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学报

江苏农业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iangs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江苏农业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2-1213/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论文、综述、研究简报、科技短讯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0-4440
国内刊号:32-1213/S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江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5
复合影响因子:1.1
总发文量:2869
总被引量:24328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1967
立即指数:0.0702
期刊他引率:0.9033
平均引文率:11.7632
  • 水稻大库容遗传群体源库性状、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基本特征

    作者:陈琛; 于小凤; 赵步洪; 高英博; 舒小伟; 徐杰皎; 唐东南; 黄建晔; 王余龙; 姚友礼; 董桂春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大田条件下,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群体114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依据供试群体库容量大小将其分为6种类型。结果表明:1)供试群体库容量变幅为676.80~1326.43g/m^2,666.7m^2产量变幅为311.74~763.35kg,供试材料间差异较大,同时随着库容量的增大,产量呈明显增加趋势;2)大库容量水稻抽穗期LAI、成熟期LAI均显著大于其他类型,结...

  • 基于无信息变量消除法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

    作者:曲歌; 陈争光; 张庆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解决常规的水稻种子发芽率测定方法存在的试验周期长且操作繁琐等问题,实现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检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五常市五优稻四号粳稻种子为研究对象,首先将7组种子样本(每组60个样本,共计420个样本)置于温度为45℃,湿度为90%的环境中分别进行为期0d、1d、2d、3d、4d、5d、6d的不同时段的人工老化,然后采集每个水稻种子样本的光谱数...

  • 甘薯等8种植物JAZ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杨冬静; 孙厚俊; 谢逸萍; 张成玲; 马居奎; 李宗芸; 马代夫 刊期:2019年第05期

    JAZ(Jasmonate ZIM-domain)蛋白是植物中茉莉酸信号调控途径中重要的负调控因子,它在调控植物发育、营养生长、衰老、抗盐、抗旱以及抗病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甘薯等JAZ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并对其功能进行预测,本研究以NCBI数据库中收集的8种植物JAZ1蛋白氨基酸序列为试验数据来源,采用系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甘薯等8种JA...

  • DNA甲基转移酶赋予拟南芥盐胁迫耐受性

    作者:王津; 韩榕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探究DNA甲基化修饰在植物响应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对DNA甲基转移酶的突变体在盐胁迫下的表型进行观察,发现drm1drm2cmt3三重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对盐胁迫更加敏感,而drm1drm2双重突变体和cmt3单突变体相较于野生型对盐胁迫的应答没有明显差异。定量PCR结果表明纤维素合成酶ATCSLA1和ATCSLA10在野生型中受盐胁迫诱导表达,而这种诱导表达在三重...

  • 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盐胁迫下西伯利亚白刺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王馨; 闫永庆; 殷媛; 刘威; 王贺; 季绍旭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研究以西伯利亚白刺为试验材料,分析了100~400 mmol/L 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0~15 mmol/L)γ-氨基丁酸(GABA)对西伯利亚白刺叶片叶绿素含量(Chl)、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 2浓度(C i)、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及Mg 2+-ATPase活性...

  • 外源磷对砷胁迫下挺水植物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作者:陈天; 刘云根; 王妍; 杨桂英; 任伟; 包宁颖; 杜崇宣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探讨外源磷输入对底泥砷胁迫下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测量0 mg/kg、150 mg/kg、600 mg/kg 3种砷水平胁迫下,输入0 mg/L、2 mg/L、20 mg/L 3种外源磷水平后香蒲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1)低质量浓度磷(2 mg/L)和低含量砷(150 mg/kg)处理提高了香蒲鲜质量;(2)外源磷输入刺激了底泥无砷处理下香蒲超氧化物...

  • 山东寿光黄瓜上瓜类褪绿黄化病毒的分子鉴定

    作者:干射香; 涂丽琴; 吴淑华; 范小燕; 吴瑞雪; 赵文浩; 程兆榜; 周益军; 竺晓平; 季英华; 章松柏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6年,本研究在对山东黄瓜病毒病调查时发现当地黄瓜上出现一种叶片表现黄化植株伴有轻微矮缩的病害,为明确其中伴随的病毒种类,我们对田间病样进行了采集,提取总RNA后利用瓜类病毒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利用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引物检测样品时,田间采集的25份疑似病样中13份能扩增到400 bp左右的...

  • 基于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黄瓜叶部病斑分割方法

    作者:王振; 张善文; 王献锋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在黄瓜叶部病斑图像分割中存在模型训练时间长、分割效果差以及分割过程中易受光照和背景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黄瓜叶部病斑分割方法。首先在模型训练的初始阶段使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得到病斑图像的轮廓特征,在训练过程中将传统的修正性单元(RELU)激活函数替换为指数线性单元(ELU)激活函数;...

  • 基于one-shot学习的小样本植物病害识别

    作者:任胜男; 孙钰; 张海燕; 郭丽霞 刊期:2019年第05期

    针对植物病害小样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ne-shot学习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以公开数据集PlantVillage中8类样本数量较少的植物病害图像作为识别对象,使用焦点损失函数(focal loss,FL)训练基于关系网络的植物病害分类器。训练过程中,调整FL超参数使模型聚焦于困难样本,从而提高植物病害识别精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在5-way、1-shot任务中识别精确率...

  • 拟环纹豹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长春; 宁青; 戴余军; 王立华; 李国元; 彭宇 刊期:2019年第05期

  •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刘红江; 郭智; 孙国峰; 顾克军; 张岳芳; 郑建初; 陈留根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9为供试材料,设置免耕套播、旋耕撒播、旋耕条播、耕翻+旋耕条播等4种方式,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苏北平原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小麦播种施肥一体机条播小麦,同时机械深施基肥,能显著提高旋耕条播和耕翻+旋耕条播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平均比旋耕撒播提高7.6%和10.8%。旋耕条播和耕...

  • 熟化垫料等氮量替代化肥对小麦产量、土壤养分及当季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张霞; 李健; 秦枫; 绍乐; 潘孝青; 杨杰; 顾洪如 刊期:2019年第05期

  • 氮增效剂对马铃薯叶片及土壤氮的影响

    作者:黄强; 郑顺林; 郭函; 龚静; 王湖川; 袁继超; 何卫 刊期:2019年第05期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氮增效剂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马铃薯叶片硝态氮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氮增效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增效剂双氰胺(DCD)、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能显著提高土壤铵态氮含量、土壤铵硝比,将土壤硝态氮、叶片硝态氮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延长尿素肥效,减少马铃薯植株硝酸...

  • 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作者:范如芹; 周运来; 李赟; 卢信; 刘丽珠; 张振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为了探究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定和提升土壤肥力,基于野外定位试验,对比研究了江苏省黄棕壤腐殖质各组分碳含量对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常规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秸秆垫料发酵还田、秸秆炭化还田、秸秆直接还田)的响应。结果表明,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猪粪发酵还田、发酵床垫料发酵还田和秸秆炭化还田处理土壤表层0~5.0 cm全...

  • 不同温度制备的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稻田土壤固碳减排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晟; 张徐洁; 赵远; 张玉虎; 胡茜; 荆玉林; 符菁 刊期:2019年第05期

    通过田间水稻培养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物炭施用对稻田作物产量及土壤中CO2、CH4、N2O排放通量以及累积排放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CK)、施用300℃制备的生物炭(DY-300)、施用500℃制备的生物炭(DY-500)、施用700℃制备的生物炭(DY-700)。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