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科技

内蒙古农业科技杂志 省级期刊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内蒙古农业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5-1114/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业论坛、农业综述、试验研究、实用技术、科技信息、扶贫园地、绿色工程、农业专家。

主管单位:内蒙古农物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农学会
国际刊号:1007-0907
国内刊号:15-1114/S
创刊时间:1973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内蒙古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774900019168854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被引量:18832
H指数:31
  • 盐胁迫对甘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周赟; 张林平; 刘艳 刊期:2017年第02期

    该研究以乌拉尔甘草幼苗为试材,采用不同盐浓度溶液(0,50,100,200mmol/L)浇灌幼苗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同盐胁迫处理对甘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浓度(50mmol/L)T,甘草幼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对照均无明显变化,束缚水/自由水和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增高;较高盐浓度溶液处理后(100-200m...

  •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作者:党久占; 樊秀荣; 薄中华; 张玉金; 梁红伟; 翟永胜; 孙相春; 李岩 刊期:2017年第02期

    采用“3414”完全方案试验,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氮、磷、钾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对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为78.7%,说明足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应。氮、磷、钾三种肥料以氮肥效应最大,为52.4%,其次是磷肥,为36...

  • 凹叶厚朴叶片蛋白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优化

    作者:陈剑成; 沈少炎; 蔡月琴; 杨德明; 陈思凯; 万娟; 徐雯; 何天友; 郑郁善; 陈礼光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建立一套适于凹叶厚朴幼叶的双向电泳(2-Dw)体系,以凹叶厚朴幼叶为材料,对蛋白提取方法、上样量、聚焦程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TCM丙酮+Tris-酚法提取蛋白干粉最佳,具有产量高、污染低、背景浅特点;选用17cm pH5~8NLIPG预制胶条、15μg上样量、聚焦程序Ⅱ的2-DE电泳为最适凹叶厚朴蛋白双向电泳体系。该体系为后续凹叶厚朴分子机理研究...

  • 糜子种子生理休眠特性的研究

    作者:陈茜午; 杨文耀; 刘锦川; 王满贵 刊期:2017年第02期

    种子在成熟收获后会有一定时间的后熟过程,即生理休眠过程。不同作物的种子后熟时间不同,它与种子的外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有关系。实验通过在同一时间采收不同生长状态的糜子种子,并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采收时间越接近成熟时间的种子休眠时间越短;在同一穗上,越靠近穗顶端的种子后熟时间越短。实验初步探索了种子熟后...

  • 内蒙古西部棉花品种筛选及综合评价

    作者:路战远; 陈立宇; 咸丰; 张向前; 张建中; 程玉臣; 刘燕; 胡楠; 李文才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解决内蒙古西部极度干旱区棉花生产主栽品种不明确等问题。对引进的48个棉花品种(系)的生长发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依据单株铃数、吐絮率、籽棉产量、皮棉产量4个主要指标和各品种的平均因子得分,适宜额济纳旗种植的棉花品种依次为天元1号、新陆早41号、351113、豫棉49、351116、源棉59、中1822、酒...

  • 棉花新陆中42号在内蒙古西部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陈立宇; 路战远; 咸丰; 张向前; 刘燕; 李文才; 严斌; 张立峰 刊期:2017年第02期

    作物的抗逆性以及生态适应性与生境适宜性已成为品种选育的核心问题之一。选出棉花品种新陆中42号在内蒙古西部最适棉花种植区进行种植,测定其在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育进程、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皮籽棉产量表现等特征。结果表明:新陆中42号在额济纳旗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最高,为5427.3kg/hm2、2315.4kg/hm2;综合分析得出,新陆...

  • 谷子品种金镶玉白米半显性基因的发现

    作者:王显瑞; 李书田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探讨谷子白米米色性状的遗传规律,加速育种进程,以白米的农家品种金镶玉小白米和黄米的赤谷系列品种为亲本,采用温汤去雄方法去雄进行正反交,根据F1群体米色和F2群体米色分离规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1正交和反交的米色均为浅黄色,正交和反交的F2群体米色黄:浅黄:白为1:2:1,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因此,可得出金镶玉小白...

  • 燕麦白燕2号在兴安盟地区最适播期的筛选

    作者:温丽; 高欣梅; 王崴; 孙乌日娜; 福英; 吕秋实; 张连奎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明确燕麦在兴安盟地区的适宜播种时间,针对燕麦白燕2号在10种不同时间播种时,表现出不同的农艺性状,筛选出最适播种时间,结果表明,4月15日播种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较好。因此,为保证灌浆顺利进行和完全成熟,兴安盟地区燕麦种植,播种时间最好选择在4月中旬。

  • 钾肥对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伟伟; 赵攀衡; 齐冰洁; 蒋东帅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自燕7号和蒙农大燕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钾肥对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大后减小。当钾肥施用量为90-135kg/hm2时,产量最高;同时,施钾量对燕麦的品质也有显著性影响,当钾肥施用量为90~135kg/hm2时,2个供试燕麦品种籽粒中蛋白质、油脂、β-葡聚糖含量最高;而...

  • 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温度和水分效应影响

    作者:李维敏; 周国兴; 李媛媛; 李旭新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春玉米田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该研究对2种不同覆膜方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关键生育时期0~30cln耕层土壤温度、0~100em土层水分、产量等指标进行监测。2015年、201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宽覆膜、行上覆膜分别比对照增产29.3%和15.5%;不同覆膜方式的保...

  •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作者:单玉梅; 温超; 陈海军; 高丽娟; 杨晓松; 斯日古楞; 李佳怡; 张军; 刘永志 刊期:2017年第02期

    科尔沁区天然打草场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为了缓解退化、达到更好的土壤改良效果,研究采用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方法,探究其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状况。选取腐殖酸、糖蜜发酵和海藻酸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设置对照、单独施加该3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和混合施加等5个处理,分别表示为CK、F、T、H和A。结果表明,施加复合微生物肥料后,土壤的...

  • 脱硫石膏对盐碱良效果研究

    作者:魏淑贞; 张伟华; 岳殷萍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研究连续灌水条件下脱硫石膏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采用土柱模拟试验,选取脱硫石膏作为改良剂,开展盐碱良的淋溶试验,分析土壤及淋滤液的有关指标,确定脱硫石膏合理的施用量。结果表明,脱硫石膏中的Ca2+可以与土壤胶体吸附的Na+发生代换反应,调节离子平衡,改良效果显著;且脱硫石膏施用量为理论值的1.2倍是较合理的用量。

  • 永登县北部山区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作者:李学才 刊期:2017年第02期

    针对永登北部干旱山区土壤条件和马铃薯生产实际,就不同配比氮、磷、钾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马铃薯的最佳氮、磷、钾肥料配比为尿素375.0kg/hm2,普通过磷酸钙112.5kg/hm2,硫酸钾600.0kg/11m5,产量可达到20730.36kg/hm2,比当地平均产量增产80%以上;该地区土壤中氮、磷相对富裕,而钾则严重缺乏,钾肥...

  • 马铃薯滴灌机械化节本增效规模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

    作者:刘富强; 李文刚; 刘羽; 郝文胜; 昊翔; 李树生; 张智芳; 石晓华; 马丽荣; 雷利君; 周彦波; 高峰; 曹春梅; 谢锐; 韩志刚 刊期:2017年第02期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规模生产技术需求,集成“选用优质脱毒种薯、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节本增效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种薯繁育推广技术”等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示范推广区马铃薯鲜薯平均产量49896.0kg/hm2,比普通种植效益提高78.30%,并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

  • 不同地区向日葵黑茎病菌的分离鉴定

    作者:司冠; 赵君; 包海柱; 马庆; 张园园; 刘梅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更好地了解向日葵黑茎病菌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发病状况及致病力,从吉林、内蒙古、河北、新疆向日葵黑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分离获得18个菌株。采用传统生物学方法,对向日葵黑茎病菌(Phoma macdonaldii Boerema)主要生物学特性及致病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ITS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的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