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气象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正文】

山东省两次暴雪天气的对比分析

作者:杨晓霞; 吴炜; 万明波; 孙长征; 王文青; 刁秀广 山东省气象台; 济南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气象台; 济南250031
暴雪   地面温度加密观测   形成条件   诊断和对比分析  

摘要: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探空资料、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地基GPS/MET遥感大气水汽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和NCEP/NCAR1°×10再分析资料,采用诊断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2009年11月11—12日和2010年2月28日两次暴雪天气的水汽、热力、动力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雪都是受高空槽影响产生的,700hPa附近有较强的偏南气流向暴雪区输送暖湿空气,整层大气高湿近于饱和,中低层有逆温,整层温度≤0℃;暴雪产生在7。0~500hPa槽前西南气流前部、850hPa东北风与东南风辐合的区域,近地面层都为东北风。(2)不同点是,前次暴雪过程中低层先有冷空气影响,然后中高层暖湿气流北上,中低层能量低,以稳定性降雪为主,持续时间长;后次暴雪过程中,先是中低层暖湿气流北上,而后强冷空气从低层锲人,低层形成低涡,地面形成气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对流发展,降雪强度大,持续时间短。(3)暴雪期间GPS/MET水汽监测的可降水量在20mm左右,对降雪量有一定的指示性。加密自动站观测中温度0℃线是雨、雪的分界线,有助于判别降水的形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