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研究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潮与运动、人物研究、文本论析、抗战艺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史料研究、评论与争鸣、综述与消息

主管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主办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
总被引量:101
H指数:3
期刊他引率:0.5
平均引文率:4.2778
  • “德法境界”与“教授使命”——兼记为德法和解奉献知识的德裔瑞士人约瑟夫·尤尔特

    作者:王光 刊期:2009年第01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64年了,国际社会逐步建立起避免重演人类悲剧的新秩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深刻反省和艰苦卓绝的努力,人类和平事业终于出现了一个"德法境界"的新局面。政治家们向世人充分展示的这一"境界",乃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成果,而其中思想界、知识界做出的潜移默化、坚韧不拔的努力至为关键,德裔瑞士人约瑟夫·尤尔特教授就是消除意识形...

  • 抗日战争与江苏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发展

    作者:朱季康 刊期:2009年第01期

    抗战时期,江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遭受战争影响而全面阻滞,大批生产资料转移后方,原有的现代化道路进程被打断。抗战胜利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曾有过短暂的回光返照而最终彻底破产。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于萌芽中蓬勃兴起。

  • 巴金《公式主义者》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影响

    作者:盘福东 刊期:2009年第01期

    任何一种思想学说,丧失了它历史和逻辑的生长环境,也就丧失了它的严格规定性和这种规定性所产生的历史价值。历史进入21世纪,我们审视中国抗日战争,审视中国抗战文化,我们的研究发现政治民主化的种种特殊的刺激,中国当代学者像巴金那样鄙视"公式主义者"的文章,思路、言路鲜明,客观、公正地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地分析...

  • 抗战文学中的武汉会战

    作者:秦弓 刊期:2009年第01期

    武汉会战是抗战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战线最长的大型会战,在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会战的准备与战局的发展,作家以充沛的激情与丰富的艺术形式为"保卫大武汉"擂鼓助威。会战打响之后,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予以表现,有小兵的即兴吟诵,也有高级将领的慷慨赋诗,更有作家的倾心书写。作品中呈现出复杂万端的战场风云,有令人欢欣鼓舞的万家岭...

  • 论抗战文艺报刊研究的发展路向及其理论缺失

    作者:刘增杰 刊期:2009年第01期

    1950年以来,抗战文艺报刊研究在史料整理与某些问题的阐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看,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突出表现在:观念滞后;西方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对关系抗战文艺全局理论问题的研究缺失。

  • 抗战时期朝鲜义勇队在桂林等地新闻宣传活动初探

    作者:靖鸣; 张雷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朝鲜义勇队是活跃在中国战场上朝鲜众多抗日力量中最突出的一支,它不仅是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战场上的国际纵队。从1937年到1945年,在与中国人民并肩抗日的过程中,其通过演讲、口号、标语、传单、小册子、政论、广播与话剧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抗日宣传,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西南联大的学术文化刍议

    作者:杨立德 刊期:2009年第01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到这所大学出人才的原因:'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学术自由'及'学术自由之规模',都属于学术文化的范畴。大学,是神圣的学术殿堂,承担着研究学术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培养人才就离不开学术研究,因此学术文化成为大学的命脉所在。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在抗战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出高质量的为国家所用的人才,与学校的领导...

  • 与抗战美术

    作者:吴继金 刊期:2009年第01期

    十分重视抗战美术宣传,直接领导了国统区的抗战美术工作。他关心美术家的工作和生活,团结和争取国统区的广大美术工作者站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立场上,维护和巩固了美术界的统一战线。他积极促成了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美术交流,为推动抗战美术运动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抗战时期胡志明与桂林的特殊情缘

    作者:文丰义 刊期:2009年第01期

    抗战时期,越南民族革命领导人胡志明化名"胡光",于1938年底随从延安经重庆来桂林,以八路军上等兵名义隐蔽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积极从事越南民族革命活动和抗日文化宣传工作。在1938年至1942年的5年时间里先后多次离开桂林又回到桂林,并在桂林建立了越南民族独立革命的早期领导机关和中越文化交流等机构。在、等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人的亲自关照下...

  • 一位深陷于由混乱而“凸出地现出鲜血淋漓的斗争”中的抗日作家——记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里的胡风

    作者:高蔚 刊期:2009年第01期

    1942年3月至1943年3月间旅居桂林的胡风,创建桂林南天出版社,编辑出版《七月诗丛》、《七月文丛》,扶植文学新人成长等业绩,均为大家所熟知。鲜为人知的是,文化城里的胡风,却很多时候心情郁闷,充满了焦虑,深陷于由混乱而"凸出地现出鲜血淋漓的斗争"中。而事实上,无论做什么,胡风都是在为他的人生理想而战斗。他要到"混乱"的现象里去抓取"有生的...

  • 董必武《代同志挽戴安澜将军殉国》诗辨析

    作者:黄泽佩 刊期:2009年第01期

    《五律·挽戴安澜将军》并非原创,其原创者是董必武。分析原创诗有助于全面理解挽诗之内涵。

  • 怒放的“野玫瑰”——陈铨戏剧创作简论

    作者:李扬 刊期:2009年第01期

    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型作家,陈铨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文学家。他接受了德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思想和文学风格。陈铨的戏剧创作充分地体现了德国狂飙运动与浪漫派文学的浪漫传奇风格,在20世纪40年代遍地烽火的中国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陈铨的剧作围绕着战争、爱情和道德这三大永恒的文学主题,但着眼点不仅仅是把戏...

  • 一部军民争相传颂的抗战教材——老向、《抗日三字经》与武汉琐谈

    作者:章绍嗣 刊期:2009年第01期

    《抗日三字经》在抗战初期出现后,迅速在武汉三镇流传,继而在全国各地广泛传诵,并演化成多种版本,普及了抗战宣传,推动了抗战通俗文艺的开展和民众的抗敌动员,它在中国抗战文化史和武汉文化史上的作用不应遗忘。

  • 当今仍颇具启示价值的抗战诗作——评严杰人的《这世纪的风》等三首诗

    作者:黄泽佩 刊期:2009年第01期

    评论严杰人《这世纪的风》、《山民》和《邱比得礼赞》这三首当今仍颇具启示价值的诗作。

  • 抗战时期桂剧改革中文化战略思维的转换及其启示

    作者:李江 刊期:2009年第01期

    桂剧是具有地方文化内涵并深受广西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种。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具有广西地方特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资源,桂剧经过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的继承和创新,曾经有效地发挥过艺术文化的积极战略作用,有力地推动过全民抗战时期的文化国防建设。在把潜在的战略文化资源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国防力量、把具有地域独特性的艺术形式变成现实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