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化研究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7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思潮与运动、人物研究、文本论析、抗战艺术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史料研究、评论与争鸣、综述与消息

主管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主办单位: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
创刊时间:2007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年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
总被引量:101
H指数:3
期刊他引率:0.5
平均引文率:4.2778
  •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推进抗战文学研究

    作者:陈青生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关于中国抗战历史和抗战文学历史的研究中,中国的学术界和学术成果,形成了大致以海峡两岸分成的两个系统。就内容而言,"两个系统、两种述论"都有各自合乎历史实际的合理成分,也都有各自的未全面、未真实反映历史实际的不合理欠缺以至谬误。其失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都在不同程度上以国家、民族内部的矛盾与争斗,偏置以至取代了国家与国家、民族...

  • 国魂所系 心向力行

    作者:李建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正> 战争虽已远去,历史依然不朽。是抗战精神的引领,使我们在抗战文化研究领域坚定前行。一部抗日战争史,是中华民族由屈辱到自豪、由失败到胜利、由孱弱到刚强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精神重建、国魂再造的重要历程。今天,"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旋律已成

  • 论抗日战争对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贡献

    作者:李建平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自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反抗外敌侵略的唯一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是抗日战争,诞生了引导中国人民走向光明和胜利的思想理论体系——思想,形成了凝聚中华民族意志和力量的伟大民族精神——抗战精神,留下了昭示历史的宝贵财富——抗战文化遗产,锻造了感召后人的典范人物——民族英雄,对20世纪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功勋卓著,影响...

  • 抗日战争与中国军事变革

    作者:韩文琦; 季云飞 刊期:2007年第01期

    日军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勇敢顽强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与此同时,战争推进了中国的军事变革:促进了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更新,加快了中国军队兵种体制的发展,锻造了大批中国军事人才,丰富发展了中国军事理论。抗日战争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

  • 国际视野下的广西抗战文化研究

    作者:盘福东 刊期:2007年第01期

    任何文化系统都具有其自身顽强的对外来思想的选择,任何一种外来思想,若不能获得本土文化资源的有效支持,便不能融入这种文化之中取得合法性地位,这就是"文化的合法性"与"与时俱进"的国际视野下的抗战文化研究要深入的理论支撑。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抗战文化更是能发挥其特殊作用。

  • 论抗战文化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作者:付广华 刊期:2007年第01期

    关于民族主义思潮与抗战文化的关系问题,史学界至今仍尚付之阙如。文章以桂林为例,对这一论题试做初步探讨。抗战文化中的民族主义思潮较之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 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的精神内涵与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作者:刘绍卫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是对日本全面侵略的文化应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广大文化人士,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救亡的中流砥柱,成为抗日救亡的核心领导力量,有力地推动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开展。

  • 儒学的重光——谈抗战时期的儒学研究

    作者:文天行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战时期是重新认定儒学现实作用与历史价值的时期,是儒学的重光时期。它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化增添了耀眼的光彩,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予以了有益的启示。儒学的重光是建立在否定之否定基础上的。是伟大的革命运动,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形而上学倾向,主要表现为视儒学为粪土,导致了打倒之声迭起。扭曲了的看法阻碍了’儒学的发展。抗战时期的研究者...

  • 踩踏出诗歌大众化的荆棘之路——试论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

    作者:章绍嗣 刊期:2007年第01期

    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是抗战选择并成就了朗诵诗运动。朗诵诗充当开路先锋,让这一运动成为抗战诗歌的第一个潮头,引领诗坛,波及全国。诗歌大众化的追求标示着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路向。认真研究朗诵诗运动的成就与贡献、风貌与特色、缺陷和遗憾,都将给中国诗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 抗战时期作家与正面战场的关系

    作者:秦弓 刊期:2007年第01期

    由于时代的急切召唤、文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报效国家民族的使命感,作家对正面战场予以明确的认同,但由于文艺创作的个性化特征,作家的自由性格、在野身份同制度化的政府、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的军队及残酷的战场环境有着诸多复杂的矛盾,所以,感情的贴近、理性的认同与切实的行动之间有时会产生一些距离。作家走进正面战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作为战地...

  • 鲁迅与抗战时期的杂文创作

    作者:黄健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战时期的杂文创作,直接受惠于鲁迅的杂文创作传统。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战斗精神和冷峻、犀利、深刻、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都对抗战时期的杂文创作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在抗战时期的三个主要区域——国统区、解放区、上海"孤岛"区域,杂文创作之所以成为当时散文创作的主要文体,在战时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中国现代杂文创作独特的...

  •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的主体条件与历史特征

    作者:李江 刊期:2007年第01期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戏剧家群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严峻的现实困境中创造过抗战戏剧运动的辉煌业绩,这是一支具有现代素质,勤勉、勇敢、机智、灵活的戏剧家队伍,更是一支骁勇善战的文化部队。他们曾顽强地激发过人民抗敌的斗志,守护过中华民族精神和心灵的防线。在他们的思考和行动中,蕴含着20世纪中国戏剧现代化和西方话剧中国化的许多历史的经验...

  • 西南联大:“国统区”现代诗歌的发源地

    作者:杨立德 刊期:2007年第01期

    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现代诗歌的发源地。这些现代诗歌,从"以诗证史"的角度,展现了当时师生的生活及抗争。

  • 论梅娘的短篇小说《侨民》

    作者:岸阳子; 郭伟 刊期:2007年第01期

    梅娘是抗战时期日本占领区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被冷落半个世纪之后,梅娘得到重新评价,许多旧作得以重见天日。但作者刻意对一些重印的旧作做了修改。本文以短篇小说《侨民》为个案说明,改写后的作品不仅失去了原作所拥有的真实性和在极限状况下产生的语言张力,也失去了作为同是"侨民"的作者那抑郁的情感,变成了单纯的饶舌。文章认为,梅娘的作品...

  • 西南联大剧艺社史事——兼及与新中国剧社的关系

    作者:李光荣; 宣淑君 刊期:2007年第01期

    剧艺社是西南联大一个有着独特价值和地位的社团。它是由壁报团体发展成演出团体的。它诞生于1944年秋,创作演出了许多抗战戏和反内战、争民主的戏剧,推进了学院派戏剧艺术的发展。剧艺社还发起了一台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的演出,和新中国剧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西南联大北返后,剧艺社开拓了北大、清华、南开的戏剧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