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论文: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1数字化档案相关介绍 数字化档案是档案与现代化的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将档案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应用现代化技术的便捷性,将档案信息进行归档、利用以及资源共享等。这里所说的现代化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扫描技术、OCR技术、数字摄影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等。 2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相关分析 对于档案信息本身来说,无论是传统的档案存储,还是现代化的数字档案,安全问题都是首要问题。由于现代化的数字档案是传统档案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所以影响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的出现,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具体分析。 2.1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 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是决定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直接因素。如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例如制度的不完善、标准不统一、管理措施无效等,必然会失去数字档案信息的基本保障。所谓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标准、管理措施,不仅如此还包括数字档案信息归档流程等,相关流程不规范也会使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威胁。 2.2计算机故障问题。 由于数字档案信息的归档及利用均以计算机为载体,所以计算机本身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其中计算机故障问题是影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的主要问题,其中计算机故障又包括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以下是对两种故障的具体分析。 2.2.1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条件良好时数字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保障,当计算机硬件发生故障时,数字档案信息的存储、查询、利用等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档案信息的丢失或损害,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完整程度,大大降低了数字档案的使用质量与效率,为使用者造成较大的不便。 2.2.2软件故障。 计算机的软件是处理数字档案信息的必要条件,一旦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亦或是性能无法满足现阶段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要求,档案信息的处理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工作质量与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而数字化档案信息本身也无法发挥最大作用。计算机软件故障直接影响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操作,但是与计算机硬件故障相比较,其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小。 3探究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策略 前文已述,管理问题直接影响着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故而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首先要从管理策略方面抓起。以下是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策略的具体分析。 3.1加强数字化档案宏观管理。 加强数字化档案的宏观管理档案数字化工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比如建立专门的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协调组织机构,组织国家档案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与技术攻关,加强档案信息网络一体化的宏观管理。档案数字化工作要纳入科学管理体制,作为机关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制定相应的工作分工范围及管理权限。 3.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在完善管理制度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影响。在人员安全管理方面,要设立具体的安全审查制度、岗位安全考核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对已经存储的数字信息均应进行密级分类,对敏感信息与机密信息应当加密并脱机存储在安全的环境中,防止信息被窃听、变更与毁坏。在系统安全运行方面,要做好机房出入控制、环境条件保障管理、自然灾害防护、防护设施管理、电磁波与磁场防护等工作。设立操作安全管理、操作权限管理、操作规范管理、操作责任管理、操作监督管理、操作恢复管理、应用系备份管理、应用软件维护安全管理等制度。从技术上防止文件被人为地修改,增强电子文件的凭证性和可靠性。 3.3计算机安全管理。 由于计算机故障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造成较大的损害,所以要做好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应根据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能良好的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在选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过程中应注重计算机的品牌和服务器,全面对计算机硬件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进行一定的审核,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当计算机系统在升级时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相关数据丢失。不仅如此,还要定期更新软件,选择更有利于处理数字化档案信息的软件,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数字化档案信息的优势。 3.4信息技术安全管理。 依靠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在强度安全管理是不够的,还需要现阶段科学信息技术援助。为了保证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的安全,在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可以运用一些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来提高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例如,可以设置信息的访问认证,防病毒系统,同时也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相关机密数据进行加密操作,以数据加密的形式,可以有效地防止数字化档案信息数据被一些木马病毒和被非法网站入侵,进行安全管理对保护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是非常有效的。 3.5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故而提高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也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策略。相关的工作人员利用电子设施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对应的相关工作,对相关的数字档案实现有效地管理,也就是个相关人员自身的能力大小对相关的数字档案工作的安全性有着比较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的数字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管理方面的相关专业理论,还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树立其较强的管理安全意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数字化档案安全管理的实践工作技能。一旦工作中内部成员想要泄露档案信息,相关的管理人员就要切实提高警惕,有效的增强风险思想,确保信息在实际的工作中受到严密的保存;与此同时,有关的组织机构还要组织针对性的人员培训活动,有效地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以此达到万无一失。除了以上几种管理策略之外还存在着其他管理策略,例如规范数字化档案信息归档存储流程,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一步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问题对于数字化档案来说至关重要,影响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的因素有很多,要不断的加强宏观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做好计算机管理工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数字化档案信息安全问题。 作者:高红 单位: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依安镇人民政府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信息时代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探讨 1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概述 1.1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概念 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信息安全问题主要来源于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对电子信息安全的研究,但从研究结果来看,单独依靠技术手段是难以实现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例如,在当前电脑防护中,防火墙、网络安全控制系统被大范围使用,但电子信息安全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技术人员而言,为获得更好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效果,需要重点考虑防火墙安全策略设计以及其物理保护控制问题,通过适当的程序支持来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总体而言,信息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支持。 1.2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模型分析 在当前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模型设置中,主要坚持传统PDCA模式如图1所示进行优化,其具体内容为:①P(策划):根据组织业务运足要求与相关法律,确定本次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范围与要求,并通过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确定控制目标与方式,并明确业务持续性计划。②D(实施):在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组织计划对所选目标进行安全控制。③C(检查):根据质量控制目标与法律法规要求,监视、验证安全管理过程与信息系统安全系数,及时总结安全现象并收集其中参数变化信息。④A(行动):根据检查结果,分析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持续改进。 2电子信息安全管理风险评估 2.1风险评估概念及模型 2.1.1风险评估概念 风险评估的核心就是对风险源的分析,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中,风险评估的作用十分明显。以企业为例,企业电子信息安全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并且相互之间的作用、联系各不相同,若不能正确认识各个安全问题对企业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影响,将会对企业造成大量损伤。而在进行风险评估后,所有影响企业电子信息安全的要素都将被罗列出来,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类似企业情况等,判断易诱发电子信息安全问题的要素,确保后续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科学性。 2.1.2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评估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其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并能根据相关理论对风险进行评价,常见的原理形式主要表现为:大数定律、惯性原理、统计推断原理等。当前在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中,已经被研发出很多成熟的模型,包括人们所熟知的基于时间的PDR模型、动态安全APPDER模型等。 2.2风险计算模型 在确定其风险内容后,要对其风险值进行计算。本文结合威胁识别的相关内容,确定其计算模型为:R=f(AWT)式中:R代表风险;A代表资产;W代表脆薄弱点;T代表目标主体所面临的风险现象。 3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分析 3.1技术维 技术维的核心就是进一步强化技术手段的安全保障作用,其所涵盖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等。 3.1.1计算机系统安全 (1)硬件安全。在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中,硬件安全主要处理设备故障对系统安全造成的影响,建立容错系统是硬件安全的关键。采用双机容错模式,两台计算机上设置相同的系统,分别设置两个服务器处理系统运行,保证在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后,另一台计算机能有效承担所有工作。同时,要针对系统重要运行设备设置电源,必要时可以对整个机房建立单独供电室,并以多种线路的方式提供电源。(2)软件安全。系统设置:以C++语言编写设备多串口控制驱动,并通过Java中的JNI技术显示系统调用。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在后台数据库建设中以Oracle技术实现系统构造,并通过传统的数据库建立模型进行构建,该技术的要点为:①在主程序中建设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库的链接;②通过SQL语言操作获数据,并根据既定的操作要求进行数据处理;③链接数据库。在经过上述三个环节处理后,即可建立一次连接数据库。但要注意的是,按照上述步骤建立的数据库只能接受低频次的操作要求,一旦频次过高,系统所面临的运行压力增大,最终影响系统运行效果。安全管理:在软件安全管理中,主要通过权限认证进行角色访问控制,以企业为例,对其安全管理内容进行确定。①角色分配:建立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具备用户信息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并建立用户管理员与一般用户。在系统功能实现中,将功能代码布添加至管理角色权限中,并保存操作数据;创建用户账号,使用户登录系统能浏览器权限内部的内容。②加入身份信息:系统登录过程中先查询相关用户是否存在,若提示用户存在,则按照其权限为其提供信息,并统计员工权限。 3.1.2网络控制措施 (1)安全协议:安全协议对电子信息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目前,TCP/IP协议已经被广泛使用,但协议中依然存在漏洞。其改进措施主要为:修改、补充原有协议或在传输层与网络应用层之间设置安全子层。(2)网间隔离技术:网间隔离技术是一种成熟的网域连接技术,其具体技术内容表现为:①服务器。控制两个网域之间的直接通讯行为,所有防火墙外的计算机主要通过服务器实现访问过程。在此过程中,服务器能控制对方访问级别,根据防火墙要求控制对方访问行为,当对方访问行为超出限制范围时,服务器将会组织。②路由器与过滤器。路由器能通过特定端口控制过滤器数据,通过对其加以路由实现控制;过滤器能选择通过网络层数据包,并以数据包为基础,确定IP目标地址与IP源信息,判断数据包能否通过。 3.1.3信息保护措施 保密技术是常见的信息保护措施,其操作要点主要包括:①通过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保密技术进行保密处理;②重视对数据库信息保密。针对可读形式的数据库,需要控制数据库访问权限,必要时可以建立监控系统监督数据库浏览服务情况。针对安全服务器支持访问情况,采取强制控制措施,实现多级授权描述;③通过现代加密技术,实现信息重组,只有信息发送、接受双方才能还原原有信息。 3.2管理维 (1)计算机场地安全管理。计算机场地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要将主机房选址于日常安全管理作为整个工作的核心。在计算机场地选址中,要综合考虑地震、台风等多种自然因素对房屋结构的要求,施工过程应满足国家《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的相关内容。在主机房设备环境控制中,重视防尘、防火处理。(2)信息系统资料管理。信息系统资料管理主要针对系统信息进行控制。这些需要保护的资料可分为两类:软件系统记录资料与系统设备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资料的种类与使用范围对其进行整理。(3)紧急恢复管理。紧急恢复管理又被成为灾难恢复,是指灾难发生后迅速采取处理措施,以降低电子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在紧急恢复管理中,应该以明确的保护等级为前提,计划内容主要针对具体应急方案,能清晰明了讲述恢复的方法与步骤。(4)设立信息安全检查表。信息安全检查表的主要功能是针对对象日常工作信息进行安全管理,在该检查表中,主要内容包括信息安全通知、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信息安全检查表格等。 4结束语 主要讨论了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对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开展电子信息安全管理中,要正确认识本单位在信息安全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现象,并在充分掌握各个安全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为获得更好的电子信息安全管理效果奠定基础。 作者:陈越我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一、引言 企业经营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要妥善管理自身企业的信息。近年来,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都逐渐开始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因此,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对于企业越来越重要。许多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以及制度改革,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稳定经营。在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前必须厘清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企业风险控制定义,因此,本节将着重介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以及企业风险控制的定义。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包含十分丰富的内容,简单来说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企业硬件和软件,保护网络存储中的各种数据不受偶然因素的破坏或者恶意的原因被攻击。对于信息安全的认定通过包括4个指标,即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保证信息数据不被泄露,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正常使用,保证信息数据能够控制管理。要想做好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关于信息的传输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多,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互联网传播,局域网传播,硬件传播等等。要想实现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在于保护信源、信号以及信息。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需要综合学科知识基础的工作,从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通过需要具有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通信技术。从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来讲,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时保护企业内部经营信息数据的完整。经过近十年来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经验总结,企业信息安全不仅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更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更好地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目标。所以,怎样把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融合起来就是摆在企业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必须通过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实现。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控制是指企业在企业信息安全遭遇威胁之前,提前对企业的信息进行风险预估,并采取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活动降低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从而尽可能减少因为企业本身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漏洞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常见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体系建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分配机制,明确企业各个部门对各自信息安全所应承担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第二,设置规范的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标,对企业存在的可能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漏洞予以风险定级,方便企业管理者对不同的信息安全管理漏洞采取有区别的对策。第三,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让企业内部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了解到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履行职责的重要性。第四,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有效融合,重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通过风险控制对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式进行正确评估,找出现行的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手段中存在容易忽视的地方。 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存在的不足 1.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而隐秘的工作,因此,必须增强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但是根据调查统计,目前很多企业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上,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职业素养,风险意识并没有严格要求。此外,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意识开展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培训,并没有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以及问责机制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实行监督,这无疑给别有用心或者立场不坚定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留下了危害企业信息安全的可乘之机。 2.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不过关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多许多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密码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等,应当说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基础,但是,现实是许多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并不过关,一方面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硬件并不过关,在物理层面对企业信息缺乏保护,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没有及时更新,一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知识也并没有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理论严重滞后,这种技术的落后很容易让企业成为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近年来网络病毒的传播越来越猖狂,很多服务器、系统提示安全补丁的下载更新以及客户端的时常更新成为一个恼人的问题。作为一个行业中的大中型企业,企业内部设备数量比较多,尤其是客户端数量占了较大比重,仅仅靠少数几个管理员进行管理是难以承担如此大量的工作量。另外,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成熟也是一个重大的隐患。 3.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仅仅需要理论制度的完善,更加需要一系列配套监督机制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执行。通过调查分析,许多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制度只能流于形式,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执行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执行力常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管理的认识严重不足,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企业内部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计算机防病毒软件并没有及时更新,使用,甚至企业内部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还被企业员工卸载了。部分企业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不相关,认为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部门的事。第二,企业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形成联动机制,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仅仅由企业信息安全部门“一人包干”,企业信息安全反映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一些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所了解的少之又少。 三、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常见的技术手段 1.OSI安全体系结构 OSI概念化的安全体系结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它的设计初衷是面向客户的,提供给客户各种安全应用,安全应用必须依靠安全服务来实现,而安全服务又是由各种安全机制来保障的。所以,安全服务标志着一个安全系统的抗风险的能力,安全服务数量越多,系统就越安全。 2.P2DR模型 P2DR模型包含四个部分:响应、安全策略、检测、防护。安全策略是信息安全的重点,为安全管理提供管理途径和保障手段。因此,要想实施动态网络安全循环过程,必须制定一个企业的安全模式。在安全策略的指导下实施所有的检测、防护、响应,防护通常是通过采用一些传统的静态安全技术或者方法来突破的,比如有防火墙、访问控制、加密、认证等方法,检测是动态响应的判断依据,同时也是有力落实安全策略的实施工具,通过监视来自网络的入侵行为,可以检测出骚扰行为或错误程序导致的网络不安全因素;经过不断地监测网络和系统来发现新的隐患和弱点。在安全系统中,应急响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解决危险潜在性的最有效的办法。 3.HTP模型 HTP最为强调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在整个系统中的价值。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企业信息安全最为关键的参与者,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直接主导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不仅仅是企业信息安全的保障者,也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威胁者。因此,HTP模型最为强调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另外,HTP模式同样是建立在企业信心安全体系,信息安全技术防范的基础上,HTP模式采取了丰富的安全技术手段确保企业的信息安全。最后,HTP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监督,对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监督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HTP模型的应用,找出HTP模型中的漏洞并不断完善。 四、完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与降低风险的建议 1.建设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1)充分调查和分析企业的安全系统,建立一个全面合理的系统模型,安全系统被划分成各个子系统,明确实施步骤和功能摸块,将企业常规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联动协议相融合,实现信息安全监控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2)成立一个中央数据库,整合分布式数据库里的数据,把企业的所有数据上传到中央数据库,实现企业数据信息的集中管理与有效运用。 (3)设计优良的人机界面,通过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运用,为企业管理阶层人员、各级领导及时提供各种信息,为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根本上提高信息数据的管理水平。 (4)简化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通道,对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进行程序化设计,加强对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设计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 (1)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 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风险体系的设计过程中,首要工作是设计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目标,只有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明确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和工作能容,才能建立相关围绕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为目标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才能顺利通过对风险控制的结果的定量考核,检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风险,定性定量地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找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办法。 (2)确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范围 不同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对于不同的企业的特殊性应该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办法,其中,不同企业对于能够承受的信息安全风范围有所不同,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承受范围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来制定。不仅如此,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范围也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 (3)组建适当的评估管理与实施团队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参与,因为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对于企业风险的认是有所不同的,企业要想了解企业承担的经营管理风险,就必须让企业各个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进来。 作者:孙天天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设计 一、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部分实质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发生国家秘密和高校保密信息以及个人资料信息。在高校信息安全的体系构建中个,信息的保密和完整性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对相关信息需要对责任和真实性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建立在这些原则基础上并维护和应用的信息安全体系。对其风险评估需要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后对其改进的方向得出整改意见,目前相关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计算机信息安全进行了资产列单。对每个资产项目都进行了准确评估,把信息资产作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要保护对象,建设了相应的应用和信息集成模式,提高数据中心的操控支配和数据管理能力。在计算机信息系统构筑的校园信息网络结构中,对校园内特定地点才可对其相关数据进行信息访问等多方面进行了管理和限制。 二、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问题 (一)物理层面的安全问题。 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受到如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和突发自然事件造成的破坏,也存在因设备老化或毁损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崩溃造成的信息资料损失,和服务器设备丢失或被破坏等物理层面的安全问题。 (二)网络层面的安全问题。 校内网络是连接整体外界互联网络的,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互联网的恶意攻击,同时整个数据在校内局域网络进行传播时在没有对数据进行加密情况下被监控和改变也会发生。并且在计算机病毒从外界互联网和内部校内局域网都可以进入到整个系统中,破坏存储的数据和操作系统。最后,在路由器和相应的体系辅助设备中也存有安全漏洞问题。 (三)应用层面的安全问题。 体系的数据中心拥有着计算机信息校园整个关于教学和科研以及各高校主要构成的数据信息运行工作,是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核心。在用校内局域网络进行连接促使信息高效应用中也产生了任何网络终端都可以进入整个数据中心,在安全层面造成了风险。 (四)数据层面的安全风险。 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对数据进行输入和整理以及提供服务的过程,大量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储存和相应的数据修改调整都面对各层面的安全风险威胁。 三、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对策 (一)物理层面的安全对策。 对物理层面的安全防护需要在成本和管理机制优化上进行考虑,对每个零散的设备单元统一进行管理防护。对相应的重要数据库和重要的配置服务器设备要进行统一的机房维护,在机房的环境和温度以及湿度上都要进行考虑和定期测量。同时,在机房内的电路电源以及出现停电时的后备电源要进行保障,对出现机房建筑不稳定和受到外界干扰影响程度大时,要及时进行修复。同时每个核心设备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保证不受到电磁辐射的干扰。 (二)网络层面的安全对策。 目前高校的外联手段会涉及到网卡和蓝牙以及USB等相应设备,这些终端的维护和保障是可以防止常规的恶意侵害方式的。要在固定网络中设有相应的端口输入限制和对协议不完整的连接及时终端,相关交换机实现对用户搜索的数据整理的规范化。 (三)应用层面的安全对策。 高校计算机信息系统是面向校园内信息数据流动而服务的,在各个相关服务器和数据库中需要加强安全域的建设,并对每个需要防护的病毒和数据保障方案和备份方案都要进行统一建立。在主要信息存在的数据中心内要对所涉及的各计算机信息系统硬件和相应配置设备,以及数据资源进行定期维护和安全级别的相应建立,监控和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对数据中心的安全域级别设定为顶级并加强各分支系统的保障手段。 (四)数据层面的安全对策。 对本地需要加密的数据做好相应的储存和终端防护,对设立相应安全文件夹,由专人进行管理。对每个需要写入的储存信息,进行写入指令的控制,要求具有一定安全性的信息可以写入数据储存设备。每个客户端口要建立USB安全管理策略,需要系统内部认证并通过才可以进行只读等权限设定。 四、结论 高校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现是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校信息化规模延伸暴露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研究出合理的应对与预防机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作者:范婷婷 单位: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信息安全管理企业转型研究 1加强安全管理,助力企业转型 在国际信息安全环境日趋恶劣,国家全面倡导信息安全的大环境下,为了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展及业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依据集团总部《关于建立集团公司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保障体系的通知》、鄂通信局发[2013]127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基础电信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考核及有关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同时参考《GA/T708-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框架》、《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0984-2007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策略》、《安全保障框架》及《安全保障基线规范》规范等,率先在企业内建立并实施该体系,全面倡导企业向信息安全生产经营转型,同时积极引导合作伙伴树立信息安全意识,规范自身的生产及合作行为,明确安全风险责任、细化管理要求,立足自身,兼顾第三方,共同打造信息安全的绿色长城,确保企业长足健康发展。通过该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从中全面深入地挖掘现有安全体系的不足之处,并针对现有业务系统中的各类安全隐患制定了有效的整改方案并予以实施、预警,确保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可持续性发展及业务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首先,组织完成企业的自有业务信息系统和合作业务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划分工作,将平台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并签署责任状,从而树立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实现人人参与安全管理。定期采用SysInternalsSuite、Nmap、Nes-sus、Openvas、Metasploit等技术对业务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安全审计,并应用HIVE、Waka、PIG、Mahout等工具对海量日志、数据进行分析和审核,发现相关漏洞与脆弱点,并针对自有及合作业务信息系统编写了整改建议和系统层面的加固方案。通过持续对自有及合作信息系统的检查,共发现自有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攻击39处,合作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14处,目前这些漏洞已经全部整改与加固完毕,消除了安全隐患。其次,以信息安全管理为导向,组建了由电信营运商、合作伙伴、专业公司三方共同构成的一支业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团队,通过从合作业务管理规范的建立到合作伙伴安全技能培训,从信息安全制度宣贯到系统安全处罚办法的落实执行,从系统安全的定期评估到系统漏洞的及时加固等一系列举措,最终创建一套业务信息系统全新的安全管理模型,提高业务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创新业务品牌形象。从安全管理模型启用至今,未发生一起信息安全事故,这样强化了合作伙伴的信息安全概念,督促合作伙伴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也重点关注信息安全问题,极大地降低了由于合作系统的信息安全漏洞导致的中病毒或木马、假冒网站、账号或密码被盗、个人信息泄露等客户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此类原因造成创新业务投诉比率和往年相比降低了15%,改变了用户对创新业务的固有印象,建立了良好的创新业务服务品牌形象。此模型具备良好的可复制性,可指导通信领域运营企业开展信息安全工作。在全国率先打造这套移动互联网业务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一系列业务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策略、安全保障框架、安全保障基线规范等相关业务系统管理制度及规范,业务系统安全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时效性在通信行业内名列前茅,同时通过近两年的安全理论研究和安全评估加固实践,针对当前企业业务平台系统在信息安全监管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对当前主流关联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技术。该技术涉及到多源数据预处理、报警聚合、关联分析、大数据分析和安全状况态势评估等相关技术。此技术运用到电信行业的信息安全监管上,就能够对监控设备收集的日志及安全设备产生的告警进行关联分析和挖掘,从包含大量冗余信息的数据中提取出尽可能多的隐藏的安全信息,通过对此类信息的统计、浓缩、总结、关联和分类,抽象出利于进行判断和比较的特征库,并智能地学习和维护其特征库,从而在提高安全事件报警准确率的情况下保证极高的识别效率。同时该安全管理体系成功应用到与百度公司合作开发的爱奇艺视频业务系统、与腾讯科技公司联合开发的微信平台、与奇虎科技公司共同开发的安全卫士手机应用系统,得到部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精英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许,并表示今后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开发产品都依照此安全管理规范和体系,确保产品的各项安全性能指标。 2创新点 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从基础通信运营向流量运营转型的新趋势,湖北移动确定了“业务转型,安全先行”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在已有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做到六“注重”六“突出”,即:(1)注重整体规划,突出体系建设,促进职责高效履行。制定下发安全标准化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计划,内容涵盖安全工作方针目标、安全目标、各方职责、安全管理体系和模式、安全设施和机房环境保护设施标准、安全文明操作保证金、安全考核与奖惩、过程的主要控制措施、应急准备和响应等方面。严格按计划有序开展体系建设工作;严格按体系文件要求开展业务或系统试运行工作;加强保证与监督体系的建设。(2)注重文化建设,突出信息安全特色,促进习惯养成。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使安全文化落地,提高员工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3)注重教育培训,突出行业特色,达到安全管理效果。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方式,组织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一是安排专家和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二是在专题培训的基础上,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专项工作如何开展的培训。(4)注重设备管理,突出针对特色,实现安全管理精细化。首先,网络设备较多,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安全可靠性是首要任务,为此各维护单位对每台设备均建立了安全技术台帐,台帐包括运行记录、检查保养记录和定期检验记录。其次,组织精干力量先后两次对所有设备、流程、机房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工作。第三,使隐患排查整改形成机制。(5)注重安全投入,突出专用特色,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费用投入长效机制,加大安全费用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安全生产费用规范化、合理化和足额投入。并加强安全生产保证金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保证金并实行年底考核的机制,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工作。(6)注重应急预案,突出超前特色,安全管理赢在主动。在安全管理中,把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了应急处置机构,将应急处置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的应急演练。 3结语 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安全管理体系具备创新性、可复制性,对此领域企业具备示范和指导意义。目前已经被省公司相关专业部门采纳,计划结合信安部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行业领域,成为行业巨头制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开发产品的管理规范。此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应用范围涵盖的业务生产中,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持续对自有及合作信息系统的检查,共发现自有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攻击67处,合作业务信息系统存在各类安全漏洞30处,成功处理异常安全入侵26次,避免了平台业务收入的损失。 作者:彭敏 廖振松 单位:湖北移动政企分公司湖北移动网管中心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1电力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和其他数据等不受非法用法的破坏,主要指未经授权的访问者无法使用访问数据和修改数据,而只给授权的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和可信信息服务,并保证服务的完整性、可信性和机密性。电力信息安全是指供电系统中提供给用户或公司内部员工的数据是安全的、可信的。供电公司管理系统是个繁杂的系统,涉及用电客户和公司内部员工及第三方托管服务公司,系统的信息安全一直是公司发展的瓶颈。正确评估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系统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最后制订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的策略非常重要,也是至关重要的。 2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 尽管供电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建设电网信息安全系统,但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仍不健全,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另外,供电公司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安全保障措施薄弱也制约了其信息安全系统的建设。要构建一个健全的供电公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就要首先分析供电公司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对症下药,进一步提出供电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2.1不可抗拒因素 所谓“不可抗拒因素”,就是由于火灾、水灾、供电、雷电、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供电公司的供电线路、计算机网络信号、计算机数据等受到破坏,并威胁到供电公司的信息安全。 2.2计算机网络设备因素 供电公司计算机系统中使用大量的网络设备,包括集线器、网络服务器和路由器等,其正常运行关系着供电公司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着供电公司的正常运行。 2.3数据库安全因素 供电公司计算机系统监控用户峰值,管理用电客户信息及其他用户缴费等情况,计算机数据库的系统安全决定了供电企业的调度效率,也决定了供电公司公共信息的安全。供电公司应该使用专用网络设备,确保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互联网的隔离。 2.4管理因素 供电公司员工的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供电公司的网络安全。供电公司应该建立过错追究制度,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质,有效防止和杜绝管理因素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 3供电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提升员工信息安全防患意识 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非仅仅是系统使用或者管理部门的事,而是企业所有职工的事,因此,要增强全体员工的信息安全和防患意识。通过采取培训和考核等有力措施,进一步提升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安全的认识,让信息安全成为企业日常工作业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提升企业整体信息安全水平。 3.2采用知识型管理 传统的安全管理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手段。在当今知识经济的时代,安全管理应当以知识管理为主,从而使得安全管理措施与手段也越来越知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促使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3.3设置系统用户权限 为了预防非法用户侵入系统,应按照用户不同的级别限制用户的权限,并投入资金开展安全技术督查和安全审计等相关活动。信息安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从平时的基础工作着手,及时发现问题,汇报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4防范计算机病毒攻击 加速信息安全管控措施的建设,在电力信息化工作中,办公自动化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核心工作业务就是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这也正是计算机病毒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渠道。因此,必须大力促进个人终端标准化工作的建设,实现病毒软件的自动更新、自动升级,不得随意下载并安装盗版软件;加强对木马病毒等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用户访问实施严格的控制。 3.5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严格规范信息安全事故通报程序,对于隐瞒信息事件的现象,必须严肃查处。对于国家和企业信息安全运行动态,要及时通报,分析事件,及时信息安全通告。对于己经制定的相关预案和安全措施,必须落到实处。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督查队伍的建设,提高信息安全考核与执行的力度。 3.6建立信息安全保密机制 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措施的落实,禁止将涉密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完善外部人员访问的相关授权、审批程序。定期组织开展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各项检查工作,切实做好涉密文档的登记、存档和解密等环节的工作。 4结束语 为了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安全,就要合理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供电公司网络,科学管理供电网络信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供电公司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内部网络,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加强企业内部优化,创新供电企业服务意识,加强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对策,适当提高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保证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 作者:吴金文 程丽琴 单位:国网赣西供电公司安全监察质量部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供电企业中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1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现状 (1)内网网络结构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供电企业内网网络结构不够健全,未能达成建立在供电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化的理想状态。中部市、县级供电公司因为条件有限,信息安全工作相对投入较少,安全隐患较大,各种安全保障措施较为薄弱,未能建立一个健全的内网网络系统。但随着各类信息系统不断上线投运,财务、营销、生产各专业都有相关的信息系统投入应用,相对薄弱的网络系统必将成为整个信息管理模式的最短板。 (2)存在于网络信息化机构漏洞较多。 目前在我国供电企业中,网络信息化管理并未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供电网络的各类系统对于关键流程流转、数据存储等都非常的重要,不能出现丝毫的问题,但是所承载网络平台的可靠性却不高,安全管理漏洞也较多,使得信息管理发展极不平衡。信息化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未能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执行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作为我国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今我国供电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造成的关键保密数据外泄是目前最具威胁性的网络安全隐患。各种计算机准入技术,可移动存储介质加密技术的应用,给企业信息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保障。但是目前供电企业信息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操作系统正版化程度严重不足。随着在企业内被广泛使用的XP操作系统停止更新,针对操作系统的攻击将变得更加频繁。一旦有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出现,就会对企业内部计算机进行大规模的传播,给目前相对公开化的网络一个有机可乘的机会,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恶意破坏,导致计算机系统崩溃。不法分力趁机窃取国家供电企业的相关文件,篡改供电系统相关数据,对国家供电系统进行毁灭性的攻击,甚至致使整个供电系统出现大面积瘫痪。 (3)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不够。 想要保证我国网络信息的安全,就必须要提高供电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内供电企业职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为年轻职员,实际操作的能力较低,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知识的积累。且多数老龄职工难以对网络信息完全掌握,跟不上信息化更新状态,与新型网络技术相脱轨。 2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 造成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供电企业本身设备上的信息安全威胁,另一方面就是外界网络恶意的攻击其中以外界攻击的方式存在的较多。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难以保证所有计算机完全处在安全状态。一般情况下某台计算机泄露重要文件或者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都是很难察觉的,这就需要加强我国供电企业进行安全的管理,建立病毒防护体系,及时更新网络防病毒软件,针对性地引进远程协助设备,提高警报设备的水平。供电企业的信息系统一个较为庞大且繁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信息安全风险也是必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存在的风险,对经历的风险进行剖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政策,确立供电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是以制定针对性风险评估政策为前提的,根据信息安全工作的紧迫需求做好全面的风险评估至关重要。“掌握核心技术”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广告词语,还是国家和各个企业都应该一直贯彻落实的方针政策。为了避免外界对我国供电企业信息技术的操控,国家相关部门就必须实行自主研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地运用高科技网络技术促使安全策略、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相结合,大力开发信息网络,促进科技管理水平的快速提高,以保证我国供电信息管理的安全。 3结语 为了确保供电企业的安全,根据时展需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网络信息来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供电企业在运用网络的同时注意好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创新意识,制定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适时提高我国供电企业职员的素质水平,为实现我国供电企业信息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作者:胡滔 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临湘市供电分公司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海港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1加强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 移动存储设备管理主要是指当存储设备插入主机系统时,主机根据判断设备识别信息与数据库中身份注册信息是否相符,再确定该移动存储介质是否能够被主机系统激活并为用户所用。然后根据用户权限决定其所能使用的接口数量,如果超出则移动存储设备自动弹出。建立合适的安全组织机构能合理地协调各方面因素,实现安全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各级组织机构对海港工程项目各级成员单位的信息安全建设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统一规划和设计出海港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策略有机整合,避免安全漏洞。在部门之间,信息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信息安全技术,在安全管理上与本单位的保密部门、机要部门等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1.1限制外接设备和接口 接口限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外接存储设备接口与网络接口限制。一方面要限制外设接口滥用,一方面也要避免内部人员利用网络接口私自接入非法主机或接出外网。对USB接口统一管理,要求在不影响鼠标、键盘等外接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严格管理和控制存储设备接口的使用;对打印机、刻录机、光驱、软驱等常规外接设备严格限制,做到有用监管、无用封禁、统一管理、集中使用,避免内部人员私自利用本地打印或刻录方式窃取涉密信息;对涉密存储设备做到严格管制,专盘专用,由保密办负责编号登记,标明密级并由专人保管,需使用时向保管部门借出并及时交还,不得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未经认证的存储设备或将曾存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存储设备挪作他用。 1.2实施集中刻录和打印安全审核 海港工程项目内部网络有着极高涉密安全需求,除了需要防止用户通过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涉密信息外,也需要预防有人通过光盘刻录、打印等传统手段下载机密信息。因此光盘刻录工作集中在专项部门进行,用户在使用前必须首先获得许可,并全程跟踪光盘的流向及使用情况。打印安全简单来讲就是需要确保敏感或机密信息不在打印环节遭到泄露。首先需要屏蔽用户主机的打印机接口,接着由用户端发起打印申请,审批备案后,再经过海港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统一授权的打印机构予以打印。在打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确保打印资料从电脑传输到打印机网络的过程中不被他人恶意截取;确保打印好的文件不会被人有意无意取阅或拿走;对施工人员的打印作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特别是严格落实与打印相关的审核和控制;对打印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权限认证,任务发起,任务审核,拷贝销毁等等;要求对所有安全文档进行分级管理,按照涉密的级别打印,并进行精细化管理。 1.3防止存储设备管理失控 海港工程项目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许多的施工单位和部门,因此,使用存储设备进行信息的临时性存储便变得十分平常,海港工程项目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涉密信息都存储在软盘、磁盘和光盘里,而这些载体又十分容易被使用者带入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发生载体丢失、被盗或存储介质受到损毁等意外情况,造成严重的信息泄露事故,给国防和军队建设造成重大损失,故必须加强此方面的防范力度。对于废弃磁介质的管理,由于磁性介质具有剩磁特性,因此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磁性存储介质可能会因为存储介质永久性磁化而造成信息的泄露。对于存储过涉密信息的废旧存储设备和介质必须严格控制其流通的范围,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将准备废弃的设备交到保密机构集中统一保管或进行严格规范的脱密、销毁,并办理好相应的登记手续。 2加强纸质文档资料的管理 在海港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在流动时,人们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纸质类文件来记录、保存和传输各种涉密的信息。为防止这些纸质文档上的资料和信息泄露。一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科学管理: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中的各项规定和制度要求,特别要严禁文档资料的非法复印;在文件和文档资料制作过程中,为防止丢弃的草稿纸、复写纸、计算机表格、演算纸、数据卡片和学习笔记等“废纸”造成泄密,必须严格按照保密守则销毁一切废品,并将所有废纸及时进行粉碎和焚烧;严格控制相关文档资料的传阅范围和人群,同时,还应周密审查、严格控制在各种报纸杂志等媒体上的消息,防止间接泄露海港工程项目涉密信息。 3加强办公设备和工地设备的管理 3.1强化电脑设备的审核与管理 严格区分涉密、非涉密计算机,涉密计算机必须登记在册,非涉密计算机严禁储存涉密信息。通过用户访谈和网络收集工具,从技术、管理、策略等角度更深层次地了解与海港建设项目信息相关的安全要素,挖掘出信息安全管理背后的风险。并收集海港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管理的网络信息,主机开放端口信息及共享信息等情况。通过网管软件对涉密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对海港工程项目内部网络的数据和信息流进行安全审核,对工作人员操作及用户行为进行记录,建立即时预警平台并留存操作证据,以便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远程监控、查找和跟踪线索。 3.2强化对工地施工设备的审查和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信息的承载和传输方式由有形、有线向无形、无线发展,使信息管理难度加大。信息技术在施工设备上的使用和藏匿方式更加多样化,使海港工程项目面临的窃密和泄密威胁进一步增大。海港工程项目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重点做好防范“预置陷阱”危害的工作,预置陷阱是指在信息系统、设备、部件中人为地预设了一些陷阱。例如:从境外引进的信息产品和工程施工设备很可能带有“技术后门”和“陷阱”,对信息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因此,必须对所有参与竞标的单位的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的技术和安全审查,并制定一套有效的“技术后门”和“陷阱”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海港工程项目中使用的信息产品有许多都是由外企生产或外方经营控制的,因此,务必加强对海港工程项目内部施工和通讯等设备的管理,做好施工设备的电、磁、光、声泄露防护,避免因对施工设备审查不严而造成涉密信息的泄露。 作者:柴东洋 战希臣 郑海平 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论文 一、管理干部需要进行信息安全管理技能培养 国家、省市已经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各大单位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建立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维护信息安全已经有法可依。但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需要了解国家信息安全管理法规,需要学习信息技术一般理论,需要知道信息安全漏洞知识,需要明白信息安全禁令范畴。为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全面掌握信息安全理论和方法,按照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建设信息安全管理教学系统,提供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的教学条件,从而为各方面人员学习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提供依据。相比其他管理工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比较多的理工专业基础和比较高的电脑技术要求,在实际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灵活的信息安全管理处置能力,更多的是判断信息安全问题、识别信息安全陷阱、规范信息安全管理。由于知识背景和工作性质特点,管理干部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信息安全管理知识和技术,才能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技能。为帮助他们更好地独立处置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技能,依据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不仅需要提供深入浅出、知识完备的知识体系学习训练系统,而且需要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系统。 二、信息安全管理培训思路 为满足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人员培训方面的需要,需要依托各级培训学校,按照国家和省市地方的制度法规,借助现代教育思想,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明确符合实际需要的功能定位,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训体系,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对培训教育、终身教育的培训要求。 1.培训依据 (1)依据各种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法规。信息安全人员在履行工作职责的时候,必须按照各种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和要求实施,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必须依据国家、省市和本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管理干部履行信息安全管理职责的有效性。涉及信息安全制度法规的相关文件很多,有的是专门为信息安全制订的,有的制度和法规散落在各个业务管理制度中。在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时,必须将业务部门的相关规定融入知识体系中,使得管理干部在处理具体业务中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符合培训教育特点规律。信息安全管理技能是从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属于岗位专业培训或专业技能培训,属于培训教育培训。受训人员专业背景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必须避免统一教材、统一授课、统一训练、和统一考核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强调个性化学习,将不同层次受训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达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水平上来。 (3)遵循现代教育思想。在实施教育训练过程中,现代教育思想要求采取“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员能够方便地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自主学习,开放学习,自主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为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分析信息安全管理技能特点,需要分析管理干部学习动力,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学员学习和训练的教育训练环境,提供完整的知识体系、丰富的教学资源、模拟的问题情况、交互的学习平台和方便的使用途径,提供与培训教育特点规律和技能训练要求相适应的培训条件。 2.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目标 按照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培养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管理、业务和技术三支人才队伍,突出业务和管理人才需要,兼顾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人才培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持技术,建设满足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现代培训条件。信息安全管理培训以管理干部为培训对象,以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培训内容,区分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干部和信息技术专门人员等不同层次,跟踪信息安全管理形势,实行阶段反复轮训,以适应信息安全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信息安全管理培训环境构建 为适应信息安全管理培训需要,适应管理干部培训教育需要,必须构建遵循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依托信息技术手段、瞄准复合型适用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信息安全管理培训条件涉及面很广,包括组织机构、舍堂馆所、师资队伍、后勤保障等等,这里我们更关心符合培训思路的培训模式和教学支持。从知识体系、学习途径、训练场所和训练系统多方面着手,构建信息安全管理训练体系,构建管理人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条件。依据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和培训教育教学特点,需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建立开放式、自主式教育网络平台,建立强时效性的教学资源体系,建立信息安全管理知识测试系统,建立信息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系统,等等。 1.构建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 培训教育的一个特点就是受训对象知识背景和技能掌握程度千差万别,必须首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满足不同基础、不同需求受训者对知识掌握和能力训练的要求。知识体系必须建立覆盖学科知识和管理手段的所有内容,包括理论体系和教学资源两部分,其中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知识、安全理论、规范制度、管理方法、历史沿革、防范手段和操作方法,教学资源包括现状分析、经典案例、技术讲解、训练题库和数据模型,适应和满足每个受训对象的需求。为满足个性化服务需要,可以按照知识点建设模块化框架结构,设计具备菜单选择功能的专家系统,允许受训者建立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受训者完成培训任务后胜任安全管理的岗位需要。可以建立智能教学计划生成系统,系统对每位受训者进行知识和技能测试,按照教学目标,根据测试结果,将该学员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够的知识内容和技能形成列表,从知识体系中搜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操作技能,形成该受训者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安全管理需求的变化,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应该是动态更新的,剔除修改陈旧的,充实替换实用的。 2.搭建开放、共享和交流的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交流互动的基础。按照学科专业建设与管理规范建设知识体系,以数字化形式在互联网,实现信息安全管理教育资源共享。作为资源共享平台的网络平台,不仅为建设者资源共享提供平台,而且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资源上传服务,成为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资源的共享平台,更为信息资源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机制和存储条件。网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允许网络用户365天24小时使用,可以提供受训者随时学习和训练,二是允许网络用户在任何有信息覆盖的地方登录,可以提供受训者随地学习和训练,这两个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为学员自主学习、教师开放教学、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可能,也为实施现代教育思想提供了条件。 3.建立虚拟讲堂 优秀教师的讲授可以将学习效果演绎得趣味精彩,可以将学习内容组织得明白易懂,可以将现实运用解析得透彻自然。为更多学员获得完美的教学体验,为积累并共享优秀教学资源,为学员快捷准确全面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提供帮助,记录、整理并优秀教师或专家授课录像,供更多受训者学习参考。教学录像在网上成为虚拟讲堂,成为不同专业不同时期受训者良好的教学资源,目前全球风行的慕课,可以成为这种培训目的的教学模式,成本低,效益好。因为技术层面的因素,信息安全管理知识体系在理论基础和原理解释有大量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和疑难问题,学习时需要佐证的理论和严谨的逻辑,需要传授者环环相扣的谨密推演,因此针对重要知识点和疑难杂诊的讲授片段是受训者自主式学习时需要的重要教学参考资料。各个大学基本都建设了网络课堂,为虚拟讲堂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平台。依据此平台,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和教学资源和网络课程,可以构筑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培训教育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资源。 4.建设信息安全管理实验室 培训教育能力训练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验证理论、观摩操作方法和训练技能需要包括场所、设备和软件等实验条件,实验室是完成实验任务和检验方法效果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理论、方法和技能的实验和训练是信息安全管理培训需要完成的教学环节,这些需要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的支持。信息技术具有可设计、可复制、可重用的特点,使得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训练条件具备降低训练费用、提高学员学习自主性、提供学员反复学习等长处,结合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三维动画技术,可以为学员学习提供强烈逼真的感官刺激、美轮美奂的艺术表现和自主操控的虚幻体验。从训练目的而言,实验室可以分为虚拟实验室和能力训练场两部分。 (1)虚拟实验室。信息安全管理涉及大量技术手段,信息安全技术攻击和防范具有不可见、不易理解的特点,需要显而易见、通俗易懂的形象展示。虚拟实验室是依托信息技术按照实验室运行规律、要求和任务,以网页形式在计算机网络上建立的可以模拟实验室运行的软件系统。虚拟实验室内设信息安全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能引擎,可以多维形象地反复演示信息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可以允许受训者以第一人称介入并依据受训者干预情况展示相应信息安全分析结果,虚拟实验室可以记录并考核受训者实验过程和成绩。 (2)能力训练场。信息安全管理,尤其是信息安全防范,必须掌握很多具体操作技能。信息化条件下信息安全管理技能训练,是运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理论,构建信息安全管理环境,围绕信息安全管理攻防,突出信息安全防御和信息安全保密等主要内容,反复进行“预实践”活动。能力训练要注重训练手段创新,重视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及信息安全理论方法和技能的跟踪与研究,用“虚拟”制造“现实”,用网络扩大规模,用模型替代裁判,用互联造就联合,开发信息安全管理模拟训练系统,在体验中感觉信息安全入侵,在互动中提高防范应变能力,在对抗中捍卫信息安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训练,为培训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学需求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和方法,对信息安全管理的能力训练等有很好技术支持,当然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其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的教学全过程有深刻的变革,需要教育者不断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创新。 作者:韩全惜 单位:南京政治学院军事信息管理系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基于信息安全的人员安全管理论文 1人员安全管理现状 1.1岗位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岗位人员随便下载安装个人需要的软件程序,往往会在安装软件的过程中直接将一些安装程序中附带的插件也装在了操作系统中,如果是恶性插件,必然会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些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岗位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所造成的。安全意识薄弱的因素有很多,一是相关技术部门没有长期的进行图书馆信息安全意识的思想灌输;二是岗位人员本身对信息安全意识重视不够。 1.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高 制度的制定给予管理提供依据,无制度便无章可循,相关工作就会混乱无章。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人员安全管理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的内容不够完善,很多细节问题不够全面,甚至只是“白纸黑字”而已,形同虚设,而且执行起来也不够彻底,执行力不高。这大多数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性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普通存在这样的现象。 2人员安全管理策略 要解决人员安全管理不当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必须要比较全面地完善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具体策略如下: 2.1技术人员岗位分工协作 对于技术人员充足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将技术人员划分为三个岗位:硬件安全人员、软件安全人员和网络数据人员。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这三类技术人员进行分工协作,日常工作中完成各自岗位上的职责。具体划分可以参考附表。 2.2岗位人员安全管理 2.2.1岗位人员的聘用审核 大多数图书馆都会每年进行一次岗位人员的招聘,因此,每年岗位人员的聘用必须经过严格的政审并且考核其业务能力,尤其是安全保密方面的能力。对于信息安全意识强的,工作业务能力高的,要择优录取。严格的聘用审核可以将一些毫无信息安全意识的聘用人员扼杀在图书馆外。 2.2.2岗位人员工作机使用限制 保障图书馆数字信息的全面安全与岗位人员是否正确使用工作机有很大的关系,不法黑客就是利用非技术人员乱下载乱安装插件的陋习造成的系统漏洞进行系统的攻击。根据各馆的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对工作机的使用作必要的使用说明,例如可以这样限制:①不得随意下载安装存在安全隐患的插件或其他与图书馆工作无关的软件,例如:证券软件、视频软件等。②不得随意浏览不安全不健康的网页;③如有需要安装工作需要的软件,须联系技术人员为其下载安全;④遇到信息管理系统客户端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不要自行卸载或重装,须联系技术人员解决问题;⑤其他的一些使用原则。 2.2.3岗位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信息安全意识对于信息至上的图书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岗位人员都安全意识高,完全可以避免很多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安全培训可以根据图书馆制定信息安全培训制度与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定时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例如:X馆在每个学期末的全馆学期工作总结会议上,信息技术部主任都会对全馆的工作人员进行迫切高度强调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2.2.4岗位人员功能账号统一管理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编目、流通、期刊、系统管理、检索、采访等几个子功能系统,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拥有相应的子系统功能账号。为了保证数字信息的安全,岗位人员功能账号的使用必须统一由相关部门(信息技术部)分配管理,提出有效的管理分配原则,例如:一个岗位人员只能拥有该岗位的功能账号,不得拥有其他岗位的功能账号;对于某些岗位人员有业务工作需求,需要其他岗位的功能账号,可以设置多个公共功能账号提供使用,需求者必须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申请;新进的岗位人员需向信息技术部相关工作人员申请账号;岗位人员需要修改账号或密码,必须向技术部相关工作人员提出需求给予修改。 2.3读者用户安全管理 图书馆的信息是为读者用户服务的,信息访问量最大的群体就是读者用户,读者用户是否安全访问也直接影响着信息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因此,图书馆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确实可行的读者用户安全访问管理制度,确保读者用户访问图书馆信息的安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读者的信息安全意识:①每年新生入学,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新生入馆教育的形式对新生读者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通过用户安全培训,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使其自觉遵守安全制度。②通过网络宣传、现场海报宣传,小册子派发宣传、讲座演讲宣传等形式对读者长期进行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让读者掌握简单有效的病毒攻击防护技巧。 3结束语 信息安全是数字图书馆业务工作稳定进行的基本保障,数字信息不安全,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就得不到保障。从图书馆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必须要认清信息安全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确实有效可行的人员安全管理措施,以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黄伟成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首先,我国信息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较少,导致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其次,我国信息安全管理片面注重技术层面的维护,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最后,信息安全管理主要采取被动手段,科学性不高,不能实现全面性管理,而且一些高层领导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偏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1策划准备 在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前,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计划的制定、相关培训安排、组织调研活动、职责划分等内容。 2.2确定范围 根据组织中IT技术水平、信息资产、工作人员等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适用的安全范围,既可以选择部分区域,也可选择整个区域。确定合理的安全范围后,信息的安全管理更加方便。 2.3风险评估 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要做好信息处理、存储等工作的安全性调查,预测可能发生的危害信息安全性的事件,并对可能性危害事件会造成的影响做出判断,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做好信息风险管理工作。 2.4建立框架 要完成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信息安全管理框架的建立,这就需要我们要做到全方面考虑,根据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结合组织特点、技术水平等条件建立相应的信息清单,对信息管理做好风险分析、需求分析等内容,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2.5文件编写 要构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还需要对范围确定、安全方针、风险评估等内容进行相应的文件编写,建立各种文档,为风险管理、体系改进等工作提供依据。 2.6体系运行 以上步骤完成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开始运行。在运行时期,我们要进一步提高体系运作力度,使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旦发现体系存在问题,要尽快找出解决措施,及时解决相关问题,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2.7体系审核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主要是对体系进行客观评价,通过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两种方式对体系的运行及相关文件进行全方面检查。其中内部审核主要是组织内部的自我审核,外部审核主要由外部相应的组织对体系进行检查,通过内外审核进一步确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对于部队来说非常重要,作为信息安全管理者,确保部队信息的安全性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信息安全管理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时代环境在不断变化,信息管理技术也要不断创新,从而适应当前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信息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手段构建并完善相关体系,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安全管理质量。 作者:杨三勇 单位:72433 部队档案室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问题及挑战 【文章摘要】电子档案主要就是利用科学技术来对档案进行合理构建,可是国内在管理电子档案信息时,还存在诸多安全问题需要进行解决。文章分析了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强化策略,希望可以为我国管理电子档案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策略 以前的纸质档案在保存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众多隐患,譬如:破损、腐蚀、虫蛀与丢失等,进而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发展速度。而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众多档案管理人员开始应用电子信息的方式来管理档案,这样一来就有效防止了纸质档案缺陷的发生。可是在一系列实践工作中不难发现,虽然现在我国应用电子档案信息的管理方式,可是在档案管理中依旧会出现不同种类的问题。譬如:标准化及规范化程度不够、编制人员素质不统一等等。所以,笔者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具体如下。 1分析档案信息的安全需求 档案信息安全具体包括以下要求:首先,要保证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其次,档案信息内容应该具有相应的安全性。档案内容安全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但包括信息传输安全,还包括信息存储安全。通过分析可知档案信息安全需求如下: 1.1完整性 针对电子档案信息而言,其背景信息、源数据以及内容都需要进行完善,同时还要确保硬件说明、软件说明、事件活动信息等都具有相应的完整性。也就是说,在传输电子档案信息时,一定不能出现破坏的现象,譬如:伪装重置、删除与篡改等。 1.2真实性 保证电子信息都是从可靠且安全的电子档案中获得来的,在通过迁移和传输后,不会与最初情况发生冲突,不会出现随意破坏以及伪造和改动等情况。 1.3保密性 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够访问电子信息,而那些非法用户是不能进行访问的。一般人们会对以下几种保密技术进行使用:信息加密技术、物理保密技术、防辐射技术、防侦收技术等。防辐射这种技术就是防止一些使用性质较高的信息被辐射出去;防侦收这种技术就是阻碍不法人员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接收;物理保密这种技术就是应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方法来保护信息,以有效预防信息外露;信息加密这种技术就是在秘钥的有效控制下,进行恰当的加密处理。 1.4不能被否认的特性 档案信息在通过网络系统进行交互时,确保参与者的一致性及真实、可靠性。也就是一切参与者都不能在否定前进行操作。应用信息源可以防止发信人员对自己已经发送的信息进行否认。 2存在于电子档案信息管理中的问题 现在我国在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方面还存着众多安全问题,影响档案管理效果与发展速度,其中安全问题包括下述几种: 2.1标准化及规范化程度不够 我国现在所进行的档案信息管理还不是非常成熟,相比于那些发达的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才刚刚起步,所以,在管理过程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明确数字化档案、信息化档案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我国目前在电子档案管理这方面却没有非常高的标准性和规范性,因此阻碍了数字化档案和信息化档案这个管理目标的实现。 2.2没有统一的电子档案文件 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果只针对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和开发而言,现在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软件开发无法与档案的使用需求相符合,并且还不能提高档案的存储效率和实际利用。此外,单位、地区间应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样各单位以及地区就不能够实现共享和利用档案文件的目的。 2.3没有较强的技术支持 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假如没有较硬的技术支持,那么电子档案信息就会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我国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时,缺少科学技术支持。具体有下述表现:其一,在选配硬件方面有问题存在。譬如:在选配硬件时,选择的硬件系统性能和质量都非常差,且功能还不健全,进而影响档案管理系统的实际运行,还可能会因此丢失一部分档案文件。其二,病毒入侵计算机。当计算机中进入病毒之后,计算机当中的数据就会被破坏,使得相应的功能出现降低,并使数据和系统受到影响,进而失去安全性能,譬如:随着木马病毒的快速蔓延,电子系统就会被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档案管理工作。 2.4管理人员的素质不统一 大部分企业当中的档案管理人员都具备众多的管理档案的知识,可是他们的素质却不相同,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存在极大差距,在进行电子档案管理时,想要对一些电子软件进行操作,那么管理人员一定要具备非常强的操作能力,只有这样管理才能使有效性得到提升。可是实际上,部分管理人员都比较缺少计算机知识、不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和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进而致使档案管理不能够得到安全保证。 3强化档案管理安全性的方法 3.1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及标准性 为了强化电子档案的管理,使其安全性能得到提升,就应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譬如:在搜集完电子文件之后,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文件,然后再进行细致的整理及积累,最后在相关人员鉴定没有错误后进行归档处理。只要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档案归档工作,那么档案的规范性、标准性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同时,当整理完电子档案,并做好归档工作之后,还应该进行保管和移交工作。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集中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和标准。 3.2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处理 现在国内所拥有的档案管理软件并不成熟,所以,应该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处理,以使档案信息的安全得到保证。升级管理软件的目标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提升管理软件的兼容性;第二种提升软件的统一性。兼容性就是管理软件能够与其余操作系统和设备进行配合,因此软件只有具有良好的配合功能,才算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譬如:和操作平台进行配合等等。而统一性就是升级过的电子软件拥有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系统,并且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应该体现出统一性原则,譬如:统一应用软件、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标准等,尤其是单位、地区内,一定要防止档案系统出现较为严重的差异情况,进而使系统在具备统一特征之后,使档案文件能够被更加广泛分享和利用。 3.3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 管理信息档案属于较为系统且复杂的一项工作,想要使档案管理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便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及素质都极高的管理队伍。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培养,让他们意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杜绝那些思想不先进、工作不积极的现象发生。其次,应该选拔和聘用一些熟悉档案业务且工作能力和素质都极强的管理人员,然后再对这部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知识培训,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因为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过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并且与计算机有关的知识积累也较为欠缺。所以,在网络应用和计算机操作方面都应该加强培训,进而使电子档案的利用、整理、形成和接收等工作可以更加完善。 3.4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条例 为了防止档案信息丢失和被随意被更改的现象发生,就需要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条例。其一,在掌握目前已经建立的法律内容同时,认真的整合立法信息资源,并构建维护电子档案的法律体系,进而使电子文件更加的安全和真实。其二,档案和文件在立法上一定要保持一致性,不能盲目的在两者间进行立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持续进行。其三,应该明确电子文件在法律上的地位,制定恰当的法律和法规,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法律的维护下良好发展。其四,管理档案的部门间应该做好配合,如:信息部门、技术部门、法律部门等,充分分析文件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并在借鉴发达国家颁布的法律体系基础上,建立与国内国情相符合的法规体系,促进档案工作快速、稳定发展。 4结语 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还有很多安全问题存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过程中,譬如:电子文件统一性不足、管理人员素质不统一、标准化及规范化不足、没有较强的技术支持等。针对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一定要在探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强化措施,以使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在管理电子档案时,笔者认为要提高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及标准性、对管理软件进行升级处理、建立专业的管理队伍、构建完善的法律条例,使电子档案文件更加的安全和真实,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作者:李爱锋 单位:衡水市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档案开放与信息安全管理浅谈 一、档案开放 (一)档案开放的必要性。 进入现代社会,互联网科技十分发达,人们了解获得信息的渠道,方式多种多样。无论国家政府的档案,还是企业公司的档案,都可以通过合法或者非法的方式进入互联网,为公众所知。对于各种档案,进行严密的保管是很难做到的,在当下我们这个信息开放的社会,将档案开放,方便社会群众进行了解,使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提升档案的利用价值,提高档案的可靠真实度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笔者本文所言的具有开放必要性的档案是具有公共利益性质的档案,是能够为人民提供一定服务的档案。对于国家档案,很多在一定时期属于国家机密,是无法对外开放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档案没有开放的必要性,开放的必要性依旧存在,国家的人民有权利了解国家的相关事务,随着时期的过渡,这些档案会慢慢解密为社会公众所了解;对于企业档案,开放的必要性是针对企业工作的工作人员。企业的领导层以及员工阶层能够方便调取个人以及企业的相关档案对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团结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档案开放的风险性。 当然,档案的开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对于国家政府相关的档案,即使在开放之前,考虑再三,十分谨慎,度过了某一敏感的时期,但是,一些档案公之于众之后还是会引起一些波澜。甚至,政府类的档案还容易被心怀叵测的社会主义敌对分子利用,借之进行歪解胡说,蛊惑一批无知又容易冲动的民众,对我们的社会稳定产生很多不利的因素。此外,对于企业或者机关单位的很多档案,为了方便业内人士提取,使用,进行开放后,往往容易造成个人隐私泄密,单位机密泄密,为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总之,开放档案,既有方便,积极的一面,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即使开放档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可预知以及不可预知的风险,笔者还是认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还是应该将应该开放的档案,大胆进行开放。 (三)档案开放的程序。 所谓的档案开放程序,就是指档案开放所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所必须经历的方法,步骤。只有确立严格的档案开放程序,并且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开放符合要求的相关档案,才能降低开放档案带来的风险,同时满足档案开放的必要性,发挥开放性档案的积极作用。不同性质的档案,开放程序不同,有严密繁琐的程序步骤,也有简单章程性的程序,这主要根据档案的重要性来决定。确立明确,严明的档案开放程序,对于档案的有序、科学使用,档案信息的保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 做好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我们首先需要一批具备安全管理信息才能的人才。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很多具有互联网知识,IT行业技术的高端人才。我们只要对这些人才进行短期的信息安全管理的培训工作,就完全能够使这些人才胜任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一步是引进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并对这些人才进行必要的职前培训,只有这样,企业单位的信息部门才能做到信息的科学,安全管理。既为企业单位提供开放信息带来的便利,同时还要保证信息的安全。 (二)严格管理制度的确立。 确立严格,完善的安全管理信息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任何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不能破坏规章制度,调取信息。企业和单位为了做好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就要自上而下严格遵守企业制定的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现代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管理,都要以严格的,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在信息管理部门同样是如此,好的制度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安全可靠的设备。 档案的管理人员在对档案进行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文件做一个明确的分类,并进行准确的编号。同时要队文件的资料做一个科学合理的分类与陈列,或者是可以依照不同的部门而对其进行分类。提高报关信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信息部一定要完善处理,保管信息的设备,提高信息管理工作需要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的水平。高水平的硬件,软件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对信息的保护层级,防治外来黑客对信息进行窃取。 (四)监督审查措施的常态开展。 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要确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对单位的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且做到自下至上的,分工明确,责任明确。成立专门的信息监督小组,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设备对信息进行监督,管理。对单位的信息要做到定期系统管理,每隔一段时间,对单位所有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系统的管理,淘汰无用的信息,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同时,要确立严格的审查,追责制度。首先,定期对信息进行审查,保证信息管理工作的安全可靠,其次,对于信息被滥用,泄露等恶劣事件,要做到严格追责,严厉惩罚。 三、结束语 有些档案具有开放的必要性,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将部分档案开放,有利于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维护社会以及互联网环境的文明,合法。同时,将档案信息开放面临着很多的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该开放的档案信息还是要积极地进行开放,只是我们必须要完善我们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培养大批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人才。只有做到严明制度,谨慎管理,我们才能够一面发挥档案信息开放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止档案信息被非法滥用。 作者:刘晓峰 单位:洮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加强公务外网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通知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信息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把手作为信息网络安全和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主要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把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工作人员。 二、完善措施,确保公务外网信息网络安全 (一)组织开展信息网络安全培训 各单位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网络安全保密管理规定的培训,特别是要对网络管理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二)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遵循“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原则,以防攻防、防瘫痪、防病毒、防窃密为重点,做好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1.公务外网属于非涉密的政务外网,各联网单位不得将涉密计算机设备和网络接入本网,不得在公务外网上传输、处理或存储涉密信息。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2.为确保公务外网安全,严禁各单位私自接入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严禁擅自扩大网络的使用范围。确需接入路由器等设备的,需向县政府办公室信息公开及网络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后,按照有关程序,由专人负责接入。 3.连接公务外网的所有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设备不得用于存储、处理、传输涉密及秘密和敏感信息。工作人员不得在联网计算机上炒股、打游戏、看电影、聊天,不得浏览、复制、传播反动、色情等不良信息,不得传播病毒等有害信息,不得在公务外网上从事违法活动。 4.加强IP地址管理,严禁违反统一规划擅自更改和设置IP地址。 5.严禁内网外联,严禁使用公用邮箱收发涉密邮件。 6.全县公务外网具有统一的国际互联网出口,接入公务外网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不得再通过其他线路联接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外部网络。 7.各联网单位计算机系统必须安装杀毒软件、木马防火墙并及时更新。 8.设有独立机房的单位要安排工作人员在机房值班,并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网络设备工作状况、UPS电源维护、数据备份、防病毒软件升级、移动存储设备使用、数据传输及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开展巡回检查,注意防火防盗,确保网络安全畅通无事故。 (三)加强网上信息的安全管理 已在互联网上开通门户网站或开通信息公开平台的单位,要按照“谁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严把信息关,杜绝涉密、敏感信息上网。 三、开展自查,排除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 接此通知后,各单位要认真开展一次信息安全自查,做到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发现信息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四、建立机制,提升信息网络安全应急能力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完善信息网络安全应急措施,提升网络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和响应能力。要加强预警监测,一旦公务外网发生网络安全事件,要迅速向县政府办公室报告,并做好先期处置、情况研判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问题的思考 【摘要】: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抓好工程质量首先须了解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各种因素,有针对的采取措施和方法,才能够行之有效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前言: 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实质性的环节,如何做好工程管理一直是一个困扰房地产开发商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主要问题,将使工程管理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工程管理可具体分为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是项目建设的核心,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实现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包括人的因素、方法技术的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等等。在建设施工中对以上因素的严格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 1 人的因素及控制 人是直接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是施工过程的主体。人的问题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甚至有许多属于技术、管理、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最终常常归结到人的身上。据统计资料证明:88%的质量事故是人的失误造成的。如何做好人的因素的控制,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第一”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强调企业领导层、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领导层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高,质量控制的决策能力就强,企业和工程项目的施工就会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控制、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运作。当然,质量以及相应的控制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合格乃至优良也就顺理成章;其次,企业应通过择优录用、加强思想教育及技能方面的培训,强化质量教育培训,以增加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最好的组合,使施工人员在质量控制系统中发挥主体自控作用。 此外,要落实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持证上岗制度以及质量责任制度等,坚持对分包商的资质考核和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防止因人的资质或资格失控而导致质量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失控。 2 管理的因素及控制 管理的进行伴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全部运行周期,也是对建设工程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因素,主要是决策因素和组织因素。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系统是否健全、实施任务的组织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无疑将对质量目标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①要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②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最高管理者的质量方针指引下,贯彻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③制定包括质量控制例会制度、协调制度、报告审批制度、质量验收制度和质量信息制度等质量控制制度;④建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形成PDCA循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四个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不断增强质量能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 材料的因素及控制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也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正确合理选择材料,控制材料、构配件及工程用品的质量规格、性能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标准,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形成。只有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工程质量才能够符合标准。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并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控制的要点:①应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方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构件;②材料进场必须检验,以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主要为: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③材料的搬运和储存应按规定进行,并建立台帐;④对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严格把关,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杜绝片面极端地追求经济效益,坚决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建设中。 4 机械的因素及控制 施工的机械设备会对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为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保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在项目施工阶段,在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的基础上,应根据工程需要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加以控制;对施工方案中选用的模板、脚手架等施工设备,除按适用的标准定型选用外,一般需按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专项设计,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的控制及验收应作为重点进行控制;使用前必须经专业管理部门的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同时,施工技术、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和管理,保证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行。 5 技术的因素及控制 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方法,它的先进合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它的合理可靠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安全。因此在制订和采用施工技术时应从切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先进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①深入正确的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资料,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控制的重点和难点。②制定合理有效的有针对性地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的专项技术方案和质量管理方案;③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临时设施,合理布置施工总平面图和各阶段施工平面图;④针对工程具体情况,分析气象、地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 6 环境的因素及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的实行要在一定的环境之中进行,所以一个建设项目的决策、立项和实施,受到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风险识别与管理所必须考虑的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施工现场自然环境因素,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因素,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制度等;施工作业环境因素,如施工照明、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和不确定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关键是充分调查研究,并根据经验进行预测,针对各个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出现情况,提前采取对策和措施,充分作各种准备。①根据工程承发包的合同结构,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统一的现场施工组织系统和质量管理的综合运行机制,确保质量保证体系处于良好的状态,创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和氛围。②对地质、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应根据设计要求,分析工程岩土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会同设计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如基坑降水、排水、加固围护等技术控制方案;对天气等气象方面的影响因素,应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专项预案,明确施工措施,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的准备,以紧急应对。③认真实施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落实保证措施,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施工纪律,保证施工现场的给排水条件、各种能源介质供应、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空间条件等环境条件良好,使施工顺利进行及施工质量得到保证。④要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实行文明施工,不断地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尽可能减少施工所产生的危害,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7结束语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对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因素的简要分析,并做好主要影响因素的控制,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探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要:当今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增加迅猛,对于工程建筑的要求也更加规范。构造建筑实体环节过程是施工,对建筑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建立改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加需要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引言 随着不具备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中标后,进入施工生产领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无底限的低价中标、然后以偷工减料、层层转包等方式获利,这些措施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严重损害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生存的根基,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员工队伍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影响质量的因素过多 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工程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二)、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三、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的措施 (一)、创建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相应制度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形式,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对当前的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结合现代化建筑指标体系,积极更新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具体操作可参照《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来成立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工程管理。项目经理要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从日常施工操作环节掌握好工程质量。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大力倡导“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等不同政策,只有把不同的规定内容执行到实处,才能借助于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二)、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到位 为了从根源上防范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则必须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工程单位应该重视检查队伍建设,安排专业人员坚持“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实施“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策略,检查人员和施工人员一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为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之间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而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完全相同,都应该对用户提供高质量,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如果工程单位在管理时,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方面遇到冲突后通常都需要将质量管理当成重点。所谓的施工矛盾主要是针对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大这一情况,优势工程管理者会忽略质量检查这一环节。因此,必须要树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权威性以提高检查水平。 (三)、资料齐全、交流经验 施工前期做好工程准备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房屋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尽早达到施工现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布置准备。遇到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时,建筑方需组织各项目部进行内部参观,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广泛交流,安排各个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借鉴先进的施工经验等。进过彼此交流沟通后,本单位人员需及时总结其它单位的施工优势,反思自己施工操作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改正。多方收集创优工程的相关资料,将工程范本出现的问题尽快反应,以尽快得到解决。 (四)、抓住难点、质量评判 工程单位要想全面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则必须要抓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执行QC小组攻关活动,这对在改善施工项目实体质量时作用显着。项目经理部需结合具体状况是制定“QC小组管理制度”,以项目质量控制为根本考虑质量管理方式,并以班组为基础而广泛实施操作规范。遇到某些质量通病则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的攻关型活动,将不断改善工程质量为目标进行措施商讨。从取得成效看,这能显着提升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大力实施项目质量承包以及质量否决权制度,用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将质量指标作为否决指标。此活动关系到项目经理部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对于提高他们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积极性很有帮助。 (五)、保证材料质量,设施有效运行 按照国家对建筑行业制定的指标文件,为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层次的提升,工程队单位应该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对于工程使用到的材料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在房屋工程中实施综合管理,主要是针对整个房屋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一是采购员,应不但改善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建筑单位要选择诚实守信,事业心强的采购员,这样能播种建筑材料质量,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二是掌握信息,对社会上整个材料行业开展调查,及时收集记录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还能显着降低材料成本投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需联合制定监督方案,把握好施工各环节的控制。施工项目选择的主材必须经过专业审核,材料要配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需经过多方检测、鉴定。 四、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建筑的质量就是从业者的第一要务。虽然工程的施工很复杂,但是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 严格操作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浅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几个重要方面 摘要:在粮食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建立、运行并动态完善粮油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十分必要,也是发展趋势。本文简要叙述了粮油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中的文件编制、内审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体系文件 内审 人员培训 近几年,粮油质量检测工作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粮食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中储粮总公司高度重视,对质量检测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目标。中储粮巴彦淖尔质检中心,成立于2000年,现有人员7名,全部为大专学历以上,其中高级经济师1名,检验工程师2名,高级检验员2名,中级检验员2名。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技术负责、质量负责人各1名,检测人员3名并各兼内审员、质量监督员、设备管理员、档案管理员等职务。实验室的仪器均是按照中储粮总公司下发的《分公司质检中心仪器配置目录》配置,现共有检测仪器70余台(套),能满足原粮、成品粮的质量指标、品质指标、部分卫生指标的检测。为保证质检中心检测流程的规范性及数据准确性和科学性,2003年我中心建立了适应本实验室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首次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本文简要叙述了本中心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内部审核,人员培训管理三个方面的相关内容。 1、有效完成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工作 目前,国际通行的实验室认可准则就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17025:1999)。据此基本框架建立的质量体系,是文件化、具体化、规范化、模式化的管理体系。故要把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融入到实验室的实际工作系统中,编制适用于自己质量体系文件,以指导本实验室的工作,确保一切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编制好各级质量体系文件是建立、运行质量体系的关键。 1.1编写培训 质量体系的建立涉及到实验室的所有质量活动,所以必须要对评审准则进行全员培训。我们首先确定了2名内审员,派其参加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系统学习,取得了内审员资格证书,之后由内审员组织实验室全体人员对评审准则进行了认真学习,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学习,将认可准则中的要求有效地体现到实际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中。 1.2 编写方式 我们采用了自上而下依次展开的编写方式,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的顺序编写,并逐年不断修订和完善。 1.3 全员参与,分工编写,共同执行 本中心将手册编写任务分解,集思广益,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之融入到质量体系中。副主任主持管理体系文件中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等的编写、修订工作。质量手册主要由副主任人编写,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主要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写,并根据其中的各种要素,同检测人员根据各岗位具体情况,协助完成。如管理要素中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由质量监督员编写;内部审核由内审员编写。技术要求中的设备和标准物质由设备管理员编写;抽样和样品处置由样品管理员编写。程序文件中内部审核程序由内审员编写,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程序由设备管理员编写等。 1.4 谁编写谁执行,减少工作中的推诿现象 自己编写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或质量记录,执行起来更加适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能及时改正。这就有利于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效果比较显著。 1.5 批准宣贯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写完后由副主任审核,中心主任批准后,作业指导书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体系文件后由质量负责人向实验室全体人员宣贯,组织大家学习,使全体人员能理解并贯彻执行,以达到确保实验室检测质量的目的。 2 有效进行内部审核 实验室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简称内审,它能动态显示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是实验室自我审核、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是保证质量体系更加有效运作的重要手段,是实验室通向管理评审和现场评审的重要环节。故内审要注意几个方面: 2.1 明确内审目的、范围、职责 目的是验证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规定和要求的适宜性,以及体系运行的可行性及其效果,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管理评审提供依据。 范围指质量体系覆盖的范围,一般以实验室组织、场所、过程等来表示。内审时要主次分明,抓重点、难点问题出现集中及频繁的部门展开工作,要围绕与质量有直接关联的部门和要素进行。 副主任负责批准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并具体组织审核,质量负责人和内审员负责组织实施,编写年度审核报告并在落实纠正措施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质量监督员负责在内审报告中提出的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2.2 审核时间、审核方法 通常情况下中心在每年末安排一次定期审核,审核内容按管理体系中的内审检查表逐项进行。有时也会进行不定期审核,比如管理体系中有人员变动时。审核方法主要是通过查、问、听、看来实施。 2.3 开好首末会议。 首次会议是实施内审工作的开端,是全体中心人员共同参加的会议。内审工作的成败,关键在于实验室人员对内审工作的认识、理解和相互配合支持的程度。所以要利用首次会议统一思想,详细陈述内审目的、范围、澄清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审核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的各自任务。 末次会议的召开就意味着内审工作的结束,但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工作,要通过跟踪验证来完成。因此,要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把内审员和相关人员集中起来,通报内审情况,统一思想和认识,做好纠正措施的落实和跟踪验证工作。对不符合项做统计、分析、归纳,让大家充分了解质量体系动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积极推动质量体系的完善,使之更有效的服务于质量,为管理评审打下良好基础。 3 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 3.1 培训目的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质检中心工作目标,满足人员的发展要求。质检中心的工作目标就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要使培训达到目的,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质检中心目标”的认识,偏重于质量意识教育;二是提高达到这一目标的能力,偏重于技能教育。质检中心人员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与经验相结合,将会使其具备或提高“相应的能力”,不仅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也为满足人员的发展需求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3.2 培训内容 质检中心是为社会提供检测数据和检验结果的机构,其最终产品是检验报告,其形成过程中各影响要素缺一不可,但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与否,与质检中心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密不可分,因此,建立对中心人员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人员素质是搞好实验室质量管理、增强整体实力的首要因素。 3.2.1 人员素质的培训 中心人员必须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学习和教育。学习和掌握与粮食检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术标准、方法、规范和仪器设备原理。 3.2.2 质量意识的培训 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实验室质量体系得以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才能坚持“质量第一”,持续改进工作,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实现质检中心的工作目标。 3.2.3 质量体系的培训 质量体系文件是实施质量管理的依据,质检中心必须通过学习、宣贯,使所有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熟悉与之相关的质量体系文件,并在工作中执行这些程序。 结合实际情况,本中心每年进行一次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尤其是对新分配的毕业生要进行管理体系的培训,要求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进行系统学习和考核。在使用新方法新标准之前对全体人员要进行培训,每次派员工参加完总公司、分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回来,都要求写学结并将自己的培训内容讲解给大家。这样既可提高其他员工的能力,又可创造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氛围, 同时也增强了本中心的凝聚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国家对商品的粮油食品质量问题十分重视,只有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做好每个质量环节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不断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科学的检测数据,为粮油整个流通体系提供服务和保障。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探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要:当今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房屋建筑工程的数量增加迅猛,对于工程建筑的要求也更加规范。构造建筑实体环节过程是施工,对建筑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建立改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加需要对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一、引言 随着不具备承包资质的施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中标后,进入施工生产领域,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无底限的低价中标、然后以偷工减料、层层转包等方式获利,这些措施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严重损害工程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将工程质量作为企业生存的根基,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从而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技术设备,优秀的员工队伍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影响质量的因素过多 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工程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二)、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三、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的措施 (一)、创建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相应制度 根据房屋建筑工程形式,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对当前的施工作业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调整,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则必须要结合现代化建筑指标体系,积极更新建筑施工规章制度。具体操作可参照《质量手册》这纲领性文件来成立质量监督体系,同时做好各个方面的工程管理。项目经理要熟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从日常施工操作环节掌握好工程质量。完善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大力倡导“质量奖罚条例”、“质量分析制度”、“质量检查制度”、“用户回访制度”等不同政策,只有把不同的规定内容执行到实处,才能借助于提高人的工作质量来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对施工材料控制,主要是严格施工原材料、预制构件等质量检查,对施工机具控制,就是正确选择、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环境控制,主要是对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的了解和掌握。 (二)、加强质量控制、检查到位 为了从根源上防范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则必须要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工程单位应该重视检查队伍建设,安排专业人员坚持“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全面实施“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策略,检查人员和施工人员一样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为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之间应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而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完全相同,都应该对用户提供高质量,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如果工程单位在管理时,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方面遇到冲突后通常都需要将质量管理当成重点。所谓的施工矛盾主要是针对施工工期短、工程量大这一情况,优势工程管理者会忽略质量检查这一环节。因此,必须要树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权威性以提高检查水平。 (三)、资料齐全、交流经验 施工前期做好工程准备是保证房屋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房屋施工作业人员应该尽早达到施工现场,熟悉周围的环境,仔细研究工程图纸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布置准备。遇到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时,建筑方需组织各项目部进行内部参观,且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等方面广泛交流,安排各个项目部相关人员到场借鉴先进的施工经验等。进过彼此交流沟通后,本单位人员需及时总结其它单位的施工优势,反思自己施工操作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改正。多方收集创优工程的相关资料,将工程范本出现的问题尽快反应,以尽快得到解决。 (四)、抓住难点、质量评判 工程单位要想全面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则必须要抓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执行QC小组攻关活动,这对在改善施工项目实体质量时作用显着。项目经理部需结合具体状况是制定“QC小组管理制度”,以项目质量控制为根本考虑质量管理方式,并以班组为基础而广泛实施操作规范。遇到某些质量通病则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的攻关型活动,将不断改善工程质量为目标进行措施商讨。从取得成效看,这能显着提升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管理效率。大力实施项目质量承包以及质量否决权制度,用签订责任状的方式将质量指标作为否决指标。此活动关系到项目经理部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对于提高他们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积极性很有帮助。 (五)、保证材料质量,设施有效运行 按照国家对建筑行业制定的指标文件,为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层次的提升,工程队单位应该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对于工程使用到的材料全面监督检查,杜绝使用规格、型号、质量不合要求的建筑材料。在房屋工程中实施综合管理,主要是针对整个房屋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控制。一是采购员,应不但改善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建筑单位要选择诚实守信,事业心强的采购员,这样能播种建筑材料质量,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二是掌握信息,对社会上整个材料行业开展调查,及时收集记录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这样既可控制材料质量,还能显着降低材料成本投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需联合制定监督方案,把握好施工各环节的控制。施工项目选择的主材必须经过专业审核,材料要配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需经过多方检测、鉴定。 四、结束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建筑的质量就是从业者的第一要务。虽然工程的施工很复杂,但是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必须以规范、规程为标准, 严格操作的态度控制好每个环节,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摘要]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日趋完善与提高,但在首营审批、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管理以及购进药品验收三个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与完善。 [关键词] 药品经营;质量控制;完善提高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0年来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管理,以及对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管的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大大的提高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日渐规范,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得到了保障。但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过程中,以下3个方面还需要加强控制与完善。 1 加强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审批管理 公司要不断的发展,就要不断增加新的供货商,维护原有供货商,不断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货商,不断增加新品种,淘汰存在质量风险的品种。加强首营审批管理,才能降低经营质量风险。 1.1 首营企业审批 首营企业[1]是指购进药品时,与本企业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药品生产或药品经营企业。 对于新增供货商必须进行首营企业审批,审核供货商的合法资质和质量信誉,合法资质包括对供货商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GSP证书等资质的审核,业务人员的身份及法人委托书等信息的审核,对于经营特殊药品的企业,还要审核其经营特殊药品的审批件。除审核所提供的加盖原印章的纸质资质证件外,同时还要上网查询有关资质证件的真实性、有效性,例如GSP认证的公告信息等;另外还要查询供货商是否有违法记录、市场质量抽检是否有不合格质量公告等,必要时还要对供货商的生产质量管理情况或经营企业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以保证首营企业的合法性及质量信誉保证,为企业购进药品供货渠道的合法性及质量信誉提供保障。 1.2 首营品种审批 首营品种[1]是指本企业向某一药品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药品(含新规格、新剂型、新包装等)。对于第一次自药品生产企业购进的药品必须进行首营品种审批,首先审核首次经营品种的合法资质,包括该药品的生产批件是否有效、执行的质量标准是否为国家现行的质量标准、生产企业出厂检验报告是否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测等,对于生物制品,还要审核其《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审核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以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或已抽样的《药品进口通关单》等;对于标签、小盒、说明书实样,审核其文字是否与国家或规定的要求一致,包装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审核首营品种剂型或品种是否在供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范围内;当该品种的规格、剂型或包装改变时应重新对其进行审核。严格控制首营品种的审批,降低新增经营品种的质量风险。 2 加强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的管理 对原有供货商要定期审核其资质证照是否在效期内,定期上网核查资质证照更新的信息,网上查询其是否有违法公告、不合格质量公告等。对于有违法行为,资质证照到期未及时更新的,且不能提供有效证明的,应立即停止其供货,以防公司药品经营受到牵连。 对于在营品种,建立品种质量档案,定期审核在营品种生产批准文件是否在效期内,执行的质量标准是否为现行标准;对在库经营品种定期审核,审核其标签、小盒、说明书文字图案等是否有变化而未重新进行首营品种审批,检查药品外观质量情况,注射剂品种还要检查其可见异物情况,定期上网核查在营品种的质量公告情况等,检查结果及时归档备查。对于药品批准文件未及时进行再注册,标签、说明书、执行质量标准等未及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更新的,应及时停止经营,以确保经营品种的合法性,确保经营品种的质量,降低经营质量风险。 3 加强购进药品的验收管理,保证入库药品质量 3.1 购进药品逐批验收 严格按照GSP的要求及公司规定对购进药品进行抽样验收,必须保证逐批验收,对于双批号合箱的药品必须分别进行验收登记,同时要求验收人员统计购进药品合箱批号出现的机率,如果同一个药品从未出现过合箱的情况,则必须对该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查询。按照药品GMP的要求,各种制剂剂型均规定了药品批的划分原则[2-3],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每批药品时都会下发一个批生产指令,规定批量,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正常的物耗、装量差异、片重的大小等而使最终成品并非为整件包装,必然会有零头产生,生产企业将本批包装产生的零头与下批药品合箱,包装成整件,便于销售。对于一个药品生产企业,其生产的药品有合箱是正常现象,如果没有合箱,那么该企业有可能存在人为凑整件截批的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混批现象,人为更改批号现象,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更改生产批号按劣药论处[4];如果一个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合箱信息没有体现在药品包装上的话,那么实际产生的合箱药品从车间到仓库,再销售出厂,势必造成不知哪箱为合箱,遇到药品生产企业因质量问题收回药品时,药品经营企业势必要退回更多的药品,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工作量。 对于从未出现过合箱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该品种的控制与管理,有必要时停止该品种的购进,降低购进质量风险。 3.2 加强随货检验报告的审核 根据药品GSP要求,药品经营企业购进首营品种时要求索要药品生产企业购进同批药品的检验合格报告单。对于购进首营品种必须严格审核随货同行的同批检验报告,核对检验报告检验项目与质量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是否一致,或者除质量标准控制项目外增加了检测项目;审核控制指标是否与质量标准一致或高于质量标准。如果检验报告检测项目少于质量标准,或者检验控制指标低于质量标准控制指标,则应停止该药品的购进验收,以防止购进质量不符要求的药品。 对于在营品种,定期向供货商索要随货药品同批的检验报告,并严格审核,以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及购进药品的合法性,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止该药品的购进与销售。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实施GMP、GSP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经营质量管理日渐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在药品经营过程中还必须加强首营审批,供货商审核,购进验收方面的控制。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探讨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几个方面 摘要:怎样管理好实验室,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已经成为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进行实验室质量管理方法的研究,对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保证检定/检测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验室、质量管理 一、前言 管理好实验室是实验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发挥好实验室作用的基本前提。而目前实验室管理的手段和制度还落后于科技的发展,限制了实验室作用的发挥。实验室认可的目的是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减少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和实验室的责任,平衡实验室与客户之间的利益,提高社会对认可实验室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最终达到法律、政府和市场的共同承认,实现检测数据的国际双边和多边的互认。 二、创建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实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认可准则》提出了对实验室管理和检测能力的通用要求,是所有认可组织、机构对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文件的目的是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因此,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的方式和程度必须结合实验室的类型、范围,规模,检测的难易程度和员工的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找个模式照搬。质量管理体系在线质量监控过程中,可能在很多环节或要素上存在问题,需要根据体系文件的要求在运行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体系的运行符合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并真正起到在线质量监控的作用。 三、保障实验室设施环境 具备必要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的监控是保证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任何检测都要通过设备来实现,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的全部设备。设备应有标识、记录、日常维护和控制,有操作指导书,要有校准和检定。溯源的目的就是强调全国和世界范围内量值的统一,都能溯源到国家或国际计量基准,即SI单位的复现值,它是全球一体化和互认的基础。量值溯源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实验室的环境条件需要适应三方面的要求:1、标准/规程的要求;2、特殊精密仪器设备的需要;3、人员本身能力的需要。实验室应确保环境条件不会对检测结果质量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在实验室的固定场所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检测时应特别注意,因为离开其固定设施的场所,或在相关的临时或移动设施中进行工作的条件可能与实验室内不一样,因此,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设施和环境的技术条件应文件化。在有关规范、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时,或对结果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结果时应立即停止检测工作。 四、提高检定/检测人员素质 在影响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员是最重要因素,为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来加以策划和设计,应根据当前和预期要开展的检测、抽样任务以及管理体系的要求来识别和确定人力资源的需求。实验室应确保所有人员的能力,包括操作特定设备的人员,进行检测的人员、评价结果的人员以及签发报告的人员的能力。使用正在培训期内的人员时应安排有资格的人员进行适当的监督,对特定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能力要进行确认,包括教育,培训、经验或实际技能的确认,须经考核合格。某些技术领域可能要求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实验室有责任满足这些要求。 实验室应制定人员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该目标是实验室总目标的组成部分,应予以量化,应根据认可准则及体系文件的要求对培训进行策划,识别人员培训的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人员培训计划应与当前的预期任务相适应,并按照计划实施。培训实施后,应评价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因为经过培训并不一定就能证明其具备能力,是否真正具备能力应经过评价考核,才能确定培训的有效性,如果培训计划未能按期实施应说明原因或调整计划。 五、实验室检定/检测结果质量内部监控的方法 影响实验室检定/检测结果质量的因素包括人员、设备、设施与环境条件、样品、方法、溯源性、与结果有关的材料等,一般来说,将上述影响因素控制好了,即可保证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然而,任何因素的控制都会存在偏差,而这些偏差就有可能造成检定/检测结果的失准,因此需要定期对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检定/检测结果的监控实质上就是通过使用特定的方法,对检定/检测的结果是否准确、可靠进行实验验证,找出造成结果失准的因素,或者由结果发现发展的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结果失准的再一次发生或预防结果失准的发生。 检定/检测结果的监控是一种定期实施的技术活动,应该对每一项检定/检测项目进行监控。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法有,第一:采用统计技术开展内部质量控制;第二: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第三: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相当于盲样检测;第四: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相同样品的检定/检测结果进行监控;第五:可以采用不同的设备对同一样品进行检定/检测,来监控检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六:由不同的检定/检测人员,采用同一台测量设备对同一样品进行检定/检测;第七:对性能较为稳定的样品,在首次检定/检测后,使用同一台设备进行重新检定/检测;第八:对同一物品不同特性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相关参数之间的经验公式,从而可以间接地用一个参数的量值来核查另一个参数量值的准确程度。 检定/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的频次应结合实验室往年结果的准确程度,结合结果的变化趋势,同时考虑监控成本和实验室自身风险与给顾客带来风险的平衡,下述情况下应增加监控的频次: (1)当实验室统计的证书/报告结果持续单方向变化时; (2)实验室设施与环境条件变化较大时; (3)测量设备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 (4)测量设备发生变化,如修理、更新时; (5)检定/检测人员新上岗或转岗时; (6)检定/检测的规程、规范、标准发生变化时,如修订、改版时; (7)样品特性不很稳定时。 当监控结果表明,实验室结果已不满意或已接近不满意时,实验室应停止相应的检定/检测工作,对造成不满意或接近不满意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确保实验室提供给顾客的数据是准确、可靠的。当监控结果表明实验室检定/检测结果已不满意时,实验室还应对以往的检定/检测结果对顾客所造成的影响或伤害进行分析、评价,必要时应对以往的结果进行追溯,并告知相关顾客,停止使用实验室的检定/检测结果,采取有关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顾客的损失。 七、结束语 实验室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和复杂,管理是系统工程,规范管理好实验室,可以为政府部门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提供有力技术保障,为质量纠纷提供准确技术依据,为商业贸易双方提供公证的检验结果,为生产和工程项目出具科学、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为此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大胆的创新,探索科学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房地产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摘 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着建筑所包含的施工内容的多样性和繁复性进行管理。对工程中涉及到的各项专业内容从了解认识到熟悉掌握。系统合理地控制施工中各项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 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的众多方面中, 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 1 注意施工阶段的过程控制和管理 落实责任,明确质量目标房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的目的就是要确保五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是质量策划贯彻落实的基础。首先要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领导小组,特别是选派训练有素的项目经理, 围绕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组成一个优秀的项目团队。其次,对质量策划的工程总体质量目标,实施分解,确定工序质量目标,并落实到班组和个人。有了这两条,工程施工质量就有了基本的保障。重视采购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工程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原材料,就不可能建造出优质工程。从材料计划的编制、采购到进场后的验收、复检等,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项目部必须严格按采购程序的要求执行, 最好从指定的合格物资供应厂商名册中选择厂家进行采购,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对“三无产品”坚决不能验收人库,以杜绝不合格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危及工程质量。 2 严把工程质量关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充分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各方质量管理人员要把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真正贯彻到整个过程中,要管理好施工质量,首要的任务是按图施工。甲方代表应随时抽查施工方是否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该返工则返工,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方负责。但需注意,不可绕过监理单位而直接与施工方进行交涉。其次应检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的,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应责令其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建设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的,施工方应负责返工、修理,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I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房地产工程具备覆盖、掩盖条件或达到协议条款约定的中间验收部位,施工方要进行自检,并在48小时前通知甲方代表。通知内容包括施工方自检记录,隐蔽工程和中间部位验收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且请求甲方进行验收。若验收合格,甲方代表要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倘若甲方代表查验不合格,施工方要在限定的时间内修改并重新验收。隐蔽工程未经验收,甲方代表有权对已经隐蔽的工程进行检验。乙方要按要求进行剥露,并配合检查。检查不合格的,甲方代表不能在隐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最控制施工是形成建筑实体的过程, 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房屋建筑工项目的质量, 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阶段为了加强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明确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点, 可把施工项目质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指在正式施工前进行的质量控制, 其控制重点是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且施工准备工作要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准备的内容只要有:(1)技术准备。包括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图纸;项目建设地点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编制项目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等。(2)物资准备。包括建筑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施工机具准备、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等。(3)组织准备。包括建立项目组织机构,组织施工队伍 对施工队伍进行人场的安全质量教育等。(4)施工现场准备。包括控制网 、水准点坐标桩的引测:“三通一平”条件,现场临时设施的准备;组织机具、材料进场;拟定有关试验、试制和技术进步项目计划;编制季节性施工措施;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等。 事中质量控制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略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重点控制工序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质量预控有对策;施工项目有方案、技术措施有交底,图纸会审有记录;配制材料有试验;隐蔽工程有验收;计量器具校正有复核;设计变更有手续;钢筋代换有制度;质量处理有复查;成品保护有措施;行使质控有否决 质量文件有档案。 事后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具体工作内容包括(1)组织通电、试水。(2)淮备竣工验收资料,组织自检和初步验收。(3)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4)组织竣工验收。质量控制的方法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主要是审核有关技术文件、报告和直接进行现场检查或必要的试验等。 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1)开工前检查。目的是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开工后能否连续正常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2)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在自检、互检的基础上, 还要组织专职人员进行工序交接检查。(3)隐蔽工程检查。凡是隐蔽工程均应检查,认证后方能掩盖。(4)停工后复工前的检查。因处理质量问题或某种愿因停工后需复工时, 亦应经检查认可后方能复工。(5)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应经检查认可,签署验收记录后,才许进行下一个工程项目施工。(6)成品保护检查。检查成品有无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是否可靠。 现场质量检查的方法现场进行质量检查的方法有观察法、测量法和试验法三种。(1)观察法。其手段可归纳如下: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外观目测,例如墙纸裱糊质量应是纸面无班痕、空鼓、气泡、折皱;手感检查,主要用于装饰工程的某些检查项目, 如水刷石、干粘石粘结牢固程度,油漆的光滑度,浆活是否掉粉,地面有无起砂等;运用工具进行音感检查,例如对地面工程、装饰工程中的水磨石、面砖、锦砖和大理石贴面等,均应进行敲击检查,通过声音的虚实确定有无空鼓,还可根据声音的清脆和沉闷, 判定属于面层空鼓或底层空鼓。(2)测量法。通过现场实数据与施工规范及质量标谁所规定的允许偏差对照,来判别质量是否合格。例如用直尺、塞尺检查墙面、地面、屋面的平整度;用托线板以线锤吊线检查垂直度;用测量工具和计量仪表等检查断面尺寸、轴线、标高、湿度、温度等的偏差。(3)试验检查。 指必须通过试验手段才能对质量进行判断的检查方法。如对桩或地基的静载试验,确定其承载力;对钢结构进行稳定性试验,确定是否产生失稳现象对钢筋对焊接头进行拉力试验,检验焊接的质量等。工程记录单上签字,并要求其拆除返工。 3 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在施工进度方面,甲方代表要注意查看施工单位是否按合同工期进行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来。对于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的。发现在合同约定的工期内确实完不成的,要适当延长工期或者督促施工单位加人加班。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全面质量管理对电厂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方面的启示 摘要:从全面质量管理切入,论述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影响电厂生产安全管理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电厂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质量的保证。无论从实行全面质量管理(TQC)方面,还是从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方面,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要求都是一致的。电力企业必须同时坚持“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的方针,两者的目的一致,内容各有侧重,相互联系。质量包含安全,安全是质量特性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坚持重质量、保安全、预防为主的思想。只有坚持质量第一,才能消除或减少不安全因素,才能做到预防为主、万无一失、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全面质量管理认为,影响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机、料、法、测、环六个方面,笔者在实践中将其概括为五个因素,即人、机、料、法、环,简称“4M1E”因素。 人(Man):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等;机器(Machine):设备、工具的结构、性能、精度和维护保养运行状态等;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法(Method):检修加工工艺、工艺装备、操作规程、测试方法等;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点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和清洁条件等影响。 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方面的因素很多,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电厂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同样存在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只要紧紧围绕以上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经常把握五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就会使电厂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就能全方位、全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就能对电厂经营生产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最危险的因素。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人为影响,充分发挥人在安全管理环节中的可靠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是一个老生常谈而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安全意识的养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一劳永逸,而应该长抓不懈。安全教育应该形式丰富,要坚持学习《安全生产法》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经常举办现场《安规》知识问答,组织观看事故现场或录像,建立个人安全档案,举办习惯性违章图片展览,使员工警钟长鸣,时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第二,不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无论是检修工作人员还是运行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现场工作质量。安全意识的形成偏重于思想,而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的好坏则关系到安全的行动效果。一方面要强调树立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检修工艺规范化,运行操作标准化,不管是何种级别的检修维护、运行调度操作,都能依照科学的工艺、专用的规程去实施。技术管理、技术培训要形成一丝不苟,严谨细实的作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考几道题、问几件事。应该针对每个工作成员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岗位情况,制定详细的、由浅入深的培训计划,使他们真正掌握所管辖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运行参数、维护保养等知识。目前电厂广泛采用的检修文件包制度,就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检修管理方法。标准的文件包对人力组织(人)、设备结构(机)、检修工器具(料)、检修工艺(法)、都作了明确的编制安排,再加上工作票中的危险点分析(环),对影响检修工作质量的五大因素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因此,检修人员既要加强理论知识、工艺规程的培训,更要在检修工作开始前认真学习检修文件包,了解作业点影响工作质量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不安全因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第三,掌握人员身体状况。《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否影响其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有明确规定。人员身体状况,既指工作人员身体素质情况、精神状态,也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工作手套以及其它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在工作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较强,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但其身体素质很差,精神状态不佳,或者未按规定穿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结果在工作中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应该随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身体状况,遇有身体不适或精神不振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或更换适宜工种,这一点对运行倒班人员尤为重要。同时,在工作中应严格遵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求,正确佩戴、使用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二、“机”的因素 设备(机器)是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各项工作赖以开展的物质载体。所有的检修维护、运行调度操作,都是在设备系统上进行。因此,熟悉设备的各种性能、工况参数,对把握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对设备的无知,也就是对安全的忽视。强化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健康稳定运行,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落实设备责任制。将每台设备落实到人,明确设备分工,实行挂名负责制。杜绝出现无人管辖,疏于维护的设备。建立设备档案(包括说明书、设备全套图纸、易损件明细、安装资料等),健全设备台账记录(包括大、小修、维护记录、巡检记录、缺陷记录、异动记录、备品配件消耗记录、设备改造技术资料、润滑油脂更改记录等)。 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设备巡视检查制度。从检修和运行两个方面实施设备的定期巡视检查,随时掌握设备状况。管理人员要随机抽查巡检记录,发现记录与现场的设备情况不符,应严格考核。充分发挥检修设备责任人和运行巡检员的作用,使设备系统经常处于被监控状态。 第三,全面推广点检定修制度。实践证明,根据点检标准开展对设备重要部位跟踪监测,有计划地安排预防性检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检修人员的工作理念由过去只注重阶段性检修转变为注重设备动态过程控制,由被动的抢修消缺转变为主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在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电能质量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浪费。下一步目标,是在继续执行点检定修制的基础上,加大点检定修的科技含量和工艺水平,细化点检项目和标准,量化各项检修指标,使所有检修范畴的工作更加数据化、信息化、标准化,更加具有预见性和可操作性。最终目标,就是使设备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的满出力运行状态,始终对电厂的安全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三、“料”的因素 在安全管理中,用“工具”替代了全面质量管理中定义的“材料”(Material)因素。正如商业产品(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是由人和机器共同作用的产物一样,“工具”也是工作人员和设备之间的联系物,即“人”、“机”关系的媒介。其意义涵指检修或运行人员对设备进行工作时所使用的(或作用其上的)一般工器具、测量仪器、仪表、材料等物品。工器具的正确使用与否,轻则影响检修或操作质量,重则导致不安全事故。由于不正确使用工器具而产生的作业事故不胜枚举。有该使用工具而不使用的情况,如不系安全带高空作业;有错误使用工具的情况,如安装轴承使用手锤直接敲击而不使用铜棒;有使用不合格工具的情况,如电动工具未经检验,等等。工具的使用应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检修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应核实检修文件包中规定的工器具规格型号是否正确,数量是否备齐; 第二,检查工器具是否存在缺陷,发现隐患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第三,电动工具、起重用具、电测仪表和一些特殊工具是否经过专业部门检验合格,或是否在规定的合格使用期内。 四、“法”的因素 方法是指生产现场的检修人员或运行操作人员在工作时采用的办法、措施、工艺、技术方案等。当前述“人”、“机”、“工具”等条件相同时,工作质量和安全效果的好坏将直接体现在现场工作采用什么工艺或方案。从安全管理的角度来分析,“方法”即是“人”、“机”、“工具”三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总和。完成同样一件工作,可以采用很多方案,关键是如何选用最佳方案。比如拆卸偶合器,既可以利用工装配合千斤顶向外拨,也可以采用特制丝杠向外顶,相比之下,利用丝杠的方法就比较好,因为此办法不易损伤偶合器的铸铝壳体。一般情况下,技术方案、措施的编制,都应遵守相关的工艺规程或标准,因为检修工艺标准、操作程序通常是由最佳方案累积而成。《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也正是通过总结生产现场的不安全教训编成的。所以,每个工作成员都应在每个环节严格执行检修工艺规程、运行规程和安全规程,绝不能别出心裁,随意蛮干。各种规程也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定期修订,以达到对生产现场的作业进行科学、可行的指导作用。 五、“环”的因素 生产现场的作业点总是和特定的环境相联系。工作成员往往重视工作本身的完成质量,而忽略了环境的作用。发电企业执行的工作票危险点分析正是重视到了环境对作业点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工作,如高空作业、起重作业、交叉作用、锅炉炉膛内检修、油区、氢站附近检修、母线清扫检修、雨雪天户外作业等,在安全管理上,对环境的重视和要求更加严格,在危险点分析时应尽可能考虑周全。危险点分析不能被当作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应该让每一个工作成员,通过危险点分析,真正了解所从事的作业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发生不安全现象。高质量地、安全地完成一件工作,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换言之,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全方位、全过程的作业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才能创造出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因此,在电厂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方面,应当充分认识到影响作业点安全工作质量的五大因素,即人、机、料(工具)、法、环,每一项工作都会涉及到这些因素。在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设备状况健康稳定,工具仪器完好,工作方法得当,工作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就肯定能圆满地完成检修或运行工作任务。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浅谈ERP系统在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ERP系统的内涵,论述了企业实施ERP质量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文章以我公司为例详细阐述了ERP系统在质量管理方面实施的背景及业务流程,总结了ERP实施后的体会。 关键字:ERP系统、企业质量管理、应用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目前,ERP系统的应用已经在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企业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ERP系统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质量管理的需求,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1 ERP实施的背景 质量管理正朝着集成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研究基于过程和知识的集成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建立企业质量核心数据平台,实施面向过程集成的、符合行业特点的质量管理系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取胜的有力保障。我公司采用ERP质量管理系统完成了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质量管理,形成了基于质量数据仓库的多维数据数据模型和多维分析过程。 2ERP中质量管理的业务流程 (1)采购过程中的质量管理。ERP 的执行过程是从采购原材料开始的。采购部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制定物资需求计划表,开始采购原材料。采购回来以后,通过ERP系统生成“来料报检单”。质量部理化计量室进行来料检验,验收合格后入库,生成“来料检验单”及“来料不良品处理单”。各生产单位根据本单位生产情况及时跟踪原材料的库存,能够更好的调整生产计划及原材料的采购、检验计划,服务于生产,避免资金、人工、设备及库存的浪费。 (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详细分为产品检验、工序检验,以及产品在库检验三个环节。以产品检验为例,各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订单从仓库中领取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当产品生产结束,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当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生产单位填写“产品报检单”通过质量室进行检验,合格品生成“产品检验单”。当产品出现不合格情况时,生成“产品不良品处理单”。“产品不良品处理单”中详细记录了不良品产生的时间、生产单位、数量、不良品原因、产品特性及产品的走向等。由于本单位生产的产品需要多个工序,在各工序流转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工序检验,确保流转到下工序的产品100%的为合格品,所以设立了“工序检验”科目。同样为了确保在库产品100%合格,设立“在库检验”、“工序检验”及“在库检验”下设科目参照“产品检验”。通过ERP,能够更快、更详细的掌握产品的质量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批量质量事故的发生。 (3)销售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销售部门接到客户的订单,通过完工库按照订单向客户发货,需要发货检验。当客户收到产品,对产品不满意时需要退货检验。此时,在ERP系统中生成“发退货检验”。发退货检验流程同样需要报检、检验及处理。ERP系统为售后质量状况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为提升企业形象,壮大企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另外,利用ERP的质量管理功能,能够及时的查询及汇总各加工部的质量信息,便于质量部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的结账、对账,和编制质量报告。摒弃了传统收集数据、数据核对及分析等一系列繁重的工作模式,及时、准确的完成质量管理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质量信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行为。 3 我公司实施ERP的体会 我公司是大型铸锻件企业,共有四个加工部,且分散在不同的区域,推进ERP尤其必要。 ERP系统的实施,不仅涉及到企业决策层还有大量的质量管理人员参与其中。特别是作为大型企业,摒弃了传统手工劳作的繁琐,解放劳动力;更有效的降低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出现错误的几率。从更深层次上讲,从繁琐数据劳作中解脱出来,让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工作重心得到转移,即从对数字的计量和统计,转向产品的实物质量和原因分析,从而有效的降低废品率。 我公司采用ERP系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使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和企业精益生产的需要。通过实施ERP,可以帮助企业在原来发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企业资源,为管理人员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工具。通过ERP提供的功能,在产、供、销、人等方面实现了电脑化、集成化和自动化。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探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研究 摘 要:伴随着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于房屋工程建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数量也随之上升,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要想对房屋建造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在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质量的管理就现的尤为重要了。就目前房屋建造工程中存在的一些情况,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管理;探讨 房屋建造工程质量管理是整个项目工程的重中之重,对于工程的按期交工,原材料的合理调配与节省工程费用的开支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一项贯穿于整个房屋施工建设的过程之中全面的系统工程。目前,伴随着我建筑规模越来越来大,资金投入更是惊人,所实施的工程项目之多更是前所未有的。但是随后出现的房屋建造质量问题,给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居民生活的不便以及巨额的经济亏损,社会的关注度也渐渐集中在了房屋质量问题上。对此,我们要做出合理的安排,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保证房屋的品质,进度和投资与合同内容一致,对于房屋建造工程的质量必须严格把控和管理,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提升单位经济效益。 一、房屋建造施工容易出现的质量管理问题 首先,对于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极多,但是建造成果往往是决定性,整体性的呈现,就施工建造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阻碍,比如,资金投入,工期短,管理措施,原材料 地域地势等等,都可以造成严重的房屋施工建造问题。其次,质量容易得不到保障,在房屋施工过程中,易突发质量变异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偶然引起的质量变异,比如,材料性能与实际不符合,操作上的微小改变等;二是系统问题引起的质量变异,比如,仪表损坏,机械故障,检验装备的精准度缺失等,想要在房屋建造中控制系统问题,就必须要把第一条首先做好。三是对于第一以及第二的判断容易出错,房屋建造施工项目有交接程序多,环节复杂,隐蔽工程繁琐等特点,要是不能够及时发现实质性问题,过后再从表面看,是很犯错误的。所以在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查收时,对施工过程检查应该加大力度,才能及时发现质量所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避免以后验收,对工程质量存在的隐患,内在毛病难以发觉等问题。四是因为房屋建筑劳动施工人员多,工种复杂,施工进程流水分段,相互交叉,主要工种建设过程中相对重复。五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投入较大,所以施工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易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在房屋建造项目中,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建筑质量,资金投入三方面之间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六是竣工以后工程项目的检查验收有一定局限性,在房屋建造完工以后,检查不便于解体以及拆卸,不像其他行业或者商品一样,可以装卸或者解体进行进一步检验,零件测试,更不可能实行“包退包换”的制度,对此,房屋建设质量的控制要以防范于未然为主要宗旨。 二、房屋建造项目质量管理 (一)施工交底技术的执行 在每个不同项目施工前,有关部门技术交底的执行人员,应该直接对操作的人员做好相关注意事项、施工流程、施工流程等等交底工作。执行交底工作的主要作用是简明房屋建筑工程的特征、了解设计重点、分析清楚图纸审会问题、纠正图纸错误一些毛病。所以设计部位有必要严格执行技术交底的记录工作。 (二)管理体系的完善 房屋建造的企事业单位务须要有一批具有责任心、技术专业过关、组织觉悟高的管理人员,只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才是对房屋建筑质量的保证。对此,在施工建筑管理方面上管理层可以根据08标准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来进行管理,严格的执行质量手册和相关文件标准来实现工程质量的监测控制工作。另一方面,施工方应有一套完整的奖励惩罚条例、质量监测制度、各级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规定、纠正质量通病方法等等一系列管理规章条例。首先使得工作人员平时工作质量得到保障,从而再全面的提升房屋施工的质量品质 (三)加强采购工作有效执行,提升原材料品质 房屋施工建筑的材料直接决定了房屋的质量,假如没有高品质地原材料,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所有由承包单位所提供的建筑材料,在采购下订单前都应该向监理报告,从原材料的制定,材料进场的的复查,验收等等,每一个步骤必须要按照规定执行,进行严格控制。第一对于采购的业务人员,需要具备诚实、守纪、有上进心、有集体荣誉感、并且业务水平达标以及具有材料鉴定的一定知识;第二点是对于市场信息把握要全面,在质量、价格、供应能力以及有资金保障的供货商,务必要让厂家出示相关产品证明,合格证等等,最好是有一定社会荣誉的供应商,然后进行综合评估,进行最优选择;第三点是对于关键性材料,需要提交样品,进行试验及鉴定,在监理同意过后才能进行货物的买入;对于购入的半成品和配件,必须严格按照批审文件上图纸的要求订购,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第四点,严禁“三无产品”进场,绝对要及时处理,杜绝劣质材料出现在工地上影响房屋工程建筑的质量;对有些存放环境较高的材料,要及时处理,在现进现出的前提下,做好仓库的防水,防潮措施。 (四)注重施工设备的管理 设备的管理涵盖施工机械,建造工具等的管理,根据不同是手工要求以及特点,合理的选择施工器械,正确的使用方法及其有效的保养也很重要。在施工工设备选择的方面应该考虑到施工设备技术性能、设备质量、施工效率、维修难度、资源消耗、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这些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施工设备的数量以及质量也是对房屋建筑施工进程和质量的保证。 (五)使用先进技术与工艺 对于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设计各个方面的管理措施的提升。是房屋建设企业单位建出高质量水平工程的主要因素之一。想要建造出品质更优的房屋工程,新技术以及工艺需要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通过技术和工艺的逐步完善,来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在工程建造当中,建立与技术相搭配的有关工艺流程,质量需求和操作顺序,明确重要工序,重视质量控制点,然后做出相对应的考核制度,不断完善,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水平,绝不使用淘汰的施工技术,保障房屋的质量。另外,施工单位该有严谨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各级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能,严格把控施工环节,确保施工每一个步骤都不出现偏差 (六)增强质量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建每一个高品质工程项目的建设都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如果想要建造出高品质的房屋建筑就需要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层的整体素养以及个人能力,充分的实行团体合作,各级部门的协调监管,充分发挥出每一部门到每一个人的能力,对于个人素质提升,首先要强化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工程质量的认识,树立起把质的保障放在首位,房屋施工建筑应具有社会责任感,理应把社会效益同企业效益及个人效益放到同一高度。其次是对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在工作学习,在工作进步,专业施工人员拓展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反应都很重要,需要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之中有效的为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出一份力,起到帮助作用。 (七)注重施工环境的重要性 施工环境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很严肃的一组成因素,对此,希望施工方可以加大在施工建设中环境管理力度,在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协调,同时对周边文物也尽可能的不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几点建议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品质量管理监督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就当前我国药品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规范制度,来对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使得药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容进行介绍,提出了药品质量管理相关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建议 在当前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药品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就将GSP管理理念应用到其中,加强药品经营工作的日常管理工作,从而让人们在对药品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其安全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然而,从当前我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在药品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就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相关的对策来对其管理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以确保药品经营的质量管理效果。 1 加强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审批管理 在医药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供货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企业的供货商也在不断的增多,为了保障医药企业的稳定发展,我们就要淘汰一些不合符要求的医药产品,这样就使得药品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降低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1.1 首营企业审批 所谓的首营企业也就是指,企业在购进药品的过程中,直接和企业发生供需关系的药品经营企业。在通常情况下,新增供货商在对药品进行供给的过程前,都必须要经过首营企业的审批,在药品质量审核完成以后,才能对药品进行销售。其中我们在对供货商的合法资格和信誉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其中所谓的合法资格主要包括了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以及相关证书等。而且在对业务人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对其相关的信息进行审核。而且在对其相关证件进行审查当中,我们还要通过互联网来对其资质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实。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使得供货商压迫供货渠道的合法性和质量信誉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1.2 首营品种审批 首营品种是指本企业向某一药品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药品(含新规格、新剂型、新包装等)。对于第一次自药品生产企业购进的药品必须进行首营品种审批,首先审核首次经营品种的合法资质,包括该药品的生产批件是否有效、执行的质量标准是否为国家现行的质量标准、生产企业出厂检验报告是否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测等,对于生物制品,还要审核其《批签发合格证》,进口药品审核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以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或已抽样的《药品进口通关单》等;对于标签、小盒、说明书实样,审核其文字是否与国家或规定的要求一致,包装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审核首营品种剂型或品种是否在供货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范围内;当该品种的规格、剂型或包装改变时应重新对其进行审核。严格控制首营品种的审批,降低新增经营品种的质量风险。 2 加强原有供货商及在营品种的管理 在对原本供货商进行资质进行审核的时候,我们都是采用定期审核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处理,并且对其相关的信息进行更加,以避免原供货商在药品供应的过程中出现一些违法行为,这就有效的保障药品经营企业的稳定发展。而且当原供货商,在供货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关的违法行为,我们就应该及时的停止供货,并且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 对于在营品种,建立品种质量档案,定期审核在营品种生产批准文件是否在效期内,执行的质量标准是否为现行标准;对在库经营品种定期审核,审核其标签、小盒、说明书文字图案等是否有变化而未重新进行首营品种审批,检查药品外观质量情况,注射剂品种还要检查其可见异物情况,定期上网核查在营品种的质量公告情况等,检查结果及时归档备查。对于药品批准文件未及时进行再注册,标签、说明书、执行质量标准等未及按照国家规定及时更新的,应及时停止经营,以确保经营品种的合法性,确保经营品种的质量,降低经营质量风险。 3 加强购进药品的验收管理,保证入库药品质量 3.1 购进药品逐批验收 严格按照GSP的要求及公司规定对购进药品进行抽样验收,必须保证逐批验收,对于双批号合箱的药品必须分别进行验收登记,同时要求验收人员统计购进药品合箱批号出现的机率,如果同一个药品从未出现过合箱的情况,则必须对该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查询。按照药品GMP的要求,各种制剂剂型均规定了药品批的划分原则[2-3],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每批药品时都会下发一个批生产指令,规定批量,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因正常的物耗、装量差异、片重的大小等而使最终成品并非为整件包装,必然会有零头产生,生产企业将本批包装产生的零头与下批药品合箱,包装成整件,便于销售。对于一个药品生产企业,其生产的药品有合箱是正常现象,如果没有合箱,那么该企业有可能存在人为凑整件截批的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一种混批现象,人为更改批号现象,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更改生产批号按劣药论处[4];如果一个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合箱信息没有体现在药品包装上的话,那么实际产生的合箱药品从车间到仓库,再销售出厂,势必造成不知哪箱为合箱,遇到药品生产企业因质量问题收回药品时,药品经营企业势必要退回更多的药品,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工作量。 对于从未出现过合箱药品的生产企业,应加强对该品种的控制与管理,有必要时停止该品种的购进,降低购进质量风险。 3.2 加强随货检验报告的审核 根据药品GSP要求,药品经营企业购进首营品种时要求索要药品生产企业购进同批药品的检验合格报告单。对于购进首营品种必须严格审核随货同行的同批检验报告,核对检验报告检验项目与质量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是否一致,或者除质量标准控制项目外增加了检测项目;审核控制指标是否与质量标准一致或高于质量标准。如果检验报告检测项目少于质量标准,或者检验控制指标低于质量标准控制指标,则应停止该药品的购进验收,以防止购进质量不符要求的药品。 对于在营品种,定期向供货商索要随货药品同批的检验报告,并严格审核,以确保购进药品的质量及购进药品的合法性,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立即停止该药品的购进与销售。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生产企业及经营企业实施GMP、GSP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经营质量管理日渐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经营企业在药品经营过程中还必须加强首营审批,供货商审核,购进验收方面的控制。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医药企业药品经营的过程中,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其管理模式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使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对药品生产、经营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进而让药品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障。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分析 摘要: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管理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只有搞好施工建设,才能保证建设项目质量。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一直是众多施工企业不懈的追求目标。为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文中从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质量管理控制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质量;施工;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二线城市快速往一线城市建设发展靠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大,而业主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对于小型建设施工项目的管理,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良好素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建设,但是对于目前建设项目的状况, 我们只能通过完善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依靠标准化的施工流程,科学的管理观念,人性化的体制结构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进管理,才能够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的完成。 1 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而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体积大,不同项目地点不同,不象工业生产有固定的流水线、规范化生产工艺及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条件,因此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 “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严格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与施工工程实体质量的优劣息息相关。要实现建筑工程质量达标创优的目标,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供应部门必须与施工材料构配件厂家建立工作联系和材料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密切业务联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材料质量,避免和解决与供方的质量争端。笔者认为: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关键要抓住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验收、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质量这三个环节。 2.1 施工材料构配件采购质量。物质采购人员要选择合格的供方。应初拟 2 家以上供应方待选,经过比较后确定,对经过几次供货考核,确能保证供货质量的供地可签定长期供货协议,同时,还要考虑施工材料构配件价格和费用,交付服务等标准来评价供应厂家。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指定的供应材料构配件厂家,经审核确有质量保证能力,可按设计和建设部门指定的厂家订货。否则,应同设计和建设部门协商,另择供方。做到四不采购,即不采购达不到质量标准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国家已明确淘汰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不带合格的材料构配件,不采购需用单位已对质量提出异议的材料。 2.2 施工供应材料构配件的质量验收是施工材料构配件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材料构配件供应验收过程中,对材料构配件质量有异议时,供应部门负责同供料单位交涉,具体实施按《原材料构配件质量异议仲裁办法》处理。材料构配件质量复检后要索取复检报告,对复检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构配件要按《材料构配件隔离办法》、《原材料构配件退货办法》处理。 2.3 施工材料构配件贮存的质量管理。为使库存的施工材料构配件不发生变质,保证物质的完好无损,供应部门及分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的仓库管理人员负责验收入库材料构配件保管和发放。必须严格按照仓库管理办法,及时上帐上架,严格执行仓库保管原则。特殊材料跟踪管理,按照类别分类保管,严禁混料。开展经常性的对库存物质材料构配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可能发生的质量变化和损失情况,防止发生物质材料霉烂、变质、潮湿、锈蚀、虫鼠害、老化和过期失效。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基础,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工序质量的控制,就是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控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控制,据此来达到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原理是采取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工序一部分(子样)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道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若不稳定,产生异常情况,必须及时采取对策和措施予以改进。在对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二是突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因素实行有效控制,使其处于受控制状态。三是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质量,及时掌握质量动态。四是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用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办法来保证工序,使之达到良好控制状态。 3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工程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的过程,这3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工程进度过长,势必会造成成本的提高,而工程进度太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是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如何能够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下,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3.1 作为管理者应该了解工程的概况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在项目初期,应该研究并且熟悉施工图纸、项目相关的技术规范、项目的设计要求以及其内部细节。熟悉各个项目模块的质量达标参数以及研究其实施方案。掌握施工建设中的重点环节与薄弱环节,有必要的亲自到施工现场去实地勘察,了解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落实施工管理,为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打好基础工作。 3.2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后,在施工前,应该向施工人员交代好施工的任务和施工方法,并且为实现施工目标而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在实施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好质量关,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且在进度和成本之间作好平衡工作。 3.3 强化组织管理,及时了解施工员工的具体情况,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培养其集体主义思想,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早会工作,在早会上及时解决当天发生的问题,以及预防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 4严把施工技术关,控制工程质量水平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了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含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引顺利实现。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为此,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百年大计,质量策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我们要站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工程质量的重大意义,坚持“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拓宽市场,赢得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5 结束语 总之,建设项目工程是一个工程建设从始到终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只有认真负责、严格把握好系统工程中的每一个阶段,以及工程落实的具体细节,才能够正在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论建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系统化、复杂化的工程,建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乎着我国经济建设未来的发展。在建筑作业当中一定要坚守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强化工程管理,促使建筑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建筑质量管理与掌控 对于建筑工程来讲质量是最为重要的,在开展工程质量掌控上,需要对建筑工程的相关质量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把握好工程质量影响性因素、工程质量掌控准则及工程质量责任系统。 (一)工程质量的特征 建筑工程自身的性质及建设生产特征对建筑工程质量特征有着直接性的影响。通常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建筑产品外形的巨大、投入高、生产时间长、风险性大;建筑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因建筑工程具有的这些特征,这就致使建筑工程质量自身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建筑质量会受到设计水准、材料质量、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等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 影响到建筑质量的因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为此,在建筑空间中往往把这些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统称为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4M1E: 人是建筑工程中的中心性因素,人与工程建设决策者、管理者及操作者等专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为此,建筑企业开展经营及专业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体制。 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材料合格与否直接关乎着建筑结构的刚度及强度、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为此通常会说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根本性因素。 机械因素在工程上划分为两大类:一种指的是组体及配套工艺器械及各种器具;另一类是指运用中的各种器具设备。所以说机械设备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施工工艺方法指的是在工程实际作业中所运用的施工方案,其中包含组织方案,施工合理与否直接关乎着工程的总体质量。 环境因素:工程施工条件因素包含了施工技术环境、施工客观环境、地理环境、周遭环境等对工程质量所造成的环境因素。 (三)工程质量掌控准则 建筑业公认为,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起到主体监督性作用的是监理部门,监理部门在进行建筑质量掌控工作中需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准则:质量是首要的准则;其次是以人为中心;较为关键的是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需要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作为参考;预防为主;工程作业当中加强质量掌控;质量标准化;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四)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包含了在建筑工程建设当中所参与的各个单位所肩负的质量责任。参加建筑工程各方质量责任包括: 建设单位:建筑工程主办单位事建筑单位,它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建设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章体制来对工程各项目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管等服务,对关键性器械、材料采购时按照相关指标来选择。 勘察、设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自身企业资质允许的区域内来接收有关建筑工程,供应的勘察、设计成果一定要真实可靠,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其企业资质允许的范围以内承担工程,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有关标准来进行工程作业,创建工程质量体制,严格把握施工工序管理。 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要在其资质允许的范围内来承担监理任务,同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章体制及相关技术标准,代表建筑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理。 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建筑材料、构件及设备生产供应单位需要对所供应的产品质量承担责任,供应的设备质量要符合有关国家规定及该行业技术准求。 二、我国建筑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关键性问题 (一)建筑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目前的建筑质量管理制度是在原有的旧制度上,加以完善发展而来的,这必然会存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时代印记,同时还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为此就存在一些封闭式管理及内部监管系统,很难将其进行划分、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上的监督。这样对创建科学的约束制度是非常不利的。有的政府执法单位工作力度不足,造成一些行业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的情况没有很好的制止,这将对工程质量带来很大的不利的影响。 (二)施工单位及施工技术工作者质量及法律理念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建筑企业所需承担的责任及义务,同时明确了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管理当中的操作规范及有关程序。但是有的建筑企业及技术工作人员因法律理念浅薄,法律体制不健全,在工程作业中违背了有关操作规范,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图纸来施工,所采取的技术不正确,更有甚者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存在,这样就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质量事故频频发生。 (三)市场准入把关不严。市场准入体制不仅有助于建筑市场合理的进行科学管理,且对建筑各方总体素质的掌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是很好的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方面。有的地方单位,因市场准入体制管理上的缺失,建筑企业中有虚假资质的情况存在,或者存在虚假证件、无证上岗的情况,这将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危害,进而对建筑质量管理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各个政府行政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工程质量的管理。纵使是一些工程单位确立的有关规范,但是从未真正的实施起来,为此就会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存在。伴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实施,前期的现状已经慢慢的产生了变化。所以一定要长时期的宣传贯彻《建筑法》,严谨按照有关法律进行工程建设,着重将乡镇建筑项目加入程序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当中来;对于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证建设、无委托质量监督的工程严格查处;对建筑质量事故责任人员严格查处。唯有如此,才可以促使建筑质量管理做得更好,将工程质量放在工程的首位。 (二)各级建筑行政单位一定要加强企业管理,着重强化企业的资质管理,一定要杜绝无资质、低资质的施工单位扰乱建筑市场。真正的执行工程总承包制。承包单位一定要对工程质量全权负责,强化对分包单位的管理,避免不管理、不守法的情况出现。 (三)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质量理念,创建质量管理体制,真正的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强化企业技术培训,严格要求有关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完全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 (四)一定要科学掌控建筑单位的行为,避免不合理压价、垫资施工现象的出现,不可移易有肢解工程机工程的转包,避免减压质量的情况出现。 (五)强化材料检测,钢材、水泥这些关键性的建筑材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掌控,一定要有材料出厂相关检测合格报告,要执行建筑单位监理有见证的材料送检体制,强化施工作业的实际抽检制度。 (六)加强图纸会审制度,提升工程方案及施工图纸的会审质量,完全避免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的产生。完全避免图纸在会审之前进行开工,与此同时要避免图纸出现会审走过场的情况。 (七)深入加强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管理。提升质量监管覆盖率,一定要将建筑工程把握在政府质量的监督区域之内。经过监督检查促使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进而在整体上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准。 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唯有严格的进行依法性建设,完善建筑企业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理念,加强施工管理强度,才能够促使建筑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促使建筑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探析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三个方面 摘要:在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中能否保证质量的关键,是处理好施工期间的质量标准、施工前的准备、后期质量严格检查及维修等问题。下面本文就从这三方面论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施工质量 检查维修 控制问题 一、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标准 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提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经验,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分别从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中的细节问题、严格管理施工现场等三方面加以阐述: 1.1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经济环境也变得比较复杂,施工材料也变得繁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让采购人员产生误导,对于施工的材料而言,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我们的采购人员一定要注意这几点;首先,就是选择厂家,必须选择一些经过国家认证的生产企业,具有一定技术经验与资质,并且社会的信誉度比较搞的厂家,不定时的对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情况进行抽查。其次,要注意产品的质量报告,对产品的原料、设备、成品等都要进行审查,要求厂家出示相关的质量检测证明,产品的合格证等,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1.2严格控制施工中的细节问题 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部分都应当引起重视,严格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比如说在市政道路的工程施工中,从撒铺水泥开始一直到碾压结束这一全部过程都应当注意到细节,对时间的控制也要恰到好处,绝对不能超过了水泥的凝固时间。如果时间一旦延误,那么就会导致碾压工作无法正常的完成,严重的降低地基的强度,对于施工的时间细节方面都应当进行合理的安排,把握好操作时间。 1.3严格管理施工现场 在施工工程确定后,首先要做的是在施工现场组建起个施工项目部,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有项目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项目部门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服务项目的管理,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作为管理人员还必须亲自多去施工现场,多于工人进行接触,听听工人的建议等,从实际出发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 二、 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充分准备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准备好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场地、施工队伍等,组织施工设备、材料、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根据对施工工期的要求,做好工程进度计划,使建筑工程项目的连续施工能够得到保证。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充分准备,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2.1做好施工设备、材料准备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材料准备阶段,必须保证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釆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人社会。 2.2 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 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除引进急需的人才实现专业功能配套, 采取积极的措施之外,还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如对员工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和着重实务实用的专题性培训以及实用外语能力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能力。 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建立起一支具有复合型和开拓型能力的,懂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3人员和水电等资源准备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是城市交通的枢纽,在施工前必须做好施工人员和基础性的物质准备。对于施工人员的准备,首先要提前组织安排施工队伍,保证施工人员能及时、有序地进场;然后对安排的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筛选,选拔有素质、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进场;最后对施工人员进行进场交底及技术、质量、安全等教育,对于重要工种和特殊工艺进行提前培训,保证施工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2.3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要合理的划分施工段。 合理的施工段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分段应尽量使各段工程量大致相等,以便于施工组织节奏流畅,使施工均衡;施工段数应与主要施工过程相协调,以主导施工为主,形成工艺组合,工艺组合数应等于或小于施工段数;分段的大小要与劳动组织相适当,有足够的工作面。通常有足够的劳动力,但往往同时施工的工作面不多。 三、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维修工作不容忽视 3.1后期检查管理需技术上创新建筑施工中的人员,工序,物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繁更乱,这位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带来很多不便,而管理技术上的创新,给建筑管理带来了新的管理形式,这包括工程后期的全面质量严格检查运用新技术手段落实。 3.2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 在施工前,相关的检查人员就应当有计划的进行施工的规范、操作流程以及质量的标准等等,并且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的规定,对于每一个工序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前一道工序进行严格的审查,质检等,并对即将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分项的计划,确保每一项工序的质量都能合格。 3.3严格的制定施工质量检查制度 对于施工质量检查制度的制定,首先要进行防范措施,合理的搭配值班人员,对施工工地进行不间断的值班巡查,不跟白昼与节假日。但是要注意的是保住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要保住施工人员不疲劳,组织抽查组不定期不定时的对工程材料进行检查,将每个施工部门的质量要求以文字的方式发放下去。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工程施工的质量。工程结束后,对整个的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工程质量的标准,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合同的要求,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并且经施工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印章。 小结: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质量标准、施工前的准备、后期质量严格检查及维修等问题的探索解析,论述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做到更完备,应该重点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如上三方面控制管理,严格遵守有关施工规范及规程,对阐述的各工序施工检查等按规范严格实施,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不断提高,更好顺应时代要求, 高效率完成建筑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方面论文: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方面问题的分析 摘要: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上级政策、技术规范、决策思想、施工工艺、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及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监督各单位的建设行为等因素都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下面就此做详细的分析! 1 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或协议,构成承发包的关系;(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权限和经济关系;(3)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 1.2 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2 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地实现。 2.1 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2 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2.3 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2.4 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3 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并且要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当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3.1 设计质量的控制。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有很多不尽合理及遗漏的地方,这些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过途径解决:(1)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3.2 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3 施工质量的控制。(1)抓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以保证工程质量。(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3.4 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会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3.5 其它因素的控制。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人、施工人员情绪不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人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人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4 严格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葫;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4.1 明确质量检脸标准、内客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4.2 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4.3 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的习惯。 5 结束语 为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作、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当前,要想建立科学、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仍有许多困难。如公路工程线长面广,有些工程施工季节性强,施工队伍的条件和素质要求还不相适应,工程监理工作起步晚,缺乏成熟经验,检测手段还不先进,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去探索,逐步加强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摘要:本文从高一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初高中数学学科的差异性、高中数学学习的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高一数学学习在方法上达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一数学学习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很多是从父母的羽翼之下第一次独立.虽然在精神层面或许有很多的独立情结得到释放的喜悦,但是或许更多的是要面对离开父母后生活、学习上更多的挑战.生活上的事情很多不是大事,但是学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尤为重要的.那么,高一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学好数学学科呢? 一、要认识到高一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很多学生好不容易从初中学习题海战术中趟过来,觉得高中三年的学习才刚刚起步,似乎可以稍微放松一些,殊不知自己的这个心理有可能会断送自己的数学学习.在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高一数学学习的知识点占到70%,这一年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由此可见,要想高中数学学得好,必须把握好高一数学学习.这是相当重要的认知.如果学生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不好的,哪怕高三年级花再多的时间恐怕也于事无补. 二、要知道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差异 初中生的学习,因为其年龄特征和学科特性,很多都是教师牵着走路的,教师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差.但是到了高中,知识点的量促使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速度会加快,对于领悟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大多能很快适应高中教师的讲课节奏,但是那些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高中数学涵盖的一些专门性的数学用语也特别抽象,如集合、函数、图象构成等,都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在很多题目的解决上会跟学生交代清楚解题的步骤,条理清晰,有的学生硬生生记住类似题目的解题套路都能解决得基本差不多,但是高中数学要求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更强,并且思维方式向更理性的层面发展,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举一反三,需要整合其他的知识点,需要反复推理论证.初中的数学学习很多时候有很好的记忆力便能产生不错的效果,解题时很多知识点在题目中能让学生比较轻易地提取出来,而且每个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都会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来完成,但是高中数学的学习尤其是高一数学,往往是一个知识点刚刚讲完,或许有的学生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新的知R点就又出现了,而且新旧知识点之间的系统联系是很多学生不易领悟的.相对说来,高中数学知识点的量非常大,短时期内需要掌握的新的知识点有很多,但是高中学习的九门文化课都会占用学生很多的学习时间,学生课内外消化的时间往往是不够的. 三、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技巧 1.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高中之前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的,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思维方式上很大程度习惯于接受,形成被动的思维习惯,很少主动思索.有的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学习,缺乏自学能力.高中以后,学生应该主动改变自己的这些学习习惯,加强自学能力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主动思索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的感悟.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模式.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在学习之前,学生应该安排自己数学学习的有序性,知道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养成数学学习的线性过程,包括课前的预习,也就是自身对知识点的初级领悟;包括上课的专心听讲,这一环节中包含自己课前领悟所获得知识的验证、思考和质疑,即自身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包括课后的及时复习,这里包含教师布置的作业、检查自己完成作业的顺利程度、会自己找题目来巩固已学知识点;包括一个单元及单元内各个知识点的系统小结,会检查自己掌握这些知识点的程度,基本能领悟知识点之间的系统联系,有探究意识,并落实行动. 3.懂得并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说到高中数学的思想,其实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一个单元、几个单元之后,学生是否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相当重要.这个环节包含了教师的提点,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复习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往往会把集合与对应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渗透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渗透过程中要懂得这些题目、这些知识体系中涵盖了这些思想,这些思想代表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解题中如何运用这些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会把一些数学学习的具体方法毫不保留地教给学生,如联想与类比、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同时,学生要经常思索选择怎样的角度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且适当多做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高一数学小论文:浅谈如何转化高一数学学困生 【摘 要】高中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这对于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数学的难度很大,而如何转化学困生是保证他们顺利完成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教师加强引导,搞好入学教育;专研好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一;数学;学困生;转化 由于高中数学理论性和抽象性很强,导致大多数高一学生对数学造成厌烦,对数学兴趣也不大大下降,数学成绩也不够理想。教材教学的原因,初中数学教材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够强,抽象性程度也不够高;教师自身的原因:由于初中数学学习时间较短,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抓进度,而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常识性介绍及玄学部分没有讲述,造成知识缺陷。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的特点了解不多,往往未处理好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强,思想松懈,学习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正确引导,搞好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中高中数学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注意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二、高一教师要专研初中大纲和教材,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高中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和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定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高一教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函数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降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数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深度上,放慢起始进度, 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习高中数学必备条件,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做如下具体解释,如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和系统小结几个方面。(1)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动力,(2)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还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3)专心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4)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5)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还可系统小结让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四、充分理解、宽容与善待学困生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情绪、态度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这些学困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心理有一种压抑感,有厌烦情绪、自信心不强。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若看见学困生抄袭其他学生的作业时,不应该完全责备,还可以主动将最好的作业本借给他们抄,并叮嘱他们要“一抄二读三理解”。第二天上课时,有意识地叫学困生到讲台前的黑板上再做一遍,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的单元测试,要讲成绩有进步的差生名字提出来及时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绩感,无数事实证明,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特别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对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平等对待,甚至应给予学困生更多关怀,多给学困生参与的机会,适当降低问题难度,适时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战胜自我,让他们看到希望,当然转化学困生不是轻易而举的事,需要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但无论怎样,只要教师善于与学困生沟通,并努力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以顽强的毅力耐心细致地做到帮扶工作,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教学的五种有效策略 【摘 要】本文提出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开展必要的数学史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选择探究教学形式,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注重数形结合,把学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帮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关键词】高一数学 教学策略 探究教学 数学史 数形结合 学困生转化 完高一的第一感觉是:学生把数学当成了“猛虎”。作为高一的数学教师收到的投诉是所有学科中最多的。学生觉得高中和初中的知识跨度大,学习难度大,老师的讲课速度相对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来说太快,回家哭诉的有,讨厌老师的有,说要放弃的更有。那么,作为承上启下的高一数学教学者,面对如此的情况应该注意什么呢?以下是笔者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供同行一起探讨。 一、注重初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衔接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初步分析发现有以下显著特点:从直观到抽象,从单一到复杂,从浅显至深入,从定量到定性。必修1一来就是集合与函数,教材一开始就引入了大量的符号和字母,对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数学符号的理解力有很大的要求,很多题目都涉及分类讨论,对学生的逻辑和严谨性提出了挑战。比如:“集合集合 , 若 ,求 a 的取值范围。”学生对此题中集合 B 是否为空集常忘了讨论,对于包含关系下什么时候取等号常常搞不清楚。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要不停地变化条件让学生来做题和体会,才能慢慢地让学生掌握此类内容。因此,教授集合时要从一开始就耐心细致地引导,放低台阶,放慢脚步,让学生习惯数学符号的表达和书写,养成用数学符号代替自然语言的描述习惯,并学会将抽象的符号和直观的图形相结合进行理解和学习。 高一开始时,在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的同时,在新课的引入中,要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比如,函数的引入可以从初中熟悉的一次函数 y=x,二次函数 y=x2,反比例函数 着手。这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然后在讲授高中数学时,在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做铺垫和引入。如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从而引入坐标定义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数学史教学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课程应适当地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提出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由此可见,新课标理念下把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载体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学科都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笔者发现通过讲一讲数学家的一些小故事带来的效果不错,比如,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尔,从小游手好闲,偶遇一次街头数学问题悬赏解答,强烈的兴趣使他对数学入迷,此时他已经近二十岁。数学中的经典问题也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比如,欧拉研究的七桥问题,阿基米德的分牛问题,等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素材。 笔者在高一第一节《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给学生讲了集合的创始人―― 康托尔,学生感叹他的英俊养眼同时,也记得了他的“连续统”假设(CH,Continuum Hypothesis)―― 在自然数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存在不存在一种“集合”,其元素比实数集合少一些,但是,却又比自然数集合多一些?学生的眼球一下被吸引住了,他们会思考,无穷多的数如何比较大小呢?在讲授必修1第二章《函数的概念》时,笔者给学生讲了函数的由来,从莱布尼茨对“function”函数一词的提出,到贝努利认为函数是必须有表达式,到欧拉认为图形也可以表示为函数,再到柯西提出“自变量”一词,完善到与课本接近的概念,最后到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对函数一词本质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函数不断补充和发展的过程,认识这些知名的数学家,并且对课本为何在函数概念前放 3 个不同的列子作了很好的诠释。 在高一教学中的数学史内容还有很多,笔者大概做了以下的归类: 笔者在数学史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来说很少,视野也不够开阔。笔者查了一些图书资料,觉得有两本书值得推荐,即李文林的《数学史概论》和美国数学家克来茵的《古今数学思想》,大家可以去看看。 三、合理选择探究教学形式 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应该多元化,但其主要手段莫过于“启发式”“探究式”“灌输式”教学。对学生而言,数学上由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两部分组成,这二者除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同之外,还主要存在数学学习过程的思维活跃程度上的差异。笔者用 venn 图表示两者间的关系如下: 这是否说明探究式教学明显高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很多基础性的对学生数学思维要求不高的知识内容,采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探究的数学问题在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才能实施。因此对什么知识点用什么样的手段,老师要仔细考虑清楚,切不可将探究流于表面的形式,更多的要上升到内部的数学思维操作上,积极引导学生做出进一步的探究思考,从而努力实现向更高层次过渡。 例如,在一节关于等差数列概念及其性质的教学中,有一位好问的学生提出:“既然有等差数列,是不是应该存在等和数列?”虽然这个问题和本节教学无关,但此时却是为学生创造探究学习的最佳时机。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举出了“1,2,1,2,1,…”等多个等和数列的例子,还仿照等差数列概念得出等和数列的概念,并指出了它的两个性质:(1)等和盗幸欢ㄊ侵芷谑列;(2)等和数列也一定是等积数列。 这样的例子在数学课堂上经常遇到,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题外话”,甚至故意引导学生发现这样的“题外话”借题发挥,从真正意义上调动学生探究欲望与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有许多聪明的,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和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 四、注重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题,既可体现数量与空间图形的辩证统一关系,又快捷简便,直观易懂。 例如,在集合的运算基本上,要借助数轴和 venn 图来直观形象地表示交、并、补的部分。 在函数的教学中,数形结合更为重要,例如 2015 年广东高考题最后一题: 21.(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 a 为实数,函数 f(x)=(x-a)2+|x-a|-a(a-1)。 (1)若 ,求 a 的取值范围; (2)讨论 f(x) 的单调性; (3)当 时,讨论 在区间 内的零点个数。 这完全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解决。笔者让所带的高一的学生做,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基本能拿到 10 分。学生告诉笔者,他们认为和平时做的“x2-4|x|+3=m 有四个互相不相等的实数根,求 m 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是类似的,只是带有变量 a 的讨论而已,此类题目用画图方式容易解决。 像这样的例子在高一教学中实在太多了,基本初等函数(尤其是带参数的二次函数)、三角函数都对学生的作图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高一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在作业上严格要求,在解题中画图与书写都不能少。只有在平时经常提醒,让学生养成习惯,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灵活运用,进行变形迁移。 五、注重数学学习困难生的转化 笔者认为教学和教育从来都是分不开的。笔者每年都会带到一些“让我心疼”的学生,他们乖巧听话,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后作业认真完成,学习也很用功,课外的辅导书也是标注得密密麻麻,但是一考起试来总是在 70 分左右,有甚者是全班的倒数第一。对这样的孩子,笔者通过接触发现她们把数学学不好归结于自己不行,老师讲的东西总是记不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不太灵活,脑子不好用,太笨了,不如别的同学聪明,不是学数学的料。这样的孩子喜欢做一些程序化的题目,但是题目稍微发生变化就不知道如何下手,即使做对了,也常常怀疑自己做错了。面对这样的学生,笔者做了以下的转化策略: 1.适时表扬,增强自信 平时分析问题时,抽查问一下他们有什么好思路,只要他们的想法有理就给予肯定和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的个人数学自我效能感。另外,在讲解题目时,笔者也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让学生明白老师也不是立刻就有正确的解法的,当他们下次遇到一下子不能正确求解的题目时不要轻易放弃。 (下转第162页) (上接第136页) 2.鼓励做学习方法不佳的归因 学习成绩不理想一定是方法不佳,比如,总记一些结论和解题类型,没有对概念和解题思路理解好。多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把做错的题和不会做的题目一步步整理下来,把当时为什么不会解的各种类型的题的原因记下来,也要把之后如果再碰到这类题目应该怎么办写在旁边。让他们自己去逐渐认识到初中和高中的不同,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需要自己多尝试和探索,学会独立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3.引导进行合理的外部归因 其实,除了内因外,也有一些外在的因素,如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身体因素等。多方面对他们进行关心和引导,这样做也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高一数学小论文:农村中学高一数学教学的探究 摘要: 如何具体搞好教学工作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一数学、数学思想、、教学方法。 由于客观原因,使得近几年高中生源较以往大大的减少。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压力也随之增大,特别是一些条件相对艰苦的普通中学。很多降低了入学的门槛,有的甚至在不控制分数招生的情况下也很难完成招生任务。所以学生的基础是特别差的,再有由于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对数、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补充学习。还有些内容虽然放到了初中,但并没有作为重点去掌握。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给高一数学教学新的挑战。 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并遵循母行匀鲜渡仙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且目前初中教材叙述方法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应试效果也比较理想。 相对而言,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让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和对策。备课组应积极行动起来,发挥集体智慧,相互交流、学习。让教师除了自己对教学内容吃透以外,还必须分析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制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案与教学计划。那么如何具体搞好教学工作呢。 1、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大纲和教材 我们的教师经常听初中数学课,了解初中教师的授课特点。了解高一学生具体数学水平,避免高估或低估学生。开学初,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大纲,制订出相当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因为在初中受到严重的打击,很多同学在初中就从来没有学好过数学,所以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在每次老师传授新知识的时候他都不敢去尝试,总认为自己不行,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产生了厌学、弃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方面。多关心学生,亲近他们,让学生喜欢和我们的交流。并告诉学生,只要坚持努力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高中数学是一定能够学好的。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由于学生刚进入高中,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初中水平,对高中内容接受较慢。所以在高一第一章我们增加了课时数。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人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不能打消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紧扣教材,跨度不能太大。以为很多同学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就是上课听得懂,考试的时候作不起。为此,我们采取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4.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成绩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所以教师在开学必须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每一节都要进行小节练习,然后通过评讲加深理解。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通过测验去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即使的纠正、反复强调。坚持课前小测试,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教师除严格要求之外还必须做到勤奋、有爱心。 5.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特别是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强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自觉性都很差。还有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教学生作笔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就我观察,很多同学作笔记的方法不对,比如: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题,叫同学思考,有的同学在老师还没写完题就开始作笔记,也没考虑有没有必要,当然也没有时间去思考了。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 6、强化集体备课,打好教学整体战 备好课是上好课,讲好课的前提与关键。很难想象一个教师课前准备不足,上课时靠临场发挥能够将有关问题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因此,可以说,充分的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在这里我想主要谈谈关于集思广益、强化集体备课的问题。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个教研组整体教学成绩的高低,应当说与集体智慧、群体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一人有一技之长,十人就有十技之长。如果我们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个成员的优势与特点,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那么,我们就将拥有了不起的力量。有三点建议:第一,建立邀人听课制度。经常邀请备课组其他老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来听听自己的课,让他们多给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第二:将授课进度适当放慢1--2节左右,听完课、改完教案再讲。第三:建立及时反馈制度。要经常了解学生对自己授课情况的反馈意见,提倡自己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法,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浅谈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精彩的问题情境,不仅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作用,还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展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高一数学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如何搞好高一数学的课堂情境教学,就成了整个高中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一数学;数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堂的探究式学习的主要过程为“ 情境?问题?探究 ”。 由此可以知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重点,它关乎这个课堂教学的成败。数学必修1教学又是高一教学重中之重,因而高中数学必修1的问题情境教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一、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温故知新,是我们教师常常采用的引入方式。新知识的学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教师在教授新的内容时应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新旧对比,同化新知识,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集合的含义和表示方法》这节课中,我进行了如下的问题情境设置: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学生经过讨论可以得出:初中学过“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时,说它的所有解为不等式的解集。 3.“集合”一词与我们生活中的那些词语的意义较为相近? 学生讨论可以得出:“全体”、“一类” 、“一群” “所有” 、“整体”,… 4.请写出“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0,1,2,3,4,5,6,7,8,9.这些数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5.什么是集合? 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从复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过渡到集合的概念,加深了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 二、 在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数学课堂上,教师如果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去引入新课,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二分法教学中, 我提供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以学生感觉较简单的问题着手,激活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再创造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解决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从而引入二分法思想和方法。 三、在数学知识间对比或者类比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类比不仅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还是引入新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利用好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对比或者类比,充分进行联想,就可以创造出很数学的问题情境。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我设置了如下情境: 1.作出和图像。 2.指数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3.如何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通过复习学生熟悉的指数函数的作图以及利用图像去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再提出如何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这样学生很容易进行类比,联想到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思路和方法。此外我们还可通过表格的方式对比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性质,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对数函数性质的理解。 四、在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新学习内容之间发生冲突,学习者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变式问题题组情境是其中一种较好的处理方式。例如在引入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时,我采用了变式题组创造情境。 问题1的目的是复习上节课有关函数零点的概念。变式1目的是让学生能在问题1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公式求出零点再判断在区间上是否有零点;变式2是在不能利用公式求出零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图像去判断;而变式3问题显然用求零点和直接作图的方式不能解决了。这样就能引起学生观念、经验上的冲突,有效激发了学生探求欲,为进一步学习零点存在性定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总的来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怎样的问题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是教师进行探究式教学情境必须考虑的问题。问题情境的设置,关键是要符合学生“心境”。因而问题情境的设计要遵循启发诱导、直观性等原则,而且要自然、合情合理,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数学感到枯燥、乏味,才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大增,才能让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高一数学小论文:怎样进行高一数学教学 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数学成绩较好,在中考考试中,要取得高分成绩不怎么困难,而步入高一后,数学考试却很难及格。学生大多认为数学难学,不少学生家长对此也疑惑不解。为什么初中学习较好的学生,进入高一后竟然如此迅速地失去了往日的“高分”呢? 为解开这个谜底,我分析了《数学大纲》、教材,调查了部分教师和学生,以翻阅资料、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发现造成高一学生数学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材因素。 首先,一方面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在教材内容方面相比,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在知识“量”上急剧增加,部分数学内容(如算法初步等)移到高一学习,这样就增加了单位时间内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另一方面,辅助练习及消化小结课相应减少,高一新生对此不是很适应,因而产生了数学如迷宫的感觉。其次,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在难度上“台阶”跨度较大。再次,教学内容在直观与抽象程度上的变化较大。 第二,学法因素。 首先,被动学习。许多学生升入高一后,还像初中那样,习惯于跟着老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和刻苦钻研数学问题,缺乏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不能较快地适应高一数学教学。其次,学不得法。高一阶段课程设置多,自习课少,学生疲于应付当天作业,预习、复习时间极少,陷于了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第三,环境因素。 首先,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习惯于原来的学习环境,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法不是很适应。其次,学生情绪松动。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数学成绩从初中到高一的大滑坡。要提高高一学生数学成绩,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基础是关键,课本是首选 我们要明确的是:高一数学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刚进入高一,有些学生还不是很适应,如果直接学习高考技巧,仿佛是“没学好走就想跑”。任何的技巧都是建立在牢牢的基础知识之上,因此建议高一的学生多抓基础,多看课本。在以往的应试教育观念中,好像只有多记公式,掌握解题技巧,熟悉各种题型,把自己变成一个做题机器,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以为在高考中只会做题是不行的,一定要在会的基础上加个“熟练”才行,小题一般要控制在每个两分钟左右。高一试题约占高考得分的70%,只要把高一的数学掌握牢靠,高二、高三则只是对高一的复习与补充。所以进入高中后,要尽快适应新环境,上课认真听,多做笔记。因此,我们应该在熟记概念的基础上,多做练习,稳扎稳打,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二、教师如何教 高中数学教材容量增多,学生心理特点、认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决定了初、高中教法上的不同。如何改变学生因应付中考而造成的“重知识,轻能力”的不良倾向,加快学生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适应性,改变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为此,首先要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待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节奏后,再酌情加快教学进度。其次,采用逐步渗透,新旧类比的教法。众所周知,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讲授新课应注意与旧课密切联系,以旧引新。第三,重视思维方法的教学。数学过程要始终体现“思维”这一主线,把数学的思维美展现于学生面前。第四,加强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和有关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能力及独立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做好小结,拓展巩固,做相关习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引导学生如何学 教师的工作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为此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这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课前就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带着问题听课。第二,教师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促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指导学生把研究的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抽象出来,进而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结论具体化,抽象方法通俗化。如讲授“集合”概念这一节时,引导学生以教室里桌子等切近生活的实物为对象从中抽象出元素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从而使集合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第三,通过测试,建立错误库。根据学生在数学解题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加以统计,分类指导,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 四、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些学生觉得高中数学难学,学起来枯燥乏味,因而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学生这些思想认识,除向学生讲清数学这门基础课的重要性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做法:第一,用事实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因和兴趣,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介绍当今中学生进军国际“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的历程等,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实践性,把抽象的数学内容生活化;做到不同类型的课新课导入不同;精心设置悬念,抓住学生的思维,布置问题;注意练习的多样性,避免机械重复,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消极学习为主动积极学习。第三,有意识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口说、动手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成功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改进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使高一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顺利渡过“困难期”。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防止学生数学成绩滑坡,从总体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教研室)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偏差与矫正策略研究 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之路使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扫描高一数学课堂教学现场,发现依然普遍存在着许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其主要表现有:灌输多,互动少;交往单一,师生交流少;课堂注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潜能激发少.这些现象主要是由教师教学行为不当造成的.为了落实“追寻释放师生潜能的课堂”的教学理念,保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必须矫正老师的教学行为偏差. 一、高一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的概念 “高一数学教师教学行为”是指高一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能与能力、教学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为落实市“追寻释放师生潜能的课堂”的教学理念,为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可观察的、外显的教学活动方式. 二、高一数学老师教学行为偏差的表现 笔者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活动,对教学行为进行直接评估,基于对这些课堂现场的真实感受与理性思考,将常见的教学偏差行为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 (1)教师讲解过多.长期以来,高中数学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核教师的业绩,主要看的是学生的成绩,评定学生的好坏也主要是看分数.在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左右下,师生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去推导概念、定理、公理等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不用考虑学什么、为什么,只需要在下面认真听讲.学生只要会模仿,会做题就行. (2)交往方式单一.许多课堂的教学策略显得比较单调,与学生的互动交往只限于问答式对话,多为缺乏思维深度的“师问生答”,也缺少追问、补问.有些课堂的讨论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是为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设置讨论.诸如角色扮演、实验演示、案例分析、辩论等,多向的师生交往活动应用较少. (3)教学目标存在偏差.由于高考的压力,笔者所在学校依旧因循了许多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师在日常教学时主要参考的标准依旧是高考的数学大纲,在课上只讲要考的内容,而考点上不在的内容一概不讲,这与新课标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不少教师还担负着管理学生的工作,加之对学生的试卷和作业的批改,备课的时间了了无几,难有时间去钻研教材,去备学情.导致教学目标的偏差.有的课堂片面追求活泼的教学气氛,但热闹的场景背后缺少对数学本质的揭示与思维能力培养,甚至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 (4)重结果,轻过程.目前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倾向于教学的结果如何,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 案例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 以上几步中,第5条和第6条是“归纳”的关键,从教学实践看,许多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充分经历这两个步骤,因此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本质,为什么叫“归纳法”等问题都是模糊的. (5)忽视学生的错误.由于高中数学内容的深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犯错误,这是学习数学的正常现象.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通常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予理睬,没有揭示错误的根源,以至于下次再做题时还会出现错误. 案例 4名大学生分配到3个乡镇去当村官,每一个乡镇至少一名,则不同分配方案有[CD#3]种(用数字作答). 全班56名学生有40为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只讲解正确的思路.而忽视学生错误的根源.学生,下次测试类似的一道题,还是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原因在于学生的错误从思维过程看是对问题解决的最初想法即思维的起点上,解决方案设计有错误.学生心理预期是希望教师能给学生讲清楚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想,我的错误原因是什么. (6)师生交流少.有的教师教学的主观意识强,在课堂上除了教学内容外,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沟通交流,完全不了解学生在高一阶段的心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话不敢说,想参与不敢参与,想亲近不敢亲近,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之间无法互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严重压抑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数学课堂教学偏差行为的矫正策略 1.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把课堂多大程度上交给学生,这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基础由教师来把控.高中数学教材有很多章节,学生易于理解,[HJ2.15mm]教师要课前制定好方案,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诉求,在课堂上交流学习心得,展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找出难点,交流解决,让学生在质疑中感悟,在碰撞中明真,在争辩中理解,在反思中提升.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调控与把握课堂,让教与学处于最佳状态,要相信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交流展示 知识可以传承,但能力只有通过真真切切亲身体验与感悟才能生成,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把学生推到课堂的最前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自主探究,给学生机会去交流、去展示最原始、最清纯的思维过程.依靠学生,是指让教学过程向学习过程转变,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让问题的发现、知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紧紧依靠学生,让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成果生成主要来自学生,这样学生的成就感也能得到充分满足. 3.构建适宜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互动探究 教学中,有些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很难达成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去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在思考中尝试中生成新知,达到教学目标.为了吸引学生思维主动参与,教师就必须精心设置一些问题,构建适宜的数学活动,制造“冲突点”,激活思维.教师把知识的获取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去生成.过程获取曲折,但印象更深刻,课堂更精彩. 4.教师要转变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将自主与合作演绎的“激情课堂”、“探究课堂”、“开放课”作为聚焦点,逐步实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相信学生、依赖学生、解放学生,让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课堂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其在生动和谐的课堂中充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综上所述,改变高中一数学老师在教学行为中的偏差,对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充分激发和释放学生潜能,就一定能使不同基础、不同特点的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与进步,打造出遵循学术上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又能赢下更高”升学率“的高效课堂. 高一数学小论文:关于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的研究 摘 要: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面对更加复杂难解的数学学科,很多人望而却步。不少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成绩优秀。升到高中以后,成绩下滑严重。因此,做好初高中数学科目教学的衔接工作尤为重要。相关学科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来简单分析在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初高中衔接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抓紧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初中数学;衔接问题 作为一名高一数学教师,首先面临的问题便是解决学生从初中升级到高中的学习衔接问题,此问题必不可免且又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解决此问题,是让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高一数学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分析此类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不至于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为今后的数学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为学生以后学习相关学科培养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一、学生刚入学时遇到的问题 1.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不同 受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别,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时,原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没有及时调整,进而产生负面影响。出现对课本理论知识和运算规则错误理解,导致运算出现错误,所积问题越来越多,最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预习,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主动提出不懂的问题,独立思考,进而逐渐挖掘新的学习方法。 2.高中数学内容抽象难理解 初中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可以掌握简单的知识,从而加以利用,提高成绩比较容易。高中的数学内容比较难以理解,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运算,还要分析题目中各种数据之间的规律以及相互之间的重要组成关系,来合理运用概念规律。这需要在充分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正确运用。因此,高中数学对于初中数学来说,涉及的知识层次要多得多,也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彻底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加深学习和相关理解打好坚实的基础。此外,初中的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比较简单,多数都是应付考试才设置的教学点,而且近年来对于初中的数学知识难度有所降低,部分知识仅作为学习了解,并不需要完全掌握。但是高中的数学知识多参与到高考当中,教师对其的重视也比初中要多得多,但是由于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并未接触,因此,教师在此方面要特别注意,将遗漏或者不受重视的知识进行总结,对学生加强补习,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能加以运用。 3.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如运算与理解能力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还应当注意帮助学生培养学科素养,包括:理解能力、运算和分析问题能力等。初中学习的知识相关联系较少,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点来学习和记忆,但高中的知识点联系特别密切,通常一个例题涉及的知识点有好几个,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不能将知识作为独立的知识点记忆和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多多运用,提高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如何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1.紧扣教材,分析例题 教材中所列举的例题一般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彻底掌握例题,将刚学到的知识放到主要地位,结合其他所学知识来分析,紧密联系前后知识,彻底弄懂教材中所列举的例题。 2.分析知识点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数学教学很多定理的推理过程,学生一定要亲自推算,彻底掌握相关定理。学生推理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把推算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过程来重视,以此让学生彻底掌握知识点。 3.帮助学生养成新的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尽相同,教师应当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中加以改变,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多多注意和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切身帮助每个学生进行学习,这还需要长期的数据分析和总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总之,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是有必要且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广大教师长期的摸索和分析总结,既要从相关教材着手进行,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高一数学小论文:浅谈如何实施好高一数学教与学 摘 要 许多高一新生对高中数学学习束手无策,他们听数学课就像在云里雾里,根本听不懂。究其原因有很多,但一个突出的原因是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的问题,那么,如何实施好高一数学教与学,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呢? 关键词 数学学习 知识衔接 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成绩优秀,到高中之后,数学学习一筹莫展,有的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常听到学生这样说,“初中时,这些知识老师都讲过,有些没有作为重点来讲,只是了解。老师说高中老师会细讲的,但是现在老师也不讲初中的知识而是拿来直接运用。”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初中数学学习侧重点与高中的要求不吻合。 二、问题的分析 举个例子,初中学习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开方法;二是配方法;三是求根公式法。在初中时重点掌握的是前两种方法,在高中,由于计算量和计算速度的要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常使用的是十字相乘法和求根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初中教材中没有,初中数学课上不作重点讲授或根本就不讲。像这样的问题很多,使高中新生不能满足高中数学课的基本要求的。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高一的学习以初中为基础,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影响数学的学习。知识侧重点衔接出现了问题,久而久之,学不会、跟不上数学学习也就是正常现象了。 随着高中教材改革和初中减负大刀阔斧的进行,初高中数学知识点侧重衔接问题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那么,在那些主要知识侧重点衔接上存在问题,列举如下:(1)解一元二次方程问题。(2)函数和函数图像的关系理解问题。(3)画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草图的问题。(4)二次函数的配方问题。以上问题,为什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第一瓶颈呢?分析如下: 1.函数图像是认识函数很好的一个途径。函数图像是函数的具体,使函数具有形的可触性,降低函数的抽象性。函数与函数图像的关系就像是人的身份证号与本人关系一样,一个人对应着一个身份证号,一个身份证号对应一个人。仅仅看到一个人身份证号是不会了解这个人的,要了解这个人就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情况,也就是看这个人的行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有特有的行为。类似的,什么样的函数有什么样的图像。函数图像的走势、形状、最值、自变量取值范围直观地反应特定函数的性质。特定函数具有其本身特有的图像。很多高中新生没有将函数与函数图像建立联系,割裂了函数和图像的关系,脱离函数图像,仅仅是从函数式上来学习函数,而函数解析式本身是非常抽象的,这样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会并掌握是不可能的。在高中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些函数的许多性质都是通过图像学习的,通过图像来区分它们的不同,如果割裂函数与图像关系学习函数将是寸步难行。 2.画好一次函数图像和二次函数图像是掌握函数的基础。新高中生只知道这两种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具体到画图时总是画不准确,不能掌握基本要点。对于一次函数图像新高中生知道一次函数图像是直线,画直线时总是列出很多的点,将这些点都描在直角坐标系中,再利用这些点画出直线。不知道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会快速选出确定直线的两个点。在画二次函数图像时,先利用顶点坐标公式求出顶点坐标,然后根据开口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定点,之后随意勾画出抛物线,不注意抛物线的开口的大小、函数图像是否关于对称轴对称。这样画出的图像速度慢、质量难以保证,不仅影响对函数的认识,将影响以后的学习。在学习基本初等函数时,首先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像学习函数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必修5中第三章将学习不等式时,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如果对二次函数图像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就会有困难,在许多含有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过程中借助二次函数图像解答。在学习线性规划问题时要求快速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准确快速画出直线是基础。对于这两种函数图像,初中要求不高,但是高中继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而在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不包含如何快速准确画出一次、二次函数的图像。 三、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教师认真学习研究初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掌握初中数学教学侧重点,找出初中数学学习与高中数学要求的差距。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心高中生进行知识测试,测查他们知识掌握的情况,找出他们知识的薄弱点、欠缺点。 2.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实施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腾出足够的时间。(2)知识点的深入,不是把知识点罗列下去,应对相应的知识点多加练习。(3)补充的内容不能过深,否则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如果再像初中那样学习的话,会影响高中的数学学习。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帮助,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4.经常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不适合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成数学学习小组,选出组长。在课下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互相讨论解决,即使在讨论的过程中问题没有解决,学生也得到了思维上的训练,进一步养成好的数学习惯。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 【摘 要】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必须做好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当中,进而不断取得良好的成效。尽管当前绝大多数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但仍然有一些高一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做的不到位,进而导致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缺乏有效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改进改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而使学生尽快进入高中数学学习当中,不断取得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高一数学;数学教学;初高衔接 对于高一数学教育教学来说,无论是高一数学教师,还是高一学生,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才能使学生尽快进入高中数学学习阶段,进而取得更好的成效。特别是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同之处,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这是广大高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高一阶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对这一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特别是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都缺乏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一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通过多年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实践,要想更好的解决高一数学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问题,至关重要的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从初中与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初中数学教材通俗具体,不仅常量较多,而且题型相对较少并且具有简单性的特点,而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普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多研究字母、变量,而且理论分析也十分重要。要想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从过去学生“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向“主动学习”和“分析理解”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快的步入高一阶段的学习状态,如果仍然没用初中阶段的教学方法,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也会使很多学生由于无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而在未来数学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艰难。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要认真听讲,而且还要善于提问,更要乐于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进而使学习尽快由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转变。 二、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高一数学教学最为重要的教学载体,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育模式,要按照秩序渐进的方式,逐步从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向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转变,这一过程不能求快,而是要逐步的转变,否则会使很多学生,特别是数学基础以及数学兴趣不太好的学生无法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这就需要广大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通过45分钟的有效利用,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高一数学教师要对高一数学教材进行科学的处理,使学生能够弄清前后联系,让学生把握住教材,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再比如由于高中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难度、深度都比初中教材要高,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重要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将学生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要高度重视激励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而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对学生思维方法具有很高的要求,因而必须强化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意识更强。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比如要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意识和能力,要教育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不能一带而过、蜻蜓点水,而是要对教材中的注释、阅读材料、插图、图像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四、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由于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具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久而久之,不仅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也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高一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分类、归纳和总结的良好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通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使学生的“知识链”不断形成,这样的教学方法与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不同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然后由每个小组汇总后进行报告,所有小组全部完成之后,教师再进行深入的指导和凝练,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综上所述,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是每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教学内容之一,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要将这一问题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内在的教育教学规模,科学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进而使学生尽快进行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广大高中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要在教会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解决高一数学教学中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而使数学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不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一数学小论文:谈高一数学如何学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初中阶段,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如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二、不良的学习状态 1.思想松懈。初中时,有的同学初一、二不用功,初三突击学习一段时间就考上了高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是如此,高一、高二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再发奋学习也来得及。高考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读有名的大学,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突击学习就考上理想大学,到头只会追悔莫及。 2.学不得法。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不提前制定计划,课前不预习,上课只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甚至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三、科学地进行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安排时间,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 (2)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细听,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盘抄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这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并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从老师、同学处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小论文:整合备课组资源,强化高一数学备课组功能的思考 摘 要:为促进高一数学教学效果提升,提高任课老师整体素质,整合备课组资源,强化备课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应该完善规章制度、收集和共享资料、建立备课制度、重视作业管理、加强科研工作。从多个方面入手,推动备课组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促进高一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提升。 关键词:备课组资源 高一数学 备课组功能 规章制度 备课是教师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备课组建设能促进任课老师相互交流与合作,营造和谐、友好的氛围,促进任课老师相互分享和学习经验,让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学质量提高。本文结合高一数学备课的实际需要,就整合备课组资源,强化备课组功能提出对策,希望能为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落实 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规章制度,为高一数学备课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效指导。例如,建立备课组集体活动制度,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要注重落实备课时间、地点和内容,有效规范任课老师的工作,推动备课工作有效开展。可以规定每个星期集体备课的时间,设立教研室,作为高一数学任课老师集体备课的场所。明确每周集体备课的内容,提前告知任课老师,严格落实相关规定,促进备课工作有效开展。 二、注重资料收集共享,为备课创造便利 为了有效地进行备课,更好地指导高一数学教学工作,组员应该重视资料收集,完善各项资料,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和整合,促进资料共享,从而更好开展教学活动。主要资料包括高一数学的教材、教参、教辅书等,任课老师在备课时应该搜集这些资料,及时和全面掌握、分析并整理教学资料,从而有效完成备课任务。同时还能为任课老师的资料共享创造便利,更为便捷地获取资料,有利于有效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三、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确保备课实效性 备课是做好教学工作,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以往很多任课老师只注重书写工整,重视数量完整,忽视备课的实效性、创新性、合作性,导致备课成了简单的教案抄袭。为转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理清高一数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备课负责老师应该编出教案初稿,分发备课老师,电子稿存入电脑。集体备课活动时相互讨论,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请有经验的备课老师就需要注意的环节进行指导,完善初稿。然后根据集体讨论的修改意见提出补充和改进建议,修改补充并审核定稿,完成打印工作,电子稿移入校园网文件夹。各组员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备课,备出个性化的教案,交给组长审查。组长和相关领导检查并评价每位老师的备课情况,同时记录在案,将其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 四、重视学生作业管理,提高讲评的效率 高一数学教学时,除了注意讲授备课内容,还不能忽视学生的作业管理,注重提高学生作业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为教学活动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备课组老师要把好作业内容的质量关,改变以前采用同步练习训练的单一方式,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实际,自行编制学生作业,将学生作业纳入集体备课范畴,由任课老师相互商量并最终确定,确保作业质量。注重提高作业讲评质量关,对作业在班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分析,统计正误率和主要错误类型,并以书面形式通报备课组成员,提醒任课老师在讲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注重重点和典型问题,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促进作业讲评质量提高。 五、加强备课组的科研,激发组员的活力 任课老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不能忽视听课和科研工作,学习其他任课老师的优点,发现备课和教学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改进和完善建议。要多听课,多评课,这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方式。注重提高公开课质量,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把握其中的闪光点,在每次听课后都有收获,学习其他任课老师的优点,提高自己。评课时要求任课老师坚持全面的观点,肯定其中的优点,指出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备课组长要将这些内容记录在案。采用这种方式,既能促进任课老师课堂组织能力,还能加快年轻老师的成长,让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备课组要注重教学科研工作,解决教学和备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促进高一数学任课老师教学水平提高。 备课是高一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对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对备课组资源进行整合,强化备课组的功能,加强相互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促进资源共享。从而构建和谐的备课和教学氛围,提高备课组工作效率和高一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高一数学小论文:浅谈高一数学教学点滴 对升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说,会有相当多的学生觉得高中数学难学,尽管他们在初中数学成绩很好,但高中数学成绩却呈下降趋势,甚至有些过去的尖子生变为数学的“后进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的数学知识,不能尽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因此,加强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对高一新生来说尤为重要,下面我谈几点认识: 一、新课改下的高一新生在数学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1.运算能力减弱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新课标强调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强估算能力,鼓励使用计算器。以上课改新理念是正确的,但由于不能合理使用计算器,许多学生连最简单的计算都要借助计算器解决,心算、口算能力不强,计算的准确率低。同时由于平时教学注意不够,许多学生的基本数、式运算(例如恒等变形)能力也较为薄弱,解题过程中很基础的运算都容易出错。 2.演绎推理能力也有所减弱,解题不够规范,思维不够严密 初中课标教材对证明部分进行降低难度和弱化处理,如对圆与三角形相似等相关知识的证明大大削减和降低难度,所以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方面的训练也就会相应减少和削弱。 二、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差异 1.教材内容的差异 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十字相乘法、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各种情况等都不作要求或要求较低,这增加了高中数学学习的内容。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多且抽象,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教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通过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高中数学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倾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多,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掌握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取得高成绩。因此学生惯于围着教师转,独立思考得少,对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自己总结得少。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必须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要自己多看一些参考书。然而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连完成作业也有问题,导致虽然下了不少工夫,但效果不佳。 三、努力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所以在高一的教学中,若能深入研究两者之间潜在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便能顺利地进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衔接,使学生较快地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教学中,若能帮助学生先复习初中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便能分散教学难点,减缓坡度,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必修1中第三章“函数的零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可先复习初中九年级下册第二章中“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必修2中第四章“直线、圆的位置关系”,可先复习初中所学的运用距离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定的方法,圆中弦心距、半径、弦长之间的关系,配方法等。 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对初中已有知识和新学内容加以区别联系,则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必修1中“函数的概念”可以先复习初中学过的用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函数定义,再学习新的用集合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的函数定义。 四、做好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听讲,可以明显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较能适应强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 2.引导学生学会听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必须专心听讲,特别是教师对概念的讲解、典型例题的分析,同时要善于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出解题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找出解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最后还应适当作些笔记或批注,以提高听课效率。 3.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系统小结的习惯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归纳总结,将所学新知识融入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强化对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记忆,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仅达到“学会”而且实现“会学”。 总之,在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抓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模式,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香河一中) 高一数学小论文:高一数学教学反思 摘 要:高一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需要不断思索。结合实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数学;学习;情感教育 一、教师需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工作 学生入学时首先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举足轻重;与初中相比,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初高中数学学法的本质区别,引导高一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课程学习。然后摸清学生知识基础,深入研究初高中课标,全面了解初高中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从而规划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诸如“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立方和(差)公式”等。教师在课堂上要对高一学生穿插讲解,达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二、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复习旧知识,加强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反复思考相似内容的区别,长期坚持查漏补缺和纠错,达到举一反三,让学生意识到适当调整自己学习方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内因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注意三点:(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学生需备4本(知识归纳本、典型题采集本、纠错本、作业本),做到每时都纠错,每天有训练,每周有小结。上课做到“两前一后”,即课前两分钟整理当堂上课所需资料文具等,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课后一分钟反思当堂所学内容;(2)合理搭配成绩、性格差异的学生,让品学兼优的学生默化其他学生自主学习,外向性与内向性学生相互牵制,达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 三、抽象理论直观化、生活化 新课程最大特点就是引导学生探求新的事实、论证猜想、认识事物的“数”“形”属性、规律和处理相应的逻辑关系。如,函数学习通过观察图象的变化总结函数性质,分析函数问题。鉴于数学理论的抽象性,教师加强直观教学,并引用生活实例降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难度。如,学习面面垂直判定时借助门与地面的关系等。 四、注重情感教育 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言行举止上感染学生,专业知识上震慑学生,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由于大部分高一学生初次背井离乡,独自求学,少了父母的宠爱,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失落感、忧郁感,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观察,课后了解,给予适当的关心,尤其是对上课走神的学生给予适当暗示,防止他们产生厌烦、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到数学学习。 以上是本人就我校校情及学情的一点尝试。但在新课标下,如何尽快让学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还需要不断反思总结。 (作者单位 甘肃庆阳第六中学)
广告文案论文:浅谈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 论文关键词:广告文案;叙事视角 论文摘要:广告传播同文学、新闻等学科领域一样都存在“叙事”问题,广告文案中主要有第一人称视角、第二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等类型。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广告内容真实感强,对消费者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和感染力。第三人称视角不受视域限制能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广告信息。因此,情感诉求广告适合选择第一人称视角,理性诉求广告可考虑第三人称视角。 叙事学为文学的分析和评论提供了有力的批判的武器,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叙事性的文学话语的活动方式和意义。不过这一理论很快被运用到其他的学科领域。因为人们已意识到“叙事”并非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专利。这个“事”也决非客观事实本身,正如居延安所说,人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只是被选择和被解释的世界。这也意味着任何事实或现象都已经是经过描述的,而不同的观察点、参考框架和描述语言就决定着一个事实或现象将以何种方式和面目得到呈现。理论家们发现,许多学科领域都存在“叙事”问题,广告传播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这种学术背景之下,对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的思考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人们关注的视野。广告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传递一定的商品信息和文化信息。广告的信息内容由谁加以叙述,广告文本的叙述结构,叙述语言以及传播效果都是不同的。这个由谁叙述广告事件的问题便涉及到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叙事视角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作者对事件进行叙述时采取的角度,口吻或立足点。即叙述者如何介绍广告信息,如何让受众了解广告故事与产品。同一事件,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叙述,会让受众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广告作品的叙事视角不同,也往往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可根据广告作品中所用的人称这个叙事视角的外部标志加以划分,即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第二人称叙事视角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还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事实上,已有研究者将广告文案的叙事视角划分到十分精细的程度,不过本文还是倾向于在几种大的分类基础之上再进行细化,这有助于从宏观的背景下具体地把握“细分”的叙事视角。广告文案中运用第二人称叙事视角的相对较少,下面对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 叙事者是广告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他用第一人称和其自己的语言叙事,讲的内容限于他理应知道或感兴趣的范围。他可以讲自己的故事(作为主人公之“我”),也可以讲别人的故事(作为目击者之“我”)。广告事件中的这个“我”,可以是广告主、消费者、形象代言人、旁观者,也可以是拟人化的产品形象。第一人称视角从“我”的耳闻目睹和心理感受出发表现广告的信息内容,给予受众的感觉是如实写照某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虚构故事,真实感强。先来看一段以儿童为叙述主体的娃哈哈果奶广告,“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妈妈,我要喝,娃哈哈果奶。”这则广告的叙述者为儿童,透过“我”的眼睛和心灵向受众表现出特定的商品信息和文化信息,广告的诉求重点在娃哈哈的“味道”,这符合儿童的消费兴趣,也是儿童叙述者的聚焦点,又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加以表现,这样的广告文本,给诉求对象极强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具有非常强的亲和力。除此之外,叙述者也可以从旁观的角度叙述故事,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汇进去。有则美的空调的服务广告,以消费者的视角,叙述其维修人员清洗空调,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广告故事,表现了美的空调良好的售后服务以及服务人员热情礼貌、专心致志的品格和作风。广告接受者就是从“我”这个视点观察美的服务的,这种观察事实上已经体验化了。由此广告文案的真实感得到加强,能对消费者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和感染力。另外,这种体验式的诉求,容易使消费者忽略广告文案的营销动机,对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人称叙述者讲述的内容有其规定的范围,在广告文案中则表现为特别的规定,叙述者必须受广告目的制约,即广告的叙述必须关涉特定的商品信息,这是由广告的性质决定的。叙述者聚焦的对象,可以是人、物、环境,但他一定要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聚焦广告的诉求重点。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广告叙述者在广告作品中不是一个人物,往往并不出现在广告作品中,所以其面目不能被明确辨认。叙述者并不“参与”广告故事,因而可以不受故事本身的时空限制,较适合于时空跨度大的叙述。特别是全知全能型的叙事视角,叙述者具有极为自由的叙事空间,“他”能比较随意地讲述故事,交待商品、企业的信息,也能描述广告人物的言行和心态。在这种视角中,广告叙述者所掌握的的情况多于广告事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包括企业、消费者、拟人化商品等),知道他们的来龙去脉,言行心理和品质特点,而且活动区间异常之大。因此,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比较明显,它自由灵活,可以不受视域的限制能比较充分、全面地介绍商品及有关情况。例如:中华多宝珍珠乌鸡美容口服液的广告,广告叙述者为受众讲述了中华多宝口服液的配方来源和古老的传说,这位“隐身”的叙述者知道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病症以及配方的主要成分和疗效等,他可超越时空,全知全能。但这种视角在广告文案中运用,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虚拟性。广告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商品信息,因此广告文案的叙述应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指称关系,即广告文案是对一个客观事实的陈述。是对某个叙述对象的真陈述。但广告中虚拟的广告情节、形象、效果以及叙事方式,都使受众误以为是一种拟陈述或假陈述,是广告制作者不负责任的虚拟和杜撰。也许正是广告的“艺术性”使其在广告受众的心中大打折扣。受众更青睐那些自然生动的广告内容,不见斧斫痕迹妙手偶得的广告表现。二是主观性。广告文案没有“纯客观”的叙述,任何广告文案都具有主观性,倾向性。广告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对故事中的人物和产品都是给予充分地肯定评价的,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不管广告如何淡化其营销动机,掩饰其商业目的,广告主总是竭力寻找商品的卖点加以宣传,随之他的主观性就会浮上水面。三是被动性。广告的呈现内容和呈现方式都是既定的,一切都掌握在叙述者(这时可能完全等同于作者)的手里,接受者与广告叙述者的关系就表现为一种非对话关系,彼此之间缺少交流,距离感十分明显。那么,为克服这一局限,应力求以内容的亲切平易,情景交融减少形式的虚拟感,消除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引导受众阅读广告文本,关注广告信息,激发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购买行为。 此外,第三人称视角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叙事视角,值得一说,即广告文案的元视角。这种视角同样没有“现身”的叙述者,不同的是叙述者的“话语”有着清晰的表现。那么,何为元视角呢?杨先顺在其著作《广告文案写作原理与技巧》中作了简要的说明,“它在叙述事件时,不直接叙述产品的情况,而是指说广告作品本身,说广告作品与广告产品相比如何”。有人认为,元视角将广告与产品相比常说广告不如产品是其一个显著特征,但在现有的广告案例中可以找出既肯定产品又肯定广告的例证,这样,认为元视角总是说广告如何不如产品就略显绝对了。广告作品的元视角对广告进行肯定的例证可以找到一些。如“不看广告,”“看什么?”“看疗效。”此例说广告自身如何比不上产品。对广告进行肯定描述的例子,也能找到,证明元视角既可以“比”,也可以肯定广告自身,如“保龄参”广告:“保龄参好,广告同样精彩”,这句广告语,在反顾自身的时候,并没有简简单单地否定自己,调侃自身,而是肯定其“同样精彩”。选择元视角进行叙述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有可比性。我们说广告作品的元视角是将广告作品自身与广告作品指涉的产品相比较,然后强调产品如何的特殊视角,那么广告与产品之间应具有可比性。如:“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将“新飞广告”与“新飞冰箱”,即某一品牌的广告与该品牌的产品进行比较是有可比性的。二是要有指向性。将广告与产品加以比较,不论强调广告不如产品,还是一如产品,其诉求的重点必须落在产品上。比如“泻痢停”广告,其广告语说“不看广告”“看疗效”,这告诉人们,广告“好”或“坏”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疗效。广告毕竟是符号,是附加的意义,是虚性的,实性的产品比虚性的广告更优秀,也更重要。这里也隐指了部分消费者一味地认牌消费不看疗效的消费倾向。 广告文案论文:影视广告文案中的情感诉求 摘要:影视广告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个好的广告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品的销售或者电影的推广以及公司的长远发展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影视广告大多运用情感诉求的方式让人们心中产生对事物或者其他感情的共鸣,从而达到触动心灵和赞成认可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将情感诉求运用到影视广告中,我们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情感进行分析和探究,找到最适合产品的情感诉求,让消费者对其产生好感从而以打动人心的方式将商品销售出去,好的影视广告不仅是经营的有效工具,更是作为一件艺术品存在。广告会形成消费者对产品的最初印象,具有情感的广告更是用真情打动消费者。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情感诉求在影视广告中的重要性,为了完善和推进影视广告的发展,我们需要对情感诉求进行分析。 关键词:影视广告;情感诉求;种类;应用范围 为了更彻底地研究影视广告文案中的情感诉求,我们将情感大致分为亲情、友情和爱情三大类,针对每一类情感中涉及到影视广告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将情感诉求更好的融入到影视广告中,发挥更有利的效用。不同的情感针对的消费者范围也是不同的,我们还要对商品的属性进行研究,发现最适合销售的消费者人群,再设计影视广告文案,应用相应的情感诉求。为了更有效创建优秀的文案,以下我们会对情感的分类和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找到相应的实施范围,让情感诉求在影视广告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情感诉求的分类 (一)亲情类情感诉求 亲情类的影视广告比较注重家庭的情感氛围,在一个浓郁的家庭背景下衬托出商品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广告中充斥着温馨和睦的感觉,给人以一种温暖的视觉效果,暖入人心,让广告变得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比如说脑白金产品,就利用以家人回家过年或亲朋好友之间相互拜访的实例转变到影视广告当中,强调“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的宣传广告语,渲染了一个热闹、和谐的家庭亲情氛围,并且突出小辈人的孝心之道,以关爱中老年人健康为主,来宣传商品的保健作用。起到同样效果的还有金纺的广告,金纺的大致目标人群在于拥有孩子的家庭中,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整个影视广告中展现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情,也突出了儿童的奇幻想象能力从而吸引妈妈的眼球,金纺注重在家庭中布料出现的静电、脱色、僵硬等各种问题,从而达到解决的效果。并且衣服渲染的香气会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弱软的面料给家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增进家庭之间亲情的发展。 (二)友情类情感诉求 友情类的情感诉求在影视广告中大多体现朋友之间分享的重要性。比如说旺仔推出的棒棒冰系列,以小孩子之间天真无邪的交流方式为背景,创造出“你一半,我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极具分享色彩的广告词,给人以童真的感觉,并且教育孩子们在结交友谊时要注重分享,在推销产品的过程中,还带给孩子良好的美德,也满足家长对教育孩子交友方面的情感诉求。锐欧鸡尾酒也是友情类影视广告的代表,它颜色亮丽的外观受到了大多数年轻人们的追捧,成为年轻人聚会吃饭的必备商品。锐欧鸡尾酒拥有的不同口味可以满足朋友间的不同的爱好需求,并且会渲染聚会的氛围,加强朋友之间的沟通联系,对促进友谊的发展起到了辅助的作用。锐欧鸡尾酒抓住了年轻人之间友情的交往方式,满足了友情类的情感诉求。 (三)爱情类情感诉求 提及爱情,大家一定会想到德芙巧克力,这同时也说明了的德芙在爱情类情感诉求方面的有效应用。“德芙,纵享丝滑”的广告词不仅简洁明了的突出商品的味觉特性,而且以爱情主题为背景,描绘男女主人公在交往时总是以巧克力为辅助品来发展感情,创造如巧克力般甜美浪漫的爱情,强大的广告效应刚好满足年轻人对于爱情方面的情感诉求,导致现如今巧克力成为情侣之间的必送礼品。关于爱情的当然还有钻戒,“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是戴比尔斯的广告词,结婚是爱情新的起点,而钻戒就是结婚的信物,对于恋人之间来说,忠贞永恒是他们对于爱情的情感诉求,戴比尔斯正利用了钻戒的这一特性,将钻石的坚硬比作爱情的永恒,赋予了产品新的意义,更好地利影视广告的效果满足消费者对于爱情的情感诉求。 二、情感诉求的领域 (一)工作领域 人生有二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工作上,所以工作方面是影视广告情感诉求的首要领域。现代生活节奏较快,所以工作中的应用品普遍有快捷高效的特点。所以很多影视广告以工作环境为背景,突出产品在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快客感冒药就是以多种职业的就业人员为广告人物,宣传感冒药高效、治疗过程短、副作用小的特点,在生病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工作的进程。关于工作类的影视广告更加贴近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活,在传达商品特征时产生共鸣,从而激发购买欲,促进商品的销售。 (二)生活领域 生活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作为影视广告文案中情感诉求的又一重要领域,生活领域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多数文案设计中都以现实生活的场景为影视广告的主要背景,更加使商品贴近生活体现出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领域,商品针对生活性的销售方式会满足消费者对于日常的情感诉求,并且生活用品的需求量也相对庞大,是影视广告中很好的宣传方向,同时广告产生的效果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满足生活领域方面的需求。情感是影视广告中最能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而消费者与广告中的情感诉求产生共鸣时,就意味着广告发挥了自身的宣传效应,是商品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定地位。我们要根据商品针对消费群体的不同,分析目标人群的情感诉求,最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所以说情感诉求在影视广告中以一种画龙点睛的力量存在,在广告竞争日益恶劣的环境下,只有正确运用情感的力量,才能让商品在成千上万的广告中脱颖而出。 作者:张鹭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广告文案论文:网络广告文案写作教学论文 1.明确网络广告文案写作的特点,区分与其他文体写作的不同 (1)针对性网络广告应该是定向传播,讲究针对性。广告应该到达目标受众,取得常规广告难以取得的效果。网络广告文案的内容应该与目标受众相关,具有较高科技含量,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网络广告文案写作必须做到网络广告目标受众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互动性互动性是网络广告超越传统广告媒体最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使网络广告拥有双向交流的可能。网络广告的目标受众不会纯粹被动地接受信息,也会主动信息,主动反馈对广告作品或对广告产品的感想。网络广告文案应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实现广告和目标受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积极互动。可采用设问式广告标题、设置悬念增加点击率,使用诱导性、号召性语言,吸引目标受众参与互动。 2.熟谙广告文案写作原则 (1)简洁有力要想让浏览者一瞥间明了广告的内容,留下深刻印象,文案一定要简短有力,出奇制胜。如,百事清柠(PepsiTwist)可乐网络广告是个很好的范例,一开始广告画面中只有提示语“Tryit”,当用户不断拧可乐瓶盖后,出现结束广告词“Lotsoflimeflavor,tillthelastdrop”。简单来说,好的广告词要能够立刻吸引浏览者的眼光,唤起点选的欲望。 (2)主旨明确网络广告应该让浏览者迅速意识到广告内容。确立主题可以避免内容的空泛和散乱。主题明确后,选用材料和安排结构就有了依据,或突出商品品质,或突出价格优势,或突出特殊功能,或突出优良服务——广告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面面俱到。如宝马汽车网络广告,为了表现MINICOOPER个性化定制这一概念,当用户拖动滑块后,可以发现MINICOOPER被组装成多种车型样式。 (3)生动形象美国销售学家韦勒说:“不要卖牛排,要卖烤牛排时的嗞嗞声。”“嗞嗞声”正是牛排的卖点,它表明:人们买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更是伴随其中的诱人乐趣。“嗞嗞声”是牛排之所以能引起食客趋之若鹜的玄妙之处。当火辣辣的牛排一上桌,那嘶嘶作响的油爆声,着实让人恨不得立即大吃一顿,至于那牛排是否真的美不可言,反倒成了其次了。肯德基家乡鸡的广告语是:“连手指头舔起来都香。”广告文案应当利用巧妙的表达方法,以强烈的感染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了解网络广告文案的构成要素网络广告文案主要由标题、正文、口号和随文组成。 (1)标题标题是广告文案的主题,往往也是广告内容的诉求重点。它的作用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出最重要的信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引起目标受众进一步关注,从而诱发购买行为。标题的创作要求:一是要放置于引人注目的位置;二是语言简明扼要、易懂易记、传递清楚、新颖个性,字数一般控制在12个字以内为宜;三是标题字一般用较大号的字体,作面的处理或线的编排。 (2)正文正文是广告文案的中心部分,负责传递广告信息,介绍商品、树立形象、促进购买。正文的内容十分丰富,商品的性能、价格、造型、规格;企业的形象、历史、设备、服务、特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正文的题材。正文写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结构,尽量把最独特的内容安排在显著的位置上。网络广告正文应该使用倒金字塔式结构,材料的组织和安排应该头重脚轻,需要强调的信息放在最前面,其他信息按事实重要性依次排列,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第二,措辞适当讲究形容词和修辞手段,以增加吸引力。第三,句子越短越好,要考虑到用户的耐心。网络广告的正文中,句子最好在10个字左右,最长不要超过25个字。 (3)广告口号广告口号应该是顺口而易于记忆的“语言商标”,目的是经过反复出现,加强品牌或企业的服务印象,以便区别于其他企业或产品,使消费者掌握商品或服务的个性。它是企业广告战略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广告口号的创作要求:适合反复诉求、简短易记、富有韵味、通俗而有时代感。 (4)随文随文又称附文、尾文,是广告中传达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等基本信息,促进或方便诉求对象采取行动的语言或文字。它虽然一般出现在广告的结尾或边角部分,但并不是可有可无,它是文案整体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广告诉求的最后推动。随文既可以直接列明,也可以委婉的附言形式出现。文字要准确简明、易读易识。随文的具体内容包括品牌名称、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或品牌标志、企业网址、电子邮箱、联系电话、联系人、购买产品或获得服务的方法、权威机构的认证标志,可能还包括特别说明及意见反馈表格等。 作者:梁燕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广告文案论文:房地产销售技巧电视广告文案的特殊性 (一)特殊的形式电视广告文案是广告文案在电视广告中的特殊形式。由于电视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语言文字符号外,还必须掌握影视语言,运用蒙太奇思维,按镜头顺序进行构思,这颇似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因而又被称为电视广告脚本。 电视广告的各种构成要素:素材、主题、艺术形式、表现手段以及解说词等,都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首先通过电视广告脚本的写作体现出来,从而使电视广告文案显示出有别于其他广告文案的特殊性。 (二)特殊的性质电视广告脚本是电视广告创意的文字表达,是体现广告主题,塑造广告形象,传播广告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是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因而,它是现代广告文案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它又与报刊等平面广告文案的性质有明显的区别:它并不直接与受众见面,因为它不是广告作品的最后形式。只不过是为导演进行再创作提供的详细计划、文字说明或蓝图,是电视广告作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对未来广告作品的质量和传播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视广告脚本包括既相连接,又各自独立的两种类型:一是文学脚本,二是分镜头脚本。文学脚本是分镜头脚本的基础;分镜头脚本是对文学脚本的分切与再创作。前者由文案撰写者(编剧)撰写,后者由导演完成。 (三)特殊的语言--影视语言影视语言不仅是电视广告的信息传达手段,也是电视广告形象得以形成、体现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因而它是电视广告的基础和生命。 1.影视语言的特点(1)具象性、直观性。它总是以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传递信息。 (2)运动性、现实性。摄影机具有客观地记录现实的作用和"物质现实的复原"功能,因而影视画面的基本特征是"活动照相性",可以使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实感。 (3)民族性、世界性。影视语言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且是一门世界性语言,可以成为各国人民交流思想,传递信息,沟通感情的工具。 2.影视语言的构成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要素构成: 一是视觉部分,包括屏幕画面和字幕; 二是听觉部分,包括有声语言、音乐和音响; 三是文法句法--蒙太奇(镜头剪辑技巧)。 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注意 电视广告所独具的蒙太奇思维和影视语言,决定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既要遵循广告文案写作的一般规律,又必须掌握电视广告脚本创作的特殊规律。具体要求是: (一)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首先分析研究相关资料,明确广告定位,确定广告主题。在主题的统帅下,构思广告形象,确定表现形式和技巧。(二)电视广告文案的写作,必须运用蒙太奇思维,用镜头进行叙事。语言要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容易化为视觉形象。 (三)按镜头段落为序,运用语言文字描绘出一个个广告画面,必须时时考虑时间的限制。因为电视广告是以秒为计算单位的,每个画面的叙述都要有时间概念。镜头不能太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出所要传达的内容。 (四)电视广告是以视觉形象为主,通过视听结合来传播信息内容的,因此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必须做到声音与画面的和谐,即广告解说词与电视画面的"声画对位"。 (五)电视广告文案(脚本)的写作,应充分运用感性诉求方式,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引导受众产生正面的"连带效应"。为达此目的,脚本必须写得生动、形象,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具有艺术感染力。这是电视广告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六)写好电视广告解说词,也称广告词或广告语。它的构思与设计,将决定电视广告的成败。 1.广告词的种类:包括画外音解说、人物独白、人物之间的对话、歌曲和字幕等等。每一则电视广告,可根据创意和主题的需要,只取其中一、二类,不一定包罗万象,贪多求全。 2.广告词的作用:弥补画面的不足,即用听觉来补充视觉不易表达的内容;揭示和深化主题;进一步强化品牌或信息内容。 ⒊广告词的写作要求有以下几点: ⑴写好人物独白和对话,它的重要特征是偏重于"说",要求生活化、朴素、自然、流畅,体现口头语言特征。 ⑵对于旁白或画外音解说,可以是娓娓道来的叙说,或者抒情味较浓重的朗诵形式,也可以是逻辑严密、夹叙夹议的理论说道。 ⑶以字幕形式出现的广告词要体现书面语言和文学语言的特征,并符合电视画面构图的美学原则,具备简洁、均衡、对仗、工整的特征。 ⑷重点写好广告词中的标语口号,要求尽量简短,具备容易记忆、流传、口语化及语言对仗,合辙押韵等特点。 目前,电视广告片的各种常规时段有5秒、10秒、15秒、30秒、60秒等。我们在选择电视广告文案的表现形式时,不仅要依据广告策略、广告信息内容、广告目标受众等情况,而且还要与时段的选择产生对应。 ⒈一般情况下,5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加深受众对广告信息的印象,强化受众对广告主体特定形象的记忆。因此,一般采用瞬间印象体的表现形式。以一闪而过,却具有某种冲击力的画面,与简洁凝练的广告语相结合,来表现企业形象或品牌个性。如"乘红河雄风,破世纪风浪"、"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金利来,男人的世界"、"一品梅,芳香满人间"、"好空调,格力造"等。 ⒉10秒和15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其广告目的是要在短时间内,对广告信息作单一的、富于特色的传播,突出企业形象或品牌个性,或独具的"卖点"。因此,适合采用名人推荐体、动画体、新闻体,以及悬念体、简单的生活情景体等表现形式。如李媛媛作的"朴欣口服液"广告,赵本山作的"泻痢停"广告等,都曾由30秒的长广告片中剪辑过15秒的广告片。 ⒊30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可以从多角度表现产品的功能、利益点。适于采用名人推荐体、消费者证言体、示范比较体、生活情景体、以及简短的广告歌曲形式等。如"盖中盖"广告、"朴雪口服液"广告、"齐力洁"广告、"南方黑芝麻糊"广告、"孔府家酒"广告、"沱牌曲酒"广告等。 ⒋60秒时段的电视广告片,可以表现更丰富的广告内容。可以采用广告歌曲体、生活情景体、消费者证言体、示范比较体等较为完整的表现形式。 广告文案论文:广告文案创作中儒家文化的运用 一、儒家文化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作用 广告文案是完整广告作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广告运作目的的制约和支配下,进行广告作品主题的提炼、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广告主题,以达到传达广告信息和广告意图,并最终促进购买行为的发生。在实际的文案创作中,由于受到诸如产品属性、特性、受众人群属性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广告文案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道德情感等都会有所差异。现代广告的传播内容主要是以传播商品信息为主。随着商品市场全球化、同质化进程的深入,行业、品牌之间的广告战日趋激烈,以在中国人心中占有相当分量的儒家文化及其所倡导的符合社会价值普遍认同及消费者好感的内容为切入点,是广告文案策划中成功的好方法。中国儒家文化的“仁、爱、忠、孝、礼、仪、廉、耻”的思想、文化、符号和元素容易让国人感受到熟悉和亲切,在广告文案创作中恰当运用这些文化要素,容易使受众从信息的选择性接触层面就产生好感,进而深入地了解,使广告的说服效果事半而功倍。在广告文案的创作中恰当运用儒家文化,可以减弱广告诉求中商品所蕴含的经济属性,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和思想的内涵。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间接改变商业广告单纯的经济承载物的角色。不仅可以维护潜在消费人群对产品形象的好感度,而且可以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比如在很多广告中会运用忠、信的理念,它们从一个侧面体现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同时,它们也是商业经营、持续发展的根基,将忠、信的理念融入广告中,可以提升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增强受众对相关企业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可以说,儒家文化的精髓深藏在国人的灵魂里,它对我们提高大众文化素养,淳化社会风气,传递社会正能量都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广告文案的创作和儒家文化传播是互通的,因为广告的目的从广义上说就是大范围的传播,广告文案就是为此目的而创作的;儒家文化是国人文化信仰的初始点,我们会在言行中自觉地体味,而这个体味的过程也就是传播和传承的过程。所以说,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广告文案的传播在一个侧面促进和推广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渗透也能够提升广告信息传播的效果。引入儒家文化的优秀广告文案,无形中会带给受众一种积极向上、崇尚仁爱、提倡孝礼的引导力。 二、儒家文化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运用方法 (一)运用儒家文化思想内涵感染受众 中国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理性、哲学指导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它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捉摸不定的,而是可以直接起到现实作用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吾日三省吾身”“礼之用,和为贵”等,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多个侧面都可以找到儒家文化给予我们的方向。广告文案的创作中也处处体现着这种“现实作用”。仁:爱人,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由亲子、兄弟、夫妻、朋友的关系体现,组合交织,培育人性,人性的情感教育,构建人的情感社会性。与其相应的儒家文化中的诚、义、礼、信、忠等概念也都具有程度不一的情感培育的功能或价值。以“仁”动人是现代广告文案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大众生活所需的商品中,除一些生活必需品外,更多的商品购买行为,体现的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以及这些商品所暗含的商品购买者的各种社会角色。如前所引,这些社会角色的扮演和社会关系的体现更多的是在大众共同文化心理结构———儒家文化结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广告文案的创作中运用这些情感,使受众在感情的浸润中理解、接受广告会取得较好的诉求效果。如家庭、亲子关系的体现,清风纸巾广告文案:“除了当主持人,妈妈才是我真正的角色,我坚持给家人百分百好品质……百分百爱家人,我选清风。”让我们看到母亲对家人、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以此来打动同样扮演“妈妈”角色的消费者,赢取受众对该产品的好感和对其品质的信任。家长不但疼爱孩子,也希望孩子能做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学会反哺,CCTV公益广告family,里面文案设计用“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悉心呵护起这个家……爸爸妈妈我爱你,有爱就有责任”,使受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尽孝、爱家的传统情感。再如,朋友关系的体现,泸州老窖四五老酒《朋友篇》广告文案:“多少年,才算久;几杯酒,才算够……朋友一生一起走……一生情,一杯酒,干杯,为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唤起了受众心里对老友的思念及“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叹。这些广告文案对儒家文化中的亲仁、慈孝、敬人等思想进行传播,受众在引起心理共鸣的同时,受到了文化熏陶。 (二)运用儒家文化元素吸引受众 文化元素的概念极为广泛,包括传统故事、歌谣、历史人物形象、君臣礼制、文化意象等内容。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是人们非常熟悉和有着深厚感情的,在文案创作中通常借用它们来阐述或演绎现代商品的特点,使受众更容易接受或产生心理的共鸣。例如,酒鬼酒《人生馥郁香篇》里“前浓有所求,中清有所思,后酱有所悟……”,既像是为受众介绍品酒的过程享受,又像在把握、传递人生不同阶段的内涵感悟,这也与儒家文化中对人生不同阶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追求不谋而合,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将产品与生活的意味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运用儒家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广告文案创作 诗、词、音乐等是儒家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例如,代表了先秦时期最高文学成就的《诗经》,是儒家文化元典之一,是那个时期人们生活和劳动的写照,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它们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在经历时间岁月洗涤后的各种儒家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大多已被人们接受和熟悉,在广告文案的创作中,表面看来虽和音乐毫无关系,却可以在文案拟定创作的过程中穿插诸如配乐而歌的诗词,灵活运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诠释完整的广告创意。将艺术与广告结合,使得受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广告内容。如MCI电讯服务的广告文案:“那晚不经意,/看到茶中明月的倒影,/蓦然发觉,/是中秋的明月。/千里之外,昔日的时光,/吸饮着茶中的明月,/那一晚,我回到了家。”文案中就借用游子中秋思家的感悟,来表达电讯服务维系情感纽带的优越性,“以诗动人,以情感人”。又如红旗轿车的广告文案:“道不尽强国梦,述不尽红旗情”;中华牙膏的广告文案:“四十年风雨历程,中华永远在我心中”。这些朗朗上口的广告语,就是在文案创作中运用了儒家文化的传统爱国思想,同时利用了诗词的表现形式,使受众将广告中所传递的产品形象与爱国情结相联系,更容易打动消费者;还有很多商品借用我们熟悉的诗词内容,加上产品卖点,赋予诗词新的意义来做广告文案,加深受众对广告的印象。如强力荔枝饮料广告文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人自然想到了杜牧《过华清宫三首·其一》中的名句,不同的是,该诗句本意是大诗人杜牧以饱含忧国忧民的笔调点出了唐玄宗游乐疏政、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在这个文案中则变成了凸显产品特色的借力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都是商品特性与古典诗词的意境完美融合。 (四)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人文相结合 现代人文给我们的感受是张扬个性,追求立异,是否在广告文案的原创方面就可以摒弃儒家的传统文化呢?“将原创力纯粹地理解为形式表现范畴,不考虑广告信息内容与原创性之间的本质同构”是广告人在发展原创时容易犯的错误,而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往往能激发灵感,产生出巧妙的创意来。如陶渊明先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生活意境就经常会成为房地产广告文案创作的灵感,广告文案中将现代都市人希望远离闹市繁杂,追求返璞归真、质朴纯净的居住环境的渴望与古人所追求的心境相结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房地产广告文案,如绿野别墅的文案“我曾经沐浴在耀眼的阳光中,我曾徘徊在婆娑的树影下,那美丽无边的原野,那青翠碧绿的小河畔,曾是我流连忘返的地方,青色的山峦拥抱我,温柔的微风抚慰我,划空而过的飞鸟,曼舞翩翩的蝴蝶,曾是我漫游的伴侣……”,这种情景交融的描述,相信要比单纯描述楼盘种种优点更能打动人吧。再如中山大学EMBA招生的广告文案:“学而优则商,商而优则学”,是对《论语·子张》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改用,该文案在突出招生的方向“商”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角色———学府重“学”的观点。所以,在广告文案创作中如果能找到恰当的契合点,将传统的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的需求相结合,就能在提升广告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使广告文案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而有意义,同时也在展示着原创。综上所述,广告文案创作的背后是大众文化这片丰厚的土壤,其中的儒家文化更是“有关中国文化的心魂所在”。广告人业在传播,肩负着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责任,这个责任的体现,贯穿于广告创作的始终,广告所蕴含、展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科技的发达、经济的进步,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共享,但并不代表可以忽略儒家文化对国人生活传统和广告创作的影响,相反,儒家文化正在从目前的历史环境中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定位,我们广告人也只有汲取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将其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广告创作的立根所在。 作者:马志远 单位:武昌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告文案论文:谈广告文案写作课的人才训练模式 关于什么是创新型人才的讨论,世界各国都有研究,研究偏重点不一,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研究者趋于一致的看法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要素是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Tardif和Sternberg(1988)将创新性的人格特点概括为19个方面的表征:甘愿理智冒险和面对反对意见;坚持不懈;好奇心;对新的经验保持开放;严格要求自己,热衷于所从事的工作;内部动机强;精力集中;精神自由,拒绝外部强加的限制;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强,从众心理低;愿意面对挑战;善于影响周围的人;忍耐模糊;兴趣广泛;善于产生奇特的想法;不因循守旧;情感体验深刻;寻找有趣的情形;乐观;在自我批评和自信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冲突。”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这一整套的特点反映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创新型人格的生成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从中也对照出我国和我省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模式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理念和目标 要依靠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因此,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其次,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最后,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纲要》的这段表述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是,具体到培养模式则因为学科专业、学校条件、师资状况、教育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我们以广告高等教育为例。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广告行业是知识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广告产业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对广告教育的依赖程度较高,可以说,广告教育水平决定着广告产业的发展水平。吉林省的广告行业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除了广告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之外,广告人才培养跟不上也是原因之一。据统计,目前吉林省内广告业从业人员16167人,与发达省份相比,广告业人才尤其是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⑥在国家和省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下,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要求下,吉林省的广告高等教育必须寻求培养创新型广告人才的有效模式,才能实现广告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赢。为此,我们以《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为实验实践平台,进行了创新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经过实践,我们总结了一套适合我校培养广告创新人才的模式和方法,这个模式可以称为项目法,它的实质是以项目组织教学,以项目驱动教学。具体而言,我们将教学内容以项目的方式分配下去,学生根据自愿原则自行组成项目组(人数根据项目需要由教师确定),团队分工合作完成。项目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各类广告策划营销赛事选题,目前广告赛事主要有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金犊奖、中国策、学院奖等;二是市场选题,市场选题一般选择省内企业新推出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选择在市场上推广不力的产品或服务;三是模拟选题,模拟选题根据学生兴趣和特点,教师整理提炼确定。在组织教学过程方面,也完全根据项目运作流程进行。过程涵盖了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定广告策略、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制作与等全部流程,模拟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推进教学步骤。对于项目完成的质量鉴定,考核环节结合行业做法和教学科学性要求,改变了过去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定优劣的做法,采取了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作综合性的能力考核。主要有五种考核方式:一是教师点评;二是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三是广告企业或广告主点评;四是赛事点评,结合广告赛事,以比赛成绩检验学生的成绩;五是受众点评,学生将他们作品,尤其是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合适、方便的媒介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回收反馈意见,根据反馈做出评价。在以项目组织教学的同时,因为教学内容已经贯彻在项目的选择和制定之中,也实现了以项目驱动教学内容的深化的目的。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的是组织者角色(必要时还是讲解者),学生则是项目的实施者角色,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是教育教学培养模式转变的直观体现。 项目法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通过我们的实践,项目教学法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从学生反馈、企业和市场反应到同行交流等都获得了正面的肯定。主要是因为它遵循了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教育规律,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决了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实践能力培养的难题。1、以培养创新性人格为宗旨创新性人格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践“做”和“练”出来的。项目法就是通过做项目的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养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攻克难题的习惯;通过项目法的团队合作方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项目法的考核方式还激发了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为了拿出最好的作品,学生们尽其所能,拿出有创意的、有独特想法的作品,刺激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新习惯的养成,乃至形成创新性人格。2、项目法有助于形成系统的教学思路根据《广告文案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我们将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将之前单一的作品文案扩展为整个广告活动过程中所撰写的所有的文本,也就是说,与广告活动相关的所有文字作品均归为广告文案写作的内容。这个大文案观念符合当前时代和行业发展的要求,符合广告文案写作的内涵要求,也符合广告文案写作人才的能力规定的要求,有利于广告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在大文案观的指导之下,教学内容的设计、时间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置等都围绕其展开。经过摸索,我们在教学思路上形成了四个层面的结合:(1)教学内容上的理论、实验、实践相结合;(2)能力培养上的策划、创意、表现相结合;(3)教学时间上的课前、课上、课后相结合;(4)考核方式上的课堂、市场、比赛相结合。四个结合互动的系统教学思路共同推动了教学目的的实现。3、项目法人才培养模式既规范又灵活以项目组织《广告文案写作》教学,既符合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律,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既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品格的形成;既有利于化解理论教学的枯燥,又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操作。在遵循广告活动创作规范流程的同时,项目法也体现出了灵活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采取个别辅导、集中讲解、组织学生讨论等方式灵活处理,安排、穿插相关内容,及时解决问题。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大趋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和我省的高等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广告行业作为创新型人才集中的领域,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尤显迫切。我们从一门课程改革和建设出发,希望能够对广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法能够提供经验,为吉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佟文娟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广告文案论文:广告文案情感渗透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正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剖析在经济危机中广告文案情感渗透的趋势以及广告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案情感 2009年,和经济危机相关联的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经济的滑坡和各大企业的纷纷裁员,给原本在危机中恐慌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紧张和不安。广告应该在这个时候更加着力地表现情感,给人们以慰藉和温暖。在困境重重的经济危机中,如何使情感广告文案更加打动人们的心灵,如何使情感广告文案在人性人情之外,更加深入人心,将是文案人员更需费心思考的问题。功夫有高低,水平有高下。情感广告文案创作其实也是如此,有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感性故事,也有只言片语的灵魂文字,更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空灵境界。笔者在这里希望就情感广告文案展开一些探讨。 一、爱情——危机中的情感皈依 据《全球资讯榜》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不少行业都很萧条,但是婚庆行业的生意却是意外的一枝独秀。心理学家分析说。正是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威胁,人们才纷纷通过结婚来寻求慰藉和安全感。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爱情作为情感皈依以冲淡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此时以爱情为主题的情感广告文案创作就屡见不鲜了。这类广告文案经常以干净唯美的文字来表达爱情的纯粹和美好,比较常见在贵重的耐用性消费品的广告宣传中,比如珠宝首饰、汽车、房产等广告。 天长地久的爱情,是大多数爱情类广告表达的核心内容。 早期周润发和吴倩莲合作的铁达时手表广告堪称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广告以叙述手法拍摄,从一张老照片展开回忆,描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的艰难爱情,镜头经常出现天长地久的字眼,暗示爱情的承诺。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广告语更可谓是家喻户晓。 同样是表达天长地久的爱情。戴比尔斯钻戒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要比它的品牌知名的多。这句广告语,迎合了当时中国人对婚姻忠贞的心理状态,并且促进形成了中国人购买结婚钻戒的消费习惯,从这一点来说,这句广告文案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经济危机的艰难时刻,相爱的两个人应该携手走过,payeasy的广告宣传将这一点表现得明确而又具体。这则广告由大量的旁白文案构成,男孩子感激又欣慰的声音道出女朋友的体贴懂事:“她说,情人节提早过,玫瑰可以多买一点,大餐可以多吃一些;她说,电影院的豪华情人座,没有我的肩膀舒服;她说。我亲手做的礼物,才是全球唯一限定版;她说,喜欢我骑车胜过开车,因为,她可以一路紧紧抱着我;她说,有时候和我待在家里,比出门更浪漫。”最后引出主题:用爱打败不景气,payeasy。这篇文案模仿了芝华士著名的父亲节长文案的形式,也采用了排比的形式,一系列生活细节的选取。突显出两个人之间的关心,体谅,和坚定的爱。可以说,这则广告完全是一个经济危机时期的应时佳作。 瞬间心动的感觉,这也是爱情类广告经常表现的内容。 2009年本田讴歌全新第四代豪华轿车2009TL表现的正是这一主题。广告片突破以往汽车广告的形式,以电影的手法把故事情节与车型完美融合,以系列广告的形式展开相遇、寻觅、重逢的旅程。越成熟越有魅力的刘德华和清纯女生桂纶镁的完美演绎,给广告中的爱情披上了浓浓的浪漫色彩。导演刘伟强以其一贯的敏锐感,保持了整个广告传播的简约和完整性。广告中文案以字幕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独白,“茫茫人海中,我们还会遇上吗?”既表达了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也更加凸显了男女主角内心深处对于爱情隐藏的渴望。如果文案换成话外音,相信这种力量会削弱很多,因为很多时候,沉默的文字更能让人静心体会。 二、亲情——危机中的心灵归宿 生活是一块涂满了各种颜色的画布,亲情是这块画布上永恒的主色调。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对我们不抛弃。也不放弃的,将永远是我们的至亲之人。“经济危机特别是次贷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重回大家庭。大家庭生活不仅让不少美国人能团结家人的力量渡过经济危机,而且还让不少美国人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法国从事社会潮流趋势研究的约朗塔·巴克女士也表示:“危机不仅仅是迫使人们缩紧银根,更重要是让大家意识到理性消费,让物质欲望回归到简约与实用。同时,也让每天开足了马力不停奔波的人们放幔工作节奏,享受更多家庭温情、关心子女教育。”事实上,经济危机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家,亲情显得尤为宝贵。经济的不景气。市场的低迷,使许多商家打出了最保守的亲情牌。越是困境,越要团结,越要给予支持,越要坚强的在一起,成为当前亲情广告的主旋律。 “翔飞人”2008年因伤退出奥运会比赛,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此后,刘翔退赛所产生的巨大商业影响,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也绝不陌生。面对这种突发事件,使用刘翔做代言人的各大广告商纷纷使出对策。其中,可口可乐面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关能力可圈可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在刘翔受伤后第一时间发去了慰问信,并表示可口可乐与刘翔的合作计划和宣传方案将一如既往,不会改变。也正因为此。我们才看到了2009年新年可口可乐推出的疗伤版广告。短短的几十秒钟画面,几乎容纳了他退赛后这几个月间的心理波动,而父亲刘学根的友情演出,更是为广告增添了不少亲情成分。广告文案以对话式和人物内心独自式相结合展开,父亲与儿子的倾心交谈中,将曾经有过的伤痛轻描淡写地一抹而去,一句“这不过是又一个栏而已”,既体现了父亲豁达的人生态度,又表达了对儿子坚定不移地支持。“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你想与谁分享?”与观众展开默契互动。 三、友情——危机中的共同承担 2008年年末,一贯表现友情诉求的品牌“好丽友”继韩国明星张东健代言之后,启用三个小男孩演绎其最新的友情广告。广告表现三个小男孩团结一致为了拿到放在高处的好丽友派。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瓶子。当妈妈询问缘由时,三个孩子没有互相推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以此来表现他们深厚的友情。广告本身似乎没有太多突破性可言。“好丽友”力图进一步升华其“好丽友,好朋友”的理念,因此提出“有仁有朋友”之说。虽然。这里。“仁”的含义对于孩子来说有点太晦涩,但并不违背好丽友一贯的推广。 四、情感渗透——经济危机中的广告之“机” 经济危机来了,人们都变得脆弱而又敏感,如何用最温情的方式安抚危机中的人们,是广告在经济危机中获得的一次良好表现机会。 1、自信的女人最美丽。欧莱雅作为著名的国际女性化妆品品牌,在2009年3月8日妇女节到来之际,推出了三八节专题广告,广告依然选择欧莱雅的代盲人巩俐来演绎,传达了女人要自信,自立,自爱的观点。巩俐面对消费者娓娓道来:“……今天的女性不断地进步,我们不追求完美,我们追求完整、充实、平安和快乐。我们要充分展现我们自己的美丽。我们要做自己,让每一天过得丰富精彩,充满意义。无论任何年纪。当我们让心灵涌现光芒的时候,我们就是最美的……”文案口语化很强,充满了亲切感。 李宁在其的09年春夏女子运动系列产品的广告中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InnerShine”,倾听内在的声音。广告通过三个并不十分夺目美丽的女子,传达了李宁对女子运动所提出的独特理念,即女性应该通过运动来唤醒真实的自我,发掘女性自身内在的光芒和魅力。“享受年轻,无关年龄”,“气质是练出来的”,“动,让自己静下来”。文案鼓励女性透过外在的动修炼出自己独特的美丽气质。表现享受跃动的年轻,无关年龄,而关乎“InnerShine”。李宁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InnerShine”为热爱生活与运动的女性人群量身打造,表达运动中女性内在魅力的不容忽视性。希望可以籍此帮助更多的女性通过运动尽情展现自己,表达内心深处的声音。绽放出属于自己的“InnerShine”。 2、源自内心的热爱。同样是国产运动品牌,361度09年新版广告一改往日产品主打的宣传风格,选择了感觉营销的路线。新版广告通过一系列平凡和不平凡的人们之口,将他们源自内心深处的对于运动的热爱表达出来。“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情感,全身心的爱着你……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健康生病,我都会无视其他。无条件的去爱和付出。……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这是一段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誓言。表达了人们对于运动深沉自内心的热爱。广告语“361度,多一度热爱”瞬间把整个广告的主题升华,给品牌增加了一种凝练的厚重感。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广告人也正同时经历着冷静思考以求发展突破的过程。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商家们纷纷打出情感牌,文案都力求以温情为突破口,抚平人们的心灵刨伤。在这个时候,广告人不仅仅要推销产品,做出优秀的广告。在广告人的身上。同样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消费情感,用广告中的多彩情感唤起人们走出物质和精神的低谷。新晨: 广告文案论文:经济危机中广告文案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正在全球蔓延的金融危机,剖析在经济危机中广告文案情感渗透的趋势以及广告所承载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案情感 2009年,和经济危机相关联的各种信息扑面而来。经济的滑坡和各大企业的纷纷裁员,给原本在危机中恐慌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紧张和不安。广告应该在这个时候更加着力地表现情感,给人们以慰藉和温暖。在困境重重的经济危机中,如何使情感广告文案更加打动人们的心灵,如何使情感广告文案在人性人情之外,更加深入人心,将是文案人员更需费心思考的问题。功夫有高低,水平有高下。情感广告文案创作其实也是如此,有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感性故事,也有只言片语的灵魂文字,更有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空灵境界。笔者在这里希望就情感广告文案展开一些探讨。 一、爱情——危机中的情感皈依 据《全球资讯榜》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不少行业都很萧条,但是婚庆行业的生意却是意外的一枝独秀。心理学家分析说。正是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威胁,人们才纷纷通过结婚来寻求慰藉和安全感。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爱情作为情感皈依以冲淡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此时以爱情为主题的情感广告文案创作就屡见不鲜了。这类广告文案经常以干净唯美的文字来表达爱情的纯粹和美好,比较常见在贵重的耐用性消费品的广告宣传中,比如珠宝首饰、汽车、房产等广告。 天长地久的爱情,是大多数爱情类广告表达的核心内容。 早期周润发和吴倩莲合作的铁达时手表广告堪称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广告以叙述手法拍摄,从一张老照片展开回忆,描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的艰难爱情,镜头经常出现天长地久的字眼,暗示爱情的承诺。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广告语更可谓是家喻户晓。 同样是表达天长地久的爱情。戴比尔斯钻戒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要比它的品牌知名的多。这句广告语,迎合了当时中国人对婚姻忠贞的心理状态,并且促进形成了中国人购买结婚钻戒的消费习惯,从这一点来说,这句广告文案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经济危机的艰难时刻,相爱的两个人应该携手走过,payeasy的广告宣传将这一点表现得明确而又具体。这则广告由大量的旁白文案构成,男孩子感激又欣慰的声音道出女朋友的体贴懂事:“她说,情人节提早过,玫瑰可以多买一点,大餐可以多吃一些;她说,电影院的豪华情人座,没有我的肩膀舒服;她说。我亲手做的礼物,才是全球唯一限定版;她说,喜欢我骑车胜过开车,因为,她可以一路紧紧抱着我;她说,有时候和我待在家里,比出门更浪漫。”最后引出主题:用爱打败不景气,payeasy。这篇文案模仿了芝华士著名的父亲节长文案的形式,也采用了排比的形式,一系列生活细节的选取。突显出两个人之间的关心,体谅,和坚定的爱。可以说,这则广告完全是一个经济危机时期的应时佳作。 瞬间心动的感觉,这也是爱情类广告经常表现的内容。 2009年本田讴歌全新第四代豪华轿车2009TL表现的正是这一主题。广告片突破以往汽车广告的形式,以电影的手法把故事情节与车型完美融合,以系列广告的形式展开相遇、寻觅、重逢的旅程。越成熟越有魅力的刘德华和清纯女生桂纶镁的完美演绎,给广告中的爱情披上了浓浓的浪漫色彩。导演刘伟强以其一贯的敏锐感,保持了整个广告传播的简约和完整性。广告中文案以字幕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独白,“茫茫人海中,我们还会遇上吗?”既表达了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也更加凸显了男女主角内心深处对于爱情隐藏的渴望。如果文案换成话外音,相信这种力量会削弱很多,因为很多时候,沉默的文字更能让人静心体会 二、亲情——危机中的心灵归宿 生活是一块涂满了各种颜色的画布,亲情是这块画布上永恒的主色调。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对我们不抛弃。也不放弃的,将永远是我们的至亲之人。“经济危机特别是次贷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重回大家庭。大家庭生活不仅让不少美国人能团结家人的力量渡过经济危机,而且还让不少美国人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法国从事社会潮流趋势研究的约朗塔·巴克女士也表示:“危机不仅仅是迫使人们缩紧银根,更重要是让大家意识到理性消费,让物质欲望回归到简约与实用。同时,也让每天开足了马力不停奔波的人们放幔工作节奏,享受更多家庭温情、关心子女教育。”事实上,经济危机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家,亲情显得尤为宝贵。经济的不景气。市场的低迷,使许多商家打出了最保守的亲情牌。越是困境,越要团结,越要给予支持,越要坚强的在一起,成为当前亲情广告的主旋律。 “翔飞人”2008年因伤退出奥运会比赛,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此后,刘翔退赛所产生的巨大商业影响,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也绝不陌生。面对这种突发事件,使用刘翔做代言人的各大广告商纷纷使出对策。其中,可口可乐面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关能力可圈可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在刘翔受伤后第一时间发去了慰问信,并表示可口可乐与刘翔的合作计划和宣传方案将一如既往,不会改变。也正因为此。我们才看到了2009年新年可口可乐推出的疗伤版广告。短短的几十秒钟画面,几乎容纳了他退赛后这几个月间的心理波动,而父亲刘学根的友情演出,更是为广告增添了不少亲情成分。广告文案以对话式和人物内心独自式相结合展开,父亲与儿子的倾心交谈中,将曾经有过的伤痛轻描淡写地一抹而去,一句“这不过是又一个栏而已”,既体现了父亲豁达的人生态度,又表达了对儿子坚定不移地支持。“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你想与谁分享?”与观众展开默契互动。 三、友情——危机中的共同承担 2008年年末,一贯表现友情诉求的品牌“好丽友”继韩国明星张东健代言之后,启用三个小男孩演绎其最新的友情广告。广告表现三个小男孩团结一致为了拿到放在高处的好丽友派。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瓶子。当妈妈询问缘由时,三个孩子没有互相推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以此来表现他们深厚的友情。广告本身似乎没有太多突破性可言。“好丽友”力图进一步升华其“好丽友,好朋友”的理念,因此提出“有仁有朋友”之说。虽然。这里。“仁”的含义对于孩子来说有点太晦涩,但并不违背好丽友一贯的推广。 四、情感渗透——经济危机中的广告之“机” 经济危机来了,人们都变得脆弱而又敏感,如何用最温情的方式安抚危机中的人们,是广告在经济危机中获得的一次良好表现机会。 1、自信的女人最美丽。欧莱雅作为著名的国际女性化妆品品牌,在2009年3月8日妇女节到来之际,推出了三八节专题广告,广告依然选择欧莱雅的代盲人巩俐来演绎,传达了女人要自信,自立,自爱的观点。巩俐面对消费者娓娓道来:“……今天的女性不断地进步,我们不追求完美,我们追求完整、充实、平安和快乐。我们要充分展现我们自己的美丽。我们要做自己,让每一天过得丰富精彩,充满意义。无论任何年纪。当我们让心灵涌现光芒的时候,我们就是最美的……”文案口语化很强,充满了亲切感。 李宁在其的09年春夏女子运动系列产品的广告中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InnerShine”,倾听内在的声音。广告通过三个并不十分夺目美丽的女子,传达了李宁对女子运动所提出的独特理念,即女性应该通过运动来唤醒真实的自我,发掘女性自身内在的光芒和魅力。“享受年轻,无关年龄”,“气质是练出来的”,“动,让自己静下来”。文案鼓励女性透过外在的动修炼出自己独特的美丽气质。表现享受跃动的年轻,无关年龄,而关乎“InnerShine”。李宁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InnerShine”为热爱生活与运动的女性人群量身打造,表达运动中女性内在魅力的不容忽视性。希望可以籍此帮助更多的女性通过运动尽情展现自己,表达内心深处的声音。绽放出属于自己的“InnerShine”。 2、源自内心的热爱。同样是国产运动品牌,361度09年新版广告一改往日产品主打的宣传风格,选择了感觉营销的路线。新版广告通过一系列平凡和不平凡的人们之口,将他们源自内心深处的对于运动的热爱表达出来。“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情感,全身心的爱着你……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健康生病,我都会无视其他。无条件的去爱和付出。……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这是一段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誓言。表达了人们对于运动深沉自内心的热爱。广告语“361度,多一度热爱”瞬间把整个广告的主题升华,给品牌增加了一种凝练的厚重感。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广告人也正同时经历着冷静思考以求发展突破的过程。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商家们纷纷打出情感牌,文案都力求以温情为突破口,抚平人们的心灵刨伤。在这个时候,广告人不仅仅要推销产品,做出优秀的广告。在广告人的身上。同样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消费情感,用广告中的多彩情感唤起人们走出物质和精神的低谷。新晨: 广告文案论文:经济危机广告文案 一、爱情——危机中的情感皈依 据《全球资讯榜》报道:“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英国不少行业都很萧条,但是婚庆行业的生意却是意外的一枝独秀。心理学家分析说。正是由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威胁,人们才纷纷通过结婚来寻求慰藉和安全感。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爱情作为情感皈依以冲淡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此时以爱情为主题的情感广告文案创作就屡见不鲜了。这类广告文案经常以干净唯美的文字来表达爱情的纯粹和美好,比较常见在贵重的耐用性消费品的广告宣传中,比如珠宝首饰、汽车、房产等广告。 天长地久的爱情,是大多数爱情类广告表达的核心内容。 早期周润发和吴倩莲合作的铁达时手表广告堪称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广告以叙述手法拍摄,从一张老照片展开回忆,描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的艰难爱情,镜头经常出现天长地久的字眼,暗示爱情的承诺。一句“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广告语更可谓是家喻户晓。 同样是表达天长地久的爱情。戴比尔斯钻戒的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要比它的品牌知名的多。这句广告语,迎合了当时中国人对婚姻忠贞的心理状态,并且促进形成了中国人购买结婚钻戒的消费习惯,从这一点来说,这句广告文案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 经济危机的艰难时刻,相爱的两个人应该携手走过,payeasy的广告宣传将这一点表现得明确而又具体。这则广告由大量的旁白文案构成,男孩子感激又欣慰的声音道出女朋友的体贴懂事:“她说,情人节提早过,玫瑰可以多买一点,大餐可以多吃一些;她说,电影院的豪华情人座,没有我的肩膀舒服;她说。我亲手做的礼物,才是全球唯一限定版;她说,喜欢我骑车胜过开车,因为,她可以一路紧紧抱着我;她说,有时候和我待在家里,比出门更浪漫。”最后引出主题:用爱打败不景气,payeasy。这篇文案模仿了芝华士著名的父亲节长文案的形式,也采用了排比的形式,一系列生活细节的选取。突显出两个人之间的关心,体谅,和坚定的爱。可以说,这则广告完全是一个经济危机时期的应时佳作。 瞬间心动的感觉,这也是爱情类广告经常表现的内容。 2009年本田讴歌全新第四代豪华轿车2009TL表现的正是这一主题。广告片突破以往汽车广告的形式,以电影的手法把故事情节与车型完美融合,以系列广告的形式展开相遇、寻觅、重逢的旅程。越成熟越有魅力的刘德华和清纯女生桂纶镁的完美演绎,给广告中的爱情披上了浓浓的浪漫色彩。导演刘伟强以其一贯的敏锐感,保持了整个广告传播的简约和完整性。广告中文案以字幕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独白,“茫茫人海中,我们还会遇上吗?”既表达了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也更加凸显了男女主角内心深处对于爱情隐藏的渴望。如果文案换成话外音,相信这种力量会削弱很多,因为很多时候,沉默的文字更能让人静心体会。 二、亲情——危机中的心灵归宿 生活是一块涂满了各种颜色的画布,亲情是这块画布上永恒的主色调。无论我们处在人生的巅峰还是低谷,对我们不抛弃。也不放弃的,将永远是我们的至亲之人。“经济危机特别是次贷危机使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选择重回大家庭。大家庭生活不仅让不少美国人能团结家人的力量渡过经济危机,而且还让不少美国人重新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法国从事社会潮流趋势研究的约朗塔·巴克女士也表示:“危机不仅仅是迫使人们缩紧银根,更重要是让大家意识到理性消费,让物质欲望回归到简约与实用。同时,也让每天开足了马力不停奔波的人们放幔工作节奏,享受更多家庭温情、关心子女教育。”事实上,经济危机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亲情的重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家,亲情显得尤为宝贵。经济的不景气。市场的低迷,使许多商家打出了最保守的亲情牌。越是困境,越要团结,越要给予支持,越要坚强的在一起,成为当前亲情广告的主旋律。 “翔飞人”2008年因伤退出奥运会比赛,这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此后,刘翔退赛所产生的巨大商业影响,对于业内人士来说也绝不陌生。面对这种突发事件,使用刘翔做代言人的各大广告商纷纷使出对策。其中,可口可乐面对和处理危机事件的公关能力可圈可点。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在刘翔受伤后第一时间发去了慰问信,并表示可口可乐与刘翔的合作计划和宣传方案将一如既往,不会改变。也正因为此。我们才看到了2009年新年可口可乐推出的疗伤版广告。短短的几十秒钟画面,几乎容纳了他退赛后这几个月间的心理波动,而父亲刘学根的友情演出,更是为广告增添了不少亲情成分。广告文案以对话式和人物内心独自式相结合展开,父亲与儿子的倾心交谈中,将曾经有过的伤痛轻描淡写地一抹而去,一句“这不过是又一个栏而已”,既体现了父亲豁达的人生态度,又表达了对儿子坚定不移地支持。“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你想与谁分享?”与观众展开默契互动。 三、友情——危机中的共同承担 2008年年末,一贯表现友情诉求的品牌“好丽友”继韩国明星张东健代言之后,启用三个小男孩演绎其最新的友情广告。广告表现三个小男孩团结一致为了拿到放在高处的好丽友派。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瓶子。当妈妈询问缘由时,三个孩子没有互相推诿,而是勇于承担责任,以此来表现他们深厚的友情。广告本身似乎没有太多突破性可言。“好丽友”力图进一步升华其“好丽友,好朋友”的理念,因此提出“有仁有朋友”之说。虽然。这里。“仁”的含义对于孩子来说有点太晦涩,但并不违背好丽友一贯的推广。 四、情感渗透——经济危机中的广告之“机” 经济危机来了,人们都变得脆弱而又敏感,如何用最温情的方式安抚危机中的人们,是广告在经济危机中获得的一次良好表现机会。 1、自信的女人最美丽。欧莱雅作为著名的国际女性化妆品品牌,在2009年3月8日妇女节到来之际,推出了三八节专题广告,广告依然选择欧莱雅的代盲人巩俐来演绎,传达了女人要自信,自立,自爱的观点。巩俐面对消费者娓娓道来:“……今天的女性不断地进步,我们不追求完美,我们追求完整、充实、平安和快乐。我们要充分展现我们自己的美丽。我们要做自己,让每一天过得丰富精彩,充满意义。无论任何年纪。当我们让心灵涌现光芒的时候,我们就是最美的……”文案口语化很强,充满了亲切感。 李宁在其的09年春夏女子运动系列产品的广告中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InnerShine”,倾听内在的声音。广告通过三个并不十分夺目美丽的女子,传达了李宁对女子运动所提出的独特理念,即女性应该通过运动来唤醒真实的自我,发掘女性自身内在的光芒和魅力。“享受年轻,无关年龄”,“气质是练出来的”,“动,让自己静下来”。文案鼓励女性透过外在的动修炼出自己独特的美丽气质。表现享受跃动的年轻,无关年龄,而关乎“InnerShine”。李宁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InnerShine”为热爱生活与运动的女性人群量身打造,表达运动中女性内在魅力的不容忽视性。希望可以籍此帮助更多的女性通过运动尽情展现自己,表达内心深处的声音。绽放出属于自己的“InnerShine”。 2、源自内心的热爱。同样是国产运动品牌,361度09年新版广告一改往日产品主打的宣传风格,选择了感觉营销的路线。新版广告通过一系列平凡和不平凡的人们之口,将他们源自内心深处的对于运动的热爱表达出来。“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情感,全身心的爱着你……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健康生病,我都会无视其他。无条件的去爱和付出。……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这是一段看似平凡实则不凡的誓言。表达了人们对于运动深沉自内心的热爱。广告语“361度,多一度热爱”瞬间把整个广告的主题升华,给品牌增加了一种凝练的厚重感。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广告人也正同时经历着冷静思考以求发展突破的过程。我们看到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商家们纷纷打出情感牌,文案都力求以温情为突破口,抚平人们的心灵刨伤。在这个时候,广告人不仅仅要推销产品,做出优秀的广告。在广告人的身上。同样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现实,把握消费情感,用广告中的多彩情感唤起人们走出物质和精神的低谷。 广告文案论文: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去文案现象探讨 1平面广告中的去文案现象 本质上讲,广告是通过信息传播达到说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就平面广告而言,文案和图形是其传达信息的基本手段和必要内容。追溯广告史,被公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平面印刷广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就是由文案和图形的结合设计。该作品图形为白兔捣药,文案是“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认门前白兔儿为记”。显然该作品的广告文案部分清晰地传达出功夫针的信息,是说服消费者购买该产品的关键所在。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出现了一大批经典的平面广告大师,如大卫•奥格威、乔治•葛里宾、威廉•伯恩巴克以及李奥•贝纳等,这些大师们也无一例外地都青睐长文案的广告,如大卫•奥格威为劳斯莱斯汽车设计的平面广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广告,其文案长达1500多个字,见图2。作为现代广告之父的大卫•奥格威更进一步说道“广告是词语的生涯”,画面更多的是为文字服务。 2平面广告中去文案与读图时代的必然性分析 广告目的的实现必须基于当时的市场特点,选择恰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来说服目标消费群体。然而文案和图形作为平面广告中信息传达的基本载体,它们在作品中如何运用与怎么运用,其实质是伴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从市场角度而言,19世纪中后期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出现后,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新事物不断涌现,物质产品开始走向过剩的现代社会,于是人们之前奉行的勤俭、节约和自我约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遭到抛弃,一个消费商品、追求享乐的新时代悄然而至,于是农耕经济时代所遵行的生产政治经济学开始转向了工业经济时代的消费政治经济学。农耕经济时代的人们对几乎所有的消费产品都存在着巨大的、被抑制的需求,因此作为媒介的广告,其功能在于传达告知性信息,基于此,广告中的文案是信息传达的关键,甚至就算是纯文案也可以实现广告目的。消费经济其核心在于商品间的自由竞争,由于19世纪其他新兴媒介尚未出现,平面广告仍然是工业经济时代最为核心的信息传达媒介,但是面对消费竞争的加剧,传统平面广告作为文本信息告知的功能,显然已经变得苍白无力,此时不得不寻求视觉表达的新方向。广告作为信息传达的媒介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随着19世纪工业经济的逐渐形成,商品之间的消费竞争加剧,品牌开始诞生,平面广告不仅仅体现的是产品的竞争,自身存在的形式也必然基于有许多平面广告存在这一事实,而出现在其他平面广告的情境中,它们自身之间还要相互竞争。基于此,平面广告要实现其自身的目的必须首先要引起人的注意,而视觉中的图像元素提供了最初的吸引,同时它必须具有十足的吸引力才能够引起过往之人的眼球,并且能够胜过其他平面广告的吸引,至此平面广告由文本为主的视觉信息传达开始向以图像为主的视觉信息传达的改变已成必然趋势。无独有偶,事实上人类自19世纪中后期开始视觉文化便迎来自身的一次重要历史性的转变。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就注意到“具有无穷艺术和革命潜力的电影,取代古老的说故事形式的历史必然性”。随着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的时代》一文中明确写到现代社会“从本质上看来……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事实上,工业社会催生了照相术、摄影术的发展,人类生产图像的技术日益成熟起来,且生产出了越来越多的图像,同时人们也消费越来越多的图像。至此形象不再用来阐述词语,词语成为结构上依附于图像的信息……过去是从文本到图像的含义递减,今天存在的却是从文本到图像的含义递增,这就是自工业社会以来,视觉文化由读文时代向读图时代的转变的必然趋势。历来平面广告设计作为视觉文化的重要领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走向轻文案重图像。事实上从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招贴艺术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月份牌,再到近年来广告界倡导的“去文案、零文案”,宣称“没有文案才是最好的文案”的“纯视觉”平面广告设计,都是读图时代来临后的必然产物。 3平面广告中去文案现象与视觉表达的悖论 随着视觉文化由读文时代转向读图时代,加之商业经济的竞争压力,由于图像确实比文字在视觉上能被人更快地理解的事实,因此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表达开始走向去文案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上,由于重图像而带来的思维上的危机接踵而至,因为图像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其关键在于它优于文字的唤起能力,而不是意义清晰的表达能力。贡布里希在《图像与眼睛》一书中就明确写到:图像的唤起能力是优于语言的,但是它用在表现目的的时候就有一些问题了。在传播和交流方面单纯的图像是不能跟语言和文字相匹敌的。与文字相比,“图像传播”胜在易读性和对眼球的夺取上,却在表达逻辑关系和深度意义时却无能为力。由于图像自身具备信息唤起的优势,因此图像作为信息传达的载体,往往引导人产生的是外在的形象信息,普遍意义上形象思维所产生的信息具有多元性、不清晰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会导致沟通双方对传播中信息理解的相互猜度,乃至于最终完全背离广告的目的。 4结语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面对激烈的商品竞争以及图形在信息唤起方面的优势,平面广告设计中图形是重要的,而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近年来广告界把广告中去文案现象视为是广告的创意手段,但是广告作为信息传达的媒介,其关键在于任何东西被表达出来以前要首先确定它是否在沟通上毫无障碍,因此平面广告中文案是必要的,对广告文案的轻视,会大大制约平面广告表达与沟通的效果,也限制了平面广告设计的空间与未来,因此清醒的思考才是通向广告设计的道路与灵魂。 作者:龚毅 单位:盐城工业学院 广告文案论文:广告文案创意培养重要性 一、目前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广告主建立与完善品牌个性、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有力武器。同时,广告作为一种以艺术的形式传播营销信息的工具,要能够打动消费者,其自身的设计就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能够以文字与图形元素从众多同类产品的广告中脱颖而出,从而吸引和打动消费者。文案的创意与图形的组合是广告制胜的法宝,这也就需要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具备综合创意设计能力。但在目前高职艺术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文案创意课程课时量不足,学校与学生的不重视,阻碍了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过分重视设计技术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规定:“(高职高专)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艺术院校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要,纷纷削减理论课程的课时量,加大实践课程力度,以期培养出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设计人才。经过多年的课改实践,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基本保持在lt1左右。但是,在注重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高职院校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在C蕞见 中同样指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也就是说,离职高专的技术型人才需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实践素质以及理论素质。因此,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不可或缺。以某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书籍装帧、包装设计、平面广告是该专业的三大组成部分。软件课程可分为计算机辅助设计一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二,主要进行Photoshop、A1等设计软件的学习,每门课课时均为96课时。而且课时量远远高于其他广告文案创意以及广告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 (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且忽视文案写作 作为“印在纸上的推销术”(约翰•E•肯尼迪),广告以其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画面及文字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作为一名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对广告、消费者、市场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要洞悉消费者的内心,时刻把自己置于一个消费者的地位去考量广告的实用性与吸引力。同时,具体到广告作品的设计,创作者必须要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以及自身对艺术的思考,否则永远无法成为出色的广告综合设计人才。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文案写作、文案创意能力的驾驭上。须知,广告同样是一个“内容为王”的行业。文案与画面同样重要。在江苏省高考招生中,高职艺术院校的专业统考分数与普通艺术类院校相比低了许多,而且对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的限制也低了许多,因此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多数学生的文字功底与广告本科的l学生相比同样有不小的差距。而且许多学生的艺术生涯也属半路出家,临时抱佛脚,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对广告的一知半解,因此不明白广告设计中文案与视觉创意的关系,认识不到文案对于广告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性。在学习了广告设计的专业知识后。凭着广告的一丝热情,迫不及待地进行广告设计,但是囿于文字功底的薄弱,无力用文字来表达自己作品的内涵,也无法传达必要的商品信息,这样往往很难做出水平较高的广告作品。 二、文案创意能力的重要性 (一)文案对于广告设计的重要性——文字的力量 一般说来,广告是由=史案与画面等多个元素组合而成,文案是整个广告作品的灵魂,主导着消费者对广告所传达的商品或服务信息的理解与接受。而且从整个广告史来看,从现代广告诞生的第一天起,早期的广告从业人员都是由报纸编辑担纲的,后来被誉为“现代广告教皇”的大卫-奥格威同样出身文案撰稿人。因而,文案的力量在广告发展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仅举一例,即可说明文案所具;的直指人心的力量。1955年,大卫•奥格威为劳斯菜斯做了一则广告,这成为整个奥美发展的决定性时刻。在广告中,奥格威用详尽的文字诠释了劳斯莱斯的l9项优点。“在时速6o英里的时候,唯一的声音来自这辆新劳斯莱斯的电:于钟。”短短的几个字,即把产品与众不同的特性以及品牌形象的差异之处点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贵族品牌的独特魅力。这个:通篇文字的广告,在现在这个广告的“读图时代”中稍显另类,但在消费者低涉入度的产品宣传中,文案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使消费者涉入较高的衬衫广告,大卫•奥格威同样用文字为哈撒韦衬衫塑造了一个广告史上经典的形象之———戴眼罩的男人,而且这个广告连续使用了21年(大卫•奥格威语)!广告创意大师李奥贝纳的经典名作《月光下的收成》(Hav~diltheMooraigh0用简短、纯净的文字,为我们呈现了自然、温情的商品形象,完美地诠释了“商品与生俱来的戏剧性”。 (二)广告创意的引爆点——受众对文字的可接受性 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广告学上将其归纳为“AIMDA”法则。即“吸引(A~endon)、兴趣(Inter~ting)、记忆(Memory)、需要(D~ire)、行动(Acdon)”五个环节。也就是说,广告在利用悬念、色彩等创意元素将消费者吸引住之后,必须明确告诉消费者广告主想传达给消费者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从而形成品牌印象,进而在需要的时候采取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广告创意不能浅尝辄止,必须以传递商品信息为目的,以促成销售、建立品牌地位为终极目标,所有的画面设计与文案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终究广告是推销术,而不是艺术。艺术仅仅是推销的外衣。有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一则广告的注意时间仅有三秒,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在一秒中以内用视觉创意吸引住他,然后用剩余的两秒把商品的信息传递给他。由于广告设计人员的个体差异性及其对广告表现艺术的理解不同,同时由于不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消费习惯的差异,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理解画面所要传达的意义。如果消费者不能理解或理解错误,都无法达到广告主预期的效果。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在其著作《传播学概仑I}中提出了媒介选择的或然率公式。他认为受众接受信息的“费力的程度”“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有关”媒介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同理,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接受程度,或者其对广告的选择性阅读也取决于消费者阅读的广告本身可得性和可理解性。不论广告作品的创意点多么优秀,这也仅仅完成了广告宣传的第一步,画面表达必须借助文字对其进行必要的说明。因此,文案是整幅广告作品的点睛之笔,能够简洁明了mx-~画面加以诠释,同时也用简短的文字传递出商品的信息。因此,决不能小觑文案创意在广告创作中的地位。 (三)广告设计思路及商品信息的表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广告公司竞争日益激烈,仅江苏省就有4000余家中小型的广告公司,却无一家4A公司,在广告市场缺乏话语权。广告市场处于买方市场,各个企业成为高高在上的甲方,作为乙方的广告公司为了订单,甚至连奥美、李奥贝纳、智威汤逊等一流的广告公司都不得不参加企业客户残酷的比稿,甚至为客户提供免费服务以维系二者的业务关系。在比稿中,广告创意是至高无上的标杆,广告创意是广告的生产力。文案创意及视觉创意同样重要,因为对于广告主来说,画面的吸引力与文字对商品信息的传达同样重要。因此,在比稿中,明确、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以及广告主的商品信息,突出商品差异性,强调品牌个性,是取得比稿胜出,夺取订单的重要武器。那么,对于广告设计人员来说,一方面必须提高演讲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对文字的敏感性,能够熟练地利用文案来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 三、如何培养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文案创意能力 在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践培养动手设计能力为主导,以文案创意能力为先锋,全面提升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基于文案创意能力对广告设计的重要性,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艺术院校广告设计专业,有必要从三个层面加强学生的文案创意训练,在训练实际设计能力的同时,提高其文案创意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广告设计能力。 (一)学校层面 1.加强广告专业课教师的理论培训,提高其对广告文案的理解。广告专业教师是广告设计教学的主导力量,是学生涉足广告设计的引路人。为此,高职艺术院校有必要加强广告专业课教师的理论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素养,使其首先认识到文案创意对于广告作品的重要性,然后才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将广告文案写作的要点及规律灌输给学生,使其认识到广告文案的重要性,并能在日常的广告作品设计中自觉运用文案去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进入工作岗位时的竞争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广告设计人。 2.加强与一线广告公司的联系与合作,尤其是与文案策划人员的交流与学习,请其开讲座等。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贝中指出:高职高专要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就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而言,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二是要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及丰富的业界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但是有数据显示,66.6%的高职院校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一大学门一高职院校门口直接任教的,缺乏业界实践经验与人脉关系,因此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提供给学生,更无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实训基地。另外,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招聘大多需要普通高校甚至是211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此举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但是中国传统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较为突出,因此学历越高,学科教育的痕迹就越重,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深度不够,严重背离了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的初衷。为此,必须加强与一线广告公司的联系与合作,尤其是与文案策划人员的交流与学习,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将广告专业教师送入广告一线,让其参与到某些项目中,连续实践一段时间,以便了解业界的最新情况,从而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论特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 (二)教师自身层面 1.以实际项目进行学生文案创意训练。广告专业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人脉及各种业界资源,将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带入课堂,指导学生在实际的广告项目设计中提高自己的文案创意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设计能力,为学生今后能够尽快融入工作角色,提高就业竞争力奠定基础。 2.模拟比稿。比稿是目前广告界获取广告主订单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比稿可以为广告主选择最佳的广告创意作品;另一方面,比稿也是广告人之间的直接竞争,因而综合设计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订单的得失。因此,教师有必要就某一项目指导学生进行设计,然后举行比稿会。组成评议小组,邀请广告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评议小组,直接指出学生设计作品中的文案或视觉创意表达存在的优劣,最大程度地还原比稿会的现场,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对广告界的工作流程产生直观的认识,同时也能训练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3.加大经典广告作品的文案分析。在课程设置上,引入广告史,以广告经典案例作为线索,以广告文案创意写作与视觉表达为主导,着重分析广告文案创意写作在经典广告中的作用以及广告发展史上文案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同时可选择适当的经典广告,进行广告文案的改写或者就某一新课题展开创意写作的训练。 (三)学生层面 有道是教学相长,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应对,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案素养与实践能力。 1.大量阅读,寻找灵感,培养文字组织能力。曾有人问过奥格威,广告创意从哪里来的,奥格威只是淡淡地说,创意来自生活。广告人都知道,广告创意是一瞬间的灵感进发。而灵感的爆发完全取决于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同时离不开平时生活的点滴积累。因此,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应该加大阅读量,加强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广告也正是贵杂不贵精,同时辅以广告文案的写作练习,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文字创意能力和组织能力。 2.参加竞赛,在竞争中争取进步。积极参加各种广告设计大赛,在竞赛中取得进步。目前中国大学生方面的广告奖主要有学院奖和大学生广告艺术奖,这两次比赛基本每年都会举办。这些比赛汇集了全国各大专院校的广告设计人才,通过竞赛的刺激与激励,学生能迅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与他人的差距,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市场管理,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施工招投标制度已广泛施行。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市场行为,建立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严酷而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工程施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靠过去那种粗放的经营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加强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势在必行。 成本管理是在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订比选)、经济(如项目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一、实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难点 1.企业轻视造价控制体系建设,缺乏科学的动态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项目经济责任制不签订或不落实,导致项目部成本意识淡薄,只顾完成生产任务,即使有成本目标也往往放在事后核算,而没有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理制。 2.工程施工周期较长,环境因素多变,监控点多等特点造成工程变更多,人工材料机械价格往往随市场波动,从而使实际成本经常发生变化,预期的成本目标难以实现。 3.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思维影响,造价工作者只是从事概预算工作,缺少全过程造价控制及综合性技术服务的经验和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本管理的实施。 二、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程序 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一般地说,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应该遵循以下程序进行:企业对开工项目做出成本预测;下达成本责任目标;项目部编制成本计划;分解实施成本计划;项目部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企业对项目部进行成本考核兑现;编制成本资料并存档。 三、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 1.人工费的控制。人工费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较小,在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律,保障工人权益的前提下,主要通过加强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优化劳动力配置,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加以控制,并辅以量化考核的手段对先进者进行奖励,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人工费控制的重点是定额定员的控制,项目部一方面要根据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认真进行定员配备和劳动力安排,这样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可以消除过多占用劳动力的现象。另一方面对生产工人的工时利用也应控制,使实际消耗的工时总数不超过规定工时数。 2.材料费的控制。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工程造价的比重在65%以上,而且其波动较大,对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必须得从降低材料采购保管单价和施工消耗量入手。 (1)根据计划目标的控制要求,做好市场调研和采购策划,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避免逢高吸纳(2008下半年的钢材价格波动就是典型的例子)。(2)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领料单管理,使施工材料消耗量得到有效控制。施工部门在签发工程任务书的同时,签发限额领料单一式二份,经计划部门签证后,一份随工程任务书下达到施工队(厂、车间),一份交发料仓库,作为领料和发料凭证。由于工程变更、设计变更等原因,必须补办相应手续,才能领发材料;发生材料代用,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请批准。(3)通过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优化组合,合理使用,实现物尽其用,降低实际成本。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要按规定建立实物账卡,加强实物管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摊销;对零星材料,采取按金额控制的办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残废材料,应回收入账。 3.机械费的控制。投标施组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使费。同时,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全理施工组织、机械调度,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计划不周造成机械窝工,利用率降低等显性和隐形损失。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4.措施费的控制。合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及组织方案,认真地进行施工现场考察,全面地、仔细地调查了解工地及其周围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情况。将临时设施等工程范围内的费用降下来,制定一个比较先进、切合实际的施工计划,包括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总平面布置和施工资源估算,认真分析施工水平,做出较合理、经济的技术和组织措施。临时设施费需根据工期的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同时根据工程项目现场情况适当安排,尽量利用既有设施。 5.管理费的控制。(1)强化安全、质量管理。项目部要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大效益观念。积极预防和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对事故的多发区域时刻监控。要严格执行对事故责任人员的惩罚制度,使全体员工树立起清醒的安全意识。项目部一次性完成合格的建筑产品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项目部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组织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努力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2)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项目施工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应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日结束止。所有的项目部,特别是以分包工程为主的项目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合同管理,除能够及时结算或者处理的事项外,其他与外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往来,技术、用工等事项,都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不得以口头形式约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合同有关条款进行处理。 (3)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成本控制机制。项目部要结合实际,制定与控制成本有关的规章制定,如材料采购、保管、验收、出库、消耗制度,劳动报酬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规定,安全、质量管理办法,验工计价办法等,并建立起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 6.变更与索赔管理。施工索赔是利用经济杠杆进行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计划管理的动力,更是挽回成本损失的重要手段,它将成为项目管理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索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合同文件引起的索赔。二是因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引起的索赔。三是设计图纸或工作量表中的错误引起索赔。(2)索赔的依据。索赔的准确计算要有完备的计算依据:①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文本及附件,其他各签约(如备忘录、修正案等),经业主批准的施组、工程实施计划、各种工程图纸、技术规范等。这些索赔的依据可在索赔报告中直接引用。②双方的往来信函及各种会谈纪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定期或不定期的会谈所作出的决议或决定,是合同的补充,应作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但会谈纪要只有经过各方签署后才可作为索赔的依据。③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以及项目现场的有关文件。进度计划和具体的进度安排是和现场有关文件变更索赔的重要证据。④气象资料、工程检查验收报告和各种技术鉴定报告,工程中送停电、送停水、道路开通和封闭的记录和证明。⑤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政策文件,有关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各种会计核算资料,材料的采购、订货、运输、进场、使用方面的凭据。 总之,要加强施工合同管理和索赔管理,平时做好变更签证,技术核定和施工会议纪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条款进行及时有效的索赔。 四、企业抓好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 1.事先进行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成本预测就是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在采取相应降低成本措施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施工技术条件和发展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对一定时期或一个成本项目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预见。成本预测是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通过预测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和途径,为此选择最优计划方案提供科学的依据。项目部的成本预测的程度可以分为三步进行:一是掌握情报信息。主要收集、调查、了解、掌握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资料,为成本预测提供依据;二是拟定初始目标。根据掌握的情报信息分析、测算后建立初始目标,并发动员工讨论,选择最优的预测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方案提到领导层讨论审定。工程成本预测方法可以依据单项工程投资分割,测算出该项工程应收取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等,然后再根据公司或项目经理部编制的施工技术组织方案和降低成本措施,对该单项工程逐一测算出实际需要各项成本费用和成本降低额。 2.及时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项目部应根据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及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施工项目核算制,及时核查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和各项管理费用,根据偏差原因及时调整施工计划,为控制下一步的支出做出预测,这样不断调整,使成本变化趋势处于节约的区间。项目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月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打点,形成实际成本折线,使用图表不但可以看出成本发展动态,还可以分析成本偏差。成本偏差有三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承包成本 计划偏差=承包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应尽量减少目标偏差,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控制效果越好。目标偏差为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 根据成本偏差,用因果分析图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纠偏措施,制定对策,协调成本计划。对策要列成对策表,落实执行责任,对责任执行者进行考核。 3.准确进行施工项目成本分析常用的方法有:(1)表格对比法。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分析影响成本节超的主要因素。包括:实际工程量与预算工程量对比分析,实际消耗量与预算消耗量对比分析,材料预算价格与实际采购价对比分析。(2)因素分析法。即分析每一种因素发生变化对成本的影响,从而找出权重较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重点监控。(3)因果图法。即利用树状图来寻找可能影响成本偏离的原因。 4.客观进行施工项目成本考核。根据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结果,对成本节约有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超支严重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适当的处罚。 五、结束语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质量,安全,工期,进度和造价统筹起来考虑和规划,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要点分析 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用住宅及商业用建筑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要使企业快而好的发展,既要注重工程质量以使业主满意,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又要注重工程的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拟订一套科学方案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使质量与效益到达最佳平衡点,是实现做好施工项目的必要条件。 一、工程成本控制概述 建筑工程成本指标能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果,是评定企业工作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能够及早发现施工现场活动的成本超支或有可能超支,以便有:机会采取补救措施,尽量消除超支带来的影响或将影响降至最低,对工程项目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展现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一)对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 很多人认为成本控制只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在以往的施工方案中,一些施工部门往往只偏重于好和快,通常不惜价钱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大了成本,造成了浪费。从企业的前面性上来说,每个部门工作都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要的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得到最大利润。 (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由设立的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回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没有很明确的权利责任关系。工程项目由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属于自己的,而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简单当做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应有的重视。 (三)缺乏相应的奖励机制 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关于成本控制奖励机制。奖罚分明,才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根本动力,才能实现低成本高回报。大多企业在员工的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这方面的考核,很少有明确的规定。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往往使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开展不顺利。 (四)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 在工程建设成本中占最大的比重,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没能很好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和有效监控,产生的偏差,造成材料超期储存积压导致了材料的浪费和窝工,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加强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企业应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责任和相应的奖罚,提高项目部门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应该领导项目小组制订工程关于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组织项目小组的成员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的责任制岗位,定位项目小组成员在其中的作用、地位和责任以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就工程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按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实施奖罚。 (二)明确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 进行成本控制但不能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在工程项目中,我们所要进行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1.合同控制。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 定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容易让对方钻空子,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和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所以必须细致周密地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在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的内涵清楚,严谨不漏;再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 量、进度等指标,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 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公司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翔实约定。通过合同的签订,确保项目部和公司总部责、权、利分明,双 方按合同中的责任,自觉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以保证项目能按预期的目标顺利完成。 2.材料控制。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一般都占60%左右,所以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材料控制主要靠减少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环节的损耗来节约采购费用。其一,要求质料采购员负担起降低采购成本的责任,企业狠抓采购监视管理,力图采购部门购进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防止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采购员通过特定渠道采购材料从中获取私利的情况。并且采购的材料价格需要经价格评审小组人员询价、评审、定价再签订采购合同。其二,材料验收管理,要在规定的地点进行验磅、押车、量方、查数等,实事求是地进行验收,保证进场材料质优、价廉、数目无差错。其三,材料的入库管理,对于所有进场材料、设备、周转材料均应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依据材料员的验收单办理人库手续,个别不能及时办理的,应先登记数量,尽快补办手续。其四,材料出库管理,仓管员凭领料单发放材料,杜绝无 领料单发放材料,对于周转使用的材料、物品、设备、劳保用品等催促退库回收,损坏的要明确责任人报会计扣款做好材料领取管理,杜绝材料的浪费,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以节约成本。其五,材料用量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材料成本的低落重要来自质料用量的节省,要使质料的质量有保证,数目有控制,就必须增强质料的现场管理,做到职责明确,管用一体,材料进场后,管理职员要凭据施工筹划用量对民工队伍使用材料量进行监视,并设定超罚、节奖的相关措施,变更其积极性,以节省用量。其六,通常出现工程竣工后,剩余材料易丢失,所以要对工程扫尾事情中的材料清查、接纳 入库,对材料的管理做到善 始善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质量控制。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为了追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视了质量,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费用,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即使单从利益的方面来说也是不可取的,为了降低成本而使质量降低,也许降低了工程项目所消耗的费用,但是也降低了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名誉,明显是涸泽而渔的做法。而有的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企业快而好的发展;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并在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新技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效率,从而节约 了成本。 4.费用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费用控制人员根据项目实际每月完成的实际工程量计算各道工序的实际完成工日,并与计划施工工日、预算工日相比较,并就结果及时记录分析。精简一些不必要的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 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记录,按计划支出。加强人工费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施工操作人员要择优筛选技术好、素质高、工作稳定、作风顽强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在施工中,要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资费用。建筑企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工程的用工减少,单位时间内完成工程数量增加,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成本中的人工费,而且还相应地降低其他费用。 三、结语 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很多方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所比拼的就是品牌加价格,质量是企业品牌的基础,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所以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已经成为企业快而好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浅析。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施工企业能对成本控制予以重视。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加强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 通信工程在整个电信行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电信服务质量的优劣、运营成本的高低等方面都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如通话效果、网络覆盖程度、网络数据传输速度、故障率等等。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通信工程企业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对通信工程进行成本管理,可以从成本上降低通信工程造价,缩短通信工程周期,最终达到提升通信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1、掌握通信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 1.1人工费的控制 项目经理必须合理地组织施工人员,采用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减少与避免施工人员惰性造成的工期延时,提高劳动效率。建议每个施工小组每天对工作量按照事先制定计划任务量去完成,提前完成的小组可以适当进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劳动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延时或加班费用的支出。 1.2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包括主材费和辅材费。材料费控制是通信工程成本管理的关键,也是项目经理应该重视的环节。 在材料保管环节,项目经理必须要建立健全验收制度。材料进仓库就进行材料质检分析,检验材料的数量、品种、规格与采购计划是否相符,合格后方可正式入库。这一工作必须由专门的材料质检人员负责。材料采购进厂时进入仓库登记,由采购部门开具的入库单,材料才正式入库登记台账。 在材料领用环节,项目经理必须建立领用审批制度,即按图申请发货,审批后货物方能出库,建议采用材料领用月报表,材料领料单来控制材料成本开支,保证材料领、用到位,杜绝浪费与管理松懈等状况。 在材料采购环节,也是项目成本支出的重中之重,我认为可以有以下几个方法: 1)通过付款条款的选择降低采购成本。如果企业资金充裕,或者银行利率较低,可采用现金交易或货到付款的方式,这样往往能带来较大的价格折扣。 2)把握价格变动的时机。价格会经常随着季节、市场供求情况而变动,因此,项目经理应注意价格变动的规律,把握好采购时机。必须经常进行市场价格的信息收集、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市场的状况和价格的走势,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比如钢管是通信工程常用的材料,每年的夏秋天为价格高区,如果项目经理能把握好时机和采购数量,会使工程成本降低很多。 3)以采购招标的方式来牵制供应商。对于大宗物料采购,比如硅芯管和pe管,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实行竞争招标,往往能通过供应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的相互比价,最终得到底线的价格。对于辅料等非关键性材料,可以采用就近购买等方式,降低仓储及运输成本,同时减少资金占用。 1.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工程机械使用成本通常包括:折旧费、大修费、日常修理费、安装拆除及进退场费、人工费、燃料动力费、机动车辆的养路费以及保险费等等。随着施工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工程机械使用费在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所以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努力控制工程机械使用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法: 1)科学合理地制订和实施施工方案,制订完善、有效的工程机械使用计划;不断改进、优化作业方法,可以运用关键路线法科学安排工序,合理调度,提高设备作业效率,尽量减少窝工、返工现象。 2)执行综合承包责任制。综合承包责任制就是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实行工、料、机综合承包。在生产施工中,将人工费、工程机械物耗费用进行分解,确定内部单位工程数量结算单价。工程机械物耗费用通常包括:燃料动力费用、日常维修费(含配件费)、替换设备和工具损耗费、润滑脂和擦拭材料费等。项目经理选派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操作机械,这样无形中使施工人员也意识到节约成本的好处,对于大型机械的操作要合理安排、集中进行,避免分散施工导致的运费增加。除了承包制度,也可设“节约奖”,对节约燃料等消耗品的人员进行奖励。 3)对于小型机械设备费,在现场作业时,也要提高机器的利用率,对于用完的机械设备及时退场消账,方便其他队伍使用机器,对于少数工程队为了方便自己压着设备不退场,或不参与整个项目设备周转的行为予以纠正。 4)实行设备租赁办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技术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机器用两年虽然是好的,但跟不上新项目的需要了;另外,在传统的邮电部工程预算定额中,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有较大的滞后性,而又由于通信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实际的机械使用率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取定水平。因而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从而形成机械设备维修、折旧等费用的超支,所以对施工中所需要的特殊机械设备就只能租用。项目所使用的工程机械采用租用方式取得设备使用权,这时的设备使用费全部表现为设备租金。这样可以减少资金占有率、固定资产折旧,有效地降低成本。 2、实行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1)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与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大家关心,成本管理(控制)也需要项目建设者群策群力,仅靠项目经理和专业成本管理人员及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的。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并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其中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防止成本管理人人有责又都人人不管的现象发生。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如果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成本管理意识不强,一般员工也会受到影响,有力使不上。或者领导虽然强调成本管理,但是一般员工不配合,同样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成本管理时,要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 2)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在项目确定以后,自项目准备开始,经过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步骤,都要纳入成本管理的轨道。也就是说成本管理工作要随着项目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使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在实际项目中成本管理经常被忽视,或由于控制方法等问题,成本管理经常处于失控状态,许多项目管理者只有在项目结束时才知道实际开支和盈亏,而这时其损失常常已无法弥补。因此成本管理过程要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 3、结束语 总之,随着项目管理范围的日益扩大和项目管理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通信工程的项目成本管理应用前景广阔,有助于我国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并提高我国项目管理的总体水平。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对铁路工程中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的讨论 目前,一些铁路工程对于成本目标的控制和管理存在着大大小小许多问题。由于在工程中的许多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工人大脑中缺乏甚至没有成本控制管理的概念,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是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也是铁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施工企业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还需要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进行更多的探求和实践。 一、我国铁路工程成本造价上升的主要原因(一)人工费比重趋高 在一般工程项目成本中人工费约占10%左右。而实际项目人工费支出往往高达15%-20%。原因在于在人员的使用上存在部分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一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多人,从而人为地扩大了人工费的支出。 (二)材料价格的上涨 施工材料成本在铁路施工企业工程成本中占相当高的比例,一般为55%-68%,因此它在项目成本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 二、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二)项目管理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可以促使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如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为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等,这些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没有编制项目成本计划,即使编制了,也常常没有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 (三)索赔存在的误区当索赔事件发生时,有的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而不敢提出,即可以索赔而不敢索赔;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即可以索赔而不提出索赔;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不能及时提交最终索赔报告,导致最终索赔不成。最终造成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如何加强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一)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预算既是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内容,又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是对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预测与决策的集中反映,又是施工企业未来的行动方案。它是一种用数量表示的施工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及其相应的措施说明。施工企业成本预算控制,它涵盖了单位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的全部内容,所以,预算控制的内容也就囊括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全部。预算工作本身并不产生会计行为。但是,预算控制与会计控制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由于预算控制对经济管理活动与业务进行调节和干预,会对会计事项产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预算的编制、分析、执行等需要借助会计方法,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行为,如利用标准成本法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差异进行揭示与控制,就是会计方法在预算控制中的运用。因而,预算系统控制与会计系统控制相互交叉、相互作用,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控制就是要按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要求.设计预算工作业务流程,确定控制要点,并借助会计系统控制.对预算的编制、执行等业务活动实施监督与控制,保证单位各项经济管理与业务须算的有效执行,保证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与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编制目标成本,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根据企业的要求,结合已签订的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目标成本,用来作为成本责任指标考核的依据,下达到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有关费用与相关责任人的关联程度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有关部门和个人,实行全员控制。 (三)做好施工组织计划1、业主发售的招标文件、标前会议、补遗书、各阶段施工图设计、各阶段施工图设计补充及勘误文件以及与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 2、现场踏勘工地,调查、咨询、采集所获取的资料。 3、国家及现行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预算定额。4、企业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依据编制。 (四)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造价的60%-70%,是工程直接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正确编制材料预算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物帐相符。 (五)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大都将工程分包出去,一种是劳务分包,即包工不包料,一种包工包料。在劳务分包的过程中,由于分包队伍没有主人翁意识,施工企业对施工钢材、水泥、砂石、小型机具、乙炔氧气以及工具等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造成钢材、氧气瓶丢失,水泥硬化、小型机具、工具接二连三领用或维修,各种油料、乙炔氧气、钢丝绳等远远超标,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工论文联盟//程价款结算方式,对施工队实行分期计价结算,即与业主计量一期,与施工队计价结算一次。对施工队进行验工计价时,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施工、财务、质检等部门人员,核实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坚持验工看现场,计价先验工,拨款凭计价,留足质保金。施工企业财务必须按期核对上期完成工程量清单,与施工队签订的施工合同,及时扣除施工企业代付的各项费用,核对拨款是否超支,签署意见后报项目经理审批拨款。 四、结束语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铁路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整体的、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活动。施工企业应当及时反映项目成本的动向,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工程项目优质、低耗,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加强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大部分业主把支付保证金作为招标入围的先决条件,挤占企业在建工程资金,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日趋下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挑战,这样就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在建工程成本管理,对在建工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都需要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指实施工程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和临时设施费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生的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达到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首先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其次,应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再次,应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消耗和费用进行责任成本控制,并承担成本风险。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共8个环节。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控制进行服务。企业的盈利目标有赖于项目成本的降低。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工程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1、工程项目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预测是通过成本信息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满足业主和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因此,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 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计划管理的工具。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工程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讲,一个工程项目成本计划应该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施工成本,它是该工程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可以说,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在施工项目从招投标阶段开始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4、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形成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它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工程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工程项目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对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5、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剖析总结工作,它贯穿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主要利用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成本信息),与目标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途径,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促使企业和项目经理部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财务纪律,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工程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 6、工程项目成本考核 所谓成本考核,就是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工程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工程项目成本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罚,赏罚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是对下一个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的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建工程忽视成本的管理 推行项目法施工,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企业管理层虽然重视成本但鞭长莫及,且其更偏向于利润中心角色。项目是成本中心,但其首先必须满足工期等条款约束,以免超期罚款,更兼季节性施工问题,无暇顾及成本盈亏,效益向生产低头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责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更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三)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企业成本管理只有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有效控制或降低成本。目前不少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成本管理方面各部门、岗位、各工序之间的责任不清、管理权限不明,企业无法对各部门、岗位、工序的人、财、物耗费实施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在利益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难以有效实施。 (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1)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或以大代小造成材料积压和浪费。 (2)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不落实,不能准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 (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 三、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一)重点抓好在建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1、在建过程中按照各自的责任目标搞好成本控制和分析 (1)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开支,加强人工费的管理。 (2)精简处机关机构,压减科室冗员和机关附属单位的人员,使在岗人员达到一专多能。对项目管理人员人数,要根据投资数额大小、技术复杂程度、施工难度和施工能力来确定。采取竞争上岗、定岗、定职、定人、定岗位风险系数; (3)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 (4)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 (5)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6)选好施工企业工人,要择优选择那些有专业特长的,有实践经验的技术过硬的包工队,公平竞争,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尽可能少雇包工队,把自己单位的职工放在施工线上,发挥职工的最大积极性,创造不菲的效益,减轻包袱。 2、材料费用的控制 (1)合理确定材料数量。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因此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节余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节余,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 (2)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要确定材料价格,必须组织工程、物资、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地进行充分的调查,货比三家,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以最优惠的价格取得代应商;但并不是材料价格越低越好,还要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要把握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现场材料员要把好所进材料的质量关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低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3、现场管理费控制。 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施工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 (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由执行负责人负责; (3)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 (4)做好工程施工的预防、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进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二)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减少返工损失,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废品损失 工程质量成本可分为预防成本、检测成本、质量事故成本、过剩投入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危及生命安全的。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比如总承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使得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由此带来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就是工程质量形成过程。要达到质量的要求,需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质量的检验和保障工作,其二是质量失败的补救工作,这两项工作都要发生费用,有时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十分惊人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每道工序严格按照质量规范要求施工,尽量避免和减少返工、报废等造成的损失。 (三)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 1、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事故发生次数减少,项目就减少了这部分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经济效益增加。另一方面,每一事故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施工项目的停工损失,而施工发生次数的减少以及施工严重程度的降低,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 1、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革落后的传统工艺和作法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因减少人工、材料以及设备的投入等,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如泵送混凝土也是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的使用塔吊吊运料斗相比,节约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浇注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使塔吊的使用率提高,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机械设备与周转材料的租赁费用,从总体上有效降低了成本;同商品混凝土相比,泵送混凝土的价格优势是明显的。合理地采用适合项目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施工中的科技含量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 2、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可使施工时投入的材料(如架管、模板等)机具等大量减少、劳力减少、工期减短,会给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每个项目施工之前,充分调动技术管理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如附墙爬升脚手架、滑模、早拆模技术,一次成活技术,落地砂浆再利用,筛余“砂头”、碎砖、废石利用等.同时将施工结果与相关施工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技术措施条条落实,收到实效。 (五)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造成自己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首先,应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必要时应持证上岗;其次是应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应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内涵清楚,严谨不漏。 (六)加强沟通管理,做到在建工程成本管理运转有序 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注意沟通,各行其是,互相掣肘,会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沟通得好,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运转有序,可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项目沟通有许多种方法,项目会议是项目管理者进行有效的项目沟通的重要途径。一般可以采取“三会”制进行沟通。“三会”即:由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办公会”;由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调度会”;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业务会”。其中:“业务会”负责进行计划成本编制、实施、经营核算和及时处理计划成本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业务工作;同时,结合实行计划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完善和规范劳动工资、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等业务管理制度。“生产调度会”负责对现场的工期、安全和质量进行协调管理,并按经理部下达的计划成本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办公会”负责经理部各项管理措施的决策,处理业务会和生产调度会提交的需由经理部决策的问题。通过“三会”制,把经理部决策层、生产指挥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经理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坚强的整体,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紧跟现场生产节奏,秩序井然地进行。 (七)使用灵活的用工制度和聘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企业可以参照国际惯例,采用灵活的用工制度并对人员实行了动态弹性管理,做到“勤者留,懒者走”。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聘用机制、考核机制、激励和惩罚机制,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资格审查或相应的考试,以确保雇员的素质;考核机制是指雇员上岗后,由人事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雇员进行奖励或惩罚的基础;赏罚分明的机制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效率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八)建立健全在建工程的跟踪监控制度,强监督控制,完善在建工程成本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跟踪监控制度,及时纠正、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避免铸成大错,造成损失,秋后算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由公司纪检、审计、工程等部门组成监察大队,由书记带队,每两个月检查审核一次,主要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拨款支付情况,在确认没有问题时,项目经理可继续任职,否则应立即撤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通过对企业的跟踪监控,进一步保证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或减亏。 结束语 总之,要实行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切实解决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成本意识,健全全企业在建过程管理,使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以保证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市政工程的成本管理浅析 市政工程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成本管理是市政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衡量一个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有效的成本管理,能让企业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能有效的节约国家资源。只有执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才能有效的做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保证工程质量达标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市政工程成本内容和成本管理构成 市政工程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还可以分为预防成本、内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要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的成本,就得进行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合同方面、质量、材料和机械、技术和安全、行政管理和财务等。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合同和设计图纸,编制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做好详细的策划,科学布置施工工序;对需要进场的材料进行核算;减少行政管理机构的开支;加强安全部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财务的审核制度;在企业和项目管理体系中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开支在有控的范围内,争取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 二、施工成本管理的目的 1、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能有效地节约国家的资源,能为社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获得自身最大经济利益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工程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2、企业间论文因为价格而进行相互的竞争,某企业因为管理先进,在投标报价的时候,可以压低报价,更大可能的获得中标的机会,从而能更有效的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3、成本是各个市政项目经济效果的综合反映,成本管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核心,只有做好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与方法 1、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 施工成本的管理必须依赖高效的组织机构,施工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需要,合理的分工,确定高效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设置应该满足以下要求。①高效精干。队伍应该是具备高水平、高素质,高敬业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能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作用,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②分层统一。只有各负其责,上下统一协调,听从上层的指挥,才能发挥管理组织的整体优势。③业务系统化。各部门应该相互制约、相互联系,防止因为分工权限的问题或者沟通的问题而引起矛盾,影响管理组织的整体发挥。④适应变化。市政工程多在市区,施工面较小,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成本管理组织机构能够随机应变,有较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 2、施工成本管理的方法 施工成本的管理的方法应该是适应自身企业和项目部的情况,但是总体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实用性。施工成本管理的方法应该具有针对性、目的性、时效性,根据成本管理的环境进行调查,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出哪些方法是可行的。②灵活性。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是很多的,遇到不同的问题,应该灵活运用,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③坚定性。施工成本的管理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些新的方法可能受更多的限制,产生干扰,因此,必要的时候,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坚定性。④开拓性。市政工程的施工企业最终目标是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对于施工成本的管理应该具有创新,运用好的管理方式,创造更大的效果。 四、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施工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成本预测→管理决策→管理计划→过程控制→成本核算→分析和考核。 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施工成本管理,根据企业下达的成本控制目标,管理控制各种支出,分析和考核及消耗形成的成本,也要充分计入成本的补偿,从全面的角度完整地把握成本的客观性。 五、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1、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首先材料费的控制。材料的成本包括用量控制和价格控制两个方面。材料用量控制:认真审核图纸,提前计算出工程量,各施工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批领用: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材料消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损耗。材料价格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在保质量的前提下,考虑资金权衡,控制运费,货比三家,择优选购。 其次是人工费的控制。在人工费控制方面,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次比例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第二:通过现场讲解及培训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班组的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安排每天的工作计划,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再次是机械费的控制。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进行内部合理调度,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使用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尽量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从而达到成本的控制。 注意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项目小组的人员要把自检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建筑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作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2、精简项目机构、合理配置项目部成员、降低间接成本。 按照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组建项目部。 3、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施工,合理使用资源,降低工期成本。 在安排工期时,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的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降低成本。 六、结束语 市政工程是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情况,强化员工对于成本控制的意识,重视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各项成本,全方面的监督、管理,从而有效的节约施工成本,同时有效的节约了国家资源,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对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探讨 【摘要】施工企业要降低成本扩大利润,其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项目部成本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本文就施工企业完善项目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精细化;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是企业成本的管理中心和创造企业经济效益的中心,为实现企业盈利最大化,施工企业只有完善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项目,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下面笔者从制定成本目标、完善精细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1 成本目标的制定 完善项目部成本管理,首先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成本目标,科学合理地降低成本。在制定成本目标管理时,至少要做到四点:一是要满足建设工程质量保证的必要投入,不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靠搞豆腐渣工程去降低成本;二是要确保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投入,不能压缩或减少相关费用,以破坏环境、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来降低成本;三是要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必要投入,不能以放任或忽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来降低成本;四是要诚信交易,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搞好内部的利益分配和外部债务支付,不能以拖欠员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甚至克扣工资、恶意拖欠材料等损害诚信道德,以影响社会稳定和创建和谐社会为代价而降低成本。 其次是在具体编制和细分成本目标与计划时,除要依据施工设计图纸、预算定额、劳动定额、机械台班、材料价格以及施工现场的条件编制项目部成本目标与计划细分外,还要充分综合考虑材料价格超额度升降、停电停水或者提赶工期、设计变更或者项目部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施工工艺和顺序不当、选用机械不合理等不确定因素,既要使编制的成本目标与计划细化切实可行,科学合理,又要留有余地,以便使成本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能得到有效调整和控制。 2 完善精细化成本管理 项目部必须围绕项目成本目标,完善精细化管理。工程项目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现场管理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项目目标成本在实现过程中必须精打细算,优化配置,进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最终成本目标的实现。下面笔者就成本的构成要素来探讨如何通过完善精细化管理达到成本目标。 2.1 人工费精细化成本管理 总体来说,人工费成本精细化管理就是因事设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竞其功;以人为本,优化配置,达到人员、机具、材料的最佳组合和优化配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2.1.1 优化配置,合理安排人员 首先,项目部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人员的进退场时间和数量,如土建工程开工之初起重工、钳工等工种需求量,工程收尾时仪表工、调试工等工种需求量等。 其次,合理组合班组人员。根据实际经验,班组人员组合最好采取“双向选择,优化配置”,或是只定班长,其他人自愿组合的方式。最后,合理搭配工种。工种的搭配要配置合理,调度得当,这样才有利于技术专长的发挥,同时满足工艺和进度要求。 2.1.2 优化调配、细化管理人员与机具材料 项目部劳资、生产、机具材料等部门或小组要信息互通,协调工作。要提前对各单位工程或班组所需机具材料和进度情况等进行了解,及时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使人员作业机具 使用、材料供应达到优化状态,减少和避免待工待料现象。 2.1.3 人工费下达或预支结算要精打细算,细化管理 在项目部内部推行内部承包制度,根据企业内部劳动定额,参照当时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单价和施工技术难度大小等因素,制定合理适度的班组人工费承包额并下达任务书给各单位工程或班组。对因特殊原因无法进行人工费承包的,要严格控制用工数量。每月给班组预支时,要认真核算实际完成工程量,按完成量结算预支,避免超量预支,促使班组自觉控制人工费成本。 2.2 材料费精细化成本管理 材料成本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点。要抓好材料成本的管理与控制,须从四个方面把好关。 2.2.1 从材料预算与采购上把好关 材料预算要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不能简单照抄施工预算书的材料用量。预算要全面、准确、不错不漏,既要避免预算过大造成积压而增加成本,又要防止因少算漏算而影响施工。材料采购应遵循“质量好、价格低、运距短、供货及时、满足所需”的原则,认真进行性价比较。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货比三家,懂得批量购则价格优,一般就近采购其他费用就低,厂家直供可以优惠。因此,要综合衡量考虑后采购材料。 2.2.2 从材料出入库与保管上把好关 材料入库要认真验收,对物料的质量、数量、规定型号、产地等一一验证,做好入库台账登记,做到“物、卡、账”相符,并把材料堆放好、保管好。材料出库发料时,要健全出库领料手续,认真核对,对照所领材料的数量、规格、型号等与材料预算细分单位工程或班组的预算用料是否相符,并做好出库台账登记,避免发错料、多发料。材料库管人员不但要懂得库存保管知识,还应知悉材料预算底账,应具备相应岗位资格。 2.2.3 从规范工艺和下料用料上把好关 施工中,技术人员和技师要跟班检查指导,帮助班组科学合理地下料、用料,规范工艺操作,减少用料浪费。比如某建筑企业土木工程中,建筑项目部将所有钢筋混凝土柱子中的钢筋连接由单面搭接焊改为 电渣压力对焊,仅此一项措施就解决钢筋用料近 50 吨,共节约钢材 20 万元,而普通焊接改为电渣压力焊 只增加几万元的成本. 2.2.4 从回收利用和退料回库上把好关 施工中的边角余料要及时回收、分类放存,并充分进行再利用,如钢铁的边角余料可用来加工垫铁垫片或临时支撑件等。在单位工程或班组完工,或者因故待工停工较长时间时,要及时进行材料盘点,办理暂剩或多余材料退库手续,防止材料丢失或不必要地损耗。 2.3 机械使用费用的精细化管理 项目部应根据施工方案、进度要求和现场实际,策划编制好机械使用计划,实施精细化管理。一是根据施工方案,就近优先使用机械。一些需要拆移的机械,比如塔吊,在策划机械使用时,要充分考虑附近工程可能使用机械的情况,统筹兼顾做出就近使用该塔吊的安排。二是根据进度要求,灵活调度和使用机械,提高机械使用率。如多个班组在相同时间提出使用吊车要求,那么就可以统筹兼顾灵活选用或租用一台吊车在同一时间段内先后使用。三是认真考虑性价比,匹配使用机械,避免“大马拉小车,杀鸡用牛刀”现象,降低机械使用成本。四是根据现场条件,因地制宜使用机械。一些改造扩建或维修项目,业主原装置有行车之类设备的,可主动与设备方联系,巧借他人设备使用。 3 推动技术进步 应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从项目部层面看,围绕成本目标,推进技术进步主要是在施工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实际,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开展有利于技术进步的活动,以达到提高效率、减少物耗、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3.1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在施工中,工序安排是否合理,工艺运用是否得当,技术使用是否正确,现场作业是否协调,这对成本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要依据施工图纸,吃透设计要求,摸清现场情况,熟悉工艺特性,听取工人意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3.2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项目部应经常学习了解市场上或行业内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信息,对适合本项目施工的,要大胆尝试,积极应用。比如在珠江新城b1-6地块项目工程施工时,项目部应用了“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中防止裂缝的控制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人工、材料、机械等三项直接费用成本降低。 3.3 提高员工重技术的意识 经常组织项目员工开展“学技术、攻难关、创全优”和“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建议”等利于技术进步、降低成本的活动,使崇尚技术进步、追求工作效率、节约成本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在珠江新城b1-6地块项目工程施工中,为节能减耗,员工主动提出“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采用节能灯具”、“管道水压试验用水重复利用”等小建议,该项目部仅其他直接费就节省6万多元。 4 结语 综上所述,切实可行的成本目标,是完善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前提;精细化管理,是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关键;而技术进步,也是完善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只有从多方面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确保项目部成本目标的实现。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浅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 要】对施工企业而言:任务开发是前提,成本管理是关键。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文章探讨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 成本管理 施工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工中争取以最少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最大限度的占有社会价值,把企业做大做强,而“最少的投入”就指项目成本的管理控制,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必须切实加强成本管理。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控制和管理。 一、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项目部要想做好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而如何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正是现在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项目经理首先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要确定责任成本(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责的成本),并制定相关的经济奖励与处罚制度。 2.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好项目部内各个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项目部内成员。 3.在具体考核措施方面,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成本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在各自责任成本范围内予以考核,进行相关的经济奖励与处罚。 运用“邯钢”经验,开展施工预算管理,“邯钢”经验是邯钢人采用模拟市场的办法,模拟工程成本来控制成本的一套科学的、有效的管理经验,它是通过制定目标成本达到控制成本的有效的方法。项目经理部要对所承建段工程统一编制施工计划和方案,科学运筹,合理调配,避免浪费人力和物力,对全段工程的预期目标成本进行科学测定和划分,并对第一部分或每一段中的成本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找出可控成本、可调剂成本,进行重点控制。在人力上、机械上要做到科学摆布、避免浪费,探讨并采用先进的低成本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等等来降低成本,实施成本控制。实践证明,运用“邯钢”经验,加强施工预算管理,制订目标成本,有条件的制订目标利润和盈亏保本点,这是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二、严格管理,在施工中进行成本控制,以预算和目标成本作为工作目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各项落实工作 1.为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在项目经理部建立“qc”小组,对成本支出构成比重大的和可控制成本进行重点分析,提出控制意见,制订对策措施。 2.对重点材料采用竞标的办法,对能自定的材料、物资和大宗物品采用招投标办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达到降耗的目的。 3.科学施工,避免浪费。在混凝土搅拌中,注重配合比,做到科学配料、精确计量,施工中讲求质量,避免问题和浪费的产生,客观讲也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4.控制非生产费用和综合支出,减少非生产支出,控制不合理综合费用的发生,对能克服和避免的费用严格控制,要从根本上杜绝。 三、运用财务手段进行对比考核,监督指导目标成本运行 施工企业要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财务服务,通过检查工作,考核目标成本的运行情况,查找不足,寻找差距。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可组织召集各类人员会议,研究目标成本的运行情况,及时查找问题,确定控制重点。同时对成本支出的单据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的要及时指出并纠正。工程完工结算时必须有工程任务单、工程验收结算单、协议或合同、发货票和付款凭证等。通过严细的财务核算手续,既满足了财务管理控制成本的作用,又对保证材料和工程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实施单项工程项目决算制度,控制工程成本 工程项目完工后,实施单项工程决算制度一直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形式。近几年来由于工程资金到位不及时和人员思想上的原因,工程完工后就已到了年终,于是就将年终的财务决算代替和包含了单项工程决算。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还是应坚持执行单项工程开展单项工程财务决算审批办法。实施单项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工程完工后,制订单项工程财务决算书,决算书的审批由项目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领导组织或该项目施工指挥部签批,施工企业按签批的单项工程财务决算书进行年度财务决算。 五、开展内审工作,加强工程财务监督加强工程财务监督,控制成本就要发挥内部审计的职 能作用 审计人员的超脱性、公正性决定了审计工作独立于管理工作之外的超脱监督,同时这种监督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形式,它不仅对工程项目成本支出进行监督,而且是对整个实施内部控制的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再监督。所以为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和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和监督,就要求审计人员要照审计工作的要求,开展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对重大材料的采购重大费用的支出、大宗的资金支出、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原始单据是否合法有效、内控制度遵守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施工企业项目领导组织沟通,研究并采取措施,坚决予以纠正。 总之,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全局性的管理,应从“人、机、料、环、法”等各方面齐抓共管,严格控制、全面监督,减能节耗,把成本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回报,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利润,达到项目管理的最佳效果。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黄河防洪工程项目部成本管理与控制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黄河 防洪工程 项目管理 成本管理 控制 论文摘要:黄河工程项目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黄河防洪工程质量和增强工程强度,确保安全施工,提高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单位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也是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自我,做大、做强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笔者结合从事多年黄河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就如何强化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与成本控制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施工单位项目部的成本构成 施工单位项目部的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项目部不可控成本即投标成本,指工程投标阶段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投标成本虽然属于工程项目成本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其发生在项目部成立之前,因此项目部对这部分成本无法控制。另一个是项目部的可控成本即施工成本,指从项目部成立直至项目完工结束前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所谓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开支进行控制和调整,及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使各项费用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影响项目部成本的主要因素 (一)主要因素 一是施工成本控制体系是否有效运转。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是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与全方位的成本控制,需要项目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才能奏效。 二是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进展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全面安排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也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对于加强项目施工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克服施工中的盲目混乱现象,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编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的高低。 三是施工队伍的选择与管理。项目部所属各施工队直接担负着工程的施工生产,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 四是材料费的控制。在项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特别是险工加高改建工程、涵闸控导工程等,材料费占成本费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材料费节余与超支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节约与超支,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控制材料费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五是机械费用的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费用在施工项目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直接关系着机械费用的高低。 (二)其他因素 一是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由于项目部自身原因造成施工质量不过关,会造成返工,从而增加各种资源的消耗,甚至会影响工程进度,给项目部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也会给施工单位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如果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伤亡事故或其他工程事故,项目部将会受到罚款、停工等处罚,甚至可能被清理出建筑市场,从而影响施工单位的生存。 三是项目变更与设计变更。施工现场千变万化,实际工程量与施工图纸不一定相符,对因项目变更与设计变更而增加的工程量,要及时予以签证,不然就会形成工程结算缺项而加大了成本支出。 四是竣工结算成本控制。竣工结算成本是施工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忽视竣工结算成本的控制,会影响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加强基础管理工作,保证成本管理全过程受控 (一)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要落实专人负责。成本目标确定后,要逐层分解到项目部各部门,落实到个人。项目经理要带头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并要求各部门各员工严格执行目标责任制,做好月度成本计划工作,提高成本预算及实际成本分析质量,使项目成本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 (二)加强工程款催讨工作。一要根据项目部年度结算计划,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资金回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二是项目经理、项目经济责任人要根据承包合同中的付款约定带头催讨工程款,提高资金回收率;三是要时刻注意业主资金动态,经常保持联系,增强防范意识,避免资金风险;四要完善资金的收支管理制度,各人各负其责,特别是对分包的付款,必须严格控制,项目部必须经成本核实,项目经理确认后才能支付。 (三)有效降低机械设备费用。现场机械设备众多,要加强施工协调,提高利用率,加快周转率,降低租赁费用。同时要加强技术利用,节约机械费。 (四)提高利用率,大力降低临时设施费用。临时设施要尽可能做到精简实用,以旧代新,充分利用原有临时设施,节约成本费用,为项目节约临时设施费。 (五)强化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一次成功率,减少因返工而造成的成本消耗。 四、实施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深化细化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 项目部应明确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根据成本控制体系对项目成本目标进行分解,并量化、细化到每个部门、施工班组甚至于每一个责任人,从制度上明确每个责任部门、每个班组、每个责任人的责任,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对象、范围。同时,要强化项目成本管理观念,上至领导班子下至作业层的每一个人都要树立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让全员意识到强化成本管理与控制对治黄事业发展和单位经济效益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优化施工方案与成本控制 工程中标后,项目部必须立即组织力量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控制性工程要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编制项目责任成本预算的依据,并报上级单位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应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明确项目经理、工程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各自在成本控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经可行性论证而付诸实施的施工方案和工程成本控制预案,要进行再优化和再控制,同时施工队伍也要根据项目部下达的施工方案和责任预算工程量进一步再优化和再控制。 (三)倒逼成本严把施工材料采购收发关 一是实行先算后做,倒逼成本的管理模式。项目中标后,项目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细致的合同学习,吃透条款精神;项目经理要根据设计图纸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预算交底,反复解释、交代清楚有关工程造价、费用条款、现场签证内容的整理及有效时间;同时根据施工图提供的情况,编制施工分项实物量,做好预算成本测算工作,并结合工程现状,实施成本倒逼法,先算后做,边算边做,确保工程量与工程价款完整。 二是工程施工项目部要结合施工情况,抓好现场管理工作。材料部门与施工部门要紧密配合,努力降低材料费用。把好采购关,降低采购成本。项目部对于主要材料要进行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招标采购,严禁自行购置。项目部要根据以往的合作经验和合作伙伴的推荐,建立材料供应商名册,坚持“货比三家,择优选用”的原则,工作要透明,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大宗材料实行政府采购(如工程用石料、水泥、钢材等重要建筑材料)。同时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锁定价格,明确材料品质标准、供货时间、送货方式和交货地点,力争达到采购成本最低,质量最优。对于工地零星用料,坚持用多少购多少的原则,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二是把好材料收发关,明确工程合理的材料消耗量,节约用料,防止浪费。另外,建立健全材料台账,加强材料的动态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收发料制度。同时,材料进场时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时要严格按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的理论用量发放,特别是钢材、木材、水泥等重要材料要实行定额管理、限额发料。 三是加强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控制,提高重复利用率,避免造成浪费和损失。 (四)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施工队伍要实行合同管理,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并控制人员的规模,优化人员结构。根据已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人员进场和退场;合理安排工作,减少怠工窝工现象的发生,提高作业效率,在不误供需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费用支出。 (五)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生产效率 设备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的能力,合理配备机械,建立机械设备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加强机械的维护和保养,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操作业务培训,提高其完好率和生产效率,杜绝发生机械事故。同时要做好机械台班记录和燃油消耗记录与考核。对于外部租赁设备,要做好工序衔接及登记记录,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尽可能使其满负荷运转。 (六)强化质量管理,落实质量责任 项目部在施工中一定要与业主、监理充分沟通,严格按照黄河防洪工程设计合同、施工图纸要求和施工组织程序全面完成施工工序,坚持“质量第一”和“以质取胜”的原则,控制好工程质量,防止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成本增加。建立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好质量管理责任制。 (七)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工期安全 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工作作为永恒的主题常抓不懈。项目经理要监督指导施工现场做好防护措施,做好安全方面的宣传工作,杜绝因安全出现问题而造成停工和罚款的现象发生。 (八)重视竣工结算与竣工清理 工程进入收尾决算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完善工程技术资料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管理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尽快与建设单位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尽可能将竣工结算成本降到最低。 (九)加强施工变更工程量与价款签证工作 项目变更与设计变更及时签证是相对增加工程收入、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之一。项目部要积极主动地与监理方、设计方和建设单位的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紧盯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收集证据,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为了强化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在黄河防洪工程施工中,相应的组建了施工单位工程项目部,对黄河防洪工程的施工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项目部的管理直接关系着黄河防洪建设工程的质量;项目部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所担负施工工程的工期、质量决定着施工单位的信誉,因此,项目部必须加强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控制费用开支,降低成本,确保优质高效,实现施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浅谈园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觉悟的提高,城市建设进入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绿化事业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广场绿地、景观大道、小游园、花园小区等层出不穷。然而繁荣背后,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园林工程包括水景、园路、假山、给排水、造地型、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无论哪一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都要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营造良好的园林景观。由于园林工程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多个施工单位建造,因此,若在施工组织、施工配合、成本控制上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施工进度,拖延工期,进而影响到工程质量,这就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园林工程是高综合性、内容广泛的建设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施工中又因不同的工序需要将工作面不断转移,导致劳动资源也跟着转移,这种复杂的施工环节需要有全盘的施工观念、有条不紊的施工过程、细致严密的工程管理手段。 二、什么是园林工程建设项目 园林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从园林工程施工招标投标开始到工程养护期满为止,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措施,按照设计要求,根据合同规定的工期,全面完成设计内容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其贯穿在工程建设自招投标阶段直到竣工验收,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在组织和控制措施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以期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 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关键在于企业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工期短、造价低的产品。因而项目的成本管理成了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内容。 四、园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4.1首先要高度认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园林施工项目管理在广大园林业企业中逐步推广普及,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活动控制和降低施工项目成本,达到实现盈利的目的。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教育,高度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成本管理对项目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的重要联系,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得到贯彻和实施。 4.2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园林绿化工程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植物材料的不同栽植季节,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与土壤的相互关系,以及栽植成活的其它相关原理与技术,才能完成绿化施工项目。只有提高植物材料的成活率,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有一定的建设周期,由于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造成项目成本也随之变化,不断对项目成本组织、控制作出调整,以保证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监督。 4.3园林工程管理的原则 节约原则:成本的主要组成说明人力、物力、财力是成本的主要消耗,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 全面控制: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和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做到人人有责,人人都参与。成本控制的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又是个全过程控制。 动态控制原则: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最后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各部门、各单位、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证,实行有奖有罚,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4.4如何进行园林绿化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⑴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明确项目经理部、公司和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的划分,对公司整体利益负责任。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与统计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费用开支等,及时完整、准确地作好原始记录,并建立传递、保管和存档等制度,配有专人负责。严格考勤,加强物料领用管理、减少浪费。强化有效的施工管理,就能有效的节约支出,降低成本,从而创造出好的效益,保证工程质置。 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园林绿化施工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苗木采购质量、土方质量以及养护质量,所以在采购苗木时要选用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检疫性病虫害,并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种植时要注意土方质量;非种植季节栽植苗木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加强养护管理,确保苗木成活率,避免苗木补种的损失,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从用工数量控制,针对性地减少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如项目管理人中的工资和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以及施工机械和周转设备的租赁费等,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除此之外,还可从用户那里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提前竣工奖。因此,加快施工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重视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管理尽量缩短收尾工作时间,合理精简人员;及时办理工程结算,不得遗漏;控制竣工验收费用;控制保养期费用。 同时,在工程养护期间,园林公司应指定养护工作的责任者,并责成养护责任者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养护计划,按要求进行养护管理。要加强对养护责任人的跟踪监督管理,奖罚分明。 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避免造成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总之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方式和方法,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谈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 【摘要】本文介绍了铁岭市对东环线黑色路面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经验,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公路成本控制,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公路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先行条件;是市场机制作用于人类经济行为的首要物质前提。没有一个现代化的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道、机场及其枢纽等,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因此,做好公路建设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 一、管理是永恒的主题,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 控制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对已存在的活动施加影响,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的过程。管理和控制的意义在于尽可能地减少损耗,杜绝浪费,节省开支,降低工程成本,从而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工程成本是指在公路施工生产过程中,为完成一定工程量所发生费用的总和,也是全面反映施工单位(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工程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一)直接成本 包括: 1.人工费 人工费指直接从事公路工程建设工人的工资(包括施工现场直接为施工制作结构件、运料、配件等辅助工人)和为工程建设的民工补贴费,不包括施工机械的机上作业人员的工资。 2.材料费 材料费指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或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各种材料(如:主要材料、其他材料、结构件、周转材料)的摊销。 3.机械使用费 机械使用费指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机械发生的费用。机上作业人员的工资,包括从外部租赁的施工机械的台班费。 4.其他直接费 其他直接费指不包括上述三项以内的施工现场用水、电、气、冬雨季施工设施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费。 (二)间接成本,即施工管理费,指为公路施工管理,管理部门人员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1.工作人员工资;2.按规定比例从工资总额中提取的工会经费;3.办公费;4.水电费;5.取暖费;6.交通差旅费;7.固定资产使用费(不包括施工机械);8.劳动保护费;9.检验试验费:指对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结构件及对建筑物进行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化学药品的费用;10.其他费用:指上述以外的必要支出。 表1是某公路段对东环线15公里黑色路面开展成本控制的事例情况。 由表1可知:由于某公路段对东环线15公里黑色路面进行了成本管理和有效的控制,使实际工程造价比预算工程造价降低了663,863元。 其中:人工费降低122,678元;材料费降低357,830元;由于企业对设备加强了管理,提高了设备利用效,增加了自有设备,减少了外顾设备,并严格考核油料消耗,使机械使用费降低72,904元;在施工中,因地制宜,压缩开支,修旧利废,使其他直接费节约20,115元;在施工管理上采取了行之有效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压缩了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管理人员身兼多职,提高了工作效率,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降低了管理费用,因此使施工管理费降低69,000元;企业充分利用历年结转物质,并因地制宜减少开支,使其他费支出降低21,336元。 如果东环线15公里黑色路面工程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贷款期限是1年,贷款利率是5.022%,那么663,863元资金所节省的贷款利息就是663,863×5.022%=33,339元 可见,对一个企业来说,若对全部工程项目都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可以节省大量资金的。 下页表2是对表1中材料费实际成本比预算成本降低357,830元的具体分析。表3是对表1中人工费实际成本比预算成本降低122,678元的具体分析。 表3中由于企业新购置了一些机械设备,路面施工由过去以人力为主改为以机械为主,工程提前完工,缩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费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工程质量,加快了工程进度。因此,人工费降低122,678元。 从表2中看到,由于企业加强了管理,各种材料市场价格在突飞猛涨的情况下基本控制在预算左右;在保证材料数量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科技活动,利用太阳能对油场进行加温,使沥青成本降低91,050元;对工程所用数量较大的水泥和砂石料价格进行多厂(场)比较,严格控制,并利用企业自身拥有设备的优势,自车运输,节省材料运费,使水泥成本降低43,960元,石粉成本降低3,640元,砂砾成本降低202,500元,碎石成本降低16,680元;以上材料由于企业加强了管理和控制共降低成本357,830元。 二、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公路工程成本水平是衡量一个企业经济成果的一项综合指标。经营成果的好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又反映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的好坏,主要涉及劳动生产力的高低,材料耗费的多少(节约和浪费),生产设备利用程度的合理性和工作质量的高低。各项费用的开支节约或浪费,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从成本核算中反映出来。 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编制成本费用预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严格遵守成本费用预算,遵守成本开支范围,按财务会计制度和成本费用核算办法及时正确核算成本费用,分析、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 在公路建设工程开工之前,确定公路工程预算成本,是施工科学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科学分析阶段。开工之前必须做出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整个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依此作为进行预算成本控制与实际成本考核的依据。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所选定的技术方案,严格按照成本预算进行控制和核算,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内容。 (一)人工费控制 在实际成本中,人工费占10%左右,不超过15%。对人工费控制的措施是主要改变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能;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二)材料费控制 1.材料的用量控制 在材料控制中占很大比重。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成本的比重大约可达60%~70%左右,所以说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结余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结余,而且,材料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队自行承担,从施工队结算金中扣除。这样,施工队将会更加合理地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 2.材料的价格控制 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要确定材料价格,必须组织工程、物供、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地进行充分调查,货比三家,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找到价格最优惠的供应商。当然,这并不是说材料价格越低越好,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要把好材料质量关,就必须要把握好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低成本而不顾保证工程质量。 3.材料的管理控制 改进材料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途径。 (三)机械使用费控制 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降低机械使用费。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做好保养工作,降低大修及经常性修理等费用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严格控制油料消耗,严格控制机械修理费用,严格控制机械租赁费。 (四)施工管理费控制 施工管理费不同于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未占有较大比重,但控制好施工管理费对降低工程总成本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工程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每一张纸、一支笔;节约一度电;减少出差次数,缩短出差时间,能一人一次出差完成的工作,不能多人多天出差;业务招待费要降低招待标准,缩小招待规模,避免摆大盘子大吃大喝现象;车辆费要公事出公车,不许私事用公车,调动司机的积极性,对车辆采用内部小修,重大难题到外面修理的管理办法,减少车辆修理费;公务通讯费实行定额包干,不许私人电话费用公款报销。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 (五)凭证控制 它是利用会计凭证具有监督的职能,对经济和活动进行的控制。单位发生的一切经济业务活动,都必须填制或取得合法的会计凭证,一切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都必须是真实的、有效的,不符合规定的和手续不全的会计凭证,不允许报销。从会计凭证上杜绝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 工程成本控制虽然是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的控制,但决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工程质量,更不能片面地追求眼前利益,采用偷工减料、冒牌顶替、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等手段形成豆腐渣工程来降低成本。因为其结果是不但坑害了国家和通行者,最终还会使企业丧失信誉,甚至破产倒闭,严重的还要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结束语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和控制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本管理和控制必须是对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不仅是控制公路的建设成本,而且应是控制公路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事实证明,只有当公路寿命周期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从全社会角度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才能做到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才能让企业永葆生机。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对策探讨 摘要: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管理。它是指施工企业结合本行业的特点,以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为原则,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系统地管理,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最优化目的的过程。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1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1、1 领导者推动原则 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成本的责任人,必须是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责任人。领导者应该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组织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创造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充分参与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实现企业成本目标的内部环境。 1、2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管理的本质是人,人的本质是思想和精神。具体到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而言,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内容都需要相应的人员来完善。抓住本质,全面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前提。 1、3 目标分解责任明确的原则 企业确定项目施工责任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指标,是对工程成本进行了一次目标分解。项目经理部还要对项目施工责任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目标进行二次目标分解。根据岗位不同,管理内容不同,确定每个岗位的成本目标和所承担的责任。把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通过每个指标的完成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1、4 管理层次与管理内容一致性原则 为了完成成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授予相应的权力。因而相应的管理层次所对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权力必须相称,否则就会发生责、权、利的不协调,从而导致管理目标和管理结果的扭曲。 2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 2、1 成本的事前管理 成本的事前管理指工程开工前,对影响工程成本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事前规划、审核与监督。成本的事前管理大体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计划、规定消耗定额,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计量手段和经济责任制,实行分级归口管理等内容。具体包括:确定目标成本,采用正确的预算方法,对工程项目总成本水平进行预测,提出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包括降低工程成本计划、技术保证措施计划和管理费用计划等。 2、2 成本的事中管理 这里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开展的成本过程控制。对目标成本要横向纵向地展开管理,形成一个目标成本体系。实现纵向一级保一级,横向关联部门明确责任,团结协作,使项目进展中每个参与的个人、单位、部门都承担成本控制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按照成本计划的实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成本的事中控制包括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测和对各项工作进行成本跟踪。 2、3 成本的事后管理 将工程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计算成本差异,确定成本节约或浪费数额。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成本控制工作。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3 我国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制约着成本管理的发展 我国施工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当前的施工建筑市场具有明显的不完全竞争现象,如不合理评标、关系议标、弹性成本等现象广泛存在,企业难以通过自身的成本优势来获得竞争力,因为客户并非主要通过价格杠杆来选择企业,同时,客户对企业差异化的敏感程度也十分有限。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施工企业推行施工管理的决心和具体实施。 3、2 施工项目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施工工程项目的技术含量高,工艺复杂;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推广更新速度快;工程材料品种多、规格多、材料质量、档次、价格相差大,定量分析和预算、编标口径较维统一,因此,造成岗位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导致节约成本积极性调动不充分。 3、3 成本责、权、利落实不到位。兑现不及时造成成本责任感不强 主要是由于工程工期长。即使是工程竣工后,但业主往往拖延结算办理的时间,或长期拖欠工程款,致使成本节约奖无法兑现。严重挫伤了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由于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相对土建项目要短,有时难免使得成本统计工作滞后,致使检查成本时缺少依据,造成成本失控。 3、4 工程材料采购品种繁杂,环节太多 太多材料无法从厂家直接采购,而且新材料层出不穷,使得价格不宜控制,加大了材料成本。 3、5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近几年建筑施工行业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实行,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量清单计价就是将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根据本企业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本着自主报价的原则,进行逐项填写单价,并计算出整个工程的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综合单价法计价,消除了计量过程中的差错因素,创造了一个公开、公平的竞争条件,使工程投标竞争真正落实到价格竞争中,报价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施工企业自身的综合管理素质。 4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应采取的措施 4、1 转变思想观念,确立恰当的经营策略 应当认识到施工行业的不完全竞争是国家经济转型期的特有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投资主体的逐步转变和招投标方式的改革,以及人世后外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都会对形成完全竞争市场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施工企业的短期策略,应侧重于当前的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竞争优势的建立,而长期策略应着重研究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竞争优势的建立。 4、2 注意施工项目的事后控制 每个项目完工,都要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日后成本管理积累资料,经过若干次的实际与预算对比,就会发现某些共性的问题。针对目标成本制定不确切的问题,公司可以组织有关人员对近五年的工程按不同的类别、不同岗位进行总结,建立一个历年工程成本分解分析数据库,供公司与项目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和项目经理与成本责任人签订目标成本时参考。 4、3 及时反映工程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公司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随时反映工程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及时兑现目标责任书的承诺。使成本责任人及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强化或纠正。以强化与成本有关人员的成本意识和责任感。对已经竣工结算、成本控制较好而暂未全部收回工程款的项目工程,应根据成本管理责任合同先兑现50%,待收回全部工程款后再全部兑现,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结合。 4、4 科学、合理设计成本考核周期 由于施工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长短不一,所以,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尤为重要。因此项目岗位的成本考核周期要根据不同工程的工期适当缩短,使成本统计数据能得到准确及时的反馈,避免成本管理失控。 4、5 对材料采购工作予以充分重视 针对施工材料采购品种较多,价格不宜控制的问题,公司可以组织财务、材料人员,充分利用当代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一个近两年公司材料采购对比分析数据库,并随时添加最新数据,各项目部可以直接在联网电脑上直接查询所需有关信息,比台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生产厂家等信息。这样项目采购人员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合格的供货商。采购监督人员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监督依据。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浅谈项目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部中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项目成本 管理 建筑工程成本 控制 论文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加激烈,项目成本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的一个极具挑战意义的课题。本文从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一些特点及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部的成本因素做出一些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深化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意识、配备好项目班子,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强化索赔意识、加强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等措施来加强项目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和核心。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包括从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到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而成本管理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成本项目收入占工程造价的80%以上,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无可置疑。 一、项目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特点 1、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具有单一性。建筑工程的产品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截然不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工程项目,它既可以是一个建设项目、一个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单位工程。虽然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通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各有不同,只能因项目而宜。 2、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具有一次性。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特点,一个工程项目从基础施工、主体封顶到装修竣工,循序渐进设有重复,这要求项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同步前进,特别是周期长、投入耗资大的工程项目,如果疏于成本管理,代价是巨大的。这是项目成本管理区别于其他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特征。 3、项目成本管理在控制上具有超前性及综合性。由于工程项目一次性特点,决定了项目成本管理的超前性。为保证工程项目的必盈不亏,成本管理就必须做到事前管理和事中控制。 4、项目成本管理范围具有约束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只是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管理,从实行“制造成本法”后,并非所有收人都属于成本管理范畴,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就不在此范围内。 二、影响建筑工程项目部成本的因素 1、施工成本控制体系是否有效运转 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是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项目部施工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需要项目部每一个部门及每一位人员的参与。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是否科学、合理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进展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全面安排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也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对于加强项目施工的计划性和管理的科学性,克服施工中的盲目混乱现象,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编制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工程成本的高低。 3、工程材料、机械的控制 在项目成本中,材料成本占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材料节余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节约,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因此控制材料的购买费用和合理使用材料增加材料的利用率是控制成本的关键。 4、安全、质量的控制 如今在建筑市场中各部门对项目施工的安全及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如果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伤亡事故,项目部将会受到罚款、停工等处罚,直至被清理出建筑市场,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外工程质量同样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 5、项目变更索赔工作 施工现场千变万化,实际工程量与施工图纸基本上都不相符合,此外因地质条件、气候等的变化造成工程难度增加,这些都将增加施工成本。 6、施工外的因素 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许多工程是压价中标,而且为了完成公司承揽任务目标,甚至是低于成本价投标。结果是在完成公司目标的同时给施工项目部留下隐患,从接活之日起就是亏损项目,再抓成本管理工作已难取得好效果;另外建筑材料价格频繁上下波动,部分指定材料供应厂家在项目开工后提升材料价格,对项目的成本影响很大,给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稳定性。 三、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1、深化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意识 深化工程项目管理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项目和劳务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形成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配备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抓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2、配备好项目班子,加强施工队伍管理 选准一个有道德素质、会经营管理、横生产技术的项目经理,是搞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可靠保证。同时,作为项目经理副手的其他项目人员,既要有专业知识、各负其责,还要具备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团结协作、敬业精神。 3、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 施工准备阶段,组织力量编制科学合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工程、控制性工程做出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有利于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案,并报上级单位审批。 4、加强材料、机械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由于施工行业主要材料数量多,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因此除业主供材料外,项目所需全部材料设备,应当统一由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实施细则,组织采购和实施供应。 5、加强施工变更索赔工作,强化索赔意识 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业主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紧盯现场,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记录,收集证据,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业主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6、加强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工作 成本考核是检验项目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好方法。搞好成本考核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制定成本考核办法,统一考核标准;二是理顺考核程序,建立由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为首,生产、技术、预算、材料、劳资、财务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成本考核领导小组,对工程项目进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向考核;三是规范考核办法,采取分季度、分工程部位的考核办法,应与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建立考核档案,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 总之,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程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提高项目收入乃至整个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加强项目工程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向科学管理要效益的具体举措,是使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工程成本管理论文:浅谈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要】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目标利润的途径。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要增强项目成本控制意识,完善经济责任制,建立成本控制体系;要加强分包作业成本和人工费控制;加强物资采供和机械设备管理;加强质量、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合同管理。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对施工企业而言,加强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强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确保成本的降低,才能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重点要抓好以下九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成本管理要增强成本控制意识,从运作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证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要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这必须从项目运作体制和机制上加以保证。目前国有企业的项目经营模式,一般都是由项目经理承包或实行经济责任考核。但不论哪种形式,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利益与风险不对等,权力与义务不相称。有的项目经理权力很大,风险却很小。企业的盈亏很大程度依赖于项目经理的个人素质,而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包盈不包亏损。正是由于这种弊端的存在,可能导致项目的经营者对各项成本不重视,管理不精细,甚至有可能出现“黑洞”。而项目的职工由于成本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并无太大关系,也会表现出对成本漠不关心,于是成本控制就成为一句空话,项目的利润目标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出现严重亏损。因此,要从体制上做文章,如实行项目股份制或风险经营。其实质是维护企业利益和增加个人(项目班子)的风险度,即包盈包亏。这里包含二层意思,一是确保上交,可实行个人资产抵押;二是实行责任追究制,凡属于管理不善,或管理上存在有“黑洞”导致亏损的应及时调离岗位并追究责任。这样,项目成本才能真正与经营者利益密切相关,才能促使其真正地重视成本的管理。同时利用激励机制使各项成本与职工的利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系,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项目经济责任制,明确责任权利,树立整体意识 建立健全各种经济责任制,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制度保障。因此,项目部必须建立各种相关的经济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权利,做到权责明确,奖罚分明。职能部门要加强合作,树立整体意识,不能各行其事,各算其帐,使整体利益受到影响。比如,施工技术部门只顾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不顾经济效益性;物资部门只顾材料的质量问题,购买质高价贵的材料物资,不顾经济适用性等,最终将使项目总成本失控。另外,项目部要将利益与权责挂钩,落实责任兑现。对工作有突出贡献的要兑现奖励,对工作有失误的,要按造成损失的大小进行严肃处理。 三、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坚持成本费用过程控制 成本控制体系,指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管理层面和施工班组人人参与其中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担负着一定的成本管理内容。在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部要根据项目内部责任承包指标,按照内部承包价-税金及附加-劳务分包成本-项目部自身需要发生的直接成本和项目间接费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利润计划。从项目经营班子到管理人员都必须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明确职责,知道自己管理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怎么样的控制目标以及如何控制。成本控制体系应根据工程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四、加强分包作业成本控制和人工费的控制,促进成本降低 严格控制分包作业成本,是促进项目成本降低的关键。随着生产任务的不断增加,内部工程设备、劳动力等资源已供不应求。外协队伍的进入已成为施工生产的主要力量和为项目部赢得利润的重要角色。要通过招标的形式将有资质、高资质、能力强、设备新、经验足、报价合理的外协队伍用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程项目上。 劳务分包价格的确定,是一个相当慎重的问题。项目部一定要依据公司确定的劳务分包指导价为基础,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按分部、分项子目内部分包单价采取倒算的办法反复进行测算分包单价标底。标底不能突破公司指导价,标底价加上项目自身成本费用预算不能突破内部责任成本预算指标且要保证项目部目标利润的实现。 在签订分包合同时,一定要详细、严谨、明确,在实际执行中坚持每月考核评比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真正将奖罚制度贯彻实施。严禁先干活,后签合同。 为确保劳务合同的顺利履行和工程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对劳务工队实行合同履约金制度和结算扣押质量保证金制度。劳务分包实行按月据实结算,严禁预付和超付结算款,否则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物资采供管理,确保畅通 材料成本占整个项目成本60%~70%,且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复杂,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如何尽量降低材料成本,对能否实现目标成本至关重要。切实搞好材料物资的采供管理是实现项目成本降低的主要途径。 (一)物资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应根据施工技术部门提供的项目用料计划实行限额采购,大宗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料、线上料等除由业主或甲方强制供应外,应实行招标采购,特殊情况应至少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进行质价对比采购,应严格控制单价、核实数量、确保质量。物资部门要随时掌握物资市场价格信息变动趋势。物资采购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应严格控制在公司核定的参考价格指标之内。 (二)物资使用管理 物资部门应根据月份施工计划确定材料需要量,提前做好安排,防止材料供应和使用脱节。项目部本身领用材料时,领料人要办理请领手续,发料人要及时办理发料手续,并随时登记《大宗分类材料消耗登记表》,掌握用料数量变化;分包队伍调拨材料时,一要根据施工进度和项目需要实行限额调拨,二要确保调拨价格不低于公司核定价格或实际采购价格,三要及时完善调拨手续,四要登记《分包队伍大宗料调拨登记表》,五要对调拨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六要及时(按月)向财务部门办理材料调拨转帐扣款手续。 (三)物资核算和清查 物资部门应按月根据收、发(领)、调拨单核算材料收支情况,编制《材料物资动态表》、《材料物资消耗情况表》,核算材料物资的采购盈亏和供应盈亏以及料差、价差,出据分析材料,总结管理经验和不足,制订改进措施。同时,要对材料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盘点,防止材料物资的毁损和流失,确保材料物资的安全和完整。年终或项目结束时进行全面清查。 六、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施工机械配备受现场条件、工期、质量、施工方案、工程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定额中机械费是综合考虑的,不会因上述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因此需要对机械的性能、配备情况综合管理,在满足工期、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合理配备。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施工设备包括外来和自有设备两种。对自有施工设备,一要专人进行日常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完整和良好;二要对操作人员或机械手进行任务定额承包,提高设备利用率。对租用外来设备,一要根据设备租赁市场价格信息选择价格适宜,成新率高的设备;二要签订严格的租赁合同;三要根据工程项目机械台班预算数量和工期进度安排确定租赁总价或设备进退时间。对外出租设备,一要确保租赁价格不低于市价;二要确保租赁价款收回的可靠;三要收取适当的押 金;四要签订严格的出租合同。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最关键的还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促进存货(材料物资等)周转速度,从而推动机械设备的周转率。 七、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质量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内部成本(停工、窝工、返工损失),质量外部成本(维修,索赔等费用),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质量成本的增减直接影响项目总成本,因此,质量成本应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寻求质量成本和工程成本的最佳结合,难度较大,过度追求工程质量,导致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的增加,质量标准过低又影响企业声誉和形象,同时使质量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升高。为此,质量成本的投入愈加重要,必须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建成质量进度控制系统,对影响质量和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减少机会成本的支出;在工程质量方面应以达到业主或设计标准为宜,使质量成本趋于合理。 八、加强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工期成本是指工期的延长或提前而发生的费用。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所在地施工环境等自然条件,合理编制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工期目标。过度地压缩工期必然会因此而增加工期投入,使工期成本增加,同样,工期的拖延亦会增加工期费用。所以,工期的安排应以满足业主要求为宜。 九、加强合同管理,杜绝合同损失 合同包括劳务合同、分包合同、租赁合同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签订各种各样的合同,涉及面广,合同签约方的身份也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使自己陷于被动甚至增加额外的成本,因此,必须加强合同的管理。合同管理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印章管理,落实专人保管,使用登记;二是合同归口管理,要建立合同审核会签制,重要的合同必须报经公司主管部门和领导审阅,所有合同均应建立台账,统一保管;三是尽可能使用统一格式合同,如设备租赁合同、材料供应合同、临时用工合同,以确保合同条款的严密性和合法性,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总之,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浅析当代会计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浅谈中职会计教育中的实训教学 [摘要]针对会计课程应用的特点,提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中职会计教学设计思路,探讨中职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适应行业需求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原则,使教学过程紧扣中职生就业的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中职 会计 实训 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其它课程等相比有其显著的特点。目前在中职教育中,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脱离行业应用、随意性大等问题,有相当部分教学仍局限在理论知识本身操作上,使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水平不高,距离会计应用岗位要求甚远,这样的后果就是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会计应用领域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困难。会计专业的教学要从行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出发,围绕培养学生适应行业的目标开展教学。专业课内容对多数学生来讲是比较生疏的,学生觉得它复杂深奥、难于理解,无形中就给自己设置了一道屏障,而且这种观念的存在也是教学中一个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讲授专业课之前,应当先给学生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及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导入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要求和学习的方法。教师用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一些贴近生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这样才能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学习。其次,要明确的告诉学生,对于中职这样一个学历层次的学生来说,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是首要任务,我们要把精力花在搞懂学生怎么干,而无需去钻研这些理论和方法是怎样形成的。方向明确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加强实训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并取得显著效果。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着重模拟实训的技能教学模式 基础会计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理论灌输为主,教师一心只想把有关概念、原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根本没考虑到这些概念、原理具有的抽象性、人为习惯性,使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放弃学习。建立模拟实验室的教学模式,从而领会会计的任务和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真正具有会计方面的技能。在教学方法上面,传统的讲授法、讲练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限制。会计学专业是一门人为学科,也是一门边缘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是根据人的习惯和社会的需要而固定下来,具有时间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教学上可以采用比方教学法、提问解答法和创设操作模拟岗位法来引导学生融入会计学习中。比如:进行账户教学时,可以根据人的习惯引用“男左女右”来说明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并且习惯的定为“左借右贷”而且固定下来;采用问题教学模式,针对教学内容,联系实际事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尝试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探索,去实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尝试,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模拟岗位法与岗位替换法相结合 模拟岗位就是让学生充当某一会计职位来完成模拟实训的整个过程。在技能训练课中,针对所要操作的内容分组设置多个会计岗位(如设置会计员、材料员、出纳、录入员等岗位),分别让组内人员担任,各施其职,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中去体会各自的操作。通过模拟岗位法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职位所从事的工作,如出纳员掌管企业的现金收发、银行存款的提取;会计员汇总凭证、登记账簿、核对账目;材料员负责材料的收发;录入员是在电算化的前提下根据会计员汇总的资料录入到会计软件中,可以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信心与乐趣。特别是在与外单位发生的经济事项时,组与组之间进行角色替换,可以使学生很好地体会“会计主体”的含义,体会会计主体与工作范围的关系,又可以联系其他相关的业务。 三、加大会计实务操作 基础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相结合,就必须始终开展对学生的会计实务教学,教师应改变以往光说不练、先讲后练的做法,采取“边学边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基础会计》课程要采用课堂教学与实验同步的教学方法:将会计原理实训融于平时的课堂教学,“精讲多练”、“边讲边做”、“岗位模拟”、“总结提高”。 例如:在介绍收发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凭证传递程序时。若按教材平铺直叙,学生就会感到既抽象又枯燥。但如采用演示教学则事半功倍。其具体做法是:让学生们活泼愉快地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不同角色的工作,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感悟知识。课堂实践的时间有限,大部分实践活动可安排在课后。 再如:在介绍有关日记账的知识时,可在班级开展这样一个活动,同时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每位同学以一个月为单位,记下每天的消费情况。月末的时候,要求大家对本月消费进行小结,分析哪些费用应该消费,哪些不应该消费,同时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教育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会计实务操作作业的设计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内容,教学的进度,按单元、章节进行设计。设计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让教学过程生活化,让学生在知识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知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关系日益复杂化。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应有的职业素质,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在校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开阔视野,学习书本以外的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组织学生走上社会集体见习的难度较大,机会不多,尤其是会计专业。但如果让学生留心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学起,却是收获多多。比如:教师经常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自行组织见习。如:如何开设个人银行账户;给家里交水电费、电话费等等。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微不足道,但许多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学生为获取知识,有的可以亲身实践,有的需要向他人请教,有的需要收集资料、计算分析,经历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学生获取的信息多了,与社会的接触多了,视野也开阔了。 浅析当代会计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研究 提要高职教育会计实训教学因其自身的特色,从而使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增。本文结合我国高职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现状,探讨会计实训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力求使会计实训教学更加科学完善。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践经验;会计岗位;教学模式;仿真 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也需要大量具有会计专业实践技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作为高职会计教育的主要环节和精髓所在,对于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受财务部门实际工作环境和商业机密等因素制约,其他专业普遍采用的校外顶岗实习的方式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受到了极大限制。很多情况下,实习单位并不愿意实习学生过多的接触财务信息,很多学生往往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甚至沦为办公室打杂人员,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因此,对于会计专业来说,会计实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实践教学环节的探索更是滞后,尤其是会计实训教学又极其特殊,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1、对会计实训教学不够重视,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高职会计教学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从而导致会计实训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效果不佳。而目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过低,课堂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结构不合理。很多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实务》等一般只设置理论教学学时,没有实践教学学时,即使有也只是安排两周的实训草草结束,整个实训教学完全流于形式。而这些主干课程恰恰实务性非常强,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训来熟练掌握。 2、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过程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的会计实训教学照搬理论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或者按照理论上的一套比葫芦画瓢,导致教学内容和实训过程存在很多问题。(1)实训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体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实训教学很少有角色分工,整个业务自填制原始凭证至编制报表通常由一个学生完成,没有相互之间的审核和牵制。(2)不能体现单据的传递流程,在目前的实训教学中,所有的出入库单、发票等原始凭证都有学生自己填制,单据在各环节中的传递关系根本不存在。(3)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了会计监督和管理,目前的会计实训教学基本都是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循环,缺少了审核、监督过程。(4)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在模拟实训中提供的具体的会计环境下,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 3、教师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会计实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它是否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高职师资队伍中学科型教师仍占有很大比重。很多教师尽管学历很高,但未真正从事过会计工作。他们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真正的专业实践,缺少从业经验。教会计的教师没做过会计工作,大多数教师没有专业技能证书,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 4、实践教学条件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完善。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会计实训教学条件,匆忙建立起来的会计实训中心也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要求。很多实训室和普通教室没有什么区别,完全不具备真实的实训环境,没有企业财务部门的氛围,也就无法做到完全真实化的工作状态。同时,很多学校对于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 三、高等职业教育会计实训教学对策 1、加大对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视,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现有课程体系,确立会计实训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课程改革中,要突出应用性,体现职业性,要强调教学以社会实践和技能训练为主,理论知识要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要以社会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对于核心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实务等课程的教学学时必须设置相当分量的实践学时,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亮点,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2、完善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实行分组教学,按实际会计岗位设置实训岗位,建立完全真实的会计岗位牵制制度和稽核制度。每个小组选出一个财务经理负责人员分工及设置工作岗位,然后进行岗位轮换,直至每人轮换一遍,从而加强对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把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教育贯穿实训始终。通过实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熟悉企业的单据传递流程、内部审计过程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等,将所学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整个实训中,不论从科目体系的设置、会计政策的选择,还是内外部审核工作,都有学生在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的情况下自己来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 3、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前提。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专业教师不定期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制度,让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及时了解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同时,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会计人员到学校来指导实训,把企业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也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来校兼职,承担一些实训课程的讲授任务,培育好这支队伍,让它与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形成互补,动态调节、优化整体师资队伍结构。 4、建立完全仿真的会计实训中心和科学有效的实践考核机制。会计实训中心不能像传统的教室那样,必须设置虚拟企业及企业的有关部门,要设置虚拟银行、虚拟税务所、虚拟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还要设置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单位,从而使会计实训工作都能在真实的环境下展开。同时,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环境要尽量做到真实,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训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将会计理论考试与会计实务操作考核相分开。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另外,进行毕业技能鉴定考核。在学生毕业前,由学校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会计人员,会同学校会计教师共同组成“会计技能鉴定小组”,对会计专业毕业生进行综合鉴定,成绩合格者才准予毕业。 四、结束语 会计实训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从而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因此,对会计实训教学的探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以期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浅析当代会计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浅谈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实训教学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初、高中毕业生,学生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实训环节,接触实际,解决了职业学校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理解上的难点,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走向社会。 关键词:实训教学会计实践专业技能 职业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形成,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学校学生,生源主要来源于初、高中毕业生,学生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一个中小型企业的完整帐务不能进行处理,甚至一些简单的、常见业务也感觉无从下手。所以要重视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实训环节,接触实际,学生可以耳闻目睹会计的操作与应用,会计在各个领域的执业情况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等,解决了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上的难点,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走向社会。 一、合理界定实践教学内容 在传统会计教学中,普遍注重会计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原因就是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不好,针对性不强,实做业务太少,所以要重视实训教学环节。 (一)强化实践性教学 中职会计教学必须突出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特色,强化实践教学活动。 1、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练习、项目设计、论文撰写、社会调查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消化课堂内容,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加实务部分,教学尽可能与实务相结合。通过一套实验材料,不仅让学生掌握一个单位的会计工作,也熟悉其财务管理工作。这样的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效果良好。 3、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和实训、实习基地。让学生熟悉企业的投资、筹资、营运资金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等财务管理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训练、灵活性训练、自信心培养、职业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良性循环。 (二)倡导案例教学法 引进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一个个案例将某一个真实的单位和组织的财务活动引进课堂,并向学生呈现出该单位所面临的问题或需要作出的账务处理决策,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将自己置于决策者的地位,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教学法强调的是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增强消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 从课前见习,课中模拟实验,课程结束之后的实习这三个环节上采取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 (一)课前见习 《财务会计》课程安排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完成之后进行,《财务会计》课前见习既是理论付诸实施的过程,又是《会计学基础》与《财务会计》课程联系的桥梁,同时还可验证和延伸《会计学基础》的内容。见习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使见习单位核算内容与将学理论内容相吻合;时间约两、三天即可,可根据见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分组交叉进行;见习单位的老师现场讲解核算程序、内容、方法、特点等,并出示相关帐、证、表。选择的实习单位,既要有独立核算单位,也要有集团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的成本中心,既可以是商贸营销公司,也可以是生产型企业或餐饮宾馆等服务行业,通过这样的见习安排,既可巩固前面所学知识,还为后读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拟实验 《财务会计》应着重搞好两个实验即:单元模拟实验和综合模拟实验。 1、单元模拟实验是在某一单元(或某一章)教学内容完成之后,以单元的板块形式在实验室或计算机房(须事先购买商品化会计实验软件)进行的阶段性实验。该实验在教学中的安排目的是分段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核算、报告方法。如货币资金核算,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存货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会计报表编制等都可分别进行单元模拟实验,或按企业供产销中资金运动的过程安排单元模拟实验。单元模拟实验中的技能训练比课堂作业更为复杂,而单元模拟实验又使复杂的会计技术分散化、简单化,便于学生掌握;同时将乏味的理论和操作规范变成看得见的实验,既使学生得到感性认识,又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学习中的兴趣。 2、综合模拟实验是指模仿一个企业某一会计的全部经济业务,经过再设计和加工形成系统完整的会计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规范所进行的仿真操作演练。同其他社会科学相比,财务会计实验具有易进行环境假设和方便操作的优点,由于实验资料是模拟代表性企业的经济业务,所用凭证、帐表均与实际相同,业务全面、系统。这种综合模拟实验可弥补单元模拟实验条块分割、系统性差的不足,且不致产生校外实验中由于实习单位生产特点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学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实验过程易控制、出现的问题也方便解决,不论业务类型、内容,还是其繁简程度都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控制、引导下,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综合模拟实验对于学生全面理解财务会计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处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三)校外实习会计 专业实习是在《财务会计》课及模拟实验完成之后,到单位的定点实习,时间约一个月。据会计年度的特点,专业实习最好安排在十月下旬到次年元月中旬,由于此时学生对企业核算的程序、内容、方法等基本上有所了解,也能独立处理一般业务,此时安排校外实习对学生和实习单位都有好处,学生可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既能温故知新、融会贯通,同时因企业年终需办凭证汇总、试算平衡、结转、编制报表等业务,实际做账机会多、实用性、针对性强;实习单位的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操作指导和检查,可从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完成技术含量高的(如调帐、财务分析等)业务。目前企业财务会计采用无纸化操作的并不多,多数单位仍是手工做帐,或机帐手帐一起做,若实习单位实行了电算化,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如录入凭证、修改凭证、理解电算化核算程序及其特点等将得到良好的锻炼,并为电算化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以上三大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互相促动,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旦就业能很快上手,甚至让用人单位感觉是一个熟手、能手,再也不会出现财会专业的毕业生不敢接账簿的尴尬局面。 实践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实践教学的书面报告。 三、会计实践教学达到的效果 (一)实践教学借助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教育,学生对企业、经济部门、单位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并且能从课堂教学中找到对应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补了课本知识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前进入了社会,熟悉了具体工作环境。 (二)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 加强了职业道德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有助于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择业观。 浅析当代会计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合下会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摘 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其中实践教学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进行实践教学最为核心的物质保证与依托即是实训基地。所谓的校企就是学校和企业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建立会计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这样能够有效地解决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脱节的问题。 1 会计职业的教育实训基地建立意义 长久以来,我国现有的实训基地都是根据学校的需求所建立的,很多情况下是不涉及任何企业的,也不存在企业参与的情况,不管是实训的结果、资料以及方式、环境评价等均有着很明显的学校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实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会计,是一门实际应用型学科,一定要与实际结合。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学校应该要理论结合实际,一定要和企业积极合作,尤其是高等学校以及技术类学校。共同建设会计专业类实训基地,是财经类学校以及该专业学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校企的高效合作之下,建设完善的会计职业教育基地。企业可以把自己会计岗位的要求,包括知识素质,能力水平等,告诉学校,学校就可以根据要求来培育学生,从而减短了培育时间,也使学校的教育和社会接轨。企业也可以把自己企业内部的一些会计岗位的数据,培训案例等建立档案,提供给学校,校企之间都发挥出了其优势,建立的核心资源的共享,实现双赢互利。 2 会计教育实训基地其建设目标 2.1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会计实训实习基地,建立企业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其最主要的就是要利用企业内部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等优势,依托学校提供的场地与设备,建立企业化模式的教育平台,当然如果在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在校外建设也是可以的。实训基地的内部环境也是要模拟企业内部环境的,要把实训过程中的教育环境转换成为工作环境,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成为了工作目标,学习成绩也就改变成了工作业绩的考核,把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变成了工作模式。对于学习的受训者来说,他们在心理上已经从学生转变成了职员,所有的衡量在指标,都转变成了职业人的衡量指标,以此建立起和企业内部相同的实践教育,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完美解决了人才培养和社会脱节的问题。 2.2 共同建设会计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分析研究校企合作下新型的会计职业人才的培育模式 众所周知,学校的教育,多为应试教育,脱离了社会市场,难以满足其需求。但是在实训基地中,利用企业内部真实业务数据,根据企业内部的规定与流程,让经验丰富的企业业务精英作为老师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借助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在市场中的优势。来提出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实训课程来培训学员,在依据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及其流程,让学员参与其中,共同探讨当今职业教育的新型模式,从而解决社会现阶段会计职业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 2.3 共同建立会计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建立起会计培训实习案例 实际上,学校实践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企业内部真实数据资料的教条化。学校和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实际的业务数据案例,在学员自身的学习整理,消化提炼中,就逐步形成了有着自身特点的实践案例的资料。学员对于不同规模,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的业务数据资料的学习整理,就能够形成一系列的实训实践教学案例,构建有着行业会计实训指导意义的教学案例,以此培育不同规模,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领域所需要的专业会计职业人才。 3 会计职业的实训基地其建设的原则 3.1 实习环境企业化 校企联合下的会计专业教育的实训实践基地,是有别于学校的会计虚拟实验室的。为了能够凸显职业教育的氛围,还应该依据企业化模式建设,同时还要有着一定的规模。 3.2 实训职位设置企业化 也就是依据企业会计计算体系的通用性原则来安排职位,且在实训中主要描述企业会计计算体系和会计计算组织结构以及会计计算技术系统的联系,让学生熟知何为职业岗位。 3.3 实训组织管理的企业化 实训指导重点是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训导和体验,也就是说在对学员实施管理的时候是要依据企业真实的管理制度的,学员在体会会计行业的职业素质和执业素质间的联系时,会体会到在企业中,会计的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3.4 实训资料的企业化 利用不同行业领域里的实际会计的核算信息,对学生实施分层次的会计实训。 3.5 实训评价的企业化 在如今竞争很激烈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职员的任何一项失误均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所以在学员实训期间,引入企业员工的评价机制就变的尤为重要,就是依据企业对在职人员的评价来评价在校受训的学员。 4 学校和企业联合共同建立会计职业的实训基地 4.1 有关场地建设 基地的建设,首要问题就是场地建设的问题,实训场地的地点选取依据建设都应该依据真实的企业来建设,在这个工程中,要最大能力的还原实际企业中办公场地的布设和职业设置,依据上述条件建立方案,有学校人员建立场地,要尽量做大功能强大和环境逼真。就是在建设时要把实际企业所拥有的办公条件和场地的装修布置还原出来,以最大限度的呈现出真实的职业环境,以此在静态中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4.2 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实训初期,其指导老师一定要是企业中表达能力好、经验丰富以及在实际企业里会计知识扎实的会计骨干来担任,在对企业中的会计骨干人员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育学校的指导教师,以此形成实习基地中专职以及兼职完全结合的师资团队。 4.3 实训资料建设 实训基地所用的资料,基本都是出自企业实际的业务资料,但是为了可以避免泄漏企业中商业机密,就要使用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整理。为了培育不同行业领域里的会计人才,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获取业务数据。整理过后的数据也是需要凸显其行业领域的业务特点,要强化行业特点的处理,根据上述条件,来建立会计的实训资料库。 4.4 制度建设 实习基地的实习应该依据企业化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日常卫生及着装等方面都应该依据企业的规定来加以实施。为了保障实训基地的正常允许,还应该加强其规章制度,包括实训的考评,日常管理,以及考勤的制度。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4.5 运行模式 当实训基地完全运转起来时,我们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详细实施时则可以依照不同的阶段试验顶岗实习、课程置换以及工学结合等方式来实施。 (1)课程置换的方式:就是在实训基地前期,业务案例都是由合作的企业来提供的,就形成了具备行业特征的课程,就可以和实训基地原计划的部分课程实施置换,让有一定会计基础知识的学员选择性的上课,这种选修课的做法在学员选择之后再组织教学。 (2)工学相结合的方式:就是企业可以把一部分的业务放到学校,建立第二办事处,在实习基地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的实践教学老师的基础之上,由学员来进行实际业务的处理,包括像会计核算,缴税申报,银行贷款等。 (3)定岗实习方式:实习基地也是一个单独的实体机构,依据代替记账企业的形式实施企业化运转。受训学员是可以在实习基地实训的,完全依据企业化的管理。业务由学员在社会中获取,教师以主管的身份加以管理和监督,督促及时,准确的完成。这样就缩短了学校和实际工作所存在的距离感。 5 结 论 本文介绍了会计职业的教育实训基地建立意义、学校和企业合作下新型的会计职业人才的培育模式、会计职业的实训基地其建设的原则等,旨在强化我国会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浅析当代会计教育实训的有效途径:中职教育中会计专业模拟实训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社会环境下,财会专业实习困难以及其解决办法。应该看到,由于高等职业技术财会专业学生的现场实习费用较高,联系单位困难等原因的客观存在,所以建立一套模拟实习系统,进行校内实习是具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高职教育 财会专业 模拟实习 实施效果 一、建立高职财会专业模拟实习体系的必要性 (一)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实习效果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现场实习过程中都很难获得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而通过模拟实习,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亲身操作的能力,不仅能够对业务中的某一个流程做到心中有数,更能够全面把握业务流程,为其日后在社会上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的方式来检验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 (二)可节约大量实习费用 根据本校派遣实习经验,每一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都需要耗费高达1 200元以上的实习费用,而在一个30人班级中,所需要的费用则将近五万元。而采用校内实习模式,一个学生从实习开始到实习结束,两百元足矣,这相当于现场实习经费的16%。因此,采用校内实习的模式,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实习环境,同样也能够给学生和学校节省大量的实习费用。 (三)可减少联系实习的压力 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现场实习由于单位财务单位的工作总量有限,因此学生需要分散到多个单位去进行实习,这样就给实习过程中,联系单位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而采用校内实习模式,能够通过对相关实习环境的模拟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同时学生集中在一起参与实习工作,更是能够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经验交流平台,在减轻其实习压力的同时,也能够为他们彼此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持。 二、高职财会专业模拟实习体系的构成 在对模拟实习内容的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专业课所教授的内容和体系加以考虑,同样又要保证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水平的获取,也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日后的毕业工作提供客观的支持。通过高职财会专业模拟实习体系,为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专业性复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上述考虑,在高职财会模拟实习内容的设计方面,可以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具体划分,从整体上来说,基本上可以分为基础模拟实习模块、核算模拟实习模块、财务管理模拟实习模块、审计模拟实习模块这四大模块。 (一)审计模拟实习 审计模拟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能力的提升提供实践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解决,并收集和整理学生的学习心得,为以后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二)会计核算模拟实习 作为本模拟实习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核算模拟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只对各种金融业务的原始凭证进行处理,从建立账簿开始,到手工账和计算机账完成,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并通过对一些相关实际操作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对实习情况做出总结。 (三)财务管理模拟实习 财务管理模拟实习内容实际上是对上述实习内容的进一步补充和扩容,主要是在上一阶段中核算内容上来进行各种计划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这写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来,并按照我国相关财务人员操作规范来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写。 三、高职财会专业模拟实习的组织 (一)建立模拟财会室,按现场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在进行财会模拟实习的过程中,实习资料对于学生近距离感受会计人员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相应的环境作为心理引导因素。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模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配比和会计部门相似的工作环境以及部分办公用品,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提供客观的支持。 基于这一要求,学校有必要建设专门的模拟财会室,并按照实际的部门设施情况对其进行规划和重组。在实习的过程中,将参与实习的学生分组,每一个小组当做一个独立的财务部门加以对待,并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完成本小组的模拟实习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保证模拟教学的实际效果,还应该准备好包括公章、手章在内的多种凭证。在实习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必须亲自参与到原始凭证的填写工作中来,并配合独立的表格、账本,并配备相应的办公用具,按照实习小组划分并分发下去。在实际的模拟实习过程中,前期主要是在实验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会计规章制度的学习,并为各种原始金融凭证加盖各种戳章,在实习中期,则是学生按照所学习到的内容来加盖戳章,并按照会计行业内的一般规则来对原始账单进行装订,完成基本的模拟流程。 (二)合理安排各学期的模拟实习内容 正常情况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财会专业为两年学制,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做出进一步的培养,模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从不间断,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任务学习之余,提升其动手能力。 应该看到,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应从学校本身的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具体优势条件来为学生在日后求职过程中所必备的各种专业化知识的学习提供客观的机会。 四、结语 在进行校内模拟实习之前和之后都需要进行一些现场参观来激发学生参与到模拟实践活动的热情。在全部模拟实习完成后,应尽量安排一些时间进行现场,为其提供模拟实习,加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实践证明,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是模拟实践的重要内涵,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 作者简介:袁界锋(1977-),男,江苏盐城人,江苏省盐南中专从事基础会计教学,并在伍佑中学从事财务工作。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篇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利益的首要大事。目前,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城市食品安全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我国农村由于地域广大,人口分散,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和薄弱环节。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显得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食品经营者素质不高。农村经营户对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有吃总比没吃好,吃了只要死不了”的思想观念普遍存在,放纵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泛滥。尤其是农村商店、小卖部的店主多是当地农民,文化水平低,由于缺乏食品安全意识,经营中不重视索票索证,谁的商品便宜,就进谁的货,不问是否属于合法经营,因而出现了问题无从寻根求源,导致低价质劣产品泛滥,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二是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目前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农民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属于弱势群体。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民选择消费品时首先考虑的是价格因素,容易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加之,制假者在包装、装潢上鱼目混珠,使农村消费者识别困难。即便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由于农村离申诉、投诉地点远,往返费用、检测鉴定费用较高,既耗钱又耗时,维权成本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制假售假者以可乘之机。三是城市假冒、质次食品向农村市场转移。近年来,各职能部门加大了对城市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为了逃避执法机关的打击,一些不法经营者把制假售假的市场转移到了农村市场,达到其牟取暴利的目的,导致包装低劣,质量较低的小包装食品大量流向农村市场。 二、农村食品安全面临的监管困难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较薄弱 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乡镇没有下延的专门机构,由于监管部门与农村距离较远,单凭县一级监管部门的人员力量,要开展对辖区范围的食品安全监管,监管力量远远不足。即使一些监管部门在乡镇设有站、所,但由于食品安全分段管理体制,常因协调机制不健全而制约监管的有效性。 (二)农村监管区域广,工作量大、难度大 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比较分散,执法部门要把辖区内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户)检查一遍,需要十天半个月或更长的时间,甚至有的边远牧区可能一年都难去一次,因而对农村季节性无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边远地区无证食品经营户、餐饮店等缺乏有效监管,成为假劣食品“转战”农村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农村食品检测手段不足 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设施配备不完善,检测手段较为简单,有的乡镇站、所甚至连检测设备都没有,监管人员仅凭眼观、手摸,对于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无法检测。加之由于受工作经费及检测法定效力的限制,一些监管部门对应该检测的项目能省则省,导致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监测和及时发现处理。 三、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一)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的监管体系 地方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应负总责,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为此市、区县人民政府应成立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由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成,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乡镇(居委会)、行政村应设立食品安全监管组织,聘请食品安全协管员、监督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1.制定食品生产经营标准。一是要推进食品安全标准化进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指导生产者与经营者严格按照质量安全标准操作;加强对农民标准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树立质量安全观念,能够自觉地按照标准化、无害化要求生产与经营。二是要推进市场许可规范化进程。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严格许可审批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预警快速反应机制。 2.加强食品分段管理。实施食品安全分段管理后,根据各部门职能分工,在农村市场,卫生部门把好食品卫生关,质监把好生产质量关,工商把好食品流通安全关。将监管关口前移,重点抓好产品源头与批发领域的规范经营,从源头上切断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因为食品越往消费终端走越难管理,只有抓住源头及食品集散中心,才能有效进行管理。做到监管网络化、管理制度化、检查日常化,重点实施食品准入制度,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监督经营者向供货商索证索票,建立进货验收台账,并实施不合格商品下架与召回制度。根据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实施商品准入工程的商贸企业到农村开辟便利连锁机构,引导、扶持大型正规的超市、连锁店进入农村,规范、整合食品市场,形成规模经营,这既有利于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形成示范,又有利于淘汰一些经营不规范、质量无法保证的企业,促进当地消费观念和经营方式的改变。 (二)强化食品行业自律,促进企业自觉规范 农村区域面大,食品经营单位分散,面对众多食品经营单位,单靠部门监管实现食品安全目标是不够的,必须通过行政指导促使经营者自觉守法、规范经营。监管部门应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促进经营户诚信经营。一是在食品行业内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使行业、企业信用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区分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等不同情况,依法实施不同的监管,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培植一批注重品牌质量、恪守商业信誉的食品生产、加工与零售企业;运用失信惩戒机制,把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列入“黑名单”,使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在农村也寸步难行。促使企业自律式监管,从而影响带动其他企业合法经营。 (三)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 优化整合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逐步形成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负监管职责、食品经营户负主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监督网络。 1.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宣讲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不仅使消费者知道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而且让经营者了解违法经营将受到何种处罚。引导健康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以及识假辨假的能力,使食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营造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氛围。 2.加强与部门沟通,联合查处违法行为。食品药品监督、农业、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积极协调,密切合作,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恶意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经营者从严从重处罚,起到杀一儆百、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3.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深入发展农村监管与维权网络,乡镇(街道)、行政村设立消费维权监督站点,聘任监督员、消费维权义务监督员开展农村监管、消费维权工作。建立打假与维权的快速通道,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收集、披露工作。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加大与新闻媒体的配合,对失信单位和违法、违规的食品经营者进行曝光,广泛形成部门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氛围。 作者:李国 单位:新疆哈密三道岭工商分局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农村的结构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受过高等教育的或者头脑灵活的农民,纷纷放弃农村的产业,追随城市化的脚步而去,剩下的年轻一代,去大城市打工养家,因此形成了当下很普遍的农村空巢和留守问题,老人和小孩对视频安全的概念非常模糊,而事件发生后相应的监管力量在农村基本为零,要实现食品各类生产经营、从源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难度比较大,仅仅是把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梳理检查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一些无证经营的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由于流动性大、隐蔽性强,还有农村季节性食品生产,监管往往缺失有效手段,这给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也导致假冒伪劣食品更易流向农村地区。如何实施有效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困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一个难题。 1农村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 1.1农村经济条件落后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在城市中难以存活。与此相对,多数农村消费者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购买能力有限,农村人民的关注点在挣钱上,对食品问题的要求是能吃饱就可以,对食品的关注点还处于“有没有”,还未进化到“安全不安全”,所以购买时图便宜,重外观,识别力差,农村食品市场成为低成本、低价格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之所。 1.2食品生产方不规范 在农村市场,相当于明末清初的小商品经济时代,还未发展出监管以及执法机构(或者说相关机构的作用相当薄弱)。对于有利润的食品生产过程,农民往往进行自由生产,随意在自家庭院开设作坊,生产或加工小食品。在生产工艺以及卫生环境上,缺失了执法部门的认证和监管部门的核查,存在诸多问题。在经济利益面前,没有相关规范的约束,便会产生相应的漏洞,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添加不安全的添加剂,忽略保质期,等等,这些问题在利益驱使下都被隐藏了起来。 1.3食品销售过程缺失把关 作为食品销售的主体,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户,大多经营规模小,食品品种少,对索证索票不重视。遇到问题后,无法从票据上寻根求源。有的食品经营户则因文化素质低或根本就没文化,不会建立进销货台账,有的经营户则是什么好销进什么,根本不管、不查食品生产合格证和食品是否过期等,在食品销售过程中,对于食品成分的安全性和保质期等,选择性忽略,助长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市场的流通。 1.4农民小农意识严重 法律作为新时代的标尺,是作用于城市中的,与之相对的,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农村,标尺依旧是传承了五千年的道德标准,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世故。坐落于农村的食品生产厂家,大都和农民有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交集,所以生产方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大都不会致命,也因此,发生腹泻之类的问题时,农民首先想到的是怪自己没有注意到,碍于邻里关系或裙带关系,大家都不会对其有过激行为。加之农村的执法人员和监管人员也和乡亲都认识,事件处理起来也不会很严重,因此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农民从遥远的地方跋山涉水自帖路费来投诉,又不会有结果,投诉基本就是不可能了。 1.5是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各部门的人员办公场所设在主要的集镇,平时的检查、执法工作主要集中在城镇上,对农村食品市场检查少,再加上执法人员少,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各执法部门装备落后,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有时就很难顾及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了。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在贫困农村的具体措施 2.1改变思想观念,保障食品安全 改变农村市场监管人员和执法人员的思想观念,不能再囿于固有的小农思想,对食品安全问题马虎对待,要以新时代的观念来升华自己的意识,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也是走向社会主义要推开的绊脚石,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负责,是对法治社会的推广,从而发挥出监管和执法部门的作用。对于抽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各部门按职能分工予以查封。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地和边远乡村等重点地区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照食品经营行为等。 2.2严管食品生产主体 食品生产方是食品问题的源头,监管部门要对生产方进行严格的检查,对生产环境的卫生性和生产材料的安全性做出有效的评价,过关者方可执证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执法部门要对不守规则造成食品安全的个体进行严厉处罚甚至关停。 2.3发挥行政指导职能,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 由于农村人口不集中,单位地域范围内人口数有限,导致农村的食品供销店,小卖店,小超市的分布极其分散,单依靠一个职能部门,从交通方面都不能实现对生产经营方的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指导等手段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使经营者自觉守法、规范经营,从被动守法到主动守法,从要求规范经营到自觉规范经营。使食品安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健全监督管理考核机制,将监管工作层层分解落实,严把食品质量关,从上至下、从农田到餐桌全方位监管:一是要加强食品源头污染整治,宣传高农药高激素食材的危害,倡导绿色有机食品;二是要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环节整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管,建立完善企业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三是要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环节整治,严把进货关,引导建立索票索证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四是要加强农村餐饮业整治,改善卫生环境,严格加工环节,加强宣传指导,提高卫生意识,保证食品安全。 2.4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执法力量 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执法力量:一是保障硬件设施的投入,配备完善的执法装备和检测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还要保证执法车辆的正常使用。二是加大对食品安全协管员的管理培训,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三是充分调动基层农民的积极性,通过社会力量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四是进一步畅通诉求机制,方便农村消费者举报投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中来。五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些措施结合起来,从源头上关注农村食品的生产、经营和流通,从管理上有规可依有错必究,充分保证食品安全。 2.5效仿各界的打分制度 对农村食品的生产方和销售方定期进行打分评级,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频次的日常监管,做好飞行检查和跟踪检查工作,同时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组织开展“放心示范店”等评选活动,提高经营者诚信合法经营意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鼓励经营户加入行业协会,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积极指导行业协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行业管理。打造维权网络,广泛宣传12315、12331等热线,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监督作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6改善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模式 对于农村食品,监管测评评出的优秀生产方或经营方,政府应予以奖励和引到。对优秀者实行现金奖励,补偿其成本;实行政策放行,降低其成本;实行美化宣传,增加其销量;在此基础上,引导其扩大规模,从局部弱化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进而带动周边,逐步消除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2.7提高监管实效,探索适用法律 在新《食品安全法》的指导下,实施分类管理,细化操作,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或经营者出台有区别的规范性可操作的条例、文件,为基层食品监管提供法规依据。进一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自纠自查,完善相关风险等级划分、评级打分以及企业评价及信用信息。针对进入企业的食用农产品,督促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落实原料控制要求。针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以及农村家宴,推动建立统一的监管制度,制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重点复审持续保持生产条件的企业,严格进行审批前的现场核查,加大监督评审范围,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对农村食品生产商和经营商进行教育,严格执法,从思想上给其加一根弦,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2.8增强农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解 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消费者手中根本措施。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都要切实行动起来,运用一切手段,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把食品安全知识输入到农村消费者的心中,从根本上防止假冒伪劣食品。 作者:谢智君 石晓铜 单位:甘肃省庄浪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甘肃省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篇3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就是食品。众所周知,‘三鹿奶粉事件’对农村儿童的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其中的原因就是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供货的质量不同,商家把一些有问题的商品供应了偏远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市场。令人可怕的是农村儿童书包里的小零食,这些小零食的基本上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价钱在一角到五角之间,吃多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1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1农村消费者偏爱便宜食品 我国的城乡差距收入很大,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他们在选购食品的过程中往往选择便宜的、价格低廉的、追求的是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食品。农民不关注或不了解自己购买商品的一些相关信息:该食品是否是正规食品企业生产的;是否使用过量的添加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等,这就使得一些在大城市过期的、劣质的、还有一些仿名牌的食品流向农村市场,赢得了农民购买偏好。比如2012年6月1日,南方周末上曾有一篇文章《书包零食:小心“中毒”》,报道了农村儿童,选择零食的价位以五角钱为主,这些食品大部分是果脯、豆制品、膨化食品等,包装鲜艳,价格便宜。南方周末记者抽查了133份零食样本,揭示出书包里的明忧隐患。并且对食品食品包装上的QS食品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添加剂、食品产地等进行了分析。近1/4的小食品没有生产日期或已过保质期,近1/4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存在各种问题。添加剂数量繁多,一半以上的小食品使用了5种以上的添加剂,最多者添加剂达到了15种。 1.2假冒伪劣食品由城市流向农村 目前来看,随着城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的加大及消费者意识的提高,致使一些“三无”(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过期的、不合格以及被城市市场拒绝大门之外的食品普遍流向农村市场。由于在城市中各职能部门对食品监管的力度比农村大,问题食品在城市市场中不容易流通,一旦被发现,执法部门就对其严厉的打击,使得商家利益受损。正是由于执法部门针对假冒伪劣的、质量有问题的食品严厉的打击,而有些企业或经营者为了谋取暴利,赚取更多的利润,把一些“三无产品”从城市市场转向了农村,从而也逃避了执法机关的打击。 1.3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卫生质量意识淡薄 目前农村食品加工作坊大量存在,“散、乱、低”是其普遍特点,即规模较分布散、意识低、秩序乱。经营者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商品知识,卫生意识较差,无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经营的现象还存在,经营的商品互相混杂,存在很大消费安全隐患。同时,消费者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不强,不懂《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遇到食品有问题时,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即使吃出了问题,也很少想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国老百姓普遍存在“避事”的心里。如果没有出大事,吃点小亏都忍气吞声,不想惹麻烦,因此造成了对有问题的食品投诉率低。 1.4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首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小。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复杂性,农村食品的监管由乡镇政府职能部门来承担,但是在乡镇没有食品监管的专门机构,食品监管的职责只有县级的食品监管部门来管理。由于农村地域广大,食品的生产和经营比较分散,县级执法部门的监管人员是有限的,所以监管工作力不从心。其次,农村食品检测手段不足,落后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的市场监管人员与广大的消费者一样,大多凭借外观来检查评判产品的标准、保质期是否符合规定,不能及时有效的通过检测工具检测不合格的食品,不能及时有效的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由于农村基层食品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不完善,简单的检测手段,有的乡镇所、站没有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的技术低,对于添加剂等成分的含量多少,卫生指标是否达标都无法检测。监管部门很难发现有问题的食品。 2农村食品安全应对策略 2.1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 农村食品安全和城市食品安全同等重要,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年部门不但要搞好城市食品安全监管,而且还要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的重视度,政府要增加农村食品安全的财政经费投入、监管人员配置和设施配备。乡镇政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把食品安全列入工作重点,例如成立‘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的专门机构,有分管领导和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并且保证有运营的工作经费。 2.2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体系 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督可以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同时还可以利用农村的公示栏、宣传栏等形式对有问题的食品进行曝光,对违法行为和生产劣质食品的经营者进行打击,农村消费者逐渐失去对不道德的商家的信任,劣质食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样可以引导农村消费者选择购买安全食品,同时也会选择放心食品企业。为进一步对食品安全有效性监督,消费者协会可以在乡镇建立投诉站,并且派专门的监督人员接受消费者的投诉,用社会的力量惩戒违法经营者。 2.3对农村食品经营者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要严格市场准入,加强农村食品市场主体监管。认真清理农村食品经营的主体资格,依法查处无照无证食品经营行为,取缔一批违法“黑工厂”、“黑窝点”和生产制售伪劣食品的“黑作坊”。要严格监管执法,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行为。加大对农村食品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防范与规制力度,强化农村市场食品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严厉打击“山寨食品”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的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查处“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如果农村食品经营者不符合生产经营条件,工商部门不发给其营业执照,卫生部门不发给其许可证,确保食品经营者的资格过关。在经营过程中,执法部门对经营主体进行跟踪审查,如发现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过期失效的,或者有食品经营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取消食品经营资格。 2.4统一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市场有工商、卫生、质检、食药和商务五个部门分头管理,各负其责多头管理带来了责任推诿、权利争抢的现象,尤其在农村表现的更加突出,这些部门应该联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真正把执法力度贯彻到广大农村,增加对基层农村食品监督方面的投入,比如设备、技术和人员等,保障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执法力度。 2.5要加强消费维权,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是加大面向农村食品市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督促经营者诚实守信经营;二是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提高农村消费者识假辨假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让消费者了解非法对食品增添添加剂的危害,改变农村消费者不科学的消费观念。同时要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法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在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或者使用该食品造成身体伤害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三是及时受理和依法处理农村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维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消协等社会组织的作用,扎实推进农村食品市场社会协同共治。 作者:王利敏 孟莉 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浅析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逐渐采用多样化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来加强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然而很多企业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企业会计的基础管理工作。这不仅影响了企业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也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本文在分析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会计基础管理 会计职能 对策 研究 一、当前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淡薄 很多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品。例如,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甚至没有从业资格证书,对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规范不够了解,会计从业水平不高;有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过多体现领导者的意志,为帮助企业偷税漏税,篡改会计凭证、编制虚假会计报表等,忽略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外,一些企业会计管理水平落后,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意识也相对淡薄。例如企业审批手续不规范,记账比较随意,财产核算不实,账目比较混乱,数据信息失真等;更严重的是部分人员为谋取私利,弄虚作假,违纪违规行为大量存在。以上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在经济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监督力度不强 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没有认识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对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深入的贯彻、执行和管理,也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在很多程度上抑制了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例如,企业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监督机构不够健全,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不严等。 (三)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 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的现象在中小企业大量存在,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有效的从业资格,甚至在一些较大的企业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也没有按照规范设置总会计师,这就很难提高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要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规范和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管理和制度体系两大部分。其中,制度体系中包括会计制度的建设和会计制度的贯彻执行;基础管理部分则包含会计基础、综合管理和亮点写实等内容。 会计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序标准成本管理、会计机构、预算管控、会计人员、会计核算、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监督、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档案和ERP操作等;会计综合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培训、会计劳动纪律、所得税调增、审计检查及绩效考核、监事会、中介、上级处罚通报等;亮点写实内容主要包括获得当期国家职业证书、发表省部级刊物论文,新技术的应用和推进,合理建言被采纳,受到上级表彰,管理成果创新等。总之,健全和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对加强企业会计基础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责任制 加强队伍的建设,首要的是要提高会计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要通过对会计人员加强法律规范的宣传与教育等,实现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目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全盘考虑,建立健全会计基础责任制。例如,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加强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法》等相关法规、制度、规范的学习、贯彻与执行,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实际,有目标、有层次地加强财会人员对会计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教育与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人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的目的,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要把管理责任切实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并将责权与绩效挂钩,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通过贯彻落实会计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制,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有序进行,并将会计基础的责任与企业的经济责任结合起来,做到严格考评、以责定权、权责分明。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基础的控制与管理 从企业角度来讲,鉴于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强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同时,构建合理的考评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这就不仅要加大考核的力度,还要定期考评和检查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使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加强基础会计的监督与管理,关键在于要发挥好会计的内在监管职能,及时发现和整改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防范和抵制违规乱纪、损害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行为。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抵制不正当的会计行为和诱惑,严格遵循《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建议,把握好会计的监督职能。 综上所述,在充分认识到会计基础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要认真分析会计基础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强化对策,逐渐实现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针对企业会计基础工作,有制定合理、有效、可行、规范的管理方案,不断提高企业会计管理的水平,从而使会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就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问题;对策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统称,主要是指企业根据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服务。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 一、目前企业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1)原始凭证填制不规范。如,部分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要求,基本要素不齐全,摘要、大小写、日期、单位名称等相关事项不按规定填写,甚至大小写不一致;购买大宗办公用品,没有清单,没有验收证明;支付款项,没有收款单位和收款人的收据;对方遗失发票需复印的未履行登记手续,复印件提供人员与收件人员未签名或盖章;编制发放劳务费等款项人员名单表,没有劳动起止时间、内容、领款人身份证号码等栏目,不能全面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2)随意填写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并未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在:记账凭证摘要部分不能准确地描述业务内容,附件张数不填写或记数不准确,漏盖出纳、审核、复核等人员的印鉴;将不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订正、调整记账凭证未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填制。(3)登记会计账簿不规范。如个别单位未按有关规定设置会计账簿,账簿启用表填写不全,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未签字或者盖章,账簿的登记、更错、结账不够规范。 2.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性。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但是在目前实际的会计工作中,相关会计从业人员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会计监督的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部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财经法律、法规、规章,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依据,违反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坐支现金现象严重;违背现金收支范围规定,单位之间收支大额现金;违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规定。(2)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严格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如一些原始发票,实际支出的是餐费,被填写成会议费且在会议费中列支;一些实际是购买有价证券(卡)的发票填写为办公用品(或计算机耗材),被会计人员列入办公用品支出;报销会议费仅提供一张发票,没有附详细记录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租用房间、租用车辆、用餐标准、用餐数量、会议用品等会议结算清单;报销的差旅费中住宿费发票没有详细记录时间、床位数、单价;报销的培训费更是五花八门等,造成会计人员无法履行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3)部分原始凭证没有审批人或经办人签字,就被会计人员受理了。 3.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部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松弛,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会计事项授权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资产物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导致内部管理制度缺失,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未认真执行过。目前主要不规范问题有:因人力有限,常常一人身兼数职,不相容职务很难有效分离;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有的单位法人名章和财务专用章由一人保管等。 4. 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方面的问题。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保证企业财政的完整,还要对企业复杂,确保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可如今,却出现了中效益,轻执法的情况,但我们看到的那些企业在介绍会计人员的种种先进工作事迹时,相关企业对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严格会计管理说的头头是道,但真正去维护现代企业的利益时,这些会计人员又显得力不从心,不严格执法,疏于管理,各种会计工作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会计工作不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受到排挤,更严重的是,还无法得到外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整个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二、加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1.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2.上级级领导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具体措施有:一是彻底清除无证上岗人员;二是定期对各单位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和奖罚,并与岗位资格聘任、精神与物质奖励结合起来,形成人人争先的良好风气;三是在会计工作管理的范围、内容程序、方法上要制度化、公开化,实行依法行政。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工作规范化、制度标准化、管理手段科学系统化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具体目标。各单位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使之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一般由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合规性、有效性的审计,具体审计流程为:内审部门制定相应的审计方案,抽调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专业人员,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方面开始进行定期审计,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及其执行情况,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情况等,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另外,必要时候可聘请外部咨询机构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流程等内容的梳理,从而有效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合规性、有效性。 4.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对于凭证审核和管理,应做好以下两点:(1)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企业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2)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在该环节,要注重对原始凭证的进一步审核,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目前广大企业已普遍实行会计电算化,其使用的软件应经过财政部门认定。无论是计算机软件还是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都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记账凭证应序时编号、附件齐全、摘要简明、数字准确、签章齐全、装订成册。对于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高校应根据核算内容及具体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具体包括:总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明细账等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账簿设置应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序时登记、定期结账、及时对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情况进行清查,以保证账实相符;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并及时处理未达账项,账簿要定期打印装订成册。 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基础工作是公司财会工作的基本环节,它决定和制约着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业绩效益。本文针对目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做一探析,供会计实务工作参考。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司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基础工作一般包括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使用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档案、办理会计交接等内容。在我国,随着企业发展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财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逐步增大,进一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建立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切实抓紧抓好意义重大。那么影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呢? 从外部来看,公司外部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因素。所谓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公司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公司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等。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很大且复杂,无时无刻都影响着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会计基础工作;从内部来看,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公司内部管理层对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管理层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他们对待会计业务的态度,就如同磁场决定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一样。会计环境的好坏直接会影响会计业务相关人员的职业理念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会计工作质量。 二、公司目前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较差 目前,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着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公司的社会形象,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信息使用者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感觉。据统计,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所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较差,对经济的运行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核算舞弊行为严重 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核查后予以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而现实中,部分公司采取种种舞弊手段,诸如:资产计价舞弊、内部关联交易、非法虚增盈利、隐瞒公司负债和费用、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舞弊行为必然给企业、国家和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损失。 (三)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其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决定其所承担的会计工作质量,公司个别会计人员政治业务素质不高,缺乏业精于勤精神,工作态度涣散,会计核算不坚持原则,不能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这都不利于较好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 (四)内部控制规范缺失 就公司层面讲,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是指公司应建立一套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业务活动的自律系统,以保证公司经营效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严格遵循。就目前公司会计基础工作来讲,内部控制规范不健全,制度体系不完整,岗位分工不明确,操作流程不规范,缺乏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法律制度意识不强,信息传递与沟通不畅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质量。 三 、加强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对策 (一)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修养 公司财务会计人员应当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品质,严守工作纪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正确地核算和反映经济活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业务事项。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充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并通过工作实践来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同时,会计人员还要加强道德品质修养,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账”为执业准绳,以会计法律为行为准则,自律自重,依法理财。 (二)提高公司高级管理层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 会计造假,有许多方面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强令,公司高级管理层作为公司的权力人,他们的文化层度、知识结构、管理理念、领导作风等,对会计基础工作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公司治理、体制改革、管理创新、完善信息沟通渠道,通过加强对高管人员业务培训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其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促使单位会计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三)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 首先,公司要因地制宜、科学实效地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让会计基础工作、会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活动,有章可依,有制度约束,不留死角;其次,要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有了内部控制制度就不一定能抑制舞弊的发生,公司还必须严格遵守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运行,如果缺乏有效的执行,则形同虚设,这就要在执行内控制度时公司上下一盘棋。 (四)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制度 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做基本要求,公司成员要严格执行,认真落实。具体反映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就要做到:会计凭证的编审、会计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报,以及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等方面,都要符合规范要求,做到会计凭证,规范填列,内容齐全,依据充分;会计账簿,要规范依据,连续地、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完整地记录经济业务情况,真实反映;财务报告,要统一规格、及时完整、数据真实、向社会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数据;同时,还要完善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定岗、定员、定责、考核、奖惩。 (五)加大会计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如稽核与内部审计,或者委托外部独立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审计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检查,以会计为切入点,延伸至整个公司财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矫正偏差。尤其是在计算机得以普及的今天,借助于计算机实行信息化管理,终将促进公司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提高。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学中外教学比较研究 【摘 要】 在中外合作办学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会计专业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备受高等学校青睐,成为中外联合办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热门课程,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授课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选取会计学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中级会计学为研究对象,从教材框架、授课内容、课后练习等方面,对中外中级会计学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增强高校会计相关专业教学效果提供有益的素材。 【关键词】 中外; 中级会计学; 教材框架; 授课内容; 课后练习 时至今日,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日益趋同不仅便利了实体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也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高等学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情势的日益高涨,会计专业以其专业技术性强、就业率高的优势为中外各大高校所青睐,各类国外会计资格认证与外国会计专业学位频繁出现在国内各大高校财经类专业之中。此时,作为会计专业本科必修核心课程,“中级会计学”课程授课效果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笔者以自身中级会计学双语教学经验为基础,以中外中级会计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教材框架、授课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等进行对比与分析,总结中外教学中的长处与不足,提出改善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与意见,为进一步提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中级会计学概述 在专业高等教育过程中,为了满足教学方面的需要,一般将财务会计学分为初级会计学(亦称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亦称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学(亦称高级财务会计)。因此,在各国的财务会计学教材体系中,三者同属财务会计学的教学范围。但是,将三者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无论是在体系编排上,还是在内容阐述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初级会计学主要阐述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原理,属于入门课程;中级会计学着重阐述企业一般会计事项,如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流动及长期负债、投资、固定资产、损益、所有者权益等事项的会计处理,是财务会计一般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高级会计学着重研究企业因各种原因所面临的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将三者合理划分、分别阐述,在会计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而其中,中级会计学因其内容的全面性、日常性,成为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中级会计学作为学习会计的重要课程,既是在初级会计学基础上的知识拓展,也是学生更深层次理解会计精髓的思想升华,更是通往掌握与钻研高级会计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各国学者在该课程的建设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材与专著。就其实质,均为在遵循会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在持续经营的正常情况下,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研究如何以科学的方法对各种会计业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但由于各国教育背景、教学理念、授课方式的不同,对于拥有相似内容的同一门课程,从其教材框架、授课内容到课后练习均有着较大差异。 二、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比较 (一)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共性分析 综观中外中级会计学的诸多教材,不难发现,在会计准则架构与内容日益趋同的今天,各国中级会计学的教材框架亦显现出一定共性,即总体布局均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具体报表项目解析”。其中,“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对整个会计报表体系导向的基础性阐释与说明,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而“具体报表项目解析”则是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下,按照会计报表的排列顺序,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涉及到的会计业务与账户的具体处理方式进行解释与分析的过程。上述二者有机结合,形成了统驭全局与实际操作、总体纲领与行动指南的互动关系。 (二)中外中级会计学教材框架差异分析 由于各国教育体制与教学方法的差异,就中级会计学这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而言,也体现出了教材框架与教学顺序的不同。其最大的区别体现在财务报表的讲授顺序上,而从中也折射出中外中级会计学教学目的的不同。 国外中级会计学教材中大多将财务报表介绍放在各具体项目讲述之前,即在介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础上,立即引入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此种做法凸显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从最直观的会计工作成果――财务报表入手,让学生对整个财务报告体系有一个直接而全面的认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财务会计体系概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此种篇章结构安排也会导致一些教学困难。主要体现在学生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尚未熟悉各报表项目时学习财务报表,其重点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领会各报表项目的含义与作用,而难以掌握整个报表体系的内部勾稽关系。同时,国外教材的初级会计学专业水平偏浅,专业知识量严重偏少,致使学生看到复杂的报表项目时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阻碍了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障碍。 反观国内,我国的中级会计学教材大多将财务报表相关内容放在所有报表项目讲授完成之后,这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所有专业名词与会计处理方法基础上,深入全面地了解财务报表内涵,达到深化学生对整个财务会计体系了解的目的。但由于在讲述各报表项目前未对其进行报表全局的介绍,导致学生学习各项目时知识点较为零散,难以形成财务会计报表及其项目的全局观、系统观。 因此,笔者建议,在讲授中级会计学时,无论是国外体系还是中国教材,都应结合财务会计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在介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后对财务报表体系及报表项目的勾稽关系进行较为简要的介绍,让学生既了解财务会计报表的大体框架以及今后学习的步骤及其内部逻辑性,又不致其感到混淆与困难。待到完成全部报表项目讲授之后,再进行报表的全面与深入讲解,前后呼应,以达到最佳的授课效果。 三、中外中级会计学授课内容解析 除了教材框架外,中外中级会计学在具体内容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行文风格 总体而言,国外教材的写作风格呈现出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特点,每章均以一则与本章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开始,该案例的相关知识点或疑问解析将贯穿于整章的学习,既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知识的吸引力与连贯性,使学生了解如何在现实工作中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原则和技术。而我国教材的撰写多以精炼的语言、专业的词汇见长,由于考虑到相关法律责任问题,正文中难以见到真实案例,多以虚拟数据与例题作为演示范例。如此一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生硬与枯燥感,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增强。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借鉴国外教材的生动案例,将其在课堂上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的作用。 (二)授课重点 相较于国内而言,国外中级会计学的授课重点普遍呈现出“重财务理念,轻会计处理”的趋势。国外教材中对于账务处理的篇幅较少,且大多均为简单会计分录,其侧重于对某一理论或观点的反复论证,通过对简单案例的反复练习达到对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而国内教材中账务处理的比重很大,且多为复合会计分录,关注点在于提高学生对于不断变化与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的处理能力。 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外教材的书本较厚,但其中复杂计算案例不多;国内教材的书本较薄,但篇幅较长的例题占据较大篇幅;国外教材的理论渲染成分较重,其中容纳了许多学者的不同观点;而国内教材中实际操作程序较多,基本上围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展开论述与演示。上述差异不仅导致授课内容的不同,也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消化与吸收。在学习国外教材时,学生常常感到理论阐述过于繁琐、有失重点,举例演算非常简单、但难以深化;而在学习国内教材时,学生则明显感到理论思路明确,但例题的复杂程度让其望而生畏。由此笔者认为,对于日常教学,既要注重理论阐述,也不能过于繁琐;既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不能仅拘泥于“工具论”,而应适当放宽视野,升华到“管理艺术”的层面,对理念加以引导与灌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张弛有度的教学效果。 四、中外中级会计学课后练习对比 对于课后练习而言,我国的教材建设确实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国外教材的课后练习数量较多、形式多样,且层次性、实用性均较强,从理论问答、实例演算到报表分析、案例讨论,均有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习题供学生练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教材十分注重对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因此在习题中常出现世界知名企业的会计报表与信息,让学生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分组讨论与公开陈述等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鉴于上述情况,在日常教学过程,可结合国外教学方式与本国授课内容,安排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案例与习题,供学生练习,以增强学习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中级会计学课程在教材框架、授课内容以及课后练习等方面均有一定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建议,在开始学习每一章之前,可适当引入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完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相关教学任务前提下,简要地介绍财务报表的格式、内部关联、下一阶段讲授内容与报表的关系等,帮助学生在学习具体报表项目之前建立财务报表的整体概念;在授课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与贴近现实的例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练习方面,可开展诸如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综合能力。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回顾与展望 【摘要】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职称考试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如何顺利通过考试,是广大考生特别关注的问题。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科学分析考试内容走势,全力以赴突破重点内容,避免陷入误区,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特点分析;规律总结;应试重点;误区 一、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分析 (一)传统重点章节地位凸显 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笔者在《会计之友》2009年第4期下(创刊300期)中指出: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雷打不动”的重点(见该期第74页)。果不其然,2009年两道大的综合题共计33分均在此出现。尤其是当“新内容”逐渐“褪色”后,传统重点章节地位更加凸显。 (二)试题回归常态 2009年已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三年了。2006年的新准则中,变化“剧烈”的内容,在前两年的试题中基本得到了体现。因此,2009年的试题又回归了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重点章节重新占领了综合大题的高地;第二,客观题中,对基本概念的考核及对常规业务操作的考核的比重明显增加,这一特点在以往试题中不多见。 (三)客观题难度下降 2009年客观题难度下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2006年和2007年均为10个题目,占66%、67%,2008年为12个,占80%,这无形中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时间的耗费;而2009年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只有5个,占33%,这不但节省了考试时间,也降低了出现差错的概率。第二,客观题中,考核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内容比重增加,而模棱两可的内容减少了。 (四)试题覆盖面广 2008年的试题中,《中级会计实务》指定的教材中(共20章)的总论、存货、收入、所得税等章节基本没有出题。而2009年试题中,从第一章总论到第二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每章都有分值分布。这也就提醒大家:忽略哪一章都是不行的,复习一定要全面。 二、近年来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 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本人在以前的辅导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随着重要的新内容陆续考核、适合命题的新内容逐渐减少以及新内容渐渐“变旧”, 2008年、2009年的试题中,新内容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但是,必须强调,在此所指的新内容,是在考试大纲框架下,指定考试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如果指定教材的章节有增加,那么增加部分又属于新内容,比如,2010年教材中增加了“股份支付”的内容,那这一定是2010年的考试重点。 (二)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 不论内容如何变化,那些传统重点章节始终都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章节就是如此。近三年综合题均在上述章节中出现。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 所谓“轮回性”,也就是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比如,固定资产一章,2006年出题16分,2007年出题仅有2分,而2008年又出题分值较高为12分,按此规律,2009年、2010年本章应该分值不会很高。再比如,借款费用一章,在2006年之前,出过大题,而2006年至2008年3年间,分值分别为3分、5分、1分,可是在2009年又出了一道计算大题,呈明显的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因此,2010年本章出题分值绝不会很高。考生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对其他各章进行分析总结。 三、2010年中级实务考试应掌握的重点内容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已经历了三年考试,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走势,感觉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前三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10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前3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以及2010年新增加的内容,则一定是2010年考核的重点。 笔者在2009年撰文中,所指出的2009年应试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准确率是相当高的(考生可参见《会计之友》2009年第4期下74―75页,并对照2009年试题)。 笔者认为,2010年考试,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传统重点章节 前面已经多次提到传统重点章节包括的内容,比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章节就是如此。不要以为这些内容已经考过多次了,不会再考了,这是极其错误的。 (二)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2010年新增加的一章,而且,股份支付在社会其他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股份支付这一章是2010年头等重要的一章,广大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从这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既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出主观大题。客观题可以考核股份支付的含义、股份支付的特征、股份支付环节、股份支付工具的类型等;主观题可以考核股份支付的确认计量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等。有关本章具体掌握的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笔者将另行撰稿说明。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或者说,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不搞通,将很难通过考试。尽管前三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最后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尤其2010年教材中,单独增加了股份支付这一章,把股份支付与职工薪酬结合起来出一道大题的可能性极高。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六)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知识点是新内容,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也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七)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虽然,2009年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有所考核(1个单选、1个多选),但从本章的内容看,还有出题的空间。 第一,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第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上述列举的内容应该是2010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当然,重点内容还远不止这些。作为考生,要用心揣摩和科学地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的观念。 四、走出误区 笔者在去年撰文时就曾指出,考生对传统重点章节的复习,往往容易陷入误区。今年,把这个问题再次提醒给广大考生。笔者强调的重点比如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章节固然重要,但是,考生必须明确,这些章节本身的内容只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类似于数学中公式、定理一样,而考试形式是运用这些章节的原理来解决其他章的相应问题。比如,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15分的综合题,同时涉及委托代销、销售退回、提供劳务、交易性金融资产、职工薪酬、分期收款销售等内容。因此,考生千万不要陷入误区,以为只要把强调的重点章节的本章内容搞明白就可以了,这是极其错误的,必须要全面、系统复习。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实务应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职称考试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如何顺利通过考试,是广大考生特别关注的问题。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科学分析考试内容走势,全力以赴突破重点内容,避免陷入误区,这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规律总结;预测分析;误区 一、近年来《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走势和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 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笔者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 (二)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 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26分,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高达34分。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 所谓“轮回性”,也就是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比如,固定资产一章,2006年出题16分,2007年出题仅有2分,而2008年又出题分值较高为12分,按此规律,2009年本章应该分值不会很高。再比如,资产负债表一章,2006年出题21分,而2007年出题只有2分,2008年出题又达到20分,呈明显的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因此,2009年本章出题分值不会很高。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分析 2008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二年,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对书中与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 从2008年中级实务的试题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一)试题分值相对集中 试题分值相对集中,这是2008年试题的最突出特点,以往年份很难发现这一特点。比如,2008年试题中,财务报告一章34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章20分,固定资产一章12分,三章加总达到66分。另外,有两章内容没有分值,有七章内容其分数只有1-2分。上述命题的特点,在以往考试中并不多见。 (二)传统重点章节地位凸显 合并财务报表号称世界会计三大难题之一,无论会计改革如何进行,合并财务报表一直牢牢占据强势地位。2007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26分,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出题34分,在这么大的分值当中,其主要内容都涉及合并财务报表。另外,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这两章也都是传统重点章节,两章分值合计32分。而长期股权投资、收入、所得税等章节内容也都大量穿插在综合试题当中。 (三)主观题的比例不断加大 计算题、综合题近3年来分别是22分和33分,没有变化。但是,在单项选择题中,需要计算的题目2006年和2007年均为10个题目,占66、67%,而2008年为12个,占80%。这无形中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时间的耗费。 三、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根据近几年的命题走势看,重点内容总体没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和2008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9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和2008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9年考核的重点。因此,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原来的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了新的分类方式和新的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第一,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一定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第二,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第三,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第四,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五,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二)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和2008年已经考过了很多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首先可以分成四块: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合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联营单位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其次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再次,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三)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中,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四)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可转换发行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因此,本题十分容易丢分。 (五)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 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需要谨慎对待。 (六)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七)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知识点是新内容。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记入无形资产成本。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也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八)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第一,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第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第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下,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第四,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一点是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上述列举的内容应该是2009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当然,重点内容还远不止这些。作为考生,要用心揣摩和科学地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的视野。 四、走出误区 通常强调的重点比如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章节固然重要,但是,考生必须明确,这些章节本身的内容只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类似于数学中公式、定理一样,而考试形式是运用这些章节的原理来解决其他章的相应问题。比如,2008年财务报告一章15分的综合题,同时涉及委托代销、销售退回、提供劳务、交易性金融资产、职工薪酬、分期收款销售等内容。因此,考生千万不要陷入误区,以为只要把强调的重点章节的内容搞明白就可以了,这是极其错误的。所以,必须要全面、系统复习。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趋势预测 摘要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职称考试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笔者认为,考生第一要把握考试的命题规律;第二要分析2008年考试内容的走势;第三要全力以赴突破重点内容。 关键词 分析;总结;预测 一、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一)中级职称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国家组织的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从多年的走势和命题规律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充分体现出知识更新的要求,“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国家的新制度、新准则,其内容得以快速贯彻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考试。笔者在以前的辅导体会中,多次提到过“新”就是“重中之重”的观点,这是复习考试过程中必须牢记的。比如,在2007年职称考试指定的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所得税、长期股权投资等章节当中,这几章分值高达45分;而分散在其他章节体现出新内容考核的比如弃置费用、职工薪酬、商业实质判断、每股收益、亏损合同等占13分。两项合计大约为58分。 2.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重点。比如,长期投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合并会计报表等章节就是如此。2007年综合题的第2题(18分)就出在此处。在复习考试中,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3.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也就是说,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 (二)2008年中级职称考试教材内容构成及命题走势分析 2008年是新会计准则实施的第二年。由于2007年考试指定的教材已经是按最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所以,2008年的教材内容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对书中与新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了调整。这样,考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分析。较为科学地预测出2008年的命题走势。笔者强调的重点内容总体未变。在这些重点内容中,2007年已经考过的内容,在2008年整体出现的概率不大,有的知识点可能还会零星出现。但是,已经构成重点内容而在2007年还没有来得及考核或考核不充分的内容,则一定是2008年考核的重点。 二、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值得关注(内容重要程度与排序先后无关)。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计量 1.要明确投资性房地产的内涵,自用的以及作为存货的房地产不属于概念规范的内容。2.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主要把握对于符合定义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采用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这一知识点就可以了。3.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要明确可以采用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计量方法。采用成本模式要计提折旧或摊销,并且要计提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不计提折旧或摊销,也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账面价值,并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是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新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具有成本和公允价值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但是,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笔者对这一规定表示疑义:当投资性房地产已经满足特定条件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了计量,而以后又增加的新的投资性房地产,又不具备特定条件时将如何计量?这种情况只能采用成本模式计量。而准则又不允许两种模式同时存在。不知道此问题如何解决?4.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转换时一定要分清是哪种核算模式下的转换。处置核算最重要的一点是其应用的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而不是人们习惯使用的科目即营业外收支。 (二)金融资产 本项内容从本质上说是旧内容,但是。新准则却赋予其新的分类方式和核算形式,提出了新的核算要求,这是本项内容的总体特征。1.要明确四类金融资产的分类。这种分类既具有客观性,更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这种分类没有定律,考试中要特别注意题中的条件说明,看清楚题中涉及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哪一类。2.要明确各类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各类资产核算方法的差别很大,一定不能混淆。3.取得金融资产过程中发生的交易费用,有的计入当期损益,有的计入成本。4.在这四类金融资产中,要重点掌握第一类和第四类。5.金融资产减值。明确哪类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哪些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金融资产。哪些可以转回,哪些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哪些干脆不能转回。 (三)长期股权投资 这部分内容是永恒的重点,只要是会计考试,该内容就一定是主角。尽管2007年已经考了很多相关内容,但是,仍有出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1.可以分成四块:(1)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对合营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3)对联营单位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4)其他投资,根据金融资产准则核算。2.分别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熟悉各自的核算方法和程序。3.要把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及合并会计报表结合起来一同学习。 (四)职工薪酬的计算 新准则对职工薪酬赋予了很多新内容,其中,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等内容很重要,并且,也有一定难度,很容易出错。 (五)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 新准则规定,发行可转换债券时。要对其包含的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将负债成份确认为应付债券,将权益成份确认为资本公积。另外,还涉及到转换时的处理。本知识点由于难度大、所涉及的金额位数多、数字计算不能取整等因素的存在。十分容易丢分。 (六)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延期付款而采用现值入账 本知识点尽管不是很难,但是,计算比较繁琐,尤其是未确认融资费用分摊很容易出错,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七)固定资产弃置费用 虽然这部分内容2007年已经考过,但只是一个判断题。因此,仍然有进一步考核的空间和可能。弃置费用实际上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以现值的形式及如固定资产成本以计提折旧的方式实现补偿:另一部分是以计人固定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的现值部分为基数,按照相应的利率,采用分期计提利息的方式实现补偿。 (八)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以及费用的不同处理方法 本知识点是新内容,研究阶段的有关支出在发生时应当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以及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在发生时作为管理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上述列举的内容应该是2008年考试的重中之重,当然,重点内容还远不止这些。考生要用心揣摩,进行科学的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化的视野。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全科优秀考生经验谈 中级职称考试,是从事会计工作人员的必经之路,是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人员水平的评判标准,很多考生大多是在工作、家庭、生活的多重压力下紧张复习。2008年度的职称考试即将来临,特此选登2007年成绩优秀考生的经验总结,希望给备考在2008年会计职称路上的考生一些借鉴与帮助。 我的中级考试心得 叶辉,1991年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硅酸盐专业,在企业从事技术、管理工作,一级建造师。2001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2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初级职称二门辅导,通过考试(成绩:94,96);2005年取得自考会计大专文凭;2007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中级职称三门辅导,通过考试。2007年成绩:经济法88,财务管理96,会计实务95,总分279分。 实务财管经济法分别为ABC的话,我的顺序是A1BICIA282C2A383C3,123代表次数,最后来个一锅端。三科时间大致相等,只是学实务时紧张些,另两门时松懈些,人又不是机器,哪能一刻不停三个月呢?当将考试放在最重要位置时,其他一切都是小事。熟能生巧,别无他法。中级实务的第十五章所得税和十九章合并会计报表这两部分是重要的两章,一定要啃下。我个人的情况而言,所得税有点绕。我的过程是,看完这章后,问自己:为什么叫递延;对企业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这是资产那是负债,而不是相反;递延所得税产生及转销时与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的勾稽关系以分录的思维去理解。搞明白以后会发现,这一章教材很嗦,实际很简单。教材在P35 1的处理有违递延这一宗旨。合并报表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延续,先把投资一章切实学好,到这一章,不过是换个会计主体的事,合并分录都是一个套路。 我不会瞌睡。只听课件不看书是本末倒置。听课帮助我们理清思路,知悉重点,是辅助手段。试卷是敌人,书本是朋友,安可轻弃!多说一句,祖冲之说的:邪径捷至,吾不忍以投足。我的理解是:没有捷径。 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李时坤,本科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6月起至2007年参加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中级职称三门辅导,一次性通过考试。2007年成绩:经济法64,财务管理80,会计实务65,总分209分。 充足的时间是成功的条件之一。复习的时候就是听课结合习题,在听课时实际上已经把教材过了一遍,建议不熟悉内容的课前可以先预习一下!熟练地做计算题关键在于思路是否清晰,知识是否掌握充分,可以试一试把关键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一起,然后从各知识点发散出来的详细内容分类在一起,做成一本“记忆册子”。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把知识点更加丰富形象化。 安排复习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周一到周五,我充分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的时间。周末和五一黄金周是我复习的主要时间段,这时一天学习时间是9~10个小时。周末充分利用时间,紧跟学习进度,多做练习。真正理解书本知识很重要,外加多做练习,熟练做题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 我建议有基础的人不要一门一门的分开学习。实际上3门结合在一起学习,知识融会贯通更便于学习,只要时间安排得合理就可以。熟练主观题,我的方法是先要弄懂知识点,熟悉各大基本业务的相关分录,归纳总结出各章节的重点内容,最后加强练习。我是听课结合习题一起学习的,习题我使用的是轻松过关系列,对于有基础的来说那就因人而异了。经济法相对我来说要容易些,因为文字知识点很多,如果你弄懂了,大致意思能记下来,再多做题目就可以了。其他两科都得在弄懂知识点后多做练习。 经济法,原先我有自学过。经济法知识点很多,文字内容需要自己去理顺条理,系统地归纳总结。然后就是做习题,关键看解题思路和运用了哪些知识点。 财务管理是书结合轻松过关的习题一起复习的,练习上面的各章节前都有知识点及重点归纳,可以帮助理顺知识点,归纳出相关公式,后面的习题也不错。由于经济法文字内容居多,把基础知识弄懂,一系列的处理原则弄清楚,案例题判断起来就很顺手了。另外可以选1或2本好的习题书,主要看他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原理。财管公式比较多,除了充分理解还需注意那些因素的性质和内容,比如存货模式下的现金最佳持有量公式里的机会成本指的利率是期利率不是年利率。建议自己总结归纳一下或者买本有总结的书看下。财管公式比较多,除了充分理解还需注意那些因素的性质和内容,比如存货模式下的现金最佳持有量公式里的机会成本指的利率是期利率不是年利率。建议自己总结归纳一下或者买本有总结的书看看。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如空闲时间里什么时候效率高就集中利用那段时间学习。如果对教材的内容不熟悉,需要多看几遍教材。做错的习题重要的是看解题思路和方法。看自己哪里不对,分析其原因,避免下次犯同样错误。 如果实在是没有效率的时候建议不要继续看书,自我调整一下。但调整期不要太长,不要延误了复习的进度。至于坚持的办法就因人而异了,我通常是用写东西来激励自己的。 后天的努力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严于律己也是很关键的,只要你真正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一次通过全科并不困难 王海英,2000年毕业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财经学校,期间自学了会计专科学历。2006年之前从事过销售、设计工作,2006年初开始从事会计工作至今。2006年底报考中级职称考试,2007年春节过后开始学习,同年5月份考过中级。2007年成绩:经济法88,财务管理98,会计实务95,总分281分。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看书、听课、做题。书一定要看透,听课是为了把书中问题弄懂,做题就是为了加强。我没有买辅导书,只买了两种模拟题,各科大约分别做了十几个模拟题。我觉得做一种资料也可以,但模拟题一定要做。建议把书上的例题都看会,然后再自己重新做一遍,再就是多做一些主观题,做的时候不要看答案,做完之后再找出错的地方,错的原因,过几天再重新做一下这些题。此外,教材是一定要看的,而且要看透,先看教材之后再听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听课,才能提高效率。教材看一两遍,课听完一遍对整体有全面掌握之后再做题。 我上班不是很忙,每天的工作平均两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其它的时间都可以学习,一般都是白天看书,晚上听课,每天如果利用的好可以学习八九个小时。上班的时候先把要做的工作做完,然后全心的投入学习。这样才能争取老板的同意。不知从何人手就先看书,看书不会可以选择听课。我的工作、生活很简单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备考的时候就专心学习,工作时候就想着工作,学习时候就只想着学习,专心最重要。工作和学习之余,放松一下。用好可利用的时间,做好计划不要轻易打乱计划,同时也不能把时间安排的太满,安排好休息的时间。 我是三科一块学的,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十五到二十天,最后留十几二十天查漏补缺。我习惯先过难的,一共就两年,如果第一年把财管和经济法过了,第二年过不了实务岂不后悔,不如先攻克最难的,最好三科一块报,这样万一有一科不过,还有补救的机会,不过报了就一定要学到底,千万别想着学学看不行就放弃,那样哪个也学不好。 我的学习时间是看书与听课按3:2的比率分配。我的做题方法是:第一遍看书不做题,第二遍看完一章做一章的题,看完全书做模拟题。第三遍和做模拟题一起进行,考前有重点的做题。我学习教材占大部分时间,主要就是书上的东西一定要看会。有争议的问题有时间可以看没时间可以不看,考的机率不大。我是晚上听课,因为白天要上班,看书还可以,听课就不太好了。书看三遍,课听一遍,做题时不会做的一定要弄明白。我一般做一遍题,当然做错的主观题要多看几遍。中华会计网校上的课后习题和模拟题是值得做的,可以建议买一本三科合订的习题,《名师讲堂二》也是很不错的。我觉得题不在多,主要是做会做懂。 实务不难学,理解的东西多,死记的不多,只要把书上的东西理解透了。再做一些题,就没问题了。如果学的时候感到困难就找一个好的老师跟着听听课会好一些。会计实务重在理解,掌握了方法以后,就会感觉其实不难,做题时不要贪多,对于比较典型的题一定要完全弄懂解题思路和方法,因为实务主观题的类型并不多,只要把典型的方法掌握了不管出的题再怎么变,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贪多,做懂五套题,远比随便乱做十套好。开始把基础打好,考前就不会乱了。 中级的财管,在这三科当中算是简单的了。可能看第一遍会不知所云,多看几遍就不难了。我觉得学习时主要是要专心,要不然学多久都没用。开始看的时候学了前面忘了后面是正常的,多看一遍就记住了,学到后面时不妨翻一下前面的东西加深一下记忆。在学之前还是不要去想难不难的问题了,不要吓自己,其实中级财管并不是很难,只要把书上的东西看会了,考试时也不会太难。实务的主观题我觉得也是要先看书再做一些比较典型的题,然后跟着题的错误再把知识理顺。思路一定要清晰,不能只贪多,糊里糊涂地做,那样没有用的。 经济法个我人认为是需要记很多的,但光靠死记硬背也不太好记的住,看两遍书听听课,然后把老师给讲的都背一下,你只考一科应该时间充足,一定没问题的。我听课都是跟着看书的进度走的,一般都是白天看了哪章书,晚上听哪节课。 我想说的是,学习方法重要但是学习效率更重要,同样的学习时间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个人差异是有的,但更重要是学习时一定要真的投入学习,心思要用在学习上,心要静,不然学多久都无济于事。看书时集中注意力是很重要的,我想这就只有靠信念,我在学的时候心里就想,我一定要通过,没有其它选择,必须过。 我的经验是如果想及格就照着七八十分去考,如果考前都做题能达到七八十分,通过应该不成问题。提前做准备很好,但是要坚持到底。信心一定要有,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成功没有秘诀,多用功,比别人多花点时间。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经验 去年的职称考试已过去几个月了,回想那次考试的过程,我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够顺利的通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的学习方法。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曾经尝过懒于计划的苦,所以这次考试我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其主要内容有: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进度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首先我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泛读阶段,自领取教材后到一月底这段时间内把三本书通读一遍,大概了解一下教材的脉络和各章的主要内容;第二个阶段是精读阶段,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两个半月的时间,主要是按照每门课的章节来学习,重点掌握每章的具体内容,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乘热打铁及时做各章的习题,用理论联系实际来加强对教材的熟悉;第三个阶段是巩固练习阶段,因为虽然通过了前面一个阶段的学习,对于教材已经基本掌握,但练习也仅仅是针对各个章节,而我们无论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面对考试,需要解决的多不是单一的问题,所以在前面一个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整本书的内容应该进行融会贯通,多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综合练习题,通过练习做到举一反三,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掌握所学的东西;最后一个阶段是总复习阶段,也就是冲刺阶段,因为中级考试的题量较多,时间比较紧迫,所以这段时间应着重针对应试作一些训练,适当作些模拟题,以便更好地适应考试。 二、讲究学习技巧,做到三门功课均衡发展。 由于职称考试要求应考者所有课程的成绩都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才算合格,因此我对三门功课都很重视。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三门课同时开始学习交叉进行的方法,即在每天不同的时间分别学习不同的课程。如果早晨看了财务管理,那么晚上就看经济法或会计实务。在学习一门课程中遇到难点,一时看不懂或感觉疲劳时,采用这种交叉的方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我采用了针对不同的时段分别记忆不同内容的方法。由于早晨和夜晚人的记忆力比较好,又能保证学习的时间,因此我坚持每天早晨和晚上各花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新的内容,工作的间隙和中午休息时间比较短,我就用来复习一些已经有些印象的内容加深记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想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临场发挥是我能通过这次考试的主要 中级会计论文: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分析与展望 【摘 要】 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职称考试难度最大的一门课程,广大考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除了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刻苦精神之外,对往年命题规律进行深入分析,科学预测当年命题走势和考点分布,采用系统有效的复习方法,避免陷入误区,这些因素对考试成功同等重要。 【关键词】 命题规律; 复习方法; 新内容解析 一、中级会计实务命题特点及规律分析 中级职称考试属于国家级正规考试,尽管其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对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这种国家级考试,其命题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悉心剖析试题特点,总结命题规律,不仅能更加准确地掌握命题走势和考点分布,更能有助于化解试题难度,进而助推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命题一般以滚动式的三年为一个周期,笔者将近三年各章分值进行了统计,见表1。 通过对各年命题走势认真分析,可发现很多特点和规律: (一)各章命题分值具有“轮回性”特征 所谓“轮回性”,就是各章分值在多年内具有类似抛物线式的变化规律。比如,固定资产一章,2012年出题2分,2013年出题8分,2014年出题7分,按此规律,2015年本章再出现高分值可能性就不大了。相反,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2012年分值9分,2013年分值2分,2014年分值4分,按此规律,本章2015年分值一定会提高。另外,本章2015年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的大量新内容,“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后文还要提到)。新内容得以贯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其作为考试内容。有关其他章节的特点在表1中作了标示,考生可以按照这样的规律,对其他各章进行分析总结。 (二)传统的重点章节,不论内容如何变化,始终都是“雷打不动”的重点 不论内容如何变化,那些传统重点章节始终都是考试的重点。比如长期投资、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会计政策、会计差错更正、财务报告等章节就是如此。近几年综合题、计算题均在上述章节中出现。另外,还有一个特点,财务报告一章,偶数年必出综合题,如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都在本章出综合题。复习考试,全面系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抓不住重点,“地毯式”推进,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试题覆盖面广 中级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指定的教材由原来的20章扩充到22章,除个别年份的个别章节没有分值分布外,其他各章均有命题。这也就提醒大家:忽略哪一章都是不行的,有时1分、2分就决定成败,复习一定要全面。 (四)综合性强,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一是近些年客观题中的单项选择题,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答案的比例一直很高,有的年份达到(11/15)73%。另外,还有一个新的特点出现:如果单选题需要计算的比例下降,则后面计算题或综合题的难度一定会增加(2013年为8/15,而综合题难度明显加大)。二是多项选择题也突出综合性,如2013年多选题“当期损益”一题,涉及很多章节的内容。三是综合性、复杂性呈常态趋势,也是考试向难度迈进的标志。计算题原来一般只是局限在某一章范围内考核,而现在往往要涉及多章内容同时应用,综合题的综合性就更不必多说了。综合题是最能考核考生水平的试题,当然,也是难度最大、最容易丢分的试题。所以,考生不能孤立地学习每一章,而是要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网状的知识体系。 二、复习方法推介 根据笔者多年的考前辅导经验,把考生复习方法概括出一句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前笔者在《会计之友》上也曾提到该方法,在此,再次推介给广大考生,供参考。 “一个中心”就是牢牢地以教材为中心,千万不能抛开教材,企图走捷径而扑在各种复习资料上的复习方法是不可取的。教材是根本,教材是考试大纲和全部考试内容的具体体现。 中级职称考试和注会考试不同:注会考试要提升难度,因此,其命题是以教材知识为基点,充分扩展出去,所以,注会考试只停留在“吃透书本”上是远远不够的;而中级职称考试的难度要比注会考试低得多,其命题思路和基调也与注会考试不同,从考试试题看,尤其是客观题,考核的都是教材的基本内容,甚至好多都是教材的原话。另外,考生在研读教材时,还要注意本年教材与上年教材的变化之处,这是考生必须高度注意的,因为,调整变化之内容必定是考试命题的重点。 每年的新教材往往都在考试前几个月才下发,考生一定要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把教材的基本原理扎扎实实地搞清楚,一步一个脚印,也只有把教材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搞透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很多考生,由于考期临近,往往把新教材草草地学一遍就搁置一旁,而将大量时间用在了习题集上。我们不是反对做题,尤其会计考试不做题是不行的,但是,不把教材研读熟练,盲目做题是毫无益处的,因为,习题只是个案,它得不出“共性的结论”。况且,有些习题集档次极低,把往年的习题翻版印刷,根本不注意考试大纲更新和教材内容的变化,更有些习题,错误、漏洞百出,对考生产生严重误导。 “两个基本点”是指具体学习方式及方法。基本点之一是指要全面复习,强调“面”;基本点之二是指要抓住重点,强调“点”。只有“点”、“面”有机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首先要全面复习。新教材下发后,一定要逐章逐节仔细研读教材,特别是新增加的以及变化的内容,更要高度关注,这都是命题的重点。从职称考试命题来看,考点越来越分散,覆盖面很广。客观题部分,只有全面、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从容作答。 其次要突出重点。职称考试全面复习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此基础上还要突出重点。对重点问题能否准确把握,是考试能否通过的关键。 重点怎么把握?一是按照历年命题规律和走势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出本年的命题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新内容”是绝对的重点。财政部会计司2014年新及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如应付职工薪酬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等,是2015年考试的重中之重,提醒考生要高度重视。三是教材中调整、变化部分也是重点。调整变化部分,是知识更新和改进的体现,肯定也是要求考生重点掌握的部分。 如果说“全面复习”是应对客观题的有效手段,那么,“突出重点”则是应对主观题的最佳方法。实践证明,不分主次、水平推进的复习方法,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三、2015年考试辅导教材主要变化 2015年中级会计实务辅导教材在5月初就已经上市了,通览教材内容,和2014年教材相比较,其变化情况归纳如下: (一)新教材总体变化 通过与上年教材比较,2015年教材内容变化振幅大,波及面广。主要体现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导致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发生增加和修订。每当企业会计准则有大动作,必然带来考试内容的震荡,如1998年、2001年、2006年及2015年,情况都是如此。 (二)新教材具体变化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和应用指南,对本章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 第十一章负债及借款费用,按照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和应用指南,对应付职工薪酬部分重新编写。 第二十章财务报告,按照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和应用指南以及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应用指南,本章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 另外,原来散落在各章的有关资本公积的内容,符合新准则要求的,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剥离出来,并入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核算。 总之,2015年教材变化很大,对考生来说,增加了陌生感和复习难度。要想考试过关,不能回避,必须正确面对。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加准确、高效地掌握新内容,笔者对2015年教材新增内容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四、2015年教材新增内容解析 2015年教材内容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大板块,择其要点予以阐述。 (一)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适用范围的变化 CAS 2(2014)明确规范权益性投资,即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且按22号准则规定采用成本法计量,不会对实务产生过大的实质性影响。 新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进一步缩小,并与风险特征相匹配。CAS2(2014)规范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承担的是被投资方的经营风险;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投资方承担的是投资资产的价格变动风险、被投资方的信用风险。出于风险管理的要求,对于不同的投资,应采用不同的风险控制机制,因而也应当在不同的会计准则中进行规范。 2.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变化内容 (1)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企业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取消了原准则中以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为限确定投资收益、超过上述数额的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收回的规定。 (2)新准则明确规定了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如何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净资产变动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则在此着重提出了“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对于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其他综合收益,投资企业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并计入所有者权益(计入“资本公积”)。 (3)新准则明确规定了投资企业在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与被投资单位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为投资收益。此项变化原准则是没有规范过的。 (4)新准则明确规定,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全部或部分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的,投资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有关规定处理,对于未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剩余权益性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已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不再符合持有待售资产分类条件的,应当从被分类为持有待售资产之日起采用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也就是说,不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要适用追溯调整法还原回去。 3.新准则对各项投资类别相互转化的核算规定 为了更方便地表述此项变化,笔者用代号分别代表各项目投资。 ①代表控制;②代表共同控制;③代表重大影响;④代表前三项以外的其他股权投资(主要是化为金融资产的股权投资)。 (1)④②③(追加投资,升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视同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自取得之日起即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2)④①(追加投资,升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按照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的,原计入其他综合损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 (3)②③①(追加投资,升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非同一控制下的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应当按照原持有的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采用与被投资企业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4)②③④(处置投资,降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导致丧失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企业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5)①②③(处置投资,降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导致丧失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追溯调整。 (6)①④(处置投资,降级) 新准则明确规定,投资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导致丧失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也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应付职工薪酬 可能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早在2006年出台的38项具体准则中,其最核心的准则居然是职工薪酬准则。 随着新情况不断出现,该准则很多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第一,关于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不规范,导致会计实务中离职后福利的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与社会保障体系、职工薪酬制度不匹配。第二,现行职工薪酬准则对有些具体会计事项缺乏规定性和可操作性。例如,长期辞退计划导致的应付职工薪酬的估计和折现等问题。第三,现行职工薪酬准则线条太粗,过于笼统,对有些具体事项比如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没有给出系统的解释。 1.职工薪酬准则框架的主要变化 (1)职工薪酬包含内容重新分类 原准则将职工薪酬分为8项,尽管在当时来看这些分类项目已经比较全面了,但随着情况不断变化,原来的分类无论是项目内涵还是类别归属都显背时。新准则对原来的分类进行重新整合,对原来的构成要素大幅扩容,充实了很多新的内容,并将职工薪酬体系重新分为4类。 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的4类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这种分类内涵更加明确,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2)增加多个新的概念 为了准确表述和界定职工薪酬体系,新准则在职工薪酬框架下,增加多个新的概念,如短期薪酬、带薪缺勤、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其他长期福利、利润分享计划等。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新概念,对掌握和应用新准则是十分必要的。 (3)正式规范了离职后福利的相关内容 在现行准则中,职工薪酬只规范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费用和企业年金,没有提出离职后福利的概念,也没有关于离职后福利的相关规范。 新准则增设“离职后福利”一章,区分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完整地规范了离职后福利适用的会计政策、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披露要求等内容。本项内容是职工薪酬体系核算的难点。 (4)对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进一步补充和规范 现行准则中提出了关于辞退福利的定义及其会计处理规定,但相对简单。例如,实务中企业向职工提供长期辞退福利的现象比较普遍,现行准则规定了长期辞退福利的折现率如何确定,但对其他变量所造成影响的处理尚未规范。 新准则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要求明确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同时,在报告期末十二个月内不需要支付的辞退福利应适用其他长期福利的有关规定,这为职工内退等长期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充分的指南。 (5)引入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起到兜底分类的作用 现行准则中没有提及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新准则为了避免有遗漏,提出了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概念,包括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和辞退福利以外的所有职工薪酬。 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主要考虑实务中,企业提供的职工薪酬种类繁多,准则无法完全列举。在列举常见的三类职工薪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的基础上,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有助于囊括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以完整规范与职工薪酬相关的会计处理问题。 2.具体修订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下面对其4项内容分别简要阐述。 (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的内容将原8分类下“五险”中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及“因解除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剔除,补充增加了带薪缺勤和利润分享计划等内容。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三险、两费、一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2)离职后福利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靠单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需要。我国目前养老金制度采取多支柱的保险模式,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然而,现行准则在养老金核算方面存在种种弊端。 为了进一步缓解上述矛盾,新准则增加了离职后福利相关内容,这也是本项准则变化最突出且难度最大之处,尤其是设定受益计划。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企业应当按规定的折现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设定受益计划是指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或分期支付一定金额的养老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养老金以及提取多少都由企业自行决定。设定受益计划,是在企业年金计划中根据一定的标准(职工服务年限、工资水平等)确定每个职工退休后每期的年金收益水平,由此倒算出企业每期应为职工缴费的金额。 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很繁琐,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在设定受益计划里,企业需要通过精算假设来计量每期的应计年金负债和年金费用;二是设定受益计划经常会产生精算损益;三是在设定受益计划中,需要选择折现率对应计年金负债进行折现。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相关规定;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应当适用本准则关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另外,从应付职工薪酬构成内容来看,它已经不完全是流动负债,有时已经符合长期负债的特征了,如其他长期福利。教材第二节标题为长期负债,而应付职工薪酬也包含长期负债成分。由于是新内容,教材出现认知上的差错也属正常,但考生需要有该项内容的储备。 (三)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一章,主要由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构成。 1.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主要变化 (1)新准则增加了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标准 新准则规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管理层应当利用所有可获得信息来评价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评价时需要考虑宏观政策风险,市场经营风险,企业目前或长期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弹性以及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政策的意向等因素。 持续经营是企业会计核算最重要的假设之一,如果持续经营遇到阻碍甚至有可能清算或停止营业的,则表明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表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旧准则仅仅指出“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报表。新准则对持续经营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表述,有利于增加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2)新准则增加了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新准则参考我国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当前国际上对“重要性”概念的最新进展,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性”的定义和判断。 新准则指出,重要性是指在合理预期下,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同时又强调指出,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两方面予以判断,且对各项目重要性的判断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在性质上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是否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重或所属报表单列项目金额的比重。 新准则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可操作性。不过,无论是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还是重要性标准的判断,都需要会计人员具有极强的职业判断能力,对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要求更高了。 (3)新准则增加了对综合收益的规范 新准则在利润表单独列示的信息中,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和“综合收益总额”两项。 新准则规范了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综合收益是指企业在某一期间除与所有者以其所有者身份进行的交易之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其他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 新准则对其他综合收益进行了科学分类,指出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应当根据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分为两类列报: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一类是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本项变化主要体现在利润表当中,具有很大的难度,必须在搞清概念内涵的情况下才能悟出其中的玄机。 其他综合收益,准则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某收益目前不能进损益,只能进所有者权益,比如计入资本公积,而以后也不会进损益;一类是:某收益目前不能进损益,只能进所有者权益,比如计入资本公积,而以后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可以进损益。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先要计入资本公积,以后处置时,可以转入损益。 2.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主要变化 (1)对“控制”定义重新修订 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利,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利影响其回报金额。 在控制定义中,体现两项基本要素,一是可变回报,二是通过权利影响可变回报。可变回报是全新的概念。 在判断权利性质时,引入实质性权利和保护性权利的概念。实质性权利是指持有人在对相关活动进行决策时有实际执行权利。保护性权利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仅为了保护持有人利益的权利(不拥有对投资方的权利)。 (2)引入对投资性主体的编制豁免规定 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报表。 (3)新增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此项内容完全是新增加的内容,难度很大。有关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内容解析,参见《会计之友》2015年第12期(123―126页),笔者已经作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列举的新增内容,应该是2015年考试的重中之重。作为考生,要用心揣摩和科学分析,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全局的视野。付出必有回报,用心就会成功。 中级会计论文:论如何通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摘要: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我国用于考核和评价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制度。其中,初级、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闭卷考试制度。近年来,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会计人员的欢迎。为了提高分数、顺利通过考试,借鉴一些考试经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实际考试经验为出发点,从目标、内容、方法、效果、应试技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顺利通过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关键词:会计人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考试经验 随着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以及职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下简称“中级职称考试”)的报名人数逐年攀升。与巨大的报名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年的缺考比例也大得惊人。结合财政部每年公布的实考相关数据及笔者的观察,缺考率在60%左右。要想顺利通过考试,不只需要坚定的毅力,更需要掌握一套适合自身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笔者已通过考试,以下是在复习备考方面总结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1 定目标、排时间 中级职称考试包括三门课程:《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2010年度各们课程的考试大纲和教材都有比较大的变化。2011年度沿用上年度的考试大纲和教材。新的大纲和教材对很多章节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点,不论是“质”还是“量”都是一次升级,并且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大有朝CPA考试看齐的趋势。比如《中级会计实务》新增了一章“股份支付”,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了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共同控制资产和共同控制经营等内容。《财务管理》新增了一章“税务管理”。考试内容的增加和难度的提升给老考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新考生面对砖头厚的教材、习题册也不免产生畏难情绪。 中级职称考试要求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三门课程,但“长痛不如短痛”,最好全力以赴,一次全部通过。从报名到考试有七个月的时间,看似很长,但去掉休息、工作等时间,能真正用来复习备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复习要早做准备,尽量不要等到已经报名了,才开始复习,要早些从心理、时间、考试资讯等方面做准备,协调好工作、家庭与复习备考的关系。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报名中级职称考试的人大都具备若干年的会计工作经验,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给自己设定必过、一次性过三门等目标。但能做到始终朝着目标努力,不轻易放弃并不容易。复习备考贯穿于繁忙的工作、家庭生活中,专门的复习时间不多,只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压力很大。很多人都是由于考试太难、懒于复习等原因半途而废,甚至缺考。因此,当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随便放弃,而是要积极通过网络答疑、向周围人请教等渠道攻克重难点知识。 如何合理安排三门课程复习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不熟悉的课程应适当多安排些时间。一般而言,根据难度,安排时间最多的应当是《中级会计实务》,其次是《财务管理》,最少的应当是《经济法》。复习过程中千万不要随心所欲、顾此失彼:简单的内容愿意学,复杂的内容连碰也不愿碰。中级职称考试是标准化考试,试题对知识点的涵盖非常广泛,越难的内容越容易出大题。 2 析内容、确难点 每年的教材直到1月份左右才出版,此时才着手复习,有些为时过晚。尽管有可能赶上考试大纲做调整,但总体框架变化不大。应尽早下手,分析考试内容,明确重难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大多数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会计实践工作,用到的是会计的基础知识,侧重核算,对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所得税、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等较抽象、较难的内容接触的不多,而且《中级会计实务》的知识容量是最大的。《财务管理》很多观点都是来自欧美会计学者的专著、论文,用到了数列、极限、概率分布等数学方法。预算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等是重难点,也是分数聚集点。对《经济法》的复习是最轻松的,既不需要会计核算,又不需要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大多是需记忆的内容。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等内容无论是对考生的实际工作,还是对复习备考,都是重难点。 3 建模式、巧方法 3.1 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并努力坚持 受报名条件所限,报考中级职称考试的人大多为在职人员,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复习时间非常宝贵,况且还需面对三门课程。建议可采用“零碎时间+大块时间”的学习模式。由于《经济法》各章之间没有太大联系,知识点较零碎,所以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理解和记忆。遗忘是正常的,对于数字较多的内容,如公司法律制度中有关股东大会的召开条件等,要多重复背诵,不要混淆。《中级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适合利用晚上、双休日、小长假等大块时间进行学习。这两门的知识是块状的,并且各章之间的联系较紧密。不论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复习,贵在坚持,高得惊人的缺考率即印证了这一点。 3.2 使用高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切忌搞题海战术。每门课程配备一本教材和一本练习册即可,一般不需额外的资料,也免得给自身增加太大的负担。 研读教材前应先分析一下目录,从整体上对各课程的基本结构有个了解。《中级会计实务》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会计理论部分(第1章)、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第2~6、9、11、14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7~19章)、特殊业务(第7、8、10~13、15、16、20章)。重难点集中在第二和第四部分。《财务管理》是围绕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等环节构成的企业资金循环活动展开的。要明确各章在这一链条上的位置和作用。《经济法》包括经济法的基本原理(第1章)、市场主体法(第2、3章)、债券法(第4章)、市场管理法(第5章)、税法(第6、7章)、相关法律制度(第8章)。各章联系联系不大,但实践性较强。 复习时要以教材为根本。教材至少要研读两遍。第一遍是通读,把书读“厚”,每句话、每个案例、每个例题都不放过。第二遍是精读,对于自己已熟悉或简单的知识点可以一带而过,抓住重难点并逐一攻破,把书读“薄”。 中级会计论文:高职院校中级会计实务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摘要]笔者主持了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高职院校中级会计实务模块化教学的探索》课题,并参与了所在学院《中级会计实务》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果并将这些内容进行了总结归纳。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实施 一、《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在我院的改革情况 一直以来,我院的《中级会计实务》采取的都是以教师主动教授为主,以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传统授课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现代职业教育提出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难以满足企业对经验型人才的需求。根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职业类院校的教育特色,我院于2008年开始对《中级会计实务》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改革的重点是《中级财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即采用了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的模块化模式。(1)《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为指导,构建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全面学,教师启发教、辅助教、因材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我们设计《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的基本理念。(2)《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改革的方法。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对授课内容进行改革。对《中级会计实务》的改革也就是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实施全新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模块式模式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实训来总结理论组织教学,形成了理论知识点与手工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全面的结合在一起的一体化教学模块。(3)《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的考核方案。检查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考核课程的质量与效果的最直接途径就是进行课程考核,课程考核也是是教育改革者与教师获得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由于“课程模块”中的每一模块的教学完成都是相对独立的,每一模块都有各自的中心,有确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结果。因此,《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后,其考核要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功能,并达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4)《中级会计实务》课程模块化教学框架构成。针对《中级会计实务》的课程内容,结合各业务的特点,分别开设: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财务报告11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又设置若干个子模块,以任务驱动设置若干教学单元。 二、模块化教学实施的成效 (1)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模块化教学,解决了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难的难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够体验真实的工作状态,以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手工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技能操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通过规范化、标准化训练,学生的整体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会认知”、“会做事”、“会生存”、“会与人合作”、“会探究”的基本技能。(2)模块化教学使每个教师成为专家。模块化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行动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与方向的掌握者。在实施模块化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宏观层面的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资源三个层次的编制,还是微观层面的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制作教学媒体、编写教学资料,教师不可替代的是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根本。(3)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模块化教学,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在同一时间开展多个班级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4)解决了传统会计教学相对封闭与现代会计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矛盾。“课程模块化”将会计课程内容分解为小的课程组块,模块与模块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从其内容上来说,模块是围绕着某一个或某几个主题展开的,这样就有利于适应时代变迁和会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及时地对课程内容做出调整。 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我院会计系的教学中还只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另外,目前我们还只是在《中级会计实务》这一门课中实现了模块化教学,其他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的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设备的安装工程,是指工程项目逐步落实的阶段性过程,因此,此阶段对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电力设备工程进行严格的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气设备安装的质量。本文针对如何管理把控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如何选择设备所需裁量,人员分配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设备;工程安装;产品质量 引言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较为复杂,对质量的把控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设计、工艺、操作、措施等多个相关层面。在电力设备安装的过程中,不允许出现任何细微的波动或差异,否则将对产品质量造成事故性的影响。此外,电气设备在安装完成后,如发现问题在进行拆卸,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并且对电网运行、工作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性形成危害,由此可见,电力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把控的重大意义。 1对电力安装工程形成质量影响的主要因素 1.1人为因素 人工是电力安装工程的执行安装因素,人工的工作过程,对整体工程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每一位电力安装工程中的人工环节,都对工程结果的质量有着直接、间接的影响,因此,着手提高人工素质对提高整个工程质量有重大的作用。 1.2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质量的基础,在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工程质量达标,首先要对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达标进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达标,才可创造出正常的施工环境。在电力安装工程中,施工材料用量大种类多,如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整体电力安装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质量,是有效提升、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1.3施工方案因素 施工方案对于整体工程而言,是直决定工程进度、质量、投资三大目标控制能否实现的因素。错误的施工方案,往往会带来进度减缓、投资增大、质量不合格等相关影响。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时,要从技术、组织、管理、操作等相关方面全面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操作方便,符合工程质量等方面为目的,制定出提高进度、控制成本、施工步骤完善的施工方案。 1.4工程机具设备因素 机具设备在电气安装工程中,起到施工生产的作用,机具设备的全面质量优劣,会直接对整体工程大部分工程步骤造成影响,因此,对于机具设备质量把控,也是电力安装工程至关重要的关键点,对于机具设备质量要求,应当参考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维护修复是否简便等相关条件选择。 2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把控建议 2.1对施工人员筛选及培训需严格 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产品质量有相对的意识,对于管理流程、工程质量把控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因此,对于整个电气安装工程而言,施工人员的筛选及培养显得及其重要,因此,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应当使施工人员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为用户考虑、社会及企业效益、预控为主、数据代表成绩。另外,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要着手技术操作是否熟练、可操作技术是否全面及技术更新,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培养工作组织,技术指导相关能力。 2.2材料质量及设备质量把控 对于材料及设备质量的把控,首先需要对采购人的产品质量认知培训,采购人员需要拥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便对采购物品质量有相对的坚定能力。另外,对于采购人员的全方位素质也应当培养,确保工作过程中不出现人工事故。 2.3施工阶段质量强化监控 施工阶段是实现工程设计方向的最终途径,对于工程产品质量以及工程项目价值而言,也是重要的实现阶段之一,因此,强化对施工阶段的监控,将对整体施工工程实体形成,有良好的帮助。例如:对于资源投入、条件质量、生产过程等多方面都起到垫基的作用。 2.4着手提高质量把控水平的管理 质量的控制欲技术层面的因素密切相连,而技术因素除了人工技术水平以外,还对装备、检测技术、数据等相关。作为一个工程,要保证质量,首先就要提高质量的水平,相关应当向新工艺、新技术方向着手发展。对于把控的制度,也应当严格化,对于工人的技术素质等需要不断的更新培训,以此来确保工程产品结果的质量。 2.5关于监理目标及责任制定 监理的目标、进度机会以及人员物料等计划,都应带按照工程规定来严格制定,必须使监理明确清楚自己责任以及目标。如监理必须清晰工程每个步骤、每个设备及设备部位、各阶段的质量等标准,对于验收成果也要有清晰的规范。 3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步骤及标准 3.1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准备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阶段中,首要的是施工准备,准备标准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场地准备、工作人员准备、机具准备等。技术准备主要包括工作人员施工前对工程图纸审查,确保对工程意图的特点、意图及步骤清晰明了,对工程的难点与重点分析出相对应的合理解决方法,以此来确保工程整体质量结果。 3.2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材料准备 因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材料要求十分严格,所以工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都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来进行采购,并要有相关合格证书,对于材料的领取制度,也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实际工程进度能够满足期望进度。 3.3人员准备 工作人员需有合格技术水平、技术素质及人员素质,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审核,必须严格制定及执行,要求确保人员技术能够满足工作进度,人员素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4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安装标准 4.1电力相关设备安装 电力设备安装时,应当先由相关工作人员对设备开箱做好检查及记录,检查标准为:高低压开关柜是否对应工程要求型号、数量是否齐全、部件是否出现损坏等相关合格标准。设备检查完毕后,需要对设备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应当减低不必要的震动,如可以使用木箱等装载器具放置,减低设备受损伤的概率,搬运过程中,物件倾斜角度应当保持在15°。 4.2配电室管道安装标准 管井施工主要步骤分为土方、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程。在实施土方工程中,应当对管井及管埋入的大小及位置,进行严格的检查;钢筋工程应当选择表面光滑且无污垢的钢筋材料,对于钢筋焊接施工人员必须要求有相关从业资格;模板工程需要确保,模板在施工完成后不会出现弯曲的现象,拼接不会出现漏浆;混凝土需要避免漏振等现象,应当注意分层下斜、分层捣实等相关步骤的实施。 5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质量措施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安全的标准控制,也是对工程整体质量有间接的影响。在繁琐且长期的工程中,工人的安全问题,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如出现人员受伤等相关现象对财力、工期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工程质量是存在极大的隐患,而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人员常处于高空等(如图1所示)危险条件下工作。因此,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也必须要重视,必须严格、全面的为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制定出合理化、符合施工现场条件的最佳安全方案,以此来确保工程的建设能够顺利开展,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结果。所以,应当有相关人员给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措施培训,培训内容必须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自我保护能力、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能力,是工人行为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进行。 6结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使整体电力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对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个电力设备安装企业,如想在行业竞争中出类拔萃,对于加强对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就是必须落实。因为,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庞杂,施工过程必须需要认真落实。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材料、方案、设备、人员安全等等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当施工过程出现问题,极易导致施工中断,甚至对工作人员的生命产生威胁。所以,工程质量的达标,一套合理可执行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必备步骤。 作者:张弘 单位:合肥电力安装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要使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功能,就离不开对质量标准的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材料设备、施工方式、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要做好质量控制,就必须在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以及施工完成之后的工程验收等全过程把控,让施工过程与施工所用材料、设备都合乎质量标准,细化施工工序,让每一步都能有效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设备;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城市化和农村边远地区的现代化推进,包括电力设备在内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电力工程属于持久性工程,设备安装是工程项目实体形成的主要过程。近年来,面对市场需求的加大以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各施工企业必须认清做好质量管控的重要性,发现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促进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1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材料设备的影响 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材料很多,包括电缆、钢管、玻璃和水泥等。材料购买需按工程设计要求来采购,材料型号和质量都要确保合格,这就需要对供应厂家严格挑选,必须采购正规厂家的产品。电力工程所用设备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和将要进行安装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通常价格昂贵,需谨慎、集中购买[1]。电力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2施工方式的影响 施工方式主要是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设计方案、施工流程和工程调试手段等,这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施工图纸必须按照施工地点和电力设备安装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从整体上考虑工程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的质量要求和经济效益。 1.3施工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也不例外。电力设备容易受到周边空气湿度、风力、温度和地形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施工进度和设备运行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地点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再来制订施工方案。 1.4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会涉及到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等,他们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操作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要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务必配备专业的高素质人员进行相关管理和技术施工工作。 2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1)建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项目部门应当制订专门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编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判,并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未雨绸缪的施工准备可以让工程顺利开工,不至于出现过多不可控的因素而影响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2)择优选择施工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在人员配备上,要依据工程设计所需的技术标准,择优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施工技术。要不断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时刻把客户服务放在第一位。定期在技术上和思想上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积极鼓励施工技术创新,对于能够促进施工质量提升和工期速度提升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奖励。(3)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质量监控。施工企业要选派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兼优的人员进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并针对工程要求进行专业培训。采购人员要对供货商要谨慎审查,包括材料和设备的生产许可、质量认证等指标的辨识,还要对市场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在多家对比之后选则信誉优异、价格较低、质量过硬的供货商。施工单位要安排专门的材料和设备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科学检验,确保施工准备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合乎设计要求[2]。 2.2施工中的质量监管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务必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施工企业要针对设备安装工程指定相应的施工操作规范章程,施工人员务必严格安规操作,不可麻木大意、偷工减料;要践行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技术创新也要及时给与奖励,鼓励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2)制定项目监管制度。要确保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除了充足的物质准备和技术、思想方面的准备之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工程项目部可以在企业内部派选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来担任监管人物,也可委托专业的监理公司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违反设计要求的施工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做好整改,对于较为严重或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要在整个施工队伍中做出相应的警示。 3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面非常繁杂,从设计规划、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选购及它们的利用效率、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方法的选择,都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质量少有瑕疵或施工人员稍有懈怠,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做好质量管控,待项目竣工之后再来进行针对性检修,必将耗费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对周边电网的运行造成影响,既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也会影响社会和谐。正因如此,做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培宝 单位:济南银河电气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论文 1安装过程的影响因素 1.1人员素质 在对电力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主要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是工程中的操作人员,他们的素质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应提升其素质。 1.2材料和设备 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材料较多,比如水泥、电缆和钢管等,应依据施工设计图中的相关要求购买,确保材料的质量,并对供货厂家进行筛选。如果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电力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施工机械和需要安装的各种电力设备的成本较高,在选购时一定要采用集中购买的方式,谨慎选购。施工机械设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要确保施工机械与电力施工相关要求相符。 1.3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工程施工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方案会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等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对技术、组织、管理和操作等加以分析,在综合考虑后制订施工方案,确保其具有经济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减少成本。在制订施工方案时,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设计,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时,将工程质量作为重要目的,并对其进行严格控制。 1.4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包括技术环境、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和劳动环境等。施工环境复杂多变,比如湿度、温度等都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的具体条件,采取有效措施对各种环境影响因素进行控制。 2解决措施 2.1施工人员方面的措施 2.1.1提升质量意识 施工人员是工程施工的主体,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因施工人员的错误操作而导致的质量问题较多,因此,必须提升其质量意识,具体可从以下5方面入手: ①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要将工程质量作为核心,即使因经济等条件不足也不能影响工程质量; ②施工人员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尽可能地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因为出现质量问题后的维修和调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③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将用户的基本需要作为核心,满足客户的要求;④施工人员不应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评价设备的安装质量,要结合用户的反馈资料和相关数据判断,施工人员要有数据参照的相关意识;⑤施工人员要有全局意识,保证电力设备良好的整体质量。 2.1.2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言,要具备专业能力,能有效执行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质量检查等工作;对于生产人员而言,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技能、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能按照质量标准和相关操作规程操作;对于服务人员而言,要将技术和生活服务工作做好,确保工作质量,从而间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2.2材料和设备方面的措施 材料和设备方面的措施包括以下2方面的内容: ①为了保证采购质量,应提升采购人员的素质。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从当前情况看,由于受到金钱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很多采购员与供应商勾结,进而影响了设备质量。因此,要对采购人员进行严格筛选,采购人员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可依据电力系统的具体需求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此外,还要确保采购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要坚持“为企业和人们负责”的宗旨,采购质量良好的设备,避免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 ②保证货源信息的充足,做到货比三家。为了确保设备的供应和货源的通畅性,采购人员要对同类设备的各个厂家的信息进行对比,比如对采购价格与产品质量、规格等之间的对比,从而选择价格低且质量有保障的厂家。同时,因生产厂家与设备安装场所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只有确保交通的便利性,才能节省运输的相关成本。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力设备市场中有很多产品,生产厂家的制造技术参差不齐,采购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供应厂家的详细信息,并对同类产品做好对比,合理选择供应厂家,并压低价格。 2.3施工方法方面的措施 对于电力设备的相关安装工程而言,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一定要在施工方法方面实行有效的改善措施。施工企业一定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能及时提取施工中的相关信息,并有效利用施工设备,从而在施工的过程中科学利用检验技术和检测技术;施工人员要在以往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在第一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工艺;在操作时,要依据施工工艺流程,顺利完成施工工序,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对原来的工艺进行改进;做好考核工作,利用激励机制,确保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实现良好的组合,发挥自身的能力;施工企业要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员工分工和工作职责,结合实际状况确定管理目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质量控制目标;企业一定要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反思,汲取教训,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构建管理监督体系并落实,建立监督考核组,包括施工企业中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由监督考核组定期监督施工过程,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2.4施工环境方面的措施 可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环境因素较多,比如湿度、温度等,因此,要利用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施工环境加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自然环境和文物做好保护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因施工造成的污染。施工企业一定要对施工现场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采取科学布置,确保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和秩序化,最终达到文明施工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设备的相关安装工程而言,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制约着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按照施工程序操作,依据建设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作者:苏志超单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横沥供电分局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 要:要使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期功能,就离不开对质量标准的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材料设备、施工方式、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要做好质量控制,就必须在施工前期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以及施工完成之后的工程验收等全过程把控,让施工过程与施工所用材料、设备都合乎质量标准,细化施工工序,让每一步都能有效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关键词:电力设备;施工;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城市化和农村边远地区的现代化推进,包括电力设备在内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电力工程属于持久性工程,设备安装是工程项目实体形成的主要过程。近年来,面对市场需求的加大以及质量要求的提高,各施工企业必须认清做好质量管控的重要性,发现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质量控制工作,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促进我国的电力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1 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 材料设备的影响 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材料很多,包括电缆、钢管、玻璃和水泥等。材料购买需按工程设计要求来采购,材料型号和质量都要确保合格,这就需要对供应厂家严格挑选,必须采购正规厂家的产品。电力工程所用设备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和将要进行安装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通常价格昂贵,需谨慎、集中购买[1]。电力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1.2 施工方式的影响 施工方式主要是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的设计方案、施工流程和工程调试手段等,这些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施工图纸必须按照施工地点和电力设备安装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从整体上考虑工程方案、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的质量要求和经济效益。 1.3 施工环境的影响 工程施工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也不例外。电力设备容易受到周边空气湿度、风力、温度和地形条件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施工进度和设备运行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施工地点的实际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再来制订施工方案。 1.4 施工人员素质的影响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会涉及到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等,他们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操作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要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务必配备专业的高素质人员进行相关管理和技术施工工作。 2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2.1 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1)建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项目部门应当制订专门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编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预判,并制定好相应的解决措施,未雨绸缪的施工准备可以让工程顺利开工,不至于出现过多不可控的因素而影响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2)择优选择施工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在人员配备上,要依据工程设计所需的技术标准,择优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提高施工技术。要不断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时刻把客户服务放在第一位。定期在技术上和思想上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并积极鼓励施工技术创新,对于能够促进施工质量提升和工期速度提升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奖励。 (3)对施工材料设备进行质量监控。施工企业要选派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兼优的人员进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并针对工程要求进行专业培训。采购人员要对供货商要谨慎审查,包括材料和设备的生产许可、质量认证等指标的辨识,还要对市场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在多家对比之后选则信誉异、价格较低、质量过硬的供货商。施工单位要安排专门的材料和设备检验人员对样品进行科学检验,确保施工准备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合乎设计要求[2]。 2.2 施工中的质量监管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施工技术直接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务必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施工企业要针对设备安装工程指定相应的施工操作规范章程,施工人员务必严格安规操作,不可麻木大意、偷工减料;要践行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技术创新也要及时给与奖励,鼓励员工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2)制定项目监管制度。要确保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除了充足的物质准备和技术、思想方面的准备之外,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工程项目部可以在企业内部派选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来担任监管人物,也可委托专业的监理公司来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任何违反设计要求的施工问题,要及时指出并做好整改,对于较为严重或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要在整个施工队伍中做出相应的警示。 3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面非常繁杂,从设计规划、工程所用材料和设备选购及它们的利用效率、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方法的选择,都影响到整个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质量少有瑕疵或施工人员稍有懈怠,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做好质量管控,待项目竣工之后再来进行针对性检修,必将耗费非常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会对周边电网的运行造成影响,既不利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也会影响社会和谐。正因如此,做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问题探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公司,辽宁 铁岭 112000) 摘 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均有所提升,对于设备安装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对于不同的电力设备具有不同的安装规则和要求,安装施工中的质量管理问题关系着电力设备的使用情况。因此本文对电力设备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质量管理问题。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管理 0 引言 电力系统对于人们生产以及生活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的发展,电力设备的使用愈加广泛和普及。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电子系统的有效运行以及用户的用电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分析。 1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的素质 电力设备安装中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有诸多,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人员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施工管理人员,二是施工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与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电力设备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1.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电力设备安装设计的施工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具有种类繁杂、用量大的特点,每一种施工材料的有效利用和安装关系着整个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电力设备包括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以及需要进行安装的电力设备,其中机械设备作为电力设备安装中的辅助工具,其自身的使用性能、操作的特点以及生产工艺等都需要符合电力设备安装的技术要求。电力设备则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整体质量,对于施工工程而言,如果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则难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法保证生产和生活正常的供电需求。可以看出,施工材料和电力设备的质量对于施工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 1.3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指的是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对人财物的组织、对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调试手段等,施工方法贯穿施工中的整个过程,施工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施工项目的完成、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的作用。施工工程在施工方法的制定中,首先要从本次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对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不仅要考虑施工方法的适当性、技术科学性,还要做到经济合理,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管理环境等,自然环境主要体现在气候的变化上,例如温度、湿度等,人文环境、技术环境等也具有复杂变化性。因此在具体的安装施工中,对当地的环境因素进行考量,尽量减少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施工准备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是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准备阶段的管理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的完善: (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的各种质量问题进行提前预防,并指出相应预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2)健全培训制度。首先,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在培训中注重让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提升服务意识和预防意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注重对施工问题的解决,提升施工工程的综合效益;另外,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对施工出现的新工艺和新技术进行及时的普及,从而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3)保证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在对施工材料和电力设备进行选择中,要加强对生产厂家的调查,对供货厂家的社会信誉、资金力量以及产品的质量认可、价格进行调查,货比三家,选择适合电力设备工程施工要求的,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并在购货后注重对使用情况的反馈和记录。 2.2 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施工过程是对施工设计进行实践的过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最终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具有难以更改的影响。同时施工过程不仅要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施工具体环节和进度进行控制等,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技术管理因素。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做好技术管理工作,首先应该推动技术革新,鼓励技术创新,促进对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或者提升现有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保证相关技术问题的有效解决。最后,按照施工管理的制度和标准,并根据施工工程的特点,制定高质量的实施计划;(2)建立和完善项目监理制度。为了更好的保证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应该委托监理公司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监理。对工程的施工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监理,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行业规定。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要求其整改。 2.3 竣工验收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指的是电力设备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着工程建设全面评价是否能够成功,也关系着工程能否顺利投入使用。在这个阶段应该加强对施工中资料的收集,保证有效的评价。并在验收中注重对施工问题的总结,为以后工程建设提供案例。 3 结束语 我国电力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不断加大,对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的要求有所提升。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要想保证竞争优势,就需要提升安装质量。注重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的考虑,并注重在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各阶段的质量管理,从而保证电力设备安装质量。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加强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 [摘 要]目前,我国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的发展,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确保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才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市场竞争力,把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到最佳状态。加强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充分发挥高质量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时刻保证施工质量,推动电力设备的发展。其实,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安装工程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在安装过程中做好细节的处理,充分考虑到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因此,加强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合理分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有效措施 一、分析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1、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安装人员 在电力设备安装这个工程中,要想使其施工质量达到最佳,最关键的人物就是安装人员,安装人员在某种程度上对施工的质量有着间接或者直接的关系,可以多多少少的对施工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发展阶段中,如果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保证电力设备安装的高质量,那么,关键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专业安装人员,只有工作人员能够合理的进行施工工作,才可以将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到尽善尽美。 2、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材料和设备 电力设备的安装施工比较复杂,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复杂多样,给电力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增加了难度,例如,电缆、钢管、玻璃、水泥等,都是电力设备安装施工所需的相关材料,相关工作人员在购买这些材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电力设备安装的规定进行购买,保证材料的各方面的质量都符合电力设备安装的要求,因为,材料的质量问题对电力工程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在购买材料时一定要谨慎、小心,在不同的供货商店把所要购买的材料对比,筛选,找到最好的材料,保证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所需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设备;一种是电力设备。这些设备的价格高,不适合少量购买,需要工作人员的分析,对比,集中大量购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电力工程的需求越来越高,机械设备的质量也就要随之增高,要不断的改革创新,使机械设备尽善尽美,可是机械设备有时不能够满足电力工程的发展需要,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和进度,因此,要提高机械设备的质量,满足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要求,其实,电力设备的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和机械设备一样,都是电力工程顺利施工的重要设备,如果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质量,那么,再好的施工质量也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停工。因此,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性。 3、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施工方法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过程中,要想使设备的安装顺利进行,一套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避免很多施工中的麻烦,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一套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不仅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电力工程中,有很多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因为缺乏一套合理的、有效的施工方案,导致在电力设备安装过程中没有一套较为有效的、周密的安装方法,在安装上出现一些低级的错误,给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也给工程的投资带来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施工单位要严格的按照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一套严谨的、合理的、有效的施工方案,以更方便对电力设备安装的技术组织以及管理工艺进行深刻的分析探讨,提高电力设备经济的合理性,更还的控制施工的质量。 4、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环境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还有一些问题阻碍着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体现在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它例如,电力设备安装的技术环境,电力设备安装管理环境,电力设备安装的劳动环境以及电力设备安装的人文环境,这样复杂多样的环境因素对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针对这些施工局限,施工人员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各种影响,全面的了解电力设备安装的各种特点,把握施工的环境条件,结合科学的知识,运用施工技术,控制好施工环境,也就是间接的控制施工质量。 二、分析加强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培训专业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过程中,专业的施工人员会给施工工作带来很多方便,优化施工质量,然而在电力工程中,专业的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十分的稀少,很难满足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需要,因此,施工单位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首先要端正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保持一个良好的施工态度,把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形成一个良好的对施工质量严格要求的意识观念;其次,还要要求施工人员有一个良好的技术修养,不管是电力设备安装的管理人员还是电力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都要有一个良好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对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开展进行恰当的指导及对施工方案的安排,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 2、控制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 其一,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材料和设备的购买人员的素质修养息息相关,它关系着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购买质量,也间接的影响着电力工程的质量,因此,要选用高素质修养的采购人员采购优质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还有采购人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的职业操守,掌握关于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各种信息,以方便发现最好的施工材料和设备,例如,多和供应交流,融洽厂商的友好关系,供应商愿意听给出的供应商品提出改良建议并对产品进行改进,从根本上保证材料和设备的质量问题,采购者还应该给各个供应商建立基本的资料档案,方便购买的有效性;其二,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时,要注意结合电力设备安装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基础,慎重的选择施工材料和设备,了解设备的各种细心,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采购员还要时刻关注厂家的状态,时刻了解货源状态,保证货物供求充分。 3、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环境的控制 在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够顺利的施工,大大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例如,一些自然因素的影响,天气的高温或者低温,空气的干湿状况,还有一些暴风雨雪等自然天气给施工控制带来的不便,根据这些自然状况,人们不可以改变自然天气条件,所以,为了避免其给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控制造成影响,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施工的环境,结合电力设备安装施工的特点和施工环境的因素找到一个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来有效的控制施工的质量。因此,电力设备安装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尽量的减少或者避免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而且相关的施工单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施工的质量,致使施工更符合标准,更有秩序。 结束语:总之,电力设备安装的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一套严格的控制措施来有效的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使工程项目实现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离不开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策划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包括施工人员的选择、施工材料设备的选购、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施工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施工过程中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等等,在行文的末尾,笔者特地强调了细化工作模式的可取性,其实细化工作本身是对整个工程施工工序的一次精密解体,它有利于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质量控制;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体系 每一项工程的合理竣工都必须建立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策划适用于任何一项工程。电力工程是一项持久工程,同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近年来,各安装公司面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对本公司的质量控制投入,建立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对于质量控制的内容,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质量控制整体书面框架的构建,即要建立一整套质量手册,以文件形式发出,以供公司上、下员工学习执行。其次是要将理论落实到实处,因为具体而言,施工总归属实体操作。对于施工人员的选取,施工设备材料的选购、生产安装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管理措施都要包含在管理体系当中,并付诸实施。在下文中,笔者将作详细论述。 一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采取质量控制手段的必要性。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范围较大,它涉及的方面数量庞大且繁杂,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许许多多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比如说,关于此项工程的设计规划,工程所用材料的选购,机械的有效利用,施工工艺的选取,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指标,施工人员的素质观察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问题指标的上下浮动将带动质量的变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哪怕一个细小的波动,将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怠慢工作,不认真工作,所选购的施工材料质次价低,且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年久失修,或者施工人员操作方法不当等等,这种种当中一个微小的错误便会导致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如果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的予以质量监督工作,而导致在项目完成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针对性修复,也许这一修复的过程将会消耗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首先要对缺陷进行研究观察,确认缺陷后再进行解体、拆卸,还要到市场上购买新的材料以备更换。在修复的过程中,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也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利,甚至会发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所以,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显得极其重要。 二 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的建构 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可专门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建构小组,负责对理论框架体系的撰稿、修订和发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转换身份,变成质量监督人员,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于理论体系的成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要事无巨细,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注重大的忽略细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成员的选取提出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熟稔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懂得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人才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综合性知识,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理论体系确立的全面、有效。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理论体系建构小组人员的确立必须保证一名施工人员身份,一名行政人员身份,不排除其他具备综合管理知识的人员。 对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选购,机械的起用,生产安装技术的运用,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提出等等。 三 紧密联系理论框架,将理论付诸实际施工过程 (一)择优选取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理念,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向施工人员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要时时想着为客户服务,树立为客户办好事是第一宗旨的观念。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他们的管理监督观念,培养他们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规划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人,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高超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指导他们一切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服务人员,要努力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用心服务”,努力培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精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购的好坏还在于人,所以,要保证施工材料的物美价廉,还得从人员下手。采购人员的选取间接影响了施工材料。在选取采购人员时,要注意挑选那些负有责任心,愿意为企业办事且有一定的采购经验的人员。企业与采购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资料档案,从而为有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与各合格供应厂商建立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验证方法等,以便不断改进质量,迅速解决质量事端。争取与对方厂家建立正常友好往来关系,在长期合作中互惠互利。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所选材料的质量,又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举两得。 (三)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选择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根据:切合实际,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要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性能、磨损程度、服务年限、技术进步进行了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机械设备性能、精度、技术不能满足规定工艺质量要求,需进行更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四)有效控制质量 质量控制结果离不开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到家,保证他们对施工信息的及时提取,对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对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他们在第一时间汲取了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养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所有工序。要指导他们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敦促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改进原有工艺水平,同时要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各岗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施工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自控作用,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将管理工作推向案前。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管理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完成,且保证完成质量。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吸取先前的教训,要将先前的优势持续极力发挥。第三,要严格落实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包括企业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监督考核组,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五)细化工作 一项大的工程是由多个工序组成,而各个工序又可以细分成多个工作细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大的工作量细化,具体至每一个应该做哪件事,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做这件事正常情况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这件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危险,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危险及时、有效排除等等。我们将所有工作所有问题细化,落实到各个,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即使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迅速找出、迅速处理。当然细化工作的实施需要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才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细化工作模式的确定和制订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的将所有细节呈上笔端。笔者所在企业曾将细化工作模式付诸实施,并经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说,细化工作值得尝试。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就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每一项工程的合理竣工都必须建立在质量保证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策划适用于任何一项工程。电力工程是一项持久工程,同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近年来,各安装公司面对日益增强的市场竞争,逐渐加大对本公司的质量控制投入,建立一整套属于自己的质量控制体系,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对于质量控制的内容,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于质量控制整体书面框架的构建,即要建立一整套质量手册,以文件形式发出,以供公司上、下员工学习执行。其次是要将理论落实到实处,因为具体而言,施工总归属实体操作。对于施工人员的选取,施工设备材料的选购、生产安装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管理措施都要包含在管理体系当中,并付诸实施。在下文中,笔者将作详细论述。 一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了解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采取质量控制手段的必要性。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范围较大,它涉及的方面数量庞大且繁杂,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许许多多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比如说,关于此项工程的设计规划,工程所用材料的选购,机械的有效利用,施工工艺的选取,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指标,施工人员的素质观察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等等,这些问题指标的上下浮动将带动质量的变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哪怕一个细小的波动,将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怠慢工作,不认真工作,所选购的施工材料质次价低,且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年久失修,或者施工人员操作方法不当等等,这种种当中一个微小的错误便会导致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如果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的予以质量监督工作,而导致在项目完成之后需要对工程进行针对性修复,也许这一修复的过程将会消耗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为首先要对缺陷进行研究观察,确认缺陷后再进行解体、拆卸,还要到市场上购买新的材料以备更换。在修复的过程中,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也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不利,甚至会发生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所以,在电气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显得极其重要。 二 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的建构 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可专门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建构小组,负责对理论框架体系的撰稿、修订和发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转换身份,变成质量监督人员,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于理论体系的成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要事无巨细,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注重大的忽略细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成员的选取提出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熟稔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懂得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人才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综合性知识,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理论体系确立的全面、有效。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理论体系建构小组人员的确立必须保证一名施工人员身份,一名行政人员身份,不排除其他具备综合管理知识的人员。 对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选购,机械的起用,生产安装技术的运用,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提出等等。 三 紧密联系理论框架,将理论付诸实际施工过程 (一)择优选取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理念,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向施工人员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要时时想着为客户服务,树立为客户办好事是第一宗旨的观念。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他们的管理监督观念,培养他们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规划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人,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高超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指导他们一切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服务人员,要努力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用心服务”,努力培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精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购的好坏还在于人,所以,要保证施工材料的物美价廉,还得从人员下手。采购人员的选取间接影响了施工材料。在选取采购人员时,要注意挑选那些负有责任心,愿意为企业办事且有一定的采购经验的人员。企业与采购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资料档案,从而为有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与各合格供应厂商建立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验证方法等,以便不断改进质量,迅速解决质量事端。争取与对方厂家建立正常友好往来关系,在长期合作中互惠互利。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所选材料的质量,又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举两得。 (三)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选择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根据:切合实际,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要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性能、磨损程度、服务年限、技术进步进行了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机械设备性能、精度、技术不能满足规定工艺质量要求,需进行更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四)有效控制质量 质量控制结果离不开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到家,保证他们对施工信息的及时提取,对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对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他们在第一时间汲取了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养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所有工序。要指导他们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敦促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改进原有工艺水平,同时要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各岗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施工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自控作用,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将管理工作推向案前。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管理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完成,且保证完成质量。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吸取先前的教训,要将先前的优势持续极力发挥。第三,要严格落实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包括企业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监督考核组,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五)细化工作 一项大的工程是由多个工序组成,而各个工序又可以细分成多个工作细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大的工作量细化,具体至每一个应该做哪件事,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做这件事正常情况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这件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危险,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危险及时、有效排除等等。我们将所有工作所有问题细化,落实到各个,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即使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迅速找出、迅速处理。当然细化工作的实施需要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才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细化工作模式的确定和制订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的将所有细节呈上笔端。笔者所在企业曾将细化工作模式付诸实施,并经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说,细化工作值得尝试。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谈如何做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在建筑电力安装工程完成之后很多已经投入使用的建筑电力安装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所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对于我们今后的建筑水电安装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 问题 质量控制 一、建筑电力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IO管道安装的问题 在建筑电力安装工程中,涉及到很多的管道安装,只有提前对其做好计划才能够保证管道安装的质量。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所选用的管道存在质量问题,例如管道壁的厚度不够,镀锌管材的表层镀锌太薄,有的采用的是冷镀管;所选用的铸铁管的外表面粗糙,管材的直径不达标;在选用PVC-U管中没有产品合格标志,或者水电安装单位偷工减料而将普通的水管在水电安装中进行使用。 (二)线路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经常出现钢管壁壁较薄,没有对PVC电管进行很好的黏接,在进入盒中的时候没有顺直。在对建筑物的吊顶中进行电缆线路的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穿管来对线路进行保护,对于金属建槽的接地不够牢固。在建筑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我国法律关于《住宅工程初装饰竣工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只将工程配管连接到分户籍中,这就使得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电缆线路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三)配电箱的安装问题 在建筑水电安装中的配电箱安装时,经常存在配电箱的面板没有紧紧的与墙面相贴住;在配电箱中的排布的回路没有进行编号,没有将导线排布整齐或者导线没有捆绑好;没有对多股的导线进行压接;有些导线已经被剪开,在配电箱中的零线和地线的铰接,在总的配电箱中没有安装接地的端子等。 (四)照明灯具的安装问题 对于灯头的接线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导致接线错误,在一些软线吊着的灯具中没有预留出足够长的软线,在日光灯的安装中没有设置挂线盒,日光灯顶部的链条不平行等。 二、对于建筑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 (一)预防管道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电力安装之前要对设计图纸与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存在设计问题要与设计单位及时的沟通,保证施工质量。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管道坡度的均匀,并且管道坡度在房屋的出口加大。不能够在松土中埋设管道或者支座等。对于管道以及各种建筑水电安装材料的质量要经过严格的检查,从材料质量的角度保证建筑电力安装的质量。在对管道进行焊接的过程中要根据管材以及管道壁的厚度对焊接处进行处理,将需要焊接的地方全部焊透。 (二)预防配电箱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采用丝扣进行连接的配管要求进行跨接,并且要保证圆钢的跨接接地线的直径在5毫米以上,焊接的长度也要求在圆钢直径的6倍以上。在进行焊接的时候要保证焊点的牢固性以及平整性,焊接工艺要求做的尽量精细,不能够有焊瘤、咬肉等问题的出现,在焊接工作完成之后要对杂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并且在焊接处涂刷防腐漆。对于配电箱中的半硬塑料管的连接要通过套管的方式实现,如果半硬塑料管敷设在空洞内,要保证其中没有接头,不能够在穿线的时候敷设硬塑料管。 (三)预防照明灯具及开关等在安装中存在的问题 要根据设计说明以及实际的使用需求,对照明灯具的安装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同一轴线的安装中其坐标要求在5厘米以内。在一个房间中的开关设备要求高度一致,最大高度差距不能够高于15毫米。对于建筑中的插座、开关的安装要方便人们的使用习惯,开关的方向设置统一都为向上为关闭。在建筑水电安装工程中的照明灯具以及开关、插座等设备的安装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预留出15厘米的线路。对于所有这些设备的接地线的连接过程中都不能够用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还要单独的敷设接地线,对于接地线的颜色一般都要求为黄色和绿色这两种,不能够与相线和零线的颜色相混淆。 (四)做好防雷设施 在对角钢和扁钢进行焊接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扁钢弯曲成直角之后在与角钢进行焊接,在接触部位的两边都要对其进行焊接工作。焊接工作如前边所提到的一样,保证正焊接工艺,焊接完成之后对其进行防锈漆的涂刷。对于屋顶的避雷带的支持构件来说各种支持件的距离要求是均匀的,要保证其距离在1米以上,偏差范围要严格的限制在2厘米以内,根据我国的气候情况以及长期的施工经验本人以为避雷带的高度最好为15厘米。 三、结束语 在建筑电力安装工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如果想有效的保证我们建筑电力安装工程的工程质量,就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建筑电力安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以上的内容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电力安装工程经验对安装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我们未来的建筑电力安装工程有所帮助,有效的提高建筑电力安装工程的工程质量。 电力设备安装施工论文:浅谈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 要: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施工阶段的质量监控。本文主要介绍电力设备安装阶段质的量管理及控制,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到如何选配施工人员、选择设备材料、检验材料质量和采用先进的生产安装技术及管理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工作人员 概述 电力设备安装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存在诸多弊病和不足之处,不仅影响了正常的供电,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浪费,为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现状有重点、分层次的进行设备安装质量的控制,切实保证设备安装高标准完成。 1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设计、材料、机械、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均直接影响着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电气设备安装项目完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再进行拆卸、解体、更换配件,将造成更大的损失。还会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电气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电气设备安装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 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人才培养 2.1 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工作人员是项目施工的主体,数据调查表明:施工中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是导致施工质量诱发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应该从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出发,树立全局的安全意识。首先,施工人员应该以项目工程的质量为基本工作核心,不能因为工程质量和经济因素影响质量达标;其次,质量问题发生后的维修和调整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要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将质量隐患控制在最小数值之内;第三,电力设备的安装是为了满足用户基本的用电需求,所以,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以用户的基本需求为核心,全面实现用户的基本需求;第四,电力设备安装质量的优良不是凭借主观判断而形成的,需要依据用户的反馈资料以及相关数据为佐证,应该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数据参照意识;最后,电力设备的质量的实现应该全面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工作人员应该树立全局的基本概念,切实完善电力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 2.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 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 严格控制安装材料和设备质量 3.1 提高采购队伍的整体素质,尤其是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 电力安装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好坏与采购人员的基本素质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的采购队伍受拜金主义、金钱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采购员与供应商勾结,影响设备质量的现象的发生。为此,应该严格挑选采购人员,首先需要采购人员具备一定的采购专业知识和沟通能力,能够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选择具有质量保证且价格便宜的产品,其次,选购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能够本着为企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宗旨,竭尽全力为电力系统选购优良的设备,不以权谋私不中饱私囊。 3.2 掌握充足的货源信息,进行设备的详细比较 采购员应该掌握同类设备供应厂家的大量信息,以便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基本设备供应,保证货源通畅。同时,能够对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进行综合性的对比,主要包括采购价格、产品质量、产品规格等,最终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家。最后还要考虑到设备供应厂家与设备安装地点的交通运输,保证交通便利的条件下,还能节约运输成本。总之,目前的电力设备市场品种繁多,形式各异,生产厂家参差不齐,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采购人员,应该对采购领域内的相关设备供应厂家的综合信息详细掌握,以便在对比中选择具有实际设备供应的厂家,还要保证有信誉的厂家能够为电力公司提供最高标准的设备器材,还能够适当的压力价格,减少电力系统的涉设备引用资金。针对电器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电器元器件和设备实行安装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4 推行科技进步,抓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电力设备安装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管理也是生产力”,电力设备安装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安装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专业、各工种均要全面实施严格管理。在实施安装全过程管理中,首先要根据技术队伍自身情况和任务的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工作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得到迅速解决。 5 推行《电力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全面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为了确保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水平,编制了电力工程施工的《电力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其内容主要是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个施工工序是什么,质量标准是什么,此道工序施工中存在什么危险性,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电力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实用性强、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安全分析透彻等特点。《电力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主要运用于职工日常技术培训、安全知识学习及考核、工作现场技术规范,以增加职工技术培训途径,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加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通过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工程施工现场忙而不乱,井井有条。职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事故发生概率几乎为零。设备安全操作有规章可循,工程质量有标准可依,危险点有几个心中有数,如何控制心里有底,大大提高了施工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复杂而系统,需要从思想到技术再到制度等全面的协调工作,只有各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完善落实质量意识,才能使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这有利于扭转电力系统现状的不足,有助于我国供电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相关专业人员必须提高认识。
在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护理伦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对帮助护生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作者围绕“执护考试“”和“应用技能”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精心设计,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编排,运用PDCA模式不断修订教学环节中的具体问题,经过两年时间,完成了对学生的多元化教学、考核与评价。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根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国家卫计委负责组织和实施的,以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2018年起全国考试形式统一为人机对话。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每个科目题量为120-160题。一次通过两个科目为考试成绩合格,成绩合格者方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试行)》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国家标准,是考试命题的依据,其内容和范围体现了执业护士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护理工作的基本能力。考试试题全部采用选择题。题型采用包含临床背景的题型,主要使用A:、A,/A。型题,逐步增加案例分析、多媒体试题,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型题。试卷内容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主要的护理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运用的护理知识;各类常见疾病。《护理伦理学》讲授内容属护理任务中的第7类,为执行与护理工作中伦理法律方面有关的活动(如:保护患者隐私、按规定报告特定事件等)有关的知识模块,主要包括与护理工作紧密相关的社会医学、人文知识。其中重点为护士执业中的伦理和行为准则;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患者的权利:隐私权、知情权、公平权。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结合我校高职高专层次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笔者认为,在当前,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护理伦理学》作为护理专业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对帮助护生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和指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缓解医患矛盾的需要。要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避免纯学校形式或纯企业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免造成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脱节。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执业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是我们职业院校的重要责任。在此背景下,我们围绕“执护考试“”和“应用技能”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精心设计,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编排,运用PDCA模式不断修订教学环节中的具体问题,经过两年时间,完成了四个学期校内伦理课程教学和两轮执护考试考前辅导的实践,对学生进行了多元化的教学、考核与评价,经过对比统计发现,学生护理伦理学部分试题准确率显著提高,执护考试合格率逐年上升。主要教学实践的步骤: 一、教材内容整合 以最新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突出课程特色与护士资格考试重点,删除与其他课程交叉的内容,做到科学性更高、实用性更强、性价比更大,力争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的设置符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护理认知和理解、建立护理理念和一般的护理工作思维方法、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是学生人入学之初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扎实理论基础。 2.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护理职业教育理念,重点突出培养学生临床应用能力,强调实践教学,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灵活运用启发性教学方式,旨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技能型人才。引入情景教学模式,通过设计的情境,突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在情景中设计矛盾,在矛盾中寻找出路,在出路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灵活掌握知识的目的,为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3.采用多元化、多渠道的新课导入方式,根据不同章节知识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相关影像资料、图片资料、时事新闻等利用于课堂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4.侧重人文关怀相关内容的输入,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临床应用能力,积极构建人文关怀模式的软环境贯彻优质护理服务的新理念。注重与护理专业核心知识之间的衔接,通过护理伦理学将护理技术及专科护理内容的进一步的深化和内化,使学生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含义。 二、案例引领式教学 1.每节课均以典型案例为引领,突出待解决问题即本节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教会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寻找案例的重点、特点、再逐一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临床适应能力。 2.设计情景教学环节 以任务引领的方式设计情景教学案例,学生通过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能够牢固的掌握情景中设定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和移情训练,达到理解患者及家属,明确自身职责,提高实践能力。 三、多元化分段式考核与评价 1.采用多元化、分段式的考核评价方式 通过师生互评、论文撰写、情景表演、执护习题演练、临床反馈表等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分段考核,前后对比,使学生能够逐渐树立稳定的职业道德观。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能感受到知识常用常新,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逐渐对护理伦理学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达到将护理伦理内化于心,不仅能够顺利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还能顺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解决护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学服务护士资格考试 2.充分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手机云班课激发学习兴趣将执护考试要点与历年习题导入云班课,灵活设置单元测试题,重要考点明确标示,结合具体案例,便于学生使用和掌握,并能举一反三,体现教学手段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四、注重知识更新,避免思维固化,向法律法规方面延伸 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护理专业教材的新知识、理论方面的新进展,适当延伸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内容,引入依法执业理念,拓展学生视野,提升法律意识,避免医患纠纷。在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突破以往传统教学的教考评模式,引领学生以执业护士考试考点为主线,结合情景案例把学生变为课堂主体,结合网络微课、慕课、云班课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与评价;并将生产实习作为检验学习效果的标准,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反思,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行为,每一名学生步入临床以后都成为坚守职业道德,发扬敬业精神的优秀护理人员。取得成果: (1)弥补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护理伦理学教学在适应临床需求中的不足,探索出职业教育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护理伦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 (2)拓展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护理伦理学课程建设的研究内涵,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3)通过第三方调研反馈,不断改进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培养临床实用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模式也日趋成熟,其中质量控制是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核心管理要素。本文阐述了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的概念和内涵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 我国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起步时间较晚,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初步建立相关的制度,21世纪初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随着房地产质量问题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管理优化,实现对房地产项目建设质量的控制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概述 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也就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对于设计阶段中的设计任务书、设计方案、施工图等进行相应的管理,依照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起在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的机制。例如在设计阶段中,依照我国相关的建筑质量标准制定合理的质量参数标准,在建筑材料选择、抗震等级、防火设施等方面进行规范,防止在设计阶段出现质量问题[1]。同时,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设计信息变更,例如建设单位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在要求方面发生了变更,应当进行完善的论证。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是保障建设质量的重要阶段,在设计阶段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也最大。因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进行质量控制,也需要充分考虑施工情况和设计要求。 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房地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应当看到,在房地产业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房地产建设质量问题最为突出。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房地产建设质量事故,如何在房地产建设中进行完善的质量控制,保障其建设质量便是重中之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从而保障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质量可靠性[2]。从这一角度来说,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反复的设计论证,保证设计方案能够满足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要求以及我国在建筑方面的相关质量标准。 三、当前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设计人员明确的责任制度 首先,在当前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质量控制中,还没有建立起较为明确的责任制度,一些关于质量控制的责任制度较为笼统,缺乏实际指导意义。例如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缺乏对于设计人员职责的较好明确,一旦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往往无法明确追究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责任。同时,在设计阶段,对于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相关责任也没有进行明确[3]。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使得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中,虽然制定了相关质量控制制度,但是设计人员在工作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约束,没有较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设计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主要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没有在质量控制机制中建立起相关的监督机制,缺乏对于质量控制措施的监督和约束。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单位自身缺乏较好的监督机制,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过程中,建设单位和相关质量监督部门也没有充分参与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于设计单位的较好监督。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还表现在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质量控制的设计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对设计方案合理性、科学性的审核和监督,对质量控制机制的完善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3.缺乏在设计过程中较好的计划控制应用 在质量控制方法方面,对于计划控制的应用一直以来都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弱点。计划控制主要是指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通过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分阶段的检验计划实施情况,并且进行评价,为后续建设提供相应的建议[4]。而当前在计划控制应用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相关质量控制计划方案的制定缺乏合理性,在制定计划方案之前缺乏较好的深入调查和评估。同时,在各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制定中,存在一定的失衡问题。例如当前在质量控制计划制定中主要偏重于在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忽略了在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计划。特别是在设计阶段中,往往设计单位并没有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设计方案变动较大,一旦发生变更,就会影响到质量控制计划,因而很多设计单位也并不重视制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 四、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度 首先,责任制度作为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关于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应当充分发挥出其应有作用。要对于相关的责任制度进行细化,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设计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责任制度。特别是在责任制度的制定中,对于设计单位的责任要予以明确。通过建立这种明确的责任制度,对设计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提高其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设计人员能够在设计工作中自觉进行质量控制。责任制度应当细化到个人,例如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中,对于设计图纸的信息完善性和合理性应当进行明确,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质量控制数据,应当予以细化,参照我国的相关标准,提高设计图纸的规范性。 2.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当在设计单位中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例如图纸审核机制,由不同的设计负责人对设计图纸进行多次审核,针对质量控制要点进行重点审核。通过设计单位自身的约束机制,对于设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进行控制,并且应当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当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外部监督机制,使得建设单位和相关监理部门也能参与到设计过程中,对于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监督。 3.充分应用计划分析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方法方面,应当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针对不同的房地产项目建设特点和不同的环节阶段,选择适宜的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应当在设计方案中明确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此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充分应用计划分析的相关方法和理论,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计划。对质量控制计划进行细化,划分为若各个质量控制阶段,设置阶段性的计划目标。依照质量控制计划,设计相应的计划考核机制,定期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在计划的制定中,为了确保质量控制计划的可实施性,应当进行完善的调查评估,针对设计方案的质量要求,确定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目标。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设计要求变更或者设计图纸变更,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论证,评估设计变更是否会影响到整体设计方案的质量控制,在发生变更后,及时更正质量控制计划。 结论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也就是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质量控制,这对于保障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建设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设计人员责任制度不明确、设计单位缺乏监督机制、缺乏设计阶段较好的质量控制计划应用等等。因而应当积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此优化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浅析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设计管理也越来越受到房地产公司的重视。现阶段房地产项目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管理措施所造成的。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决定了未来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也就决定了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值,另一方面设计也决定了产品的大部分支出。想要更大的收益必须加强对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质量管理;协调管理 引言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阶段处于项目建设周期的中前期,是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的开始。设计质量对项目总体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设计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主要阶段,设计进度为制定项目控制性进度计划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设计阶段的管理对于整个项目来说至关重要。 一、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的意义 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成效是由建筑设计专业人员所共同完成的,能够集结多数专业工程设计人员的智慧结晶,使建筑项目更具实用价值,满足大众需求。另一方面,房产开发公司的项目设计人员在项目策划与设计阶段所起到的沟通、协调等作用的发挥十分重要,对项目后来的规范施工有着重要的促进效用。如在项目设计阶段中,由于房产开发公司设计人员的介入,能够使的项目设计阶段更好的控制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各项内部资源与项目作业人员的能动性,从而更加利于项目设计管理走向成功。 一般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设计过程可分为两个大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最终产品分别是方案报建文本和施工图蓝图。这两个阶段的成果必须报政府部门审批通过,方可进行工程项目施工。可以认为建设项目设计过程的项目管理是围绕着这两个最终成果而展开的。由于这两个设计阶段所承担的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其项目管理在执行组织的结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流程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或委托设计院),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 二、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为了追求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建筑工程的总体效益。为了使得建设单位或开发商选取自己的设计方案,盲目追求建筑的外观效果,高标准配置,甚至不惜为此徇私舞弊。近些年来,在施工过程经常可以发现施工图纸的问题,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少的损失,这些都是由于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设计管理造成的,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阶段总体方案及专业方案优化设计不够 有的设计方案一经确定便需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但有的工程设计方案需要按步骤分级进行。深化设计是应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即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直到项目施工图设计,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到了施工阶段才发现有些专业图纸深化程度不够,如果在设计阶段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将深化、协调工作做好,就不会出现施工后再深化图纸的现象,也将会减少各方经济利益上的一些纠纷。 2、设计管理过程中只重视主体工程设计,忽视附属及配套设计 不少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只注重主体环节,而对附属设施,例如小市政工程,室外管线等没有予以重视,给日后的施工带来麻烦,如果在设计阶段,设计管理公司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协调好各个专业的配合工作,此类麻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以我自身经验为例,项目A,项目B是同一园区内的两栋建筑,但启用了两家不同的设计单位,在室外管线设计时就需要管理公司特别注意,有谁来做此设计,做好接口工作。 3、设计管理过程中,图纸校审不认真 有些设计单位内部缺乏统一的管理措施,没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当然这在选择设计单位时需要建设单位或开发商走严格的招标程序或认真做出选择。如果由于各种综合情况选择的设计单位出现此种情况,设计阶段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需要管理公司认真督促进行图纸校审工作,保证图纸是按照统一规范设计。 三、房地产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措施 1、设计过程进度控制 大部分房地产公司在大、中型建设项目中采用方案招标来选定方案,也有的采用直接委托某一设计院来直接设计方案。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房地产公司在取得项目后,一般都会委托策划公司进行市场调研并进行项目策划,确定设计目标和方向。而房地产公司也会对项目进行内部方案设计和研讨。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的整体方向,作为招标任务书拟定和评标的依据;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将方案招标作为项目研究的手段和过程之一,或考察设计院实力的方法,招标方案的成果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影响不大。对建设项目整体方向把握还不太准,或希望项目有所创新的房地产公司,一般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集众家所长。一旦房地产公司对项目形成强烈的主观意志,一般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进行方案设计,以免不必要的反复而浪费成本和时间。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2、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原则、任务 (1)设计阶段质量管理原则 首先,建设工程设计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做到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其次,工程设计应当按建设基本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原则;再次,建设工程设计力求做到适用、安全、美观、经济;最后,设计应符合设计标准、规范,计算应准确,文字说明应清楚,图文指标要清晰、准确、避免“错、漏、碰、缺”。 (2)设计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编制管理细则,确定目标控制计划,督促设计单位完善质保体系,建立内部专业交底及会签制度;设计方案、图纸、概预算和主要设备、材料清单的审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分析原因,发出修改设计的指令;对设计工作的协调控制,及时检查和控制设计的进度,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使各专业设计之间配合、衔接,及时消除隐患;参与主要设备、材料的选型;组织对设计的评审或咨询;组织设计文件、图纸的报批、验收、分发、保管、使用和建档工作;组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处理或参与处理设计变更和因设计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编写管理后评估。 3、方案设计阶段对项目风险管理 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绩效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实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4、施工图设计阶段管理 一般而言,一旦项目设计方案已经确立,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阶段的重点就是能够为项目在今后的组织管理、质量控制、资源分配、进度管理等作业环节做出重要铺垫。为此,这就需要在这几个环节中做好协调管理工作,以此才能保证最为重要的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环节工作做好。首先,当项目拟定好设计单位后,首要做的工作就是对项目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审核,具体内容可以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关键作业工序、作业工艺等内容进行衡量,同时还要结合设计公司对项目的具体进度安排进行有效评估,以此才能控制图纸设计质量不足引起的大量整改问题发生,把遗漏、错漏控制在可控范畴内,保证工程进度控制目标与质量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其次,还要重点审查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的出入程度。也就是说,要对图纸的特殊标注、以及施工现场的交叉工作环节要予以详细的交流探讨,确保施工质量控制得意有序进行,图纸的规范、要求都要结合现行施工单位建设方的各个专业技术部门做进一步审计,如果审计中核查出图纸与实际施工情况不符,要及时调整,避免延误施工周期,从而使管理协调工作更有效率。 在此阶段,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 5、设计成果的评审设计成果的评审是设计意图得以实现图纸化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建设单位或开发商对设计成果所进行的最后一次检验,此项工作的好坏决定了日后在施工阶段出现设计变更及洽商的多少,很多房地产开发单位忽视此项工作或仅仅走过场了之,导致大量的后续工作出现,我认为做好设计成果评审,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评审会的合理组织。合理的组织需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专业人才时间都非常宝贵,应在评审会前根据图纸量的大小提前数日下发图纸,使从业务部门抽选的评审会成员提前熟悉图纸,评审时能立即作出判断。另外应采用有资历的人员作为评审会主持人,以使大家对评审会给予足够的重视,在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可由其当即拍板,避免问题一拖再拖。(2)参与部门要充分。一般而言,提供设计输入资料的部门及相关领导均应该参加,以确认输入时所提供的设计要求在设计图纸中的体现情况。如有必要,还应邀请外部相关专家参与评审会。(3)评审纪要详细。只有对评审纪要认真对待方可提高各部门对评审会的重视程度,还可为日后的分析总结做好足够的资料积累,每次的评审纪要都应详细,并要求相关人员签字确认。④参与部门的充分重视。只有参与部门足够重视才可能出现良好的评审预期,但参与的部门一般都是比较繁忙的业务部门,这就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到会充数的状态。 6、设计费用管理 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房地产开发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完全可以建立起工程造价的数据库,从而确立合理的投资限额,实行限额设计,在此基础上,由设计单位与企业签订设计合同,商定奖励与惩罚的条款,对设计造成的工期延误及超出投资限额的损失,要追究设计人员责任,并进行赔偿;对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按限额造价与实际设计造价进行比较,节约部分按比例给予设计人员奖励,超出限额造价则给予处罚,从而提高设计人员进行限额设计的积极性,。通过这一措施,有效的内部化设计取费的外部性。 另外,对设计费的支付程序也要进行变革。主要是设计费在工程施工开始前即给付完毕,结果造成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没有压力积极提供现场服务,为此,设计费的支付方式上可以预留设计费的固定部分如10-15%的激励费用,待工程竣工后激励费用与设计尾款一同结清,这样就可防止设计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设计现场服务的不到位现象,同时对于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引起的设计变更,要追究设计单位的责任,操作上可以设一限值,(如10万元),如因设计原因引起的变更每超过10万元,则应扣除设计费固定部分的1%,考虑到设计变更不可避免,10万元以下部分可以不考虑设计单位的赔偿责任,最大的赔偿金额也不超过设计费固定部分的10%,这样,迫使设计单位重视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的时效性和经济性 结束语 总之,在房地产项目设计管理阶段,会时常发生设计方案确立周期时间较长的现象,从而给后续施工图纸设计造成时间匆促、赶图的被动局面,甚至造成边作业边设计的施工窘境。为此,项目设计管理阶段,务必要确立好时间安排,严格控制好方案设计、质量管理、时间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才能保障工程项目下一阶段的各项任务顺利执行。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论房地产开发项目设计管理措施 【摘 要】设计管理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建设过程中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归纳了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设计变更阶段的设计管理,根据项目设计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房地产项目设计各个阶段进行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设计管理;变更管理 1 方案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主要程序如下:拟定招标设计任务书方案招标方案评审及咨询方案定案出方案报建文本进行方案报建。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公司都在这一阶段投入大量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以求得一个满足市场需求且高效益的方案。多轮的方案竞标,内部评审,专家咨询论证等,方法不一而足,希望能磨出一个精品来。但有时却事与愿违,要么设计成果偏离了目标,要么设计进度一拖再拖,延误了建设工期。因此,在方案设计阶段,强有力的组织执行结构是必须的。 方案设计阶段有时可分为方案招标阶段和方案定案阶段。不论是招标或是直接委托设计,都要对所选用的设计公司进行深入而严谨的分析,甚至不同类型设计公司的比例也要有所考虑。从基本方案确立到最终方案的形成是一个多轮次方案的反复过程。在此阶段,房地产公司设计规划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对项目的各个大的价值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如:交通系统功能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分布、建筑体型分析、环境景观系统、设备的设置及户型平面和立面风格等,逐一与设计院沟通,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使方案朝着开发商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方案设计阶段要进行风险管理。有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对项目制定的目标不现实,在实施过程中会带来进度风险。有的公司喜欢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违规操作,给项目带来的风险也是致命的。委托或筛选设计公司的过程也隐含着风险,对设计公司的了解及分析不够深入,不能取长补短,往往会造成成果与期望相差甚大,或者最初成果无法深化等。在方案决策中对技术的选用也存在风险。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除违规操作外,其它并不太高。只要项目组织者有项目风险意识,对项目做风险定性分析,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方案设计阶段的项目风险控制对整个设计阶段和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设计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在方案报建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方案已经确立,设计工作流程相对简单、有序,因此此阶段的项目设计管理在执行方面与方案阶段有所不同。执行组织结构及管理流程相对简单。 在选定设计单位后,要对实施项目设计的工程设计负责人进行资质考查,审查其已完设计工程项目的图纸质量,对其能力有全面的了解。在中间过程质量控制中,要依据设计公司的进度安排进行相应的中间环节控制,保证中间成果的质量,中间成果一般是指在建筑、结构及各安装专业初提及终提两个阶段所提资料图。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是成果审查,即组织规划设计部门和工程项目执行部门对设计图纸进行详尽的审查,必要时组织由规划、消防、人防、设计、合同等方面的专家提出整改意见,把设计缺失控制在设计阶段。在此阶段,项目的沟通管理主要集中在过程质量与进度控制环节。关键的沟通成果要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形成知识积累。 在房地产设计运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方案阶段设计周期过长,留给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周期较短,设计院加班加点赶图不能保证图纸质量,甚至会出现边设计边施工的窘境。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对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成本控制关系很大。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总体时间管理上,一定要严格控制关键点的时间安排,以利于整体工作的顺利完成。 3 设计变更阶段的管理 3.1 设计变更的概述 设计变更是指设计部门对原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中所表达的设计标准状态的改变和修改。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如果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需要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初期阶段,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及时发现设计失误和疏漏等问题,及时解决,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帐,后变更。 3.2 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修改工艺技术,包括设备的改变;增减工程内容;改变使用功能;设计错误、遗漏;提高合理化建议;施工中产生错误;使用的材料品种的改变;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准确而引起的修改,如基础加深。 3.3 设计变更的签发原则 设计变更无论是由哪个参建方提出,均应由设计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协商,经过分管领导确认后由设计单位出具相应图纸或变更,并由工程管理部门办理签发手续,下发到有关部门予以实施。但在审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②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③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④设计变更应简要说明变更产生的背景,包括变更产生的提出单位、主要参与人员、时间等;⑤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⑥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在施工验收工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⑦施工中发生的材料代用,办理材料代用单。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确的,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3.4 设计变更的实施与费用结算 设计变更实施后,由工程管理部门签注实施意见,但应注明以下几点:①本变更是否已经全部实施,若原设计图已经实施后,才发生变更,则应注明,因其牵扯到原图制作加工,安装、材料费以及拆除费。若原设计图没有实施,则要扣除变更前部分内容的费用;②若发生拆除,已拆除的材料、设备、或以加工好但未安装的成品、半成品,均应回收。 由合同管理部门会同施工单位编制结算单,按照标书或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审核后作为结算的依据,此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由于施工不当,或施工错误造成的,正常程序相同,应注明原因,此变更费用不予处理,由施工单位自负。若工期、质量、投资效益造成影响的,还应进行反索赔;②由设计管理部门的错误或缺陷造成的变更费用,以及采取的补救措施,如返修、加固、拆除所发生的费用,由合同管理部门与设计管理部门协商是否索赔;③由于监理部门责任造成损失的,应扣减监理费用;④设计变更应视为原设计图纸的一部分内容,所发生的费用计算应保持一致,并根据合同条款按国家的有关政策进行费用调整;⑤材料的供应及自购范围也应和原合同内容相一致;⑥属变更削减的内容,也应按上述程序办理费用削减,若施工单位拖延,可督促其执行或采取措施直接发出削减费用结算单;⑦合理化建议也按照上面的程序办理,奖励、提成另按有关规定办理;⑧由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延误或延期,则由工程管理部门会同其他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一、转化学习理论的内涵及核心要素 1978年美国教育家杰克·麦基罗(JackMezirow)率先提出转化式学习理论,他认为转化学习是个体通过触发性事件改变其固有观念结构(看法、思维习惯、思想倾向),使个体更具包容性、辨别性、开放性,在情感上更容易接受变化并进行反思,以产生新的理念和观点并指导实际行动[2]。为达到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化需要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两部分都得到满足。内在条件是变化的根本,主要由个体本身的经验、认知情况和年龄等因素组成,直接影响转化的过程和效果。外在条件指辅助的转化条件,包括教师的引导、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贴合个体学习诉求的学习内容。当内外条件都得到满足时,才会发生转化学习。转化学习是继授予式学习(informativelearning)和形成性学习(formativelearning)之后的更高层次的学习。授予式学习着重通过知识传输和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人才,形成性学习在于通过社会价值观念的学习培养专家型人才,而转化学习强调对于思维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培养领导型的改革者。从意义上来说,转化学习包含了三种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从单纯的死记硬背转变为对信息进行搜索、分析、综合后进行决策的过程;二是从学习知识者转变为医疗体系核心成员;三是从全盘皆收的教育模式转变为批判性接受信息并形成为我所用的思维理念[3]。转换学习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麦基罗将转化学习理论总结为10个阶段:1.迷失方向的困境;2.自我反省;3.假设的批判性评价;4.个人的不满和转换过程之间连接的识别;5.对新的角色、人际关系和行动的可行性探索;6.规划一个行动过程;7.为实现自己的计划获取知识和技能;8.新角色的临时性尝试;9.在新的角色和人际关系中提升能力和自信;10.在新视角指引下,在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对个体生活状态的再整合[4]。随后,斯蒂芬·布鲁克菲尔德(StephenBrook-field)和黄富顺分别将转化学习理论简化为5个阶段和4个阶段。然而,无论是如何划分转化学习理论模式,其核心要素都围绕着个人经验、批判性反思和理性交谈三部分。个人经验是转化学习的主要媒介,可以源于学习者自身经验,也可以源于教育者的课堂活动。当学习者的个体经验观念结构与新环境所具有的观念结构产生偏差时,会使学习者陷入困境,从而引发其对个人经验进行反思并尝试从其他角度进行思考。批判性反思是学习者对其根深蒂固观念结构的质疑,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理性交谈是促进转化的手段,有效的对话可以传递信息、态度、情感和个性,帮助学习者通过参与讨论突破固有认知的局限性,实现个体观念的转化[5]。 二、护理学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首先,二年制护理学专升本学生的平均入学年龄比四年制护理学本科学生大,心智较为成熟,属于成人教育的一部分。其次,专升本护生已系统地学习过护理学知识并经过临床护理实践,较本科生对临床工作、护生角色和护理学知识有更为清晰和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再次,有调查显示专升本护生在求知欲和学历提升方面的需求更加强烈,学习主动性更强[6]。因此专升本护生与本科护生在培养目标和方式方面应有所区分。护理学专业专科层次以培养护理操作能力为主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目的是通过短周期的培养缓解临床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因此专科阶段强调护理理论和护理临床技能操作的培训。而本科阶段的培养主要以发展其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能力为主,需要护生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能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7]。专升本护生的学习不再是一般知识的累计和简单的技能叠加,而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反思重塑新的意义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再次教授专升本护生护理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面对问题收集信息并做出合理性决定这一思考方式,而不仅是单向的对学生解释疾病及其护理程序。 三、转化学习理论在国外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经过四十年的演变和发展,转化学习理论逐渐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目前国外对于转化学习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均已相对成熟,其实践应用方式灵活多样且效果可观。鉴于医学领域,特别是护理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国外许多转化学习的实践应用研究都是在护理学专业中所开展的。这些实践研究的研究对象从护理学本科学生一直到护理临床工作者和教育者,研究内容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包括整体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涵盖护理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临终关怀和各临床实习环节。然而国内对于转化学习研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应用人群更多集中于教师、农民工以及企业员工[8],针对护理学领域甚至整个医学领域的实践研究目前只涉及免疫学、护理心理学等部分课程中[9,10],缺乏整体设计。 (一)转化学习理论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由于专升本护生学制较短,因此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主要以内、外、妇、儿等护理学专业课程为主,生理、病理等专业基础课程较少。传统护理学专业课程的授课方式以讲授法为主,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和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学生通过记忆各种疾病的具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来学习知识。临床知识总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作为护理学专业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和循证护理的思维模式,这样护生才能在其职业生涯中一直保持不断更新知识的状态,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转化学习理论没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流程,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许多国外的教育家采取了反思日记、分组讨论、临床案例讨论等途径使学生将其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综合的进行结合。例如在学习“氧气疗法”部分内容时通过上述方式将该部分知识与安全教育、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内容相结合,穿插学生对其实习阶段的案例反思,在反思或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为什么我需要注意这些症状/检查结果?”“当患者及其家属担心xx症状/检查结果时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在分组或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根据目前得到的信息我需要做出哪些护理操作”,“为什么我和其他人护理操作的优先顺序不同”,“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做出不同的选择等等问题”。[11]通过批判性反思和与他人的理性交谈,学生会意识到自己在知识消化中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思维差异,这些反思的结果促使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证据查询,因而就达到了自主学习的效果。通过转化理论的应用,学生不在一味的接收课本中的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更深一步的思考来理解每一步护理程序的意义,同时保持不断更新知识查阅文献资料的习惯。 (二)转化学习理论在护理学方向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社会老龄化的现状,部分院校开设了《老年护理学》课程,临终关怀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Chirema等学者运用了转化学习理论的方式进行该部分课程的授课[12]。在正式授课之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角色扮演患者及其家属的方式进行临终关怀培训以增强其沟通能力、亲和力和感知力。随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走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与患者进行交流并记录患者情况、护理操作及学生自身的反思情况。走访完成后,学生以个体对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感悟反思进行陈述汇报。随后师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这种预设情景角色扮演-实地走访-反思日记-个人陈述-小组讨论的系列活动,学生全方位设身处地的收集到了作为临终关怀的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等不同角度的认知和情感变化,从而改变之前对于临终关怀模糊或单一的思考方式,鼓励学生从新的价值观和角度思考问题,实现知识的转化。 四、结束语 长久以来,我国护理学专业的授课方式还是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差,无法自主消化理解知识。转化学习理论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经历和评判性思维的养成创造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为持续性提升护士岗位胜任力提供了新的培养手段。为更好的应用转化学习理论,教育者首先要从自身进行改变,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入手进行改变。转化学习理论是以学习者自身为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要承担引领者和共同参与者的角色。教学方式从讲授和简单的问答变成灵活多样的问题情景设置、讨论、反思日记等诱导思考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备课和课程设计之初就进行大量的文献查阅和案例收集,以做好反思诱导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反思环境。同时在课时分布上缩短理论讲授的学时,增加学生课前准备、实地走访、小组讨论的时间。由于转化学习理论强调的是思维模式的培养而非仅仅局限于特定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针对此类授课方式的课程在考试方式上也应作出相应的变化,考试内容应能凸显出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察,考试形式也可以不在局限于期末的笔试,而是将反思日记、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情况的评价也融入其中,进行形成性评价。转化学习理论中基于学生自身经验的核心要素和重视实地走访、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有较高的要求。伴随目前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被逐渐弱化,质量参差不齐,这也是制约我国转化学习理论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将对实施转化学习理论,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有非同一般的积极影响。转化学习无法全面替代授予式学习和形成性学习,然而针对专升本护生这一成人为主的学生群体来说是更加适合其自身背景及特点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个人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诱导批判性思维的产生,通过理性交谈丰富思维模式的转化学习理论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发挥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中心地位,真正培养出长期满足岗位胜任力的临床护理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史伟.批判性思维在转化式学习构建中的作用及意义[J].医学与哲学(A),2016,37(07):71-73+90. [2]Mezirow,J., Associates.Learningastransformation:Criticalperspectivesonatheoryinprogress[M].SanFrancisco,CA:Jossey-Bass.2000:35-69. [3]FrenkJ.,ChenL.,BhuttaZ.A.,etal.Healthprofessionalsforanewcentury:Transformingeducationtostrengthenhealthsystemsinanindependentworld[J].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4]Morris,A.H.,Faulk,D.R.TransformativeLearninginNursing:AGuideforNurseEducators.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2012:5. [5]杰克·麦基罗.成人教育实践中的转换性学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10. [6]刘素珍,李继平,朱丹.不同层次护生批判性思维意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5(07):496-499. [7]赵利梅,谢铃莉,王燕.不同学历层次护生核心能力评价效果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30):3747-3749. [8]冯林林,赵丽萍.近年来我国成人转化学习研究的文献解读——基于中国知网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统计[J].中国成人教育,2017(21):8-13. [9]於昊龙.基于案例的转化学习在免疫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A].中国免疫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摘要汇编[C].中国免疫学会:中国免疫学会,2017:1. [10]郑一瑾,余桂林,刘静,等.转化学习理论在武汉市某高校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6,29(10):98-100. [11]McGonigal,K.Teachingfortransformation:Fromlearningtheorytoteachingstrategies.SpeakingofTeaching,2005,14(2). [12]Chirema,K.D.Theuseofreflectivejournalsinthepromotionofreflectionandlearninginpost-registrationnursingstudents.NurseEducationToday,2007,27(3):192-202. 作者:孙亚楠 秦国民 蔡虹 孙书勤 郝玉玲 单位:滨州医学院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要】本文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公路建设成本控制,以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使企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 一、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的与现实意义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监督、指导、调节和控制的管理,使建设过程按预定的方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减少损耗,杜绝浪费,节省开支,降低工程成本,确保优质高效,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公路建设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效益。特别在当前公路工程项目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工程标价压得很低,利润空间已经很小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想获取利润,就必须从进一步降低成本入手。因此,加强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现状分析 1、项目管理欠规范 实行项目管理,使企业的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开来。企业要么过分强调和夸大项目组的作用,使项目组缺乏约束,在各种管理上漏洞百出;要么对项目组的调控力度过大,使其缺乏相应的权力却又担负着企业在项目上对业主的履约责任,其工作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都给规范化、系统化、一体化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了障碍。 2、重产值轻成本,对成本控制缺乏力度 在项目成本管理中,认为成本控制没有必要,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控制范围狭窄、控制手段落后;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没有合同观念。 3、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有的成本管理人员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没有积极充实成本管理的新知识、新经验和新技术,不能适应成本控制发展需要;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 4、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成本分析,也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因此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指导意义不大,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超支与责任者的个人收入无直接挂钩,使成本核算工作流于形式。 三、公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 1、采取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项目经理部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代表人管理具体项目的工作班子,应对企业整体利益负责。项目开工时,首先要根据工程量情况,本着合理、精干的原则,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其次要树立全员成本控制的观念,编制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层层落实和分解成本控制目标,形成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成本控制组织体系。项目经理应全面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在人员、合同、技术、质量、安全、机械、材料、财务等方面综合管理、严格要求,定期组织检查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总结,以便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成本失控,同时也为下一个项目积累经验。具体做法可采取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和考核考评制度、岗位责任制、合同变更索赔备案制、作业技术操作规程、质量安全每日通报制等制度,同时进行工程进度图表分析和材料耗用图表分析等方法。企业的相关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参与成本监督,及时提醒项目经理部加以改进和修正。 2、采取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一方面是指对技术的高度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中的有关技术方案,包括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以及为提高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所实施的技术措施,都应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和研究比较,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另一方面是指对技术的科学管理。一般来说,合理安排施工方案,科学规划施工步骤,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是保障高效有序施工、如期优质交工的前提。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的操作失误或盲目自信而造成误工、返工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由于技术管理上出现的差错,往往导致成本失控。因此,要强调科学性管理,不能盲目地为追求工期进度而忽视技术管理。 3、采取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在实际成本中,人工费占10%左右,不超过15%。对人工费控制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人的劳动热情;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队伍技能;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 (2)材料费的控制:第一,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对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各作业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例如对钢材、水泥、砂石等重要工程物资,可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队结算,节约给予奖励,超出由施工队自行承担,从施工队结算金中扣除。这样,施工队将会更加合理地使用材料,减少浪费损失。对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可以实行计划管理,按指标控制。可以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第二,对材料价格的控制:通过对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采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采购价格;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以降低运输费用和材料储备成本。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第三,加强材料管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和管理材料,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有效途径。积极改进材料采购、运输、质检、仓储、收发、盘点等方面的工作,尽可能地减少各环节的缺失和损耗;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制定并严格执行材料进场验收、限额领料、余料回收及收发盘点制度;做好材料收发和投料的计量检查。制定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 (3)施工机械费的控制:合理选择和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确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做好机手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4)施工管理费控制:施工管理费不同于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未占有较大比重,但控制好施工管理费对降低工程总成本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工程管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每一张纸、一支笔;节约水电;行政办公用品一律要有计划采购,登卡使用;减少出差次数,缩短出差时间,能一人一次出差完成的工作,不能多人多天出差;车辆使用费主要是控制油料消耗和修理配件费用,应杜绝公车私用,并通过调动司机的积极性,对车辆采用内部小修、重大难题到外面修理的管理办法来减少车辆修理费;公务通讯费可以实行限额报销制,不许私人电话费用公款报销;当前,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应该根据工作实情制定招待标准并严格控制,杜绝铺张浪费。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5)财务控制:财务部门是成本控制的关键部门,要通过审核各类费用的支出、监督检查材料的耗用来全方位地监控成本,及时测算和报告项目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偏差,便于项目经理积极采取措施纠正。财务人员还要熟悉掌握本企业的历史资料和行业平均水平,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工地一线,与项目管理人员共同分析各类费用耗用的大致规律和节省方案,保证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4、强化质量意识 工程项目一次性合格完成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应把工程质量管理当作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施工生产中严把质量关,从施工前的测量放样、施工中材料投入以及施工后工程质量养护等,都必须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作业,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质量成本。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购进或自制的施工材料及物资进行质量检测、检验,二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技术质量标准。 5、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施工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中的重中之重。一旦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不但使当事人精神和肉体上受到伤害,企业形象和施工进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事故赔偿、各种罚款致使施工成本剧增,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因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处理制度,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教育一定要落实到每位员工,安全措施要执行到每个施工细节,确保文明安全施工。 6、完善合同管理 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合同谈判时,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其次,在合同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如通过合理的方式,增加承担风险的个体数量,降低损失发生的比例,并最终使这些策略反映在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在合同的执行期间,既要密切关注我方履行合同的情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避免法律损失;同时,我方也必须强化索赔意识,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对超出合同范围的工作,要及时办理变更追加,以尽可能地增加工程收入;对总包或业主单位不合理的要求要依据合同予以婉拒,以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7、加强业绩评估,建立成本数据库 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跟踪管理与控制后,我们还应根据执行的结果对相关的业绩进行评估。将项目最终的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对比,来评价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水平;将执行过程中“实际完成的经济技术指标”与“责任成本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做比较,以对各部门、岗位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业绩进行评估,用数据说话进行奖优罚劣。在完成业绩评估的同时,还必须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得失及时总结,并进行一系列相关的分析,如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以全面了解整个项目的成本构成和降低成本的来源。然后将其与项目“目标成本数据”、“实际成本数据”一起进行归档,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关键的成本指标,并最终形成项目的“成本数据库”。通过“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所有项目的关键成本数据都将被保存下来,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继续,成为下一阶段成本管理科学预测的开始,将对未来业务的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成本数据库”的建立充分体现“知识管理”的思想,使知识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很好的沉淀下来,不因人员的流动而流失,从而让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结论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公路建设市场,施工企业唯有认真研究形势,将建设成本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获取利润,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探析 摘要:文章就市政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与调整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好造价又低的施工产品。如果项目的成本失去控制,则企业将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因此,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为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越来越重要。成本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成本管理的内容很广泛,贯穿于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项目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 施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能否为社会提供质量高、造价低的产品,而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有无低廉的成本,企业为降低成本而进行的对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工作称为成本管理。施工项目管理中诸如质量、工期、资源、安全、合同、分包、预算等的管理无不与成本的管理息息相关。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集中体现在成本管理水平上。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经验,本文就如何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一次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事先的、能动的、自主的管理。只有把所有的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管理要素纳入成本管理轨道,整个项目才能达到综合优化的功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不稳定因素会随时出现,从而影响到项目成本,这就要求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必须对事先所设定的成本目标及相应措施的实施过程自始至终进行监督、控制、调整和修正,努力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1.1 遵循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三全” 管理。为了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技术、计划、财务、材料、设备、质管、核算、后勤等部门为管理层,以各施工队和施工班组为切入点的成本管理体系,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层层分解,以分级、分工、分人的成本责任制作保证。施工项目经理部应对企业下达的成本指标负责,班组和个人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目标负责,以做到层层保证,定期考核评定。成本责任制的关键是划清责任,并与奖惩制度挂钩,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各个管理层次搞好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1.2 培养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努力实现成本最低化。项目成本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项目组织中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与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关,这就要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和作业层全体人员都必须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成本观念, 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项目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意识到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自觉运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实践,使各项成本管理工作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很好地贯彻和实施。 1.3 围绕成本的发生和运动,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在工程项目确定之后,项目的成本控制就是全过程的,自施工准备开始,经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需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也即成本控制工作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使施工项目自始至终置于有效地控制之下。 2.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项目管理运作模式混乱。企业与项目的职责、权限不清,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导致经营监控不到位。 2.2 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低价中标、不合理合同的签定,使得企业常常处于垫款施工、贷款施工的困境,项目施工管理费用严重不足。材料费、设备工具租赁费、人工费不能及时支付,长此以往,使得三角债进一步形成,相关资源价格进一步上涨,使生产经营管理举步维艰。而发包单位对工程的任意分包、肢解又给竣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结算难以按时形成,拨款也常常在各方的推脱中变得遥遥元期,形成竣工难、清欠难的现状。 2.3 成本管理粗放,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成本是实现利润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但当前许多国有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定额、取费标准等基础内容,施工组织、管理方式还是沿用旧经验、老办法,以包代管,重包轻管,不进行科学测算、成本分解,项目成本控制流于形式。造成施工成本居高不下,经营管理费用逐年加大,企业利润越来越薄。 2.4 安全生产流于形式,安全事故频发。随着工程中标价的降低,一些项目为了降低成本,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能省则省,安全教育应付差事,安全设施形同虚设,安全资料造假多、现场实际监督少,总的来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不出安全事故则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损失远大于安全生产的正常投入。 2.5 机械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体现企业实力的重要方面。施工机械运行成本是构成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成本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成本。在项目初的策划中,机械配置不合理,项目运行中的使用效率低下。分条分块的施工,没能完全按照大项目的思维方式考虑。项目管理内耗多,效能低,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成本管理。 3.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手段 3.1 采取组织措施控制项目成本,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分工和责任。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要全面组织实施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 抓好各部门的成本管理,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材料供应部的工作成效关系到原材料成本的高低,要认真组织原材料的订货及供应,将材料成本控制在目标计划之内。计划经营部在前期要做好成本计划编制工作, 在合同实施中要按时进行工程进度款的审报和催拨工作。 3.2采取技术措施控制项目成本,加强技术管理。 首先,要做到制定出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既能起到缩短施工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的作用,又能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机器及其他革新措施以降低施工成本,使工程施工技术保持在同行业的领先水平。再次,针对工程进度和实际施工部位,制定出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列出具体的措施内容,做到切实贯彻执行所制定的技术组织措施。此外,在竣工验收阶段,应注意技术经济的处理,保护好成品工程,缩短验收时间,提高交付使用效率。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要:传统的成本管理理论认为: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工期存在着绝对效益背反原理,即建筑施工经济活动的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绝对的损益矛盾。所以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组织、经济、技术等措施,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管理活动。它是改善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其核心内容是工程造价管理,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立项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标及承发包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清算阶段。 一、可行性研究及立项: 这一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 ,切实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据市场需要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对建设产品的技术来源、市场容量、市场前景以及经济效益分析等各方面作深入的调研和正确评价,编制的投资估算尽可能全面,充分考虑建设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如材料价格上涨等)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 二、设计阶段: 拟建工程经过决策立项后,设计阶段就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寿命周期成本。 1、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动态管理。 限额设计是工程领域控制投资支出,有效使用建设资金的重要措施。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解决了工程项目,特别是政府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当前的设计现状要求我们务必采取规范手段促使设计人员主动实行限额设计,同时建立工程投资的动态管理系统,及时将工程进展、投资完成情况等导入系统,动态掌握投资偏差,及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将投资控制在目标值以内。同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了解市场行情,在编制设计概算时充分考虑价格浮动因素及工程造价信息,确保设计阶段概预算的科学可行。 2、设计单位应根据立项规划内容主动控制工程造 建筑设计可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功能成本分析,设计师通过与业主及各利益相关者充分的沟通,考虑建造成本与寿命周期内维修费用的合理分配,从研究对象的功能出发弄清哪些功能是必要的,哪些功能是可选的,在改进方案设计中使项目的功能结构更加合理,使工程项目的功能与成本之比达最优值,提高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 3、工程变更会导致合同工期的改变及工程造价的变化,部分工程甚至造成工程造价失控,因此,加强设计变更管理,推行设计索赔、设计管理等制度。 设计索赔和设计监理是工程设计必须坚持的制度和有效的约束,只有建立详尽合理的管理机制,人们对设计的重视程度才会有整体性、实质性的提高,工程设计的质量、经济性等才能有更好的保障。对设计引起的施工返工损失,应明确由设计方承提责任,同时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当设计变更费用超过施工合同价的某一比例(如10%),要扣罚一定比例的设计质保金。 三、工程招标及承发包阶段 工程招标及承发包阶段成本控制的核心是合同价款的确定及工程合同的签定,具体工作有: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标底的编制审查、询标工作、合理低价中标、确定合同类型、合同条款的约定等。同时,施工队伍的素质也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在招、投标阶段严格资质审查也是不容忽视的。 1、加强对招标文件的编制管理 工程量清单是依据建设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计算规则、一定的计量单位、技术标准等计算所得的构成工程实体各部分项的、可供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实务工程量的汇总清单表。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和公平竞争的基础。因此,工程量清单必须科学、合理、内容明确、客观公正,同时加强标底的编制审查,对招标文件中涉及工程造价的条款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 2、重视询标工作,推行合理低价中标: 开标后,定标前,在建设工程招标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投标人进行询标,通过询标可排除明显低于成本的不合理报价,避免错报、漏报,便于招投标双方对有关问题互相解释、澄清,为确定合理的合同价提供先决条件。 评标时,根据招标文件中“履约、工期、报价”等的具体要求及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评标价格调整方法,对所有投标人的报价进行必要的价格调整,计算出各项投标的评标价据此评价分析各项投标,进一步评选出合理低价的中标候选人。 3、加强合同签订管理 在与中标单位签定合同前,应加强对合同的签订管理,由专职造价工程师参与审定造价条款。合同类型(单价或总包干)是报价人选择投标报价策略的重要因素,正确地选择合同类型有利于取得竞争性报价,也可合理分担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合同条款中应注意有关风险和责任的约定,将项目管理融入到合同条款中,尽量将风险量化、责任明确,公正地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 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首先要以业主承包商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为依据,业主和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严格履行合同,承包商如何严格现场施工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技术力量,杜绝返工浪费等是现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 ①承包商作为工程施工的实施主体,在工程施工前务必多角度,全方位采取措施,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对影响项目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 ②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③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升。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要减少设计变更,首先要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代表、总监理工程师等共同确认后,方可实施。 ④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此应做到a、签证必须量化。b、签证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不能超出应签范围。C、特别注意隐蔽工程的签证。D、对于签证过程中发现的施工方用衡具、量具弄虚作假的,坚决予以取缔,并重罚,直至取消施工承包资格。 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结算审核,它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该阶段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a、收集、整理各项技术材料,为及时准确地做好竣工结算提供可靠保证,特别是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以及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等的相关资料。B、加强技术材料的审核,确保材料信息的准确性,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及时采取措施。 C、审核完成后,及时编制竣工结算报告。 D、对于采用固定总价施工的合同,较先进的结算方法是在结算中按照国际惯例,采用调值公式,即在合同条款中写明双方商定的调整因素,同时明确哪几种物价可以波动,且波动到什么程度才同意调整。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提要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建设项目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合同交易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和投标方机会主义倾向是产生工程交易成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建设工程交易成本进行了识别,并提出对交易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交易成本;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引言 古典经济学基于“经济人’,和“完全信息’。假设条件,认为具有优势差异的、自利的、理性的经济主体在社会分工中实现了个人利益最大化,同时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也导致了整个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利益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对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假设条件进行了修改,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倾向”和“交易成本非零”的假设基础上建立了产权――交易成本研究范式。交易成本经济学(TCE)是新制度经济学当中唯一在实证检验方面成功的领域,最早是由制度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引入,然后由肯尼斯・阿罗、奥利弗・威廉姆森等人发展和完善。目前,交易成本理论已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领域和产业、组织与企业研究领域,但是对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较少。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成本上,由于建筑产品生命周期长、投资大,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交易成本较大,因此利用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对建设工程领域的交易成本进行识别和管理,对节约造价。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1937年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交易成本是指在搜寻所需信息,谈判、签订和履行合同等过程中所耗用的资源。根据威廉姆森的研究,交易成本分为事先的交易成本和事后的交易成本两类。交易成本的存在来源于人的两大天性:一是有限理性,即受人的见识、预见、技能、经验等所限,个体完全理性行动受到限制:二是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包括合同欺骗、反悔或者其他存在欺诈性质的行为,使得主体对可能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持警惕。 二、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成本的识别 工程交易成本是指在工程交易中寻找交易对象、签订承发包交易合同、监督合同执行以及建立保障合同履行的机构和组织等,使合同顺利实施所需要的费用和付出的代价。 工程交易成本产生主要源于工程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合同主体在合同签订过程中需要花费额外的成本来搜寻信息来确定最优合同对象;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花费额外费用监督合同内容,以确保自身利益。工程交易的不确定性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合同双方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人的机会主义不确定性。 工程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合同主体需要组建专门的组织进行监控和管理,需要对方缴纳各种保证金或者为了避免巨额损失向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这些都构成了工程交易成本。 (一)社会经济条件不确定性产生的交易成本。社会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指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工期一般较长,在建设期内要面临建设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暴雨、洪水、雷电、地震等自然条件的不确定性,建材、利率、汇率等市场环境的不确定,还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行规等政策环境的不确定,这些不确定难以预料,在合同中不可能做出详尽的处理方案,而只能在工程开始前组织人员对相关信息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搜寻,或者在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后组织专门的调查机构进行协调处理。在信息的搜寻和事件的处理过程中,交易费用产生了,主要有项目前期论证费、专家咨询费、相关资料的核实和审查费、工程保险费以及事故发上后处理工程变更和合同索赔发生的费用等。 (二)合同双方信息不确定性产生的交易成本。合同双方信息的不确定性主要指合同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如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于发包商来说,投标人的实际能力、经验、人才、信誉等情况具有不确定性。合同双方信息不确定性产生的交易成本分为签订合同的交易成本和履行合同的交易成本。 签订合同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投标保证金、投标方资格审查费、方案设计审查费等;履行合同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组建项目部、监理部所产生的费用。 (三)机会主义倾向产生的交易成本。机会主义倾向的不确定性指工程交易双方有意隐瞒、歪曲事实以获得额外利益,如投标单位有利用虚假信息投标以期获得中标机会的倾向,施工方有偷工减料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等。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业主方一般会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旆,组建代表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机构,对工程交易过程实施监督管理,主要包括抽调业主方工作人员组成业主项目部和聘请监理方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建管理机构的成本,包括组建费用和项目部人员工资等;二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管理、协调、解决争端等所花费的费用。 三、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成本控制 (一)通过公开招投标加强市场竞争。在确定承包单位(设计、监理或者施工)时,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交易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在市场较激烈时,各投标方为了中标,会尽可能详细真实地向发包方展示自身的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合同双方信息不对称引起交易费用的增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中标单位会好好把握机会,认真履行合同,以期获得后续项目,从而承包方的机会主义倾向得到遏制,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合理选择工程发包方式。目前,建设工程发包方式有施工总包(DBB),非型CM模式、多段分包(M-DB)、设计、采购和施工子那个承包(EPC)、分段总承包(M EPC)和交钥匙承包(TurnKey)等方式。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企业的出现是通过内部的组织来代替市场交易,由企业来分配资源、指挥生产,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因此,如果建设工程项目采用设计、采购、施工、监管等一体化运作的方式,则可以把各个阶段因为信息收集、合同签订、监督管理等而产生的交易成本变成组织成本,将市场交易行为变为组织行政行为,从而减小合同数量和协调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三)合理选择交易合同类型。目前,建设工程交易合同有单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调值总价合同、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目标价格激励合同和限定最高价格合同等。不同交易合同的交易成本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单价合同和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由于需要协调和确认的工作较多,交易成本较高,总价合同的交易成本则相对较低。 (四)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工程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主体构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的供应链。建设项目的供应链将项目的成功与所有与之相关的企业的目标紧紧的联系起来,对链上所有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管理,使整体达到最优。构建稳定的工程项目供应链体系后,供应链上各企业是一种长期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双方信息不确定性,减小机会主义倾向,从而使交易成本得到降低。 四、结束语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和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保证质量、进度和安全等目标的前提下,工程项目实体成本(主要为建安工程费用)的可降低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使得工程项目交易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成为工程成本管理的重点。只要正确地识别工程交易成本,建立合理的工程交易制度,构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工程交易过程中信息不确定性和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交易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浅议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控制 摘要: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是项目施工的重点,必须对所有建设工程实行严格的成本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建立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入手,简单论述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效、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阶段,能否做好成本控制对于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具体到把控制成本的观念渗透到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中,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之内,应遵循一下原则: ㈠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要认真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以利于采取措施,适当合理的降低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㈡ 全面性原则 在建设过程的各个方面都要贯彻成本控制的思想,保证成本控制全面性的渗入到工程的各个阶段。 ㈢ 中间控制原则 应该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中间控制环节,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雨污水、结构层、路面等主要施工阶段上,这是十分必要的。 ㈣ 政策性原则 指成本控制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来实施,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法律和制度,维护财经纪律。 ㈤ 效益性原则 就是在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或良好的基础上,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工程的最优化。 二、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㈠ 建设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合理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㈡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虽说可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但是,项目经理与相关管理者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全员缺乏成本管理思想。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缺乏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应该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⑵对工程项目“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不严 “工期成本”是指为实现工期目标或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施工企业对工期成本的重视不够,对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很少进行深入研究,有时会盲目地赶工期要进度,造成工程成本的额外增加。 ㈢ 工程项目缺乏“质量成本”的相应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有的建设工程项目因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企业资本积累少。 三、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 ㈠ 加强制度管理工作 ⑴建立健全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管理是由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核算、控制、分析与考评等环节构成的。必须构建完善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分析评价制度、预算制度和超预算审批制度,并且要建立基于实际工作量的分析与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意识的培训。 ⑵制定成套系统的定额管理工作 定额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一定生产技术水平下,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所应达到的数量限定额度。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基础工作的核心。若项目管理者在对外劳务分包中定价不合理,没有认清定额管理工作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工程,就会影响成本控制的目标。完备定额管理工作,对于项目部甚至真个施工企业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 ⑶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必须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保证物据相符。 ㈡ 具体解决的方法 ⑴ 确立成本控制目标,增强成本控制意识,建立成本控制体系。要教育全员,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意识,动员一切力量,从各个方面控制成本支出,降低成本。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凡工程中发生的一切经济行为和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对所要耗用的工、料、费按成本目标进行支出的有效监控,预防和纠正随时产生的偏差,坚决把实际发生的成本控制在目标规定范围内。 ⑵ 抓好具体各个环节控制,全面实现成本控制 ①把握工程特点,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降低成本 企业经理要从投标报价、中标成交条件、合同成交约定等承接工程和承建工程的源头抓起,在工程中标后,根据工程的综合情况,修改并完善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经济、合理、较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全过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流水作业,尽可能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成本支出,把握成本控制目标。 ②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减少成本 工程项目部在施工前务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节约措施,对将在施工中积极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以及各种代用品均做好事前周密策划,反复实践验证,一经确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案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仅要认真地进行技术交底,更要严格把关检查。保证安全可靠,顺利实施,促使工程成本降低。 ③有计划的指导生产,强化定额控制 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组织施工和合理安排,根据具体施工安排和定额量,编制出劳动力、材料、设备、机具等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使人、财、物的投入在定额范围内按计划满足施工需要,避免工程成本出现人为失控。 ④ 加强人工费用管理,做好人工成本的有效控制 操作层配备要择优筛选技术素质高且工作稳定并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成建制的劳务队伍和人员,劳务价格适中,实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好作业面,鼓励工人多完成作业任务。提高定额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力,严格按定额任务单考核计量和结算,实行多劳多得。施工中,做好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的衔接。 ⑤加强相关费用的管理,做好费用成本的有效控制 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浪费,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控制范围,严格审批。机械费用应按合理测算指标分比例承包,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加大设备使用率,提高设备完好率。 ⑥加强质量安全管理,避免事故和损失 制度做好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问题,减少工程返工和修补造成的损失,防止因质量事故而造成的重大损失。为此,施工企业应不断提高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必须做到按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出现因砼捣厚、基础挖深、垫层加厚等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⑦关键管理,重点突出 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都要突出强化施工现场管理这个重点,将文明施工贯穿施工全过程之中,加强档案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把每个员工的工作意志和行为规范统一和约束到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来。以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的产品形象和成本控制,力争提前竣工交验,并按合同约定及时做好竣工结算和财务结帐,做到工完、场清、料净,以确保工程款资金按时回笼,防止成本流失。 ⑶建立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系统 第一步:成本账目图表的作用是用于估计项目支出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确定与公司的一般账目和会计职能的联系及与其他财务账目的协调一致;第二步:项目成本计划是运用成本账目来比较项目的成本计划和现场发生的实际计划的;第三步:成本数据采集是将采集到的成本数据集成到成本报表系统之中;第四步:项目成本报表就是确定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项目成本报表的类型;第五步:成本工程是使成本目标最小化应采取的成本过程类型。 在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控制管理过程中,应该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贯彻成本控制的思想,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尽量把建筑工程的成本降到最低,得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点浅析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企业竞争逐渐加剧,因此如何做到最大程度的增加项目的收入与减少成本支出成为了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笔者长期从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就如何做好实施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增加项目收入,规避风险,规划现场管理等工作进行了简述说明,望与各位共同探讨。 关键词:成本管理、索赔、成本控制 近些年来,建筑企业的竞争空前激烈,在进行工程质量竞争的同时,施工成本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项目成本是组成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就项目成本管理做如下简单分析。 加强项目成本管理,需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如何增加项目收入,第二是如何减少项目支出。看似简单,其实项目成本管理学问非常之深。 有关如何增加项目收入,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讨论: 第一、从工程投标一开始就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采取合理的报价措施,二是控制风险。投标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编制投标文件时从施工技术方案到投标报价都要相应招标文件,做到有利于投标人的索赔和结算。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投标报价策略,比如不平衡单价法,提高前期工序单价,降低后续工序单价,这样可使我们在拨款过程中享有优势,减少我们的资金压力;另外我们在投标过程中,认真分析工程量清单、施工图及现场情况,将招标中约定的固定项目造价报高一些,将可调项目造价报低一些,将这样结算时可增加项目收入;对可调价部分,预计结算工程量会增加部分单价报高一些,反之报低一些,这样可在索赔时处于有利位置,获取更大的利润;在投标前应认真分析招标文件及清单,解读和领会清单项目特征描述,在编制对应的技术方案后进行报价,这非常重要,也很容易被投标人忽略,投标的技术方案是工程索赔的主要依据之一,直接关系到索赔是否成立或费用大小。工程中标后,签订施工合同时,尽量将投标过程的风险列入合同中,避免由于招标文件中不合理条款对今后的施工造成影响。通过合理手段使其风险最小化,规避各种风险,并通过斡旋后争取部分有利条款列入合同内容中。 第二、中标后,要组织相关人员(不仅是经营人员,还要包括实施项目经理、主要管理人员、预算人员和材料采购人员)参照中标基础价重新编制项目施工预算,对每项工程量清单作定额预算分析(对有条件的可用施工企业预算定额),对整个工程经营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合理制定人材机与工程进度一致的计划,有效提供资源的利用率;对部分项目可能产生亏损的情况提前考虑,制定相应对策,减少或避免出现亏损。 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索赔、签证和结算工作,保证做的每一道工序都可以从甲方要回钱来。一个优秀的结算也是一个精品工程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所有预算不包含的工序都要做好索赔和签证工作,保证项目的利润。要求我们每当发现变更索赔事件,按规定程序及时发出索赔意向和索赔报告,在及时找现场监理工程人员见证的同时,还应做好索赔现场影像及完整的计量资料,保证索赔证据的完整和可证实性;另外所有事情都要落实在文字上,需要业主方和监理的签字等等。比如业主说先暂停某道工序,拟出设计变更,这需要业主和监理签发的文字性指令,因为出具的设计变更,不仅本身内容的索赔,还会因某道工序的停止都会造成相应的影响,如会对现场劳动力的窝工和返工、设备的闲置、工期的影响等,都需要对其索赔,但如果没有文字性的东西,是空口无凭的,仅有设计变更的索赔时不完整的。 第四、及时报送结算也非常重要,及时完成结算,尽快按合同到位资金,可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当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现场管理,要与建设各方主体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也很重要。要以现场为市场,在搞好这个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信誉,开拓市场,为今后争取更多的后续工程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工程创造利润空间。 关于如何增加项目收入就谈到这里,下面就如何减少项目成本做下分析: 第一、预测人材机费用,控制施工成本。通过招标选取价低质优的队伍进行专业分包,既可以缩短施工工期,又可以降低成本。人工费根据市场行情落实班组,进行包干,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过多零工,并通过科学措施和合理施工降低人工费成本。材料是施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全面了解市场价格,通过“货比三家”选用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供应商提供材料,以降低其投入费用。对采购到的材料还要严格控制其用量,采用限额领料,如果发现超支现象,要分析其原因,杜绝浪费。并且采用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满足工程需要,降低施工资金所产生的财务费用。合理选用机械,测算机械租赁费用和新购置的机械摊销费用哪个更有利于发展,做好机械保养维护工作,避免机械损坏造成停工和维修费用。 第二、合理安排施工流水,将人、材、机充分利用起来,用最合理的方式安排施工,让劳动力不窝工,周转材料和设施得到充分周转。针对各种类型的工程,考虑其工程参数,合理安排人材机投入计划。要测算该工程投入多少周转工具才能满足该工程施工,既要满足施工作业面的需要,也有保证周转工具得到充分周转,避免工人因没有周转工具停工和周转工具在施工现场长时间搁置。另外要充分考虑外界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工期,考虑冬雨季施工降效,合理避免农忙季节施工对我们江浙一带尤其重要,如某工地由于业主变更导致临时停工,正巧遇上农忙季节,外地民工集中返乡,使工地全面停工,为了恢复施工,花了较大的精力,提高了投入,如果安排得当,分批返乡务工,即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工期得到保证。 第三、配备强有力的管理队伍,项目部需要配备一个非常有实力而且团结向上的管理团队。这个管理团队好与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编制优秀的施工方案、合理协调各班组关系、安排施工进度、严把质量关、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安全管理和预算管理等等,这些都可以大大节约项目成本。如果管理团队很差,因自身原因造成窝工、返工,或者出现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或者存有私心,损公肥私,这样都会增加项目施工成本,而且损害项目部形象。最好的人加在一起不一定是最好的团队,好的团队需要合理配置,各取所长相互帮助,能保证完成任务,充分利用资源。所以配备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项目成本。实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圆满完成项目施工任务。 第四、全面实施预算管理和合同管理,做到每项工作有预算收入,有合同管理和约束。组织项目部人员学习与业主的工程承包合同,学习与分包队伍的工程承包合同。预算管理中严格材料浪费现象,班组结算超出预算量,还有严格控制其价格,我们不能只抓量,不管价格,因为成本是由数量和价格组成的。另外每项工作到要有合同约束,避免因无合同造成的无法控制现象。合同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非常有效途径。我们需要将我们的任何风险与分包队伍和供应商捆绑在一起,避免我们的风险独自承担。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合同做事,不做合同以外又无指令的事情,对作业队严格要求完成合同内的事情,并随时做好索赔和反索赔工作。 第五、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无论是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班组、供应商还是周边社会关系,都得予以重视。与建设单位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工程款及时拨付,减少资金压力。与监理单位间管理关系的冲突,要做到有礼有节,避免冲突停顿及监理的刁难等情况的发生,影响工程进度和返工现象。协调好与施工班组间关系,建立奖惩机制,使其更优质的服务。与供应商建立诚信合作,尽可能的后付款采购,可减少资金压力。疏通周边社会关系(比如政府、街道、卫生、居民),避免各种原因的停水、停电、停工等影响。 综述 有关如何降低施工成本还有很多原因,比如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工程成本;采用动态监控在过程中及时分析成本情况,避免出现重大黑洞而不知原因;增加项目收入、降低施工成本对一个项目部有着生死攸关的意义,对一个建筑企业同样存在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明确成本优先的意识,要明白一个赔钱的精品工程永远是一个残次品工程。让我们共同探讨和交流,塑造一个又一个既是质量过硬、造型优美,又是一个杜绝亏损、互利互赢的精品工程。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提要]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房地产行业的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土地价格逐年上升,建设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行业利润率逐步下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成本管理变得更加重要,甚至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进行成本控制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项目建设阶段,根据我国房地产现状,揭示现阶段在成本控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项目建设各程序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成本管理 一、引言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面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国房地产业也受到显著影响。销售面积的大幅下降造成了商品房空置面积的大幅增加。同时,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都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态势。为加大经济刺激力度,央行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手段,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好转,炒房和投机性购房现象不断加剧,使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目前国务院实行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能够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求得发展是摆在每个房地产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保证项目目的、目标的实现,是实现企业突出包围、稳步发展的关键过程。一定的成本管理思想总是源于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是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反映和体现。本文旨在借助国内外现代成本管理研究成果,实现房地产开发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目标。 一般认为,成本管理理论是从l9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但作为成本管理基础的成本核算,却在l5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它首先产生于人们计算销售损益的需要,为了在产品完工后就能及时了解产品成本的情况,人们积极探索,形成了以实际成本为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方法。 Erenguc等在投标阶段运用风险评估技术法对采用总价承包项目的进度——费用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最佳的投标报价。 陆辉等在《施工项目作业成本法的运用》一文中指出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成本问题,讲解了作业成本法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运用程序和利用其进行成本核算的方法。 解崇晖、蒋秋亮发表的《谈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阐述了施工组织与施工成本的关系,制定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不仅施工作业计划对工程成本会有深刻影响,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也会对工程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关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管理研究大多强调要从前期的决策开始的各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措施着手,散见于各期刊,理论联系不够,缺乏系统性。 二、项目建设各阶段成本控制 房地产的开发建设程序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扩大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合同实施(施工调试)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几个阶段。相应的,对各阶段的投资控制分别为投资估算、设计总概算、修正总概算、施工图预算、制定合同价、制定结算价、竣工决算。 从项目的建议书到项目的竣工验收,对房地产的成本控制也一直在进行着。以下我们重点从项目招投标、采购、施工等阶段展开论述。 (一)投标报价阶段。从建设阶段的程序来看,投标报价是一个工程项目对于施工单位开展工作的起点,正确的投标报价不仅是影响施工企业取得项目的结果,更是会影响后期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同的投标策略能在与竞争对手博弈的过程中造成不同的投标结果,正确合理的价格评估为赢得这场竞争提供基础,也为后期施工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和利润空间。 现阶段,投标报价的方法可分为不同条件报价法、不平衡报价法、区别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报价法等。投标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技术标中显示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用高水平的施工组织设计牢牢抓住业主对本企业的信心,使本企业在技高一筹中取胜;2、靠改进设计和缩短工期取胜;3、采用降低利润措施,吸引业主对本标函的注意力,提高中标几率;4、先低价报价,中标后加强索赔管理,利用索赔以赚到经营利润;5、用发展的眼光来处理采用何种投标方案。 (二)采购阶段。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是与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紧密相关的,目前国内工程项目采购主要有四种管理模式。1、业主自行采购模式。业主既是项目投资主体,又是项目的管理主体。项目采购由业主自行负责实施和管理;2、工程项目总承包建设模式。在EPC工程项目管理制下,E指设计、P指采购、C指施工,也就是由一家总承包商负责设计、采购和施工,业主只负责采购监督、检查;3、业主委托承包商代采购关键设备,业主付款模式(简称CFRE)。承包商按业主的要求代采购工程项目关键设备,采购费用由业主支付,承包商负责采购管理,收取采购服务费;4、业主聘请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采购管理模式。在PMC(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工程项目管理制下,业主聘请工程项目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代表或业主的延伸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管理承包。PMC作为业主代表或延伸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而具体的工程项目实施则由EPC或EP+C、E+PC总承包商来承担。PMC负责采购管理、监督、检查,承包商负责采购实施。 (三)施工阶段 1、施工目标成本制度程序。项目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和实现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组成工作内容,也是优化和实现项目目标成本、总目标及其分项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 施工成本计划是项目计划期内进行成本预测基础上,以货币形式确定项目计划期内施工生产所需支出和降低成本的具体行动计划,并且按照成本管理层次、有关成本计划以及项目进展的组阶段对成本计划加以分解,并制定各级成本实施方案;指导施工生产部门在计划期内改进施工技术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费用开支、达到预期经济效果的成本实施计划或技术经济性文件。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施工阶段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以求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可增值作业”,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现阶段,国内房地产企业都有自己的成本控制体系,但项目各环节成本控制脱节现象普遍存在,制度执行情况大打折扣,粗放管理特征明显、项目成本控制有效性不足。 三、成本管理现状 随着现代技术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发展,但现行的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上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和体系。很多房地产企业虽然都很重视成本管理,但由于缺乏经验,公司内部一直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成本管理体系。 2、设计变更、现场签证难以有效控制。频繁发生的各类变更和签证使很多房地产企业大伤脑筋,一方面难以及时掌握最新的变更情况,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各类不必要变更的发生,“变更黑洞”使很多地产公司十分头痛,部分公司甚至屡屡发生“倒签”的情况。 3、难以精确制定资金计划。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都非常重视资金流的管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大量不同类型的合同都在不同阶段的执行过程中,这样想在短时间内精确地制定出未来月份或季度的资金计划几乎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4、成本控制不力。第一,对成本控制存在错误的认识;第二,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第三,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体系。 四、对策 (一)改进和完善现行建设工程中招投标工作。国家政府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发挥招投标管理机构的宏观作用。对政府投资或政府参与投资项目要严格审查。加大对招标机构的培育和发展,这不仅要求加强对招标机构的规范化要求,还要加强过程监督。建立企业评审专家库,加强企业招投标阶段的专业化指导。 (二)对工程采购项目的成本实行全方位监管 (三)对采购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督查。我们对采购工程项目成本的全过程管理和督查主要是分三步走: 1、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是:中标后公司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项目的价格组成、实施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评价),并根据规定额度确定比较先进、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体系;认真地研究制定较为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并根据采购人(使用部门和单位)的要求和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做适当合理的投入,既要保证按期开工,又要避免设备、人工的浪费。 2、采购工程施工期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实施阶段。采购人应注意采购工程成本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准确收集施工成本费用的资料,及时分析实际成本与原预算成本的差异及节约率,并及时做出调整,对采购项目的人员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监察)与检查。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要着重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 五、结论 本文主要是围绕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和优化的问题进行展开,从房地产成本涉及的主要方面到房地产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建设各阶段的成本管理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工作,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到竣工结束的方方面面都是成本控制的目标。 2、决策树在投标报价中的运用,使原本复杂的决策机制变得清晰条理化。设定几种投标报价和施工方式,通过不同施工方式下的成本费用的对比和不同报价情况下中标的概率比较,制定不同的报价方案。决策树的作用使得判断不同报价方案变得具体明朗,所以该方法对招投标程序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作业成本法是项目管理者将目标成本的各个指标按作业链逐层分解,构筑完整的成本管理过程。包括预测目标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目标成本、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控制和作业成本分析与考核等。建设作业成本中心,再按照各类资源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分配,通过成本分析与改进,将目标成本指标的层层分解落实到作业层次,从而控制作业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浅论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如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如何获取最佳利润,是当今建筑工程项目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以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施工成本控制的概念入手,从工程施工的三个阶段阐述施工成本的控制问题。 【关键词】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的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如何增收节支、挖潜增效,如何获取最佳利润,是当今建筑工程项目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的管理活动,以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是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点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 把各项施工费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围内,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要求 ,通过实施有效的管理活动,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资源和费用开支等成本信息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组织、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使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费用控制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由此可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包括项目投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中、竣工验收阶段,其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和控制。 二、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严格按照成本计划加强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业仍然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虽然已经意识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长期以来对成本控制认知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没有充分发挥成本控制带来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无可避免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费现象,工程项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业利润,削弱了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要想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而必须科学、合理、高效地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识,才会积极寻求加强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体系;只有正确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确成本控制的内容,才会积极付诸行动,寻找有效途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减低成本支出,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最终实现施工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求。 三、建立严密有效的项目成本内部管理与控制体系。 (1)健全成本责任制。成本控制与经济责任制相互补充,成本控制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主要条件,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又是保证成本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落实成本责任是项目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关键。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施工企业总经理或董事长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现行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有些项目经理部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成本管理主管,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2)建立完善项目成本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项目部全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建立规范的、统一的、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应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原则指导下得以建立。施工项目是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和核心是项目经理部。因此,需要对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 四、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各重要因素与环节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从项目投标阶段开始,到施工准备工作阶段,再到现场施工过程中,一直到最后的竣工验收结算阶段,这其中的每个阶段和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项目成本控制重在落实。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要逐项循序地进行落实,责任到人,按照制度和有关章程办理,努力抓出实效。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内容: (1)掌握工程基本情况。决策层及管理层要通过调查而了解该项工程的标书编制情况。定额的费用、取费标准、中标价、主要工程量、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掌握进入现场施工队伍的技术状况、人员素质、设备能量、工程工期以及要求的开工竣工时间、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有效的施工方法。 (2)分解成本控制指标,高度重视主要成本项目。在工程施工中,主要成本项目是工程直接材料,它在直接成本中一般要占60%以上,所以应高度重视该项目的成本控制,它是降低成本潜力最大的成本控制项目。 五、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方法 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 (1) 控制人工费成本和现场经费。一方面抓好人员编制,定岗定员,工程项目组织结构要精干、高效,尽量缩小中标人工费与实际工资标准的差距。另一方面注意间接费用的控制,保持一支笔审批经费制度,特别要控制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电话费、低值易耗品等杂项开支。 (2)材料费的控制 首先要以预算价格来控制地方材料的采购成本,至于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则应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 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往往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论文联盟整理因此,项目材料管理人员有必要经常关注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并积累系统翔实的市场信息。如遇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可向"定额管理"部门反映,同时争取甲方按实补贴。 结语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不断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它对促进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职能的实现和项目经理对成本指标的实现以及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具有特定意义。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应从工程投标标价开始,直至项目竣工结算完成为止,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成本管理,就是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浅谈了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施工成本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包括所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等的费用,周转材料的摊销费或租赁费等,支付给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质的津贴等,以及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支出。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 项目施工的成本计划 1.1 施工成本预测 施工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信息和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估计,在工程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估算。施工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的依据,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1.2编制施工成本计划 编制施工成本计划要以成本预测为基础,结合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施工项目应投入的生产要素,结合各种因素的变化预测和拟采取的各种措施,确定目标总成本。施工总成本目标确定后,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机构、施工班组,落实到施工的各个环节。最后,通过综合平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的指导性文件。施工成本计划应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 2 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是决定施工成本的关键。施工成本控制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主要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的范围内 ,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 ,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 ,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 ,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因此,只有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才能使施工成本控制取得理想成效。 2.1 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就是强化施工成本控制的组织方面的管理。成本控制涉及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部门甚至每一个工作人员,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要认真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组织措施就是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成本控制工作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作业程序,完整准确的信息传递,才能取得成效。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 2.2经济措施 项目施工过程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项目施工势必投入“人工、材料、机械”及资金等,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因此,管理人员应强化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的风险分析,对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支出,认真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针对施工现场发生的主要费用,具体的控制措施与方法:①人工费控制:人工费在工程项目成本中比例较大。因此,要加强劳动定额管理,改善劳动组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耗用人工工日,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②材料费控制:一是要做好材料的用量控制,一定要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科学、有效、合理的使用材料,要通过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二是要控制材料的价格,要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择优选料,就近选料。③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根据施工需求和施工特点,选择合理的机械设备,合理组织施工,做好各生产工序的衔接,尽量避免停工窝工,严格控制施工中所消耗的台班数量;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机械台班的生产效率。 2.3 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施工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加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 3 施工成本考核 3.1施工成本核算与分析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成本考核则是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做好施工成本考核工作,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是关键。成本核算是对施工项目所发生的成本支出进行归集和分配,从而形成满足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需要的成本信息,其基本内容包括:人工费核算、材料费核算、周转材料费核算、机械使用费核算、结构件费核算、措施费核算、间接费核算等。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通过分析,找出产生偏差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加以纠正,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3.2施工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考核是在施工项目完成后,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俺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施工成本考核是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也是对成本指标完成情况的总结和评价。如果对成本考核工作抓得不紧,或者不按照正常的工作要求进行考核,前面的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都将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评价。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考核有奖励,起到有效的鞭策和激励作用,提高每位员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项目施工成本增收节支,尽责尽职。 结语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其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所以,成本管理不仅要实现全方位、全过程控制,而且要全员参与、人人把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摘要:目前在我国的建设领域仍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三超”工程、“钓鱼工程”和“烂尾楼”工程。这些现象均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失控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建设项目投资本身具有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投资一次性的特点,决定了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造价管理问题,探索如何搞好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造价管理 1.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全过程包含的具体内容 1.1工程造价的含义 工程造价包含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其中工器具购置费包括设备费和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土地使用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1.2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就是对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进行预控与控制。 1.3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的含义 针对整体的项目而言,根据项目可研中拟控的项目工程总价,首先对其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分配于工程造价的各部分,然后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管理与控制。 2.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2.1策划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 策划的布骤包括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分析、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不确定性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最终决策是否投资。 项目策划至关重要,对项目投资成功与否起关键决定性作用。首先需要对拟建项目初步确定主要技术指标,如总建筑面积、建筑类别、容积率等,再通过收集类似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编制投资估算。 根据投资估算,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确定自有资金的比例,原则上需自有资金交清土地款、项目的资本金、配套费,在土地款交清和规划许可证办理的情况下,也可用土地或项目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以出让股权的方式引进投资者也是融资的常用方法。 通过估算项目的成本、利润、利润率、投资回报率,进行财务评价。同时也需要分析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有关产业政策。在评价时,也需要考虑一定的风险,充分估计项目各个环节实施的不确定性。 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项目成本估算和项目收益预测。估算的科学性、准确性,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决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与否。 2.2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经过投资决策分析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影响工程造价的70%左右。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其中又以方案设计对成本影响最大、初步设计次之。因此,方案设计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为了提高工程建设投资效果,从选择建设场地和工程总平面布置开始,直到最后结构零件的设计,都应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最佳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优选的原则:1、处理好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之间的关系;2、兼顾建设与使用,考虑项目全寿命费用;3、兼顾近期与远期的要求。 设计方案评价的内容:不同类型的建筑,使用目的及功能要求不同,评价的重点也不相同,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居住建筑三部分。 2.2.1工业建筑设计评价及成本预控 包括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和建筑设计。 总平面设计是工业建筑项目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在保证生产、满足工业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自然条件、运输要求及城市规划等具体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地上地下技术管线及绿化美化设施的相互配置,创造符合该企业生产特性的统一建筑整体。在布置总平面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竖向布置、管道、交通路线、人流、物流等是否经济合理。工业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要节约用地,不占或少占农田、必须满足生产工业过程的要求、合理组织场内外运输、应适应建设地点气候地形工程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工艺设计评价:工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核心,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特点、生产性质和功能来确定的。工艺设计标准高低,不仅直接工程建设投资的大小和建设速度,而且还决定着企业未来的产品质量、数量和经营费用。 建筑设计评价:工业建筑设计必须为合理生产创造条件。因此,在建筑平面布置和立面形式选择上,应该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熟悉生产工艺资料,掌握生产工艺特性及其对建筑的影响。根据生产工艺资料确定车间的高度、跨度及面积;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决定车间平面组合方式;根据设备种类、规格、数量、重量和振动情况,以及设备的外形和基础尺寸,决定建筑物的大小、布置和基础类型,以及建筑结构的选择;根据生产组织管理,生产工业技术,生产状况提出劳动卫生和建筑结构的要求。因此,建筑设计必须采用各种切合实际的先进技术,从建筑形式、材料和结构的选择、结构布置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满足生产工业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2.2.2民用建筑设计评价及成本预控 民用建筑一般包括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两大类。民用建筑设计要坚持“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要求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比例适当;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合理确定结构方案。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试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摘要: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懂成本管理,各司其责、各尽其责,才能够增强项目的盈利能力,个人才能够跟随项目的发展实现个人的发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管理,盈利能力 对于生产企业,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条标语: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二者都是第一,这是从社会角度来讲的。那么,从经济角度来看什么是第一呢?应该是利润。因为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那么成本和利润是什么关系呢?此消彼长,或者说此长彼消。因为工程价款是基本确定的,成本节约了利润就会增加,成本超支了利润就会减少。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懂成本管理,各司其责、各尽其责,才能够增强项目的盈利能力,个人才能够跟随项目的发展实现个人的发展。 在懂得施工成本管理的概念、施工成本构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后,重点是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一、成本预测、计划 编制实施性成本计划,统一成本计划的内容与格式,依据企业施工定额编制施工预算形成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结合按施工成本、按项目组成、按工程进度三种方式。 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依据承包合同、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步骤是比较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纠偏措施,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方法采用过程控制方法。 1、人工费的控制:郑州市场主要采用劳务分包方式外包劳务,双方是合同关系,其控制依据只能是劳务合同,只能以合同的手段,所以说劳务分包管理实际是合同管理。订立合同时,合同条文应详尽,力争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件都能在合同条款中找到依据。劳务结算时要把合同内的结算和合同外的结算分开,便于分析合同外内容发生在哪,便于以后改进,也便于信息平台三算对比。 2、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材料用量的控制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定额控制,即以消耗定额为依据,限额发料;第二种为指标控制,即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第三种为计量控制,即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和投料计量;最后一种为包干控制,即小型及零星材料(钢钉、钢丝)折算成费用。材料价格的控制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主要通过掌握市场信息,采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 3、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生产,设备租赁计划合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设备闲置;加强机械设备调度,避免窝工,提高设备利用率;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避免不正确使用造成设备停置;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4、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 成本控制采用挣值法,挣值法作为一项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进行工程项目费用、进度综合分析控制,克服进度、费用分开控制的缺点,即当我们发现费用超支时,很难立即知道是由于费用超出预算,还是由于进度提前。 三、成本核算:计算项目实际成本,检验成本计划是否实现。项目的施工成本按制造成本法核算,不采用完全成本法。 1、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施工企业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施工图预算,再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和甲方就所承接的建设施工项目签订施工合同,企业一般按照与施工图预算相适应的原则,以单位工程为依据确定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对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不能相互混淆。 2、工程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为了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控制成本开支,应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划清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之间的界限、 划清各成本项目之间的界限、划清各期施工生产成本之间的界限、划清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界限、划清已完合同成本与未完合同成本之间的界限、划清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之间的界限。 3、工程成本核算的方法:各项工程成本归集后,直接费可直接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间接费先归集,再按照一定方法分配计入受益的各个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中。 4、核算内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间接费、分包工程。材料包括工程实体材料和周转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材料都由保管员登记,保管员登记后方可报帐,保管员登记时对材料进行分类登记,注明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单价、金额、 来源,给材料成本核算提供数据。机械分自有、购买、租赁,机械费含维修保养、能源消耗(电 柴油)。 5、核算周期:月度成本核算、年度成本核算、竣工成本核算。核算取值范围要求形象进度表达的工程量、统计施工产值的工程量、实际成本归集所依据的工程量相同。 四、成本分析:计算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差异包括局部成本偏差和累计成本偏差,分析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的升降因素,挖掘有利偏差,采取措施纠正不利偏差。成本偏差的控制,分析是关键,纠编是核心。 成本分析的方法采用比较法,进行 “三算”对比(预算成本即投标报价成本、 目标成本即施工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即实耗人材机),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 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寻求节约成本途径。 五、成本考核:考核指标是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根据成本管理体系, 评定责任者业绩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成本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脱离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现场管理而单独存在,关注成本管理的同时要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综合管理水平。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具体分析 【摘 要】 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地、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医院管理、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的目的。 【关键词】医院建设工程 项目成本管理 分析 引 言 为了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当前各医院都加大了对医院基本建设的投入。文章通过对医院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原则、工程项目实施过程要点、筹资成本控制中需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论述,指出了只有对基本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才能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确保建设资金的安全、完整、合规,实现资金管理与控制的规范化、科学化。 一、做好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 成本预测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预测内容,应根据各工程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 (一)工、料、机械等成本的预测: 1、人工费要根据社会劳务市场的行情及内部职工平均实际日工资,或按单项工程人工费单价计算,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预测该项工程人工费成本额,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中是否包人工费用。 2、材料成本占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70%左右,应作为重点予以控制。对主材、地材、辅材、其他材料成本进行逐项分析,实行比价采购管理,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工程方案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的材料规格的异同,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费及在混凝土实际操作中掺人的外加剂用量等。 3、机械使用费支出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二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二)辅助工程及临时设施成本的预测:医院建设程项目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的而又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程,如拆迁工程。临时设施搭建等费用的预测应详细调查,充分比选论证,并根据工期的长短及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其规模和标准,按实际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的历史数据预测合理的目标值。 (三)成本失控的风险预测: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始终存在着风险因素,有政策性变化导致施工方案改变的风险、市场价格变化风险、设计风险、物资采购风险、施工管理风险等,直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风险才最终消失。 二、围绕成本目标确立成本控制原则 医院在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并采取措施确保项目成本目标实现。因此,需要制定成本控制原则。 三、寻找有效途径实现成本控制 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可从组织、技术、经济、质量管理等几方面采取措施进行。 (一)采取组织措施控制工程成本:首先,要明确医院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的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明确部、处、项目负责机构。施工队之间职权关系划分。项目负责机构是代表医院管理某项目的工作班子,应对医院的整体利益负责,应协调好各方面的责、权、利的关系。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务,从而使成本控制有人负责,避免成本大、费用超、项目亏、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工程成本:应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主要技术方案做出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技术负责人还应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成本进度负责,并把责任划分到每个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对本人所辖单项工程质量及成本负责。总之,技术人员应从合理角度对技术措施、工料节约、机械利用率、工序合理安排、工程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 (三)采取经济措施控制工程成本: 1、人工成本控制:人工成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一般在10%左右。因此,要严格控制人工成本。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体现先进的劳动生产率,从用工数量控制,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空闲浪费时间,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2、材料成本的控制: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应采用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做好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耗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 3、机械成本的控制: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台班价格。 4、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定点、定岗、定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人而加大工程成本。 结 语 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言和各个方面,涉及项目的全体人员,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本文分析四项管理措施,为相关管理人员提出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管理措施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成本管理就是要在保证工期和质量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管理措施,包括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把成本控制在计划范围内,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1、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内容 成本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涉及成本管理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标准和责任制度的建立。除此而外,应从以下诸方面为施工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1.1统一组织内部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内容和格式。其内容应能反映施工成本的划分、各成本项目的编码及名称、计量单位、单位工程量计划成本及合计金额等。这些成本计划的内容和格式应由各个企业按照自己的管理习惯和需要进行设计。 1.2建立企业内部施工定额并保持其适应性、有效性和相对的先进性,为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提供支持。 1.3建立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信息的收集网络和必要的派出询价网点,做好市场行情预测,保证采购价格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企业的分包商、供应商评审注册名录,稳定发展良好的供方关系,为编制施工成本计划与采购工作提供支持。 1.4建立己完项目的成本资料、报告报表等的归集、整理、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1.5科学设计施工成本核算账册体系、业务台账、成本报告报表,为施工成本管理的业务操作提供统一的范式。 2、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 为了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效,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 2.1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是全员的活动,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施工成本管理不仅是专业成本管理人员的工作,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 组织措施的另一方面是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要做好施工采购规划,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使用、动态管理,有效控制实际成本;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耗;加强施工调度,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周和盲目调度造成窝工损失、机械利用率降低、物料积压等而使施工成本增加。成本控制工作只有建立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具备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作业秩序,完整准确的信息传递,才能取得成效。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2施工过程中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包括: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方法,进行材料使用的比选,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代用、改变配合比、使用添加剂等方法降低材料消耗的费用;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方案。结合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自然地理条件,降低材料的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应用,新材料的运用,新开发机械设备的使用等。在实践中,也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对纠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偏差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2.3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各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未完工程预测,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由此可见,经济措施的运用绝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 2.4采用合同措施控制施工成本,应贯穿整个合同周期,包括从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终结的全过程。首先是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对各种合同结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在合同谈判时,要争取选用适合于工程规模、性质和特点的合同结构模式。其次,在合同的条款中应仔细考虑一切影响成本和效益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引起成本变动的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采取必要的风险对策,如通过合理的方式,增加承担风险的个体数量,降低损失发生的比例,并最终使这些策略反映在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在合同执行期间,合同管理的措施既要密切注视对方合同执行的情况,以寻求合同索赔的机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自己履行合同的情况,以防止被对方索赔。 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需全面考虑,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共同控制,合理配合使用,达到科学管理的目标。而作为企业只有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突出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因素分析、阶段分析和运用方法对项目全员、全过程管理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建设工程;成本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合同要求等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是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各阶段的重要工作。 对于任何项目,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工作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任何项目都具有一个从概念、开发、实施到收尾的生命周期,其间会涉及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众多的单位和部门。建设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成了以下四个阶段,包括准备阶段、研究分析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归纳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涉及范围、具体手段、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 成本管理准备阶段的工作的目的是协调好项目参与各方的关系,明确工程管理的目标,并使项目参与各方都能理解和支持成本管理研究活动,互相配合,保证信息通畅,以便收集到充分的信息。 首先召开动员会是非常必要的。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参加动员会的人员包括业主代表和设计方代表及该项目有关建设的管理、规划等部门的代表。对项目的要求以及业主的目标进行初步了解,以便明确开展工程成本初期管理所需要的资料。 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合适的组织结构是成本管理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在组建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时,必须仔细考虑和权衡,全面考虑专家代表涉及的相关领域。小组规模应以6~10人为宜,应考虑参与各方或利益各方的代表,如主管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在项目早期应选择那些对项目宏观问题、战略问题比较熟悉的专家参与,而在项目后期则要选择具体专业领域内的专家,选择对具体成本控制问题比较熟悉的专家。 其次,进入收集信息阶段,成本管理的成效依赖于信息的质量、数量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在正式项目工程研究之前,设计人员要花很多精力收集整理信息,所应收集的信息包括项目的构思、有关图纸和技术说明、投资估算、工作计划、设计计算书等,应尽可能收集到现场条件、项目约束条件等方面的信息。 再次就是考察现场阶段,在展开具体工作之前,先考察一下现场有助于人们把项目想象化、具体化,更容易想象项目的某些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项目。通过考察也可以了解现场标高、地表概况以及周围情况等。对于那些改造项目或扩建项目,现场考察就更为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已有结构情况。 最后,成本管理具体信息研究形成许多提案,而这些提案的形成是在费用估算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费用分析就是价值工程研究的关键之一,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因此所提供的数据应尽可能的详细与精确。 二、研究分析阶段 研究分析阶段,就是利用这些有关费用的数据,进行成本分析、成本评价、评价优选,从而选择最佳方案对象,为工程具体实施定好了方向。这个阶段是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贯穿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具体方法包括了一切对实现目标有用的活动方法和工作方法,包括技术的、经济的和组织管理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成本分析是建设工程成本管理的核心,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对完成不同特定功能所耗费的成本进行计算、整理。在成本分析时,一般采取理论计算法、技术测定法、统计分析法、类比类推法等。 成本评价根据成本分析比较功能价值的大小,重点对基本功能和必要功能进行成本计算,对不足功能和过剩功能进行成本分析,从而寻找功能与成本匹配的目标。一般采取功能成本法、成本指数法等;其中常用的是功能成本法,就是对各方案完成一定的功能价值所耗费的工程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评价优选是对几个方案的实施成本进行评价和选择,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济评价,还包括技术评价、社会评价等,从中找出最佳方案。在评价优选、选择对象时,一般采取经验分析法、强制确定法、方案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等。其中经验分析法、强制确定法的判断较为主观,在比较简单的、方案单一的工程项目中比较常用;而运用方案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来分析成本较为客观具体,但分析评价所需要的信息量大、信息准确性要求高,一般在多方案、较复杂的工程项目中使用。 三、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就是在对确定的项目方案进行实施过程中,进行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贯穿于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等阶段。 (一)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设计单位通过研究并确定设计方案,对工程项目建筑、结构、水电、通风、消防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出具完整的设计图纸。设计阶段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设费用的多少和建设工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的多少。合理科学的设计,可以降低10%以上的工程造价。但在工程设计中不少设计人员重技术、轻经济,任意提高安全系数或设计标准,对经济上的合理性考虑得较少,从根本上影响了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如果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浪费,因此设计阶段对项目成本管理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推行设计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 2)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建立健全设计经济责任制。限额设计应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总投资,使其贯穿于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技术设计直到施工图设计的各阶段,形成纵向控制。 3)完善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需进行各方参与的技术经济论证,使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招标阶段 招标单位的主要工作为确定项目范围,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并协助业主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作为项目承包价格的依据。 1)规范编制工程量清单,明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 2)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诚信的原则。 3)协助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约定合同中涉及的费用项目,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是招投标工作的延伸,是合同的具体化,加强施工控制,就是加强履约行为的管理。施工阶段中成本管理的主体包括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建设项目的有关单位,涉及面大,因此也是全过程成本管理的主要阶段。 一方面,对于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单位来说,主要做到几点: 1)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的必要环节。 2)从管理模式上着手,落实监理制,追求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3)积极推广建设项目建设“代建制”。建设单位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组织与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4)加强对工程变更签证的计量和措施费用的调整的审核工作。 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中,成本管理最难控制的主体就是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单位能否实现项目盈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否则就容易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 施工单位应坚持按照制定计划、增收节支,全面控制,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用目标管理方法对实际施工成本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材料用量的控制,二是材料价格的控制。 在保证符合设计规格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约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以及施工质量控制,避免返工等,有效控制材料的消耗。材料的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组成,因此控制材料价格,应通过市场信息、市场调查询价、应用竞争机制和经济合同手段等控制材料、设备、工程用品的采购价格,价格组成包括买价、运费和损耗等。 2)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也应实行“量价分离”。人工用工数应通过项目经理与施工劳务承包人的承包合同,按照施工图预算计算出定额人工工日,进行发包。 3)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用主要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组成,为有效控制台班费用支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加强设备租赁管理,尽量避免设备闲置等情况;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尽量避免窝工;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加强机上人员与辅助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机械台班产量。 4)管理费的控制 现场施工管理费在项目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控制与核算上也比较难把握,项目在使用弹性较大,主要采取以下控制措施:根据现场施工管理费在施工项目计划总体成本的比重,确定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费总额,编制项目经理部施工管理费总预算和各管理部门的管理费预算,制定施工项目管理开支标准及范围,严格执行施工项目经理部的施工费使用的审批,报销程序等。 四、评价阶段 评价阶段是对施工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综合评价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和管理效果,比较项目通过成本管理实施的增效额,并将优秀的成本管理方案进行推广的阶段,这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成果阶段。 成本管理后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全面评价和单项评价。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一)项目目标评价 评定投资建设项目立项时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是项目成本评价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项目后评价应对照原定目标,检查项目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分析实际发生改变的原因,以判断目标的实现程度。主要任务是对项目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分析评价。项目目标评价一般可采用逻辑框架法来进行。 (二)项目过程评价 项目过程评价一般采用前后对比法进行,对照项目立项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预计的情况和实际执行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鉴别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合理程度,以便为今后加强前期工作和进一步改进项目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同时,还要通过对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的有关实际数据的调查,对比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与前期预测情况差距的大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善运营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过程评价应涵盖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并能反映各阶段主要环节的特征。 (三)项目效益评价 项目效益评价主要指经济效益评价。即对投资建设项目各环节通过项目实施前后将会产生的效益(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的投资、实现的目标等内容进行定量或定性比较,以便定量地评价项目各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 (四)其他方面评价 其他方面包括项目政策评价、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等。 五、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是基本建设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对工程经济和社会利益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只有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才能使建设工程成本管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项目成本管理自始至终作用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为了获得自己的市场竞争地位,被迫用压低成本、减少利润等方法。在这一摸索过程中,我国建设工程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建设工程成本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当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关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全文的研究对帮助建设工程企业更好的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绪论 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究其本质而言其实就是经营成本上的竞争,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建设单位要想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护好自己的发展与生存地位,使得自身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学会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切实解决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种种问题,从而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应有质量要求的工程项目,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使得企业在生产建设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盈利能力等众多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缺乏对于工程实施的全局性的认识与管理 因为受到一些工程成本管理方面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当前很多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都过于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但是建设工程的成本工作实际上远远不止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从而导致了成本管理的内容不够完善与周全,施工成本的管理和形成实际上贯穿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从实施前的准备到工程完成后的保修维护等所有方面,要经历前期准备到施工阶段到验收阶段,最后再到保修维护等几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方面的成本消耗形成等等,因此,要把握好整个公里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将每一个阶段的成本管理都考虑周全,制定整个工程进展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计划。但是当前很多公路施工项目过程中缺乏对于全局成本管理的认识,从而使得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效果非常不理想。 (二)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就必须要有一套与实际工作过程相配套和适应的工作制度,从而保障各项相关工作能够有章可循,高效开展。当前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规章制度往往很全面细致,但是有关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却非常不完善,比如在项目管理的责任追究中,很多都是简单的将相关的成本管理事故归咎于相关项目的经济主管,在相关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中的责任分工也不够明确,造成了各部门之间经常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混乱局面,再者在奖惩制度方面也不够完善,要么就是在工作奖惩方面显得没有执行力,使得建设工程中的相关职工在成本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很难被有效调动和激发,倘若不能够很好的鼓励整个职工群体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来的话,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也就很难得到高效的开展,甚至在一些单位的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不管是职工还是领导都没有能够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分工管理工作,干脆将成本管理工作束之高阁,不予管理。 三、加强完善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手段及措施 (一)构建全面成本管理实施方案 全面成本管理指的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整个工程的成本进行分阶段的管理与管理,当前的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过于片面,导致很多方面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所以应该以下几方面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1、投标竞价时的成本估算 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的建设工程已经基本走上了招标施工的发展道路,那么竞标的建设工程建筑单位首先需要在竞标的时候根据当前市场信息情况,对工程概况、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工程成本等做一个大概准确的估算,确定一个相对符合自身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的预期成本。具体来讲,施工企业在竞标之前可以对往年完成的类似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与结算信息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从而估算出目标工程的各阶段成本以及总体成本的价位,同时结合目标工程的施工环境、当前物料价格水平、施工方案的实施难度与风险等等编制竞标成本预算,从而可以使企业自身在竞标过程中避免一些盲目的举动与决策,降低风险的同时也有效地管理了工程的成本。 2、工程施工开始前的成本估算 在中标工程进行正式施工前应该再次对工程进行一次成本预算,即根据对工程的具体了解和总体把握,同时结合当前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技术作业水平,人员队伍规模、机械设备等级与规模、各方面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以及相关子工程的市场承包价格等等所有有关工程成本的因素,对整个工程进行一次详细的成本预算,主要用于在工程施工阶段中对相关成本进行动态考核以及在工程竣工后的总体评价。整体上要求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能够将机械、材料、人员等各方面成本因素都管理早既定的预算范围之内,而对于因各种情况产生的超预算行为要给出足够详细的原因解释,并呈报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预算跟进。 (二)完善施工企业制度建设 施工企业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状况,同时也关系到施工企业自身的利润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的完成,所以施工企业应该牢牢抓住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关系到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做到项目成本管理与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 1、项目经济评估制度 构建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制度,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可以合理、科学、正确的确定工程的各项经济指标,从源头上抓好项目成本的的管理与管理工作。在工程中标后,正式施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要及时充分的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经济评估,进行深入广泛的市场调研,评估测算项目的经济效益情况,即根据项目的图纸方案变更、施工条件、合同条框以及材料市场价格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同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的管理和施工水平,测算并优化施工方案和计划安排,以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给予指导与参考。 2、目标成本责任制度 所谓工程的目标成本指的就是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与管理的尺度,也是工程经理部门努力期望达到的成本指标要求。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和达到这个成本目标,工程经理部门应该大力构建并推行实施目标成本责任制度,根据成本要素的不同,将期望的成本指标进行细化,纵向方面可以分解到班组、站或者施工队之中,横向方面可以分解到个人、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工程项目的分管领导之中,从而建立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周密的目标成本责任制度体系。同时,根据细分后的工程施工建设计划安排,又可以将期望成本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分别落实到对应的工程施工阶段中,在每一个目标成本的责任人身上,形成全过程、全方位以及全员的项目目标成本责任体系,做到人人肩头有指标,个个责任都明确,切实将个人利益与工程的成本目标紧密的挂钩联系在一起,并根据此来严格奖罚与考核工作,保证工程成本管理与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五、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化问题,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工程成本因素的管理与控制把握,在不影响建设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如何尽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成本将成为相关领域内一个值的只需研究的永恒课题,本文的研究仅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其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不吝赐教。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装饰工程的管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造价预算是对装饰工程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做好造价预算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成本,对企业和客户来说都是双赢的措施。本文主要是从对装饰工程预算的重要性分析了进行工程预算的必要性,然后从影响装饰工程预算的因素分析,进而提出了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装饰工程的造价预算措施。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因素,预算措施 装饰工程是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之后,对建筑的功能和相关的需求进行进一步装饰的施工,主要是在建筑的外观和功能以及审美方面的细致的再加工。一个良好的装饰工程的完结需要专业的科学的规划。 装饰工程近年来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对装饰工程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不仅要求工程能够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弥补建筑中的缺陷,同时要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还要兼顾审美。因此,造价预算就在装饰工程满足客户对装饰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利益之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有效措施。 1.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性 装饰工程造价预算总体来说的作用就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成本节约和造价控制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能够从根源上控制成本的过多输出,同时能够在造价控制上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具体来说,合理的工作预算造价能够提高招标的成功率。在招标投标过程中,施工方需要通过合理的造价预算给出标底,让客户进行比较选择,也对工程有了深入的了解,确定盈利的范围。对于客户来说,造价预算能够提供给他们对于投标的心理预期和所能承担的范围,对招标方进行理智的选择。 造价预算还能够对工程合同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工程合同,施工方和客户都要根据施工图预算作为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造价预算也作为监管部门和履行合同的有效指导依据,只有对工程有着良好的预算,才能够保证施工合同的合理达到双方的满意。 同时,工程的造价预算在对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购买,所需的人力物力材料都有了初步的估算,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此外,在工程结算时,和造价预算相比较能够找出在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工程中有效避免。所以,造价预算在工程的全过程中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影响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 2.1装饰原材料的价格影响 原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开支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不同对预算会有很大的影响,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原材料的价格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因此,想要合理的制定出工程造价,要了解市场的价格走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预测。同时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情况下,要多加比较,购买性价比较高的产品。 2.2装饰施工人员的薪酬影响 除了原材料,施工人员的薪酬也是工程开支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随着国家对劳动力单价的监管以及劳动力的价值逐渐升高,施工人员的薪酬也是逐年上涨。影响预算的施工人员的薪酬主要表现在劳动力单价和施工人员的技术。因为装饰工程一般项目庞大,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单个劳动力价格和每个劳动力所掌握的技术以及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效率都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效果,从而对工程的预算产生影响。同时,因为劳动力市场也存在淡季和旺季之分,在不同时节劳动力的单价也不同。此外,劳动力流失也是所需考虑的一个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势必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造成资金的流失。 2.3装饰材料损耗产生的费用影响 原材料在购买之后一直到使用结束的这个时期中会产生大量的材料损耗,例如,有些易耗易损品在运输的过程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损耗。在材料的储备过程中,因储备不当也会造成材料的损耗。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缺少合适的监管和严格的使用标准和流程,材料会大量的损耗,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工程预算阶段一定提前考虑到装饰材料损耗所带来的影响。 2.4 装饰机械使用的影响 在对装饰工程的实施中,难免会需要机械的使用。一般装饰工程中机械使用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是受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的。环境较为艰难或者是工程的难度较大都会增加机械的使用费用。同时,机械也需要保养和维修,还有机械使用人员的费用等,这些都会对工程预算产生影响。同时,不同机械的选用和机械的效率不同,都会对工程有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应该提高机械的技术装备和信息化装备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效率。 2.5装饰施工中的突发事件影响 工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天气、环境等人为的不可控因素,以及政策或者是纠纷等也会对工程产生影响。这不仅会延误工程的进展同时也会对工程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也同时应该应急方案备选。 3.装饰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措施 3.1材料预算控制 对工程造价的预算应该从源头上把握,那就需要对装饰工程的材料进行费用的控制。需要前期的市场调研,把握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的规律,在相加比较低的时候入手,同时考虑到材料的运输、存储和损耗情况,选择价廉物美易于保存损耗较少的材料,同时对材料的使用以及存储有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监管。 3.2薪资预算控制 施工人员薪资的选取控制主要把握两个方面:劳动力单价的控制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在对劳动力进行选取时,关注劳动的流动取向,选择诚信度高和劳动力价格要求适中的人员,同时对于那些掌握不可代替技术的人员给予合理的薪酬,并采取合适的激励和奖惩措施,采用绩效工资的方式,激发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工作效率能够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3.3施工预算控制 施工过程的合理规划也有助于造价预算控制。如果合理的规划不痛的项目如果能够同时开展有助于人力、财力和物品的节约。同时对项目进程的推进也十分有利。项目开展过程中注意项目人员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注意高科技产品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减少对材料的无端损耗和机器的保养和维修,对于突发状况能够冷静及时处理。 装饰工程的预算贯穿于工程的起始,良好的预算能够把握工程的走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能够给装饰工程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当前,我国的装饰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由于自身的行业规范还不够完善,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我们从工程造价预算着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大力发展装饰行业。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获得利润的基础。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严格控制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本文主要分析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成本的现状,总结了造价成本控制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装饰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在建造过程中包括抹灰、油漆、刷浆、玻璃、裱糊、饰面、罩面板和花饰等诸多工艺的工程总称。装饰工程的内容繁多且复杂,具有投入资金多、工程流程复杂、工程造价不好控制等特点。建筑的装饰过程作为整个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最后一段施工过程,其建设费用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投资费用,因此,做好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对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采取合适方法进行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1、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组成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成本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组成。第一:人工成本,主要是指在建筑装饰工程中所支付的人工工资、器具费用、劳动力市场管理费、医疗保险费用等。所占比例大概为建筑装饰工程总成本的百分之八。第二:材料成本,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中装饰材料(包括半成品和成品建筑材料)所占支出的费用,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左右。第三:机械成本,主要是指与项目中所用的机械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购置费,维修保养费和折旧费等。第四:管理成本,包括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者工资,通讯费,水电费,办公费用等。以上几点包含了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所需的绝大多数成本,所以合理有效的控制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和管理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程实际中,要切实有效的控制以上几点成本还有很多问题,因此必须找到问题的所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存在问题 2.1设计阶段 第一,对承包商的审核不够严格,在现行的运行过程中,无论其承包商的设计资格的优劣,都能够从事建筑装饰,这样在施工工艺与选材质量上必然会存在着缺陷,难以进行造价的控制。第二,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的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较为正规的设计单位很少,这就使得部分装饰企业会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势必会难以估算造价。第三,设计的图纸不够详尽,没有做出较为细致和全面的工程预算。 2.2材料问题 应用新的材料、施工工艺等,而没有施工标准可依,导致造价控制难度更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装饰工程在许多工艺和施工方法方面有所改进,善于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等完成施工,但是工程负责人员对这些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没有制定明确的标准规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没有标准为依据导致造价控制难度加大。此外,材料的品种多样,而价格差异也较大。装饰工程在使用施工材料时,对于选择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价格,所以需要工程负责人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目前,我国存在一些假冒材料,虽然与原厂材料是同一个品牌,但是许多人是无法进行区分的,就算是材料采购的专业人员,有时候也难以鉴别,而这些真假材料的价格也相差甚远。 2.3施工过程 施工程序容易变动,而且在变更的过程中操作并不规范,由此会无形的增加一些隐性成本,提高工程造价。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与招标阶段所承诺的材料存在差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益,会部分的降低材料的质量,如存在着一些费用漏洞,进而破坏了造价的准确性。管理方式不合理,一方面,在我国许多的工程装饰公司,由于规模较小,公司内部缺少专门的价结算人员,对科学的计量方法掌握也不到位,使得工程的造价计算不合理、不准确。另一方面,现场管理不合格,工程进行中没有做好工程资料的留存,不便于后期价格的审核。 2.4结算过程 装饰工程在结算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拖久不结,原因是除了业主资金的短缺而有意不结外,还有是施工资料手续不齐全或者合同存在缺陷而引起纠纷。工程结束之后,一些施工企业因结算资料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为了结算更多工程款,而迟迟不进行结算,这是结算的普遍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除了业主之外,还与施工方的不主动,不及时有关。 3、装饰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3.1设计阶段 设计的深度要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达75%以上,因此在设计阶段应有效控制装饰工程的工程造价,使设计深度满足装饰工程施工的需要,装饰设计不但要有详细的装修效果图,更应该有详细的施工图纸和节点做法,做到施工的每一工序都有设计资料,操作有据可依。此外,根据装饰工程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装饰材料,并对所选择的材料品种、规格、性能做出详细、精确的描述。 3.2严格把好材料关 在装饰工程的施工中所需要的材料是非常多的,从材料的种类、数量、品牌、价格等方面来说是较为复杂的。但是在装饰的过程中,一些不法人事可能会不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选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用劣质的假冒伪劣的材料来装饰工程。这些不但会影响装饰工程的质量,也会对造价上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为此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把好建材的进口问题,要把建材的采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在工作中尊重事实不讲虚假人情严把各类关口,一旦发现建材有问题就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做到彻查力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铁的事实和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在装饰施工中如果不能严把材料的关口,就会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这不仅仅会让装饰企业信誉扫地,也会危害到社会安全和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在其范围以外的种类、规格加果甲方或乙方应能提供实际采购价格、运杂费等有关票据,经调查分析确认属实后可以采用为采购保管材料而发生的费用可计入采购保管费。 3.3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岗前培训和上岗后的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素质,以更好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加强施工队伍建设。装饰工程施工队伍的成员要保持长期合作,严禁拼凑临时人员。施工队伍加入新成员时,一定要在接受培训后,方可正式工作。最后,装饰工程的各个环节应有专业的人员负责,例如图纸设计方面应选择技能水平较强的专业人员负责,以提高工程的精度和深度。 3.4做好结算资料的收集 工程结算是工程效益的最终总结,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在成立结算组织的基础上,做好结算资料收集,为工程结算提供充分的证据,从而在解决争议时有据可依。施工单位应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时报送竣工结算,办理结算手续。要督促业主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办理结算手续。 4、结语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仅是造价管理部门的事,更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宏观上的管理。虽然我国装修工程造价管理在现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工程造价所出现的问题,加强造价的管理,从而保证装修的质量,提高其性价比,更好地为业主提供服务。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装饰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的大量开发建设,装饰工程造价审计也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笔者将在下文中对装饰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以及所存在着的问题和加强装饰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审计,方法 一、前言 装饰工程的造价审计是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装饰工程具有极大的影响意义,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造价审计对于造价工作人员来讲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二、装饰工程造价审计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解决纵向信息不平衡的问题 因为客户缺乏对装饰工程知识的了解,使客户与承包商的信息无法达成一致,从而产生反向选择以及道德问题,不仅不能确保交易的公平性,而且工程项目的资金及设备无法得到最大化利用。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审计工作就能够避免这些问题,客户通过造价审计工作人员来了解建设项目工程的相关信息,从而对工程造价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解决了纵向信息不平衡的问题,也能够监督承包商的装饰工程工作,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2、有助于解决衡向信息不平衡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的,这样会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出现断层的局面,使得各个阶段的信息无法达到平衡。衡向信息的不平衡,导致各阶段工程信息之间无法沟通,在项目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协调不方便,易于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使资源浪费严重,从而导致项目工程资金超出了可控制范围。造价审计工作能够使工程项目各个脱节的信息联系起来,方便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管理,以审查各个阶段的工作进程。在项目造价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与客户的交流能够使客户了解工程的进度,以便客户能够监控项目工程,从而使建设项目工程的结果令其满意。 3、可以有效减少项目资金浪费 管理的断层无法满足信息全面交换的要求,导致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超出预算,在质量、资金、进程等方面无法进行协调,致使客户投资的资金超出范围。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审计的工作能够使投资合理进行,避免资金浪费。 三、装饰工程造价审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造价审计体制 我国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造价的审计工作认识不全面,没有给予审计工作足够的重视,造成很多工程项目的造价审计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严重的制度缺失,直接导致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开展的时候缺乏相应的指导依据。因此工程造价风险时有发生,难以掌控,对整个工程管理和风险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2、现场签证不规范,严重影响到造价审计的准确性 现场签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由于报批需要时间,所以在施工现场由现场负责人当场审批的一个过程,现场签证的要求是,所有工程量必须经现场测量后填写,到场人员必须当场在现场签证单上签字或当场在记录的原始数据上签字后补签签证单;现场签证单一式四份,发包工程部、预算部、监理单位和承包方各留一份;现场签证单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四方签字盖章完毕,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顺延一个星期,否则签证单视同无效。但在实践中,承、发包双方有时并未按照该程序操作。 3、造价审计全程的控制缺乏 目前,我国装饰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是在工程竣工之后开始的。但是一般工程的工期实践很长,如果没有在施工之前对项目决策、设计、招标投标及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跟踪审计,必然会导致最终的审计工作出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已经难以追根溯源,最终可能会在审计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现象。 四、加强装饰工程造价审计的具体方法 1、健全造价审计制度 首先,国家需要建立明确的建筑行业工程造价审计工作相关法律,现行的《审计法》中并没有对工程造价审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所以企业很难对工程造价审计给予明确的界定,只会导致审计工作后期出现各种纠纷,难以解决。其次,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审计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让工作人员有据可依,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在此,企业需要建立针对工程施工全程的审计跟踪制度,很多工程项目工期较长、工程量巨大,建设过程中变数很多,所以,应该建立全程跟踪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后,企业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让每一个审计工作人员都可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减少因为认为是无造成的损失,使工程造价审计工作质量的到切实保障。 2、合理编制工程预算 首先,在编制工程预算前,要明白设计图纸并且审计图纸,应该把设计图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在施工前解决,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的出错,不断的更改图纸,造成工程滞后,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对工程造价是具有重要性作用的。同时要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图纸、设计变换资料、施工图会审资料、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编制工程预算。 3、加强对材料价格的审计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材料消耗量较大,其在总造价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建筑过程中所消耗的主材量更多,其费用也较高,这也就是说主材的价格所给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较大。因为一项装饰工程通常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建成,由于时间较长,而在这个时间阶段材料价格存在着较大的变动性,会对工程造价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审核时,则需要加强对主材料价格的审核。通常情况下审核工作中需要注意材料的规格和质量是否与设计图纸所要求的技术标准相符,同时还要对其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审查。 4、加强工程量的审计 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计算时仍按图计。楼地面孔洞、地沟所占面积未扣;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正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计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一是分清计算范围,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混凝土工程中柱高的划分、梁与柱的划分、主梁与次梁的划分等。二是分清限制范围,如建筑层高大于3.6m时,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三是应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防止计算错误。对签证凭据工程量的审核主要是现场签证及设计修改通知书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实,做到实事求是,合理计量。 5、加强现场签证 审计人员依据建筑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发展情况的需求,进入现场观察、写下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事项并进行现场签证。另外要特别关注的是,关于工程更改名目、隐蔽项目和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等对工程造价有影响的事项,必须现场进行仔细的查看、检测、录像,记录和签证工作。 五、结束语 总之,在当今工程造价日渐增高的形势下,工程建设投资成本不断膨胀,开展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刻不容缓。强化工程造价审计工作,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应用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采用先进的审计手段及方法,并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资料的可靠性与真实性,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使工程造价得以控制,建筑施工顺利开展。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装饰工程造价审核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分析 摘 要:建筑装饰工程作为我国建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工程造价管理目的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以不断提高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的构成部分,分析当前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审核存 在的问题,并提出审核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审核;常见问题 1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构成部分 建筑装修装饰工程施工是一种物质生产与装饰装修艺术再创作的活动过程。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不仅要发生装饰装修材料和装修装饰施工机械与机具的价值转移,而且,还要发生装修装饰设计、建筑装修装饰美学及装饰装修工人等体力与脑力劳动,创作出新的装修装饰工程价值。装修装饰工程造价或价格由装修装饰工程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计划利润)和税金四个部分组成。作为单位工程,装饰工程也由或多或少的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其造价是各个不同构成分部造价的汇总组合。人工费、材料费构成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在高级装饰中是以人工费取费的,由于工程类别的不同人工单价在59.51~88.23元/d之间,是人工程度高、技术密集型的工程,人工工日数的节约,将直接影响人工费,合理节约人工费的方法就是在仔细阅读图纸、规范、熟悉工艺情况下,合理安排施工。 其次,材料费是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造价中的材料费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定额基价中的材料费,另一部分是根据文件依实调整的主要材料价差和次要材料价差(以基价系数进行调整)。材料费是造价控制中的主要矛盾,在建筑装饰工程中人工费所占比例在10%~20%左右,而材料费占80%~90%。装饰定额中材料费占造价的70%以上,越高级的装饰材料费占的比例越高。当工程量确定后,定额材料费是一个不变量,而主材差价是市场价与定额中材料预算价格的差,乘以定额消耗量而得,其中可变因素市场控制得好坏,将直接影响造价的控制,严重时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装饰装修工程审核中的常见问题 2.1高套定额,提高造价 预算定额编制时,常结合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不同做法和采用不同材料而列出许多子目项。以镶贴花岗岩或大理石为例,按施工工艺分为粘贴、挂贴、干粉等;按材质分为贴花岗岩和贴大理石;按镶贴部位分为贴墙面、铺地面、贴柱面和零星部位等。这样编制定额的目的是为了使预算人员在编制装饰工程预结算时“对号入座”,按需套项,正确反映装饰工程的真正价值。 2.2重套定额,扩大数量 某些项目在土建施工时已计取了基层粗装修费用,如楼地面、墙面和天棚的抹灰找平。但装饰单位预算人员常常以原土建施工达不到平整度为由,又按装饰定额相应子目套用一次。 2.3错计材差,多算不扣 装饰预算定额编制时,是以定额编制时期的人工单价及材料预算价格进入定额基价中的。预算人员编制预结算时应以实际施工时期的人工单价和装饰材料市场实际价格与定额价调整材差。常有装饰施工单位的预算人员只调整正差,不调整负差;或者对部分特殊高档材料不按规定用限定价与定额价调整材差进入费用计取基数,而是直接用昂贵的市场价来计取材基进入取费基数。 2.4以次充好,偷梁换柱 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价格千差万别,特别是高级装修工程,装饰施工单位预算人员往往在编制装饰工程预算时以进口或高档材料报价变标,实际施工时使用的却是假冒或劣质的同类材料,也有的装饰施工单位预算人员有意混淆材料、设备的型号、规格标准。 3装饰工程造价审核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装饰工程预结算中存在的高估冒算现象很多又相当复杂,有的一份预结算书经审价人员认真审核,核减幅度达到30%-50%,可见其水份之大。审价人员的责职不应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以下是相关解决措施建议: (1)遵循“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力求在工程量计算上有章可循,严肃认真,不留或少留“活口”,不允许随意“加量”调整,更不允许随意“调量”―――随意调整修改定额含量,增加定额损耗。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人员不断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 (2)甲乙双方在招标投标和签订施工合同前,应请有装饰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图,施工图设计的内容、设计的深度应符合国家规定和业主要求,图纸表现形式也应规范,应明确标明各装修部位的设计标准、使用材料的名称、品质、数量、规格等。合同中应根据建设项目功能要求确定装修档次,明确人工单价、主要材料品质和价格。便于在施工中和结算时据实调整造价,减少活口,避免扯皮。特别是采用固定单价合同的工程,更应事前明确固定单价所对应的施工工艺、主要材料详细情况等等,便于施工中进行监理核实及审核结算时按实调整单价。 (3)建立建筑装饰材料价格信息互联网络,使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和预结算审核部门与装饰材料市场之间融为一体,增强装饰材料市场价格透明度。材料价格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信息价作为装饰预结算编审时的材料最高限价。信息价范围以外的装饰材料由供应方提供实际采购价格、运杂费等有关票据,经调查分析确认属实后可以采用。有的材料、设备采购合同约定由厂家或供应方负责安装、调试、保养,装饰施工单位不可以将这部分材料、设备计入预结算书中套用定额,为采购保管材料、设备而发生的费用可按规定计入采购保管费。造价编审人员还应掌握装饰工程所需各种设备和材料的安装方法、工艺要求、工序及辅助材料的数量、规格、价格等。 (4)改变目前工程造价咨询单位预结算审核收费方法,使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按核减额收取造价咨询费用时能与施工单位所报预结算的质量好坏挂起钩来,比如有的地方规定须结算核减额超过5%以外部分的审核收费由甲乙双方各负一半,这样就能使施工单位预结算人员在编制预结算时有所收敛,避免随意加价。 (5)装饰施工企业资质是装饰施工企业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资金实力、承包能力和建设业绩的整体反映。各种所有制性质的施工企业都应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资质认证手续。工程审价人员必须掌握并验证施工企业资质等级,看其是否有资质承揽该项工程业务,取费是否符合企业经济性质,是否与取费证书允许计取的项目及标准一致。是否存在挂靠现象。投标人、签约人、预结算编制单位是否为同一单位。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与审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装饰工程造价编审人员应不断拓宽知识面,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处理审价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标本兼治,这样就能使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由于受到设计、管理、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现状。所以,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才能进一步将造价控制落实到实践。并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装饰工程的发展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而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经验,并加强对造价控制的重视,同时还要提高宣传力度,才能为建筑装饰工程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为树立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品牌形象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一、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特点 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是指在一个工程建筑物在装修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费用的总和,这些费用包括装饰材料的购买费用、运输费用、装饰方案设计费用、施工费用以及其他方面的人力费用等。要想对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进行控制,必须从上面费用使用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价格控制,对整个装饰建设阶段的费用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费用核算等,提升装饰阶段各项费用以及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达到装饰过程各项费用的最优化配置,提升整个装饰工程的性价比,进而确保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具有如下 (一)复杂性 建筑装饰工程相较于工程项目建设其他阶段的施工过程,其工程造价是非常复杂的。建筑装饰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个建筑的装饰要想取得设计阶段那样满意的效果,在施工时需要进行多次反复的修改与完善,因此,整个过程中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均会增加,整个装饰阶段的造价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造价时需要设定多个造价范围以及方案。 (二)动态性 建筑装饰工程相较于工程项目建设其他阶段的施工过程,其工程造价具有波动性。建筑装饰工程处于整个工程建设的最后阶段,但是其工程造价预算均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启动前就已完成,但是由于前期其他部分建设过程的不确定性,工期有时无法得到保障,对于后续的装饰工程的启动也会相应推迟,市场上各项费用均不是一成不变的,各种资源价格波动比较频繁,因此,整个装饰工程实施阶段的费 用也会产生波动,因此,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具有很大的动态性。 二、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得现阶段我国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阶段 第一,对承包商的审核不够严格,在现行的运行过程中,无论其承包商的设计资格的优劣,都能够从事建筑装饰,这样在施工工艺与选材质量上必然会存在着缺陷,难以进行造价的控制。第二,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的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较为正规的设计单位很少,这就使得部分装饰企业会采取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势必会难以估算造价。第三,设计的图纸不够详尽,没有做出较为细致和全面的工程预算。 (二)材料采购阶段 第一,在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中,会受到市场需求,材料供应等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建筑装饰中,很注意其建筑的艺术性与时代性,设计标准会有所提高,影响因素逐步增多,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将受到多重价格的衡量。而市场各项资源费用的波动较为频繁,进而影响了其工程造价的稳定性。第二,目前材料采购的方式,一般是由施工单位将样品提供给客户看,如果客户满意,则确定材料的选购,但是在供应商的选择上,主要是由施工单位来确定,如此便难以掌控材料的进购价格。 (三)施工阶段 第一,施工程序容易变动,而且在变更的过程中操作并不规范,由此会无形的增加一些隐性成本,提高工程造价,第二,施工中所采用的材料与招标阶段所承诺的材料存在差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获取利益,会部分的降低材料的质量,如存在着一些费用漏洞,进而破坏了造价的准确性。第三,管理方式不合理,一方面,在我国许多的工程装饰公司,由于规模较小,公司内部缺少专门的价结算人员,对科学的计量方法掌握也不到位,使得工程的造价计算不合理、不准确。另一方面,现场管理不合格,工程进行中没有做好工程资料的留存,不便于后期价格的审核。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设计人员专业技术落后 目前,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设计阶段。因为在一些大中型的建筑项目上,很多承包商都是采用先设计、再采购、然后施工的一体化模式,而装饰公司也有自己的运行方式,所以,当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甚至在管理上各抒己见,从而使得造价控制存在局限性。此外,由于装饰工程对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因此必须要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才能有效地提高团队的综合能力。但是,目前从事设计工作的多为年轻人,思想和认识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导致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明显下降。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饰设计方面对高、精、尖型人才需求愈发迫切。一旦设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落后就会直接影响装饰工程的造价控制水平。此外,受管理制度不健全和设计收费方面等问题的影响,使得设计阶段还存在份计图纸过于简单、设计费用过高等常见问题。 三、强化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一)对设计方案及造价预算进行严格监管 装修工程由于设计效果与实际装修效果会存在较大的出入,在装修实施阶段存在经常变更设计的问题,这给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监管,使得工程的设计方案能够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效果,减小实际施工阶段的变动设计,并且对造价预算也进行严格的监管,提升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 (二)资源价格跟踪 建筑装饰过程的材料、人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随市场行情变化而波动,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进行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工程的各项资源价格跟踪,及时录入市场行情价格,便于日后的造价审核管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三)加强施工管理,避免定额混乱 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了解。在定额管理方面,管理人员更要做到心中有数,加强定额的管理强度。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定额的质量,加大质检力度。有一些新材料在额定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管理者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方案。保证定额的规范性和完整性,使造价的计算更加准确,降低工程成本。 (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培训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从而提高装饰工程的整体造价控制能力。并且,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细化工作内容和任务分配,例如:责任制度、监督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都属于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所以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优化资源配置并最大限度的将造价控制落实到实际应用中。此外,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建立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设计水平和职业道德。 (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力度 监督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对策,便于有效地减少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健全的监督管理措施。同时,还要将监督管理与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相结合,便于有效地帮助工作人员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监督。总的来说,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不仅可以起到激励作用,还可以对表现欠佳、态度不端正的工作人员起到警示作用,从而有效地杜绝资源浪费和偷工减料等不良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装饰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控制工程的成本也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的事情。为了更好的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在保证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避免返工,管理人员,设计人员,造价人员以及采购人员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同样也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只有这样,建筑装饰行业才能蓬勃发展,在将来为我们的生活更好的服务。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 摘要:为了加强对装饰市场的行业管理, 达到合理使用资金的目的, 首先应从建筑装饰工程的源头抓起,从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报价、招投标到竣工结算, 要建立一整套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杜绝承包商漫天要价,堵住装饰工程资金流失的漏洞。本文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装饰工程,是指在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综合创作的基础上,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局部或全部进行修饰打扮与装饰点缀的一种再创作的艺术活动。从建筑装饰工程涉及的范围来说,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影响到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来讲,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建筑装饰业各项政策与制度、规范与标准尚未健全,技术及人才缺乏,有待加强与完善。作为装饰工程管理重要部分的工程造价管理更是如此,强化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已成为建设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一、造价控制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一项工作时间短但投资巨大的工程。主要包括系统工程和家庭小型工程,系统工程包括有防灾警报、中央空调等,而家庭小型工程是包括灯具、洁具、电器设备等。对于大型工程来说,其投资甚至会比建筑本身的投资高出许多。这就说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造价控制会更加复杂。 对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进行造价控制的目的是合理限定和控制投资金额,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造价控制主要特点有:⑴工序多,工程复杂。装饰装修是建筑整体工程完工的最后一道工作,也是美化并改善建筑周围物理环境的过程。根据所需效果的不同,施工的难易程度、使用的材料的高低档次以及艺术审美等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而很多业主在设计要求上的目标和方向比较单一,这就为设计增加了很大的难度。⑵装饰装修工程有一定的动态性。据调查显示,公共场所平均每三年就要改变其外观,进行重新装饰装修。另外,装饰装修工程的变动性也比较大。考虑到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投资也有着较大的随意性。⑶装饰装修材料的更新发展可谓是惊人的,不同品牌不同材质的产品其价格也是相差甚多。材料费在投资中占很大比重,因此其造价控制是很重要的。随着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工人的劳务成本也比普通建筑工人要高出30%。 二、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与实用价值的不平衡 目前,建筑装饰标准的档次越来越高,格式不断翻新。但多数装饰工程项目不具备建筑主体的那种特有的耐久性、实用性和安全性。随着业主要求与设计人员本身审美眼光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装饰工程在实用领域的价值越来越低,过分的注重了建筑物的美学价值,忽略了它的实用性,导致设计施工环节的资金浪费。而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装修工程施工队伍自身水平的限制,在具体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因为不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造成了空间的浪费,材料的浪费和资金的浪费。在实施程序方面,大部分装饰工程只是从感官上考虑, 单纯追求视觉上的效果,甚至为达到某些特定的视觉效果而更改建筑的原有设计,不但导致资金上的浪费,更为建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这些因素是导致建筑装饰工程总体不平衡的关键因素。 2、建筑装饰工程材料多样、价格混乱 随着建筑装饰事业的不断发展,装饰材料也从刚开始的简单单一,发展到现在的复杂多样。可以按照生产产地、材料质量、档次高低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价格上也有很大的波动,悬殊巨大。比如,大理石市场上有每平方200 元、300 元、500-600元,还有1000 元以上的,其材质有天然的、人造的等等,这些都给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及监督工作带来很多困扰。 3、建筑装饰工程计价依据不规范 由于建筑装饰工程的个体差异性,或者是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又由于装饰施工共性较差,现有装饰定额的缺项较多,导致建筑装饰工程计价依据不确定。 三、装饰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1.确定装饰工程造价的前提。 施工设计图是编制装饰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在装饰工程施工前,应尽量将需要施工的内容、装修标准等进行图纸设计。其内容应包括:装饰工程平面图、立面图、细部大样图、剖面图、效果图、说明书和材料图集等。经审定的施工图纸,应能完整地反映工程的具体内容、做法及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尺寸、技术特征以及施工方法。这是合理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前提。 2.明确各种主要装饰材料的品牌和规格。 装饰材料的品种繁多,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材料,其单价就不同,同时装饰材料报价的方法很多,随意性也很大。因此,必须在施工前确定各种主要装饰材料的品牌、规格、颜色及单价。 3.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合理确定、控制装饰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要切实改变以往概预算人员只是按定额文件、财务制度办事,对工程知识、施工工艺、施工顺序不懂或知之甚少的状况。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使工程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合理地确定装饰工程的造价打下良好的基础。 4.深入市场,掌握装饰材料价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材料价格受供求关系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深入市场,掌握各种材料的价格,并形成自己的价格库,以备随时更新、补充和查阅,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各种新型装饰材料的动态信息,为编制装饰工程造价提供准确的资料。 5.合理确定各分项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装饰工程所用的材料日新月异,现行的定额不可能满足各分项工程所需,需要工程造价人员自行编制相应单价的单价分析。人工、机械消耗量可参照装饰定额中与该分项工程类似的人工、机械消耗量,按相应的比例算出,或邀请有关部门的人员在施工现场实测;而主要材料的消耗量则应按施工图纸中该项目的细部大样图,结合该种材料的规格算出其实际消耗量。 6.准确计量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 按业主、监理及承包商确认的竣工图纸,准确计算各单项工程的工程量。由于装饰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受业主及客观条件的影响,各分项工程的竣工工程数量与原设计图纸会有较大变化,对部分超出合同和设计图纸的工程项目,应及时办理签证计算工程量。 7.按照设计大样图、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准确立项。 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工艺、掌握施工方案,弄清完成每一单项工程所涉及到的分项工程。例如钢管柱表面强力胶贴花岗石,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该单项工程包括钢管柱表面的除锈和防锈、钢管柱钢筋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含钢筋制作安装、细石混凝土浇注)、花岗石磨边、强力胶贴花岗石、产品保护等分项工程。做到准确、合理地立项,是合理确定装饰工程造价的重要步骤之一。 8.用经验数据来校核定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建立自己的装饰工程数据库,定期作出某一时期每种装饰等级的造价统计数据,作为校验装饰工程造价的参考标准。如一般家居装饰的单位面积造价、高级写字楼的单位面积造价、榉木饰面板吊柜的造价等。在编制装饰工程造价过程中,利用经验数据作为参考标准,可有效地防止错算、漏算的出现,这对合理确定装饰工程造价有重要意义。合理确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是一项专业性强、时效性强、信息收集量大的工作,它有赖于工程造价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了解市场信息、深入施工现场,开展艰苦细致的工作。 结束语 总之,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各方面的配合, 才能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好, 做到经济合理, 确保良好的投资效益。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研究 [摘 要]装修工程造价预算对降低成本、推进公司发展起到关键影响作用。因此不管对于公司或是一般消费者而言,合理的装修工程造价预算都是十分关键的。本文根据多年关于装修工程造价预算的工作经验,在对新时期下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必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影响其许多要素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该研究期望能够在实际造价预算工作中起到很好的借鉴效果。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因素 1 新时期下合理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必要性 1.1 从促进企业发展来看 (1)招标报价及招标标底的依据就是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在建筑装饰工程招标过程中,很多装修施工公司都是以装饰工程造价预算作为需求依据,并且结合本公司的招标战略,确定招标的价格;另外,业主也在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基础上对一些费用进行考虑、判断,例如特别施工措施费、工程质量需求、方针工期等。 (2)签订施工合同和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就是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但凡承发包工程,以经审查后的施工图预算为根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方可签订施工合同;在装饰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装饰施工公司也应以装饰工程的造价预算作为主要根据,并且要及时地向建设单位办理中心结算。 (3)公司编制施工方案和加强经济预算的根据就是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建筑装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的需求方案及施工进度方案也是以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为主要根据。另外。装饰施工公司为了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一定要在预算报价的范围之内,然后采纳相应措施,进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财力的耗费,以完成下降工程成本的目标。 1.2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有效的装饰工程造价预算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消费者降低了工程投入的费用。 2 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 但凡能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数量大小、变化、功能以及管理产生影响的要素,都可被称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影响要素。若能够将工程造价发扬正常的效果,在进行工程的结算、计价、调整和管理时,就需要对影响要素进行深入地考虑。目前,造成装饰工程造价的要素有很多,本文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2.1 材料费的影响 装饰工程原材料市场报价波动较大,关于任何一个长期的装饰工程而言,尤其是巨大的装饰工程,都必须认真滴考虑装饰工程的原材料报价问题。由于装饰工程原材料的报价也会随着供求关系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程度幅度的变化。就需要在装饰工程造价预算中,预算报价也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出现一些差异性变化。一旦出现低于原材料的供应,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关于大多数装饰工程公司而言,大多都会与一些相关的公司签定施工合作协议,确保材料报价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为安稳的状态。可是还有一些公司因为工程预算的问题,以至于出现施工中各种材料的报价出现上涨金额远超过工程赢利金额,但是为了能够准时交工又不得已而为之。另外,如果在原材料的质量上出现缺斤短两,那无疑是为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2.2 人工费的影响 人工费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影响要素,其在新时期的装饰工程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装饰工程单位的用工量、人工单价都直接影响着人工费。另外,由于装饰工程施工都是具有庞大的规模,因此需要大量的用工,进而人工费也会增加。而人工单价是由劳动生产率来决定的,现在我国的劳动分配政策的趋势就是以提高人工费的方法,进而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人工单价也逐年递加。要想通过人工费来调控工程的造价,公司一定要做到可以清晰地掌握很好的技术、工艺水平,依照实际情况对用工量进行估计;其次,要估计和控制好人工单价(现在都是由造价管理部门监管制定人工单价)。另外,公司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既可节省开销,又能够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 2.3 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 经营管理要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计价依据和计价方法的影响。对于装饰工程的投资者和承包商而言,计价依据是不相同的,但他们所采用的最基本的计价依据就是图纸和市场价格水平。图纸的详略直接回影响到计价的精确程度。计价方法一般飞卫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竞争定价等,不一样的计价方法会造成不一样的计价效果。 (2)各类合同的影响。在装饰工程合同中一般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本钱加酬金合同等。不一样种类的合同也会对工程定价造成不一样的影响,也会直接影响到装饰工程施工中合同报价变更或合同的结算方式。 (3)结算方法的影响。装修工程结算方法很多,不一样的结算方法及结算时的调整会致使竣工结算报价的差异性。 2.4 施工机械使用费的影响 施工机械使用费主要是依据施工现场的难易程度而出现一定的变化,如果装饰工程所需要的机械化工作较多,那么施工机械使用费就会占有较大的比重。与此同时,新时期装饰工程的高度和深度都需要使用一定比例的机械使用费。一般情况下,人工费和机械施工使用费呈反比,工程的机械化水平越高,那么机械施工费用的比重就越大。机械台班费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机械使用费,而机械的来源也直接决定机械台班单价,那么,操控机械来源是直接影响装饰工程施工机械使用费的主要要素;其次,对台班费的预算要保证精确;第三,尽可能低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最后,也要注意对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 2.5 其他影响因素 除以上几点要素之外,影响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还有很多的其他要素,例如如:(1)国家的法律、人工费用价格政策、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及方法;(4)装饰工程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等。 3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装饰工程公司而言,面临工程预算中常见的问题,怎么最大化地节约成本,为顾客带来更多的实惠才在装饰工程行业立足、发展,本文认为对于这些问题,在装饰工程预算的实际操作中,为了能够更好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需要从以下几阁方面进行改进: 3.1 原材料运用方面 在进行工程的成本预算时,着重注意原材料的运用。本文认为,首先要对市场进行充分地调研,而且要具备较强的市场动向的敏锐性。对于装饰工程公司而言,要能够对装饰工程市场所运用的材料性能和报价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够对运用的商品的性价比进行准确的评价,以此可以挑选出性价比较高的商品。 3.2 酬劳问题方面 任何一个公司都要对酬劳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需要重视物价的上涨程度和务工人员的去向,尤其是一些特殊工种,务必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地对工人的酬劳进行变更,而且积极主动地和工人洽谈薪酬问题,确保工程可以按时的顺利完成。 3.3 工程管理方面 在装饰工程管理过程中,本文认为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对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只要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发生意外。关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意外事故是公司发展最大的拦路虎,关于装修工程公司而言更是如此,因此要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避免出现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 总结 总而言之,装饰工程预算对公司发展和客户利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只有认真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装饰工程公司方可得到顾客的认可,公司才得以健康发展。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 要]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进行有用操控已经成为工程建造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地调控,就可以保证对项目的投资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法 1 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 1.1 建筑装饰工程具有动态性 建筑装饰工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会伴随着人们的喜好变化、时间变化、以及装饰技术的更新而逐渐地日益高端。尤其是一些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的建筑物,基本上是每隔一段时间会有新的装修,以此改动其旧形象。 因为建筑装饰的造价操控与建筑装饰工程所要达到的作用、质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对项目造价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单独操作,必须结合以上各项因素才能够完成工程目标。而且,很多建筑装饰工程只制定了装饰计划,并没有具体的施工图,也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性。 1.2 建筑装饰工程的差异性较大 建筑装饰工程的专业性较强,尤其是一些高端的装饰工程,一定要由专业的装饰设计公司和装修公司进行操作。建筑装饰工程的最根本的价值就是有用,其次才是获得人们的欣赏。然而,现在各种不同的装饰材料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且装饰技术也不断地更新。再加上客户的需求不同,并且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也就没有办法断定各种装饰计划的好坏与否。另外,即使是使用一样标准、型号的装饰材料,但是受到不同的地区和商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报价相差很大。 2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体系不完整 一些公司缺少完善的造价管理体系。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权力多集中于上层领导,项目经理缺少决议计划权、控制权,这种责权不一致的状况直接影响了造价管理体系的施行,致使造价管理的目标不明确,施行力度不大,终究形成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失控。 2.2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手段落后 一些公司对项目造价的操控不够注重,反而注重项目完成后的装饰工程的造价核算。而且在项目施行过程中又出现急于求成的状况,从而疏忽了造价预测和一些方案环节。有的公司所采纳的造价管理方法,大多数是生搬硬套一些管理规章制度,并未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其可操作性较差,致使项目造价方案无法执行。 2.3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的信息化程度低 一些公司由于未构建信息化体系,致使在施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时,很多的信息不能够全面、及时地进行收集,从而会直接影响了造价管理与控制。 2.4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不完善 建筑装饰施工方案是项目施工的具体方案措施,在整个工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施工管理出现不谨慎,将会对整个环节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有的装饰公司虽然拟定了方案,但还是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变更过多、管理不完善等因素以至于既定方案不能很好地执行,失去原有的意义。 3 如何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 3.1 树立正确的造价控制意识,改进管理 现在很多建筑装饰公司依旧在使用传统的建筑行业管理模式,在造价管理与操控方面呈现了许多经营思想落后的情况,以至于产生了造价管理流于形式、许多规定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处理工程造价管理所带来的问题,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实施新的经营理念。 首先,在运营思想上要摒弃以往那种认为只要提高工程项目造价就可以带来高效益的观念,重新后建高效益、低造价的理念,在企业内部不断地挖掘潜力,降低施工成本。 其次,除了对项目进行核算外,还要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造价预测。对项目的开支做到先算后用,而且要求公司各部门人员都要参与进来,实施哪里有费用、哪里就有造价操控的管理模式。灵活地运用项目造价事前操控,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调控效果。 第三,完善公司考核制度。以前都是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只单纯地工作人员的耗费目标进行考核,就会在整个造价操控过程中出现职责不明确等很多问题。现在要将人员和工程造价进行密切相关,将工程项目的造价与公司员工的经济利益相挂钩,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项目造价管理与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而且会对个人收入造成较大的影响。这种管理方法既能加强项目造价管理的事中控制,还能提高公司员工的责任心。 3.2 建立全面、合理的造价管理体系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才能够实现“治标先治本”的原则呢?这就需要构建全面、合理的造价管理和控制体系。 首先,全员覆盖,一起参加。如何可以进一步地增加全员的覆盖面,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广泛地发动职工,从而可以提高整体职工的造价核算意识,建立全员的市场观、效益观以及造价观,让整体职工真正滴理解:只要良好的管理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将造价管理与控制和责任进行挂钩,使所有职工都意识到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进而可以自觉遵守造价管理。 第二,各部们之间要相互和谐。将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可以促进各部们之间相互和谐、共同管理。与此同时,结合所有员工的工作情况,保障个人之间、个人与部门之间、部门之间的严密协作。各个环节的管理与造价控制作用都要和部分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就可以建立健全束缚与激励机制,从而可以到达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制约的效果。 第三,做好事前核算,遵循事中控制。在项目工程施行进程中,要全方位加强施工办理。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杂乱的进程,施工进程中可能有各种情况发生。不但要做好造价事前核算之外,也要将造价核算在装饰工程施工的所有环节进行执行。 3.3 做好事前造价计划和施工造价控制 造价事前方案是公司在施行工程项目之前,所制定的关于整个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准备工作,其涉及面较广,而且会对造成管理的产生之间的影响。造价的事前方案要得到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而且要求各个部门做到严格依照规则进行执行程序。工程项目施工造价控制以造价方案为中心,切实地和每道工序相联系。在施行造价控制时也要分清主次关系,到达造价控制的最终目标。 另外,在项目施行过程中,也要及时地调整实际支出与方案中所提出的目标偏差。这也是一种造价的动态控制,要做到对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反馈,假如能把这一造价动态控制做好,那么就可以使施工造价开销和既定目标保持一致。因为整个装饰施工进程的的所有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所出现任何一个造价变化都会出现一些相应环节的变化,所以,在建筑装饰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进程中要运用更加系统的的动态控制方法,对所有可能影响造价要素进行事前分析。 3.4 工程索赔合理化 工程项目施工并不是很快就可以完成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工程物资价格变化、现场条件变化、气候条件变化等。这些都会致使出现很多不符合合同约好的状况,在出现这些违约状况时要由承包商进行一定的工程索赔,以此确保正当权益。完善造成管理体制,把索赔工作融入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中。只要明确了合同文件,才能有所依据有进行及时地提出合理的索赔需求。 结语 由于建筑装饰工程是一项复杂项目工程,直接影响到业主和施工方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装饰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到造价管理与控制,确保将工程造成控制在合同的限额之内。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 摘要:随着建筑装修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其工程造价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不断增加,就现在的建筑装修工程而言,其控制管理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善,本文介绍了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并针对建筑装饰行业造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管理和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以供广大装饰施工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装饰;造价;管理 引言 目前,建筑的装饰工程已经从建筑业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个发展较为独立、并且市场潜力十分具大的行业。然而,建筑装饰工程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施工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市场相对混乱、质量不易控制等,这也影响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因此,建立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完善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 建筑装饰工程是人们出于对建筑使用美化的需求,在建筑已完工的主体结构上进行修饰的行为。建筑装饰行业虽属于建筑行业的一部分,但又与建筑主体建造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本身有着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要求不同,差异较大。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而建筑装饰工程则是根据业主对居住空间个性化外观的定制,它不可能像建筑的土建工程一样标准,因此,业主对建筑装饰要求的差异化就决定了建筑装饰施工的难易程度、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造价的高低将依据业主的需求而产生很大的不同。(2)与建筑土建工程联系密切。建筑装饰工程多发生在建筑主体的土建结构完成之后,而且其作业地点也不同于建筑的土建施工,多在室内作业,因此,施工条件很少受到气候方面的限制。但由于建筑装饰工程依附于建筑的主体结构,不同的土建结构对装饰工程的影响很大。如土建作业时,为装饰工程预留了各种暗装管线的管槽就会大大减少装饰工程施工时的难度,而当土建施工未考虑装饰工程的需要时,装饰工程进行时,就需要对建筑的主体进行局部改动,使施工变得复杂。(3)施工效率低、工期较短。建筑装饰工程多发生在业主对建筑进行使用之前,因此,都希望装饰工程的施工时间尽可能缩短。而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要求各异,施工作业面仅限于室内,很少使用大中型机械施工,多数依靠原始的手工操作,因此,其作业效率较低,再加上多种工序交叉作业,这就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时间和同险,增加了装饰工程的造价。(4)材料工艺发展快。由于建筑装饰市场潜力巨大,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与建筑装饰相关的产业发展也十分快。建筑装饰材料作为建筑装饰工程中的主要方面,生产厂商多、研发团队庞大,每年都有许多新的装饰材料涌入市场,这使得消费者较难确定合适的装饰材料。而且装饰工程中,出于个性化的需求,所用的材料种类又很多,更加增加了选材的难度。不同的装饰材料决定了不同的施工工艺,因此,这也增加了装饰工程的造价的不确定性。(5)人工费用高。建筑装饰技术的施工内容复杂,样式繁多,这对施工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同样的材料,不同的施工技术水平,可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因此,建筑装饰施工工人的人工费用也远高于建筑土建施工工人。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使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容易出现漏洞,给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建筑装饰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建筑装饰的特点,不同的施工材料和工艺方法决定差不同的造价,由于我国的装饰市场较为混乱,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中存在着许多问题。(1)建筑装饰设计深度不足给造价控制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建筑装饰工程行业的不规范,不同的设计人员仅在设计图中标注其本的参数,并未对施工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一一明确,而施工队伍凭借业主不精通建筑装饰工程特点的漏洞,往往不在合同中签定工程价格,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增加造价,最后结算时,漫天要价,使得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失控。(2)装饰材料品种多、价格差异大。以大理石为例,它分为天然的、人造的、国产的、进口的,再加上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产地,其价格从每平米200 元至1000 元不等,普通的消费者甚至专业技术人员也不一定能分辨出产品的差异,因为材料价格每天都有变化而且品种多种多样,专业技术人员也要查找相关资料才能辨别。而一些为了利益不负责任的黑心施工单位又往往与材料供应商互相串通,不仅不利于施工造价的控制,还给施工质量造成的隐患。(3)装饰工程计价不规范。不同的施工队伍、不同的装饰材料和不同的施工方法均使装饰工程的造价产生很大的差异,这也给装饰工程的计价带来了许多不规范的因素,再加之定额更新缓慢,落后于市场发展,使得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空缺巨大。 三、加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根据建筑装饰行业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分析和统一的管理是达到控制装饰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划分建筑装饰工程与土建工程的分界线。建筑土建施工是装饰施工的基础,大多数装饰工程都是在已完成的土建结构上进行的。但是,由于这两个施工部分存在着许多需要协调和联系的地方,往往造成在施工时难于清晰地划分两部分施工的界线。例如传统的墙面装饰工程中,土建部分可以完成内墙墙面的水泥抹灰和一些简单的涂面工作,而装饰工程在进行时,往往对这部分有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新对土建已完的墙面再进行处理,这就造成了土建施工与装饰工程施工存在着重叠和浪费的情况,如果不对两部分的施工界线进行清晰的划分,则施工过程中不仅会增加施工的难度,还会增加工程的投资,所以,这是控制好装饰工程施工造价的首要问题。(2)建筑装饰工程应与土建工程统一规划设计。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销售时多为毛坯房或清水房,只基本完成了房间内的抹面和地面初平工作。消费者购买了毛坯房后,在入住前要对房屋进行装修。由于土建施工队伍与装饰队伍的设计与施工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在装饰工程施工时就会发现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打掉非承重墙、刨凿管线槽等,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并增加了工程的投资。有时还会因为不合理的装饰施工,造成建筑结构的损坏,因此,在建筑的设计阶段,考虑到建筑的土建施工与装饰工程施工相协调是控制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方面。(3)加强建筑装饰材料价格的统一管理。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材料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且其时代感十分强,不同的装饰年代所用的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均不相同,所以市场上的建筑装饰材料品种与规格繁多,其性能与价格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例如,外观看起来相同的地砖,会根据其产地、材质、厚度以及使用性能不同而价格不同,有时相同外观的产品,其价格相差不止一倍的价钱,所以,材料的价格对装饰工程的造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是控制装饰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4)加强定额管理,规范计价依据。装饰工程的施工定额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规范的计量方法和准确的定额在建筑土建施工造价控制方面得到了很好应用,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方法与工艺种类多、更新速度快,对施工定额的测定与标准统一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许多施工工人在进行装饰工程施工时很随意,收取的费用也是千差万别,这给装饰工程的造价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加强装饰工程的施工定额的搜集与补充、加强对定额的质量要求和对装饰材料价格进行动态管理是规范建筑装饰工程计价的重要方面,只有规范的市场行为,才有可能得到规范的造价控制。 四、小结 综上所述,对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制度、明确造价控制的目标和正确处理多方利益,才能真正地使将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浅议制约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摘要: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后,装饰工程已经从原有建筑工程定额计价中独立出来,因此对于占总投资相当大比重的装饰工程造价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从目前装饰工程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关于该行业造价控制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建筑装饰风格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审美观念。伴随着种类庞杂的新型装饰材料、奇特的装饰工艺均出现在装饰工程领域,这就给研究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带来了新的课题。 一、制约装饰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 1、建筑装饰工程本身不规范 多数建筑物装饰只从建筑物的审美观与装饰效果来考虑,甚至一些装饰工程一意追求审美效果出现装饰设计改动主体设计现象,致使工程耐久性、实用性和安全性存在隐患。另外由于目前建筑行业多数装饰装修工程没有标准图集,质量验收规范也不甚健全,致使装饰施工没有施工图,只有效果图,故装饰外观效果失去标准,给承包商留下了可乘之机,进而造成了装饰工程造价控制冗乱的局面。 2、市场装饰材料品种繁多、价格混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装饰工程千差万别,装饰外观效果多种多样,促进了装饰材料市场品种繁多。建筑装饰工程时代感很强,所以装饰工程新工艺新材料不仅发展快,而且更新换代周期短,从材料的品种、规格、品牌、产地名目繁多,尤其在价格上悬殊惊人,如花岗岩、大理石材料市场价每平米存在千元以上的差距,还有一些新上市的装饰材料,由于缺乏市场竞争,价格高的出奇,在装饰材料质量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一般材料管理人员难以识别,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 3、工程造价计量依据和相关配套法规不尽完善 由于现行的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计量依据―工程定额本身的局限性增加了该行业造价控制的难度。其一,它是按社会平均劳动成本原则制定的,其最大弊端就是不能灵敏的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的供求关系,违背了价值规律,不利于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其二,由于建筑装饰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复杂多样,定额中子目的有限性难以解决众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计量的需要。其三定额具有法定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装饰企业自主报价,他们之间的竞争只不过是互相压低管理费用,不但失去了投标报价的真实意义,而且不能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水平和市场的供求关系。其四,相关配套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计量不是一个独立、封闭的工程,其作为工程造价计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招投标、施工建设、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等建设领域的法规相配套和支持才能有效的运转。其五,与建筑装饰工程特点不吻合,由于建筑装饰工程具有结构形式复杂、质量标准要求高、形式需要新颖、材料多样多变、施工工艺和方法灵活等特点,现行的造价计量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存在诸多不足。 4、因设计深度不够造成工程造价无法控制 业主对装饰设计的认识不够。建筑装饰工程的专业性很强,特别是高级装饰,一般的设计单位、建筑公司难以胜任,需委托专业的设计公司和装饰公司进行设计、施工。许多业主往往按照传统观念,认为装修是合在土建中设计的,不必要专门设计。因此,装修工程中经常只有扩充的施工图,没有细化的施工图、节点图。往往使工程成为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从而使造价无从控制。 5、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准入、监管制度不健全,致使装饰施工企业规模基本不大,队伍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不高;更有些企业没有自己固定的施工队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直接或间接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 二、提高装饰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发挥监理工程师在建筑装饰工程投资控制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成功的装饰工程是设计、监理及施工人员密切配合下的共同智慧和劳动成果。监理工程师对装饰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一般体现在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与设计审核、施工承包合同价的确定和工程变更的控制,而工程变更又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监理工程师应特别予以重视。 2、对工程设计要求 首先,合理控制装饰工程设计费,即要避免片面追求设计费低廉,又要避免设计费与设计质量脱节的缺点,提高装饰设计质量;其次,选择专业化装饰设计单位,确保能设计出有足够深度和精度的施工图纸。第三、对设计的装饰材料,应事先采集到样品,增强业主的感性认识。第四、确保设计图纸的完整性以及各专业的配套、协调及施工的可能性。最后。在审查设计时若发现超投资现象,要通过替换装饰材料、设备或降低装修标准来修改设计,从而达到投资控制的目标。 3、对材料结算工程量严格审核 装饰工程的材料种类繁多,其价格随其品牌、等级、规格等不同而悬殊很大。尽量要求业主、施工方、监理方共同进行市场考察最终确定工程采用材料的价格。审核工程量是审核工程结算的基础,也是重点。审核中必须以工程竣工图及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或者以施工图设计加现场签证为依据,或者以现场实测取得数据为依据,严格按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说明逐项进行核对。一些工程量大、涉及专业面广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单独承包的内外装饰分部工程,应注意工程内容和范围的划分,避免重复计量,尤其注意各施工单位,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结合、衔接等边缘地带。 4、慎选施工单位,作好招标工作 在工程进行招投标前,首先要对所有参与投标的单位进行资格审核;必要时,对其所做过的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做到资质审查与业绩审查相结合,书面审查与实地审查相结合,进而选择出有资质、实力强、信誉好的施工队伍参加竞标。 招标文件应聘请有装饰工程发包经验的公司编写,明确所要招标的项目、材料、付款方式、决算方式、变更方式等要求,对部分不好确定价格的艺术品、无法出样的材料或设计图纸不全的项目,可以给出一个统一暂定价格,实际施工时按实进行决算,这样既能避免各投标单位出现投标差异,又能切实达到质量与价格的一致性。 5、做好工程结算审计工作做好工程结算工作 工程结算审核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加强对工程量、现场签证、材料、甲供材、变更项目价格的真实、完整、合法性审核。应仔细核查工程变更,现场实地检查变更是否已按规定实施,签证是否有效、合理、责任是否划清,做好工程结算去虚存实,从而保证准确、合理、真实地反映工程造价。 6、加快市场中介组织建设和严格执业资格准入制度 工程造价计量中介组织作为建筑业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其在施工工艺技术、施工方法等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有着质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工程计价人员很难准确、快速的对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进行计量,建立一套独立的、行之有效的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计价人员培训、执业上岗制度可有效的促进整个建筑装饰工程造价计量的整体水平的发展。 三、结语 总之,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构成造价各影响要素的控制与完善行业相关规范、制度,是实现总造价预期目标的保障。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要】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止步的,所以建筑将会是人们生活中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建筑不再仅仅是作为栖息的场所,建筑的美观性提上了建筑的日程。建筑工程不断发展,各项技术也不断的细化,建筑装饰工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项独立的技术从建筑工程中独立出来。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前言:建筑装饰工程是建筑工程的最后一步,建筑装饰工程的存在使得建筑的美观性更好,居住价值更高。建筑装饰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是成本比较高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所以建筑工程的企业要想节约成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主要针对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进行一定的研究。 1、关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简介 建筑装饰工程重点体现在装饰上,这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建筑装饰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建筑工程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项单独的工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项目,这也是建筑装饰工程需要造价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原因。建筑装饰工程不仅仅需要考虑建筑装饰材料的成本,还需要考虑整个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以及一些设计成本,整个过程涉及的资金流向十分的复杂,所以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将会造成建筑工程成本很大程度上的增加。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是比较复杂的,因为仅仅是材料这一个方面便需要涉及材料的正确选择,材料的运输,材料的合理使用等方面,以及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都是可能导致建筑装饰工程的成本增加的。建筑装饰工程在整个过程中就算是顺利进行,其成本也是在一定的区间内波动的,是不能准确的确定的,所以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还存在动态性这一个特点。动态性还体现在材料的价格上,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价格受到市场的影响,就算是一样的材料,因为运输、季节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不同,所以建筑装饰工程在制定造价时只能制定一个价格区间。建筑装饰工程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建筑装饰工程需要在整体上满足人们对于美观性的需求。必然的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便是建筑装饰工程的整体造价,而不是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的造价,只有从整体上对于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装饰工程的成本。 2、关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不足。 2.1建筑装饰工程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 目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呈现出巨大的潜力。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成立,但是大部分的建筑企业只是一些小企业,这就意味着,这些企业在接受任务时,其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都是同一个企业运作的。这样确实可以减少费用的支出,但是因为是同一个企业进行的建筑装饰工程,很可能出现一些为了满足企业的私利而使用劣质材料的现象。并且这些企业一般在造价管理与控制方面并不完善,会使得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出现比较大的偏差。正常情况下,设计的企业应该与施工的企业分开,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控制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支出。还有一种在建筑装饰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便是一些设计的企业在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将装饰的设计图完整的、详细的画出来,而只是一些软件设计出来的效果图。这样的做法使得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的细节得不到完善,设计图不完善在进行造价估算时就不能保证估算的准确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更加困难。 2.2建筑装饰工程的人员专业素质不够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个大环境的支撑之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建筑装饰技术不再是传统的那种大部分工人都可以掌握的技术,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相关的学习。目前我国的建筑装饰工程的工作人员存在的特点便是良莠不齐。建筑装饰工程的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建筑学的相关知识,同样需要艺术方面的知识作为依撑,也就是说建筑装饰工程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多年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才能设计出让客户满意的建筑装饰。所以,目前建筑装饰工人最为需要的是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增加相关的实践。 2.3建筑装饰工程的材料选择不恰当 在建筑装饰工程中费用的支出方向是比较多的,但是其中占据首位的便是材料,所以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材料在选择的过程中一般是施工的单位直接选择的,最后只是让业主确认,这个过程中因为是施工企业单方面决定的,会出现为了企业的利益而增加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现象。还有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一些材料尽管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因为生产的因素造成了造价的不同,施工的企业在选择材料时一般应该货比三家,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但是这样做的施工企业少之又少。还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材料出现更是为材料的选择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3、关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存在不足是在所难免的。针对建筑装饰工程存在的不足,笔者给出几点建议。首先便是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建筑装饰工程的设计阶段是决定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有很多的建筑装饰工程在设计阶段不能拿出让人信服的方案,使得在施工以后还要进行改动,最终导致各项造价的支出增加,造成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困难。因为建筑装饰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门,所以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并能正确的将二者进行区分,导致在材料的采购时,一些材料重复采购,或者是因为采购的目的不同,使得采购材料时的成本不同,最终导致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增加。前面笔者也已经涉及到,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材料不断地涌现,很多的企业在采购时,不能正确的认识各种材料的性能,也不能正确的评估材料的成本,导致在材料采购时,成本大量赠加的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对于新材料的认识,正确的使用新材料。当然施工企业方面不管做的多么出色,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在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各种材料的监管,防止材料市场同一种材料价格出现太大的波动,以及政府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企业的监管,不仅仅在质量方面,应该防止企业因为满足自己的私利,而故意增加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现象出现。总而言之,要想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结语: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论述了建筑装饰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建筑装饰工程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在本研究中,首先笔者对于建筑装饰工程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使得读者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然后笔者介绍了目前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存在的不足,并且给出了一些建议。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建筑装饰工程还处于发展的阶段,存在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只要正确的对待,便能取得更大的进展。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研究 【摘要】建筑装饰工程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控制好工程的造价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做好工程的造价预算至关重要。新时期,对工程的设计方案和工程的施工材料等都有了更好的要求,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预算的必要性和预算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影响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装饰的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建筑装饰企业一方面要注重对建筑装饰质量的保证,同时还有控制好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而目前建筑装饰材料种类多,更新快,每种建筑材料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整体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做好装饰工程的造价预算势在必行,不仅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的质量,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也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1、做好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重要意义 1.1 从促进企业发展来看: (1)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是投招标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进行投招标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具体细节进行详细的了解,结合自身的财政预算,从而确定投招标的价格。另外,业主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质量要求、施工进度和相关费用等来确定具体的标底,以此来衡量投招标的尺度。 (2)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是签订施工合同和进行工程结算的依据。凡是承发包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必须以经审查后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签订施工合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装饰施工企业也应以装饰工程预算为主要依据向建设单位办理中间结算及竣工结算。 (3)合理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是企业编制施工计划和加强经济核算的依据。装饰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人、材、机的需求计划及施工进度计划也是以装饰工程预算为依据,同时施工企业为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在预算价格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实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 1.2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 有效的装饰工程造价预算是控制成本的关键环节,其从根本上降低了消费者的工程投入费用 2、新时期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 新时期,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更新快,装饰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影响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的因素也较多。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时,需要考虑对工程的管理、造价数量的大小、功能以及出现的变化等,如果要保证工程预算造价发挥正常的作用,就要科学的全面的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好的造价结果。通常来说,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材料的费用、人工费用、施工器械的使用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等,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这些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使用材料费用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使用材料是影响工程预算造价的重要部分,现如今,装饰工程的使用材料多种多样,更新速度也较快,并且自身都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在大部分的装饰工程中,材料的费用都占据了工程造价预算的大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整个工程预算造价影响的较大的。而装饰工程的规模越大,材料使用的费用也就越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装饰材料的价格变动幅度也较大,这就对整个工程的造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做好装饰工程的预算造价首先要从材料的费用入手,比如对装饰材料市场进行适当的了解,熟悉使用材料的各项性能和费用等。很多企业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都会加强对材料的管理和使用等,这也是有效控制工程成本的重要方式。 2.2 人工使用费用对预算造价的影响 人工费用即在工程施工中,对人员开支的费用,这部分费用虽然没有材料使用费用比重高,但是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装饰工程中,施工单位对于工程的工作量和人工的单价决定着人工费用的高度。由于工程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较多,因此,这部分费用也相对较高。影响这部分造价的因素伸缩性较大,比如工人工作的费用也有最低的底线,国家在对工人工作有着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且这个底线也在逐渐上升,若要控制好人工费用的造价就需要从个人的技术能力和工作时间来进行考虑。施工单位首先要明确工人的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时间,其次还要对特殊的工作进行特殊调整,比如特殊的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也要与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造价区分。虽然人工费用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但是对工程整体的预算造价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2.3 施工器械对于预算造价的影响 施工器械的使用造价的影响主要是根据施工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的,工程的施工相对简单这部分的造价影响相对较小,而工程施工较为复杂的前提下,这部分对整体造价的影响就相对较大。产生这部分费用的主要原则还是在器械的使用程度上,首先,工程的施工难度较高,对使用器械的依赖性就较强,机械费用占用的比例就高,而相对来说,人工的费用就会相对减少,在这里,机械使用的来源也是影响造价的重要部分。其次,对于台班费的估价合理,即要保证准确无误。最后,在使用器械的过程中,尽量的避免无效的使用,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率。另外,机械的使用方式和维护等,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部分。这需要施工单位对施工器械进行细致的管理和维护。 2.4 经营管理因素的影响 经营管理因素包含了计价依据、计价方式、合同种类、结算方式等。 (1)计价依据和计价方式的影响。对于投资者和承包商来说,计价依据并不完全相同,但最基本的计价所依据的是图纸和市场价格水平。图纸的详略影响计价的准确程度。计价方式有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竞争定价等,不同的计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计价结果。 (2)各类合同的影响。合同有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可调价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等。不同种类的合同会使定价有不同的结果,也会影响装饰工程施工中合同价格变更的结果和合同的结算方式。 (3)结算方式的影响。装饰工程结算方式很多,不同的结算方式及结算时的调整会导致竣工结算价格的差异性。 2.5 其他影响因素 除以上相互要因素外,影响装饰工程造价的其他因素还有许多,如:(1)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2)国家的法律、法规、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建设政策、外汇政策等;(3)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结构及方式;(4)国家及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宏观管理水平等。 结束语 新时期下装饰工程造价预算效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其控制成效也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相关人员要在不断借鉴国内外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在深刻理解影响造价预算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市场经济条件下装饰工程造价预算现状,勇于探索、创新成功有效的造价预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我国的装饰工程事业。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探讨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时代的不断进步,让装饰行业快速发展,此时对装饰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工程的实际造价调控在获批的限额以下,就能够确保对项目的投资能够获得良好收益。本文将对如何合理监控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做出阐释,并对其现状提出建议。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装饰的优劣,会直接显现此建筑物的功效、美感、艺术等特点,装饰工程对于建筑总工程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这一新兴行业也处在蓬勃发展中。一般情况下,建筑装饰工程的耗资占总工程造价的1/5-1/4,直接影响着对工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及业主入住情况。 一、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与现状 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建筑装饰工程具有其独特性:(1)建筑装饰工程依据的是美学原理,应用各种装饰材料,应用施工技术,以实现其实用价值的艺术品,因此它的装饰方案是无法简单判断好坏的;(2)在建筑装饰方案开始的初期,业主的装饰构思和投资限额都只有一个大概轮廓,在对装饰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也只停留在表面概念;(3)建筑装饰工程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尤其是高级装饰,普通的建筑单位和设计公司都需委托专业水平较高的装饰公司和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和实施;(4)装饰过程所需构建和装饰材料的品类很多,且价格差异大,在进行选购时,需要考虑清楚;(5)建筑装饰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是一体的,不能刻意割裂;(6)建筑装饰会因流行趋势、个人喜好、个人意识和生活水平等的变化而改变,具有动态性;(7)在装饰方案的定稿上需要的改动较多;(8)在建筑装饰方案实施时,需以总价限额为基础,围绕工程质量、功能、工期以及装饰效果等开展工作。 二、造价人员对建筑装饰工程投资控制的影响 1.造价控制基本准则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肥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项目经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在担负起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的同时,又要担负起为所属企业创造尽可能多的效益的使命。 2.装饰工程中投资失控主要因素 在装饰工程的设计阶段,如果单单追求高标准和豪华装饰,就会严重增加投资。而如果过于片面考虑投资问题,一味节省成本,若将装饰的功能也节省下了,就会造成建筑装饰不能达到理想效果。 3.合理控制设计成本,提升设计质量 一般情况下,装饰工程的设计费是按照工程总投资额的比重计算的,所以设计费也会因投资费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对设计合同进行签署时,应注意不要为求付较低的设计费,而最终使设计费与设计质量脱节。在签署设计合同的过程中,可以按工程投资的原估计值进行付费,与此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对无故收取过多设计费的现象予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4.技术经济的比较和设计审核 在工程初期,业主对装饰工程的费用及功能考虑都停留在构想阶段,能够为工程确定投资限额。而设计阶段也是构想的实施阶段,对投资额具有决定作用,而对包括施工在内的整个装饰工程而言,其影响力在整个工程中占80%以上。设计阶段控制投资的方法主要是以装饰功能、投资和设计质量作为综合目标,应用价值工程法与限额设计法等方法处理经济与技术间的关系。要做到:(1)真正体会到业主对装饰工程的期望要求,协助业主确定总投资额;(2)从投资、环境、功能和可预见效果等角度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帮助业主在优选方案时作出正确、合理的选择;(3)在对限额进行设置时,要避免应分项目的成本控制不当而造成投资额失控,应及时对所完成的分项目投资额进行评估,并与总投资估计值进行比较,以避免投资额失控;(4)在对装饰工程进行投资预算时,其经济技术所达到的标准必须在90%以上,这样才能够确保方案造价设计准确;(5)作为工程方案设计和实施人员,需要实时掌握市场信息,对装饰材料的材质、价格、功能等都要有准确和全面的了解,以便准确评估投资额;(6)由于主要使用的材料和主要设施、设备等占总投资额的60%-70%,所以了解业主的意向后对主要材料和设备的成本、用途等进行充分了解就会对造价设计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招标和签订合同 如果在获得装饰工程造价合同时,是通过招标方式进行的,那么要注意应依据具体情况的不同选取合同。有些工程具有所需工艺繁杂、投资大、工期短、设计阶段与施工阶段交叠等特点,选择这样的工程便于控制总投资,可以很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的矛盾。这样的工程可以采用定价或固定单价的方式签订合同。 在签订中小型装饰工程的合同时,应采用定总价合同;对可以列出工程量明细表的、图纸完备的大规模工程,也应使用定总价合同;对图纸不完善,且工期较长的工程而言,这样的工程在最初阶段无法准确估计工程量,这样的工程需采用固定单价合同。个别艺术品的造价不要一次定死。如果有些艺术品的价格事先难以定夺,那么就不应一次性确定其投资额,应以切实价格为准。 6.加强与完善装饰工程定额管理 目前,装饰工程定额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定额的束缚,继续沿用“定额+取费+文件”陈旧方法进行编制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难以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应按照国家有关部提出的当前造价工作改革的主调,理顺现有定额,实行量价分离,量不变,价动态管理由政府工程造价工程主管部门,按照统一的计价计量法组织编制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通过定期信息和工程造价指数,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 7.提高装饰材料价格信息管理 由于装饰材料的价格特点,对材料的管理应当是造价管理的核心。对于装饰材料价格,要事前考察定价,事后审查结算,就是说事前详细了解考察材料市场行情,对工程主要材料的质量、规格及单价做到心中有数,并会同监理、承包商一起签订购货合同,由承包商进行采购,结算时加上相关的运杂费、采保费等项费用以确定工程结算价格。 三、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装饰工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项目工程,关系到业主的自身效益。在项目工程的造价评估阶段和设计阶段,工作人员应控制好投资,并处理好经济与技术的关系,确保控制在造价限额内。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摘要:建筑装饰也叫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是指在建筑工程主体完成后,对建筑工程内、外部进行装饰装修的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地面工程、内外墙抹灰工程、饰面砖工程、门窗玻璃工程、保温工程、内外墙涂料工程、厨卫屋面防水工程等保护主体结构、完善主体性能、美化建筑的工程。由于建筑装饰涵盖的范围较广,工艺复杂,为确保建筑工程目标的实现,需加强对建筑装饰施工活动的进度、质量、成本的管理,尤其要加强对装饰装修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才能使建筑装饰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对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一、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建筑装饰施工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概念 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快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建筑装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指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依照成本标准对实际发生的生产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审核,发现并克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现象,并实现或者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 2、建筑装饰施工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特点 成本控制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成本目标只有和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以及工作量要求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所以,成本控制不是孤立的。项目参加者和项目承担责任的联系度决定了项目参加者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程度。成本控制的周期不宜太长,通常按月进行核算、对比、分析,而实施中的控制要以近期成本为主,这样才能提高控制的准确性和详细程度。 3、建筑装饰施工项目造价成本控制的内容 3.1成本预测。所谓成本预测,就是根据成本特性以及有关信息资料,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成本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作出科学的测算和逻辑的耦断与预计。 3.2成本决策。所谓成本决策,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充分占有必要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估算和判断,比较各种备选方案并从中选优的过程。 3.3成本计划。所谓成本计划,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总预算的一部分,它以货币形式规定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耗费和各种产品的成本水平以及相应的成本降低水平和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的书面方案。 3.4成本控制。所谓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3.5成本核算。所谓成本核算,是指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就是利用会计核算体系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消耗进行记录、分类,并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从控制流程上来讲,具体的控制内容包括。(1)确定目标,制定控制标准;(2)建立成本控制中心系统(或控制体系);(3) 明确规定各控制级别的职责;(4)建立信息传递和信息反馈系统;(5)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跟踪、检查、分析、纠偏。 二、加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建与装饰项目的施工界线 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建与装饰项目的施工界线,是加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问题土建与装饰工程在施工中,都存在工序的衔接和接口问题,如果项目界线划分不清,就会出现交叉矛盾和重复施工。从传统的土建工程施工方法,其土建与装饰工程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单位工程中,土建与装饰是由一个施工单位承担的。但是,随着时展和技术进步,新型装饰工艺的日新月异,从客观上形成了一个新兴的装饰专业。因此,出现了在土建与装饰工程项目施工中交叉矛盾。比如,普通抹灰中的自灰砂浆,水泥砂浆抹面层;装饰抹灰中的水刷石、水磨石、干粘石等,从项目划分的理论上和传统的施工方法上,均属装饰工程项目,但在现实施工中,这些项目绝大部分由土建单位施工,装饰施工单位不承担或承担不了,这就形成了理论划分和实际施工中的矛盾。又如,墙柱面贴瓷砖、楼地面铺贴大理石、花岗岩等装饰项目,土建可以干,装饰施工单位也可以干,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划分更为科学合理呢?也存在一个交叉矛盾口。更为突出的是门窗安装中的门套子,当土建将门安装后,装饰工程又要做门套,包门扇,将原有的门全部拆除,重新制作等等。值此,建设部在编制全国统一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之际,科学合理地划分土建与装饰项目的施工界线,是加强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问题。 2、统一规划土建与装饰设计,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土建设计应与装饰设计密切结合,同时进行。现实施工中土建设计不能涵盖装饰装璜项目,当土建及安装将要完工时,才进行装饰设计,单独进行装饰施工,造成拆除冲凿,重复投资浪费资金等问题,故统一设计规划,有利于工程造价管理。 3、加强装饰市场材料价格的管理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 建筑装饰工程时代感很强,所以装饰工程新工艺新材料不仅发展快,而且更新换代周期短,从材料的品种、规格、品牌、产地,国产的、进口的名目繁多。一些新型的装饰材料,其产品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以及材质的优劣很难判定,产品说明书中内含着大量的广告色彩。在装饰材料的质量上,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造成市场价格的混乱。有些饰面板同一产地、同一品牌,而价格每平方米却相差6--7元。装饰材料价格的昂贵,是土建砖、瓦、灰、石不可比拟的,其价格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装饰工程的造价。因此,加强装饰市场材料价格的管理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 4、加强定额管理,规范计价依据 定额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是装饰分项工程一定计量单位工、料、机消耗量的数量标准,是确定与控制装饰产品的计价依据。装饰工程除部分项月外,大部分饰面项目不受荷载和应力的约束,所以在施工方法上随意性很强,加之装饰工艺、装饰材料变化较快,尽管全国各省市,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的基础上,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了《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但依然存在着缺项和滞后,由于定额的缺项,给装饰承包商带来了可乘之机,在执行定额中,左套右套漫天要价,任由施工单位说了算。因此,加强定额管理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1加强缺项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补充:各级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应积极搜集资料,协同装饰施工单位不断地补充缺项定额,通过实践后及时公布,以充实和完善定额内容,减少工程结算纠纷。 4.2严格定额的质量要求,加大质检力度。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生产一定数量的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工、料、机消耗量的数量标准。这就明确了定额规定的工艺标准,材料质量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合格的。因此,建设单位的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负责地加大质检力度,尤其对于涉及环保、防火、防潮等隐蔽部分的检查更应一丝不苟。诸如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壁厚,定额规定一般为1.2---1.4毫米,实际使用0.8--1毫米的以薄充厚,窗框与墙体固定的连结件必须采用的铁件而用薄铝片代替;墙、柱面装饰的基层板以次充好,以薄充厚;术材面的不刷防火涂料;面层的接搓不严密,纹理不顺翘曲等;抉料面层的空鼓、缝隙不匀、纹理不顺等粗制滥造,偷工减料现象,必须严格制止,从而保证定额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体现装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投资的实效。 4.3加强装饰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规范计价依据。装饰材料材质的优劣,价格的悬殊是人所共知的。为了规范计价依据,合理确定和控制装饰工程造价,各级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必须加强市场调查,定期(有条件时按月)装饰工程主要材料指导价,实行动态管理。对于甲、乙双方议定价,超越了指导价的材料,以及珍贵稀有材料,应报请各级定额站或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审定,从而规范装饰材料价格管理,维护定额在计价中的严肃性,以达到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装饰工程造价的目的。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施工管理逐步规范的同时,应积极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改进成本管理方法,改进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实现项目的利润最大化。 装饰工程造价论文:论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随着中国人口的不断增多,建筑业也在不断深入,不断扩展。在建筑行业中占投资比重最大的就是装饰工程,但是现在的建筑公司和居民对工程造价依旧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控制和了解,本文将从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存在问题、管理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让人们更深层次的理解建筑装饰这个行业。 关键字: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管理 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创新,人们的生活水平相较于几十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温饱,对衣食住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如一些大中型的公园、公厕等装饰水平的越来越高;居民生活的住宅区的绿化越来越多;居民家中的装饰工程也越来越多样等等。当下在建筑行业里面装饰工程占得比重最多,但是因为装饰公司和人们对于工程造价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资金的流失和浪费。因此,人们对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建筑装饰工程有着哪些特点。 1.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 1.1建筑装饰工程本身具有独立性和个体性 因为建筑装饰工程必须要跟建筑所在的环境和业主的个人喜好等多方面相结合,所以就对选材、施工的环节产生了差异,也就形成了建筑装饰工程多变的风格。所以我们就会在不同的地区看到属于当地的建筑,例如到了欧洲你可以看到古罗马的城堡型建筑,到了北美你可以看到具有哥特式或者巴洛克式的教堂,到了中国你也可以看到古朴的北京四合院,宁静祥和的水乡古镇以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建筑装饰的独立与个性。 1.2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差异性 因为建筑装饰工程的特殊性,所以对于选料、施工的难易、施工环节、施工投资和审美方面都有些许不同,这些不同就导致了每个建筑装饰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差异。 1.3建筑装饰工程选材上的差异性 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了建筑行业的供不应求,也就让建筑行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如今的显著行业已经是一个工艺多样、材料丰富、水平多样的市场。由于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许多的低能高效的新型材料也加入了选材市场,比如纳米、太阳能等等。导致了工程选材上的差异。 2.建筑装饰工程市场的现状 说到底建筑装饰工程就是一个投资大、施工翻、用人难的工程。相较于建筑安装工程,装饰造价显得更加困难。 2.1建筑装饰工程本身的不规范 当前,人们对建筑装饰的标准越来越高,样式不断创新,正是如此,许多的新新工程只一昧的追求建筑物的美观和装饰效果的华丽,忽略了最重要的实用性、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考虑,这样就会在装饰工程中产生大量的不必要的资金的浪费,并且会给将来的建筑的安全埋下一颗“定时炸弹”。还有就是,现在的一些装饰工程在开工前都没有全部的图纸,甚至有些还没有施工图纸,这就让承包商有了可乘之机,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 2.2装饰材料品种繁多、价格混乱 现在的建筑装饰市场材料是五花八门,有国产的有国外进口的,而且在价格上悬殊巨大,单单一个大理石,每平方米就有200元的、300元的甚至还有一千以上的。但是真假如何?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会被销售人员骗走。并且那些可能上千的材料实质还不如几百的,盲目使用也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隐患。 2.3建筑装饰工程价格不统一 因为建筑装饰承包商的增多,导致了装饰的设计多种多样,进而使得一些施工单位在拟定装饰工程预算的时候,不按照规定拟定,私自拉低太高价格或者以次充好蒙混过关,将不懂行的业主蒙在鼓里,造成了日后的建筑安全问题。 3.建筑装饰工程的管理措施 为了加强对装饰市场的管理,使得业主的资金得到合理的使用,我们应该从装饰本身抓起,例如图纸、报价、施工、结算等等,建立起一个完整地管理体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规范工程设计,与其它建设设计相结合 装饰设计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专业。所以建筑公司应该明确一个“建筑装饰价目表”明确规定多少价位配备多好的装饰,可附上一些构造图或者效果图加以说明,从而杜绝不规范的设计行为。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装饰工程项目,还可以同其他的设计相结合,克服一些在安装、调色等方面不和谐的问题,使得整体建筑工程更加美观大方漂亮。 3.2加强装饰材料以及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现在的市场,装饰材料的价格异常昂贵,是一般建筑材料不可比拟的。然而这些价格是否真的合理,也会影响装饰工程的好坏。所以,业主或者开发商在招标时,就应该对工程的用料看看样品,施工单位也应该提供该样品的品种、品牌、价格、在行业中的档次等等进行说明,以便双方公平公正的进行。此外,在招标档案中,业主或开发商还应明确标明所招地方的使用类型,是居住还是办公场所亦或者商场等等,不同的用途有着不同的设计思路。并且还需说明付款方式、结算方式、验收方式和保修方式等,其内容必须详细且真实有效,并且复印一份存档。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要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质量问题。加大监理力度,业主或者开发商应该进行现场跟踪检查,督促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施工进度施工且将现场用料和施工单位提供的样品进行比对,防止施工单位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发现问题就是指出,让他们解决好之后才进行最后的验收工作,以便事后发生抵赖不认的现象。 3.3加强定额管理,规范计价依据 定额是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预算定额、人员定额、物资消耗定额等等。在建筑装饰工程中预算定额是很重要的部分,它是确定与控制装饰产品的重要依据,。因此,施工队伍应该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定额管理,这样就可以既克服计量的无规范,计价的无规范,也可以减少许多设计弊端,有利于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的管理。 结语: 当代社会建筑装饰工程已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仅要认识不同的装饰手法,还要学会怎样辨别好的装饰材料,这样才会使得我们居住的场所的安全更加有保障。本文讲述了建筑装饰工程的特点、现状以及管理措施,以期能够更加有利于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护理管理论文: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的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安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结果:常见原因为执行医嘱错误(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5.0%)、操作不规范(18.8%)、护理人员因素(12.5%)、实习带教不严格(6.3%)和药品过期(3.1%)。医院应加强儿科临床医嘱制度、查对制度、用药操作规范、护士职业素质管理制度、实习带教制度、病房药品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等的贯彻执行力度。结论:在儿科临床用药护理中,严格落实执行医嘱制度和查对制度,遵守用药操作规范,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风险意识,加强实习生带教和病房药品管理,是降低用药护理风险、保障患儿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儿科临床用药;风险管理;安全护理 对患儿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儿科护士工作的重中之重。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兼具安全性、合理性,这与患儿的健康息息相关。绝大部分患儿病情轻微,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因此,药物治疗是儿科常见治疗办法,正确用药可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药物安全是保证患儿安全最有效的措施,若临床用药不当将会给患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药物则会致病害人。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与观察者,在临床用药的各个细节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严格把关。护理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患儿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护士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 一、资料和方法 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儿科上报的用药错误护理不良事件和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用药安全隐患共32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对策。 二、结果 32例儿科护理用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或安全隐患的原因为:执行医嘱错误11例(34.4%),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8例(25.0%),操作不规范6例(18.8%),护士职业素质因素4例(12.5%),实习带教不严格2例(6.3%),药品过期1例(3.1%)。 三、讨论 1、原因分析 1.1执行医嘱错误 主班护士处理医嘱时注意力不集中,常被其他事情干扰(如接待来访者、接听电话、处理呼叫器等),将医嘱转抄到执行单和输液卡时,易误抄漏抄; 儿科医嘱复杂、变化多,特别是临时医嘱多时医护疏于沟通,导致医嘱处理不及时或护士执行错误; 责任护士正忙时,有临时医嘱需其执行的,主班护士未交待清楚; 个别护士违规执行口头医嘱。此外,儿科护士工作强度大也是医嘱执行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1.2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护士未能做到每班认真查对医嘱,或查对时未做到医嘱单、电脑、执行单、输液卡或口服药卡的四核对,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医嘱执行错误; 配制药物时未认真查对,导致药品拿错、配错; 在给药前、中、后未认真查对药品和患儿身份,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换错液体等。 1.3操作不规范 儿科输液分组多,有的护士常简化操作程序,一次配制多组液体,导致配制好的药物放置时间长,增加输液反应风险; 儿科用药剂量计算复杂,容易计算错误而致剂量不准确;使用双头输液器时,同时开放两组液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如酚妥拉明与地塞米松、果糖二磷酸钠与10%葡萄糖酸钙同时输入会出现混浊、变色现象。 1.4病房药品管理因素 科室药品未按要求进行管理,备用药品未进行不定期清点、检查,导致药品过期; 应该冷藏的药品未放入冰箱保存,需避光的未避光保存,使药品失效; 急救药品未按“四定”管理,班班交接,影响急救用药; 高浓度药品未单独分类保管,药物未入原装盒或多种药混放一起,容易出错; 毒性、麻醉药品未专柜、专锁管理,存在隐患。 2、管理对策 2.1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用药知识普及 总结患儿群体特点和常见小儿疾病,在病房合适位置张贴小海报,内容主要包括儿科常用药物、相关用药常识、忌食食物、用法用量等,由于是儿科患者,海报上可以适当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经典卡通人物。每天的责任护士一定要对患者认真负责,每次给药前要做到向患儿及家属细心讲解药品基本信息,要做到简单、直接、通俗、易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以按照疾病的不同,将患儿及其家属分成不同群体,进行集中讲解,做到短时多效,使患者和家属尽快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护士在给药时应当强调服药时间,叮嘱患者严格按时服药,因为调查发现,多数家长认为给药时间越长越好,正确的给药方法并非如此。用药时间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和用药的安全性,并非用药时间越长越好。 2.2加强学习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护士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能否做到对患儿进行安全用药与护理工作息息相关,因此要使护士加强药学方面的学习,对各种药物的适应证有着必要的了解和认识。随着儿科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多,用法用量不仅要以说明书为准,同时也要遵医嘱。此外,儿科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用药往往比较复杂,种类繁多,护士原有的药学知识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要熟练掌握各类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积极掌握新药的用法及注意事项,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药学知识,才能保证儿科用药安全。护士如果对某些药物的用法存在疑问,在执行前一定要查清楚,含糊不清的用药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 2.3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 为了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护理人员务必提高对安全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要提高法律意识。护士在执业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既可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安全,同时又可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坚决杜绝出现因药品使用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根据近几年来的案例分析和临床总结,如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造成护理的安全隐患,多数由于相关护士的责任心不强,与技术和业务水平关系不大。由此可见,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隐患,认真负责,规范护理,方可做到对患儿安全用药。 2.4加强病区药品管理,加强责任意识 病区药品采取责任制管理,分开放置疗效不同、外观类似药物,对特殊药品应安排专人负责,并张贴醒目标识。为了避免药品过期,造成浪费药物,取药时应先用早期药物。保存药品时,严格遵守药品说明书及注意事项,对于急救药物应该每天定时 统计,及时补充;对于高危药品要严格保管,做好交接班工作,所有人员加强工作的责任心。 2.5严格遵守给药时间,特殊药物重点对待 不同的药物半衰期(T1/2)不同,而适宜的给药间隔时间通常与之近似。护理人员要使患儿及家属提高这方面认识,因为给药间隔时间不当,会影响药效,影响治疗效果。对于需要输液的药物,护士要注明输注时间,交接时重点登记特殊药物。 2.6注意药物合理配置,不断更新相关知识 合理配置药物能够增强治疗效果,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儿科患者通常给药次数,以及不同患者的注意事项均较多,要特别注意配伍禁忌。全面了解配伍药物的特点,选择最适宜溶媒。静脉滴注多种药物时,如果必要,药物之间需用生理盐水冲管。 2.7加强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 贯彻落实规章制度是保障用药安全的前提,具体措施:(1)重新优化医嘱核对及处理流程,各班护士认真落实执行医嘱制度和查对制度;(2)进一步明确主班护士工作职责,对重整医嘱、新医嘱、特殊用药及在转抄执行单和输液卡时实行双人核对;(3)加强医护沟通,在执行医嘱时遇到疑问必须询问清楚,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必需执行口头医嘱时,要求复述两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能执行。 护理管理论文: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艺术,是医院管理的核心组成之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类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不再是仅为患者打针、发药,更是一种服务,而“以人为本”是现代服务管理的核心理念?因此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是必然之事。我院自 2010年在全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管理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不但降低了护理差错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显着改善了患者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共有床位1600张,护士737名,年龄23~49岁,平均(29.5±3.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98名,中专学历439名;主任护师5 名,副主任护师32名,主管护师163名,护师154名,护士383名;工龄11年183名。我院2009年住院患者有3567例(对照组),其中男 1801例,女1766例,年龄1~89岁,平均(32.5±4.6)岁;2010年的住院患者共3643例(护理组),其中男1841例,女1802 例,年龄1~91岁,平均(34.1±5.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009年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010年的护理组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记录差错、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另外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自主填写,全数收回后评分,并实施统计。 1.3人性化护理管理1.3.1转变管理理念,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制度时,应注重管理理念的转变,以“人性化”为理念核心;为各项护理工作,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护理人员实施准则及各项奖惩措施,以精神和物质鼓励带动其工作积极性;杜绝徇私舞弊,一旦发现差错风险事件,及时指出并纠正,但注意尊重护理人员的人格和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批评;制订处理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的急救程序,要求护理人员学习并掌握,以提高处理意外事件的信心和能力。 1.3.2科学实施管理,重视人性化教学管理的实施应注意科学性,首要排班合理,护理管理者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以强弱搭配、老带新、互帮互学等原则制定排班制度;工作中多予以护理人员关心、理解,为其提供充分发挥自己的平台,如定期开展各项护理考核或竞赛,让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和提升;选择合适的临床带教老师,实施人性化教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带教老师应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个人素质,热爱护理和教育事业,教学方式应以护生为中,,鼓励护生多观察、思考、发言和讨论,充分尊重其想法和人格,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带教老师要主动了解、掌握护生的性格、思想活动及兴趣等,因人施教,并通过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和谐关系。 1.3.3创造人性化环境,营造和谐气氛作为护理团队的核心,护理管理者应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助于营造和谐气氛;多与护理人员交谈沟通,仔细观察其情绪、心理、言谈举止等变化,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情感激励和心理支持,以帮助调整其状态,提高工作积极性;一旦事故发生,护理管理者应以身作则,勇于承担应付责任,同时公正分析各相关人员的责任,调解由此产生的矛盾,强调团队整体性和协作的重要性,以助于人性化环境的创造。 1.3.4尊重病患,提供人性化服务护理意识应由“关心病”转为“关心病人”,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和服务,如在大厅、走廊过道等地墙壁挂上书法或各式画作,以助于改善患者心情;在每个路口设置连续、醒目的路标,为等候患者及家属提供专门的休息室等;重视与患者交流,语言亲切,态度温和,服务周到,举止得体,要视患者为亲人,充分满足其身心需求,家里良好的护患关系。 2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 3结果 较之对照组,护理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风险事件、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4讨论 “以人为本”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基本原理,无论是传统的护理管理制度还是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都是以调动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区别在于传统管理更注重工作和结果,而人性化管理更注重护理人员和患者本身。人性化管理,仍需要严格管理制度的支撑,实施过程应重视科学化、人性化,尊重护理人员和病患的想法和人格,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工作教学也要以护生为中心,以充分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才能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社会地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组研究发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医院风险事件、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管理论文:护理心理学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根据护理人员的心理特点,简要阐述了将心理护理的理论运用到护理管理中的目的和方法,使护理人员能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逐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消除侥幸心理护理规章制度是构筑护理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护理人员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行为准则、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以规则和制度的形式,对某一文化加以肯定或否定,明确禁则和允则,它是全体护理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准则和行为规则,是关系到护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性文化和支柱性文化。因此医院要完善护理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工作管理有的放矢。另外医院护理部可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质量标准,并不断修订、补充,量化后逐月进行百分制考核;定期组织晨间护理检查和夜间查房;充分发挥院护理质量委员会的作用,每季度对全院的护理质量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院并和科室资金挂钩。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集体荣誉感,谁也不愿意因为自己侥幸的不执行标准影响科室,从而消除了侥幸心理。 3定期组织培训学习,促进求知好学心理鼓励科室护理人员积极继续医学教育,定期举行科内护理知识考试、技术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考核不合格者给予批评和再培训。 护理管理论文:骨科护理管理分析 骨科患者病种多、病情急,多伴有开放性损伤,因此,急诊多、各种手术多,护理人员相对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应在思想上重视护理现代化,在实践中注重反馈和调整,才能做好护理管理。现将我科实施现代化管理模式的体会介绍如下: 1人力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排班时,充分考虑每位护理人员的特点,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由其担任责任护士l低年资护士电脑操作熟练,动手能力强,责任心较强,可担任治疗室,办公室工作。实行“听班”制度,如遇到突发、重大、抢救事件时,听班护士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这样既满足了工作需要,又满足了护士的休假要求。在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既为患者提供了优质服务,又能圆满完成护理任务,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增强了科室凝聚力。 2物品管理 严格按照现代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物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病房用物及各种药物均定点放置、定量保存、定人保管,每日清点、交接。物品及药品柜外张贴明显的标签,便于取用和存放,护士长起监控作用,及时督导。 3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体系 坚持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结合本院开展的阳光服务活动,为患者提供一系列人性化服务。摒弃传统的称呼床号的方式,根据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采用人性化称谓;发放阳光服务手册;每天提供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实行“首迎负责制”、“首问负责制”t实行陪检制度、出入院迎送制度。提供科普读物;发放出院复诊联系卡,出院后随访工作。护士长利用展会时间加强护士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的教育,积极调整心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各种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个性化。 4加强医护合作 每天由责任护士跟随医生查房,全面了解患者病情,避免医护纠纷、护患纠纷的发生。如部分患者在面对医生和护士时所说的并不完全一致,有的患者。重医轻护“,会把产生的矛盾转移给护士,一起查房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也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理管理论文:护理管理中的细节管理 细节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节管理是作为相对于全盘管理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控制、超越的过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促使医疗机构尽快采取措施规范医疗行为,规避医疗风险 。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成为护理管理的核心部分。管理工作中想要做到“护理质量零差错、护患关系零距离、护理技术零缺陷、护理服务零投诉”,要把平凡的貌似简单的护理工作做好做完美就要关注细节。我院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护理管理,注重细节管理,抓好科室护理质量控制,避免和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使得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护理质量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现就我院在狠抓护理细节管理中的体会报告如下,具体措施: 1强化细节服务理念。牢固树立安全服务意识我院在狠抓护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对护士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科室每月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理论学习,专科技能操作练习,总结上一月工作,并对上一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提出具体防范措施。科室新进护士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学习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强化细节服务理念,提高护士的安全服务的警惕性,让护士认识到自身的工作,关乎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工作细节的一时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医学实习生进行人科培训,并在带教老师的看护下方能进行护理工作。教育护士工作中要一丝不苟,要热心、耐心、细心,具备“医者父母心”。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使护士自觉把细节服务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从而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 建立健全细节管理机制,严格操作规范2.1建立质控网络,制定细节管理标准我院建立护理质量监控组,各科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科室质量控制的重点是进行护理过程的细节管理,护士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使基层护理人员直接参与护理安全管理,从被动受检到主动参与,强化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形成人人抓安全、人人重视安全的良好环境,有力地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制定了质量检查标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殊用药、检查患者知情同意制度、安全输液、输血制度等,要求严格按标准实施,要求每个人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尽责的工作局面,从而使得护理质量大大提升。 2.2严抓高危因素,确保细节管理的落实确定护理风险高危人群、高危环节、高危时段等高危因素,并做好监控。包括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管理、加强重点时间段的管理、加强科室毒麻、限制药品的三级管理等。对节假日,晚夜间及午休时间段加强检查及督导。对年轻的低年资护士加强教育与培训,科室排班注意高低搭配,强弱互补。对危重患者、手术病人、老年患者、婴幼儿、有心理障碍、精神异常患者等,做好风险评估,实行床边交接,主动沟通和交流,及时救治与护理,保证安全,把工作做细、做到位。对科室毒麻、限制药品每班交接,专人负责管理,并且做到定点安置,专柜上锁。对急救仪器和器械随时保持备用状态,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2.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查七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是细节管理的重点部分,也是科室质控小组督导的主要内容。护理操作中,要严格查对制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严格执行2种以上的身份识别制度和查对制度,意识清醒的患者实、 行反向查对。在护理操作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预防院内感染及交叉感染。 3 加强基础护理,认真做好分级护理病室床单位要保持清洁、整齐。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污渍,无异味。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必要时消毒。协助患者做到“三短九洁”,卧位舒适,各种管道通畅、固定良好,床头牌符合分级护理等级要求;护士要做到掌握病情“七知道”,并按照护理级别要求巡视病房,发现问题“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及时防范,并有安全防范措施。认真执行特护和一、二、三级护理常规,做好生活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管道护理等。对危重患者的特护要不间断地严观病情,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熟练掌握和使用急救药品器材;对重症需绝对卧床者行一级护理,要每30 min巡视1次,仔细观察病情,精心照料患者的饮食和大小便,定时翻身按摩,防止发生压疮;对不能下床活动者行二级护理,每2~4 h巡视1次,对患者给予必要的生活、饮食护理;对病情轻或待出院者行三级护理,要每天巡视3~4次,关心其生活起居和执行必要的医嘱治疗,并做好出院指导,健康教育。 4 提供人文关怀,提倡文明礼貌服务我院自2010年起,在全院普及礼仪知识,推行文明礼貌服务,营造温馨氛围,实行人文关怀,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显着的改善,降低了患者投诉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整体上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教育护士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交流注重满足患者的期望,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为患者减轻肉体痛苦。同时,还应从思想和情感上进行人文关怀,及时发现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5 重视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对护理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刚参加工作的护士及进修护士、实习护士、新聘用护士等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并每年组织全体护理人员系统学习有关法律知识,指导护理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护理文件书写规范,组织护士进行业务培训、考核,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质控小组不定期检查,检查结果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病区护士长讲评、研讨、修改标准。把问题反馈给各科室护士长。通过不断学习和指导,使护理人员意识到护理文件 具有法律效应的重要性,从而使护士书写护理文件时更加认真、及时、准确和客观。 6 科学管理病房,建立激励机制根据病房工作的客观规律,实行科学管理,要求做到病房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病区秩序良好,保证医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使患者有安全感、舒适感和信赖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个人综合能力量化考评制度,每月测评考核1次,每月评审1次,实行末位淘汰制,极大地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在日常护理管理中,加强细节管理后,护理人员增强了服务理念,更加注重细节服务,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更加科学、规范,降低了护理投诉的发生率,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质量。我院自2010年以来,从以上各环节人手,加强了护理工作的细节管理,没有发生严重的护理差错,无因护理不当而导致的医疗纠纷。全院无护理并发症、无坠床、无褥疮、无差错事故发生,护理人员熟练掌握了抢救技术,得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赞扬,护理质量有了综合性的提高,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论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浅谈 【关键词】手术室;质量管理 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诊断,手术治疗以及担负抢救任务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知识,健全的制度和严格的无菌技术管理,才能高标准地完成日益复杂的手术任务。我院手术室是一个综合性手术科,每日除完成各科择期手术外,还要应付各种类型的急诊手术,参加手术人员,实习、进修、参观人员多,手术器械繁杂。 怎样才能高质量高水平地把好管理关,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无菌技术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管理的重点,也是手术室感染管理中的关键,关系到手术切口的感染和病人术后愈合的情况,它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洁净度、空气和手消毒及细菌培养监测、污染性手术后处理),手术物品的消毒灭菌,术中配合的无菌技术操作。 1.1 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控制管理:要求控感护士每月必须完成空气培养,手培养以及物品培养,并且记录培养结果,每季度做一次紫外线监测。每日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感染性手术后手术间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污染器械、物品后再使用而导致交叉感染,如乙肝、癌肿、伤寒、结核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用过的手术器械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后再处理,手术间门、窗、桌、床踏凳等,手术室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cpu /m3,定期对各种消毒(灭菌)后物品进行抽样细菌培养,如化学消毒剂、高压消毒物品、护长可根据监测所提供的数据,认真总结消毒灭菌和清洁卫生质量,对出现的问题应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督导全体人员执行。 1.2 手术物品消毒灭菌的管理:对已消毒灭菌的物品,每周清整一次,过期器械、敷料应重新消毒灭菌,熏蒸消毒物品由器械班每日检查、添加更换、订出各类物品消毒更换日期,落实执行者。 1.3 无菌操作技术的管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每一举动,即从入手术室至手消毒到手术台的每一操作环节稍有疏忽都可导致无菌技术的失败,造成手术感染,而对无菌技术的认真操作必须依靠全体医生、护士共同完成。 2 器械保管及维护情况一般器械由专人保管,定期保养,精密仪器定位、定人专管,采用登记本,由使用者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制作补充。 3 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配合器械班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建立各类手术器械准备用物本以确保手术用物齐全、适用、合符要求。要求手术室护士术前了解病情、手术方案、方式和体位,做好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做到技术熟练、准备、主动、工作细致。 4 差错事故的防范手术室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环节较多,如接送患者、手术部位、器械的准备、术中用药和输血、标本的送检、异物遗留体腔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4.1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人在岗位在,谁在岗谁负责,健全规章制度使之成为习惯。 4.2 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学习,以提高思想认识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做好以老带新,新老搭配排班,发现隐患及时解决,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4.3 定期组织讨论,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借鉴其教训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 5 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 6 做好临床科室的配合护士长除了在纵的方面领导全体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注意与各手术科室保持联系,定期向临床手术科室征求意见,以不断的改进和协调手术配合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科室之间的矛盾,应本着一切从工作和患者的利益出发,互换意见,互相支持,以保证工作协调、手术室护士态度要谦虚、诚恳,切忌互相指责,甚至争吵,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7 加强业务学习,掌握全面知识技能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适应配合手术的需要,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出全年业务学习计划,每月指定人员讲课,内容为手术室的专业理论要求既强调专业性也强调相关的理论学科,结合临床实际,示范操作,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做好手术配合如新手术的开展,使用新设备、新仪器请专人讲课,参加术前讨论及动物实验等,以掌握手术步骤和方法,使用和配合上则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护理管理论文: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 摘要:介绍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和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并提出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解决的问题,为护理教育者及教育管删者提供参考关键词:护理教育:管理;研究生自1992年没第一个护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我目的护理学研究生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正足在这一背景下,怎样对护理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科学管理成了护理教育管理研究巾的热点。为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然后总结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研究生教育管理13年来的经验,并提出日前护理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解决的问题,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1我国护理学学位授予情况 1.1我国的学位制度我同学位制度是在1980年建立的学位分学上、硕上、博士_一级。围家教育部1997年颁布的“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授丁学位的学科门类为12类,医学为其中之一。医学门类一级学科有8个,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巾医学、中药学。护理学同内、外、妇JL等临床学科一样,属于临床医学的二级学科。 1.2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下达“关于调整医学学位类型和设嚣医学专业学位的几点意见”,规定学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医学科学学位”(科研型)和“医学专业学位”(临床)两种。医学科学学位主要侧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目标是培养从事基础理沦和应用基础理论的人员;而学专业学位主要侧重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实际丁作能力,目标是培养高级临床医师、口腔医师、牛防疫和新药研制与开发的应人才。 2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方法 2.1培养目标护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护理教育、科研和临床能力,在护理专业领域学有专长的高级专业人才。该目标与护理本科生、博士牛的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别。相对言,本科牛毕业后是面向大临床的专业人才,而硕士生更强调专业特长,博1:生更侧晕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2.2招生学制脱产学习和在职学研究生学制有所不同。前者为3~4年,研究生入学需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为英语、政治、基础课(内外科护理学、病理生理学)和专业基础课(基础护理学)。在职学者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护理综合(内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成绩合格者6年内可申请在职硕士学位。 2,3培养流程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3年的培养时间内,须按期完成下列任务:第一、二学期制定培养计划,参加学位课程学习;第三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继续专业课学,完成预实验和开题;第四学期参加教学(临床)实践,开始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进行中期考核,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提前攻博;第五学期继续课题研究;第六学期撰写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2.4获得学位条件护理学硕士研究生授予医学硕士学位,获得学位的条件包括:(1)学分积满:科研型学位、专业型学位的学分均不得低于34分,且各类课程学分均不能低于规定标准;(2)答辩合格;(3)通过国家大学生英语6级考试;(4)。 3提高培养质量的主要环节 3.1建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汁划的核心,因而构建科学的、富有护理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护理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04年,我们调整课程设置,力争逐步建没和形成体现护理发展主流、符合高层次护理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课程体系,开设公共必修课4门、专业必修课、专业课、选修课9门。鉴于部分专业必修课教材存在知识老化、内容简单、不符合研究生需要等问题,我们编写专业教材3本,其中《危重症护理学》获2004年国家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3.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高层次的跨世纪护理人才,就必须有高水平的导师队伍。选好导师,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是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关键。 3.2.1严格导师遴选和资格审杏,确保导师质量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必须严格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资格审查。首先,导师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有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其次,导师要求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并有在研科研项目和研究经费;最后,实行导师资格的滚动管理,改革导师终身制,以保持导师队伍的高水平,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2.2加强导师培养,提高导师质量教育乃终身之事,并}一劳永逸。导师也要不断接受教育才能适应指导研究生的需要。因此,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导师纠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交流和学习,以加强其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提高其综合素质。我们提供的培训途径包括:(1)面上培训:1—2次/年;(2)学历教育;(3)出国进修:3—5人次/年,时间3个月至两年。这些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导师的视野,丰富完善了导师的知识结构,提高r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能力。 3.3规范课程学存研究生课程学习当中,选 课是关键,突出一个“用”字;学习是重点,突出一个“思”字;教学是保障,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是检验,突出一个“活”字。 3.3.1选课开学一周内,导师根据研究生所学具体专业要求,以加深基础、拓宽知识面、构建研究生最佳知识结构为准则指导研究生选课。选课在网上进行,不得随意变更。由于特殊原因必须变动已选课程,研究生需在开学1个月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同意。部(院、系)批准后方可到研究生院办理。 3.3.2教与学提倡研究型学习,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以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开放性教学,实行教授负责制,授课形式多采用小班课、方法多采用PBL、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3.3.3考试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形式灵活多样,一门课程综合运用几种考试方式。常用的考试方式有:(开)卷、撰写论文、口头答辩、小组竞赛等。学员即使免修某些课程但仍须参加该门考试;无故缺课时间超过规定学时三分之一或研究生院抽查点名2次不到者取消其考试资格。 3.4严格培养流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全程管理,也是有重点的管理。从第二学年开始,管理主抓3个环节:开题、中期考核、答辩。 3.4.1注莺选题,使研究生迈好科研第一步研究生在广泛阅读文献,把握本研究领域内国内外现状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和导师商定具体研究课题。开题在护理学科内集中组织,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委员会成员至少5名,而且其中至少1名为外校专家。委员会成员根据开题报告表和研究生本人的报告从课题的科学性、先进性、应用性、可行性4个方面对课题进行评价,判断研究生是否能够研究该课题。 3.4.2按期进行中期考核,提高研究生科研过程质量考核的内容主要为政治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水平、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考核的方法是由护理学科成立中期考评组,然后集中进行考核。考核程序为,首先导师介绍研究生简历、培养情况,并对研究生进行评价;其次研究生汇报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科研情况;冉次考评组在广泛听取意见和查看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生进行评议。综合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按照考评小组的意见进行整改。半年后再次考评,若仍不合格,则终止培养或延期毕业。 3.4.3认真把好答辩关,保证研究生终末质量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最后和最莺要的一个环节,把好答辩关对保证研究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把答辩关时我们主要守住两个关口:申请答辩条件审查和答辩。 3.4.3.1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条件(1)修满规定学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开题通过,资料齐全;(3)中期考核合格;(4)专业课考试7O分以上;(5)完成研究论文;(6)论文盲审通过。论文评阅对论文答辩能否通过起重要的作用。为了客观、公正地评价论义,保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核质量,我们聘请校内外在护理学上有较高造诣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并实行匿名评审机制,由研究生院在申请答辩的论文中随机抽取并送外单位匿名评审。经评阅专家认真评阅审核后,未达到答辩基本要求的论文,要认真修改,经修改仍达不到要求则不予答辩。 3.4.3.2答辩的组织形式在科室或教研室安排预答辩的基础上,护理学科集中组织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成员组成,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名。研究生导师在答辩委员会成员中指定2名书面评审员,以进一步详细审阅论文。答辩时采取导师回避制度。委员会成员提出各种问题必须由研究生回答,以考核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等。答辩结束后,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获半数以上通过时,才能通过答辩。 4护理研究生培养过程需解决的问题 4.1护理学科定位问题世界许多国家护理学与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药学一样为一级学科。而在我国,护理学为临床医学下的二级学科。这样的定位不合理,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应重视护理理念、工作性质、工作范畴的变化和发展,护理将成为我国卫生保健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护理均为一级学科,护理学已发展为独立的专业;三是护理研究生授予医学学位存在不合理性,决定护理的方向、学位课程没脱离生物医学领域。护理同仁应申请成立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学组,努力争取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并确定护理学二级学科的专业设置。 42培养临床护理专家问题国外护理界培养的护理研究生大部分为专业型人员,而中国现在培养的护理研究生基本为科研型人员,其临床能力相对薄弱,从而造成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的矛盾,造成培养与使用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建议开拓渠道,与国外成熟单位合作,研究专业型护理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培养过程、考核方法等内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尽早开展临床型护理硕士的培养工作,以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 护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质量,而研究生的质量则会影响整个护理学科的进步。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及时总结经验,共同探讨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提高护理学研究生的质量,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 护理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初探 新形势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克服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机遇和挑战中跟上时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坚持以病人的权利为中心,努力提高自身全方位素质开展工作,使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逐步增加,护理工作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抓好护士长培训、发挥护理带头人的作用文秘站版权所有 护士长即是医院的最基层管理者,又是护理单元的最高管理者,培养和提高她们的工作能力,是保证护理管理有效基础,因此,对护理部来说,每位护士长都是重要的。为了在新形势下更新管理现状及方式,组织她们系统地学习现代护理管理知识,护理质控评价指标,全面熟悉责任管理的各项指针,抓好技术熟练能力、计划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室管理能力培训。一是对护士长进行角色素质教育,明确从护士到护士长,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压力,增强其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针对护士长成份新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其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每月定期召开护士长会,定期的互相查房,定期的质量讲评,外出参观,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进修学习回来的经验交流会,定期护理小结会等,彼此取长补短,使新护士长及在工作中点子少、处理问题技巧欠缺、管理能力差的护士长从中受到启发。 对科室管理好的在每月护士长会上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不够的给予批评与帮助。并制订护士长工作实绩考核表,强化责任意识,每月对护士长的工作手册中的内容进行检查落实和讲评。并要求护士长在夜查房对各病区护理工作中的优缺点进行小结。通过抓护士长管理能力,解决了我院护理队伍中两多一少带来的不足,即低年资护士多,聘用护士多,有临床经验的护理骨干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2、抓好以人为本管理、重视提高护理人员内在素质 我们说人才的质量决定着她们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没有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临床护理,而人的素质是决定人才质量的根本因素。我们从素质工程建设入手,通过把好人员流入关,教育培训关,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关,开展了创建让患者满意工程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一是请专职礼仪老师上课,新护士的岗前培训的素质教育,护士的职业形象教育。二是以服务文明规范录像片为蓝本,规范服务礼仪。从门诊入院住院到出院制定了一整套护理文明规范服务模式,并在各科室护士之间进行演示后服务于临床。三是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周到的生活护理。文秘站版权所有 3、抓好满意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在抓好满意服务的过程中,重点加强服务质量教育,开展以“五个一”(一张热情的笑脸、一声亲切的问候、一颗温暖爱心、一份精心护理、一身过硬的技术)争当星级护士标兵活动为主题的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护理人员深入病房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整体护理。把病人是否得到方便、快捷、舒适、安全满意的服务,作为评选先进护理组和优秀护士的标准。在5.12国际护士节举办“天使风采”颁奖晚会,为优秀护士和星级护士颁发了奖状和奖品,调动了全院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4、抓好质量管理、增强护理人员质量意识, 质量是医院永恒的主题,没有好的管理,就没有好的质量,切实贯彻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在强化规章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科室综合学分考评实施细则,并将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具体化。在实行质量考评中,通过定期评价科室的护理质量,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针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补充规定了环节质量考评标准,危重病人制定标准护理计划等质量评价指标。在质量检控中,我们把指导放在首位,做到先指导后检控,并通过二级查房的监控手段,对质控中存在的问题,随时更改质控标准进行检查。每个月召开护士长会,根据护理查房的情况进行护理质量讲评。把质量控制深入到科室的每个班次,每个护士的岗位,使每个护理人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都非常清楚,使问题经指出能及时认识和纠正。并建立了奖惩措施,确保了质量管理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真正使护理质量落实到实处。 5、抓好院内感染管理、防止院感发生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医院感染管理构成了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感染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加强医院护理部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护理部作为兼管这项工作在平时要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1、全面开展医院感染知识的在职教育。如新聘用护士上岗前教育,全院护士院感染专题讲座并年终进行理论考试等,从而达到全面教育,普及提高的目的。2、加强护理操作规范及建立相应的监测管理体系。3、制定院感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并进行质量控制与奖金挂钩。4、加强对科室和重点部门的监测管理,每月到各科室随机抽检有关监控项目,进行管理效果的质量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6、抓好聘用人员管理、发挥护理主力军作用 随着医院的发展,聘用人员的增多,我院加强了对新聘用护士严格标准。从正规护校招收,进行面试及业务素质考核。试用期间按要求进行岗前培训。如军事训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规章制度、院内感染知识、常用技术操作等并结合专科情况进行德、能、勤、绩的综合考核,以保证用人质量。另外,对聘用人员进行准军事化管理,专人负责,统一着装,进行队列训练,建立晚点名、出早操、夜查房制度、内务条令制度。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并根据近年来护理队伍不稳定,无序流动等情况。为全院有执业证书,工作满三年的聘用人员办理了失业 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除聘用护士的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保证了护理质量的提高。7、抓护理继续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实施继续护理学教育,加强岗位规范化培训已成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专业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快速、实用的人才培养途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和教学查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每月安排全院护理人员上大课两次,派出去学习的护士回来后向全院护士交流学习情况和体会,一人学家受益。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查房效果,采取了一个科室查房各科护士长评分的方法,提高教学查房的质量。由于新护士多,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三基理论和护理操作考试人人成绩必须达到80分以上。对全院参加执业考试护士举办了考前辅导班,取得了明显效果。并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护理自学和函授学习,提高她们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8、抓好规范化带教,提高实习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医院的第一步,大多数护生第一次接触病人,其生疏、胆怯、害怕心理显而易见,这给临床带教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一是加强了护生专人管理,并发挥实习队长带头作用,让护生自己管好自己。二是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护生意见和建议。三是专人带教,出科时进行理论操作考试。护理部定期下科室检查带教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时了解计划进度及其可行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调整,保证了实习计划的正常运行,使实习学员较快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几年来,面对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对中小医院的冲击,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加强护理管理,狠抓护理质量,使全院的护理工作越上了一个新台阶。 护理管理论文:谈骨科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在骨科尤为重要。由于骨科治疗透明度高,病人卧床时间长。易并发功能障碍及各种合并症:且车祸、工伤、伤害等易涉及法律问题。所以骨科成为医疗纠纷率较高发科室,作为护理管理者,护理安全管理足工作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护理工作琐碎而平凡,体现在各个细节中。在抓质量的每一环节中,要牢牢地把握细节。 1 树立安全及法制观念,依法执业 护理管理者必须牢固树伊“依法行医”的观念。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求护十严格凭执业证卜岗。组织护上经常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护士条例》等有关文件,用反面事例作为警示,让护士了解自己在护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义务和范围,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2 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护理安全 规章制度是护理安伞的保证,尤其是对于医院的核心制度,如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要经常检查、随时提问、反复强化,让护士时刻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已,主动自觉地把规章制度落实在实践中。 3 细节管理应该渗透在每一质量标准中 3.1 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成立以护士长为首的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每日按质量标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接受每月的院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的不定期检查。重视检查结果。护士长经常深人病房,跟班检查,对一系列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护理缺陷、差错,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2 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 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上作人员少。护上易出错。患者易产生不满情绪。重点环节足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置较多环节。霞点人员是指危晕病人、手术病人、病情有特殊变化病人,还有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现差错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医疗纠纷或有意见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本院职工认识的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小安全因素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护士长要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保证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 3.3 重视急诊急救及突发事件的培训 制订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及符种应急预案,提高护土应急反应能力。培训提高护上急救技能。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急救程序、心肺复苏、急救约物知识、急救仪器使用培训等。抢救仪器、药品、应急设备要每人负责、每日检查、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3.4 品牌隐藏在细节之中 每一项工作都是由每一个细节组成的,如果处处注意了,品牌就会慢慢创立。临床上因护患沟通不够,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甚至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护理管理者耍加强护士沟通技巧培训,从病人人院到出院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护患沟通的契机,技巧,才能有效地避免护患矛盾例。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系统,护理管理者必须把护理安伞管理作为一亡作重点,树立强烈的安全责任感,加强护十安伞意识的培养和应急能力培训,掌握一定的沟通艺术,工作从细节抓起,善于捕捉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以保证护理丁作的安全稳定。有了护理安全,护理管理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才能优良运转。护理细节管理足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剑护理的各个方面,在构建护理流程的同时,要加强细节管理,树谚持续质量改进的观念,才能确保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护理管理论文:强化急诊护理管理中的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逐渐普及,病人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上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发生率逐年上升。急诊科是救治危重病人的场所,是生命的绿色通道,危重病人多,工作节奏快,病人及家属大多心情急躁,易产生矛盾。因此,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还要具有法律意识,才能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1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 1.1 护理文件的法律效应 护理文件既是抢救处理过程的真实写照,又是处理纠纷事故的法律依据,对病人到院时间、接诊时间、生命体征记录应写明具体数据,不能含糊其辞,因为入院的时间常常反映入院时病人状况与医务人员抢救是否及时,是医疗纠纷的焦点。对各种医嘱、病情记录、会诊、病人离院或死亡时间也应准确记录,保持与医疗文件的同步一致性。如抢救时来不及记录,允许补记,但补记内容必须真实,并在6 h内完成。 1.2 护理管理制度欠缺引起的潜在性问题①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安全意识不够O常由于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急救经验,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临床,对危重病人评估能力差,不能熟练使用抢救设备,救护技术不娴熟,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 ② 口头医嘱多:在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没有复述或没有听清就执行,有时因听不清而用错药或重复用药。③抢救仪器发生故障。由于平时疏于检查维护,抢救时出现仪器故障,如中心吸引无吸力,监护仪出现黑屏,测不出生命体征等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④意外事件,如意识不清者如疏于防范易发生坠床、撞伤,呕吐、咯血可导致窒息,急危重病人在运送途中可能发生心跳骤停。⑤语言沟通不足。未能急病人所急,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未能做好认真、细致的解释工作,也有因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的护理纠纷。⑥ 物品的保管。病人死亡后若无家属,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清点病人的财产,对贵重物品要列出清单,交给护士长保管,不能一人去整理病人的遗物,单独值班时请医生见证,以免事后发生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法律意识的前提是知法、懂法,护理部要经常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把普法工作与职业道德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 2.2 加大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的研究力度从法律角度审视日常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强调时间观念,保持急诊器械设备的完好率,急救药品配备数量、质量符合要求,重视技术培训,做好语言沟通。护理管理者还应重视引起差错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如工作量大、危重病人多,应及时采取增加人员、合理排班等措施加以改进。 2.3 运用法律知识正当当正常的医疗护理不被病人及家属所理解时,当护士的人身安全和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受到干扰时,应立即拨打“110”解决,发生纠纷时要保持冷静,语言要谨慎。 通过普法教育,强化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使各项护理制度落到实处,避免了差错事故,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维护了病人和护士的权益。 护理管理论文:安全管理在急救护理中的实用性 1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隐患问题 出诊不及时,出诊信息资料识别核实有误,出诊速度慢(超过规定的4min),护士出诊后电话核实地址时不够仔细认真,加之病人家属因紧张着急将出车地址向120指挥台错报,致使救护车跑错地点,未及时到达现场延误病人抢救治疗。②院前急救中对病人身份识别工作不够及时,护士将近到达现场时接车人未到,看见其他病人及家属拦车,情急之下将病人转入车内,后才进行身份识别发现接诊出错,又将病人劝出车外,报告120请求另派车,延误出车时间,引起病人不满。③出诊前物品或药品准备工作有误,护士将仪器搬至抢救室进行充电,出车后忘记携带,护士未及时检查补充物品、仪器,护士对病情评估不够充分、护士将物品遗忘在病人家中,致使到现场后才发现物品药品缺失或不齐,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抢救工作,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和事故。④护士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护士业务素质欠佳,操作技能不够娴熟,应急抢救配合能力较差。部分护士平时工作中操作技术好,具有过硬的急救技能,但在现场急救时由于周围环境嘈杂恶劣、众目睽睽下执行操作,心理素质不过关,出现紧张慌乱,导致穿刺不成功,操作不规范,降低了抢救成功率。部分护士工作思维比较单一被动,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沟通能力较差,处理问题不够准确有效,如出诊胸痛病人,护士测血压后无进一步护理措施,既未给病人用氧,也未给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对病人未进行详细病情评估及途中的监测观察,无一定风险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⑤院前急救记录不规范。院前急救中因忙于抢救病人生命,无法立即书写抢救记录,补记后往往有漏记、错记或记录不全的问题,如抢救一院前死亡病人,院前急救记录首次生命体征漏记,抢救过程记录不够详细,没有体现出持续动态的生命体征监测与观察。⑥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院前急救危重病人转运途中风险大,意外多,尤其是路途较远的转运,护士未协助医生做好转运风险告知同意书签字制度。抢救中执行药物口头医嘱时护士没有与医生进行核对、复述,抢救药品安瓿遗失现场。护士言语不得当、记录不规范、针头玻璃锐器保存不当遭受职业暴露。 2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2.1通过对近1年院前急救资料、目前本科室环境及人力资源的分析设立了以下总目标①提高院前急救出诊的准确性和快速性,4min内出车。②保证院前急救物品和药品完好率达100%。③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综合素质。④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记录的质量。⑤提高院前急救安全转运水平。⑥提高院前急救用药的安全性。⑦提高院前急救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2.2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具体到每个护士,设立了个人目标①4min内出车,不接错病人,不漏接一人。②本班院前急救物品和药品完好率100%。③急救护理理论、技术操作考核≥90分。④急救仪器操作使用考核≥90分。⑤院前急救护理文书质量考核≥90分。⑥院前急救转运意外发生为0。⑦院前急救工作差错事故0为。⑧每周完成一篇院前病例护理体会。⑨每半年在科内分享主持一次特殊院前急救病例讨论分析。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知晓率100%。 3具体措施 120救护车定点停放于急诊大门处,不得擅自移位,出车人员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将出车司机工人休息室安排距大门五米处。设计制定《当日值班表》,分诊护士将当日出车的医生护士司机工人名单和电话在表中列出,将当日值班人员的联系电话在电话机上设置快捷键,一键拨通,出车人员全部配备对讲机一部,分诊护士固定在护士台接听120电话,不得擅自离岗,接听后快速通知出车相关人员及时到位。出诊护士上车后立即电话联系呼车人,再次复述核实出车地址和信息,了解评估病情,预先准备安排需携带的物品和药品,并安慰病人或家属,解除其紧张心理。出诊途中不断与呼车人联系沟通,确保准确快速到达现场,不断评估病人病情,了解病情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到达现场后出车护士根据出车单再次核实出车信息,两种方法识别病人身份,使用佩戴手腕带,确保万无一失。制定完善的院前急救物品和药品管理制度,严格按照120急救中心要求配备救护车物品和药品。救护车物品及药品管理做到“四定两及时”:定人负责,建立《出车物品登记本》和《出车班交接本》,所有急救物品纳入登记本内,出诊物品专项使用,不得外借。规定护士每班交班前将所有的物品收拾整理好,为交班做好准备。接班时对登记本逐项认真清点,查看交接本,对缺项漏项的物品及时追查,补充完整。每次出诊前将救护车快速察看一遍,仪器拿下车充电应将备用仪器补充上车,每次离开现场时应清点所携带的物品无误后方可回院,每次出诊后立即对物品药品进行补充,将特殊事件情况记录在交接本内并交接班。定位放置,所有物品固定位置放置,贴上标签,摆放整齐。定额定数量,救护车内配备物品登记本,出诊箱内放置物品一览卡,将物品种类名称列出,急救药品放入袋内,按作用分类放置,外贴标签,交接班时逐条清点。定期检查维修保养,每天对仪器进行开机检查,每周对药品、物品的质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除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有清晰明了的使用流程标示牌,操作者能掌握并熟练使用,熟知性能及保养方法。严格执行院前急救护士的准入上岗制度,由取得执业资格、从事急诊护理工作3年以上、经过急诊专业化培训或具备N2级急诊专业护士核心能力的护士担任院前急救工作。每周组织护士进行护理业务学习,每月进行急救护理理论、急救技能考核,每月组织一次院前急救护理病例查房或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实行导师负责制,一对一带教,导师对学员的工作进行指导教学,督促批阅学员每周一篇的护理病例体会。制定院前急救用药制度,规定凡抢救用药口头医嘱护士需大声复述,注射前需与院前急救医生共同核对,所有药瓶或安瓿必须保留带回与其他护士再次核对无误方可弃去。组织护士学习院前急救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考核。定期抽查每位护士书写的院前急救护理记录,进行质量评分,不合格者责令改正,将所有不合格文书拿出进行集体讨论分析,指导护士正确书写。建立院前急救转运安全制度,实行转运前告知签名制度,凡危重病人转运签署转运同意书,设制转运前的转运能力评分表及护理评估表、转运中的病情评估表、转运后的病人转运情况登记表,通过病情评估、风险评估、事先告知保证院前急救转运安全质量。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护士学习,制订应急预案演练 计划,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并有详细的评价改正措施。 4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标准 成立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控制组,护士长为组长,下属两名护理组长为质控员,定期检查,进行评分,对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制定下一步改进措施。 5小结 通过院前急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我科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全年差错事故发生率为0,无一例院前转运意外发生,全体护士工作积极性目标性得到提高,形成了你争我赶,相互帮助扶持的良好学习工作氛围,保证院前急救工作安全,为周边社区居民的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护理管理论文:门急诊护理服务态度零缺陷管理的探析 门急诊是医院与社会联络的窗口,是医院形象的展示科室,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声誉,是医院能否赢得医疗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为适应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本院急诊科从2000年以来推行服务态度以零缺陷为标准,通过持续质量改进,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 实施方法 1.1 明确提出服务态度以零缺陷为标准,改变服务观念。 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过程中,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内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护理人员确立“做病人需要我们做的事,解决病人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服务观念。 并以服务态度零缺陷为标准,使每位护理人员有检测自己服务行为的准则,不断持续改进,完善自己的服务行为。 1.2 合理安排人员。根据中、青年护士工作、处事作风和性格特点,适当地调配,使她们在工作中相互协调,正确处理和应对各类发生的问题,使新上岗的护士能在工作经验丰富、处理护患关系有技巧的老同志那里得到言传身教的薰陶。 1.3 对在日常工作中,因服务态度出现的缺陷、纠纷苗头进行登记,利用科室会议每月进行集中讨论。明确提出出现问题的环节,改进的方法和时间,并对改进的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实行持续质量改进。能对出现纠纷苗头主动进行调解、平息矛盾的同志,给予物质上,精神方面的奖赏。 2 讨论 2.1 确立服务态度零缺陷标准。建立一套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质量改进体系。护患关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护理人员通过观念的转变使一些如扶病人上厕所,对抚助病人生活照顾,为病人冲热水袋等琐事,看成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通过两年的实施,病人满意率从原来的89%上升到99% ,护理人员因服务态度的投拆仅为1例,并收到了9条表扬意见,改变了历年来门急诊护理人员从未收到表扬意见的状况,使护理人员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得到了提高和美化。 2.2 提高了学习意识,拓宽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意识到医学理论知识的重要,促进了学习理论业务知识的热情。为了给腹腔置化疗泵的病人应用化疗药物提供方便,护理人员经过认真查找资料和学习,开展了腹腔化疗泵注射的新业务,从而拓宽了护理业务,提高了业务水平。 2.3 安全护理得到了保障。通过对护理服务态度、纠纷苗头的控制,护理人员在护理措施落实的服务过程中,耐心细致地向病人解释,使病人了解需要落实的措施,并取得其配合,从而使各类护理纠纷大幅度下降,并对其它相关科室工作中失误造成的小差错都及时给予发现、纠正,使安全护理得到了保障。 护理管理论文:护理管理者应对危机的体会 作者:陈晓兰,陈明仁,杨孝钦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应对;危机 [摘要] 总结了护理管理者应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危机的体会。任何医院都会遇到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医疗事件。如处理不当不仅破坏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还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失去病源。 护理管理者应对危机是指在日常护理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出现具有重大不利影响的突发事件时采取的应急管理策略,其目的是通过应急管理的手段使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突出重围,走出危机。 1 护理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危机 目前医院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看病难、看病贵”的棍子打在医院身上,可以说处于危机的重重包围之中。来自外部的危机:社会对护理工作的偏见;服务对象自身维权意识增强,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医疗收费等均是患者投诉的热点,由此导致的诉讼和媒体负面报道均会给医院带来较大冲击。来自内部危机:医护人员受教育程度差距的拉大;医院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技术骨干的跳槽,资深护士的调离、解职,可能造成护理结构的断层等使医生与患者产生对护士的信任危机等等。 2 危机发生前的准备工作 应对危机被喻为“救火”,做好危机发生前的准备工作能为迅速处理危机赢得时间,进而使医院能成功面对危机,转危为安,将医院的损失降至最低点。(1)制定应对危机的计划,建立一个护理危机预测和应对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个计划中充分设想护理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危机,做到心中有数,当危机发生时才不至手足无措,无从应对,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情况:比如人才的离职、护理差错事故、诉讼、媒体负面报道等都分门别类设计好计划,工作流程和替补方案等,一旦出现问题会迅速采取办法解决。虽然护理管理者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但制定一个计划流程可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有条不紊地拿出应对之策。(2)建立危机应对组织。由于护理危机不仅涉及护理部门,也涉及医院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仅需要医院领导解决,还需要诸多职能部门的参与,建立危机应对组织可使危机发生时各司其职,避免将所有问题上交。 3 危机的处理 危机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根据准备期制定的预案启动处理小组,有步骤地实施危机处理策略。(1)认清危机的实质,有的放矢地处理当前护理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有三大类:一是护理工作确实存在问题,导致危机事件的出现。如责任心问题、服务态度问题、技术水平问题、制度问题等导致危机出现;二是护理工作不存在问题,是由于新闻媒体的误导,将不符合实际的事件予以报道,导致医院陷入危机;三是既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媒体或公众不实误导导致危机事件发生,应该说这种原因是导致护理危机事件出现的最为常见原因。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护理管理者应临危不乱,在掌握危机事件的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找出危机事件的主要问题,善于透过危机的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有效地应对统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否则会弄巧成拙。这需要医院护理管理者在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处乱不惊,准备选择处理策略,迅速实施处理方案,争取短时间内控制局面。(2)快捷反应,缩小负面影响危机具有危害性,甚至灾害性,危机事件处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行动迅速。因为危机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一起严重的护理差错发生后护理部门应以最快的速度查明事件的起因,确认造成不良后果的性质和程度,首先做好挽救或补救工作,将对患者的健康损伤降到最低,安抚患者和家属,主动邀请管床医生参与处理,对实质性的问题,态度明确,口径一致,同时争取患者亲属及单位支持,对患者不合理的要求,正确对待尽量减少负面影响,控制事态发展方向。我院曾有1例收费时将护理级别记错的事件,由于护患间的矛盾使事态扩大,导致病区的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危机,护士所记录费用患者不相信怀疑是乱收费,这一教训值得借鉴。(3)以诚相待,沟通协调,有人说:危机就是围在脖子上的围巾,有的被这个围巾勒伤、甚至勒死,但是也有的将它作为服饰的点缀或者用来取暖。应对危机的最高境界无疑是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但是挥洒自如的背后要以真诚作为应对的前提,沟通是应对危机的基本功。巧妙地运用了沟通,你的管理活动就必然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发生差错必须积极与患方沟通,不论是何种差错,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过失后的诚实显示了你的真诚和对患者的关心,如对出现的显性差错隐瞒,患方如从别的途径发现,则不可避免地发生纠纷,使事态扩大。在特定对象事件上还应上门去慰问道歉。 4 体会 4.1 恢复信誉与形象,重新取得患者与社会的信任 危机如处理得当,不但可以扭转局势,而且个人可因经历此次特殊事件而学习到处理事件的技巧,使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成长。护理管理者今后可通过制定有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整改,危机可以转变为契机。我院有1例孕妇羊水早破入院生产,急产护士保护会阴不当,造成会阴Ⅱ度损伤,患者家属及朋友在医院里大吵大闹,即打砸物资又打骂医护人员,经司法部门介入后纠纷方才平息,给医院带来极坏的影响,针对此事护理部查找原因,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很快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每年接受外单位护士进修数人,接受护理会诊多次。如何应对危机使其反败为胜。 4.2 总结经验,注重后效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危机后要对问题进行总结,防止同样或同类事件的再度发生;对于非本院发生的危机事件也要注意从中吸取教训,及时发现危机的隐患,及时纠正偏差,防患于未然。如何面对危机不能只着眼于当前危机事件本身的解决,还要立足于医院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标本兼治、注重后效才是处理危机的目标。 4.3 重视环节管理 明智的护理管理者并不是危机出现才被动地进行危机处理,而是应从日常工作做起,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与协调机制和质量可追溯机制,强化内部管理,重视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的培训,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这才是真正清源之策。否则危机管理纵有回天之术,也不能将一个管理混乱,危机四伏的部门救活。 护理管理论文: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沟通技巧 【摘 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关键词】护理管理者 护理 沟通 在系统化整体护理广泛开展的今天,护理管理已走上强调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者若能巧妙的运用沟通技巧,则不仅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获得下属的支持,上级的信任,患者的赞誉,达到预定的目标,更是提高良好的护理品质的保证。因此,建设性的沟通技巧是护理管理者应具备的必要沟通条件 1 管理者应有良好的倾听技巧 1.1 尝试了解上级、下属的谈话内容,必须听完谈话内容,切勿草率下论断,并深入了解谈话背景及隐藏之实,了解对方真正谈话的意图,以对方的立场来探讨谈话的内容。如管理者在与下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解对方的工作能力、技术专长、理想追求、思想情绪、性格特点、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与苦衷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下属的意图,处处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待问题。 1.2 面对面正视谈话的对方,表示乐意倾听,并辅以面部表情,以点头、微笑、嗯、哼声等表示赞同、支持、激励,不可任意中断或显示出不耐烦,观察对方的一举一动,这也体现出对上级、下属的尊重 2 应学会适时回应的技巧 2.1 适时回应是指对谈话内容的反应、感觉。管理者以真诚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谈话内容做出适时的回应,这既让对方感受到真正被了解、被接纳,更能体现出对对方的关心、体贴。尤其是管理者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恰当运用这一技巧,定能使身心痛苦迫切需要安全、爱与归属需要的患者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除了口头回应外,从举止行动更能显示关爱、重视。如身体向前倾斜,态度温和,微笑的面容,会意的眼神,恰当的手势等非语言沟通方式将起到语言沟通所达不到的作用,使沟通更易进行、有效 3 应具备将问题迅速理清的技巧 3.1 管理者要综合谈话内容,澄清疑难问题,印证彼此看法。可用重复、意译等方法将一些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不够完整的陈述澄清。同时,要善于从许多复杂问题中理出头绪,抓住问题的症结印证彼此的看法,从而保证沟通的一致性、有效性。 3.2 在双方意见或看法不一致的情况下,不可争辩,切忌质问对方,教训部署,如发生不快时,应冷静,不可激怒,否则将使沟通成为上级权威式的传送信息,下属沉默式的回应信息,使沟通变为单向传递,失去沟通的意义。但对于超出原则的不合理的要求,管理者要做到态度明朗,不可模棱两可 4 应掌握沟通过程的技巧 4.1 应学会有条不紊的说话技巧,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语言生动易懂。参与讲话内容时要集中注意力思考沟通主题,并善于抓住主题讲话,不可讲与主题无关的话。 4.2 在沟通过程中,善用沉默,多听、多观察,会更容易掌握过程。 4.3 接受对方,减少抗拒心理,要了解人之长,不能只见其短。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尊重下属人格,是管理者应具有的起码修养。同时接受对方,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也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5 应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形式达到良好的沟通 5.1 护理管理者由于其特定的角色模式决定了她所接触的人较多,尤其在与其他部门、患者、家属等接触时完全依赖沟通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故护理管理者要学会针对沟通对象,尽量利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和形式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5.2 沟通的方式 护理管理者常以两种方式进行组织中的沟通,即口语沟通和文字沟通。口语沟通应用较广泛,如面对面、电话沟通、晨会交班、口头报告等。管理者要正确应用口语沟通,不可忽视其他各种影响因素,也就是要学会运用语言沟通的巧妙结合方式达到有效沟通。书面沟通,要言词顺畅达意,字体工整,尽量减少沟通障碍。 5.3 沟通的形式 分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较具约束力,效果较好,但其多半是上对下沟通,下属是被动接受。如全体护士会,护理部决策公布等。非正式沟通较没有压力而又直接,有助于正式沟通更顺畅的完成,如护士联欢会、座谈会等。 例如护理部要在全院开展整体护理,建立模式病房,首先将有关理论、表格印发给每位护士,然后组织召开全体护士会进行学习,并每周定时下科室与护士们面对面交谈实施体会,以及理论运用情况和患者的反馈等,同时督导护士长观察护士对着一决定的反应,以口头报告或书面建议来组织修改或促进推行,这就充分运用了口头沟通、文字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等沟通的方式和形式。 总之,护理管理者只有具备了以上沟通技巧并熟练运用之,方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品质,进而使系统化整体护理中的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 护理管理论文:自愿戒毒病房护理管理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护理管理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自愿戒毒;护理管理 海洛因依赖危害极大,依赖者药物滥用更为严重。由于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与正常人有极大的差异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难以管理。为此我们针对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冲动,对有强烈的心理渴求,依从性差等特点,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护理管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 护理管理措施 1.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杜绝来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瘾,一方面又无法忍受强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夹带,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病人的行为,切断与外界毒友的联系,以保证脱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1.1.1 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入院戒毒者详细说明自愿戒毒病员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认可与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在戒毒期间应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闭式管理;遵医嘱服药,不私自服药,不藏药;住院期间随时允许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严禁携带、私藏,一经发现立即销毁,经教育不听劝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住院期间传递、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贩卖者,交公安辑毒处处理。戒毒期间不准探视接见,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不准携带水果、烟、饮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条款,服从管理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办理入院手续,否则劝其到公安强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违反规定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1.1.2 入院前的安全检查。检查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仔细检查自愿戒毒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严把入院关,防止的夹带。自愿戒毒者所带现金及贵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员代为保管,建立现金使用帐本,不允许相互转帐,杜绝自愿戒毒者之间的交易。 1.1.3 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病区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每周定期对病区的环境、物品及病员进行安全检查,对病房内出现的可疑现象,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1.2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1 注重服务意识的转变。自愿戒毒者属特殊人群,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为越轨者又是药物依赖者, 他们也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如果对吸毒者的吸毒经过作一个客观的、全程的、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轻的受害者。他们因各种原因误入歧途,成为“瘾君子”。我们不应将吸毒者看成染有陋习的坏人,而应把他们当成病人来看待,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他们,不冷淡、不歧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情感上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人性化浓厚的戒毒环境。 1.2.2 密切观察病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识别戒断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置,对病人的讨药行为要认真分析并作好相应处理,必要时使用安慰剂。静脉穿刺时力求一次成功,赢得病人的信任。 1.2.3 加强营养护理管理。长期吸毒者饮食无规律,食欲下降,胃口差。为此营养食堂专为戒毒者增开了小灶,满足不同的需求。特别注重饭菜、营养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边。对不能正常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指导他们饮用营养丰富的流汁饮食如牛奶、麦片等。 1.2.4 加强健康教育。我们在病区走廊墙壁上粘贴了各种宣传板块,内容有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的危害、如何脱毒、警示语等,形成一种戒毒的氛围,同时也美化了病区的环境。在活动室内建立了健康园地,宣传戒毒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工作人员经常主动与病人聊天、谈心,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在闲聊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有关吸毒的危害等知识,强化吸毒对躯体的损害和成功脱毒的事例与成功经验,帮助吸毒者树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对出院病人,规劝他们远离,回避毒友,每人赠送一张连心卡,以方便病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定期与他们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现状,指导解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 结束语 一般情况下,戒毒病人均能切实体会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但他们对的心理需求太大,常常无法遏制自己的求药行为。因此理解、宽容的接纳,严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以及良好的诫断治疗是矫正患者的行为、改变吸毒者人生观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打开戒毒者主动配合治疗局面的一剂良药。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分析论文 摘要: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及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审核 一、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属干线型工程,且多处于市区内,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且分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同时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等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投资,若处理不好,投资控制就很难圆满完成[1]。笔者就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审核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市政工程造价的问题和原因 1.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尚未形成。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预结算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但事实上前期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2.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 3.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4.现场签证问题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尤其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比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石碴基层填筑,石碴方量的计算,一般采用现场丈量体积,按实结算。但如果在丈量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或者监理人员不负责任,签证时填筑厚度比实际厚度多出10cm,则对于一个面积在10万m3的道路工程,石碴方量则增加1万m3,按石碴填筑综合单价40元/m3计算,则此项造价就增加40万元。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十分必要。 5.决算中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巧立名目,高套定额;虚设费用;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三、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强化和完善投资监督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1.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5] (1)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概预算人员也只管算数,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无论多大规模的工程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2)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2.加强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2] (1)工程招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两个方面。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非常严密而准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也可有效地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对于市政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所占投资比例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所以编制招标文件及签订施工合同尤为重要。 (2)施工合同是工程决算、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的直接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特别是采用费率招标时,更应弄清业主与施工单位各方的责、权、利。对于其中的包干风险费,必须把握其费用的内涵。这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加强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及招投标阶段业已完成,其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在此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比其他要少一些,但足真正形成工程实体主要是在这一阶段,若控制不好,也会使投资失控。 (1)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对于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看是否有原审批部门的批准;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对不符合程序的口头变更的工程量应不予认可。 (2)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驻地监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同时要经常到工地,做到“随做随签”,避免“一揽子”及日后签证。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合同外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所以要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现场签订管理程序。 4.加强结算工作[3] 目前,许多城市的市政工程项目结算仍采用定额计价;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结算审查时经常会出现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而这些都对造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把好工程结算关对于合理地定价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市政工程造价的审核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工程图纸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 2.综合审核法 (1)综合审核法概要 综合审核法是结合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查法等方法对造价进行综合性的审核。这里之所以称为综合审核法,是因为这儿种方法各有各的适用方向,但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同时、交替使用的。它的优点是较好地把握整体、突出重点、抓出主要矛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现问题,继而进行更为详细的审核。 (2)用对比审核法进行指标性的总体审核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审核 所谓对比审核法,是指将现有工程和其它工程的经验造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再针对这些分部分项进行重点计算的审核方法。这要求审核者要在总结分析其它工程造价资料的基础,找出同类工程造价的指标、综合单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 在开始对市政工程造价作计算方而的审核时,首先可用对比审核法审核工程的总体造价。 (3)用分组计算审核法审核工程量 分组计算审核法就是把工程造价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与其它分项工程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审查多个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核速度快,减少重复计算量。 在用对比审核法审核各分项综合单价时,也可考虑用分组法。例如,对桥梁工程的不同等级、不同部位混凝土的综合单价,可以分成一组一起审核,这样更加清晰,更便于对比分析。由此可见,对比审核法和分组审核法可以同时使用。 (4)用重点审核法审核主要的工程量 单价和费用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造价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及其单价作为审核重点,另外对费用表中的各项费用和材料价格的取定也要作重点审核。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大的工程中,应主要审核路面及各结构层的工程量和单价,如有大量土方工程,应作为一个专项进行审核。在排水工程中应重点审核用量大的管道的工程量和单价,各类窨井的工程量也较易审核。对于现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管理费、利润、措施费中的各项费率、规费中的各项费率及它们的计费基础都要认真审核。这些费用项目计算方法较简单,但一旦算错,对造价很可能会产生大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重点审核。 五、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审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可发现投资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促使工程投资管理不断完善。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制度。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造福更多的百姓。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浅议 摘要: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文章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全面成本管理 近年来,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属干线型工程,且多处于市区内,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且分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同时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等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投资,若处理不好,投资控制就很难圆满完成。文章探讨了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审核,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政工程造价的问题和原因 (一)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尚未形成 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预结算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但事实上前期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二)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 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 (三)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四)现场签证问题多 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尤其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比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石碴基层填筑,石碴方量的计算,一般采用现场丈量体积,按实结算。但如果在丈量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或者监理人员不负责任,签证时填筑厚度比实际厚度多出10cm,则对于一个面积在10万平方米的道路工程,石碴方量则增加1万立方米,按石碴填筑综合单价40元/m3算,则此项造价就增加40万元。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十分必要。 (五)决算中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 巧立名目,高套定额;虚设费用;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二、市政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投资决策的实质是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有:项目合理规模的决策,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资金的筹措等。在城市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例如对建设地点的选择,应考虑到以下几点:(1)建设地点应力求平坦,土石方工程量较小,减少土地平整的工程量,并尽量少占或不占农田;(2)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要符合要求,尽量减少地基处理的工程量;(3)充分利用以挖作填的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土石方外运工程量;(4)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资源;(5)充分掌握建设周期和施工季节的有利因素。 在项目决策阶段,做好方案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据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项目前期方案优化过程中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为80%左右,所以,要真正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放在前期决策阶段工作上。 三、市政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一)设计阶段是全过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和关键 尽管设计费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费用中一般只占建设成本的1%~2%,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为75%~8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技术革新等手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只有5%~10%。显然,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设计方案的选定,结构的优化,新材料的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等无一不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同时设计决定了工程量的大小,也决定了资源的消耗量,每一个标高、尺寸的确定都直接影响到工程量的大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图上一条线,投资千千万”。设计的质量和深度也决定了工程造价的可靠程度。一些工程,往往由于设计质量不高,设计的深度不够,造成大量的返工和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失控。长期以来,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设计人员只负技术责任,不负经济责任的现象严重存在,造成投资效益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筑节能,投资效益成为主要关注的对象,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开展限额设计,有效控制造价 我国工程设计领域长期以来没有做到技术与经济的优化结合,技术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观念保守,使设计成果的经济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设计单位的最终产品是施工图设计,施工图阶段的限额设计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控制工程量采用审定的初步设计工程量,控制工程量一经审定,即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鼓励设计人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激发创作灵感,使功能好、造价低、效益高、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要建立健全设计单位经济责任制,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按项目投资估算和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及概算。各专业在保证功能及技术指标的前提下。密切配合,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将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融为一体,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严格控制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三)市政工程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在招投标过程中,一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搞好招投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招投标双方都要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经济实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工程任务的中标单位。 (四)市政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市政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全面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加强施工管理,科学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特点是可控制的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支付划分点多、造价是动态控制等。 1.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2.材料价格是影响建筑产品成本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造价的有效手段。据统计,材料费一般占直接费的70%左右,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采购关,合理计算材料储存量和掌握材料的采购时机,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 3.每个工程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和组织,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4.建设单位和现场监理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建设单位和现场监理同意,设计单位审查签证,发出变更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才能允许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 5.加强项目总体管理,避免发生索赔。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预防承包商索赔事件的发生,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方面。就目前市政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征地拆迁滞后等原因,市政道路在扩建中业主不能按约定提供相应的施工条件;工程进度款不能按期支付;甲方随便指定分包商的施工也很普遍,指定的分包商往往延误工程进度或质量较差;甲方指定供应的材料不及时或材料质量差等,是承包商提出索赔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 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控制工程造价不仅是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而且是每一位工程建设参与者份内之事。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做到科学决算和规划、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元投资,使有限的城建投资为城市功能的提升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要点探析 摘要:近年来,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但至今还未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控制措施可供参照。因此,对于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章从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等方面入手,并以工程实例为例着重探讨了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施工方案;质量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一直是我国基本建设中难以解决的关键问题。设计概算超估算、施工图预算超概算、工程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屡见不鲜。纵然建设过程复杂多变,使得工程造价难以准确预测实施有效控制,但人为因素确是工程造价难以控制的直接原因。责任心是一切难题能否缓解的根本。建设过程牵涉到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等,各阶段对造价的影响程度显然是不同的。据有关统计,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高,可达到80%~90%;项目决策确定投资目标后,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可达75%以上;施工阶段对造价的影响则为5%~25%。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控制依赖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协同配合。本文首先分析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现状,而后着重探讨了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地控制好市政工程的造价,最后给出了一个工程实例,可供同类工程参考借鉴。 一、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一)主动控制观念落后 当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仅限于预结算上,而对于造价的控制,则主要体现在竣工后的核算,即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缺乏主观能动性。设计管理制度很不健全,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实施。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对于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0%,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稍低,约为25%。提高主动控制意识,是目前从事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当务之急。 (二)工程变更过于随意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做好基本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性等没有严格把关,由此造成边施工边变更的现象。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甚至一改再改,不仅拖延了工期,对最终的工程质量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三)施工组织不合理 众所周知,施工组织设计对于工程进度、成本和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通常一项工程有多种可行的方案,施工方案的对比和优化有助于加强施工管理和造价控制。遗憾的是,目前对于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程度仍显单薄,专业性的人才普遍缺乏。比较常见的是,仅依靠经验就开展施工,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必然会造成材料浪费、工人施工效率低、工期拖延等问题,最终对工程造价失去控制。 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选择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选择通常包括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及作业方法的确定。施工方案的确定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工作中的核心内容,施工方案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单位工程的施工效果,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重要的是,施工方案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编制各阶段工程造价时,套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等都应与选定的施工方案相适应。考虑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选择施工方案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方案实现的可能性与技术的先进性;(2)施工方案与工程规模相适应;(3)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4)施工安全性。综合比选以上几个方面,最终确定出经济适用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 (二)尽量采用新工艺 一般情况下,施工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将有助于降低工程造价。比如大型土石方工程和高速路面工程,与陈旧的机械施工或人工施工来相比,采用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将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从而降低工程总成本。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某些新技术、新工艺,如直螺纹钢筋对接代替传统施工工艺焊接等,虽加快了施工进度,却又提高了工程造价。总之,在施工方案中采用何种工艺、何种方法还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工程的其他因素来决定。 (三)严格按图施工 实际施工中,设计意图、施工组织设计理念得不到贯彻的现象比比皆是,纵使施工方案完美无缺,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达不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严格按图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完善合理的施工图及其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的人工、材料、劳动力安排,设备设置、现场布置、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如何保证工程质量等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研究,反复比较,它既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文件,更是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保证。如果能严格在施工中实施,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又能达到降低成本、控制造价的目的。 (四)加强质量检查 分部或分项工程完成后,监理单位及相关质量负责人应加强工程质量检查,检查是否按施工图和施工方案要求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在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采取补救措施,采取更优更合理的施工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例如某桥加固工程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因地质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挖桩时发现地下溶洞,经设计和建设单位重新勘探需加桩加固,时值洪水季节,水位高且流急,而工期要求紧,接到通知后,施工单位马上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案,拟定了几套施工方案,经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案,从而达到了工程优良,又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降了工程成本,达到了控制工程造价的良好的结果。 (五)实行网络化施工管理 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能够保证各项施工活动相互促进,紧密衔接,避免重复工作,从而加快施工进度,有效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在电脑技术普及的今天,实行网络化施工管理将有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如在某市政工程中,埋地管网工程和路基施工分别发包给两家施工单位。路基施工为抢工期,先把路基填起来;这样必然造成埋地管网工程无法正常开展,需要将路基挖除。如此以来,工程造价就显著提高了。又如地下行人通道工程的施工,牵涉到多项专业队伍,甚至存在多家分包单位。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节约工程投资,总包方需要制定切实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由专业人员制定工程进度网络图,随时监控各项作业的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另外,市政工程的施工也要考虑季节影响,如需大规模土方工程和深基础土方施工,一般要避开雨季,降低施工难度和减少措施费用。总之,网络化的施工管理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 三、工程实例 环镇东路整治工程南起环镇北路、北至金渡北路,长约1.5公里,建于2003年,由于当时道路要求比较低,尤其是董家路以北一段,只有四车道,交通状况比较拥挤。因此,杭州市政府决定对此路段进行道路整治,重点是拓宽董家路以北一段的道路,整条环镇东路将拓宽至42米,由原来的4车道改为6车道。这样,就能在道路两侧开辟出一条快速公交专用道,有效缓解此段道路的交通拥挤问题。红普路整治工程,从沿江大道至九州路一段,也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在这两项工程中,实行项目清单计价的模式。道路整治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准备阶段,我单位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施工方案的对比和机械配置方案的比选工作,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规划。对于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分项工程,如路基工程、路面铺筑工程,我单位制定了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进行了技术论证,对施工人员开展了多次技术教育和专项培训。在施工阶段,针对施工难度高的工程,我单位在施工前开展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确保严格按图施工。同时,为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我单位制定了施工网络横道图,安排专人负责质量检查、进度检查和成本控制工作,针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了施工组织调整。基于上述详细的组织规划、实时检查控制等工作中,在环镇东路整治工程和红普路整治工程施工中,没有出现窝工、返工等现象,各分项工程均按期高质量地完成。由此可见,施工阶段所采取的这些控制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并最终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四、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问题需要做更多的实质性工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一套卓有成效的控制措施必然会有利于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本文在分析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地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论市政工程造价常见问题与控制经验谈 摘 要: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造价管理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确保工程整体效益的一个重要保障。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需要我们从全过程的角度入手,以科学的视角和策略进行落实执行。文章就对于市政工程造价常见问题与控制思路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和思路 对当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来说,做好成本控制,提升造价控制水平,可以更好地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益。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市政工程项目本身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就从造价预算工作的角度,对于市政工程施工中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更好地提升整体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 1 市政工程造价常见问题 第一,造价管理意识的缺失。在以往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投资主体是政府,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只需要完成任务就可以了,对造价方面的问题没有见充分的考虑。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市政工程本身的造价控制工作受到了更多关注,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由于思想意识上认识的不足,从而导致了相关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一个有效地支持和配合,很难具备一个良好的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环境基础。 第二,造价管理工作的制度上有所缺失。部分工程项目在具体执行和实施的过程中,造价控制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并且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目标。针对于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没有给予一个制度方面的激励和保障。在对于在实际造价控制管理工作中,整体规范性十分有限,进而导致了造价计算过程中产生偏差,影响了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效果。另外,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也没有一个有效地制约和监管。整体造价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对一些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地监管控制,不具备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处理和应对能力,这就导致了后续造价管控工作执行中的问题。 第三,人员素质问题。对于市政工程造价工作来说,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装饰工程造价管理的开展效果。部分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十分有限,同时参与管理人员自身缺乏专业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经验,对市场不够了解,从而导致了造价管理工作中错误频出,影响了管理效果和整体效率。另外,一线施工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有限,在操作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事物和不规范的问题,这样会引发工程后期的整改和返工,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思路 第一,从思想意识层面上重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在市政工程项目前期规划和决策阶段,我们就要对造价控制工作进行引入。一般来说,市政工程本身的投资主要源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但是现阶段市场环境逐渐变化,投资方式与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当中。前期决策阶段,我们要融入造价管控的思路和理念,从前期就开展分析,结合充分的论证和探究,提升市政工程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造价管理人员在前期要积极参与决策,并且全面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效益的角度进行更加充分的论证和分析。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成效,我们应该对当前市政工程造价的制度进行更好地完善,为后续造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和前提。市政工程建设实施中,造价管理负责人要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入沟通,做好施工部门、设计部门等部门之间有效沟通。在内部职责确认上,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分配和制定成本控制责任与目标。 第三,做好变更控制。变更问题是导致成本提升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素,同时也是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一个重点。在具体工程实施中,一些变更行为的审核工作开展不到位,没有发挥出其应该具有的作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在进行审核过程中,要提升审核力度,并严格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信息操作。对于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进行及时处理和出发,确保变更的有效控制。 第四,做好核算控制。市政工程后期,造r管理人员要对工程整个市政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核算。对市政工程合同条款进行全面审核,对其中定额、费用标准、优惠条款等进行明确,进行全面地整理和核算控制。后期核算工作开展中,造价管理人员要结合市政工程现场签证资料、设计变更资料、竣工资料等,进行科学核算。 第五,做好人员管理。为了提升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当前造价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作战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市政工程投资额度高,施工作业活动复杂,工程量大且工期紧张,标准高,施工环境多变。在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造价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对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 3 结语 总的来说,对市政工程管理工作来说,造价的有效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形势来下,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本身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和挑战。如何做好造价控制工作,其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地得到推进和落实。文章对市政工程造价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一些管控的经验。我们只有从更加系统、全面地角度,对于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和落实,这样才能让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得到顺利地开展落实。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有效措施 摘 要:本文首重针对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了不断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实现市政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常见问题;措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给人们提供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同时,人们对城市建设项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城市建设项目的质量,需要做好市政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市政工程往往是线型工程,影响造价因素很多,因此如何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了市政工程管理者首要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就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有效措施进行了论述。 1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 (1)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 (2)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3)现场签证问题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比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石碴基层填筑,石碴方量的计算,一般采用现场丈量体积,按实结算。但如果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签证时填筑厚度比实际厚度多出10cm,则对于一个面积在10万m3的道路工程,石碴方量则增加1万m3,按石碴填筑综合单价40元/m3计算,则此项造价就增加40万元。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十分必要。 (4)结算中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高套定额;虚设费用;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2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加强技术与管理,严格控制投资 工程量清单中土石方工程量由设计院根据地形图计算,由于地形变化和采用地形图的比例等问题,清单的土石方与实际有出入工程单位进场后,由建设、监理、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共同进行实地测量的实际工程量作为结算依据。在现场计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应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②了解现场内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③在横断面上应选择地面变化较显著的点作为断面点,特别是挖方区标高低的断面点、填方区标高和换填区标高低的断面点,现场测量中充分利用已复核的控制点进行校核纠正测量的错误;④根据水平距离、水平角、竖直角数据计算各测量断面点的X、Y、Z坐标,校核平面坐标是否在相应断面上;⑤掌握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并计算工程量的方法。 审查及优化施工方案也是控制投资有效的手段之一。优化就是从若干个施工方案中选择一个技术上切实可行、施工期限能满足要求、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费用较低的方案。我们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组织各专业造价人员对其中有关涉及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结合现场实际,对其进行经济分析,为业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2.2 认真做好招投标工作 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配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工程量清单指引,首先在几个较大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1)工程招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两个方面。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非常严密而准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也可有效地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对于市政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所占投资比例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所以编制招标文件及签订施工合同尤为重要。 (2)施工合同是工程决算、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的直接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凡是采用费率招标时,更应弄清业主与施工单位各方的责、权、利。对于其中的包干风险费,必须把握其费用的内涵,这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3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因此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对于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看是否有原审批部门的批准;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对不符合程序的口头变更的工程量应不予认可。 2.4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行的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的现象应严格审查。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隐蔽工程较多,一个不符合现场实际的签证往往对工程造价造成重大的损失。例如,某市政管道开槽铺设工程,在预算编制时,沟槽开挖工作面按每侧1∶0.75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按定额规定进行计算,但实际施工时,由于地质、施工方案等因素,沟槽开挖工作面每侧仅按1∶0.3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也比原来减少了近1/3,这样以来,土方开挖量及回填量都比原预算方量少了很多,如果监理人员不及时做好现场丈量签证工作,项目完工后实际结算时工程量则难以复查,只能按定额规定进行结算,从而造成造价费用的大大增加。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2.5 做好结算工作 目前工程项目结算大多仍采用定额计价,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是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结算审查时经常会出现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而这些都对造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把好工程结算关,对合理定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深远的意义。 3 结束语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因此,要做好全面的造价管理,就需要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就成立专职的造价管理部门,对项目建设中的各个环节做到全面管理。本文主要就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全面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大家提供参考依据。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论市政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摘要:市政工程的造价是一个随着工程进度而逐渐演变的过程。在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中,首先要完善对于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把工程造价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实现工程资金有效控制的目的。 关键词:工程经济 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 存在问题 控制措施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在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大部分城市为了提高城市的功能以及改善投资环境,城市之中都纷纷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的造价问题,是市政项目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因素,也是市政项目建设中主要的控制目标。市政工程属于干线性的工程范围,并且施工地点都是在市区之内,所以,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影响因素,比如说施工地点多并且分散,质量要求高,工期短,交叉作业等等,并且还涉及到了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市政工程的投资,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则市政工程的投资控制就很难圆满的完成。 一、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意义 在现代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首先就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其次,市政工程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对工程的造价存在控制,并且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都是紧紧相连的。所以,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必须要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让市政工程的计价,审查,结算等环节都能够做到科学化和制度化以及规范化。要对市政工程的施工造价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做到节约,防腐败,从而起到更好地建设城市的功能。 二、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因为过度注重局部成本的控制而忽略了整体的成本管理,这个问题在现在的市政工程中是非常普遍的,很多人都只是关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而不能够对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和施工结束后的收官阶段的成本有一个全面的管理,因此就会造成市政工程的成本增大。市政工程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市政工程资金的限额设计也没有全面的推行。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下,市政工程的设计工作不能够得到应有的监督和重视,很多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活动,也不能够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的现象导致了合同的履行程度和合同的索赔程度等工作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 三、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 市政工程的资金造价是一个随着工程进度而逐渐演变的过程。因为工程中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变化,导致工程建设中的造价不断变化,也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在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中,首先要完善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要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各个阶段工程的造价控制在预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资金稳定,使国家的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1.提高观念和认识。在市政工程投资日益加大的今天,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具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市政工程的每个阶段都紧紧联系着造价控制。所以,这就需要针对市政工程的特殊性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让市政工程中的各种资源都能够合理的得到利用,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因此,要想有效的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就必须要更新观念和提高认识,将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中。 2.加强工程前期造价控制。工程的前期准备阶段就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至O计完成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市政工程的项目从立项开始到项目的施工设计,都是项目造价的关键形成时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从定项到施工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谨慎周全的思考,项目的建设必须要根据严谨科学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决定。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的主项基础,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需要考虑到项目中的各个因素和影响,要准确的定位工程项目的造价,不能够有浪费资金的行为,也不能因为项目过小功能不全而导致重复投资的现象,要把握好设计造价时的重点,在对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时候,在项目确定立项的时候,要确定好项目投资的控制,要设计好项目方案,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项目工期的长短及项目的工程投资。 3.加强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市政工程的招标包括工程施工的招标和材料、设备采购的招标,工程的招标文件应按照工程的需要和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原则和程序以及指导工作等各个环节来对工程的立项到完成都进行严格的规定。招标文件是工程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的效力。招标文件也是施工单位进行投标和报价的基础依据,也是项目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重要证明。也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完工结算或项目单位进行索赔的证明。因此,对于市政项目的招标文件应该编制的非常周密和准确,这样才能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多的索赔事件发生。市政工程建设,工程材料在工程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程中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在编制招标文件以及在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4.加强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在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因为市政工程在前期的设计和招标都已经完成,而且工程的工程量也已经有了具体化的分配,所以,在施工阶段影响造价的可能性和因素也相对来说较少,但是,工程真正形成主体还是要靠这一阶段,如果不能够在工程施工阶段仔细控制好工程造价,也会导致工程的投资失控。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首先要严格控制好工程的变更情况,在施工前期,要组织好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该有的返工情况。对于通过设计来变更和扩大建设规模或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要看是否有原部门的审批。如果真的必须要变更,那么就必须要经过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现场代表以及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等方面进行现场核实,并且进行合理的资金和技术上的比较,要做对于工程量和造价之间的关系分析,尽量的减少合同要求之外的费用花销。要严格对现场的签证进行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如果管理不到位,可能会给工程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工程的监理和市政工程的业主代表要拥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做好施工现场的记录,同时也要经常在工地并且保持签证的习惯。要严格的加强施工现场的签证管理。制定施工现场签证的管理程序。 5.加强完工的结算工作。在工程完工之后.可以根据合同和招标文件中的差额标准,比如施工单位的完工结算造价和审计核定时的造价中存在差异,则施工单位就需要承担超出的部分,并且会被处以一定量的罚款。 四、总结 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和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是一项带有管理、技术、施工、质量、法规、经济等很多知识结合的工作,需要在工程的前期,施工期间,和工程竣工后期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发现在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让工程的投资管理不断变得完善,这样才能够让市政工程更加地具有社会价值和使用价值。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设的标准就必须提升,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市政工程提高了工程的整体标准,意味着工程的成本增加了,鉴于此种情况,在既要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标准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施工的成本,就要对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并提高控制的水平,以满足质量达到标准且降低成本的双需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问题;策略 1.市政工程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的意义 市政工程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工程设计,工程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对工程的进度、工期、以及费用等进行初步的设计,市政工程的设计阶段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是指对施工项目中的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控制,杜绝不必要的资金使用现象,将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近些年来经济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城市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的增强,市政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很多资金都投入到市政工程的建设中,这样其他方面的建设资金就不充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对市政工程进行造价控制是势在必行的。在建设市政工程的项目中,首先需要对整体工程进行设计,设计阶段不仅是指对工程的规划,它还影响着工程的进度、费用等与工程相关的方面。设计阶段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因此,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1]。 2.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实行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对设计单位的选拔存在不合理现象 市政工程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设计单位的选拔,一般选拔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进行的,招投标形式的开展,可以给更多的设计单位提供机会,让招标的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这样的形式本身是好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投标的企业,这样就导致招投标形式也只是形式而已,不能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招标。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成功的中标,在进行投标的过程中,采用不切合实际的报价,导致投标的报价和实际的工程实施方案之间存在差距,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2设计单位在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忽略了实用性 由于我国与国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很多工程设计人员受国外文化的影响,在市政工程的设计中融入了一些国外的因素,在设计中更加突出的表现自己的个性,忽视了实用性,在这样设计理念下设计出的方案,在具体的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使施工的工期以及施工的成本不能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工程的质量和工程造价控制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 2.3设计方案的时间短 对于建筑单位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此,很多建筑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预留给设计人员的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进行工程的方案设计,使得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没有详细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的方案,在具体的施工中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施工的成本增加,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 2.4设计人员和造价人员的工作水平不高 有很多设计人员没有设计的经验,在进行设计工作的时候,只重视设计方案的创新,忽略了工程造价的问题,导致施工的成本超出预算,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不利的影响。还有一些造价人员,工作水平也不高,在进行造价概算的时候,只重视图纸表面的概算,在进行造价控制的时候,不能和设计人员进行很好的配合,从而导致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工作不能顺利的开展[3]。 3.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实行造价控制的措施 3.1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 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实行造价控制,设计单位是主体,因此,对设计单位的选择要慎重。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设计单位,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对各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评判,选择设计方案具有实用性、经济性的设计单位,当设计单位选定之后,要对其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再次审核,将方案中缺乏必要性的设计进行删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 3.2在进行设计前要进行准备工作 市政工程的设计不仅仅是单纯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例如:建设市政工程的标准、对市政工程投入的预算、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等,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设计之内,从而设计出合理的设计方案[4]。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之前,要做好设计的准备工作,对进行施工的现场进行勘察,确定施工的地形、周边需要注意的建筑物等,对这些信息的有效掌握,可以帮助设计单位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方案,从而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而导致工期的延长,这样可以对工程的造价进行合理的控制。 3.3设置合理的设计时间 设计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设计,因此,在进行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设置合理的设计时间。给设计单位留出足够的设计时间,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可靠、合理,从而为工程造价奠定良好的基础。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构建设计方案。若是仓促的进行设计,有可能设计中会出现问题,这样为后期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设计人员设计出方案之后,还要对方案进行二次审核,因此,还要给设计人员留出充足的审核时间,让员工可以对设计方案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按照完善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可以对工程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3.4提高设计概算的质量 设计人员将设计方案上交之后,要进行设计概算,在进行设计概算的时候,造价人员要和设计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造价人员要了解图纸的每个细节,在进行概算的时候,不忽视任何一点,对设计方案的概算要做到完整、清楚,避免漏算和少算情况的发生[5]。造价人员进行设计概算的时候,要按照规定进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要确保编制依据具有合法性和时效性。另外,造价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多看一些和造价有关的材料,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工程概算的质量。 4.结束语 我国在市政工程中运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时间较短,在造价控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要更加的重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合理的运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在保证市政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影响市政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摘 要:目前,我国在市政工程造价方面相关的核算标准较高,总体造价控制与管理状况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仍有待提升。所以及时的对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相关因素加以研究,同时将其有效的排除势在必行,成为解决现阶段市政工程造价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文章就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市政工程造价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与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逐步加快,使市政工程数量迅速增加,在此环境下做好市政工程造价便凸显的尤为重要。良好的工程造价工作能够科学的分配每项工程建设资金,从而在源头上杜绝工程资金浪费及相关管理人员腐败的问题。对于区域内市政工程设施的有效使用及确保部分地区的公众基本权益均有着重要意义。 1 市政工程造价的特征概述 1.1 具备动态性 市政工程的施工总要经过前期的设计和筹备,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竣工这几个环节才能结束,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耗费的时长也是比较久的,我们无法保证在这期间不会对之前预算出的工程造价产生影,因此,市政工程造价具备动态性。 1.2 大量的资源消耗 市政工程投资大、规模大、能耗多,更容易造成工程造价成本和实际有差距的现象出现。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中,资源消耗大是必然的,所以,要务必重视市政工程造价。 2 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分析 2.1 材料、设备因素 材料及设备是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主要要素,同时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核心。通常市政工程建设均在设备的使用方面选择租赁的方式,如其未能及时的按照预期施工工程完成实际的工程施工项目,则需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此时便需要提高工程造价预算。在材料方面,一般情况下选择一次性统一采购的方式,以此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而若一旦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补充购进或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就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实际资金使用量。 2.2 政策制度因素 我国在工程建设建造方面对其建造质量及使用有着明确的规定,同时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地区的建筑建设质量检验标准与优惠政策均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便使工程建设质量难以统一。此时便给市政工程造价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建筑质量与安全问题,则需进行二次施工,继而增加了市政工程造价成本。除此之外,各地区的优惠政策及优惠力度均有不同,在此过程中市政工程的造价工作便无法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2.3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因素 市政工程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后期施工工作,此时便产生了施工成本与预算问题,继而对市政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现阶段的市政工程设计时,通常会在初期阶段对其做一部分的工程资金预留,以便于弥补工程施工及设计方面的不足。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常工程施工完成后,均会与预期的工程设计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便使工程造价工作的准确性有所下降。这不仅涉及到后期的工程施工预算不足问题,同时城市的基本规划也对市政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使其难以按照预期的预算进行施工工作。 2.4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因素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免受到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出现施工材料浪费及施工质量不达标问题,这便要求其不仅需追加工程施工预算,同时要做好工程二次处理的准备,在此过程中工程资金的所需数量再次提升。继而使工程造价工作难以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其实际的重要作用。由于部分地区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并不重视,导致施工延期及施工安全事故等问题频发,这也成为增加工程资金成本预算的重要要素之一,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与造价工作的有序进行产生不利影响。 2.5 市政工程结算阶段的因素 市政工程结算是工程竣工后主要的造价项目之一。通常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出现相对较大及较为严重的事故与问题,则市政工程结算应按照预算的核算标准及合同文件进行支付,如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施工项目与预期设计不符或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则在市政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应对结算数额加以控制,此时工程造价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正常情况下如能够按照实际的施工标准,做好现场及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加强与设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有效的避免相关质量及施工问题的发生,以能够提高市政工程造价的有效性。 3 合理控制市政工程造价的手段概述 3.1 让前期工作为成本降低打好基础 市政工程是区域内重要的民生工程,对于确保区域内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工程建设前,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工程施工设计规划,通过提高工程施工监督管理水平,来有效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事故加以遏制。其次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并与工程设计人员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使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预期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工作,以此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性与稳定性。最后根据工程建设的基本需要,做好工程预算,同时将在施工及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技术的预算处理,以便于在发生相关问题时能够有效进行解决,这便可充分的提高工程造价的有效性。 3.2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材料浪费 市政施工单位只有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才能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首先,要对付款环节具体了解,对款项支付和实际的采购进行核准,从根本上降低造价成本;其次,要做好对市政工程的工期控制,确保能够在合理的期限内完成;最后,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材料浪费,降低施工成本。 3.3 完善市政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控制 一项市政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经过很多阶段,大致概括为投资决策、项目设计和工程竣工这三阶段,只有在每一个阶段都对工程造价有所把控,才能确保整个市政工程的造价能够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4 结束语 市政工程造价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提升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同时对工程建设的质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是现阶段市政工程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未来阶段的市政工程造价过程中,不仅要有效的解决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对于影响其造价准确性的相关因素也需及时加以处理,从而保障市政工程造价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摘 要]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一直是市政建设管理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 [P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管理 1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原则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来说,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都具备控制工程造价的功能,但不同的是不同单位为了控制工程造价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合理控制市政工程造价,就必须先明确各部分所具备的造价控制职能。 由于市政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和“动态性”,决定了投资者或建筑商都要对拟建工程进行预先测算。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职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投资控制。也就是建设单位在投资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形成过程进行多层次的控制。(2)成本控制。以承包商为代表的商品和劳务供应企业的成本进行的控制。为了有效控制市政工程整体造价,在实行相关成本控制措施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原则,以更有效合理地控制造价: 1.1 全面控制原则。所谓的全面控制是包括全体人员控制以及全施工过程的控制, 全体人员控制就是要把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观念要灌输到所有工作人员上,让每个人都树立有成本控制意识,把成本控制落实到每个人的责任上。施工全过程控制就是对施工项目成本的执行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施工周期,从而使施工全过程都具备有造价控制意识。 1.2 动态控制原则。在整个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求的工程造价不可能总是保持持平的状态,其工程造价是在随着施工不同阶段而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成本控制必须是在变化的施工环境下所作出的管理工作。所谓动态控制原则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计算出工程实际成本,痛过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从而检查出是否存在偏离等,根据偏离结果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1.3 目标管理原则。对施工所发生的各项成本实行严格限制管理,以做到使成本发生在控制允许范围内。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将企业的成本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 、车间、小组或个人, 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1.4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成本责任原则,把责任落实到负责人身上,责任人也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工程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1.5 节约原则,也就是节约项目施工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约 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一方面降低成本的开支,另外一个是提高施工的水平采取更经济有效地施工技术方案。 2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2.1 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项目全过程,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项目实施阶段,把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范围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加大市政工程投资的今天,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在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今天,旧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造价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由于风险不能共担,显失公平,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必然加大。因此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其次,市政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各阶段的造价控制环环相扣,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工程的计价、审查、确定、结算、决算制度化,规范化,系列化,并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奖惩措施。再者,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际上, 这是对现在”重后期,轻前期;重决算,轻概算”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把主要精力放在审核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上,算细帐,这样做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因此要有效地控制造价,必须更新观念,将造价控制重点转移到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上来,尤其设计阶段这个关键,未雨绸缪,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合理确定,有效控制 市政工程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数量大的生产消费过程,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不可能在工程项目伊始,就能确定一个科学的、一成不变的造价。而是随着工程的开展与深入,使造价趋于合理,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完成的。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3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应有造价工程师来完成。Fidi c条款中赋予了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计量与支付的权利。因此造价工程师必须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招标文件和合同协议书,抓住工程量清单和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每一笔支付申请,使资金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正常的流动。由于Fidi c条款在我国的推行,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已日臻完善。但我国目前造价控制仍不尽如人意,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只停留在工程结算这个环节上。造价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及时掌握国家有关工程造价方面的法律规定,收集各种价格信息,了解价格动态,分析整理各种造价资料等,显然,造价工程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4 对工程造价实行动态控制 其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基本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也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也是动态的。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 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设计阶段未考虑到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及造价变更。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对造价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这一阶段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体现 3 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工程实践经验,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环节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控制中施工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提出相应的造价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采取本文所提出的相关造价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为市政工程降低投资成本,为控制造价提供较好的参考。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探析 【摘要】:在市政工程项目阶段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十分重要,关系到整个项目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消耗。同时,市政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投资较大,其工程造价问题受到许多人和社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工程造价控制的价值,保证每一笔资金发挥到实处,是当前市政建设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1我国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市政工程前期决策 市政工程前期决策是影响市政工程造价项目实施前的主要因素。前期决策工作主要是编辑可研报告、项目建议书。主要原因:(1)研究人员不重视对项目的实际调查和研究,写出来的东西走形式,缺乏对这个项目的独特看法,思想上没有对项目产生重视;(2)研究人员个人业务素质低,无法做到对整个工程的运筹帷幄,知识面太狭窄,思想太老套,不能预测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3)审查报告程序简单,专业性差,政府审批报告过程中签字流于形式,没有组织各个相关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审查和会审,没有做到严格把关。这些前期的决策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始终,这个因素进而影响到市政工程的造价。 1.2投招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主要内容:(1)投标开始前通过网站公布投标的项目,对其中项目没有准确的描述,投标单位盲目投标;(2)政府部门对招标单位提供的资质和信息没有进行严格审查,或者审查程序要求松懈,对关键技术的招标上没有进行严格的规定;(3)投标单位为了中标,通过冒牌公司进行招标入围,挂靠其他施工公司。为了拿到竞标,投标价格低,设计技术一般,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造价反而会更高;(4)投标单位相互串通,故意抬高价钱,从中盗取国有资产。在评标定标的关键环节上,综合评议不成熟,可以人为改变,评分做不到公平公正,评标程序上的不完善。技术标一般依据施工组织技术的难度,需要多方位的对比,从技术上合费用上两者折中考虑,让一些报价低、技术力量薄弱的单位侥幸中标。评标人员保密性差,透漏一些投标的环节和底价,这些人为因素都会影响到投标的最终造价。 1.3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设计易变更 由于市政工程大多都是政府参与投资的项目,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履行相应的程序。从专家论证到可行性报告的提交,从政府投资的审批等相关内容都需要严格的执行。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需要按照政府发展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批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然而现实很多施工单位由于受到工程施工工期的影响,在施工时并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因此出现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投资的额度、建设标准以及招投标文件等内容都达不到预期要求,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还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修改。其中很多施工方对于市政工程项目中的一些内容还会出现随意更改的情况,这样的做法不仅没有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监督,同时也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恶劣后果。 2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 2.1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前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即主要是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在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估算既是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也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更是制定市政工程招投标标底的依据。因此,工程造价估算必然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估算是否及时准确,直接对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产生影响,加强对项目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更大。 2.2加强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市政工程的招标包括工程施工的招标和材料、设洳晒旱恼斜辏工程的招标文件应按照工程的需要和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原则和程序以及指导工作等各个环节来对工程的立项到完成都进行严格的规定。招标文件是工程合同的一部分,具有法律的效力。招标文件也是施工单位进行投标和报价的基础依据,也是项目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的重要证明,也是施工单位在进行完工结算或项目单位进行索赔的证明。因此,对于市政项目的招标文件应该编制的非常周密和准确,这样才能够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过多的索赔事件发生。市政工程建设,工程材料在工程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工程中不确定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在编制招标文件以及在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的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2.3市政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施工阶段中影响最大的是施工过程中设计的变更。变更会造成部分工程人力、材料、时间的浪费,重复性的完成一段工程。工程增减、设计变更太随意,现场签证多,导致工期延长,进度赶不上,场地内设备、原材料等多方面原因会损耗增加,人力成本增加。施工管理人员为了赶进度,一些安全措施、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保证不到位,会造成工伤、死亡等现象发生,这些都会影响到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管理人员缺乏对施工阶段全方位的动态造价控制,缺乏这些对变动的前瞻性,施工组织就变得混乱,无组织,也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人力、材料上的浪费。施工人员的劳务费用就会提高,原材料的耗费将会超过预期指标。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缺乏专业技术的教育,对一些施工技术上的难题解决慢,采取的技术方案不完善,有可能造成工程返工,材料浪费严重。甚至一些技术难题无法解决,造成工期延迟。施工人员节约意识太差,现场施工用电设备不能做到很好的应用,不能做到人走设备停运转。一些设备人为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损坏,人为因素造成工程造价成本提高。因此施工阶段市政工程造价因素的来源很多,注意管控好此阶段的造价尤为重要。 2.4市政工程竣工验收结算 竣工验收结算是对施工总费用的核定,施工总费用包括现场签证费用和施工合同费用。这两部分费用是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作为结算人员,一定要核实好现场签证单,辨别签证单的真伪。签证单是否真实,一定要结合现场查看,对比设计,看签证单是否重复。工程项目临时增减单要结合现场统计,审核人员要到现场落实项目是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如果审核人员不能认真做好这些工作,施工单位投机取巧的手段被掩盖过去,将会直接影响到市政工程造价费用的提高。 结束语 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工程的造价控制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来对工程的造价加以管理和控制。而如何有效的做好工程的造价控制工程也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审核 摘要: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海绵城市等,市政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市政工程项目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达到了降低投资的目的。文章通过分析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并逐一论述市政控制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各个阶段。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审核 1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人的生产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市政工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市政工程的费用主要来自企业缴税和个人缴税。市政工程每年的耗费巨大,必须人性化地选择基建项目,以最合理的分配方式投用到市政工程中,达到满足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标准,给城市居民营造一个生态、宜居、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这些对于减少城市的财政支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市政工程造价各阶段的控制与管理 2.1项目调查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调查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由于多种原因造成,此阶段没有充分调查,造成投资估算高和决策失误,因此要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市政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报发改委。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此阶段是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一个决策阶段,合理的确定投资预算决定着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 2.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阶段主要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主要是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费用,是市政工程投资费用形成的首要阶段。此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设计技术质量和设计标准的控制,分为概算造价和修正概算造价。在技术选用路线上,对比各种技术路线,主要包括设备、原材料、辅助材料选用上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技术先进可靠,技术转让费用性价比高,并且节能,污染小,便于后续阶段的实施。 施工图设计是决定市政工程项目投资额度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中施工图设计标准要遵守国家规范,设计时间不可太长,设计的施工图必须合理。这就要求施工图设计人员要有熟练的工作经验、责任心强,经常深入现场勘察设计,及时改正不切合实际的地方。设计人员要在市政工程设计中推行限额设计,凡是能进行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均要通过计算。因为要达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必须通过数据计算。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实施的简单、快捷、省时、省力。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加强审查设计图纸和概算,设计部门结合概算审批部门加强对初步设计概算的审查,概算的审批一定要严,既要有最佳的经济效果,又要保证市政工程的最佳使用功能。 2.3招投标和合同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投招标是为了选取优秀的施工单位,在投招标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网上公示招标。并对投标单位实力进行考察,让有实力,价格合适的单位入围。然后入围的单位再次进行竞标,保证建设单位有一个质优价廉的施工单位,从而化项目造价。招标中标后,中标单位在合同实施阶段,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施工过程中不得偷工减料。签证变更方面不可太随意,经过设计和监理方同意后,才可变更设计。合同实施阶段是各个阶段中最长的,在市政工程材料管理、机械管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上严格把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2.47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2.4.1在施工阶段,收集并整理市政工程造价资料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所以,造价管理人员应在收集各个施工环节的资料时确保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并结合实际要求进行合理的改良和创新,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工作内容进行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分析比较各个方案,选取最优的施工设计方案,确保该方案既能符合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又能很好地完成工程建设。 2.4.2市政工程的开支是最多的,因此,在施工阶段实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会有最直观的效果。在此阶段,主要对材料、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进行工程造价控制。选择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质量及其经济效益;选择施工技术时,应确保技术首先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同时应使用新技术整体提高项目施工质量和效率;较选择设备时,应优先考虑投入使用先进设备,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2.5竣工验收阶段的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项目的最后阶段是竣工验收。所以竣工验收阶段内,审核依据一定要齐全,对于设计变更的内容、市政工程量增减、材料替换等做到完全统计,施工单位会将现场签证费用以及施工合同费用一起交付给建设单位审核,核定一个最终的施工总费用。建设单位查验签证是否真实,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是否依次充好,市政工程量有没有达标完成,有没有按照图纸施工。这些程序进行完后,最后出来的费用就是施工总费用。 3市政工程造价审核策略 3.1严格审查市政工程量签证单及变更资料 作为业主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市政工程量进行收方计量,对市政工程中的各种市政工程量签证单进行核查,对市政工程造价进行核实。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由于地质条件、工地周边情况会出现一小部分的设计变更或增加市政工程量,例如混凝土标号的替换、障碍物的清理、地基的处理以及地基的加深等。对于这类情况,可以使用签证来进行认证。在对市政工程的总造价进行核定的时候,要以实际市政工程量为依据对市政工程的造价进行确定,确保建设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 3.2合理审核市政工程造价 合理审核市政工程造价是提升市政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重要保障。①需要建立可操作性规范性较强的制度标准,要结合市政工程实际情况与市政工程资料进行规范审核,不能盲目追求审核审减率而不故市政工程实际情况。②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审核队伍,要求精通业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另外,还应该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协助,或不断招收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加强对各种人才的培训工作。③需要规范审核程序,保证审核人员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审核。 3.3强化市政施工的过程控制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偶尔会出现由于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不按图施工造成返工问题。很多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其使用超出了使用极限所造成的,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市政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所引起的。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其监管的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导致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很容易对最终的市政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和审核,杜绝质量缺陷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市政工程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市政工程造价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利益,同样,不合理的市政工程造价会极大地增加企业成本,使企业不能获得好的效益,甚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务必高度重视市政工程造价管理,认真分析并积极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关注与市政工程造价密切关联的每一个环节,使市政工程造价在市政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研究 [摘 要]预结算审核是市政工程造价审核重点,与建设单位经济效益相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效益水平,应注重在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落实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即通过对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分组计算法等科学审核方法的应用,审核工程量等信息,最终帮助工程建设单位提高工程效益,达到最佳的工程实施效果。本文从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审核工作具体实施要点。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前言:基于我国市政工程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但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逐渐开展期间,也开始涌现出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模式存在漏洞、管理人员缺乏造价控制意识等问题,影响到了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效果。为此,我国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应大力控制工程量情况审核、中期付款审核、结算工作审核等各阶段的审核工作,最终为工程后续工作的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 就当前的F状来看,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量审核。即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要求审核人员必须计算工程量,并结合计算原则、要求和施工图纸,展开工程量计算工作,且在工程量计算期间,明确费率、定额套用方法。同时,针对施工材料价格展开实地的市场调研,以期保证工程量计算结果的精准性。例如,当市政工程项目遇到建筑高度小于等于3m,或者大于3.6m的情况时,应参照图纸,分析实际施工与图纸的差距,而后,利用相关计算细则,准确计算工程量结果,避免计算误差的产生影响成本控制; 第二,套用单价审核。即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开展期间,为了避免互相或者重复套用问题的凸显,也应做好套用单价审核工作。即在套用单价具体审核中,首先,核查项目名称与设计的一致性。然后,当施工定额中材料或者人工出现较大变化现象时,正视变化部分审核。同时,选择科学的换算方法,实现部分、整体间的科学换算。最后,在面对机械成本和人力成本补充部分时,对其进行重点核查,就此达到最佳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效果[1]; 第三,费用计取审核。即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时,应参照国家法规、合同、标书等内容,精准化确定费用计取是否合理,并重点审核参考文件的执行年限等情况,且时刻关注人工费收取、费用率变化等,继而从根本上避免审核误差问题的凸显。 二、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技巧 (一)全面审核 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作业中,必须掌握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是指依据设计施工图纸内容和预算编制程序,重新编制一套预算,并将其与预算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实施审核。首先,在全面审核工作中,要求审核人员应认真阅读图纸,做到看懂、看全、看仔细。同时,结合当前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结构较为复杂且规模大的特点,理清节点图、索引详图、简短文件说明标注等“散件”和“整件”的关系。其次,待设计图纸阅读完毕后,依照定额编排顺序,认真审核每一项原始数据[2]。如,调阅预算员工程量计算底稿,然后,依照图纸,对工程量清单中每一项内容进行审核,找出问题,处理问题。再次,在全面审核工作开展期间,应注重将一个分部划分为一个审核阶段,并在一个分部工程所有项目工程量计算后,依照相关标准,判断套用定额编号、基价等内容是否合理,而若在审核期间,遇到差异分部工程直接费差异在100元左右,应登记差异信息,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分部工程审核工作。除此之外,在审核工作完成后,也需进行计算标准、计算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工程造价等的复核,而后,写出复核意见,完成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 (二)重点审核 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重点审核方法,是指在工程量大且造价高的项目中,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审核工作,可单独抽出工程量及与之对应的定额单价,实施审核。同时,重点审核工程量与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项目,粗略审核附属项目。此种审核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因而,应注重将其应用于一些工程量较大的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项目中。 (三)分组计算审核 分组计算审核,是指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中,为了达到最佳的审核效果,应首先整理预结算中相关项目。然后,对项目进行分组,并利用同组中某一个数据,审查其他分项工程量[3]。但分组计算审核法的应用,要求审核人员在项目分组时,应注重将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分项工程分为一组,然后,利用同一组分项工程间计算基数关系相近的特点,判断同组中其他分项工程量是否合理。例如,某市政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即采取分组计算审核方法,将楼面面积、底层建筑面积、底层地面面积、楼板体积等分项工程分为了一组,然后,通过对楼地面面积和底层建筑面积的计算,实现了对相同计算基数其他分项工程量的审核,达到了高效性审核效果。 三、做好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对策 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开展过程中,基于掌握全面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审核技巧的基础上,应注重落实预结算审核工作实施策略。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实际开展期间,应合理化选择审核方法。即由于全面审核法可高效控制工程造价,但审核工作量大,耗用时间长。而重点审核法,侧重于审核目标,工作量小,效果好,但适用于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审核。除此之外,分组计算审核法,需保证每一组分项目性质相似或者相同,但审核速度快。为此,在具体审核工作开展期间,应依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适用的审核方法,最终有效保证审核结果精准性,且提高审核速度[4]; 第二,在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开展期间,为了提高审核效果,也应逐步加大施工设计和造价的审查力度。即结合施工组织设计与造价费用密切联系的特点,要求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协作,在施工组织设计前,重点审查项目施工设备等实际情况,而后,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而在工程造价审查中,为了避免施工单位从中谋取私利,可在工程施工期间,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确定因客观因素造成工期延长的原因,达到工程造价预结算控制目的。 结论 综上可知,市政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决定着工程造价的高低,只有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审查实际造价,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预算费用的增加,为工程建设单位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为此,当今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必须认真落实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并编制预算方案,实时控制工程预算成本。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 摘 要: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对城镇的环境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尤其是在对城市建设的工作中,完善市政工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相对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工程造价。城建工作的原则就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促进经济效益的发挥。本文主要对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降低造价措施 进行市政工程的建设工作具有多方面的效益,可以为城市的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提升市民生活的质量。可以树立城市的品牌和形象,可以扩大城市的知名度等等。进行实证工程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吸引资金,而是为了更好地行驶其为人民服务的权利。另外,对市政工程的项目进行分析,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量,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1、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 市政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资金的投入量也相对较多,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因素也逐渐增加。具体来说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人为因素 建设工作人员对于市政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较为直接,由于工作人员在建设工程中发挥着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以及知识和智慧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是较为全面的。在工作中可以将成本问题作为工程建设的重点,通过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熟练自身的业务和素质。同时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来做好建设工程的规划给你做。要具有超前意识,对具体的数据和工程项目进行合理地分析,最终选择最佳的方案来做好设计工作。 1.2政府因素 政府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逐渐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审查和架设,进而对费用进行控制。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因为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等因素,对工程的建O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是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造价的认识程度不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带来不公平的招标和投标工作。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工程造价控制不合理的现象是较为常见的。因此,要对政府因素加强重视。 1.3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工程建设中的人力,建材以及资金和技术等等方面。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材料的价格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而变化,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造价。另外,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工程造价的相关内容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4图纸设计因素 任何一项市政工程的建设都需要事先对图纸进行规定和设计,由于市政工程的规模相对较大,系统性和难度都比较突出。因此,工程的图纸设计对工程的造价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图纸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可能会对具体工程的占地面积,建设标准以及技术工艺等方面考虑不全面,因此,就会影响到施工工程的正常进行。可见,图纸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不可避免的。 1.5施工因素 市政工程的施工环节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方面,施工工程的监督和管理的力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等都会影响到造价。因此,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按照原计划进行。 2、降低市政工程造价的措施 由于市政工程所涉及到的因素较广,其中设备、材料、人员等等都是不确定因素,所用资金的数额也相对较大,而且施工地点也存在着不固定性。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案进行明确掌握,了解工程造价的重要性,进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 2.1加强对建设前期工程造价的管理 长时间以来,管理从业人员较为关注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管理。从浅层含义看,市政项目工程的价格是在其招投标期间形成的,主要在于对土地,建筑工队的选择上投资较大。然而,一项工程的决定正确与否及经济可行性同整体项目的造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在研究到初步设计完成的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其投资预算偏差往往导致投资效益低下、三超现象等。所以,造价从业人员应基于良好的市政项目预算层面上,总结已经创建完成的项目经验,良好标定市政项目工程的预算定额,对投资数目进行合理估算,从而为市政项目工程的造价做好保障工作。 2.2重点控制设计阶段造价 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投资的最主要阶段,是建设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还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只有在设计工作尚未完成,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就把好工程造价管理第一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在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时,可以采用限额设计、设计方案竞标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争取将设计方案的资金预算控制在最低范围内,达到设计、技术、质量与经济的协调统一,使工程在优良技术的使用中,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收益。 2.3妥善管理市政工程的实施阶段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便是将零散的设计、规划方案付诸实践形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据统计,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工程施工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左右,因此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直接影响很大。为了使一切一切招投标活动透明化、规范化,造价部门在一开始要规范投标活动,签订合同,减少纠纷。此外,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信息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严厉打击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的现象,要及时办理签证,缩短工期。还有要严格按照策划进行,若有技术、项目的变更,要举办内部人员商讨,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合理的市场价格机制。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政府部门要有自己的一系列文件规定,相应的制定一些有利于工程建设的文件和指令,积极地促进市政工程的正常发展,不断地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施工工艺,节约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使市政工程造价处在合理地控制之中。 3、结语 总之,合理控制市政工程造价是城市建设进程的重点,城市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因素。作为城市建设的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和审查,通过控制来发现项目投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改进,促使投资管理不断完善,提高投资效益,使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作用最大化。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关于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思考 摘要:市政工程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日益加大,如何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就成了各级市政工程管理者和建设者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 造价控制 市政工程,包括:城市的道路、桥涵、隧道、给排水、防洪堤坝、燃气、集中供热及绿化等工程,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必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市政工程具有公益性、公用性,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下,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资。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投资日益加大,如何强化全过程监管,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就成了各级市政工程管理者和建设者必须充分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在从事了几年工程造价工作后,结合平时的工作体会,我谈谈自己的对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是指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且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并做出判断和决定。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市政工程投资的失控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引起的,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然而,由于决策原因引起的工程投资的提高,却远远大于前者。在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各大阶段中,决策阶段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特别是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路线的选择、方案的评选、设备选用等,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的高低。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最高,达到80%~90%。因此,决策阶段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投资的基础,对市政工程投资及工程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市政工程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市政工程是公共物品,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政府官员为了表现执政能力,经常是“德政工程”“献礼工程”遍地开花,工程投资决策没有经过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只是形式主义。前期工程造价管理的不到位往往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由此可见,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尝试,建立项目优化评选,采用科学的估算,形成投资最高限额,以便有效遏止“三超”现象。 二、把握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投资决策制定后,有效地控制造价就从设计阶段开始。只有在设计工作尚未完成,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就把好工程造价管理第一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因为后续的造价控制都是在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资料分析表明,设计费一般占市政工程总投资的比例很小(一般1%~3%),但它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却很大,初步设计阶段达75%~95%,技术设计阶段达5%~35%,因此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投资的重点阶段。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未能肩负起优化设计与有效控制造价两重担,则势必增加工程不必要的投入,造成浪费。例如某道路工程,根据地质资料情况分析,在填方段采用挖方段土方分层填筑,就能保证路基的强度要求,但由于设计人员仅仅根据当地常规做法,未对地质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就采用宕碴回填。这样,不但增加了回填宕碴的费用,还要承担开挖土方外运的额外费用。经过测算,利用挖方段土方填筑每立方米路基单价仅需10元左右,而用宕碴回填加上外运多余土方每立方米路基单价需60元左右。显然,如果这个工程稍大一点的话,差价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设计阶段控制投资的思想应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通过设计阶段开展限额设计、设计方案竞标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等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统一。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投资分析,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造价的有效控制。 三、加强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即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的主要阶段。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三个环节:招标和合同签定管理、施工管理和结算管理。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投资,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主动控制、及时纠正: 1、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规范招投标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规范了市场体制下的招标和投标行为,引入了竞争机制,并提出了“最低合理报价”的概念。招投标制度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既可以避免工程承发包中的“幕后”交易,减少经济犯罪,也能使建设单位通过招投标选择出报价合理、技术先进、工期适当、质量信誉俱佳的施工单位,同时,也能促进施工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在市政工程招投标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真正实现投标企业自主报价,通过有序的竞争确定合理的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达到选择最佳施工企业,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对透明招投标活动、减少施工合同纠纷、推行竞争和以市场定价、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2、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所以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要坚决杜绝未经过造价分析和比较的想当然的设计变更。 3、严格控制现场签证。现行的市政工程项目一般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在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的同时,应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后方能签字盖章,对不应该签证的项目不应盲目签证,对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巧立名目,弄虚作假,以少报多,蒙哄欺骗,遇到问题不及时办理签证,结算时搞突击,互相扯皮的现象应严格审查。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地下隐蔽工程较多,一个不符合现场实际的签证往往对工程造价造成重大的损失。如果监理人员不及时做好现场丈量签证工作,项目完工后实际结算时工程量则难以复查,只能按定额规定进行结算,从而造成造价费用的大大增加。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4、把好结算审查关。结算审查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主要是依据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颁发的预算定额、工程消耗标准取费标准以及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参数、设计图纸及工程实物量,以承包合同为基础,在竣工验收合格后结合施工变更、工程签证情况,作出符合施工实际的竣工造价审核结果,是建设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也是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收取工程价款的依据。把好工程结算关,对合理定价,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正因如此,作为从业人员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学习、体会,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为政府资金的有效利用、为行业控制水平的整体提高贡献自己的应尽的一份力量。 市政工程造价论文:浅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审核 [摘要]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控制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及审核的方法。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审核 1 前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很多地方为了提高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的造价,在市政建设项目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项目的主要控制目标之一。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均属干线型工程,且多处于市区内,影响控制因素很多,如地上及地下障碍物、交叉作业、施工作业点多且分散、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等客观因素,同时还涉及到政府部门行政指令等要求,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工程投资,若处理不好,投资控制就很难圆满完成。笔者就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审核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市政工程造价的问题和原因 2.1 全面成本管理的观念尚未形成。目前,对于造价管理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预结算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主要侧重于事后核算,即对竣工决算进行审核,对其他阶段的控制显得薄弱。但事实上前期阶段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2.2 设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限额设计未得到全面推行。据统计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可能性为40~70%,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25%。 2.3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2.4 现场签证问题多。由于我国目前采取的是计量(监理)与评价(决算)分离的工程监管模式,负责决算审核工作的造价工程师施工时一般不到现场,决算审核时工程量的计算依据主要就是施工图和监理签证,这为施工环节(尤其是隐蔽工程)偷工减料提供了可能。比如,市政道路工程中的石碴基层填筑,石碴方量的计算,一般采用现场丈量体积,按实结算。但如果在丈量时施工单位弄虚作假,或者监理人员不负责任,签证时填筑厚度比实际厚度多出10cm,则对于一个面积在10万m3的道路工程,石碴方量则增加1万m3,按石碴填筑综合单价40元m3。计算,则此项造价就增加40万元。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十分必要。 2.5 决算中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巧立名目,高套定额;虚设费用;提高计费标准,扩大取费范围。 3 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断强化和完善投资监督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3.1 加强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3.1.1 推行设计招标,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长期以来,设计人员缺乏经济意识,设计思想保守,把如何降低工程造价看成是与己无关的事;概预算人员也只管算数,不管设计技术问题,使技术和经济严重脱节,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无论多大规模的工程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 3.1.2 推行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3.2 加强招标阶段的投资控制。 3.2.1 工程招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两个方面。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非常严密而准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也可有效地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对于市政工程,由于工程材料所占投资比例较大,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所以编制招标文件及签订施工合同尤为重要。 3.2.2 施工合同是工程决算、拨付工程款及处理索赔的直接依据,也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应谨慎,特别是采用费率招标时,更应弄清业主与施工单位各方的责、权、利。对于其中的包干风险费,必须把握其费用的内涵。这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3 加强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及招投标阶段业已完成,其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在此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相比其他要少一些,但足真正形成工程实体主要是在这一阶段,若控制不好,也会使投资失控。 3.3.1 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并对图纸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避免施工中出现不应有的返工;对于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看是否有原审批部门的批准;尽量减少合同外费用。对不符合程序的口头变更的工程量应不予认可。 3.3.2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中经常性的工作,若管理不到位,就可能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这就要求驻地监理及甲方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同时要经常到工地,做到“随做随签”,避免“一揽子”及日后签证。众所周知,市政工程合同外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所以要严格加强现场签证的管理,制定现场签订管理程序。 3.4 加强结算工作。目前,许多城市的市政工程项目结算仍采用定额计价;因此,在结算时应重点做好工程量和定额套用的审查。结算的工程量应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中的工程量为依据,考虑变更工程量,特别要考虑对施工签证单的符合性和合理性进行详细的审查。审查时要熟悉图纸,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并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系统的认识定额的套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在结算审查时经常会出现定额错套、高套,定额换算错误等情况,而这些都对造价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把好工程结算关对于合理地定价和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具有重大的意义。 4 市政工程造价的审核 4.1 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工程图纸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 4.2 综合审核法。 4.2.1 综合审核法概要。综合审核法是结合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查法等方法对造价进行综合性的审核。这里之所以称为综合审核法,是因为这儿种方法各有各的适用方向,但不是孤立使用的,而是同时、交替使用的。它的优点是较 好地把握整体、突出重点、抓出主要矛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现问题,继而进行更为详细的审核。 4.2.2 用对比审核法进行指标性的总体审核和分部分项工程单价审核。所谓对比审核法,是指将现有工程和其它工程的经验造价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再针对这些分部分项进行重点计算的审核方法。这要求审核者要在总结分析其它工程造价资料的基础,找出同类工程造价的指标、综合单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在开始对市政工程造价作计算方而的审核时,首先可用对比审核法审核工程的总体造价。 4.2.3 用分组计算审核法审核工程量。分组计算审核法就是把工程造价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与其它分项工程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审查多个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核速度快,减少重复计算量。在用对比审核法审核各分项综合单价时,也可考虑用分组法。例如,对桥梁工程的不同等级、不同部位混凝土的综合单价,可以分成一组一起审核,这样更加清晰,更便于对比分析。由此可见,对比审核法和分组审核法可以同时使用。 4.2.4 用重点审核法审核主要的工程量。单价和费用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造价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及其单价作为审核重点,另外对费用表中的各项费用和材料价格的取定也要作重点审核。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大的工程中,应主要审核路面及各结构层的工程量和单价,如有大量土方工程,应作为一个专项进行审核。在排水工程中应重点审核用量大的管道的工程量和单价,各类窨井的工程量也较易审核。对于现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管理费、利润、措施费中的各项费率、规费中的各项费率及它们的计费基础都要认真审核。这些费用项目计算方法较简单,但一旦算错,对造价很可能会产生大的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要重点审核。 5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审核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工作。需要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加强工程造价控制可发现投资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促使工程投资管理不断完善。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两种机制的功能,并不断进行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建设项目的法人制度。实行量价分离,形成以量为主的企业定额系统,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造福更多的百姓。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究电力安装工程造价中的现场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电力工程市场的不断开放,电力安装公司面临的竞争与压力日益激烈与增加。当今,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其中合理的控制工程造价,是施工企业取得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也是其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同时,现场管理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和内容,更加值得关注与重视。本文着重对现场管理进行详细、深入地探讨,进而探寻减低工程造价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电力安装;现场管理;造价管理;措施;重要性 1.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作用 电力安装施工合同一旦签订生效,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则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和对象。在整个过程中要实现图纸、设计、材料以及半成品的实体化,这期间,要实现与完成电力安装工程的价值与作用,同时体现工程管理的能力与水准。现场管理的主要对象无外乎人与物,其中最主要的管理主体则是集中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因为只有将人的积极主动性完全调动,才能保证物被充分使用和管理。 2.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不注重对施工材料与工具设备的管理。这都是由于他们管理意识的缺失。只有形成这种管理意识,才能逐步形成管理的实际行动,继而实现对人与物的管理。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人的作用往往不是简单的叠加的,人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电力安装工程工作的特有性质与工人的自身素质决定电力安装工程的工作人员对企业没有很高的忠诚度与责任心,所以不会刻意的去节约工程材料,甚至在安装过程中不能对材料进行合理完全的利用,比如在电缆线的使用方面,工人不会精心计算工程的实际使用量,而是多剪、错剪甚至随便估量裁剪,更有为私利裁剪以作他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相关的工地管理人员也是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工程安全与进度问题上,很少顾及对现场工程材料使用情况的监督与控制,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的思想与意思形态,没有真正做到成本造价与现场控制与管理的统一。即使是项目经理也鲜有这种统筹大局的意识。 2.2 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措施。当前,大部分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部的监督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这就在对其的约束上存在诸多不便,同时,激励和奖励机制也同样缺失。同时,从项目经理自身条件和素质上分析,他们的工作能力与管理水平不够均衡,自身素质与修养也相互相差很多,由于没有健全的约束与激励措施与办法,这些人对企业不会保持很高的忠诚度,同时也不会将太多的精力置于工作大局之上,失去统筹管理与监控的工作动力,最终导致企业成本比预期的利润都要高的后果。以上种种现象,看似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实际上,都没有从大局出发控制成本。所以,必须首先认识到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奏效的方法。 2.3 三措一案涉及内容不够完善。三措一案是否健全直接反应项目部的总体管理能力和指导水准。编制完好的三措一案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地调度和合理地安排整个工程中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它能够在保证完美的完成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成本的最低投入。然而,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项目经理敷衍了事的情况,他们把这项工作看做是一种流程式的工作,内容也只是局限于对其他文件、材料的拼凑而已。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诸多的项目太多的牵制项目经理的精力,他们无暇再过多的注重文件方面的编写;第二,工程质量与项目经理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便不对其产生约束与制约,项目经理便更不会主动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做对自己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情。 2.4 团队意识不够强 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自身就不注重团队意识,从而毕竟使整个工作队伍缺失团队协作的意识,也缺少对整体项目工程的责任心。团队意识的激发与形成和公司的考评体系息息相关,公司考核工程的成绩指标主要注重现场管理的方面。在考核项目经理的时候也只是仅仅以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为只要考核项目,绝少的涉及到控制工程成本方面。同时,工程的经济效益与施工单位的利益不牵连也是团队缺失成本控制意识的重要原因。 3.电力安装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 3.1 制定项目整体责任制,明确与完善各部门的相应岗位职责。逐步推行项目的总体负责制,合理的分配各分部的任务与职责,增强全体人员的责任意识。将工程成本控制纳入到项目经理的职责范围中去,并保证其与项目经理的利益相关联,从根源上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充分调动起来。项目经理在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工程的同时,要注重成本控制与管理。具体施工人员要按照项目经理的安排按时完成工程任务与进度,项目经理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减少和防止返修甚至返工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耗,同时加强对工程材料的监管与控制,保证合理且充分的利用,再者对调整或者新增加的工程项目要及时核准、签署及安排;工程材料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员检查、存放与发放,项目经理要时刻了解材料的库存情况,如有需求要及时审批采购。 3.2 抓好机械与材料管理。建筑安装工程所用的材料费用约占工程造价的 60%~70%,因此在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中,材料管理的成效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作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工程所需材料不仅要进行货源的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供货信息,尽量寻找货和价的最佳结合点,而且还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计算实际需要的材料、设备总量,编制好需求计划。 3.3 加强过程控制,抓好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建筑产品的最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竣工后建筑产品应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把好质量关,可控制和降低工程的质量成本。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修甚至返工,由此而造成的返修损失、废品损失、复检费、停工费、事故处理费或是在工程交付使用后因对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所需的一切费用,这些都将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如上道工序质量控制不好往往会影响下道工序施工,甚至下面所有工序的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人工费增加及工期延误。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意识到这些,做好施工前准备,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监控施工过程,把不合格因素消除于萌芽状态,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品的出现,就能够抓好工程质量,将不必要的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对控制好工程造价十分有利。施工单位应精心组织、合理施工,在满足合同的条件下努力降低成本。 3.4 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在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和设计深度、质量等方面原因,经常会出现工程量、地质、进度的变化,工程承发包双方在执行合同中需要修改变动的部分,须经双方同意,并采用书面形式予以记录。合同、预算中未包括的工程项目和费用,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免事后补签而造成结算困难,影响现场管理中成本的控制,从而加大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 【摘要】做好电力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稳定运转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作为电力安装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切实做到将质量作为企业生命线,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在电力安装施工进程中注重质量的检查与控制,从而保证电力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为电力事业的长期稳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电力安装施工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相对较繁杂的工程,在实施期间要切实按照相关规定对质量进行控制与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施工的质量真正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以及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 与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密切的主要因素和方面 1.1 相关的工程施工工人作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实际操作者和实施主体,施工工人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几乎所有的施工工人都或多或少的关切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要提高和保障工程质量首先要从工人着手,不断提高其工人的整体素质以及工作能力。 1.2 施工用料的选取良好的工程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与根基,材料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那么工程的质量更无从谈起。因此,要对材料的选取进行严格的规定与控制,从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材料的科学选取也是控制资金和工程进程的重要前提。 1.3 施工中使用的设备以及机械等施工中的设备与机械是保证施工正常开展与运行的重要依托与手段,它对施工质量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选用的设备与机械质量的好坏以及规格型号的符合与否,其性能是否可靠,使用是否便捷,上述种种都直接关切到施工的质量。 1.4 施工技术与工艺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技术与工艺的使用对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资金的控制都有很关键的意义与影响。施工企业在确定施工设计方案的时候,要考虑当时实际情况,从技艺、管理、实施和经济性等多方面考虑与研究,全局把握与统筹,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而是用先进的技术、合理的管理方法以及操作便捷的设备,上述种种都有利于经济性目标的实现。 1.5 地理、气候等施工环境电力施工工程同时受到施工现场以及周边等诸多环境的影响,比如地理环境、气候原因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而且这些环境比较复杂,没有一定的规律性,控制和适应起来更加复杂,单单天气状况的多变就会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程与质量。所以,结合电力施工工程自身特性以及所处的实际环境,要对施工的方法以及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采用,并采取积极科学的措施与办法,尽量应对种种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与办法 2.1 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 对于项目的规划方案以及施工图纸的设计与绘制,必须严格按照《配电网现场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及其他国家现行的规程制度进行。在设计方案和图纸的绘制中,要保证绘制人员的专业性,同时有严格的图纸审核制度,这样便在设计之初尽量的避免施工问题的出现。对于 施工的队伍以及人员,必须保证其诚信可靠,这要通过对其多方面的考查来实现。在签署施工合同时,要对工程的质量以及进程进行明确的说明与界定,并保证责任分明,同时安全方面的协议不能忽视。作为责任人的项目经理要全程监控工程的质量与进程以及钱财的流向情 况。把项目的阶段验收工作要协调好,一定要把项目的中间部分的质量检查做好,做到把需要的资料准备好,即验收资料及不容易发现的工程等等,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施工情况登记,而且要做到查必究、究必改。对于电力方面的安装项目的材料购买必须要按照当时招标书 上的规定购买。作为一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根据设计公司所设计的材料清单第一时间内把所需的材料报上去。以便于电力公司利用公司的招投标形式来确定采购哪里的材料及设备,以及必须采购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产品。必须把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质量验收要求及各 个工序的相互交接要求做好。 2.2 项目的责任人要对项目的终身质量负责 对于电力安装工程来说,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质量有终身的责任。鉴于这种责任体制,电力安装工程要配备人员充沛的项目经理,并相应的对其实行考核管理,当然在责令其有终身的负责的同时,必须保证其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在某个项目立项以后,首先要任命一个项目 经理,对设计、材料、设备以及验收等所有环节进行全局性的监控,此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全程且始终负责的。 2.3 对电力工程的验收要严格管理与把关 要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最好是采取三级验收的措施与办法。对于城市的电力安装工程进行验收要严格依据我国当下实行的《电力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工程竣工以后,验收工作理应由项目经理首先提出,继而项目单位负责指派相应人员实施验收工作,由设备运行接受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对电气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2.4 实行项目监理制度 所有电力安装工程都应由项目责任部门负责委托监理。充分发挥监理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各电力安装工程监理项目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管理。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需要监理旁站部位进行旁站,并作好旁站纪录,同时每天做好监理日记。对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和质量签证;遇到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解决,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对钢筋、接地体预埋件等分项工程进行隐蔽验收检查。 隐蔽工程监理必须到位并拍摄照片作为工程资料予以存档。严格工序管理,对于每一道工序的验收,监理都直接参与到施工全过程,采取见证、旁站、巡视或平行检验等工作。坚持对工程实行全方位监理。坚持上道工序未完成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 填写分项质量评定表,记录应该实事求是,数据真实。对于中间验评表格,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审签认。 2.5 重视质量监督 我们应积极开展项目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的综合管理、施工质量及工艺、设备安装与调整试验、以及考核期内的技术指标等。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工作分为自检和复检两个阶段。工程项目应在考核期内完成自检和整改,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调试、 运行、监理等单位,按照“考评标准”对工程项目进行自检。考核期满后,由上级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复查。检查自检工作的组织和程序是否规范、考核内容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达标投产的要求,以及自检整改和生产运行情况。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安装工程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整体质量要求很高。一个阀门渗漏,一颗螺丝松动,一个控制回路线松动就会导致停机。所以每个电力安装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都需要选用一支作风硬、技术高、质量过关的施工队伍,以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及经济效益。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 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有力保障。变电设备管理的好坏、故障抢修的及时与否与个人及整个社会的利益息息相关,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此,对其施工安全加强管理以及设备的维修更换都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等进行阐述,旨在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交流变压器等配电设施维修管理方面的经验,以此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尽到自己绵薄之力。 【关键词】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技术 一、前言 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以及质量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工序的整体安排以及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论述,并对变电站主要的电气设备安装技术的要点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二、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分析 1.对变压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变压器是整个变电站中最为主要的电气设备,其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入运营的变电站是否安全高效的运行,加上其复杂的安装工艺以及其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中的重要性,因而其安装技术比一般的电气设备的安装技术都要高。作为安装人员,在变压器安装之前,应仔细检查每个部件是否具有较强的绝缘性和密封性等性能,并对施工技术资料、施工设计图纸等是否完备、齐全等进行仔细的检查。施工中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尤其应对土建与电气安装设计图纸是否一致进行检查,在安装过程中,必须始终确保一切操作流程均是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和施工程序进行,并做好相关的调试工作,尤其应在调试之前对其绝缘性进行再次检查。总的来说,作为安装施工人员,应切实掌握以下几点技术要点:一是始终确保变压器的基础轨道水平,且与轨距相互配合;二是安装就位的变压器必须对其固定装置和底座是否焊接牢固以及接地是否可靠等进行严格检查;三是当变压器配备气体继电器时,其顶盖顺着继电器的方向必须有有一定的升高坡度,一般为1%到1.5%;四是在安装附件之前,必须进行试验,并确保试验达标之后方能进行安装;五是应做好变压器器身的检查,且确保热油循环和真空注油的温度始终低于70摄氏度;七是切实做好变电站的常规试验和局部放电试验,在合格之后方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安装。 2、电缆与接地装置敷设的技术要点 电缆和接地装置敷设都是保证电力稳定、安全输送的关键,在其安装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安全问题,更要注重环境、经济等问题的协调处理。在电缆和接地装置安装前,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环境和施工图纸,科学设计了敷设图纸,并且组织安装人员严格按图施工。对于电缆的长度与施工地点要在图上明确标注,并且认真做好防雨、防潮工作。在电缆敷设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1)对于所使用的电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认真核对电缆的型号与规格等,并使用 1000V 兆欧表进行电缆的绝缘测试; (2) 在敷设前,现场技术人员必须确定每根电缆的实际敷设顺序与位置,安装人员要认真核对每根电缆的规格、位置、外径等,确保电缆走向的合理性; (3)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分别制作电缆沟、电缆支架,以及电缆沟交汇口、电缆竖井等处的电缆敷设断面图,以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 (4) 在电缆敷设中,一定要避免出现交叉的现象,要确保电缆的排列整齐。在接地装置敷设施工中,应注意以下技术问题: 需要围绕屋内外的配电装置、主控楼与其他建筑物敷设环形接地网,为了保证安全,必须保证接地装置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在 1.5m 以上; 在主变压器、电流互感器及断路器设备等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设计中,要采取双向接地的形式,并且与地网中不同的两点进行连接;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要求,接地网全部由水平接地装置构成,只有在避雷针或避雷器的附近敷设少量垂直地极,其主要目的是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 ④所有的电气设备接地都要以单独的接地线接入,并且埋于地下的地网中,不能只是与电缆沟连接,那样很难起到接地装置的安全防护效果。 3、对断路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断路器之前,作为安装人员,应对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是否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并确保其组装正确的基础上,确保螺栓严格按照组装技术规范拧紧扭矩以及全部单元均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方能进行断路器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其对回路断线控制所采用的接线方式的规范性,科学的做法是:在合闸和跳闸位置的继电器的常闭的接点,采用窗帘的方式,形成对断路器控制的回路断线信号。与此同时,还应与预防当两路在跳闸过程中回路拒动情况的出现,就应把断路器的机构箱的跳闸闭接点安装在不同的电源回路之上。此外,若安装SF6断路器,还应其充注前后进行微水检测。 4、对隔离开关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隔离开关安装过程中,不仅需要安装高压隔离开关,还需要在诸多部位安装断路器电源侧、架空线与电源连接的部位、跌落式开关与架空引下线间、用户电源电缆接触部位、架空线T、分支线T等。因此在安装隔离开关时,应确保力度适宜,以确保内部齿轮吻合和三相电流同期。在对触点进行安装和调整时们必须考虑动静触头的接触问题,确保插深适当、触头接触完整,并严防出现发热现象。与此同时,还应对动静触头进行润滑处理,确保接地刀同期调整,尤其应确保触头清洁,对于磨损的表面还应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平整的同时确保良好的接触性。 5、对互感器安装技术的分析 在安装互感器之前,应对其参数进行检查,并针对互感器类型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例如所检查的互感器为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就应确保其线路和母线侧参数的一致性。在安装互感器时,应严格按照出厂的编号和序号安装,严禁混装,在引接电缆时,应确保N600不受空气开关的控制,不同的N600不能安装在相同的电缆芯线中进行引接。对同组的二次绕组进行测量和计量时,应利用空气开关分开进行供给。 6、对电力电缆安装技术的分析 电力电缆作为电网输配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同样具有较强的技术,一般分为敷设和安装技术。在整个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安全、环境以及市容等影响因素。在敷设施工之前,应对其规格、质量合格与否进行检查,并严格按照敷设技术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具体做法是: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和施工设计图纸,精确定位电缆走向和电缆的长度,并在丈量过程中做好相关的开挖标志,挖沟时采取垂直开挖的方式首先再底部铺设电缆保护沙,再利用机械对其进行敷设。在安装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要点如下:一是按电缆支架到电气连接头的长度截取塑料护套,并做好相序的标记工作,三相心线分别套上不同颜色的热缩塑料管来区分;二是户外电缆端部套防雨罩并加以固定,剥去线心绝缘用线鼻子代替,并用钳压接好,必要时可利用电力电缆的保护管。 7、悬挂式管型母线安装技术要点 悬挂式管型母线在安装前要进行焊接,为避免焊口位置母线强度降低,在焊接位置应采取补强措施,焊接前应保证坡口两侧焊接表面清洁,焊接时速度应均匀以保证焊接质量。对于接头部分应先用坡口机加工好,从而保证坡口光滑、均匀、无毛刺。 8、接地及防雷装置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优化避雷针的防雷效果,在变压器的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防雷电及接地装置间的距离。接地极的位置与管径(或圆钢直径)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极与接地线的焊接与防腐。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三面施焊;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应将扁钢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以满足搭接面的要求,并应刷沥青油两道防腐,全部铁件均需镀锌。 三、结束语:总之,电气设备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专业队伍的协调和配合,因此,要在技术层面上严格把关,制定周密计划,提高施工效率和保证安装质量。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与其它工程项目不同点就在于规模较大,因此,电力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多而杂,对其工程质量控制是应首要考虑的。近年来,我国的电力安装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加强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探讨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效益,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应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 2.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 人是工程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所以在工程质量控制中,要以人为核心,重点控制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坚持以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原则 工程质量控制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应事先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预制,而不能是消极被动的,等出现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要重点做好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预防为主,加强过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按标准工艺施工手册进行施工,不断改进施工工艺,持续改进。 4.坚持质量标准的原则 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应通过质量检验并和质量标准对照,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处理。 二、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的建构 如果条件允许,公司可专门成立质量控制体系理论框架建构小组,负责对理论框架体系的撰稿、修订和发文,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转换身份,变成质量监督人员,保证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进行。对于理论体系的成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要事无巨细, 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注重大的忽略细节,这也一定程度上对小组成员的选取提出了要求,小组成员必须熟稔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懂得包括施工工艺、施工程序、人才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综合性知识,只有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保证理论体系确立的全面、有效。综合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理论体系建构小组人员的确立必须保证一名施工人员身份,一名行政人员身份,不排除其他具备综合管理知识的人员。对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架构,具体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人员的配备,材料的选购,机械的起用,生产安装技术的运用,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理念的提出等等。 三、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1.择优选取施工人员 加强对施工人员岗前培训,增强他们的质量控制理念,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要向施工人员灌输质量第一,预防控制的思想,要时时想着为客户服务,树立为客户办好事是第一宗旨的观念。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要针对不同的工种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对于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相关技术人员,要树立他们的管理监督观念,培养他们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目标管理、质量规划以及质量控制方面的能力。对于企业的生产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线工人,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培养他们高超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作风,指导他们一切遵循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于企业的服务人员,要努力加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指导他们“用心服务”,努力培养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 2.精选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的选购的好坏还在于人,所以,要保证施工材料的物美价廉,还得从人员下手。采购人员的选取间接影响了施工材料。在选取采购人员时,要注意挑选那些负有责任心,愿意为企业办事且有一定的采购经验的人员。企业与采购人员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于采购人员要及时掌握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建立合格供应厂商资料档案,从而为有效采购打下基础,同时与各合格供应厂商建立质量的信息反馈系统,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规定验证方法等,以便不断改进质量,迅速解决质量事端。争取与对方厂家建立正常友好往来关系,在长期合作中互惠互利。这样,既有效控制了所选材料的质量,又降低了企业成本,一举两得。 3.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及选择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要根据:切合实际,实际可能,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机械设备。要对现有机械设备的性能、磨损程度、服务年限、技术进步进行了解,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若机械设备性能、精度、技术不能满足规定工艺质量要求,需进行更新设备。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有序进行。 4.有效控制质量 质量控制结果离不开技术的参与,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到家,保证他们对施工信息的及时提取,对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对检验和检测技术的合理应用等等。在原有知识、技术的基础上,保证他们在第一时间汲取了新知识、新技术工艺的养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按照施工工艺流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完成所有工序。要指导他们学习质量控制标准,敦促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吸取新知识而改进原有工艺水平,同时要合理组织、严格考核,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各岗位员工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好的组合和充分的发挥,从而保证施工劳动主体在质量控制体系中发挥自控作用,最终确保工程质量。其次要将管理工作推向案前。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明确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管理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目标完成,且保证完成质量。企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要吸取先前的教训,要将先前的优势持续极力发挥。第三,要严格落实管理监督体系,建立包括企业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在内的监督考核组,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 5.细化工作 一项大的工程是由多个工序组成,而各个工序又可以细分成多个工作细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大的工作量细化,具体至每一个应该做哪件事,这件事应该怎样去做,做这件事正常情况下需要花多长时间,这件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存在哪些危险,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将这些危险及时、有效排除等等。我们将所有工作所有问题细化,落实到各个,不仅便于管理,而且即使哪一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迅速找出、迅速处理。当然细化工作的实施需要以长期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才具有可靠性、权威性。细化工作 模式的确定和制订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厌其烦一丝不苟的将所有细节呈上笔端。笔者所在企业曾将细化工作模式付诸实施,并经过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说,细化工作值得尝试。 结语 总之,现代化科技的进步给电力施工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效率。但各个方面的电力应用范围也在拓宽,电力工程施工质量愈加不好控制。管理者要加强管理力度,施工人员要提高自身技术和经验水平,努力提高施工质量,这样才能够保证电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电力安装事业的壮大,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电力工程项目的主体环节,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决定这个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如何对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加以有效控制,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文章就影响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因素及应遵循的原则展开讨论,并探究加强质量控制的要点,总结提高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作为电力工程的主体项目内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是一个涉及面极为广泛、极其复杂的过程,而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顺利运作。所有工程的圆满竣工,均建立在良好的质量保证基础之上,其质量管理贯穿在整个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颇多,施工设计、施工工艺、材料、机械选择、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以及操作方法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些因素加以有效的控制,确保电力安装工程高质量运转。 1 电力安装工程中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较为复杂,这一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极易受到不利影响。材料、操作方法、机械设备以及设计等的微小差错,均可能造成电力安装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技术指标、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质量管理制度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水平。此外,倘若在施工阶段没有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密监管,那么后期对工程质量缺陷的观察及修复、更换工作,会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不便,甚至对人们的生活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控制。 2 加强质量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①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电力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其工程自身的投资效果及其适用性,更关系到国家的电力事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损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始终是衡量一项工程好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中,必须将“质量第一”的思想观念贯穿始终,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过去某些施工单位不注重工程质量安全,往往在发生质量事故后才对事故原因进行检查,从而造成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进程中,必须变消极防守的事后处理为积极预防的事前监管,加强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进行阶段的预防,对质量高危环节进行积极的监管及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消除对工程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③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建设中各单位部门、各个施工人员的素质、操作技能及工作质量均对工程的质量造成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设计人员对工程施工设计的好坏、采购人员对材料的选购、以及施工人人员的操作水平,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注重工程中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 3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3.1 材料因素 一项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材料的使用,材料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倘若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那么工程建设也就不可能达标。因此,加强对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高质量的基础,是加强投资与进度控制、实现正常施工的先决条件。而且,电力安装工程所需材料的种类及数量繁多,其质量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有着极大的影响。 3.2 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工程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工作人员作为电力安装工程的组织者、实施者,其管理能力、文化水平、操作技能、决策能力以及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均直接影响到安装工程的质量。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能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相反,倘若因人员问题而使决策、管理制度、操作方法等出现细微的差错,那么工程的质量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素质。 3.3 机械设备 电力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必须依托各种功能不同的机具设备。机械设备作为工程施工不可或缺的手段,其操作是否简便安全、性能是否稳定、仪器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需要、硬件质量的优劣等诸多因素,均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选购机械设备时必须考虑全面,综合多方面条件加以选购。 3.4 施工方案、设计及手段 电力安装工程建设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等施工方法是进行工程建设的主要手段,也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投资、项目进度的关键因素。一项考虑全面、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将会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节约投资成本,倘若方案不佳,将会对工程进度、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工程成本加大。因此,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结合技术、管理、工艺、经济以及操作手段等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有序地实施,以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的快进度和低投资。 3.5 环境状况 电力安装工程必然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工程技术及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以及政治环境等均会对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复杂且多变,比较难以控制,因此,必须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时,必须结合电力工程的实际特点以及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有效措施,对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降低其对工程质量的不利影响。 4 加强电力安装工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措施 4.1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培训和择优选择 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施工组织与方案设计、目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增强一线电力安装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促进他们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控制等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和质量标准,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应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全局的质量安全意识、服务意识。同时,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立足于用户的基本需求,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2 加强对材料和机械设备质量的控制 采购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电力安装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的好坏,因此,应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采购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采购方面的专业知识,质量鉴定能力较强,帮助企业取得成本和质量的最优化。采购人员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对企业对人民负责,坚持诚信采购,坚决摒弃以权谋私。此外,采购人员应掌握足够丰富的厂家信息资料,并将各个厂家产品进行全面的对比,结合价格、质量、运输成本等因素最终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商。还应与厂家保持友好的合作关系,及时进行质量信息的反馈,尽量避免质量争端。 4.3 建立严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责任制 电力安装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严密的质量责任制与质量管理体系,将责任明确分配到各个单位及个人,对电力安装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加以严格控制,根据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特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计划,确定科学的质量控制目标和施工方案,从而激发工作人员加强质量控制的积极性,提高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新工艺、新技术的重视,建立并完善质量考核制度,适应科技进步,推行与时俱进的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工艺流程等,最大限度提高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4.4 加强对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 施工阶段是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工程成功实现由书面设计向工程实体的飞跃,也标志着工程使用价值的实现。部分施工单位忽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后期发生质量事故时只能消极处理,并且工程的拆卸、采购、更新工作会造成人们生活的不便和企业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对资源的投入及工程条件、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以及最终完工的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有序结合,以提高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质量水平。 5 结 语 电力安装工程作为电力工程中一个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控制工作较为复杂,但意义重大。影响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的因素从人员、材料、设备再到施工方法、环境条件,贯穿于电力安装工程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电力安装工程的高质量,就必须加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控制,建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树立质量控制意识,努力实现质量控制预定目标,从而推动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电力建设。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摘要:送变电的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还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对其加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对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其在现阶段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出提高管理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 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一、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现状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现阶段的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依旧很难对市场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为此也无法对员工士气和人员的稳定做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其次,管理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的难度与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层难以保障各部门和单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诸如此类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的大前景不和谐,为此,电力企业需要切实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有效地进行解决。 二、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现阶段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分析关于管理上出现的相关问题,首先要注意到的是在管理理念上的认识不足。新时代下,电力企业在极大的竞争压力下能否实现自我突破,这需要管理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而送变电安装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和工程难度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管理部门必须树立对质量的高要求的心态,为此管理层不得不在理念上与时俱进,才能够实现更好的质量。现阶段的企业没有对工人灌输强有力的质量意识,而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前提之一。送变电企业极少有人能深刻地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不仅仅是短期的效益,更是企业持久的信誉和生命力。在实践中,企业也没有意识到需要脚踏实地地将提高质量意识落实到实处;单薄的质量意识,融不到企业文化当中,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必要的基石。 2.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管理体系的完善将极大促进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并最终有利于企业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送变电安装在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3.细节管理不到位 送变电安装工程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第五,项目管理信息量复杂,缺少跨工程的统计分析功能,同时,单工程的统计功能也比较弱。诸如此类的细节管理,突显出送变电安装工程过程的繁琐。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三、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的相关措施 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管理小组,由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细节之后,绘制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效率,极大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率,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 四、结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送变电安装工程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加强电力企业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快速发展,电网规划水平、输变电工程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加强施工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浅述了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的管理现状,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大体分析,并提出提高管理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变电安装;施工管理 1 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如今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仍然存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施工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越大,其质量要求与施工技术的难度也就越高,管理分子不能保障对各部门与单位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次,如今的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难以科学合理的判断市场,因此也难以对人员的稳定与士气做出有效的保障措施。目前如此的管理现状,与其发展前景的和谐有所欠缺,所以电力企业应客观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进行有效地解决。 2 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2.2 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现阶段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仍然是沿用传统的老管理体系,缺乏科学的指导。首先体现在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在考虑不到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容易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会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大局观,容易着眼于现场,未能充分考虑到管理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与此同时,在缺乏专业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导致变电安装施工在施工前缺乏全面调查工作,对于施工对象和现状等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在施工中各个部门没能协调工作,部门与部门间缺乏沟通,也将导致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相互推卸,施工后也未能进一步进行工程考核工作,工程完成情况未能切实得到保证。 2.3 细节管理不到位 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细节很多,由于细节管理的不到位而导致的众多问题相继出现。第一,体现在施工项目部对临时雇佣人员管理混乱,这不仅加大了人员成本,也使得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得不到有效执行。第二,缺乏有效的查询手段和预警机制,一般来讲,企业管理人员很难了解到项目运作的相关资金,对此,常常会造成超支的情况,而意识到自己不足的时候,往往又是在资金追加后才发现。第三,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无法与施工进度相配合,所以常常出现提前到场增加了场地占用费,或是迟迟不到导致延误工期。第四,过程资料管理不够细致,缺乏过程文件的合理化组织,这也给查阅人员造成不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促使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整体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并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3 加强电力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3.2 完善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变电管理。其中,第一级机构为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3.3 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对于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怎样科学合理布置,是电力企业在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应当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下面简明扼要浅析几点做法。 1) 在施工中管理工作者应对工程的了解有所充足,每个不同步骤注意的细节都应配合专业工作人员进行跟进好,同时在调查工作中认真做好,在该基础上初步绘制出工作业务流程图。 2) 按照初步工作业务流程图,施工人员需同管理者进行讨论细节,并及时对流程图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对流程中不合理的步骤进行有效分析,并且考虑现实因素然后进行优化。 3) 管理者在为流程图定型之时,需要以大局出发点,对企业利益进行重新考虑,同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手段入手,坚决抛弃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不断对流程进行完善。 4) 在目标与相关施工细节确定之后,绘制出施工流程图。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方可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在管理上为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保证其工程质量得以实现,并进一步促使工程施工效率有所提高,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并且使企业经济效益与利润率得到大大提升 4 结束语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求各个行业都要能够与时俱进,在完善自我中提升价值和竞争力。电力企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行业,更应该对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完善。对于现阶段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分析了其问题所在,并切合实际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上带来启发。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本文从工程招投标准备、工程结算、审计等方面来介绍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目的是更好的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节约整个工程造价。 关键词:造价;招投标;结算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造价确定方法的沿革 过去,我国电力行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基于统一定额的造价确定方法,不管是对于工程量还是工程造价都有一套统一定额来确定的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在确定造价的过程中不是首先从建设项目实际所需开展的活动入手和由此确定所需消耗的资源多少,而是先从国家或地方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定额入手,忽略了建设项目造价形成过程的基本事实,即只有开展建设项目活动才会消耗和占用资源,而只有消耗或占用资源才会形成建设项目的成本或造价。这种造价控制方法没有认真考虑一个具体建设项目所采用的实际技术和方法,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条件和组织与管理技术,以及项目施工中的特定条件和情况。为改革我国工程造价的控制方法,国家了《建筑工程清单工程量计价规范》,电力行业了《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就我经历的电力项目而言,从1990年开始实行招投标,期初的招投标并不规范。但到1999年《招投标法》后逐渐步入正轨,但对于投标报价各投标人还是习惯性依据国家和行业定额有基础,而不是基于投标项目活动具体资源投入及企业成本而报价,这给承包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由于定额与各项目及各投标人具体情况均有差距,往往工程结算时,施工承包商强调定额与市场差距及定额与施工方法等的不同而产生争议,致使结算难度大、时间长。 2 项目实施中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缺陷 工程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全面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招标人技术要求并能使造价更加合理。但目前招标工作也存在着缺陷。 2.1 招标准备不足。招标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在还不具体招标条件时进行招标。给投标人和招标人均带来了风险。 如廊坊市某广场高低压配电室工程,从发出招标文件到开标日期中间时间比较只有5天的时间,且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出售标书又是在下午开始,这样就使得各投标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现场勘探、为了满足招标人的要求,就使得前期该项目在投标时没有时间进行细致的分析,投标报价不准确,会给投标人带来一定的风险。 招标准备工作是保证一个工程造价能否受控、结算能否顺利的一个先决条件,应得到招标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2.2 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由于初步设计较粗,不能提供详细的图纸及工程细节,投标人缺少针对本工程的资料而难以作出合理的报价,造成结算争议多,给招投标方均带来了风险。 2.3 投标准备不足。投标人对于一个工程的投标决策需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由于目前投标人对基于定额的造价控制已成思维定势,对于施工组织、各种资源的投入、现场勘察及招标人项目组织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投标,使投标人投标风险大,致使成本不能承受。 2.4 招标风险分担不尽合理。招标文件加大了投标人风险且投标人准备工作不足,而造成承包方成本加大超出了承包方估计而致使结算争议多,施工管理难度加大,可能造成因施工承包商无能力继续施工而停工状况。故招标文件应本着公平、风险共担的原则,使工程造价控制主体是项目的全体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团队,按照一种全团队合作的方式去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全团队造价控制的优越性是调动各参建方的积极性和使全团队成员共同受益。 转贴于 233网校论 2.5 部分管理人员对招标管理意识不强。很多工程管理人员更注重平时的工程管理而没有把招标工作放到工程管理的首位。招标工作准备充分,标段划分合理,工程范围明确,针对性强,会使今后的工程管理界面明确,管理协调量小而使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 3 电力施工行业的工程结算 3.1 建立结算组织机构。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考虑到工程结算,对本工程的财务决算做全面的策划,同时将工程结算纳入到本策划中,建立结算组织机构。成立结算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结算会议,负责听取工作小组的汇报,对各方争议问题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3.2 制订结算计划。依据结算工作量及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订结算工作计划,制订结算工作计划是科学、可行且留有余地。对结算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工程结算工作应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 3.3 加强工程结算的各方参与者的沟通。结算工作是各方利益的焦点,作为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加强结算各参与方的沟通与协调尤为重要,公开、坦诚地沟通交流,对结算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相当的好处。 3.3.1 注重月工程进度款的结算管理,为以后工程结算打下基础。月工程进度款是作为承包商拨付工程款的依据,作为施工方,要及时报工程进度,督促建设方或总包方及时拨付进度款,同时要把进度款拨付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因为建设方不及时拨付进度款,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月工程进度款的及时结算,既能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要求,又利于工程进度款的控制,免于工程竣工结算时算后账的麻烦。 3.3.2 规范设计变更管理,及时进行签证,进行索赔管理,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索赔失效。 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时不可避免的,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儿,作为施工方,要及时进行变更索赔,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因变更给自己造成损失。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及时进行签证,另一方面要对因设计变更增加的工程量和费用等进行精算,准确计算因变更带来的费用、工期增加。另外还要加强设计变更管理,避免因设计变更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说设计变更可以进行索赔,但设计变更也会对工作量、投入机械设备、材料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控制好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就制订适合项目的设计变更管理结算制度,使每一份设计变更在发生前就估算费用,使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变动在事前得到控制。 3.3.3 竣工后及时提交工程结算资料。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工程结算,向建设方及时提交竣工结算资料,督促建设方进行竣工结诶算。工程结算资料的整理是相当繁重的工作,加强日常资料的管理和归档尤其重要,日常工作中产生的与结算有关的资料及时归档,即发生一份归档一份,而对已完成结算,完成一份归档一份,从而促进结算工作圆满完成。 总之,工程结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甲乙双方的经济利益。对建设单位来说,要精打细算,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施工单位而方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结算时不要漏项、少算,应将所有签证后增加的费用纳入结算中,以增加工程造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工程决算审核实际上是双方技术能力的较量。对于建设单位来说,技经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工程技术知识,既能对现场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又可对签证中的不合理因素提出质疑。另外,预算人员还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经常下工地了解现场情况,掌握工程动态。在工作之余,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的需要。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浅谈电力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多数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停水、断电、火灾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安全管理在电力安装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电力设施企业安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加强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 一、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是具有一定危险的,是一种事故多发的工程项目。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事故并不主要是由于一线作业人员业务能力不足而造成的,更多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的。由此可见,工程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弱是保证电气工程安全生产的关键,而安全管理则是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必要措施。目前,我国多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往往都是侧重于施工的质量与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缺乏重视,以至于断电、火灾、人员伤亡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力设备安装工程若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巩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构建长效、完善、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机制与制度。工程项目的监管部门,应充分行驶其职责,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业务操作与个人行为采取实时监控,加大执法力度,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最初阶段,以此保证生产安全,全面提高电气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与安全系数。多年来,我国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安全事故所引起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负面影响,安全管理已然成为了推动我国电气工程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加强电力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员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为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安全生产,必须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未施工的电气工程项目,可由项目经理组织、领导工程管理部门,针对全体从业人员展开安全宣传,使之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避免员工产生麻痹心理,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巩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而通过安全培训还能有效提高在岗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以此保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法规能够充分落实、严格执行,保证施工安全。 2.构建合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与监管部门,应当进一步了解、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法规、方针,将其作为主要依据,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特点与需要,编制具体的安全条例、制度、规范,并充分落实到项目的施工中。监管部门,应对同类项目以往的安全事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针对安全隐患较多的施工环节与部位展开重点监督、把控。与此同时,应大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其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工序中,一旦发现问题则根据具体的责任划分给予严惩,杜绝违规、违章、违法作业行为的产生。此外,还需构建监督反馈制度、施工设计图纸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由此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监管部门结合各项制度,对施工过程采取各种管理、控制、监督、检验措施,严格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3.选择合格的管理人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应根据工程项目特点,确定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业务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在上级安全工程师的指导下,从事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填写安全施工工作日志。 4.编制施工安全组织文件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程师对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生产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组织编制并审核本项目年度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施工、文明生产措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的管理规定、制度和工作规程,组织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性与针对性,并监察监督安全员落实工作。 5.施工过程中安全资料的管理 (1)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中对资料管理和表格形式的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日志,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安全管理日志中记录当天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记录发现的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及处理措施;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涉及安全管理方面的表格,可以作为日常安全管理的常用表格; (3)有条件的工程应使用音像资料记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重要情和隐蔽工程施工情况,由安全管理部门存档,安全管理资料必须真实、完整。 6.加强施工安全设施的管理 电力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安全,其不仅取决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需要配有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现场的所有安全防护设备、器具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与清理,避免由于污垢、损坏而造成设备与工具的防护功能削弱、丧失。在安全用具使用完毕后,应将其放至专用的存放空间内,并保证该空间外在条件不会对安全用具的质量产生影响,放置的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编号存放不可混乱。此外,安全用具的使用应规范、合理,通过安全培训可保证作业人员的科学使用。对于电力设备,在装设前应严格进行检查、测试,以此保证电气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安全。对于用电装置,应检查其安全性、可靠性;对于各种电力设备、机械,应重点检查其接地、绝缘部分,避免发生漏电;对于工程的电气、电子产品,应重点测试其绝缘、接地部分的性能;在进行电力设备的维修前,应事先进行安全测试,以此保证维修操作的安全。电力设备安装工程在对所有设备进行绝缘电阻、电流泄漏、耐电压等测试后,应测试方与施工方应对其结果进行核实,严禁挪作他用。 结 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得知安全是当今社会最为推崇的思想,而且还是进行所有的生产或者是日常活动所必须的基础,安全会给群众以及单位以及整个社会都带来非常严重的生命以及物质等等的一些危害,并且还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负面效应,假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将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发生。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送变电,即是由不同电压等级电网组成的送电网络以及连接这些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所组成的系统。在送变电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关系到众多环节和步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也有其价值所在。 关键词: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 1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理念滞后 在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管理上出现相关问题的分析,首先在认识管理理念上的不足应有所关注。在新时代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能否有所突破,需要企业管理者不断进行探索与思考。由于送变电安装工程的施工难度与工程量等因素的影响,送变电施工管理部门对质量的高要求心态必须树立,在理念上要与时俱进,方能实现更加好的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意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的施工单位还未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强有力灌输。有部分企业在实践中未意识到脚踏实地把提高质量意识进行落实,而薄弱的质量意识,难以融到企业文化里,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失去基石。 1.2工程施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在现代电力企业中,管理体系依然是套用旧有传统的,缺乏科学性。首先主要存在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考虑欠缺周全时,企业易把工作落实到一线工作人员手里管理,如此做法会影响到管理者的大局观,容易单一着眼于现场,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未能充分考虑周到。想要促进施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益,必须要完善管理体系,才能有利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1.3管理细节方面不到位 在送变电安装工程中,存在很多施工细节,有时相继出现众多问题是因为管理细节不到位而引起的。 1)施工项目管理信息量纷繁复杂,单工程的统计功能相对脆弱,跨工程的分析统计功能也有所欠缺。在如此的情形之下,也要求管理工作者更深层次的掌握工程的整体,并认真努力完善细节管理。 2)施工材料的到货、验收情况无法和施工进度进行配合,因此经常出现提前到场,场地占用费有所增加,或存在迟迟未到从而导致工期延误。 3)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与查询手段,通常来说,企业管理者难以对项目运作的资金有所了解,因此往往会有超支的情况出现,当自己意识到不足之时,往往又是在追加资金后才有所发现。 2加强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措施 2.1提升相关管理理念 现代化施工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路中明确了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新的管理思想,施工企业需要明确在送变电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哪些方面。送变电施工需要在保证质量、工期和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施工工人的职业操守,并关注到他们的人身安全。要想实现高效送变电安装施工,必须依赖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其中,施工企业还需要深刻注意到科学的管理在整个送变电施工过程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电力送变电施工管理体系,企业首先制定出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并确定送变电施工的整体性目标,其次是有机能动地将送变电施工的相关内容以以大化小的方式分解整合到整个管理体系中去,并融入各个部分目标中,让其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在相关组织的协调之下,促进送变电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诚然,这并不是管理工作的结束,只是一个开始,现代化管理理念要深入到工程进行的每一个步骤上。工程进程中,管理更应一如既往对各施工各方面进行监控,包括实测数据与目标值比较,致力于确保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至于太多,同时要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的手段,直至工期结束。这种动态控制的送变电施工理念也必须整合到管理体系当中,并作为实践的标杆。 2.2完善送变电管理机制 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一套合理可行、持久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企业要设定相关的两级送变电施工管理机构,该机构将负责整个工程的送变电管理。 其中,第一级机构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委员会,主要包含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相关单位,作用主要在于协调各个组织单位间的管理工作,对送变电施工提供必要指导,在部门间管理送变电施工的问题上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处理,并妥善安排施工工作。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企业在决策上需要的是信息的获取,但是在企业内相关各部门的信息却需要快捷沟通,而建立委员会便有着有效传达信息的作用。让每一条有关送变电施工的信息能在相关部门间畅通无阻流动,也是这个管理机制的必要要求。 第二级为送变电施工管理小组,由施工单位内的各个职能部门与相关单位组成,其主要职能是管理上执行。送变电管理不应该只是挂着嘴边的话语,企业需要切实落实到实际工程施工中去。同时,需要企业在工程建设各个层面上设置相关送变电施工负责人,并对其工作做相关的责任追究,以确保工程各个方面的送变电施工达到预期要求。接下来还要做的是在设立相关负责人后,努力以负责人为引导点,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融入到整个管理机制中来,实现在整个施工的每一个时刻上都能有全员性、全方位、全层次的管理。 2.3科学合理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 电力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不能只停留在做表面功夫,而更应该切入主题,在细节上着手,把握住管理范畴中的每一道工作的重点,并科学为每个工作重心制定好业务流向,让整体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如何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问题,也将是电力企业在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上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下面简要分析几点做法。第一,在施工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有足够的了解,每个步骤需要注意的细节都应该认命专业人员进行跟进,并且做好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初步绘制出施工部门的工作业务流程图。第二,根据初步流程图,管理人员需要同施工工作者进行细节上的讨论,并及时发现流程图存在的问题,分析流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步骤,同时考虑现实因素后进行优化。第三,管理者需要从大局出发,在为流程图定型的时候,重新考虑企业利益,并从现代管理科学的角度入手,摒弃存在的不科学人为因素,进一步完善流程。第四,综合各方质量,在确定目标和相关施工细节之后,绘制施工流程图。通过这样科学布置工程施工业务流程,才能够真正地从管理的高度入手,实现管理上为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并进一步提高工程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来看,各个行业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在完善个人中提升竞争力与自身价值。而作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稳定的电力行业,更应当进行完善运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对于送变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我们对其所在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同时迎合实际提出相关措施进行改进,希望可以对电力部门在相关管理方面带来价值性思考。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现行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浅析 摘要:电力建筑安装造价控制要通过预算建筑材料价格、比选建筑安装设计方案、全而安装施工现场控制、实行竣工阶段控制,确保电力系统建设的有效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而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关键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 引言 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建设的投资成效发展,对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而言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其次提出了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措施,从多种方面进行了工程造价控制的全面控制研究。 一、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电力工程建设环节很多,基本分投资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几个阶段,在整个工程进程中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电力建筑安装的控制关键应是工程造价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工程完善的灵魂,也是对建设成本的最大节约措施,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建筑安装工程管理工作中,造价控制能够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情况,加大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造价控制能够多方面选择更好地经济建设方案,进行全面化地投资估算,真正起到在项目建设中控制工程总投资的作用。 二、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的造价控制工作,与工程招投标环节、工程结算环节以及审计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每一环节造价控制的有效性,都对下一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大致了解到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目前造价控制工作开展过程而言,造价控制工作也应从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出发,进行策略的定制,从根本上起到造价控制的目的,保障电力建筑安装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工程结算环节发挥的作用极为重大。结合工程结算环节的重要控制地位来看,造价控制工作的开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 1.建立全面的结算结构 在安装工程建设的初期,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结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并且在工程准备工作开展时对整个安装工程财务决算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规划,建立全面的结算机构和组织。与此同时,还应组织成立决算的领导组织和工作组织。领导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定期召开工程项目的结算会议以及听取工作小组的工作汇报,对结算工作中出现的有争议的环节进行最后的敲定和解决,工作小组的主要负责日常结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遇到特殊问题可以向领导组织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协助领导组织解决相关问题,保证问题解决的及时性,为工程建设的进度扫清障碍,保证工程的完成计划和进度,从而避免突发事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减少不必要的索赔事项,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 2.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 结算计划的有效制定,是结算环节造价控制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策略指导。在结算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根据结算工作的具体的任务量及工作量、相关机构的设置等制定合理的人员计划和工作进度计划,保证结算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到有条不紊的状态基础上,提高结算工作的开展效率,达到有效成本控制的目的,使得相关项目在计划之内完成并有一定预留空间。除了整体结算计划的制定之外,还应对月结算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就电力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而言,是由一个又一个项目和工期组成的,做好月结算工作,对每月的项目结算进行科学合理的审查,是为全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保障的基础。 3.设计变更费用的有效控制 除了结算部门机构以及工作的计划的有效设置之外,结算工作过程中要想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还应对设计变更进行合理管理,尽量避免索赔事件的发生,对整个安装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在每一项变动发生之前,结算部门都应做好提前的准备,进行合理的费用结算变更签证,使得相应变更发生在控制范围之内。 4.工程施工过程中全面施工现场控制 电力造价控制虽然在方案设计和材料控制方面进行了事先管理,但是仍然需要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进行全面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控制能够尽早发现造价管理不合理之处,并对发生失控的责任单位、相关人员提出警告及辅以一定的经济处罚,确保工程造价不被人为地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现场控制内容具体包括: 4.1施工现场进度控制。现场施工进度如果延后就会增加人工费用等,因此进度管理十分重要,在现场控制过程中要划分了施工管理部门职责和任务,制定了施工部署计划原则,制定了工程三级计划和施工进度计划的相关保证措施,编制了主要项目工程量计划和施工方案计划。 4.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如果电力建筑安装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就会使得造价成本增加,因此安全管理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例如: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防倾倒、防避雷、防电防火等工作等。 4.3施工现场材料控制。材料控制虽然有材料选购环节的严格管理,但是对于现场管理而言也十分重要,现场管理有了利用对材料进行实地管理,防止损失和浪费。例如: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施工即将结束时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及时拆除临时设备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4.4施工现场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系工程的生命,质量越好工程使用寿命越长,电力工程又是特殊工程直接关系到民生问题,一但出现问题不论是站在经济角度还是社会角度所造成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要牢牢把握质量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做好自检、抽检,做好隐蔽部位及中间环节验收,做好监督和自我监督工作,相关责任人要履行好签证交接手续,上一道工序质量检查不达标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杜绝一切大小质量事故的发生,出现质量事故后返工、索赔等费用会使工程成本大大增加,在对待新工艺、新施工方法我们要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把控措施,在平时工作中要杜绝窝工和误工情况发生,不使工程意外成本增加,还要不断加大质量把控力度、不断调整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向更好的质量目标不断努力。 5.实行竣工阶段控制 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要延续到竣工阶段,在竣工阶段要制定好结算计划。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从施工图纸、工程承包合同到施工全过程的动态资料都要一一核对,力求资料完整齐全,确保审核工作正常进行。工程任务完成与否要以施工图纸为依据,工程的工期、质量、建筑材料价格、奖惩等规定要以承包合同和补充合同或其他形成的协议条款作为依据。电力建筑安装竣工后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应以当时市场价格为基础,制订内部计划价格,编制价格目录,经有关部门审核后,作为内部结算价格。其他内部结算价格,应本着公平合理、利益兼顾、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在企业领导下由各有关部门协作制订,经批准后施行。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要按计划进行,每个单项或单位工程完工后的一个期间,应组织进行竣工结算,保证结算工作的进度。配合财务竣工决算,将相对应编号标注清楚,费用划分清晰是财务竣工决算顺利进行的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就目前电力建筑安装工程中造价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 不仅是提高电力企业安装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从成本控制角度,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和支持的必要途径。 从目前电力企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来看,普遍存在方法单一、效果不明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将造价控制工作细化到工程建设中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财务阶段的把关和管控作用,加强部门间的联系, 通过优化组织, 提高财务决算部门机构的工作效率, 都是提高现阶段电力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质量的关键措施。 除了电力企业自身对控制方法不懈的探寻和努力之外,政府相关工作部门也应发挥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争取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摘要:输变电工程建设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变电站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在分析了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中,遇到的安全管理制度中的具体问题。根据电力施工企业具体情况,总结了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方面必须重点落实的几项内容。 关键词:电力;安装工程;安全技术; 措施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建设及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为了确保输变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安全优质地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已成为输变电设施正常运行的关键。而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电气设备,保证其安装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对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加快电气设备安装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我国电力部门的首要任务。而现实是,我国很多电力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或者其他某种原因导致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电气设备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探讨了其安装技术要点。 2、电力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2.1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的要求 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是施工组织设计的设计师,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掌握施工图纸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施工安全问题,不能给施工和操作人员留下安全隐患,编制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概况、施工工期、场地环境条件,根据工程的特点.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及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因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安全的基本规范、标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还必须熟悉相应的电力专业技术知识以后,才能在编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方案时确立工程施工安全目标,使措施通过现场人员的认真贯彻达到目标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还必须了解施工工程内部及外部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因素。通过综合分析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使之起到保证施工安全、质量、进度的作用,确保工程安全,科学、合理、有序地进行。 2.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措旌编制的具体内容 2.2.1从电力输变电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整体考虑。输电线路架设前首先考虑工程施工期间对周围公路、铁路、通讯、地下和地上输送管线、行人及邻近居民、设施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立安全区域、标示牌,安全通道及高处作业对下部和地面人员的影响;临时用电线路的整体布置、架设方法;安装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吊运,起重设备的选择和确定,起重机作业周边、及地下、上空安全防护范围等。复杂的吊装安装施工还应考虑视角、信号、安装步骤及应急预案等。 2.2.2季节性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夏季防暑降温,雨季施工要制定防雷防电、泥石流、洪水,冬季防火、防大风、雪灾等。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按其施工项目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环境条件,选择安全防范重点,但施工方案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的重点,应抓住:防起重伤害、防高空坠落、防触电、防物流及厂内交通事故、防误操作5种伤害,针对各种危险点、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内容要有针对性。节假日施工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值班,预防突发事件。 2.2.3技术措施指的是为保证人员安全施工和设备安全运行,从技术上对设备和人员操作采取的措施。制定技术措施时,应视工作对象和内容,以规程为依据,特别是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写。编写技术措施时,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掌握电网运行方式,明确带电设备.对需要检修和处理的设备从技术上采取安全措施保证,对施工人员要采用的工作方式从技术上加以规范,以保证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的安全运行。 2.2.4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措施应从人员教育、危险点预控、措施落实、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安排,尤其要进行深入地危险点分析。实行预控就是要根据作业内容、工作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包括人员情绪)、设备实际等去分析,查找可能导致人为失误事故的危险因素,再依据规程制度逐一制定防范措施,不得照搬规程或套用其它工程安全措施。并在生产现场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作业,以达到防止人为失误事故发生的目的。安全措施应详细体现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逐级监督、逐级管理、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的思想,责任到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较为特殊的作业项目(带电作业、铁塔线路跨江河作业、雷雨天施工、抢险作业),在安全措施中要加以特别体现。 2.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实际检查,逐项落实安全措施 2.3.1工程开工前,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工程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关键。输变电工程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应核对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是否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若存在重大隐患不可急于开工,应对安全措施进行完善,直至符合安全要求方可开工。 2.3.2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这是贯彻规范施工方案中安全措施的过程。输变电工程中带电作业是常事,是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也是控制事故的重点,现场作业人员(特别是监护人)带电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岗。 2.3.3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规程及安全施工的规范标准进行,避免口号式.无针对性的交底。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提高接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要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纠正违章,使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措施方案始终得到贯彻执行。达到既定的施工安全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尤其要编制执行好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保证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资金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最基本的制度必须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生产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及群防群治制度。相信随着电力设备安装及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将提高到新的高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分析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对如何提高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严格遵守电力建设制度和规范,进一步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关键词:电力安装;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引言 电力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电力安装过程不仅需要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这样说,电力安装工作过程中的任何细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危及整个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因此,在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电力安装涉及到的每个专业知识都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应该坚持对电力施工质量引起高度重视的工作态度,真正做到科学安装、科学管理及科学验收。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一支业务技能熟练的专业团队来开展电力安装工程的实施工作,更需要工作人员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电力安装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科学拟定施工计划,确保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本文将重点审视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施工要素和制度规范的角度入手,研究电力安装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探讨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人员因素 影响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在于人。工作人员是电力安装工程的第一要素,是开展施工作业的实施者。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业务态度,均关系到电力系统工程的质量好坏。施工单位应注重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对培训人员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应让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安全意识,定期进行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考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应调离其工作岗位。因此,控制电力安装施工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提高施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精神面貌。 (二)材料和设备因素 电力安装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对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在整个电力安装作业中,任何微小的材料问题都可能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的电力系统安装作业,即使对再小的材料进行偷工减料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务必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对施工材料的一时大意,往往会酿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这就是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外,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非常重要。其原因在于,很多电力设备的安装均离不开这些精密仪器来进行前期测量、定位和检测。可以说,电力安装施工过程中使用仪器和设备科学性、和测试准确性,无不对整个电力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技术因素 电力安装工程项目是否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施工技术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就应从技术、操作及组织等方面来进行统筹规划,优先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设备的精度和施工过程的适用性和安全性。此外,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还要力求加快工程进度,力求节约工程成本。也就是说,施工过程不仅要从电力安装的工程需要出发,同时还要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但是,在质量和经济效益出现冲突时,必须以工程质量作为的第一要务,严格确保电力安装施工的工程质量。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对电力安装施工的质量也有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因素包括天气环境、工程管理环境、作业环境及社会环境等,每个因素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例如,我们都知道天气环境的变化莫测,气温、湿度随着发生着变化。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这些天气环境都可能对电力安装的施工带来非常严峻的考验,稍不注意,就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再如,对于城乡电力工程的施工,应紧密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相结合,以满足城乡及周边地区用电量的不断增长。在选择城乡电力网的设备时,还应坚持科技进步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城乡电网的质量可靠,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减少施工成本,推动节能型输变电设备的发展。 二、电力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注意事项 (一)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电力安装工程是一个整体作业,需要各部分相互协作。因此,需要针对整个项目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施工工作上,应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和规范,同时对各项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防范不按施工标准和规范的问题出现,将安全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同时,项目经理应对施工进度、材料及质量等问题进行严格管理,并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电力安装的材料采购方面,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工程验收时,还应对相关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绝不能放过施工中出现的任何不足或质量上的缺陷。 (二)落实项目问责制度 项目经理应对电力安装施工质量负责到底,即落实项目问责终身制。在项目经理的任用方面,应在技能培训后进行公开、公正地竞聘。对聘任的项目经理应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对于负责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应适当扩大其职权范围,严格落实项目质量的终身责任制。 (三)注重工程项目的验收 项目施工结束后,应由项目经理通知项目单位,认真组织工程的验收工作。验收过程中,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均需到场。验收时,施工单位做验收汇报,最后由各验收部分进行严格检查后,签收部分意见,对于存在的问题应提出整改要求。在验收单上,应有各验收单位负责人的签字。 (四)坚持项目监理制度 项目监理应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发挥出有效监理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在电力安装工程进程中,项目监理应当依照国家法律和行业标准、规范,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监理工作人员应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其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在整改时,监理人员应严密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在发现分项工程遇到质量或设计技术问题时,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协调解决,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五)推行项目质量考核 与技术指标一样,质量指标包含多个方面,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考核,应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这种质量考核,其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设备调试、技术标准、质量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包含考核期限内的质量指标。考核过程可分为自检和复检。所谓自检,是在考核期限内完成的考核,它需要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行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参加,依照考核标准完成自检。在考核期限之后,应由上级职能部门对工程质量再进行复检,其主要目的是检查自检过程中所采用的检查程序是否规范、考核的深度和广度是否符合项目质量检查要求,并对自检的整改内容和项目工程运行状况作进一步考核。 三、结语 总之,电力安装施工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它关系到整个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状况。因此,电力安装施工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全面加强对电力安装工程施工的质量意识,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在项目实施工程中,工作人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注重电力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严格落实项目问责制度,对工程验收进行严格把关,坚持贯彻项目监理和项目质量制度。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变压器安装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摘 要: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的重要设备,对于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尤为重要,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管理,使安装工程更加规范。事实表明,只要在安装工程中,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就会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变压器安装;问题;解决 1 电力变压器的安装 完善的准备工作是电力变压器安装的首要条件,只有将安装中需要的工具以及设备准备齐全,才能够为变压器的安装提供基础条件。对于工具以及设备,一定要按照标准要求准备,并且由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操作。变压器的安装技术与难易程度与变压器的规格型号有直接的影响,因为变压器的体积较为庞大,并且其中的油箱就占据了很大的体积,所以说在安装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在变压器输送的过程中,会用到大型的吊运设备,所以工作量较大,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变压器内的冷却装置是在拆卸之后被送去制造厂家,所以在安装之前,要对其进行仔细的清洁,然后再行安装。 2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重点注意的问题 每一批变压器生产出来都要进行必要的出厂检验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1 保持和恢复出厂时的绝缘能力 变压器在出厂时都要进行绝缘测验,检测其是否处于绝缘状态,这种绝缘状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衰弱,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变压器的绝缘性能下降,将会导致线路短路,进而烧毁绝缘线圈,所以绝缘状态对于变压器的安装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变压器的绝缘状态与安装的质量有重要的关系,所以在应该尽量的保证变压器在出厂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这将是保证安装质量的重要前提。如果安装之后和安装之前的绝缘相差不多,说明安装的质量比较好。 保持变压器绝缘性能的基础工作就是清洁工作,对变压器的零部件做好清洁计划,保证变压器处于清洁的状态,不会受到污染物的污染。在清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将角落处的灰尘以及其他固体物质清除干净。对于液体以及气体等污染物要使用真空清洁,将空气抽干后,进行脱水和脱气处理。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就绪以后,就可以开始运行,将继电器油箱上封板后,运行变压器中所有零部件,看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对那些没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可以等到油位升至装气体继电器外封板时,再关闭真空滤油机。这种变压器,在切换开关的绝缘筒内注满油时,就应关闭真空滤油机,以防止开关和注油伐的连接。总之,在一切可能的基础下,将油装满,以避免一切残渣的残留。这样不但可以排除在真空注油时,只能在上面一层进去很少的气体,这些气会直接被放掉,这样对变压器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解决问题的重点是,真空注油的工作是个关键,一定要完成好它,不应把所有的目标都放在热油循环上。 2.2 渗漏油问题 渗漏油是变压器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在设计和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设计阶段,对于密封状态没有熟练的掌握,致使后期出现漏油。在安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设计原因或者是制作程序不规范而导致密封不严。如果平面的清洁度不好,就容易有油污、锈迹和焊渣等,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密封圈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也会因为老化而失去密封功能而发生渗漏油。 变压器渗漏油会对变压器的运行有所影响,所以对于变压器渗漏油要进行严格的防范措施,在安装之前,要对变压器中的各个零部件进行密封检查,一旦发现密封不严,要及时处理。对于变压器中的各处法兰要认真的检查,发现偏位要及时纠正,注意在吊装的过程中,严禁变压器受到撞击。在变压器安装完毕后,要对变压器进行密封检查试验,测验变压器的密封压力,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投入使用,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2.3 对局部进行放电检测 局部放电试验是指带有局部放电量检测的感应耐压试验。在GB50150-91中规定,电压等级为500kv的变压器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电压等级为220kv及330kv的变压器,当有试验设备时,宜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局部放电试验所加试验的电压,一般要比平常的感应耐压试验的电压低,可是加压的时间却延长了60多倍。同时利用先进的设备对内部的放电情况进行监控,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控制试验的破坏力。 所以,它有不破坏试验的功能,同时又能发现绝缘问题的不足。优良的试验水准很快被普及应用。如今,已经有很多安装单位对变压器都会进行局放试验,收益良多,其能预先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问题,筛选出出厂时不合格的产品,保证变压器完整的到达。让变压器在制造时就整体出厂装备,同时通过有关试验,变压器才算制造成功。只有变压器在投入应用时仍然没有问题,变压器的安装才算是到了最后一个环节。变压器安装是一项严密的工程,在安装的时候,任何一个步骤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就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安装的质量和效果。如果出现的缺陷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那么就很有可能在运行中发生严重的后果,引起事故。现实中的教训就有很多,变压器的安装没有缺陷和不足,运行起来就相对安全和可靠,修理和维护也会相对减少。事实证明,只有顺利的完成变压器的安装工作,才能提高变压器的质量水平和使用标准。 3 电力变压器安装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变压器在安装的过程中,每个过程都非常的重要,对于变压器的运行都会有所影响。在变压器出厂之前,一定要做好检测工作,只有检测合格后才能够打包出厂。在吊运的过程中,要做好防御措施,防止水分和气体进入到变压器中。 其次,可以在正常压力下对变压器实行排氮或排油的做法,来解决大气和水分进入机器的问题。完成安装的变压器,一定要对水分和气体进行清理,一般分成一次性清洁和多次清理。一般安装工作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安装完成后立刻进行一次性的真空注油并清洁。假如安装工作没有办法连续进行,那么最好使用逐次清理的方法。只在停工的时候进行抽空工作,当安装工作进行放出空气继续施工,一直到真空注油工作结束。 4 结束语 变压器是电网运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装变压器的过程中,要保证变压器的安装质量,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到变压器的正常运行。上文中对于变压器安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变压器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基础的条件,同时也为我国电网的稳定运行创造了有利的基础。 电力安装工程论文:电力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系统控制对策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气工程安装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气工程;存在问题;系统控制对策 只有做好电气安装施工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及监督工作,才能确保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电气安装工程涉及多方面,且贯穿于安装施工的全过程。唯有牢固地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采用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为此,本文分析了影响电气施工质量的因素,并结合工作经验,提出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1 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 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及验收规范"明确提出了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要求。通过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科学与技术管理,实现图纸和规范的要求,来实现电气安装施工质量管理的目标,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2 电气工程安装存在问题 2.1 灯具、吊扇安装不达标准 电气工程安装在质量上有一个通病:成排灯具的水平度、直线度偏差较大,出现灯具安装偏位的情况,吊扇的吊钩用螺纹钢加上,成型差,日光灯链条小平行小垂直。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安装灯具时没有采取补救措施,预埋灯盒时位置小对,有偏差,施工人员欠缺责任心,同时也不熟悉现行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导线的接线、开关、插座的盒、色标不符合要求问题,这方面的质量通病是多股导线直接做成“羊眼圈”状而不采用铜接头,线盒预埋深浅、标高小,开关、插座导线与配电箱的接线端连接时,线端接几根导线,板与墙体问有缝隙,而板有污物,小力正,开关、插座的相线、零线、PE保护线有串接现象。接地保护线、 PE线色标小致或者混淆,开关、插座的导线线头裸露,固定螺栓松动、,盒内导线余量小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导线的接线,责任心不强,预埋线盒时没有固定牢固安装时位嚣不准确,旋工人员为了贪图省事而混用导线等等。 2.3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问题 高压配电装置安装主要问题有现场文明施工环境差,成品保护措施不完善:手车式配电柜和抽屉式配电柜开关在推入、拉出时有卡阻,操作及联动试验不正确:盘柜运输或安装过程中有损坏或缺失件等。原因主要有高压开关柜的装卸和运输不是由起熏工负责绑扎和指挥,电气工配合,吊装时不注意使用尼龙带,在设备的搬运、移动通常是人工,没有应用液压手动叉车或专用运盘柜等工具。 2.4 变压器安装问题 变压器安装主要问题有:全部附件安装后,没有将不能承受全真空的附件隔离,未查明真空系统本身实际能达到的真空度而直接连本体抽真空;散热器及油箱本体密封法兰拆除后,没有清洁、干燥连接面,并更换新的密封垫:器身检查结束后,没有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并将箱底残油清除掉,器身暴露在大气中的工作时间没有掌握好:变压器滤油完成后,变压器油样试验及微水测试的各项指标末达到要求。 3 影响电气工程安装的因素 3.1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 用于电气安装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应有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单等。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将成为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质量应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存放、检验、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全过程地监督与控制。 3.2 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机械、工具 科学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是施工质量的技术保证,体现在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机械、工具和操作工序等方面。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物质前提,所以施工中要采用新型适用的施工机械和工具,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 3.3 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 电气安装工程大多依附于电力设施与机电设备,因而电力设施承装与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尤其是一些电气设备的基础质量(如变压器的基础,电气传动设备的基础等)如其质量不能达标,将会直接影响电气装置的正常运行安全。 4 施工质量的系统控制措施 4.1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 影响电气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岗位责任,对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施工单位通常应建立:图纸审阅制度,质量自检制度,质量互检制度,专职人员检查制度,工序、工种间交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签证制度、分部施工质量验收制度,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制度,施工质量记录填报制度,以及电气设备、材料采购及验收制度等,这些制度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4.2 充分做好安装前期工作 做好安装前期工作,主要是做好三个方面:第一是施工人员的培训、优选;第二是严格控制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第三是推行科技进步,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4.3 重视现场质量计划 作为现场关键工序、记录该工序已通过检查或试验的现场质量计划是验证手段,是满足规定的质鳖要求的文件。为了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以及主导因素等采取特殊方法,在现场设置质量控制点,实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控制状态,以保证达到质量要求的一项检查措施。一般来说,质量控制点包括见证点和停工待检点。见证点指参与检验的相关人员按约定时间进行见证和监督,并签证合格的工序活动;停工待检点是重要性高于见证点的质量检查点,通常是针对隐蔽性旋工过程或工序对整体质量影响重大的工序和首次使用的特殊工艺设置的。 4.4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施工前期的管理。针对可能影响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多种因素,必须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上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严格控制,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前,管理者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工程施工技术的难易程度配置相适应的作业人员,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有组织地进行一些规范标准学习,加强的责任性教育。为了使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工程图纸和施工规范,工程管理人员要向作业人员进行工程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的技术、质量交底。对重大工程项目及未施工过的新项目,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向作业人员交底。 4.5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 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6 强化培训,建设一流工艺标准 在电气工程安装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的进展编制施工图纸的交付进度,根据业主和监理单位的相关施工质最、安全等文件,做好专业施工人员的机具计划、进场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计划以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艺安装标准和效果图,细化保证各专业质量的工艺细则。在施工现场中,在所有项目安装中制定统一的标准,要求按照标准的效果统一实施,对某项技能差的员工要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减少或缩小工艺水平上的差距,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整体效果。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 要: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惟一方法是不断而卓有成效地进行技术创新,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基于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公司治理;技术创新;所有权;董事会;经营者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离发达国家创新所具有的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企业缺乏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软件设施,即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根据掌握的文献看,学术界有关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尚不多见。对其进行研究散见于各类技术创新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因此,本文先对公司治理内涵进行剖析,然后将公司治理中的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性进行文献综述。 1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最早的概念源于西方。其英文原文(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也翻译成“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也有海外华人译为“公司督导机制”,这些概念的含义并无根本差异,意思是一致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的制度性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首先表现为一系列规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成文或有形的行为规则与程序。OECD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这种制度安排规定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职能,以及其行使职能的合法途径,包括:董事会必须代表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监督经理人员,并负责向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披露经营状况,经理人员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具体经营,不能违背股东利益等。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的因数是: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 2 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 Tylecote和Conesa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经验数据中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指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与部门专业化优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是Tylecote和Conesa的研究是基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定性分析得到的,这种理论分析远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方法,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对美英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似乎表明了英美模式是较优的。我国学者华锦阳(2002),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指出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对企业的技术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传用。并指出只有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并将其变革纳入与技术创新协调进行的轨道,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徐金发和刘翌(2002)认为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者的引入、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3 公司治理因素与技术创新综述 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因素: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简要的综述。 3.1 所有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所有权属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所有权属性是指企业所有者是公有还是私有,目前理论界的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私人股相比于国有股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Margolis(1999)通过对美国能源产业R D投入的研究发现,由于该产业中R D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造成该产业中技术创新的所有权模糊,以致技术创新投资的长期低回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私有化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增加私人股份,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Madden和Savage,1999)。因为,私人投资的R D比政府投资的R D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更强(Liddle,1997)。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发展来看,经历了由国家控股的国有制形式到国家和私人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形式。但很多企业的产权还是不明晰,虽然我国政府多年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收效不大,产权结构的一体化还是重要原因,因为高度集中于政府的所有权形式,使企业自身的创新收益权和创新资源自配权未得到明确界定,导致企业动力的不定(刘三林等,2000和夏冬,2003)。产权优化(包括所有权结构调整)和产权激励是解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缺乏的重要举措(张旭升,1998和萧延高,2001)。 (2)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股权结构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水平和经营者持股水平。股东和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关注重点不一样。经营者关注于公司的短期收益,不愿意进行R D投入,而股东关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会给经理带来工作的不安全感,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而这不同于股东,股东可以通过不同的股票组合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Baysinger、Kosnik和Turk,1995)。根据委托理论,当所有这和经营者利益目标更趋于一致时,管理层会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反之,股东和经营者之间不适当的关系将导致企业短视行为,将对技术创新产生限制作用。大股东可以通过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来增强市场运行的有效性(Shlerifer和Vishny,1996)。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Hosono、Tomiyama和Miyagawa,2004)。但,在不同的国家影响力并不一样。Lee和O'neil(2003)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不同行业(汽车、化工、通信、计算机、电子、制药和能源)公司的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和治理模式不同,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技术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中有所不同,在美国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正相关,但在日本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没有关系。 3.2 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众多因素中,最高管理层(即经营者)是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支持中的一个最要的因素(Nakahara,1997)。企业家的具体工具是创新,即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机会的手段(德鲁克,1989)。但是任何创新活动都是有风险的,在一项有关企业引入新产品的实证研究显示,成功的概念小于20%(Crowford,1997)。同时,经营者具有风险偏好性,这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着关键的影响作用(Daniel,2000)。如果经营者属于风险厌恶者,则会减少高风险性的技术创新投入(Hill和Snell,1988)。在一定条件下,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不仅取决于其胆识以及掌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经营者的激励。根据委托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越一致,经营者就越有动力为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努力工作,从而会提高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因此,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势必会影响其技术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杨建君,2007)。设计和实施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尽可能一致是保证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关键,也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Hoffman和Hegarty,1993)。激励经营者可以通过提高经营者持股水平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徐金发、刘翌,2002)。Zahra等学者(2000)对中等规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发现,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相关。 从经营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营者的工作能力会影响其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经营者杰出的工作能力和对技术创新机会的敏锐嗅觉对企业的产品创新非常重要(夏冬,2003)。经营者的工作态度与产品创新正相关(Gary,1998)。 综上所述,企业家的创新决定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权利的综合反映,而创新能力的发挥又受到创新动力和权力的影响(杨建君,2002)。 3.3 董事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将董事会规模分为小规模和大规模。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表现为有不同背景、经历以及专业知识的人士进入董事会(Judge et al.,1992)。董事会规模的大小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理论界有3种观点:①根据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于一定规模的公司而言,过大的董事会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因为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使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在董事会能不更好地实现互补,有利于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吸收不同的意见,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②Yermack(1996)和Zahara(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绩效及创新活动是负相关性。相对于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来说,规模相对较大的董事会通常是更多样化,更容易发生争论和没有凝聚力,规模相对较小的董事会可能更容易应对飞速变化的环境(Lipton和Lorsch,1992)。他们还指出董事会通过监控能力发挥作用,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但由此带来的成本超过了其所带来的收益,比如:缓慢的决策制定速度和对分享风险的偏离。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还会使董事会产生搭便车的动机,这种情况在技术创新项目成败对董事实际损益影响并不大的条件下更为明显。董事会规模缩小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刘翌,2002)。③董事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Yermack,1996),及当董事会规模扩大时,对技术创新水平不断增加,当董事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高,随后,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企业技术创新呈下降趋势。 (2)董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根据董事会人员是否在企业任职的情况,董事会结构分为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内部的董事是指在企业内担任一定职位的董事。外部董事是指不在企业任职的董事,他们与公司无潜在的利益冲突,也成为独立董事。2001年,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至此,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刘翌,2000)。John Zahra(1991)认为,企业总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营,通过引入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董事,企业可以有效地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帮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面临的各种危机,增加企业组织的生存可能性,配置更多的资源于创新活动和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关系。 (3)两职合一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领导权结构指的是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Wright et al.(1996)认为,问题的存在导致经营者主要关心个人财富、职位安全、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因而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他们对创新的追求。董事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就会导致公司在重大决策时产生利益冲突(Morris,1964)。如果通过对经营者实行股权、股票期权以及其他与当期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安排可以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可有效提高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Jensen and Meckling,1976)。如果总经理担任董事长,他对技术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杨建君,2002)。所以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的提高(Zahara et al.,2000)。 4 简要评述 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都已经形成独立的理论,但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处于探讨阶段。本文从所有权、董事会和经营者这三个主要方面大致概括了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一 些观点和争论,当然相关的话题远不止这些。比如公司治理中的资本结构、公司规模、机构投资者、企业的多元化水平、企业所处的不同行业等都会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有学者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研究公司治理。如杨瑞龙等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了一个网络化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指出技术创新活动激发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会产生新的价格关系,并由此可能带来产权关系的重新调整。 已有研究的不足表现在:(1)我国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探讨基本处于理论阶段,有实证的文献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国外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不多,可供借鉴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相当有限;二是研究所需要的数据搜集相当困难。有些数据的获得要通过对企业问卷调查能获得,而问卷调查的可回收性低,相当多的文献是中国统计年鉴等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宏观研究,或者通过上市公司年报等对公司治理与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微观研究。(2)已有的文献来看,它们或揭示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在某些方面的内在联系,或提出了一个启发性极强的研究框架或建议等。忽略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公司治理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行为以及他们所导致的企业绩效情况,这三方面的如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全方位的考虑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 摘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国有控股比例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显著正相关,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治理结构的建议以提升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医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技术创新能力 随着国际医药产业竞争的加剧,如何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作为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毫无疑问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于委托理论和激励理论,研究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二是关于股权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主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三是董事会治理方式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我国医药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如何,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缺乏对该问题的实证分析,特别是关于对医药产业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2010―2014年147家医药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医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股权集中度 关于股权结构的研究主要分为股权集中度的研究和股权性质的研究,本文将研究医药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Shlerifer(1997)研究认为,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大股东监控能力的提升,使得管理者注重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Yafeh Yosha(2003)的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靳洁(2011)通过研究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现生物医药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越大则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越小。杨德伟(2011)通过研究中小板上市公司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由于选取的指标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导致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当前我国医药上市仍然存在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仅为4.3%,可见投资者没有看到研发带来的潜在的巨大收益,大股东为了规避高投入的风险,通过技术引进和研发外包的方式规避风险,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假设1:我国医药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能力负相关 1.2股权性质 现有研究主要从是否有国有控股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性质和非国有性质。不同的大股东由于其监督动力和监督能力的差异,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有不同影响。国有股东由于经营目标多元化、产权主体虚置、多层委托关系的存在,加之技术创新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非程序性特征,导致国有股东及其人的监督动力和监督能力的不足,易形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内部人控制会带来企业经营目标的短期化,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杨建军(2007)的研究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越不利于技术创新。任海云(2010)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不利于企业研发投入。 假设2:我国医药上市国有控股比例的提高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 1.3董事会结构 董事会的职责是协调各方面的相关利益,并对关系进行有效地控制,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对经营者进行决策控制。因此,如何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问题。Zahra et al.(2000)通过分析美国制造业企业的数据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对于中等规模的企业而言,董事长与总经理职权分离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独立董事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独立董事一般都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能够从不同的视角考察问题,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创新机会,提高董事会的决策质量。此外,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独立董事的引入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假设3:我国医药上市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正相关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中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名录,收集201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医药上市公司数据,截止2014年底沪深两市共有147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剔除ST公司和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共得到667条有效数据。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和各上市公司的年报。 2.2变量设定 (1)因变量。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投入和产出指标两大类。从投入角度看,可选取的指标有科研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从产出角度看,可选取的指标有专利数量,新产品销售额等。本文选择研发投入强度(innov,研发金额除以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大,技术创新活动越活跃,越有利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2)解释变量。根据上述的研究假设,本文采用如下的解释变量,采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fstock)来衡量股权集中度,国家控股和国有机构持股的比例之和衡量国有控股比例(gov),以独立董事比例(ind,独立董事数量与董事会总人数之比)来检验假设3。 (3)控制变量。此外,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控制其他对技术创新能力有影响的变量。由于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故将其纳入控制变量,本文使用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1nasset)来衡量;由于医药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经营绩效较差的企业很难获得融资。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不利于企业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本文将资产负债率(debt)也作为控制变量。此外,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良好的基础环境,经济发达的地区拥有良好的激励政策和先进的设备和完善的服务,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本文将各医药上市公司所在省份的人均GDP(lnpgdp)纳入到控制变量,衡量地区差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3实证分析 3.1各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本文检测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由该表可以得出各变量详细的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等数据。在667个观测值中,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均值是4.29%。在667条数据中,其中国有控股的数据有84条,占12.6%,表明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的占少数。 3.2共线性检验 表2为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表。从相关系数表中,可以发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小。此外,在进行回归之前,本文分别进行了共线性检验,所有模型中的方差膨胀因子值(VIF)值均在1―5范围内,表明没有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3.3单变量分析 根据是否含有国有持股比例将数据分为两类,其中含有国有持股的有84条,不含有国有持股的有583条,并对样本进行T检验以考察国有股权性质对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非国有持股的样本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均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高于国有持股的样本组。 3.4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见表4。模型1分析了控制变量对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影响,可见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能力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以资产负债率衡量的经验绩效与技术创新能力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地区差异与技术创新能力不存在相关关系。模型2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引入股权集中度,股权集中度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假设1得到验证。模型3中进一步将国有持股比例纳入模型中进行回归,股权集中度的系数没有太大变化,国有持股比例的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国有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弱,与假设2一致。模型4将所有变量纳入模型进行回归,股权集中度和国有持股比例的系数没有太大变化,独立董事比例的系数为正,在0.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假设3得到验证。 4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对沪深两市的147家医药上市公司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发发现股权集中度和国有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而独立董事比例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对技术创新能力也有现状影响,企业规模越大,经验状况越差,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弱。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的建议: (1)优化股权结构。医药上市公司要改变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股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机构投资分散股权集中度,同时降低国家持股比例,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完善董事会结构。进一步提升独立董事的数量,独立董事能够为医药上市公司的创新战略提供全方位的分析,有利于企业的决策,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 (3)拓宽融资渠道。当前大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更容易筹集资金,但是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支持,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多渠道的融资环境,改善关于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加大对医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政府补助。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综述 摘要:近些年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已成为热点。本文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经营者、负债结构四个方面对目前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勾画出当前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研究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公司治理;创新;技术创新 0 引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保持的根本途径。企业不进行创新就只能停滞不前,坐以待毙。因此企业如何把握创新机遇,适时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便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的制定、研究与开发、技术创新的实施等各个环节都在公司治理的统筹下,公司治理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Tylecote和Conesa(1999),我国学者华锦阳(2002),王昌林(2004)等都指出了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有决定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技术创新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董事会 从董事会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董事会结构,二是董事会规模,三是董事会与总经理职位的兼任情况。 1.1 董事会结构 董事有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外部董事制度是主要在英美等国家实行的单一董事会制度,由公司外部人员担任公司董事,并在董事会中占据主要比例和主导地位。Robert E. Hoskisson,Michael A. Hitt,Richard A. Johnson,Wayne Grossman(2001)认为外部董事有利于外部创新;徐金发和刘翌(2002),冯根福,温军(2008)研究发现外部董事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纵观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外部董事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董事成员与经理人员的身份重叠和角色冲突,保证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进行公司决策和价值判断,更好地维护股东和公司利益,促进技术创新的实施。 1.2 董事会规模 董事会规模的扩大对于技术创新并不是单方面促进或阻碍作用。Van(1993)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易使所有者控制董事会,选择能力更强的经营者,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和实施。Yermack(1996);Zahra等(2000);陈隆,张宗益,杨雪松(2005);冯根福,温军(2008);张扬(2009)都证明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董事会规模呈现出“U”字型的关系,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这些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扩大,有助于董事会内关于技术创新知识的互补,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当其扩大到某一规模时,技术创新效率达到最高,此后继续扩大,势必导致董事会成员冗余,决策效率低,对技术创新起相反作用。 1.3 两职兼任 英美两国企业大多数都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的模式。陈隆,张宗益,杨雪松(2005);张扬(2009)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促进作用。徐金发,刘翌(2002)认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会对技术创新产生正面的影响。研究表明我们并不能确定那种方式最优,不同的企业情况也不同。两职分离的话,董事会在决策制定上起主导作用,经理层负责执行,由于存在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委托问题,董事会与经理层不能很好的沟通,经理层可能会在公司治理和经营过程中占据支配地位,导致董事会并没有实质性的决策权。而有的国家的企业并没有严格区分,董事会主席由总经理担任,这种两职合一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决策的贯彻执行,但如果只关注短期见效快,风险低的项目,可能会削弱公司的长期价值。 2 股权结构 Liddie(1997)认为,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创新动力和创新效率。王怀宇(2006)研究发现在国有股比例小于30%和大于60%时,国有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无显著的相关性,而在30%-60%区间国有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正相关。Hosono,Tomiyama和Miyagawa (2004)通过对日本制造业的实证分析,得出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R D强度有正的影响。Baysinger, Kosnik Turk(1991);Hansen Hill(1991);Kochhar David(1996);Philippe Aghion, John Van Reenen and Luigi Zingales(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所有权能够促进企业对于创新的投资。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股权性质,股东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作用,一方面由于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必然为企业长远发展考虑,而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因此引入机构投资者,会督促董事会选择长期的,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技术创新项目,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3 经营者 Hoffman和Hegarty(1993)指出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影响经营者对创新的态度,进而影响技术创新活动。Zollo等(2009);Mario Minoja, Maurizio Zollo and Vittorio Coda(2010)证明经营者与股东对于创新认识的一致程度影响技术创新。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对经营者实行股权、股票期权以及其他与当期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能提高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Zahra等(2000)关于中等规模企业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企业经理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显著正相关。夏冬(2003)认为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关心以及经营者的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都具有显著的影响,是公司治理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从狭义上来说,是为了解决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委托问题,经营者是技术创新顺利实施的重要角色,经营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知以及经营者所具备的能力对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有重要作用,因此,经营者的能力,经验以及对于经营者的有效激励是与企业技术创新成正相关关系的。如果不能有效地激励经营者,就会导致经营者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从而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4 负债结构 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除上述的几个方面外,有的学者还提到了企业的负债结构。技术创新本身特征决定了企业如果选择技术创新项目,必须源源不断地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负债水平高的企业其资金运用收到很大的约束,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刘斌,岑露(2004)从契约动因的角度,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R D费用有显著的负影响。王怀宇(2006)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技术创新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说明资产负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约束较弱。但是短期负债率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的影响,而长期负债率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的影响。于骥,宋海霞(2009)也是这样认为的。分析来看,经营者由于短期负债的压力,若无法偿还,经营者则面临职业风险,因此,短期负债相对会抑制经营者进行创新。而长期负债需要企业具备长期的盈利能力,从而促进经营者选择对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技术创新项目。 5 结束语 从公司治理角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给企业重新认识和组织技术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深入探索,很多企业已经着手考虑如何通过公司治理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很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多数学者主要分析了公司治理内部治理机制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而外部治理机制很少涉及。不同的企业内部治理的方式和效果是不同的,相同的治理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对于外部治理机制来说,同一产业或行业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接管市场等环境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研究外部治理机制不仅对于单个企业,对于整个行业,产业的技术创新来说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注意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论分析,还需积极地进行实证探索和分析。最重要的引起企业对于公司治理机制推进技术创新的重视,寻找适合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探究: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废水处理的一些新技术分析了制药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针对制药废水的处理难题。并综述了这些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制药废水 废水处理 高级氧化 随着人们对水污染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对于那些难以生物降解或对生物有毒有害的物质处理,高级氧化技术显示出了它们独特的优势,它们能将有害的有机物转化成无害的且易于降解的物质。因此,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1、高级氧化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有毒有害且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污染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一直在研究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新方法、新技术。目前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各不同,常用的方法包括吸附法、气浮法、混凝沉淀法、蒸馏法、反渗法、活性污泥法、膜分离法等。 高级氧化技术又称深度氧化技术,是运用氧化剂、光照、电、催化剂生成的活性极强的自由基(如·OH等)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OH的氧化电位是2.8V,仅次于氟的2.87V,它可使难降解有机物发生开环、断键、加成、取代、电子转移等反应,使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变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反应最终产物基本上为CO2和H2O,并且无剩余污泥和浓缩物生成。高级氧化技术主要有Fenton 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声氧化法、微波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电化学法等。 1.1 Fenton 试剂法 Fenton 法是以铁盐(Fe3+或Fe2+)为催化剂,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强氧化性的·OH,它能氧化许多有机分子物质,且反应过程不需要高温高压。 Fenton 法反应条件温和,设备也较为简单,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该法的缺点是氧化能力相对较弱,出水含有大量的铁离子。 1.2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法(WAO)是在高温(125~320℃)、高压(0.5~10MPa)下用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氧化水状态的有机物或还原态的无机物使之生成CO2和H2O的一种处理方法。如使用高效、稳定催化剂的催化湿式氧化技术(CWAO)以及使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的催化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技术(CW-PO)等。目前催化湿式氧化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效、稳定的催化剂的制备上。 1.3光催化氧化法 光催化氧化法是一种简单、高效很有前途的技术。它在一定的时间里可以讲几乎所有的的还原性物质氧化,具有能量利用率高、脱色效果好,不产生剩余污泥,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光催化氧化法是以n型半导体(如TiO2,SrO2,WO3,SnO2等)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过程。当这些催化剂受到近紫外光辐射时,会形成电子空穴对(h+__e-)。由于空穴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当这些电子和空穴迁移到粒子表面后,使水在半导体表面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利用·OH便可氧化各种有机物并使之完全矿化。 1.4 臭氧氧化法 臭氧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臭氧的氧化反应过程中,臭氧的氧化分解反应是一种自由基反应,其中O3与OH 经过一连串反应生成O2和自由基·OH,而·OH比O3的氧化能力更强,能氧化分解更多的有机物。 1.5 超声声化法 超声声化的原理是液体在超声波(15kHz~1MHz)辐射下产生空化气泡,这些空化气泡吸收声场能量,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崩溃释能。在空化气泡崩溃的瞬间,会在其周围极小空间范围内产生高温高压(温度高达1900~2500k,压力超过50Mpa),并伴随有强冲击波和高速射流。进入空化泡中的水蒸气,在高温高压极端环境下发生离解,产生了强自由基如·OH,HOO·,·H等。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就在超声产生的高温高压“空化泡”中分解,或者被自由基氧化。 1.6微波诱导催化氧化法 微波是指波长为1mm~1m、频率为300~300000MHz的一种电磁波。在液体中微波能使液体中的极性分子高速旋转碰撞而产生热效应。许多磁性物质,如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活性炭等对微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常作为诱导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当受到微波辐射时不均匀的表面会产生许多“热点”,其能量比其它部位高得多,诱导产生高能电子辐射、臭氧氧化、紫外光解和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等多种反应,可以产生高温并形成活性氧化物质,从而使有机物直接分解或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变成小分子有机物。 1.7超临界水氧化法 超临界水氧化法(SCWO) 是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废水处理技术之一。它是以水为介质,利用水在超临界状态下所具有的特殊溶解度、易改变的密度和介电常数、较低的黏度、较大的离子积、氢键几乎消失等特殊的性质,使它可与非极性物质以任意比例互溶,提高了反应速率,并可实现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利用这种性质,将有机污染物与水混合,升温,加压到临界状态,通过改变反应的压力和温度等条件,汽液相界面消失,形成均相的氧化体系,有机污染物将被迅速氧化分解。但是由于该技术对反应条件要求较为苛刻(高温、高压)对设备要求较高,因此,还有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1.8 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法主要是通过电极材料的作用,产生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等来氧化水体中的有机物,但是传统电化学方法一直存在着能耗大、成本高、析氧和析氢等副反应的特点,于是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了三维电极和高压脉冲电凝技术。三维电极与原先的二维电极相比,面体比增大、离子间距离小、传质效果好;而高压脉冲电凝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总电流强度和减少电解时间,从而提高电流效率,降低电耗、铁耗。 2、制药废水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 2.1 新型三段序贯式水解------好氧为主体的工艺流程 高浓度制药工艺废水含有大量有机溶剂,目前仍按厂方现有装置回收,回收后的生产废水流入均质池,与其它生产废水混合,然后一起送入初沉池分离水中的SS杂质。经沉淀后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和稀释水(冷却水)在调节池中混合,使原水CODcr浓度控制在4000mg/L左右,由此废水提升至气浮池、然后进入三段序贯式H/O池及接触氧化池,并流入中间水池,再由此提升至二沉池后流入次氯酸钠氧化池,然后经监测并达标排放。 2.2 MBR处理制药废水 研究国内MBR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制药废水的处理研究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同济大学孙振龙等以上海市某制药厂抗生素发酵废水为现象,进一步做了一体式平面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抗生素废水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膜的截留作用使反应器活性污泥的质量浓度达15g/L,在进水COD浓度为2500~4000mg/L的情况下,COD去除率达到86%。 3、结 语 目前,开发经济、有效的复合水处理单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加强清洁生产的研究,并在处理前期考虑废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和适当的途径, 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探究:浅谈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 [摘 要]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加剧,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根据制药废水的特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制药废水所应用的各种物化、化学、生化以及组合工艺技术,并对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一些新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制药废水;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组合工艺 制药废水是国内外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污水之一,也是我国污染最严重、最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制药废水的特点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BOD5和CODcr比值低且波动大,SS浓度高,同时水量波动大。目前,处理制药废水常用的方法有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以及多种工艺联合的方法。 1.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1.1 物化法 物化法在制药工业废水处理中有很多种,其因处理不同的制药废水而不同,它不仅可作为单独的处理工序,也可作为生物处理工序的预处理或后处理。 1.1.1混凝沉淀法 这是最常用的预处理方法,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其产生吸附、中和微粒间电荷、压缩扩散双电层而产生的凝聚作用,破坏了废水中胶体的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聚合、集结,在重力作用下沉淀。制药废水处理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硫酸铁、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硫酸铝铁、聚丙烯酰胺 PAM 等。混凝沉淀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改善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出水的 pH 较低,含盐量高;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 1.1.2 气浮法 通常包括充气气浮、溶气气浮、化学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多种形式。 1.1.3 吸附法 指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废水中一种或几种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污染物,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 1.1.4 电解法 具有高效、易操作等优点,同时又有很好的脱色和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 1.1.5 膜分离法 该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膜、纤维膜。优点是在产生环境效益的同时又可回收有用物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率高、节约能源。 1.2 化学法 采用化学方法时,某些试剂过量会导致水体二次污染,因此在设计前应做好相应实验研究工作且化学药品昂贵。 1.2.1 铁碳法 工业运行表明,以Fe-C作为预处理步骤,出水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1.2.2 臭氧氧化法 能提高抗生素废水的BOD5/COD,同时对COD有较好的去除率。I.A.Balcioglu等对抗生素制药废水进行了臭氧氧化处理,并研究了pH、进水COD以及H2O2的使用量等因素对臭氧氧化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生素废水在臭氧用量为2.96g/L时,BOD5/COD的比值由0.077增至0.38。而在废水pH 值不变的条件下,臭氧氧化过程均可达到75%以上的COD去除率。 1.2.3 Fenton试剂法 亚铁盐和H2O2的组合称为Fenton试剂。它能有效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该方法设备简单,易于实现工业放大,是一种有较好开发前景的处理青霉素废水工艺。Neyens和Baeyens指出,Fenton氧化是在去除废水中许多有害有机物质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同样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预处理,可以改变成分有助于后续更好的生物降解;并且可以在下面的生物处理过程中减少微生物的毒性。 1.2.4 光催化氧化法 该技术具有新颖高效,对废水无选择性且无二次污染,尤其适用于不饱和烃的降解。 1.3 生化法 生化处理技术是目前制药废水广泛采用的处理技术。由于制药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很高,所以一般需要用厌氧和好氧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 1.3.1 厌氧生物处理 国内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以厌氧法为主,但单独使用出水COD仍高,一般要再进行后处理,即好氧生物处理。优点是可直接处理高浓度有机制药废水,不用稀释,节能,产甲烷可回收利用,剩余污泥量少。 (1)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UASB法)。优点是厌氧消化效率高、结构简单、水力停留时间短、无需另设污泥回流装置等。缺点是UASB运行时,对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且启动驯化困难。 (2)上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ASB+AF)。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复合式厌氧反应器,它结合了UASB和厌氧滤池(AF)的优点,使反应器的性能有了改善。 (3)水解酸化法。水解池全称水解升流式污泥床(HUSB),它是改进的UASB。优点是可将难降解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初步分解为小分子有机污染物,提高可生化性;反应速度,池小、投资少,并能减少污泥量;不需密闭,搅拌,不设三相分离器,降低造价。 (4)厌氧符合床(UBF)。与UASB相比,具有分离效果好,生物量大, 生物种类繁多,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强,是实用高效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5)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该反应器因具有结构简单、污泥截留能力强、稳定性高、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对有毒、难降解废水处理中有特殊的作用,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3.2 好氧生物处理 进行好氧处理时一般需要对原水进行稀释,因此动力消耗大,并且废水可生化性差,所以一般之前要进行预处理。 (1)普通活性污泥法。缺点是废水需大量稀释,运行中泡沫多,易发生污泥膨胀,剩余污泥量大,去除率不高,常必须采用二级或多级处理。因此,改进曝气方法和微生物固定技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已成为近年来活性污泥法研究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物接触氧化。该方法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势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处理负荷,能处理易引起污泥膨胀的制药废水。 (5)吸附生物降解法(AB法)。属超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对BOD5、COD、SS、P和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均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 (6)生物活性碳。优点是不仅能利用物理吸附作用,还能充分利用附着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大大提高COD去除率,氨氮、色度的去除率也较高。缺点是费用较高。 (7)生物流化床。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法两者的优点融为一体,因而具有容积负荷高、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8)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法)。与SBR相比,优点是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进水过程是连续的,单个池子可独立运行;比SBR法的抗冲击能力更好。 2.制药废水处理组合工艺 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COD高并且很难降解,单独的好氧或厌氧处理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达标排放,而厌氧+好氧等组合工艺在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耐冲击性、投资成本、处理效果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于单一处理方法的性能,因而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废水间歇式排放,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设计采用以CASS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实践表明,在制药废水处理工程上,该工艺具有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维护简便、投资少等优点。 3.结语 根据制药废水的特点,仅靠单一的处理工艺很难使出水达标排放,必须采用多种工艺联合处理的方法,一般的流程都要设计成几种方法的综合才能有效地达到处理的最终要求. 采取适当的处理工艺,可以从制药废水中回收部分有用成分,实现资源回收与再利用。因制药废水水量间歇且波动大,一般应设调节池。 目前制药废水的处理仍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成本高等问题,所以急需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探究:关于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分析 【摘 要】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而在导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中,其中制药厂所排放的废水就是非常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为制药废水里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颜色较深,而且具有较大的毒性。所以在处理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本文对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在实际处理中尽可能减少废水的排放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 【关键词】制药废水;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化学处理;新技术 0 引言 目前制药行业是排污的重点企业,而且污水排放量大,废水组成较为复杂,污水中存在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难溶解的有机物,所以对制药企业的废水进行治理难度也较大,而制药企业的废水如果不进行治理,任由其排放到环境当中,对环境所带来的破坏将是十分严重的,不仅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而且会使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1 药厂传统意义上的废水处理技术 1.1 混凝沉淀法 混凝沉淀法为物化法中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利用该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废水中的生物进行降解,减少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但利用此种方法会有大量的化学污泥产生,而且废水中含量盐量、氨、氮的去除率也较高。 1.2 浮选法 浮选法也可称为气浮法,其在实际应用中分为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和溶气气浮法三种方式,通过一定方法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气泡,而使废水中浓度相似的污染物粘附在一起而浮至水面上,这样可以使废水中的固液和液液实现有效的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1.3 膜分离法 此方法是利用膜来对溶剂进行分离,同时利用此种方法对多酚类制约废水进行乙醇回收时效果较为明显,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截留多酚类混合物。 1.4 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此种方法较为适宜对高浓度的有机制药废水进行处理,但如果单独使用此种方法时,则还需要后续对好氧生物再进行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此种方法分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水解升流式污泥床法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法对废水进行处理时,由于其结构较为简单,而且水力停留的时间较短,所以不需要再另外进行污泥回流装置的设置,但由于些种方法对管理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驯化时间较长,一旦相关要求达不到,则会影响到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而通过对此种方法进行改进,又产生了水解升流式污泥床法,这种方法可以对无法降解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能较高,而且反应速度较快,不需要较大的反应池就可进行,反应过程中污泥量较小,减少了密闭、搅拌和分离器等环节,造价较低。而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法对于制药废水处理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污泥具有非常好的截留能力,无论对于高浓度废水还是有毒、难降解的废水等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1.5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大致可分为普通活性污泥法、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和深井曝气法等三种方式。普通活性污泥法在目前制药厂污水处理中应用的较为普通遍,而且此种方法也较为成熟,但在应用此种方法时,由于需要对废水进行大量的稀释,这就导致废水中有大量的泡沫产生,污泥膨胀率也高,直接影响了去除效果。而对于间歇性排放、水量水质波动较大的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时,通常都会选择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此种方法不仅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而且可以对水质进行均化,不存在污泥回流的情况,在许多制药废水的处理中都得以应用,但此种方法由于污泥产生沉降,这样就需要利用较长的时间来对泥水进行分离处理。深井曝气法是高速活性污泥系统,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深井曝气法具有以下优点,包括氧利用率高,深井中溶解氧效果好,充氧能力相当于普通曝气的10倍;污泥负荷速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少、运转费用低、效率高、COD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0%以上;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保温效果好,可保证北方地区冬天处理废水获得较好的效果。缺点是部分深井出现渗漏现象,深井施工难度较大,基建费用较高。 1.6 电解法 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电化学反应的过程称为电解。与其他方法相比,电解法具有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 1.7 Fenton试剂法 Fenton试剂也即亚铁盐与H2O2的组合试剂,能够有效的去除传统废水处理技术无法去除的难降解有机物。 1.8 Fe―C处理法 Fe―C法也即铁碳(炭)微电解技术,是以铁屑、碳构成原电池,集氧化还原、絮凝吸附、络合以及电沉积等作用为一体的水处理技术。该方法在去除部分难降解物质的同时,还可以改变部分有机物的结构,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对制药废水中的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2 制药厂废水新型处理方法 近年来,科研人员进行了一些新型制药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主要有微波处理法,超声波处理法等。 2.1 微波处理法 微波通常是指波长在lnm~lm的特殊电磁波,单独利用微波处理废水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但是微波处理法与其他常规的处理工艺相结合就会达到强化处理的效果。比如,活性炭吸附法是废水处理的常用方法,但是吸附后的活性炭表面的有机物却很难处理,但是微波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吸活性炭表面的附着物,使活性炭吸附再生,以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2.2 超声波处理法 用频率大于20000Hz以上的超声波辐射溶液会引发诸多化学反应,也就是“超声空化效应”。超声波水处理技术的核心就在于超声波通过・OH自由基氧化、气泡内燃烧分解以及超临界水体氧化三种方式进行的。近年来,随着微波化学理论的成熟,将微波、超声波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关注度已经越来越高,特别是超声波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的组合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净化具有显著的效果。 3 结束语 目前我国对于工业和制药企业的废水排放标准有了较为严格的限制,这就对废水处理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制药废水不仅浓度较高,而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不易降解的污染物,所以制药企业在进行废水治理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而且为使排放的废水能够达到国家的要求,则制药企业较大的压力,加强废水的治理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制药废水由于其水质特点及组成成分的复杂性,所以在治理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单一的治理技术很难达到排放的标准,所以在实际治理工作中,需要根据废水水质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工艺联合进行治理,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尽可能确保资源能够实现循环利用。尽管这几年我国制药企业都加大了对废水处理的研究力度,但在该方法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治理技术,而且出水效果稳定性差、成本高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因此,我国制药企业在废水处理领域还任重道远,需要加快研制和开发出新的高效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探究:制药企业废水处理技术初探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药业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事业都得到了十足的发展与建设。企业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相关的负面问题。制药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就是废水的处理。本文就制药生产废水的水质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国内外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总结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药企 废水 处理 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制药废水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如何处理该类废水是当今环境保护的一个难题,也成为广大人民在生活过程中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制药工业废水主要包括四大类,既:抗生素生产废水、合成药物生产废水、中成药生产废水以及各类制剂生产过程的洗涤水和冲洗废水这四类。这些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毒性大、色度深和含盐量高、有机物含量高、生化性差,处理难度高的特点。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了药企废水处理技术。 一、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 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物化处理、化学处理、生化处理以及多种方法的组合处理等,各种处理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及不足。 1.物理处理法。这种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一般使用较为频繁的物理处理法是:蒸馏处理法、气浮处理法、过滤处理法、重力沉淀处理法等。用纯物理作用来处理污染物的是重力沉淀处理法,用来分开废水中所含的悬浮污染的物质,一般使用过滤处理法以及气浮处理法,主要作用是将水中悬浮的物质去除掉。物理处理法所用到的工艺流程一般有离心分离流程、重力分离流程以及筛滤截留流程,其使用最频繁的处理设备主要有气浮装置、沉淀池、过滤池、格栅。 2.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处理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最主要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朝废水里添加一定的化学物质,利用物质和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进行除污,从而完成水质净化这一最终目标,这也是当前医药化工企业除污的有效方法和技术。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化学处理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中,现在的主要化学处理法分为电化学氧化处理法、铁屑内电解处理法、化学氧化处理法、焚烧处理法、中和处理法以及混凝处理法。 ①中和处理法。这种方法主要以中和为手段,利用化学反应将污水里超过指标的酸碱清除掉,通常以pH值到达中性附近才算合格。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如果废水呈酸性,中和剂一般为碱或者碱性氧化物,如果废水呈碱性,则刚好相反,其中和剂一般为酸或者酸性氧化物。 ②化学氧化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充分利用臭氧、双氧水、含氧化合物与氯等有效的氧化剂对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进行直接氧化处理。目前使用得较多的是臭氧氧化处理,对于一些比较难以降解的废水,这种方法能够使废水得到有效的处理。 ③铁屑内电解处理法。这种方法的运作原理是利用几种有效的机理协同,包括铁屑与新生态氢电解后的还原性作用、二氧化铁所起到的混凝性作用、活性炭发挥出来的导电作用以及强力的吸附作用。 3.物理化学处理法。这种方法是结合物理处理法与化学处理法的优点,在废水处理上进行强强联合,用物质相互转移中产生的变化,在更高效率的条件下,利用先进的处理技术,将废水里面的污染物进行去除,其技术操作单元的环保性能较高。该处理法有四种比较常用,分别是:膜技术处理法、吸附处理法、萃取处理法以及离子交换处理法。 4.生物处理法。这种方法是所有废水处理法中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深受医药化工企业的喜爱。在制药企业有机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法以高科技、高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并且还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中,成为技术专家研发的热点。但它的缺点也比较突出,比如占用面积较大,用来处理废水的基建投资也比较高,在流程管理中较为复杂等。如果这些缺点得到改善,将是所有医药化工企业废水处理的福音。 5.废水处理中的其它技术。在医药化工的废水处理中,除了较为常用的几种处理方法之外,其它一些新式处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中,使废水处理的方法更加丰富,进一步扩大了选择的余地。这里简单地介绍两种:一是声波技术处理法,利用超声波频率的控制以及饱和的气体,有效地降解和分离有机污染物质。二是磁分离处理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磁种的剩磁来进行废水处理,在处理过程中,将磁种与混凝剂投入废水里面,此时磁种里面的剩磁经过混凝剂的结合作用,促使废水里面的颗粒物质互相吸引,加快聚结的速度,从而达到悬浮物分离的目的。 二、制药废水的处理工艺及选择 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使得多数制药废水单独采用生化法处理根本无法达标,所以在生化处理前必须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一般应设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和pH,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某种物化或化学法作为预处理工序,以降低水中的ss、盐度及部分COD,减少废水中的生物抑制性物质,并提高废水的可降解性,以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预处理后的废水,可根据其水质特征选取某种厌氧和好氧工艺进行处理,若出水要求较高,好氧处理工艺后还需继续进行后处理。具体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废水的性质、工艺的处理效果、基建投资及运行维护等因素,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总的工艺路线为预处理一厌氧一好氧一(后处理)组合工艺。如个别采用水解吸附一接触氧化一过滤组合工艺处理含人工胰岛素等的综合制药废水。气浮一水解一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化学制药废水、复合微氧水解一复合好氧一砂滤工艺处理抗生素废水、气浮一UBF―CASS工艺处理高浓度中药提取废水等都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三、制药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利用 推进制药业清洁生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以及中间产物和副产品的综合回收率,通过改革工艺使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减少或消除。由于某些制药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废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对这类制药废水的治理,应首先加强物料回收和综合利用。如浙江义乌华义制药有限公司针对其医药中间体废水中含量高达5%~10%的铵盐.采用固定刮板薄膜蒸发、浓缩、结晶、回收质量分数为30%左右,作肥料或回用,具有明显经济效益。但一般来说,制药废水成分复杂,不易回收,且回收流程复杂,成本较高。因此,先进高效的制药废水综合治理技术是彻底解决污水问题的关键。 四、结语 关于处理制药废水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由于制药行业原料及工艺的多样性,排放的废水水质千差万别,所以制药废水并没有成熟统一的治理方法,具体选择哪种工艺路线取决于废水的性质。根据该废水的特点.一般应通过预处理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初步去除污染物,再结合生化处理。目前,开发经济、有效的复合水处理单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应加强清洁生产的研究,并在处理前期考虑废水是否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和适当的途径。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探究:工业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浅析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其次分析了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的各种物化法、化学法、生化法及其他组合处理方法,指出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原则。 关键词: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特点 1 制药废水水质特点 制药废水的来源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生产合成药物产生的废水;二是生产抗生素产生的废水;三是中成药生产产生的废水;四是其他药剂生产时产生的废水。制药废水的特点是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多,可生化性较差和间歇排放。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会产生大量难处理的制药废水,因此如何能有效的对制药废水进行处理成为一个大难题。 2 制药废水常用处理技术 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物化处理、生化处理、化学处理及其他组合处理,各类处理方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物化处理 物化处理通常是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后处理使用,主要工艺包括:混凝、气浮、离子交换和膜处理法等。 (1)混凝法。混凝法是我国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处理中大多将其作为预处理使用。混凝法处理效果好坏的关键是投加的混凝剂,应通过试验选择合适的混凝剂种类及投加量。 (2)气浮法。气浮法是通过使水中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使其可以吸附废水中和其密度相似的固体颗粒,吸附后的气泡上浮到水面,经分离设备处理后,将气泡中的颗粒物与废水进行分离。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按照膜孔隙的大小不同可分为反渗透、超滤和纳滤法,通过对废水的过滤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膜分离法的主要特点是设备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和处理效果好等。 2.2 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制药废水主要有铁炭法、Fenton试剂法和深度氧化法。因为采取化学方法处理废水可能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选用化学方法处理时,应经试验后选用。 (1)Fe-C法。铁炭法是用金属铁处理高浓度、高COD废水的一种方式,通常在预处理阶段使用。其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Fe与C中间形成了多个微电流反应池,并对有机物进行氧化还原作用。Fe-C法出水后与石灰进行中和反应,生成Fe(OH)2絮状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能起到一定吸附作用,使出水的生化性显著提高。 (2)Fenton试剂法。Fenton试剂是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的结合,其中H2O2 起氧化作用,Fe2+离子主要是作为同质催化剂。Fenton试剂由于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通常在某些难生物降解或高浓度废水中使用,制药废水处理领域也经常应用。 (3)深度氧化技术。湿式氧化法(WAO)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氧气或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使废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生成CO2和H2O的一种水处理方法。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是以双氧水或分子氧作为氧化剂,以超临界水作为溶剂,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一种技术。在制药废水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应用情况良好,且工艺流程相对简单,节省投资,具有很广阔的市场前景。 2.3 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技术是制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目前广泛应用于各大型制药厂。生化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三类: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和好氧-厌氧组合生物法。 (1)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制药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高,处理较复杂,在进行好氧处理前需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加入一定量的生活污水进行稀释,但由于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通常单独使用好氧生物处理的废水不能达到排放的标准,需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在进行生化处理。目前应用较多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有: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S 法)、吸附生物降解法(AB 法)、接触氧化法和生物脱氮除磷工艺(A2/O法)等。 (2)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效果较好,但单独使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制药废水,其出水的COD仍较高,不能满足排放要求,因此厌氧生物处理后,还需进行好氧生物处理,才能保证水质达到排放标准。目前我国制药废水中应用较多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有: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和水解酸化法等。 (3)好氧―厌氧及其他组合处理工艺。单独使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对制药废水都不能很好的进行处理,需将好氧工艺与厌氧工艺组合使用,利用各自工艺的特点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较单一工艺明显提高,目前组合生物处理工艺已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业水处理领域,且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3 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选择 制药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成本较复杂,采取单独的生化处理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因此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后,在进入生化处理阶段,提高生化处理的去除率。由于制药废水的水质变化较大,废水处理工艺的最开始应设立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并保持合适的pH值。预处理工艺可以采用上文介绍到的物化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法,降低水中悬浮物、盐度和COD,降低废水中含有的对生化处理不利的污染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发挥最大的处理效果。预处理过后,选择的生化处理工艺的关键是在于出水要求的标准,可根据水质特征选取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的组合工艺,如出水的要求较高,还可以在生化处理后考虑添加后处理工艺,保证出水的水质满足要求。工艺选择的原则是保证出水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使整个工艺系统的投资费用、运行成本和系统维护,满足技术要求且经济合理。总的工艺技术路线为:预处理―厌氧处理―好氧处理―后处理。 4 结束语 由于制药行业原料、产品及生产工艺的多样性,使制药废水的水质较为复杂,因此,没有一套工艺能够将所有种类的废水都处理,不同的水质特点决定着工艺路线的选择,应通过试验并结合相关水质的工程实例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目前,制药废水处理技术还不够成熟,出水效果稳定性差、水质较差、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仍然很突出。因此,开发新的高效的制药废水处理技术将成为水处理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析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 摘要: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与技术、经济与文化、军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同时也给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资源共享和信息安全是一对孪生矛盾。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来自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背景、方法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检测技术 1 研究背景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个角落,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依赖计算机网络。然而,计算机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计算机病毒给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2003年1月25日,突如其来的“蠕虫王”病毒,在互联网世界制造了类似于“9.11”的恐怖袭击事件,很多国家的互联网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样,前两年的“熊猫烧香”病毒再次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敲起了警钟。那么,面对网络世界的威胁,人类总在试图寻找各种方面来进行克服和攻关。入侵检测技术作为解决计算机病毒危害的方法之一,对其进行研究就成为可能。 2 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病毒的花样不断翻新,编程手段越来越高,防不胜防。特别是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病毒的空前活跃,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更快更广,windows病毒更加复杂,带有黑客性质的病毒和特洛依木马等有害代码大量涌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计算机病毒检测周报(2009.3.29—2009.4.4)公布的消息称:“木马”及变种、“木马下载者”及变种、“灰鸽子”及变种、“u盘杀手”及变种、网游大盗“及变种等病毒及变种对计算机安全网络的安全运行构成了威胁。对计算机病毒及变种的了解可以使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变种病毒有一个较清楚的认识,以便今后针对其采取强而有效的措施进行诊治。变种病毒可以说是病毒发展的趋向,也就是说:病毒主要朝着能对抗反病毒手段和有目的的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病毒检测的基本技术 3.1 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作为计算机病毒检测的方法技术之一,它是一种利用入侵者留下的痕迹等信息来有效地发现来自外部或者内部的非法入侵技术。它以探测与控制为技术本质,起着主动防御的作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较重要的内容。 3.2 智能引擎技术。智能引擎技术发展了特征代码扫描法的优点,同时也对其弊端进行了改进,对病毒的变形变种有着非常准确的智能识别功能,而且病毒扫描速度并不会随着病毒库的增大而减慢。 3.3 嵌入式杀毒技术。嵌入式杀毒技术是对病毒经常攻击的应用程序或者对象提供重点保护的技术,它利用操作系统或者应用程序提供的内部接口来实现。它能对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主要的应用软件提供被动式的保护。 3.4 未知病毒查杀技术。未知病毒查杀技术是继虚拟执行技术后的又一大技术突破,它结合了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未知病毒的准确查杀。 4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经研发出了应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几种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这些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基本上是基于服务器、网络以及变种病毒的。基于服务器的入侵检测技术采用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检测序列作为主要输入源来检测侵入行为,而大多数基于计算机变种病毒的检测技术则以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作为终结目标的。早期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主要用来预防和消除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然而,为了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病毒的花样不断翻新,编程手段越来越高的形势,最新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技术更多地集中用于预防和消除计算机变种病毒,打好计算机病毒对抗与反对抗的攻坚战。 总之,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变种更新速度加快,表现形式也更加复杂,那么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防护中所起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相信随着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将会有更加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问世,更好维护网络安全,造福于全世界。 5 计算机病毒检测方法技术的作用 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①堵塞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严防计算机病毒的侵害;②计算机病毒的可以对计算机数据和文件安全构成威胁,那么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可以保护计算机数据和文件安全;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病毒制造者的猖獗违法行为;④最新病毒检测方法技术的问世为以后更好应对多变的计算机病毒奠定了方法技术基础。 虽然,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的作用很大,但并不能完全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加强it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完善计算机病毒防止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样显得刻不容缓。也许只有这样计算机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才能更好发挥作用,我们才能更好防止日益变化和复杂的计算机病毒的攻击。 6 结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当巨大的安全挑战。现代信息网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有来自网络外面的攻击,比如网络黑客、计算机病毒及变种等。因此合理有效的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研究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防止计算机病毒的攻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维护计算机网络世界的安全,使得计算机网络真正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促进人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的健康。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谈计算机病毒及防护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并对计算机病毒注入进行了技术分析,研究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护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护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病毒,给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用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而,对每位计算机用户来说,了解一点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防护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1.1计算机病毒的类型 计算机病毒的类型繁多,在近几年内,主要有以下几种病毒: 1.1.1“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这种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 exchange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out1ook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能够影响计算机运行微软word97、word2000和outlook。这种病毒是—种word文档附件,由e-mail携带传播扩散,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就会使用outlook按收件人的outlook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l服务器或使之损坏。 1.1.2尼姆亚变种w(worm.nimayaw)。该病毒通过感染文件传播,可造成用户文件损坏,无法运行。由于被该病毒感染的文件,图标会变为一只举着三炷香的熊猫,因此该病毒又被称作“熊猫烧香”。它是一个能在win9x/nt/2000/xp/2003系统上运行的蠕虫病毒。该病毒可通过局域网进行传播,进而感染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系统,最终导致整个局域网瘫痪。 1.1.3情人节(vbs.valentin)病毒。该病毒是一个会写情书的病毒。它会将自身用脚本加密引擎加密后插入到html文件中。病毒运行时会产生—个名为main.htm的病毒文件,并拷贝到系统目录中,并搜索outlook的地址薄中的所有邮件地址,向这些地址发送病毒邮件。病毒会在每月的14号发作,发作时会以一封西班牙情书的内容覆盖掉硬盘中的所有文件,并将覆盖过的文件扩展名全部改为txt,使用户的系统完全崩溃。 1.1.4桑河情人(vbs.san)病毒。该病毒是—个会删除了你的文件还要祝你情人节快乐的病毒。病毒运行时会产生—个loveday14-a.hta的文件,该文件是编译过的病毒格式,可以被系统自动执行。病毒会将这个情人节的文件放入系统的启动目录,每次开机后病毒会自动运行。该病毒在每月的8、14、23、29号发作,发作时会将c盘的所有根目录都保留,只将这些根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都删除,而且还会建立一个名为:“happysan-valentin”情人节快乐目录。 1.1.5cih病毒。据悉,cih病毒已给计算机用户造成了巨大损失。近来又出现了cih病毒的一种升级版本cihvl-2病毒,cihvl-2病毒被定时在4月26日对被感染计算机的bios芯片和硬盘驱动器发起攻击,造成系统崩溃,甚至损坏硬件。cih病毒基本上是通过互联网络或盗版软件来感染windows 95或98的exe文件的,在执行被感染文件后,cih病毒就会随之感染与被执行文件接触到的其它程序。 1.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2.1计算机病毒的可执行性。计算机病毒与其它合法程序一样,是一段可执行程序,但它不是一个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它可执行程序上,因此它享有—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权力。 1.2.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一旦进入计算机并得以执行,它就会搜寻其它符合其传染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确定目标后再将自身代码插入其中,达到自我繁殖的目的。 1.2.3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一个编制精巧的计算机病毒程序,进入系统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发作,可在几周或者几个月内,甚至几年内隐藏在合法文件中,而对其它系统进行传染,而不被发现。 1.2.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病毒因某个事件或数值的出现,能诱使病毒实施感染或进行攻击的特性。 1.2.5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系统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一般不立即发作,而是潜藏在系统中,等条件成熟后便发作,给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1.2.6攻击的主动性。病毒对系统的攻击是主动的,计算机系统无论采取多么严密的保护措施都不可能彻底地排除病毒的攻击,而保护措施只能是一种预防手段。 1.2.7病毒的针对性:计算机病毒是针对特定的计算机和特定的操作系统的。例如,有针对ibm pc机及兼容机的,有针对apple公司的macintosh的,还有针对unix操作系统的。 2.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技术分析 2.1无线电方式。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其技术难度大。可能的途径主要有: 2.1.1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 2.1.2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或网络。 2.1.3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线路,将病毒传染到该线路或目标中。 2.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或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或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 2.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 2.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3.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措施 3.1检查bios设置,将引导次序改为硬盘先启动(c:a:)。 3.2关闭bios中的软件升级支持,如果是底板上有跳线的,应该将跳线跳接到不允许更新bios。 3.3用dos平台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检查系统,确保没有计算机病毒存在。 3.4安装较新的正式版本的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并经常升级。 3.5经常更新计算机病毒特征代码库。 3.6备份系统中重要的数据和文件。 3.7在word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并打开“提示保存normal模板”,退出word,然后将norma1.dot文件的属性改成只读。 3.8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将“宏病毒防护”选项打开。 3.9若要使用outlook/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函件,应关闭信件预览功能。 3.10在ie或netscape等浏览器中设置合适的因特网安全级别,防范来自activex和java applet的恶意代码。 3.11对外来的软盘、光盘和网上下载的软件等都应该先进行查杀计算机病毒,然后在使用。 3.12经常备份用户数据。 3.13启用防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用户的危害是尤为严重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确保计算机用户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摘要:目前计算机病毒几乎已经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近乎家喻户晓,只要接触过计算机的都能碰上它。你说它有多恐怖,也不是。但它总也挥之不去,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措施已刻不容缓。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及最易感染的程序入手,来探讨预防及对付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在计算机病毒刚出现时,人们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不够,防范意识不强,还没来得及深刻认识他的作用,他就已经大量传播,肆意横行。几乎每一台联网或者没联网的计算机都无一例外的遭受到病毒的入侵,也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妨害。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升级。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们的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然而,计算机病毒技术也也曾应用在了军事方面,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敌方发起进攻,以达到破坏对方的计算机武器控制系统和整个军事网络,病毒的应用作为高科技武器的一个应用,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最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各世界的高度重视。 一、病毒的起源 1949年,由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对病毒雏形的一个概念,一种可能性,但是没引起人们的丝毫关注。时隔10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这些要领被应用于一种叫做“磁芯大战”的电游戏中。这个游戏是由贝尔实验室的三个年轻工程师发明出来的。该游戏的编写思路就跟病毒的作用差不多,主要思路是:双方各编写一个程序,在一台计算机中注入,这两个程序在电话系统内相互厮杀,有时他们会放下一些关卡,停下来修复被修改的指令,当它被困时,就复制一次,以便可以逃离险境,因为它们都存在于计算机的记忆磁芯中,因而得名“磁芯大战”。在那段时间,计算机都是相对独立,没有联网,所以没有怎么传播,只是在小范围传播。 1988 年底,才在我国国家统计部门发现了小球病毒。在后面的时间里,病毒的发展是越来越快。 二、计算机病毒的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的指令代码或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来感染其它程序。不过,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让系统运行减慢。但是对大多数的恶性病毒却是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由莫里斯编写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问世以来,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病毒:“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怕怕”(papa)病毒、“疯牛”(mad cow)病毒和“怕怕b”病毒、 “幸福1999”宏病毒、“咻咻”(ping)轰击病毒、冲击波病毒、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病毒等。 归纳一下,计算机病毒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三、对计算机病毒运用的技术分析加以分析 人们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往往忽略了安全问题。这就给计算机病毒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各层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再加上硬件设什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使“网络全球化”,更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破坏的环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日趋完善,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涉猎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为计算机病毒实现破坏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外专家认为,计算机标准化、标准的信息格式、分布式数字处理、可重编程嵌入计算机、网络化通信、软件标准化、标准的数据链路等都可让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成为可能。 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入侵。其攻击目标是计算机各种系统,以及主机到各种传感器、网桥等,以使他们的计算机在关键时刻受到诱骗,而导致崩溃,无法发挥作用。从技术方面来看,病毒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无线电方式。 主要是把病毒码通过无线电发射到对方的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也不易被人察觉,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采用的途径大致有:①直接通过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电子设备发射病毒代码,从而使接收器处理时把病毒传染到主机上,以达到破坏的目的。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使用标准的无线电协议及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像合法信号一样,进入接收器,达到破坏。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各个环节最易入侵的地方进行病毒的注入。 2.采用“固化”方法。即把病毒先注入芯片硬件和软件中,然后把他们直接或间接交给对方,让病毒传染对方电子系统,进而攻击目标计算机。此种方法非常隐蔽,即使染毒组件被彻底检测,也不能够说明其没有其他一些特殊功能。就是因为我国还是有太多计算机组件还是要从外国进口,所以,才会很容易遭遇芯片病毒的攻击。 3.采用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允许用户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如早期的windows 98系统。 4.采用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通过远程修改技术,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注入方式,这里就不多讲解。 三、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可以采用的方法可从管理上和技术上进行预防 1.管理上的预防。 (1)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机房应禁止未经检测的移动盘插入计算机,严禁上机打游戏。因为游戏的运行环境较多,传染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本单位使用的计算机应有严格的使用权限。 (3)对所有的系统盘以及移动盘进行写保护,防止盘中的文件被感染。 (4)系统中的重要文件要进行备份,尤其是数据要定期备份。 (5)网络上要限制可执行代码的交换,建立好较好的口令,规定合理的读写权限。 以上是适合于局部小单位,计算机的发展至今,已经在技术上和应用中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2.技术方法上的预防 (1)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的程序 在系统启动盘的autoexe.bat文件中加入一个病毒检测程序,它将时刻监视病毒的侵入,并对磁盘进行检查。由于这种方法要占用内存空间,又容易引起与其他程序的冲突,有些病毒具有躲开防毒程序的功能,所以,不能把它作为防病毒的主要武器。 (2)运行前对文件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主要采用杀毒软件进行检查,不是所以的杀毒软件都能清楚所有病毒,所以还是要注意以预防为主。 (3)改变文档的属性 只读文档时不能修改的,有些病毒只能去掉只读标志,不能改变属性。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方法来预防病毒。但它只是针对一般的文件型病毒而言。 (4)改变文件扩展名 由于计算机感染时必须采用了解文件的属性,对每种不同的文件都必须使用不同的传染方式,将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改变后,多数病毒会失去效力。 四、结束语 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计算机病毒论文: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及其免疫方法 摘要:主要叙述了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致病机理、特征和对其进行防疫的一般方法。并且通过比较,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之间相互借借鉴的思想,从而提出用防生物病毒的方法来防计算机病毒及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思路。还包括对这两个科学领域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生物病毒 计算机病毒 免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相通之处。计算机神经网络的组成设计与生物的神经网络之间的相似,计算机的遗传算法和生物遗传的特点的相似和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之间的相似,都充分体现了这点。本文旨在讨论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之间的一些问题。 狭义的生物病毒是1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它是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是1条简单的ssrna链,virion是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很难有1个确定的、明确的定义。同理,给计算机病毒下定义也较困难。狭义的定义只是指一些能够精确地复制自身,或者发生变异后产生下一代的一些程序片段。而广义的计算机病毒指一切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资源和干扰计算机正常运行的程序代码,包括蠕虫。两者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其物质基础也完全不同,但它们的一些性质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宿主 生物病毒不管是烈性噬菌体还是温和型噬菌体,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细胞中才能得以复制繁殖,利用宿主细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来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组件,装配下一代个体。计算机病毒的行为类似于温和型噬菌体,它们都将自身的代码插入一段异已的程序代码中去,利用宿主的程序代码被执行或复制的时候,复制自己或产生效应,令系统瘫痪或吞噬计算机资源。即使一些没有恶意的病毒程序,虽然不会对其宿主造成伤害,但其基本的繁殖方式都与生物病毒相似。如fu manchu病毒只能寄生在*.com和*.exe的文件中;anti-pascal病毒只能寄生在*.bak和*.pas的文件中。这是寄主专一性问题。 (2)感染性 复制后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细胞而被释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细胞。计算机病毒同样也具有感染力,被复制的病毒代码总要搜寻特定的宿主程序代码并进行感染。生物病毒的核酸好比计算机病毒的循环程序,其不断地循环导致产生的新个体的数量比起计算机病毒,更具有感染力。1个生物病毒能通过1次侵入而产生成千上百的新个体,很少有计算机病毒能有如此强大的增殖能力。 (3)危害性 虽然生物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益处,例如利用噬菌体可以治疗一些细菌感染;利用昆虫病毒可以治疗、预防一些农业病虫害等,但却危害很大,例如hiv、狂犬病毒等,给人类带来生命的危险;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会带来疾病;tmv,马玲薯y病毒给人带来财产损失。计算机病毒也有其利弊。如著名的brain 病毒就是计算机程序的作者amjad farooq aivi basit farooq aivi兄弟为了保护他们的文件不被非法地拷贝,在其程序中加入一些保护性的程序代码。但不幸的是这种技术被一些人所滥用,而背离了其初衷,产生了如autumn ieaves、ping pong病毒等。还有些病毒,如蠕虫,虽其不具备破坏能力,但它在计算机网络中不断地复制自己而增加了网络系统的负担,轻则使系统运行的速度减慢,重则使整个系统瘫痪。一些恶性病毒,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使计算机系统的资源招致无法恢复的破坏,甚至会对硬件参数(cmos参数)进行修改。如著名的brain病毒会擦除软盘和硬盘的引导扇区的数据;alamenda病毒会覆盖o磁头、39磁道8扇区的数据。 (4)微小性 最大的生物病毒痘病毒,其直径也只不过450nm,而一般的生物病毒的个体更小,必须在电镜下才能见到其真面目。同样,计算机病毒也相当短小精悍,其代码一般都较短。如batch病毒(一种*.bat特洛伊木马型病毒),只有271个字节左右的代码长度;icelandic病毒只有642-656个字节的长度。很少有计算机病毒的代码长度超过2k的。 (5)简单性 生物病毒缺乏许多重要的生物酶系,如核酸合成酶系,呼吸酶系,蛋白质合成酶系等。因病毒颗粒过于微小,无法携带病毒复制所需全部信息,因此必须利用宿主来合成自身所需物质。计算机病毒也具有这些特点,其程序代码一般都不具备可执行文件的完整结构(除batch病毒和一些特洛伊木马外),因此不可以单独地被激活、执行和复制,必须将其代码的不同部分镶入到宿主程序的各个代码段中去,才能具有传染和破坏性。 (6)变异性 不管生物病毒还是计算机病毒都具有变异性。hiv是生物病毒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的变异能力使人的免疫系统无法跟上它的变化,因此成为人类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计算机病毒的变异力也大得惊人,像1701病毒就可以达到11种,产生的变异一般都是人为的,因此清除显得较为容易。现在发现了一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变异特性的病毒,其通过自身程序来完成变异的功能,这些病毒即为多态性病毒,如dame病毒,在其同样的复制品中,相同的代码不到3 个。 (7)多样性 1982年,美国的计算机专家fredric cohen博士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阐述了计算机病毒存在的可能性,并用dos2.1几乎所有的批处理命令和c语言程序演示了他的病毒程序。从1987年首例计算机病毒brain被发现到现在,计算机病毒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种。同样,自1892年俄国植物学家d.i-vanoskey发现了烟草花叶病毒(tmv)到现在,生物病毒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这项工作已成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主题工作之一。 (8)特异性 流感病毒只能引起流感;狂犬病毒只能引起狂犬病。同样,计算机病毒也具有特异性,如macmag病毒是macintosh计算机的病毒;macro病毒只能攻击数据表格文件;lehigh只感染文件;invol病毒只感染*.sys文件。 (9)相容性和互斥性 溶源性噬菌体是典型的具有相容性和互斥性的生物病毒,而计算机病毒jernsalem只对*.com型文件感染一次,对*.exe文件则可以重复感染,每次都使文件增加1808个字节。 (10)顽固性 由于病毒的变异,使得消灭病毒的工作具有相当大的困难,斗争具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要想真正地征服这两个领域的病毒,具有相当大的困难。经过长期实践,还是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和技术。 以上对生物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共性进行比较,下面将对病毒的清除进行一些讨论。在计算机领域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一些杀病毒的软件,如美国central point sofrware公司的cpav反病毒软件、kv系列软件、 计算机病毒论文:浅谈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计算机病毒也渗透到了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和潜在的威胁。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与畅通,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本文从计算机的特点入手,来初步探讨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 随着计算机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据报道,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给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和破坏。与此同时,病毒技术在战争领域也曾广泛地应用,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中,双方都曾利用计算机病毒向对方发起攻击,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武器控制系统,达到了一定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可以预见,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入,防范计算机病毒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复制自身来感染其他软件的程序。当程序运行时,嵌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他程序。一些病毒不带有恶意攻击性编码,但更多的病毒携带毒码,一旦被事先设定好的环境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自80年代莫里斯编制的第一个“蠕虫”病毒程序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病毒。在最近几年,又产生了以下几种主要病毒: (1)“美丽杀手”(melissa)病毒。这种病毒是专门针对微软电子邮件服务器msexchange和电子邮件收发软件0utlookexpress的word宏病毒,是一种拒绝服务的攻击型病毒,能够影响计算机运行微软word97、word2000和0utlook。这种病毒是一种word文档附件,由e-mail携带传播扩散。由于这种病毒能够自我复制,一旦用户打开这个附件,“美丽杀手”病毒就会使用0utlook按收件人的0utlook地址簿向前50名收件人自动复制发送,从而过载e-mail服务器或使之损坏。“美丽杀手”病毒的扩散速度之快可达几何级数,据计算,如果“美丽杀手”病毒能够按照理论上的速度传播,只需要繁殖5次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网络用户都收到一份。“美丽杀手”病毒最令人恐怖之处还不仅是拒绝电子邮件服务器,而是使用户的非常敏感和核心的机密信息在不经意间通过电子邮件的反复传播和扩散而被泄漏出去,连扩散到了什么地方可能都不得而知。据外电报道,在北约对南联盟发动的战争行动中,证实“美丽杀手”病毒已使5万部电脑主机和几十万部电脑陷于瘫痪而无法工作,网络被空数据包阻塞,迫使许多用户关机避灾。 (2)“怕怕”(papa)病毒。“怕怕”病毒是另一种excel宏病毒,它能够绕开网络管理人员设置的保护措施进入计算机。这种病毒与“美丽杀手”病毒相类似,其区别在于“怕怕”病毒不但能像“美丽杀手”病毒一样迅速传播,拒绝服务和阻塞网络,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能使整个网络瘫痪,使被它感染的文件所具有的宏病毒预警功能丧失作用。 (3)“疯牛”(madcow)和“怕怕b”病毒。这两种病毒分别是“美丽杀手”和“怕怕”病毒的新的变型病毒。正当美国紧急动员起来对付“美丽杀手”和“怕怕”病毒时,在欧洲又出现了它们的新变种“美丽杀手b”(又叫做“疯牛”)和“怕怕b”,目前正横扫欧洲大陆,造成大规模破坏,而且还正在向全世界扩散蔓延。虽然这两种病毒变种的病毒代码不同,可能不是一个人所编写,但是,它们同样也是通过发送word和excel文件而传播。每次被激活后,这种病毒就会向用户电子邮件簿的前60个地址发送垃圾邮件;它还可以向一个外部网站发送网络请求,占用大量的宽带而阻滞网络的工作,其危害性比原型病毒有过之而无不及。 (4)“幸福1999”宏病毒。这是一种比“美丽杀手”的破坏作用小得多的病毒。“幸福1999”病毒会改变计算机中的微软公司windows程序与internet网工作。这种病毒还发送一个执行文件,激活焰火显示,使屏幕碎裂。 (5)“咻咻”(ping)轰击病毒。“咻咻”轰击病毒的英文单词是“分组internet搜索者”的缩写,指的是将一个分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并等待其响应的过程,这是用户用以确定一个系统是否在internet网上运行的一种方法。据外电报道,运用“咻咻”(ping)轰击病毒,发送大量的“咻咻”空数据包,使服务器过载,不能对其他用户作出响应。 归纳起来,计算机病毒有以下特点:一是攻击隐蔽性强,病毒可以无声无息地感染计算机系统而不被察觉,待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发病”。目前的三维病毒还会产生很多变种。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软盘、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蔓延。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待满足一定条件后,就激发破坏。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六是针对性强,计算机病毒的效能可以准确地加以设计,满足不同环境和时机的要求。 二、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计算机的目标主要是追求信息处理功能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而对于安全问题则重视不够。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接口界面,各个层次的相互转换,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硬件设计缺乏整体安全性考虑,软件方面也更易存在隐患和潜在威胁。对计算机系统的测试,目前尚缺乏自动化检测工具和系统软件的完整检验手段,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全球万维网(/dianzijixie/" 电子系统中。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同时技术难度也最大。可能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使接收器对其进行处理并把病毒传染到目标机上。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根据得到的或使用标准的无线电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发射病毒码,使之能够混在合法传输信号中,进入接收器,进而进入信息网络。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通过对方未保护的数据链路,将病毒传染到被保护的链路或目标中。 2.“固化”式方法。即把病毒事先存放在硬件(如芯片)和软件中,然后把此硬件和软件直接或间接交付给对方,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电子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达到攻击目的。这种攻击方法十分隐蔽,即使芯片或组件被彻底检查,也很难保证其没有其他特殊功能。目前,我国很多计算机组件依赖进口,困此,很容易受到芯片的攻击。 3.后门攻击方式。后门,是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攻击后门的形式有许多种,如控制电磁脉冲可将病毒注入目标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就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如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xp,就存在这样的后门。 4.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除上述方式外,还可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注入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预防 (一)病毒的检测 从上面介绍的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病毒是否存在于系统中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一般用户可以根据下列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计算机的启动速度较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机器出现无故死机现象;桌面上的图标发生了变化;桌面上出现了异常现象: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在运行某一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经常报告内存不足;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音箱无故发生奇怪声音;系统不能识别存在的硬盘;当你的朋友向你抱怨你总是给他发出一些奇怪的信息,或你的邮箱中发现了大量的不明来历的邮件;打印机的速度变慢或者打印出一系列奇怪的字符。这些都是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表现。 (二)病毒的预防 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可能给用户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失。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预防病毒,从而最低限度地降低损失。①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软件;②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应先杀毒,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使用;③安装防火墙,防止网络上的病毒入侵;④安装最新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升级,实时监控;⑤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定期优化、整理磁盘,养成定期全面杀毒的习惯;⑥对于重要的数据信息要经常备份,以便在机器遭到破坏后能及时得到恢复。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御措施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和更新的,因此我们应做到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及早发现病毒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我们的计算机能安全有效地工作。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教师的课程设计需要使用缜密、系统、新颖的方式来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做好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能更好地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0引言 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形式,它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教师讲好每一节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教授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 1如何做好《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 对《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来说,设计一个完整、系统、流畅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以及延展知识,还需要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本节课的课程标准,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从而形成教学理念、学科总体目标,来更好地把握教学设计方向。教师在头脑中要形成对这节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内容分析、讲解技巧,如何设计《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目的。《计算机病毒》这节课,首先要明确地讲解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通过一些具体实例的展示,来体现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和传染性,只有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才能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病毒防护的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病毒特征和传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历年来发生的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大型、小型的危害和灾难,通过先文字讲解,后播放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对于概念和硬性的学习内容,往往需要直观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让学生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有着深刻的体会,以此来加深本节课学习的记忆力。 2制作《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2.1教学目标 《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及危害。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学设计,同时要让学生将教师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2.2教学重点与难点 计算机病毒举不胜举,几乎每天都会有新的病毒产生,其破坏能力也各不相同,人们将计算机病毒视为21世纪最大的隐患,不流血的知名武器,并非言过其实,它完全有可能影响计算机发展的未来,因此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工作任重道远。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中,计算机安全和病毒的防护是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着重做好这部分的教学设计。那么在设计此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专业能力,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互联网技术,也可以通过网络安全入手,来引导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计算机使用者的个人素质谈起,文明、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可以避免感染计算机病毒,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 2.3教学思路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学讨论”这种方式,来培养师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学生跟随教师引导后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病毒资源网、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与知识讲解相结合,形成一个流畅的教学环节。 2.4课程分析 《计算机病毒》这节课,首先需要教师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征,以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为主体,引出对计算机病毒的正确认识和防护手段。 2.5学生分析 教师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课程设计当中,可以使用有震撼性的数据、图片和视频,提供历年来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巨大危害和损失的具体事例,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入手,以代表性的视频为主,在介绍计算机病毒危害性之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危害性的认识,产生对计算机病毒预防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计算机日常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基本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那么,对于崭新的并且极具吸引力的计算机病毒知识,教师适当地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地吸引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力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要考虑到学生掌握情况的多方面因素,适当地调整学习难度。 2.6教学策略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制作出一个小游戏的程序,分发到学生的计算机,当学生被游戏程序吸引并打开游戏时,制造一种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情况发生,使得学生对计算机感染病毒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引出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感染病毒后的表现以及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接着通过历年来感染计算机病毒的具体数据,让学生心中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产生重视,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习思考如何预防计算机感染病毒,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让学生树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针对计算机感染病的特征,逐条进行案例展示分析,可以以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展现出计算机感染病毒后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异常反应,掌握了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以及感染病毒带来的危害,学生在今后使用计算机时就会更好地遵守计算机使用规则,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和上网习惯。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中,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如下:1.屏幕出现异常现象或显示特殊字符;2.喇叭发出怪音或突然出现某种声音;3.计算机运行速度明显减慢;4.系统运行时经常发生死机和重新启动现象;5.读写磁盘时嘎嘎作响并且读写时问变长;6.主页莫名锁定;7.某些设备无法正常使用;8.键盘输入的字符与屏幕显示的字符不同;9.文件中莫名其妙多了一些重复或奇怪的文件;10.网络速度变慢或者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链接;11.电子邮箱中有不明来路的信件;12.U盘无法正常打开。既然感染计算机病毒会产生以上的后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计算机感染病毒呢?通过以上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引出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式:一是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预防病毒对计算机的入侵,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全盘木马扫描,开启病毒防护功能。二是提高使用者自身防范意识,掌握病毒知识,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打开网页时不要点开不正常网页,个人密码使用要多加防范,不要将密码随意泄露给他人,也不要随意地插入不明的外接移动设备,使用正版软件,并且养成打开下载完成的文件之前先杀毒的习惯。通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是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越来越大,只有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才能有效预防计算机病毒给我们造成的威胁和损害。在《计算机病毒》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两种方式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来选择。不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建立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病毒预防知识为核心来开展教学。 2.7师生互补 不论怎样优秀的教学设计都会有诸多不完美之处,在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正确面对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将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改正,以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取长补短。同时,师生间需要相互交流,互相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的可取之处,从学生身上获得启发。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心理的了解,设计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案。一个生动并且成功的课堂教学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提高理解力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如《计算机病毒》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内容,还应当给学生一些情感启发。比如学生在完成本节课学习之后,可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那么学生由此认识到自己曾经在使用计算机时的不安全做法,启发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不仅需要教师整合思路、完善内容、不断创新,还需要充分的实践认证。虽然教师然做了大量研究创建,精心设计了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所施教的对象因不同班级学生存在差异,同一班级的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同一份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多方面的教学实践,可以分别通过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来检验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实效性和时效性等。那么,在教学设计实践认证后,教师必然会产生很多反思和教学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到问题的原因,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日趋完善的教学设计。总体来说,在一节好的课程教学设计中,需要达到的总体要求是:内容要全面、顺序要明确、教学目标全面、准确,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内容要具体、比例要合适。在学生活动中,应该做出具体设计。例如学生讨论部分,讨论什么?几个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是什么?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果设计不细就会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明确任务的情况,讨论的效果就不会很好,讨论的目标也不能完全实现。 3结语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思路可以总结为:教师希望学生在这节课中“学会什么,怎么学会,是否学会”,明确了这三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框架基本构建才算完成,有了一个初步框架后,再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填充内容,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侯雪婷 单位:北安市技工学校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御及安全护理 本文作者:程浩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金銮校区 随着Internet技术得到持续快速的发展,网络应用也随之逐渐扩大,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离不开网络,从BBS到微博,从新闻站点到网购,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由沟通到交易,由简单到复杂,网络安全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话题。正是由于网络使用的逐渐普及,给计算机病毒提供了发展和传播的理想空间,使之由早期在小规模计算机平台之间流传演变成危害整个社会的“瘟疫”,有些病毒更是令人谈之色变。因此,针对各种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计算机平台的病毒解决方案也随之出现。本文将简单论述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特征、类型和网络安全维护的技巧。 一、计算机病毒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这样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所以,早期的“蠕虫病毒”,风行世界针对ms系统的“冲击波病毒”,在中国大量流行的“熊猫烧香”,以及针对各种网络游戏交易平台的木马病毒、黑客程序等,均可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普通中学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力量。然而,由于部分学科教师缺乏一定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和简单技巧,使得计算机病毒在中学信息技术应用中成为一座危险的壁垒,时常阻碍正常的教学教研活动。下面简单描述一下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特殊的程序,除了与其他程序一样可以储存和运行以外,计算机病毒还有感染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衍生性等特征。(1)感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令人色变的是,它还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网段之中的一台计算机中了病毒,可能传播到整个网段的计算机。赫赫有名的“冲击波病毒”就曾感染了全球大多数的计算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2)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一些病毒防护软件侦查出,而有的病毒则隐藏在计算机众多的普通文件中,极难查出,如果没有专杀工具,必须通过检索注册表文件或检索系统文件来侦查,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非常困难。(3)潜伏性和触发性:一些计算机病毒就像定时炸弹,如一种叫做“黑色星期五”的病毒;而另外一些计算机病毒则像装置好的陷阱,用户一旦进行某种操作,即触发了该病毒,它对系统进行破坏。(4)衍生性和破坏性:一些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并不满足于仅仅制造出病毒,当其编制的计算机病毒被破解时,往往会研究出该病毒的下一代。而其他的病毒制造者往往也会根据一些著名的病毒特点研究出新的病毒,这种衍生的新病毒不仅拥有上一代病毒的特点,还更加难以破解和防护,其破坏性也比第一代病毒更大。 三、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范畴有不同的定义,下面从病毒感染发作的途径介绍一下计算机病毒的种类:(1)引导区病毒:这种病毒一般隐藏在磁盘内,在系统文件启动以前就已经感染内存,这样一来,在所有的程序启动之前,病毒就已经控制了DOS的主要功能,进而进行传播和破坏。(2)文件型病毒:又称寄生病毒,通常感染可执行文件(后缀名为.exe),有时也会感染其他类型文件,比如DLL,SCR等。一旦用户运行被感染的文件,计算机病毒就会发作。(3)宏病毒:主要攻击数据文件。(4)特洛伊木马:这种病毒主要用于黑客工具去窃取用户的账号密码或破坏硬盘内的文件和数据。 四、中学校园中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有着高爆发、传播广、速度快的特点,而且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繁多,爆发的方式也很多,给计算机病毒预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但是在中学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着自己的特点,只要我们有的放矢,还是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问题的。 1.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和媒介 在现实社会中,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实体学习社区,有自己的社会学特点和定义;而在网络中,也可以把学校作为一个虚拟的学习社区,该社区中的教研教学活动受到虚拟社区的限制,从而也影响到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以笔者近几年的观察所得,在学校流传的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传播:(1)在和其他教师的交流中,由其他教师的课件所传播。(2)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时,自带移动存储工具受到感染。(3)在制作课件时,由网络上下载的课件或者其他类型软件感染。计算机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和途径为:U盘类的移动存储工具、网络下载。 2.中学教学中常见的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在学校中传播的计算机病毒并不是很高深的病毒,往往是一些简单但是易感染的病毒,如常见的U盘病毒,1kb文件夹病毒,exe文件病毒,这些病毒并不会造成计算机的彻底瘫痪,但是会修改计算机的图标,影响计算机的正常操作,而一些针对Office的病毒则会影响教学课件和学件(主要是PPT)的播放。这些病毒易传播,主要通过教师的U盘在各班的电脑间互相感染,往往这个班的计算机整理好了,马上又在另外几个班发作,处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专杀工具或者特殊的杀毒技巧,否则只能重装系统,因为一些大型的杀毒软件也不能做到完美预防。 3.教师群体缺乏处理计算机病毒的知识和技巧 虽然一直在加强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很多教师也在广泛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但是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护知识,很多教师还是讳莫如深,认为这些都是高深的计算机知识,是某些“高手”才能掌握并应用的,甚至对计算机病毒谈之色变。这些未知和疑惑,使得普通教师面对计算机病毒时常常束手无策,一些本可以轻松解决的简单问题往往越积越多,于是前来找信息技术教师帮忙。这在无形中加大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压力。其实在面对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时,只要掌握了相关知识,就可以做到预防在前;即使受到感染,也可以做到很好的处理。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其相关知识和防护技巧也没有那么深奥。一旦熟练掌握了,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常见的计算机病毒所引发的问题。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和网络安全的技巧 作为一名网络管理人员,我们始终坚信,预防才是最好的手段。 1.针对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U盘,需要在学校中建立最广泛的OA系统平台 目前OA系统是企业常用的办公平台,它是基于内部网络建立良好的文件沟通网络和无纸化办公环境。对于学校而言,良好的文件沟通网络可以大大降低U盘的使用频率,利用健康安全的传播网络,将教师在家工作—办公室工作—教室使用课件这3个环境形成良好的沟通循环。而一旦该平台和区、市一级的虚拟平台对接,就可以形成全区全市的虚拟学习社会,可以极大地避免病毒利用私人存储设备进行传播。没有条件建立OA平台的可以建立文件传输系统,如内网的共享文件系统,基于ftp的文件系统,这些系统都是比较成熟,也比较简单的,可以在网络上找到运行良好的范例,便于众多网管自主建立。 2.推广使用成熟的杀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 现阶段,市面上的免费个人病毒防护软件主要是360和瑞星,这两款软件各有所长,笔者建议众多的网管人员在教师中推广比较成熟的病毒防护软件。这些软件通过统一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拦截普遍流行的大多数病毒,可以作为病毒防护的第一道保护墙。可惜的是,无论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病毒防护软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防护,很多细致的地方仍需要使用者自己调整。 3.广泛的开展面向普通教师的信息化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师面对的病毒并不是一些高深的病毒,往往是一些易传播的常见病毒。但是处理这些病毒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巧,而针对同种病毒不同的变异,技巧又有所不同,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开展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才是治本的方法。一旦教师掌握了处理常见病毒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据笔者所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的时间大都花在解决教师的计算机病毒问题上,包括教师用笔记本和学校多媒体电脑的系统重装。实际上,普通教师在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和技巧之后,可以自己解决大部分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 计算机病毒论文:机房计算机病毒排除策略 本文作者:胡凌霄 单位:国家广电总局824台 一、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局域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影响正常工作的病毒也日渐增多。局域网的病毒危害极大,不但会导致机器中的数据丢失,还会将病毒转染给局域网中的其他机器,严重时导致网络瘫痪。因此对网络病毒的防范及排除,是网络机房维护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计算机病毒概述要探析怎样排除网络机房中计算机病毒故障,首先要弄明白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原因,只有找准病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有效排除故障。 (一)计算机病毒现象 1.有时候计算机中会多了来历不明的文件或压缩包,严重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2.计算机系统发生异常的动作;如没有任何操作指令下,计算机突然死机后又自动重新启动。3.莫名其妙的多了许多数据,导致系统空间大幅降,低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4.遭受病毒攻击导致大量占用引导区,致使系统运行缓慢甚至死机。5.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程序莫名其妙丢失,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6.频频出现死机现象。7.对可执行文件进行双击,没有反应。8.病毒进入到计算机后,修改了硬盘引导信息或删除某些文件,致使系统不能启动。9.鼠标或键盘无端锁死。 (二)计算机病毒缘由 1.感染计算机硬盘磁盘,必然会影响到引导扇区。这种病毒自身附加到boot扇区中引导程序上,把部分或全部病毒分别存进引导扇区,并且以各种方式隐藏在引导区;如果计算机要启动该引导区或要读取数据,必然会引发病毒。再将这些带有病毒数据拷贝进机器内存中,必然会扩展开来感染其他磁盘引导区,也可能经过网络感染其他计算机。这种病毒传播主要途径是U盘。 2.感染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这种途径是病毒经过操作系统中的模块或者程序实施传染。当系统启动之后,操作系统要调入一些数据到内存,该病毒就能够通过模块或程序一起进入到内存中。一旦具备了传染条件马上影响内存运行。比如网络上传播着一种蠕虫病毒,能够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而影响音频文件(比如mp3),事实上该病毒并没有对音频文件造成破坏,仅仅让文件无法正常运行;一旦感染了蠕虫病毒的音频文件传到WEB服务器上,还能够经过在线播放下载感染到其他的计算机系统,进一步给其他计算机造成危害。 3.感染计算机应用程序,这种病毒多是以链接方式感染应用程序。该病毒一旦在某个程序中取得控制权,必然会扫描到其他硬盘上的应用程序,等到具备传染条件之后马上进行传染。比如马吉斯变种G病毒即经过局域网、感染文件等各种方式进行传播,导致许多常用的软件不能正常工作。该病毒侵入之后就会自动感染到Windows中EXE可执行文件,导致一些软件被损而不能正常运行。 三、排除网络机房计算机病毒的故障 病毒进入网络机房计算机中,无论是何种方式何种状态都会影响到计算机正常运行,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数据外泄造成经济损失。因此,一旦确诊网络机房计算机发生了病毒故障,就要及时进行排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采用杀毒软件 对于一些简单病毒可以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最好的状态即是将病毒清除干净。在使用杀毒软件时,要采用干净的引导盘来启动计算机。当然不同的病毒不能够统一而定,应该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杀毒。 1.非系统文件内被激活的病毒查杀比较简单,在Windows环境中就能够进行查杀,而且大都能够全部杀灭。 2.系统文件内发作的病毒查杀就不能那么随意,要在Windows的安全模式中进行,在这种模式中病毒是不能够被激活,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把病毒清除干净。 3.系统文件内的病毒,查杀难度相对比较大,大都是在干净DOS环境中进行查杀,如果有必要还需要反复进行查杀才可以彻底清除。因此在查杀前要做好备份,防止查杀导致文件数据丢失。 4.经过局域网传播病毒,要先将网络断开才能够进行查杀清除。 5.有一些病毒不能够自动删除,需要手动删除;比如打开资源管理器,从中找到“Nimad”病毒进行手工删除;打开注册表找到“木马”病毒进行手工删除。 (二)重装系统 有时候除了上面几种查杀之外,还有其他病毒不能够解决,这种就只能够用重装系统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网络机房可以使用网络版ghost恢复所有机器的系统。首先要完整安装好一台机器,利用ghost克隆该机器硬盘,制作出映像文件存放到指定硬盘之中。接着运行对应Ghost可执行文件,启动克隆功能。当然需要工作站的硬盘与网卡配置上要完全一致,只需要完成映像文件的复制,最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就安装好所有机器了。但是如只需要对操作系统以及一些数据进行恢复,就不必克隆整个硬盘,只需要克隆有操作系统分区就可以了。 (三)ARP病毒 1.ARP病毒概述。事实上,ARP病毒属于一种欺骗地址的病毒,是目前比较特殊的一种木马病毒,不能自我复制不会主动传播,但是该病毒一旦发作之后就会通过网络伪造ARP的数据包,导致网络运行中的垃圾数据大幅增加,严重影响到网络正常运行,导致上网断断续续,严重者可能导致整个网络出现瘫痪,其危害性不亚于一些蠕虫病毒。因此对ARP病毒处理至关重要。而要处理这种病毒就必须要清楚其工作原理,在原理基础上对病毒进行诊断。 (1)AIP病毒的攻击原理ARP病毒大都使用了ARP欺骗攻击方式。具体有两种形式:其一,当局域网中某一台主机被ARP病毒所感染,病毒就会截取网关数据,给路由器传送错误内网MAC地址,并且这种错误不断进行,导致真实地址信息根本不能够进行更新保存。这样就会让流向网络中心流量改变方向流向病毒的主机,导致网络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运行。其二,ARP病毒在路由器中构建假网关,网段内PC发出数据被假网关所截获,导致正常路由器根本无法获取信息正常上网。 (2)诊断ARP病毒其一,一旦发现无法正常上网就要先把网卡禁用,之后再启动,还不能够正常上网就要怀疑是ARP病毒。其二,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命令,再输入arp-a,如果出现了多个IP地址,但是多个地址对应MAC却是一样,这种几乎可以确诊为ARP欺骗。其三,打开“开始”—“运行”,输入cmd命令,再输入arp-a,点击“确定”,重新上网,如果恢复且可以诊断为ARP病毒造成。 2.网关防范。对于防范ARP病毒手段之一就是网关防范,主要是采用IP-MAC的地址绑定。一旦在路由器中绑定好了计算机的IP地址之后,路由器不可能再接纳其他IP数据,ARP缓存表就不可能再更新,有效防范了ARP病毒。 3.计算机防范。做好局域网的外部防范,还要做好计算机自身的防范。这就需要确保计算机的ARP缓存数据时刻处于正确状态。目前很多网络机房都使用收费或者免费ARP防火墙,比如金山ARP防火墙、360ARP防火墙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极好防范ARP病毒侵入。当然还可以使用dos指令的“ARPd”,将ARP缓存中清除掉,再使用指令“ARPs网关IP地址网关MAC地址”做好绑定好网关的静态IP,有效防止了ARP病毒影响。 四、结束语 总之,网络机房计算机安全和维护成为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领域,只有确保了网络机房各项安全性才能够确保局域网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要从计算机病毒现状中挖掘病毒来源,有效的从根源入手排除故障,才能够确保网络机房计算机正常运行。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来源及传播路径 本文作者:刘磊 潘放 李国锋 邹旺 刘力 单位:哈尔滨学院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es)与生物病毒不同的是,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一段比较精巧严谨的代码,按照严格的秩序组织起来,与所在的系统或网络环境相适应并与之配合,是人为特制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程序。它的概念最早由冯•诺伊曼提出,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1983年11月3日,FredCohen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LenAdleman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从无到有,而且其增长速度相当惊人!12年间,从1种增加到了4.6万种。 1病毒工作原理病毒究竟是怎样感染和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呢?下面以世界流行排名靠前的病毒为例做个简单的说明。 1.1VBS_KAKWORM.A。该蠕虫是在1999年10月份发现的。它由三部分组成:HTA文件(HTML应用程序),REG文件和BAT文件(MS_DOS批处理文件)。该蠕虫使用MSOutlookExpress,通过邮件进行传播。 1.2TROJ_PRETTY_PARK。这种蠕虫最早在1999年6月时,在欧洲中部广泛流行,在今年三月时,又再次爆发。它会每隔30分钟,将自身命名为“PrettyPark.Exe”,然后作为邮件的附件发送给邮件地址薄中的所有人。文件的图标使用着名的名为“南方公园”中的卡通形象。另外,该蠕虫还具有后门程序的功能,它会将感染此蠕虫的系统的信息发送给一些IRC服务器,如:系统配置信息、登录密码和用户名、电话号码以及ICQ号码等。同时,它还可以远程控制被感染的系统,如:创建/删除目录、上载/下载文件和删除或执行文件。 1.3VBS_LOVELETTER。该病毒运行后,它自动给邮件地址列表中的所有的地址发送邮件,并将自身作为邮件的附件。同时,该病毒感染力极强,可寻找本地驱动器和映射驱动器,并在所有的目录和子目录中搜索可以感染的目标。该病毒感染扩展名为“vbs”,“vbe”,“js”,“jse”“,css”“,wsh”“,sct”“,hta”“,jpg”“,jpeg”“,mp3”和“mp2”等十二种类型文件。当病毒找到有扩展名为“js”“,jse”“,css”“,wsh”“,sct”“,hta”文件时,病毒将覆盖原文件,并将文件后缀改为“vbs”;当感染扩展名为“vbs”“,vbe”的文件时,原文件将被病毒代码覆盖;当感染扩展名为“jpg”“,jpeg”的文件时,用病毒代码覆盖文件原来的内容,并将后缀加上.vbs后缀,随后毁掉宿主文件,破坏了这些数据文件原始内容。 2感染病毒的现象 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运行正常的计算机突然经常性无缘无故地死机。这可能是病毒感染了计算机系统,将自身驻留在系统内并修改了中断处理程序等,引起系统工作不稳定,造成死机现象发生;操作系统无法正常启动。 2)关机后再启动,操作系统报告缺少必要的启动文件,或启动文件被破坏,系统无法启动。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系统文件后使得文件结构发生变化,无法被操作系统加载、引导。 3)运行速度明显变慢。在硬件设备没有损坏或更换的情况下,本来运行速度很快的计算机,运行同样应用程序,速度明显变慢,而且重启后依然很慢。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并且自身的运行占用了大量的处理器时间,造成系统资源不足,运行变慢。 4)以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经常发生内存不足的错误。 5)打印和通讯发生异常。硬件没有更改或损坏的情况下,以前工作正常的打印机,近期发现无法进行打印操作,或打印出来的是乱码。串口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内存后占用了打印端口、串行通讯端口的中断服务程序,使之不能正常工作。 6)某个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程序,程序启动的时候报系统内存不足,或者使用应用程序中的某个功能时报说内存不足。这可能是计算机病毒驻留后占用了系统中大量的内存空间,使得可用内存空间减小。 7)无意中要求对软盘进行写操作。这很可能是计算机病毒自动查找软盘是否在软驱中的时候引起的系统异常。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编辑软件需要在打开文件的时候创建一个临时文件,也有的安装程序(如Office97)对软盘有写的操作。 8)以前能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经常发生死机或者非法错误。在硬件和操作系统没有进行改动的情况下,以前能够正常运行的应用程序产生非法错误和死机的情况明显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后破坏了应用程序本身的正常功能,或者计算机病毒程序本身存在着兼容性方面的问题造成的。 9)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大小发生变化。上述是明显的计算机病毒感染迹象。计算机病毒感染应用程序文件后,会将自身隐藏在原始文件的后面,文件大小大多会有所增加,使用到的数据文件,文件大小和修改日期、时间是可能会改变的,并不一定是计算机病毒在作怪。 10)运行Word,打开Word文档后,该文件另存时只能以模板方式保存。无法另存为一个DOC文档,只能保存成模板文档(DOT)。这往往是打开的Word文档中感染了Word宏病毒的缘故。一般的系统故障是有别与计算机病毒感染的。系统故障大多只符合上面的一点或二点现象,而计算机病毒感染所出现的现象会多的多。根据上述几点,就可以初步判断计算机和网络是否感染上了计算机病毒。 3病毒的防范 要使自己的计算机安全,不受病毒的破坏,就要有病毒防范意识。首先避免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在多人共用的计算机上,由于使用者较多,软件使用频繁,且来源复杂,大增加了病毒传染的机会。其次杜绝使用来源不明或盗版软件。不要把他人的软盘放进自己的计算机,也不要把软盘随便借给他人使用,更不能使用盗版的软件(文件、程序、游戏)。因为它们极可能携带病毒。再次网上下载要到知名大网站。近年来,计算机病毒通过网络散发已成为主流,网络也使病毒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疯狂的程度。因此网上下载要谨慎,一定要到安全可靠的知名网站、大型网站,不要选择一些小型网站。使用网上下载的东西之前最好先做病毒扫描,确保安全无毒。联网的计算机要用好电子邮件(E-mai)l系统。几乎所有类型的计算机病毒都可能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快速传播。如Nimda(尼姆达)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当用户邮件的正文为空,似乎没有附件,实际上邮件中嵌入了病毒的执行代码,用户在预览邮件时,病毒就已经在不知不觉执行了。因而在收到电子邮件时,要不打开来历不明邮件的附件或你并未预期接到附件。对看来可疑的电子邮件不要打开,马上删除。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控技术思考 本文作者:刘彦玲 单位:保定学院 1.计算机病毒的常见类型 1.1系统病毒 系统病毒的前缀是:win32、w32、win95、w95、pe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可能感染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dll和*.exe文件,并且系统病毒通过这些文件进行传播。这类病毒一般隐蔽性较强,不易被发现,所以它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 1.2感染可执行文件病毒 感染可执行文件病毒一般依附在可执行文件和覆盖文件当中,它一般很少感染数据文件。它的传播方式是当代有病毒的文件被使用时,才会向外传播病毒。一般是病毒系统会首先判断该文件是否有程序病毒的标记,如果有标记则病毒程序会自动放弃,相反,如果目标程序没有标记则会被感染该病毒。 1.3网络病毒 计算机网络病毒顾名思义就是病毒在网络中进行传播和自我复制,从而影响接入到网络或者小局域网的电脑。这种网络病毒一般是作为偷窃手段来使用的,窃取用户的密码和私密资料。有些厉害的网络病毒还可能破坏电脑的硬件,使其温度过高而被烧毁。 1.4混合型病毒 混合型病毒是这几类病毒的混合。它一般是综合利用各种病毒的传染渠道来对计算机进行破坏活动。这种混合型病毒不仅破坏可执行文件,而且还会传染到硬盘的主引导扇区,一般用FORMAT来格式硬盘是不管用的。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2.1计算机病毒的隐藏性和潜伏性 隐藏性和潜伏性是一种高技巧的执行程序,一般内附在正常的文件程序当中,会在开启程序时同时启动病毒程序,从而使病毒取得对正常系统的控制权,他会在极端的时间内传染上百个程序,但是这些被传染病毒的程序仍能继续工作,这就是它的隐蔽性。它的隐藏性则是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传播。 2.2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传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传染性的病毒一旦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它的传染速度会快的令人难以防范。它会通过各种渠道对计算机进行传播,使计算机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3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性和破坏性 表现性和破坏性就是说任何计算机只要感染了病毒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较轻的会使计算机的速度受到影响,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电脑系统的崩溃,使计算机进入瘫痪状态。 2.4计算机病毒的可触发性 计算机病毒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可触发性,触发病毒的条件可能是一些特定的数据或者是时间日期等,一旦满足病毒触发的条件,病毒程序便会开始破坏计算机。 2.5计算机病毒的欺骗性和持久性 有些计算机病毒具有欺骗性,这是因为病毒的行动较为诡秘,而电脑反应迟钝,不能及时的识别而被当成正常的文件进行使用,而这种病毒有的就算被发现也难以恢复。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任何问题的预防措施都远比问题发生后再去解决要重要得多,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做到防患于未然是尤为的重要。要想对计算机病毒做到有效的防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开始: 3.1及时清除计算机病毒 企业和个人用户应养成良好的及时清理计算机病毒的习惯,使用完计算机以后应及时的进行计算机体检工作和木马查杀工作,做到及时的升级杀毒软件和计算机实时监控工作。并且用户还应及时的下载最新的、正版的、性能较高的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的安全系统,以防病毒的袭击。 3.2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 防范计算机病毒不能单纯的依靠技术手段,还要加强计算机的网络管理能力,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从硬件到软件对计算机进行全面的防护,同时还要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守法遵法意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计算机病毒的侵略。 3.3个人用户的防范 个人在使用电脑使因具备以下的病毒防范意识,首先用户应下载正版的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及时的查杀工作,另外还要对系统进行及时的补丁工作。同时,使用者还要对重要的文件或资料料进行备份,以免万一。 3.4局域网病毒的防范 局域网的计算机数量一般较多,而使用者的防毒水平一般又良莠不齐,所以做好局域网的病毒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认为手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使用者应首先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和应急准备工作。(2)使用者同时还要规范电子信箱的使用,要拒收来历不明的信件。(3)电脑要选使用的防毒软件,并且要及时更新病毒库。(4)局域网的管理者和使用者一旦发现被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就应隔离起来,以免感染其他机子,造成更大的损失。(5)局域网的计算机应及时的安装各种漏洞补丁的安全程序,对机子进行及时的修补。 4.总结 计算机病毒类型多种多样,而且更具隐蔽性、破坏性。要想真正有效的减少病毒侵害,人们应首先树立起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计算机工作者还应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备份,以防造成重大的损失,总之,运用多重防范措施,这样在遇到计算机病毒时我们才不会束手无策。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预防对策 本文作者:王丽艳 单位: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不仅干扰和威胁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而且成为一种高技术犯罪手段,影响到了社会的安全和我们的正常生活,给计算机带来了很严重的系统和网络上的破坏。网络变成了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病毒日益增强,反病毒技术也在突飞猛进的研发,将计算机病毒拒之门外是重中之重的事。 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1.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为:“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通常隐蔽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源或程序当中,借助系统运行和共享资源而进行繁殖、生存和传播,扰乱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篡改或破坏系统和用户的数据资源及程序。 1.2新型病毒 (1)多形性病毒又名“幽灵”病毒,是指采用特殊加密技术编写的病毒,这种病毒只要被它感染就进行加密,病毒代码不存在连续两个相同的字节。这种病毒主要是针对查毒软件而设计的,它的目的在于让查杀毒软件无法检测到所有的病毒,所以使得查毒软件的编写更困难,并且还会带来许多误报。(2)轻微破坏病毒。预防病毒侵入的常用方法就是把重要文件拷贝下来,轻微破坏病毒就是专门破坏备份文件的。它每次破坏一点点数据,所以很难发现,导致使用者每次备份的文件全是被破坏的。等到我们发现是数据内容已经篡改,原始文件已经丢失。(3)宏病毒是使用某种应用程序自带的宏编程语言编写的病毒,其中Word宏病毒最多,流行范围非常大,1996年下半年开始在我国出现,1997年在全国各地广泛流行,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病毒,如TwNo.1(台湾一号)、Concept(概念)、SetMd、Cap、MdMa(无政府一号)等。(4)懂得计算机知识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利用病毒生成工具就可制编制出计算机病毒,还可以编制出复杂的病毒程序,具有偷盗和多形性特征的病毒。如:G2、VCL、MTE、TPE等。(5)黑客软件。现在很多朋友对黑客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会盗取QQ号码的称之为黑客,挂几个肉鸡攻击他人站点的也说自己是黑客,黑客软件是一种通讯软件而非病毒,是由于有的人想利用它通过网络进入其他人的计算机系统,从中获得不法利益或篡改数据,损害他人利益。正是由于黑客软件使得广大网民的数据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多用户不懂得对其加以防范,因此制造杀毒软件的厂商于是把黑客软件也加入到病毒的范围,运用杀毒软件将黑客检测出并予以删除,来保护使用者安全使用计算机。(6)电子邮件病毒。电子邮件病毒是在上网过程中接收到的电子邮件里以带有病毒,在上网查看邮件时病毒潜伏到电脑中,条件成熟病毒就会爆发。电子邮件病毒不是一类单独存在的,它的传播途径是电子邮件,如前一段时间曾爆发流行的Happy99,因此我们习惯于将它们定义为电子邮件病毒。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在接收到陌生邮件或者不明来路的链接是不要打开,以防中毒。 1.3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隐蔽性能好。病毒代码短小精悍,一般都躲藏在正常程序里面,这时的计算机已经感染病毒,可使用者根本没有觉察到,等到使用者发现时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2)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它立刻搜寻到符合条件的程序或存储介质将自身代码插入到其中,进行繁殖扩散。如果被感染了病毒的计算机不及时杀毒处理,病毒就会像瘟疫一样迅速扩散,使得计算机中大量文件会被感染。(3)传染方式多种多样。可通过硬盘、网络、U盘等多渠道传入计算机,并不断传播蔓延。病毒程序一旦加到正在运行的程序上时,就马上搜索能进行感染的其它程序,也可通过硬件设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等自动传播到计算机中,使计算机无法得到正常运行。(4)潜伏时间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到条件满足后激发破坏。(5)破坏力度大。计算机如果传染上病毒,会使系统遭到破坏,有的破坏数据、文件丢失,导致计算机瘫痪。 2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2.1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根源 (1)在计算机发展初期,由于在法律上对于软件版权保护还不够完善,软件开发商在设计软件是编入一些病毒程序,想保护自己的软件不被别人复制或非法传播。用于这种目的的病毒目前已不多见。(2)有些计算机爱好者或者计算机专家为了显示自己编制程序,这些程序通过某些渠道传播出去后,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3)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是有些人为达到报复的目的而故意编制出来的,它的破坏力是最大。例如,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的编程人员被辞退时,恼怒的他要报复公司,走前在公司计算机系统中设计并植入一个病毒程序,结果5年后病毒发作,使得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紊乱,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4)为达到特殊目的一些人,他们针对政府机构、单位的特殊系统编制出计算机病毒进行暗中破坏、窃取机密文件或数据。(5)用来窃取用户信息获取利益为目的制造的病毒,如网银账号密码、窃取用户资料、QQ账号密码等。信息丢失给用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熊猫烧香”、“网银窃贼”等。 2.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 (1)硬盘传播:带病毒的硬盘上的程序也染上病毒,只要在这台计算机上使用的U盘、硬盘多感染了病毒。(2)光盘传播:目前大量软件都存储在光盘上,正版软件价格贵,用户购买非法商人复制盗版光盘,是的光盘也成为病毒的传播者。(3)U盘传播:由于U盘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使人们的首选。为了传递文件,携带病毒的U盘会使一台计算机的病毒传染到其他计算机。(4)internet网上传染:人们通过网络聊天、购物、游戏等等,因为网络资源的共享使病毒传播速度加快,网络成为了病毒传播最强的载体。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为 了减少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将病毒拒之门外,就要做好以下防范措施:(1)要重视计算机病毒可能会给计算机安全运行带来的危害。应定期下载最新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的习惯,从根源上铲除黑客利用系统漏洞攻击用户计算机。(2)安装正版的防火墙和查杀毒软件,另外还要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杀毒软件、开启病毒实时监控系统,全面扫描操作系统漏洞,为系统提供真正安全环境。(3)使用光盘、U盘、移动硬盘前必须使用杀毒工具查看是否带有病毒,扫描安全后方可使用;网上下载之前要判断是否带有病毒,陌生邮件或者不明来路的链接不要打开,以免病毒侵入。(4)选用有防火墙的杀毒软件不要随便打开不明来源的文档,上网浏览时要开启杀毒软件,不要点击不安全陌生网站,以免遭到病毒入侵。(5)随时备份重要资料,以防计算机侵入病毒后改变数据或丢失数据,以免出现重大损失。(6)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计算机进行体检,发现病毒及时查杀。(7)学习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出现问题才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计算机造成的危害。 4计算机病毒的检测 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中,我们了解到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隐蔽性和极大的破坏性。因此在日常使用中要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存在病毒。 4.1经验检测 计算机的启动速度较慢且无故自动重启,使用时无缘由死机现象;桌面上的图标变了,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信息、特殊的字符等;文件中的内容被改或丢失,系统不认硬盘;邮箱中发现陌生的邮件;打印机在工作时速度变慢或者打印出莫名其妙的字符。 4.2手工检测 手工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软件工具进行病毒的检测。这种方法比较复杂,要求使用软件的人熟悉机器指令和操作系统,因此无法普及。它主要运用一些工具软件,对容易遭病毒侵犯和修改的内存有关部分进行检查,通过和正常情况下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是否被病毒感染。这种检测病毒的方法费时费力,但可以检测出新病毒。 4.3自动检测 自动检测是指通过一些诊断软件来判断一个系统或一个U盘是否有毒的方法。如360杀毒软件、卡巴斯基、金山解霸等杀毒软件,自动检测很容易,普通用户都可以进行。这一检测方法可检测大量的病毒,而且自动检测的软件工具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病毒的发展,所以检测工具对新病毒不能检测。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危害防御思索 本文作者:向波 单位: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在计算机的应用过程中,计算机病毒是影响其安全的威胁之一。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及互联网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也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病毒广为泛滥,给广大计算机用户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对于计算机用户来讲,了解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常识和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是必要的。 一、计算机病毒概念 计算机病毒,英文名为ComputerVirus。《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程序编写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计算机的数据,影响计算机的使用并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的雏形大概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些师生在工作之余编写一些小程序,输入到对方计算机中去破坏对方正在运行的游戏程序,此类小程序即为计算机病毒的雏形。从当初无意识的恶作剧小程序开始,发展到后来有人有意识的编写破坏或攻击对方计算机程序及数据的计算机病毒程序。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在1984年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电脑病毒实验》,其中引入“病毒”一词,这也是最早提到计算机病毒的论文。从早期的“蠕虫”病毒、“黑色星期五”病毒、到后来的“CIH”病毒,近几年的“熊猫烧香”病毒、木马程序等。计算机病毒广为泛滥,对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是其最大的安全威胁。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与人体生理病毒类似,也有其鲜明的特征。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可触发性。传染性:对于计算机病毒的判定标志是看此程序是否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计算机病毒能够自我自制,将自己嵌入到其它程序中。例如将用户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如exe、bat、com格式文件)感染。潜伏性:计算机病毒的发作有一定的条件或时间,即计算机病毒传染到用户计算机中后会潜伏下来,满足发作条件后才发作。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隐蔽性极强。病毒运行后会自我修改文件名,能够隐藏在某个系统文件夹中,病毒还会伪装,将病毒和某文件(如游戏)合并一起,运行正常文件也启动了病毒程序。中毒计算机用户可能在此期间不知情,这增强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破坏性:计算机病毒发展到现在,不仅是破坏计算机正常程序,还能够破坏计算机的数据资料,也能够破坏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例如:破坏系统和数据、删除文件、耗费资源等。可触发性:根据计算机病毒的潜伏性特征,病毒要发作时可根据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事件、时间、特定数据等。 三、新时期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危害 早期的计算机病毒主要是在单机状态感染和传播,相对而言对计算机用户的危害有限。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的感染方式和途径有了新特征,传播更快,危害更大。 (一)网络下载方式传播和感染 单机时代计算机软件和数据的安装和移动主要是依靠硬盘、光盘等介质。现在的计算机用户经常在互联网上下载软件、下载音乐、下载视频、下载游戏,特别是网游流行。计算机病毒往往依附在这些程序或数据上,用户在下载时也将病毒下载到计算机中,病毒也相应感染计算机。 (二)U盘等“闪存”新技术给病毒传播带来新途径 物理工艺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大容量的便携式存储设备,例如,U盘、存储卡、移动硬盘等。这些设备在拷贝数据时速度快、容量大、携带方便,同时也给了病毒可乘之机。例如很多用户都曾在U盘上发现Autorun.inf文件,此U盘上还有一个隐藏的病毒程序。这些便携式设备不仅容易感染病毒,还会给用户带来计算机病毒的交叉传染。 (三)网络木马程序 木马程序、计算机病毒除了依附正常程序进行感染,现在主要是依附网页感染。木马程序利用程序漏洞,当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挂了木马程序的网页时,木马就利用程序的漏洞攻击或控制用户计算机,偷取资料或密码。也有木马程序常常利用垃圾邮件进行传播。 (四)“钓鱼”网站 “钓鱼”网站,就是指网络欺诈方式,不法分子仿制互联网中真实网站的URL地址和网页,或者在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骗取访问用户的信用卡或银行卡账号及卡的密码等资料。 四、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策略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安全带来威胁,针对病毒反病毒技术也在发展。我们要增强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采用正确有效地的技术和手段防范计算机病毒,确保计算机安全。 (一)增强计算机病毒防治意识 对于计算机病毒,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要培养我们的防范和防治意识。很多非专业计算机用户对于计算机病毒等安全意识没有概念,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没有主动、有意识地防范病毒,往往是计算机病毒发作造成一定的损害才意识到病毒防范的重要性。特别是现在互联网的普及,广大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时要培养病毒防范的意识。在访问未知网页、下载文件、下载阅读电子邮件等应用时要主观上有防范病毒的精神,防范于未然。计算机中了病毒也不要恐惧,想办法查杀病毒,或向相关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类:1.在计算机上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做到经常性的查杀病毒或设置自动查杀病毒。最彻底最干净是最好采用云查杀的方式。2.在网上下载应用软件、游戏、音乐、视频或数据资料时,下载结束不要运行或打开,应先对文件查杀病毒。3.使用U盘、存储卡、移动硬盘时,也应先对其查杀病毒。4.未知电子邮件不要轻意打开阅读,对于垃圾邮件不要有好奇心,干脆删除。5.不去访问不良网站。 (三)正确使用计算机反病毒软件 杀毒软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说杀毒软件就能查杀所有的病毒,我们要对杀毒软件有正确的认识,合理正确的使用杀毒软件来查杀病毒,确保计算机的安全。首先,应该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如今对计算机用户利好的是国内较好的几款杀毒软件都能免费安装及升级。其次,是及时将杀毒软件病毒库升级,这样才能识别最新的病毒。再次,是定期查杀病毒,好的杀毒软件都能设置定期自动查杀病毒。最后,是若中了病毒,最好是采用几种杀毒软件交叉查杀,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查杀彻底。(四)安装病毒防火墙病毒防火墙,也称为“病毒实时检测及清除系统”。病毒防火墙运行时,是将病毒监控程序驻留内存,监控计算机系统运行中是否有计算机病毒程序代码的运行,若发现带病毒的文件,防火墙激活杀毒的程序。在安装杀毒软件的同时,应安装相应的病毒防火墙,才能及时发现和阻止病毒对计算机的感染和运行。 五、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和查杀是伴随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每个过程中。为了计算机及网络的安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病毒防范意识,采用合理正确的策略。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 本文作者:张爱香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经济、文化与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商业活动与大笔资金也正在通过网络快速地流通。然而,在享受计算机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了孕育计算机病毒的温床。虽然计算机防范技术在不断地升级与拓展,但网络使用的简易性和开放性使得病毒也在跟着不断地增加和变种,传播也更迅速。据相关报道,每年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不计其数,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所以,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探究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受到社会各领域的高度重视。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年Fredcohen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论文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一种能把自己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目前关于计算机病毒已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通俗地讲,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里,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代码或指令集。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和其它计算机程序相比,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通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或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在某些情况下被二次感染的计算机也会发生工作失常甚至瘫痪。 2.寄生性:又称为感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寄生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寄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并起破坏作用的特性。它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根本属性,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 3.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依附于其他媒体寄生,并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磁盘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等到条件具备时就突然发作。 4.隐蔽性:隐蔽性也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的病毒会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或在扇区中,或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甚至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增加了查杀难度,让人防不胜防。 5.破坏性:系统一旦被病毒感染,强大的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直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运行速度或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破坏等,这些破坏对计算机用户造成的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也正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可怕的破坏性使得计算机病毒越来越令人谈虎色变。 6.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主动攻击,无论采取多严密的措施都不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且即使许多单机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查杀并删除染毒文件,甚至是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只要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没有彻底杀毒,就可能使整个网络再次遭受病毒的肆虐破坏。 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 (一)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互联趋势日益增强,病毒入侵电脑的途径成倍增加。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网络传输和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其中,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均需要传输媒介,而文件执行是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所以,病毒的传播与文件的传播媒介有紧密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将病毒入侵和传播途径划分为以下四大类:1.软盘。由于在计算机应用早期,大部分执行文件都是通过软盘互相拷贝和安装,这样病毒就容易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可见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软盘在早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2.硬盘。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强传然性,一旦硬盘被病毒感染,当其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和维修时,就会造成病毒的迅速传播扩散。而且,当对软盘格式化时,如果系统硬盘中已经有病毒存在,则会对软盘进行新的传染并再扩散。3.光盘。光盘由于容量大,在存储大量可执行文件的同时也使大量的病毒就有了藏身之处。尤其对只读光盘,因为不能进行写操作,光盘上的病毒无法清除。另外,当前泛滥的盗版光盘更给病毒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不会为病毒防护担负责任,更不可能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保障来避免病毒的侵入、传染和传播扩散。4.网络。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文件下载,被浏览或是下载的文件中可能存在病毒;另一种是电子邮件,很多网络邮件系统都有在网络间传输附带格式化文档的功能。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普及,Internet已逐步成为病毒人侵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由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可知,计算机一旦感染病毒,就不易彻底防治查杀,有时会给带来无法恢复的损失。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须加强病毒的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常用的有效预防措施如下:1.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以防止网络上的病毒侵入。这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要特别注意须及时更新、升级,并实时监控,否则就会形同虚设。2.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软件。需要使用新软件时,要用扫毒程序检查确认无病毒后方可使用,减少中毒机会。3.规范操作,设置移动存储设备插入后自动进行杀毒。实际操作中尽量不要使用外来软盘,必要时先通过杀毒软件查毒以后再用,重启时注意把软盘取出;4.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对磁盘优化和整理,进行全面杀毒,并及时更新系统漏洞补丁。5.重要资料,一定备份。为了保证计算机内重要数据的安全,使得在计算机系统遭到破坏后可以最大限度地恢复数据,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应该养成经常对重要数据备份的习惯。6.经常学习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新病毒,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减少对自己计算机的危害。 (三)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应对 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破坏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用户除了要加强预防外,及时检测病毒是否存在于系统中并采取准确的防治措施也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下列情况判断系统是否感染病毒。计算机启动速度慢且无故自动重启;工作中计算机无故死机;桌面上的图标自动发生变化;桌面上出现奇怪的提示信息、特殊的字符等异常现象;音箱时常发出奇怪的声响;文件中的数据被篡改或丢失;在运行正常的应用软件时,系统报告内存不足;系统不能识别已经存在的硬盘;邮箱中无故出现大量不明来历的邮件;打印机的速度异常变慢或者只打印出奇怪的字符等。掌握一些典型的计算机病毒感染的表现,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毒的入侵。一旦检测出有病毒入侵计算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应对。对于文件型病毒,可直接安装杀毒软件,进行杀毒,并利用反病毒软件检查清除病毒。若是引导型病毒:1.量避免用带病毒的硬盘启动。2.清除注册表中的一些信息,并及时删除恶意流氓软件。3.采用辅助软件,例如注册表监视软件。对于不能顺利删除的病毒文件,可以先使用regsvr32-u命令(如regsvr32-uxxx.Dll)进行卸载之后再删除。4.发现病毒的电脑最好不要再接到局域网中,以免将病毒传到网络的其他电脑上,并暂时不要和其他电脑进行交换文件。5.对于一些特殊的不能删除的病毒和流氓软件,还可使用一些非正常方法,如采用映象劫持的方法,让文件不能正常加载运行,进而实现删除。还可用U盘启动PE系统,找到病毒文件后再删除。若上述办法仍无法将病毒彻底查除,就要考虑给计算机重新分区,然后将整个硬盘格式化。 四、结语 病毒的防治,重在预防。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破坏手段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世界,使用者须倍加小心,及时了解病毒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更新杀毒软件。另外,要想在和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还必须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防范制度的建设和建立,防患未然。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分析 本文作者:纳颖 肖鹍 单位:天津大学软件学院 1计算机病毒的含义、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被明确定义,病毒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现今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给计算机病毒更多元的定义。一种定义是能够实现自身复制且借助一定的载体存在的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的程序,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磁盘、磁带和网络等作为媒介传播扩散,能“传染”其它程序的程序。还有的定义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程序,它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潜伏或者寄生在各种存储媒体(如磁盘、内存)或程序里,当时机成熟会自己复制繁衍和传播,使计算机的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 故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计算机病毒是高技术犯罪,具有瞬时性、动态性和随机性。它有自己显著的特征:第一,破坏性凡是由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其表现:占用CPU时间和内存开销,从而造成进程堵塞或破坏计算机内的文件,打乱屏幕的显示等。第二,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第三,潜伏性第一种表现是专用采用病毒检测程序,否则病毒可以静静地躲在磁盘或磁带里呆上几天,甚至几年,等时机成熟,就会四处繁殖、扩散,继续为害。潜伏性的第二种表现是,计算机病毒的内部往往有一种触发机制,不满足触发条件时,计算机病毒除了传染外不做什么破坏。触发条件一旦得到满足,有的在屏幕上显示信息、图形或特殊标识,有的则执行破坏系统的操作。第四,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它不但自身具有破坏性,还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计算机病毒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病毒程序也会通过修改磁盘扇区信息或文件内容并把自身嵌入到其中的方法达到病毒的传染和扩散,在某些情况下造成被感染的计算机就会瘫痪。第五,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大多夹杂在正常程序中,甚至只有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这类病毒处理起来很困难系数就会增加。第六,可触发性为了隐蔽自己,病毒必须潜伏,少做动作。如果完全不动,一直潜伏的话,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进行破坏,便失去了杀伤力。病毒既要隐蔽又要维持杀伤力,它必须具有可触发性。病毒的触发机制就是用来控制感染和破坏动作的频率的。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按寄生方式分为引导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可分为良性计算机病毒和恶性计算机病毒: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为攻击DOS系统的病毒和攻击Windows系统的病毒。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是计算机犯罪的一种新的衍化形式,不易取证,风险小,破坏大,从而刺激了犯罪意识和犯罪活动。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危弱性也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必要环境。 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 3.1计算机病毒的传染途径 随着Internet的风靡,病毒的传播有更多的途径,它的发展使病毒可能成为灾难,病毒的传播更迅速,反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染。通过软盘:通过使用外界被感染的软盘,例如,不同渠道来的系统盘、来历不明的软件、游戏盘等是最普遍的传染途径。通过硬盘:通过硬盘传染也是重要的渠道,由于带有病毒机器移到其它地方使用、维修等,将干净的软盘传染并再扩散。通过光盘:因为光盘容量大,存储了海量的可执行文件,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于光盘,对只读式光盘,不能进行写操作,因此光盘上的病毒不能清除。最后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病毒的传染,这是当今最重要的传染源。 3.2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计算机病毒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屏幕异常滚动,和行同步无关;系统文件长度发生变化;出现异常信息、异常图形;运行速度减慢,系统引导、打印速度变慢;存储容量异常减少;系统不能由硬盘引导;系统出现异常死机;数据丢失;执行异常操作。 3.3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首先,我认为防治的基本方法是预防为主,杀毒为辅,尽快备份,及时升级。对用户需要来说,让你的计算机不染上病毒,只有安装防病毒软件或设备,发现病毒马上杀毒,抗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是备份和加快病毒库升级。其次,注意网址的正确性,避免进入山寨网站。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不随意接受、打开陌生人发来的电子邮件或通过QQ传递的文件或网址。例如:对一些来历不明的邮件及附件不要打开,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不要执行从Internet下载后未经杀毒处理的软件等,这些必要的习惯会使您的计算机更安全。使用安全监视软件,主要防止浏览器被异常修改,插入钩子,安装不安全恶意的插件。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 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杀毒软件进行防毒,是越来越经济的选择,不过用户在安装了反病毒软件之后,应该经常进行升级、将一些主要监控经常打开(如邮件监控)、内存监控等、遇到问题要上报,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计算机的安全。最后,使用正版软件,杀毒软件要经常更新,可以快速检测到可能入侵计算机的新病毒或者变种病毒。使用防火墙或者杀毒软件自带防火墙。经常升级安全补丁。据统计,有80%的网络病毒是通过系统安全漏洞进行传播的,所以我们应该定期到微软网站去下载最新的安全补丁,以防范未然。关闭电脑自动播放并对电脑和移动储存工具进行常见病毒免疫。定时全盘病毒木马扫描。使用移动存储器前,最好要先查杀病毒,然后再使用。除以上的防范措施外,还要使用复杂的密码,这样会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对于病毒的认识我们应该掌握更多,避免计算机感染病毒。 4结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日益多样化,传播途径日趋多元化,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遭受计算机病毒的侵扰。因此,合理有效的预防是防治计算机病毒最有效,最经济省力,也是最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只有合理的防范计算机病毒,才能更好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为我们高效率的运用。 计算机病毒论文:计算机病毒传播防御措施 本文作者:蒋叙 倪峥 单位:重庆市大足区公安局 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全面普及和发展,网络病毒利用网络全球互联的优势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播,已成为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的重要威胁.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技术特征、传播模型以及仿真结果,对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及自动化防御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目前,关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理解主要有两类思想和观点[1-2],一类是狭义的思想和观点,另一类是广义的思想和观点.狭义的思想和观点认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应当严格局限于计算机网络范围之内.换句话说,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协议及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作为其传播途径、方式和机制,同时该类病毒的破坏对象也仅仅是面向计算机网络的,就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广义的思想和观点认为,不论计算机网络的破坏是针对网络计算机本身,还是针对计算机网络的,只要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传播,并能够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的病毒就可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病毒.凡本文提到网络病毒之处,均指计算机网络病毒这一广义概念.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现状[3] 1.1网络己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Internet越来越普及,通过网络以及电子邮件进行传播的病毒逐步增多,比如木马、邮件、恶意程序、网络蠕虫等等,通过网络传播以后,在短时间里就可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计算机网络使得病毒传播已不受时间及空间的制约,现代网络已经成为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及途径. 1.2病毒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得到全面快速发展,计算机软件日益呈现多元化.同样,计算机病毒的种类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实际上,计算机病毒已经不仅仅为一种引导型病毒了,不但简单型、混合型以及宏病毒层出不穷,而且还出现了专门针对特定文件或者程序的高难度病毒.另外,一些病毒制造者还充分利用Ja-va、VB和ACtiveX的基本特性来编写特定病毒.此外,随着无线网络的开通,目前还出现能在无线网络上进行传播的手机病毒. 1.3病毒的破坏性越来越大 过去,计算机病毒破坏主要表现在DOS下对硬盘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目前,针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破坏的新型病毒已经发展到利用Win-dows的Vxd技术,对计算机主板BIOS和硬盘数据进行破坏.甚至有的还通过植入木马程序等技术手段,大量对计算机目标系统的数据、资料进行窃取、破坏和攻击,从而使得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网络病毒已经大肆占据了网络资源,使得网络在短时间内出现瘫痪等不良现象. 2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模式研究 2.1网络病毒传播的基本模式分析 2.1.1通过E-mail传播 通过E-mail进行传播是计算机网络病毒在网络上得以全面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多网络病毒都使用这一传播途径.实际上,在网络上传送电子邮件,染毒邮件正不断增加.染毒邮件在网络上泛滥,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信息交换.病毒在E-mail中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感染E-mail正文.E-mail正文可以是纯文本或者html文本,能够被病毒感染的就是E-mail正文的html文本.病毒感染html文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其中直接加入恶意的脚本语言代码,二是加入对恶意程序的引用.这里所说的恶意程序,可存在于电子邮件的附件中,也可利用URL的远程进行调用.2)存在于E-mail附件中,并把病毒体自身或者染毒程序作为附件进行发送.值得注意的是,有的病毒比如VBSKJ病毒,虽不会主动发送电子邮件,但是如果修改了计算机系统中的Mi-erosoftOutlookExpreSS或者MierosoftOutlook2000/XP设置,采用了html格式的信纸撰写邮件,所有的信纸就会被全部感染.所以,当发送电子邮件时,计算机网络病毒就可以自动感染电子邮件正文,这一方式更具隐蔽性.3)获取计算机系统控制权.当病毒通过E-mail到达接收端以后,一般都是通过以下方法获取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一是利用欺骗手段,使计算机用户执行被感染的文件,而病毒就会用多变的特征,吸引和诱骗人们,进而达到传播的目的.二是利用系统漏洞.如前面分析,html格式的E-mail正文可以被感染病毒.如果使用浏览器为IE5.0的话,且其安全等级设定在中级或者更低级时,病毒就能够直接启动并运行,期间,IE不会给用户任何的提示.病毒常常利用微软IE异常处理MIME漏洞进行,因为这一漏洞使IE在解释一些html电子邮件时,由于不能正确处理一些代码而引起附件自动下载,且更为严重的是下载结束后会自动打开附件.即使IE在解释带病毒邮件时提示用户,其提示信息也可能被病毒修改为txt之类的无害信息等.三是前面两种方式综合运用.在一些计算机系统漏洞中,并不会使病毒直接运行,但是可能会被病毒利用并作为其伪装.特别是含有那些双扩展名的文件,即使关闭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的扩展名”选项后,仍能显示为txt文件,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2.1.2通过自动扫描传播 1)直接改写系统文件.这是病毒通过局域网络进行传播时的独特方法.有的局域网络上的机器,其系统文件都为远程可写的.此外,有的病毒可以通过在局域网络中寻找可写win.ini或者注册表文件并进行修改,便于下次重新启动以后蠕虫病毒被自动执行.有的病毒还可以直接拷贝本身到局域网络内可写启动目录中.2)通过服务器传播.病毒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漏洞,使得病毒获得远程服务器主机的控制权.随后,病毒就可以随意传染和攻击计算机系统及网络服务器.而后,又通过网络服务器,传染到访问这个服务器的所有客户计算机.此外,还有的病毒可以在局域网络内自动搜索FTP,并向其上传一些带毒的文件,然后再利用社交工程对用户进行欺骗,进而实现下载并自动被执行. 2.2网络病毒传播的模型研究 因为计算机网络病毒是以网络传播为主要途径,实际上,计算机网络病毒在潜伏、传染以及攻击方面都同生物病毒传播的模型比较相似,所以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模型研究及其防御系统研究中,都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生物学病毒的很多研究成果及方式[4].本文研究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型,就是以生物学模型为前提和基础的. 2.2.1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模型探讨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作为由若干计算机按一定连接方式组成的集合之一,这些计算机在物理连接方面具有一定的结构与特征.而计算机网络病毒的传播,则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比如E-mail或者用户操作等.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有不同的条件以及途径.因此,所处的传播环境可以抽象地分为同构混合环境与随机结构环境两种.从这种意义上看,这个结构并不是网络连接的结构,而是指网络节点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包括传输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产生联系而具有的结构.计算机网络病毒也正是通过这种联系而得以广泛传播的.1)同构混合环境.在计算机网络中,其任意节点都是其它节点的邻居,每一节点都可以感染其它节点和被其它节点所感染,其被感染的概率几乎相同,即每一被感染节点都有相同数量的没有被感染的邻居,每一未被感染的节点也都可能会被数量相同的感染节点感染.在这种环境下,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的模型是一个具有确定性、连续的分析模型.这个模型是在生物学病毒传播的基本原理上,根据同构混合环境的基本特点而构建的,这一模型属于白箱模型.2)随机结构环境.随机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就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用户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这种个体间联系的特征,就是计算机网络中每一个节点的邻居只为整个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部分,且发生联系的事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按照建模的目的,我们又可以把其分为分析、描述以及预报等模型.而按对客观现象内部机理的了解程度,则又可以分为白箱、灰箱和黑箱等模型. 2.2.2模型的仿真结果 1)局域网络内部同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局域网络内,当计算机网络病毒通过蠕虫或类似蠕虫病毒进行传播时,可以用同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2)广域网络内部同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广域网络中,当计算机网络病毒是通过蠕虫或类似蠕虫病毒进行传播时,可以用同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3)广域网内部异构混合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在广域网络中,计算机网络病毒通过电子邮件或类似电子邮件传播方式进行时,则可以用异构混合环境模型对其传播情况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探讨和研究计算机网络病毒在一定时间内病毒感染的数量和几率. 3计算机网络病毒的自动化防御策略研究 3.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概况 3.1.1防火墙技术 实际上,防火墙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网络病毒隔离的主要措施之一.防火墙作为计算机网络的隔离器及过滤器,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防火墙的这个特征,预先设置一定的防御策略,进而实现对出入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信息等进行控制,以科学合理地阻止那些不符合预先设定的网络安全策略的资源、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科学有效地对计算机网络内部、公众访问情况、网络运行活动等进行检测监控,进而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其过滤、隔离等功能将会不断得到拓展、加强以及优化,也会从对网络IP地址、服务器等方面的过滤、隔离,逐步向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源、网络连接状态、网络协议设置、病毒扫描功能等方面发展,未来的防火墙技术,必将集过滤、、认证、检测、防护、控制以及密码等技术为一体. 3.1.2病毒入侵检测技术 所谓入侵检测技术,就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入侵而留下的痕迹信息,进而发现来自计算机网络外部或者内部的非法入侵计算机网络的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资源、文件、数据、信息以及日志等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跟踪分析与判断,进而发现来自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违反网络安全策略的非法行为或者遭到攻击、破坏的现象[5].通常情况下,计算机病毒入侵检测技术都是以探测、控制为其根本原则的.实际上,这就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御技术的关键所在,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此外,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检测技术还能进一步扩展到网络管理方面,其安全能力和水平可见一斑,也由此逐步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见,计算机网络病毒入侵检测技术作为防火墙技术的有益补充,不仅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攻击前能够有效拦截和控制入侵病毒,而且还尽量避免了病毒入侵所造成的危害. 3.1.3安全防御技术 一般情况下,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都是检查正在进行的网络病毒入侵活动,只有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时,才会检测到计算机网络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而安全防御系统不仅对正在活动的网络病毒入侵行为做出反应,而且还检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现状,并向计算机网络系统用户反馈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让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在遭受网络病毒攻击发生前对网络安全漏洞进行修复,防患于未然[6].当前,很多现有的安全防御系统都是通过搜索已出现的网络病毒系统及配置,并报告降低这一特定威胁应采取的策略与措施.但是,随着新的网络病毒攻击方式和手段层出不穷,原本安全的选项甚至可能成为新的安全漏洞之一.所以,研究和开发具有智能分析、自动升级特征的安全防御系统,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防御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 3.2计算机网络病毒自动化检测机理与分析 3.2.1特征代码技术 特征代码技术很早就被应用到了CSAN、CPAV等有名病毒检测工具之中.目前,被人们普遍认同的就是用其来检测己知的计算机网络病毒,而且是最为简单、成本最低的检测技术之一[7].实际上,计算机防毒软件的最初扫毒方式都是把所有病毒的代码进行分析,并且把这些病毒所独有的特征都搜集到病毒代码资料库里,如果需要扫描计算机系统或者程序是否有病毒入侵时,只要我们启动了杀毒软件程序,其就会以扫描方式与病毒代码资料库里的资料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吻合的话,则就判定该系统或者程序已经被病毒入侵了. 3.2.2校验病毒技术 通常情况下,多数病毒并不是自己单独存在的,而往往都依附于其它文档或者程序之中.因此,被病毒感染了的文档或者程序都会有产生增加文档大小的情况,也会有修改文档日期的情况.这样一来,在安装杀防毒软件时,一般都会自动把计算机硬盘中的所有文档资料进行汇总并进行记录,而对正常文件的内容进行计算、校验、记录和保存.在使用文件前,杀毒软件就会检查文件的内容,计算、校验同原来保存的一致与否,如此就可以发现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被感染与否,这种技术就叫校验病毒技术.同时,校验病毒技术不仅可以发现计算机系统中的已知病毒,而且还可以发现其中的未知病毒.一般情况下,运用校验病毒技术检查计算机网络病毒,可以采用在检测病毒工具、应用程序以及常驻内存中加入检验病毒技术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检验病毒技术并不能识别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种类,也不能正确报告网络病毒的名称.所以,校验病毒技术经常出现错误报警的情况.特别是更新软件、更改口令、修改参数等情况下,校验病毒技术都会出现错误报告的情况.同样,校验病毒技术对于具有隐蔽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几乎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当具有隐蔽特征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入驻计算机系统内存以后,往往会自动清除病毒程序中的代码,使得校验病毒技术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3.2.3行为监测技术 所谓行为监测技术,也称之为行为监测法,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病毒的特有行为特征,来对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监测的方法.通常而言,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深入观察、分析与研究,我们发现有一些行为是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共同行为,且较为特殊.实际上,在正常的计算机系统和程序中,这样的行为是极为少见的.因此,如果在计算机系统及程序运行时,通过监视其活动与行为,假如真的发现了网络病毒的活动与行为,就会立即发出报警.此外,通过行为监测技术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网络病毒及行为,而且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很多未知病毒.但是,行为监测技术并不能识别病毒的名称,且在软件实现方面难度比较大,因而实用性不强. 3.2.4模拟软件技术 一般情况下,一些具有多态性特征的网络病毒都会在每次感染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后变化其病毒密码.因此,对于具有这种特征的网络病毒,特征代码等模式就会失去其效果.这是因为,多态性网络病毒及其代码进行密码技术处理以后,且每次都需要使用不同的密钥,而且我们把经过病毒感染了的代码相互进行分析和比较,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就无法找其稳定的特征代码.实际上,虽然行为检测可以检测这种多态性的网络病毒,但检测后却并不知该病毒的种类,因而难以进行杀毒处理.由此,必然催生一种新的模拟软件查杀法.当这个工具开始运行以后,其中就使用了特征代码来进行监测计算机网络病毒.如果其发现了多态性病毒,就会自动启动模拟软件杀毒模块,进而实现对网络病毒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监控,待病毒密码破译以后,再次使用特征代码来进行识别和杀毒. 3.2.5预先扫描技术 所谓预先扫描技术,就是专门针对那些未知网络病毒而设计的防御技术.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预先扫描技术来直接模拟计算机系统的CPU动作,进而检测出网络病毒的某些变种以及活动情况,进而研制出符合这种病毒特征的病毒解码,达到预防和控制网络病毒的目的.但是,由于这种防御技术同其他防御技术相比较,要求极为严格,所以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计算机系统程序而言,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故这一技术的应用不是比较普遍. 4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御策略及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及普及,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网络病毒攻击的类型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和日趋多元化.因此,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防御产品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和发展,而且必须在防御模式、方法、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逐步从传统的单机被动病毒防御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途径的网络病毒自动防御转变[8]. 4.1计算机单机病毒防御与分析 作为传统病毒防御模式,单机病毒防御可谓是固守计算机网络终端的最后防线之一.对广大家庭用户、小型网络等而言,单机防御无论是在效果、管理、实用、价值等方面都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其不仅能够科学、合理、有效地阻止那些来自计算机系统、文件、光盘、软盘以及网络的病毒入侵和攻击,而且还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的重要资料、数据等进行备份,进而科学有效地保护单台计算机. 4.2局域网络病毒防御与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我们可以结合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局域网络服务器的基本类型,选择配备相应的网络病毒防御软件及技术.因此,我们必须结合这些局域网络的基本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或者选择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病毒入侵防御以及检测技术体系.此外,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局域网络,则需要我们配备与网络自身相适应的病毒防御及管理平台.但是,如果有网络管理中心的话,则必须配备计算机网络病毒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及架构.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集中管理、检测和控制整个计算机网络的运行情况以及病毒入侵情况.同时,可在计算机网络分支系统中也配备一个监测监控中心,不断提高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病毒防御、集中监控、合理配置、策略优化等功能,以减轻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逐步提高其工作效率,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4.3广域网络病毒防御与分析 所谓广域网络病毒防御,就是指以局域网络病毒防御为基础和前提,进而构建起来的针对广域网络的病毒报警、检测以及防御系统.一般情况下,通过广域网络病毒防御,我们可以有效地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外部、本地以及远程等的病毒入侵、检测防御情况,进而可以统计、分析和研究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所面临的病毒种类、爆发情况、发生频率等基本信息与数据.通常而言,广域网络病毒防御策略主要有计算机单机终端杀毒、局域网络集中监控、广域网络系统管理等三种基本模式.在这三种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用. 4.4电子邮件病毒防御与分析 当前,很多政府机关、金融部门、科研机构、军队院校等都纷纷使用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即OA系统).因此,这些机构都把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邮件服务器作为了其内部网络用户邮件的集散地,这样也必然成为网络病毒、垃圾邮件进出的主要门户.因此,需要采用电子邮件病毒防御策略进行拦截和杀毒,以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内部的网络用户所查收的电子邮件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电子邮件网络关口病毒防御系统设置于网络系统的入口处,确保所接收的外部电子邮件没有病毒.此外,也可对网络病毒进行安全筛选与过滤,待处理完后再转发安全、无毒的电子邮件到网络服务器,进而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电子邮件的安全. 4.5防火墙病毒防御与分析 进行防火墙病毒防御,就需要我们在计算机网络的出口处,设置科学有效的网络病毒过滤系统,即防火墙.只有这样,防火墙才能把有关网络信息及数据提交到处于网络出口处的杀毒系统进行检测、监控以及查杀.假如有网络病毒入侵的话,杀毒系统就会及时给防火墙发送有关信息.这时,防火墙就会立即阻断和防御网络病毒攻击网络.我们知道,杀毒软件几乎都有同步查毒功能,并不会影响到网络宽带的质量及速度.这种网络病毒过滤的方式,一般能够过滤掉系统、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中的很多网络病毒.此外,利用防火墙防御技术,可以实时分析、隔离和处理有关数据,并把有关情况及时提交给专门的病毒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假如是病毒的话,那么病毒处理系统就会及时阻断病毒的传播、攻击以及破坏.由此可见,这种防火墙防御病毒系统,能够减少大量病毒的传播、攻击以及破坏,而且还能够使网络用户放心、安全地上网.可以说,网络关口杀毒模式是杀毒软件同防火墙技术完美结合的见证,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协同工作的全新方式之一. 5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趋势日益突出,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活动都与计算机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计算机网络在各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甚至说是不可代替.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病毒问题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与损失,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所以,对计算机网络病毒传播及自动化防御进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论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1.1 成本控制的原则 1.1.1 成本控制的涵义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专门的控制方法,进行指导、调节、限制和监督:本着增产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讲究经济效益的精神,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标准和预算之内。如果发生偏差或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实现规定的成本目标。 1.1.2 成本控制的原则 ①成本最低化原则。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采取各种措施,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以客观条件和现实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②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二是全过程的成本控制。③动态控制原则。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来不及纠正。所以,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④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⑤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中,有“责”就必须有“权”,否则就完不成分担的责任,起不到控制作用;有“责”还必须有“利”,否则就缺乏推动履行责任的动力。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好。⑥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就是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发生在控制标准以内的可控成本,不必逐项过问,而是集中精力控制可控成本中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例外”差异。 1.2 施工企业成本构成及分类 1.2.1 施工成本的构成 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属直接费;间接费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项目经理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支出,具体包括:工作人员薪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等。 1.2.2 施工成本的分类 ①实际成本:反映施工费用的实际支出,确定施工最终的盈亏,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施工项目上的实际费用。②计划成本:按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进行工料分析,以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根据施工单位具体情况,确定施工预算费用。③预算成本:是决定施工企业盈亏的前提条件。它是项目成本分析、决策、报价、落实责任、安排资金的依据,是由施工量定额标准来计算出施工成本。 2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2.1 成本控制思想与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部门或财务人员的责任,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事实上,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 2.2 缺乏责权利相结合的控制机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控制也不例外。现在施工企业都被要求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实行施工成本控制体系,并将责权利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甚至虽然有的企业建立了相应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但是却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涉及到了成本控制活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如何去对成本施加影响。于是,成本控制缺乏制度约束,缺乏具体责任,成本目标无从落实。 2.3 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门仍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及制订目标成本,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忽略了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及工期的要求,给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 3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3.1 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 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就要从成本控制的优越性方面来引导和深入,将一切影响成本的因素纳入强化管理范畴,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工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群体的敬业精神,树立企业是我家,人人都有责的大局观念。切实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根本转变。 3.2 加强目标成本的管理,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责任成本中心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按照不同的成本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并且要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3.3 强化全过程控制 3.3.1 材料费的控制 用量控制:①实行材料领用责任制,专料专用,包干控制的方法,加强现场管理;②严格控制进料,对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为避免给以后埋下质量隐患,应立即与供货方办理更换或退货手续,购料一定要严格办理验收交接手续;③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价格控制:①快货物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匹次;②买价控制,以降低成本,坚持“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 3.3.2 人工费的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于不好控制人工用量的部位,尽量采用包干的方式控制;②为使施工工序更加合理,减少窝工和重复用工,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比选工作;③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进行分解控制,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 3.3.3 机械费的控制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主要部件及其保养情况建立档案,作好备件的储备,严格执行机械的保养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修理费,减少 修理等候时间;②租用设备考虑季节性天气的实际情况,减少停置时间,降低设备的租金或折旧费率;③优化施工工序,避免交叉作业对设备影响利用率。 3.3.4 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场地清理费等。这些费用具有较大的弹性,就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对这些费用的控制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 正确处理工期和成本的关系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3.3.6 加强施工变更索赔工作,强化索赔意识 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之一。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业主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紧盯现场,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业主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3.3.7 重视竣工结算工作 实物工作量完成,工程进入收尾决算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从新角度探讨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摘要】本文从价值链角度、施工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和员工心理因素方面探讨了铁路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力图从新的角度研究成本控制新途径。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新角度。 面对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谁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谁能保持企业良好运行、获得更多的利润和效益,谁就能走在众多企业的前面,占尽优势。利润的产生和增长,说到底就是增收和节支、增强管理论文" target="_blank"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成本控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施工企业成本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企业管理过程存在的诸多漏洞,并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系统的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增收节支、提高利润的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剖析。 1。成本管理理念的局限性。对于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提及的是存在于理念即意识层面问题。只有认识到了,才能有可能做到。当今,在很多企业中领导的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观念落后,员工的成本意识淡薄、只懂分工不懂协作、没有团队精神,领导与员工在成本管理的诸多问题上都难以达到共识。 1。1成本管理观念僵化。目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大多局限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的控制,没有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的研究,不注重资源供应过程中成本支出的优化,更没有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着眼对企业战略成本作出规划,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者的成本管理观念僵化,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够系统和全面。施工企业价值链如表1。 表1施工项目价值链。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理念局限于施工生产过程,对于上游和下游的成本控制关注较少。 1。2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存在误区。企业中大多数员工仍然认为,成本管理只是成本管理部门或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与自己毫无瓜葛。 而管理者的经营思想仍然停留在“重揽轻干”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上,员工与管理者的对于成本管理的认识就此错位。有些项目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局面是每个部门和人员只关注自己的工作责任,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成本责任。如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自己的责任是认真贯彻工程技术规范,不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保证施工生产的进度就算完成工作了,但是忽视了自己的成本责任,比如没有考虑到和劳资部门的进行协调,随意增加劳务队伍,可能导致最后工程人工成本的大幅度超支。材料员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保证按照质量要求采购原材料,不出现断料影响生产就算完成了,但是采购过程中没有精打细算,采购材料只考虑采购质量问题,忽视了采购成本的降低,导致材料采购成本超支。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大家按照自己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完成工作责任很到位,没有意识到自己承担的成本责任,必然会使成本增大。另外一个情况是虽然意识到了自己应承担的成本责任,由于技术、材料、设备、劳资人员没有接触过会计,对成本的概念一无所知,也会造成成本的超支。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这种意识不清除,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控制。 1。3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长期以来,施工企业实行集团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的管理体制,项目部是成本控制的主体,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项目经理的权利过大,许多企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科学的成本考核制度。有的企业建立了责任成本管理制度,要求项目经理零利润承包,结余归项目经理支配。这也导致一些项目部只重视成本的控制问题,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感情投资,一些人才的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人才流失。刚招聘来的大学生刚毕业没几年就要跳槽辞职,打乱企业的施工计划和节奏,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招聘成本。因此对项目经理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是制约当前国有施工企业机制发展的主要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改变“盈利的项目经理就是英雄:亏损的项目经理就是狗熊”的片面看法,引入全方位考核指标体系,将质量、安全、进度、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纳入项目经理的考核体系,真正建立起合理的项目经理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为降低成本创造一个好的竞争环境。 2。忽视了外部社会环境成本的控制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社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许多施工地点周边治安环境状况差,存在不同程度的黑恶势力,这给企业正常施工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例如,在项目部所在地,地痞无赖已经有自己的产业,囊括了建筑、运输、批发零售等诸多领域。为从项目上获取利益,就会提出项目部临建、库房等工程必须由他负责,否则没人敢来承揽该工程;且提出必须安排几个当地无业青年工作,否则项目领导出门就会有危险了;项目部所需物资必须首先考虑由他指定的商铺供应等等。由于其垄断当地各行业,抬高价格,使得企业成本大大增加;由于其承建工程的粗制滥造,大都达不到规定要求,经常性返工返修,导致成本流失。 除此之外,安抚当地居民也极其重要。如果与当地居民关系融洽,则工程大体便会顺风顺水,否则,项目部就要准备好每天接待为数众多的当地告扰民、索赔的群众。 3。成本控制的全员性亟待改善。成本控制不只是会计人员的事情,成本的节约与控制需要自上而下,全体员工的参 与。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等,它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材料部门、设备部门、劳资部门。项目部的所有人员分别隶属于这几个部门,因此项目成本的控制就牵涉到这些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直接影响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执行,执行的过程就需要每个部门、每个人员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工作中去。目前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项目施工工作中基本没有做到。许多项目部的目标成本由财务部制定,而财务部门的制定依据较多的是依赖历史经验,没有详细的测定过程,这样制定的控制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具体的控制方法和过程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人员来完成,但各部门的职能人员对这种缺乏可执行性的控制方案肯定存在抵触情绪,这必然降低了成本控制的实施效果。另外,由财务部门制定的目标成本更多的是从价值角度考虑,这样在最后的成本报表中显示一个总成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无从了解成本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发生的。因此真正做好成本控制就需要所有施工人员、工程建筑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通力配合,项目成本的高低需要大家关心,仅靠项目经理和专业成本管理人员及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法收到预期效果的。仅仅依靠财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进行控制目标的编制和过程控制是无法做好企业成本工作的。 二、从新角度研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1。管理层转变成本管理意识。管理者应该改变局限于项目施工成本中资源消耗控制的理念,详细分析影响工程价值的施工价值链各环节的影响程度,对施工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企业的供应链进行全面的研究,在工程设计阶段,注意和勘察设计单位的沟通,根据自己的施工能力和技术力量,以及本企业的成本状况,对设计理念加入自己的思想。重视和供应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努力和供应单位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实现资源供应过程中成本支出的优化。同时对下游环节的验收、索赔、维修过程的战略成本作出规划,从整体价值链上进行广义的施工成本控制。这是通过价值链控制成本的真谛所在。 2。合理控制外部环境成本。 2。1社会环境成本控制。依靠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维护施工秩序。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与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做良好沟通,了解当地的治安状况,请求他们的通力协助,对施工周边的社会治安环境给予保障。另外,在选择项目部位置时,可以适当考虑当地公安机关派出机构距离较近的地方,以保证在出现地痞无赖等黑恶势力到项目部上滋扰是非时,公安民警可以第一时间赶到,予以制止。在打斗或者其他负面事件已经出现的情况下,可以尽快处理,尽量不影响施工进度。 2。2处理好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无论是公路、铁路、桥梁、隧道,都是在为民服务,在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状况和感受是项目应该做的。施工能否得到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对于工程的正常进展至关重要。首先,必须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予以尊重,免生不必要的是非;其次,对于占地、占林、占道的情况,要按国家相关规定给予足额补偿和租赁费用,不欺瞒、拖延;再次,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做些惠民工程,如修路、打井等,既方便施工又可以顺应民意;最后,做好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工作,当出现纠纷时,应礼待群众,告知通过政府调解等正常途径解决,减少不必要争端影响施工进程,增加成本。 2。3树立正确思想,搞好内部团结,不向黑恶势力低头。如果当地黑恶势力猖獗,严重影响施工进程、项目部和施工队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在请求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予以保护的情况下,项目部还可以向正规保安服务公司雇佣一定数量的保安,加强项目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要谨防他们拉关系、套近乎,对项目工程进行承揽,由无到有、由少及多的慢慢渗透,以致工程质量没有保证,返工返修增加成本。在遇到寻衅滋事的黑恶势力时,公司内部,经理、员工和施工队要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在保护国家和个****利、人身财产安全不受非法侵犯的同时,给对方以震慑,不向黑恶势力妥协,保证正常施工秩序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流失。 3。正确认识质量、安全、工期、形象的有形成本支出与切实收益的双面性。质量、安全、工期与成本支出是存在矛盾性的。有些工程业主催的很紧,要求尽快完工,企业应该在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情况下,加快进度。但是不要违背施工生产的规律。要在竞争中生存,施工企业应该有效的对“三大目标”进行控制,即合理地处理好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质量不一定要求最高,要在满足用户需求,不出现安全事故的前提下进行成本控制。但是应该注意,安全控制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生命。什么时候都不能以牺牲安全性来进行成本控制。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某一个项目因为快速、高质量,又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情况下出现了亏损,从长期来说,这也是企业的品牌,能够为后续的工程承揽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质量与安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 4。注重对施工企业相关人才的培养,关注员工心理成本。根据施工企业所承接的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要对本企业内部的所有人员以及物料统一实施动态管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工要依照各项工程进度的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加大企业内部人员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流动,这种做法不仅能够满足工程项目不同阶段对相关人员的需要,而且能够使企业内部的职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得到一定的锻炼与培养。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渐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隔阂,从而使整个施工企业形成最大的合力,不仅能够为工程项目的早日完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能够减少企业人员的配备数量,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情绪影响人的行为,施工企业产品的不动性决定了人员必须流动。 露天作业也使得工作任务非常艰苦,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生活的员工,心理、生理压力要比其他行业高,不可避免的出现职业倦怠。此时工作效率会大幅度降低,间接提高了工程成本。进行项目成本控制,一定要考虑员工的心理成本,管理层要尽量改善企业服务员工的水平,提高服务成本,注重对员工心里诉求的引导,减轻员工的心理成本,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为高效率的进行成本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要从企业整体效益出发全面分析,内外齐抓、共管。在完善责任成本管理体制,以人为本、强化素质、落实责任,建立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度的同时,还要注意成本控制必须要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要对企业的全体员工实施动态管理,重视成本控制的全员性,注重对施工企业相关人才的培养。除此之外,引入现代成本管理思想,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先进的成本控制模式也都是十分必要的,外部环境成本控制要给予更多关注。虽然本文对于许多成本控制方法和新的成本理念未作全面叙述,对于很多问题的见解还不够深入,但是,如果企业能到踏实认真的做好这些,积极进取、勇于开拓,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一定能够占据优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物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已经改变了过去依附其他产业生存的特点,逐渐成为影响或改变其他行业命运的战略棋子。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纷纷将目光转向“第三利润源泉”的控制,以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的地位。物流成本的控制是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是市场竞争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进行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显得至关重要。合理的物流成本控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为公司的内部成本控制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由于物流成本贯穿了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帮助企业提前捕捉管理漏洞,有助于企业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尽可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正常运营。 (二)电子商务和物流成本的基本内涵 电子商务是指基于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各类商务贸易活动,包括货物交易、服务交易和知识产权交易。买卖双方可以不谋面,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物流成本是指产品从供应地到消费地的运动过程中所耗费的各种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产生物流成本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自身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成本;如果按物流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装成本、装卸与搬运成本以及物流信息和管理费用;按物流活动范围不同,可分为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按电子商务运作流程的不同,可分为正向物流成本和逆向物流成本。 二、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物流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 物流范围包括产品从供应地到企业的物流、企业内部物流以及从企业到消费地的物流,将哪个范围列入物流成本核算以及将会计科目中的哪些科目列入成本核算对象对物流成本的影响特别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成本计算科目、物流成本计算对象和范围在物流成本进行核算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之间无法相互比较,甚至同一电商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物流成本也不具可比性,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决策。 (二)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低,退货成本高 电子商务企业是通过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与消费者进行商务活动的,消费者可以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产品的款式、功能以及价格等特性,通过比较各企业的产品综合性能做出消费选择。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质量很差,通过美化工具美化产品或者在介绍产品性能时夸大其功能,这些都会误导消费者,最后导致消费者不能满意所购买的产品,选择退货。有些则是货物在挑选整理的时候出现错误,消费者所收到的货物不是自己选的款式或大小,也会导致退货。在退货过程中,增加了挑选整理费、仓储费、运输费以及人员工资等费用,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总成本,减少了企业利润。 (三)工作效率低,运输成本高 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运输系统不合理,产品在配送运输过程中没有走高效益之路,浪费了很多能源资源,运输成本大大的提高。有些是由于运输线路和运输节点没选好,在节点上停滞的时间长,导致移动储存成本高;有些是运输工具没选好,导致效率低,运输时间过长;有些是由于货运人或者经纪人没选好,导致运输过程复杂,运输时间长,成本高。 (四)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委托成本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电子商务企业都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的经营,把物流服务部分外包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或者第四方物流公司,这样物流成本就是委托成本。企业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服务顾客,降低物流成本,但是由于供应链管理有缺陷,导致委托成本居高不下,大大减少了外包优势。许多电子商务企业与外包公司没有形成良好的战略联盟,各自都只注重自身的发展,没有考虑到利益的平衡,导致委托成本高。另外,电子商务企业选择外包公司时,没有综合评估外包公司的实力,由于供应商或者消费者的分布比较散、范围比较广,导致外包公司的经营成本高,进而影响物流委托成本。 三、降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成本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统一的物流成本核算标准 电子商务企业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物流成本核算标准,这样才能让物流成本在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为了行业中各个企业可以相互比较,应该尽早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以便物流成本能够更好的监督和控制。这都让成本信息更具真实性,就不会再出现物流成本的低估或者高估,也更有利于相关利益者及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完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降低退货成本 退货成本也是企业物流成本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产品的退回会产生一系列的物流费用,因此,降低退货成本是物流成本控制活动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为了降低退货成本,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即完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在产品流出企业之前确保产品的质量没有问题,也不要弄虚作假,要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真实信息。另外,企业一定要宣传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以提高顾客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这样就有利于降低退货率,节约物流成本。 (三)注重效率化,降低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是最大项的物流成本,占企业物流成本的40%—50%左右,要想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就应该紧紧围绕运输成本这个核心环节。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应注重效率化管理,合理安排运输排程,重视配车计划管理,提高装载率以及车辆运行管理,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同时,将生产商配车计划的制订与生产计划联系起来,使批发商将配车计划或进货计划相匹配,减少不必要的配送,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另外,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完善物流信息系统,让物流信息能够在企业内部高度共 享,使各个部门的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 (四)整合供应链管理,降低委托成本 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日趋激励,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强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供应链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供应链的强弱决定着竞争力的强弱。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制定筛选机制,选出综合实力强的供应商、经销商和物流企业,与这些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整合出一条超强的产业链,促进物流一体化运作。供应链中不同环节的有机整合,能够提高供应链集成度,加强企业之间的协同,减少不必要的流程,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建筑企业成本控制措施方法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不断降低成本,对企业做强做大,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反映了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指标。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已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的竞争。成本控制环节众多,一般有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本文着重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对建筑施工企业 文秘站: 一、实施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施工企业在组织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建筑材料、建筑机械费用及人工、管理费用,所有费用的总和,构成了该工程的生产成本。通过成本控制,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实施成本控制不断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和社会的积累的源泉。在预算造价已定的条件下,成本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多,加强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有利于改善施工企业的生产条件和职工的生活条件。实行利税后,税后利润全部留给企业,组成企业的新产品试制基金、生产发展基金、后备基金等各种基金。这些基金除了发展企业生产外,还改善了生产条件和职工福利。降低工程成本是增加施工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降低工程成本对节约投资增加企业积累提高职工收益都有利,因此必须重视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 二、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 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四部分组成。就目前来讲,施工企业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直接工程费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由施工技术措施费和施工组织措施费组成。措施费对不同施工企业、不同工程项目,其发生的范围和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确定;间接成本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规费是施工企业按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三、事前控制——目标成本的管理 目标成本的管理主要包括确定目标成本和进行成本预测,参与经营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实行成本归口管理等内容。对各项生产活动进行具体指导,限制和监督,及时发现偏差;采取纠正错误的措施,使各项具体的和全部的生产耗费控制在原来规定范围内;确保规定的目标成本。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加强业绩考核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的,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负完全责任。按照不同的成本要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严格考核、奖罚分明。通过成本指标,可以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点和薄弱环节,以便总结经验克服缺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充分发挥责任成本中心的作用。 确定目标成本、进行成本预测 施工预算是成本目标。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评估。根据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测评该项目的经济效益。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工料机消耗分析和制定节约措施之后,制定现场的目标成本。施工预算成本总额应控制在责任目标成本范围之内,并留有余地。并应确定目标利润,施工预算与投标预算进行对比,其差额实际就是计划施工盈利。为了编制合理的施工预算,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材料市场价格变化等因素进行分析,也可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同时还要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分包费用,避免效益流失,项目预算员要协助项目经理审核和控制分包单位的预算,避免“低进高出”,保证项目获得预期效益。 四、事中控制——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 成本计划执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生产全过程,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管理是对照成本计划进行日常控制。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控制,以及其他管理费用的控制等内容。 加强业内管理 工程项目开工时,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在图纸会审时对于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的项目,要认真仔细看透图纸,从方便施工,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增加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也是工程成本有效控制的途径,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细化优化,选择适合的施工机具,满足施工的同时又具经济性;合理调度周转材料,精心布置场布图;合理分配工作面,既能加快工程进度,又能确保工程质量。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项目部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抓质量、安全、进度,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责任到人。按合同约定按时编制进度计划和进度款报表。对于工程变更,应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甲方签证工程量及价款。由于不可抗力影响,导致工程停工应及时进行工期签证。由于开发商原因造成工期延误及损失,应及时 办理书面签证手续。加强内业管理是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生产资料耗费的控制 在项目生产过程中,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使用占整个工程成本的60%左右,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的节约来弥补。因此,建立完善的采购和收发料制度十分必要,一般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储存量,以加速资金周转。材料采购应通过市场调查,论质比价;对于耗量大,价款总额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方式,公开竞价,择优选定。这样做,既有利于保证质量,又有利于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同时,要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并严格收发料制度,进场要认真点验、保质保量,发料要严格按照计划发放,做到帐物相符,台帐清楚,特别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对周转材料,如:钢管、扣件、方木等应包死基数、实行限额领料。对余料坚持回收、废物再利用,这也是材料成本不可忽视的最终环节。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质量、进度和设备能力的要求,合理地配备机械,外租机械设备,如:塔吊、吊车等,分别采取按台班,按工作量或包月等不同的租赁形式进行租用。要按油料消耗定额进行抽查。并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退场时间,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提高利用率。自备小型机具,也要合理使用,减少机具闲置。对于机械设备应建立日常定期保养和检修制度,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杜绝机械事故的发生,努力降低机械使用成本。 分包成本及人工成本的控制 分包成本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分包单位的选定可进行招标方式,对分包项目结算,严格按分包合同执行;各专业分项工程都需经过各责任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结算。对于包清工,工程项目应选择实力强、技术精、工人素质高的队伍。其中低值易耗材料、零星材料等采取一次包死的办法。无论是专业分包还是包清工,合同的签订都应详细、严谨、奖罚严明。同时,为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开展技术比武,加强劳动纪律,改善劳动组织,把施工人员的劳动成果与经济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艺,提高劳动者操作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全面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 向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要效益 “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施工企业要想从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利润,必须在保证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严格实行成本控制。“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呈几何级上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管理者要在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达不到质量要求将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影响企业的信誉,但也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信誉度,出现“质量过剩”现象,这将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安全是职工的生命,项目的生产,首先要加强防患意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参加工程建设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伤亡事故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工期管理也是合同管理的环节之一,寻求最佳工期点成本,如何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又一重要课题,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技术措施,必然增加工期成本,但由于延误工期而导致违约,必然被索赔。一般来说,工期短,成本小,但当工期缩短到一定限度时,再要缩短工期,所采取措施的成本则会急剧上升。因此,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要求时,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追求市场竞争力而盲目赶抢工期,否则,不但增加技术措施费用,导致工期成本超支,还会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五、事后控制——及时竣工结算、加强成本核算 技术资料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及时竣工决算和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资料的准备与竣工决算的管理 合同条款对工程竣工验收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因此,要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归档,以确保工程竣工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及时交付甲方和归档,将影响工程的竣工决算。在竣工决算阶段,项目部将有关决算资料提交预算部门,对中标预算,材料实耗,人工费等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确保工程竣工决算的正确性、完整性。 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 工程竣工后要及时进行结算,以明确债权、债务关系。项目部要专人负责与开发商联系,力争尽快收回资金,对不能在短期内清偿债务的甲方,通过协商签订还款计划的协议,明确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以增强对债务单位的约束力。 六、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施工项目成本目标的制定不严谨、测算不精确。在测算项目的目标成本时往往由造价员以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依据,参照定额消耗量及市场信息指导价计算其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而工程量基本上参照投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数量,而未在测算目标成本时重新核算施工图中的数量,未结合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单价的组价。这样制定的目标成本往往是不精确的,对项目的成本控制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 2、施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项目经理是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在承包的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委托人,项目经理责任制是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施工项目目标责任制度。由项目经理代表企业对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控制目标得以实现,但现行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制度。往往只要求项目管理班子完成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和工期进度,没有结合成本费用支出的高低来进行效益考核。 3、施工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的经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施工技术人员非常重视技术管理,但却忽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管理,项目成本控制。要求全员积极参与,在建立健全一个完善成本管理机构和成本控制专职人员的同时,必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的管理工作。 4、忽视合同管理和索赔意识不强。由于目前发包方在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时,其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都制定得比较苛刻,并且发包方另行分割发包的情况也很多,给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带来较多困难。但是施工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不十分重视合同的签订,认为合同条款在招标文件中都已有了约定,就简单的按发包方招标文件的合同条款进行套用,而未在合同签订前进行逐条研究。同时,施工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索赔问题得不到重视,不能及时、合理的进行处理,这样索赔问题搁置下来为以后的竣工结算带来障碍,并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七、应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1、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的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按项目管理任务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并对各业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责任、权利及利益分配等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强约束的同时也实行激励。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同时,编制出各施工段的施工成本控制目标计划,根据确定的目标成本分解到各施工作业班组,由管理人员定期对下达的目标成本计划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出成本费用的偏差,分析偏差的程度和性质,确定造成偏差的原因和责任归属,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对实际成本进行考核,考核有节约的给予奖励,超出的进行处罚,使制定的目标成本计划得以实现。 2、加强施工过程中对人、材、机等费用的控制,降低施工项目成本 1)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工费用的消耗。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加强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劳动定额,落实经济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积极性,达到节约人工消耗、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的目的。 2)通过加强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降低材料消耗。从材料的采购、运输、使用以及竣工后回收等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在采购环节应 分析材料价格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材料采购时间,避免因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材料成本的增加;在运输环节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选择经济合理的供应方式和运输工具,合理设计施工现场的总平面图,避免产生二次搬运;在使用环节主要是管理好领料、用料及核算工作,根据工程进度严格按照企业定额的材料消耗定额测算材料用量,合理使用材料,降低材料费用支出。3)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通过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其完好率和利用率,减少机械使用费和维护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做好设备管理主要有:设备选择、合理使用和检查维护、修理保养等。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程量大小以及工期要求,一方面要考虑使用的施工机械是否经济,即以机械施工使用费的高低为标准,另一方面也应考虑机械设备的合理组合。通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机械设备使用费。 4)加强施工管理,节约施工管理费。施工项目的成本除人工、材料、机械等所构成的直接成本外,还有间接费中施工管理费支出。管理费发生费用的高低都将会对预期的利润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费支出的控制,可以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通过科学组织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进一步节约管理费用的支出。 3、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索赔意识。 1)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于是施工企业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对可能发生有歧义的、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以及专用条款中的每一条款都要透彻分析理解,避免以后在竣工结算时产生纠纷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财务人员、造价人员一起对合同经济性、合法性及主要条款进行评审,对招标文件不合理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应该据理力争,提出合理并有利于施工企业的约定。 2)强化索赔意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发包方的原因造成工程延期和费用增加的情形时常出现,其发生的情况往往表现为:没有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条件,如未及时交付设计图纸、施工现场、通水、通电;发包人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减;发生不可抗力的事件;发包人提供的材料或设备未能及时到位;发包人另行分割发包的工程造成工期延误和质量问题;未按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进度款;材料上涨、政策变化调整;发包人指令工程暂停或变更方案等因素造成工期延长和费用增加。所以,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熟练掌握有关索赔工作的程序及内容,及时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特别要加强施工现场签证管理工作。施工企业遇上述索赔事件时,要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同时做好现场原始资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索赔报告及提供证据资料。通过对发生的索赔事件进行及时、合理的处理,可以进一步保障施工项目的施工工期及降低费用支出,确保目标成本得以有效控制。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成本控制,对降低工程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劳动积极性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等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使企业具有发展的活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谈如何实施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 摘要:成本控制是各类生产制造企业适应性节约成本投入,提升行业竞争力、持续发展力及综合经济效益的必要保证,是企业丰富经济管理及业务管理活动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基于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控制要点入手,展开了如何寻找有效的成本降低途径、强化成本核算控制的科学实践策略探讨,对切实提升生产制造企业经营业绩、生产管理水平及服务质量,令其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生产制造企业 成本控制 经济效益 一、前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创设了有力的发展环境,同时也为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争相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压低产品价格,本着服务至上的原则意图争取更多的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在同等质量的产品中,哪一类产品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则消费者更愿意为其买单,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定价模式科学开展成本控制则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最核心任务。传统的生产企业产品定价模式主要为生产成本加上利润等于产品价格,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各方因素的全面调节,产品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移为买方市场,因此产品定价模式也有所转变,发展成为利润等于价格减去生产成本,虽然从计数的角度来讲,以上两种定价模式较相同,然而其实际却有着本质不同的意义。传统定价模式主要通过在成本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的利润从而确定产品最终价格,然而当前,产品价格却完全由市场决定,倘若制造成本较产品价格低,则生产企业便有利润可赚,相反企业将被市场的残酷竞争所淘汰。因此在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成本的有效控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导规范作用,只有企业真正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才有可能令产品价格有所降低,并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令其占领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二、我国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观我国各类制造企业的生产进程及发展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其成本控制中体现了内容僵化、控制人员结构单一、控制模式不合理、控制手段落后等不良弊端。在控制内容层面,我国多数生产制造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其成本控制范围仅仅局限于对生产消耗活动的管理,并没有深入涉及或者很少渗透企业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原材料采购、成品销售及售后质量服务等企业实践经营的全过程管理中,因而往往会造成成本失控管理,成本总体水平始终居高不下的不良局面。同时大多数制造生产企业其担负成本控制职能的人员存在构成单一的现象,仅局限于包含专职成本管理人员,即财务及其所属部门下级的核算人员,而未能全面包含相关技术生产部门及经营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现有成本控制模式主要以产品计划价格为基础,仅包含对财务成本的核算考量,并以事后核算为主要依据,展开简单的成本分析,因而缺乏超前意识的事前成本预算及科学的决策管理,同时不能有效进行事中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绩效监督,对事后的分析与考核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的科学支持。再者,现有成本控制手段体现了滞后管理,无法跟上现代化企业生产发展速度的不良局面。由于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内容多样、控制对象较复杂,加之领导层、管理层的不重视、工作人员的服务效能不强,令多数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停留在效率低下的手工操作层面,不能紧密结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理念及特征科学开发功能完备的成本控制软件,对深入成本控制研究的支持、执行及投入力度不高,因而进一步导致了生产制造企业在各阶段的成本控制与核算功能较分散,不能实现有机的集成与高效统一的发展。 三、企业成本控制要点 (一)细化分析,将成本份额比例高的内容作为主控对象 在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中,我们应将主体控制目标放在所占成本份额比例较高的材料因素与人工因素层面,只有牢固将成本占有率过高的这些部分进行重点监控、才能令企业成本控制计划不被不良因素所颠覆,成本控制目标的完善实现也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二)从创新层面入手,找到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 技术创新是生产企业的创造之本、动力之源,成功的技术创新与最合理的工艺应用能切实降低生产制造企业的原材料用量或令其在不断的寻找新材料、发掘具有价格优势、性价比较高材料替代传统生产材料中有效实施成本控制。同时工艺技术创新还可有效提升生产材料的利用率、成品率及一级品率;通过工作流程的适应性变更与管理方式的完善创新还可令企业核心劳动生产率及设备高效利用率切实提升。再者从营销管理层面来讲,营销方式的创新可有效提升生产制企业的产品销量,令其单位产品的营销成本得以显着下降,由此不难看出丰富生产制造企业全过程管理的创新是降低运营成本最行之有效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另外在实践管理中,生产制造企业应通过自主的探索与总结研究找到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成本控制关键要素,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展开高效的成本控制,把力量用到实处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控制效果。 (三)加强可控费用管理,科学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可控费用是成本控制的主体效能对象,只有在生产制造企业的全过程经营管理中从那些可通过人为协调完善控制的因素入手,才是成本控制科学发展之道。因此在控制实践中我们应主力从材料用量、费用控制入手、强化物料消耗计量、材料进价调控、办公经费、运输费、差旅费与资金占用费管理,才能充分展现成本控制的效用价值。再者我们还应在企业内部科学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并完善建设与之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科学的奖惩机制调控员工整体的成本控制主动性与积极性,令成本节约与员工切身利益完善结合,并在科学的奖惩条例中变被动的企业成本控制为全员积极、热情、规范、主动的科学成本控制。 四、有效的企业成本控制途径 (一)完善提升生产制造企业劳动生产率 不同的制造企业,其生产产品的种类必然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科学依据产品的不同属性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效率考核指标,采用每小时的产品生产率及工人生产力进行衡量比对。在企业每天的生产中我们都要对此生产效率指标进行考核、 统计与对比,从而合理分析及查明生产过程中各类影响效率的主体因素、抑制生产运作环节的瓶颈,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力改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提升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我们必须从以下科学方式入手。首先应合理强化企业管理层、各类工作人员的整体文化素质、政治素养与实践操作技术水平,同时我们应完善加大技改投入,令各类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并提升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人员管理层面我们应适应性压缩非生产人员比例,令进厂从事重要生产操作的工作人员在精选管理中发挥重要服务职能。同时管理层应通过合理的调配劳动力促进各生产环节的优势突出与兼顾平衡的发展,在健全劳动管理体制的科学辅助下,提升劳动生产出勤率、工时科学利用率及企业生产全过程的工作效率。 (二)合理降低材料消耗、平衡分配,强化提升产品生产质量 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品优质品率增强与材料损耗率合理降低是生产制造企业强化成本控制的科学途径,我们可将这些指标作为员工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令员工达标率与其切身利益、奖金额度直接挂钩,从而充分激发工作人员开展科学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同时在生产实践及管理进程中我们应注重对企业历史消耗数据的完善积累,将其作为基础标准,分清责任归属,规范员工生产及材料消耗行为并实施与企业工作人员的良性沟通。在分配环节企业管理层应发挥综合调控职能,令成本节约所得的企业内部利润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对成本节约体现良好控制效果的部门、班组及个人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履行奖金兑现制度,在各个生产环节的控制中,我们应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并令质量监督、检验与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从而令企业在持续、高效、快速、优质的实践中切实生产出令用户真正满意的产品。 五、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 成本费用计入范围的明确可令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高效、清晰,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科学正确的对可以计入产品成本与不能计入产品的成本进行明确界限划分。依据企业运营管理中发生较多项目费用的现状我们应本着谁受益、谁消耗、谁负担的原则,在生产过程中凡是消耗的材料、人工及其他费用都应一并计入生产成本范畴。对于不能计入的费用,例如用于支付各类滞纳金费用、赔款、捐赠及赞助款项等则应划入企业营业外支出款项中,而支付的股利则应纳入利润分配范畴;相关各类管理、财务费用也不应错误的计入生产成本中,而应将其纳入期间费用范畴。在企业成本控制层面,每一位会计人员都应依据企业当月产生的实际成本进行合理分析,找出引发企业亏损的真正原因、亏损节点位于何处,或盈利的原因怎样,在什么地方盈利,通过与基层技术人员、相关生产调度与主管人员的及时沟通查明原因,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计人员应在实际成本控制工作中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及时了解企业运营的相关实际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信息化时代,倘若没有数字的标准良好比对,制造企业的节俭运营与成本控制便无从谈起,因此在成本控制计划的规范实施下我们应促进企业各部门出据完善的数字清单,其中包含各类可控与不可控费用,并在每季度或每月由财务部门汇总后上报至管理层,将各项异常或超支运营情况进行特殊标识,并在每月总结会中要求相关部门对超支部分做出解释。生产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因素,因此在实践管理中我们应完善树立创新精神,切实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进一步令其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并真正激发成本控制效益。目前很多生产制造企业的产品缺乏完善的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不难看出,企业生产规模不合理、不经济,在生产建设层面盲目投资过高,对产品能耗不加以强化控制,任其自由发展,这些不合理因素均来自于企业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不重视开展策略性成本管理所造成。为了切实降低该类因素对成本控制的深远不良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对成本管理的策略性控制,将其纳入企业决策管理的必经环节。基于生产制造企业中各类制造程序、物流及作业程序选择具有可优化组合的属性,我们应对制造程序中的附加值高低进行综合计算分析,例如对采用各类高新技术、工艺、材料对低价值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技巧、结构及装饰层面的改造附加值进行衡量,并通过价值链管理对企业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企业各项成本费用进行完善的控制与管理。 六、结语 在我国各大生产制造企业的实践运营中均在成本控制环节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问题,其中突出体现在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层面的失控、生产环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企业员工不能安心工作,计量环节不准确,成本核算精细度不高等。针对这些不良现状,生产制造企业要想强化成本控制就必须明确着手点,完善细化各层面建设与管理,有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走科学成本控制之路,完善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有效的奖惩激励政策塑造员工主动探究及科学奉献精神,才能真正令企业成本控制高效、有序,令企业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一、建筑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建筑施工项目主要包括投标成本和施工成本两大体系。一般而言,投标成本产生于投标阶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容易掌控。而施工成本包含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所有费用,这里面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措施对此进行管理。其成本控制管理的对象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系统的完善、施工前期设计的科学性、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材料费用的控制、机械费用的可控性以及其他影响因素。 (一)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系统的完善 企业要想做好成本控制必须首先打造一个良好的成本控制的平台,这就是建立并完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系统。良好的成本管理系统有利于施工过程各个阶段成本的节约,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使成本具有可收缩性,无论是施工的准备阶段还是施工进行时还是施工的后期保障,都有效地减少成本浪费。除此之外,施工成本控制系统能够对施工人员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完善了企业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协调,便于施工项目顺利地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缩短了施工周期,潜在地为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 (二)施工前期设计的科学性 建筑施工的前期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施工设计成本合理科学,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度地减少企业施工的成本,保证施工有条不紊地进行,克服施工中的盲目混乱现象,直接影响施工成本的高低。 (三)建筑施工队伍的管理 施工队伍负责工程的建筑和施工,施工成本的多少与施工队伍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来说,建筑施工的专业性特点较强,具有专业水平的施工队伍在很大程度能降低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耗。 (四)材料费用的控制 施工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材料成本费用,总体来说其比重要占到60%,有时甚至高达70%多,所以在成本管理中要重视对材料费用的成本控制,减少经济损失。导致材料成本高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采购、保管和使用。在采购方面,企业一般任用比较信赖的人去负责原材料的采购,但最近常有媒体报道许多原料采购的人员故意抬高虚报原材料的价格以取得回扣。在其采购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无计划采购,往往导致材料囤积,浪费现象比比皆是。除此之外,采购人员有时对材料的掌握了解不足,受黑户欺骗,买入了不合格的产品,直接带来了较大的成本损失,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的漏洞难以弥补。在保管方面,材料因外界因素的干扰发生变质等现象,但是没有人对其进行修复和管理,大批材料变为废墟,因为缺乏相应的管理导致材料成本不断上升。使用上,某些施工人员由于素质低下,在使用的时候故意浪费材料,缺乏节约意识和成本观念,积少成多,长期以来不仅浪费了国家资源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消极的影响。 (五)机械费用的可控性 任何建筑项目必须借助机械的力量来完工,在一项工程中,如果机械的保护不到位,单是在机械成本方面就得付出高昂的代价。机械的保管费用、维修费用都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所以企业一定要在机械方面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进行成本控制。 (六)其他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五个方面的成本因素之外,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或多或少地对施工成本产生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建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如果在施工中发生了人员伤亡事件,那么企业的经济成本将会大大增加,工程项目也会罚款甚至停工。工程质量问题――如果因为施工质量不合格重新返工,这将增加工程的周期性,相应地成本也会增加;如果因为施工质量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发生了伤亡,施工企业将面对巨大的经济损耗和信誉危机,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工程完工后期――在竣工时期,因为疏忽特别容易导致为不该支持的费用负责;如果施工单位欠账,则会增加差旅费用,增加成本。 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施工成本管理系统 作为一个企业要根据施工建筑的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成本管理。施工项目的每个负责人要遵守成本控制的具体规则,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自己的任务,明确其成本控制的对象、范围,在建立的基础上要根据特殊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其更适应工程的变化,这样更有利于工程进行和工作管理,促进施工管理体系化,增强其管理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制作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 施工前期的工程设计要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的成本预算做到精细和科学,方便为后期施工开展进行良好的指引,为工程成本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秘站:](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确定施工目标,根据施工地和施工目标来选择施工队伍。对于高复杂化的施工工程,要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准,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教程,保证施工质量,本着以质取胜的原则,实现质量监理管理责任制。另外还要根据编制的施工设计合理安排人员,尽量缩短施工周期,为整个工程减缩不必要的成本劳损。2、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从个人到团体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平时进行安全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熟悉最方便的安全路径,在关键时刻,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 (四)加大对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 1、采购方面:企业要对材料进行统一的购买和管理,实行统一招标购买,防治个人私自买卖。在采购的时候企业首先要制定一个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依据具体的施工项目来构思的,这样就避免了企业无计划地混乱采购。除此之外,企业要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的出现,绝不宽待,严加惩处。其次,企业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要让了解施工所需原料的人去采购,让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和掌握材料相关知识的人一起去购买,在采购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施工所需的材料数量来购买就不会发生浪费的现象了。2、使用方面:在使用方面主要的问题就是建筑施工人员对材料的浪费。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可以派遣相关施工负责人进行有效的监督,对浪费材料的人进行相应的惩罚,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另外,还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建筑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3、保管方面:在保管方面,建筑企业要对材料的保管进行管理,根据成本控制系统中的具体规则进行管理,严格落实制度的实施。另外,施工机械设备要根据施工目标合理配置,加强机械的日常维修,做好登记工作。 (五)做好竣工的结算工作 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企业要对相关费用进行核实,看看有没有发生偏差和错误,以便及时地改正,为下次施工项目的成本节约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 1 成本控制的原则及施工企业的成本构成 1.1 成本控制的原则 1.1.1 成本控制的涵义 成本控制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根据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对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照一定的原则,采用专门的控制方法,进行指导、调节、限制和监督:本着增产节约、杜绝铺张浪费、讲究经济效益的精神,将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标准和预算之内。如果发生偏差或问题,应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实现规定的成本目标。 1.1.2 成本控制的原则 ①成本最低化原则。一方面挖掘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采取各种措施,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另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以客观条件和现实的技术水平为依据,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②全面成本控制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二是全过程的成本控制。③动态控制原则。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为今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来不及纠正。所以,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动态控制。④目标管理原则。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⑤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中,有“责”就必须有“权”,否则就完不成分担的责任,起不到控制作用;有“责”还必须有“利”,否则就缺乏推动履行责任的动力。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成本控制工作做得更好。⑥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就是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对于发生在控制标准以内的可控成本,不必逐项过问,而是集中精力控制可控成本中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例外”差异。 1.2 施工企业成本构成及分类 1.2.1 施工成本的构成 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和间接费。其中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属直接费;间接费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项目经理部为施工准备,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的全部施工费用的支出,具体包括:工作人员薪金、劳动保护费、职工福利费等。 1.2.2 施工成本的分类 ①实际成本:反映施工费用的实际支出,确定施工最终的盈亏,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消耗在施工项目上的实际费用。②计划成本:按本企业的管理水平、消耗定额、作业效率进行工料分析,以优化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方案和管理措施为依据,根据施工单位具体情况,确定施工预算费用。③预算成本:是决定施工企业盈亏的前提条件。它是项目成本分析、决策、报价、落实责任、安排资金的依据,是由施工量定额标准来计算出施工成本。 2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2.1 成本控制思想与理念落后 长期以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部门或财务人员的责任,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事实上,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只是成本控制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体。 2.2 缺乏责权利相结合的控制机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控制也不例外。现在施工企业都被要求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实行施工成本控制体系,并将责权利三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甚至虽然有的企业建立了相应的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但是却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涉及到了成本控制活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自己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如何去对成本施加影响。于是,成本控制缺乏制度约束,缺乏具体责任,成本目标无从落实。 2.3 成本全过程控制不力 项目部门仍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及制订目标成本,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订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忽略了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及工期的要求,给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 3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3.1 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 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就要从成本控制的优越性方面来引导和深入,将一切影响成本的因素纳入强化管理范畴,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工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群体的敬业精神,树立企业是我家,人人都有责的大局观念。切实增强全员责任成本意识,才能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成本控制的根本转变。 3.2 加强目标成本的管理,建立责任成本中心 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是工程成本控制行之有效的经验。责任成本中心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目标责任制体系,按照不同的成本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分解落实到每个阶段,纵向分解到各施工班组,横向分解到项目部领导、职能部门,并且要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3.3 强化全过程控制 3.3.1 材料费的控制 用量控制:①实行材料领用责任制,专料专用,包干控制的方法,加强现场管理;②严格控制进料,对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为避免给以后埋下质量隐患,应立即与供货方办理更换或退货手续,购料一定要严格办理验收交接手续;③在合理使用条件下,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价格控制:①快货物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匹次;②买价控制,以降低成本,坚持“质量择优而买、价格择廉而购、路途择近而运”的原则。 3.3.2 人工费的控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于不好控制人工用量的部位,尽量采用包干的方式控制;②为使施工工序更加合理,减少窝工和重复用工,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比选工作;③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进行分解控制,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 3.3.3 机械费的控制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对主要部件及其保养情况建立档案,作好备件的 储备,严格执行机械的保养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修理费,减少修理等候时间;②租用设备考虑季节性天气的实际情况,减少停置时间,降低设备的租金或折旧费率;③优化施工工序,避免交叉作业对设备影响利用率。 3.3.4 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的控制 其他直接费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实验费、场地清理费等。这些费用具有较大的弹性,就工程施工企业而言,对这些费用的控制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 正确处理工期和成本的关系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即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损失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 3.3.6 加强施工变更索赔工作,强化索赔意识 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之一。项目部要与监理方、设计院和业主充分协调,认真研究合同和施工图纸。变更设计应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原则;紧盯现场,建立完整的施工档案,及时出具工程变更联系单并请监理单位、业主签证工程量及价款。 3.3.7 重视竣工结算工作 实物工作量完成,工程进入收尾决算阶段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浅议 当前,无论从宏观经济环境还是从市场微观层面来看,我国的房地产业已进入买方市场,消费者逐渐趋于成熟和理性,在此背景下,引入供应链管理理论,运用价值工程的分析工具,提供综合性价比最佳的产品则成了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主要法宝。 一、供应链管理与房地产供应链成本 (一)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管理(简称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最小而把上下游企业(组织)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的管理方法。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中不难发现,出于对成本的考量,无疑是供应链管理的出发点和实质。 (二)房地产供应链成本。广大房地产企业实务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项目主要包括项目开发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项目开发成本包括六大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以及开发间接费用。房地产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在供应链思想下,房地产企业上述所有成本费用在由上下游所组成的业务链条中则以供应链成本的形态存在,并可以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加以管理和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供应链成本的构成和形态取决于具体房地产开发企业供应链的具体结构。 二、X房地产开发公司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征用环节。X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做征地方案可行性论证时,仅仅从静态上基于对各项成本及预计商品房售价来测算整个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而缺乏对项目后续各环节实际运作的全面考量。比如该公司早在一年前就缴纳了M市一块土地的转让金,但由于土地手续迟迟办理不到位,导致项目计划严重拖延,仅占用的土地转让金资金利息一年就400多万元,这无形中增加了该项目的整体成本。 (二)设计环节。X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设计环节成本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设计人员由于专业素质及经济意识的欠缺,产品设计缺陷及后续设计变更较多,造成后期窝工、返工和工期延误等。 2、设计手段较落后,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缺乏有效结合,导致工程造价控制不力。 (三)政府报建环节。X房地产开发公司在该环节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项政府报建手续进展缓慢,从而严重延误后续各环节,尤其是导致项目预售时间推迟,这样一方面大额土地款占用资金,另一方面预售款回笼时间推后又变相地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四)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环节 1、在进行设计招标时过分依赖绝对低价选择中标单位,结果日后经常导致索赔、变更及质量问题。 2、没有确定一批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供应商,导致在施工及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方面控制力不强。 3、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的管理较盲目,比如变更程序及决策机制不完善。 (五)销售环节。X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的销售由本公司成立的营销团队来进行,该环节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 1、销售与工程施工节奏不一致,导致存货过大,造成大量资金占用成本。 2、各项销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较随意,销售礼品等管理较混乱。 (六)物业管理环节。X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物业管理由其下属物业公司来管理,该环节常常由于前期物业质量存在设计、施工等质量问题,从而导致业主索赔、拖欠物业费,物业与开发商扯皮现象以及其他后续成本的追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了损坏。 三、X房地产开发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一)X房地产开发公司供应链结构。X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供应链成本划分为上游成本、房地产公司内部成本和下游成本。具体结构见图1:X房地产开发公司供应链结构模型。(图1)结合X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项目组织结构,其供应链中的上游成本包括土地征用费和拆迁补偿费,政府综合报建费用、规划设计费等;开发商内部成本包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配套设施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不可预见费等;下游成本包括销售费用、前期物业管理费、保修期内维修费用等。 (二)X房地产开发公司供应链成本控制体系构建。针对上述X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入供应链的思想,建立从前期土地取得,到物业销售及物业管理各环节的供应链成本体系,从而达到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为业主提供综合性价比最佳的产品与服务。 1、土地征用环节成本控制。经分析,X房地产开发公司土地成本占项目开发成本比例约为15%左右,可见土地征用环节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但由于土地通常走的是“招拍挂”形式,地价的可控性较差。因此,该环节的土地控制重点应放在控制土地闲置资金占用成本上面,具体要考虑: (1)在做土地征用可行性方案论证时,系统论证从土地取得到最终物业实现销售整个供应链的时间,减少土地款占用的资金利息成本。 (2)运用价值工程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使用效益,降低单位建筑面积分摊的土地成本。 (3)规避土地闲置费的缴纳。 2、设计环节成本控制。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6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25%~35%。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影响一般仅为5%~12%,这表明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建安工程费控制的关键。加强设计阶成本控制要做到如下几点: (1)提高设计人员素质,加强设计人员经济意识。 (2)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设计方案招标、方案竞赛,可以对同一个工程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应用价值工程最优方案。 (3)引入目标成本理论,推行限额设计。也就是在保证工程实体功能的前提下按分解的目标成本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变更,保证项目成本及分解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被突破。 (4)运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推行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在保证项目市场定位和品质的同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5)提高设计质量,减少或避免施工时的变更造成的浪费以及由此造成的窝工、返工和工期延误。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让后期物业管理部门介入招标阶段同样可以防范后期物业管理阶段相当一部分质量成本的发生。 (6)推行产品标准化,以此减少开发新产品的研发等投入成本。 3、政府报建环节成本控制。该环节的成本控制要点是加紧办理项目“五证”,及早进入项目预售回笼资金,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4、融资活动成本控制。不同的融资渠道,其利率水平差异较大,分析X房地产开发公司现有的几种不同的融资渠道,利率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银行项目开发贷款、个人委托贷款、第三方公司拆借、集团公司内部拆借款、股权合作等。这样,公司在安排融资方案时,就可以优先考虑利率水平较低的融资模式。另外,在此基础上,还要权衡不同融资模式的风险水平高低,对成本和风险加以平衡,设计公司最佳融资结构。 5、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环节成本控制 (1)招标阶段坚持“合理低价”原则。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与合理低价中标,做好资格预审,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参与投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低价中标,以避免投标方以低于成本价进行恶意竞争。同设计阶段一样,让后期物业管理部门介入招标阶段同样可以防范后期物业管理阶段相当一部分质量成本的发生。 (2)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工程变更的相关流程和制度,工程设计和合同签订阶段要尽可能考虑周全,防止人为疏漏造成的后期变更,做到事前预防。在发生工程变更时,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从对总投资的影响、使用功能和经济美观等多角度确定变更的必要性。 (3)加强现场签证的审查,减少现场签证的盲目性。现场签证是施工过程中一项不可避免的工作,是甲、乙双方认可的工程实际变更记录,是办理工程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保证洽商签证的严肃性,必须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制度。 (4)推行三级收料及限额领料。材料成本的节约是降低工程成本的关键。对施工主要材料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地使用材料,从而减少浪费损失。 (5)组织材料合理进出场。一个项目往往有上百种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进出场的时间特别重要。首先,应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其次,应把好材料领用关和投料关,降低材料损耗率。 6、销售环节成本控制 (1)引入资金成本概念,合理设计各项销售方案,在销售价格及销售回款上做一平衡,寻求综合成本最低方案。 (2)严控各项销售费用,做好各种促销礼品的采购、发放管理,合理选取广告宣传媒介,提高广告宣传的投放效果,使各项销售费用产生实效。 7、物业管理环节成本控制 (1)物业管理前置到设计阶段及招标环节,参与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及关键物资的招标等活动。由于物业管理是直接面向业主的末端环节,对业主在物业实际使用中反馈的各类产品缺陷最具发言权,此项安排可以减少由于设计缺陷、“绝对低价”招标等而导致的后期质量成本的发生。 (2)做好备品备件的采购、保管、领用管理,提高实物使用率,减少物料浪费。 (3)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增加业主满意度,从而提高收费率,降低物业运营成本。 本文从理论方法上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式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其优势表现在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引入到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能将整个供应链条的策划、设计、顾问服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销售及物业管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大的价值,以赢得竞争优势。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谈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成本控制 一.烟草商业企业卷烟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认识不到位 目前烟草商业企业的卷烟物流成本控制更多关注于会计核算体系中的成本控制,评价的标准仅仅是各项物流成本指标是否降低,甚少关注对产生成本变化的因素分析以及这些因素带来的后果分析,只注重“前台”的表现,忽略“后台”的决定性因 素,就数据论数据,成本控制仅仅停留在对指标的数据分析层面上,缺乏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概念和认识。 (二)成本核算体系不完整 现有的卷烟物流成本核算是在企业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下建立的二级核算,分为仓储成本、分拣成本、配送成本和管理成本四大类,各大类下又分成若干个子目。由于业务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核算体系的边界不明,在物流成本的归集上很容易与企业其他成本混为一谈,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水平。同时,目前纳入核算体系的物流成本都是显性成本,现实中存在的许多隐形成本往往被忽视掉,如企业因卷烟存储活动产生的资金成本等。实际上,隐形物流成本是长期存在的,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非常明显,应该纳入卷烟物流成本控制范畴。 (三)成本控制的内容不全面 当前卷烟物流成本所覆盖的活动主要包括采购、装卸、储存、分拣、配送等项内容,物流活动的定义缺乏全面性和延伸性。从现实角度看,物流的基础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同样对成本影响巨大,与卷烟物流成本形成同增关联关系,进而会间歇性影响到企业整个物流成本,控制卷烟物流成本应该前推至物流基础建设,从前期的物流基础建设预可研中综合考虑对后期物流成本的影响。 (四)成本控制的方式不完善 目前行业的卷烟物流成本控制主要采取预算控制。由于行业体制的特殊性,预算编制更多的是建立在计划管理基础上,以此产生的物流成本预算最大的特点是计划的控制性,绝非在完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最佳控制成本,以此作为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依据,往往造成企业缺乏物流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成本控制的效果差强人意。 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看,影响卷烟物流成本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现有的物流硬件体系,包括物流中心基础建设、分拣配送设备等;二是现有的物流管理水平。 二、 发挥物流基础建设在成本控制中的前期保障作用 物流基础建设是开展物流活动的前提,产生的投入具有不可逆转性,建设结果对能否发挥物流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和提供优质服务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物流中心建设的选址要体现实用性、全局性原则。 物流中心选址要考虑配送时效性、成本合理性、管理便捷性、规模效应性等因素,坚持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可选择数学模型如覆盖模型和P一中值模型等进行定量分析,测算选定的地址所覆盖的区域是否满足需求且整体配送费用最低,实现投入产出效果最优目标。要结合当地城建规划和所辖市场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定性分析,使物流中心基础建设在满足城建规划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整个物流系统运行中的中枢作用。 (二)物流中心建设规模要体现适度性和效益型原则。 要根据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因素,分析各种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尽可能用最小的建设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回报,避免出现因建设规模过大,脱离企业实际需要,运行产出效率较低,企业后续成本过高的现象,违背企业建设卷烟物流中心的初衷。 三 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有效降低卷烟物流成本 (一)发挥信息系统的载体作用 企业采用射频技术、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系统实现卷烟仓储管理数字化,配送线路智能化、物流信息集成化,提高送货车辆配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通过采用数据管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实现对物流各种决策活动如采购销售计划、顾客分析、成本定额标准化等进行汇总和预测分析,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 (二)优化业务流程,适时提升物流成本控制能力 1.合理调整订货策略和库存额度,降低物流库存成本 企业要科学安排卷烟的订货采购计划,勤进快销,提高卷烟备货效率,降低资金成本;要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核定合理的订货周期和安全库存量,避免出现因订货周期过长造成卷烟断货,降低对客户需求的服务能力;或因采购存储过大、结构失衡造成卷烟积压,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合理设计卷烟配送区域和配送路线。 要结合当地道路交通和市场需求情况,对影响物流成本的配送距离、环节、工具、时间等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合理的配送 区域。配送模式可采取分级配送,对工作时间内送达的区域作为一级配送区域,区域外的建立卷烟中转站实行二级配送,确保在不降低客户服务水平情况下,实现卷烟配送成本最低的目标。要加强卷烟配送线路的优化,全面分析客户分布情况,对配送线路进行闭环设计,尽可能减少直配线路,减少送货线路迂回,降低送货车辆的空载率,提高车辆使用效 率。 (三)全面推行卷烟物流成本单独核算工作 单独建立卷烟物流成本核算中心,将物流成本核算从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体制下剥离出来,真实的反映物流成本现状。通过制定完善的卷烟物流成本核算 体系,明确各个科目所包含的范围和内容,使得物流成本的核算更加准确、更加精细。 (四)加强卷烟物流成本的标准化体系建设 通过对物流成本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类,合理确定卷烟物流成本的定额标准和计算口径,建立符合烟草商业自身需要的卷烟物流成本标准化体系,发挥标准成本在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管理、业绩考核评价中的作用,实现企业对卷烟物流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有效控制。 结束语 烟草商业企业的卷烟物流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企业要以行业卷烟物流评价工作和贯标、对标工作为要求,加强过程控制和数据分析,量化物流成本管理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过程监控、数据测量、绩效分析、考核量化”的物流成本管理的绩效考评制度,不断增强员工对物流成本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卷烟物流成本控制工作再上新水平。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谈房地产企业如何抓好成本控制 引言 在市场经济时代,当某一高档消费品的市场日趋完善成熟的时候,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的竞争。商品住宅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当基本的元素如房型、环境、外形等都已被市场理性选择,在如今房地产市场十分规范的情况下,价格战将是一种趋势,这时成本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房地产企业赢利的空间大小,必将成为市场竞争中更 为现实的手段和方法。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开发项目的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1.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意义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量过大,其中除宏观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外,也有其价格形成机制方面的原因。根据经济规律,商品房如果售价下调则有助于楼市跑量。开发商之所以长年不能下调售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控制不力,成本居高不下的缘故。 从宏观上讲,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成本控制进行研究,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减少国民经济损失有着一定的意义。 房地产业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走出了暴利的时代。早年由于土地及资本市场化运作不规范以及房地产消费市场的不成熟,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处于粗放式经营管理状态。随着国家逐步加强了对房地产业的规范,特别是国家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管理与整顿,对经营性用地取消了有不正当竞争及暗箱操作之嫌的协议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范的要求进行,即必须以挂牌、招标、拍卖方式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始逐步走上了集约化经营管理的发展道路。国家加强了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对资本市场各种违规行为加以整顿和规范,同时抑制房地产过度的市场消费需求;使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真正认识到以极高的财务杠杆进行高风险、粗放式的开发已成往事,必须踏踏实实地合理利用资金,加强成本控制,练好内功。 随着调控政策的频频出台,一些资本实力雄厚或有相当融资能力境外资金的涌入(如和记黄浦、新鸿基、恒基等)以及国内的一些集团型企业在全国的扩张(如万科、万达、世贸等),房地产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日趋激烈,在未来售价不明确或只能预估售价的情况下,只有具备良好成本控制体系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土地市场竞争中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才有敢于取得土地的使用权及开发权,而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合理制定销售策略以及参与市场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 2.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措施 成本控制总体上应注意的问题有: 2.1 成本控制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目标。 成本目标不是孤立的,它只有与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效率、工作量要求、资源消耗等相结合综合考虑才能有价值。不能一味强调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其他目标的实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必须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控制同步进行。 2.2 成本控制要全面。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控制是贯穿于整个房地产开发实施过程,包括整个房地产开发建设及销售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在成本控制中,要对房地产项目结构内的所有子项目或单项工程的费用实施控制,防止只重视主体工程项目成本,而忽视其他项目的成本控制;要对具体的房地产项目费用组成实施控制,防止只控制建筑安装成本,而忽视设备和器具费用的控制;对费用发生的时间进行控制,以满足资金使用计划的要求。 3.设计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从国内外实践和数据来看,影响开发成本的是约占开发项目建设周期四分之一的设计前期阶段,由此我认为成本控制的关键在设计。 3.1 开发商要有自己的设计思路,并在各个设计阶段的审查中严格把关。 设计阶段应该遵循的途径是开发商的构思——研讨——咨询——决策,只有这样才能使产品适应市场或者可以说是创造市场。 3.2 抓好设计中的新技术应用以满足创作需求。 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需求在变化。如何满足这种变化的需求并创造新的需求,是房地产产品设计的要求和出发点。在设计过程中研究,掌握并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以满足市场需要,创造新的需要和创造新的市场,唯其如此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 3.3 严格控制设计中装饰性设计。 一些没有必要的异形结构、装饰性柱和梁及外架等,其费用往往很高,施工难度也大,对工期也造成影响,应进行严格控制,对确有必要的也应有一个投入与效益的分析和预测。 3.4 优选设计单位。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设计力量不仅体现在建筑学结构力学及各专业设计的水平,还要有相关法律法 规知识,更要有设计经验甚至是现场施工经验。设计委托是需要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不能单纯考虑设计费用多寡或其他原因而选择设计单位,这样容易出现为了节约设计费用而增加整个项目的开发成本,因小失大。并在与设计单位合作中,加强沟通过限额设计等方法达到合理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效果。 4.招标采购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这里的招标采购是指完成项目开发意图,从开发商外部来获取货物或服务所需的过程,包括开发项目建安工程、材料设备、各类中介服务(如勘察、设计、销售等)及咨询等业务的发包或委托。多数都不是由开发商直接去控制成本,因此做好招标采购工作,把握住这个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4.1 要抓好招标工作。 充分把握住招标采购的标的物的特点,做好招标前期准备工作。在招标过程中要发挥各专业部门的作用,把各专业部门的技术力量综合起来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及投标文件的评审工作从而达到在有效控制成本的情况下寻求到尽可能优质的供方的效果。 4.2 组织好合同签定。 合同是责任双方责任义务及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合同签定好坏直接决定开发项目的质量、进度与成本。合同条款应尽量全面和细致,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容易发生争议或出现问题的事项在须在合同中做出规定,明确定性定量的解决方法,不能模糊用词,合同条款必须只有一种解释,以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扯皮,影响工程进度,这将直接或间接的增加成本。 5.实施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 在完成了项目设计、采购之后,成本控制那就是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目标成本的实现问题,主要是一个跟踪分析、动态管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制订目标成本,将目标成本按规范的成本结构树层层分解;再通过将预算计划落实到部门与行动上,把目标变成可执行的行动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把实际结果与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制订改进措施。 6.结束语 总之,房地产开发成本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房地产的价格又是影响社会经济的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波动既关系人民的生活水平,又反映一个地区的竞争能力。同时房地产价格也是国家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体现。因此,做好房地产企业成本控制也就是控制房地产的价格,也就是对国家经济保持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浅析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摘要: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能否有效进行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针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施工企业 一、引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这必将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的减少,减少企业的内部积累,也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概述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或者说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按成本的经济性质,工程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耗费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绝非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其他人员无关。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从决策上来说,每个职能部门工作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回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权力下放了,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而项目小组呢,有的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将成本控制提上日程,因为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而工程项目由于将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属于自己的。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 (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增加成本,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由于在人们的意识里,质量的提高必然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理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致使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 (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 (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尤其是对材料的管理。工程项目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6)缺少索赔的意识,致使施工企业每年在官司上赔了很多钱。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合同项目很多,就很容易产生违约行为。施工企业如果缺乏索赔的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工作。 [论-文-网 LunWenNet-Com] 四、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1. 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都有综合性,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成本的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奖罚分明,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应该领导项目小组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小组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进行奖罚,制定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 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我们要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在工程项目中,我们所要进行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合同控制: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工程项目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以施工图纸和相关承包合同为依据。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要进行严格审核,及时申报。 材料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材料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①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施工人员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②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材料用量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③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材料价格的控制包括:①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②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③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项目小组的人员要把自检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费用控制:工程项目的费用主要就是管理费用我们要精简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记录,按计划支出;对业务招待费更要严加控制,避免蛀虫借此项目大吃大喝,或者中饱私囊。 3. 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索赔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索赔内容有:①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导致费用损失加大或工期延误引起的索赔;②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③业主和工程师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④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⑤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带来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的不断增长,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起的索赔;⑥其它方面的索赔:如工期延长和延误的索赔、拖欠支付工程款引起的索赔、停电、停水的索赔等。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并且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作好记录,有关部门签字,然后存档。 五、结语 施工企业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所比拼的就是质量加价格,而成本又是制定价格的基础,所以如何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已经成为施工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通过对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行成本控制的一些建议,希望施工企业能把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的核心任务。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中小企业电商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成本是所有公司非常关心的因素,利润=收入-成本。当然,就算有利润也不一定能赚钱,因为还有各种各样的税。笔者发现,关于如何计算电商运营成本的知识,网络上基本找不到,而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的计算方法仍然很粗糙。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电商成本的构成,然后介绍控制营销方面的经验,并提出关于成本控制的两条建议供读者借鉴。 成本构成 电商成本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方面:平台固定成本、运营成本、货品成本和人员成本。 平台固定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的基建成本,例如保证金、技术服务年费、实时划扣技术服务费等。 运营成本是指属于电商运营的扩展建设成本,它分为硬运营成本和软运营成本。 所谓的硬运营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中所需要的一次性或稳定固定额度的硬件或后端软件的成本。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软件或打印机、扫码枪等硬件购置成本。 所谓的软运营成本指的是电商运营所需要做的推广投入。现今主流的推广模式有四种:CPC (按点击效果付费)、CPM(按展现付费)、CPT(单位时长付费)、CPS(按效果付费)。 货品成本属于电商运营的核心元素成本,主要包含货品净成本、库存积压成本、仓库管理成本、货品残损成本等。 人员成本属于电商运营的支撑元素成本,主要包含员工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办公设备成本等。 成本核算的意义不只是让企业知道自身要花多少钱,还能让企业知道怎么合理地增加投入而产生更好的运营效果。平台成本一般很难由商家控制,但货品成本、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可以按照相应公式推算出来。 营销成本控制及案例 电商企业成本控制中比较重要一块是如何控制营销推广费用。对于如何用较少的运营推广费用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笔者认为,第一要爱惜品牌,第二要接地气。 有多爱自己的品牌,电商企业的成本就能节省多少。一般大集团内部是跨部门合作的,电商渠道属于电商部、传统渠道属于督导部、广告属于策划部。大多数企业对于P4P(P2P技术的升级版)和CPM(每千人成本)广告需求很强烈,P4P与他们相关的关键词必须摆在“前三位”,不管单次的CPC(每次点击付费广告)是多少;CPM广告要求每天必须要有,不管是首页焦点还是一屏通栏。 长此以往,企业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硬亏损。每个月200万元左右的广告费甚至不能换来200万元的销售额。虽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是确实是很多大集团的问题:员工们其实没有很爱他们的品牌,只是为了完成自己部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 第二是要“接地气”。举个例子,很多小企业抱怨小品牌在天猫运营,运营成本、人工成本日趋上升,品牌商的毛利越来越低,赚不到钱。目前很多品牌所做的模式都不能顺应成本日趋提升的大环境,因此生存情况不如预期。 笔者认为,企业可以考虑做渠道的创新和新媒体下的精细化运营,提升品牌整体调性,然后反过来做平台类推广,同等投入下会产生出更多的回报。 例如,如天猫这样受用户信任的大平台营销成本高,那么企业的宣传可以在其他渠道做,其他渠道的营销成本不一定高,但其他渠道用户没有信任度,就算获得曝光,最后也不一定成交。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就能做到控制成本。很多企业已经在用微博、微信、SNS的推广,最终引导客户到天猫这种平台上成交,这种小尝试比较容易获得利润并控制成本,这都是接地气的做法。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对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探讨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标准组织(ISO)已于90年代颁布了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欧美一些国家的企业也开始公布一些环境成本的信息报告,国际贸易也出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端倪。企业的行为已受到诸多方面的约束,环境成本已成为企业经营成本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企业加强环境成本控制的紧迫性将越来越强。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出现较好的环境成本控制方法,学术界对此的理论探索尚未成熟。本文试就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作些探讨。 一、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从经济与环境的联系来看,二者具有不可分割且直接相互影响的关系。传统的经济模式与现代经济——环境大系统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作为自然环境支持系统,在提供给人类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接受着废弃物的回归。然而,地球的环境存在两个有限性:一是资源的有限性,尤其是提供给企业作为原材料的物资及能源等的有限性;二是接受垃圾、污染物排放,自然净化、恢复机能的有限性。如果人类超过了地球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的问题已经存在,主要表现在地球资源退化、空气和水污染、矿产森林资源大幅减少、全球温室效应发生、公害问题不断等。据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密切关系。据有关专家对各种污染物来源所作的分析,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物中有80%来自企业,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对此,国际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的教育使公众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企业对环境污染的各种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约束。具体表现为: 1、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宣言、国际标准及世界各国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企业的约束越来越严格。我国也于1995年制定了2000年中国环境保护的目标,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管理制度。由此可见,随着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的不断出台和严格执行,企业将逐步向“环境保护导向性”过渡,其环境行为越来越受到约束。 2、从企业自身的盈利目标来看,企业有必要承担环境责任。目前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日益青睐,有些国家已禁止无环境(绿色)标志的商品进入市场,我国也于1992年正式开始了产品环境标志认证工作;这将使对环境有害的产品终将被排斥在市场之外。我国的筹资机制也开始注重环境形象,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规定各级银行发放贷款时必须配合环境保护部门把好关,对环境部门未批准的项目一律不予贷款。 3、环境问题使企业成本增加,环境风险增大。主要表现在:(1)预防性法律法规大量增加,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2)对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原材料实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直接对企业生产成本产生影响;(3)国家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范围将作出扩大性规定,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追究已不再停留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废弃物排放,而是扩大到产品使用过程的环保污染(如汽车尾气的排放)和使用后回收利用等方面。 因此,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和控制势在必行。 二、企业环境成本的形成及分类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第15次会议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这一定义指出了环境成本的形成来自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对环境成本的控制正是要达到减轻或消除这种影响。 从环境成本的定义来看,环境成本主要是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所引起的,这种影响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制造企业为例,可从企业经营的三个阶段来分析环境成本的形成:(1)采购阶段的环境成本。由于某些资源稀缺或某些原材料已被当局限量或禁止使用,使企业在利用该原材料时付出的追加成本。(2)制造阶段的环境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消耗材料、能源,向大气和水环境排放废弃物,应承担环境责任所付出的各种费用,如治理污染的设备投资,环境污染的防治费用,各类环境管理费、排污费、罚金及对周围居民的赔偿费等。(3)销售流通阶段的环境成本。主要指产品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费用。 根据环境成本的形成,对环境成本可分类如下:(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2)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负荷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成本。(3)企业对销售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回收顾客使用后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废品、包装等所发生的成本。(4)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5)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全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域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6)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控制 企业环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和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有关生态环境的各种活动所实施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约束化管理。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目标应该是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组 合,并从以下几方面控制企业环境成本: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企业中长期环境目标,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和工艺;尽量回避、减少扩大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选择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成本;对各种污染处理系统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尽量控制污染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 2、加强环境质量监控。对企业各生产环节影响环境的因子进行跟踪监测,特别对排出的废弃物进行“把关”,尽量做到达标排放,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损失或罚款成本。 3、控制环境治理成本。这是环境成本控制的关键部分,包括环保设施运转、环境项目运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和环保事务的管理。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如果处理得当,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效率;反之则会提高处理成本。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变废为宝”。从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废料中寻找效益,达到综合整治。如河南莲花味精集团从生产的工业废水中提取制成“液肥”,把制污路线改成生态路线,在集团内形成了增值和生态循环。即将小麦加工成味精、面粉;生产的废料和麦麸等加工成优质肥料和饲料;把饲料和小麦等的秸秆用于养牛;开发牛肉、牛奶产品,把牛皮加工成皮革制品。这种“变废为宝”做法,不但治理了污染,而且增加了效益,值得借鉴。 (2)“以废治废”,即利用不同企业产生污染物的不同性质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如常州第一热电厂和附近的常州东南印染厂,由市环保局牵线搭桥,利用印染厂的碱性污水进行热电厂烟囱脱硫的方案,使两厂的环境成本都得到降低,产生了“双赢”的效果。 (3)通过环境区域治理规划,采用集中排污治理的方式来降低区域内各个企业的环境成本支出。如浙江绍兴纺织印染带来的污染相当严重,倡议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排污处理工程,1998年底全县排污网建成,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企业也只需交纳一定的费用,比原来的排污费少得多。这种集中排污治理方法对于小企业密集的区域较为适合。 4、构建环境成本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创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在按照产品和部门构建成本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考虑产品生产和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主动性支出(污染预防和污染治理支出等)、被动性支出(排污费、罚款、赔偿金等)、已发生的支出和将来发生的支出,将它们作为产品成本和部门运行成本(管理费用等)的组成部分,运用现有的成本控制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并在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中充分考虑环境支出。 (2)增加针对环境因子的专门化成本控制系统。主要涉及能源、废弃物、包装物、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成本控制。能源的使用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环境质量,为使企业同时产生经济和环境两方面的效果,采用一定方式建立能源成本控制系统很有必要;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破坏,还意味着企业将会再产生一定的清理成本,但废弃物也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再利用的价值,因此对废弃物处理可以构建一个专门的成本控制系统;包装物是否可以回收利用、是否可分解处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可建立一个成本控制系统;污染治理涉及较多支出,应该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系统。企业内部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的建立可如下图所示: 综上所述,环境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必须坚持双赢的原则,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抛弃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创造环境成本控制的新思路、新方法,将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企业成本控制论文:企业产品成本控制与核算问题研究 一味照搬别人的模式,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所以有针对性,了解企业的需求很重要。成本控制和核算需要建立在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需要的基础上,引用系统成型的成本理念,切实可行去规范具体的成本管理工作。以此思想为引导,本文将分别从为什么这样去做,需要构建什么基础平台,如何去具体操作,如何去辅助完成四个方面分开去论述。 一、成本控制及核算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举两个真实的例子:笔者曾就职于一家企业,其中有个产品系列,由于技术部按照正常产品制作BOM清单,按照标准成本进行报价,误认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但随着财务核算的深入和细化,发现情况完全相反,该系列产品盈利状况较差,随后业务部按新加价的价格重新给客户报价,客户还是接受,保证了公司该系列产品的盈利水平。另外一个例子:有个订单,经过财务核算出来毛利率很低,后追溯其原因,发现订的合同是供应商那边提供(包含包装及人工的)。而后面实际发生是由企业自身购买包装物及包装的,因为各个部门沟通的不及时,而给供应商那边的采购价格没有变化,经过财务核算,发现了问题,后要求采购与供应商联系,及时解决了问题。这两个例子说明成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转型升级的阶段,企业管理层需要一双火眼金睛的眼睛,而我们财务人员产品成本控制和核算就是这双眼睛,为公司在开源节流的各个方面做好本职工作。论述其作用,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①、能反映产品的竞争力水平,产品的实际赢利情况能否满足预期的情况,以利于管理做出正确的决策。②、能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产生的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不必要的开支。③、根据数据的趋势分析,预测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为管理提供合理的建议。这是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体现的地方。 二、如何构建好基础平台 基础很重要,ERP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对企业的所有资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力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供销链管理,从而达到对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实现科学管理,所以实行ERP能有效的加强企业管理,也为核算控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ERP对公司管理和实力(包括人才,资金等等)都是有很大的要求,而且成功率很低,不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在没有ERP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去操作。①、统一管理。现在好多企业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统计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缺乏有效的认证,造成资源的浪费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把各个部门的数据通过EXCEL等工具串联起来,做到各个环节的有效连接,环环相扣,这是主框架。②、不兼容岗位必须独立。仓库与车间分工明确。物料进出都要通过仓库,车间不能直接对外接触。这样可以明确责任,预防相互推诿的现象。③、账实相符,要及时进行盘点工作。主要是定时盘点和不定时盘点,既能保证数据的准确,又能保障公司财产的安全与完整。④、数据具有追溯性。好多时候我们发现问题追究原因的时候,发现很难追溯,这肯定是前期工作没做好,而数据的追溯性是让数据说话的前提。这是设置表格数据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⑤、外协加工。外协加工被越来越多的单位所采用,也构成了产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协管理变得尤其重要。针对外协这部分主要涉及材料委托加工、材料完工入库、损耗的计算以及外协加工费的结算等方面。这里面的手续完善,内控管理合理也是关键因素。综上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搭建好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平台的搭建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三、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及核算 核算是为如实的反映成本情况,希望用准确的核算定额去指导成本控制,最大的发挥成本的功效,达到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而实际工作中核算与控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核算中植入控制理念,在控制中反馈核算内容,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遵循此理念对成本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首先,做这项工作可以从企业的生产成本结构表开始。根据公司产品系列算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金额以及所占的比例。通过对近几年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找出影响成本变动的主次要因素。这能让我们对产品的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也是制定成本定额的依据。另一方面,这是后期检查成本定额与实际是否一致的一种方式。成本定额制定的时候总会因为考虑不周,会存在问题,而通过与前期数据比较和现期的数据比较,可以少走弯路,减少数据的偶然性因素,真实的反映产品成本状况。 其次,从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三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一)材料成本 这部分可分为量、价以及外协加工费三部分。 量,即BOM。BOM的英文全称为Bill of Material,中文翻译为物料清单,BOM是进行产品成本核算的基础条件,有了BOM以后就可以进行初步的核算,重点在控制方面。①原材料的投入产出分析。这个工作能得出各个产品的真实损耗率水平,为技术改造和生产改进提供及时有效的切入点,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②计算产品工艺改善带来成本节约的数据,以数字来量化损耗改善水平。配合绩效考核,激发各个环节降低损耗的积极性。 价,即材料价格。要制作原材料价格波动与产品成本变动表,及时反映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水平,为管理提供及时的数据。这里原材料价格可以分为两种:①原料。这种材料的市场敏感程度较强的,市场上一般都有一个参考价格。成本的工作可以根据公司的采购成本与市场价格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分析其价格的合理性,预测可能出现的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②订购件(如外购半成品等)。不同的供应商,由于其加工成本以及接单时目标利润的不同,供应价格可能会相差较大,所以积极扩展新的供应商也能降低成本。这方面成本工作可以通过数据反映每年增加供应商的百分比、订购件去除因为原料价格下降等客观因素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节约值,用数字来反映因为采购部门努力带来成本节约的效果。 外协加工费,要分析外协单位新增 的百分比,外协价格的变化趋势以及审核外协加工费的合理性。成本工作可以对加工产品BOM、加工物料领用、加工产品入库以及加工产品核销等各个环节参与监督和管理。对时间长的委托加工物资及时通知采购部门进行核对,及时与外协单位对账,保证公司财产的安全。 (二)人工成本 计时,主要根据生产成本结构表计算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去计算,这部分不详细论述。 计件,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生产的合格品的数量(或作业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它是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现在计件工资是现今很多企业在计算车间人员工资时采用的重要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下人工成本的计算可以为各道工序的定额之和,这是计件人工成本的主体部分。而在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诸如返修活不多计时、加班补贴、定额没定以前采用计时等因素以及为车间员工提供的其他福利等。这些如果单独计件相加是没有包含的,这笔费用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是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计算人工定额里可以按照这部分人工成本占纯计件人工成本的百分比来计算,在计算人工成本考虑进去。 计件定额的控制。成本工作的目标既能如实的反映实际的人工成本,还要反映计件定额的合理性。反映的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工艺改革后,生产效率大幅增加,原先计件定额是否合理;②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强度下,不同工种的计件定额偏差是否合理;③杂工等异常人工支出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内控失控现象。成本工作也可以对薪资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的重要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制造费用 为了简化核算程序,提高核算效率,成本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不能太复杂,具有可操作性。所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适合的方法很重要。在下面介绍中,主要针对组装型生产以及精加工生产两种模式进行分析。 组装型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制造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是较小的。为了简化核算程序,在产品习性区别不大的前提下,可以按直接成本(材料、生产工人工资等职工薪酬之和)比例进行计算。这个比例的计算可以按照先期计算的生产成本结构表作为参考。也可以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机器工时以及按照原材料的数量或者成本等几种方法。具体选择方法的时候主要看其合理性,能反映企业实际情况为主。 精加工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下制造费用所占的比例较大,确定合理的分配方法非常关键,直接影响成本的准确性。其主要的制造费用包含设备折旧、水电等能源、一线管理人员工资、机物料消耗、公共费用的摊销等几个主要构成要素。设备折旧可以按照机器工时进行分配,一线管理人员工资可以按照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进行分配,可以分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以费用分摊合理为依据。其次对于有特殊消耗的产品,要单独对待,真实的反映其成本。 下面从几个重要的制造费用指标进行分析: 1、设备折旧 重点可以从处置闲置的固定资产、改造现有的固定资产,以及合理采购适合的固定资产三个方面。成本的工作主要以部门为单位计算这三方面①反映新增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品产出的情况;②固定资产闲置的产生及处置情况;③车间设备改造对生产的改善情况。 2、水电等能源 这个方面控制点主要在杜绝浪费。能源方面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变动成本与产量有直接关系,所以控制的重点在固定成本。正确区别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反映能源变动与产量的关系,反映车间的控制。要经常去车间了解车间真实情况,了解车间存在浪费的地方及现象,为节约能源提供真实有效的问题点。 3、管理人工 管理人员是了组织管理生产而成立的,高效合理的管理团队是生产高效的关键。在实际中,很多中小企业,管理团队过于庞大,大大减少了利润空间。成本的工作通过这方面的数值的分析,反映车间管理人员方面的竞争力水平,公司的配置水平与同行业的比较,以数据反映生产部门对车间管理人员配置的改善程度,是否能提高管理效率。 4、机物料消耗 机物料消耗是制造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产品特性区别分类各种机物料消耗占比情况,机物料消耗与产量的变动关系,分析机物料消耗的合理性。 5、公共费用 公共费用就像大锅饭,在核算和控制的时候,可以通过结算单的方式,合理分摊到每个责任中心,做到成本细化。通过差异性分析对各个部门费用的异常波动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判断。 (四)如何去辅助成本控制及核算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是缺乏激发潜力的诱因,如何提高员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成本控制及核算就可以是这个诱因的一部分,需要配合其他工作与其他工作相结合。这里主要涉及到预算以及内控与绩效两个方面的介绍。 成本控制和核算与成本预算的相结合。成本控制和核算更趋向于事中和事后进行,而预算做到前瞻性,能进行事前控制。具体从产品报价和生产预算两个预算方面解释。①产品报价。实际上从订单报价开始,就应该是起点了。成本核算是成本报价结果的反映,成本控制是对成本报价实施过程的监督,有健全的成本控制就有一个好的核算结果。所以用核算结果反馈报价,用报价去指导生产经营,在事先和事中控制成本,保证有个好的事后结果。②生产预算。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完善的预算能把可能出现的资金、材料供应、人员组织、生产能力、物流等问题事先规避好,使生产在可控风险的前提下进行,降低经营风险,节约经营成本。 内控与绩效的采用,保证执行力。内控与绩效被越来越多企业所重视,数据本身执行力不强,与内控和绩效相结合后,数据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内控有效实施无疑会促使企业生产管理登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企业经营流程的合理化和正规化,为成本控制和核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控制与核算,为内控提供问题点,更好的进行内控工作,两者密不可分。绩效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但实际中,由于绩效指标存在不合理以及缺乏关键的数据,使得绩效工作很难实施。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工作就能提供这方面客观数据以及关键数据,而反过来,绩效又能提高公司各个部门提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析监理工程师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龙滩水电站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了监理工程师的组织形式及在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砂石加工系统 生产运行管理 监理工程师作用 1 工程概况 广西龙滩水电站麻村人工砂石加工系统位于坝址右岸下游4km处,主要担负龙滩水电站Ⅰ、Ⅱ、Ⅳ、Ⅴ标以及临建工程约160万m3混凝土所需骨料的生产任务。按混凝土浇筑强度3万m3/月计算,砂石系统生产处理能力为300t/h。根据混凝土使用骨料级配要求,砂石系统以生产二级配骨料为主,同时也能生产三级配骨料进行设计。成品料生产能力240t/h,其中人工砂(≤5mm)96t/h,小石(5-20mm)72t/h,中石(20-40mm)72t/h。砂石系统由麻村灰岩砂石料场(含溜井)、料场进场公路、砂石加工系统(粗碎车间、超细碎车间(制砂)、成品料堆场)、给排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供配电系统及辅助设施等组成。 2 监理组织机构设置 2003年3月,长峡龙滩工程建设监理部受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双方签订了“麻村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合同”,监理的主要内容是:麻村采石场毛料和剥离料开采的质量控制及边坡安全观测和支护施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含设备管理)等监理。根据合同授权的监理范围并针对砂石料生产运行的施工特点,监理部确定了监理组织机构设置及专业人员配备(如下图),同时编制了工程监理岗位责任制、“工程监理规划”和有关专业“监理实施细则”,确定了工程监理的总目标。根据监理服务内容,制订了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制度,规范化地开展监理工作。 3 监理工作程序 监理部和监理人员严格按照合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在做好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阶段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控制的基础上,严格履行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理职责,保证项目监理人员专业配套、人员到岗,按照规定的程序开展监理工作。其监理程序可归纳为三大类: 3.1运行管理程序:主要为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3.2监理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传递途径;会议协调;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资料的分类、整编、归档、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其处理。 3.3围绕监理任务落实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索赔、工程变更、施工分包队伍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先后开展顺序和衔接,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同时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应的系统中制约了系统的行动,保证各个系统在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4.监理工程师作用 4.1控制与管理 凡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体系的优劣除反映在人员素质、专业配套、组织结构运转、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可控性,可控性依赖信息传递畅通,信息传递、反馈的途径就是程序。内部可控程序无疑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体现命令源,责任与权限控制;横向保证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和信息流程。监理部在建立健全各项工程管理制度和监理工作制度过程中,全面展开各项监理工作,并坚持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制度、主要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监督管理制度。监理部还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为砂石加工系统的生产运行有序进展提供了保证,确保了砂石料及料场开挖质量一直处在受控状态之中。同时,监理人员不仅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而且还协助运行单位完善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保证成品砂石料的产品质量。 4.1.1 质量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并制定了《砂石料生产质量及试验检测制度》,从料场开采、破碎、筛分各生产环节实行全面生产质量监督控制,并按《砂石料质量试验检测制度》规定进行取样试验检测。各质检责任人职责分工明确,生产运行期间要求质检人员坚持每天进行一次取样试验检测,发现砂石料质量问题及时停产进行整改,按制度和规范要求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保证了成品砂石料质量。监理到现场采用旁站检查、见证取样、巡视等方法对砂石料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加强现场质量监控,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在实施质量控制的过程中,监理人员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制订质量控制目标和质量成本控制计划,明确监理质量控制机构、人员和任务;检查并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对关键部位和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坚持进行质量检查与评定,作好质量检验记录,随时记录施工中有关质量方面的问题, 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并定期按规定格式编制工程质量统计报表。 4.1.2进度控制 监理工程师进行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是:规划控制协调。即根据施工合同确定工程项目的总进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与协调管理。成品砂石料生产根据销售情况或成品砂石料堆场库存情况确定。 4.1.3投资控制 砂石加工系统项目结算分成二个部分:①覆盖层剥离、无用料处理及边坡支护结算为单价合同,由监理控制投资;②毛料开采费用计入成品砂和成品碎石单价合同中,监理只控制成品砂石料质量,不控制其投资;。考虑到边坡支护由施工单位施工总承包,监理工程师处理边坡支护合同时,采取如下措施来控制投资:①在审核设计支护方案和设计图纸文件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注意听取设计地质人员的意见,优化设计方案,节约投资;②在施工阶段,严格工序控制,通过对工程计量的审核,以及必要的抽查等手段实现对工程量的控制。 4.1.4信息管理 在信息管理方面,监理部设置了综合组负责信息管理,负责收、发、保管日常工作中的来往文件、通知、报表,负责保管与工程有关的图纸文件,按月整理日志,会议记录及有关技术资料,每月编发监理月报。监理部要求各专业组认真做好现场监理记录和大事记录并由综合组妥善保管,推进监理规范化管理。 4.1.5安全管理 自从我部承担砂石加工系统生产运行管理的监理工作起,对安全管理尤其重视,多次发文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在平时生产运行管理中,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安全监督:检查督促施工运行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审查批准施工运行单位对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安全问题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对施工生产中安全薄弱环节生产现场夜间照明及高边坡的危石落石等进行经常性检查,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及时指令整改;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参加对安全事故进行的调查分析,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事故报告及安全报表,监督施工单位对安全事故的处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运行单位认真执行业主下发的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文件,并扎扎实实地做好此项工作,以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督促运行单位加强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基层班组和民工的管理,执行班前会制度,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监督得力,两年多来,砂石加工系统从未发生一次机械伤人事故和重大安全事故。 4.2组织协调 4.2.1与建设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建设单位领导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听取他们对项目监理工作和项目监理人员的意见。在召开监理会议、延长工期、费用索赔、处理工程事故、支付工程款、工程变更的签认等监理活动之前,征取建设单位的同意。 4.2.2与运行单位之间的组织协调:与承包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依照有关的法令、法规及委托监理合同赋与的权利,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履行施工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施工合同中约定的目标实现最佳状态。在涉及承包单位的正当权益时,监理单位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予以维护。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和协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合同管理中的有关情况,理解承包单位的困难,并热诚地帮助解决困难,促使承包单位能够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 4.2.3协调方法:(1)根据需要召开监理例会及专项、专题会议,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其指定人员主持召开协调会,统一步调,交流意见,决定会议的主要内容及会议程序。会议内容于会前约定,会前明确开会的目的,会议的决议事项应对与会各单位有约束力。凡涉及组织协调工作的人员或单位,聚集一起开会共同研讨协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取得共识,使问题得到解决。(2)协商是沟通双方之间的情况,减少分岐,解决矛盾,统一意见,共同作好工作的重要方式与方法。在监理例会和专项、专题会议召开之前,总监理工程师要与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作好协商、协调工作,以提高会议质量,减少无效的争议。必要时还可以邀请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人员参加有关的会议,对于重大问题的协商与决策,也可召开由建设、承包、监理单位领导层参加的高一级协商会。(3)协商的基础是信息,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协调工作没有目的,也就是难以收到成效,信息沟通工作通过各单位不同层次人员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如专业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与设计工程师之间,与承包单位各专业管理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总监理工程师与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之间,与设计单位项目总负责人之间,与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信息沟通还可以通过监理月报、监理会议纪要、简报等形式,还可以将所属监理单位的有关业绩的信息传达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他们对所属监理单位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提高监理单位的声誉,增强信任,促进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4.3指导和帮助 监理项目全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整体。但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一个整体。根据各个环节的不同特点和工作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手段,环环扣紧,条条落实,是监理工程师实施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职责之所在。 运行单位在监理单位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操作规程,并监督各项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完善文明施工管理和监督管理网络,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的组织保证体系。对自己所属责任区范围内的环境做到清洁、整齐,不乱堆乱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监理现场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通知运行单位进行整改。 对砂石加工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如预筛分中碎车间生产工艺设计为闭路生产,即经中碎破碎后的骨料全部返回预筛分进行闭路循环,限制了半成品给料机的给料量,且增加了该筛分机的负荷,经中碎破碎机的排料大部分是 40mm骨料压在预筛分下层筛网上(造成下层筛网超负荷),导致下层筛横梁、纵梁及筛网频繁出现断裂和破损现象,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期间虽对该振动筛进行几次改造(原横梁为方型钢结构,已全部断裂,受横梁断面尺寸限制,只能用ф95无缝钢管制作更换,更换后继续出现断裂现象),仍难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且制约系统的生产能力。为此监理与业主协商并提出采取改造措施1更换预筛分4# 振动筛为3YKR2052型国产圆振动筛。2在5# 胶带机机头部增设1台Y1542型振动筛 (将经过GP200SES液压旋回破碎机破碎后的骨料进行筛分处理,大于40mm骨料返回预筛分, 小于40mm骨料经新增加30# 胶带输送机20# 21# 胶带机8# 9# 胶带输送机输送至筛分调节料仓。使中碎与预筛分形成半开路生产,可减少预筛分4# 振动筛的过负荷量,提高了系统生产能力。 5.几点体会 ①业主的支持是监理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监理受业主委托,在业主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如果没有业主对监理工程师信任、支持和指导,监理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 ②搞好监理工作的关键是加强监理队伍的自身建设。在监理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理工程师除要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公正、廉洁,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③建设监理工作是一项需要各种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综合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密集型服务工作,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具有控制投资、管理合同和信息,调解经济纠纷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合同管理意识。监理工程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监理,一丝不苟,才能有效地对施工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把好关,真正有效地为业主服务。 管理工程师论文:试论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摘要:工程监理制度是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实行和基本建设利用外资贷款项目的增加,工程监理制度变的也越加重要。经多年的探索、实践,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监理体系,并建立了一套法规和组织管理模式。此文结合本人从事监理的工作经验以及参与监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探讨监理工程师应该如何做好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提出几点概述。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技术 1质量监理的阶段划分和内容 1.1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技术资料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计量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明,并注意其有效期。 (2)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中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以下要求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放线控制成果及保护措施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时予以签认:①承包单位专职测量人员的岗位证书及测量设备检定证书;②复核控制桩的校核成果、控制桩的保护措施以及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的测量成果;③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报送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记录)进行复验和确认。 (3)施工技术方案的质量控制。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组织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提出关于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审查意见,并经项目监理机构审核、签认后报建设单位。 1.2.1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原则 工程建设监理在其监理活动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以主动控制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以督促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主动控制为途径,监督其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质量保证作用;严格掌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分包工程;严格禁止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在工程上使用;对未经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1.2.2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程序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目标具体实现的过程。工程建设监理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每道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使工程质量的形成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开工时,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承包单位提交的开工申请进行审查,并对其完成的施工准备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查通过后,项目监理机构方可签发开工令并报建设单位。 项目开工后,项目监理机构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检查。对隐蔽工程的隐蔽过程、下道工序施工完成后难以检查的重点部位,项目监理机构应安排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督。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隐蔽工程报验申请表和自检结果进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予以签认。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要求承包单位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2.3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监理方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监理,首先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2)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清退出场。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对钢筋焊接半成品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 (3)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是现场监理与质监部门的重要不同之处。对工程监理工作认识不多的同志往往认为监理工程师只是在现场转一转、看一看,验收时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这样往往使一些质量问题已经出现,甚至还要返工。在质量控制中是改静态检查变为动态控制,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师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准”(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以数据为说话依据)、“细”(工作中细心,自理事情要细致)、“实”(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遇到质量问题要做实质性处理,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4)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总监理工程师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工程完工验收阶段 项目监理机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推和办法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采暖、电器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整改完毕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报监理公司审核签字。 2质量监理的程序 监理程序是合同管理中为保证监理工程师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而将工程中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应做的工作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而确定下来的工作步骤,这个步骤一旦形成正式规定,承包人和监理人员都必须严格执行。已采用的工程质量监理程序有:施工监理程序和质量管理程序两种。 施工监理程序是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的随工程施工顺序,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应做的工作内容和顺序,就工程监理规划中土建部分对各个工序的划分,明确监理工 程师的质量控制点及控制手段。见表1。 质量管理的程序是工程监理中一整套管理程序之一。其中还有合同管理及进度控制程序及计量与支付管理程序,这个质量管理程序中主要控制“开工申请,质量验收,交工签证”三个环节。 3质量监理的方法 工程质量监理是根据合同条款、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对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每个工序进行严格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监理,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工程质量监理的对象主要是原材料、结构和安装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和完工后总体质量。为了保证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如下的监理方法: 3.1检查(旁站) 检查是工程质量监理的一种主要方法。检查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全部或部分时间“盯”在施工现场或者通过中间抽查来检查承包人的施工工艺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所用各材料或混合料配比是否合格,以及是否有发生事故的苗头。根据工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复杂性和稳定程度不同,对现场检查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三种情况:全过程旁站、分时间旁站和巡视检查。 (1)旁站监理的依据。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38条规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相配套的一部重要的法规,它将旁站监理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充分说明旁站监理在监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颁布了《办法》明确规定了监理机构在编写监理规划时要有旁站监理方案,在方案中根据工程监理的特点、难点等实际情况明确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工序和部位。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颁布了《办法》规定下列关键部位与关键工序必须安排旁站监理,既在基础工程方面包括:土方回填,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后浇带及其他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浇筑,卷材防水层细部构造处理,钢结构安装;在主体结构工程方面包括: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预应力张拉,装配式结构安装,钢结构安装,网架结构安装,索膜安装。 (3)旁站监理的方法。①工程情况旁站记录。旁站监理记录应真实、及时、准确、全面反映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有关情况。内容应包括施工活动时的天气情况、现场人员活动情况、施工内容、施工起止时间、施工部位、完成的工程量等。文字书写应工整、清晰,语言表达应简明扼要,措辞严谨。旁站监理记录应采用专业术语,基本情况要详实,所做资料要完整。②监理工作情况记录。旁站监理过程中,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指令,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旁站监理人员发出的指令,施工单位提出的问题及总监理工程师的回复,各方指示,包括建设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旁站监理人员的指示都要记录在旁站记录中;监理工作情况记录是旁站监理工作的真实记载,它不同于《监理日记》,监理人员除在监理日记中详细记录施工过程外,还应该在旁站监理记录中详细记录,以便日后查阅。 3.2测量 测量是监理人员对承包人的施工放样和有关几何尺寸指标进行检查和控制的重要手段。 3.3试验 工程的施工质量判断,有许多是要通过试验(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结果才能做出结论的,因此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试验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试验内容有:各种原材料的物理、力学和化学性质测定,混合料配比、密实度、强度试验等。这些试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能否验收和支付。 3.4监理工程师指令文件 在工程质量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有时也可通过指令文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如监理工程师可通过文件给承包人指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或质量事故的苗头,提醒承包人加以注意或改进,在监理发现或确认发生了工程质量事故后,可以发“质量通知书”,这就成为永久性的记载,存入竣工文件和档案中,这种情况是承包人最不愿意发生的。监理工程师还可通过监理指令文件变更设计、补充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以及一些通知、备忘录、会议纪要等等。这些文件都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一般都能得到承包人的重视,使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4结语 结合实际情况研究监理工程师怎样做好工程质量监理的问题,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严格监理,热情服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行使好法律赋予的质量签证权;分析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相应的处理方式进行总结,不断学习积累现场经验,加强施工监理工作,用细致、踏实、负责的工作把好工程质量关以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使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起到核心管理作用,促进工程项目按计划、有序地实现三大控制目标,监理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的委托管理,就有义务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监理工程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工程造价 管理 前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造价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监理单位接受了建设单位的委托管理,就有义务利用科学管理方法,有效的控制投资成本,以提高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是监理工程师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工程造价常见的存在问题 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企业在招标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法来进行招投标,其内容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技术标内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经济和技术确定的数量,由施工方在商务标里以现场施工配套措施所发生的但又不形成实物量的费用,由施工企业根据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经济和技术确定的数量自主选择报价,但造价工作中,有些施工企业往往把原本归属于预算内的项目再列入造价,提取工程费用。2、施工图与竣工图存在问题 施工图是建筑工程在招投标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凭证,竣工图是对竣工验收的重要标准,包括了施工过程产生的工程签证单、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单、工程洽商记录等,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一些规模大、建筑复杂的工程,项目书与实际的出入会很大,一些施工方将已经取消的施工项目仍计取工程费用,人为地提高工程预算造价。 3、变更联系单 变更联系单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图纸结构形式改变的主要依据,在项目施工中,如果监理工程师审核不够严格,技术专业性欠缺,责任性不强,变更联系单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间隔的时间很久,就会导致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有的施工方通过联系单弄虚作假,欺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采用有助于自己的联系单,故意歪曲、公然篡改对自己不利的内容,变更联系单为提高工程造价创造了机会。 4、谎报建筑施工原料价格 由于建筑施工原料的价格和消耗量定额对工程造价存在很大的影响,通常会遇到施工方在编制工程造价指数和工程量清单价格时虚报工程量、材料性能和价格标准。材料以次充好现象也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原因。例如:明明施工合同中注明的是优质环保材料却被施工企业换成了价低质次的”有毒”材料,结算时却谎报高等材料价格。二、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措施 1、加强施工准备阶段造价管理(1)选择良好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工期,对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决定性作用。因此严格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不容忽视。(2)设备、材料费用的控制设备材料费用在建筑安装工程中约占整个造价的70%左右。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供应对造价的影响很大,应单独招标。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建设费用的大小。因此,在监理过程中,要引进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条件,开展设备、材料的招(投)标工作,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工程造价。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供应控制主要是价格和质量方面,招标前监理与甲方应深入市场调查,然后定下主要材料和大型设备的技术指标及其质量、价格档次,由投标单位按要求自行报价,形成投标价格,签定合同时就形成了固定单价合同,这样工程主要材料及大型设备的价格和质量就有了保证。(3)合同中的工程价款,不宜笼统的写为按有关规定和双方审定的预(结)算为准等不明确的说法,导致投资、资金、计划安排都心中无数,为结算工作造成隐患。我们必须坚持开工前确定价款,及时处理合同规定允许调整工程价款部分,及时增补合同值,加强合同的动态管理,合同签订愈细愈好,能事前预料和想到的问题,都应在合同中明确,语言上要严密,双方责任权利要明确,工程索赔条件必须清楚,合同价款的调整要明确规定。做到心中有数,监理工程师才能对投资进行有效的控制。 2、加强施工阶段造价管理(1)施工阶段工程进度款的控制 工程款超付工程进度,占用甲方资金,降低投资效益;工程款给的不足或拖欠,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影响施工企业的效益。靠估算,由现场代表靠经验估算,准确率低。按月完成实物量套定额取费计算,监理工程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子项很多的工程不适宜。按阶段目标控制法,效果最佳。即合同价款确定后,按形象进度编制分析阶段工程进度付款计划,经甲乙双方核定后,达到一个阶段或完成一个目标,经现场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证可按合同规定拨付工程进度款。打破旧的管理模式,不局限于每月末结算一次,达到目标就可结算。在管理上,调动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同时,加大了监理工程师的权利和责任,有效的控制工程进度款提高了投资效益。 (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3)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经常出现工程量变化、材料代用等不可预见费用问题,为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应制定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变更签证的权限范围,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只有对每一个工程的变更都做到严格控制,才能使施工图预算不突破概算,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如果发生设计变更或方案变更,就要严把签证关。签证必须达到量化要求,工程签证单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母都必须清晰,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不能超过应签证的范围。签证的联系单应充分体现变更原因,把变更部位、变更内容及涉及的费用表述清楚不能有歧义。监理在签证过程中是必须多方多次沟通,进行方案讨论或设计交底时应通知造价人员参加,这样费用审核人员同步跟进,及时了解工程情况,对工程造价可做到事先预控。 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的管理(1)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对招标工程来说,主要是审核其工程量是否正确、单价的套用是否合理、费用的计取是否准确。审核竣工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是否按定额和工程量计算规则以及造价主管部门定期的当地材料调价系数进行编制。(2)竣工图是反映工程竣工后真实面目的图纸,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设计变更都应反映在竣工图上,对未修改的部分直接计算工程量即可;修改部分如果是施工前修改的则直接计算修改后的工程量,如果是施工后修改的则计算修改后的工程量,而原图纸施工及拆除部分的工程则计算其工程量并作现场签证处理。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图结合设计修改通知单、设计变更协商单和现场签证等进行审查,认真核实每一项工程变更是否真正实施,资料手续是否齐全,竣工图要监理在审查图、签字、盖章,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是否有丢、漏项工程,保证竣工图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控制工程项目投资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在施工各个阶段的方方面面都要管理好,同时要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为建设单位控制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 管理工程师论文:总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监理资料管理工作 摘要:监理单位是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之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专门列出第五章,规定了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在第77条提出了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要求,即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因调动工作、退休等原因离开该单位后,被发现在该单位工作期间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仍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监理资料是监理工作的原始记录,是评定监理工作、界定监理责任的证据,监理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关键词:工程监理 资料管理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明确提出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并在第7.4.2条写明“监理资料的管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因此,总监理工程师管理好监理资料,不但是监理工作的需要,更是责任所在。 监理资料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工程的工期越长,规模越大,技术越复杂,监理资料就越多。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繁多,当然应按规范要求指定专人具体负责管理监理资料,但是否仅此就可以达到《监理规范》第7.4.1条“监理资料必须及时整理、真实完整、分类有序”的要求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总监理工程师自身该如何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呢? 一、建立监理机构内部责任制和工作制度 监理资料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整个工程监理过程环节繁杂,专业各异,不论是总监理工程师,还是专职资料员,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做好这项工作的。根据监理资料产生于监理过程的特点,制定“谁监理、验收,谁负责”的监理资料管理原则是适宜的。因此监理机构内部必须明确分工,划分监理工作范围,建立内部责任制。监理工作范围清楚了,监理资料的责任也就明确了。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原材料、分项工程的验收及有关监理资料(含附件)的收集汇总及整理,分部工程验收完毕,即应将完整、真实的监理资料交资料员验收归档。资料员负责监理资料的验收、分类整理。为了保证监理资料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项目监理机构还应建立内部工作制度,确定工作程序、内部会议制度、工作检查、汇报制度及监理人员轮休工作替代制度,保证岗位不缺人,工作有人做,资料有人管,监理日记有人记,确保监理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 监理人员汇报监理工作时,应同时汇报监理资料的情况。总监理工程师在检查监理人员工作时,也应同时检查其负责的监理资料。从监理资料的质量可评估该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二、要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监理 监理资料管理要做到及时、真实、有序,在施工监理的全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对施工资料的监理。施工资料是施工过程的记录,是每一工序、分项、分部工程的实体质量合格文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的验收就是在审核施工资料的基础上,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查,以验证施工资料的真实性。我们对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是从工序、分项、分部工程依次做起,同样对施工资料的质量控制也应从工序、分项、分部工程做起。细分目标,步步把关。对施工资料的监理是监理工程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施工资料也是日后施工单位质量责任的证据。施工单位有义务做好施工资料的管理。为了促使施工单位对施工资料管理的重视,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就要强调施工资料的重要性,要交待有关施工报验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条件。特别在施工准备阶段一定要严格把关,坚持报验必须资料先行,各项施工资料必须真实、合格的原则。在平时的工程例会上也要多次重申,并争取获得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 监理资料管理工作与其他监理工作一样需要加强与业主的沟通,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监理资料中的施工合同文件、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工程定位及标高资料、地下障碍物资料等等,都由业主提供。平时工作的来往信函、会议纪要、监理工作联系单等也和业主有关。工程计量和工程款支付、工期的延期、费用索赔等工作也要与业主沟通。对施工资料的严格要求也需要争取业主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工作很难开展,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就难以落实。 四、监理日记是总监检查监理工作、监理资料的主线 监理日记是逐日记录监理工作和施工活动的重要资料,内容涉及工程建设的全方位,时间的连续性强,它是总监检查监理工作和监理资料的重要线索。 总监应每天签阅监理日记,这样既检查了监理人员的工作,又熟悉了监理情况。对于监理日记的检查,总监理工程师可根据监理人员的职责和施工进度,检查监理日记是否有漏记部分,例如:工程施工已到基础验收阶段,工程项目某单元的土建。专业的监理日记中应有该单元的施工方案报验、材料报验、测量放线报验、基础隐蔽工程报验等事项;如期间内有召开工程例会、质量问题处理等事项也应有记录。以这些记录为依据,可再进一步检查该监理人员负责的监理资料是否完整、及时、分类有序。如监理日记中记载水泥进场报验,可核查当天有无水泥报验单,并检查所附的水泥合格证、准用证等质量证明资料是否齐全、有效;如当天有测量放线报验记录,可检查当天是否有测量放线报验单,并检查所附的施工单位自检资料及测量成果、监理复测记录等。我们还可以根据有关监理资料来核查监理日记。如:根据某一份原材料报验单的日期,检查该天的监理日记是否有记录等。目前有的监理日记记录过于简单,内容不完整;有的记录内容不准确,只记录施工形象进度,监理工作内容却未认真记录,有的记录日期与施工资料不相吻合等。对于监理日记的缺陷,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检查,督促改正。这样,总监理工程师通过监理日记的核查,既能掌握每个监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同时也可以督促监理人员按规范要求作好监理工作。 实践证明,要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应在提高监理人员素质的基础上,总监理工程师应予重视,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勤于检查督促。这样,工程竣工后就能留下一份满意而放心的监理资料。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的管理 【摘 要】施工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因工程建设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责任达成的协议,是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实施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监理工程师所有监理活动都必须围绕施工合同来展开监理工作,是监理工程师实现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三大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监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工程监理; 管理;施工 一、《FIDIC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中规定实行监理的工程,业主履行合同的代表是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的角色是业主履行合同的代表,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处于中心位置,承包人所有的工程活动必须通过监理工程师或者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而实践中,有的同志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会损害承包人的利益,这样似乎违背了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因而在实际监理工作当中缩手缩脚,不能够大胆地去监理。其实,监理工程师执业公正性与维护业主利益并不矛盾,施工合同是当事人双方对施工过程将要发生的权利、义务、责任协商一致的结果,当事人双方最大、最根本的利益就是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商品交换。监理工程师不能为了执业公正性而去主动帮助承包人行驶权利,更不能一味地去维护业主利益,而去损害承包人的利益。对承包人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要实事求是地及时处理。 二、关于工程变更 由于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设计文件至固有的错、漏现象,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发包人、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三方共同商议提出或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认为有必要时提出,指令承包人对任何单项工程、任何工程的数量、本工程任何部位的标高、线形、位置和尺寸进行变更。监理工程师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首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根据施工合同通用条款第51.2条和《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第5.6.1条规定,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承包人不能进行任何工程的变更。无论是发包人还是承包人提出的设计变更,均要在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再由发包人通知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一般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设计变更都要邀请设计代表参加。设计变更,一要注意工作方式,尊重设计者的意见。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实际需要,符合设计规范,要经济可行。要心平气和地与设计者沟通,千万不要把关系搞僵。二要注意变更通知发出后,要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确定最后变更工程量、单价和总价。变更工程价格的增加和减少额,要以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或总额价为依据。如果工程量清单中未包含适用于变更工程的单价,则采用工程量清单中监理工程师认为适合的单价用于作价的依据。如果不适合,则由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协议一个合适的单价或总额价报业主批准后,定出他认为合理的单价或总额价,并通知承包人,抄送业主。如果此单价或总额价一时不能议定,监理工程师可以确定暂时的单价或总额价,作为暂付账款列入期中支付证书中,待议定后再在其后的支付证书中调整。 三、关于工程索赔和反索赔 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广义的索赔管理包括索赔和反索赔。从合同管理的角度讲,索赔和反索赔属业主和承包人双方面的行为,均有可能发生。在招标工程建设中,无论是业主还是承包人,合同管理均处于工程管理的核心地位,而索赔和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索赔和反索赔是合同管理中的必然产物。在国际建筑市场上索赔和反索赔不仅是维护各自利益、降低各自风险的一种手段,也是普遍形成了以低价中标后再通过对工程项目的精心施工和管理求得经济效益的模式,许多承包商为了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夺得某项工程的施工合同,除了在投标报价阶段充分利用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方面的优势,尽可能挖掘本企业的潜力和采用低 政策而压低投标价格力争中标之外,还会采取通过现场考察,对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和图纸进行详尽分析研究,寻找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索赔机会,着眼于施工过程中通过索赔而获得额外利润的策略,承包人的这一投标策略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合理的。 长期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合同当事人索赔和反索赔意识淡薄,有的业主很反感索赔,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工程索赔和反索赔行为很少存在。部分监理工程师对索赔和反索赔处理的原则、方法、技巧还比较生疏。工程建设索赔是国际惯例,合同履行过程中索赔和反索赔的提出与处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妥善处理索赔和反索赔事件是反映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合格的监理工程师,一要树立正确的索赔和反索赔观念。承包人提出的合理索赔要求,是避免风险的最后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当受理而不能拒绝。二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努力掌握索赔和反索赔的原则、方法、技巧,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代替传统习惯做法。三要认真阅读合同文件,了解本合同履行的风险。在索赔和反索赔要求提出时,能够知道该要求与合同约定的差异,迅速判别索赔是否成立。四要注意搜集整理原始资料、原始记录,作为索赔的凭证。原始凭证是索赔的关键,证据不足或者没有证据的索赔就不能受理。如果承包人根据合同条款中任何条款提出附加支付的索赔时,承包人应当保存当时的记录,作为申请索赔的凭证。监理工程师从一进场,就要有目的地安排专人从事资料管理工作。对证据齐全、符合合同要求的、计算准确的索赔要予以签认。五要认真履行监理工程师的职责,规范化、程序化地展开监理工作,减少和防止因工作失误、疏忽而发生的索赔。 四、关于合同争议 无论在施工过程中或在工程竣工之后,无论在本合同的失效或终止之前或之后,如果业主和承包人之间就本合同的条款、规定、图纸、规范、质量与进度要求、支付与扣除、延期与索赔、调价发生任何法律上、经济上或技术上的争议,首先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监理工程师解决,并抄给另一方。监理工程师有权对此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尽快化解分歧,不使这些分歧久拖不决以至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监理工程师在调解争议时,一要注意平时与业主代表和项目经理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他们发生合同争议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调解。二要了解分歧产生的具体原因,弄清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三要公平公正,是业主的原因不偏袒,是承包商的原因不姑息。四要注意工作方法,要防止事态扩大,致使双方无路可退。除非本合同被终止,承包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尽一切努力完成本工程。五是调解结束时,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形成诸如会议纪要、补充协议等,各方与会代表都要签字确认。 五、关于已完工程验收 已完工程验收是确认履行合同规定的重要工作,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已完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序)工程验收、分部(中间)工程验收和单位(竣工)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验收工作中,一要注意已完工程量的验收。组织施工单位、业主单位的人员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详细地验收检查,组织已完工程验收会议,根据施工合同中的工程量清单和变更设计文件逐项核实,做到公平、公正。二要注意验收工作不完全是工程师和承包人之间的行为,还要通知设计、质量监督、环保、消防和有关方面派员参加。 总之,监理工程师在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为依据,以施工合同为准则,在不损害承包人权益的前提下,在业主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的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施工合同事件,从而较好的实现工程质量、进度、费用三大目标控制。 管理工程师论文:关于监理工程师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 【摘 要】近几年来,虽然我国的工程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工程建筑技术也愈来愈先进,但仍然存在不少工程建筑安全隐患。而工程监理对消除建筑工程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监理工程师在控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监理工程师在开展项目安全管控过程中的相关监理要点及管控内容,对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监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工程建筑项目本身属于极为复杂、特殊的项目,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工程项目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使得企业及使用者严重损失财产,而且极为容易危害人员的人身安全。愈来愈多人意识到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就涉及了工程监理,全面有效的工程监理是加强项目安全建设,杜绝安全隐患的有力保证。下文笔者将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就监理工程师应当如何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展开论述与探讨。 1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作用 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即是监督施工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虽然不直接指挥生产作业, 但要对所有作业环境、作业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 来消除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在施工方自管自监的情况下, 再加上监理工程师监管能起到关键作用。 2 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安全监理要点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内容, 当一个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时, 各参建方陆续进入, 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协助业主从专业角度审查各参建方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期限、项目组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资质类别是否与所建项目相符合、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否健全。 2.1 严格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在正式施工开始前, 监理工程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 是否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并重点就以下分项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安全验算结果进行核对: a. 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 b. 土方开挖工程; c. 模板工程; d. 起重吊装工程; e. 脚手架工程; f. 拆除、爆破工程; g. 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临时用电方案。 2.2 审核施工现场环境 对施工现场的布局、生产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道路等现场环境,防雨、防火应急预案、器材准备进行检查, 发现有不妥的地方, 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方进行整改。 2.3 审核工程建设的用电安全情况是否合格 对进场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检查, 杜绝带病设备进场使用及有缺损机具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 主要是指辅助材料, 如脚手架、扣件、钢丝绳、电线、电缆、安全网、脚手板等的使用) , 所有设备的用电必须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电的配置原则, 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分开设置, 对照已批准的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核对, 接零接地保护要齐全。 2.4 其他施工安全监理内容 对进场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 对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信号员进行检验其证件和有效期, 并人、证对照, 逐一核对。另外,监理工程师还应当参建单位的行为合法性、组织机构完善性、施工方法完善性、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性等, 从建设环境、参与人员、使用材料上全面控制施工作业状态,为下步全面大规模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3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控内容 3.1 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 在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组成安全检查组, 定期进行检查, 重点是危险源, 如用电、深坑及高空坠落物、临边洞口、支护防护的破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对检查发现问题后, 提交施工项目经理, 并督促其安排人员进行及时整改、修补,消除隐患。 3.2 加强施工技术安全交底方面的监管 对危险性高、难度大的作业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督其施工过程, 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应注意的事项, 并在施工作业开始时检查施工方的技术安全交底是否到位。 3.3 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管,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隐患 利用监理例会、专项安全会议及碰头会的形式, 就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让施工管理方的负责人、建设方的代表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 监理工程师应起到协调管理的主要作用。 在施工现场一旦有重大隐患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发停工令, 先停止危险作业面的施工, 有重大隐患的, 要求施工人员在停工后, 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整改。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要先要求施工方按照应急预 案采取急救措施, 抢救受伤人员, 减小事态的发展, 协助各方将事故发生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 并配合施工方保护好事故现场, 协助调查和处理事故。 3.4 现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手段 从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来讲, 主要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措施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工作, 紧密联系施工现场条件, 工程实体状况,采取适合的方式, 灵活掌握各种措施并相互结合运用。如: 对不尽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议有关方进行更换, 协助业主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发生问题后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 发现用于安全防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要下监理通知单将其清退出场。 总之, 要想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好, 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建设工程的程序, 施工现场管理程序, 坚持原则、严格监理、严格把关, 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当好业主的参谋, 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的管理方面,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解决好安全生产防护的投入和实际使用, 并要强化各参建方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 才能把好安全关, 当好一名 称职的监理工程师, 完成自己在建设项目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4 小结 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及施工项目经理的努力,同时还需要监理工程师的认真负责。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按照监理要求,定期做好项目建设施工场地的安全生产巡查工作,及时排查、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才能真正做好项目安全管控与监理工作,也就是说,监理工程师必须首先贯彻好安全监理观念,在项目施工监理过程中,切实做好审查、记录、监督、报告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在项目安全管控方面的作用,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对工程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与管理 摘 要 监理工程师要把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实施目标管理,这是因为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关键词 建筑 工程 监理 工程师 施工 质量 控制 管理 监理工程师要把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实施目标管理,这是因为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一、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监理应替业主把关 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素质可决定工程整体的质量,工程质量的形成受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良好的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生产人员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可以直接保证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施工单位方面监理应替业主把关,对于施工中发现施工素质差的单位应及时向业主发放工作联系单建议更换施工单位。 二、监理对于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点 认真的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施工方案,并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指导施工单位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对质量的影响也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仔细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并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三、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 严格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材料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用材应当进行严格的管理。对于进场的所有材料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应检查进场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并按照规范要求送检,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场投入施工。 四、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实行施工质量检验检查制度 监理工程师对于施工质量检查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跟踪检查、专项检查、综合检查。施工质量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施工依据、施工结果、整改落实等。对于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下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回执,并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施工质量检测也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贯彻执行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的重要内容。工程检测试验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所提供的检测、试验报告才具有法律效力。 五、监理工程师应抓好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明确各自责任。施工单位对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施到位管理。在实施管理全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特点及质量通病,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再结合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而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六、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技术因素除了人员的技术素质外,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国家建设部《技术政策》中指出:“要树立建筑产品观念,各个环节要重视建筑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能的改进,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施工工艺的更新换代。”这句话阐明了新技术、新工艺和质量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体现于施工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技术进步的作用,最终体现在产品质量上。为了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 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技术,确保工程质量。 七、制定质量控制的目标,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 在实施质量计划和攻关措施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结论、经验并加以总结,转化成今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保措施,而存在的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预控目标。质量控制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施工人员质量控制积极性、主动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3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订,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是监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施工是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设备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实现建设项目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就要把对于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放在首位。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中问题研究 索赔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的主体是合同的双方。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承发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索赔来实现赚取收益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作为“公正的第三方”的监理工程师已成为建设工程索赔管理的主体之一。监理工程师公正、科学、及时、实事求是地处理索赔,对于保证施工合同的顺利实施,维护合同双方合法经济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制度与国际接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被不断引进,索赔理论和成功工程案例在中国市场陆续得到介绍、分析和采用。承包商往往采用首先低价中标,然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千方百计提出各种索赔请求的策略,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因此,当前研究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一系列应对措施,真正实现公正、科学、及时、实事求是地处理索赔,对提高我国监理工程师的索赔管理水平,保护工程投资者利益,深化我国建筑业改革,推动我国建筑业与国际接轨将起到一个推动和促进作用。 一、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索赔事件的处理和解决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是个核心。在整个合同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索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监理工程师的任务、职责、权力常常跟业主对监理工程师的信任程度、依赖程度、工程需要和业主自身的工程管理能力、水平等因素有关系。具体来讲,监理工程师的索赔管理活动往往会受制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合同。业主将工程项目委托给监理工程师,必须与他签订一份监理合同。在该合同中具体规定业主与监理工程师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业主赋予监理工程师管理承包合同和工程的职责。 第二,承包合同。虽然监理工程师不是承包合同的签约者,但按照惯例(例如 FIDIC条件),承包合同对监理工程师的作用、权力、责任都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这在工程中是最重要的。承包合同是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在工程过程中解决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三者关系的最根本的依据。 第三,业主对监理工程师权力的限定。即使使用 FIDIC这样标准的合同条件,业主仍有权力书面限定监理工程师的权力,或要求监理工程师在行使某些权力时得到业主的批准。 由于监理工程师受制于以上因素,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的不足之处。 二、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中体现的问题 监理工程师在处理索赔过程中处于非同一般的位置,索赔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利益的分配和工程的正常秩序,但目前索赔管理仍存在缺陷。 1、监理费收取过低,索赔管理积极性不高 目前监理收费是制约工程监理索赔管理工作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监理企业的监理收费实际收入严重低于国家标准。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对监理费的收取未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尽管监理质量的评价高低是监理工作取得的重要因素,但是监理费收取高低也直接制约着监理工作的能否中标,有些监理公司由于成本小、费用少,在承接监理项目时自行压低监理费,以低价优势承揽工程,这样直接使得监理单位不惜降低收费标准来赚得监理工作的取得,由于工程项目的监理费达不到合理的监理成本水平使得监理单位只能通过减少执业人数,降低工作标准来完成监理工作,这样使监理质量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热情,降低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质量,一旦发生索赔,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严重破坏投资者的利益。 2、索赔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监理工程师声誉 在索赔管理执业过程中存在少数监理工程师不严格要求自己行为的现象,使自己的行为严重影响到整个行业中的声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监理工程师的素质修养问题造成的。 (1)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 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外界对其的反映程度,在索赔管理过程中的确存在少数监理素质低下者,正是由于少数人的素质偏差,使外界对监理从业人员产生错误的认识,造成有些承包方害怕施工过程中索赔的提出。 (2)执业素质能力问题。 执业素质能力是监理工程师是否适应监理行业,能否进行有效索赔管理的关键。监理工程师应该除工程技术及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法律知识、财务监控、项目管理和材料设备等,并且掌握计算机辅助管理。但是我国当前的监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从事工程监理的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面窄、素质不高、年龄老化、兼职挂名多、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而且目前我国监理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为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和基建单位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现场施工组织管理经验,不熟悉施工索赔管理,使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造成工程中索赔连续的发生,最终投资方的权益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在行业中加强人员素质的管理与考核显得犹为重要。 3、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具体操作不规范 (1)索赔管理过程中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法律是维护市场秩序井然的有力工具,在当前监理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索赔管理工作同样存在着管理混乱,不按正常法律途径解决索赔的现象,管理人员一味只依靠自身经验和旧的体制下形成的处理事件的方式,而把法律法规只是当作进行教育的说理工具,让正常的索赔处理程序受到严重破坏,合同管理成为一种形式。 (2)索赔管理阶段过于单一,易造成索赔过频提出。 一项工程的实施是从可行性研究、招投标、设计、施工直至项目交付使用的整个过程。然而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监理索赔管理工作状况来看,索赔管理工作还仅仅局限于施工阶段,没有做到从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工作参与,这样使监理工程师在融入工程的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时间,期间由于对工程概况不能做到完全掌握,容易做出错误的指令与承包方发生工作的不协调滋生索赔事件,产生不必要的索赔机会。 (3)监理工程师工作内容不清且操作不规范。 索赔管理的任务和原则是监理工程师必须要遵守的,这是正确处理索赔事件的关键,内容和原则遵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索赔控制和业主利益维护的好坏。 当前的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形势不容乐观,法律法规制定及遵守的不规范、监理内容操作的不规范、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过低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正常的索赔管理工作,寻求解决措施显得十分紧迫。 三、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现阶段,监理工程师索赔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为了实现建筑市场索赔管理秩序化,需要及时正确的利用可操作的措施解决问题,具体如下: 1、 积极工作、加强沟通,解决业主与承包方的错误认识 监理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饱满的热情加强对工程的监管,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在工作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还要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做好日常监理日志定期向业主汇报工作内容,让业主方认可其工作内容,产生认真负责的好印象。使业主乐于把合同所约定的权利交给监理工程师,实现对工程索赔事务的全面管理。 2、调整监理的取费标准,提高索赔管理积极性 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收费标准应当实行政府指导价,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收费标准的调整将以监理与咨询服务工作的社会平均成本、相应的税费及合理的利润为基础,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和接受能力以及目前监理市场运行状况,并与工程勘察设计、前期咨询等收费标准适当衔接,同时,调整还应充分考虑监理与咨询服务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收费的调整必然提高监理管理水平,使监理单位有充足的人员进行执业管理,监理人员对工程中的索赔管理被充分重视且有高涨的热情对待索赔管理。 3、加强法规的建设,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索赔管理 法律应成为人们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监理工程师工作应以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因而,监理人员上岗前,监理企业应组织监理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行业、企业所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和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管理制度,熟悉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有关合同法规和监理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这是做好监理工作的首要条件。在索赔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事,重视索赔管理中法律的地位,使建设秩序实现良性的发展。 4、提高监理工程师素质,促进索赔管理能力增长 监理工程师作为从事工程监理活动的骨干人员,其素质的高低对工作质量的好坏影响极大。其应当从理论及专业技术知识、工程建设实践经验与能力、管理知识、经济方面、外语能力等方面提高素质,确保索赔管理的顺利实施。 此外,还应讲究交流沟通的技巧,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过程中,必须会与业主、承包商、政府监管部门以及监理部内部进行交流沟通。同样一个问题,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不同,其结果肯定不一样。监理工程师应不断加强这方面修养,努力提高交流沟通的技巧,将索赔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5、构建监理声誉体系,重塑索赔管理新形象 监理工程师声誉就是指监理工程师在索赔管理乃至整个执业过程中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监理工程师声誉不仅关乎自身的生存发展,同时也是社会稳定、公平效率的保证。近年来监理工程师公信力下降,监理工程师整体形象和社会评价受损严重。因此,构建监理工程师声誉制度,加强监理工程师声誉管理,有切实必要性。 对监理工程师而言,处理索赔问题的成功与否,即可反映其对项目管理的水平如何。索赔管理的健康开展对于培育和发展建设市场,促进建筑业的发展,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促进双方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履行合同;有助于双方提高管理水平和素质;有助于加强合同管理、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有助于双方更快地适应国际惯例;有助于对外承包的开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索赔在项目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监理工程师必须重视索赔管理,加强索赔管理意识,提高项目管理业务能力和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综合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摘 要】: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有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使得施工合同管理变得十分重要。合同管理是监理单位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是提高工程监理水平,增强单位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管理的内容来说明其重要性。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施工合同;管理 引言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主要是指监理单位受业主委托对施工合同的管理,监理工程师以承包方和业主依法签订的合同为依据,用较低的工程成本,并且保证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为目的,以公平合理地处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为准则,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实际工程中,有些人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必然要损害承包人的利益,因而在监理工作中不按照正常合同要求办事,甚至违背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施工合同当事人双方最根本的利益是在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前提下,享有合同约定的权利。严格履行施工合同就是维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体现监理工程师执业公正性。监理工程师通过对施工合同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以便使工程变更、工程工期管理、合同索赔管理、合同纠纷的协调、保险合同管理、工程价款支付控制以及工程竣工等方面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因此,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合同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 一、关于工程变更管理 工程变更指的是针对已经正式投入生产的产品所构成的零件进行的变更。由于施工设计文件中存在一定问题或者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工程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承包人、发包人以及工程师三方提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监理工程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无论是承包人还是发包人提出的变更,都需要经过工程师审查并且同意后,才由发包人向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文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变更要满足规范要求,要尊重设计者。另外,在变更通知发出以后,承包人要及时向发包人或工程师提交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计量,要确定最后变更总价、单价、工程量。在实际工程中,业主方经常要求对项目个别部位使用功能进行修改,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现场施工环境或者业主要求的变化而产生设计变更等,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变更,引起施工进度、工程量调整等情况,导致合同价格、工期的调整。因此,作为监理工作人员要认真耐心地对待工程变更。 二、关于工程工期管理 在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的过程中,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建成交付使用。工程竣工时间通常是科学、全面的分析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各种因素来确定的。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工期不能如期完成。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出缩短或者延长工期的合理化建议,经建设单位认可、同意,双方应签订工期调整和相关费用补充合同,并应办理缩短工期合同变更备案手续。如缩短后工期压缩幅度超过原确定工期标准的15%,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施工工期进行评估,并出具专家评审认可的施工工期评估报告。施工工期评估报告作为缩短工期合同变更备案的条件。监理工程师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合理控制,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能按期完成。 三、关于合同索赔管理 目前,许多合同当事人索赔意识比较淡薄,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有的业主对索赔非常反感,很少存在工程索赔的行为。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涉及工程索赔的法律法规,工程索赔也进入法制化轨道。监理工程师应学会索赔处理的方法、原则以及技巧,克服只注重工程进度、质量控制,而忽视施工项目的索赔,把索赔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努力搞好索赔管理工作。 (1)、保持协商一致原则,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地与承包方和业主进行沟通,保持经常联系,处理好索赔问题。特别是在决定工期、调整价格以及费用补偿时,应充分与合同双方协商,取得共识,达成一致,有效避免索赔争议。 (2)、保持公正原则,如果遇到索赔事件,监理工程师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根据合同约定审查索赔,审查索赔一定要合理、正确。 (3)、要注意搜集积累原始凭证、资料和验收资料等一些重要的记录。这些证据是工程索赔的关键,如果证据不足索赔就不能够受理。监理工程师开始进入工作,就要安排专人从事资料管理工作,建立严密的工程日志以及来往文件档案制度。 (4)、监理工程师应该认真履行工程师职责,减少和杜绝工作失误、疏忽、预测可能引起索赔的事件,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措施,避免可能发生的索赔。 四、合同纠纷的协调 (1)、签订合同时坚持原则。在处理合同纠纷时要控制事态发展,对一些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可以暂停处理,等冷静后在处理分析,对合同理解有误的一方要解释清楚合同本意,促使双方严格履行合同。 (2)、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追究产生问题的一方,不要不偏袒任何一方。 (3)、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质,及时了解产生分歧的具体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弄清是非曲直,对症下药。 (4)、监理工程师平时应注意与项目经理和业主代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以便发生争议时能够在一个比较好的气氛中和解。 (5)、调解结束后要及时形成文字,做好相关记录,补充协议或双方签认等。 五、保险合同管理 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地、全面地按保险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在订立保险合同前,当事人双方均应履行告知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有责任采取一切措施,避免扩大损失,并将保险事故发生的情况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对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或者引起的责任,应当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对于损坏的保险标的,保险人可以选择赔偿或者修理,监理工程师可进行适当的调节。如果选择赔偿,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相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时此保险标的的价值取得保险标的部分权利。 六、工程价款支付控制 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监理过程中,要按施工合同的有关约定按期审批工程款,在承包人得到合理的款项后,督促承包人确保工程正常施工。对于业主提留的保留金和保留金的返还以及由于物价上涨、意外事件等,应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具体情况具体处理,防止造成甲乙双方的经济损失。 七、关于工程竣工 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督促承包方整理工程竣工文件以及相关验收资料,并提出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同时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工程竣工是工程按照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完成全部施工内容,且按照施工验收规范要求验收合格后,交付给发包人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是设计、施工有关规范、批准的设计文件、合同及协议文件以及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工程具备验收条件后工程师应及时进行该项工作,确保承发包双方最大利益。 (2)、施工单位按规定编写和提出验收交接文件是申请竣工验收的必要条件,竣工文件不正确、不清晰、不齐全以及其他情况,不能验收交接。 (3)、施工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前将已经编好的竣工文件及绘制的竣工图,提供监理工程师一份,审查确认完整后,报建设单位,其余分发有关接管、使用单位保管。 结语 总之,监理工程师是履行合同的代表,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合同管理中,监理工程师应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 管理工程师论文:探讨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摘要:为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从总监理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探讨了一些个人体会与心得。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 1.引言 一部分施工企业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防护技术落后、投入不足、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等问题,因此对安全监理尤其总监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面临严峻考验。工程监理的职责是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在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中,主要是接受监理单位法人的授权,全面负责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并组织工程项目监理部门的日常工作,而其中项目的安全绩效对项目总监理有中重要影响,下面也结合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实践,对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展开探讨。 2.提高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安全管理 监理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由于环境、施工特点、施工机械、设施、人员等等复杂因素,会形成较多的安全隐患,而隐患的形成对安全事故一触即发,事故一旦发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不可估量。因此作为项目的总监理工程师,一定要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明确安全管理职责,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条列、规定和管理制度,组织安全监理,监督规范施工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 总监理工程师把控好施工前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工程安全顺利实施的保障。主要侧重于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1)制度文件管理方面。总监理工程师应先根据合同和监理规范的要求,主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的编制、安全监理工作流程的编制、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安全监理方案等的编制,配备合格的安全监理人员并形成安全监理组织网络,确保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总监应负责组织审核施工方报送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审查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施工措施是否完善,并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组织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字批准,审查总包单位确定的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同时应督促施工项目部在签订分包合同或协议时必须签订分包规程安全生产协议书,审核施工单位安全防护费用计划和应急救援预案。 (2)人员管理方面。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审查,要保证施工现场的管理和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上岗资格,如在施工现场从事起重机、焊接、电等特殊工种的人员,一定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才允许上岗,以此来避免施工单位在人员管理上的混乱,避免非特殊工种的人员从事特殊工种作业带来的安全责任事 故发生。 总监也应按照本监理单位要求应对监理部成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监理意识,从而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施工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识别方法以及各类施工机械设备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等知识。 (3)设备管理方面。建筑施工已经逐步买入机械化施工时代,机械设备则是重要的物质保障,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现场采用的机械设备都要良好状况,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其结构庞大、结构复杂、运行空间广而使用起来所产生的危险系数也就越大。因此项目总监理工程师一定要组织好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按管理程序如安装验收、检测、使用登记备案等环节全过程监督,并在使用过程中监督检查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确保机械不带病患,运行正常。 (4)环境管理方面。工程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和工程施工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应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在施工前组织评估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安全影响因素,评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要求,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安全;地下管线对施工的影响;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和设施的影响;毗临高压线、高架桥、高大建筑、重要公共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状况;施工现场脚手架、高支模、塔吊、易燃易爆化学品、有毒有害气体等重大危险源对通信、居民、行人、幼儿园和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的影响;施工中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程度等。总监理工程师应分析判断各种环境因素对施工产生的影响成都,组织研究制定各项应对措施,防范施工安全风险。 4.施工阶段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1)督促落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核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专项方案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符合方案所确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施工中如发现有违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内容和强制性标准的的,应及时予以纠正,必要时签发工程暂停令。 (2)基础施工阶段重点安全管理 总监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的开挖方案、基坑支护方案、拆除方案等施工,并严格遵守“先撑后挖、分层开挖”施工程序。安排专业安全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现场巡查施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要安排监理员旁站。注意开挖过程中支护桩附近留土,不使基坑卸载过快引起变形;注意顶部堆载或振动造成滑坡,避免由于施工不当、超挖、支撑设置和拆除不正确等造成滑坡,应及时收集基坑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相关部门采取措施,遇突发事件,立即督促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如果有爆破施工,必须要检查施工单位的爆破方案经政府部门批准;地下室的开挖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做好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和安全网设置工作,围护支撑梁上设通道防护栏杆和安全网;挖出的土方不应堆放在基坑周边,出土口要采取加固措施;基坑上要搭设便于施工人员上下的安全梯子,夜间施工要保证充足的照明等。 (3)主体施工阶段主要安全管理 1)脚手架工程。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外墙脚手架类型较多,其中整体提升脚手、落地扣件式脚手、悬挑脚手在工程使用较为普遍,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专业监理人员监督好施工单位的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如审核脚手架设计计算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关键点关键部位的安装拆除的安装说明和安全技术交底,避雷装置的设置,整体提升脚手的安装验收、检测程序化管理等等。施工中,总监应安排安全监理员旁站监督安装施工并定期检查作业情况,现场脚手架应实行动态管理,所有更改搭拆都必须向总包申请,监理批准执行;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完善防护措施和提高施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素质;禁止乱搭乱设现象和使用不合格材料、设备,严格监督按规定程序和方案要求进行安装作业,按规定监督和组织好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验收工作。2)模板工程。模板工程中高度大、跨度大、荷载量大的模板支撑具有搭设难度大、危险性较高、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安全监理中应重点监控,施工前除编制专项方案外,对超过一定规模的模板工程,应按规定督促组织专家论证。施工中应重点检查立柱间距、水平支撑、纵横剪刀撑间距应符合方案要求;搭设模板承重架所用的钢管、扣件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如测试结果不合格,必须更换钢管或扣件;现场搭设质量控制首先应对搭设操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其次应检查搭设是否按批准的方案内容进行,最后应检查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设、各部位扣件的数量是否符合构造要求;控制模板上的施工荷载和堆放不均。搭设安装完成后,应按规定组织各方验收,验收中应采用必要的检测手段和工具,不符合方案要求和标准的,不得使用。3)高空作业。高空作业即为高危作业,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重点检查安全网、防护栏和安全门的设置;洞口作业应检查洞口标志、防护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及其他防坠落措施的设置;悬空作业应检查工作面是否有牢靠的立足点,作业使用的脚手架、吊篮、平台及塔架等是否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高空作业人员的防护用具和防护设施。 (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在该工作上,总监理工程师要组织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保证该方案是由电气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以及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字批准,方能允许实施。安排监理人员巡查,现场应重点检查施工用电的布置要按方案规定进行;检查作业人员电工上岗证书,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按“三相五线制” “一机一闸一保护”规定实施;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接地PE线连接。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严禁使用老化、破皮、漏电的电线和电缆;架空线路应设在专用电杆上,敷设时应有绝缘保护;配电箱内要有标记,进出线从专门口子进出,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机械设备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应督促监理员定期检查漏电保护记录和电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5.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作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首先就要树立高度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组织好各个专业的监理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并从工程的开工前期就做好安全监管工程,工程实施阶段落实每个细节上,消除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样就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实现项目的安全目标。 管理工程师论文:浅谈如何做好企业质检工程师管理工作 [摘要]:结合福州项目工程具体特征以及大包管理模式,在控制施工质量过程中的几个要点,并分析其必要性。 [关键词]:质量技术交底;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奖罚制度;三检制;人员管理 一、前言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直接操作者,肩负着质量管理的重任。因此,对于质检工程师的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工作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与内部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衔接。结合福州机场高速公路二期工程xx合同段实际情况,浅谈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几个要点。 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工程施工中,所谓技术交底,就是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质量技术交底与安全技术交底。质检工程师要有预知性的把准备施工的工程的质量难以控制的细节要求提出来,针对每一道工序施工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借此为契机,引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探讨,分析哪些环节可以达到,哪些有施工难度。通过分析质量隐患存在的原因及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终达到与作业班组人员意见一致,方可组织施工。 通过质量一级、二级技术交底,目的是要把质量目标传输给了操作人员,把质量目标明确到操作人员,这样有利于质量提前得到控制,将质量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例如:在牛坑大桥墩柱施工之前,对墩柱外观质量的要求:即砼表面无蜂窝、麻面及气泡均要满足规范要求,并且保证拆模后砼表面无龟裂现象。针对质量具体要求,采取以下两条措施: 1、对墩柱施工的砼振捣人员进行严格培训,在前一道砼施工工序中加强技能操作,经过现场试验墩柱砼振捣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允许进入墩柱施工工艺; 2、为了预防风把拆模板后的砼面吹出龟裂,故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生,具体施工工艺为:用塑料薄膜对墩柱进行严密缠裹,保证侧面密封性能,并用绳子从上向下捆绑,防止风吹开。 在墩柱施工过程,现场技术人员要对墩柱的外观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众所周知,工程结构砼的外观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荣誉。因此在砼外观质量施工工艺控制方面,我们必须慎重对待。我们要选用成熟的砼振捣施工班组 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从而达到了预期的质量目标。 三、质量通病控制 因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重在预防,一旦产生质量通病,甚至酿成事故,即使尚可补救,但已造成损失,留下缺憾,事后治理,实属无奈,亡羊补牢,终究不是上策。所以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部在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制定了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经常易发生的薄弱环节,结合工程具体实例进行多媒体讲座学习,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学习,警示所有技术人员对质量通病控制方面高度重视,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并将详细的《质量通病治理方案》让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提前进行传阅,鼓励他们在施工中尽量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应及时总结施工经验,及早提出预防措施。在每项工程开工之前,事先要心中有数,分析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及产生的原因,才能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例如:在马鞍溪大桥桩基施工中,有50根嵌岩桩,桩长好多只有15米左右。因为桩长短,故钢筋笼重量相对比较轻,采用砼罐车快速灌注时,当砼面埋深距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时,在砼灌注速度过快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经过分析,制定了预防钢筋笼上浮的措施,要求在第一斗砼灌注后,放慢砼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通过有效施工措施控制后,该桥桩基施工顺利,质量合格。 四、在奖罚制度方面 项目部针对工程承包模式为大包模式,制定了合理的、详细的、易于执行的奖罚措施。在施工中,质量管理涉及的点多面广,执行起来相对难度偏大。为了将项目的质量奖罚分明、合理,质检工程师应及时与项目领导进行沟通,说明奖罚原因,争取到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支持。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必须做到有规可循,这样才有利于施工人员严格遵守,预防因不知或懈怠而留下质量隐患。在施工中,质检工程师也须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进行质量控制,将工程质量落实到人,并加强管理执行力度,从而在奖罚分明的管理中有效的激发协作队伍的劳动积极性,施工中出现了比质量,比进度的、比文明施工的工作氛围。 五、质检工程师对施工队伍管控 质检工程师对施工队伍、施工班组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操作人员动态,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于协作队伍,在进场之后,质检工程师需要对施工班组中的砼工人、电焊工人、预应力张拉工人等特殊作业班组人员进行详细的考察,看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通过现场对结构物进行操作,观看预应力张拉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操作要求;通过让其从事现场操作,观看其振捣的过程和检查拆摸后砼外观的情况,判断其是否满足质量要求;考核电焊工人,不仅要看其是否有合格的焊工证,更重要的是验证其钢筋焊接水平,通过在现场取试件进行电焊操作,冷却之后,在拉力机上试验,试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其从事电焊操作。每个影响质量的主要工种,在技术操作考核后做到了心中有数,合格后方可允许操作人员大面积施工。在我担任质检工程师期间,我对每个施工队或班组的主要操作人员进行登记,随机抽查人员流动情况,除特别情况下,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不允许随便更换,并对考核通过的人员登记注册发上岗证,没有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该专业。从事直接影响质量的人员得到了受控,是质量成功的第一步和成功的基本保证。 六、企业内部制度执行 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严格执行“三检制”。特别是在比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重要部位的工序上布设质量控制点。根据现场的施工特点,把三检定为:自检、互检、专检。自检是由施工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请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检查,合格后由质检工程师进行专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我认为:专检这一关检查特别重要,因为在进度的要求下,工区的技术人员有时检查相对不细,这就需要质检工程师严把最后一关,将容易疏忽的质量细节管理到位,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质量优质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三检工作,首先要制定详细的分项、分部工程检点表,通过分析工程质量控制重点后,制定实用的三检表。三检表的作用主要是:预防事故或问题的发生,检查内容和方法可以随工程的特点而不同,三检表也可以根据施工经验和工程特点进行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查便于操作,起到有效的质量控制的作用,这就要求质检工程师在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评定标准特别熟悉,才能将工程质量技术把关与质量控制到位。 七、结束语 我认为做好质检工程师工作,不仅要熟悉工程施工工艺与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在施工巡视过程中,细心检查工程质量,及时将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到早发现,早改正,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方可将工程成本控制到位,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 管理工程师论文:关于监理工程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入迅猛增长期,城乡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大量的建设工程项目在各地实施,于是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随之实行并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现场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步骤方案与对策,并提出了施工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在工程建设中,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制度以及批准的项目建设文件、建设承包合同和建设监理合同, 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对工程建设实行的监督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得到完美实现。 就目前建筑行业来讲,生产环境特殊、危险源多、工作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已与矿山、工业等并列为高危行业。近几年来,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作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者,其作用的关键和责任的重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笔者就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探讨。 1 充分认识监理工程师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和重要性 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五方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组成,五方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各自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内部层次、分工各有不同,但不论组织和结构有什么样的区别,所有参与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依法承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主要是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来进行,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导生产作业。施工现场的作业及人员都是由施工方组织指挥,因此,施工方的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谁来从外部进行监管,这就是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虽然不直接指挥生产作业,但要对所有作业环境、作业过程进行监控。通过这种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来消除各种不安全的因素。由于市场经济进程加快,施工过程中大量的作业人员流动性强、组织性差、作业时间长短不一、作业个体技术水平、安全意识差别也大,只依靠施工项目部来进行管理和监督是不够的。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施工方自管自监的情况下,再加上监理工程师监管能起到关键作用。 2 监理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包括《: 建筑法》《合同法》《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列》《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条文》《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若干意见》等。 (2)合同依据《: 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3)相关资料:设计图纸、图审意见、地质勘探报告、相关行业的从业要求、工艺操作规程。 3 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步骤方案及对策 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是监理工程师的重要内容,当一个建设项目开始实施时,各参建方陆续进入,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协助业主从专业角度审查各参建方的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期限、项目组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是否经过安全生产考核、资质类别是否与所建项目相符合、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是否健全。 (1)在正式施工开始前,监理工程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审核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措施,是否能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并重点就以下分项的专项施工方案的安全措施、安全验算结果进行核对:a.基坑支护和降水工程;b.土方开挖工程;c.模板工程;d.起重吊装工程;e.脚手架工程;f.拆除、爆破工程;g.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及临时用电方案。 (2)对施工现场的布局、生产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出场道路等现场环境,防雨、防火应急预案、器材准备进行检查,发现有不妥的地方,以书面形式告知施工方进行整改。 (3)对进场设备、机具、材料进行检查,杜绝带病设备进场使用及有缺损机具投入使用。不合格材料(主要是指辅助材料,如脚手架、扣件、钢丝绳、电线、电缆、安全网、脚手板等的使用) ,所有设备的用电必须按照一机一闸一漏电的配置原则,动力用电、照明用电分开设置,对照已批准的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核对,接零接地保护要齐全。 (4)对进场作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对特殊工种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信号员进行检验其证件和有效期,并人、证对照,逐一核对。 (5)在完成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后,就从参建单位的行为合法性、组织机构完善性、施工方法完善性、施工方法的正确性、安全生产措施的保障性等,从建设环境、参与人员、使用材料上全面控制施工作业状态,这也是监理工程师的事前控制具体方法,为下步全面大规模施工生产提供保障。 4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1)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工作联系制度等。在施工现场由专职安全员、监理工程师、业主代表组成安全检查组,定期进行检查,重点是危险源,如用电、深坑及高空坠落物、临边洞口、支护防护的破损、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对检查发现问题后,提交施工项目经理,并督促其安排人员进行及时整改、修补,消除隐患。 (2)对危险性高、难度大的作业施工,监理工程师应跟踪监督其施工过程,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应注意的事项,并在施工作业开始时检查施工方的技术安全交底是否到位。 (3)利用监理例会、专项安全会议及碰头会的形式,就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让施工管理方的负责人、建设方的代表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监理工程师应起到协调管理的主要作用。由于监理工程师不直接指挥操作人员,只有通过对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让其正常运转,减少失误。 (4)在施工现场一旦有重大隐患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监理工程师应及时下发停工令,先停止危险作业面的施工,有重大隐患的,要求施工人员在停工后,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整改。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先要求施工方按照应急预案采取急救措施,抢救受伤人员,减小事态的发展,协助各方将事故发生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施工方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调查和处理事故。 5 安全生产监理工作采取的措施及手段 从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来讲,主要有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措施对安全生产的具体内容来进行工作,紧密联系施工现场条件,工程实体状况,采取适合的方式,灵活掌握各种措施并相互结合运用。如:对不尽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建议有关方进行更换,协助业主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发生问题后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发现用于安全防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要下监理通知单将其清退出场。安全生产管理不是一个单独开展的工作,它与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密切联系,三者又相互制约。抓质量的同时也抓安全生产,抓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就无法实现,而只抓安全生产又会影响进度和质量目标的实现,三者要同时抓,要有主有次,协调管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6 结语 要想把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好,监理工程师要熟悉建设工程的程序,施工现场管理程序,坚持原则、严格监理、严格把关、热情服务、热情监督,同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当好业主的参谋,在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才能把好安全关,当好一名称职的监理工程师,完成自己在建设项目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监理工程师还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知识水平,只有这样,监理工程师才能维护好业主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做好监理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服务好,把好关。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及风险管理 提要: 分析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特征和责任风险,强调认识和防范责任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控制责任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 监理;责任;风险 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建设监理制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项目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大改革。我国的建设监理被定义为:受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我国的监理事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社会对监理工程师的工作成效给予了极大的希望。这种期望无疑对监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人们对监理的认识也产生了某些偏差与误解。众所周知,有责任就会有风险,认识并防范监理责任风险已成为十分重要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特征 1.监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委托性的,基于自身专业技术的咨询服务 。 在国外,通常被称为咨询工程师或顾问工程师。由于监理工程师本身专业技能水平的不同,在同样的工作范围及权限内,不同水平的监理工程师所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会有很大差别。监理工程师的专业技能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技术水平与工程实践的差别;二是本身工作协调能力的差别。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协调方面,即协调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技术力量,使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监理工作的成效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较大 同样的工作可能做得很认真,也可能做得较为马虎。工作成效的好坏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很难用定量指标去衡量。监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来自于自我约束以及业主的支持,业主与监理工程师的相互信任与诚意,会大大激发监理工程师的主观能动性。 3.监理工作成果是集体行为的产物 监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最终是由监理机构的整体服务来体现的,是多专业配合协调的技术服务,其中总监对监理机构内部的领导组织与协调水平至关重要。只有在监理机构内部设立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沟通渠道有效的管理模式,只有整个监理机构有效地运行,监理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二、监理工程师的责任风险 从上述监理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出,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责任风险可归纳为:行为责任风险,工作技能风险,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风险,社会环境风险。 1.行为责任风险 行为责任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监理工程师超出业主委托的工作范围,从事了自身职责外的工作,并造成了工作上的损失;二是监理工程师未能正确地履行合同中规定的职责,在工作中发生失职行为造成损失;三是监理工程师由于主观上的无意行为未能严格履行职责并造成了损失。 2.工作技能风险 监理工程师由于他在某些方面工作技能的不足,尽管履行了合同中业主委托的职责,实际上并未发现本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现代工程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并不是每一位监理工程师都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所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无法完全避免这一类风险的发生。 3.技术资源风险 即使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没有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一些风险。例如在混凝土浇注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仍有可能在某些部位因震捣不够留有缺陷。这些问题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发现,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无法发现。众所周知,某些工程上质量隐患的暴露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诱因,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并不可能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及时发现,同时,由于人力、财力和技术资源的限制,监理无法对施工过程的所有部位、所有环节的问题都能及时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必然需要面对一方面的风险。 4.管理风险 明确的管理目标,合理的组织机构,细致的职责分工,有效的约束机制,是监理组织管理的基本保证。如果管理机制不健全,即使有高素质的人才,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5.社会环境风险 建筑法第 55条明确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的,工程质量由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第58条规定:施工企业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显而易见,承包商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主体,必须对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实践证明,推行监理制,可以使工程质量更有保证,但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能替代承包商来担保工程不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监理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应该是及时发现或预防工程质量问题,避免工程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应该解除监理工程师的顾虑,大胆工作,勇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如果要求监理工程师承担过大的质量和安全责任,甚至以工程中是否出现质量问题来评价监理工作的成效,则可能促使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掩盖、隐瞒工程质量问题,反而使工程留下质量和安全隐患。果真如此,实行监理制就毫无意义了。 三、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就是一个识别、确定和度量风险,并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风险管理应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过程,一般也是一个循环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五方面内容。 四、责任风险的防范机制 由于以上风险的存在,因此,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提高风险意识,及时防范风险,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为此,监理单位和总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坚持独立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组织各方协调配合,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为使这一职能顺利实施,必须坚持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只有按合同的约定建成项目,业主才能实现投资的目的,承包商也才能实现自己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取得工程款和实现盈利,从而使监理工程师自身的风险损失降低。 (2)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权责一致 监理工程师履行其职责而从事的监理活动,是根据监理有关法规和受业主的委托、授权而进行的。监理工程师承担的职责应与业主授予的权限相一致。因此,监理工程师在明确业主提出的监理目标和监理工作的要求后,应与业主协商明确相应的授权,达成共识后,明确反映在监理委托合同中和承包合同中。 总体而言,成功的项目风险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正相关性,但项目风险同样与项目可能遭受的损失或可能增加的成本相对应。项目风险管理在改进已选项目的同时,也是对成本损失或不确定性的降低,等于提高了项目运行的效率与效益。 管理工程师论文:试论暖通助理工程师如何协助部门管理以及提高专业知识 摘要:我们国家已经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全新阶段,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准的提升,暖通事业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对暖通的管理方面能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暖通助理工程师,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如何协助设计部门的问题,以及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关键词: 暖通助理工程师管理设计部门专业知识水平 1 关于暖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暖通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是制定工程项目中的暖通工程具体施工工程方案,现场指导暖通工程施工过程,并提供技术支持。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承担项目中暖通工程技术分析工作;主持暖通工程招标工作,并签定合同、协议,选择施工队伍;编写暖通施工工程方案,并监督实施;办理暖通方面配套手续;审核暖通专业图纸;验收暖通施工工程;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协调沟通。 1.1关于暖通建筑工程 暖通建筑工程是一个非常系统的作业过程,主要包含有空调、采暖、通风等系统的安装,这种过程是较为复杂化的,在作业的时候也存在很多的难度。(删)特别是在桩基后进行做好暖通工程的预埋和预留工作更好的实施暖通工程。在结合现实的情况,根据图纸的基础上进行规范、依据性强、质量可靠的暖通工程,随时有效的处理在作业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矛盾。 1.2完成作品的分配管理 暖通工程师要注重每一个工作中的细节,在设计部门这一块,要做到烂熟于心,当设计作品完成后,要仔细的检查是否存在隐患,同时还要记录好在完成作品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步骤,以及让设计部门的整体员工学习作品的优秀之处,对于这点我有如下建议: 首先,及时的让企业内部注意到该作品的重要性,领导者可以采取宣传事迹,提高奖金,开会表扬等方式,达到每一个人都认识到需要努力学习的意识。 其次,将以往的优秀作品,进行定期展览,可以让作品的作者或者该作品制作的主要团队进行宣讲,将产品的出色之处做到深入人心,将积极向上的氛围带进企业内部,做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2 设计部门在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暖通设计指的是在采暖、空气调节剂通风三方面进行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总体称谓。通常被简称为“空调系统”。通常的空调体系包括制冷供暖系统,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等的有关的整体设计。也就是说,暖通是是建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性方面。从建筑设计方面来讲,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性分支,不仅仅指“空调”,暖通设计无论是在工业建筑还是居民建筑上有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 2.1在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暖通空调的供暖入口设置的过多,现在设计中只图室内系统的设计方便省事,而不顾及室外管网系统,只考虑到了室内供暖系统的合理性,而没有考虑到与室外管线衔接的问题,不仅仅对外线施工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室内系统调节;供暖系统设计也有不合理之处,例如有的供暖管道布置的不尽合理,这样就会造成供暖管道与建筑专业不易协调,或供暖立管直接立在窗子上,既影响使用,又不雅观;或者供暖水平管道铺设在通道的地面上,既影响行走,又不便物品放置。 2.2设计图纸方面的问题 有些工程的设计说明内容很不完整。一般来说,设计说明都应该有室内外设计参数;热源、冷源情况;热媒、冷媒参数;供暖热负荷及耗热量指标,系统总阻力;散热器型号;空调冷、热负荷;系统形式和控制方法;风管、管道材料选择、安装的要求;系统试压要求等等。但是有的设计说明的内容会不完整。系统图深度不够,往往忽略了空调冷冻水系统图和风系统图,对于一些复杂的通风空调设计,不能单纯的靠平面图。同时还存在锅炉房设计过于简化,有的锅炉房设计,仅画了一个平面图,无任何剖面图和系统图,许多应该交代的内容没有交代,距设计深度要求相差甚远。 3、助理工程师如何协助设计部门加强管理 3.1弄清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暖通空调是分户的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它最大特点,是能够创造一种舒适的室内环境。暖通空调既能解决冷暖问题,又能解决空气处理过程,其空气处理过程有以下步骤:首先是空气进来以后,除了引进新风以外,可以把空气进行冷却处理,然后就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处理以后,(删)增加了几大特点:第一就增加电子除尘器.,它主要可以捕捉非常小的颗粒的灰尘,一般来讲它可以捕捉一个微米的灰尘,而这个灰尘的范围内大部分都是细菌、病毒、烟尘,或者是异味也这样就都可以过滤掉;另外就是会增加一种加湿设备,这个加湿器可以创造我们房间的加湿达到40%左右的相对湿度,这样人会感到很舒适。 要进行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该建筑物及其周围的供水、供电等管线的铺设方式与可能的接口地点。这可为本建筑物设计供热入口时的客观条件提供参考,也可以根据主要入口的朝向,确定大门的做法。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层数、层高及建筑物的总高度,看其是否属于高层建筑。按照现在行使的规范规定:10 层及10 层以上的住宅或者是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其他民用建筑,应遵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防火分区的划分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足够了解这些问题,从而设计防烟排烟系统。 3.2注重暖通空调节能的思路 暖通空调的能量耗损较大,使用过程中会对周围空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高品位、不可再生能源所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可再生资源和低品位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好途径,为此必须开发一些合理有效的可再生能源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面。 暖通空调节能设计的水平是要提高自动控制,不仅能保证暖通空调房屋温度和湿度控制的要求,并且可以节约热力,更大程度上,它还可以降低空调能耗。它是运用改良技术和组织等形式,增加能源的利用效率。新技术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节能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开发绿色能源技术,在暖通空调地中尽量使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譬如说采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太阳能制冷供热系统,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是值得在工程中推广采用。 我们充分利用当地环境能源,如在地热丰富地区,运用地热作为暖通空调消耗的能量资源,通过把地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应用于空调制冷,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清洁并且没有污染。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和深层的大地能量,包括土壤、地下水、地表水、海水、污水等等都可以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是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我们认识到的这种技术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可想而知,这种系统的暖通空调有着较大发展空间。虽然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但太阳能的利用技术还没有得到深度研究,我们应该紧跟社会步伐,推广应用绿色能源技术是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的社会责任。 3.3重视暖通空调系统的热量分摊的功能,提高设计人员素质 (删)热量计装置是建筑物楼前的总热量表和户内的热量分摊装置。住宅建筑总热量表是该栋楼耗热量的结算依据,而楼内住户应理解热量分摊,每户有相应的装置,作为对整栋楼的耗热量进行户间分摊的依据,目前国内应用的热量计量方法有:温度法、热量分配表法、户用热量表法和面积法等等。同时我们应该大力注重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应该定期组织有关设计人员学习现行的规范、规定、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定期举行专业讲座、论坛等活动来提高相关设计人员贯彻执行规范的自觉性,同时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倡导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设计质量。 4、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序,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初投资、运行成本、使用效果等等,造成暖通设计问题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设计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规范不熟悉,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与工作马虎。我们要杜绝设计工作的失误,大力加强设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同时要深入与设计人员多交流勾通,避免不必要的错误,我们要综合考虑,以寻找到符合最大经济效益和功能要求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那么如何能够最大化的帮助设计部门加强管理的实施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熟悉设计部的各项运作流程,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常识要熟悉,做到融会贯通,同时要新颖,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要切实落到实处。可以适当的去走访各地区人们对于暖通工作的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最基础的地方,了解最真实地状况,切实的保护好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服务为了人民,这样的设计才算是成功的设计,才算是优秀的设计。 其次,要懂得无论一个部门最高位置的人如何杰出,没有一个团结优秀积极的团队,就不会让设计部门完成出色的任务,因此,加强团队的建设,提高设计部门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同样重要。管理者需要在每次任务中挑选出最努力的表现最佳的职员,适当的嘉奖,鼓励,反之,一些自身水平不高的人员就要加大力度去培训,对于培训的方式,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向企业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定期对设计部门的员工进行培训,邀请优秀的相关业内人士,以及在设计部门工作的较为出色的人员,或者比较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授课,做到循序渐进,一丝不苟。 (2)适当的招收一些年轻人,因为在设计方面,年轻人有最热情的血液,同时,每一个新进员工,可以找一些老员工带领他们,这样在新颖与经验方面就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3)可以在设计部门找出一名能够在工程实施阶段及时跟进的人员,这样就会避免,明明一个很好的设计却不能完美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样的状况发生。 结语: 在暖通建筑作业当中,一定要根据有关的规章制度、作图标准来进行。同时也要依据现实中的状况。在确保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来减少施工成本、更加精湛的施工作业技术,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新的科技、工艺技术在暖通建筑作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自己对有关方面的认识和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对更多新知识的了解,争取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效的运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管理工程师论文: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施工合同管理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施工合同管理中,当出现的工程变更、工程索赔、合同争议、工程验收时监理工程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监理工程师;施工合同管理 1、引言 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主要是指监理方受业主委托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管理,监理工程师以业主和承包方双方依法签订的合同为依据,以保证工程质量,并用较低的工程成本按期完成项目为目的,以公平合理地处理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为准则,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是施工合同管理的基本内容。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理工程师就是对施工合同行为的监督管理。 实践中,有的同志认为,维护了业主利益,就会损害承包人的利益,这样似乎有违监理工程师的执业公正性,因而在监理工作中缩手缩脚,其实,执业公正性与维护业主利益并不矛盾。施工合同当事人双方最大、最根本的利益是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商品交换。严格履行合同就是维护了业主的利益,就是体现了执业公正性。 2、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 2.1工程变更的含义 工程变更是指构成施工合同文件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变更。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次序变更、施工时间变更、工程数量的变更、技术规范的变更、合同条件的修改。实质上,工程变更是对施工合同文件的修正、补充和完善。 2.2工程变更的处理 由于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和设计文件中固有的错、撞、碰、漏,工程设计变更在所难免。设计变更通常由发包人、承包人和工程师三方提出。监理工程师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首先要注意完善申报、审查程序。在申请设计变更时,一要注意工作方式,尊重设计者。提出的问题要有根据、符合规范。二要注意变更通知发出后,要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审核承包人提交的工程计量申报表。对变更项目计量,确定最后变更工程量、单价、总价。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业主方对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面由于业主要求的变化或现场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的要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等。这些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原因产生,如勘察设计工作粗糙,以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作量,因而不得不改变施工项目或增减工程量;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如发生不可预见的事故、自然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多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因此,作为监理人员要认真对待工程变更。 2.3工程变更的估价 承包方在工程变更确认后,提出变更工程价款的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调整合同价款。 2.4监理工程师对工程变更审查的原则 (1)变更后的工程不能降低使用标准 (2)变更项目在技术上必须可行,同时还必须可靠 (3)变更后的工程费用要合理 (4)变更后的施工工艺不宜复杂 3、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索赔的处理 3.1工程索赔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受计划经济影响,合同当事人索赔意识淡薄,有的业主很反感索赔,有的承包人不会索赔,工程索赔行为很少存在。部分监理工程师对索赔处理的原则、方法、技巧还比较生疏。 随着《建筑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加人WTO,使我国建筑施工索赔管理,纳人了法制化轨道。监理工程师应克服只注重工程质量、进度控制,忽视施工索赔管理的现象,把施工索赔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提高对施工索赔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施工索赔管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努力搞好施工索赔管理工作。 3.2工程索赔的处理原则 3.2.1公正原则 遇索赔事件时,监理工程师应以完全独立的身份,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合同为依据审查索赔要求的合理性、索赔价款的正确性。另外,业主、承包商也只有以合同为依据提出索赔时,才容易索赔成功。 3.2.2协商一致原则 监理工程师在处理和解决索赔问题时应及时地与业主和承包方沟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在做出决定,特别是调整价格、决定工期和费用补偿,做调解决定时,应充分与合同双方协商,最好达成一致,取得共识,这是避免索赔争执的最有效的办法。 3.2.3及时、合理处理索赔 如承包方的合理索赔要求长时间得不到解决,积累下来可能会影响其资金周转,从而影响工程进度。此外,索赔初期可能只是普通的信件来往的单项索赔,拖到后期综合索赔,将使索赔问题复杂化(如涉及利息、预期利润补偿、工程结算及责任的划分、质量的处理等),大大增加处理索赔的难度。 3.2.4重视资料的积累 积累一切可能涉及索赔论证的资料,技术问题、进度问题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会议应做好文字记录,并争取会议参加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同时应建立严密的工程日志,建立业务往来文件编号档案等制度,做到处理索赔时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 3.2.5加强索赔的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的索赔事件的发生 监理工程师应对可能引起的索赔有所预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 4、监理工程师对于合同争议的处理 由于业主和施工承包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合同条款理解的角度不同,以及合同条款不够严谨和设定的条件发生变化。此时作为第三方的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是尽快化解分歧,不使这些分歧久拖不决以致影响合同正常履行。为了正确处理合同争议,监理工程师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注意平时与业主和施工承包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在他们双方发生合同争议时,能在一个平和的气氛中接受和平调解。二要了解分歧产生的具体原因,弄清是非曲直,做到心中有数对症下药。三要公平公正,是业主的原因不偏袒,是承包方的原因不姑息。四要注意工作方法,订立合同时不怕伤和气,而履行合同时就怕伤和气,要防止事态扩大,致使双方无路可退,一时不能解决的不妨先放一放,冷处理。五是调解结束要及时形成文字,诸如会谈纪要、补充协议等。 5、监理工程师对于工程验收的处理 工程验收是确认履行合同规定的重要工作,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最重要的环节。工程验收分为分项(工序)工程验收、分部(中间)工程验收、单位(竣工)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验收工作中,一要注意承包人超出合同约定而增加的工程量不能“实事求是”地验收。除非业主同意,否则,会给承包方留下要求增加工程计量的凭证。二是要注意验收工作不完全是监理工程师和承包方之间的行为,还要通知有关方面派员参加。对基础、主体等分部工程验收要有勘察、设计、质量监督和与之有关的分包单位参加,还要有规划、消防、环保等部门参加。 5.1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检查和签署对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认定意见,参加单位工程的预验收(中间交接验收),提出“初验报告”,参加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质量评估报告”。 5.2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受理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提出监理意见。根据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提出工程质量检验报告。 综上所述,监理工程师在合同管理时,必须以合同约定为依据,以业主满意为准则,以不损害承包人合同权益为前提,在授权的范围内代表业主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并根据合同条件的变化,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合同事件,从而较好的实现三大目标控制。推进建设领域的改革,提高建设工程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避免经济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营销道德论文:广告营销道德问题及措施 1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意义 王文俊先生在其著作《论营销道德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中认为,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营销道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广告营销道德是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第二,广告营销道德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要求;第三,广告营销道德是指导市场经济运作的政策导向;第四,广告营销道德是市场营销主体的行为导向;第五、广告营销道德为市场营销管理机构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一直以来,中小企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为经济和民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有些中小企业为了片面追逐短期利润最大化,置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利益于不顾,推行严重违法违德的广告营销宣传。宣传不正当价值观广告;采取不正当的对比广告;制作及播送虚假广告等,严重违背法律与道德原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总体上我国学术界对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刚刚起步,众多企业的营销道德观念还很淡薄,制定广告营销道德标准的企业为数很少。因而,深入开展对广告营销道德的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营销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以广告营销道德为切入点,讨论提高中小企业的广告营销道德水平的对策。 2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存在问题 2.1广告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负责的原则,要求中小企业对消费者、对社会负责、对生态负责。不少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的薄弱,他们将大部分精力和资源,集中用于产品的增产和市场的扩张,忽视广告宣传的规范性。增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是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首要问题。 2.2广告内容失范①非法广告。近几年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非法小广告,在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泛滥,大部分张贴“牛皮癣”的组织为中小企业,如:家政公司、小型建筑施工单位、小型医疗单位等。中小企业的这种行为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城市整体形象,损害市民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②虚假广告。诚信是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首要原则。不实广告是指工商企业者以刊登或散发虚伪不实广告,使消费大众信以为真,而从事价格、品质不相称的经济交易。夸大事实是虚假广告最主要的表现形式。③低俗广告。很多小广告语言低劣、粗制滥造,甚至色情污秽。如:某洗衣粉广告“:泡了吗?漂了吗?”,非常卑琐浅薄。有些中小企业表现出玩物丧志的格调。有些使用语言暴力,强迫消费者认同其观念。④价值观误导广告。为迎合某些人的不健康观念如:崇洋媚外、帝王情结、物质主义,对这些观念通过广告进行放大,有损主流社会道德规范。 2.3广告不正当竞争在中小企业当中,不正当竞争广告普遍存在。比较广告是指在广告中采用对比方法,比较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优劣为消费者购买选择提供参考。比较广告本身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但中小企业却往往利用比较广告的反面性来贬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商品,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有序竞争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2.4广告新闻化诚信是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要求,广告新闻化是指一些广告主体为增加广告的可信度,体现广告的份量,采用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广告宣传。与普通广告相比,新闻化广告欺骗性更严重,更容易让广告受众上当受骗。2.5广告渠道混乱中小企业囿于企业财力的短缺,往往不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可以在电视、网络、报刊、户外广告等媒介购买大量的时间段和版面,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于是他们采用在街头和住宅区投递、散发、张贴小广告;通过骚扰性的短信广告群发等不正当渠道。这些广告渠道虽然减低了中小企业广告营销的成本,但却是以牺牲广告营销道德为代价。给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对社会环境造成视觉和文化污染。 3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提升策略 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行业、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真正促进中小企业营销道德水平的总体提高。 3.1中小企业自身建设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观念。中小企业虽然有一定的资源贫乏,但这不是阻碍其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借口,增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广告营销道德意识,是建设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②理顺广告渠道。广告给消费者的印象不仅仅由广告内容构成,广告的媒介和渠道也占重要地位。不合法街头和住宅区投递、散发、张贴,骚扰性的短信广告群发均不合理。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媒体进行信息,如购买报刊、杂志的小篇幅版面;使用邮递广告;或与图书、杂志结合的附带广告。③协调产品生命周期与广告营销道德关系。表面上看中小企业忽视广告营销道德基于成本,但从根本上看是中小企业管理上缺乏广告营销道德诚信、负责道德意识。因而要求中小企业无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遵守广告营销道德诚信、负责原则。④重视广告内容和广告美学。中小企业广告内容常表现为非法广告、虚假广告、价值观误导广告、广告新闻化、不正当竞争广告等。企业应该增强自律管理,破除广告中的夸大成分,宣传文明的价值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诚信的原则消除广告新闻化的欺骗成分,用正当的方式制作产品的对比广告。 3.2行业自律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越发达,行会组织的作用越重要,服务的范围越宽泛。随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深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经济活动与国际惯例的迅速接轨,建立中小企业行业协会自律性运行机制将提上议事日程。①建立行业准入认可制度。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要负责依法确定市场准入,对一些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行业状态和行为却不便直接干预,如经营者的素质水平、信誉可靠度、职业道德等,这些既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又可能会给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造成影响的行业因素,只能依靠行业自律加以解决,由各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经营者进人市场前进行必要的审核和培训,取得业界认同,以减少进人市场后的纠纷。这样就有利于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建设的预防。②实施行业资质评审。通过对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广告营销道德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审,按标准划分出不同的等级,一方面向社会广泛推荐介绍优秀者,以便消费者依据不同的素质决定消费,另一方面通过评审拉开经营者之间的档次,使作业层面得到优化,推动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整合。③重视行业纠纷调整。针对违背广告营销道德的比较广告之类的纠纷通过行业中介组织居间协调,可以使大多数可能激化的矛盾冲突和利益磨擦及时得到化解,增进和谐的行业气氛。④履行行业公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广告营销道德的情况,通报严重违反广告营销道德的行为,表彰遵守广告营销道德的模范,开展行业广告营销道德指导,使行业监督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行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和社会影响力。⑤建立合理的行业激励模式。要树立良好的广告营销道德风气,有必要运用激励机制,培育一种个个奋发向上、人人争先创优的行业氛围。通过多种多样的激励形式,如建立“广告营销道德奖励基金”等,定期评选出业界杰出贡献者,向社会推荐和宣传行业先进人物和优秀成果,促使中小企业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⑥建立信誉档案制度。按照国际惯例,这项工作一般由中小企业行业协会来承担。要将中小企业的广告营销道德方面的清况纪录在案,向社会公示,并以备查询。 3.3政府执法监管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建设必须具有一个系统且稳定的法律环境,必须创新广告营销道德建设机制,提高广告营销道德建设水平,通过规范管理和指导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平等、自由和公开竞争的公共条件,创造健康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①重新界定虚假广告的定义。广告的真实性涉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甚至涉及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广告真实性的维护是世界各国的广告营销道德管理的重点。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虽然一再强调真实广告的重要性,却未明确界定虚假广告。有必要重新界定虚假广告的定义。②进一步限制比较广告,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和公正。目前,关于比较广告不当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为防止出现不正当竞争广告,应对广告主利用比较广告形式开展市场竞争行为做出更明确的界定,在原来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限制,如哪些广告允许比较,允许采用的比较手段,允许比较的范围和程度,应该指明比较商品必须是同类同级的对比,对比资料是权威的、可以检测的,必须负法律责任等。③从强调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营造良好的广告市场环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良好的政府服务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要比优惠政策重要得多。作为政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广告业发展的研究和指导,制定广告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协会开展广告战略运用培训,帮助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培育品牌价值。④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行政与司法管理并重转变。在我国广告立法和执法中,突出了行政处罚,过多地倚重于行政控制,而弱化了司法处罚和司法主导,司法机关对广告的管理是滞后、被动和缺乏系统的。但在西方国家广告营销道德问题大都寻求法院解决。因此,作为行政部门应当与司法部门的沟通,逐步引入司法管理,进一步完善广告营销道德管理体系。⑤从单兵作战为主向综合监管转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如药品监督、卫生、规划、市容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协同努力,共同规范广告市场。还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发挥中小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之间新型的合作关系。 3.4社会监督 中小企业广告营销道德的社会监督,就是消费者自身或通过消费者组织,依据《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广告宣传及广告行为的道德行为实行的监督。①信息披露分析和比较。消费者组织通过比较实验、评劣选优、劣迹档案、舆论监督等方式,要求企业给社会公众提供完整、全面、准确的信息。②社会直接援助。通过要求广告主停播、媒体公开批评、要求政府介人、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控告等方式,给社会公众提供维护合法权益、免遭不法侵害的有效而权威的渠道和手段。③行会规范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独立的行业协会致力于制定行广告营销道德的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制定规章,规范会员经营行为,并解决涉及行业的消费者纠纷。④媒体和舆论监督。消费者受到侵害后,在于厂商协商未果情况下,可集合起来采取召开新闻会、记招会等形式,扩大正义社会的影响。 广告每时每刻都在将一种给定的价值观念诉诸大众,狂轰滥炸的广告传播已使其成为人们认知的一部分,作为价值判断的模具深植在我们头脑里。广告多方面、多层次地影响和塑造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的成长、心理的成熟和变化,以及行为方式的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广告都不应该突破传播伦理的道德底线,造成对任何社会都存在的“弱势群体”事实上的侵犯。改善企业广告宣传的质量,提升广告作为媒介的社会宣传功能作用,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营销道德论文:保险营销监管与道德教育综述 一、前言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保险法,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保险法》最核心的三大变化是突出了保护被保险人,突出了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突出了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对保险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更强调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人寿保险作为一种以人的生命为保险标的,以生、死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它与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息息相关。如何对于人寿保险进行良好的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保险公司和客户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 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寿险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寿险营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搞好寿险营销管理工作,才能使寿险企业的商品迅速不断地销售出去,保证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 1.寿险营销管理的概念。寿险营销管理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所谓广义的营销管理是指寿险企业为实现市场营销职能的有关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它是以整个市场营销活动为管理对象的。狭义的营销管理,是指寿险企业对有关市场营销活动之一的销售活动的管理,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建立销售组织,选定招聘销售人员.组织培训销售人员及销售业务管理。狭义的营销管理就是综合地组织销售活动的管理工作。在绝大多数公司里面所要涉及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就是狭义的营销理。 2.人寿保险职业道德的定义。保险作为社会经济补偿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挥着实现经济补偿、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和人民生活安定的职能作用。保险职业道德作为社会职业道德部分,是适应保险职业活动的要求,在保险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演变的,与保险职业行为密切相关。保险职业道德具有它自身存在的客观基础、基本特征和类型特点,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国际的共同性、鲜明的行业特色。保险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事保险职业活动的人必须要认识的基本问题。可以说,每一个从事保险职业工作的人都要有科学的保险职业道德观。保险职业道德,是指保险从业人员在履行其职业责任、从事保险工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普遍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社会对从事保险工作的人们的一种特殊道德要求,是社会道德在保险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三、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 1.合理组织生产力。管理职能的发挥,体现为营销管理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作用,寿险企业中的营销员以及各种设备和手段,是寿险营销活动的人身条件和物质条件。营销管理,就是要通过管理职能把业务员和各种经营手段组织起来,结合起来,使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营销管理的首要任务和作用。 2.提高人寿保险营销员思想水平与业务技能。通过早会、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营销员精神、心理和感情的培育,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造就一种向心力、凝聚力,使一种精神将所有的员工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有效地激励每一位营销员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技能,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3.充分调动人寿保险营销员的积极性。在用人制度管理上,做到人员经过考试、培训,择优录用,持证上岗,优胜劣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业绩考核面前人人平等。优秀人才受到重用和及时提拔,充分体现动力与压力、风险与机遇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把寿险企业经营目标溶于员工个人具体行为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寿险营销员队伍充满活力。有效地调动全体营销员的积极性。 4.能够更好地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通过为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行为规范,使保险从业人员坚持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和为责的基本理念为保户提供最专业的服务及最优的产品,为保户服务。并且在现有产品和服务笨础之上升发新的保险商品、拓宽服务的领域,开拓新的服务渠道。 四、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过程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过程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1.制定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计划是管理的基础和首要职能。所谓计划,就是为企业的未来确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的过程。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为整个营销活动设计了一个行动蓝图,各种营销活动都应围绕如何实现这一蓝图来进行。 2.建立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计划仅仅是一种设想,一种文字性的东西。要将这种设想变成现实.需要做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营销组织工作。此项工作应按照“因事设人”的原则进行。切不可“因人设事”地在没有业务发展前景的地区设置机构。营销组织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机构设置后的业绩。 3.招聘(配备)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人员。有人才有业绩。人寿保险公司招聘合适的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人员应按照“不缺、不烂”的原则。既要大胆吸收,又要严格把关,以保证营销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营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和指导激励。招聘了合适的营销人员以后,就面临着一个如何对他们进行指导和激励的问题。所谓指导和激励,就是对下属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引导下属朝着组织目标努力工作,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指导和激励是与人打交道,是通过有关工作去影响和改变下属的心理与行为。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寿险营销员,受到内在和外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营销管理人员对营销员的指导和激励是一项非常困难但同时也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5.对营销活动全过程加以控制。对营销活动全过程加以控制主要指营销管理人员对整个营销业务活动从展业、核保、签单、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管理,并随时加以监控。对业务活动中发现的偏差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这就是营销控制活动,营销控制是营销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职能,离开丁营销控制,就难以保证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良好的人寿保险营销管理及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这是一个很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营销道德论文:市场营销中道德资本的意义 一、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 道德资本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把道德作为资本,即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东西,这本身似乎与传统经济学中对于资本的定义是不相一致的。但是,主张道德是资本的学者,又认为资本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是不可能完全脱离道德这一因素的,因此道德也在参与剩余价值的创造,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资本形态。支持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的理由主要有:公众支持企业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道德责任;具有道德责任感的企业更容易获得稳定的收益;承担道德责任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企业承担道德责任有助于解决社会难题,会导致较少的政府管制。反对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的理由主要有:进行道德资本投入淡化了企业的基本使命,企业追求经济利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承担道德责任;企业缺乏处理道德问题的必要技能,承担道德责任所需的成本得不到补偿;追逐道德目标将会使企业的权利泛化;企业与道德建设等社会行动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笔者认为,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道德资本是基于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而进行投入与运营的,它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能够帮助营销渠道成员基于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而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 道德资本投入主体能够以有形的资本投入形式支持营销渠道成员针对产品流、信息流、促销流、文化流、所有权流、资金流、收益流等不同的经营内容和经营层面进行物质创造与精神提升的系统性改造,使营销渠道成员管理行为能够通过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尤其是一种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核心价值观念而统一起来,进而使营销渠道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和管理冲突降至最低水平,并为整个营销渠道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市场营销作为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方式和重要过程,它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而独立存在,因而以道德资本形式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直接联系起来,避免在核心道德价值观念迷茫以及商业文化观念对核心道德观念构成较大冲击的社会发展阶段出现的严重对立和冲突,这对解决核心价值观念不稳定、核心价值元素缺失、经营管理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冲突等问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带来覆盖面广泛的间接经济利益 一般而言,市场营销活动中除了渠道成员参与者,还应当有非渠道成员参与者,例如从事金融、保险、运输、仓储、广告、咨询等业务的企业,因而一个完整的营销过程需要依赖于非渠道成员参与者的有效参与才能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有时会突破营销渠道的空间限制而发展成为一种合作边界较为模糊的经营管理活动,而且作为渠道成员主体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规模越大,这种边界就会变得越模糊,此时它们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道德传播工具与经济领域中不同类型的经营实体即非渠道成员开展广泛接触,依据市场价值、道德价值等标准对其他参与者的行为作出一致的观察与判断。道德资本投资于营销活动能够从本质上提升非渠道成员参与者的道德水平,消除渠道道德空白、道德障碍和道德观念冲突,从而为所有渠道参与者(包括渠道成员和非渠道成员)带来间接的经济利益。 (三)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它能够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 道德资本投资于营销领域会带来并不完全属于营销渠道参与者的社会利益。因此,加大在营销领域的道德资本投入,不仅会使营销活动中的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降低,而且会通过道德资本效益扩散所形成的“外部化效应”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社会越是进步,营销活动越是频繁,社会大众就越是受营销活动的影响。因此,道德资本投资于市场营销能够使那些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无法完成的道德建设任务,可以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营销渠道来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营销客观上承载了道德建设的使命和任务。道德不论是被作为最终目的,还是被视为一种赢利工具,它都会产生一种有助于改进社会风气的作用。“因为,以赚钱作为人有义务要达成的目的本身,作为‘天职’,这样一种观念是与任何时代的道德观感相背反的,这几乎无须证明。” 符合道德的生产经营比不符合道德的生产经营对于社会发展更有益。作为目的性的道德投资和作为工具性的道德投资,尽管在理论上可以进行划分,但在现实中却很难区分。尽管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具有以上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但是企业营销道德资本运作是否一定会产生价值增值效果,这不仅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道德环境,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经营运作资本的能力。道德资本不仅是带来生产过程价值增值的工具,它同时也是联结企业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强调道德资本在营销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是为了让企业从单纯地追求利润的逻辑思维中走出来,进而能够从长远发展角度着眼来审视自身的或者所在群体的行为,使企业成为合乎道德规范的组织。 二、市场营销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产品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企业所生产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存在严重的物理性能层面的缺陷和道德文化层面的缺陷,有的企业甚至专门生产一些低级趣味的产品,消费者在消费这类产品时会产生不健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意识,逐渐形成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最终导致对于生产企业的不信任和强烈不满,进而危及到整个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的基础。企业过于强调产品外在形式的奢华特征和过于强调产品核心内容的经济性,都将使产品的生产制造严重脱离普通大众消费习惯进而步入误区。这种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存在的过度生产和生产不足,而不是如西方伦理学强调的走“中道”,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消费环境的严重破坏。 (二)价格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在价格制定过程中缺乏公开、透明的定价决策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脱离成本地制定超高价格,对于消费者这一相对处于价格谈判弱势地位的群体实施价格欺诈。价格决策直接决定利润利益的分配,因此,针对普通消费者制定超出其消费能力的高价格,事实上是直接将消费者剩余压缩到了尽可能小的空间之内,进而极大地减小了消费者由于消费产品所获得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感,在顾客满意度下降的同时,使生产与消费之间由于价格扭曲而产生尖锐矛盾。而针对竞争者所采取的竞争性价格策略,在以低价格引发价格战时,又会导致竞争伦理发生变化,参与竞争的企业会以本能取性,进而误导社会资源配置,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出现极大的非理性成分。同时,围绕争夺市场定价权产生的激烈竞争,也会使“生存意志”伦理思潮盛行,最终导致道德伦理核心元素“同情心”“公平”“正义”的持续减弱,危及整个社会的安全、秩序与和谐运转。 (三)渠道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中间商未能站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角度进行渠道设计和渠道经营,而是单纯地追求渠道整体系统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为了提升渠道竞争力而扩大经营规模、拓展经营领域,压缩中小竞争者的生存空间,以大量减聘雇员的方法来提升竞争力,以增加顾客的自选活动范围而大量减少一线服务人员,以及为赢得竞争优势地位而大量经营品牌产品,不经营适合普通大众消费的一般产品,提高产品进入商场的门槛和提高铺货费用等,这些做法都严重地恶化了社会就业和生活消费环境,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 (四)促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主要表现为:不择手段地制作和传播专门针对竞争者的攻击性广告,用以提高本企业及其产品在行业中的地位。制作过度夸大产品功效或隐瞒产品缺陷的广告诱惑消费者购买本企业产品。使用含糊其辞的广告宣传词句误导消费者。促销人员缺乏基本的道德培训和道德素质,利用公共社会资源即人们长久以来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的善良心理,在营销活动中设计专门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促销活动和针对亲戚、朋友、同事的促销活动,有的甚至将这些促销活动演变为非法传销,在组织结构上发展成为“金字塔”诈骗和“老鼠会”。促销策略中的各种不道德行为及非法行为,已经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有时营销道德缺失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上述某一个具体方面,而是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或者全面的道德缺失。例如,近年来普通消费者比较关注的药价高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方面道德缺失的问题,它是涵盖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各个层面,包括在生产、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性或全面的营销道德缺失问题。有的药品生产企业,其产品生产成本很低,比如只有几元钱,但是在市场上却标价上百元。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有的药品企业甚至在具有大批量生产能力和经销能力时,也只是少量地供应市场以保持价格和产品的优势地位,为此在营销渠道选择上也会作出符合企业利益的经营安排。这种不顾患者消费需求的生产经营行为本身就存在着营销道德缺失的问题。为此,消除营销道德缺失现象必须重视道德资本的重要价值并增加道德资本的总量和比例,同时要强调道德资本在营销环境改造方面的具体指向性。 三、道德资本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运用 在营销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各种道德缺失现象,其重要原因除了人们对于道德规范重要性的认知水平较低之外,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对于道德环境改善所投入的道德资本不足或者是使用方向不正确所致。因此,在当前以家庭投入为主的个人私德品质教育和以纳税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公共道德统一建设的现行道德教育体制下,强调企业对道德资本的应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企业道德资本的投资与使用主要应当是针对改善企业内部环境和企业外部环境两个方面。 (一)道德资本投资于企业内部环境改造 1.个体因素和道德培训。营销人员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道德观决定了企业营销行为的道德与否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必须在营销人员选择上作出准确判断,即雇用有道德的员工,解雇不道德的员工。因此,企业应当设定合理的道德标准和采用科学的甄选技术,并将其运用于营销人员的雇佣和评估过程之中,特别是对于营销管理者的甄选和评估。营销道德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强化营销道德的一个有力手段,它能够使营销员充分了解营销道德的重要性,当他们真正面临营销问题时,就不至陷入道德迷茫之中。通过设立研讨会、专题讨论会和类似的营销道德培训项目来鼓励有道德的营销行为,这是提升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把自己的营销道德期望与营销人员对于本身工作的理解进行有益的沟通。 2.组织关系和组织结构。营销道德的选择不仅受个体因素影响,而且受组织中上级与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的影响。科学合理、准确明晰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营销者的道德行为。正式的规章制度中的职务说明和明文规定的道德准则,可以形成营销行为的一致性。企业领导者的行为对个人在道德与非道德行为的抉择上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员工之间在营销道德策略中也会相互影响。绩效评估系统评价标准影响着营销者的道德性策略选择。明确而现实的营销目标的设定,对于营销人员的激励与绩效考核至为重要。如果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不切实际,即使再明确的目标也可能引起道德争议。目标切实可行,就会使这个方面的压力降到合理的程度。绩效评估既要关注营销人员的业绩,同时也要关注他们所使用的营销方法的合理性。一般而言,雇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越大,就越有可能在道德标准上妥协。 3.企业文化和道德准则。高强度、高标准的企业文化会促使营销者制定道德的营销策略。企业文化通过员工行为规范、工作习惯、业余活动及趣闻逸事等细节表现出来。倡导优秀的企业营销文化,首先要强调社会责任感,营销行动要兼顾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自身利益;其次要以人为本,营销目标设定合理可行;第三要帮助营销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其关注的重点从眼前经济利益转到长远发展上来。营销道德准则的制定应遵循三个原则:第一,内容应当详尽具体,对应当鼓励的行为和不应当从事的行为,以及雇员各项行为所依据的基本思想,都应当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第二,企业推行的营销道德准则应当有一定的伸缩空间,以便于员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自由、灵活、恰当的判断;第三,企业不能孤立、静止地制定和应用营销道德准则,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适时对其作出调整,并不断向营销人员传递企业的营销道德期望,各级营销管理人员应当支持并不断重申这些准则的重要性。 (二)道德资本投资于企业外部环境改造 1.社会环境。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的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和政府来完成,而企业组织和社会群体并不承担主要的道德教育义务。这种教育状况使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产生了严重割裂,道德规范对社会大众行为的影响程度渐趋下降。道德资本形成是一项系统工作。因此,现阶段要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于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塑造注重营销道德的社会氛围。鼓励个人、家庭、企业、媒体等都参与到良好社会氛围的构建中来,树立并褒奖道德典范,披露并惩治不道德行为,使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每一个人理所当然的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企业管理者、职工、营销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企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其道德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引导企业具有战略思维,兼顾社会整体利益、消费者利益和自身长远利益,寻求可持续发展。 2.行业环境。建设和完善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会各项职能。行业协会介于政府与企业、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是同行业企业之间的非盈利社会中介组织,具体履行沟通、监督、自律、协调等职能。行业协会促使整个行业的所有企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因为,如果一家企业出现道德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商业信誉以及整体利益。行业协会应当对本行业营销道德准则作出明确规定,树立道德典范企业并予以多种形式的褒奖,如宣传、帮扶、政策优惠等,引导其他企业追随、效仿,对非道德行为实施处罚。行业协会应通过加强行业间的沟通协调,解决行业中出现的营销道德难题,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充分发挥协会的多种职能,最终提升行业整体道德水平。 3.在鼓励企业进行道德资本投入方面,政府部门也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比如,可以明文规定企业用于营销道德建设的资本投入数量、比例以及投资对象和具体项目;在企业利润分配中,明确规定用于道德资本积累的比例和数量;对于道德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可以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在营销道德资本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表彰,扩大有道德责任心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大对于破坏道德环境的企业的惩罚力度;从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秩序的角度出发,加强道德资本筹集力度,监督道德资本的使用,加强对于该项资本使用效益与效果的研究力度,通过政府引导企业道德资本投入方向,进而把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企业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渠道道德建设发展 摘要营销渠道道德是规范渠道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通过分析渠道道德系统,指出其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同时构建了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指出社会、政府、企业在其中的作用。 营销渠道是企业实现产品转移的重要环节。斯特恩认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赖的组织,邓胜梁认为营销渠道是一种完成产品分配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营销渠道的参与者是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产品流、信息流、所有权流、促销流等,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必将产生道德性问题。渠道道德是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在产品分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倡导营销渠道中的道德,不仅使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认清在渠道中的责任、义务及道德规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道德觉悟,而且能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分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本文从营销渠道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营销渠道的道德内容系统,并构建营销渠道道德控制系统,为认识渠道道德关系和渠道道德构建提供参考。 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1.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构成 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参与者一般为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直销除外),这三者在营销渠道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参与主体两两之间的道德关系,构成了整个营销渠道道德内容系统,如图1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由两两之间的九种关系组成,构成了以下六种道德关系:①生产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供应道德关系(Ⅰ),指生产商在建立渠道时,在渠道的选择、渠道设计(长度、宽度)、渠道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或互补品生产商之间产生的道德性问题。②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Ⅱ和Ⅱ’),指生产商与中间商在谈判及合作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性问题。上游道德性关系是双向的,既有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道德问题(Ⅱ),又有中间商对生产商的道德问题(Ⅱ′)。③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Ⅲ和Ⅲ′)。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是为了实现其营销目的,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构成了营销道德关系。④中间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Ⅳ)。与供应道德关系类似,指中间商之间在、销售竞争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道德问题。⑤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Ⅴ和Ⅴ′)。中间商不是产品生产者,它只是产品的推销者。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双方行为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推销道德关系。⑥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消费道德关系(Ⅵ)。不同消费者之间在购买产品时产生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消费道德关系。 另外,社会是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对渠道道德有重要影响;其次,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社会环境对于渠道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1.2营销渠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生产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其他生产商主要是指与之有渠道竞争的中间商,如同类产品、互补品生产商以及对共用渠道有控制或影响的生产者。其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渠道的选择、渠道目标冲突、渠道设计(长度、宽度)等;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定价、质量、库存、供货合同、促销、交货时间、账款支付、技术支持等相关的道德问题,损害中间商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选择、价格(价格虚高和歧视价格)、质量、分销目标、渠道设计等方面的道德性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产品质量低劣、不方便顾客购买、不及时分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1.2.2中间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间商与生产商、其他中间商及消费者有道德关系。与生产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的恶性窜货、库存、分销不力、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损害生产商的利益;与其他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争夺经销权、窜货等道德性问题;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虚假广告、服务态度恶劣、隐瞒产品缺陷、价格虚高等道德问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1.2.3消费者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消费者与生产商、中间商及其他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与生产商和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是消费者恶意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恶意索赔、漫天杀价、虚假宣传而损害企业声誉等;与其他消费者的道德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抢购、商业投机、内部购买等行为,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2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 2.1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构成 营销渠道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仅靠法制来解决,即使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仍然需要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营销的扩展,需要大力加强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构建完善的营销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建设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以及渠道道德控制。 (1)渠道道德认知。根据营销渠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营销渠道中的道德问题的准确认知。 (2)渠道道德标准。根据对渠道道德的认识以及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观念,制订渠道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渠道道德规范,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渠道道德评价。对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渠道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整个渠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渠道的某一主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道德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适当的方法。 ⑷渠道道德控制。对渠道道德的研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渠道道德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渠道的道德控制主要从文化引导、赏罚机制、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2.2社会、政府、企业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营销渠道道德构建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推进营销渠道道德建设。 (1)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环境,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控制上。首先,道德问题出现在社会中,需要社会中的人、组织、机构对道德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善恶观是制定渠道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后,社会的价值、文化引导是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境。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道德标准规范的制定、道德评价、道德控制上。政府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后赏罚机制,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各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政府在道德控制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道德培训机构,广泛教育和宣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后惩罚成本高于其收益。 (3)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渠道的重要主体,在渠道道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互相理解,共享利润,做到义利统一,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性水平。 3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供应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和消费道德关系构成了渠道道德系统,并分析了各主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渠道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和渠道道德控制。社会、政府、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提高渠道道德水平。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道德复杂性及其衡量标准 营销道德的复杂性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公平、自愿、诚实和守信。公平是指买卖双方互惠互利,平等交易;自愿意味着消费者有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力,企业有自由买卖的权力;诚实要求买卖双方在交易中要互通真实信息,消费者对商品有充分的知情权。然而在企业的营销实践中,一些企业不时的违反上述基本要求,侵犯消费者或社会公众的利益,引发了各种营销道德问题。 一方面,影响营销道德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市场、政府的因素,又有企业文化、企业领导个人的因素;另一方面,企业营销道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营销实践中的不公正、弄虚作假的现象,又有浪费、污染环境等问题。同时,一些营销行为的不道德性表现明显,而有些营销行为是否道德却存在争议,呈现出复杂性。 (一)影响营销道德的因素 市场因素。当市场趋势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企业产品不愁销路,市场缺乏竞争,这将驱使某些企业凭借其对某些产品的垄断地位,采用某些非经济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侵害社会及消费者的利益。当市场趋势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在竞争中的行为越是受到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监督和制约。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制约企业营销道德水准的又一重要外部因素。任何企业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政府因素。政府因素是影响企业营销道德水准又一重要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立法调控体系健全程度,政府对企业违法及违德行为的态度。如果地方政府对企业非法与非道德行为采取严厉的态度进行制约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将有力地限制非道德行为的泛滥。反之,如果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违法与违德行为持纵容或包庇、保护态度,这必然会加剧本地区企业的非道德行为。 企业领导者个人因素。企业最高领导者是企业的人格化,其个人道德哲学必然会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企业领导者个人哲学对营销决策的道德水准起决定作用。领导者具有正确的经营哲学,在制定营销决策中,才能既考虑企业的利润同时兼顾消费者及社会利益,而体现出企业营销决策的道德性。反之,如果企业领导者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不惜损害消费者与社会利益,营销决策必然会偏离道德的轨道。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直接影响企业营销道德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是指处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企业风格习惯及传统,经营哲学和经营战略。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而企业价值观引导着企业的经营行为,规定着企业领导者及广大职工的决策动机。 以上因素对营销决策的作用不是孤立地发生的,它们相互交错、彼此渗透交溶在一起共同起作用,其中企业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二)营销不道德的表现形式 营销道德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标准,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妥善解决企业利益同消费者利益、自然环境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强调营利与道德的双重标准,在谋取利润的同时,也要满足消费、引导消费、传递新的生活标准和新的价值准则,引导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实际生活中,企业营销中不道德形式多种多样,具体来说主要有: 市场营销中的不公平:产品生产或服务中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如有潜在危险性的玩具;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利益的同时,忽略了其他少数人的利益,如香烟满足了广大烟民的需求却导致了许多被动人吸烟,间接损害了被动吸烟人的利益。 营销中的弄虚作假:经常出现的欺诈型的特价、减价广告促销,即欺骗了消费者,又影响了其他企业合理减价销售的正常开展;过分夸张的广告能够增加广告的吸引力,诱使消费者购买,而消费者作出错误的购买决策但购买后发现实际利益小于期望值,无疑使消费者受到了伤害;滥用质量标志。如产品中滥用“纯羊毛”、“纯棉”标志,给消费者判断产品的质量档次带来困难。 营销中的浪费现象,如计划废旧,过度的包装,过高的广告、宣传费用等,既浪费了资源又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环境污染,一些企业在努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如汽车尾气排放、塑料制品废弃后形成的白色污染等等。 上述营销行为有些易于识别,其不道德性一目了然。但由于个人价值观及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对道德与不道德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有些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在很多情况下要判别清楚并不容易,如:夸张性的广告宣传,产品宣传广告都带有夸张的成分以便增强其吸引力,然而过度夸张实际上诱使消费者上当。 营销道德的衡量标准 营销道德是用来判定市场营销活动正确与否的道德标准,即判断企业营销活动是否符合消费者及社会的利益,能否给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最大幸福。要对企业的营销行为进行有效的道德约束,首先就必须有一套道德评价标准。 西方国家伦理界对营销道德的判断存在两大理论。一是功利论,主要以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合理性。二是道义论,主要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道德。 按照功利主义的观点,一种行为如果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只有当或仅仅当这种行为能够为所有那些受这种行为影响的人带来最好的结果时才是可能的;而且,这种结果在任何其他以这种方式来行为的人那里表现出来也是如此。这就是说,一种营销行为道德与否主要看这种行为产生的结果,与其他方式相比这种行为方式带来的结果是最好的就是道德的。 而按照道义论的观点,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道德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出于人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即是不计功利、不讲结果的,纯粹由一种道义感或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如果善被与某种条件,例如结果联系起来,那就不能被认为是真正善的。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道德上正当的,关键是看它的动机。相同的行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行为准则作用的结果。道义论,主要从处理事物的动机来审查是否道德,并从直觉和经验中归纳出人们应当共同遵守的责任和义务,以这些义务的履行与否来判断行为正确与否。 存在于企业和社会间的契约意味着企业必须感激他们生存在社会里,这个社会期望他们关心他人的福利和普遍的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在确立自身营销行为的道德标准时,必须兼顾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结果,纯粹的功利主义原则和纯粹的道义论原则作为指导都是不可取的,这是两种极端的标准。现实中,人们通常把功利论与道义论结合起来评价营销过程中的道德问题。 营销道德论文:国外营销道德理论 一、国外营销道德理论与保险公司营销活动 国外评价营销道德的一般理论主要有功利论(U-tilitarianTheories)、道义论(DeontologicalTheo-ries)、相对主义论(Relativism)。所谓功利论,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不是道德。如何界定功利?一般都认为,功利是指事物的内在价值或者内在的善,而不是外在价值或道德上的善。内在的善是指健康、快乐这类非道德意义上的内在价值。外在的善是一种手段的善。某事物是否具有外在善,是需要通过它能否获取“内在的善”的能力来证明。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义务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于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相对主义论是指事物对与错及某行为恶与善的判断标准因不同社会而有异。这是由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在某一国家考虑的道德及道德标准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使企业伦理教育与伦理原则很不相同。如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某些国家对贿赂行为深恶痛绝,法律上是禁止的,而有些国家则容许贿赂,认为这是开拓商务不可缺少的方法。可见,对同一行业道德性的判断,在不同国家是有区别的,从而产生了道德的相对性。 从以上三个理论来看,营销道德与保险公司营销活动的营利性并不矛盾。营利性是指公司的存在以营利为目的,力争在一定投人的条件下收益最大或在一定收益的条件下投入最小。营利性是公司“与生俱来、终生不变”的性质,是公司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公司的营利活动并不意味着对顾客和社会造成危害。按照对顾客和社会是否有利。公司的营销活动可以分为三类:利他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即公司营销活动=利他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其中,非道德的营销活动=损他活动+害他活动,因为非道德营销或多或少地要损害顾客、社会的利益;符合道德的营销活动=利他活动。保险公司在营销道德的规范下,通过创造顾客满意,推动社会进步来实现自身营利和发展。 二、保险营销道德陷阱及成因分析 (一)保险公司的过度包装 根据《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也就是说。作为保险公司,在理论上,并不存在为投保人设置陷阱的条件!然而,在现实的投保和理赔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形成道德风险的存在,却往往充斥着很多保险人设下的、合法的温柔陷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险公司险种设置和宣传上的过分夸大。主要表现在:表述避重言轻。模棱两可。2.保险条款中相关内容的复杂化表述。由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在保险条款中对于可以简单明了说清的问题做复杂化表述,使保险合同条款让许多人觉得不知所云、不知所以。有时甚至让人产生种种错觉。3.投保容易理赔难。由于投保人自身的保险知识欠缺、保险公司相关合同条款的模糊化表述及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保户感觉理赔很难。 (二)保险营销员道德陷阱 保险商品是一种劳务商品,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直观的外界对象客体,不能以某种物理属性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上的需要。正因为保险商品的无形性使得顾客不能凭五官感觉来判别哪一种险种适于自己,也很难读懂保险合同,这就要业务员做深入浅出的介绍,并能对客户提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同时,从保险公司的运作机制上进行分析,其结论是:保险业务员一般都会“站在客户一边”。最大限度地挖掘保险责任,客观公正地解释保险合同,为客户争取最大的保险利益。然而,在现实的保险实务中,却并非如此。有些消费者对“拉保险的”非常反感,其原因是认为保险业务员“素质差”。为了说服人们购买保险,一些保险业务员往往“王婆卖瓜”。极力夸大保险责任,过度渲染保险保障利益、推荐高比例返佣险种等,而对于保险的除外责任避而不谈。与此同时。部分保险业务员缺乏专业知识,本身对保险条款一知半解,不能正确理解保险的条款及其相关法规,从而使客户的保险利益无法得到最大化保障。如:对新推出的各投资类保险不能根据不同客户需求相应介绍不同的险种,甚至客观上误导客户选择不合适的险种。理赔时又不按规定办理。加之保险业务员频繁流动,对于这些违规者行业内缺乏禁入机制。所以业务员违规现象屡禁不止。误导、欺诈客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热销的投资连接险,这本是一种与股市关联、客户自担风险的险种,但一些营销员为拉保单拿提成,对风险避而不谈,对回报夸夸其谈,结果往往导致客户“期望有多高,失望有多大”,进而引发退保纠纷,影响保险公司的声誉,大大损害了保险业的形象。 三、保险营销道德建立的办法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保险法 保险公司在营利性和安全性的双重约束驱使下,往往表现出“寻缝行为”,即寻找国家法律和行政管理的漏洞、社会舆论的盲点和其他市场环境因素的可乘之机,以实现安全性,增加营利性。如果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非道德营销行为就会泛滥。许多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立法来保证营销行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开展营销道德观念教育 营销道德首先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只有被包括保险公司和公众在内的全社会广泛接受,才能成为保险公司的自觉行为。为此,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进行营销道德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保险公司和公众深刻认识到营销道德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要求,是社会伦理在公司营销活动中的延伸,是公司行为约束机制之一,是对法律规范的补充。从保险公司方面讲,公司文化建设应以营销道德规范的树立为核心,形成“重道德、讲责任”的氛围,把营销道德规范渗透到全体职工的意识中去,把执行营销道德规范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从社会方面讲,政府有关部门或社会有关团体应广泛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使公众意识到抵制非道德营销行为是自己的基本权力, (三)充分发挥保监会的作用 由于个别保险公司的非道德营销行为会损害全行业的商业信誉和利益,保监会应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道德准则以及对非道德营销行为的处罚规则,规范全行业的营销行为,维护全行业的利益。 (四)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对于保险公司的非道德营销行为应借助新闻媒介的作用予以监督和约束,唤起群众抵制其产品,引起国家执法部门的注意,增加这类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投机成本”,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其回到道德营销的规范中来。 (五)建立专门的保险消费者协会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60年代就爆发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涌现了许许多多消费者组织。这些组织揭露出企业种种非道德的营销行为及其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采取各种方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把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推到了高潮。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保险消费者协会,保险消费者协会迫使其保险公司接受某些共有的道德原则,放弃某些非道德原则,从而弘扬优良作用,监督抑制某些不良行为和作风。 (六)丰富市场保险品种的供应。强化竞争机制,运用经济规律淘汰非道德营销行为 在本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非道德营销行为泛滥的现象。这与当时较低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我国目前保险险种少,无特色,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保险公司之间缺乏竞争。广大保户没有选择余地,非道德营销行为乘机猖獗。公司之间竞争激烈,遵循营销道德规范的保险公司维护了保户和社会利益,将受到市场欢迎而蒸蒸日上:违背营销道德的保险公司损害保户和社会利益,将受到市场抵制而被淘汰。 (七)建立保险信用体系。建立不良记录名单 为了保护投保人的利益,各地根据实际建立保险系统的信用体系。保险信用体系建立一个“不良记录名单”。主要对三类人进行记录,首先是保险公司的总经理、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不良记录可分为直接取消资格、警告等。第二类是保险公司的一般员工。第三类则是针对保险营销员,如果某营销员有着严重的误导行为,将被记录在案。 (八)提高保险营销人员的品质素质,重塑诚信形象 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同时。保险是以“最大诚信”为原则的职业,保险关系的发生,以保险人的信用度高、声誉好而得到投保人的信任为前提条件,保险关系的确立。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形式为基础,合同当事人都承担了讲信用的法律责任,保险关系的维护和实现,以严格履行承诺为条件。所以保险服务人员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自觉地、坚定地毫不动摇地、完全彻底的重合同守信用,遵守承诺,履行义务,增强维护保险和保险执业群体的信用和声誉的自觉性。 营销道德论文:国际市场营销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不断扩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一样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同时,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道德问题因各国文化差异而使其更加复杂和多样。所以,基于全球化视角,探索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并思考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 一、国际市场营销非道德行为 1、国际营销贿赂 国际营销贿赂是指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通过提供、给予有价值之物,以达到影响政府官员或企业人员履行其职责时所作所为的目的。国际营销贿赂目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美国多家企业卷入了营销贿赂丑闻之中。 2、国际营销胁迫 国际营销胁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胁达到营销目的。使用胁迫手段的目的是让某人(或企业)做违背意愿的行为。国际营销胁迫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强迫一个零售商要得到其想要的产品必须经营某种特定产品,或零售商经营跨国公司产品时提出诸如赞助费的额外条件。 3、国际营销欺骗 国际营销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这些不诚实行为是违反营销道德的最经常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做误导性广告,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它的表现还有篡改花销报告,剽窃其他产品的性能鉴定证书,以及不真实地描述财务状况。 4、国际营销歧视 国际营销歧视是指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企业或个人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带有歧视性营销策略或战略。例如在定价方面,国际上仍然存在价格分级问题,表现在国内、国际两个价,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不同价。国际营销歧视是国际政治歧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 二、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评价理论 目前,国际市场营销道德的一般评价理论是目的论和道义论。 1、目的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是不道德。这种注重结果的伦理观点,最受指责的是只强调决策的后果,而不重视行为过程;只偏重组织权益,不重视个人的权益。 目的论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Bentham)和约翰•穆勒。迄今为止,目的论已经形成多种流派,尽管这些流派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的,都是以目的和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最大的善的问题,并依此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功利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并以此判断行为的善恶。一种行为在善恶相抵后形成净善,该项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西方学者韦斯和弗里切等人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出发点是利己或功利的。由此曾提出利己主义(Egoism)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道德观点,前者是指结果对个体(包括企业等个别组织)有利,后者则指后果对受行为影响的所有人有利。 2、道义论 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道义论重视决策过程,重视这种过程中的个人权益与个人原则。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他们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经营活动便会瘫痪。 道义论还强调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善恶的道德价值。例如,有三个企业都进行同一工程的投资(如希望工程),甲企业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以便今后打开其经营之路;乙企业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丙企业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很显然,丙企业投资行为是来自尽义务的动机,因而更具有道德性。 3、目的论与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目的论和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目的论只重视行为的结果,而不顾此行为的手段与动机。所以它的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个人权益,只重视整体权益,体现在国际营销中只注重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二,忽视正义与权利原则,忽视平等与分配的精神,即只重视幸福的总和,而不考虑幸福怎样分配,这就造成不公正的结果,体现为国际营销中的发达国家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第三,忽视公平,尤其不重视行为的过程,就可能导致欺骗、说谎、不公正等非道德的行为发生。在跨国经营中,这一点表现的很突出。 道义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总体来说,道义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人权益、公正与道义,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第二,忽视企业盈利性,跨国经营的利益取向更明显,利润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接受。第三,过多地考虑人类福祉,事实上很难做到,缺乏实用性。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应得到提倡,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跨国公司应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认识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中。日本、韩国的经理往往将贿赂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入门费。日本、美国的经理更关注环境污染的合法性和风险性。亚洲的经理对道德的回答不如美国经理的回答肯定。日本和台湾的经理在道德上的妥协性较大。可见,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我们通常理解的企业文化有两个层次。深层次的文化包括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浅层次的企业文化包括指导企业员工日常行为活动的规范。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就要在两个层次上予以体现。在深层次上要树立符合文化的道德观念,在浅层次上要制定诸如《业务行为指南》(波音公司于1985年制定,缔造了波音经营良好、成功而且道德良好的公司形象)的道德行为规范。 2、理论界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对于什么行为是营销道德行为,什么行为是营销非道德行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对此的认识差异很大。在政治领域,现已存在诸如《国际法》、《国际人权宣言》等用以调整政治冲突的理论依据。同样,在经济领域,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也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应贯穿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营销调研活动开始,到针对目标市场特点,制定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公共关系,政治关系策略等。在这些营销活动中的道德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在构建上显然存在很大难度。但这一体系一旦构建成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国际营销行为,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应进行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 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家国际性组织,诸如WTO,世界银行,每年度公布全球公司营销道德状况排名,这将会引起不次于《财富》500强的商业效应。就目前而言,展开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在理论上已经可行,只是还没有进入实践层面。 如果展开了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会在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是促使更多企业认同国际营销道德标准,将其营销行为纳入到国际营销道德规范中来,这将掀开国际营销发展新的一页。二是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寻求合作伙伴时,会在信息搜集难度大,国外情况不了解的现状中更有效地选择合作伙伴,降低国际营销的风险。 4、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在国际营销中,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更高,而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也较淡泊。由于文化的差异,亚洲消费者多奉行传统文化,讲究息事宁人,在商品价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愿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对簿公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消费意识较强,消费者起的作用也较大。从总体上讲,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可以削弱国际经营企业的不道德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营销道德建设。 5、制定相关法律 虽然法律与道德不是一个范畴,但当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能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时,法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目前,国际经营企业在境外经营主要受所在国法律的限制,而本国法律一般不予以关注。笔者认为,基于国家形象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长远考虑,世界各国应考虑制定相关法律,或在已有法律中体现对境外营销行为的约束。以我国为例,虽然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在境外经营的专门法律,如《境外投资法》等,所以我国应加紧修订相关法律,并本着树国际良好营销形象的原则在相关法律中引入国际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处置办法。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营销渠道是企业实现产品转移的重要环节。斯特恩认为营销渠道是促使产品或服务顺利地被使用或消费的一整套相互依赖的组织,邓胜梁认为营销渠道是一种完成产品分配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营销渠道的参与者是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在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产品流、信息流、所有权流、促销流等,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存在着冲突与矛盾,必将产生道德性问题。渠道道德是规范各参与主体行为的标准,在产品分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倡导营销渠道中的道德,不仅使生产商、中间商、消费者认清在渠道中的责任、义务及道德规范,提高各参与主体的道德觉悟,而且能协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分销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本文从营销渠道的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营销渠道的道德内容系统,并构建营销渠道道德控制系统,为认识渠道道德关系和渠道道德构建提供参考。 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 1.1营销渠道道德系统构成 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参与者一般为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直销除外),这三者在营销渠道中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这些参与主体两两之间的道德关系,构成了整个营销渠道道德内容系统,如图1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由两两之间的九种关系组成,构成了以下六种道德关系:①生产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供应道德关系(Ⅰ),指生产商在建立渠道时,在渠道的选择、渠道设计(长度、宽度)、渠道目标等方面与其他同类产品或互补品生产商之间产生的道德性问题。②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Ⅱ和Ⅱ’),指生产商与中间商在谈判及合作全过程中产生的道德性问题。上游道德性关系是双向的,既有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道德问题(Ⅱ),又有中间商对生产商的道德问题(Ⅱ′)。③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Ⅲ和Ⅲ′)。企业建立营销渠道,是为了实现其营销目的,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构成了营销道德关系。④中间商之间的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Ⅳ)。与供应道德关系类似,指中间商之间在、销售竞争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而产生道德问题。⑤中间商与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Ⅴ和Ⅴ′)。中间商不是产品生产者,它只是产品的推销者。在产品推销过程中双方行为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推销道德关系。⑥消费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消费道德关系(Ⅵ)。不同消费者之间在购买产品时产生的道德问题,构成了消费道德关系。 另外,社会是营销渠道道德系统的组成部分。首先,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对渠道道德有重要影响;其次,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后,社会环境对于渠道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1.2营销渠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1.2.1生产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中间商及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其他生产商主要是指与之有渠道竞争的中间商,如同类产品、互补品生产商以及对共用渠道有控制或影响的生产者。其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为渠道的选择、渠道目标冲突、渠道设计(长度、宽度)等;与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定价、质量、库存、供货合同、促销、交货时间、账款支付、技术支持等相关的道德问题,损害中间商的利益;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生产商在产品选择、价格(价格虚高和歧视价格)、质量、分销目标、渠道设计等方面的道德性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如产品质量低劣、不方便顾客购买、不及时分销、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1.2.2中间商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中间商与生产商、其他中间商及消费者有道德关系。与生产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的恶性窜货、库存、分销不力、信息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损害生产商的利益;与其他中间商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争夺经销权、窜货等道德性问题;与消费者的道德问题表现为中间商在产品推销过程中的虚假广告、服务态度恶劣、隐瞒产品缺陷、价格虚高等道德问题,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1.2.3消费者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 消费者与生产商、中间商及其他消费者存在道德关系。与生产商和中间商的道德问题是消费者恶意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表现为恶意索赔、漫天杀价、虚假宣传而损害企业声誉等;与其他消费者的道德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抢购、商业投机、内部购买等行为,损害其他消费者的利益。 2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 2.1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模式构成 营销渠道中的矛盾和冲突,不能仅靠法制来解决,即使有健全的法律体系,现代企业的营销渠道仍然需要道德来维系。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营销的扩展,需要大力加强营销渠道道德建设。构建完善的营销道德体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图2所示。 营销渠道道德建设系统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以及渠道道德控制。 (1)渠道道德认知。根据营销渠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对问题的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实现对营销渠道中的道德问题的准确认知。 (2)渠道道德标准。根据对渠道道德的认识以及社会中普遍的道德观念,制订渠道道德的评价标准和渠道道德规范,便于在实际工作中操作。 (3)渠道道德评价。对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渠道道德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整个渠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二是对渠道的某一主体的道德性进行评价。道德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适当的方法。 ⑷渠道道德控制。对渠道道德的研究,目的是减少或消除渠道中的不道德行为,因此,渠道道德控制是最终的目的。渠道的道德控制主要从文化引导、赏罚机制、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四个方面进行。 2.2社会、政府、企业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在营销渠道道德构建过程中,社会、政府、企业都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全方位推进营销渠道道德建设。 (1)社会的作用。社会环境是营销渠道的重要环境,在渠道道德建设中理应发挥作用。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标准、道德控制上。首先,道德问题出现在社会中,需要社会中的人、组织、机构对道德问题进行认识和研究;其次,社会的价值观、善恶观是制定渠道道德标准的重要依据;最后,社会的价值、文化引导是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要环境。 (2)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体现在道德标准规范的制定、道德评价、道德控制上。政府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道德规范标准及后赏罚机制,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各渠道主体进行道德性评价。政府在道德控制中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建立相应的道德培训机构,广泛教育和宣传,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使企业不道德行为的后惩罚成本高于其收益。 (3)企业的作用。企业是渠道的重要主体,在渠道道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坚持等价交换原则,互相理解,共享利润,做到义利统一,寻求长期合作关系;其次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性水平。 3结论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供应道德关系、上游道德关系、营销道德关系、中间道德关系、推销道德关系和消费道德关系构成了渠道道德系统,并分析了各主体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②渠道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渠道道德认知、渠道道德标准、渠道道德评价和渠道道德控制。社会、政府、企业都应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提高渠道道德水平。 营销道德论文:国际市场营销道德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国企业市场营销的范围不断扩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一样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同时,国际市场营销面临的道德问题因各国文化差异而使其更加复杂和多样。所以,基于全球化视角,探索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行为及其评价,并思考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其现实意义。 一、国际市场营销非道德行为 1、国际营销贿赂 国际营销贿赂是指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通过提供、给予有价值之物,以达到影响政府官员或企业人员履行其职责时所作所为的目的。国际营销贿赂目前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中,美国多家企业卷入了营销贿赂丑闻之中。 2、国际营销胁迫 国际营销胁迫是指用暴力或威胁达到营销目的。使用胁迫手段的目的是让某人(或企业)做违背意愿的行为。国际营销胁迫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强迫一个零售商要得到其想要的产品必须经营某种特定产品,或零售商经营跨国公司产品时提出诸如赞助费的额外条件。 3、国际营销欺骗 国际营销欺骗是指通过误导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的。这些不诚实行为是违反营销道德的最经常形式。欺骗包括对研究数据或会计数据进行歪曲或做假,做误导性广告,以及不真实地描述产品。它的表现还有篡改花销报告,剽窃其他产品的性能鉴定证书,以及不真实地描述财务状况。 4、国际营销歧视 国际营销歧视是指针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企业或个人开展营销活动时采用带有歧视性营销策略或战略。例如在定价方面,国际上仍然存在价格分级问题,表现在国内、国际两个价,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不发达国家不同价。国际营销歧视是国际政治歧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 二、国际市场营销道德评价理论 目前,国际市场营销道德的一般评价理论是目的论和道义论。 1、目的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指判断某行为是否有道德,主要看其行为所引起的后果如何。当某行为能够为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便是道德。反之,便是不道德。这种注重结果的伦理观点,最受指责的是只强调决策的后果,而不重视行为过程;只偏重组织权益,不重视个人的权益。 目的论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杰米里•边沁(Bentham)和约翰•穆勒。迄今为止,目的论已经形成多种流派,尽管这些流派存在分歧和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基本的,都是以目的和行为所产生的效果来衡量什么是善,什么是最大的善的问题,并依此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功利理论强调行为的后果,并以此判断行为的善恶。一种行为在善恶相抵后形成净善,该项行为才是符合道德的。西方学者韦斯和弗里切等人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出发点是利己或功利的。由此曾提出利己主义(Egoism)和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道德观点,前者是指结果对个体(包括企业等个别组织)有利,后者则指后果对受行为影响的所有人有利。 2、道义论 道义论认为,某些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不是由行为结果,而是由行为本身内在特性所决定的。道义论重视决策过程,重视这种过程中的个人权益与个人原则。也就是说,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只需要根据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而不一定要根据行为的“善”、“恶”后果,即符合义务原则的要求时,便是道德的。例如,企业之间签订经济合同,他们必须履行合同义务,否则经营活动便会瘫痪。 道义论还强调行为的动机和行为的善恶的道德价值。例如,有三个企业都进行同一工程的投资(如希望工程),甲企业为了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以便今后打开其经营之路;乙企业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丙企业为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很显然,丙企业投资行为是来自尽义务的动机,因而更具有道德性。 3、目的论与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的作用 目的论和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目的论只重视行为的结果,而不顾此行为的手段与动机。所以它的缺陷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个人权益,只重视整体权益,体现在国际营销中只注重本国利益,而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利益。第二,忽视正义与权利原则,忽视平等与分配的精神,即只重视幸福的总和,而不考虑幸福怎样分配,这就造成不公正的结果,体现为国际营销中的发达国家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第三,忽视公平,尤其不重视行为的过程,就可能导致欺骗、说谎、不公正等非道德的行为发生。在跨国经营中,这一点表现的很突出。 道义论从人们在生活中应承担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出发,根据一些普通接受的道德义务规则判断行为的正确性,是有现实意义的。事实上,诚实信用、公正公平、不偷窃、不作恶和知恩图报等品行已经被大多数人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付诸行动,而且这些义务准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法律、公司政策及贸易惯例等方面。总体来说,道义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人权益、公正与道义,忽视组织的整体利益。第二,忽视企业盈利性,跨国经营的利益取向更明显,利润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被人们接受。第三,过多地考虑人类福祉,事实上很难做到,缺乏实用性。道义论在国际营销中应得到提倡,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三、国际市场营销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1、跨国公司应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 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认识差异体现在企业文化中。日本、韩国的经理往往将贿赂作为一种商业活动的入门费。日本、美国的经理更关注环境污染的合法性和风险性。亚洲的经理对道德的回答不如美国经理的回答肯定。日本和台湾的经理在道德上的妥协性较大。可见,对于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并深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我们通常理解的企业文化有两个层次。深层次的文化包括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浅层次的企业文化包括指导企业员工日常行为活动的规范。将营销道德建设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就要在两个层次上予以体现。在深层次上要树立符合文化的道德观念,在浅层次上要制定诸如《业务行为指南》(波音公司于1985年制定,缔造了波音经营良好、成功而且道德良好的公司形象)的道德行为规范。 2、理论界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对于什么行为是营销道德行为,什么行为是营销非道德行为,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公司对此的认识差异很大。在政治领域,现已存在诸如《国际法》、《国际人权宣言》等用以调整政治冲突的理论依据。同样,在经济领域,在国际市场营销方面,也应构建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 国际性营销道德体系应贯穿企业营销活动的全过程,即从营销调研活动开始,到针对目标市场特点,制定产品,定价,分销,促销,公共关系,政治关系策略等。在这些营销活动中的道德性问题涉及到不同的主体,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在构建上显然存在很大难度。但这一体系一旦构建成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国际营销行为,会极大地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经济组织应进行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 可以设想,如果有一家国际性组织,诸如WTO,世界银行,每年度公布全球公司营销道德状况排名,这将会引起不次于《财富》500强的商业效应。就目前而言,展开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在理论上已经可行,只是还没有进入实践层面。 如果展开了基于诚信的营销道德测评,会在两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一是促使更多企业认同国际营销道德标准,将其营销行为纳入到国际营销道德规范中来,这将掀开国际营销发展新的一页。二是在开展国际营销活动,寻求合作伙伴时,会在信息搜集难度大,国外情况不了解的现状中更有效地选择合作伙伴,降低国际营销的风险。 4、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 在国际营销中,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更高,而消费者维权的意识也较淡泊。由于文化的差异,亚洲消费者多奉行传统文化,讲究息事宁人,在商品价值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一般不愿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对簿公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国际企业的不道德行为。而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消费意识较强,消费者起的作用也较大。从总体上讲,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可以削弱国际经营企业的不道德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际营销道德建设。 5、制定相关法律 虽然法律与道德不是一个范畴,但当经营者的道德意识不能提升到一定的层次时,法律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目前,国际经营企业在境外经营主要受所在国法律的限制,而本国法律一般不予以关注。笔者认为,基于国家形象和国家经济利益的长远考虑,世界各国应考虑制定相关法律,或在已有法律中体现对境外营销行为的约束。以我国为例,虽然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在境外经营的专门法律,如《境外投资法》等,所以我国应加紧修订相关法律,并本着树国际良好营销形象的原则在相关法律中引入国际市场营销道德问题的处置办法。 营销道德论文:我国企业营销道德建设论文 一、营销道德与顾客忠诚度 顾客忠诚度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应了顾客对企业的某产品或服务在态度上认可、行为上重复购买的程度。最初,顾客忠诚度主要被理解为顾客重复购买的次数,不考虑顾客是否真心购买,只考虑顾客的购买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开始考虑顾客的情感因素与心理因素,并将其作为考察顾客忠诚度的变量因素。时至今日,学术界对顾客忠诚度比较一致的定义是行为重复论、态度取向论和综合论。行为重复论是指消费者重复购买某一品牌某一产品的频率、购买比例以及忠诚度持续的时间长度等,主要表现在购买行为上,不考虑消费者的情感因素。态度取向论是指某企业的企业文化、营销行为、品牌个性等与消费者之间有某种情感的契合点,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愿意长期、持久地拥护此产品、此品牌、此企业,并且愿意将其推荐给其他的顾客。综合论认为顾客忠诚是顾客对某企业、某品牌、某产品既有较高的态度忠诚,又有较高的行为忠诚。学术界普遍认为影响顾客忠诚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品质保障。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服务类产品,质量将影响顾客满意度。二是顾客满意度。这是顾客忠诚度研究的关键因素,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都证实了在竞争激烈的营销环境中,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呈正相关的关系。顾客满意的程度越高,忠诚度就越高,重复购买的意愿就越强烈,反之,则会产生不满,不仅自己不愿再次消费,而且会在熟人圈中进行负面传播,给企业造成损失。三是顾客的信任。这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以及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对企业放心的一种态度表现,是在顾客满意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情感承诺。四是转换成本。它也是影响顾客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货币成本、心理成本、服务成本等。营销道德是企业伦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判断企业营销行为是否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的总和。企业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道德建设,尤其是营销活动中的道德建设,以道德营销为指导原则,不是将完成营销业绩作为最高目标,而是将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等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将有助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一是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建设,道德地进行营销活动的企业能保障自身的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将增强顾客的直接的消费体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二是企业注重营销道德建设,加强道德营销的力度,使消费者感知到企业的德行、德性,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公共形象,增强顾客对企业的情感承诺,提高心理认同感,从而进一步促进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三是企业注重营销道德建设,将有助于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信任的关系中,消费者相信企业的行为对自己是有利的,所以愿意与企业保持持久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延续到其熟人圈中,进行口碑宣传。 二、评价标准 要通过营销道德建设实现顾客忠诚度提高的目标,首先需要知道营销道德的评价标准。营销道德作为企业伦理的核心内容,其评价理论既有功利论与德性论两大基本理论,又有三大营销评价理论,即显要义务理论、相称理论和社会公正理论。功利论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以边沁、穆勒等为代表,基本思想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要考察行为的结果是否给大多人带来幸福或效用,不考虑行为本身是否具有道德性。德性论主要以康德为代表,基本思想即某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不在行为的结果,而在于人们是否出于自己的自觉遵守神圣义务,强调行为的动机。显要义务理论是罗斯于1938年提出来的,主要是指智力正常的人,不需要推敲就能意识到的一种道德义务,包括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和不作恶的义务。相称理论是加勒特于1966年提出来的一种判断营销行为是否符合道义的营销道德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将营销行为的目的、手段及后果综合起来分析判断,如果某行为没有相称的理由就放任“小恶”或“大恶”发生,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不道德的。社会公正理论是罗尔斯于1971年提来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通过对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构想,试图建立一个公平自由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人事先对自身以外的情况都不了解,为了自己获得公平的机会,就需要对别人公平,但社会中又确实存在弱势群体,因此不能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它没有直接涉及到营销道德,但对企业建设营销道德判断具有指导意义。根据自由原则,在营销活动中,企业应该尊重顾客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根据差异原则,企业不得损害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利益。我国学者也从4P的角度对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比如甘碧群从诚信度、诱导性、公平竞争、公平交易、顾客价值、社会责任和强迫性等七个方面对营销道德进行评价。本文结合西方学者及国内学者的理论研究,从4P的角度构建营销道德的评价标准: (1)产品领域,诚实守信,从原材料到加工生产、成品,不偷工减料、不奢侈浪费、不损人利己、不以小恶谋大利,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有品质保障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之根本。 (2)价格领域,定价公道,不得进行欺诈性定价、垄断性定价、歧视价格、暴力价格、恶性价格竞争等。欺诈性价格、垄断价格、歧视价格、暴力价格主要是针对消费者的,而恶性价格竞争主要指竞争者之间的。无论是对竞争者还是消费者,都不能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3)渠道领域,无论是供货商还是中间商都应该诚实守信,并以一种感恩的心相互协作,快速、便捷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渠道成员不得挟持、操纵对方。 (4)促销领域,不得进行广告欺诈,误导消费者,不得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促销产品,不得强买强卖,同时还应该考虑消费者的价值,公开告知消费应该知道的信息,尊重消费者货比三家的权利,尊重消费者选择的权利等。总而言之,判断企业营销是否道德的标准就是企业的营销行为是否是道德的营销行为,不能简单地只考察销售这一个环节,而应该对应4P策略每一个环节,考察这些环节是否有违背法律法规、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是否做到了诚实无欺、公平竞争、回馈社会,否则就是不道德的营销行为,企业就是不道德的企业。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前文的论述,企业在4P营销策略过程中,通过加强道德建设,进行道德的营销活动,提高顾客满意度、强化顾客的情感承诺,强化顾客的信任度,将增强顾客对企业的行为忠诚和态度忠诚,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企业如何进行道德建设,笔者有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企业的二重性(社会性、经济性)决定了企业不仅是道德的主体,也是经济的主体,经济人的本性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不仅可能寻找法律法规的漏洞,来满足企业的利益诉求,甚至可能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做出违法乱纪的事。随着我国的立法日趋完善,违法成本将日趋提高。遵守法律法规是企业道德的底线,道德的最低要求就是不违法,即认识法律法规,遵守法律法规,合法经营。这不仅是法律的强制性使然,也是道德的习惯性使然。企业经营者道德水平越高,遵纪守法的意识就越强,法律的效益就越明显。因此,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仅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履行自身的道德义务,而且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道德营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以共同价值观为指导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文化系统。它主要通过企业宗旨、企业战略规划、企业行为标准、企业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实质上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共同恪守的信念,是指引企业决策者和员工行动的指南。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强化企业道德营销,也就是营造一种道德的经营文化、一种既考察市场需求又能提高消费者和社会福利的经营理念。这种理念不仅仅考虑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还考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长远发展的问题。企业将这种经营理念通过文化建设内化为企业的伦理价值观,外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行为。 (三)在企业营销战略中贯彻实施道德营销 营销战略属于企业战略中的职能层战略,但对于希望取得卓越表现的企业来说,不仅是实现企业总战略的业务性战略,还是伦理性战略。即对于追求卓越表现的企业来说,不仅要在营销过程中实现优秀的业绩,而且要体现优秀的道德品质。即在营销过程中将道德营销作为企业价值观的指导,秉承“负责任”的态度去获得营销业绩。一是制定道德化的营销目标,即不将营销业绩看得高于一切,而是优先考虑消费者、社会的利益。二是将营销目标加以细化,逐一分解到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中都考虑消费者、社会的合理利益是什么,企业的义务是什么,并制定以道德营销为基本原则的营销战略,并予以贯彻执行。 (四)完善监管体系,把好营销道德关 企业要有效地开展道德营销,不仅要有道德原则,还必须有正式的组织保障。一是以道德原则为基础,制定道德评价准则;二是明确整个营销过程的道德责任主体;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在组织结构上设立监管部门,隶属营销总裁,主要负责营销道德的监督管理工作;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设置奖惩措施。 作者:李吉艳单位:太原学院经济贸易系 营销道德论文:企业道德网络营销论文 一、网络营销相对传统渠道的优势 (一)网络营销的优势 1、降低了企业营销成本 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可以通过互联网商品信息和商家信息,利用网络工具广告进行宣传,所耗费的成本相对于传统营销活动而言要少很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包括通信成本、采用成本、促销成本、广告成本等。 2、增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 互联网平台拉近了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它提供了一个活跃的信息传输渠道,企业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有关商品和企业的各类信息,将商品和企业推广给消费者,并及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询价或者了解订购信息,同时提出对商品的改进意见,实现互动双向的市场销售流程。 3、突破了时空限制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企业利用网络可以开展全天候的销售活动,随时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网络营销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把企业的销售渠道建设到网络存在的地方,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 二、企业网络营销道德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一)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表现 网络营销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在电子商务中将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融合为一体,网络营销道德涉及的范围也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这里从企业网络营销流程结构示意图可以窥见网络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问题(图1)。 1、资金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交易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健全,由消费者、网络商家、银行和认证机构参与的信任体系仍然存在不足,安全的电子支付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完善,商家在交易过程中往往把风险转嫁给消费者,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商家往往无故取消订单或者以种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增加支出,扣押来往的货款,导致消费者财物两空,降低了网络营销资金流动的安全性。 2、物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商家一般会通过自建的物流体系或者借助第三方物流配送将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的商品发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也标志着一次网络营销活动的结束。商家往往为了自身利益,无故延迟发货,而商品一旦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发生损坏,商家与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则相互推诿,拒不承担责任,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3、商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根据销售的阶段性划分,网络营销过程中商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售前环节,商家采用虚假宣传,在网店中所描述的产品质量和功能与实际不符,过分夸大产品质量和功能,以次充好,消费者在网站上看到的商品信息和图片大多数都是经过美化和夸大的,与商品本身存在一定的区别;售中环节,商家为了达成销售,在利用网络客服与顾客商讨交易细节时往往作出无法兑现的口头承诺,比如顾客拍下商品后给予一定的折扣或者返款,诱导消费者尽快购买商品,当销售目的达成时却拒不兑现承诺;售后环节,商家承诺的售后服务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或者商家要求消费者为原本应当免费的售后服务支付费用等,原本在“三包”期限内的产品或者赠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以种种理由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信息流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信息流中的道德问题主要涉及信息的安全性、私密性、真实性、数字化产权和信息竞争等。信息私密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即便是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许可,企业也很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职业、收入、个人爱好甚至银行卡密码等私密信息,这些信息被不法企业当做商品出售给有需要的商家,这种私自公开或者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信息的安全性。虽然目前网络营销过程中采用多种安全加密技术和安全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目前的信息安全机制和加密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不法分子仍然可以利用系统和商家网站的漏洞,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甚至银行卡号和密码,增加了网络营销的风险;信息的真实性。在商家利用互联网商品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部分商家利用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站上虚假的广告、不健康或者违法的商业信息,部分消费者难以甄别信息的真伪,难以选择合适的商家和产品或者被恶意引导而受到侵扰,这给消费者带来了相应的损失,也有违公德;数字化产权。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版权意识的提高,数字化产权问题在网络营销活动中日趋受到关注,数字签名、数据的所有权、电子合同、信用记录、数字商标等新型道德问题开始不断浮现,成为对商家网络营销道德的拷问;信息竞争。企业为了提升知名度、美誉度,获取商业利益,往往在网络中采取不正当的广告竞争,如在网络平台设置弹出式广告和浏览器插件,或者利用网络工具恶意捏造散布不利于竞争者的信息,混淆视听,侵扰了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自主权。 (二)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网络营销的道德意识缺失 网络营销建立在一个开放虚拟的互联网平台之上,在交易的过程中买卖双方没有直接的接触,交易的虚拟性强、可追踪性较差、监管难度大[1]。为了短期内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企业虚假的商业信息、以次充好,道德意识缺失;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且网络维权成本较高,因此许多消费者在网络消费过程中自身利益受到损害往往忍气吞声,对企业道德缺失的行为不予追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实施不道德商业行为的成本,助长了企业不道德行为。 2、网络营销的立法缺失 目前针对我国网络营销的政策法规尚不健全,当消费者遭遇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时往往难以从现有的政策法规中找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近些年来,我国网络营销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网络营销中新的道德缺失行为形式更加多样,原有的政策法规中缺少对这种新行为的判定和约束条例,更谈不上如何对商家采取惩罚和追究,网络营销的法制建设急需改善。 3、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虽然网络营销大大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和商家的了解,但是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严重,消费者依旧处在信息弱者的地位[2];网络营销过程中的监管、追踪和事后取证难度大、成本高,消费者网络消费遭遇侵权的事件较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却比较少,导致消费者在网络营销中处于弱势地位。 4、道德监管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网络营销的商业环境、信誉体系、诚信档案建设尚不够完善,再加上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跨时空性,造成一旦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出现道德问题很难真正有效地进行监管,这也是网络营销中出现不道德商业行为屡见不鲜的根本所在。 三、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的影响 (一)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企业网络营销道德缺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企业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随意侵犯,不仅会给消费者造成相应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二)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尽管企业在短期内可以通过不道德商业行为,如:欺诈、误导消费者可以获得眼前利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的不道德商业行为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美誉度降低,一旦这种行为被大范围披露,势必会对企业的声誉和信誉造成极大的破坏,企业将会遭受来自消费者、社会的谴责和监管机构的追责,难逃失去顾客和市场的命运。 (三)破坏市场竞争秩序 在正常的市场秩序下,企业处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相应的合法利益,这有助于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但是,有部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打击竞争对手、获取更多的利润,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不道德的商业手段,比如虚假宣传、诋毁竞争者、窃取商业机密、欺骗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等。这些行为对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破坏了市场的公正公平,严重影响了其他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危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破坏整个社会道德秩序 当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实施不道德行为造成部分消费者上当受骗时,由于消费者具备相应的外部连带性[3],他们会将上当受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的消费者,考虑到信息的扩散效应,这些虚假信息将会在短期内以几何级数在信息源周围扩散。虚假信息将会驱逐真实信息,会造成消费者和社会对网络营销的不信任,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信任机制,导致全社会道德秩序混乱、诚信水平下降。企业泛滥的网络营销失德行为不仅会对整个网络的诚信水平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严重败坏整个社会的风气,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 四、网络营销道德建设途径研究 (一)建立健全网络营销法律规范体系 为了建立网络营销诚信机制,加强网络营销的立法建设是必经之路[4],要想把对网络营销的监管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出相关的法律,将网络营销行为纳入到法律法规可控的范围之内。对于网络营销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电子商务立法。我国的电子商务立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解释和约束,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必须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营销中的商业行为。二是修改广告法。网络广告已经成为“第五媒体”,但是针对网络广告制定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现有的针对传统广告媒体的法律法规也不能完全适用于网络广告,因此必须强化针对网络广告的立法建设。三是完善电子合同法。随着网络交易的兴起,电子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合同形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而电子合同作为一种电子凭证,它与传统的书面合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电子合同、电子单证的认可、电子证据的有效性等问题尚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这势必会影响到网络营销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对网络隐私保护的立法。网络隐私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一旦网络隐私权被侵害,极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损失。但是目前我国关于网络隐私保护的立法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必须对现有网络法律法规进行合理的补充完善,切实保护网络营销消费者的隐私。 (二)加强社会监管,提升企业网络营销道德意识 对于企业在网络营销中出现的不道德商业行为,应当加强社会监管,利用全社会的力量配合政府机构一同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增加企业违德经营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的网络营销道德意识,规范企业的网络营销行为。具体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实施: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监督,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不道德的企业暴露在广大消费者的视野下。二是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舆论监督,网络为消费者之间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公告栏、论坛等等,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购物心得,将自己在网络消费过程中遭遇的商家不道德的商业行为通过各种网络途径进行曝光,引起其他消费者的共鸣。只有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抵制市场中的不道德商业行为,才能抑制整个网络营销过程中的不道德商业行为,迫使企业提高自身的网络营销道德意识。三是利用行业的监督,行业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的重要环节,行业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当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约束行业内企业的道德规范。 (三)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鉴别能力 在目前我国网络营销法制尚不健全、管理还存在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政府机构及各类社会团体应当利用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的维权意识、鉴别能力等。市场中的每一位消费者都有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与不法商贩做斗争,减少受骗上当的可能性、避免遭受损失。 (四)提高企业的道德自律意识 提高企业的道德自律意识,是加强企业网络营销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网络营销的特点[5],在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商业信息等多个方面加强道德自律工作。主要来说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全员道德意识教育,引导企业内部广大员工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营销道德。二是建立网络营销道德规章制度,当企业自身或者员工在网络营销过程中出现不道德行为时,做到有根有据,将企业网络营销道德伦理落实到日常的规章制度中,并通过制度建设防范网络消费者遭遇道德风险。三是严格执行道德规章制度,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负责企业网络营销道德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减少企业网络营销过程中不道德问题的发生几率。网络营销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技术的完善,政府应当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各类信息安全技术的建设与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减少企业网络营销不道德问题的发生。 作者:刘放工作单位: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营销道德论文:浅析我国网络营销中现存的道德问题 摘 要:网络经济时代,网络营销俨然成为大众营销模式,由于互联网自身的虚拟性特点,各企业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道德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网络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问题,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网络营销环境。 关键词:网络营销;道德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市场营销突破了传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入到了网络营销时代。然而,在提高了营销效率的同时,网络营销也导致了部分企业的网上行为出现偏差,出现了一系列违背道德良知甚至是违法犯罪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反映的道德问题,具体表现在网络营销活动的各个阶段: 一、网络市场调查阶段 企业在网络营销之初,一般都会做网上的市场调研,这个阶段里最突出的道德问题就是侵犯隐私权。细分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表现: 1.非法获取消费者信息。在网上开展的市场调查过程中,个别企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可能会利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锁定消费者的位置获取浏览记录或手机通讯录,从而攫取到消费者的有效信息,甚至包括个人银行账号密码等绝密资料。互联网+的大数据,在方便了公众生活的同时,也使得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无形中受到了侵犯。 2.非法公开或使用消费者信息。大多数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时,会要求消费者注册成为网站或网店会员,并承诺对消费者所提供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但事实上,有些企业往往为了获取私利或是为了与相关企业实现业内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违背保密承诺,私自公开或出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给其它企业,从而导致消费者邮箱或是手机里时不时会收到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邮件和推送信息。 二、网络营销产品策略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问题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产权上。具体表现为: 1.版权。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复制和修改数字化作品、上传及下载各种带有知识产权的信息变得简单。一些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未经允许,私自采用版权所有企业的网页背景图案、图片或者外观设计,或是任意转载其它媒体上的信息资料,严重违背了商业伦理道德。 2.商标权。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注册商标是通过网站的域名来表现的,这个域名具有一定的商业识别功能,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标志。但就是这个标志,经常被一些不法分子拿来做文章。个别企业会欺诈性地注册与现有企业实体或竞争对手域名及商标相似的域名,从而混淆消费者的视听,败坏正规企业的声誉,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 三、网络营销价格策略阶段 为积聚人气、提高市场占有率,营销企业往往利用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开展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一些不诚信经商的企业就会利用信息欺诈来误导消费者。具体表现为: 1.或传播免费虚假信息。在营销活动中,有些企业会承诺满足一定条件的参与者有机会通过抽奖得到免单惊喜,但实际上许多时候,这些承诺得不到兑现,或者是低于承诺值的兑现;还有些企业会在网上免费领取产品的信息,但当消费者点击免费领取后,常常被要求在收费网站注册后才能领取,或者,要求消费者先交押金,待使用完产品给出满意的评价之后,企业才会把押金退还消费者。 2.虚假促销信息。有些企业网络营销价格政策不透明,开展的促销活动大多是先涨价后再打折,乍看之下是便宜了,但实际上消费者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有一些企业参与团购网站活动,当消费者团购商品后进行线下体验时,并非能够按照商家既定的承诺进行,需要另外支付一定的价款之后才可享受。目前这种信息欺诈问题,在较大的团购网站和网络购物网站非常常见。 四、网络营销渠道策略阶段 由于网络交易中商流和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得消费者取得商品所有权的时间与得到实际商品的时间不一致,这就为一些不道德的营销者提供了欺诈的空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加大。其具体表现为: 1.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消费者在网上获取商品信息的方式来自于大量的图文介绍。而就目前的图文处理技术来说,任何文字和图形都可以进行美化处理,这就使得消费者在网上看到的商品和真实的商品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别;另外,部分网店打着具有网络特许经营权的幌子,发售非正规渠道得来的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消费者以为买到的是企业正品,更有甚者会利用非正规渠道价格优势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2.虚假交易、骗取货款。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不再像传统交易那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参与来完成交易。因此,有些企业可能会发空快递、假快递,并把消费者无法获取满意的商品归咎于物流一方的工作失误,反复拖尾扯皮之后强行完成交易,使消费者钱款受损。 五、网络营销促销策略阶段 网络营销促销策略中,较为普遍的道德问题就是违背他人意愿强行商业信息。最典型的事例就是部分企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邮件搜集软件大规模地搜寻散布在网上的邮件地址,然后发出数以百万计的具有商业广告性质的垃圾邮件,轻则侵扰消费者个人的生活安宁,重则利用伪基站和钓鱼软件套取消费者的真金白银。有些企业通过网络技术强行在消费者浏览网页时设置弹出旗帜广告;有些企业混淆软件下载地址,强行推送其它软件下载信息;更有些企业为了博取关注和点击量,在网站上一些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甚至是违法的色情信息,严重威胁到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当然,目前我国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远不止以上这些,更多时候,是以上多个问题的组合。要解决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行。 作者简介:康博涵(1981- ),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网络经济、电子商务;赵杰丽(1972- ),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外贸英语 营销道德论文:营销道德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在整理出涉及营销道德的已有研究基础上,将已有的营销道德研究划分为三个类别,即: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营销道德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层面,并对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与组织层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文献回顾,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文献基础。 【关键词】营销道德,非道德行为,文献综述 一、引言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非道德行为研究的逐步深入,营销,与企业的另一个运营职能――会计,共同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企业的营销,由于集中了企业对内对外的各种关系,是一个利益冲突高度集中的领域。同时,大量实践中出现的非道德行为,也促使学者们更加关注这一领域。 从1961年到1981年的20年间,根据Murphy和Laczniak的统计,在营销中的道德问题这一领域,已经出现了接近100篇学术文章。根据研究者的观点,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以下6个方面: (1)从哲学上的一般性道德理论与营销领域的相关性角度:例如Robin在道德相对主义上的研究;McMahon在情境道德上的研究;(2)发展营销中的道德决策模型的角度:例如Bartels提出,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包括:对经济的影响、组织的期望,以及不同的支持群体对决策的影响;Pruden提出,影响道德决策的因素包括:个人的道德观、组织的道德观,以及职业道德;(3)检验营销中特殊领域的道德问题并试图找出道德与非道德的判断标准:这一方面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营销研究、营销管理、营销人员、广告、社会营销,等等。这一类的研究包括:Crawford对市场调查公司总裁的研究;Dubinsky等人对假想的销售行为的研究;Krugman和Ferrell调查了广告从业者的道德认知;Lusch等人研究了社会营销中的道德问题;(4)营销研究机构与其客户间的相互责任关系:例如Bezilla等人的研究;(5)营销研究者对他们的调查对象和调查项目间的责任关系:例如Tybout和Zaltman的研究;(6)研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能让下属更有道德地决策的行为有哪些:Coe和 Coe提出道德准则;Kaikati和Label提出迅速地对道德违规行为进行惩罚;Murphy和Laczniak提出使用咨询顾问和道德研讨会。 在此之后,后来的学者们对营销道德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多年来若干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们,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理论与学术贡献。 综合来看,已有的对营销道德或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营销道德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层面,下面将根据这一分类,对营销道德方面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二、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 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是指研究者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组织中个体的营销道德及非道德行为,根据每一项研究的重点与着眼点的不同,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1. 营销经理或营销员究竟面对何种道德问题以及这种道德压力的程度:这方面的研究例如:Chonko和Burnett发现道德所引起的冲突是所有三个类别的样本群体都认为引起冲突最多的来源;Chonko和Hunt对1076位营销经理在营销中是否考虑道德问题作了研究,结果显示,贿赂是他们遇到最困难的道德问题,且高层管理者的行为的确影响下属的非道德行为。DeConinck和Good的研究结果表明,销售经理对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认知的确随道德问题情境的变化而不同,该项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道德问题情境影响了销售经理是否开除这个营销人员的意愿;Chung和Khan将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引入到了管理信息系统(MIS)领域,并运用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对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非道德行为进行了分类与评价;Harding对于一个工程学学生的学术造假状况是否与将来在专业领域的非道德行为意愿相关作了一项探索性研究,数据说明,工程学学生在学术上造假的参与度,完全可以预测将来在专业领域从事非道德行为的概率。 2. 哪些因素影响了营销经理或营销员,使得他们更容易面对道德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包括:Dubinsky等人的研究发现,允许主观选择是可以创造道德困境的,营销人员因此希望管理层能够给出详尽的面对道德困境的行动指南;Dubinsky和Ingram的研究结果显示,营销人员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都与道德冲突的相关性不显著;Verbeke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内部沟通状况与控制系统共同影响了道德决策制定,且这一影响由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来中介影响道德决策制定;Vitell和Davis的研究结果显示,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人士是能够感知存在着从事非道德行为机会的,但是他们很少参与。同时,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专业人士被认为是道德的。最后,当公司的道德准则缺乏的时候,高层管理者被认为是更能够影响员工的道德标准的;Gregory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当面对陌生人时,个体更有可能采用非道德手段来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女性、更倾向于合作而不是竞争的个人、有规律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更不倾向于使用非道德手段来谈判。 3. 组织应该采取何种对策,才能有效缓解或降低营销非道德行为的压力: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包括:Levy和Dubinsky的研究显示,31种情境中的13种营销人员认为是不需要公司政策来解决的,该研究结果向我们表明了在哪些领域可能产生道德冲突,并进一步指出在这些领域,需要管理者制定政策以降低道德方面的压力;DeConinck的研究表明,销售经理在面对下属的非道德行为时,实施什么程度的惩罚措施是受到该营销人员绩效水平影响的,同时也受到该非道德行为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Valentine的研究表明道德训练(Ethics Training)对于个体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同时道德训练也通过正向影响道德情境(Ethical Context)来正向影响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这意味着,在从道德训练到对上级和同事的满意度上,道德情境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从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上出发的研究,拓宽了学者们对营销道德问题的认识。但是,逐渐增多的影响因素,使得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角度来对营销道德展开研究。 三、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 将个人的营销道德决策置身于组织/企业内部的情境下进行考察,导致学者们在营销道德的研究上,具备了更为广阔和整体性的思考空间。这一层面包括大量企业营销道德决策模型及相关研究启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之前道德决策模型的检验 例如,Mayo和Marks运用Hunt和Vitell于1986年提出的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采用一个较小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发现,因为对于后果的优先考虑,大多数的道德选择可能不会作出非道德行为;同样的,Singhapakdi和Vitell的研究部分支持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Donoho等人同样基于此模型进行了一项跨文化的模型检验研究,在Mayo和Marks所做的检验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方法,跨越美国、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不同文化,成功的验证了市场营销道德通用理论模型核心思想的正确性; Jones和Kavanagh基于Jones于1991年提出的道德决策整合模型与问题权变模型的基础上,对于个体的非道德行为意愿展开研究,实验结论为,仅有2种交互状况是显著的,即管理影响与同伴影响、马基雅维利主义与控制点的交互状况是显著的。Bellizzi的研究结果显示,非道德行为与受害者的状况以及销售团队的激励方式相关,同时发现,如果是一个即将离职的同事,更容易发生针对她或他的非道德行为。 2、与组织相关的整体性变量对非道德行为的影响研究 Granitz和Ward的研究说明组织中的群体边界像所想象的一样,实际上也建立起了一个共享道德推理与道德意向的边界,同时个体表现出低估与群体外成员间的道德推理与道德意向的共享,并高估在群体内成员间的共享。基于此结论,研究建议管理者应当致力于消除或者模糊组织内部的内部群体边界。该项研究对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起到了指引作用,虽然研究采用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角度,但是也引起了后续研究者的注意。 四、非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营销道德的个人层面和营销道德的组织层面的相关研究基础上,伴随着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手段的逐步发展,在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上,涌现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极大的丰富了我们对于营销人员非道德行为的理解。在这一领域,有三篇综述性文章,分别是:Ford和Richardson的《道德决策制定:一个实证文献的综述》,Loe等人的《商业道德决策评估的实证性研究综述》以及O’Fallon和Butterfield的《1996―2003的道德决策实证研究文献的综述》。这三篇文献中,集中对涌现出的大量道德决策实证研究文献的总结和回顾,为我们更快捷的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提供了方便。因已在笔者的另一文章中提及,在此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 综上,从上述三个层面上对营销道德的研究回顾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哪些因素影响营销道德及其决策过程,学术界仍然在持续的关注与研究中。 但这三个层面上的研究数量却有着一定的区别,感兴趣的研究者可以在本文的文献回顾基础上,继续寻找本研究方向上可以进一步深入之处开展研究,也可以在某些研究缺失上展开后续研究。本研究有序进行的同时,笔者欣喜地看到在营销人员间非道德行为的研究上,出现了一系列较突出的研究进展,这进一步确证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 营销道德论文:浅谈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课堂教学 摘要: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利用德育课程中的相关教材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是我们德育教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笔者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为例,谈谈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学法。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 职业道德;课堂教学;教学法 各种工作,都有各自不同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是指与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市场营销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维护市场环境稳定,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销职业道德要求营销人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协调处理好企业利益、客户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三者关系,以及在遵守道德规范前提下,去获得个人的经济利益,树立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不能仅仅依靠在工作中和用人单位的培训中培养出来,更不能用一线工作实践中碰壁后得出的“血”的教训,这都容易让社会、企业和个人付出沉重的成本。职业教育是为就业和生产一线服务的,职校学习期间,学校就应该加强学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下面笔者就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状况,谈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实际,浅谈提升该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法。 一、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 结合社会公德,用人单位对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主要有遵纪守法、自律守节;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忠诚可靠、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平等待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奉献社会。而目前中职校培养出来的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不同程度的缺失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很多学生不知道职业道德是什么;学生眼高手低,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学生以自我和金钱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和和谐共处的精神;诚信不足,借口有余,不少学生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找出各种借口去欺骗师长;心术不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缺乏礼仪知识,有待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等。 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是不利于该专业学生求职就业的,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职教工作者应该积极从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寻找机会,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中的作用 在中职学校学习期间,我们有不少课程可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笔者以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为例,作为中职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的核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要求的文明素养、道德修养、诚信品格、敬业精神、责任理念、法律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为较好地实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目标,中职德育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求职就业要求出发,采取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学科内容特点的教学策略,突出教学的时代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为达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目标,并从中汲取有利于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内容和教学法,必须结合现代学生的心理和专业实际,采用有的放矢的教学法,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三、有市场营销专业特色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法 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活泼善于表现的实际,面对市场营销专业须要有更高的交际能力和更高的职业道德这些事实,笔者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教学,须要运用好情境、案例和合作探究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创设营销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其中的职业道德,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适时创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的营销教学情境,有效触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考市场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提升职业道德的意识,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在讲“恪守职业道德――我诚信,我公道”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给学生提供了不诚信营销的情境,学生模拟不同层次、能力和性格的消费者采取的不同措施,以及市场营销人员应对这些措施的策略,并演绎双方博弈的最终结果,让学生从情境中认识到不诚信给他人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给营销者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强化认识不诚信只有损人损己,反证了诚实守信对营销者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该情境,充分展示了以诚实守信为主的市场营销专业应有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给自己给他人及社会带来的益处,增强了学生培养职业道德的意识和行动。 (二)展示营销真实案例,让学生品味营销行家的道德,激发学习情感。职业道德是不可能完全通过学习教材中总结的职业道德,就能完成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它是须要将理性的知识,用符合学生感性认知的材料,学生容易理解,并能轻松地接收。例如,可以通过营销的行家里手的具体案例彰显其职业道德,让学生有感触,从而有效吸引学生的情感投入。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营销行家里手的真实案例,尤其是他们成长成功成才的典型案例,将书本理论的职业道德知识与现实人物的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展示职业道德素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如,在讲“恪守职业道德――我奉献,我快乐”时,展示这样的真实案例,日本著名推销之神、毕业于营销专业学校的原一平,他在取得巨大成就后仍然不忘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和职业道德――练坐禅、练笑容,并让身边的朋友、顾客来指出他的缺点不足,更好地提高他的服务质量,让更多顾客满意。最终,原一平在提升自身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素养的同时,取得了更大的成就,道德的提升让他的职业生涯大放异彩。通过该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包括职业道德在内的个人素养,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作用。典型案例不仅增强了学生提升职业道德等个人素养的意识,也激发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兴趣。 (三)引导专题合作探究,让学生营造争鸣的求学氛围,转变学习方式。职业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在教学上,推动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变革,潜心引领学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有关职业道德的内容,开展个人扩散思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热烈而有序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理性、全面思考,形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观念。在讲授“践行职业道德,反对职业腐败”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探讨市场营销专业存在的职业腐败及其危害,探究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引领学生展开讨论和辨析。由于问题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认同,学生思维活跃,据理争辩,真正把“讲堂”变成了“学堂”,使学生在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过程中更爱学习和探究,并在探究中认识职业道德的力量,萌生践行职业道德的信念,能更好地认识职业道德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为职业生涯添彩。 职业教育应时刻关注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要求,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自觉提升职业道德。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课堂上,用鲜活、精彩与灵动的教学法,来吸引学生对该专业职业道德的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该职业道德,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稳步提升,努力构建有专业特色的德育课堂教学。 营销道德论文:企业营销道德的有效构建 [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国内一些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为此企业不得不采取增加营销力度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然而,就在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时,营销道德的各种不良现象也就随之而来。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企业营销道德的有效构建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营销道德;构建 为了能够迎合我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都相继的加入到了战略营销模式的队伍当中。但由于很多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收益,所以将工作重点都放在了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当中,从而就忽视了营销道德。然而,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的是,战略战术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需要建立在合乎市场规定以及营销道德的基础之上的。基于此种情况,在未来的工作中企业必须要将构建科学、系统且高水平营销道德的任务上升到首要位置当中。 一、建立具有社会性质的营销理念 在开展营销活动之前,企业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树立一个具有社会性质的营销理念。其中,企业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放在与自身利益相同的水平当中,并且尽可能的实现一个共赢的营销氛围。具体的要求如下:首先,企业需要改变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观念,赋予自身一定的社会性营销使命;其次,企业需要面向社会尽可能多提供一些有益的产品;最后,企业需要坚持“绿色营销”的生态准则。为了能够保证社会性营销理念的有效建立,企业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更为准确的身份应该是“社会组织”。社会性营销的理念就是保证经济收益的整体性,其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就是适度营销和低营销的管理原则。这种高水平的营销道德体现不仅能够降低社会整体的消费成本,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增加客户同企业之间的情感指数,继而达到提高客户忠诚度的目的。 二、正确处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同企业组成商务链条的包括设计商、制造商、分销商、货运方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等等。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企业与其他商务盟友之间的关系,应该要按照如下两个原则来相处:首先,相互合作原则,其中的内容包括踏实守信、相互平等、互敬互利、合作稳定以及实现共赢等;其次,平衡相互依存与相对独立的原则,通过正确的处理方式让企业同其他商务链中的成员能够更好的形成合力,避免出现供应链条断裂的现象。 (二)正确处理与所有者、管理者、员工之间的关系。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能够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而出现各种差异性。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他就是企业发展道路中的指路明灯,但是同所有者相比,管理者却缺少了应有的执行权利。为此,企业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合理的处理企业所有者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科学化的方式来明确的制定出所有者和管理者所拥有的各项职能。同时,所有者还应该对管理者实行奖励机制的方式,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此外,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为此管理者也需要对他们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同企业之间能够真正形成一种鱼水难分的状态。 (三)正确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维权意识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净化我国的市场环境。维权意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建议权以及维护环境的权利等。而作为供应商品的企业一方来说,其不仅需要坚持顾客至上的服务宗旨,同时还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具体包括三个坚决和三个坚持:坚决不提供假冒残次的商品;坚决不谎报商品的安全等级;坚决不欺骗消费者;坚持消费者权益高于自身权益;坚持虚心接受消费者的意见;坚持提供绿色环保类商品。 (四)正确处理与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企业是我国经济市场的组成部分,所以它是无法脱离市场竞争的。为此,各个企业需要将严于律己作为基本理念,在坚持平等的原则中处理自己同其他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从而避免出现恶意商斗的现象。 三、加大企业道德营销的监管执法力度 约束道德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它同道德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是鱼和水一般难分难舍。当前的社会经济体系最为重视的就是法律,所以加大监管企业道德营销的执法力度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如今,国家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约束,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却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针对工商、物价、计量以及相关的技术部门来说,由于它们缺少应有的执法意识,所以让营销道德问题屡见不鲜。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国家仍然需要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继而形成一个能够对道德问题进行接受和处理的良好制度。其次,企业也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将监督执行主体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当中,通过群众和党政机关的力量来对自己的营销道德建设工作进行督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销道德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它不仅能够让企业的营销活动更具规范性,同时还能够有效的维护企业同社会、客户以及其他主体之间的融洽关系。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企业需要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树立一个引导消费的道德新风尚,继而让我们的社会、环境以及国民的消费理念都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当中,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营氛围。
盆栽花卉论文:盆栽花卉养护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盆栽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养护和管理的技术,包括花盆的选择,栽培基质及其配置,转盆于换盆,盆栽花卉的水肥管理,转盆于换盆,整形与修剪,常见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和管理的技术。 【关键词】 盆栽花卉 花卉养护 花卉管理 花卉是美的象征,体现着人们的精神文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花卉的需求日益迫切,已不满足于只在园林绿地中赏花娱乐,还要求用种在盆内可以随便移动的盆栽花卉进行庭院美化,点缀室内或阳台。但由于花盆容积有限,花卉仅局限于花盆中,因其生长受到花盆的制约,要想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必须进行精细养护和管理。 一、花盆的选择 花盆种类很多,既有一般粗糙的瓦盆,又有各式塑料盆、瓷盆。人们普遍认为瓦盆作为花卉培养器皿比较理想,而塑料盆、瓷花盆虽然华丽精细,由于没有吸水力和透气性,不如瓦盆养花好。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但通过两年在室内养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结论正好相反。采取同样的栽培措施,种在瓦盆中的花卉,生长极为缓慢,叶片发黄,变绣,甚至停止生长很不景气。而种植在塑料盆和瓷盆中的花卉生长迅速,茎粗,叶片硕大,油绿,长势喜人,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国外养花绝大部分都使用塑料盆和瓷花盆,这说明外国人早已发现塑料花盆在室内养花瓦盆。其原理在于:瓦盆虽然透气,渗水效果好,但相反它保水性差,有一利必有一弊,在室内养花,尤其时楼宇建筑,由于不接触地气,小气候比较干燥,盆土中的水分会很快蒸发,变干。而塑料盆和瓷盆虽然不透气,但保湿效果好,因此花卉不会萎蔫,根系不会受到伤害,长势良好。怎样解决塑料盆、瓷花盆不透气呢?关键在于栽培基质的问题,盆不透气,让栽培基质透气就行了。 二、栽培基质及其配置 盆栽花卉因花盆容积有限,只能装少量的土壤,因此对盆土的要求更需讲究。总的来说,盆土要湿润,但不能积水,即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同时,栽培基质的酸碱度要适应盆栽花卉的生态要求,不允许有害微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常用于配制盆栽基质的土壤有腐叶土、泥炭土、沼泽土和粪床土,这些都富含腐殖质、堆肥土、草皮土则富含矿物质。具体说,腐叶土是阔叶树的落叶堆积腐熟而成,适于盆栽仙客来、倒挂金钟、菊花和蕨类植物等;草皮土适于栽培玫瑰、石竹、牡丹、紫罗兰、大丽花等。针叶土由针叶树的落叶残枝和苔藓类植物堆积腐熟而成,叶酸性反应,栽培杜鹃一类最为适宜。沙质土适宜棕榈、仙人掌类植物生长。在塑料盆、瓷花盆栽培时,一般不能单纯使用某一种土壤,通常使用几种土壤混合配制,或加蛭石、珍珠岩,用石块、石砾垫在盆土的下面,这样栽培盆花须根发达,根系洁白,多且粗壮。 三、盆栽花卉的水肥管理 盆栽花卉的营养状态于病害存在相关性,一盆土壤养分全面的花卉,病害很少发生或基本没有,而那些缺水少肥的盆栽,则往往病魔缠身,枝瘦叶稀。一年中,因冬季温低,肥水管理尤为重要。以乌鲁木齐为例,盆花的冬季浇水时间以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为宜,且水温应与土温、气温大致接近。根据不同花卉种类生长时间,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也不同。冬季在有采暖的室内,按5-7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忌浇“半吊子水”;夏季天气炎热室内气温高,蒸发量和植物蒸发量很大,一般在早晨9点至11点喷水,灌水为宜,2-3天浇水一次。如对观叶的龟背竹、文竹、红宝石、巴西木等,喷水不仅可冲洗去叶面粘着的灰尘,而且还能使叶片显得更加光洁清爽。盆栽花卉最好用软水浇灌,城市中的自来水,不能直接用,要提前放入水桶或水缸里放置一二天后再用,用积蓄的雪水浇灌盆花,效果更佳。 盆栽花卉的主要肥料为氮、磷、钾三要素。氮肥又尿素、硫酸铵等化肥以及腐熟的饼肥,可促进花卉生长,形成枝叶繁茂;磷肥又钙镁磷、过磷酸钙、骨粉、鸡粪、淘米水等。可促进花色鲜艳、着果率高,有利于根的发生;钾肥又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草木灰等,可促进花木生长健壮及根系的发展;另外还有钙、铁、镁、碳、硼、锰等微量元素,对花卉生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盆花如何施肥?应掌握适量适时,并注意综合施用,视苗施肥,施足基肥,追足基肥,追肥勤施少放,未经腐熟的饼肥、骨粉、畜粪、过磷酸钙均不能直接施放。盆花需肥最多的季节施开花繁多,生长旺盛期,此时每隔10-15天施肥1次,其余时间,一般可半月或1个月施肥1次。对一些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杜鹃、倒挂金钟等,还应施以硫酸亚铁(每千克加水100升),可促进叶色浓绿,花色鲜艳。 四、转盆于换盆 在室内阳台放置的花盆时间过久,由于趋光生长,则植物株应在相隔一定日数后,转换盆的方向使植株均匀生长。盆花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根据在盆内土壤中无再伸展的余地生长受到限制,应及时由小盆换到大盆中扩大根群的营养容积,利用苗珠继续健壮生长。由小盆换到大盆时,应按植株发育的大小逐渐换到大盆中,不可换入过大的盆内,因为这样做苗株水分不易调节,根系通气不良,生长不充实,花蕾形成较迟,着花亦较少。换盆时分开左手手指,按置于盆面植株的基部,将盆提起倒置并以右手轻扣盆边,则可将土取出,置于已填入排水物和培养土的大盆中央,然后填土于土球四周,稍稍镇压浇透水即可。 五、整形与修剪 整形与修剪是保证花茁壮健康成长、保持优美形态常用的方法之一。整形修剪时对盆花进行摘心、摘芽、摘花、摘果、剪枝及剪根等技术措施,此外患有绑扎、支架、做弯选型等园艺技术措施,从而时盆栽花卉株形美观,而且能调节花卉的生长和发育,集中花蕾营养,控制花枝徒长,节省养分消耗,造就多种形态,提高花盆的观赏价值。 六、常见病虫害防治 常言道,防重于治。若能在日常管理上加强,如注意修剪、通风、透光、浇水、施肥等环节,使盆花健壮生长,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一旦发现病虫危害要及早采取措施,应及时剪摘除受害枝叶,防治病害的狂战蔓延,清除病花下的落叶,减少菌源,并在此基础上辅以一定的化学防治,喷洒少量的农药,也可根埋呋喃丹3%颗粒剂或用乙基托布津处理土壤等多种有效手段,预防病虫害蔓延。 盆栽花卉论文:浅谈盆栽花卉对室内环境的改善 摘要:本文从盆栽花卉可以释放氧气、吸收有害气体和调节室内温湿度等五个方面简要介绍盆栽花卉改善室内环境和调节人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盆栽花卉;室内环境;人体健康 0 引言 现代人的社会、生活以及生产活动中,约有70%~80%的时间是在室内进行的,室内环境的好坏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居住环境也有所改善,但是室内环境却因为房屋的装修、家用电器的使用以及烹调等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室内环境质量较室外空气质量要更为低劣,从而影响到自身及家人的健康。作为室内有害物质的“吞噬者”,绿色植物对室内环境污染能够进行有效的治理,摆放绿色植物,是除了加强通风以外,最有效的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方法。根据污染种类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花卉,不仅可以体现房屋主人的品味,怡情悦目,又可以增加生活气息,同时可以改善室内环境,更为安全时尚。 1 释放氧气,保持空气清新 通过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出新鲜空气。基于这一独特的功能,在相对封闭的室内空间中,绿色植物就成为了重要的氧气来源。而一些景天酸代谢植物如观赏凤梨、仙人掌等,还可以在夜间释放氧气[1]。 因此,在室内搭配摆放各种盆栽植物,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家庭氧吧。 2 吸附灰尘 许多植物如兰花、桂花、腊梅、花叶芋、红背桂等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因此,在厨房,客厅等灰尘烟雾多的地方摆放几盆表面具有纤毛的盆栽花卉,既可以有效的吸附灰尘,保持室内空气纯正,又可以装点房子。 3 吸收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油烟、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气体会在烹饪的时候产生,而人们日常同的美发用品,如摩丝、发胶等,甚至各种清洁剂等也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的化学气体。 在室内摆放盆栽花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室内由各种家电以及墙壁涂料释放的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日常生活中很多美观的盆栽花卉如芦荟,吊兰,虎尾兰,一叶兰,龟背竹等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千年木的叶片与根部都能吸收二甲苯、甲苯、三氯乙烯、苯和甲醛,并将其分解为无毒物质。常春藤通过叶片上的微小气孔,能吸收有害物质,并将之转化为无害的糖分与氨基酸,如果家中有吸烟的人士,那么在家中摆一两盆常春藤既可以吸收甲醛,又可以吸收尼古丁。吊兰的细而优美的枝叶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像这样的植物还有绿箩,仙人掌和白掌等盆栽植物都可以吸收室内的有害气体及辐射。 4 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植物由于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及其自身的蒸发作用而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环境。家庭养植的盆栽花卉在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叶片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通过叶片不断地蒸腾作用向空气中输送水蒸汽,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据研究显示,木本花卉生长过程中吸收的水分,用于合成物质的仅占总量的0.2%,其余的99.8%都通过蒸腾作用被蒸发到空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随着室内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湿润空气的比例也随之增大[2]。 5 抑制有害微生物 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不被我们肉眼看到的有害微生物,它们无形的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气候条件、尘埃颗粒的粒径、人为活动强度和化学污染物质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空气中的含菌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种类和抑菌杀菌作用强度。所以我们便可以用各种盆栽花卉来防治空气中的为微生物。例如,对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杀菌作用的植物有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石竹、铃兰、紫薇等。其中,紫薇、茉莉、柠檬等植物,5rain内就可以杀死白喉菌和痢疾菌等原生菌。而蔷薇、石竹、铃兰、紫罗兰、玫瑰、桂花等植物散发的香味可以有效的抑制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结核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一些植物通过分泌物来杀菌,如松柏、樟树、臭椿等,它们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起到降低作用。 6 有利于身体健康 许多盆栽花卉散发的香味在改善人们身体健康方面很有疗效。如天竺葵、柠檬花的芳香能够改善睡眠、安神镇静,治疗神经衰弱症,摆放盆于床前,可催人入眠,且提高睡眠质量;桂花、迷迭香、薰衣草的芳香能安抚情绪、镇咳、平喘、消炎、化痰、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对老年性哮喘、气管炎均有疗效;菊花的芳香可祛头风、降血压,有利于睡眠。 7 调节心理,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室内盆栽花卉能使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调节、精神上的放松,缓解焦躁、稳定情绪、使人心情舒畅。比如矮芭蕉,美人蕉、春羽、龟背竹、绿萝、橡皮树等观叶植物,由于它们的颜色可以产生不同的光能,响人脑把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和从神经中枢传到肌肉细胞的某些化学物质,从而调节人神经及情绪。对于长期伏案工作而视力减退者,可减少强光对人眼神经的刺激,调节视觉神经,可保护视力;柠檬、茉莉等植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能改变人们因单调乏味的工作而导致的无精打采的状态[3];香桂迷迭香、夜香树等也有此效,它们是无毒、无污染、无残留的高效广谱的天然驱蚊灵,可以消除夏天人们因为蚊虫叮咬的烦躁心情。 8 小结 植物是天然净化器,兼具美化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双重功能,室内花卉这种经济有效的绿色排“毒”方式正逐渐地进入每个家庭被人们所认识。当前在了解其净化室内空气功能的同时,还应结合其他控制措施,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绿色植物在室内生长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讲究科学,采用对人体健康有益的。 盆栽花卉论文:浅谈家庭盆栽花卉养护管理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赏花、养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家庭养花一般以盆花为主。要想养好花,必须掌握养护管理知识,特别是要注重选土、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四方面的技术,现分别介绍如下。 关键词:选土 浇水 施肥 病虫害防治 1、选土 1.1 土质的选择 为了满足盆栽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不同花卉品种对土壤的不同要求,人们常常自行配制一种养分充足、腐殖质丰富、团粒结构良好、能保水保肥及通气排水的土壤,这种土壤称为培养土。花卉种类繁多,生长习性各异,培养土应根据花卉生长习性而专门加以调配。主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1.1.1 把握土壤质地 粗细不同的土粒在土壤中占有不同的比例就形成子不同的土质,砂土含粘粒少而砂粒多,通气透水性好,但蓄水保肥性差,在盆栽花卉栽培管理中常作为培养土的配制成分、改良粘土的成分以及用于扦插或栽培管理幼苗,对喜爽气、耐干旱的植物,如仙人掌类植物,则是适宜生长的土壤。粘土含粘粒多,土质粘重,虽吸水保肥性强,但通气透水性差,一般不适合单独作为盆土,常与其他土类配合作用。壤土所含砂粒、粘粒比例适中,兼有砂土与粘土的优点,水、气状况比较协调,是一类理想的土壤,适合绝大多数盆栽花卉的要求。对于质地不理想的土壤,可根据花卉生长所需土壤条件进行人工改良,配制培养土。但应注意,培养土最好能用药剂(如福尔马林)或蒸汽消毒后再使用。 1.1.2 把握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一般用pH值来表示,有酸性(pH值5.5—6.5)、中性(pH值6.5—7.5)、碱性(pH值7.5—8.5)之分。如果pH值8.5,则为强酸性或强碱性,这对大多数花卉而言是难以生长的。不同的花卉对土壤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如杜鹃、茶花、兰花等喜酸性土壤条件,牡丹、菊花等能在中性或石灰性土壤中生长,而仙人掌类则适宜偏碱性的土壤。各种常见的盆栽花卉其适宜的酸碱度见上表。在土壤酸碱度改良中,施用石灰性材料如白云石、碳酸钙或碱性肥料能使pH值增高;加细硫磺粉、硫酸亚铁或施用酸性肥料能使pH值降低。由于盆栽是一种特殊的小环境,盆土的容量有限,因此对土壤酸碱度变化的缓冲能力很差。故在土壤酸碱度改良中,尤其是已栽培管理花卉的盆土中,需要注意少量施用,混合均匀,使pH 值慢慢提高或降低,防止局部浓度过高而伤害植株根系。 1.1.3 防止盆土板结 特别是一些对通气性要求高的花卉,如杜鹃、兰花、秋海棠等,更需要注意。盆栽花卉因其生长受到花盆的制约,往往会由于浇水方法不当、土壤中缺乏有机质以及植株与花盆大小比例失调等原因,极易引起盆土板结,特别是表面土壤板结,从而影响植株根系生长,降低其生长速度。为了防止盆土板结,除了纠正上述造成板结的原因外,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松土,或在盆土表面种植管理苔藓植物增加覆盖,也可利用一些干的有机肥,如菜饼、豆饼、家禽粪等,研成粉末状,均匀撒在盆土表面,用量以略见到盆土为度,切不可一次施用太多,以防烧苗。这些办法都可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如果盆土板结已很严重,难以改善,则应更换盆土。 1.2 土质的配制 1.2.1 配制比例 在盆栽花卉中,培养土的配制比例如下。一般花草:腐殖质土30 %、园土50%、河沙20%;木本花卉:腐殖质土40%、园土50%、河沙10%;播种用土:腐殖质土50%、园土30%、河沙20%;温室花卉:腐殖质土40%、园土40%、河沙20%等。 1.2.2 配制方法 培养土一般多以腐殖质土和菜园土作为基本材料,再配合其他物质配制而成。其他物质主要有山泥或塘泥、糠灰、黄沙、火屑、厩肥等。此外,还有瓦片、破盆片,用于盆底垫孔以利排水通气。腐殖质土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按自己培植盆花多少准备泥盆、缸或在室外泥地挖坑,底部放入一层菜园土,再将日常的一些生活垃圾如菜皮、瓜果皮、豆麦皮及各种鲜嫩草、树叶等植物残渣放在园土上面,同时放入鸡鸭等家禽粪便,浇一些淘米水、鱼腥水或人畜粪尿水,上面再加一些菜园土,这样一层土一层肥水堆积多层,盆口或坑口加盖(泥土也可以)封住。经过2至3个月的发酵腐熟后,取出在太阳下曝晒,便成了良好的腐殖质土。一般情况下,这种土必须充分腐熟才好使用。腐殖质土是大部分盆栽花卉上盆和翻盆的主要用土。菜园土即普通的栽培管理土,因经常施肥耕作,肥力较高,富含有机质,团粒结构好,是培养土的主要成分。用作栽培管理月季、石榴及草花效果良好。缺点是表层易板结,通气透水性差,不易单独使用,而应掺入一些其他成分配制后使用。 2、浇水 2.1 水质的选择 家庭养花浇水多用自来水,但是自来水含有消毒剂漂白粉,其中的氯离子易伤盆花幼嫩的根毛,必须贮存1~2d,待氯气挥发后,水温接近土温时,方可用来浇花。磁化水因水分子的自然排列已被磁场所打乱,与植物细胞中的水分子相近,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盆花浇磁化水最好。 2.2 浇水时间 每天的浇花时间春、夏、秋、冬各不相同。花谚说得好“晨水是甘露,火水是砒霜,晚水救命汤。”这就是说,在春秋之季,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以后是浇花的适宜时间,而在夏季切勿中午浇花,盛夏中午温度最高,盆土与水温差异最大,这时浇花容易导致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阻,减弱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产生生理干旱,而使枝叶萎蔫。同样的道理,冬季宜在中午浇花。总之,“春浇中午,夏浇早晚,秋浇隔天,冬季勤看”。 2.3 浇水方法 盆花浇水前必须把板结的盆土凿松,以利所浇的水及时吸收,不致从盆边冒出。最好用细孔喷壶均匀浇透水。小盆花卉的浇水最好采取盆浸法,即把花盆放入较大的水盆中,使水从排水孔渗入盆土,至盆土表面微湿后搬出,这样可防止盆土因浇水而板结,有利于盆花的根呼吸。一般阴性观叶盆花在干燥室内的特殊环境下,加上灰尘的遮盖,往往难以显现鲜艳的本色,除定时浇灌外,还应采取洒水洗尘和喷水润叶的叶面喷灌法,这种办法还可为夏季盆花在中午高温时降温消暑,以及为半夏眠花卉解除休眠而继续开好花。 盆栽花卉论文:盆栽花卉栽培管理基本方法 摘 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花卉的基本设施,总结了集镇周围农村副业栽培盆花过程中所用的基本管理方法,包括盆花的摆放、上盆、换盆、浇水、施肥、修枝整形、虫害防治等。 主题词:盆栽花卉;分类;管理基本方法 盆栽花卉是以盆栽形式,装饰室内及庭园的盆花。花卉能够美化生活环境,丰富精神生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因此为人民所喜爱。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花卉的需求量将进一步迅速增长,因此,对花卉栽培技术的普及就更显重要。 1 盆栽花卉设施 花卉引种绝大多数源于全国各地,少数品种由国外引进,它们生活习性各有不同,必须根据花卉品种的特性进行科学管理。一般盆栽花卉需要相应的设施,为培养花卉创造好的条件。 1.1 盆花园地和花用生产面积要相互适应 一般要求盆花园地与生产面积比为1:2才能有利于发展盆景花卉。在园地选择上,必须地势平坦,水源、肥源、交通运输都比较方便的地方。 1.2 必须有温室设备 日光温室适合家庭养花使用。最好东西延长,坐南朝北,跨度5.5~8m,脊高2.2~3.5m,长度以栽培盆花规模而定。前屋面用钢结构屋架和塑料薄膜面,后屋面用秸秆、稻草等防寒保温材料,后墙用砖,基础用石砌,同时设计好防寒沟、通风口、门、不透明覆盖物等。 1.3 遮荫设备 为了夏季摆放喜阴花卉,必须在温室外部建筑适当的荫棚设备,要求用水泥钢筋混凝土或木材作 2.5~3 m高的平顶屋架,上盖遮阳网或其它帘子,内设梯形花架,既便于管理,又整齐美观。 1.4 育苗床 在温室外面必须有育苗床,要求用砖砌水泥粉面,床宽1.2~1.5m,长5~7m,深1m左右,底层铺煤渣厚30cm,中间铺30cm厚的农家肥,上层铺30~40cm细沙,保持排水良好,夏季要搭荫棚,以便早春育苗。 2 盆花的摆放 根据花卉生长的不同特征,夏季和冬季有不同的摆放要求,否则会引起花卉干枯或死亡。 2.1 夏秋摆花 即5~10月,此阶段正是气温较高时期,根据花卉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把花卉中喜阳性和喜阴性的品种分别摆放。喜阴性的盆花放入荫棚内进行培育,喜阳性的盆花放在日光下直射。在此期间不要随便移动,以免影响盆花生长。 2.1.1 适宜摆放荫棚的盆花有:鱼尾葵、杜鹃、橡皮树、七叶树、红背桂花、玉簪花、马蹄莲、绣球花、秋海棠、四季海棠、麻叶海棠、吊钟花、百合、文竹、君子兰、兰草、珠兰、米兰、吊兰、狮子草、龟背竹、昙花、令箭荷花、伞竹、万年青、茶花、红枫、天竺葵、含笑、夜合、南洋杉、七彩朱蕉(七彩铁树)、凤尾竹、棕竹等。 2.1.2 适宜摆放在阳光下的盆花有:月季花、白兰花、茉莉花、夜来香、桂花、腊梅、翠松、金钱松、黑松、罗汉松、黄杨、金心黄杨、银边黄杨、豆瓣黄杨、雪松、花柏、龙柏、珍珠柏、塔柏、孔雀柏、凤尾柏、爬地柏、千头柏、四季桔、金桔、柚子、竹桔、佛手、佛桃、柠檬、香圆、夹竹桃、金丝梅、三色茉莉、女贞、石楠、海桐、花石榴、寿星桃、碧桃、红梅、绿梅、扶桑、木本绣球、麻叶绣球、地棠、迎春、迎夏、黄金柳、珍珠梅、榆叶梅、铁角海棠、丁香、樱花、梨花海棠、象牙红、紫玉兰、三角梅、四季果、牡丹、芍药、木槿、芙蓉、紫莉花、紫薇、万寿菊、百日草、菊花、银边翠、凤仙花、含羞草、千日红、鸡冠花、半枝莲、波斯菊、金盏菊、蝴蝶梅、雏菊、金鱼草、石竹、花叶甘蓝、瓜叶菊、蜀葵、美女樱、非洲菊、一串红、仙人掌类等,按双行摆放整齐,走道行距60~80cm,以便管理。 2.2 冬季摆放 从11月到第2年4月,此阶段正是气温下降寒冷时期,来源于南方热带植物或不耐寒植物,需要摆放在温室内越冬的有:鱼尾葵、杜鹃、橡皮树、七叶树、红背桂花、玉簪花、马蹄莲、绣球花、秋海棠、四季海棠、麻叶海棠、吊钟花、百合、文竹、君子兰、兰草、珠兰、米兰、吊兰、狮子草、龟背竹、昙花、令箭荷花、伞竹、万年青、茶花、天竺葵、含笑、夜合、南洋杉、七彩朱蕉(七彩铁树)、凤尾竹、棕竹、白兰、茉莉、夜来香、四季桔、金桔、万寿桔、柚子、佛桃、柠檬、香圆、美丽珍葵、铁树、三色茉莉、四季果、龙头花、扶桑、象牙红、三角梅、美女樱(四季绣球)、瓜叶菊、一串红、仙客来、仙人掌类等品种,其它耐寒品种,可摆放在温室外面越冬。 3 上盆、换盆 栽培盆花一般用素烧泥土盆,素烧泥土盆降雨后盆里积水过多,可以帮助植物蒸发水分;天旱可以帮助植物吸收地面的水分,因此,土盆对花卉生长有利。 3.1 上盆 当花圃和苗床培养的幼苗有了全根或已生长出分枝,就可以上盆。根据花苗的大小,可选择不同型号的花盆。先按园土、腐叶土、细砂各1份的比例混匀配成培养土,栽时先将盆底排水口盖上瓦片,然后填入少量培养土,厚度为3~5cm,将花苗放到中间,装满培养土用手压紧,浇透水放入棚,10多天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栽植大苗,必须带土球,疏枝除叶,促使成活。 3.2 换盆 当盆花生长3~4年以后,植株长大,根系布满盆内,盆里漏水缓慢,雨后容易积水,如不及时倒水,就会造成根部腐烂。因此必须进行换盆,每次换盆不能过大,每2~3年换盆1次。换盆时间一般在4~6月进行。 4 浇水 浇水时必须根据盆花的大小、生长的快慢而决定浇水量。特别在夏季,有些花草生长过盛,每天浇水2次。冬季花草处于休眠期,要观察选择土壤干的浇水,每天浇水时间宜在下午进行。浇水后必须检查,如有积水要及时倒掉,如没有浇透的盆花要补浇,以免干枯。 5 施肥 盆花施肥一般采用麻饼、豆饼肥料。施肥时间大都在5~10月植物生长期间进行,采用干施和液施两种方法。干施是把压碎的饼末,根据盆花大小适量均匀撒在土面上,撒后用小铲松土将饼肥覆盖。每年春季、秋季各施1次,施肥量不易过多。液施是把饼块放入水缸,再加少量的硫酸亚铁,通过发酵后用肥水浇施,每星期浇肥水2~3次,注意不能过浓,以免烧根腐烂。 6 修枝整形 修枝整形是花卉栽培一项常年不断的重要工作,可以保持盆花枝条分布均匀,节省养分,控制高度,达到形状优美。 6.1 修剪 一是剪截。对生长力强的花木,为控制高度,每年春秋两季可进行短截,能促使开花,其剪掉的枝条可作扦插繁殖材料,如月季花、茉莉、夹竹桃、扶桑、芙蓉等品种。二是摘心剪梢。如菊花、大叶黄杨、小叶女贞、松柏等品种,可以整出圆锥形、球状形、宝塔等各种形状。 6.2 绑扎整形 如藤本类的金银花、木香花、十姊妹、铁线莲、茑萝、万字茉莉,干茎软弱的菊花、文竹等,都需要进行绑扎整形,先要利用竹片铁丝绑扎出各种形状的模型,如球状、伞状、圆筒状、扇面状;精细的有仙鹤、狮子、猴子、大熊猫、孔雀等形状。模型绑好后用支架插入盆中,再用软藤从模型外部进行攀绑,嫩稍要分配均匀,开花时整齐美观,可供庭园绿化、展览。 6.3 古桩整形 盆景古桩景是我国传统艺术之一,每种成形古桩盆景,需要花费10多年的时间。如五针松、梅花、桃花,罗汉松、银杏、榆树、紫藤等品种,都可以进行整形,其式样大致有直干式、双干式、鹰爪式、悬崖式。具体作法用铁丝缠绕主干、主枝,用棕绳牵引、绑束捏弯主干、主枝、侧枝,数年成形后除掉铁丝、棕绳,逐年通过修剪,培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盆景。 7 病虫害防治 花卉的幼苗比较嫩,对虫害抵抗力很差,在管理中常发生吹棉蚧、蚜虫、风蝶、红蜘蛛、地老虎等危害,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7.1 吹棉蚧 吹棉蚧初孵幼蚧多群集叶背叶脉两侧为害,以后转移到主枝及枝干,诱发煤烟病,引起落叶、枯枝。防治方法:用乐果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用洗衣粉稀释100~500倍液连续喷射几次效果良好。还可利用澳洲瓢虫防治。 7.2 蚜虫 蚜虫危害花木的嫩稍生长,重的枯萎,引起落叶。防治方法:用乐果1500~20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7.3 凤蝶 凤蝶幼虫危害花卉的嫩叶,严重的吃掉叶片仅剩叶柄。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或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杀螟松或马拉硫磷乳油等1000~1500倍液,于幼虫龄期喷洒。 7.4 红蜘蛛 危害花卉的范围非常广泛,以6、7、8三个月危害最严重,利用刺吸口器吮吸植物体汁液,使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失去光彩,使植株生长衰弱、落叶,以致全株枯黄致死。防治方法: 防治必须及时,可用乐果1500~30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亦可用75%克螨特1000倍液喷雾。同时应当增加湿度和加强通风,可减少红蜘蛛滋生。 7.5 地老虎 地老虎危害根茎,花卉初生幼苗常被其从地面咬断花茎,造成死亡。防治方法:低龄幼虫(1~2龄),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高龄幼虫(3龄后),用幼嫩多汁的新鲜杂草70份与2.5%敌百虫粉1份配成毒饵,于傍晚撒布花盆土面诱杀。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等2000倍液灌根,90%晶体敌百虫500~800倍液灌根。 盆栽花卉论文: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技术 摘 要:本文简略介绍了盆栽花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一般要求,并根据土壤酸碱度对常见盆栽花卉进行分类,同时重点阐述了培养土的配制要点及几种常见花卉的培养土配制方法。 关键词:盆栽花卉;培养土;酸碱度;配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因此,人们对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双重功效的盆栽花卉需求量也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花卉产业不断发展。2011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02.4万hm2,相比2010年增长11.6%。随着国内对盆栽花卉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对国外新技术与新品种的引进,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盆花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产业正逐步走向成熟。 盆栽花卉种类繁多,由于原产地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各种花卉要求用的盆土是不同的[2]。加之,盆栽是在一个特殊的小环境,因盆容量有限,对水、肥等的缓冲能力较差,故盆裁用土要求较严[3]。因此,盆栽花卉用土,一般由人工配制而成。盆栽花卉培养土常用的配制比例是:腐叶土、细沙土、腐熟有机肥料、过磷酸钙=10:7:2:1。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过筛即成培养土,这种土多为中性偏微酸性,适宜移栽、播种或分盆、扦插时用[4]。一般,培养土的配制需根据花卉的生态习性、培养土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当地的土质条件等因素灵活进行调配,没有固定的配方[5]。 1 花卉对土壤的要求 土壤对植物来说,无疑是很重要的。大多花卉喜欢疏松肥沃、透气透水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6],一般要求pH值在4.5~6.8的范围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会有不良影响,如一串红、马蹄莲、瓜叶菊、菊花、杜鹃、山茶、兰花、桅子花、凤梨类、白兰花等。良好的土壤应具备下列条件:一是良好的物理性质。要求土壤的容重小,孔隙度大,疏松透气;粘重的土壤,排水透气性差,干旱易板结,花卉不宜应用。二是丰富的营养成分。由于盆花用土有限,植物的根系仅能在盆中伸展,局限性大,根系从盆中吸收的养分受到限制,因此,土壤要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尽可能多地供给花卉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三是良好的化学性质。每种植物的生长都要求有适宜的酸碱度(pH值),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的酸碱度的要求不一样。我国将不同地区土壤的酸碱度划分为5个等级,即:强酸性土壤pH8.5[7]。如果土壤理化性状恶化,通气透水性差,营养元素缺乏,保水保肥能力差,将导致花卉生长不良,叶黄脱落,不开花或开花少、花形小,甚至死亡。 2 常见盆栽花卉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盆栽花卉主要有草本盆花、木本盆花、观叶植物、仙人掌类及多浆植物等几大类[2]。在配制培养土时,要分清所栽花卉喜好的酸碱度,根据其对土壤酸碱度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成4类(表1)。 3 常见培养土的配制 3.1 配制盆栽用土的材料 好的盆栽用土应当疏松、透水和通气性能比较好,同时也要有较强的保水、持肥能力,营养丰富[13]。常用的盆花用土有腐叶土、田园土、河沙、泥炭土、煤烟土、草皮土、松针土、沼泽土、塘泥和山泥,还有木屑、苔藓和骨粉(由动物骨磨碎发酵而成,含大量磷元素,加入量一般不超过1%)等[5,14,15]。其中,腐叶土(由落叶堆积腐熟而成)是配制培养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质。其土质疏松,养分丰富,腐殖质含量多,一般呈酸性,多适于温室盆栽花卉应用[16],如秋海棠、仙客来、地生兰、倒挂金钟、大岩桐、菊花和蕨类植物。 此外,常用栽培基质还有珍珠片、陶粒、蛭石、煤渣、沙、蕨根、椰糠等[2]。其中,蛭石吸水性好,通气性差(宜选大颗粒的);珍珠岩吸水性差,通气性好;岩棉多用于无土栽培。 3.2 培养土配制和用土管理要点 3.2.1 配制原则。一般配制培养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疏松通气,以满足根系呼吸的需要;二是水分的渗透性和固持性好,能不断提供花卉生长发育的需求;三是酸碱度要适合栽培花卉的生长需求;四是防止培养土中有害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16]。另外,由于花卉生长的外界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培养土的配制需要因地制宜。但无论选择什么材料,用什么比例混合,总的目的是要降低土壤的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增加水分、空气的含量,以满足花卉对土壤肥力的要求。因此,任何材料和土壤配合,用量至少等于总量的1/3~1/2;混合的培养土容量应当低于1,通气孔隙应当不小于10%为好[8]。 3.2.2 土壤消毒。在盆栽花卉栽培中,培养土的消毒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重要一环,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是:蒸汽消毒法(如家庭盆栽用少量培养土时,可采用蒸笼隔水蒸煮消毒)、药剂消毒法(如福尔马林消毒法)、堆沤发酵法、二氧化碳消毒法[17,18]。 此外,对于花卉育苗的河沙等培养基质,播种前放在水泥地板上让烈日曝晒2~3天,如少量培养土或砂,可用锅热炒一定的时间(20min左右),杀死病菌与虫卵[18]。 3.2.3 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土壤酸碱度(pH值)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pH值5.5~7.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因某些营养元素处于不可吸收状态,会引发花卉营养缺乏症,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更不利于花卉生长发育[19]。如用于培养茶花、兰花、米兰、茉莉等喜酸性土花卉的培养土,应掺入0.2%硫磺粉;而栽培仙人掌、仙人球等花卉时,则应加入10%石灰粉[4]。 3.2.4 改善土壤的透气性。花木生长一般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土质黏重,花木很难长好,因此需要改良土壤的排水、通气状况。木屑质地疏松,空隙度大,是改良黏质土的好材料[19]。 3.3 常见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的若干配方 3.3.1 一般培养土的配制。对于培养土的配制,一般的配制比例如下表2。 3.3.2 一品红培养土的配制。一品红又叫圣诞花,火红色的造型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喜温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22]。常见配方的比例如下表3。 一品红的繁殖一般用扦插的方法,所以基质通透性要好,它以微酸性、湿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相比多种土,泥炭土较疏松,排水性好较有利于一品红根系的生长。随着研究新基质工作的进步,中药渣代替泥炭的方法显著提高一品红的生长量,促进开花,冠幅、花径、苞片数显著增加,降低株高,外观品质提高,所以用70%中药渣+10%蛭石+20%珍珠岩(体积比)代替泥炭较好。 3.3.3 一串红培养土的配制。一串红又名西洋红,爆竹红,不仅可以作盆栽观赏,也可栽培在庭院里点缀,深受喜爱。常见配方的比例如表4。 一串红主要以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为主,依据它喜温暖、不喜积水的生长习性,根据研究可知,珍珠岩+蛭石(1:1)混合的基质是最有利于一串红的插穗生根。表中第8配方,滇池淤泥种植出来的一串红,花期延长, 而且花色多且较鲜艳。根据许多人研究的新培养基质,最佳的复合基质为黑木耳菌糠、草炭、蛭石体积比为4:3:3。近来研究的猪粪秸秆型、鸡粪秸秆型基质均可在一串红穴盘育苗中取代草炭蛭石[35],这些新培养基质不仅符合循环利用又符合“合宜园艺”的发展理念。 3.3.4 郁金香培养土的配制。郁金香又名旱荷花,其花茎挺拔,花朵色泽鲜艳整体给人端庄美丽之感,越来越多人种植。常见的培养土配方如表5。 郁金香喜好排水性好且营养充足土壤,因此含有河沙,锯末等成分其保水和吸水性能好,而且通气透水性也好,在生产上能促进郁金香生长。根据实验得出:田土、河沙、鸡粪、复合肥按6.5:2.4:1:0.1比例混合效果良好,我们要灵活地根据不同地区,配制出不同的培养土配方。 3.3.5 万寿菊培养土的配制。万寿菊别名臭芙蓉,颜色鲜艳,天然黄色素具有无公害、性能好、价格适宜、应用广泛等优点。常见的培养土的配方如表6。 万寿菊对土壤要求不严,其耐寒耐干旱,喜好充足的阳光,在多湿环境中生长不好,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较好[47]。根据实验得出,20%(污泥和牛粪按1:1经蚯蚓处理)与黑土按此配比处理最有利,配方1、2适合在南方推广。由于稻壳在南方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农业废弃物,它的应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是较理想的南方栽培基质。 3.3.6 仙客来培养土的配制。仙客来又名兔耳草,它因其花形和寓意使许多人喜欢,也是国际花卉市场上著名的盆栽。常见的几种培养土配方7。 仙客来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目前传统的基质配比如田土加粪肥,土壤粘重、板结,并且土壤栽培影响仙客来生长,所以种植仙客来一般常用无土栽培基质,有蛭石、珍珠岩、陶粒、河沙等[54],实验表明,50%基质泥炭+50%碧糠灰的配比使花的冠径大, 球茎大、开花数、显色花蕾数多, 是较理想的基质配方。 4 小结 土壤是花卉生长的基质,对植物的生长十分重要。不同的土壤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花卉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花卉生育期对土壤也有不同的要求。虽然本文中总结了一些目前常见花卉的培养土的配比,但是在实际生产或养殖过程中,配制花卉的培养土,还是要根据不同花卉的喜好,使用相应的材料和适当的量加以配制,才能使植物获得其所需要的养分,生长得健康茁壮、花繁叶茂。 盆栽花卉论文:浅谈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技术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家生活中盆栽花卉的出现率也越来越高。由于盆栽花卉容器的大小有限,加之花卉的生长周期较长,这就要求盆栽花卉培养土的配制需要对涉及到的营养、透气、保水功能等各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 【关键词】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技术 前言 文章简述了盆栽花卉对土壤的配制要求及盆栽花卉培养土的类别,并对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中的相关要点进行了探讨。 二、盆栽花卉对土壤的配制要求 盆栽花卉的种类繁多,不同花卉的产地也不尽相同,所以花卉的习性存在很大的区别,对土壤的要求差异也比较大。由于容器的大小有限,盆栽花卉在固定的空间长大,对盆土的营养需求会相对较高,一般会选用那些物理性质良好,能为盆栽花卉生长提供正常营养的混合型土壤,以求达到花繁叶茂的效果。 根据相关调查,好的盆栽用土应当具备疏松、透水和透气性能,同时也要有较强的保水、持肥能力,并且蕴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盆栽土壤是否疏松、是否透水、是否透气等物理特性上,而忽视了盆栽土壤的营养配比。主要表现在:对影响着植株营养吸收的酸碱度缺乏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的盆花,大多是产于南方亚热带地区。该地区花卉多数喜欢偏酸性的土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土壤配制的时候,把土壤的酸碱度放在第一位。调整土壤酸碱度达到能够保证花卉正常吸收营养物质的需求,同时进一步考虑将N、P、K三大元素以及Fe、Ca、Mg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再根据不同土壤成分的排水透气性,最终确定土壤的组成。因此,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在土壤配制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三、盆栽花卉常用培养土类别 1.堆肥土 由各种牲畜粪便和生活垃圾构成的土壤,我们称为堆肥土。一般用枯枝、落叶、青草、果皮、粪便、毛骨、内脏等为原料,同时加入换盆旧土、炉灰、园土层层堆积。往土堆上浇灌人畜粪便,再在土堆四周和顶部覆盖园土。经过腐熟后,打碎过筛,即为堆肥土。堆肥土里面含有N、P、K元素较多,且物理性质良好,是很好的肥料选择。 2.腐叶土 土壤配制中最常用的是腐叶土,大部分天然腐叶土是通过从花园、苗圃、绿地等地收集枯枝、落叶,然后经过堆积腐熟而成。其含有大量容易分解的腐殖质,营养丰富且土质疏松。腐叶土大多数呈酸性,适于温室盆栽花卉应用,常用于种植喜酸性土壤的花卉。 3.木质土 木质土是由枯枝、木桩、木屑经过腐熟后形成的,这种土的形成最为方便。木质土的透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但是在营养含量上比腐叶土稍差。因为其有较强的酸化能力,所以更适合兰科花卉、羊齿类和凤梨科花卉的种植。 锯木屑也可经过发酵制成培养土,办法是将锯木屑装入桶或塑料袋中浇足水,密闭放在高温处。经过两个月将底部倒上来,再经过一个夏季,待锯木屑变成黑褐色,即可作为培养土使用。为了防治虫病应增加铁质,可在栽种前浇施硫酸亚铁水溶液,按每公斤锯木屑用10克(1%)的比例施用。锯木屑质轻、透气、保水肥,是代替盆土的好材料,常用发酵成熟的锯木屑,加入其重量5%的饼肥或人畜肥混合成栽培用土。 4.骨粉 骨粉由动物骨磨碎发酵而成,含大量磷元素,加入量一般不超过1%。作为迟效肥料,适用于温室及高温场所,常做基肥使用。 5.草木灰 草木灰是含K量最高的高效肥,但施用一定时期就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而且此肥不能与人粪尿一同拌合。因此,难以广泛使用或参与混合配制。 6.豆饼、玉米脐子饼、葵花子饼 这是盆花常用的优质肥料,除含有N、K肥外,还含有较高的P肥,做基肥、追肥皆可。 7.苔藓 苔藓晒干后掺入培养土中,可使土壤疏松,提升透水、透气性。 8.泥炭 泥炭又叫草炭,含丰富的有机质,呈酸性,适用于栽植耐酸性植物。泥炭本身有防腐作用,不易产生霉菌,且含有胡敏酸,有刺激插条生根的作用。泥炭是古代埋藏在地下未完成腐烂分解的植物体,加入泥炭,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可混合或单独使用。 9.河沙 河沙是培养土的基础材料,一般选用粗沙,掺入一定比例的河沙有利于提升土壤的透水、透气性。 四、盆栽花卉培养土的配制原则 一般配制培养土的原则有以下几点:一是疏松通气,以满足根系呼吸的需要;二是水分的渗透性和固持性好,能给花卉生长发育提供所需水分;三是酸碱度要适合栽培花卉的生长需求;四是防止培养土中有害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另外,由于花卉生长的外界环境也有差异,因此,培养土的配制需要因地制宜。但无论选择什么材料,用什么比例混合,总的目的是要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更好的提高培养土中的水分和空气含量。 五、盆栽花卉培养土管理要点 1.土壤消毒 在盆栽花卉栽培中,培养土的消毒是预防病虫害发生的重要一环,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是:蒸汽消毒法(如家庭盆栽用少量培养土时,可采用蒸笼隔水蒸汽消毒);药剂消毒法(如福尔马林消毒法);堆沤发酵法;二氧化碳消毒法。此外,用于花卉育苗的河沙等培养基质可在播种前放在水泥地上让烈日曝晒2-3天。如仅需少量培养土或砂,可用锅将培养基质热炒一定的时间(20min左右),达到杀死病菌与虫卵的目的。 调整土壤的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pH值)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pH值5.5--7.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会使某些营养元素处于不可吸收状态,引发花卉营养缺乏症。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会严重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 改变土壤酸碱度的方法较多:如果要降低酸度、升高碱度,可以拌入适量的熟石灰、碱石灰、生石灰或草木灰;如果要降低碱度、升高酸度,可以加入适量的腐殖质肥或者浇灌1: 50的硫酸铝(白矾)的水溶液或1:200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再者可施用硫磺粉升高酸度,且见效快,但作用时间短,需每隔7—10天施用一次。常见的喜碱性土壤的花卉有仙人掌、仙人球等;喜酸性土壤的花卉有兰花、桂花、广玉兰、山茶、杜鹃、栀子、含笑、米兰、秋海棠、仙客来、地生兰、倒挂金钟、大岩桐、菊花和蕨类植物等。 3.改善土壤的透水和透气性 花木生长一般要采用透水、透气良好的土壤。如果土质很黏重,不利于花木的生长。常见的木质土质地疏松、孔隙度大,是改良黏质土的好材料。 常用培养土配比 1.常用培养土配比 a.普通草花:腐叶土30%、园土50%、河沙20%; b.木本花卉:腐叶土40%、园土50%、河沙10%; c.花卉种苗:腐叶土50%、园土30%、河沙20%; d.温室花卉:腐叶土40%、园土40%、河沙20%; 2.常见花卉的培养土配比 白鹤芋:主料是四分之三的腐叶土,外加四分之一的河沙,施以少量腐熟的有机肥作底料。 天竺葵:主料是腐叶土,外加少量基肥或者细沙土配制成培养土。 鹤望兰:要求疏松而富含腐殖质、排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主料是三分之二腐叶土,外加三分之一珍珠岩(或炉渣)和适量的农家肥配制成培养土。 月季:将腐叶土与园土等量进行混合,同时添加适量的饼肥配制而成。 牡丹:喜肥,可用腐熟的厩肥或堆肥、饼肥与粗沙等量混合配成培养土。更精细些的可用园土2份+珍珠岩或炉渣2份+锯末2份+鸡粪2份+马粪2份配成培养土。 苏铁:主料是腐叶土,外加少量酸性基肥配制成培养土。 山茶:用腐叶土、砂壤土等量混合,加少量骨粉调制而成。 一品红:主料是腐熟的木屑,外加煤渣及腐叶土按3:1:1的比例混合。 茉莉:喜肥,用园土、河沙与草木灰按3:1:1的比例混合调制,同时加入腐熟有机质作为基肥。 七、结束语 由于花卉的种类不同,培养土的配制也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种类、不同品种的花卉对于培养土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配制过程中应该对不同品种花卉的培养土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才能使培养土更加精准地满足盆栽花卉的生长需要。 盆栽花卉论文:盆栽花卉栽培管理经验谈 盆裁花卉用途广泛,室内外均可采用,草本、木本、球根类均可进行盆栽。盆栽时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大小、生长习性、根群大小、栽培目的,选用适当的花盆;同时栽培管理也很重要。 1 上盆与浇水 上盆是指第1次把花苗种入盆内的工作。选大小合适的花盆,用瓦片盖在花盆的排水孔上,使瓦片的凹面向下,达到既不漏泥土,又能缓慢漏水的要求。盆小的用一块瓦片即可,盆大的多垫一些,不耐湿的花卉更要多垫一些。瓦片垫好后,将培养钵上的粗粒加入盆底,粗粒上放入细的培养土,再栽花苗。 浇水时水量要足,浇1次水后,待土壤吸干再浇第2次,使水溢出,才算种植完毕。对于盆栽花卉,浇水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但判断花卉的需水量,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浇水过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势必造成烂根死亡。一般决定水量的多少是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盆的大小、天气、季节等各个方面来作判断。如喜欢潮湿的蕨类、兰科植物要多浇些水。随着植物生长开花对水的需要量也逐渐加大。到结实期,要少浇水;休眠期更要少浇等等。 浇水时间应在植物生长活动时,但又要避开烈日曝晒的时间,所以,一般冬季浇水应在上午9~10时以后,夏季应在清晨8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对在阳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浇水量要大,否则到下午就萎蔫了。 2 施肥 现代养花最理想的肥料是复合肥,它是利用各种化肥按适当比例加工而成的颗粒肥,以氮、磷、钾为主,加上其他各种微量元素组成,能供给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需要。施肥要注意以下三点: 2.1 肥料的酸碱度 喜酸性土的花卉,即使是用酸性土培养,但日久之后也会改变土壤酸值。特别是用偏碱性或中性的水浇花时,变化更快。对这些花卉应选用酸性肥料,或用0.25%的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 2.2 施肥的天气与季节 施肥要在晴天进行。施肥前先松土,待盆土稍干再施肥。施肥后立即浇水。温暖的生长季,施肥次数可多些,约每月2~3次;天气寒冷时可以少施,约每月l~2次即可;夏天生长旺季,可增加到5~7天施薄肥1次。 2.3 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是喷洒肥料在叶面上,由叶片直接吸收的一种施肥方法。尿素含氮高,适宜根外追肥,一般在喷洒后很快就被吸收。根外追肥不要在低温时进行,而应该在午前或午后喷洒。如在追肥时,混以微量元素的肥料或混以其他杀虫、杀菌药剂,则可兼收双重效果。 3 修剪与换盆 3.1 剪枝 剪枝有疏删修剪与短截修剪2种。前者是将病枝、枯枝、重叠枝以及其他不需要的枝条,自基部完全剪去,后者是将枝条先端剪去一部分,但要注意芽的位置、留芽的方向要根据生出枝条的方向来确定,如要向上生长时,留内侧芽;如要向外方斜向生长时,则留外侧芽。此外,还要注意各主枝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均势,如主枝之间生长势相似的竞争枝可短剪,以抑制其生长势。如竞争枝强于主枝,而且符合作主枝要求时,则不妨用来代替原来的主枝。 3.2 剪梢与摘心 剪梢与摘心是将植株正在生长的枝捎去掉顶部。枝条已硬化需用剪刀(枝剪)的称剪梢;枝条柔软用手指即可摘去嫩梢的称摘心。其作用都是使枝条组织充实,调节生长,增加侧芽发生,增多开花枝数和朵数,或使植株矮化,株形丰满,开花整齐等。 3.3 剪根 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换盆时进行。播种苗主根太长时,可于移栽时剪短。换盆时,如遇腐烂的、冗长的根也可去除一些。 3.4 整枝 整枝包括支缚、绑扎、诱引等工作。通过整枝可以起到枝条匀称,固定茎干,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生长的作用。也有通过整枝、造型,增加观赏价值的作用。整枝的材料可用竹片、铅丝、塑料绳、棕线、棕丝等。整枝形式上的要求,是以人的意志,结合植物生长状况而定的。如攀援植物藤本天竺葵,可扎成镜面形;西番莲可扎成团球形。为了使一品红植株矮化,常在枝条近茎处弯曲,虽仍为枝顶开花,但株形矮小而完整,花朵都在一个平面上,可以增加观赏价值。 3.5 适时换盆 随着花苗的日渐长大,或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土时,就要进行换盆。换盆与上盆的方法基本相同。决定换盆的依据是: 花苗长大,根须发达,原种植的花盆容积已不够花苗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扩大容积时;原来的盆土营养缺乏,或物理性状变劣时;根部患病、生虫时;要进行分株繁殖时,都需要换盆。 盆栽花卉论文:盆栽花卉的栽培与养护 盆栽花卉用途最广泛,室内外均可采用,草本、木本、球根类均可盆栽。盆栽时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大小、生长习性、根径大小、栽培目的,选用适当的花盆;然后将花苗定植,并进行灌溉、施肥、中耕除草、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防寒越冬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使之茁壮成长。现将栽培与养护要点探讨如下: 一、上盆 上盆是指第一次把花苗种入盆内的工作。选好大小合适的花盆,用瓦片盖在花盆的排水孔上,使瓦片的凹面向下,达到既不漏泥土,又能缓慢漏水的要求。盆小的用一块瓦片即可,盆大的多垫一些,不耐湿的花卉更要多垫一些。瓦片垫好后,将培养基质的粗粒放入盆底,粗粒上放人细的培养土,再栽花苗。栽植的深度,应在上盆或换盆前按原来种植的深度,或较原来种植时略深一点,绝不能过深,否则影响生长。土面应低于溢口,留出浇水位置。 二、浇水 上盆后要浇足水,第1次浇水后,待土壤吸干,再浇第2次,使水溢出,才算种植完毕。盆栽后花卉的浇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浇水过多,土壤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势必造成烂根死亡。一般决定水量的多少是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阶段、盆的大小、天气、季节等各个方面来做判断的。如喜欢潮湿的蕨类、兰科植物要多浇些水;随着植物生长开花对水的需要量也逐渐加大;到结实期,要少浇水;休眠期更要少浇等等。一般除冬季低温和阴雨天以外,每天都要浇水,少者隔天1次,多则1天2次。但到秋天,为使花卉植物充实老熟,常要减少浇水量。 浇水时间应在植物生长活动时,但又要避开烈日曝晒的时间,所以,一般冬季浇水应在上午9-10时以后,夏季应在清晨8时以前,下午5时以后。对在阳光直射下的植物,早上浇水量要大,否则到下午就萎蔫了。除直接在植物根部浇水外,喷水也很重要。热带兰喜湿度大的环境,在夏季应每日喷水数次;冬季天气干燥,每日在枝叶上喷水1-2次。 三、施肥 为了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养花肥料除常用有机质基质和草木灰外,多用无机肥料中的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现代养花最理想的肥料是复合肥,它是利用各种化肥按适当比例加工而成的颗粒肥,以氮、磷、钾为主,加上其它各种微量元素组成,能供给植物生长的各种营养需要。一般7L盆,每盆每次施用60粒;5L盆40粒,每施1次可维持肥效20天以上。另外,施肥还得注意以下三点: 1.肥料的酸碱度。喜酸性土的花卉,即使是用酸性土培养的,但日久之后也会改变土壤酸值。特别是用偏碱性或中性的水浇花时,变化更快。对这些花卉应选用酸性肥料,或用0.25%的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 2.施肥的天气与季节。施肥要在晴天进行,施肥前先松土,待盆土稍干再施肥,施肥后立即浇水。温暖的生长季,施肥次数可多些,每个月2-3次;天气寒冷时可以少施,每个月1-2次即可;夏天生长旺季,可增加到5-7天施薄肥1次。一般施肥原则是:黄瘦多施,芽前多施,孕蕾多施,花后多施;肥壮少施,发芽少施,开花少施,雨季少施;徒长不施,盛暑不施,休眠不施,新栽不施。 3.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要在低温时进行,而应该在午前或午后喷洒。如在追肥时混以微量元素的肥料或混以其它杀虫、杀菌药剂,则可兼收双重效果。至于施肥次数以薄施、多次为妥,对每周1次,其用量以0.5%以下尿素较安全。过磷酸钙也适宜根外追肥,使用时应用10倍清水浸泡一昼夜,然后取澄清液稀释为1%~2%的浓度,喷洒叶面。此外,硼肥、镁肥也常作根外追肥使用。 4.修剪与换盆。修剪整枝可调整植株长势,促进生长开花,形成良好株形,增加美观。 4.1剪枝。剪枝有疏删修剪与短截修剪2种。前者是将病枝、枯枝、重叠枝以及其它不需要的枝条,自基部完全剪去;后者是将枝条先端剪去一部分,但要注意芽的位置,留芽的方向要根据生出枝条的方向来确定,如要向上生长时,留内侧芽;如要向外方斜向生长时,则留外侧芽。此外,还要注意各主枝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均势,如主枝之间生长势相似的竞争枝可短剪,以抑制其生长势。如竞争枝强于主枝,而且符合作主枝要求时,则不妨用来代替原来的主枝。 4.2剪梢与摘心。剪梢与摘心是将植株正在生长的枝梢去掉顶部。枝条已硬化需用剪刀(枝剪)的称剪梢;枝条柔软用手指即可摘去嫩梢的称摘心。其作用都是使枝条组织充实,调节生长,增加侧芽发生,增多开花枝数和朵数,或使植株矮化,株形丰满,开花整齐等。此外,摘心也可抑制生长,延迟花期。 4.3摘叶。摘叶是在生长季节中,当植株叶片生长过密时,摘去部分叶片的工作。它可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生长和开花。如不去除老叶,新芽就萌发得迟缓而影响开花的时间。此外,植株基部的黄叶也要及时摘叶以保持植株清洁美观。 4.4剥芽与剥蕾。剥芽是在发生侧芽的基部将芽剥除,剥蕾是生长在侧蕾的地方将花蕾剥除。如香石竹侧芽太多时,常影响主芽生长,也影响通风采光,不利开花。因此要经常进行剥芽工作。菊花在花蕾形成后,侧蕾常影响主蕾生长,要及时剥去侧蕾。佛手花蕾多会影响结果,要及时剥去多余的花蕾。但有时为了调整全株花朵同时开放,也有剥去生长势强的主蕾而留侧蕾的。 4.5摘果。开花之后不使结果的,宜及早摘果,以保持生长势。去除不需要果后,养分将更加集中供给剩余的果实,会使留下的果实更加硕大。 4.6剪根。剪根工作多在移植、换盆时进行。播种苗主根太长时,可于移栽时剪短。换盆时,如遇腐烂的、冗长的根也可去除一些。 4.7整枝。整枝包括支缚、绑扎、诱引等工作,通过整枝可以起到枝条匀称,固定茎干,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利于生长的作用,也有通过整枝、造型,增加观赏价值的作用。整枝的材料可用竹片、铅丝、塑料绳、棕线、棕丝等。整枝形式上的要求,是以人的意志结合植物生长状况而定的。如攀缘植物藤本天竺葵,可扎成镜面形,西番莲可扎成圆球形。为了使一品红植株矮化,常在枝条近茎处弯曲,虽仍为枝顶开花,但株形矮小而完整,花朵都在一个平面上,可以增加观赏价值。 4.8换盆。随着花苗的日渐长大,或需要更换培养土时,就要进行换盆。换盆与上盆的方法基本相同。决定换盆的依据是:花苗长大,根须发达,原种植的花盆容积已不够花苗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扩大容积时;原来的盆土营养缺乏,或物理性状变劣时;根部患病、生虫时;要进行分株繁殖时。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谈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与对策 【摘要】:由于工程一般都具有隐蔽性,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往往需要通过资料来体现,如果对工程资料管理不到位,工程资料出现不完整、欠缺漏,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则对该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与对策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1.1工程资料的分类及构成 施工企业的工程资料一般按工程技术管理、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验收三大类进行管理,概括有:工程测量记录、工程施工记录、工程试验检验记录、工程物资资料、施工验收资料,这些资料是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必须清晰掌握施工质量管理流程,才能准确知道什么时间该形成什么资料。 1.2全局统筹,团队协作 工程资料的好坏,全局的统筹很重要。工程资料不是资料员生成的,更不应是资料员闭门造车“生产”的,是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竭诚协作产生的。项目开工前,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召开项目施工统筹会议,明确各职能分工、岗位职责,工程资料具体运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排,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全力配合资料员。以某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分部)的桩基础子分部为例,该工程桩基础为冲孔灌注桩。在分部工程开工报告获得审批通过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召开分部工程专题会议,根据图纸会审、施工方案、检测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交底: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在完成座标定位测量记录后,再进行基线复核,填写工程基线复核表;材料员要严把进场材料质量,审核进场材料(钢筋、焊剂焊条)合格证、厂家型式报告、进场数量,确定进场材料需送检批次及跟踪材料检验报告,尤其是商品混凝土产品质量证明文件;施工员、质检员要结合施工方案,详细掌握工程施工的难点、要点和工序,对施工班组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并在施工过程中填写对应相关的施工记录:冲孔桩成孔施工记录、冲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冲孔桩隐蔽验收记录、冲孔桩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和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桩基础完成施工后,由检测单位进场进行检测,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全程跟进。桩基础施工、检测全过程,资料员必须密切与测量、材料物节资料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桩基础完成检测后,资料员要抓紧对收集的工程技术资料按归档要求进行整理、组卷,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实际签署桩基础子分部的验收记录: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及纪要、工程质量验收申请表及审核桩基础子分部施工小结。 1.3重视资料的真实性、逻辑性和可追溯性 施工技术资料的填写主体为专业质量检查员或专业工长,要求项目齐全、准确、真实,有关责任方应按规定签字盖章,工程资料员应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并应按立卷要求归类。工程资料不能随意进行涂改、伪造或损毁;当确实需要修改时,应实行划改,并由划改人签署。资料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细看,收集资料时要细心,注意细节。比如施工工序的逻辑先后性,楼板是先支模板,再扎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的施工顺序,要注意资料的时间填写上是绝对不能弄反了的。 2、影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原因与建议 2.1原因 2.1.1主观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工程资料是资料员一个人的事,造成资料员大包大揽,资料员的优劣代表了工程质量的优劣,这是错误的认识,有的工程甚至不设专职资料员,由其它岗位的人员兼任。 2.1.2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投入明显不足。 工程资料编制和整理归档的人员应该具备岗位资格证书,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地方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资料问题更多的是由工程施工的问题引发产生,资料问题同时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综合反映。 2.1.3建筑规范深入解读有待加强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非常显著的特点是所有工程资料从前期的收集、分类、编制、到后期的整理、组卷、归档都需要和现行相关建筑规范密切联系。这些规范涉及的建筑专业领域非常全面,涵盖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管理管理、测量、质量验收等几乎所有的建筑工程内容。这些规范处于不断更新过程中,课程资源库建设在相关建筑规范解读方面仍存在参与资源库建设教师知识更新速度不及时,对部分专业建筑规范与资料,尤其是与填表的紧密结合度讲解不深入的问题,学生在实际从事资料员工作时对建筑规范的解读能力较差。 2.1.4相关工程资料拓展不足 现有课程资源偏重于房屋建筑方面资料管理,对市政、路桥、水利等工程资料拓展不足。从现有市面上的教材及相关资源来看,大多数资料编制、表格及相关内容讲解仍以房屋建筑为主。虽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在不同的工程领域上有一定共性,要遵循一些国家统一的规范。但不同的专业领域在表格形式、具体内容填写及需要遵循的专业验收规范等方面都是不同的,现有资源库建设明显对市政、路桥、水利工程等领域拓展不足。 2.2建议 (1)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单位责任人和项目负责人,应该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消除误区、熟悉并掌握工程资料形成规律,对工程资料的管理必须专人负责。(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监管。既要狠抓工程质量,更应狠抓工程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3)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应该制定工程资料管理职责、管理规定和流程。制定具体奖惩制度,对工程资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巡检,奖优罚劣。(4)加强对工程各专业人员的定期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教育专业人员爱岗敬业,负有责任心。(5)资料的组卷工作是工程资料归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企业、项目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意义非凡。近年来,由于资料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的现象层出不穷。作为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J识到做好建筑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所在。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涉及到各类资料而且资料收集与整理的完整度与客观度对于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从管理意识、管理质量、人才培养三方面提出来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管理;质量管控 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人员档案意识薄弱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从工程建设的招标到最终的竣工等各个阶段均涉及到各类资料,不仅繁杂而且量大。此类资料对于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极为重要,尤其是数据资料的管理是预防发生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事故的参考信息,即使在工程竣工之后依然可以为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信息参考。同时,在利用档案时,工程档案还需要借鉴一些竣工验收证书或者工程决算、竣工图等资料,其他的工程档案就会被忽略,这就直接导致工程n案资料的利用率降低,从而不能确保完整、系统性的档案资料管理。 (二)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质量偏低 在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中,不论是施工前的资料还是施工过程中资料均属于工档案管理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中将重心放在了工程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的控制上而忽视了对工程档案的管理,直接导致了工程档案的完整性与价值性。不仅如此,有的工程档案资料在形成的过程中存在分量不足、保管丢失的情况,一些重要的文件和签字等资料随意性较强,最终导致工程档案质量不具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质量低下,严重影响工程档案资料的有效利用。 (三)缺乏严谨的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体制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性,不论是施工企业还是业主对于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均明显不足,关注的重点在于成本控制与质量层面。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认为,档案管理是可有可无的,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不会对其投入人力、财力、物力等。甚至存在认为档案管理的不规范、不科学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大的思想,所以很多关于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体制也只是趋于形式化。除此之外,企业还缺乏相关的建立人员对工程档案管理进行监管。施工监理为建设方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以帮助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因此,监理方还要对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负起责任,全面保障工程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二、建筑工程档案资料质量管理的强化措施 (一)提高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视度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网络化技术已经在各行业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强化工程档子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之一,这是时展的新形势,更是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必然挑战。基于该形势,建筑施工单位不得不寻求改变,转变工程档案管理的理念以提升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当前的发展,一方面是基于信息化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日益普及而催生出来的智能化设备广泛运用,电子档案的运用能够提升用户与管理者使用的便利性;另一方面,在绿色、环保、低碳意识的推动下,传统纸质化的档案管理无疑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对于档案管理单位而言,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时展的趋势,进而转变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以信息化发展为前提,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强化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质量度 其一,对工程技术资料的表格样式进行统一。当项目准备筹建时就需要按照本工程的具体特点,制定一套具有可行性的、符合当地行政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的竣工资料表格,表格的统一给各参建单位在进行工程资料编辑与整理过程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从而有效避免了资料格式多样化、不规范化情况的出现;其二,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全面开展施工物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类施工材料,是质量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度与安全性产生重要影响,而当前施工材料合格证与检验报告采用复印件或未能与原材料同步到达的现屡见不鲜,如果管理人员未能引起重视,则可能导致相关材料的缺失进而导致施工材料未检验而直接投入使用的现象,则可能为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为此,必须要提高重视度并要求工作人员做好跟踪管理工作。一方面,管理人员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要检测相关资料并要求送货时与原材料同时送达,否则不予接收;另一方面,对于未能同原材料同时送达的现象,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补充相关材料,超过期限则不予借款或退货处理。同时,将该批类原材料针对性管理严禁投入到施工之中。 (三)强化对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培养 当今,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在提升社会工作与生产效率的同时亦要求相关单位增加对信息化技术运用的投入。对于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而言,企业应当结合时展趋势增加相关技术与设备的引入,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条件。首先,要强化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其次,注重人才的培训以提升其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经验与实际技能,同时要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以激发其培训的积极性;再次,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团队建设,选拔一些专业技能强、责任感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组建优秀的档案管理团队,最后,还可建立相关的薪资激励制度,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及优化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工程资料的管理现的尤为重要,文章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特点和施工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的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问题;措施 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凡是参与工程的建设的主体,不管是建设方、施工方、设计还是监理等部门,都负有工程资料管理的相关责任。建筑工程资料是建设工程合法身份与合格质量的证明文件,是工程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但是就目前施工资料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的漏洞,需要不断进行完善。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主要特点 1.1 完整性 建筑资料的完整性影响了建筑施工整体的运行情况。建筑工程资料主要形成于施工中应用到的相关技术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措施,涉及到施工设计图纸及相关的文字资料,还有施工现场的图片等。这些材料共同构成了施工整体的资料。因此,资料的完整性是其管理的重要参考指标,必须保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便于后期工程的参考及借鉴。 1.2 专业性 建筑工程项目比较复杂,不仅涉及的施工内容比较多,还有很多的施工主体,需要各方面的紧密配合才能完成。各个施工主体在配合施工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很多的专业的技术资料,这些资料都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整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料的完整及专业性。例如某地的住宅小区项目参与优秀项目评选活动,评选标准需要根据施工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智能化及建筑水电结构等多方面的施工材料来进行评定。尤其需要对工程的各分项资料进行整理和收集,这就需要整理的工作人员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进行分类整理,整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能力,才能保证工程资料的完整及专业性。 1.3 分阶段 建筑工程资料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始终,每个施工阶段都会形成特定的施工材料,各个环节所应用到的技术、机械设备,施工中的细节等问题都会记录在册,每完成一个阶段都会由专人对施工材料进行整理,直到工程完工,将每个阶段的施工材料汇总,从设计阶段,到施工,测量及最后的竣工验收,都会形成特定阶段的施工资料,所有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形成整个工作的资料管理工作,因此,资料的整理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资料的阶段性,便于更好的对资料进行分类。 2 施工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施工资料的原创性较低 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程资料管理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进入了数字化的发展模式。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大大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资料员在进行资料统计时,一些工程的进度及内容比较一致或者相似,工程量的增加给资料员带来不小的压力,一些资料员为了节省时间,便将相同性质的工程资料项目名称改变,复制粘贴到正在施工的项目资料中,在适当更改其中的内容,缺乏了资料的原创性。一些工程资料中还出现了只是理论分析缺乏实际操作的记录,内容死板,套用性比较强,根本起不到给工程提供借鉴的目的。 2.2 资料的规范性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规范性问题体现在项目负责人的签字被其他人胡乱代签,在材料汇总的过程中,出现了资料的整理及排版不规范的问题。这就给施工资料的整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资料管理规范,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必须明确管理规则,避免整理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后期施工的困扰。 3 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相关措施 3.1 建立各参建方资料的管理责任制 在施工中要严格履行合同义务,三级责任制管理,责任到人。这里可以参照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归档的有益做法,如工程项目完工的前二个月,公司召开“工程项目归档资料的审查工作”会议,会议由地产公司总经理或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主持,公司工程、成本部全体人员和行政人事部档案主管参加,并邀请集团产研、成本、行政管理中心派员参加会议。会议主要认真部署竣工图审查的各项工作,明确分工和审查工作职责,对参加审查的人员提出严格的纪律要求。未按要求召开或推迟召开会议,将对公司总经理或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处以2000-5000元罚款,各个相关联的部门负责人同样奖罚分明。另外,各方应提高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员的收入,提高工作积极性。 3.2 强化审签制度,保证竣工图的准确性 竣工图的签审制度对于工程的顺利完工意义重大,牵涉的责任也很重大。相关的审核人员必须要强化审核的标准,做到公平公正。竣工在结算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返工现象增加了工程成本,且结算的费用占据了竣工总费用的比例比较大,特别是施工中的技术措施,因此要想避免竣工图签审制度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必须强化制度的执行效力,并追究作假者的法律责任,此外,竣工图签审工作必须由专业的人员经过培训后上岗,确保施工图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明确签审制度的相关职责。 3.3 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 工程资料的记录和保存要经过许多人接手,因此必须严格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要坚决杜绝负责人签字代签的行为,对所有经手资料的人员设立专门的档案资料,将资料遗失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避免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工程的进度及质量意义重大。相关的施工单位必须设立专门的施工资料管理部门,将施工中各个阶段的施工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便于后期的施工工程借鉴。文章通过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论述,提出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希望给相关单位一定借鉴。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对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内业资料是建筑企业的重要资料,做好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能和各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安全进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 在建筑工程日常管理中,内业资料的管理和工程外业管理一样重要,都是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发挥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职能和各岗位人员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安全进行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也在不断得到强化,但是在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对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进行一个深入的探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1.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说随着项目管理规范化的不断加强,内业资料的管理越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对内业资料管理的意识还不是很强,重视力度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在一些建筑企业中,部分领导出于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而对内业资料的管理有所忽视,往往为了节省开支而没有专门配备专职技术资料员,而是由相关人员兼管,导致内业资料管理不规范,资料不齐全、内容重复等问题较多,内业资料价值不高。 1.2违反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不遵守建筑工程基本规律及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施工建设的情况是常有的这必然会给同步进行的内业资料管理带来影响。例如,先施工后办施工许可证、先施工后报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书不全等情况,在这种资料不齐全、准确性不高的情况下内业资料人员想要进行有效的资料管理是非常难的,整理出来的资料质量也不高。 1.3资料与实际不同步 内业资料的整理与工程的实际进展一致才能确保资料的质量,但是在实际中,内业资料与实际不同步的情况是经常存在的。由于建筑企业对内业资料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平时没有认真做好资料的整理,而一遇上检查,就马上安排人员不材料,在短时间内整理出相关的资料,这种情况下,施工资料与现场施工进度的严重脱节,材料的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1.4资料准确性不高 完整性与真实性是资料体现价值的基本要求,建筑工程内业资料在填写、收集、整理过程中都应该符合这两个要求。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内业资料的真实性却是经常令人质疑的。例如有些资料反复涂改,而有些资料又完美得不切实际,这都反映出内业资料管理上的不重视,不规范。有些工程内业还明显存在着作假的迹象,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内业资料的不真实性。 1.5标准不能完全统一 在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中,虽然说有统一的规范和指南,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内业资料的管理标准是很难做到完全统一的,不同地区、不同主管单位,甚至是不同工程阶段,具体要求都会有所差异。内业资料标准执行的不统一,使得各个建筑单位的内业资料在管理的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例如内业表格形式、填写方法不够统一,没有严格使用规范的文字进行记录等,都会给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很难从整体上提高工程管理工作的质量。 2.加强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对策探究 2.1制定合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科学合理内业资料管理制度是确保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因此,针对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筑企业要坚强内业资料管理首先就要从制定合理完善的制度着手。首先,建筑企业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内业资料的管理工作,并且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工作有效开展。其次,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结合建筑企I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管理规范,并严格要求管理人员执行,对内业资料进行完整、真实的收集和整理。 2.2确保内业资料管理与工程进度一致,并贯穿工程建设始终 建筑内业资料只有与工程进度一致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同步进行内业资料管理工作。首先,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必须从工程项目的立项阶段开始,并与工程进度一致,通过加强对内业资料管理部门及管理人员的监督确保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的及时进行,以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施工后再补材料或集中时间对内业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等情况的出现。其次,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确保内业资料管理工作自始至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保证工程建设同步于资料整理。 2.3重视档案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内业资料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要加强内业资料管理工作,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意识及重视度是一个有效途径。首先,建筑工程企业应该加强对档案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全体员工宣传、普及基本的档案管理知识,以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内业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应加强对内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应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内业资料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同时资料的管理人员平时要注意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清晰扎实的掌握工程内业资料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工作技能,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开阔知识面,以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4实现电子信息资料管理,提高内业资料管理效率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及无纸化办公成为一种趋势。档案信息资料实现电子化管理带来的便利时众所周知的,是对传统档案资料管理模式的一种变革,但是它对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内业资料的管理对于确保建筑企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及建筑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企业应高度重视内业资料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应正确对待和分析内业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开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快速发展。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谈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由于施工过程涉及的方面较多,从而使得施工资料的内容也相对较多,若是资料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可能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料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关键词:建筑;施工;资料;管理 1.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 1.1真实的施工技术资料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 如果施工技术资料不真实,将直接影响到今后的维修、管理、改建和扩建,甚至会给出错误的质量评价,后果不堪设想。可见,丧失了真实性的施工技术资料是毫无使用价值的。如:建筑产品投入使用后,为延长使用寿命,定期维修是十分必要的。维修是需要查阅施工技术资料,详细了解管线的布局,走向等问题,如果资料不真实,会带来许多隐患。 1.2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资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发挥了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这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了解这些,必须通过施工技术资料。可见,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技术资料填写、整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客观要求。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就是应遵照有关的工程标准、规范和法规要求,技术资料负责人、资料员认真、全面地整理、填写施工技术资料,及时归档,达到规定的广度和深度。工程的建设过程,就是质量形成的过程,技术资料是见证工程质量的依据。 1.3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见证 施工技g资料原则上应是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全面反映、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及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施工单位只有认真负责,及时记录才能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 2.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问题 2.1施工资料与现场施工进度脱节 施工资料应与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同步进行,这是施工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施工过程在前,资料补充在后,资料管理员大部分时间都在写“回忆录”,使得施工资料与施工活动发生脱节,导致资料产生不真实的可能。 2.2施工资料不完整 施工技术资料应该是施工活动的真实反应,因此施工过程是什么样,施工资料记载就应该是什么样。有些施工资料管理人员为了较长方便省事,随意忽略应该记录的内容,直接化繁为简,将本应该分项、分部记录的资料一次性记录完成,造成某些施工工序记录的不完整,这给以后的质量检查和资料检查带来困难。 2.3施工资料不真实 真实性是施工资料最根本的要求,是施工资料的灵魂。失去了真卖性,施工资料便失去了本来意义。但事实上一些工程资料为了追求完美而去凑数据,只为应付检查通过,起不到真正反应工程施工活动的作用,明显不切实际。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 (1)工程建设项目是一个循环有序的周期,资料的管理制度应从项目的投资建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竣工等阶段进行编制,应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资料管理制度,了解各个阶段资料编写的内容及重点,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2)明确各参建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为资料的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3.2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在对施工资料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作为重点,尽最大的可能杜绝虚假情况的发生。如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混凝土,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同时要保证抽检的真实性,切不可应付抽样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检验资料的真实、可靠。 3.3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素质 (1)加强培训教育,增强资料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其明确资料工作的重要性。(2)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资料管理可以巧妙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达到快捷、省时、高效的效果。(3)资料管理人员要根据工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资料管理观念,研究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加强对资料的质量管理。 3.4加强检查 施工资料管理是一项技术与管理并重,执行与实践交叉的综合性工作,资料的编制与整理涉及诸多的人员,如工程师、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试验人员等等。为此,可通过横向的交叉检查来确保资料齐全、完整,该方法是施工资料检查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对分项检验批质量验收资料进行抽查时,可对原材料的质保资料进行检查,看其是否齐全、是否与规范要求相符。 3.5提高资料编制的工作水平 编制工程资料,首先应认真理解以及掌握相关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条件即是编制工程内业资料。施工单位应该在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基础上,以提高编制工程资料的业务水平为目标,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编制资料的训练。另外,建设单位也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编制情况的检查。 3.6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质量控制 (1)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资料管理者应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一起检查以及审核资料文件,同时要结合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归档范围的要求,及时发现资料的欠缺部分,并进行查缺补漏,确保竣工资料满足完整、实时、准确等相关的要求。(2)根据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竣工验收质量,以确保工程建设资料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从而使工程资料在工程竣工验收中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对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反映,建筑施工技术资料整理贯穿着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做实事,不空谈的原则,能够一起携手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保证工作流程正常、有序进行。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浅析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方法 [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项目,不但施工周期长,且施工过程复杂,尤其涉及到的施工技术较多。而建筑工程的资料则是对建筑工程的真实记录,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施工技术资料。,同时还能为工程施工提供重要资料,将技术资料归档管理工作做好对保证工程正常使用、提升整体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作用,并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措施,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不仅反映了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为工程计划的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工程安全提供了保证,也为以后的对工程资料查找有依据。所以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做好是非常重要的。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作用 1.1 体现了施工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是记录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能够将施工的具体过程客观的反映出来,是施工单位的直接成果体现。与建筑工程主体的重要性一样,施工技术资料对于工程的整体构建以及工程质量的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充分反映出来。 1.2 真实记录工程施工过程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以及收集到的各类信息都属于施工技术资料,其中包括了声音图像、文字以及图纸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料信息,能够将建筑工程施工全部过程真实的反映出来。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验收等方面,施工技术资料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原始以及最基础的资料。 1.3 工程后续管理的依据 在建筑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工程后续管理中是以施工技术资料为基础和依据的。在施工工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工程设计与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必须要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与完善。在这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就是后续工作的基础与依据,只有通过施工技术资料才能将工程整体构建以及具体施工方案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为后续工程完善打下良好基础。 2 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应用 2.1 施工前期准备阶段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管理在前期准备阶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图纸设计中,经常会出现设计与流程的变更,施工图纸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同样属于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好施工技术资料,需要根据相关规定来对图纸设计以及施工流程进行变更。一方面,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与类型,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需要对施工图纸样本进行完善。另一方面,施工图纸的变更,需要由专业的设计单位来进行,同时需要相关的工程与技术部门根据图纸再进行检查,并对此进行修改与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是后续施工的基础与保证。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还表现在图纸变更的现场管理。在施工图纸进行更改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一方面需要检查施工图纸,同时技术部门做好施工图纸的备份,工程部门则需要查看完整的图纸。另一方面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监管,从而避免图纸之间的混淆,同时要避免将图纸给技术部以外的人员使用。在施工现场中应用图纸必须是修改之后的,从而确保能够及时对施工进行调整。 2.2 施工技术资料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资料主要包括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施工进程的详细记录。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不但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后续工程施工的文献参考资料。在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通过对施工技术资料的应用,有利于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发展与进步。 3 改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方法 3.1 增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意识 要想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首先要提高人们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与业主单位、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单位等息息相关,因此,要想提高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意识,也需要从上述方面来加强。施工单位要完善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并重视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除此之外,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以及专业素质,能够全面科学的管理施工技术资料。同时,监理部门与业主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的监督,同时配合施工单位整理与完成施工技术资料。 3.2 完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制度 要想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必须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对于施工过程的不同环节都需要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做出明确的要求,同时要需要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并全面的规定与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内容、流程以及存档办法等。除此之外,监督管理单位也要对相应的制度进行执行,并定期检查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做好及时归档,并派遣专业的人员来整编施工技术资料,从而确保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全面性与安全性。 3.3 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在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需要确保其真实性与及时性。如果施工技术资料缺乏真实性,会造成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一定要及时真实的进行记录,避免出现对工程原始记录造假的问题。同时,在施工技术资料的记录过程中,必须要确保与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保持一致,并全面收集与整理工程的进程状态。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中所有到的材料与配件的厂家不同,因此在对此进行记录的时候,需要更加对此进行深入与调查,同时也要真实记录材料与配件的质量以及运送过程,从而确保施工技术资料的全面性与连贯性。 3.4 提高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管理人员在经过学习培训之后,能够大大提高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对施工技术资料进行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使得在对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能够认真尽责,同时还需要遵守与执行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的制度与规范。 3.5 加强各方的联系和沟通 要想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还需要加强各方的沟通与联系,尤其是业主与监理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业主与监理单位都需要对很多资料进行验收以及签字,因此,要想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必须要加强业主与监理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在填写各种表的时候,都需要各方的沟通确定无误之后再进行填写,从而有效减少了由于沟通交流不当而导致的资料填写与记录错误。除此之外,对于施工技术资料的具体内容,也需要加强各方的沟通与研究,从而用最好的形式将施工技术资料进行记录与保存。 4 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得出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贯穿工程施工始末,是建筑工程重要的信息资料,不但记录工程真实施工进程,同时也是日后工程管理维护的重要文献资料,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从增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意识、完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制度、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高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各方的联系和沟通等方面入手,从而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进步。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浅析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建设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也更高,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关系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它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及措施进行了论述,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 资料管理 现状分析 一.简析建筑工程资料的基本组成与特征 1.建筑工程资料的组成 建筑工程资料一般分为长城杯(长城杯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开展创建筑长城杯工程活动。)工程资料和合格工程资料,长城杯资料由于是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与严格监督下完成的,所以都是比较规范的,有条理的。而合格工程施工资料由于施工单位对自身要求不高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随着现在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发达,施工规范也日益完整而施工单位只能依靠自身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来写建筑工程管理资料,难免会出现理解偏颇,理解不到等现象,从而造成了各个建筑工程的资料普遍不同且差异较大。 2建筑工程资料的特征 由于建设工程的工期普遍都很长,而且建筑中需要的材料繁多且零碎,生产工艺又复杂,所以导致建筑工程资料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工程资料产生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文件,尤其是一些突发问题发生时还会随机产生一些特殊的文件与档案,所以说建筑工程文件档案是有很大的随机性的。当一份建筑工程文件资料一经生成就必须传到有关部门,不能有片刻的耽搁,如果有关部门不批准相关文件,则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所以建筑工程的文件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文件资料的价值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低。建筑工程文件资料必须要全面真实反应建筑实况,包括工程中存在的隐患以及出现的安全事故,不得有虚假成分,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则不堪设想。建筑工程通常都是综合性很强,涉及到了各个方面,需要多种工作共同合作才能共同完成,由此就可见建筑工程的文件材料是多个专业和单位共同合作的成果所以说具有综合性。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现状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资料常见的问题有工序与日期不吻合,各个分项工程的交叉施工给文件材料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当文件资料落后于施工报检的情况,不能及时把建筑的现状和施工思路报给相关部门,这个问题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上尤为突出。还有现场施工员与质检员还有技术人员之间等等一些相关人员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造成施工区段检验批不一致而导致施工资料的检验批划分及验收的部门不交圈。还有企业技术质量等人员对新工艺新规范的理解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不能统一,造成验收资料可能会出现漏项错项甚至是重项的错误。还有一些建筑工程资料作假,不真实。工程的实体测量证明资料在取样时出现造假行为,还有的一些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真实。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软件中普遍难以解决图表的问题,导致资料图表分离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复杂,含有一些专业性特强的施工工艺需要专业的资深的单位参与施工,由于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分包资料不够完善而影响建筑工程的竣工日期。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建筑工程是一件非常特殊的商品,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参建单位繁多,涉及面非常广,而且每年国家都会出台很多相关政策还有技术工艺更新的时间也非常之快,所以就导致了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非常复杂以及麻烦。 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需要注意的就是施工物资的管理以及新工艺的资料管理,资料的整理与建筑工程的进度必须同步,工程资料必须按照施工的进度按时及时的收集,整理。不得有任何的拖延,否则工程不能及时竣工,发生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三.针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问题的对策措施 1.工程的参建各方应该把工程的资料的形成和积累纳入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工程资料应该随着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理和审核工作应由熟悉业务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1]。 2.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应该实行分级管理,由各个方面的负责人把相应的部分监管好,各个组织负责人必须组织好各自单位的工程管理资料的管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要设有专门的工程资料的收集部门,有固定的人员采集,整理和审核资料,尽量减少出错的概率[2]。 3.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如果有对建筑工程的文件资料私自进行篡改,伪造,故意丢失等现象,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制度给予处罚,追究其相关的法律责任。工程资料必须及时按时的随着工程进度进行同步收集整理,并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移交。同时参加建筑工程的各个单位必须要确保其资料文件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所提交的文件资料必须准确有效完整及时。而且建筑方提供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符合地方的法律规定。 4.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还有许多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资料的管理出现许多漏洞,管理出效益,只有一个企业的管理抓的好,这个企业才可以健康快速发展,一个规范化的企业不止表现在技术工艺成熟或规模有多大,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而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是一个企业管理经营是否得当的缩影。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企业重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不管是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分工明确,充分发扬团队集体的合作精神,把 现场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尽量避免出现误差,出现验收部分交圈的问题。 5.避免出现资料重复或冲突的问题,在收集以及整理资料时一定要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以及参考新旧文件不能有相矛盾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建筑工程资料的灵魂,不能因为要把利益最大化或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等级就制造虚假数据以及虚假资料,在上交的工程材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必须都是真实的,必须采用原始的测量数据,而原始的数据必要要严谨准确,实事求是。如果资料作假,一旦工程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虚假的资料就会误导我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使错误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造成错判误判。 6.资料管理员必须要认真对待资料的采集以及整理还有审核工作,要重视这项工作,最好可以与资深的材料管理员不定时的进行探讨,遇到不懂得问题就要虚心请教,学习他们的经验,要不定时的进行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最新的技能,最好还要扩展自身的知识面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最好使自己变成一个学识渊博的人,这样在资料的管理方面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判一个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及安全可靠程度的必要条件,是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的处理的重要依据,对工程进行检查以及维修改造等方面参考的主要依据。如果建筑工程资料与地方的有关规定不符,则这个建筑工程不能竣工,在竣工后也要对其相关的工程资料进行存档处理,为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数据。在建筑工程中管理好做好相关的资料文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工程资料是一个工程的灵魂。所以国家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参与新建改建或是扩建的建设勘察以及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摘 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着工程进行行为的合法性、工程工作的验收以及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工作方面的监督评价。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讲,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在工程建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现今社会,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使该管理工作更好地进行,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 建筑工程资料的形成是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而形成的。建筑工程资料的发展依附建筑工程,所以其具有动态性。当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那么,建筑工程资料也随之改变。自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技术与建筑工程相结合,这也是推动建筑工程资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分析中国现今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情况中就能看出,如今许多企业对于该方面的管理还是比较落后,思想陈旧,难以创新。且没有具体的现代化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这无疑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去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只是把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自己开展工作的目标,这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十分不利的。并且由于工作设备的不完善,使建筑工程资料的结果缺乏实效性与真实性。这也影响了建筑工程资料的权威。而这样长久下来,大大的影响施工工作的进行,所提供的资料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同时会影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长久发展。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十分严峻,加强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解决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当今刻不容缓的任务。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必要性及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建筑施工行业摒弃了传统模式,开始朝着集约化建设方向发展,以使建筑工程工作更加的标准与规范。而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也是现代建筑施工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可以衡量一个企业建设的实力以及管理水平,很多企业对该项工作也极为重视。所以,促进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建筑工程资料可以反映一个工程的施工情况,也能检测施工工程的最终质量,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维修检查。同时也方便政府等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进行监督与管理,它涉及了工程施工过程中方方面面的信息。所以,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 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无疑是繁杂的,工作难度比较大。这样就会让整理人员产生厌烦心理,工作态度也较为欠佳。同时,工作人员没有对工程资料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度,这样他们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也不能做到一丝不苟,这会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资料的准确性。除此之外,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责任意识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这样做出来的工作也很难让人满意。 3.2管理方法落后,会出现资料丢失状况 如今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方法并没有与时俱进,管理方法仍较为落后,所以也会出现工作资料丢失状况。有关工作人员对资料的管理不善,有些资料在管理人员的几经易手中便被丢失。交接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并未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及时归档,使建筑工程资料中的主体资料也有所缺失。这样会大大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进行,长久如此,不利于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企业的长久发展,这也无疑是在作茧自缚。 3.3保存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所创新与突破,机制缺乏科学性 工程资料必须要具有准确性与严谨性,所以,对于建筑工程资料的整理中,也要依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防止工作中出现问题。但是在当今社会中,一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企业对这些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差强人意,资料的放置往往一片混乱,查询的时候费时费力。资料在保存过程中甚至会遗失,这对建筑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会造成很大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经济效益。且保存机制难以创新,体制陈旧落后,使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这也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进行有很大影响。 3.4建筑工程资料缺乏真实性与准确性 建筑工程资料可以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它同时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所以,建筑工程资料的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企业的有关设备不完善,对于工程资料的记录也并不详尽,这大大影响了建筑工程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一些企业仅仅追求经济效益,为节约成本,甚至免去了工程的验收部分。有关记录人员的工作不认真,对资料的记录并不上心,一系列原因使兼职工程资料失去了真实性与准确性,这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改进措施 4.1加强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教育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在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加强对工程资料管理理念的培养,也是提高工程资料管理总体水平极为重要的内容。要明确好企业各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工程资料管理的责任,切实分配好管理工作,提高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各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工作习惯,加强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同时,定期开展教育工作,先从思想理念上入手,潜移默化地提高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并且加强对他们的基础知识的教育,是他们更深入的认识工程资料管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工程资料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4.2改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建筑工程资料收集工作的管理,同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素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改变先前陈旧落后的管理方法,从体制上有所突破,同时加强对建筑工程资料工作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质,使该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企业中的各部门 要明_好自己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责任,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4.3培养专业的工程资料管理人才,提高该领域的综合实力 加大对工程资料管理人员的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要保证攻城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够与自身的岗位相适应。同时,要学会挖掘企业内部各工作人员的发展潜力。同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大对优秀管理工作人员的奖励,同时对于那些工作涣散,责任心意识淡薄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与经济上的处罚。通过这种奖惩制度,来激励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整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要完善好交接制度,若出现一方工作人员离岗,要使该工作人员必须完成资料上的交接手续后才能有序离岗。在这种责任制度下,才能保证工程资料的管理与收集工作有条不紊。 4.4提高建筑工程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在国家相关规章制度的允许下有序开展工作。要提高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写质量,工程资料的编写人员要实事求是,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对资料进行编写,切忌对建筑工程资料进行主观臆造。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惩罚制度,实施责任追究制,使编写人员一丝不苟的进行资料的编写。编写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确保建筑工程资料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结语: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对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同时,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对其进行监督,使工程资料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要不断的促进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服务,为社会服务。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措施探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进步与完善,企业管理也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建筑企业是市场主体,在各项管理工作中,也需要不断完善提高,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并推动建筑行业进步与发展。建筑工程跨度大、用时长,会产生许多信息和资料,为了便于今后维护与管理,则需要对信息进行查询,只有充分保证信息精准、资料全面才能保证建筑后期维护的方便,确保建筑质量与安全,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对建筑进行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才能实现现代企业化管理。文章主要通过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全面提出资料管理的基本方式方法,以此,不断推动企业向现代制度转变进程,确保建筑资料完善与丰富。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分析 引言 任何一项工程均涉及到各类信息与资料,可以说,工程资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工程资料直接体现了建筑的过程,能够从全局和分部对建筑描述与反映,良好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层次和水平,更能够从资料中反映一个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政策力度。建筑工程资料对建筑来讲至关重要,没有信息与资料则建筑工程就无法实现后序维护与管理,造成管理空白,出现许多管理漏洞与问题,在实际信息资料管理过程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多,造成工程资料不全面或者丢失,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埋下许多管理隐患,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实现信息资料的全面控制,确保信息资料健全与完善,保证满足维护与管理要求。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 1.1 技术资料不完整和缺项问题 当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信息资料认识不够,造成一些资料不完整或者缺项,这个问题是当前所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则越发突出出来。按照标准测算,一项工程对资料的归档率要达到80%左右才算是合格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信息资料不健全,配套的锅炉房、地下管线、园林绿化等资料更是没有记录,严重影响了建筑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1.2 程资料填写不规范不完整问题 工程资料包涵的项目较多,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但是一些企业却没有重视这些资料的填写,导致资料不规范、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一是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出现的各项检查项目不完整,对建筑外观、实测项目及允许偏差、质量等级、工程数量等填写不规范,往往会出现漏填的问题。二是施工表格填写中会签栏中没有签名,或者有一些空白点,各级审查意见填写也缺少,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填写,出现许多空白。三是工程名称漏填的现象较多,造成责任主体不明晰,出现问题无法问责或者出现推诿。 1.3 竣工图不规范 作为一个建筑,从工程开工、设计、指标、施工,一直到最后的竣工,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出现变更的问题,这些变更与设计图不符,有的出入较大,如果没有详细的标志,将会对今后使用造成管理上的不明,在建筑过程中变更主要是建筑结构、水电设备、供暖设施等方面,对变更没有记载,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有一些建筑项目竣工后和原来设计图比较,发现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保存好准确的竣工图至关重要。在资料保存过程中,往往一些企业不重视,实际编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过程中,竣工图保存不合理,不全面,有的为了省事,就直接在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章”。 1.4 资料利用率不高 由于对建筑资料的保管越来越多,一些资料还是纸质材料,没有录入计算机设备,虽然各城建档案馆工程技术资料非常多,但整体却没有利用起来,往往内部人知道一些,更多的人是不了解资料情况的,还有一些人,为了省事,不愿意去查询,相关资料根本就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档案资源极大的浪费。 2 建筑工程资料内容 2.1 综合性文件资料 建筑工程的材料品类较多,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文件材料主要是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性材料,能够直接反映建筑过程与情况,对全面了解建筑有着重要的参考。主要包括上级对建筑批准建设的相关文件、任务计划书、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的调研资料,征地拆迁安置文件、项目设计的方案规划、各级消防环保卫生部门批复、有关工程的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文件,还有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工程照片、录像等,这些资料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完整性,更关系到其合法性,对今后检查监督有一定的参考。 2.2 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文件资料 土建是建筑的主体工程,资料的健全与否关系到后期安全使用,信息资料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等等,直接涉及到技术问题,同时,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始材料也需要进行保存,一些原材料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关系到建筑物使用后的维护,只有全面保证资料的全面,才能对建筑物整体进行描述,保证建筑物寿命,做到科学合理维护。 2.3 竣工图等 竣工图对建筑后期非常重要,没有竣工图则不清楚地面地下工程变更情况,只有设计图是不够的,竣工图资料主要包括总平面图、管线图、工程竣工图、装饰图、结构工图、给排水图、强弱图、通风空调图及其他特殊专业竣工图。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的图纸进行完整保留,避免出现不完整的问题,以免造成后期隐患。 3 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3.1 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 要全面做好管理,确保资料管理人员责任心,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保证资料整理全面完整,要把资料制作及收集整理工作项全部纳入到质量检查考核范围。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激励及目标激励相结合,做到有效有用,物质激励是基础,目标激励是根本。可以工程资料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制度约束,形成奖励基金,根据资料保存的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资料管理目标奖,同时还需要把各项管理目标逐层分解,落定到基层一线,保证班组配合,形成一个工作有机体,保证资料保存完整性,使工作形成科学的流程,简化工作程序,确保资料收集不出现漏洞。 3.2 工程资料的系统化管理 工程资料和档案文件数量大、种类多、涉及广,要想全部保存是做不到的,只有充分了解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政策,根据工程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工作新要求、新标准,高层次做好资料管理工作。工作中需要利用计算机,对资料档案进行有效的编制、管理、统计、编目、检索和归档,使资料管理实现自动化、可视化、标准化,不断推进资料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提升管理能力。要不断利用远程办公系统,实现项目管理、文档管理集成化模式,保证办公、管理和资源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3.3 确保技术资料真实性 技术资料的真实性非常关键,相关工程检测单位一定要对试验全面进行负责,对各流程做好监管,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试验报告,坚决不出具试验证明。另外相关监理、质量监督等部门也需要对质量负责,对安全负责,确保技术资料真实有效。各级管理单位要严格查办做假资料、出具假试验报告等问题,通过上限处罚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 4 结束语 建筑业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文书资料,只有全面重视资料管理、规范流程环节,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资料真实有效,对工程后期使用安全提供参考,最后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进程。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浅析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方法 【摘 要】建筑工程内业资料作为建设工程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见证,是建筑项目的“身份证”,内业资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随着国家建筑业的稳步发展,各项管理工作日趋规范,工程内业资料的管理规范与否可以直接反映出建设项目的优劣。 【P键词】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方法 0 前言 建筑工程内业资料是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系统的、真实的、客观的各种文件资料,是工程的质量控制、质量验收检验的前提条件,更能直接、真实的反映隐蔽工程的质量情况。内业资料是工程验收必不可少的文件,同时也是工程在完工以后实施运行、维修、拆除等工作时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也是出现质量问题的追溯性证据。本文就在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西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工程项目施工中内业资料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简述如何做好内业资料管理工作。 1 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鉴于工程建设项目具有特定性、隐蔽性、建设期及运营期周期长以及不可复制等特点,内业资料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载体,其作用不言而喻。内业资料的完整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到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标准的高低。 随着国家建筑行业的日渐成熟,建设工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也在飞速的进步和完善,作为建筑工程基石的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被重视,不再是为了应付检查、应付交工,而是和施工过程同步进行,相辅相成,同时内业资料管理的水平也间接体现了一个项目的管理水平。 2 内业资料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 2.1 重视现场管理,忽视内业资料的管理 由于建筑节奏的加快,施工现场各项管理逐步进入标准化、模块化,现场各项管理制度与标准层出不穷,作为项目的第一管理者也将重心放在施工生产上,资源与人员配备更是向施工一线倾斜,内业资料的管理仅仅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只要不影响现场施工,内业资料的整理待竣工以后再说。久而久之,相关人员也形成了内业资料只是施工过程中的附属工作,从而忽视内业资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能及时、准确、真实的记录日常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中重视施工现场,重视施工进度,忽略对内业资料的及时编制、收集、归档。即便出现监督部门对内业资料提出整改要求,也存在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只要过了这次,下次再说。日积月累下来往往出现内业资料与现场不同步,各项管理严重脱节。 2.2 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内业资料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细致的工作,这不仅要求内业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同时由于建筑工程内业资料专业性比较强,还要求资料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收集归档的过程中方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这些不足的地方。但由于部分单位存在对内业资料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安排的资料管理人员往往素质参差不齐,并且管理人员流动性较大,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高的安排在施工现场,一些经验不足的实习生或者非本专业人员则被安排在管理岗位,缺乏一定的锻炼和工作经验,不能正确对待内业资料管理,更谈不上对编写内业资料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且由于普遍认为资料管理是正常施工的附属部门得不到重视,进一步打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体人员的水平提高。 2.3 工程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数量不足 在工程内业资料管理过程中,往往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也是影响内业资料管理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一个项目不管投资多大,也不论工程量多大,一般都是安排一个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整个建设项目的所有内业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管理工作,大量繁琐的、复杂的内业资料整理工作已经使其不堪负重,更谈不上让其有额外的时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及对编制和填写内业资料的人员进行指导。 3 工程内业资料管理改进办法 3.1 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内业资料整理是一项巨大的,繁琐的,工作期限跨度较大的却又有细致性,真实性的一项工作。首先内业资料管理要做好必须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思想上必须要有足够的准备,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次长期“战役”,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态度端正,才能有效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其次要做到知行合一,思想重视了,就应该行动起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今日事今日毕,内业资料是具有时效性的,如果拖拖拉拉,推推拖拖,不仅起不到其应有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而且在后续工作中还要去完善,大量工作的堆积势必增加后续工作量,更谈不上内业资料的真实、客观。 3.2 经济手段与考核标准并驾齐驱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工程项目建设之初就应该制定详细的关于本项目内业资料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考核标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执行,并在执行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奖罚分明。 定期开展内业资料评比竞赛,对排名较前的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以鼓励其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这种工作作风和态度。对排名较后的首先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问题所在,制定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解决措施,如果后续工作依然不能较好的完成,则进行点名批评并处以相应罚款,以促使其在以后工作中有所改善,循循渐进,从而保证规章制度促进工作的有效性和严肃性。 3.3 培训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辅相依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内业资料管理人员和填写资料的相关技术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以适应内业资料管理的变化。 内业资料管理人员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相关业务方面以及相关软件和设备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并对内业资料编写和整理制定统一的格式和要求,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内业资料编写人员使用现代化软件以及设备的熟练度。主要是可以更好的使内业资料编写人员可以熟练掌握内业资料中的各个标准和要求,以减少内业资料的出错率和不完整度,从而减少内业资料的返工量,以减少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也减轻了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自己的工作量。 4 结语 工程内业资料管理工作看似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项简单普通的工作,但是其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今后工程项目建设中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对内业资料管理的重视度,保证工程资料能及时、准确、详细的记录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细节,确保内业资料可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 摘 要:随社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快速发展,相关的管理也需随之发展。特别在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上,要求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建立起全面、完善的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及时备案、记录,最终形成完整的过程竣工资料。本文着重从技术资料的作用、管理的基本要求、目前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等几方面研究,给出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相关建议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资料管理 一、建设单位施工资料的作用分析 (一)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单位建设及管理的依据之一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在交付建筑工程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会因为施工管理、进度管理及资金管理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出现缺陷,进行二次维修通常有一定困难,此时工程资料就成为维修的重要依据,通过翻查资料,查证施工时的薄弱环节得出维修方案。 (二)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工程质量的体现 质量是施工工程的命脉,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但是质量的检测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质量检测人员在工程质量检测中需要大量翻开工程技术资料,以此了解工程施工的地质、气候等条件,综合判断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合同相关要求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三)施工技术资料是企业管理水平高度的综合体现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完成并完善的,是工程的最初体现,对施工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施工单位的一部分直接成果。因此企业施工资料是否完整及按时备案也是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 (四)施工技术资料是预算、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预结算有关的内容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变更资料、质量保证资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竣工图等。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真实反映工程特点、地理位置、企业的施工力量、人员机具配置、对施工方法、施工方案等内容。施工中由于部分原因引起一些变更,并且存在部分隐蔽现象,此时相关记录资料是对这些增加部分结算的依据。 二、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资料的基本要求 (一)施工技术资料要客观真实的反应施工的实际条件 施工资料是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及二次维修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改扩建项目时,工程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有可能引发地下管网设置冲突或者因资料提供不及时引发的部分法律纠纷。一旦工程技术资料失去真实性、客观性,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将毫无价值。 (二)施工技术资料应按照统一规范的格式,按照统一标准填写 施工资料的填写要按照相关部门的标准格式,不能擅自更改,不能弄虚作假,或者达不到要求的质量和深度。工程管理人员特别是施工单位的相关资料人员必须及时认真的学习国家关于技术资料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按照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填写工程技术资料,为后续归档及查阅提供便利。 (三)施工技术资料必须按要求在相关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及时整理相关资料,组卷后交资料室管理,部分重要资料按照相关要求送城市建设档案管理部门备案。 三、建筑施工单位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1、资料填写不完整、漏项及填写错误或填写不规范的现象; 2、原始记录资料监理签认不全或者不及时,没有按照要求准备合格证件; 3、无损检测资料造假; 4、资料中关于日期的填写存在错乱,经常性的几家相关单位就同一施工工序日期对应不上; 5、施工现场照片收集不及时、不全面;; 6、施工日志不按照要求填写,填写不及时或工程竣工后集中补填,经常性的漏填错填; 7、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不及时; 8、资料不按照相关要求归档,保存混乱; 9、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划分不正确,随意性较大。 四、建筑施工单位资料出现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对资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收集资料不认真、不细心,为后续资料整理带来很大麻烦。 2、部分单位甚至没有专业、专职的资料管理人员,通常由其他人员在竣工验收时补资料,对错误资料并不予以修改,存在蒙混过关的心理。 3、工程后期由于相关人员陆续离场,资料签字确认等工作出F很大难度,资料整理时间拖延,工程资料造假现象频繁发生,资料归档难度加大,同时拖延整个工程竣工验收,给企业的信誉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管理相关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相对薄弱的现象,结合本文的分析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 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若一项工程的技术资料不符合标准规定,则判定该项工程不合格。因此我们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技术资料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从某种程度讲,技术资料的整理归档比工程更加重要。 (二)拒绝现场施工与资料脱节的现象发生 在施工资料的准备中严禁与现场脱节,往往材料已进场使用,材料报验还没有呈报监理公司,造成产品合格证收集困难,资料日期落后,对后续资料的收集带来很大麻烦。因此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协调相关人员配合资料人员收集整理资料,及时准确呈报资料。 (三)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 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的填写应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详细具体,不能以“符合要求”、“满足规范要求”来概而论之。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的等级应按优良百分率确定,并且要用文字说明,不可随心所欲地以符号代替。 (四)加强试验要求 失真的资料对后续工程影响重大,但是作为资料依据的试验也要符合相关要求。材料、砂浆、混凝土试块等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等现象一旦发生,而且没有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资料员与现场施工人员沟通不及时等都会导致资料失真,因此要做好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沟通,确保资料依据真实有效。 (五)工程技术资料装订符合要求 在工程资料装订的过程中,原件、复印件分开装订,确保有一套完整的原件资料;对部分无页码或者无编号的资料应剔除;资料装订要完整,包括作业指导书、交底资料、变更资料、隐蔽工程检查资料、质量评定、施工日志等都应包含在内,不能出现缺失的现象。特别是中标通知书及相关合同原件等必须装订在册。 (六)相关部门人员配合紧密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设置专职资料人员,质检员积极配合,共同检查现场施工,资料员记录原始数据,填入相应表格之中,做到与施工同步。对于部分返工处理的部分,做好标注,重新检新记录检查结果,据此编制复检资料。监理单位、质检部门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查质量、查安全,更要查资料。工程检测单位严格执行取样制度;不出具虚假试验报告。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单位的监督管理,对于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以至采取通报批评、降低资质等级、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以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七)资料中的图纸必须完整有效 施工单位应重视竣工图的工作,请专人绘制,专人保管,若资料管理人员不了解相关图纸的要求和作用,要先培训。对于需要重新绘制竣工图的工程,要保证费用,委托具有资质的设计部门重新绘制。检测中,对不符合要求的竣工图不予以验收,不得进行后续资料交付工作。 六、结论 工程技术资料作用大、要求高,因此在技术资料的准备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共同配合与支持,要有专业的资料管理人员,有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相关标准的人员参与,有具备先进管理理念的人员配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才能全面、真实的反应过程的施工质量。 资料在收集的过程中严禁作假,拒绝各种不认真、蒙混过关心理的存在,认真及时对各专业资料的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各专业资料,并分类、分专业建立案卷盒,按规定目、整理,做到存放有序、整齐,如将不同类资料放在同一盒内,应在脊背处标明。对于已归档保存的资料要便于查阅,不能混乱不堪。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摘 要]从工程建设初期、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事故处理、造价管理及竣工验收六方面入手,探讨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施工现场资料与工程同步整理的方法,指出只有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才能解决工程施工无依据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重要性 建筑工程资料是记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直接形成,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资料。它是城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必备文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住建部要求建立并管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指出任何工程如果技术资料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工程不合格。建筑工程资料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足见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工程建设建筑工程资料的重要性 1.1 工程建设初期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资料在工程施工前就开始产生了。首先形成的资料是建筑工程立项文件,它是对项目审批立项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项目概算设计、预算编制、招投标等的原始依据。其次形成的概、预算设计招投标文件资料又是项目勘察设计的依据,随后形成的勘察资料又成为施工的依据。由此看来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文件资料形成了,而工程建设初期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也显得尤其重要。 1.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从工程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处于很关键的位置。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表现在对施工组织和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工艺控制和产品控制,影响质量控制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五大因素。从“人”的因素看:建筑工程资料员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人员,要经专门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保证资料员相对稳定。从“材料”因素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是建筑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主体。从“机械”的因素看:机械设备的配备、使用和现场调度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方法”的因素看:对施工程序、方法和工艺流程的详细记录就是施工日志。从“环境”的因素看:我们要针对开工前、施工中和建设后的环境进行拍照和录像,真实反映场地环境的变化。以上几个方面的资料都收编在建筑工程资料中,可见工程质量控制的五大因素都离不开工程资料管理工作。 1.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达到预测、预报、预防、最终实现零事故。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施和持续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它既是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又是安全管理的成果。一个施工现场的安全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状况直接反映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资料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记录和指导基础,也是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书面依据,同时它还给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分析研究的材料,进而能够动态掌握项目安全工作进展,以便对每个施工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由此可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对于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2.1 质量事故的实况资料 要确定质量事故的原因和处理对策,首先要掌握事故的实际情况。质量事故实况的资料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单位的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有责任对发生的质量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写出调查报告,上交监理工程师和业主,详尽说明与质量事故有关的实际情况。监理单位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其内容大致与施工单位上交报告中有关内容相似,可用来与施工单位所提供的情况比对核实。 2.2 相关合同及合同文件 所涉及的合同文件是:设计委托合同;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设备与器材购销合同;劳动用工合同等。有关合同文件在处理质量安全事故中的作用:确定施工过程中甲乙双方是否按照合同有关条款实施,借以分析产生事故的可能原因。 2.3 有关的档案和技术文件 与施工有关的设计技术文件、安全技术交底、档案和资料。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处理质量安全事故中,一方面可以对照设计文件,核查施工质量是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发生的质量安全事故情况,核查设计中是否存在问题或缺陷,分析可能导致质量事故的另一方面原因。 3.结语 建筑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真实客观记录,反映工程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所以与工程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工程管理始终离不开资料的支持。它在为本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使用、维修、改扩建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提供原始依据的同时,还对其同类工程规划、设计起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可以使资料得到重复多次使用,这是工程资料活力和价值的体现。这一价值也足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后的重要性。综合以上六个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出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建设的一种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对它的编研利用,必将转化成直接的生产力,推动城市建设的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我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刻感受到要想做好这项工作,仅靠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依靠各相关责任主体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建筑工程Y料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控制的分析 摘 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将有保存价值的工程施工的重要活动、主要过程和现状的各种载体的信息收集、整理、汇总和造册归档。资料工作是一项服务性、辅助性、基础性的工作,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决不次于施工现场工作。下文依据笔者多年来工程资料管理的实践经验,就目前工程资料编制和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整理;施工方案;施工管理 1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技术 1.1 及时收集、整理原始资料 工程的技术资料和影像资料可以为施工生产出现的索赔提供十分有力的证据;培训资料要及时跟进,每一项单项工程的每一项技术工作都要进行三级培训,应根据培训内容和主题进行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做到有培训有考核,有得分,有总评。工程原材料抽检及时,分项工程检测抽检及时,资料的编写与整理及时,人员签字及时,执行指令回复及时,汇总及时。 1.2 重视资料的逻辑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资料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细看,平时收集资料时要细心,注意细节。比如时间的前后性,事情的因果性,人员的流动性,工程工艺的衔接性等。检测的时间要真实准确,原材料的标本要真实,不可弄虚作假,检测部位及数量要真实可靠,检测方法要真实准确,数据结果要真实准确。管理性文件要求规范齐全;现场施工记录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做好签字及时和齐全,描述具体并具有可追溯性。工程内业资料的可追溯性要求非常严格,这要求工作中每个细节都不能出错,也就是说,从原材料的一进场,各部门就要进行全程跟踪,直至形成工程实体。 1.3 合理筛选,提取有用资料 资料不是越多越好,能反映施工现场、施工过程,施工结果等现实情况的资料才是有用的,才能对项目形象、效益等产生作用。如原材料的随车材质书上不仅要有生产厂家的公章,还要有供应商的公章,这样当材质出现质量问题时,才可凭借材质书追究其责任,追溯生产厂家的产品质量,从而保证项目利益不会受损;再如,及时收集项目各类活动的文字、声音、图片及视频等资料,并提取能反映项目企业文化、良好形象的资料。 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资料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与投标承诺书中的不符;没有总管理工程师的任命书;或总监代表没有职业岗位证书;总监变更不符合程序规定要求;专业管理工程师不具备执业资格;管理员无证上岗等。 第二,管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编制人、批准人不符合要求;无针对性不符合工程特点和管理的实际;内容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变更部分未随设计或工艺的改变及时作出修改。 第三,对建设单位未办妥施工许可手续擅自要求施工单位开工不作处理,或不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管理工程师通知单整改工作跟踪不力,未能发现施工质量隐患,通知单回复无复查意见或复查意见不规范、不明确或是用表不正确、不规范,签发人不符合要求等。 第五,设计变更未按管理规范规定的程序办理,见证取样送检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未建立见证送检台帐或未跟踪、记录检测结果。 第六,需要验收的未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项工程及检验批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对施工单位的报审资料审批随意拖延。对报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认真审核。冒签、代签、无资格乱签现象常有发生。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和分项、分部工程报验因责任心不强或专业知识缺乏盲目签认。 2.2 施工资料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项目经理不稳定,更换时程序不符合要求。 第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和批准不符合要求;材料内容针对性差甚至照搬照抄,错漏百出,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而未编制,即使有内容也不完整、方案不齐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资料不全,交底人和被交底人不符合要求。 第三,对管理工程师通知不按时回复,材料中缺乏必要的附件。 第四,建筑材料、构件等质量证明文件和复验复试报告等附件不全、不完整或不清晰、不真实,需要现场见证取样送检的未及时报验,未能做到先试后用。甚至根本未建立原材料、试件试块送检台帐。 第五,隐蔽验收记录中内容不齐全,填表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验收不及时,严重滞后,质量验收记录表填写错漏多。建筑节能分部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的资料、无编制或不完整、不齐全。 第六,施工记录中出现错记、漏记现象,在钢结构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中表现稍明显。施工测量记录无沉降观测等记录或臆造记录。安全和功能试验记录不真实、不齐全。 第七,施工日志记录不及时,内容不规范、不全面。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资料缺乏指导、检查和管理。有的工程不做中间交接验收或未形成验收资料。 3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原因与建议 3.1 原因 第一,主观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工程资料是资料员一个人的事,造成资料员大包大揽,资料员的优劣代表了工程质量的优劣,这是错误的认识,有的工程甚至不设专职资料员,由其它岗位的人员兼任。 第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人才投入明显不足。工程资料编制和整理归档的人员应该具备岗位资格证书,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管理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熟悉地方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资料问题更多的是由其它问题引发产生,资料问题也是工程质量问题的综合反映。 第三,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职责不清,责任心不强。工程资料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制度等不健全、不完善、不落实,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资料的质量。没有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或者因人员设置或岗位调整造成职责不清,相关岗位的相关资料编制、整理工作无人落实,责任无法追究。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检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有重实体轻资料的思想,资料的编制、收集、分类和归档工作与工程进度不同步,往往一拖再拖,最后临时拼凑或杜撰,制作假资料应付。 第四,硬件设施不完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工程资料的影响也很大。无办公场地或办公场地简陋、无资料存放柜或资料柜不合要求、无电脑设施、文印设备和办公台凳等均对工程资料的编制、保管、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监督检查不严格,监督服务跟不上。首先,有的监督人员对工程实体存在的质量隐患能认真严格处理,但对工程资料往往疏于检查、不严格检查或检查发现问题不处理或轻处理。其次,有的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和能力跟不上,对工程资料存在的问题发现不了,对建设、施工、管理单位无法提供权威、有效的指导意见和监督服务。 3.2 建议 第一,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单位责任人和项目负责人,应该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消除误区、熟悉并掌握工程资料形成规律,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必须专人负责。 第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监管。 第三,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应该制定工程资料管理职责、管理规定和流程。 第四,建筑节能是现在工程的重点,各责任主体应按工程资料管理制度做好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资料编制和整理工作。 第五,建设单位应做好住宅工程分户验收的资料编制和整理工作。 第六,建设单位应组织竣工图的绘制和组卷。 第七,施工资料的组卷工作是工程资料归档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第八,对管理资料和施工资料,监督机构应该狠抓资料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4 结语 当前,在工程资料用表规范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基础上,需要在工程资料编制质量,如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分类、整理归档方面认真解决存在问题,需要在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建筑节能工程资料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和总结。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制和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主管(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各管理环节有关人员共同努力,需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机构、城建档案馆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加强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的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内业资料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业资料的管理体现着工程的实体质量状况、项目控制情况与过程管理,是对建筑工程建设维修、管理、扩建、检查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文章对加强建筑工程内业资料整理的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内业资料 管理 一、内业资料的类别 现阶段,关于建筑工程的内业资料分类方法比较多。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指导性文件,它主要用于指导建筑工程的施工,其中包括国家以及行业技术规定、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交底等。记录性文件,主要是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资料,比如建筑工程验收记录、施工日志、材料使用记录、测量记录等。质量保证性文件,主要针对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关文件,比如施工材料的合格证、各项质量检验文件等。评定结论性文件,包括主体质量评定、分部质量评定等。 二、建筑工程中内业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内业资料与建筑工程建设同步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业资料的及时性,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内业资料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详细记录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同时确保施工符合实际现场情况,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对设计的图纸应该进行核实,在此过程中,内业资料会详细记录在内。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由于设计的环节比较多,比如测量、基础、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钢筋工程、养护等资料员需认真填写相关记录,力求真实、客观地记录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在记录建筑工程施工中,通过内业资料,可以与实际施工进行对比,了解其中存在的题,进而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注意的是,资料员在记录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档案编制规定,除文字档案外,还要收集地形地貌、施工现场面貌等影像资料,从而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真实、直观的施工情况记录。 (二)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的需要 通过浏览建筑工程的内业资料,可以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包括其中涉及的规格、花费的时间、人员等。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是否存在报告缺失、数量错误等问题,均能通过内业资料来发现。比如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做好试块留置,确保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并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资料员应该对其做好相应的记录。在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内业资料可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进而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三)为今后施工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它可以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合法性等,实现规范化、程序化管理,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建筑工程的内业资料中,对于采用的技术、出现的问题等,均会详细记录在内。因此,在今后的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以此为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 (四)为建筑工程信息查询提供依据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中,内业资料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在具体的施工管理中,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内业资料的记录情况,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节点。比如对于一个房屋建筑工程来讲,其中涉及的内业资料有征地清表实验、开工报告、隐蔽建筑工程验收单等。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管是哪一道工序,都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内业资料。鉴于此,内业资料管理人员需及时搜集、记录建筑工程各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并且将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内,一旦出现数量不符、质量未达到标准等问题的时候,项目负责人通过查看内业资料,就可以追查到其中的原因,为建筑工程信息查询提供依据。尤其是在建筑工程计量方面,为了确保今后信息查询具有相应的依据,每一道工序的建筑工程量计算均要有相应的内业资料支持。 三、建筑工程内业资料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内业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加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提高内业资料管理水平。 (一)提高对内业资料管理工作的认识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现阶段的项目施工中,要求内业资料管理与项目施工保持同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业资料缺乏实时性的问题。但是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仍有内业资料滞后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了内业资料的可靠性。因此管理人员需提高自身认识,了解内业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在项目施工中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教育,确保内业资料“完整、准确、及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树立良好的内业资料管理意识。除此之外,单位领导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促使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综合素质,同时认识到内业资料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录,而是真实反映具体施工的文件,需确保它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 (二)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业资料管理人员是内业资料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1)加强培训。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促使内业资料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提高职业道德,认真对待日常工作,积极参加培训。与此同时,结合培训情况开展考核,针对表现优秀者可给予精神、物质等方面的激励,充分调动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2)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除了加强培训外,单位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从而整体提高内业资料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管理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对待其中的资料管理,保障其真实性。比如项目管理人在定期检查时,还要综合运用不定期抽查、专项抽查等,并且严格按照内业资料的整理要求,实施逐一审核、检查。针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资料,需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对其进行完善;对于技术资料,需综合各单位施工情况、设计图纸等进行逐项检查,比如技术材料、隐蔽建筑工程记录检查等。此外,施工单位还要认识到,建筑工程文件是伴随建筑工程建设而成。因此,在资料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跟踪指导的方法,注重事前服务,而不是竣工后的“事后整理”。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论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研究 摘要:首先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接下来分析如何选择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的方法,以及如何设计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系统设计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概述 1.1 系统简介 1.1.1 本系统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它变得越来越普及。MIS是一门新的学科,它跨越了若干个领域,比如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科学。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形成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方法,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织的系统。 1.1.2 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高科技信息管理尺度的要求、推动信息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只有信息管理规范了,才能给日常工作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及便利的工作空间。 1.1.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能实测国民经济和企业的行为、帮助实现其规划目标。 1.1.4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包括:信息收集、信息存储、问题处理、对话及信息输出、信息管理机构。 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事务处理、系统处理、支持决策、综合服务。 1.2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成功地开发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需要对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一个充分、清醒的认识,例如:社会因素、文化背景、企业体制、起点环境等。特别是在中国当前IT行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更要强调这些方面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以下几个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①市场经济的客观因素要求:市场经济是一种信息反馈体系,市场调节也离不开信息反馈体系。随着我中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信息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是办不到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是建筑工程监督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工作发展关键。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建筑工程领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要手段。②人的因素: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软件、网络组成。人的因素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在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质量监督站和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其工作行为特征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的开发质量和运行效果。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起点:当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动手术日新月异,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技术更新期与开发周期的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一定要避免在低水平上开发,一定要慎重选择软件的应用平台以及软件的开发工具等。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 2.1 软件工程简介 2.1.1 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代,而计算机软件也很自然地随着硬件的发展而发展。 2.1.2 计算机软件已经由过去的无足轻重发展到今天这样在计算机系统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然而,软件数量的迅速膨胀,又使人们承受不了软件的资源耗费。因此,有必要对软件生产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造。软件工程正是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研究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门学科。 2.1.3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普遍原理与技术的一门工程学科。所谓软件工程是指,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指导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软件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面。在软件研制开发过程中,若能严格遵循工程的方法论,便可提高软件开发的成功率,减少软件开发和维护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2.1.4 软件工程注重研究如何指导软件生产全过程的所有活动,以最终达到“在合理的时间、成本等资源的约束下,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的目标。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软件生产,根据某一软件从被提出并着手开始实现,直到软件完成其使命为止的全过程划分为一些阶段,并称这一全过程为软件生命周期。通常,软件生命周期包括八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计算机处理技术,系统理论,组织结构,管理功能,管理知识等各方面的问题,至今没有一种统一完备的开发方法,但是每一种开发方法都要遵循相应的开发策略。任何一种开发策略都要明确以下问题: 2.2.1 本系统软件要解决的问题:如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工程质量监督站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工作关系问题,对新工程如何操作使用录入信息等。 2.2.2 系统可行性研究: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对企业状况的初步调研得出现状分析的结果,然后提出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证。系统可行性的研究包括目标和方案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影响方面的考虑。 2.2.3 系统开发的原则: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要遵循领导参与、优化创新、实用高效、处理规范化的原则。 2.2.4 系统开发前期准备工作:作好开发人员的组织准备和建筑领域专业基础准备工作。 2.2.5 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和开发计划的制定:针对已经确定的开发策略选定相应的开发方法是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还是选择原型法或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计划的制定是要明确系统开发的工作计划、投资计划、工程进度计划和资源利用计划。 2.2.6 本系统开发主要借鉴并应用了原型法:原型法(prototyping approach)是对软件生命周期法的改进。原型法鼓励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通力合作,共同工作,在软件开发的相关阶段中都有用户的参与。这样,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都能及时反映用户的要求,不断缩小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对要求理解的差距,从而降低软件开发的风险,同时提高最终的软件产品的质量。原型法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用户的基本要求开发初始原型实现并运行原型修改并完善原型。由以上步骤可以看出,设计软件原型是一个迭代过程,它以初始原型为输入,随着不断试验、纠错、使用、评价和修改,不断获得新的原型。在每一次的迭代过程中,都有用户的参加,面对实际存在的模型,用户也就有了实在的感受,从而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经过每一次修改得到的新的原型将完成更多的任务,具有更强的功能。如此反复,直到用户满意为止。采用原型法开发软件,可以使系统开发更加迅速,整个开发过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塑的系统,从而能使用户很有兴趣地参与到开发过程中。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设计 3.1 开发及运行环境的选择 3.1.1运行环境的选择。由于本系统是针对工程质量监督站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完成网络监督管理及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网络检索工作而开发的,对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整个开发流程为了体现网络时代带来的利益则选择了使用BS结构开发。 3.1.2 数据库的选择。在多种数据库软件中,选择了相对来说比较易用的Mysql作为后台数据库,这样不但大大减低了投入成本,而且易于开发维护,并且安全性很高。 3.1.3 开发工具的选择。之所以本系统选择了PHP,而不是.NET或者JAVA,是因为开发周期的限制,PHP更利于快速开发,也利于日后代码的维护。PHP是秉承Linux的GNU风格,借助与源码公开,使他迅速成为世界上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站点制作语言之一。借助与C++的形式,引用类的概念,使得代码的可重复性应用便的异常简单。加上他和Linux,Apache和MySql的紧密配合,关键性的应用也没有问题。同时,PHP第五代Zend(PHP5)的核心引擎正式版也已经了,整个程序的核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让PHP程序的执行速度变得更快。PHP在最佳化之后的效率,已比传统CGI或者ASP等程序有了更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用PHP编写的代码执行起来会更快,能实现同样功能的PHP代码,不用改变就可以在不同的WEB服务器上、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 3.2 本系统的具体设计 3.2.1 该系统设计先进,功能强大、实用高效、效益显著,具有创新性,可操作性强、功能完善。达到国内技术内业资料管理软件的领先水平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的创新。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3.2.2 该系统该软件技术内容分为:质量监督网络操作、网络调阅技术内业资料程序体系技术(质量监督站在网络服务器网站上运行、使用)和指纹录入、内业资料操作程序体系技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 3.2.3 质量监督网络操作、网络调阅技术内业资料程序体系技术(质量监督站在网络服务器网站上运行、使用):①系统软件收录了《黑龙江省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程序及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监督执行标准及操作用表,在监督站网络监督平台上、充分实现了监督操作用表的网络可操作性及智能化的操作。工程质量监督站各级监督管理人员、可以以单位工程为单位在监督站网络监督平台上进行监督用表网络操作。②该系统实现了网络平台上质量监督站各级监督管理人员,依据各自管理权限逐级进行岗位监督管理,体现了当代信息化管理模式。其具体权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管理权限。一级权限为站长、副站长、总工、综合科,均可对下级权限进行网络监督岗位的调整和工程分配,具备进行质量监督网络操作、网络调阅内业程序体系中所有功能的操作权限。二级权限为监督一科、监督二科、市政科、构件科科长,二级科长权限均可对本科室监督人员进行网络岗位管理调整、增加或删除监督员;均可将受理监督的工程对监督员进行分配。具备进行本科室所有受监督工程的操作权限和查阅权限。三级权限为监督员:三级监督员权限均可对二级科长权限分配的受监督工程进行管理、进行内业资料网络调阅和审批。③实现了监督站对项目工程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进行网络调阅和审批。④该系统可以将上级领导部门及监督站监督文件,通过该网络平台进行电子文件下发。 3.2.4 指纹录入、内业资料操作程序体系技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使用):①系统软件收录了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最新行业执行标准,充分实现了施工验收表格智能化的操作。②该系统启用了岗位人员指纹识别系统。经过对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岗位人员进行岗位资格验证后,在进行技术资料内业表格操作中、需输入本人指纹、表格上将自动生成岗位人员本人电子签章,且自动生成当天日期,同时表格锁定、不得在进行修改。实现了岗位人员定岗限位的控制和项目工程按施工形象进度及时完成当日技术内业资料的控制。③系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实现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该系统可进行竣工工程技术内业资料的电子光盘载体存档,响应了黑龙江省施工验收标准对于建筑行业建筑工程资料关于从纸质载体向电子光盘载体存档模式转变的号召。④该系统设置了将施工及监理单位内业操作记录表格,在当日完成填写后,需在三日72小时内内上传到质量监督调阅平台、供监督站网络调阅的功能。 3.2.5 系统同时涵盖了项目管理、数据库、资料录入、电子邮件、系统维护等方面的功能,内容满足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过程要求。 3.2.6 系统同时具有导入、导出、模板、智能判定、自动组卷、查找等功能,界面友好、使用简便、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3.2.7 系统在施工数据智能录入、合格判定和资料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创新。 3.3 本系统的优点 3.3.1 节力:以往监督站对工程内业资料及监理资料的监督检查需到现场进行,而今通过对该系统的实施、通过监督站网络平台就可以直接进行,节约了对建筑技术内业资料的监管精力。 3.3.2 节费:解决了施工工程体量大造成监督人员短缺的问题。 3.3.3 操作简便提高监督工作效率:通过系统智能化的操作功能的体现,减少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督站的工作强度,可提高工作效率1倍以上。 3.3.4 信息化监督管理模式的体现:在网络调阅在建工程技术内业资料的基础上,系统的研发将工程质量监督站实际的监督管理体系和模式在监督网络平台上予以体现,实现了网络平台上质量监督站各级监督管理人员,依据各自管理权限逐级进行岗位监督管理,该系统的工程质量监督、指纹录入、内业资料网络调阅的实现体现了当代信息化管理模式。 3.3.5 为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内业资料管理专用软件,在行业执行标准及内业操作用表的更新和施工验收表格智能化的操作上充分体现了优越性。 3.3.6 为黑龙江省单位工程质量监督程序及质量监督档案管理监督执行标准和监督用表操作的专用软件。供工程质量监督站各级监督管理人员、以单位工程为单位在工程质量监督站网络监督平台上进行监督用表网络操作。 3.3.7 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具有可操作性强、功能完善的特点,解决了目前工程专业部分资料存在着外业与内业不同步,不能真实体现工程实体质量的问题。 3.4 本系统同普通建筑工程技术软件的区别 3.4.1 传统建筑工程使用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实用表式软件,或单一增加了指纹识别技术。 3.4.2 本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补充了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没有专业的工程质量监督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的空白,在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版本的基础上直接实现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网络监督、施工技术资料网络调阅的工程质量监督网络版的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工程技术实用表式软件或在软件内仅仅增加指纹识别功能技术应用上的不足。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网络监督、施工技术资料网络调阅、指纹录入、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融合为一体,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体现了当代信息化管理的模式。 3.4.3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及技术资料管理系统”通过技术开发、推广等活动,在建筑工程监督、工程施工管理方面作出了创新,应用的高新技术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效果,提高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析园林设计应如何与园林施工结合 摘要:园林建设是一项艺术性工程,要创建出优美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就对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相互结合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各位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施工;结合 引言 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城市品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建设应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通过优秀的园林设计、高标准的施工与精细的管理创造精品工程,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一、设计阶段 园林设计是园林建设的初始阶段,在确定最后设计方案之前,我们不仅要集合园林景观设计专家的意见,也要采取园林施工专家的想法,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推敲才能得到出独特、优秀的设计方案。然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忽视施工专家提出的建议,在设计过程中没能结合施工专家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导致那些实际的影响因素不能考虑在内,使得实际方案脱离实际。因此,在设计方案阶段就要做到设计与施工结合。 (一)植物选择是否合适 园林建设是多种工种相互合作的工程,各个岗位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就设计人员来说,对苗木生物学的知识相对缺乏,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苗木栽植后的生长情况,很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要求设计时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 (二)是否只注重景观效果图,忽略实际工程效果 设计人员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具有的特点分析,采用不同的图案、模块和线条来体现,同时也要考虑园林的观赏点。假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方案汇报时,采用效果图,而最终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在实际的施工中,施工方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按设计图纸执行,到施工结束后难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导致景观效果与实际工程效果不相符。 (三)设计是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周围的环境,保持花草树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不能盲目的追求大面积的硬地铺装,只有少量的乔灌草配植于绿地内,也不能在人流量大的地区,不给居民提供活动的空间,而应增加园路等铺装,否则会造成草坪经常被踩踏,经常补经常损坏,既浪费财力,又影响园林管护质量。 (四)施工材料选择是否符合实际 园林建设的材料选择上,设计师不能仅凭自己的设计经验做判断,更多要征求施工专家的意见,原因很简单,他们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园林不同的地方所用的材料不同,怎么搭配,采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施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在园路施工中,出现较多的是抛光花岗岩路面,要是在地形较陡处也采用,遇到雨雪天气很容易使行人摔倒,这往往是设计师不能体会到的。 二、施工阶段 (一)设计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在施工阶段,园林的绿化施工设计和假山石施工设计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对于园林的主要景点,设计师要和业主、施工负责人共同参与,在苗木的选择、定位、搭配树种、配石、配景,直至完成作品,假山石设计同样如此,按规定应画出平立剖面图、基础,确定标高、形体、石种、石色等,尽可能详细。但往往很多设计师只画到总平面,即使画出来,也不可能采购到和设计完全一致的山石。因此设计师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与施工方共同参与,直至完成作品。 (二)施工人员应了解设计意图 就目前我国园林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比较低,大部分施工队伍是由农民工组成,他们专业知识淡薄,工作能力、素质不是很高,而专业技术人员也是屈指可数,并都是管理阶层,对设计和苗木的特性不是很熟悉,还有就是对施工图纸执行不强,这也要求设计人员多多参与施工现场,在设计方面给予指导。这样不仅有利于施工人员更好的了解设计意图,对施工有一定帮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能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一些图纸不清楚的地方,设计师进行现场解答,提高了施工效率,减少了认为的偏差。 (三)施工放线 按图施工放线,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遇到地下电缆、水井、地下障碍物或高空高压线,以及固定构筑物不能放线,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与设计方、监理方、投资方沟通,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如园林道路放线中应采用便捷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凡需要转向处,不能转急弯,应在较远处开始偏离,使偏角小而线形平滑。 三、园林设计、施工建设协调的主要对策 (一)设计意图应贯穿园林施工,管理的全过程 园林工程的施工就是把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景观,所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园林设计人员的预期效果,施工方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或是优良园林工程。如清远市区金海湾豪庭居住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和种植,设计、施工双方共同参与小区所选用园林植物的采购、放样种植,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了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效果。 (二)园林设计与施工,要协同工作,互相配合 (1)对设计方面的要求 设计单位必须全面、正确了解和熟悉园林工程的施工工艺和工艺流程,合理设计,以充分体现甲方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必须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线分布及地势走向,合理分布园林植物的种植放样,在技术交底时,应将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向施工方交代清楚,施工前,设计单位应指派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到施工现场,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要多与施工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减少误会。 (2)对施工方面的要求 在接受设计方案或进行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必须了解和熟悉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按图施工若是遇到较大误差,应及时与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些交流和沟通,争取妥善处理。 (3)对管理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首先要以科学管理理念的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要想方设法满足正常的工具类、消耗性材料的供应,并在施工现场予以严格控制,以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方法,以精湛的技术和采用必要的养护管理措施,确保各种乔灌木和花草等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预期效果。 (三)合理做好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安排 设计、施工双方编制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应将预算管理结合到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金使用过大或资金使用不足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促使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的资金使用计划有序、开支清晰明了。设计是园林工程质量好坏的基本条件。对设计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园林工程资金的安排把握好设计档次,合理选用园林工程所需的材料并做好工程成本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作为施工方,要事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对选购园林工程材料、特别是选购工程所需要的园林植物,要控制资金使用过大。 结束语 园林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园林建设成功与否,就要看设计与施工是否有效的结合。在园林建设的每个阶段,实施设计与施工相结合,不仅可以完善设计成果,更能有助施工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总之,实现各阶段设计与施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我国园林建设水平,促进我国园林建设的发展。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关于园林设计与施工理论的探讨 摘要:园林的完美呈现离不开设计与施工的有效结合,再好的设计如果无法施工或施工不利,也会使得设计大打折扣,无法实现设计师原有的意境,而如果设计不好的话,施工质量再高,园林也只是一个普通之作,无法体现出园林的艺术价值,因此,园林的设计与施工缺一不可,都应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风景园林的设计与施工问题,旨在促进风景园林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施工 一、园林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设计内容丰富,包含植物、山石、地形、园林景观小品、亭廊花架等,设计师通过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操作。俗话说“按图施工,天经地义”,园林中亭廊花架等应严格按图施工,而植物栽植、假山塑造、艺术小品等的施工,若生搬硬套按图施工,则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园林施工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设计如山,施工如水”,山是固定的,水是活的,山水结合才能创造优美画卷,设计再好,没有好的施工来体现,也达不到设计意图,只有设计与施工在不同阶段紧密结合,才能使优秀的设计通过施工再提高再升华,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意图,创建优美园林景观。 二、园林工程施工及与设计的关系 在园林建设中园林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决定着园林景观的品味。而园林施工时对设计的具体实施,是园林设计的实现。园林设计是园林建设的第一步,是对园林建设进行的整体规划。施工是园林建设的实质步骤,将设计的理念、效果等落实。设计注重理念,对园林建设的效果进行描绘;而施工则注重对园林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建设方面。虽然设计和施工是园林建设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但他们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园林设计中,要对施工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保证设计能够在施工中得到实现。在园林施工中,园林设计贯穿始终,是施工的依据。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是统一的,园林设计是园林施工的前提和依据,设计指导施工;园林施工则是园林设计的实施和体现,是一个景观作品的二次创作,是对原有设计方案的深化。如果施工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那么设计就是不成功的;如果施工没有设计作为依据,施工就无所适从,无法保证园林建设的水平。所以说,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对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脱节的分析 与经典的中国古典园林相比,现代园林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精品的却很少,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脱节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下降,景观设计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虽然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在理论上应该是统一的,但在现实园林建设中,却出现了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脱节的问题。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建造出高水平的园林景观,出现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脱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了解 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很少会到施工现场去勘查,也没有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对施工条件、施工工艺等不了解,在设计出以后出现无法施工的现象。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是是“设计归设计,施工归施工”,没有认识到设计与施工的关系,把设计与施工人为的分开。归根到底,是因为园林设计人员没有树立园林建设的整体意识,使得设计人员的眼里只有设计,看不到设计对施工的影响。 2.设计人员缺乏现场指导 设计人员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设计,而忽视了对施工现场的指导。由于设计和施工是由不同的人完成,有时甚至是不同单位来进行的。这时就会出现施工人员对设计的理解偏差,影响到施工到质量。 比如,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在施工现场会出现一些意外的问题,尤其是地形复杂的施工现场,这时就更加需要设计人员作出现场指导。否则就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3.设计人员缺乏现场经验 由于设计人员很少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自然就缺乏现场经验,这反过来会影响设计。由于对施工工程及流程不熟悉,在设计中就无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使得自己的设计在施工中遇到困难,不得不进行临时的修改,有的甚至经过多次更改,设计图纸面目全非,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四、如何保证园林设计与施工不脱节 由于园林的设计与施工脱节而使得园林建设无法得到预期目标,园林建设水平低下。所以要提高园林建设水平,必须须抓好园林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做好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 1、园林设计中应考虑到施工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施工,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施工工艺要一定的了解,能够在设计之前对施工现场有充分的了解。只有这样,设计人员才能真正将施工考虑在内,在设计时才可以将施工作为一个内容来处理。此外,在进行设计时,还可以让施工救赎人员参与进来。在设计人员无法保证对施工的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施工人员的参与可以弥补设计人员对施工工艺不熟悉的缺憾。如在莲花山公园进行设计时,原始的设计中会大范围覆盖性种植红叶小檗,但是红叶小檗带有尖刺,在考虑施工以及养护难度后,减小了红叶小檗的覆盖范围。 2、做好设计与现场施工的有机结合 要想打造出精品的园林工程,工程设计方与施工方必须密切配合,对设计方来说,应充分了解施工工艺及流程,清楚了解施工相应管线的分布及走势,各处地质的承载力,根据各方面施工条件,将条件与设计意图相融合并进行合理的园林设计。在设计结束施工图交底时,将园林设计理念以及各项施工中须注的事项交待清楚。 3、设计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指导 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园林实物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施工人员必须深刻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而实际情况是施工人员由于缺乏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对设计的理解往往出现偏差。所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指导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施工时,设计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进行指导,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施工效果。在进行现场指导时,设计人员要与施工人员积极沟通,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地进行修改,保证园林工程的顺利完工。在某些具体施工中,对设计要求较高的,设计人员要亲自做。比如,在自然山水的放样、复杂地形以及植物种类配置等现场施工操作时,设计师应亲自到场把关。 4、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是施工质量的保障。作为施工管理人员来说,要有大局观,使各部门能各尽其能、彼此配合,有计划地进行施工工程,完成施工进度。对专业知识和技术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大技术能力,提高施工质量。还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考核、监督等工作,确保工程按照施工图的要求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 结束语 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到人民的需求,在施工过程中,在保证设计完美呈现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园林建成后应不仅仅满足一代人的需求,更应该具有可持续性,能够让子孙后代也享受到园林之美,因此,通过设计与施工的完美结合,充分实现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美化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由于园林绿化设计与实际施工偏差所带来的现实问题也亟需解决。设计与施工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而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离不开优良的协调管理。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景观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对景观项目的推进与实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能否变成一个好的作品,关键在于施工团队的精细作业,管理团队的协调管理。因此,优秀的设计、敬业的施工,以及设计与施工相互协调,是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景观规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景观项目的进行要经历立项、招标、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紧密衔接的过程,每一程序都有其各自特点,却又会相互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设计与施工。当景观工程处在规划设计阶段时,设计人员除了要对项目进行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外,还需要考虑到项目实际施工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调研,掌握真实客观的齐全资料;同时由于设计人员大多缺乏现场经验,对现场尺度把握能力有限,因而就需要虚心向有施工经验的人员请教,增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种设计施工方的前期协调沟通,就为后续项目开展带来极大便利,减轻建设方的管理成本。 1、现场调研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设计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现场进行调研,而不是看着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和一些现场照片闭门造车。只有紧紧结合了现场,才能使做出的作品与施工环境相吻合,避免一些粗浅的设计错误,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现场的解读能更好地给设计师以灵感,创造更加优秀的作品。设计师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一些与施工相关的内容必须要调查清楚,需要通过实地测量,按一定比例把实地大小落实在图纸上,这样才可保证尺寸的准确性。将来施工时,把设计的内容,通过放样可以更确切地落实到地面上。如果是甲方提供现状图纸,就需要在现场将尺寸与图纸仔细核对。前期将尺寸范围确认无误了,才会使后期的施工管理顺利开展。 2、施工专家提前介入在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良好的协调,既可以使设计师少走弯路,还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景观设计单位做出园林景观总体方案及各个重要节点的方案之后,建设方会召集相关园林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但一般情况不会请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专家来指导,以使部分中看不中用的方案也会获得通过,致使施工时需要大大小小的调整,给投资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这一过程最好邀请施工专家一起参与讨论设计方案,请他们对重要的工程问题把把关,诸如竖向控制、地表排水、地质结构、管线布置等,将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修正,避免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因而,在设计方案阶段做好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在节约建设成本以及提高方案可行性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项目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设计阶段需要施工专家参与协调设计,那么施工阶段就更需要设计人员协调指导施工。因为建设方投资景观项目要求的成果不仅仅是几张漂亮的图纸,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施工的过程是将图纸的要求在地上建造出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清晰地了解设计意图,科学准确地将各造景元素串联,使之成为鲜活的优美风景。 1、图纸会审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有关技术人员把在阅读施工图过程中发现的不完善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向设计师提出来,请设计师进行解释或深化完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从与设计师的沟通中,能够进一步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绿化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区别在于,建筑工程只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而绿化施工过程是再次创作的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设计者在不停地向建设方汇报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及设计效果,而施工单位往往没有全部了解设计意图,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脱节。设计师在施工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设计思想在施工前传达给施工队伍,详细讲解设计目标与设计理念。因此图纸会审工作非常重要,设计单位需要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2、设计指导施工在图纸会审阶段,设计师已经向施工单位介绍了设计意图和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理解错误,审美水平相异,施工结果通常会与设计意图有出入。并且由于每个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在园林景观的软景处理手法便会不一样,植物的大小、颜色、品种搭配非常灵活,这样容易造成实际景观与目标的偏差。所以设计师必须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给施工人员一些具体合理的建议,将设计意图及时传达给施工人员,并纠正现场施工的一些错误做法。在指导施工时设计师最主要的任务是现场把好艺术关,将园林的意境营造出来。置身于现场,设计师才容易把握整体环境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指导施工,才会让设计意图能更好地贯彻于实践中。 三、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 国内园林工程建设制度上的缺陷,导致设计与施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隔离的,施工结果往往与设计意图出现偏差,造成了景观工程建设质量的低劣。在现今低碳社会、节约社会的建设中,提高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是对社会最好的贡献。针对目前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没有密切衔接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吸收与借鉴一些先进的学科理论,分析国内外优秀景观作品实例的实现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提出一套关于景观设计与施工衔接的较为全面专业的理论和模式方法。设计督导制这一提法,源起于国外,对它们的项目建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设计督导―――顾名思义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将原创的设计思想传达给施工队伍,耐心讲解设计目标与理想效果,从而鼓舞施工人员共同向设计理想目标努力。专门从事设计督导职务的人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兼具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他们需要参与方案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国外大中型设计事务所大都存在设计督导,他们是独立的职业类型,参与作品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负责将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完美的体现出来。设计督导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自己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指导施工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的景观行业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协调管理模式,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当然建设方和设计方要赋予他们必要的权力。督导人员不是设计制图人员,却可以指导绘图员制图;不是施工人员,却需要将设计意图传达指导施工。这一专业岗位设立,从建设方管理角度来看,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也方便景观项目卓有成效的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秀的园林工程项目,一定要具备精心的园林设计、合理的园林施工以及设计与施工下的完美结合。在对园林工程项目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以及各种突发情况,只有把二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才能可能充分的体现出设计理念。当前园林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关系正在逐渐的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在未来的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当中只有将其设计与施工将进行充分的协调,使得理论体系和实践项目也将逐渐丰富和完善,才能是我国的园林工程健康的发展。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 【摘 要】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对城市文化、生态建设等都起着积极的影响,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也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熟,园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创建园林精品工程,需要全面考虑设计与施工,一个好的园林作品,需要优秀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相互结合。文章结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关系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 【引言】 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园林设计是建设工作的纲领,对园林建设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重于理念、突出效果,是园林建设工作的成败关键,在设计时尤其要注意施工的可行性和养护的难易性,以便后续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施工是中期工作,着重监控质量和管理施工的进度,施工者要理解设计者的意图,看懂设计图纸,着眼于成果,将园林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作品。园林设计、施工虽然各有特点,但不是孤立的,二者之间密切结合,是一个整体的内容,成功的园林作品要体现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园林设计施工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 1.1园林设计科学性较差 我国目前关于园林设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性的要求,很多的园林设计过于简单并具有很大的相似度,局部设计不详细导致在施工中需要临时修改设计。设计人员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进行认真的考察,没有对原有景观进行标示,导致在施工中没有找到原有的景观,或者将原有需要的景观破坏。 1.2施工之前没有充分的准备 园林设计没有对实地进行周密的考察,对于设计出的图纸,设计师没有和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导致对设计师想表达的思想没有充分了解,无法准确地表现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或是施工单位准备工作不充分,没有进行合理的人员安排,使得园林设计规化和最后施工结合之间貌合神离,存在差异。 2、原因 其一,对设计、施工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二者之间的沟通关系,各工程分项进行,没能做到整个工程的有效衔接;其二,厚此薄彼,由于园林建设的经费是有限的,在分配经费时厚此薄彼,常见的是重设计轻管理,导致好的设计理念虽然可以实现但难以延续,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发弊端;其三,管理中的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弱会影响到二者的结合,造成各项工作都不到位,降低了整体工程的质量。 二、协调管理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建议 1、提高对两者重要性的认识 园林建设既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体现着城市的市容市貌,发展水平,在认识到园林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才能理解为何要有机结合设计、施工工作。其一,设计意图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施工将设计转化为实质性的园林景观,实现设计者的设想,而施工是延续设计者的理念的,在施工中贯彻设计者的思想;其二,施工应介入园林设计的过程,园林设计的对象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层面,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设计领域,包括社会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设计规划,园林设计是施工的指导,而施工是园林设计的实现方式。 2、合理安排资金 在园林建设工作中,常常有厚此薄彼的情况出现,如对前中期的设计比较重视,但忽略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很容易导致设计的初步设想可以实现,但要维持却很难。由于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园林建设工程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在分配资金时,要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合理安排资金,就需要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设计、施工工作缺一不可,是统一的整体,一起作用于园林建设工程,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败笔。在安排资金时,需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档次,选择施工的材料和维护的设备、人员配置等,控制工程造价和维护的成本,避免在工程中出现随意更改或削减资金的情况,做到三者兼顾,均衡分配。 3、景观规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3.1现场调研。在明确设计任务之后,设计单位需要进行实地调研,不能只是根据建筑方提供的文件和现场照片闭门造车。只有对现场进行认真的考察,设计出来的方案和施工环节才能吻合。在勘察过程中,要进行实地测量,将比例准确地落实到图纸上。对提供的现状图纸,需要在现场进行核对,保障后期工作顺利进行。 3.2施工专家提前介入。在设计规划中,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有效协调,能够避免设计师在设计中出现粗浅的错误,还能保障设计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景观设计单位在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和各个节点的方案后,建设方会邀请园林方面的专家去评审设计的方案,为重要工程环节进行把关,比如地表排水、管线设计、地质结构等。对于方案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修改建议,防止方案和实际脱离。 4、项目施工阶段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设计阶段需要施工专家的帮助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和检查。在施工阶段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现场进行协调指导。要想将图纸上的内容建造成实体,设计人员必须将设计意图清晰地传达给施工人员,科学串联各种造景元素,将图纸上的构想在实际中切实展现出来。 4.1图纸会审。在正式施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联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在对图纸进行分析时,各个单位可以将不明确的地方、不完善的地方、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再由设计师做出解释和修改,让各个单位都能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意图。建筑工程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就可以了,而绿化施工时需要再次创造的过程。施工单位没有透彻理解设计意图的话,会出现施工脱离了设计。所以设计师和施工单位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将设计思想传达到位,详细说明设计目标和意图,然后在施工中生动地表现出来。 4.2设计指导施工。虽然在图纸会审阶段设计师已经向施工单位讲解了设计意图,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审美的差异和理解上的不同,施工中难免和设计意图出现出入。再由于在处理园林的软景上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在植物的颜色、大小、品种上的搭配与设计目标很容易出现偏差。所以设计师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纠正现场出现的一些错误。在施工现场设计师主要就是把握好艺术关,将需要表现的意境营造出来。 5、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园林设计、施工工作是需要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来协调的,而协调的角色最终落在管理人员身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需要加强学习和时间的锻炼,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提高:其一,树立顾全大局的意识,由于园林建设是设计、施工的结合,管理人员不能顾此失彼,出现偏重一方的情况,就要求管理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全盘考虑,避免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其二,工作中的提高,园林建设工作是管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最佳途径,因而在工作中提高十分必要,如进行岗位轮换,管理人员了解设计、施工的各项内容,拓宽其知识面,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积累管理的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平台;其三,长短期的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参加培训,园林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而只有整体员工的素质的提高,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 6、监督协调管理模式 园林制度上的不完善也会造成施工和设计脱离。在现实社会中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设计与施工管理需要借鉴一些有效的科学理论,对国内外的实际情况和作品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制定出关于园林设计和施工能够合理衔接的专业方法模式。监督制本身源于国外,它在园林项目中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设计监督就是及时地将设计思想传递给施工的人员,对设计目标和设计思想进行耐心的讲解,并鼓励施工人员朝着目标去完成要求。 结束语 一个高质量的园林工程项目,必须有富有创造性的园林设计方案以及准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之间的协调管理。在设计时需要进行实地勘察,结合施工的具体环境进行设计,保障施工的可行性。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将设计意图传达给施工人员。目前园林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联系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未来园林设计与施工会更加协调的发展,各项机制也会更加完善。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景观建设的第一个阶段,对景观项目的推进与实施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能否变成一个好的作品,关键在于施工团队的精细作业,管理团队的协调管理。因此,优秀的设计、敬业的施工,以及设计与施工相互协调,是影响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本文笔者对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协调管理 前言: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及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等实物效果。 1景观规划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景观项目的进行要经历立项、招标、设计、施工等一系列紧密衔接的过程,每一程序都有其各自特点,却又会相互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设计与施工。当景观工程处在规划设计阶段时,设计人员除了要对项目进行独具匠心的规划设计外,还需要考虑到项目实际施工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实用性。设计人员需要对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调研,掌握真实客观的齐全资料;同时由于设计人员大多缺乏现场经验,对现场尺度把握能力有限,因而就需要设计人员与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种设计和施工方的前期协调沟通,就会为后续项目开展带来极大便利,减轻建设方的管理成本,减少投资的不必要浪费。 1.1现场调研 在接到设计任务之后,设计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去现场进行调研,而不是看着建设方提供的资料和一些现场照片闭门造车。只有紧紧结合了现场,才能使做出的作品与施工环境相吻合,避免一些粗浅的设计错误,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对现场的解读能更好地给设计师以灵感,创造更加优秀的作品。设计师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一些与施工相关的内容必须要调查清楚,需要通过实地测量,按一定比例把实地大小落实在图纸上,这样才可保证尺寸的准确性。将来施工时,也可以把设计的内容,通过放样更确切地落实到地面上。如果是甲方提供现状图纸,就需要在现场将尺寸与图纸仔细核对。前期将尺寸范围确认无误了,才会使后期的施工管理顺利开展。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动手设计。有时甲方提供的图纸并不准确,甚至差别很大,如果不现场进行勘察,设计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设计意图,得到全面的表现,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设计师应对基地进行总体了解,做总体构思时, 针对不利因素加以克服和避让, 有利因素充分的合理利用;现场勘察,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原始资料。 1.2施工专家提前介入 在规划设计阶段,设计与施工良好的协调,既可以使设计师少走弯路,还可以使设计方案更具有实际操作性。景观设计单位做出园林景观总体方案及各个重要节点的方案之后,建设方会召集相关园林专家对方案进行评审,但一般情况不会请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专家来指导,以使部分中看不中用的方案也会获得通过,致使施工时需要大大小小的调整,给投资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与最初设计意图相悖。因此,在这一过程,最好邀请施工专家一起参与讨论设计方案,请他们对重要的工程问题把把关,诸如竖向控制、地表排水、地质结构、管线布置等,将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修正,避免设计方案脱离实际。因而,在设计方案阶段做好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管理,在节约建设成本以及提高方案可行性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2项目施工阶段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设计阶段需要施工专家参与协调设计,那么施工阶段就更需要设计人员协调指导施工。建设方投资景观项目要求的成果不是几张漂亮的图纸,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施工的过程是将图纸在地上建造出来,这就要求施工人员清晰地了解设计意图,科学准确地将各造景元素串联,使之成为鲜活的优美风景。 2.1图纸会审 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召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时,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有关技术人员把在阅读施工图过程中发现的不完善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向设计师提出来,请设计师进行解释或深化完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从与设计师的沟通中,能够进一步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景观工程与建筑工程的区别在于,建筑工程只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便可,而景观施工过程是再次创作的过程,存在如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从方案到施工图阶段,设计者在不停地向建设方汇报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及设计效果,而施工单位往往没有全部了解设计意图,从而导致施工与设计脱节。设计师在施工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将设计思想在施工前传达给施工队伍,详细讲解设计目标与设计理念。因此图纸会审工作非常重要,设计单位需要详细介绍设计意图,施工单位要深刻领会工程整体的设计思想,以便在施工中灵活运用。 2.2设计指导施工 在图纸会审阶段,设计师已经向施工单位介绍了设计意图和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理解错误,审美水平相异,施工结果通常会与设计意图有出入。并且由于每个人的欣赏水平不一样,在园林景观的软景处理手法更会不一样,特别是园林植物的大小、颜色、品种差异较大,搭配非常灵活,这样很容易造成实际景观与设计目标的偏差。所以设计师必须经常深入工地,了解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给施工人员一些具体合理的建议,将设计意图及时传达给施工人员,并纠正施工现场的一些错误做法。在指导施工时设计师最主要的任务是现场把好艺术关,将园林的意境营造出来。置身于现场,设计师才容易把握整体环境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指导施工,才会让设计意图能更好地贯彻于实践中。 3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 国内园林工程建设制度上的缺陷,导致设计与施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隔离的,施工结果往往与设计意图出现偏差,造成了景观工程建设质量的低劣。在现今低碳社会、节约社会的建设中,提高景观工程建设质量是对社会最好的贡献。针对目前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没有密切衔接造成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吸收与借鉴一些先进的学科理论,分析国内外优秀景观作品实例的实现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提出一套关于景观设计与施工衔接的方案。设计督导制这一提法,源起于国外,对它们的项目建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设计督导―――顾名思义就是能在第一时间将原创的设计思想传达给施工队伍,耐心讲解设计目标与理想效果,从而鼓舞施工人员共同向设计理想目标努力。专门从事设计督导职务的人员,不仅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兼具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他们需要参与方案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国外大中型设计事务所大都存在设计督导,他们是独立的职业类型,参与作品从设计到施工完成的全过程,负责将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完美的体现出来。设计督导的主要工作是利用自己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施工经验,指导施工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的景观行业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协调管理模式,在承担责任的同时,当然建设方和设计方要赋予他们必要的权力。督导人员不是设计制图人员,却可以指导绘图员制图;不是施工人员,却需要将设计意图传达指导施工。这一专业岗位设立,从建设方管理角度来看,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也方便景观项目卓有成效的进行。 结语: 园林绿化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为此,园林设计者肩负着绿化美化环境的重任,要勤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将爱心、美好融入设计,给人美的享受。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刍议园林设计、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 【摘 要】园林的设计、施工与养护是园林建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缺一不可,论文将从三者的有机结合出发,研究加强三者紧密联系的措施,为园林建设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结合 0.引言 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建设对城市文化、生态建设等都起着积极的影响,代表着城市的长远利益,也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必经之路。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成熟,园林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创建园林精品工程,需要慈宁宫设计、施工和养护三方面综合考虑,而三者又是紧密结合的,一个好的园林作品,需要优秀的设计、高质量的施工和完善的养护相互结合,笔者基于自身的研究工作经验,做简要的分析,为园林建设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1.园林设计、施工与养护有机结合 园林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园林设计是建设工作的纲领,对园林建设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重于理念、突出效果,是园林建设工作的成败关键,在设计时尤其要注意施工的可行性和养护的难易性,以便后续的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施工是中期工作,着重监控质量和管理施工的进度,施工者要理解设计者的意图,看懂设计图纸,着眼于成果,将园林设计图纸转化为实际的作品。养护是园林建设的后期工作,力求实效与美观,要将设计和施工的成果维持下去,就需要丰富的养护经验,保持园林工程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虽然各有特点,但不是孤立的,三者之间密切结合,是一个整体的内容,成功的园林作品要体现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离不开三者的有机结合,因而可以发现,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2.园林设计、施工与养护结合不足的原因 在实际的园林建设中,很多工程由于没有结合好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工作,导致园林建设留下败笔,分析其原因,无非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对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关系认识不到位,没有重视三者之间的沟通关系,各工程分项进行,没能做到整个工程的有效衔接;其二,厚此薄彼,由于园林建设的经费是有限的,在分配经费时厚此薄彼,常见的是重设计轻养护,导致好的设计理念虽然可以实现但难以延续,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发弊端;其三,管理中的业务水平不高,管理者的业务能力弱会影响到三者的结合,造成各项工作都不到位,降低了整体工程的质量。 3.提升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有机结合的措施 3.1提高对三者重要性的认识 园林建设是紧密结合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的,园林工程既是一件艺术作品,也是服务于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因而要认识到园林建设工作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园林建设既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体现着城市的市容市貌,发展水平,在认识到园林建设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才能理解为何要有机结合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由于三者是贯穿于整个园林建设工程的,任何一个部分的脱节,将导致园林建设的败笔。提高对三者结合重要性的认识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其一,设计意图是贯穿于施工和养护全过程的,施工将设计转化为实质性的园林景观,实现设计者的设想,而养护是延续设计者的理念的,在养护中贯彻设计者的思想;其二,养护贯穿于园林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时,以绿化工程为例,既要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还要保证树木的成活率,确保移木栽木的水分平衡,减少受伤、失水等情况,说明施工和养护是密切相关的;其三,施工养护应介入园林设计的过程,园林设计的对象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各个层面,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设计领域,包括社会环、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设计规划,园林设计是施工和养护的指导,而施工与养护是园林设计的实现方式。 3.2合理安排资金 在园林建设工作中,常常有厚此薄彼的情况出现,如对前中期的设计和施工比较重视,但忽略养护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很容易导致设计的初步设想可以实现,但要维持却很难。由于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园林建设工程需要考虑其经济效益,在分配资金时,需要兼顾三个方面的工作,要避免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合理安排资金,就需要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缺一不可,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一起作用于园林建设工程,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或不足,都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败笔。在安排资金时,需要根据园林设计的档次,选择施工的材料和维护的设备、人员配置等,控制工程造价和维护的成本,避免在工程中出现随意更改或削减资金的情况,做到三者兼顾,均衡分配。 3.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工作是需要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来协调的,而协调的角色最终落在管理人员身上,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因而需要加强学习和时间的锻炼,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提高:其一,树立顾全大局的意识,由于园林建设是设计、施工和养护的结合,管理人员不能顾此失彼,出现偏重一方的情况,就要求管理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全盘考虑,避免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其二,工作中的提高,园林建设工作是管理人员提高专业素质的最佳途径,因而在工作中提高十分必要,如进行岗位轮换,管理人员了解设计、施工和养护的各项内容,拓宽其知识面,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积累管理的经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平台;其三,长短期的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参加培训,园林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参与,而只有整体员工的素质的提高,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园林建设的水平。 4.结束语 园林建设是设计、施工和养护的综合,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加强促使,加强三者的有机结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而创造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是园林工作者的职责。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活动中,从前期准备、场地的规划、场地的设计、植物选用、整体设施完善化、施工配合等方面,论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发展 一、引言 现代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投资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园林绿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不仅要达到清新空气、吸收噪音、减少尘埃等目的,还要通过景观设计分割空间、美化园林环境。作为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景观要求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节能性以及科学性。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娱乐场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观赏景节能性和科学性。同时,通过景观规划和设计来提高城市综合文化氛围,为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 二、园林景观设计的介绍与原则 1、现代园林设计是伴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不断形成的,它是根据美学及生态学的原理,对局部景观结构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现代园林设计是为了创造出漂亮的风景,建造舒适的环境,还要追求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从物质层面来说,景观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满足人们娱乐和休息等物质生活需求;从精神层面来说,园林景观是空间上的技术形式,可以满足人们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 2、现代园林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2.1符合生态学原理,改善居住环境。 现代园林设计是根据美学及生态学的原理,对局部景观结构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是为了保护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当地生态稳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园林设计必须在生态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科学的园林设计,促进现代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和谐发展。 2.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展现文化内涵。 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其创造元素往往取材于当地的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人文建筑、特色景观等,这些元素通过提炼升华,以雕塑、铺装、小品等景观手法和布局形式呈现在广大民众视线,容易引起居民心理上的公民,增强居民的城市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从侧面也向外展示了城市特色文化,以城市名片形式对外传播,为提升城市形象打下基础。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区的气候、地质条件、物种等都有区别,在具体的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形成当地园林特色。 2.3建立健全园林法律法规。 我国的园林景观才刚开始发展,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园林法律法规,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积极拓宽我国园林设计的视野,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创新设计,开发高质量产品;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明确要求,禁止单一模仿,杜绝抄袭,鼓励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 三、园林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材料采购环节要严格把关 材料是建设的基础,也是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键因素。在园林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采购,不仅包括了一般的土建材料采购和水电材料采购,还包括了园林建设中最重要的苗木采购。 2、做好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应详细了解工程设计方案,以便掌握其设计意图,并到现场进行确认考察,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各项依据。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并依此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进度、施工部署、施工质量计划等。认真做好场地平整、定点放线、给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同时,做好物质和劳动组织准备。园林建设工程物资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土建材料准备、绿化材料准备、构(配)件和制品加工准备、园林施工机具准备等。此外,劳动组织包括管理人员,有实际经验的专业人员以及各种有熟练技术的技术工人。 3、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确保满足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规范,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手段和方法以及监控措施,使其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得以落实。首先,是工艺和材料控制。施工过程严格按照绿色植物施工工艺完成,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是施工过程中构成了工程质量的基础,使用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所以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使用的材料从材料货源认证都要层层把关。其次是技术和人员控制。对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做到施工方法合理,技术先进。施工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景观设计功底,在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对复杂的多维空间群和植物设计图纸位置、姿态、方向、大小和类型合理搭配,通过对施工图纸的设计理念要有所感悟和配合,调整与创造最佳的工程作品。应坚决建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负责的完成本职工作,以工作的质量来创建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第三,工程质量检验控制。做好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园林工程项目的组件质量等级划分,是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做分项工程质量评价时,必须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误判,每个组件检查验收项目不应该降低他们的标准。第四,工程成本控制。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重要任务是降低工程成本,是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通常指的是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在生产管理上消耗资源的能力,物质资源和费用,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成本和费用,以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4、编制合理的目标资任成本 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是以投标预算为基础,根据不同情况,可以适当调整,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责任成本预算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必须在项目开工前将它完成,确保责任成本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管理层和项目层两方面利益不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影响而产生巨大的内耗。 5、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 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随着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制已全面进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行业。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园林绿化监理人员从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能够做到全过程跟踪,发现不合格材料、工序、产品做到及时整改,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每个环节不出问题,从而保证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 6、做好绿化养护控制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如果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如果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如浇水不及时,导致树木成活率低;树木支架不牢,导致栽植树木歪斜;除草不及时,导致绿地杂草丛生;打药治虫不及时,导致病虫害严重等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四、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是一项有着非常强的艺术性和实践性的工作,这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并且在整个园林景观工程中团结合作,共同解决碰到的问题,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高效高质,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面的协调工作 摘要:城市园林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良好的城市园林景观不仅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要想做好城市园林工作,就离不开园林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管理养护等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园林设计、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取得最大化的园林景观效益。 关键词:浅谈;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协调工作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生态、经济文化、人们的生活质量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意义极为深远。对于园林工程而言,要想发挥你出其真正的作用,就离不开设计师优秀的灵感创意、施工队伍娴熟的技艺、养护者丰富的实践经验。真正的园林精品归根结底是设计者、施工者、养护者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一 园林设计、施工建设与管理三方关系的分析 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部分。园林设计属于前期性的工作,重于设计理念,突出特色,彰显效果。 园林设计是一个园林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园林设计忽略了施工建设与养护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把握不住设计理念的(量)和(度),那么就很难与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沟通,因此也会造成园林设计后期工作的诸多不便,甚至会导致施工与园林植物植后的养护管理无法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如期进行。 施工建设属于中期的工作,是园林设计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它强调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着重于园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园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它是保证园林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而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则贯穿于施工各个阶段。但受到人为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施工技术因素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质量管理失控的问题,譬如工序的混乱性,施工单位和有关人员在施工前没有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于 设计人员的创作理念一知半解,或是施工人员在按图施工中曲解或误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随意更改设计,不按照园林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乃至园林景观效果。管理属于后期工作,它重于在建工程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追求实际效果。园林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如果园林设计优秀,园林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也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 二 园林设计、施工以及后期养护三者不协调的原因分析 在实践当中,有很多不成功的园林作品是由于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没做到有机合理结合而引发弊端或留下败笔,究其原因归纳如下:一是对三者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园林设计、施工、养护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各分项工程孤立进行,没能做到整个工程的相关介入。二是经费不足重此薄彼。由于财政紧张,资金未做好统筹安排,往往注重前期的设计效果,忽视后期的养护难度;或是人为变更前期设计意图,影响景观效果。三是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三 加强园林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之间关系的主要对策 (一)施工、养护应介入园林设计过程中 园林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设计的对象包括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各个层面,是一个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设计领域,其任务主要包括对整个人类生存和生活相关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规划与设计。园林设计是园林施工、养护的基础,其设计效果与设计理念要靠施工、养护来得以体现和延续,脱离了施工、养护可行性的设计方案,要么无法实施,要么不能实现设计的本意,体现不出设计的效果。因此讨论设计方案时必须要有施工、养护者的参与,防患于未然,让设计方案更加周密。例如,设计实例中要用到片植红叶小檗,而红叶小檗带刺,在其丛中修剪、拔草等养护工作很困难,所以必须考虑其片植的宽度问题,这一点园林养护者是最有实践经验的。 (二)设计意图应贯穿园林施工、养护的全过程 园林施工的过程就是把园林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园林景观的过程。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达到设计者预想工程完成后所要达成的效果,就必须深刻领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并严格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例如植物配置,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从选苗到现场施工,园林设计师均须亲临指导。至于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没有园林设计师的现场把关,实在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更是如此。园林养护应充分体现设计理念。园林设计是创造园林景观艺术的基础,在养护管理中贯彻设计的理念,这是打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对园林养护的必然要求,养护要全力促成园林设计理念的实现和延续。例如已经施工完毕的一处园林景观,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层次对全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养护工作中充分理解设计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径来控制植物层次、高度,来体现和延续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需要在养护作业和考核时与设计者的介入。 (三)养护应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 就绿化工程为例,要保证树木种植的成活率,达到预想的绿化效果。为保证移栽树木的水分平衡,必须对树木起挖、运输、种植过程中减少根系受伤、减少树冠失水,对树冠进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时用浸湿的草绳缭绕树干,采取适当的遮荫等养护措施。 (四)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三方要协同工作,互相配合 1对设计方面的要求 设计单位必须全面、正确了解和熟悉园林工程的施工工艺和工艺流程,合理设计,以充分体现甲方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必须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线分布及地势走向,合理分布园林植物的种植放样。在技术交底时,应将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向施工方交代清楚。施工前,设计单位应指派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到施工现场,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要多与施工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减少误会。 2 对施工方面的要求 在接受设计方案或进行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必须了解和熟悉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按图施工若是遇到较大误差,应及时与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些交流和沟通,争取妥善处理。 3 对管理方面的要求 施工单位首先要以科学管理理念的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要想方设法满足正常的工具类、消耗性材料的供应,并在施工现场予以严格控制,以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方法,以精湛的技术和采用必要的养护管理措施,确保各种乔灌木和花草等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预期效果。 (五)合理做好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安排 施工双方编制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应将预算管理结合到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金使用过大或资金使用不足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促使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的资金使用计划有序、开支清晰明了。设计是园林工程质量好坏的基本条件。对设计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园林工程资金的安排把握好设计档次,合理选用园林工程所需的材料并做好工程成本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作为施工方,要事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对选购园林工程材料、特别是选购工程所需要的园林植物,要控制资金使用过大。 (六)提高管理者的业务素质 园林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是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的。因此, 必须在实践中加强管理者学习和实践的锻炼,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首先,树立顾全大局意识。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有大局观念,这就要求在工作中,各部门管理者应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又长短互补、彼此配合。其次,工作中提升。有意识、有计划地对管理者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比如通过岗位轮流,了解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的工作细节,拓宽知识面,更能促进各部门管理者的相互交流。第三,长、短期培训。有计划地组织长、短期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管理者技术业务能力和技巧。 四 结束语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离不开前期的设计、中期的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然而这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还应该做好配合和协调。任何一方稍有不慎,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们除了做好设计、施工和养护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施工建设,合理分配三者之间的资金,从而实现高质量的园林工程。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园林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初探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西方设计思想的交融,园林工作者构成的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但一项优秀的园林工程,对景观设计和施工的质量控制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园林设计须以生态园林为指导,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构成的群落系统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我国生态园林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出,一个城市设计生态园林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考虑。 一、园林设计原则 1.规划。要科学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一般分为系统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在建设中,要根据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要符合人与自然的比例关系;符合当地环境与自然群落特点;符合自然的演变与更新的规律。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与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的协调以及与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2.绿量。要尽可能地保持较大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一是平面上要有一定的面积,二是立面上要有复层的结构,来提高绿量。在符合植物生态特性的前题下,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的植物,提高绿化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降低建筑物的夏季降温和冬季保温的能耗。此外,还应重视植物景观的植物抑菌,创造清新空气和释放保健物质等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营建卫生保健的植物景观,改善生活环境,有利身心健康。 3.精细的设计方案。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园林作为一种“感观艺术”,要随时接受游人的品味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美景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是至关重要,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 二、园林设计分析 1.园林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真正需求,应该根据使用人群的需要和工程生活的周围环境来定位设计目标,进而追求园林工程设计的实质,精益求精做设计。 2.园林工程的设计标准要达到凸显自身的个性化,但是园林个性的凸显与人的个性在实质上完全不同。园林工程设计凸显个性是为了能够提供给使用人群发挥和张扬个性的,而不是要凸显设计工程师的个性。 3.“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一直是作为设计与施工行业的一个口号,却一直不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限于我国城市居住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4.园林工程的设计应加入一些具有人性化的建筑手法以实现人居建筑与园林之间的相互呼应,即可提升建筑单体的视觉识别性与空间趣味性,这就是所谓的园林景观与建筑单体之间的互动对话。 三、加强园林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整个施工阶段现场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因此,要对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控制,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施工工艺的水平及质量。其具体措施是:工序交接有检查(如应做好施工方格网测设、放样、复核;栽植工程中的掘苗、吊运、栽苗和养护管理;园路工程的基层、结合层与面层;假山工程的基础、主体;现代塑石钢模/砖模骨架、拉浆、抹灰上色等各工序检查)。 1.施工准备阶段要严格做好设计施工图纸的会审复核工作。对于每一个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纸的质量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园林工程其施工准备阶段也要严格做好会审复核的工作,如果发现设计存在缺陷和问题,应及时联系业主和设计单位通过共同研究讨论进行纠正修改,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同时在会审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与园林设计者进行设计理念上的交流和沟通,以利于园林工程根据设计者的思想理念进行施工。对施工工程进行开工报审、施工组织设计报审,从施工程序上做到工程施工在合法、受控的状态下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过程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材料是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基础,也是能够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对材料的采购工作制定严格的控制把关程序。园林工程施工的材料还包括对苗木的采购。通常情况下,园林工程建设对于苗木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且有时候必须要求大量苗木同时到位,这样的情况对于材料采购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是必要的。 3.把好种植工程的苗木质量关。绿化工程中所用到的苗木一定要选择符合设计规格、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苗木。要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到各个苗场选苗,对符合要求的苗木尽快订下来,并做好标记、编号。另外,选苗时不能选择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喜光性的苗木,最好也不选在水田种植的非水生苗木,这些苗木种植后适应能力差,成活率低。对某些种植成活率的苗木应提前二、三个月断根假植,以提高种植成活率。 4.由于园林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都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企业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求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园林专业知识水平,开展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计划活动,提高项目施工管理队伍的建设水平,以保证园林施工整体的质量。 5.园林工程的施工单位要设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该部门的设立能够更好的确保我国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在运行管理上与质量上的工作质量。一个良好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不仅能够对施工需要的原材料的采购工作进行控制,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大幅度的提高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施工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及管理水平应提高,大多数企业的领导者应摈弃陈旧的管理方法与不懂变通的管理方式,使思想管理意识能够与时俱进,从而避免企业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不足与漏洞,进而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结束语 成功的园林建筑设计难度往往超过大型建筑设计,有深度、有品位、独特的形象来自文化与生活的启迪、积累和提炼,功底原于生活的积累与思考。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必须具备一个整体业务技术水平足够高和指导监控现场施工能力足够强的项目技术管理团队,在能够保证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园林建设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精良的施工产品。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论现代园林设计\施工与后期管理的互动研究 【摘要】在任何一个园林工程中,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管理阶段都应该是相扣的,这三个阶段对于园林工程最终所获得的良好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任何一个阶段出现了问题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其他的阶段。本文主要对园林设计、施工与后期管理的互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生态美设计;施工;后期管理 引言 我国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在新世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及领域均取得了较为快速地发展和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地提高,他们的追求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升。城市居民更加地向往“绿色、环保”的理念,强烈地要求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加强生态环保建设。为了能够很好地迎合及满足城市居民这一要求,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园林建设。在现代园林建设过程之中,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以及园林建成之后的后期管理三个环节在现代园林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塑造一个成功的园林作品至关重要,上述三个环节应该很好地进行互动,这样才能够使得现代园林建设更加地体现“绿色、环保、生态”的建设理念和原则,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要求,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 1 现代园林设计理念――生态园林设计 1.1 重视地形的生态美设计 园林设计就是设计师根据空间环境的先后活动顺序并按照建筑功能给予合理组织的空间组合,以此让居民从视觉和心理上都能够得到满足。大地自然是人类开展园林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地形设计则是创造这一空间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园林工程中设计良好的地形对于促进景观效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从居民对于生态的要求、审美观念上入手,而且还要全面的考虑园林的实际地形,在园林空间序列的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将地形融入到其中,并且还要积极的寻求更多的表现形式,从而推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正在从以往征服自然的观念向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上转变。目前有许多的艺术家开始参与到了园林的设计中,因此,园林设计内容逐渐的有了艺术的气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在园林设计师的创作中已经成为了重点内容。 1.2 注重植物的生态美设计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根据居民对审美的实际需要对植物进行布置,从而进一步提高园林的美感,因此,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植物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布置方面也不能过于随意,而是要具有深刻的含意以及具有独特的灵巧之处。另外,植物的生态美设计不仅与植物学相关,而且还与花卉学等自然学科息息相关,同时,它还包含了艺术学、绘画学等学科,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1.3 园林建筑的生态美设计 1.3.1 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与相互协调 我国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性质,不管是在建筑的结构、线条等方面,还是在建筑细节的处理方面,都体现出了与当地环境相一致的建筑特色。园林建筑虽然是人工塑造而成,但是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建筑却能够与山、水、植物良好的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自然风景。 1.3.2 建筑与植物的生态美结合 在园林工程中,建筑具有装饰的效果,主要是为了提高园林的景色。而植物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是最复杂,结构最庞大的,它与建筑有着一定的联系。绿色植物在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主要是因为人类天生对于自然与植物有着认同感与亲近感;由于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修剪起来较简易,因此它们在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中是一项关键性的要素。 当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长期生活的地方和熟悉的自然环境,那么,该怎样才能建造出对于人类的身心健康有利的建筑,从而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且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其人与自然、建筑之间和谐相处已经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应以生态为着手点,遵循自然环境,制定出一套与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相适应的措施,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建筑协调一致的关系。 2 园林设计、施工与后期管理的互动 2.1 园林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的关系 园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舒适、景色优美宜人的良好环境,而园林施工主要是将具体的设计内容在实际中实现出来,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应是统一性的,因为,园林设计是园林实际施工的先决因素与重要依据,没有设计图纸,施工是无法进行的;而园林施工是最终实现园林设计的重要体现,不仅是将园林设计方案进一步的深化,而且还是对园林作品的再次创作,从上述所属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之间是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的,它们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2.2 园林施工与后期管理 2.2.1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园林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与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之间通常会产生分离,施工人员只知道施工,只一味的追求短暂的景观效果,根本没有考虑到工程的长期景观效果,对于园林后期养护管理不够重视,因此,不少园林工程在建设完成后会出现植物死亡、材料严重破损等现象,这将使得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2.2.2 施工与后期管理的关系 后期管理实质上就是说为了保证园林的景观效果以及它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受到损害而经常性的对其进行保养与维修等等,后期管理所覆盖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有:绿化养护管理、保洁管理、维修管理等等。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是确保园林时刻保持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重要前提。园林施工过程中质量与形式的好坏对于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施工质量达标,那么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减少,反之,如果只重视短暂的景观效果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园林长期的景观效果,那么将会进一步的增加了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的难度。园林施工人员在工作中应考虑园林的持续发展,要为园林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便捷,从而使其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降低。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城镇化进程地日益加深,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需求逐渐增多,园林绿化因此而成为了提高和改善人们日常生活环境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的园林绿化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施工交叉性强、组合繁杂。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以及后期的管理三个环节对于一件园林作品都至关重要,只有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良好互动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作品。而园林施工作为三个环节中的中间环节,承接着园林设计与后期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应将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以及养护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时刻进行良好的互动,只有这样,最终所建造出的园林才会适合居民的生活,才会具有一定的功能性。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面的协调工作 摘要:指出了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园林建设如何适应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是当前园林设计人员的新课题。对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及其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策。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综述 1引言 园林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城市品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园林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建设应适应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要求,通过优秀的园林设计、高标准的施工与精细的管理创造精品工程,并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2园林设计、施工建设与管理三方关系的 分析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它包括园林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部分。 园林设计属于前期性的工作,重于设计理念,突出特色,彰显效果。园林设计是一个园林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如果园林设计忽略了施工建设与养护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把握不住设计理念的“量”和“度”,那么就很难与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沟通,因此也会造成园林设计后期工作的诸多不便,甚至会导致施工与园林植物植后的养护管理无法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如期进行。 施工建设属于中期的工作,是园林设计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它强调施工的进度和质量,着重于园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园林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园林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点控制目标之一。它是保证园林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1]。” 而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则贯穿于施工各个阶段。但受到人为因素、材料设备因素、施工技术因素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质量管理失控的问题,譬如工序的混乱性,施工单位和有关人员在施工前没有和设计人员进行沟通,对于设计人员的创作理念一知半解[2];或是施工人员在按图施工中曲解或误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随意更改设计,不按照园林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都会影响到整个园林工程的进度和质量,乃至园林景观效果。 管理属于后期工作,它重于在建工程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追求实际效果。园林工程后期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短暂的,管是长期的。如果园林设计优秀、园林工程施工优良,但绿化养护管理不到位,也将严重影响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影响工程质量。只有进行不间断的精心养护和管理,才能确保各种苗木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进而使园林设计的理念得以更好地延伸和展现。 3园林设计、施工与管理三方相互脱节的 主要原因3.1设计方面的问题 (1)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未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只以甲方提供的原始图纸和有关设计说明作为依据,造成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与基地现有条件和施工现场不符,导致施工方无法施工。 (2)园林设计人员有时对工程项目不够重视,采取随意应付的态度,造成设计漏洞多、相关绿化指标模糊不清,容易误导施工方并使其无法施工,以实现园林设计意图。 (3)园林设计人员对施工工艺和工序不熟悉,在园林设计布局时对植物品种的合理搭配考虑不周,导致设计图纸和设计方案面对施工现场而无法施工,而施工方按实际调整和多次更改,使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面目全非。 (4)用精致的效果图掩盖了质量不高的园林设计,致使设计图纸与效果图相差较大。 3.2施工方面的问题 (1)施工方不熟悉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或未充分领会和理解设计方案的目的、设计意图,而急于施工。 (2)现场施工人员不按照有关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3)现场施工人员不按照园林设计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如园林植物的配置与种植,设计人员为了使园林设计达到某种效果,采用过多的珍稀而又价格贵的树种或是外来植物,但当选购遇到困难或有其它可变因素时,经常被随意替换,从而使原有的园林艺术效果和园林空间的美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不熟悉园林工程的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工艺或是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不熟悉在建工程所需要的园林植物,放样随意、种植不按园林设计的施工图纸,特别是一些价格贵的树种或是外来植物,而又随意布局并种植,给人们产生一个错觉。 3.3设计、施工双方的问题 不论是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作品,还是一个优良的园林工程,必然是设计、施工双方协调、共同合作的结果。若要使园林设计作品或园林工程获得业主的满意,施工方的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园林设计人员必须到施工现场进行会商,从园林植物的配置、选购、种植等多方面予以介入。但在事实上,仍有设计、施工双方相互之间不协调、不够合作的问题。 (1)施工项目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和园林设计人员未按要求到施工现场进行会商解决相关问题,或者说技术交底不清晰、不够明确。 (2)当施工方发现园林设计的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基地现有条件和施工现场有较大的误差时,仍按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设计方也存在主动性不够、设计变更不及时等问题。 (3)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双方缺少沟通,施工人员只凭经验或主观想法施工,与园林设计的意图相差甚远。 4园林设计、施工建设与管理三方协调的 主要对策4.1设计意图应贯穿园林施工、管理的全过程 园林工程的施工就是把园林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转化为具体的园林景观,所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园林设计人员的预期效果,施工方必须深刻领会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并使其转化为现实的园林作品或是优良园林工程。如清远市区金海湾豪庭居住小区的园林植物配置和种植,设计、施工双方共同参与小区所选用园林植物的采购、放样种植,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了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效果。 管理同样也要贯彻园林设计的理念,要正确理解管理重点。要有创新管理模式的潜在意识,这是打造一个成功园林设计作品和创建优良园林工程的基本条件。又如清远市区某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有园林植物搭配作景,也有园林建筑小品点缀衬托,园林植物的层次感只有通过合理的种植、合理的修剪造型,科学的养护管理,才能使居住小区各个功能区域的园林景观效果较好地表现出来,以体现和延续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 4.2园林设计与施工、管理三方要协同工作、互相配合 (1)对设计方面的要求。设计单位必须全面、正确了解和熟悉园林工程的施工工艺和工艺流程,合理设计,以充分体现甲方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必须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管线分布及地势走向,合理分布园林植物的种植放样;在技术交底时,应将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向施工方交代清楚;施工前,设计单位应指派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到施工现场,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要多与施工方进行交流和沟通,取长补短,减少误会。 (2)对施工方面的要求。在接受设计方案或进行技术交底时,施工单位必须了解和熟悉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按图施工若是遇到较大误差,应及时与本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多些交流和沟通,争取妥善处理。 (3)对管理方面的要求。施工单位首先要以科学管理理念的贯穿园林施工的全过程,要想方设法满足正常的工具类、消耗性材料的供应,并在施工现场予以严格控制,以降低工程成本;其次要通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方法,以精湛的技术和采用必要的养护管理措施,确保各种乔灌木和花草等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和良好长势,从而达到生态环境景观的特殊要求和预期效果。 4.3合理做好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安排 设计、施工双方编制在建园林工程的资金使用计划时,应将预算管理结合到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资金使用过大或资金使用不足的现象发生,而且还可以促使设计、施工和管理三个方面的资金使用计划有序、开支清晰明了。 设计是园林工程质量好坏的基本条件。对设计方面的要求:要根据园林工程资金的安排把握好设计档次,合理选用园林工程所需的材料并做好工程成本控制,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随意更改园林设计。 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程。对施工方面的要求:作为施工方,要事先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对选购园林工程材料、特别是选购工程所需要的园林植物,要控制资金使用过大。 5结语 不论是成功的园林设计作品,还是优良的园林工程,除了“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3]”外,园林设计、施工与养护管理三方还必须相互配合和协调,任何一方稍有不慎,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只有精心搞好园林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配置园林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施工建设,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重视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应用,重视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析园林设计应如何与园林施工结合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内容丰富,包含植物、山石、地形、园林景观小品、亭廊花架等,设计师通过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园林施工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设计如山,施工如水”,山是固定的,水是活的,山水结合才能创造优美画卷,设计再好,没有好的施工来体现,也达不到设计意图,只有设计与施工在不同阶段紧密结合,才能使优秀的设计通过施工再提高再升华,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意图,创建优美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施工;综合素质 在如今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倡导更加健康与绿色的生活理念,园林本身就承载着城市的功能,是为“人服务”,所以人们要求园林的设计要满足娱乐休闲、放松心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设计师在园林设计中也更加注重人文思想的运用,不管是融入和谐理念、生态理念、风水理念,园林的最终体现的主题思想还是“以人为本”。不管什么样的园林设计理念,只有设计出既可以让人们有自然归属感,又能够使人们放松身心的舒适、安全、生态、怡人的园林,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园林。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操作。俗话说“按图施工,天经地义”,园林中亭廊花架等应严格按图施工,而植物栽植、假山塑造、艺术小品等的施工,若生搬硬套按图施工,则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 1.和谐理念的应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和”是始终贯穿其中的,而且现代的文化业深受“和”的思想影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的提出是最好的证明。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也常常将和谐的理念应用到园林施工的设计中。 1.1自然与人的和谐 园林其中的一个功能是美化、装饰城市环境,其作为城市规划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园林的功能归根到底是为人们服务。所以园林施工的设计总目标应该是提供一个怡人、休闲、生态、舒适的园林给游人,满足人们对娱乐休闲的需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以在设计当中,就应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与理念。在环境的设计上从人们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感觉出发,设计出可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要求的交往沟通场所与活动空间。首先要考虑人们接近园林的心理,即园林的基础设施、绿化植物等都需让人们有亲近感。因此,需要设计便利的入园通道;可供人们交往的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遮阳等情况);广场、儿童游乐园、道路、植物景观等在设计时都需考虑清楚位置的安排及当地的气候条件,从园林的整体环境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园林的娱乐设施及植物景观,以促进人与园林环境的和谐发展。 1.2自然与文化的和谐 园林中包括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只有两种达到和谐、相辅相成的状态,才能凸显园林的特色,进而彰显出城市的文化精髓。所以在园林施工设计时,应结合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美与文化景观的内涵美,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比如可将一个城市的民俗风情、意识形态、科学技艺等成果反映在园林景观当中,展现城市自身的区域性与民族特色。例如南方的园林,多讲究素雅、曲折、幽静、朴实,苏州园林就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北方的园林则趋向华贵、宏大、色彩鲜艳等,如颐和园。总之,园林这个窗口应同时向人们展现自然景观与特色文化,显示城市的魅力。 1.3人与人的和谐 人类的存在就是在环境中生存,环境的存在是以人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在园林设计中,应将人与人和谐的理念融入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是让人们在园林的休闲场所与交往空间里能够自由嬉戏、平等交流、友好交往,所以在园林中需要设计这样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沟通平台,供人们亲水、休闲、嬉戏、亲昵、交流等,以实现动感空间的互动,促进人与人的和谐[1]。 2.生态理念的应用 现代园林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应讲究生态效益,以追求“山青、水绿、景美、人和”为园林生态环境的目标,充分开发自然的生态景观,达到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的目的。 园林设计中讲究原生态设计,其根本出发点就是重复使用资源与促进生态环境能够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师通常会采取这样一种景观生态设计方法:保留并再利用园林场地中的原有元素与材料,以节约能源,节省成本。重视选用本土的植物与当地的材料。例如灯光照明材料的选择上,传统的园林设计中造景灯常使用大功率的探照灯、泛灯光与大面积的霓虹灯或是彩灯,虽亮度高、景观效果好但耗能也高,浪费了能源。所以应高度重视节能灯在园林中的应用,可实施“亮化工程”与“夜景工程”[2]。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讲究师法自然,即是尊重生命规律,顺从自然条件,尽量避免明显的人工痕迹,还应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良性生态系统[3]。即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园林设计还应根据区域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与大自然相似的起伏地形表象,让人们产生亲近感。所以在设计当中,应全面了解园林景观的自然属性,保护好原生态的地表土,做好生态恢复的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影响园林景观的美感,营造出建筑、生物与人的和谐共处的环境氛围。 园林的生物选择要反映其区域性,要根据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区域特点,综合考虑城市的环境因素如水、温度、阳光、土壤及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并要注意不同植物的排斥关系,选择合适的物种,并注意绿化植物的搭配以保持植物的生态平衡。此外,应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并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如太阳光、自然风以及雨水等,达到节能、环保、生态的目标。例如可在园林中修建蓄水池来收集雨水,经过滤处理后可用于灌溉绿化植物,有利于节约地下水与城市用水,充分合理利用雨水资源[4]。 3.风水理念的应用 风水学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在园林设计尤其是古典园林中都有运用到风水学的知识。如绿化植物的配置、栽种的方位等都有渗透着风水学的内容。 3.1绿化植物的配置讲究均衡性 风水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阴阳原则,反映在园林植物配置上就是要求植物要均衡。例如乔木、灌木、草本、藤木植物之间的搭配要达到平衡,即既要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也要表现出植物造景的层次感。所以,进行植物造景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花期、喜阳喜阴等)、气候条件、土壤等因素,搭配出均衡、错落有致的植物。 3.2绿化植物的种植方位 “前不栽杨,后不栽柳”、“宅后有榆,百鬼不近”、“左树右无,凶多吉少,右树红花,娇媚倾家”等等系列的风水口诀,都有反映在园林绿化植物的栽种上[5]。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讨该风水知识,有的确实是一种迷信的表现,如榆树防鬼、槐树招财则是为了满足人们避祸讨吉利的心理需求。但有些风水说法还是有一定的自然科学道理的,如东方植桃杨是有科学性的,我们都知道日出东方,桃树属于迎春开花较早的植物,向东栽种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利于开花;又如风水学上讲究门前不宜栽种密林或者大树,以自然科学解释是因为大树或密林会阻挡阳光的照射,所以不宜在大门种植,但房屋的两侧是可以栽种树木的。 结束语 刚施工完的园林景观还只是作品雏形,接着便进入养护保修阶段。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设计师应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来解决,这对于提高自己以后的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帮助。施工单位也可以在这一阶段认真进行总结,看看有无很好的贯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或与设计师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影响设计效果的地方,对提高以后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当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工程竣工后这一阶段做到设计与施工的结合也很有必要。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园林设计与施工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结构不断更新,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自然环境的改善尤为重要。而创造优美洁净的自然环境是园林工作者的职责。在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活动中,从前期准备、场地的规划、场地的设计、植物选用、整体设施完善化、施工配合等方面,论证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实践。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创新;发展 前言 现代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考虑的元素众多,传统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已难以满足今天社会对于景观的需要,现代园林人的当务之急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因地制宜并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前卫的设计理念,追求创造出优美、实用、完善的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 1 前期准备阶段 1.1 接受设计任务、与甲方充分沟通 作为园林设计师,在拿出自己个人设计方案前要与甲方充分沟通,听取对方的意见和想法。了解整个项目的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特别要了解对方对整个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总体框架方向确定了这个项目是什么性质的绿地,基本实施内容确定了绿地的服务对象。这2点把握了,规划的总原则就可以正确制定了。 1.2 实地勘察,收集有关资料 作为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实地考察后再动手设计。有时甲方提供的图纸并不准确,甚至差别很大,如果不能现场进行勘察,设计出来的作品很难体现设计意图,得到全面的表现,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设计师应对基地进行总体了解,做总体构思时,针对不利因素加以克服和避让,有利因素充分的合理利用;现场勘察,收集规划设计前必须掌握原始资料。 2 园林设计阶段 2.1 初步构思,总体规划 现场收集资料后,必须立即进行整理,归纳,以防遗忘那些细小却又较大影响因素的环节。在着手总体规划构思前,必须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招标书)。 场地规划的程序一般包括范围、目的、测量、收集数据、现场勘探、参与历史、费用计算等内容。一个项目的规划涉及许多领域,选址很重要;场地分析和综合土地规划,明确认识各种需要和关系,对场地因素的细节对比分析和改进给予充分的考虑;确定项目的性质,确定一个项目的场地规划。 2.2 设计方法及实践经验 2.2.1 场地设计 西蒙兹在《景观设计学》中阐述,场地设计事实上是更倾向于环境设计。场地设计既包含着深厚的科学理性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需要丰富的理性知识和深厚的激情去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寻求制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冲击的方法,结合当地地域特色,已达到场地设计的最高境界。同时,设计与成本核算相结合,作为园林设计师,不仅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还应能进行有效的成本核算,了解甲方造价的需求,才能提供合理的设计。 2.2.2 形式规律 形式美规律是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法则,是一种内在的形式,是一切设计的核心。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形式要素被推到了较为重要的位置,设计师综合运用统一、均衡、节奏、韵律等美学法则,以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发现和创造景观语言是最终目的。我们园林设计者对园林风格不但要求其形还要求其神,要在中国园林风格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园林设计上的精华,并结合当地独有文化,开发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2.2.3 植物的科学配置 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主要是:尊重自然、保护利用;尊重科学、符合规律;因地制宜、适地适物;布局合理、满足功能;种类多样、季相变化;密度适宜、远近结合。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理想的植物配置是:乔灌花草合理结合;配置大乔木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植物配置应体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 选择植物要遵循适地适树原则、地方特色原则、与城市性质相协调原则、园林建设的特殊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合理规划城市园林植物是塑造城市特征的重要手段,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地域性植物种类,从长远来说可以彰显地域文化。尤其是选择那些抗性强、适应性好的植物,使园林的特色更加明显,使园林的维护费用显著降低,从而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2.2.4 整体设施完善化 在现代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整体设施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在园林景观中,为满足景观需要和游人观赏需要而设立的建筑、设备等称为园林设施。其中景观需要大致包括灌溉系统、下水、配电以及种植需要的种植设施等而为满足游人观赏需要的有游乐设施、观赏、休憩需要设立的各种景观小品。 3 施工配合阶段 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往往同时承担着总体定位、竖向设计、道路广场、水体,以及绿化种植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不但要按时,甚至提早完成各项设计任务,而且要把很多时间、精力花费在开会、协调、组织、平衡等工作上。而业主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精益求精、对施工周期的缩短,都要求设计师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踏勘建设中的工地,解决施工现场暴露出来的设计问题、设计与施工相配合的问题。 一个优秀的景观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从放样开始,作为设计师就应亲临指导。对于复杂地形的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置身于现场,设计师更容易把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作为一名园林设计师一定要多去现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可以积累经验。 4 结语 园林绿化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增加城市景观,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为此,园林设计者肩负着绿化美化环境的重任,要勤学、钻研、理论联系实际,以人为本,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将爱心、美好融入设计给人美的享受。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析园林设计应如何与园林施工结合 摘要:“园林建设”、“园林景观”这一系列新兴的词汇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让人们慢慢接受了这一系列热点议题,但是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好像是两个互不相容的个体,跟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建设只讲效率,不讲质量的现象十分严重,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严重脱节,在这里主要探究一下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关系,两者脱节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脱节问题。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结合 一、浅析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园林建设必须是建立在“适用、经济、美观“原则的基础之上,通过提出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工程建设最后竣工等几个阶段,将这几个阶段真实的表现出来并进行实际施工。因此,设计在为施工提供铺垫的同时,也是施工的前提条件,并且能够指导施工的有效执行,而园林的施工是将园林的实际由想象变为现实的一个步骤,能够很好地把设计师的想法和见解实现的一个深化过程。很简单的道理,山水相互依存,设计是山,施工是水,设计是死板的,只有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将原本的园林设计,进行深化再现,实现设计与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结合,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园林画卷,达到设计预期的效果。 二、两者脱节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园林设计方仅凭主观想象,缺乏实事求是 1、设计者思考方向的天马行空 设计方不能实事求是的到现场进行勘查与校对,只是单纯的根据顾客的想象或者是大概图纸来做一个详细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并不能在实际地点得到有效的施行。 2、设计者的态度问题 设计者有时候并不能完全的了解园林建设方的基本意图,对该园林建设项目的重视程度不够,态度不够谨慎与认真,随便应付或者是随意打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建设过程中,很多与实际不符的问题就会发生,建设的执行就不能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3、设计人员不了解建设施工的技巧与流程 在建设园林的过程中,设计人员擅长的是脑部思考、纸笔操作、创新的部分比较大,但是设计者越新颖的创新,对当地实际操作的施工者而言难度就越大,对设计图纸的要求就会越多,工程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4、设计人员对漏洞的隐瞒存在欺诈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质量比较差的设计作品存在,拙劣的设计部分,设计者不敢揭露出来,害怕在领导或者是权威者面前丧失自己的公信力与威信,因此利用高科技,将自己的设计图片在美观上着重添加效果,给园林所有业主一种惟妙惟肖的感觉。这个行为存在严重的欺诈,导致的结果就是工程不能有序的进行,中途会出现很多弊端,使园林建设在最后竣工之前与业主的期望相差甚远。 (二)园林施工方没有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工程 1、园林施工方施工不规范 在建造园林的过程中,园林施工方在园林建造之前就与业主商量好园林建造的成本,但是这个数值只是一个预期数据。当真正进入施工环节的时候,园林施工方出现缺少原料或资金的时候会进行不规范的园林建设,偷工减料,或者是没有考虑到与建造相关的因素,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2、施工方并没有按照设计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在施工方对园林进行公共建设的时候,草木种植问题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问题,原因在于设计方在设计的时候讲究的是一种搭配美感,但是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很完美的实现的。设计方要达到的那种效果和园林的审美感受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可能是植物的种植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或者是植物对地域的要求比较高等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致使施工人员没有办法而更换采用与之类似的植物等现象屡见不鲜。 3、施工人员工作不负责,素养不高 利益的最大化已经使很多为建园林而赚钱的客户普遍存在,这个观念导致施工过程中以效益第一为最终目标,很多施工者对园林并不是很了解,更没有办法站在设计者的角度来分析设计者在设计这个园林时的基本意图,使最后竣工验收的时候产生很多矛盾,达不到建园者的最终目的。 (三)园林设计与施工设计严重脱轨 园林的建设是由提出设计方案、提交设计图纸、施工、到建设完成这一系列的阶段组成,然而这一过程中既有设计者的创新,也有施工者的汗水,但是这两者目前并没有很好地协调与平衡,存在园林设计与施工存在脱轨的现象。设计方在交设计方案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是阐述过但施工方并不能将设计方的意图做到融会贯通,没有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联系,缺乏沟通,致使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严重脱轨。 三、采取措施,将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相结合 (一)设计方 1、了解施工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设计者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园林和当地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解,以清楚园林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步骤为前提,对园林进行合理设计,设计创意一定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实事求是。 2、对当地的地势与走向进行现场勘查 在设计园林之前,只有对园林首先做一个详细和透彻的了解,对当地的地势与走向都比较熟悉,知道怎么设计地上与地下管线,知道在什么地方适宜做建筑物或者是植物。虽然不能像施工方那样很详细的了解施工过程,但是大概的方向与套路设计者是一定要熟知的。 3、做好与施工方的交接工作 设计方在与施工方进行交接的时候,双方应该多进行沟通,很多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定要与施工方进行详细的交流,并且执行时会遇到哪些问题和注意事项都要向施工方交代清楚,以便施工方在执行施工工作的时候做好完善的准备。 4、设计方应多协助施工方的工作 在施工方发现相关问题的时候设计方能够及时到达现场给予建议与帮助,多协助施工方的工作,进行沟通与交流,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及时协助施工方处理急需解决的问题,使工程项目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 5、遵守职业道德,拥有良好的工作素养 设计者不能因为自己是设计人员,很多自己并不是很熟悉的专业知识或者是设计的时候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基于自己的自尊心,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向施工者询问,很多设计者在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只能是依靠施工者神奇的双手,智慧的大脑才能解决。因此设计方要实事求是,遵守职业道德,虚心向有经验的一线员工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同目标。 (二)施工方 1、与设计方进行交流与沟通 在双方进行工作交接的时候,施工方要多与设计方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了解施工方园林设计的理念与创意,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把设计者的意图很好地表现在建筑的艺术中去,从而达到双方目的的有效融合,实现建造优秀园林的共同目标。 2、规范施工标准 当设计者把设计图纸交给施工者时,施工者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与要求,严格施工,施工的时候遇到的特殊问题一定要与设计方或者是业主联系,做到信息沟通顺畅,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妥善处理问题。为施工工作的有效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水平 施工方在建设园林时,如果生搬硬套原始的经验与方法,不知道对自己知识系统进行革新,吸收新的建设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拓宽自己的视野,这些都有利于设计方与施工方进行顺畅的交流与沟通。不做违背法律道德的事情,规范建设施工的标准与规范,提高施工方的社会责任心。 结束语 本文主要和大家探讨了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的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本来就是一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只有将设计方的精心设计、新颖的创意理念与施工方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相结合才能创造一个犹如画卷,精美绝伦的园林。为我国建设更优秀的园林工程作出贡献。 园林设计与施工论文:浅谈如何将园林设计与施工相结合 摘要:园林的完美呈现离不开设计与施工的有效结合,再好的设计如果无法施工或施工不利,也会使得设计大打折扣,无法实现设计师原有的意境,而如果设计不好的话,施工质量再高,园林也只是一个普通之作,无法体现出园林的艺术价值,因此,园林的设计与施工缺一不可,都应引起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园林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原因,并详细阐述了园林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措施。 关键词:园林;设计;施工;结合;设计意图 一、园林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设计内容丰富,包含植物、山石、地形、园林景观小品、亭廊花架等,设计师通过设计图纸、施工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施工人员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操作。俗话说“按图施工,天经地义”,园林中亭廊花架等应严格按图施工,而植物栽植、假山塑造、艺术小品等的施工,若生搬硬套按图施工,则不一定达到预期效果;园林施工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设计与施工密不可分,“设计如山,施工如水”,山是固定的,水是活的,山水结合才能创造优美画卷,设计再好,没有好的施工来体现,也达不到设计意图,只有设计与施工在不同阶段紧密结合,才能使优秀的设计通过施工再提高再升华,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意图,创建优美园林景观。 二、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相脱节的原因 (一)设计单位的误区 1、对苗木习性、市场行情缺乏了解 在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十分重视植物多样性配置,对苗木的植物学特性缺乏了解,造成一些苗木栽植后因不适宜该地环境而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对苗木的市场行情缺乏了解,造成苗源紧张,在设计过程中盲目运用大规格的苗木,造成工程造价高,施工进展缓慢。 照搬照抄,盲目模仿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气候特点,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不考虑实际情况,机械地模仿他人的成功图纸,致使在植物配置及园林功能的发挥上出现不协调,产生许多不良后果。 注重景观效果图,忽略实际工程效果 目前在进行景观设计方案汇报时,多采用立体效果图,比较容易中标。因此设计单位很少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地形处理、水系处理、植物品种搭配等实际工作上,而是花大量人力、物力制作效果图,做出来的作品往往不切合实际,根本无法施工,难以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设计人员不深入工程现场 一个优秀的园林作品必然是设计与施工密切配合的结果。因为设计是有针对性的,不是设计师空想的任意摆布,最好能到现场亲自指导施工,注重与施工人员交流,共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创造出优秀的园林作品。 (二)施工单位的误区 1、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 第一,施工单位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设计思想缺乏深人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表达设计者的创作意图。 第二,没有合理组织调配,没有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和质量标准。为追求良好的景观效果,很多设计师偏向大规格苗木,但大规格苗木价格昂贵,市场上供不应求,为此,施工单位降低大规格苗木规格、数量,严重破坏了设计景观的立体感和稠密度。而在设计用苗难于采购时,施工单位常会进行苗木替换,改变设计时的景观效果,使原有艺术效果和园林美感受到影响。 施工实践没有艺术性 只是简单地照图施工,忽视现场地形处理及定点测量放线的重要性,树木高矮搭配不合理。园林的施工应当先领会设计的意图,然后通过园林手法在园林造景中把它表达出来。不同的施工者,所表达的方式不同,产生不同的园林景观效果。就比如纯绿化种植工程,林冠线的走势,及种植的排列方式、苗木规格搭配及形状搭配,错落有致的安排等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美化效果。 重种植轻养护 绿化工程的施工周期长,需经历种植施工、养护施工两个时期,一般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阶段比较认真,但往往忽视苗木管理工作,造成树形杂乱,杂草丛生,病虫害严重,苗木生长衰弱,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园林绿化施工完成后,需要精心养护2~3年,当初披修剪的技叶逐渐丰满起来以后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绿化景观效果。 园林设计与施工相结合的措施 (一)设计阶段的结合 1、合理选择植物品种 园林建设是多种工种相互合作的工程,各个岗位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不同。就设计人员来说,对苗木生物学的知识相对缺乏,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考虑苗木栽植后的生长情况,很容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要求设计时要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充分分析。 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园林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周围的环境,保持花草树木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不能盲目的追求大面积的硬地铺装,只有少量的乔灌草配植于绿地内,也不能在人流量大的地区,不给居民提供活动的空间,而应增加园路等铺装,否则会造成草坪经常被踩踏,经常补经常损坏,既浪费财力,又影响园林管护质量。 施工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实际 园林建设的材料选择上,设计师不能仅凭自己的设计经验做判断,更多要征求施工专家的意见,原因很简单,他们在不同的施工现场,园林不同的地方所用的材料不同,怎么搭配,采用什么样的材料进行施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在园路施工中,出现较多的是抛光花岗岩路面,要是在地形较陡处也采用,遇到雨雪天气很容易使行人摔倒,这往往是设计师不能体会到的。 (二)图纸交底阶段的结合 1、园林景观施工的准备阶段 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有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交底,在图纸交底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把图纸中不完善、需要改善、错误的地方向设计师提出来,这样设计师可以从这样的交流中,发现设计的不足与问题,加以进一步完善,使设计方案更符合实际的情况,反之也是一样,施工和监理技术人员也可以进一步领会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可以说是一种互赢的结果,不仅可以使设计成果更为优秀,还可以使施工更为清楚。 2、现场踏查交底 设计完成之后,设计人员应和施工技术人员到现场踏查,了解设计图纸与施工现场是否相符,进一步查看现场是否存在地下电缆、水井、地下障碍物或高空高压线,若有设计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设计,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专家进一步交流、沟通,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完善,这样更具有可操作性。 (三)施工阶段的结合 1、设计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在绿化施工设计中,画树只能画一个点画一个圈,同一树种同一规格,施工单位采购到的苗木却千姿百态。对园林主要景点,负责任的设计师一定要与业主、施工方采购方共同参与选苗,定向、定位、搭配树种、配石、配景,直至完成作品。因此,设计师应在施工前中后期经常到工地与施工人员共同选石、切石、种石、拼石、收头、放脚、做色、配草……直至完成作品。 2、施工人员应了解设计意图 施工人员应了解设计者意图,理解设计图纸,并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实际施工中施工方应不断与设计方协调,对投资方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对投资方要求作的改动要作现场调整,并与设计者联系。从大局出发,要根据客观条件、环境、材料、植物价格市场情况而异,尽量做到与设计相一致。施工管理者必须熟知施工对象,即各种乔、灌木植物及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以及施工现场的状况。必须抓住适宜的栽植季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必须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科学施工,减少人为偏差。 3、施工放线 按图施工放线,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遇到地下电缆、水井、地下障碍物或高空高压线,以及固定构筑物不能放线,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及时与设计方、监理方、投资方沟通,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如园林道路放线中应采用便捷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凡需要转向处,不能转急弯,应在较远处开始偏离,使偏角小而线形平滑。 (四)竣工阶段的结合 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设计师应经常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从现场感受一下完成的作品究竟能不能达到自己的设计要求与设计意图,离自己当初的目标究竟有多远。这对于提高自己以后的设计水平具有很大的帮助。 施工单位也可以在这一阶段认真进行总结,看看有无很好的贯彻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或与设计师沟通不够,从而导致影响设计效果的地方,对提高以后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当发现问题后,应及时与设计师沟通,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土建施工论文: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在现代建设工程项目中界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施工界面的管理是项目施工集成化管理的主要难点之一。大量的协调、管理工作都集中在界面上,项目管理者必须在界面处采用系统的观点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几个方面主动地进行施工界面管理,在界面处必须设置检查验收点和控制点。 建设工程的施工一般包括测量、结构、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弱电、装饰装修等各专业,施工界面通常位于各专业的接口处。而工程建设按照实施程序,大致可以划分为地基基础、主体结构、机电安装、装饰装修等几个阶段。本文着重在技术管理方面,以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例,阐述机电安装各专业配合土建预埋、预留阶段施工界面的协调与管理。预埋预留施工阶段,机电安装只是配合工种,从技术管理的角度配合好土建施工,不但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完备性,不失掉任何工作,而且可以保证不为后续机电设备和管道安装增加难度和成本。 1、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由安装各专业设计人员对土建结构设计提出技术要求,例如基础型钢预埋、穿墙穿梁套管预埋、设备和管线的固定件预埋等,这些技术要求应在土建结构施工图中得到反映。 土建施工前安装技术人员应会同土建技术人员共同审核土建和安装施工图纸,以防错漏碰缺,安装技术人员应该学会看懂土建施工图纸包括结构留洞图等。安装技术人员应了解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法,尤其是梁、柱、地面、屋面的做法和相互间的连接方式,并仔细地核对安装施工准备采用的施工方案是否与土建施工方案相适应。施工前还必须加工制作并备齐预埋件、预埋管线、接线盒、套管等。在预埋预留配合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钢套管预埋施工方案、防雷接地安装施工方案等。安装各专业的施工员应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图和技术文件、验收规范等的要求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和产品保护等方面的交底。同时,形成施工交底记录,及时签发施工作业任务书。 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安装专业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电缆穿墙、给排水管道穿墙防水套管预埋工作。该阶段要求安装专业严格控制套管的轴线,标高、位置、尺寸、数量、材质、规格等方面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否则,后续的返工或修理会破坏土建做好的墙体防水处理层造成以后墙体渗漏。 使用塑料套管预留的孔洞一般在土建图纸上标明,由土建负责施工,安装质量员应主动与土建质量员联系,并核对图纸,保证土建施工时不会遗漏,并且预留的标高、位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专业应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及时做好钢管套管、土建施工图纸上未标明的预留孔洞及在底板和基础垫层内预埋管线的施工。钢套管的固定应绘制安装节点详图、土建预埋套管配筋图。为减少水平位置的积累误差,土建专业应标出每根套管的中心点位置,便于安装对套管位置的复核,使水平积累误差控制在每一跨轴线之间。在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做好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装,埋地给排水管道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现场测绘管道预制加工现场定位预埋、敷设完整性检查、灌水水压试验交付土建浇捣混凝土。 电气专业的主要配合工作是:根据设计要求,做好基础底板中的接地连接。对于建筑物有桩基施工的,一般防雷接地体都采用柱内主筋,在破桩接桩后,采用圆钢或镀锌扁钢引出、引上留出测试接地电阻的干线及接地测试铁板。混凝土内的接地一般沿结构梁、柱敷设焊接,施工工序在钢筋绑扎完成之后。 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根据土建浇捣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地做好预埋预留配合工作,这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关键工序,配合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机电安装工程的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现浇混凝土楼板。电气、通风及给排水等工种接地焊接及套管预埋、预留应与钢筋的绑扎密切配合,一般施工工序为:模板搭设木盒预留洞(给排水、通风专业)柱头立筋、框架梁筋、下层钢筋绑扎电气管线预埋(强弱电专业)柱头箍筋及上层钢筋绑扎、外模搭设混凝土浇捣。因此,在下层钢筋绑扎完后,上层钢筋未绑扎前,安装专业应配合土建施工。安装专业的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测定接线盒、接线箱位置固定接线盒、接线箱管线连接及固定变形缝处处理接地跨接。当管子或接线盒与钢筋网位置发生冲突时,可将影响安装的钢筋拨开,待安装好管子或接线盒后再将拨开的钢筋作适当调整就位,或增绑一些附加钢筋。对于土建结构图上已标明的预埋件,如电梯井道内的轨道支架预埋铁、尺寸大于 300 mm 预留孔洞应由土建负责施工,但安装质量员也应随时检查以防遗漏。对于要求安装专业自己施工的预留孔洞及预埋的铁件、木盒等,安装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施工,提前做好准备,当土建施工到位时安装专业及时预留到位,密切配合土建结构施工进度,及时做好各层的接地环网焊接工作。 (2)预制楼板施工。预制楼板时必须考虑机电安装专业的配合。为了在合适的位置安装灯具和火灾报警探测器,楼板吊装时,先要编排好楼板的排列次序,与土建密切配合,合理选择安装接线盒位置,要使接线盒布置对称,成排安装。当楼板上面有几根电线管交叉时,应设法绕开叠加处,以免影响土建楼板制作。电线管在楼板接缝处暗配时,可以不用接线盒,而直接将管子伸出引下。 (3)梁柱结构施工。预制梁、柱结构的施工一般在构件预制厂进行,安装前强弱电专业施工人员应会同土建施工人员对预制厂家做好预制前的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比较规则的预制件,可在预制厂埋入电线保护管和预埋钢板;对于不便安装管线的预埋件,可预埋钢板或木砖,也可预留钢筋头,以备敷设线路和安装电气设备时用。现场浇制的梁柱按配管方式施工,在浇捣混凝土前安装好管线和开关、插座盒等。穿梁的给排水、消防、风管套管的预埋应与土建结构施工单位沟通协调好现场的施工配合方式。安装过梁套管时一定不可以割断主筋,应尽量不割断梁的腰筋,如管径较大必须割断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另外,需特别注意的是滑模施工和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混凝土滑模施工,实质上是现场连续浇制混凝土,施工时的安装配合基本上与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配合相似,但安装专业要提前将管子弯好、锯好,确定准确各种预埋件尺寸,随土建的施工进度逐段配合施工。清水混凝土是外表面比较光滑的混凝土,安装专业套管的落料长度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土建混凝土的外表面光滑度,是安装与土建配合的关键点之一。钢套管下料应采用氧气乙炔切割,管口应平滑无毛刺,套管长度和平整度符合土建有关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4)二结构施工。除框架结构施工外,二结构施工也应协调好安装与土建的配合,因为需要预留孔洞的机房较多。高低压变配电室有电气专业的高压双路进线、低压侧出线,给排水专业的气体灭火干管进口,通风专业的新风进口及排烟出口等预留孔洞。柴油发电机房有电气专业进发电机油箱的进油管,一次出线线槽和低压变电室的二次控制联络线的线槽,给排水专业的气体灭火干管进口,通风专业的新风进口和排烟出口等。空调机房有电气专业的进线线槽,弱电专业的自控线路线槽,空调通风专业的从分气缸引出的冷水供、回水干管,冷却供、回水干管和上水供水干管,新风进风管和排风管道等预留孔洞。热交换站有从室外引进的一次热力干管,经过热交换以后从分气缸引出的生活热水干管,给排水专业的冷水供水干管,消防喷淋系统的干管,电气专业的电源线槽,弱电专业的二次控制线槽孔洞,通风专业的新风进风管和排风管等孔洞。水泵房有电力干线、进风、排风等,进水箱的上水进水干管,消火栓系统的干管,消防喷淋系统的干管等预留孔洞。二结构施工前,安装各专业应对土建结构专业提出各强弱电、水泵机房及卫生间的预留孔洞技术要求,双方协调配合好施工工序。 3、安装与土建施工界面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1)楼板裂缝。楼板内预埋管线,特别是多根管线的集中处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当预埋管线直径较大,密度较集中,且线管的敷设走向重合时,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而且人员踩踏可能导致钢筋弯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这些部位须加强并采取防止裂缝措施:铺设临时跳板,分散应力,钢筋小马凳不得少于 3 只/ m2 处;减少人员踩踏钢筋,自觉沿钢筋小马凳处通行,不随意踩踏中间部位。 (2)预埋管件偏移或损坏。土建模板施工时安装应派人跟踪,以防模板固定时打断墙体内的预埋电管或造成套管偏移。土建浇捣混凝土时,剧烈的振捣有时可能损坏安装配管或使得接线盒移位。如果敷设的是硬质塑料管,管道可能被砸坏或因振捣而断裂。因此,在浇捣混凝土时安装专业应留专人监护,遇有管路损坏时及时修复,并应提醒土建施工人员注意保护好预埋管件。 (3)土建施工的预留洞为后续安装施工增加难度。由土建施工预留的孔洞,如塑料套管和尺寸大于300 mm 的预留孔洞,土建施工方可能没有认真考虑具体预留洞的尺寸、套管的标高和位置等设计要求,安装专业进行后续管道安装施工时会出现管道的坡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问题。因此,安装专业质量人员应加强对土建负责施工的安装、使用的预埋预留工作进行复核和检查。 (4)接线盒和套管的填充和封堵。工程实际中常常发生预埋套管堵塞的问题。现浇楼板、柱内的电线保护管接线盒以及穿梁套管在配合土建安装完成之后,浇捣混凝土之前应采用报纸、草包等软性物填充严密,防止沙浆进入套管和接线盒引起堵塞。防止室外地下水或雨水通过防水套管进入地下室,可以确保后续设备安装有良好的施工环境。因此,地下室出外墙处防水套管除采用软性物封堵外,在防水套管预制加工时,应在套管一端端口采用钢板焊接封堵,待防水套管管道安装时再开启。 (5)地下室漏水渗水。地下部分渗水漏水是建筑行业很难避免的通病,有的经过几次被动防水处理,仍不能解决渗漏水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防水材料质量好,工艺做法合理,外墙防水层一次性做完其渗漏的概率是很低的。如果因防水套管改位或增加而三番五次修补,那么造成外墙渗漏的可能性就会很高。如由于专业配合不当,原设计预留套管的管径,数量、位置和标高有变化而没有及时调整。在施工配合时应采取如下措施:在外墙和出外墙套管施工之前,组织各专业召开协调会。土建专业要提出该部位施工的开始和截止日期,同各专业核实施工图纸。会议应形成会议纪要,各专业写出书面的技术资料。资料内容包括:预留出外墙套管的专业、功能、管径、数量、距相邻轴线的位置,以便施工和检查。土建专业在做正负零以下的外墙防水层时,应再次书面通知安装各专业,监理对所有出外墙套管进行核实,将遗漏、错位以及有所调整的部位处理好,避免事后漏水渗水。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施工图预算的审核方法 摘要:施工图预算的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施工图预算的审核对象不同,或要求的进度不同,或投资规模不同,则审核方法不一样,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土建工程占投资比例较高(工业建设约50%,民用建筑约80%,公共建筑约70%)。因而,审核的重点往往在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下面谈谈各种审核方法。 关键词:施工预算图纸审核 1、全面审核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审核人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首先,根据施工图全面计算工程量。然后,将本人计算的工程量与审核对象的工程量—一进行对比。同时,根据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逐项核实审核对象的单价,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1)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 (2)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 (3)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 (4)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或施工单位审核设计单位设计单价的预算。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审核后的施工图预算准确度较高;缺点是:工作量大,实质是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有侧重的,有选择的根据施工图计算部分价值较高或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量。如砖石结构(基础、墙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木结构(门窗)、钢结构(屋架、檀条、支撑),以及高级装饰等;而对其他价值较低或占投资比例较小的分项目工程,如普通装饰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审核者往往有意忽略不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自档次易混淆的单价(如构件断面、单体体积),其次是混凝土标号、砌筑、抹灰砂浆的标号核算。这种方法在审核进度较紧张的情况下,常常适用于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或施工单位审核设计单位的预算。 这种方法与全面审核法比较,工作量相对减少,而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很差,但仍属重复劳动。 3.分析对比审核法:由于上述两种方法类似编制施工图预算,工作量大,审核周期长,预算人员在长期的工作中摸索出另一种方法,即分析对比审核法。该方法是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造价、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审核,分析其差异较大的原因。常用的指标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单方造价指标(元、/m2、元/m2、元/m……); (2)分部工程比例:①基础,②楼板屋面,③门窗,④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3)各种结构比例:①砖石,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③木结构,④金属结构,⑤装饰,⑤土石方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4)专业投资比例:①土建,②给排水,③采暖通风,④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5)工料消耗指标:即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称。 4.常见病审核法:由于预算人员所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则观点、方法亦不同。在预算编制中,不同程度地出现某些常见病。 某些施工单位的施工图预算常常出现以下常见病: (1)工程量计算正误差:①毛石、钢筋混凝土基础T形交接重叠处重复计算;②楼地面孔洞、沟通所占面积不扣;③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不扣;④挖地糟、地坑土方常常出现“挖空气”现象;⑤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⑥粱、板、住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⑦接地面、墙面各种抹灰重复计算;…… (2)定额单价高套正误差:①混凝土标号、石子粒径;②构件断面、单件体积;③砌筑、抹灰砂浆标号及配合比;④单项脚手架高度界限;⑤装饰工程的级别(普通、中级、高级);⑥地坑。地糟、土方三者之间的界限;⑦土石方的分类界限…… (3)项目重复正误差:①块料面层下找平层;②沥青卷材防水层,沥青隔气层下的冷底子油;③预制构件的铁件;④属于建筑工程范畴的给排水设施。在采用综合定额预算的项目中,这种现象尤其普遍。 (4)综合费用计算正误差:①措施手段材料一次摊销;②综合费项目内容与定额已考虑的内容重复;③综合费项目内容与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临时设施费中内容重复。 而某些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或施工单位的初学预算者却常常犯有另一方面的常见病: (1)工程量计算负误差。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 (2)预算项目遗漏负误差。缺乏现场施工管理经验,施工常识、图纸说明遗漏或模糊不清处理常常遗漏。 由于上述常见职业病范畴,且具有普遍性。审核施工图预算时,可根据这些线索而摸瓜,剔除其不合理部分,补充完善预算内容,准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取定定额单价,以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之目的。 5.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施工图预算项目数十、数百、数据成千上万。对于初学者来说,乍一看,好象各项目、各数据之间毫无关系。其实不然,这些项目。这些数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认真总结、仔细分析,就可以摸索出它们的规律。我们可利用这些规律来审核施工图预算,找出不符合规律的项目及数据,如漏项、重项、工程量数据错误等,然后,针对这此问题进行重点审核,如: 1、与建筑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 2、与室外净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 3、与墙体面积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 4、与外墙边线相关的项目和工程量数据; 5、其他相关项目与数据。 当然,也有一些工程量数据规律性较差,如柱基与柱身、墙基与德作、梁与柱等等,我们可以采用前述的重点审核法。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实质是工程量计算统筹法在预算审核工作中的应用。应用这种方法,可使审核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现阶段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混凝土依然是建设的主要材料。因此,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在土建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过程。本文就以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以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以及配料与搅拌等前期工作作为切入点,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土建工程 一、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首先应该对模板所具有的尺寸、高度、强度、刚度以及标高进行计算与检查,看其是否达到了施工标准;对于预埋件的数量、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细致地检查,并且将得到的结构记录到施工记录表中;将模板以及钢筋上的杂物与油污清理干净;对于模板的孔洞和孔隙要进行填堵;在地基或者是基土之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一定要注意将淤泥以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并且设置相应的防水、排水的措施。对于还没风化的岩石土,应当用水进行清洗,并且要注意不能在他的表面上留下积水。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当遵循由低到高的分层浇筑顺序,每一层的浇筑厚度应该根据结构配筋、捣实方法等情况进行相应的判定。 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在底部填入相应的水泥砂浆,该砂浆应与混凝土的内砂浆所含有的成分相同。在建筑的过程中注意不能发生离析的现象。当建筑的高度大于3 m 的时候,要利用振动溜管、溜管以及串筒等设施来预防混凝土的下落。在浇筑的过程中,对于支架、模板、预埋件、钢筋以及预留孔洞要进行时刻的关注,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变形或者移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地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对于混凝土的密实程度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模板的空间。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结合应该平整良好,当拆模之后混凝土的表面应该光洁。为了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在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具有连续性,若是必须进行间歇,应尽量缩短间歇的时间,并且要在浅层凝结之前就完成磁层的浇筑作业。 2.施工缝 由于人力的限制、环境因素以及技术上的不足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不能连续地进行施工,并且间歇的时间又超出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应该留置施工缝。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在进行浇筑之前按照施工技术的方案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确定。因为在留缝处的混凝土结合力要相对其它位置低,属于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所以,施工缝尽量选择承受剪力较小且方便施工的位置。 3.捣实 所谓的捣实就是入模混凝土成型及密实的重要过程,通过这一阶段的施工来确保混凝土的结构构件能够形成准确的外形,并且保证其强度以及其它的性能指标也能满足设计所需的要求。混凝土在进行入模之后必须及时进行振捣,进而使入模混凝土能够充满到模板的所有空间,将气泡排出,这样就能确保混凝土的搅拌物能够得到充分地密实,并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振捣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振捣,另一种是人工振捣。人工振捣就是运用插钎或是捣滚等工具进行夯、插等作业,进而达到使混凝土成型的目的。通常只在小范围施工或缺少设备的情况下使用。而机械振捣能够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使用机械振捣。 二、加强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相关建议 1 注意水泥水化热对工程结构物的影响。 水化热在放热过程中,其放热的速度和放热最高峰时放出的热量,对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当水化过程过快时,造成温度变化大,对工程结构物的总体质量构成直接威胁。由于温度变化大,忽冷忽热,极易出现裂缝,对工程结构物的性能大大降低,导致工程结构物的经久耐用性不强。 2 注意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 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配制受施工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原材料质量差、施工不规范、缺乏相关制度保障,混凝土配料比与实际设计方案不同等方面,导致混凝土质量强度不高。 3 注意混凝土浇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浇灌前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安置的预埋件表面是否与模板紧密相贴,钢筋、预留孔洞、支架等构件是否达到工程质量要求。由于这 些影响看似对工程结构物影响不大,且比较繁琐,因此必须在混凝土浇灌时应多加注意,否则将会给整体工程进度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对混凝土材料方面实施的质量控制 1.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不能使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沼泽水以及工业废水,若是在预应力或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禁止使用海水。 2.水泥质量的控制 按照性能以及用途,水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特种水泥、专用水泥、通用水泥。在土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般选择通用水泥作为使用材料,在进行配置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水泥的品种以及所具有的强度,并且要准确地掌握其所具有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合理地选择、使用水泥,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还能有效节约水泥。 3.对骨料进行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的组成成分中,砂石骨料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1 m3 混凝土中要有1.5 m3左右松散的砂石骨料。所以在大型混凝土工程中,对于砂石骨料也是存在着非常大的需求量。骨料质量的优质与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以及水泥的用量都具有直接的影响,进而给混凝土施工技术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整体性地规划,对砂石骨料的质量、杂质含量以及性能指标等环节进行细致的研究。 四、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的土建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影响着工程交付后的使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究,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以便更好地为国家基础建设服务。 土建施工论文:建筑工程中土建监理施工的应用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土建监理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施工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及对如何完善质量体系做出了一个简要的阐述,旨在加强土建监理中的质量管理。 关键词:监理工程;土建施工;控制; 引言 一直以来,在建筑工程中的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建筑工程的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一直都不被人们关注和重视,监理工作总是被忽视,虽然在很多建筑工程中,都在实行和推广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但是,通常都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根本没有得到发挥,目前,在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只对于一些书面资料高度重视,对于监理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方式和手段根本没有落实到实质的监理工作中,正是这样的形式,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质量管理工作和实际工作严重脱节,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监理质量管理方法,因此,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的规划和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办法,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一、监督管理 质量监督管理就是质量监督机构对施工建设工程质量主要形成过程的监督管理。也就是对施工影响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形成的主要要素的监督管理。 1. 工程规划设计的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建设实施的大纲,是实体质量目标的技术规划,是建设施工的依据标准。对其监督管理主要通过施工图的审查监督实现:①对审查内容的监督管理,包括对地质勘察报告的审查以及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涉及安全、公众利益的强制性标准、规范的内容进行审查。②对审查过程和审查结果的监督管理,包括审查机构、程序、审查人员活动及其结果的监督管理。③通过内容和审查结果的监督管理,反映和揭示勘察设计过程中各主体质量行为及活动结果、质量体系及运作情况,进而实现对其各主体在勘察设计阶段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促进其质量行为规范化、质量体系健全完善和良性运转,保证勘察设计质量。 2. 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错、漏、碰是设计上的通病,有的甚至危及结构安全。这类问题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发现。所以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从设计阶段就应开始实行监理,监理公司从方案设计到施工图设计进行全面检查。对一般的工程项目建设,监理工程师要特别重视施工图设计交底,在详细阅读图纸的基础上,针对涉及公众安全、防火、隔音、节能、环保等内容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工程结构的力学计算进行复核,对检查出的问题提交业主和设计单位,由他们研究解决。 3. 工程合同的监督管理,是建设过程中约束建设主体的法律依据,质量监督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离不开有效、科学、完整的合同约束和合同管理,质量监督同样要通过有效的合同规范其主体的质量行为。以上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是对业主的质量行为的监督,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所有以上这三个方面的监督管理,进而保证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形成中的主要投入要素,再通过对其实施中的转化行为,质量体系运作的监督管理,就可以有效地保证建设工程整体质量。 4. 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的监督管理,质量监督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质量存在问题时,有权签发整改通知,责令限期改正,发现存在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缺陷,工程质量管理失控时,有权责令暂停施工或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措施,以便立即改正;对发现结构质量隐患的工程有权责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要求建设单位整改。需要行政处罚的,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委托的部门查处。 二、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的一些建议 1. 土建监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水平和较宽的知识面,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合理安排机构职能分工和制定完善的审批流程。一般来说,现场土建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要做好记录和收集施工中的有关资料数据,并向驻地土建监理工程师提供证明材料和意见;驻地土建监理工程师组织审查施工单位送交的各种工程量文件,提出审查意见并上报给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核定和签发土建工程计量的最终审批意见,遇到特殊或重大的项目,可将意见呈报建设单位或主管部门批示后再签发。要求做好信息收集和资料管理。有可靠而又充分的信息作依据,正确的计量才有保证;如果资料管理混乱,那么,要即 时完成计量必然是很难做到的。收集质量信息。尤其是质量缺陷或事故的信息,定期做好质量评定的登记和统计工作;收集进度信息,做好合同内外各工程部位实际完成进度标注工作。即时整理好图纸和各种来往文件。加强人员管理,要求土建监理人员积极深入现场,掌握施工动态,力争取得第一手资料,以保证计量审核时有根有据;要求土建监理人员养成记录好监理日记和及时逐级汇报的习惯,日记是最好的备忘材料;及时汇报有利于各级监理人员都能熟悉某一项工程量的实际情况。 2. 参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高低,是整个工程质量优劣的最关键因素。现在不少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启用职业素养较低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有的技术人员连对钢筋混凝土工程中最基础的常识也不懂,就匆忙上岗,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了一些正负钢筋搁反或者搭接长度不相同等现象,这给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施工质量能提高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严格限制准入资格和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做起,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落到每一个上岗工作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身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施工材料控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 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3.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管制度规范。想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建赢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比如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事故报告处理等责任制度,同时也要让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在真正工作中得到发挥,使其能发挥真正的监督施工质量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人是作为最基础最基本的要素存在,它不但是操作者,同时也是组织者。他不仅是被控制的对象,同时又是控制的对象。既是质量的保障,又是工程出产不合格或者工程事故的源头。因此,在整个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以“人”这个最基本要素为核心,明确了参与施工的所有人员的各自权限和职责,把施工质量责任制落到实处。 三、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能否真正发挥实效发挥实际作用,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工作能否真正有效进行下去的关键环节。这要求施工单位在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能有效运行下去的前提下,从任务承接,工程调研,乃至施工前期中期的准备,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生产,施工操作以及回访客户,质量保修等方面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 四、结语 土建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管理是项目建设的把关,是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制度,加强土建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必须要强化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法规体系,依法管理土建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中,应把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关,按照规程规定执行监督管理。强化政府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加强监督人员自身素质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技术素质,做到依法监督、秉公执法、合理管理才能使土建工程项目顺利地完成、放心地使用。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一栋栋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基建工程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就土建工程中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 施工 进度 控制 管理 策略 从定义来说,工程施工的进度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工期内,制定出最优的施工计划。在执行这个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要勤于检查施工的进度,也就是工程的完成情况,并且与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就需要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工期的影响,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土建工程现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承担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有效管理是保证土建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从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和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一些措施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1、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在贯穿于整个的建筑过程中的。对于整个土建工程的工期和工作量以及消耗的资源的量等都是要受到施工进度的直接影响。而土建工程是否能够按期计划如期完工,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就意味着是否能如期竣工以及交付使用,并且也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对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无故的拖延了工期或者延长了施工的期限,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一项损害,也会对社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2、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说,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的因素,有材料和设备方面的因素,或者是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以及完工的时间,还有施工的质量等都是由人为可以有效控制的。而且也不止是施工单位可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实际上只要是参与了工程的建设的相关单位,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若是其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就可能直接造成施工进度的放慢。其次是物资供应方面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或者周边的材料供应和周转不够及时,在材料的供应造成一定困难,就会给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如果现场的施工设备过多,不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使得现场发生堵塞的现象,而施工的设备过少,又可能致使施工的效率较低,使得施工的资源被闲置下来,从而拖延了施工的进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就是资金的问题。若要工程可以如期完工并且交付使用,那么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一旦发生资金的危机或者运转不周,对于施工进度来说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就是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如果在气候和地质方面存在问题都可能拖延工程的施工进度。还有施工技术的问题,如果运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而且补救的措施又不够及时或者到位,在施工计划方面不够周密等都会对问题解决造成阻碍,又或者对于工程施工的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等不太熟悉,导致工程设计方面变化较大,都会延误工期。上述的众多因素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时甚至是同时发生作用的,给管理上带来较多的麻烦,不过除了一些客观的不可控的因素外,大部分通过有效地控制措施都是可以避免的。 3、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总的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管理中针对各种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竣工。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控制目标的体系建立工作,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对于总目标还要进行具体的分解,对于各个分部还要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负责人。对于项目工程的总的进度还要编制一个计划表,这个计划表根据工程的合同条款来制定的,也是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审核标准,在编制施工进度的计划时就要按照这个总的计划表来确定施工和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等物资供应的进度计划,还要安排资金和各项资源的运转等。对于进度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也要及时跟进,使得进度信息的沟通可以 通无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进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的分析制度。在对进度协调的会议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包括了对相关地点和时间等的确定。在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施工的变更管理方面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在设计的交底和会审方面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并且在设计修改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保证工程的施工可以连续进行。 4.1 按单位工程编制预算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4.2 做好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单位工程、同类型单位工程的的成本比较,做出成本分析。 4.3 对成本偏差及时分析影响程度找出偏差原因,跟踪并采取纠偏措施。 4.4 及时进行设计变更,进度款的结算,做好合同专项管理,及时办理索赔事项。 4.5 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结算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档案做到与施工同步;单位工程或施工功能区段完工后,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分单位工程进行内部成本结算。 5、施工进度的控制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必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随着施工的进展,进行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 水泥厂项目施工中,土建工程施工的交付安装时间、交叉作业组织方式、土建工程施工工期是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建工程工期控制是生产线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对施工进度必须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土建工程施工计划要依据施工合同和水泥建设项目总体计划、安装工程计划编制。 5.1 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要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明确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定各分部作业的持续时间段,确定交付安装的工程条件,并就交叉施工作业方式和内容做好协调。 5.2 施工现场应形成进度管理与协调控制机制。 5.3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清轻重缓急,找出关键工序,重点施工区段、重点单位工程给予重点控制。 5.4 科学规划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 5.5 重视基础施工,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地基处理。 6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处理和协调安全工作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联系实际,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管理是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减少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现场要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找出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现场管理要对深基坑施工、特种工程施工、吊装作业、施工用电等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各类预留孔洞众多,所有洞口均需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水泥厂土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导致企业有法不依,监理单位监管不力,不按规范的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编制设计水平不高,成本控制不好等方面问题。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安全、进度的以科学的控制。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标准 摘要:主体结构是承担和传递建设工程所有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主体,它和地基基础一起构成建设工程完整的结构系统,是建设工程结构安全、稳定、可靠的载体和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土建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并以某高层住宅工程为例,对房屋的主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土建 主题 结构 施工 某市高层住宅小区工程,包括10栋高层住宅楼,每栋楼层数从10-22不等,层高3.5m,每栋楼建有地下建筑一层,总建筑面积1356873.47m2,结构型式采用框剪结构。 1.砼供应 由于工期紧,砼工程量大,为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确保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砼的水平、垂直运输:每栋楼采用一台hbt-60型砼输送泵和配套输送管负责将砼从砼车直接输送到作业面,通过手动布料杆浇注砼。地下车库配备一台dc-a800b型砼输送泵和配套输送管负责将砼从砼车直接输送到作业面,通过手动布料杆浇注砼。边缘区段也可采用砼汽车泵直接浇筑。 2.模板工程 2.1 作业要点 (1)预埋墙定位板条。在砼浇筑将要收面层时,在墙四周埋设50 mm宽板条,埋设时必须确保墙的保护层厚度,即板内边离钢筋 30 mm。 (2)支架搭设。支架采用可调钢支撑和满堂架。其立杆、横杆、剪刀撑均采用φ48钢管搭设,支撑于土层上时,立杆下应加垫100×100枋木,以避免基层沉陷。支架在该层墙、柱砼浇筑完毕后开始搭设。支架搭设实行定点、定位搭设,技术人员提供每层支架布置图,并由放线人员每隔5 m放出控制线并定出标高,搭设时做到横平、竖直、成线。 (3)支架拆除。悬臂构件跨度大于2 m和梁跨度大于8 m的模板须在砼达到100%强度后方可拆除。其它构件,跨度≤8 m的砼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除。同时现场做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2.2模板构造 为了能使结构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效果,模板工程必须具有整体刚度大、易操作、施工方便快捷,满足成本控制要求的特点。为此,本工程模板具体选择如下:±0以上剪力墙模板采用全钢大模板,±0以下模板包括地下车库采用整体竹木组合大模板。楼梯模板采用定型模板。门窗洞口模板采用钢制活动式工具模板。楼板模板全部采用厚腹膜竹胶板,碗扣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其中剪力墙、柱模板配两套,梁、板模板配三套,以备周转。 2.3剪力墙模板安装 采用企口式全钢大模板,大模板外板高出内板一个楼板厚度。采用δ=6 mm的面板,横楞采用8#槽钢,坚楞采用10#槽钢,边框采用80 mm×8 mm等边角钢,肋板采用s=6 mm×80 mm宽钢板焊接成型,使模板的整体刚度有了很大提高。 墙体阴阳角模容易出现混凝土涨模、阴阳角不顺直等质量通病,因此角模设计比较关键,角模采用整体钢角模,阴阳角模与大模板采用子母口连接,大模板为母口,母口宽40 mm,阴阳角模为子口,子口宽40 mm,设计时预留2 mm的模板支拆量。阴阳角模均用螺栓与大模板连接,阴角模外用短槽钢加钩头螺栓4道与大模板拉紧,阳角模用槽钢做成的方尺与大模板背楞连接,用钩头螺栓分三道连接在大模板背楞上。 2.4梁、板模 采用胶合板,自身固定为木垫枋和方木背杠。工艺流程:楼层放线、验线支撑体系主次龙骨梁底模、侧模及顶板模检查验收绑扎钢筋隐蔽验收浇筑砼时钢筋模板的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2.4.1梁模板安装 在墙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墙头模板。梁底模板:调整支架高度,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当梁高超过450 m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为控制好梁侧模下口尺寸,支模时按1 000间距安装用花监螺杆加工而成的卡具,防止梁下口胀模。 2.4.2楼面模板安装 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一般支柱为800~1 200 mm,大龙骨间距为600~1 200 mm,小龙骨间距为300~600 mm。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能线钉固。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 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为避免模板拼装不严,板缝漏浆,在绑扎板筋之前应用油毡浆缝隙封闭。 2.5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模板采用钢木组合。按照楼梯底板的宽度及长度配制底板模为竹胶模,边模采用木模板厚为3 cm,高度按照梯板高度制作,上固定三角形木模板。 工艺流程:模板放线、验线安装楼梯底模绑扎钢筋安装楼梯侧模及踏步侧板检查验收砼浇注时复查维护拆模模板清理。 主要施工方法: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模板,再安装楼底模板。绑扎钢筋经检验合格后,办理隐检,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及踏步板。安装后校正板面标高,检查支撑的牢固情况,并办理预检梯。 2.6模板拆除 (1)模板的拆除应以砼的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强度是否达到规定强度为准。砼强度符合规定后,方可拆模。模板拆除时,应先拆阳角,再拆平模,最后拆除阴角。柱模板的拆除顺序:先拆除斜支撑及拉杆,再拆加劲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墙模板的拆除顺序:先拆除穿墙螺栓及附件,再拆除斜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梁及顶板模板的拆除:先保留跨中支撑,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拆去支撑以前,在小龙骨上增加临时支撑,以保证大龙骨拆完时,不至全面脱落。顶板支撑保证三层连续支模; (2)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粘结物,进行“一磨、一铲、一擦、一涂”四道工序,模板板面及边框、背棱等部位均要清理到位;拆下的扣件应及时回收归类集中管理,以便于周转使用。大模板吊至存放地点或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角度符合70°~75°自稳角的要求; (3)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采用硬板包角进行保护,以防损伤结构成品。墙、柱模拆除以不损坏构件棱角和表面为准,跨度大于8m的构件须待砼强度达100%,待上层悬挑构件拆除且上部无施工荷载时再拆除下部临时支顶,其他现浇砼梁板构件(跨度≤8 m)的砼强度达到75%之后方可拆模。 3.钢筋施工工艺 基础底板:钢筋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定位放线、验线底筋定位、弹线放置、调直、绑扎底铁绑扎盖铁、加强筋、马凳、墙柱生根放置垫块验收。 墙(包括暗柱):墙体放线、验收调整预留钢筋检查暗柱筋连接墙柱立筋绑扎暗柱筋墙体先绑扎起步筋绑扎梯格筋绑扎墙主筋绑扎拉勾绑扎垫块验收浇筑砼时复查维护。 梁:安放梁底模穿梁主筋、套箍筋绑扎梁钢筋安装垫块验收。 板:清理模板弹线摆放主筋(底铁短向)绑扎分布筋并调直绑扎盖铁、加强筋、马凳绑扎垫块验收。 4.结束语 主体结构是建筑的主要承重及传力体,附着于其体系表面的所有维护结构、装饰面层、相关设备重量及其施工和使用期间的活荷载、以及在设计规范限定范围内的相关风载、尘载、雪载、地震荷载等自然力通过主体结构体系有效地承担,楼房施工的整体施工顺序中,楼房的主体施工是楼房建设的主要部分。随着建筑市场在发展,对土建主体结构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的愈来愈重要,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以上方法,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节约造价,缩短了工期,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管理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期,一栋栋建筑物拔地而起,在基建工程的进程中,如何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本文就土建工程中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土建工程 施工 进度 控制 管理 策略 从定义来说,工程施工的进度就是指在一个固定的工期内,制定出最优的施工计划。在执行这个施工计划的过程中,要勤于检查施工的进度,也就是工程的完成情况,并且与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比较,如果发现存在偏差就需要及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其对工期的影响,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直到工程项目顺利竣工。土建工程现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承担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有效管理是保证土建工程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就从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和对施工进度进行管理的一些措施方面做了进一步的探析。 1.进行土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在贯穿于整个的建筑过程中的。对于整个土建工程的工期和工作量以及消耗的资源的量等都是要受到施工进度的直接影响。而土建工程是否能够按期计划如期完工,对于整个工程来说就意味着是否能如期竣工以及交付使用,并且也对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所以对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如果无故的拖延了工期或者延长了施工的期限,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成本控制来说也是非常不利的,不仅对工程的经济效益是一项损害,也会对社会效益带来一定影响。 2.影响土建工程施工进度的因素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的施工来说,影响其施工进度的因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人为的因素,有材料和设备方面的因素,或者是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时间以及完工的时间,还有施工的质量等都是由人为可以有效控制的。而且也不止是施工单位可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实际上只要是参与了工程的建设的相关单位,都可能对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若是其拖延了工作的进度就可能直接造成施工进度的放慢。其次是物资供应方面的影响,因为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或者周边的材料供应和周转不够及时,在材料的供应造成一定困难,就会给施工进度造成严重的影响。 此外,如果现场的施工设备过多,不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可能使得现场发生堵塞的现象,而施工的设备过少,又可能致使施工的效率较低,使得施工的资源被闲置下来,从而拖延了施工的进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的就是资金的问题。若要工程可以如期完工并且交付使用,那么就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一旦发生资金的危机或者运转不周,对于施工进度来说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就是施工条件的影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较高的,如果在气候和地质方面存在问题都可能拖延工程的施工进度。还有施工技术的问题,如果运用了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而且补救的措施又不够及时或者到位,在施工计划方面不够周密等都会对问题解决造成阻碍,又或者对于工程施工的规范和相关技术标准等不太熟悉,导致工程设计方面变化较大,都会延误工期。上述的众多因素都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有时甚至是同时发生作用的,给管理上带来较多的麻烦,不过除了一些客观的不可控的因素外,大部分通过有效地控制措施都是可以避免的。 3.对土建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总的来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必须在管理中针对各种可能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制定出对应的措施,以保证工程可以如期竣工。这就需要提前做好控制目标的体系建立工作,并且进行责任分工和综合协调。对于总目标还要进行具体的分解,对于各个分部还要确定相应的目标和负责人。对于项目工程的总的进度还要编制一个计划表,这个计划表根据工程的合同条款来制定的,也是对于施工进度计划的一个审核标准,在编制施工进度的计划时就要按照这个总的计划表来确定施工和设计以及材料设备等物资供应的进度计划,还要安排资金和各项资源的运转等。对于进度报告的制度化建设也要及时跟进,使得进度信息的沟通可以畅通 无阻。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进度计划的审核和检查的分析制度。在对进度协调的会议制度的建立方面还包括了对相关地点和时间等的确定。在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施工的变更管理方面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确保在设计的交底和会审方面能够得到及时的安排,并且在设计修改方面尽可能的减少,保证工程的施工可以连续进行。 4.1 按单位工程编制预算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措施,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4.2 做好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单位工程、同类型单位工程的的成本比较,做出成本分析。 4.3 对成本偏差及时分析影响程度找出偏差原因,跟踪并采取纠偏措施。 4.4 及时进行设计变更,进度款的结算,做好合同专项管理,及时办理索赔事项。 4.5 随工程进度及时收集整理结算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档案做到与施工同步;单位工程或施工功能区段完工后,及时办理结算手续,分单位工程进行内部成本结算。 5.施工进度的控制 进度控制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如只重视进度计划的编制,而不重视进度计划必要的调整,则进度无法得到控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进度控制的过程就是随着施工的进展,进行计划不断调整的过程。 水泥厂项目施工中,土建工程施工的交付安装时间、交叉作业组织方式、土建工程施工工期是影响整个项目建设工期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建工程工期控制是生产线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对施工进度必须进行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土建工程施工计划要依据施工合同和水泥建设项目总体计划、安装工程计划编制。 5.1 编制单位工程进度计划要确定各单位工程的开工和竣工时间,明确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定各分部作业的持续时间段,确定交付安装的工程条件,并就交叉施工作业方式和内容做好协调。 5.2 施工现场应形成进度管理与协调控制机制。 5.3 施工进度计划应分清轻重缓急,找出关键工序,重点施工区段、重点单位工程给予重点控制。 5.4 科学规划单位工程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计划组织施工。 5.5 重视基础施工,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地基处理。 6.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安全生产,我们必须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在处理和协调安全工作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联系实际,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及时有针对性的解决施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安全管理是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减少和避免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发生。安全管理要求建立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现场要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作业场所和作业环境找出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进行分解。现场管理要对深基坑施工、特种工程施工、吊装作业、施工用电等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水泥生产线土建工程各类预留孔洞众多,所有洞口均需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水泥厂土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操作不规范,导致企业有法不依,监理单位监管不力,不按规范的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编制设计水平不高,成本控制不好等方面问题。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只有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做好建设工程施工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安全、进度的以科学的控制。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 摘 要: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在建筑高层建筑的过程中,基坑支护工程作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使基坑工程呈现出面积紧凑、距离靠近、深度较大以及规模偏大等方面的显著特征,使得基坑支护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大大提高,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地位。文章详细阐述了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处理方案与施工监测等措施,采用不同的支护设计方案和科学计算,对其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扼要介绍,拟对深基坑的支护结构施工效果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在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导致我国城镇的土地资源严重紧缺,造成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的合理利用成为我国现阶段必须攻克的难题。由于深基坑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提高施工安全性与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杜绝安全隐患,因此高层及多层建筑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铁车站等工程施工,都会面临深基坑工程,为了缓解这一压力,在保障农业耕地面积的同时必须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对深基坑的支护技术,以及支护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目前形式而言,我国在深基坑开挖以及支护施工技术层面已累积了丰厚的设计与施工经验,新技术和新结构以及新工艺也不断被发现,通过这些方面可看出土建施工中合理运用基坑支护技术已成为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1 土建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 1.1 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基坑是土建工程中的基础工程,它对整个建筑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坑支护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这三项基本要求,如何保证深基坑支护的质量安全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已引起了社会以及参与建设的各方主体高度重视。想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就要设计出经济、科学、适用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然而基坑各侧环境不同,其变形控制值也应相应变化,为了避免由于支护结构变形过大,造成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破坏,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应采取不同的支护施工方法。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方案有:土钉墙支护,水泥土搅拌桩挡墙,钻孔灌注桩以及喷锚支护。针对不同的支护施工的要求,需要注意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例如水泥土搅拌桩挡墙采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地层深处的水泥和土强行搅拌,使水泥和软土之间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逐步硬化为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土桩,特别针对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防水袋情况。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深基坑喷锚支护施工技术是较长采用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它是采用嵌固于土体滑移外的锚杆加固依次超前缝合优势滑移控制面的裂缝并通过锚杆将形变的涂层介质和滑移面的稳定介质连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稳能力,它是在深基坑边壁发生整体滑坡失稳前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1.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对于土建建筑施工来说,深基坑技术是土建工程的基础,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重要作用。随着目前土建工程的不断增加,目前对于城市建筑用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为了能节约城市用地,建筑开始朝竖向发展,即高层建筑。相应的地下室增多,基坑深度增加。深基坑支护结构作为一种施工中的临时结构,是保障基坑开挖和工程施工等安全正常进行的关键。由不同的环境对深基坑的支护方式有限制,在具体的施工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结构,不同的建筑要求基坑深度和建筑周围的建筑分布情况进行合理方法的选择。根据长期的施工经验采用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提高土地工程建设的发展。但由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承载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技术也比较复杂,稍有不慎,极有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随着建筑发展的需求,基坑的不断加深,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基坑的支护技术要求也是日益严格。以确保施工质量。 2 深基坑支护工程存在的问题 2.1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国内外至今尚没有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同时由于土体结构的情况一般比较复杂,且容易随环境发生变化,因此在施工前的实际阶 段很难做到在实际施工中精确计算,总的来说现阶段的深基坑受力计算方案多数是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深基坑支护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时对各因素的受力情况分析不明确,容易致使整个支护系统的受力参数达不到实际的要求,从而在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中易发生危险,为了杜绝这类事件发生应该对设计时加强实际的考察和各种因素的分析,确保支护系统的承受能力满足实际受力要求。 2.2 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问题 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移动是中间大两边小。因此会导致深基坑边坡的欠稳,是对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潜在威胁。可以断定说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针对不同的突发状况应冷静对待,切实想出解决措施,以减少经济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前一定要对建筑范围内的土质、地下水情况,以及建筑周边环境的充分了解后选定合理的方案。而对于地下水位的变化明显或者地基总是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情形,我们在开展深基坑施工之前,应该进行基坑的排水工作,以确保施工正常开展。对于可能会出现流沙或者管涌的基坑,事前要备好应急的预案举措。在现场开挖过程中也需要采用分层开挖,随挖随外运,并配合人工清土,挖至设计标高。挖土速度必须随围护监测结果的变化而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挖土,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该确保施工的连贯性,避免出现支护实际过长的现象,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基坑周围建筑的管理,降低基坑所受到的压力,合理的堆放基坑挖出的泥土。 3 深基坑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重视施工过程的观测 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原则应用在深基坑土方施工之前,需仔细定夺挖土的方案以及施工组织情况,并按照“开槽先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多挖”的原则,面对突发情况,良好的观测体系能有效地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深基坑边坡的变形大小、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大小等,对超过设计允许范围内的情况应立刻停工检查,避免潜在的危险进一步扩大。 3.2 施工质量的监督 深基坑支护系统的施工质量,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由于基坑工程特别是土钉墙和喷锚工程专业特殊性强,许多施工单位缺乏岩土工程专业工程的相关经验,出于利益的驱使,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对施工的安全的不负责,因此土建深基坑的施工过程中,应对负责人权责明细,以此杜绝此类事件发生,保障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对于这一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土建深基坑施工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类问题。但由于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目前的深基坑施工技术需要不断进行革新以满足实际的需求。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深基坑施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地面空间的充分利用,还可以大量开展地下空间,对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形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土建施工论文:试论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过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也取得了卓越的发展进步。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商住建筑的主流。然而高层商住建筑的施工技术收到各方面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层商住建筑的特点分析,进而重点探讨了高层商住建筑的土建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技术 一 引言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一些行业的发展,建筑业也因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层商住楼是城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在人们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城市建筑中随处可见。我国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离不开高层商住楼的支持,其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高层商住楼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也就是土建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和一般建筑相比,高层商住楼对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更高,这也加大了施工难度,同时对质量也有着更高要求与标准,特别是高层商住楼建设中的土建工程,该工程是整个商住楼建设的重要部分,其质量高低能直接影响到高层商住楼的全楼质量,因此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商住楼建设过程中是最高要求,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该商住楼的施工技术。目前高层商住楼正处于发展时期,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属于建设的核心技术,对整个高层商住楼建设质量起着重要影响。 二 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要点 和常见的建筑施工有区别的是,高层商住楼有着独特的施工特点,既施工周期长、需要大量资金注入、工程技术标准和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要求更高,总的来说体现在下面几点。 1、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具有周期长、楼层高、建筑总体高、大部分工序要在空中完成等特点,这也说明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及复杂度。另外,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具有非常大的工程总量,其施工过程需要用到垂直传输、高空作业防护、通信设施、水电取用等各种技术,这些技术和一般建筑施工相比难度更大,这也是此类工程在施工中需要突破的难点和重点,只有使用对应的施工技术才能很好的完成。 2、基础埋深要求更大深度。高层商住楼的楼身比普通楼高很多,为了确保其结构的良好稳定性,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在基础埋深的深度上要求更高。 3、工程周期更长。高层商住楼由于工程总量大,施工周期也就更长,施工中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对投资者而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同时由于施工需要跨季节,所以很可能会在雨季及冬季开工,对施工技术的标准也就更高。 三 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简述 1图纸设计 高层商住楼施工的第一步是根据要求绘制建筑蓝图,再按照蓝图开始施工,建筑蓝图的主要构成有,建筑结构、施工工序、工程要点及各个阶段的技术标准,特别是高层商住楼施工,其结构非常复杂、技术标准及要求也很高,因此,设计人员在绘制蓝图时,要针对这些要点,绘制出符合标准的图纸,并在实际情况出现变化时及时更换或修正图纸,以确保高层商住楼高质建成。 2 模板制作 高层商住楼整体高度高、楼层多,在施工中必须要爬模板。模板被应用在高层商住楼施工中,能有效减少高空作业,有助于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高层作业在高层商住楼施工中比较常见,在施工中施工模板,可分楼层完成浇灌作业,同时也能自主控制施工高度,既能为按时完工提供保障,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在高层商住楼建设中使用模板技术将为工程按期完工及高质完工提供有效技术保障。 3地基施工 地基是影响高层商住楼质量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商住楼普遍要求地质具有很好的稳固性。为了保障地基的稳固性,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地基深度及混凝土的应用,此外,地下室也能对高层商住楼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地下室施工中不仅要重视其内部结构,对外围施工也要做好维护工作,如,做好防水层施工。高层商住楼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下室的质量。 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被使用到高层商住楼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施工时要对裂缝做好预防及处理等,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使用下面几项技术来进行处理。一,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施工中遇到砌筑填充墙到梁底的情况 ,应预留一定高度,等砌筑工作结束后的的七到十五之内对其进行补砌。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可采取分块、分缝的方式施工,遇到梁、柱及墙板等需要改变截面的位置,要进行分层浇筑。二,为了预防出现裂缝,应事先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原料。水泥不能采用早强度高的,在配置过程中要适量加入掺和料及外加剂,以减少水泥用量,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必须要做好配比工作。有时在高层商住楼施工过程中会大面积应用混凝土,要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土建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振捣施工,不能出现过振及漏振问题,为了取得更好的振捣效果,在振捣、抹面上常进行两次,以便彻底排干混凝土内部存在气泡与水分。三、积极进行保养。为了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浇筑工作一结束就应及时进行早期养护。对构件可采取湿润养护,防止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引起开裂问题。若是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应使用设置散热孔通水排热方式。在养护过程中,要及时检测混凝土内外温度,将内部最大温差及外部最大温差都控制在25℃以下,一旦超出25℃,很可能出现裂缝问题。 5其他方面 高层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时,要重视对技术进行更新。施工技术是保障土建工程按质完成的主要因素,工期较长的高层商住楼在进行施工时,很可能会发生技术更新,因此工程管理者及技术人员要及时掌握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并将其应用到施工中,使土建工程能够高效高质完成。高层商住楼的种类不同对施工的要求也不同,特别是不规则商住楼,要重视其平面设计上的不规则要求,这样做也能防止因偏心过多而出现的高层商住楼扭曲问题。各个高层商住楼及高层商住楼的各个楼层,都有着自己都结构上的不同设计要求,相应的对技术的要求也有区别,这也为技术人员提出要求,既按照高层商住楼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使得设计的高层商住楼每个楼层都能满足要求及标准。 四 小结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高层商住楼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必然会加大其建设力度。土建工程是高层商住楼施工的重要步骤,也是保障高层商住楼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层商住楼要想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评估标准,首先就应按照质量要求完成土建工程。高层商住楼的土建工程必须参照最高技术标准完成,并使施工图纸绘制、模板制作、分层浇灌及混凝土使用等各个步骤都能严格按照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高技术、高标准的土建工程不仅能保障高层商住楼的质量,也能为我国的高层商住楼建设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土建施工论文:园林小品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探究 摘要: 艺术品作为人类智慧的升华和创造物,从它出现开始,就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艺术品存在的价值在于它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不仅是视觉欣赏,还有社会精神。因此,人们不断地寻找艺术与人类的融合点,寻找艺术品大众化的手段和方式,而园林景观小品,正式将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方式,通过艺术形式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契合,来表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本文从园林景观建筑施工角度来谈谈如何从技术角度来提升园林小品施工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 景观小品;施工质量;控制策略;验收标准 当前园林工程建设的发展正处在飞快进步和升级换代的节点。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人员和质量监督、技术管理人员对园林景观工程的掌控和实施都要提升到新的高度。要把园林景观做的光鲜亮丽,其中的小品的质量是重要的点缀和衬托。那么在园林小品的施工过程中,如何通过完善质量控制来确保园林小品最后呈现的效果达到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呢?综合起来讲,就是分为施工前、中、后期三部分。 1前期准备包括人员、材料、设备 园林土建施工技术人员要先对图纸以及施工要求了如指掌,要有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监理责任人制度并公示。设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并且要在事前组织人员培训,强调施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有完整管理制度遵照执行的前提下,对小品施工人员要求需要更高一些,因为小品的建设和施工比一般的施工更要认真细致,也更为复杂,因此,工程施工对小品施工人员的培训要更加专业和频繁。对小品建筑施工中采买的材料,需要材料采购部门来完成。首先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采买,保证原材料在运输和存放以及使用过程中不出任何问题。包括构造物的粒径、级配、混凝土的标准、构件的尺寸标号以及其他材料的标准都要严格符合方案提出的数据和要求。而且每一项材料在采购时都要经过监理人员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保存和使用。设备在小品施工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程管理人员必须在施工前监理和督促施工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能给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顺利开展,以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当施工环境比较特殊或者施工时气候发生变化时,能够协调和做好预防工作,为工程的安全、保质保量、顺利完成打下牢固基础[1]。 2中期施工包括目标检查、施工检查、交接工作、技术培训 在按照施工方案开始施工后,每完成一项施工项目,就应按照规定做质量检查。检查的步骤包括:水泥降低灰是否符合比例和质量标准;抹灰接搓处的衔接是否平整无杂质且没有痕迹;砂浆的配合比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基层表面是否有滞留水存在;彩色砂浆的抹灰厚度是否为标准厚度,有没有露底、不平、不严、凹凸的现象。在完成各项施工项目的检查后,当工程进行到一个阶段时,就要开展一个阶段性接茬,这项检查需要由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共同组成,对工程涉及到的过程、范围和材料、技术都要逐项地开展检查工作。一旦发现了问题,要立刻调整施工人员,并给出调整方案,并给予施工整改设计指导,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施工接近后期实,对整体施工工序要开展交接前的准备工作和交接检查工作。包括地上和地下的施工,以及没到工序的施工任务是否做到位,都要由负责人来检查并汇报,保证个工序都能交接好。同时,各工序负责人街办事还要互相检查,确保上一道工序没有问题了,才能接着做下一道工序。技术培训实际上是要贯穿在整个园林小品设计到最后完工的全部过程中的。上文已提到,小品施工人员与其他施工人员相比,对技术要求和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更加地高一些,施工人员不仅要有成熟的施工经验、精湛的施工技术,还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及对很多学科的知识。同时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培训,向他们介绍工作流程,方便他们对施工工作的掌握和熟悉。在施工过程中要设计培训制度,设立培训机构,聘任专业的人士讲课,并到现场进行讲解和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另外要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工作中得到保障[2]。 3事后控制包括质量评估、管理制度、奖惩体系、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评估就是专业人员的检测和评估,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对施工设计进行改进,对施工质量标准提出严格的指导意见。发现问题立刻解决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就是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包括工程人员配备制度、流程制度、材料采购制度、施工检查制度、培训制度、财务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考核制度包括操作考核、业绩考核、学习考核、质量考核、交接考核、整改考核等。奖惩制度是在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的基础上,依照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奖励和惩罚,要有理有据,注重方式方法,讲究程序和手续,目的是强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意识,并严格按照施工工作要求的标准来做好施工工作。评价体系是在园林小品施工全部完成后,对整体质量所做的评估工作。包括全面检查整体效果,排除出质量问题、施工标准不符合问题、施工环节问题、安全隐患问题马上处理;加强人员自我检查,包括班组之间的检查、管理人员的检查、技术人员的检查、工序的核检等。在各工序都完全实施到位后,针对每项小品项目,都要强化质量检查程序。建立施工质量责任制,在日常施工中,每个施工人员都有考核和目标,工作展开后,要按照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严格执行。不管谁出现了问题,都要对自己的问题负责到底。奖惩制度必须跟进。后期的养护也有专门人员加以保护,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施工项目圆满结束和达到预期效果[3]。 4制定合理、高效、真实的验收评定标准 之所以把验收评定标准单独拿出来讲,是因为在验收评定实际操作中,经常性出现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结果虚假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难以得到控制的结局。因此,施工验收标准的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是决定园林工程好坏的最严格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可以采用分批设置、抽样检查等方法,对评定内容、项目划分、艺术效果以及质量都多方面开展检验。按照园林施工工作实际、对园林小品开展验收对施工质量、材料使用、外观观感、设计构思、安全使用、养护等各方面都要有科学的验收评定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必须回炉整改直至再次验收合格方可批准完工交付使用[4]。 5结语 从目前园林小品工程发展情况看,小品在园林景观中的画龙点睛作用已经被社会所认可,并成为园林景观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小品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园林景观的施工水平和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方的控制力也提出了考验。因此,质量控制在小品施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项工程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因此,园林景观施工方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控制提携,将使园林景观小品建设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高的艺术价值,也就具备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赖建山 单位:厦门创园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摘要: 阐述了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我国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强化进场教育、创建管理组织系统、编制施工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从而保证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1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作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活动的场所,为此,施工现场管理水准的优劣将对整个土建工程的质量、进度、施工成本、最终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都将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大量的实践证明:那些注重施工现场管理的建筑企业其企业工程管理技术水准是非常高的,并且能够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此需要指出的问题是,在当前的土建工程中,高空、露天施工是非常多的,具有多工种相互综合的显著特征,为此,开展行之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工程事故发生率的降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促使施工现场各方面之间可以密切协作,缩减在施工材料上出现的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可促使施工企业收益的增加。 2目前我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状况及潜存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 纵观当前我国建筑业就业人员,总量达3.5千万,其中包括2.5千万的农民工,通过对此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行业中十分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及施工管理人员。这一现状的存在对我国土建行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对国家法律规章制度意识淡漠。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设计方案并未真正的完全遵循国家法律规章制度的相关规定来施工,只是走个过场,其中,施工现场施工情况与施工方案不吻合、专项安全技术方案未落实等情况的存在,为工程埋下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问题。有的土建工程在搭设脚手架的过程当中,并未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进行脚手架的搭建,脚手架搭建不科学、搭建量不够等情况是较为多见的,有的在搭建的脚手架上随意堆放大量的杂物、脚手架不牢固等问题,这些都将会增加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施工现场欠缺严格的监管。 土建工程现场施工具备显著的劳动密集的特征,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非常多的,并且施工人员专业技术、文化专业素质各不相同,为此,实施全方位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难度,除此之外,目前的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之间处于散乱的一种状态,各工种随意搭配,并未有一个明确的组织纪律来对他们进行制约,相互间欠缺互相协作的正确意识。 4)质量控制潜存一定隐患。 施工工序多、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土建工程施工的显著特征,为此,实施施工现场全方位的优化管理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困难。如果通过抽样检查的方法进行管理,必然会有一些质量问题被忽略掉。目前的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欠缺定时、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譬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查、施工问题出现后的及时修复、施工费用的具体落实等都未做好现场管理,这方面工作的欠缺将对整个工程埋下很大的质量隐患。 3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企业的成败在于质量管理核心及企业员工的队伍建设,要知道,高素质的质量管理及员工队伍是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源。 1)强化进场教育。 针对全体员工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做好岗前施工安全教育及专业的节能培训,在通过相关考核之后,持证上岗。同时,创建完善的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机制:a.一级教育。企业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劳动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教育)。b.二级教育。二级单位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操作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程施工特征及施工现场环境中潜存的不安全因素的相关教育)。c.三级教育。班组对新员工应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教育(所在工种的安全操作规范;班组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和需要遵守的劳动纪律;所在工种中易引发的安全事故部位及主要方面实施重点教育;对机具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的具体使用作出明确的规定)。 2)创建完善的管理组织系统。 土建工程当中需创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在遵循相关标准及规范制度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分工、各分项管理相互间的密切协作,以达到工程施工设计方面的相关需求,为本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编制科学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方案是对整个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但会受到工程的属性、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改变。良好的施工组织方案可促使工程各项资源、人物财力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及发挥,所以,在土建工程开工前期各部门都要从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入手,商讨出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经过多次对比、分析、验证之后,形成最终的施工实施方案,并且需针对整个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的严格管控。 4)强化施工安全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量是巨大的,并且在施工现场当中潜存非常多的不稳定性要素,这些要素的存在必然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及全体参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有着潜在性的威胁,为此,国际劳工组织将建筑行业定位为最危险的行业之一。然而,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关乎着企业各级管理者、施工现场所有参与者,具备时间长、受到来自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的显著特征,为此,使得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工程安全事故的产生,必然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害,并且将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说,针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实施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现场管理规划及管理方法对于整个土建工程及建筑行业来讲意义重大。 5)强化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涵盖领域非常大,为此需把握工程施工工艺具体程序及专业的设计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的深入浅析,同时各工种间要做到密切协作,确保工程施工的科学有序进行。创建各级帮组管理责任机制,同时需对管理成效进行严格的考核,强化施工现场监管力度,开展不定期检查,这样才能够完全杜绝一切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6)强化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需从施工进度的实际状况入手,实施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材料的安排堆放,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期,要做好材料的质量检查,未达到规定标准的材料是不可进入现场的。材料堆放的过程当中要避免出现材料凝结、生锈的现象,同时需做好施工材料进场的详细记录,按照施工进度案例来放置材料,以免存在材料的丢失等不必要的浪费。 4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当中,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内容。若想达到行之有效地对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则需具备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强化土建工程使用现场管理深入探究,具有针对性的创建与所建工程相适应的现场管理优化策略,这样才能够促使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做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张涛 单位:大同市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及对策 摘要: 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建筑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建筑质量的高低影响深远。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对策,能够显著地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效率与质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深入分析当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以推动现场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对策 一、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落实企业相关标准,要求建筑企业将施工现场管理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以更为有效地构建建筑质量管理体系。建筑企业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对质量、成本、进度及安全等方面管理目标的管理工作。再加上,施工现场大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人员流动频繁,事故隐患多发,加大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力度可减少施工事故发生的次数,避免无效重复工作,降低建筑企业建材消耗,为建筑企业节能减排。 二、当前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不弱 在当前建筑施工工作中,施工工作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较为薄弱是现场管理最大的问题之一,其必然会影响到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身心安全及设备安全。由于缺乏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技术能力较差,再加上作业人员未正确操作施工设备,现场施工设计方案不全面等诸多问题,给建筑施工现场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难以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此外,在实际作业中未根据操作规范搭设脚手架、未按相关标准规范完成现场施工作业,存在诸多违规作业行为,降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等级。 (二)施工现场建材管理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费用结构中,建材成本占较大的比例,建材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较好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开展施工作业前,不仅仅未对建材货源进行深入地调研,并且未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需求正确计算建材所需的数量,做好建材采购计划工作,以更好地保障建筑企业施工进度。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对建材未进行专业的归类整理,忽视建材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工作,造成建材利用率不高,存在建材丢失问题。同时,建筑企业未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建材出入库登记操作,再加上建材管理人员技能较差,难以实时有效地管理建材。 (三)施工现场成本管理不规范 国内部分建筑企业对建筑市场分析工作不到位,所采购的建材性价比较差。此外,由于未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劳动力,造成建筑施工环节中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技能水平较弱,难以正确、规范地使用施工设备,增加施工设备出故障的频率,增加施工设备的维护成本,以上所述的诸多问题归根到底均是由于建筑施工现场成本管理规范性较弱所引起的。 (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不到位 部分建筑企业忽视了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难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内部人力等宝贵资源。再加上施工技术人员自身水平较弱,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规范性较差,未及时检查、保养施工设备,造成当前建筑施工环节中存在诸多现场施工质量问题。此外,由于建筑企业尚未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当存在各种施工质量故障时缺乏相应的人员及时解决,未能突出其质量监督管理作用。 三、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存在问题对策探讨 (一)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国家管理部门应该力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大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更为高效地监督施工现场作业。建筑企业应该遵循安全第一的施工作业理念,以人为本,提升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组织管理工作人员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此外,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应加大安全检查工作力度,组织施工人员接受系统化、全面化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升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同时,成立施工安全监督小组,监督现场施工的安全状况,确保作业人员能够在完善的安全工作体系下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保障自身身心安全。 (二)全面管理建材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建材质量符合建筑设计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建材: 1、建材供应。结合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对材料品牌、才智、规格等方面的需求信息,正确预估所需建材的数量,以更为高效地安排建材供应商提供货源。 2、建材采购。在建筑市场中,建材种类繁多,只有清晰地了解当前建筑工程对建材的实际需求,才能够更为正确、高效地完成建材采购工作,确保建筑施工进度如期完成。 3、建材管理。对于建材出入库操作,应该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完成登记工作,以便对材料进行跟踪,避免建材存在丢失或浪费问题。另外,应该严格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安排建材进场,并严格做好材料检验工作,提升建材质量。对于已入库的建材,应该秉着合理分类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 (三)加大建筑现场成本管理工作 为了能更为有效控制建材成本,承建单位在采购建材时应货比三家,提升建材的性价比。建筑企业应努力与建材供应商构建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力争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建材。此外,利用奖惩机制,奖励保护材料、降低建材费用的管理工作人员,惩罚浪费建材,增加施工现场建材费用的工作人员。同时,应安排工作人员认真负责施工现场设备保养工作,以降低设备保养费用。 (四)重视土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结合建筑现场施工质量要求选用符合建筑质量要求的建材,安排专职管理人员重点关注建筑现场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同时,构建简单、高效的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更为及时地收集及整理现场施工质量信息。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可及时安排施工技术人员根据信息平台所反馈的问题解决,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现场施工方案,以提升现场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作者:刘思聪 陈跃刚 单位:沈阳中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管理探微 一、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土建工程建设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监督指挥有待加强 工业厂房建设过程中,若想保证其功能性、施工质量,必须做好监督指挥工作。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下,真正能够有效地落实到实处的不多,而且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任意篡改图纸、提前工期等。虽然建筑工程管理条例中对此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工业厂房施工管理实践中无法严格按照规定实施监督指挥。 1.土建工程主体易主 对于土建工程项目而言,其主体应当是施工单位,但是实践中却被包工头架空,实际上工程建设主体易主。在工业厂房施工管理过程中,传统模式下的包工头劳务承包人,他们实际上是施工单位的附属。然而,改革后的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多数施工单位只留下一些技术人员,或者需租借有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建设,甚至部分技术人员、工人聚到包工头手下,买断经营,以致于包工头独大现象非常普遍。 2.建设单位需要加强监管 根据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规定,对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工程发包、材料设备、工程监理、结构变更以及工程发包和竣工验收等方面均有明确规定。比如,施工工期涉及到工业厂房建设的环境条件、规模大小、技术工艺以及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整个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所以,建设单位需要加强监管。 三、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施工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业厂房施工管理要点 工业厂房放样前,应当熟悉设计图纸,对建筑物的轮廓控制点数据、标注尺寸等进行严格校验,同时还要仔细分析、核对设计方案,使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确认方案无误以后,优选测量放样方法,对放样数据进行计算,计算程序和绘制放样草图需独立校核。在设计好样板以后,需注明图号、名称、位置以及件数和规格等内容,以确保下料井然有序,妥善保管好样板,以免其受损。工业厂房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前期工作应当进行认真核实,确保其与发包人所提供的数据资料一致,并且要保证施工现场水电、道路以及先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2.精细化管理 实践中,针对工业厂房的特点,对影响其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精细化管控,比如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技术工艺和环境条件等。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一定要紧密围绕上述几点制定管理方案,并将其有效地落实到实处。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当将管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质量意识、技术水平,从思想观念、业务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在工业厂房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从细处入手,采取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各司其职、相互监督。同时,还要注重对施工工序的严格审核与交接管控,确保每道供需环节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管理。在工业厂房施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管控,以强化施工前的培训为基础,重点控制好施工全过程,避免人为误操作与机械设备问题,以此来提高工业厂房施工质量和效率。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施工原材料质量控制。原材料、成品以及半成品作为构成土建工程实体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业厂房的施工质量。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材料,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标准文件进行严格审核,控制建材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各项性能与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并加强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第二,施工工艺严格管控。对工程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工程特点、关键技术以及环境条件等,需优选施工组织方案,并且还有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控制难点和重点,将专项方案以及质量管理要点明确列出来,重点对其进行验收,以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做好工程施工成本管控工作,即对工业厂房投资建设成本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确定主要的成本消耗环节。对于采购设备及相关投资项目,一定要事先进行市场情况调查,以此作为决策参考依据。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项目责任制,强化负责人的施工成本管理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成本管控奖励办法,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较之于普通的住宅建筑工程而言,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建设特点、管理要求以及重点和难点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对施工管理的要求更高。在当前的形势下,应当针对工业厂房土建工程施工特点、工况,从施工质量、技术以及成本等方面,进行有效管控,只有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 作者:赵春浪 单位:实联化工江苏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分析 1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认识不足 当前,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现场管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整个土建工程的建设进度和质量,还会对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由人来完成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将决定着现场管理效果的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土建工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没有认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他们的管理意识不足、专业知识的技能比较差,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施工现场管理中,导致现场管理的效果不高。 1.2材料管理不到位 在土建工程中,材料是土建工程建设施工的物质基础,土建工程施工建设涉及的材料种类比较多,需要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为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中,材料管理并不到位,材料的采购、检测、放置等都不科学,造成材料质量不高,浪费现象严重,而且在材料采购时存在着不合法交易,影响土建工程施工的材料质量,造成整个土建工程的造价增加,不利于土建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 1.3现场管理不全面 在土建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现场管理是工程顺利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对工程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环境比较恶劣,再加上施工管理部门的不作为,无视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卫生管理,导致材料、设备出现变质、老化,生产工序混乱,施工垃圾随意丢弃,施工现场噪音大等,给土建工程周边的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现场管理不全面给土建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监督管理不足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能够保证土建工程的各项工作、制度等落到实处、并高效完成,促进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的实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是对施工的工程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但是目前很多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全面、不到位,监督的执行力比较差,不能及时发现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隐患。而且有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敢工期,根本不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导致安全、质量事故发生,造成严重人员以及经济损失。 2提升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建立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实现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应强化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提供保障,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土建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工序建设的工艺、工序等逐渐更新,材料设备等日益多样化,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也逐渐提高,这就需要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的顺利建设。在土建工程现场管理中,建立由企业领导者带头,所有施工负责人参与的现场管理责任制,保证现场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划分施工管理责任,使现场管理制度发挥出积极地作用。 2.2加强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土建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力度,在工程建设中,材料在成本支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强材料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材料采购前,需要对材料供应商进行细致的调查与对比,了解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实力、材料质量、售后服务等,最后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供应商。在材料进行施工现场前,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并退回给供应商,禁止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土建工程现场,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也应得到注意,要根据材料的种类进行合理分类,将不同的材料进行区别管理,避免材料出现受潮、变质等现象,保证土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2.3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在土建工程中,安全是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才能够实现土建工程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因此应加强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管理,并不断调整安全管理方法,避免土建工程施工建设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找到土建工程中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促进土建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小组,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进入施工现场后要带安全帽,施工中施工安全带,脚手架和电线的搭设要合理、科学,保证安全性。同时要加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安全宣传,增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同时,制定安全管理的相关方案,保证各施工工序的科学衔接,使土建工程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并顺利开展。 2.4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在土建工程中,还应加强土建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将质量管理放在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建设重要位置上,强化质量管理的效果实现。在工程施工中,应及时检查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建设要及时提出,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处理。土建工程的监理人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书面的意见,指出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工程建设的相关责任。监理人员要定期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质量检查,明确工程变更的情况,科学处理土建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强化土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效果的实现,促进土建工程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 3结束语 土建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现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做好土建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工程的每一环节都顺利进行,有助于提高土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使土建工程的成本支出减少,实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需要做好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以及质量意识,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促进建筑企业实现良好的发展与建设。 作者:孙东顺 单位:秦皇岛阿尔法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探析 一、增强电气安装和土建施工之间的相互配合 1施工前期的电力安装的准备工作。首先在整个工程的主体施工中需要将电力线管和电气设备等位置预留出来,这个阶段是土建施工和电气设备安装关系最为紧密的时期,在电气设备预埋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放线工程,所以一定要为以后的配电箱、照明、开关面板灯预留放线的位置;第二个阶段需要对预埋的排水管道和电线管道以及构件等进行加固和保护;第三个阶段即检查和混凝土的浇筑,主要的内容就是将前两个阶段的施工效果进行检查验收,做到查漏补缺,确保施工质量,待完全合格之后然后进行水泥混凝土浇筑让预埋工程更加安全和完善。在这三个过程中电气安装施工人员需要及时的和土建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2砌体工程施工。在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首先要对浇筑的各项指标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一切均符合要求则应该立即开始砌体施工操作。电气设备的安装应该穿插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所以在砌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实时了解土建工程的进度,保证电力工程的安装工作有序按时的进行。机电安装过程同样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土建工程完成之后要将预埋的位置进行清理,完了之后在进行放线处理;第二个阶段是砌体施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批灰之前的相关工艺。三个施工阶段均完成之后再将建筑垃圾全部进行清理辅助机电安装的工作人员进行砌体、铺线。 3设备安装以及电力施工。(1)土木建设施工人员应该和电气安装的技术人员互相监督、互相指导,共同完成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操作,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2)负责土建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在接地网旁的接地桩上做好相应的标记,这样可以方便接地电阻的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出现有不合格的地方,则应该立即和电气设备安装的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并解决。(3)施工前期阶段,电气安装的负责人和土建施工的负责人必须对相应的施工数据了若指掌,并且要共同做好杆坑定位工作。(4)其他电气设备相关的施工工作务必要按照施工进度按时完成,特别是那些需要采用护管保护的电缆或者铁件,一定要做好其预埋工作,一方面方便其吊装设备的正常作业。(5)在配电箱内和主控室内,其电缆坑以及电气设备安装应做好其基础工作,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电气设备能够稳固在其基础之上。 4安装的后期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人员的配合。(1)在电力电缆敷设、二次控制电缆敷设工作完成之后,作为土建施工部门的人员应该将那些重要的电缆出口进行封堵处理,或者在电缆坑上加盖护板等处理,避免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电缆损坏等。(2)在批灰之前电气设备安装的技术人员一定要将铺设的路径和图纸上面的情况进行一一核查,确保其完全保持一致之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最后的核查保证电气设备在试运行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能够状态良好。 5户外电气设备的安装。加紧做好其它户外电气设备(如断路器、电容器等)的基础安装,在电气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避免由于预埋铁件以及电缆护管等不到位的现象导致的安装滞后等问题。作为土建施工人员要时刻以电气安装人员的工作进程进行配合,在大型电气设备安装时一定要先将可能用到的货车或者吊车等预先驶入施工场地,这样在电气设备施工时便可以及时的使用;另外电气设备的安装材料一定要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出现电气设备出现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几个具体细节的配合。(1)在基础施工和准备阶段时,一定要注意设计图纸各个新阿姆的标识的清晰,然后组织土建专业的人员对每一个孔洞图的合理性进行检验。从混凝土的浇筑到排水管、线管的预埋和敷设都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督看管,施工双方务必要对施工的要点达成一致;(2)预留孔洞的施工工作。土建工程施工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这样便能够对其存在的位置和尺寸等数据有一个大概的判断,如果对于孔洞的位置等信息不明确应该立即和机电安装部门的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将所有的预留或者预埋的管件数量、规格等数据毫无疏漏的了解清楚。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需要严格按照各自的施工工序顺序进行,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两者之间互相影响。 二、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木施工和电气设备的安装息息相关,虽然在施工工艺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土木建设施工和电气安装方面更加的简单,但是为了提升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则需要两个施工人员和安装人员之间互相协调、互相沟通、互相配合,同时需要两个部门的作业人员经验丰富且对整个项目了若指掌,最终按时保质的完成工程的建设。 作者:曾戈 单位:国网自贡供电公司 土建施工论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途径 1现场管理的重要地位分析与思考 第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经较为完善,特备是针对建筑行业来说,其具体的建筑施工则是要求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的现代化水平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体现出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等特点。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一定要充分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突出工程项目的核心地位,保证通过有效的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另外,还能有效保证企业的声誉,使得企业具有良好的形象,能有效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保证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保证。 第二,对于工程主体项目建设来说,只有通过有效的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才能有效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这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通过不断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有进一步保证工期的缩短、质量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 2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探讨 第一,并没有具备有效的材料管理问题。由于在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现场使用材料非常繁杂,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采购、堆放以及供应处理,并没有做到相关的合理有效的分类处理,这样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问题,造成某些材料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另外,这种混乱管理中还涉及到一定的不法交易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具体的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好工程造价问题。所以,应该积极有效地建立起材料的试试管理系统,能够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和控制。 第二,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只有做好相关的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才能有效保证施工整体进度的合理安排,才能有效保证工程资金的合理应用。通过实际经验可以看出,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问题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要想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就应该建立有效、全面的综合现场管理制度,能够让现场的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所以,这就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担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安全施工管理活动,考虑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往往比较薄弱,则应该进行有效地培训,否则,出现忽视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现场管理的安全性以及整体工程的质量。 第三,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临时用电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建筑施工现场的人员繁杂,施工工序复杂,这就使得如何有效地对于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存在个别员工具有不规范的施工问题,就会使得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另外,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现场施工的特点,其具有较强的短时间的运营特点,这就要求在临时用电方面不能够有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还存在比较简陋的用电技术,再加上现场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经常出现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改造,参与用电设备的安装、维修以及拆除等工作,这些都是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 第四,在具体的施工现场中,没有有效地把技术和质量进行完美结合,现场中,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具体的施工放样处理、土建实体、尺寸以及高校校核方面还没有达到有效的技术指标,比如,纵向裂缝出现在建筑实体中,存在不符合要求的实体布线工艺等方面的质量问题。但是,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管理中,往往使得有经验的专业性人才管理比较匮乏,不能对于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图纸、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熟练掌握,并没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这样就容易出现施工中的诸多管理问题,经常会导致出现违规的施工操作,就难以有效开展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第五,存在不文明施工的问题,另外,由于陈旧的工程设备问题,在进行维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当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涉及到的差、乱、脏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施工现场的卫生状况都比较差,由于施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造成环境的污染问题,随意丢弃垃圾问题,施工秩序混乱问题,存在巨大的施工噪音污染问题等方面,这些都是给附近的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同时,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的培养,过多的非专业人员并不能够有效对于机械设备的养护维护、操作规程、设备性能进行有效掌握,这就在相应的保养和维护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使得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与思考 3.1安全管理 第一,应该努力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策略,使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从各个角度来说,不断有效增强其自身的安全意识。在进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特点,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综合性的专业能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有效进行安全施工,同时,思想上,应该保证各个环节落实好安全意识问题,做到防范于未然。为了有效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应该保证定期和非定期的培训工作,有效培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土建工程的施工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建筑企业中,也需要越来越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建筑结构要求下,应该能够有效应用相关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并且应该让厂家专业人员或者技术专家针对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新工艺技术进行讲解和介绍,有效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第二,应该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进行施工安全教育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安全管理非常重要,所以,除了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给一定的管理人员外,还应该积极保证各级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进一步深化处理,这样能够使得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不断保证现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有效利用,严格执行相应的限额领料制度,保证材料使用规范进一步受到严格监控,充分重视材料的领取和出入库管理,还有涉及到材料的退料、用料以及补料的处理,应该通过有效措施,体现出节约有奖、超出受罚的管理制度。 3.2强化管理体系 为了有效执行现场文明施工,则应该对于施工现场中的机械设备保养、安全用电以及技术准备问题进行一定重视。在对于涉及到用电线路的定期维护和检查过程中,应该使用专业人员,保证能够及时更换陈旧机械设备。通过有效培训设备管理人员,保证能够对于机械设备正确使用,并且有效对于各种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化处理。保证能够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执行规范进行操作。为了有效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积极处理好施工现场所造成的脏、乱、差的问题,应该进行有效的景观化的现场管理,通过设立标志牌、围栏以及平面图防护措施,具有积极作用。为了能够有效满足项目需求,应该进一步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体系进行强化处理。 4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其核心内容就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为主要工作,应该落实好工程的整体质量问题,有效体现出企业的良好形象,积极树立企业品牌,保证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王国标 单位:福建创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设计分析 摘要: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目前供热领域的热点,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个方向。以往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更多的停留在诸如建筑结构、保温材料这类建筑本体技术上,本文旨在探索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对公共建筑的二次管网进行改造,满足不同建筑的个性化供热需求,实现节能。文中先根据建筑特点,提出节能方案,分析节能空间并根据实际现场进行了数据分析,对于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电动调节阀;PLC 1引言 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是目前供热领域的热点,也是国家大力倡导的一个方向,甚至出台不少关于公共建筑能耗指标、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办法、以及公共建筑用能管理的文件、办法甚至国家标准。但这些更多的停留在诸如建筑结构、保温材料这类建筑本体节能技术和诸如能耗指标、评估办法等管理方式上。在我国北方,对于公共建筑,还有个很大的能源消耗是集中供热期间的热能消耗,降低热能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较于住宅,公共建筑有其自身特点,如何根据公共建筑的特点,设计一套适合于公共建筑的节能方案,是目前供热领域大家都在积极思索的问题。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014年通过市场公开招标一举夺得某单位2014年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程(2标段)的承建项目,该项目涉及该单位9个换热站95栋公建群,其中包括行政办公楼47栋,职工食堂5个,车库9个,服务性设施7栋,医院3所,学校2所,商务酒店和宿舍大楼22栋,涉及供热面积89万平方米左右。从业主方的招标书可以看到,项目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通过对公共建筑的二次管网改造实现节能。本项目涉及到的公共建筑群种类比较多,基本涵盖了常见的各种公共建筑类型。而通过现场考察,这些公共建筑群相对还比较集中,非常适合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的成果对于其它类似项目也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效应。 2节能改造方案 2.1目标建筑特点 (1)上述所有公建群内的工作人员作息时间固定,大多数建筑白天有人员,夜间无人,采暖需求集中在工作日的白天上班时段,而节假日或工作日的下班时段,无需正常供热;(2)即使上述公建群内存在着个别值班人员,为了一两个人员取暖,而让整个公建楼栋正常供热,形成了事实上的严重热源浪费现象。此外,这些人员的供暖可以通过辅助设备解决;(3)公建和民建往往共用一根供暖管线,而在作息时间上,正好存在供热时间上的互补现象,如果合理应用,可以更高效率的利用管网和热源。 2.2节能方案 在每个公建楼栋二次网回水管道上加装电动调节阀调节楼栋二次网流量;在公建楼栋二次网给水管道上加装球阀、过滤器、热量表对流量、热量进行计量;;在公建楼栋不同的楼层和房间安装GPRS温度采集器,收集来自不同采集点的温度信息。上述所有数据进入安装在楼栋管道井内的就地PLC控制器。通过就地PLC控制器,按分时段和室外温度补偿等控制模式进行适时控制,提供不同的供热需求,达到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同时,通过GPRS无线通信方式,将PLC控制器各种现场参数上传到监控中心,实现数据交换和各种控制模式的切换,从而形成就地和远程的联动机制。 2.3节能原理 根据上述公建楼栋的功能和作息时间,通过安装在各公建楼栋热力入口处上的电动调节阀以及PLC控制器,按公建不同功能性质的作息时间段进行就地和远程的适时控制。通过改变电动调节阀在不同时段的开度值,控制供热流量的大小,改变供回水温度来到达节能效果。同时在保证二网回水压力值恒定的条件下,控制好合理的循环压差,确保公建楼栋在最不利点上不会形成气阻,而影响公建的供热效果。在对各公建楼栋进行分时段供热的情况下,随着温度调节阀开度的降低,二次网水循环量也会减少,循环泵用电量随之下降,从而实现节能。 2.4节能测算 (1)理想节能率的预算以供暖时间180天,作息时间上午10:00上班,下午19:00下班为例。在休息时段、周末日和节假日节能供热。考虑到温度的滞后反应,提前4小时正常供热,提前2小时节能供热。即温度调节阀在白天作息时间上午6:00至下午18:00时间段,将阀位开度开至100%进行正常供热,而在下午18:00至第二天早晨6:00时间段将阀位开度开至30%左右,保证管道不被冻裂的情况下进行供热。则可节能时间计算如下:①周末可节能时间为:180×2/7=51(天)②夜间可节能时间为:180×5/7×1/2=62(天)③国家法定节日时间为:3天(春节)+1天(元旦节)+1天(清明节)=5天故可利用总节能时间为:a+b+c=51+62+5=116(天)④在理想的节能状态下,假设调节阀开启度为30%,则理想的节能率=总节能时间/总采暖时间×节能状态阀关度x修正系数116/180×(1-30%)x50%=22%备注:修正系数是考虑到阀门开度降低后,回温会降低。同时,调节阀开度与流量的关系也非线性关系。以热费成本10元/平方计算,每年每平方米可以节约资金=10×22%=2.2(元)(2)影响因素①在节能状态下调节阀的关闭度可任意调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可以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设置不同的开启度,即实际节能率还有上升空间。②供热昼夜不均衡对节能率的影响,夜间温度低于白天,所以从整体分析,白天的供热量相对于夜间要少,所以在夜间节能,相同的舒适度下,夜间的能耗要高于白天,也会使实际节能率有所上升。③回水温度对节能率的影响,以上计算中主要从时间段节能上分析,事实上,进入节能状态后,回水温度要比正常供热低,所以会使节能率有所下降。 3投资与收益 励行节约,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现代经营管理学告诉我们:“节约就是获利”,节约的重点“应放在企业最大的支出项上”,因为这样的节约能使利益最大化。供热公司是以买卖热能为赢利方式的企业,热能支出是最大的支出项。所以,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应在节约热能上下功夫。以面积为9507平方米公建为例,供热入口管径为125mm,如果使用了电动调节阀,年节能费用为:9507×2.2=20915元,单套二次网节能调节系统成本约为85000元,每年运营成本约为1000元,5年左右即可回收成本。 4实际测试 为了证实在热计量改造后,是否能够按照我们理想中的节能率来到达节能效果,我们在实施改造后,将95个公建群中,抽取了其中带固定作息时间性质,并且具有一对一独立控制的24个公建建筑群,分别按三个批次用分时段控制的方式进行测试,根据办公室建筑用热特点,考虑建筑物热惰性引起的时间延迟,预先设定调节阀的启闭时间,在上班10:00前,提前4个小时(即早晨6:00)将调节阀阀位开度从30%开至到100%,此阀位开度将延续至下午18:00(时间段为白天12小时),此时间段耗热量我们把它作为白天12小时的耗热时间,即白天的热累积量。因温度变化有较大的滞后现象,在下班19:00前,提前一个小时(即下午18:00)将调节阀阀位开度从100%降至到30%,此阀位开度将延续至第二天凌晨6:00(时间段为夜间12小时),此时间段耗热量我们把它作为夜间12小时的耗热时间,即夜间的热累积量。两个时间段热量之差粗略计算为当天节约的热量。同时,两个时间段产生的瞬时流量差,即为当天节电量换算依据。 5认识与分析 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主要针对整个楼栋的控制,适用于用热时间较集中,作息时间较固定,分时段控制性较强的公共建筑,例如:办公楼、学校、体育馆和商场等大型公共建筑,这类建筑能耗大,同时这类建筑使用性能与住宅不同,一般在晚上无人使用,只需保证管道不结冻,即保证值班供暖温度(一般为5-8度)即可。节能阀通过加装自控装置实现楼栋入口的流量调节,实现分时段供热模式,可大大降低能耗。在上述公建群节能改造的同时,必须同时对各公建对应的换热站循环系统和补水系统进行变频改造,因为在各公建进行分时段调节的同时,系统的流量、压力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保证正常的二网压差循环和定压补水,使其在系统最不利点得到正常水循环,而不被形成气阻,影响供热,浪费能源,建议对二网系统采用自动变频运行。很多公建和民建供暖管道都使用同一根管线,而供暖高峰期的时间正好相反,即白天与晚上供暖需求正好形成互补,建议对上述进入民建分支的入口管线也安装相应的电动调节阀,这样对整个供暖系统水力平衡起到了更好的互补作用。由于安装温控阀的位置多为管沟和新建的热井,而这些安装的条件是地方狭窄,空气潮湿,为了更好的适应公建节能项目的推进工作,建议将调节阀的物理尺寸尽量变小,还要同时提高调节阀的防护等级。由于PLC与上位机的通信,通常采用GPRS进行无线通信,而这种方式往往受到当地的通信基站信号的强弱、设备安装的位置和气候的影响,而无法使数据和各种控制指令进行及时收集和实时调整,建议改变通信方式。因公共建筑大楼都敷设了光纤和电话线路,只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就能很好的解决通信问题,从而使数据和控制指令能够及时的给予显示和响应,可大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6结束语 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对比,二次网节能改造方案实施后,节约热能15%,节能效果明显。二次网节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高了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操作水平,深入了智能热网的智能化层级,显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经济效益明显,推广意义深远。 作者:曹鹏 蒋济友 单位: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电气工程关键节点验收探讨 伴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现代化建筑越来越多,建筑中电气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该设施的功能。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公共建筑电气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次深入分析了关键节点验收的程序及各个阶段中主要开展的主要工作,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引言 作为建筑工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分项工程,公共建筑电气工程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建筑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的而不断进步,建筑相关的功能越来越功能化与智能化,故公共建筑电气工程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质量水平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影响越来越大,直接关系着整体的使用功能与安全运行。因而,本文重点介绍电气工程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建筑电气工程强制条文与验收规范的学习,做好关键节点的验收工作,进而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将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二、公共建筑电气工程质量中常见的问题及验收要求 公共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在整个电气的相关施工过程中均能体现出。总而言之,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和环保为建筑电气工程质量追求的最高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安全可靠的角度,就规范中强制性条文进行梳理,电气工程质量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变压器安装的接地质量问题; 2.电动机、电加热装置及电动执行机构的接地或接零质量问题; 3.发电机馈电线路相序质量问题; 4.不间断电源输出端接地质量问题; 5.母线及电缆桥架的金属部分接地或者接零问题; 6.大型灯具预埋件及接地或接零质量问题; 7.插座相序与接地问题; 8.与防雷相关的质量问题(接闪器、防雷带/网、引下线、接地断接卡、接地体的安装,接地电阻值测试)等。这些问题中,都对人的安全、设备的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大部分都是由于违反了操作规程,对建筑电气工程的相关强制性条文理解和认识不够而造成的。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实施过后,为了补充与完善相关条款,从高标准的技术方面着手制定的关于电气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的相关标准和条例,具备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其在指导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工程质量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环保等一系列公众利益,参与工程活动的各方要严格执行标准和条例,作为指导设计、施工、验收的依据,接受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若不严格按照条文执行,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其中安全隐患会有较大的概率发展为事故;同一种原因,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建筑的各个使用功能都受到相关影响。电气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需依据相关规范加强施工过程质量验收,针对常见质量问题,需要满足一下要求; 1.变压器的中性点与接地装置干线直接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电动机、电加热装置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可接近裸露导必须接地或接零; 3.发电机馈电线路连接后,两端相序必须与原供电系统的相序一致; 4.不间断电源输出端的中性线,必须与由接地装置引来的接地干线相连接,做重复接地; 5.母线及电缆桥架的金属部分必须接地或者接零可靠,且不能作为接地或者接线的接地导体; 6.大型灯具的安装应做过载试验,当安装高度低于2.4m时,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 7.插座接线相序需一致,接地或接零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8.测试接地装置的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三、关键节点验收 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为过程验收,关键节点验收是对现阶段对工程中存在的高风险性的环节,为确保过程质量和安全进行条件验收,对于不符合验收条件的不能进行验收,未通过验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一般验收的主要程序为: 1.申请报告当工程具备验收条件时,承包人即可向监理人报送申请报告。 2.过程验收监理人收到承包人按要求提交的节点验收申请报告后,应审查申请报告的各项内容,并按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3.单位工程验收发包人根据合同进度计划安排,在全部工程竣工前需要使用已经竣工的单位工程时,或承包人提出经发包人同意时,可进行单位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由监理人向承包人出具经发包人签认的单位工程验收证书。虽然公共建筑电气工程的风险性比较小,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筑电气工程是依附建筑的存在而存在的,在建筑的使用功能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其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与其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从消防单位最新的公布的数据来看,火灾事故中电气火灾所占的比例最大,并且逐年递增。最近十年过程中,30%以上的火灾灾害都是属于电气火灾,其在重大火灾中的比重更加惊人,其背后隐藏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因而,我们必须要加强公共建筑电气工程的关键节点验收工作。一般而言,电气工程的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围绕工料机法环、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因素,依据电气工程的相关强制性条文,做好公共建筑电气工程的关键节点验收工作主要为: 1.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技术方面与人员方面。技术方面包括的内容: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熟悉规范,根据施工工艺、材料种类、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现场环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人员方面包括内容: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图纸和技术交底,开展技能培训,组织相关教育、学习活动,组织消防演练,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对风险的识别、处置能力。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管理能力,严格地做好电气工程涉及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掌握和熟悉工程所需的各项物资。 2.施工阶段。主要是进行动态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从工艺、材料、机具、方法和环境等方面做好严格要求和控制,合理安排工序,加强与相关专业的配合,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设计图纸与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电气工程施工关键节点(内容)主要为:主体的预埋部分、基础预埋部分、主体的安装部分(包括发电机的安装、高低压配电柜的安装、桥架的制作安装、配电箱/柜/屏的安装、防雷系统的安装、设备等电位的连接、灯具和插座的安装、应急照明系统的安装)、设备的调试及试运行阶段。结合施工的实际,开展自检、互检和专项检查,加强电气工程的过程控制,及时进行材料检测(未经检测合格的材料不允许用到工程上)、对重要设备/元器件进行妥善的保管和使用、及时组织隐蔽验收(必须坚持验收通过才进行下一道工序;验收未通过,整改复验通过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控制好每一道关键部位的质量,进而有效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水平。 3.验收阶段。首先,在调试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结合施工图纸,参照电气设备的说明书,对电气系统的各个功能逐一核实,进而确保达到相关的使用功能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达到设计、规范和使用要求,杜绝相关的电气事故。其次,要注重竣工资料的归纳与整理,电气工程资料中,材料及设备检测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出厂证明;施工过程验收资料、设计变更单和竣工图等,这些资料要及时进行分类存档。为后期的维修提供指导参考,对于残缺的资料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补齐,否则将影响验收。 四、结语 作为实现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建筑电气工程与人们的生活的密切相关,其质量关乎建筑的安全性能,并且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验收过程中应当始终从严把关,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理念贯彻执行。根据各个工程的特点,对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电气工程安全可靠的运行,为建筑的建设和使用增值! 作者:李智愿 单位: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实践 摘要: 结合绿色建筑理念,介绍了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从选址规划、围护结构、自然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旨在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夏热冬冷地区 0引言 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统筹兼顾建筑的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回归自然和环境保护,创造出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步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文章将基于绿色建筑理念,阐述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并深入研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1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坚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旨在为人们创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1整体协调原则 节能设计并非单方面的建筑功能实现,譬如建筑夏季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但在冬季时,建筑围护结构不能够有效保暖保温,是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的建筑节能。换句话说,建筑的节能设计,并非简单地安装几块太阳能光伏玻璃。笔者认为,建筑的节能设计,要综合考虑气候、材料、地理、能源分布等因素,我们秉持整体协调的原则,重视建筑整体能耗的热工性能、地理位置、功能特征和建筑朝向等,因地制宜地完成建筑节能设计方案。 1.2生态性原则 节能型的建筑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模仿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特征,在适应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类似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可再生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筑的节能效果将事半功倍。除此之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以求减少冬季的热量损失和增强夏季的通风效果,尤其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可构建出和谐的生态环境。 1.3全寿命周期原则 建筑从建设伊始,到落成投入使用,无不在消耗各种能源,适时能源的节约与否,以及危害环境与否,都表现出建筑的节能成效。因此,建筑的节能设计,要考虑全寿命周期原则,将其作为建筑节能设计的索引,在建设阶段,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创造建筑舒适健康的环境;在落成后,为人们所提供的环境,是健康舒适和低耗无害的环境,比方说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再如借助地热能进行冬季取暖和夏季降温;在建筑拆除时,对环境的危害影响可降至最低状态。 2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 遵循以上建筑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生活热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入手,指导完成建筑的节能设计。基于相关的设计经验,笔者归纳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建议。 2.1选址规划设计 关于建筑的选址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城市道路、自然环境等因素,权衡各方因素的利弊,有关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首先是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距离的控制,要保证冬季时阳光被障碍物遮挡,增加冬季的日照量和日照时间,但不能够一味考虑冬季日照保证,否则在夏季时也会因为得热过快,而增加空调系统的冷负荷;其次是冬季尽量避开冷气流的影响,可通过挡风墙体的设计,以及以绿色植物作为避风屏障;最后是避免室内风速太大,影响室内舒适度,可在建筑物周围布置葫芦柱外墙,形成建筑的安全保护结构。以上的选址规划设计,是建筑节能设计容易忽略的宏观因素,笔者认为选址规划是建筑节能设计的前提,只有在保证建筑布局优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形成有利于节能的建筑环境。 2.2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首先是建筑的外墙设计,选材时要逐渐摒弃烧结实心粘土砖土,这些类型的材料需消耗土地资源,在烧结时会产生污染性气体,属于能源利用效率低级的材料,因此外墙材料的选择,可尝试性利用新型环保材料,譬如蒸汽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材料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俱佳,可有效降低建筑的围护结构热传系数。其次是地面的防潮隔热设计,综合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在夏热冬冷地区,降雨量大,常有地面返潮现象出现,使得建筑内部的湿度比较大,并伴随出现结露和发霉,在此笔者建议在进行地面设计时,可依次铺设薄膜返潮层、发泡水泥绝热保温层、水泥砂浆防潮层和混凝土回填层,减少湿度因素对建筑地面寿命的影响。再次是屋顶的设计,屋顶绿化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法,在进行屋顶绿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屋顶结构的特征,在掌握屋顶热传系数的情况下,将种植屋面技术尽量简单化。值得一提的是,屋顶绿化设计必须做好结构的防渗处理,所选择的屋顶植物,尽量倾向于本土和成活率比较高的植物,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舒适协调。 2.3自然通风节能设计 自然通风环境的营造,目的是改善室内的热环境,其关键在于窗户设计、遮阳设计和热压通风系统设计。小型公共建筑的窗户,可选用双层中空玻璃,其气密性为四级,而遮阳设计也是自然通风的关键,在设计时应紧扣气象参数的数据,选用活动型的百叶外遮阳技术,在夏季时遮挡强烈日照光线,减少空调的制冷负荷,同时灵活引入自然风;在冬季时关闭百叶窗,减少建筑内外部的换气频率,避免建筑散热过快。至于建筑的热压通风系统设计,常见设计手法是增加建筑的面积和调节屋顶的结构形式,譬如某建筑的屋顶结构与楼梯间互相贯通,形成仿若风貌的结构形体,并在东西两侧的外墙上,设计了调控型的百叶窗,既可排除污浊热空气,也能够吸入室外新鲜冷空气。这种楼梯间的热压通风设计方法,尤为适合夏热冬冷的地区,夏季可将余热带出室外,冬季时则有效保证围护结构的整体问题,避免冷空气对建筑内部能源的消耗性影响。 2.4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的功能型部件,系统本身处于不断耗能状态,以换取相对舒适的室内环境。关于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目的是控制系统能源损耗速度过快,并且充分利用系统的资源。笔者建议在选用空调系统时,应该结合建筑的冷负荷情况而定,同时需要兼顾当地的气候特征,譬如某建筑濒临湖泊,湖水容积很大,在夏季时相当于一个天然冷库,可以通过自然通风的方法,将冷热源引入建筑的内部,同时湖泊所产生的水蒸气,提高了自然通风的冷却效果;冬季时湖泊具有蓄热功能,可利用湖水源作为热泵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发挥湖泊的蓄热作用。由此可见,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地设计理念,当然在硬件配置方面必须质量达标,尽量选用质量优越的系统部件,譬如空调主机制冷量至少为60kW,选用半封闭螺杆式压缩机的COP值不低于4.5。 3结语 在夏热冬冷的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主要考虑整体设计的协调,坚持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原则,旨在为人们创造出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基于绿色建筑理念,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小型公共建筑设计,必须坚持“整体协调原则”“生态性原则”“全寿命周期原则”,遵循节能设计的原则,在夏热冬冷地区小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自然通风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生活热水系统设计等等方面入手,指导完成建筑的节能设计。 作者:党宏伟 单位:西安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思路 我国的建筑节能从提出距今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实践证明,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政策,难以调动各节能主体的积极性,从而导致隐形的、附加的浪费。而经济激励政策由于具有自愿性、鼓励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推进建筑节能。当前,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经济激励政策还不完善,不利于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公共建筑相对居住建筑而言,更具有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公共建筑产权结构较单一,节能潜力巨大,节能组织实施起来相对容易,单独将公共建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合理的经济激励政策,将有效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一、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 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的市场失灵主要由两个因素形成,一是建筑节能具有外部性;二是建筑节能领域内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福利经济学认为,当生产者从事一种影响他人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经济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1〕外部性会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的情况,也就是市场失灵。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具有正外部性,这种正外部性导致公共建筑节能供给量不足或者能效不高,在完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由资源配置带来的私人生产活动水平没达到社会要求的水平,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可以通过私人协商和产权的界定来实现,而事实上,由于享受建筑节能所带来的外部收益的个体太多,谈判方式、交易成本等都会影响资源配置,这两种方式的具体操作性都不太现实。这时必须通过政府的经济激励政策,引导和约束开发商及业主的行为,平衡市场配置资源的不均衡性,让各主体在利己和利他的双重动机驱使下,共同实现个人和社会目标。这类似于经济学家庇古所提出的庇古津贴方案,通过补贴促进生产者进一步从事具有外部性的经济活动,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能建筑的品质无法从外观直接体现,消费者无法真正了解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的能效购买量总是在寻求一个最高的性价比,而不是随着价格的减少而增加或者随着价格的增加而减少。当产品价格和建筑能效的比值在某一特定价格下达到最大时,价格再下降或上升,性价比都将随之下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这导致高品质的节能建筑无法占有市场;二是节能建筑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因为信息不对称,无法顺畅地在使用者和设计者之间传递,导致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滞后,节能产业难以快速形成。三是政府对建筑节能市场被监管方的信息掌握不全,部分建筑节能产品供应商缺乏职业道德提供虚假建筑能效信息,市场上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政府无法全面掌握建筑节能市场的真实反馈信息,也将影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理论上讲,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持有者将有效信息公开,实现完全共享,或者加强信息需求方的信息辨别能力,通过第三方机构强行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等,但这些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依靠市场难以自发地实现。所以,客观上来说,政府必须通过积极的经济政策介入解决建筑节能领域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86年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以来,逐步建立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技术标准等政策体系,有力推动了公共建筑节能的发展,总体看,强制性干预多于经济激励,存在以下问题: 1.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形式单一 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内,我国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采用的是财政补贴的方式,而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使用较少,贴息贷款目前只用于公共建筑监管体系建设的示范试点工程中,经济激励的方式比较单一。〔2〕财政资金可以补贴投资者、生产者或者消费者,我国当前主要采用的是补贴投资者,投资补贴有利于建设监管体系,但对体系建成后的节能运行管理激励作用不明显。我国没有建立专门的节能基金,也没有征收相应的能源税,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渠道单一,这种激励方式对政府预算是一种很大的消耗,不是公共建筑节能的长久之策。此外,我国公共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大部分是近几年才建立的,大多停留在宏观的法律法规层面,可操作性不强。 2.公共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缺乏层次 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主体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设计施工单位、业主、物业管理公司、节能服务公司,材料与设备供应厂商及科研机构等,各主体所处的层次不同,直接或间接地从节能建筑中获取的利益不同,有效的激励应该是针对不同的主体,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设计激励内容,但当前的激励政策主要是由中央层面出发的,地方性的经济激励政策很少,以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例,中央对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示范有专项的资金支持,全国只有山西和内蒙等少部分省市出台了配套资金的比例,大部分省市配套不足或者完全靠中央财政推动,由于缺乏地方的多层次激励,无法形成将高层的微小政策变动向下逐步放大的“蝴蝶效应”,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发展非常缓慢。而且建筑节能市场发展初期、中期和成熟期,应根据各自的阶段特点实施相应的经济激励政策。在市场发展初期,主要以惩罚和限制性政策为主,以保证市场向着高一级过渡。随着节能交易市场的发展,激励政策应成为主导,当市场达到成熟后,政府对主体的激励要逐渐弱化,发挥市场对节能产品和技术的资源配置作用,目前我国的激励政策从时间和空间轴的角度考量还不够。 3.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正负力度不够 公共建筑节能领域的激励政策既包括正向激励,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价格优惠、贴息贷款等,也包括负向激励,如强制性干预、排污费征收、能源税等。在我国由于资金缺口比较大,正向激励不够,以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为例,我国对所有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每年的财政补贴为40亿人民币左右,分摊到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财政补贴只有2.6亿左右,这对庞大的既有公共建筑面积来说,激励力度很小,无法调动业主的积极性。同时,我国对公共建筑节能的限制性政策也比较缺乏。如2008年颁布的《公共机构节能条例》要求公共机构对能源实行计量、监测和报告制度,但是对具体的节能目标没有要求;公共机构的能耗超出定额的,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机构作出说明,但具体限制性措施没有,导致公共建筑机构推进节能的积极性不强。特别是政府机关办公建筑,由于此类公共建筑为政府全额拨款,能源费用不与部门利益关联,超额用能几乎没有限制性政策约束,不利于公共建筑节能的推行。 4.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政策配套措施不全 经济激励政策的执行有赖于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能源价格机制、能源评估审计体系等配套措施的健全,而目前我国的这些配套措施都还不够完善。公共建筑领域内的超额用电定价机制尚未形成,峰谷用电差价不明显,能源超定额加价制度进展缓慢。同时,能源审计没有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量的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在具体的节能改造案例中,节能服务公司和公共建筑业主在最终节能量的评估上存在分歧,节能服务公司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发展缓慢。发达国家节能经济激励政策的推行都依赖于节能服务市场的发展,而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还尚未形成,这极大地阻碍了既有经济激励政策的推行。 三、公共建筑节能主要经济激励政策建议 经济激励政策的设计原则是将个体行为活动的外部影响核算到经济成本中,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整公共建筑节能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奖励正外部性活动,限制负外部性行为,把公共建筑节能主体的短期个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共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政策的核心理念是赋予公共建筑节能主体自主选择最优成本实现最高能效的消费行为。 1.确立不同层次的激励目标和对象 我国建筑节能工作起步较晚,公共建筑节能更是在2005年后才有相应的法规,公众对公共建筑节能的认识还不到位。因此,提高公众意识应作为公共建筑节能的短期激励目标,努力把潜在的公共建筑节能需要转化为现实的节能需求;长期的激励目标是,在大量释放的节能需求基础上,建立公共建筑节能服务体系,培育和规范节能市场,通过税收、补贴、贷款等经济激励手段,激励各节能主体开展节能改造,推动公共建筑节能长效机制的建立。在公共建筑节能领域,每一种激励政策都应有具体的激励对象,在设计激励政策的时候,应根据公共建筑各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内容,形成政策合力,实现激励相容。激励政策应该包括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地方政府对业主的激励、业主对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者的激励、业主对公共建筑用户的激励等。 2.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就是利用各种优惠规定,实现税收的豁免或减少,达到刺激投资增长和降低资本成本的目的,从而影响消费者行为。我国目前实施的建筑节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等,总体来说形式比较简单,针对性不强,激励程度不高。因此,可以借鉴一些国家征收能源消费税,调节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改革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收,可以将城市维护建设税同能源消费挂钩,单独征收,作为城市公共建筑的节能投资资金来源。对建筑节能产品供应商所得税和建筑节能产品的流转税实行优惠,从而鼓励建筑节能产品的生产。 3.设立针对建筑节能的专项基金 我国省级政府都建立了节能专项资金,资金的使用范围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三个领域,但这三个领域的资金使用比例没有进行严格的划分,导致部分省份用于建筑节能的基金比例非常低,不符合建筑领域对节能的贡献率。建议对各级政府的节能专项资金进行划分,建立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发挥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公共建筑节能各主体的积极性,通过财政激励,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在建筑节能的前期阶段,专项资金应向节能宣传教育、试点示范、节能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基础理论研究倾斜,在中期阶段,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应主要用于补贴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维护公共建筑节能市场机制。同时要多渠道吸收社会资金,弥补政府财政拨款的有限性,进一步充实建筑节能专项基金。〔3〕 4.创新公共建筑节能投融资政策 在大多数公共建筑中,通常由建筑开发商提供能源设备,而建筑使用者负责缴纳能源费,这种结构性原因导致双方都不愿意为节能改造投资。这个时候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支持,但节能改造项目涉及方案设计、专用设备采购、安装、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银行对技术经济方面的情况不了解,对预期的节能投资收益不清楚,节能项目的融资申请难以被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国家应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公共建筑节能的融资需求特点,拓宽担保产品的范围,创新信贷产品,成立专门的建筑节能融资机构或担保基金〔4〕,简化融资申请审批程序,克服金融机构在节能技术及收益方面的信息障碍,实行商业化的运作体系,普及建筑节能项目。 5.建立多方位的激励政策配套措施 首先,建立阶梯能源价格体系。能源价格杠杆是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之一,它可以具体体现节能效益,从而刺激业主进行建筑节能的意愿。将能源阶梯价格作为经济调节手段,建立用能定额制度和超定额加价制度等能源价格机制,通过超定额加价收取的能源费用,可以抽取一定的比例补充到建筑节能专项资金中,用于支持公共建筑节能的改造。其次,健全信息服务机制。当前我国节能建筑产品的能效具体是多少没有可靠的消息公布,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后的具体收益也缺乏可衡量的标准。政府应积极推行公共建筑的能效测评标识,让购买者对能效信息了解起来更便捷,政府还要致力于建立较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检测机构,对建筑产品的实际能效和节能改造后的收益进行科学评估,消除消费者的信息盲区,从而解决公共建筑节能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还应当宣传普及建筑节能知识,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让公众对建筑节能产品、材料、技术及效果等有充分的了解。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体系,把能源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内容之一,以促进公共建筑节能。 作者:王莉 杨继瑞 孙建华 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公共建筑论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0引言 建筑节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在建筑行业中,国际上通用的解释就是提高建筑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成为消耗能源的一大主要方式,并且能源消耗仍然处于上升的趋势。所以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改造活动,对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 1.1我国耗能的情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我国正在面临着能源危机和资源环境大规模破坏的问题,能源供求和低效利用的矛盾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过大、人均常规能源占有量少,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属于比较落后的情况,这也是阻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的比例在发生改变,建筑行业所耗费的能源在不断增多。首先建筑行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和能源,其次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来使建筑正常运行。经过专家的预计到2020年,全国建筑面积将会是2000年的2倍,所以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刻不容缓的。 1.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现状 根据相关的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建筑中,大约只有3%~5%属于节能建筑,而且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是非常巨大的,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主要以电力能源为主,其中建筑的空调、照明和动力设施是电力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几乎占到能耗的80%。我国建筑的采暖和制冷所需要的能量是发达国家的3倍~4倍,我国的公共建筑通常会安装中央空调,但是并没有考虑保温隔热的问题,未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电力等能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我国公共建筑能源消耗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的外围构件缺少适当的保温隔热设备,设计人员也没有相应的意识,如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屋顶等直接对外敞开,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低;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普遍不强,尤其是公共建筑节能方面更加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全民的节能和环保意识有待增强。所以公共建筑在节能设计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有利于避免能源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社会公众的节能意识。 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 2.1减少我国的能耗 建筑技能设计包括新建筑的节能设计和既有建筑的节能设计,其中包括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设计。既有公共建筑所占用的面积比较大,分布范围广,并且很多既有公共建筑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当时并没有相关的节能环保意识,所以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尤为必要的。只有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才能降低能源消耗的数量,对全国能耗的降低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2.2提高既有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能 既有公共建筑类型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内部的系统相当的复杂。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能源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的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既有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能,提高建筑外部环境和内部的使用舒适度,为建筑中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继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效率,可以说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性事业。 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建议 3.1外围护构件的节能改造 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从建筑物本身来说,可以从建筑外围结构的墙体、屋面、门窗等构件进行详细分析。 1)门窗的节能改造。门窗作为既有公共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结构的耗能中占有一定比重,所以门窗的节能改造是建筑外围构件改造的重要部分。建筑的门窗大部分都是非节能结构,而且门窗的面积在不断加大,同时门窗的更换比较容易,这为节能改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门窗的改造中,可以从减少渗透量、热传量和太阳辐射三个方面进行,主要的方法包括:使用密封性能好的材料增加窗户的气密性,以减少渗透量;使用双重玻璃门,从而避免出入口直接朝外,或者使用红外线自动玻璃门等以减少热量的流失;此外还可以利用热反射镀膜中空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以及设置遮阳设施等削弱太阳的辐射强度;最后可以更换中空玻璃塑钢窗户、节能窗以减少热传量。 2)屋面的技能改造。建筑物的屋顶是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最大的外部构件,屋顶所吸收的外部辐射比较大,占全部建筑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对水平采光覆盖层来说,屋顶所吸收的热量可以直接传导到建筑的内部,势必会对建筑内部的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在屋顶的改造中,要对屋顶进行防水和隔热保温处理。针对那些实体屋顶,可以结合屋面的防水维修,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在屋顶的平层顶面施一层挤塑聚苯乙烯等新型的保温隔热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阻挡建筑内外的热量传导;对屋顶是采光玻璃的情况,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加大中庭的垂直深度,使用凸出屋顶的采光覆盖材料;同时选择反射性强、气密性好的采光材料。这样可以改善屋顶对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3)外墙的节能改造。建筑物外部构件外墙的节能改造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旧的建筑物进行改造,外墙面重新装修;二是外墙不适宜改动。针对外墙可以装修改造的情况,需要在外墙增加保温隔热材料,比如使用块形聚苯乙烯板,把它作为外墙面,使与保温层之间保留一个空气层,既能体现出装饰的效果,又可以保证聚苯乙烯板的干燥,提高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 3.2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地热能、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研究好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转换技术,是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对于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发展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相关的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建筑物开始使用地热能、低耗能建筑节能技术、太阳能和风能在既有公共建筑中的利用,都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技术的改造中,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科研成果,如太阳能光电墙、风力发电等技术。 3.3增强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做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支撑的情况下,还要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和法律法规,这时就需要政府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自身的职责,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首先加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改造法律法规的建设,保证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建立节能改造技术标准的具体规则和制度,明确相关的技能技术措施,建立保障机制,并且加强对节能技术改造后期的审查;最后要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给予一定的奖励,保证改造资金的充足,并且制定既有建筑技能改造评价体系系统。 4结语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改造是一项综合性的公共事业,对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紧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环境的又一大有效举措。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过程中,要保证节能改造技术的正确实施,使其具有坚实的技术支撑,此外还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作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由此促进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改造的推广和实施。 作者:张马斌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公共建筑论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论文 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概况 1.1节能改造项目规模 乌鲁木齐市将在2015~2019年的5年内,完成160个项目、114万m2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1990年后建造的,建筑地段优越。结构形式基本为框架或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的建筑。 1.2节能改造项目类型 按建筑功能划分,节能改造项目基本上可分为教学类、办公类、综合类、宿舍类、医疗类等五类建筑。 2节能改造内容及改造目标 2.1节能改造内容 节能改造内容包括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加装热计量表及电气系统的节能改造等。 (1)围护结构节能改造主要针对建筑物的外墙、屋面、外门窗、地面、非采暖地下室顶部、采暖地下室外墙、接触室外空气的外挑楼板等进行节能改造,以实现整体节能目标。 (2)采暖计量及采暖系统改造主要是通过分室增设温控阀、每栋建筑采暖总入口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或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及热计量装置;采暖系统改为带跨越管的水平单管或双管形式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3)通风系统的改造主要是完善通风系统,改变因无组织通风换气形成的大量热损失的状况。 (4)空调系统的改造主要为一般办公室不再设空调机,对已有的空调系统可加以完善改造。 (5)电气系统的节能改造,通过计算,如有必要对原有建筑照明装置、原有动力系统控制装置、低压配电系统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进行更换。 2.2节能65%目标的确定 目前,我国新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及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设计,依据的是现行国家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该标准的节能率为50%。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我国即将颁布实施节能率为65%的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为适应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后的要求,乌鲁木齐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采用65%的节能设计标准是必要的。 2.3节能目标 将在原建筑能耗的基础上实现降低总体能耗不低于65%的节能目标。根据对9个典型案例项目的能耗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节能贡献率为61.48%,供暖系统中所增加的散热器恒温阀、系统平衡等措施带来了供热系统效率的提高,此部分的平均节能贡献率为5%;两部分合计,总节能率为66.48%。 2.4依据的节能设计标准 国家目前没有公共建筑节能65%的标准。本次节能改造中是依据国家即将的节能65%的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征求意见稿)。根据该标准征求意见稿,严寒C区甲类(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 2.5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的选择 围护结构保温材料应选用保温隔热好(导热系数λ值小)、防火性能好、表观密度低、压缩强度高、质量吸水率小、憎水率高、容易施工且性价比好的材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中要求:建筑外墙装饰装修和保温工程禁止使用易燃(燃烧性能为B3级)、可燃(燃烧性能为B2级)材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外保温材料防火暂行规定》对保温材料防火性能的要求: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且不应低于B1级,严禁采用B2、B3级材料。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其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高度小于50m的公共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当采用热塑性(EPS、XPS)B1级保温材料时,每两层应设置水平防火隔离带。建筑物首层(或建筑突出部分平台上的第一层)严禁采用热塑性保温材料。对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所选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必须遵循上述规定。对160个工程项目、114万m2建筑面积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所选用保温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表4的要求。 2.6节能改造项完成后节能量分析 在160个工程项目、114万m2建筑面积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选择不同的建筑功能、结构形式、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建筑朝向、建造年代,从五种建筑类型中选择有代表性的9个典型案例项目进行能耗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节能改造后总的节能(天然气)量。各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的节天然气量(Nm3/m2),其中教学类建筑为15.78,办公类建筑为15.76,综合类建筑为17.12,宿舍类建筑为16.26,医疗类建筑为15.41,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得出160个工程项目、1136726.20m2建筑面积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节天然气量为15.94(Nm3/m2),节能改造完成后节天然气总量为1811.47(万Nm3)。3.7节能率分析各类建筑的节能率,其中教学类建筑为66.22%,办公类建筑为66.30%,综合类建筑为67.14%,宿舍类建筑为67.30%,医疗类建筑为66.50%,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的方法,得出160个工程项目、1136726.20m2建筑面积平均节能率为66.48%。 3建议 160个项目、114万m2建筑面积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完成后,将减少供暖天然气的需求量1811.47(万Nm3),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36773(万t),单位投资(万元)降低的天然气量为259.41Nm3/万元,单位资金(万元)投入的减排量比为0.531tCO2/万元。节能减排带来的环境效益显著,将对改善乌鲁木齐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建议:在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中,设计是龙头、是关键;好的建筑材料、设备是支撑;施工质量是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选好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并把好材料、设备质量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节能改造项目难度比新建项目难度大,人为因素比新建项目多,应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构,认真做好使用者的工作,取得使用者的密切配合也是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条件。在项目节能改造中,所选用的保温材料、建筑部品(如窗)及设备应有利于通风换气,以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国家近期将颁布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本项目依据的是征求意见稿,待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后,与征求意见稿有不同之处,应根据正式的节能设计标准对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做适当调整。 作者:郁利华 单位:乌鲁木齐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论文 一、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容易出现的问题 1、工程施工中各专业施工设计混乱 由于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设计的专业自主性、专业性都很强,由于公共建筑常常会由不同的设计单位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块设计,因此在公共建筑机电安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区域设计不统一的后果,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公共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混乱的现象。这种施工混乱不但会严重影响工期,由于各环节的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不同,得不到统一管理,还会对机电设备今后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困难,而且混乱的施工还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对日后公共建筑的运营带来安全威胁。 2、工程施工中施工顺序混乱 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因为施工人员和单位不能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因此存在着施工顺序混乱的现象。混乱的施工顺序不但会导致机电安装位置和安装技术规格不统一影响美观,还会产生重复施工的现象。另外,由于机电安装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混乱的施工顺序往往会导致问题的发生,比如说由于施工顺序不当后续工作对已安装好的机电设备造成物理性损坏、安装顺序导致工程延期等。而且混乱的施工顺序往往让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摸不到头脑,从而在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发生错误和失误现象,导致公共财产遭受损失或者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混乱的施工顺序由于协调管理和监管力度不够,无法满足公共建筑对电气安装工程的高质量要求,往往还会产生窝工和返工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必定会影响工程的如期完成,影响公共建筑的及时营运,从而增加业主成本。 二、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协调管理 1、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协调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 公共建筑机电设备系统安装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协调各专业的遗留问题,造成其他专业项目遗留问题的往往是由于设计原因,总体设计可能因种种原因对专业、工点设计单位的联控、平衡、协调能力等方面考虑不到位,导致土建设计、装修深化设计与机电设备系统设计接口存在严重偏差。此外,各专业设计变更频繁导致缺漏项较多,造成综合管线设计布局紊乱,甚至出现各专业设备布置相互干涉、影响使用功能、不便维修等现象。其次,需要重点协调的难点多为机电设备各专业交叉施工存在的问题,在不同专业不同系统的交叉施工中,最容易发生后续施工工序破坏先前工序的成品或半成品。此类问题由于公共建筑施工专业多、工期紧等原因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一直存在,协调不利将给设备质量和建设工期带来严重影响。 2、如何加强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协调管理 2.1对公共建筑的整体设计施工进行管理对公共建筑工程中其他专业项目所遗留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主要是在源头上给予高度重视,我们首先要加强对公共建筑总体设计的协调工作。在施工前就应该对施工中各个系统和区域设计做出明确的任务安排和施工要求,并且把这些施工要求真正落实到设计方案中去,更好的指导公共建筑的施工工作。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成立专门的巡查监管部门,对整体施工的进度和要求进行把握。 2.2建立现场协调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强有力现场协调管理机制,推行工程例会制度、工程简报制度和工序计划报审制度。制定好半成品和成品保护管理办法和详细的公共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序计划,该计划应包含设备安装阶段所有参建单位的施工计划。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抓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区域、严格的工期条件下,合理、有序地安排好多专业工序交叉施工的问题。首先,要求各参建单位按照本专业施工工期要求,编制各自详细的施工计划。并由专业监理、业主主管项目工程师审批。其次,召开由业主主持,相关监理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的工序交叉施工计划交底会,会议内容包括:公共建筑风、水、电设备安装单位介绍整体计划;各系统设备安装单位介绍本专业的施工计划和要求;充分讨论工序穿插方案和要求。经各方监理协调、业主决策形成初步意见,要求公共建筑风、水、电设备安装单位按照会议决议,修编整个公共建筑施工项目时间表。最后,召开由业主主持,相关监理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参加的工序交叉施工计划审定会。听取公共建筑风、水、电设备安装单位的工序修编计划,进一步协商各方合理意见和要求,达成最后决议。并制定公共建筑工序交叉施工计划正式文件,统一下发各参建方,作为各参建方施工行为准则和现场作业考核依据。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协调管理工作,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成。对于工程项目复杂,要求多的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不仅要考虑到普通建筑项目机电安装施工的各个要点,还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从根本上对公共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做到统一设计和统一管理,减少因工程项目专业交叉、工程项目施工顺序混乱所造成的返工、窝工现象。 作者:邵海洲 单位: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水体景观运用下的公共建筑空间论文 1公共建筑空间水体景观运用的主要原则 1.1文化性原则 要通过水体景观设计,增加公共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通过将山石、树木、花卉与水体的合理搭配,创设出充分文化气息的建筑空间环境,增加建筑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用水体的柔性与静态水体景观及动态水体景观的巧妙结合,构建生态文化的建筑空间,有效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 1.2安全性原则 在进行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设计中,要坚持安全性原则。譬如在进行激光喷泉设计时,要避免激光可能给人的眼睛造成的伤害,故此不能直接射向人流方向。在水体经景观的水下照明设计过程中,要按照规定电压设计,用高度的灯具壳进行保护,并做好接地措施,避免发生触电安全事故。对于游泳池等水体景观,应该对其中的水进行定期净化处理,以免给水体接触的设备和人体造成伤害。 1.3生态性原则 在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运用中,必须坚持生态性原则。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水体景观中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关系,充分发挥水体景观中生态活性的重要作用。不论水生动植物还是微生物,可以有效确保水质清澈。 1.4可持续原则 在公共建筑空间的水体景观设计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通过循环用水设计,使得喷泉、水池、瀑布、壁流等得到水体景观的水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还要巧妙地利用自然降雨、中雨的合理利用,通过水体景观设计,强化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2公共建筑空间中水体景观的主要运用形式 2.1静态水体景观 月华之下,静水如镜。静态的水体景观给人一种安然、宁静、祥和的气氛,非常适合人们独处、静思。静态水体景观将周围建筑物、植物等倒映期间,如建筑空间之画,微风轻拂,波光粼粼,荡起圈圈涟漪,与公共建筑中涌动的人潮、嘈杂的人声、匆匆的脚步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是闹中取静的绝妙之处。从静态水体景观来看,可以分为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一是规则式静态水体景观。水体景观应该与整个建筑的风格相符合,因此,规则式水体景观一般多运用于比较规则的公共建筑中。规则式静态水体的规则外形,可以给人温文尔雅、整齐均匀和规则严肃的感觉。这种水体景观要求建筑材料及色彩必须与整体建筑环境相协调。二是自然式静态水体景观。从自然角度入手,创设出各种具有自然形态的山水景观。这种自然式静态水体用植物和柔和水岸曲线搭配,可以营造出自然之美,使用沼泽植物来模糊水体四周外形边界轮廓。将大块岩石和卵石放置在浅水区域或水边,通过水体自由曲线与岸边驳石的配合,形成了虚虚实实、高低错落的景观。在进行水面处理上,要注重聚分结合,大面积的静水面比较辽阔,产生水气弥漫的感觉,而应曲折的水形来解决其空洞松散的缺陷。小面积的静态水体景观则清新小巧,能够以小见大,让方寸之处方显天地之大的美感。针对静态水体景观中水体流动性较差的问题,必须切实保持水体具有足够的清洁度。 2.2动态水体景观 动态之水是活泼灵动的,也是变化多端的,并有一定的声响。从公共建筑空间中的水体景观来看,动态水体景观的运用更多。在室内动态水体景观中,主要有喷泉、水帘、水幕、壁泉、涌流、管流、叠水等形式,这些丰富多彩的动态水体景观形式,使公共建筑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魅力。一是喷泉设计。在动态水体景观中,喷泉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水体主要从喷泉的泉口喷射出来,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方向感。通过对水流压力、泉口形态及喷射方向的控制,就能出现各种喷泉。在公共建筑空间进行喷泉设置时,必须坚持突出主题,以确保喷泉形式与整体环境相协调。要根据公共建筑的实际来考虑喷泉的形状,如对于娱乐场所、旅馆、饭店、宾馆、展览会场等公共建筑,应该选择以方形和圆形等比较规则形状的水池,水量宜大,水感宜强,要讲究变化的喷水姿态和颜色。例如可以应用程序和电子技术来有效控制喷泉,可以将喷泉分为直线喷泉、抖线喷泉、花样喷泉、变化的喷泉,如香港沙田新城市广场的音乐喷泉,呈椭圆形、面积小,设置在商场中心的底层大厅,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还能欣赏水景。二是涌泉设计。涌泉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自然水体,其泉口较小,被植物和山石覆盖。因为涌泉不要较大的水压和建筑空间,可以与周围景物形成自然协调景观,涌泉的跳动如活泼的孩子,给人一种自然烂漫的感觉。如北京崇光SOGO的室内涌泉,从方形水池中溢出来,形成较强的向上推动力,从而使石球体不断转动起来。转动的球体可以让我们感受的球体的存在,这种自然含蓄的方式,形成涌泉水景的独特风格。三是瀑布设计。人们比较亲近自然,对于仿自然的水体景观比较感兴趣。通过山石、植物和瀑布的相互搭配,可以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惊喜之感。在宾馆、酒店等公共建筑内部,可以设置瀑布,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落水。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大厅内“故乡水”的瀑布景观,通过“线状”瀑布造成飘然欲动的感觉,给人以赤子回家的感觉。瀑布落水浪花四溅,所以需要修建落水池,并在水池里放入小鱼以供观赏,种植水生植物,从而形成彩色立体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体景观是公共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水体景观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空间格局,美化建筑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水体景观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静态、动态水体景观的设计。在静态水体设计中,要根据建筑风格来设计自然式和规则式的水体景观。在动态水体运用时,要充分运用喷泉、涌泉、瀑布、水池、壁流等多种形式,用丰富多彩的动态水体景观增强公共建筑的魅力。 作者:郝建娟 单位: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环保理念与微环境建设 摘要:北京侨福芳草地是一座位于北京的商业建筑,属公共空间。其领先的环保设计理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使其成为地标性建筑。本文挖掘了当代社会的环境背景,对侨福芳草地的“微环境”理念及手段进行分析和介绍,从而探究产生此理念的缘由及其发展,同其他建筑进行比较,使读者对此类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侨福芳草地;理念;设计;技术;路易•康 1设计理念及其形成背景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自然就成为世界衡量中国的重要指标。而近年来北京大气的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街头上戴口罩的人随处可见。北京市正面临着常住人口增加,汽车数量与日俱增,各处不断施工建楼的状况。在城市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状况堪忧。如今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大到城市工程的植树造林,小到超市、餐厅的购物袋,以及共享单车的普及,这些都显示出环保节能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建立一个以环保理念为设计中心的现代建筑可谓是回应了时代的潮流之举。 2与环境的对话 路易•康说,“学校开始于一个站在树下的人……空间很快形成了,而第一所学校也开始了。学校的建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人的要求的一部分……”“因此我相信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回过头去聆听最初的声音。”路易•康将建筑回归到了人类活动对空间要求的本质,这便是“最初的声音”,其中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环境之间某种微妙的关系。侨福芳草地东南方向为中央商务区核心,西北方向则是朝阳门商业中心,因此就有了一条东南——西北的轴线。建筑内一座通达室内外的步行长桥对角穿越建筑,呼应主轴线。另外,这座长桥不仅使商场独具空间特色,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交通上给人们带来便捷或是特殊的体验。比起在横平竖直的马路上行走,不少有人更愿意体验从侨福中穿行而过的感受,由此可看出这个设计获得了人们的认同。建筑的外观具有强烈的时尚设计感,独特的金字塔外罩将内部的四座塔楼建筑连接在一起。这种现代的气质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建筑外立面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这样的设计和光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师以自然光对环境建设的利用为出发点设计了侨福芳草地的形态。由于北京的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南面的自然光条件充足,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外立面设计正是迎合了这样的自然条件,将自然光与建筑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冬季的采光,又减少了夏天的太阳光直射。 3“微城市单元” 侨福芳草地作为一个非传统的新地标性建筑,无论是从其理念还是构成上,独特的环保外罩都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这个环保罩将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隔开。如果把北京视作一个巨大的超复杂生态系统的话,那么环保罩里的空间就构成了城市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环境。这样的一个“微城市单元”与传统的商业建筑相比,首先,其可以阻隔恶劣的天气,通过这个巨大的环保罩膜将建筑内部与大气的雾霾颗粒隔开,不受外界的影响,游客可以在这个罩膜内活动,这样就为消费者带来了心理上的慰藉。其次,罩膜在结构上与建筑内部的其他构成元素相辅相成,形成了独特的“室内中庭”空间模式,提供了独特的空间体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罩膜内部,设计师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创造出了一个拥有独立气候的“微环境”,并在其创造过程中贯彻了节能环保的理念,这样侨福芳草地就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环保型的建筑。 4节能环保的实现与小环境塑造 侨福芳草地是中国第一个获得美国绿色建筑协会LEED…“铂金级预先认证”的综合性商业建筑,能源使用量仅为同等规模建筑的50%。那么侨福芳草地是通过哪些手段将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呢?第一,建筑具有可以自由呼吸的环保罩膜,这个巨大的环保罩屋顶利用了ETFE透明膜。这种材料耐用、环保,具有很强的保温能力、隔热能力、透光率,因此这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内部就能够应对不断的天气、温度、湿度、风向的变化,同时做到了节能。第二,由于保护膜这个非常有效的外衣,整个建筑处于室内微气候环境。保护膜内微气候的空气流动是由太阳的热量产生的自然力。热空气在环保罩膜的顶部安装的天窗溢出,冷空气由大楼底部的下沉花园吸入,这就创造了空气流动与自然通风。第三,侨福芳草地具有比较完整的绿化系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下沉花园与屋顶花园。这两个部分分布于罩膜的外部及内部、底部及顶部,使建筑整体与自然植物有机结合起来,配合空气流动系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空气与温度的良好控制。除此之外,建筑内部还建立了稳定的内部微循环系统,结合楼群VAV冷水吊顶系统和智能BMS系统,能大大提高能源使用率。项目的节水设备也非常有效。 5同其他建筑比较 看到侨福芳草地的第一眼,笔者首先想到的建筑就是贝聿铭先生在卢浮宫前建造的玻璃金字塔。但玻璃金字塔与侨福芳草地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同于芳草地在四座已经独立完整的塔楼外罩上一件外衣,这种类似“俄罗斯套娃”的做法,玻璃金字塔的外罩直接与地下部分相通成为一个整体的大而高的空间。因此,它们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能归为一类的。在这个层面上,国家大剧院和侨福芳草地更为相似。虽然在很多方面,比如外衣的形态、结构、材料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做法是类似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大致上由外部围护钢结构壳体和内部三个不同功能的剧院组成,在这两大部分之间的空余空间为公共大厅,用建筑隔开内部、中部、外部,与侨福芳草地是一致的。但这两个建筑在感官上给人带来的体验是不同的。国家大剧院的外壳结构有厚度,由玻璃和钛金属板构成,它给人带来的感觉要更厚重、结实一些,因此给人的安全感比较高。而芳草地出彩的部分在于,屋顶可以自由呼吸的罩膜和一些设施使得它与室外环境更接近,看似水平却高于室外,且节能环保。笔者认为国家大剧院关于人们对中庭空间的体验比较侨福芳草地更接近于室内,前者是“壳”,后者是“罩”。从建筑本身上来说,国家大剧院和较侨福芳草地都是很优秀的设计,在此不评判其利弊,只进行单纯的比较。 6结语 本文提到的路易斯•康和徐腾两位设计师似乎都穿行于“文化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渴望追溯到原点,以存在的现象为立足点去做更贴合于时代的设计。而对于当代的许多大城市来说,环境保护主题就成为这种背景下的主流之一,无论是从理念、设计、技术还是人们的心理上,侨福芳草地的“微环境”都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为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开创了先例,相信未来设计师们也会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为创建更美好的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高静怡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建筑论文: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安装工程的应用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IM是近几年在建筑工程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化技术,其实现了建筑工程由二维图纸向三维模型的转变,对于大型、复杂的建设项目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模型建立、碰撞检查与管线综合、预留预埋、漫游检查等方面阐述了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以探究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公共建筑;机电安装 1引言 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涉及采购设备、系统安装与调试、系统运行及竣工验收等多项施工活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公共建筑的结构形式日趋复杂,其对房建使用功能、室内舒适度、建筑美观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机电安装工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设计方法和管理模式,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而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具有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期和成本的作用。 2公共建筑的特点及功能空间分析 与其它建筑相比,公共建筑在容量、人流活动方式、建筑空间等方面的要求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反映了公共建筑功能的某些特性。虽然不同类型公共建筑其空间使用性质有所不同,但从功能层面出发,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可以分为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主要使用是空间功能的主体,主要是指公共建筑生产、生活所直接使用的房间,例如办公建筑的办公室、医院建筑的病房等;次要使用部分是空间功能的必要补充,主要是指公共建筑的辅助房间及设备用房,例如卫生间、空调机房、水泵房等;交通联系部分主要用于沟通主要使用部分和次要使用部分往来联系的空间,例如门厅、走道、楼梯间等。由于公共建筑的功能复杂性,其空间组合应遵循功能分区合理、空间布局紧凑、结构选择合理以及设备布置合理等原则。 3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3.1客户 BIM技术模型为客户提供了建筑设计投资回报分析的功能,可及时了解方案调整、设计变化等对投资效益的影响,为客户选择经济性方案提供依据;协助客户检测设计方案是否符合成本合理、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需求,确保招标文件的合理性;可向政府部门、投标单位等进行直观的模型展示,缩短决策时间。 3.2施工单位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体现在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施工工艺的指导、工期进度管理等方面。施工单位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将建设项目信息与施工组织计划信息结合,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建立建筑虚拟施工模型,为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施工机械设备、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提供依据。比如在现场安全管理中,利用智能手持终端拍照功能,现场人员随时将工地现场的隐蔽验收情况、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以及文明施工等问题记录下来,标注位置、问题性质等各种属性,实时上传到服务器,与BIM模型相关联。通过积累,逐步形成一个现场图片结构化的数据库,非常方便图片数据的再利用,对现场管理形成强有力支持。 3.3运营部门 针对建筑后期运营管理阶段,BIM技术模型可将建筑的物理性能或功能性能等实时反馈出来,比如酒店的入住情况、商铺的租赁情况等;快速查找导致后期维护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建筑后期投入使用中所产生的收入、费用等进行财务分析,可有效提升建筑运营收益成本。 4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4.1模型建立 施工阶段BIM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利用设计方输出的二维施工图重新建立BIM三维模型;②在设计阶段就建立了BIM模型,施工阶段直接导入设计阶段的BIM模型,无需重新建模,该方式的难点在于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所用软件的对接与转换。在建立BIM模型时,应满足施工工艺要求,通常采用分布式建模、数据集中管理的模式,按照建筑、结构、机电(水、暖、电)不同专业分别建立模型,在达到规定模型深度要求后,再完善模型构件数据库信息。 4.2碰撞检查与管线综合 公共建筑安装工程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防排烟、给排水、消防、供配电等。管线综合与协调则通常是在设计完成之后,将各专业设计图汇总分析,找出管线碰撞的部位,并按照一定的专业顺序进行管线调整。利用BIM技术进行管线碰撞检查与综合排布:首先利用BIM软件分专业建立通风系统、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给排水、电力、照明等三维模型并输入相关信息,之后整合系统模型,安装工程各专业管线叠加后,再将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如图1所示。一方面利用BIM软件导出碰撞检查报告后,根据报告所显示的管线与管线之间结构的碰撞点,分专业逐步调整以消除管线碰撞、优化结构预留,最终实现管线的最优化综合排布;另一方面根据上述碰撞检查报告,应用Revit软件进行管综优化,并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4.3预留预埋 公共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是施工后期设备与管件安装的关键。尤其对于梁、柱、剪力墙等,若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位置不准确,会导致工程后期不必要的返工,严重时会影响结构受力。BIM技术的三维协同可视化能够在机电系统安装前对所需的预留预埋进行深化设计,不同专业都在同一模型(或链接模型)中,能够直观、快速的看到彼此专业模型情况。利用BIM提出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的预留预埋要求,并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全方位全角度的展示出隐藏结构的信息,从而精准定位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避免后期二次开凿现象,同时能把预留孔洞统计成清晰的列表,方便查找。 4.4漫游检查 对设备机房进行漫游,进一步优化冷热源、循环水泵、管道及其附件等设备的空间布置,以便于施工阶段设备进场的安装及后期竣工交付后的运营管理;对走道等管线密集处进行漫游检查,合理调整管线位置与间距,在标高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压缩吊顶空间。 4.5管件预制 在BIM模型中输入安装工程施工过程所需管件的管材、壁厚等信息,不断调整直至其与现场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导出BIM模型中管道的类型、管材、壁厚、长度等信息,形成管道预制加工图,将图纸送至工厂进行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自动控制机床能够自动识别处理BIM系统生成的预制加工图纸,管道预制加工完成后送至现场安装。BIM技术管道预制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公共建筑安装工程通过利用管道预制加工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BIM三维信息模型对预制管件现场安装作业给予可视化指导;(2)安装工程所需管道均在工厂内标准化预制,避免了二次加工过程,待加工完成后,只需将预制管段运至安装场地拼装焊接即可,节约施工时间;(3)管道预制加工技术依据所建立的公共建筑安装工程BIM模型,管段类型、管材、壁厚长度等信息均为工程所需,最大限度的利用建筑材料,降低施工成本。 5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因其直观的展现方式、各专业配合的系统工作模式、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方式等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使机电工程更加精确、快速、协调、方便;BIM技术的碰撞检测功能可起到降低建筑风险、优化施工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等作用,是BIM技术最为突出的一项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IM技术作为一种新生的科技力量,必将会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引起整个建筑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作者:陈旭康 单位: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项目的实践 摘要:以上海徐汇区某办公建筑为例,探索了绿色建筑技术在小型公共建筑上的应用。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地选用了地源热泵、电动百叶帘外遮阳、CO2监控、雨水收集系统、垂直绿化、节水喷灌、导光筒等绿色建筑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建筑能耗,减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绿色施工理念的实施,项目已获得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公建类三星级,为同类建筑的绿色施工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绿色建筑;三星级;公共建筑;施工技术 1项目概况 背景项目位于上海徐汇区,总用地面积1278.37m2,建筑占地面积306.48m2,建筑面积1143.9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35.86m2,地下建筑面积308.10m2,绿地率为56.9%,建筑形式为地下1层、地上3层,建筑高度12.3m,主要功能包括办公、会议等(图1)。 2绿建评价标准及技术应用分析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公共建筑的具体要求,从以下6个方面对本项目所采用的相关绿色建筑技术进行分析[1-4]。 2.1节地与室外环境 2.1.1外环境(声、光、热)1)声:本项目建筑围护结构及屋面采用泡沫混凝土保温板,外窗采用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组合后具有良好的隔声性能。2)光:本项目单体建筑高度为12.3m,由于自身建筑高度较低,故对周边建筑不会产生日照遮挡等影响,且外立面无玻璃幕墙,不会对周围建筑产生光污染。同时,通过日照模拟分析可知,本项目对周边的住宅建筑亦不产生日照影响。3)热:本项目绿化率为56.9%,建筑周边道路均合理设置了透水铺装,并设有镂空率为40.5%的植草格,共计41.25m2,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为79.1%,降低了热岛效应。2.1.2景观绿化项目景观设计采用复层绿化,乔木包括香樟、枫香、朴树、羽毛枫、红枫、银杏、香柚等;灌木包括毛鹃、紫鹃、红花继木、红叶石楠、花叶薄荷等。同时用蔷薇和油麻藤对南侧下沉式庭院高出地面部分的墙体进行垂直绿化的种植,以丰富立面效果,垂直绿化面积达到83.7m2。2.1.3地下空间利用本项目能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将采光需求较低的设备房、休息室、储物间等功能布置在地下。地下建筑面积308.1m2,建筑占地面积306.48m2,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为1∶1。 2.2节能与能源利用 2.2.1建筑节能设计本项目位于夏热冬冷的地区,外墙采用厚50mm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Ⅰ型进行保温,屋面部分采用厚95mm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板Ⅱ型进行保温。外窗采用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6高透光Low-E+12A+6透明),同时在4号楼西南面设有一定面积比例的电动百叶帘外遮阳,用户可自由控制遮阳开关。通过以上手段,本建筑节能综合指标的计算结果显示:其全年能耗远小于同等形式规模的参照建筑,节能率可达60.2%。 作者:王振亚 单位:上海建工房产有限公司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照明设计研究 【摘要】公共建筑包括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科教文卫建筑等。公共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容量大、人数多,并且有着特殊的功能性要求。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设计质量要求较高,如果照明设计不到位,不仅会影响公共建筑功能的发挥,还会造成能源和资源的浪费。想要提高公共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质量,就必须针对公共建筑的特性,采取相应的照明系统设计策略,在创造良好建筑内光环境的同时,提升建筑内部环境视觉效果,并降低能耗。本文首先探讨了公共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要点,并以某中学叫教学楼为案例,探讨了公共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公共建筑;照明;设计 1公共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要点 1.1要符合相关建筑规范与规定 目前,绿色照明理念已深入人心,同时我国也陆续编制了多个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和节能设计标准,对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先进的照明系统设计应以国家规范和标准为依据,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以人为本,创造高效、优质、可靠,保护身心健康的照明环境;同时应力求照明系统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前瞻性,推进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 1.2确保建筑照明系统的安全性 无论什么类型的光源,在提供照明的同时都会散发热量。一旦照明系统设计有问题,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在照明系统设计中,一定要做好安全设计,根据不用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选用合理的照明灯具和光源,确保灯具工作所散发的热量,不会引燃附近的可燃材料,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照明系统的导线线型选择和布线工作,根据不同照明回路的灯具负载及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导线类型及线径,确保照明系统在正常使用时导线的可靠性。同时照明系统的布线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做到规范施工、安全施工,确保照明系统布线的安全性和合理性,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线路短路、漏电等故障引发火险,影响照明系统安全和消防安全。 1.3确保照明系统的经济性和节能性 大中型公共建筑其照明系统能耗较大,实测数据表明照明电耗占大型公共建筑总电耗的20~40%,因此公共建筑照明的优化设计,光源的合理选用,对降低照明能耗、实现整体建筑节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提倡节能和环保的大背景下,照明系统的设计要符合经济性和节能性原则。①公共建筑应加强对自然光照系统的应用,合理利用天然采光,采取合理的人工照明布置及控制措施,降低照明系统能耗。②做好灯具的选择,从而降低灯具使用能耗。选用的照明灯具、镇流器的能效应符合相关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③要加强对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力度,通过应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实现对大型公共建筑光环境的动态调节,减少因为人员管理工作疏忽而照成的照明浪费,从而在充分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照明能耗,增强控制性和可靠性。 1.4确保建筑照明系统的舒适性 一个优秀的照明系统设计能够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照度水平达不到要求,眩光的产生必然影响公共建筑作用的发挥,影响人们的工作、休息和生活。在公共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要针对建筑的种类和使用功能,通过对照明设备的合理布局,照度的合理选择,使照明设备与照明环境相适宜,让使用者在照明空间内工作或生活感到舒适和轻松。 2大中型公共建筑电气的照明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学校照明系统设计:(1)工程概况某中学教学楼总体为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7907m2,地上建筑为五层,总高度20m。(2)设计依据及基本原则应遵照执行国家的相关规范及标准,如《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等。根据教学楼不同教学环境的视觉要求和环境条件做合理的设计,确定合理的照度、显色性和均匀度,处理好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的关系,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控制方式、限制眩光。(3)照明系统本项目为了保证照明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采取照明系统与其他用电线路分开供给的模式。本项目中主要的照明需求包括:教室照明、办公室照明、应急照明。为了营造适合读书和学习的光环境,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教室照明在选择光源时,应满足显色性、启动时间等要求,针对不同的光源应选择不同的镇流器。阅览室、教室、办公室等场所采用细管径三基色直管荧光灯,同时选配电子整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为防止或减少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教室灯具采取纵向布置,并确保灯具与黑板垂直,避免灯具安装在干扰区内,同时教室照明灯具与桌面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7m;对于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照明,限制灯具中垂线以上等于或大于65°范围的亮度。黑板要设置专用照明灯具,该灯具不能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眩光。黑板照明灯具的开关单独设计,普通教室的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等场所按靠近或远离屏幕及讲台来分组,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照明需求。在设有吊扇的教室,吊扇叶片旋转时不应遮挡灯具对座位的照明。教室的照明标准值为300lx,并且照明功率密度于8~9W/m2之间,教室灯具布置如图1所示。为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本项目应急照明采用二级负荷供电,应急照明配电箱采用双电源供电,由校园变配电房分别引出主、备用电源至教学楼总配电间。为满足应急照明的连续性,疏散照明采用蓄电池作为自备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疏散标志同样以蓄电池为自备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60min。在楼梯间、疏散通道的顶棚位置设置疏散照明,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设置安全出口灯和疏散指示灯。疏散走道疏散照明的地面水平照度不低于5.0lx,楼梯间、前室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5.0lx。综上所述,不同的公共建筑的照明系统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在公共建筑照明系统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公共建筑的实际功能需求,以符合相关规定与规范为前提,确保照明系统设计实用性、科学性和舒适性。 作者:孙作灿 单位:福建省宁德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公共建筑论文:既有公共建筑节能与改造 摘要:以西安市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绿色建筑节能分析,通过现场调研、询问使用者感受等方法,探究建筑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可改造的空间和潜力,探寻节能改造过程中合理的途径和方法,提出适宜的改造设计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节能分析;节能改造;绿色建筑 一、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现状分析 (一)建筑背景信息 1.建筑背景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为长安大学的附属公办幼儿园,属于省级示范幼儿园。建筑始建于1986年,后经过了两次扩建,形成现如今的建筑规模。随着建筑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室内环境差、耗能大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园建筑的使用频率高且使用人群集中固定,所以应在提高使用者舒适性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运行能耗,进行节能改造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室内环境以及运营成本的问题。2.自然气候西安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西安属于寒冷地区。3.建筑概况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崇业路10号长安大学朱雀住宅区内。幼儿园建筑占地面积615㎡,建筑面积1950㎡,户外活动场地1650㎡。整体结构为砖混结构,共四层,每层层高为3.2米,其中第四层为活动板房建筑。 (二)建筑现状 1.外墙围护结构现状由于幼儿园建造时间较早,通过调研得知教学楼的外围护结构并没有使用保温隔热措施,并且幼儿园的多功能厅及二层西侧的活动室墙体为临时活动板房的岩棉夹芯板,虽有一定的保温隔热能力,但还是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舒适度需求。这导致建筑的保温性能不好,导致冬季室内温度低,采暖能耗增大,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制冷设备耗电严重,使用者舒适度较差。2.门窗现状幼儿园的外窗全部为1.5m×1.8m的单层铝合金玻璃窗。由于只采用单层玻璃,且密封性能不佳,冬季由窗户散失的热量较大,加之教室中的供暖设施均依窗布置,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好直接影响到冬季采暖部分热量的损失。此外,窗户的隔音效果也不佳。如今,幼儿园的开窗大小也不符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活动室窗地面积比应为1/5,卧室应为1/6),开窗面积偏小,不能良好满足室内采光、通风要求。通过计算,得到围护结构各部分不同朝向的面积及窗墙比,结果见表1。在走廊内侧的墙体上局部开有小高窗,但由于开启面积小,加之外窗面积小,导致活动室及卧室的采光和通风仍存在问题,在使用方面感到空气流通不畅。幼儿园的外门除了北侧正门是玻璃门外,其余都使用的单层玻璃铝合金门,门体老旧且单薄,保温隔热性能差,密封性不好,冬季热量损耗大。3.屋顶现状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采用平屋顶,加盖的临时性建筑为坡屋顶。如今三层及四层分别有室外平台,即下层房屋的屋顶平台。屋顶虽然做了适当的防水层及保温层,但是顶层各教室在夏季仍异常炎热,经实测,平均比其它层教室温度高2~3℃,给使用者带来了较为不适的空间体验。4.设备现状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的各类设备系统较老旧,出现老化现象。其室内照明设备仍采用的是国家要求淘汰的荧光灯管及白炽灯;暖气设备及管道也比较老旧;制冷设备为风扇以及台式空调;烧水设备是电热水器。 二、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问题分析与总结 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分析,可将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建筑中所存在的能耗问题总结为采光问题、通风问题、热舒适度问题及设备问题。 (一)采光问题 活动室和卧室的开窗面积小,不满足规定及需要,导致教室内部,特别是一层教室的采光不充足;幼儿园的内廊过于狭长,且只能通过尽端的铝合金玻璃门及内墙上的小面积上悬式高窗进行采光,加之门厅空间狭小,导致走廊、入口等交通空间的采光严重不足。 (二)通风问题 活动室及卧室的外开窗及内廊高窗面积小,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楼梯间过于封闭,窗户小且不便开启;走廊为狭长的内廊式,加之门厅空间狭小,通风换气只靠几扇小面积的门和高窗,无论是风压还是热压,都无法达到有效通风换气的作用。 (三)热舒适度问题 屋面未做合适的保温隔热构造,顶层教室冬冷夏热,使用者舒适度较差;外围护墙体没有保温隔热措施,夏季建筑整体温度较高,利用机械制冷,耗电量巨大;加建的临时性板房建筑墙体及屋顶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室内夏日炎热,冬季寒冷;建筑采用单层铝合金玻璃窗,密封性能、保温度性能差,热损失严重;冬季采暖,顶层室温过高,底层室温又达不到要求,导致冬季整体空间温度波动较大,热损耗较多,使用者舒适度较差;二、三层东南侧的活动室在夏天早晨光照过于强烈,无合适的遮阳措施,导致夏季早晨室内光照过强、温度高,影响幼儿进行室内活动。 三、长安大学朱雀幼儿园节能改造 (一)针对采光、通风问题的改造 增大活动室及卧室的建筑开窗面积,将原先1.5mx1.8m的窗户扩大为2.1mx2.1m的大窗。设置低位通风格栅窗,在夜间可通过手动打开,为室内进行夜间通风,并且更换窗户构件,使之达到保温、隔热、隔声等效果。增大活动室及卧室的内廊高窗数量。由于外窗设置了夜间使用的低位通风百叶窗,所以外窗与高窗相配合,可在白天及夜间,通过热压通风原理让室内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对幼儿园正门入口空间进行改造。对门厅空间进行扩大延伸,将原先传达室旁的小型灰空间纳入门厅范围。加建部分采用中空玻璃幕墙围合,它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与隔声特性,能显著减少室内外通过门窗的热交换,降低建筑空调能耗,限制了表面的冷凝现象。在建筑东南侧加建边庭空间。该空间是将原先紧邻建筑的室外小庭院进行两面玻璃幕墙围合及顶部围合,形成一个高度达4层楼的边庭空间,并在顶部设置通风口及太阳能光电板装置。玻璃幕墙的材质选用可呼吸交流的双层玻璃幕墙,该空间的设置可显著改善室内的通风换气问题,成为东西方向风廊。由于采用双层玻璃幕墙,在夏季可打开外层玻璃的上下通风口及顶部通风口,通过热压作用将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引出排走,起到了自然通风的作用;在冬季可将外层玻璃的上下通风口关闭,成为保温夹层,减少室内散热量,达到提升室内热舒适度,降低空调耗能的作用;可在不影响其他房间采光的前提下改善各层走廊空间的采光;从空间使用角度讲,为幼儿园增设了竖向贯通的室内活动交流空间,丰富了建筑空间。将楼梯间原先的砖混外墙加小开窗形式更换为玻璃幕墙形式,改善交通空间的采光和通风问题。在顶层玻璃幕墙处设置可开启窗扇用以通风,起到一定的拔风作用。 (二)针对热舒适度问题的改造 屋面加设内保温吊顶,起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做种植屋面改造。在屋面进行种植绿化,增加屋顶保温隔热效果、加强屋面蓄水能力、减少雨水渗透的同时可创造环境优美的屋顶平台、改善空气质量。做外墙外保温。根据外立面装饰要求选择适合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能够有效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延长使用寿命,基本消除热桥效应的影响,不会占用建筑室内空间,且工程造价较低,施工时无需室内搬迁。将原有门窗换成塑钢门窗,改善窗户的保温性能。对于窗户的框架,采用导热系数小的塑料、断热处理过的金属框材、钢塑、铝塑、木塑复合材料,保温兼顾美观,将单层玻璃窗换为双层中空LOW-E玻璃。新增设的玻璃幕墙选用节能幕墙材料。采用可呼吸交流的双层玻璃幕墙,解决了采用普通玻璃幕墙所导致的通风、太阳辐射以及增加采暖空调系统负荷的问题。为保持建筑立面的完整性,在需要遮阳设施的二、三层东南侧活动室设置内遮阳百叶设施,用以遮挡过强的阳光照射,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在建筑南向窗户上统一安装太阳能光电板水平遮阳设施。将遮阳系统与太阳能光电系统结合,一方面可在夏季为房间遮阳,并可根据日照角度自行调整;另一方面可吸收太阳能并加以利用,除提供系统自身运转外还可以为热水系统提供能量。 (三)针对设备问题的改造 将电热水器更换为太阳能热水系统。西安地区全年接受高太阳辐射的时间较长,所以适宜利用太阳能技术。在建筑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器及太阳能热水系统,以解决建筑内部的热水供应问题。利用太阳能发电。在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板,为整个建筑提供电能。在节约运营成本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 四、结语 通过对该建筑的现状问题进行总结与归纳,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运用节能改造具体策略,结合西安地区气候等因素,针对建筑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宜的节能改造具体措施,进行了节能改造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改造过程,最终通过以被动技术为主体的设计手段力求达到该建筑改造后的节能要求,提高建筑的使用舒适度。 作者:鲁倩妮 公共建筑论文: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研究 摘要: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建筑工程是其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项目是建筑新项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当下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本品论文就是针对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进行分析,并推动其理念贯彻落实到施工招标阶段过程中。 关键词: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是指项目决策阶段开发管理、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项目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三者的而结合,即DM+PM+FM的全面管理。该管理理念的核心任务是为工程建设增值和工程使用增值两方面的任务。 一、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目标的特性及控制 (一)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目标的特性 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目标具有多元性与层次性、平衡性、动态性、优先性和关联方大性的特性。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目标管理具有多元性的特性,其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和协同管理等多元化的管理模式;目标的层次化主要是由最高层次的项目施工总目标,其明确施工招标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施工全过程的主线;其次是施工招标的策略性目标和执行性目标,其明确施工招标的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目标的平衡性是指公共建筑施工招标的各个目标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制约性、对立性和统一性,彼此之间应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彼此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目标的动态性是指项目施工招标的系统结构存在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其系统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可变性,当其系统无法维护其稳定性的时候,其招标结构就会发生质变,因此去目标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目标的优先性是指目标管理人员根据目标对其项目施工招标影响程度的不同决定其目标的先后顺序;目标的关联方大性是指公共建筑施工涉及多方利益,几个目标共同实现的效果并不是简单的各个目标实现效果的叠加,而是呈现1+1>2的效果。 (二)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项目标的控制方法 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目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的三种方法。主动控制是指针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目标偏离的可能性,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即事前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在项目施工招标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即反馈控制;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的目标管理方法是指以预防为主,即加大主动控制的成分,但是对于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定期、连续的监管也不能忽视,即实施实时信息反馈的被动控制,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的动态控制系统,从而确保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目标顺利完成。 二、施工招标全寿命周期的要素 公共建筑项目施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主要是由开始阶段、计划阶段、执行和控制阶段组成。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是以招标的一种方式选择具有最佳资质的工程施工承包企业,双方根据合同的特定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工程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最终目的是考察施工单位的真正实力和相对精力,即施工承包企业的工作饱和度和施工综合水平,因此工作饱和度与施工综合水平是其招标考察的要素。施工企业的施工饱和度是对施工企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三方面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其可承受程度的方面进行考察;施工企业的施工综合水平主要考察施工企业的事实标准,即该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所形成的施工工艺。 三、施工招标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的应用 (一)项目施工招标协同管理的应用 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的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作流程、组织、信息等方面。1.协同管理在工作流程图中应用项目施工招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即具有开始阶段、计划阶段、执行控制阶段和结束阶段的周期性(如图1所示)。传统的施工指标流程图仅仅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程序、时间、执行控制和档案录入(如图2所示),由于各个部门缺乏协同管理的制度,该工作流程不具备协同性、关联性,具有格式化的特性,缺乏管控能力,无法落实工程招标要求。协同管理在招标工作流程的设计应用是指在协同论的基础上,独立+合作+协同的协同管理机制,将项目施工招标流程中的各个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整体中各个要素存在利益最大化的紧密关系,其共同努力实现统一的目标。例如关键路径法的应用,该方法是利用网络图表达项目施工招标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进度,根据各个要素参与的时间确定关键活动和关键路线,结合时差调整不断优化网络,缩短工期,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成本与资源等问题,优化项目方案,从而真正落实施工招标的工期、工程量清单、工程质量等问题。协同管理由于在各个部门和施工环节中建立利益的共同体,彼此之间必然相互扶持,相互监督,相互关联,该流程图不断优化,有效落实公共建筑项目工程招标要求.2.协同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施工招标的组织协同管理是指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的各个组织拥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各个组织为了实现同一目标协调工作的管理。招标项目组织主要是由招标人组织、投标单位、招标机构、造价咨询机构、评价专家组、投标担保的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监管的部门等,其主要分为项目招投标操作与实施类组织和监督管理与担保类组织两大类,各个组织之间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共同实现项目招标的目标。3.协同管理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施工招标信息协同管理是指针对项目施工招标过程中的信息获取、传递、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结合各组织和工作流程之间的协同共同。项目施工招标根据授权的不同将其分为招标完全公开信息、招标参与组织的共享信息、招标限制性信息和招标内部信息四大类。施工招标信息分类的现状,其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纵向沟通障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的共享优势建立施工招标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建立信息协同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项目施工招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全寿命周期协同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实现该系统各个组织、工作流程和信息、之间的协同管理,共同实现项目施工招标的管理目标,即以最少的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作者:刘小民 单位:延安大学基本建设处 公共建筑论文: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能源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努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建筑节能是我国能源节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既有公共建筑的设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不同方面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以及具体的实施。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优化改造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时期,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作为硬性指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已成为主要趋势。合理控制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建筑节能建设,不仅能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能推动建筑行业发展转向绿色、经济、环保,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优化改造是建筑节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建筑每年消耗了大量的能源,电能消耗就达到300KW•h/m2,很大一部分公共建筑并没有考虑节能设计,因此,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研究成为了建筑节能的重点。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本身的质量,而且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一、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的现状 夏热冬冷地区位于南方偏多,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空调是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主要方式,是我国建筑耗能量较大的区域之一。由于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刚刚起步,经过多方工作的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仍然未能达到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根据发改委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规定,对于新建的建筑物节能设计的标准要达到50%以上,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城市达到了要求。公共建筑体量大、窗墙比高、用能复杂,属于高能耗建筑,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在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已经达到了25%以上,中小城市完成改造面积达到了10%左右。同时,我国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这个标准是我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行业规范,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标准,促进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该项规定的颁布不仅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同时也促进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的发展。 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在夏热冬冷地区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将有助于整栋楼体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及优化技术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外墙节能改造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外墙节能应同时提高墙体的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性能,以减少室内外温差导致的传热损失。外墙改造技术主要是外墙外保温改造技术和外墙内保温改造技术。由于夏热冬冷地区墙体的传热阻力非常小,更加有利于建筑物节能工作的开展。曾有人提出改进方案:对于墙体进行加温处理,增加一层保温层,由于保温层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减少一部分室外热量传递到屋里,从而减少夏季空调负荷;同时,在冬季由于这道保温层,室内的热量很难透过墙体向外界环境释放。总结上述方案,可以得出,外墙节能改造技术需要根据墙体的耗能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外墙体的改造技术措施:外墙尽量使用浅色材质;在原有墙体外增加保温效果好、传热系数小的材料作为墙体维护构件;在墙体外侧设置垂直通风间层;对外墙进行垂直绿化。外墙的节能改造要处理好冷热桥问题。墙体外保温是把保温隔热层放在外墙外表面,保温隔热性能好,可避免产生热桥,保护主体结构,且不占室内空间,便于实行建筑节能改造。外墙内保温需采用较高热阻和热稳定性的墙体材料。2.外窗节能改造技术建筑物外窗传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温差传热,外窗可以隔绝一定的热量;另一种是太阳辐射传递热量,外窗可以阻挡一定的太阳光,就会降低一些辐射热。夏热冬冷地区冬季时间比较短,夏季时间比较长,辐射能力特别强,如果外窗选择适当,就会阻挡一定的热量,起到节能的效果。目前,外窗的结构用的都是铝合金窗,这种窗户的气密性非常差,很难满足节能的要求,在夏天的时候,造成空调能耗量的增大。因此,在外窗节能改造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1)控制窗墙比,窗的传热系数一般大于外墙,因此,在满足采光的前提下控制窗墙比。窗墙比一般为:南向35%,北向25%,东、西向30%。(2)改善窗的保温效果,增加窗户玻璃层数,以形成密闭的空气间层,也可使用中空玻璃、隔热玻璃、断桥铝合金窗框等。(3)减少冷风渗透,提高门窗的密闭性,增加密封条。(4)提高窗框保温能力。外窗节能改造技术几乎没有改变原有建筑物结构,但却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技术优先考虑对外窗的节能改造。3.设备系统技术的改造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设备系统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分别为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既有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造:采用蓄冰式空调系统,利用夜间富余电力制冷,使用高峰期不制冷或减少制冷,均衡用电负荷,省时省电;同时,采暖空调可选用分散式空调系统,更加有利于节能散热。既有公共建筑中照明系统的改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在保证室内亮度的前提下,选用节能灯代替原有的灯具;白天通过自然光照射减少照明系统的使用;通过特殊的设计合理的安排照明的位置,优化照明系统,使其照明效果不变。4.运营管理优化技术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内的运营管理优化,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使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将能够最大化的优化运营管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技术的优化可以通过几个方面:(1)在确保室内阳光照明度的前提下,将建筑物外围的遮阳装置和室内的照明装置进行智能连接,用这种连接的方式代替一部分的太阳能装置。(2)将室内的照明系统的运营技术采用智能化管理,使其工作状态处于自动化状态。通过智能化系统,对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装置,根据不同的状态进行自动化调节。(3)空调系统的运营技术。对空调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达到最优化管理,其管理目标是达到工作时间短、能源消耗最少,效果最佳。通过以上这三方面改善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系统,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的效果,改善环境质量。 三、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按照经济节能、方便操作的原则,制定了实施的步骤:分析建筑物节能的现状、制定适宜的方案、节能改造的实施策略和节能改造后的评价。1.分析节能的现状分析节能的现状可以通过实地的调查、检测和设备运行的具体数据,找到建筑物能源耗费量过大的原因,为建筑物的节能改造制定相关的方案。分析节能现状主要包括建筑物能源的消耗状况、围护结构的状况、空调系统等与建筑物相关的情况。对一些既有公共建筑进行调研,分析其具体情况。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现状的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对建筑物进行节能检测,主要涉及工程材料、工程实体和工程环境。2.制定节能改造的方案建筑节能分析完成后,按照分析的结果,对其进行能耗模拟计算,计算出节能的效果,从而确定节能改造方案。节能改造方案要遵守节能改造的相关准则和充分的考虑到技术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优先选择一些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的改造方案。3.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也可以说是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阶段,这段施工过程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同时按照国家验收规定进行验收,确保其节能改造符合国家标准。4.建筑节能的评估工作建筑节能的评估工作需要对其进行模拟室内外2.组织自然通风与现代一些耗能能源的建筑依赖空调制冷系统不同,江西传统民居采用自然通风的古老技术加强建筑的通风散热降温,我省的传统民居中往往通过穿堂风、拐角风等方式加强自然通风。此外,浓缩江南人民智慧的结晶的天井在江西传统民居中普遍运用,其在房屋密集、建筑间距小的情形下形成烟囱效应组织自然通风,产生阴凉,解决南方闷热气温的室温问题,同时解决民居中的遮阳、采光和排水等问题(图2)。江西地区在解决住宅夏季炎热、静风率高的纳凉、通风的问题时,江西传统民居善于利用房屋东西向、南北向建筑间距、温差所形成的风道即冷巷通风,同时,运用房屋间的阴影作用和室内窄而高烟囱式的空间营造阴凉效果,加强建筑的通风,这是当今建筑师值得借鉴与学习的有效组织自然通风的方式(图3)。图3民居冷巷3.精心布局合理的平面形式江西地区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在一年四季都从南方投射过来,江西民居朝向上大多坐北朝南,顺应夏季主导风向迎风纳凉,冬季又能背风接受太阳辐射。江西民居平面布局整齐规整,中心突出,辅助用房围绕中心用房布置,平面设计简单、开间开敞,房屋开窗顺应于当地的夏季主导风向,有利于夏季气流畅通加强通风效果、冬季聚热。我们调研时发现江西传统民居平面进深都不大,一般不超过14m,即楼层高度的5倍左右,这样有利于形成穿堂风,达到较好的通风效应。L形平面建筑,往往使凹口部分朝向夏季主导风,形成一个风兜,兜住风,使风通往夏季主导风向,加强自然通风。4.改善建筑室外热环境江西民居常利用室外绿化和水体改善室外热环境,在夏季利用植物树叶遮阳和水体蒸发作用,调节建筑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室内辐射热,减少热湿负荷,改变环境的热湿平衡。同时,植物在冬季拦堵西北寒风,或利用落叶树枝间空隙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促进建筑保暖(图4)。5.墙体保温隔热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江西地区雨水充沛、夏热冬冷,建筑工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使室内尽可能夏季隔绝太阳辐射热、冬天温暖隔冷。江西传统民居主要使用蓄热性能好得砖和木材修建而成。墙体一般是空斗墙,与现在的实心砖墙相比,导热系数小很多,保温隔热较好;此外,有的民居在空斗墙的空心部分填土,综合性能比现在的实心墙好,绿色环保、隔热、隔音(图5)。图5民居空斗墙我国早在4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以泥土作为建筑材料修建房屋创造冬暖夏凉居住环境。在江西传统民居中,用生土做的建筑材料有土坯砖、夯实泥土、草泥粘土,木骨泥墙等。这些是一种传统的天然建筑材料,取材方便、加工简单、无污染、绿色环保、调节室内湿度、夏天隔热蓄冷冬天保暖蓄热(图6)。图6民居土坯墙江西民居粉墙黛瓦,采用浅色外饰面,减少墙体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室外综合温度,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四、结语 以上是针对江西传统民居节能设计策略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在国家大力发展绿色可持续建筑的同时能给建筑师的建筑创作、开拓创新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模糊数学论文:基于模糊数学的城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研究 摘 要:城市生活垃圾污染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全球环境污染主要问题之一,已经引起了全世界多方面的关注。文章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一种基于模糊数学模型建立的城区生活垃垃圾防治指标被建立。其次,我们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算例仿真,从而计算出城区生活垃圾污染源中各指标,对选择性防止城区生活垃圾有着一定的借鉴性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模糊数学;城区生活垃圾;污染防治 1 概述 随着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活垃圾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城市生活垃圾对居民生活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污染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项工作也一直受到各地政府环保部门的高多重视。因此,构建符合巢湖市城区自身特点的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寻求防治巢湖市城区生活垃圾污染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模型建立 2.1 传统综合评价模型 从众多的综合评价的方法来看,所能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基本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中通过建立指数数学模型的方法对进行综合评价应用较为广泛,该评价方法主要如下,首先是对每个指标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有效评估区间;其次,找到当前样本集合数据在第一步中所建立的区间中所处的位置;最后,将所有指数进行平均,得到一个总的综合评价指数,这种方法主要是运用了综合评分的数学思想[1],根据这种数学思想所建立的数学评价模型如下式表达[2]: 这其中i为第i个指标,j为第j个原因分组,pj为污染因素结构权重,Ki为各指标权重,xi为基期单指标测试平均值,xij为报告期单指标测试平均值,fi为调节因子。这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在于指标结构简单,只涉及到单一的指标,并且所涉及到的指标一般而言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让非数学专业人士也能理解;然而不足之处在于,我们所了解的污染体系绝不仅仅是只涉及到单一的指标,而往往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体系,另外,这样一个多维度的复杂体系中的各个指标也会随着污染种类的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而,仅仅用单个指标来代表复杂的污染因素将会有很大的困难,并且直接会影响到评估的有效性。本文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所建立的污染综合评价模型就能很好地避开传统模型的难点,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2.2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构建评价系数矩阵, 首先要调查所在城市的所有污染源(实际评估中可以选取几种重要的污染源),并且根据所选取的污染源所造成的严重程度予以打分,根据所打的分就可以确定一个矩阵R,这个矩阵称为指标评价系数矩阵,具体如下矩阵所示[3]。 接着,通过(3)式来计算评价权重的一个向量W,如下所示 最后,参考文献[4,5]的方法将所计算出来的权重向量予以归一化处理,并且将代表较好和较好以上级别的权重(较好及以上的权重才有评价的意义,忽略权重级别较低的指标)相加,将所得的和值乘以100,将这个值作为所研究的污染源之一的得分。 3 算例仿真 现在巢湖市城区生活垃圾进行综合评价,经过调查研究巢湖市城区生活垃圾的几个重要影响因素为:人口数量、城区面积、城市经济承载力、居民收入、消费结构、回收再利用率,以上因素通过调查统计所得数据如表1。 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他们的权重向量: 4 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算例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介绍的评价模型较好地克服用单个指标来代表复杂的污染因素从而对评估结果的有效性不确定性的影响,并且在评价城市城区污染因素方面能够做到有效的定量分析,一定程度地保证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清晰直观。正如前文所述,对于城区垃圾污染的评价来说,城区垃圾污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体系所构成的,它是一个复杂且模糊性的数学问题,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可靠性,是一种实用且科学的方法。 模糊数学论文: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无缝内衣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服装压力舒适性以及无缝内衣的研究现状,以及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研究无缝内衣的压力舒适性。 【关键词】压力舒适性;无缝内衣;模糊数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质量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保暖、耐穿等方面,而更加注重于对穿着的舒适感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无缝服装以其从纱线到成衣一次成型的优势,减少了服b由于多次缝合引起的不舒适感,能够最大地满足消费者对服装压舒适性的要求。但是,纱线种类、组织结构等因素都会对无缝服装的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服装舒适性问题将是无缝服装研究的重点,而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特别是压力舒适性的评价已是服装舒适性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服装压力舒适性及其影响因素 服装的压力舒适性是指服装允许人体自由活动,减少对人体的约束,保持穿着者运动的压力作用,这种压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种:一是服装重量形成的垂直负荷:二是服装形态形成的水平负荷:二是由十身体的动作引起服装变形,由面料产生的应力作用于人体。 各种服装的舒适压力范围如表1-1示。不舒适的临界压力大约为6.86kPa,这与皮肤表面毛细血管的血压平均值(7.84kPa相接近。 服装的尺寸过小,容易对人体表面的局部产生压力而导致不适,长期穿着紧身服也易损伤身体的某些功能,如使呼吸、脉搏、血液循环等发生障碍,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人体在穿着服装过程中,面料的性能是影响压力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压力的产生是服装面料多维变形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服装压力舒适性的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当环境温度低时,人体皮肤血流量低,皮肤温度下降较多,人体受服装压力的影响显著。 二、国内外有关压力舒适性及无缝内衣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有关服装压力舒适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服装压定义以及产生压力的生理机制的基础研究 (二)服装压舒适性与物理、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相关性研究 (三)服装压力舒适阈值的研究 (四)基于动态接触力学的二维动态服装压力分布的模拟 无缝服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编无缝服装的编织技术、花型设计和工艺设计等基础性研究方面。唐敏研究了无缝织物的自动连边和与二维仿真。通过研究经编无缝成形产品的款式、原料选择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阐述了经编无缝成形产品的生产工艺特点。由国内外经编无缝服装的研究现状可知,经编无缝服装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范围在无缝服装的设计和工艺等基础性研究上,因此可扩大经编无缝服装的研究领域,如在服装舒适性、成衣尺寸规格的控制以及尺寸稳定性等方面深入研究。从而加快经编无缝服装的发展。 三、总结 采用模糊数学的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方法求解静止状态和动作状态下各部位的客观压力值:采用线性拟合方法对弹性回复率、塑性变形率、断裂强力与服装压关系进行线性拟合,从而得到服装压力与其各项因素的函数关系等模糊数学的方法在无缝内衣压力舒适性的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应用提高了压力舒适性评价的科学性。总之,在服装压力舒适性的评价中,只有全面考虑服装与人体这两个因素,将客观压力测试和主观评价两者结合,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加以处理得到服装舒适压力的范围和指标,才是研究服装压力舒适性更为有效的方法。 模糊数学论文:基于模糊数学方法的员工知识共享能力的评估 摘要: 在当今知识社会中,知识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是企业能否保持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作为知识管理最核心的内容――知识共享更是重中之重。现今关于知识共享的研究大都局限在从组织和个人两方面来促进知识共享顺利进行,但没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如何对员工知识共享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估关系到企业知识共享乃至知识管理的成败。 关键词: 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绩效评估 0引言 当今社会,知识及拥有知识的人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能否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而知识只有被有效且最大化的共享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根据知识能够被编码化和被清晰的表达,我们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以及人际交流方便的实现共享,隐性知识则由于其不易被表述和传播的特性而不能轻易地实现共享。 从图1中间的公式可以看出,知识共享(S)对知识管理(KM)起到指数的作用,可以将知识管理效果放大;知识管理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共享的绩效。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共享越来越受到重视。现有关于知识共享文献很多,但关于如何对员工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文献不多。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员工知识共享能力进行评价,以利于组织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保证企业知识管理的成功实施。 1关于知识共享评价的以往研究 关于知识管理的评价,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Fairchild A・M等采用平衡积分卡方法对知识管理进行评估。李顺才等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企业知识存量进行分析,对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评价;朱启红等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企业知识管理评价研究。颜光华等采用AHP和模糊数学方法对知识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王军霞运用复合DEA方法对企业知识管理绩效水平进行评价。李兴国等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供应链知识共享来评价。樊治平等用基于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组织知识共享能力来测评等。 2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员工知识共享的绩效进行评价 在实际工作中,对事物评价往往涉及多个因素或指标,要根据多个因素作出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是对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1]员工知识共享绩效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从大量的文献中,笔者发现影响个人知识共享能力最主要的自身影响因素是:自我效能[2]、员工对知识共享的态度、员工提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员工的人际网络状况。由于外部环境如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技术平台对每个人是相同的,因此,在此不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只针对员工个人因素进行探讨。 例如,设某管理人员对员工A的知识共享状况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由此可得到表1的结果。 (1)以定性评估为例,我们首先建立单因素评估矩阵,所得到的评估结果如表2所列。 若有10位管理人员或同事对某员工知识共享能力状况进行评估,其中:自我效能,认为其优秀有7人、认为其良好2人、认为其达标1人、认为其不合格0人;同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分别为6人、3人、1人、0人;提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分别为4人、2人、3人,1人;人际网络状况分别为4人,4人,1人,1人。 模糊数学论文:熵与模糊数学方法在生产方案选优决策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熵的概念与模糊数学方法,提出在生产方案选优决策中,运用熵与模糊数学方法,制订出比较合适的投产方案。 [关键词]熵;模糊数学;波达计数法;选优决策 在生产选优决策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需要根据各种因素(如市场情况、生产条件、利润好坏等)决定从n种可供选择的产品生产方案中选择1种(或多种)进行投产,使得企业花费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中,这实际上是排序选优决策问题。本文采用熵与模糊综合决策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 1 熵的方法与模糊综合决策 1.1 熵的方法 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就越大。 把不确定性程度用熵来度量,更容易理解。一般也用式(1)或式(2)来度量。 3 结 语 本文通过应用熵、排序、模糊综合决策的方法,由实例提出的生产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计算。整体处理框架的思路是:将诸影响因素进行分组,用一种排序意见对应着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加权波达计数法对这些排序意见进行集中,可以得到这一组的最优排序。此外,对于不能直接确定排序意见影响因素的,运用评判函数,对其中的每个影响因素给出相应的排序意见。然后采用加权波达数法进行最终的排序,得到最终排序,即为最优生产方案。 这种熵与模糊数学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如对企业多种生产计划的最终选择、投资决策问题、选址决策、在校学生的排序评价决策问题等,其应用面非常广泛,实用价值也很高。 模糊数学论文:翻译质量评估(TQA)中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量化方法探讨 摘 要:对于翻译质量评估(TQA)的方法,存在传统定性评估与数学定量评估两个相对对立的方法。在定量评估方面,范守义、穆雷等国内翻译界学者对此类模糊数学下的定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模糊数学方法的角度探讨了翻译质量评估现有的量化方法,试图从数学模型构建的角度探讨翻译质量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评估因素和参照条件,以及利用数学方法对翻译质量进行量化评估的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定量评估;模糊数学;参数参照 翻译质量评估(TQA)的方法存在传统定性评估与数学定量评估两个相对对立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控制论专家、系统工程教授L.A.札德发表《模糊集合》论文,创立了模糊数学理论,该理论之后被大量应用于模糊控制、信息检索、医学、气象学、结构力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后来,语言学学者也开始尝试将其应用于语言学研究领域。在中国,将模糊数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引入翻译质量评估(TQA)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参数参照,正处于可行性验证与起步阶段,这是中国翻译界的一次大胆尝试。合理的模糊量化分析能够逐渐实现翻译质量评估评的综合化与合理化,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 一、国内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翻译质量评估现状 国内学者将模糊数学与翻译评价相结合的第一人是范守义,他在《中国翻译》1987年第4期的发表的《模糊数学与译文评价》一文中,利用模糊集合中隶属度的概念从定量的角度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价,大体分三步步骤:(1)选择模糊集合的必要元素,即译文评价单位;(2)确定译文评价特征依据,如修辞、风格、句法、语义等;(3)明确信度控制点,从译文内容各单位部分各自的隶属度相加求出的平均值结果来评价译文的质量。在此之前,范守义(1986)在国内首次将“信、达、雅”标准用数学公式“I=(R/F)・(S’/S)”进行表示,其中“I”为译文与原文的接近程度指数,“F”代表“信”,“R”代表“达”,“S”代表原文中的“雅”,而“S’”则代表译文所达到的“雅”,“F”与“S”为常量,公式中的“R”对应“F”,“S”对应“S’”,对应量的数值彼此越接近,则“I”越接近最大值“1”。之后,范守义(1990)又对应用与译文评价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改,将主标准与次标准的并集纳入语言变量下,用公式表示为:Q=X∪Y∪Z,或扩展为:Q=[X1,X2,(X3)]∪[Y1,Y2,(Y3)]∪[Z1,Z2,(Z3)]。其中:“X”代表中心信息,即:X1:信息量;X2:形象转换;X3:虚设标准。“Y”代表附加信息,即:Y1:风格层次;Y2:情感元素;Y3:虚设标准。“Z”代表结构信息,即:Z1:元语言方面;Z2:修辞与逻辑;Z3:音韵。 同时,范守义提出了以计算机编程为取向的公式运作方式,包括“数据输入”、“加权”、“计算”与“数据输出”。从其研究所处的时期看来,范守义的研究具有远见性,也具有使用价值,为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展奠定了基础。 在此期间,徐盛恒也进行了相关研究,他(1987)曾针对范守义公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W1,W2...Wn)・|X1,X2,…Xn|,其中“W”与“X”分别代表“权值”与“标准”,并规定样本抽样方法必须为等距离抽样,标准的确定依据必须为多数人所认可的翻译理论,以句子和长分句为评价单位且具有权值,译文质量分“好、一般、较差、差”四个等级。另一位学者穆雷对此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优化的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及其数学公式,提出将“信、达、雅”三个方面组成一个论域:U=[信(U1),达(U2),雅(U3)],就每一因素U1,U2,U3,将评语的论域分为四个档次,为V= [很好(V1),比较好(V2),一般(V3),不好(V4)]。同时,穆雷提出针对不同译文设定的不同的权值,并就评价对象信度的隶属频率、隶属度和评价对象的确定进行了分析。2004年,穆雷又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通过模糊统计与专家评定方法来确定隶属度的问题与该方法的可行性。 范守义、穆雷等学者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的做法,虽然在现阶段还未能得以完善和真正系统化实施,但这却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二、量化评估的特点分类与适用范围 目前对于翻译质量的量化评估方法存在几种不同的分类,如Colina(2009)提出的“基于经验的评估”和“基于理论的评估”两个分类。如美国翻译者协会(ATA)以及全球本地化组织(LISA)等采用的是“错误扣分”方法,属于“基于经验的评估”模式。Williams(2004)则提出了“标准参照”和“准则参照”两个模式:“标准参照”模式以错误扣分为主要方法;而“准则参照”模式则以设定好的参数为参照,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通过观察分析两者在此类参数上的差异来评估翻译质量。相对于翻译质量的定性评估而言,定量评估更适用于大范围的翻译水平考试。如中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CATTI )、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认证局(The National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ATI)翻译资格证考试和高校翻译专业教学测试等,都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等特点,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评价。传统的定性评估模式并不适用于此类质量评估,而定量评估又是建立在“标准对照”或者“参数准则”的基础上的,因此,定量评估更符合大规模评价的要求。 然而,上述各种量化分类在设定参照标准或者对比参数的时往往涉及到原文的文本类型、语言风格、情感元素、修辞手法、逻辑关系、文化背景、语体特征等,在设定翻译质量评估条件时若将所有因素都囊括进来,则可能由于指标过多而造成译文质量评估被泛化。因此,在设定参照标准或者对比参数时,需要有选择性的地设定。Colina(2008)曾经提出一个简化后的评估模式,包括了四个方面,即目标语言表达占30、文本功能占25%、原文内容通用性占25%、原文内容专业性及术语表达占20%。然后将各模块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分数,各模块打分的总和即为译文的最终质量得分。 同样,范守义的模糊数学模型方法是以定义多个参数为条件的,然后加以设定各参数权重,同时设定主标准参照和次标准参照,将信息量、形象转换、风格层次、情感元素、结构信息、元语言、修辞与逻辑、音韵等参数都纳入了同一个基于模糊数学所建立起来的模型中。而穆雷的改进模型则类似于Colina的简化模式,其以“信、达、雅”为核心指标参数置于同一论域中,每一个参数都设定了四个等级,即“很好”、“比较好”、“一般”和“不好”,根据不用的原文文本类型,设定不同的权重比例,最终得出质量评估结果。 量化评估的特点决定了这一方法更多的适用于大规模翻译质量评估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论哪一种量化评估模式,出于大范围实际操作过程便利性的考虑,标准和参数的设定都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实际操作过程的混乱。 三、参数设定中的诸多因素 国内外在翻译质量评估参数方面存在许多设定体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三宁教授在其论文中总结归纳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 在国外,存在着House“功能与语用”原则、Reiss的 “语言类型”原则以及Williams的“文本辩论”原则。House的参数体系以语域、语旨、语式为核心参数;Reiss将信息型、表情型、操作型、视听媒体文本四种文本类型设定为其评估参数;而Williams则以“结构关系”、“连接词及其他推理指示词”、“推理指示词及其他命题功能”、“论辩类型”、“辞格”、“叙事策略”六个方面为其参数设定。而在国内,等值论强调“深层”、“表层”、“修辞层”三个层面上的等值,包括“词、词组、句、句群(段落)、篇章”五个具体参数;冯志杰、冯改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的二元基本标准,即信息等价性和传递性,包括“措辞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修辞一致性、文体一致性、语音转化得体、语法规范性、文理通达性、克服文化差异障碍”8个具体参数;唐韧的“语用层面对等”评估模式则以“语篇类型和语旨及语篇功能、形式对应、主位结构的连贯、语篇─语用(动态)对等、词汇特性/语域”等为其参数;关联理论模式认为译文质量与语境效果关联度有关,该模式以“语际关联、语篇关联、整体关联”几个方面为其微观层面评价的参数。这些参数体系并不是直接针对翻译质量量化评估进行设定的,更多的是出现在定性评估和综合评价中。然而,定量评估方法在引入模糊数学方式的过程中,公式与模型的建立却离不开参数的设定,而这一系列的参数需要从对译文综合评价的参数体系中有目的地选择必要项带入到数学公式中,以便建立一个合理有效且快速的量化评估数学模型。需要注意的是,翻译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质量影响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语义逻辑、语法结构、文本类型、文化语境、意识形态、社会习俗、翻译动机、译者自身因素等,在选择具体参数的时候,需要首先明确翻译质量量化评估的侧重点和目标方向,一旦参数设定产生偏差甚至是错误,量化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极有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从范守义、穆雷和徐盛恒等国内翻译界学者提出数学方法后,对于翻译质量评估的量化评价方法“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仅仅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可行性研究上”。由于翻译学与模糊数学之间的学科跨度较大,将模糊数学广泛应用于翻译质量量化评估并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展,很多研究仍然局限于模式研究和方法尝试的层面。具体来看,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还有模糊定量公式的不完善问题:由于模糊数学在翻译质量评估中的现有应用分析公式还不完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参数设定不合理导致结果的偏差,在可行性验证过程中需要尝试引入新的必要因素及分析方法。同时,各因素权重的设置原则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由于文本类型、翻译目的、译者风格、文本功能等因素的影响,不同译者所翻译的译文会存在差异,在对各因素的权重设置方面就会较为困难,需要针对主因素的变化设定不同的权重原则与标准。但是,模糊数学理论与方法在翻译质量评估过程中的模糊量化式参数参照评价作用可以弥补传统的原则性参照的定性式评价存在的不足,如主观性倾向、绝对权威评价与评价者原则不统一等问题。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可以实现翻译质量评估的综合化与合理化,其评估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与客观性。 模糊数学论文:田径跳远教学中模糊数学评分法的应用探究 摘 要: 田径教学中跳远教学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运动项目。我国体育专业教学长期以来都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的重点和评定通常是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确定,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量化模式,本文运用模糊数学评分法对现有的教学进行分析,这种评分法符合体育教学的评分规律,对体育成绩的客观评价有一定的实用性效果,能够帮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体育技能。 关键词: 田径 跳远教学 模糊数学评分法 教学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促进了体育教学的科学化发展,而且使得体育教学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体育评价的很多方法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在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在体育成绩的评价方面更突出。但是对于运动技术的评价采用科学技术方法的比较少。目前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评价方法进行体育技术动作的评价,主要通过观察外部动作的方式给出相关定性评价。但是不能对体育动作技术方面的好坏进行准确地说明,并且这种方法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往往缺乏客观性。数学模糊评分法能够弥补传统评分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增强评分结果的客观性。 一、模糊数学评分法的概述 模糊数学于60年代出现,这种计算方法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想放弃数学的准确性和严格性,而是采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一些模糊性的事物和现象。其中的模糊性具体是指客观事物当中的不分明性和不定性,主要来源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中间过渡阶段。 模式数学评分法就是借助结合论的方式对于没有边界的事物确定一定的边界,利用数字的精确性提高评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改变传统教学评分中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模糊评分法在现代教学评分中应用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多。首先确定评分对象,然后确定技术指标评价体系,紧接着构建数学评价模型,通过细化模型的方式将相关数据进行归类总结,最终通过矩阵计算的方式得到评分结果。在田径跳远教学中采用模糊评分法可以增强评分的客观性,通过评分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跳远技能方面的缺陷,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对整个田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模糊评分法在田径跳远教学中的应用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某高校体育专业的两个班级的40名学生。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模糊数学评分法在田径跳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求得跳远环节的权重分配。最后采用模糊数学评分法优化组合跳远技术教学。 (二)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跳远的技术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助跑环节、起跳环节、腾空环节和落地环节,针对这四个环节能够列出相对应的技术细节,作为跳远技术评价表。下表是在40组数据中任意选择的一组数据。具体技术评价因素见表一。 (三)跳远技术评价的数学模型构建 数学模型的构建首先应该确定评定因素模型,其中“因素模型”具体指的是确定评定的指标和内容。首先确定评定因素模型,再确定分类权重模型,紧接着确定评语模型,最后确定单因素评定矩阵和决断集,单因素模型中的因素分析包括对跳远技术指标因素的分析,通过对各个指标的准确性分析可以确定学生跳远技术的规范性与否,从而给出适当的分数,将各个技术指标的得分进行总结合并,就可以得到最后分数。按照该分数排列可以让教师清楚了解学生的具体运动能力,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对整个田径跳远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具体的评定因素模型如下图所示: 分类权重模型的确立是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和教学经验,将不同因素模型中的层次因素在总成绩中的地位用百分比定量。之后再建立与因素模型对应的评语模型,评语模型的建立是根据经验和推理测量的等级结果进行确定的。最后由单因素推断和矩阵计算可以确定优势比较突出的跳远运动员。 (四)模糊教学评分法的有效性分析 模糊评分法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是多因素模型指标,能够准确体现跳远动作结构的相关特征,对学生的跳远成绩可以做出客观的评价,可以将其作为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此外,模糊数学评分法主要运用了模糊数学理论和定量处理方法,实现了跳远技能评分的优化组合,不仅解决了田径教学中各个项目技术评分过程中计算总分时的权重问题,还提高了技术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为田径跳远教学技术评分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模糊数学评分法在田径跳远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客观反映体育专业的教学现状及不同等级运动员的训练状况。从技术评价方面来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各个环节技术都是跳远技术的重点部分,这与实际教学也是相符合的。从教学手段计算来看,计算的相关系数通常都比较大,这些手段能够体现跳远技术中不同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与重点技术环节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教学过程中应该紧抓重点教学环节,以定量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跳远运动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提高他们体育运动的综合能力。 在田径跳远教学中采用模糊教学的方法有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模糊教学法需要的教师较多,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此外,模拟教学评分法主要是从教学中的最小因素评起,从单因素评价到层层评价,最后得到总成绩。但是这种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算量化较大,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全部的计算,因此,需要借助计算机迅速评定,所以说这种方法的应用最终还要建立在计算机操作程序的基础上。 三、结语 在田径跳远技术教学中应用模糊数学评分法,为体育教师确定教学技术环节和教学重点手段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抓技术特点和教学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加速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教学与专业体育运动员教学中应用模糊数据评分法,可以针对不同对象、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进行运动技术的评估,避免了传统教学评估中的主观性,增强了评估成绩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方便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专门对学生某一个领域的学习进行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模糊数学论文:模糊数学方法在产教融合评价中的应用 摘 要:模糊数学方法是一种综合评价法。在生活中模糊评价无处不在,应用普遍。该文将其具体应用到产教融合效果评价中,建立校企产教融合情况的评估指标体系。首先建立评价集合,构建模糊评价矩阵,结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权重得到评价结果。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处理校企产教融合效果评价中的不确定性是实用有效的,对当前的教育评价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模糊数学 产教融合 评价 应用 为探究辽西北职教联盟产教融合的效果,笔者选取了18个问题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利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价法得出产教融合的程度, 1 确定评估指标及构建评价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产教融合的效果进行评价。 1.1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正确选择评价指标是决定评价体系优良的关键,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评价指标是做好产教融合效果评估的基础。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指标,细分对象,确定影响产教融合发展的指标集。 1.2 确定各项考核指标集 根据考核对象和考核内容的不同,分解各项指标的分值,通过考核分项汇总计算得分。共划分两级指标集:一级指标如下。 S={产教合作组织领导S1,产教合作参与单位S2,产教合作形式S3,产教合作固化成果S4}。 二级指标如下: S1={产教合作负责人S11,专兼工作人员S12,管理制度S13,计划总结S14}。 S2={政府职能机构S21,行业协会S22,企业单位S23,院校S24,科研机构S25}。 S3={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S31,课程建设S32,教师互派S33,实训基地S34,挂职锻炼S35}。 S4={订单培养S41,社会服务S42,捐赠及准捐赠S43,企业奖助学金S44}。 1.3 确定各因素的评价权重 专家对不同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判断矩阵中各元素按1~9标度法,解矩阵特征方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采用专家问卷的形式,发放问卷30份,收回28份。专家打分情况汇总计算(如表1)。 由公式,一致性指标为C.I=(Lmax-N)/(N-1),判别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为Lmax=4.012 4,N=4,经计算C.I=0.004 1,随机一致性指标为R.I=0.883 9,一致性比率为C.R=C.I/R.I=0.004 6。C.R小于0.10,一级指标一致性较好,由此得到的各项权重是有意义的,同理得到二级指标中的各项权重,如表2所示。 2 建立评价集和模糊评价矩阵 不同的评价指标,对应不同的评判等级。根据产教融合效果评价标准,将校企产教融合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V={深度融合,较深,一般,差}。进一步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得到模糊评价矩阵如表3所示。 根据评价结果统计表,得到二级单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不同矩阵进行综合,考察各等级子集的隶属程序,就可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3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由表2中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组成矩阵的转置阵,W={W1,W2,W3,W4,……,Wi},最终可得到一级指标的评价结果 B1=W1・R1=(0.283 1,0.437 5,0.279 4,0),B2=W2・R2=(0.335 9,0.506 2,0.158 0,0),B3=W3・R3=(0.210 8,0.439 6,0.223 3,0),B4=W4・R4=(0.360 2,0.377 7,0.261 2,0)。 组织领导隶属度为43.75%,参与单位指标隶属度为50.62%,产教合作形式隶属度为43.96%,成果指标隶属度为37.77%。 最终综合的质量评价由公式B=W・R得出,W为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组成的转置矩阵,R为糊模评价矩阵。 B=W・R=(0.311 6,0.428 1,0.231 1,0)。 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分析表明联盟内产教融合的总体情况较好,其隶属度为42.81%。 4 结语 该文将模糊数学方法应用于产教融合程度的评判,针对质量评价的特点,建立评价集,体现了评价过程和评判指标的模糊性及客观性,同时基于评价结果所进行的监控必不可少,需要进行及时分析和跟进研究,并制定出改进策略和行动计划,评价结果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模糊数学论文:基于模糊数学法的基建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基建工程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轻质量成本控制、采购成本控制以及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因此,基建项目单位为缓解这一不良现状,建立起基建项目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并引进模糊数学法开展基建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并对基建项目质量成本做出进一步考核评估,并充分挖掘出基建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于性的制定相应措施,进而,不断提高基建项目成本管理,切实保证基建项目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基建项目;成本管理;模糊数学法;质量成本 一、模糊数学法理论研究 模糊概念最早由L.A.Zadeh提出,其将外延不分明的概念定义为模糊概念,之后,为了能够准确的表达出模糊概念,将其用数学方法刻画这些概念,以便更为全面的评价影响成本管理的各种因素。同时,基建项目单位运用模糊数学法能够将不精确的、非定量的模糊现象进行定性化分析,确保基建项目单位能够获取到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基建项目单位更好的进行决策。总而言之,模糊数学法自运用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广泛的被各大基建项目单位所采用,为推进基建项目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之上,实行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模糊数学是指运用数学方法对工程项目中模糊性现象做出有效的研究。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发展,模糊性现象在工程项目沟通过程中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在于客观事物的差异之间存在着中介过渡,从表面意义上讲,模糊现象是指针对于某一事件,人类尚未寻找出一种精确的分类标准对其做出明确的判断。纵观事件万物,模糊性现象比比皆是,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工程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即为模糊现象,对于工程项目中的模糊性现象,采取传统的数学方式并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因此,这就需要工程项目部门结合现代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运用科学技术的综合化以及整体化,有效的应对工程项目中的模糊决策。 模糊数学产生是新型社会下的一次伟大创举,它将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精确现象扩展到模糊现象,利用人的大脑将数学和模糊特征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将有效的自然语言作为算法语言直接投入到计算机程序中,进一步完善电子计算机的功能,进而,不断提高现代机器的灵活性。 现阶段,模糊数学已经作为一门新兴的数学领域,自产生起,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遍及到世界的各个地区,并在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模糊数学具体崭新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它打破了长期以来精确数学的种种局限,实现了数学领域的一次伟大创新,目前,模糊数学在我国的需要科学领域均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即管理科学、自动控制、天气预报以及商品质量评价等,并在运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二、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模糊数字法的应用离不开健全的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因此,基建项目应构建起健全的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通常情况下,基建项目单位应着手于外部故障成本、质量检查验收成本、质量预防成本以及内部故障成本四个方面构建质量成本控制指标体系。第一,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主要源于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类生产设备,项目单位为保障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所耗费费用,即赔偿费用、维修费用、保险费以及诉讼费用等;第二,质量检查验收成本。质量检查验收成本是指基建项目完成所需原材料的验收、质量鉴定等一切相关活动所耗费的费用,即原材料检验费用、购进设备的检验费用以及工程移交费用;第三,质量预防成本。质量预防成本是指基建项目单位为防止事故的发生所采取诸多预防措施等活动所耗费的费用,即质量教育培训、质量奖励、质量控制管理费用以及质量计划工作费用等;第四,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是指基建项目单位为满足建筑的需求,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所耗费的费用,即施工质量成本、建后服务成本等。 三、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规划 基建项目成本管理规划是一个重要且复杂的过程,该过程直接关系到基建项目是否得以顺利运行。因此,基建项目单位在制定成本管理规划时,应以质量成本控制的内容为指导,通过建立基建项目质量成本管理责任制,为基建项目确定质量成本计划指标,以保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规划。 四、基建项目质量成本评价 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基项目建质量成本分析,目的就是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缺陷和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为降低生产成本、调整质量成本构成、寻求最佳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1.基建项目质量成本总额分析求出本期(年度)的质量成本总额: 质量成本=预防成本十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分析比较本期质量成本与上期质量成本的变化情况并可找出发展的趋势。 2.基建项目质量成本结构分析(1)预防成本占质量总成本比率=预防成本/质量总成本*100%;(2)鉴定成本占质量总成本比率=鉴定成本/质量总成本*100%;(3)内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比率=内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4)外部损失成本占质量总成本比率二外部损失成本/质量总成本*100%. 3.基建项目质量成本和比较基数的比较分析 (1)损失成本总额与生产额比较,计算出百万元生产额损失成本百万元生产额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十外部损失成本)/生产额*100%;该指标是考核企业质量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同行业可比性指标。 (2)基建项目外部损失成本与生产额比较,计算出生产收入外部损失百万元生产额外部损失=外部损失成本/生产额*100%;该指标反映了由于质量不佳而造成的外部损失占生产收入的比重,既是考核企业提供社会经济效益的一部分,又是考核企业为客户服务,以及给客户带来的损失:是同行业可比性指标。 (3)基建项目质量总成本额与生产额进行比较,计算出生产质量成本率生产质量成本率=质量总成本/生产额*100%该指标反映了生产收入支付质量成本的多少,是同行业可比性指标。 (4)基建项目损失成本与利润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百万元利润损失成本百万元利润损失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利润*100% 五、基建项目质量成本控制 基建项目单位开展质量成本控制应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全面落实质量成本责任制。项目单位应不断强化职员的质量成本意识,确保每一位职工均能够承担起质量成本管理责任。同时,基建项目单位应健全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制度,切实将该制度落实到位,保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二是加强图纸考核工作。基建项目施工前期,应多次考核、审计图纸,在确保图纸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及时发现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给予基建项目带来重大影响;四是避免过剩质量成本的额外支出。基建项目预计支出往往与实际支出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项目单位应切实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成本管理规划等实施,将其支出控制在最低限度。 模糊数学论文:漫谈“模糊数学” 数学常以严谨、准确著称,可你听过“模糊数学”的概念吗?下面就来看一看吧。 我们学习数学的时候,精确是很重要的。 可是,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却又常常不会那么精确。比如两个同学站在一起。有人问:“他俩谁胖?”你可能会回答:“这个同学胖一些,那个同学瘦一些。”但是如果再问:“胖一些,胖多少?”或者问:“瘦一些,瘦多少?”这时,你就会觉得没法准确回答了。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比如说,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颜色深些,这个人比那个人反应慢些等。平时这样说,听的人都能明白,但是如果要求说得十分精确,就很难做到了。 然而,人们又希望能够比较准确地把这类模糊的概念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于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洛特菲・扎德教授专门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来研究这类现象。这门学科就叫“模糊数学”。 数学家们很快就对这门新兴学科产生了兴趣。一方面,它提供了一种既有效又实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数学家们在研究中逐步认识到,在“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上。可以制造出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子计算机。它能像人一样感知和处理这类模糊的概念。 现在的电子计算机普遍采用的数学语言都是由“0”和“1”这两个数字构成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进制。人们在对电子计算机发出指令时,必须把指令转化成用“0”和“1”表示的形式,这样计算机才能识别,进而按照指令进行运算。 如果要求电子计算机去处理前面说到的模糊信息,这些信息又没法用简单的“无”和“有”组合、“关”和“开”组合、“非”和“是”组合来描述,电子计算机自然也就没办法了。 针对这种情况,科学家们设想,最好能设计出一种模糊计算机。用小数来表示“0”和“1”之间的数。但是,这种表示方法用一般的电子计算机是办不到的。科学家们想到了使用光计算机,因为光计算机可以根据投射进去的光的强弱而工作。这种计算机说起来简单,做出来可不容易。不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已经在光计算机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 你可能会认为,计算机的功能越复杂。按钮就越多,操作也就越复杂,其实不见得。比如,日本推出了一种模糊洗衣机,它有上百种组合,却只有一个按钮,所有的事情都由传感器和模糊控制器来控制。它能根据衣服的纤维质地、质量、脏污程度,自动决定使用洗涤剂的种类、用水量、洗涤时间和漂洗次数,真是方便极了。 这难道不是十分奇妙而又美好的事情吗? 模糊数学论文:基于模糊数学法评价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 摘要: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探讨了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在土壤熏蒸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构建了作物产量、作物品质、病虫害防治效果、技术安全、操作过程、环境影响、应用时长和投入成本8个指标集,并划分了模糊评判集,综合评估了生姜、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生姜作物综合评估结果为甲基溴(83.61) 氯化苦(79.06) 棉隆(78.03) 威百亩(69.07),草莓作物综合评估结果为甲基溴(69.13) 氯化苦(64.60) 棉隆(56.80)。各单项指标评价结果表明,甲基溴在作物产量、作物品质、防治效果以及应用时长等4个指标上均高于各项替代技术,但由于自身毒性、对臭氧层物质消耗以及受生产管控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余指标上低于替代技术;氯化苦在作物产量、作物品质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等6项指标上均高于其他替代技术,但由于为剧毒农药,而在技术安全和操作过程2项指标上低于其余替代技术。以上结果表明,生姜作物和草莓作物主流替代技术的消毒效果并不具备甲基溴的广谱性,当前最佳替代技术为氯化苦。 关键词:甲基溴;替代技术;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技术评估 甲基溴是一种用途广、作用大、操作简便的高效、广谱土壤熏蒸剂,土壤穿透力强并能迅速作用于靶标生物,在农业中用于土壤消毒可防治真菌、细菌、土壤线虫、昆虫和杂草等,尚未发现对甲基溴有抗药性的有害生物[1]。甲基溴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熏蒸剂。但是,甲基溴是一种显著的臭氧层消耗物[2],用于土壤消毒的甲基溴约30%~85%到达大气,成为危害人类和环境安全的污染物,终究将被其他技术所替代[3]。为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2015年1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甲基溴在农业行业的应用。因此,各国都在为逐步淘汰甲基溴而不断努力[4],而筛选有效甲基溴替代技术则需要对各项技术进行合理的评估[5]。 中国农业生产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集约化、专业化程度迅速提高。农户为了提高收入,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同一种农作物常年连作,形成连作障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生育状况变差的现象。甲基溴防治土传病虫害效果明显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6]。自2008年以来,中国以草莓、生姜和蔬菜为目标作物,在河北和山东等项目区采用化学替代品和非化学替代等多种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展了甲基溴替代技术的研究、应用。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技术评估中不易定量的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估对象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充分体现了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的弊端,比一般的评比打分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7],在环境评价、资源调查以及农业耕地质量评价中已被广泛应用[8-11],然而在农业生产技术评估中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探讨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在土壤熏蒸过程中的各项因素,构建模糊数学综合评估模型,综合评估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以生姜、草莓作物为评估对象,深入分析各项替代技术特征,为中国顺利淘汰甲基溴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技术评估对象 通过现场调研、专家座谈等方式,明确了中国目前主要应用在生姜、草莓两种作物上的甲基溴替代技术,即技术评估对象。其中生姜作物甲基溴替代技术主要是氯化苦、棉隆和威百亩,草莓作物甲基溴替代技术主要是氯化苦和棉隆。 1.2 选择技术评估专家 针对生姜、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应用状况,综合考虑技术研究与技术应用,分别筛选技术评估专家。其中技术应用评估专家分别考虑生姜、草莓作物的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主要应用地区的农业部门。 1.2.1 生姜作物评估专家 生姜作物技术评估专家共选择18位。技术研究专家5位,主要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技术应用专家13位,主要来自山东省烟台市、莱芜市和潍坊市。 1.2.2 草莓作物评估专家 草莓作物技术评估专家共选择15位。技术研究专家5位,主要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技术应用专家10位,主要来自北京市昌平区、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满城县、顺平县和徐水县。 1.3 构建模糊评估指标集 对生姜、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形成符合技术目标评估指标集。初步拟出评估指标集之后,进一步征询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有关专家的意见,对指标进行筛选、修改和完善。 X={X1,X2,…X8} X为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指标,共有8个指标。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综合评估指标集及其说明如下:①作物产量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后,作物的产量情况。②作物品质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后,作物的品质情况。③病虫害防治效果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后,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效果。④技术自身安全指甲基溴或替代技术自身的危害,如氯化苦熏蒸剂具有毒性。⑤技术操作过程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操作过程的难易程度,主要包括是否需要辅助专业机械、机械复杂程度及安全性等。⑥技术环境影响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对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土壤残留污染等。⑦技术应用时长指甲基溴或替代技术的应用时间长短。⑧技术投入成本指应用甲基溴或替代技术的投入成本大小。 1.4 确定评判集 每个技术评估指标对应一个模糊评判集。 V={V1,V2,…V5} V为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评估数值。评判等级设为优、良、中、低、差5个等级,评估数值分别对应为0.9、0.7、0.5、0.3、0.1。 1.5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评判等级模糊集确定后,请生姜、草莓作物的技术评估专家分别就甲基溴及替代技术每个指标进行评判,获得各项技术指标集(X8)的模糊评判集(V5)。其次,从生姜、草莓作物每个技术的每个评估指标,确定待评对象各等级模糊集的隶属度,进而构造模糊关系矩阵。 R=r11 r12 … r1mr21 r22 … r2m… … … …rn1 rn2 … rnm r表示待评估对象从第i个指标考虑对第j个评判等级模糊集的隶属度。 1.6 确定评估指标模糊权向量 通常状况下,每种作物每种技术的评价指标对评估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还需要模糊权向量。 W={W1,W2,…W8}T W为各个指标的权重。综合评估指标集确定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度,即明确各个指标的权重(表1)。 1.7 计算技术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 利用模糊合成算法将权向量W与模糊关系矩阵R合成计算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S。 由于评估专家数量以及对各项技术熟悉程度的不同,因此对各项评估结果进行概率化转换,以便对各项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综合评价结果通常是甲基溴及替代技术的综合值,即通过对多个甲基溴及替代技术的综合分值进行排序。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模糊向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结果 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计算得出生姜作物、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的评估结果(图1)。评价结果显示,在生姜和草莓两种作物上,甲基溴的评估分值最高,分别为83.61和69.13,说明两种作物最优的土壤熏蒸剂均为甲基溴。但由于在两种作物上替代技术应用效果的不同,甲基溴技术评估分值有所差异。 在生姜作物上,甲基溴替代技术评价结果为氯化苦(79.06) 棉隆(78.03) 威百亩(69.07)。评估结果表明,氯化苦和棉隆替代技术在整体水平上要明显优于威百亩。在草莓作物上,甲基溴替代技术氯化苦(64.60)优于棉隆(56.80)。 2.2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指标集评估结果 从生姜和草莓作物各单项指标评估结果来看(图2),甲基溴在作物产量、病虫害防治效果以及技术应用时长等4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各项替代技术,在作物品质指标上略高于替代技术。以上结果说明甲基溴能够保证作物产量、有效防治病虫害,并且土壤熏蒸时间最短,仅为2~3 d,而替代技术均在15~25 d以上,从而增加了作物的生长时间。 从技术自身安全指标来看,各项技术排序为棉隆 威百亩 甲基溴 氯化苦。主要由于氯化苦和甲基溴同属于剧毒农药,收录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并且氯化苦毒性高于甲基溴,必须由专业熏蒸人员操作,而棉隆、威百亩均属于低毒土壤熏蒸剂。从技术操作过程来看,棉隆 甲基溴 威百亩 氯化苦,其中棉隆操作以撒施为主,最为简单;甲基溴为液化产品可直接熏蒸;威百亩需稀释后喷洒施用;而氯化苦操作最为复杂,但由于在不同地区间施用技术培训与推广不同而有所差异。从对环境影响来看,各项技术中甲基溴分值最低,因为甲基溴是一种臭氧层消耗物(臭氧消耗潜能为0.65),而其他土壤熏蒸剂扩散后均对环境无影响。在各项技术中,甲基溴技术投入成本指标评价低于替代技术,主要由于中国作为《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国,按照甲基溴的限控和淘汰进程,逐年降低用于农业的甲基溴生产量,造成价格上涨,同时随着国家对替代技术的不断支持,替代技术价格保持稳定。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生姜作物和草莓作物主流替代技术的消毒效果并不具备甲基溴的广谱性。而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病虫害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作物可能有不同的替代技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部分常见作物上的土壤消毒替代技术已经可以逐步替代甲基溴,并且效果良好,如异硫氰酸酯可以替代甲基溴防治番茄杂草[12]、威百亩和棉隆可以替代甲基溴防治烟草根结线虫[13]等。然而,也有一些作物甲基溴替代技术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草莓还是生姜,甲基溴都仍然是目前最有效的消毒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生姜和草莓种植、生产最多的国家之一,长期的单一作物种植带来了一系列病虫害问题,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极其严重,甲基溴是防治这些作物病虫害的主要药物,但随着甲基溴的逐步淘汰,替代技术的研究也活跃起来,并形成了一些潜在有效的替代技术[14-17],但受中国相关法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生姜可用的替代技术主要有氯化苦、棉隆和威百亩等,而草莓主要的替代技术是氯化苦和棉隆,其中氯化苦的效果仅次于甲基溴。这些替代技术还不能达到甲基溴的施用效果,主要是因为生姜和草莓种植中病虫害和杂草较多,根结线虫病、真菌病、细菌病以及莎草等混杂,而甲基溴替代品如氯化苦等虽然对真菌和细菌等引起的病害有较好效果[14],但对根结线虫所造成病害的防治效果不佳[18,19]。此外,氯化苦的施用需要专业性极强的工具,对施药人员和周围环境需要设置专门的防护措施[20];棉隆受温度限制很大,低温时消毒效果极差,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且易导致药害[21];威百亩需要结合滴灌系统施用才能更加有效,但中国草莓和生姜种植区普遍缺少滴灌系统[22]。尽管用于生姜和草莓上的替代技术仍达不到甲基溴的施用效果,但鉴于甲基溴的环境危害,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协议,中国必须在2015年1月1日淘汰甲基溴在粮食、烟草和农业行业的使用[23]。本研究表明,为达到协议要求,用氯化苦替代甲基溴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段,已有的一些研究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技术支撑[5,14]。但是,当前还应该借鉴国内蔬菜作物上效果良好的甲基溴替代技术[24-26],加强生姜和草莓作物上甲基溴替代技术的研发,为中国尽快淘汰甲基溴创造条件。 本研究针对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缺乏综合评估的问题,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指标集,提出了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评估模型。应用评估模型,综合评估了生姜、草莓作物甲基溴及其替代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生姜作物和草莓作物主流替代技术的消毒效果并不具备甲基溴的广谱性,两种作物最佳替代技术均为氯化苦,其次为棉隆和威百亩。 模糊数学论文:模糊数学理论在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应用 【摘 要】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模糊综合评判。最后,利用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关键词】路基边坡;模糊数学;综合评判;评价模型 路基边坡的稳定是公路工程建设、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保证。边坡岩土体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在地质作用下,具有高度复杂性,使得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的研究具有模糊性。但路基稳定性研究是公路必须的课题之一,判断边坡是否失稳,如何对其进行加固,都是以此为先决条件的因此,边坡稳定性研究是岩土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且各个因素的量纲又不同并带有一定随机性,因此可分为两种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在此,我们采用模糊理论综合分析方法,建立模糊评判模型,考虑了各个影响边坡的随机因素,对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是很好的发展。 一、边坡稳定性模糊评价模型 (一)确定因素集 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因素集中的各元素均是评判对象的各种属性或指标,它们能综合地反映评价对象的质量,因此可以通过这些因素来评价。 (二)确定评价集 建立评判对象的评判集。评价集中的各元素均是用来评价对象的等级,能够反映对象的各种评价结果。 (三)进行单因素评判 单独以某一个影响因素来进行评判,确定评判对象对评价集元素的隶属程度,称为单因素模糊评判。设评判对象按因素集中第个因素进行评判,对评价集第个元素的隶属程度为,则单元素的评判集可表示为。 (四)构造综合评判矩阵 将因素集各因素对评价集的隶属度综合排列,构成综合评判矩阵: (五)综合评判 权重集与模糊评判矩阵的乘积可以有效地反映所有因素的综合评判,即: 权重集为n维向量,可认为是1行n列的模糊矩阵,,且满足。此权重集可由统计实验法、专家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获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称为模糊综合评判集,称为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代表了在综合考虑所有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对评价的隶属度。 (六)最后评判与处理 得到模糊综合评判指标集后,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最终评判。处理评判指标的方法分别有最大隶属度法、加权平均法等。通常对于数量型的评判对象,采用加权平均法来处理评判指标。作为的模糊子集,若,先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得到。 二、应用实例 本文对重庆国道某二级公路路基边坡一试验段进行实验分析,将边坡稳定等级分为五类,即非常稳定、较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和极不稳定,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别有边坡土质,水的活动、边坡的几何形状和活荷载的增加,路基边坡失稳往往不是由于单因素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的。所以,在分析边坡失稳的具体原因,不能单纯的从一个因素方面着手,应该多多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一)建立因素集 边坡土质主要是两个应影响参数,分别是内摩擦角、粘结力和土的容重,边坡的几何形状分别有坡度与高度,水的活动影响属于定性因素,我们可按一定的准则对定性变量进行数量化处理,例如将水的活动影响程度分为五个等级:无(100分)、较小(80分)、一般(50分)、较强(30分)、很强(10)。 (二)建立权重集 根据实际边坡情况和专家的意见,得到各个因素的权重,从而建立权重集 (三)建立评价集 (四)模糊综合评判矩阵 单独从某一个因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评判,得到每个因素对评价集中各个离散值的隶属度,各因素评判集为: (五) 综合评判 由可得, 再通过最大隶属度原则,可知边坡处于较稳定状态。 三、结束语 边坡稳定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而且有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层次性,在模糊综合评判中,通常采用多级多层次模糊结构模型。权重是反映了各个因素在决策中对评判对象的影响程度,直接影响决策的结果。目前权重是凭经验得到的,往往带有较重的主观性,甚至会导致失真。因此,层次分析法的引入,为解决权重引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路径。边坡岩土特性的复杂性决定人们对其认识的模糊性,从确定到不确定,从随机到模糊,这是边坡稳定性研究发展的必经之路。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小议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 20世纪中期以来,借助各种理化技术,对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化学组成、序列、空间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并发展到人工合成,创立了基因工程,从而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命科学时代。对遗传信息的载体核酸和生命功能的执行者蛋白质的研究成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经过生命科学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生命科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学科,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主导力量是研究生物体中有机分子化学组成、结构和功能、代谢变化和调节及其分析方法的科学,有生命的化学之称。生物化学课是我校化学制药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化学制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结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能使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达到图文并茂、视听合一的良好效果。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丰富了教学内容,活化了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使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一、生物化学课传统教学方式 生物化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靠教师单纯应用粉笔和黑板作为教学工具,学生主要根据教材文字的描述、教师的讲授获取知识。长久以来,各高校生物化学教学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适量实验课为辅。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方法常常是课上勤笔记少思考、课下不复习少作业,考前死记硬背、考后“完璧归赵”。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因为没有实物或图案介绍,学生对一些专有名词理解不深刻。概念理解方面也是不标准。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知识信息的拓展,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点。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传统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符合生物化学学习特点的教学创新,也是扩大学生信息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方式。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一般局限于课本上文字的描述和插图的展示,学生很难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及理论机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和板书对于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多媒体技术能够把图、文、声音、动画综合起来,形象生动地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例如在讲授生物酶具有高效催化机理的内容时,通过动画演示能生动的展示临近定向效应、张力和形变、酸碱催化及共价催化等机理,使学生对酶催化的诱导契合学说有更直观立体的认识。所以说学生在强大视觉、听觉的冲击作用下不仅深刻地掌握了知识要点,还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在生物化学课的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课本上枯燥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课件,极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动画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生物化学课是化学制药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在理论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并运用概念,还要求掌握系统的理论结构。如果在传授学生很陌生的知识点的时候依然依附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和机理,当然课堂气氛也就不尽如人意。比如在讲解DNA复制过程时,因DNA具有超螺旋结构,在复制时其超螺旋结构必须松弛,使DNA双链分开形成单链,暴露碱基,这样才能发挥模板作用合成新的互补的DNA链,松弛模板DNA的超螺旋、解开双链都需要一些酶来共同完成,此过程如果应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融为一体做成动画,使得学生眼、耳、脑并用,学生兴趣会一下被调动,知识点也容易理解和掌握,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 三、多媒体技术的“点睛”之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生物化学课的教学中是教学方法的一次提升,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生物化学教学在很多高校越来越普及。但是使用不当或者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授课,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也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综合能力,有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把握好上课的进度,而且不能将“多媒体”变成“一媒体”。所以怎样更有效更合理的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生物化学课的教学上,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并且应该及早研究的课题。 四、结语 若能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合理使用,定能为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点睛之效。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也在迅速发展,为适应21世纪的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提高全面素质,他们才能成为适应未来实际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高等技术人才。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觉得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课教学中的应用是必不可少,势在必行的,应该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方法。本文大体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课教学中应用的有利的一面,以后还想从其他方面阐述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课教学中应用的弊端。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性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化技术,它对生物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使生物教学呈现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提高课堂知识含量和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造力。但多媒体课件也具有一些局限性,教师要适时适量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其优化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生物教学;课堂效率 一、在生物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优势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进化的科学。就生物学科自身来讲,其内容涉及多方面,主要包括宏观生物界与微观生物界。在初中生物中,宏观生物界的知识相对多一些。进入高中生物学习后,微观生物界的知识逐渐增多。这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如果说学生对宏观生物的认识还能够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具有一定兴趣的话,那进入微观生物知识的学习后,很多物体并不能通过肉眼进行观察,学生会慢慢失去兴趣。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多媒体课件在生物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上讲,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保持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是有效的,教学活动也才能事半功倍。多媒体自身的特点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够从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示生物体,在教学中也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从导入新课开始,就可以把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特点运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如教师在进行“物种进化”的教学时,可以用图像展示物种演变的过程,并结合丰富的视频资料,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以此让学生对物种进化的知识点提起兴趣,达到高效教学。又如,教师在教学“基因突变”时,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一些发生基因突变的实际例子,展示在课件中。这样,好奇心强的中学生就能够迅速进入课堂,也能够理解基因突变的实质,从而掌握教学的重难点。 (二)多媒体能使生物教学呈现直观性,将微观生物“宏观化” 生物学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实验操作等占据了教学的绝大部分,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进行,因此必须保证教学直观性。但是,在生物教学中,特别是进入微观生物知识的学习时,教师无法直观给学生展示很多物体。多媒体课件正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将学生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的微观生物或者生物内部结构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观察物体,寻找到学习要点,从而理解生物概念。 如在教学“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放映草履虫的功能,从消化、排泄、生殖、呼吸等方面进行演示,最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草履虫的相关知识。 (三)多媒体课件具有动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很多问题单凭教师的讲解以及挂图的配合,难以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和理解。同时,对于某些生物问题,不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还会感到知识点枯燥无味,很容易失去兴趣,这就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能够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原本静态的讲解动态化,消除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他们突破教学难点。 (四)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容量大的特点,能提高课堂知识含量,提高课堂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未到来之前,生物课堂教学基本就依靠教材以及配送给教师的辅导材料,这些知识远远无法达到教学的要求。而信息化时代的多媒体课件则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字、声音、图像以及视频材料,并将这些材料整合。这样既增加了知识点的信息量,也给学生扩大了知识空间,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在生物教学中,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往往需要更多的知识进行扩展。学生可能正是通过对扩展的知识进行理解,最后达到掌握教学重点的目的。多媒体教学正是具备这样的特质。如教师在讲授“遗传”的知识时,简单通过讲解染色体的知识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遗传的本质。此时,教师可以搜索一些相关资料,向学生展示染色体配对造成生男生女的知识,并出示一些反例。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遗传的知识点,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容量,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五)多媒体能够辅助生物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创造力 生物学科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力。从广泛意义上讲,生物学科一半以上的知识都需要进行实验操作。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却面临着两个重要的困难:一是生物课程时间有限,无法保证所有生物实验都让学生动手操作;二是有一些生物实验或需要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或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实验完成。面对这些问题,多媒体课件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一些不容易操作的实验通过视频形式展示出来,既形象具体,又能够让学生进行观察,从而缩短实验时间,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的教学时,如果教师让学生观察光合作用的过程,不但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更需要天气等时间条件,这样就给教师教学提出了难题。这时候,教师如果可以利用好多媒体课件,将网络上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通过视频资料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再借助教师的讲解,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生物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局限 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生物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具有很大局限性。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如果使用过多的图像来代替学生对实物的观察,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观察力。有时候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验过程,也会限制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显然背离了生物教学的初衷。其次,教师也不能单纯地为了增加教学的知识含量而增加众多教学资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迷失于知识之中,抓不住教学的重难点。再次,教师有时候使用多媒体课件直接出示问题的答案,这样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不够深入,弱化了思维能力。最后,过多使用多媒体课件也会影响教师自身的思维,抑制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因此,多媒体课件对于生物教学来讲是一把双刃剑,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的需要,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这样既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也能够使学生抓住重难点,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摘 要:让多媒体技术与生物教学有机整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师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法,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物教学;创新精神 当前,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使用其进行教学,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课堂容量大。在生物教学中,它也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包容内容非常广阔,时间和空间跨度很大,从微观到宏观,从分子水平到生物圈,仅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标本、挂图以及教师的语言描述,很难展示生命现象、过程及生命的本质。而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把生命现象、过程及生命的本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极强的直观性,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中,我们做了许多的尝试,现将较为成功的《细胞膜》一节课呈现给大家,这也是我们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教学所进行的探索。 具体的做法是:课前利用Authorware制作出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课件,课件不仅将细胞膜的立体构架及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并形象地、动态地描述了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三种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三种方式的不同特点,突破了以前学生较难理解的载体蛋白怎样运输物质的这一难点内容。并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想象空间,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也得以锻炼。我们还制作主题学习网站,充分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习活动,拓宽知识面,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教学过程包括:激趣引入、讨论学习、拓展学习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激趣引入 教师提问:光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包括那几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引导学生观察书上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与初中所学的细胞结构相比,更为复杂。那么,细胞到底是怎样构成的呢?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细胞细微结构的兴趣,进而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细胞。当然,第一站就是“细胞膜”。(引入课题) 第二阶段:讨论学习 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使我们能了解到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1)演示课件: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指出什么是蛋白质分子,什么是磷脂分子。(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细胞膜的立体构架)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①你看到了什么?②两种分子的结构关系?③它们是静止的吗? (2)提出问题: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关系? (3)分组讨论并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做学习的主人) (4)得出结论:两层磷脂分子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再覆盖、镶嵌、贯穿以蛋白质分子。 最后强调细胞膜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1)演示课件: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使用三维立体动画突破了学生学习上难以理解的载体蛋白对物质的运输过程) (2)分析思考:三种方式中物质浓度与运输方向的关系、有无蛋白质的协助、是否消耗能量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 (3)分组讨论:前三组分别总结其中一种方式的特点,然后选一名代表发言,最后一组指出三种方式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交流) 当然,学生的回答不一定很准确,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肯定其回答正确的,对不足的加以补充和完善,最后得出一致的结论。 (4)总结细胞膜的性质。 第三阶段:拓展学习 教师利用课前开发的主题学习网站为学生提供: (1)查看“材料部分”。(拓宽了知识面,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2)计算机上聊天讨论。(养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意识) (3)计算机上完成作业部分发送回主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 整个教学过程中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①展示事实,形成表象。②创设情境,建立共同经验。③提供示范、便于模仿。④呈现过程,解释原理。⑤设疑思辨,解决问题。⑥反馈信息,及时评价。 通过教学我们体会到,让多媒体技术进入生物课堂,它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和过程的理解与接受,易于突破重点和难点,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过程,进而达到我们理想的教学目的。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从传统的黑板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将课件输入电脑,全面照顾每一个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应用现代化的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且形象地表达一个动态的过程,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多媒体技术的超级链接和随意切换,可以使教师灵活控制前后各章节及内容之间的衔接,既可以单独讲解某个知识要点,又可以进行前后连贯,更具系统性。 生物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等,可让学生深入到生命的微观世界中,了解生命的奥秘;遗传部分,可解决学生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问题,认识生物遗传、变异的产生及过程;生物进化部分,可让学生回到几百万年以前的地球,“亲眼目睹”生命进化的历程;生物与环境部分,可让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认识到保护各种生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球的意义……很多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改进教学的方法、手段、过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具有很多的特点:①学习内容的可选性。②学习进度快慢的可调性。③学习方法的可选性。④学习的自主性。⑤信息反馈的及时性。⑥通过一个教学过程可以实现多种教学目标。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它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教学网络的建立,我们的计算机不再受本地软件和资源的限制,更不需要像录像资料那样建立自己的磁带库。它的资源将来自全国、甚至全球! (四川省广元中学)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多媒体技术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尤其是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扩充了知识容量,拓展了学生视野。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进行宏观化模拟、将生物实验中不能替代的内容进行虚拟化、将板书内容进行直观化和简单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 初中生物教学 应用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通过“少教”以达到“多学”的教学意识,至今仍然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提高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构建和谐课堂,实现课堂的高效。在这里,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制作不能只一味注重形式,追求花样,应从“实效”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能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将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有机的贯穿于其中,能综合图像、动画、音响、文字等多种效果,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复杂的事物简约化,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授信息。 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是制作优秀生物多媒体课件的关键。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课件制作,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加多样、灵活。资料既可以收录别人已有的,也可以自己制作。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这节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并且学生能参与的内容比较少。根据这个特点,我收集了“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人由受精卵发育成婴儿的过程”的图片、“动画模拟DNA的结构”、“人的发育过程的动画”、等资料。利用多媒体的图像技术,通过巧妙设计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模拟,将抽象内容具体化,能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在上课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课件做得太“生动”也不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的老师在一些角落里放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这跟课堂教学根本无关系,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很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二、有效地将多媒体运用于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是学生接触自然科学的新起点,对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培养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至关重要。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怎样将一门抽象知识寓于形象化的实例中的教学?多媒体在教学实战中怎样运用?如:刚才在前面提到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节的教学中,在介绍遗传信息的概念时,首先放“人由受精卵发育成婴儿的过程”的录象,然后提问,最后让学生总结出遗传信息的概念。由于录像片形象直观,又连贯动态,学生的兴趣高涨,思维活跃。播放时,教师注意快放、慢定格的合理使用,并予适当的语言进行设问,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达到较好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这节课的知识目标一: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教学。用课件演示“克隆羊多莉诞生”的全过程。对于克隆技术,可能学生听说、了解一些,但无法具体、深刻地理解,用动画展示整个过程,使得教学更具体、形象、生动,从而学生能很轻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⑴A羊、B羊、C各提供了什么?⑵多莉像谁?⑶细胞的遗传信息在哪里?进一步得出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推论。 在讲知识目标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时。我采用的是:通过课件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方面获得知识。心理学家认为,人体感知器官是有多种的,单一的感知器官的使用往往不如多种感知器官的综合运用。对于DNA、基因知识地学习,主要我借助动画了解DNA分子的形态,并说明DNA分子可以分成许多个小片段,每一个小片段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小片段叫做基因。接着放歌曲“DNA song ”,巩固DNA的知识。 讲知识目标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时。染色体的组成,通过课件中的动画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展示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疾病的图片,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一个图表来巩固细胞核、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关系,掌握彼此之间的联系,把一个个知识点贯穿起来,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从而深化知识。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 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据此,电教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力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它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一定要适时适度,在一堂课内频繁滥用,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如在《人类神经调节》一课,只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上放录相带,让学生真正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就足矣。 初中的生物教学内容虽然不深,但大到整个自然界,小到细胞内部的细微变化,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因此初中教师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的优势,优化教学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好学、好问,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 浅谈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走入普通课堂。本文简要论述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它在生物教学中所具有的作用和在日常生物教学中存在的局限之处,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生物教学;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以下简称“CAI”的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了教育领域,对整个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课堂教学在多媒体、多方位、教学交互中才能取得最大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教学吸引了大批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 (1)多媒体教学具有多维性。多媒体教学具有处理信息范围的空间扩展和放大能力,可对信息进行变换、加工、创作,增加表现能力,丰富显示效果,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便于学生理解,降低知识难度。 (2)多媒体教学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多媒体教学不仅是各种媒体的集成,也是信息的集成。多媒体教学将多种信息集成以后,使它们发挥综合作用,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多媒体教学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以增加学生对信息的注意力和理解,延长信息存储时间。通过计算机,学生可以有效地控制和使用信息,因而能够自主地学习,并且随时可以得到学习的效果,利于加深印象,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 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1)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微小的物体变大、令平面的图形变为三维立体实物。通过计算机放大的处理,使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细胞全貌。利用计算机的三维成像,将平面的挂图细胞逐步立体化,让学生从立体的角度来观察整个细胞。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静态的现象动起来、运动的现象静下来。通过计算机,将某些看起来是静态的现象(如有丝分裂、种子发芽等)进行加速处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整个过程,产生整体认识。利用计算机还能将运动很快的现象(如动物卵的受精、心脏瓣膜的开闭等)进行放慢处理,甚至作成静态图片,利于学生仔细观察。 (2)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起来。多媒体生物教学中的动画效果可以模拟教学内容的形成和活动过程,将抽象的、难以想象和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将不可实验的过程现实化。生物物种的演化,经历数亿年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效果,将物种演化通过变形技术直观地表现出来,使抽象变为形象。 (3)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CAI课件是事先人为设计好的,按照这些事先编制的教学内容和程序,利用空闲时间所制的准确图形,教师可以节约大量板书和画图,因而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在较短时间完成普通教学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得到反馈信息。CAI课件所具有的良好的交互性是其他电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功能。通过交互,学生可以控制信息的传递,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交互练习更能使学生随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 (5)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在编制课件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知识的逻辑性,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仔细考虑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备课上必须多下工夫,更要注意设计教学,无疑对教师的自身学习和研究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1)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CAI课件所控制的教学过程严谨而紧凑,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压制了教师的突发灵感和创造,使教师无法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程序式的教学还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 (2)需要较多时间准备,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一个完整的课件,特别是有动画、视频的课件,对多媒体技术十分熟练的人也需要2~3天的时间。生物教学需要大量图形,准备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在正常教学工作中是难以忍受的。 (3)需要解决“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的目的应该是利于学生的“学”,而不是便于教师的“教”,这也是现今素质教育的一个体现。现在的一些CAI课件只是过多地设计了“教”的内容,让大家感到教起来现代、轻松。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多媒体生物教学的优越性,还必须认识到它的不足。作为教学手段之一,多媒体教学应定位在“辅助”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多媒体教学必将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研究,使多媒体教学在生物教学领域开拓出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四十八中学)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分析:综述电力自动化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无线通信网络 传输 混合式网络 1.无线通信的应用 目前有数种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无线通信技术,按照传输距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即基于IEEE802.15的无线个域网(WPAN)、基于IEEE802.11的无线局域网(WLAN)、基于IEEE802.16的无线城域网(WMAN)及基于IEEE802.20的无线广域网(WWAN)。 与传统有线通信网络相比,无线通信技术使远程监控变电站具有潜在优势,例如:节省架设电缆的费用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的快速安装。但无线通信对电磁干扰(EMI)更敏感,通常对带宽容量和通信设备之间的最大距离有限制。此外,由于无线通信中的无线电波在空中传播,能发生窃听,这对通信安全是一个威胁。电力公司使用无线通信有两种选择:①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通信基础设施,例如公共蜂窝网络,②架设专用无线网络。 专用无线网络可使电力公司对其通信网络拥有更多的控制权。但是,专用无线网络需要大量的安装投资及维护费用。在电力自动化中,无线通信技术已经有所应用。最近,数字蜂窝网络的短信服务(SMS)功能已经应用于变电站的远程控制和监视。蜂窝网络的控制信道还应用于某些基于警报的变电站监视情形。然而,这种通信技术只适合于发送小量数据的应用,因此不能提供变电站实时监控应用所需的严格的服务质量(QoS)。 随着近期无线通信及数字电子技术的进步,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激活了可供选择的其它可升级的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提供自动化应用要求的严格的服务质量(QoS)。这些最新无线技术有:无线传感器网络、WiMAX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 2.用于电力自动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 2.1.无线自动仪表读取(WAMR) WAMR系统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多项优势,包括不再需要人工抄表员而降低了电力公司的运营成本,还有基于顾客的实时能量消耗的实时计价模式。WAMR系统的实时计价功能对顾客也很有益。电力公司的实时计价模式要求电力公司和顾客的仪表设备之间有可依赖的双向通信,而WSN技术通过提供低成本低功率的无线通信有效的解决了这个要求。电力控制中心通过多跳式无线通信收集来自仪表的传感数据,这种监控系统为电力公司提供了灵活性。总之,WAMR系统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下列功能:①自动仪表读取功能:WSN可以实时自动测量顾客的能量消耗。自动仪表测量还可以分为:个体仪表测量、群体仪表测量和全球仪表测量。在此,我们的目标是为电力行业提供具有各种实时监控选项的灵活管理策略。②遥测功能:电力控制中心可从智能传感器节点获取实时数据,控制位于配电网选定点上的某些元件,例如,控制开关的状态。因而,配电传感自动化能够通过减少故障和修复时间增强电力行业的服务。③动态配置功能:在电力自动化应用中,即使网络线路出现故障时也要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因而,为了满足应用的可靠性要求,动态地调整网络配置就显得极其重要,例如:动态的路由选择。在这方面,WSN的自我配置能力能够使网络动态的重新配置。④状态监控功能:监控仪表设备的状态是WAMR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此功能嵌入在智能传感器内。这一功能对于准确及时地确定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故障会很有帮助。另外,状态监控功能还可以应用于修改仪表设备的情形。例如,如果某人试图破坏仪表设备,系统能够自动通知公安局。这缩减了派出维修人员修理被破坏仪表设备的大量费用。 可以预见,随着WAMR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系统不会再那么昂贵,并且会更加可靠。随着低成本低功率无线传感器的发明,无线RF通信是收集电力仪表数据最为节省成本的方式。 2.2.电力系统监控 设备故障、电击、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均会引起电力干扰和断电,经常导致服务长期中断。因此,电力系统应进行适当控制和监视,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在这方面,WSN能够为电力系统提供一种低成本的可靠的监视系统。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建设的有效监视系统能够减少配电网故障检测及恢复电力供应的时间。另外,电力服务的连续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中从顾客满意度角度来看也是至关重要的。为评定电力系统的性能,用WSN技术可获得几项质量服务(QoS)指数。例如,可以计算出服务中断的平均持续时间和平均维修时间。 2.3.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两个重要的考虑 2.3.1.网络拓扑结构和体系结构要求 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在网络使用寿命、路由算法、传感器节点的通信范围等几个方面具有重要含义。网络体系结构要求包括网络的物理和逻辑组织以及传感器节点的密度。通常,传感器网络的目标就是有效的覆盖配置区域。网络的逻辑和等级组织还影响能量消耗及通信协议的选择。另外,根据拓扑结构的要求,传感器网络可以是分布式组织或者群集式组织。电力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和体系结构要求回答下列问题来确定: 1)何种网络拓扑结构最适合这种应用?(是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还是多对多?) 2)监控网络如何工作?(是主辅式、点对点、点对多点还是对等式?) 3)覆盖区域内最恶劣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4)电力系统当前和以后有多少变电站要监控? 5)是否存在已知的物理障碍物、电力线或大型感应电动机的RF干扰等潜在干扰问题? 2.3.2.应用要求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播的必需信息应予以分类和量化。通过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来实现这些要求。下列问题可帮助电力公司确定这些要求: 1)应用的服务质量要求是什么?(要求实时监视还是容忍延迟监视?) 2)系统连续查询信息(定期监视)还是根据异常查询(基于事件的监视)? 3)传感器数据的类型是什么?即:影像、声音、数据? 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综合确定网络拓扑结构、体系结构和应用要求,以建立最适合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全面考虑各种选择条件以及是否适合电力公司的应用对于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3.用于电力自动化的WiMAX网络和无线网状网络(WMN) 3.1.WiMAX和无线网状网络的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的优势 3.1.1.增加可靠性 在无线网状区域中,无线中枢在无线连接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提供了冗余路径。这就排除了网络区域内的单点故障和可能存在的瓶颈链接,显著增加了通信可靠性。由于存在多重可能的可选路由,还可以保证网络抗潜在问题的健壮性,例如:因RF干扰或障碍而产生的节点故障、路径故障。因此,利用WMN技术,即使在出现网络元件故障或网络拥堵的情况下,电力公司的网络也可长期可靠地运行。 3.1.2.安装成本低 由于网状网络只要求线路上的几个点连接至有线网络,因此建设无线网状网络可以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并且能够以合理费用对网络进行改造,这一点在现今电力公司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其重要。 3.1.3.较大的覆盖区域 目前,无线局域网(WLAN)的数据速率通过应用极具效率的调制配置有所增加,例如:802.11a和802.11g为54Mbps。虽然WLAN的数据速率增加了,对于具体的传输功率,当来自存取点的终端用户更多时,WLAN的覆盖范围和连通性都有所下降。然而,WiMAX技术可使局域控制中心与远程控制中心之间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性能却不会降低。因此,混合式网络中的WiMAX骨干网可以实现自动化应用所要求的高速远距离通信。 3.1.4.自动网络连通 在该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中,无线网状区域可以动态地自我组织和自我配置。换言之,网状网络中的节点自动建立并保持网络连通,这可为电力公司提供无缝多跳式互联服务。例如,当新节点加入到网络中时,这些节点利用其网状功能自动发现所有可能的路由器并决定到达控制中心的最佳路径。此外,鉴于新的可用路由,现有网状路由器可重新组织网络,从而能够轻松扩展网络。无线网状网络的自我配置特点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至关紧要,因为它使电力公司能够应付由顾客需求量推动的新的连通要求。 3.2.WiMAX和无线网状网络的混合式体系结构的设计关键 3.2.1.恶劣的监视环境 在变电站,由于障碍及电力线和RF干扰引起的极其嘈杂的环境,无线链接表现出极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为改进网络容量,限制无线电干扰,开发通信协议时应使用先进的无线电技术,例如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多重无线电界面和智能天线。 3.2.2.WiMAX塔台的最佳放置 在提出的混合式体系结构中,在符合时间临界监视数据的截止期限的同时,设计一种有效的低成本的网络基础设施很重要。因此,配有昂贵的RF硬件的WiMAX塔台,应置于配置区域的最佳位置,以便既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又满足服务质量要求。 3.2.3.灵活性支持 需要使用低反应时间切换管理算法来支持移动设施控制器的通信服务。这样必要时,例如发生警报时,移动设施管理器还可以本地监视系统。 3.2.4.集成不同种类网络 现有网络技术与不同无线网络集成的能力有限。因此,为增强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的性能,应改进多重无线界面的集成能力以及网络路由器的相应网关/桥接器功能。 3.2.5.升级性 在如今竞争性的动态市场环境下,电力公司可能很快会配置新变电站、提供更大的服务请求。因此,设计的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应能够很好地升级,以适应由顾客需求量推动的新通信要求。 3.2.6.协调的资源管理 为对无线信道特点、争用和通信量模式的系统变化作出有效反应,需要分布式和协作式网络资源管理。这样,才可以实现全系统的良好性和网络的自我配置。 3.2.7.安全性 网络中的阻断服务攻击可能会对配置的混合式网络的运行造成严重损害。使用有效的加密术和密码系统,可以解决安全性问题。为解决所有这些现有的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的问题,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协议栈需要改进或重新创建。在这方面,需要一个跨层设计来共同优化主要网络功能以及设计适合无线信道动态特点的通信协议集。这样,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才能够快速确定服务中断,及时恢复电力公司的服务。 4.结语 本文的目的在于更好的理解能够提供适应不同种类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要求的混合式网络体系结构,为打算利用新的自动化通信技术的电力公司展示一个结构化框架,从而更加有效地做出决策。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分析:探究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不断改革与深化,电力行业引进了诸多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就我国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而言,其内部就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本文主要针对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重点分析了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信息安全;安全隐患;对策 目前,我国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严重威胁了通信系统信息的安全性,面对这一现状,找出其问题所在,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势在必行,它是保证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1 电力通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 电力通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是在电力通信中常出现一些故障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对于电力通信系统而言,其主要作用是预防和处理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该防护体系改善了电力通信系统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利用其内部的防护技术对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信心安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然而其具体所要保护的对象与传统的信心安全工程防护体系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电力通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更侧重于管理其内部的相关技术及机制,而传统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则主要是对管理设备进行安全防护,从管理侧重点来看,现代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管理中的特点,现代化的电力通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融入了一系列的管理策略及管理理念,降低了其对通信设备的依赖性,使电力通信系统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 2 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在电力企业已经广泛推广开来,它给电力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影响了电力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关于电力自动化通信系统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2.1 电力通信系统中心站的安全隐患 中心站是电力通信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集合电力通信系统内部各子站数据的节点,同时也是通信应用系统与外部进行数据收发连接等操作的一个接口,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一旦有入侵者攻击该节点或者是接口,那么整个通信系统的操作数据就会呈现在入侵者面前,从而无法保证通信系统内部的信息安全。不仅如此,若中心站出现问题,那么通信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虽然可以正常运行,但是整个电力通信系统却无法正常运行,它们之间属于一种互为连带的关系。中心站是电力通信系统的关键与核心,它的运行安全直接关系着整个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 电力通信系统无线终端的安全隐患 无线终端是电力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构造,它是利用通信系统的子站与中心站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通信的,电力通信系统内部有若干条无线终端,然而数据越多,越容易影响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其在运行中也有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就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系统来讲,保护系统中的信息安全与该系统的业务其地位是相同的,要提高保护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就要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访问,要让信息具备一定的识别性,对于应该看到信息的人可以让其随意查看信息,而对于有非法意图者则应该及时拦截,阻止其查看信息,以此来提高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性。 3 电力通信系统中保护信息安全的常用方法 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常出现一些安全漏洞,对于该问题电力企业常用的解决方法就是运用算法加密技术,对通信过程中的发送方要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密,将其内部数据全部转化成不可识别的密文,当接收方收到文件后运用与之相对应的解密算法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明文,如今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运用的算法加密技术包含两种加密方式,以下是对这两种加密方式的介绍: 3.1 数据加密标准算法 数据加密标准算法简称DES算法,该算法其明文分组长是64bit,密匙长是56bit,该加密方式对明文的处理首先需要一个初始置换IP,利用IP将64bit数据进行重新分组,然后将具有相同功能的数据进行16轮转换,当然每轮在置换或者代换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当16轮转换后将其输出的数据进行左右分割,并交换次序。其次,当通信系统中的数据调换顺序后在利用一个逆初始置换IP-1,这样就得到了64bit密文,对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加密操作了。 3.2 公开密匙算法 公开密匙加算法属于一种非对称性密匙算法,其中包含了两种密匙,一种是公共密匙,另一种则是专用密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电力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电力通信用户要保障信息及专用密匙的安全,就要将公共密匙出去,并且公共密匙只能用专用密匙来解密,具有唯一性。公开密匙算法与数据加密标准算法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公开密匙算法不需要连接密匙服务器,操作较为简单,简化了密匙管理。 总而言之,两种加密方法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应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加密方式,从而确保通信自动化系统中信息的安全性。 4 加强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信息安全的对策 4.1 采用先进的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主要是针对中心站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设立的,它能够作为不同网络及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信息出入口,从而全面控制信息的流入与输出,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及抗攻击性,它主要为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防火墙中一般包含三种设备,分别是分离器、限制器及分析器,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运用防火墙技术能够有效监控电力通信系统的整体运行状况,从而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在通信系统中设置防火墙,可以实现四个目的,第一,阻止无关人员进行通信系统内部网络,它能够自动阻止非法用户,剔除运行中的不安全服务;第二,它能够防御入侵者侵犯通信系统中的防御设备,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第三,对于一些特殊站点,它能够自动化的限定通信用户的访问,避免非法入侵的现象;第四,其具有一定的监控功能,能够全面监控通信系统运行状况。 4.2 对无线通信终端进行多层次加密 通信网络系统加密一般分为链路加密、端端加密及混合加密三种方式,链路加密是指通过对网络中两相邻点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任意节点与其相邻节点需要具备相同的密码机及密码,端端加密则是通过通信用户双方认同后进行数据加密,混合加密则是将以上两种加密方式结合在一起,实现多层次加密,从而加大对电力通信系统中信息的保护力度。 由于不通电力企业其内部的自动化系统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加密方式时,要充分考虑通信系统的实际状况,选择合理的加密方式,从而为电力通信系统中的信息提供安全保障。 5 总结 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是电力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关系着整个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中心站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环节,对其内部的信息安全要重点把握,要保证通信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需要选择适合的加密方式,将其应用到系统中从而提高电力通信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性。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分析:对电力自动化系统与通信技术的探讨研究 【摘 要】本文简单的阐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特点以及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电力 自动化 通信技术 1. 电力自动化系统里具备的功能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收集重要的数据、对信息的整理和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培训等。其系统能够较完美的对权限进行管理。而且能准确快速的对自身问题做出反应和及时解决,在其过程中对别的节点不会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相对一些重点运用的是双机热备用,这样就能使系统更加的稳定可靠。且他们的服务器在工作里就能相互帮助,及其中一台出现问题另一台就会自动接收它的数据,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的有序运行。 2.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特征 2.1 具有开放性 供电公司在其系统调度过程中能遵守其该有的标准。做到系统内部自动升级,并且很开放,可以支持第三方开发,也可以与别的厂家的系统进行对接。由于很多厂家都用同类的标准,所以供电公司能获得比较广泛空间来配置系统,这样就可以达到各种各样的要求。能够跨平台充分表现其具有开放性。 2.2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 这种扩展性让一些用户在选择过程中,按“自己的发展,分步骤落实”的方法来分期进行,这可以免除资金的一次性投入太大。系统的层次分明,逐步分级等设计理念让扩展成为现实。其他的软件软件模块等也都可以很方便的扩充,就象是搭积木一样。 2.3 拥有先进的系统平台 不仅丰富了系统服务定义的内涵,且为内部不断扩大的各部门系统网的 Intranet 及与外层 Internet 的自适应网络互联引入隐含的效能,让客户可以比较灵活对应用进行拓广,且能自主与系统及通信进行对接。因此,供电公司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持续开放的通用网络平台,即 SuperOpen 平台的设计,运用 lient/Server 结构,强调中问件设计模式,根据这个多建成的中性平台只能对中性数据进行服务,却不必要对数据应用进行思考。 平台能把上面的应用与底层的支撑间隔开来,给系统的平稳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和奠定坚实基础,它为整个区域的电力予以能够共用的功能协助。 2.4 拥有较强 WEB浏览能力 供电公司的自动化调度平台能给大功能的 WEB 的浏览能力提供支持。运用三层的设计理念,并利用 WEB的服务器,能够做到多个客户对动态及静态数据、各种图形、不同的线形及报表等进行查询。 3. 电力自动化的未来的形势 3.1 建成过得硬的数字化功能 信息化正在被不断的渗透和普遍化,更多的人和企业开始注重电站或电网在数字化方面的开放与投入。而数字化有包含信、通信、决策和管理四个方面:①电网信息,电网的时空特征是比较强的,这就要求要对各种各样的变化的信息进行监控和收集。信息的数字化就是要实现共享和数据整合,这大部分都是在数字化较强的变电站才得以实现。②对通讯的控制上,这主要就是运用于数字化变电站和主站或者集控中心间的通讯。流畅、迅速、妥当的网络氛围与及时、精确的信息运用是实现数字化的电网控制思考作出反应的先决条件。③决策,让电网能够拥有稳定、实惠、安全、高质运转是电网实现数字化的最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拥有比较强大的分析及作出决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④管理:这就包含对设备的生产及使用等很多的基本数据等各类应用系统的建造,并且要达到由电网勘查、筹划、设计、管理、使用、保护等所有的环节的信息化。数字化的目标是利用电网运行数据采集、处理、通信和信息综合利用的框架建立分区、分层和分类的数字化。最终实现系统性的管理并使管理全面达到数字化。 3.2 市场化前景广阔 电力市场化改革也给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带来一连串的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将来的自动化系统与自身的市场的运行体系更好的进行结合,在过去的 EMS与 WAMS 中加入更多的市场因素,这其中包含对目前市场下的电网安全分析的理论研究,及对过往的EMS的分析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也还存在很多的约束发展的因素,如:电网的运载容量不断的增加接近了其极限;很多电网在运行还在保密中,他们的一些数据及信息采集不够;电网的堵塞情况不断加剧;市场的不恰当运行使系统性能下降等等。 3.3 系统调度的智能化功能不断强大 调度的智能化它的最大目标就是要建成一个以广泛的同时的信息为基础的网络维护与能够在紧急时进行一体化控制的新理论与技术,对系统的元件景象保护及监控、对各地区的稳定进行监理的系统、发现危急情况的控制系统等拥有多层防御能力的复合的多功能体系。通过智能进行调度是将来电网不断进行的必由之路。 3.4 目前电力系统常采用的集中通信方式 通信系统自出现就英语电力系统如影随形,下面我简单说一下电力系统的集中通信方式: (1)以电线为载体的通信: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就在于不需要另外的通通信的线路,这样可以节省成本,目前运用最为广泛。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边远地区,无线通信方式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就多会选择这种方式。不过它的缺点也是非常大的:①不怎么可靠,一旦电网出现问题,通信立即就会失去信号,而这时可能恰恰有最需要通话;②它的通信容量太小;③这种方式的语言效果较差,数据的传送速度也不高,没办法进行图片的输送,并且在这种方式还需要有音频电缆的协助才能最终实现通信功能,也因此它正在慢慢的被替代。 (2)常用的微波通信:它的优点有:输送的容量比较大,质量也比较优秀,有较为灵活的配置,现在 220KV以上的变电站大多使用这种。这种方式曾经风靡一时,它一般都是采用一个子站对应 8 条话路或者是一个 1 对 10 的设备,它的成本是 200 万这样,这还不连铁塔与机房的消费。这种方式语音的传送,而数据的输送就比较差了;而且它对周围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有山或者高大的建筑就会信号中断;还有一笔费用也的考虑,就是这种通信网的建立必须要现场考察然后在找设计院设计,而设计院要不菲的一笔设计费,这些预算时都的考虑。 (3)光纤通信:这种最大的特征就是容量很大,速度很快,而且在一根光纤里能够同时传输几百乃至上千路电话,也可以传送图片,并且还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性能,可以高品质通信。但是它的投入太大,特别是远距离的施工,并且它要收而且通信质地形影响。所以这种主要适合在干线通信或者对容量要求大的地方。 (4)有线音频电缆通信:这是用模拟方式的有线通信,在数据传送时要加调制解调器,比较适合近距离。但是它的抗干扰能力特别的差,容易被雷击,用于远距离时就要很粗的电缆,所以它只能局部运用。 (5)特高频无线通信:这主要运用于农网系统,它能远距离传输,用起来也很方便,而且造价不高。确定就是抗干扰差,信号不稳,传输速度慢。以上的通讯方式都与电力系统息息相关,在选择时要认真的思考,慎重的决定。 4.结论 现代的通信技术与电力自动化的系统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更新更先进的知识,我们一定能够把握通信技术及电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电力自动化通信技术中的信息安全分析:探讨现代电话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固定电话的短信、振铃、短信号码过滤和移动电话的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中的远程运用,一般所指自动化远程诊断、主要功能、远程模式、遥控中的设计思想方面的特征,描述电话在电力自动化中的积极效果。 【关键词】通信技术;远程应用;电力自动化 电网系统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运行,要求在电力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在最短时间之内做出处理。现代电话通信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的运用中便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它本身的稳定、安全、准确、迅速特性使得它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目前它也是目前电力自动化在生产运行中实行远程监督与维护的理想手段。 一、电话技术的作用 现在的电网发展中,很多变电站出现无人值班现象[1],其中调度工作起着很大起的作用。变电站的自动化设备是需要不断地工作的,但是会出现一些原因,导致自动化设备的数据出现中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调度员调度以及集控站值班员的操作与观察。日常问题的出现,需要及时的自动化维修,这样的话就需要抢修人员亲临现场进行抢修工作,一系列的检修、诊断、障碍处理,处理这些问题需要花费往返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如果在传输过程中又出现问题,就又要维修人员再次返回现场,浪费时间、浪费人力资源,处理一旦不及时,就会使得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低下。有关故障处理统计数据表明,电力自动化设备发生死机的现象频率很高,这使得维修人员必须亲临现场对设备进行重启,使之再投入工作。现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远程诊断方式有两种:第一,利用自动化系统的网络进行自身诊断,达到远程的测试和诊断目的,如果遇上电力系统瘫痪死机,就无法使远程的维护功能得到有效运用;第二,使用公用或者专用的通信网络通道来达到诊断的效果,这样就需要组建主分站测试诊断装备,这导致系统投资大、维护量大的负面影响出现。因此,必须寻找一种简易稳定的远程维护系统,从而达到远程的操作。 二、最便捷、少投资的电话遥控成本 我国的电话运用较为普遍,各种系统的相互配合也比较常见,例如电话预定、电话充值、电弧购物、电话通讯远程遥控系统[2]。电话远程遥控也已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当中,比如汽车短信报警、电器遥控等等,虽说如此,目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它没有完全发挥电话远程控制的潜力。电话远程控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仅仅是一个尝试,不过可以借鉴其他先进经验,再针对性上具有较大的突破,比如来电显示、DTMF拨号编码技术、短信技术、单片机的智能控制技术方面,可以利用编码控制原理和信息传送技术让远程控制装置实现智能化和互动化。毫无地域限制的无限短信通信不仅灵活方便,并且比较廉价。运用短信来报警、远程控制工业是个很不错的途径,所以也可以尝试运用到电力自动化中的远程维护上。 三、基础技术的运用 在电力自动化过程中,电话控制模块采用来电显示、短信、DTMF拨号编码、单片机智能控制等技术的运用,合理地利用各种网络途径,实现远程信息互动、远程控制、远程诊断。远程电话的控制核心模式是双音多频解码和单片机。配合遥控驱动部件、手机电路、状态接口采集,使得在不同的场合下运用手机、电话进行远程的电站自动化设备的诊断和复位等,并实现多路的智能控制途径。 电话远程控制的安全防范主要是使用电话号码过滤器,预先在远程电话控制系统中设置几部电话和手机为有权用户,使它具有一定的“身份”功能。实现访问与控制的安全,拦截陌生号码。此外,在模式中设立指令内容,实现短信过滤功能,如果接收到的指令不同于预设的指令,那么就难以驱动系统,这样就可以防止错误发生。 四、电话通信遥控功能实现 电力系统的电话控制模块,符合实际需求和电网自动化的特点,其功效如下: 1.主机控制机能:电力远程控制系统的主站给远端的控制模块发送指令,对一些开关的状态测试和查询、通道的诊断以及开关机。电力远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块分为主机和分站的维修人员[3]。 2.短信控制功能:在系统中,有权人员才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给远端,他们可以进行一些控制方面的查询、环道的诊断、开关机等等。这种模块就是利用信息进行沟通过信息。 3.电话控制功能:具有一定的“身份”的用户,运用拨号或者是振铃对远端进行开关机控制以及诊断等。 4.安全功能:对一些非“身份”的用户具有拦截功能,就防止了其他信息的干扰。 五、结语 自动化远程设备的电话通讯控制,符合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安全需求和电力系统的供电保障,属于一种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智能处理的简易辅助手段,对电力企业的设备自动化管理的维护起到推动作用。节省资源、安全可靠便捷的特点,使得电力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快捷、准确地使故障得到顺利解决。
国际商务论文:论国际商务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环境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不同国家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而在国际商务环境中这种频繁的往来、沟通和交流已不再是简单的商务往来而是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本文主要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重要性,列举了跨文化商务活动中语言交际层面的几个重要方面,以及应对商务活动中文化差异的几个策略。 一、引言 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跨国公司的涌现和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往来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在商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于是在商务领域中很多商务活动不仅仅是商务行为,更是在文化层面上的交流与对话,是在商务环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从而出现了跨文化商务交际。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对于成功进行商务活动、不同国家的商务合作、商务谈判等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概念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涉及交际和文化两个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交际即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文化得以形成。而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概括地讲,文化即是人们所思、所言、(言语和非言语)、所为、所觉的总和。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不同的民族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而在国际商务环境中,不同国家的商务活动中必然渗透进不同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差异必然影响商务行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不仅熟谙世界经济状况和全球竞争力,而且具有同国际企业有效交际的能力”。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具备高超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水平,还要深入了解他国文化以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便在商务活动中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冲突,从而进行成功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达到预期的商务目标。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发生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活动。经济交往的目的在于物质与服务的交换,而物质与服务的交换是通过人际交往实现的,所以国际商务活动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跨文化的以商务为目的的交际活动,即跨文化商务交际。跨文化商务交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是跨文化交际行为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体现。 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因素则是文化差异。不同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很多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具体到商务领域,则主要体现在对于商务管理及管理人员的文化观、商务礼节、商务预约、礼物的馈赠、商务谈判和策略,以及对于商务活动中女性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 三、国际商务环境中重要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 跨文化交际行为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这里着重探讨国际商务环境中言语行为层面的文化差异的几个值得特别关注的方面。 1.对于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自身文化的特定内涵和界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对于企业管理和管理人员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了解这一差异对于商务活动中了解他国企业管理及与其管理人员打交道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美国和德国,商务管理的价值观就不同。在美国,企业看中成就和成功,崇尚勤奋、实用主义、乐观主义、清教主义、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淡薄、机会均等以及对于竞争和个人主义的接受。而德国人的管理观念则不是很强,这源于他们历史上就看重专业技能和能力。在他们看来技能高超的德国工人根本无需管理人员激励他们。 而在中国,商务价值观则与二者更为不同,中国企业重血族关系、人际关系、尊重长辈及阶层关系。这样的价值观必然使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集体主义特点。 2.商务礼节 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进行商务往来时,恰当的商务礼节是必要的。可以说某些必要的商务礼节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间建立贸易关系的开始,甚至决定了企业间能否建立良好的贸易关系、为进一步的业务往来奠定基础。这里就介绍在建立贸易关系之初的几个重要的商务礼节。 2.1预约 在国际商务环境中,最初安排与对方国家企业的签约和预约包括打电话、使用中间人等具体细节。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在预约时间及最初签约的安排不尽相同,如在正式签约前多久约见企业有关人员最为合适,就要考虑对方企业的文化背景。例如,在墨西哥等很多拉美国家,企业一般提前一个月发邮件或打电话进行预约,然后在签约前一周还要联系一次。而在中国,在进行商务投资之前同对方企业建立关系是很重要的。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往来时,与当地的企业政府官员预约见面,认识进口人员、购买者及商和合资伙伴,将有助于进行进一步的业务往来。这就是因为中国文化重关系、重往来。 2.2打招呼 预约之后就是见面打招呼。而注意观察东道国的打招呼礼节尤为重要。例如美国人的打招呼方式倾向于非正式和友好的。在美国,无论男女,在见面和告别时都要握手,在彼此熟悉的女性之间甚至男女之间,一个拥抱或脸颊的亲吻也是合宜的。他们常常直呼彼此的名字,只是在正式场合或对长辈除外。而在沙特阿拉伯,见面则显得更为亲密——不仅要频繁薄收,还要滔滔不绝;而且男性之间也经常拥抱,彼此亲吻脸颊。可见,不同文化的会面礼节如此之不同,因此见面之前要对东道国的会面礼节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才会避免在实际会面时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尴尬和误解。 2.3馈赠礼物 对于商务往来过程中的礼物的赠送,由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企业也有不一样的礼节。大多数美国人就将在商务环境中馈赠礼物看作是贿赂的一种形式,而在其他许多文化中,馈赠礼物是商务礼节的一部分,是再寻常不过的了。因此,在商务环境中,不仅要了解对方企业对于礼物馈赠的观点和态度,还要了解馈赠礼物的相关信息,如,何时馈赠礼物、赠送什么样的礼物为宜等。商务环境中关于礼物的馈赠,日本企业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日本文化重视礼尚往来,馈赠礼物在日本文化中是极其普遍的事情,而且非常讲究。对于日本企业,有几个日子是一定要送礼物的,如一年中的七月十五日和元月一日,而且通常在首次商务会面时赠送礼物。此外,如果受邀到日本家庭里去,通常要带上鲜花、点心或糖果之类的礼物去,这是必要的礼节。可见,日本和美国的馈赠礼节相去甚远。因此在与不同文化的企业建立商务关系、馈赠礼物时,一定要了解必要的馈赠礼节,从而使馈赠礼物的环节对整个商务往来关系的确立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3.谈判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语言风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各方面也表现出其文化特色。在跨文化的商务谈判中,各国企业在谈判节奏、谈判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北美国家、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喜欢速战速决式的谈判风格,而中国、日本及大部分拉美国家则偏爱慢节奏的谈判风格。在交流风格上也有不同,如有的国家喜欢直截了当的风格,而有的国家则更偏向于间接含蓄的风格。 四、结语 实现有效的跨文化商务交际的关键是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经营方式、管理风格以及进行商务活动时的商务礼节等也不同。在向文化背景不同的企业寻求合作时,了解其文化特点及其与本国的文化差异,对于商务关系的建立、企业间进一步的业务往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商务人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自身对不同文化有所了解的同时,在制定企业发展策略时,也可以把培养企业有关人员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从而提高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为企业在商务活动中树立良好形象、建立广泛的商务关系奠定基础。总之,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时代,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在现实交际过程中,特别是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理解、适应他国文化,对于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商务论文:《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预防与解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商务谈判中因为双方都希望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面临利益的冲突。本文认为,了解各国商人谈判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谈判准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些冲突的激化,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当冲突出现时,要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借助客观标准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关键词】商务谈判 利益冲突 预防 解决 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和平时期国际交往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中。 所谓谈判,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而达成某项联合协议。谈判又是一系列情势的集合体,它包括沟通、销售、市场、心理学、社会学、自信心以及冲突的解决。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使交易成功。如何有效避免谈判中僵局的出现而使谈判获取成功?当冲突和矛盾出现时又如何化解呢?本文将对此做出探讨。 一、了解各国商人的特点是国际商务谈判必备的常识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如欲在商务谈判中不辱使命,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风格,采取灵活的谈判方式。下面我们仅就几种国际商务谈判中常见的客商情况加以说明。 1.美国人 美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人是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常见对手,他们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重实际,重功利,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每个人,所以在谈判中他们干脆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美国人习惯于按照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讨论,解决一项,推进一项,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他们十分精于讨价还价,并以智慧和谋略取胜,他们会讲得有理有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走势甚至最终用户的心态等各个方面劝说对方接收其价格要求。美国人在谈判某一项目时,除探讨所谈项目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数量、交货期及付款方式等条款外,还包括该项目从设计到开发、生产工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为双方能更好地合作各自所能做的事情等,从而达成一揽子交易。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与非必须保持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 2.日本人 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养成了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的性格。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地活跃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舞台上。他们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的出现。 3.韩国人 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他们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他们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4.华侨商人 华侨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他们乡土观念很强,勤奋耐劳,重视信义,珍惜友情。由于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谈判习惯既与当地人有别,也与我们大陆人有所不同。他们作风果断,雷厉风行,善于讨价还价,而且多数都是由老板亲自出面谈判,即使在谈判之初由人或雇员出面,最后也要由老板拍板才能成交。所以了解老板的个人情况,以真情打动他就至关重要。 以上介绍的只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谈判风格,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悟其真谛。当然,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通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国商人之间频繁的往来接触,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有些商人的国别风格已不是十分明显了。因此,我们既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更应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二、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是预防冲突激化的有效手段 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发展,则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因而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一般包括谈判者自身的分析和谈判对手的分析、谈判班子的组成、精心拟定谈判目标与策略,必要时还要进行事先模拟谈判等。 1.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谈判准备过程中, 谈判者要在对自身情况作全面分析的同时,设法全面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自身分析主要是指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对手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手的谈判人员状况等等。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中出现了许多合作误区与投资漏洞,乃至少数外商的欺诈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中方人员对谈判对手了解不够所导致的。关于这一点前文我们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叙。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务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因此,通晓相关知识十分重要。通常,除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这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谈判者还应涉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知识、外语、有关国家的商务习俗与风土人情以及与谈判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构筑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背景。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商务谈判者,还应具备一种充满自信心、具有果断力、富于冒险精神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风险面前不回头,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拥抱成功与胜利。 因为国际商务谈判又常常是一场群体间的交锋,单凭谈判者个人的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圆满的结局,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谈判班子与对手谈判。谈判班子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互补性,从而在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时能驾轻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主谈人员的压力。 3.拟订谈判目标,明确谈判最终目的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你让步的限度。商务谈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这一般也是谈判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出口商,你要确定最低价,如果你是一个进口商,你要确定最高价。在谈判前,双方都要确定一个底线,超越这个底线,谈判将无法进行。这个底线的确定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如果出口商把目标确定的过高或进口商把价格确定的过低,都会使谈判中出现激烈冲突,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作为一个出口商,你的开价应在你能接受的最低价和你认为对方能接受的最高价之间,重要的是你的开的价要符合实际,是可信的,合情合理的,促使对方作出响应。一个十分有利于自己的开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它可能向对方传递了消极的信息,使他对你难以信任,而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 当你确定开价时,应该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市场条件和商业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开价后迅速做些让步,但很多时候这种作风回显得对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不够认真。所以开价必须慎重,而且留有一个足够的选择余地。 4.制定谈判策略 每一次谈判都有其特点,要求有特定的策略和相应战术。在某些情况下首先让步的谈判者可能被认为处于软弱地位,致使对方施加压力以得到更多的让步;然而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举动可能被看作是一种要求汇报的合作信号。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双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业关系,使谈判成功,各方都能受益。但一个纯粹的合作关系也是不切实际的。当对方寻求最大利益时,会采取某些竞争策略。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策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策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你需要事先计划好,如果必要是可以做出那些让步。核算成本,并确定怎样让步和何时让步。重要的是在谈判之前要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竞争策略,万一对方认为你的合作愿望是软弱的表示时,或者对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这时改变谈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额外的让步。 三、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 谈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都卖艺的协议或合同。我们把与我们谈判的人称为谈判对手,双方确有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要恰当使用一些谈判技巧,尽力避免强烈冲突的出现,谈判陷入僵局对谈判双方来说都是失败。 1. 刚柔相济 在谈判程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持强硬立场,有人扮演“白脸”角色,取温和态度。“红脸”是狮子大开口,大刀阔斧地直捅对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便于从中斡旋挽回。 2. 拖延回旋 在贸易谈判中,有时会遇到一种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对于这类谈判者,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 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生厌,逐渐丧失锐气,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3. 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你的答复,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4.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5.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讯号,是一种微妙的润滑剂。 6.相互体谅 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四、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 由于谈判中双方都想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谈判陷入僵局而至最终破裂,但有时利益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每逢此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谈判顺利完成,取得成功。 1.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 谈判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商务谈判中,当双方各执己见时,往往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考虑问题,这是谈判往往出现僵局。 在谈判中,如果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处理问题的方法:⑴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⑵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论对方的意图。⑶相互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⑷找寻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行动机会。⑸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参与了谈判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协议是双方想法的反映。⑹在协议达成是,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人格。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利益冲突发生后谈判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往往用既定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往往加以排斥。彼此交流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的让一方遵循对方的思路解决问题,而是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解决问题。 2.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小时侯都做过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有一块饼干,让你和妹妹分,怎么样才能分得公平呢?答案就是自己先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得到其中哪部分都不吃亏,然后让妹妹来选。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态势。就象这道智力题的解答一样,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双赢的方案。 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另外谈判者还应注意谈判双方兼容利益的存在。 为了有效地寻找双赢的方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⑴将方案的创造与对方案的判断行为分开。谈判者应该先创造方案,然后再决策,不要过早地对解决方案下结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的小组讨论,即谈判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激发理想,创造出各种想法和注意,而不是考虑这些主意是好还是坏,是否能够实现。然后再逐步对创造的想法和主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谈判的具体方案。在谈判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共同进行这种小组讨论。 ⑵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方案的选择范围。在上述小组讨论中,参加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觉得大家在寻找最佳的方案。而实际上,在激发想象阶段并不是寻找最佳方案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谈判的可选择余地。此阶段,谈判者应从不同就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甚至可以就某些问题和合同条款达成不同的协议。如不能达成永久协议,可以达成临时协议;不能达成无条件的协议,可以达成有条件的等等。 ⑶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容易做出决策。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法又正当,对双方都公平,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做出决策,你的方案也就获得了成功。 3.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了解了彼此的利益所在后,绞尽脑汁为双方寻求各种互利的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视与对方发展关系。但是棘手的利益冲突问题依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谈判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参照一些客观标准,如市场价值、替代成本、折旧是帐面价值等等。此种方式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在价格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可以这样解决,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一定要把握,就是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有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先例原则。 在谈判中,谈判者运用客观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建立公平的标准。商务谈判中,一般应遵循的客观标准有:市场价值、科学的计算、行业标准、成本、有效性、对等原则、相互原则等,客观标准的选取要独立于双方的意愿,公平合法,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是可行的。 ⑵建立公平的利益分割方法。如大宗商品贸易由期货市场定价进行基差交易;在两位股东持股相等的投资企业中,委派总经理采取任期轮换法等。 ⑶将谈判利益的分割问题局限于寻找客观依据。在谈判中,多问对方:您提出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的这个价格?您是如何算出这个价格的? ⑷善于阐述自己的理由,也接受对方合理正当的客观依据。一定要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说服对手。对方认为公平的标准必须对你也公平。运用你所同意的对方标准来限制对方漫天要价,甚至于两个不同的标准也可以谋求折中。 ⑸不要屈从于对方的压力。来自谈判对手的严厉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贿赂、最后通牒、以信任为借口让你屈从、抛出不可让步的固定价格等。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让对方陈述理由,讲明所遵从的客观标准。 国际商务论文:论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探析 [论文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 文化 跨文化谈判 [论文摘要] 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跨越国界的活动,是谈判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商业问题进行磋商以达成共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入世后的中国,涉及国际贸易的谈判与日俱增,如何进行有效的跨国谈判的命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文化差异对跨国谈判而言,是极其重要而又繁琐的变量。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看,和任何企业一样,跨过公司要在东道国从事商务活动均需要计算下列成本:进入市场的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履约成本和仲裁成本。然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谈判可以大大节约国际交易的费用。对此,美国一位资深企业家甚至断言:“如果能有效地克服文化障碍,美国对华投资、贸易量可以比现在增加两倍。”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谈判主体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利益。同时,它还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这些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商务谈判正确的名称应为跨文化商务谈判,这种谈判极少因技术或专业原因而失败。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东西方民族常常会因为文化积淀、认知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而遭遇文化冲突。所以大多失败是由于对外国文化缺乏了解和没有顺应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规则。既然跨文化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是社会群体的都有特征。文化既包括心理要素,即群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规范,也包括社会结构要素:作为社会交往背景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宗教体制。文化价值观把注意力导向较重要或较不重要的问题,影响着谈判者的策略。文化体制保持并提升价值观和规范。文化价值观、规范和意识形态是诠释所处处境(这是谈判,所以我应该……)和他人行为(她威胁我,所以我应该……)的共同标准。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首先意味着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为了某一共同的商务目的相汇于一个对其中一方来说是陌生的、具有文化特性的交际环境。来自不同文化和经历过不同社会化过程的交际双方为了某一经济事务进行磋商、洽谈时,他们各自的行为准则通常会出现交叠现象。在这种文化交叠情境中的交流与沟通,双方的言行不仅受到各种文化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制约,而且交际双方也是相互影响、较量、协同和构建的互动过程。 谈判的实质既可以是所取价值,也可以是创造价值。这样,就存在两种谈判结果:分配性与整合性协议。最成功的跨文化谈判产生的结果,其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既是一份整合性又是分配性的协议,这份协议把增加了的资源总量分配给谈判双方。所以,跨文化谈判不仅是价值索取型谈判,还可以是价值创造型谈判。这取决于跨文化谈判者对文化的关切、处理以及对跨文化谈判策略的运用。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范畴探析 每一位谈判者都有利益和优先事项,而且每一位谈判者都有策略。利益是构成谈判者立场基础的需要或原因。优先事项反映各种利益或立场的相对重要性。谈判策略是为达到谈判目标而选定的一组综合的行为手段。谈判者的利益、优先事项以及策略的使用都受到文化的影响。 1.利益 首先,利益文化范畴涉及利益与优先事项。利益是要求被提处理和被拒绝的原因它使双方在争端问题的立场下潜在的需要和利害关系。 文化影响自身利益与其它利益冲突时的相关重要性。世界上的人们所关心的是实现他们的目标,受到其他人的尊重,实现他们所在的社会群体的目标,以及在那些群体中反映为正面的行为方式。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自身利益通常优先于集体利益。在集体主义文化中,集体利益通常优先于自身利益。当然,来自于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有自身利益,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也有集体利益;只是说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价值、规范和制度在文化上暗示着一致的行为。当争端的一方来自集体主义文化,而另一方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时,自身利益和集体利益有机会被互相替代。但也有可能遭受挫折和误解,因为自身利益相对于集体利益的主要侧重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当与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了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当与来自个人主义文化的争端方谈判时不要低估个人利益的重要性。 利益解释了为什么一个问题相对比另一个问题重要,或者为什么采取这种立场。但是谈判对手的利益往往很难猜测。解决争端的谈判者必须准备好两种策略来发现利益所在,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以相应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间接信息策略——提出问题的解决提议,来自高语境文化的谈判者可能会对直接问题感觉不适,因而提出建议来发现利益所在会比较好些。当了解了利益,除了放弃低优先级利益来得到高优先级利益外,可以达成许多类型的一致,直到利益所在能够导向无先例的解决方法、限定期限的实验,或者发现双方同意进行更有效处理的基本问题。 2.权利 权利是公正、合约、法律或先例的标准。争端方用各种权利的标准来证明所提出和拒绝要求的正当性。 有些权利等标准是外在的,比如法律和经双方就具体条款进行谈判达成的合约。其他权利的标准是隐含的,比如在规范情况下对地位或年龄的尊重,以及公平的标准,比如公正和平等。外在的标准是成文的,由警察、法庭等社会机构执行的。隐含的标准融入在社会团体的文化中,由社会认同或社会排斥来加强。 以公平标准为例,作为提出要求、拒绝要求和解决争端的正当理由,公平的基本原则扩展到跨文化领域,因为价值和规范只能扩展到社会团体的边界。不同的文化特征似乎适应了不同的公平标准,使人们很难知道何种权利标准在哪种文化里最为接受。 所以,使用权利标准解决争端的成功关键是,要么提出争端另一方同意认为公平的标准,要么提供新的可靠的信息使提出的标准看上去公平,没有新的可靠的信息,论据不太可能有效。 3.权力 权力是一种能力,借此你可以从争端中得到你想要的——你的要求被承认或者你的拒绝得到支持。判断在跨文化谈判中谁更有权力是复杂的,因为权力是一种通过文化进行的认知。 权力是对受控新的估计或判断。来自平等主义文化的争端者与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争端者相比,较少注重地位和权威观念。他们可能更愿意打破地位的界限来提出要求,而这种界限让来自等级文化的争端者会因为失败、报复或者让当事人丢面子而产生恐惧;当来自等级主义文化的人在失去地位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可能求助于同情心,提醒地位比较高的对方来负责关心地位比较低的提出要求者。当来自平等注意文化的西方人或其他争端者在失去权力的情况下提出要求时,他们经常避免谈及权力而更多地侧重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谈判路径的选择,不同谈判者运用权力影响谈判的结果有重要且微妙的文化差别。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的策略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处理跨文化问题,需要在是否调整你的策略以利于对方或坚持己见中做出决定。有时候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有时维持你所偏好的策略会使你在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本文提供三种文化相连的谈判策略类型: 1.“独断的个人主义者” “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树立高目标,一直被促使寻求信息,他们乐意权衡利弊,而不会为哪一方更具影响力而分心。以色列人主要使用这种策略,而不去管谈判桌上另一方的文化。以色利人特别依赖寻求信息的提议,这些提议能促使他们达成一致,同时能分配价值。以色列人的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另一个标志是他们运用权变协议,这样可以使买卖方在他们未来不同的观点上达成协议。 这种策略有一个潜在下降趋势。虽然来自其他文化的谈判者意识到与以色列人共事很有收获,但他们还是会有压抑的感觉,即便这种压抑是值得的。使用这个策略的谈判者目光短浅,不打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于是限制了他们未来的选择范围。 2.“合作的实用主义者” “合作的实用主义者”关心他自己和对方的目标,通过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来建立相互信任,并间接处理影响力问题。德国谈判者是这个方法的忠实拥护者。他们运用这个策略去谈判整合性协议,实现分配性谈判结果。 这个策略的潜在的缺点是一个合作的实用主义者也许会被独断的个人主义者所利用。然而,合作的实用主义策略的核心——信任,难以赢得却很容易失去。只要合作的实用主义者掌握得住双方关系中的信任度,没有得到对方回应的信息,他就不应该泄露自己信息,他也不会被利用,但如果他不能使用感觉顺手的直接信息共享策略,他也许在谈判中不能达成整合性协议。 3.“间接策略使用者” 间接策略使用者也许依赖对权力的不确定性来激发间接信息搜寻。日本谈判者就使用这个谈判艺术,他们把直接使用影响力与间接信息搜寻结合起来。在他们的文化中,这个模式很奏效,但跨文化则会出现问题。间接信息共享对于认可直接策略文化的谈判者来说,也许太微不足道。如果谈判者来自于不认可直接影响力的国家,那么使用直接影响力也许会导致螺旋冲突,不能达成最佳协议。 三种模式的共同点是目的明确、对信息的渴望、使用一个策略便利地寻求信息,以及知道如何驾驭影响力,三种不同的是谈判者如何使用每一个不同的模式来树立目标,寻求信息和使用影响力。 四、结语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者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利益,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背景,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语言及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而使影响谈判的因素更加复杂,谈判的难度更加大。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对手的情况千变万化,作风各异,有热情洋溢者,也有沉默寡言者;有果敢决断者,也有多疑多虚者;有善意合作者,也有故意寻衅者;有谦谦君子,也有傲慢自大盛气凌人的自命不凡者。凡此种种表现,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有关。不同表现反映了不同谈判者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谈判者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不仅能在谈判桌上因人而异,运用自如,而且要在谈判前注意资料的准备、信息的收集,使谈判按预定的方案顺利地进行。 国际商务论文:浅论国际商务合同翻译原则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经贸活动日益频繁,需要签署的商务合同和需要书写的法律文书越来越多,商务合同作为一种媒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合同属于法律文件,对签约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译文稍有差错就会给双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对国际商务合同翻译的原则加以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际; 商务合同; 翻译原则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力日趋激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它国经济交流越来越多,经济发展日益国际化。与国内经济不同,国际经贸活动要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因此需要一个媒介来促使双方达成共识.国际商务合同作为媒介的作用突现出来。 合同,也叫契约,“契”意思相投或相合,“约”是用语言文字互相遵守约定,合同是指自愿订立共同遵守的条件,合作共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contracts referred to in this law are agreements between equal natural persons, legal person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altering and terminating mutual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而国际商务合同作为其中的一种,也具有合同具有的一般的法律特征。对一国而言,国际商务合同也指涉外合同,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合适适用的法律。我国国际商务合同法有以下几类: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2,合同;3,来件装配合同;4,融资租赁合同;5,合资经营企业合同;6,劳务合同;7,国际技术咨询服务合同;8,国际借贷合同;9,国际土木建筑工程承包合同;10,外包合同;11,服务合同;12,风险投资管理协议;13,股权转让协议。此类合同都是涉外交易性质需要英汉两种版本,因此需要翻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翻译时应该注意的方面。 一?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 商务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法律文件,有其特殊的文体特征。所谓“文体(style)”就是指人们使用语言时,会根据一定的交际内容,交际目的和交际场合,来选择一定的表达方式,即语言风格,这种风格既要适应交际对象也要适应特定的语言环境。根据美国语言学家Martin Joos(1962)年的分类,合同属于庄重文体(the frozen style),是各种英语文体中正式程度最高的一种。总体来说,这种正式性体现在内容的专业性,语言的严谨性和结构的完整性等方面。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或者攥稿时,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把握国际商务合同的语言特征。 1?词汇特征 作为一种正式的文体,在选词方面应该做到严谨,准确,规范,不能添加任何感情色彩,要能准确无误的表达出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双方的要求。 (1)?多用大词(Big word) 我们在选择词语时,要尽量选择正式规范的词语,俗语,俚语,方言,日常生活用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例如:“In convening a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 , notice shall be dispatched to shareholders。”[1]显然句子中的convening和dispatch比同义词holding和spread out更为正式。 (2)?多用商务法律术语 为了保持合同语言的规范正式性,我们有时宁愿牺牲语言的流畅性也要确保语言的严谨庄重性。国际商务合同本质上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有的商务法律专业术语。例如:“imputed negligence (转嫁的过失责任)特指可向与行为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或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追究责任的过失。”商务合同中这类狭义的法律专业术语不以大众是否理解或接受为转移,它是商务合同语言准确表达的保障。还有一些介词短语,“in accordance with ”,“whereas”,“subject to”等等词组和搭配已经是商务合同专业术语的一部分了。 ( 3)?多用外来词和古体语 国际商务合同中还有一些外来词和古体词作为专业术语。外来词有不少源于拉丁语或法语,它们的意义比较稳定,可以精确地表达概念,例如:ad valorem duty (拉丁语)从价(关)税,bona fide holder (拉丁语)汇票的善意持票人,pro rata tax rate比例税率(拉丁语,即proportional tax rate),insurance premium per capita (拉丁语)人均保险费,force majeure(法语)不可抗力。商务合同英语具有古体特点,主要标志是古体词语的使用。古体词(archaism)是一种具有鲜明文体色彩的词汇成分。虽然这类词语在现代英语口语和一般书面语中极少使用,但在商务合同等法律文体中,却大量出现,充分体现出严肃的文体风格。合同英语最具特色的古体词形式当数自由词素where、here和there与in、by、with和after等构成的复合副词。如:here +介词:如,hereto,hereof,herein,hereinafter等。这里here相当于this,指本文献、合同或有关文件,因此,“hereto”(本合同)相当于to this,依此类推。 2?句式特征 (1)?常用长句,陈述句,条件句 商务合同中的句子与普通英语句子相比,句子长度,结构和使用从句的连贯性要复杂的多。为了避免遗漏或误解,因此在合同文本中有很多的限定词,修饰词,定义以及复杂状语,所以句子较长。有时,一个条款的解释或一个句子就能成为一段。为了使合同双方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会经常使用一些复杂的重叠的状语。在合同中常用陈述句和条件句,而感叹句和疑问句等几乎不被使用,这是因为前者语言平实客观,能更准确的反应事实。陈述句多用来描述,阐述和作出说明或判断。条件句多用来描述买卖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应该采取的措施。 (2)?多用插入语 在商务英语合同中,较多的使用插入语对句子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强调。如:“The buyer must, whenever he is entitl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for shipping the goods, give the sufficient notice thereof .”句子中的“ whenever he is entitled to determine the time for shipping the goods”就是插入语来对句子内容作出更详细的说明。 二?商务合同翻译的标准 商务英语合同翻译虽然和普通英语翻译有很大的差别,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笔者认为刘法公先生提出的“忠实(faithfully)?准确(exactness)?统一(consistence)”则从根本上适应了商务英语这一特性。忠实,即准确的将原文语言的信息用译文表达出来,不求语法与句子结构的一致,但要求信息内涵上的对等。准确,即再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中选词准确,做到概念表达确切?物与名所指准确,数码与单位所指精确,准确是商务英语翻译的核心。统一,即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译名?概念?术语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统一,不允许将同一概念或术语随意变换译文。 三?商务合同翻译的原则 商务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应用的文体, 它具有用词准确、正式,句式严谨、规范,文体结构固定的特点。而且大量使用法律词汇,来显示合同的正规、庄严、准确规范以及威严的语言特色。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译者,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语言功底,还需要了解必要的翻译原则。这样才能翻译出合格的译文,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 1?译文准确严谨,忠实原文 鉴于商务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严格的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丝毫不允许语义的模凌两可而使人误解,被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它即使牺牲文字的流畅性也必须保持原文的忠实性。”否则,对原文意思的曲解,会造成严重的商贸纠纷。此外,商务合同中有许多法律术语和专业术语,在文本中有特定的含义,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严格的贴近合同所涉及的专业性内容,准确根据已有的商贸专业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来翻译文中的词,而不是仅仅借助英汉词典,翻译出模糊的句子或文章。例如:“The China shall bear all relevant taxes and levies upon the personnel by Chinese Government ,whereas the Employer shall bear the same imposed upon the personnel by the government or by an agency or by an official body.[1]此句翻译为:“中国政府应负责缴纳中国政府对人员所征收的一切税金,雇主应负责缴纳项目所在国政府对人员所缴纳的一切税金。”句中的“shall”是法律词汇,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的“应当”,“必须”。句中还有两个关于“税金”的单词,taxes 和 levies。其中tax在表示“税”时,主要强调money taken compulsorily by the government or by an official body to pay for government services;levy作为名词,主要表示一种“征税”的行为,即money which is demanded and collected by the government or by an official body。[1]所以,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分清这两个单词的具体意思,千万不能混淆所给,模糊翻译。例如:“The contract is concluded in case of acceptance of the offer.”其中acceptance 和offer平常译为“接受”和“提供”,然后在商务合同中是专有术语,应译为 “承诺”和“要约”,所以译文为:“要约一旦承诺,合同立即订立。”还有一些缩略词(FOB ,CIF等)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不能主观臆断,这样才能保证译文准确严谨,忠实原文。 2?译文具体清楚,用词严密 鉴于商务合同所使用语言都属于法律语言范畴,多是法律词汇,以显示合同的正规?严谨?规范。所以,我们在选择词汇的时候不能选择一些有歧义的或有多重意思的。例如:“As to the steamer sailing from Shanghai to Los Angeles, we have bimonthly direct services.”[2]句中的“bimonthly”可以指“两月一次或一月两次”,这个时候就会给对方造成误解,是绝对不允许的。例如:“We wish to confirm our telex dispatched yesterday.”句中的“yesterday”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这里用不合适。我们应该使用具体的时间,如:“We confirm our telex of May 20, 2014.”还有一些时间和金钱方面的翻译,要做到翻译时具体清楚,切不可想当然,而丢失了一些重要信息,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例如:“Terms of Payment :The Buyers shall open with a bank acceptable to the Sellers an Irrevocable Sight Letter of Credit to reach the Seller 30 days before the month of shipment , valid for negotiation in China until the 15th day after the month of shipment .”[1]翻译为:“付款条件:买方应由卖方可接受的银行于装运月份前30天开立并送达卖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至装运月份后第15天在中国议付有效。”此句是合同中关于支付的条款,涉及到两个重要的时间,我们应该看清具体介词,进行具体清楚的翻译。 3?译文完整规范,达意通顺 所谓完整规范,达意通顺,就是把理解了的内容用合乎合同要求的规范语言与形式表达出来。合同文书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其整体结构已经相对固定,大体由标题?前言?正文及结尾组成,而且正文中的各个条款也相对固定,只需做稍许改变。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已经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定及词语。例如:“documentary bill at sight ”可以翻译为“即期付有单据的票据”虽然表达的意思符合原文意思,但是概念模糊不清。因为“票据”本来涵义就十分广泛,而在商务英语中的“票据”大多数指“汇票”,因此可译为“跟单汇票”。而且中英文在语言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中文结构较为松散,英文结构较为严谨些,这些都会造成文章不通顺。再者,商务合同的条款本来就比较繁琐,翻译时要首先弄清全文,在弄清各个条款之间的内在联系,切不可拘泥于原文的句法和条条框框,来达到译文的条理清晰,通顺。切不可像初学者一样,不加斟酌,生掰硬套,致使译文更加晦涩难懂。 结语: 通过以上对合同翻译原则的探讨,我们发现合同语言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合同语言专业性强,句子复杂难翻译,专业词汇多,涉及的知识面范围广。因此,作为一名译者,拥有过硬的语言功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了解一定的翻译原则,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英汉两种语言翻译的异同,切实提高翻译能力,语言水平和审美情趣。 国际商务论文:浅析探索中职教师教学质量的自我控制——以国际商务专业“外贸函电英语”为例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师 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自我控制 论文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教师自我提高和完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控制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常规要求,是保证中等职业学校长盛不衰的祛码,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中等职业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企业、政府,所以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学校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等要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即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要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三是满足政府需求的程度,即专业的设置与开发要满足政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与再就业的需求。教学质量本身具有多元性,它与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有关。对中职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应把握住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两个方面。 一、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 1.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90个工种实行就业准人制度,职业学校属于90个技术工种的毕业生,必须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由培养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技能型人才。 2.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社会急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当代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 大部分初中生的首选是进入高中学习,这就在客观上造成进人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与习惯、学习基础与水平、兴趣爱好与特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鉴于此,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应以满足国家、企业、学生的需求来衡量。中职教师必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核心确定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 教学过程的自我控制包括: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分解;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与改进四个方面。由于教学的对象是有个性的学生,所以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如下图所示。 1.课程教学内容的分解 教学内容的分解主要体现在授课计划和实习计划中。教师应在深入了解专业教学计划,熟悉相关课程教学大纲,通晓主讲课程的专业知识要求和职业技能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确定主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主讲课程的计划课时和总体教学目标要求;二是平行课程、后续课程对主讲课程的具体要求;三是职业技能对主讲课程的职业要求;四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 以“外贸函电英语”为例,这门课需要学生掌握外贸商务信函文体的基本知识,包括各类商务书信、常用语句、术语及拟写技巧。通过对外贸业务磋商过程中各个环节往来函电实例的学习,熟悉、掌握外贸业务磋商各个环节的常用表达及写作技巧。 鉴于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我放低目标,着重点在于使学生:①了解并熟悉外经贸进出口的关键步骤。②掌握外经贸业务信函撰写要点,初步做到能在一般情况下写出内容确切、表达得体、符合规范、语句通顺、没有语法错误的信函。授课形式以讲授函电知识和实训(模拟岗位操作)为主。 2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 布鲁姆的教育理论认为,“目标教学”是一种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教学活动,根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利用评价结果控制、调节教学活动的科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理论,在“外贸函电英语”的教学过程时,我制定了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把教材进行了梳理,分成8个单元:Establishingbusinessrelations, Inquiry-Offer-Counteroffer, Order}Accep-lance,Contract, Packing-Shipment , Insurance , Payment , Claim o在每个单元学生都体验到买卖双方两个角色,单元结束后,达到这样的目标:学生能够分别以买方和卖方的身份对外贸信函进行磋商。 3.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不是选拔或淘汰人。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我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设定细化的课堂学习目标。根据设定的课堂学习目标,采用“小步走、步步考、逐步提高”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的课程中,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简明的学习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利用课堂测验检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如“Inquiry-Offer-Counter offer”一单元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很简明:1}To enable students to know about what inquiry ,offer and counter offer are(了解询盘、报盘、还盘的含义);②Help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key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patterns(掌握一些外贸词汇及基本句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提高为:① Learn structure of a business letter about inquiry,offerand counter offer.② Help students learn how to write business let-ter about inquiry , offer and counter offer(学习有关询盘、报盘、还盘的商务信函的基本结构,在教师帮助下,学写信函)。到第三课时,要基本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to finish writing businessletters about inquiry,offer and counter offer themselves(独立完成询盘、报盘、还盘的信函)。 在教学过程中,按够用为度,由浅人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逐个项目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承。 (2)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校的“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是上海市首批实训基地。实训中心的硬件和软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逼真的外贸环境。从第一节课,我就让学生分组组建自己的公司,并为公司命名,制作公司标牌,每次实训课把公司的牌子放在桌上,该公司成员坐在一起。模拟业务谈判情境,扮演不同的买家卖家,互相往来英文函电,洽谈业务。在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如临其境,切实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这些既能提高学生英文函电的写作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3)及时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目标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课堂测验和项目考核及时了解学生对知一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 以“建立贸易关系”为例,这个阶段学生刚开始学写外贸英语信函,用词、格式很不规范,总是达不到目标。我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发现目标任务过高,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我尝试把如何写这封英语信函分成几个板块:100peningSentence告知怎样获得对方公司的名称和地址;② Self-intro-duction介绍你自己的公司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并告知你的业务范围;③ Invitation Sentence表达你的强烈愿望并说服与对方建立贸易关系;.Closing Sentence希望对方尽快给予明确答复。 指导学生逐一学习每一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都有形式不同、意义相近的句式来表示。再给学生不同的背景材料,让他们进行操练。最后再串连成一篇完整的外贸英语信函。通过这种方式,及时、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了教学。 (4)辩证地看待“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为“学”服务的。职业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更多地考虑如何“教”,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我在备课、课件制作、实施教学三个环节中,始终贯穿“教”促进“学”这个主题,重在指导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4.教学效果评价与改进 教学效果既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组织能力、教学技巧、责任心等,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纪律和参与教学的程度。 对中职教师而言,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上。学习成效评价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增强学习责任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难点,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在考核中突破传统的单一的书面考试手段,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课堂测验与章节测验成绩;实训现场操作考评;学期考试成绩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学校的教学质量,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既是职业学校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了使职业教育满足政府、企业、学生的需求,教师更要不断关注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的需求,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不断思考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使自己的教学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适合学生的特点.满足国家的需要。 国际商务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不可忽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谈判 风险 论文摘要: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签约前的国际商务谈判将直接影响到合同履行的顺利与否。本文针对国际商务谈判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探讨谈判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细节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企业顺利地开展国际商贸业务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随着国际经济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各国对外商贸活动的竞争愈演愈烈,中国早已成为这贸易旋涡中不可缺少的主角。然而,由于国际贸易的环节和程序繁多,操作复杂,在每一个环节和操作过程中都潜在着很大的风险。在与众多能力相当甚至比我们实力雄厚企业的贸易大战中,中国企业如何旗开得胜,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稳步前进,又能合理地规避潜在的各种风险?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重视国际贸易主要环节方面问题十分重要,众多的国际贸易案例提醒我们不得不谨记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一些细节尤其不可忽视。下面是国际商务谈判中需关注的几个细节问题。 1.不能忽视自认为不太重要的细节问题 有些谈判人员在对外贸易交易磋商过程中往往仅就交易的几个重要内容反复磋商,而忽视了对次要环节的讨论,而这些所谓的次要环节往往有可能就是引起后面纠纷的祸根。 一般地,国际贸易主要磋商应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装运)、保险、交付、商品检验、索赔与仲裁、不可抗力。但在实际交易磋商中,有不少业务员很看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装运、保险、支付七个交易条件。而对其他的三个交易条件却觉得无足轻重,或根本不谈,或敷衍了事,正因如此,在交易合同的履行过程中,这三个方面的纠纷时常出现。 例如,我国某外贸公司在与外商进行的某种工业品出口的交易磋商中,双方未就商品检验问题进行磋商,合同中也未明确规定。结果买方收到我方货物并进行检验后,认为我方所交货物不符合同规定,并提出索赔。尽管我方在货物运出之前,请国内某商品检验局进行品质检验,取得的检验报告也证明上述商品品质与合同相符,但买方断然拒绝我方检验结果,坚持索赔,双方因此产生纠纷,虽然事情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这次教训却很值得我们吸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本案例也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交易内容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严防每一个可能出现潜在纠纷的细节,才能防范于未然。 2不能忽视合同中某些条款文字表述的具体明确 谈判是一个紧张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新业务员来说更是如此,这种紧张的情绪,加上经验不足,很容易影响到对某些关键性语言或词句的阐述表达,从而将某些模棱两可的语言带人合同,在交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麻烦。 例如,在规定信用证开给卖方的最后期限时,写成“买方应该于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给卖方。”很明显这一描述有三个漏洞:①时间的确立不明确,不知是北京时间还是其他时间;②“于2009年9月6日”之前是否包括“6日”这一天;③“开给卖方”是以开到为准,还是以投邮为准。为此,上面的描述可以修正为“买方应于北京时间2009年明6日之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 因此,对国际商贸谈判中怎样把握好细节性、关键性的环节很重要,需要谈判人员提高不断自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做到临危不乱,才能于冷静中占得主动,避免风险,把握成功。 3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方心理状态的揣摩研究和谈判时机的把握 国际商务谈判也有技巧,要善于对谈判对方的心理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谈判对方,理状态揣摩不够,有可能会影响到商机。 曾有一个日本商人与我国某外贸公司洽谈进口某产品,日商面对这外贸公司给出的优惠条件却久拖不决。转眼过去了两个多月,原来一直兴旺的该类产品国际市场货满为患,价格暴跌,这时日商再以很低价格收购,使我方吃了大亏。日本商人经常采取拖延战术稳住谈判对手,谈判中一定要注意时机的把握。 商务谈判人员更应重视谈判原则,否则会造成谈判失败。某国一公司曾派代表前往日本谈判。日方在接待时得知其在两个星期后返回。日方没急着开始谈判,而是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陪他到处游玩,晚上安排宴会。谈判终于在第12天开始,但每天都很早结束,为的是安排其去打高尔夫球。直到最后一天,日方才谈到重点。但这时外贸公司人员已无时间和对方周旋,只好答应对方条件,签订了协议。这手段不仅仅拖延时间,更重要的是这能软化人的心理,如果接受了其邀请,这已实现了日方的第一纸另外,也会不好意思拒绝对方的要求,毕竟“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其实该代表已违背了商务谈判原则,公事绝不能成为私利的牺牲品,这关系到一个谈判者的根本素质。 4不能忽视对谈判对手特点的充分了解 各国历史文化背景、商务惯例等差异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的障碍。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应充分了解对手情况,尤其是其信誉、文化习俗和贸易习惯特点、实力,乃至其谈判特点及其质用手法和以往实际。 如日本人谈判很有忍耐力,擅长拖延战术,在拖延中想方设法了解谈判对手的真实意图,对方若急于求成,其就乘机抬价或压价,把对方弄得筋疲力尽、焦躁不安。另外,日本人的情报意识非常强,谈判之前广泛地收集情报,并以情报为依据作出决策。所以与日本人谈判,要注意做好商业保密工作。并根据日本商人的特点,与其谈判时,必须搞清楚对手有多大的权力、能作出什么决定。谈判时,语言应尽量婉转,如果不得不否定某个建议,也要以明确、委婉而非威胁的态度来陈述理由。注意谈判策略,不要公开批评对方,不要直截了当地拒绝,而说你还得进一步考虑。 日本商人在谈判中有很强的团队意识,与日方谈判不能只重视对方谈判班子中某个人,而要争取说服每个人。如果暂时未能全面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要应急于催促,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让日商了解我国厂家的国产化实力,在实际工作中,这招很灵,往往会给其一定压力,让其觉得他们没啥特别了不得,自动降低要求,降低价格。要不动声色,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因为急躁和没有耐心在日本人看来是软弱的表现。在等待的时间里,也同时做调查,从别处尽量地多了解日方情况。 各国的文化历史背景、商务惯例、宗教信仰等不同,国际商务谈判中,应以跨文化的视角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地顺应和调适文化等差异,充分重视容易产生潜在风险的各个环节。国际商贸谈判人员不能只把精力放在合同的重要条款的周旋上,忽视促成交易的某些外在细节,如忽视谈判气氛的营造、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对对方的了解等。在对外贸易的谈判环节中需要我们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只有把存在着风险的各细节都严谨对待,才能有效规避风险,百战不殆。 国际商务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解析 【摘 要】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正确对待跨文化因素,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对于促进谈判的成功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 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因素;分析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的概念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来自于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国家地区的参加商务谈判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信息交流或者举行会议磋商的方式以致达成共识的行为和过程。参与谈判的主体应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他们代表的是不同国家地区的利益,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交往模式以及语言习惯,而这些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其实从这点可以看出,国际商务谈判更名为跨文化国际商务谈判更为合适,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概念跟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其实是等同的。 二、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根源分析 1、国民性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表现在拥有共同的思想文化观念、社会价值观、判断处理事情的行为方式。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是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它是一个国家长时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有别于其他的国家民族。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社会制度等诸多因素的不同,造就了他们在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认知方式上不同,甚至大有区别,以致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经常出现意见对立和思想误解。 我国国民性的主要体现就是中国人所谓的“面子”问题,或者说“体面”。如果有涉及中国人“体面”的问题出现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而且同时又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大多数中国人会选择“体面”。与此相反,西方人则会选择“利益”。因为,我们中国人把处理事情的结果能否让自己更“体面”当成头等大事。 2、伦理和法制观念 我们中国人遇事一般不会主动从法律上考虑问题,“面子”的问题让我们觉得动用法律的事都是坏到极点的事,没必要把两个人的事情闹的那么大。而是首选从社会伦理道德上来思考问题。可是大多数西方人却恰恰与我们相反。 在中国,社会舆论、他人评价以及道德评判等社会伦理的考验始终在人们心中占据领导地位,一旦遭遇不可避免的纠纷,首先去做的就是如何赢得社会舆论的维护,伦理道德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已经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根深蹄固。所以,很多应该利用法律来解决的问题,中国人都是通过各种“组织”、通过社会舆论来发挥作用进行私了和解。而西方人士对于纠纷的处置,则更加习惯首选法律手段。因为法律很简单,可以快速直接的给出纠纷结果,而不是通过靠良心发现的社会伦理道德评判,历经十天半月才得出同样的结果。西方拥有很多的私人律师及法律顾问、律师事务多,遭遇纠纷时直接移交律师处理。而我们中国人却是不辞辛劳地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去解决纠纷,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浪费时间。 3、思维方式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区别,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中国的明星经理人,盛大网络的总裁唐骏曾经做过一次有关演讲:中、日、韩三国是典型的东方思维,而美、英则是典型的西方思维。两种思维方式截然不同,西方思维注重做事效率,出手果断直接从不拖泥带水;而东方思维则讲究谦虚谨慎,注重首先营造宽松愉快的环境,然后才是做事。所以中、日、韩在接到美、英等西方国家一些企业的商业函件时,通常都是先看结尾再看开头。因为西方思维注重做事效率,不讲什么谦虚谨慎,一般会在商业函件的开头就直接给出此次来函目的,而在结尾才是如果目的达成各方会有什么利益。这让习惯东方思维的中日韩很不习惯,觉得他们太粗鲁,不会营造氛围。而在美英收到中日韩的商业函件时,也是从尾部先看,然后再看开头,美英觉得中日韩开头的利益分析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他们要在第一时间知道你要和我们做什么。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文句子的各种成分放置顺序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的是越重要的成分越靠前,像时间、地点还有一些修饰词语通通放到最后。不像我们中文却把时间、地点和修饰成分放在开头。语言的形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经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与延续才有的,所以它的形式就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认知方式、传达方式。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分类 根据荷兰一位管理学教授的调研结果表示,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类型主要有五大类:受权威影响的文化因素、受个人影响的文化因素、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受男权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和不确定性影响的文化因素。 1、受权威影响的文化因素 权威,即地位。双方谈判中,一般都是双方团队碰面进行谈判,谈判最终会由团队讨论得出一个结论,但是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听团队中最权威的领导的。所以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对方是这种“一带多”的谈判团队,我方企业就要采取相应对策。在国际上,法国和比利时是受这种谈判方式影响较大的典型。 2、受个人影响的文化因素 受这种文化因素影响的国际商务谈判,一般都是双方不会进行第二次合作,或者不再做进行长久合作的打算。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更重视取得的商业利益,而不重视和谐的谈判关系。与美国的很多企业谈判时,经常会听到他们的谈判人员说:“我一个人能行”这样个人主义极其强烈的语言。 3、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 与个人主义极其强烈的文化因素相比,受集体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就注重的是双方的和谐关系。双方形成一种和谐的谈判关系,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以便长期开展业务合作。日本、拉丁国家的文化就是此范畴之内的。 4、受男权主义影响的文化因素 就像中国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在现代的国际商务谈判中,这种“男尊女卑”的现象依旧存在。他们认为,男人才是社会的主导,而国际商务谈判这种高端谈判,更需要男人来完成。就像在日本,女人就是被排斥在商务谈判之外的。 5、不确定性影响的文化因素 这种不确定的文化因素其实是一种冒险精神,他们喜欢像未来的不确定性挑战。而我国企业谈判的特点就是求稳妥,会比一切不稳定因素。但是国际商务谈判增多的今天,我国要注重这方面因素的对待。 四、跨文化因素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体现 1、影响沟通过程 沟通贯穿着国际商务谈判的始终,是谈判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价值取向影响沟通过程,主要表现为:不同价值取向的谈判主体对谈判者自身和对手的定位不同,对谈判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定位也存在差异,从而影响谈判各方的沟通。 思维方式影响人们对于信息的理解,可能造成双方对于信息理解的分歧或误解,辩证思维的谈判者与逻辑思维的谈判者对于同样的情形所做出的反应会有很大差异;风俗习惯影响谈判者的行为模式,进而影响谈判各方的沟通,无意触犯对方的文化禁忌会造成双方沟通的失败。 2、影响谈判风格 (1)谈判顺序 中国人喜欢先拉关系后展开对谈判主题的讨论,在谈判各方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时,再进行商务谈判,俄罗斯和日本的商人也比较注重谈判前的交际。西方人更倾向于直接进入到商务谈判阶段,这与谈判主体的风俗习惯及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此外,部分国家的商人具有强烈的时间观念,一般会考虑谈判前建立人际关系的机会成本。如英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他们一般不会随便与别人建立关系,不主动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代表交流。 (2)决策程序 中国和俄罗斯早期开展过计划经济,强调计划重于市场,市场调节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因此该地区的商人权力观念比较强,在决策程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集权成分。而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人,在谈判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对于谈判的细节考虑的更周全,决策更加准确。 (3)对待合同的态度 美国文化融合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流动性较高,他们无法建立比较稳定的信任基础,因此,比较重视纸质合同和契约。英国的谈判者要求合同准确无误,合作的流程和细节也要完整地在合同上体现出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人也开始重视合同的拟定。 3、影响决策方式 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导致权力距离的不同,决定谈判主体的决策方式是权力主义决策方式还是协商决策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等级差别和中庸思想的影响较为深刻,中国的谈判者的决策方式更偏向于权力主义决策方式。与中国不同,在美国传统文化中更崇尚自由和平等,自由女神和独立宣言的影响较为深刻,美国的谈判者的决策方式倾向于协商决策方式和个人主义决策方式。 在谈判桌上,美国人把谈判看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依靠归纳推理,凭借事实和数据来解决问题。决策对美国人来讲,是由负责的个人作出的,不是有关的群体或集体来决定的。第二,妥协对美国人来讲是签订合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策略,也就是说,它含有积极的意义。但对中国人来讲,它的意义从来都是消极的。第三,对美国人来说,最高目标是完成任务,因此,所有的事情都应按着一种确保完成任务的最佳方式进行。 在中国人的观点里认为国家是一个整体,选择整体的同时,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绪下,整体的发展速度必定会受到制约。中国人由于受集体主义和权威主义的影响,很少把谈判过程视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在作出决策的过程中,把相关的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包括对方的态度、感情和情绪。他们对别人的情感和态度十分敏感,而且友谊、感情以及态度等这些美国人很少考虑的因素,对中国人来讲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五、应对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的对策 1、加强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意识 虽然现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可以让企业通过网络去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合作伙伴,但是仍然后很多企业没有注意到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所以企业要加强跨文化商务谈判的意识,通过了解文化背景、需求、动机和信念甚至信仰上的不同,尊重对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从而在谈判过程中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占据主动,从而促进谈判的成功。 2、互相尊重,平等互利 平等互利是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来自不同国家的谈判者,拥有平等的权利,都有提出合理的要求和意见的权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不仅要认识到跨文化因素的存在,也要对谈判对方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语言和非语言习惯持宽容和理解态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我们无法避免跨文化因素的存在,不能把它们绝对融合,但谈判主体之间的互相包容可以减少跨文化冲突。 3、了解谈判对手的社会禁忌和习俗 在中国代表上手的仙鹤,在法国文化中却代表着蠢汉;而数字“四”却因为谐音“死”在日本文化中被排斥,但是我国却讲究“四六成双”代表吉祥。所以,谈判之前充分了解谈判对手的社会习俗和禁忌至关重要。不要因为无心之失导致谈判失败,并且伤了双方和气,不利于以后的合作。 4、避免沟通障碍 由于国际商务的谈判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来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可能共用一种语言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的差异会成为最大的问题。因此,国际商务的谈判主体要对谈判对方国家的语言有充分的了解和学习,避免谈判各方的交流障碍。首先,注重翻译人员的翻译素质。要了解外国文化和语境,避免因为不了解文化造成的误会。一般国际商务谈判都会存在语言文化的障碍。一般企业都会配备翻译,但是如果翻译人员对你对方文化不了解,将一些单词翻译错误,就会造成南辕北辙的现象,最终导致谈判的崩盘。在联合国发生过这样一件事,秘书长去伊朗协助解救人质,解救过程中说:“我来这里是以中间人的身份来寻求某种妥协的”。但是他的一席话却遭到了伊朗民众的围攻。原因很简单,“中间人”这个单词在伊朗的文化中代表“爱管闲事的人”,这样的错误一度导致这场解救陷入窘境。所以国际商务谈判的翻译人员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素质。 其次,注重翻译人员的水平。这是对翻译人员的“硬件要求”。以英语翻译为例,比如对“second-class”的翻译,如果正确翻译为二级企业,那么双方谈判就能顺利进行,但是如果翻译成二流企业,那么谈判就可以立即终止了。一个优秀的跨国企业,为什么要和一个二流企业进行合作?所以,企业在选用翻译人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翻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对词汇掌握的精准度,不会因为任何一个模棱两可的词汇导致降低了企业实力、损害了企业形象,最终导致谈判中断。 六、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各个国家间经济交往的不断深入,中美贸易、对外贸易谈判将日益增多,认识到这种跨文化差别可帮助我们的谈判人员避免因为无知于文化差异而在商务活动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加强跨文化谈判的意识,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在需求、动机、信念上的不同,学会了解、接受和尊重对方文化,也要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尽量缩小和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及策略以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贸易谈判的成功。 国际商务论文: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预防与解决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商务谈判中因为双方都希望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常常面临利益的冲突。本文认为,了解各国商人谈判的特点、做好充分的谈判准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这些冲突的激化,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当冲突出现时,要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借助客观标准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关键词】商务谈判 利益冲突 预防 解决 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和平时期国际交往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中。 所谓谈判,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而达成某项联合协议。谈判又是一系列情势的集合体,它包括沟通、销售、市场、心理学、社会学、自信心以及冲突的解决。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使交易成功。如何有效避免谈判中僵局的出现而使谈判获取成功?当冲突和矛盾出现时又如何化解呢?本文将对此做出探讨。 一、了解各国商人的特点是国际商务谈判必备的常识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如欲在商务谈判中不辱使命,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风格,采取灵活的谈判方式。下面我们仅就几种国际商务谈判中常见的客商情况加以说明。 1.美国人 美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人是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常见对手,他们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重实际,重功利,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每个人,所以在谈判中他们干脆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美国人习惯于按照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讨论,解决一项,推进一项,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他们十分精于讨价还价,并以智慧和谋略取胜,他们会讲得有理有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走势甚至最终用户的心态等各个方面劝说对方接收其价格要求。美国人在谈判某一项目时,除探讨所谈项目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数量、交货期及付款方式等条款外,还包括该项目从设计到开发、生产工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为双方能更好地合作各自所能做的事情等,从而达成一揽子交易。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与非必须保持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 2.日本人 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养成了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的性格。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地活跃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舞台上。他们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的出现。 3.韩国人 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在谈判前他们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他们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4.华侨商人 华侨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他们乡土观念很强,勤奋耐劳,重视信义,珍惜友情。由于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谈判习惯既与当地人有别,也与我们大陆人有所不同。他们作风果断,雷厉风行,善于讨价还价,而且多数都是由老板亲自出面谈判,即使在谈判之初由人或雇员出面,最后也要由老板拍板才能成交。所以了解老板的个人情况,以真情打动他就至关重要。 以上介绍的只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谈判风格,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悟其真谛。当然,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通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国商人之间频繁的往来接触,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有些商人的国别风格已不是十分明显了。因此,我们既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更应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二、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是预防冲突激化的有效手段 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发展,则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因而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一般包括谈判者自身的分析和谈判对手的分析、谈判班子的组成、精心拟定谈判目标与策略,必要时还要进行事先模拟谈判等。 1.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谈判准备过程中, 谈判者要在对自身情况作全面分析的同时,设法全面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自身分析主要是指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对手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手的谈判人员状况等等。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中出现了许多合作误区与投资漏洞,乃至少数外商的欺诈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中方人员对谈判对手了解不够所导致的。关于这一点前文我们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叙。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务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因此,通晓相关知识十分重要。通常,除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这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谈判者还应涉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知识、外语、有关国家的商务习俗与风土人情以及与谈判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构筑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背景。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商务谈判者,还应具备一种充满自信心、具有果断力、富于冒险精神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风险面前不回头,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拥抱成功与胜利。 因为国际商务谈判又常常是一场群体间的交锋,单凭谈判者个人的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圆满的结局,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谈判班子与对手谈判。谈判班子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互补性,从而在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时能驾轻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主谈人员的压力。 3.拟订谈判目标,明确谈判最终目的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你让步的限度。商务谈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这一般也是谈判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出口商,你要确定最低价,如果你是一个进口商,你要确定最高价。在谈判前,双方都要确定一个底线,超越这个底线,谈判将无法进行。这个底线的确定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如果出口商把目标确定的过高或进口商把价格确定的过低,都会使谈判中出现激烈冲突,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作为一个出口商,你的开价应在你能接受的最低价和你认为对方能接受的最高价之间,重要的是你的开的价要符合实际,是可信的,合情合理的,促使对方作出响应。一个十分有利于自己的开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它可能向对方传递了消极的信息,使他对你难以信任,而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 当你确定开价时,应该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市场条件和商业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开价后迅速做些让步,但很多时候这种作风回显得对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不够认真。所以开价必须慎重,而且留有一个足够的选择余地。 4.制定谈判策略 每一次谈判都有其特点,要求有特定的策略和相应战术。在某些情况下首先让步的谈判者可能被认为处于软弱地位,致使对方施加压力以得到更多的让步;然而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举动可能被看作是一种要求汇报的合作信号。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双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业关系,使谈判成功,各方都能受益。但一个纯粹的合作关系也是不切实际的。当对方寻求最大利益时,会采取某些竞争策略。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策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策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你需要事先计划好,如果必要是可以做出那些让步。核算成本,并确定怎样让步和何时让步。重要的是在谈判之前要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竞争策略,万一对方认为你的合作愿望是软弱的表示时,或者对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这时改变谈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额外的让步。 三、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 谈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都卖艺的协议或合同。我们把与我们谈判的人称为谈判对手,双方确有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要恰当使用一些谈判技巧,尽力避免强烈冲突的出现,谈判陷入僵局对谈判双方来说都是失败。 1. 刚柔相济 在谈判程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持强硬立场,有人扮演“白脸”角色,取温和态度。“红脸”是狮子大开口,大刀阔斧地直捅对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便于从中斡旋挽回。 2. 拖延回旋 在贸易谈判中,有时会遇到一种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对于这类谈判者,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 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生厌,逐渐丧失锐气,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3. 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你的答复,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4.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5.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讯号,是一种微妙的润滑剂。 6.相互体谅 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四、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 由于谈判中双方都想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谈判陷入僵局而至最终破裂,但有时利益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每逢此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谈判顺利完成,取得成功。 1.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 谈判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商务谈判中,当双方各执己见时,往往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考虑问题,这是谈判往往出现僵局。 在谈判中,如果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处理问题的方法:⑴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⑵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论对方的意图。⑶相互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⑷找寻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行动机会。⑸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参与了谈判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协议是双方想法的反映。⑹在协议达成是,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人格。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利益冲突发生后谈判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往往用既定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往往加以排斥。彼此交流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的让一方遵循对方的思路解决问题,而是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解决问题。 2.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小时侯都做过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有一块饼干,让你和妹妹分,怎么样才能分得公平呢?答案就是自己先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得到其中哪部分都不吃亏,然后让妹妹来选。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态势。就象这道智力题的解答一样,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双赢的方案。 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另外谈判者还应注意谈判双方兼容利益的存在。 为了有效地寻找双赢的方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⑴将方案的创造与对方案的判断行为分开。谈判者应该先创造方案,然后再决策,不要过早地对解决方案下结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的小组讨论,即谈判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激发理想,创造出各种想法和注意,而不是考虑这些主意是好还是坏,是否能够实现。然后再逐步对创造的想法和主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谈判的具体方案。在谈判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共同进行这种小组讨论。 ⑵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方案的选择范围。在上述小组讨论中,参加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觉得大家在寻找最佳的方案。而实际上,在激发想象阶段并不是寻找最佳方案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谈判的可选择余地。此阶段,谈判者应从不同就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甚至可以就某些问题和合同条款达成不同的协议。如不能达成永久协议,可以达成临时协议;不能达成无条件的协议,可以达成有条件的等等。 ⑶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容易做出决策。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法又正当,对双方都公平,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做出决策,你的方案也就获得了成功。 3.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了解了彼此的利益所在后,绞尽脑汁为双方寻求各种互利的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视与对方发展关系。但是棘手的利益冲突问题依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谈判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参照一些客观标准,如市场价值、替代成本、折旧是帐面价值等等。此种方式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在价格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可以这样解决,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一定要把握,就是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有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先例原则。 在谈判中,谈判者运用客观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建立公平的标准。商务谈判中,一般应遵循的客观标准有:市场价值、科学的计算、行业标准、成本、有效性、对等原则、相互原则等,客观标准的选取要独立于双方的意愿,公平合法,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是可行的。 ⑵建立公平的利益分割方法。如大宗商品贸易由期货市场定价进行基差交易;在两位股东持股相等的投资企业中,委派总经理采取任期轮换法等。 ⑶将谈判利益的分割问题局限于寻找客观依据。在谈判中,多问对方:您提出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的这个价格?您是如何算出这个价格的? ⑷善于阐述自己的理由,也接受对方合理正当的客观依据。一定要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说服对手。对方认为公平的标准必须对你也公平。运用你所同意的对方标准来限制对方漫天要价,甚至于两个不同的标准也可以谋求折中。 ⑸不要屈从于对方的压力。来自谈判对手的严厉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贿赂、最后通牒、以信任为借口让你屈从、抛出不可让步的固定价格等。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让对方陈述理由,讲明所遵从的客观标准。 国际商务论文:试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国际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 摘 要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国际商务谈判中,拥有信息多的企业甲会对谈判对手企业乙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乙在谈判中会采取拖延法、引入第三方谈判法、长期合作法等策略促使自己信息与企业甲信息对称。在双方谈判中,双赢理念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国际商务谈判 连锁反应 双赢理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的国际商务谈判增多而获取信息手段与国外企业相比相对落后,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务谈判产生的连锁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1 理论前提假设 为了分析的方便,以某国企业甲与另一国企业乙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为例,我们事先作出如下前提假设:①企业甲与企业乙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甲的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都比企业乙多。②企业获取信息需要成本,为获取信息需要时间成本与直接的货币成本。③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同,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同,都不轻易免费显示成本信息。④根据交易费用学观点,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行为都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二是人的行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在商务谈判中,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有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包括提供不确定信息,利用对手的不利地位施加压力等行为。⑤企业甲与企业乙合作是他们的最优选择。双方都有谈判的利益动机。如果他们选择合作,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获得100个与80个单位货币,一旦谈判破裂,企业甲与企业乙将分别损失10个与5个单位货币,因为他们在获取信息中存在成本。并且机会主义行为一旦成功,能够获得额外利益。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一旦被企业乙接受,企业甲将获得120个单位货币,而企业乙将减少到60个单位货币。⑥国际商务谈判需要成本。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的花费与时间成本,还有可能需要外语翻译成本。假设双方每一场谈判都需要花费1个单位货币。 2 连锁反应 由于企业甲获取的信息比企业乙多,在私人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企业乙的情况比企业乙对企业甲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在公共信息上表现在企业甲对市场有更多的了解,例如谈判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需求弹性等。在开始的谈判过程中,企业甲处于谈判的有利地位,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企业甲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利用企业乙的不利地位对其施压。同时,在商务谈判信息显示过程中,企业甲给企业乙提供不确定信息,进行信息欺诈,以误导企业乙,企图使企业乙获得虚假信息而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例如企业甲可能夸大国际市场价格来误导企业乙,使其让出更多的利益。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中不但要应付企业甲谈判代表,引出更多的信息,而且需要对企业甲的信息进行甄别,以获取更多的高质量信息使自己与企业甲谈判的地位平等。由于双方谈判代表水平相当,企业乙谈判代表的任务显然比企业甲谈判代表的任务重,因此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由于在前面的谈判中企业甲居于上风,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企业甲会显得更加咄咄逼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更加强烈会导致企业甲的谈判目标的上浮,企业甲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乙施压。企业甲谈判利益的一直上升,而企业乙的谈判利益一直下降,呈现出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弱者更弱强者越强的连锁反应现象。 3 企业乙的对策 企业甲依靠信息优势条件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引发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的谈判地位。作为谈判水平与企业甲谈判代表相同的企业乙谈判代表,不会轻易屈服于企业甲的压力而减少自己获得的利益,他会采取一系列对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拖延法。由于企业甲与企业乙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获取信息能力相同,谈判水平相同,企业乙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会通过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某种借口将议题搁置起来的方法给企业甲施压。对于企业甲来说,一方面,如果商务谈判走向破裂的话,从经济角度看,企业甲不但得不到任何利益,反而会损失10个单位货币。从心理角度看,他获取的利润比企业乙多,心理上会更注重谈判的成功。另一方面,每一场谈判都要花费一个单位的成本,对于理性经济人企业甲来说,他肯定不愿意把更多的利益花在谈判桌上。对于企业乙来说,他拖延合同签定时间或把议题搁置起来,一方面基于企业甲的顾虑给企业乙施加压力,让企业甲谈判代表在谈判桌上显示出正确的高质量信息。通过企业甲向企业乙的信息差别流动使双方信息趋于平衡,同时通过更长时间的谈判,企业乙谈判代表的经验积累使他们对企业甲代表发出的信息更容易甄别,筛选出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发达,企业乙可以一边谈判,一边另外派人通过多渠道搜集更多的与谈判有关的信息。 (2)引入第三方参与法。企业乙在与企业甲谈判中处于劣势地位,企业乙应努力引入第三方参与谈判。一方面第三方参与调节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谈判,增强企业乙的谈判力与信心。另一方面第三方介入可能带来新的建设性方案,避免谈判陷入僵局。另外,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第三方还可以监督协议的执行。例如企业乙可以邀请行业协会来参与谈判,行业协会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与行业影响力可以抑制企业甲的机会主义倾向与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从而使谈判趋向公平。 (3)长期合作法。企业乙在谈判不利的条件下,应突出这次合同签定以后对企业甲的依赖程度。以长期合作、更大的利益为诱惑,使企业甲做出让步。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这种做法让企业甲对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甲不会为了近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另一个国家发挥更大的企业影响力也许是企业甲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甲会注重平等合作,为以后的利益打基础。 4 双方最优选择:双赢理念 双赢理念是指谈判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合作来达到双赢结果的一种思想,思想的核心是强调利益的一致性与共同的胜利。要实现利益的一致性,企业甲与企业乙应努力挖掘各方利益相同部分,努力将利益的蛋糕做大,如此双方获得更多利益。一方面,企业甲与企业乙能实现资源共享,减少成本。以获取的公共信息资源为例,假设企业甲有A个单位公共信息,企业乙有B个单位公共信息,双方都有的共同信息为C个单位信息。如果企业甲与企业乙一开始就开诚布公,双方都能获得(A U B-C)个单位公共信息。因此,再适度进行信息成本分配,企业甲与企业乙都能以最小的公共信息成本获得最大的公共信息,双方都能获得更大利益。另一方面,降低谈判成本,提高企业双方福利。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企业的机会主义只会导致谈判成本的上升。关于企业甲谈判利益与谈判成本的关系,以理论假设为例,从谈判一开始,企业甲利益为100单位货币,由于信息优势下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甲利益从100个单位货币上升到了120个单位。但是由于企业乙的对策,企业甲的谈判利益又降到了开始谈判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甲与企业乙的谈判利益最终都没有变,而双方谈判成本一直在上升,导致企业甲与企业乙双方福利的减低。因此,在谈判中,双方减低谈判成本就是提高了企业双方的福利。要实现共同的胜利,企业甲应抛弃传统的谈判利益,倡导双赢理念。在谈判开始,企业甲对企业乙比较了解,应在取得自己角度的一些问题时,使企业乙利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提出合作性的最佳方案。只有在双赢理念的指导下,企业甲与企业乙才能共同取得谈判的最佳利益。
变电站论文:浅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摘 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阐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变电站 自动化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完整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 (1)分布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 (2)集中式设计。系统采用模块化、集中式立柜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集中在专用的采集、控制保护柜,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 (3)简单可靠。由于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可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仅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4)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5)兼容性好。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1)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一个子系统,应服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总体设计,其配置、功能包括设备的布置应满足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以及信息分层传输、资源共享的原则。 (2)分散式系统的功能配置宜采用下放的原则,凡可以在间隔层就完成的功能如保护、备用电源自投、电压控制等,无须通过网络和上位机去完成。220kV枢纽站及220kV电压等级以上的变电站,其网络层和站级层宜采用双重化、冗余配置,以提高系统可靠性。 (3)按我国的实际情况,目前变电站还不大可能完全无人值守,即使是无人值守,也有一个现场维护、调试和应急处理的问题,因此设计时应考虑远方与就地控制操作并存的模式。同样,保护单元亦应具有远方、就地投切和在线修改整定值的功能,以远方为主,就地为铺,并应从设计、制造上保证同一时间只允许其中一种控制方式有效。 (4)站内自动化及无人值班站的接入系统设计应从技术上保证站内自动化系统的硬件接口满足国际标准。系统的支撑软件符合ISO开放系统规定,系统的各类数据、通信规约及网络协议的定义、格式、编程、地址等与相应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保持一致,以适应电力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 (5)要积极而慎重地推行保护、测量、控制一体化设计,确保保护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和动作可靠性。分布式系统的SOE分辨率通过保护单元来实现。保护、测量、控制原则上可合用电压互感器(TV),对电量计费、功率总加等有精度要求的量可接量测电流互感器(TA),供监测用的量可合用保护TA。 (6)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应优先采用交流采样技术,减轻TA,TV的负载,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可取消光字牌屏和中央信号屏,简化控制屏,由计算机承担信号监视功能,使任一信息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提高信息的实时性、可靠性,节约占地空间,减少屏柜,二次电缆和设计、安装、维护工作量。 (7)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大部分采用串行口通信方式(RS232C,RS422,RS485总线等),其通信速率和资源共享程度均受到限制,故建议采用局域网(LAN)通信方式,尤其是平等(peer to peer)网络,如总线型网(介质共享型),即网上每个节点都可与网上其他节点直接通信,例CSC-2000型采用的Lon Works网,DISA-2,DISA-3型采用的CANnet(control area network)网等。 (8)变电站内存在强大的电磁场干扰。从抗电磁干扰角度考虑,在选择通信介质时可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方式,这一点对分散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尤为适用。例LSA678,DISA-2,DISA-3型等均采用了光纤通信方式。但鉴于光纤安装、维护复杂及费用相对较高,因此配电站宜以电缆为通信介质。 3、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馈线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使供电可靠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要进一步缩短故障停电时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馈线自动化的发展。馈线自动化必须在馈电线路上装设电动开关,配置馈线终端设备FTU,对一些分支线路,还应装设故障指示器,并利用通信系统,向系统提供馈线运行数据和状态,执行系统下达的馈线开关遥控操作命令非线性负载。电动机直接起动,不平衡负载,焊接设备以及家用电器设备增多,降低了电压质量。电压质量对现代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影响极大。为此,提出系统应对电压进行连续测量和质量分析,噪声越限告警,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无功补偿方式。 (2)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性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包含众多的设备和子系统,个功能、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其本身及其所用技术又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对任一家制造商而言,根本不可能包揽一切。在馈线自动化方面显着降低了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综合成本,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故障定位和自动恢复送电可以明显地缩短停电时间。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数字式继电保护、馈线自动化和DMS系统为基础。对于故障定位,国外有人提出使用三种技术综合处理:故障距离计算法、线路故障指示器法以及不同线路区间故障概率统计法,这些信息结合在一起进行模糊逻辑处理。 4、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了世界每个角落。电力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微机控制时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变电站论文: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论 文 摘 要: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正处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密集阶段,结合阜阳供电公司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中继电保护专业的经验和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同时提出继电保护专业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关 键 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带负荷测向量工作在改造工作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作程序,电力设备投运后,必须进行保护的带负荷测向量检查,通过向量图分析交流回路接线,确认正确后,方可将保护投入运行。例如,笔者在进行110kV东平变电站综自改造时,由于10kV高压室内设备改造成保护测控装置与开关柜一体工作,承包给安装公司施工,在#1主变低压侧141开关改造结束后,#1主变保护投入运行前进行带负荷测向量的工作中发现,#1主变低压侧差动保护回路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回路中电流回路的向量为反极性,给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带来了隐患,因此保护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电流回路的极性及时调整回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设备运行后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要及时消除;不能解决的,在经过分析后,在不影响运行的前提下,需要报请上级部门并做好记录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运行中重点巡视,并尽快消除组织消缺验收时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例如,2004年我公司110kV阜南变综字改造工程中需要将原先为电磁型的变压器保护更换为南锐继保公司的RCS-90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改造工作结束后,进行带负荷侧向量工作时,发现高压侧电流为反相序。阜南变是一座单电源终端变电站,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变电站都处在反相序的特殊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很难把110kV进线线路和35kV、10kV出线全部停运,把反相序调整为正相序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RCS-9000型微机主变保护是按照正相序电力系统进行设计的保护装置,可能造成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在征得生产部门领导(总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主变保护的定值11点钟接线方式强制改为1点钟接线方式,加强巡检力度,待条件允许后再将反向序调整为正相序,此项工作终于在220kV白果变投入运行后,于2009年7月完成。现在反相序已调整为正相序,为阜南变主变保护正常运行创造了合格的运行条件。工程中的反事故措施要严格按国家电网十八条反措的要求执行。 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及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变电站监控系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着重介绍了计算机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关键词:监控系统 遥测 遥信 遥控 微机监控系统 一、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发展 变电站是企业的动力心脏,其监控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 在早期,变电站没有办法及时地了解和监视各个车间或线路的运行情况,更谈不上对各个车间和线路进行直接控制。全厂供电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各个生产车间,各条线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情况调度中心都不能及时掌握,调度员和各个车间的联系主要是电话,每天由各车间值班人员定时打电话向调度员报告本车间的电流,电压,功率等数据,调度员需根据情况汇总,分析,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全厂供电系统运行状态的有限信息。严格说来,这些信息已经属于“历史”了。调度员只能根据事前通过大量人工手算得到的各种系统运行方式,结合这些有限的“历史”性信息,加上个人的经验,选择某种运行方式,再用电话通知各个车间值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一旦发生事故,也不能及时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进行事故处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运行。显然,这种落后的状况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运行。 监控系统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远动技术的采用。安装于各个车间的远动装置,采集各车间的负荷情况,各线路电流,电压,功率等实时数据,以及各开关的实时状态,然后通过控制电缆传给调度中心并直接显示在调度台的仪表和模拟屏上。调度员可以随时看到这些运行参数和全系统运行方式,还可以立刻“看到”开关等设备的事故跳闸(模拟屏上相应的图形闪光)。调度中心可以有效地对全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调度员还可以在调度中心直接对某些开关进行投入和切除的操作。这种布线逻辑式的装置的采用,使变电站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遥测,遥信,遥控的功能。 监控系统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是电子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代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对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能源紧张,人们对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视。全面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复杂的分析和计算。监控系统需要装备类似人的“大脑”的设备,这就是电子计算机。 二、 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WINDOWS98及WINDOWS NT窗口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易用,几乎所有的功能只需使用鼠标移动或单击即可完成。系统信息量大,主机采用一机双屏方式。系统配置灵活。作为分散型控制系能统的性,该系统是开放式的,可以实现在线编辑。在不退出实时系统的情况下,用户可编辑,修改,建立各种实时数据,图表报表,并可随时打印或实时观察所修改的内容。遥信各开关的状态,事故信号,电能脉冲的计量的等。可对任意一条线路的负荷进行控制和分析。系统设有事件浏览和系统日志功能,主要将整点数据存盘记录,对系统内发生的故障事件进行分类存档,对各项操作记录在案。画面管理功能由专人进行对模拟图、报表、操作票,数据显示的定义和生成。全厂的供电系统图,平面图以及各种操作票,管理图表均可在系统内生成并随时打印输出。该系统可对关键设备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对设备运行情况和工艺执行进行分析。 三、 结束语 企业变电站安装微机监控系统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变电站的各种动态参量加以组织分析,再以数据,图表,色彩及音响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值班人员面前。借助于该系统,值班人员能提前发现事故隐患,作到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事故也能迅速找出事故原因,及时处理缩短停电时间减少经济损失。还可对有限的电力资源合理分配使用,为科学管理,经济调度提供理论依据和现代化手段。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 摘 要 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的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继电保护二次系统信息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 intranet 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可实现“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部门的信息交流,二次设备图形、试验的管理和事故、缺陷记录、运行状况的分析。该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具有开放性和先进性。 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普及,继电保护二次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许多当前由人工处理的模拟信息转化为大量的数字信息,而技术管理人员也有许多用计算机实现的资料和试验记录文档。信息的数字化使得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加强了解,消灭故障隐患,进一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1 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1.1 信息数据源的分布 二次系统所具备的信息来源可大致分为3部分: a)由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经 RTU 发送至调度端的实时运行数据; b)继电保护管理端(生技部门和继电保护班组)所存放的设备管理资料、各类试验记录和运行制度等; c)其他系统中需要了解继电保护数据或可以提供继电保护有关数据和参考资料的数据源接口。 1.2 系统结构 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数据源联系起来,而对于各级用户都能予以充分利用呢?我们可以考虑以调度监控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源为中心,建立图1系统。 通过数据仓库技术集成各类数据源,使用方法库来支持各个不同等级客户的分别应用,利用网络功能实施数据交换,并且开放 MIS 的数据接口,基本实现对二次保护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1.3 系统方法与功能 1.3.1 数据仓库和方法库 a)数据仓库是比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更高一级的数据组织形式,它不仅支持海量数据的处理,而且对于动态存储、应用程序接口、非结构化数据等方面都具有更强的性能。 b)方法库是封装了一系列分析处理方法的规则库,也是应用程序软件功能的集中表现,可通过设置各用户权限来限制其对数据仓库的查询和读、写操作,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同时也限定了客户的应用范围。 1.3.2 软件应用功能 a)“三遥”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各类二次信息的查询,和以前定检、定试记录的比较,动作时间和次数的统计,故障、事故等报警事件的指示和响应等。 b)二次设备试验的记录管理、定试预告、定值单管理、材料管理等。主要由继电保护班组人员填写,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c)二次设备图形管理系统具备 GIS 功能,支持图形和数据库相连,直接在图形上查询参数。 d)二次设备事故、缺陷记录分析,各保护装置运行状况分析。主要是继电保护技术专责完成,其他部门共享查询。 e)设立一次设备参数接口。如电流、电压、功率因素和高压设备试验记录等,配合一次主接线图查询,可作为二次系统的辅助分析数据来源。 f)可使用电子函件和新闻公告板方便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 1.3.3 软件开发工具 采用 Microsoft(微软)公司系列工具软件进行开发,在实用性和兼容性上都可以体现应用的先进性及广泛性。 1.3.4 系统建立模式 随着 Internet 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建设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时,也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点,要向大的外部空间提供可用的信息数据,也要从外部世界汲取各种综合信息,故考虑采用 intranet 模式。 2 系统特点 2.1 实用性强 针对生产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了二次部分各类数据源的共享和使用,特别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工作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系统分析和数据统计工作,提高保护运行水平。 2.2 可靠性高 易于维护和升级。由于采用数据仓库和方法库。整个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可靠性不再分散于各级用户之间,而集中于网络中心数据库和规则库,任一客户工作站的突然损坏,也不影响整个系统其他部分的工作性能,而且恢复非常简单。对于软件开发人员而言,升级换代只限于方法库的改变,快捷方便。 2.3 开放性和先进性 数据仓库技术使得数据源的来源更加广泛,使用更加方便,易于和 MIS 等系统接口。系统的构造结合了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 结束语 现在各个发供电企业的 MIS 系统建设已普遍考虑采用 Internet/intranet 模式,因此在建设企业内各个专业子信息系统时也应采用这种模式,以统一系统的规划及数据的流动,使企业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推动自身的发展 。 作者:广州电力工业局 陈菁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改造工程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为了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以及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笔者具体分析了改造前、改造过程中和改造后期的验收出现的问题,并对如何控制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变电站改造;问题分析;控制对策 随着用电量的加大以及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电网运行的需要,变电站设备改造工程势在必行。但改造过程中运行操作工作量大、方式多变、现场施工面多、施工人员交叉作业等存在很多问题。针对上述情况,为保证变电站改造的顺利进行,现将改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分析如下,并就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变电站改造前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变电站改造过程前,要做好改造人员的技术培训,掌握过硬的本领,同时改造人员的思想状态也很重要。这些准备做得妥当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改造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问题。有的工作人员认为改造工程比较轻松,就是循环作业,从而在思想上麻痹大意,事实上,在改造过程中不小心谨慎,极容易出现纰漏。要让工作人员意识到改造操作比较频繁,工期长,人员劳动量大,同时,重复同一类型的操作极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造成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宣传发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要进教育工作人员千万不能思想麻痹,安全意识要放在首位。工作之前,我们要让工作人员明确整个工作的目的、意义、任务和总体目标,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危险性动员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自身出发,依照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思想麻痹、松懈的不安全因素。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②改造现场危险分析不足问题。对于改造现场,通常都是作业面多、人员散乱、车辆多、旧设备拆除、新设备安装、二次回路交叉接线等,存在很多危险性,对这些情况,如果分析不够到位,很容易有危险出现,从而影响整个改造过程,同时又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改造现场危险要素主要有: 机构箱门、端子箱、万用钥匙使用、电缆进出口经常打开,易进水及小动物;管理不善;接地线螺丝松动;现场施工电源使用不规范等情况。另外改造现场工作面复杂,工作人员任务不同,措施变化频繁,工作人员对改造站现场的措施、工作进展及运行情况不能熟练掌握,对现场危险因素不能及时控制等都存在危险性。 针对以上现象,要全面分析现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确保安全措施,并提前做好改造过程中的现场危险分析和应急预案。结合改造现场工作性质和系统方式变化参照变电站典型危险分析档案,全面了解,提前预测,并制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来防范。以全力保障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并将工作前所有的技术组织措施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认真写入《变电站改造工程风险措施专题卡》和《倒闸操作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卡》中。 ③改造物资、安全用具等准备不充足、不完善问题。关于安全用具的准备如果不充分、不完善的隐患也很多,例如:绝缘手套不合格则容易触电,给改造工作人员人身危害造成影响;物资和用具准备不充分,则影响工作进度,无法保证停、送电的及时性、有效性;物资和用具不合格,则容易导致操作过程中隐患重重,如验电器不合格,在验电时不能正确判断设备是否无压,而无法保证挂地线时的安全等。这些都是因为准备不充分和不完善造成的隐患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提前做好改造物资和安全用具的准备工作,要精细到位,工具设施类准备充分完善,做好所有物资和用具的全面检查。如安全工器具要合格、充分;备品备件充足;接地线完好等。并要求派专人负责检查、完善,填写记录并签名。做到个人负责制,哪个过程出问题,就有负责人员承担责任。 ④新设备投运与培训不同步,工作人员未能及时熟练掌握新设备运行管理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站的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更换,工作人员对新上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的掌握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面有些欠缺,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新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这都与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岗前培训十分不开的,其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就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随着新设备投人运行,对工作人员在业务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更要加强实践培训,使工作人员在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尽快掌握新设备的原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保障新投入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改造过程中问题控制 在改造中工作人员万不可麻痹大意,为了保证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要确保做到以下几点:①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要明确。使用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万无一失。②万用钥匙使用要有严格的审批制度。按手续启用万用钥匙,加强监护,用后及时封存;操作过程如出现问题在未查明原因前,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解除运行。③现场看板管理制度要严格。当日看板上明示的问题要有专人负责。④风险处要有专人监护。各风险点都有人监护,如有问题,马上制止。⑤改造现场安全措施要到位。室内、外高压设备要完善,主控室内的安全措施要齐全,检修区与运行区责任明确,警示牌醒目,安全通道畅通,便于检修人员的工作质量。⑥制定齐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在进行大的改造时,管理人员提前到站,开好准备会、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审核“两票”,站队长提前组织好现场各项工作及措施,监督检查到位等。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抓大不放小”。⑦违章处罚要加大。下大力度查违章,具体查作业性违章、查管理性、指挥性和装置性违章。重点查:新设备验收、传动试验是否有人监护、万用钥匙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交接班制度是否准时、运行人员是否明确操作任务、检修后的设备状态是否恢复到原始状态”等。 3改造后期的验收问题 验收的重要之处就看检修工作完成质量。为了保证送电过程顺利,同时不会影响到人身安全,这就要我们在验收是工作细致考虑周全,试验合格。这就我们要求务必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设备验收质量要严格。设备验收要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根据工作内容及性质,明确验收项目和验收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马上处理。 其次,设备送电前的检查要细致。要精确的检查开关、刀闸的状态,送电范围内(站内控制)的接地线全部拆除,并存放归位,接地刀闸全部拉开并经闭锁;检查各压板、插件、开关投切位置正确;检查模拟屏元件位置应与实际设备位置相符;检查检修记录等是否合格、保护定值是否交代,并与调度核对正确,作好记录。 最后,设备送电后要加强巡视。由当值值班负责人负责组织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做好记录。如出现问题却没有发现并按相关流程处理,将追究值班人员的责任。 总之,在变电站改造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危险因素的分析,制订严格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确保在改造期间变电站安全运行。 变电站论文:管窥变电站通信设备抗干扰措施 1变电站的主电磁干扰源 研究发现变电站一次回路处于暂态时期时必然会产生电磁干扰,这和呈开放状态的耦合途径有着重要关系,而一次回路到二次回路的过程也是产生干扰的因素之一。二次回路中要用到大量的控制或检测仪表,包括用于通信和继电保护的设备,从本质上来分析它们都具有弱电性,所以在抗干扰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屏障。对电磁波的防范工作不到位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设备的非正常运行状态,一旦超过设备极限还会造成绝缘击穿损坏的严重后果,这种永久性的故障无法修复。为此我们详细分析了变电站主要出现的电磁干扰源以及其本质特征,为防干扰工作做好基础铺垫。 1.1谐波的干扰 高次谐波电流受变压器铁芯本身非线性特征的影响而产生电源电压波形畸变的现象,继而在电容耦合的帮助下接近二次设备并加大感应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干扰,一旦超过二次设备的最大承受值即会发生损坏的结果。 1.2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 开关操作引起的干扰巨大,当变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出现短路故障时断路器必然要通过跳闸动作来避免重大隐患的发生,而本身开关动触头和静触头断开的瞬间会引起电弧重燃的现象,这个过程的高频振荡电流和脉冲电压将达到很高数值。干扰的产生来源于高脉冲电压、振荡电流和脉冲量、开关量的重合,微机监控系统的两项参数也将处于同频段状态,此时正常运行的二次系统将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甚至对用于传递数字逻辑信号的计算机和微机也会产生重大的干扰,直接影响到信号传播和信息接收工作。 1.3雷击干扰 雷电对变电站的干扰和损害难以避免,当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经过接地点开始接触电网时电位会迅速飙升,此时二次回路接地点距离大电流入地点的距离至关重要,过短的距离会使得二次回路接地点电位随之同向升高,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二次回路过程中共模干扰的结果,电压的异常升高是发生二次设备绝缘击穿的主要因素。 2干扰耦合方式 依据耦合原理划分变电站电磁干扰类型,主要包括辐射耦合、电容耦合两种,还有常见的电感性耦合和电导耦合方式。通常来说电导耦合是单一电路干扰电流引起的,借助公共线路来操作阻抗流行为,继而对另一电路产生耦合作用;辐射耦合方式是在一次系统产生电磁干扰中衍生出来的,干扰对象是二次系统。变电站设备内部电路出现分布电容,所以当干扰电压发生微小变化时都会作用于分布电容,最终达到电磁波传导干扰的目的。电感耦合受众最广,只要依靠导线微小电流变化就能对旁边导线产生作用,使其发生感应电压干扰的情况,实际上在很多突发事件过程中只要一次回路电流发生了异常变化,此时感应电压也会随之变化,附近的一次系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二次回路的耦合方式和干扰源之间有着密切、复杂的关系,而多类耦合方式共同存在且互相干扰的现象并不罕见,在耦合方式的引导下研究消除干扰的方法有利于控制不同干扰源的负面作用。 3变电站的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 3.1抑制二次干扰的措施 多类电磁干扰源的存在必然会影响二次回路的正常运行,而通过利用电磁兼容性来抑制二次干扰十分关键。一般来说互感器和二次交流回路的连接为耦合电容侵入设备内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采取滤波措施的第一步是用并联方式处理非线性电阻元件和滤波电容器,使其形成浪涌吸收器,对抑制差模和供模干扰有一定作用。对通信线路采取滤波措施也能很好的阻止电磁波的进攻。科学的接地方式既能将外部电磁阻挡在外,又能阻止变电站电子电气设备内部电磁波外泄,保持足够的距离来避免雷击感应电压作用于二次回路接入点的现象。 3.2计算机等弱电通信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变电站内部对电力系统的要求极高,各类通信设备、计算机、电子设备的使用导致了电磁交错传播的现象,而带电设备本身即是干扰源也是被干扰对象,承载了电流的导线会向四周发射电磁波。从设备的按照和使用问题处理解决抗干扰问题是必然趋势,对发挥核心作用的通信机房进行屏蔽处理,这一步是应对空中辐射耦合方式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使用不间断电源和直流开关电源也能很好的抑制交流干扰信号的作用。采取正确、有效的接地方式也是保护计算机等弱点通信设备的重要方法,例如分开接地和多点节点方式,都是分解感应电位的良好途径,或者采用公用接地或单点接地模型,降低电磁波击穿绝缘设备的概率。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管理模式及意义 摘要: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建和飞速发展,变电站不断投入运行,从而出现了运行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实行集中监控,实施集约化管理,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的有效办法。同时,通过设备改造和完善,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减人增效。 关键词:变电站 安全 可靠性 增效 1 背景及意义 变电站实现无人值班和远方监控是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和电网的不断扩建的必然趋势。无人值班变电站借助远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监控技术由远方调度(监控)中心值班取代现场值班,变电站内一切操作和控制均有远方控制中心来实现。在集控站建立集控自动化系统,运行人员集中在集控站或由调度人员在调控中心对各受控站进行遥信、遥控、巡控、维护和事故处理等。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在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35kV~750kV)实现了无人值班。美国绝大部分220kV变电站为无人值班;法国变电站内的所有信息全部集中在225kV变电站的RTU,通过RTU传到调度中心,变电站全部实现无人值守。日本97%的变电站为无人值班,275kV或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均为无人值班,只有275kV枢纽变电站和超高压(500kV)变电站有人值班。 变电站无人值班的技术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集中体现在提高了电网运行可靠性,进一步保障了系统安全,减少了人员的误操作,减少了大量的运行值班人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成本,带动了企业科技进步。 2 衡水供电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实施 衡水供电公司经过2006年和2007年变电站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改造,分别对220kV、110kV变电站进行了RTU改造,建设通信光缆,建设和改造通信设备,改造开关、CT、线路、主变、线路保护、直流充电装置、蓄电池组、五防装置,直流分环改造,安装变电站遥视系统等建设与改造,在220kV衡水、前铺、安平、景县、杨村站建立了5个中心,全区50座无人值班站分别接入相应监控中心;07年2月6日通过省公司组织验收,并开始集中监控—无人值班管理模式的试运行,历时7个月,转入正式运行。 无人值班改造工程汇集多专业、涉及面广、分布性强,是一个系统工程。 3 运行管理工作 3.1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过渡 根据衡水供电公司实际情况,值班方式采用监控和操作合一的方式,后改为操作队,监控工作由工区成立监控中心进行监控。操作队设置站长、副站长、技术员各一名,值班人员实行三值运转模式。 对110KV县局代管站,公司采用了“分段实施,平稳过渡”的措施。第一阶段:监控中心成立后,县局值班员留守至6月底,参与大型和事故紧急情况下的操作;第二阶段:监控中心运行稳定后,代管站值班员撤离,变电站雇佣保安公司人员看守。第三阶段:成立操作中心,只负责变电站的倒闸操作和日常维护等工作。监控工作由监控中心进行变电站设备运行监控。 3.2 无人值班变电站规章制度的制定 变电运行模式调整过程中,各级人员严格贯彻“精心谋划,稳步实施”的原则,确保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稳定局面和变电站无人值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了做到运行模式改变后各项工作管理标准规范,有章可循,公司成立了制度编写小组,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任组长。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科学、规范、可行的制度体系,保证中心的安全稳定运行;公司修订了《变电站标准化管理规范》;运行工区把省公司、国网公司有关规程、制度、文件整理分类,编辑了《制度规程汇编》、《文件汇编》等4个分册,编写了《变电运行工区标准化管理规范》;各操作中心制订了自己的《操作中心管理规范》、《操作中心现场运行规程》和所辖无人值班站的《现场运行规程》等制度规程。内容涉及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规范了新运行模式下的工作方法和职工行为,很好的保障了变电运行各项工作的安全、有序、规范开展。 3.3 积极调整观念,搞好岗位培训 ①监控和操作中心成立初期,多数职工还没能树立工区管理意识,谋划工作局限于一个监控中心站,造成监控中心工作一时的被动。对此工区指导各监控中心,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突击抓调整职工意识和开展岗位培训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监控中心运行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逐步走向正规。②运行工区为了满足监控和操作中心有关综自、自动化等知识的培训需求,及时购买发放了几十种相关书籍,并先后送84人次参加公司和省公司举办的综自培训班,同时还邀请厂家人员进行现场讲解、答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4 加强监控和操作中心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为了保证监控和操作中心安全生产,在挑选高素质人员担任监控中心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业务水平;每周设立一次大讲堂,休班人员到工区交流学习现场操作经验等。同时为保证监控中心各项工作和公司、工区工作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公司将视频会议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延伸到操作中心。上级的各项精神和要求都能在第一时间精准的传达到操作中心。 以上诸多措施的实行,有力保障了监控中心的安全运行。 4 集中监控—无人值守运行模式体会 4.1 领导重视是搞好监控中心工作的关键 模式确立初期,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班子成员先后到五个中心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引导值班员转变观念,树立正确工作目标;为职工排忧解难,鼓舞了职工工作干劲,稳定了职工思想。 4.2 减少运行人员数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 变电站集中监控、无人值班改造完成后,运行人员数量由过去的296人减少到现在的114人,约减少了6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和人力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减人增效的目标。 4.3 推进电网科技进步,提升公司驾御电网的能力 随着监控中心的成立和无人值班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老旧设备逐步改造和完善,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监控中心大量的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了110-220千伏变电站“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电网科技含量和系统通讯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运行工作实现了远程化管理,提升了公司驾驭电网的能力。 4.4 创新运行管理体制,解除安全生产隐患 因变电运行人员不足,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变电站实行双代管,值班员由县局派驻,专业管理由工区负责。造成多方管理,执行标准不一,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集中监控—无人值班运行模式的建立,改革创新了公司变电运行管理体制,理顺了管理关系。创出了科技创新、电网管理的新路子,彻底解除了由于体制问题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 至今衡水供电公司所有70座变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规章制度制定齐全,查阅方便;图纸、资料和运行记录等按站放置,使用方便;值班员生活设施到位齐全。 无人值守变电站集中监控的的运行模式,开创了衡水电网变电站远程控制、无人值守的新篇章,促进了电网管理现代化发展,是河北省电力公司和衡水供电公司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无人值守变电站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和信息技术,运行工作实现了远程化,集约化管理。标志着衡水供电公司变电运行管理模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转变。 作者简介: 武蒙,女,河北省衡水市人,生于1981年6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营销部。 孙勇强,男,河北省衡水市人,生于1980年3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技师,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人力资源部。 牛佳庆,男,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生于1983年6月,电力工程技术助理工程师,变电运行高级工,就职于河北省衡水市供电公司变电运行工区。 变电站论文: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论文摘要:最近几年,国家电网正处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密集阶段,结合阜阳供电公司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中继电保护专业的经验和体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同时提出继电保护专业在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论文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改造;安全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大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以下简称“综自改造”)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与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的改造关系密切,它主要表现在信号的传送方面。对于老变电站来说,就是把一次设备的信息状态通过二次回路和继电保护装置传递到网络监控后台机上,以达到减少运行人员对现场设备操作和巡视次数的目的。 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概述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老变电站的改造来说,它牵扯到对用户的停电、运行人员的操作、一次专业设备改造的工作和二次专业技术改造的工作。为了保障对用户的可靠供电,电力生产者有义务对停电时间进行严格地规划和控制。应提前对要进行综自改造的变电站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做好“三措一案”(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后,对于需要停电的工作,就要制定停电计划并报上级生产部门审批,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运行方式部门提交停电申请,提前在规定的时间内通知用户,并且与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专业进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以最大化地缩短工期,减少停电时间,及时为用户供应优质的电能。 综自改造工程是一个需要多专业班组相互配合的复杂工作,以阜阳供电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为例,运行人员属运行工区管辖;一次人员由修试所管辖,又分属变压器、开关、试验和油化专业;二次专业人员由计量所和调度所管辖,在变电站的综自改造二次回路中,表计由计量专业负责,计量回路以外的二次回路由调度所负责,而调度所又分为保护专业、自动化专业和通信专业。众多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工作中同时出现,安全问题就成为了综自改造工程的关键所在。 二、做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的途径和方法 结合笔者作为继电保护工作者20年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主要从保证人身安全、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和杜绝继电保护“三误”发生的角度论述如何做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工作。 1.防治人身触电,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综自改造工程施工开始前,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按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的要求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符合实际的“现场操作票”,具备经过审核符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所必需的设备、材料、施工风险分析,等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措施。 工作负责人是现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变电站实施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后,确保人身安全,就要充分履行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职责。工作负责人在开工前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开工前“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务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体详尽;交待技术要求要全面细致。 (2)接受任务“三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安全措施明确,操作步骤明确。 (3)严格执行现场工作“八不准”,即精神不振不能工作、应办工作票而未办工作票不准工作、应停电不停电不准工作、应验电接地不验电接地不准工作、不经许可不准工作、安全距离不够不准工作、无人监护不准工作、安全措施不明确不准工作。 (4)要求对工作班成员进行“三查”,即查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查使用的安全工器具是否符合要求。 (5)工作许可人许可工作后,工作负责人要陪同工作许可人到现场再一次确认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和施工安全后,方可对工作班进行工作安全交底。待交待完现场工作任务、工作地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后,确保每一个工作班成员均已知晓并签字确认后方可对许可其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不准凭经验工作,不得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和随意变更安全措施,必须改变安全措施或扩大工作范围的要重新办理工作票并重新履行许可手续。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必须要有工作负责人在现场监护。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成员的监护,现场施工地点分散、工作班组混乱、人员分散,工作负责人不可能监护到每一名工作班成员,因此分工作负责人在综自改造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由各个专业设立本专业的工作小组负责人(为了有效区分工作负责人与分工作负责人,我公司的工作负责人穿印有“工作负责人”的红马甲,分工作负责人穿印有“专责监护人”的红马甲),该小组负责人对自己的专业工作任务和人员进行监护,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提醒,以保证工作安全,由此达到人人有人监护的目的。 2.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运行的设备安全 综自改造施工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小组之间的配合工作一定要做好,合理地安排工作顺序是笔者总结出的重要经验。在我公司,工作许可手续完成后,首先由修试人员进行一次设备的改造工作,同时保护及计量人员分别到保护室和端子箱拆除的需要拆除二次回路接线,自动化人员进行后台调试,保护及计量拆除的二次线工作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敷设电缆,大约修试所进行的一次设备工作结束,二次电缆基本敷设完成。一次人员撤离现场后,由二次人员在开关端子箱和保护室同时进行二次电缆工作,三个小组同时工作,互相配合,电缆头制作、对线工作完成后,三个小组又分开,各自完成所属专业的接线工作。最后进行调试和做传动工作。在做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的过程中,自动化专业小组联系运行人员核对保护装置上传到后台的信号与保护装置发出的信号、集控站收到的信号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再次更正。 为了保证在保护装置调试过 程中不发生微机保护装置设备的损坏事故,结合笔者工作的实际经验,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试验前应仔细阅读试验大纲及有关说明书。 (2)尽量少拔插装置模件,不触摸模件电路,不带电插拔模件。 (3)使用的电烙铁、示波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4)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装置在运输中是否有明显的损伤或螺丝松动。特别是CT回路的螺丝及连片,不允许出现丝毫松动的情况。 (5)校对程序校验码及程序形成时间。 (6)试验前对照说明书,检查装置的CPU插件、电源插件、出口插件上的跳线是否正确。 (7)试验前检查插件是否插紧。 (8)试验前检查装置规约设置是否与后台相匹配。 3.杜绝继电保护“三误”的发生 通过以上各点的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本身基本上不会发生人为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事故,但是这还不能保证继电保护“三误”不发生。要杜绝继电保护“三误”,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防误传动:严禁使用短接出口接点的方法来传动保护装置,以防止不小心跑错位置而误动运行设备。插拔继电器和插件,应先断电,防止继电器和插件插错位置,严防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2)防其它保护误动作:保护装置上电试验前,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校验功能、出口压板是否正常。对交流回路加电流、电压时,要注意把外回路断开,防止反充电或引起其它保护装置误动。 (3)防误整定:因为试验的需要而修改定值,一定要牢记在调试工作结束时务必改回原定值。工作终结前会同运行人员对定值核对,确认无误,并打印、双方签名并交运行人员存档。 (4)防短路、短路和接地:在保护装置试验完毕后,将打开的二次回路、连片按照继电保护安全票和措施票进行逐项恢复,并要求第二人进行核对,保证其正确性,防止出现开路、短路、断路等可能影响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 三、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的具体措施 在变电站综自改造工作调试试验结束后,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人为原因的设备事故。继电保护“三误”得到有效控制后,还应保证改造后的设备安全运行,工作人员还要进一步做一些工作,确保改造设备安全运行。 带负荷测向量工作在改造工作完成后,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作程序,电力设备投运后,必须进行保护的带负荷测向量检查,通过向量图分析交流回路接线,确认正确后,方可将保护投入运行。例如,笔者在进行110kV东平变电站综自改造时,由于10kV高压室内设备改造成保护测控装置与开关柜一体工作,承包给安装公司施工,在#1主变低压侧141开关改造结束后,#1主变保护投入运行前进行带负荷测向量的工作中发现,#1主变低压侧差动保护回路和低压侧后备保护回路中电流回路的向量为反极性,给保护设备的正确动作带来了隐患,因此保护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电流回路的极性及时调整回路,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对设备运行后发现的缺陷和异常要及时消除;不能解决的,在经过分析后,在不影响运行的前提下,需要报请上级部门并做好记录向运行人员进行交底,运行中重点巡视,并尽快消除组织消缺验收时发现的缺陷和异常。例如,2004年我公司110kV阜南变综字改造工程中需要将原先为电磁型的变压器保护更换为南锐继保公司的RCS-9000型微机变压器保护。改造工作结束后,进行带负荷侧向量工作时,发现高压侧电流为反相序。阜南变是一座单电源终端变电站,由于历史原因,整个变电站都处在反相序的特殊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很难把110kV进线线路和35kV、10kV出线全部停运,把反相序调整为正相序电力系统下运行。由于RCS-9000型微机主变保护是按照正相序电力系统进行设计的保护装置,可能造成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在征得生产部门领导(总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主变保护的定值11点钟接线方式强制改为1点钟接线方式,加强巡检力度,待条件允许后再将反向序调整为正相序,此项工作终于在220kV白果变投入运行后,于2009年7月完成。现在反相序已调整为正相序,为阜南变主变保护正常运行创造了合格的运行条件。工程中的反事故措施要严格按国家电网十八条反措的要求执行。 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已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教学培训工作分析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结构;插件;培训 论文摘要:本文说明了各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硬件具有相同的典型结构,讨论了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操作回路等各部分培训的内容、作用和培训方法,并具体介绍了测控装置。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培训教学中,学员要熟悉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等设备的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及各种自动控制装置。若在每个具体装置中都全面介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不但重复太多,浪费时间,而且也不容易全面深人地介绍清楚,且不利于学员理解掌握。因此在培训中,都要对各种装置的共性部分进行统一介绍,即介绍装置的基本结构、原理与接线。下面就装置部分教学培训工作进行IV"结,与大家分享。 一、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 装置部分教学培训中,首先要把装置的典型硬件结构弄清楚。成套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系统、监控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装置都是由若干模块组成的,它们的硬件结构都是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软件及硬件模块化的组合与数量不同。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种子系统的典型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模拟量输人/输出回路、开关量输人/输出回路、微机系统、人机对话接口回路、通信回路和电源,如图1所示。 装置采用统一硬件平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硬件采用整体面板、国际标准机箱。装置强弱电彻底分离,CPU板采用印刷板、表面装贴技术,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可自检和互检,同时减少各部分的关联性。通信接口方式选择灵活,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配合,可实现远方定值修改和切换、事件记录及录波数据上传、压板遥控投退和遥测、遥信、遥控跳合闸。可通过变电站监控系统对保护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实施全遥控操作。装置采用统一软件平台,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延长了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从“作坊生产阶段”进人到“大规模生产阶段”。装置采用统一数据库处理,在设计装置功能模块时提炼不同功能应用信息的共性,建立一个统一的应用功能数据机构模块,包含每种功能所需的一切信息,形成功能程序的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功能模块程序开发的难度,提高了功能模块程序的可靠性。 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回路 1.模拟量的输入电路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集的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温度等都是属于模拟量,由于微机只能识别数字量,故模拟信号必须转换成数字信号才能输人到微机中进行处理。典型的模拟量输人电路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电压形成电路、低通滤波电路、采样电路、多路转换开关及A/D变换芯片五部执电压形成电路除了起电量变换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一次设备的电流互感器TA、电压互感器TV的二次回路与微机A/D转换系统完全隔离,提高抗干扰能力。通过低通滤波器与采样定理、采样保持器、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模/数变换(A/D)的详细讲解,使学员熟悉模拟量输人电路如何隔离、规范输入电压及完成模/数变换、与CPU接口,完成数据采集任务。 为了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讲变换器时向学员展示变换器插件实物,讲清楚变换器的输人信号和输出信号。讲解低通滤波时也将实物插件展示给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可取得很好的培训效果。 2模拟量输出电路 培训中简要说明模拟量输出电路的组成、数/模(D/A)转换器工作原理。模拟量输出电路的作用是把微型机系统输出的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输出,该任务主要由数/模(D/A)变换器来完成。由于D/A转换器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在转换期间,输人待转换的数字量应该保持不变,而微型机系统输出 的数据在数据总线上稳定的时间很短,因此在微机系统与D/A换器间必须用锁存器来保持数字量的稳定,经过D/A转换器得到的模拟信号一般要经过低通滤波器,使其输出波形平滑,同时为了能驱动受控设备,可以采用功率放大器作为模拟量输出的驱动电践 D/A转换器的作用是将二进制的数字量转换为相应的模拟量,其主要部件是电阻开关网络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三、开关量输入及输出电路 开关量输人、输出电路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学员只有明白了断路器、变压器分接头的位置状态是如何被采集和输出后才能更好地工作。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中,除模拟信号外,还有大量的以二进制数字变化为特点的信号,如隔离开关、断路器的状态,按钮、普通的开关、刀闸、断路器的触点以及人机联系的功能键的状态等,称为开关量。 1.开关量输入电路 开关量输入电路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变电站内需要的状态信号引人微机系统,如断路器状态、继电保护信号等。开关量输人电路由消抖滤波电路、信号调节电路、控制逻辑电路、驱动电路、地址译码电路、隔离电路等组成。培训中讲清消抖滤波电路与信号调节电路、电隔离技术的应用、驱动控制与端口地址译码问题,特别是要了解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开关量信号都是成组并行输人(出)微机系统的,每组一般为微机系统的字节,即8, 16或32位,对于断路器、隔离开关等开关量的状态,体现在开关量信号的每一位上,如断路器的分、合两种工作状态,可用0, 1表示。简单的开关量输人电路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跳合闸位置继电器触点、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等输入、外部装置闭锁重合闸触点输人、装置上连接片位置输入等回路。 2开关量输出回路 开关量输出电路主要是将CPU送出的数字信号或数据进行显示、控制或调节,如断路器跳闸命令和屏幕显示、报警信号等。开关量输出电路与输人电路基本一样。简单的开关量输出主要包括保护的跳闸出口以及本地和中央信号等,一般都采用并行接口的输出来控制有触点继电器(干簧或密封小中间继电器)的方法,但为提高抗干扰能力,最好也经过一级光电隔离。 四、微型机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算法 微型机系统的CPU是由一片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制成,不仅能进行算法逻辑运算,还能执行各种控制功能。配备一定容量的存储器、输人/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计算机监控系统都应具有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部分,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基本测控单元的主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是一种经过优化后用于处理实时信号的微控制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计算机对采样值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所需的电流、电压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量,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者线路和元件的视在阻抗,或者某次谐波的大小和相位等,并根据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以及定值,通过比较判断决定装置的动作行为,而完成上述分析计算和比较判断以实现各种预期功能的方法就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算法。其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包含有噪声分量的输入信号中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的各种电气量参数。培训中要说明研究算法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运算的精确度和提高运算的速度。算法的运算速度将影响自动化装置检测量的检测和自动化装置的动作速度。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保护和监控对算法有不同要求。 五、人机对话、通信和电源插件 1.人机时话 人机对话的主要内容有显示画面与数据(包括时间、日期);单线图的状态、潮流信息;报警画面与提示信息;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记录;趋势记录;装置工况状态显示;保护整定值;控制系统的配置显示,包括退出运行的装置的显示以及信号流程图表;值班记录;控制系统的设定显示等。主要介绍人机对话微型机系统的硬件原理、键盘响应电路、屏幕(液晶)显示电路、打印机的接口电路、多机通信和巡检开关、人机对话插件等。重点讲清人机界面操作和命令菜单使用说明。 2.通信插件 通信插件承担着装置的管理和通信任务,是承接装置与夕卜界通信及交换信息的管理插件,如与面板、PC调试软件、监控后台、工程师站、远动、打印机等的联系,根据保护的配置组织上送遥测、遥信、SOE、事件报文和录波信息等。通信插件可根据需要设置有Lan网口、以太网口、RS485口和RS232口,满足不同监控和远动系统的要求。另外,还设置有GPS对时功能,可满足网络对时和脉冲对时方式的要求。 3.电源插件 每个装置均有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向其他插件供电,此开关电源与插件面板构成电源插件(又叫电源模件)。培训中要重点说明输出电压的作用。输出电压十SV为CPU及其外围芯片提供工作电源;15V为模拟输人回路运放提供工作电源;+24V为开出、开人回路提供电源。 六、操作回路 培训中分两个方面介绍操作回路。一是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让学员明白操作回路的基本原理;二是让学员看懂实际的操作回路。 1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 首先介绍断路器操作回路总体上分为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两大部分,介绍合闸回路和跳闸回路的工作过程。手动操作时可选择遥控操作或就地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遥控”位置时在后台机上手动遥控操作;当就地/遥控选择开关打至“就地”位置时工作人员在装置上就地操作断路器。然后介绍自动操作时保护接点通过连接压板直接接人控制电源进行断路器操作,并介绍防跳回路的作用和原理。最后介绍位置信号、控制回路断线和事故信号。 2.断路器操作回路实例 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原理框图与实际操作回路还有一些距离,为了学员更好地工作,还需要讲解断路器实例操作回路,如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RSC-941A型装置操作回路和南自IOKV线路保护测控柜断路器操作回路。 七、测控装置 测控装置用于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综合考虑变电站对数据采集、处理的要求,以微机技术实现数据采集、控制、信号等功能。采用现场测控网络与安装于控制室的中心设备连接,依靠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测控单元实现全变电站的监控。装置完全按照间隔单元实现测量、记录、监视、控制等功能,能够满足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测控装置硬件结构与功能 测控装置主要由交流变换插件、CPU插件、显示面板、通讯插件、开入开出插件、电源插件等模块构成。测控装置功能有开关量变位遥信;电压、电流的模拟量输入;断路器遥控分合,空接点输出,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可程序设定;脉冲累加单元,空接点开入;遥控事件记录及事件SOE;支持行业标准通讯接口。 2.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适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等测量控制领域,实现四遥及同期合闸等自动功能。 PSR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为19英寸机箱装置配置,2一3块交流采集模件(AC),共采集12路电流、12路电压、1块直流温度采集模件(DC, TDC)可选,共12路采集、2块数字量采集模件(DI),共40路采集(包括脉冲量采集);2块智能控制模件(OUT),共20路开接点输出;CPU模件、POWER模件各一块。该装置插件图如图3所示。 PSR652数字式综合测控单元面板由液晶显示屏、二级管指示灶复归按钮和键盘等四部分组成。PSR 650系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的键盘操作和液晶显示界面采用对话框结合菜单式操作方式。 八、总结 培训过程中从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先讲授一般装置的原理与组成,再讲一个具体的测控装置的组成、原理、特点、功能。针对受训人员所在的工作环境、所使用的设备及上述电路的实物插件,拍一些相关实物图片放在课件里,让学员摸得着、看得见,以便更好地实施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知识更新,知识更新包含两个内容: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学习。“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培训更是体现在应用中。职工培训注重实际及相关技能的培养是职工培训与传统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职工培训的特性所在。培训内容的安排、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方式的设计等都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学习内容不是固定不变,而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变化,即从标准模式到量身定做,直接使用实际案例,案例分析要与当前的业务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强调业务导向、结果导向和日常工作导向,现场培训采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等方式,很好地促进了技能的传播,使员工具有多种技能。 几年的培训实践表明,要做好培训,培训师的学习力要强,要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在课程中充实新的理论和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培训方法多样,案例教学效果会更好。通过培训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竟争力。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两网”改造的深入和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大量采用远方集中监视、控制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可能。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用的方向,也是电网发展的趋势,但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标准问题,以及运行和检修的管理体制等问题。基于运行经验,该文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监控功能;通信规约;设备选型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中的热点之一。它既是电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市场的需要,我国每年变电站的数量以3%~5%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千百座新建变电站投入运行;同时根据电网的要求,每年又有不少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自动化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无论从国外引进的,还是国内自行开发研制的系统,在技术和数量上都有显著的发展。 但工程实际当中,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存在问题较多,缺陷率很高,不能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标准问题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没有统一标准,因此标准问题(其中包括技术标准、自动化系统模式、管理标准等问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1.1 生产厂家的问题 目前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型当中存在着如所选系统功能不够全面,产品质量不过关,系统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等情况,主要有以下问题: •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用户又过分追求技术含量,而不重视产品的性能及实用性,因而一批技术含量虽较高,但产品并不过关,甚至结构、可靠性很差的所谓高技术产品不断被使用。厂家只要有人买就生产,改进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产品生产过程中缺乏起码的质量保证措施,有些外购部件更是缺乏管理,因而导致部分投产的变电站问题较多; •有些厂家就某产品只搞技术鉴定,没搞产品鉴定; •另外,生产厂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作用、结构及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宣传和介绍不够,导致电力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系统认识不透彻,造成设计漏洞较多。 1.1.2 不同产品的接口问题 接口是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非常重要而又长期以来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之一,包括RTU、保护、小电流接地装置、故障录波、无功装置等与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主站、通信控制器与模拟盘等设备之间的通信。这些不同厂家的产品要在数据接口方面沟通,需花费软件人员很大精力去协调数据格式、通信规约等问题。当不同厂家的产品、种类很多时,问题会很严重。 如果所有厂家的自动化产品的数据接口遵循统一的、开放的数据接口标准,则上述问题可得到圆满解决,用户可以根据各种产品的特点进行选择,以满足自身的使用要求。 1.1.3 抗干扰问题 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问题,亦即所谓的电磁兼容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然而却常常被忽视的方面。传统上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出厂时抗干扰试验手段相当原始,仅仅做一些开关、电焊机、风扇、手提电话等定性实验,到现场后往往也只加上开合断路器的试验,一直没有一个定量的指标,这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是保证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行的基础,选择时应注意, 合格的自动化产品,除满足一般检验项目外,主要还应通过高低温试验、耐湿热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动模试验,而且还要重点通过四项电磁兼容试验,分别是:1 MHz脉冲干扰试验、静电放电干扰试验、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快速瞬变干扰试验。 1.1.4 传输规约和传输网络的选择问题 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传输规约。目前国内各个地方情况不统一,变电站和调度中心之间的信息传输采用各种形式的规约,如部颁CDT、SC-1801、DNP3.0等。 1995年IEC为了在兼容的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目的,颁布了IEC 60870-5-101传输规约,为了使我国尽快采用远动传输的国际标准,1997年原电力部颁布了国际101规约的国内版本DL/T 634-1997,并在1998年的桂林会议上进行了。该规约为调度端和站端之间的信息传输制定了标准,今后站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与远方调度传输协议应采用101规约。 站内局域网的通信规约。目前许多生产厂家各自为政,造成不同厂家设备通信连接的困难和以后维护的隐患。 1997年IEC颁布了IEC 60870-5-103规约,国家经贸委在1999年颁布了国际103规约的国内版本DL/T 667-1999,并在2000年的南昌会议上进行了,103规约为继电保护和间隔层(IED)设备与变电站层设备间 的数据通信传输规定了标准,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站内协议要求采用103规约。 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传输规约。对于电能计量采集传输系统,IEC在1996年颁布的IEC 60870-5-102标准,即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19-2000,是我们在实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时需要遵守的。 上述的三个标准即常说的101、102、103协议,运用于三层参考模型(EPA)即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结构之上,是相当一段时间里指导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准。这些国际标准是按照非平衡式和平衡式传输远动信息的需要制定的,完全能满足电力系统中各种网络拓扑结构,将得到广泛应用。 IECTC57即将制定无缝远动通信体系结构,具有应用开放和网络开放统一的传输协议 IEC 61850。该协议将是变电站(RTU或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到控制中心的唯一通信协议,也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甚至控制中心的唯一的通信协议。目前各个公司使用的标准尚不统一,系统互联和互操作性差,因此,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和设备选型上应考虑传输规约问题,即在变电站和控制中心之间应使用101规约,在变电站内部应使用103规约,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应使用102规约。新的国际标准IEC 61850颁布之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从过程层到控制中心将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 1.1.5 开放性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的互操作性(互换性);系统应能包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新的发展要求;还必须考虑和支持变电站运行功能的要求。而现有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却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各厂家的设备之间接口困难,甚至不能连接,从而造成各厂家各自为政,重复开发,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 另外,各种屏体及设备的组织方式不尽相同,给维护和管理带来许多问题。 在我们现有的综合自动化设备中,厂家数量较多,各厂不同系列的产品造成产品型号复杂,备品备件难以实现,设备运行率低的问题。 1.2 组织模式选择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的方案随着变电站的规模、复杂性、变电站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所要求的可靠性以及变电层和过程层总线的数据流率的不同而变化。如果一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选择合适的话,不仅可以节省投资、节约材料,而且由于系统功能全、质量高、其可靠性高、可信度大,更便于运行操作。因此,把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择关,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和全分散式三种类型。现将三种结构形式的特点简述如下。 集中式:集中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指采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扩展其外围接口电路,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分别完成微机控制、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这种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可减少占地面积、造价低,适用于对35 kV或规模较小的变电站,但运行可靠性较差,组态不灵活。 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将配电线路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分散安装在开关柜内,而高压线路和主变压器保护装置等采用集中组屏的系统结构。此结构形式较常用,它有如下特点: •10~35 kV 馈线保护采用分散式结构,就地安装,可节约控制电缆,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管理机交换信息。 •高压线路保护和变压器保护采用集中组屏结构,保护屏安装在控制室或保护室中,同样通过现场总线与保护管理机通信,使这些重要的保护装置处于比较好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较为有利。 •其他自动装置中,如备用电源自投控制装置和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采用集中组屏结构,安装于控制室或保护室中。 全分散式:全分散式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以一次主设备如开关、变压器、母线等为安装单位,将控制、I/O、闭锁、保护等单元分散,就地安装在一次主设备屏(柜)上。站控单元通过串行口与各一次设备相连,并与管理机和远方调度中心通信。它有如下特点: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部分的配置,大大缩小了控制室的面积。 •减少了施工和设备安装工程量。由于安装在开关柜的保护和测控单元在开关柜出厂前已由厂家安装和调试完毕,再加上铺设电缆的数量大大减少,因此现场施工、安装和调试的工期随之缩短。 •简化了变电站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连线,节省了大量连接电缆。 •全分散式结构可靠性高,组态灵活,检修方便,且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 上述三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推出,虽有时间先后,但并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结构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各种系统特点和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予以选配。如以RTU为基础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用于已建变电站的自动化改造,而分散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更适用于新建变电站。 由于微处理器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结构体系不断完善,全分散式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选择余地。伴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增多,无论是新建、扩建或技改工程,其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选型都应该严格执行有关选型规定,力求做到选型规范化。经选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不仅要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价格比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用性好,而且要求生产厂家具有相当技术实力,有一定运行业绩和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1.3 电力管理体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关系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使得继电保护、远动、计量、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技术分工、专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远动与保护专业虽然有明确的专业设备划分,但其内部联系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有设备缺陷均需要两个专业同时到达现场检查分析,有时会发生推诿责任的情况,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且两专业衔接部分的许多缺陷问题成为“两不管地带”,不利于开展工作。 在专业管理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检修、检测,尤其是远动系统的实时性、遥测精度、遥信变位响应速度、信号复归和事故总信号等问题仍需要规范和加强;对传动实验及通道联测的实现、软件资料备份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内容。 1.4 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 解决好现行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等问题的同时,还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绝大部分设备的维护依靠厂家,在专业管理上几乎没有专业队伍,出了设备缺陷即通知相应的厂家来处理,从而造成缺陷处理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 要想维护、管理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首先要成立一只专业化的队伍,培养出一批能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加宽相关专业之间的了解和学习。 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划分应尽快明确,杜绝各基层单位“谁都管但谁都不管”的现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专业的明确,对于加强电网管理水平,防止电网事故具有重大意义。 2 结束语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正在朝着网络化、综合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发展。 鉴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当前还缺乏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这就需要与之相关的各岗位的电力工作者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其规律性,不能因循守旧,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遵循科学、严谨的工作原则,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保证电网安全、经济、优质地运行。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设计。该通信系统具有信息传送效率高,安全、可靠性好,可扩展性强的特点。通信软件应用RTOS开发平台,采用先进的、标准的和成熟的通信网络技术,充分考虑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等相关问题,并已成功应用于多家变电站。 关键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通信网 接口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0. 引言 变电站是输配电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电网的主要监控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传统变电站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已无法满足降低变电站造价和提高变电站安全与经济运行水平这两方面的要求。 而现在变电站所采用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是将站内继电保护,监控系统,信号采集,远动系统等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硬件资源共享,用不同的模式软件来实现常规设备的各种功能。用局域网来代替电缆,用主动模式来代替常规设备的被动模式。具有可靠、安全、便于维护等特点。 分散分层分布式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对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一个可靠、高效的网络结构,是解决问题关键。90年代中期,国内外曾掀起一场“现场总线热”,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以及采用设备总线时信息量大且传输较慢的特点,造成了现场总线存在多种标准,阻碍了其发展。以太网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技术上日臻成熟。随着嵌入式以太网微处理器的发展,以太网已十分便利的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太网具有高速、可靠、安全、灵活的特点,使其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变电站通信系统结构 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1)管理和控制一体化局域网将无可争议地选用以太网。 2)间隔级控制总线在FF-H2总线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工业级以太网和Profibus MMS(Manufacturing Messageing Specification制造厂信息规范)将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被发展成PCC(Programable computer controller),即用智能模块实现逻辑及自动控制功能,它比常规的PLC具有可交流采样、通讯组态方便等优点。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基本设计原则 通信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包括当地采集控制单元与变电站监控管理层之间的通信,变电站当地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系统通讯网架的设计是十分关键的,本文从以下方面考虑变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的设计: 1)电力系统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讯网的可靠性是第一位的。 2)系统通讯网应能使通讯负荷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保证通讯负荷不过载,应采用分层分布式通讯结构。此外应对站内通讯网的信息性能合理划分,根据数据的特征是要求实时的,还是没有实时性要求以及实时性指标的高低进行处理。另外系统通信网设计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维修调试方便的要求。 3)应尽量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 4)应考虑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所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系统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是 灵活多样的且具有延续性。 5)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6)对于通信媒介的选用,设计原则是在技术要求上支持采用光纤,但实际工程中也考虑以屏蔽电缆为主要的通信媒介。 7)为加速产品的开发,保持对用户持续的软件支持,对用户提出的建议及要求的快速响应,就要求摆脱小作坊式的软件开发模式,使软件开发从“小作坊阶段”进入“大生产阶段”, 采用先进的通信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并开发应用与其之上的通信软件平台。 3. 通信网的软硬件安装 3.1.硬件的选择 为了保证通信网的可靠性,通信网构成芯片必须保证在工业级以上,以满足湿度、温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通讯CPU采用摩托罗拉公司或西门子公司的工控级芯片,通讯介质选择屏蔽电缆或光纤。 3.2. 接口程序 采用国际标准的通信接口,技术上设计原则是兼容目前各种标准的通信接口,并考虑系统升级的方便。装置通信CPU除保留标准的RS232/485口用于系统调试维护外,其它各种接口采用插板式结构,设计支持以下三类共七种方式:标准RS485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和光纤星型耦合型;标准 Profibus FMS 接口,考虑双绞线总线型、光纤环网、光纤冗余双环网;标准Ethernet ,考虑双绞线星型和光纤星型(通信管理单元考虑以上两种类型的双冗余配置)。 3.3. 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 系统通信网络应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应建立符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的计算机间的网络通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要求,在保证可靠性及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开放性及可扩充性,并且所选择的网络应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通用性,尽量靠国际标准。长期以来,不同的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和通信规约,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应采用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通信协议和规约。为此在系统中选用了应用于RS485网络的IEC61870-5-103规约、应用于Profibus 的MMS行规以及应用于TCP/IP上的MMS行规。它们都具有可靠性、可互操作性、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 4.通信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通信软件的设计涉及到多种设备的配合问题,本文只以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为例,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软件设计与运行原理。 4.1. 软件功能与运行原理 在DF300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采用二级分层分布式网络。针对110KV中压变电站的要求,我们可采取图2所示的组网方式。后台与主站都是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为监视各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并能对各智能单元进行控制。而监控系统为完成其主要功能所需要的各种数据都是由通讯转换器DF3211或保护管理单元DF3210来提供的。因此,从数据流控制的角度来看,通讯程序主要完成智能单元运行状态信息的上报和监控系统控制信息的下发两种功能。智能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一般包括遥测数据、遥信数据、电度数据、突发数据等。监控系统的控制信息则包括遥控命令、对时命令、查询命令等。本文中的变电自动化系统通讯程序所要完成的数据结构与函数过程如图3所示。 4.2. 软件开发平台——RTOS 随着应用的复杂化,对控制精度、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微处理器往往要同时完成很多任务。体现在变电站自动化通信产品中,由于信息采集量越来越大,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简单地用单一任务来轮询,往往造成通信的“瓶颈”现象,如保护和测量设备采集到的实时信息无法及时向上传递。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是:程序在功能上以任务的形式存在, 各个任务之间相对独立,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资源,进行任务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控制,可通过优先级、时间片来控制各任务执行的顺序。多任务编程的特点打破了传统软件顺序执行的框架,便于程序的系统开发、调试及维护。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eal Time Operating System)是面向21世纪嵌入式设计的基础和标准开发平台。高性能软件开发平台可以使嵌入式软件程序的开发进入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有了高性能开发平台,可以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RTOS体现了一种新的系统设计思想和一个开放的软件框架,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一种更为通用的通用软件平台,软件工程师可以在不大量变动系统其他任务的情况下增加或删除一个通信规约;一个大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有多个工程师同时进行系统的软件开发,各个人之间只要制订好规程和协议即可,既缩短了开发时间,又降低了最终通信软件产品对于具体某个人的依赖性。 4.3. 与因特网结合 通信管理单元提供内置的WEB-SERVER,可动态向外部系统数据,这部分可采用在RTOS之上外购WEB—SERVER模块来开发完成,更为方便的是,在设置各种系统参数和浏览现场实时数据时,只需要一个标准的浏览器软件,如Microsoft 的IE即可。 5. 改进的网架结构 当变电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可靠性要求进一步提高时,可采用图4所示的网架结构。即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道实行主备切换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对通信管理单元和通信切换器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模式下,当通信管理单元损坏或通道故障时均得到切换,因此这种模式更可靠、更安全。 6.结论 本文所述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采用代表国际技术发展潮流,先进的、标准的和成熟的通信网络技术。采用双网网络,双机热备用,光纤双环冗余自愈系统,采用国际标准通信规约协议,充分考虑网络的开放性、可扩充性及工程化的相关问题。本通信系统具有速度快,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已经成功的应用于多家变电站。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几点理解及认识 摘要:本文讨论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基本的功能配置,结合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理解及认识。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智能单元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运行水平的提高,各级调度中心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便及时掌握电网及变电站的运行情况,提高变电站的可控性,进而要求更多地采用远方集中控制,操作,反事故措施等,即采用无人值班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当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已改变了传统二次设备的模式,为简化系统,信息共享,减少电缆,减少占地面积,降低造价等方面已改变了变电站运行的面貌。基于上述原因,变电站自动化由“热门话题”已转向了实用化阶段,电力行业各有关部门把变电站自动化做为一项新技术革新手段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来,各大专业厂家亦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做为重点开发项目,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应地推出各具特色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电力系统中的要求。 国外从80年代初开始进行研究开发,到目前为止,各大电力设备公司都陆续地推出系列化的产品。如ABB,SIEMENS,HARRIS等公司,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新建变电站大部分采用了全数字化的二次设备;相应地采用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我国开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及开发相比世界发达国家较晚,但随着数字化保护设备的成熟及广泛应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成熟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已被电力系统用户接受使用,但在电力部门使用过程中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则:一是中低压变电站采用自动化系统,以便更好地实施无人值班,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二是对高压变电站(220kV及以上)的建设和设计来说,是要求用先进的控制方式,解决各专业在技术上分散、自成系统,重复投资,甚至影响运行可靠性。并且在实际的工程中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功能重复,表现在计量,远动和当地监测系统所用的变送器各自设置,加大了CT,PT负载,投资增加,并且还造成数据测量的不一致性;远动装置和微机监测系统一个受制于调度所,一个是服务于当地监测,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增加了投资且使现场造成复杂性,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2) 缺乏系统化设计 而是以一种”拼凑”功能的方式构成系统,致使 整个系统的性能指标不高,部分功能及系统指标无法实现。 (3)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缺乏规范性的要求,尤其是系统的各部分接口的通信规约,如涉及到不同厂家的产品,则问题更多,从而导致各系统的联调时间长,对将来的维护及运行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进而影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投入率。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实现的功能 2.1 微机保护:是对站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保护,包括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及备自投,低频减载等安全自动装置。各类保护应具有下列功能: 1).故障记录 2).存储多套定值 3).显示和当地修改定值 4).与监控系统通信。根据监控系统命令发送故障信息,动作序列。当前整定值及自诊断信号。接收监控系统选择或修改定值,校对时钟等命令。通信应采用标准规约。 2.2 数据采集 包括状态数据,模拟数据和脉冲数据 1).状态量采集 状态量包括:断路器状态,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信号及变电站一次设备告警信号等。目前这些信号大部分采用光电隔离方式输入系统,也可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保护动作信号则采用串行口(RS-232或RS485)或计算机局域网通过通信方式获得。 2).模拟量采集 常规变电站采集的典型模拟量包括:各段母线电压,线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值。馈线电流,电压和功率值,频率,相位等。此外还有变压器油温,变电站室温等非电量的采集。 模拟量采集精度应能满足SCADA系统的需要。 3).脉冲量 脉冲量主要是脉冲电度表的输出脉冲,也采用光电隔离方式与系统连接,内部用计数器统计脉冲个数,实现电能测量。 2.3 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测距 事件记录应包含保护动作序列记录,开关跳合记录。其SOE分辨率一般在1~10ms之间,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对SOE的要求。 变电站故障录波可根据需要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集中式配置专用故障录波器,并能与监控系统通信。另一种是分散型,即由微机保护装置兼作记录及测距计算,再将数字化的波型及测距结果送监控系统由监控系统存储和分析。 2.4 控制和操作闭锁 操作人员可通过CRT屏幕对断路器,隔离开关,变压器分接头,电容器组投切进行远方操作。为了防止系统故障时无法操作被控设备,在系统设计时应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手段。操作闭锁应具有以下内容: 1).电脑五防及闭锁系统 2).根据实时状态信息,自动实现断路器,刀闸的操作闭锁功能。 3).操作出口应具有同时操作闭锁功能 4).操作出口应具有跳合闭锁功能 2.5 同期检测和同期合闸 该功能可以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实现。可选择独立的同期设备实现,也可以由微机保护软件模块实现。 2.6 电压和无功的就地控制 无功和电压控制一般采用调整变压器分接头,投切电容器组,电抗器组,同步调相机等方式实现。操作方式可手动可自动,人工操作可就地控制或远方控制。 无功控制可由专门的无功控制设备实现,也可由监控系统根据保护装置测量的电压,无功和变压器抽头信号通过专用软件实现。 2.7 数据处理和记录 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它包括上一级调度中心,变电管理和保护专业要求的数据,主要有: 1).断路器动作次数 2).断路器切除故障时截断容量和跳闸操作次数的累计数 3).输电线路的有功、无功,变压器的有功、无功、母线电压定时记录 的最大,最小值及其时间。 4).独立负荷有功、无功,每天的峰谷值及其时间 5).控制操作及修改整定值的记录 根据需要,该功能可在变电站当地全部实现,也可在远动操作中心或调度中心实现。 2.8 人机联系 2.9 系统的自诊断功能:系统内各插件应具有自诊断功能,自诊断信息也象被采集的数据一样周期性地送往后台机和远方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 2.10与远方控制中心的通信 本功能在常规远动‘四遥’的基础上增加了远方修改整定保护定值、故障录波与测距信号的远传等,其信息量远大于传统的远动系统。 根据现场的要求,系统应具有通信通道的备用及切换功能,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同时应具备同多个调度中心不同方式的通信接口,且各通信口及MODEM应相互独立。保护和故障录波信息可采用独立的通信与调度中心连接,通信规约应适应调度中心的要求,符合国标及IEC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具有同调度中心对时,统一时钟的功能,还应具有当地运行维护功能。 2.11 防火、保安系统。从设计原则而言,无人值班变电站应具有防火、保安措施。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结构及模式 3.1 目前从国内、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开展情况而言,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结构: 1).分布式系统结构 按变电站被监控对象或系统功能分布的多台计算机单功能设备,将它们连接到能共享资源的网络上实现分布式处理。这里所谈的‘分布’是按变电站资源物理上的分布(未强调地理分布),强调的是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研究分布问题的。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要做到完全分布式结构,在可扩展性、通用性及开放性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应用及技术实现上就会遇到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在分散安装布置时,恶劣运行环境、抗电磁干扰、信息传输途径及可靠性保证上存在的问题等等,就目前技术而言还不够十分成熟,一味地追求完全分布式结构,忽略工程实用性是不必要的。 2).集中式系统结构 系统的硬件装置、数据处理均集中配置,采用由前置机和后台机构成的集控式结构,由前置机完成数据输入输出、保护、控制及监测等功能,后台机完成数据处理、显示、打印及远方通讯等功能。目前国内许多的厂家尚属于这种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有以下不足:前置管理机任务繁重、引线多,是一个信息‘瓶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即在前置机故障情况下,将失去当地及远方的所有信息及功能,另外仍不能从工程设计角度上节约开支,仍需铺设电缆,并且扩展一些自动化需求的功能较难。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结构形成的原由,变电站二次产品早期开发过程是按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部分分类、独立开发,没有从整个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下进行,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要求,在进行变电站自动化工程的设计时,大多采用的是按功能‘拼凑’的方式开展,从而导致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以及出现许多无法解决的工程问题。 3).分层分布式结构 按变电站的控制层次和对象设置全站控制级(站级)和就地单元控制级(段级)的二层式分布控制系统结构。 站级系统大致包括站控系统(SCS)、站监视系统(SMS)、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及同调度中心的通信系统(RTU): 站控系统(SCS):应具有快速的信息响应能力及相应的信息处理分析功能,完成站内的运行管理及控制(包括就地及远方控制管理两种方式),例如事件记录、开关控制及SCADA的数据收集功能。 站监视系统(SMS):应对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监测,为站控系统提供运行状态及异常信息,即提供全面的运行信息功能,如扰动记录、站内设备运行状态、二次设备投入/退出状态及设备的额定参数等。 站工程师工作台(EWS):可对站内设备进行状态检查、参数整定、调试检验等功能,也可以用便携机进行就地及远端的维护工作。 上面是按大致功能基本分块,硬件可根据功能及信息特征在一台站控计算机中实现,也可以两台双备用,也可以按功能分别布置,但应能够共享数据信息,具有多任务时实处理功能。 段级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变压器或线路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配置,在功能分配上,本着尽量下放的原则,即凡是可以在本间隔就地完成的功能决不依赖通讯网,特殊功能例外,如分散式录波及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功能的实现。 这种结构相比集中式处理的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可靠性提高,任一部分设备故障只影响局部,即将‘危险’分散,当站级系统或网络故障,只影响到监控部分,而最重要的保护、控制功能在段级仍可继续运行;段级的任一智能单元损坏不应导致全站的通信中断,比如长期霸占全站的通信网络。 (2) 可扩展性和开放性较高,利于工程的设计及应用。 (3) 站内二次设备所需的电缆大大减少,节约投资也简化了调试维护。 3.2 基本的模式 1).基本配置: (1) 集中处理集中布置:将集控式屏、台都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2) 分布处理集中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集中组屏仍集中布置在主控制室。 (3) 分布处理分散布置:将分布式单功能设备布置在一次设备的机柜内或采用就地就近组屏分散设置的方式。 2).基本模式: (1) 对于新建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式: A.对于容量较大、设备进出线回路数较多、供电地位重要且投资较好的变电站,可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双机备用系统,辅之相应的保护、测量、控制及监测功能,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B.对于容量较小,主接线简单,供电连续性要求不高的变电站,宜取消常规的配置及前置机,采用单机系统,完成保护、测量、控制等功能的管理,并完成远方RTU的功能。 (2) 对于扩建及改造现有的按常规二次系统设计的自动化系统设计方式: A.改造项目可采用新配置的具有三遥(或四遥)功能的RTU,完成对老站保护动作信息、设备运行状态及部分功能的测量,并对原有的常规二次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或RTU增加数据采集板,使之能与增设的自动化设备构成整体。 B.当扩建项目的范围较大,用户对自动化的要求较高,投资又允许时,通常采用自动化系统方案。 4. 几个问题的认识及探讨 4.1 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概念 变电站自动化是指应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或自动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的范畴包括综合自动化技术;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指将二次设备(包括控制、保护、测量、信号、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利用微机技术经过功能的重新组合和优化设计,对变电站执行自动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它是自动化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变电站领域的综合应用。其具有以下特征: 1).功能综合化:是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将二次系统的功能综合考虑,在整个的系统设计方案指导下,进行优化组合设计,以达到协调一致的继电保护及监控系统。‘综合’(INTEGRATED)并非指将变电站所要求的功能以‘拼凑’的方式组合,而是指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整个系统性能指标的最优化。表现在: (1) 简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硬件配置,尽量避免重复设计。如远动装置和微机监测系统功能的重复设置,没有达到信息共享。 (2) 简化变电站各二次设备之间的互联线,节省控制电缆,减少PT、CT的负载。力争克服以前计量、远动和当地监测系统所用的变送器各自设置,不仅增加投资而且还造成数据测量的不一致性。 (3) 保护模块相对独立,网络及监测系统的故障不应影响保护功能的正常工作;对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由于其重要程度,应考虑保护、测量系统分开设置;而对于110kV以下低压变电站,就目前的技术应用水平及工程应用角度而言,可以考虑将保护与测控功能合为一体的智能单元,这样不但利于运行管理及工程组合,而且降低投资成本。 (4) 减少安装施工和维护的工作量,减少总占地面积,降低总造价或运行费用。 (5) 提高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保证电能质量。 (6) 有利于全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 2).系统构成的数字化及模块化:保护、控制、测量装置的数字化(即采用微机实现,并具有数字化通信能力),利于把各功能模块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便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扩充及信息的共享。另外方便模块的组态,适应工程的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组屏等方式。 3).操作监视屏幕化:当变电站有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在当地监控系统的后台机(或主机)上进行,当变电站无人值班时,人机联系功能在远方的调度中心或操作控制中心的主机或工作站上进行,不管那种方式,操作维护人员面对的都是CRT屏幕,操作的工具都是键盘或鼠标。 4).运行管理智能化:体现在无人值班、人机对话及操作的屏幕化、制表、打印、越限监视和系统信息管理、建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开关操作及防误操作闭锁等方面,能够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及人无法做到的工作。 4.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站内通信网络的建立 变电站内传送或交换的基本信息有:测量及状态信息;操作信息;参数信息。根据信息传送的性能要求,大致可分两类考虑,一类要求实时响应较高的信息,如事故的检出、告警、事件顺序记录和用于保护动作的信息,要求传送速度较高;另一类是对时间响应要求不高的信息,如用于录波、记录及故障分析的信息,可允许较长的传送时间。对于不同的数据亦有不同的安全性要求,站内通信网联系站内各个智能单元、后台监控及远方通信装置,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根据实际系统结构及工程实际需要,大致按以下原则考虑: 1).电力生产的连续性和重要性,通信网的可靠性应放在第一位.一方面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满足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环境要求,另一方面应考虑备用措施。 2).站内通信网应根据通信负荷的特点合理分配,保证不出现‘瓶颈’现象,通讯负荷不过载,对于大型变电站考虑100~256个负载节点,一般中小型变电站考虑不超过60~100个负载节点。通讯距离设计考虑不超过1kM.。 3).站内通信网应满足组合灵活、可扩展性好、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以及调试维修方便的要求。宜采用总线形网络。 4).通信媒介的选用原则是尽量采用光纤,考虑到工程的经济性,仍可采用电缆作为主要的通信媒介,但电缆接口一般设有隔离变压器,以抑制共模干扰. 5).站内通信网的协议及规约应尽量符合国家及国际标准. 6).站内通信网的站级通信网由于处于较佳的运行环境,其信息流较大(分布式集中布置),故可采用高速网;段级通信网根据实际工程需要,并且可能处于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分布式分散布置),因实际的信息量不是很大,可考虑慢速网(如现场总线或485通信方式)的环境。 4.3 实际工程设计的考虑 为了使实际工程工作可靠,维护方便,扩展灵活,易于用户操作和管理,在系统不同的层次,需解决不同的问题。 1).前置智能单元 前置智能单元是系统的基层,执行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如保护、测量、控制等。我们希望这些基层模块尽量不受网络状态的影响,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在无网络的状态下能完成保护的基本功能,因此在设计基层装置时,尽量采用自成一体的办法。 为了提高基层功能模块的质量,尽量采用通用化的模块,因此硬件平台的模块化设计,在基层尤为重要。本着这种思想设计出有限品种的模块,拼装成不同的功能装置,这对模块设计成本的降低、生产的组织等均具有好处。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减少基层模块软件对工程的依赖性(即工程有关部分的软件),一种办法将与工程有关的软件改成系统配置文件存于可擦写的存储器内,另一种办法是将与工程有关的(例如通信规约)软件用一个独立的模块来实现。 2).网络通信层 为了保证网络层的完好,应该注意对网络层的监视,这可以从后台和前置两个层次来实现,在硬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可以采取两个独立通讯网络工作,或同时工作,或者互为备用。 3).后台监控 后台监控的操作、管理、维护是系统中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减少用户对厂家的依赖,在后台软件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人机界面的友善性,操作要方便、易学、易懂,功能的开放性,当系统中功能模块的增加和减少或具有不同通信协议规约的设备加入,后台监控系统应能方便的增加及删除,操作也简单明了,不至于遇到上述问题时要修改后台软件。 变电站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本文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渗透到了世界每个角落。电力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微机控制时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以其简单可靠、可扩展性强、兼容性好等特点逐步为国内用户所接受,并在一些大型变电站监控项目中获得成功的应用。 1.1 系统概念 1.1.1系统设计思想 完整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除在各控制保护单元保留紧急手动操作跳、合闸的手段外,其余的全部控制、监视、测量和报警功能均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来完成。变电站无需另设远动设备,监控系统完全满足遥信、遥测、遥控、遥调的功能以及无人值班之需要。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特点: (1)分布式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分布式开放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分布在开关柜或尽量靠近开关的控制保护柜上的控制保护单元,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就地单元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各就地单元相互独立,不相互影响。 (2)集中式设计。 系统采用模块化、集中式立柜结构,各控制保护功能均集中在专用的采集、控制保护柜,所有的控制、保护、测量、报警等信号均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处理成数据信号后经光纤总线传输至主控室的监控计算机。 (3)简单可靠。 由于用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可大大简化二次接线。分布式设计在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接线;而集中式设计的接线也仅限于开关柜与主控室之间,其特点是开关柜内接线简单,其余接线在采集、控制保护柜内部完成。 (4)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可考虑用户今后变电站规模及功能扩充的需要。 (5)兼容性好。 系统由标准化之软硬件组成,并配有标准的串行通讯接口以及就地的I/O接口,用户可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配置,系统软件也能容易适应计算机技术的急速发展。 1.1.2系统规范 采用目前最为流行的工业标准软件,UNIX操作系统,X窗口人机接口及TCP/IP网络通讯规约。为满足开放系统之要求,系统设计一般采用:可携性软件设计——容许硬件技术发展后之软件转换;标准计算机产品——容许整个系统高度兼容性能。 1.2 系统功能 系统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界面为视窗图形化显示,利用鼠标控制所有功能键等标准方式,使操作人员能直观地进行各种操作。一般来说,系统应用程序菜单为树状结构,用户利用菜单可以容易到达各个控制画面,每个菜单的功能键上均有文字说明用途以及可以到达哪一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有报警显示。 所有系统之原始数据均为实时采集。 系统应用程序的每一项功能均能按用户要求及系统设计而改编,以符合实际需要,并可随变电站的扩建或运行需要而灵活地进行扩充和修改。一般情况下系统可按以下基本功能配置:(1)系统配置状况;(2)变电站单线图;(3)报警表;(4)事件表;(5)遥控修改继电器整定值;(6)操作闭锁;(7)电量报表;(8)趋势图。 1.2.1变电站单线图 单线图可显示变电站系统接线上各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并动态更新,例如: (1)馈线开关之状态,开关的状态可用颜色区别。 (2)开关的操作由鼠标选择对应之开关或刀闸。 (3)每路馈线之测量值可在同一画面上显示。 (4)继电器整定值可修改。 1.2.2数据采集、处理 采集有关信息,如开关量、测量量、外部输入讯号等数据,传至监控系统作实时处理,更新数据库及显示画面,为系统实现其他功能提供必需的运行信息。 1.2.3运行监视 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文字、表格、图像、声音或光等方式为值班人员及时提供变电所安全监控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1)报警。 按系统实际需要,用户可以指定在某些事件发生时或保护动作时自动发出报警,如一般可设置在以下情况发出报警:开关量突变(如保护跳闸动作);断路器位置错位;模拟量超过整定值;变压器保护动作(如瓦斯、温度)。 模拟量之越限值可在线修改。每个报警均有时间、报警信息及确认状态显示。 (2)事件。 系统中所有动作事件,如继电保护动作,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的操作等。均可自动打印及存入系统硬盘记忆,如设置对以下情况的事件进行记录:所有报警信息;操作人员确认有关报警;开关的操作;继电器动作和状态信息;系统通讯状况。 每个事件均有时间及有关信息文字说明,并可自动打印记录。 1.2.4调整继电器整定值 可通过系统主机或集中控制柜修改各继电器的保护功能和整定值。所有遥改功能均为在线方式,修改完成后的定值将直接传回对应的继电器储存。 1.2.5操作闭锁 系统对所有操作对象均可设定闭锁功能,以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 1.2.6模拟量采集及报表产生 采集的数据储存於系统硬盘作为编辑报表的基础。按变电站实际输入的信号,可制作出不同的报表:有功电量日、月、年报表;馈线电流日、月、年报表。 1.2.7趋势图 趋势图提供操作人员快速及直观的数据统计,趋势图可分为图形式或表格式两种。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工业项目中的应用 2.1 国产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用现状 国产化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我院设计中用得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如下:(1)由于甲方、设计院对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保护系统有长期的运行、设计和维护经验,故一般认为老系统的可靠性高;(2)国产化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在国内尚未普及,仅在个别地区供电部门的大力推荐下,在当地的一些变电站中开始尝试这一新技术;(3)进口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价格昂贵,只有部分大型新建的并由外资贷款的工程,由于外方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全套引进这部分的技术及设备;(4)目前操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对新系统缺乏了解。由于以上一些原因制约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变电站的发展和运用。 2.2 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系统应用实例 在我院一个35kV变电所改造工程中,成功地将国产的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系统运用于终端变电站。施工图设计初期采用的是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保护,并设置了信号屏。 2.2.1微机保护系统与传统保护系统的比较 传统的保护系统与微机保护装置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用微机控制的多功能继电器替代了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并取消了传统的信号屏等装置,相应的信号都输入至计算机。为便于集中控制,采用集中式设计——将所有的控制保护单元集中布置,整个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非常简单清晰,所有设备由微机保护屏、微机采集屏、交直流屏和监控系统组成。屏柜的数量较传统的设计方式大量减少。由于各种微机装置均采用网络通讯方式与当地的监控系统进行通讯而不是传统的接点输出到信号控制屏,因此二次接线大量减少。同时由于采用了技术先进的当地监控系统来取代占地多、操作陈旧的模拟控制屏,使得所有的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方便。 2.2.2微机保护的系统配置及监控系统 系统保护由下列装置组成: (1)线路保护装置。 (2)主变保护装置——可完成变压器的主、后备保护。 (3)综合保护装置。 (4)线路保护装置。 (5)电容器保护装置。 (6)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7)小电流接地检测装置。 (8)综合数据采集装置。 (9)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采集、控制操作、画面制作、监视显示、事故处理、制表与打印。 2.2.3设计微机保护系统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于控制和保护单元都是采用微机装置,故一些必要的开关量和模拟量应从开关柜引至微机采集、保护屏。根据控制和保护要求的不同,输入的量也不同。 (2)开关柜与微机装置之间的端子接线较简单,大量的二次接线在微机采集控制单元和保护单元内部端子连接。 (3)传统的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结果不能直接输入到计算机,须转换为计算机整定值。 该变电所投产运行后,除开始操作人员对微机系统不熟悉原因使用过控制保护单元的紧急手动按钮外,基本上都在微机装置和监控计算机上操作,整个系统运行良好。 3 结束语 变电站微机自动化系统目前运用得还不够广泛,但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其系统化、标准化和面向未来的概念正逐步取代了繁琐而复杂的传统控制保护系统。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物理力学学习及解题策略研究 摘 要: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比较深奥和抽象的特点,使得学习中经常会出现烦躁、乏味等现象。尤其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基础知识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以及解题角度出发,对其策略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解题策略 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与解题中,正确的学习策略与解题策略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分析与探索总结出了几点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的策略和解题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广大高中生在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更加轻松,且采用正确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 1 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策略探析 (一)激发学习兴趣 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高中生必须明白,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方能够在学习中摒除杂念,改变烦躁、消极的学习态度,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努力的汲取物理力学知识[1]。因此,高中生需要在课堂上配合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从中感受并挖掘趣味性。例如在高中物理力学入门知识“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中,教师一般会以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创设学习情境。此时,学生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该故事,并且主动分析故事的内涵。在融入到教学情境后,自然而然的便会关注与物理力学相关的知识,由此能够打下坚实的物理力学知识基础。 (二)培养求助意识 高中生在物理力学学习中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求助意识,主要目的在于丰富自身的学习策略。由于高中生处于强烈叛逆的时期,具有敏感、自尊心强等特点,在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例如,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部分高中生会选择向教师求助,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却会选择回避教师与同学的帮助,将所需要的困难搁浅,最终导致自身的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学习兴趣逐渐消失。产生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与高中生之间缺少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不愿意放低姿态向他人求助存在密切关联。鉴于此,高中生在物理力学知识本身便具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必须要积极的培养自身具有良好求助意识,要明白学习中遇到困难并不可耻,不能够积极寻找解决的策略,只采取等待或者放弃的态度方才可耻。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中,高中生可以在课前根据所要学习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自主预习。但是,仅凭一己之力难以明白物理加速度与质量和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此时,高中生便可以求助于同学,通过几个人的自主探索,包括做实验等对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初步的了解。长此以往,高中生便能够体会到具有求助意识的收获,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学习成绩,更加培养了自己的团队意识。 (三)充分利用多种资源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学习中,大部分知识内容采用传统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够完全掌握,希望学生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利用,通过不断的钻研探究其中的内涵。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高中生可以自主查找与电磁感应现象相关的信息与资料,在小组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情况下设计相关实验,以此对每个人所搜集的相关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能够更加清晰的明确电磁感应现象产生时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更加能够培养自己搜集材料与整理信息的能力。 2 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策略探析 (一)以高中物理力学基础知识为切入点 高中生在进行物理力学问题解题时,首先应该将高中物理力学的基础知识作为切入点,对与解题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拓展与整合[3]。由于高中物理力学知识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课程,因而分析力学问题必须要从力学基础知识出发,只有熟练的掌握力学定理、规律,方能够简化解题过程,明确解题思路。 例如高中物理力学题:质量为m1=0.2kg的小车于光滑的水平面静止,虚线MN右侧存在场强E=1*104V・m-1的均强电场,质量为m2=0.1kg、电荷量为Q=6*10-5C的带电物块置于P点,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现使物块获v=6m・s-1的初速度,g取10m・s-2,求物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 该物理力学题在解题时,首先需要分析物块与小车向右减速运动的情况,而后分析小车与物块速度相同时的情况,再分析小车与物块共速后电场力影响下的减速运动情况,继而判断物块每一阶段的位移以及物块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 (二)紧扣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内在环节 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对题干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寻找题目信息的内在联系,通过细致分析寻找具体的解题突破口。采用该种解题策略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 例如高中物理力学题:A、B、C三块砖的质量均为m,叠放于水平地面上,现将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在砖B上,使3块砖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正确的说法为: A.砖C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F/3 B.砖C受到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F/2 C.砖C对砖B的静摩擦力为2F/3 D.砖C对砖B的静摩擦力为F 该物理力学题在解题时,首先应该明确3块砖均处于平衡状态,而后讨论砖C对砖B的静摩擦力,以砖A和砖B整体为研究对象,得出砖C对砖B的静摩擦力。在此基础上讨论地面对砖C滑动摩擦力时,将砖A、砖B和砖C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最终解题结果发现D选项正确。 (三)积极创设物理力学情境 由于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且内容十分丰富,因而在涉及到实际的力学问题是,为了能够弄清问题内涵,必须要模拟物理过程,创设物理力学情境,以便正确的分析物理力学的运动规律和状态,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物理模式方能够有效解决物理力学问题。 例如高中物理力学题:如图1所示,长度L=16m,与水平面呈 =37°的传送带以v=10m・s-1的速度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段无初速度的释放质量为m=0.5kg的物体,传送带与物体间动摩擦因数μ=0.5,求物体运动至最下端的时间。 该物理力学题在解题时,首先以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物体受力。明确物体加速至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速度时所需要的时间、位移。分析物体未达到最下端时受动摩擦因数影响下传送带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受力情况,由此得出物体运动至最下端的时间。解题过程中需要创设物体在传送带传送时可能出现的摩擦情况,由此方能够保证解题的准确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力学知识时,必须要重视采用正确的学习策略,要努力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做到具有良好的求助意识,更要能够对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在解题时,必须要能够从基础知识出发,分析问题的内在环节,并且创设符合解题需求的物理环境。只有通过上述几点方法,高中生方能够逐渐提高物理力学学习与解题的能力,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高中力学论文:试分析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选取 摘 要:本文以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策略为切入点,对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策略选取标准与具体的运用方法,进行细致的探讨研究,期望为促进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成果的提高,实现高效的学生物理学习与素质发展目的,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选取 物理作为高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学科主要探究物质的结构、作用与运动规律等知识,相应对培养构建学生科学素养与思维逻辑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推进,为了有效发展学生物理综合素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打造好学生的物理基础,就需相应在课程教育选取适宜、先进的教学策略,以此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对知识理解水平的优化。下面据此以力学知识的教学策略为研究出发点,对其选取思路与实施方法做详细的探究分析。 一、物理力W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选取与实施 力学知识本身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相应对学生物理基础与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目前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对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处理能力的培养要求愈发提高,相应需要教师在进行物理课程教育时,将力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做结合探究,以此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深度,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探究力学理论的热情,并能运用知识实践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对此教师就可基于这一教育思路,针对性在物理力学课堂教育进程中,选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进步发展。 在课堂实际教育进程中,教师应为力学知识教授活动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由于物理力学知识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复杂,学生进行直接理解难以取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而如果将力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场景做联系,让学生能观察、联想到具体的生活问题、事物并做概念展示与表现,就能有效优化提升学生对此类力学知识的认知与领会程度。所以教师在物理力学教育活动中,应尽可能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与问题,将原本抽象平面的力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之中,帮助学生运用自身的生活常识与经历进行概念学习。而物理力学教育又往往需要使用力学实验做讲解说明,因此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也应尽可能使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材料,以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带动学生的思考探究活跃度。比如教师在讲解“失重与超重”一节知识,在设计力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失重与超重现象时,就可引导学生站在体重计上,先后进行站立不动、突然下蹲、突然站起等动作。并观察此类动作中自身体重读数的变化,由此运用体重计这一生活常见器材,带动学生准确理解相应的力学现象,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探究中准确掌握力学知识,并激发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热情。 二、物理力学图象教学策略的选取与运用 高中物理力学课程教育时,学生经常需对真实事物的抽象物理模型做认知理解,例如光滑斜面、质点等概念,而此类抽象的物理模型也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混淆与模糊等问题。因此为促进学生物理模型理解掌握能力的优化,教师在课程教学策略的选取中,就应针对性选择物理图像教学策略,运用物理图象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做结合,并能直观展现出模型结构物理知识的展示优势。推动学生准确掌握真实事物的抽象物理模型转变过程,进而防止因相应知识概念转化出现的认知混淆等问题,帮助学生高效构建起物理力学的知识认知体系。 而教师在物理力学教育运用图象教学策略时,应遵循具体的操作步骤适时运用:①选择具备代表性的物理力学概念与过程;②教师进行相应物理力学实验演示或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③运用图象教学策略进行力学知识概念的讲解传授;④让学生提问进行相应理解难点的答疑解惑;⑤课程知识复习与巩固训练。比如教师在这一教学步骤指引下开展动量守恒定律的图像教学策略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掌握此定律的内容概念,就可使用两个小球碰撞作为实验对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别的小球碰撞实验操作,并在实验中研究碰撞作用之后两个小秋的速度变化趋势。学生在实验操作与速度记录后就会相应发现,两个小球因碰撞作用所出现速度变化量的比值为一个定值的结果。教师之后还可选取小组代表上台做板书讲解,教师再对学生的观点做补充指点,最终引入本课程所讲的动量p=mv知识概念,以此经由对小球碰撞中的速度变化,准确了解到碰撞作用中的动量守恒概念。之后教师还可设置相应的课程练习题目,拓展学生对这一定律的掌握程度,令其能将动量守恒定律精确、高效运用到力学实际问题解决活动中。 结束语:作为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对力学知识的教育工作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环节中。教师为推动学生学习效率与物理知识基础的发展优化,就需依照当前学生教育培养需求与本班级的实际情况,针对性选取适宜的物理力学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相应力学概念,促进其物理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升。 高中力学论文:初探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以力学实验为例 物理知识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习,通过对其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对许多现象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高中生在进行物理知识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通过亲自实验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让我们在一个更加辽阔的知识天地中翱翔。通过开展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培养我们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 一、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需要与学习内容相联系 进行《物体的平衡》知识点学习时,如果只是单一性地听老师讲解,对于相关概念及知识点,我们都无法直观地对其进行理解。如果结合学习内容进行一些趣味性小实验,可以增强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并能够对力学概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比如:可以在家中坐在椅子上,并将上身挺直保持两脚呈90度。如果在上身不能向着倾斜的情况下,我们尝试着是否能够从椅子上站起来。通过这样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小实验,可以C明在保证身体挺直与两脚位置的情况下,是无法从椅子上跳起来的。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实验,但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就可以引发我们对这种现象的思考。通过思考后发现,这与我们在学习中的力学物体平衡知识点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物体要实现站立,需要保证从重心处所引出的竖直线并没有超越其底面,否则无法实现物体的站立,也就是我们在学习中所学习到的平衡。有了这样的一个小实验,许多同学都会对物理现象产生极强的好奇心,从而提升了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二、合作完成物理趣味小实验 在学习《反冲》知识点时,也许老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展示一段与反冲相关的视频。例如:火箭发射。并讲解火箭能够上升到太空中,克服地球引力,正是因为反冲的作用。虽然已经非常直观形象地解释了其力学的原理,但没有经过自身的实验,对于其相关知识是无法能够更好地理解。但如果想要通过火箭来完成实验,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制作一个与火箭相类似的物件来进行趣味小实验,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可以联合几名有同样兴趣的同学,一直收集多个饮料瓶,并将其中一个饮料以包装纸为界线裁剪为三个部分。然后将一个完整的饮料瓶倒置于裁剪下的中间部分,并用胶带将其进行固定。接着再将裁剪下的上半部分固定于倒立的完整饮料瓶底部,再利用一些卡纸来给“火箭”做一些火箭头、尾翼装饰。为了保证“火箭”在飞行中的稳定性,需要在进行尾翼装饰时,确保其与底座保持对齐。用同样的方法,为“火箭”装饰三个尾翼,并在“火箭”底部加上喷射动力控制塞。(如图1所示) 在完成了所有的制作工序后,在所制作的“火箭”中装入适量的水,并控制其水量为饮料瓶的1/4到2/5之间,然后利用打气筒对其进行打气并调整好其发射角度。完成10个大气压的打气之后,橡胶塞在气压的作用下会与饮料瓶脱离,然后获得反作用力射出。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对“反冲”知识点的理解,也增强了自身的动手能力。 三、通过趣味小实验学会思考 日常生活中,每一名同学的身体素质及条件都有所差异。有的同学身材魁梧,有的同学则较为瘦小。如果让两者之间进行一次力量比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许多同学在回答这问题时,会不假思索的说出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身材料魁梧的同学力气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来探究取胜的原因。在这个小实验中,我们需要运用旱冰鞋,让身材魁梧的同学穿上,然后两者之间再来进行一次比赛。其结果会出人意料,身材瘦小的同学取得了胜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这问题就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大家一起的讨论与思考发现,当瘦小的同学的静摩擦力达到一个值时,身材魁梧的同学所受到的摩擦力会持续上升。对于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合力方向则会会对身材魁梧的同学产生一定的加速度。因此,真正决定胜负的秘密在于瘦小的同学增大了摩擦力。通过这样的小实验,让我们树立起了在遇到一些物理现象时,应该运用所学习的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久而久之,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促进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借助生活化情景开展趣味小实验加物理知识的印象 高中时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在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可以采用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通过一些可以独立完成后小实验,还能够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比如:在电视中我们会看到一些鸟类休息时,会以单脚站立的形式进行休息。在看到这样的生活化情景时,可以尝试着像鸟类一样单脚站立,还可以尝试着保持双脚站立姿势的情况下,调整为单脚站立。通过这个尝试会发现,要完成这个动作非常困难。如果我们侧身将一只手臂与腿与墙面进行接触,然后保持直立姿势,慢慢提起离墙较远的脚,争取用靠墙的脚进行单脚站立。在完成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动作。我们可以通过所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来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因此,要实现站立必须要竖直向下通过重心的重力作用线通过了两脚围成的支面。如果我们采用了上面的方法来进行站立,支面会慢慢缩小到一个很小的范围,然后重心的重力作用线则会影响我们的单脚站立。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际,我们可以再联想许多婴儿在学习走路时为何总是踉踉跄跄,正是因为这些小婴儿的两支脚呈现一种分开的状态,所以他们在学习走路时总是感觉要摔倒。还有在一个摇晃的物体上,如果想要站立,需要将双脚叉开。如果想要在这个物体上进行行走,最好的方式就是八字形。这些都是与支面大小有一定的关系。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不仅让我们紧张的学习心情得到了缓解,同时还加深了我们对物理知识的印象。因此,我们在看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时,不妨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进行思考与探究,一定会让你对物理知识产生极强的学习兴趣。 五、利用废旧物品开展物理小实验 当前的社会非常重视环保,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同样应该以环保理念来制作一些能够让我们开展实验的小道具。比如:可以收集一些废旧的易拉罐、金属罐头盒或饮料瓶等。然后在其接近底部侧面的位置用工具钻出一个小孔。用手指去按住钻出的小孔并往里面注入相等容积的水量。当我们将按住小孔的手指打开时,水自然会从小孔中流出。但我们让饮料瓶以自由落体的形式下落。在其下落过程中,小孔中并不会有水流出。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实验,让我们可以应用失重现象来进行解释。不仅利用了废旧物品,同时还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同一个饮料瓶,在侧壁上下不同的位置钻三个小孔。然后用手指分别按住三个小孔,向瓶内注满水。然后同时打开按住小孔的手指,观察每一个小孔中所流出的水平射程各有不同。位置越高的小孔的水平射程较小,位置越低的则越大。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用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来进行解释。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趣味小实验可以健全我们的物理知识结构。虽然学校并没有开展相类似的实验课程。但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进行联想,并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趣味小实验。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压力,同时还可以加深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升了物理学习兴趣,让我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物理力学的解题技巧 【摘要】笔者因喜欢物理科目,对物理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加之以我们班的物理学习情况来看,力学作为物理科目中较为难学的一部分内容,大家对其解法比较头疼,而这容易对我们的物理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基于此,笔者通过自我学习经验,总结了在物理解题中的部分技巧与学习方法,供大家讨论和指点。 【关键词】物理;力学;解题;技巧;方法 力学是高中物理科目的重难点,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理解力学中的知识,加之涉及力学知识的题目大多以综合题出现,解题思路和过程的复杂性进一步加深了学习力学的难度,而一旦学不得法,则容易造成学习的盲目性和混乱性。以下,笔者通过自己学习的经验,对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学习的相关技巧与方法作了简述。 1培养力学的解题思路 在我们学习高中物理力学时,需要用到能量守恒定律、运动定律,且还要运用不少的数学知识,比如三角函数、几何、图像等。以我自身为例,在课余时间就经常和部分同学讨论有关力学习题的解题过程,以及所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有哪些,通过不断地练习与深化,我们找到了可利用熟练掌握的函数和定律的方式,来解答部分力学的问题,并由此形成一种自我特定的力学解题思路。同时加之力学习题具备多变性、理解难等特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对受力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强化审题,找出隐藏信息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在高中物理力学题的解答中,我首先会对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弄明白所要解答题目的对象,并且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会将其问题的对象单独隔离出来,进而有针对性、单一性的对问题进行力学上的分析,同时我还会尽量找出题目中所蕴含的隐藏信息,来提升解题效率。另外,高中物理力学大多的问题都会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相关,因此在审题过程中就需要特别注意,做到边审题边在题目中标注重要信息,同时注意题目中有没有直接表明而对解题有帮助的隐含信息,并将信息加以分类,以避免解题时找不到思绪,钻入“牛角尖”。 3构建物理模型,分析受力条件 分析题目时,我一般会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即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并牢记口诀“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弹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我们可对其进行全面分析,看问题对象与其它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并应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因此这种方法可以当做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次,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还要具体分析物体的运动形式,是静止或是均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同时还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与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其受力情况一般也不同。如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传动时,若传送带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若传送带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若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则不受摩擦力作用。最后,还要明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其具体受到的外力个数以及方向,如果是多物体受力,还需具体分析每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分清单个物体受力情况和整体受力情况。另外在物体受力情况十分复杂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并列出相应的受力方程。 4掌握力学学习的方法 在我们所学习的高中物理力学当中,力学主要涉及到安培力、电场力、引力、洛仑磁力、摩擦力、弹力以及重力等,其分析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判断力存在性的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弹力会受状态影响;②相对运动为机理;③重力需看问题提示;④先弹力后摩擦;⑤相互垂直力若大,则平行不存在力;(2)力隔离与整体方法:以外力判断整体,隔离后求内力;同状态看整体,反之用隔离;不同状态,整体也可;假设某力存在或者是不存在,应当以依据计算;坐标利用正交分解,轴上矢量多;(3)判断力运动趋势的方法: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同向相加反向则抵消,垂直拐弯不向前;加速度受力影响,分清径向切向,径向方向变,切向大小变,运动方向则偏径向。此外,详细的力学的解题方法为如下所述。 4.1动力学 高中物理动力学问题,我们的老师将其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根据已知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其受力情况;第二种是已知研究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判断其具体的运动情况。同时我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动力学知识往往会伴随着综合题出现,包括高考考题中常见的力学与电学结合的问题,因此其可以认为是高中物理力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而要想解决动力学问题,其研究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我一般会根据题目所给出的信息,运用牛顿定律余动量定理等,以最适合的解题策略进行求解。 4.2运用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在物理力学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由于动能、势能、机械能均为状态量,加之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具体过程及过程量,其只涉及物体的始末状态,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无需分析过程量,达到简化解题过程的目的。由此可见,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恒力或变力、持续作用或短暂作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等,并且无法应用牛顿定律及运动学规律解决复杂性问题,但可以应用能量定律对其进行简单的解决。 5掌握逻辑思维,在解题中举一反三 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时,我发现很多力学问题都存在着逻辑连贯性,因此,我在平常的学习中会刻意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在解答力学题目时降低其复杂程度,更好地理解题意。例如,我在遇到“两个物体纠缠在一起,彼此之间均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这类题目时,我会先提出假设将这两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来解决它们无法区分开来的受力情况,并利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解题。同时,我在解答高中物理力学问题时会注重对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由于力学题目有很多题型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彼此知识存在着关联,针对这些力学问题,我能够根据平常的解题经验总结规律,不断积累和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使得自己的解题自信不断增强,以此将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举一反三。 6总结 总之,在力学解题全过程中有计划、有目标、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引导自己实践,不仅是提高力学解题效益的充分条件,也是排除我们学习物理力学心理障碍的主要渠道。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之我见 摘要:就高中物理教材而言,力学是物理知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从以往的高中物理力学教学可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他们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本文从当前高中生物理力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力学 有效学习方法 物理是高中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与语文、英语等学科相比,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学习方法的使用会对学生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质量、积极性等方面产生直接影响。对此,笔者针对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特点,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目前我国高中生物理力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角度来讲,当前我国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死记硬背问题 部分高中生并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过程中,仍然会秉承初中的学习习惯,直接死记硬背,以此保证对高中物理力学概念、公式等内容的记忆。从高中物理试卷中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考察重点并非学生对力学概念、公式的了解程度,相反,其更加重视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掌握程度。因此,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建立在学生能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二)盲目解题问题 在解答除选择题、填空题之外的大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为了获得一定的分数,通常会使用直接列相关力学公式的方式,将题目的空白部分填满。这种问题的引发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力学知识的了解较少,他并不确定自己能够解答除这些问题。因此,会通过这种罗列可能有用的力学公式的方式,防止完全失分现象的发生。事实上,这种解题方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分数,但不会对他们对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理解产生任何帮助。 (三)题海战术问题 在高考的重压下,仍然有许多学生认为题海战术是防止在考试中遇到没见过的力学问题的有效方法。高中生本身的学习任务就比较重,应用题海战术这种学习方法学习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势必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为了保证各学科学习时间的均衡分配,学生通常会选择压缩自身的睡眠时间。长此以往,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学习质量都会逐渐下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题海战术的作用不可否认,但这种学习方法作用的发挥需要大量的物理题目来支撑,在难以满足这种要求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二、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有效学习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一)力学模型构建法 在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一道题目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情况。相对于单个物体而言,这类题目的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问题的实际类型利用力学模型构建法快速完成题目的理解与解答。 在高中物理力学部分中,可以构建的力学模型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船人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与船与人的相对运动力学问题中。在这个模型中,原本的系统(包含船、人等因素)处于静止状态,某种力的作用使得这个船人系统产生相对运动,此时可以认为系统在相对运动方向上遵从动量守恒定律。第二,碰撞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于两个物体产生碰撞的问题中。该模型遵从动量守恒,例如,碰撞作用产生后的动能参数低于作用之前的动能参数。第三,连接模型。这种模型可被应用在以细杆(不计算重量)或细绳等连接起来的两个或多于两个物体中。 (二)转换法 当学生难以理解题目中的内容时,可以通过转换的方式将其转化成物理力学中较为常见的模型或者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进而顺利完成题目的解决。例如,当题目为:一条细绳的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该细绳的另外一端被手握住。在确定人手做功、细绳与小球所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及半径的情况下,判断小球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此时,为了保证问题的有效理解,可以将其转化成连接模型,即将人手、细绳、小球看成一个模型整体,此时,可以将小球受到的摩擦阻力看成是模型中的内部力的作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三)力的存在判断法 随着高中物理力学题目中力的种类的不同,针对这种力使用的判断方法也应该作出一些变动。常用的力学判断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运动趋势判断法。这种方法通常被应用于两个或多个以上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如果所给条件中物体的运动趋势受加速度的影响,则应该判断题目中立的方向。如果其方向为径向,则该物体的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如果为径向,则力的大小会发生变化。第二,隔离判断方法。这种判断方法通常被应用在存在多个物体的题目中。如果这些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则应该利用隔离方式完成各个物体力的判断;如果其处于相同状态中,则可以利用作为整体的方式判断力的方向、大小等判断。 (四)力学问题解答规范法 力学问题的解答过程应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读题步骤。读题是解答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重要前提环节。通常情况下,力学题目中常常会存在着一些隐藏条件,如果学生无法有效挖掘这些隐藏条件,则其后续解题步骤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在这个步骤中,学生需要加强对题目中包含现象、条件本质的分析与判断。当题目较为复杂时,可以将题目分解成多个不同的部分,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分别进行解答;第二,知识罗列步骤。这个步骤主要是将题目中涉及的力学公式、定理等确定出来,并利用这些知识完成整道题目的解答。第三,结果判断。这个步骤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三、结语 目前高中生在物理力学部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题海战术问题、盲目解题(罗列公式)问题等。为了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学习质量,应该将力学问题规范解答方法、力学模型构建法、转化法、力的存在判断法等有效学习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 68级11班) 高中力学论文:中德现行高中物理教材“动力学”之比较研究 摘 要:德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其中学物理教育分层次、分阶段,并在文理中学使用配套的KPK系列教材。通过对中德中学物理课程设置、中德两套高级中学物理教材“动力学”部分的主题内容和体系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德国卡尔斯鲁厄物理课程的设计思想切入点创新、内容选取起点较高、展开顺序“深入浅出”、概念引入直接自然。两套教材的比较研究能够为理解物理概念、完善物理教材和教师备课提供较大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德国;教材;高中物理;KPK;比较 1 引 言 新课程改革的人教版教材侧重物理学概念、规律经典的建设过程,教材的主题内容基本是围绕着“运动和力”展开的,教材对物理知识本身的要求较高,同时对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功底要求逐步升高,使得高中学生感到物理“晦涩难懂”。相比之下,德国KPK教材更加注重物理从生活中来,在设计思想、主题内容选取及展开顺序、概念引入、栏目设置和插图等方面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值得认真研究。 现有的中德物理教材的对比研究主要从两套教材的习题和设计思想特色方面进行展开[1-2],而本文从中德中学物理的课程设置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着手,选取新课标人教版必修模块和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与KPK力学[3]在中学物理的课程设置、“动力学”主题内容和“动力学”概念规律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 中德中学物理课程设置比较 2.1 德国中学物理课程设置 德国实行小学4年、中学8年的义务教育,4年小学后经过5年级和6年级的过渡阶段进入分流阶段,大约70%的学生进入主科中学(5到9年级)和实用中学(5到10年级)等职业学校,读2~3年后就业;一小部分(30%左右)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5到13年级)继续学习,不同中学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主科中学和实用中学侧重职业教育,完全中学侧重“精英教育”,实行全面化分层次的双向分流教育。文理中学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阶段。德国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2.2 我国中学物理课程设置 我国实行小学6年、初级中学3年的国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后学生不分流。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学生进入高级中学学习,小部分学生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技术。新课程改革后,我国中学教育提倡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我国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2.3 比较分析 九年制的文理中学(又称完全中学)是德国的传统高级中学,文理中学的高级阶段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德国在此阶段的学生基础较好,使用的KPK高中物理教材与我国的高中物理教材属于同一层次。德国KPK物理教材的高中版,非常明细地将物理学分支学科分为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和量子物理等5册,德国的双向分流教育使得KPK系列教材每一册的起点相对较高。而我国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选择性,没有明显的学科分支,新课程改革提倡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3 中德两套高中物理教材“动力学”章节主题内容比较 3.1 章节内容结构比较(如表3所示) 3.2 比较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见:德国KPK物理教材(高中版)和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2及选修3-5两套教材所选编的内容差别很大。KPK教材第三章《角动量和角动量流》、第四章《重力场》,这些内容和概念出现在我国大学物理教材中,这也体现出德国KPK教材知识的深度、广度相对较高。 两套物理教材对各章节内容的侧重程度不同,具体反映在各章节内容所占的页数篇幅上。现将各章节页数所占总页数的比例作出饼状图,如图1、图2所示。对比可见:KPK教材重点内容较为突出,第三章《动量和动量流》所占比例高达28.09%;而人教版教材除《物理学与人类文明》部分所占比例较小外,其他章节所占比例基本均匀。KPK教材的《宇宙学》所占比例为2.25%,而人教版教材的《万有引力与航天》所占比例为11.86%;人教版教材主要采用牛顿的“力学模型”,侧重介绍运动、受力分析和能量,而KPK教材主要采用新的设计思想和新的概念结构,以“动量流模型”为核心,侧重于介绍动量、动量流,KPK教材把动量作为力学的基础。 4 动力学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 KPK教材和人教版教材所采用的基本物理量、模型和描述方式不同。因此,两套教材表述相同物理概念和规律也有较大的区别。 4.1 物理概念比较 由表4可见,两套教材中相同的基本物理概念的描述不同。KPK教材独特的设计理念打破了经典力学的思维,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KPK教材中“力”简化为“动量流强度”,它将物体运动的第一基本概念定义为动量,认为动量是一个整体不可再分,能够在物体之间流动。它以动量这一实物型量为中心概念构建全新的力学结构,其独特的描述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人教版教材以力和速度为基本概念构建了经典力学结构,力的概念比较复杂,颇具难度。尤其是受力分析,学生学得相当吃力,很难真正掌握。 此外,两套教材概念引入的思维方式也不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建构物理知识,而KPK教材则恰巧相反,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接受物理知识,这对传统教育理念框架来说,KPK教材作出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4.2 物理律比较 人教版教材中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的基础规律,是整个高中物理中联系运动与力的纽带。由表5可见:KPK教材中把牛顿运动定律只是作为“动量流模型”的一个推论,人教版教材在给出定律前学生先实验探究,得出实验探究报告,最后引入牛顿运动定律。例如:Δp=I关系式在人教版教材中是动量定理,在KPK教材中却是一种定律;相反,==F在KPK教材中是定理,其本质相当于人教版教材中的牛顿第二定律ma=F。人教版教材遵循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进而建立一些重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让学生探寻物理学家伟大发现的足迹,而KPK教材则独辟蹊径,大胆创新,从一开始就确定“流模型”概念(如“动量流”)。在这一基础上逐步建立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从这一角度来看,KPK物理教材最大的特色是“深入浅出”。显然,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这也体现出德国的“精英教育”。同时也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大约70%的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只有30%左右的学生学习物理提高课。而人教版物理教材的特色是“浅显易懂,逐步深入”,这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5 结 论 通过对KPK物理教材和人教版物理教材力学部分的对比,发现两套教材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主体内容和体系结构等都有较大的不同。 (1)两套教材的面向对象的起点存在差异。KPK教材面向双向分流后学习成绩较好的30%左右的学生,因此,呈现出“入门难”的特点。而人教版教材面向学习成绩分层的学生,所以,呈现出“浅显易懂,逐步深入”的特点。 (2)两套教材的设计思想的切入点不同。KPK教材通过物理概念和物理思想的结构化实现物理课程的精简化,以“流”和“守恒”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以“动量流模型”为核心概念的力学体系。人教版教材更加侧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经典建立过程,教材的主题内容基本围绕着“运动和力”展开。不同的切入方式处理问题时,处理方法略有不同。 (3)两套教材主题内容的选取、展开顺序和重点内容有所不同。KPK教材重点讲述动量和动量流、重力场及质量和能量,而人教版教材重点讲述运动和受力分析。KPK教材第九章《宇宙学》所占比例仅为2.25%,而人教版教材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所占比例则为11.86%。 高中力学论文:浅谈高中物理力学教学 【摘要】中物理课程是高中科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物理课程的学习包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技能的学习,而物理概念统领且包含着物理原理和规律,核心概念则是物理概念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物理 重力学 解题思维 物理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对力的平衡状态的分析是物理力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物理力学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与力学解题方法中的思维方向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了高中物理力学问题教学中对于解题方法的研究。 一 物理学定律的理解 物理力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习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这些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相互关联与串接.如果没有清楚地理解每个定律的定义,就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发生混乱.例如,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求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在本题中,就需要同时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平衡、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物理的解}需要对物理定律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常常感到吃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对于物理定律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发生混淆,答案也就往往是错误的.对于物理定律能有较好的理解也是物理解题方法的关键之一。 二 准确使用物理学语言 在物理力学问题的分析中,画图解题是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而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对于物体的受力图的正确分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物理语言的规范使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和培养.第一,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板书的书写,对于学生物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应该及时加以纠正.第二,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对于学生物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应该进行严格的扣分,以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物理语言的习惯.物理语言的规范使用,可以为物体受力图的正确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对于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作用。 三 加强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 对于物理力学的解题,学生要具有必要的分散与关联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在物理力学的分析中,需要对物体进行整体的力学分析,再对每个小物体进行单独的个体受力分析来解题.另一方面,在力学分析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等,学生要将物质运动的规律与受力情况进行联合分析.学生解题的关联思维还表现在物理力学中常常出现一些陌生的题目,此时学生要利用关联思维将该题转化为常见的习题模型,找到相似的规律解题.学生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对物理力学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教师需从以下三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关联能力.第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能对题目给定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第二,要培养学生对于物理题目的关联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相似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找到解题的诀窍.最后,学生要有对于物理公式的关联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式的讲解,促进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熟练联系各种公式,求出未知量。 四 重视基础知识积累 基础知识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关键所在,在记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主动积累来自例题以及参考资料上的物理知识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插图,可能来源于题目内容,可能来源于阅读资料。在积累资料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学会归纳总结,找出知识点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进行相关的整理,以便于记忆。记忆与遗忘是共同存在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反复地记忆知识点,使得知识更加全面系统,使知识与定理的内容联系更加充分。高中考试注重的是学习的透彻性,知识的基础性。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尤其是力学学习中,学生应该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结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理科学习、物理学习不需要死记硬背知识点,结果导致在期末复习时,能熟记基础概念的学生少之又少。所以,学好物理、学好力学的前提就是熟记物理概念,例如:什么是“机械”。只有熟记物理概念,才能更好地学好高中物理,掌握物理的学习技巧。 五 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 在物理力学的解题过程中,物理模型的建立使物理的解题过程变得简单.物理力学题目纷繁复杂,运动情况千变万化,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对于简化物理题目有着重要作用.建立物理力学模型时需要做以下工作:第一,需要对物体进行运动分析,分析其受力情况;第二,需要对物体进行整体分析和隔离分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然后进行解题判断;最后,判断物理模型并进行归纳建立.物理模型的建立,对于物理力学的解题十分必要.例如,在求物体受到弹簧弹力大小,弹簧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失多少等问题中,就应该想到弹簧振子模型,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使用其竖直型还是水平型.教师应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分析其对应的物理模型,让学生在脑中对于各类题目进行简单分类,避免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混乱.总之,在理科考试中,物理的力学问题是考试的热点问题.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对于定律的良好理解、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以及物理模型的建立是物理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重要方法。 小结:综上所述,在力学学习中,只有归纳整理,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物理成绩。 高中力学论文:基于“轻绳、轻弹簧的力学分析”为例探讨高中物理解题模型设计 【摘 要】在“轻绳、轻弹簧的力学分析”物理知识的模型建设时,要按照模型建设的原则来进行,能够在简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构建理想模型。教师在建设模型时,要将物理题中的干扰项排除,找出实际求解条件,设计统一的模型来进行答题,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物理;模型构建;力学 现代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连,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中物理也是如此,教学知识的实践性增强,就目前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观察,教学的实践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物理题解的模型构建上,通^构建模型,将理论化知识应用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利用立体化物理模型,降低物理知识难度,将抽象化的知识形象化,在学生脑海中构建知识模型,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教学中,构建模型是最常见的解题方法,尤其是在轻绳、轻弹簧的力学分析上,将抽象化的“力”通过模型形象化,将力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 一、高中物理知识模型的构建 高中物理知识模型的构建主要是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降低抽象理论的理解难度。模型构建是受到学生想象力的限制作用,现代教育要求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注意构建模型并不是毫无原则,模型的构建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模型的构建要突出主要问题。物理模型构建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物理解题,在构建模型时,要注意将最基本的知识简化为模型,能够通过构建的模型经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出来。在构建模型时,注意区分干扰因素,尽可能构建关键词,减少不必要词语的干扰,尽量简化模型,简化物理问题。 然后,模型的构建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知识的严谨性很强,在模型的构件上,应该将模型与知识相关联依附于问题本身,不能使构建的模型脱离实际问题;还有在构建模型时,切忌主观臆测,凭借主观判断进行模型构建,这种做法导致模型无法发挥本身的解构作用,最终造成模型构建不准确。 最后,模型构建遵循科学原则。模型本身的构建过程就是科学实践的过程,在模型的构建上,要注意不违背科学原则,不能够追求降低知识难度,忽视客观理论。 二、轻绳力学分析的模型构建策略 构建“轻绳”模型首先要了解力学的相关知识,对于相关假设进行模型构建和分析,物理力学知识的相关假设有:力量传递介质的自身质量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弹力或拉力方向与轻绳或轻弹簧平行;轻绳不会受自身拉力影响,不会出现弹力的变化,长度变化的情况,一般都是在可控范围内,能够随意改变轻绳的自身的拉力、弹力。 关于轻绳的结点问题,若无结点,那么拉力在同根绳任何位置上恒等;若有结点,则将轻绳看作两条独立的绳,拉力的大小则要看实际数据。 1.轻绳无结点,拉力恒等 模型如图1所示: 解析:作用于弹簧秤的两个外力不相等,拉力做匀加速运动,隔离外壳及弹簧秤钩,其秤钩及弹簧是轻质的,M=0,弹簧的手里作用如图6所示: 具体的运动过程如下: F1-T=Ma=0 计算T与F2的关系,计算公式为T-F2= ma,由于ma=0,将0带入式子中可得T=F2,由此可知弹簧两端的作用力皆为F2,同根弹簧各张力点的作用力相等。 结语 在现代物理解题中应用模型解构,降低物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实现知识的实践化,能够将物理知识与模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模型构建的用途之一就是力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理想化模型的构建,解决力学问题。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力学解题技巧研究 摘 要:解析高中物理力学题时,在推理逻辑力、抽象思维力和判断力方面给高中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解析力学时,掌握解题技巧才能够快速准确地求出结果。就从基础概念打实、细分知识点和仔细审题这三个方面来阐述解题的技巧,希望能够给予高中生一些力学解题上的帮助。 关键词:基础概念;解题技巧;推理能力 物理这门学科在高中时期属于难度较大,也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由于在这门学科中还牵扯化学和数学的知识,因此它是综合能力强、涵盖广泛、有较大灵活性的一门学科。高中物理学中力学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将高中时期所有力学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掌握解题的技巧才能够顺利、正确地完成物理试题。然而力学试题不同也就有会有不同的解题技巧,所以在进行解题技巧归纳时,一定要理清题目的本质,这样才能在解题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打实基础概念,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发散 物理概念作为物理学之根本,学生理清全部物理概念才能够为学习物理打下基础。假若学生不能搞清楚物理概念或者对于每个物理概念不能明确掌握,那么解题时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学生牢牢掌握物理概念,应采取以下方法:(1)明确物理概念的定义。大多数物理概念乍一看差不多,然而其实质意义却大相径庭。例如“加速度”和“速度”二者之间只相差一个字,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加速度是描绘物体在运动时速度变化快慢的一个物理量,而速度则是描绘物体运动得快还是慢,当速度在零的状态下,而加速度有可能不是零,所以学生将这些基础概念掌握好,才能够在解题时理清题意,不至于出错。与上述情况相同还有“速率”与“速度”的概念,“动量”与“动能”的概念。另外“功”与“能”在很多时候有相同的单位,但是“能”用来表示状态,功来表示过程,所以在物理量上大不相同。(2)重视物理量之间的相关性。各种物理量在力学的范畴内不是单独的,而是密切相连并可以相互推导的。只有使学生本身的物理思维发散出来,才能够使其在解题时保持解题的创新性,使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 二、仔细审题,使学生的解题思维得到发散 在物理试题所给出的条件中,有的是互为关联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物体,有的则是单独的一个物体,还有的会将整个物理过程给出,当然也会将物理过程中的很少一部分提供给学生。学生想要找到求解此类试题的方法,仔细审题十分必要。在展开审题时,(1)要分析物理系统是怎样受力的,同时将全部单位均变换成国际上认可的统一单位,然后再将数值代入加以核算,这样就可以评断得出的结果是否能符合逻辑。(2)在研究试题中的对象时,实行抽象思维,同时在特定环境下将该类对象画成物理图,这样学生在对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时变得更加直接,运动规律也就在此呈现出来,从而会快速地将解题方法找出来。此外,学生在物理学的范畴内,使物理过程向物体状态转变,要明确物体只是处在非平衡和平衡两种状态,这样学生的求解方式也就更为确切和明晰。(3)学生在求解时,有的题目需要用示意图的方式描述给出的条件,这时就应当根据试题给出的意思,将受力状况或者各个阶段的运动形态在示意图上标注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到物体的运动节奏,使给出的条件和求解的最终目标完成相互转化。 三、将知识点细分,头绪理清,使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等定律定理是高中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定律和定理,而考试题目中针对力学的考核,不是拿出一个定理来考查学生,而是将几个定理综合在一起考核其知识点掌握情况和认知度,从这些定律的考核中查看学生的推理逻辑能力、判别力和抽象思考力。在综合的力学试题中,一般要分析繁琐的受力原理,这是力学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学生在解这一类题目时,应当掌握分阶段探讨的能力,也就是肢解力学知识点,看看是考查的哪几个知识点,将试题的思路弄清楚之后,这个试题也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一般在遇到对瞬间关系和加速度进行求解的问题时用牛顿定理,解位移和功形成变力的试题时一般使用功定律和能定律,在解与时间相关和冲量的问题时使用动量定理。 此外有的问题具有综合性,一两个定理无法满足,就必须用两个以上的定理来解决。在对试题展开分析时,一定要将守恒定律放在考虑的首要位置,一般最为简单的解题技巧就是用守恒定律来解决,不过在使用这一定理时必须是在守恒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展开,如果不展开试题的分析就胡乱地用守恒定律,那么解出的答案必然是错误的。特别是在动量守恒中如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是指在研究系统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外界给系统的动力。诸如此类特殊的例子,学生应特别注意。学生对试题中已经给出的条件进行探析时,应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同时构建特定环境下的物理意境。在物体运动的动态过程中,所处的环节不同也就会展现出不同的规律,只有明确其中的规律,才能够找到适合的解题技巧。值得关注的是,物理过程在大部分情况下会变化出很多形式,不过都是以一定的规律为依托。也就是说大多数物理过程之所以改变,只是以一个物理过程为基础,将假设方式和基础条件做出改变,然后形成一道性质各异的试题。因此,想要解决这类题目,只要掌握求解的规律,也就会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这类问题。 全面掌握力学体系中的基础知识,不漏掉每一个知识点,也不能有猜题和押题的偷懒心理,踏踏实实地掌握好全部基础知识是解析力学试题的关键要素,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力学时,应当以基础为主,再运用以上三点解题技巧,才能够更为准确快速地解析试题。所以解析力学题目,无论哪种思路或者技巧都要以扎实的基础为依托,希望以上的各种解题技巧在学生解析力学试题时有一定的帮助。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物理力学问题教学中解题方法的研究 物理力学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对力的平衡状态的分析是物理力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本文结合物理力学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与力学解题方法中的思维方向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经验,阐述了高中物理力学问题教学中对于解题方法的研究. 一、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 在物理力学问题的分析中,画图解题是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而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对于物体的受力图的正确分析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物理语言的规范使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和培养.第一,教师要时刻规范自己板书的书写,对于学生物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应该及时加以纠正.第二,教师在阅卷过程中,对于学生物理语言的不规范使用应该进行严格的扣分,以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物理语言的习惯.物理语言的规范使用,可以为物体受力图的正确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图对于物理力学问题的解答具有重要作用. 二、物理定律的精准理解 物理力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牛顿运动三大定律,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习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这些内容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相互关联与串接.如果没有清楚地理解每个定律的定义,就容易在解题过程中发生混乱. 例如,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圆环上的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圆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圆环滑到大圆环的最低点时,求大圆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在本题中,就需要同时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平衡、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物理的解题需要对物理定律有充分的理解与掌握,一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常常感到吃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对于物理定律的概念模糊不清,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发生混淆,答案也就往往是错误的.对于物理定律能有较好的理解也是物理解题方法的关键之一. 三、加强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 对于物理力学的解题,学生要具有必要的分散与关联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在物理力学的分析中,需要对物体进行整体的力学分析,再对每个小物体进行单独的个体受力分析来解题.另一方面,在力学分析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静止,也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等,学生要将物质运动的规律与受力情况进行联合分析.学生解题的关联思维还表现在物理力学中常常出现一些陌生的题目,此时学生要利用关联思维将该题转化为常见的习题模型,找到相似的规律解题.学生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对物理力学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教师需从以下三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关联能力.第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能对题目给定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想象,并画出简单的示意图.第二,要培养学生对于物理题目的关联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做一些相似度较高的题目,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找到解题的诀窍.最后,学生要有对于物理公式的关联思维.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公式的讲解,促进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熟练联系各种公式,求出未知量. 四、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 在物理力学的解题过程中,物理模型的建立使物理的解题过程变得简单.物理力学题目纷繁复杂,运动情况千变万化,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对于简化物理题目有着重要作用.建立物理力学模型时需要做以下工作:第一,需要对物体进行运动分析,分析其受力情况;第二,需要对物体进行整体分析和隔离分析,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然后进行解题判断;最后,判断物理模型并进行归纳建立. 物理模型的建立,对于物理力学的解题十分必要.例如,在求物体受到弹簧弹力大小,弹簧在振动过程中能量损失多少等问题中,就应该想到弹簧振子模型,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使用其竖直型还是水平型.教师应重视物理模型的建立,在例题讲解过程中,分析其对应的物理模型,让学生在脑中对于各类题目进行简单分类,避免在解题过程中产生混乱. 总之,在理科考试中,物理的力学问题是考试的热点问题.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对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物理语言的准确使用、对于定律的良好理解、解题思维的关联能力以及物理模型的建立是物理解题过程中常见的重要方法. 高中力学论文:有关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学习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中物理的力学实验需要不断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自信心,教师设置更多的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教学,情感教学的不断融入,从而实现高中物理力学实验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生活化 一、引言 力学内容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高中物理教学的起始,也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环节,对后面的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启发作用,只有不断拓展实验教学,才能实现学生对力学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很多定律和公式都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相关的验证,更好的满足现代物理知识的掌握。由于物理力学实验需要突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独立思考、动手能力,这样都是需要在相应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新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其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鼓励学生开展实验的自信心 高中生更加需要关注,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有人不断的关注他们,这样他们才能有自己的存在感[1]。在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最大的关注,更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肯定,这样可以大大鼓励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平时在上课和课下的行为。在学生独立的或者在团队协作下完成了相关的任务,教师需要第一时间提出表扬和肯定,这样对学生及时鼓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今后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更加具有信心,这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具体的激发方法很多,鼓励性班级氛围营造就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鼓励教育。教师在言语上需要经常性的鼓励和肯定。在学校里,教师是孩子们最为信任的人,他们在孩子们的心里有着很高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在遇到学生一些成绩的取得之后,需要及时在言语上加以鼓励和肯定:“你很棒。”当遇到学生出现实验困难的时候,也需要及时鼓励他们:“你是最我们心中的最厉害的人,继续想想吧,你一定能做出来的。” 三、设置情境生活化的问题 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都是我们生活中必须使用的力学知识,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实践性。这也为我们开展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改造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这些物理力学的知识直接教授给学生的时候,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学生对那些抽象的问题的认识还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将这些理论知识的抽象问题使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进行铺垫,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就符合了高中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也是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的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中平时学生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加入大量的生活化的案例,从具体的问题开展讲解,在学生对这些具体问题有所认识之后,教师在进行相关概念、公式、定理的讲解。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验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生活化的例子进行教学,小球上坡的时候,运动速度越来越慢,下坡的时候,运动速度则是越来越快,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设置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思考。这种生活化的案例思考,更加具有具体的实际意义,可以实现学生理解和亲和力,满足学习的需要。 四、情境教学融入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是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问题情境过程中,教师应有与生活联系的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参与高中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力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理解相关问题上有着很大优势,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对抽象问题应用实践上的再认识,是认识上的一种升华。具体来说,可以将学生分组不同的小组,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出一定的问题,让小学生实践操作,从而得出最终的力学定律和结论。这种实践操作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的能力,学生对学习的有效性有所认识。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教学中,将实验所需要的相关设备配置到位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自主进行实验验证活动,教师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种情景式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条件。 五、情感教育融入 高中生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需要物理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实现高中生在心理上的过渡,使得他们更快的适应现代高中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这样才能有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物理力学实验课程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因此在物理力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学生情绪变化,融入更多的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2]。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关注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情况,对于那些沉默不语,不习惯与其他同学一起玩耍的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引导他们参与物理力学实验的教学,在课堂上经常性的让这些学生参与相关教学任务的完成。让他们在任务教学的过程中与一些性格开朗的孩子分在一组。让性格开朗的孩子来影响这些性格内向的孩子,这些都是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精力进行观察班级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变化,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情感上付出更多,实现与孩子们彼此信任感、依存感的建立。这种信任感建立之后,学生参与物理力学实验方法的主动性就被有效激发。 六、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物理力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凸显。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实现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物理力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接受起来难度有点大,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物理力学实验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在接受相关抽象知识点的过程中难度将大大降低,物理力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将大大提升。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力学计算方法的探讨 高中力学部分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学的重点,力的概念较为抽象,不好理解,而且在做计算时往往无从下手,有些公式只是机械的应用却找不出理论依据,由于寻找不到源头,不敢合理外推,加以扩展.对于公式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应用时往往力不从心,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作用是抛砖引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1 力是矢量,矢,就是箭 成语“有的放矢”就是有目标射箭.矢量就是有方向的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才是矢量,但有大小和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如电流.对于一个矢量如何去标记?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旁边加一个字母,如:加“F”表示力如图1所示. 要考查一个矢量需从大小和方向两方面去考查,大小是指线段的长度,方向在平面图中就是指与水平线或竖直线的夹角.具体在实例中,力的方向是定的,这里需补充一个概念,即一个矢量在平移的过程之中与起点没有关系(这个特点能让我们可以把共点的力变成共面的力,又能将共面的力变成共点的力,共点力与共面力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转化),因为平移能保证线段的长短不发生变化,即力的大小不变,而且是平移那么保证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或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即方向不变,这样一来对于一个力来说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了,就保证了力不变.那么计算之时需要满足的方法是矢量法则,具体在力学之中就是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这两个法则其实是一个法则,将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平行移动就成为三角形.二力合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做就是对角线,如果用三角形法则合成,合力就是从初指向末的一条有方向的线段. 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只能粗略的计算,要精细的计算还得用正交分解法(指两直线垂直相交就是正交了,说白了就是直角坐标系).运用正交分解法的前提是先得把所有的力让其共点,如何才能共点呢?通过平移的办法,平行四边形的两对边就是互相平移的结果,不过在力学中是带箭头的线段,平行四边形中是不带箭头的线段.如上图所示将三角形倒回去就将共面力变成了一个共点力. 2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区别 高中教材中的力学讲解中,力是按性质来分类的,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力的合成是把各种性质的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合成一个力,这个力其实是一个“大杂会”,说得好听点是梁山的英雄好汉 “群英荟萃”,说的不好听就是乌合之众,一丘之貉,这种合力是没有名字的.那么力的分解就不同了,同一种性质的力不能分解出别的性质的力,弹力分解出的一定是弹力,摩擦力分解出的一定是摩擦力,有点像王家分家,不管你分成几家都是姓王的,不可能王家分出来一家姓李的,例如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只能分解成沿斜面向下[TP3GW26.TIF,Y#]的重力G2和垂直于斜面的重力G1,所分的这两个力都是重力,重力不可能分解出弹力、摩擦力来.如图3所示. 3 有关力的合成计算 物体的状态分为平衡状态的计算和不平衡状态的计算. 平衡状态从状态角度来看是指物体处在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从受力角度来看是指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从正交分解法角度看是分解到x轴的左边的合力和分解到x轴右边的合力大小相等,分解到У轴上半轴的合力与下半轴的合力大小相等,x轴合力为零了,y轴合力为零了,所以最后合力为零.从构图角度来说,当物体受三个力平衡时这三个力能顺次首尾能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那么物体的运动状态要么是匀速运动要么是静止状态.做图证明如下:物体A(将物体等效为质点)受三个力平衡时,如图4(1)所示那么先平移F1,保持别的力不变如图4(2)所示,再平移F3,如图4(3)所示,根据三角形法则, 高中力学论文:例谈假设法在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假设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假设法,有助于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事物本质,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从运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运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运用假设法建立理想化模型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通过大量例子阐述假设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弹力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而判断弹力的有无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根据弹力的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得到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弹性形变。如果用弹力的产生条件去判断弹力有无,在实际问题中很难作出判断。因为很多时候物体发生的弹性形变是微小形变,用肉眼很难分辨,这时运用假设法则可以很容易作出判断。 具体操作:假设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中的一个不存在,看另一个物体会不会“动”,若会“动”则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会“动”则两物体间无弹力。 例1.如图1,用两段绳子a、b将小球分别悬挂于天花板和墙壁上,处于静止。a绳子竖直,b绳子水平。判断a、b两段绳子对小球是否有拉力。 解析:分析过程中的难点在于水平绳子是否有拉力的判断。运用假设法,假设绳子a不存在,小球会往下掉,说明绳子a对小球有拉力;假设绳子b不存在,小球静止不动,说明绳子b对小球无拉力。 例2.如图2,在斜面a和水平地面b之间放置一个小球,小球和斜面a、水平地面b均接触。判断在斜面a和水平地面b与小球之间是否存在弹力。 解析:分析过程的难点在于斜面a对小球是否有支持力。运用假设法,假设斜面a不存在,小球静止在b上不动,所以斜面a对小球无支持力;假设地面b不存在,小球会沿斜面a往下滚,所以地面b对小球有支持力。 例3.如图3小球B用竖直绳子C悬挂于天花板上,让小球B与斜面体恰好接触,判断绳子和斜面对小球是否有弹力。 解析:分析难点在于斜面对小球是否有弹力的确定。运用假设法,假设斜面不存在,小球被绳子吊着不会动,所以斜面对小球无弹力;假设绳子不存在,小球会沿斜面向下滚,所以绳子对小球有拉力。 二、运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1.用假设法判断静止物体是否有静摩擦力及其方向 判断的关键,在于判断有无相对运动趋势。判断方法是:假设两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会运动起来,如果会则运动起来说明有相对运动趋势,且假设光滑时物体运动也就是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说明此物体间有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反之,假设物体间接触面光滑,物体仍然静止则物体间没有静摩擦力。 例4.将物块A,静止放在粗糙斜面上,判断A与斜面间是否有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 解析:假设斜面光滑,A与斜面间无摩擦力,A将不会静止,而是要沿斜面向下滑动,所以A有相对运动趋势,A与斜面间有静摩擦力,且静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2.用假设法判断运动物体是否有静摩擦力及其方向 此类问题通常涉及到连接体共同运动,如果凭直观经验判断容易出错。运用假设法,假设存在或不存在静摩擦力,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情况,则可以作出明确判断。 例5.如图5所示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B,A、B以共同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A、B间是否有弹力及弹力的方向。 解析:假设A、B间存在弹力,不论向左或是向右,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就无其他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所以合力不为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A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与题目条件矛盾。所以A、B间不存在静摩擦力。 例6.如图6所示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着B,A、B以共同加速度a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判断A、B间是否有弹力及弹力的方向。 解析:假设A、B间存在弹力,对A进行受力分析,A受重力和支持力平衡,还剩静摩擦力平衡,所以合力等于A所受静摩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静摩擦力的方向必然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所以A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三、运用假设法建立理想模型、进行理想实验 理想化模型是对物理研究过程,进行科学的抽象,忽略其次要因素,抓住本质简化成直观易于理解的模型。例如高中物理力学中所涉及到的质点、单摆、弹簧振子、自由落体运动和平抛运动等。 理想实验则是先提出猜想,再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的合理性。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忽略次要因素进一步推想,进而得到理想化的必然结论。例如高中物理中涉及到的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等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假设法,可以取到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的效果,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力学论文: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探析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力学部分因其理论内容多,知识抽象,是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学习面临的困难较大,导致学生对学习力学知识的积极性不高。但学好力学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如何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力学知识的学习,是教师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教学;教学策略 力学部分在高中物理课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好物理的基础,因其教学难度大,学生对力学的兴趣不高,学习起来也很吃力,所以物理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高质量地进行力学教学,全面提高力学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对力学知识学习的有效性。 一、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的难点 1.知识点抽象 由于力学是非常抽象的自然哲学,同时需要理论与计算相结合,就连教师也很难在教学时解释清楚一些公式计算的原理,从而导致学生认为物理力学知识“太难学”“太难懂”,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积极性。 2.学习压力大 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学科,又称经典力学,运用极为广泛,但用途如此之大的力学知识,却是学生不喜欢的科目之一,究其原因,要从学生与力学的初次接触――矢量计算说起。矢量计算的结果往往充满着不确定性,这一现象让学生不知所措,而矢量计算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基础入门知识,这也就使学生在入门时便认为物理力学知识是一门难以学好的学科,从而导致巨大的学习压力的产生,同时也使学生对力学学习产生了畏惧,甚至自我逃避力学的学习。 二、高中物理力学教学策略 1.实现力学知识点的形象化 教师在高中物理力学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力学知识与生活的息息相关,从而达到让学生重视力学的目的。信息技术时代下,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 例如:在“超重与失重”的新课导入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用相机录制一段视频,反映电梯升降过程中的超失重现象,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录制视频时,教师指导学生带上一个家用体重秤,在电梯升降的过程中记录下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注意在录像时最好选择观光电梯,以便体现出电梯的升降情况。录制好的视频在新课上播放,引导学生观察电梯上升过程中,体重秤的示数先增大,后恢复,再减小的特点,从而得出物体先超重,后平衡,再失重的规律。如此一来,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物理的力学分析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 生活中处处皆是力学:跷跷板、荡秋千、体重计等等,教师可利用这一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借此提高学生对力学的学习兴趣。 2.增加力学知识的趣味化 物理力学是探索宇宙万物运动规律的学科,生活中处处充满物理力学,事实上,物理力学并不是学生所想象的那么受局限,恰恰相反,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力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视物理力学,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生活小实验,提高学生对力学的正确认知。 例如: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引入筷子提米的实验,事先准备好筷子和装满米的杯子,将筷子插入米中,压紧,逐渐往杯子里注水,等待一小时后提起筷子,结果筷子把杯子和米一起提了起来。杯子提米的实验简单易操作,但是可以让学生对摩擦力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认识到学习物理也是一件非常简单而有趣的事情。 3.注重力学分析的规范化 受力分析贯穿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教师从开始教学生受力分析时,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笔者认为按一场力,二外力,三接触力的分析顺序,将会大大减少学生受力分析时出现的错误。其中,场力包括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接触力包括弹力和摩擦力,一个接触面最多产生一个弹力和一个摩擦力,并且同一接触面的弹力就是该接触面上产生的摩擦力的正压力。受力分析时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牛顿第三定律即可清楚地解决问题。 例:如图1所示,A、B同时匀速向右运动,F作用在B上,试对A、B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解析:叠体问题采用先整体,后隔离;先简单,后复杂的分析顺序。 (1)把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由于AB整体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因此AB整体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水平方向:F=f,竖直方向:N=Mg。AB作为一个整体,只与地面有一个接触面,因此只产生一对接触力。 (2)隔离A、B,由于A只有一个接触面,B有两个接触面,所以A更容易分析,因此,我们可以先分析A。A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 隔离A后,A与B之间只有一个接触面,在这个接触面上可能产生一对接触力。竖直方向:NBA=mAg。水平方向:用假设法判断,假设B对A有摩擦力,则A在水平方向上无法保持平衡,故可以判断,B对A没有摩擦力。 (3)隔离B,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对于B而言,有两个接触面,B与地面的接触面可参考对AB整体的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B与A的接触面可参考对A的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B间的弹力与摩擦力都存在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对A没有摩擦力,故A对B也没有摩擦力。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很快理解这一类问题,并且掌握做题思路和学习方法。除了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受力分析习惯外,在初学时,教师应该严格选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从浅入深,层级递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做题思路,从而树立学生对学习物理力学的自信心。 由于学生对力学的一些错误观念,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力学时感到非常困难。教师作为引路人,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前进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存在物理力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生活现象,结合力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的知识点,转变学习观念,自觉主动地学习物理,为促进自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力学论文:浅谈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 【摘要】高中物理学习中力学一向是重头戏,其会对高考成绩产生较大影响,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理解起来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如果在学习中掌握其中的学习技巧及一般规律,可以有效提高物理力学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文章结合笔者的实际经验,分享几点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力学 学习方法 一、养成用物理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物理思维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日常学习点点滴滴的积累,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好课前预习,提前梳理一遍新知识,联系旧知识,课堂上认真听讲,尤其是不能错过重点、难点知识,课后进行详细的复习,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还要注重细节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各种物理符号要规范书写,不能一味追求快而忽略了物理符号本身所具备的、表达物理表象中本质内容的意义,物理符号是物理语言,规范书写各种物理符号,尤其是各种大小写及下标的含义要准确表达出来,以养成正确使用物理语言的习惯。其次,规范书写方程式及重要演算步骤,解题思路是通过方程式表达出来的,因此工整、规范的演算步骤有助于老师了解解题思路,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追本溯源。最后,要抱着挣得一分是一分的心态。力学题目比较难,有时解题时没有清晰的思路,尤其是试卷的压轴题,针对这种情况要仔细读题,并罗列出解题时可能用到的定理定律及公式,并做进一步的计算与推导。 二、加强基础记忆,打好基本功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各种基础知识、结论、概念的记忆是解决各类力学问题的前提条件,物理课程也有很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熟记基础概念,才能准确的理解题意,合理分析各种受力关系。力学中常用的定律包括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比如在解决关于物理量的瞬时关系时,首先考虑牛顿第二定律,如果所解题型是单一物体相关的,则可重点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及动能守恒定律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础力学定律,才能更好的解决力学问题。 三、掌握解题技巧 (一)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高中物理力学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题目中往往包含着复杂的条件,拿到题目后要认真的审题,才能更好的理解题意,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力学的研究对象既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系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处理整体以外物体对整体的相互作用,简化计算过程;而单个的物体主要处理物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可以避免走弯路。认真审题可以明确问题的含义及目的,根据题目要求找到已知条件,确定题目属于力学知识中的哪个模块;留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综合已知条件与隐含条件进行简要推理与分析,分析变量与不变量,最终理清解题思路,以免出现南辕北辙的错误。 (二)合理归纳 确定题意即确定研究对象后,就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这也是力学学习的重点内容。正是由于物体存在不同的受力情况,其才处于各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因此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条件。单个的研究对象可采用“隔离法”进行分析,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整体以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可以无需分析内力,注意不能缺失相关力,受力分析时可以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除了真空状态下,任何物体都有重力,弹力与摩擦力均为需要接触面的接触力,要准确、深入了解这些力学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每个力的大小、方向,作出受力图,检查每一个力是否有施力物体可避免“多力”,或按照一定的顺序画出受力图,以避免“漏力”。 (三)解决力学综合问题的常用思路 力学综合问题解题时涉及到物体、系统,要明确问题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及物理情境,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图景、运动图景及能量图景,力学的主要物理规律包括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运动学的基本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等,而分析力学的基本规律,可以总结几点解题的基本思路,上文中稍作介绍,下文作详细介绍。首先,诸如匀变速运动等恒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问题,适用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运动学规律,而变力作用下的复杂运动则不适用于运动学规律。其次,变力作用下的复杂变化,比如打击、碰撞、爆炸等瞬时作用,动量是状态量,动量守恒不涉及物体的过程量,故这类题目可以基于动量角度出发,运用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此外,还可以基本动量的角度解决恒力的持续作用问题。最后,还可以基于能量的角度运用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动能、势能、机械能均为状态量,因此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具体过程及过程量,其只涉及物体的始末状态,解题过程中无需分析过程量,大大简化了解题过程。由此可见,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定律适用于恒力或变力、持续作用或短暂作用、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等,并且无法应用牛顿定律及运动学规律解决的复杂性问题,可以应用能量定律简单的解决。 (四)图像法的应用 应用图像法可以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建立坐标系的方法描述出来,图像法更加直观,尤其是在解决追击相遇的问题中,直观的图像更易于理解,并且图像法在电磁学中、热学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物理力学学习中应用图像法要注意,看图像要先看清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才能更好的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明确图像的函数关系及物理公式之间的联系;还要进一步了解图像的斜率、截距、面积、交点、拐点等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等。总之,在力学知识学习中熟悉图像的特性,针对图像问题打下扎实的基础,可以更好的应用图像法解决力学问题。 四、结语 总之,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是有一定技巧与方法的,日常学习中要有意识的养成用物理思维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打好基本功,了解常用的力学规律,解决问题时要明确研究对象,挖掘题意深度,做好受力分析,不断总结解题技巧及方法,加强练习,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
摘要: 现阶段,随着微课教学方法的广泛运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地开展教学设计,借助微课的教学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水平。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总结了微课教学方法在实践课堂中的运用对策,希望能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进一步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微课;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要创新英语教学方式,通过研究微课教学方法,提高对于微课教学的认识。教师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内容,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制订良好的微课教学方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微课教学的特点 微课教学是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视频、图像、声音的知识引导,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对初中英语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进而展开学习系统的构建。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师相比,可以创造更丰富的形式,教学内容更加新颖,对学生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并且可以突破传统教学限制,让学生有兴趣地对英语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习能动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与传统教学模式对比的情况下,微课教学的内容比较突出,可以针对初中英语的教学重点进行剖析。微课教学的整体时间较短,教学形式较为灵活,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微课内容是知识的精华,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连接,构建系统学习框架,并保证学习质量。通常微课教学以视频为主,学生在课后通过线上学习模式巩固课堂英语知识,并对后续知识进行预习,使学习难度降低,提高学习效率。 二、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按照课程要求完成知识的讲解和系统的构建。进行知识讲解时,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对初中英语知识进行剖析,丰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构建更系统的学习框架。教师要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利用微课讲解初中英语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对初中英语知识的剖析,可以借助微课教学体系,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丰富的知识获取渠道。微课教学的优势还体现在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体系的束缚,让学生在课后按照自身喜好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教师可以对微课教学形式进行调整,使学生在课堂以外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展开微课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为基础,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学习初中英语知识时更感兴趣,并且可以按照教师要求逐步提高自身水平。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微课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合理规划自主时间,在课后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在组建微课教学体系后,根据学生的个性构建微课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对初中英语知识有更扎实的理解和认知。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微课教学体系,使学生在课后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展开阶段性初中英语知识的记忆,并且让学生在微课的辅助下,更快速地完成对初中英语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要构建良好的基础,可以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提供帮助。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在开展微课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巩固知识框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可以对初中英语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学生在微课教学的引导下,可以对传统教学思维方式进行改善,通过自主提升等办法,学到更多知识。教师展开微课教学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拥有更多学习初中英语知识的机会,突破传统的课堂束缚,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借助微课开展自主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随着初中英语教学的推进,教师展开微课教学后,可以逐步融合教学知识点,让学生对自身能力有更全面的认知,夯实基础,逐步提升自身水平。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教材作为传导知识的手段,并没有对学生的想法进行关注,使学生的个性被限制,从而无法对初中英语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融合微课教学体系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通过在课前积极引导、课上认真分析、课后及时巩固的形式,使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并可以在学习初中英语知识时拥有更强的自主性意识。首先,教师按教学目标设定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对基本学习过程有完整的规划。教师要求学生下载微课资源或通过课上记录等方式,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其次,教师对学生展开预习活动测试,并且让学生在班组群、公众号等平台对自身预习状况进行分析,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将已经掌握的初中英语词汇、词句和文本写作技巧进行分享,利用英语进行思路构建,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点,明确自身的学习状况;最后,教师让学生构建完整的预习体系,并且在微课的引导下,对构建的体系内容进行分享,使学生拥有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对他人的学习技巧进行模仿,在逐渐掌握以后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 (二)利用微课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上,许多学生表现得比较消极,回答问题时声音较小,或者没有足够的底气。教师针对这种学习状态,要先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在英语课堂上提升学习兴趣。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需要先引入微课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在了解各层次的知识点以后,渐渐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教师通过引导、探究、趣味练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构建英语思维,并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尊重学生的意见,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进行积极的知识导入,让学生思考身边的热点时事新闻,然后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从而提升初中英语基础水平;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课视频,并在重点环节向学生讲述难点英语知识,使学生在遇到问题后懂得进行问题的拆解,逐步分析问题后进行解决,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可以掌握更多解决英语难点知识的技巧;最后,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点总结,然后进行教学主题的推进,使学生逐步对英语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辅助下,学生会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逐步完成不同难度的初中英语知识的记忆,产生自信心,从而积极学习初中英语知识。 (三)运用微课引入重点难点,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针对初中英语知识的教学,教师既要进行口头的知识讲解和重点的剖析,还要让学生拥有理解英语知识的能力,在遇到问题后逐步解决,提升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要熟练掌握不同知识点的讲解技巧和方法,在构建微课教学体系后,可以对重、难点知识做完整的剖析,通过动态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及时进行难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重难点英语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巩固基础知识。首先,教师要在教学前做好准备,将需要讲解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简短分析,使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可以快速了解重难点内容,并完成记忆和思考;其次,要选择适合的微课视频。在进行动态化知识剖析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深化英语知识,对微课中的素材进行分析,灵活掌握知识点。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引入重难点知识后耐心讲解,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让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微课创设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学习思维 教师通过微课展开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在微课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充分提升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发挥微课的指导价值,全方位地进行知识引导和辅助,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快速掌握不同阶段的英语知识,构建良好的学习思维。教师创设微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掌握初中英语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表达,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方法和技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不同阶段英语知识的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将以往讲解的英语知识进行汇总,然后按照词汇的文化元素进行趣味性剖析,通过有深度的理解,使学生在记忆时对知识点的分析更加全面,对基本知识的记忆更深刻,逐步掌握不同难度的知识;其次,教师要选择适合的时间点引入微课视频,让学生在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后,可以更深入地分析英语知识,并在教师构建的学习模式中快速掌握英语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逐步掌握不同难度的英语知识,学习心态会发生明显改变,从而全面构建学习思维。 (五)使用微课整合归纳知识,夯实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 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基础的重要方式,教师除了进行微课的引导外,还要让学生进行积极的练习,同时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构建更适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更好的辅助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微课视频制作,以短小精炼为目标,让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迅速获知重点知识的学习方法,快速提升自身综合水平,按要求达成学习目标。首先,教师以现有教学体系为原型,进行微课视频制作时,对不同初中英语知识的学习顺序进行归纳和排序,让学生在引导下逐步完成各阶段知识点的记忆;其次,教师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思考,不断复习的同时完成知识点的巩固,同时构建适合自身的结构体系,才能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知识点进行整合,适应现阶段的教学模式。 四、提高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水平的方法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初中英语知识的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微课内容的制作,才能在有准备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点的分析。提前备课的好处还有,可以按照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逐步完善微课教学内容,更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基础水平。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课件的完善,可以对学生做出更有效的引导,并且在与学生沟通与交流期间,掌握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和状态,更全面地推进英语知识的剖析,使每名学生都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身水平,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以后的微课教学中更熟练地学习英语知识,按照教师的引导完成学习任务。 (二)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教师创建趣味性的初中英语教学课堂,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第一,以微课教学形式作为内容引入方式。先为学生准备具有吸引力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上课时快速集中注意力,然后学习趣味性知识。第二,利用问题引导构建趣味课堂。教师先设定具有悬念的趣味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各知识点的学习中进行观点串联,通过对多个观点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让学生逐步形成系统学习的习惯,并将不同阶段的知识进行有层次的掌握,最终构建适合自身的学习框架,逐步完成对英语知识的学习。 (三)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 教师展开初中英语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在交谈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制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为进一步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学生与教师交谈期间,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表示尊重,才能更快速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况。教师与学生积极沟通和交流后,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学习意愿,并且对后续的学习过程进行思考,了解学生的近况以后,才能进行知识的引导和课程内容的导入,既可以完成基本教学流程,又可以让学生学到完整且合适的初中英语知识,在互动的同时展现教学价值,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进一步分析,结合微课教学方法的运用实际,从多方面总结了运用微课教学方式的措施。作为新时期英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应积极学习与运用微课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管理能力,从而为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作者:蔡玲珍 单位:昆山市兵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