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学

湖北农业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湖北农业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255/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综述、育种·栽培、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园艺·特产、药用植物、畜牧·兽医、水产养殖、贮藏·加工、检测分析、农业工程、生物技术、农业经...

主管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黄冈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0439-8114
国内刊号:42-1255/S
全年订价:¥ 46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3
复合影响因子:0.44
总发文量:16457
总被引量:53704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459
立即指数:0.0505
期刊他引率:0.9278
平均引文率:8.6318
  • 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调控和适应机理

    作者:胡灵芝 胡江琴 王利琳 张栩佳 陈哲皓 刊期:2015年第01期

    盐胁迫是世界范围内限制作物产量和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探索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并利用植物的耐盐机制,选育和开发耐盐作物品种,对于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耕地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从降低盐胁迫的损伤程度,建立内部渗透平衡和钠离子内稳态,调控自身生长状态这三个方面综述了最新的植物耐盐机制,旨在为进一步推动耐盐作物选育...

  • 番茄高压静电场处理的生物效应研究

    作者:陈建中 胡建芳 杜慧玲 王玉国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从高压静电场的产生及其生物效应特点出发,综述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概述了静电场处理应用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概况,力求为利用高压静电场新技术促进番茄增产增效提供借鉴和指导。

  • 滨海稻区耐盐水稻外观品质与食味的关系

    作者:刘郁 于亚辉 桑海旭 王井士 李运动 马晓慧 于深州 边应权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对滨海稻区耐盐品种稻米的外观品质、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的测定,研究其外观品质与食味的关系。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和黄粒米率与食味值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垩白粒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碎米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存在线性关系,这说明碎米率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增加稻米食味...

  • 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

    作者:钱太平 梅少华 张键 喻均吉 翟中兵 方锡文 陈建军 张丛德 魏坦雄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新两优223、两优6326、黄华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留桩高度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的产量效应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再生稻最适留桩高度因品种而异,新两优223、两优6326以留桩50 cm产量最高,黄华占以留桩35 cm产量最高;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3个品种均表现出有效穗增加,穗粒数减少,结实率提高。不同收割方式间再生稻产量差异极显著。

  •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产业化技术实践与探讨

    作者:梅少华 兰斌 王少华 吴海亚 夏起昕 何德志 周雨亭 阮美霞 郭熙法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双低油菜品种华双4号和中双10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油菜摘薹的效应以及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分析了"一菜两用"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条件下摘薹,油菜产量表现明显不同,油菜子产量以12万株/hm2最高,鲜菜薹产量以15万株/hm2最高;不同摘薹时间和留薹高度条件下,12月23日摘薹、留薹12 cm油菜子和...

  • 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作者:汪红武 熊常财 涂修亮 李景柱 汤涤洛 刊期:2015年第01期

    通过近几年的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的实践,针对早稻机插秧秧龄短、秧苗素质差、不易起苗、易散、季节紧、机械作业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对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探索,总结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制定了早稻麻地膜机插秧育秧技术规程。

  • 硒矿粉对早稻陵两优211富硒效果的影响

    作者:何文静 郑威 罗耀美 刘勋丰 袁志华 邱先进 徐建龙 邢丹英 刊期:2015年第01期

    利用湖北恩施出产的硒矿粉(含硒量83 mg/kg)在江西丰城(土壤含硒量0.430 6 mg/kg)进行不同硒矿粉施用量(0、10、20、30、40、50 kg/667m2)对早稻(Oryza sativa L.)陵两优211富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硒矿粉能够增加水稻子粒与茎秆的硒含量,施用10-50 kg/667 m2硒矿粉的水稻子粒硒含量为0.113 4-0.255 0 mg/kg,比对照0.108 0 mg/kg增加5.0...

  • 壳聚糖和鱼精蛋白对淡水污损黏附菌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念 熊燕飞 彭俊讲 许瀚之 廖立菁 蔡小雨 许云 刊期:2015年第01期

    水下固形物表面微生物的黏附生长是生物污损层形成和生物腐蚀的初级阶段。从长江水体分离得到三株淡水黏附菌,在前期对其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黏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壳聚糖和鱼精蛋白两种物质对它们生长、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3种菌株在玻璃片上能迅速黏附,壳聚糖与鱼精蛋白处理菌体后能明显改变菌株生长或黏附情况;处理...

  • 盐藻在海水养殖废水中的生长及对废水的净化作用

    作者:叶志娟 刘兆普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f/2培养基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海水养殖废水培养盐藻,研究其对废水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盐藻在海水养殖废水中能正常生长,利用海水养殖废水培养盐藻是可行的,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盐藻,盐藻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情况好坏顺序为f/2、100%、10%、25%、50%、75%、90%、0%(纯海水),培养后废水水体中氨态氮基本上检测不到,10%海水养...

  • 典型草地土壤包络线光谱特征参数与植被覆盖度相关性

    作者:胥静 蒋平安 武红旗 刊期:2015年第01期

    对新疆8种典型草地形成的不同类型土壤进行了光谱室内采集,以求能够通过包络线消除法和植被覆盖度对不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高低做一个快速判断。运用包络线消除法提取了不同土壤的包络线特征参量,结合地上的植被覆盖度对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包络线消除后所得到的特征参数中,不同土壤光谱特征值存在...

  • 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在玫瑰香葡萄上的应用效果

    作者:任磊 靳韦 肖东明 马文婷 孙茜 王振平 刊期:2015年第01期

    以5年生玫瑰香葡萄(Vitis vinifera cv.Muscat)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抗重茬微生态滴灌肥对葡萄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叶片养分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态滴灌肥能提高葡萄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净光合速率,且有明显日变化;叶片全N、全P、全K含量比对照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也比对照提高,延缓叶片衰老;还可...

  • 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兽药土霉素在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作者:范菲菲 朱健 韦时宏 刊期:2015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兽药土霉素在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采用批量平衡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黄壤中土霉素吸附与解吸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线性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均可较好地拟合不同浓度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含有土霉素的黄壤的吸附与解吸曲线,决定系数(R2)为0.946 8-0.999 8;无论添加哪种外...

  • 南长山岛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作者:马成亮 宋桂全 刊期:2015年第01期

    调查研究发现南长山岛有种子植物80科286属482种,并发现2个新变种。南长山岛地理成分复杂,区系类型多样,现有286个属,可分为15种分布型,482种分为14种分布型。本研究在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地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植物种类丰富,温带成分优势明显,热带成分比例较大;2)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3)区系...

  • 阿克苏地区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分析及区划研究

    作者:张艳波 闫慧洁 晁增福 王万雄 刘继亮 刊期:2015年第01期

    自然灾害常常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并对人类构成重大的威胁。根据2001-2011年的统计数据,对阿克苏地区灾害损失及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经过量化的受灾总面积以及各个灾害损害面积作为指标,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灾害损失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受灾面积的大小划分成严重、重...

  •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研究

    作者:王月 尹辉 李晖 翟禄新 梁保平 侯满福 刊期:2015年第01期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与考察法等方法,通过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生态损益、支付意愿等方法确定了会仙岩溶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范围:由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确定补偿标准的上限为9 874.5元/(hm^2·a);根据生态损益、支付意愿调查等确定补偿标准的下限为9 428.6元/(hm^2·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补偿途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