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名作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Masterpieces Review

杂志简介:《名作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034/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项目呈现、小说论丛、性别世界、语文讲堂、学林漫录、学者天地、文苑经纬、博士之声、小说纵横、经典重读、小说纵横_外国小说、古典丛谈...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国际刊号:1006-0189
国内刊号:14-1034/I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9602
总被引量:4097
H指数:13
  • 穿行在情感与文体之间——回顾六十年来的中国新诗

    作者:章亚昕 刊期:2009年第09期

    诗人创作的规律,是直接的“情生文”和间接的“文生情”。也就是说,体验和感悟构成了写作的内容,阅读的经验则规范了文体的形式。在这里,其实存在一个传统和创新的关系问题——从总体上看,如果传统的延续大于外来的影响,就会造成“文生情”的写作风气;反之,就会造成“情生文”的写作风气。“文生情”意味着艺术传统的相对稳定,“情生文...

  • 漂泊在乡村与城市的边缘——从《黄麻岭》、《黄斛村纪实》解读郑小琼的身份认同

    作者:熊家良 刊期:2009年第09期

    新诗向现实回归,揭示社会的痼疾、人间的冷暖和底层的挣扎,告别长期以来那种自我吟哦、凌空蹈虚的创作陋习,这是新世纪以来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学命题。从这个角度讲,作为“打工族”代言人的郑小琼的出现,可以看作新世纪中国诗坛的重大收获之一,其所具有的社会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是相当突出的。本期,我们将集中推举她的部分代表作,并特邀...

  • 在历史的多棱镜中映照底层生存——郑小琼的短诗《交谈》阐释

    作者:张德明 刊期:2009年第09期

    历史被抽空,安置上虚构的情节与片段 我们想要的忏悔被月光收藏,在秋天 平原的村庄没有风景,像历史般冷峻 那么浩繁的真理,哲学,艺术折磨着我 火车正驰过星星点点的镇子与平原

  • 为“悲伤的风俗和古老的高傲”唱支歌——郑小琼《清明诗篇》评析

    作者:赵金钟 刊期:2009年第09期

    山河像梦一样破碎,拆迁 剩下历史的阴影笼罩的宿命 啊,我无法忘记的旧有风俗 被工业时代污染,它们在心灵 深处挣扎,被不断地删改

  • 悲悯与忧伤——郑小琼《在电子厂》阐释

    作者:龚奎林 刊期:2009年第09期

    在桥沥(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交叉处), 盆景中的常绿植物,大雨积水洼地 黝黑的园艺工人的尘土似的生活 高速巴士,货车,它们驮着时代快速 转动,黑色的沥青道,白色斑马线 冬青低矮似流水线工人,低头忧郁地

  • 因疼痛而嚎叫——郑小琼诗歌文本写作的意义

    作者:黄永健 刊期:2009年第09期

    一、疼痛与嚎叫 金斯伯格(金斯堡1926—1997),美国“垮掉一代”代表诗人,20世纪50年代初便以其反主流文化,惊世骇俗的长诗《嚎叫》一举成名,1995年获美国普利策诗歌奖最后提名,啦长诗《嚎叫》中,金斯伯格用他那近于歇斯底里的语言态势和语言节奏,以及“一个顿悟直接迅速引向另一个顿悟”的意象出没,表达诗人自己以及那个特定的时代的...

  • 用铁钉把祖国钉在诗歌的墙上

    作者:郑小琼 刊期:2009年第09期

    我尽量将我真实的生活与内心的镜像不断地呈现出来,从描绘外在客观的真实生活的景象人手去抵达内心镜像中的另一种事物,诗歌让我在二者之间找到和谐的平衡点。源于这样,我更在乎在诗中追求一些词的力度之间的差别,用某种强烈的力度的词与内心的镜像达到一种平衡。当人们习惯性问我为何频繁地使用一些大词,比如国家、山河、命运等等,而我本...

  • 对美好人性的深切呼唤——评韩少功的短篇小说《第四十三页》

    作者:焦会生 刊期:2009年第09期

    本文从叙述内容、叙述视角和叙述话语等方面对《第四十三页》进行了研究,认为:它在叙述内容上表现了呼唤美好人性的主题;在叙述视角上它再一次体现了作者追寻美好人性的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立场;在叙述话语上它采用了元叙事、对比、时空切换等“陌生化”手段,很好地表现了歌颂美好人性、批判丑陋人性的主题思想。

  • 《怀念二叔》:巴金晚年对现实的最后一瞥

    作者:胡景敏 刊期:2009年第09期

    巴金的《再思录》基本延续了《随想录》的主题。但由于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以及作者精力所限,他的思考逐渐离开了对现实的关注,而转向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人生彻悟阶段。《怀念二叔》是巴金晚年转向的标志,是他投向现实的最后一瞥。

  • “哑炮”的三次炸响——体味刘庆邦中篇小说《哑炮》所产生的幻化

    作者:陈英群 刊期:2009年第09期

    刘庆邦的《哑炮》讲述了一个不该发生的哑炮事件,揭示了男主人公江水君在道德与欲望、人性与兽性之间展开较量的心路历程。江水君觊觎工友的漂亮妻子,膨胀的欲望一步一步地冲击着道德的底线,其亲手为自己掩埋的三枚精神哑炮依次炸响,串起了他后半生的精神活动轨迹。小说试图在传达一种宗教情感,表达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足以引起每一个有...

  • 《一九八六》:划人人性深处的伤痕

    作者:陈丽霞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从人性的视角切入来梳理与窥视余华的小说《一九八六》,是走进文本深层的一个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对文本中个体人性展现的评析阐发了“”对单个个体人性的扭曲和变异。

  • 一种乡愁 两种滋味——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比较分析

    作者:吕政轩 刊期:2009年第09期

    《乡愁》和《乡愁四韵》是余光中诗歌创作中回归东方,回归古典和民歌的典范之作。比较而言,这两首诗既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又有不同的情感韵味。

  • 《金陵十三钗》:残酷境遇中人性的审视

    作者:丛鑫 刊期:2009年第09期

    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人性是人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时天性与良知、道德观念平衡的体现。《金陵十三钗沪探寻了战争中处于残酷境地的各类人物的心灵,这种残酷为人性的丰富性的展示提供了一个机缘:善恶美丑因战争境遇的残酷而复杂。教会学校的纯洁的女学生、神父与经历生死考验的受伤士兵、阅尽人间悲欢的逃难的妓女等各色人物在抗日战争这一残酷...

  • 一首写“骨”绝唱——简析《接骨师的女儿》中“骨”的作用

    作者:赵英俊 蔡玉侠 刊期:2009年第09期

    在《接骨师的女儿》中,“骨”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起到了连缀全文、推动情节和深化主题的作用,体现了作家在结构建构和组织素材上的高超技巧。

  • 论“80后”写作的青年亚文化诉求

    作者:苏文清 刊期:2009年第09期

    本文所描述的“80后”写作,是以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为写作主体,以边缘青少年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以消极、无奈为典型情绪,以忧伤、冷漠为写作风格的与主流青少年文学相背离的E时代的写作现象。它其实是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青年亚文化。其鲜明的青年亚文化诉求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隐蔽价值观、逃离学校的主观倾向、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