉴定科目类型设置为:(1)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通常包括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内容;(2)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主要内容有基础写作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外语基本技能等;(3)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一般有课程设计实训、专业课实训、课内实训等。 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方法 1.合理安排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1)针对新生的教学安排。应设工程制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并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配套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才与应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道德观;又如工程制图可以设置CAD制图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设置计算机操作实训等。(2)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安排本专业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例如,在施工测量课程中穿插安排测量实习;在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中穿插工程力学试验环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一课中安排土工试验课程。以学年结束前3周为施工实习周,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2.实现实验实训课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要抓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还应结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使其与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这样还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落实。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自我,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训 综合应用能力实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综合试验强化、顶岗实习等内容,通常安排在毕业学年最后一个学期,以交叉进行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实际施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现场施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试验知识的掌握,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等,使学生获取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认识和掌握专业技术施工环节,为设计毕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做准备;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学知识和毕业实习所学到的内容,经过整理与分析,进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可以提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企业参与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 摘 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离不开企业的需求,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是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和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企业的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该文是在对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中铁九局等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企业从始至终参与其中,并始终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核心,对建立以市场导向、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参与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开发与设计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它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办学类型、人才层次及人才规格的定位,表明了对高职教育的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的准确认识,也是高职教育观念的深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所在。另外,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素质+岗位能力(技能)模块”课程体系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基本理论的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都在朝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体系中才能得到体现。为此,该文的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课程,应用前景广泛,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在第四学期就签订了就业协议,鉴于提前明确就业岗位使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具体化,特别是提前上岗,已经使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进入“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状态。基于现状,在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大量删减了理论性过强且艰涩难懂的课程。同时,为强化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大了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比重,重构了“学作结合”课程体系。 2 课程开发与设计 2.1 设计依据 依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开展社会调研,总结归纳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工作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学生的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线路工,主要工作内容有:作业防护;线路基本作业;钢轨作业;轨枕作业;道床及路基作业;简易测量和识读工程图;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2)桥隧工,主要工作内容有:桥面作业;桥跨作业;桥台作业;涵渠、隧道作业;施工作业;桥隧检测;桥隧巡守。 (3)施工员,主要工作内容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铁路桥梁工程施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施工现场管理。 (4)测量员,主要工作内容有: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构筑物施工放线、监控测量及数据分析;工程测量方案、监控量测方案编写;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按时对测量仪器进行维修保养。 (5)试验员,主要工作内容有:各种原材料试验;施工配合比设计;各种材料的取样、送检、试验、化验、检验、复验工作及报告;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结构物自检、抽检等试验工作。 2.2 构建基于“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 面向铁路工程施工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企业,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岗位技能要求,参照国内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规范、标准,与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分析铁路线桥隧工程施工、养护维修、施工组织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线路养护维修过程确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依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若干教学模块,将相关的知识、模块,通过对各教学模块的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具备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工作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如下。 (1)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铁路线桥隧施工、施工组织管理、铁路线桥隧养护与维修三个方面。 (2)行动领域,主要包括:铁路工程图识图、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铁路工程测量、铁路路基施工、铁路轨道施工、铁路桥隧施工、铁路桥隧养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铁路工程概预算等。 (3)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绘图实训、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实训、铁路轨道、铁路工程施工、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铁路线路修理、铁路线路修理实训、养路机械实训、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铁路工程预算实训等主要课程。 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部分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专业课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学期,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应具备解决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设计与教学准备 在整体课程设计过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便将两年后自己能完成的工作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每门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具体的在实际中应用,同时将企业的考核标准及相关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授课及考核中,激励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过渡和协调,用到什么就学什么或补什么。这就要求在做教学准备时,把企业的东西或者相关专家确定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应用;另外,还要求任课教师建立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大力推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改革。 3 结语 以上关于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计思路的相关内容,是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和企业人员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内容对应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设计思路,能够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或引导。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对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摘 要】为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双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我院2008年升格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是学院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教学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院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多年来为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要求,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校企合作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及课程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没有与企业现场相对接,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毕业后不尽快能胜任实践性岗位,有时企业还需从新进行培训。为此,专业教师积极与企业联系,通过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了解本专业所需的具体岗位要求。根据岗位要求,从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例如:根据铁路线路工、桥施工的岗位要求,增加了“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铁路桥隧构造”、“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增加线路工、桥施工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学生学习后,能够适应岗位要求。 二、校企合作针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行校企合作的关键。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6人。高级职称12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4人。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践经验。为此,学院一方面每年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进行业内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长期外聘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中实习、实训指导任务。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更针对现场实际需求,学生所学知识更能适应岗位要求。 三、校企合作针对课程改革的探索 多年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习、实训大部分都在校内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和企业现场情况和需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不能真正满足岗位需求。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对课程的改革采取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其中“铁路测量”课程,先经过一学期60学时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然后积极与企业联系取得现场测量工作任务。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带领下,利用2―3个月的时间,完成真正的工作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工作情况,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还使企业节省了资金的投入。“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课程,把以前的传统章节教学分成几个任务模块,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模块,及时组织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演练。当所有教学任务模块全部完成后,到铁路企业线路上进行真实工作演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就业后,不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可直接顶岗作业。 四、校企合作针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原来只有“昆都仑铁路工务实训基地”一个实践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有些工种与企业实际情况没有完全对接,学生技能不能进行足够的训练。近年来,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寻求企业的帮助与支持,校企共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校内铁路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岗位实训条件,使学生掌握了岗位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五、校企合作针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探索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可代替企业的岗前培训,为企业节省了培训经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安排6个月时间进行顶岗实习。把每年毕业生分别安排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单位进行。学院派专职专业教师、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通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达到了岗位要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企业把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安排在本单位就业,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使学院、学生、企业多方“共赢”。 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校企合作还大多停留在学院主动而企业被动的较浅层面上,“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没有达到校企双方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盈的理想状态。高等职业教育本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但当谈及校企合作时,大多数企业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是被动应付,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针对上述问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深化校区合作,力争真正达到校企双赢。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出资购买企业废旧设备(能够使用),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条件。这样学院可以节省资金,企业也没有浪费,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企业为学院购买实习、实训设备,设备产权归企业所有,学院进行使用和管理。学院除了本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外,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还可以为企业进行一些简单的生产服务,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也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职工,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的合作,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技能人才还相差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学生,为学院的发展而努力。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摘 要】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进一步突出了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更好地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前言 高职课程体系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强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模式,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新课程体系特点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强化了知识与技能的融通,突出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将课程设置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将铁路施工与维护工作过程中的各个作业项目、关键技术、操作工序等划归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2.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通。依据铁路施工岗位与维护岗位各自工作任务的特点,重新构建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将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融合。紧随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课程标准,并将课程内容与铁路施工与维护的最新规范、标准、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融合,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效性。 4.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5.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实际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新课程体系构架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公共学习领域与专业学习领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带动了校企合作双赢的课程开发与实训条件建设 新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吸引了台湾高铁专家邱守銮正工程师、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东跃、西安铁路局西安工务段副段长杜永胜高级工程师等一批铁路行业的技术专家中的佼佼者,形成了多支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硕、教改经验丰富、校企专兼合作的课程建设团队,有力地保障了课程开发的动态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订单培养、品牌宣传和技术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校企合作共建22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企业工作站、1个素质教育基地,此外,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京石客运专线指挥部为校内高铁实训工区捐赠了CRTSⅡ型轨道板及轨道板精调设备,总值近180万元,大幅降低了工区建设与教学运行的成本。 2.带动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 新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行带动了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在校企专兼结合课程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多媒体课件2套,建成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网络课程,编写出版3种专业特色教材、3种校本教材,完成7种自编讲义。 这些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而建成的各类丰富资源,能及时面向学院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企业员工在岗学习和社会学习者在线学习提供便利。 3.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满意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学生座谈、督导组抽查、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在反馈信息中95%以上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课程提高了职场认识、强化了岗位能力、发展了职业能力。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4.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课程体系改革后,近三年铁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2011年以来,即使在铁路建设进入寒冬期的特殊情况下,本专业11、12、13届就业率分别高达99.7%、99.6%、99.5%,专业对口率为98%;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中铁一局、中铁七局、西安铁路局、南宁铁路局等国有大型企业中,企业一线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中,铁工专业历届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 结 语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使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合理,是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服务铁路建设与运营企业的品牌专业的必然选择。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的体会 摘 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针对《无缝线路胀轨跑道》2课时的课程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对何时插入案例,如何上好案例课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资料 教学设计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评价 我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当中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尝试,现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路轨道中《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搜集资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高职教学特色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的前提一定拥有详实的来自现场的案例资料,专业教师应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注意搜集积累有关资料,如涉及到线路方面的重大事故的录像资料等,加工形成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采用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从铁路新闻报到中摘录下来的现场录像,加工整理出案例资料;另一个案例是我原单位同事提供的,他参与处理事故、知晓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过程。 二、强化教学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强调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生理、心里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讲授《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反复研究材料,将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灵活插入有关资料,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设计时,以案例分析反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确定认知目标为:1)理解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发生的原因2)怎样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在目标设计时,注重照顾基础差的学员,突出分析能力的培养。确定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事故原因的分析,体现了学生意志等人格因素的价值。确定德育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开拓精神,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意目标:通过问题的讨论,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设计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例:铺设无缝线路时,造成低温锁定,教材是列为两条进行阐述的,其中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轨温不准确。另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低于锁定轨温时锁定。两条原因最后结果都是造成低于锁定轨温范围内对无缝线路进行锁定。造成胀轨跑道的原因,这样作为一条从铺设施工角度理清学生思路,便于学生记忆。通过对教材吃熟吃透合理安排、设计每一部分内容,确立了教学重点内容是掌握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内容是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为了突出重点,讲解时启发学生如果现场发生这种事故,应该怎样处理,学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回答我们如何去做,然后讲解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内在联系,便于理解性地记忆。为了突破难点设计了案例教学内容,确定案例教学的契合点一理论知识与现场事故有机地结合,分析事故原因,避免违章作业。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是案例教学的辅助 现代教学提倡推行多媒体CAI教学。心里实验表明:人获得的外部信息约80-90%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到的比听到的东西更让人相信,而且记忆牢固。选择教学媒体时以直观教学手段为主。首先我与计算机老师共同制做了课件,利用CAI教学,将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搬进了电脑,演示种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利用动画、声像、图文达到以视觉为主,五官并用接收客观信息。其次我利用了录像播放案例的事故现场,由于线路胀轨跑道使车辆脱轨甚至颠覆,车辆东倒西歪,线路七扭八斜,给学生真实的事故现场。再次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制模型教具和实物教具、小黑板等这些直观教学手段,都是案例教学的辅助手段,使案例教学更生动更真实。 四、精心备课是案例教学的保证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三个统一:即书本理论与现场实际相一;教学内容与案例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具有中级技术水平和一定组织能力的技术工人。要做到三个统一,教师在占有资料和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特别在何时引入案例,采用何种传媒手段,都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进行一番深思熟虑的通盘考虑,并在教案上落到实处。这样才使案例教学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案例教学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层层深入使其产生急于知道其中奥秘的内动力,从而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如这一讲导入新课时,通过了3分钟的事故案例播放,将学生引入了新课内容。这时我讲:为什么会发生胀轨跑道?什么原因造成列车脱轨甚至颠覆呢?悬念留给学生,接下来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听讲,我在黑板上写出了这一讲的标题――§4.7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短短1 0分钟复习旧课到导人新课,就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我预先预定的教学活动轨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下面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 五、多种方法并用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通过教学设计,浅体会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铁路轨道这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轨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分析、判断、处理事故的职业技能。学生缺少对具体事故具体分析的能力,针对此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这一讲中,重点内容是理解发生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通过事故案例的录像及案例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为了突出重点,掌握难点,借助CAI教学模拟了事故发生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解开导人新课中的悬念,我列举了去年发生在某铁路局管内的两起事故案例。其中一例是已经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的案例,另一例是防止并及时处理的案例。第一个案例通过录像播放现场后,我讲解了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损失,介绍了轨道存在的状态,然后又播放一遍录像后,让学生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能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事故原因,以案说理,以理说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个案例我介绍了从发现到防止的整个过程,这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本课难点,如何防止事故发生,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也道出了安全第一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六、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评价 1.要做好案例教学法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必须掌握和占有大量的案例资料,要注意收集和储存各种案例资料,建立搜集案例的网络。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教师还必须对案例资料进行认真的加工,采用合适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案例教学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2.案例教学常常应用于专业学科或法学课的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案例教学,使用案例教学要灵活掌握,必须紧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和需要,要灵活掌握,对号入座,精选合适的案例,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而且情况各异的实例,弥补了学生实践的不足与认识上的、片面,开阔了视野。通过“以案说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剖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通过案例分析,接触到大量来自于现场方面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地、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案倒教学的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一体化教学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浅析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高职教育能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一是取决于能不能构建起反映这一本质特征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二是取决于在建立技术应用学科体系下能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改革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等。这一论述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为此各高职院校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速内涵建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 各高职院校均在原有学术学科课程体系的影响下并结合本校客观情况设置课程,完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过程。我曾将各高职院校制定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各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各有千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及服务于铁路建设、施工等部门的相对单一性,决定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标准及课程体系是否应该一致呢?理论上讲,应该是一致的,原铁道部相继成立了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但目前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标准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统一的课程体系。 2、学生生源差,不学习学生居多。 目前,高职院校录取学生均是在本科院校录取完成后录取学生,应该说分数较低的学生才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当然,我不认为分数低就一定素质低,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是由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组成的整体。 3、教师数量少,应付完成教学任务者多。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现在却占居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但目前各高职院校生师比是否达到了国家要求的18:1的标准;实际上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要求各高职院校从现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实现互兼互聘、加强校企合作,但这一做法可操作性有多大呢?多数院校均是由本校在职教师来完成全部课程的授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已很不错了,更何谈教学改革呢? 4、办学经费有限,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由于受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设想 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素质,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因此,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单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 现介绍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思路,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根据行业或企业标准、岗位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即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提练的三线贯穿,能力本位,岗位需求的“33X6”课程体系。 所谓“33X6”课程体系具体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三条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3――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坚持的三条主线,即知识线、技能线和职业素养线。 3――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注重培养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 X――考虑本专业学生可能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 6――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需遵守的六个步骤。第一步,调研、专业定位。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调研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培养目标、主要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步,分析工作任务。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结合岗位任职要求,分析职业活动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做出详细描述。第三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的共性,总结归纳出其典型工作任务。第四步,提炼职业行动领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炼,归纳提炼职业行动领域。第五步,确定学习领域。召开教学研讨会,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第六步,构建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绝不能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 (1)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俗语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一说法似乎对教师有点不公平,但细想何谓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立德树人”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应加大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建立师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措施是发挥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同时职业学院或大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办师资班,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 (3)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让教师摆脱全年应付上课现象。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从师德师风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建立择优上岗的聘用制度和末位淘汰下岗制度,加强聘期管理与考核,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来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考虑实习和实训反复性的特点,故校内仿真模拟设备建立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专用设备;其次要考虑技术应用特点。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应用重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场应用;同时要考虑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场合才能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应关注两点:一是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以上只是对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探,真正要落实还需大量具体的工作,课程体系改革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必蓬勃发展。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关于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几点浅见 摘 要: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专业团队进行制作课件、视频,资源共享,开展“模拟教学设备”的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得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关键能力 实训 视频 社团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点浅见。 1 基于工作工程,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斯藤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相关新技术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上述能力就是在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所培养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关键能力”。雷茨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地获得”。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途径。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和经验,许多高职铁路院校开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中,就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设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弱化和删减。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主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上,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生搬硬套“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模式,而且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职业或工程的培训模式上,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够。比如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非常的不理想,语言组织能力令人堪忧,而“语言组织能力”是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并未重视这项能力,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很少考虑“语言组织能力”的练习,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进行文字的正确组织,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2 集中资源,突出视频、课件资源建设 目前,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学的工具、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思路依然还在以前的思维中,许多学校只重视教材的更新,并没有把课件、视频提到同等的高度,但实际教学中课件、视频已经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很多的时间及精力,但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制作出来后只有创作者自己进行使用,完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很多教师上课的视频来自于优酷之类的视频网站,都是东拼西凑,很难呈现完整的系统。现在很多事物都需要视频、图片去形象直观的表达,但是一个教师能够的获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的有限,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应该相互联系,集中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制作一些优秀的课件,供教师参考及使用,而且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视频拍摄小组,专业的制作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用来提高教学的水平。 3 合理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可操作性模拟化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主要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在扩大实训基地的规模,如扩大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等,而忽视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可操作性模拟实训基地”就是对实际情境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设计模拟情境,开发可操作性的模拟教学设备。就如开动车组不一定开真正的动车组,而是可以模拟教学设备上进行练习,用来解决我们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情况。目前,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很少进行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及相应实训基地的建设,模拟实训基地的理论不够完善,市场上可以利用的模拟教学设备非常少见。所以应该采用“校企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一些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提高影响力,还可以减少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土建类工程,往往现场包括大量的知识,而且现场知识的比较零散,现场的学习时间过短,很难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使得学习的时间很长,往往在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才能有比较好的收获,但是现在高职院校面临进修经费非常有限,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的困难,很难让每位教师进行合理的进修。而我国铁路的相关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教师急需去学习。 高职院校都重视教师“现场进修”学习的模式,而忽略了其他的培训模式。应该提倡“经常培训、研讨学习、现场进修”相结合的模式,“经常培训”是定期邀请现场的专家、教授等给教师进行培训,及时地传递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研讨学习”是本校或者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教师或者邀请专家定期的进行对本专业的内容进行研讨,相互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减少教师培训的成本投资,而且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经常培训、研讨学习”不应该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培养。 5 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职院校也成立了大量的学生社团,但是总体而言,学生社团的数量远远不够,质量有待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忽视了学生社团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给予学生大力帮助,老师合理引导,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多但企业不愿接收、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到位、实习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针对顶岗实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普遍不愿接收顶岗实习学生 截至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施工类企业和运营类企业。然而近期国家调整了铁路投资思路,提出了“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建设方针。从而导致施工类企业出现了人员相对饱和的现状,高职生想进入施工类企业变得较为困难。但另一方面施工类企业由于考虑生产管理等问题,致使很多专业类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行很困难。 1.2 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以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为例,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与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的合作力度和深度,实现了学生在郑州桥工段的实习率达到了100%。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在郑州桥工段的线路管辖范围内学生顶岗实习主要是线路工岗位,根据实习车间的不同侧重点有所区别,郑州高铁线路车间以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为主、郑州车间以站线维修为主和许昌线路车间以既有线提速线路的养护维修为主。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铁车间:养护标准高,但是养护工作量小,因此在此实习的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较多的维修案例。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0:00到4:00之间。 ②郑州车间:管辖特等客运站郑州车站,位于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交汇处,运输安全压力较大。车间管内客运线路、货运线路及联络线纵横交错,不同的线路等级使工务日常维修难度加大。顶岗实习生的劳动任务相对较大,同时学生的实习内容较为丰富。 ③许昌车间:为双线提速区段自1998年曾创造出时速240km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以来,多次承担全路提速试验任务,被喻为中国铁路提速的“试验田”和诞生地。因此在该区段实习的学生的标准要求很高,在此实习的学生工作后能有一个高的起点。 1.3 顶岗实习指导难度较大 顶岗实习的分布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的困难较大。比如在郑州桥工段的高铁线路车间共有5个工区,郑州线路车间有5个工区、许昌线路车间有4个工区。各个工区距离市区的距离不尽相同,有些比较偏远。这主要是由于铁路是一个带状工程的特性决定的。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就安排专业的教师轮流到工地进行指导。从表面上看,实习管理与专业指导两者兼顾了,但因为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课时任务重、日常管理工作繁琐,以及部分实习地点偏远,交通不便使得专业教师不便于到校外进行管理和知道,使管理工作处于松懈的状态。 1.4 安全风险大,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顶岗实习的难点 在既有线上保证正常行车秩序和线上施工、维修作业生产安全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近年来的各类统计资料表明,工务系统发生因工死亡、重伤的人数居铁路各行列中的第二位。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线上实习需要承担较大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事故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很多施工现场不愿意接受实习的原因之一。 1.5 顶岗实习考核效果不理想 铁路线路是一个带状工程决定了其实习点多、实习教师无法集中进行辅导和考核,导致对学生的实习效果难以把控,因此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无法给予准确的评判。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2.1 寻求利益共同点,以运营为就业导向,实现顶层设计 ①为顶岗实习企业培养准职工,增强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成立顶岗实习单位的订单班,安排学生在订单企业顶岗实习。订单班的顶岗实习生既是学校的在校生,同时也是顶岗实习单位的准职工。顶岗实习企业为了缩短企业员工的适应时间更加愿意接受准职工的顶岗实习。以2010届的毕业生为例共有20名郑州局的订单班学生赴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 ②熟悉铁路企业生产规律,为企业提供生产力。每年的冬季,各大铁路局把“保春运”作为铁路运输部门的重点任务,此时的工务部门相对工作量小,春运结束后便是工务部门集中修的重要阶段,各种养护维修工作量非常大。为此每年工务部门需要在春季临时招募大量的临时工来补充养路工人的不足。由于临时工缺少铁道工程技术的专业背景,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不能运营企业的要求,为此称为养护维修工作的一大瓶颈。 因此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也为实习企业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职工,学生在学习现场操作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现场较为紧张的生产任务。 ③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企业以生产为主,在面临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时,就需要对大量的职工进行在岗培训,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原有职工的技术水平无法适应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标准。然而职工培训往往是企业的短板,为此我们就有计划的派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送教上门”培养现场的业务骨干,同时“请进来”,把现场技术人员请到校园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解现场之所需,同时现场技术专家也兼任我校的兼职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指导任务,达到互利共赢。 2.2 以制度作保障,落实实习指导工作 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负责人,同时需要辅导员进行有力的配合。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和党员作为信息员。定期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建立实习监控和跟踪记录。对不同阶段的实习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①“实习承诺书”制度。向学生印发“实习承诺书”,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明实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相应的责、权、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的“实习承诺书”进行归档,作为实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②定期探望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身处陌生环境的不适情绪,最大程度上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一些QQ群,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及互动性等优势,全天候、全过程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解决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 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教师,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还能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2.3 立足学校,对企业现场培训一批兼职教师队伍 ①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编制; ②对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使校企最大程度结合; ③编制“兼职教师手册”规范日常指导行为。 2.4 健全保障制度,重视实习安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和郑州桥工段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 ①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的学习,未经过安全教育的学生不允许参加顶岗实习; ②顶岗实习前为学生购置实习责任保险; ③制定了“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安全风险周分析记录”; ④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办法”; ⑤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另外不断的向顶岗实习学生灌输工务的安全理念: ①安全是生产的永恒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②标准的学习要在工作中贯穿,没有标准的作业是盲目的; ③用标准保证作业质量,用作业质量保证行车安全,用标准作业保证人身安全。 2.5 实行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考核 2.5.1 共同考核制度。 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制度,需要共同制定完成。其中实习单位的比例占到70%,学校教师评价占到30%。 2.5.2 做好资料归档。 顶岗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①顶岗实习协议; ②顶岗实习计划; 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④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⑤顶岗实习周志; ⑥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⑦顶岗实习考核表。 2.5.3 总结表彰制度。顶岗实习结束后通过校企参加的实结大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时对顶岗实习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 3 小结 上述表述,我们不难看出,校企深度合作的共赢点就是如何调动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主动性,解决实习场地不足所出现的困境。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完善评价体系,更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任务要求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文章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一些具体操作办法,指导本专业整体课程改革,从而解决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 1 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高潮,各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和新的理论,杨海平提出了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成如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李桂红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在高职《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童艳芝在《工程力学》课程改革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 但目前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专业及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很少,甚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尽快进行。另外,我学院于2010年9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材建设滞后,知识更新慢,且偏重于理论,不适宜高职学生;教材整体性和连续性差,很多教材的工程案例都是简单罗列,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模式较单一,仍然以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较少;工程案例不能贴近工程实际,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不能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要求相一致。 由于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还在学习落后于现场实际工作的知识,甚至是被淘汰的知识,大量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知识片面且不够扎实,致使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工作。 3 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企业专家的指导、专业教师施工现场的学习,进行教材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并逐步完善。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派专业教师到大型的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逐步实现“双师”制度。 3.2 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专家提供的咨询,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去除工作中已经不用的知识点,形成与时俱进的讲义,并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专业教师在施工现场挂职锻炼过程中,搜集施工中的文字资料和案例,将典型的工程实践案例融入到讲义当中。 3.3 实训室的建设 通过专业教师到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校内应该具备哪些实训设施,结合专家的建议,建成新的实训室,将实际工作中已经不用的设备淘汰,引进施工现场常用的设备。理论授课可以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动手操作,解决了理论课后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训的问题。 3.4 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其课程改革的方法,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指导,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以专家咨询为基础、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字和视频形式的案例,使内容更加生动;实践教学,采用实训室和施工现场相结合,并实行“双配制”,即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3.5 改革的检验及评价 选取教育程度相同的不同班级进行对比,一部分班级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另外的一部分按照计划的模式和方法进行。 改革的检验主要通过校内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来进行,最终考核中理论的内容大幅减少,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观题大大增加。通过考核发现,无论是实践考核还是理论考核,新模式的学生表现明显好于原模式的学生。 改革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学生表明,理论教学中,有了生动的视频案例,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实践时,可以到施工现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变得直观、立体,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动手操作,印象更加深刻;顶岗实习企业表明,学生来到单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的能力明显加强。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对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的建设、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提高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能力。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 摘要: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其所要从事的职业,并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0 引言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结合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针对现场调研、毕业生访谈、企业专家研讨等信息反馈基础上,历经多次校内外专家论证,按照“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保障了该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的系统性、动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特征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1.1 开发主体多元化:开发主体由过去的院系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教师参与转变为由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避免了课程构成与目标岗位的要求脱节,实现了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企业要求相适应、相对接。 1.2 课程结构职业化:其一,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结构、学习情境均来自典型工作任务的转换;其二,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学习体验,实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并强调各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1.4 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专业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 2 构建符合高职铁路特色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2.1 课程结构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1.1 开设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等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2.1.2 开设工程识图与CAD、工程力学应用、测量技术与应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工程地质鉴别与分析、混凝土(钢)结构检算等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为学专业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 2.1.3 开设地基基础施工与试验检测、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从事铁路施工及工务技术领域最典型工作的能力,包括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劳动的组织和管理等,以强化学生核心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2.1.4 开设铁路线桥隧检测、专业英语、以及施工与工务模块等专业拓展领域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领域,拓展专业口径,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开设专业选修学习领域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专业前沿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2.1.5 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新技术新工艺讲座等综合实训学习领域课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技能实训、标准化作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以突出职业标准化训练为中心,重点强化培训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岗位能力。 2.2 课程排序 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表1) 3 新课程体系运行效果 新课程体系通过3年的实践运行表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100%,专业课程考核及格率为100%、优秀率接近4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1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27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特等奖学金1人、一等奖学金26人、二等奖学金53人、三等奖学金103人,获奖率达52%;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34人、优秀团干13人、优秀团员26人、优秀学生53人、先进个人31人;有4名同学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荣获专科组陕西省二等奖,有6名同学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工类专业测量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8名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技能作品展荣获三等奖。 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9%以上,2013年学生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2013届就业率为99.7%、2014届签约率为95.5%。 4 结语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领域课程体系模式,只有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课程结构和优化课程内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卓有成效。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项目法教学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及采用项目法教学的资源环境要求及采用此教学法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实施环境、资源;项目法教学效果 1. 项目法教学 项目教学法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桥、隧、路基、轨道实体项目在实施过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等任务或者工作。 2.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课程结构 采用项目教学法,应合理构建项目课程结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什么。高职高专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有一定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对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能到铁道行业的设计、施工、检测、运营养护维修和咨询单位去从事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和咨询工作,所以,采用项目法教学学习项目课程,学生要知道该项目课程有哪些工作内容或任务,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能够胜任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咨询的能力。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现场实践、现场调研情况,总结出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隧道》项目课程为例)如表1。 3.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实施的资源环境及实施情境 3.1课程整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环套一环的,完成项目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前提,为了使《隧道施工与养护》课程项目法教学能有效实施,使教学知识做到学以至用,循序渐进,普遍联系,能够克服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所需无限的相关知识的矛盾,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整合以后,铁道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如表2。 3.2教材和教师: (1)有效实施项目法教学,实现'所学'与'所用'有机结合,关键涉及到两个内容,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应根据项目课程结构和项目课程教学课程整合,自主开发一系列项目课程教材,打破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学科性架构,构建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解决 “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应组织教师和现场专家编制校本教材;应录制各种铁路项目的施工和养护维修教学录象;应收集各种项目的地形、地质勘测报告、可研报告、环评报告、设计文件、项目施工组织方案、检测方案和报告、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开发各种项目课程的课件;成立项目教学工作室;应配备项目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所需的软件、设备;使学生达到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项目教学法在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其制胜法宝是要有一支具有良好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业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和“复合型”教师队伍。因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应有一个“五年滚动计划”,即每年必须有2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轮训或到现场从事相关项目的岗位工作,五年一轮,在五年内应该系统的参加了一个到两个不同项目的建设。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并有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铁道工程专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MCLA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提出将MCLA模式应用到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中来。分析了我国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构建了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后探讨了模式构建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MCLA教学模式;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许多地方性本科院校积极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经过论证、反思和实践,纷纷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但是,一方面,地方性本科院校占我国本科院校总数的80%以上,阵容庞大,是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它们大多扎根地方,面向行业,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对于应用型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有的甚至还处于踌躇徘徊和选择中。因此,研究和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本科院校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目标。然而,高校培养的信息技术类人才面临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在现有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培养计划中,大部分院校都是按照专业来设置课程,各专业之间课程相对独立,我校也是如此,几个不同专业之间又分为不同的方向,门类众多,课程繁杂。学生在学习中也常常由于孤立的知识学习而难以形成较好的学习效果,课程也往往只能做到对特定部分知识或技能的理解和应用,难以形成综合性的信息技术类开发和创新能力。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的工科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培养相应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是教育改革的意义之所在。 二、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中的构建 MCLA是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 ture)的简称。它能让学生在典型的“案例”驱动下,以榜样(教师或专家) 为中心,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运用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相应的知识,还能让学生掌握并实际应用知识,进行主动性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MCLA模式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的构建,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通过MCLA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其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要探索一条适合我院发展定位的创新应用型计算机类人才实践教学新模式,将实践教学全面引入到课程教学中。 (2)创建基于网络平台、开放的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在新世纪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实现实验教学的开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开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适应新时展要求的创新人才。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MCLA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开放网络平台中充分发挥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展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准确把握IT市场需求,尽早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操作,并以企业实际运作模式来开展项目实训中心的运营;通过项目实际操作进一步实践MCLA模式理论的应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三、构建MCLA教学模式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1)基于MCLA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建设。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专业培养类型的定位,即如何依据学科专业特点、社会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探索“创新型应用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体系。 (2)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动态适时完善和调整相应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方案等,探索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中如何发挥MCLA模式的作用。 (3)在MCLA教学模式理论中,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组织和引导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引导教师将MCLA模式充分应用到课程实践教学中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和积极参与意识,切实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是我们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沿袭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模式,我们以过程学习、反思性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并引入MCLA模式理论,通过加强教师或专家的主体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构建基于MCLA模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计算机类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探索 [摘 要]江苏理工学院的计算机工程学院定位培养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以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连接教育与就业为目标,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校企合作广泛建立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抓手,形成了完备的“3+1”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实现了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就业率、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也显著提升了学院的办学实力,学院社会声誉也得到逐年提升,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学院其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 校企合作 实践教育基地 应用型人才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应用型大学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在就业阶段尤显突出。为了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适应高校招生与就业竞争形势,改革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调查研究,在试点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大学前三学年主要奠定学生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最后一学年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兼顾考研,综合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积累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以企业文化熏陶和职场要求指导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的实施效果显著[1],其成功的关键主要在于深度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 一、实践教育基地建设背景 (一)计算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计算机工程学院现有本科专业5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设三个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嵌入式技术)、软件工程(设两个方向: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设两个方向:影视后期制作和游戏开发)、教育技术学,这些专业的实践性都很强,其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充分体现学生成才和能力培养特点。实践内容安排和项目设计、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效果评估等都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综合考虑的因素。 (二)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涉及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四年为一周期,为了以一变应万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必须适应这种发展现状。“3+1”模式是比较科学和可行的一种尝试,但前提是要有适应新技术发展教学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硬件条件是指实践场所和设施,软件条件是指掌握新技术的师资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就学校现有条件是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的,唯有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充分利用全社会资源,形成立体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才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2] (三)计算机人才需求形势严峻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人才快速流动的现状,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项目)经验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而是将目光投放在具有至少1-2年工作经验的往届毕业生身上。能否让我们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具有相当于1-2年的项目实践经验,对高校而言是个严峻的挑战。几年的实践表明,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即在大学的最后一年,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就某一岗位的实际项目需求进行系统的训练。前提是有训练场地、训练项目和训练教师。就目前而言,学校难以完全做到,但一些相关企业或者培训教育机构可以做到。高校只要与这些企业和机构互利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各自优势,精心设计合作内容和机制,严格执行合作方案,就能培养企业认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精英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远不能满足大众化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办学历史、生源质量、办学实力、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决定了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专业应该有自己特有的办学模式、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3+1”模式是比较适合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而“3+1”模式中第四年的专业综合实训和工作经验积累的改革必须依靠坚实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五)学生就业 江苏理工学院培养的学生有大部分的毕业选择是直接就业,从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使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是学校、家长、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是最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我们目前主要的努力方向之一。唯有校企合作,广泛建立适合各专业就业岗位需求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专业就业。 二、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关键环节 本校计算机类专业涉及5个专业约9个专业方向。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的内容较多,但以下八项主要环节不容忽视。 1.学校重视,要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2.成立基层教学单位负责人牵头和专业负责人为主要骨干的实践教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建设小组,保证基地建设重要决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3.广泛交流,深入调研,严格筛选优质企业和机构作为长期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基地,合作的基地必须具备以下主要条件:(1)有合法的开展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相关企业资质;(2)有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一切以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为目标;(3)有安全和完备的实践教学场地、设施和基本的生活条件保障;(4)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组织机构和高水平的管理队伍;(5)有先进的企业项目实训教学计划;(6)有充足的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有负责学生职场文化教育和负责学生就业的企业级指导教师;(7)有系统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有序的教学运行体制;(8)与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行业和用人单位有广泛合作,能够保证人才需求和输送“零”距离接轨。 4.校企签订实践教育基地协议,签订人才培养详细实施协议。 5.校企协商决定基地教学内容。 6.校企协商安排基地教学计划的实施。 7.校企合作成立基地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小组。 8.基地要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追踪计算机新技术)、适用性(针对本科生)和系统性(完整的企业项目过程训练)。 三、实践教育基地活动 学校在实践教育基地的主要教学活动是大四学生在第7学期(共8学期)进行的专业综合实训,其目的就是通过半年的实训,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前三年所学的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达到提升技能、系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最大限度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这是学校联系教育与就业的重要节点,也是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成败的关键环节。除此之外,在基地还会安排其他一些实践环节,如专业见习、社会调查、IT论坛、毕业设计、就业指导、师资培养、各类研究项目联合申报、中高职骨干教师联合培训等。 专业综合实训是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行的主要教学环节,本校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专业综合实训教学流程,即考察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协商制订基地实训方案、安排基地实训带队教师、基地实训项目、学生预报名、宣讲实训项目、正式报名和名单确定、学生提交专业综合实训申请表、学生和基地签订实训协议、学生完成实训、学生提交实训手册、带队教师评定实训综合成绩、基地推荐学生就业或实习、学生和用人单位签署实习/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实训工作总结。 四、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效 (一)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弥补了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一是对学校实践设备、场地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二是通过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实践,减轻了校内实践指导教师不足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参加的是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十分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技能,培养学生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近年来,学院建成近40个实践教育基地,涵盖了IT行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去向的主要领域,包括JAVA软件开发工程师、C++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分布式云计算软件开发工程师、ERP软件开发工程师、ERP软件规划工程师、ERP技术支持工程师、大型数据库运行维护工程师、游戏开发工程师、影视制作工程师、室内设计工程师、虚拟现实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工程师等,满足了各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不同需求。 (二)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通过基地建设,学院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现学院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定期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与学生一同到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不断提高,同时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兼任实践指导教师,也促进了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三)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和“3+1”人才培养模式计划的顺利实施。2009年以来共有955名大四学生参加了校外基地3到6个月不等的专业综合实训,每届学生参加校外实训人数都在50%以上,学生的总体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逐年提升。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对我校计算机工程学院2010届参加校内、校外实践的学生进行了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研,统计数据表明参加校外实践的毕业生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平均月工资高约500多元,离职率低(9%),掌握的IT工作能力高出10%,专业就业率达83%(没有参加校外实践的学生仅达59%)。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所做的《江苏理工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计算机工程学院2011届和2012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校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两年的就业现状满意度、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都高于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值。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全校最高(3488元),且超过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平均月收入(3212元)和全国本科生平均月收入(3366元)。[3] [4] [5] (四)实践教育基地是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学院每年寒暑假都要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学风建设意义重大。 (五)实践教育基地是学校IT论坛的坚强后盾。学院每月组织一次IT论坛,做技术报告的教师基本都是从基地请来的IT高级管理专家、项目经理或者技术骨干。通过IT论坛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社会对IT人才的要求,对指导学生成才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践教育基地更是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大学第7学期参加基地的专业综合实训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企业工程项目实践经验,这样的学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由基地推荐,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流程,大部分学生可成功选择IT企业直接顶岗实习或就业,毕业时候可以积累相当于1-2年的工作经验,保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七)实践教育基地是各类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功申报和完成的有力支持者和合作者。2012年本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共同申报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计算机类重点建设专业;同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在2013年首轮检查中“软件工程专业”获评优秀;2012年申报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软件工程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2013年申报获批江苏省“信息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申报获批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中高等计算机专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201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申报获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 (八)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也是对学校作为国家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工作的有力支持。学院每年都要承担国家和江苏省中高职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实践教育基地在师资、场地、项目等方面都能给予全力支持,满足了骨干教师培训的企业实践需求。 五、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改进思路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地方高校工科计算机专业和产业、企业无缝对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探讨一种以质量保障为核心,以学生的实际收获为导向,以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连接教育与就业为目标的联动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一体化。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行业应该加大指导和引导力度,企业应该自觉承担人才培养的一定社会责任,高校应该主动和企业深入交流、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将行业企业需求、文化以及创新思想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实施过程当中,从而实现全社会机制联动、理念一致、资源共享、质量保证的人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类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问题探讨 摘 要: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称为"断头教育",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毕业以后会直接参加社会工作,而很少会再继续进行高等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做好中职、本科3+4这种分阶段培养的教育形式,对于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新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课程衔接问题是中职与本科分阶段培养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是分阶段培养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环节。本文就计算机专业中职、本科课程衔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类专业 中职 本科 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会直接参加工作,而很少能进入本科院校进行学习,至于进入硕、博方向的中职学生则更是少之又少,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断头教育”。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做好中职、本科这种分阶段培养的教育工作,从而在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现,实现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提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课程衔接问题作为分阶段培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其对于分阶段学生培养的质量以及中职教育能否顺利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 培养目标的衔接是课程衔接的关键,其需要中职、本科院校对于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共同的制定,同时这也是分阶段课程教育中实现课程衔接的第一步。中职与本科教育在教学目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中职区别于普通中职,本科也不同于普教本科。此外,在教学层次上,中职教育更加侧重培养实用型技能操作人才,即学生可以有一技之长;但是本科教育则主要侧重管理型、应用性和高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也就是培养那些可以工作岗位需要的工程师、高级技师等专业型人才。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中职和本科院校需要对于两者的共同目标进行详细地分析和研究,确保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例如计算机类专业需要专、本进行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需要明确在知识、技能、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具体培养要求。 二、制定两个阶段统一、贯通的课程标准 为了确保课程标准设计的合理性,需要将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这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和设置放在一个统一的课程框架中来进行课程标准的统一性制定,从而给课程的开发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和指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结构的层次性,以及课程内容设计的连贯性,避免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衔接过程中出现趋同、定位模糊以及各自为营等问题的发生。 在计算机类专业中,体现中职、本科这两个阶段阶段贯通和统一性的会好形式为模块化学习,要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在“活模块、宽基础”的教学原则指导下,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方向入手。此外,对于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分析需要结合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内容,并需要以此为依据来确定所需要的技术结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将其分解为多种教学模块。中职、本科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均可通过模块化来实现,如对于高级网络管理人员这一工作岗位的培养可以沿着“网络原理――数据通信――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网络管理”这一主线来进行相关课程的设置,在课程实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将教学大纲动态化、丰富化。理论上来讲,计算机领域的相关技术的更新频率通常比较快,所以需要将这些新的知识和内容及时的加入到与教学相关的模块中来,避免课程内容衔接过程中出现脱节问题,还需要加强各操作和知识单元的衔接性,进而实现分阶段课程的整体衔接。 三、中职院校要重视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确保专业衔接 在专业衔接的过程中,课程设置通常主张“重实践、宽基础”的原则,“重实践”主要是指职业教育需要区别于普通教育,“宽基础”主要是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高等教育服务,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工作后劲。对于形式类似或相同的专业基础课,不可采取盲目地撤销办法,而需要根据详细的情况来进行安排。课程设置的内容上可以有所重叠,但是在深度上需要有所区别。例如,在计算机类专业中,程序语言课程是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这两个阶段都需要开设的,但是,该门课程在这两个阶段过程中的培养目标和语言均不一样。该门课程在中职阶段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编程思想和素养;而本科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和设计能力。对于分阶段培养的中职生来说,如果一开始就教授给学生专业课程,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必然会相应的缩减,但是这不是轻视文化课程。如数学等类型的文化课程,它对于学生后续的本科教育中的高等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中职、本科课程教育中出现脱轨问题,要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强调专业技能课程外,还需要重视文化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制定弹性化的学分制度 中职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就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将来的专业方向,而普教学生通常需要到了大学阶段才可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分阶段培养的学生而言,高校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弹性的学分制度。通过弹性学分制度的制定,建立自有的选课制度,有助于学生全身心的钻研自己的专业内容,这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核心和关键。鉴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为了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资源,计算机类专业中职和本科院校需要建立统一的选课和学分转换机制。例如,如果学生可以获得培训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则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课程的学分,这样就可以为中职、本科教育的衔接建筑统一的共享平台和课程框架,从而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化是当下中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联系,做好相关专业、相关课程的衔接设计,确保课程衔接的适用性和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分阶段项目的顺利实施。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摘 要 】 文章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对培养对象能力的要求,就电子商务专业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计算机类技术基础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定位与作用,整合课程体系等几点改革措施。 【 关键词 】 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 1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与计算机技术能力要求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等多种知识和电子商务综合技能的,较好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商务技术的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东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其贸易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和一门东南亚语言,能够较好地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事网络环境下的商业、贸易和营销管理等的实践或研究、教学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对网络贸易人才的需求。 1.1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综合性学科,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主要由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讯工程构成其知识体系;要求培养对象在3~6年时间内,完成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并通过管理、营销、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实战训练,达到掌握经济管理、网络贸易、市场营销、在线交易、物流管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商务应用系统规划、可行性论证及评估、需求分析、设计、开发、部署与维护的技能;侧重在分析和规划的能力培养。 1.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运用能力包括:商务应用平台规划、网络集成运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应该具备:①掌握软件工程理论与规划方法,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的知识;②掌握大规模商务应用平台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其中包括规划、可行性论证、概要分析、需求分析、需求设计、设计、测试、培训、评估、部署等方法。 2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应该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初期,我院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将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分成两个方向,一个技术方向,一个商务应用方向。大一基础课程结束后,学生必须确定其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也存在差异,技术方向的课程偏向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侧重于软件工程、数据结构、数据库、高级语言、商务应用等;而商务应用方向则偏重于会计、营销、管理、物流等专业内容;两个方向的交集是数据库、会计、营销等专业内容。这样,偏重于技术的学生,缺乏商务知识,而偏重于商务应用的又缺乏信息管理能力,导致最终的结果是技术方向的学生可以被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替代,商务方向的学生可以被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替代,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完全没有得到体现,甚至学生都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能干什么。 2.2 电子商务专业师资严重缺乏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缺乏电子商务专业的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师分别由机电、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领域教师组成;各专业领域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无法明确商务和信息技术真正、合理的切入点,导致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应用知识类课程的随意和简单组合;在实践环节,教师缺乏相应的实战培训和应用经历,仅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讲解并引导学生,难免出现教学实践和现实应用的脱节。 2.3 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不够合理 计算机课程设置随意性比较大,目标不够明确;例如为便于学生考二级,将Access数据库原理列为基础课程,大二学生要学习高级语言,又开设网络数据库作为先行课程,两种数据库课程的开设,缺乏整体考虑。计算机类课程设置不合理,例如计算机类课程设置课时均在50个左右,未能考虑该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综合实训类课程,先行课程安排不合理,例如管理信息系统、Web站点设计,所需的先行课程包括高级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动态网页设计及网页设计、项目管理等。一般为了拿出更多课时安排商务类课程,将必须的先行课程压缩数个,导致综合实训课程无法正常进行,甚至成为演示课程。 2.4 实践环节薄弱 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其培养目标是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实践环节取得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应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但建设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硬件轻软件,认为组建了实验室,配置了电脑,接入了网络,就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思维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 2.5 缺乏综合性实践环节 综合性实验是高校培训学生创造性思维、学生潜质的重要实践环节。目前理工科教育开始逐步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许多综合性实验环节,例如电子器件设计,给学生一个课题名称和内容介绍(或者学生根据课题方向,自拟题目),让学生综合所学内容和翻阅各种文献,完成设计工作,最后提交一个产品,并要求学生对设计过程进行总结。对于许多有创造性实用价值的产品,指导老师会协助学生申请发明专利,通过校企合作推向市场。和理工科相比,电子商务专业在综合实验环节还比较薄弱,其原因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环节起步较晚,高校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和缺乏高素质实践性教育人才。 3 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将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定位和作用 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意识,熟悉商务过程、精通信息技术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对象的绝对优势。在教学过程,应该合理规划计算机课程体系,明确计算机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计算机课程与商务类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能片面的剥离;例如在讲述市场营销、物流、经济管理课程时,可将涉及到的各类信息系统融入其中,并对各类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技术、架构、服务等进行讲解,同时完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熟悉商务过程,同时掌握系统平台的架构、技术、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2 完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逐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计算机信息类课程是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和平台,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验教学是整个培养体系的重点,实验环境、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的效果。在构建各门课程实训任务的同时,不能忽略综合性实训平台的搭建,综合性实训平台应作为一项独立实践环节开设,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负责,旨在培养学生参与商务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为学生进入社会角色提前做好铺垫。 3.3 推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电子商务专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业务拓展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侧重几个方面。 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限于学历、职称的提升,应该“走出去”,和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相结合,对教师进行培训,甚至让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商务活动,进行深入锻炼、学习,教师的商务素养提升了,自然会影响到教学的实践环节。 加强课堂教育。在当前科研氛围浓重的高校,教学过程被许多教师轻视,这种趋势要遏制,课堂教学必须保证质量,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站稳讲台。 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按学科分类,加强各专业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交流,促进各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 提高专业教师待遇。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实践任务和其他专业相比,比较繁重,因涉及到信息技术,要不断学习,在薪资待遇方面,要对其进行补偿,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稳固教师队伍。 从企业、高校引进专业领域有一定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顾问或者学科带头人,创建良好的学术和人才培养环境。 3.4 营造自由学习氛围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突破常规,去除说教思维,根据前沿的商务信息技术应用,实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专业教师团队可以走出学校,加强和商务企业合作,从企业获取各种应用项目,为学生营造实战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规划、分析、论证、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行、部署上线、维护等全过程;让学生在实战中成长,在实战过程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案,在实战过程,可加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团队思维能力的提升。该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综合实训项目时,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题目,根据自身情况,自由组合团队,并协调团队内部分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5 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要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化,从根本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学生集中做实验,密度比较大,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学生很难很好地消化和吸收。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后,学生要做实验,必须提前预约,学生预约实验就需要提前主动的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有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验效果更佳,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 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是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学生来说,相应地增加了学习时间,强化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来说,意味着教学时间的延长、工作量的增大。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中引入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解决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也为综合性实验科目、独立实验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条件。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本文提出将“竞争性”教学理念应用于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方法。通过分析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竞争性”教学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中的优势,探索如何将竞争机制引入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竞争性教学 引言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尽管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外部企业单位的实践需求差距还是很明显,一方面企业招聘不到合格的程序设计人才,另一方面很多计算机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反差需要高等院校采取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来减少与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需求的差距。对于产生目前这种状态的原因,已经有研究人员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1]有的提出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争性机制,并在操作系统实训进行了实践。[2]有的探索专业学科竞赛和“3+1”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3]还有的通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项目设计与监督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和方法。[4] 研究证明,一般情况下成就动机高的比成就动机低的学生容易取得优良的成绩。[5]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对成就充满渴望,带有竞争性质的学习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6] 普通地方高校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而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带有强烈的实践性,它不同于物理、化学等实践课程,也不同于理论课程,而是两者的结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功能以及最后熟练地综合应用。但是目前程序实践课程中简单的控制台输入输出效果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达不到实践课程的设置目的。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师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各自低头开始练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竞争性实践教学方法 纯竞争性教学方法是精英化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学习较好的学生将占据非常大的优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性教学方法时应做到鼓励先进,促进后进,以先进带动后进。[7]在实施过程中应该结合相关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整体程度,设置合理的竞争规则以及实践内容。因而对教师有如下要求: (1)自身要求更高。由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目的性明确,为准备实践课题的限时实践,需要提前进行相关的准备练习。在课后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要及时解决,那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花更多的时间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这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比较熟练地解决这些教材中没有的案例。这样,一方面要求授课教师对程序设计课程要有较强的编程实战能力,能够熟练解决各类程序设计的问题,对所承担的程序设计课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要达到应用自如的地步;另一方面,还需要了解前沿程序设计知识与技术,能对相关话题进行解答。 (2)实施过程合理控制。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存在较大差别。在实施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逐步深入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控制教学节奏,充分考虑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和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能在过程中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情况,否则就达不到引入实施竞争性教学的目的。 竞争性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需要调整原有课程评价的方式,不能简单地采用以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最终成绩评价方式。因为程序设计课程的重点除了课本知识点外,最为关键的是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程序排错调试能力,这些能力的测试在笔试中难以实现。但如只采用上机考试,也存在一次考试定结果的问题,达不到能力培养的要求。因此,不能依靠一次考试解决问题,而是要通过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将评价分解到平时,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反映真实水平且能激发学生间的相互竞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竞争规则主要围绕如何加强过程管理进行设置,具体设定如下: (1)修改课程考核方式。将平时的限时实践所得到的成绩作为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最终的总成绩,每次限时实践后要进行综合评价排名,最终的综合评价结果也作为一个重要部分计入总成绩。 (2)调整原来的教学方式。平时课堂教学不能采用传统的作业布置方式,而是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来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训练。 (3)精心设置限时测试内容。提供限时实践测试的题目每次需要有2~3题,难度要有梯度,要保证有1题是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生只要认真即可完成的。测试题需要提供相关验证数据,而且要保证学生间有所区别,防止抄袭现象发生影响效果。 (4)测试结果评价。限时测试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提供的模版,将编写代码和运行结果截图即时提交测试结果电子报告,教师根据报告给定测试成绩。成绩不能是一个简单的分数,需要使用包括代码和报告规范程度、完成时间、代码质量等指标。 (5)即时综合评价。每次测试完成后,要根据本次测试结果结合前期测试结果进行重新评价,并进行综合排名。综合排名中考虑鼓励后进学生,因此综合评价不能简单地将每次测试结果累加,还要考虑学生的进步情况。进步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绝对分数的进步,另一方面是排名的进步。进步指标要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计入总评价中,并且每次测试后要将综合结果及时,以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 (6)最终综合评价。最终成绩的评定要考虑排名和综合分值的情况,本方法的最终目标是使更多的学生达到程序设计的合格要求。拔尖、合格和不合格要有一定的区分度。 实施效果 从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实施效果看,竞争性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个实践课堂的时间非常紧张,学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实践任务,并在课堂结束的时候上交实践的过程材料和结果。教师不需要在上课时反复要求学生在课后复习理论授课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练习,因为学生会自觉复习并准备下一次课堂的限时实践。在推行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过程紧张,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实践教学的效果确实有明显的提升。 结束语 竞争性实践教学模式,将由学生自由完成任务转换为限时完成任务,但这一变化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要求,并尽可能避免了部分学生抄袭上交实践内容。可在采用该方式的过程中,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假如能有相关的软件系统配合,则一方面可以更加客观和快速的评定,另一方面也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置合理测试题目以及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实践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摘 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否成有效,直接关系到经管类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还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都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经管类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市场对于经管类学生计算机水平的要求也变得日益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否成有效,直接关系到经管类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还对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都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所以,应该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要求,从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对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极为有效,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研究。 1 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应用”,教师应该准确把握这个词语,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幻灯片、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等基本软件来进行综合实训。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一,Word软件的应用,学生用Word软件完成一篇关于对经管专业的认识或者计算机基本组成的论文,论文务必要符合例文要求,格式要求清晰、美观,字数不少于两千字。 任务二,Excel软件的应用,学生用Excel软件来记录自己家庭在过去的一年中的财务收支情况,每月支出、每月收入情况要按照月季度来进行记录统计,然后再将这一年的财务情况制作报表形式,用图形的方式来比较,每个学生的工作簿中的工作表至少要有5个。 任务三,PPT软件的应用,学生用PPT软件来将任务一、任务二的情况展示出来,同时进行必要的解释,要求幻灯片的张数要多于30页, 合理使用声音、动画或其他媒体,PPT文档内容要简洁而清晰,每页的内容和制作方法也要各不相同。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如《计算机信息检索》、《网络应用软件》、《电子商务》、《多媒体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之类的选修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广度的需要。 2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运用逆向思维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影响,有些学生往往会在计算机基础学习的过程中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往往会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应该注重于加强逆高思维的训练。文章贵在出新,应该在高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上机独立完成某些任务作业时,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用逆向思维来提炼观点。还可以自己提出新观点,树立起新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同一任务、同一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完成。 3 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正在逐步地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应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师生互动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中数学教师目前还是认为自己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上课只需要听讲记笔记即可,这样一来,就使得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兴趣大大降低。 要想突破这个教学瓶颈,教师就应该将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切实转移到学生身上,将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力争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应该再是课堂的主题,而应该转变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建议结合学情,突出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加以释疑解惑、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力求“点石成金”、给教师以启迪,谨求抛砖引玉。 4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爱学习的老师。有些学生之所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望而却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觉得计算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没有实用价值,因此,应该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的实质内容要善于挖掘,为了有效地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来,应该让抽象的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相互联系起来,使计算机基础课程变得具体形象起来。 (2)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导言课教学设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高度重视,将导言课备好、讲好,为培养学生学习高中数学课程的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3)每节课建议增加课时建议、作业设计等,每章开始的“知识体系”建议细化为知识点内在联系更为密切的“系统概念图”。 5 大力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建设 应该依托互联网来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主要由课程交流、讨论和课程学习两大块组成。在课程交流、讨论部分,可以利用聊天室、BBS、微信、微博、E—mail、MSN、QQ等技术来进行多对多、多对一、一对多、一对一等相互型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都能够有及时地了解;而课程学习部分则是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能够让学生浏览下载各种教学资源。实践证明,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极为有效,同时,计算机基础网上教学园地还能够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学有效地反馈,能够为教师教学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意见。 此外,大力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平台建设,还为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众所周知,学生在计算机实践能力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传统的均一化教学,效果往往较差。而由于网上教学园地能够为学生提供层次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材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考虑灵活性和多样性,给学生布置不同广度和深度的作业,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同时,加大实践条件建设,创建优质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环境。在已有的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基础上,各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公共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资料及其他条件,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平台,为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为学生创设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讨论了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应对这种挑战的具体措施和解决的途径。 关键词:本科 应用型 实践教学 师资队伍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应用型本科教育初步确立了“狠抓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的办学思路,建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适应时展的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校实践教师是引导及传授学生实践能力,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力军[1]。因此,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应用型本科中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型大学的,又要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从社会需求,满足地方、行业对人才需求出发,构建既注重基础理论教学,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同时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体系,加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融合,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计算机类创新人才的基本保障。培养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也是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工作。 2 我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实验教师、部分兼职的理论课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组成,现有的队伍结构和能力结构难以适应新时期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具体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更新难以适应这种快速的发展和变化,实验教师的业务能力不能满足新平台、新技术的实验要求,急需进修提高。 第二,教师队伍中,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严重偏低,特别是青年教师,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程实践锻炼,因此,急需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第三,引入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不足,急需构建“双结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措施和途径 针对我校现有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工作。 3.1 积极开展调研,明确新时期计算机类实践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计算机信息系技术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知识更新很快,技术发展迅速,云计算,大数据新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适应这种技术快速发展和变化的要求。 人才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间接反映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变化,为了及时掌握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要求,我们对数十家有代表性的计算机类相关的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了这些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一些要求,其中,企业对于软件开发技术方面,软件架构设计和需求分析方面关注度较高,对于软件编程工具掌握JAVA语言排在了第一位。另外,在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的人才需求量在快速增加;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规范发展,软件测试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对于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应对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市场急需的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计算机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应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要求。 3.2 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上呈现整合为“一”的教师,即除了具备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条件外,还应具备相应年限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双师型”教师能够进行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想动手、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导学生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知识提升之路的能力;“双师型”教师应能够进行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是学校最根本的基础建设之一。 为了打造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学校层面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印发了“《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青年教师教学导师制暂行规定》的通知”、“《选派教职工出国(境)研修办法》”等,从教师职称晋升、工资待遇等方面鼓励教师提升素质和能力,特别是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提升实践能力。 计算机工程学院在学院层面也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具体包括: 第一,积极配合学校政策,安排教师参加校级的进修提高以及下企业锻炼。 第二,积极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去有实力雄厚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训,每年选派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新技术实训。 第三,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科研和开发项目,在项目研究和开发实践中提升实践能力。 第四,积极争取各级各类资源,建立先进的学科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为教师开展校内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 3.3 构建一支“双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这里所谓的“双结构”是指形成校内定岗的教师队伍和企业工程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的队伍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吸引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教学活动。 第二,聘请企业工程师作为产业教授,吸引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来学校开展兼职教学活动。 第三,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基地聘请高水平的企业工程师进行实践教学。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软件在本科生工具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以工科专业本科生课程《有限单元法》的教学为例,讨论了工具类课程教学特点。根据以往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提出短学时课程教学要点。基于理论与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出实例教学、层层深入、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达到让学生理论“听得懂”,软件“学得会”,实践中“用得了”软件的目的。 关键词:工具类课程有限单元法本科生教学实例教学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务实。工作经验往往成为一个单位选择职员的主要标准。但作为在校本科生,往往并不具备这一要求。为此,教育部制定新规定,要求所属高校大幅调整本科生的课程时间。简单地说,将原来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动手能力转变。以基础课程(如力学课程[1]~[3])为例, 目前本科生的课时量尚不如上世纪90年代相同专业本科生课程量的一半。此外,大部分工科专业都新增了工具类课程、增加工具类课程的学时。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本科生的就业。但另一方面,即不足之处是,后续研究生课程变得更加繁重,尤其以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为甚,以弥补本科期间基础不足的问题。本文以《有限单元法》[4]为例,讨论了此类课程在短学时情况下的教学难点和要点,以期抛砖引玉,为教学改革摸索新的方法。 随着当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研究规模的不断地提高,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成熟的场问题分析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如航空、航天、核工业、化工、建筑、机械等领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需求,本科生有必要进行该方面的理论学习及技能培养。这对于理论复杂、又无法单纯依靠理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科生尤为重要。比如,对于力学应用较多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1]、《结构力学》[2]、《弹性力学》[3]等各种基础力学理论之后,如何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他们要面临的困难。学习有限单元法及相关软件则是克服这一困难的捷径之一。 对于广大的本科生,特别是工科生,在他们踏入社会之前,仅教授他们理论知识而不指导他们高效地运用知识则无法满足工程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为此,学习有限单元法往往对于这些工科生的择业至关重要。 作者所在单位已为本科生开设《有限单元法》课程已近20年。尤其近几年,随着“985”和“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落实,我校配备大型计算设备并先后购置了多种大型、通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如ANSYS[5]、ABAQUS、ADINA。这为我校工科学生学习有限单元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近几年,笔者为水利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有限单元法这门课程。针对这两个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安排,有限单元法必须要安排在各种力学、数学[6]~[9]、计算机编程[10]、[11]等课程的学习之后,即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程度不够深入),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很难对实际问题准确建模分析)。同时,由于课时有限(28~32学时),因此教学方式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基础与未来需求展开。下面针对该门课程就这两个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特点和效果做分析。 2课程特点 2.1理论繁杂 有限单元法的理论则涉及到了数学方面的泛函分析(能量泛函及变分),微分方程理论(微分方程解答方法),计算方法(数值积分等),矩阵分析(刚度矩阵、应力矩阵、应变矩阵、总刚度矩阵及其逆矩阵等)、微积分(变形能积分计算、位移-应变之间的微分关系)等理论以及力学中的变形体理论(梁理论、平面问题、板壳问题或三维实体变形问题)等内容。其特点是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即使力学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2.2学时安排受限 与力学专业课程相比,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通常开设的专业课程相对较多。尤其在第三学年,学生往往需要学习各门与实际相关的应用类课程,而大四学生又往往面临着毕业设计、考研或就业等事情。因此,有限单元法的课程安排的时间十分有限,并且通常仅有30个课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在这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如何将有限元法的思想、主要概念讲清楚,而又能避免学生只会模仿,不会活用,甚至畏惧排斥这门课程,的确考验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仅理论部分花费的课时都需要30学时以上。没有那么多学时,就只好压缩这一部分的学时数(现将其压缩到10学时内)。这样做的后果之一是,学生通常很难清晰掌握理论、熟练运用理论,更难将其融会贯通。因此,理论分析部分的课时分配须有侧重点,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知识点有选择地深入讲解。否则,学生面临各种概念,拘泥于细节而忽视整体框架,并不利于后期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 此外,有限单元法课程教学与后期本科毕业设计相衔接较为有效。原因在于,大部分学生(基本不包括准备考研的学生,通常考研学生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大约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间)可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有限单元软件的操作练习中,并基于此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3注重应用 学习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工程实践中应用它。对于大部分工科专业的本科学生,毕业的选择大部分还是去工程单位就业。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之后,应具备较为清晰的有限单元分析思路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比如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并且,通过不断地加强此课程的理论学习后,在其后续工作中可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仅分配8~10学时用于纯理论讲解。在此过程中,我们给出整个有限单元分析过程的重要步骤并给出由此形成的分析框架。细节部分也仅讲述了节点、单元物理量的来源及特点、网格划分与总刚度矩阵的特点和计算量的关系等内容,至于更多理论细节仅一笔带过。许多内容被安排作为他们课后自学的作业。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以通用软件ANSYS作为讲解有限单元方法的工具。分析过程中则以典型结构为算例,结合算例讲解实际结构的模型化及采用有限单元方法分析时需要的相关理论。这就要求学生须将实际问题和所学理论结合到软件操作与应用中。 3教学特点与效果 针对以上课程特点,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有限单元教学可以在理论讲授之后通过软件的上机实验提高教学效果和深度。教学过程中考察教学效果有三点: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了。若70%以上的学生能达到上述三点,则表明教学效果良好。 3.1学习要求 3.1.1“听得懂” 根据课程安排,学生学习有限单元课程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编程基础。有限单元方法的基本求解思想是将原无穷维问题转化为求解节点解的有限维问题。把握这一概念展开教学过程中,抓住主要概念、提出重点细节概念、构建知识主线的逻辑推理,和重要知识点的强调反而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易于实现学生“听得懂”理论的目标。 “听得懂”并不只局限于理论教学部分。在讲解有限元软件的过程中,由于是英文界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如陌生词汇多、专业术语多,甚至许多专业术语的背后就是相关理论。因此,教学过程中,英文界面的翻译随时都要到位。学生随问教师随答。专业术语,如节点、关键点、约束、应力、材料模型等,也必须结合理论进行讲解。因此,在学习软件的过程中,对关键词和理论的反馈式学习极为重要。这种学习和专业软件培训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将理论知识与界面操作相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弥补理论学时不足的问题。否则,“听得懂”就很难保证,后期学生对软件的活学活用就更困难。 3.1.2“学得会” 上文已提到,除了理论部分困难外,学习ANSYS软件[12]要面临一个主要的困难是英文界面操作。自从上世纪90年代,各种国外CAE软件涌入国内市场,并应用于国内各个领域,以其优秀的功能及售后服务很快占据了市场主流。软件以英文界面为主。使得国内本科生在学习有限单元软件时,首先必须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商用有限单元软件中涉及到的英文又多为专业名词,甚至其中很多对应的中文名词也是在有限单元课程上才刚刚接触。以ANSYS为例,该软件有两个常用菜单,Main Menu和Utility Menu,涉及了逾千条操作,如果不能了解其中的大意,很难进行恰当操作。另外,ANSYS的帮助文件也为全英文。如果学生的理论没掌握,语言也有困难,则很难高效地学习这个软件。 克服英文障碍,除了要有一定的英文功底外,更重要的是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了解菜单是熟悉软件的第一步。只要不怕麻烦,在应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查询,就可以逐渐掌握。另外,在用APDL(ANSYS Parametric Design Language)编写的命令流文件中的命令也是由英文简写或首字母缩写而得,加强英文界面学习对程序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能提高学习理解程序的效率。学生应注意避免对命令的死记硬背,工作量大,枯燥且容易记错。 此外,教学过程中,操作主要通过ANSYS软件的上机实习得到掌握。在分析实例时,对结构的建模、求解和后处理要有相似性、典型性和易于重复等特点。让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增加学习兴趣,也就容易“学得会”。 我们在利用ANSYS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曾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授课:一种是按照有限单元分析的思路,列清步骤,逐个讲解相关操作。按照有限单元分析的思路,通常包括如下步骤:建模、划分网格、加载、求解和后处理等。即按照步骤,讲解菜单,操作按钮。这种方法思路比较有条理,也更加全面,不会因为实例的独特性而漏掉一些知识点。但这种方法每一环节信息量都比较大,容易使学生难于将各个步骤相串联。故这种方式更适合于多学时教学。 另一种是针对具体问题,按照一定步骤,逐步实现。为了加深学习效果,往往要讲解多个不同类型的算例(比如,桁架结构、框架结构、平面问题、板壳问题、三维问题、热结构等),通过每一个算例的相似操作思路,在几个算例的反复操作中体会共同点并掌握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第二种方式教学,其间穿插一些几何建模与网格划分技巧的讲解。 3.1.3“用得了” 学以致用在有限单元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始终起到指引作用。但在“用”之前,所学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普遍性这个看上去矛盾的前提。“针对性”无非是指专业限制,如水工、土木专业以结构变形为主,则流体、电磁部分的教学可先放弃。而普遍性则针对专业内的分析对象要具有普遍性,比如平面问题、板壳问题、杆系结构等。如果这些结构的建模分析方法掌握,它们之间的组合结构的分析就不难实现。学生在针对实际问题时,会主动寻找所需内容中的相关部分加以调整实施。因此,选择有代表性的算例很关键。 综合而言,算例选择的思路就是如何在互通的基础上达到最大程度的互异。内容应当由浅至深,第一个例子步骤尽量简单,可以使学生尽快入门并对软件产生兴趣。然后逐渐加强难度,丰富结构、材料和荷载类型。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互通性表现在对命令流的整理上,互异性表现在工程结构的差异上。但往往限于学时,教学过程中对命令流的整理只做简要介绍。要想提高操作效率,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动手操作。事实上,在目前的低学时下,我们也仅能让学生做到分析简单问题的程度,不涉及更复杂的建模、离散化、加载和求解等问题。通过对上述基本结构分析步骤及操作的学习,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在解决部分简单的实际问题是用得了这个软件。 3.2软件教学的授课形式 软件教学是这门课程教学的主体部分(大约占三分之二总学时)。因此,这关系到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在理论课程结束后(8~ 10学时),会专门用2个学时概述有限单元软件的研发概况。让学生了解到当前哪些软件被大量地应用于工业、科学研究中。简单罗列部分软件的优点、ANSYS软件的基本情况等。让学生了解到,工程设计领域对有限单元软件的需求状态。这有利于他们提高对后期择业的认识。 其次,在讲授ANSYS软件过程中,我们首先描述软件的基本框架、主菜单与主要功能选项。在讲授这些内容时,我们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 再次,我们在基于具体实例讲授软件操作时,同时使用投影仪(投放教师使用的计算机屏幕信息)和黑板。黑板主要用于把算例的模型、参数等主要信息固定放置在一侧,供学生随时查阅。讲授过程中黑板内容与操作结合,使得学生易于接受模型与操作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每次(2小时)授课会留出至少30分钟,让学生自己重复上述讲授内容。期间,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教师给于指导。 3.3学生分组讨论 对于初学者而言,在其理论基础尚未掌握的情况下学习软件操作,前期基本属于按部就班地模仿,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即将班级学生(30人)自由组合成3~4人的学习小组。在软件学习过程中,分别负责界面操作、笔记和错误提醒等任务。最初,在我们没有分组前,每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当学习内容略复杂时,往往出现部分学生跟不上(找不到相应界面和菜单选项)的现象。教师只好再重复一遍。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学效率大幅下降,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无法体现。分组后,在我们授课过程中,小组成员同时听讲,但重点是完成自己的任务。待讲授完毕后,他们相互讨论,轮流学习笔记与操作。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此外,分组讨论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他们协作完成一个小课题。该课题由教师给出。不同小组课题的内容、参数等不同。小组成员通过讨论确定方案,最终完成课题。最终,小组成员交一份相同的课题分析报告作为他们对这门课程的最终答卷。 3.4教与学的互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非常重要。尽管这对所有课程都是重要的。但就这门课程而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除了在上机实习过程中进行。另外,教师还可制作视频演示课件,将这些教学资料(视频,源程序)上传至校园专用FTP服务器供学生使用。这将方便学生深层次学习、自主实践。课后,学生可以通过E_mail随时提问讨论。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过程中,除了学生获得知识、解决疑问,教师也能从学生的问题中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知识薄弱点,进而调整进度,注意难点讲解。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专业特点等不断地调整讲授方案,学生的总体反映良好。尤其在近几年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中,有限单元软件被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为完成毕业设计工具。这表明,通过该软件的学习,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结论 通过分析有限单元法的课程特点,讨论了教学要点。在借助ANSYS软件为本科生讲授有限单元法的过程中,强调听得懂基本理论框架和软件操作及界面介绍、学得会基本理论和软件操作、最终在实践中用得了软件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综合学习这门工具课程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同时,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教学效果,且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近几年来,使用有限单元软件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不断地增加,表明该工具类课程正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咸阳712100)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协同创新的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 基于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创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平台”,引进国际水准的计算机产业技术和知识。 关键词 协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一种,学位为专业学士,应用型本科与普通本科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全日制本科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现场工程师或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基本任务的本科专业教育。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目前,在国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生产方式逐渐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制造业进行“庞大存量”的转型之后,人才需求层次明显提高。中国企业正逐步转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获取市场,这需要建立结构合理、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计算机产业是一个智力密集型产业。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大量属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对于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十分渴求。但在这些企业中,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数有限,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往往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开发维护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培养市场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已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现实问题。 二、人才定位 (一)与普通本科专业的区别 普通本科计算机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的高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计算机学科体系为主线,着眼点是“基础、系统、学术”,面向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生产企业的研发部门。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相关岗位需求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计算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计算机工程技术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强化工程实践解决问题能力,着眼点是“岗位、应用、工程”,主要面向技术密集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 (二)与高职专业的区别 高职院校根据其职业岗位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构建理论基础,重在使学生掌握实用技术并熟悉相关规范;而应用型本科适应面较宽,适应层次较高,要求理论基础相对宽厚。高职院校主要使学生具备技能性的实践能力,重在常规操作,即运用成熟技术,按既定规范操作,强调熟练性、规范性;应用型本科重视系统的专业思维训练,培养技术性的实践能力,重在非常规操作,即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一般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尤其是大量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则主要培养技术密集产业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并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管理者、组织者等任务,其毕业生要求是职业素质更好,理论基础更厚,技术水平更高,应用能力更强,适应岗位更多,职业潜力更大。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一)构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应突破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这一主题,将课程与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应用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性、应用性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专业的实际目标,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拓展培养对象的就业面(适应性)[1],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 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指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模块化,并按照职位岗位工作过程以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明确每个能力模块所对应的课程,在消化吸收企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学习情境。突出工程领域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培养,强调掌握计算机工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及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注重发展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课程都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进行整体设计,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建设主干专业和拓展专业(方向)相结合的复合专业学习平台,按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专业能力、职业变迁能力、社会普适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图1为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开设情况,围绕工学必备能力、软件开发设计能力、软件工程管理能力、基础运维能力和拓展复合能力培养设置课程。 (二)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办学目标确定上,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教学内容,通过和国际主流IT企业合作,构建校企合作战略平台,进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环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组建优质师资队伍,进行高标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2]。 确立“紧跟技术发展,瞄准业内主流”的指导思想,以搭建“持续双赢”的校企战略合作平台为基础,在“专业办学方向(目标)的确定、专业办学条件(环境)的建设和教学组织方式(手段)的探索”三个层面,立体交叉、整体推进,全面践行“政校企行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所示[3]。 (三)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平台 一是与企业协同合作。进一步加强校企深度融合,针对应用型本科生源较好、学生基本素质较高的特点,改革校企合作模式,引进全球知名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项目开发、参与大赛、技能认证等方面,积极开展对外科技服务与开发,推进“产学研”相结合,锻炼师资队伍。共建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谋求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等多方面合作。 二是国际化协同合作。借鉴国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经验,将世界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体验国际水准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了解顶级计算机企业运营模式。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借鉴其成功经验,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是“政、校、企、行”四方协同联动。加深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四方的协同联动,深度进行合作,打造好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撑平台。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三元互动”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根据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要求,提出能力本位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三元互动;多层次;实践教学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是对德国“双元制”(学校+企业)本土化的一种吸收与创新,增加了“专业培训机构”这个衔接环节,是一种基于就业驱动的学位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有分工、有合作,“三元”相互渗透的专向性培养模式,实现的是“6(学校理论学习)+1(专业培训机构项目实训)+1(IT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分段式教育[1]。学校理论学习阶段的“6”(学期)主要完成专业全部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教学;专业培训机构项目实训阶段的“1”(学期)是根据IT企业的人才需求,以项目为引擎实施的针对计算机某一专业方向知识的专向化教学;IT企业顶岗实习阶段的“1”(学期)是前移企业员工培训环节、促进学生适应企业环境、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阶段。实现“三元”共赢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中构建科学、合理、可行、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基础。 1、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指出,要“加强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相对滞后,学科教育与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普遍存在脱节现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1)学科型师资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高校教师岗位的,即所谓的学科型师资。具有工程背景或工程能力较强教师的严重缺乏,再加上地方本科院校在财力和地域等方面受到的限制,使得绝大部分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普遍存在思想观念不适应、知识技能结构不适应、教学方法不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难以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 2)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难以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 实践教学以课程实验为主,仅限于满足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实验内容基本稳定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很少有综合I生和设计性实验,更鲜见开放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成绩的评定以实验报告而不是以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作为依据;实验设备更新速度慢,很少使用正版软件,严重滞后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现实。 3)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难以适应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的要求。 课程实验均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三大实习(认知、生产、毕业)中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业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IT企业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基于“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教育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工程、管理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的地位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需要,反映计算机技术发展现实和IT企业生产与管理实际,促使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企业基本运作与管理的基本知识,还要适合工程需要,强化教学内容使其与科研、工程和企业生产实际运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符合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由此可见,构建一个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三元互动”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体现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关键所在。 2.1 实施“三元互动”,确立实践教学新模式 “三元互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企业,即专业培训机构和下游IT企业。专业培训机构参与兴趣很高,而下游IT企业则不然。学校必须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困难、需求和利益,聘请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参与专业管理和建设工作,安排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利用学校资源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不仅可以提升IT企业的参与意识,还可提高学校专业的知名度。 1)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本专业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新途径,为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长期以来,学校传统的学科型师资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缺少工程应用背景,而聘请的企业专家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知识面较窄、理论功底不强,两者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不足。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教师输送到企业参观、培训甚至挂职,将IT企业的生产和研发等实践岗位作为提升教师工程应用能力的重要阵地;引进企业专家来校开讲座、讲授理论课或承担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教学任务,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储备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专业技能双重素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通过IT企业的深度参与,建立一批数量稳定、专业水平颇高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构建实习、就业一体的长效机制。 很多情况下,校外实训实习都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环境与条件。企业基本不得益使得企业的参与度不高,从而导致学生在校外的实训实习基本以参观为主,只是简单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基于“三元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安排经过双向选择的学生到企业进一步实训实习;学生则要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真正掌握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和工作经验,完成学校到生产岗位的过渡。这实际上是将企业员工培训时间前移,既节省学生和企业的时间成本,又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还完成了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学任务。基于“三元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还要求校外实践基地的数量要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人脉”作用。 2.2 强化能力本位思想,构造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融会贯通和交叉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校内实践环节都是按照理论课程设置实验,教学内容只局限于单门理论课程以及基本的技能训练,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得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突出层次感。这些都已经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障碍。 1)搭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 我们应该立足校内资源,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更新与完善计算机类专业实验教学软硬件系统平台,尽可能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实验平台,这样既能满足课程实验的需要,又能满足更新实验内容和设计新实验项目的需要,并以此打造基础实践平台、综合实践平台和创新平台,形成层次分明、逐步递进、鼓励创新研究的实践教学平台。 ①基础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低年级学生,是通过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程基本原理、锻炼实践动手基本能力的实践平台,要求学生在“学中做”。 ②综合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2~3年级的学生,是通过建设信息技术及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来配置一定数量的案例库,打造跨学科、跨专业且能够综合或融合一门以上课程知识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乃至其他专业或学科知识的工程能力,要求学生在“做中学”。 ③创新实践平台主要针对本科3~4年级学生,是通过大学生创新基地和创业实验室的建设,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横向科研课题、实施大学生创业孵化,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在“做中思”。 这种阶梯状循序渐进的过程,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学习的各个阶段,实现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培训与创新研究思维培养的有机结合。 2)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体系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5个层次。 ①认知实习是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IT企业等社会组织参观、考察并听取企业管理人员的专题讲座以及承担一些具体事务,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运行模式。 ②课程实验是围绕某一门理论课程设置的课内实验或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独立实验课程,是针对理论课程教学知识点设计的,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引发深入思考,既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又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③课程设计是综合与多门课程相关的实验,形成具有综合性、设计性特点的实验,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独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 ④毕业设计是实践课程体系中综合性最强的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独立设计、团队协作和问题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学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⑤毕业实习是面向就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切身体会项目设计与开发方法,适应IT企业的工作环境,熟悉工作岗位和业务。 这种连贯性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了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内容、技术水平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系统性、系列性、完整性原则与要求。 3)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 针对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次。 ①第1个层次主要针对所有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等实践资源,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通过该层次的实践教学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分析方法,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素质。 ②第2个层次针对大部分学生,在利用校内实践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IT企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培养学生探索科技的精神。 ③第3个层次针对少部分学生,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教授和博士工作室等实验开发条件,引导学生组建兴趣小组、进行科学研究或在教师的带领下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活动,培养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这种分层次、分类别的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利用实践教学有效地推进个人发展。 4)实施就业驱动的专向性实践教学。 开发利用社会资源,推行市场导向、项目引领的实训实习体系,是“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该模式采取学生自愿参与原则,学校、专业培训机构和IT企业协同配合,明确权利义务,使得多方共赢。 ①“三元”共同制订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主讲由专业培训机构的资深讲师和IT企业的资深工程师担任,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训,并与专业培训机构的助理讲师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工作。 ②“三元”共同提炼企业和教师横向课题作为实际项目,结合专业方向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经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后进行课程置换。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既要进行理论教学,又要协同专业培训机构的讲师和IT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实践训练,促使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并逐步进入准工作状态。 ③学校专任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下游IT企业,专任教师协同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指导学生在IT企业的实际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 ④学校专任教师根据IT企业实际项目选定部分项目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课题,并按公司及学校要求安排毕业设计课题进度,按用户需求提出所作课题的要求,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 完成专向性实践教学的学生可在实习的IT企业就业。这种专向性实践教学为学校提供了天然的实训实习基地,为企业解决了“适销对路”的人才需求问题,为学生创造了零距离的就业机会。 3、结语 自2006年以来,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通过搭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环境,较好地发挥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12年,学院开始实施“三元互动”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引入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专业培训机构”,确立了Java、a斗等专业教学方向,教师、学生、培训机构及IT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从目前的实训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横向课题的科研任务,数10名学生在全国信息安全竞赛、全国程序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大奖,有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始创业,而更多的学生已经被下游IT企业看中,很多低年级的本科生也表达了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学习的意愿。 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讨和解决,如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评价、专向性教学方向的选择与调整、学校之外的“二元”选择问题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研究与实践,共同改进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新兴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公选课教学改革思考 摘 要 新兴本科院校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其开设的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的意见,以期在现有的有限的资源基础上提高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计算机 选修课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1 新兴本科院校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现状 1.1 计算机类相关课程开设数量较少 新兴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师重点精力都集中在本专业建设及计算基础教学方面,对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不够重视,因此相关课程开设数量非常有限。这使得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扩展的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从而出现了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程爆满且选课困难的局面。 1.2 教学内容不合理 教学内容不合理是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设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相差无几。作为没有学科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很多知识显得晦涩难懂,难以吸收。(2)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为规范教学,多数课程的教学都是尽可能地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来进行的。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们更关心的是新的技术和方法如何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陈旧的知识对学生毫无吸引力,从而导致了学生兴趣缺失。(3)过于依赖书本。有的课程内容虽然是学生所需要的,但是由于学生对中规中矩、照本宣科的专业性课程抵触情绪较大,和他们对公共选修课的期望背道而驰,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3 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是现有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一个通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课时数少、教学条件等的限制、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老套以及不能和专业应用相对接等。 2 教学内容研究 虽然每所本科院校都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授课的重点在于Word、Excel、PPT等相关办公软件的操作应用。而仅仅这些知识是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计算机相关问题的。多数新兴本科院校为保证招生数量,生源以西部和偏远地区居多,这些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较低,由于入学之前接触计算机较少,因此相关技术自学能力较差。基于上述原因,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慎重选择。 2.1 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普及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操作系统认识与维护、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和Internet使用基本常识等,这是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基础。 2.2 校园网的使用及简单网络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 校园网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很好地掌握校园网络的基本架构和组成,以及校园内网共享资源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公共选修课程中,可将校园网络的相关知识进行引导式讲授。内容包括校园的网络拓扑结构、校园网络使用现状、局域网的基本架构及组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校内课程资源平台、FTP软件共享资源平台、数字图书馆资源平台、数字校园一卡通平台等使用方法和技巧。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学校各类共享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2.3 信息安全基本常识 Internet发展至今,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位网络用户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开设信息安全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及相关技能,将对学生个人信息安全及校园网络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考虑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没有相关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可以从安全类软件使用方法、网络安全基本常识、手机上网安全、个人敏感信息保护和常见网络病毒攻击原理及防范方法等方面进行知识传播和普及。 3 教学方法研究 3.1 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 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共选修课,因此对于该课程总是充满期待。如果按照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授课模式开课,是很多非机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接受的,因为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支撑,有的知识他们很难理解,这将在心理上给学生以巨大的打击。故而要成功地开设公共选修课,就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将晦涩难懂的原理和技术,与贴近学生生活的人和事联系起来,深入浅出,用风趣幽默的方法讲述出来。 3.2 注重引导式讲解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让人始料不及。如果想在有限的课时中,将全部的知识和技术讲授给学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每一个问题。要很好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引导式讲解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授课时应以案例方式为宜,多做操作和演示。直观地操作和演示解决各种计算机应用问题的全过程,将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计算机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判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留出新的问题进行课后思考和解决。反复多次引导之后,能够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 3.3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 建立课程资源平台是很多高校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开放的平台能够将课件、视频、文档等各种电子资源进行共享,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论坛或留言板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课外讨论的空间。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建立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小结 计算机类公共选修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作为新兴的本科院校在这方面依然有诸多不足。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集合学校自身情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升课程的实际效果,可行性强,值得在同类高校普遍推广。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 摘 要:文中介绍了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研究,主要从核心能力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素质拓展体系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该培养模式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能力;计算机 0 引 言 我国本科生完成学业的标准是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标准,忽视了专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因而导致各层次的本科大学都是一个标准。但现实并非如此,社会的行业与企事业单位各自有相应的衡量专业人才的标准。因而,对于高校来说,结合学科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厘定专业的核心能力来提升大学生的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学术型大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无论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师资选择,都将实践性和应用性贯穿始终。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的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开设大量突出实践应用的课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一类学科,该专业学生不仅要具有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想。作为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明确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专业核心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支撑,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强有力保障。 1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提炼 大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也具备类似特性:第一,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具有内在性。每个专业的学生必定要掌握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其从事专业工作的全过程,这种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其专业工作的成败;第二,大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要具有延展性。在校期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种或某几种现阶段比较专而实用的技术,但对应的面不广,这就不能算专业核心能力。也就是说专业核心能力可以确保学生能在专业的不同层次和方向找到其合适的位置;第三,专业核心能力还应具有独特性。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分别为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和学校办学特色。从这三方面考虑确定的专业核心能力使得竞争者无法模仿或模仿代价高昂,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本校作为一所金融特色鲜明的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为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核心能力构建的过程中,以京津冀地区为调研中心,通过走访多家金融机构,深入了解金融机构对IT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通过走访多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全国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等各种会议,了解计算机服务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计算机技术需求;走访软件开发及软件测试等IT企业和金融服务提供商,确定在软件服务行业所需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跟踪走访毕业生,分析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了解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优势,凝练本专业特色为“IT+金融”,明确本专业的专业能力为计算机编程能力、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硬件系统分析能力、金融信息安全技能、金融软件应用能力、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金融行业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行业软件测试能力。 2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 2.1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依托学校行业优势,结合学校办学特色,紧密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学习计算机理论和专业技术,熟悉金融、会计的基本知识及业务流程,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具有基本的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较强的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金融软件测试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解决金融领域信息应用问题,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良好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具备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金融、会计基础知识及金融业务流程规范知识;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应用技术;掌握金融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基础知识。 (2)能力要求: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又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为具有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境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高的情商;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职业适应能力;具有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计算机系统维护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为具有计算机编程能力;具有算法分析与应用能力;具有硬件系统分析能力;具有金融信息安全技能;具有金融软件应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具有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软件测试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具有金融软件开发与实施能力及金融软件测试能力。 (3)素质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紧跟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的国际视野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2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过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专家论证,在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细分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路线图,并构建以“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能力培养体系,以期能真正达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为实现基本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专业导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课外拓展教育。 为实现专业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面向对象高级编程、离散结构、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信息安全技术、金融市场与机构、会计学、银行业务综合实训、网络数据库应用、企业级项目开发、C/S项目实训、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综合实训、B/S项目实训、软件工程、项目综合实训。 为实现专业拓展能力培养构建课程群,包括金融业务软件设计、云计算与应用、移动金融应用开发、网络操作系统应用、金融软件测试。 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课内实验、实践课、专业实训课的实践课程体系,并结合校外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以及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学科竞赛的形式,形成课上课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大实训平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2.3 开展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按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优势,紧密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 (1)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秉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第一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运用“任务驱动、结果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研讨法、启发式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针对不同教学环境,灵活应用这几种方法,达到互相取长补短的目的。 (3)依托金融特色案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教学软硬件资源,以验证型、综合型和设计型金融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带+练”的方式带领学生分析案例、练习案例,培养学生“认真听、仔细看、积极练、勤思考”的学习方式。将所涉及的知识点分散到多个验证型案例中,并在综合型案例中体现整门课程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最后在设计型案例中引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点的同时自学并扩充前沿技术。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边听边看边练边思,既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注重以贴近学生生活的金融案例为切入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支付宝、微信红包、P2P网贷平台、学生众筹、滴滴打车、美团等特色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 (5)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实现学生与企业、行业零对接。依托学校金融特色,充分挖掘行业资源,发挥行业优势,为学生打造实战平台。聘请行业专家为专业指导教师,并参与授课、开展讲座、指导学生参赛以及指导毕业设计等人才培养过程,此外,还安排学生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参加校外专业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实现与行业、企业对接。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课程资源全部放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学生账号登录后,能够查看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外,还可以查看教师布置的实验,并能够按要求提交实验报告和实验结果,查看教师的评定成绩及反馈。教师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课程的大纲、计划、授课说明书、课件、视频及教学案例的基本资源的上传,同时可以完成对学生的实验下发、实验报告收集以及实验成绩评定的功能,此外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 (7)积极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任课教师将学习资料提前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以小组协作的形式,采用学生课前学习,课上学生讲,或老师提问题学生讨论,或学生问问题教师解答,或设置游戏环节及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课下学生复习、交流、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8)课程考核加强学生过程评价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同时,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通过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开发具有一定实用性项目,最终以提交设计作品和设计报告并参加答辩的形式完成考核。这种考核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档撰写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4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素质拓展体系 专业核心能力不是狭窄的“技术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相适应的良好的综合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以及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 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素质拓展体系将第一课堂和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课程设计大赛、宿舍文化微视频大赛、指法大赛以及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挑战杯大赛等;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此外,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或者横向课题研发,并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2.5 构建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掌握了本专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因此,通过选派教师在企业一线挂职、鼓励教师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等不同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对老师们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能够将课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真正落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3 结 语 财经类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方式突出“IT+金融”的培养特色,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下与线上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对接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后序将继续研究如何有效的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初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计算机人才培养要求,存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MCLA模式;协作学习;计算机人才培养 0 引言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而且将长期影响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地方本科院校选择和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实力,从学科、专业、课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不懈的改革和建设,进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类型主要有学术研究型、应用开发型、技术转化型和技能操作型四种,其中的应用开发型人才主要由一般本科院校培养,这类人才主要从事将计算机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并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计算机应用开发型人才需求面广量大,是其他类型人才所不能代替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经验积累“举一反三”,能通过大学期间训练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持续学习,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从而创造性地解决工作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1 国内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_,软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但一方面是很多软件专业毕业生仍找不到工作,而另一方面是软件人才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软件企业选不到满意的人。软件企业欢迎的是具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同时具有实践经验的软件技术人员。而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其它的能力培养并不重视,特别是业界所急的工程实践能力。 目前社会上出现大量的继续教育机构,专门为企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熟悉就业单位的生产模式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门人才,从中获得高额利益。这些机构的绝大部分生源来自高校的高年级学生。一个从正规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竟然需要经过一个没有稳定师资和固定实验基地和场所的社会机构“再培养”才能被社会承认。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也就是目前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脱离了社会需求的实际,轻视了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实习内容和方法没有进行彻底的改革。 相当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的欢迎,原因很简单:他们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高职院校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他们认真思考了社会的需求,吸收了国外的成功经验。但由于这个层次的学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从而决定了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技术性工人。这里可以给我们一个思考,为什么本科学生的培养就不能吸取高职和社会办学的经验,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呢? 2 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即学习团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在一起学习和工作。协作学习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目标。将这种学习模式应用在教学中,则是在教师指导下,按照已定的教学目标,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为目标,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交流、共同讨论、共同评价、共同建构,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参与下开展教学活动。 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主要优势在于,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协调学生个体差异,取得较为理想的实际教学效果。将“协作学习”理论用于计算机类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原因有以下几点。 (1)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人的社会属性也越来越彰显。尤其是在IT行业,由一个人完成整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以及后期维护工作已不再可能,往往是由项目团队的各个成员一起来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共同来实施。此时特别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事实上,各大IT企业招聘人才的考核标准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团队协作精神。 (2)国外大学对于“协作学习”理论在计算机人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他们提倡在平时的课程作业和实验教学中以小组(group)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开发,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与人的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 3 基于榜样的学习方式MCLA MCLA是Mode Centered Learning Architecture(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的简称,它是印度NIT公司提出的一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MCLA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侧重培养实际应用技能的教学模式。整个学习过程由许多小的教学循环组成,每个教学循环的流程为:根据业界中典型应用建立案例模型教师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构造与前者类似的问题模型-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解决-学生完成的独立实践-学生最终获得解决该类方法的能力。 MCLA方法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理论,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融合。MCLA方法指导下的教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掌握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以具体案例来驱动教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强调自主学习,提倡情境教学,以便使学生在“学习― 实践_ 提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由于MCLA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解决问题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知识的掌握并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技能。 4 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结合 在此,提出将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有机的将“协作学习”理论同MCLA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二者都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注重知识的建构和协同工作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对于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有如下好处。 (1)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对接”为根本切入点,全面构建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计算机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为支撑,融合学科属性和现实需求,集合计算机教育要素,整合计算机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2)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MCLA教学模式、“协作学习”理论,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将教、学主体区分开来,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与知识的建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注重实践教学的引导,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通过MCLA学习过程的循环以及“协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参与意识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到一个突出的地位,强调作为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结合中国经济的转型,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一嬗变所提出的对新时期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将MCLA教学模式同“协作学习”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4)注重实践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突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践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反作用于创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建立强有力的实践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因此,以建构主义、过程学习、开放式协作学习、反思性学习等教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基于MCLA模式与协作学习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强调和关注学生个体的知识创新和学习行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出既具有宽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将推动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正逐渐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很多工作岗位都需要大量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作者。但是在传统的育人环境里,由于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高校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真实、可靠的职业环境,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的实训。于是,高校毕业生就缺少足够的岗位技能训练,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陌生和茫然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类专业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学生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就无法适应将来的工作。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方式,可以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高校在新形势下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校企协同育人 近年来,很多单位和企业对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发展情况给予反馈,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都是通过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再次进行良好的工作培训和技能培养之后开始工作的。其中还包括“985”在内的高校,很多学生在学校中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参加工作时遇到计算机实际操作问题,就很容易暴露他们的不足。所以,本文探讨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分析当前比较流行的校企合作形式,提出关于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课题。 一、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培养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高等教育一般都是以市场的导向为最终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针对具体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例如,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还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于在未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二、校企协作过程中的主要思路 目前,我国的企业对于高校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还缺乏一定的积极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具体需求。想要改善现阶段的校企合作情况,吸引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环节,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观念,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切实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要以高校为载体、以企业为导向,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的规律,结合市场需求,通过高校良好的教学方式,以及与企业之间人才、知识的交换,来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样能够保证企业在吸收人才的时候寻找到最佳切入点,利用良好的运行机制,合理解决“企业参与到校园教育中,共同育人”的基本问题,最终实现良好的校企育人合作机制。 三、人才培养的模式设计 我国的高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更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最终的任务和目标,所以高校还需要面向市场和企业,把企业对毕业生的具体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导向。 1.按照市场导向改进教学方式 校企协同育人是保证校企良好合作的主要桥梁,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高校调整和优化原有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以市场发展方向为最终导向。由此可见,我国高校需要按照企业的需求,合理改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在上学期间能够按照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面对企业提出的相关要求,教师还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为企业培养人才 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刚入校时都存在着基础差异,所以高校应该在前期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良好的培训。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合理选择校企合作的有效教学方式,并且按照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以及专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分类分层的教学。同时,这种情况也非常有利于老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易有别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之后的工作路途更加平坦。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提出校企协同育人的方法,积极推动学校和企业深入有效地合作,为在校学生创造更有利的成长条件,使在校学生都能够提前接受企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同时,高校还需要和企业共同建立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结合高校扎实的基础教育,又能够有效培养出市场中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计算机类本科论文: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探讨 摘要:计算机类相关专业是当前国际国内的前沿专业,创新领域也很多,该类专业的本科生有很多机会参与创新活动。该文对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本科生;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学科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因此,高质量地培养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极其重要。高质量地培养,除了传授给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于向未知领域挑战的意识,是一种勇于探索、勤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和意愿,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可能产生创新思想,结合创新能力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后,还必须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本科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途径主要是申请专利、发表科技论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参加科技竞赛等,其中参加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也符合本科阶段学生的知识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在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培养方法。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主要是工科专业,但是与其他的理科专业不同,计算机类专业是前沿学科,学生需要掌握较好的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该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计算机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很多问题,因此需要计算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抽象与建模能力。而在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是国内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教学方式方法问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传授式教学,也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该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不足。首先是计算机专业课的老师基本上都用PPT教课,如果PPT做得好,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否则会使得学生厌听厌学。而实际上,目前很多老师讲课用PPT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计算机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工科课程,对于这些专业课来说,课堂上“填鸭式”教学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课程知识。上述问题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无法提出自己对课程知识的看法,教师也不能提出需要学生思考的专业问题,这就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二:创新自信不足。由于对计算机专业课学习和理解不足,数学基础不扎实,对创新的理解不到位,认为创新是一项深奥且复杂的活动,以目前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创新能力要求。这一认识误区使得很多学生不敢走出创新的第一步,不敢于面对各项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也就无法接触到学生阶段的创新需求和问题。 问题三:创新渠道不清。对参与创新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参加,参加何种活动属于创新活动。由于很多学校创造创新类科技活动的条件有较大的局限,尤其是计算机类的很多创新类科技竞赛经常有新赛事和新知识加入,如果不及时了解和更新,难以及时跟踪创新渠道。而且很多学生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对现有条件的依赖性高,缺乏向知识基础和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同学请教的勇气,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问题四:创新毅力不够。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甚至有些枯燥,它不仅仅是一个纯智力过程,还需要投入体力和情感,培养自己的兴趣,而这一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探索。根据我们对学生在参与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观察和了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创新所需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但很多学生遇到一点困难之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惰性开始起作用。学生能够意识到参与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很容易放弃。 2 培养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近些年的创新活动参与和取得成绩情况,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的思路。 针对创新意识缺乏问题,可以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着手:1)在教材选择、课堂授课方式、综合实践实验、专业课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启发式、探究式、座谈式、讲座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加课程实验与实践学时,并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提问。2)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在课件中增加动画和其他形象易懂的内容。3)对于高年级学生,重点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主讲教师制,与现场兼职教师配合。4)采用研究生助教制度,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辅导、实践课程指导,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及时得到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解决:1)建立“导师制”培养模式。每年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入学新生中,按要求通过报名、笔试、面试等综合考评程序,选拔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高、求知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学生实行“一对一”导师负责制和考核淘汰滚动机制。2)建立ACM班培养方法。采用选拨-考核-淘汰机制,探索和制定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课程置换体系,在兴趣小组成立、ACM竞赛场地提供和ACM系列课程设置等方面给予支持。3)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计算机科技文化艺术节、学术沙龙、专家教授讲座等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针对创新渠道和条件保障的问题,首先需要学生管理人员和老师重视。由于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经常有新的技术和理论出现,同时原有的一些技术会过时,所以相应的针对信息领域的科技活动也会经常变化。学生在校主要以学习课本知识和对应的实践知识为主,对计算机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更新的理解和掌握方面比较滞后,所以老师和学生管理者应该成为创新渠道的提供者,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和创新项目的指引者,提供参赛设备、场地和知识辅导的保障者。其次是学生本身应该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员组织能力。通过信息获取,可以尽可能早地获取创新活动信息,并今早准备;通过人员组织和协调,可以把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队,让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以更高的质量完成创新活动。 3 总结 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往年计算机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尤其是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在工作或科研领域取得的成绩要比其他学生更好。因此,重视计算机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探索高质量的培养方法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把握地方特色 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日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社会的需要,学校财务管理专业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从塔里木大学的地理位置、生源特点、就业趋势等出发,结合新疆经济的发展趋势,探索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基于应用型转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摘 要 目前,应用型转型的不断推进,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最直接体现其应用型的就是课程体系。鉴于此,本文将充分结合应用型转型这一背景,重新明确该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试图探索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地方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 财务管理 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指引和推动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成为我国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目前,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着如何有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问题,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与挑战,依照教育教学规律,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成果与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应用型转型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试图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增强专业实务性、应用性,着力培养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地方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基于应用型转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思考的背景 1.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切合 高等教育在全球竞争力排名前列的国家基本呈现“二八结构”,即20%学术型教育,80%的技术技能教育。我国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将其定位于学术研究型,而毕业生大多数选择了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实务性工作,少数毕业生去往科研院所等继续开展研究性工作,其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毕业生实际选择的工作性质有相违背,致使其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能完全切合,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难的问题越发凸显。究其原因,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没能明确地界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将其定位为着力培养能在企业、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等从事财务管理、会计及金融服务相关工作的人才,没能清晰地将其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分,致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具有突出的专业核心技能。因此,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充分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重新明确财展芾碜ㄒ等瞬排嘌目标,并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促进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充分就业的同时,推动区域、地方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1.2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度相关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知识与技术创新作为两大主要动力因素,都与高等教育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密切相关。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应当更加贴近社会需要,进而才能充分利用先进知识,结合技术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同时促使经济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效果是高等教育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在动力。因此,区域经济应当与高等教育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均衡发展。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然而也存在人才数量、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内在矛盾,特别地,自扩招以来,更多的关注人才培养的数量,而忽视了人才培养的结构与质量,没能较好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下人才市场需求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的专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经济结构不完全匹配。这就表明高等教育应当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立足产业结构升级,全面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3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的深入调整将为解决新增劳动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趋势浪潮的冲击下,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各专业人才难以适应这一变化对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也不例外,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没能及时随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做出相应调整,致使其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必然导致了失业与职位空缺矛盾的产生。由此可见,加快财务管理专业调整势在必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伴随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进行优化调整。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应当充分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商业经营模式的升级,为解决新增劳动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障。 2 基于应用型转型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社会急需大量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结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大多数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类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实务工作,较少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应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即坚持“宽、厚、强、高、熟”的原则,培养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职业素养,熟悉会计法律法规、金融政策方针,掌握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财务筹资、投资和财务分析与预测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与创业精神,能在中小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证券投资机构、政府部门及非营利组织机构等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基于应用型转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的产物,应当结合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实体经济发展,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侧重学生财务理论与分析工具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其财务决策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应用型转型背景下,按照“理论支撑,能力本位,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根据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掌握必须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应进一步掌握经济、管理、金融、法律、计算机等有关的知识,以增强对经济环境的预测能力和客户经营状况分析能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结合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三层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见图1)。 (1)构建应用型人才“基本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基本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应当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辅以部分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其综合性较强,其培养的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塑造,也将促进其心理承受和自我控制能力、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只有具备了以上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课程设置上必须相对应的开设政治理论、哲学类、计算机、英语等课程。考虑到财会人员还经常与银行、税务、财政等行业或业务主管部门频繁交往,财会人员的沟通能力和个人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和影响了企业形象。因此,本专业在构建以“基本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时,也可设置法律基础、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课程。 (2)构建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包括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可设置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课程构成专业基础课程,如: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下转第79页)(上接第57页)观经济学、金融学、基础会计、统计学等,以保证学生专业基础教育。这类课程的设置应尽量实现与其它工管类相关学科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为后续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方向奠定基础。本专业学生应当全面系统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具有从事相关工作所需的核心技能,可开设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原理、投资学、中级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原理,具有财务分析和预测、融投资业务、成本核算与控制及财务税务处理等专业核心技能。 (3)构建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置应以专业选修课程为核心,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了解财务管理研究前沿动态,主要包括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财务管理模拟实验、资产评估等课程。从整个宏观的角度,财务管理是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其运营流程涉及资本的投资、筹资及运营管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使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得到和谐的统一,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此外,在课外可组织开展创新活动,如模拟企业经营等各种技能大赛,推动财务管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增强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4 结束语 当前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不断深入,财务管理专业只有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的不断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的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当前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 摘 要:我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是一门开设较早的学科,在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对于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发展这么多年来,体系存在着落后时展的状况,所以本文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研究,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 课程设置 问题解决 谈起财务管理专业,外界都只是想起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报表的制作和审核,但其实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财务报表的制作和审核,还包括着税收申报和风险管理等。而相比于其他方面,风险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更加凸显出其重要性。而对于一门财务管理学科来说,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从而使得资本效益最大化。当前,财务管理专业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这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重点,但在这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频繁,企业与企业在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不断的完善技术和产品的缺陷,同时对于企业内部管理在市场竞争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财务管理专业的开设,是我国政府考虑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需要大量的专业的人才,能够在我国各个行业的财务岗位中充分发挥有效作用,降低我国由于财务管理的不规范或财务风险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金融领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在风险控制上要求较为严格,一般而言金融涉及到的财务问题较多,容易在涉及多方的问题上出现无法控制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了金融的健康发展,所以金融领域对于我国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较为强烈。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在专业素质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培训,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种实际操作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实际技术的操作,熟练掌握这方面的能力,从而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独立掌握财务管理方面技能,拥有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理论要求也较高,在面对经济形势和问题中能够有自身的冷静判断,不仅是需要严谨缜密的思维,还需要能够独立的决断力。由于经济发展中,各种财务问题错综复杂,没有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很难以驾驭财务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容易引发各种问题。通过确定好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根据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特色要求,从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中教授的知识存在着时滞性 财务管理专业由于不仅仅包括财务方面的应用知识,还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的知R,所以财务管理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更新要求比较强烈,需要能够与时代的发展联系紧密。尤其是在财务管理专业涉及金融和会计等方面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局限于课本教学的方式,将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存在着严重滞后性。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所以包括的科目较多,不仅包括财务方面的知识,还包括管理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教授过程中都是很单调乏味的,很容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尤其是财务方面的知识,仅仅是通过教材的讲解或者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也很难打动学生或者很难使得学生理解。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人才短缺 当前,在聘用教学人才方面,由于很多学校存在着经费紧张的问题,所以在高水平财务管理教学人才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水平,这是由于目前的教学体制的因素导致的,短期内不容易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所以相关人才需要拥有多年从事财务管理活动的教学人才才能够真正了解财务管理这一职业,而这种拥有从事财务管理经验的人才并不会有心思真正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行列中,只能通过聘请作为讲座教授的方式经常为学校举办一些讲座,但这些所谓的讲座很难对学生起到多大的作用。所以当前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类人才需求较为旺盛,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这种大量的人才需求导致教师人才短缺,很难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改进财务管理专业的措施 (一)强化教材的时效性 由于财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对知识的时效性要求较高,所以学校在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教材的时效性问题,需要及时更新教材知识,从而使得教材知识能够及时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学生培养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二)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操作性 财务管理专业是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课程时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在这方面,学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系统做出系统的安排,通过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充分研究做好相关的研究工作,给学生安排合理的操作课程,并给予学生课外训练的机会。在这方面,学校需要为学生的实训提供相应的机会,包括实习等方面,只有充分的训练,才能够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引领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摘要: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没有学习热情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其根源主要在于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弊端,为此,分析现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以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将其思想精华融入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去,对构建适应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学习需要和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为了不教 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学校 课程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核心,它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因此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对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市场经济发展急需新型财务管理人才,国家政策也推动着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而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新的课程体系。然而,目前职业学校还缺乏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综合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专业特色不凸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合理,实训设备达不到要求、实训课时不充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欠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生毕业后难以有效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岗位要求,造成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这一切都表明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仍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迫使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更深入的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我们需先反思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相脱节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际的相关性,学生难以接受,更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节。其次,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技能相脱节,重专业知识体系,轻职业情境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再次,课程内容没有凸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特点,偏重专业理论的阐述,这增加了原本学习基础较弱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呆板、低效,且以师为本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常采用讲授型,讲授型教学方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理解和获得过程,教师过多的讲解、演示,剥夺了学生的表达与思索,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扶持的过程;学生以听讲、理解、记忆为主,实操为辅,学生养成了学习依赖性,不愿自己想象思索,其主体地位落空。不少学生不懂得在学习中质疑,在疑问中去查找、探究、验证和创新,只会机械地获取知识,死记“标准答案”,对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思维被束缚,学业负担加重,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虽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收获并不多,显然,这种“教为了完成教”的单边教学信息传输方式,因其缺乏双边互动交流、轻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学生职业情境体验过程、忽视学生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建构过程,加上学习组织以学生个人学习为主,各自为战,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缺乏相关融合,因此,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潜能,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不能自学自励,更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案例素材不精当,职业特色不鲜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素材都是专业教师编写的,企业行业没有参与进来,因此,编写的案例素材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匹配度不高,与经济生活也对接不上,由于缺乏规范、有职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因此,这些案例无法有效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无法点燃学生对今后自己职业岗位的激情,难以让他们有主动积极的职业姿态,有高度职业敏感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效果,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学积极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课程评价不科学,忽视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导向 传统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用一张考卷考核、评价所有学生成绩,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智能差异,这对学生既不公平,也不科学。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不只是科学家、明星,也可以是高技能劳动者”。为此,这种课程评价方式没有充分体现专业课程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导向性,且这种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忽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体验发展的评价,容易造成学生高分低能,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情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建议 针对传统课程中的问题,需要教师创新职教理念,转变课程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即由“以师为本”转向“以生为本”,以“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为指导,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对原来课程进行重大的创新和变革。以促进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 (一)合理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它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职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理念为统领,以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对课程进行合理的配置,形成“多元整合、动态优化”的课程体系,要围绕职业能力构成要素或职业能力实现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设置各门课程。构建动态运行机制,注重吸取现行多种课程理念之所长,适时增删课程内容,将课程设置纳入按需增减、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以利于学生适应动态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动态社会的多方位需求,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的财务管理专业那样,去追求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将与专业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讲清、讲透和讲够,这要求教师能根据专业实际应用和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准确的分析,掌握好“理论必需、够用”标尺,将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的内容作适当删减。这既能增加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能使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有弹性。同时,在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时,既要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并考虑到学生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他们的技能系统训练,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通过模块化组合教学的形式将培养目标及人才规格具体化,协调好模块之间关系,使之既具有逻辑性又富有弹性,并经反复教学实践检验,以促使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摘 要:本文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入手,明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设置的思路,提出了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 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方向特色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从这些课程设置来看,会计基础课程设置过多,缺乏财务专业方向特色,没有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向的定位。 1.2 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相脱节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忽略了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际的相关性,学生难以接受,更不能学以致用,因此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出现厌学情节。其次,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应用技能相脱节,重专业知识体系,轻职业情境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再次,课程内容没有凸显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应用型特点,偏重专业理论的阐述,这增加了原本学习基础较弱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他们专业课程的学习热情。 1.3 案例素材不精当,职业特色不鲜明,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案例素材都是专业教师编写的,企业行业没有参与进来,因此,编写的案例素材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匹配度不高,与经济生活也对接不上,由于缺乏规范、有职业针对性的教学案例,因此,这些案例无法有效满足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无法点燃学生对今后自己职业岗位的激情,难以让他们有主动积极的职业姿态,有高度职业敏感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影响了专业课程的改革效果,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教学积极性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 2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理念 2.1 以实践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主动去人才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或者通过已经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反馈,了解当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要求,根据工作标准去进行学科设置。 2.2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进行专业课程设置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就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课程体系建设就要建立在学生的职业能力基础上。将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既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技能,也有工作所需的管理能力,职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因素,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打造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3 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3.1 增设案例教学课程 在以往的传统授课模式中,以枯燥的理论说教为主,即使在教学中引入案例,也只是简单带过,甚至很多老师都是机械的读课本,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和市场的要求,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开设单独的案例教学课,在学习完基本理论后,教师可以准备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知识独立地对案例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学生最开始接触专业课程的时候,任课老师可以列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财务管理的应用实践,或者带领学生去企业进行实际调研,让学生感性的体会本专业的基本内容,了解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并能对职业发展有个初步的规划,使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较为初步的认识,并及时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活泼生动的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3.2 开发特色化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质量。为此,应用型院校的教师要探索构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专业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体系,根据学生生源素质情况、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调查研究和对劳动力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采取多主体合作的方式开发校本课程,并从职业岗位的要求分析入手,以职业标准为轴心来编写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体系,在教材编写逻辑上,按照专业课程的内在逻辑组成结构链,由简单到复,层层深入,使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深刻而有效。在教材编写形式上,注重学生的接受性、新颖性;在教材编写体例上,力求科学性、趣味性,在教材编写内容上,体现经济生活时代性、通俗性、实用性,注重学生的职业活动训练,便于学生领会和掌握,有利于唤醒他们沉睡已久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使校本教材成为学生“营养之资”。 3.3 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 实践教学的课程设计。依据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认识――学习――体验”为路径,将大学四年按学期分为八个步骤,构建三个不同层次阶段的实践工程,即专业认识实践、课程学习实践和岗位体验实践。 在三阶段实践工程下,以通用知识和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以企业业务流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认识实习、社会实践、会计模拟实训、ERP财务软件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和沙盘大赛、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微格教学、师范生专业实习、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财务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等14个有针对性的实践项目,形成了集教学、交流、竞赛、科研、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以实现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让学生在岗位和角色实践中真抓实做,保证其形成扎实的专业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究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全面综合的财务管理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学生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要求和深入扎实的培养。在财务管理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综合的考核方式来强化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解决系统性问题的能力提升。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系统性改革,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强化能力培养的目标。在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实践中,通过引入全面系统的考核方法进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从而实现单一课程的考核和专业综合考核效果的有机衔接。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考核 考核方法改革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创办以来,无论是师资水平还是在校生规模都有了巨大的提升。年招生规模在一百人左右,分设两个财务管理本科班。同时在学院层面招收财务管理专业辅修二学位课程班,至今已经招生四届。从招生的生源质量到毕业生就业分配质量都在学院各个本科专业中较为突出,本科专业办学效果整体良好。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兄弟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身特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完备的教学条件,以及先进的教学实践仿真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从课程考核角度看,根据专业要求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对传统的教学考核环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同时突出了过程考核和全程考核的作用。 一、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目标 传统考核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以学期期末试卷考试的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既无法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无法通过考核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核形式以闭卷考试为主,无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科学考查。虽然闭卷考试形式已经使用了包括选择、填空、简答、计算、论述和综合案例分析等形式,但受到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和学院相关考试要求的限制,以及命题要求和标准答案的约束,导致这种考试形式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固化倾向和标准化倾向,以至于学生更多的看重应试技巧和僵化的复习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也对教学形成一定不利影响。 二是过度看重理论学习,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分析、综合运用和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闭卷考试,使学生最大的目标是追求卷面成绩,而闭卷考试形式导致试题往往只能在相对有限的时间里考查具有相对标准答案的理论性试题,一些开放性、综合性和动手动脑类型的试题无法进行标准化考核,导致学生学习更多的偏重理论学习和应试性学习,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是考核对学生学习的促进和影响短暂,不能保质学生全程的学习质量,也不能对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情况进行推进和深入。闭卷考试往往安排在学期期末,即使增加了期中考试环节也无法保证学生在整个学期期间保持持续的学习强度和参与度。很多学生都是在考试前突击准备,考试后抛在脑后。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保持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综合的知识框架体系。 二、考核方法改革思路 经过近几年财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中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课任老师进行的课程考核方案改革的尝试,以及财管管理教研室和教研室所在的经济管理系领导进行全面考查、深入分析、反复讨论和积极实践,对整个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考核环节进行了系统性的改革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能够覆盖全部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大多数专业选修课程的课程考核方法,为全面提升财管管理专业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关于财管管理专业考核方法改革的主要思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全部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必修课程考核方案必修符合过程化考核要求。通过对已经在前期进行了过程化考试的教师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既符合整体要求,又能突出各门课程特性的过程化考核要求形式。并召开所有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教师参与的讨论会,逐步形成了能够覆盖全部专业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指导意见。所有相关任课老师在学期之初就必须形成一套能够覆盖整个学期过程的考核方案。课程考核必须包含考勤、提问、理论小作业、课程大作业、分组大作业、阶段测验、课程讨论课、案例分析综合实验和期末综合测验等环节。每个相关环节赋予一定比例的分值,要求任课教师对每一名专业学生都基于所有环节的考核评价,并且将相关成绩进行公开,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学习程度和差距。在具体环节中,课任老师可以根据自身课程情况进行具体安排设计,但必须突出应用型和实用性特点,重点考查和引导学生的综合能力、探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所有课程考核方案必须在教研室层面进行讨论和推敲,特别是相同进度的教师要进行反复沟通和协商,力图达到指定意见的要求。 第二,相关财务管理课程之间进行考核方式的密切协商,从而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财务管理主干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是十分突出了,在构建财管管理课程体系时这一问题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安排。完整而缜密的课程体系为推动系统化考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相同学期的不同课程和不同学期课程之间形成了有机体系,为考核方法改革的推进消除了体系上的障碍。由于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过程中,全面参照教育部相关原则和兄弟院校采用的比较成熟的方案,同时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自身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的特点和在工会财务管理研究的突出优势,形成了严谨扎实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样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可以使相同学期的专业课程教师进行教研协商,共同制定适用于本学期的各个课程的过程化考核方案细则。在实施过程中,彼此之间可以将各门课程的重点更加突出,同时也可以把其他课程与本门课程中相关联的部分运用更加综合和系统的考核方式来加以考核。同时将前面学期课程的考核方案与后面学期课程的考核方案相呼应,实现课程学习的延续性和前瞻性。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以及对学期间的课程衔接问题进行了合理安排,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就要求任课老师之间进行密切配合,一方面需要前学期任课老师在突出本门课程重点的同事,照应后续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对未来学习课程研究方向的领悟和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扎实铺垫。同时也要求,后续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在授课和课程考核过程中,运用前面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加深入和系统的考核本门课程。最后,财务管理各门课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既符合统一指导思想,又能够符合本科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考核方式。财务管理专业中主干课程、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等名称都是根据课程在整个财务管理专业中的特点而制定的。同时每门课程也都具备相关的教学特点和学生喜闻乐见,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考核方式以促进教学。因此,就要求每一门任课老师都要认真安排和制定本门课程的考核方案,并通过教研室专门研讨会的形式,反复沟通,反复修改和完善。从而逐渐形成既符合本门课程特点又符合整个财务管理专业考核指导思想的考核方案,并进行教学和考核实践。 三、总结 通过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教研室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完成。根据不同课任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整个财务管理专业的各门课程的考核方案改革都已经成型,效果良好。基本上避免各自为政,简单考核本学期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而忽略了财务管理专业特点所要求的系统化和全面化问题。作为一种符合本专业特点的改革有必要在类似的专业中加以推广,从而促进应用型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美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设置的介绍,对比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的差异,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启示 每一次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都会带来财务管理教育的变革和发展。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环境和条件、资本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新的复杂的财务管理问题,如复杂环境下的资产定价、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利用、跨国经营的财务管理、全球化趋势下的风险管理等应运而生。企业的理财环境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也对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西方国家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有了数百年的历史,其教育体制既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高度适应又不乏规范。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大学培养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财务学家,其毕业生也得到了所在国乃至世界财务管理界的普遍认可,这些学校在财务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了较大成果,因此,我们拟从新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对完善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有益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展开面向21世纪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 一、美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根据US NEWS最新美国大学商科排名,本文选取了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斯坦福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吉尼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六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整理和对比了这些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不同。经过对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美国各高校对所培养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比较相似,例如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具体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从培养技能上来看,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在财务工作方面要能担任风险资本运作、公司兼并与收购以及国内外的管理咨询等技能”;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学生要掌握财务学的理论框架、分析工具及解决一系列财务问题的技能”。 从毕业生去向角度来看,美国高校将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定位较为明确,如宾夕法尼亚大学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资产管理机构、国际商业投资银行、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和法律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德克萨斯大学则强调培养的学生能在“非金融性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能源公司及房地产公司”,而另一些高校则在培养目标中明确说明学生适于从事的工作。 2.美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较少,且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各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在专业必修课设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是要求的必修课程数量较少。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不超过5门,这些大学除了都设有公司财务外,其他必修课存在一定差异,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货币经济学与全球经济;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财务(金融)实习、投资管理和综合财务;纽约大学则包括金融市场基础。可见,美国高校在财务学的课程教学中倾向于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现代财务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就其培养方向的不同设置了特色化的基础必修课程。 3.美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多,覆盖面广。美国大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非常多,几乎涵盖了整个财务管理的各个领域,如公司理财、国际金融、投资学和证券等领域,并且融合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内容。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业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公司估价,国际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学,市财政政策,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资金,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金融创新,兼并与收购,金融工程,金融监管研究等;德克萨斯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货币、银行和经济条件,货币和资本市场,财务(金融)高级主题,国际金融学的前沿研究,大公司财务计划和政策,中小企业财务计划和政策,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国际金融,高级组合管理和投资分析:理论和应用,财务风险管理,证券分析,财务分析,房地产估价和投资,房地产融资与联合组织等;斯坦福大学的专业选修课包括商务经济学,高级公司理财,投资管理,衍生金融工具,公司价值评估,国际公司,房地产投资:分析与融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银行业,城市财务政策,固定收益证券,经费投资,行为金融学,风险资本与创新融资,买断与并购金融,公司重构,金融工程,金融自学辅导等。 二、我国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体系与美国高校的差异 我们搜集整理了我国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10余所高校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与美国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必修课程设置较多。在专业必修课程设置方面,与美国较少的专业必修课不同,我国高校的专业必修课都在8门以上。而且必修课程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课程之后,会计方面的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各大高校的专业必修课所包含和涉及的内容领域并不完全相同。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会计学、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成本管理学、国际财务管理学、财务分析学、证券投资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分析与运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务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跨国公司财务等;东北财经大学的财务学专业必修课包括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管理会计、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等。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选修课范围狭小。与美国大学庞大的选修课程体系相比,我国大学的选修课程有一定的局限性,各所高校没有将财务管理所涉及的全部领域如投资、证券、兼并与收购和国际金融领域的课程全部列入选修课体系,而只有一些管理学方面的课程,相关的经济学课程也较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概论、经济法概论、税法、货币银行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上海财经大学将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高级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审计学、金融市场学等作为专业选修课;东北财经大学将成本会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概论、资产评估实务、高级财务管理等作为专业选修课。 3.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我国高校目前财务学课程内容较陈旧,未能及时体现与反映国内外财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先进成果,例如对于理论实务界较为前沿的计量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运营管理、投资学和财务(金融)专题讲座等课程均未开设,与不断变革的市场环境以及人才培养目标脱节。财务学专业课程内容庞杂,大多数教材作者只求全、厚、广,而忽略了知识体系存在交叉。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相关内容存在重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知识体系间没有基础和高级的层次划分。 三、美国财务学课程设置对我国的启示 1.明确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美国财务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大可概括为,为公司财务管理和分析、投资银行和财务咨询培养专业人才,让学生能够在各类企业财务部门及银行从事相关的财务工作。让学生获得在商业和投资运行方面、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方面,基本的经济和金融组织框架方面的一个综合的理解。通过这些明确的培养目标,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能够具备哪些能力,并且今后能够活跃在哪些工作领域。同时,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期望恰好相似,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基础。从以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美国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除将一些重要的课程设置在专业必修课程中之外,另一些有分量的课程也会在选修课体系中出现,这与我国的重要课程集中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现状大不相同。在美国高校中,专业必修课程通常只有几门,学生可以全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后续学习的课程,而在我国高校中,部分在美国高校中属于选修部分的课程直接被列入到了必修课程体系当中,学生即使不想修读,也别无选择,这样的课程设置可能会加重学生的抵触情绪。 另外,我国高校选修课程的可选性也远远不如美国高校,在美国高校的选修课中,所涉及的每一个领域,例如管理、经济、投资和金融等可能有三至四门相关课程可供选择,但在国内大学,可能仅有一门与之相关的课程可供选择。多门课程的学习毋庸置疑要比一门相关课程学习所带来的效果要明显,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广泛,对于某一领域的理解更为深刻。 3.提供选课咨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国内大学的选课系统中通常只显示课程名称,对课程整体的描述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寥寥无几。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清楚课程性质和内容,不清楚选修哪些课程会对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帮助等,这个弊端会使学生在选课时出现盲目选择的现象。在美国,像纽约大学和佛吉尼亚大学在学生选课前会安排一些导师或者小组来提供个性化的专业选课指导,通过解答学生对课程的疑问,并与学生探讨其所期望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选课方案提供参考意见或进行指导。 4.专业方向细分有利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在财务专业下设置一些专业方向,这样主攻各个专业方向学生的核心课程就集中在这一方向上。如密歇根大学以职业路线安排专业方向,一共分为一般财务、投资银行、公司财务、股票分析师、基金经理、销售与贸易、房地产、银行与保险、企业家等九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也是按照这九个方向分别设置核心课程、基本课程和推荐课程。德克萨斯大学在财务(金融)专业下分为六个方向:公司财务和投资银行、能源财务、投资经理、金融市场/银行、房地产、一般财务。 专业方向的划分不仅符合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更重要的是,明确的方向是学生快速、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的关键。而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下并没有众多分支。学生在选课时分不清方向,缺乏主攻某一领域的意识,没有擅长的技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培养的脚步。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外大学的一些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如纽约大学有专门的财务(金融)的独立研究项目作为专业选修课,这个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在财务(金融)领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独立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有老师一对一的辅导,考评成绩合格即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参考国外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如在银行、管理咨询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缩短书本和实践的距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诸如筹资谈判、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其分析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是我国在财务学专业课程设置上需要借鉴的地方。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所发展的方向,并且为学生提供相关课程的学习机会,才会为我国财务管理人才市场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浅谈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财务管理的工作就越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财务管理专业范围的界定、财务管理的课程的实施与构想以及相关的方案与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专业课程 资源整合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指南,把财务管理纳入了管理学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根据这一指南,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这个专业,以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上已取得很大的发展,但各院校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上仍存在很大的差异,争议也一直伴随的整个发展的过程,其原因不外乎是对财务管理学科范围的认识与理解不一致所导致。探索如何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应遵循的原则,是现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专业范围的界定 财务管理专业应把它限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是最近几年来学术行业中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经过对国内、国外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调查中发现,国内大部分高校把这一专业设在经济学院下面的金融系,或者设在管理学院下的会计系等;而国外大部分设在管理学院下的金融系。 从原理上看,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专业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金融专业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核心内容是货币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相连的问题。早期金融学研究的核心是资产定价与各方面的资源配置,包含投资学和单位财务两个部分。财务管理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需要借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会计等各种分析管理工具和理论概念,需要收集各种信息,以便在各种不确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优的方案。如果要对某项财务事项作出选择,如资本开支、资本结构、兼并和收购、风险分析等都必须有可靠的信息数字来源作为支撑,要想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价值的增收,就必须在日常中收集、积累有用的经济信息。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围应与金融学研究一致,由金融市场、投资管理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组成。这三者相铺相成,投资学只有通过公司财务活动才能真正和实体经济发生关联,而公司价值又只有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估判断。 2、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实施设想 根据上面的分析,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有赖于金融学、经济学体系的全面发展。而教学的最关键环节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应该从师资培养制度的建立、教学环境等各方面实施构想。 2.1、师资队伍培养制度 教师是指那些善于吸取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学校制度应该鼓励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教师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应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再次,学校应该为教师建立实施创新教学的环境,如模拟教学、社会实践,学术探讨等方式来鼓励学生更多的参与进课程的进展中来。 2.2、创新培养环境 学校应建设一支具有创新意识,既懂管理又懂教育规律的教育管理队伍;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以营造一种活跃、开放、宽松、和谐以及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制度应该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而出发发挥教师的创新能力。 2.3、建立师资培养制度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永远是一门实践的学术,是为实践目的而非研究目的而存在并发展的。财务理论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更要服务于经济活动。因此,应建立完备的师资培养制度,让教师尽量的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发展方向,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现今,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上,大部分学校仍然是各自为政,学校独自编写教材出版教材,独自开发各自多媒体教学软件。这一方面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另一方面也很难满足教育资源的质量和教学需要。在现今的信息时代下,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这种方式也严重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故而各个高校间应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开展校际间的合作,共享教学资源和优势互补,从而得到共赢。在利用彼此间的教学资源时,应博采众长、互为融合,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翻印。教育部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为各个高校间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各个高校应以此为契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新思维、师资,新技术、新方法于一体整合多方教学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由“自给自足”到开放共享的转变。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师资水平。好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传授给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总量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教师只有在知识掌握、信息总量等方面加强,在价值权威上的优势已不再那么明显。教师除了应有服务意识,责任观念,更要掌握多种专长和能力,才能成为“授人以渔”的“人生导师”和学科建设的“总设计师”。 3、结束语 以上所述,在信息化的时代里,把财务管理课程和相关的几个问题联系在一起,从师资培养制度的建立、创新培养环境、建立师资培养制度等方面来实现实施构想,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集新思维、师资,新技术、新方法于一体整合多方教学资源,进而实现教学资源由“自给自足”到开放共享的转变。希望以上的分享更够帮助更多的教师培养社会未来需要的相关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文章摘要】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 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 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 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 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 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 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职业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本文从阐述财务管理专业定位、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三个方面入手展开研究,对山西工商学院与太原学院以及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比较研究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融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数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交叉学科。本文就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构建作一探讨。 1 研究背景 山西工商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6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学校。2004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山西工商职业学院。2011年经国家教育部考察和评审升格为省内第一所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学院建有13个实验实训中心、86个多专业仿真模拟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5个。 2009年招收财务管理专业三年制大专班,2011年财务管理专业申报本科成功,2012年开始招收四年制财务管理本科。历经20余年的发展与创新,积淀了丰厚的基础。随着我国财务管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理财环境的变化,应该如何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 2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将“财务管理”列为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一个本科专业并规定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3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综合考虑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3.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实践教学课程五大模块组成。 开设公共基础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判断分析能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也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奠定专业基础。通过专业课程的一些学习,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专业必修课是通过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方法、原则、实务技术和熟悉财务管理运作规律。专业选修课是根据个体的兴趣和特长,社会需求的差异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密切程度来设置它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拓展学生在未来职业领域内的才能。实践课程,其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水平。 3.2 山西工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在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过程中,各大院校针对学校特色和基本一致的培养目标。山西工商学院目前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下表所示: 3.3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研究 不少高校为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设置课程体系上各有特色。为此,本文将山西工商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太原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主要是从公共课及基础课的设置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如表2所示)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结果如下: 3.3.1 公共课及基础课的设置趋于一致。 公共课的设置大致包括三部分,即思想政治课、工具技能课、文化体育课。(1)思想政治课: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品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等。(2)工具技能课:如计算技术、计算机基础、网络及其应用等。(3)文化体育课: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财经应用文写作、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体育等。 学科或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财经专业要求的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一些有关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课程,如西方经挤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等。 3.3.2 专业主干课设置的侧重点不同。 专业课一般包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有的院校将专业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选修课相对于专业主干课涵盖范围更广,主要包括与财务管理相近专业如会计、金融、管理、财税等专业课程,而突出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中,各校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其中,山西工商学院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突出财务和会计两个方面,太原学院体现财务、会计和金融三个方面。 4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建议 通过对三所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相关比较研究,现在针对山西工商学院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4.1 公共课 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增设“大学语文”、“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形势与政策”。同时,可以采取“课堂+网络+实践”的多元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也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农村社会调查、城市社会调查以及专业调查等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另外,要下大力气研究大学数学、语文、计算机等课程的应用性教学,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其专业针对性,使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进行有效衔接。 4.2 提升实践教学 如果学校条件允许还可在全校内选拔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跨专业参与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的实习,增强学生的综合决策力与执行力。另外,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学校要对部分学生进行就业后工作状况的跟踪调查,并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通过毕业生的具体实践工作效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4.3 注重专业方向的细分 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模块时,学校可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师资实力、专业社会就业需求差异化等因素开设财务管理专业应用方向。为避免学生在选修时更多地依据个人兴趣,随意性较大。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第一门课程的导读以及与专业老师的交流,同时安排专业调研或实习类课程,让学生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在本专业中的志趣与特长,由此选择今后职业的方向。 4.4 增设人文素养课程 财务管理具有较强的应变性,它不仅仅需要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非常需要专业以外的其他综合知识,如对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历史背景等的了解,较强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艺术修养等。因此,除上述谈到的专业课程体系外,还需设置非专业类的有关人文、地理素质教育等相关课程,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体现人才培养多元复合化的特征。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基于“3+1”培养模式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摘要:为适应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3+1”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能力培养模块和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两大部分构成。通识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共实践课、素质与能力拓展课;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综合实践课。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3+1”培养模式 通识能力 专业能力 课程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本科院校主要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科研型、教学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也有所不同,教学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3+1”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本科生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而提出的。 一、“3+1”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本科生大学四年中,前三年在高校系统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第四年到相关单位进行专业综合实习,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一般培养模式相比,财务管理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延长了学生参与专业综合实践的时间 一般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时间通常为3.5年,只有近半年时间到相关单位进行毕业实习;而“3+1”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和实践的时间为三年,到相关单位进行专业综合实习的时间为一年。显然,该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实践时间缩短,走进社会参加专业综合实践的时间延长。 (二)更加重视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1”培养模式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前三年理论学习和实践安排更加紧凑 适应“厚基础、宽口径、强核心”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关理论课程或实践项目进行适当整合,同时,前三年要适当加大周教学工作量,保证在三年内完成财务管理专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校内实践项目的教学。 (四)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强 据调查,用人单位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首先关注的是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其次关注的是应聘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第三关注的是应聘者的职业素质,最后关注的是应聘者的学历。“3+1”人才培养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通常应明显优于一般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其就业竞争力更强。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首先取决于该模式下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其次受高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高低的影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又取决于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及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一)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 目前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通常存在两种极端,一种认为财务管理属会计类专业,一种认为财务管理属金融类专业,但两种定位均有待推敲。财务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时设置的,属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类、金融类专业又有一定的联系。会计主要是对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等的财务活动进行事后的核算和监督,而财务管理除了对企事业等单位的财务活动的结果进行事后的考核分析评价外,还要对各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事前的预测、决策、计划和事中的控制等,要想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懂会计核算,所以说会计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已不仅局限于日常供、产、销等资金运营活动,经常要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活动和资本运作活动,所以,现代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金融市场法规,掌握证券、期权期货等资本市场运作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金融市场运作能力。所以金融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综上所述,财务管理专业是与会计学、金融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着力于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进行资金调度、财务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评价、税务筹划,又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从企业外部金融市场进行投融资、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理财人员。 (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据调查,目前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三方面:到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理财工作;到会计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中介部门从事审计、资产评估、财务咨询等工作;到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理财工作。 综合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范围,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基层,具有较强的职业体验,具有现代金融环境下的融资、投资、财务策划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熟悉财经法规,能在企事业单位、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投融资、会计、财务咨询工作,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能熟练解决理财工作实际问题,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实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着重抓好学生的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通识能力主要指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作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应用能力,资料查阅、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基本理财能力、会计业务处理能力、金融市场运作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一)通识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包括: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体育、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计算机基础及VFP程序设计等,公共基础课主要在大学前四学期安排。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摘要:21世纪市场竞争激烈,各大高校急于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从江西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着手,剖析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建议与方案,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设置 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1]是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执业素质能力结构要求的确定。在就业方向与岗位存在较大交叉与重叠的前提下,财务管理专业在知识、素质、技能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明显高于会计学专业和金融学专业,但纵观各大高院,把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类似于会计学专业或像金融学专业,有些不伦不类,缺乏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致于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找不到自己的择业方向。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江西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分析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公共基础课由数学、英语、政治和体育四大类课程组成;[2]专业公共课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基础课包括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企业管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学、项目管理、保险学、经济法、税法、国际金融、金融工程等。专业选修课包括:资产评估学、高级财务管理、跨国公司财务、税务筹划、公司价值评估、保险规划等。从课程体系设置所涵盖的学科和出发点来看,基础课程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经济规律,以培养学生逐步适应后续专业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专业课程在于让学生熟练掌握较为系统全面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关辅助课程在于拓宽对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应变能力。 总体上说,财务管理专业经过 13 年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教学方法手段落后等问题依然存在,总体忧大于喜。甚至有学者指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走入了困境。财务管理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在技术、职责、职能、岗位等边界越来越模糊,使得财务管理专业两头受到挤压,生存环境堪忧。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对会计、管理金融等学科的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几门课程的拼凑,容易给学生造成财务管理专业不过是一门偏向“会计”的“金融学”专业,或者是偏向“金融”的“会计学”专业的印象。 (二)缺乏“双师型”教师 大多数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都是由会计或金融专业老师所执教,他们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在运用实践上统一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在企业的具体实践运用和指导无从谈起,更没有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经历,更别指望如何带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了。 (三)课程大纲趋同化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在有些高校属于新设专业,在开设课程时没有结合自身高校的特点盲目跟风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也大多数由会计或金融专业老师转入,造成没能处理好“应该”开什么课和“能够”开什么课的问题,财务管理教师大多从金融专业和会计专业转入财务管理专业,因人设课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重理论轻实践 由于江西大多数高校缺乏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对于实践课程开设的比例也不高,让学生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实践性课程不足将影响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与 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与方案 (一)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关课程 首先,强调会计学知识的重要性,不仅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基础是会计学,而且,拓宽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3]其次,根据会计准则、财务通则与金融学关系的重大变化,增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课程;通过以上调整,突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与内涵,理清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金融学专业的边界。再次,注意财务管理基础与中级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的划分,使之财务管理基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中级财务管理的一般方法密切关联;而高级财务管理则主要强调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最后整合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三者之间的内容,其中,管理会计中的资本支出决策的分析、评价与存货的计划与控制归入财务管理 (二)形成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课程体系 虽然财务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了会计、金融、管理等多门学科知识,但不能忽视其自身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要结合地方的资源和环境,以服务对象为基本内容,以公司财务管理筹资、投资、资本运作和资本收益分配为核心内容来构建课程体系框架。 (三)围绕财务管理人才知识结构和岗位需求来建设课程体系 人才市场上高级技工的需求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高校模式化培养与社会选择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转化为“普及教育”,本科大学生已逐步成为一般性的专业人才。因此,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层次应该定位为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同时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化 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与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均有交叉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可以设置的课程很多,要突出特色,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分析,并根据各校的学科、专业优势等来设置课程。例如,江西高校可以设置一些以中部地区发展为市场背景下的财务管理课程等。此外,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普通高校,可以设置一些注重学科交叉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特色课程,如模拟沙盘、特色案例分析等。 (五)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对具有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对高校培养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财务管理专业教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加强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各大高校可以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或利用寒暑假期让老师走入企业增加相应的实践经验,组织相关财务管理专家进入校园交流等方式。 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结合各大高校的办学特色和自身的办学优势,才能更符合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摘要: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连接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作用内容。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做到两者的有效融通。 关键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很多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如何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衔接,以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但是,受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不少高职院校还存在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忽视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的现象,从而导致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的脱节,“双证融通”很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出来。 早在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此,将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衔接,既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2 选择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职业资格证书不同,学历证书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交叉型、复合型专业,它不像会计专业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那样有直接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要选择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门槛和难度都不能太高。高考扩招以后,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已经突破200分的底线,其生源素质可想而知。高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非常有限,其考试能力也远逊于本科生,因此,在选择职业资格证书时,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其门槛和难度都不能太高。 第二,要选择含金量高且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总体而言,对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财政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要高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要高于初级,因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应首先选择取得初级会计资格,参加工作后再冲刺中级会计资格。对于会计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的学生,则可选择考取助理理财规划师或初级经济师。就就业前景而言,拥有初级会计资格将比考取初级经济师更有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大体有以下5种:即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资格、中级会计资格、助理理财规划师、初级经济师。这些证书的管理部门、报考条件以及考试科目,如表1所示。 3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连接状态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作用内容。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做到两者的有效融通。 3.1 按照“全面、实用、够用”的原则构建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是学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石,也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关键。从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来看,可划分经济管理、会计、金融和法律等4个能力模块,按照“以全面为基准、以实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的原则,设置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金融学基础、财政学基础、经济法、税法、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作为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对应情况,如表2所示。 3.2 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构建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整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制定出专业核心课程,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是构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我们认为,可将“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或公司理财)”、“财务分析(或财务报表分析)”、“成本管理学”和“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确定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对应情况,如表3所示。 3.3 循序渐进地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在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时,要考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并结合高职学生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课程开设的顺序,如表4所示。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结合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议按照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进行课程设置,并在借鉴四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财务管理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在微观层面应掌握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在宏观层面应具有分析和利用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能力,能够捕捉企业发展机会。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与时俱进地思考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课程体系框架 为了支撑财务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专业基础课需硬而实,能够构筑坚实的知识基础;专业必修课应准而精,真正扎实支撑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宜多而活,足以建设人才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在这一课程设置思路下,财务管理所有专业课程可以归为四类: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环节。其中专业基础课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并据以分成经济知识模块和管理知识模块,其中经济知识模块包括基本经济知识、金融知识和法律知识;管理知识模块包括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知识;专业核心课是体现专业特征和支撑人才能力培养的中心课程,如投资学、财务管理等;专业方向课是体现和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课程,方向一是加强对学生会计核算以及审计能力的培养,方向二是深化学生对金融环境、金融工具等把握能力的培养,允许学生跨方向选课,增加学生的选择多样性。 二、具体课程设置经验借鉴 具体课程设置可以借鉴在本专业具有明显发展优势高校的课程设置,这里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为参照,进行比较分析。 复旦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工程、期权与期货、金融实务、保险学、中国金融市场、基金管理、固定收益证券、金融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公司财务。 中国人民大学:必修课程包括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分析、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本运营、全面预算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选修课程包括保险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期货贸易、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另外必选课程包括财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任选课程包括高级会计学、国际会计、会计制度设计、会计专题、审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专题、集团公司内部核算、纳税筹划。 上海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与预算、公司财务、财务工程学、税收筹划、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跨国公司财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公司治理、管理咨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企业价值评估、个人理财、兼并与收购、风险投资管。 东北财经大学:必修课程包括金融学、市场营销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导论、公司理财、国际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基础、财务分析、财务模型分析与设计;选修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概论、财会职业道德专题、资产评估实务、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准则、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专业文献阅读、资产评估案例分析专题、当财前沿问题专题。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各高校的共同点体现在:(1)必修课程设置方面,各高校普遍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跨国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作为必修课程,同时在必修课程里普遍设置金融学的部分内容,但具体课程有所差异。(2)选修课程方面,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纳税筹划等课程在多个高校的选修课程中出现,管理类课程是选修课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除了战略管理在多个高校开设之外,其他管理类课程差异较大。不同之处体现在各个高校由于发展历史、发展目标的差异,具有不同的课程设置理念:复旦大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特别重视学生的金融基础,金融学相关课程设置的非常细致,而企业管理、会计和专业核心课程比重偏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则特别重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核心专业课程在必修和选修中均占据绝对优势,其中,中国人民大学除了重视核心专业课程的比重外,会计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比重也非常突出;东北财经大学则非常重视对学生对前沿知识的把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选修环节设置了专业文献阅读和理财前沿问题专题。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论文: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摘 要:针对国内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 年)》相关文件汇总精神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规范与要求,结合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其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以实现培养出满足所处区域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用型 论文项目来源及编号: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B12381S) 教育部在2012年9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中明确提出:“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应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作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常开设的财务管理专业,应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要求,充分分析课程体系现状,结合自身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满足服务地区市场对人才需求,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截止到2012年4月24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403所民办普通高校中,民办本科院校为87所。通过对87所民办本科院校分析,除了少数几所特殊专业性本科院校外,超过95%以上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时,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为41所,其中,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西北地区分别为1、9、16、4、5、0及6所,占所有民办本科院校的47.13%。 目前,通过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现有课程设置分析得出以下三个方面情况。 1.1 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 财务管理专业是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有经济、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培养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虽然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都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课程设置上很难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特色。一是课程设置偏向会计学专业,大部分课程是以会计学专业要求的课程为主,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涉及的课程主要为《财务管理(学)》(或分为初、中级)与少数院校设置《高级财务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没有具体对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进行细化和深入开设相应课程来支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课程设置偏向金融学专业,强调金融学涉及证券投资相关课程,以此来代替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要求的内容。如此以上课程设置使得财务管理专业失去了其自身应拥有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就难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培养目标和要求,更不可能实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因此,这也是大多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没有同时开设会计学、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原因所在。 1.2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没有完全实现在时间和内容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理论实践前后衔接等效果。对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在时间上混乱,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在哪个学期开设各有不同,甚至出现学科基础课中没有完整体现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有哪些,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不规范等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课程对应教学大纲过多强调理论内容,对实践课的要求相对较弱,而“应用型”人才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和理论,更需要实践课程的强化。如此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适应。 1.3 课程设置名称混乱 通过对国内41所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计划)调查分析,针对同一门课程,各院校在课程名称上不一致,如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名称存在“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财务学”、“公司财务”等课程名称。另外,涉及专业相关实验实训课程名称设置更加混乱,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各院校使用不同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这些实验实训设备及软件不同造成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学目的差异,从而带来同样实质内容的实践课程名称设置不同。 2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善建议 针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结合此类院校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设置和调整财务管理专业时,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促使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后付诸实施后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需在构建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时,势必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区域市场人才需求实际,将人才培养方案(计划)涉及的课程结构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教育课程等平台和相应模块,而且每个平台(或模块)均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按相同或相近学科构成。即每个课程群教学组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课程群为核心构建,充分体现人才培养方案(计划)目标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定位,如图1。 图1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2.1 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同其他专业一样,都必须符合《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必须包括思想政治与教育和通用基础课两大模块,而且各模块涉及相应课程应在整个培养期间内逐步深入,成为专业教育平台各模块基础并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1.思想政治与教育模块 该模块培养要求和目标主要是实现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心健康、良好的思想品德。此模块主要涉及包括军事、军事理论、安全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德育实践、健康教育、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课程。 2.通用基础课模块 通用基础课模块是为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平台提供学习基础,具体来说一般包括有语文(主要指财经应用文写作)、英语、高等数学(如微积分、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计算机等内容课程。 2.2 专业教育课程平台 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设置重点不仅表现在公共基础课程内容学习,还应在此基础上,由易到难、在时间上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逐步深入,这就需要课程设置能够在时间上形成循序渐进的推进开展。此平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内容上逐步深入可以分为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其中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在时间上通常贯穿于前三个模块中涉及相应理论知识课程后随之开设的实践课程。 1.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按照教育部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应以经济学与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会计学为商业语言,管理学为工具或手段,以达到执业需要为目的的课程体系。因此,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应涵盖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 (1)与经济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与金融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3)与会计学有关课程主要包括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税法等。 (4)与管理学相关的学科基础课程一般主要开设管理学原理、公司战略、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等。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有利于拓宽专业的知识面,并为后续专业必修课和方向选修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奠定较为宽泛的专业基础。 2.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所在,是专业教育课程平台的基本内容,其设置目的是为了系统地介绍财务管理专业知识。 为了全面深入反映财务管理专业,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应设置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专业英语等主要核心课程。 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方向选修模块是为了扩大专业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开拓专业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以及适应人才流动和择业需要而设置的。民办本科应用型院校应根据具体实际条件和区域市场需求设置适用应用型选修模块。 此模块主要满足培养出人才能够从事实务工作的需要,具体课程设置可根据 目前市场的执业方向来设计,如培养出的人才希望从事与会计、审计相关的职业,可开设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资产评估、咨询与签证服务、内部控制等课程;如果希望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职业,可开设投资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分析学等课程。 4.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必须在公共基础课程、相应学科基础课程与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之后。此模块主要是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具体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与校外实习。 (1)专业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开设认识(或手工做账)实训、财务会计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成本会计实训、税务实训、审计学实训等,分别安排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学等课程开设之后。 (2)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在这部分应开设手工会计综合业务实训、会计电算化、ERP模拟实训、毕业设计,分别于财务会计及所有专业核心课程之后。 (3)校外实习。校外实习课程安排在上述所有模块完成之后,此部分内容有效实施需要校企合作以及实习基地的建立。 上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平台+模块”体系设置中,“厚基础”专业培养通过公共基础平台的搭建奠定,旨在培养人才具有全面素质;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知识,培养了人才关键能力,同时也突出了专业的学术特色和执业特色,形成了“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其中,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设置,满足不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职业生涯设计方面差异所提出特殊要求,为人才自我设计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在结构上与人才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一致,符合此类院校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关于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几点浅见 摘 要:通过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专业团队进行制作课件、视频,资源共享,开展“模拟教学设备”的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使得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关键能力 实训 视频 社团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迅猛发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优化,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几点浅见。 1 基于工作工程,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职业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1974年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斯藤提出了“关键能力”概念。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产品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加快,对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对相关新技术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和理解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上述能力就是在基本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所培养的更高层次的能力,即“关键能力”。雷茨认为“关键能力应该是‘行动导向’地获得”。1998年德国联邦州文化部长联席会议通过并“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确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为提高教学成效开创了新的途径。 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和经验,许多高职铁路院校开始采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中,就是要优化课程体系,合理的设置“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充分体现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对理论知识的弱化和删减。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主要将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上,在课程体系开发中,生搬硬套“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模式,而且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尚停留在传统的单一职业或工程的培训模式上,而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不够。比如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非常的不理想,语言组织能力令人堪忧,而“语言组织能力”是一项“关键能力”,但是很多高职院并未重视这项能力,在“学习情境”设计中很少考虑“语言组织能力”的练习,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进行文字的正确组织,给学生将来的发展造成障碍。 2 集中资源,突出视频、课件资源建设 目前,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学的工具、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思路依然还在以前的思维中,许多学校只重视教材的更新,并没有把课件、视频提到同等的高度,但实际教学中课件、视频已经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一个优秀的课件需要很多的时间及精力,但是一个优秀的课件制作出来后只有创作者自己进行使用,完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很多教师上课的视频来自于优酷之类的视频网站,都是东拼西凑,很难呈现完整的系统。现在很多事物都需要视频、图片去形象直观的表达,但是一个教师能够的获取的教学资源是非常的有限,导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应该相互联系,集中优势资源,定期组织制作一些优秀的课件,供教师参考及使用,而且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视频拍摄小组,专业的制作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用来提高教学的水平。 3 合理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可操作性模拟化实训基地” 目前,我们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的主要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在扩大实训基地的规模,如扩大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实训设备的数量等,而忽视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可操作性模拟实训基地”就是对实际情境在现有教学条件下无法进行实践教学,通过设计模拟情境,开发可操作性的模拟教学设备。就如开动车组不一定开真正的动车组,而是可以模拟教学设备上进行练习,用来解决我们无法实际进行操作的情况。目前,高职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很少进行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及相应实训基地的建设,模拟实训基地的理论不够完善,市场上可以利用的模拟教学设备非常少见。所以应该采用“校企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一些模拟教学设备的研发,这样可以开拓市场,提高影响力,还可以减少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土建类工程,往往现场包括大量的知识,而且现场知识的比较零散,现场的学习时间过短,很难学习到相应的知识,使得学习的时间很长,往往在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才能有比较好的收获,但是现在高职院校面临进修经费非常有限,专业教师数量少,教师的教学任务重的困难,很难让每位教师进行合理的进修。而我国铁路的相关技术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教师急需去学习。 高职院校都重视教师“现场进修”学习的模式,而忽略了其他的培训模式。应该提倡“经常培训、研讨学习、现场进修”相结合的模式,“经常培训”是定期邀请现场的专家、教授等给教师进行培训,及时地传递新理念、新方法、新工艺;“研讨学习”是本校或者兄弟院校同一专业的教师或者邀请专家定期的进行对本专业的内容进行研讨,相互交流。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减少教师培训的成本投资,而且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机会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但是“经常培训、研讨学习”不应该是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的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教师的培养。 5 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 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高职院校也成立了大量的学生社团,但是总体而言,学生社团的数量远远不够,质量有待提高。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教学,忽视了学生社团这样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环境适应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表达能力等“关键能力”。所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给予学生大力帮助,老师合理引导,形成制度化、规模化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困境与解决方案 摘要: 目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实施顶岗实习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多但企业不愿接收、实习指导难以落实到位、实习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实习效果难以准确考核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顶岗实习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导致顶岗实习效果不理想。为此,本文针对顶岗实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高职;顶岗实习;问题;对策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企业普遍不愿接收顶岗实习学生 截至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施工类企业和运营类企业。然而近期国家调整了铁路投资思路,提出了“保在建、上必须、重配套”的建设方针。从而导致施工类企业出现了人员相对饱和的现状,高职生想进入施工类企业变得较为困难。但另一方面施工类企业由于考虑生产管理等问题,致使很多专业类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行很困难。 1.2 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以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为例,近年来我院积极开展与郑州铁路局郑州桥工段的合作力度和深度,实现了学生在郑州桥工段的实习率达到了100%。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实习岗位相对单一。 在郑州桥工段的线路管辖范围内学生顶岗实习主要是线路工岗位,根据实习车间的不同侧重点有所区别,郑州高铁线路车间以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为主、郑州车间以站线维修为主和许昌线路车间以既有线提速线路的养护维修为主。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高铁车间:养护标准高,但是养护工作量小,因此在此实习的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见到较多的维修案例。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0:00到4:00之间。 ②郑州车间:管辖特等客运站郑州车站,位于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的交汇处,运输安全压力较大。车间管内客运线路、货运线路及联络线纵横交错,不同的线路等级使工务日常维修难度加大。顶岗实习生的劳动任务相对较大,同时学生的实习内容较为丰富。 ③许昌车间:为双线提速区段自1998年曾创造出时速240km的中国铁路“第一速”以来,多次承担全路提速试验任务,被喻为中国铁路提速的“试验田”和诞生地。因此在该区段实习的学生的标准要求很高,在此实习的学生工作后能有一个高的起点。 1.3 顶岗实习指导难度较大 顶岗实习的分布给实习指导工作带来的困难较大。比如在郑州桥工段的高铁线路车间共有5个工区,郑州线路车间有5个工区、许昌线路车间有4个工区。各个工区距离市区的距离不尽相同,有些比较偏远。这主要是由于铁路是一个带状工程的特性决定的。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就安排专业的教师轮流到工地进行指导。从表面上看,实习管理与专业指导两者兼顾了,但因为高职学校的专业教师普遍课时任务重、日常管理工作繁琐,以及部分实习地点偏远,交通不便使得专业教师不便于到校外进行管理和知道,使管理工作处于松懈的状态。 1.4 安全风险大,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是顶岗实习的难点 在既有线上保证正常行车秩序和线上施工、维修作业生产安全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近年来的各类统计资料表明,工务系统发生因工死亡、重伤的人数居铁路各行列中的第二位。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线上实习需要承担较大的安全问题,因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发生事故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因此很多施工现场不愿意接受实习的原因之一。 1.5 顶岗实习考核效果不理想 铁路线路是一个带状工程决定了其实习点多、实习教师无法集中进行辅导和考核,导致对学生的实习效果难以把控,因此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无法给予准确的评判。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 2.1 寻求利益共同点,以运营为就业导向,实现顶层设计 ①为顶岗实习企业培养准职工,增强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成立顶岗实习单位的订单班,安排学生在订单企业顶岗实习。订单班的顶岗实习生既是学校的在校生,同时也是顶岗实习单位的准职工。顶岗实习企业为了缩短企业员工的适应时间更加愿意接受准职工的顶岗实习。以2010届的毕业生为例共有20名郑州局的订单班学生赴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 ②熟悉铁路企业生产规律,为企业提供生产力。每年的冬季,各大铁路局把“保春运”作为铁路运输部门的重点任务,此时的工务部门相对工作量小,春运结束后便是工务部门集中修的重要阶段,各种养护维修工作量非常大。为此每年工务部门需要在春季临时招募大量的临时工来补充养路工人的不足。由于临时工缺少铁道工程技术的专业背景,其工作效率和质量不能运营企业的要求,为此称为养护维修工作的一大瓶颈。 因此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同时也为实习企业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职工,学生在学习现场操作的同时也可以解决现场较为紧张的生产任务。 ③为企业进行职工培训。企业以生产为主,在面临新技术新工艺的革新时,就需要对大量的职工进行在岗培训,特别是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原有职工的技术水平无法适应高速铁路的养护维修标准。然而职工培训往往是企业的短板,为此我们就有计划的派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行业专家“送教上门”培养现场的业务骨干,同时“请进来”,把现场技术人员请到校园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解现场之所需,同时现场技术专家也兼任我校的兼职教师,与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训指导任务,达到互利共赢。 2.2 以制度作保障,落实实习指导工作 校内专业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主要负责人,同时需要辅导员进行有力的配合。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管理,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学生信息员制度,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和党员作为信息员。定期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建立实习监控和跟踪记录。对不同阶段的实习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①“实习承诺书”制度。向学生印发“实习承诺书”,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明实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和实习过程中学生、学校、企业三方相应的责、权、利;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签字的“实习承诺书”进行归档,作为实习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②定期探望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惑,缓解学生身处陌生环境的不适情绪,最大程度上确保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动态管理。建立一些QQ群,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及互动性等优势,全天候、全过程参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解决实习指导不足的问题。 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教师,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知识,还能让学校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 2.3 立足学校,对企业现场培训一批兼职教师队伍 ①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编制; ②对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使校企最大程度结合; ③编制“兼职教师手册”规范日常指导行为。 2.4 健全保障制度,重视实习安全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和郑州桥工段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 ①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安全教育”的学习,未经过安全教育的学生不允许参加顶岗实习; ②顶岗实习前为学生购置实习责任保险; ③制定了“郑州桥工段顶岗实习安全风险周分析记录”; ④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管理办法”; ⑤制定了“顶岗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另外不断的向顶岗实习学生灌输工务的安全理念: ①安全是生产的永恒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②标准的学习要在工作中贯穿,没有标准的作业是盲目的; ③用标准保证作业质量,用作业质量保证行车安全,用标准作业保证人身安全。 2.5 实行企业和学校的共同考核 2.5.1 共同考核制度。 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考核制度,需要共同制定完成。其中实习单位的比例占到70%,学校教师评价占到30%。 2.5.2 做好资料归档。 顶岗实习结束后需要提交以下资料: ①顶岗实习协议; ②顶岗实习计划; ③学生顶岗实习报告; ④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⑤顶岗实习周志; ⑥顶岗实习巡回检查记录; ⑦顶岗实习考核表。 2.5.3 总结表彰制度。顶岗实习结束后通过校企参加的实结大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同时对顶岗实习学生形成积极的引导。 3 小结 上述表述,我们不难看出,校企深度合作的共赢点就是如何调动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主动性,解决实习场地不足所出现的困境。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保障,完善评价体系,更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的研究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这一任务要求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文章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的思想和一些具体操作办法,指导本专业整体课程改革,从而解决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中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整体课程;改革 1 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等一系列文件中可以看到,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高潮,各高职院校对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方法、新的模式和新的理论,杨海平提出了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成如刚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初步构建了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李桂红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在高职《土木工程制图》的教学中,童艳芝在《工程力学》课程改革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 但目前的改革并没有完全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的问题仍然突出,这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专业及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很少,甚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因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需要尽快进行。另外,我学院于2010年9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百所骨干院校首批立项建设单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之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材建设滞后,知识更新慢,且偏重于理论,不适宜高职学生;教材整体性和连续性差,很多教材的工程案例都是简单罗列,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教学模式较单一,仍然以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际操作较少;工程案例不能贴近工程实际,且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不能实现教学与岗位职业要求相一致。 由于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学生还在学习落后于现场实际工作的知识,甚至是被淘汰的知识,大量占用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知识片面且不够扎实,致使学生不能很快的适应岗位工作。 3 改革的思路及方法 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企业专家的指导、专业教师施工现场的学习,进行教材的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检验和评价,并逐步完善。 3.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派专业教师到大型的技术先进的施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深入第一线学习先进的施工经验,充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并逐步实现“双师”制度。 3.2 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在学院“骨干院校”建设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对各项工作进行指导,通过专家提供的咨询,增加教材中没有的、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知识,去除工作中已经不用的知识点,形成与时俱进的讲义,并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专业教师在施工现场挂职锻炼过程中,搜集施工中的文字资料和案例,将典型的工程实践案例融入到讲义当中。 3.3 实训室的建设 通过专业教师到施工现场的调查研究,明确校内应该具备哪些实训设施,结合专家的建议,建成新的实训室,将实际工作中已经不用的设备淘汰,引进施工现场常用的设备。理论授课可以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生在授课过程中随时动手操作,解决了理论课后很长时间才进行实训的问题。 3.4 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 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其课程改革的方法,通过多方考察、学习和指导,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以专家咨询为基础、岗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案例贯穿始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引入文字和视频形式的案例,使内容更加生动;实践教学,采用实训室和施工现场相结合,并实行“双配制”,即在施工现场由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 3.5 改革的检验及评价 选取教育程度相同的不同班级进行对比,一部分班级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另外的一部分按照计划的模式和方法进行。 改革的检验主要通过校内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核,过程考核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来进行,最终考核中理论的内容大幅减少,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观题大大增加。通过考核发现,无论是实践考核还是理论考核,新模式的学生表现明显好于原模式的学生。 改革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顶岗实习企业评价,学生表明,理论教学中,有了生动的视频案例,老师的讲课内容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实践时,可以到施工现场,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内容变得直观、立体,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动手操作,印象更加深刻;顶岗实习企业表明,学生来到单位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对后续知识的学习的能力明显加强。 4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整体课程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对教材及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室的建设、教学模式及方法等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提高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能力。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 摘要: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研究,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很快适应其所要从事的职业,并具有很强的后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课程体系;职业能力 0 引言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结合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针对现场调研、毕业生访谈、企业专家研讨等信息反馈基础上,历经多次校内外专家论证,按照“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保障了该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的系统性、动态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1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特征 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 1.1 开发主体多元化:开发主体由过去的院系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教师参与转变为由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课程专家组成的课程体系开发团队,避免了课程构成与目标岗位的要求脱节,实现了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企业要求相适应、相对接。 1.2 课程结构职业化:其一,课程开发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课程结构、学习情境均来自典型工作任务的转换;其二,课程内容以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学习体验,实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并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并强调各环节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1.4 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三方面的变化。就实施主体而言,融学校、企业为一体,融教师、工程师为一体;就场所而言,必须做到专业教室、实践教学基地的结合;就教学过程而言,是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相统一。 2 构建符合高职铁路特色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2.1 课程结构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1.1 开设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等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 2.1.2 开设工程识图与CAD、工程力学应用、测量技术与应用、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工程地质鉴别与分析、混凝土(钢)结构检算等专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为学专业课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基础。 2.1.3 开设地基基础施工与试验检测、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预算等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学生从事铁路施工及工务技术领域最典型工作的能力,包括设备的选择和操作、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劳动的组织和管理等,以强化学生核心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 2.1.4 开设铁路线桥隧检测、专业英语、以及施工与工务模块等专业拓展领域课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领域,拓展专业口径,为职业能力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开设专业选修学习领域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专业前沿技术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状况,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创造条件。 2.1.5 开设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新技术新工艺讲座等综合实训学习领域课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基本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技能实训、标准化作业实训、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以突出职业标准化训练为中心,重点强化培训学生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岗位能力。 2.2 课程排序 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表1) 3 新课程体系运行效果 新课程体系通过3年的实践运行表明,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达到100%,专业课程考核及格率为100%、优秀率接近4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1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27名同学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获特等奖学金1人、一等奖学金26人、二等奖学金53人、三等奖学金103人,获奖率达52%;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干部34人、优秀团干13人、优秀团员26人、优秀学生53人、先进个人31人;有4名同学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荣获专科组陕西省二等奖,有6名同学在全国铁路职业院校铁工类专业测量技能大赛荣获特等奖,8名同学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技能作品展荣获三等奖。 实践表明,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9%以上,2013年学生就业质量迈上新台阶:2013届就业率为99.7%、2014届签约率为95.5%。 4 结语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领域课程体系模式,只有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构建课程结构和优化课程内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才能卓有成效。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政行校企”四位一体,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发展 【摘 要】本文主要谈了“政行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资源共享,建构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建立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共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设施完备的实训场所,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提升专业服务发展能力。 【关键词】“政行校企” 资源共享 双师团队 专业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一 “政行校企”四位一体,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原隶属铁道部,是广铁集团主管的一所铁路职业院校,有深厚的铁路行业背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核心专业,为铁路建设输送了大批中坚骨干和技术人才。2004年,主辅分离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继续与广铁集团在人才培养、培训员工、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与6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衡阳市政府主导下,政校合作成立衡阳城市智能交通研究基地(简称智能交通基地),成为市政府交通决策的参谋;按理事会架构,与15家高铁规模企业组建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按董事会架构,携手4家高铁桥隧检测行业一流企业共同成立先科桥隧学院;创办华南监理有限公司衡阳分公司、衡阳铁路勘测设计院、恒德工程质量检测公司等3个“校中企”;与广铁集团公司、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上海先科公司等企业共建了工务探伤实训基地、精调精测实训基地、检测实训基地,基本形成了“培养方案校企共定、订单学生校企共选、教学过程校企共育、教育资源校企共享、教学质量校企共评”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二 校企联合,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有特色 1.校企共育,创新“项目导向、角色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南方高铁基地、先科学院、3个校中企与多家合作企业,引进了40多项工程项目(任务),在合作平台上通过完成项目的过程来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在执行过程中,教师既可教学又可参加企业项目建设;企业技术人员既是企业的员工,又作为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这样在以完成项目为介质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学生、技术人员的角色互动。 2.校企互融,构建适应于中高职衔接的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 根据高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引入企业项目或任务100多个,针对专业岗位能力要求,重组教学内容,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与铁路局、工程局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校企联合教学、数字化课堂,开展“社团活动+技能竞赛+项目实践”。以广铁集团复退军人中高职培训为试点,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方面,初步制订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从中职到高职的系统培养方案。 3.校企互通,打造共享资源库平台,建构三级资源体系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建立共享资源库,包括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桥隧施工与维护等5门核心课程资源。专业资源库建设以学院网络互动空间为平台,已基本建成以下7个模块:课程标准、概念库、原理库、方法库、习题库、课件库、案例库,及根据课程特色开发的特色资源库等。牵头制订铁路行业高职专业教学方案2个,面向全路学历教育铁道工程(工务)专业、铁道工程(大型养路机械)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个,正式出版高速铁路系列教材7本,为香港铁路公司、全国地方铁路公司、广铁(集团)公司等编写高速铁路新技术培训教材8本,引入铁道部线路工、探伤工等技能鉴定试题库,开发了湖南省测量工(初、中、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库。通过通用泛性资源建设、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优质精品资源建设逐步构建金字塔式的数字化三级资源体系。 4.校企共商,建立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形成了围绕合作企业工程项目以“工期”确定学期的弹性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按照高铁施工企业季节性用工的需要,旺入淡出,以项目为载体,统筹教学模块时间表,单项技能训练以分散性为主,综合技能形成通过教师带项目下现场指导学生完成。按照铁道工务企业常态化的作业流程,创新“阶段式教学”,通过与广铁集团、南昌铁路局等订单企业共同签订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保障校企共商统筹教学的长效性,强化作业流程的连续性。开设了广铁(集团)公司、南宁铁路局、南昌铁路局、广州地铁、深圳地铁、港深地铁、武汉地铁、无锡地铁、南昌地铁、上海先科等订单班,订单比例达65%,由专业组织教学培训,企业负责考核评价,历年验收通过率在98%以上。 三 校企互补,专兼结合,双师团队有实力 学院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力度,以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为切入点,以建设双师教师队伍和稳定兼职教师队伍为重点,实施“一引、一聘、二培养”工程,以“双进、双出”为手段,“双进”——教师进企业,技师进校园;“双出”——教师出国培训,赴高校进修,通过参与专业建设、技术服务、技术创新、企业挂职锻炼、境外交流与访学、攻读硕博学位等多种渠道,提高专兼职教师教学水平和提升服务高铁产业发展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 专业团队中拥有专业顾问2人,衡阳市院士专家1人,衡阳市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33人,专业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博士3人,双师比例达到100%。团队中2名教师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章,1名教师获得铁道部优秀教师称号,10人获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18人取得行业职业资格证。 四 基地条件有基础 1.校企共建,实训场所设施完备、技术先进 本专业目前建有工务实训中心和检测实训中心;其中工务实训中心由广铁(集团)公司投入1000多万元、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广铁(集团)公司广州工务大修段捐赠设备400多万元等,以测量实训室、线路维护实训室、精调精测实训室、广铁(集团)工务探伤基地等为支撑;检测实训中心由上海先科公司投入800多万元,以桥隧检测实训室、桩基检测实训室、道路工程检测实训室为支撑,形成了满足铁道工程各专业实训需求的生产性铁道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以项目为平台,分别与中铁二十五局、衡阳工务段、广州地铁、华南监理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建了3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同时开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方向1600个工作岗位的实习实训,学院与企业共建共管,适时融入企业文化,满足实习要求。 2.引入企业文化、实境育人,注重实训室内涵建设 第一,实训室管理制度完善。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实训基地制度引入企业管理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与现场生产企业一致的班组管理制度。包括实习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技术规程、质量管理标准、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实训考核办法及监控办法、实验人员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以及顶岗实习保障机制。设备管理、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均实现系统化信息管理,对大型设备定期进行专业检修,系部与后勤服务中心紧密合作确保实训耗材的供应。系部对所有实训室和人员实行量化管理。 第二,实训教学和培训课程体系完备。利用基地平台,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实训体系进行重组优化,按高速铁路线路工、探伤工、测量工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形成了“分段培训、技能递进”的实训课程体系;按照铁道部《铁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大纲》要求,建立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及现场铁道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课程体系。 第三,实训资源丰富。校企共同开发线路工、测量工、探伤工等职业资格标准、实训教材、实训课件、实训软件、技能考核题库等资源。收集整理高铁行业发展动态、各铁路局和工程局职业岗位需求、高铁新技术应用、职业资格标准、相关技术标准等行业企业信息246个;初步建成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道工程试验与检测5门核心网络课程资源;整合高铁工务培训计划、教材等培训资源1021个。依托学院网络空间互动平台,向高职院校师生、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教学资源查询与下载、教学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实现校校、校企共享,实现在线教学与辅导答疑。 第四,基地文化企业化。将企业中“7S”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室管理,模拟企业化生产性管理标准,营造高铁产业文化氛围。引企业文化进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符合企业要求的“安全、精准、协作、耐劳”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精神并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基地环境按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建设,引企入校,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设备等资源优势,融入企业文化,在学生实训教学过程中,按照企业生产作业要求、作业标准、生产工艺组织实训教学,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要求,培养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体会企业生产氛围,做到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五 专业优势显著,引领示范作用突出,服务社会有成效 第一,“项目导向、角色互动”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凸显。依托36家规模企业构建校企合作平台,配套专业核心技能分解重构形成了100多项真实工程项目,贯穿于从单项到综合技能训练的全过程。近三年来,学生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企业满意度达98%,良好的社会声誉,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喜人形势。 第二,人才培养方式灵活多样。以学生自主成立的测量协会、CAD制图协会为技能训练平台,与南方测绘公司联合举办的“南方杯”测量竞赛、与徕卡公司联合举办的“徕卡杯”测量竞赛、与广铁(集团)公司联合举办的“广铁杯”工务技能竞赛,择优选派学生参与校企生产项目实训,暑期选派学生赴美实习,采取社会调查、春运实践、“三下乡”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第三,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效益显著。专业开办60多年来,为铁路系统培养了近1.6万名毕业生。为铁道部行指委编写高速铁路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专业验收标准,作为全路同类专业标准;为铁道部高铁岗位培训编制培训方案及标准,供全路高铁培训特用。近几年引进外教进行专业双语教学,有60多名学生参与境外项目建设。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0项,编写全国第一本《高速铁路·线路》教材,正式出版高速铁路系列教材7本,为香港铁路公司员工培训、铁道部高速铁路线路维修技术补强培训等编写培训教材8本,完成湘桂线改造工程、广深线、广西沿海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工程施工、监理、测量等大型项目40余项,获得专利9项,平均每年校企合作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项目数十项。与香港地铁公司联合开办了8期员工新技术培训,为铁道部开办了全国第一期高速铁路工务培训班、工务系统客运专线工程预验收培训班。每年为广铁(集团)公司、全国地方铁路公司等开展高级技师、技师取证等各类培训和技能鉴定近2600人次。 六 结束语 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的实训条件,健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充足的生源,高比例的毕业生就业率,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的支持,这些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项目法教学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及采用项目法教学的资源环境要求及采用此教学法的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项目法教学实施环境、资源;项目法教学效果 1. 项目法教学 项目教学法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承担和完成某个具体项目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项目教学法打破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依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组建一系列行动化的学习项目,而这些项目通常就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桥、隧、路基、轨道实体项目在实施过程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等任务或者工作。 2.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课程结构 采用项目教学法,应合理构建项目课程结构。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教师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什么。高职高专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并有一定创新能力,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具体对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就是能到铁道行业的设计、施工、检测、运营养护维修和咨询单位去从事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和咨询工作,所以,采用项目法教学学习项目课程,学生要知道该项目课程有哪些工作内容或任务,通过该项目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能够胜任项目设计,施工、检测、养护维修、咨询的能力。本人根据教学实践、现场实践、现场调研情况,总结出铁道工程专业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的课程结构(以《隧道》项目课程为例)如表1。 3. 项目课程项目法教学实施的资源环境及实施情境 3.1课程整合: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环套一环的,完成项目工作过程所需的能力,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前提,为了使《隧道施工与养护》课程项目法教学能有效实施,使教学知识做到学以至用,循序渐进,普遍联系,能够克服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所需无限的相关知识的矛盾,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整合以后,铁道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将如表2。 3.2教材和教师: (1)有效实施项目法教学,实现'所学'与'所用'有机结合,关键涉及到两个内容,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实际上是'教材和教师'的问题。应根据项目课程结构和项目课程教学课程整合,自主开发一系列项目课程教材,打破原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学科性架构,构建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解决 “教什么”的根本问题。应组织教师和现场专家编制校本教材;应录制各种铁路项目的施工和养护维修教学录象;应收集各种项目的地形、地质勘测报告、可研报告、环评报告、设计文件、项目施工组织方案、检测方案和报告、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开发各种项目课程的课件;成立项目教学工作室;应配备项目设计、施工、养护维修、检测、咨询所需的软件、设备;使学生达到学而不厌,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项目教学法在项目课程教学改革的成功,其制胜法宝是要有一支具有良好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业务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和“复合型”教师队伍。因此,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应有一个“五年滚动计划”,即每年必须有20%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轮训或到现场从事相关项目的岗位工作,五年一轮,在五年内应该系统的参加了一个到两个不同项目的建设。学校从企业引进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并有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入手,从行业需求出发,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铁道工程行业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因而,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大,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均纷纷进行教学实践与探索,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并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目的,进行相关专业技能教学实践,以培养出一批市场需求型人才。为此,就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展开探索。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教学实践 一、前言 根据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表明,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重点。同时也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教、文、卫、体事业也相应快速发展,同时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也得到迅速发展。为了完成我国教育改革规划目标,高职院校逐渐将相应的改革措施落实到教学和技能实践当中,以强化专业技能教学,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社会人才型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因此,如何以专业技能实训和技能鉴定为突破点,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重点关注问题。本文结合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探索技能教学实践,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而促进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二、设置鉴定科目与技能实训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因此,设置鉴定科目和技能实训时应以为培养学生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通常包括技能知识、技能的运用与创新、专业知识、相关岗位法律法规运用等;方法能力一般包括自我控制与管理、关于计划、时间、决定等管理、再学习能力等;社会能力涵盖人际交流、法律意识、社会责任心、团队协助、职业道德及自信心等方面内容。根据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跟踪调研结果,可以将其专业岗位群分为:(1)以个人素质和工作需要为依据,分为技术管理、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工程组织等各种各样技术管理人才;(2)从事地下铁道桥隧、铁路轨道施工的施工员、从事铁路工务设备的维护工作养护员等现场施工与养护管理人才;(3)从事资料员、后勤技术员、设计员等从事小型工程项目人才。此外,又可以根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各个岗位群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可以将技能实训和鉴定科目类型设置为:(1)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通常包括顶岗实习、综合试验强化训练、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内容;(2)基础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主要内容有基础写作技能、计算机基本技能及外语基本技能等;(3)单项专业技能的实训与鉴定,一般有课程设计实训、专业课实训、课内实训等。 三、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方法 1.合理安排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教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合理安排实验实训教学,重视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具体安排如下:(1)针对新生的教学安排。应设工程制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基础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技能奠定一定的基础。并根据各门基础课程的特点配套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以配套辩论赛环节,提高学生的口才与应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和道德观;又如工程制图可以设置CAD制图实训,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设置计算机操作实训等。(2)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安排本专业专业课程,并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例如,在施工测量课程中穿插安排测量实习;在工程力学应用课程中穿插工程力学试验环节;在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一课中安排土工试验课程。以学年结束前3周为施工实习周,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由实习教师组织学生深入施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教学。 2.实现实验实训课与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有机结合 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不仅要抓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课的教学环节,还应结合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使其与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课程有机结合,这样还有利于职业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渗透,在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中落实。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大赛,让学生在大赛中提升自我,取长补短,培养团队精神。 3.加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实训 综合应用能力实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还为学生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基础。综合应用能力实训内容包括综合试验强化、顶岗实习等内容,通常安排在毕业学年最后一个学期,以交叉进行的形式开展。顶岗实习是组织学生到实际施工企业一线亲身参与现场施工,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试验强化训练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试验知识的掌握,包括试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资料收集与处理等,使学生获取从事铁路工程施工所需的试验职业技能;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和现场技术人员带领学生深入施工现场,认识和掌握专业技术施工环节,为设计毕业论文收集相关资料做准备;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立可以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学知识和毕业实习所学到的内容,经过整理与分析,进而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技能实训与技能鉴定,可以提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企业参与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发与设计 摘 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离不开企业的需求,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群)是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资料员等职业岗位和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企业的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该文是在对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中铁九局等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企业从始至终参与其中,并始终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核心,对建立以市场导向、企业参与的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与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企业参与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课程开发与设计 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它不仅体现了高职教育办学类型、人才层次及人才规格的定位,表明了对高职教育的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的准确认识,也是高职教育观念的深化,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之所在。另外,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素质+岗位能力(技能)模块”课程体系是《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基本理论的课程体系。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都在朝着“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只有在课程体系中才能得到体现。为此,该文的内容是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企业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课程,应用前景广泛,符合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 1 设计思路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在第四学期就签订了就业协议,鉴于提前明确就业岗位使毕业生未来的工作内容具体化,特别是提前上岗,已经使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进入“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状态。基于现状,在充分听取行业协会和企业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大量删减了理论性过强且艰涩难懂的课程。同时,为强化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加大了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的比重,重构了“学作结合”课程体系。 2 课程开发与设计 2.1 设计依据 依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开展社会调研,总结归纳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工作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分析,学生的岗位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线路工,主要工作内容有:作业防护;线路基本作业;钢轨作业;轨枕作业;道床及路基作业;简易测量和识读工程图;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2)桥隧工,主要工作内容有:桥面作业;桥跨作业;桥台作业;涵渠、隧道作业;施工作业;桥隧检测;桥隧巡守。 (3)施工员,主要工作内容有:铁路路基工程施工、铁路桥梁工程施工、铁路隧道工程施工、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施工现场管理。 (4)测量员,主要工作内容有:交接桩和施工复测;施工过程控制测量、构筑物施工放线、监控测量及数据分析;工程测量方案、监控量测方案编写;建立测量仪器台账,按时对测量仪器进行维修保养。 (5)试验员,主要工作内容有:各种原材料试验;施工配合比设计;各种材料的取样、送检、试验、化验、检验、复验工作及报告;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结构物自检、抽检等试验工作。 2.2 构建基于“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 面向铁路工程施工与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企业,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岗位技能要求,参照国内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规范、标准,与合作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分析铁路线桥隧工程施工、养护维修、施工组织管理等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铁路工程施工与线路养护维修过程确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依次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若干教学模块,将相关的知识、模块,通过对各教学模块的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素质的同步提高,具备铁路工程施工与养护维修工作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作结合”的课程体系。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行动领域及学习领域如下。 (1)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铁路线桥隧施工、施工组织管理、铁路线桥隧养护与维修三个方面。 (2)行动领域,主要包括:铁路工程图识图、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铁路工程测量、铁路路基施工、铁路轨道施工、铁路桥隧施工、铁路桥隧养护、铁路工程施工组织、铁路工程概预算等。 (3)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工程制图、土木工程CAD、工程绘图实训、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实训、铁路轨道、铁路工程施工、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铁路线路修理、铁路线路修理实训、养路机械实训、高速铁路轨道施工与维修、铁路工程施工组织与概预算、铁路工程预算实训等主要课程。 以上学习内容的基础部分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学期,专业课集中在第三和第四学期,第四学期结束后学生应具备解决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行动领域相关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设计与教学准备 在整体课程设计过程中,从新生入学开始,便将两年后自己能完成的工作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每门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具体的在实际中应用,同时将企业的考核标准及相关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授课及考核中,激励并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过渡和协调,用到什么就学什么或补什么。这就要求在做教学准备时,把企业的东西或者相关专家确定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应用;另外,还要求任课教师建立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大力推动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主,其他教学模式为辅的多元教学模式改革。 3 结语 以上关于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及课程设计思路的相关内容,是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和企业人员参与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了企业需求的工作任务内容对应的课程安排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设计思路,能够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帮助或引导。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校企合作构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近年来以教育部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升级和改造正在加速,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技能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主题,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改革方向,本研究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基础,探讨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有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目标 评价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合理的平台作为基础,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放到培养模式的创新上,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科学定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夯实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加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中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科学评价与考核检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果,综合地实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创新性发展,达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加速培养,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同时,体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改革和探索的价值与功能。 1 科学定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将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上,要把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列为首要目标,通过专业建设和教学创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铁道工程专业技术,提高专业的运用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一线的生产。校企合作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有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可以根据企业和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资源优化,使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社会需求相统一,在扩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育资源和教育范围的同时,全面地加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要首先建立适宜的培养目标,要结合社会需要、行业进步和学生发展,以培养高技能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为中心,完善和丰富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形成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教育和发展的支持。 2 夯实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基础 在校企合作的人才模式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应该重点做好基础建设,要结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发展建设具有先进性和系统性的实训基地,使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和具体实训相结合,真正将人才培养置于校企深层次合作的范围内。在实训基地的创建中要注重硬件建设,要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引进企业的技术和智力资源参与到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使实训基地符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技能发展的需要。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要注意软件建设,教学模式的变革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生产性能力的培养,在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做到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3 加强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进行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 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客观存在实践经验缺乏、操作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这会造成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面对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产生力不从心的问题,不但影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也会给学生成长为高技能人才带来制约作用,更会给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新时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应该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中心,建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掌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中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了解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困惑,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技能化的方向发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也应该优化教师的结构,利用校企合作的机遇,将企业中高层级人才引入到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之中,以专家讲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等方式,扩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队伍。此外,要将有发展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师送出去,选派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或对口的更高一级的院校进修,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或将他们送到企业一线进行生产锻炼增强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实现企业岗前零培训目标。 4 科学评价与考核检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果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一体化。由于技能训练强度高、难度大、时间长、现场性强,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得以较快养成和提升。同时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使他们在进入企业后具有极强的适应性,能够较快地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环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加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在增强办学实力的同时还提升了整体的办学水平。 5 结语 校企合作是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对于培养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在今后的校企合作中继续对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在政策和法律上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明确划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责任关系,优化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和办学模式,在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技能操作人才。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对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探索 【摘 要】为达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双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我院2008年升格为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办学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合作是学院与企业建立的一种教学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院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的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多年来为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要求,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校企合作针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培养学生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及课程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过去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内容较多,没有与企业现场相对接,不符合企业的用人要求。学生毕业后不尽快能胜任实践性岗位,有时企业还需从新进行培训。为此,专业教师积极与企业联系,通过现场考察、座谈等方式,了解本专业所需的具体岗位要求。根据岗位要求,从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例如:根据铁路线路工、桥施工的岗位要求,增加了“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铁路桥隧构造”、“铁路桥隧施工与维护”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课时,增加线路工、桥施工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学生学习后,能够适应岗位要求。 二、校企合作针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 教师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执行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行校企合作的关键。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6人。高级职称12人,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14人。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专业教师要加强实践经验。为此,学院一方面每年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不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进行业内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作为长期外聘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中实习、实训指导任务。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更针对现场实际需求,学生所学知识更能适应岗位要求。 三、校企合作针对课程改革的探索 多年来,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实习、实训大部分都在校内进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和企业现场情况和需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不能真正满足岗位需求。根据校企合作的要求,对课程的改革采取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其中“铁路测量”课程,先经过一学期60学时的理论学习和校内实习,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测量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然后积极与企业联系取得现场测量工作任务。在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带领下,利用2―3个月的时间,完成真正的工作任务。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工作情况,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还使企业节省了资金的投入。“铁路线路构造与修理”课程,把以前的传统章节教学分成几个任务模块,每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模块,及时组织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演练。当所有教学任务模块全部完成后,到铁路企业线路上进行真实工作演练。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就业后,不再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可直接顶岗作业。 四、校企合作针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原来只有“昆都仑铁路工务实训基地”一个实践场所,远远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有些工种与企业实际情况没有完全对接,学生技能不能进行足够的训练。近年来,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寻求企业的帮助与支持,校企共建了一条1.5公里长的校内铁路综合实训基地。同时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岗位实训条件,使学生掌握了岗位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五、校企合作针对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探索 毕业生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训练,可代替企业的岗前培训,为企业节省了培训经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安排6个月时间进行顶岗实习。把每年毕业生分别安排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工务段、乌海工务段、集宁工务段等单位进行。学院派专职专业教师、并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指导实习。通过6个月的顶岗实习,学生达到了岗位要求,能够胜任岗位工作。企业把实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安排在本单位就业,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机会。使学院、学生、企业多方“共赢”。 六、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目前校企合作还大多停留在学院主动而企业被动的较浅层面上,“校热企冷”的现象普遍存在,远远没有达到校企双方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盈的理想状态。高等职业教育本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但当谈及校企合作时,大多数企业的态度并不积极,只是被动应付,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远远不够。针对上述问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将进一步深化校区合作,力争真正达到校企双赢。具体做法如下: (一)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出资购买企业废旧设备(能够使用),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条件。这样学院可以节省资金,企业也没有浪费,达到双赢的目的。 (二)企业为学院购买实习、实训设备,设备产权归企业所有,学院进行使用和管理。学院除了本校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外,可以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还可以为企业进行一些简单的生产服务,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学院积极与企业联系,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难题,也为企业输送了合格的职工,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学院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的合作,既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达到双赢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已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达到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技能人才还相差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学生,为学院的发展而努力。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摘 要】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与核心,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进一步突出了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更好地承载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 课程体系 职业能力 前言 高职课程体系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强化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模式,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新课程体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新课程体系特点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课程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加强了专业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强化了知识与技能的融通,突出了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1.将课程设置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通过分析、综合将铁路施工与维护工作过程中的各个作业项目、关键技术、操作工序等划归一定的顺序,并使各个部分之间互相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新构建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自身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2.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融通。依据铁路施工岗位与维护岗位各自工作任务的特点,重新构建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将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融合。紧随铁路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修订课程标准,并将课程内容与铁路施工与维护的最新规范、标准、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融合,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实效性。 4.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进一步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 5.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实际行动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和创造性表现,着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 新课程体系构架 按照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遵循知识和技能的内在联系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设置公共学习领域与专业学习领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能力形成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以及岗位任务的难易程度,安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确保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行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后的课程体系更符合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挥,进一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带动了校企合作双赢的课程开发与实训条件建设 新课程体系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设吸引了台湾高铁专家邱守銮正工程师、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东跃、西安铁路局西安工务段副段长杜永胜高级工程师等一批铁路行业的技术专家中的佼佼者,形成了多支教育观念新、专业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科研成果丰硕、教改经验丰富、校企专兼合作的课程建设团队,有力地保障了课程开发的动态性、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及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新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环境。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订单培养、品牌宣传和技术服务,赢得了企业的信任和支持,校企合作共建22个校外实训基地、5个企业工作站、1个素质教育基地,此外,中铁一局集团公司京石客运专线指挥部为校内高铁实训工区捐赠了CRTSⅡ型轨道板及轨道板精调设备,总值近180万元,大幅降低了工区建设与教学运行的成本。 2.带动了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 新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行带动了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的支持与配合,在校企专兼结合课程建设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专业教学资源平台1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多媒体课件2套,建成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9门网络课程,编写出版3种专业特色教材、3种校本教材,完成7种自编讲义。 这些依托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而建成的各类丰富资源,能及时面向学院师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企业员工在岗学习和社会学习者在线学习提供便利。 3.提升了学生的课程满意度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学生座谈、督导组抽查、期中教学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信息反馈。在反馈信息中95%以上的学生认为,新课程体系课程提高了职场认识、强化了岗位能力、发展了职业能力。9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学生在工学交替的实践中,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4.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课程体系改革后,近三年铁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9%以上。2011年以来,即使在铁路建设进入寒冬期的特殊情况下,本专业11、12、13届就业率分别高达99.7%、99.6%、99.5%,专业对口率为98%;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在中铁一局、中铁七局、西安铁路局、南宁铁路局等国有大型企业中,企业一线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中,铁工专业历届毕业生占了一半以上。 结 语 高职课程体系建设既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使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合理,是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具有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服务铁路建设与运营企业的品牌专业的必然选择。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浅析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摘要:高职教育的改革,其最终落脚点也体现在课程改革上。高职教育能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关键在于,一是取决于能不能构建起反映这一本质特征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二是取决于在建立技术应用学科体系下能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服务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改革 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等。这一论述明确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过程,为此各高职院校均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加速内涵建设,以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一、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应用学科课程体系。 各高职院校均在原有学术学科课程体系的影响下并结合本校客观情况设置课程,完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过程。我曾将各高职院校制定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发现各院校设置的课程体系各有千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及服务于铁路建设、施工等部门的相对单一性,决定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标准及课程体系是否应该一致呢?理论上讲,应该是一致的,原铁道部相继成立了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但目前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标准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统一的课程体系。 2、学生生源差,不学习学生居多。 目前,高职院校录取学生均是在本科院校录取完成后录取学生,应该说分数较低的学生才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当然,我不认为分数低就一定素质低,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学生是由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组成的整体。 3、教师数量少,应付完成教学任务者多。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现在却占居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但目前各高职院校生师比是否达到了国家要求的18:1的标准;实际上国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要求各高职院校从现场聘任能工巧匠担任学校的实践课程的授课任务,实现互兼互聘、加强校企合作,但这一做法可操作性有多大呢?多数院校均是由本校在职教师来完成全部课程的授课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已很不错了,更何谈教学改革呢? 4、办学经费有限,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由于受实践教学条件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高职教育改革的设想 课程体系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生素质,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因此,达到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单一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1、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 铁路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真正发挥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相关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 现介绍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思路,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以企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根据行业或企业标准、岗位要求制定课程体系,即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提练的三线贯穿,能力本位,岗位需求的“33X6”课程体系。 所谓“33X6”课程体系具体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三条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和构建课程体系的六个步骤。具体如下: 3――培养人才过程中应坚持的三条主线,即知识线、技能线和职业素养线。 3――培养人才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体,注重培养职业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拓展能力。 X――考虑本专业学生可能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 6――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需遵守的六个步骤。第一步,调研、专业定位。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调研服务领域、就业岗位、培养目标、主要职业资格证书。第二步,分析工作任务。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结合岗位任职要求,分析职业活动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做出详细描述。第三步,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的共性,总结归纳出其典型工作任务。第四步,提炼职业行动领域。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提炼,归纳提炼职业行动领域。第五步,确定学习领域。召开教学研讨会,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第六步,构建课程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以学习领域(课程)为重点,形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绝不能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 (1)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俗语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一说法似乎对教师有点不公平,但细想何谓师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立德树人”是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应加大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书育人,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2)建立师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措施是发挥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同时职业学院或大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办师资班,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 (3)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创造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使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来,让教师摆脱全年应付上课现象。同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完善教学督导制,从师德师风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使教师考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建立择优上岗的聘用制度和末位淘汰下岗制度,加强聘期管理与考核,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完善实践教学条件。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是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来实现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首先要考虑实习和实训反复性的特点,故校内仿真模拟设备建立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有时还需要一定的专用设备;其次要考虑技术应用特点。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场地和设备应用重点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场应用;同时要考虑技术人才所从事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只有在错综复杂的场合才能锻炼学生多方位的思考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因此,高职院校要想真正办出特色,除了要有良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教学工厂外,还必须有数量足够、水平较高的校外专业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应关注两点:一是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应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二是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要舍得投入,让企业得到应有的利益,同时让这些企业优先录用优秀学生,使学校和企业形成一种稳定的互惠互利机制。 以上只是对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初探,真正要落实还需大量具体的工作,课程体系改革将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完善,我国的高职教育必蓬勃发展。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的体会 摘 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专业课引入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针对《无缝线路胀轨跑道》2课时的课程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对何时插入案例,如何上好案例课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资料 教学设计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评价 我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教学当中进行了案例教学的尝试,现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铁路轨道中《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引入案例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搜集资料是案例教学的前提 案例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符合高职教学特色将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的前提一定拥有详实的来自现场的案例资料,专业教师应做这方面的有心人,注意搜集积累有关资料,如涉及到线路方面的重大事故的录像资料等,加工形成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一讲中采用的两个案例一个是从铁路新闻报到中摘录下来的现场录像,加工整理出案例资料;另一个案例是我原单位同事提供的,他参与处理事故、知晓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处理过程。 二、强化教学设计是案例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强调要从学生的认识规律以及生理、心里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讲授《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反复研究材料,将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灵活插入有关资料,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设计时,以案例分析反馈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确定认知目标为:1)理解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发生的原因2)怎样防止无缝线路胀轨跑道。在目标设计时,注重照顾基础差的学员,突出分析能力的培养。确定能力目标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事故原因的分析,体现了学生意志等人格因素的价值。确定德育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开拓精神,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意目标:通过问题的讨论,创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气氛。 教学内容设计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安排。例:铺设无缝线路时,造成低温锁定,教材是列为两条进行阐述的,其中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轨温不准确。另一条是铺设无缝线路时,低于锁定轨温时锁定。两条原因最后结果都是造成低于锁定轨温范围内对无缝线路进行锁定。造成胀轨跑道的原因,这样作为一条从铺设施工角度理清学生思路,便于学生记忆。通过对教材吃熟吃透合理安排、设计每一部分内容,确立了教学重点内容是掌握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内容是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为了突出重点,讲解时启发学生如果现场发生这种事故,应该怎样处理,学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回答我们如何去做,然后讲解理论内容与实际工作的内在联系,便于理解性地记忆。为了突破难点设计了案例教学内容,确定案例教学的契合点一理论知识与现场事故有机地结合,分析事故原因,避免违章作业。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是案例教学的辅助 现代教学提倡推行多媒体CAI教学。心里实验表明:人获得的外部信息约80-90%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到的比听到的东西更让人相信,而且记忆牢固。选择教学媒体时以直观教学手段为主。首先我与计算机老师共同制做了课件,利用CAI教学,将无缝线路胀轨跑道搬进了电脑,演示种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利用动画、声像、图文达到以视觉为主,五官并用接收客观信息。其次我利用了录像播放案例的事故现场,由于线路胀轨跑道使车辆脱轨甚至颠覆,车辆东倒西歪,线路七扭八斜,给学生真实的事故现场。再次教学过程中展示自制模型教具和实物教具、小黑板等这些直观教学手段,都是案例教学的辅助手段,使案例教学更生动更真实。 四、精心备课是案例教学的保证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三个统一:即书本理论与现场实际相一;教学内容与案例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这样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从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具有中级技术水平和一定组织能力的技术工人。要做到三个统一,教师在占有资料和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还必须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特别在何时引入案例,采用何种传媒手段,都要根据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进行一番深思熟虑的通盘考虑,并在教案上落到实处。这样才使案例教学有备无患,胸有成竹。 案例教学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悬念,抓住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心理,层层深入使其产生急于知道其中奥秘的内动力,从而很自然地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如这一讲导入新课时,通过了3分钟的事故案例播放,将学生引入了新课内容。这时我讲:为什么会发生胀轨跑道?什么原因造成列车脱轨甚至颠覆呢?悬念留给学生,接下来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听讲,我在黑板上写出了这一讲的标题――§4.7无缝线路胀轨跑道。短短1 0分钟复习旧课到导人新课,就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我预先预定的教学活动轨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为下面的教学内容打下了伏笔。 五、多种方法并用是案例教学的关键 通过教学设计,浅体会深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铁路轨道这门课程是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轨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并能分析、判断、处理事故的职业技能。学生缺少对具体事故具体分析的能力,针对此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无缝线路胀轨跑道这一讲中,重点内容是理解发生胀轨跑道的原因,难点是胀轨跑道的理论因素与日常维修作业实践相结合,避免违章作业。通过事故案例的录像及案例过程的讲解,让学生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为了突出重点,掌握难点,借助CAI教学模拟了事故发生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解开导人新课中的悬念,我列举了去年发生在某铁路局管内的两起事故案例。其中一例是已经发生并造成一定损失的案例,另一例是防止并及时处理的案例。第一个案例通过录像播放现场后,我讲解了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损失,介绍了轨道存在的状态,然后又播放一遍录像后,让学生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很多同学能结合本讲内容分析事故原因,以案说理,以理说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二个案例我介绍了从发现到防止的整个过程,这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本课难点,如何防止事故发生,人的因素非常重要,也道出了安全第一的观点。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案例式教学在课堂上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六、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和评价 1.要做好案例教学法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必须掌握和占有大量的案例资料,要注意收集和储存各种案例资料,建立搜集案例的网络。在使用案例教学时,教师还必须对案例资料进行认真的加工,采用合适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案例教学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2.案例教学常常应用于专业学科或法学课的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在使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案例教学,使用案例教学要灵活掌握,必须紧密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和需要,要灵活掌握,对号入座,精选合适的案例,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而且情况各异的实例,弥补了学生实践的不足与认识上的、片面,开阔了视野。通过“以案说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剖析、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通过案例分析,接触到大量来自于现场方面的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加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独立地、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案倒教学的尝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一体化教学水平,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IT项目管理视角下的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研究 摘 要 随着IT项目管理方法的普及和物流网络化的发展,二者在网络化服务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可以实现有机的结合。运用IT项目管理的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的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以及相关的知识领域,重点以范围管理和质量管理为基础引入项目管理原则和具体步骤。在阐述如何借助IT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的过程中,为提升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水平提供理论上的探索。 关键词 项目 物流 信息服务 质量管理 一、IT项目管理与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概述 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关注,有关IT项目的概念要从项目概念入手去了解。对于项目的定义,既可以从项目的投资者、所有者、使用者、实施者和项目的政府监管部门等不同的角度来界定,也可以从不同的专业领域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角度给出。IT项目,一般指企业在IT环境下启动的项目,也可以指在IT行业中从事软件项目开发或者软件项目外包的项目。其是企业为实现特定目标而进行的一次性努力。近年来,企业信息化、政府信息化工作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信息化项目,即IT项目。IT项目可能是由信息化需要而产生,也可能是由IT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趋势分析,从市场利益出发,研究投资的机会。一般认为,IT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创新目标,在时间、人员和其他资源存在约束条件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独特的、非重复性的有关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工作。而IT项目管理则是一个活动过程,它是企业或政府为满足项目干系人的需求,通过运用方法与工具、知识与技能,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由此可知,对于公共物流平台的搭建属于IT项目的范畴。宁夏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分为物流信息平台服务和物流信息运作服务两个方面,这些均与物流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就是由多个IT子项目构成的IT项目群。每一个子项目的管理都会应用有关IT项目管理的思想,众多的IT子项目将采用项目组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进行相关的管理和运行。这将涉及有关供应链、平台企业、客户群、政府等许多层面的利益关系,其工作内容涉及面很广,复杂程度和难度都非常高,通过借助一套IT项目管理的体系知识和I相关的工具,将对项目的顺利完成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有关物流的研究领域中,虽然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有很多,但以IT项目管理思想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这使得在具体项目计划、实施以及控制方面都存在大量漏洞和隐患。所以,本研究将着重以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管理为例进行相关阐述,作为IT项目管理理念在物流公共信息服务的一种应用性探索。 二、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项目管理理论分析 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管理作为一个IT项目,如果从过程组的观念划分,可以将它分为5个过程组,分别是IT项目启动、IT项目规划、IT项目实施、IT项目控制和IT项目收尾过程。 第一,IT项目启动阶段需要对此项目举行授权仪式,并任命IT项目经理,组建IT项目团队,确定IT项目利益相关者。在此阶段,可以为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管理作一个好的开端,而在确定IT项目利益相关者时,要在最大范围内找到项目各方面涉及到的人员。 第二,IT项目规划阶段是IT项目中最为核心的阶段之一,在此阶段,人力、资源、财力、供应商和各项任务都必须被正确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监控IT项目的中间产物和最终成果。在制定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管理项目计划的过程中,要按照项目总目标、总计划进行详细计划,计划文件一经批准将成为之后开展项目工作的指南。制定计划时应遵循目的性、系统性、经济性、动态性、相关性和职能性的原则,并根据预测到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管理的变化和实际存在的差异及时作出调整。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探索项目中的内外部因素,确定各变量和分析不确定原因,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提供多种可行方案。 第三,IT项目实施阶段就是执行计划的阶段,而IT项目控制则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延期、超费用,以及与客户或相关利益人需求不一致等问题的监督和处理。IT项目收尾阶段是当IT项目结束时,对IT项目进行验收,同时为使项目干系人对产品验收正式化而进行的项目成果验证和归档,这一阶段是项目的重要评审点。 在项目管理的五大过程组中涵盖了丰富的管理内容,对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这一IT项目也是适用的。一般而言,在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中包括项目的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知识领域中的技术和工具灵活运用。在提高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水平的过程中,每一领域的内容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范围管理是项目开展的前提和基础,质量管理是保障项目目标实现的关键。下面将主要对范围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三、项目的范围管理 在项目的范围管理中,要收集需求,确定项目的最终范围。在此阶段,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项目的重要性以及项目的实际目的和意义。从中国地理版图上分析,宁夏几乎位于整个版图的地理中心区。从区位特点上分析,宁夏在发展物流业方面具备一定地理优势,但由于长期处于内陆不发达区,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不均衡,宁夏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强有力的经济和产业支撑,致使宁夏物流业落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和瓶颈。通过对困难和瓶颈的分析来确定项目的范围。 第一,宁夏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匮乏。铁路方面定点货运班不足,同时机械设备、人员调配、调度频率等,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持,铁路建设的技术标准偏低,整体运输能力处于较低水平。据2015年统计,全区每年铁路货运缺口超过2000万吨。公路方面等级低,2015年公路网密度仅为43公里/百平方公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很大,公路结构不合理,重点城市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加强,对外通道出口不足,整体运输效率低。水运方面发展落后,宁夏境内只有黄河可以作为直接依托的水系,但黄河航道状态还不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各项交通系统资源的整合能力较低,综合数据中心网络化水平不高。宁夏的交通基础薄弱,极大地限制了宁夏物流业的发展,不利于宁夏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的发展。 第二,宁夏缺少便捷通畅的骨干物流通道。枢纽的集疏运系统急需优化配置,“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成本高,铁路与港口、保税区和主要物流园区之间的运输成本高。城市中心城区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利用水平较低,对于骨干通道分时段、分路段的布局不合理,城市物流配送过程对城市骨干道路的利用不够充分,货物装卸、转运、倒载次数过多。集装货物多式联运发展不足,缺少面向国外市场及连接内陆的国际联运通道,口岸后方通道能力较弱,跨境多式联运的发展不足。大型运输企业和货主企业缺乏沟通与合作,在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冷链冷藏等方面的绿色低碳服务发展缓慢。 第三,宁夏缺少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平台+”物流交易与供应链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平台企业的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单一。物流企业的信用管理需要加强,各类平台信用记录收集不全面,物流业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信用档案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企业规范制度和预警制度不健全,缺乏对于失信企业的惩戒机制,以及对严重失信企业的淘汰机制。交通物流模式仍没有实现协同联动,加入全国公路港联盟的企业较少,行业内资源共享和跨区域运输组织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公用型配送节点和末端配送点不多,导致末端配送服务不能满足需求。运输设备集装化、冷链冷藏设施集装化还没有完全达到标准,对于托盘、集装箱等标准化基础装载单元的物流企业仍然不多,仓储和月台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实现标准化。 总体上,由于宁夏物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得在物流信息服务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综合分析得出,在宁夏物流业中宏观粗放型物流信息服务过剩,而微观集约型物流信息服务不足。所以项目应主要围绕以下五方面开展任务:一是开发直通式陆路口岸的信息平台;二是开发出口加工区信息平台;三是开发虚拟空港快速通关信息平台;四是开发海关保税信息系统平台;五是开发陆空联运网络的信息平台。通过提升宁夏物流信息服务的集约化水平,促进宁夏物流进出口产品规模的扩大,提升整体物流业的水平。 四、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发展物流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凭热情和感觉,必须对项目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避免低水平物流站点的重复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理论、模型以及应用的基础,是各节点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整体的特性,网络节点间的互动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的基本功能就是物流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信息平台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由他们所建构的综合服务体系所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 第一,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选择。为加强质量管理,必须首先制订质量保障计划。在质量计划中包含定义项目需求、制订项目的目标、编写规格说明书、定义系统的详细解决方案、通过沟通验证客户需求。同时,在质量计划执行和监控过程中还要有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需要有审计人员检查设计、对系统设计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价、让用户尽早地参与到产品的可用性测试当中来。在整个I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每个阶段都会产生质量问题,通过质量管理可以减少和消除工作中的浪费现象,使资源应用更加有效。不同阶段产生的质量问题,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项目成本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一般在项目规划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产生的成本占总项目成本的80%左右。质量管理学者J.M.朱兰(Joseph M.Juran)曾指出,对于项目故障应按优先级排序,通过技术分析,就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导致80%故障的占问题总数20%的主要问题上,利用这种二八技术可以提高项目质量。在物流信息平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的质量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可行性论证不充足,签约过于草率,没有经过详细、认真的需求分析;在实施中发现系统整体方案有缺陷,无法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选购的软件组件、中间件、硬件设备等不稳定,影响系统运行;没有经过必需的测试、检验和验收就交付使用;由于人员技术水平、敬业精神、工作责任心、管理疏忽等原因造成管理漏洞,导致质量出现问题。 第二,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的衡量指标。IT项目质量管理需要为项目质量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一般包含信息产品实体和信息服务两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加工类实体产品,它的质量适合物流行业规定的用途,同时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质量特性。除了这些基本要求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还要有信息产品所应有的特殊衡量指标,这些指标包括稳定性指标、生命力指标、适应性指标、可靠性指标以及安全性指标等。其中稳定性指标,是指在进行物流信息服务时信息系统的故障率的具体数值;生命力,指标则用来说明物流信息平台的耐用性、数据有效性以及系统活跃度等数值;适用性,指标用来衡量物流信息平台是不是的客户实时变化的需求,是否能够进行灵活的智能化的判断和处理;可靠性指标,是指物流信息平台的负载能力和抗攻击能力,最大持续工作时间长度数值;安全性,指标涉及物流网络硬件安全周期,包括网络软件漏洞探测准确度以及企业商业机密、注册专利等方面的信息保密级别。此外,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作为一种服务型产品,它是一种无形的IT产品,所以在项目质量的衡量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与服务相关的时间、能力和态度等。其中,服务时间主要指为用户服务主动、及时、准时、适时、周到的分值;服务能力指为用户服务时准确判断,迅速排除故障,以及指导用户合理使用产品的分值;服务态度是指系统交互过程中诚信、舒适度以及良好的服务信誉的分值。总体而言,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质量应该达到最优化的反应契合度、目标吻合度以及需求吻合度。 第三,宁夏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质量管理的原则。项目的质量管理关系到物流信息平台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需要不断提高质量来节约社会劳动消耗,从而提高使用价值。要想使项目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就需要遵循一定原则。首先是沟通日常化原则。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随时与客户保持沟通,通过交流了解客户需求。项目团队需要进行沟通,注重检测与自我检测,确定物流信息是否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实现网络共享,并通过合格标准的比对,相互提出建议,分析问题原因,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此外,保持与专业质检人员的沟通,在物流信息平台项目接近尾声时,必须全面进行集成和系统测试,对于出现问题的,一律禁止上线。其次是技术责任化原则。在物流信息服务项目中,为保证交付成果的质量,必须建立责任制度。通过项目追溯和成果签名管理,将成果与当事人的对应关系予以记录和存储,并将关键工作保留相应证据,保证事后可以追究和查证。对于物流服务软件在开发过程的修订以及系统设备的检验都需要相关责任者签名,以示负责。签名后的记录文件要妥善保管,促进工作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保证产品质量。最后是质量报告定量化。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开发阶段中,需要对故障率和问题重复次数作出定量统计分析。对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误差、情绪性误差、程序性误差等,分别按照主观和客观进行分类统计。 五、结语 通过项目管理理念的引入,能够使宁夏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通过控制物流网络成本、有效调配物流信息资源、提升物流信息服务团队的生产效率,从而提升平台本身的经济效益。通过采用项目沟通管理的方法,提高客户对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乃至对物流一体化服务的满意度,提升物流企业的市场美誉度,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潜在商机,提升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平台的满意度。在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施过程中,借助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对项目团队进行积极建设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力和优势,提升成员的个人职业价值和综合素质,从而提升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努力,科学运用IT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借助IT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依靠新型信息技术实现公共物流信息服务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摘要:项目是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在预算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达到约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这无疑要求项目管理必须是高效的,项目的范围管理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最关键的一部分,这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范围。本文主要是来探讨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管理范围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项目管理 项目范围管理 问题 一、引言 项目开始之初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项目的范围管理,因为项目的范围管理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一个项目任务范围的边界和框架,并通过这个边界和框架去规范项目组织的项目实施行为,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项目的风险。但是在现实的实际操作中间,往往会出现对项目范围定义不准确,出现范围变更等问题,打乱项目的工作节奏,这样不仅会拖延项目进度,导致重复工作,增加成本,费时又费力。所以针对项目管理范围有个清楚的了解,对其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在项目范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项目范围的规划 项目规划的过程是未来的将来的决策提供基础的,是要通过指定一个项目说明书来确认双方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必要的时候还要包括对变化范围的确定有一个清楚的描述,作为一个项目的决策标准。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没有提出实际的明确的发展目标,导致在规划中陷入技术之上的误区,在提出方案时只是一个纯技术的解决方案,而对其他的问题进行回避。有的项目组的成员在解决方案上重点突出了保密的功能,还通过了严格的审核,最终在完成的时候没有通过检验。没有做好完整的项目范围规划,而导致片面性。 本文特别要指出的是范围说明书的重要性,范围说明书是对工作的一个分解过程,而在实际的操作中,范围的说明书更多的应用于项目承建单位,特别是在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信息化项目中,这一问题更突出。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初期,多停留在明确自身对项目成果的需求上,因此项目管理工作较多地关注项目成果的获取,对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这就容易导致项目建设时间超期或是项目经费超支的情况出现。 (二)对项目的定义不准确 对项目的定义不准确大部分来源于是对需求分析的不到位,需求分析难以得到满意成果,所以特别指出这一问题。 项目范围管理的重点是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在范围的识别阶段可能因为项目经理的原因,业务人员参与程度不高,或者有关责任人对要求就范围的不明确,导致项目对需求分析不全面,导致项目范围定义不准确,也有可能就是项目后期需求变化随意,造成项目范围的蔓延,进度的拖延,成本的扩大。 (三)不充分的项目范围确认 范围核实是指对项目范围的正式认定,项目主要干系人,如项目客户和项目发起人等要在这个过程中正式接受项目可交付成果的定义。但是在实际的项目工作中,项目工作人员可能因为业务的限制或责任心不重,很少会去做项目范围的确认,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评断。也有就是在项目范围进行变更时没有对相关的新范围进行再次确认,有的工作人员在对系统第一次更改时,就应该意识到系统界面风格和操作便捷性的重要性,这时应该清晰地定义系统界面风格和操作风格,并设法进行确认。但是在实际中往往会忽视对项目范围的确认,导致再次的项目变更。如果采取了恰当的措施,第二次的变更时完全可以避免的。 (四)项目变更难以控制 不论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或是项目的将要结束阶段,都有可能会发生项目范围的变更,而项目范围的变更会自然而然地对项目有影响。现实中在发生第一次变更时,工作人员仍没有进行有效的范围管理,项目的变更完全不在项目的可控制的范围内,也就是常说的范围蔓延,当项目接受了太多小的变化之后所出现的情况。当所有这些小的变化结合在一起,工作人员才意识到需要做的额外工作太多,以至于要超出预算,延误工期。也就自然地造成系统的二次变更。重复的系统变更说明张工对系统范围控制不足,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 在项目的范围管理过程中,想不出现任何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时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除了范围蔓延外,在范围变更的不可控制还可能有以下两种常见的情况,导致项目的变更难以控制。 1.没有发起人的同意:很多时候,项目经理会从最终用户,股票持有人,或者客户经理那里收到变更请求。由于这些人都是客户公司内部的,有时会认为这些请求都应该被接受。会出现最终用户经常会提出范围修改的请求,但他们无权批准这样做。 2.项目小组的责任:由于项目小组成员和客户有很多联系,他们是最经常会遇到范围更改请求的人。因此,整个项目小组必须理解范围变化管理的重要性。他们必须在范围变化发生的时候立即发现它,并且即使把它反馈给项目经理。如果他们自己答应进行一些额外的工作,他们的这种行为就很有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够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危及整个项目的进行。 三、小结 项目范围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将其理论用于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指导项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达到怎样的效果,对项目建设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作为项目管理中最关键的范围管理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项目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都应该有项目范围管理来决定,它贯穿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如果范围管理没有做好,会有一系列的突发状况出现,影响项目的进度。因此通过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为以后的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在事先做好各项工作,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探讨 摘 要:本文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目的是为公共事业从垄断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从以政府管理为主转向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管理为主。 关键词: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 引言: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系统流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按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阶段: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项目绩效评价与收尾阶段、项目维护和项目经营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的管理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为顺利地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打下基础。项目正式立项后,进入启动阶段。公共事业项目的启动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以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解决的是项目管理组织的构建问题。 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建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制定启动战略,确定下属管理小组和各个工作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衡量公共事业项目的业绩标准,以评估项目是否成功。其次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提供战略和政策方面的指导。第三是在项目管理中起协调作用。部门领导的职位和地位对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成功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或冲突比较容易克服,矛盾容易被化解。 2.建立项目管理小组 管理小组建立的目的是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以评估项目进展过程是否成功。控制项目工作按既定的日程进行,并提供日常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要指派一名来自项目承包商的小组成员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进展负总责。同时,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要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小组对领导小组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管理小组协调和处理下属各工作小组提出的方案。 3.建立项目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可能不止一个,各个小组负责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财务,采购小组,他们执行管理小组的指令,解决项目过程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管理小组决策,对管理小组负责。 二、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的管理 1.项目计划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进度计划。以保证公共事业项目按期完成。计划阶段还需要重新考察公共事业项目的风险,如果发现新的风险,需要在评估报告中进行说明,并制定应急计划和对策,以控制这些风险。 但是事先制定出的计划往往很难反映出实际项目进度,许多项目计划随着进度的深入,需要对原计划进行频繁的、重大的调整是常见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CCPM步骤是形成项目网络图,因为某些资源的量是有限的,关键路径上的工序的工期可能因为资源的有限而延长,所以项目的工期一般都要长于通过CPM法或PERT法得到的关键路径。在此时形成的项目网络图中,就可以识别该项目的瓶颈,它是网络图中最长的那一条工序链,该链的长度就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 2.项目实施控制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是追踪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进展,根据项目计划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工作特点是诊断、分析和调整。项目管理小组要经常将实际进展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监控项目工作的日程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发现进度的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当某项工作进展显示出可能延期时,要找出公共事业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保证关键活动按时完成。进展情况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应当实行严格的执行,各个工作小组的组长要及时提交他们的最新报告。 三、项目收尾与评价阶段的管理 收尾阶段的内容是项目管理组织向相应的项目业主交接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工作质量,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确定在今后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形成项目验收或终止报告,及时结算资金。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属于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后评估,它以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效益后评估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首先界定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工作目标,然后运用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析方式层层分解关键成功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各模块的具体指标。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应当立即收集数据,着手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消除指标间差异的量化工作,然后代入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取得计算结果。用这个计算结果同原有系统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系统改进的具体量化值。 四、项目经营和维护阶段的管理 项目维护和经营的内容是项目业主委托项目管理组织维护和经营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经营或维护项目的过程中,公司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管理队伍。必要时政府要进行跟踪检查或参加管理队伍。 公共事业项目可以考虑政府向社会招标产生项目投资业主,再由业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项目业主偿还建设项目所需贷款本息。政府授予项目业主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政府给予固定的投资回报,经营期满后,业主将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公共事业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将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即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项目建设、运营现实存在的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评价。项目后评价涉及到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政府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公共项目后评估主要注意在新的投资体制下项目评价的内容。 结语: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只是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公共事业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当然也可以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方式有助于政府对公共事业实行有效管理。 作者简介:张超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论项目管理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应用 [摘 要]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从企业走向社会的各个行业,而将项目管理的理论引入到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整合中来是公共图书馆人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项目管理;公共图书馆;应用 21世纪的公共图书馆面临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存在形式,数字化和网络化深刻地改变着公共图书馆的形态和内容,其管理也必然随之发展和进步。然而较之于经济活动领域,公共图书馆管理的变革似乎步子更慢一些,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服务、乃至于经营活动尚缺乏革新的动力,还没有形成适应发展趋势的范式,可供整个行业借鉴参考。公共图书馆处理对象的数字化是公共图书馆自产生以来所发生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变化,公共图书馆有可能直接对知识内容进行处理,加上业务联系和服务方式的网络化,使原先的公共图书馆业务流程面临很大冲击,公共图书馆管理也不得不服从发展的步伐,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并引入许多新的管理因素和管理方式。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轻便灵活的管理形式,带来了许多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大量的管理技巧与技术,作为社会转型期或者对于复杂社会组织基本管理的一种补充,它已经在许多行业和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承担特定职能的社会机构,长期以来形成了其特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引入项目管理必然能给公共图书馆管理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 一、公共图书馆进行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任何社会机构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细胞都有其定位和属性。计划经济年代国家操办一切,任何机构单位都纳入国家政府管辖范围。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济细胞作用凸显,政府机构、企业和事业单位二类机构的划分格局是吧能继续维持下去,公共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的法律地位是不是稳定,公共图书馆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实体,将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都不能确定。然而只有―样可以确定,那就是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是不会一成不变的,从大的意义上来说,项目管理给我们提供了变革的契机。 任何社会机构的管理都是围绕其职能和目标施行的,公共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对各种文献的保存和利用达到交流知识、传播文化的目的,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也必然服从于它的制度,以维持公共图书馆功能的正常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在很多方面与―般社会机构的管理是相同或近似的,例如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等,所不同的是其实现核心价值的管理,业务管理,公共图书馆的业务管理围绕其业务流程而设计,涉及资源采购、编目、典藏、流通、期刊管理、读者服务等整个业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随着计算机的使用,业务管理的整个过程被固化在公共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构成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中心内容。然而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字图书馆的提出就是这样一种变化的结果。在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过程中,传统的公共图书馆业务管理必须建立一种自学习、自适应的机制,调整自身,才能适者生存。项目管理的许多理念和方法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它正在为业务管理提供营养。在项目管理中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常常被固化、被吸收为业务管理的组成部分,从而使业务管理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个过程正在企业管理领域非常激烈地进行着,例如企业流程再造、知识管理等等的提出,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从整合社会资源的角度考虑,现代公共图书馆常常被赋予更高的目标,它已不再是只具有保存文化、传播知识、娱乐大众等传统功能的机构,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还希望它同时兼有信息枢纽的功能。在我国,一些大型的公共图书馆常常能够提供非常专业的信息咨询与研究服务,常常拥有非常现代化的信息加工、制作能力,有的甚至拥有图书、期刊、电子资料等非常全面的出版发行渠道,能够开发、研制和出版多种数据库和其他信息产品。这类公共图书馆实际上已经成为信息服务产业的一部分,有能力向社会提供全面的高水平的信息增值服务。项目管理这种形式能够为复杂机构的管理提供面向任务的实现机制,使这些机构能够集中人力或其他资源实现一些特定的目标、任务,突击解决一些瓶颈问题,克服单兵作战的不足。公共图书馆的机构设置来自于传统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现代公共图书馆常常要完成一些实验性、临时性或突发性的任务,而在原有管理框架中则难以解决,为此,必须借助项目管理这种灵活的方式,先进行目标明确、资源投入的试验,经试行后再考虑与原有机构建制进行整合。 由于大量采用现代化技术,图书馆在“升级”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项目,同时图书馆人才的不足,常常采用资源外包的方式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的应用将不可避免甚至非常普遍。 二、公共图书馆项目管理的模式和管理过程 (一)公共图书馆项目管理的模式 就项目的属性来看,凡是目标明确、有一定独立性、必须利用一定的资源完成的工作都可以作为项目,因此在引入项目管理以前,公共图书馆早就在同项目打交道了;项目不一定必须按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来做,但是项目管理的方法往往能够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工作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项目”,例如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设一般都是按照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运作的,我国建筑行业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开始普遍采用项目制,以后扩大到各类工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推行项目制方面做出过很大贡献;图书馆的计算机应用开发顶目也多采用项目制进行管理,这也与公司普遍采用项目制管理有关,几乎所有的软件公司都全面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公司职能部门设置的目的就是为大大小小的项目服务,类似采用全面项目管理的机构还有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等等。 公共图书馆是否能够全面推行项目制管理呢,目前有一种“项目泛化”的管理思潮,认为任何管理对象都可以泛化为“项目”,甚至日常重复性的工作,也被看作是可重复的项目,由于公共图书馆的传统管理还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我们不主张把这种项目泛化。但是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确有许多内容可以作为项目进行管理,除了上述的工程类、技术应用类项目之外,凡是与公共图书馆现有机构建制基本无关(即现有组织机构中没有“当然”的部门应该从事这项工作),有明确的目标,需要调动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都可以列为项目,这些工作如果按照项目管理的规则去做不一定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求消耗最小,利益最大,并避免传统管理的许多弊端。 (二)项目的生命周期和管理过程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项目的定义、计划、执行、控制和结束。生命周期是项目的基本特点之一,虽然有人把周期性重复的工作也作为项目,但项目必须在可预见的期限内有始有终。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差别很大,但都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前期策划与决策;(2)设计与计划;(3)实施与控制;(4)结束与移交。不同类型的项目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例如资源消耗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在项目的策划和决策阶段,应该进行预研,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项目定义,明确项目目标,并计算项目的资源投入,提供决策参考。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一般还设有项目组,尚未正式立项,但项目管理必须以此作为起点,做为好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半。此过程一般由主管部门委托第三方,或由图书馆自行承担,也可以向社会和厂商征集项目方案,作为下一步项目计划与设计的前期准备。经过项目评估和审批流程,明确了项目的边界和投入后,即可立项,进入项目和设计阶段。该阶段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任务划分、人员配备、成本计算、资源分配、进度安排,有些过程需要详细科学地测度;项目如果涉及技术复杂,或金额巨大,可编写项目指南,进行招标。详细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控制实施的基础,其中主要文档同时也是合同的附件,是项目执行的依据。例如需求报告是需求管理的依据,应该力求规范。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有许多软件可以辅助进行项目管理了。 三、结论 在公共图书馆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最大益处,是令员工工作目标清晰、工作范围明确、责任分明、成果明显,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互相扯皮推诿,工作迟滞不前的状况。项目化管理,使项目人员的沟通、合作、协调能力与团队精神得到重复的培养和检验。项目成功完成,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成功了,令员工充满成就感,保持员工持续的工作热情。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摘要】医院属于最复杂的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大型医院的改扩建项目,由于要维持原有的医疗工作,加之设计预留的准备工作时间短,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多,为了满足将来医疗使用功能的合理性,设计变更是必须的,大多数医院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投资项目,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对变更工程洽商确认的程序严格,工程签证手续规范;通常是签字人在“各为其主”的情况下,对变更工程洽商中的经济确认周期长,各方达成一致意见需要多个审核程序来完成;如何在保证建设项目工期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各方经济权益,解决好变更工程洽商、工程签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变更;工程洽商;管理;工程签证 0.引言 医院在施工管理中由于发生的设计变更多,工程签证审核程序严格,手续繁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到位都会影响施工工期、质量、超投资。在医院的施工管理中变更工程洽商和工程签证是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司其责;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在变更工程洽商发生后,及时完善相关签证,结合投标时的工程量清单、施工合同,尽快补充经济工程洽商的审核认价手续。提交的重新组价后不能马上审核确认时,要在保证施工工期的情况下,施工单位要配合建设方采取变更工程洽商工程实施和经济工程洽商审核确认分别两条线的模式。不坚持主张先认价格再组织施工的方式;施工单位要本着顾全大局的思想,特别是全额国家投资的医院,该做法非常实用。 1.设计变更的含义及内容 设计变更是工程施工中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设计。纠正设计错误以及满足现场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设计修改工作。一般包括由原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由施工单位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联络单两种。 ①在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参加的设计交底会上,经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提出,各方研究同意而改变施工图的做法,都属于设计变更,为此而增加新的图纸或设计变更说明都由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 ②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原设计未预料到的具体情况,需要进行处理;因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如工程中的管道安装过程中遇到原设计未考虑到的设备和管墩、在原设计标高处无安装位置等等,需改变原设计管道的走向或标高,经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办理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联络单。这类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应注明工程项目、位置、变更原因、做法、规格和数量,以及变更后的施工图,经四方签字确认后既为设计变更。 ③工程开工后,由于某些方面的需要,建设单位提出要求改变某些施工方法,或增减某些具体工程项目等,如在医院中由于建设单位医疗设备要求增加的管线,再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后出设计变更。 ④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方面、资源市场的原因,如材料供应或者施工条件不成熟,认为需改用其他材料代替,或者需要改变某些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一等引起的设计变更,经双方或三方签字同意可作为设计变更。 2.工程签证的涵义及内容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签证,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就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所确定的工程内容以外,施工图预算或预算定额取费中未含有而施工中又实际发生费用的施工内容所办理的签证,如由于施工条件的变化或无法遇见的情况所引起的工程量的变化。 ①由于建设单位原因,为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材料、场地、设备资料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损失。 ②由于建设单位原因决定工程中途停建、缓建或由于设计变更以及设计错误等造成施工企业的停工、窝工、返工而发生的倒运、人员和机具的调迁等损失。 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由建设单位造成的停水停电,造成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且时间较长,施工企业又无法安排停工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④在技措技改工程中,常遇到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作面过于狭小、作业超过一定高度,造成需要使用大型机具方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在发生时应及时将现场实际条件和施工方案通告建设单位,并在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实施,此时施工企业应办理工程签证。 ⑤对大检修工程、零星维修项目大都没有正规的施工图纸,往往在检修前由施工企业提出一套检修方案,检修完毕后办理工程签证,然后依据工程签证办理工程结算。此时工程签证工作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检修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有效的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设计变更与工程签证的管理 因医院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其涵盖的专业内容多而复杂等特点,首先由业主“基建指挥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按实际施工的专业分包单位的数量,在按照每个专业分包的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变更工程洽商在申报费用时报表使用的统一编号。要求每个专业分包单位按照自家的专业编号把整理好的工程洽商款逐月上报当月发生的工程量,在经监理初步审核后上报业主,在由业主按年、月装订成册后再下发给各个单位及上报给国家财政评审中心后经评审中心审核批准后,作为每个单位当月工程洽商进度款的支付依据。 做好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台帐管理工作也尤为重要。根据实际发生的工程变更工程洽商情况编制清楚细致的台帐对资料的保管及追溯非常重要。例:因我们所施工的项目工程洽商变更及现场签证资料非常多(项目变更工程洽商约1000项),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根据我们工程自有的特点编制了不同的台帐内容。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编制台帐的基本内容有:序号、工程洽商编号、变更内容、工程洽商报审日期、工程洽商返回日期、工程洽商报审金额、监理批复金额、装订册数、备注等。只有这样不管我们施工的工程规模的大小、施工周期的长短,我们都能把工程洽商变更及现场签证的工作做的有理有据有度;使我们在竣工结算时能够及时完整的上报竣工结算资料。保护施工企业的权益。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医院建设工程项目中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变”和“签”这两个环节工作的控制,会使我们施工企业在竣工结算工作时既轻松又顺利,使业主在工程投资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使整个工程的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安装公共区装修项目管理设想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实行“属地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作业规范化-即两化管理”模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属地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界面,确保施工的有序、高效进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项目安全,施工作业规范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项目质量。建立“属地管理”制度、建立和推行“两化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关键词:属地管理;两化管理;各阶段管理重点 一、管理模式概述 1.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全过程,严格推行和执行“一模两化”的管理方针。 所谓“一模两化”:“一模”就是“小业主大监理”的工程管理模式,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并建立严格的监理组织体系;“两化”就是“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作业规范化”。“一模”是基础;“两化”是常态;安全、质量管理可控是最终目的。 小业主大监理的核心目的是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职能,要求监理单位自觉往前站,主动监理、有效监理,同时,在自身能力范围内为业主提供其增值服务。 施工现场标准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安全,要求各种施工机器具、材料及构配件按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进行5S定置管理,使施工现场保持常态。 施工作业规范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质量,要求每道工序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规范落实到实际施工中,使各道工序规范化作业保持常态。 2.为了规范管理界面,确保施工的有序、高效进行,在全过程中,严格执行确定的“施工现场属地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属地管理指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材料、设备进出、成品保护及人员准入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以及现场各专业作业工序安排、公共资源配置、接口界面协调等管理工作。其属地划分如下: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设备安装装修阶段主要分为两类属地: 一类是车站区,以车站公共区及设备区为属地,以风水电安装单位为属地管理单位,以风水电安装监理单位为属地监理单位,以风水电安装项目工程师为属地管理业主。 另一类是轨行区属地,以车站及区间轨行区为属地,以轨道施工单位或供电施工单位为属地管理单位,以轨道监理单位为属地监理单位,以轨道工程项目工程师为属地管理业主。 设备安装、装修阶段施工现场管理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在现场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现场协调办公室、总调度室的具体协调下,以车站区、轨行区为单位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职责,规范管理界面,确保施工的有序、高效进行。 二、 实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之目的和措施 施工现场标准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安全,要求各种施工机器具、材料及构配件按国家、行业、企业标准进行5S定置管理,使施工现场保持常态。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进场后进行现场总平面布置,制定标准化工地创建方案。根据方案确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合同及劳务用工管理目标,并分解量化到人,随着工程进度对现场各个管理环节及时完善,不断细化,各类要素持续优化改进,促进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对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管理做出标准化要求,进行5S定置管理,实现场容场貌的秩序化。 对工程施工活动的各个环节实行程序化管理,做到质量与安全管理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尤其是通过监督、检查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巩固和扩展标准化工地,提升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三、 实行施工作业规范化的目的及措施 施工作业规范化的核心目的是保证质量,要求每道工序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及规范落实到实际施工中,使各道工序规范化作业保持常态。 督促各施工单位在其项目内进行规范化管理,在项目内实现规范化施工作业,就是要求作业现场每道工序按施工标准、规范、规程要求的材料、方法、工艺标准来进行施工作业,使每一道工序做到有章可循。 通过全员、全过程按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作业,来保证工程质量全面达到标准及规范的质量要求,杜绝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各站采取实行各专业“样板”点工程,以点带面,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及规范的质量要求 四、各阶段管理重点 1.实施前准备阶段 (1)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到位 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人员到位(包括装修施工以及设计配合主要负责人),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完成安全、质量报监工作。 (2)协助业主进行各类交底、图审工作 向装修单位进行业主建设管理交底、设计交底、质监交底、安监交底、监理交底、安全交底、质量交底、组织图纸会审等。 (3)督促装修单位实测实量细致深化施工图 督促装修单位对土建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实测实量,现场密切关注机电安装单位的进度、前期的设计、机电安装单位的施工图深化结果、现场的实际高度、位置,依据实测实量结果深化施工图,完成最终的排版图;现场过程中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标高、位置等发生错误造成大面积返工,难以满足装修效果。 (4)材料供货计划 督促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排版图的工程量清单,结合土建、机电安装单位、各系统单位进度详细列出甲供材料供货(需求)计划并提交业主设备物资部,过程中及时沟通,配合业主设备物资部完成甲供材料的采购,确保材料能够按时到货;同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乙供材料的进场时间,确保乙供材料按时到货。 (5)督促装修单位完成工期策划 1)认真梳理各站土建、轨道、机电及个系统单位施工进展及计划情况,开展场地、工期及物资供应策划工作; 2)进行工期策划,合理安排人员及资源配置; 3)根据工期策划确定供货需求计划。 (6)场布策划 接受地盘管理单位的管理,对其施工领域进行场地规划及布置(策划5S定置管理方案)。 1)合理规划临时堆放场地及临边防护; 2)根据场布策划与属地管理单位(机电安装单位)场布策划衔接,临水、临电、材料堆放场地、材料设备成品保护对属地管理单位提需求。 3)场布策划满足属地管理单位要求。 2.施工实施阶段 (1)质量管理 以规范化施工为基础,确保每道工序按规范、规程要求的材料、方法、工艺标准实施。 (2)现场管理 严格监督执行批准的场布策划,以标准化现场为基础,通过可视化、定置化管理实现标准的常态化。 (3)关注甲供材料供货时间,协助业主设备物资部及时供货,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对甲供材料进行现场验收及保管工作。 (4)协调各施工场地、工序、接口 强化现场协调,统一认识,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资源下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协助业主建立现场协调管理各项会议制度,包括月协调会议、周协调会议、每周轨行区施工与运输计划协调会和不定期的专题会议。 特别关注相关工序的转换和与各专业接口界面的划分及处理,避免返工问题。在公共区吊顶施工要考虑与各专业管道的施工前后顺序;在站台层公共区吊顶要考虑与屏蔽门门机顶箱的接口处理等;在进行墙面装饰施工要考虑与动照专业、消防给排水专业及综合监控等专业的配合;在进行地面施工时要考虑与扶梯、屏蔽门专业、AFC专业的配合。 在站台层要充分考虑大型设备的水平运输对地面装修的影响;在轨行区进行灯箱及广告牌作业时要考虑轨行区安全等。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由于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加上建筑行业相关管理经验的缺乏,常常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了社会上诸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探索研究,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公共建筑工程管理探究对策措施 一、公共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一)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公共建筑工程开工之前,首先要对项目作出祥细的实施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技术支撑、工程造价、成本确定、安全指数和时间效率等进行分析和确认,然后再分阶段来施工,并指派管理人员来进行造价编制和工程责任成本的确定。同时,在责任成本的确定中应该将投资成本、产生效益作为实施项目工程的重点内容,有效控制各阶段的成本,明细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可以通过从项目经理开始实施的方式,并由项目经理来对各个部分的分经理工作来形成监督,分经理监督下属。形成这样级级管控的分类管理模式有利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不仅如此,在具体的人员纸牌上应该选择那些对控制成本意识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防止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出现人力物力的浪费和造价的失控。 (二)有效预测项目成本 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项目成本的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成本管理人员来对影响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分析,并结合当前的企业实力、市场要素、技术支撑、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作出合理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测算和判断,把准项目实施效益,这是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项目成本预测的一种最有效方式。 (三)突出目标成本的控制 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公共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实际上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目标成本控制上应该严格按照各个目标成本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工作。在控制上可以把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的控制中心,从而根据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确定的目标成本总额分解到各个施工班组当中,同时各施工班组应该详细认真的做好施工记录工作,明细的记录每一工期和工序的具体成本,并确定某一时间段与目标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产生的具体原因,以便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成本差异,避免成本失控局面的出现。 二、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必须要做好工程洽商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而且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切实做好公共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国家投资的公共建筑工程上比如医院的建设,都应该做好这两个方面的管理。 考虑到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复杂,比如节能等方面的设计都需要精心的进行设计。就医院的建设为例,首先应该结合此项目工程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施工当中的专业分包单位数量和每个专业分包的特点来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设计变更洽商,从而在申报费用表是能够使用同一的编号。其次还应该保证公共建筑工程每个专业分包施工单位要把工程洽商宽逐月上报,并在公共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审核之后上报国家财政评审,经国家财政评审单位批准之后方可作为每个专业分包单位当月工程洽商款的支付依据。不仅如此,加强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还应该做好台账管理工作。在具体的项目建设当中,应该密切结合工程项目变更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变更洽商款来编制出明细的台账,并做好资料的保管工作。比如在现场签证资料和工程洽商变更非常多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公共建筑工程具体的特点来编制不同的台账内容,比如序号、工程洽商编号和变更内容、工程洽商返回日期、监理批复金额等具体的内容。只有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一)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参建各方的行为监督 1.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在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责任主体进行检查工作时,应该严肃的查处人员到岗和施工、建设单位的手续、分包合同的备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变更与施工及材料取样的具体情况。因为公共建筑工程的施工不同与普通建筑物的施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在检测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规的问题,应该督促整改并记录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不良记录,如果事态比较严重,应该主动联系执法部门,并由相关单位和组织作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从而通过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的方式达到现场管理联动的良好效果。 2.监理项目登记制度。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立单位中标之后,一定要到质监站进行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的等级工作,从而在日后的施工当中方便质监人员能够有效的进行现场检查和核对,这样能够对缺岗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等级,如果达到相应标准,由相关部门做出适当处理。 (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 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首先要做好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在这一方面主要是把好材料检测关。自从我国坚持机构改制之后走向市场,经常出现某些不法的检测单位为了攫取利润,毫无原则的满足客户不合理要求而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我国的很多建设工程由于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而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必须要对检测机构的诚信记录和资质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在材料入场之后要加强材料的抽检力度,避免不合格材料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出现。另一方面是加强质量监督还应该做好工程实体检测。比如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对砼砂浆的强度进行检验、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构件的几何尺寸测量等。都需要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从而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确保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三)加强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区别于一般建筑物的特点就是需要做好节能施工的工作,因此在节能质量的监督工作上也要得到加强。具体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责任主体的技术交底工作来实行,比如设置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控制点来监督和知道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措施的落实,另外对于节能设计的变更要得到重视,尤其是要重点审查节能设计变更后的施工图,而且要及时的对材料合格证、质量、报告等资料进行详细的检查,严格的做好节能部分和验收工作。一旦发现节能设计达不到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要立即进行整改,不得进行下一步的施工。通过强化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得到落实和规范。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小议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一、公共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 (一)建立成本控制体系 公共建筑工程开工之前,首先要对项目作出祥细的实施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对项目技术支撑、工程造价、成本确定、安全指数和时间效率等进行分析和确认,然后再分阶段来施工,并指派管理人员来进行造价编制和工程责任成本的确定。同时,在责任成本的确定中应该将投资成本、产生效益作为实施项目工程的重点内容,有效控制各阶段的成本,明细各部门的具体责任,可以通过从项目经理开始实施的方式,并由项目经理来对各个部分的分经理工作来形成监督,分经理监督下属。形成这样级级管控的分类管理模式有利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不仅如此,在具体的人员纸牌上应该选择那些对控制成本意识较强的工作人员,从而防止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出现人力物力的浪费和造价的失控。 (二)有效预测项目成本 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项目成本的预测,实际上就是通过成本管理人员来对影响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各方面因素分析,并结合当前的企业实力、市场要素、技术支撑、经济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变化作出合理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分析、测算和判断,把准项目实施效益,这是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项目成本预测的一种最有效方式。 (三)突出目标成本的控制 从某种角度来说,对公共建筑工程进行成本控制实际上是成本管理的核心目标,在具体的目标成本控制上应该严格按照各个目标成本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控制工作。在控制上可以把项目经理部作为成本的控制中心,从而根据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确定的目标成本总额分解到各个施工班组当中,同时各施工班组应该详细认真的做好施工记录工作,明细的记录每一工期和工序的具体成本,并确定某一时间段与目标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分析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产生的具体原因,以便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消除成本差异,避免成本失控局面的出现。 二、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必须要做好工程洽商和工程签证的管理工作。而且在具体的施工当中,一定要以大局为重,切实做好公共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在国家投资的公共建筑工程上比如医院的建设,都应该做好这两个方面的管理。 考虑到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复杂,比如节能等方面的设计都需要精心的进行设计。就医院的建设为例,首先应该结合此项目工程的特点,并结合具体施工当中的专业分包单位数量和每个专业分包的特点来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设计变更洽商,从而在申报费用表是能够使用同一的编号。其次还应该保证公共建筑工程每个专业分包施工单位要把工程洽商宽逐月上报,并在公共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审核之后上报国家财政评审,经国家财政评审单位批准之后方可作为每个专业分包单位当月工程洽商款的支付依据。不仅如此,加强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管理还应该做好台账管理工作。在具体的项目建设当中,应该密切结合工程项目变更的实际情况和工程变更洽商款来编制出明细的台账,并做好资料的保管工作。比如在现场签证资料和工程洽商变更非常多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公共建筑工程具体的特点来编制不同的台账内容,比如序号、工程洽商编号和变更内容、工程洽商返回日期、监理批复金额等具体的内容。只有通过这样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一)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参建各方的行为监督 1.建立工作联系制度。在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责任主体进行检查工作时,应该严肃的查处人员到岗和施工、建设单位的手续、分包合同的备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变更与施工及材料取样的具体情况。因为公共建筑工程的施工不同与普通建筑物的施工,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一旦在检测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规的问题,应该督促整改并记录相关单位和人员的不良记录,如果事态比较严重,应该主动联系执法部门,并由相关单位和组织作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从而通过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的方式达到现场管理联动的良好效果。 2.监理项目登记制度。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立单位中标之后,一定要到质监站进行该项目人员配备情况的等级工作,从而在日后的施工当中方便质监人员能够有效的进行现场检查和核对,这样能够对缺岗人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等级,如果达到相应标准,由相关部门做出适当处理。 (二)加强公共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 加强公共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首先要做好工程施工材料的管理,在这一方面主要是把好材料检测关。自从我国坚持机构改制之后走向市场,经常出现某些不法的检测单位为了攫取利润,毫无原则的满足客户不合理要求而出具虚假报告,导致我国的很多建设工程由于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而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必须要对检测机构的诚信记录和资质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在材料入场之后要加强材料的抽检力度,避免不合格材料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当中出现。另一方面是加强质量监督还应该做好工程实体检测。比如在公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当中对砼砂浆的强度进行检验、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构件的几何尺寸测量等。都需要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从而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确保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 (三)加强公共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 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区别于一般建筑物的特点就是需要做好节能施工的工作,因此在节能质量的监督工作上也要得到加强。具体可以通过加强各方责任主体的技术交底工作来实行,比如设置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控制点来监督和知道实际施工过程中质量措施的落实,另外对于节能设计的变更要得到重视,尤其是要重点审查节能设计变更后的施工图,而且要及时的对材料合格证、质量、报告等资料进行详细的检查,严格的做好节能部分和验收工作。一旦发现节能设计达不到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标准和具体要求,要立即进行整改,不得进行下一步的施工。通过强化施工中和施工后的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得到落实和规范。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监理方)的思考 摘要: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好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大型公共建筑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话题,本文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监理方对建筑项目管理的必要性,强调了目前管理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作重点,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培养人才,提高监理竞争力。 关键词:监理企业,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经验总结 1.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监理企业的工程管理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的大型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然而从目前开展的工程项目管理当中,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漏洞。下面本文主要针对这些漏洞进行分析: 1.1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在工程监理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一些指导性的文件,但是并不完善,在操作性指导方面也很匮乏。另外,对于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招标等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建筑法规定,但是对于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却存在着界限不清晰、权责不分明、管理工作中的很多职责存在着重复的现象。 1.2监理企业的机构不健全 由于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并没有建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体系。监理人员、监理项目都不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相关要求,企业当中的工程项目管理文件、作业指导等方面并没有完善和健全,从而造成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度有所降低。另外,一些复合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但由于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需要跟其他的单位进行合作,这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项目管理的进行。 1.3项目工程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强 由于目前从事项目管理单位的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的手法相对较传统,管理人员也没有重视对项目软件的开发和利用,管理手段不强,导致了项目管理经常出现漏洞。 1.4社会上对工程管理的认知不够 由于认知不够,社会上很多的企业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块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虽然目前来讲,我国已经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了大力度的宣传,但大部分的地区对工程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有的甚至出现不接受的现象。另外,一些公共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政府本身对项目管理缺乏认识,导致了对项目管理工作的忽视,是项目管理单位形同虚设,影响了工程的管理。 2.加强大型建筑项目的施工管理工作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在进行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项目的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按照施工的规范要求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于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进行认真地学习,认真掌握好各项管理工作。关于建筑项目的管理主要还包括了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其中技术资料的管理能够对帮助工作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真实、客观的反应,并以此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档案处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在进行工程交付使用之后,工程的技术治疗能够为工程的改建和管理方面提供重要的依据。下面对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 2.1进一步确立市场的准入机制 建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非常重要,它能够有效保护工程的质量,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促进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完善。如果市场制度要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市场的混乱,对建筑项目管理工作的影响也非常大。此外,市场的混乱也能够给一些劣质、不具备从业能力的企业乘虚而入,在建造工程的同时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给整个工程的项目管理市场带来严重的伤害,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2.2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解决工程项目管理的漏洞和问题,政府就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行业上的规范工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工作开展准绳。因此,政府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力度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法规,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制定有效的政策,如制定单位的编制,初定具体的标准和规范等。从而能够不断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3对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进行严格控制 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建立一套管理人员的执业资格考察和评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察工作进行详细介绍: 2.3.1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 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比较繁忙,对于管理工作学习的时间比较少。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在工程进行时,应该召开监理例会,对工程的专题进行讨论,和统一认识,让管理人员能够准确地掌握相关的管理规范。另外,建议管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中进行学习,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可以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同事学习,这样能够做到经验和知识相结合,让管理人员印象深刻,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一定要进行考察、审核,以此来鼓励监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2.3.1要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现行的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标准已经不适合管理的需求,其中最大的缺点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大,导致管理人员的压力也较大,不利于发挥管理水平;收入少,管理人员的付出和收获不成对比,导致素质较高的人才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管理的效益较低,反而不利于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以此,企业和政府一定要根据管理人员的现状,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建筑项目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进行优化,包括:提高管理者的收入,吸纳更多的人才,对管理队伍进行有效地稳定。 2.4鼓励开展不同形式的管理工作 多种形式的管理工作,可以鼓励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各种政策措施。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找准市场,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项目管理的服务功能,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所提供的全过程的专业化管理服务,实行三位一体化(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的管理工作。 2.5确定取费标准 建筑项目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政府对于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样必须进行宏观调控工作,避免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的竞争现象,对市场秩序造成混乱。为了解决这样一种现象,工程项目管理的费用应该有一个参考标准,为管理单位的费用收取提供依据,同时为促进工程项目管理市场有序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2.7要及时建立管理风险机制 由于一些工程项目的资金比较庞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对社会和人们都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业主或政府会承受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发生以外事故,必然会对企业或政府造成很严重的伤害。因此,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或者通过保险对风险进行有效地转移。 结束语 目前,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向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要对建筑项目进行有效地管理,政府一定要鼓励有执业实力的企业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督促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认真地学习、并不断对市场的开拓。对于竞争力并不大的中小型项目管理企业,应该要做好自身的项目管理工作,量力而行,避免得不偿失。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工程项目管理中良好公共关系的构建 【摘 要】在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中,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营造健康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而良好公共关系的构建需要我们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 公共关系 和谐共赢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任何工程项目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环境中获取必需的资源,同时也受到环境中各种力量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运行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辽河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及工程建设单位在外部市场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协调处理好与各方的关系,构建项目部和谐的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并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构建工程项目良好的公共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 健康、和谐的内部关系是项目部内部凝心聚力,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的内部关系应该从正确处理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着手: 1.1正确处理项目部与公司本部关系 项目部与公司本部是隶属关系,项目部由公司本部针对特定的工程项目组建,公司本部为项目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同时有权对项目部的各项重大决策及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而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也需要得到公司本部的大力支持。因此,项目部应该加强与公司本部沟通协调,定期汇报项目进展情况,争取资源支持和工作的指导。 1.2正确处理项目部内部关系 项目部是一个针对特定工程项目的工作团队,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利益诉求,关心员工成长,为员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为员工个人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和机会;关爱员工,员工在外部市场工作,远离家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因此要关心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适当组织丰富多彩文体活动,为员工提供愉悦身心、沟通交流的平台,帮助员工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为员工缓解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供帮助。 1.3正确处理项目部与劳务工队伍的关系 部分工程项目需要雇佣较大数量的劳务工进行施工,项目部与劳务工队伍应该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对于劳务工队伍,既不要简单的以雇主的身份对待他们,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更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他们合伙损害项目部的利益。正确处理项目部与劳务工队伍的关系,应该本着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一旦签订承包合同,双方都应该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并对劳务工队伍要有一定的监督;同时也要关心劳务工队伍的工作状况和思想状况,尤其是一线工人的实际状况,切实保护他们合法权益。 2.与客户建立合作共赢关系 客户关系是项目部应该处理好的一项重要的外部关系。项目部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客户至上的理念,赢得客户的满意和信任,才能与客户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共赢关系。一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调,明确客户的意图和要求,施工前与客户共同商讨施工方案,施工中随时征求客户监督意见,施工后与客户共同评价措施效果,并就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争取客户的理解和支持;二要强化服务意识,从客户的角度和利益出发,为客户提供精诚服务;三是坚持以诚信为宗旨,加强质量管理,严把产品质量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客户的满意和信赖,也为项目部及所属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3.积极赢得地方政府支持 与项目部所在地政府的关系是项目部构建良好的公共关系应该处理好的又一项重要的关系,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工程项目进展顺利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项目情况,了解地方政府对工程项目的期望和要求,与监管部门做好沟通工作,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工作,例如与当地公安部门联合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形成企警联防线,保证施工正常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还可以积极回馈当地社会,为扩大当地社会就业做出贡献,从而赢得政府的好感和支持。 4.与当地公众建立良好关系 工程项目的利益与当地公众的利益休戚相关,处理好与当地公众的关系,赢得当地公众的信赖和支持,也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条件。处理好与当地公众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环保、合理利用资源以及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全过程,保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赢得当地公众的好感和信赖;二要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项目部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只有了解并尊重当地的习俗,才能与当地公众沟通,并赢得他们的支持。 5.需要处理好的其他关系 除了在以上几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之外,项目部还应该处理好与其他一些方面的关系,一是项目部与监理单位的关系,项目部与工程监理要做到友好相处,互相尊重,对一些非原则性问题求同存异,同时加强沟通和协调;二是项目部与供应商的关系,项目部应该以诚信为原则,与供应商建立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使得供应商能够及时供货,同时争取能够延缓付款,缓解项目部资金压力。 在工程项目的实际运营过程中,项目部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必须正确处理这些关系,才能构建起良好的公共关系,为工程项目的实施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公司机关;辽宁 盘锦 124010)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关于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浅析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日益增多,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是施工企业面临的新的挑战。文章结合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工程为例,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 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大型公共建筑日益增多,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往往建筑面积大、投资大、施工参与人员多,人员构成、技术组成差别大等特点,有的项目还有外形独特、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的客观情况,因此,对建筑施工而言,对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的管理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如何管理好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特点与难点分析 大型公共建筑一般指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文卫建筑、通信建筑以及交通运输用房。当前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工程,特别是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建设中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要注重节约资源能源,体现城市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要求,还要求与自然环境协调,对项目施工组织和管理要求比较高。因此,大型公共建筑项目除具备一般工程项目的管理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特点。概括来讲,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有如下特点与难点: 1.1工程相对复杂,进度控制计划编制要求高。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工期紧,同时很多大型公共建筑具备某一地方新地标性建筑的特征,独特性、探索性等特征更为突出,加大了项目管理难度。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是保障工程进度和质量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对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高、要求严,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协调有力,才能保障工程项目进度实施。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其实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管理过程及系统工程的组织实践。要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保障项目实施各个环节、各个子系统、组成部分的有效组合和高效运行。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侧重于项目子系统的管理和实现,如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合同等,在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完全适应项目管理需求。传统管理方式的阶段性、局限性割裂了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系统性要求,遵照原有经验实施项目管理往往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冲突,增加管理难度和成本,致使项目进度陷于困境。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编制工作要求在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下进行,以满足项目管理的全局性控制目标为实现目标,在强调整合资源、融合新技术新观念新方法的前提下,实现大系统的综合效益目标。 换言之,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需要换思路、换脑筋,需要比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更高的科学组织、决策思维和系统工程控制手段。 1.2人员多队伍复杂,协调调配难度大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规模大,涉及的相关单位人员复杂。有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材料供应方,涉及到结构、装饰装修、暖通空调、水电安装等专业,覆盖勘察、设计、施工、安装、使用维修等各个环节、阶段和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的参与程度也大大超过一般项目。大型公共建筑项目因为投资大,建设方往往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对施工组织干预强度比一般项目大,对项目管理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加了协调调配的难度。 目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一线工程人员基本上由农民工组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进场人员数量大,来源复杂,对现场农民工的培训和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都增加了难度。 1.3工程合同管理要求高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增加合同管理难度。大型公建项目一般技术创新内容较多,创新性意味着不确定因素增加,给项目进展增加新的变化、新的情况,给合同的变更增加不确定性。大型公共建筑往往是跨行业、跨专业的,因此环境变量对项目的影响也比较大。外部系统(社会环境、政策层面)的变化影响可能会给项目带来致命影响,因此也给项目的合同管理带来较高风险。 2 某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实例 无锡软件园D地块,位于无锡新区,该工程地上地下为一整体结构,地上2幢主体相对独立的24层建筑(即办公楼),1幢11层及1幢8层建筑组成,为集商务办公、餐饮娱乐于一体的高层公共建筑群。建设用地面积约为42670.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9981平方米,包括:二座办公楼、二座综合楼及地下车库等工程,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0666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9315平方米。主楼建筑檐高99.39米,地下二层,工期684天。裙房基础采用梁板式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主楼基础采用承台平筏桩基。主楼框架筒体结构、裙房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基础部分在塔楼投影范围外设置沉降兼收缩及温度收缩后浇带,分别在主体结构施工完及两侧混凝土施工完两月后方可封闭。 2.1施工难度及特点 该工程体量大,结构体系多样,结构施工中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量相对较大、节点类型多;同时,结构及平面形式不宜小流水段施工。因此,结构施工线各工种劳动力数量在同一作业空间内密度较大,施工作业难度增加,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工序搭接和劳动力调度。综合来看,有以下难点及特点: 2.1.1全部工期时间紧,为保证后续装修施工,结构工期较紧张,需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期。 2.1.2地下二层,属于深基坑施工工程,需进行土方、护坡、降水专业施工。 2.1.3地基处理采用灌注桩,抗压桩最长为52米,施工难度较大。 2.1.4部分结构工程跨雨季和冬季,需考虑雨季和冬期特殊施工措施。 2.1.5结构施工难点多:包括基础底板结构为梁板式筏基,核心筒结构底板厚1500mm,为大体积砼施工;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既有框架直梁、斜梁,又有次梁,梁柱节点多;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及地上首层至三层裙房部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二十二、二十三层层高为6.0米,—2F局部层高5.2米。竖向结构的墙体和框架柱模板属于超高结构;框架柱截面变化较多,柱和梁柱接头处模板的设计以及变截面处钢筋的施工成为施工中的重点;中庭从地下二层至地上三层,需做好相邻部位的防护;,施工难度较大;外檐全玻璃幕墙施工,安全性和技术难度较大。 2.1.6设备、材料、半成品的施工需用量较大,施工现场临设库房无法满足库存的基本要求。因此,材料、设备进场基本做到随用随进,计划控制难度大大提高。 2.2工程控制计划编制 该工程项目规模大,结构、功能复杂,工期紧,项目管理难度较大,工程控制计划的编制尤显重要。针对以上技术难点和特点,我们按照系统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思维模式,科学编制工程控制计划。 2.2.1确定项目施工组织系统,明确管理人员分工及职责。对项目经理、生产经理、主任经济师、项目总工、技术主管、物资主管、监理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岗位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进行明确。 2.2.2确定施工原则: 1)确定施工顺序:以基础、主体、装修三大分部工程为主控目标;2)确定基础施工阶段工艺流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工艺流程和装修施工阶段工艺流程;3)明确相关专业与三大分部工程协作配合原则:分别明确土建工程和装修施工进度反映形式,实现土建与专业,内檐与外檐,机械退场与装修收尾的配合协调;4)明确大型机械进、出场与三大分部工程进度的时间关系:根据工程进度对施工机械做合理配置,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加强机械化施工程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施工工期;5)处理好与季节性施工的关系: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项目,提高有效的施工天数,为保证施工质量、缩短总工期创造条件,确保施工作业的连续性,均衡性。 2.2.3对各施工阶段工期提出具体要求。 为保证各分部、分项工程均有相对充裕的时间保证工程施工和施工质量,在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总控计划时,确立各阶段目标时间。并要求做到阶段目标时间不能更改。施工设备、资金、劳动力在满足阶段目标前提下进行配备。绘制出施工总进度计划表,据此进行工期进度控制。 2.3文明施工管理和技术准备 2.3.1确定文明施工组织结构图:明确文明施工管理目标和责任人,对办公区、施工现场场地布置、施工脚手架设置、施工现场管理、材料堆放提出明确规范要求。 2.3.2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合同、设计图纸及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依据工程进展组织各工种人员进场,并进行培训教育和技术交底。 2.3.3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工程项目实施前期,及时配齐各种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以及工程技术资料表格,另外,根据本工程专业系统多的特点,对专业施工人员,要另行配齐专业图集、规范。在收到施工图纸后,组织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施工生产管理人员、预算合同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预审,明确各种材料做法及设计要求,提出对图纸的预审意见,然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并及时进行设计交底工作,办理相关工程洽商。 2.3.4分专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计划:编制完成了土护降,临时设施建设,现场临时用水、用电,基础桩,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基坑施工技术安全防护,地下室防水,底板钢筋、模板、混凝土,基础钢筋、模板、混凝土,预应力结构,主体结构等施工方案;明确了给排水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5严格组织管理做好应急预案:该工程施工场地为交通较拥堵路段,因此,材料进出场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同时,特别制定了雨期和冬季施工方案,以应对特殊天气、极端气候的影响。 2.4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开展安全监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江苏有关文件搞好文明施工。1)现场监理将采取安装验收和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并着重加强对高处作业防护、脚手架、“三宝四口”、物料提升机、基坑支护、模板工程、施工机具等机械、设备的安全监督。发现隐患,应督促有关人员限期解决,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应立即制止;2)在现场巡视、旁站监理中发现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要求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不安全因素,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做好安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参与组织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的处理;3)现场施工用电严格遵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及要求进行检查;4)随时取得气象预报资料,根据气象预报,提前作好防风、防雨措施,切实按措施严格执行实施,并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生产。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常备消暑物品;冬季做好保暖工作。 2.6工程合同管理 按质量计划,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做好横向管理接口,文件的传递、工作的联系、布置、交接要文字化。与甲方、总包单位等的洽商、协议、合同必须严谨、文件化,计划要准确合理避免盲目。与多个部门有关的决定或要求在实施前要提前征求意见,避免疏漏造成的损失。制定计划,确定专人负责合同履行过程中变更、洽商增减预算及索赔报告的编制及报甲方签认等工作。 3 结语 总之,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不在技术层面,更重要是创新思维模式和方式,以系统工程原理综合项目管理进行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可以实现全局性控制目标,整合资源、运用新技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业主方)的经验总结 摘要 某局科研大楼是某局自筹资金,建设的规模最大的一栋公共建筑。结合大楼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从甲方项目管理的角度,进行了经验总结。为确保针对其他类似项目也具有适用性,对措辞进行了一定调整。 关键词 大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总结 一、项目概况 某局科研大楼为某局综合办公楼,具有办公、会议、科研、金融、餐饮、住宿等多种功能。项目用地面积27.5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地下一层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4200平方米。科研大楼地上23层,附楼6层,建筑高度93.9米(含顶层钢塔为118.8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绿化率40%,内外共设车位260个。建筑中除建筑结构及装修外,还分布了消防、暖通、强弱电、电梯等安装工程,外墙采用玻璃隐框幕墙及石材干挂幕墙,属于大型公共建筑。 二、项目管理总体思路 1.明确项目建设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将整个工程建设分为:项目前期报建、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移交这五个阶段,其中的二次深化(如:装修、外立面、园林景观等)设计和专业分包(如:外立面、空调、消防、市政等)可在施工阶段穿插进行。如果设计时间充裕并且业主决策稳定,可以提前完成深化设计,便于成本控制。 项目前期报建以办理土地证、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为主要控制对象; 设计阶段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还包括消防、抗震、人民防空和防雷等专项设计的报审。 招标分为:招标、设计、监理、总包、专业分包和设备材料供应等内容。 施工分为:基础、地下室、地上结构、设备(空调、消防、上下水、强电、弱电)安装、外立面装修、室内装修、室外园林市政等主要内容。以开工、完成正负零以下工程、结构封顶、外立面完工、设备安装完工、竣工验收为里程碑。 竣工验收及移交分为:专业(消防、环境、人防、电梯等)验收和总体竣工验收,办理完备案手续后,进行资料及工程移交。 2.确定总进度计划及相关计划 在“1.”明确主要工作内容的基础上,编排总进度计划。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招标计划、采购计划以及人力资源等计划。 3.明确项目管理(业主方)的工作内容 项目报建;进度管理;资金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协调沟通;资料及信息管理。 4.搭建项目管理团队 根据以上“3.”明确下来的主要工作内容、工程规模(5万平方米以下)以及总进度计划确定后形成的建设强度,搭建管理团队,自下而上,先设置执行层,一般设置为:土建工程师2名、其他各专业(暖通、电气、弱电等)工程师各一名、报建及综合管理人员2名,造价工程师1名及财务人员1名;再根据中层管理人员能力划分部门,一般设置为工程部、招标成本控制部、综合管理办公室。项目管理团队在以下简称“项目管理部” 5.确定流程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平台 进度管理;成本管理;A.建立投资管理制度;B.建立成本预测、跟踪及分析制度;C.工程价款的计算及拨付;D.设立以下成本管理制度或方法。 三、合同管理 质量管理,设立如下管理制度;沟通及信息管理;各阶段及管理板块的经验总结。 1.总体策略: 提前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管理流程;审计单位提前跟踪。 2.报建阶段 主要是要解决时间控制问题。报建人员要做到熟悉手续办理的各项程序和政府相关人员,熟悉各项审核之间的因果关系。报建过程中必须提前准备,积极推进任何可提前的程序。 3.招标阶段 选择设计单位时,应重视设计师与其团队的挑选,而不应该仅注重设计公司选择上,可在招标时提高对设计师及其团队的评分权重。市场上监理单位鱼龙混杂,而监理又是直接监督工程实体,因此选择监理单位时,注重对总监或总监的考察,选择重信誉重纪律、管理规范并将大型公建项目作为其业务战略定位的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应选择实力强、信誉高的施工单位,其资质应当涵盖公建项目的所有专业,并达到各专业最高资质等级。减少业主指定分包,强化总包管理。 4.设计阶段 在设计招标前,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尤其是建筑、暖通专业。采用限额设计。确保充裕的设计时间。 5.成本管理 ①技术方面: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开发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在结构施工中推广使用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成本。加强质量管理,一次成优,减少返工,降低成本。 ②制定严格的洽商管理办法和反施工索赔管理办法,根据合理的洽商变更及时调整投资额,防止不正确的、不合理的、未经许可的工程变更费用。 ③设计变更管理。 6.质量管理 提前明确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及业主方监控措施。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以及要求各级施工单位的书面技术交底。重视对施工部位(包括隐蔽工程)和进场材料的质量抽查。检查施工(供料)单位的质检资料和施工记录的完备性 7.进度管理 设立专人定期跟踪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进度偏差。定期(每周)组织召开工程协调会,及时纠正进度偏差。 8.合同管理 加强合同管理意识,从思想上真正意识到合同的重要性,强调不但要按图施工,而且还按合同要求施工: 9.信息管理 提前对上级与各单位之间可能发生的信息资料进行编排。报告制度:A.定期(半月、月度)工程情况通报协调会议;B.进度报告;C.工程造价报告;D.工程质量报告 E.安全情况报告;F.招标及合同管理报告。 10.风险控制 权衡利弊后,回避风险大的工作计划,选择风险小或适中的计划。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购买保险或要求对方担保。以转移风险。提出合理的风险保证金,这足从财务的角度为风险做准备,在报价中增加一笔不可预见的风险费,以抵消或减少风险发生时的损失。采取合作方式共同承担风险。 三、结束语 近几年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施行科学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快工程管理方法同国际接轨的重要措施。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关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相关策略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迅猛的发展,社会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提出了新要求。但是,在满足于我们既得成就的同时,笔者我们应当对于目前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绩效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对于大规模公共项目投资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矛盾。就此.本文主要结合了作者的所学知识以及工作之中的经验积累.对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相关策略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公共项目 管理绩效 改善 策略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迅猛的发展.社会对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我国生产力的普遍提升,使得我国进行大规模公共项目建设与投资有着稳定的物质基础保障。但是,在满足于我们既得成就的同时.笔者我们应当对于目前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绩效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固定资产的投资失误率约为20%-45%,由此可见,目前在我国发展过程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与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对于大规模公共项目投资需要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矛盾。要想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对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策略进行大力研究,具有着重要意义。 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各国学者对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由于受到多种多样的影响,使得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仍然有待提升。笔者结合自己所学以及自己实践经验,谈谈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相关策略。 一、探索公共项目内涵 笔者认为想要更好的促进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首先要对于公共项目的内涵作出相应的探讨。公共项目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而对于生产与生活提供的公共物资以及公共服务。由此可见公共项目具有着公共品性质、公益性目标以及效益的外部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依靠市场配置缺乏效率,而必须由政府提供。然而政府作为公共项目的最终业主使得其具有多级多重结构的委托链,从而与非公共项目有了显著区别,增加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复杂性。由此,笔者认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实际上是一个管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并指明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过程化发展趋势以及改善方法由管理层面逐渐深入到制度层面的发展方向。 二、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策略 对于目前国内外关于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策略的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两个具体方面,即可以从制度经济学范式以及管理学范式两个维度来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进行改善。所谓“管理学范式是指对于项目的管理技术以及方法的改善进而达到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于提升”。而所谓“制度经济学范式”则主要涉及“试图寻找一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者之间责、权、利的均衡,以此来激励和约束各方为达到项目的成功而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应当将经济学范式与管理学范式两个维度解决方法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 其具体实践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通过制度创新来提升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从制度经济学相关知识来看.科学的制度以及制度创新则可以大量的减少在交易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摩擦性,进而提升经济活动整体绩效水平。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的表现形式。由此,笔者认为可以以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对于目前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进行改善。即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围绕公共项目的制度设计展开,以制度经济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融合于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之中.对于传统的方法进行革新,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的整体绩效水平。 第二,提高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考评力度与客观性。首先,政府应当能够政府应加强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考评基础理论研究.要积极有效利用、借鉴或综合其它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考评基本规范》,明确我国公共项目基本分类,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考评战略远景目标、基本方法、基本程序、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责任进行划分以及绩效考评结果应用,注重多元目标的平衡,实现对政府具体部门公共项目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的良好指导性。 第三,建立各级政府部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数据库,逐步实现各数据库网络化和信息化。快捷、准确方便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考评信息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有助于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在不同部门间和同一部门的不同项目间的比较,增加绩效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有助于实现专业化和社会化监督,而且还有助于实现公共项目集、公共项目组合优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资料收集.为以后做好公共项目管理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来源。 公共项目的绩效改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很多专家学者都在这一领域努力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在界定了公共项目概念的前提下,具体分析了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指出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活动日益系统化和制度化。可以预见,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研究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迫切需求和公共项目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必将推动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研究 摘 要: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引入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情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能力。 关键词:政府公共事业项目公共事业;管理模式 一、引言 公共事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素资源,也是构成国民经济宏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事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模式的落后和管理体制的约束。项目管理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理论日臻完善和成熟。在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军事、工商企业、政府以及其他许多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国公共管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和传统的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受到质疑的情况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引入项目管理能够有效克服现有的种种弊端,能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政府通过公共事业项目这个桥梁介入公共事业领域,构建基于项目管理的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公共事业的管理模式 公共事业是指介于政府组织与企业之间的为人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的各种福利及福利设施体系。公共事业项目是指对包括供水、节水、供热、供气、公共交通、排水、污水处理、道路与桥梁等在内的社会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维护和经营。公共事业管理是部分行政组织和社会公共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秩序的维护等所进行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和规划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核心部分。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过去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式管理模式,由于缺少竞争力,政府不会主动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管理,而是凭借其垄断优势,限制竞争。虽然这种状况在目前有所改观,但政府依然是公共事业提供的垄断者。 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事业管理采用服务式管理模式,对公共事业的管理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而是以市场手段为主;公共事业的提供者,除了政府外,还可由私人企业参与提供和管理,私人企业较强的服务能力和较高的经营效率,起到了很好地联结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从而使公共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公众。 本文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目的是为公共事业从垄断式管理向服务式管理转变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从以政府管理为主转向以政府和企业的共同管理为主。 三、项目管理: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新工具 项目是要在一定的时间里,在预算规定的范围内,必须达到约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在各种不同的项目中,项目本身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概括如下:(1)项目由多个部分组成,跨越多个组织,因此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2)通常是为了追求一种新产物才组织项目;(3)可利用资源预先要有明确的预算;(4)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并公之于众。公共事业具有一次性和独特性的共同特征,可以视为一个项目。 项目管理是通过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旨在实现项目特定目标的管理方法体系。作为一种管理项目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管理已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开始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建筑、军事、银行、电信、矿山、机械、石油开发等行业。 但是,人们往往把它理解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项目管理的适用范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只是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具体应用。公共事业可以视为一个项目,当然也可以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管理。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引入项目管理方式有助于政府对公共事业实行有效管理。 四、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分析 政府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由不同阶段组成的系统流程。政府公共事业管理按项目的生命周期分成几个阶段: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项目前评估与计划阶段、项目实施与控制阶段、项目绩效评价与收尾阶段、项目维护和项目经营阶段。每个阶段均有其特定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项目立项与启动阶段: 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公共事业项目的需求也会日益迫切。公共事业也就会出现在政府部门构想和规划中。将这种构想和规划项目化后,就产生了公共事业项目。政府部门决策者通常会构思公共事业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初步计划,报上级部门立项。这个阶段就是项目立项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为顺利地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打下基础。项目正式立项后,进入启动阶段。公共事业项目的启动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项目管理组织以开展项目的管理工作,解决的是项目管理组织的构建问题。这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在公共事业项目管理过程中,因为人们的处事准则差异很大,会存在着种种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没有组建专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将会出现混乱的局面,会使得公共事业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建立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是非常必要的。 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采用弹性方式,与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项目的管理不是通过等级命令体系来实施,而是通过所谓“扁平化”的结构,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专家因为某一个项目而组成团队,这个团队成员具有技术知识,而且对金融、预算、客户关系与合同以及后勤都有深入的了解。任务完成后他们又回到各自的部门。为了使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保持明确的方向和连续性,这个组织需要配备足够的人员,并明确每个成员的权利与职责。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可以设计成三个不同层次:一个项目领导小组、一个项目管理小组和各种类型的工作小组。 第一层次是领导小组,由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的建立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制定启动战略,确定下属管理小组和各个工作小组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衡量公共事业项目的业绩标准,以评估项目是否成功。其次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提供战略和政策方面的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并不是把全部时间都用于项目管理工作,而是通过定期开会来批准计划和检查公共事业项目进展情况。从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控制。第三是在项目管理中起协调作用。部门领导的职位和地位对公共事业项目管理成功起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个人或部门之间的 沟通障碍或冲突比较容易克服,矛盾容易被化解。 第二个层次是管理小组,由政府职能部门和项目承包商中抽出的专职人员组成。小组建立的目的是编制项目计划,制定衡量工作业绩的标准,以评估项目进展过程是否成功。控制项目工作按既定的日程进行,并提供日常指导和决策。领导小组要指派一名来自项目承包商的小组成员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进展负总责。之所以要求来自项目承包商,是因为其熟悉专业知识,由于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是责大于权的,所以要授予其指导全部项目活动的权力。同时,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成员要对其进行监督。为弥补项目经理能力和知识的不足,可以外聘专家、学者或经理人等作为项目经理助理。管理小组对领导小组负责,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管理小组协调和处理下属各工作小组提出的方案。 第三个层次是工作小组。由项目承包商企业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可能不止一个,各个小组负责资源、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如财务,采购小组,他们执行管理小组的指令,解决项目过程中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供管理小组决策,对管理小组负责。 项目计划与实施控制阶段:计划阶段的工作是根据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项目进度计划。以保证公共事业项目按期完成。 进度计划常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进度计划必须确定各项重要工作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配资源,并对项目进行所涉及的预测、计划、调度、资源分配及控制手段详细说明。计划阶段还需要重新考察公共事业项目的风险,如果发现新的风险,需要在评估报告中进行说明,并制定应急计划和对策,以控制这些风险。此外,不论是即时的还是长期的资源需求,都应当予以量化, 但是事先制定出的计划往往很难反映出实际项目进度,许多项目计划随着进度的深入,需要对原计划进行频繁的、重大的调整是常见的事情。计划虽然制定了,而完成时间却一再推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度计划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难以准确的编排、进度计划难以协调各部门、各工作环节的进度、常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的计划不科学等。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认为,可以利用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方法。CCPM步骤是形成项目网络图,因为某些资源的量是有限的,关键路径上的工序的工期可能因为资源的有限而延长,所以项目的工期一般都要长于通过CPM法或PERT法得到的关键路径。在此时形成的项目网络图中,就可以识别该项目的瓶颈,它是网络图中最长的那一条工序链,该链的长度就是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这条链成为关键链,关键链上所需要的资源就是关键资源。对其进行优化产生新的计划。这种计划往往比用传统方法编制的计划要容易执行得多。 实施控制阶段的工作是追踪公共事业管理项目的进展,根据项目计划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工作特点是诊断、分析和调整。项目管理小组要经常将实际进展与计划进度相比较,监控项目工作的日程和预算执行情况,以便发现进度的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协调一些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工作。当某项工作进展显示出可能延期时,要找出公共事业项目实施的关键路线,采取积极的应变措施,保证关键活动按时完成。进展情况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应当实行严格的执行,各个工作小组的组长要及时提交他们的最新报告。这些报告应有预先确定的格式,详细叙述本组当前的工作情况。项目管理小组应使领导小组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度。 项目收尾阶段:收尾阶段的内容是项目管理组织向相应的项目业主(政府职能部门)交接项目。收尾阶段的工作包括项目竣工验收,评估工作质量,分析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确定在今后的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形成项目验收或终止报告,及时结算资金。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是对公共事业实施项目管理后的工作成绩及效益效果进行评议和考核。评价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检查实施项目管理后的成效以改进工作。公共事业项目实施业绩评价是在项目各个阶段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项目的目的、效益、影响和执行等情况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与评价,有助于提高宏观决策和管理的水平。 公共事业项目实施评价属于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后评估,它以项目竣工验收和项目效益后评估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资料,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管理工作进行评估。项目管理后评估包括项目的过程后评估、项目综合管理评估及项目管理者评估。重点要对项目的组织机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合理性、运行效率进行评价。 政府要通过对项目各阶段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目前项目管理的水平。吸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身项目管理水平,以保证更好地完成以后项目管理工作,促使项目预期目标更好地完成。 本文认为,可以从宏观上把公共事业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按平衡计分卡的结构分为业绩、成本和内部管理三个功能模块。在具体设置每个功能模块及其具体的指标内容时,按照政府公共事业管理职能和具体的工作部门来设计。首先界定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工作目标,然后运用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析方式层层分解关键成功要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各模块的具体指标。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应当立即收集数据,着手对指标进行权重确定和消除指标间差异的量化工作,然后代入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中进行计算,并取得计算结果。用这个计算结果同原有系统的相应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系统改进的具体量化值。 项目经营和维护阶段:项目维护和经营的内容是项目业主(政府职能部门)委托项目管理组织(公司或组织)维护和经营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作的工作包括制定运营模式,设计运营方案、评估运营风险、讨论运营中的会计问题。在经营或维护项目的过程中,公司要建立相对固定的管理队伍。必要时政府要进行跟踪检查或参加管理队伍。 公共事业项目也可以考虑国际上现在通行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即政府向社会招标产生项目投资业主,再由业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项目业主偿还建设项目所需贷款本息。政府授予项目业主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在一定的经营期内政府给予固定的投资回报,经营期满后,业主将项目设施无偿转让给政府。 项目经营一段时间后,应该进行公共事业项目后评估。后评估将项目前期所确定的目标和各方面指标与项目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即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项目建设、运营现实存在的情况、产生的数据进行评价。项目后评价涉及到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政府作为评价的主体,对公共项目后评估主要注意在新的投资体制下项目评价的内容。按照国务院2004年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政府对项目投资报告,主要从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进行核准。因此,政府也要重点从这几个方向来对项目进行后评估。 项目的持续性是指在项目的建设资金投入完成之后,项目是否可以继续其既定目标,实现程度,是否可以持续地生存和发展下去,项目是否可在未来以同样的方式建设同类项目。 由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高度重视持续性评价,把项目的可持续性视为项目成败的关键之一,作为政府公共项目也应该进行单独的持续性分析和评估。 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能体现新投资体系下政府对项目核准的要求,又要反映公共项目持续性。 政府在项目后评价时必须保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政府项目后评价的结果作为政府决策部门进行新项目的立项和评估的基础以及调整投资计划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同时,建立后评价结果和政府项目业主考核绩效之间的联系,能够使项目业主投资决策更加理性。亚洲开发银行建立了后评价部门,通过出版物和建立项目后评价信息系统,将项目周期各阶段的信息进行交流和反馈,系统地为后评价提供资料和向决策机构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结论 项目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政府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项目管理思想和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改变现有公共事业管理组织规模膨胀和组织制度僵化的弊端,摆脱传统公共事业管理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的困境,提高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规范化与合理化。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关于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思考 摘要:研究表明,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提升改善实际上是一个制度创新同管理技术创新相互结合的过程,它不单单需要一方努力,还需要多方配合。随着我国专家学者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方法的研究不断加深,绩效提升方式也逐渐朝着制度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方法的研究,为绩效提升提供相关建议。为其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其发展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项目 绩效提升 方法 公共项目主要是指由政府作为最终业主,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生产并向公众提供的公务物品和服务的项目。公共项目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同时具有公益性的目标。在我国现阶段,公共项目一般指的是非经营性项目,主要包含了公益性投资项目和基础性投资项目。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项目是社会得以正常并且安全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公共项目在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公共项目的管理绩效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绩效管理水平低、效率低下,体制缺乏创新、人员专业素质差、地区间参差不齐等等方面,然而公共项目本身的公共性以及公益性的特点又决定着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我国实际改善管理绩效。 一、我国目前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的问题 (一)监督管理部门职能缺失 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需要专门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以达到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现阶段的监督管理部门权责不明,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体系,这导致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不能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科学化管理,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缺失,不能为管理绩效的提升保驾护航。 (二)绩效评价指标不明确 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需要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需要相关部门收集相应的管理数据,并依据现代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关要求,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绩效评价指标。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绩效评价指标的确立以及更新工作不完善、不及时,制定效率低下,这导致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指标缺失,无法树立标杆。 (三)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公共项目绩效管理需要专门的人才,需要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然而,在我国缺少相应的公共项目专业评价人员,同时各地区评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参差不齐,很难达到国家要求。 (四)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缺失 公共项目评价对公共项目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绩效提升的关键。公共项目绩效评价的成果不仅能够反映公共项目投资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公共项目投资的效益。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单位没有意识到绩效评价的关键作用,忽视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使用。 二、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建议 基于上述我国公共项目绩效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现阶段对于改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要求,笔者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树立公共支出的绩效意识 公共项目具有公共性,重要体现在公共项目主要使用的是公共资源,它向人们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政府是公共项目实施的主体,现阶段是我国政府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时期,公共项目绩效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同时,要实现公共项目绩效水平提升的目标,政府的行为起到了关键的引导作用。政府主体以及相应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自觉树立起绩效意识,同时将绩效意识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进而提高公共资金利用效率,提高行政效率,将绩效意识融入到日常管理思想中,并体现在行动的方方面面。 (二)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法规体系建设 绩效评价是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绩效提升的标尺和基础。另一方面,绩效评价制度的顺利建立和实施也需要相应完备的法律和法规作为重要保障。因而,现阶段我国要完善项目绩效管理就需要完善绩效评价的法规体系。目前,我国绩效评价体系法律规范的建立时间短,且不完善,因此,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当借鉴国内外法律法规的精华,同时结合我国的特点,建立一套符合我国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使绩效评价制度得到法律的保障。 (三)完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了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质量的影响,同时,想要提升公共项目管理绩效就要建立相应的公共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我国现阶段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中,绩效评价指标缺失,没有统一的标准,制度混乱,绩效指标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虽然,我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但是指标体系的建立不能“急功近利”,应当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西方国家,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都经过了从探索到发现再到成熟的三个重要阶段,因此,我国评价体系的建立也要扎实根基,一步一步地建立。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结果,二是过程,这主要是由公共项目的一次性决定的,同时由于公共项目的建立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的特点,公共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应当分阶段完成,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符合我国发展要求的高水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注重绩效评价信息和结果的应用 由于公共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于政府的公共支出,政府公共支出是否公正、公平直接关系到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以及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因此,为了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效率以及透明度,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将绩效评价信息进行公布,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公共资金的使用去向和用途,改善公共资金的使用结构,满足纳税人监督和知情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水平还应当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和项目管理单位和实施单位的利益进行挂钩,实行“连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绩效评价信息和结果的利用效率。 (五)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工作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不是单方面的管理,而是由多个管理部门配合完成的。同样,绩效管理也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工程。要想实现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就需要从方方面面入手,进行改革提升。从根本上说,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壁垒主要是管理体制,也就是制度方面,改革并不是简单的管理技术问题。无论是传统管理模式还是现代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度模式,制度的不创新、不完善成为了现阶段阻碍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绩效评价信息不完善,不能够实现信息的时效性,也就是说,在从制度上进行创新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辅助系统,即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信息库的建立能够有效为绩效评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为绩效评价系统的建立提供保障。 三、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公共项目投资效率和效益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改善能够有效的提高公共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在吸引投资的基础上,公共项目投资的效率得到提高。管理绩效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减少相应的成本,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也要求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在管理服务领域和政府公共管理领域,适当引入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的基础条件。 (二)有利于民间投资的增加 公共项目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少部分由民间投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工作人员和组织的经济收入,让民间投资者看到投资希望,进而吸引民间资本的进入,扩大公共组织的范围,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有利于抑制腐败等不良现象 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相应制度的改革,也需要政府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遏制了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行为。同时,对于公共组织内部来说,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建立也成为相关工作人员衡量工作成果的标准,这有利于建立公共组织内部良好的工作风气。 (四)提高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公众关注度 公共项目是从政府获取资金,生产和提供公共服务。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管理的关注度也是促进管理绩效提升的关键,并且,公共管理绩效的提升也会增加公众对公共项目的关注度。公共项目的资金使用明细,建成进度等等都影响着民生,公共项目管理绩效的提升能够提高项目的透明度,吸引公众关注。 四、结束语 公共项目绩效改善不光是我国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样是世界关注的问题,它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的很多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公共项目的相关概念,以及提高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提升的建议,并借此分析了管理绩效提升的重要性。本文为我国公共管理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方法建议,笔者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促进我国公共项目管理的发展。 公共项目管理论文:项目管理思想在基层政府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的不断积累,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管理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本文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共同点,分析了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及基层政府处理的存在的困境,利用项目管理思想构建了公共突发事件危机管理体系,实现从危机应对到危机管理的变革,提出了促进实现危机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 突发事件 基层政府 一、背景 基层政府作为预防和处置公共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其处理方法对于事件的发生,发展,激化与平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基层政治县级政权在政治运作中,存在着有限权力与无限责任的结构性矛盾。这就注定了基层政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和平息所能动用的资源有限,而且无法从根本上有效的防止事件的发生与事态的恶化,只能寻求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应对。 现行的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和研究,过分强调了基层政府对于所暴露的问题的责任和过失,并将其处理不善的后果归咎于基层(特别是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意识不强,反应机制不完善,应急平台建设滞后等表面层次的原因,而忽视了现在现行的基层政治体制的框架下基层政府对于应急管理的局限性,并将群众的注意力错误地转移到政府而非事件的本身。过分强调“为什么去做”而忽略了“怎么去做”,且研究大多局限于某个角度,没有从危机管理的宏观层次有效提升管理能力。 因此对于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基层(县级)政府更应该关注与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管理, 二、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于突发事件本身的特点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一)独特性 近年来发生的每件突发公共事件都具有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特点。以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为例,如2012年10月发生在浙江宁波的PX项目事件起因于镇海区部分村民因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拆迁而集体上访,而最后引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而引起瑞安事件的原因在于民众对公安机关做出的死亡坚定表示怀疑和不满。从这个角度来说,爆发完全相同的公共事件是不可能的,哪怕有着相同的起因(如环境问题,卫生安全问题),由于事件的主客体、爆发的时机发生变化,事件的也不会完全相同。 (二)突然性 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诱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易发现的隐蔽性,导致事物内在运行平衡断裂的时间、地点、诱因都无法准确把握。 (三)一次性 无论是2008年初我国南方重大雪灾,5.12汶川大地震,还是2012年保钓游行事件,大部分突发事件的成因往往比较偶然,爆发比较迅速,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突发事件的管理并不能完全复制日常行政管理的经验。 (四)目的性 任何突发事件(除自然事件外),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欲望性,因为人们选择和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自然事件本身虽无目的性,但是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性也是十分明显的。 (五)行为的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社会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三、利用项目管理思想实现从危机应对到危机管理 (一)实现危机应对的项目预警和管理机制 项目管理近年来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新热点,项目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项目具有一次性(或者称临时性)。每个项目具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每次的工作和程序均存在显著不同,即不会跟生产运作一样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活动。项目的临时性还体现在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管理上,以上所述的资源仅仅在项目的过程中体现其有效性。其次项目具有独特性。每个项目都会创造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效果,尽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运用相同的元素,但是相同的元素并不会使得项目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突发性事件具有与项目相似的性质,都具有特殊性与一次性,而目标都是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而每一次危机的管理就是一次项目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项目管理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同样地,这五大过程组来管理整个危机的生命周期,从而做到满足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二)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措施 公共突发事件虽然有着一定的起点与终点,可是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持续的,简单而被动的危机无法应对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的新问题。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一些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对于政府管理公共突发事件有着深层次的影响 1、项目集管理。例如汶川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这种持续性的“项目集”管理不光需要完成独立项目,也需要对每个阶段的项目目标进行协调,它的重点在于关注整个过程中各个项目的依赖关系。 2、成立PMO。因为危机出现的不确定性与临时性,所以政府无法成立独立部门专门进行危机的预防,但是项目管理办公室(PMO)的建立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事件开始阶段快速成立具有PMO性质的危机处理小组,以地方政府最高行政级别领导实质上的项目经理,人员涵盖公安,消防,医疗等各个职能单位,确立政府对于资源最高效率的选择、管理和调动,有效的将危机应对转变为危机管理。 3、责任项目化。将危机中的所产生的目标进行项目化管理,并将其纳入人力资源分配与调度中,确定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危机管理的效率。
会计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教学的新思路 摘要:本文将无锡某学院会计学专业与国内同类专业建设的标杆比较,通过自我剖析,发现自身在会计学专业培养存在的差距及问题;提出本专业未来建设的新思路,以及经过未来的专业建设,预计产出的标志性成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会计专业 新思路 一、该院会计系与国内独立院校同类专业标杆的差距 无锡某学院会计系是江苏省民办院校的知名专业,自创办以来其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等在省内独立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ACCA特色班深受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青睐。目前,会计系有会计学、财务管理、ACCA三个专业,会计学专业分有财会、税会、审计、国会、理财、会信六个方向。尽管如此,与国内同类专业标杆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全国先进独立院校,2011―201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榜首。嘉庚学院会计系是2006年从管理系独立出来(成立)的一个拥有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个热门专业的大系。会计系依托厦门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与高起点的办学资源,本着嘉庚学院“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上海财经大学和浙中教育集团合作举办,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会计系包括: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会计学(国际注册会计师ACCA)等专业,实行国内外联合办学模式。 通过与国内同类标杆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对比,该院会计专业的培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由于我国会计、审计、税法等一系列政策变动比较频繁,需要学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因此,应借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个性化培养的经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经济管理基本理论、会计和财务管理的专门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够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及相关领域工作,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创新性人才。二是会计系侧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现在会计市场更需要具有专业技能、创新能力、沟通应变能力、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三是实验教学缺乏产学研合作平台,应借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经验,建立校内网络实训平台,与校外的创新实训中心相结合,为学生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借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经验,打造出一支精干的“双师型”的优质教师队伍;借鉴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经验,ACCA专业和会计专业的优秀学生可以作为与国外学校的交换生。归纳起来,从总体上看,即是培养目标单一;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尚未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缺乏产学研合作平台;缺乏与国外联合教学平台;高校和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建立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缺失等。 二、专业未来建设的新思路 (一)准备阶段,建设目标:疏通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首先筹建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其次,构建学校和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实践教学平台,安排学生见习、实习,深入岗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再次,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学校要不定期地聘请社会实际工作者或专家如审计师、注册会计师来学校作专题讲座和报告,疏通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让学生学习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和处事技巧,让用人单位了解本校学生的优势,促进学生就业。最后,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统筹下,确立正确培养目标,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及课程资源开发阶段 目标: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借鉴国内外同类标杆学校,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1.搭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会计系师资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的师资队伍,即使一部分教师取得了会计师资格认证,但尚未充分利用起来。建议会计专业教师应当注意与社会和职业界发展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包括不定期的实习、咨询项目的服务、高级培训或是科研合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世界。鼓励教师参与会计师、注册会计师、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并参加企业挂职锻炼。 2.设立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加大经费支持力度。目前该院会计系教师基本上都是青年教师,大部分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缺乏会计实践经验和教学与科研经验。因此,学院应设立青年教师培养专项基金。定期输送一部分青年教师到国内外标杆学校进修、进行学术交流;定期安排具有讲师和会计师资格的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也可以由学校出经费,每年公派1―2名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去国外做访问学者。 3.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目前,该院主要是以“学生评教、督导听课”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教师教学质量,未对教师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对教师除了进行教学质量考核外,还应将教师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教师进修等纳入考核系统,建立奖惩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团队的发展。 4.引进国内外先进教材,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会计课程体系。学校要建立会计专业教材资源专项基金,专门购进国内外会计专业先进教材、期刊等资源,适时开展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不仅适用ACCA特色班,也适用会计专业的其他学生;合理整合专业课程设置,将实验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中,并且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建立“会计图书资源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专业知识以外,课后要布置学生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国内外教材,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同时,处理好会计本科教育与执业资格考试的关系,将会计证、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纳入课程体系,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取得会计证和学位证。ACCA专业是该院特色专业,毕业时应该有ACCA和学位证。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可以将会计职业培训行业化,培养“金融行业的会计师”“建筑行业的会计师”“服务行业的会计师”等。 (三)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阶段 该院经管实验中心是2013年省教育厅资助建设的项目。该项目以工商管理学科代表性专业软件ERP操作为核心,安装六大模块(采购供应、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物流管理),提供学生演练,并通过网络平台设置虚拟访问端口,为学生提供课外练习操作的便利;同时安装经济学分析软件(统计、金融、运筹学等),为学生提供经济学知识信息化基础实验实训。 1.将社会知名软件引进校园实验室。社会知名公司的产品,特别是财务软件如用友的财务软件、金蝶的系统软件等,多半为社会公司所认同和应用,将其引进校园,有助于学生提前了解和熟悉社会公司所使用的产品,有助于提高其求职过程中的快速适应能力。 2.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安排学生见习、实习,深入岗位,认知创业,感受创业氛围,增长创业才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通过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器(实验室)和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让大学生真正开始创业的起步。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价值取向的、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的深层次融合。 3.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一个由第一课堂校内实训、第二课堂交叉实训和第三课堂校外实训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在此平台之上,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网络、实训中心等形式,校企协同创新,真刀真枪,直接面对市场、服务市场。本文构建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四)国内外教学交流合作、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阶段 首先,定期公派教师去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交流学习,如与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合作,开展远程教育,每年派1―2名会计专业骨干教师做访问学者。其次,适时引进外籍教师,特别是具有会计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可以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知名注册会计师作为会计系的名誉顾问,定期为学院师生作专题讲座。再次,会计系定期召开专业学术交流会议、师生交流会议,研究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最后,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推荐优秀学生出国进修,或者向国内外同类院校推荐交换生。 三、未来会计学专业培养预计产出的标志性成果 立足无锡,面向苏南,服务长三角,坚持人才培养与地区会计人才需求相结合,以地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会计专业国内一流水准为标杆,把会计学专业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业,为我国民办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探索一条全新道路和一种有效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优化的实验实训平台”强化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通过“优化的产学融合机制,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实现复合型办学;通过“职业认证国际化,师生视野国际化”提升该院会计专业国际化水平。 会计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设置会计综合实训教学过程,对培养应用型本科会计人才及提高学生日后在工作岗位的胜任能力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在会计理论学习过程中,采用与实务操作最为紧密的会计综合实训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引导实践教学,提高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效果。为此,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及实务工作的需求,提出了建设高水平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训;改革 1 引言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应尽量贴近真实经济业务,在对具体经济业务资料重新设计与加工后,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案例资料。结合专业特点和实训条件,按照会计人员实务处理的流程和规范进行模拟操作演练。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多数安排在本科教学的后期,此时学生已经基本学完其他专业课程,通过此门课程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 2 会计模拟实训的必要性 2.1 提高会计工作实务操作水平 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以往很多学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只具备会计理论知识,对实务工作并不熟悉。例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对会计凭证在单位各部门间的传递流程不熟悉等。通过综合模拟实训课堂的模拟演练,能够使学生体会财会工作的实际流程、岗位的对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增强知识的立体感、层次感。 2.2 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通过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务工作中,即能够检验学生以往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又可以在操作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比如识别票证、审核凭证、记账、结账、报表等各环节的亲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将《会计学原理》、《审计学》、《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等多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真正体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主观能动性及数据敏感性。 2.3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的实践实习有机结合。应在课程设置上与学生的日后工作方向紧密联系,为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园地,促进和提高学生日后的实习效果,为就业做好准备。 3 目前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存在的不足 3.1 课程仅设置单项实训 单项实训一般是以会计理论知识讲授的顺序,以理论教材的章节单位来进行,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表等模块。这种实训方法和教材联系紧密,是将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中。但实务工作并不是以教学模块设置岗位,真正的出纳、会计工作在很多环节涉及到的业务是教学模块的交叉和重复。那么,如何让学生熟悉会计工作较完整的流程、凭证的传递等,是单项训练无法解决的问题。 3.2 课程中没有明确的岗位设定 由于时间、耗材等限制,很多会计综合模拟是混设岗位,存在岗位间职责界定不清的问题。这种实训方法主要有以下缺陷: (1)实务工作中不同的会计岗位会涉及到单位相关各部门的工作,如何体现岗位的特色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是混岗无法实现的; (2)实务工作中岗位职责应该是十分明确的,尤其是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非常明确,不得随意代替他人填制凭证、编制报表、报税等等,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要有明确的登记、第三方监督等过程,混岗容易造成学生对岗位职责的理解错位; (3)不能完整、立体的感知完整的经营过程中会计人员在各个环节的作用。 4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设计思路 4.1 准备工作 (1)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资料应尽量接近真实单位的会计资料,以此来练习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实务。因此,实务的案例设计应基于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单位,对该单位涉及不到的比较重要的业务环节,应给予适当补充,使会计资料完整、典型。案例资料中应包括:单位的基本信息,适用的会计政策和财务制度,生产流程,岗位设置,账户期初余额,一定数量的经济业务等; (2)参加实训的人员最好能够进行前期的调研活动,现场观察过财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或生产车间的工作流程,对会计工作有一个直观的前期认识; (3)明确设定相关岗位,对岗位职责有详细的说明; (4)准备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操作工具等。 4.2 人员安排 教师要完整介绍所有岗位和工作环节,但学生可以几人一组组成单位财务部门,每人担任固定的会计岗位。同时,学生也可兼职其他部门的相关岗位工作,会计凭证在小组成员间或小组间有序传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直观、立体的呈现了岗位衔接及部门协作。 4.3 模拟实训过程 (1)按事先划分好的小组所代表的单位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各小组内划分好所代表岗位的同学,预先熟悉各自的岗位职责和会计处理规范。例如,出纳岗位的学生应了解现金的保管和收付规定、支票的填开、与银行间的业务往来等,财务主管岗位的学生要了解财务审批等职责和规范等; (2)代表不同单位的小组间的同学也应该熟悉相关联业务处理的基本规范。例如采购业务或销售业务中票证的传递等; (3)每个学生按照各自的岗位要求进行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填开发票、登记账簿、审核等,账务处理流程要尽量与实际保持一致,需要授权时找相应岗位的同学授权,需要签字时找相应岗位的同学签字; (4)涉及到其他部门或单位的业务尽量模拟真实的业务流程。如运输业务、出入库业务、保险业务等等。在模拟填开原始发票等环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具为学生动态演示操作过程。 4.4 实训总结 通过综合模拟实训的练习,从经济业务的起点跟踪凭证的流转过程,学生能够直观认识会计部门及其他部门内部岗位设置的差别,熟悉各岗位工作之间的衔接,从而对会计核算形式形成一个更为系统和完整的认识。课程结束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分析、总结,掌握会计理论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5 如何建设高水平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 5.1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会计毕业生。在教学资料的设计方面应尽量依托真实的数据、信息资料,尽量贴近真实的经济业务,实现从学校到实习岗位再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突出“应用”这一核心目标。应从教学大纲、教学资料、教学课件等方面入手,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5.2 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训的质量和效果与教师对课程资料的准备、授课过程的设计等密切相关。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教师实践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可以请真正在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特聘教师,引导学生着重提高未来应用技能。 5.3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岗位技能、人才素质的需要,必须要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提升学生实训能力的有力保障。实训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并弥补了学校设备和技术的不足。 会计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探讨 摘 要:随着现阶段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阶段,普通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学生应用性以及创新性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要重视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前言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定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这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办学思想贯彻的必然结果。作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基地,本科院校应该积极推进相应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的进程。然而,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院校在进行这方面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应重视会计专业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学生以及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全面制定新型的课程体系,进而不断提高器人才培养的水平。 一、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作为经济管理的基础工作,会计所提供的相应信息是企业进行经济活动以及日常管理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整个国家的整体调控,还是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辛勤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达到相应的要求,其主要内容如下: 1.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人员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管家,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有调动企业或是单位资金的权利,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水平的提高。 2.业务处理能力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是重中之重,因此,会计人员的从业要求中就有业务处理能力强这一点。首先,要具有较为扎实的会计知识;其次,能够较为熟练地操作各财会软件,掌握相应的工作流程,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会计人员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不仅要熟悉会计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要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解,例如税收、管理以及营销等方面。 3.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应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例如,会计工作相关的软件以及操作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会计工作流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让会计人员从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化技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具有更新知识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工作水平,扩大知识面,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专业与国际会计专业相接轨,毕业生还应该具有良好的英语知识,及时学习并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而促进会计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特征 1.应用型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创新型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及输出,以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与设计的相互联系。要加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训练中提高业务能力。 2.创新性特征。这一特征主要是指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生产、建设、管理的实践中做出创新性成果。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学校积极开展能够进一步提高创造性思维开发的课程。例如,有目的地组织学科竞赛、课程设计、综合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3.高层次与科学性。从总体上来说,这一课程设计是属于本科层次范畴的,与其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不同,这一课程体系的设计必须体现出本科层次以及水平。因此,这一课程设置具有高层次性。除此之外,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培养模式应用的过程中,其内容应该符合科学性,通过相应的课程内容涉及,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1.优化课程结构。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部分应用性本科院校在进行课程设计以及内容安排方面并不是十分的合理。大部分学校将课程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二是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例如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三是专业基础课程,例如会计学相关的专业课、主干课以及跨学科课;四是专业课。通过分析发现,这些课程在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学校教学以及学生的真正需求,不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整体培养。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有利于学生基础夯实、能力培养、素质提升这一目标来构建课程体系,包括知识课程、能力课程、素质课程。在知识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出理论基础的构建;在进行能力课程构建的过程中,应当着重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于职业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进行素质课程构建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哲学、文学、音乐等方面的训练。 2.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发展思路。在进行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以“依托学科、面向应用”为思路,进行课程以及培养模式的构建。与传统的开发思路不同,这一发展思路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基础理论能力的提高,同时更强调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发展及提高。通过这一开发思路可以让学生尽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中,依托学科主要是指将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进行相互区分。这里主要指以相应的学科理论为基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这一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较为完全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向应用就是指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相互鉴别。这一发展思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将学生专业性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从总体上来说,在进行课程设置或是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中,不能够随意删减课程或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课程的科学安排。 3.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一般是指由实践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无论进行何种人才的培养都少不了实践教学环节,更何况是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境,学校要进行以能力为向导的教学体系的构建,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并将这三大目标作为贯穿整体培养过程的环节。首先,基本技能的实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外语的应用能力以及相应软件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其次,专业技能。在这一环节,要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时间,包括专业见习、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再次,职业技能训练。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做的就是通过相应的实训以及岗前指导、竞赛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 4.重视课程综合化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相应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对于会计人才方面也不例外。因此,作为应用性本科院校,要重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进而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以及职业适应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其主要措施如下:一是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力度。对本专业的所有学科进行科学分析,对于较为相近的学科进行综合,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还要注意现阶段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对于陈旧的东西予以摒弃,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实践进行学科新知识的补充。二是要重视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比例的协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需求进行选修课程的增加,不断扩大学生对于课程的选择范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一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此,结合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会计专业的整体发展。 会计本科论文: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的建议。提升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为将来学好后续课程,乃至就业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能力本位 成本会计 改革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进一步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对高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当前形势,高校只有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才能办出特色,赢得发展。 作为高校教师,有理由在教学之余,研究和思考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问题,特别是多年从事的成本会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成本会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会计专业课,在整个会计学科的教学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成本会计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必须要完全掌握这门课程。目前高校的成本会计教学与企业管理需要相脱节,与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势必要对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和改革,要求教师既要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培育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由此引出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能力本位(CBE)教育。 一、理论基础 (一)相关定义和内涵。应用型本科是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基础知识宽厚、应用能力强、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学习能力强、社会与岗位适应能力快、创新素质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应用性、职业性、创新性人才。 能力本位教育(简称CBE)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以能力作业教学为主导,以学历或学术知识体系为辅助,以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立能力目标为核心,根据岗位群的需求,层层分解,确定从事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设定培养目标,从而设置专业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建立考评体系。 (二)传统成本会计课程的历史沿革。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成本会计课程由原来的工业会计课程中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内容剥离出来,当时计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仍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模式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算对象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另外将成本报表作为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之一。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冲击,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自动化制造、程序化材料处置等现代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制造行业,有的企业实现了机器人管理。企业一经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力必将大幅提升,人工成本不断降低,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可以看出,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很不相适应。 二、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会计专业课程中核算方法体系比较复杂,而且应用性较为突出的专业课程,它是财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方式普遍采用传授式和案例式,将复杂的成本核算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点,在课堂上面对面传授给学生,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现象,特别是在会计准则不断修订和税收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很难有效地构建成本会计知识体系,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普遍采用传授和案例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模式,缺少实践部分,因此,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加工流程的直观认识和了解,这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比如,如何进行生产步骤和生产工序的划分,生产中如何投料,如何确定在产品的转移方式等,这些内容的理解都影响到学生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如果仅仅单纯依靠课堂上成本会计理论讲授,而没有参与企业实践环节,将难以将各种费用分配方法的要点整合起来,找准正确的成本核算方法加以运用。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中没有涵盖对企业生产过程了解这一部分,是不完整的教学,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快速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工作中。 (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匮乏。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成本统计的相关表格反映的。现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采用自然媒体(板书和多媒体)方式,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限制,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虽然网络信息加速发展,工作效率和效果明显提高,但“互联网+成本会计”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全面推广,没有形成学生随时可以学习和教师随时可以答疑的格局,可见,现行的教学手段仍然匮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厌倦或不感兴趣等现象。 (三)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滞后。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仅仅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但缺少成本会计的目标;二是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但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成本会计课程学完后,学生仍然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和编制成本报表,很少顾及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客观分析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实训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手段改革以及考核体系建立等内容。 (一)实训教学建设。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实训教学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实训、专业基础实训、ERP综合实训,由入门班到高级班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基本技能主要是针对低年级设立的实训,旨在强化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受训者具备后续实训课程的动手能力,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专业基础实训主要面向大学二年级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成本核算具体方式和各种费用的归集方法,进而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对成本会计具体工作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ERP综合实训主要是针对大四学生开设的,目的是模拟企业经营全过程,特别是成本管理及核算,将其应用于一个完整的企业生产运营全过程,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适应未来工作需要。通过上述三个层次的实训教学建设,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及核算,同时也接触到了成本会计的核心业务的操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能力本位的成本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满足对创造理论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需要,建设一支能力强、业务精、专业化的教学师资队伍,必须提高成本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走进企业挂职锻炼,作为企业的一员,参与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才能使成本会计教师深刻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熟悉企业对成本会计人员的需求,然后将这些实践经验带进课堂,按企业的要求去教学。也可以校企合作,聘请一些企业名家为高校客座教授,充实师资队伍,参与学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立足于把学生培养成毕业即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手段改革。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应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从根本上抑制“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搭建本专业课题研究的平台。同时,可以聘请学者或企业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最前言的研究成果和企业成本核算技巧、手段,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手段,给学生展现更多的教学案例,以沙龙的形式对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交流和探讨。另外,建立“互联网+成本会计”教学模式,设立成本会计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考核体系建设。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应该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主要采取专业知识考试、书面作业、课堂表现等内容;实践考核主要分为实训操作、课外实践、生产实习等内容。使考核和评价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减轻学生对传统考核的消极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应用技能,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四、结论 围绕高等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也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树立了方向。将以记忆为主的理论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操作能力为主的技能培养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设计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以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讲授知识点,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对授课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学本科专业《税法》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税法》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与会计课程构成会计学专业的两大知识支柱。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处理好《税法》与会计课程的关系、《税法》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安排合适的授课教师等关于《税法》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希望对提升《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税法》;会计;法律;授课教师 笔者近年来一直从事会计学本科专业《税法》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一开始单纯的讲授《税法》知识,后来逐步与会计课程进行对比讲授,再到逐步引入其他法律知识,越来越发现《税法》其实是一门对授课教师知识综合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因此,笔者在此谈一谈《税法》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收获与体会,希望能对从事相关课程教学的教师有所帮助。 一、《税法》在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笔者经过近些年来的《税法》课程教学以及从事部分实务工作的经验发现,无论如何强调《税法》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都不过分。可以这样说,如果作为一个基础的会计工作人员的话,只要掌握好会计和《税法》两门课程就足以应付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了。当然,此处的会计课程起码包括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三门课程的内容。因此,《税法》和会计两大课程构成了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的两大支柱。 只有充分储备了《税法》和会计两大支柱课程的知识内容,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才有可能向更高处拓展其他知识架构。例如,高级财务会计中对合并会计报表的处理,在讲解合并抵消分录的时候,同时要对其中的税务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因为合并会计报表是将不同法人的经济业务当成一个会计主体来操作的,但不同法人的税收责任并不因为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而消失,法人的税收责任仍然是以独立的法人为单位承担的,故合并会计报表不能将内部交易产生的税收责任合并掉。只要向学生讲解清楚上述要点,后续合并抵消分录中有关税收负债的处理也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再比如,财务管理中的投资决策,也需要充分考虑税收对现金流的影响,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对预计现金流的影响。总之,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税法》和会计两大课程的内容之后,才有可能理解并掌握更高层次、更加偏向于管理的知识体系。 二、《税法》与会计课程的关系 《税法》与会计作为会计学本科专业两大支柱课程,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表明,只有将会计学的知识有机地融入到《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背后的原理,并掌握税会之间的差异,为更加灵活的处理现实经济业务奠定基础。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处理好与会计课程知识之间的关系。 1.《税法》课程开始前首先阐明其与会计课程之间的关系。企业财务报告体系的建立完全是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的,比如,负债的确认,首先要考虑符不符合会计准则中负债的定义,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其中现实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而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其次还要考虑是否满足以下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只有当满足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时才能够确认为负债。但是对于企业负担的纳税负债义务而言,除了考虑会计准则对于负债的相关规定外,更多的则是需要考虑税法的规定。税法主要就是规范企业在纳税方面的义务,或者说税法规范的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企业只要负担了这种法定义务,则必然满足了负债的定义和确认条件。同时还需要向学生强调,税法只约束企业在纳税方面的负债义务,对会计准则规范的其他方面不具有约束作用。此处可以以委托代销为例讲解。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而增值税法规定,委托代销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代销清单或者货款二者中的较早者,如果代销清单或者货款均未收到,则为发出货物满180天时。显然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确认的时点和增值税对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不一致。这时,就需要向学生强调,会计准则约束的是收入的确认,而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只约束企业在增值税方面的纳税义务。只要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分别对收入的确认和增值税纳税义务的有关负债确认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2.《税法》概念与会计概念的比较及辨析。例如,在讲解增值税法时,就需要对销售额概念与会计中的收入概念进行比较,包括二者的学科区别、设立概念目的以及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等方面,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将二者区别开来,也不会再犯套用税法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或者套用会计准则规定解决税法问题的错误;在讲解土地增值税时,需要对土地增值税的收入、扣除与会计准则中的收入、成本、费用进行概念比较,特别要讲解明白土地增值税清算是以项目为单位的,而会计核算是以期间为单位的,因此导致二者的概念出现了差别,比如土地增值税对于开发费用的处理;在讲解企业所得税时,更需要将企业所得税的收入、成本、费用、亏损与会计准则中的收入、成本、费用和亏损进行概念比较,更重要的是将税法的立法目的和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相互比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分理解为什么相同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也能够充分掌握税会差异之间的调整,对于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原理也会更容易接受。对于相关概念的辨析,以增值税中的视同销售概念为例。讲解此内容时,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视同销售纯粹是一个税法的概念,与会计没有任何关系。这时可以借用业界对该概念错误的定义警示学生,比如,有人给视同销售这样进行界定,视同销售就是会计上没有确认收入但是税法上需要确认销售或收入的经济业务或行为。很显然,做出这种界定的人把会计和税法混为一谈了。通过对错误概念的批判,同时给学生讲解增值税中做出视同销售规定的目的,然后再将视同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做出讲解,这样学生对视同销售行为的理解就比较到位了。 3.《税法》和会计之间相关规范的比较。这一点在讲授企业所得税时更加明显。例如,讲解资产的税务处理时,对于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会计准则有相关的规定,而企业所得税法也有相关的规定,这时,需要对二者的规范内容进行细致的比较,让学生掌握二者的差异;再比如对于资产折旧计提的方法,也需要对会计和企业所得税法的规范进行充分比较;等等。总体来讲,企业所得税法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带领学生将会计准则复习一遍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学生对税法规定的掌握会更加到位。 三、《税法》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税法》课程除了与会计具有密切关系以外,与《法律基础》、《经济法》等法律类课程也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税法》课程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这种关系,将《税法》课程开设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法律基础》、《经济法》等课程之后,这样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讲解也比较顺利。 正是由于《税法》课程与法律相关课程的密切关系,要求授课教师也需要对法律,特别是经济法、行政法等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比如,税法大量的借用了民法的概念。税法中大量使用的居民、企业、财产、固定资产、商标权、专利权、抵押、担保等概念都来自于民法,那么在讲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民法界定这些概念的目的是什么,税法借用过来之后在运用的时候如何不违反民法的相关规定。再比如,当纳税人与征税机关发生纳税争议的时候,解决的方法与行政法采用了相同的手段,即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进行,这时可以将行政法中对该部分内容的规范展开,然后再与税法当中该部分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哪些争议可以直接诉讼,哪些必须是复议前置。 四、《税法》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 在高校教学任务分配中,一般按照课程名称划归为教学系的课程,该课程也就由该教学系的教师进行授课。因此,《税法》很容易被划归到法律系的课程中去,并安排法律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当然,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安排。如果由法律专业的教师讲授《税法》课程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法律专业的教师对会计知识的掌握不够充分,很难将《税法》与会计之间的密切关系讲解清楚。正如前文所述,《税法》与会计之间在概念界定、内容规范、业务处理等方面均存在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存在细微的差异。很难想象一个对会计知识掌握不充分的授课教师如何能够把《税法》和会计之间的关系讲解透彻。其次,法律专业的教师在讲授税法时更多的是从法理的角度进行讲解,偏重于法律条文背后的背景、原因与原理,这可能会偏离了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税法》的本意,即具体掌握纳税人在纳税义务方面的负债计量。因此,为了规避上述问题,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的授课教师尽量安排会计学背景的教师担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计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就足够了,由于税法与法律之间的密切关系,还需要授课教师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如果是具有会计学和法律学双重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是最理想的安排。 五、结语 由于《税法》课程在会计学本科专业知识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该课程的安排上就要特别注意与其他课程做好衔接、教学中注意将会计知识的有机融入、选派合适的授课教师。但《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 会计本科论文:本科层次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我国高等教育历经20多年的发展,在探索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综述入手,分析现存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劣势,并结合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特点,从宏观层面政府监管和微观层面高校监控两方面,对改进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综述;分类;对策 引言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精神,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对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熟悉国际惯例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逐渐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针对大学的教育教学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西方发达国家认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明确提出努力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美国学者阿勒姆等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各种与国际研究、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活动。澳大利亚倡导多形式的国际化课程,将最新的科技和文化成果补充到教学中。西方发达国家将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分为人文型、科学型、技术型和混合型四种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界学者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改革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居毅、程刚(2001)总结出三种主要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裴文英(2007)概括出引进课程培养等多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合作办学形式。杨辉(2004)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从形式上提出分类。魏胜强(2012)在形式上根据办学目标和管理体制、外在特征、具体形式和无明显分类标准的随意探讨划分为四类模式,并分析了各自不足。房德东(2011)提出以国际化、复合化、专门化为标准,分类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周曲(2005)总结了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办学理念的转变等角度提出了建议。阳金萍(2005)认为中方高校应培养自己的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水平,从而降低对外方的依赖。杨洪青(2011)指出应形成适合自身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考核办法、制度标准和评价体系,实现师资、管理方式、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国际化。李盛兵、王志强(2009)提出按“输入――过程――输出”的思路,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侯丽霞(2011)强调应通过对教学运行管理与质量管理等的优化,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水平。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甚少,国内学者对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全面研究国际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因素的文献偏少,对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等问题尚缺乏更为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对我国高校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对策更是缺乏系统的论述。 二、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和优劣势分析 (一)现有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和优劣势分析 目前,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致可从外在特征上、具体形式上、培养目标和管理体制等内容和结构上对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 从外在特征上,可分为松散型、嫁接型和融合型。松散型是指通过聘请国外教师、委派国内教师去国外培训、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等方式实现教学模式与国际接轨。该模式很少能从教学体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借鉴国外的经验。嫁接型是指保留中外各自的教学模式,通过学分互认,获得双方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该模式以“2+2”或“3+1”等为代表,使学生对国外的人文环境有较深刻的了解,但在国内阶段基本以英语强化和初级课程为主,较少引进外方的核心专业课程和高层次教师。融合型是指把中外教学模式完全融合,全面引进外方的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和考评机制等,外方全程负责,中方只负责对项目进行监控。该模式能全方位借鉴外方的经验,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但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环节,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从具体形式上,可以分为单校园和双校园模式;单文凭和双文凭模式;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模式;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模式;以及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模式。其中,后三种模式不属于本科层级全日制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分类,因此,本文不予考虑。单校园模式是指学生在国内完成预定学分就可获得文凭或证书。双校园模式是指学生一部分在国内完成预定学分,另一部分在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单文凭模式是指学生完成学分后只获得单方的文凭。双文凭模式是指学生完成学分后可同时获得双方的文凭,该模式较正规,学生必须有条件的被外方院校录取,如通过高考等。 (二)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由于不同标准下的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分类都有各自的局限,不能完全满足并适用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尤其不符合会计学等应用性强的专业的学科特点。因此,本文提出两种创新的模式,弥补单一模式的不足,以便最大限度地引进核心专业课程和优质外方教学资源,以及借鉴外方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本科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改进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政府监管对策 1.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多数由市场驱动而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易存在办学不平衡、学科专业重复建设。所以,应从宏观上对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等方面提供可行性分析,制定适合自身特色和具体实际的战略规划。 2.完善政府的审批监管政策 首先,从制度上规范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对合作双方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批,制定准入和退出机制。其次,加强办学机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确保国家教育主权的前提下,展现更多的灵活性,提供充分的创新空间,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高校管理体制创新中的作用。再次,高等教育管理去除行政化,政府监督管理推行社会化,建立公开的社会评价与质量认证机制。政府监管职能应趋于行政服务性,将监控职能逐步转移给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建立由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和办学机构共同参与的社会评价系统,定期进行监督、分析和评价。最后,坚持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和审核制度,保证合理盈利再投入于办学,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微观层面高校监控对策 1.精选优质教育资源 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重点加强经管类等专业的国际化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其他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集中优质资源加强特色建设,围绕办学特色来选择合适的培养模式,如在优势专业设置国际化课程,打通与国外高校的课程体系,学分互认或设立国际学院直接植入国际人才联合培养项目等。合作项目的重点在于引进优质外方教学资源和核心专业课程,引进研究型的教育资源而不仅仅是课程本身。本科层次项目可为硕士博士层次的合作办学牵线搭桥,提供合作平台。 2.严格教学质量监管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比如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标准化本土化建设、实践教学建设等方面。此外,应对招生、证书和财务等相关环节进行制度完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管主要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自上而下的专项检查或评估,学校层面比较被动。可考虑设立地方性专门的非盈利性的办学质量评估机构,制定综合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相结合,学校自评和上级审核相结合,评估机构评估和政府审定相结合,以此作为衡量办学水平和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和内容。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留学生工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双向交流。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主动出击,细分市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市场分一杯羹。 会计本科论文:浅谈中美会计文化差异引起的会计本科教育差异 摘 要 通过对中美会计文化的比较,发现中美文化有三大不同点,分别是:职业主义与政府管理、灵活性和统一性、与企业的合作率。并从会计文化分析到会计本科教育的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对职业导向的重视程度不同。最后,对中国高校提出一些启示:设置课程的时候应该关注学生个体,高校应该加大与优秀企业的合作力度。 关键词 会计 文化 中美 本科教育 一、中美会计文化比较 (一)职业主义与政府管理 美国会计的职业主义源于美国社会文化强调个人主义,“权距”较小,人与人之间更看重平等性,老幼、师长、尊卑观并不强烈。美国社会有着不确定性回避度低的特点。因此,美国会计文化喜欢个人的职业主义,不喜欢政府过多干涉,强调自我管制能力。美国强调专业导向,政府在会计管理上的作用有限。所有会计人员专业水平都比较高,会计职业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强调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个人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有很大的要求。而在中国,由于集体主义的思想,“权距”较大,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机构,其中很多都服务于政府机构。正是这种思想和现状使中国习惯于把法律置于职业道德之上。会计只是关注每件事是否合法。久而久之,中国会计的专业判断能力将会降低,只会根据法律条文行事。 (二)偏重灵活性和强调统一性 由于整个美国社会偏好于灵活性,因此他们更喜欢具有灵活性的法规。会计人员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在会计实务上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他们的政府只对原则性有所规定,具体事情具体对待。不可否认,这种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德约束,那就很容易出现安然、世通等公司会计丑闻。中国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我们的会计文化偏于统一性。我们习惯于用法律规定到每一条会计准则。这种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性,但是同时也降低了我国会计人员的判断力和职业素养。企业因地制宜的情况较少,这样的统一性能减少失误,但同时也会减少利益。 (三)与大学合作和很少与大学合作 美国政府规定:若有学校和企业合作,则企业会有节税效益。所以大多数的美国企业都愿意和大学合作。这种合作是实质性的合作,会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而在中国,虽然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始得很早,但是实质并没有什么进展。在校大学生很少能得到和企业主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校大学生不明白社会的需求。 二、中美会计本科教育不同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同 由于灵活性和统一性的差别,中美两国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会计教学参考书内容单一、形式单一,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很少有教科书提到新科技、新局面。知识只是靠死记硬背为主,很少有教材能够论述知识的来源和合理性。一点也不重视会计实务,会计实务极其枯燥乏味。课程的设置也没有联系,会计只是会计,基本没有和数学的建模、财务分析联合起来。这是我国强调统一性的结果。中国强调的是通才,中庸之道,所以中国的教学模式都是一样的,所有大学的会计系基本都是用同样的教材。这就导致中国教育出一样的学生――对会计准则熟稔于心,但不懂变通,缺乏辨证思考的能力。 灵活性的会计文化让美国的会计课程更加重视能力的培养。大学一年级的会计课程基本没有教材,老师会根据宏观经济的大环境给学生普及知识,让学生了解会计的作用和内涵。美国大学会让学生选修一些与金融、管理相关的课,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材料,强调自主学习,老师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会计、应用会计。美国高校设置的专业硕士职业导向与社会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当美国高校了解到某一个阶段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会按照这个方向培养学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既可以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也能确保学生的就业等。此外,灵活性的会计文化还影响着美国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基本上,不同地域的学校培养方向都不一样,大学院校根据自己所处社区和地理位置、资源、教学水平、顾客或服务领域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理念。在美国这样崇尚个性的国家,政府对高校的管制远远比中国少,所以学校完全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 从参考书来看,美国的教材编写得十分生动,富有趣味性,很多大学甚至直接用《华尔街日报》《财富》等作为补充资料。这种实时性的材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利于学生了解会计在当代经济中的作用。 (二)是否重视职业导向 由于美国会计文化偏向于职业主义,所以美国大学相当注重职业导向,并根据学生的求职意向对其进行辅导。在刚开学的时候,一般老师都会带领学生做一个职业规划。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想,甚至有很多人在某一方面有独特的天赋,老师会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让他们自己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职业规划再因材施教,尊重其自身意愿。在后期的学习中,学生就会了解什么样的课是今后的职业生涯中需要的。同时,学生的想法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他们的意愿也往往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趋势。美国高校通过职业规划,可以了解这一行业以后的发展规律,在今后制定课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制定相关课程。 而在中国,由于政府管理等因素,政府宏观调控主导了我国会计专业本科的发展,导致培养出的会计人才并没有针对性。大家都是迷茫的,通常到大四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是公务员还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这些单位看似都需要会计方面的人才,但是每一种人才的侧重点都完全不一样。但是中国高校每一年都输出同样的人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人才需求和人才供应不匹配。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会计专业的职业培训力度远远不够,具备针对性的人才也远远不够。大家都是通过考证来证明自己的会计专业实力的,这暴露出大学会计专业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式也不符合社会的需求。 三、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一)设置课程关注学生个体 美国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最好也要加强选修课的课程比重。如果条件有限的话,至少在设定课程的时候有关领导应该考虑每门学科之间的逻辑性,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课本选择要具有时效性,最好把一些国家核心杂志作为辅助材料。在中国,计算机和数学模型几乎是所有学会计的通病。此外,不管哪一个专业,写作都非常重要,开设写作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一门总结会计的课程,而不是学完所有课程学生才知道会计是什么。所以高校相关部门应该加设这几方面的课程。 (二)加大与优秀企业的合作力度 会计本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只有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才能让学生明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更好地学习。可以通过综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为其推荐实习岗位,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企业,尽早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可以请优秀企业的主管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知识,这些方式都有利于中国大学生积累社会经验,为其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为宁波工程学院) 会计本科论文: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探索 摘要:企业的发展必将迎来对会计人才的高质需求,这也要求国内的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当从企业需求的角度进行教育改革,以提升会计人才与企业需求的适配性。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能力需求进行调查,以探索高校本科专业会计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会计人才能力;现代企业需求;本科会计改革 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能力也有了更高的需求,这对于高校的会计教育而言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高校应当充分了解现今的企业需求,针对本科类的会计专业做出有针对性的改革,以提升人才教育的质量以及实用价值。 一、关于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现状 1.经济环境改变下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现状 经济环境的改变也意味着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是由会计本身的经济服务属性而决定的。所谓会计,其本身便是针对于某一限定单位或者是机构而从事其经济服务的工作,如果这些机构或者是单位受到了来自社会当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则相应的这些聘用会计的主体单位也会对会计的能力需求有相应的调整。并且会计本身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也较大,包括对于数据的处理、核算、验证以及分析等。现阶段的国内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大都处于计算机流程下的内部监管以及实时处理,会计的工作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对于能力的需求也带来了相应的改变。政府方面为了加快提高会计行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加强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推行会计准则,对现有行业进行分类,并建立会计信息化委员会以实现对于会计行业的进一步管理,加快其信息化的进程,使其能够更快更好的为我国的企业发展服务。在全球经济共融的环境下,企业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其业务范围、管理方式乃至其运营模式等逐渐呈现多样化,为了应对如今多变且多样的经济环境,会计人才在其能力方面也应当有所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符合当今的环境要求[1]。 2.基于会计职业本质特征的能力需求现状 会计这种职业自出现以来便一直在适应经济环境的改变,并保持着其本质上的特征,即高专业性以及高责任性。会计职业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商业性以及社会性方面已经有了相当深厚的底蕴,虽然外界的经济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内在的本质要求却未发生变化。其作为一种全日制的正式工作,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并能够为服务单位以及社会大众提供无私公正的服务。这就要求会计的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专业的教育或者是培训以获得符合要求的技能水平以及知识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之上要保证自身工作的公正和无私,是能力与品德的双向统一。在专业能力方面,可以通过接受高等教育的方式实现对于能力的培养,通过接受会计从业所必须的知识从而掌握其专业技能,以满足会计的从业资格。但实际上对于会计的从业人员而言并非是仅仅需要高超的技能便可从事该项工作,更需要具备公正无私的责任心,也即是其社会责任属性,即会计人才从事于会计职业时所表现出来的有关于其言行以及举止方面的外在表现。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中,企业不仅需要具备高技能素质的会计人才,同时也更需要在个人素质方面值得信赖的会计人才。由于会计这一工作直接参与到企业的资金账目往来,并且现时代的多数会计人才在工作技能方面可以满足多数企业的基本需求,因而在职业技能以及个人素质方面,企业也将更加看重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通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人才在道德方面的境界以及素养,使其能够在从事会计工作时能够遵循公正无私的原则[2]。 二、基于新要求下的本科会计教育改革 国内的高等院校在会计人才的教育方面应当针对现今社会中的企业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秉持教学改革创新以及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实时把握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使高校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能够迅速与社会接轨。 1.兴趣、素养以及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如今的高等教育中,教育类型的分化以及内容的细化等因素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要坚持会计的本质原则,即高专业性以及高责任性的原则,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高度专业的会计知识以及能力,同时也要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使其在工作时能够时刻保证自身的公正无私,避免违法违纪的现象出现。在遵循本质原则的基础之上将学生的兴趣同教学目标进行结合,使其能够在学习高深的会计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时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期待,并且兴趣与目标的结合也能够使学生更加乐于去学习,这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也是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的。 2.知识理论与工作实践的综合培养 通过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对于今后的会计工作有所了解,其对于会计工作中的对账、记账、审核、报表等各项工作能够有所熟悉,进而保证高校所培养的本科会计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今后的企业工作环境[3]。通过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备高度专业性的会计技能,使之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企业。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加强对于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在培养时能够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学生的会计技能能够与企业的需要相符。 三、总结 由于会计行业所处的环境经常因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相应的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本科会计专业的人才教育改革时要立足于社会环境,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改革,从而确保会计人才的能力始终可以符合时代以及企业的需要。 会计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关键词]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会计人员面临的工作逐步复杂化、多样化,对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财会制度的变革一刻也没有停止,财务会计的改革对会计人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这种大趋势的推动下,社会各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就更加强烈。目前,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虽然已经普遍意识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对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还缺乏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整体构建及实践研究,研究的成果也比较零散,整体性和系统性普遍欠缺,此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完善势在必行。 一、“全景式”教育模式的含义 “全景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时空为界面,通过多种维度纵深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融会贯通、立体动态的一种教学模式。简而言之,倘若学习的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一个班级就是一家企业的财务部门,全景模拟财务部会计工作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进入到未来工作的状态,真正实现学习到工作的无缝链接。“全景式教学”是情景式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全面升级,它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它基于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全面调动教学活动中的各类信息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全部感知能力,提升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到的知识能够使学生轻松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既提高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又增强了业务能力。该研究的应用价值远远大于其理论意义,使学生在教学中交流、在参与中应用,主动积极地锻炼了摄取、应用、创造知识的能力。 二、会计学专业进行“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途径 1.明确培养目标。专业目标是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对课程安排和课程架构产生强大的指引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历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强调学生在专业中具备的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在进行目标确定的时候,要突破单一专业知识的培养,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修养的加强,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自学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其体现在会计专业中包括了解生产的过程、建立管理思维,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内容很容易被会计专业教育所忽视,但这恰恰是会计工作的根本。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要培养掌握会计知识、在未来工作岗位能够不断创新,具备优秀的职业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这意味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确定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际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2.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为了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务必重审课程体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共性的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1.偏重学科体系,专业课设置过多参照本科学历教育,没有体现应用型特点;2.将应用型本科教育简单定义为增加课程设计即可实现,忽视了对职业素质优化养成的教育研究。总体而言,优质合理的课程建设不仅能够满足本身职业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要正确处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课程和职业修养之间的关系,并将职业养成广泛应用到课程安排中。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大一以文化与专业基础课为主,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心,掌握学习的技巧,稳定过度到大学生活;大二设立专业核心课程,例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为了确保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引导学生锻炼自律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勤奋精神;大三主要为学生未来做准备,设置开拓性课程,例如投资、金融、营销等课程,并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摩和实习实训,目的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岗位,脚踏实地的工作;大四则需要积极帮助学生就业,增加就业辅导课程,并注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因此课程体系设置要参考上述内容,这样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开设无缝桥梁课程。现阶段的学历教育重视理论教学,这是普通本科教育具有的共性问题,而越来越严峻的社会需求却向我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因此要想学生顺利就业,且就业后满足岗位需求,就要求学校开设课程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衔接问题。以会计学专业为例,学生在校所学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虽然也是紧跟会计行业准则变化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但这些内容偏重理论性过多,有些学校意识到重理论轻实践对学生发展不利,陆续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但实训内容仍然偏向理论方面,学生在校学期期间误认为自己学会的理论知识和本专业需要的业务技能,但实际却不是,因此高校应在确保学历教育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应紧跟市场行情,开设无缝桥梁课程,缩小教学和就业的差距,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学校定期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以社会人才需求为指引,调整课程设置与设计课程内容,根据现阶段社会需求情况,建议会计学专业除了开设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主干课程外,增开企业报税实务、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财务链等课程,并增加企业认识实习,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全方位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缩小校园与就业的差距,实现学习与就业的完美结合。 4.实施有效教学。确定目标与课程之后,在日常实践中需注重职业养成教育问题。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重视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正确理解教学目的,灵活运用教材,在进行知识传授是注意与实际相结合,培养职业道德,树立团队意识,将书本知识与综合素质进行有机融合,同时,注重个性化差别,保证职业素质养成培养的针对性和特殊性,避免同一性。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独立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精心准备,给学生留出自由学习的空间,以指导学生为主,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形成个人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其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最后,教师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要采用更加灵活、有效地方式,不断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面向社会的热情与积极性,坚持学校与社会教育互补的原则,帮助学生积极的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充分利用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全景式”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保障机制 要使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得到深入开展与实施,做到“全面实施,全面开展,全员参与”,还必须具备一系列的基础与条件,主要表现在科学的制度保障、良好的教育氛围和优秀的师资队伍等方面。 1.科学的制度保障。要全面推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学校必须统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根据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细化各个正面的实施规范,构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设置学生职业素质分阶段的评价标准和体系,建立重在落实执行的工作机制和评级激励机制,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形式多样化的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从而保证职业素质教育的质量。 2.良好的教育氛围。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视为学校重点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行政组织实施、各部门和各个二级学院齐抓共管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并将之渗透到学校日常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管理与教育并重且融会贯通的工作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建立校园处处是平台、事事是载体、人人都参与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新格局。 3.优秀的教师团队。要确保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一支勇于创新和实践,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师团队。这支队伍要完成学生职业素质的课堂认知教学、日常养成训练指导、实践应用指导等任务,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过硬的职业素质,校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和企业的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管理人员和相关培训机构的专业培训人员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把这支队伍建设好。除了将社会人才引入校园外,还可以将校内优秀教师送出校门,送入企业。以企业的实践案例丰富教师的头脑,使教师先接受实践的洗礼后,以己之力教育和感化学生,进而发挥其课上主导、课后辅导的作用。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 要想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就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扩大工学结合的范围,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企业骨干进课堂,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要素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和管理有机融合,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职工基本行为规范等要素作为应用技术型院校会计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完美对接。 5.多样化训练途径。学生职业素质是学生在长期的模拟或真实的职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品质。职业素质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要通过不断开拓校内实训项目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多途径多模式训练和固话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带动下,每位教师应充分意识到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只有适应了市场的需要才能有销路。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意识到职业养成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要勇于冲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实现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完美结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会计本科论文: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摘要】现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一个大众化教育的时代。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本科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计专业尤其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学科。面对这样的转型,本文主要针对这个问题,研究如何调整民办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如何建立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会计培养新模式,从而适应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现状 作为民办高校来说,应用技术型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需要避免人才培养重复化,在实际应用层面扎实技能,有效迎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据统计我国民办高校约350所,有将近50%的高校开设了会计专业,会计专业学生人数占在校本科生人数的20%左右。民办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目标定位过高、范围过大,应用型的培养理念不够突出等问题。很多民办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跟着公办高校走,没有根据自身特点有效突出办学的灵活性,没有形成“社会导向、企业需求”的指导意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太高 在我国的部分民办高校中对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过高,没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培养目标。而是一味的模仿那些公办高校本科会计专业所订立的培养目标―重理论、轻实践。我们的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层次是不同,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是无法适应社会实际岗位需求。民办高校应该以自身特点出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因材施教”,更好的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潜能,以期未来能够在会计领域发挥才能、做出贡献。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由于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定位的不准确,使得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难以合理有效。民办高校没有考虑自身特点,没有考虑生源、就业市场占有率等问题,盲目借鉴公办高校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投入。例如大多数民办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上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凸显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在民办高校中,课堂上的教师大多数是照本宣科。从课本理论出发,但却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民办高校会计专业没有根据应用型人才设置的特点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直接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据统计,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占大多数,而青年骨干教师人数则很少。在这样的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还是兼职为主的外聘教师。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分布,充分体现出当前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上滞后,结构不合理。这就会对民办高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阻碍。 (四)实践实训环节较少 除了上诉几个方面外,在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实践环节的薄弱。因为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是靠自己,而非政府投入,导致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满足于课堂教育,而忽略实践环节。民办高校的实训基地有限,而且设备落后,无法让学生掌握市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人才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二、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本科层次教育,但它又有别于普通本科,它更强调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知识方面,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应用型知识,宽泛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相关的科技、财务、管理和人际方面的知识。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 因此,应用型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面向市场经济中企业和组织需求的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掌握学习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 三、民办高校会计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途径――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一)培养目标差别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2013年初,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战略研究试点高校之一。在对于会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首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培养目标,而且对对培养目标进行差别化设置。这里的差别化设置,一方面是区别于其他公立高校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是对于同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差别化。同校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差别化的意思是指,我们可以在同校会计专业学生中选取一些对本专业兴趣浓厚、有专业潜能的学生设立一个特殊的班级―实验班。对于该实验班的课程我们可以有区别于其他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 (二)加强实践环节,设置“校企合作”项目 上文已经提到,在民办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实训实践环节太过薄弱。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设置更多先进的实训基地。在目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的培养课程中,理论课程所占比重过大,建议增加实训课程设置。学校准备建立“校企合作”项目,让企业走进校园,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进企业,增加学生的工作机会。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目前的教师体系中,存在民办高校的一个“通病”,青年骨干教师比例太少、“双师型”教师太少。要加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能单单的传授理论知识,而需要有丰富的财务实践工作经验。我们要改善教师的结构,使之合理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会计本科论文: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以及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地方企业和高校分别进行了调研,一方面通过企业调研得到了目前地方中小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对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调研访谈,找出了目前地方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两者结合,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改革构想,以期提高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应用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实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向地方中小企业输送人才的地方院校,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为此,本文调研了山东省内多家企业和济南及周边多家高校,对调研情况分析如下: 一、市场调研分析 1.调研企业的规模及性质分析 本课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选取样本企业时着重选择了中型以下企业,具体情况如下:本文调研的120家企业中,严格按照划型标准的规定,大型企业有5家,占总数的4%,中小企业共有99家,占比82%,微型企业数为16家,占比14%,由此可见,此次本文调研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小企业及小微企业。 2.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学历需求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现状,我们翻阅了大量企业的招聘信息,相比外企与大型国企对学历以及工作经验的高要求,中小型企业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首选,这也是调研组在选取样本企业时最重要的一条参考。 3.中小企业岗位划分及各个岗位的能力需求分析 会计岗位是所有企业必须设立的岗位之一,一般来讲,企业从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会计岗位进行划分,因此,每个企业的划分情况不尽相同,但是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总体上包含财务主管、会计主管、出纳、销售会计、工资核算、成本会计、稽核岗位、固定资产核算等。 二、高校调研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尽管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具体的或者可以量化的标准,这就使得许多地方院校是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某些地方院校仍就摆脱不了对自身办学层次的盲目追求,虽然喊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输送应用型人才,突出地方办学特色的口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走的却是研究型大学的路子。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在调研的地方本科院校中,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都类似,即第一学年为公共课,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第四学年为毕业设计。在这些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略大,所有课程的总实践学时大约只占到总学时的20%左右,这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不符的。 3.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调研组调研了20家地方本课院校的62名《会计信息化》课程的任课教师。20所院校中,有14所院校专门设有会计电算化教研室或者会计电算化教研组,另外6所由于会计专业招生人数较少,没有单独设置会计电算化专业或者教研室,但是平均每所院校至少有2-3名专任教师担任《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工作。 “双师型”教师8名,只占总人数的2%,其余教师均为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这对打造一直高水平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无疑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的构想 1.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目标 以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需求为目标,现阶段会计信息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信息化理论基础,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原理与操作技巧,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会计实际业务的工作能力,增强学生用会计软件或其他信息化手段处理经济业务的信息化意识。 2.以岗位适应能力为导向,改革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会计信息化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更新快,因此教学内容要具备前瞻性,以满足不断变化更新的岗位职责对人才的需求。第二,要精心设计实验材料,模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财务部门,模拟职业环境与实际工作岗位,营造仿真的实验环境,缩小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差距,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彻底解决毕业不能马上就业,就业不能马上上岗的难题。 3.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要想实现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加强会计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到企业顶岗实践,一方面教师能够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将企业业务现状传递进课堂,传授给学生。第二,可以聘请企业中的优秀人士担任校内兼职教师,以弥补校内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第三,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加强学科建设,通过培养学术带头人或者该学科的骨干教师,组建一直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 作者简介:颜艳旭(1982-),女,研究生,讲师、山东女子学院会计电算化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 会计本科论文: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会计学专业,一些非财经类高校看到社会对会计专业的巨大需求,也纷纷开设此专业,目前已形成了“校校办会计”的局面。但是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转型和深化及整个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社会实际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非财经类高校如何依托本校特色提高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能够形成对财经类院校的有力竞争已是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能够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规模不断增大。会计专业毕业生曾经是非常抢手的,就业是非常轻松的。很多高校看到了会计专业的良好前景,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甚至一些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此专业,据统计,截至2012年已有将近1000所高校开设了会计学本科专业,又恰逢国家的扩招政策,全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招生规模日益庞大。但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得到提升,而且目前,我国经济处于改革瓶颈期,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深化,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实际就业需求不一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其问题更加凸显。本文首先梳理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这些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最后为非财经类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建议。 1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现存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很多非财经类高校也开始尝试开设会计专业,自开设以来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教育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量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计人才。但是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非财经类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目标不明晰 2001年以前,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分行业会计制度,高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分行业进行的,培养出来的是服务于不同行业的“专才”。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统一会计制度,取消了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会计制度不再分行业制定,在统一会计制度指引下,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从“专才”转向“通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再考虑行业背景和特点。但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仍然要面对所处行业的特征和背景。会计制度的行业划分虽然取消了,但是各行各业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还是存在的,不同行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仍是有其特殊性的。然而在“通才”教育模式下,各个高校的培养模式大同小异,都未给学生讲授具有行业特色的通识知识,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模式化和同质化削弱了会计的行业特色教育,培养出来的会计毕业生就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尤其是非财经类高校,本身缺乏学科优势,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又没有结合学校或所在地区的特色和优势,显然其培养出的毕业生很难与财经类高校的学生相抗衡。 1.2与市场需求不吻合 会计学是强调实践性的一门学科,跟理工类学科及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专门为会计专业老师制定考核标准,也是注重对科研的考核,这就导致会计专业教师仅把科研作为工作重点,轻视教学。另外,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考核过分重视教师的学历、科研成果、留学背景等,导致高校在引进人才时并没有考虑教师的实务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实践知识。再加上,非财经类院校没有学科优势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也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不吻合。 1.3自身特色不明显 非财经类院校一般都会根据自己的学校背景制定自己的办学特色,课程设置一般也遵从学校背景。例如,海运类高校可以倾向于船舶、航运行业等人才的培养,在会计人才培养上,可以开设水运会计、航运会计等特色课程形成自己的人才特色。但是很多非财经类高校并没有立足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具有针对性、专门化的会计人才。有些理工类高校给会计专业学生多开设了几门理工科课程,人文类高校也给学生开设了文科课程,但是都没有结合会计学科,培养的学生并不能满足行业的会计人才需求。 1.4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软件应用”等,但是对专业课程体系以外的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课程体系重视不够,例如“财政学”“税法”“金融学”“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是非常有用的。另外,基于学校硬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非财经类高校普遍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专业课程大纲仅是围绕课本理论知识,只是就题论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 2.1基础课程缺乏重视 非财经类高校会计学科由于缺乏学科优势,往往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限于资金、师资力量投入不够,非财经类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都是100多名学生的大班授课。在此教学环境下,教师只能是单方向的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进行罗列和解释,很难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在下面做笔记,缺乏创造性、主动性,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不容乐观。 2.2实务经验丰富的教师资源匮乏 基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的评估机制,使得学校在招聘人才时过分重视学历、留学背景、科研成果等,引进的很多博士、博士后教师虽科研成果很丰硕,但多是从“校园”来到“校园”,完全没有任何实务经验。另外,高校每年的绩效考核与教师科研工作量有很大关系,一些讲授会计核心专业课程的老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忙于、课题研究,不重视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会计学又是重视实践经验的学科,缺乏实务经验的会计专业教师很难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 2.3学校投入不够 从硬件设施看,由于非财经类高校的会计专业没有学科优势,得不到学校领导重视,虽然大多数院校都配备了实验室,但从调查结果看,实验室资源还是比较匮乏,不能满足逐年扩招的需要,而且有些设备也都形同虚设,计算机设备配置过于老化,相关财务、审计教学软件与新的现行的会计制度不匹配。从师资投入来看,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的专职教师数量过少,有些教师甚至一个学期身兼4~6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任课教师的“术业无专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非财经类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3.1找准自身特色 目前非财经类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差无几,均是培养出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实务工作、教学、科研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各个院校的课程设置也没有较大差别,完全没有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和行业背景。而这些特色、背景正是有些财经类院校所没有的,所以非财经类院校一定要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校的行业特色紧密联系起来,将普遍性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例如,如果学校不仅招收本科生,还具有硕士、博士的招生资格的话,在本科生的人才培养上,可偏重于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的深造打下基础;如果学校的行业背景比较突出,由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会在相关行业工作,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多开设一些相关行业背景知识、业务流程和其特有的会计知识的介绍。例如,航空类高校可以开设航空概论、航空企业会计等。 3.2改革课程体系 一是强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高质量会计人才必备的条件,非财经类高校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应增加任课老师的数量,尽量做到30~50人的小班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二是适量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会计领域,与会计相关领域的课程也可适当开设,如“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数量分析法”等。三是加强实践教学。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相关的财务软件,积极引进具有实务经验的师资。将课程重点从理论教学向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转移: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置身其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所处的行业背景,加强校企合作,尽力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 3.3加强师资建设 一是在引进师资时,不能仅看重人才的学历学位、科研成果等,应加大引入虽不具有博士学位但实务经验丰富的人才。二是由于会计学科较强的实践性和实务性,对于会计专业教师的业绩考核不能“唯科研论”。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同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资助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走入企业”,丰富教师的实务经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会计实务界的专家来校与师生做交流,使师生及时了解会计实务工作的情况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情况。 会计本科论文: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会计英语的教学改革探析 摘 要 在当今国际化的趋势下,会计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会计英语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要掌握会计、财务管理类知识的同时还应熟知基本的会计类英语。本文首先概述会计英语的重要性和课程设置,接着分析在会计英语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不断的探讨摸索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入手,让学生对会计英语提起兴趣并且学有所得。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 会计英语 课程设置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1会计英语的重要性 1.1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中国与国际上的往来密切,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开拓中国市场,而与此同时,更是需要熟悉英语会计类的人才。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中文会计,还要掌握相关的英语会计知识,这样才会更具有竞争力。近年来,有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相继考取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ICPA(美国注册会计师)、CPAA(澳洲注册会计师)等国外的会计师证,让自己在众多的会计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不难看出在这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会计从业人员掌握相关的会计英语是多么重要。 1.2将英语与会计相结合,使学生知识面多样化 在本科生的四年学习生涯中,考取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基本的任务。在平时的课程设置中,还有《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听说》等相关课程。而对于学习财会类的学生,他们在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基础上还要侧重于跟他们专业相关英语类的培养,这不仅是顺应了现在的大趋势,也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多样化,也给学生以后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会计英语课程只是一块敲门砖,感兴趣的学生今后可以往更深入的方面学习,考取相关的国外证书或者为出国深造打下基础。 1.3会计英语的课程设置 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会计、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和本科会计专业学生一样学习会计类等相关课程,例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不管是财务管理专业还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相关的会计英语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会计英语课程可涵盖《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内容,从最基本的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到会计分录,到编制财务报表,再到复杂的各项英文交易案例。学校可根据教学计划开设一门至两门课程,第一门讲授的是英文版的《基础会计》,第二门是英文版的《财务会计》。然而这并不是单纯地将中文翻译成英文这么简单,英文的会计和中文的会计是有区别的。 2会计英语授课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讲授了两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会计英语后发现了一些问题。 2.1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虽然授课的对象是本科生,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并且对英语提不起兴趣。在授课的过程中有多次强调记好单词是学好会计英语的关键,并在前段的课堂中加入听写单词的环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会表现出色,但是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不起兴趣,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前期的单词准备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以后的授课中学生将会学的很吃力,例如在会计科目英文单词没有学好的情况下,当教师讲到会计分录时将会不知所云。笔者发现在课程进行到1/3的时候,班级里会出现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在最后考试时,有个别学生连最基本的比如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和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都会拼写错误。 2.2只有课堂在学,平时没有接触 为什么学生记相关的会计英语单词会记不住,原因是他们没有处在一个使用会计英语的大环境,而且没有其他类似的课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虽然每个学期都有英语课,但是都在接触的是语法、写作、阅读和听力等,而会计英语是一门专业类型的英语课程,学生首先需要接触的是专业词汇,例如资产(asset)、负债(liability)或者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等。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课下没有接触到相关的,那么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 2.3没有很好的教材满足课程设置 在选取教材上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英文版的会计和中文版的会计是不完全相同的。首先体现在会计准则上,有些教材没有列出相关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以及它们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差别;其次是教材里没有列出科目表和主要报表的中英文对照,或者是重要知识点的中英文对照。还有一些教材在提到会计分录的知识点时,没有详细的经济业务和案例,让学生无从下手。还有些教材课后习题不够丰富,没有相关的配套课件,也让任课教师在备课上比较吃力。 2.4需要具备有专业资格的教师 承担会计英语课程的教师应该具备精通会计和英语的能力,最好是海归会计专业的教师,或者是正在考取或者已经取得国外会计资格证的教师。能够熟悉国外的会计准则和国内的会计准则是教学的关键,让学生从最基本的开始区分英文会计和中文会计的不同。同时任课教师也应该对整个英文类的会计专业有所了解,除了给学生指出会计准则的不同之外,基本的还有哪些差异。笔者所在的学校目前这方面的教师是比较少的,缺少一个核心的团队一起研究。 3教学改革下的解决方法 在发现了一些问题之后,笔者尝试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其他方面来进行改革,增强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3.1对学生采取分组学习 在任课2-3周后并且在任课教师对班上学生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分组(4-5个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将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散落在各个组里。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入座,在有些情况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讨论并且回答问题。教师让每个组之间进行竞赛,得分最高的前三组最后期末将会得到奖励。 例如教师让每个小组分析同一个案例,案例里有对公司的基本描述,以及某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题目的要求编制简易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以最快的速度交上要编制的报表,同时根据当时的情况,教师可适当添加一些问题,例如哪一个小组最快算出总资产(total assets)或者总负债(total liabilities)的值。这样一来学生在面对竞争的压力下,为了以最快的速度交出成果所以小组之间会有分工,谁负责计算总资产和总负债,谁编制资产负债表,谁负责利润表等。对于第一名回答正确的给予全组加分奖励,另外第一名完成所有报表而且正确的小组给予全组加分,第二第三名也给予适当加分。这样的分组既发挥了团队的力量,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较好。 3.2实行加分制,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 任课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小组的活跃程度,也要重视学生的个人表现。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并且要求他们用英文回答,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或发音是否标准都应当给予适当的加分。很多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信心不是很足,如果经常得到教师的鼓励赞美,会逐渐树立一个自信心,会对这门课程越来越喜欢。 例如,笔者在一次课堂上让学生朗诵一句英文时,发现一个男生的发音特别准。这位男生平时比较羞涩,不爱回答问题听写的单词也不完全正确。在课堂上夸他发音很正确给他加分的时候,其他的学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后来这位学生坐到了前排并在学习中很努力用功。再如当回答一些主观性答案比较强的问题,如Li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artnership(列出合伙企业的优点和缺点),此类问题的回答不要求百分百正确,只要意思回答对即可。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回答此类问题,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当大声的鼓励 “Exactly! You are correct!”,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都应当说 “Well done, good job!”,或者学生发音不正确的时候也应当给他很大的鼓励并且纠正他的发音。不管如何,只要积极回答问题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课程刚开始时有些学生会比较羞涩,举手都不太自信,笔者鼓励他们想回答直接站起来说答案,经过多次以后学生开始站起来踊跃回答。 3.3应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导者 很多课程的授课方式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做笔记。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节奏。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学生在后半节课比较疲乏,学习效率低下,上网玩手机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入一个环节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导者,即偶尔抽取30分钟左右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讲台上讲解知识。 如当讲到会计分录时,一个公司一个月发生了十几个经济业务,教师提前抽取几个组分配不同的经济业务。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被抽中的小组像老师一样站在讲台给大家板书讲解会计分录,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讲解完之后没有被抽中的小组负责检查会计分录是否正确,同时教师点评及给出一些建议。此环节强调学生要板书可以让他们熟记单词,比如在写分录时应收账款(accounts receivable)和应付账款(accounts payable),他们在课前准备经过了反复练习达到了强化的效果。 3.4课余时间举行会计英语竞赛 在授课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学生没有处在一个使用会计英语的大环境,而且也没有其他类似的课程支撑。这样的情况建议可以在课余时间举办会计英语竞赛,让学生多一些机会接触。会计英语竞赛可以选取一间教室作为活动场地,2-3周举办一次,每次举办都是不同的竞赛内容。例如第一次的竞赛内容是两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会计账户名称,随即评出第一、二、三名。竞赛的结果跟学生的平时成绩相挂钩,前三名分别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参与者也可以得到适当的加分。接下来第二次的竞赛内容可以是专业词汇翻译比赛,提前准备一份答卷,评出哪一个学生用时最短且正确率最高。第三次竞赛内容可以是会计分录比赛,在特定的时间内比较哪一个学生写出的数量最多且正确率最高。通过课上和课下相结合让会计英语在学生的脑海里更加印象深刻。 3.5完善会计英语资料和师资 任课教师在借助教材的同时,应该准备额外的资料补充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点。有些教材没有列出相关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它们与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差别,教师应着手准备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对国外准则与国内准则的差别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有些教材里没有列出科目表和主要报表的中英文对照,或者是重要知识点的中英文对照,教师可在课堂上适当补充,让学生的会计英语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学校方面可适当引进具有海外背景的会计人才,或者具有国外会计资格证的人才,完善学校的师资队伍。在校的会计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当了解国外的会计准则,以及与国内会计准则的差别,为将来越来越开阔的国际化做好准备。 4结语 会计英语的教学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中,如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的氛围活跃、让学生乐于学习并学有所得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相关的会计英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无论对于教师亦或是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会计本科论文: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民办本科院校的在校生占了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近三分之一,但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很少。本文从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外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的启示和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 卓越 会计人才 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无论是教育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还是财政部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均对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从会计教育的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普通和初级财务会计人员总体供大于求,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深谙国内会计准则、外语流畅、懂管理、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应用型、复合型卓越会计人才严重匮乏。 基于以上原因,国内很多高校都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的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并初步形成了一些有影响力的成果。如宁波工程学院的做法是在“A型会计人才”卓越会计师的培养计划中设置“寻找明日CFO”等系列案例分析大赛环节,长沙理工大学在会计学专业“卓越会计师”能力培养实现矩阵中“企业阶段”设置生产实习环节,黑龙江科技大学将“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分为“服务国际”和“服务区域”两个培养面向等。但这些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还是应用在一本、二本院校,很少在民办本科院校中应用。 目前,民办本科院校在校生占了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可以说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的文献还很少,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因此,如何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民办本科院校的特点,在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人才培养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则是指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刻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并最终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我国很多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么是参考或直接借鉴一本、二本院校的以培养宽口径、厚功底的“通才”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么是借鉴高职院校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么过高,要么过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没有充分考虑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二)课程设置脱离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是直接借鉴或参考一本、二本、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民办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一本、二本、高职院校也基本类似,大同小异,尚未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够健全,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较多,例如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中的课程内容相对重复较多;实践课程数量偏少,主要是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等核算类课程;课程设置重核算轻管理,很多民办本科院校还没有开设内部控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纳税筹划、企业纳税申报等紧跟未来会计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的课程。 (三)实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实践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巩固理论知识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校内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来完成。由于开设会计专业的民办本科院校的会计学生普遍比较多,校内实验室也就成了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校内实验室主要由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和配备各种实训软件的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组成。通过在校内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需求,但这种实践教学是初级水平的,往往是对实际会计工作的简单模拟,与实际的会计工作还有不少的差距,与满足实际会计工作的需求还相去甚远。加之民办本科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建立和维持都比较困难,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根本无法满足大量的会计专业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实践教学的总体效果差强人意,亟待改善。 (四)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体制原因,相比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院校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高,待遇与公办高校相比普遍偏低,比较难吸引优秀的高端会计专业人才,师资队伍呈现出老的老、少的少、中间骨干急缺的哑铃形结构。师资队伍里的老教师主要来自于公办高等院校退休的教授、副教授,年轻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来自于刚毕业的会计或管理类的硕士研究生,而高学历、高职称的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年富力强的中年骨干教师则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状况。加之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认可度还比较低,有些年轻教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较强的教学科研经验后,又通过考博、工作调动等其他途径流动走了,民办本科院校很难形成一支教学科研水平较高、老中青比较协调的师资队伍,民办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青年教师的培训基地、流动站。没有一支卓越的会计师资队伍,又怎能培养出卓越的会计人才? 二、国内外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研究对民办本科院校的启示 (一)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着重解决三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人,即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等;其二是用什么培养人,即课程计划和教育内容等;其三是怎样培养人,即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等。 近年来,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多,其中《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研究》(郭亮,2004)在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专业拓宽、课程整合等进行了重新构建;《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性思考》(潘煜双,2010)站在地方院校的角度,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确立正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确立会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毕金星,2010)分析了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化和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至于何为卓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是指非常优秀,超出一般。美国NBA的著名教练帕特・莱利认为“不断力求做得最好,就能逐渐达到卓越。”可见,卓越就是对一个个更高目标的追求,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笔者认为卓越就是不断追求,实现自我超越,在所处领域或所在层次做到超出一般,非常优秀。 近年来,对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卓越工程师”“卓越教师”等,对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尤其是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还很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姚丽琼等,2012)对卓越会计师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并提出了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卓越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王乐鹏等,2011)在卓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重构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论构建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汤健,2011)提出了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3A质量标准:即应用意识强(Application)、分析能力强(Accountant)、自我提升能力强(Advanced)。 (三)国外会计人才培养相关研究 对国外会计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研究领域,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有留学背景、对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往往针对性强,具有借鉴意义。国外高校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主要有: 1.美国。美国的大学都很关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关注高校怎样才能向社会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美国大学的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培养目标必须关注社会需求;课程体系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教学方法上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授课为辅”。 2.日本。日本会计本科教育课程内容比较多、容量比较大,对经营分析论与经营学总论等涉及企业运营方面的课程较多;设置的选修科目比较多,学生选择的余地大。充分体现了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会计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结合,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3.英国。英国大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但都比较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特点:一是会计课程设置科学,与社会需求、将来就业结合紧密;二是会计教学方式灵活;三是会计考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 上述国内外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国内外的一本、二本院校,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成果很多地方不太适合民办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比较难在民办本科院校中进行推广应用。 三、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契合民办本科院校的特点,不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太高,太高了就会脱离实际,导致目标无法实现;也不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的太低,太低就会将本科办成专科、中专,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 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依照“能力为重,通才+专才”的培养理念,培养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和诚信品质,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审计、验资、资产评估、会计咨询等有关法规和业务规范,能运用现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软件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外语基础良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从事审计、管理咨询、会计、财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完善优化课程体系 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应紧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服务发展,以用为本。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应用”两个字,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笔者根据民办本科院校的特点,把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专业课分解为三大部分: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信息化,如右下图。 三部分的区别与联系是:会计核算的课程主要涉及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是对会计六要素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属于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管理的课程主要是利用会计核算所获取的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评、分析、监督,属于会计的管理职能;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会计学科的完整专业课程体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管理的基础,会计管理是会计核算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则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1)在课程设置上,每门专业核心课都配有模拟实验课,体现应用型本科特点。(2)每门专业课程都配有课程负责教师,实行合格课程评估制度,推进课程建设,规范本科教学工作。(3)每门课程都有完善的、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等课程教学资源。 (三)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提高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是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有效手段,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1.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目前,民办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核算类课程,这根本不能满足日后会计管理的需要,因而需补充一些会计管理类的实训课程,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管理会计模拟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ERP沙盘模拟经营实验、企业纳税申报模拟实验等。 2.提高会计教师实践能力。教师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因而,学校要在相关政策上为会计专业教师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创造条件,并提供方便,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或挂职锻炼,积极参与企业的具体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卓越的会计师资力量,保障会计实践教学效果。 3.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指导。由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较多,如何加强对校内实践课程的指导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上实践课程之前,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专业成绩,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8人,每组由组员推荐一名专业基础好的同学做组长,在上实践课时,同学们如果有问题可以先向学习小组长请教或者相互讨论,对于仍然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教师就在课堂上重点讲解,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又能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校外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单位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往往是相对固定的,空间有限,很难接纳太多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学生校外的会计实践教学活动往往难以得到保证。在会计专业的学生必须进行校外实践又没办法安排的情况下,学校可以考虑将部分实践课程交给校外具备教师基本素质的资深注册会计师、资深注册税务师、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专业人士和校内教师来共同完成,并同时建立长效的“双导师”制度,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效果。 (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优秀的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优秀师资队伍。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院校确实有诸多不足之处,但也有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只要学校领导重视,董事长舍得投入,经过努力就能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降低工作量提高报酬。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公办院校相比工作量偏高,待遇偏低。由于民办本科院校的师资普遍比较紧张,工作量大也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从教师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上课,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研究教学,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这就要求民办本科院校要不断降低工作量,提高报酬,让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有归属感、有成就感。 2.鼓励教师升学晋职。民办本科院校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晋升高级职称,对获得博士学位、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学校要有专门的奖励政策,提高他们的待遇,在薪酬方面给予优厚的待遇。在选拔中高层管理干部时,应优先从这些教师中选拔,让优秀教师感受到领导的关怀,看到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3.引导教师参加科研。科学研究是高校的四大职能之一,作为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通过打通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的方式来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能力比较强或对科研兴趣比较浓厚的教师可以多参与科研,适当地少上课,争取多出科研成果、出好成果;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或对科研兴趣比较淡薄的教师可以少参与科研,适当的多上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这样不仅能让每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4.激励教师参与实践。会计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离开了必要的实践锻炼,学生将很难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从而难以胜任实际的会计工作。民办本科院校只有具备一支实践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一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 笔者认为,民办本科院校完全可以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的特点,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一些高校的做法,将教师参与实践作为一条强制性规定,规定教师每年需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并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教师晋职提薪的重要指标。另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出台专门的政策,鼓励教师考取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会计类职称,鼓励教师考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国内外的执业资格,着力培养 “双师型”的会计专业教师,建设一支实践能力强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 四、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践 目前,对于民办本科院校是否有必要、是否能够进行卓越会计人才培养还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民办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人数普遍较多并且大多是按照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较难充分发挥出那些想学习、爱学习、能学习学生的潜力,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 为了探索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笔者对任职学校的2013级会计学专业进行了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此次改革涉及到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卓越会计师班学生的选拔、校内任课老师的遴选、校外指导教师的评聘、激励保障措施的建立等诸多方面。 一年多来,我们结合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了内部控制、企业纳税筹划、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课程;在卓越会计师班学生的选拔上,我们秉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首先根据第一学年的综合测评、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和英语的成绩进行公开报名和进行初选,初选后进行笔试筛选,笔试筛选后再进行面试,面试名单公示7天无异议后,最终由卓越会计师班领导小组确定卓越会计师班学生的名单;在校内教师的选拔上,我们优先从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中进行遴选;在校外指导教师的评聘上,我们主要聘请在会计师事务所任职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财务高管作为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以充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激励保障措施上,我们专门制定了卓越会计师班任课教师的业务进修和超工作量的核算办法,充分调动了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措施得当,保障有力,2013级卓越会计师班出现了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的舒心的良好局面。这个班的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初级会计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远超同年级其他班级,在会计技能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种竞赛中表现优异。 通过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我们认为在民办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完全是可行的、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希望更多的民办院校参与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中来,一起拥抱应用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春天。 会计本科论文: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会计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尽管目前就业前景尚可,但其动手能力与市场要求不匹配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拉近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距离,提升运用会计技能的基本水平,缩短学生毕业后熟悉上手企业会计业务的时间等等问题成为本科院校关心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教育改革;财务管理;实训教学 广东科技学院自创立以来就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财务管理本科不但是热门专业,更是向珠三角地区提供财务技术性人才的主力输出。为了应对当前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广东科技学院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证能力、制证能力、登账能力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熟悉企业业务的流程奠基。本课程是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综合,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达到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动手操作的效果,而且能够复习、巩固已学专业知识,将所学全部知识融合、运用、拓展和升华。此时,在我院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改革背景驱动下,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拉开帷幕,再谱新篇。 一、利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行课程开发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按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划分为八大工作岗位,即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八大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将把财务会计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模拟实训课程中,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会计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任职条件,加深学生对各岗位的理解。 二、开设仿真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整理出会计工作岗位的各个工作流程,引入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各种会计实物,让学生融入仿真的工作环境,即“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实训课程需首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企业原始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教师做出基本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相关账簿资料等,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三、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设的同时,配套开设会计分岗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设置九个小组,前八个小组分别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实训资料单独完成,第九个小组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教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四、创建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行工学交替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内、校外(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某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超市可提供收银、仓库管理员、会计记账等岗位。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经任课老师考核合格。通过这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收据的填写方法,真假币的辨别方法、存货盘点、日常的记账工作和月末结账等账务处理方法。 五、体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必须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于实施应用型本科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通过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增强自身引导,服务社会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创业教育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十分具体的教育内涵和要求。财会人员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对于学生作为企事业的财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在《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财务、税务、审计、经济法、工商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体现在实训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当前整个市场的就业形式以及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把追求创业理想的激情和现实客观形势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理性的创业意识和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从开展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普遍认为本课程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内容能根据专业需要,充分体现技能实训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如何做好铁道工程施工中管理工作 摘要:管理工作是铁道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程以及经济效益。本文将对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工作管理的一些要点展开全面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管理;组织设计 一施工技术文件及各种图表的管理 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是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如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坏或丢失,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因此,工程负责人在施工中,首先要做好以下工作: 1各种施工技术文件及图表要设专人负责,分类装订保管,并做好收文台帐,以便施工中查找使用。 2各种施工文件收到后,应仔细地浏览一遍,需要提前做的工作,要及时地通知有关人员(通知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及注意事项要作好记录,以便待查)。 二读懂设计图和复核准工程数量 施工中,读懂设计图和复核准工程数量,也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如因设计人员或施工技术人员的一时疏忽,把设计图中的工程数量、尺寸、水灰比、配合比等关键问题弄错,没能及时上报或处理都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技术负责人要提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设计图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 1施工技术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应读懂图,领会设计意图,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设计单位。 2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形图、通用图、标准图、专用图等图号的要求,要按规定及时配齐。 3要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及相邻工程的相互关系。 4设计图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设计图是否与规范相符或设计中是否出现笔误。设计图是否与现场相符,与概预算相符。从设计图中了解所管工程的有关材料、机具设备。变更设计要按权限及早申报办理签证手续。建立分工点、分项目、上下对口的工程数量台帐;变更设计台帐;临时工程施工方案台帐;过渡工程措施台帐,并及时根据设计变更调整修正。 三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施工前的技术交底,便拉开了整个工程施工的帷幕。工程技术交底工作非常重要,它是指导工程施工的原始依据,稍有不慎,都会造成窝工,甚至返工。这就要求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受技术交底中,努力办好以下两点: 1技术交底中要有设计、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同时参加。交底中,对各种桩点、水准点的位置,数据要清楚,详细。对设计不完善的地方,在技术交底中要完善,达成共识,并形成交底记录。 2 交底记录中的时间、地点、人员、主要内容要清楚,并妥善保管,作为原始资料,以备待查。 四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工程的总体规划安排,要求施工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部署: 1开工前要对主要材料分工点、项目、件名进行核算,并建立台帐。材料核算包括:三大材、特殊材、专用料的核算,并有固定的规格材料。通过工程数量,较准确地核算出材料用量。 2施工组织内容、格式要符合要求,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说明的编制依据,上报要求,工期安排,施工计划,劳力平衡,材料核算,主要施工机械计划,施工料具计划等。 五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其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高低,工作责任心强弱,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工程测量工作中,首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才能更好地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1 在施工前的全线贯通复测,并在现场复核设计工程量。 2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包括时间、地点、置镜、测量部位、结果及误差的记录,并经常复核测量,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 3测量仪器要经常保持清洁完好,并定期进行检查校正,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4基桩要根据需要设置防护桩,并绘制桩位示意图备查。基桩应多设几个为好,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 六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工程施工,是施工工作的高潮和重点。施工负责人员如何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如此复杂的施工局面,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对其有如下要求: 1有内容完整、严密的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 2有针对性强、切实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实施性进度计划和安全质量措施。 3 及时送开工报告(附图纸审查记录)。及时作好隐蔽工程的签证、送检工作,对墩基、涵洞基础等隐蔽工程要按规定作好施工记录。有创优规划和创样板工程措施。 4施工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工地,对重点工序、项目,要亲临现场,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位置、尺寸复核和操作程度要认真检查,对工程预留孔和预埋件要及时安排按设计位置埋好。 5 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反应要敏感,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同时,要联想到因此而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上报审批。对于需要填写的检查记录和需工程监理签字的手续均应作好纪录、签字,并妥善保管。 七验工中的管理工作 验工工作是对过去的一段时间工作的肯定,及时验工,能找出施工中的不足,得以完善,从而使施工工程尽善尽美。每月根据上级要求报施工进度,每季进行验工计价,并在上报施工进度和验工前,要对已完工程进行收方测量,核算工程数量。将工程完成数量,连同其断面图、计算单交领导审查签字后上报,并留底妥善保管备查。将已验工数量汇总及时登入台帐。 八工程实验 1对钢材、水泥、半成品等主材应认真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并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实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对混凝土、砂浆应先送材料进行实验,确定其施工配合比。 3 混凝土、砂浆应按规定制作试件,妥善保管,到期及时送检。 4填土密实度要按规定进行检验。 5 实验资料要分工点、件名,分类妥善装订保管,并建立台帐。 九资料 工程施工资料,是该项工程的灵魂,作为原始的依据,应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整理保存: 1各种资料要内容完整,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并分类保管。 2工程日记分工点、件名建立,内容要准确完整。 3施工中要注意记录和积累有关资料,以备编写技术总结和工程小结。 十竣工文件及总结 1工程基本完工后,根据上级要求,及时整理有关资料,提出技术总结和工程总结。 2主体工程竣工后,即由主管施工的技术人员按规定要求整理原始资料、凭证和数据,着手编制竣工文件,并在短时间内拿出底图及有关资料报审。 3抓紧办理竣工手续,不要拖泥带水,力争一次办清。 十一工作交接 1施工中遗留的问题,因某种原因不能正常上报的,要办理工作移交手续。 2移交手续要有移交说明(移交说明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备品以及工作中注意事项),交接双方应共同签字,主管领导在场。移交手续应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及主管领导各保管一份。 此外,工作中要善于区分主次、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讲究工作效率。上报资料、报表要及时、准确。善于处理工作中的纵横关系,与施工员、业务员之间的关系要协调。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不能光凭经验、想象,片面主观地去解决。在熟练掌握工程施工有关安全、业务知识的同时,更要多看、多动、多写,把在工作中自己的经验,别人的经验,国内的经验,国外的经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用在工作上,不断地完善工作方法,积累实践经验,提高管理素质,尽善尽美,逐步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我国道路与铁道工程3S应用综述 摘 要: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新技术,使测绘学科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结合3S技术的最新发展,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航测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道路与铁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兴建和运营管理不同阶段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道路与铁道工程;GPS;航测遥感;GIS 一、勘测设计阶段3S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一)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进行导航或定位的技术系统。目前国际上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欧盟的GALILEO等,我国也自主研制了“北斗”卫星导航广域增强系统。其中,GP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其技术的最新进展代表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1.航测遥感技术的应用 利用航测遥感技术测绘大规模大比例尺(以1:2000比例尺为主)地形图,建立数字地形模型,已经成为新线铁路勘测设计的基础数据;遥感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综合信息填图已成为绕避地质灾害、确定铁路线路走向不可缺少的控制性因素。航测遥感技术取代了繁重落后的地面测图工作,改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引起了铁路勘测设计发生了革命性飞跃,成倍地提高了铁路勘测的速度,大大缩短了勘测的周期,提高了铁路勘测设计的质量。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在铁路和公路工程的勘测设计中正得到愈来愈多地应用。将GIS用于铁路和公路工程建设可以保持各种数据的统一、规范,便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GIS和RS结合,可以获得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信息,并利用其进行纵横断面分析、坡度分析等工作,从而实现三维铁路和公路工程设计、桥梁设计、景观设计等。 二、施工阶段主要以GPS的应用为主 (一)采用静态GPS建立高精度平面工程控制网 在桥梁和隧道工程中,目前最为广泛的是应用GPS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当前世界第一长跨海大桥,跨海段长达31.5km,海上无任何自然岛屿,其平面控制采用静态GPS按B级精度的要求施测;乌稍岭隧道全长20km,是我国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其洞外控制也采用GPS技术,现在该隧道已经全线贯通交付使用。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都说明,利用GPS技术进行大型工程的控制测量,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需要,而且能够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 (二)通过GPS高程拟合建立高程控制网 目前,GPS高程测量精度较低,主要原因是无法准确获取各点的大地高和高程异常值。较常用的计算高程异常方法是:利用测区里的若干个已知水准点,采用解析内插、曲面拟合等方法确定测区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而求出各点的高程异常。数座特大型桥梁工程测量的试验分析表明:在小范围的桥梁工程区域内,当地形较为平坦时,利用2~3h的GPS静态观测成果,经过拟合计算,可获得二等精度的高程成果;而利用1~2h的观测资料,可获得三、四等精度的高程拟合成果[9]。 (三)利用GPS-RTK技术进行工程放样 GPS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除了建立施工控制网外,近年来随着RTK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工程放样中也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放样的计算工作量和外业观测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在铁路、公路、桥梁、港口工程施工中,利用RTK技术直接放样点位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定线放样、纵横断面测量、地形图测绘以及工程变形监控中。在杭州湾大桥、东海大桥和苏通大桥的施工中,施工单位采用RTK技术进行宽海域的桩基施工三维定位测量,不仅解决了超长距离施工定位的难题,而且提高了测量定位的精度,通过专门研制的海上GPS打桩定位系统,还可以实现测量定位的自动化,大大缩短施工工期。 (四)GIS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 GPS在道路与铁道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已很普遍,而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较少,但也有成功应用的实验。例如,以深圳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和各种图面资料作为信息源,利用GIS软件及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基于GIS的地铁变形监测管理分析系统,并应用于地铁施工监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营管理阶段3S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一)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正得到广泛的应用 大型工程结构的变形监测,一直是道路与铁道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重要课题,目前,利用GPS技术正在成为变形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例如,虎门大桥GPS(RTK)实时位移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桥3个方同的x,y,z位移和大桥的扭转角,并能对各点的数据进行记录回放[11]。GPS监测大桥位移的实时性和高采样率的数据为大桥的状态分析提供了方便的条件,也为大桥的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大桥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遥感技术开始得到深入认识并开展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利用航测遥感技术完成了大量的既有铁路复测和地质病害调查工作,对成昆、宝天、宝成等10余条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基、地质病害较严重的既有铁路重点区段和重要工程进行了遥感地质病害调查,从而为铁路工务管理提供了及时有力的信息保障。 (三)GIS在铁路公路的养护管理中正在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十年来,铁路部门先后完成了哈尔滨等多个铁路局20 000多公里既有铁路复测和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建立了先进的工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由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研制的基于GIS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铁路设备管理,管界图、综合图、速度图、大桥略图等17个子系统,涵盖了铁路工务部门的主要业务,目前已在乌鲁木齐、北京等多个铁路局得到推广应用,为工务系统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实验教学是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从培养铁道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出发,对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原则、模式及层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铁道工程 实验教学 体系 构建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新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魄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验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铁道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铁道工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铁道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需要结合铁道工程专业实际情况,着力构建一个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铁道工程专业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验教育,理论是实验的指导,实验既是对理论的验证,又是创新的源泉,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具有课堂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才会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发现和总结在管理各环节中的规律并能够提出新问题,从而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实验环节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传统的铁道工程专业的教学侧重理论教学,不太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处于从属地位,教学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特点是理论性、讲述性和灌输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实验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展需要。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实验教学,构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是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根本途径。 2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2.1 适用性。实验教学的规划与开展首先是要以铁道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主导,学生所学即为行业所用,实验内容要满足专业及行业的需求。 2.2 安全性,铁道工程部分实验过程需要在加温、加压的环境下进行,甚至使用高速运转设备,因此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也是实验教学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2.3 经济性,铁道工程实验室对设备的配备要求较高,但是也要坚持经济合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完成,同时也要挖掘学校固有资源的使用潜力。 2.4 统一性。统一性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的各个过程中,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大纲、指导书等要有统一的要求,同时对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要有一定的标准来评定。 3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 3.1 实践导向型。铁道工程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专业和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适当增加实践性环节,如布置一些实践动手的大作业,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学生自主实践、思考来阐释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如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独立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案等。通过这些实践性环节的设置,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3.2 学生自主型,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意义便无法体现出来。为了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改变传统的学校安排型、教师做主型教学体系,不能再让学生被动的、强迫的接受规定的实验课程,应该让学生不只会模仿更要懂创新。为此,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仪器设备选取、实验数据采集和实验结果分析总结都应以学生参与为主。另外,实验室应向学生全方位开放,不仅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实验设备和实验流程,同时也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进行理论实践与科学探索,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3 教研结合型。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实现教研的良好互动。依托学科建设与科研项目,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使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能不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同时,实验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探索也将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创新的平台。 4 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铁道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应该从四个层次进行:专业感性认识实验、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体系的四个层面是依次递进的关系,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后一个层次是前一个层次的发展,每个层次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每一层次实验项目由课程提出,并根据每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验的功能的层次性,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 4.1 第一层次:专业感性认识实验。设计专业感性实验环节,其目的是提高铁道工程专业学生对铁路轨道、铁路路基、铁路选线等方面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兴趣。实验环节为组织学生在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现场参观,与现场技术人员交流,也可以邀请现场专家进行讲座、座谈。这属于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实验,是铁道工程专业知识进行现场观察、了解的认知过程。 4.2 第二层次:单一课程模拟操作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首先要有利于发挥其辅助专业课程学习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学习的需要,开设系列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可针对每一门主干课程开设一门实验课程,编写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这些实验课程的内容是相应主干课程的核心知识,其作用是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理解,单一课程实验可以采取操作型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型实验。这些课程实验体系的设计应突出核心实验,并根据核心实验形成扩展实验的层次结构。在重点抓好核心实验前提下,根据学科层次结构和课程关系,围绕核心实验向外扩展,建设好相关的扩展实验。 4.3 第三层次:专业综合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也要有利于发挥其促进知识融会贯通的功能。为此,要根据铁道工程专业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此类实验并非某一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而是多门课程综合知识的运用,通过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各主干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4.4 第四层次: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构建实验课程体系还要有利于发挥其促逃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应以铁道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为基础,开设设计性实验项目。此类实验由学生根据铁路工程实践发展的需要,在本专业主干课程知识体系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实验项目,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自行完成实验。比较而言,设计型实验强调系统性或个性化设计。教师主要起引导、指点和评价作用,引导学生在独立设计过程中,综合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方法手段,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类实验通常由多人合作完成,亦可由一个人完成,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种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 无论从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配套完善等方面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除制定出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结构外,还应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和编写实验指导书,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总之,铁道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工作是一项较新的、富于挑战性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究和解决。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 摘 要: 本文以企业调研入手,从行业需求出发,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培养适合铁道工程行业需要的铁道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 摘要: 本文在简单论述审核设计资料、施工的测量及新奥法施工的基础之上研究了网络技术在接触网改扩建工程的应用,并指出网络技术在施工中运用的深刻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关键词:铁道工程;工程施工;网络技术 1 引言 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2 审核设计资料 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设计图、土石方数量等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 人员有时候会凭借个人工作流程的熟练经验去操作,难免因为一时疏忽把工程量、尺寸和水灰比等重要问题弄错并及时的上报,这些细节问题的则是关系到工程施工的进程和质量,更会造成经济利益的大量损失。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做好施工前对设计资料的审核工作,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施工人员要在接收到设计图的时候,认真的分析图纸中的内容,对图纸内容有疑问要及时的和设计单位沟通,做到对图纸的含义清楚明了。其次是要根据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型图、通用图和标准图等图号的要求按规定及时的准备,准确的把握建筑工程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和相邻工程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对设计图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首先是检查设计图是否存在笔误,检查设计图是否符合规范和是否和实际施工情况以及概预算是否适合。要从设计图中准备相关的材料和及其设备,如果要对设计图进行更改应当及时的申报办理签证手续。 3 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 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首先要选择一些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同时还要有高低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施工技术人员,保证良好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的进度。其次是在施工前对水准路线、线路中线及工程数量进行复核。参照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并作好记录。基桩是控制线路走向及标高的重要桩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损坏丢失。因此根据需要, 结合现场地形设置护桩, 并详细绘制桩位示意图。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记录, 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准备好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测量工具,以保证的施工的过程中测量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测量仪并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定期对其进行校验,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4 新奥法施工 所谓新奥法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自承能力, 以锚杆和喷射混凝士为主要支护手段, 及时地进行支护, 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 使支护与围岩形成联合受力结构共同作用, 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施工。它主要采用全断面的开挖方法和侧壁导坑环形开挖法等,开采方法的采用是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来选择。一般采用的辅助工法组要是降低地下水位的井点降水法达到防止地面下沉的目的和防止涌水的注浆工法。新奥法施工技术在世界上许多的国家城市浅埋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日本的粟山、大贯、北四番丁城市隧道和横滨市地铁区间及横滨地铁车站等。联邦德国是当今地铁工程中较多地采用新奥法技术的国家。他们不仅在地铁区间隧道应用, 而且还在多层多跨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中广泛应用, 如慕尼黑车站、法兰克福站, 埃森、渡洪、纽伦堡地铁车站等, 其施工技术已发展到较高水平、在美国华盛顿地铁.法国里尔地铁。南朝鲜汉城地铁、香港地铁等也被广泛采用。浅埋地铁区间和车站隧道的施工方法众多,且在不断地进步发展着,我国应当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创新,大力支持施工的科学实验,形成一套属于适应我国实际情况,具有本国特色的施工方法,以推进我国地铁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 5 接触网改扩建工程中网络技术的应用 5.1 利用网络技术安排施工计划 既有铁路线改造是在不中断行车情况下, 多专业同时施工, 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有效控制, 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 总体把握施工项目, 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把复杂的施工内容合理有效的组织起来, 并能迅速反映不断变化的现场情况, 及时调整和修定, 如果仅凭以往的经验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具体操作起来难度就会较大, 甚至行不通。网络技术在兰武二线既有电气化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的成功应用, 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 每个车站、每个区间、每处拨接地段都必须编制一份进度网络图, 将所有影响因素罗列编排在图上, 然后出关键线路,并据此安排施工。这些网络图的应用使得施工过程可控有效, 理顺了施工关系, 降低了工程成本。 5.2 运用网络技术, 优化施工方案 网络的优化, 是在关键线路上选择效率最高的方案, 缩短其持续时间,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停电天窗点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准确的把握,并对本专业项目和其他施工单位的专业项目做好对比,理出逻辑关系,在同一个项目中做好至少两个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方案的调整,以保证工程预期目的的实现。在施工方案中要明确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对天窗点的程度有效的把握以及对恢复运营怎样做好过渡措施等一系列工作要明确。 6 结语 总之,在铁道工程的施工中做好设计资料的审核、施工测量、施工方法的选择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保证施工进程与质量的关键。另外施工负责人员要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复杂的施工局面, 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是极为重要的,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论析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施工技术发展方向 摘 要:文章介绍了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一些工程测量新发展方向。主要从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定向测量GPS控制网测量、铺轨基标测量等方面,论证了提高地铁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的新途径。 关键词:地下铁道 工程测量精度设计 工程测量是各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设备安装的必要工序。随着我国地铁、轨道交通 事业的发展,工程测量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地铁由于其在建筑物、构筑物稠密地区修建,精度要求较高,施工线路长、施工单位多,又给工程测量增加了工作难度,因此,新的测量仪器及新的测量方法均在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应用。本文就当前地铁工程测量的现状和主要技术方法,由生产实践实际要求出发,作一些介绍和论述。 1 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分析 地下铁道测量工程的测量精度设计是根据工程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精度、设备安装精度和贯通距离等诸多因素确定的,它不仅要保证隧道和线路贯通,而且要满足线路定线和放样的精度要求。 (1)地下铁道测量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隧道贯通,因此在地下铁道工程测量精度设计中,合理地规定隧道贯通误差及其允许值,是地下铁道测量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目前在地下铁道测 量中使用的测量贯通误差要求,大都来自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它是根据山岭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的实际统计资料计算出来的。该指标应用在主要采用盾构和喷锚构筑法进 行隧道施工的地下铁道中,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是否科学值得商榷。一般认为地下铁道贯通测量误差应根据设计所给定的限界裕量(安全空隙)和隧道结构联结处的允许偏差两个主要因素来确定,当然还要考虑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状况。如设计一般给定的隧道结构限界裕量每侧为100mm,则这100mm的限界裕量中应主要包括施工误差、测量误差、变形误差等。 (2)地铁给定的高程安全裕量比较大,一般为70―100mm,因此根据目前测量仪器和设备状况以及隧道结构的竖向允许偏差,很容易满足贯通误差设计要求,但考虑到地下铁道整体道床铺轨对高程精度的要求,高程贯通测量误差确定为±25mm.同样采用不等精度分配方法,将高程贯通测量误差分配到高程测量的各个环节: 其中:地面高程控制测量中误差 ±12mm 高程传递测量中误差 ±8mm 地下高程测量中误差 ±12mm 则高程贯通测量中误差mh为: mh=±18.8mm<±25mm 2 定向测量 (1)在地铁中,采用全站仪、垂准仪和陀螺经纬仪组成的联合作业方法进行竖井定向,该方法摆脱了传统悬吊钢丝的联系三角形法,不仅克服了受城市地铁施工场地狭窄制约,图形强度不易提高,占用井筒时间过长等缺点,而且采用双投点,双定向的方法,大大增加了测量 检核条件,又提高了定向精度。在地铁复八线测量中所使用的GAK―1陀螺经纬仪标称精度为一次定向中误差为±20mm″,实际作业时定向边的陀螺方位角和其改正数的测定误差,则定向边陀螺方位角误差可达到±8″。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又引进GAOS自动陀螺经纬仪定向系统,不仅操作方便,定向成果可靠,提高了定向精度。 (2)当隧道埋深较浅时,则采用导线测量方法和向地下传统坐标和方向,同样布设双导线加 强检核和提高精度。当隧道贯通距离较长时,还可采用在隧道上钻孔,通过钻孔投测坐标或测定投测点陀螺方位角的方法提高定向精度。 3 GPS定位技术测量 (1)早在1990年5月北京地铁复八线就采用GPS进行首级控制测量,控制网由10个点组成,布 设成单三角锁形式,该网采用两台WM100单频接收机观测,异环闭合差为1.73ppm―2.89ppm, 边长中误差为±2.1mm,点位中误差为±3.5mm. (2)1994年由于城市建设的影响,原有GPS控制点有的被破坏,有的发生变形,需要对原控 制网进行扩充,并对原控制点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此,在原GPS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新网共选设了13个点,其中3个点为一等点,7个点为旧点,新增6个点。 考虑到地铁测量误差分配到GPS测量的误差精度要求(相邻点位中误差小于±10mm),为加强控制网整体强度,1994年采用一次布设,两级观测、整体平差的原则设计和布设GPS网 .一级网由两个重叠的大地四边形组成,二级网为一级网下加密的三角锁。 4 断面测量 在地铁隧道中断面形式多样(包括矩形、直墙拱形、椭圆形、传统形、圆形、变截面6种 ),一般要求直线段每12米,曲线段每6米测量一个断面,并根据隧道不同的断面形状,在断 面上选择与行车密切相关的位置测定其与线路中线的距离。过去很多单位采用人工直接丈量 的方法,精度低,速度慢,工作非常繁重。随着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发展,断面测量仪面 世后,断面测量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但该仪器不能实行一站多断面测量,而且价格昂贵,很多单位无经济能力问津。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和应用,采用全站仪、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和觇牌组成断面测量系统 进行断面测量,利用该系统进行断面测量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将全站仪和觇牌安置在隧道中线点上,首先测量置镜点至欲测断面中线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并将水平角置零,然后就 可连续依次测量多个断面测量点水平角和垂直角信息,并自动传输到数据采集器之中,并通 过计算机经运算既可求出待测点与中线距离。最终以数据表格和断面图形式输出观测成果。另外,为保证测量的断面垂直于中线,在觇牌上安置有简单照准装置和水平度盘装置,不管是直线、圆曲线还是缓和曲线段,都可以根据事先计算好的觇牌至仪器方向与断面夹角值标 定出断面方向。另一种方法是将全站仪或觇牌安置在隧道内任意位置,即测量仪器或觇牌在 非线路中心进行断面测量。该方法利用任意安置仪器或觇牌的点与线路关系,通过计算机确 定断面里程和议程,从而进行断面测量。上述两种断面测量方法速度快,使用方便,而且可 以充分利用本单位现有测量仪器设备,具有非常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铺轨基标测量 铺轨基标是高标准轨道混凝土整体道床的轨道铺设控制点,精确地测设铺轨基标是保证 轨道施工质量的关键。即将颁布实施的《地铁施工验收规范》中地铁轨道验收标准要求:平面上轨道中心线与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mm,轨道方向在直线上要远视直顺,用10m弦量允 许偏差1mm,在曲线上远视圆顺,用20m弦量正矢,根据曲线半径圆曲线,允许偏差为1―3mm ,缓和曲线允许偏差为2―5mm,高程上轨顶标高允许偏差2mm左、右股钢轨顶面水平允许偏差为1mm,在延长18m的距离范围内,无大于1mm的三角坑,轨顶高低差目视平顺,用10m弦 量不大于2mm;道岔精度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满足里程位置允许偏差2mm,导线及附带曲 线允许偏差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允许偏差为1mm,轨顶标高允许偏差为2mm,全长范围高低不大于3mm. 从上述地铁轨道验收标准不难看出,由于为节省工程造价,地铁限界预留的安全裕量比 较小,线路在隧道中调整空间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地铁轨道验收标准主要对铺轨基标中线与指导隧道施工的线路中线或结构中线的偏差作出规定。同时,为使线路圆顺,对单位长度 相邻铺轨基标间的相对精度也提出了要求。根据轨道验收标准,我们总结制定了铺轨基标测设精度要求和基本方法。 5.1铺轨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为保证线路圆顺和基标相对精度,对控制基标和加密基标的测设精度制定如下要求: (1)控制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两控制基标相邻边长间夹角平差后的值,对设计值而言误差不得超过6″,基标测设的角度测量中误差<±3″;基标高程测量的水准路线闭合差小于8 L mm;距离测量误差直线 段小于1*/5000;曲线段小于1*/1000. (2)加密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直线段纵向误差每6m小于6mm,曲线段每5m小于5mm,偏离中线小于±1mm;相邻基标高差小于±2mm. (3)道岔基标测设精度要求 道岔铺轨基标位置横向误差不大于±2mm,主线、侧线交角较差不大于±10″,高程误差同加密基标。 5.2铺轨基标测设基本方法 由于地铁施工时车站控制点一般从地面直接投测,精度比较高,加之车站线路一般为直线,线路与站台间距限差要求很严,不易在车站进行线路调整。 (1)中线调整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 以“铺轨单位”两个车站中的中线控制点为起算控制点,与在区间隧道内的原有施工中线控制点布设通过左、右线的附合导线。如左、右隧道之间有联络线,则应布设结点网。平差后导线点坐标和原来坐标比较,当其较差不影响隧道限界时,即可用这些中线控制点进行下一步控制基标测量工作。如果影响隧道限界时,则应会同设计等有关人员改移或调整中线至允许误差内的合适位置上。 在“铺轨单位”中布设一条通过左右线的精密附合水准网,在区间埋设精密水准控制点(尽量利用施工水准点),水准点间距为100―200m,精密水准网按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施测,水准网闭合差小于8 Lmm(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千米计)。 (2)铺轨基标测量 控制基标的测设。利用调整后的中线控制点测设控制基标,控制基标分为初测、串线测量和调线测量三个步骤。 ①初测:根据事先计算的控制基标测设数据,用坐标法测至地面,并精确测定其位置。 ②串线测量:对“铺轨单位”中的控制基标进行串线测量,检测控制基标间角度、边长等几何关系是否满足设计精度要求。当控制基标间几何关系超限,并与线路存在较大偏差时应进行调线工作。 ③调线测量:调线前,先在室内计算控制基标间夹角实测值与理论值较差β,β值超 过6″时,可根据β和控制基标间距计算出控制基标在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改正值δ,然后 在现场对β超过6″时所涉及的控制基标进行归化改正。归化改正时要照顾到相邻基标改 正值的相互影响,往往仅改正一个点就可使相邻点几何关系满足要求。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还很不平衡,尚跟不上国民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充分利用新技术及地面测量先进技术设备,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而努力奋斗。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地下铁道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及沉降分析 摘 要:在城市地铁施工中,保证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安全非常重要,为了安全施工,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监控量测。文章结合北京地铁十号线苏州街站,介绍了地铁施工中监控量测的目的及项目、沉降变形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关键词:地铁;安全施工;监控量测;沉降变形 1 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十号线一期工程苏州街站,站位位于海淀南路与苏州街交叉路口,站位与海淀南路基本平行(东西向),车站北侧苏州街以东为亿方大厦(13层)、海淀区机电设备厂住宅楼(11层);苏州街以西为六层住宅;车站南侧苏州街以东为五层建筑物,苏州街以西为航天长城大厦(15层)。 苏州街站为直线侧式车站,总长195m,其中两端为双层双跨单柱结构,长166.0m,宽22.5m,覆土厚度为6~7m;中间为单层双连拱结构,长29.0m,宽16.4m,覆土厚度为12m左右。车站主体双层地段及风道挑高段采用“PBA”法施工,单层地段采用“中洞法”施工,风道标准段采用“CRD”法施工。 2 监测目的及项目 2.1 监测目的 苏州街站监测方案设计以安全监测为主要目的,同时考虑积累地下工程施工经验、验证修改设计参数、对地层参数进行反分析的需要。 2.2 监测项目 苏州街站双层主体结构采用“PBA”工法施工,目前主要进行导洞的开挖支护施工。依据导洞的实际施工情况,监测项目主要有地面沉降监测、建(构)筑物沉降监测、导洞拱顶沉降、导洞收敛等A类必测项目。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围岩土压力量测、初支格栅应力量测等B类选测项目。降水水位监测由北京地质工程公司负责实施。 3 沉降变形的原因及规律分析 3.1 地表沉降规律分析 选用了苏州街站地表沉降量最大的D1-3测点(累计沉降量为19.01mm)进行分析,在进行地表第一次监测时,监测值与初始值相同。随着导 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按规定的频率进行监测,地表沉降监测变化曲线见图1。 从测点变化曲线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测点有两个明显的沉降区域,时间分别相对应于主体下部导洞开挖通过时间和上部导洞开挖通过时间。 ②第一个沉降区域时间明显较第二个沉降区域时间长,这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合。下部导洞因主要位于砂卵石地层,施工进度较慢,持续时间较长;上部导洞拱部因主要位于粘土层,施工进度较快,持续时间较短。 ③第一个沉降区域沉降速率较第二个沉降区域沉降速率小,这主要是因为上部3个导洞施工进度均较快,对地表的影响较大;而下部3个导洞因施工进度快慢不一,通过该测点位置的时间相差较多,沉降速率较小。 ④导洞全部通过后,地表沉降值即趋于稳定,这说明影响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为洞室的开挖。锚喷支护完成、洞室成为闭合的稳定结构后,对地表的影响将明显较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的重点应为每一循环开挖的时间和洞室闭合成环的时间。 ⑤因为上部导洞和下部导洞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有一明显的分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后续的扣拱施工中,地表将出现另一次明显的沉降。 ⑥“PBA”工法施工的暗挖车站,地表沉降值及沉降速率有明显的分界,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很难找到一个函数(无论对数、指数、幂函数)将所有的沉降进行模拟。 ⑦D1-3测点所处断面沉降见下列数据。 D1-1:13.74mm D1-2:18.21mm D1-3:19.01mm D1-4:17.48mm D1-5:11.33mm 3.2 拱顶沉降规律分析 选用与地面沉降测点位于同一里程的上部中导洞拱顶沉降点F2进行分析,F2测点累计沉降值最大为11mm。为便于分析,进行曲线模拟,我们取沉降值的绝对值做出沉降曲线,见图2。 对该曲线进行了回归分析,模拟曲线函数为。从沉降曲线图及地表沉降曲线图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①上导洞拱顶沉降值小于地表沉降值,这主要是因为地表沉降值是由于多个导洞开挖时引起的,但拱顶沉降主要为单个导洞开挖后引起的沉降。 ②从沉降曲线图中知道,在初步沉降后,又出现了一次较大的沉降区域,这是因为F2测点位于风道挑高段导洞与车站主体导洞相交的地段,风道挑高段后期施工导洞开挖时引起又一次较大的沉降。 ③因为F2测点沉降受多个导洞开挖影响,造成了模拟曲线的与实际的沉降曲线相差较大。 4 对监控量测工作的体会及建议 4.3 对今后监测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①苏州街站暗挖车站双层结构施工有6个导洞之多,拱顶沉降测点、收敛测点、地面沉降测点较多,监测工作量很大,而且地表监测受交通影响较大,建议统一制定围岩稳定的标准值,即地下无施工时,监测值达到一定的标准即可停止监测。 ②加强对各测点的分析。沉降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在今后的监测工作中,应加强对监测数值的分析,了解引起沉降的主要因素。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铁道工程项目前成本控制 【摘要】:介绍了铁路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和几种方法,提出了如何进行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才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铁道工程;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各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进行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种消耗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人,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l)全员控制 项目成本是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项目的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班组,也包括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成本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 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形成项目成本的全过程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要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实施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过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总之,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中。 1.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2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1.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责、权、利相结合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性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合理。最后在成本控制中出现的业绩,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1.4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首先,严格按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执行,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监督和限制;其次,提高施工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2.成本控制的途径 成本控制的内容就是对工程项目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控制,其有效途径可以从降低成本着手,确保项目目标成本的实现。 2.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对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对材料价格的控制。 (l)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对于定额中没有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上期实际消耗量,结合当月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过了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堆放、仓储的损耗。 (2)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材料原价、材料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材料运费及损耗费等组成。因此,在控制材料价格时,选定合格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费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2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控制与材料费控制方法相同,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 按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的定额工日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项目工长,由项目工长进行包干控制。 人工单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确定。人工费的控制除了采取上述办法外,还必须从项目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少2、3线及富余人员等方面加以控制,以节约人工费支出。 2.3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组成。为有效控制台班支出,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施工组织不当而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的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做好上机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工作,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2.4运杂费的控制 铁路工程的运杂费是指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及机电设备等由材料厂运到工地的料库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其他有关运费和材料管理费等。 控制运杂费应在保质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材料的装卸和运输,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减少或避免重复搬运。 2.5管理费的控制 现场管理费在项目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项目具体使用和开支时弹性较大。所以管理费的控制与核算都较难把握,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项目机构要合理配置,力求精简,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核定项目管理费开支指标,项目经理在规定的开支范围内有权自主支配,超计划使用则需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 控制项目机构的招待费,要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出招待标准,从内部做起,严格控制。 企业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管理费开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逐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找出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3.搞好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 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3.1搞好成本预测工作 成本预测是提高项目效益的前提。为了使施工项目的各级领导掌握主动和运筹帷幄,对施工的经营活动及其可能达到的经济效益,必须做到事前心中有数,并为达到预期的目标采取有利措施进行控制,把事后报帐变为事前算帐,进行有目的的管理。 3.2搞好成本控制 搞好成本控制除前述外,还应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项目的财务管理,搞好基层成本控制,要始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严格资金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支出; (2)严格验工计价,正确反映施工成果,推进优质优价和现场验工的计价方法,把验工计价与工程质量挂起钩来,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3)施工中应统筹兼顾,正确处理进度、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3.3加强成本核算工作 成本核算必须遵守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严格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未完施工工程成本与已完施工工程成本、承包工程成本与专项工程成本的界限,不准挤列、少计、漏计、估列工程成本,以及以预算成本代替实际成本进行的成本核算。 3.4开展成本分析 工程成本分析应采取定期分析与经济分析、针对性分析与全面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工程成本综合分析和单项专题分析。只有通过开展成本分析活动来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拟定整改措施,才能推动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4.结束语 工程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向成本要效益,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观念是项目经理应牢固树立的思想观念。因为工程项目的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经营目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运用经济规律组织施工,以追求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搞好工程成本控制的同时,还要开展增产、节能降耗的活动,以及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降低成本,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如民工队伍的使用管理、验工计价的审核管理、材料的采购管理等,企业的整体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论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与安全管理 【摘要】铁道工程建设作为我国主要的道路建设项目之一,其自身的建设安全程度与风险管理必须受到重视。现阶段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本身存在问题,铁道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作为铁道建设部门应该大力加强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安全管理体制。 【关键词】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风险 一、铁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引发的风险 1.1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道建设与施工前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隐患和问题,导致铁路建设工程整体性的发展出错。铁路施工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这种工程建设主要依赖线路工程系统、通讯工程系统、信号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设备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施工与协调发展,在这些工程设备与项目中,有任何一种没有调整好或者是准备充分就会引起发展的不足,导致施工企业和铁道工程单位出错,降低铁道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前期准备工作对于铁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动力。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后续单位的作业,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亦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安排和质量控制,进而影响运输安全。 1.2违规违章施工 在施工中都存在违章施工和违规施工这种现象,违规施工和违章施工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因其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会导致铁路施工发生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后期的发展产生障碍。一些铁路建设项目发生事故后会发现其实存在违规违章建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在事前得到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方法去操作和施工,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导致线路没有达到预期的承载力,降低了线路强度,从而引发事故。 1.3随意变更施工计划 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预先设计过程中的不可预期因素导致的建设障碍造成了施工计划的变更,施工计划的前期编制因为自身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产生许多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建设单位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缺陷,必须要做出计划的更新和变更,这就对计划产生了很多影响,导致了施工计划的安全受到了影响,因为某一个点的改变或者更新很可能产生很多新的风险与问题,铁路施工本身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过程,因为某一个细节的变化很可能对整个铁道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扩大建设风险,降低安全程度。 1.4施工基础管理及施工组织薄弱 我国在铁道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和维护,对组织管理和组织创新也进行了全新的发展定位,但是因为组织中人员的配给存在差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存在高低和好坏,对铁道施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和破坏,很多人员因为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所以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职位,工作职能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工作发展的水平降低。铁路施工的基础工作和基本管理环节因为需要整体人员的互相配合,所以人缘素质不统一,人员工作能力不协调会导致整体工作能力的涣散,降低组织协调性和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还会引起较高的施工机械故障率和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心态是一种考验,降低了施工调度的整体协调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1.5现场监管不合理 现阶段的铁道建设施工现场是系统化的一个整体工作环境,如果采用单一化的各部门独立负责制度,对铁道建设的现场管理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个人管理能力也存在能力的高低,会引起组织管理的整体性不足。在铁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防护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素质和专业性的知识,在技术性问题和专业化水平上欠缺一定的知识,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扩大。 二、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存在的原因 2.1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差 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带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对设备和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工程素质的滞后导致了施工中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矛盾,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留下安全隐患。 2.2工作作风不谨慎 施工管理单位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安全和其他工作的关联,没有对施工单位进行及时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两者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关键岗位的人员任用上缺乏公正性。从而出现了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完善、违规施工、计划不科学、监管不力等后果,施工安全管理不合格,安全性也没有达到标准。 2.3施工缺乏整体意识 铁道施工本身是一个系统化和复杂化的施工过程,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化管理所以导致整体性较差,施工单位没有整体性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各个部门施工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无法实现全部统一,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途径 3.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道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操作下进行,而且对待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一种“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思想,端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改进工作模式和方法,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效资源,严格审批每一个施工步骤,科学管理施工工作,每一位员工要尽可能的遵守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稳定好工程建设的步伐和节奏,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文化水平,将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放到最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和可靠的模式与手段进行管理。 3.2保持施工安全管理的先进性 因为施工技术的标准逐渐提高,因此施工技术工艺也要相应的提高,根据现阶段施工工程过程中的一些要求的投入相应提高,铁道工程建设施工各个部门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利用资金充实科学设备的购买和技术设备的储备,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改善工程施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施工要求,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铁路施工工程提供安全的保障,降低工程整体的风险,还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仪器进行信息的储备和安全管理,提高现代化程度。强化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整体合作,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施工部门在考虑有利于施工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管理部门的要求,管理部门也需要考虑到施工部门的特点,相互协调,寻找最优化的合作方式。 3.3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 目前铁路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施工点非常多,遍布全国各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以此来为铁路施工服务。改变以前采用的分散、机械的重复式作业方法,采用集约化、规模化作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铁路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采用集中或分段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4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把关 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铁路施工的工程质量。针对铁路建设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投入相应的力量进行人员的培训与教授,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帮助铁道施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新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充足的技术保证和支持。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浅谈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技术 摘要:我国的地铁工程浏量工作在近些年有了长足发展,很多先进的测量技术在地铁测量工作中得到应用。文章介绍了地铁测量的特点和新的测量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地下铁道;测量 l 引言 世界第一条地下铁道诞生在1 8 6 3 年的英国伦敦,距现在已有1 30 多年,在这130里,世界地铁交通有了飞速发展。我国从1 9 6 5 年7 月在北京开始修建第一条地铁至今,天津、上海、广州地铁陆续建成,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北京、上海和广州新的地铁线路目前也正在加紧施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全国20 多个城市酝酿的地铁建设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作为地铁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地铁测量工作也将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2 地下铁道测量的特点、内容和精度要求 地下铁道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形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地下、地面、高架三种方式的轨道工程体系,在城区它埋设在地下,在郊区它是地面或高架构筑物。 2.1 地下铁道测量特点 (l) 地下铁道工程浩大、投资大、工期长,一个城市地铁建设要根据近期、远期客流量先作总体规划,分期建设。测量工作不仅要考虑全局,也要顾及局部,既要沿每条线路独立布设控制网,又要在线路交叉处有一定数量控制点重合,以保证各相关线路准确衔接。 地铁工程有严格限界规定,为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误差裕量已很小,设计采用三维坐标解析法,所以对施工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 (3) 测量内容多,与地面既有建筑结合紧密。各测量体和线路联接密切,地上、地下测量工作要保证万无一失,除了要进行施工放样,贯通测量以外,还要进行变形监测等项工作。 (4) 测量内容多,与地面既有建筑结合紧密。各测量体和线路联接密切,地上、隧道及车站内的控制点数量多、使用频繁,应做好标志,加强维护,为地铁不同阶段施工及后期测量工作提供基础点位及资料。 (5) 地铁位于城市,沿线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能见度差、隧道埋深浅,地表沉降变形等都会给地铁施工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 地下铁道测量工作 地下铁道测量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设计、施工、竣工和运营阶段全部测绘工作。地下铁道测量工作除了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与地形数字资料满足规划、设计需要外,还要按设计要求标定地铁线路位置、指导施工、保证所有建、构筑物位置正确并不侵入限界,以及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线路、建筑结构、周围环境的稳定状况进行变形监测等[1]。 地下铁道测量的主要工作如下: (l) 地面、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 地铁线路带状地形测量和管线调查; (3) 地铁线路地面定线测量; (4) 地铁车辆段测量; (5) 地面、地下联系测量; (6) 隧道和高架线路施工测量; (7) 铺轨测量; (8) 设备安装测量; (9) 竣工测量; 环境、线路、结构变形测量。 2.3 地下铁道测量的精度及其依据 地下铁道测量的必要精度,这是一个需要研究讨论的题目,北京地下铁道一、二期施工拟定了明挖方法施工测量的精度指标,现在第三期暗挖法施工测量精指标如下: 地面GPS控制网的点位和相对点位误差≤±10mm。 沿地下铁道线路布设的地面精密导线网的点位和相对点位误差≤±8mm。 从精密导线点将坐标传递到竖井旁的近井点的点位误差≤±10mm。 ④ 从地面近井点通过竖井向地下隧道内传递坐标的误差≤±5mm。 ⑤ 从地下竖井底通过横通道将坐标传递到线路正线隧道内的坐标测量误差≤±5mm。 ⑥ 地下隧道内的控制导线最远点的点位误差≤±15mm。(一般为500mm的地下控制支导线)。 ⑦ 地面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精度限差8/L(L为公里数)。 ⑧ 从地面向地下隧道内传递高程的误差为≤±3mm。 在建立地面控制网估算精度和贯通测量的精度估算时,还要留些裕量,那么各项测量精度还要适当的提高。 3 地面平面控制网测量 地铁平面控制网分首级GPS控制网和二级精密导线控制网。在满足规范前提下,平面控制网点还应布设合理、灵活,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应按原测精度对控制网进行定期全面复测和不定期局部复测,确保网形结构的连续、稳固和使用。因此,点位的选埋和维护是地面测量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3. 1 GPS控制网应收集的基础资料 测区中央子午线、坐标系转换参数、椭球参数、起算点已知坐标、测区高程异常值、测区的平均高程。这些基础数据为保密资料,应严格按照保密协议交接、签收和使用。 3. 2 精密导线网 精密导线点应尽量沿地铁线路布设成直伸形状,形成挂在GPS点上的附合导线、多边形闭合导线或结点网。选点和观测是控制精密导线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工作的重点是精密导线的选点和观测,难点是选点工作。根据地铁线路附近GPS网点位的分布通视情况,车站、竖井的设计位置,经过现场踏勘后可以初步在线路平面图上绘制精密导线网形,根据规范和测区环境条件详细制定出外业测角、测边以及高程联测作业方法等。 3. 3 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探讨 近年来,由于设计技术发展、施工工法进步,测量设备更新,根据具体情况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形式不一,部分指标突破规范要求。如用GPS网一次布设完成平面控制、个别地段加密精密导线点与主网一起施作完成的布网形式,代替地面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 盾构法施工的广泛应用,区间竖井较少,由此布设的地面精密导线网平均边长远大于350m的规范要求。这些情况结合了工程实际,使用方便,同样满足施工要求[2]。 3. 4 新线建设与已有线路结合部位控制点较差处理 在地铁设计线路的交汇处,新建的地面控制网必须与原网进行联测,会出现同一个点在不同时期的控制网下有不同的坐标,处理坐标较差方法为:高等级起算控制点位尽量选择一致,以减少系统误差。当较差较小时,既有线采用原坐标,新线采用新坐标而对施工加密点、隧道洞内控制点进行强制平差;当较差较大时(不能大于50mm 的规范规定) ,实测交叉部位处既有线路在新线控制网下的中线坐标提交设计进行解决,使设计和施工在一坐标系统下,从而解决控制点较差问题。 4 地下铁道工程测量展望 伴随工程测量技术的变革和进步,地下铁道测量工作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G PS 定位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物探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激光准直和扫平仪、全站仪与计算机组合测量和数据处理系统、施工变形测量监控量测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都在地下铁道测量中得到应用。随着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今后随着国民经济状况的好转,随着城市地铁交通事业的发展,地铁建设的地下铁道工程测量技术也将会从理论到实践,有进一步完善发展,新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学习一点冻土区铁道工程施工技术 本文在分析多年冻土的特性以及多年冻土地区铁道路基工程和桥涵基础工程所采取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铁道施工工艺的正确选择是解决路基施工的技术关键,对多年冻土地区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也作了一些陈述。 冻土特点;施工技术 笔者通过学习研究,了解了一些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基本常识。我国有很多地区是冻土地区,西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南边疆,面积占全国国土的八分之一,原来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通铁路的省区,青藏铁路的成功修建,作为沟通西藏、青海与内地联系的重要通道,对加强内地与西藏的联系、促进民族交往和社会发展、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政治和经济意义。学习一点冻土区铁道工程施工技术,大有裨益。 一、多年冻土的特性及其对铁路施工的影响 冻土是一种有其特殊性的土体,冻土的特殊性在于冻土的物理特性与稳定密切相关,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性质不稳定。冻土还与土中含冰量有关,而含冰量又直接与温度有关,它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造成冻土的力学特性发生巨大变化。冻土在正负温度交替变化过程中水分产生剧烈的相变,伴随产生土体体积的变化,表现在工程建设中就是冻胀和融沉变形。多年冻土具有的流变性、融沉性和冻胀性对铁路建设影响严重。 上图:青藏铁路通车后,列车在千年冻土区奔驰 由多年冻土引起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融沉、冻胀和冰椎、冻胀丘、融冻泥流、热融滑坍、热融湖塘、沼泽湿地、厚层地下冰等不良地质现象。融沉是指多年冻土融化,使建在多年冻土区的建筑物地基变形和破坏,主要表现为路基下沉、路基向阳侧边坡和路肩开裂及下滑、路堑边坡溜塌等。冻胀是土体冻结时产生的最重要的物理一力学过程,是因为水由液体变成了固体,体积膨胀增大而产生的,表现为地表的不均匀升高变形。 二、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施工原则 对于路基施工而言,保护冻土,控制融化,破坏冻土原则是路基施工应该遵从的原则。 (1)保护冻土原则指应用该原则设计、施工的路基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能保持其热稳定性。即人为上限始终控制在指定的深度范围内,保持其下卧多年冻土的冻结状态。 (2)控制融化原则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允许所设计的路基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逐渐完全融化或产生局部融化,而且经融化下沉变形量计算,可以将融化速率和深度控制在路基稳定性所允许的变形范围之内。 (3)破坏冻土原则是指在设计文件中规定在施工过程中将基底(或边坡)多年冻土融化或清除(全部或达到设计深度),并将融化后的水份疏干。 三、多年冻土地区的桥涵基础施工技术 1.多年冻土地区桥涵地基的设计主要要注意保持冻结,允许融化两大原则。桥涵基础施工的重点是拼装式基础施工和现浇基础施工。基础拼装是工序中的一项重点与难点,为了有效的控制基础拼装的正确就位与平整度要求,施工中应着重从以下方面着手: (1)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拼装,从入口端开始依次拼装成型; (2)拼装前放出基础的轮廓尺寸,并在构件上标出中心线及吊装顺序的编号,以确保基础的正确就位; (3)垫层顶面严格找平,以确保基础均匀受力,同时做到基础的顶面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4)拼装过程中,为了精确控制基础块的正确就位,技术人员采用经纬仪现场控制每一基础块的就位; (5)为了保证涵节拼装的顺利进行,在基础拼装完成后立即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沉降缝的施工。 2.高原多年冻土区现浇涵洞基础施工与内地普通涵洞的施工方法基本类似,我项目队施工时采用在搅拌站集中拌合,利用运输罐车运至现场,主要不同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冻土区明挖勘姻赌然溅吐觉佣的剧田显早强耐久吐混凝土。 (2)在水泥方面则选用了水化热较小的水泥。 (3)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控制较严。为了有效控制其入模温度,要求现场有试验人员进行旁站,并对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进行严格测量。对拌合物温度达不到要求的,则要求调节水温重新拌合。为了保证砂石料拌合前的温度要求,在寒季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站搭设有暖棚,并在暖棚内生有火炉,对暖棚内的温度做到严格控制,并及时做好记录。 (4)对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格。当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便及时采取防风防冻措施,采用蓄热法养护,待混凝土达到一定的抗冻强度后(七天左右)才能拆除模板。 四、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施工技术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施工多是在一些高原地带,这些地方的一些地段的河流中存在有害离子的侵蚀,部分路段还面临着强烈的风沙磨蚀。它具有低温早强、耐腐蚀、高抗冻、高抗渗等高耐久性能,另一特点是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不损失。负温达到极限时,混凝土也基本冻结,强度停止增长,但气温回升时,水泥颗粒继续水化,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混凝土灌注后,采取适当的加热和保温覆盖措施,较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施工。 1.原料选用。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寒季施工的要求,水泥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不得与硅酸盐水泥或石灰等碱性材料混和使用,拌制混凝土用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易冻裂物质。 2.原料试配。要根据混凝土使用部位及地质条件、原材料情况、最小胶凝材料用量、使用环境温度、最大水胶比、拌合物和易性要求等具体情况选定。 3.拌制过程控制。耐久混凝土应集中拌和供应,禁止分散拌和。试验室在每次开盘前应提供当次的施工配合比。拌制设备宜设在温度不低于10℃的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用热水冲洗拌和机。 4.混凝土浇注。浇注混凝土前,应采取防、排水措施。浇注时应分层进行,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10℃。浇注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隔时,其间隔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灰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时间己超过时,应按浇注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记录。施工缝的平面与结构的轴线相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应满足规范要求。 终上所述,多年冻土地区修建铁路工程技术难度大,在施工中要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施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多年冻土地区施工有效工期短,因此要快速施工,保护冻土上限不被改变。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高职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内涵发展的根本。 [关键词] 高职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高端技能型人才 前 言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是学院传统的骨干专业,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专业。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使之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综述 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维护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和动力。自2008年起,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根据铁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经过不断实践和完善,形成了符合专业实际、切合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铁路特色的“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学工融合”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课程标准与铁路行业标准相融合、课程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知行并进”是指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通,强调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懂设计、精施工、善维护、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是以“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铁路施工企业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和铁路运营企业线路工、桥隧工等职业岗位,按岗位能力和职责要求,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工作过程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专业+项目+服务”的模式,以培养铁路施工与维护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三是适应生产一线,试行“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灵活组织教学,采用“九周学段制”,学习与工作交替、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涵 一、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以生涯为目标——确定改革方向。使学生能获得与企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并拓展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以铁路行业标准为依据——确定技能鉴定项目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涵盖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创新教学载体,实施项目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4.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系统设计、组织和实施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5.以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注重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实行每学年四小学期制,即每半年分两个小学期(亦称学段),每个学段为9个教学周,原来的寒暑假时间不变。上半年以“五一节”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下半年以教学周9周为时间节点,分成2个学段。三年按12个学段安排教学,每学段按9周安排,不包括放假及机动。1~4学段采用并行排课(独立实践课程除外),5~10学段(顶岗实外)根据专业特点串并结合,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一般在一个学段安排完成。 三、充分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校企文化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秉承“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以校园文化传承铁路铁路文化,培养学生适应铁路“半军事化”管理的职业特质,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设计,将企业文化、学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指导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习,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素质,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四、建立“三维度”教师考评体系,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建立教师执教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能力的三维度考评体系,促进教师扎根课堂、深入一线、放眼行业,打造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引领技术前沿、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形式多样化、校企联合一元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高速铁路检测省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高速铁路实训工区、铁路轨道养护实训室、工程软件训练中心等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场景,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实践效果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就业呈现高质量 2009年,我们从铁道工程技术专业09级的学生中遴选40名学生组建了“试点班”。随后,在2010级组建2个试点班、2011级6个班级全面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 试点班的师资由学校专业教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组成。课程教学内容采用自编的工学结合学材,按照课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将铁路行业39个技术标准融入14门课程标准中。 教学实施采取模块化的形式进行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结合工程进度灵活施以“紧随铁路,柔性学期”的现场教学,安排学生分别于第5学段在中铁一局西宝客运专线项目部,第6学段在中铁七局巴达铁路项目部,第7学段在中铁十九局合蚌客专十一工区进行3个月的铁路线路、桥梁、隧道等专业课现场教学、技术服务;第11学段设置顶岗实习,将40名学生分至中铁八局20个工程建设项目部。实践表明,“专业+项目+服务”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职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缩短了毕业到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 2.创新“两联合、三共享、三对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 根据铁路行业特点,以企业和学校的共赢为出发点,充分实现“两联合”,即联合开展工程技术研发、联合进行专业人才的全过程培养;“三共享”,即人力资源共享、物力资源共享、品牌资源共享;“三对接”,即系部与分公司对接,教研室与项目部对接,专业专任教师与技术人员对接。试点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活动,全程与铁路企业进行了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校企深度合作呈现出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良性格局。 3.专业成果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历经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实习实训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08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隧道工程》教材荣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铁路隧道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2010年,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被确立为国家级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铁道工程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高速铁路检测基地被列为省级实训基地。2011年,主持铁道部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和“铁路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铁路桥梁施工与控制》多媒体课件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截至目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在全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43家,学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9%以上,专业对口率在93%以上。 4.综合素质 通过在铁工专业9个班的改革实践,涌现出大批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身心素质及业务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超过98%、实践教学成绩普遍提高30%以上;学院三好学生96人、优秀学生干部94人、优秀学生180人;优秀团员156人、优秀团干19人;国家奖学金3人、励志奖学金57人,特等和一、二、三等奖学金累计达360人。 结 语 “学工融合、知行并进”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在全国铁道工务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2011 包头)、人民交通出版社主办的铁道工程类专业与教材建设研讨会(2011 北京)、铁道出版社举办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2010 石家庄)等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兄弟院校的好评;受到了省内外同类高职院校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来我院交流、学习。 2012年,经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鉴定和铁路企业反馈后,一致认为该模式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效益好,并为其他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典范,对其他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 铁道车辆工程论文:铁道工程施工若干问题研究探讨 【摘 要】: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文章探讨了审核设计资料、施工测量、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铁道工程;施工;问题研究 引言 铁道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l审核设计资料 施工前准备工作中对于设计资料(包括设计图、土石方数量等)要认真进行审查、核实。因为在设计或施工中难免出现设计人员或施工人员一时疏忽,把工程数量、尺寸、水灰比、水准点标高等关键问题弄错而没能及时上报或处理,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施工技术负责人应结合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并作好记录。 施工技术人员在收到设计图纸后,首先应读懂图,领会设计意图。对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设计单位。设计图中采用的定形图、通用图、标准图、专用图等图号的要求,要按规定及时配齐。要掌握建筑工程本身的工程数量、建筑材料、结构尺寸及相邻工程的相互关系。另外,设计图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核,并作好记录。设计图是否与规范相符或设计中是否出现笔误;设计图是否与现场相符;与概预算相符;从设计图中了解所管工程的有关材料、机具设备,变更设计要按权限及早申报办理签证手续。 2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指导施工工作的技术权威,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首先要选择一些理论知识充足、实践经验丰富,同时还要有高低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施工技术人员,保证良好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的进度。其次是在施工前对水准路线、线路中线及工程数量进行复核,参照设计资料进行对比,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并作好记录。基桩是控制线路走向及标高的重要桩,在施工中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损坏丢失,因此根据需要结合现场地形设置护桩,并详细绘制桩位示意图,确保部分损坏或某种原因不能使用时备用,及时安排对每一细小部位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记录使误差符合规范要求,以满足施工要求。准备好水准仪、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以保证施工的过程中测量的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测量仪并要保持仪器的干净,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校验,使仪器的误差始终保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3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工程的总体规划安排,要求施工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部署: (1)开工前要对主要材料分工点、项目、件名进行核算,并建立台帐。材料核算包括:三大材、特殊材、专用料的核算,并有固定的规格材料。通过工程数量,较准确地核算出材料用量。 (2)施工组织内容、格式要符合要求,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说明的编制依据,上报要求,工期安排,施工计划,劳力平衡,材料核算,主要施工机械计划,施工料具计划,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 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工程施工,是施工工作的高潮和重点。施工负责人员如何用沉着、冷静和科学的头脑来处理如此复杂的施工局面,使整个工程的施工安排能有条不紊的进行,是极为重要的。为此,对其有如下要求: (1)有内容完整、严密的施工组织、网络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 (2)有针对性强、切实符合实际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实施性进度计划和安全质量措施。 (3)及时送开工报告(附图纸审查记录)。及时作好隐蔽工程的签证、送检工作,对墩基、涵洞基础等隐蔽工程要按规定作好施工记录,有创优规划和创样板工程措施。 (4)施工负责人要经常深入工地,对重点工序、项目,要亲临现场,对正在施工的工程位置、尺寸复核和操作程度要认真检查,对工程预留孔和预埋件要及时安排按设计位置埋好。 (5)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反应要敏感,每当一个问题出现的同时,要联想到因此而导致其它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工期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上报审批。对于需要填写的检查记录和需工程监理签字的手续均应作好纪录、签字,并妥善保管。 5路堑开挖 5.1土方开挖方案 土质路堑开挖前先施工堑顶天沟,以防施工中地表水冲刷边坡,施工中路堑开挖底面随时保持排水畅通,以防浸泡路基。 土质路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纵向分层拉槽施工。路堑边坡按设计坡率一次成型,避免超欠挖。每段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相应的路基坡面防护工程施工。 5.2石方开挖方案 一般地段石方开挖: 根据地质资料及现场探坑调查,挖方段石方主要为IV类强风化红褐色粉砂岩,以及大块孤石。根据现场情况,开挖应根据不同地质,不同开挖断面,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开挖方式,对深度小于4m,机械开挖较为困难的路堑,拟采取浅孔爆破,深路堑采用深孔爆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坡率,其它部位采用松动爆破。开挖前,先进行爆破试验,选取最佳爆破参数。大块孤石根据厚度及大小选择炮孔数量及装药量,爆破后,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机械刷坡,修整路面。①纵向分段开挖。对路堑堑壁不厚的一侧,根据现场地形条件,适当地选择一处或几处将堑壁挖通,钻孔,则在上部钻孔,采取分段台阶爆破。②纵向错台分层开挖路堑开挖平均深度在10m以上时,采取自上而下分成两层依次进行。③分层拉槽开挖。对于路堑深度在15m以上时,开挖可分为5m左右一层,以最上层顺线路中心拉槽开挖,槽宽以挖装机械施工所需的工作场地为限。当中心槽前进5m左右就横向开挖。上层进行5m以后,下层可拉槽跟上,即分层拉槽开挖。④石方爆破设计。爆破时起爆网络采用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起爆网络,炮孔排列和起爆顺序,根据断面形状和岩石性质,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采用V型或梯形起爆网络,导爆索引爆。 5路堤填筑 5.1施工前准备工作 路基填筑前对现场进行认真勘察,特别是高填土地段,需严格核对现场与设计文件是否一致,有无不良地质地段(如坑穴、泉眼、局部松软等),清除植被及有机土质,填筑段地面横坡在1:5~1:1.25时,按施工规范挖筑宽度大于1m的台阶,台阶施工采取水平分段、高度分层施工。地面坡度陡于1:2.5或基底有松软地层,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处理。半填半挖和陡坡地段,或地下水对路堤稳定有影响时,采取引排措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基底范围以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渗加固措施。
教师培训论文:“案例教学”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探索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骨干教师;培训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被培训教师和学员所喜爱。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骨干教师培训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程理论的讲座与教师自己撰写案例相结合,让参训学员充分了解国内外的教学状况,发现、追踪热点,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对照,做出更理性的分析,从而提示矛盾,发现并解决问题,即案例讲座型培训。这种培训,使新课程鲜活的理念回到现实中,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 案例教学的鲜明特点就是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把学员推向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前沿,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高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 1、案例的搜集精选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在培训通知上就明确要求学员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报到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学员上交案例逐一进行分析、筛选、修改,从中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在案例后加注评语,然后打印成册。 2、授课的组织准备在实施案例教学前,指导教师要对学员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明确任务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学员的动员,使每一个学员都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案例分析的工作中去。 3、学员准备案例下发到学员手中,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分析研究,把握有价值的信息,或与其他学员非正式进行讨论,交换不同意见,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初步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或小组负责人是这一环节的主持人,在主持讨论时,要设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引导学员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帮助学员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分析问题,鼓励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观点,使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经过充分辩论后,由大家推荐一名课堂重点发言人。 5、课堂交流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由各组的重点发言人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学员汇报,这一环节由指导教师主持,主持这一环节的教师要对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有个简要的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课堂重点发言一直围绕着分析和解决案例的问题而展开,并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以讨论为中心,把课堂发言和互动探索相结合,使学员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 6、总结评价在课堂发言结束后,会形成一种或多种问题解决方案,主持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和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对学员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员对讨论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讨论的情况,对讨论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讨论中遗漏或分析不深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总结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写出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书写报告,可以进一步增强学员对相关知识的领会,锻炼和培养学员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参训学员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搜集的发生在学员身边的事,面对案例,教师们仿佛置身其中,利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这就大大增加了学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讲座、调查研究、经验交流等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员能够把教育教学的具体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既有理论上的突破,又有方法上的掌握,对于这些从学员工作和生活中来的案例进行分析,这对学员的理论掌握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直接作用。 3、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每一位学员都有发言任务,所以每一位学员都会在课下将案例进行认真的分析,写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法,这就大大提高了学员的课堂参与意识,在讨论中将自己融入课堂教学。 4、案例的写作让学员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工作通过对案例的写作,学员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超前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取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案例,需要学员撰写、指导教师分析、选编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具备目的性、启发性、实践性、创新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2、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案例制作阶段,教师要对学员编写的案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理解、修改,编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第二,在讨论中指导教师要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使全体学员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及时发现学员思想的闪光点进行鼓励。第三。在总结评价中,教师要总结充分,分析透彻,特别是学员讨论中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要逐一指明,让学员发现案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结合点,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案例教学要有一定的时间上的保证案例教学耗时较长,首先要求学员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为课上小组讨论作好准备,其次在课上要有充足的时间讨论,避免草草收场,达不到预期效果。 教师培训论文:浅谈搞好入馆教育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辅助作用 论文关键词:入馆教育 骨干教师 辅助作用 论文摘要: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可以使教师与图书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他们尽快认识、了解、熟悉图书馆,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为骨干教师培训中的科研和学习服务。 入馆教育一般是指新入学的学生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启蒙教育。通过入馆教育可以使他们对图书馆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于骨干教师在校时间短、课程紧,学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图书馆对其基本上没有入馆教育。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对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进行入馆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员了解图书馆,更加充分地利用图书馆,多层面地发挥图书馆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辅助作用。 一、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现状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际了解,我们发现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往往只重视学员培训课程的设置,如聘请了多少省内外知名专家,设置了多少研讨、参观、实践观摩等,而对于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图书的图书馆并没有重视起来。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骨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老化,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普遍感觉需要大量充电,以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后劲不足的问题。而许多老师毕业后就没有到过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图书馆的了解,对于图书馆的文献、馆设、馆藏布局、文献的分布等情况都一无所知,这就使图书馆这个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骨干教师入馆教育与新生入馆教育的区别 1.骨干教师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使学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各类藏书,从而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而骨干教师则不同,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使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的提升,但这些教师所拥有的实践经验不同,所需资料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图书馆员在入馆教育前对其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入馆教育时将他们感兴趣的文献资料的获取方法放在前面讲解,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自己需要的文献的查阅方法,从而提高骨干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2.更加强调科研功能。科研是骨干教师培训的又一目标。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骨干教师到校前就对图书馆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希望借助高校教师或图书馆查阅一些与他们教育教学相关的较前沿的教研资料,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入馆教育中对科研功能的强调也是对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实践 1.在培训课程中设置图书资料检索课程。在培训课程中设置文献资料检索、电子图书馆使用等课程。由图书馆派馆员讲解图书馆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网页功能简介等方面的内容,使学员对图书馆的总体概况、馆藏布局、图书的排架、代书板的使用、借阅手续、流程、有关规章制度、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网上查询功能等都有全面的了解。 2.利用业余时间,请骨干教师到图书馆实地参观考察。利用骨干教师培训的业余时间,将教师请到图书馆,对他们进行实地培训。从期刊、报纸阅览室开始,然后是各文献资料库,中小学教参室、教案室、电子阅览室等实地参观。首先对文献资料的检索、借阅方式、代书板的使用等一一讲解,然后发给教师临时借阅证(培训期间可以使用),模拟借阅图书,使教师们对文献资料的借阅有初步的了解,在培训期间可与在校生一起借阅图书。其次是通过对电子阅览室使用方式的讲解,使老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 3.参观中小学教参室及骨干教师教案室。我院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十分重视其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图书馆针对骨干教师培训开设了中小学教参室和教案室。每位骨干教师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他们到我院培训期间,请他们留下自己最满意的教案复印成册,存放到图书馆教案室中。近几年我院已收集骨干教师教案五千余份。 四、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在培训中的作用 骨干教师入馆教育是老师们认识、了解图书馆的开始,也是图书馆与骨干教师之间良性互动、有效沟通的起点,为骨干教师返回单位后仍能正常借阅图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入馆教育,教师们了解了图书馆的情况,同时在培训期间与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返校后,他们也可以定期向院图书馆借阅图书,很好地解决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教师培训论文: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的重新构建 这里所谓的“培训者培训”,指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门从事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而组织的各种各类继续教育活动。 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培养从事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教育的专门人才培养和建设方面仍然步履维艰。培训者的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跟教育部提出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成为本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研究和服务中心”的师资要求有一定距离。我们所开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其培训目标模式、培训组织模式和培训保障模式等方面需重新构建。 (一)培训者培训的具体目标需重新构建 与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相比,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是个更特殊的职业。不仅要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那样要有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实践的反思者、探索者;而且,作为培训者,“教师的教师”,而且还应当是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更要学会培训项目的经营管理和组织策划。 目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师资主要来源于:一是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教育干部,二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小学学科教师,三是从职业高中或中专转岗来的专业教师,四是引进的专家型教师,五是招收大中专院校的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从总体上看,他们创造性地承担培训项目的组织、策划、实施、协调和专业指导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缺失。因此,培训者培训愈来愈成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和培训品质提升的关注重点和紧迫需要。 成银生(中国继续教育工程协会顾问)认为,从事培训职业人员既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课程设计者以及课件制作人员,也有培训组织实施的管理人员、培训经理、策划人员、项目主持、评估专家以及保障人员。可见,培训者可分从事教育教学和培训管理的人员两类,从培训项目开展的全过程看,培训者群体应当成为学者型的教师群体、经理型的教师群体、领导型的教师群体。在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培训的市场化、教育科研的一体化的新情境下,培训者群体还应当成为复合型教师群体、创新型教师群体、合作型教师群体。因此,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的目标亟待重新构建。 (二)培训者培训的组织方式需重新构建 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很好地将培训者培训纳入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大中专院校和有关研究单位及学术组织没有很好地将培训者培训项目研究视野,教师培训机构也没有很好地规划培训者培训,因此,培训者培训的科学机制、课程目标、培养规格、教材开发、评价制度仍没有和好得到实践探索,培训者培训缺乏理论支持和实践架构。主要问题是:1、培训课程体系缺乏科学的构建。如采用普通教育课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语言学)、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基本理论、各科基本理论、各科教学法、教学实践)、学科专业课程(中小学教学科目)“三三制”(各占三分之一)组织培训;一些培训者培训还建立培训者培训课程,如教师教育政策解读、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展望、信息技术下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教师教育学概论、成人教育学基本理论与实践等。2、培训活动缺乏创新的策划。尽管有一定的培训主题,但其培训形式往往局限于集中理论讲授、实地参观考察、问题会谈交流等,“批发的”多,“零售”少,未能体现成人教育“能力本位”特征。3、学习方式缺乏合理的组织。问题诊断式学习、课题研究式学习、网络研讨式学习、混合式学习等成人学习方式经常被忽略,而接受式学习、任务式学习、观摩式学习经常被应用等两者之间缺少有机的统一。 从实践角度来看,培训者培训的科学的课程体系、有效的学习方式的构建应当保证培训资源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尽可能激发培训者的主体意愿,落实知识信息的交流分享,进行师资群体的优化组合,形成“问题解决”主线、“课题研究”带动、“情景体验”训练、“自主研讨”整合、“能力本位”牵引和“网上交流”共享学习的新的组织方式。 (三)培训者培训的保障体系需重新构建 在目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整合工作各地区进展不平衡,而整合却势在必行的情况下,培训者从领导层到操作层人心不定,岗位工作的专业要求不明;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岗位编制不清,即使培训者有个人成长规划或专业发展计划,也难以有体制上的保障。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大多实施组班教师负责制,但是培训项目的指令性、培训内容的多变性、培训对象的多变性、培训要求的多变性,提高了培训者专业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性难度和要求,影响了培训者发展的专业性。 由于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目前的管理体制和领导模式仍然是由等级、权威构成的导致独裁的体系,培训者的个人积极性更多是去迎合上级的意愿,避免因为向上级提意见而遭到排挤,并且想逃脱上级的监督。培训者参加专业培训进修与实践学习的机会差异悬殊。有的培训者甚至一年没有一个专题、两三年没带过一个培训班、三五年没申报过一项课题,专业自主精神发挥缺少应有的能动性。所以,需要构建一种新的保障体系,让每一个培训者有一定统一的价值观和目标、分享学习收获和经验,适应不断变化的培训项目和满足专业要求,负责地开展专业自主发展和实践;让领导也主动去维护和发展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的自我负责的使命感,将批评和培训实践视为学习动力与学习机会。这就要求培训者在培训机构的岗位体系中找到个人发展的基本定位,从而做好并落实个人岗位成长和专业化发展计划;要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充分地汲取科层管理取向和专业管理取向的优点,重新落实职务体系和职责要求,提供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完善组班教师负责制为项目负责制,拓展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空间。 随着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培训成为有效实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项目的先行条件。面对培训者专业化发展自主意识亟待加强的实际,对培训者专业化发展既需要下行政任务,更需要激发培训者专业自主过程,还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市场的竞争压力,引导培训者建立与机构发展趋向一致的发展愿景,改变心智模式,系统思考,合力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实现培训者和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齐头并进。 教师培训论文: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 教师 培训模式 【论文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了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培训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贵州省两年来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谈谈如何走出一条让教师主动持续发展之路的认识和做法。 当前,尽管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教师培训,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培训陷入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境地。这突出表现在:(1)重视理论理念培训,忽视操作性培训。培训中往往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参训教师的参与互动和实际操作。(2)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的需求被排斥在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之外,教师没有获得期望中的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3)多用授课式培训,少用互动培训。教师被动接受培训的内容,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因而无法突显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为此,我们用了两年的时间,在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以下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培训模式。 1.以学科分班制为单位的探索。采用分学科小班制的形式确保了培训的时空和课程有计划的实施,避免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聚一堂,表面上看热闹非凡,实质上其背后却极度不和谐的局面。班级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他们有不同的学科背景、学校文化背景,能真正实现相互间经验的分享和智慧的挑战。另外,在培训班中,教师们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形成了友好的学习共同体。许多老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每一次的小组活动、课堂展示、专题讨论、头脑风暴中都能施展智慧和才华。同时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更具针对性,班级组织和教学事物上更便于管理。 2.专家与一线教师结合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一项有力措施。培训班采取与各类院校合作的形式,两年中邀请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省内的许多院校的专家教授,特别是有几位在国内学术界享有很高声望的著名博导,如华东师大戚业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毛亚庆教授、云南师大教授、EEPO创始人孟照彬教授等作学术专题报告,邀请了上海、江浙一带和本省一些有造诣、有特色、有风格的优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进行学科指导、谈为师的认识和经验,邀请市教科所教研员谈教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专家与一线教师渊博的知识素养,昂扬饱满的激情,丰富的实践经验等都能激发了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不仅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到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为他们教学生涯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们“走近名师”,开阔思路,成为激励他们不断求索的力量源泉。 3.举行研讨式、论坛式和对话式的互动活动。传统的模式是把教师集中起来,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方式,要求他们成为“学生”来接受培训,缺乏参训学员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缺失了互相间的智慧与智慧的交流、知识与知识的互融。对此,我们采用“示范课”、“研讨课”、“说课”对教师进行培训。老师们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弱点、疑点等处展开共同研讨,对本课的设计理念、特色、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安排等处,通过课堂观摩、说课、评课等形式,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我们举行的学科高峰论坛活动中,要求参训教师用个人提供的教学案例上示范课,进行集体点评,大家踊跃发言,总结出上课的优点、长处,同时分析不足,并请来自上海市和江浙的特级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对教师进行初步诊断,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探讨问题,拓展教师解决教学疑难的思路,提高了参训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同时,参训教师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思想碰撞,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对话,与专家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外,在省级骨干教师中,为使参训教师得到专家和指导老师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我们邀请到全省各学科一线的特级教师与院校经验丰富的教授共同协作,担任各学科的指导专家,采用说课评课、案例分析等方式,与学员平等对话,相互讨论,进行互动反思。先由学员将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困惑、问题提出来,再由学科专家或导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培训、指导,提出改进策略与建议,帮助学员排忧解难。在骨干班主任培训中,邀请了全国优秀班主任作主题报告,现身说法,与参训教师一道分享自己班主任工作体会和心得,受到了参训教师的热烈共鸣和欢迎。 4.参加课题研究。我们希望参训教师通过参与科研课题的系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科研素养。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了市教科所专家就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和校本教研的途径措施为参训教师作了专题报告。另外,通过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确立教研课题,建立学习共同体,让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及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同时,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达到了持续有效发展的目的。 5.面向实践,将培训目标转变为具体的培训行动。这既体现在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又体现在从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出发,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出发;既体现在学习的内容要能联系实际,引导教师指导实践,又体现在参训教师能运用理论省察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的经验,评议自己的行动。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立足之地,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开展,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参训教师的自主与主动、自立愿景、自拟计划、自我实施、自我调节、自我总结才是培训工作顺利性、有效性的关键。所以,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指导每位参训教师根据学习的知识,结合个人实际,制定了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表、校本研修计划表、实施表和学科小组校本研修方案,并要求在培训后进行研修与实践,专家进行跟踪考察。 6.互助团队机制建设。团队建设是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将参训教师按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学科委员会、或学科课题小组、或互助团队校本研修行动小组。并让指导教师、学科指导专家与参训教师一道讨论互助合作机制,既有参训教师之间横向的合作机制,也有教师们与学科指导专家和培训机构指导教师之间纵向的合作机制。使各种资源在互助团队间流动、交互。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优化、共享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指导,引导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共享。 7.参加国家级培训、享受国家级培训资源。我们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参训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类国家级的培训。使他们有机会接收到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知名专家的指导。同时,能与全国一流学校里的骨干教师相互交流,同场竞技,他们在欣赏别人的同时真正认识了自我,找到了差距。通过上述办法和途径,我们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学员走出去,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这些交流观摩活动,使参训教师视界开阔,见识增长,获益匪浅。视野决定思维,学员视野的开阔是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承认差距和接受并认同新理念的先决条件。 教师培训论文:试析“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 论文摘要: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依“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采用与“做”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加上必要的环境保障和组织保障,可以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做合一;时代价值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培训者的座右铭,形成培训者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和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风尚,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文化。进行培训者培训,研究和推广“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对培训的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有相关制度要求,将“教学做合一”体现于培训全过程,打造讲求实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特色。 在考核体系方面,以针对性、实效性为效标建立培训考核办法。要开展多元的培训评价。首先是学员的评价,具体分为评自己和评授课教师。如培训过程中,学员自觉参与情况怎样;取得了怎样的收获;教师的“教”是否体现针对性;对学员的帮助程度如何;等等。其次是培训者的自我评价。培训者在培训教学中如何践行“教学做合一”;收效怎样;等等。再次是培训领导者的评价。培训领导者通过听课、对培训学情的观察检查等手段形成评价意见。最后是跟踪评价。对学员参训后在工作绩效等方面面貌变化情况作跟踪观察,为培训实效的评判提供参考。 “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实惠。当然,我们在享受它回馈的价值的同时,还应不断总结探索以丰富它、发展它。 教师培训论文:关于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实施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专业教育。英国校本教师培训强调以学校为教育基地,注重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来探讨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规律,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校本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重视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现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形势以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英国校本培训的产生与发展 校本培训(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英美等国,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旨在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早在1972年,《詹姆斯报告》就建议教师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学校发生的,校本教师培训可以使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并揭示各种教育需求与不足。因此,詹姆斯小组认为,每所中小学都应把本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看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且所有教职员工都对此负责。《詹姆斯报告》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观点得到了各教育团体和中小学的赞同,同时由于英国中小学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从而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改进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此外,一些教育学者也认为,要确保将学校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就需要有?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计划的支持,进而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能力。英国皇家督学团也在其督导报告中指出,在各个学校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评价他们的进修政策和实践,以及界定将来要优先发展的方面,决定从何开始进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通过自主界定本校教师的培训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实施校内培训计划,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伴随学校改革思潮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在英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实施,经过多年实践,英国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学校政策、内容与方法都变得更加完备。教师培训紧紧围绕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任务来实施,并将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学校发展相适应。其中中小学校长在校本教师培训中负有重要责任,以保证校本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培训内容也要立足教学实践和学校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英国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已将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列为?重建学校?的一部分,并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实践、校本管理等工作互相结合,强化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 二、英国校本培训的实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公众对教育质量日益关注,要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达到人们的期望,而且进一步呼吁政府制定出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政策。自此,英国教师教育改革把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作为政府发展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并在1988年以后,英国将教师校本培训作为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 (一)校本培训计划的设计 校本培训计划是在大学、中小学以及地方教育当局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最终的决定权应在中小学,由于各校情况不一,学校培训计划必须与其所拥有的优势相适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程序,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的实施机构独立承担师资培养任务,是近年来英国教师教育中出现的新趋势,也是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变化说明,为了避免教师培养和训练中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训练,已成为英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理念。首先,由学校制定教师培训政策。说明培训目的,可用的资源,实施培训活动的要求和程序,培训时间的安排及职责分配等,使所有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培训政策。其次,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程序。分析并说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方面的需要及预先计划的培训时间、方式和费用等。最后,对教师培训进行检查和反馈。作出翔实的培训记录,对培训活动取得的成效及开支进行及时监控与评价,并对教研组及整个校内外有价值的观点与实践经验作出反馈和采纳。 另外,在英国的中小学设置专业委员会作为校本培训计划的重要组织。由副校长兼任主任,成员包括学校的教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的中小学总顾问、地方教师中心或大学教育学院的代表。专业发展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协调与监控,提出年度的优先发展项目,与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合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具体内容提出建议。这使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及具体的职能组织都能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规划和补充。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必须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与学校发展紧密相关。由于英国中小学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其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内容与组织均由各自所在的学校负责,但是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教育当局的指导方针制订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 英国校本培训是由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而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的,其培训内容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验以及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达到的一种专业成长,所以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集中于教师胜任教学及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所教学科的知识与运用、学校管理、学生与班级管理、师生交往、学业评价、教学新技术的运用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等。中小学校本培训逐步倾向于满足教师个人的需要,重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所需教学技能的获取,诸如如何实施对年幼儿童的有效教学,如何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如何满足有特殊要求学生的需要等。 为使学校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间谋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英国中小学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设计校本培训的策略。其一,在设计校本培训时要处理好学校整体规划的计划与程序,学校的年度与学期教师培训计划,教师的具体培训活动与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实施校本培训计划。其二,在校本培训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师的整体需要,学校各工作小组或职能组织的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需要。最后,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资源,重视学校内外的各种优势和力量,充分调动学校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谋求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完善培训计划的设计与修改 三、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学校师资培训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加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计划。而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如湖北省十堰市遵循?因校制宜?、?因师施教?的原则并依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素质状况,构建了适合本校发展的?三型十环?校本培训模式,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关于校本培训的界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解释,经过综合比较,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就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它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开展培训,培训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学校负责培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和教师的组织,其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国的教师培训,从表面来看,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较快,然而教师素质和学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大多数盲目追求学历的提高,从而出现了高学历的泡沫现象。就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与能力来看,还远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教育对象的复杂化、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到自身的能力无法跟上新教学理念的要求,这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行为,把教师的发展简单地看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尤其在农村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或进修方面,更缺少时间上的保证和经济上的支持,这些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培训的目的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趋势。一是以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要目标;二是以更新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三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要目标。所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将教师培训的重点转向非学历教育,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和教学能力,并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从校本培训看我国教师培训 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是由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制订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在教育系统复杂化和教育对象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既是课程专家,又要成为技术评价者、课程顾问等,要为学校的发展前景服务,这就要求重新认识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重新发现教师,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要注意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拥有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二要认识到对教师增加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适应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需要;三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教师提供完整的继续教育。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计划是中小学及地方教育当局一项固定的长期工作,在每学期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用于校本培训的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培训课程、各种专题讨论、相关教学咨询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等。校本培训在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在注重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发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针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此外,中小学的自治权使学校能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和设计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培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持续发展。 为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计划,以确保培训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能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得到显著改善,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要优先改进学校管理机制、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模式、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方面,由此加强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第一,学校应建立教师职后培训的良性管理机制,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并将教师任职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校发展战略,强调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要充分享有自治权,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培训的设计和组织要综合考虑校情、师情,依据现实需要提出培训课题并组织实施。 第二,教师培训要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交流、案例教学、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此外,教师的校本培训要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密切结合实际,除了专业学科和教师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深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一般文化素养的提高外,还要包括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同时运用以老带新、假期培训、校际观摩交流和反思教学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改革已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新的取向,而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推行,让教师通过适当的校内实践经验来获得教学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行动研究,从而丰富教师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在校本培训计划的指导下,既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在整个生活中创造知识,学会生存所需的态度和技能。这种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适应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反映了当代教育运动的重要规律,并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五、 结束语 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深入发展,使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其发展目标也呈现全面性趋向。在对过去教师教育的深刻反思下,当代教师的目标也超越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范畴,扩展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所有方面,并以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来培养合乎需要的教师队伍。我们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逐步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实践能力。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变革,特别是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教师的培训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与教育实际相结合,推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培训论文:关于创新型教师培训研究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活动,创新教育要依靠创新型教师来进行。在人格魅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面,创新型教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应在教学环境、学术氛围、教师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在创新型教师培训上,视频资源具有表现性强、具象性强、纪实性强、智能性强的教育优势。发挥视频资源的教育优势可以提高创新型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构建视频资源库、视频点播、视频广播平台是培训创新型教师的三种应用方式。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视频资源;教师培训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创新型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 一、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创新型教师是指教师善于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创新型教师主要体现在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技术等四个方面。 1.创新型教师具有优良的人格魅力 创新型人才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主要方式,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就应该作出表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创新型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观决定着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自觉实践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创新型教师具备新颖前沿的学科知识 创新是在已有的知识上的突破,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创新的。新颖的知识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加强学习的效果。 4.创新型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已进入信息化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特征。 创新型教师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起到率先示范的“身教”效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体现在教学行为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效果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就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要大力精简各种名目的考试,实践素质教育,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解放出来,给教师创新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教育管理机构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考评体系。 2.建立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 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对于教师的创新是必需的,全社会应形成奋发上进,求实创新的风气,学校要从政策上鼓励教育创新,给教师进行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3.组织教师培训,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采用的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十分不利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教育部门应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培养教师采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育技术中,还体现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教师培训要培训教师的反思性、批判性、发散性等多种思维模式,创新的理念应当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种自觉和自律,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和创造行为。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离开了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泛的,空泛的理论也就谈不上创新。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广大教师也应树立科学与技术结合,知识与经济相联系的现代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充实学科知识,实现思想观念和技术方法上大胆创新。 三、视频在创新型教师培训中的教学优势 专业培训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主要形式,视频及其整合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与文本、图片等其他媒体元素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1.视频具有表现性强的优势 视频影像适宜呈现一些对学习者来讲感觉比较陌生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尤其在表现事物细节的能力方面,视频所能传输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2.视频有具象性强的优势 视频所表现的信息都是形象、直观的教育信息,是事物的形态、色彩的具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文字符号等抽象内容。具象性是心理感知规律、记忆规律以及注意规律的重要基础,鲜明、生动的形象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讲解重点的选择性和理解性,同时还能够使注意力稳定和持久,并且增强记忆的牢固性,准确、逼真的视频媒体尤其能够非常好地表达教学对象在时间、空间方面的运动变化。 3.视频具有纪实性强的优势 视频影像能够比较真实全面地记录整个教学内容。 4.视频具有智能性强的优势 视频资源的播放能够不受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播放自己所需的视频资源。 四、视频资源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主要方式 视频信息的教学特性十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营造教学情境、拓展知识领域、增强实践技能。视频资源在教师培训中主要有三种方式: 1.构建教师培训视频资源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 我国教师教育视频资源从整体上看还不够丰富,可用总量很少,分布也不均匀,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教育信息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资源库是资源共享的典型方式。 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同步建设视频信息资源库,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整个信息资源的充实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教育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是比较快的,如国家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库、圣才学习网视频资源库等。 教育视频资源库的应用不仅是视频资源的共享,还应用于视频资源的整合。视频资源的整合不仅存在于视频素材间,还存在于视频与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间。 2.构建视频点播(VOD)平台,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是教育创新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教育同样提倡教师的个性发展,没有教师的个性发展,也很难有学生的个性发展。视频点播平台可以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是一种可以按用户需要点播节目的交互式视频平台,该平台是以流技术为核心,不需下载完视频文件就可播放,即点即播,十分方便。教师教育机构应用VOD平台,可以有效培养教师的治学能力,促进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学习者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掌握,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3.构建数字视频广播(DVB)平台,拓展教师知识领域 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多在于教师的知识领域的宽泛、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是一种根据需要向某一区域传送视频节目的系统,该系统也是基于流技术系统,它采用的是多播方式,而不是VOD的点对点方式。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应用DVB平台,建立新闻、科技、MTV等视频节目频道,用前沿、新颖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娱乐节目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拓展知识领域,了解学科动态,陶冶思想和情操。 教师培训论文:浅析面向新农村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整合的探讨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 中学英语教师 培训 教师教育 论文摘要: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整合主要涉及四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的整合;二是培训主体的整合;三是培训对象的整合;四是培训手段的整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培训与科研(教研)相结合。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教育工作论述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之一。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迫切任务。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专业发展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教非所学”所占比例较大,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等。以永州市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为例,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是由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或其他学科的转岗教师构成,与此同时,农村中学现有的师资不仅得不到充实调整,反而挑选一些较优秀的农村中学教师到城区中学任教,使农村中学教师队伍进一步弱化,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笔者担任了永州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学工作,对该市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发现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培训主体方面:以培训院校、培训机构为本位,忽视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目前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通常做法是:让所有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学教师利用暑假到指定高校接受培训,实行大班上课,学完规定门数的课程即可结业。 二是培训对象方面:部分参训教师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主要表现为:重学历进修轻培训提高,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仅仅是为了拿学分,上职称。他们在培训中往往学用脱节,被动学习。 三是培训内容方面: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主要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制定。这种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的教师培训体系,虽然重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忽视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培训内容以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法知识的学习为主,缺乏对实践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整合,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单纯知识传授,脱离教学实际,较少考虑农村教师个人成长的需求,不能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四是培训手段方面:师资培训多采取理论讲座的形式,课堂上专家理论指导性强。但多数培训者习惯于采用传统的培训手段:讲一听一记,重视理论灌棺,很少采取互动式、讨论式和启发式,手段单一,形式单调,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培训模式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_L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融合等意思。这里的“整合”指的是将培训模式的构成要素融入到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机整体中。“一般而言,培训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培训主体、培训理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与培训管理等,”培训模式整合过程,就是在某种培训目的指引下,将培训理论与具体实践中多种因素相结合的过程。 三、培训模式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培训内容的整合 从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角度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英语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知识被称为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日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具有)而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培训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教师培训的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公1合,建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结构,不断促进教师的发展。在培训内容的整合方面,应注意结合中学英语教学的内容。比如词汇、教学法、听说技能、英美文化综合知识、英美文学赏析等。现代教育技术也是很多农村中学英语老师的弱项,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二)培训主体的整合 所谓培训主体,即培训机构和培训者。目前,我国参与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大致有五大类:一是大学或师资养成机构;二是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三是教师专业团体包括教研、科研组织;四是教师任职学校;五是远程教育网。培训主体的整合,应注意聘请院外知名专家和优秀中学英语教师参与培训班的讲授与专题报告,采取高校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实现两种形式优势互补。 (三)培训对象的整合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继续教育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继续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应当是有效地推进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教师在师范院校的学历教育完成后,还有一个很长的持续性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带有终生的性质。就培训对象而言,他们处于不同的生涯阶段,担任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等特点。他们有各种不同的诉求,比如需要具有学科性、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能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激发他们参与,变“要我学”为“我愿学”,能取得实效。因此,为了解决老师的诉求,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需求和问题,可采用分类培训的模式,突出有针对性的分阶段的教师培训。例如,针对新入职教师采用“导师制”、针对一般教师采用“案例法”,针对骨干教师采用“课题带动法”等模式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师培训,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另外,从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方面考虑,推行 “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这种做法,既可以培养高校的师范生,又能够培训当地的中学教师,解决农村学校教师缺乏问题。这是西南师范大学率先为重新确立师范大学培养目标、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完善大学服务职能做出了有益探索。目前,这一模式在四川、广东等省推广。一方面,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强化他们的从教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造血功能。 (四)培训手段的整合 培训手段,即培训媒体、方式与方法。从教师学习方式角度看,有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为驱动的行动学习,以交流互动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经验提升为目的的反思学习,以发现规律为追求的研究学习等。从培训手段角度看,有微格教学模式、研训一体培训模式、网络培训模式、课堂观摩与教学反思模式等。 由于我国现行中学教师培训模式主要是一种外控的“单向传递”理论型模式,缺乏对教学实践的关照,满足不了农村中学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研训结合是中学教师培训的一种有效模式。指科研(或教研);训,指培训。研训结合模式是指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研兴培,以培促研,将科研与培训有机地结合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培训模式。多年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关注教育实践,走入学校,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这种回归教育生活,回到教育教学的现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合作行动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效能,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研培一体化模式又分为:“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和互动式培训模式。“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有利于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互动式培训模式以专家讲座、学员参与、交流评议、典型示范、研训结合为特点,即“导一学一议一仿一研”培训模式,这种培训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互动。实践证明,“研训一体化”模式是较为适合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实际的,它既可缓解工学矛盾,又成本低廉,能真正全面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然而,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专家的专业引领。利用网络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能够打破时空阻隔,共享优势资源,是扩大教师教育资源、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农村学校规模小,交通不便,培训师资缺乏,传统培训形式带来诸多矛盾,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进行教师培训,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给培训带来生机和活力。网上灵活的学习方式,能有效的解决工学矛盾。 总之,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缩小他们与城区教师的差距。构建以学员为本的培训理念,采取开放的、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科研相结合、观摩与反思相结合,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适应教师学习的特点,即自我导向、经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资源共享、以提高绩效为目的,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以及专家教师的专业引领,让教师实质性地参与到解决现实教学问题的研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论文:关于英国校本培训对我国教师培训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论文摘要:教师培训是对在职教师实施继续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专业教育。英国校本教师培训强调以学校为教育基地,注重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来探讨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规律,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专业发展。我国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借鉴校本教师培训的先进经验,重视教师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学校教育现实,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形势以及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专业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英国校本培训的产生与发展 校本培训(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英美等国,是以培训内容为依据,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校和教学实践为中心的培训,旨在强化教师专业的实践性,加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早在1972年,《詹姆斯报告》就建议教师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认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学校发生的,校本教师培训可以使教师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技能得到充分发展,并揭示各种教育需求与不足。因此,詹姆斯小组认为,每所中小学都应把本校教师的在职培训看做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并且所有教职员工都对此负责。《詹姆斯报告》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观点得到了各教育团体和中小学的赞同,同时由于英国中小学享有充分的自治权,从而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改进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此外,一些教育学者也认为,要确保将学校教育计划付诸实施,就需要有?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计划的支持,进而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能力。英国皇家督学团也在其督导报告中指出,在各个学校里,教师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评价他们的进修政策和实践,以及界定将来要优先发展的方面,决定从何开始进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通过自主界定本校教师的培训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适当的支持,实施校内培训计划,帮助教师获得专业发展。 伴随学校改革思潮和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在英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并实施,经过多年实践,英国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学校政策、内容与方法都变得更加完备。教师培训紧紧围绕学校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任务来实施,并将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学校发展相适应。其中中小学校长在校本教师培训中负有重要责任,以保证校本培训计划的顺利开展,培训内容也要立足教学实践和学校需要,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英国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已将教师的校本培训计划列为?重建学校?的一部分,并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实践、校本管理等工作互相结合,强化对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 二、英国校本培训的实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公众对教育质量日益关注,要求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应达到人们的期望,而且进一步呼吁政府制定出台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政策。自此,英国教师教育改革把加强在职教师培训作为政府发展教师教育的新举措,并在1988年以后,英国将教师校本培训作为国家的一项教育政策。 (一)校本培训计划的设计 校本培训计划是在大学、中小学以及地方教育当局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但最终的决定权应在中小学,由于各校情况不一,学校培训计划必须与其所拥有的优势相适应,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程序,以便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中小学作为教师教育的实施机构独立承担师资培养任务,是近年来英国教师教育中出现的新趋势,也是教师培养的一种新模式。这种变化说明,为了避免教师培养和训练中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训练,已成为英国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理念。首先,由学校制定教师培训政策。说明培训目的,可用的资源,实施培训活动的要求和程序,培训时间的安排及职责分配等,使所有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的培训政策。其次,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及实施程序。分析并说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三方面的需要及预先计划的培训时间、方式和费用等。最后,对教师培训进行检查和反馈。作出翔实的培训记录,对培训活动取得的成效及开支进行及时监控与评价,并对教研组及整个校内外有价值的观点与实践经验作出反馈和采纳。 另外,在英国的中小学设置专业委员会作为校本培训计划的重要组织。由副校长兼任主任,成员包括学校的教师代表、地方教育当局的中小学总顾问、地方教师中心或大学教育学院的代表。专业发展委员会的任务主要是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性建议、协调与监控,提出年度的优先发展项目,与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合作为学校教师培训具体内容提出建议。这使学校教研组、年级组及具体的职能组织都能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规划和补充。 (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方法 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必须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与学校发展紧密相关。由于英国中小学拥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其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内容与组织均由各自所在的学校负责,但是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教育当局的指导方针制订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 英国校本培训是由中小学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而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的,其培训内容充分体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专业发展通常被认为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验以及系统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达到的一种专业成长,所以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集中于教师胜任教学及革新教学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所教学科的知识与运用、学校管理、学生与班级管理、师生交往、学业评价、教学新技术的运用和校本课程开发,等等。中小学校本培训逐步倾向于满足教师个人的需要,重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和所需教学技能的获取,诸如如何实施对年幼儿童的有效教学,如何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来加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如何满足有特殊要求学生的需要等。 为使学校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之间谋求一种动态的平衡,英国中小学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了设计校本培训的策略。其一,在设计校本培训时要处理好学校整体规划的计划与程序,学校的年度与学期教师培训计划,教师的具体培训活动与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实施校本培训计划。其二,在校本培训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学校教师的整体需要,学校各工作小组或职能组织的需要以及教师个人的需要。最后,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可用资源,重视学校内外的各种优势和力量,充分调动学校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谋求与校外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完善培训计划的设计与修改 三、我国教师培训的现状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学校师资培训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专业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各国加强了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计划。而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如湖北省十堰市遵循?因校制宜?、?因师施教?的原则并依据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的素质状况,构建了适合本校发展的?三型十环?校本培训模式,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促进教师个体和教师团队专业发展。关于校本培训的界定,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多种解释,经过综合比较,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就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它以学校中的教师为对象开展培训,培训立足于学校岗位的实际需要,学校负责培训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方式的确定和教师的组织,其目标是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我国的教师培训,从表面来看,教师的学历合格率提高较快,然而教师素质和学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大多数盲目追求学历的提高,从而出现了高学历的泡沫现象。就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与能力来看,还远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教育对象的复杂化、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到自身的能力无法跟上新教学理念的要求,这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教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行为,把教师的发展简单地看成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尤其在农村学校教师在职培训或进修方面,更缺少时间上的保证和经济上的支持,这些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障碍,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教育的发展使得教师培训的目的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性的趋势。一是以学历、学位教育为主要目标;二是以更新知识结构为主要目标;三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中小学教育实践为主要目标。所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方面,在强调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将教师培训的重点转向非学历教育,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和教学能力,并着眼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 四、从校本培训看我国教师培训 校本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将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继续教育形式,是由教师任职学校自主制订培训计划、自主组织开展的培训活动。在教育系统复杂化和教育对象多样化的今天,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多,既是课程专家,又要成为技术评价者、课程顾问等,要为学校的发展前景服务,这就要求重新认识教师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重新发现教师,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一要注意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拥有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能;二要认识到对教师增加职业培训的重要性,以适应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需要;三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为教师提供完整的继续教育。英国的校本教师培训计划是中小学及地方教育当局一项固定的长期工作,在每学期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安排用于校本培训的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培训课程、各种专题讨论、相关教学咨询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活动等。校本培训在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的同时,也在注重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的发展,让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针对实际教学问题进行思考,作出判断。此外,中小学的自治权使学校能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有效的培训计划和设计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培训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帮助学生持续发展。 为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计划,以确保培训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能使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得到显著改善,我国的教师校本培训要优先改进学校管理机制、基础教育教学培训模式、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等与教育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方面,由此加强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 第一,学校应建立教师职后培训的良性管理机制,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并将教师任职学校作为培训基地,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依据学校发展战略,强调教师培训机构与中小学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同时,学校要充分享有自治权,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培训的设计和组织要综合考虑校情、师情,依据现实需要提出培训课题并组织实施。 第二,教师培训要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师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交流、案例教学、行动研究等方法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此外,教师的校本培训要与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这意味着教师要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自我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要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教师的专业成长,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三,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应更加丰富,密切结合实际,除了专业学科和教师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深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一般文化素养的提高外,还要包括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所面临的最紧要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另外,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同时运用以老带新、假期培训、校际观摩交流和反思教学等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改革已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新的取向,而校本教师培训计划的推行,让教师通过适当的校内实践经验来获得教学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进行行动研究,从而丰富教师教育的内容。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在校本培训计划的指导下,既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在整个生活中创造知识,学会生存所需的态度和技能。这种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适应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反映了当代教育运动的重要规律,并为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参考。 五、 结束语 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深入发展,使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其发展目标也呈现全面性趋向。在对过去教师教育的深刻反思下,当代教师的目标也超越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范畴,扩展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所有方面,并以多元化的培训模式来培养合乎需要的教师队伍。我们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逐步提升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需要。教师需要通过继续学习与探究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实践能力。而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计划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变革,特别是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使教师的培训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与教育实际相结合,推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培训论文: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探析 摘 要: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将由重学历培训轻非学历培训,转变为终身需求知识性培训、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并重。应通过政策引导、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培训运行保障机制等措施,促使教师重视非学历培训和教学性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满足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 关键词: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理性化 一、培训认识的理性化引导着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校教师对培训学习的认识逐步走向理性。培训不仅仅反映出社会进步与发展对高校教师的外在要求,更是教师自身谋求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第一,终身学习理念使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趋向理性化。伴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与实践,终身学习的理念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引导着高校教师对培训学习认识与需求的理性化。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逐步摆脱了由学校组织安排的被动状态,变为个人终身学习的主体需求,他们将目光投向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学习。 第二,科技进步、知识更新使高校教师培训学习的热情日渐提升。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的教学中来,传统的教师素质观已经无法适应需要,时代呼唤着新的教师素质观的建立。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占有,才能满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日渐提升,可以预见,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培训市场亦更将广阔。 第三,现代大学观促成高校教师参与培训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现代大学必须全面承担时代赋予的教育责任、学术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教育责任要求大学必须坚持人文、科学和创新的统一,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术责任要求大学必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实现对人类文化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充分发挥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源头性作用;服务社会的责任要求大学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大学要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文化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作为大学实现其教育、学术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实践者,正逐步将对培训学习的理性认识和热情转化为——种自觉行为。 二、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现状 1.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总体评价 通过调研数据和同教师访谈的信息分析,我们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现状作如下总体评价:个体培训需求十分丰富;需求与现实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培训需求的目的上存在着片面性和功利色彩。 个体培训需求的丰富性表现在:教师既有学历培训需求,又有非学历培训需求。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 个体培训需求与现实满足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均等;培训未能达到期望效果,个体培训需求没有完全实现。调研资料显示,在被调查的45968名教师中,最需接受培训的中级以下职务的教师每周实际授课在10学时以上的有14281人,占被调查的中级以下职务教师总数的51%。可见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他们的培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培训方式不当、培训内容先进性不够、指导教师的水平不高等方面的原因,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效果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培训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实现。调研资料显示,被调查的40116名教师中,认为“培训效果不错”的只有16742人,仅占41.7%。 行政部门和学校政策导向的误解,部分教师的培训需求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具有一定片面性。如重学历培训、轻非学历培训,重学术培训、轻教学培训等。 2.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 教师群体从层次上可划分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承担的任务以及学校的要求的不同,其培训需求在内容、水平和形式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就共性而言,教师都重视专业知识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高校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宽广、优化的知识结构,才能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普遍认为,“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向、优化知识结构”,是他们参与培训学习的主要目的。 就个性而言,由于多年的积累与学习,学科带头人的学识水平、研究能力、教学能力等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特别是在教学能力方面,经过多年的锤炼,达到了较理想的境界。他们的需求主要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和知识,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以引导和带领学科建设与发展。 与学科带头人相比较,骨干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较大的培训提高空间。他们既是学术研究的骨干力量,又是教学上的中坚。他们既有提高学术水平、加强科研能力训练的需求,又有掌握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需求。 青年教师进入教师队伍的时间不长,他们富有朝气、思想活跃、学习勤奋、工作热情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青年教师的角色转换相对迟缓,对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理解和把握不够,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暴露出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等毛病。他们的培训需求主要是: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迅速提高科研能力、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等。 3.不同学科专业教师的需求不同 从教学角度而言,不同学科对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但从学术研究角度而言,学科的性质及发展状况不同,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也就不同。文科教师的学术研究一般说来主要靠资料的占有和信息的获取,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文科教师获取相关学科研究的信息已十分快捷、方便,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名家的指点启发自己的研究思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研究方法,在培训形式上采用学术会议、短期研讨等较为合适。理科教师在学术研究上要取得较大突破,一般建立在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其他学校的先进实验设备和技术条件进行科研,采取访问学者的形式比较适宜。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基础学科教师培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加深专业知识的深度方面;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教师的需求体现在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等方面,比较适合的培训形式为高级研讨班、学术会议、出国访问等。 4.不同地区教师的需求不同 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不同,教师的整体素质不同;不同地区高校教师整体素质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其培训需求具有不同的特征。 中东部地区的大部分高校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深,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对以“掌握学科前沿理论、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为内容的培训感兴趣,比较热衷于高级研讨班、学术会议、国内外访问交流等培训形式。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慢,底子薄,基础差,高等教育仍欠发达,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弱。这表现在:(1)学历层次较低。如甘肃省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个百分点,青海省具有研究生学历高校教师的比例还不足6%。(2)骨干教师缺乏。因此,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对学历培训的需求格外迫切,对以“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为内容的培训需求较大。西部地区高校教师对培训形式的要求更加灵活多样,尤其欢迎东部地区的“学术支边”,与东部地区高校联合举办学位课程班等培训形式。 三、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发展趋势 伍,教师的学历培训需求逐步减少,知识性的培训项目成为教师培训的终身需求,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将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 1.教师的学历培训需求将逐步趋缓 从当前我国高=淌Χ游榈南肿蠢纯矗?淌Φ难Ю?愦位贡冉系停?哂兴妒恳陨涎?坏慕淌Ρ壤?挥?1%。因此,在近5年左右的时间内,教师培训仍保持较高的学历培训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毕业学历的比例将大大提高。在教育行政部门倡导的“教师培训重点由学历补偿教育向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转变”战略的引导下,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重点将转移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上来,学历培训需求将逐步趋缓。“掌握本学科前沿理论、提高科研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将成为多数教师培训提高的重点。 2.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将继续深入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职能发挥的直接实践者,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重任,更应该成为创造知识的主体。随着教师对当前环境下自己的社会身份、地位的认识、了解和认同,他们将会把这种角色的社会期望转化为自身的心理需要,因此,对学术性培训的需求日渐突出。在学历达标已不再是困扰青年教师的主要压力的情况下,在高校普遍推行聘任制以及严格的教学质量评估制的积极推动下,在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正确引导下,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责任性和紧迫性,开始重视教学工作,力求通过教学性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知识培训将成为教师个体的终身需求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表明,教师具有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也就是说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教师的这种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取向和理念,决定了教师在个人职业生涯中会自主关注自身的专业知识更新,发现其中的不利因素,促使自己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 四、引导和满足教师培训个体需求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促使教师重视非学历培训 应通过制定政策、加强评估等方式将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由过分追求学历培训引导,到注重非学历培训上来。在多种培训形式并举的前提下,勿忘提高教师学术、教育教学水平这一培训的本质,防止因学历培训“热”而弱化非学历培训。现代大学必须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出发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术水平高、学识面广,而且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娴熟地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这些能力的提高仅靠教师的学历教育是不可能达到的,必须依靠教师的非学历培训和科研实践才能实现。 2.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建立科学的教师工作考评体系,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性培训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促使教师通过培训实现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客观要求。要通过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实现教师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是考核,通过考核调动广大教师勤奋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的关键则是建立全面、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应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行,引导教师重视教学性培训,为适应教师培训个体需求创造条件,实现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的重大转变。 3.加强教师培训评估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提高培训效果 当前,我国在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方面既有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也有《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法律、政策。这虽然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对教师培训的整体绩效缺乏相应的检查、监督、评估机制,导致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教师培训的需求,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促进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接受学校、送训学校和教师个人均获得相应的收获。对接受学校的评估应包括日常管理,指导教师选派,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培训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参训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对送训学校的评估应包括培训对象选择上的公正性,教师培训机会的均等性,培训内容选择上的合理与实用性等方面;对参加培训教师的评估应包括培训期间是否履行相关义务,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 当前,为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教师培训运行保障机制乃当务之急。第一,建立适应教师培训的若干平台。如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出面,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基地的运行、管理、效益等进行定期评估。第二,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撑。如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将那些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学习内容的信息传递给广大教师。第三,探索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适应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网上培训;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试行“临床案例”式培训等。第四,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物质支持。国家和学校应是培训经费支付的主渠道,要逐步建立政府、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适应教师日益增加的培训需求。 教师培训论文:试析“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及其实现 论文摘要: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具有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依“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采用与“做”密切结合的教学方法,加上必要的环境保障和组织保障,可以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论文关键词:农村教师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做合一;时代价值 在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各种类型的教师培训蓬勃开展。最近,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新一轮全国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拉开了帷幕。 一、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时代的要求、教师的呼唤 近年来,在各种培训实施的前前后后,对于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愈来愈坚挺,受训教师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培训机构的关注程度也愈来愈高。它在宏观上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微观上成为人们评价培训成败的标尺。 (一)培训针对性的价值观 怎样的培训算作针对性强?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来说,虽然从不同角度可能会有不同判断,但在总体上应该看它是不是符合了“三个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培训项目的针对性通常表现在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教学方法的选用等三个方面。 (二)培训实效性的价值观 对于培训的实效性的评判,也会因人而异。但从根本上说,应该看它能否实现“三个满足”:受训教师的期待得到满足,有收获感,觉得“知了,懂了,会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愿望得到满足,参加培训后教师“教得更好了”;教育主管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满足。 培训项目的实效性丰萼靠培训课程和±立训方法来实现,其效果在受训教师身上通常表现为:师德表现发生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出现改善;教育教学成效有了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得到增强。 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参训教师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共同诉求。在这种诉求之下,诸多培训理念和方法在培训实践中被探索、实验、提炼出来。“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它把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教学做合一”的含义 陶行知创立的“教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学院前身——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校训。对于“教学做合一”的含义,陶行知于1931年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中的阐释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这就是说,“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在“做”的实践上融合起来了。 “教学做合一”既是教学原则也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理念,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下,施行联系生活实践的、适应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需求的教育,就能培养出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做合一”开展教师培训的现实意义 如今,基础教育改革正不断深入发展。与陶行知先生当年所处时代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背景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是“教学做合一”把教学与生活、工作实践相结合,使教学适合人的认知特点,顺应人的道德生成和知能增长规律,优化人们习得“真”知识和提高“真”能力的过程,其科学性、实用性的特征没有改变。在当下的教师培训中,许多培训者按照培训目标的要求,引导学员“动手动脑”,在已有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参与培训的学习活动,用撰写案例、总结反思、现场诊断、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学”,促进学员思考、认识教学的现象、本质、规律及关系,使他们获得内在收获。多个地区经验表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设计和实施教师培训,颇见成效,受到参训教师的欢迎。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特殊意义 农村教师培训除了具有一般教师培训的共性,与城区教师培训相比,还有其特点。由于经济文化发展进程差异及学校分布零散等原因,一些农村的教师培训资源相对稀有,教育等方面信息的获得相对滞后,教师参加进修提高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之间相互进行教学交流的机会并不很多。在城市有条件安排的学习形式在农村却不一定有条件安排,在城市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农村却不一定有。因此,搞好农村教师培训的难度更大一些,提高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诉求将更多地依赖于在农村本地切实可行的培训形式来实现。在这样情况下,“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便显出它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以“教学做合一”来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更为适合农村教师的特点。它利用农村教师身边的资源,贴近他们的教学环境,更多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顺应了他们的需要,关注了他们当前的教学问题,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行为改善、素质提高帮助甚多。 (四)“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 陶行知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根本方法。当时,在他创办的晓庄师范等学校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为培养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优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它依然合拍于时代的旋律,溢射出时代的光彩。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加快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具体的规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要“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增强了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培训质量。 在“教学做合一”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探索建立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特色的培训理念体系,可以创立符合农村特点的教师培训方法与模式,为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辟新路。这为我们落实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培训,帮助农村教师专业提升,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添了一臂之力。 三、“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实现 我们所讨论的时代价值,是在新时期农村教师培训中,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所产生的价值的总和。它在宏观上表现为农村教师培训后整体素质的提升,微观上体现于各个具体项目培训效果的改善。这种价值的主要附着点是培训项目的目标、课程与教学方法。 (一)以“会做”为根本,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反映了培训组织者的培训理想和价值追求,它离不开“针对性、实效性”这一要素。通常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训目标较为宏观,属于总体目标,体现了对教师的“期待”。据此,培训部门结合参训教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培训目标,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期待”。例如,江苏省某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使学员“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在制定培训方案时,我们进一步提出要使学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增加对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的了解,拓展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经验总结能力、改革创新能力,能在县、乡起到学科教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训部门制定的具体目标,是体现针对性的重要标杆,把教育主管部门的总体目标具体化并加以落实。 培训目标要能针对学员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实际,把标高设在学员的“最近发展区”,让学员通过培训达到“会做”的根本目的。为此,制定培训目标前要认真了解学员的教学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目标时要根据所拥有的培训资源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实效性。 (二)以“做事”为背景,设计满足需要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是实现培训目标的施工蓝图,是实现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载体。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指导课程设计,以“做事”为背景,根据培训目的需要,围绕学员的“做”与“学”来编制课程,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一方面应合理配搭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比例,另一方面应恰当组配授课教师,注意他们的结构,使专家、教研人员、一线名优教师的比例适当。对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模块,要注意与教学实际密切结合,做到理论课程能在“做”的经验上学,实践课程能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以利于学员进步。 例如,在江苏省20lO年暑期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中,在我们的课程编排里,教学案例分析、模拟课堂教学、说课讨论、教学课件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理论性课程如小学英语教材梳理、英语新课标解读、英语新课程的实践反思等约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授课教师的成分构成是:高校专家占三分之一弱,教研员、一线名师共占约三分之二。 我们所说的“做事”,既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包括他们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行动。 (三)以“做上学”为特征,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实施培训教学 培训教学是通过实施课程来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也是实现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的过程。因此,培训教学的方法极为重要。好的培训教学方法如同好的工艺,把设计蓝图变为合格“产品”。它能引导学员参与学习过程,激起学员共鸣,促进学员的感知,提高学员的能力。 “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以学员“做”的经验为基础,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一步理解“做事”的道理,进一步把握“做事”的规律,进一步改善“做事”的方法,从而习得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有些理论性课程是“死”的,授课教师要把它与“做”结合,教“活”起来;实践性课程本身应该是“活”的,授课教师更要设法让活课程“活得生动”,有效地转化为学员的智能。培训教学应以“做上学”为特征,将培训者_的“教”及学员相互的“教”与学员的“做”和“学”融为一体。例如在培训教学中,引导学员拿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反思;用自身教学经验来梳理和提炼教育观点;在培训期间写反思日记;在教学现场开展观课议课,对教法作教理分析;学员之间互动互教;学员与专家交互活动等。 培训教学过程中的学员是学习的主人,授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 四、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时代价值的保障 实现“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时代价值,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培训团队的努力,受训学员的参与等多方配合,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系统。 (一)环境保障 环境保障可分为物质环境保障和精神环境保障。物质环境是指,农村教师培训中可供学员享用的各类教育实践场所、设施等,如教育实践基地(包括学员所在学校)、各类课堂、微格教室、特定的场馆所、网络信息等教育资源。培训机构应拥有足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培训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精神环境主要指与农村教师培训相关人员的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部门领导要充分尊重农村教师的特点,认清“教学做合一”在农村教师培训中的价值,鼓励和支持培训工作中的创新,把“教学做合一”运用到农村教师培训中来;培训授课教师和工作人员要以追求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己任,不怕“麻烦”,努力在培训的组织和教学中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与方法;学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坚决摒弃“只带耳朵”参加培训的落后学习方式。 (二)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主要由组织体系、制度文化、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组成。 良好的组织体系包含运转高效的培训机构、专业素养好的培训者团队;还有相关管理机构之间的密切配合,培训机构与实践基地等支持单位的和谐协作。培训者团队的结构应是优化的,主要由专家教授、研究人员、一线校长、名优教师组成。他们应与农村中小学保持经常性联系,熟悉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善于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在制度文化方面,把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作为培训者的座右铭,形成培训者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了解和服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风尚,倡导“教学做合一”的培训文化。进行培训者培训,研究和推广“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的有效方法。对培训的目标制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有相关制度要求,将“教学做合一”体现于培训全过程,打造讲求实效的农村教师培训特色。 在考核体系方面,以针对性、实效性为效标建立培训考核办法。要开展多元的培训评价。首先是学员的评价,具体分为评自己和评授课教师。如培训过程中,学员自觉参与情况怎样;取得了怎样的收获;教师的“教”是否体现针对性;对学员的帮助程度如何;等等。其次是培训者的自我评价。培训者在培训教学中如何践行“教学做合一”;收效怎样;等等。再次是培训领导者的评价。培训领导者通过听课、对培训学情的观察检查等手段形成评价意见。最后是跟踪评价。对学员参训后在工作绩效等方面面貌变化情况作跟踪观察,为培训实效的评判提供参考。 “教学做合一”开展农村教师培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实惠。当然,我们在享受它回馈的价值的同时,还应不断总结探索以丰富它、发展它。 教师培训论文:“案例教学”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探索 论文关键词:案例教学;骨干教师;培训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的被培训教师和学员所喜爱。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在骨干教师培训中起着积极作用。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 课程理论的讲座与教师自己撰写案例相结合,让参训学员充分了解国内外的教学状况,发现、追踪热点,并与自己的教学进行对照,做出更理性的分析,从而提示矛盾,发现并解决问题,即案例讲座型培训。这种培训,使新课程鲜活的理念回到现实中,与学校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受到广大参训教师的欢迎。 案例教学的鲜明特点就是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把学员推向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前沿,在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提高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过程 1、案例的搜集精选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在培训通知上就明确要求学员将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教学案例进行归纳整理,并在报到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学员上交案例逐一进行分析、筛选、修改,从中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在案例后加注评语,然后打印成册。 2、授课的组织准备在实施案例教学前,指导教师要对学员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组,明确任务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学员的动员,使每一个学员都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案例分析的工作中去。 3、学员准备案例下发到学员手中,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对案例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分析研究,把握有价值的信息,或与其他学员非正式进行讨论,交换不同意见,在充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初步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分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教师或小组负责人是这一环节的主持人,在主持讨论时,要设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引导学员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帮助学员学会独立自主地思考、分析问题,鼓励他们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观点,使不同的看法和意见经过充分辩论后,由大家推荐一名课堂重点发言人。 5、课堂交流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由各组的重点发言人将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全班学员汇报,这一环节由指导教师主持,主持这一环节的教师要对各小组讨论的情况有个简要的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课堂重点发言一直围绕着分析和解决案例的问题而展开,并要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以讨论为中心,把课堂发言和互动探索相结合,使学员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 6、总结评价在课堂发言结束后,会形成一种或多种问题解决方案,主持教师根据发言的情况和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对学员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使学员对讨论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讨论的情况,对讨论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讨论中遗漏或分析不深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总结评价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写出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书写报告,可以进一步增强学员对相关知识的领会,锻炼和培养学员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优势 1、有助于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都是参训学员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搜集的发生在学员身边的事,面对案例,教师们仿佛置身其中,利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制定解决对策,这就大大增加了学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讲座、调查研究、经验交流等各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使学员能够把教育教学的具体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既有理论上的突破,又有方法上的掌握,对于这些从学员工作和生活中来的案例进行分析,这对学员的理论掌握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直接作用。 3、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每一位学员都有发言任务,所以每一位学员都会在课下将案例进行认真的分析,写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法,这就大大提高了学员的课堂参与意识,在讨论中将自己融入课堂教学。 4、案例的写作让学员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工作通过对案例的写作,学员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难点和重点,超前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取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好的案例,需要学员撰写、指导教师分析、选编等多个环节才能完成,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具备目的性、启发性、实践性、创新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特点。 2、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案例制作阶段,教师要对学员编写的案例进行认真的分析、理解、修改,编写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第二,在讨论中指导教师要设法调动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使全体学员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及时发现学员思想的闪光点进行鼓励。第三。在总结评价中,教师要总结充分,分析透彻,特别是学员讨论中忽视、遗漏和挖掘不深的问题,要逐一指明,让学员发现案例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结合点,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3、案例教学要有一定的时间上的保证案例教学耗时较长,首先要求学员课前对案例进行分析了解,为课上小组讨论作好准备,其次在课上要有充足的时间讨论,避免草草收场,达不到预期效果。 教师培训论文:浅谈搞好入馆教育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辅助作用 论文关键词:入馆教育 骨干教师 辅助作用 论文摘要: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可以使教师与图书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他们尽快认识、了解、熟悉图书馆,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为骨干教师培训中的科研和学习服务。 入馆教育一般是指新入学的学生如何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启蒙教育。通过入馆教育可以使他们对图书馆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于骨干教师在校时间短、课程紧,学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图书馆对其基本上没有入馆教育。笔者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对骨干教师培训学员进行入馆教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使学员了解图书馆,更加充分地利用图书馆,多层面地发挥图书馆在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辅助作用。 一、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现状 经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际了解,我们发现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往往只重视学员培训课程的设置,如聘请了多少省内外知名专家,设置了多少研讨、参观、实践观摩等,而对于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册图书的图书馆并没有重视起来。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骨干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已经老化,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普遍感觉需要大量充电,以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后劲不足的问题。而许多老师毕业后就没有到过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图书馆的了解,对于图书馆的文献、馆设、馆藏布局、文献的分布等情况都一无所知,这就使图书馆这个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在骨干教师培训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骨干教师入馆教育与新生入馆教育的区别 1.骨干教师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新生入馆教育主要使学生尽快了解图书馆各类藏书,从而在大学期间充分利用图书馆。而骨干教师则不同,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使自己的实践经验得到理论的提升,但这些教师所拥有的实践经验不同,所需资料也不同。这就需要我们的图书馆员在入馆教育前对其进行调研,了解他们的需求,在入馆教育时将他们感兴趣的文献资料的获取方法放在前面讲解,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自己需要的文献的查阅方法,从而提高骨干教师利用图书馆的效率。 2.更加强调科研功能。科研是骨干教师培训的又一目标。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骨干教师到校前就对图书馆有着很高的期望值,他们希望借助高校教师或图书馆查阅一些与他们教育教学相关的较前沿的教研资料,以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因此入馆教育中对科研功能的强调也是对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骨干教师入馆教育的实践 1.在培训课程中设置图书资料检索课程。在培训课程中设置文献资料检索、电子图书馆使用等课程。由图书馆派馆员讲解图书馆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图书馆、规章制度、图书馆网页功能简介等方面的内容,使学员对图书馆的总体概况、馆藏布局、图书的排架、代书板的使用、借阅手续、流程、有关规章制度、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网上查询功能等都有全面的了解。 2.利用业余时间,请骨干教师到图书馆实地参观考察。利用骨干教师培训的业余时间,将教师请到图书馆,对他们进行实地培训。从期刊、报纸阅览室开始,然后是各文献资料库,中小学教参室、教案室、电子阅览室等实地参观。首先对文献资料的检索、借阅方式、代书板的使用等一一讲解,然后发给教师临时借阅证(培训期间可以使用),模拟借阅图书,使教师们对文献资料的借阅有初步的了解,在培训期间可与在校生一起借阅图书。其次是通过对电子阅览室使用方式的讲解,使老师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借阅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料。 3.参观中小学教参室及骨干教师教案室。我院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十分重视其在骨干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图书馆针对骨干教师培训开设了中小学教参室和教案室。每位骨干教师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他们到我院培训期间,请他们留下自己最满意的教案复印成册,存放到图书馆教案室中。近几年我院已收集骨干教师教案五千余份。 四、骨干教师入馆教育在培训中的作用 骨干教师入馆教育是老师们认识、了解图书馆的开始,也是图书馆与骨干教师之间良性互动、有效沟通的起点,为骨干教师返回单位后仍能正常借阅图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入馆教育,教师们了解了图书馆的情况,同时在培训期间与图书馆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关系,返校后,他们也可以定期向院图书馆借阅图书,很好地解决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 教师培训论文:提升信息素养促进专业发展——中职德育课教师培训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论文关键词:中职德育课 信息素养 专业成长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信息量大、更新快,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提炼了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培训路径,一是通过开网络式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采集素养,二是通过协作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评价素养,三是通过自助式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管理素养发展。关注和探讨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其专业成长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校本培训改革,优化中职德育课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行中职德育课教材涵盖内容广、材料新,对任课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通过当今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获得第一手资料,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培训提升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的人才特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在现代企业生产、科研、商贸和社会交往中,体现为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的同时,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问题。开展信息教育、培养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大问题。一个有很好信息素养的中职德育课教师,他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流中根据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确把握与德育课有关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在批判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中职德育课程包含的信息量大,既有法律的又有职业指导的;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这些信息不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从这个方面来说,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比其他学科任课老师更高。因此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专业成长密不可分。提升信息素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为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1.信息素养是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自我学习,不断增进教学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信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是动态的建构过程。优秀的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运用信息管理的方法或策略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提炼,对其教学观点、教学决定、教学行动与反思进行有系统地梳理。事实上,相当多的优秀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地搜集信息,应用于自己的实践知识,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只不过这些信息管理的质量还比较低,仅限于一般的文档、计划、方案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对信息的使用和创新、交流和共享还明显不足。中职德育课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掌握大量有效信息,这些信息获得一靠自身积累,二靠同伴互助,三靠专家指导。可以说,中职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素养就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2.信息素养的提升与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互为动态循环关系 信息素养的提升会推动教师工作创新。一方面中职德育课教师通过信息素养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素质,实现持续专业成长。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更加主动积极地主动进行学习,探索与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身知识的整理、利用、创新的质量不断提升,从而也推动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而学习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过程,这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素养的提升与教师专业成长二者形成互动、循环、螺旋上升的关系。 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是随着工作和学习的进展不断积累与更新的,要真正体现信息素养的价值和作用,促进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长远的发展眼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随着学校多媒体小平台的普及,大部分中职德育课教师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扩充中职德育课堂的信息量,但是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我们据此开展了三种培训,一是网络式培训模式;二是协作式的培训模式;三是自助式培训模式。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以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 1.以技术整合为基础的网络式培训提升信息采集素养 现在,信息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它不仅极大地充实了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中职德育课教学模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同伴互助的平台,为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职德育课教师要在专业教学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研磨反思和其他教师的热心帮助。信息技术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使教师之间的切磋变得更加迅捷频繁。在线学习的网络式培训已经逐渐成为网络时代的新学习方式。因此我校通过因特网提供的电子邮件、QQ网络论坛、资料搜索和远程课堂等众多的服务内容,建立一个学习的大空间,给学习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这种培训方式没有严格的监督考评机制,但是教师只要有心学习,心态开放,自我激励,在线学习便是一个更新专业知识获取持续成长的最佳学习途径。 目前,我校已经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网络资源库。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但如果教师缺乏将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或者不能有效地使用资源,资源越多也就浪费越多。因此,加强对校园网资源的管理,特别是让德育课教师参与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我校通过在校园网设置“空中职业指导室”栏目,提供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指导;通过网络心理辅导室的设立将德育课的辅导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教研组网页建设,相关德育课程信息,集成资源库。为了提高教师采集运用信息的积极性,我们将校内资源的开发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结合起来,使广大教师在参与校内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同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为学校开发出优质的校内教学资源奠定了基础。 2.以同伴指导为主导的协作式培训提升信息评价素养 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课例。中职的德育课程外延相当广泛,从“小德育”课程范围讲包括法律、经济政治、哲学、职业指导四门功课,从“大德育”范围讲还包括心理健康、体验生涯等功课。每门功课都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方式,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和尝试利用各种技术设计和开发学生学习单元,并且这些单元会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单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学校层面借助同伴的力量,定专题、定时间进行课例研讨。每位教师在开学初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分工协作,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研组每周的例会中进行交流研讨,评价信息的有效性。然后在课堂实践中进行运用,利用学生的反馈,评价信息的适切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投入地进行研究,进行对话沟通。学习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各种创造胜的方法,参与者从各自经验出发,尝试、探究、学习、设想…一通过这样的努力,我校德育课教师信息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中职德育新课程标准、教学材料、评估方式、教学方法、技术、改革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实施。教师也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通过信息的汇集和批判式评价,保证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真正能够发生,也保证了教师持续的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培训是有后续反馈、支持的学习,是有反思的学习。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分享自己的成功,从成功的同事那里学到成功的范例。 3.以自主发展为特点的自助式培训提升信息管理素养 实践证明,有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化发展的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教师要将新的信息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们要学会使用新的技术技能,学会信息的应用,要探究还有其他什么方法能够进行课程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教学,还要能够在新的不同的情境下解决问题。此外,他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需要对自己关于信息应用的看法进行反思,思考信息在社会、在学校教学、在自己的13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应该发挥哪些作用。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方法,教师可以节省大量学习时间,可以对纷至沓来的各种资料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得信息获取与分析加工成为厚积薄发过程。但每位德育课教师都有自身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技术基础,整齐划一的培训会使教师产生厌烦情绪。自助式培训可以使培训内容与他们要求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技巧协调一致,提高教师解决问题及适应发展的实际能力。我们学校有非常优秀的教师团队,他们成为我校稳固的校内讲师队伍。每学期,我们根据需求开列培训项目“菜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这些培训项目不一定以讲座的形式,有的就是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让教师有选择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很多德育课教师提升了信息采集、评价和管理能力,能够多渠道寻找信息,并能制作个人、班级网页以及开通博客信息,有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Moodle课程推广德育课程教学。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学习过程,这个过程永远是信息取舍增进的过程,这是中职德育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师培训论文:关于创新型教师培训研究 论文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活动,创新教育要依靠创新型教师来进行。在人格魅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面,创新型教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应在教学环境、学术氛围、教师培训、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在创新型教师培训上,视频资源具有表现性强、具象性强、纪实性强、智能性强的教育优势。发挥视频资源的教育优势可以提高创新型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率,构建视频资源库、视频点播、视频广播平台是培训创新型教师的三种应用方式。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视频资源;教师培训 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社会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创新型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 一、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创新型教师是指教师善于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创新型教师主要体现在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技术等四个方面。 1.创新型教师具有优良的人格魅力 创新型人才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主要方式,要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就应该作出表率,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创新型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的教育观决定着教育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自觉实践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确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3.创新型教师具备新颖前沿的学科知识 创新是在已有的知识上的突破,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创新的。新颖的知识更能吸引学习者的注意,从而加强学习的效果。 4.创新型教师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已进入信息化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特征。 创新型教师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起到率先示范的“身教”效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会体现在教学行为中,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效果是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二、创新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师培训的整个过程。就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来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要大力精简各种名目的考试,实践素质教育,把教师从“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解放出来,给教师创新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教育管理机构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考评体系。 2.建立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创新 一个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对于教师的创新是必需的,全社会应形成奋发上进,求实创新的风气,学校要从政策上鼓励教育创新,给教师进行创新提供必要条件,建立健全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3.组织教师培训,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采用的仍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十分不利于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新观念、新技术不断涌现。教育部门应组织开展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培养教师采用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改善教学方式、提升创新能力。 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教育技术中,还体现在教师的思想观念上。教师培训要培训教师的反思性、批判性、发散性等多种思维模式,创新的理念应当成为日常工作中的一种自觉和自律,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和创造行为。 4.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离开了实践支撑的理论是空泛的,空泛的理论也就谈不上创新。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广大教师也应树立科学与技术结合,知识与经济相联系的现代意识,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充实学科知识,实现思想观念和技术方法上大胆创新。 三、视频在创新型教师培训中的教学优势 专业培训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主要形式,视频及其整合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与文本、图片等其他媒体元素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1.视频具有表现性强的优势 视频影像适宜呈现一些对学习者来讲感觉比较陌生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尤其在表现事物细节的能力方面,视频所能传输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2.视频有具象性强的优势 视频所表现的信息都是形象、直观的教育信息,是事物的形态、色彩的具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文字符号等抽象内容。具象性是心理感知规律、记忆规律以及注意规律的重要基础,鲜明、生动的形象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讲解重点的选择性和理解性,同时还能够使注意力稳定和持久,并且增强记忆的牢固性,准确、逼真的视频媒体尤其能够非常好地表达教学对象在时间、空间方面的运动变化。 3.视频具有纪实性强的优势 视频影像能够比较真实全面地记录整个教学内容。 4.视频具有智能性强的优势 视频资源的播放能够不受时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任意时间播放自己所需的视频资源。 四、视频资源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主要方式 视频信息的教学特性十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营造教学情境、拓展知识领域、增强实践技能。视频资源在教师培训中主要有三种方式: 1.构建教师培训视频资源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整合 我国教师教育视频资源从整体上看还不够丰富,可用总量很少,分布也不均匀,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教育信息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教育资源库是资源共享的典型方式。 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同步建设视频信息资源库,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整个信息资源的充实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类教育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是比较快的,如国家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库、圣才学习网视频资源库等。 教育视频资源库的应用不仅是视频资源的共享,还应用于视频资源的整合。视频资源的整合不仅存在于视频素材间,还存在于视频与文本、图片等媒体元素间。 2.构建视频点播(VOD)平台,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是教育创新的基础。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教育同样提倡教师的个性发展,没有教师的个性发展,也很难有学生的个性发展。视频点播平台可以创设多种学习情境,这十分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VOD(Video On Demand视频点播)是一种可以按用户需要点播节目的交互式视频平台,该平台是以流技术为核心,不需下载完视频文件就可播放,即点即播,十分方便。教师教育机构应用VOD平台,可以有效培养教师的治学能力,促进个性化、专业化的发展。学习者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掌握,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3.构建数字视频广播(DVB)平台,拓展教师知识领域 教师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多在于教师的知识领域的宽泛、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 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数字视频广播)是一种根据需要向某一区域传送视频节目的系统,该系统也是基于流技术系统,它采用的是多播方式,而不是VOD的点对点方式。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应用DVB平台,建立新闻、科技、MTV等视频节目频道,用前沿、新颖的知识和积极向上的娱乐节目来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拓展知识领域,了解学科动态,陶冶思想和情操。
中国教育论文:求解21道中国教育难题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21世纪中国教育应当求解的21道教育难题: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施的关系问题;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问题;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问题;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民办(间)教育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关 键 词:教育 高等教育 问题 21世纪 经过20世纪的不懈奋斗,中国教育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发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1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伴随国家的强盛,逐步在全国范围实现现代化。在我们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有许许多多亟待我们解决的教育难题。笔者认为,在21世纪有如下21个教育难题亟待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去探索。 一、教育与社会的相互适应问题 进入20世纪末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人、教育、社会及其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提出了教育本体论、教育工具论、教育适应论、教育超越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主体论、教育先行论、教育多元论等教育观,形成了20世纪末关于教育观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在深化,尤其对教育适应论这一权威教育观提出了挑战。这诸多的教育观都是从我国迅速发展的教育实际出发,吸收国际最新教育理念而提出,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合理性。但我们也应看到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也就有自己先天的局限性。在这场讨论中,各家都在强调自身的合理性,而否定其它教育观的合理性,使这种讨论存在不少误区。依笔者之鉴,各种教育观都是对权威教育适应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教育(结果)超越性是教育适应性的结果;教育(准)本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基础;教育主体性是教育适应性的前提;教育(相对)独立性是教育适应性的条件;教育适应论是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 。我们教育理论工作者也应该站在教育、社会、人的整体立场上来研究问题,才不至于形成各执一端互不相融的局面。从理论上回答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实践上解决教育与社会的适应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建立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是在西方教育科学影响下,适应中国教育实践的需要而创立的。教育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诞生于19世纪初期,是在研究和解决西方社会中的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中国教育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对西方教育科学有很强的依赖性,因而至今反映中国教育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体系始终未能建立起来,教育科学中国化问题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 。教育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科学学科的发展既源于教育实践,又有赖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它是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学科建设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学科建设为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方法。因此,中国教育科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就是要在加强对教育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把教育科学学科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创立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为21世纪中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从理论和实践上创建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三、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 教育评价的科学性问题,是关于教育评价有无客观性的认识问题,是教育评价学要正确回答的教育评价理论问题。而教育评价的科学化问题,则是关于教育评价活动能否排除主观性干扰因素的实践问题,是教育评价活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的教育评价实践问题。教育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育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教育活动进行优缺点和价值判断的过程。” 尽管目前教育评价理论界对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有多种说法,但“教育评价是……价值判断过程”已达成共识。确切地说,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人们对事实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毫无疑义,却对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与科学化一直持有怀疑,以至于《教育评价学》著作对此问题持谨慎态度,要么只字不提,要么一笔带过。因此,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分别对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与科学化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四、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现代教育不仅是现代社会创新的殿堂,更是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摇篮。新世纪,我国教育的唯一出路,就是实施教育创新。实施教育创新,一定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创新要以教育民族化和教育现代化为基本取向。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多样化的,不局限于西方的发展过程,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传统,也都要由传统走向现代不断地向前发展。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是在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教育传统特色和优势,并使之更新而富有现代性和国际性的发展过程。所以说,中国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要坚决防止西方化的倾向,要坚持整合中西教育,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中寻求沟通与融合。同时,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和我国教育实际状况,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之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教育的民族化趋势。可以说,教育的现代化是在民族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反之,教育的民族化是面向现代化的民族化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创新与继承、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五、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问题 目前教育理论界出现的知识中心和方法中心倾向,其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书斋式研究所导致的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自觉地促使现成理论与客观事实相互作用,使其暴露出矛盾,并在矛盾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价值的科学问题,通过问题研究最终解决矛盾,提高科学认识水平。可见,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中介。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就是要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本身就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份。也就是说,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是教育理论界份外的事,而是自然、份内的事。对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来讲,教育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根据这一思想路线,就是要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民族化与教育国际化、人类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特殊规律的辨证统一中,坚持一切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正如邓小平指出:“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各自的经历也不同,所以要独立思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教育实践工作者要不满足于现成理论“说些什么”,而要深入把握理论背后的问题情境,将现成理论与现实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以及各自内部如何认识和对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六、高等教育的终身化、通识化问题 通识教育(Generl or liberal eduction)系指高等教育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所实施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思想反对大学一味迎合社会暂时的或短期的需要,过分专业化和取消专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近年来,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了对通识教育的两种错误理解,导致了两种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一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通才教育”。其二是把通识教育误解为非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具有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公益性,与培养人的专业素质的功利性相统一的通识教育。高等教育的通识化就是要改革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培养的人才适应力差的弊端,但不是取消专业,而是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渗透;注重不同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注重专业横向拓宽和纵向延伸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教育,正在走向满足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高等教育需求,并提供适合于他们的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为人们提供了终身受教育的可能,与教育的继续化相伴随的是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终身教育是继续教育思想合乎逻辑的发展。它响应了新世纪急速变革的挑战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被许多国家以法律形式加以确立,它从根本上突破了学历教育的“樊篱”,把教育推向了整个社会和人的生命全过程,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教育时空观。许多国家已意识到终身教育观念的革命性,正在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在这个体系中定位。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教育的最终目标将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到教育。”终身教育理应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并结合中国国情处理好通识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关系,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七、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问题 被马克思誉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大诗人雪莱曾深刻地指出:“我避免模仿当代任何作家的风格。但是,在任何时代,同时代作家总难免有一种近似之处,这种情形并不取决于他们的主观愿望,他们都少不了要受到当时时代条件的总和所造成的某种共同影响,只是每个作家被这种影响所渗透的程度因人而异,说到这种影响,不论在哪个时代,不论是极其微不足道的小文人也好,或是极其辉煌的天才也好,都是摆脱不了的,我也不想摆脱。” 诗人雪莱的话深刻揭示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育的个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个性特征;其二是教育如何对待受教育者的个性。教育的共性包涵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从历史维度上看,教育是人类的一项活动,不同时代教育继承了人类优良的教育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共性;其二是从现实维度上看,教育是全球的一项活动,不同国家、民族、地域、学校的教育都有其共同特性。教育的个性化与共性化是指,教育要寻求个性与共性的最佳吻合。在中国这样一个一贯重共性而轻个性的国度,如何顺应时展要求,在重共性的基础上张扬个性,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八、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培养目标历来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但是,如何认识和实践全面发展,是20世纪没有解决的问题。虽然人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出现许多好的见解和做法,比如:人的全面发展从发生范围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从发展程度包括现实层次和理想层次两个层次;从发展性质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的发展;从发展结构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发展;从发展目的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为了社会也是为了自己;从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看,两者是相信依赖、相辅相成的 。比如:政府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实践和大量关于素质教育的研究成果。然而,如何认识、实施和评价人的全面发展仍然是有很多争议而无较为一致看法的问题。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在《教育研究》上曾先后刊出过两篇文章:其一是洪宝书的《关于教育目标问题的探讨》 ;其二是戚业国等的《论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虽然两个目标体系相隔10余年之久,但仍无本质的变革,依然没能很好回答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即教育培养目标问题。对这一问题认识和实践,亦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九、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正面临一个从数量保障向质量提高的历史性转变。从古代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到近代分班授课的集体教学,从学者即良师的择师标准到现代师范教育制度的诞生,从着眼于教师数量的保障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着眼于教师质量的提高,历史清晰地勾勒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进程。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旨在大幅度提高教师质量和专业水平的教师专业化运动成为世界众多国家教师发展的主导运动。联合国呼吁各国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提高教师质量和社会地位的共同策略。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不断分化,专业化的观念和专业化的制度也越来越普及。教师职业同样如此。所谓教师专业化从静态的角度说,是指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具体来说,第一,需要有规定的学术水平和学历要求;第二,有特定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特征、人格特征要求;第三,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如教师培养制度、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定制度、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等。从动态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制度不断完善、水平不断提高、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 。然而,教师职业有何特质,教师专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专业化目标与教师教育的一系列问题,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大力开展教育评论问题 教育评论在教育界长期以来总是开展得不好,已经受到不良学风的干扰。要把教育评论开展好,纠正教育界的不正之风,有三种错误观念首先要纠正:第一种错误观念是批评某人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是对某人不利与他为难。形成这种看法与“”期间乱扣帽子、“无限上纲”的遗风有关。此外,中华民族有一种“隐恶扬善”的伦理传统,不赞成公开说别人的缺点。实际上,认真的、严肃的评论是“与人为善”,对对方有利对教育发展有利,而不是什么和某人过不去;第二种错误观念是某人一受到批评,他的教育著述或行为就一定有错误、有问题,至少是水平不高。事实上,任何教育著述或行为都不可能是绝对正确的。一项高明的教育著述或行为也会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经别人的批评后可以更趋合理。所以,要把批评看成是教育发展的正常行为,提倡批评和反批评,不要大惊小怪;第三种错误观念是评论者一定比被评论者高明。如果怀着这种想法开展教育评论,其结果必然是意气之争的笔墨官司,对教育的发展毫无益处。评论者与被评论者是合作的伙伴关系,目标是一致的。纠正上述几种错误观念的同时,我们应当树立起一种正确对待教育评论的态度,把教育评论看作是促进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评论应该是明辨是非正误,达到共同提高目的的园地,而不是较量高低直到把对方打下去的擂台。我们不仅欢迎批评也欢迎自我批评,教育评论应当追寻新的思想沟壑,要树正气。新世纪,要开展健康的教育评论活动,必须解决好如下十大问题:教育的政治性与学术性辩证统一问题;“双百方针”的贯彻问题;正确对待批评问题;教育评论者队伍建设问题;认真履行教育评论的社会职能问题;教育评论者加强学习的问题;倡导求真的学风问题;提倡科学态度、弘扬科学精神问题;讲究评论方法、注重评论实效问题;教育评论独立品格的形成问题 。大力开展教育评论这一问题,亦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一、教育管理的弹性化问题 马克思当年曾尖锐地批评普鲁士当局强制推行单一刻板的“官方风格”的横蛮行径时说:“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我是一个幽默家,可是法律却命令我用严肃的笔调。我是一个激情的人,可是法律却指定我用谦逊的风格。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由此启发我们,教育管理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各种管理职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效益,而不能搞一刀切的“官方风格”。然而,进入20世纪以后,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总是在追求一种能够“放之四海、历之千年”的普遍主义的管理理论。近40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趋于急速,风云变幻难测。人们才发现,在开放系统情况下追求普遍主义的管理科学是不现实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权变观念开始盛行,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了一个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认为,在经营管理中,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理论和方法,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权变理论不是没有原则的机会主义,它的原则是“求实”、是实事求是。权变理论是对普遍主义的一种抵制。权变理论认为,教育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统一的管理模式。教育管理机关应在一定政策指导下,依据完善的教育法规对教育单位实施宏观调控,将有关权力下放给教育单位,使教育单位以较大的自主权去处理教学、教育、人事、财务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单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单位教育资源的效益,增强自身活力。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经济形态的出现和知识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冲击,从根本上反映了知识的社会价值的上升和管理知识与知识分子方式的多样化特征,导致教育管理方式由行政主导模式向学术主导模式或学术主导为主行政主导为辅,或行政主导为主学术主导为辅多种模式嬗变 。教育管理的弹性化在中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二、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问题 教育组织结构的柔性化是受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优势,它可以经常进行产品品种和生产批量的调整的启发而提出的。而要使教育组织结构具有这种优势并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使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相应地柔性化,将过去等级分明、高度集权、机械式的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转化为动态的自我调节的有机结构模式。然而,柔性化并不是指教育组织结构本身会因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频繁发生调整,它所强调的是教育组织结构总是能依靠自身的职能变化来适应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组织结构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首先不是立即分解出新的组织结构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是在原有的组织结构中发生职能扩张,用柔性变化来对付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就是说新型组织应具有自学习功能和自组织功能。教育组织结构柔性化策略可以包括部门之间的功能互补,功能界面模糊化,组织结构网络化,以及组建多功能团队等等。近代工业生产是刚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只能生产同一规格的产品,高科技产业是柔性生产,在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多种规格的产品。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成为人才的柔性生产线,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三、教育体制的多元化问题 教育体制指教育事业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根本性管理制度。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事业的办学体制、财政体制、管理体制等相对稳定的教育模式,主要指教育内部的领导制度、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及其相互关系,涉及教育事业的管理权限的划分、人员的任用和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也涉及教育结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我国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之后,中共中央又一次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为了增强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加快步伐,改革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初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想适应的教育新体制。”在这两份纲领性文件的指引下,教育体制改革已经并继续稳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积极地适应新的形势,主动地转变职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学制、课程、教材的改革,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都在积极推进。民办教育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公办学校的自主权有所扩大,学校活力开始得到解放。目前世界各国教育体制大体有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中国正在从中央集权型向集权分权结合型过渡。教育体制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但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密切关系,中国教育体制应是怎样的多元化,如何多元化,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四、教育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教育市场化的理论依据,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布斯和洛克的思想。但近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的直接依据主要来源于战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长的时期里,谈论教育的市场化,在世界各个国家都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不会有太多的人响应和赞同。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余年间,西方各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教育市场化改革浪潮眼下还在持续进行着。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之相应的教育发生了众多的变化——私立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中小学择校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教育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高等学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等市场机制在教育领域的实施,教育市场化在我国也被更多地人提了出来。尤其是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其成本应该尽可能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合理分担,并兼顾公平和效益。所以,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学者主张,我国经济体制搞市场化了,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也就应该实行完全由社会需要调节的市场化,即全面市场化。有学者认为,由于作为社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又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因此,尚不具备高等教育实行完全市场化的条件,还必须对高等教育实行市场化的范围、内容、程度、形式等有所限制,即有限市场化。许多学者不赞同高等教育市场化,因为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十分强调国家和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需要高等教育发挥全面的功能,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功能 。即使在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也很重视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无论是公办的、民办的或私立的高等学校都不能摆脱政府的干预,没有实行市场化。高等教育市场化若推行,许多学者认为会带来如下不良后果:一是办学目标发生偏离。只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二是教育质量无法保证。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会出现学分与金钱等的交易,教学质量自然下降。三是损害了教育的公平原则。可能把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另外,还可能急功近利,放弃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出具有某种技能的“机器人”。教育市场化的内涵是什么?教育可否市场化?或教育可否利用市场经济中某些有利于其发展的思想和方法,但不能以牺牲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为代价来推行“市场化”,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五、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 人类社会的道德教育现象,是伴随教育现象而共同发生的,它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人类文明特别是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普遍发展,规定了道德教育不可遏制的社会化趋势,决定了现代道德教育概念更具丰富和广阔的含量。就内容而言,道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意识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包括社会伦理、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生命伦理等),民主法制教育,情感情操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审美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这已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就道德教育形式而论,倡导大、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整体化、序列化、规范化,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教学与研究都要发挥道德教育功能和价值观教育作用,学校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加强加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社会环境、社区建设中的道德教育功能,要高度重视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道德教育作用,等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不断获得更为丰富和广阔含量的基本体现。随着道德教育含量的不断发展和逐步走向社会化,道德教育运动必然更加走向本真和深邃。这主要表现为四个“回归” 。其一,道德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主体逐步向社会主体回归。其二,道德教育的本质存在由精英目标取向为主,逐步向民族的大众的生活世界回归。其三,道德教育的目的任务由工具理性主导逐步向发展人本身回归。其四,道德教育的运作方式由单向运动为主,逐步向双向、多向乃至“无穷向”回归。总之,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本真化和深刻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走势。这种“走势”特别是上述四个“回归”问题,无疑已经超出传统德育学研究的范围。但这恰恰是德育理论的新的生长点,从而成为道德教育本真化主体性确认的深层根据。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关系,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都是亟待探索的,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六、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是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这是一个既关系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又关系到教育投资效率的复杂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同时也反映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因此处理好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十分重要而难以解决的矛盾。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究竟是不遗余力地普及和扩大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必要和基本相同的教育好呢?还是牺牲多数人的平等教育而保证少数人接受尽可能高深的教育好呢?这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观点主张,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应当把受教育者看成全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应当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这种观点被人们认为是带有强烈的平均主义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必须以效率为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应绝对服从经济效率的需求。这种观点主张,只有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才能保障,否则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种观点主张,公平与效率并重、互相兼顾。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反过来,公平又是提高效益的社会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有公平也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二者相互制约和依存 。何为教育公平?何为中国教育公平?如何推进中国教育公平,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七、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问题 现代高等教育并不是在理想化与功利化之间选择,而要把二者统一起来。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有限度的产业化,即是在保证高等教育理想化、均等化、国家化、民主化等不受损害前提下的产业化。处理好高等教育理想化、功利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实现的保证 。近几年来,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经营后,就会采取提高收费标准的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必然会在很多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产生相应的政策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初中辍学率上升,影响“普九”的实施;同时,高等教育发展必然会拉动普及高中的发展,也会进一步加剧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在中观层面上,这一政策必然涉及东西部发展战略、利益和规划,可能加剧区域间的差异。在微观层面上,会影响到学校之间的差距,例如通过政策支持若干所重点学校,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必然会导致公民教育的不平等 。高等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是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为目的的,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公益事业,高等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而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科研等公益性活动上。但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同样的一个严峻问题——教育资源即教育经费紧缺与国民日益高涨的享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加剧,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发展也需要更多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为解决这一矛盾,人们就想出了借助产业经营的理念,让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多元化,从而引出了“教育投资”、“教育产业”、“教育市场”等问题。我国在产业的划分中,亦把教育划为第三产业,即给人类提供教育服务的产业。同志也讲教育是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创办了私立学校,也实行部分收费培养。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教育是不能营利的,也是决不允许营利的产业。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所谓高等教育产业化,仅是借鉴产业的经营理念来筹措高等教育办学资金,加强成本核算,扩大办学规模;让更多的人能享受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的“经营”方式。对此,高等教育学术界要进行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研究,不可追风,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八、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建立问题 目前,制约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热爱并了解农村、农民和农业的高级专门人才。现有的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讲是“在农村”为城市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人才,而不是“即于农村、为了农村”培养人才。这样的农村教育,已很难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包括农业类高等院校)都在培养城市需要的人才,很少考虑培养农村所需要的人才。现有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很难通往农村,致使中国农村成为被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遗忘的角落。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二元结构”将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这种“二元结构”要各自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推动人类文明的高等教育“二元结构”与之相适应。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元结构,极少为农村、农民和农业培养人才,严重不适应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的“二元结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经看到,随着农村科技的发展和“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我国先富裕起来的农村已自觉与高等学校合作举办“农村村支书大专班”、“乡镇企业经理大专班”、“科技示范户大专班”、“科技带头人大专班”等,有些地方办起了农民自己的大学,培养农村亟需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自发的农村高等教育实践已显示出勃勃生机,为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农村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具有启发和示范作用 。从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角度来看,农村发展无疑需要比较多的人才,而实际情况是,现有农村教育筛选了农村优秀的人才送往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最为严重,这在根本上迟滞了广大农村发展的步伐。非常遗憾的是,这种人才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一直未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村高等教育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是农村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发展性投资。然而,我国的农村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而且农村教育体系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导向偏差,限制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目前农村最为稀缺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存在着偏重学历教育、忽视实用教育等形式主义教育的倾向,这既不利于农村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实现城乡人才供需的动态平衡。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十九、知识、能力、素质的教育策略问题 从传统意义上说,教育就是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已深入人心。不论哪个教育流派,都把传授知识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教育中除了知识之外,还必须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创造(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到重要地位。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讲:“大学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在大学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这三者不是绝对分开的,要融为一体。另外,三者要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知识是载体、是基础;能力是展现、是升华;素质是核心、是智慧的结晶。掌握知识是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前提条件,没有渊博的知识,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更谈不上良好的素质。潘懋元教授讲:应当承认,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知识与能力都是重要的。但知识、能力一般都属于智育范畴,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把不全面的知识质量观或能力质量观带进21世纪,既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以及一度流行的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涵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 。所以说,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高等学校的一个崭新课题。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互有联系又各有内涵的矛盾统一体,只有使之辩证统一,才能共同协调发展。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素质的提高,又将促进知识的更快掌握、扩展,促进能力的更好发挥与发展。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很难造就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使党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从适应时代要求来看,人才培养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更重要的是可使知识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发挥。高等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各类专门人才 。因此,我们应如何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十、民办(间)教育的发展问题 民办(间)教育的发展模式目前有:滚动规模发展模式;企业集团投资模式;教育集团运作模式;股份合作模式;转制运作模式;延伸办学模式;捐资助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简易弥补教育模式等。这些模式也可概括为:效益规模主导型;投资主导型;资源整合、盘活存量型;简易型。目前民办(间)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识方面,社会上存在着“多余论”、“冲击论”、“营利论”、“怀疑论”等种种观念,致使不少民办(间)学校倍受歧视。在管理方面,存在着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薄弱、政策法规尚不完善,中介机构参与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建立健全等问题。在办学条件方面,存在着办学质量不稳,教师队伍不强,总体办学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同时国家及地方政府已经出台的扶持民办(间)教育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当前民办(间)教育发展快速但基础较薄弱;办学类型多且竞争激烈;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性;表现出艰辛与发展同步的特点。同时,民办(间)教育还显现出了创业者的开拓性、办学的灵活性、教师队伍的选择性、管理的自主性、学生的差异性、经费的自筹性等特点 。中国民办(间)教育要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民办(间)教育法律法规的建全问题;民办(间)教育发展的内部环境改善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问题;民办(间)教育的经费、校舍、师资、教学设施等问题;民办(间)教育的办学层次及毕业生的同等待遇问题;民办(间)教育的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等等,这都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二十一、高等教育国家化与私立化的关系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诸如大学得到了发展。此外,为了服务于更多的人以及为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顾客提供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必然增加新型的高等学校。大学仍然处于扩张后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不但提供了扩大的入学机会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面临着学生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绝大多数国家传统的经费来源——政府——更加不愿意向高等教育投资。这就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公共需求巨大,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系统在财政资源减少的情况下还必须接纳更多的学生,高等教育的扩张也不能停止。在拉丁美洲、中欧与东欧以及亚洲部分地区,高等教育私立化(包括境外教育机构的进入和国际间的合作办学)受到鼓励,成功地解决了高等教育需求增长与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因此,许多国家,非赢利性私立大学和学院构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1999年1月1日实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今后将逐渐形成国家举办为主,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种社会力量举办为辅,高等学校与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为有益补充的新的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同时,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个人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求高等教育举办多学科、多专业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知识面广、应变力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又要求高等教育实行灵活多样的学制和教学方式方法(面授、函授、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开展教育活动,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高等教育的不同需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韩国培材大学校长朴康寿在出席辽宁大学校庆的演讲词中说:“我们应该尝试教育的多样化。在我看来21世纪一定会是多元化的社会。通过开放的信息网,一切知识和信息、权力和财富、社会价值和文化产物等等都一定经历非中心化和分散化的过程。最近通用的一个新词‘glocalization’是把‘世界化’和‘地方化”合起来的合成词。这个词条的意思就是:地方化、分散化、多元化,这不是跟世界化没有什么关系的另外的现状,而是反映时代潮流的一个现状” 。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无论如何多样化、私立化,都必须符合本国的政治利益,如果说中世纪大学还是一个独立的自治机构,那么现代大学则愈来愈受到政府的控制。如英国1985年5月的绿皮书中提出了20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要求:“高等教育未来的健康发展以及能否从国家和私人获得资金,主要取决于它本身能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这就是高等教育的国家化。国家化仍然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上述的一切变革只是在此基本特征下的逐步的多样化、私立化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私立化对国家化的挑战,这亦然是21世纪中国教育要求解的一大难题。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中国教育论文: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摘 要 用断想的方式,对 20 世纪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深层生存困境作了反思,提出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局限与超越的问题。强调研究教育的思维方式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要,强调教育理论要加强原创性研究。期望新世纪初的中国教育理论有一次从近代向现代的重建式的再生。 关键字 中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 20 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 p 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 [1] 是随著 20 世纪几乎与近代教育同步诞生、形成、变革和发展的,至今它已走完了异常曲折、复杂的世纪之路。纵观一个世纪的历史,悟出的最大道理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著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理论属於“时代学”之列。认识这一点,对於今後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展状态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意识形态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各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 20 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发展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二 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发展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 [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 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 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主席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发展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新兴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大地缩小了各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发展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发展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三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近 20 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发展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 [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 [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 [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发展。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发展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并在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四 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 20 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新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 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 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 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五 还想到和想说的是关於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问题。 上个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和苏联等国外影响,本人曾用“引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诞生时就有的“娘胎里的记号”来比喻这一现象。就拿最近 20 年来说,情况有所改善,但教育学科中许多新兴学科的诞生几乎大多走的是这一条捷径。对於一个学科建设“後发”的国家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和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若因长期如此而形成了一种“学术心态”,唯洋人是瞻,理论想发展就从国外搬,这恐怕就成问题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特殊心态问题,还有与前面相同的认识上的问题,即我们相信存在著不论时空变化与否都具有普遍规律价值的教育理论。因而我们在看到国外教育的新理论时,就把它作为可很快移植的东西搬过来,相信它的普遍真理性。尽管有时也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切性,但往往把此归咎於我们的“落後”。这可以视作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国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状态有了改变,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克服这种倾向的必要,并努力在研究中作出矫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这是本人认为可以提出原创性问题的背景之一。随著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随著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支持和重视,可以预料,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1 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也会得到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界将取得越来越大的与国际同行在真实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对话的可能。 这里,有对原创性的理解问题。有人把“原创性”与“封闭性”、与拒绝文化交流、对话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不合“全球化”潮流的观点。这也许是 1958 年教育大革命和十年“”中,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苏修”教育思想,骂倒一切、唯我独尊,以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口号,行政治斗争为实式的“原创”在人们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引出的看法。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在人类科学文化和通讯传播已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日,谁还会从排斥国际对话、无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意义上强调原创性和实现原创性?但是,要提高原创性,确实需要在吸收的同时,克服唯洋是高的心态;要提高学术批判和独立发现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原创意识和对原创研究的支持;要形成看重原创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一个“学术土壤”的改良和营造的过程。 本文提出的原创性是指以本国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於“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它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它未必一定关涉到学派创建、基本原理的突破等重大研究,但确实要求是从中国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现时需要中生长出来的“珍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少数人去做却可。大家期望和为此努力许久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的建构,正是要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和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研究中原创性的提出,不仅有发展理论的价值,还有推动中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意义,同时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创造一种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创性研究指导下的改革实践中相互推进。 中国教育理论原创性发展,还涉及到学术领域里的民族自信心问题。说到这些,在我眼前就会出现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把自己的身心和智慧全部献给民族教育事业和为创建中国教育理论奋斗一生的一批先辈高大的身躯。在他们面前我常有愧。自感对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大义,缺乏深层的理解和体悟;对本国教育事业的艰辛和大众受教育的状态,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切肤的感受;对推进这一事业的发展,缺乏强烈的责任和持久的行动。当今,在我和同行者中又常常太多地把自己当作理论工作者,太多地在书本中讨生活。但是在理论的领域里,又太少有原创的自信。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与发达国家相比中的诸多落後,销蚀了我们不少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爱心。现在在有些人的心目中,甚至连祖国语言教育的价值都不如学外文重要了。也许这也是时代局限的一种表现吧。新世纪的中国在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的奋斗中,在摆脱贫穷和落後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民族创新活力的焕发,这不能没有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为此,作为教育研究人员的我们,可以也应该从增强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做起,在新的世纪里,把我们的心与中国的教育大地贴得更近,为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事业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多作努力。 一个偌大的中国,一个拥有最多教育人口的中国,一个进入了 21 世纪的中国,不能没有原创的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论文:简述中国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教育 教育督导 法制建设 论文摘要: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中的政、教、学三个方面应该是教育督导活动中督与导的对象。而要使教育督导工作顺利进行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和权力的教育督导机构,一支人员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并采取恰当的督导策略,加强教育督导过程中的心理分析。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督导活动,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教育督导概述 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即行政的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一般指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促进和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督导能对依法治教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教育督导的目的在于“导”,而“督”则是手段,是“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导,就没有督;而没有“督”,“导”也乏力。因此必须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从而解决问题。总体而言,教育督导是督促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职责,转变职能,加强领导,创造条件,办好每所学校;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督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教育督导是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指导,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教育督导主要是对教育行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即全面地督导“政”、“教”、“学”。 改革开放20年来,从督导的实际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督政”为主的。督政主要是对教育行政及其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就学校而言,侧重于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财政与教学设备、教职工与校舍以及政府办学的精神是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等“行政性”的内容的督导和评估,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有效地对学校进行了科学的管理。督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督导,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态度、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督导。如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上课,是否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是否尊重学校的教学秩序等。在这方面的督导,侧重于看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否具备应有的素质,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有没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甘做蜡烛与春蚕的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否具备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质,如专业知识是否过硬,教育科学知识是否宽厚,文化知识储备是否充足,是否有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和应有的教育机制;是否能正确地分析、加工、传导教育影响等。督教的目的在于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它更加合理、科学,且富有教育价值。在督学方面,教育督导应放在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学习态度、表现和自我发展上。 二、中国教育督导体制及发展 (一)我国教育督导体制下的教育督导机构模式 我国现行的地方教育督导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隶属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编制,但比教委的其他职能部门地位略高。它虽然直属教委领导,但与此同时又是由政府授权,享有代表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的权力。故其权力同时来源于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2.督导机构就是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的一个职能部门,权力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 3.督导机构作为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平行的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教委或教育局领导兼任。 (二)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的未来发展 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督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结构,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帮助教育行政领导了解学校情况、改进工作作风、顺利推进政令、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科学化的教育督导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隶属关系不甚明确,导致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差或没有独立性,不利于更有效、更顺利、更有力地开展工作。上述前两种模式在我国教育督导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教育督导机构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其职责也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决定;第三种模式所占比例较小,其教育督导机构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但不管哪种情况,教育督导机构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之下,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独立的权力,也就很难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应有的功能。因为教育督导是代表政府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并将信息反馈到政府部门,以便使政府调整、改进教育工作,而现有督导模式反映出的是自己督导自己,自己对自己做出的决策加以评判、否定,其效果难以尽如人意。为了促进教育督导机构模式未来的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教育督导应代表同级政府部门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即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委员会平行为直属政府领导的独立职能部门,其权力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教育督导机构的领导和成员应由专门人员组织,不挂靠任何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教育督导者从相对独立的高一级层次和角度来审视各地方的教育行政工作。如对上级政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科学化管理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解决问题的督促建议、指导等,这样,督导者工作的客观性大大增强。如果发现的问题是由于政府部门决策所致,则可以向政府部门及时反映并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以便做出恰当的调整和改进,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得到提高。这样,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行政工作的督导作用就能真正发挥出来。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教育督导人员的密切配合。行政部门领导虽然是督导人员的上级,但应该虚心听取督导工作者的汇报、意见和建议,并正确取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接纳教育督导工作,配合教育督导人员的工作,将自己部门的工作如实地展示出来,不怕暴露问题,着重解决问题,而不应当持消极态度或应付了事。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配合,教育督导工作同样不能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导。学校教育督导机构应代表学校领导对学校各部门工作、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督导。在行政关系上与学校各直属部门同级,但对各直属部门的工作又具有督导的功能。采用这种方式本质上与前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从学校教育这个微观领域进行分析,并说明学校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工作范围。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效果的好坏,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与教育督导人员的配合情况等。这反映了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总之,教育督导工作的设置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首要的是其独立性问题,这种独立性的不强甚至缺乏的教育督导机构则等于形同虚设,教育督导就缺乏实际意义。 三、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看法 (一)形成督导队伍合理的人员结构 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决定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从而对教育督导人员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有合理的职业结构 教育督导队伍中应有对教育的政、教、学方面都较内行的人员,这样,在教育督导工作中,既有人专门对教育行政工作进行督导,也有人专门对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督导,使教育督导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2.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 在教育督导机构组织特别是学校教育督导机构中,应该有各种专业的督导人员,而且应该对本专业造诣较深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督导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 教育督导的对象不仅是多专业的,而且还是多年龄层次的,因此,督导人员也应该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以使教育督导工作更和谐、更有效地开展。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强化依法治教的意识 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监督教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自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级督导机构的建设和对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与此同时,规范督导行为的立法工作也有一定的进展。1991年,国家教委在总结督导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主任会的形式了《教育督导暂行条例》,对教育督导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在教育督导的工作实践中,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督导法规,以规范保障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评价制度,为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工作部门,提高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行政部门自觉履行教育行政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不多。即使有,内容也大多含糊不清。为此,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应该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正确、及时、合法的重要环节。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政府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伴随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深信,经过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定能真正地走上健康、协调、稳步的发展之路,定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的作用。 中国教育论文:论析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研究;和谐社会;建设 论文摘要: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笔宝贵遗产,有待科学地研究总结。和谐社会建设时代要求已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将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个新的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正是通过促进教育公平、引导教育和谐、健康、持续发展,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教育史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同样的作用。任何社科理论,如果缺乏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深入了解、缺乏对于历史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就缺乏应有的深度,就不能够真正成立。 这里,谨就中国教育史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关系及其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谈三点认识。 一、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极为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 中国古代重视和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这丰富的和谐思想与理论观点,有很多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大都是通过教育传世的。在历代教育典藉中,保存有许多珍贵的社会和谐思想遗产。 从《尚书·尧典》可知:早在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中华民族的先祖就有了“协和万邦”的理念;在周公教育周成王、追述文王业绩的《尚书·无逸》篇中,更有“咸和万民”的记述川。这足以说明:在中国历史上,最迟是在西周文、武、周公开国奠基时期,就有了明确的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理念,并已将其付诸社会政治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正是凭借从尧、舜到文、武、周公“协和万邦”、“咸和万民”的先进理念和社会实践,西周的思想家史伯,才概括提炼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哲学思想。据《国语·郑语》记载:西周的史伯说:周朝必然要衰败了(“殆于必弊者也”)。因为“今王(幽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愚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就是说;幽王厌弃光明正大的智能之士,喜欢邪恶阴险的谗信小人,厌恶对他有补益的贤明忠臣,亲近只会对他拍马逢迎的卑鄙浅薄之臣,这样子“去和而取同”,必然导致周朝的衰败。他进而作理论总结道:“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人,行旅极。故王者居九咳之田,收经人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 史伯这一理论概括,使中华民族重视和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在初起阶段就与简单地“求同”划清了界线,将“和”定位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是在重视差异、整合差异、承认事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求和谐。因而具有朴素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和”与“同”这一对既紧密联系、又有明确区别的哲学范畴的提出,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也是极其可贵的。春秋时代晏婴和孔子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都是对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西周社会和谐的思想,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并对以后两千多年的文化思想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孔子及其弟子有若、子夏、曾参等人。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有若“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曾参关于“忠恕”的思想,子夏“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基本体系。今日所谓构建和谐社会的几个基本方面:人际和谐(包括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个人身心和谐、天人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孔子及其高徒的教育理论中,可以说全都涉及到了,并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文化心理的养成,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其中有些论述今日看来仍然十分深刻,足资学习和借鉴。 其实,不仅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先秦百家中的道、墨、法、兵、农、医、阴阳、杂家,乃至后来传人中国得到长足发展的佛家学说,都有其重视“和谐”的一面,在教育史上也都有所表现,程度不同地蕴涵着构建和谐社会的矿藏。因而可以说,在五千年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有大量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资源,是一个有待研究开采的丰富的宝藏。过去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对一些材料熟视无睹、不知珍惜,甚至是当作过时没用的废料列人淘汰之列。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开采这一富矿。 二、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一笔宝贵遗产,有待科学地研究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不仅需要研究借鉴那些以思想理论形态存在的宝贵遗产,还应当重视研究前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教育史研究而言,就是历代教育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历史上的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借鉴其中所体现的重视和谐、推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精神,并且把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事迹,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 以往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比较重视对于教育家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重视对于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研究,对于历代的教育实践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的研究,则显然重视不够,研究成果贫乏。这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对于教育思想史、制度史的研究。因为离开了教育实践活动,思想与制度都会显得苍白和浮泛。 从孔夫子提出并大力实行“有教无类”,到陶行知脱下西装革履、换上布衣草鞋深人贫困乡村办学,历代受人敬仰的教育家推进社会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都不仅仅是说在口上、写在书上的,更是体现在其毕生追求、体现在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深人研究这些感人至深、富于启迪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能为今日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弥足珍贵的精神动力。 再者,研究历代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教育史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它应当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三者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看出其实际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还有一些教育家,虽然在中国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其教育思想却较少表现在书面文字中,而更多地体现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不研究其教育活动,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就很有限,从中能受到的启迪也将有限。例如:不研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的教育活动,不研究张伯荃创办和主持南开大学的教育活动,就很难真正了解其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巨大作用和影响。 即使是那些有较多著述的教育家,不研究其实际教育活动,对其教育思想的了解很可能也是片面的或浮浅的。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他本人诗文中的反映也很不少,但是,如果不研究其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教育实践活动,就难免留给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遗憾。再如,孔子的教育思想,尽管《论语》等典籍中直接记述的也不算少,但由于长期以来对孔门教育活动研究不够,对其教育思想的研究,也难免失之片面。譬如于丹说《论语》是’‘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学过教育史的人都知道,班级授课制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孔子的办学是师傅带徒的方式。那时的“课堂”是什么样子呢?其教育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组合,究竟是怎样的表现形态呢?所谓“弟子”与“门人”又有什么区别?由于对诸如此类有关孔门教育活动形式缺乏研究,对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对当时教育制度的了解就相当片面、相当模糊。有大量证据表明,春秋末年的孔门教育,实际上是文武兼备的,七十子“身通六艺”,都是文武全才。但是,现在很多学者还是同胡适一样,以为“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上传授来的学问”,由此一笔抹杀了孔门教育文武兼备的传统,而痛下针贬说:“后来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都受这种学说的影响,造成一国的‘书生’废物”。现在仍有许多学者认为:孔子及其弟子只是些“读书人”,孔门只有礼乐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各种《论语》译注本都把“士”译作“读书人”,而不知道春秋之“士”首先是“执干戈以卫社视”的习武之人。这样片面地看待孔子和孔门弟子,这样错误地理解孔门教育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长期以来对孔子的教育活动缺乏具体的研究,有着直接的关系。 胡适是杜威的弟子,他知道杜威倡导“做中学”,他还大胆假设“孔子的‘学’只是读书,只是文字上传授来的学问”,至今学界仍有很多人赞同胡适的观点。如果我们对孔门教育活动加以研究就不难发现,孔门之“学”才是更为古朴的“做中学”,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育,都是面向社会大课堂的真正的“做中学”;而杜威的“做中学”,不过是人为小环境中的“做中学”,是笼中鸟儿的学飞;而孔门之“学”,却是森林之鸟在学习翱翔。 三、和谐社会建设时代要求己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将推动中国教育史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一个新的突破 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己经构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新视野。就教育史研究而言:毛礼锐、沈灌群先生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出版已20多年,这20多年,是中国社会作为一场新的革命的改革进行期,是思想解放运动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黄金时段。中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新领域不断开拓,量的积累正在酝酿着一个新的整体性突破。回应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加强对中国教育史上和谐思想资源的开采,加强对于追求教育公平、追求社会和谐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将构成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促使新的整体性突破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受两股时代潮流的深刻影响,一个是西学东渐的潮流,一个是革命的潮流,有力地促进了近现代学术的革命性变革,但也带来了“全盘西化”与“只求革命”的片面性与简单武断。“全盘西化”使一些学者过分贬抑中国的传统、极为鄙薄自家的文化遗产;“只求革命”使更多的学者将“批判地继承”简化为一味批判、破字当头,否定过头,对于古代圣贤的阶级局限性、时代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宽容,一味苛责,对祖宗缺乏必要的尊重与温情,轻易否定了许多对中华民族兴旺发展原本有益的思想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新要求,促使我们从新的视角审视教育史,推动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左”的束缚,从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民族和谐发展的大局出发研究和思考问题,原来被否定的、被轻视的一些遗产,就可能焕发出新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论语·季氏》篇中: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于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盖五世希不失矣;陪巨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 过去论者往往从革命的视角出发,认为这一段话是孔子在政治上保守、反动、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证明。今天在笔者看来,这段话无疑是孔子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和谐的一种良好企盼。虽然这种企盼在当时无法实现,但不能够简单地加以否定。因为这一思想在以后的两千多年,对于中华民族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和长期维护,发挥丁很好的作用。这种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主张安定,反对战乱的政治主张,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稳定、对于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非常有益的,怎么能轻易地斥其为反动呢?对于其他人物一些言行的评价,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吉林大学著名教授金景芳曾发现一个规律:“凡是治世都尊孔,凡是乱世都反孔。道理在于孔子的学说对维护社会安宁秩序有利,对破坏社会的旧秩序不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然也决定学术的发展走向。和谐社会建设的时代要求,是要建设历史上最好的升平治世,即太平盛世。这一时代要求将会无孔不人地渗透于思想、文化、学术研究的各个领域,我们每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都应当明确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从一些“左”的思想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更加自觉地以科学的研究成果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将会给予中国教育史研究一个新视野,给予教育科研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为我们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提供一个大好的机遇。但是,能否真正抓住机遇,还要看我们的努力,看我们是否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目前学术界确实存在着浮躁的风气。一个有出息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特别是教育史研究者,必须有范文澜先生倡导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耐得住寂寞,才能够从大量的占有资料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以切实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果,催生学术的真正繁荣。 中国教育论文:浅谈新时期中国教育史教材构建之设想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 中国教育史 教材 建构 设想 论文摘要:从教育的起源、发展演变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看,教育都关系于人之生存、生产和生活。所以,民生、民有、民享构成中国教育史教材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普通民众是教育的大多数,人文、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知识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多途并进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此,需要寻求新的研究范式,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体系。 中国教育史教材承担着传承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知识、揭示中国历史上教育与个人、社会关系变迁的职责,承载着为建构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经验和思想资源的重担。但是,仔细研读后可以发现,已有的中国教育史教材主要涉及制度化的教育内容,这种制度化教育的研究取向不仅远离民生,而且与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理念存在较大距离,从而难以满足和谐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要求。因此,本文欲对教育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考察并对已有教育史教材进行批判性解读的同时,对此做出初步探讨。 一、民生、民有、民享:教育的本真 从源头考察,原初形态的教育是在生产生活中、通过生产生活和为了生产生活而展开。所谓有巢氏“教民巢居”,燧人氏钻燧取火“教民以烹饪”,伏羲氏“教民佃渔畜牧”,神农氏“教民艺五谷”、“作方书以疗民疾”,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初民追求知识不是为了捞取资本,不是为了个人利益和其他一味追求的目的,而是为了生活。所以,原初教育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有关民生并为民众所拥有和民众所享用的教育。而且,只要人类还在继续,这种教育就将继续。中国教育史教材在述及教育的起源时,对这种教育做出周全论证。但是,在随后的描述中,这种有关民生、民有、民享的教育逐渐退出研究者的视野,也消失在教材之中。 先民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技能不断积累,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与途径逐渐多样,并出现专门教育机构,制度化教育开始形成。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被看作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是,专门教育机构只是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且与社会生活的距离日益加大,此其一;其二,学校教育脱离原有轨道,成为部分人独享的部门;其三,学校教育成为统治阶级对民众实施统治的工具。所以,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既是教育发展的表现,又是教育异化的形态。作为私学开拓者和儒学创始人的孔子曾言及:“若稼与圃,吾不如老农”,并斥责学“稼”与“圃”的弟子樊迟为“小人”,透出儒学创始人对农人的认识、态度以及与农人的分野。孔子的言论深刻影响了儒家教育的走向,也影响到今日学者对中国教育史教材的编写。然而,若将研究视角仅聚焦于非民生之教育,显然难以反映中国古代教育历史发展的主要面貌。 未来社会发展方向是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首先是民生、民有、民享的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中,学校不可垄断教育,和谐教育并非制度化教育一枝独秀,“教育正在越出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它正逐渐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 二、普通民众:教育的大多数 社会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出现,社会分工又引起社会阶层的产生。《管子》一书已有“士农工商”四民阶层的划分。然而,已有教育史教材在讨论中国古代教育时,基本集中在“士”阶层。“士”对中国古代文明进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劳心者”,“士”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古代思想文化;但是,中国古代文明绝非限于思想及典章制度,还有大量的可视、可触摸的物质化的文明成果;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也并非仅由“士”所推动,还有大批从事实践活动的普通民众。否则,这些物质化的文明成果的诞生是令人疑惑的。士农工商从事行业、行为方式不同,但未必不操守相同之“道”。王守仁曾言:“古之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艺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 所以。农工商三民是不容忽视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教育构成中国古代教育主要的也是真实的场景。当农工商三个主要的社会阶层被排斥在教育视野之外时,其教育情况在教材中基本缺位,结果使得学习者难以知晓中国古代社会农工商三业是如何发展的?这三业的发展是否需要从业者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精神品质?如果需要又是如何获得和形成的? 同时,就“士”而言,也不限于儒家之“士”。除先秦“百家争鸣”出现各种学术流派之“士”外,后世中国“士”阶层主要由“儒”、“释”、“道”三家所构成。儒家之“士”是主流,但社会历史不是仅靠主流所构成;没有支流的撞击与融合,主流可能走向僵化、封闭进而趋于消亡。而儒家之士是否构成主流似乎仍有问题,否则鲁迅不会轻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科学史家李约瑟正是从道家道教史料中收集到大量中国科技史资料,撰成为其带来巨大声誉、也为世界和中国人认识中国科技历史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由于教育史教材将作为多数民众享用的教育排斥在内容之外,导致学习者难以知晓普通民众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作用?起何种作用而又何以能起作用?其一生中是否接受教育?如果接受,是何种教育又是如何接受的?由于缺乏相关介绍,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其积累的经验更是无从谈起。而作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教育在教材中缺位,会使学习者对教育历史做出片面判断。 三、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知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周礼·考工记》已对先秦时期的社会分工做出描述,指出“攻木之工”、“攻金之工”等三十个工种,其中涉及力学、声学、应用数学、天文学、合金与印染技术和标准化管理等等,并对具体操作规程做出描述。隋唐时期科技教育更为规范,《旧唐史志》“二十四·卷四”记载:隋大业五年,设“监之职,掌供百工伎巧之事,……庀其工徒,谨其缮作。”《新唐书·百官三》对技术教育做出如下描述:“钿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牟帻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伎,四季以令丞试之,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可见,中国古代不仅有先进的技术,而且形成规范、大规模的技术传承与考评制度。没有精湛的技术和高超的技艺,中国古代工艺精美的手工艺品和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的出现是难以理解的,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是难以令人置信的。 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在对中国传统科技进行系统研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成功地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并在3到l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科学救国者任鸿隽对李约瑟研究的出发点做出描述:“他是因为要了解中国科学方法去研究中国文明,其他东方学者则以为中国文明根本缺乏科学这~因素——不幸得很,我们本国的学者抱了这个见解的也有其人——所以不留心中国文明对于科学贡献的问题。”美国人罗伯特·K·G·坦普尔在李约瑟研究基础上指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自中国”。为什么这些却鲜为人知?罗伯特的答案是:因为“中国人自己也和西方人一样不了解这一事实”,“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中国人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些。”罗伯特对中国人“失忆”的鞭策是深刻的。作为中国教育史教材,有必要恢复学习者对中国古代科技教育的“记忆”。 如果说科技教育在中国教育史教材所占比重较少的话,商业教育则基本缺失。但是,手工业的繁荣必然导致商业的发展,“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分离。”中国商业史研究指出中国商业不仅出现较早,而且相当发达。商代有了商业阶层,先秦时期商业相当繁荣,并形成“世业”。尽管从管子时代就开始将农商对立——重农抑商——到汉武帝时形成制度,但作为社会生产与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商业不仅在中国社会历史中一直存在,而且相当发达。经商本身是一种教育,“经商是一种最艰苦而且实用的教育,比任何专科学校、大学院系的教育更难学习。”屏经商也需要相应的经营管理知识与技能,需要教育,“不有智识,将不足以言商。”这种语辞虽然出自近代商人之口,但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 四、多途并进: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 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与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多途径的教育发展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教育。多途径不是要求教育史教材将所有的生活活动中的教育都纳入教材之中,但是,作为与社会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教育活动则必需予以关注。 就农业教育而言,中国古代形成政府教化与民间传承两轨并行的方式。“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诸如农作物分类、选种、栽培、耕作、田间管理、园圃管理、施肥、渔猎和畜牧等等技术、原理与方法,以及各种生产工具的发明、使用和改进技术,农产品的加工技术等等。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传授内容与方式也不断变化,从刀耕火种到耜耕技术,并出现专门的农业教育机构。《周礼·大司徒》记载了十二项教民生产的职事:“一日稼穑,二日树艺,三日作伐,四日阜藩,五日饬材,六曰通财,七日化材,八日敛材,九日生材,十日学艺,十一日世事,十二日服事。”由此,农业教育呈现出官方教化和民间技术传承并行的两轨方式。“这些知识主要保存在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中,它也比较突出地反映在我国古代农学著作及有关文献里。”对农业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我们的前人经过怎样的努力,才取得他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 农业如此,手工业亦如此。中国古代不仅形成官办机构与民间手工业行会培养技术人才的双轨机制,而且规模不容忽视。《大唐六典》卷七对《新唐书·百官三》官办纺织机构教育活动注释时指出:“少府监匠19850人,将作监匠(指工徒)15000人,放出诸州,皆取材力强壮、技能工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宋代时期,已经形成比较严格、规范的教育评价机制,如《宋史》“卷一六五,志一百一十八”记载:“凡利器以法式授工徒,……因其能而分任之,量用给材,句会其数以考程课,而输于武库,委遣官诣所隶检察。”可见,此种教育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要求极高,但都不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同期,民间的工艺技术传承多在民问手工业作坊以学徒的方式来进行。 与农业、手工业的双轨教育不同,有关商业的经营管理知识基本发生在民间的相应活动之中。“中国素来以农立国,向以工商二业为下等阶级。其于商人训练之法,以收集学徒为唯一门径。故商业教育,遂不为士林所论列。不为“士林所论列”的学徒教育只发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有论者将盛行于唐代的行会中的学徒训练称为“我国商业教育之嚆矢。”近代以来,行会组织更加严密,学徒教育也更为规范。对学徒年龄、定额、修业年限、培养方式等等做出详细规定,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如“学习期内,凡一切商业上事,均由经理人随时教授,其有号规完全者,朝学洒扫,应对进退,及供号内杂役,夕学书计,及本业内伎艺。”近代中国学徒数量极为庞大,甚至到20世纪30年代,学徒教育仍然广泛存在,“学徒制度在今日我国之商界中,尤为一非常流行之商业教育制度,在夕则足以代表商业教育之全部。凡一商店,不论大小,无不有学徒,斯无不行徒弟制度也。”1㈣’学徒制对中国商业教育发展与商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近代中国出现大批诸如严信厚、徐润、李平书、荣德生等等,活跃于l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经济舞台上的学徒实业家。 近代以来,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企业内教育机构同样不容忽视。近代中国教育起步时即与企业有密切联系,在官办工厂、企业附设学堂的同时,一些民营企业也出现专门的教育设施,并演化多种形态,如学徒培养、练习生所、养成工训练所、企业内学校(包括职工学校和子弟学校、企业内专科学校)、企业内研究机构等等,甚至出现“工厂化学校”、“学校化工厂”的上海康元制罐厂。1929年《工厂法》颁行后,要求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设立相应的教育机构,使得企业内教育开始制度化;随后教育部会同实业部出台《劳工教育实施办法大纲》,对企业内教育做出详细规定,各地出台的补充规定使得这一制度具有相当的操作性,成为全国范围内展开的教育活动。企业内教育的价值不容忽视,正如日本学者细谷俊夫所言:“我们历来都是只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这一面来看企业内教育,往往会轻视与这种教育制度化不同类型的教育和训练。如果改变一下看法的话,这种在企业内展开的、以生产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有时会远远地比在大学里所进行的教育有力得多。” 五、未来中国教育史教材建构的策略 教育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所以,“教育之历史,非仅探索、列举真的事实,乃力求相互之关系及其与社会生活他项要素之相依处;且关于各个特殊的发达之非孤立的,乃关联于全社会生活,受时代趋势之影响,而为思想的大潮流中之一现象也。”中国教育史教材需要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教育发展历史的面貌以及教育与社会生活与生产间的关系。为此,我们提出未来中国教育史教材建构的构想: (一)贴近生活,走向真实。生活中蕴含着教育,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才显真实,只有贴近生活才能发现。这首先需要基于中国社会历史现实,将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式与途径纳入研究视野,尤其是与农工商有关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传授方式、人才培养途径纳入教材之中,全面真实反映发生在主要生活场域中的教育活动,深入揭示教育与生活、生产的关系,为理解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而为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教育理论打下基础。全面梳理中国教育发展演变历史以及中国教育与个人、社会关系之历史,真实展现中国教育发展历史场景,系统总结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建构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因为,在教育学科群中,只有中国教育史拥有这种条件与优势。 (二)走出主流,走向多元。其意指:一、针对教育思想,突破儒家范畴;二、针对教育机构,突破学校教育。将学校教育当作教育的全部,会忽视甚至“压制”学校以外的教育现象、形式和机构,不仅难以为学校教育改进提供思想资源、借鉴经验,而且会使学校教育承担其不应承担也承担不了的责任,进而背上沉重包袱,自身陷于发展困境。就主流而言,相对于统治者有被统治者,相对于儒家有反儒和非儒,相对于强势有弱势,相对于知识精英有草根阶层,相对于男性父权有女性观点,相对于正统有非正统,相对于政府有民间。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所谓主流,都有某一个边缘存在,时刻伴随并挑战“主流”。一个“士”人、一个农民、一个工人、一个商人分别在回答什么是中国教育时,可能都会有不同答案,并距离“主流”很远,如此一来,中国教育史变得极为复杂,但是比较接近真相。未来的中国教育史教材有必要走向开放,走向多元,从而走向真实。 (三)走出学校教育理论视野,走向生活教育现实。学校教育理论在教育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对于系统建构中国学校教育史理论体系起到积极作用。但是,教育不是起源于学校,而是相反;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而非全部。用后来建构的学校教育理论规范历史上丰富复杂的教育现象,显然非其能力所及。尤其是我国学校教育理论不是产生于本土,而是学习域外的结果。钟启权教授指出:“新中国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充分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所形成的教育学体系明显地带有‘凯洛夫’的印痕。……它不仅使人们习惯于用‘凯洛夫式’的模式构筑中国教育理论的大厦,而且也使人们习惯于用‘凯洛夫式’的目光审视几乎所有外来的思想和理论,并以此为准则改造那些试图接受的思想和理论。”凯洛夫教育学同样被应用于中国教育史理论体系的建构,以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所编写的中国教育史教材,将传授书本知识和道德陶冶的正规教育机构以外的教育现象基本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所以,未来的教育史教材需要走出学校教育理论的视野,走近生活教育的现实。 (四)走出单学科分析,走向多学科综合。教育是生活活动,生活活动从来都是综合的,生活中的问题也是综合的,没有生活问题是靠一个学科的知识即可得到有效解决。历史人物经历的复杂性和关注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历史事件的综合性需要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所以,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不仅是时展的要求,而且是研究对象的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教育学的范围里来解决教育问题,必须扩大我们的研究的范围。这样我们需要的知识就更多,所以不得不推进到同教育有联系的社会各个方面去,即把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的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把它同其它有关部分都联系起来,从教育学扩展到教育社会学。” “这需要研究者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教育史研究需要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分析方法与工具,对教育发展史做出较为周全的、具有解释力的研究成果,并以这种方式培养后备力量,使学生形成较为综合、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其步入社会、从事未来工作打下基础。 中国教育论文:浅谈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近况述评——对六年来《教育史研究》相关论文的量化分析 论文关键词:中国教育史 研究近况 相关论文 量化分析 论文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6年刊发的中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刊载论文作者的单位及地区分布概况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来发展的基本动向。 《教育史研究》从1989年发行创刊至今己出版6o余期,共发表中外教育史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1000多篇,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教育史学术研究刊物。其发表的文章既有教育理论的探讨,又有教育制度的分析;既有对某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剖析,又有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比较;既有类似章句考证的微观研究,又有通史性的宏观鉴赏,研究题材十分广泛。作为一份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并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它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在我国中国教育史领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该季刊中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论文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梳理出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把握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1999—2004年刊登在《教育史研究》的论文中,选出所有中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年,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的刊载数量 自1999至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发刊24期,517篇。其中关于中国教育史方面的文章达385篇,平均每期16篇。 由上表可知,6年来,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论文在总论文数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其比例数在63.7%到84.6%间波动,反映出在教育史研究中,中国教育史始终是我国学者的主要领域。在2004年的前5年中,大致成比例数逐年下降的局面,反映出在这5年中,中国教育史至少在研究成果的发表上出现相对的轻微的滑坡。2004年有较大的回升,升幅达8个百分点,但仍没有达到最初两年中的80%以上的水平。 (二)论文选题的内容分布 《教育史研究》六年中发表的385篇中国教育史论文选题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书序、著作评述、读后感以及对教育史学科著作的分析评论等多个领域。 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 5年内,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家的论文共计122篇。古代部分主要涉及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张载、陈亮、朱熹、张容、经元善、徐光启、张之洞、颜之推等;近现代部分主要涉及陶行知、雷沛鸿、晏阳初、陈鹤琴、严复、黄炎培、鲁迅、蔡元培、张伯等、陈嘉庚、孙中山、叶圣陶、、陈独秀、郁达夫、、、杨贤江、邓小平等。其中古代部分涉及最多的是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包括探讨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发式”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孔子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影响等等。近、现代史方面研究较多的教育家是杨贤江,包括对他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以及“青年闲暇指导思想”等等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侧重于对人物思想的比较,如《雷沛鸿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之比较》《鲁迅与蔡元培》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 教育政策与制度的研究向来是教育史学科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一态势也直接反映在《教育史研究》中。1999——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刊登相关的研究论文136篇之多。涉及的领域包括:启蒙教育、官学教育、社学、家学、私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美育、德育教育、女子教育、教师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公民教育、平民教育、开明士绅教育、教会教育、素质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介绍教育家亲自参与教育改革、教育实践活动的文章。教育政策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力度与广度。2篇以上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如下: 论文篇数达2篇以上的教育类别。 3、地区教育综评 《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史部分的研究中,对地区教育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对其它类别诸如女子教育、启蒙教育、教会教育以及私学教育等的重视程度。由于地区教育研究中包含了个别著名教育思想家在此做出的卓越贡献、某一地区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地区教育史学史研究等等。所以,对地区教育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点,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面多棱镜,可以透过它折射出社会不同层面的教育现状,教育发展历程和弊端。 地区教育研究分布情况: 4、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 继1999年《教育史研究》中“教育史学理论”板块出现后,2000年又增添了新栏目,即“教育史学史研究”。到了2004年,又将这两个栏目合并为“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为该学科的反思和建设开辟了空间。 5、著作评介、读后感 《教育史研究》中不仅发表诸多对《师说》、《三字经》、《学记》、《中国教育哲学史》、《道家道教教育研究》等教学名著的评论,而且也刊载了不少对文学名著所隐含的教育思想的评论。如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的教学思想《无上内秘真藏经》的学习思想、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看先秦黄老道家教育思想等等。《教育史研究》中除了对教育著作的评介以外,还包含了读后感的文章。如: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的好材料—《外语教育往事谈》读后感、《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读后感等等。 6、书序 书序方面有《中国书院史资料》序、《元代书院研究》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研究》丛书序等等。 书序的发表情况如下: 7、教育史学术年会会议综述、会议发言、摘要及教育大事记 两年一度召开的全国教育学学术年会教育史分会,是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史学科在整个教育学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科学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它也是《教育史研究》中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摘要、会议发言和会议综述、教育大事记的刊载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考证资料,同时有助于读者获取第一手的教育研究成果报告。6年来,《教育史研究》共发表了各大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综述共10篇,会议发言和纪要5篇,教育大事记1篇。 (三)论文选题的时间段分布 就研究时间而言,在古代、近代、近现代、现代四个时间段中以古代、现代的教育史为研究重点。 其中现代史部分最多,共168篇。而且近现代史部分主要侧重于研究清朝末年、新民民主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教育家、教育思想与教育运动等。 论文选题时间的分布情况: (四)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 作者研究机构分布较广,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如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师大、山东师大、首都师大、重庆师大、河北师大、云南师大、福建师大、湖南师大、浙江师大、山西师大、广西师大等;也有来自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等。此外,各类研究教育机构,如中央教科所、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高教研究室等也发表了相关论文。 鉴于《教育史研究》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分布过于分散,这里仅列出1999年至2004年的部分发刊率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名单,并对它们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的情况: 三、结语 从上述《教育史研究》文献分析可以发现,教育史研究范围主题分布较为宽广,其中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思想的研究最为集中,这部分研究的论文数占到了中国教育史全部论文数的33%,教育制度与实践仅次之,占32%,其中,留学教育、教师教育的选题较多,而学科教育题材一枝独秀,是这类研究中数量最多的。从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时限上看,近代略多于古代,对现代史的研究最为丰富,几乎相当于古代、近代和近现代的总和。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的逐步增多反映了中国教育史学科自我反省意识的不断加强。从论文作者的地域分布,撇除《教育史研究》杂志社的地域因素,重点师范院校的在该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明显多于地方院校。中国教育史虽然是一门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学科,但在日益注重实践和应用研究的今天,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仅对6年来《中国教育史》杂志的发表的论文做一统计分析,以期为这门学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现状判断。 中国教育论文:试论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 在中国的发展中,什么问题最刻不容缓?不是奥运会,不是磁悬浮,而是教育。教育决定的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素质,教育出了问题,影响的是国家的根本和元气。 而中国教育产业化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带来的是教育的虚假繁荣和教育上的严重的两极分化。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的快速上涨,中等、初等教育的收费也在快速跟进,教育支出在许多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总支出中占到了一半以上。 教育产业化改革之初承诺的奖学金、助学金在高额学费面前只是杯水车薪,而助学贷款在还贷违约严重的情况下已被大多数银行叫停。相当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民子女和城市下岗失业家庭的子女事实上被剥夺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一方面我们看到辍学率在许多农村地区出现回升,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仿佛大学生严重过剩了。辍学率的上升和高昂的学费以及大学生大量失业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联合国官员早在2003年曾对中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严厉批评,指出中国不仅是世界上公共教育经费最低的国家之一,而且在教育问题上还歧视贫困人口,向他们收取他们无力承担的高额学费。中国人均教育开支之少,在全世界居倒数几位,甚至还穷国乌干达都比不上。 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国家和政府一定要有长远眼光和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在教育问题上的不作为是一种严重的失职,因为贻误的时机是追不回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希望回归以前的国家全包的高等教育体制似乎是不现实的,所以当前的关键是想办法让大多数人能够上得起学,不仅能享受义务教育,而且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那种以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事实上剥夺广大工人农民子女受高等教育权利的说法是一种权贵主义的看法,坚决反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全部面向只占人口一小部分的中高收入家庭。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支持力度的加大,我们有望看到免费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上方面还没有明显的进展,我认为通过成立政策性的“中国教育银行”来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 唐僧长赘肉 中国的外汇储备近年以火箭式的速度向上蹿升。2004年一年内净涨2067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之前国家全部的外汇储备。今年截止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711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010亿美元,到年底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钱多了也咬手,中国外汇储备过高也带来了明显的压力和风险。压力主要体现在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外汇占款带来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以及对外汇储备管理收益水平低造成了巨大的机会成本等,而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很显然,如果我们所持有的某种储备货币大幅贬值,肯定会降低该种储备资产的购买力,我国必然遭受损失。这需要外汇储备管理部门对外汇储备的的结构进行及时调整,根据对各种储备货币走势的科学预测进行预防性操作,买进汇率看涨的货币,而抛出可能大幅度贬值的货币。 2.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风险: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汇储备贬值,人民币升值多少,外汇储备就相应地贬值多少。一国货币升值,其他国家货币跟进性升值在当前的世界环境中几乎没有可能,况且世界上几乎没有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的国家,所以人民币升值将是针对所有外国货币的普遍性升值,只不过对不同的外币的升值幅度有微小的差异而已。人民币升值的时候,我国持有的外汇储备越多,损失的购买力就多大。 3. 战争中外汇储备被冻结的风险。从外汇储备的形式看,我国多数是以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其他有价证券形式持有。这些资产在某种程度上是虚拟的资产,其价值维系于正常的国际信用和政治关系。而一旦两个国家政治关系紧张,处于战争状态,那么相互冻结双方在本国的资产是再常见不过的行动了。一旦外汇储备来不及转化为外币现钞或本币就被敌对国家冻结,持有的外国债券、股票等凭证可能就是废纸一堆,那中国多年来辛辛苦苦积累的外汇储备可能就血本无归了。 所以面对快速增长的高额外汇储备,消耗也是国家回避风险、减轻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外汇储备近两年来几乎成了唐僧肉,特别是一些国有银行迫切希望得到外汇注资以求长生不老。其实如果唐僧长赘肉成了累赘,也不是不可以割下一些补贴某些重要的机构。外汇储备主要来源于我国对外经济活动中的盈余积累,是一国货币当局可以用于支付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的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其所有权和支配权属于国家,国家有权力把认为过多的外汇储备投入到国家建设的其他方面。 用外汇储备给其他机构注资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不要把“唐僧”本身弄死弄残了。外汇储备本身担负着重要的职责,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稳定汇率等,动用的外汇储备应该是认为富余的部分,不会影响外汇储备本身职能的正常履行。第二,注资的对象和规模一定要有所选择,最好用于对全国人民利益相关的重要领域,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是用于竞争性的领域和短期性项目,并且其决策最好由全国人大审议和批准,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在这方面,我认为用外汇储备设立政策性的“中国教育银行”是最符合这样的要求,一方面是由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决定的,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外汇储备过多带来的压力和风险,在法律和产权方面也不存在障碍,而在民意方面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反对,这方面可以进行民意调查求证。 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的方案设计 本文所建议的“中国教育银行”将突出以下特色: 首先是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作为政策性银行,教育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投入的外汇资金和后续的财政资金,服务于国家的“以人为本”的战略目标,体现国家的教育强国战略,不以盈利为目的,而通过以贷款的方式帮助最可能多的大学生完成高等教育为目的,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其次,突出对贷款大学生的信用管理,力争同时塑造成为“中国信用银行”。 通过外汇储备注资设立的教育银行也是有资金成本的,要讲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力争避免重蹈商业助学贷款这些年出现的违约严重的覆辙,使得教育银行的资金可以良性发展,在发展中滚动壮大,支撑越来越多的人享受高等教育。为此,要加强对接受助学贷款的信用管理,把违约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教育银行在贷款的同时,可以为每个申请贷款的学生设立信用档案,以身份证号码为用户名和密码,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查询该学生的助学贷款偿还情况,同时国家以法规的形式要求企业在教育银行设立以后录用大学生的时候,查询该学生的还贷情况,如果有欠款,在用工合同中应添加代扣助学贷款的条款,同时向教育银行上报所录用的所有学生的身份证号码。教育银行可以委托税务机关定期检查,发现有不上报本单位员工身份证号码的行为和不签订偿还助学贷款条款并按期代扣代交的单位,则对该单位进行处罚,并负连带还款责任。凡是有工商登记的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和工商户等都纳入该信用管理体系。这样只要该学生在国内工作,有收入,就要还款,除非他自愿失业10到20年,而这种情况不太可能。 第三,同时开展政策性业务和一般商业贷款业务,后者为前者服务。 教育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为了提高收益水平,也可以把适当比例的资金,比如40%,用于正常的商业贷款,以提高收益水平,但是其运作应以安全性为主要考虑,主要贷放给信用好的优质客户,以保证能按时收回本金,同时带来一定的收益,以保证教育基金的流入流出平衡,或者流入大于流出。但是要以助学信贷为主要业务,商业业务只是补充,在保证助学贷款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商业贷款业务。 第四,一次性注资500亿美元外汇储备,形成相当规模的存量资本。 对于设立“中国教育银行”需要动用的外汇储备的规模,我认为可以一次性投入500亿美元,以形成相当的存量水平。这些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最多的年份也不过数十亿元人民币,附加有各种苛刻的条件,想贷的人贷不到,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在国家教育银行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其覆盖范围也可以扩大到中等教育贷款和职业教育贷款,并可以适当地支持贫困地区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今年全年净增的外汇储备金额仍有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所以拿出500亿美元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这500亿美元相当于4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资金,即使只动用一半来进行助学信贷,其资金量是非常充裕的,可以对所有高校中的需要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实现全覆盖。 第五,保持稳定的流量,一方面靠自身的业务收益,另一方面要有财政稳定长期的支持。 教育银行的资金相当于是一种教育基金,作为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基金,理想的情况是该基金可以永远存在,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但作为政策性的银行,尽管有商业性业务作为补充,但是由于助学贷款利率低,管理复杂,坏账率仍会相对较高,其整体收益水平会比较低,在某些时期有可能出现资金总量下降的趋势。随着对助学贷款需求的增加,要求国家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财政给予支持,保持适当流量的财政资金长期稳定地注入,保持教育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发挥长期的基础性作用。 第六,突出助学贷款的长期性和利率的优惠性,弱化贷款的附加条件。 我觉得一方面要延长贷款还贷的时间期限,比如大学生和研究生每个人可以贷款3~10万元,分10年,最迟不超过20年还清。贷款的利率要低,利息收入原则上能弥补管理费用和抵消正常的坏账即可。贷款要弱化各种限制条件,比如要求有他人担保等条件。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发展教育中都遵循美国总统杰费逊的著名教育理念:衡量教育是否造福于社会,主要不是看它造就了多少杰出人物,而是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必要的教育。教育的基本作用,应该是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得到一个平等的机会。而中国教育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使得部分社会成员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在未成年前就被摒弃于竞争圈外,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既然是教育产业化、市场化造成了这种不平衡,那么通过设立的教育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市场化的方法来矫正这种不平衡。 最后,要重视对“中国教育银行”自身的管理和监督。 国家教育银行的管理层作为者,可能会犯和所有国有企业管理层相同的错误,即道德风险、内部人控制、贪污腐败,这就需要加强监督。无论是教育银行自身成立投资管理团队,还是把一部分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代为投资管理,政府或者人大都应该委托会计、审计和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对教育银行本身和委托投资机构进行财务、法律方面的监督审核,一旦查出违法违规操作,对其重罚,用追缴的违规资金或者罚金部分对发现问题的监督机构实行重奖。比如揭发出一个贪污犯,可以把追缴回来的非法所得的一半奖励举报人,这样虽然也会造成一定的财富流失,但终究能追回一部分,比全部落入贪污犯手中要好得多,相信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让贪污者惶惶不可终日。 中国教育论文: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方向 中国教育制度(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必然发生变迁。变迁的方向是: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即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教育与培训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理由如下: 第一,国家的主导作用具有必要性。在中国,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三位主体,具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追求和目标函数。由这三位主体构成的“国家”,内部交易成本较低、工作效率较高,功能强大,控制和主导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是在国家的完全控制、指导、调节下发生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作为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工程的一部分,只有在国家的主导下,才可能顺利实现。违背或不顺应国家意志的制度创新活动,现期内,至多是短期内,可能会有“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收益,但用不了多久,创新的边际成本就会高于边际收益,因而不可能持久。 第二,经济和社会制度创新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本生产制度,是社会系统中具有开放性的子系统,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发生变迁。变迁过程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但变迁方向主要决定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国家的主导下,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发生市场化方向的变迁。竞争机制和价格制度,不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得到全面应用,而且广泛作用于教育与培训、科学研究、技术创造、医疗保健、文化繁荣、社会保障、非营利部门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创新过程已经开始,竞争机制和价格制度正在教育与培训领域逐步实施。 第三,国家与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关系具有历史性。在西方国家,现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主要起源于宗教和非宗教民间组织和个人发起的教育活动。目前,在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地,非公立教育十分发达,著名高等学府的举办者多数是民间法人而非政府。非公立教育制度的变迁会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民间举办者的决策。与西方国家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不同,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发展。自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清政府创办第一所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尽管出现了由教会等民间组织和个人举办的私立教育机构,但从未获得充分的发展机会。处于支配地位的始终是国立教育。 第四,国家与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关系具有现实性。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教育基本上处于国有国营状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非公立教育有所发展,但公立教育仍然是全国教育制度的绝对主体。国有教育与培训制度的创新,自然必须由所有者主导和参与。事实上,迄今为止所进行的全部教育制度创新活动,无一不是在国家主导下发生的。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中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的变迁,只有通过国家主导下的制度创新活动才能够实现。制度变迁的方向,与经济和社会变迁的方向具有一致性。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发生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变迁,意味着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改造现存教育与培训制度,以达到优化国有人力资本生产资源(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人力资本产出的目的。 中国教育论文:关于带领中青年教师共同研究中国教育史 [论文摘要]我退休十年来,参与承担三项国家规划重点研究项目,与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并出版四本著作。研究历代教育业绩,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价值,也具有现实价值。 [论文关键词]退休;参与;研究项目;心得 退休是人生历程的又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退休似乎有两种形式或含义:一是彻底地退,一退到底,退了后,原职场范围内的事一概不过问,这叫“裸退”;一是从职场上退下来,仍利用自己未竭的资源条件和余热,再放异彩,这叫“半裸退”。如同青年时期人各有志一样,退体之后也是人各有志。有的人可以随性自在地安排每天的活动,或琴棋书画,或垂钓旅游,充分享受自己的人生和家庭温馨;有的人可根据身体情况和兴趣爱好,干点力所能及、有益于社会和身心健康的事儿,因人而异,不必强求。 我退休十年来,除继续给本科生和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中国教育史和程朱理学的教育思想,给校内外的研究生评审博士、硕士论文,参与研究生毕业答辩等工作外,还有幸承担和主持三项国家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即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中的《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工程《中原文化大典》中的《中原教育典》和国家“十五”出版规划重点工程《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南宋教育史》;完成并出版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苗春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官学选士》(苗春德、赵国祥、高培华主编,牛梦琪分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私学书院》(苗春德、赵国祥、高培华主编,赵国权分卷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南宋教育史》(苗春德、赵国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等四本专著。 上述著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如下: 关于《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二十世纪上半叶风靡中华大地的“乡村教育”思潮和实验运动,由于时代和政治等诸多原因,解放后一直被视为禁区,其事迹和资料被尘封多年。本书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指导下,从宏观方面对这一运动产生的原因、发展轨迹、经验教训、历史地位以及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对著名乡村教育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个案研究,论述了乡村教育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和个性特色。全书在吸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发了作者的新见解、新观点,是目前研究这一领域中的一部较全面、系统的专著。 关于《中原文化大典·教育典》:本书是对上自远古下迄清末中原大地丰厚和珍贵的教育遗产和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和全面整合,向世人展示中原教育的规模和业绩。由于本书规模较大,我们将其分为《官学·选士》、《私学·书院》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册来阐述。这是因为这种大专题所涵盖的内容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例如由官府设立的官学,通常通过“学而优则仕”与国家的选士制度紧密相连;私学与书院性质相近,与选士制度有所疏离,相对独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社会是人类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转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这种以横分竖写、纵横结合的大专题形式来叙述教育发展过程与演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毛礼锐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史简编》就采用过。这种专题形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以大专题为标题,按时间顺序讲一件事情的发展变化,并论述其变化的原因和得失所在,更便于读者阅读,更容易发现其演变规律。当然,这种体裁也有缺点,即在同一历史时期内发生的各种教育事实,不在一起讲;而分别讲各个教育事实时,又都要联系同一历史时代和背景,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时间背景上作重复的叙述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我们的学养和水平有限,这次只出版了前两册。 关于《南宋教育史》:本书是试图对南宋时代的教育作一全方位的考察和梳理。《南宋教育史》共分七章,其基本思路是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人手,把南宋教育置于中国十二世纪经济、政治、文化南移的背景中加以考察,将南宋教育定位于中国古代文化下移或转折中来认识,从而彰显出它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具体来说,它对教育制度的研究着力较多,对教育思想的研究也予以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对理学思想的形成并最终占居主流地位和爱国思想的凸显及其产生的原因,也予以适当的探讨。这些,在本书中都得到了较充分、新颖的阐释。研究和展现我国历代教育业绩,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而且对推动当前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我国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几年来,通过与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共同研究和编书的经历,我有如下心得感受: 首先,这是时代使然。中国历来有“盛世编史修典”的优良传统。无论是《中国近代教育专题史论丛》,还是《中原文化大典》、《南宋史研究丛书》,都有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策划、实施过程。以《中原文化大典》而论,“它创意于‘八五’,策划、论证于‘九五’,设计、实施于‘十五’,完成于‘十一五’。”前后历时差不多二十年。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春风驱散了著书、出书的阴霾,打开了学人的文化襟怀和眼界提升了学人、出版人和有识见的领导人的时代责任意识和文化使命意识,为编史修典提供了学术平台组织条件和物质条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就不可能有这些丛书、套书的创意因而也就不可能有这些累累问世的成果。这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离不开一个研究团队。一部丛书或套书,少则几本,多则十几本、几十本。这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再加上时间限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而需要组成一个临时的专业团队,多学科协同作战,联合攻关。具体到教育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中原教育典》这样贯通古今、大型地域性教育史专著,仅主编和分卷主编就有六人之多,参与资料搜集和撰稿者有四十多人次。把这样一个既有本校人员,又有外单位人员,且本校人员中既有教科院、教务处、成人教育学院、图书馆等单位的教师、干部以及前后几届教育史、教育学、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组成一个庞大的临时研究团队,应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不是个专业研究团队,参与者不能脱产,即教师不能停教,干部不能停工,学生不能停学,人人必须在业余和节假日进行研究。所有参与者的认识需要统一和到位,上级的精神需要贯彻和领会,大量的资料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古籍和方志中去挖掘、筛选和核实,上百万字的初稿需要去梳理、编织和修剪,共性的问题需要探讨和界定,主业与副业的扯皮甚至矛盾需要去协调和化解,等等。这一切,无疑增加了研究和推进的难度。尽管在编书过程中大家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但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也着实令人欣慰。 第三,加深了师生情谊。近年来,对于学校师生关系的诟病屡见报端,这是市场经济在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折射。我们认为,只要教师对学生以诚相待,以身作则,重塑师生亲密关系不是不可能的。我们在编书过程中,有意在这方面作些尝试和引导。参与上述著作的四十余位师生,大部分教师是我的学生,平时因所在单位和工作性质而接触较少;而二十几位研究生的加入,一方面他们是新生力量,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科研新兵,缺乏实战历练和基本功。这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接触频繁,交流较多,一起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商谈认识,一起谈论工作和理想,甚至业务上手把手传、帮,生活上互相关爱,因而师生间充溢着尊师重教、敬师爱生的浓浓情谊。由于频繁的接触、交流和沟通,所以,老中青教师间及其与学生间的情谊,比平时有明显改观和荡漾。 第四,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业务和研究水平。几年来,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和编撰,基本上把有关的古籍翻检了一遍,摘录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按中原官学教育、私学教育、书院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考试和选拔制度、教育人物和文教政策等加以归类和梳理。通过这个完整过程,不仅使中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有了接触原著的机遇和挑战,学会了查找资料的方法和途径,受到了一次正规和严格的科研历练和实战,为他们今后独立进行研究增强了自信心、期待感和成就感。这是其一。其二,通过这次实战和研究成果,不仅为中青年教师晋职提级创造了条件,也为不少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生创造了机会。 第五,有利于提升学校在全国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参与上述国家重点规划研究工程和项目,不仅为学校争得重大科研支撑,彰显了学校的学术资源和实力,而且随着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发行,一定会进一步提升和促进学校在全国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教育论文:张元济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探析 论文关键词:张元济;教育救国论;教科书 论文摘要:张元济(1867—1959)是中国近代活跃在我国出版界、教育界的著名教育活动家,是近代教育救国论的宣传者、近代新教育的推动者、新人才的呵护者、培育者。在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张元济先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地位,将有助于出版界正确认识出版对教育的扶助性作用。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壬辰(1892年)考取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改任刑部主事。张元济于18%年参加,变法失败后被革职“永不叙用”。不久,南下上海至南洋公学译书院。1902年,商务印书馆,历任商务编译所所长、总经理、监理、董事、董事长等职。“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是张元济选定出书出刊办报办学这样的道路的内心写照,在这条理想之路上,张元济无怨无悔,无取无求,直到终老达六十毕生尽瘁文化教育出版事业。 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中说: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张元济笔者注)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他不但是个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他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百袖本二十四史每史有他写的跋,以及所辑《涉园丛刊》各辑的跋,可以概见他于史学、文学都有很高深的修养。笔者认为张元济先生不仅是新式出版事业中开辟草莱的人,而且在新式教育事业中也是一位披荆斩棘者。他在近代新教育战胜旧式教育的过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事业中,张元济当仁不让是位伟大的教育活动家。他没有骄人的学术巨著传世,但有许多润物细无声的教材滋养着一代代新人;他没有显赫权柄,但他执掌着“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商务印书馆;他没有一本本教育专著传世,但却留下三四百万字的文稿,让我们从中窥探他的教育主张。更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把自己的思想深植于心田。事业就是标志,在他出版事业的进程中我们可探索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成功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人格魅力。全面客观地评价张元济先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对于当前我国出版事业为教育服务及教育自身的发展,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元济是近代教育救国论的宣传者 清末,中华大地面临被瓜分豆剖的命运,张元济和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积极提倡教育救国。 18%年,张元济在与其友汪康年的讨论中论述了维新图存的途径有两个,“此时急务以鼓动人心为第一义,贵报已膺此任。其次即为培植人材”,他认为政治维新并不是挽救中国的根本,救亡图存必须从开通风气和培植人才这两方面着手。也就是说张元济将挽救中国的希望寄于教育来培植人才,寄于出版、教育来开通风气。只有在风气大开、人才蔚起的前提下,变法事业才能顺利无阻地推进,国家才有希望。张元济强调教育应充分发挥其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社会功能;换言之,在当时的中国,教育必须为解决“救亡图存”这个时代所提出的最迫切的课题服务。从中国近代思想史、教育史上来看,虽不能说张元济是“教育救国论”的首创者,却完全有理由认为是张元济终身是一位坚定不渝的“教育救国论”的提倡者、宣传者、实践者。在南洋公学译书院时他之所以积极出版严复译西方著作,是因为严复第一次赋予这种在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以哲学的内涵及方法论上的依据。严复译作中无不闪现着其本人经过哲学和方法论思辨后的“教育救国论”思想,故张元济一直倾力出版严复译作,积极宣传“教育救国论”。如果把翻译、出版一部学术经典之作比喻为建造一座大厦,那么张元济无疑也是一位颇具匠心的“建筑师”。 张元济是近代新教育的推动者 1.出版《最新教科书》为新教育的发展提供蓝本 1901年,清王朝实行所谓的新政,颁布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普通教育逐渐兴起,中小学校出现并迅速增多。张元济认为清末新式学堂的出现,只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初见端倪,并不意味着一种真正意义的近代新教育已经出现。因为在那些所谓的新式学堂,绝大多数所使用的教材无非两种,一是教会所编,目的在于推行宗教,讲授不合我国国情的事。一是当时书坊所卖,不合教育原理,大都胎脱于旧时学塾读物,以儒家经典一统天下,难以适应新式教育的发展,这类教材内容空疏无用,而且形式与结构也极不科学,严重脱离学生实际。张元济认识到新式教育呼唤新式教材,否则新教育将无法落到实处,不过是一句动人的口号而已。因此,编写一套适应当时中国社会情势需要的、具有真正“近代意义”的新教材,成了当时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可贵的是当纯教育中人还在坐而论道时,张元济就已立即付之实施,邀友蔡元培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采取个人承包的办法编辑新式教科书。编译所编辑教科书采用合议制,依据发展普通教育,编辑初小和高小的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等教科书,每学期一册,并根据课本另外编写教授法。全套教科书定名为《最新教科书》。这套教材已经涉及到许多新学科,这些新学科在中国还是第一次成为新教育的课程,如历史、地理、国文、算术等,初步涉及到了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基本框架,从革新课程内容的角度推进了新式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新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蓝本。 1903年发行的《最新教科书》,以合理可行的编写原则为指导,注意到儿童的心理特征,注重直观形象,按学制年限编排,循序渐进,用以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这套教科书照顾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并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中的封建陈腐及不合时代的东西,注重儿童生活实际、民生日用,讲求新文化,宣扬新的伦理观念。《最新教科书》所体现出的这些编辑方针说明张元济已力图摆脱旧式教育忽视、抹煞对人的理性发展功能的影响,而是把教育视为一种发展人的理性的事业来对待。“只要用历史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就应该肯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在推动新式教育战胜旧式教育的斗争中,张元济为中国近代独立的、科学的、符合教育学原理的教科书的编写指明了方面。从而确立了新教育理念在教科书领域的地位。 2.不断推动教材革新推动新教育的发展 20世纪初叶的中国风云突变,政权更迭频繁,时代变化迅速,常常是教科书本身尚未成型固定,而时代却变幻了。这就逼使张元济必须不断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抓住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以适应新式教育发展的需要,推动新教育战胜旧教育,使出版顺应时代、顺应教育的潮流,并适时引领潮流。正如庄俞所说:“学制修改一次,教材跟着变更一次,往往一部还未出全,又要赶编第二部,我馆对于此点向来是很注意很敏捷的。”商务在推出了第一批近代教材后,根据时代之需陆续推进,即有清末的“最新教科书”、辛亥时期的“共和教科书”、学制改革时期的“新学制教科书”,国民革命时期的“新时代教科书”,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教科书”。 当然,张元济在教科书出版中也有应变不及时的时候。如在辛亥革命前后,由于对政治形势的预料不及,没有能够及时预备适合共和民国宗旨的教科书,结果在民初的教科书出版竞争中极为被动,同时也造就了商务印书馆的强劲对手—中华书局的崛起。但张元济领导商务印书馆很快调整出版方针,力求紧跟时代潮流,并在以后的教科书出版中长期处于执手牛耳地位。 面对风云变幻的政局,当纯教育中人还在不断探讨、争论之时,商务已根据学制的变革和国家教育新的方针,适时地调整教材的编写方向。出版了顺应、体现教育潮流的教科书。从而推动新式教育不断发展。在旧教育与新教育对垒的关键时刻,能否编辑出版适时适用的教材,不仅成了社会急需,也成了“方兴未艾的近代教育事业能否取胜于旧教育的关键之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元济主持编纂的一套套教科书对于近代教育战胜旧教育,对于新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扶助作用。不断推陈出新的教科书使近代教科书日臻完备,而教科书完备之时,也就是近代教育形成之日。 另外,张元济先生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尤其是对学术活动的资助、对学术成果的及时汇编出版等,加快了前沿知识的传播,对中国近代教育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张元济是新人才的呵护者、培育者 张元济重视人才,广招人才、重用人才,商务印书馆成为一个著名的“育才馆”。张元济是一位慧眼识人才的伯乐。由于张元济海纳百川的胸襟,识才、爱才之心使分属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专家,将多元化的思潮涌人商务,并由商务波及全国,促进中国各领域的学术发展,促进中国教育的大发展,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大发展。此时的商务与蔡元培主持下的北京大学相近,“兼容并包”。商务编译所因此而“成了各方面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在这个“育才馆”中张元济积极呵护、培育人才,如茅盾由一名北京大学预科毕业生成长为新文学的领头羊;杨贤江由一名商务印书馆函授学校英文科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先驱者;胡愈之由一名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练习生成长为新中国《光明日报》总编辑、出版总署署长。他们的成长、成才历程离不开张元济先生的倾力提携、大胆提拔。 当今出版界面临的机会与责任与当初张元济先生面临的情况相似。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纲要》的出台意味着过去国家推行“一纲一本”、人教版惟我独尊的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开始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以形成“一纲多本”、学校自主选择的格局。这种格局与张元济先生所面临的新式学堂兴起,给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有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的情形是相似的。当前出版界应认清形势、明确自身职责、抓住机遇认真编写出最能代表新课标的教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作贡献。故出版界不能仅仅将编写出版新标准教材作为一个商机来对待,而是把其放在提高民族素质、振兴民族教育、落实新课标的高度来从事教科书的编写出版。正如当年张元济主持编写《最新教科书》的初衷一样,情系教育,而非情系金钱。充分认识到当前正是教育改革深人进行之时,新的教育理念与应试教育的理念正处于胶持阶段,此时编辑出版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教材尤为重要。 当今出版社首要任务是像张元济先生学习广纳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编写队伍。这支队伍至少应包括三类人:一是,“大师”。出版社应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吸引、鼓励像蔡元培、张元济一样的“大师”们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二是,有教育实践、懂得教育原理的教师。教科书的编辑队伍中不能没有一线的教师。因为他们最了解儿童与教学,最有发言权。倘若对于什么是“教科书”,什么是“新型的教科书”都不甚了解,即便“资格”再老、“知名度”再高,也是不合格的。三是有持教育出版观的出版家。持教育出版观的编者们是一批急教育之所急,把出版和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出版人。他们以爱国为出发点,以教育与出版为职志,通过办教育,搞出版,不断摸索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科书的内在规律,从而引发一场悄无声息的教育革新,把教育与出版融成一体,以出版和教育为两个轮子,开出一条“科教兴国”之路,推动着时代的前进。 中国教育论文: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摘要】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及其政策含义。首先说明了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转型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教育收益率 明瑟收入函数 劳动力市场 收入 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及其政策含义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文献回顾,揭示教育与收入、收入分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自从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对中国的研究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亦是如此,并有多个视角,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占据了一个重要位置。本文以下的内容首先说明了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然后依次概述了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基本特征、从制度和技术角度对教育收益率估计值的解释、计量方法的改进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与转型期有关的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特点以及教育收益率的变化特征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述。 一、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教育收益率研究的是教育作为一项个人(以及家庭)和社会(政府公共支出)投资的收益率的大小,可以分为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前者。自从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人力资本理论以来,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就非常重要。由于人力资本理论确立了把教育看作一项投资的基本理论模型,因而成为估算教育收益率的理论基础。一般认为,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有如下意义: 首先,教育收益率是评价教育生产力的一个有用的指数,它试图回答的是:社会和个体是否应该在教育上投入资源?也就是说,教育收益率既可以作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到教育中资源的判断标准,提供资源配置效率的信息,又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投资于教育。如通过比较教育的收益率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就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教育上投资的多寡;再如根据大部分研究发现的教育收益率较高的值,这样可以激励个人和政府把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教育。 其次,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教育水平收益率的研究,可以判断教育内部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包括男性和女性、农村和城镇、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上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问题。 第三,在教育上的支出作为一项投资,要求取得相应的收益,而收益的高低能够反映出教育投资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劳动力配置效率的高低。因此,了解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有助于分析检讨收入政策、教育政策与就业政策的得失。 第四,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还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Psacharopoulos等,2002)。这一领域的研究可用于指导教育体制和财政改革的宏观政策制定,这方面的例子如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此外,具有创新的应用领域是用来评估一些特殊的项目。这方面的例子如印度尼西亚的“学校建设”项目、印度的“黑板”项目、以及埃塞俄比亚的“主要部门投资”项目。同时,根据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政府在公共政策设计上即要激励个体提高人力资本上的投资,又要注意保证和资助低收入家庭的投资。 最后,研究教育收益率对于象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又有着特殊的意义。众多的研究者将教育收益率作为判断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经济转型程度的一个指标。如Appleton等(2002)通过对不同群体的教育收益率的比较以判断中国城镇地区是否已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赖德胜(2001)认为用教育收益率可以判断劳动力市场体制分割状况;Zhao Zhou(2001)则认为教育收益率的研究提供了考察转型期间资源配置以及认识社会制度改革程度的一个工具。 对教育个人收益率的研究依赖微观数据。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教育收益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明瑟收入函数(Mincerian earnings equation,称为明瑟收益率)和基于精确法(Elaborate Method)的内部收益率。此外,根据农村家庭的特点,研究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学者又发展了一种方法:生产函数法(Jamison Gaag, 1987)。由于精确法的应用依赖于教育成本与收益的准确数据,而现实中这些数据又难以获得或难以估算,此外,生产函数法是应用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村地区的特殊方法,因而,应用精确法和生产函数法研究中国教育收益率的文献还很有限,绝大部分研究应用了明瑟收入函数。本文以下的内容也以这种方法的介绍和文献研究为主。 明瑟收入函数是由经济学家明瑟(Mincer, 1974)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推导出的研究收入决定的函数,该模型包括两个基本的变量:教育和工作经历及其平方,实证模型中教育变量的系数就是教育的个人收益率(明瑟收益率),其含义为多接受一年教育(不考虑教育水平)可引起的收入增加的比率。如果把基本收入函数中的连续变量——学校教育年限(S)分成一系列教育水平虚拟变量,就可以根据这些虚拟变量系数的比较确定不同水平教育的收益率。由此可见,明瑟收入函数其实是一个研究收入决定的模型,因而,研究者通常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在模型中加入其他变量,如性别、地区、部门等。该函数包含了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1)它是一个劳动力定价模型或享乐主义(hedonic)工资方程,揭示了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些具有生产力特性的要素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报酬;(2)它代表了教育的收益率,可以与市场利率进行比较,从而决定人力资本的最佳投资水平(Heckman, et al, 2003)。 对明瑟函数有众多的评论,如Psacharopoulos, 1994; Schultz, 1988; Strauss Thomas, 1995; Card, 1999;赖德胜,2001;Heckman, et al, 2003;等等。虽然后来的学者对此种方法多有批评,然而,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容易,成为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方法(Psacharopoulos, 1994)。 二、中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基本特征 从所能看到的文献来看,最早的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应该是Jamison Gaag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初期的研究样本数量及所覆盖的区域都很有限,往往仅是某个城市或县的样本。而且在这些模型中,往往假设样本是同质的,模型比较简单。在后来的研究中,样本量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直至全国性的样本,模型中也加入了更多的控制变量,并且考虑了样本的异质性,如按样本的不同属性分别计算了其收益率,并进行比较。这些属性除去性别外,还包括了不同时间、地区、城镇样本工作单位属性、就业属性、时间、年龄等。下面概况了研究的主要结果。 1. 城镇与农村的比较 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明显的二元体制,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区分了农村与城镇。对这两类样本是根据户口属性来定义的,而不管其在城镇还是农村工作。从计算的结果看,在城镇地区,最低的值为0.75%(邵利玲,1994),最高值为11.5%(Zhang Zhao, 2002),应用1995年以前数据的绝大部分研究计算的收益率在6%以下;在农村,最低值为0.7%(Gregory Meng, 1995; Li Urmanbetova, 2002),最高值为6.4%(Brauw, et al, 2002),绝大部分研究的收益率在5%以下。 可以看出,农村个体的教育收益率要明显的低于城镇居民,这从同时含有农村和城镇居民样本的研究中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如李实和李文彬(1994)用1988年全国数据的估计表明,城市个体收益率比农村个体高出近2个百分点,而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李春玲,2003),2001年两者的差距达到了7个百分点,说明这一差距有随时间逐渐扩大的趋势。 城镇和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差异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变量对收入决定的解释力上,农村的模型要明显低于城镇模型。大部分的研究发现农村雇佣劳动者总收入差异中不足10%是由教育和工作经历这两个因素造成的,而城镇样本大多在20%以上。这一结果再次验证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二元体制特征,以及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劳动力市场。 2. 收益递减还是递增? 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中投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教育投资也应表现出相似的特点。事实上,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规律(Psacharopoulos, 1994),即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收益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然而,对中国的研究出现了相反的结果。一个证据是,众多研究发现教育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李实和李文彬,1994;Wei, et al, 1999; 邵利玲,1994;Xie Hannum, 1996;等)。另一个证据是把样本按某一教育程度作为分界点,分别估计在这一点之上和之下个体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分界点之上的个体的收益率要高于之下的个体。如Brauw Rozelle(2002)以及Maurer-Fazio Dinh(2002)的研究都发现,小学或高中以上个体的教育年数的系数都高于小学或高中以下个体的系数;诸建芳等(1995)的研究表明,代表着中低等教育的基础教育收益率为1.8%,代表着中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的收益率为3.0%;Li(2003)的研究也发现,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尽管平均水平比较低,然而大学教育的收益却要高于高中以前教育的收益率。Benjamin等人(2000)认为,在中国,教育收益率之所以出现递增,是由接受高层次教育(高等教育)的个体比例较少造成的,其后果是,由于高层次的教育仅有少数人获得,而教育收益率又递增,这样会加大收入差距。同时,收益递增的原因可能与中国政府在高层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上对个人的大量补贴有关。 3.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在城镇地区,教育收益率随时间表现出明显提高的趋势。如Zhao Zhou(2001)的研究估算的1978年的收益率为2.8%,相应的应用80年代中后期的数据计算的值达到4%,而90年代后的研究到5%以上;Zhang Zhao(2002)应用了1988-1999年各年的全国数据更明显的表现出这一规律,如1988、1994和1999年这三年的收益率分别为4.7%、7.8%和11.5%。此外,城镇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增长还表现为这样一个特点:在1993-94年是变化最大的时期,93年以前的教育收益率缓慢增长,到94年迅速提高,之后又缓慢增长。在农村地区,由于收益率的值较低,随时间的提高趋势比较平缓,变化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地区。 4.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 在众多的研究中,男性的教育收益率要低于女性,唯一的例外是Maurer-Fazio Dinh(2002)的研究结果。而且两者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扩大的趋势,如于学军(2000)的研究发现,1986年男女收益率的差异为2个百分点,而到1994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个百分点以上。Zhang Zhao(2002)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男女教育收益率的差距先是略有减小,后又在逐渐扩大,这一差异从1988年的2.9%,到1992最低的2.4%,再到1999年差距最大的5.8%。女性较高的收益率为倾向于女性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文献中对教育收益率性别差异的解释有多种,一种解释认为女性职工上学的机会成本低于男性,从而只考虑机会成本而不考虑直接成本的明瑟收益率会使女性比男性高(赖德胜,2001)。另一种解释则基于两者劳动时间参与上的差距,即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要低于男性,而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女性的能力要高于呆在家庭中的女性,而男性就没有表现这一特征,从计量方法上讲,在估计明瑟收益率时,忽略能力因素会高估教育收益率(见下文的解释),因而女性的收益率会高于男性(Zhang Zhao, 2002)。还有一种解释是女性样本中高一级教育水平的个体收入与低一级教育水平的之间的相对差距要高于男性(杜育红、孙志军,2003)。 5. 不同部门的教育收益率 在现实中,不同经济部门劳动力市场中收入的决定因素不同,这会造成教育收益率的差异。几乎所有的研究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结构部门中,一般是国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教育收益率都要低于私人部门。由于国有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要低于私人部门,因而,市场化程度高的部门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市场化程度低的部门。这反映了不同部门中对教育回报的差异,也反映了教育的生产力效应发挥的程度上的差异(杜育红、孙志军,2003)。 6. 个体的其他属性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文献中关注的个体属性除去上面提到的性别外,还有年龄、工龄、户口、找到工作的方式、就业属性等。研究发现,年青人和工龄较短的个体的收益率高于年长者和工龄较长的个体(Maurer-Fazio, 1999; Li Luo, 2002; Zhang Zhao, 2002),通过竞争的方式(市场)找到工作的个体教育收益率高于通过(政府)“安排”的方式的个体(Meng,1995;Maurer-Fazio Dinh, 2002)。若按户口和就业经历划分,那些一直有工作(未“下岗”)的个体的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下岗后又找到工作的个体,最低的是下岗后仍未有正式工作的个体;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城镇中农民工的收益率,另外,下过岗又找到工作的个体现在的收益率高于下岗前的收益率(Maurer-Fazio Dinh, 2002;Appleton, et al. 2002)。对于户口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也有相反的例证,如Appleton等人(2002)根据对1999年全国的城市中的数据研究发现,城市中两类群体(城镇居民和农民工)的教育收益率已经相差不大(前者为6%,后者为5.6%),并由此判断中国城市的已经初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 7. 地区差异 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距也比较明显,有的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最低,而西部的最高,也有的研究发现中部地区的最高。但是总体的特点是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起码不低于东部地区,这为加强向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的政策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8. 国际比较 中国的教育收益率在世界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根据Psacharopoulos等人(2002)的研究,90年代中后期世界平均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9.7%,其中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为9.9%,OECD国家为7.5%。以此比较来看,中国城镇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要低于世界及亚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时间越往前,收益率越低;到2000年前后,这一数值开始接近并超过了世界及其他地区的平均水平。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收益率则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对较低的教育收益率的解释:制度因素与生产技术条件 如上述,应用90年代中后期以前的数据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都得到了比较低的值,尤其在农村更是如此,甚至有研究认为教育在中国农村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Zhao, 1997)。我们还不能怀疑数据的可靠性,因为,大部分研究使用了国家统计局协助下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抽样调查数据。这些结果的一个隐含的政策意义就是,中国以往的教育投资的低水平是合理的,而且维持这样低水平的投资水平也是合理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收益率更高的部门去。事实真是如此吗?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者从两个视角专门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一个视角是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一些制度特征的分析,另一个是从计量方法上做出的解释。这一部分主要讨论前者。 制度因素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分配体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劳动分配效率的低下和由于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和非流动性都会对劳动者的生产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受过教育的个体的生产力无法充分发挥,或者是其所得报酬低于所创造的边际产品的价值,必然会降低教育的收益率。 从这一角度出发,早期的一些研究侧重于从理论上的解释,并没有实证检验。如Knight Song(1991)认为较低的教育私人收益率与刚性的工资体制有关。李实和李文彬(1994)把较低的收益率归结为城市的工资体制。邬剑军和潘春燕(1998)的理论分析也认为,中国城镇的企业工资体制是基本不反映劳动者教育程度的差别的,这是中国个人教育投资回报率严重偏低的主要原因。赖德胜(2001)的研究强调的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体制造成的诸多问题。他认为,劳动力初始配置的行政化和非竞争性、劳动力的非流动性都会抑制配置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发挥,从而都会造成教育收益率的低下。 另外的一些研究则对制度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Fleisher Wang(2002)通过比较中国企业中的生产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实际所得报酬,发现技术管理人员的边际产品价值要远远高于生产工人,而两者的实际所得报酬则相差不大,由于技术管理人员的教育水平较高,而生产工人的较低,这样,较高教育水平与较低教育水平的个体的边际产品价值之间的比例要高于两者所得报酬或收入的比例,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着体制分割与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这些都解释了较低的教育收益率。 如前述,文献中对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更低,这引起了更多的研究者的兴趣。 Zhao(1997)认为,传统的估计方法由于忽视了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即由政府政策造成的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这一体制因素,因而低估了教育的收益率,特别是由于中国在城乡之间存在着持久的收入差距,如果教育有助于农村个体克服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在明瑟收入函数中就不会捕捉到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的这一影响。以此为出发点,Zhao通过把劳动力市场分割因素引入到模型中,研究了在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并估计了教育的收益率(称为“迁移”收益率),结果发现,1979年的教育的迁移收益率为8.3%,而1985年的为4.3%,这一结果要远远高于同期其他研究结果。 李实和李文彬(1994)从农村要素市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由于农民几乎无法自主决定在大部分土地上种什么作物甚至种几样作物,多数出售的产品以低于市场出清的价格,通过国家控制的销售系统进入市场,土地、化肥和劳动力投入通常是由行政手段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所以,正式教育在确定投入-产出最佳结合方面作用不大。 关于教育在农村中的作用,Schultz(1964)早就指出,在传统农业中,农民没有应用技术的经济激励,许多农业技术会丢失,对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就没有什么要求,教育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Rosenzweig(1995)进一步指出,教育投资并不是万能的,其收益率依赖于技术革新以及市场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笔者把这一理论应用到解释中国西部农村中教育的作用,认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占主导地位是造成家庭生产函数中教育的系数为负值的主要原因(孙志军,2002)。 上述解释对教育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是合适的,然而,大多数教育收益率的估计采用从事非农劳务性活动的农村个体。对城镇居民和城镇农民工教育收益率的比较已经说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二元体制是造成农村工资收入者较低教育收益率的原因。一些研究进一步从雇佣了许多农村个体的乡镇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不平衡提出了解释。Li Urmanbetova(2002)通过对农村乡镇企业为主的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的决定及教育的收益的研究认为,在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上,由于乡镇企业数量较少以及经济规模较小,劳动力相对过剩,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形成了买方市场。这样,劳动者在与雇佣单位确定工资报酬上就存在着劣势,工人很难按其边际生产力取得相应的报酬,在农村中的企业中,教育在工资结构中基本上是不起作用的。然而,即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是真实的,如果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生产力更高的话,他们也能得到较高的工资。这样,较低的教育收益率还暗含了其他解释。这其中农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原始与落后就是一个因素,在这些企业中,教育根本就是不重要的,相反,工作经验可能是一个决定工资的重要因素。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低下不是由于教育投资本身的原因造成的,而是由于教育的生产力效应的发挥所需的制度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这种解释其实植根于这样一个假设,即作为一项资产的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产一样,其回报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在受到充分的保护时,人力资本的收益率才能真实的反映出来,也即教育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收益率的提高相应的会带来教育生产力效应的发挥,因而上述解释的政策意义就是,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将会提高教育的收益率,进而提高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而对于农村地区,提升农业生产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的技术条件也会起到相应的效果。 四、计量方法对估算教育收益率的影响 计量方法对估算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是指测量方法的缺陷造成的估计的值偏离真实值。其依据是,由于基本的明瑟收入函数是用OLS估计的,这样,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看,由于解释变量的复杂性和样本的选择问题而造成的偏差(bias)都会削弱这一估计方法的有效性,这会使得估计的教育收益率与真实值有较大的差距。对中国的研究绝大部分使用了该方法,这样,OLS估计本身的问题和较低的估计值使得一些研究者从计量方法上考察对教育收益率估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收益率之所以出现较低的值,可能是方法上的原因造成的。 计量方法对明瑟收益率的影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与样本选择有关的样本偏差问题,第二类是与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关,第三类是变量的测量误差。 1. 样本偏差 样本偏差包括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截取样本(Censored Sample)问题。没有代表性的样本会使收入和教育之间的测量关系变得更为模糊(Brauw Rozelle, 2002)。这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如一些研究的样本仅限于经济中某个部门(如,Meng, 1996; Gregory Meng, 1995; Ho et al., 2001),这显然是没有代表性的。Becker (1964)曾警告说,如果仅仅是用一特定的样本估计教育的收益率,其值将会是比较低的。 截取样本主要是指一些样本的被解释变量的信息无法被观测到,这部分样本在估计时被简单的排除在外。比如我们研究城镇个体的教育收益率,我们知道的是那些有工作个体的实际工资,但是不知道没有工作的个体的工资(“保留工资”)。这一问题更多的体现在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上。由于农村个体的生产活动方式有多种选择,他/她们的“保留工资”更难以观测到,而大部分研究使用的是仅有工资收入(或劳务收入)的样本。在这两个例子中,因变量(工资收入)是被截取的:没有这部分样本的因变量的信息。样本选择偏差会使估计模型是有偏的。而且,截取样本偏差更可能高估教育的收益率。这一点也成为解释女性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通常采用Heckman(1979)提出的标准步骤来纠正这一偏差。 2. 明瑟收入函数的缺点 明瑟收入函数自身的缺点有多种,这些缺点多是忽略了模型中的一些变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主要包括能力因素和学校质量因素。在估计模型中忽略能力因素而造成的有偏估计称为能力偏差(ability bias)。一般认为,个体的能力往往是天生的,天生能力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两者的关系是,能力越强,则教育水平越高,因而传统的方法从理论上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忽略学校质量因素对个体教育水平的影响也会造成有偏的估计。这里的关系是,学校质量与个体教育水平是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那些进入质量比较高的学校的个体的教育水平要高于质量低的学校的个体,因而,忽略学校质量因素也会高估教育的收益率。此外,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还忽略了教育与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如果某级教育(如初中)后的收益率高于该级教育以前的收益率,那么结果会被低估。 克服能力偏差的影响的方法是在模型中直接加入能力的变量(Proxy Variable)或在计量模型上用工具变量法(IV),这些变量通常是些家庭背景变量,如父母教育、兄弟姐妹的教育等。 3. 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会低估教育的收益率。它首先表现在对因变量的测量上。传统的明瑟收入函数中的因变量是指个体的收入,然而,它却未指明收入的衡量单位。一般认为,对收入的衡量根据时间单位可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月收入和年收入。由于精确度不同,因而采用不同的衡量单位会得到不同估计结果。特别是一些研究认为,教育程度低的人比教育程度高的人每天以小时计的工作的时间可能更长,这样,相对于小时工资率而言,因变量中采用日工资、月收入或年收入都会低估教育收益率,原因是小时工资不会受个体每天或每月中决定工作多少小时的影响。此外,由于中国的经验比较复杂,个体的收入由于有多种来源,如正式收入、非正式收入、实物等,这都会对测量个体收入的精确性产生影响,从而会影响教育收益率的估计值。 测量误差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教育变量的测量上。在多数研究使用的数据中,教育年数是根据个体报告的教育程度结合中国的学制进行估计的,而并没有准确的报告受过多少年教育的数据,这样由于相同教育程度的个体,教育年限可能会不同,因而就会产生测量误差问题。文献中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准确的解决这一问题。 4. 研究结果 究竟上述各类测量偏差对估计教育收益率的真实值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近几年来的一些文献对此做了实证检验。 前面提到,对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的解决主要是用Heckman提供的标准步骤,即首先用probit模型估计一个劳动参与方程,然后计算出逆Mills比率,最后将这一比率纳入到收入方程中。Zhang等人(2002)把这一方法应用到估计农村个体的收入方程中,结果发现,教育的系数变得不显著且为负值,不过他们的模型中还加入了教育年限的平方。朱农(2003)的研究方法与此相类似,但是结果却有很大的差异,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年限在参与方程和收入方程中都取得比较高的值。 Brauw Rozelle(2002)对标准的明瑟函数做了一些修改,他们首先在收入方程中使用了Mills比率,因变量采用小时工资率,结果得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教育收益率(6.4%),这一结果在所有应用农村样本估算的教育收益率中值是最高的。为了进行对比,他们还分别采用其他一些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重新估计,并与他们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前者的教育收益率平均为3.8%,而后者平均为6%,这为计量方法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此外,Brauw Rozelle还选择了35岁以下的样本,把学校质量因素和能力的变量纳入收入方程(能力偏差),结果发现,没有这些变量的方程中教育的系数要比有这些变量的系数高1个百分点,说明能力偏差可能有微弱的影响。此外,为了考察教育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他们还把样本分成小学程度以上和以下两类,结果发现小学程度以下样本的教育收益率要低于小学以下。在Maurer-Fazio Dinh(2002)研究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说明若忽略教育与收入的非线性关系,会低估教育的收益率。 Li Luo(2002)的研究重点考察了测量误差和能力偏差的影响,并对两者的效应做了对比。他们应用的方法是工具变量法,结果发现,用OLS估计的明瑟收益率要显著的低于用工具变量估计的收益率,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测量误差(会低估收益率)的影响要大于能力偏差(会高估收益率)的影响。在Li(2003)的研究中,以年收入为因变量的教育收益率比以小时为因变量的约低1个百分点左右。然而,在Li Urmanbetova(2002)研究中,却没有发现以上这些偏差对估计农村教育收益率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对计量方法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的影响还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尽管如此,从以上研究来看,测量误差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中国农村教育收益率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五、经济转型与教育收益率 从事经济转型与教育收益之间关系研究的学者关注的问题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教育的收益率是否会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对这一关系研究的基本假设来自于Nee(1989,1991,1996)的市场转型理论,Nee指出,经济转型过程基本的变化既包括了更多的社会财富从再分配者(政府)向生产者的转移,也包括机会结构和激励机制的变化,同时,不断强大的私营和混合经济部门与企业家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经济活动逐渐的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府的控制则逐渐弱化。在教育与收入关系上,这一理论一个流行的假设是,市场改革越深入,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就越重要,同样,越直接地参与市场经济,人力资本也就越重要(Bian Logan, 1996)。Xie Hannum(1996)以及Zhao Zhou(2001)根据转型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把这一假设概况成以下四个有待验证的基本假设: 假设1: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机制更直接有利于“直接生产者而不是再分配者”,生产力高的人将得到更高的回报,而教育是生产力最好的指标之一,这样,经济转型将提高教育的回报率。 假设2:市场转型理论预言,象政治资本等这些非市场因素相对于人力资本在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会下降。如果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话,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都会随时间的变化对经济报酬有着持久和显著的影响。 假设3:市场转型理论认为,那些更为市场化的职业和组织中的教育收益率将会提高。 假设4: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国有经济部门,并且国有经济部门中的教育收益率也会提高。 经济转型一方面是一个制度不断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增长的过程,基于此,许多研究者应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上述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Xie Hannum(1996)的研究首先发现了相反的情况。通过建立地区异质性模型,他们比较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地区的教育收益率,结果发现在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里,并没有发现较高的教育收益率,对此的解释是中国城市地区还缺乏真正的劳动力市场。然而,他们数据的年份是1988年,因而这一结论推论到以后还有一定的限制。事实上,就如上文中对教育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特点的描述中那样,此后的多数研究都验证了转型理论的基本假设。 Meng(1995)的研究就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变革,教育在决定生产力方面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而决定工资差异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大。Wei等人(1999)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化改革程度较深的地区的收益率越高,教育与收入的关系越强的假设。Zhao Zhou(2001)详细的分析了制度变迁与教育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在改革期间,教育收益率确实在稳步的提高,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作用更强的非国有经济部门教育的收益率更高。Li(2003)把样本分为三类,分别是1980年以前参加工作者、1980-87年参加工作者、1988-95年参加工作者,结果发现这三类样本的收益率依次递增,说明了中国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在不断的提高。 应用农村样本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转型理论的假设。Li Zhang(1998)的研究说明了制度特点对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他们应用1978年和1990年两个省农村的数据,分析了农村改革前生产队制度下与改革后的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差异,结果发现,改革后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生产队制度下的收益率,对此他们的解释是,由于1977年和1990年样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相似,其他社会经济条件背景也相似,因而,教育收益率提高主要是由于制度改革而不是技术革新造成的。Yang(2000)的研究认为,在农村改革过程中,教育在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家庭中教育程度高的成员能把更多的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到非农活动,更善于把握政策变化带来的机会,而且可以应用更多的技能以充分发挥教育的生产力效应,这些都对家庭收入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Zhang等人(2002)也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市场上,教育的回报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一般是在改革的初期,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的作用可能影响不大,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作用会逐渐提高。 然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如Li(2001)以及 Li Urmanbetova(2002)就认为经济转型的对教育与收入关系影响最大是城镇地区,而在农村,由于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转型过程对农村教育收益率的影响并不大。农村教育收益率低于城镇的现实也表明,制度变革对农村中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影响程度可能要低于城镇地区。看来中国的农民不仅在其他方面,而且在教育投资的收益上也要低于城镇居民。 六、教育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 对教育收益率的研究实质是揭示教育对收入的作用。如上述,中国的教育收益率还有许多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一个方面是教育收益率的递增现象还比较明显。而相应的是中国人口的总体教育水平比较低,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大学)的人口比例更少,那么,这对收入差异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一个基本的假设是,如果教育收益率是正的或递增,那么,如果高层次教育仅由少数人获得,教育获得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会提高,这样就会导致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提高。近年来的几项研究关注了这一问题。 利用1988-99年中国六个省的城市居民的个体数据,Park等人(2002)研究了中国城市职工工资的不平等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他们首先发现这期间中国城镇职工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呈上升的趋势,教育的收益率在不断提高,而且初中教育收益率有所下降,而中专、特别是大学教育的收益率提高幅度最大,也超过了前者(也参见Zhang等人, 2002)。随后,他们通过建立一个分解影响收入不平等因素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包括了同时把教育数量和教育收益率两个变量引入模型中,结果发现教育收益率对收入总不平等的贡献超过了10个百分点,仅次于地区差距的贡献。也即是说,教育收益率的提高加大了城市居民的收入不平等。 在农村地区是否也是如此呢?利用华北和东北地区农村的家庭调查数据,Benjamin等人(2000)研究了农村教育收益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首先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之上:农村村庄内的收入的不平等对总不平等的贡献要高于村与村之间的不平等的贡献;教育的收益率是正的,在教育收益率上村与村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村内教育水平的不平等与村平均教育水平负相关。通过把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以村Gini系数表示)及交互作用项引入到收入不平等模型中,结果发现,教育对降低不平等的作用很低,教育水平的分布与教育的收益存在着正的交互作用,即教育收益率越高,教育水平的不平等程度也越高。这样,教育收益率越高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而且,如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的话,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也越高。 以上结果似乎说明,教育收益率的正值及其随时间提高的趋势“帮助”了中国收入的不平等程度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较高教育水平的个体比例较少的原故,因而,政府通过加大在教育上的投资,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不仅会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且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 七、结论 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教育与收入及收入分配之间关系的变化特点,而且从方法上进一步丰富了教育收益率研究和经济学理论,如计量方法、教育与收入关系的变化特点等等。综上述,主要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 1. 根据1997年以前的数据估算的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还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水平,之后的研究结果已经接近或开始超过这一水平,说明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程度在逐渐完善。 2. 相比之下,农村的教育收益率还比较低,低于城镇约3-4个百分点,特别是近年来有扩大的趋势。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农村生产技术条件的落后造成的。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低下有可能会对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产生负面的影响,对于这一结论,还需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3. 在中国,发现了教育收益率的递增现象,由于这一现象有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上的结构性扭曲和教育投资体制上的扭曲造成的,它将引起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因而需要政策上足够的重视。 4. 在教育收益率估算的其他方面,女性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男性,西部地区的教育收益率要高于东部地区,收益率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提高。 5. 制度因素仍旧影响着中国居民教育投资的回报,市场机制在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力资源配置中起的比较弱的作用解释了这一时期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低下。 6. 研究表明,中国转型期的教育收益率逐渐提高,这种变化的内在机制主要归因于面向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变迁。一些研究还发现,中国教育收益率的上述特点还可能加大了收入不平等。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 提要: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为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动态平衡,当前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因此,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随着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与此相对照,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许多教育问题由此而生。研究“短缺教育”(主要是经费短缺)的特征及其成因,寻找其解决途径与策略,成为现阶段教育战略与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试图就“短缺教育”条件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将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过,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再后则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短缺同时存在,只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可见,教育资源的短缺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低层次教育短缺问题没有解决时,高层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发展战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型基础教育,才可以暂时缓解高层次、高品质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最终影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而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因此,从政策研究与战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是我国教育供求关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国家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教育必然要实行适度超前发展战略。这些因素使我国社会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仅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就达到2.3亿人。而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制约教育的投入水平。以1998年为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为167元(折合20.2美元),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为945元(折合114.4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人均241美元,生均1273美元),这就使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教育规模的需要,更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国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而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程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可以缓解总量性短缺的程度。 二、缓解财政性短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长,从1990至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256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由426亿元增加到2086亿元。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38%上升到52%,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62%下降为48%,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基础教育,主要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经费总量的基本途径,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改变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从长远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而从财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连年下降,从80年代初的32%下降到90年代初的10.6%,直到1998年才提高到14%(预算外收入未列入),明显偏低,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较为普遍存在的生产性浪费和行政性浪费现象,尽力扩大化税源,足额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现在国家财政对于亏损的国有企业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势必影响国家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在公共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过快,从1991年至1998年行政管理费增加了4倍,而同期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加了3.4倍,在全国正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加幅度,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这里还没有分析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幅度的差别,也没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的项目。总之,即使在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而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此,需要完善财政预算的审核制度,实行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权力,保证财政支出真正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向。 三、摆脱体制性短缺: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所谓体制性短缺,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造成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我国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同步的单一公办教育体制,政府承担了(主要是城市)公办学校的几乎全部经费(包括高校学生的一部分生活费用),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办教育的经费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开始突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到1999年止,全国共有民办教育机构(不包括幼儿园)4138所,在校学生140多万人,当年经费收入48亿多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2949亿元的1.63%;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41.85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4.81%,其中农民集资53亿元,占1.8%;学费、杂费收入369.7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2.54%.可以看出,各种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学费、杂费的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2%到1999年的12.54%,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与社会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仍然没有为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提供宽松的环境,体制性障碍还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勤的重要原因。 既然体制性短缺的根源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体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资的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加大市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力度。具体地说,政府要改变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惟一主体的角色,分别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不同属性,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退出私人产品领域的供给,调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扩大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缓解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实现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 解决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政府与市场要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原则,同时把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市场参与的多种途径,扩大市场准入,从社会吸纳教育资源供给,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里,仅就正在发展的几种社会参与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讨。 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条件下,民间对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潜力,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目前民办教育的规模仍然有限,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仅占公办学校数的0.6%,即使这样,现有的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完善,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不久,基础薄弱,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民办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大体包括:(1)由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2)公办学校改制,即校产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亦称“国有民办”;(3)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或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分校;(4)由混合办学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即一部分由公办学校的校产入股,大部分由民间资金投入,按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有的地方把这类学校称之为“股份制”学校,似不准确);(5)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按照民办机制运作。在各种非政府办学投资中,有国有企业、派、社会团体,也有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而实际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缴费。因此,不能单纯以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依据,也就是说公立学校可以吸纳非政府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也可以资助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新建学校来发展,也可以利用公办教育资源,通过改制来发展;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出各种混合型的学校。总之,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更多地应用市场机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原则,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办学体制,增强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能力。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原则,也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改革举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已经不可能承担公立教育的全部经费供给,非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适当收取学费,既是在教育投资上效率优先原则的体现,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高等学校实行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制度,对一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实行收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限,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并轨,统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取少量杂费,使学杂费收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由1990年的2%增加到1999年12.54%,成为教育经费各项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规范公立学校的收费制度,使之既能增加教育供给,又要符合家庭承受能力,并尽可能保证教育公平,这就需要研究以下问题。 (1)学校收费标准的确定。目前高校收费一般占成本的20%~30%,财政拨款约占50%~60%,从实际需要而言,还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但高等学校的学费已占经常性支出的27%,从家庭支付能力看,现在教育费开支已占家庭消费支出的8%~9%,大多数工薪阶层不可能承受大幅度提高学费的负担,至于广大农民则更缺少支付能力,近几年农村初中辍学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高中和高校提高收费标准的消极反应。因此,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要与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相对应。 (2)如何区别不同的收益和回报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例如某些回报收益率高的热门专业,可以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可以按成本收费,而有些关系国家科学文化发展的基础学科等专业则可以免收学费,或设立国家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收费政策,调节专业结构和供求关系。 (3)健全法规制度,规范社会捐赠和赞助行为。要设立学校基金,把社会捐赠和赞助规范化、公开化,使之与学校的招生脱钩,并使基金的使用与运作制度化。 在市场活动中,资本运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教育界开始注意金融资本的注入对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作用,金融界也开始把教育作为投资的一个新领域。于是,就提出了金融资本与人力(教育)资本相结合的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主要表现为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银行贷款,或由企业(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教育设施,由学校租用或合作共用。这无疑能增加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如果应用得当,也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途径。但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该是能自主处理产权关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它也不是营利性机构,它同金融机构发生的信贷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信用责任,这就有一个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少地方政府用借贷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借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金额约五百多亿元,原来打算用以后几年的教育费附加偿还贷款,如果农村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则还款来源没有着落;一部分高校的贷款也有还款来源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金融资本介入教育的相关领域与政策,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借贷一般发生在:一是举办民办学校;一是建设学校后勤社会化设施;一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前两种借款属于企业和个人行为,应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机制处置。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除少数大学城由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设施外)多数由学校借贷,数额大,周期长,有的地方提出仿照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实行政府财政贴息的长期贷款,即把还款期定为20~30年,政府财政付息,学校通过收费、创收等途径,分期偿还本金,这是一种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办法,在目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试验。当然,学校如何运用金融资本运作,需要慎重研究,一方面要遵循国家有关金融的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与学校运行的特点和规律。 四、调整结构性短缺:强化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中,由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两种类型的短缺,这可以归纳为结构性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反映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而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基础的悬殊,例如地区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省与省差几倍,县与县差几十倍,乡与乡差上百倍,实际上是跨越几个历史阶段的差距。这方面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有赖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仅以生均成本核算为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高等学校为3.9倍,中学为7.3倍,小学为8.8倍;城市的“标志性学校”与农村的学校相比,差距百倍以上。在教育的实际运作中,有一小部分学校具有超过当地消费水平的“豪华”设施,而相当多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办学设施,仅以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为例,尚有约6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按月发放工资,全国拖欠教师工资达一百数十亿元。这种生存性短缺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失衡的严重性,政府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的作用,是解决结构性短缺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这里的关键在于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的“度”的现实选择,例如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基教育的机会均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尽可能扩大自身和社会的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首先是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目前则需要特别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性危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要在保证一般学校生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建设若干学校和学科,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促进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重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重点投资的带动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关系上,既要承认区位优势的客观性和区域差距的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要运用经济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段,使地区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通过实行投资和政策适当向西部倾斜的战略,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创造条件。 总之,在调整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上,政府所能做的,首先是要尽可能公平地分配教育财政资源,不要因为政府行为加剧结构性失衡与短缺,也就是说,政府的关注重点首先是“雪中送炭”,其次才是“锦上添花”;同时,在重点建设上既要有投资的重点倾斜,更要注重运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在改革中增加教育投资,在改革中提高投资效益,即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实现公平与效益的动态平衡。 解决结构性短缺是一个涉及利益关系和政府行为调整的复杂的过程,需要一系列体制变革和政策调整。笔者认为在现阶段迫切需要采取的举措是:(1)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在目前中央已经决定适当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需要明确财政转移支付中用于教育的比例;在条件成熟后逐步实行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成本标准,各级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成本的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拨款制度,首先是要制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基本的拨款原则与拨款标准,使教育拨款有章可循;同时要完善拨款程序,增加拨款的透明度,例如高等教育的拨款可以通过类似拨款委员会这样的中介机构,合理地分配教育经费。(3)政府要把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作为重要的职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会有一部分地区和人群处于弱势地位,政府要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手段帮助弱势群体,包括已经实选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特困生补助金”等,今后要有更多样的政策与项目,从不同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和人群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逐步实现教育机会包括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机会的公平。 中国教育论文:中国教育考试制度历史及其现状研究 一,导论 教育考试制度,即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制度,其重要意义不下于当今中国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市场上诸多讨论书籍及各类育儿经尽可证明公众对其关心。值此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际,我仅以钱穆先生从历史角度对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一些分析,展开一些思考,以备关心教育问题者鉴。 二,中国的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注1) (1)汉代 据《诗》《书》记载,自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起,中国已经学校出现。在当时,学校作为一种辅政机构,主要职能是“行礼乐,宣教化”。中央设立的称作“辟雍”,地方储侯设立的为“泮官”。及至春秋,这种官立教育体制因政治原因逐渐衰微,教育职能下放,主要以社会教育为主。秦代统一时又将教育权收归中央,设立博士一职,在参议政事的同时吸纳弟子传播学说,后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博士多遭罢黜。汉武帝建立太学,设五经博士讲学,学生是地方郡国选送的十八岁以上青年。这些人经毕业考试后分为两等,甲科出身为郎,入宫当侍卫;乙科出身吏,回地方充任吏职。因为在当时,地方各郡有一年一次的考廉选举,推荐入中央任职,入选者又多为太学生的补吏出身。故而在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后来因为此类人太多,中央在地方推荐之后加上了一道考试。这样一来,自汉代起,中国便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教育-实习-选举-考试”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2)唐代 两汉之后,中国历三国两晋南北朝600年离乱,于隋唐重归统一。此时,中央政府已废除汉代的地方举荐制度及由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改由人们自己报名参加礼部的考试,合格者即为进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科举制。清代人徐灵胎曾经说过:“读书人,最不济,烂八股,一堆泥。。。。。。就教他骗得了官,也是百姓朝庭的晦气”。但在唐代,进士们在通过了礼部的考试之后,仍要经由吏部考察其仪表口试乃至行政公文,通过者方可分发任用,正是王国维所说“所与之官与其所治之事相合”。(注2)徐灵胎所指斥的科举制弊病并非是同该项制度与生俱来的,而实际产生应在宋代,下文自有论述。 唐朝在恢复了汉代公立教育制度的同时开始实行了科举制,但是因为学校教育在入学,毕业方面均比较容易,因社会上只重进士,对太学生并不看重,由而而产生的后果既是唐代的公立教育比之汉代并无太大发展。但由于当时门阀的形成和禅门思想的活跃,门弟教育和寺院教育也成为当时人才培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唐初时,进士多为门第子弟,身负家学渊源,于政事早有家教熟悉,从政之后轻车熟路。晚唐时门第衰落,应考的穷苦书生除文选诗赋外,大都不通政治传统,国家又缺乏相应的教育,遂当时有“进士轻薄”一语流传,此弊至宋时犹甚。到于当时的寺院教育,则有扬州王播饭钟的故事。虽然故事中王播是受尽寺僧冷遇,但应知当时禅门思想之活跃对人才的培养实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直至宋代,仍有人说:“儒门澹泊,豪杰多为方外收尽。” (3)宋代 宋代的教育考试制度可大致概括为“重目的,轻方法”。宋朝开国后,为克服五代时人不悦学之风重礼科举,一但中了进士即给予高官。这项制度就造成了后世徐灵胎所指责之恶果“以官爵励人才者”,“事益不治”。(注3) 尽管宋政府在科举制上投入较大,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上一直为人诟病,除上文所说的一条之外,还有它把考试内容由风花雪月改为经义之学,本意是好的,入朝为官之人总不能成天吟诗作对,谁料得不偿失,考较诗词尚可见一些人之真性情真学问,考经义唯有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耳。连力主改革的王安石都叹说:“本欲变学究为秀才,不料变秀才为学究。”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宋朝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宋初各地设立各大书院多为私人创建,后虽逐渐转为公立,但由于理学兴起,当时教育仍以私人讲学为盛。及至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遭受打压却仍在社会上得以维持,书院之功不可没。 (4)明代 明代政府大力发展官办教育,在一次大规模的统计中,全国各级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官总数达四千余人,大大超过前代水平(北宋元丰年间仅为此数百分之一二)。但因为当时的教育过份依赖于政治,而明朝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黑暗的时期,故明代官办教育很难说令人满意,对人才的培养及教育之功效实在有限。 科举制度在明朝有一次较大改动。其时由于报考人数增多,政府便将考试拉长为“县、乡、会”三试,以便淘汰掉大多数应考人。应考者必须经过秀才举人进士这三级跳,方能留京三年,再考入翰林,赚得一个好出身。有了这个好出身,则几年之内朝庭必委以高官。而在此之前,由科举考试考出来的都是小官,干出了政绩方可升职,在明代,大官都是考出来的,下层的秀才举人是没有机会升入上层的。把官员的提升选拔过程由考试加实习简化为单一的考试,这是明朝在历史上一个退步。 (5)清代 清代是满族入主中原,为维持其统治,科举考试渐渐转化为一项愚民政策,其作用乃是给汉人中聪明才智之士一点希望,一点奔头,使之不去造反而专心备考,顾炎武曾指出科举八股之害堪比焚书坑儒,龚自珍也曾抨击历代考试制度是皇帝私心玩弄权术。此种观点流行一时,逐渐演变成为现在我们对科举制度的基本看法。但应看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乃是异族统治,汉人知识分子心有不服也不敢明说,只有如龚顾等人一般,将历代考试制度一起批判了。及至满清末年,革命风潮涌动,方有邹容在《革命军》一书中开列出一长串清单说明满汉二族在官员任命上的不公,直斥部族政权下的考试制度。 由于清代的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固当时的教育制度亦乏善可陈。当时公立学校名存实亡,书院尚有,及至清末废除科举,多改为新式学堂,名之不存。尽管在清末的书院中也曾出现过康有为、章炳麟、吴稚晖等人,但就普遍情况而言,其时书院的主要贡献却非是培养人才而是变作刻书藏书了。《红楼梦》一书的流传,清代之书院实有大功。 (6)小结 纵观中国整个教育考试制度的历史,不难发现,在早期中国就已出现一套较为完备的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但经过一次次战乱,制度不断被破坏又不断被重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发展,早期适用的制度到后来已有许多不适应当时情况的弊端逐渐显现,如“进士轻薄”。但是后人在重建制度时并未考虑到这些弊端,或者说为了一已之利看到了弊端但却不去尝试改革。等到这些弊端逐渐扩大,造成学术败坏,人才枯竭等恶果时才来匆匆打一个补丁。但由于补于制度未经实践操作,往往加重了恶果。 三,三个小插曲 (1)唐代的公卷通榜制 现代人在批判中国现行高考制度时往往列出的一条罪状是“垄断了通向大学的多元之路,使人成才的道路受到限制,一些聪明才智之士因分数低而进不了大学深造,其罪堪比科举。” 但就我所知,在唐朝,还有一种“公卷通榜”的亦可选拔少量特殊人才。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将平日诗文送至中央大儒处,经其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有人可能会联想起今年高考时江苏一考生的《赤兔之死》,但二者又不尽相同。唐时“公卷”乃是出于考前,未考之时已有一定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打个比方,我这篇文章如果被北大教授们看中了,高考之前就把我特招去,是为“公卷”。至于通榜,则是按照实际的舆论来排定选取知名之士,不考考场上一日之发挥。这里有个有名的故事,说是主考杜黄裳请考生袁枢拟榜,袁自列第一,无人不服,传成佳话。 (2)八股文 八股文被人骂得很久了,仿佛一打它出生就是个为限制人思想而存在的坏东西,在此要做一个小小的翻案。 唐时科举考的主要是古诗,因为“诗无达怙”,考官面对众多水平不一的诗文难判优劣,故而改考律诗,限定平平仄仄的框框,等于列出一个客观标准方便评判,这个制度好像没看谁有过批判。 宋时考经义,不幸大道理人人会唱,也是难分高下,有关部门渐渐定出一定格式,这就成了八股了。 前几年有人批判过现行的应度作文,说这是“新八股”,现在似乎有些改革了,每次高考作文或大赛作文改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手法特别先锋特别现代的作品。但这只是打破了平仄的框框,八股为害的真正根源产生在明朝。基本思想的限制一直未有突破,如果哪位考生真写了一个与主流思想相悖的文章,文笔再好也逃不脱残酷的评判。由此可知,对八股的批判,我们不应满足于平仄条框的突破,真正该做的是放宽主导思想对人的限制,认真执行一下早已提出的文艺“双百方针”。 (3)明清两代的进士深造 明代在人才选拔上采用一中进士即得良好前程的方针,此制弊端前文已述,清朝大致也是沿用了此制。 这些中了进士的人在京期间可考入翰林深造,不考者亦可在此数年闲赋期间检古书,搜古董,拜师访友。有时放往外地出任闲差,又可一识当地风土民情。此两代杰出之士的学问大都如此养成。如清代曾国藩,中进士不过三十余岁,却已有远大前程在眼前,自己不必再为之操心,安心读书便是。 与之类似的是我国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数人在进大学之前还是除高中几门课之外没有任何学问基础的,一经大学中数年修习,出校时已具一定的学问根基----这根基自然不仅是老师教的,其中大半要来自大学里的自学。这种情况在前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原因乃是早年大学生缺乏,一入大学门即前程光明,可安心读书。现如今大学生分配不易,众学生兼职焉,打工焉,找工作焉,TOEFLE焉,GRE焉,“治艺者甚多而治学者少”(注4)。北大清华之类名校学术风气较其余学校为优,师资基础固是一方面,而名校学生不必为前程过于担忧,可专心治学亦是一重要因素。 但无论如何应看到,明清两代的这项制度是建立在大制度缺陷上的,中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也是建立在高考制度的缺陷上的----很有人替那些被大学拒之门外,失掉文凭同时失掉深造机会的人来喊冤。因为高考大制度上的这项小制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人们对高考制度的缺陷一再宽容。现在,这项小制度也渐渐失掉了它的魔力,我们还不应该好好反省一下大制度吗? 四,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现状研究 自由主义者们一直是把教育做为一个自由的特例来看待的,按照柏林等人的观点,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一个人在理性成熟之后明白自己当初被迫做的事情实际上都是自己愿意做的(注5)。在此,我可以引用一位理性已经成熟的北大博士生的话来说:“上了大学之后,回首一片茫茫,学过的东西大多是无用的和错误的。(注6)”。当然,并非社会学意义上的例证并不具备多少说服力,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育自始至终是一种非自由的强制(余杰在《说还是不说》的序言里引用了一个洋人的话来说明这点),其强制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有社会等等。待到按它们的要求付出了十二年时间考上大学,有人就发现自己被强行欺骗了。我曾经想过不被它欺骗,有朋友建议我不经过高考而去北大做一个旁听生,但因为这种欺骗带有其强制性,我最终放弃了这个建议。旁听固然可以培养人才,但从整个社会来讲,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乃是一套相关制度,选拔制度没有改观,再多的人才培养出来对国家也没有用处。很多谈论教育改革的文章只能谈其一不谈其二,割裂了学制与高考,这也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一项制度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诸多弊端便会显现,如历史上的科举制,八股文,在创始之初皆不算坏,用上几百年,后人看见弊端,为维持既得利益,不愿去改革,而只做些小修小补,结果往往是条框越来越多,束缚越来越紧,结果只是更糟。 由于二十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世纪,故而这个世纪内的制度与现实相适的时间也变得更短。中国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几十年,弊端已经出现了,并且在日益扩大。何清涟把转型时期的经济问题难以解决归咎于人文教育的不足(注7),但我们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又岂只一个重理轻文? 鲁迅曾经感叹说中国的改革太难,即使是搬张桌子改个炉子几乎也要流血,不是大鞭子打来,中国自己是不肯动的。现在包括何清涟所说的问题在内的诸多由教育考试制度引出的问题已经出现,改变是否已经出现? 改革是要有付出的,要流血,教育改革同样如此。当年中国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中国公学就是在陈天华蹈海之后建立起来的(注8)。出现以上需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必然会触及旧制度下既得利益群的利益。当年的百日维新“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为)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几百年来中国。。。。。。倚赖一个以文字见长的官僚机构。。。。。。若不宣告此类组织迟早必须更改,就无需说及改革(注9)”,其中有废除八股文,“仅此一项就使全国知识分子恨入骨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八股文,他们再不会其它的东西了,废除八股文就等于把他们全部埋葬(注10)”。 中国现阶段实施的教育改革并非是要废除旧制而建立新制,有人提出教育制度西化或是凭空构建乌托邦,都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学生群体,这都是现实,从来只有以制度适应现实,哪有什么“革命”是以推翻现实来适应新鲜制度的? 现在我能听到很多关于教改的建议,有的搬来牛津哈佛,想一夜之间赶英超美,此种“西餐叉子吃人肉”(李敖语),不顾国情的想法上文已有评述,在此笔者还想评一下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问题。据说这一提法产生于前几年中国努力扩大内需之时,在经济学上有巨大意义。2000年8月,厉以宁先生在广东的一次讲演上对该提法大加赞赏,批判了一下计划经济的老脑筋,同时为教育产业化勾划了一副“收益-再投入-回报”以至发行债券,校办企业上市这样一幅蓝图。在此我只问一句,若是教育企业破产,股票摘牌怎么办?老师怎么办?学生怎么办?下岗乎? 我们的高考教育制度使用了这么多年,已经出现问题了,有人拿出了补丁,包括现在实行的“3加X”什么什么的,在我看来,少有适用的,这个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我的一个想法是逐步开放大学门槛扩招的同时要多开出第二第三条入学之路,如果作为开端,唐代的公卷通榜就值得学习。社会上重文凭的风气应该改变,却不在一时所为,根本仍在教育考试制度。当年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是温良恭谦让,但是我们在教育制度方面现在根本没有什么改革可言,哪怕是请客吃饭绣花温良恭谦让,一个制度与一个制度同生共事的改革都没有! 问题大概是看出来了,提出了一个修补边角的药方,也不知正确与否。根本医治中国目前教育考试制度问题的药方不是没有,只是不需我一个高中生来开。只希望中国的有识之士能在认清了形势后,尽快找到它,这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测绘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高等院 校本科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对工科生还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咸阳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是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于2012年获审批并新增开设的专业,该专业主要面向各种工程施工、铁路、公路、桥梁、城市规划、农业、林业、土地管理等行业,培养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方向的优秀的工程技术及工程管理人员。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建设的规模也相应扩大,作为工程建设排头兵的测绘专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测绘工程专业呈现良好的就业形势,然而,作为一个新办专业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更好地促进理论教学以及专业更好发展成为本研究的初衷。 二、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1、实践教学内容所占课时比重大 以咸阳师范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为例,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工程测量学:理论(40学时),实践(24学时)占37.5%;控制测量学:理论(36学时),实践(20学时)占35.71%;GPS原理及应用:理论(42学时),实践(14学时)占25%;习(2周);数字测图软件应用(2周);测绘程序设计实训(2周)。 2、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测绘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理论课之后,一般以小组为实习单位进行,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需要团结协作,完成的内容涉及仪器的对中、整平、观测、读数、记录等外业工作及计算、检核、绘图等业内工作,这些环节既锻炼了学生的仪器操作、观测、计算、绘图等方面的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3、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环节 众所周知,测绘行业属于艰苦行业,专业特点决定了工作地点在野外,风餐露宿,披荆斩棘是对测绘人工作状态的描绘,因此,在校期间,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测绘专业实践环节一般都安排在野外进行,而且基本都是在理论学习完成之后进行的,大多安排在学期的中后期,夏有酷暑,冬有严寒,加之外业条件有限,需要学生们客服各种困难,吃苦耐劳,锤炼意志,培养自己坚毅的品质,培养起测绘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质和专业精神,[2]为成为合格的测绘专业人员做准备。 三、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在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我院教学实际,从实验、实习及实训三个环节着手,对实践教学从内容、课时、地点、形式、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使实践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测绘用人单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1、内外结合的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针对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原有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基地主要针对课间的仪器操作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满足了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形变监测以及各种工程测量的实践教学需要,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2、实训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将测绘实习与测绘生产任务相结合开展实训性教学模式,利用目前旅环院与相关测绘生产单位(如:陕西地矿局区域地质矿产研究院、西安天穹勘测公司等)建立的良好关系,开展“实习——生产”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参与测绘生产任务切实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 3、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模式研究 注重实践教学的效果研究,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照着做的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习)内容,在测绘实践教学计划中,针对项目内容,让学生从踏勘、选点、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观测方案的制定做起,让学生熟悉测绘工作的各个环节,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开放性实践内容的设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满足测绘单位对测绘人才的要求。具体地,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中制定了涵盖基本能力及操作、专业能力专项训练及职业能力综合实训的课程体系,具体如下:(1)基本能力培养及操作训练模块包括:计算机操作,工程制图与综合,测绘程序编写,测绘仪器操作。(2)专业能力专项实习模块,包括: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实习,工程测量实习,数字测图软件应用实习;测绘程序设计实习(3)岗位综合实训模块,包括:测绘工程顶岗生产实践及毕业设计。通过“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培养体系,使本科生从各类测绘仪器的操作到各种测绘实践内容有一个完整的训练,加上严格的成绩评定系统及开放的实验条件,确保了实习的效果。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积极安排并开展测绘实践技能竞赛等活动,包括测绘仪器操作比赛、测绘技能大赛等,通过这些竞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让学生树立起竞争意识,另一方面,通过测绘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达到对实践技能的检验和提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对测绘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及专业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的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地帮助,切实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作者:赵敏宁 李青云 韩申山 廖世芳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61363部队 测绘专业论文:高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2014年,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这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2.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 随着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及一带一路下的国际技术交流合作进一步加深,国内外十分缺乏测绘类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全球经济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测绘工程已成为一门前沿学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企业要求测绘类专业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很快就能胜任。 3.测绘专业的工作需求 我国高职院校的测绘类专业都开设了大学英语这门基础课程,有些还没有开设测绘类英语专业课程。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缺乏衔接。在测绘领域,一些进口的先进仪器设备仅仅配有英文说明书;高精度数据处理软件也是全英文界面。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测绘类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够 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英语水平层次不齐,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不强。很多教师和学生片面认为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工作,英语没什么用途,学好技术才是关键,学校不重视英语,英语课时开设少,大部分教师任意删减教学内容,英语教学走过程,无法保障英语教学质量。[1]专业英语词汇相对生僻复杂,大多数学生慢慢放弃学习专业英语。 2.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在讲授专业英语时都采用词汇讲解+课文翻译的方式。教学过程过分强调专业词汇的讲授,忽略听说读写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英语应用文稿的阅读能力。学生脑海里储存了一些乱码的单词因子,学生不会说,知识不会用。 3.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水平薄弱 师资力量问题一直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瓶颈,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大多高职院校测绘类英语教师毕业于英语专业,测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学中难免会影响专业教学效果。一部分专业课教师兼任测绘英语教学,英语水平有限,无法进行流畅的英语授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对基础学科教师进厂、进修、进企业进入生产一线、校企合作单位以及用人单位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4.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 鉴于师资紧缺,有些院校测绘英语用基础英语代替;有些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材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知识陈旧,脱离生产实际,严重滞后于最新的测绘技术和测绘知识,测绘术语也已过时,教材中使用的阅读材料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教材知识面狭窄,部分教材知识仅仅简单涵盖了工程测量方面,没有扩展到整个测绘类(如土建工程、机械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学科,这不利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三、高职院校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重视测绘类专业英语教学,适当增加课时量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目前的现状是工作需要英语,升学考英语。高职教育不是终结教育。例如我院的测绘类专业学生,通过3+2人才培养模式,毕业后可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我们应该加强英语学习,而不是放弃。 2.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方法 时代以变化引领潮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词汇+翻译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职业能力里为导向。英语的教学与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相结合,使高职英语教学在培育社会所需人才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就业需求。[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为学生创设足够多的语言交流与练习的情景与平台。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形等多种信息与一体,在课堂教学时既能通过画面刺激学生,使学生充分展开听觉、视觉神经功能来强化知识,又能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活泼、有趣自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便能够听懂并逐步掌握测绘专业知识。 4.更新教学内容,选编校本教材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测绘类专业特点制定专业英语教学目标,组织专家组,选编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与测绘类专业知识紧密结合,顺应时代潮流,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5.完善考核方式 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加强重点专业词汇、表达方式的测验。另一方面注重原版的仪器说明书或软件说明书阅读测试。同时抽选日常话题进行口语测试。 四、结束语 为了培养高职院校测绘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提升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适应测绘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交流合作的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王国龙 单位: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 1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 淮海工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上手快,后劲足”的应用型复合性人才。2009年开始,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进入普及推广阶段。2012年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开始试点,2013年与2014年分别有四所和五所学校通过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测绘工程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学科。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自2000年开始本科办学,2012年开始准备专业认证工作,对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2012版)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对2010级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在学校统一组织的2012级与2014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中,针对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重点参考了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与调整。2014年9月已经向有关管理部门递交了认证申请。 2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2.1培养目标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培养目标的基本涵义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体要求包括:①专业应该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②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③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基于学校2014级培养方案修改的原则,结合国际教育认证标准中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符合学校定位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工程、海洋测量等方面的技术,适应以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与工程建设等行业、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方面的设计、生产、管理等工作。逐步建立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评价标准体系,结合学校培养方案的修订(一般2~4年),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在评价与修订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参与。 2.2毕业生获取知识与能力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中,毕业要求的基本涵义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具体要求是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10个方面的要求。依据认证标准要求,为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培养方案中制定了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应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2.3学位授予标准 在2014级培养方案中对毕业生获取学位做出了详细规定,同时出台了《淮海工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2014版)》。毕业标准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达到50分(含50)以上;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取得170学分;取得规定的第二课堂10个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取得大地测量员或工程测量员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由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考试)。符合淮海工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课程体系的优化 3.1课程体系优化的背景 在认证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主要包括:①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②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③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④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于总学分的15%)。同时在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按照认证标准与测绘工程专业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的要求,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个别课程未开设、个别课程学分比例不够等。依据学校对2014级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则意见,通过广泛调研,并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修订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体现了海洋测绘的特色。 3.2课程体系的构成 依据学校对培养方案的原则框架,结合工程认证对课程的要求,考虑到课程设置能够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同时听取了企业专家的意见。 3.3课程体系结构 3.3.1通识教育平台 此平台是全校所有专业学生要获取的学分的基础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在课程名称后[A(B),C]格式中,A表示课程学分,B表示此课程中包括的社会实践学分,C表示开课学期,C为1-4表示第1-4学期连续开设,C为空时表示机动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为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12门课程,共计40.5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2学分不计入统计,有5门课程是由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两部分组成,社会实践合计共占6学分,具体课程如表2所示。素质与能力拓展选修课程模块中有三个部分,共计10学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公共选修课程6学分,学生可选修人文、艺术、自然科学、卫生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学校有选修课程数据库与相应管理办法,每学期都开设,学生可依据兴趣自由选择。第二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A类:创新奖励),第三部分是素质拓展学分(B类:社会实践),学校出台了《淮海工学院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办法》对学分进行认定。 3.3.2大类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三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3所示。在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25学分,其中工程训练是集中性实践环节,地球科学概论为双语课程。在工程基础类必修课程模块共计14.5学分,其中设置了5门课程。在专业基础类必修课程中共设置了6门课程,共计18学分;课程设计1个,共计1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3个,共计8学分。 3.3.3专业教育平台 此平台包括专业主干必修课程与专业拓展选修课程二个模块,课程学分与开课学期如表4所示。在专业必修课程模块中共计44学分,其中设置了7门课程,共计18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6个,共计26学分。在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中,共设置了27门课程,共53.5学分,学生选修19学分。其中提供了“地球科学概论”和“地球信息科学导论”二门双语课程。 4结束语 为培养合格的国际工程教育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2版)的要求,针对2014级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制定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毕业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经过课程体系的调整使之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依据认证标准,课程体系需要不断持续改进,因此,在培养方案执行过程中应该不断找问题,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作者:谢宏全 单位:淮海工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GPS工程测绘专业技术论文 随着科学专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由美国国防部建成的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开始投入使用。这种导航系统主要通过测距和定时进行空间交会定点,并以此将实时、连续和高精度的三维坐标、速度及时间信息提供给世界各地的用户。此导航系统的应用及推广,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发展。 一、GPS系统组成及优点 GPS定位系统主要是由工作卫星的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及用户部分组成的。这三部分分别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作用,同时各部分之间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定位系统。 GPS地面接收机接受天上四颗以上的定位卫星的电磁信号,接收机可根据所接受到不同卫星之间信号的时间差,准确的计算出接收机该时距离各卫星的距离。由于GPS卫星在空中位置可知,因此可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将卫星位置和已测出的距离进行换算,确定接收机在地球上的位置,包括经纬度、海拔等地理信息。目前,GPS导航系统已开始应用于考古测绘、农业生产、城市交通及国际战争中。如在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地区,因其是汉魏遗址,所以是考古重要地点,文物保护部门利用该定位专业技术,对遗址进行精确定位,并将遗址群绘制成为平面彩色图系,不仅使数据精确,更节省了人力物力;城市交通上以上海为首,历史性的跨入了“卫星时代”,交通部门可通过卫星定位对城市车辆进行定位,方便政府部门的管理,更便捷了百姓生活;国际战争上,利用卫星定位系统能够准确计算敌方阵营及重要部署,能顺利开展战争,给敌方造成致命突袭,有力把握住战争局势。 现采用的最新GPS卫星定位系统,能对发生的各种复杂变更情况较快适应,节省时间,避免人力损耗,能克服传统测量方法所存在的弊端,对动态监测过程能够真正实现数值化和信息化。在工程测量实际测绘过程中,GPS系统不只可以用于测量和导航,同时可用于测速及测时。GPS定位系统在测量过程中具有如下优点: 1.测站间的相互通视是传统测量学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但在利用GPS定位系统过程中,避免了测站间的通视问题,能够使选点更加方便灵活,并使造标费用大大节省。 2.定位精度较高。GPS测量的优越性能随距离的增长而愈显突出。在一份对北京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所要开发地区涉及10个边远郊县,而且多数位于山区地带,工作人员进入该地区后,易迷失方向,难以定位。通过GPS测绘专业技术的使用,可在50km以下的基线上,相对定位精度达到百万分之一上,在100km以上的基线上,定位精度达到千万分之一,轻松解决定位难问题。 3.定位迅速。利用该定位系统进行静态相对定位时,对20km以下的基线,快速相对定位通常只需20分钟;在动态相对定位时,完成初始化工作以后,可任意时刻对流动站进行定位,观测时间仅需几秒。 4.全天候工作。利用该专业技术进行观测定位的过程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也不会因天气状况影响观测效果。在平面控制测量的过程中通常以导线如结点、闭合导线的形式进行测量;在重要构造物测量时,通常布设成线形锁、三角网的形式。 二、工程测绘过程中GPS专业技术实施 1.工程测绘选点与标志的建立 在选点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要求:点位应选在交通便利的地带,同时保证该地带视场要开阔;在对电磁波有干扰的地带不宜选点,如高压线、电视台及大面积的水域地带都将干扰电磁波的接收,在选点时不容忽视。 2.工程测绘外业的观测 GPS的对外观测作业主要有天线的安置、实时观测及对观测结果的记录等。 2.1安置天线 安置天线过程中主要注意对中、定向、整平和对天线高的量测。在静态相对定位的过程中,要把天线架设在三脚架上,并在标志中心的上方进行对中,同时保持基座上的水准气泡在居中位置。调整天线定向过程中,要确保定向标准线正向北方,误差小于5度。测量天线高时,应从相位中心量起,直至观测点的标志中心,此段垂直距离即为天线的垂直高度。 2.2观测作业 在进行作业观测任务时,及时捕获卫星的信号,并实时跟踪处理,获得定位所需的信息和数据,在安置完天线以后,为确保电源和接收机的正常开通,要将接收机安置在离天线不远的安全区域内,在开启电源进行观测时,要保证系统已检查无误。 2.3数据处理与成果校核 为了保证对外观测的质量和预期定位精度的实现,对观测成果的校核成为一重要环节。在结束观测任务以后,要对获得的观测数据及时进行分析、校核,对出现的不合格的观测结果要及时采取补测措施,经确认数据无误后,方可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GPS工程测绘实施实例 1.GPS用于大桥的控制测量 作为对长江两岸鄂州市和黄冈市起连接作用的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在建造初期为使施工及设计便利,采用GPS专业技术对首选方案Ⅲ、Ⅳ桥位进行Ⅲ等平面控制测量。以双大地四边形布网作为设计方案。与江面垂直的长边约为1200m,平行的短边约为500m。双大地四边形与两个国家Ⅱ等以上大地点联测。 在平差处理以后,控制网的精度通常为:误差在最弱点位中为1.93cm,在最弱边长相对为1/113000,使Ⅲ等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得以了满足。 2.GPS测量用于导线控制测量 在河北境高邑至邢台段的京深高速公路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坦荡平整,最大相对高差在20m左右,平均海拔大约在50m,境内分布较多村庄。植被多为小麦及田间行树并密集分布着机耕道和公路。 在导线测量过程中,采用三台Wild 200 GPS接收机,采用点连接方式开始作业,三台接收机同时作业。完成作业后,使其向前滚动。 3.GPS测量用于密林、密灌地区路线控制测量 由海南中线新建公路海口至屯昌路段德测设中,从石山到永发镇有20km距离,覆盖较厚的植被,其中有剌密灌、荔枝、龙眼、杂草地较多,人迹罕见,并分布大量火山口。这种地区几乎没有可能使用红外仪导线进行测量。为提高高等级公路测设质量,采用GPS沿路线每隔2km作一对GPS点,这一对GPS点应保证足够的水平通视距离。 在这2km一对的GPS通视点的建设下,可在此基础上前后各支出不超过1km进行放线测设工作,以此不仅能够保证工作的测设质量,又能使作业的劳动强度大大减小,缩短了测设周期。 测绘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技能竞赛的实践与创新 1竞赛对测绘专业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普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并开展了广泛的技能大赛,激发了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有效地推动和促进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1)以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技能竞赛不仅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较量”,更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经过层层选拔、不断淘汰、强化训练,接受教师悉心辅导,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形体礼仪规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找到了载体。2)以竞赛搭建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沟通。通过测绘技能竞赛搭建的桥梁,使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沟通渠道更加通畅,学校教育教学也更加接近社会需求;专业教师与测绘行业企业专家之间的近距离交流,使指导教师的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加深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认识理解,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技能竞赛促进了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过程的协调一致,使学生及时掌握测绘行业的最新动态,实现了人才培养与测绘行业标准的对接[3]。3)以竞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打造了“双师型”教学团队。高校教师特别是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参加测绘工程的背景。在测绘技能竞赛中,专业教师承担着选拔、培训、指导参赛选手的重要任务,故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规范正确地进行示教。各高校为在测绘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有计划地委派教师到测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了解测绘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技术流程、质量保证、产业发展等基本情况,熟悉测绘行业企业的操作规范、工作职责、用人标准和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测绘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将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等,通过参加工程实践,测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渐形成[4]。4)以竞赛引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测绘学科建设水平。测绘技能竞赛吸收了测绘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测绘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为创新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提供了切入点,严谨教学、规范操作的教学思想更加牢固。各高等学校将测绘综合技能竞赛与实验教学项目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测绘技能竞赛的规则和标准,对已有实验教学项目进行改造和提炼,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实验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竞赛的需要,各高校还不断提升测绘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条件,规范操作规程,优化仪器设备配置的合理性,逐步建设成为测绘仪器设备先进,功能完善,集教学、实训、考核为一体的开放性实验基地,测绘学科的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升[5]。 2测绘专业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的创新设计 目前,我国大学生测绘综合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对测绘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虽然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舞台,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学生受益面较少、教师参与不足、竞赛主体单一和竞赛制度设计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影响竞赛的发展空间和综合效应,值得我们对竞赛机制进行思考与创新。1)创新学生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目前,省级以上的各类测绘技能竞赛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分配参赛人(队)数,学校只能按要求筛选一小批精英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然后经过反复实训再参加比赛,竞赛实际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表演舞台,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旁观者。为了使竞赛让更多的大学生受益,学校应针对不同竞赛项目,设置相应的校(院)级竞赛,逐步扩大培养实践能力和工程人才的覆盖范围。通过组织校(院)级技能竞赛,打破参与技能竞赛人数的限制。同时,学校最好能将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为选修课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参加技能竞赛的同时完成学分,避免因竞赛加重学生负担。学校从低级技能竞赛中选拔优秀学生组队参与更高级别的技能竞赛,这样做既能完成优秀团队的选拔工作,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扩大竞赛的影响力,并保证测绘学科技能竞赛的可持续发展[2]。2)创新教师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大学生技能竞赛的积极性不高成为众多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测绘技能竞赛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瓶颈。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教师参与指导竞赛活动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有关政策,制定规章制度,将参与竞赛指导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师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对参与指导竞赛的教师实施专项激励政策。同等条件下,在晋职晋级、岗位聘任、出国学习、评优评奖、项目申请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及涌现的先进个人或团队设置专项奖励。激发教师积极参与、主动指导竞赛的内在动力,形成教师从“要我指导”转变为“我要指导”的良好局面,真正地调动起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竞赛的积极性[6]。3)创新主办主体多元参与的共赢机制。目前,全国性测绘综合技能竞赛的主办主体主要是行业主管部门、学会协会等,这些主办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是很容易导致行政主导,使赛事失去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些具有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行业企业有主办竞赛的愿望和诉求,但是由于缺乏行政资源,没有权威性等原因,很难成为竞赛的主体,扮演着“赞助”、“支持”或“协办”的角色,在参与竞赛的力度、深度与广度上有待进一步挖掘。学校应根据测绘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需求,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实习基地,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裁判,请行业企业领导现场观摩,组织有关企业进行现场招聘等,使企业从“后台”走向“前台”,由“配角”成为“主角”。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社会部门之间的合作,形成行政主管部门主导,测绘学科理论性竞赛由高校主办、具有实践特色的创业设计大赛由行业企业主办、测绘科普性公益项目竞赛由学会主办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共赢模式[7]。4)创新竞赛制度设计的动态机制。技能竞赛是一种评价制度,旨在通过竞赛评判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指向性意见。大赛就是指挥棒,大赛比什么、怎么比,对测绘教育教学的影响是巨大的[8-9]。然而,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和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决定了测绘技能竞赛制度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国开设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和职业院校达120多所并覆盖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带来测绘教育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对大赛的竞赛制度提出了挑战。管理部门应总结和汲取各类大赛的成功经验,在竞赛层次上,形成“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全省有大赛”的梯级分工;在竞赛体系上,构建“基础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竞赛体系;在竞赛内容上,将单项比赛与综合比赛有机结合,加大专门型人才的选拔和激励力度;在竞赛评价上应实行“多证书制”,如奖励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证书等,使技能竞赛的活力和时效性不断增强。通过技能大赛的制度创新设计和动态调整,引领测绘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企业发展[10]。 3结束语 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战略目标。测绘综合技能竞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地理信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制定并建立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全员参与、多元参与、积极参与和制度引领的长效机制,创新大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模式,为卓越测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作者:焦明连 单位:淮海工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计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具体以北戴河地球物理专业实践教学为例,进行重、磁和GNSSRTK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探索,对学科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关键词:地球物理学;信息化测绘;北戴河实践教学 一、引言 地球物理学专业以人类生息的地球及其周围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地质学、测绘遥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现代高科技手段,从事探索地球内部结构、资源勘察、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的工作[1]。地球物理学作为地球科学的先导学科,在对地球物理性质的基本认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重视和发展[2]。目前全国共有24所大学开设有地球物理学专业,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著名高校,高校数量有逐年增加趋势。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探索性并重的学科专业,地球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是本科生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3]。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本科实践教学为例,建立有专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秭归基础地质认识、周口店野外地质教学和北戴河地球物理观测实验教学三大基地。本文结合地球物理专业的特点,针对各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的现状,重点探索当前地球物理专业测绘课程的改革方向,并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专业北戴河实践教学为例进行探索。 二、信息化测绘与地球物理学 测绘科学致力于提供空间和时间服务,在地球物理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为许多地球物理问题的解决提供边界约束[4]。利用空间卫星可以对地表、断层、块体的位移和运行提供精确的约束,代表技术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重力测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等。空间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近代测绘学科完成了由模拟测绘到数据化测绘的转变,并向信息化跨越,使人们的生活开始进入“智慧地球”和“大数据”阶段[5]。信息化测绘科学与地球物理学相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如构造大地测量学、空间物理大地测量学等等,在地震科学、地球动力学、浅层地质灾害分析等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三、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信息化测绘课程设计现状及改进 虽然测绘遥感是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各高校相关课程设置整体薄弱。在各高校的地球物理专业测绘相关课程中,北京大学开设有《重力学与大地测量》专业基础课,同济大学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并作为工程地球物理方向的建议选修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设有《测量学》及实习作为专业基础课,另有《大地测量学》为专业选修课,中国科学院大学该专业开设有《现代大地测量学基础》、《物理大地测量学》、《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武汉大学开设的相关课程最多,主要有《大地测量学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目前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信息化测绘课程教学上以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较为完善,值得借鉴。目前国内高校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建设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测绘课程偏少和老化,很多高校都只开设有《测量学》一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课程教学停留在经纬仪、水准仪和大平板绘图讲授,内容老旧,与现代信息测绘脱节;(2)测绘课程认识上的片面化和工具化,目前许多高校的地球物理教学和宣传只提“重、磁、电、震”,对测绘基础认识和应用能力缺乏,没有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综合分析传统地球物理观测结果;(3)专业背景师资不足,由于各学科历史发展的局限性,造成了测绘教学和地球物理学专业的分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思想的偏颇。针对以上问题,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测绘基础类课程设置,让学生理解和认识各类参考框架、坐标系统、高程基准面、几何观测和物理观测的统一、测量数据精度评定等,具体可以选择《大地测量学》为基础课程;(2)引入现代空间测绘遥感课程,空间卫星技术改变了传统测绘的作业模式,也体现在部分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例如卫星重力测量、高频GNSS与地震波融合、InSAR(遥感)地表观测及动力学反演等;(3)综合设计实践教学,将现代空间测绘遥感技术的实践教学融入传统的“重、磁,、电、震”四类地球物理学教学方法中,进行数据联合反演处理分析地球物理学问题。 四、北戴河地球物理实践教学信息化测绘内容设计探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戴河地球物理实习是相关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为了深化信息化测绘下的教学改革探索,将GNSSRTK教学作为此次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重、磁实践教学一起进行整体设计,具体教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站内GNSSRTK单方法的操作实践。主要在实习站内进行RTK的原理和操作讲解;安排学生分组进行GNSSRTK操作练习,掌握点测量、点放样和点检校的方法;了解RTK进行区域地物地籍图测量的方法,理解RTK在实际工作中的限制影响因素。二是野外重、磁和GNSSRTK方法组的综合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技术方法联合作业的特点及要求。由于磁法对坐标的精度要求低,可以用手持GPS获取施测点坐标,因此RTK配合重力测量是此次实践教学的重点内容。RTK在此次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剖线坐标点放样,取代传统拉测绳、插筷子的模式;二是重力施测点高程坐标采集,用于取代低等水准测量的地形改正;三是RTK进行采矿区的体积测量计算,用于重力异常校正,测线终点处有多个巨型灰岩采矿坑相连,等效直径超500m,平均深度40-50m。 五、效果与体会 笔者结合自己专业研究背景和教学实践,具体探索了信息化测绘背景下北戴河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实践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数据采集分析工作,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扫除课堂学习的盲点。具体在实践操作中,学生直观感觉了不同坐标系下观测值的差异和适用情况,RTK测量过程中单点、浮动和固定解的影响因素,静态和动态观测的区别联系。 2.综合设计难度高,激发探索精神。改变以往单一实验方法教学模式,将重、磁、GNSS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结合地球物理学研究和应用实际,自主进行观测方案设计、人员安排、观测方案实施和后期模型反演分析。21世纪地球物理学向着系统化、信息化、协同化方向发展,因此需要利用不同观测手段的优势,共同解决地球物理反演多解问题。综合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综合管理组织能力。 3.增加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选择。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分为两种[6],一是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在油矿勘察行业,近年来就业萎缩,同时行业性质导致女生就业更为困难;二是理论地球物理,主要从事地震相关行业研究工作。随着中国北斗技术的飞速发展,进行测绘相关课程改革后将有利于拓宽地球物理学专业学生在测绘类相关行业的就业面。总体而言,结合信息化测绘进行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符合本专业发展特点和时代前进方向,对学生创新精神、学科交叉能力和国际性视野的提高作用显著。本文对地球物理学专业测绘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结合具体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尝试,教学反馈效果好,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作者:何平;邹蓉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摘要: 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结合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文章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测绘新技术下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多样化实践基地建设、本科生导师制以及科研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与实践效果,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思路与借鉴。 关键字: 测绘工程;专业认证;培养模式;测绘新技术 一、引言 随着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测绘科学经历了“传统测绘”、“数字化测绘”,再到“信息化测绘”的快速变革[1]。特别是2014年1月和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和批复了《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2号)和《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驱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总体战略部署下,现代测绘技术突飞猛进,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分发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测绘行业呈现跨越式发展,这给我国测绘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等院校培养服务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及相关部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和中国工程教育的国家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2],教育部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09年后进入普及推广阶段,标志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并于2015年3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推出了最新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修订),设置了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我校正在积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展测绘工程专业建设及认证工作。为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和“信息化测绘”时代对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测绘专业应制定符合认证标准、学校定位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3-4],为此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即注重现代测绘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专业技术能力、工程设计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组织与领导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关注毕业生社会认同感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体现新测绘时代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本质要求。面对新的培养目标,如何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5]。为此,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对象,探讨工程教育论证建设背景下,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测绘专业人才的需要,在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方面做的一些改革尝试。 二、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融入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 当前,测绘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使测绘的作业方式、生产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不仅提高了测绘效率,而且大大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保证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紧跟测绘新时展步伐,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应当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不断融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的相关知识[6],引导学生不断去接受专业前沿信息,以高新技术突出测绘学科的作用。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不断引进了TrimbleGPS测量系统、低空无人机、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与技术,而相关课程的教材对最新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新方法原理涉及的不多[7],为了使学生对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相关知识与应用有足够的了解,相关教师对《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GPS原理与应用》以及《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等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拓展和深化,并随着测绘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不脱节的同时,促进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学生从事本专业的兴趣。 (二)拓展新的实习环节,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测绘工程专业必须注重实际动手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外业操作和维护仪器设备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数据处理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学生使用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专业技能培养,促进学生紧跟新时代测绘发展的步伐[8]。因此,在保障传统基础测量实习与设计环节的基础上,包括测量学实习、数字化测图实习、控制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GPS实习、工程测量课程设计与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对各项实习内容进行整合调整,借助引进高、精、尖仪器设备,拓展测绘新技术的实习环节,如增加多功能全站仪应用实习、轨道精调课程设计、3D激光扫描仪使用与数据处理实习、高光谱仪使用实习、遥感实验以及工程结合的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实习等。另外,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组建测绘机器人、3D建模、GPS定位与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等兴趣小组,并每年举办综合测绘技能大赛,锻炼、提高和检验测绘工程本科生测量技能,为今后就业增强了竞争力,例如,目前累计成立50人的无人机摄影测量兴趣小组,完成了邯矿集团太行矿区、永年广府古城、平山县营里镇石榴沟村等区域的飞行方案设计、无人机航拍、像控点测量、数据处理和立体测图等工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开拓实践基地,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 近年来,我校测绘系在不断完善校内及邯郸市内实习场地的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拓省外、企业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校企合作,建立校企联合的测绘工程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目前,测绘工程专业已与山西省煤炭地质物探测绘院、开滦集团、中煤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地数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博翔地理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一些煤矿企业等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了近20余个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并在相应的实践基地聘请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指导;另外,鼓励学生在GPS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三维校园建设等方面进行工程模拟实践,开展以“在工程实践中成长”为主题的项目现场实践等活动。通过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内容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保障课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无缝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同时在工程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爱岗敬业、艰苦拼搏的良好专业素养,为他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创新培养方式,实施导师制 在创新培养方式方面,测绘工程系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和专业知识学习辅导,如组建生活和学习兴趣小组,对优秀本科生实施导师制。值得一提的是测绘工程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最先实施,其做法是:在刚进入大二阶段学生中选取成绩优秀或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强专业兴趣的同学,安排测绘系具有博士学历或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每位导师可带3~6位本科生进行跟踪指导,并在以后学习阶段实行淘汰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与专业老师接触和交流的途径,帮助解答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优秀拔尖学生的同时激发学生之间良性竞争,以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动力。目前,测绘工程系本科生导师制已实施3年,从学生成绩、参与工程实践与课题的能力和积极性以及创新项目申请来看,该项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结合教师科研课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测绘工程专业培养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科研,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以及老师科研课题,吸收优秀大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或科技服务项目中来,培养学生针对实际科研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寻求方法解决的能力,并让学生经历从项目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验收的全过程,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给学生创造从事测绘生产、科研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及撰写科技论文,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其实践与自身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9];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教师将科研融入教学,及时给学生灌输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信息,提高教学质量。近三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矿区变形监测、土地权属确定,地籍测量、地形图测绘、轨道精调、线路测量、边坡放样与监测、流域下垫面信息提取、种植结构提取、流域资源环境监测等,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400多人次参与完成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40余项,申请获得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9项,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背景下,面对信息化测绘时代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测绘人才的要求,进行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是培养符合当前社会经济需要的创新性复合型测绘人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导师制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不仅为河北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关要求奠定基础,也为信息化测绘时代测绘人才培养以及其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新思路;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测绘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测绘时展步伐,因此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作者:王贺封 张安兵 曹媛 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矿测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测绘专业生见习心得感悟 为提高我们测绘专业所有人的专业素质和动手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化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理解理论的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法。学校安排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实习,实习内容为dj-6经纬仪测图,绘平面。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要掌握仪器的操作而且要锻炼熟练程度,同时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紧张而有难忘的一周测量实习生活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结束了。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而且还有机会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方法。在锻炼大家画草图、运用cad绘图的能力同时也积累自己的绘图经验和提高自己的绘图速度。不仅从此次专业实习中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还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我们在施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使用技能,提高了数据计算能力和对数据的敏感程度,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有了一定雄厚的基础才可以决定上层建筑。因而此次实习不仅让我积累了许多经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因为我们大家都明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真理! 本次实习也让我真正体会到测绘专业是一个团队的工种!我们组有七名组员,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各自的长处是不一样的,我们配合起来才能发挥出较高的效率。我的主要任务是使用仪器测出数据。同时这次实习也拓展了我们与老师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因为以前人家说测绘专业特别需要团队合作精神,我都没有能够完全了解。的确,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另外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忘记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这样也达不到实习的预期目标。即使收工了,百分之百也要重新来过,这样的话太划不来,既浪费时间和精力,有摧毁了组员的积极性,百害而不一利。因为测绘专业有自己的《测绘法》,它规定了测图的精度要求,这是每一位测绘人员都必须遵守的。 另外,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这样马马乎乎,对我们自己而言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现在马虎惯了,将来对待工作也回、会草草了事!另外,我们拥有这样让你锻炼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马马乎乎就等于将一次绝佳的机会给浪费了,丢掉了确实很可惜!所以,我们这个组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经纬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 只有这样,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才会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例如:进行测图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行读龋在读数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当用经纬仪测量角度时,如果目标较小,最好使单线与目标重合,如果目标有一定宽度,可以用双丝夹住目标。 (3)在测量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稍微碰了一下仪器,就要重新调整对中水平,否则就会导致数据错误,也可能导致仪器的损坏。 (4)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5)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6)要先将道路和主要建筑物确定下来,然后在添加其余次要方面,这样不但条理清楚,有利于作图的准确和随时进行实物和图形的对比从而检验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否。我们还要对所测过得范围能够做到胸中有数,避免漏测、重测。 (7)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当我们完成了测图的工作,并且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时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有的说量取全站仪的仪器高和目标高时要尽量减少误差,水准仪施测过程中尺垫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 想想大家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顶着大太阳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有必要的就不厌其烦的进行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碎部点的简化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绘专业论文: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测绘的本质和内涵,接着介绍了在现代测绘的背景下测绘人才培养所出现的问题,最后具体从各个角度探讨了测绘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关键字:测绘工程现代测绘人才培养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必将充满各种竞争,无论是政治、军事的竞争,还是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现代观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对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为应用型测绘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一、现代测绘的内涵 从现代信息论的观点看,测绘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空间信息的学科。传统的测绘受地面测量技术、时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产品主要是单一的地形图和在地形图基础上编绘的专用地图;它不能及时反映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范围或全球变化;其产品制作周期长,已不能满足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多种需要。信息技术加快了人类社会的运行速度。测绘学是提供人类生存空间、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信息的学科,它的学科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如何界定测绘学的含义,已是世界各国测绘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将测绘学(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为一个新词,以准确反映学科实质,Geomatics一词由此应运而生。随后,有关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是地学界成为热门话题,由于对其含义理解不同,其中文译名将它译成。地球空间信息学。,已基本得到认同。不管人们对Geomatics的含义如何理解,根据ISO的标准定义和国际测绘联合会(IUSM)对。测绘学。的定义,两者的含义是基本类同的,只不过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间信息的范围更宽一些。Geomatics更准确地描述了测绘学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了现代社会对地球空间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点,因而发展和提高了测绘学的研究和工作领域,符合现代测绘学发展的实际。现代测绘工程的核心技术是空间技术,包括GPS、卫星遥感和航测,测绘的范围从地面扩展到整个近地空间,加之通讯、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使地球空间信息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比传统的测绘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适合于纳入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框架。随着数字地球构想的实施,测绘学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新机遇,传统的或现代测绘学将以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之林,以更强的活力向前发展。 二、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 当前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中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内容整体设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不重视研究社会的需求,因人设庙、因人保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课程结构安排上表现出重技术课程、轻管理课程,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桥施工一线的毕业生。没有很好地紧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与测绘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仍然存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场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技术应用型、复合型测绘人才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目前专业框架、格局相对单一的矛盾。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测绘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一项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技术性。面向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北京申办2008奥运成功、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省区、数码城市的建立、中国成功加入WTO、注册测量师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测绘主体体制及运行机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对测绘市场及测绘教育带来了空前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来说,现代社会对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上,正从过去的技术型向市场技术应用管理型转变。主要表现为:三个高技术的综合运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公关能力、职业迁移的能力)、三大意识的形成(市场经济主体意识、工程质量管理意识、国际竞争合作意识)。因此重视和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测绘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1.测绘学科研究的方向 测绘学科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间对象的定位、描述和表达,动态变化与监测,并将所获得的各种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与处理,使之综合应用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中所形成的一门学科。测绘科学既是地球学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门工程应用学科,她服务于各种工程建设,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种民用工程、矿山工程、海洋工程、军事工程、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 随着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并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产业。面向二十一世纪,测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智能化;测量数据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广泛化。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及其集成是测绘学科的前沿领域,也是未来数字地球的基础。 2.注重课程设置 现代测绘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空间信息,而以空间信息理论为核心的测绘学科,与地学、生态、环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关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往往是多种专业技术的综合系统,只有将各类知识融汇贯通,构成有机的知识网络,才能适应现代科技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的特点。而传统的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性过强,学科领域单一,知识结构面太窄,特别缺乏相邻的专业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显然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应用型测绘专业人才,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根据目前的国情、市场经济的要求,既要考虑测绘知识的系统性,又要兼顾学科的综合发展趋势具体应设置的主要课程如下:基础及公共课:包括数学、物理、政治、外语、大学语文、文献检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法律基础、体育等。测绘专业课:包括测量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大地测量学基础测量平差基础、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测量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相关专业课:包括城镇规划、自然地理学、采矿学工程与工业摄影测量、土建概论、数据通讯与模式识别。 3.注重工程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具有以下4个主要的特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以大工程为背景,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更高的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在理论上给予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则更重视与工程实践地结合,或者用综合实践代替。应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识(求真务实、严谨规范拼搏进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地培养,建立科学的发展观,能够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活动是认识世界地活动,工程活动是改造世界地活动,在工程活动中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尤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精神、增强其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愿望、提高其创新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与各自的专业相结合而创造地学习,即在学习中进行创造,在创造中深入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富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它专业相比尤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受实验学时的限制,很多实验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充分的时间亲自动手,因此,应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让每个大学生都能经过多个这种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好处。第二,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实践环节应尽量与测绘单位的生产实际相接合。测绘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生产服务,因此,实践环节必须要面向实际的生产应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育部门与生产单位共同努力去创建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总之,探索对于测绘人才的一种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测绘专业教育者应该从多个角度探索测绘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的测绘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测绘专业论文: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论文 摘要:分析非测绘专业工程测量的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目前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教学改革设计思路和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的课程活动设计,并结合在教学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出能反映多样化和多层面化的考核项目的综合考核办法。 关键词:工程测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评价方案 《工程测量》课程是我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面向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本课程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常规测量仪器的操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能够从事相关专业中的测量工作,具有使用各种测量仪器的的能力,更好地从事测量方面的工作,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1]。 1工程测量课程基本信息 1.1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道路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建筑物变形观测等[2]。该课程教学主体上分为两大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测量基本理论与方法,实践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正确熟练操作仪器并掌握相关的测量技能,具备解决工程施工能力。 1.2学时安排 我院的《工程测量》课程共48-64学时,3-4个学分,每学年有9个~11个班级授课,年修读学生300人以上。 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工程测量》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建筑施工、砌体结构、地基与基础等后继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既是前面所学课程的延续,又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并运用其它的专业和基础知识,才能熟练完成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1.4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随着教学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1)学生没有吃透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3];(2)在实践操作中有诸多不合规范的操作习惯;(3)部分学生心态浮躁不得更适当的学习方法、不能潜心研究学术问题。例如:不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学习;(4)面对棘手问题不能够发散思维立足于新的视角合作的解决;(5)课程考核不能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4]。2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思路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围绕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全面发展、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特点和行业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和深化教学改革,做到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改革有计划、有措施、有特色的落实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1)在理论教学上,教学内容吸取国内其他更高水平院校同行的先进经验;深入到社会项目上,与一线的技术员和专家共同探讨;优化和完善工程测量教学大纲,适当删减过时保守内容或者仅作简单讲述;(2)在实践教学上,积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5];通过测量技能大赛、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积极增加投入购置新型教学仪器设备,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以满足教学要求;加强与生产单位以及测绘仪器销售商的交流;(3)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形成了以授课课件、实践操作录像等方法相结合的立体感官教学方法[6][7];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测量规范和操作程序、培养良好的专业工作习惯,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通过参加专业比赛,锻炼并检测学生的测量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测量专业知识;(4)另外,关注提高学生的“测、绘、算”技术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全站仪,了解GPS测量技术[8],学习CASS成图技术,让学生尝试结合EXCEL编写简单的计算软件;(5)在考试改革上,采用综合性笔试和平时性考核项目的多维度考核办法,不断探索优化更加客观的考核方式,以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该课程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该课程总体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成果的体现程度。 3工程测量课程目标 (1)掌握各类普通测量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并会正确规范熟练的使用各种常规测量仪器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2)会结合现行规程规范和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一般性的测量方案,并进行有效率的测量和内业处理包括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 4工程测量课程活动设计 4.1各类普通测量以分组比赛类型教学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作介绍。(1)目的:使学生正确熟练的操作水准仪;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测量的规范操作工序和规范的水准内业处理,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提高实操水平;(2)活动安排:水准测量原理、四等水准观测方法、内业处理流程、学生练习水准仪、普通水准测量实验,计划4课时;分组完成四等水准外业、内业,提交成果资料,计划2课时;成绩和总结,评定成绩并总结问题、分析原因,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仪器操作与观测方法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小组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4.2建筑工程施测量以案例分析来完成教学 下面以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为例做介绍。(1)目的:了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放样流程;(2)活动安排:课堂讲解施工测量任务、特点及测设的基本工作,计划2课时;课堂讲解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和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计划2课时;观看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现场教学视频,课堂提问学生,总结分析施工放样流程,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学结,计划4学时;(3)评价方案:课堂提问占40%;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学结占50%;出勤占10%。 4.3建筑物变形测量以完成项目类型教学 (1)项目目的:使学生了解建筑变形测量的意义与重要性;理解建筑物变形测量的施测内容与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的整个流程;(2)活动安排:收集该项目相关的资料,了解此建筑物的变形情况,配置测量仪器,制定观测计划,计划2课时;布设水准点、观测点,做垂直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布设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做水平位移测量,计划2课时;处理数据,整理项目成果,并给出项目结论及建议,计划2课时;(3)评价方案:外业测量占30%;观测记录和内业处理占30%;项目总结报告占30%;出勤占10%。 5工程测量课程学习评价方案 理论考试内容围绕教学大纲进行,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其他考核项目在授课期间进行。制定如下考核方案:(1)综合性笔试,占总评成绩比重50%,评分标准依据参考答案评分;(2)小组数据和总结报告,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水准测量占25%、角度测量占25%、距离测量占25%及小区域控制测量占25%;(3)建筑工程施测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案例分析总结占50%;(4)建筑物变形测量项目成果书面材料,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成果精度统计及质量检验结果占30%,变形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异常和作业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汇总占20%,变形分析的基本结论与建议占30%,附图附表占20%;(5)课程论文,占总评成绩比重5%,评分标准是把握测绘科学前沿动态占40%,内容充实可靠占50%,论文形式要素正确占10%;(6)出勤,占总评成绩比重10%,评分标准是旷课、迟到、早退酌情扣分。 6总结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特色和学习目标,在非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实施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分别从不同知识板块设计教学活动,并在课程考核上注重“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才能更加客观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以及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成果的量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社会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作者:许善文 唐小方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测绘专业论文:浅谈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本文为咸阳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02001)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实践教学意义的基础上,介绍分析了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测绘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主要措施、基本要求与实践效果,以期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关键词】 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测绘工程;教学基地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1]实践教学环节是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知识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测绘工程专业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2]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具有测绘工程项目施测的基本能力,测绘工程专业基本能力的培养包括各种测绘仪器的操作能力、测绘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工程施测能力、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等。因此,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日常实践教学中,在训练学生的测绘基本功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测绘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教学效果。 二、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测绘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状况 1、校内实验、实习场地建设,能够满足日常测绘教学 咸阳师范学院旅环院自20世纪80年代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以来,根据专业课程《测量学》、《地籍测量》的教学实践需要,在校园内布设有控制点、并埋设有相关的测量标志,能够满足日常测绘仪器实验教学以及开展地形测量、控制测量、水准测量的教学需要。借助校园地形地貌特点,在校园内相对空旷且地势较高的西山南和西山北布设有GNSS观测点,满足了静态相对定位及RTK等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开展,校内实习基地由于在校园里,实验、实习内容的开展方便快捷,一方面免去了测绘仪器的搬运及师生交通的劳顿;另一方面,实验实习内容开展期间,师生的食宿等问题都可以在校园内方便地解决,具有便捷的优势。 2、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创建新的平台 2012年,随着学院测绘工程专业的开办,校内实习基地由于容纳人数有限,而相关专业的测绘实习安排也都较为集中,实习期间“撞车”现象时有发生,场地容纳有限,鉴于此,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成为实践教学环节中实习基地建设的必然,通过专业课程教师的考察,最终将实习基地选择在距离校园5公里的周陵镇,在此建设了占地面积约2Km2的实习基地,该区域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区域内有村庄、农田以及新建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地形及地貌特点及交通条件等均满足了作为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校外实习基地建成后,能够满足测绘工程专业《地形测量》地形图测绘实习内容、《控制测量》中的精密测角、精密测距及精密水准测量实习内容、《工程测量》中曲线放样、点位放样、高程放样实习内容、《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地籍测量》界址点测量、界线测量、地籍调查等实践教学内容以及《GPS原理及应用》中静态相对定位、RTK测量、点放样等的实践教学需要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校内实习基地容量有限的问题,目前,该基地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是,基地距离镇中心有一定距离,师生实习期间的吃饭问题不能很好解决,实习期间的生活多有不便。 3、开拓蓝田实习基地,解决了师生食宿问题 针对师生实习中食宿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15年通过积极联系,将部分测绘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在蓝田县焦岱镇,该实习基地位于秦岭北麓,地形条件复杂,食宿方便,加之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关中民俗乡土气息,有秦岭脚下的“普罗旺斯”之称,由于其理想的实习条件,省内开设有测绘专业的相关高校(均将实习地建于此。目前,蓝田实习基地的拓展,很好地解决了实习中的食宿问题,实习基地的拓展,使得实习安排较为灵活。 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的几点思考 1、实习基地建设要因地制宜,规模适当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要兼顾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的交通条件,既要满足各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又要顾及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对于实习基地的选址还要顾及交通条件、仪器搬运及师生的生活方便等因素。为确保良好的实习效果,在实习中,既要考虑到传统测量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对测量新技术的使用有所体现。 2、实习基地建设要标准化 测绘实习是学生测绘技能提升的重要演练场,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力求标准化,选点、埋石、外业测量、数据记录、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测量规范进行,达到测量实习规范性的要求,同时对学生的测量计算、成果验收也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训练其良好的职业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要突出多种用途,实现多个项目的实习内容 测绘实习内容多,涉及到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控制测量、地籍测量等多门课程的多个实习内容,因此在实习场地建设中要考虑到实习内容,力求使实习基地满足多个实习内容的要求。 四、实践教学基地建成后的评价 1、场所固定,方便了实习内容的开展 无论是校外实习基地还是校内实习基地,都有固定的场所,方便了各项实习教学内容的开展,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安排实习教学,另外,仪器的存放和师生实习期间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2、达到了规范化的实习要求 无论是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均有标准化的实习场地,实习中,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要求进行,测量前期准备,外业观测及测后数据处理都按规范要求进行,对各实习小组成果严格验收,如有不合格,要求重测或补测。规范化的要求、严格操作流程要求确保了实习的效果。 3、综合性的实习场地有效确保了多个实习内容的开展 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习场地,确保了多个班级、多个小组测绘实习内容的展开。目前,结合实习内容及实习点状况,将实习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校内实习基地安排有测绘仪器综合实习、水准测量实习、导线测量实习、GNSS测量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安排有地形测量、地籍测量、数字测图原理综合实习、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 五、结束语 测绘实践基地建设是确保实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3]在实习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实习基地的多用途及标准化,这样才能确保实习基地对实习的促进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测绘专业论文:基于能力本位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在以能力为本位新的形势下,测绘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实践实习、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能力本位 《工程测量》 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测绘科学不断地分化和综合[1]。面对日益发展的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与高速发展的测绘技术相适应。因此,加强测绘教学改革,以能力培养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使学生与快速的社会发展相适应。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我校测绘工程教研室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对《工程测量》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体系的构建 由于《工程测量》教学比较复杂,它既有理论知识的教学,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学,必须克服困难、大胆创新、承前启后、勇于改革。因此,我们从我校学生实际出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对测绘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对原来的旧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拓展,将其分为测量基本技能模块(包含普通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全站仪的使用)、控制测量模块(包含三四等水准测量、导线测量和GPS静态测量)、地形测量模块(包含纸质测图和数字化测图)、施工测量模块(传统方法作业测量和动态RTK测量、全站仪施工放样测量等)和变形测量模块(包含沉降监测、位移变形监测和倾斜监测等)五个模块。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突出了能力本位,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改革的措施 2.1以能力为本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过去我校将《工程测量》作为专业基础课定位,往往由于时间仓促与安排粗略,使部分学生无法将课堂知识与技能联系起来(表1为改革前《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教学情况)。旧的培养方案中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不尽科学,造成学生虽然对测量理论熟悉,但对数据处理能力和综合运用相对较弱的情况。为此我们针对岗位技能的特点,根据测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对其进行改革,改革后《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教学情况如表2所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测量形势,我们对教学计划每年讨论修改一次。 由表1和表2的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工程测量课程横跨三年,使工程测量技能的培养达到“三年不断线”的要求;理论与实践课时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实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互相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 2.2以能力为本位,对实验实习进行改革。 传统的测量实习,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弊端[3]。为保证《工程测量》课程改革的成功,我校把测量实习分为校内、校外两个阶段,同时对工程测量实习基地进行改建,在2008年新建1个校外测量实习基地――周立波故居测量实习基地,实习场地面积增至近6平方公里,能实现各测量模块的一体化教学,同时承担200多人的测量实习。并在测量仪器室的基础上建立测绘实践教学中心,主要用于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岗位零适应期”的目标提供硬件支持,并专门引进工程测量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壮大专业教师的力量。 通过对2011级、2012级和2013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改革后,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后,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有质的飞跃。特别是在第四学期结束后的测量工鉴定考试中,学生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显著(如表3所示)。表3反映出在使用新的工程测量课程体系后,考试通过率有大幅度提高,理论成绩通过率与实习成绩通过率最高分别达到87.36%和98.28%;鉴定考试通过率有很大提高,特别是中级工,参加鉴定和通过鉴定的人数为历年之最,通过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值。这充分说明课程改革对操作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实习单位的反馈,2011级学生对测量岗位的适应时间比往届学生缩短,运用能力大大提高。 另外,在每两年一次的湖南省测绘技能竞赛中,2010年我校参赛选手获得了个人第二名和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2012年湖南省举办的“拓普康杯”测绘技能竞赛中,我校参赛选手获得个人第一名和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从上可以看出,经过改革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2.3以能力为本位,加强《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 面对快速发展的现代测绘技术,特别是GPS、RS和GIS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测绘教育的要求[4]。为此,我们成立了多媒体课件开发小组,定期举办多媒体课件展评和上网交流会,切实提高教师的软件应用能力和多媒体教学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在课堂获得的理性知识与实践获得感性知识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外,我们还根据测量实训的特点采用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几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工程测量的技能。教师根据各测量模块的要求,结合测量的仪器、场地,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对内容进行再加工,精心设计各种教学任务。同时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体现教学成就,引导学生对这些学习成果进行积极评价,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 2.4以能力为本位,改革成绩考核方法。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都是以期末考试为主,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为此我们把理论和闭卷答题为主要的考试形式改为以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5],以课业综合考核为主,以笔试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综合考核包括学生的实验实习报告、施工放样、数字测图和变形监测等多种形式,通过书面测试和操作测试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专业技术等级考试,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航空航天论文: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运用 《舰载武器》2011年第11期 摘要:碳密封材料是空间领域中的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摩擦密封材料。本文主要对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密封材料的种类和工业领域相关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碳密封材料;航空航天;应用 制备工艺航空航天工业是事关我国国防事业的重要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开始对应用材料的密封可靠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密封材料的性能是密封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密封材料在这一领域有着优异的特性。 1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碳密封材料 1.1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从石墨自身的性能来看,它可以成为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常用的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主要由石墨纸、柔性石墨卷材等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是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特殊加工的产物。它具有着良好的自润滑性能和耐热性。这种材料的化学惰性相对较大,可以抵抗酸碱盐溶液和一些有机溶剂的侵蚀。因此,它可以替代一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石棉材料和橡胶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中的柔性石墨材料可以用于低压静密封。 1.2增强石墨密封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增强石墨密封件主要应用于动密封、机械密封件的摩擦副和旋转接头之中。这种材料主要由多孔石墨浸渍而成。浸渍过程应用到了加压浸渍工艺和真空浸渍工艺等多种工艺。俄罗斯科学家将高强石墨密封环应用在了航天发动机的涡轮泵中,这一材料具有着高强度、高密度和低摩擦系数的特点。 1.3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柔性石墨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树脂浸渍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有着良好的耐磨性和独特的自润滑性。它可以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的轴径部位。这种碳密封材料具有着导电性、耐腐蚀性,对电波和X射线也具有有效抵御的特性。它也可以适应中高压静密封环境的要求。 2碳密封材料制备工艺的应用 2.1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建立在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工艺和超声电火花加工工艺等工艺基础之上。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可以在降低切削温度的基础上,强化加工表面的质量。超声电火花技术是在电机中应用超声振动的一种加工方法。它主要利用电极端面合适的放电间隙来提升火花击穿概率,也可以提升加工孔的加工稳定性和加工效率。深化复合加工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涉及到了这一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单涂层技术和两涂层技术等技术。氮化硅、氮氧化硅和相关混合物可以有效强化碳密封材料的低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化。与之相关的后处理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碳密封材料可能出现的微裂纹问题。 2.3碳密封材料的耐高温工艺 与航空航天事业有关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工艺主要由以下工艺技术组成:法国航空宇航公司所采用的一种与SiC有关的制备工艺;二是与离散碳纤维有关的隔热结构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中应用了乙二醇、丙三醇和石油油料等多种材料;三是由美国企业研发的一种建立在仿氧化硅基树脂技术基础上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技术。在对这一工艺进行应用,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在航天非隔热层的建构过程中得到推广。 2.4碳密封材料的致密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生产领域所采用的高强度碳密封材料制造法是以固体可流动颗粒状聚合物为压力介质的制造方法。碳密封材料先驱体的固化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除此以外,热压成型法在碳密封材料中的应用可以让这一材料的致密性特征得到强化。它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密封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含碳纤维符合材料和研磨沥青等基质材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在经过电阻加热以后,压制而成的碳密封材料的密度可以达到1.30g/cm3。 2.5碳密封材料的防裂解工艺 防裂解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红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具有梯度碳化物涂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传统的气相沉积法完成碳密封材料的制备工作。在这一方法应用以后,图层标称的热胀系数要高于地层的系数,表层到底层的热胀系数也会表现出渐变分布的特点,这样,在高温环境下,航空航天领域所应用的碳密封材料不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3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碳密封材料的应用已经受到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关注,例如航空发动机对轴间密封材料的强度、抗氧化性和导热性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对碳密封材料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探究,可以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更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环之中。碳纤维编制方法和相关的工艺参数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泵密封件之中。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创新相关制备技术是对这一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碳密封材料也会在这一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陈至锐 单位: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 航空航天论文:无氰酸性镀镉在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应用 《航天工业管理》2016年第12期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耐腐蚀性镀镉层结构,包括金属基体、预镀层、中间镀层、镀镉层以及钝化层,其中所述金属基体为钢铁基体和铝合金基体。对镀层结构进行中性盐雾试验2064h其表面无白色腐蚀物生成,耐盐雾性能比航天工业部标准QJ453-1988《镀镉层技术条件》中96h中性盐雾试验的要求高21倍。这种保护层在耐腐蚀性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航空航天零部件;无氰镀镉;镀层结构;高耐腐蚀性 引言 传统的氰化镀镉溶液性能稳定,镀层质量优良,因此,航空航天、航海以及一些特殊电子零部件采用氰化镀镉工艺制备防护层。氰化物是国家严令禁止使用的污染物之一,用无氰镀镉代替氰化镀镉已成为业内进行研究的热点课题。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年修改版)》的要求和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淘汰部分含有毒有害氰化物电镀工艺专题会议纪要》(黔经信专议[2013]67号)工作部署,贵州省内电镀企业在2016年底前淘汰氰化物镀锌和氰化物镀镉有毒有害生产工艺。应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协会表面工程分会的要求,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开发了NCC-617无氰酸性镀镉工艺,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零部件的高耐腐蚀性镀镉层。NCC-617镀镉电镀废水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沉淀处理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小于0.01mg/L,满足GB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1镀镉工艺 无氰镀镉溶液成分及操作条件。 2制备流程 2.1钢铁基体镀镉钢铁基体镀镉具体操作如下: 1)前处理。对钢铁零部件进行碱性化学除油水洗碱性阳极电解除油水洗酸洗水洗阴极电解除油水洗活化水洗的工序。 2)镀镉。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镀镉层,其δ为6~20μm,按GB/T13346-1992标准在200℃对镀件进行除氢处理20h。 3)钝化。镀镉层经2%~3%的硝酸出光水洗铬酸盐低铬彩色钝化水洗干燥60℃老化15min,钝化层δ为0.3~0.5μm。 2.2铝合金基体镀镉铝合金基体镀镉具体操作如下: 1)前处理。对铝合金零部件进行化学除油水洗浸蚀水洗出光水洗的工序。 2)浸锌。第一次浸锌水洗退锌水洗第二次浸锌水洗。 3)化学预镀镍。在浸锌层上采用专用的碱性化学镀镍溶液制备化学预镀镍层。 4)镀镍。在化学预镀镍层上采用瓦特镀镍溶液制备镀镍层,其δ为5~10μm。 5)镀镉。在电镀镍上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镀镉层,其δ为6~20μm;然后200℃对镀件进行除氢处理20h。 6)钝化。镀镉层经1%~3%的硝酸出光水洗铬酸盐低铬彩色钝化水洗干燥60℃老化15min,钝化层δ为0.3~0.5μm。 3镀层性能 3.1耐腐蚀性 钢铁件按上述工艺制备的镀镉层,按照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进行中性盐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NCC-617无氰镀镉工艺制备的镀镉层耐腐蚀性能明显高于氰化镀镉工艺,测试2064h镀件表面无白色腐蚀物生成,耐腐蚀性比航天工业部标准QJ453-1988《镀镉层技术条件》中96h中性盐雾试验的要求高21倍。 3.2柔软性 用弯曲法定性检验镀层的脆性,采用δ为0.2mm的黄铜片按NCC-617工艺镀镉,镀层δ为23.7μm,将试片弯曲180°,镀镉层无爆裂,镀层柔软性较好。 3.3结合力 按JB2111-1977《金属覆盖层的结合强度试验方法》,以热震试验法测定镀层结合力。将镀件放在烘箱中加热至190℃,然后取出放入室温水中骤然冷却,镀层没有起泡和脱落,结合力良好。 4结语 NCC-617无氰酸性镀镉工艺是为满足航空航天企业的要求而开发的,使用的添加剂与配位剂,克服了含EDTA无氰酸性镀镉工艺存在的镀层性能差和废水处理困难的缺点。在贵州省航空航天企业的应用表明,NCC-617无氰镀镉层耐蚀性、柔软性及结合力等性能均满足航空航天工业部标准的要求,并且废水处理能够达标排放,尤其是镀层的耐腐蚀性取得了较大的突破,能大幅度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受到了航空航天企业的青睐。 作者:陈建锐;郭崇武 单位:广州超邦化工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论文:高校课程改革的航空航天论文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课程定位模糊等原因,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在师资队伍、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等软硬件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直接影响到教师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授课的师资力量明显薄弱。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多为党政干部且以兼职为主,他们本身有比较繁重的行政工作,在精力投入方面无法得到保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运行机制不合理,授课模式“重师轻生” 目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组织运行方式不够合理,大部分都是采取大课堂、专题报告的教学模式,互动很少,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诉求,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激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通过课程改革前的问卷调查了解到,84%的学生不喜欢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原因是在于课程的授课模式不合理,让他们感到毫无兴趣。此外,关于授课模式存在的问题,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李小琳、段素梅、严莹、孙洪艳均提到了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授课模式存在仅课堂理论灌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知识接受效果差等问题。 (三)授课内容单调乏味,考核评价陈旧单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以往多采用大班授课或专题讲座,授课内容多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时效性特点,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国家政策脱离,没有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方式也相对落后。目前的考核形式大多是命题考查,让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完成一篇论文或报告。然而,学生所交论文大多“移花接木”,罕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深入地探究并理解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这种单调僵化的考核形式缺乏科学的评分依据,随意性较大,不能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生对形势政策的分析能力与理解程度,更难以有效引导、调动学生关心国际形势、分析国家政策的积极性。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部分高校开始积极探索、实践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改革,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借鉴。从2010年开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改革,围绕设定的主题开展互动式教学,改革后,已有五届本科生,700多人次参与了这一课程,累计开展讨论课40多讲。改革后的课程模式提升了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这一课程成为学生真心喜爱、乐于参与、持续受益的优质课程,也成为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现将其改革做法总结如下: (一)丰富课程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主题 课程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对授课内容进行丰富:一是把课题的选择方向从一味的思想政治话题转向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授课内容的选择权,即在授课教师团队拟定的大课题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如“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大讨论”、“深浅纵谈城镇化”、“历届三中全会政策效果的评估研究”等讨论选题。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独立思考能力。授课内容的选择紧密结合专业特点与专业知识背景,这样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理性并客观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如“解析现阶段通货膨胀成因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金砖四国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路径的异同分析”、“2012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解读”等讨论选题。 (二)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改革后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课程内容准备到课堂内容展示,再到课堂问答交流,学生成为了课程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围绕时事热点,选择恰当的讨论选题,通过由浅入深地递进式选题设计,实现了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引导课堂讨论,营造出开放、活跃、平等的课堂交流氛围;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们的展示、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此外,在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十分注重、提倡团队学习。在专业优先、兼顾兴趣的原则下,学生自由组建成为8-10人的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查找、数据分析、成果展示等学习任务,在实践中提升自主探究和协作创新的能力。在团队学习和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既分工明确又独立自主,互相配合互相学习,这种基于学习团队的教学模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题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组织策划能力。 (三)优化授课形式:学习团队作品展示 课程改革以授课形式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采用情景展示、辩论赛、话剧、新闻会、相声、小品等情境式展示方式,以课程作品讨论作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中心,通过生动和鲜活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为本,启发互动”的授课形式。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依旧坚持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实际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北航经管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通过探索并实践多种展示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课程的趣味性,也为学生的展示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空间。 (四)加强课程延续性:优秀成果转化发表 网络学习协作平台是北航经管学院形式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网络学习协作平台,学生们可以在网上交流探究问题、解决办法与心得体会,分享课题研究成果,网络平台有效促进了“互帮互助互学”的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与此同时,学院刊物《观愿》还专门开辟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优秀论文板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还指导学生将其研究成果凝练成为主题明确、思路清晰、论证严谨的学术论文,并发表在相关刊物上。从北航经管学院的课程评价结果看,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评分从改革前年平均分72上升到改革后年的93分,在必修课中排名第三;其中,针对“开课必要性”一题,选择“十分有必要”的同学从12%上升到了97%。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学生累计在各类期刊公开8篇,参加学术竞赛获奖多达31人次。此外,在学生的课程总结中,“喜爱”、“收获”、“感谢”成为了高频词汇,表明了学生对改革后课程具有很高的认同度。总体看来,北航经管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分别从丰富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授课形势与加强课程延续性四个方面入手,以学生的兴趣与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全面、立体、综合的改革,从而有效提升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体系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首要前提 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教学计划,强化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过程监督机制,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工作的扎实开展。高校应制定健全、明晰的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学校党委应明确课程的总体方向并发挥导向作用,同时对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指导;教务部门应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明确形势与政策这一公共必修课的突出地位,重视师资引育和课程教学研究,并对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应充分发掘资源,对课程的讲座报告、实践教育等环节提供支持;网络信息部门应在课程网站建设、课程信息、讲座报告宣传、成果转化推介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 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把教师质量关。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理想信念,确保课程教学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此外,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政策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势必要求教师自觉关心国内外时事要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其次,高校应重视师资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一支政治觉悟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高校应从政策上引导、鼓励更多地专任教师愿意投身该课程的教学科研活动,并对其进行科学的选拔、培训;另一方面,针对校内师资队伍的不足,高校应安排专门的经费,从校外引进相关的专家、学者,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兼职教师,从而形成引育结合、专兼相辅的师资建设格局。 (三)模式与内容创新是巩固和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的核心动力 首先,高校应尝试互动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容易陷入枯燥说教、照本宣科的陈旧模式,只有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讨论,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最终达到让学生在理论上知晓、在情理上认同、在实际中践行的教学效果。其次,高校应重视实践教学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从而对课堂教学形成有效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实践教育,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亲身感受社会形势,实地调研政策效果,从而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真正理解、认同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最后,高校应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创新性和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必须依据时事变化,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使得教学内容紧密契合当下的国内外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作者:宋晓东郑海涛贾国柱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航空航天论文:国防电子形势下的航空航天论文 1现代装备环境下,自动化测试系统越来越重要 我们还应该看到任何一台电子系统或装备,都会经历从研制、设计再到生产等多个环节。而在这所有环节中,都会涉及到测试测量和验证,这也就意味着在全寿命周期中都会有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身影。所以,在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电子领域,随着电子装备系统的不断进步,无论在装备保障还是在产品的全寿命周期,自动化测试系统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动化测试系统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综合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自动化测试技术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应用在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领域,在应用过程中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第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测试这一概念,由仪器替代人工来实现相关测试任务;第二代测试系统则引入了通用化、标准化的概念,使得仪器系统更加综合化;第三代测试系统更以“开放化”为核心,引入先进商业技术和货架产品,降低测试成本。这些推动了自动化测试系统在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的广泛应用。但是虽然历经了几代技术的变革演进,时至今日,自动化测试系统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困境:1)高昂的拥有成本。针对复杂的被测对象,测试系统在保证测试质量的同时,还要完成繁复的测试任务,这往往意味着长周期的开发时间和昂贵的系统费用。而且一旦被测对象发生变化,测试系统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和更换,会带来更多工作负担和费用。2)通用性不足。各个系统独立设计完成,没有统一标准的规范,导致测试系统型号繁多互不通用,给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因为系统间的不通用,也会带来重复设计、重复投资的现象,间接提高测试成本。此外,还有“用户端的测试数据和设计端测试数据无法连接”、“对操作人员要求高”等问题。综合看来,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不单是测试技术本身和仪器技术指标的问题,更多的是仪器系统架构的问题。 3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与“合成仪器” 正式因为这些困难和挑战,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都已经参与到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讨论。在这些讨论中,对自动化测试系统共同的要求就是:1)降低全周期的开发维护费用;2)增强通用性和互操作性,提供最大的系统灵活性;3)进一步提高测试质量。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NxTest”(nextgenerationautomatictestsystems)系统概念。此系统概念关注于:如何降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全周期费用,如何提供系统灵活性和互操作性,如何降低系统开发、部署和升级时间,以及如何减小后勤保障规模和占地空间。基于这样的目的,“NxTest”提出要采用开放的软硬件体系及商用标准架构为构建思想。从这里可以看到,随着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的提出,对系统架构有着更高的要求,而“合成仪器”的架构概念也在这时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合成仪器”架构即采用标准的测试硬件模块组成通用的仪器系统,测试测量任务与升级完全由测试软件来实现。在这种架构下,自动化测试系统将由原先台式仪器系统的模式逐渐过渡到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模式,同时会格外强调软件在整个测试系统当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架构改变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借助模块化硬件的优势,系统本身也更加灵活和冗余,通过简单更换模块来更新或者升级系统,节省了大量硬件投入成本,也为系统的通用性奠定了基础;2)仪器系统将会更加小巧,在有限空间内集成度将会更高,以适应更为复杂的测试任务;3)模块化系统的背板定时同步功能也使得基于模块化仪器的系统拥有远好于台式仪器系统的系统性能。这些优点有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模块化的硬件平台的应用。也正因为如此,作为“NxTest”概念实施项目之一的海军型“eCASS”自动化测试系统在2012年就采购了NI公司的PXI模块化仪器平台来作为其系统硬件架构核心。类似的,BAE公司也采用NIPXI平台替代原有VXI平台实现“合成仪器”概念下的新型测试系统。同时,在“合成仪器”架构下,软件相比于以往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有仪器功能和任务的定义都用软件来完成,实现由软件来“决策”在何种测试任务下调用何种测试硬件资源,同时“实施”复杂测试任务的管理和优化。软件层面将会倾入设计者的更多心思,来考虑如何保证系统测试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减少系统日后的升级负担。软件也从原先测试程序开发的单一层次过渡到集成系统服务、测试程序开发和测试管理三者一体的架构上。考虑到这些因素,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其“LM-STAR”项目中运用NITestStand测试管理软件和NILabWindows/CVI来实现开放式的软件架构进行系统的构建,有效继承了以往测试程序集(TPS)的同时提供了足够的系统灵活性。 4结语 随着电子装备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技术仍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在这一形势下,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被广泛讨论,其中核心之一就是“合成仪器”的架构概念。而这一架构概念改变了以往台式仪器系统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模块化仪器系统的模式,同时强调软件的关键作用。下一代自动化测试系统概念已经开始融入各个新型测试系统项目的构建,也在预期的未来会更多地应用到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领域,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刘旭阳单位: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航空航天论文:本科临床医学航空航天论文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目前全军只有一所军医大学有航空航天医学这个专业,培养本科生,每届培养100多人,其中有30人到北京空军总院实习,其他的人留在其附属医院实习。航空航天学员大五开始实习,一共实习45周,其中外科16周,内科13周,专科16周。实习的环境有病案讨论、专题讲座、临床技能培训等等。 1.2研究方法 一、二级指标参照《军队院校教学评价方法》(2010版)及总参、总政《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具体指标体系,从教学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和质量效果四方面形成空医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一、二级指标。通过资料收集、专家座谈、个案分析(第四军医大学)等方法,总结空医专业本科临床教学体系的构成特征;对照《军队院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型》的具体指标,构成空医专业特色的评价指标,形成28个三级指标。因此,为了评价该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水平,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法为: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其评价结果由28个三级评价点组成,每个评价点可以被评为A、B、C、D四个等级(其标准见细则,只列出A和C等,B等介于A和C等之间水平,D等低于C等水平),最终评价结果标准分为:优秀:A≥23,且D=0;良好:A+B≥23,且D≤1;合格:A+B≥18,且D≤3;不合格:A+B≤15,或D≥4。最后使用指标模型,应用于某军医大学的航空航天医学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 1.3数据收集 1.3.1根据指标体系初稿,设计“航空航天医学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三级指标确定及细则判定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按医学教学:教学管理:卫勤管理=3:1:1,比例,选取了15位专家,通过两轮问卷调查,汇总意见,统计数据,最终形成指标体系。 1.3.2通过查阅相关文件、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听查课、实地考察等方式,检阅某军医大学每个三级指标,其结果得分25个A标准,得3个B标准,达到优秀标准。 2研究结果 2.1建立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 首先建立决策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将评价指标按它们的性质分成若干层,构成一个以目标层、中间层及备选层所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目标层为: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层为ABCD四个等级。备选层为:教学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和质量效果。 2.2指标体系模型及其结果 2.2.1采用德尔菲法发放15份咨询表,收回有效咨询表15份,统计结果为否定三级指标数7个,否定细则标准数9个,修正7个三级指标,修正9个评分细则。综合意见,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表。 2.2.2发放第二轮咨询表15份,收回有效咨询表15份,统计结果为,大家一致同意所有指标及评分细则。并最终形成"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最终确定一级指标为A1教育设计、A2教学条件、A3质量管理、A4质量评价,二级指标为B1专项规划、B2人才培养方案、B3课程标准、B4教员队伍、B5管理队伍、B6教材建设、B7教学装备设备、B8信息资源、B9质量保障、B10制度落实、B11档案管理、B12学员学习情况、B13教员授课情况、B14服务部队、B15内部反映,三级指标为C1改革项目、C2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3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标准、C4高职授课、C5教学管理干部工作经历、C6学员队干部、C7临床教学教材、C8空勤科、C9其他空医专业特色临床教学科室(心理评测、心理学选拔、心理健康维护、高压氧疗法)、C10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C11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图书数量、C12质量保障体系、C13日常见习、实习制度、C14空军特色科室课程实习制度、C15空军常见病、多发病专题学习制度、C16档案室建设、C17档案管理制度、C18空医特色课程见习、实习考核成绩、C19校首长听查课成绩、C20教研室主任听查课成绩、C21督导组专家听查课成绩、C22学员履行空医历史使命的价值观、C23学员履行空医岗位责任或重大活动表现、C24教员对院校领导重视教学的满意度、C25教员对以教学为中心的机关各部满意度、C26教员对学员学习风气的满意度、C27学员对临床教学保障的满意度、C28学员对教员授课质量的满意度。 2.3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 经过查阅相关文件、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听查课、实地考察等方式,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质量,最后得分为24个A标准,得3个B标准,达到优秀标准(见表1)。 3讨论 “指标体系”,设计合理,评价客观,应用性强,能够满足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需求。 (1)设计指标体系时综合考虑了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影响和作用,按目标一中间一备选模式,兼顾指标的科学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动态性及指导性原则,使航天航空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相互协调发展; (2)表征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指标可为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大系统,其又由共计28个单项指标组成。单项指标选取能与其他学校、教学医院或专业轨道相互比较的指标.。 (3)构建上述指标体系时,应当做二轮以上问卷咨询,对问卷内容进行调整,并且集中专家意见,使其最终获得满意的协调一致性。 (4)对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时,应当注意指标上、下限的选取。下限要以基本满足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基本指标为界;而上限可分远期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发展方案进行界定。 (5)对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其他学校、教学医院、专业或者轨道进行比较,确定航空航天医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中间层为ABCD四个等级。系统层为:办学定位、教学环境、质量监控环境可持续发展近期及中长期方案。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6]。 4讨论 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军医大学某学年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14-16]。教育设计[17]。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改革项目,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程标等。教学条件[18]。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高职授课课时比例、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干部工作经历、学员队干部工作经历、专业教材、空勤科、专业科室、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专业学科网络课程资源等。过程管理[19]。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质量标准、质量保障、质量评价、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奖励、日常见习、实习制度、专业课程实习制度、空军常见病、多发病专题学习制度、档案室建设、档案管理制度等。质量评价[20]。分析出来的具体指标包括:专业课程见习、实习考核成绩、校首长听查课成绩、教研室主任听查课成绩、督导组专家听查课成绩、学员履行空医历史使命的价值观、学员履行空医岗位责任或重大活动表现、教员对院校领导重视教学的满意度、教员对以教学为中心的机关各部满意度、教员对学员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学员对临床教学保障的满意度、学员对教员授课质量的满意度等。综上所述,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某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的监控质量是否达标,分别从教育设计、教学条件、过程管理、质量评价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临床教学的管理规范性、提高教员的授课质量、增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临床教学的授课环境。 作者:袁玮卿董晓建鲍臻朱靓殷进功工作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航空航天论文:大学医学航空航天论文 1努力提高“转变思路”能力,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课教学任务不同于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常常面临讲授过于简单、学员兴趣较低,讲授过于深入、学员难以吸收的问题[2]。这就要求教学组全体教员科学备课、精准指导,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 1.1集中优势,补弱固强 在教学过程中,每学年开学前,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组长,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集中优势教学资源、汇聚精干力量,选定任课教员。并安排年轻教员试讲,全体教学组对年轻教员的试讲提意见、挑“毛病”,确保教学水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找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理论课上以案例分析为主线讲解内容;实习课上以理论回顾为主线体验实践,并适时调整实习课的教学内容及其与理论课的衔接过程,确保教学工作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1.2全面学习,强化自身 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引起全体教员的高度重视。要求年轻教员,尤其是以前未接触过航空航天医学知识的非现役教员、带教实习课的研究生,进教研室当年不参加大课和小课教学,只作为辅讲教员随堂跟听每一位教员的授课。同时要求不仅学习本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系统学习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对于有教学经验的教员,在平时的授课中要充分准备,并在教案中体现教员本人对本次教学内容最新进展的掌握情况,在提高教员专业水平的同时,确保提高教学质量。 2努力提高“师资储备”能力,确保丰富教学形式 基于专业课教学“练为战、学为用”的特点,教学方向问题尤为突出。教员必须始终把好转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提高学员任职能力的方向。然而由于编制体制调整,教研室教员数量太少,同时部分同志出国留学、不在岗,造成主讲教员人数偏少,且有职称断层现象。只有提高师资力量的储备能力,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1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各教研室每学年开学前,会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外请本学科专家前来做专题讲座。如教学对象为本科学员,对航卫保障工作一片空白,则外请专家多为常年工作于航空兵部队的航空军医、卫生队长和场战医院院长等。如教学对象为进修生,他们大多来自一线航卫保障岗位,则外请专家多为专业研究人员或空军医学研究所的同行专家。这一举措弥补了“内”部人员不足的矛盾。 2.2处理好“专”与“兼”的关系 军事航空医学需要研究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的卫勤保障问题。近年来,教研室从实际出发,与对口航空兵部队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相结合的协作关系。选取工作正规、制度健全、业务建设较好、卫生工作基础好、卫生人员素质较高的航空兵部队具有相应的航卫保障专业知识和组织指挥能力的卫勤领导和能够担负教学任务的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担任教研室的兼职教员,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一定学时的教学任务。由于他们有较丰富的航卫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并具有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对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学员们反映良好。通过“专”业教员与“兼”职教员相结合,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2.3处理好“教”与“研”的关系 在教学布局上,教研室着眼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板块和专题,在教学中注重将创新理论、本专业研究进展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增强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本领。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按照研究生工作安排和科研进展,有目的地选择对本课程感兴趣又学有余力的学员组成课外科研小组,由教研室内学校评定的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导师指导,进行文献查阅、撰写综述和课外科研实验等活动;参加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论文答辩,扩大教学内容。由于“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可利用学员的新颖思路和创新思维推动本学科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3努力创造“良好氛围”能力,确保促进教学工作 3.1发挥工作动员优势 航空航天医学系在每学年的教学正式开始前都会组织开课动员,提高教员的教学热情和学员的学习热情。教研室也会因时因地进行教学动员,组织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并通过先进教学个人、优秀教案等评比,激励教员人人争先进,个个当标兵。 3.2运用先进教研室成功经验 学习先进典型,是激励教员的强大动力。教研室通过定期组织教员跟听其他先进教研室优秀教员的课堂听课,学习他们的授课方式和特点,并在教研室内部建立必要的会议制度,进行学习体会交流,进一步制定符合本门课程教学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使教研室自身的课程教学有所突破,保证课程质量稳步上升。 4努力提高“教学保障”能力,确保教学任务的需求 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要求各级教学相关部门树立“以学员为本”理念,建设高效的保障机制,全面保障任务需求。对于教研室和教学组而言应该从以下做起。 4.1确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 多年来,我教研室积累了大量航空兵场站航卫保障工作的录像片,为学员理论知识联系工作实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视频教材。使学员掌握航空航天医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通过理论学习与视频教学相结合,提高学员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可满足航空兵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 4.2探索从工作实际出发的途径 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是在学员即将进行实习,来年步入工作岗位的时机开展的,其学习目的是为了将来在航卫保障中能够发挥作用。因此,教学工作应该从适应航卫保障工作的角度去完善。实习课为学员提供动手操作、贴近实际工作的机会,教研室教员渊博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会使学员们受到极大鼓舞。外请专家、兼职教员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对航卫工作的敬业精神,使学员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提高了学员对基层航空卫生保障工作的热情。 4.3注意提高统筹协调的能力 在教学准备中,尽量协调争取学校和系里的投资和申请专项经费支持,同时,教研室拿出部分经费,不断补充新近出版的专业书刊,丰富专业资料。增添新设备、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为航空航天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建设提供专业实验室;不断补充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所需的硬件设备,为学员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请领部分装备部队的最新航卫保障装备,为学员提供尽早接触、提前适应部队航卫保障工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总之,经过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员的共同努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专业课学习使其对飞行员、航天员卫勤保障有了深刻的体会,为做好未来的航空卫生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扩大协作,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努力为培养合格的航空航天医学人才做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工作。 作者:王文岚1常耀明1李金声1袁鹏2工作单位:1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航空航天卫生与卫勤教研室2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航空航天论文:全市船舶工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提供2013年底和今年1-8月份数据)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目前,全市涉航企业有48家。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9.22亿元,同比增长92.6%。 2、主要产品 通用航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航空大件加工及部件组装、航空机电、客舱设备及内饰件、宇航级高可靠电子元器件等。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14家。龙头企业5家,铝业有限公司、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航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航空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市精密合金厂有限公司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合金大型精密浇铸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全球第3家(中国第一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20%,2013年超纯净镍基高温合金系列产品实现销售2.6亿元。 5、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绿扬” 著名商标:华阳及图、彤明、“DSLY及图” 6、区域布局 初步形成“一城两园多基地”的空间格局(航空航天产业城、市航空航天产业园、京口航空信息产业园、京口航空航天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产业基地、句容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基地、丹徒航空航天制造及配套产业基地) 二、为什么作为重点产业? 1、产出规模,增速,发展前景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宽、拉动效应强等鲜明特点,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为1:10,对科技和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全球航空航天产业的增速为25%,远超同期GDP的增速。未来20年,我国共需要ARJ-21同类飞机1000架、国产大飞机C919同类飞机2700架、军用运输机230架,对应市场容量分别为300亿美元、1350亿美元、161亿美元,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将超过500亿元美元,航空航天产业已经成为快速上升的战略性产业。 2、财税贡献,占第二产业份额 2013年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实现销售165.3亿元,同比增长107.7%,利税11.3亿元,同比下降79.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68.0%。2012年1-8月实现销售123.09亿元,同比增长12.5%,利税5.17亿元,同比下降49.0%,利润8.87亿元,同比下降74.4%。 3、提供就业情况 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4、投资规模,市场导向,企业家信心 截至目前,全市航空航天产业在建重点项目21个,总投资达204.46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以上。国家出台的高端装备制造“十二五”规划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到国家战略推动层面,给予宏观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巨大,企业家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5、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 研发支持,人才支持,金融支持,园区载体支持(土地、环保) 三、我市如何培育重点产业政策建议 1、产业规划导向,定位准确,布局合理,保障有力 总体规划、单项规划,用1-2年时间制定产业规划 2013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编制出台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我市航空产业布局、发展重点和目标。2012年,为加快我市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编制了《市航空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如何强化政策扶持 国家、省、市、县区四级政策 3、要素配套保障 人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 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 1、产业规模,产出,投资 全市拥有船舶及配套企业95家,其中,造修船企业30家,具有万吨以上造修船能力的企业7家;船舶配套企业65家。2013年,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43.1亿元,位居南通、泰州、扬州、南京之后,列全省第五,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5%,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1家。2012年1-8,实现销售188.48亿元,同比增长16.3%,利税9.4亿元,同比增长4.5%,利润7.5亿元,同比下降3.6%。截至目前,全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在建重点项目9个,总投资94.6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0.75亿元,同比下降33.62%。 2、主要产品 船舶产品:海洋工程船、全回转工程船、液货运输船、散货船等。 配套产品:中低速柴油机及发电机组、螺旋桨、船舶电器、船舶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船舶救生装置、船用锚链、船舶辅机、甲板机械、舾装件、海洋系泊链、海洋平台吊机及救生装置、海洋工程大型结构件等产品。 3、规上企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型企业 规上企业44家,龙头企业5家,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鼎盛重工有限公司、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 4、市场份额,至少20%以上,单个企业产量,技术 省船厂(集团)有限公司的高技术海洋工程船和全回转工程船两大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创造了27项中国第一,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实现销售共计20.1亿元,利税6.5亿元。 中船设备的中速柴油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2013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03亿元元,利润1.20亿元元,同比增长16.4%,连续四年利润总额超亿元。在柴油机及动力系统集成、发电机及电气系统集成、海洋工程机电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赛尔尼柯电器有限公司的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配电板连续五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进入国际前列,2013年,实现销售3亿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与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的船舶螺旋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2013年,实现销售5亿元,在螺旋桨与轴系设计制造、船舶动力打包集成等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正茂集团的海洋工程系泊链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0%,2013年,实现销售3.1亿元,在海洋工程系泊链设计研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品牌 省著名商标:“蓝波”、“赛尔尼柯SaierNico”、“三星及图”、“三山”图形 名牌产品:“威和”桥式起重机 6、区域布局 船舶建造:初步建成润州龙门港及高资港区域、京口区新民洲区域、扬中市团结港至胜利河区域三个船舶建造集中区。 船舶配套:形成了润州工业园区和新区为核心的国家级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基地。 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0 引言 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是指航空航天行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企业信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及研究开发方面的能力、水平和效率,最终提高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经广泛应用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的各个环节,诸如CAD,CAPP,CAM,CAE,PDM,PLM和ERP等单项技术与系统的应用比较普及,产品研制周期明显缩短,设计制造质量显著提高。 1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与作用 航空航天行业方面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研制与制造的协同及产品研制能力的提升3部分。 1.1 企业总体的信息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在航空航天企业中,由于需要涉及整体调动和资源整合很多,ERP作为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和利用的系统,可以使航空航天行业达到整体的资源规划统一。 1.2 研制与制造的协同 在航空航天行业,信息化主要为科研生产服务。该行业的重大工程是1个多学科综合、多专业集成、多个子系统集成和多单位跨地域协同的庞大系统工程;其复杂性、研制周期以及研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约束;其设计与制造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系统,并且需要在严格的流程管理控制下实现这些信息系统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以支持并行的协同设计和制造。设计研制过程中会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子系统、多种BOM表和多种变更管理。航空航天产品研制生产数据分散存放在各承担单位,大多数分系统和单机的研制生产数据没有实现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上下游间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数据的有效重用。同时,近年来航天企业的研制与生产并重,设计与制造间的协同需求也很迫切。如此众多的系统、流程以及异构的数据协同实现集成需要1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集成环境。 航空航天行业又与其他行业不同,对质量管理、产品可靠性的要求非常严格,每个零部件要能追溯生产制造源头。 PDM主要针对的是产品数据管理。它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值处理过程、资源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技术。PLM则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作为全局信息的集成框架,可有效实现资源集成和协同研发生产及精益化管理。所谓集成框架,即在异构分布式计算机环境中能使企业内各类应用实现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和过程集成的软件系统。PDM和PLM可为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和制造创造协同工作环境。基于信息化协同工作环境,设计人员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异地协同设计与协同制造。 重点需要实现下列两个方面的集成:(1)PDM,PLM与CAD/CAPP/CAM的集成;(2)PDM,PLM与ERP的集成。ERP与PDM,PLM的互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企业全部信息系统。将PDM和PLM技术引入航空航天企业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对改进现有技术和管理流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制过程中信息与流程的集成与管理及协同。 1.3 实现航空航天产品的三维全数字化定义设计与制造集成,提升产品研制能力 CAD,CAPP,CAM及CAE主要针对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发及制造过程的信息化,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加工的集成上提升产品的研制能力。从技术角度看,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过程涵盖现代科技的诸多领域,如机械、材料、电子、力学、声学、热学和能源等;多学科多性能的要求致使各种CAE之间需要协同,而在CAE仿真后进行的优化也需要CAD与CAE之间实现协同。 在航空航天产品的研制技术方面(CAD和CAE),通过数字样机的建立,可以实现部件或整机的虚拟装配运动机构仿真、装配干涉检查、空间分析管路设计、气动分析和强度分析等。总体而言,在航空航天产品研制中全面采用信息化技术,可实现三维数字化定义、三维数字化预装配和并行工程,建立产品的数字样机,取消全尺寸实物样机,使工程设计水平和产品研制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大幅度降低干涉、配合安装等问题带来的设计更改。 CAPP与CAM则指航空航天产品的制造协同。CAPP包括工装设计系统建立和工艺系统,在工装分类和典型化基础上,建立各自的工装设计资源库;开发基于工装族和有工艺知识支持的专用辅助工装设计系统,加强工装标准化、组件化和系列化工作,显著提高工装设计效率;实现产品模型在工装设计过程中的信息共享,提高工装设计与产品设计的协同程度;进行基于三维模型的计算机柔性化组合夹具工装研究,使工装快速组合装配,满足型号不同研制阶段和状态的快速工艺准备需求。工艺方面,针对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铸造、数控加工、钣金成型、焊接等关键工艺过程,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与应用,实现工艺方案的评估及优化;最终实现工艺流程的优化。CAM方面,运用CAD进行制造过程的前期设计,利用CAE进行计算机模拟,实现CAM方式与过程的优化。 总之,设计人员通过CAD完成设计,由专门仿真人员利用CAE完成设计多性能之间的协同仿真优化,通过CAD得到最终设计;而后通过CAD,CAE与CAPP,CAM的协同完成航空航天产品制造的过程。同时,运用两者之间的沟通,通过对航空航天产品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建立起CAD设计知识库、CAE仿真知识库、CAPP和CAM的制造工装知识库,使其成为航空航天企业在研发、制造方面的宝贵经验财富。 2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交互运用和协同,可以实现航空航天行业的管理、资源、设计、制造的全方位信息化工程,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1)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速度,加强各地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2)确保整体信息流的畅通,如产品各方面性能的仿真协同、设计协同等,有效开展工艺与设计的网上协同工作; (3)提高总体设计能力,建立航空航天行业的设计知识库、仿真知识库和制造知识库等; (4)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工艺管理平台。实现制造过程计算机化,工艺流程管理及工艺信息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优化工艺和制造过程; (5)建立产品设计、制造协同平台; (6)加强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形成基于网络的、可视化的、高效的生产管理平台。 3 结束语 航空航天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航空航天行业在技术进步和管理改革两方面不断深化和扩展的进程。在信息化进程中,技术的应用向前推进一步,管理的改革就必须深化一步,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就相应提高一步。技术、管理、人的素质是信息化生产力的3个要素,只有这3要素协调发展,推进信息化的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航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对企业管理信息化带来的管理模式变化进行适应和调整,不断克服一些不利因素,保持信息化建设持续的推动力,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航空航天论文:现有光学互连技术与航空航天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学互连技术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历程,简述了为满足航空航天应用要求,业界所进行的改进与发展。 关键词:光学互连技术;航空航天;应用;发展 引言 电子和计算机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提高了对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传输运算速率及效率(误码率)等的要求。为了解决非模块化结构和电缆作为数据传输通道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局限性大这个问题,一些装备逐步采用光学互连系统来代替铜基传输系统,光纤和接头等光学元件的使用需求越来越大(如图1)。另外为了降低发送、接收、转换和互连技术的价格以降低传输成本、摆脱铜基系统带宽的局限性,一些企业增加了在光学元件上的投入。经过多年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一系列新型光学技术投放市场,大幅降低了网络系统中的光学数据传输成本度,推动了因特网等系统的快速发展。 吸纳了大量投资的商用光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应用的机遇,许多商用光学方案可以再利用,以满足军事需求。在一些航空航天系统中,设计师开始尝试采用光学元件。但是过去为商用开发的光学元件通常是比较粗劣(性能低、可靠性差)的产品,即使再提高其成本也不能提高其综合性能,很难达到航空航天应用的要求(商用/通信与军事应用/航天部分要求比较见表1)。因此一些公司着手进行现有光学互连技术在航空航天应用方面的研究,例如Canon公司就尝试将用于通信业的低成本、高性能光学互连技术通过进一步研究、改进,应用到航空航天领域,其研究成果同时具有军级元件的耐用性和商用元件的低成本优点。 现有光学技术在航空航天系统中的应用历程 虽然材料(塑料)、封装形式(非密封)、环境条件(湿气、灰尘、振动、冲击)等因素限制了纯粹现有光学技术在系统中的直接应用,但是光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依然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在NP-3C航行器、F-35JSF等系统中对数据传输系统的重量都有限制,而且由于光学传输系统的传输数据的能力强,可以使航行器能够正确接收传感器、传输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数据,因此需要采用光学互连方案,在将来的军用领域,对光学数据传输应用的要求将逐步加大。 航空航天系统的设计师们一直关注光学互连技术的发展,并想方设法在新的系统中采用这些技术,来提高装备在严酷空间环境中运行的可靠性。他们的目的有三个:一是通过用质量轻的光学系统代替沉重的铜系统,来减轻装备自身重量,提高装备灵活性和承载能力;二是用光学系统代替铜系统可以降低装备对电磁场辐射的敏感性,提高其抗干扰能力;三是提高数据控制能力,提高装备的性能和精度。波音的F-18改进计划和Lockheed Martin的JSF是光学互连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关键转折点。在两个平台中如果存在光学元件方面的维护能力问题,那么将来所有的飞行系统将可能仍然使用低成本的铜基结构而放弃光学互连系统,所幸没有出现上述问题。同样,美国海军第二代驱逐舰“DDX”对光学元件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次公开展示。这些计划的成功,增强了光学互连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MIL-T-29504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特殊光学终端系统(如图2)。虽然这种方案的机械连接方案成本较低,但因光学终端的成本高造成网络成本较高,另外,该系统的光学性能也非常差。例如,62/125mm光纤的典型插入损耗超过0.4dB,最大值接近1.OdB。所以存在需要增加使用昂贵的光学放大器或不能实现方案的模块化的缺点。为了解决传统MIL-T-29504光学终端的这个问题,使其能满足军用要求,一些公司纷纷推出替代传统MIL-T-29504光学终端的新方案,其中Canon公司推出的PHD光学互连产品成本低、性能优良,可以军民两用。 其他一些光学互连产品的插入损耗性能也较差。这在F-18平台上的试验已经得到证明:在F-18改进计划中,多通道光学连接上应用了公差不严的电连接器壳体是链路性能低的根本原因。详细的统计分析表明:实际的腔体位置失准(如图3),应控制在与标准的MIL-C-38999键和腔体相差0.068英寸范围内。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一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而Canon公司则是通过生产非常特殊的38999连接器组件来解决MIL-C-38999互连问题:绝缘体组件精密对准、而且壳体采用昂贵、精密的CMC加工,虽然减少了问题但增加了成本。 空间环境对光学互连发展的促进 光学互连结构的最大难点不是保持连接点高性能,而是在两根光纤连接时,如何使环境对其影响减小的问题。典型的环境影响包括机械(冲击,振动)、温度和污染。大多数原始航空设备制造商尝试继续使用高弹力、质量轻的终端及不采用抛光角方案的物理接触光学系统,来解决冲击/振动问题;通过对所配套的装备和单个通道口的清洁和维护来解决污垢和污染问题。例如,Lucent的LC连接器耐冲击环境的性能超过65g,这种特殊的LC连接器的啮合力在原来的(1.1磅)基础上又增加了10-20%,因此提高了该连接器在巨大的冲击环境下的工作能力。而对于商用互连来说,由于受到锁紧机构机械特性的限制(如塑料制成的锁紧机构在啮合力较大时会损坏而失效),所以在巨大的冲击环境下的工作能力的提升则受到限制。 减轻终端重量 众所周知,减轻终端重量要通过减小尺寸或密度、或二者同时减小来实现。由于塑料套管重量轻、成本较低,所以业界对其在高性能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是在多模光纤领域的应用进展很小,而单模领域根本没有进展。很多厂家转而开始制作陶瓷套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进展。陶瓷套管可以做得很小,如为Telcordia GR-326小型光学互连.方案研制的氧化锆陶瓷套管基本尺寸仅为1.25mm有些厂家也进行了0.80mm陶瓷套管的尝试,但由于在啮合时容易损坏,所以大多数系统设计师不采用此方案,但是在将来的高压力、剧烈冲击/振动环境条件下工作的航空系统中的应用将会非常大。 改进端面结构 推动端面角抛光方案商业应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对噪声反射灵敏的系统中期望得到非常低的反射损耗;二是由于在封装密度许可的条件下,期望使用带状结构。对一般的系统设计师来说可以采用角抛光方案,但是在大多数航空应用的带状结构内应慎重使用端面角抛光方案,因为在严酷的振动环境中,这种方案会加大不对准性,即使是稍微有7~8度的端面角,也会直接导致纤芯不对准而使性能降低。使用劈槽陶瓷套管终端方案,可以稍微减轻这些问题,但是必须注意选择端面的啮合力,减小套管槽的开口尺寸。而带状结构连接器受端 航空航天论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精品课程建设 近年来,我国嵌入式系统产品发展十分迅猛,中国嵌入式系统市场估计每年将直接创造千亿元的效益,所带动的相关工业产值超过万亿元,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新的市场增长点。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产业需求相比,我国嵌入式系统工程人才培养相对落后,并进而影响到了该产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许多高校的计算机、电子、软件等专业针对市场需求,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在IEEE计算机协会和ACM共同制定的2004版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中,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列为核心课程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02学年开始开设了“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下面对该课程的建设情况作简单介绍。 1 课程基本情况 该课程是面向计算机学院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的专业课,是一门以计算机各种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为主要特色的课程,其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认识、研究和解决嵌入式计算工程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学生在嵌入式计算工程领域研究和开发奠定相关基础。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传输与工程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尽量反映该领域内最新的理论和技术成果,使学生了解该学科最新的前沿发展动态和方向,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化技术人才。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使用最新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和典型开发工具。课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面向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的原则,强调将计算机系统不同层次专业知识的基础性与实际工程设计思想和架构的前沿性相结合,重视将计算机系统自底向上的各种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得诸如操作系统、体系结构、接口与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孤立的课程呈现相互配合的应用场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上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实际的综合系统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在课件设计上,采取统一的知识体系结构,涵盖“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技术讲座+ 项目实践”四大模块,突出注重工程能力培养的特色。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学生应能够熟悉一种典型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掌握一套主流的开发工具和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门开发语言,使学生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目前该课程为48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时,实验24学时。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1)嵌入式系统概述;(2)嵌入式硬件基础;(3)嵌入式操作系统;(4)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建模;(5)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分析;(6)专用接口和硬件加速器;(7)分布嵌入式系统;(8)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等扩展内容。课程的实验包括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预先设计好的实验,通过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加深对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环境,主要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驱动程序的开发及对开发工具链的使用。综合设计实验则要求学生面向某综合应用(指定或者自主提出)而进行设计、编码和调试并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课程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理论课作业和小测验20%,基础性实验40%,综合设计实验40%。 经过四年的建设,该课程的已整理编写完成配套的教案、讲义和实验指导书,形成了一整套课程指导和考核体系,建立了以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为课程负责人,以博士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以博士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为教辅人员的教学团队。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的教学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高度统一,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在学生的作品中创新成为主题,学生在国内外各种嵌入式方面的竞赛中屡创佳绩,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精品课程创新点 (1)本硕一体化设置。 课程强调研究生与本科生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层次性,从理论课到实验课都设置了基本、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基础选听(或选做)具有不同加权值的内容(或实验)。突出体现了学院本、硕一体化的课程建设思路。 (2)兼顾理论,重在实践。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在不断更新最新的国内外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重视加强实践环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课程理论授课部分,每一章都有设计实例,这些设计实例大部分来自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并且随着科研工作的变化而动态更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二、课程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实验课时也占到了整个课程的一半时间,实验课本身加强了指导力度,由骨干教师加多名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助教组成的指导队伍,负责整个实验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紧密结合企业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沿性。 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动态调整,都是在充分分析当前国际上有影响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最新的核心技术、充分考虑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内容较大程度地体现了嵌入式领域的热点,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培养出业界需要的人才。课程前沿性则表现在:一、课程的主讲教师是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一线的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根据技术发展动向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及时地将最新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引入到课程中。二、及时地对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目前我们主要选择的是卡耐基・梅隆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相关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对我们的课程安排适时调整。 (4)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 嵌入式系统是面向应用的专用计算机系统,与产品和市场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的创新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创新性,加强未来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本课程重点之一。具体体现在:一、课程只对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对一些具体技术和环境则通过课外参考资料和网上第二课堂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有选择地对某些问题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二、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在实例分析中,鼓励学生对实例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案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思考;三、加强综合设计性及开放性实验环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提出原创性的设计内容,创新性是综合性实验的考核标准之一。 (5)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 我们采用“责任教授+主讲教师+ 实验辅导教师”的教师团队,采用“讲授+分析+案例+演示+大型作业+实验+查阅资料及撰写综述报告+小课题”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这类综合性课程“难教”、“难学”的状况。 讲授: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的内容,采用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力求讲清概念内含和外延、基本原理的思路,实质意义以及适用范围等内容; 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内容较多,对于某些书本上只提其然而不提其所以然而又比较重要会影响系统级设计理解的问题,找准切入点,逐步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 案例: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内容,精心设计典型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逐步实现,使学生理解并能够正确应用相关的技术和原理解决问题。 (6)完整的实验体系 全面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全程指导、严格的考核体系是本课程实践环节的亮点。 课程的实验由精心设计的基础性实验和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实验两部分组成。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预先设计好的实验,通过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加深对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等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及环境。基础性实验是一组实验集,包括了必做的和根据个人的兴趣选做的。目前针对Xscale硬件平台基于WINCE操作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分别设计了四大类共24个实验,针对EIA平台设计了4个基本实验,学生可以任选平台,除了3个必做的实验外,每个人按要求选做1~2个实验。综合实验是启发式的引导性实验,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学生结合本课程内容以及前导实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独立设计并实现具有一定演示度的嵌入式系统,原则上不限制硬件和软件平台。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给出了一些备选方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提出原创性的设计内容。 航空航天论文:基于Web2.0的图书馆OA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为例 摘要:OA对高校图书馆办公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介绍了Web2.0的概念、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AO平台为例,提出了一个基于Web2.0的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办公室自动化;OA;Web2.0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61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是办公自动化技术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等相融合,贯穿办公活动的各个方面,并对这些方面产生一系列影响之后形成的系统。 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随着高校“知识管理”理念的提升和实践,高校办公的网络化、智能化和空间的泛化,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也认识到尽快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必须实现决策系统高层与基层的信息系统互联,从而有效缩短决策信息下传的途径,保证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使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1 WEB2.0概述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Web2.0也慢慢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了。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总之,Web2.0是以Blog、TAG、SNS、RSS、widget、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2.0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随着它的成熟也越来越多地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因为一个单位内部的局域网本质上与互联网是没有差异的,所以这样的WEB2.0技术被各种管理软件所有采用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而且这两年WEB2.0技术将带来办公室自动化(OA)的变革:OA更应该让用户互动参与为主,而不是一个公文下达的工具。 2 系统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办公自动化即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是用于图书馆内部自动化办公和内部员工信息交流的综合平台。通过采用最新的WEB技术,引入目前流行的 Web 2.0 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设计开发出稳定、实用且智能化的综合办公平台,从而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改善内部员工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 2.1 建设目标 1) 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办公信息的平台,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讲座通知等,为图书馆提供快捷、灵活的信息传递机制。 2) 运用Web2.0技术建立稳定、安全的图书馆内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图书馆互动参与为主的内容系统。 3) 实现对用户个人信息、版块管理的系统管理。 2.2 模型和功能设计 建立以图1所示的基于web2.0的图书馆OA平台系统结构模型: 1) 信息交流:馆务信息、各部门信息、学术沙龙通知等,实现馆内政务公告网络化。通过馆务公告通知、公告等电子信息,馆员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详细的信息内容,取代了以往书面传阅的通知方式,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节约办公经费。 2) 内部办公:通过馆内各业务、行政部门的主页面,对各部门的机构、人员设置,工作、服务内容进行揭示,提供部门工作记录的撰写、存储和读取平台。 3) 个人管理:馆员可以通过实名登录在自己的博客里对资讯、网摘、照片、活动等版块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删除等操作。 4)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数据备份、日志管理、版块管理等。设置用户各功能模块的使用权限,完成系统每天各种数据的备份,提供版块更改管理等功能。 3 Web2.0在图书馆OA平台上的应用 工作免不了与他人协同完成一项事情。因此,与他人互动是必要的。过去,我们都存在电脑操作系统故障,或者对方的办公操作软件版本不合的困扰。运用Web2.0应用解决方案,就再不需要在电脑中储存任何办公操作软件,电脑操作软件故障这种事情就不会再出现;同时,也不用怕其他同事的办公操作系统版本不同,不可兼容这类问题,所有操作系统同基于Web2.0应用平台上,无论何时,只要你能够上网,就可以与同事交流,互动信息,分享办公资源。 1) RSS订阅技术的应用:RSS就是对新闻列表的订阅,馆员在办公的过程都想了解单位外部的信息,比如:重大新闻要闻、外部媒体报道、行业的情报等等,在OA中我们只要把RSS新闻列表作为一种元素被纳入到单位门户里,这样只要设好自己关心的关键词就可以很方便地订阅到自己所关心的外部的新闻。 2) BLOG技术的应用:BLOG技术已经众所周知,每一个人工作、生活记录可以通过BLOG技术在OA中展现出来,一来可以让馆员把自己的工作成绩和相关知识集中在一个BLOG页面上体现出来,二来公司的单位的领导对一个馆员的了解得时候可以在一个地方完全了解到这个馆员目前的状态。 3) Wiki技术的应用: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在Web的基础上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同时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馆员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4) SNS的应用:SNS可以简单定义为虚拟社区网络,而对一个人数众多的图书馆来说同样需要这样的虚拟人脉关系圈来促成项目或者计划任务的完成。在OA中馆员可以通过根据图书馆行政组织来定义不同的虚拟组织,并形成虚拟组织内部的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共同面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5) AJAX技术的应用:AJAX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技术,让可以让WEB化的OA软件,更加易用。例如在WEB上拖拉、自动保存、随时验证,OA作为一种单位内部的办公平台对AJAX的需求十分旺盛,因为AJAX全面带来协同办公系统易用和人性化,让冷冰冰的WEB更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 6) widget技术的应用:widget可以是一个图像的部件(小插件)、新闻阅读插件、日历显示插件,也可以是图形背后的一段程序,可以嵌在网页上,来帮助用户享用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所以在OA软件中也同样可以把互联网上各种丰富的Widget纳入到其中,这样可以大大丰富馆员OA的功能性,而且这样的功能可以被不断更新。 7) TAG技术的应用:TAG技术目前在互联网被广泛应用,目的方便馆员对自己关心内容的归类,同时可以让馆员对这些有用价值的归类进行共享达到知识和事件的共享协助。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型的网络化办公向传统的“公文往返式”办公提出挑战,因而方便、快捷的电子政务得以推广,并迅速地在全球兴起一股“无纸化办公”的新潮流。通过分析和研究高校图书馆办公自动化的业务过程,设计了实用的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Web2.0应用模式,将internet作为平台,使得馆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办公处理,个人事务处理,以及其他OA应用,所有办公信息与资源可以与其他同事或者个别授权同事共享,使系统更加人性化。 航空航天论文:南太平洋的航空航天与防务盛会 亚太区域著名的澳大利亚航空航天与防务展――阿瓦隆2017,于2017年2月28日至3月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卫星城市吉龙成功举办。墨尔本是素有“花园之州”美誉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曾多次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阿瓦隆2017航展所展示的主要内容,包括航空航天产品和防务装备两大类。这种组合,构成了南太平洋地区最盛大的航空航天防务盛会。对澳大利亚而言,这也是一次全面地介绍与展示其航空航天及国防现状的独特机会。 “空中力量在行动”是阿瓦隆2017航展的主题。军方以极强阵容参与,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所属的大部分机型悉数参展,同时还有海军及陆军直升机部队的支持。大量海外的参展飞机及各种老飞机、运动机、试验机前来助阵。无论是航空航天工业的专业人士、军方人士,还是航空爱好者或其他参观者,阿瓦隆2017航展都提供了精心准备的各类看点及近距离观摩的机会。 激动人心的公众开放日首日,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新锐战机悉数闪亮登场。有2016新购入的波音P-8“海神”(Poseidm)海上反潜巡逻机、2017刚入列的波音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洛马公司的F-35A“闪电Ⅱ”战斗机,这些作战平台展现了澳大利亚政府为创建一支敏捷而又强大的空中力量所做出的长期规划的―部分。 除了澳大利亚军方,维多利亚地方政府也是这个航展的积极参与者。这里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诞生地,也是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可以说维多利亚州沉淀了澳大利亚丰厚的航空文化。以航空文化和航空产业引以为豪的州政府,很乐意在2017年的阿瓦隆航展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平台。据悉,此次展会有600多家参展企业和30多个专题研讨会。除了澳大利亚本国的军机外,新西兰、新加坡、法国、加拿大空军都有飞机进行展示。同时参展的,还有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湾流公司和达索公司等生产的60余架公务机和50多架通用飞机。丰富的展品吸引了超过15万人次的本地游客和国际航空爱好者。 阿瓦隆机场所在地吉龙有着澳大利亚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吉龙是个海港城镇,通向著名景区十二门徒礁石和国家公园古老的热带雨林。很多与会者充分利用他们在维多利亚的时间,沿着著名的冲浪海岸,借机进行一次完美的旅行。 澳大利亚采购的首批F-35A战斗机在公众日首次亮相 本届阿瓦隆航展的最大看点,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从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采购的第一批两架F-35A战斗机首次飞抵澳大利亚。为此,几个月前国防部与当地政府就已做足了宣传。 航展公众日首日,首批交付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两架F-35A(垂尾编号为刚、D2,机身标识为A35-001与A35-002)进行了抵澳后的首次公开飞行展示并举行了交接仪式,其自然成为本次航展现场最吸引眼球的明星! 当日,为举行交接仪式和新闻采访,阿瓦隆机场保安早早封闭了跑道中段出口连接停机坪的道路。当地时间上午10时左右,刚刚跨越15000千米航程抵达澳洲的两架F-35A编队飞抵航展现场,进行通场展示。因这里靠近海边空气湿度大,F-35A的翼尖拉出了白色的凝结水汽,在晴朗的天空下极具观赏性。第一架飞机顺利着陆后,第二架的飞行员同现场观众开了个小玩笑。飞机在进行一次通场后进入着陆程序,然而当现场的解说告诉大家飞机即将降落时,飞机却收起起落架做了个复飞。盘旋一圈后,最终在观众们的喝彩声中平稳着陆。 两架印有皇家澳大利亚空军“袋鼠”标志的F-35A战斗机一前一后缓缓地滑向采访区域,负责安防的士兵持枪带着警犬警戒,准备采访的媒体记者和兴奋的人群早已把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澳总理特恩布尔也亲临航展现场,观摩澳大利亚自己的四代机F-35A交接仪式,并与两名飞行员亲切交谈,陪同的有国防部官员及空军高层人士。 当年美国邀请澳大利亚参加了数十亿美元的F-35联合攻击机研制项目。但由于飞机单价昂贵,以致该机在澳大利亚国内备受争议。据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准备投入170亿美元购买72架F-35A。其余战机预计将于2018年底陆续交付澳大利亚,并于2020投入使用,进而逐渐取代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现有的F/A-18机队。 之前,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有4名飞行员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卢克空军基地进行F-35A的飞行训练。首批交付的01号和02号两架F-35A,就是由其中两名飞行员安德鲁・杰克逊和大卫・贝尔驾驶,从美国卢克空军基地飞抵澳大利亚的。 最新接收的EA-18G飞抵航展现场 EA-18“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皇家澳大利亚空军武器库里最新锐的武器之一。航展专业日首日,两架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鱼贯降落在阿瓦隆机场,人群欢呼雀跃,其中一架飞机被拖到采访区,接受媒体和国防部长及皇家空军高层的观摩。 澳大利亚是除美国外,唯一装备了EA-18G的国家。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佩恩表示:最新一批“咆哮者”的到来将使空军的联合电子作战能力得到重大飞跃,电子战将是一迅速发展的领域。空军高层人士介绍说: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的功能和用途仍在探索,但它的到来被认为是一个绝对的“分水岭”式的变化,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国家防务新的十年的开始。佩恩还宣布,澳大利亚将与美国海军合作开发装备下一代雷达和电子干扰设备的“咆哮者”,并投入2亿5000万美元用于研发。 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是在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EA-18G不仅拥有新一代电子对抗设备,同时还保留了F/A-18E/F全部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先进的设计使得其无论在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还是在陆地上都能较好地完成电子攻击任务。专家们评价说,“咆哮者”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咆哮者”的主力干扰电子吊舱一直是ALQ-99,在一架“咆哮者”上,最极限的挂载方式是5具吊舱(10台ALQ-99)+2枚导弹。但是否能挂那么多台ALQ-99是个疑问,毕竟吊舱的用电量大得惊人。有关ALQ-99的干扰能力如何,官方给出的数据是518千米2,大约是一个半径为12千米的圆。这个数据看起来不很理想,但采用点对点干扰模式,即所有的能量可以集中在一个小扇区范围内时,干扰距离可提高到60~70千米。当然,此时的干扰范围会大大缩小。多架同时使用效果会更理想。 近年来,凭借诺斯罗普一格鲁门公司为其设计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和新型ALQ-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EA-18G可以高效地执行对地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与以往拦阻式干扰不同,EA-18G可以通过分析干扰对象的跳频图谱自动追踪其发射频率,并采用“长基线干涉测量法”对辐射源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以实现“跟踪一瞄准式干扰”。此举大大集中了干扰能量,首度实现了电磁频谱领域的精确打击。采用上述技术的EA-18G可以有效干扰160千米外的雷达和其他电子设施,超过了大部分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不仅如此,安装于EA-18G机首和翼尖吊舱内的ALQ-218V(2)战术接收机还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在对敌实施全频段干扰时仍不妨碍电子监听功能的系统。 美国军机倾力助展 “猛禽”再次回归阿瓦隆 为了支持南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军事盟友,美国派出了强大的阵容参加阿瓦隆2017航展。 此次有20多家美国航空与防务企业参展,集中展示了包括无人机系统、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雷达和传感器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波音也来到了这里,但推广重点是军品而不是客机。 静态展示区,停放的4架F-22“猛禽”战斗机,似乎想要告诉参观者,这些曾经于2013、2015年到访过阿瓦隆的“熟客”又回来了。在这里公众可以近距离观摩到这款经典的第四代战斗机,美国大兵则趁机在飞机旁兜售着各种与“猛禽”相关的纪念品。这4架来自第3战斗机联队(驻阿拉斯加埃尔门托夫空军基地)的“猛禽”,在参展前与皇家澳大利亚空军在澳洲的北领地进行了空战训练。 此外,静态展示区还有不太常见的B-1B“枪骑兵”轰炸机、P-8A“海神”反潜巡逻机、C-17运输机、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除静态展外,飞行表演才是重头戏。美军飞行表演的主角,无疑是F-22“猛禽”,担任表演飞行的驾驶员,是美国空军赫赫有名的空中秀首席飞行员迪金森。韩国航展、英国纹身会航展、迪拜航展,到处都有他的身影。动态表演时,单价高达1.5亿美元的“猛禽”,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上演着一系列惊险的飞行动作。当“猛禽”低空高速掠过时,机身便带起强烈的水汽,被阳光照射形成了虹彩,翼尖亦拉出两条白色凝结水汽形成的飘带。 相信任何看过“猛禽”飞行表演的人,都会说其为最壮观的战斗机表演之一。美军F-22“猛禽”是世界上第一款第四代战斗机,使用了隐身外形设计、吸波涂料等技术,能够有效屏蔽雷达信号。该机飞行性能也十分出色,装备的普惠F119涡扇发动机,是决定F-22“猛禽”成为世界最先进战斗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其他国家四代机难以超越的一项优势。F119涡扇发动机保证了F-22“猛禽”可以不开加力进行超声速飞行(即超声速巡航能力)。二元矢量喷管使得F-22具备了优异的过失速机动性能。 同台献艺的F-16C“战隼”与“猛禽”比起来似乎稍显逊色,但飞行表演的观瞻性却丝毫不差,给人感觉三代机暗中在与四代机较劲。相对F-22“猛禽”,F-16C战斗机的表演则尽显凶悍霸气。现役第三代战斗机中全球产量最大的F-16直到现在依然在产,也是美国不遗余力向外推销的机种。 最新型的AH-64E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轻盈起飞,在跑道上贴地飞行,暂短的通场似乎没刻意要进行一套完整表演的意思。AH-64是目前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主力武装直升机,最新的E型大幅提升了数字信息分析能力。 中国运载火箭首度亮相南太平洋地区重要航展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代表长征五号、长征七号受到国外客户的广泛关注。此次中国航天最新成果在阿瓦隆航展的亮相,将为中国航天进一步开拓国际商业航天市场,寻求国际合作新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展台,位于航展一号厅的显著位置。据悉,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与澳大利亚展开了合作。当时中国运载火箭初次进入国际市场,第一个重要的客户就是澳大利亚。此次赴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十一号,以及现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F及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都在展出之列。除了展出具有代表性的长征系列火箭1:20比例模型之外,还设置了长征五号全息展示内容。 中国最新火箭产品参加此次航展,意在展示中国火箭的最新技术水平以及提供发射和轨道交付的服务能力,探索更加适合国际化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新模式。近年来,国际商业航天市场蓬勃发展,由于受美国政策限制,中国目前不能为其他国家发射带有美国零部件的卫星。不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正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拓展航天应用领域,寻求国际合作新途径。 阿瓦隆2017现场感受 “阿瓦隆航展”全称为澳大利亚国际航空航天与防务展,最大参与国是美国,在军用飞机、军用航空技术及机场技术等领域占主导地位。首届阿瓦隆航展于1992年10月举办。自1995年后定为每逢单数年的2~3月份在墨尔本附近的阿瓦隆机场举行。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澳大利亚的阿瓦隆航展已经逐渐成为亚太地区最为著名的航空航天及防务展会之一。阿瓦隆航展分为专业日与公众日(各为期3天,合计6天)。专业日只对展商和专业观众开放,需要进行专门的申请。专业日内飞行表演极少,除少数熟悉场地的飞行训练外,大部分是参展机进场。与国际排名靠前的几大航展不同,这里的商业活动并不活跃,所以专业日会场略显冷清。主要的飞行表演只在公众日内进行。公众日期间,大部分商务展商已经撤展,但洛马、波音、空客等公司的展台依然还有工作人员坚守。 本次航展的主办方为观众们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前往航展现场。从墨尔本市中心的南十字车站(southern CrossStation),有经停Lara车站的火车,观众可以在Lara车站转乘航展快线前往阿瓦隆机场。除此之外,也有从市区直接前往航展现场的大巴。可见,阿瓦隆航展对于观众到场的交通安排还是非常细心的。到达Lara后,有工作人员指导着观众上车,航展快线的大巴供应也很充足,]有出现大排长龙的情况。自驾来会场的参观者占大多数,这里的停车场大得一眼望不到头,因为澳大利亚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阿瓦隆2017的展场有3个主展馆,所有展馆都是临时建筑,看上去十分简陋。这虽然体现了澳洲人崇尚简约实用的风格,但似乎与南太平洋地区最大航展的称号不太相符。除了3个主展馆,还有无人机展馆、半露天的老式飞机展馆、陆军武器装备展示区及二战背景的战争模拟区。 陆军武器装备展示区有大量澳大利亚陆军目前使用的主力装备,如陆军的M777型155毫米牵引榴弹炮、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M113装甲输送车等。二战背景的战争模拟区则向公众展示二战时期所使用过的各种武器装备,还有别开生面的盟军与德军阵地作战的模拟表演。现场烟雾缭绕,枪炮声不绝于耳;一名德国士兵刚爬出战壕即被当场“击毙”;阵地后方的战地医院里,几名漂亮的大妞穿着当年的护士服,正在为一名手臂“受伤”的士兵包扎,桌上地下被丢弃的“断腿断手”,警示着战争的残酷。栩栩如生的战争场景,让观众恍若置身于二战时期的某处战场。 阿瓦隆航展不仅展示当前先进的海陆空武器,也有重上蓝天的老式飞机以及专门进行特技表演的运动机。主办方在现役飞机飞行表演间,穿插安排了古董机飞行展示和民间特技飞行。阿瓦隆航展展出的澳大利亚航空发展史上的经典机型,让不少航空爱好者甚为着迷。如今这些飞机虽然已经告别天空很多年了,但当他们再一次飞上天空时,仿佛让人们又回到了往日的那段峥嵘岁月。 其中几架经典飞机在澳大利亚航空史有着特殊的意义。CA-12“回旋镖”战斗机,为数不多的由澳大利亚自行设计制造的战斗机,曾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主要机型。“哈德逊”是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英国皇家空军研制的海上巡逻机(美国陆军航空队编号A-28/A-29),二战时期为皇家澳大利亚空军采购作为轻型轰炸机使用,并有击沉日本运输船的记录。洛克希德公司的L-1049“超级星座”客机(super Constellation,昵称“Connie”)与澳洲航空公司(Qantas Airway)和澳大利亚民航运输业渊源颇深。澳洲航空曾用其执飞澳大利亚本土到英国伦敦的远距离越洋航班任务。参加航展的这架“超级星座”属于历史名机复原协会(HARS),目前处于可飞状态。 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用现役军机模拟空中突袭夺占机场的表演也很吸引人。开场由3架F/A-18“超级大黄蜂”发起攻击;接着E-7“楔尾”空中预警与控制机飞临,实时掌握周围态势,利用其先进的探测和通信设备指挥其他参战飞机,执行战场管控任务最后,一架C-17“空中霸王”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已得到安全管控的机场,后舱门打开,两辆装甲车迅速从机舱内驶出,几十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从后舱门冲上跑道,散开成警戒状态,C-17在轰鸣中迅速飞离。30分钟的模拟突袭作战一气呵成,非常流畅。 落日余晖下充满仪式感的“夜间飞行表演秀” 阿瓦隆航展的另―特色,就是“夜间航空表演秀”。传统上历届阿瓦隆航展在公众日的第一天都要安排夜间飞行表演和燃放礼花,在黑暗中制造觉和音效的特殊氛围,使得该节目一直以来备受观众追捧。 白天的表演项目逐渐接近尾声,夜幕尚未完全降临,在夕阳的映衬下两架大型灭火机在观众前方倾泻下壮观的水幕,顿时让疲劳了一整天的观众们再次兴奋起来。落日余晖中,大家期待已久的“夜间飞行表演秀”正式开始。 两架皇家澳大利亚空军的C-130H“大力神”运输机在夜幕中突然释放出一串串红外干扰弹,刺眼的火花瞬间照亮整个天空,人们的尖叫声也同时响彻了整个展场。 被彩灯装饰得耀眼夺目的滑翔机,飘逸在空中,优雅缓慢地翩翩起舞,从翼尖和尾部释放的礼花弹在空中炸开,好似天女散花。 当滑翔机在公众的欢呼声中徐徐降落后,跑道对面便开始燃放礼花,只见礼花弹在空中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 礼花燃放了近半小时,观众们则随着华丽绽放、转瞬即逝的烂漫烟花一起欢呼、赞叹,享受着“夜间飞行表演秀”独有的节日气氛和欢乐感受。 笔者曾参加过比利时航展的“夜间飞行表演秀”。与之相比,阿瓦隆2017航展的“夜间飞行表演秀”规模更大、仪式感更强,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如果你有幸来澳大利亚观看阿瓦隆航展,一定不要错过首个公众日的这出压轴大戏。 航空航天论文: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摘要:先进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多功能性、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构整体性、可设计性等众多特点,在各个领域被广泛推广和利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对先进复合材料进行了简介,分别针对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探析了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 1 概述 现阶段,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航空航天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应该研发新型、高性能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具有多功能性、经济效益最大化、结构整体性以及可设计性等众多特点。将先进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能够有效地提高现代航空航天器的性能,减轻其质量。和传统钢、铝材料相比,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减轻航天航空器结构重量的30%左右,在提高航空航天器性能的同时,还能降低制造和发射成本。现阶段,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飞船、卫星、火箭、飞机等现代航空航天器的理想材料,同时,先进复合材料已经和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金属材料并列为四大材料。因此,文章针对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经过40多年的研究与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逐渐实现了从次承力构件向主承力构件的转变,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在军机、民机、航空发动机、新型验证机和无人机、卫星和宇航器、导弹以及火箭等领域,即先进复合材料已经进入到实践应用阶段。但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成果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还具有一定的差距,现阶段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设计理念、制备方法、加工设备、生产工艺以及应用规模等都相对落后。例如,我国军用战斗机中复合材料的用量低于国外先进战斗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仅有少数的军用战斗机超过20%,例如J-20其复合材料的用量约为27%。我国成功研制的C9型民用飞机,单架飞机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超过16吨,标志着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水平在不断提高。 3 先进复合材料简介 3.1 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 复合材料是由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等若干种材料采用复合工艺组成的新兴材料,先进复合材料不仅能够保留原有组成材料的特点,还能够对各种组成材料的优良性能进行综合,各种材料性能的相互补充和关联,能够赋予新兴复合材料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先进复合材料简称ACM,指的是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相增强的复合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的多种性能都优于普通钢、铝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轻航空航天设备的重量,同时赋予航空航天设备特殊的性能,例如吸波、防热等。 3.2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 先进复合材料的特性主要表现为: 3.2.1 多功能性。先进复合材料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了众多优异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生物性能以及化学性能,例如防热性能、阻燃性能、屏蔽性能、吸波性能、半导性能、超导性能等,并且不同的先进复合材料的组成不同,其功能性存在一定的差别,综合性、多功能性复合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复合材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3.2.2 经济效益最大化。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能够减少产品部件数量。由于复杂部件的连接不需要进行铆接、焊接,因此对连接部件的需求量降低,有效地减少了装配材料成本、装配和连接时间,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3.2.3 结构整体性。先进复合材料可以加工成整体部件,即采用先进复合材料部件能够替代若干金属部件。某些特殊轮廓和表面复杂的部件,用金属制造的可行性较低,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3.2.4 可设计性。采用树脂、纤维、复合结构方式,能够获得不同形状、不同性能的复合材料,例如选择合适的材料、铺层程序,能够加工出膨胀系数为零的复合材料,并且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优于传统金属材料。 4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飞机制造以钢、铝、钛合金为主要材料,而传统飞机上应用比例最大、构成轻质结构主体的铝合金正在被越来越流行的复合材料所替代。我们所指的复合材料主要是以高性能纤维作为增强体,用树脂作为基体将纤维粘结在内部并固化成型的高性能塑料。随着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当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关键应用部位和用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飞机结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碳纤维材料具有耐高温、密度低、强度大等特点,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运用最为广泛。与密度达到2.8g/cm3左右的铝合金相比,先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一般在1.45~1.6g/cm3左右;而拉伸强度可以达到1.5GMPa以上,超过铝合金部件的3倍,接近超高强度合金钢制部件的水平。这种密度低、强度刚度高的优势,使飞机的复合材料结构部件在获得与先进铝合金部件在强度刚度等综合性能方面相当的水平时,重量可以大幅减少20%~30%。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应用于受载不大的简单零部件,可减重20%;第二阶段是应用于承力大的部件,可减重25%~30%;第三阶段是应用于复杂受力部位,如中机身段、中央翼盒等,可减重30%。复合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航空器的外饰和内饰部件,如飞机的一次构造材料:主翼、尾翼、机体,二次构造材料,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内装材料、地板材、桁梁、刹车片等及直升飞机的叶片。根据统计,小型商务机和直升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已占55%左右,军用飞机占25%左右,大型客机占20%左右。 4.1 军机上的应用 为满足新一代战斗机对高机动性、超音速巡航及隐身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战斗机全部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结构。先进的复合材料也大大增加了军用运输机的有效载重,增大了军用飞机的载油量,克服常规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因此,先进复合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军机上,例如,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军机主结构、次结构以及特殊部位等方面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军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减重效果;再如,F22由于存在超声速巡航需求,飞机外表面会长时间与空气高速剧烈摩擦,因此在机翼复合材料上放弃了环氧基树脂,而使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以获得260℃的最大工作温度。 4.2 民机上的应用 民机和军用飞机不同,民用飞机作为以载客飞行和运营为目的的交通工具,对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更加严格。复合材料在飞机上大量应用的时间还比较短,在对材料工艺稳定性和有关试验数据尚不十分充分的情况下,应用较多含量的复合材料需要大量时间和实践的积累。民航上的复合材料应用受限,使用分为两类:结构件用复合材料、舱内材料。 以波音787为例,每架飞机的结构比例中有50%是重约35吨的复合材料,这意味着它从材料密度上就减轻了15吨左右的重量。而空客也不甘示弱,新的A350客机改名为A-350 XWB,XWB意为超宽机身,复合材料的比例达到了52%,是现在所有大型商用飞机中最高的。A-350XWB的机体比B-787还宽13cm。作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大型商用飞机研制巨头,波音、空客先后推出复合材料占结构比例50%的主力型号,这意味着大型客机结构设计以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的时代已经拉开序幕。波音787等新一代复合材料飞机上实现的性能提升,并不仅仅是依靠低密度材料减重得来。实际上复合材料在工艺、结构力学设计上,都有着传统金属材料所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复合材料可以做出超大尺寸的整体结构部件,而且尺寸大小不会随着温度高低而产生变化。 国产大飞机在复合材料的应用上还比较保守,公开的报道显示,复合材料的使用量约占C919飞机结构重量的20%。飞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是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它们具有高耐腐蚀、质量轻等特点,在这些性能上的确要超过一般的金属材料。通常复合材料的价格大约是常规铝合金材料的几十倍,即便是我们看起来已经很金贵的铝锂合金材料,其价格也比复合材料低得多,所以C919仅为波音737价格的1/2左右。 4.3 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 对于航空领域,特别是发动机的结构设计制造而言,高性能系统所需的轻质和耐高温等特性越来越重要。航空发动机产业是指涡扇/涡喷发动机、涡轴/涡桨发动机和传统传动系统以及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集研发、生产、维修保障服务于一体化产业集群。新的材料和工艺不断研发以应对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GE-AEBG公司、惠普公司在制造飞机发动机零部件时都采用了先进复合材料,主要包括风扇出风道导流片、风扇罩、推力反向器等部位。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4.3.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将碳化硅陶瓷纤维与碳化硅基底材料复合后,再涂覆一层专用涂层提升其性能,密度仅为金属材料的三分之一。由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的耐高温属性,因此在发动机流道中使用空气代替,在发动机高温区只需要较少甚至不需要冷却气体,涡轮扇发动机大幅减重,意味着发动机运转效率更高,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耐久性、燃油经济性和高推重比。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是有史以来战斗机上安装过的推力最大的喷气式发动机,F135使用了陶瓷基复合材料(CMC),主要用在F135-PW-600喷管的外侧部分。 以GE航空集团为例,陶瓷基复合材料在GE航空集团的技术路线图上是一条关键路径。通用电气航空集团将于2016年新建两个复合材料制造厂,用于碳化硅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批量制造,这两种复合材料都是制造喷气式发动机零部件的必备材料。GE公司是所有厂商中第一个决定使用CMC制造旋转叶片的,通过把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安装在发动机上试车,它们已经证明了旋转CMC叶片的性能,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4.3.2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应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降噪能力强、耐腐蚀性强、耐疲劳能力好、比模量高、强度高等众多优点。通过将树脂基复合材料应用在航空发动机的冷端结构、反推力装置以及发动机短舱等结构上,不仅能够降低发动机的重量,还能够提高发动机的耐腐蚀性、抗疲劳性以及强度等。例如,JTAGG验证机的进气机匣利用PMR15树脂基复合材料,该种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比传统铝合金进气机匣的重量降低了25%。 4.4 新型验证机及无人机上的应用 现代战争理念的改变,使无人机倍受青睐,无人战斗机是未来航空武器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无人机除在情报、监视、侦察等信息化作战中的特殊作用外,还能在突防、核战、化学和生物武器战争中发挥有人军机无法替代的作用。无人机的发展方向是飞行更高、更远、更长,隐身性能更好,制造更加简便快捷,成本更低等,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超轻超大复合材料结构技术是提高其续航能力、生存能力、可靠性和有效载荷能力的关键。和传统的铝合金混合结构相比,以复合材料为结构的无人机,例如“全球鹰”“捕食者”等无人机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以“全球鹰”为例,该种无人机的机翼、尾翼都采用石墨/环氧复合材料,采用该种复合材料制造的无人机,和传统铝合金混合结构的重量相比降低了65%。再如,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研发的X-47无人战斗机,为了满足生存力、机动性、隐身性能等特殊要求,该无人机除了接头部位采用了少量的铝合金外,几乎整个机体都采用先进复合材料。依靠复合材料,设计师还可以做出传统金属材料所无法达成的气动力学设计,比如超声速飞行的前掠翼飞机。 5 先进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5.1 卫星和宇航器结构材料 卫星结构的质量会影响对运载火箭的要求以及卫星功能,卫星结构的轻型化设计已经成为卫星结构发展的趋势之一。国际通讯卫星中心的推力桶采用先进复合材料,该种推力桶质量比传统铝结构的质量降低了30%左右,降低的重量可以增加460条电话线路,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卫星的发射费用。欧美国家卫星结构的质量为总质量的1/10,其原因就是大量的应用了先进复合材料。现阶段,我国神州系列飞船、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等都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效地降低了总体重量,同时发射成本也显著降低。 5.2 导弹用结构材料 现阶段,美国已经将先进复合材料作为导弹弹头结构壳体、级间段、仪器舱等部件的主要材料,洛克希德导弹与宇航公司指出,采用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制造的导弹比传统铝结构导弹的重量减轻40%。现阶段,采用先进复合材料的导弹发射筒也被国外发达国家应用在战术、战略型号上,例如,俄罗斯的“白杨M”导弹、美国的“MX”导弹都采用复合材料发射筒。因为先进复合材料导弹发射筒和传统金属结构相比,其结构质量显著降低,能有效地提高战略、战术导弹的灵活性。在战术导弹领域,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导弹发射筒更加灵活、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阶段,我国也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战略导弹和导弹发射筒,还研发了先进复合材料仪器舱,有效地提高了战略导弹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应用效果良好。 5.3 运载火箭结构材料 国外发达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代替传统的钢壳,例如,美国的“北极星A-3”潜地导弹,采用纤维缠绕成型的玻璃钢壳体,其重量比采用传统钢壳的“A-1”轻了55%左右,随后研发的“MX”“三叉戟1”的三级发动机壳体,全部都采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该种结构形式的壳体质量比纤维缠绕成型玻璃体壳体的重量减轻了50%左右。随着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其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明显,并且先进复合材料被应用在三叉戟Ⅱ、德尔塔Ⅱ-7925运载火箭等型号中。现阶段,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制造业逐渐的开始应用先进复合材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40多年的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经过多年的研发,已经成功地将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应用在运载火箭发动机壳体中。先进复合材料在运载火箭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重量,同时提高了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6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前景 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评价航空航天器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提高航空航天器结构先进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导技术。由于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已经进行大量投入来强化先进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其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6.1 智能化 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和结构的研究,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智能型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器外表的应用:在未来航空器表面增加各种传感器,能够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全面、智能的检测,同时为通讯系统、电子战以及雷达系统提供瞬时模态,以此保证航空器能够安全、稳定地飞行。 6.2 多功能化 在减小航空航天器体积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航空航天器的突防能力,许多结构部件需要具备多种功能,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应用能够赋予航空航天器新的功能,现阶段,多功能先进复合材料的研究已经从双功能型向三功能型方向转变。 6.3 质量轻、性能高 目前,我国先进复合材料能够减轻航空航天器的质量占总重的20%左右,和国外25%以上的减重效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该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较低,并且结构的整体性相对较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复合材料强度、韧性以及整体性等方面的研究,研发整体性好、强度高和韧性高的先进复合材料,同时使复合材料的减重率超过25%。 6.4 低成本 成本较高是限制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该问题,应该对先进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进行研究,采用科学的制造工艺进行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尺寸以及形状的加工和制造,同时采用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机械化技术等,提高先进复合材料的生产效率,提高其成品率,以此降低先进复合材料的成本。 7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工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部分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在航空航天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先进复合材料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先进复合材料研究、研发人员和生产企业应该加快先进复合材料结构、制造技术、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解决我国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各种难题,以此提高我国航空航天器的各种性能,进一步促进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全面、高速发展。 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摘 要:以国防科技工业大省陕西省为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针对陕西省十六年来航空航天制造业的总产值、新产品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E-G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行分析研究,并基于结论对进一步推动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航空航天制造业;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 一、研究背景 国防科技工业是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国防现代化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首要推动力量。近年来,政府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机制建设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之下,着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联互动对于深度军民融合及区域经济良性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基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国防科研生产横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船舶、核等六大行业,航空航天制造业是发展最为显著的。目前,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拥有30余家工业企业,40家科研机构,近8万从业人员,7千多研发人员,以及超过25亿元的资产总额。并通过资源整合大力建设了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西安船舶科技产业园、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三基地一园区一院”的发展格局。 二、实证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样本为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年《陕西省统计年鉴》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分别作为陕西省地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航空航天制造业发展的衡量指标,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代表其在基本建设的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值NPO代表在科研技术方面的投入指标,然后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固定资产投资额FAI、新产品产值NPO与陕西省GDP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研究。 为剔除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首先运用GDP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以及航空航天器出厂价格指数对GDP、FAI以及AMO、NPO的原始数据分别处理,使之成为以1996年为基期价格计算的可比数据。为了避免异方差的影响,对这4个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取对数运算,分别记为LnGDP、LnAMO、LnFAI、LnNPO,具体数据(见下页表1)。本研究利用Eviews6.0软件进行相关计算分析。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首要问题是关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研究,平稳性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动的一种性质。本文基于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LnGDP、LnAMO、LnFAI、LnNPO以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2)。 从下页表2可以得知,LnGDP、LnAMO、LnFAI、LnNPO 4个变量在原水平下其ADF值均大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故为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以后,新序列DLnGDP、DLnAMO、DLnFAI、DLnNPO在5%的显著水平之下,其ADF值均小于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4个变量数据均为平稳性数据。基于此可以判定,序列LnGDP、LnAMO、LnFAI、LnNPO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协整是对非平稳经济变量长期均衡关系的统计描述,顾名思义,协整关系则是指非平稳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本文使用E―G两步检验法对变量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基于“两步检验法”的思想,对一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其与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是一个平稳序列的检验是相同的。因此,下面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变量LnGDP与LnAMO进行回归估计,可以得到: 从上述统计指标判断,Prob值都在0.000,显然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模型回归的系数非常显著;F值为1 006.313,相应的概率值为0.000,因此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R方和调整R方都在98%以上,说明该模型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DW值为0.99,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 通过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3)。 通过下页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到,回归方程(1)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认为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基于协整检验的思想,本文认为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1)为LnAM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而前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取对数运算,故回归方程的系数代表了弹性的概念。因此,通过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增加0.82%。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和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相关统计指标判断我们可以得知,此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而且,方程各系数和方程整体均具有显著性。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也不存在序列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通过表4中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2)的残差序列ADF检验值小于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因此可以说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根据协整检验的观点,可以认为LnNP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方程(2)为LnNPO与LnGDP之间的协整方程。协整方程系数表明,如果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1%,陕西省GDP则增加0.59%。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协整检验。同理,对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陕西省GDP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由上述统计指标可以看出,方程拟合效果较差,方程整体和方程系数都不具有显著性,而且LM检验表明残差序列存在2阶自相关。 用ADF检验法对残差序列u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见表5)。 表5的AD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3)的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大于显著性水平10%下的临界值,因此接受原假设,认为该残差序列是一个非平稳序列。 根据协整检验的思想认为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采用协整检验,只是对变量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相关检验,而其对于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方向等问题,并不能给出更加合理清楚的解释。因此,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进一步检验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AM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AMO与Ln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我们使用水平值对其因果关系进行考察。然而,滞后阶数对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若滞后阶数不同,则所得因果关系也会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通过利用较多的滞后阶数进行多次检验,将会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结果。 选择滞后阶数从1~4,对俩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6)。 下页表6显示,当滞后1期时,拒绝原假设,LnAMO与LnGDP之间互为Granger因果原因;当滞后阶数为2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LnGDP到LnAMO);当滞后阶数为3阶时,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LnAMO到LnGDP);而在滞后期为4阶时,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难看出,在较短时期内,主要存在的是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地方经济增长到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而在滞后3期时,存在反向Granger因果关系(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 2.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NPO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鉴于LnNPO与LnGDP之间也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使用水平数值对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7)。 由下页表7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均存在由LnNPO到LnGDP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说明在滞后四期的时间内,都存在由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长到地方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3.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FAI与GDP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由于LnFAI与LnGDP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根据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平稳性的要求,需要对平稳序列进行差分之后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下页表8)。 由表8可以看出,在滞后期数从1~4时,LnFAI与LnGDP之间均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且差分后的数据,表示了变量在前后年份之间的波动,因此这一检验结果可以解释为,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波动与陕西省GDP波动之间在滞后四年的时间内都不存在任何方向上的Granger因果关系。 三、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以及新产品产值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已经建立起了长期平稳的均衡关系,且二者弹性系数分别为0.82和0.59,而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还未形成平稳的均衡关系。(2)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总产值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时间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新产品产值很好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地方经济的发展却并未形成促进航空航天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增加的原因。总体上看,二者之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反馈机制。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也尚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四、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及结论,为了深入推行陕西省航空航天制造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点扶持优秀的航空航天制造业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和分批上市。大力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并通过积极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且以上市企业为产业发展平台,加快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发展步伐。(2)完善科研机制建设,提高军民融合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通过加深军工与民用企业之间相互合作,不仅对国防科技工业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而且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得以更好地推动,“军民结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被更好地建立。(3)政府应该继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通过增加对高校、科研院所的投资等方式,加速并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开发利用。与此同时,科技人员的配置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培训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进而来保证企业可持续性的创新能力。(4)努力探索本地区其他产业的支撑。例如,本地其他产业部门在资金、技术、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帮助,及对国防科技产业管理创新提供的意见等,所以应大力促进区域产业部门发展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推动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长足发展。 航空航天论文:欧美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建设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并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的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关键词: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引言 航空航天代表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最前沿,是促进国家科技发展、满足经济建设、增强国防安全和加快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加强航空航天类高校教育,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人才是服务我国战略发展的必然需求。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我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关键。当前,以美、俄为代表的航空航天大国都建设了自己特色的航空航天专业院系,开展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具有丰富的经验。论文旨在通过材料的梳理,了解国外航空航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学生培养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教改提供参考。 一、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一)美国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研究最发达、人才培养最成功的国家,其人才培养主要依赖其国内的大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类教学与科研由航空航天系负责,下设三个部门,分别是信息部、航空系统部、飞行器技术部。信息部分主要研究航天系统有关的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技术,如卫星通信、高空侦察、空中通信、集成防御系统等,负责教授导航、制导、控制、通信、网络、实时软硬件系统等课程。航空系统部门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高复杂性系统的设计、制造、操作方法,教授最优化方法、故障诊断、系统容错等课程,建有人机实验室、空间系统实验室、国际空运中心、操控台研究中心、复杂系统研究实验室等。飞行器技术部门负责计算方法、流体力学、推进技术、材料科学、结构技术等的研究和教学,建有宇航计算设计实验室、空气涡轮实验室、宇航微小结构协会、空间推进实验室、先进材料和结构技术实验室等。 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系隶属于工学院,承担航空专业的教学科研任务。该系的研究领域包括空气弹性变形及流体仿真、飞行器设计与控制、应用航空动力学、空气声学计算、流体动力学计算、动态系统计算、机器人控制、复杂材料与结构、湍流模拟、推进、高超声速流体、导航、控制系统辨识与优化、卫星工程、湍流与燃烧等。 (二)俄罗斯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俄罗斯也是航空航天强国,开设航空航天专业的主要学院有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建于1930年,拥有12个学院,56个系,128个实验室,3个设计局,几个计算机中心,一个实验工厂,一套运动航空训练设施,一个莫斯科附近的飞机场,两个科研机构(应用力学和电气力学,低温研究)。该学院通常以数字编号代替学院名称,从一院到十二院分别为航空工程院、发动机院、控制系统院、信息与电力院、无线电电子学院、经济与管理院、航空航天院、机器人与智能系统院、应用数学和物理院、应用力学院、人文科学院、预科院。西伯利亚国立航空航天大学拥有空间研究及高技术学院和航天技术学院,设置了飞机制造系、航空发动机与能源装备系、飞行器管理系统系、航空导弹技术系、飞行器无线电技术系统系。 (三)欧洲著名航空航天院系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在其工学院设置了航空系,主要负责飞机设计制造方面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包括航空动力学与航空结构学两个研究方向。航空动力学方向包含流体基础、航空飞行器设计、控制、生物医学、环境与工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航空结构学方向包括计算力学、冲击与损伤、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法国国家高等航天航空学院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欧洲航天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致力于培养顶尖的技术工程师,在研制协和式客机的工程师当中,有许多就是从法国高等航天航空学院毕业的。学院下设5个系和一个研究中心,分别是空气动力学、能源、推进系、结构与材料力学系、光电子与信号系、语言文化艺术系、航空宇航中心。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一)学位与专业设置 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多数是本科四年,研究生二年,英国有本科3年,研究生1年。俄罗斯不同,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预科1年、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在学位设置上,各个院校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工学学士、航空航天工学学士、航空工程理科硕士、航空航天工程学士、航空与宇航工程学士、航空学理科硕士、航空与航天学理科硕士、机械与航天工程理科硕士。 (二)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课程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与航天专业是美国同领域中最有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世界闻名。MIT航空与航天系设有两个本科专业方向:航空与航天科学工程专业和航空与航天信息科学工程专业,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都建立在航空航天基础(核心)课程上,下面分别以A和B代指这两个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和系课程构成。全校统一要求课程包括基础科学课程(6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程(8门)、科学与技术限选课程(2门)、实验课程(1门);系课程包括系核心必修课程、专业课程、试验与进展课程,其中系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一体化工程I、II、III、IV,计算机和工程问题求解引论,自动控制原理、动力学、随机系统分析、微分方程;专业课程中专业A包括空气动力学、结构力学、推进系统引论、航天工程中的计算方法,专业B包括航天系统的评估与控制、数字系统实验室介绍、实时系统与软件、交互系统工程、人为因素工程、自主决策原理;试验与进展课程包括飞行器工程、空间系统工程、试验项目I、试验项目II、飞行器进展、空间系统进展I、空间系统进展II。 (三)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分组成。课程学分组成考虑教学环节,如MIT飞行动力学课程,总学分12分,构成包括课堂3分、实验1分、预习和复习8分。另外还有无学分课程,课程必修但无学分,如普林斯顿没有学分制、强调上课门数,斯坦福大学基础课程要求5门航空航天基础课程,专业课程4选3。英国大学一般不设立学分制,所有学生都按部就班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 2.学分要求。美国大部分学校有明确的毕业学分数要求。如MIT航空航天工程系根据培养计划设课程学分,又分成4类,分别是核心课(core)108、专业领域课(professio- nal area)48、实验和综合应用(experiment and Capstone)30、非限制性选修课(unrestrictived elective)48,总学分大于234学分。但是在学分数量并不统一,差异很悬殊,如密歇根128学分、MIT大于234学分、宾州州立132学分。航空航天专业必修课比例很高,有的高达90%以上,如斯坦福、佐治亚理工、普渡。另外还有只要求课程而不要求学分的,如普林斯顿毕业要求共36门课。 3.学时要求。有些大学要求学时达到一定数量,如悉尼大学本科至少192学时,研究生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至少144学时。斯坦福大学研究生基础课程设置门数要求,其他按学时要求,数学(6个学时)、技术选修(12学时)、人文社科类选修(45学时)。 三、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专业培养特色 归纳起来,国外著名航空航天院系在专业培养上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设置宽、窄各有特色。美英等专业设置以宽口径、大类培养为主,基本不针对特定航空航天器划分专业,学生专业方向只是体现在个别课程的选择上。俄罗斯、乌克兰等的专业划分细而精,如莫斯科国立航空学院几乎整个大学的院系专业就代表了航空航天器的各个不同部分,专业面向具体而明确。二是国外著名大学航空航天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少而精且多样化特色。美英等课程每学期课程数量相对较少,但课业工作量不少。学生毕业所需学时学分也不少。美英等航空航天专业的课程必修多、选修少,完全学分制的作用并不明显,反映了航空航天专业的特殊性。课程学习课内外并重,还有较多实践环节、交流讨论、项目设计等。课程的环节丰富多样(如剑桥)。教授授课。三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在通识教育上,在课程设置中有重视科技写作、科研道德规范、表达与交流、团队协作、人文素质培养和工程师就业指导。在专业教育上,强化多样化实践环节、注重专题课程和生产实习。四是注重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培养。例如南安普敦大学设置有工程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让学生学习在工程实践中如何领导团队、进行项目管理与风险评估、做出决策以及熟悉与之相关的法律知识。还会从工业部门请来客座教师来协助授课,并安排有相应的实践环节。针对个性化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大的选择基数。 四、总结 航空航天类本科人才是高层次航空航天类人才的基础,是航空航天类研究生人才的后备军。论文主要对国际一流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学位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时学分要求点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内航空航天类专业建设和教学教改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