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毕熙燕:在身份重建中拷问女性命运——以《绿卡梦》和《天生作妾》为例

    作者:吴奕锜 陈涵平 刊期:2010年第07期

    毕熙燕的《绿卡梦》和《天生作妾》,是两部容量丰厚的长篇巨制,一部侧重于叙述新移民的身份重建,一部侧重于探索女性新移民的命运,这些都是新移民文学较多关注的主题,而毕熙燕均能结合自己的移民经历给予深刻而独特的揭示。它们不仅代表了毕熙燕创作的主要成就,而且也奠定了她在澳洲华文新移民文学中的重要位置。

  • 师陀:“前进”中的一次陷落

    作者:杜国景 刊期:2010年第07期

    《前进曲》是上世纪50年代师陀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一篇小说,描写老农"老朱克勤"抛弃单干,转向集体化道路的艰难过程。这原本是一个昂扬的"前进"主题。然而,由于"老朱克勤"的转变有着太多的苦涩和压力,师陀所谙熟的"反田园诗"叙事,最终逆转了小说的旨趣,使"前进"走向了陷落。

  •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重评汪曾祺小说《受戒》

    作者:林超然 刊期:2010年第07期

    论争档案:《受戒》刊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后即引来纷纭聚讼,持见不同者认定:"小说的一些描写是离奇怪诞,脱离了生活的真实的……这种‘解放’不是出格得难以令人置信吗……恰恰缺乏教育意义。"(国东:《莫名其妙的捧场》)"汪曾祺的世界有一种纯粹之美,太合于理想化了,形成‘现代缺憾感’","失误根本之

  • 废都不废——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

    作者:王立世 刊期:2010年第07期

    《废都》是一部当代世情小说,从社会各个层面表现了20世纪末中国人在社会、文化转型期产生的苦闷、迷惘等复杂情绪,从中可以读出名利背后的虚无,清雅里头的凡俗,理想、道德、信念缺失造成的无序和混乱,弥漫着传统文化断裂的阵痛和失去人文精神倚持的荒凉。

  • 在异国土地上破茧成蝶——评美华作家黄宗之、朱雪梅新作《破茧》

    作者:燕世超 罗洁 刊期:2010年第07期

    《破茧》在两个家庭的教育背景下凸显了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叙述和反思性超越,它借幼蝶破茧成蝶的寓言说明:孩子只有自己经受了破茧之痛,才能真正成长,振翅而飞。

  • 颓败的家园与荒芜的城市——读王十月的小说《你在恐慌什么》

    作者:郭富平 刊期:2010年第07期

    王十月的短篇小说《你在恐慌什么》通过对一个农民进城的故事的讲述,展现了一幅消费时代的景观,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生命的相互疏离与冷漠,进而袒露出当下中国生存的无根基状态。

  • 命中注定的《偶然事件》

    作者:柴慈瑾 刊期:2010年第07期

    本文对余华的小说《偶然事件》进行了文本细读。认为作家在小说中所表现的三个叙述维度——循环时间结构、具体性的抽空以及虚实界限的消除——共同支撑起小说的哲学意图,表达了一个作家对于"偶然"的看法:所有的偶然事件,都是命中注定的相逢。

  • “自我”与“他者”的交锋——穿越时空重读《无主题变奏》

    作者:阎秋霞 刊期:2010年第07期

    徐星的长篇小说《无主题变奏》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表至今,对于其内涵与精神实质的看法,仍是众说纷纭,本文就徐星写作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思维取向,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予以重新解读。

  • 被压抑的民间——重读阎连科小说《受活》

    作者:陈绪石 刊期:2010年第07期

    《受活》虚构了一个中国式的苦难而狂欢化的民间世界,但它遭受到政治与商业两方面的压制,民间因而生变。民间向何处去?这是小说所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 鬼子身体暴力书写的深度意蕴

    作者:秦延良 刊期:2010年第07期

    作为"广西三剑客"成员之一的鬼子在叙事过程中经常以一种身体暴力的方式传达着现实苦难的盘压,通过身体暴力书写努力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处境,对现实社会和人的灵魂世界做出一种本质性的阐述和发掘,从而在对暴力的呈现中显示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深度意识和厚重的悲剧精神。

  • 生存之墙上的生活之门——论陈染《凡墙都是门》中的孤独体验与超越意识

    作者:罗兴娅 刊期:2010年第07期

    孤独体验与性别意识在对陈染作品的评价上并不少见。但在《凡墙都是门》中作家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面对孤独和性别问题。是反叛,是回归,是超越?本文力图从看似简单但错综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关系中找寻文章构建的逻辑,分析作家对男女性别距离产生的孤独感的表述,对子辈对父辈反叛性孤独意识的探讨,以及作家在个体对群体的超越性孤独中影射出...

  • 逝去的童话:方夫《最后的麦子》

    作者:文青 刊期:2010年第07期

    方夫的诗集《最后的麦子》中选入的新诗,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新乡土诗"的延续,它们具有"新乡土诗""怀念乡土"的共性的同时,又具有此种特色:"村庄"和"麦子"等意象被作者赋予了浓郁的个人主观色彩;而抒写现代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困境,又为诗集增添了思想的力度与厚度;"童话"、"火焰"等词语在诗中的多次出现,更强化了诗歌的...

  • 女性身份的构建:论黄芳诗歌中的自我镜像

    作者:陈代云 刊期:2010年第07期

    黄芳是一位执著于表达女性内心情绪的诗人,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这种忧郁在诗歌中通过抒情主人公以女儿、爱人和母亲等不同的形象展示出来,成为黄芳诗歌的自我镜像。这种镜像既和诗人生活境遇的发展变化相关,同时又是其特殊的生命气质的体现。

  • 谈孙犁小说的美学追求

    作者:施江斌 刊期:2010年第07期

    孙犁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小说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他孜孜以求、独树一帜,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情韵别致的"荷花淀"艺术风格。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孙犁小说中对人情美、诗乐美和绘画美的美学追求。

  • 现实人生的悲剧性呈现——论近年来小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蕴及发展趋向

    作者:薛英 刊期:2010年第07期

    小小说是一种与现实生活最为贴近的文体,以迅速快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见长。当代小小说创作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现代意识的融入,尤其是对现实人生的诠释,呈现出强烈而鲜明的现代精神与审美体验。其创作所表现的悲剧意蕴显示出小说创作中曾经与之"失之交臂"的现代主义精神与审美因素的融入与强化,这一新的融入无疑会使小小说创作走向更为广阔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