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杂志 省级期刊

Qilu Weekly

杂志简介:《齐鲁周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339/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周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封面故事、齐鲁新动能、产业、发改头条、半成湖、读书、文化圈、理论之窗

主管单位: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东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齐鲁周刊社
国际刊号:1674-960X
国内刊号:37-1339/D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周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8862
总被引量:231
H指数:4
  • :不打烊书店应成城市精神地标

    作者:储信艳; 宋识径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前一天(22日),国务院总理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深夜书房""很有创意",指出这是对"全民阅读"活动的生动践行,希望三联韬奋书店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

  • 齐鲁一周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山东与东三省高铁全面连接济南直达长春7小时从4月21日起,青岛至沈阳的G1248/5次、G1246/7次列车终点站延长至哈尔滨;济南西至沈阳的G1244次高铁延长至长春,这标志着山东与东北三省实现了高铁全面连接。去年年底,青岛开通了至哈尔滨的G1208/5次高铁,济南北上到哈尔滨实现9小时直达。同步还开通了省城直达沈阳、大连的高铁。在去年的基...

  • 95年前的“”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5月4日北京学生上街游行,之后,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全国各大城市实行罢课、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

  • 失联的童年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从沉船到动画片,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投影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发生严重倾斜,船上有300多名学生,大多数然按照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获救。在这里,东方的服从教育让人反思,其代价,是付出生命。而在国内,连日来,《冰雪奇缘》、《里约大冒险2》、《天台眼镜狗》等一系列美国动画片席卷...

  • 韩国沉船事故:“服从文化”大反思

    作者:苏杨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韩国沉船事故发生后,包括韩国公众在内,很多人进行了反思:"服从文化"根植于东方世界的教育之中,摧毁了无数人的童年。听话的孩子死了,淘气的学生反而获救根据一些客轮遇险后抵达现场的其他船只船员回忆,"岁月"号沉没前,已经有不少船只在现场准备施救,但几乎看不到人跳船逃生。"太奇怪了,"当时在现场的油轮船长文预植回忆,"客轮倾斜了4...

  • 从《猫和老鼠》到《天才眼镜狗》——美国动画里的童年阶梯

    作者:吴越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一只狗的启发:打通人和动物之间的鸿沟人类可以饲养宠物狗,狗为何不能收养人类?这种逆向思维出现在3D动画电影《天才眼镜狗》中。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世界上"最聪明狗狗"皮博迪,导演罗伯·明可夫说:"他属于异常聪明的小狗,不但从小会讲话、看书,而且充满智慧,由于他的‘异常表现’,没有人类敢领养他,因此他更加发奋图强,拿到哈佛大学的...

  • 龙应台:让孩子快乐地去平庸

    作者:荆棘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龙应台的受伤笔记:"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上世纪80年代,在写《野火集》这样忧国忧民震聋发聩作品的同时,龙应台也在创作《孩子,你慢慢来》这样充满母性气息的"育儿日记"。1999年,龙应台应时任台北市长马英九之邀,离开旅居十多年的德国,出任台北市"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18岁的...

  • 王雪梅:一个母亲的童年想象

    作者:张霞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父母的宇宙:抚育孩子就是抚育童年的自己牌场最容易见到一个人的性格。牌桌上有两种人,一种喜欢厮杀,个性鲜明直爽,快速的赢掉全场是其目标;王雪梅的出牌则像一场运作,观察谁是同伙,私下串联配合,好牌留到最后,讲究集体作战。敏感善觉、重视配合大多来自于童年,王雪梅丝毫不否认自己"依旧是个儿童,具备童年性格"。幼时的王雪梅生长于...

  • 私塾,童年的精神回望

    作者:尹丛丛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鲁迅与丰子恺的私塾白描《红楼梦》第九回写道:"原来这贾家之义学,离此也不甚远,不过一里之遥,原系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贫穷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共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掌,专为训课子弟。"凡同族子弟,沾亲带故,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谦恭顽劣,都可以来义学上课。学校是...

  • 横竖都是大地瓜

    作者:张慧萍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写这么一篇关于童年的命题作文,本来想写的是田野上的五彩斑斓,村落里的耕读有声,可一落笔涌出来的却是满地翻滚的大地瓜。从地里滚到家里,从筐里滚到锅里,从锅里滚到肚里,从肚里滚到记忆里,滚满了整个童年,挥之不去,一滚到老。人类的文化从吃开始,我的童年从地瓜开始。生来尝试的第一口美食是母亲的奶水,第二口美食是养母的奶水,第三...

  • 谁的童年不失联

    作者:由卫娟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说起童年,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田园牧歌腔调成为一种惯例。我也不好免俗。我在村里很出名,爬树、爬墙头,一年穿破3条结实的线绨裤子,所有的破痕都是直角。我经常进地瓜窖子,练得是炉火纯青。趁着大家午睡,跑到生产队深邃的机井探险。在井和我家之间,有一大片场院。我在这里挖土鳖、偷枣、捡知了猴,玩侧手翻,还牵着大黑狗奔跑。我还把男...

  • 我为什么没有小红花?

    作者:张霞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6岁前的记忆,统统凝滞在鲁中山村里的坟茔上。6岁时,曾祖父过世。我头上缠着白布,跪在泥泞的路上,和小伙伴从人腿里嬉笑打闹,透过人头好笑的看着威严的父亲哭泣到鼻涕直流;向来沉默的祖父要人搀扶才能前行,歌谣一般哭颂着:我的亲爹。丧礼结束在傍晚,我和小伙伴散在人群中间看三轮车运来美丽的白色纸马、精致的纸房子、花红绿绿的花圈...

  • 从沈从文到黄永玉——“恶童”正传

    作者:尹丛丛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与帝王在传记中的异象不同,很多名人的童年往往具有孩童的本真,他们也会厌学逃课,也会打架混闹,但在"恶童"的背后,也验证了一个道理——孩子有多大破坏性,将来就有多大创造性。逃学造就的艺术启蒙代表:沈从文、黄永玉对于调皮捣蛋的"恶童"而言,逃学所构成的童年经验是其成才的重要条件。出生于湘西的沈从文,曾是逃学大军中的一员。在...

  • 童谣:农耕时代的绝版“儿语”

    作者:段崇政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绝版的"儿语""童谣",又称"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小瑟",大抵可以分为游戏儿歌和教诲儿歌,此外,被看做游戏儿歌雏形的绕口令,可以追寻到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古籍中侥幸保存下来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相传为黄帝时所作。据考证,这是比较接近于原始形态的歌谣。中国古代童谣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

  • 成人化的儿童与儿童化的成人

    作者:任双霞 刊期:2014年第16期

    <正>儿童阶段过度成人化,成人阶段又以儿童自居自处儿童这个群体,穿着与成人不同,说话与成人不同,消磨时间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即使思考的问题,兴趣的所在也不同。而"童年"不仅仅是生物学上,更是社会或者文化层面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在工业化社会被发明出来的,距今不过200年。在西欧中世纪的天主教以7岁为理性的年龄,并未明确区分成人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