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环境工程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不同形态氮、磷在景观河道和入湖口的衰减特征 【正文】

污水处理厂尾水中不同形态氮、磷在景观河道和入湖口的衰减特征

作者:张言; 潘珉; 李扬; 高路; 熊华斌; 高云涛; 高定烽; 李思敏; 杨志; 李晓芬; 戴建辉; 张东华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昆明650500; 昆明市滇池生态研究所; 昆明650228;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 昆明650500;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昆明650500
污水处理厂尾水   高原湖泊   氮形态   磷形态   补给  

摘要:水源补给不足是高原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难点,污水处理厂尾水补给可有效增加入湖水量。基于氮、磷形态的变化分析,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入景观河道和入湖口汇水区的变化特征开展实验。结果发现:污水处理厂尾水中氮、磷含量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NO3^--N含量占比超过93%。河道中氮、磷含量随河道延伸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汇水区,草海水倒灌对河道水体中的氮、磷起到稀释作用,ρ(TN)和ρ(TP)分别达到5.74,0.258 mg/L。河道中底泥的氮、磷含量均高于水体中的,说明经过长期累积底泥已吸附了大量的N、P,但汇水区因受到草海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沉降的影响,底泥中的氮含量低于水体中。因此,建议在利用尾水补给草海水源时,应在河道中栽种一些沉水植物来吸收NO3^--N。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