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文化研究

闽台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Fujian-Taiwan Cultural Research

杂志简介:《闽台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Q)第0081号,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民间信仰研究、闽学研究、民间艺术研究、宗教·民间信仰、黄道周研究、林语堂研究、闽方言研究、方言研究

主管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
国内刊号:35(Q)第0081号
全年订价:¥ 150.00
创刊时间:2003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918
总被引量:545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 传统家训与治理:以明清福建社会为例

    作者:潘荣阳 刊期:2019年第02期

    福建传统家训通过宣扬儒家学说,秉承国家律法精神,阐述危害,提出处置办法。家族治理采取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策略,对家族成员加以教育引导和约束惩治,把个人、家族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兼顾家族利益和国家威权,施行家族治理的同时实现社会治理。

  • 星云大师的管理思想

    作者:韩焕忠 刊期:2019年第02期

    星云大师不仅是一位佛学大师,还是一位管理大师。他非常重视管理者对自家身心的管理,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并对管理的方式方法展开了深入论述。星云大师的管理思想为现代管理如何借鉴和汲取佛教文化资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 盛德世祀:南洋开漳圣王信仰文化--落地生根、跨海互动与慎终追远

    作者:王琛发 刊期:2019年第02期

    开漳圣王信俗自明清播迁南海,兼及外族,内涵依旧不离唐朝以"盛德世祀"定位圣王之传统。其神道设教是以陈元光事迹为主,继承先民开漳事功,于崇德报功与慎终追远当中贯彻传统,并信仰此精神能落地生根转化为保佑大众之当地文化。历代信众因此依据祖先文化创化在地资源,开垦与建构社会经济,完成与脚下土地生命交融。陈元光在南洋的香火跨海跨境,由历...

  • 漳州城隍夫人信仰与客家社会

    作者:张晓松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为由朝廷赐封的城隍夫人,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及社会风气等密切相关。而漳州在客家与福佬交界的地区出现专祀城隍夫人的庙宇,则和客家在客福交界地区的地位以及客家妇女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等相关。

  • 两岸融合发展背景下闽台文化圈重组机制研究--以陈靖姑文化圈为例

    作者:郭晶; 莫诗琪; 苏楠; 陈铭峥 刊期:2019年第02期

    闽台同属一个文化圈,其中陈靖姑文化圈作为沟通海峡两岸民族意识和文化交流的纽带,深刻反映闽台同胞深厚的历史凝聚力。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闽台陈靖姑文化圈的空间结构,探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受自然条件、政区、经济、交通、内涵转型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的重组机制。在两岸融合发展背景下,陈靖姑文化圈经历着地域流...

  • 黄道周并称考略

    作者:陈良武 刊期:2019年第02期

    历史人物并称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多以褒奖为主,其目的多与标榜典范、砥砺士气相关。晚明大儒黄道周生前、身后有许多并称,它是后人了解黄道周的重要途径。这些并称多着眼于道德评价,透过这些并称,可以凸显黄道周道德风范、人格魅力及历史影响。

  • 黄道周父亲青原公逝于顿坑考

    作者:张哲民 刊期:2019年第02期

    黄道周二十二岁时,全家移居顿坑,次年其父青原公去世。以往学界多认为顿坑在铜山,故多持黄父殁于铜山、葬在铜山,十八年后移葬漳浦北山的观点。现已考证渔鼓溪顿坑位于云霄县下河乡乌山北麓,有关黄道周在顿坑的行迹也逐渐明晰。本文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参阅相关史料,证实青原公的确客死在顿坑,同时探析黄道周二十九岁时曾再回顿坑,这对完善黄道周...

  • 泉腔梨园戏的创作新变

    作者:樊庆彦; 余宁宁 刊期:2019年第02期

    梨园戏是发端于福建泉州的传统地方剧种,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的戏剧文献和活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不仅见证了与传统南戏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作为闽南地区人民历史生活的生动写照,在泉州独有的社会环境、重商风尚、文化心理、信仰习俗等诸种因素影响下,经过漫长的繁衍积淀,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具有结构布局精简化、情节设置戏谑化...

  • 南靖四平锣鼓乐与地方信俗

    作者:卢佳秀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南靖县由于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为四平戏和四平锣鼓乐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明清至民国初,四平戏在福建尤为繁荣。而源自四平戏的四平锣鼓乐也孕育而生,风华一时。尤其在以山区为主的南靖地区,四平锣鼓乐在当地的民俗活动当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时展,这种音乐形式也逐渐走向了没落。四平锣鼓乐作为闽南民间音乐的遗存,在现今的传...

  • 关于《闽南方言拼音方案》的修改意见

    作者:林宝卿 刊期:2019年第02期

    1982年10月厦门大学中文系汉语方言研究室编撰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中的《闽南方言拼音方案》是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再加上闽南方言特有的语音元素制定的。此方案在闽南、台湾、东南亚等地区已使用、推行、影响将近四十年,也随着闽南方言的辞典、教程及其他方言论著走遍海峡两岸.

  • 《正音乡谈》中所见闽南方言初探

    作者:施永瑜 刊期:2019年第02期

    《正音乡谈》是明代闽南人所编撰的方言与官话互相对照的词汇集。该书具有鲜明的本土闽南方言特征。通过归纳该书记录方言词汇的方式,提出归纳音系、构拟音值的原则,初步探索了该书所记录闽南语的声韵调系统及词汇系统,明确这个音系及其词汇系统具有明显的漳州腔漳浦话特征。

  • 吴鉴生平交游著述考略

    作者:李国宏 刊期:2019年第02期

    闽清人吴鉴是元代海外交通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人物,其代表作《清净寺记》历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可惜,吴鉴的文集已散佚,导致后人对于吴鉴的生平知之甚少,无法全面了解其学术贡献。为此,简要勾勒吴鉴的行迹,考证其家世、交游、著述诸况,以彰显先贤之风采。

  • 朱熹《武夷棹歌》对棹歌体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李文逸 刊期:2019年第02期

    《武夷棹歌》是宋代棹歌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以武夷山九曲溪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语言清朴自然,文化意蕴深厚,艺术成就极高,是棹歌体诗歌发展至宋代的代表性名篇。其诗歌内容、艺术形式、语言表达、整体风格都可见前代的影子,但《武夷棹歌》进一步推动宋代棹歌往山水诗、风土诗、文人诗的方向发展,因而更具诗人的个性色彩,在艺术成就与审美品味上形...

  • 林佶年表

    作者:吴可文 刊期:2019年第02期

    林佶,字吉人,号鹿原,侯官人,父兄皆有名于时。工楷法,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文师汪琬,诗师陈廷敬、王士禛。此三人集皆佶手缮付雕,精雅为世所重。又是藏书大家,徐乾学辑经解,朱彝尊选明诗,皆就传钞。此外,佶诗文兼擅,并通绘画与篆刻,乃清初知名文人,著有《朴学斋诗稿》《朴学斋文稿》《朴学斋小记》等。其一生几乎与康熙朝相终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 大历史视野中的朱子学--评陈支平《朱熹及其后学的历史学考察》

    作者:朱人求; 和溪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朱子集宋学之大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朱子学与众多的儒学思想体系一样,既有内圣的精神修炼,也有外王的事功追求。在中国思想史传统中,内圣外王本来就是一个整体,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综观朱子学研究领域,著述众多,且多从哲学视域进入,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的考察相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