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3 17:12:09

民国文学的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1篇

关 键 词: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特点和作用

加入了WTO,我国国际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向何处去,如何办好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如何认识和看待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走向,这是民族教育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特点与优势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针、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专业设置、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共同性。但是,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除了这些共同性以外,也具有自己的基本特点,其特点突出表现在民族性上。在办学宗旨方面,民族师范院校主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师资和人才。几十年来,民族师范院校一直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以为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的师资和人才为办学宗旨。原则上实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分配政策,对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民族和籍贯,尽可能分配到本民族地区、民族事务机关或民族学校工作。

80年代以来,民族师范院校又采取了定向招生和定向分配的办法,来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师资和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对象方面,民族师范院校主要招收和培养我国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为了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族师范院校在招生中,一直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和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相结合的政策,并适当照顾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力求每年都录取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在培养目标方面,民族师范院校围绕民族地区实际,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师资。在马列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对各少数民族进行党的基本路线、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进行发扬爱国主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方面,民族师范院校兴办了一些包括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文学、民族艺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经济等专业在内的民族学科,并设置了与此相应的课程,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的格局,这是民族师范院校的特点和优势。在师资方面,民族师范院校有一支既懂母语、又懂汉语和外语的双文、双语甚至三语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他们大都来自民族地区,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有献身于家乡建设的热情,他们的作用是其他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无法代替的。

以上这些特点是民族师范院校的办学优势,也是民族师范院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语言、宗教、居住地的特殊性赋予了民族师范教育的特殊性,使它具有一般高等师范教育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它不仅仅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一种类型,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集中体现。

二、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来迎接新世纪挑战

我国加入WTO以后,对民族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放教育市场将冲击现有民族教育体制,调配教师资源的压力空前加大,教育“边缘”产业备受挑战,催促确立相应的教育观念,召唤教育功能结构重组,人才素质要求更高,课程教材的矛盾日趋尖锐,德育将上升到更为突出的位置,迫使教育模式转型等等新问题都需要民族地区师范院校的领导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一)坚持从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把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办成培养民族师资和各类人才的摇篮

民族高等师范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他们与民族地区有天然的血肉联系,易于在那里扎根工作,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任和爱戴,起到外地人和外族人不容易起到的独特作用。如,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地区的师资培养中,民族师范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民族中小学的教师都来自于民族师范院校,甚至民族地区的汉族中小学教师也有相当部分来自民族高等师范院校。民族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也有相当部分来自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目前专任教师中,2/3毕业于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专业的教师,如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教师比例多达90%以上。所以说,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骨干力量。

民族地区高等师范院校在办学思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的改革中,应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服务的原则。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中用得上,留得住。

(二)把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办成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

在我国,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任务,除了由民族学院和其他民族研究机构承担外,民族高等师范院校也是研究民族和民族问题的重要基地。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应设立并完善相应的研究机构,如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蒙古史研究所、民族教育研究中心等部门,并招收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哲学、民族经济、民族教育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民族高等师范院校参与并撰写部级重大课题。如国家“九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蒙古学百科全书》等等。用民族语言文字编写、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学报多次获得部级、省部级民族类教学和科研成果。如赤峰民族师范高等学校几年来在蒙古族文化研究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部论著获得部级奖,7部论著、8篇论文获省部级奖,35部论著、130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继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该校又成立了自治区第三家“蒙古族文化研究中心”,现在已形成了以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蒙古学研究为龙头、群体攻关,多学科并举的科研新局面。民族高等师范院校还应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流。

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民族高等师范教育不仅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同时要致力于研究民族历史、语言、文字、宗教、医学、民俗等,为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所做的贡献,以及进行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宗教等研究为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民族高等师范院校还应在编写或编译民族语言文学教材,为民族基础教育领域双语教学和三语教学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为保存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哈经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1.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2篇

教材内容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民族平等的政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状况,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实现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自然环境对文化和风俗有较大的影响,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设计思路

本节民俗风情部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产生兴趣。教学设计以此为抓手,课前安排学生了解有关民族风情(服饰、舞蹈、音乐、民俗活动、民间故事)的资料,课堂分小组竞赛回答问题。

制作多媒体课件,使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语言,形象展示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安排案例讨论,帮助学生摒弃错误观念,学会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我国的民族构成与分布状况,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理解不论大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查阅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图文资料,培养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分析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培养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竞赛式学习,培养合作的能力、竞争的意识;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平等、各民族和谐相处的意识;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课程标准要求“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是本节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全国范围来看,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第二,从地区分布来看,各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第三,从具体分布来看,各民族分布是“大杂居、小聚居”。前两个特征和第三个特征中的“小聚居”,在我国民族分布图上可直接读出来;“大杂居”的特征需要辅助文字说明,如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由单一的民族构成。

难点:认识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 国民性;源起;争议;含义;特点;影响因素

abstract: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 word of [wtbx]national character[wtbz]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the controversies existed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fore, clarification on the relate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wtbx]national character[wtbz]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its research.

key words: national character; origin; controversies;connotation; character; influential factors

“国民性”问题曾是20世纪初被热烈讨论的话题,进入50年代后一度沉寂,近二十年来有关“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又日渐升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温元凯与倪端著《改革与国民性改造》、郑欣淼著《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与沙莲香编著《中国民族性》(一)、(二)等几部代表性的研究国民性问题的专著,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并成为后学者参阅引述的重要资料。20世纪90年代,又有任剑涛著《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和俞祖华著《深沉的民族反省——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研究》问世。近几年,王德复著《民族复兴新论:国民性重铸与改革》和袁洪亮著《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等作品陆续出版,更加丰富了国民性研究的内容。此外,还有学者编辑出版了《反省中国人:文化名人剖析国民性》、《东方人与西方人:各国国民性格管窥》、《国民性面面观:中国名人论中国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民性》等书籍。还再版了如《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文明与陋习——典型的中国人》、《e·a·罗斯眼中的中国》、《真正的中国佬》、《1897年的中国》、《中国人的性格》等早期西方人士观察描绘中国的论著。这些均成为研究中国国民性很好的借鉴材料。

至于相关论文的发表,较之专著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如中山大学的袁洪亮、鲁东大学的俞祖华两位学者的论文数量较他人尤其为多,见解也颇为深刻。诸多的研究有以考察近代国民性思想的演变规律、发展脉络为重点的;有对梁启超、严复、陈独秀尤其是鲁迅等历史人物的国民性思想进行翔实的个案研究的;有将国民性与科技、教育、文化等不同学科领域结合起来加以探讨的。

但在这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也有着美中不足,即有关国民性问题研究仍然存在众多的分歧和争议,每一个学者的观点都并非无懈可击,以至有人说“从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责的事。”[1]这种分歧与争议使国民性研究始终不能形成一种思想的共识和实践的力行,也导致了“整体研究水平还不高”[2]。

针对这些分歧和争议,笔者在参阅了大量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对国民性的一些基本的属性进行了解析,希望对其他研究者有所帮助,起到借鉴之作用,切望方家批评指正。

一、“国民性”的源起

“国民性”一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译用的西方词汇,是英语national character 或national characteristic的日译,由梁启超等晚清知识分子从日本引入,用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民族国家理论,属于所谓“先由日本人以汉字的配合去‘意译’或部分的‘音译’欧美语言的词,再由汉族人民搬进现代汉语里面来,加以改造而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3]。

二、“国民性”话语的争议

在近三十年的国民性问题研究中,存在很多争议,主要表现如下。

1.“国民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是上世纪80年代初国民性问题解禁时最先被触及的话题。因为依此前的观点,“国民性”概念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观点相悖,“国民性”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基础的,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思想概念。

对于不认同阶级理论的人来说,这二者相悖的观点是无从谈起的。即使认同,这两者也并不矛盾。“国民性”并不否定“阶级性”,二者只是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一个人除了具备“阶级性”之外,也同时具有“国民性”。阶级性是该阶级区别于其他阶级的本质属性,而国民性作为全体国民的一种共性,和阶级的差别性形成同与不同的对立统一:国民共性寓于不同阶级性之中,不同阶级属性含有国民共性;同时,国民性在不同阶级的人们身上不可避免要打上本阶级的烙印。目前,这个问题已鲜有人再去纠缠。

2.“国民性”概念的认同问题

有人根本就反对“国民性”的提法,他们认为这个概念不科学。有学者只承认“民族性”概念,而用“臭名昭著”一词形容“国民性”,否定之情溢于言表[4]。

严格地讲,在中国使用“国民性”这个概念的确不严密,以中国地域之辽阔,民族之众多,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性格有很大的差异,使用“民族性”概念或许更贴切些。对此,我们要认识到,创造国民性理论的西欧国家都几乎是单一民族的国家,而作为这一理论“二传手”的日本也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对他们而言,national这个词以“国家”或“民族”解并无太大差异,而这却是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使用这个词时面临的症结所在。但是,国民性理论本质上讲是一种以国家而非以民族为主体的理论,它适用的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竞争。另外,“国民性”一词被引入和使用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在没有更严谨的词取代或达成一致意见之前,我们暂且使用。

3.国民性存在的认可问题

“中国国民性存在与否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5]153是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在一个国家内部,尽管有比较多的人有某种性格,但不能说成是国民性。一国国民具有的性格、行为在另一国国民身上也会有所表现,难以对其进行划分、界定。国民性“只是精英知识分子们在国难当头时意在振兴的工具而已。虽然这工具流传下来又很被重视,但不难发现,它除了被赏玩和空谈而外毫无价值。”

[5]154

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应认识到国民性的主体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国家中的国民,而国家又是国民能够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体形式。不同的国家由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伦理道德等的差异,而使国民的思想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内在差异,这些内在的差异又外化为他们言语、行为等可表现的外在差异,从而使各国国民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不同。像我们形容英国人保守、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意大利人散漫一样,就是简单、笼统而又概括的描述了他们之间的国民性格的差异。当然,一国所具有的国民性格的某些方面,在另一国的国民性格中也有表现,如散漫这一词也常被用来形容西班牙人,但我们都清楚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是绝不尽同,有着众多差异的。

4.引入国民性理论的质疑问题

一些学者不否认“国民性”概念和国民性的存在,但对中国引入、倡导国民性理论有异议。他们将“国民性”话语称为“神话”[6],认为国民性理论是一个“埋伏着的西方霸权的话语”[7],是“含有鲜明种族特色和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殖民霸权主义理论,并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阐释压迫弱小民族、国家的理论根据。”[8]因而认为国民性改造的倡导者,如鲁迅,是无形中做了殖民主义者侵略的工具。

说国民性埋伏着西方霸权的话语有失偏颇。固然“国民性”一词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时期产生的,随着欧洲国家殖民扩张而应用于全世界,在西方人士对中国国民性介绍、评说、探究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带有一些贬低色彩,个别殖民主义者也的确出于侵略、奴役中国的动机而肆意侮辱中国国民的不良性格。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国民性理论是有使用价值的,不能因为某些人在我们身上的恶意使用而排斥它,就如同坚船利炮是西方列强侵略我们的工具我们就放[ll]弃拥有它们一样。我们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从而实现国家的复兴。另外,认为国民性理论是西方殖民霸权理论的人对中国早期的国民性理论和国民性思想的宣传者认识有误。在思想渊源上,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有两个源头,表面上,它受到西方的进化论、社会有机体论以及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在内在理路上,却与借道德人心以治理国家的儒家思想模式一脉相承。而宣扬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者也仅是借用了西方的这一理论为救国育民所用,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和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先知先觉者。

5.国民性改造的可行问题

另外有学者则反对国民性改造话题,如朱学勤先生就说:“但是鲁迅的‘改造国民性’,则是我无论如何也难以同意的。国民性者,全体国人之性也,人性能改造,精神世界里还有什么事务不可以搅动,不可以‘改造’?”[9]

认为国民性不可改造,是对国民性内涵和外延(或称隐性和显性)的特点没有认清。国民性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精神方面的,但外化为物质方式表现出来,我们对国民性的改造,不是对意识的直接改造,是通过物质对意识的决定而加以改造。

三、“国民性”的含义

1.“国民性”的定义

由于“国民性”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是一个被否定的话语,目前也还存在着争议,因此迄今尚无权威的定义。在一些普及的、常用的、权威性较强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中都没有国民性一词的条目。可查到的常用的工具书中,仅《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用了简单一句话概括“国民性:谓一国国民特有的气质”[10]。对国民性的定义、介绍相对详细一些的,倒是在某些人文社科类的词典中可见。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又称民族性格[11]。

national character 民族性① ,相对持久的个性特征、文化品质或制度结构。这些特征、属性或结构的影响程度或分布情况极其显著,虽然并非某一社会独一无二的现象,却足以使一社会与另一社会区别开来[12]。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民族性格”。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惯、态度、情感等比较稳定持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国民性是在多民族共同文化的基础上生成的多层次的统一体,是在人与自然、社会、历史的多重关系中产生的。同一种族、同一地域、同一语言、同一经济组织形式和政治组织形式,是国民性形成的基础。它为一民族所独有,对同一民族而言为共同性,对外民族而言则为特质[13]。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②)又称“民族性”。国民性或民族性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内绝大多数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14]。

国民性,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15]。

国民性(national character)亦称“民族性”,指某文明国家内普遍的人格类型[16]。

2.“国民性”的释义

⑴“国民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对“国民性”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袁洪亮在参阅了几十种“国民性”的定义后对其进行了如下分类:

“它是多数国民所具有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是一种深藏于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属于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从本质上说,它是那个民族国家中的社会心理”;

“是通过国民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由一种心理特质所组成的普遍的人格类型";

“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17]。

三种不同的分类都可看出国民性的内涵,是人的思想、精神、心理、性格等意识概念,而它的外延则是国民的行为方式等现实表现。

⑵“国民性”的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

上面对于“国民性”的定义都可谓广义概念,揭示了国民性的意识本质。而国民性还有狭义上的概念,即所谓弱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这个狭义概念具有某种贬义色彩。“国民性”的贬义色彩并不是指国民性是一个贬义词,而是指其内容中所涵盖的贬义成分。近代学者将“国民性”这个词引入中国,就是为了揭示陋病,唤醒国民,救国图强,使得在介绍、研究中更多地将国民性等同于“国民性”的狭义概念。

⑶“国民性”研究的多领域性

上述国民性的定义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等不同书目中摘取,而社会心理学、文学、哲学、教育学等等众多学科对国民性的研究也是屡见不鲜,甚至有学者从服饰和语言等方面探讨其中的国民性。而这种“国民性”研究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国民性自身外在表现的多样性造成的。

四、“国民性”的特点

1.“国民性”的隐性和显性特点

国民性的隐性特点是指心理的、精神的等意识方面的特点。它不具有直观性,但也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总是会外化为诸如对现实的态度、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理解事物的方式、情感及思想方式等等。国民性的显性特点主要包括经济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服饰、饮食以及、礼仪、风俗等等。这种特点是直观的。“国民性”的研究之所以在众多学科领域展开,就是由于“国民性”的这一特点决定的。在同一的隐性特点的联系下,表现在不同的显性之处。一些学者之所以对“国民性”话语和对国民性改造的不认同,就是没有理清国民性的这个特点。他们只从精神层面看到国民性的隐性特点,认为国民性是虚幻的,没有看到国民性在它的显性特点中实在的表现出来。也正是因为国民性的这种隐性外化为显性,要改造国民性,也就需要从国民性的各个显性之处入手,进而改变它的隐性特点。

2.“国民性”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特点

[jp2]所谓相对性是说,一国国民性中所表现的某一方面并不是一个该国国民单独具有的,它是在各国的相互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因而也只有通过各国国民的相互比较来加以说明。所谓绝对性是指,一国国民性是不同于它国而客观存在的,虽然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但终究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属性。

3.“国民性”的历史性(稳定性)与继承性(变易性)特点

国民性有其历史性(稳定性)的一面。国民性一经形成就难以发生变化,从而成为世代相传的习惯。这种历史性(稳定性)通常表现在人们观念、心理以及行为模式的承传相袭,不易更改,其部分内容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然而,国民性又有其继承性(变易性)的一面,国民性通过各种形式的道德教育、行为暗示和模仿而世代相传。其中有积极意义的国民性会继承下来,有消极作用的国民性也会传承下去。在某一历史时期里,一国国民的某些性格会因涉及国家的重大事故的发生、政治风云的变化、旧制度的摧毁、新制度的建立而发生较大的改变。当然,国民性所具有的历史性(稳定性)、继承性(变易性)的特点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动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国民性也会出现断裂和变化。

五、影响国民性的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气候等的特点和差异是形成民族、国家及其物质精神生活方式各具特点的原因,物质性的生产方式,精神性的思想文化,还有介于其间的政治制度等无不是人类能动适应生存环境的表现和结果。由于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造成人类在适应环境、创造物质、精神时自然形成不同的特点和类型。同属一国之民,由于具有共同的自然环境,共同的物质生产,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心理状态,就必然具有国民共性。而这种共性一旦形成就深植于社会肌体之中。

2.物质生产

物质生产对国民性的影响某种意义上是自然条件的延续,正是在某种特定的地理环境的制约而形成的长期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具有某种特点的气质性格和心理状态。这种情况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较为落后的古代社会尤为突出。就中国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粗犷、剽悍的气质性格的形成与其游牧方式的物质生产活动有关;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中原民族的温和、谦恭的民族性格,也是在长期的比较稳定、平和、规则性强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以及在此种物质生产活动之上产生的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的影响下形成的。

3.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建立在人这一个群概念之上的管理模式,而不同的模式又反过来塑造人去适应这一模式。民主的政治制度培养了人的独立、自律的性格,而专制的制度下人更多地表现出奴性和无知。政治制度对国民性和人的性格的影响是讨论较多的,结论也比较明确,比如在中国,国民性中奴性、麻木、卑怯等种种劣根性的存在都与历史上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4.文教习俗

文化、风俗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环境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群人的生存模式,并进而影响到一国国民的价值体系,这种对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作用于价值观念的形成。例如,突出个人的文化氛围下,美国人的性格中具有鲜明的独立、自信、自我中心,富有创造活力,重视个人利益、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人本倾向;中国的情况正相反。中国人千百年来精神上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重家庭、少独立,人格中的社会取向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

[1] 尚会鹏.中国人和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

[2] 袁洪亮.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综述[j].史学月刊,2000,(6):135-141.

[3]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8:88.

[4] 郝 雨.民族性[j].南方文坛, 2000,(3):46-50.

[5] 冯玉文,李宜蓬.中国国民性真的存在吗[j].船山学刊, 2006,(1).

[6] 刘 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m]//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8-156.

[7]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j].收获, 2000,(2):123-126.

[8] 刘保昌.道家思想与鲁迅的国民性关切[j].求是学刊,2005,(4):103-108.

[9] 朱学勤.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中国加入wto[n].南方周末,2001-11-29(9).

[10]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k].北京: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874.

[1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88.

[12]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18.

[13] 李盛平,任大奎,陈有进.新学科新知识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470-471.

[14] 商戈令.人文新词典[k].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525.

[15]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k]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700.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4篇

中专院校音乐教学工作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人才心理健康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兴趣爱好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民族音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民间产生、流传的歌曲与乐曲,民族音乐能够反映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人们的喜好、反映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产生于生活基础的民族音乐能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不同心理情况下的心情与态度。通过民族音乐的赏析能够帮助中专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下的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现状。同时通过民族音乐易于接受、文化传承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康的文化素养。避免非主流文化对中专校园的侵蚀、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素养。

二、中专民族音乐教学的探究

1、以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作为切入点,开展中专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而中专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特征、心理、以及审美情绪。同时通过民族音乐的思想培养学生强烈的心理凝聚力与民族认同感。以中专民族音乐教育促进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民族精神的培养、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民族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的培养。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民族音乐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了解我国的抗争史。通过民族音乐反映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下的民风、社会情况。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民族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传递给下一代,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以民族音乐形成与特点作为切入点,能够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故事穿插与音乐理论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兴趣。以民族音乐的背景材料以及文化气息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促进中专民族音乐教学目的的达成。

2、强化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

针对中专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现代中专音乐教学中应加强民族音乐的教学课时以及内容优化。结合音乐教学课本以及民族音乐的特点等培养学生民族音乐兴趣。通过音乐课本以及教学内容的优化,为学生介绍并赏析我国多民族音乐的不同特点与特色,以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下的民族音乐产生背景、内容作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兴趣。以《金蛇狂舞》为例,这一民族器乐合奏将民间的喜庆场面进行了深入的描绘、通过锣鼓、吹管、弹拨乐器的演奏体现了民间喜庆热闹的场面。而《十送红军》这一江西民歌利用江西民歌的基础曲调进行了创作,体现了江西人民对红军的欢迎以及依依惜别的场景。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通过民族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修养,还能够通过不同地域的民族歌曲中的革命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历史以及解放战争历史。利用民族歌曲的渲染、以及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爱国精神。

3、 以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

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模式以及以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民族音乐的背景、历史条件以影音方式进行再现,在此基础上进行民族音乐的赏析,以此促进民族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还应注重历史学科与音乐学科的互动。将历史背景介绍与音乐赏析相结合,促进民族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为了改善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较低的现象,中专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应将民族音乐与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相结合。以民族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促进民族音乐的推广与传承。在现代流行乐坛中已经认识到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性,信乐团的《北京一夜》中将青衣唱腔融入到现代音乐当中、在周杰伦的青花瓷中将传统民族音乐有机的进行了结合。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的教学以及现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与了解奠定了基础。

三、关于中专民族音乐教学方式的探讨 1、以历史背景介绍民族音乐赏析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中专民族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民族音乐的教学。通过不同时期下的民族音乐背景介绍以及相关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在赏析民族音乐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我国历史以及相关历史背景下的事件。在注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内容的同时,使中专学生能够深刻了解我国不同年代民歌的历史背景以及背景条件下民歌创作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将民族音乐教学与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传达给我国新时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专业技术人员奠定基础。

2、 以模仿体验民族音乐提高中专学生的音乐素养

民族音乐教学除注重民族精神培养外,其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兴趣。以我国民族音乐的易学易唱、民族音乐不同地域风格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音乐爱好。通过由浅入深的模仿体验以及学唱、演唱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域的名额特色、使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域条件的地域风格、歌曲形式以及音乐种类等进行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爱好,为现代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的条、音乐赏析能力的提高以及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等奠定基础,使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以民族音乐舒缓情绪、陶冶情操,缓解紧张心情,促进社会的稳定。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经济文化类型;语文课程资源;文化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4-0052-0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西民族地区学困生发展策略与语文德育的功能研究”(2008C21)。

[作者简介]韦美日(1964―),女,广西环江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广西民族地区语文德育。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的奇怪现象:一边是课改实验的“泛人文化”,表现为在公开课或是教学竞赛中,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主,进行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忽略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训练;一边是学校的常规教学中的“去人文”,表现为课堂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主,扎扎实实进行应试能力训练,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随意增减。

一、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现象背后是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使语文课堂教学僵化、老化,局限于狭小的语文课程,受制于语文教学的狭窄空间,不能进行真正的跨学科、跨领域、面向生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取向

语文课程改革中,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事实上有其内在联系,即语文课程实践中的功利性价值取向侵蚀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性价值取向,导致对语文课程理念的浅表理解,或者是误读。在教学行为上则表现为阳奉阴违:在展示语文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课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人文性的内容,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获得比较高的评价;在常规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认真真落实语文知识点,尽量吃透语文考试的内容,在各种语文考试中成绩优秀,会得到大家的承认。这种过于功利化的语文教学活动必然走向经验性和机械化,轻视排斥理论指导,惰于实践创新,消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改革旗帜掩护下,走的是应试教学的老路。

(二)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单一化

要摆脱语文教学的经验性和机械化的惯性倾向,语文教学就不能只顾在自己的领地上埋头耕耘,还需要具有宏观的、全局的战略眼光,超越眼前的功利性需要,为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生的未来谋划,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运筹帷幄。语文教学立足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不只是在实验课中表演人文性,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也不只在语文课本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其途径和方法是无限多样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更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不同学科的理论可以为语文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族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所关注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对经济文化类型的研究方法,为成功地利用本土的语文课程资源提供可参照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引导语文课程实施走出“泛人文化”和“去人文”的泥潭。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及其发展

(一)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提出

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是“苏联专家CH托尔斯托夫、MT列文、HH切博克萨罗夫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共同提出的。”[1]“1956―1958年期间,时任苏联民族学研究所东亚和南亚室主任的切博克萨罗夫到我国中央民族学院进行讲学。期间,我国学者林耀华与他共同撰写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一文,全面地运用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研究中国民族问题,踏出了此理论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研究的第一步。但在之后2O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没有取得任何进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林耀华的学生张海洋开始继续此项研究,其硕士学位论文便是《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研究》。”[2]苏联的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并有近似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1]林耀华先生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指“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1]

(二)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罗吉华文章所说的“本土化研究”是指中国的人类学家用苏联专家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来认识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在研究实践中修正完善这一理论,使之更贴近中国民族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这一工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得到延续。50年代,林耀华先生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结合东亚各个经济文化类型的情况,区分了三组经济文化类型:第一组,以狩猎、采集和捕鱼起着主导作用的类型;第二组,以锄掘(徒手耕)农业或动物饲养为主的类型;第三组,以犁耕(耕耘)农业为主的类型。[3]他还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及分布范围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为建立和运用中国特色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基本的研究框架。其优点是将研究置于东亚的大背景中进行比较分析,有一个中观的认识角度,选取了每一类型中的典型进行描述,加深了对某一类型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其不足是未能深入到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生态环境内部,了解其具体的生计方式,区分其经济文化类型,其研究成果依然是一个大致的轮廓,没有构成一个细节完备的逻辑体系。

林耀华先生主编的1997年出版的《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在原来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首先,阐明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强调了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它在学科理论方面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论方面指出了它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为正确理解和实际运用这一概念指明了方向。其次,阐明了其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贡献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使其方法论意义落实到具体的学科内容方面和现实生活领域,有效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强化其实践意义,把它从纯学科的认识论逐步发展为能为解决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理论。与在《中国经济文化类型》中所提出的内容框架相比,《民族学通论》区分了类型组里面的具体类型。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包含两个类型:以鄂伦春族为代表的山林狩猎型和以赫哲族为代表的河谷渔捞型;第二组,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分为四个类型:以部分鄂温克族为代表的苔原畜牧型,以蒙古族为代表的戈壁草原游牧型,以哈萨克族为典型的盆地草原游牧型,以藏族为典型的高山草场畜牧型。第三组,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区分出六个类型: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牧耕型、山地耕猎型、丘陵稻作型、绿洲耕牧型、平原集约农耕型,最后一种类型还区分出两个亚型:北方亚型和南方亚型。[4]

《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和《民族学通论》第四章《经济文化类型》的内容相比较,有三点不同:第一点,类型组名称有变化;第二点,类型组中的典型变成了具体的类型;第三点,各类型的经济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性的特点更为突出。这三点变化把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从东亚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中凸显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考察,因而从名称到特点都更符合中国民族地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历史以来形成的各民族的居住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这个体系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它突出了中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特色,有利于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规律,能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其不足之处是由于顾及到经济文化类型的综合性特点,虽然提到了建立有层次的立体结构的四个内容,但在具体阐述内容时,没有对构成这种综合性的具体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进行相应的描述,即其类型内部的基本结构仍然有待完善。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

在哈经雄、滕星先生主编的2001年出版的《民族教育学通论》第四章第二节《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中,在林耀华先生所下定义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首先对世界民族及民族区域的经济文化类型进行一个粗线条的分类,然后对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进行初步探讨。”[5]这里区分出四个经济文化类型组,第一组,采集渔猎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二组,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组,包括两个亚型:北部寒带、温带亚型和南部热带亚型;第三组,农业经济文化类型,包括山地雨林混合农业和犁耕农业;第四组,现代化工农牧业类型组,包括三种类型:高度发达的商品化农牧业、商品化的种植园农业、城镇工农业综合经济文化类型。基于世界教育的多元文化背景和民族教育的视角,其内容的特点也很鲜明,第一点,从“世界民族分布和地理类型的概括分析”来区分的经济文化类型,与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相呼应,吸收了《中国经济文化类型》的中观视角并赋予时代特色;第二点从“民族经济文化类型同民族教育的一般关系”出发进行研究,重点不在于构建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而在于探讨其特点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影响。这一论题的优点是简洁明了,突出特定研究视界中的经济文化类型的核心内容,其不足在于宏观角度必然要牺牲许多具体的内容,而经济文化类型与民族教育的许多特点是要通过具体细节才能得到精确反映的。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了有成效的探索,在本土化的实践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分更加能体现中国区域民族分布的特点,在方法论的意义上,强化了它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但在民族学的发展和民族学研究中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其对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有重要的启示。

(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本地的物质文化基础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充分地肯定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对于物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从而为民族学对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的起源和特征的研究提供了一条科学的认识途径。”[4]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要从认识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开始,进而认识其物质文化的特点,这一认识途径对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尤其有价值,因为它是自然的馈赠和历史的遗存,不须投资。广西民族地区大部分都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中的“丘陵稻作型”,“水稻种植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是丘陵稻作型的基本文化丛结。”[4]这是与民族地区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质文化,如水稻的起源和分类,水稻种植的知识,干栏式建筑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己和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的认同。不仅如此,本地物质文化资源进入语文课程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

(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世界民族的分类有各种角度和方法,但各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如语言谱系法,能准确标出各民族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及接近程度,但却不能标出各族群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生计方式的特征,这正是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长处。[4]就是说,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综合运用了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解决了本学科的理论问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无限广阔性,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如果局限于本学科领域,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语文味”,只重视“语文”的课外读物,或者只圈定在“语文教学辅助材料”的范围里面,那么语文教学就很难逃脱没有“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的宿命。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其获取知识的方法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有意义的,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必须不断从各个学科领域中源源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方法,再以“语文”为核心,对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重视背景知识的运用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重视对各种经济文化类型的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地域差异比较,其经济文化类型组的排列就体现了不同地域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经济文化特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也是考虑到不同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形成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因此要真正了解其类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就必须了解其形成的历史背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尤其是地方乡土知识体系的构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的背景知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否则三级课程体系的建构就失去了实质意义。语文课程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正确应用不但是语言文字本身的事情,还有语言文字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背景,也只有关注了语言文字所蕴含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才名副其实,才能在三级课程体系中发挥它的基础作用。“纯语文知识”的教学,其实只重视语言形式方面,而抛弃了文字的丰富内涵,是缺乏“文化”的语文课程,无法完全承担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任务。

(四)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重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建构

“了解作为人类进化的遗传和变异背景的经济文化类型,必然能使体质人类学的认识途径得到丰富。”[4]了解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以开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眼界。因此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也应该重视作为课程资源基础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的认识和研究,重视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始材料的积累。这些资料应该把已有的体质人类学、民族志的资料包含在其中,眼光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的范围内,也应包含物质文化,如民居、生产工具等要素,要透过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去理解和传承语言文字和物质形态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传统。语文教学的目的从来就不是语言文字本身,而是以它为工具掌握其中的文化内容,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另外,为了使经验的积累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借助其他学科先进理论的指导,但即使是有亲缘关系的交叉学科,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其构建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能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而不是解释相关学科的事实和现象。希望借助相关学科的理论解释本学科的事实和现象,摆脱不了模仿和借用的惯习,最终会使自己处于缺乏适切的解释框架的状态,无法建构一个能充分阐述学科特点的理论体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目前就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要有所作为,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也只是手段,目的还在于,在积累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民族地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才会走上有序发展的道路。

(五)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不仅本身就注意环境、地域和经济、文化的综合因素,而且还有一个历史民族区或历史文化区的概念与之相辅相成。”[4]因为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这种独特视角和研究路线,使其区别于民族学的其他理论,对中国民族经济文化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借鉴和应用提供了可能性。把它运用于民族地区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领域,就要注意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即人文性、实践性、具有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课程体系,而民族地区语文学科教育除了具有上述特点之外,还有适用于地方、学校课程体系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母语思维和汉语思维的转换、兼容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就是历史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的变迁问题,这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结合点。

(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要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发展指向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本民族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减轻文化变迁中不可避免的心理压力及其他方面的消极影响”“保持其应有的文化特点”。[4]应该说,这不仅是民族学及其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努力的方向,也是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努力的方向,当然也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在语文课程资源的选择和鉴别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理论提供了有实用价值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三个内容:第一,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是否具有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特点;第二,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促进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第三,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它能否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变迁的特点。按照这一标准,并非所有的民族地区的乡土知识都适合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实就是一个价值选择、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的确定就是一个关乎教育哲学的问题,是民族学和教育学共同关注的基本问题,而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则是各学科当前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在民族学研究和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出发,对作为同样关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而言,它所受到的启发是多方面的。把服务于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立足点,关注本地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语文学科的需要出发,有效整合多学科的知识与经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就有可能有效解决当前语文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性和机械化倾向,走上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3):80

[2]罗吉华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与民族地区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12

[3]林耀华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04-142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6篇

【关 键 词】 中华文化;说课;反思

【作者简介】 姚献丽,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教研员。湖北省优秀教师,湖北省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襄阳市教科研先进个人,襄阳市思品学科学科带头人,全国优质课教师。

巍巍万里长城,上下千年,绵延万里,是我国各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是民族历史的丰碑,是民族文化的宝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个人都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并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国情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教育任务主要在九年级完成。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为完成这一任务,共设置了四个单元。本站所在的第三单元振兴民族文化,紧承“感受时代脉动”和“踏上兴国路”这两个单元之后,在学生对当前世界与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在今天这样一个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的社会中,遵循民族交往应当遵循的规则,进行更高意义上的交往与沟通。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引导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由此可见第三单元承上启下位置非常重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站,本站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为认同中华文化,铸就民族魂魄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本站重点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结合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地位、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心理特征,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感受中华文化,从情感态度和价值上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成为团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难点: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之中。

二、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变时期,身心发展快,成人感进一步增强,他们往往会把对未来前途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使命感,在完善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法: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推进式教学法。

3.学法:感悟体验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三、课前准备

将学生按兴趣分成三个小组,第一小组查找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文化特色及贡献;第二小组查找我国著名的几种方言语系,并尝试着学说一句:谢谢你;第三小组查找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或典型的地区服饰。各小组成员先分头查找,再汇总给各小组组长,条件具备的话,可以做成3~5分钟的PPT,并准备好解说词。

四、说教学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前世界各地林立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中国文化。笔者立足于这一现状,创设了一个中学生给他的外国朋友作导游,为外国朋友介绍中华文化的情境,并将此情境贯穿全课。

1. 说导入。 (本环节用时2至3分钟)

情景导入:(视频)播放2014年青奥会开幕式片断,并提问:这些画面是从哪节选下来的?你从这组画面中得到中华文化哪些信息?

在学生自主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拔:外国朋友安娜也从网上观看了这一画况,她被开幕式的精彩场面深深震撼了,觉得中华文化太神奇了,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想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了解。假如你是安娜的中国网友小华,你将怎样向安娜介绍中国文化呢?由此导入对新课的学习中。

2.说教学过程。本站观点很明晰,看似很简单,但中华文化的每一特点都有其深厚的内涵,内容非常丰富,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只有完全理解了这些内涵,才能把握本课的重点: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点,自然而言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就能把握本课难点。所以理解中华的特点是强调本课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点。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笔者采用先面后点,先整体感知后重点突破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景氛围中感受文化的美好,领略文化的魅力,落实教学目标。笔者通过两个板块,五个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板块一】:感知中华文化的特点(本环节用时25至30分钟)

活动一:文化画廊话特点

多媒体播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展示一组组中华文化的图片:先按时期分别展示殷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明清及近代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再按类别分别从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介绍中华文化的突出成就。

设问:

(1)五彩缤纷的文化、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沉醉其中。在这些文化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能列举每个朝代的代表性文化吗?

(2)你知道中华文明起源有哪些吗?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发展到现在它经历了哪些演变?你还能列举哪些中华文化的象征吗?你知道它起源于什么时候吗?

(3)你知道中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吗?

(4)请你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开展本活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但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再让学生归纳文化的特点,就更抽象,更难,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笔者力图通过先带领学生漫步中华文化画廊,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风光,再从各个层次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知识,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相互学习,多角度感知中华文化,从而初步认识和归纳出中华的特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活动一:

从整体把握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整体的共性上把握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还表现在各地区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情是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见证,是理解本课重点的钥匙。为强调这一重点,笔者设计了感受地区文化特色和体会身边文化情趣两个活动。

活动二:体会身边文化情趣

(1)多媒体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片断,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特色饮食吗?《舌尖上的中国》中除吃的食物是我国的国粹外,吃饭的什么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象征?

(2)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还有哪些是我国所独有的,是我国文化的象征?

(3)通过大家的交流,你对中华文化有什么新认识?

本活动让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交流。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决定,可能会出现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而无话可说的情况,这时教师应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于学习。也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的答案超出教材及教师的思路,教老师应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理解文化并不遥远,它体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是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组成部分,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内容,是我国区域文化独特性的表现,这就为学生理解下一环节的观点打下基础;同时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实现了学习生活化,落实了新课标“德育生活化”的要求。

安娜感觉自己不仅在吃饭,更在接受文化洗礼。小华告诉她,中国风格迥异各地饮食文化,只是各地文化特色的一方面。小华邀请安娜深入到对地区文化的了解学习中。

活动三:感受地区文化特色

活动方式: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根据学情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再提问:通过刚才的交流,你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再认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查找资料和交流的过程中,一是可以锻炼合作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二是增强对祖国各地区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交流结束后,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由对具体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突破了本课重点:各地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而且源远流长。之所以能源远流长,是因为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对民族起凝神聚气的力量,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在学生已经通过第一个活动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笔者对教材进行整合,把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特点的认识和价值的认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板块二】:感受中华文化力量(本环节用时10至15分钟)

感受中华文化力量,体会中华文化价值,是本课的难点所在,笔者通过两个活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活动四:风格迥异的古今文化

多媒体播放埃及、印度、巴比伦古今文化的照片,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点拨: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历经磨难,仍薪火相传,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其能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

更进一步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呢?这让安娜更困惑了。她们刚好来到湖北,正赶上端午节。在屈原的故里姊归,安娜亲眼目睹了端午节的盛况。在对屈原文化的探究中,她找到了原因。

活动五:感受中华文化力量

活动步骤:

(1)学生自主探究:我知道的屈原。

(2)多媒体播放视频:屈原故里秭归的端午习俗。

(3)教师提问:①从视频中你了解到屈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②你在生活中应用过这些格言和谚语吗?你能通过一个故事来阐释这些格言谚语的含义吗?(多媒体播放:吃一堑,长一智;车到山前必有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

(4)教师归纳: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文化首先是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文学;屈原文化还是一种节日习俗,包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等。现在屈原文化还包含爱国、正直、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等传统美德。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端午节蕴含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共同尊崇的精神追求。我国在2008年把它作为国家法定节日,既是为了弘扬这种文化习俗,更是为了弘扬这种传统美德。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对屈原和端午节也很熟悉。以屈原为载体进行教学,体现了湖北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屈原高尚的爱国情操为突破点,深度挖掘文化的影响及作用,凸显中华文化价值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五、反思

文化是个抽象概念,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上讲,除纯自然环境以外,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文化。说课正是从这一含义出发,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学生身边最常见的最熟悉的最典型的事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概念,认识文化的力量,达到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艰深的理念形象化的目的。具体说来,本说课有以下特点:

1. 对教学内容的探究生活化。本说课把抽象的文化概念寓于具体的事物中,实现德育概念实例化,说理生活化。陶行知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针对学生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结合学生生活的教育,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更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本说课由《舌尖上的中国》说起,说明无论是我们吃的食物还是吃饭的工具,都是中华文化的国粹。并由吃说开去,引出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传统文化的印迹,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是文化的一部分;用端午习俗以及举国上下对端午节的隆重庆祝来说明中华文化已成为对我们民族起凝神聚气的重要力量,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源泉。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热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有利于教学的切入点,符合“课堂教学要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标要求,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便于学生的理解。

2. 善于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如引导学生学习荆楚文化,既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也有力说明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对学生熟悉的本土资源的利用,既挖掘了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真学习”的状态中,投入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民教育;思考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由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

现代化的国家需要现代化的国民,而公民教育是实现国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公民教育就要具有与国情相适应的性质和特点。

(一)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前进方向的理论总结。它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可以让我们的公民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在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可以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二)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科学教育和历史人文教育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脱胎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历史上有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深厚的“臣民”思想与市场经济大潮中西方自由主义者的“私民”思想相混杂,为我国公民教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西方较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由于其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和资本主义较为完整的发展过程,其公民教育不乏科学和历史人文教育的基础。相比之下,我们不仅历史传统中科学素养缺乏,而且又遭受了“十年”中历史人文教育的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民素质在今天出现了与其物质财富增加逆向发展的不良现象。没有沃土就没有壮苗,所以打造现代化的国民必须重视从国民最基本的科学和历史人文素质抓起。

(三)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以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为主干

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公民之意即在明确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要达成公民之意就需要法律、道德和社会管理的其他各项制度来规范。公民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重要方面就是从教育国民认识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出发,明确责任与担当。

同时,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当前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和文明社会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样离不开社会法治建设的支撑。依法治国、和谐社会不应只是治国的理念,还应是全民共同努力达成的目标,离开了公民的法治道德教育,要建设文明、法治、和谐的社会就是空谈。

(四)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应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全球视野的新公民

正如当年的马克思主义是舶来品一样,今天的公民教育依然是从海外传来。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吸收。所以我们的公民教育,一方面,应扎根国情,服务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两个百年”的战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应兼顾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态势,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世界的影响,合理担当世界责任和义务,培养与中国迈向伟大复兴进程相适应的,既具有全球视野又不失中国特色的新公民。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任务决定的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它担负着加强学生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合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一般大学的思政教育具有共同特征。但高职院校作为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院校,其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别于其他高等院校。

(一)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有所不同

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学历层次低,招生层次也低,学生来源除高中毕业生外,还有从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当中的多数存在着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学生又有关注和接触社会较多的特点,所以,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不能一律向普通综合类高校看齐,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有所调整,同时在一些现实生活中急需的知识方面应当加强,特别是作为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与法治教育。

(二)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培养计划,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它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所以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围绕职业展开。高职院校思政课可以很好的与公民法治与道德教育相契合,在职业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和 “遵纪守法、公平公正”的法治素养,在打造合格就业者的同时,打造合格的社会公民。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公民教育是当前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素质的迫切要求

社会的希望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生力军,是社会公民群体内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部分,是最具可塑性的部分,也是最能代表和展现公民素养的部分,对形成全社会良好公民形象起着模范引领作用。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进入社会周期短,速度快,人数多,分布广,理应成为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点对象。

另一方面,还应看到我们的高职学生尽管入学时学业水平不高,但其面对社会转型和人生自我实现时的迷茫是同样深刻的,青年危机同样存在。由于他们可能会更易接触到社会的不公平,不公正的一面,所以其社会知识的储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及责任担当意识就显得与其职业技能一样重要。公民教育的实施可以重点解决以上问题。目前从高职院校学科设置来看,通过思想政治课来实施公民教育的部分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所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应从这一社会现实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探索加强公民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合格的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山,李卫英.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时代背景和体系建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 李帆.研究与开展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访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Z].人民教育(理论前沿),2008(18).

[3] 秦树理.公民教育概览[M].郑州人民出版社,2004.

民国文学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民族声乐 发展 风格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是以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欧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中国民族声乐自上世纪20年代逐步形成,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包容了浓郁的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喜爱,在今天也将带着它独特的风格韵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继承

我国传统声乐艺术有着灿烂的历史,其时间绵延之长、形式内容之丰富、文化内涵之深刻,在世界声乐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在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声乐演唱艺术经过了对传统民歌、诗经、楚辞、乐府歌舞大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等的继承和创新,开始逐渐从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专门的声乐演唱艺术形式。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欧洲传统声乐艺术开始传入我国,这种新的歌唱艺术形式的出现,使我们的民族演唱艺术更为丰富。我国民族声乐是在传统民歌、曲艺、说唱、戏曲中发展起来的,一直以来它的演唱方式深深扎根于民间音乐的沃土之上,演唱内容深刻体现着不同时代人民的心声,从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1、民歌

民歌是与劳动人民联系最为密切、表现人民现实生活最为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质朴的语言、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生活、劳动、斗争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歌的种类和演唱形式非常丰富,称得上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音乐工作者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和民族特色的新的音乐体裁,如秧歌剧、新歌剧等。

2、曲艺、说唱

曲艺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一种说唱艺术。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内容,因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一直以来特别受到大众的欢迎。说唱的种类也很多,且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如:“京韵大鼓”、“河西大鼓”、“河南坠子”、“山东琴书”、“陕北道情”、“四川清音”、“四川鱼鼓”、“东北二人转”等,它们在润腔、歌唱技法、演唱风格、发音部位及咬字吐字等的运用上,为民族声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民族声乐的发展。

3、戏曲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戏剧艺术。它是由原始的戏剧形式“参军戏”、“杂剧”、“大戏”等发展而来的,随着我国戏曲剧种的不断成熟,相互借鉴、吸收,在表演技巧和演唱方法上逐渐总结出用嗓方法,比如戏曲常称的“真嗓”、“大本嗓”或“小嗓”,即“真声”与“假嗓”。出现了不少有关演唱方法的理论文献,表演中强调以声传情,讲究语言运用中的语气、声调、语势,以达到语言的感人。由于地域环境的影响,也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北方嘹亮、豪放,南方婉转、细腻等。民族声乐继承了戏曲这种雅俗共赏的特点,并在表演、声腔、吐字、内涵、韵味、技巧、声音的装饰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融合提高。使民族声乐日臻完美。

中国民族声乐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是经过扬弃后继承的。同时它还需要吸收、借鉴欧洲声乐技法,学习姊妹艺术唱法,才能使这门艺术得以蓬勃发展。

(二)借鉴与创新

20世纪初以来,西方音乐逐渐渗入我国。学堂乐歌、歌舞剧、艺术歌曲等,一度盛行于我国的音乐生活中。新式音乐学府的出现,新式音乐教育的普及。西洋歌唱形式和方法的传入。为我国声乐文化增添了更为丰富的色彩。改革开放以来,港台地区及日本、东南亚地区的流行音乐广泛传播,为民族声乐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元素和审美情趣。

1、教学机构的建立

以美声为代表的西方歌唱方法在我国的传播,得益于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建立。特别是1927年的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建立,使美声(Bel Canto)作为一种歌唱方法纳入了中国音乐院校的教学课程,并在实际的音乐生活中产生着作用。这些院校先后聘请在华的外籍声乐教师,教授美声唱法。这在不同程度上对民族声乐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在教学体制、教学管理和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发展。

2、歌唱家的贡献

20世纪初,西洋音乐和西洋唱法传入我国,新的声乐作品大量出现,郎毓秀、斯义桂、喻宜萱、周小燕等歌唱家,通过独唱音乐会或教学班,将新创作的歌曲和新编的民歌全部纳入音乐会和教学实践,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乐理论和作品,为我国民族声乐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鲁艺培养了我国第一批富有民族风格的民歌歌唱家郭兰英、王昆等。从而使民族声乐更贴近民众,受人民喜爱。同时也形成了感情纯朴、韵味各异的演唱特色。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精神的贯彻,使得新民族歌曲不断涌现,民族歌手深造争先恐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民族声乐的歌唱水平和表演技巧。

3、音乐留学生归国及土洋之争

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一批卓有成就的声乐人才赴国外学习,并先后回国,从事美声演唱和以西洋唱法为基础的声乐教学。与传统方法相比,在唱法、表演、教学等方面展开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激烈碰撞。在这次激烈的碰撞中,土洋之间彼此了解、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使民族唱法在声音圆润通畅、声区统一、共鸣腔体打开、音域扩大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且在声音技法、理论创新、艺术实践、人才培养、艺术处理、审美标准等方面,都促使了民族声乐向更科学、更多样、更系统的方向发展。

二、风格特点

任何一个民族的演唱风格。都与该民族的语音特点、语言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审美理念等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民族语言的音韵特点,更是决定歌唱艺术特色的直接因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表现民族情感的语言,不同的语言特点就决定了不同民族的演唱风格。

(一)声乐特点

1、音色自然、甜美、富有表现力

音色是民族声乐重要的审美原则。我国民族音乐注重对作品意境的描绘和表现,民族唱法追求音色的甜、脆、圆、亮,要求声音自然、结实、明亮,特别是与民族语言结合中讲究咬字、 吐字的清晰准确,行腔圆润。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审美情趣。我国近现代众多民族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李谷一、彭丽媛、张也、宋祖英、郭颂、吴雁泽、胡松华、蒋大为、阎维文、吕继宏、王宏伟等,无不具有此特色。

2、演唱个性的多元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形成了特有的演唱风格:一方面表现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上,我国南方青山绿水,演唱表现出清秀、柔美的特点。北方四季分明,则表现出高远、粗犷的特点。另一方面还体现在民族语言的影响上。我国有56个民族,除了汉族在演唱中推广普通话以外,其它少数民族如:回族、藏族、蒙古族、维族、壮族、苗族、高山族、彝族等民间演唱团体都采用本民族的语言演唱,形成了“原生态”这种新型的民族声乐种类。每个民族中也由于歌手自身的个性而体现出多样的演唱特点。演唱个性化表现出民族音乐的成熟和它所特有的丰富内涵。

3、歌唱语言的艺术性

我国民族声乐特别强调歌唱语言的艺术性——“字正腔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字为腔之质,腔为字之文。”指的就是传统声乐理论中所谓的“字正腔圆”。民族声乐十分注意发声与咬字的协调,要求在字准、字正的基础上,塑造动人的声腔,使歌唱情真意切,生动感人。要求“出字真、行腔圆、归韵清、收音准”:“字正者,吐字清新,发音准确也:腔圆者,行腔委婉圆润,合调也”。字音清楚,送音有力,语义明确。字正字真是吐字的基础,腔圆则是指演唱者元音响亮、甜美圆润、音质饱满。腔圆是在字正的前提下,使声音流畅而完美,富有艺术感染力。歌唱者只有做到“字正腔圆”。演唱艺术才能真正达到声腔委婉、圆润、饱满、准确、清晰、不折、不倒的境界。

(二)审美特点

1、音韵美

在我国丰富的歌唱语言中,音韵美是传统声乐作品和声乐表现独有的美学特征。行腔韵味是民族唱法的魅力所在,是歌唱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歌唱家心灵的再现,是主观情思与客观意境的高度统一。歌唱是音韵美的直接体现,传统声乐的润腔技法中,讲究“字是骨头,韵是肉”,即在舒展的行腔中蕴含着饱满、鲜活的音韵动态。加上音乐丰富的变化手段能升华成洋溢着音乐美感的动人唱腔和形成浓郁醇香的行腔韵味。歌唱者根据旋律的音高、力度、音色进行表现,并能运用滑音、抖音、颤音等装饰性手法和各种不同的呼吸换气变化等对音乐旋律进行修饰,使旋律能达到完美的表情效果。在我国浩如烟海的优秀民族歌曲中。民族特色的音乐与民族特色的语言高度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明亮优美的曲调。也产生了独特的音乐美感。

2、唱腔美

声腔之美就是歌唱时以语言为中心,按自己特有的审美习惯和歌唱技巧对唱腔进行润饰和美化。是歌唱家情感和个性特色的结晶。韵味的体现要靠歌唱家对声腔的仔细揣摩,将民族语言中特有的音韵动态生发出来,并能根据词意中人或物的具体情感、神态,从声腔、旋律、节奏、音色以及气息变化等方面,取得连贯协调,还要对歌曲所表现的声音基本形象及音色、唱腔等进行精雕细琢,使演唱获得婉转而有情致。悠然而又神往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无穷回味,达到“韵在情深处,妙在不言中”之意境。

3、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