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学报

人类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杂志简介:《人类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63/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生物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生物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邀文章、研究论文、发掘/调查报告、综述、书刊评介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193
国内刊号:11-1963/Q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生物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18
复合影响因子:0.65
总被引量:6370
H指数:50
引用半衰期:10.1909
立即指数:0.2432
期刊他引率:0.725
平均引文率:16.6216
  • 制作工具在人类演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高星 刊期:2018年第03期

    制作工具曾经被视作人类独有的行为能力,“人类”曾经据此而定义。但目前学术界将直立行走作为人类区别于其他灵长类最重要的体质与行为特征。少量其他动物种类,尤其是非人高等灵长类,也能使用工具乃至简单制作工具。如何认识制作工具在人类演化中的作用?人类制作工具的能力与其他动物有何区别?考古学是否有能力分辨人类的工具和其他灵长类...

  • 华北旧石器晚期环境变化与人类迁徙扩散

    作者:王幼平 刊期: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大量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成果显示,受到地理区位与MIS3阶段以来气候变化双重影响,华北地区的本地文化与新来者持续移动扩散。本地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并不断与新来者交流融合,演进为以船型细石核技术为特色的华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来自欧亚大陆西侧的莫斯特与石叶技术,亦对华北地区有显著影响。MIS3阶段,外来影响仅表现为...

  • 人属先驱种的系统位置——头面骨关键性状的比较研究

    作者:Francesc; Ribot; Trafí; Mario; García; Bartual; 王谦 刊期:2018年第03期

    人属先驱种(Homo antecessor),是根据西班牙阿塔普尔卡Gran Dolina洞穴堆积中发现的人类化石厘定的。出产人类化石的地层年代测定距今约90万年到78万年之间。之所以定为先驱种,是因为最初研究者认为这个西班牙的古人类群是较晚的海德堡人(H.heidelbergensis)和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H.neanderthalensis),而在非洲和欧洲发现的海德堡人...

  • 中国古人类颅内模及脑演化研究进展

    作者:吴秀杰; 张玄 刊期:2018年第03期

    颅内模保存有脑表面的形态结构,是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中国最早复原和研究的颅内模来自20世纪20年代北京周口店遗址发现的3号猿人头骨:此后虽然中国境内也相继发现了一些古人类的头骨化石,但由于古人类标本非常珍贵,不允许对其进行实体解剖,加上多数头骨破碎或者内部附有地层胶结物,导致颅内模无法成功复原。受技术水平及研究手段的限...

  • 军都山古代人群股骨肌腱附着位点初步分析

    作者:何嘉宁 刊期:2018年第03期

    肌肉通过肌腱、韧带附着于骨骼,附着位点的形态改变与肌肉功能相关,因而被用于古代人群肢体功能活跃度的复原。本文对东周时期军都山古代人群股骨的臀中肌、髂腰肌、腓肠肌内侧头三个纤维软骨性附着位点的形态进行了观测,并与清代君子村组进行对比,检验其形态变化与组别、性别、年龄、体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部分附着位点的形态改变随年龄...

  • 广西顶蛳山遗址人骨的龋齿病理观察

    作者:张佩琪; 李法军; 王明辉 刊期:2018年第03期

    顶蛳山遗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保存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以及大量的古人类骨骼遗存。本文主要从龋齿研究入手,对顶蛳山二、三期文化(8-7ka BP)中大于15岁的169个体的2737枚恒齿进行了观察。分别统计了龋齿等级和个体和牙齿患龋率以评估人群患龋情况,进而分析顶蛳山遗址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并探讨了食物构成、饮食行为...

  • 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遇难矿工遗骸的骨骼创伤

    作者:张全超; 韩涛; 张雯欣; 魏东; 刘宏颖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本文所研究的材料来自吉林省辽源市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通过对陈列馆中197例遇难矿工遗骸(男性186例,女性4例,未成年7例)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暴力行为导致的骨骼创伤在该群体中大量存在,共计发现遭受创伤个体40例,各类创伤70处。本文运用法医创伤学的研究方法,对辽源矿工墓遇难矿工遗骸上的各类创伤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分析伤害...

  • 泥河湾盆地马梁遗址第1O地点2016年出土石制品研究

    作者:刘连强; 王法岗; 杨石霞; 岳健平 刊期:2018年第03期

    马梁遗址地处泥河湾盆地东缘,发现于1983年,并于同年及2006、2008年分别进行小规模发掘,出土了少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016年,为建立该区域早.中更新世古人类演化的文化序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低于马梁遗址文化层约3m的马梁第10地点开展试掘,发掘面积18m^2,出土石制品197件,动物化石1500余件。石制品原料以燧石、石英砂岩和白云岩为主...

  • 2011年以来丁村遗址群考古新进展

    作者:王益人; 袁文明; 兰会才; 周倜; 杨跃民; 夏宏茹; 任海云 刊期:2018年第03期

    丁村遗址是我国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也是我国少数几个几未间断、持续探索的旧石器考古遗址之一。60年来,历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丁村遗址的考古与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11年以来我们在丁村遗址群周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考古调查,在柴庄附近和汾河东岸至塔儿山之间的黄土塬区的沟谷梁峁地带发现近百处旧石器地点,并对其中的九龙洞...

  • 广西化石猩猩牙尖釉质的日分泌率

    作者:胡荣; 赵凌霞 刊期:2018年第03期

    作为现仅存于亚洲大陆的现生大猿,更新世时期猩猩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大陆及华南地区,但其保留下来的化石材料主要为单颗牙齿。从牙齿形态、尺寸等外部特征的研究得出的关于猩猩的分类及演化问题的结论并未得到广泛一致的认同,而研究表明牙齿生长发育特征可作为系统分类研究的一个潜在工具。本研究选取了一批来自于中国广西更新世时期的猩猩牙...

  • 重庆丰都瓦啄嘴遗址的小哺乳动物

    作者:武仙竹; 王照魁 刊期:2018年第03期

    瓦啄嘴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官田沟村2组,地貌特征为长江右岸二级阶地。地理坐标30°01′56.7″N,107°51′51.7"E,海拔167m,为距今约70.80ka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遗址与附近发现的井水湾遗址等紧密相连,反映三峡地区二级阶地曾分布有密集古人类活动遗迹。遗址出土有7科10属11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分别为Soriculus nigrescens, Cho...

  •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的植物淀粉粒

    作者:陶大卫; 陈朝云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本文对河南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发现了数量丰富的淀粉粒以及少量植硅体。可鉴定形态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粟、黍、小麦、小豆等农作物以及坚果、块茎植物;植硅体中则有来自水稻颖片的双峰型植硅体。此次研究表明官庄先民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多种农作物和采集植物,其中粟黍类农作物在食物构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小麦所占比例...

  • 四川凉山彝族的人体测量学

    作者:宇克莉; 董文静; 李咏兰; 郑连斌 刊期:2018年第03期

    本文调查了402例(男197例,女205例)彝族成人的68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0项体质指数,对凉山彝族体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凉山彝族头面部主要特征为圆头型、中鼻型、狭面型。体部特征为中躯干型、中骨盆型,彝族男性为亚中等型身材,女性为中等型身材;2)四川彝族与广西、云南彝族比较,头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值最大;头长值...

  • 中国汉族乡村成年人的身高与体质量的地理性分布

    作者:刘祥君; 张兴华; 席焕久; 李咏兰; 陆舜华; 包金萍; 郑连斌 刊期:2018年第03期

    目前尚未见大样本的中国乡村汉族人随纬度、经度增长,身高、体质量值的变化规律的报道。为此,2009~2013年测量了16501例汉族人(共36个调查地区)乡村成人的身高、体质量等13项指标值,并计算了3项指数。研究不同纬度、经度地区汉族乡村成人的身高、体质量值变化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汉族人的身高、体质量与纬度、经度均呈...

  •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新疆哈密地区古代人群的变迁与交流模式研究》评介

    作者:邵会秋 刊期:2018年第03期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枢纽。不仅如此,从考古发现来看,丝绸之路部分路段早在汉代以前就已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疆与中亚和中国内地的联系也可以追溯到更早的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更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来自甘青地区的古代人群很早就进入该地区,同时也融入了部分来自西方的人群,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