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学学报

摩擦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ibology

杂志简介:《摩擦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95/O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书评、研究论文、仪器介绍、评述与进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4-0595
国内刊号:62-1095/O4
全年订价:¥ 393.6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58
复合影响因子:1.27
总发文量:1176
总被引量:17248
H指数:47
引用半衰期:6.1441
立即指数:0.0421
期刊他引率:0.7462
平均引文率:21.0737
  • 直流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类金刚石碳薄膜的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作者:李红轩; 徐洮; 陈建敏; 周惠娣; 刘惠文 刊期:2004年第01期

    利用直流射频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类金刚石碳薄膜.采用Raman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子力显微镜等研究了薄膜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薄膜在不同载荷与滑动速度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类金刚石碳薄膜具有典型的类金刚石结构特征,薄膜均匀、致密,表面粗糙...

  • 界面接触特性对两种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会臣; 高玉周; 李亚斌; 王存山; 严立 刊期:2004年第01期

    利用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不同滑动速度和载荷条件下,采用不同摩擦副分析了界面接触特性对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Lennard-Jone势对铜和镍与三氯十八硅烷(OTS)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自组装分子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镍同OTS和APS对摩的摩擦系数均大于铜同2种自组装分子膜对摩的摩擦系数,这是因...

  • 铝硅酸盐微晶玻璃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作者:赵运才; 肖汉宁; 张力军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MRH-5A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不同载荷下耐磨微晶玻璃与4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定点探针观察和分析磨损表面形貌和成分,并探讨了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出现波动,当载荷低于40N时,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明显增大;而当载荷超过40N时,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明显降低;在较低载荷下,耐磨...

  • 炭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对比研究

    作者:贾均红; 陈建敏; 周惠娣; 阎逢元; 周华 刊期:2004年第01期

    对比考察了炭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水润滑条件下,纤维增强PTFE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明显比干摩擦下的低,水起到了润滑和冷却作用;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可见明显的裸露纤维及纤维局部磨平,无明显微观裂纹,基体和纤维结合较好,磨损表面存在转移自偶...

  • 聚丙烯和二硫化钼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作者:刘功德; 李惠林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采用模压法制备了聚丙烯(PP)和MoS2填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复合材料;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UHMWPE/PP/MoS2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MoS2可以提高UHMWPE的抗磨性能,但摩擦系数增大、力学性能降低;而采用PP和MoS2对UHMWPE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改善加工性能...

  • 纳米Al2O3和Fe2O3填充尼龙PA1010的摩擦磨损行为

    作者:葛世荣; 张德坤; 李凌; 刘金龙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采用模具挤压成型方法制备了纳米Al2O3和Fe2O3填充PA1010尼龙复合材料,采用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所制备的尼龙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同45#钢对摩时的摩擦磨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填充纳米Al2O3使得PA1010尼龙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增大,而填充纳米Fe2O3使得摩擦系数降低;纳米Al203和Fe2O3填充尼龙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优于尼龙;当纳米...

  • 几种油性剂和极压抗磨剂对T8钢/Al2O3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作者:蒋书运 刊期:2004年第01期

    采用Falex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T8钢/Al2O3陶瓷摩擦副在3种油性剂(T405、T406和T451)与3种极压抗磨剂(T309、T306、T321)作用下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销表面磨损状态;用俄歇电子能谱仪分析了摩擦表面元素化学成分。结果表明:3种油性剂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其中尤以T405作用效果最佳;3种极压抗磨剂均...

  • 纳米二硫化钼作为机械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

    作者:沃恒洲; 胡坤宏; 胡献国 刊期:2004年第01期

    由硫化钠和钼酸钠水溶液反应生成棕色三硫化钼膏状沉淀,将三硫化钼粉末干燥后在氢气保护气氛中于适宜温度下煅烧脱硫,制得了粒径为20~30nm的纳米MoS2颗粒。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MoS2纳米颗粒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纳米MoS2作为N46机械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磨痕表面...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与硼酸酯的协同减摩抗磨作用机理

    作者:蒋松; 程西云; 陈波水; 韦云隆 刊期:2004年第01期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油溶性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LaDDP)和有机硼酸酯(OB)的减摩抗磨性能,探讨了LaDPP与有机硼酸酯的协同减摩抗磨作用及其协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俄歇电子能谱仪对比分析了磨斑表面典型元素组成、化学状态和深度分布。结果表明,LaDDP和有机硼酸酯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且二者具有优异的协同减...

  • 环烷酸亚锡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作者:刘仁德; 陶德华; 付尚发; 赵源 刊期:2004年第01期

    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亚锡,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环烷酸亚锡作为26#白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对比考察了其同硫系和磷系添加剂的复配作用,并用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磨斑表面边界膜的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环烷酸亚锡的锡含量(质量分数)为18.1%,其在25℃和-10℃下均具有较好的油溶性;在中低载荷条...

  • 电控摩擦离合器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胡波; 孟永钢; 温诗铸 刊期:2004年第01期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水溶液作为润滑液,以石墨作为辅助电极,以氮化硅/黄铜摩擦片组成摩擦副,考察了自行研制的电控摩擦离合器试验台的工作特性及摩擦力矩对外加电场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从OV增加到20V时,电控摩擦离合器的摩擦力矩增大约2倍,摩擦力矩随外电压变化的响应时间约为3s。据此可以认为,电控摩擦技术可望应用于摩擦传动装...

  • 微动白层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磨损过程的影响

    作者:朱旻昊; 周仲荣 刊期:2004年第01期

    在径向和复合(切向与径向复合)微动条件下,考察了2091铝锂合金在不同载荷水平和倾斜角度下的微动行为和损伤过程;结合不同阶段微动磨痕剖面分析,研究了微动白层(TTS)的形成条件,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微动阶段TTS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TTS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表面切应力和切向位移,TTS形成过程呈现塑性变形特征;TTS对磨损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 纳米尺度下气体薄膜润滑理论研究

    作者:彭泳卿; 路新春; 雒建斌 刊期:2004年第01期

    提出了依赖于逆Knudsen数的纳米尺度影响因子Np,修正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FK-Boltzmann模型,并给出了其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当膜厚小于单个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时,由于纳米尺度效应的影响,流量因子有所减小,承载能力略微增加。

  • 基于Reynolds边界的滑动轴承动力学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作者:吕延军; 虞烈; 刘恒 刊期:2004年第01期

    运用有限元方法,在不需要额外求解Reynolds方程的情况下,求解了具有Reynolds边值条件的流体润滑问题,使得同时完成动力积分过程中非线性油膜力及影响Floquet乘子求解的油膜力Jacobian矩阵的计算成为可能;运用打靶法及预估-校正和打靶法相结合的延续算法考察了轴承-转子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响应及其随轴承设计参数改变而出现的分岔现象,实现...

  • 滚滑工况弹流反常温度场的研究

    作者:孙浩洋; 杨沛然; 陈晓阳 刊期:2004年第01期

    研究了弹流反常温度场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指出入口温升是压缩功发热和逆流剪切热所致,而出口局部低温是负压缩功吸热的结果,出口温度的再次微幅上升则是压缩功消失后剪切热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温升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卷吸速度的增加显著升高而几乎与滑滚比无关;在高速小滑滚比工况下,接触区的最高温度有可能出现在入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