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Jilin TV & Radio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29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研项目研究、文学论坛、法学研究、学术论坛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
国际刊号:1008-7508
国内刊号:22-1297/G4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1
复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10146
总被引量:8484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5.2935
立即指数:0.0096
期刊他引率:0.9878
平均引文率:4.7206
  • 吉林方言拟声词表达功能摭谈

    作者:蒋於缉 张艳翠 刊期:2014年第01期

    拟声词指的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不同的语言系统乃至于方言系统,拟声词的种类及表达功能也各有千秋,这与其使用者的思维、文化、习俗等有着很大的关联。吉林方言中的拟声词也具有其独特性,长久以来对其表达功能的研究甚少,本文主要立足于吉林方言,从多个角度探索拟声词的表达功能,发现其在情感的表达、表现功能、自身体现出来的地域性特...

  • 论戴彭荫在新疆抗战美术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左红卫 刊期:2014年第01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疆成为全国抗战的大后方。戴彭荫等大批进步文艺知识分子来到新疆,开展抗战文化艺术活动。在当时成立的新疆文化组织反帝会和文化协会从事宣传工作,戴彭荫创作了大量抗战美术作品,为激励新疆各族人民投身抗战、推动新疆文艺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浅谈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策略

    作者:卢书欣 刊期:2014年第01期

    工学结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教学目标、价值取向和新的人才培养观。本文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办学实际出发,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就如何切实做好高职院校思想理论课教育改革做了深入探讨。

  • 浅论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

    作者:任晓红 马文 刊期:2014年第01期

    2012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要在广播电视大学起点上建立开放大学,这一决定标志着我国对开放大学的探索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开放大学的文化建设显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借鉴和创新的角度探讨促进开放大学文化建设的新措施。

  • 民法精神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作者:但小红 刊期:2014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已经渐渐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的陈旧的德育体系面临着挑战,需要我们与时俱进的做出完善和改变。民法精神强调权力本位与义务遵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将有效的弥补传统高校德育的不足,大大提高高校德育的效率和适用性,这无疑是有巨大进步意义的。

  • 关于社会发展中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

    作者:马惠玲 刊期:2014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行政道德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从原先的传统行政道德发展为现今的公共行政道德。在转变的过程中,行政道德仍存在一定问题,行政管理人员应该从体制改革、立法、人员培养等方面入手,完善社会主义行政道德。

  • “失独者”之心理剖析与对策分析

    作者:唐铮 尚雪松 刊期:2014年第01期

    当前失独者群体越来越庞大,正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亟待社会给予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该群体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失独者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 热爱生活者得天下——通过苏轼文章看其心性形成

    作者:凌霄 张清莹 刊期:2014年第01期

    分析了苏轼与他人的书信等各类文章后,发现一直贯穿在字里行间的明达畅快中的是苏轼那颗对生活的热爱之心。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心,苏轼的文章才能超然于众家之上,形成一派王者气。

  • 对《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解读

    作者:田静 刊期:2014年第01期

    小说《伊豆的舞女》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也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作为一部杰出的中篇小说,对情节的把握和对人物的塑造都取得了可圈可点的佳绩。本文通过对小说《伊豆的舞女》中女性形象的进一步解析,探究出整部作品的独特魅力所在。

  • 蒙古国中学生习得副词“也”的偏误分析

    作者:孙怡 刊期:2014年第01期

    副词“也”本身意义较为单一,用法相对简单,对于汉语为母语者不存在学习和使用上的难点,因此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蒙古国学生使用副词“也”存在规律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即无论表意如何,习惯性将“也”置于第二分句的句首或第二分句主语之后。笔者通过语料分析、问卷调查并且通过与蒙语中表义相同...

  • 刘禹锡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中的得与失——以刘禹锡厅壁记文为例

    作者:刘亭 刊期:2014年第01期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 村上春树眼中的中国——浅析村上春树的对华认识

    作者:刘文萱 刊期:2014年第01期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凭借其新奇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作力成为日本文坛屹立不倒的常青树,其作品中不乏对中国元素的描写。本文将从意识形态层面解读村上文学所蕴含的中国情结、历史认识及战争元素。进而分析村上春树对华认识的转变与发展,探讨引发这些转变的深层原因。

  • 愤怒的蝴蝶——论金素痕

    作者:杜婷 刊期:2014年第01期

    《财主底儿女们》中的金素痕以往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其丈夫蒋蔚祖身上。但仔细研读我们还会发现其身上所独特的魅力,她是王熙凤式的人物;她同样有着和郭素娥一样的原始的生命强力;然而剥开这一层层的伪装,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极度脆弱和缺乏安全感的可怜人。而造成她如此命运的原因也发人深思。

  • 论蒋防《霍小玉传》中的人物形象——以霍小玉、李益、黄衫客、鲍十一娘为例

    作者:庞钦月 刊期:2014年第01期

    《霍小玉传》是唐传奇的名篇小说,它的成功离不开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的主要人物霍一J、玉和李益是小说中重点塑造的形象,特别是对于霍小玉形象的塑造非常生动传神,不仅如此,作品中还塑造了与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黄衫客与鲍十一娘的形象。

  • 日语体态语“手”的方所表达隐喻模式

    作者:杜丽丽 刊期:2014年第01期

    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的身体经验,总是从自身身体与外界事物的互动中获得经验,理解周围事物。在日语中,人体部位“手”投射到空间域,成为了方所表达的基准,其方所形式既可以表达实际位置,还具有隐喻意义。本文运用隐喻对日语“手”的方所形式加以研究,以此角度证明人类的认知模式和隐喻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