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PLA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杂志简介:《南京政治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002/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政治学研究、史学研究、政治工作研究、军事理论研究、新闻与传播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国际刊号:1001-9774
国内刊号:32-1002/D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89300000667572
复合影响因子:0.38
总发文量:1655
总被引量:5290
H指数:22
引用半衰期:4.6852
立即指数:0.0245
期刊他引率:0.973
平均引文率:6.402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党

    作者:毛林根; 韦定广 刊期:2004年第02期

    由产生的特殊性及成长环境所决定,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功能及历史地位的考察必须具有民族的视野和视角.实现民族复兴与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共产党要成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取决于是否能够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比其他政治集团更好地解决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难题.时代的发展对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复兴的...

  • 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新境界

    作者:鲜开林 刊期:2004年第02期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 领导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下功夫

    作者:白晓明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领导干部只有深刻领会蕴含于"与时俱进"、"第一要务"、"世界眼光"、"和而不同"、"人民裁决"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真正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自觉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本质特征

    作者:刘忠卫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是对新形势下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方针原则,阐明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创新性、系统性和辩证性等特征.

  • 历史反思中的中国新军事变革

    作者:华强; 杨振 刊期:2004年第02期

    推进中国新军事变革,必须对世界军事变革史进行理性考察和深层思考.对历次军事变革过程中的变革观念、变革模式和途径、变革的基础和动力等进行历史反思和科学分析,有助于把握军事变革的一般规律,进而为制定新军事变革的对策奠定可靠的理论基础.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的科学内涵——从协同动力学的观点看

    作者:薛伟江 刊期:2004年第02期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是与协同动力学原理相一致的社会动力学理论.在术语上,唯物史观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概念,分别与协同动力学中的竞争、协同、动力学模式和序参量等概念密切相关.在原理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的原理,...

  • 康德的历史进步理念及其当代意蕴

    作者:陶斌义 刊期:2004年第02期

    康德的历史进步理念是其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人类历史是朝着善的方向前进的,人的二重性存在在社会中产生的对抗性促成了这一自然目的性趋势的实现,并将最终引导人类社会走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历史进步理念的深沉历史感和深刻的哲学眼界,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在全球化时代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

  •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的人性论比较

    作者:孙业成 刊期:2004年第02期

    东西方文化各以其特有的方式传承着人类不同的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以其思辨理性著称于世,而东方中国的传统文化则以其人文关怀为人们所感受.亚里士多德与孟子分别是两大文化的活水源头,又是同时代的人,从他们的人性论思想中,可透视出东西方文化蕴含的的精神特质.

  • “原初状态”:从“道德建构主义”到“政治建构主义”的转向

    作者:张德湘 刊期:2004年第02期

    '原初状态'理论是罗尔斯建构正义论体系的理论基点,也是实现其'道德哲学'转向'政治哲学'的理论关节点.尽管这一理论导致来自各方面的理论挑战,但这一理论预设在'政治建构主义'的框架内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不失为一种可能的预备性解释方式.

  • 论黑格尔伦理对道德的价值超越

    作者:丁雪枫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黑格尔的法哲学体系中,形式法对意志的外部规定在道德领域被克服,意志自由在主体内心得以实现,但道德又有主观无限性的局限.而伦理因主观性与客观性、权利与义务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对道德的价值超越.黑格尔的伦理实体性定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思维范式,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和伦理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向度.

  • 兼并政策与产业政策——论竞争政策的优先适用

    作者:史先诚 刊期:2004年第02期

    如何协调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历来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政策的难点之一,也是我国反垄断法建设即将面临的重要问题.竞争是持续经济繁荣的惟一选择.我国只有赋予竞争政策优先适用的地位并强化国内产业竞争,才能在开放竞争的国际环境中持续地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富足.

  • 宏观制度视野中的现代企业理论:框架和意义

    作者:田永峰 刊期:2004年第02期

    考察企业的合约性质与制度安排是现代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然而企业并非天然存在或事先给定,现实中的企业制度也都带有明显的"异质性".其原因在于,不仅企业博弈均衡的内在逻辑必须以一定的外在制度为前提,而且具体企业制度本身也是制度环境选择的结果.现代企业理论必须赋予自身以"宏观制度之维"才能对此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 论企业人力资本产权残缺

    作者:沈薇 刊期:2004年第02期

    在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现象大多并非由违背市场自由交易法则的制度安排所导致,而恰恰是遵循市场自由交易规则和制度安排的结果.对此,可以从企业合约的签订过程、合约的执行过程和合约的再调整过程中作出分析.

  • 试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

    作者:宋明耀; 戎杰 刊期:2004年第02期

    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特别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将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深入研究收入差距的成因,对实施效率优先的分配政策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国际秩序辨析

    作者:杨光海 刊期:2004年第02期

    国际秩序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范畴,建立国际新秩序是中国国际战略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国际秩序的研究中,国际秩序的概念、构成要素、制约因素、性质判断等,仍是一些有待辨析和澄清的理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