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当代非虚构写作的生态审美之维——以田犁散文与诗歌集《爱,遗落在森林和草地》为例

    作者:王丙珍; 连国义 刊期:2019年第11期

    生态全球化视域下,作家作为拥有公共话语权的审美个体有责任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关系。田犁的非虚构写作扎根于北方的森林和草地,在自我与自然、文化与环境、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之间建构生态审美之维,渗透了唯生态与生命至上的创作原则。《爱,遗落在森林和草地》以个体经历、记忆、体验、情感与家园意识为核心,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消解中...

  • “普罗米修斯”式的文艺评论家——论雷猛发的文学批评

    作者:欧造杰 刊期:2019年第11期

    雷猛发是广西新时期以来一位知名的壮族文学批评家,他高举民族旗帜,自觉投入壮族文学创作的评论与研究中。雷猛发的文学批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视角宏观,高度概括,敢于创新,并有独到的见解。其文学批评既总结了壮族文学的发展成就和特点,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 从理性到情感——论《威克菲尔德的牧师》中的道德判断转换

    作者:尹丹 刊期:2019年第11期

    理性道德判断和感性道德判断孰轻孰重,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影响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英国哲学家沙夫茨伯里推崇以情感判断为主的感性道德观。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家哥尔徳斯密与沙夫茨伯里持相同观点,他通过小说《威克菲尔德的牧师》立体呈现了感性道德判断比理性道德判断更可靠,为当时处于社会动荡、思想迷茫的人们指出了道德出路。

  • 封闭空间下的叙事技巧——英剧新版《神秘博士》中《天堂来使》的叙事分析

    作者:张羽华; 肖丽华 刊期:2019年第11期

    《神秘博士》作为英国的国宝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中不乏精彩的单集,如S09E11,在叙事技巧上达到新版《神秘博士》的顶峰,尤其是叙事空间的构建对整个故事影响最大。本文将从封闭空间、时间的空间性、空间意象及叙事几个角度入手分析其高超的叙事技巧。

  • 韶关市石山村“虱嫲声”的语言活力与濒危状况

    作者:黄年丰; 苏思思 刊期:2019年第11期

    “虱嫲声”是粤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土话,本文以韶关市浈江区石山村的“虱嫲声”为代表,通过派发问卷和个人访谈的形式,调查当地“虱嫲声”的语言活力状况。结果表明,仅有老年人使用“虱嫲声”;中年人基本还能听懂,但对自己的儿女不使用;青少年几乎不使用。“虱嫲声”不用于任何新语域,无可用的教育材料或拼写材料,属于严重濒危的方言。目前仅少数...

  • 柳永的俗词之美

    作者:张美娟 刊期:2019年第11期

    柳永是北宋词坛第一位大力革新词作的词人,宋词在他笔下发生了重大变化。柳永大量创作俗词,他的《乐章集》收俗词大约120首。他的俗词创作尽管成就很高,却一直遭到非议。宋代文人讥讽柳永的俗词主要指两种情况:一种是思想情调上的庸俗,所谓“闺门淫蝶之语”;另一种是语言风格和词语的俚俗,也就是“不知书者尤好之”的通俗形式。而历来对柳永的非...

  • 元散曲狂欢文化的审美特质探究

    作者:王立峰 刊期:2019年第11期

    自元明以来,论家多崇雅卑俗,元散曲的审美个性遭到抹杀。王国维、任中敏、郑振铎等人一反流俗,努力弘扬元散曲的艺术特征,挖掘其深厚的审美内涵。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对元散曲的审美特质进行分析和阐述。元散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集中而纯粹地体现了“文化狂欢”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质。运用巴赫金“狂欢化...

  • 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台海风景书写及其审美特征

    作者:席妍 刊期:2019年第11期

    从中国古典海洋文学创作发展来看,台湾海洋的风景书写是清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关清代台海文学创作考察,目前仍是中国古典海洋文学研究的薄弱之处。事实上,台湾海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空间特征,展现出较为殊异的海洋风貌,而清代文人对于海洋自然空间的想象和认知,则凸显了台湾海洋风景书写崇高悲壮、瑰丽奇谲、自在无羁、周游自适...

  • 论符号消费的内在逻辑

    作者:王敬民 刊期:2019年第11期

    随着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的衍变,消费对象不再总是物品的使用价值,符号价值和象征意义取而代之,成为消费者的重要关切,符号消费也由此应运而生。作为后工业化社会的显著特征,符号消费与物品的使用价值拉开了距离,并以符号政治经济学的面目,满足身份想象,区隔社会阶层,确保社会运行,实现了对社会的符码操控。

  • 门罗式“逃离”新解

    作者:沐永华 刊期:2019年第11期

    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的小说大都是关于困境和逃离的故事,饱受困境和伤痛折磨的主人公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逃离,希望获得权利、力量和新生。门罗的主人公们通过远离令人压抑的环境,升华痛苦以获得安慰,驱除过去的影响、情感上的自我封闭等,在各自失落的世界里努力获得了生存的力量,赢得了自由,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 论中国作家对日本后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大江健三郎为例

    作者:佟姗 刊期:2019年第11期

    日本后现代文学萌芽于20世纪末,虽然后现代主义的旋风从欧美国家开始席卷,但日本后现代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接受、融合表现得尤其明显。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水上勉等众多的日本作家对中国作家的敬仰、对中国文学的喜爱充分体现在其创作中。本文以大江健三郎及其作品为例,探究中国作家对日本后现代文学的影响,进而分析中国作家对日本后现代文学发...

  • 爱情中的孤独者——弋舟小说论

    作者:贾登娉 刊期:2019年第11期

    弋舟有一双能从芸芸众生中发现心患隐疾之人的眼睛,并用文字将这些隐痛诉诸笔端,将这痛感透过作品传递至读者心中,让人们能够在阅读中得到痛的领悟,进而以更为清醒的目光审视自己的人生与身处的世界。他用手术刀般锋利的笔触剖析爱情,描写它因各种名目而支离破碎的过程。而在碎片化的爱情背后,则是一张张憔悴的面孔和一个个孤独的灵魂。本文便着...

  • 语言图像视域下高中英语教科书文本再构研究

    作者:靳媛媛; 鹿彬 刊期:2019年第11期

    教科书文本再构是在原有教科书基础上,根据学生理解力和接受程度,从知识框架、知识重点以及图像符号表征之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通过对教科书相关资源的深度开发对当前使用教科书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使之更好地满足课堂指导学生们学习以及思维拓展培训的需求。现阶段高中英语教科书的图像配置是按照英语语言学习逻辑思维配套进行的,图像服从于语...

  • 从文学到政治——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民间文学想象

    作者:凌建辉 刊期:2019年第11期

    1935年,停刊十年的《歌谣》在胡适的主持下复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续接起歌谣研究会初创时的传统。在一众民俗学研究者当中,胡适意识到民间歌谣的新文学价值,于民间文学研究话语转型之际,始终如一坚持歌谣成为新诗借鉴的可能,并且将民间文学推到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而这一切都与胡适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民间的启蒙构想息息相关,作为民间文学一隅...

  • 论《浮生六记》林译本对士人阶层的理想化阐释——比照布莱克译本

    作者:宋妍欣; 陈怡帆; 黄则贤; 陈方圆 刊期:2019年第11期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的自传体散文,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加之游历各地的所见所闻。相比布莱克译本,林语堂译本更为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内容,传达了士人阶层独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性格气质和美学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