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研究

民国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Studies on Republican China

杂志简介:《民国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特稿、民国人物、民国边政、专论

主管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国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国史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4
总发文量:379
总被引量:140
H指数:4
引用半衰期:4.2778
平均引文率:6.8108
  • 赴赛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与“中华民国”之呈现

    作者:洪振强 刊期:2019年第01期

    赴赛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是新造民国首次参加国际盛会。袁氏中华民国参赛十分积极,整体上展现出了一种积极进取,励精图治,并努力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风貌。仿紫禁城太和殿的中国展馆之布置及以农业品、手工艺品、传统美术品和教育品为主的中国展品,所呈现出的是一副农业中国、文化中国的国家形象。围绕赴赛,时人表达出的国家观念,以"中华""中...

  • 《东方杂志》对清末民初开设国会的探讨(1904~1911)

    作者:凡樊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东方杂志》创刊以来,以推动立宪为职志,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开设国会展开讨论与思考。杂志通过讨论开设国会的必要性及其路径,试图构建立宪派的话语表达平台,达成对政府约束与监督的目的,进而推动政治改革发展。在实现媒介对权力的影响与制约的同时,形成报刊社会和政治政权的有效互动。

  • 近代中国南海主权观念与主权教育的嬗变

    作者:温小平 刊期:2019年第01期

    近代是中国从"天下观"向"国家观"的转型时期,这不仅体现在对以"主权"和"国家"为中心的系列概念的认知和诠释上,更体现在"国家主权"观念觉醒之后对"国家"集体认知感的增强和"主权"的教育和捍卫上。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南海权益的侵犯,从非法测量到资源掠夺,从资源掠夺到非法侵占,"主权观念"认识日趋清晰和完备的中国政府,不但积极采取行政管辖、地图...

  • “政治博弈”:1921~1928年苏联对外蒙古政策探析

    作者:谷继坤 刊期:2019年第01期

    1921年苏俄帮助蒙古人民党夺取政权后,并未能立刻确立对外蒙古的影响控制力。蒙古早期领导人将苏联更多视为外援,而不希望苏联对蒙古过多干预,力图在苏联"重压"之下寻求独立发展之路。因而,苏联对外蒙古的强力政治干预以及双方的"政治博弈"持续了整个20年代,直至1928年苏联扶植的"农村派"在蒙古人民革命党七大上掌权,苏联方才确立其对外蒙古占优...

  • 抗战时期新疆交通问题研究

    作者:李佳佳 刊期:2019年第01期

    抗战初期,随着东北沦陷,西北的国防军事地位益发凸显,而西伯利亚铁路、土西铁路相继开通,新疆有被包围之势,交通的便利和贸易的得天独厚加速了苏、英在新疆的渗透。反观新疆与内地交通态势,该省和通往内地的交通极为落后,传统人畜力运输占多数,可谓偏处一隅。国人对此危局,倡言新疆得失关系中华民族安危,开发新疆首重交通。交通即在"巩固边疆、...

  • 民国时期城市租房生活管窥

    作者:李自典 刊期:2019年第01期

    民国时期,租房生活是城市社会的普遍现象。主要呈现租房群体规模大、构成阶层多元、租房生活水平等级差异明显、房租波动大、租房纠纷多等特点。其原因既与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进程有关,也受到战乱、天灾等因素影响,此外还与近代中国房地产业以房地产出租为主要经营方式有一定关联。

  • 民国前期国人的科技观念--以苏州民众对电的认知为例

    作者:黄河 刊期:2019年第01期

    民国前期,中国被动地接受着西方科技输出,社会发展不可避免受之影响。在此背景下,国人科技观念的产生及其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值得深入探究。本文以江苏苏州民众对电的认知为中心展开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电带给了国人"新奇""先进"的认知;传统中国城市中,电的认知未能深刻改变社会形态,仅体现为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传统文化有限度的补充作用;民国...

  • 1934年无锡地价申报事件中的官商权利博弈

    作者:刘永广 刊期:2019年第01期

    1934年无锡地价申报事件中,地方绅商引法律为依据,强调地价申报应在地方经济繁荣、宪政与地方自治完成后举办,但政府认为,地价申报是繁荣地方经济、实现宪政与地方自治的应然之举。官商各自以社会与法律的合法性话语展开舆论层面的论辩,其实质是双方权力与利益的博弈。在这一博弈过程中,绅商一方面凭借现代性的法律知识与媒介手段向官方表达反对...

  • 在政府与教会之间:民国云南的麻风病防治

    作者:刘少航 刊期:2019年第01期

    云南是中国历史上麻风病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近代以来,教会在云南开始推动麻风隔离时遭到地方社会的抵制,传教士创办的麻风隔离机构被迫转移到边境地带,教会为突破受阻的局面转而积极主动地与政府合作。二三十年代大革命风潮中,云南将"铲除麻风"列为"四大要政"之一,开展病患调查,拟定法令,推动隔离机构的建设,教会办理的麻风隔离机构被纳入官方...

  • 沦陷区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民族主义--以董毅《北平日记》为例

    作者:魏坡 刊期:2019年第01期

    沦陷区民间社会民族主义的研究应当引入"日常生活史"视角,关注普通人惯常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重新理解、叙述民族主义。董毅日常生活的研究表明,沦陷区青年学生既受到民族主义审视,又以民族主义为信仰。为了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董毅留在北平。他希望充实提高自己,以期为将来国家建设做准备,弥补没有逃离北平而产生的民族主义缺憾。但...

  • 倔强的少数:西洋文学系与学衡派在东南大学的聚散

    作者:牛力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是中国近代大学设立的第一个西洋文学系。该系的创设,为学衡派汇聚东南学府、发展"理想志业"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平台。但学衡派倡导的人文主义和人格教育,与东南大学注重实验主义和实利教育的办学取向不无矛盾,在校园主导性的文化氛围和权力格局中,学衡派实为"少数倔强不驯之分子"。在这种分歧和对立的情势下,西洋文学系和英文...

  • 留守还是西迁:抗战时期金陵大学的迁移抉择

    作者:郭爽; 梁晨 刊期:2019年第01期

    金陵大学是抗战时期较早整体内迁的教会学校,其行动为其他教会和私立大学树立了榜样,但其内迁的决定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毫无波折。从1937年8月校长陈裕光提出西迁想法,至11月19日开始正式进行西迁准备,金陵大学校内外的各方势力就是否迁移与具体的迁移目的地展开了长达3个月的讨论。最终在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之前,陈裕光果断做出了将金陵大学整...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与南京大学的日军侵华暴行研究

    作者:蔡丹丹; 姜良芹 刊期:2019年第01期

    郭俊鉌先生是金陵大学的著名校友,为世纪之交华人方面的日军侵华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郭俊鉌的主持下,20世纪90年代台湾金禾出版社陆续出版了以现代中日关系为主题的"国际视野丛书";郭俊鉌还亲自参与并资助了华人学者的相关学术研究,他翻译了《亚洲冷战与日本复兴》一书,资助出版了记录南京大屠杀暴行的American Missionary Eyewitnesses ...

  • 以谣为枪:童谣与抗战时期的儿童教育

    作者:刘齐 刊期:2019年第01期

    童谣作为儿童之间经常传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其形式简短,富有韵脚和格律,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抗战时期,为了抵御外侮,救亡图存,开始尝试用童谣的形式对儿童进行抗战教育。童谣在抗战时期,从其思想性到内容上都被进行了改造,从而创作了一批新童谣,并利用传统的教育形式、流行的曲艺形式、发行刊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但随着童谣教育功能...

  •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兼论学术“富矿”的发现

    作者:张福运; 陈睿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所讨论的"政权建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政权创设与巩固,而是指近年来学界用于分析20世纪中国基层政权和乡村政治变迁的解释性概念——"国家政权建设"。源于西欧经验的国家政权建设,强调的是在结束中世纪权威多元化的领主制、建设现代民族国家过程中权力的集中与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