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972/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4-991X
国内刊号:11-5972/X
全年订价:¥ 70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81
复合影响因子:1
总发文量:1231
总被引量:4869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5.8875
立即指数:0.0465
期刊他引率:0.9022
平均引文率:26.186
  • 2017年滇池外海水质异常下降原因及对策

    作者:郑丙辉; 彭嘉玉; 胡小贞; 储昭升; 庞燕; 王丽婧; 徐晓梅; 何佳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17年滇池外海水质由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降为劣Ⅴ类,特别是6—8月主要水质指标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及叶绿素a(Chla)浓度异常上升。引起滇池外海水质异常下降的根本原因:首先,2017年6—8月流域降水量较上年同期增加81%,为1999年以来同期降水量之最,异常降水使外海北部3条主要入湖河流宝象河、...

  • 湖泊外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方向与特色

    刊期:2018年第05期

    研究内容 湖泊外源污染过程与控制研究方向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环境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典型外源污染物的污染过程及机理研究,湖泊外源污染问题诊断与风险评估,外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以及在生态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工程中的推广应用。

  • 洱海缓冲带模式识别与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

    作者:万正芬; 卢少勇; 金相灿; 毕斌; 陈方鑫; 秦攀; 李琳琳 刊期:2018年第05期

    以洱海缓冲带为研究区,利用现场调查与Arc GIS分析相结合的手段,识别洱海缓冲带模式,分析不同模式下主要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质。结果表明:洱海缓冲带共分7种模式,其中模式1面积最大,占洱海缓冲带总面积30.46%;模式4岸线最长,占洱海岸线总长度37.14%;村落紧靠缓冲带内圈的模式,其面积和岸线均占洱海缓冲带60%以上。不同模式下入湖河流缓冲带段水...

  •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

    刊期:2018年第05期

    第一条 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环境质量、自然生态和能源资源状况,了解政府和企业的生态环境信息,学习生态环境科学、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健康风险防范等方面知识,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 进水方式对生态碎石床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的影响

    作者:吴鑫; 和树庄; 陆轶峰; 卢少勇; 张俊朋; 胡桃; 张森霖; 陈方鑫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提高生态碎石床对生活污水中氮的去除率,设计了空白床、芦苇床、水葱床、香蒲床4组生态碎石床,研究在连续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1.8 d)和间歇进水(水力负荷7.5 cm/d,水力停留时间5.4 d)2种进水方式下对生活污水中总氮(TN)、氨氮(NH4^+-N)和硝氮(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碎石床在2种进水方式下对氮的去...

  • 表面流湿地去除洱海缓冲带低污染水氮模拟研究

    作者:张俊朋; 陆轶峰; 国晓春; 卢少勇; 吴鑫 刊期:2018年第05期

    针对洱海缓冲带内典型低污染水的污染问题,选取洱海西区白鹤溪与梅溪间以农田为主要用地的典型缓冲带,监测了缓冲带内的地表径流水质,在洱海现场设置了不同植物表面流湿地中试系统,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研究其对洱海缓冲带模拟低污染水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物湿地系统具有较好的氮去除效果,总氮(TN)年均去除率表现为荇菜湿地(83.1%)...

  • 黑臭水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

    作者:朱韻洁; 李国文; 张列宇; 许秋瑾; 宋永会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国城市水体黑臭现象普遍发生,目前各地正在开展黑臭水体的大规模治理。简要介绍了我国黑臭水体问题的严重性,阐述了当前国家对黑臭水体治理的政策和治理目标。对黑臭水体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提出了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思路,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的技术路线,包括开展调查与问题诊断、核定污染物负荷并确定黑臭水体治理目标、提出适用技术与治理方案...

  • 乌溪江梯级水库的营养特征及水生态健康评价

    作者:张小林; 张靖天; 迟春娟; 马春子; 李小闯; 肖喆; 安贞贞 刊期:2018年第05期

    大量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以乌溪江梯级水库为研究区域,2017年6—11月对上游湖南镇水库和下游黄坛口水库的营养特征及浮游植物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应用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数对水库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乌溪江梯级水库氮、磷、有机物含量较低,处于贫营养状态。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52种,其中蓝藻门...

  • 饮用水处理厂锰砂滤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作者:孙晓玲; 杨昱; 马志飞; 姜永海; 董子萱; 廉新颖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了解锰砂滤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以生物锰砂滤池运行结束后产生的废料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初始p H、温度和溶解氧条件下锰砂滤料对苯酚的吸附性能,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其吸附规律。结果表明:锰砂滤料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内扩散动力学模型和Temkin吸附等温线模型,每单分子层吸附,吸附效果主要受苯酚扩散速率影响...

  • 巯基化稻壳炭吸附废水中Zn(Ⅱ)试验研究

    作者:程德义; 杜超; 黄兆琴; 代静玉; 杜琪雯; 邵爱云 刊期:2018年第05期

    通过巯基乙酸改性稻壳炭去除废水中的Zn(Ⅱ),研究溶液的p H、反应温度和时间以及解吸对巯基化稻壳炭(RD350)吸附效果的影响,并对改性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化学改性向稻壳炭引入巯基,改性稻壳炭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孔隙增大,且表面功能基团—SH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对Zn(Ⅱ)的吸附能力。RD3...

  • 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对太湖高藻水DON去除研究

    作者:张谦; 刘晓冬; 邓非凡 刊期:2018年第05期

    利用小试试验研究了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对模拟太湖高藻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效能,并通过分子量分布测定、双向电泳等手段初步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KMnO4浓度为1.00 mg/L,预氧化时间为30 min,PAC浓度为20 mg/L时,对DON去除率为36.0%,浊度去除率和藻细胞去除率分别为88.3%、93.0%。KMnO4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可作为水源水...

  • 北京市冬季PM2.5浓度变化特征及估算模型研究

    作者:熊俊丽; 李彩艳 刊期:2018年第05期

    基于北京市2017年1月的每小时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市PM2.5的小时浓度与区域浓度变化特征,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构建了12个监测点的PM2.5与PM10及主要气态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浓度的小时变化趋势为晚间高(18:00—次日07:00),白天低(08:00—17:00)。怀柔镇、定陵及昌平镇3个监测点的PM2.5月平均浓度较低,为78...

  • 改性SCR催化剂对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作者:秦亚迪; 王淑娟; 禚玉群 刊期:2018年第05期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中的单质汞(Hg^0)氧化技术,综述了改性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催化剂对Hg^0催化氧化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了金属氧化物及氯化物掺杂对改性SCR催化剂催化氧化Hg^0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改性物质、掺杂比、烟气组分、温度等对各改性SCR催化剂催化氧化Hg^0性能的影响;从掺杂元素和烟气气氛两方面综合分析了改性SCR催化剂催化氧化Hg^0...

  • 愉悦度在恶臭污染感官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翟增秀; 李伟芳; 邹克华; 杨伟华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完善我国恶臭污染感官评价指标,针对橡胶制品企业、面包房、垃圾填埋场3种典型气味源,采用9级愉悦度度量法测定不同气味源臭气浓度下的愉悦度,解析不同源臭气浓度、臭气指数和愉悦度间的关系,提出了臭气浓度和愉悦度综合评价理论模型,即气味源的干扰潜力=臭气指数×愉悦度。结果表明,橡胶制品企业和垃圾填埋场愉悦度为负值,面包房为正值。3种气...

  • 石家庄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NH3排放研究

    作者:刘翠棉; 窦红; 姜建彪; 高远; 常青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各处理单元NH3的排放特征,采集石家庄某制药企业各污水处理单元以及经过废气治理后排放的样品,计算各采样点NH3浓度及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单元中,水解酸化池NH3浓度和单位体积污水NH3排放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2.89和3 360 mg/m^3。各污水处理单元NH3总排放量为0.97 kg/h,单位体积污水NH3排放量为9 312mg/m^3;经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