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研究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潮与运动、人物研究、文本论析、抗战艺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史料研究、评论与争鸣、综述与消息

主管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主办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
总被引量:101
H指数:3
期刊他引率:0.5
平均引文率:4.2778
  • 纪念抗日战争之当代责任

    作者:李建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举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庆祝活动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广泛和大规模地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成果和重大意义,应该全面调查和整理现存抗战遗址、抗战文物、抗战档案并进一步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应该加紧开展对抗战老兵的援助和影像资料的采集与整理,应该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影视制作,应该积极...

  • 从广义文化角度解读的抗战思想

    作者:王盛泽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从广义文化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的抗战思想进行一种新的审视和解读,它决定了中国抗战的持久性和全民性;决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团结抗战,探索符合实际的战略战术的极端重要性;决定了中国正义战争的必胜性。

  • 从多元价值维度体现看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的独特性及其“申遗”的可行性

    作者:韩继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艺术和科学等若干方面,晴隆"二十四道拐"体现了多元化价值的整合性特征。"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乃"申遗"的评价标准和指导原则,文化遗产历史阶段中的"独特性"是其"普遍价值"的主要体现。晴隆"二十四道拐"所呈现出的多元价值是其是否符合"申遗"标准并进而对其实施更高级别保护和利用的主要依据。

  • 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中央研究院

    作者:张凤琦 刊期:2014年第01期

    抗战时期,中央研究院移迁西南地区。这也使中央研究院自1928年建立以来,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其间,中央研究院克服了西迁途中的种种困难,在科技和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也在特定环境下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一些特点。考察这段经历,为我们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

  • 试析抗战前期国民政府的侨务宣传活动及策略——以广州《华侨战线》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张秋菊 刊期:2014年第01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努力争取华侨抗战,在广州成立了华侨抗敌动员总会。在华侨抗敌动员总会的指导下,通过政治宣传、经济宣传、教育宣传、外交宣传及其他方面的宣传活动,号召海内外华侨加入到中华民族的抗战中来,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积极支援民族抗战。国民政府的侨务宣传活动及策略,对抗战前期号召海外华侨支援中国抗战产生了积极的作...

  • 延安文艺中的农民形象

    作者:吴继金 刊期:2014年第01期

    农民在过去时代的文艺作品中是没有地位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艺成功地塑造了农民的形象。早期延安文艺对农民的刻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丑化和欧化现象,但在延安文艺整风后,在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前提下,延安文艺不仅以农民作为文艺接受对象,而且根据地农民成为了文艺作品的主人翁,成为歌颂的正面形象。

  • 三十年代《日本》杂志研究

    作者:时培磊; 李辉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30年,由上海日本研究会创办的《日本》杂志产生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的大背景之下,主要刊载有关介绍和研究日本政治、经济、文化与军事等内容的文章,尤其以文化类的研究文章居多。《日本》杂志使国人初步了解了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社会经济状况,并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表达了希望通过了解日本、学习日本,然后超越日本的愿望。《日本》杂志不...

  • 范长江:国统区开创红色新闻宣传第一人

    作者:文丰义 刊期:2014年第01期

    范长江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记者,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并在新闻事业中屡创"第一"。他满怀爱国热情,为找到救国救民之路,经历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从一名爱国的名记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为红色新闻事业立下不朽功勋,并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中成就了最辉煌的一页。尤其他的抗战新闻...

  • 艾青抗战初期在武汉的诗歌创作与文化活动

    作者:章绍嗣 刊期:2014年第01期

    艾青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杰出诗人。1937年12月至1938年7月,他来到武汉。在这里,他不仅创作了大批深具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的作品,而且以高昂的战斗姿态和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伟大的抗战斗争中,全方位,多侧面,不遗余力地活跃在抗战文化战线上,为我国抗战文化运动做出了卓著贡献。

  • 徐特立与八路军驻湘通讯处

    作者:王倩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37年,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中共中央决定公开设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时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的徐特立,被委派为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驻湘代表。在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的王凌波,被派任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任。在短短的三年内,经徐特立及其他同志艰苦卓绝的工作,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与中共湖南省工委密切配合,为推动...

  • 陈寅恪抗战期间与云南的缘分

    作者:杨立德 刊期:2014年第01期

    陈寅恪是知名的国学大师,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长沙临时大学任教,后因战火所迫,辗转来到云南,先在蒙自的西南联大分校任教,后在昆明西南联大校本部担任教授,直到1941年离开。他在晚年所著的《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两部巨著,都与云南有关系。

  • 父亲、驼龙传奇与梅娘的日本初认知——试论梅娘家族与日本的渊源及对其文学活动的影响

    作者:陈言 刊期:2014年第01期

    梅娘是北平沦陷区最为知名的女作家。她在沦陷时期进入文学创作与日本文学翻译的高峰期,抗战胜利后,又因为沦陷区作家的身份而在屡次政治运动中遭到整肃。深谙政治正确之奥义的梅娘,在其晚年的自传或口述中,应该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日本认知才不至于遭到诟病,因此她试图极力弥合对日本的认同。然而我们发现,梅娘对自己的家族与日本人关系的记述,...

  • 武汉抗战文化人物二题

    作者:倩砺 刊期:2014年第01期

    1937—1938年,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聚集武汉,开展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了大批深具思想性、战斗性、艺术性的作品,并且以高昂的战斗姿态和满腔的爱国激情,投身伟大的抗战斗争中,为我国抗战文化运动做出了卓著贡献。王平陵、丰子恺是两位业绩突出、影响较大的文艺家。

  • 路翎小说的抗战叙事

    作者:张中良 刊期:2014年第01期

    路翎小说关于抗战的叙事,不拘泥于生活的实录,也没有停留在苦难叙事与英雄颂歌层面,而是以雄浑遒劲的笔触展示出开阔的视野与深邃的精神向度。其中既有抗战氛围的多方位呈现,也有军事指挥失误与役政弊端等阴暗面的犀利揭露,更有人性异化与人格升华的深度透视。

  • 抗战文学与徐州会战——以《文艺月刊》为窗口

    作者:赵伟 刊期:2014年第01期

    抗战初期,文艺界关注战局,积极表现徐州会战之情形。《台儿庄》粗笔勾勒战斗,刻绘日军败退狼狈,烘托我方胜利之喜悦;伴随胜利,不少诗歌涌现,对滕县、临沂之战进行描绘、歌咏;以徐州会战为主题的小说、诗歌,各展所长,深沉歌颂台儿庄之胜利,传递长期抗战的坚定信念,成为抗战文学中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