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学刊

美育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杂志简介:《美育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36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艺术理论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研究、美育研究、美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艺术史研究等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2095-0012
国内刊号:33-1367/G4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4
复合影响因子:0.35
总发文量:1358
总被引量:1352
H指数:14
引用半衰期:8.1
期刊他引率:0.9524
平均引文率:11.6435
  • 汉魏时期表演艺术的发展及新型艺术形态的形成——以“技艺”与“叙事”的相互关联为视角

    作者:王廷信 刊期:2019年第06期

    新型艺术形态是在特定的时代环境和条件中出现的。汉魏六朝时期,宫廷的奢靡之风引发了表演艺术的繁盛,为表演艺术提供了充足的演员;与边疆地区或外域频繁的文化交流丰富了表演艺术的形态;具备叙事特征的说唱、小说为表演艺术提供了融合的机会;乐府专门机构让“技艺”与“叙事”发生关联,直接推动了新型艺术门类的出现。歌舞戏与广场戏剧是这个时...

  • “我生”《乐歌之价值》的初刊及作者考论

    作者:刘晨 刊期:2019年第06期

    署名“我生”的《乐歌之价值》(1917)被学界公认为近代中国音乐史上一篇重要的音乐文献,但作者身份等情况一直成谜。新近发现此文刊发于1916年浙江省教育会编辑发行的《教育周报》第143期至144期上,通过对《乐歌之价值》的初刊与作者等问题的考证论析,推考此文为著名教育理论家、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传播者杨贤江的重要佚文。

  • 2018年西方艺术史及批评的译介与研究著作盘点

    作者:诸葛沂 刊期:2019年第06期

    近年来,西方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经典著作在国内学界陆续翻译出版,2018年可以说是西方艺术史及艺术批评相关著作出版的“井喷”之年,粗略统计有60余种著作在国内面世。其中涉及西方艺术通史、专门史(如文艺复兴、印象主义)、艺术家研究、艺术史学理论和艺术批评等,这其中不乏经典译作。同时,国内学者也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艺术史和艺术批判相关的研...

  • 刘邦的审美情操与汉初美育的发端

    作者:霍然 刊期:2019年第06期

    作为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平民天子,刘邦个人的审美情操的养成,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磨炼过程。从典籍记载的史实入手,分析探讨刘邦审美情操形成的原因,可从中考察刘邦的美育观念的思想萌芽、美育理念的美学内涵和美育举措的审美理想,及其对于汉初美育发端起到的引领时代社会思想潮流的积极作用。

  • 区域生态共同体的美育功能——浙江大花园的生态美育旨趣

    作者:周膺; 吴晶 刊期:2019年第06期

    浙江大花园不是简单的物质景观,而是与人共构的生态共同体。这个省域生态共同体有自己的自足性,也构成中国生态共同体的有机部分,又与全球生态共同体共命运。其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全体公民对生态存在性认识、生态自我认识、生态人格重塑的水平。它的建设过程也正是重塑公民人格的过程。浙江大花园是家园的象征,一个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家园。它唤...

  • 全民性、话语自主与学科自觉——共和国70年美育理论演进的三大主题

    作者:刘彦顺 刊期:2019年第06期

    共和国70年美育理论是中国美育思想史三期中的第三期。与前两期相比,主要在全民性、话语自主及学科自觉这三大核心主题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时代的美育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对美育活动服务对象,由少数权贵、文化精英阶层转向所有公民所进行的探索及实践。话语自主是指“十七年”对苏联美育思想在借鉴基础上...

  • 公民素质培养与社会正义建构——论玛莎·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思想

    作者:刘慧姝 刊期:2019年第06期

    玛莎·努斯鲍姆批判了功利主义教育,致力于建构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与教育模式,其审美教育将文艺教育与世界公民的民主教育相结合,提倡批判性思维,通过艺术与人文领域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文学想象与公共推理能力,塑造完整的人性并实现理性的社会正义。努斯鲍姆的审美教育虽有理想化色彩,但富有实践意义与价值,诉诸培养世界公民素质,强化了...

  • 旅游体验与审美教育:研学旅行的美学内涵与美育特质

    作者:孙兆俊 刊期:2019年第06期

    旅游体验作为研学旅行的核心要素,其蕴含的审美教育属性在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的当代文化语境中凸显为建构校外美育新模式的重要节点。通过剖析旅游体验的审美属性与美育特质,在与学校美育课程、活动互补的美育变革背景下,探索建构以研学旅行为支点的校外美育新形态的可能性。

  • 1949年以来中国美育研究的脉络与特点——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作者:王郢; 程曦 刊期:2019年第06期

    1949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美育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美育研究不断深入发展。通过对“中国知网”1949年至2019年核心期刊刊载的美育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梳理我国美育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以全面把握我国美育发展研究的动态过程,为我国美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总体而言,我国美育研究取得了丰...

  • 叙事艺术的抒情伦理

    作者:徐承 刊期:2019年第06期

    抒情对叙事具有某种结构上的依赖性,但换一个角度看,抒情在叙事艺术中正是暂停(或暂缓)故事情节的铺陈而表露人物甚至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部分,因而往往可以被视作作品的“伦理之眼”。对叙事艺术展开抒情伦理研究是一个别开生面的课题,它属于“叙事伦理”研究的大范畴,但在微观上却借重“抒情伦理”的批评方式。叙事艺术的抒情至少可以有两种不...

  • 儒学修身之艺术特色

    作者:白宗让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与世界各大文明和文化相比,儒学对艺术的重视可谓独树一帜。艺术诉诸情感,儒学核心价值“仁”扎根于情感,并从情感出发建构了道德伦理。《论语·泰伯》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通过艺术描述了一个完整的修身过程,奏响了诗礼乐共鸣的三重和弦。原始儒学“道艺互生、美善合一”的优越性体现于本体认知、寓教于乐、整全特性。儒学最早建立了艺术...

  • 中华美学几个关键术语德译研讨

    作者:王涌 刊期:2019年第06期

    中华美学术语德译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原因在于中西美学术语在语词构成、含义生成、外延指向等方面有着极度不对应性,翻译中常常出现错位、误译等情形,这就使得中华美学之妙无以传达出来,进而影响其在西方的传播。在中华美学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时代色彩的关键术语,这些关键术语由于其重要性和难译性,值得仔细探讨和推敲,这对翻译质...

  • 现代美学视域下的生活美学思想浅析

    作者:都晓晓; 吴聪 刊期:2019年第06期

    生活美学是现代美学三大潮流之一,其思想渊源以深刻的中国传统儒、道审美理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为根基,是现代人追求日常有情人生的美学依据。生活美学具有基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渊源和社会渊源,古今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构筑了独特的审美生活方式和经验。由此可以进一步探讨生活美学在现代美学语境下的立场,探索现代生活中生活美学的表现形式,发掘生...

  • 从革命到审美——论马尔库塞后期语言理论的转变

    作者:程振翼 刊期:2019年第06期

    语言理论是马尔库塞整个学术思想体系中的一大重要维度,马尔库塞在不同时期对于语言的作用与价值有着不同的态度和理论阐述。聚焦于《反革命与造反》和《审美之维》两本著作进行分析,可以从中看出20世纪70年代马尔库塞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对自己的语言理论进行调整重构,在否定语言直接的政治性潜能之后,为何转而求助于艺术语言,并认为语言的力量更...

  • 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的特点及启示——以勃鲁盖尔的《儿童之戏》为样本

    作者:张学而 刊期:2019年第06期

    勃鲁盖尔在《儿童之戏》中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社会形态下的儿童游戏进行了敏锐观察和细致刻画,预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将成为欧洲社会儿童关怀的起点。通过对《儿童之戏》进行图像研究,识别并分析其中的儿童游戏和玩具,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儿童游戏具有四个特征:其一,儿童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开展游戏,不受成人干预;其二,游戏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