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学

湖南文学杂志 省级期刊

Huna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湖南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52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主编推荐、小说、在场、散文、双城、国际文坛、鉴赏、诗歌、山水

主管单位:湖南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作家协会
国际刊号:2095-9168
国内刊号:43-1526/I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362
总被引量:274
H指数:4
期刊他引率:1
  • 中年,不仅仅是个概念

    作者:远人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年写作"便是诗歌界一个津津乐道的时髦术语。中国诗坛似乎总是热衷于术语塑造,当然不是说抛出术语的人在玩弄花招,但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太多的写作者在不知不觉地将术语转变成引导。似乎没有一个术语或概念支撑,自己的写作就无以为继。不可否认,"中年写作"的确能构成概念,它也在事实上成为了概念。但我们稍...

  • 沈苇诗选

    作者:沈苇 刊期:2012年第10X期

  • 江南六镇

    作者:沈苇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南浔:藏书与革命那些花园消失了:适园、宜园、述园、东园……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园,它们的亭台楼阁、假山瘦石、草木花卉,被时光潦草的一笔,就轻易地抹去了。只有小莲庄还孤零零地留在那里。垂柳依依,拂过水面,如同已逝小姐们寂寞的发丝。荷花池荡漾着,似乎躲过了岁月的几度劫难而惊魂未定,波光映照水阁、木楼、石驳,敏感地律动,留...

  • 三份答谢词

    作者:沈苇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第柔刚诗歌奖答谢词几年前,在北疆,遇到一位牧民,他去过北京。我问他北京怎么样,他想了想,说:"北京好是好,可惜太偏僻了。"他的回答使我想起阿摩司.奥兹的一句话:"你身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中心。"放羊人和放牧文字的人,原来是心有灵犀的兄弟,道出了异曲同工的心声。现在,我生活在一个远离"偏僻"的地方,脚下也不是可

  • 答蒋蓝十问

    作者:沈苇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你在新疆生活了二十多年,出版了《新疆词典》、《植物传奇》等著作,可以说由一个江南人彻底变成了一个"新疆通",你如何看待这一角色转换?我是盲流进疆的。到今年,已在新疆生活二十四年,超过在浙江的二十三年了。现在有"北漂""海漂""广漂"之说,其实在上个世纪80年代,像我这样的"盲流"(盲目流动的人)不在少数,兜里揣很少的一点钱,带着文...

  • 正午的启示——沈苇诗歌印象

    作者:赵荔红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意义不会主动来到你身边要看你有没有一根灵光魔棒、一双卓越的手当你向着世界俯身,是不是怀着伟大的柔情——节选自沈苇《看不见的手》诗人沈苇说,一首诗的诞生是一个重要而神圣的时刻。当我叙述一个诗人的诗歌时,也绝对是一个"严重时刻"。我心中充满双重怀疑:怀疑我是否有能力用语词去"重述"一个诗人的语言、道德、心灵深处的隐秘,"...

  • 午后的太阳与梦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沈苇的写作再次验证了我的一个看法,一个作家的写作,如果没有混血——地缘与血缘的——特质,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而沈苇的混血,并不是纯粹血缘意义上的。他是个地道的江南人,他的混血是他从江南来到新疆后,对新疆各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使自己文化的血脉里流进了异域的血……他的语言,是一种超现实而又完全概括现实的语言。现...

  • 沈苇著编目录

    刊期:2012年第10X期

  • 种菜

    作者:梁晓明 刊期:2012年第10X期

  • 随笔五篇

    作者:梁晓明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同里的一角久住江南,对于那些亭台楼阁、水乡古桥似乎早已丧失了新鲜的感悟力,同里,以前听到这名字,以为最多也就是水乡小镇的一种,而且奇怪的是,莫名奇妙的也不知哪来的印象,总觉得同里是众多水乡小镇中最小的一个,因为地处江苏,感觉上就认为很远,直到这次开会,临前还到处打听怎么去同里,直到买好车票才知道,原来同里与杭州的直通车...

  • 九句话

    作者:梁晓明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1、我曾经喜欢美国诗人罗伯特.勃莱的一句话。他说他最终理解到诗是一种舞蹈,一种从悲痛中飞出来的舞蹈。他这样讲,一定是基于创作的快感与审美的考虑。我现在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理想逃离痛苦,害怕,矛盾和启示。我现在很难想象真正优秀、伟大的诗歌会缺乏这些因素。勃莱的理想美好、纯粹并且迷人,但随着年龄增长,我觉得他单薄...

  • 随身携带诗歌的孤独

    作者:汪剑钊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诗歌史的编撰上,关于梁晓明的创作一直存在着评估不足的问题。迄今,对他一系列寓意深刻、饱含想象力和实验性的诗歌,主流研究和评论仍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必要的总结。因此,在中国现代诗的推进上,梁晓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已抵达的诗歌高度,不仅没有因时间的前行在九十年代以后得到"更上一层楼"的提升,而且因理...

  • 被中西文化夹在中间

    作者:刘翔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中西文化之争曾经是一团含混不清的浊水,似乎任何人都想涉足其间,但多半的论者只是在概念的迷宫中穿行,没有进入问题真正的核心。诗人梁晓明显然无意涉足论争的泥塘,他只是以独具个性的方式表达了一种被夹在中西文化石缝间的一种难言的感情。"我已渐渐少了"。诗人如是开首,定下了全诗的基调,一种淡淡的惆怅,一种莫名的失落感,一种略带...

  • 冬夜,与新疆朋友们饮酒谈诗

    刊期:2012年第10X期

    <正>沈苇:在我们这一代诗人中,晓明是出道较早的一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写出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请问九十年代诗歌与八十年代诗歌的主要差异在哪里?你如何评价诗歌发展的现状?梁晓明:八十年代青年诗人的雄心大志是相对于当时影响巨大的朦胧诗而建立的。他们在朦胧诗铺天盖地的繁复意象中

  • 梁晓明作品目录

    刊期:2012年第10X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