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深基坑施工论文

深基坑施工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0 05:04:51

深基坑施工论文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1篇

1.1合理勘察

在大型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前,应该做好现场勘察工作,了解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特征,与市政主管部门相互沟通,明确是否存在地下管线以及管线的具置,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

1.2先支后挖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应该坚持先支后挖的原则,按照设计方案,确定深基坑土方开挖的整体施工流程,按照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等原则,开展土方开挖施工。

1.3配套施工

土方开挖前,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地面存在的植被、石块等,同时完成作业现场的通水、通电及便捷通道,对场地进行平整。另外,还应该完成特殊地基的处理及现场测量放线工作,组织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

2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2.1放坡开挖工艺

放坡开挖工艺主要是针对基坑深度较浅的情况,通常使用挖土机可以一次性开挖至设计标高,因此,在地下水位相对较高的区域,软土基坑的开挖可以利用反铲挖土机与运土车辆的协同作业;而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且土质坚硬,可以填出一定的坡度,使得运土车辆能够下到基坑底部,配合铲挖土机进行土方开挖作业,需要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对于基坑边坡坡度的确定,应该考虑土质、开挖方法、基坑深度、场地空间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应该采取相应的护面措施,避免基坑边坡出现风化、松散等问题,切实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

2.2直立壁拉锚开挖工艺

一般来讲,应用直立壁拉锚开挖工艺的基坑,深度相对较大,坑底作业空间大,因此,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应该采用同分层级、分区段开挖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穿插完成相应的拉锚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充分保证锚杆位置与分层分区开挖范围的一致性,满足土体稳定性以及施工设备的作业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开挖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2.3直立壁无支撑开挖工艺

在这种施工工艺中,一般都会使用重力式水泥挡土墙,凭借其良好的挡土和防水功能,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若基坑深度在5m左右,可以使用反铲挖土机和运土车辆协同作业;而如果地下水位较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应该尽可能避免正铲挖机下坑的情况。

2.4直立壁内支撑开挖工艺

直立壁内支撑开挖工艺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内支撑,在使用内支撑结构时,基坑的作业面会大大减少,设备的作业效率也会有所下降,施工难度增大。对此,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支撑进行合理设置,尽可能将内支撑造成的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通常情况下,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时,支撑竖向间隔应该大于4m。在基坑工程中,应用直立壁内支撑后,其深度往往会超过挖土机的挖掘深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分层开挖,交叉进行土方的挖掘与支撑。通过对土方的分层分区开挖,能够逐渐形成一个支撑施工作业面,然后进行内支撑施工,当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就可以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作业,形成新的支撑施工面,通过重复上述流程的方式,能够形成一个完善的支护结构体系,即内支撑施工。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在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其与支撑施工的紧密结合,同时考虑支护结构的设计情况,从实际出发,确保土方开挖范围及分层的合理性,然后才能进行土方的分层分区开挖。需要注意的是,在土方分层分区开挖的范围内,必须全面考虑支撑施工时间、土体时空效应以及设备作业面要求等因素,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5中心岛式开挖工艺

这种施工工艺适用于基坑规模大、支护结构为角撑、环梁式或者或者边桁架式的基坑形式。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在基坑周边设置相应的围护结构,对边坡土体的变形情况进行控制,避免土方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出现滑动或者变形。与其他施工方式相比,中心岛式开挖施工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主次性强,利用基坑围护结构,可以对土体的变形和位移进行有效控制,同时利用中间的土墩,可以搭设栈桥,将挖土机引到基坑底部进行挖掘,运土车辆通过栈桥也能够进入基坑运土,从而加快施工速度。不过这种施工工艺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围护结构形成时间较早,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围护结构体系变形的增大,同时由于开挖出土路线相对复杂,对于基坑土方的施工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

3深基坑土方开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合理选择边坡支护

在大型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中,应该对基坑边坡支护方案进行合理选择,当前常用的支护方案包括水泥挡土墙、排桩及板墙、逆作拱墙等结构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工期、成本造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边坡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2做好降水施工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应该做好相应的降水排水工作,利用降水井和排水盲沟等形式,对地下水进行相应的处理,避免其对于基坑施工的影响。而考虑到降水和排水会对地下水位造成一定影响,可能会由于渗流而造成基坑的变形,因此还需要通过回灌等方式,消除降水对于周边环境的影响。

3.3强化安全管理

应该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基坑变形监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变形或者失稳等突发性事故,应该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通过降低土体剪应力和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等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保证施工安全。

4结语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2篇

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来看,在本工程深基坑项目施工作业的实施过程当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技术性难题:第一,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作业区域处于两条城市交通干道以及地铁线路的交叉位置,与地铁9#线盾构边线距离较短,最近距离为24.36m,与北侧中山二路同样距离较短,最近距离在13.96m左右。换句话来说,若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当中产生过大的变形问题,则势必会对深基坑周边的地铁运营,城市交通运营,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再加上本开挖区域内分布有多种类型的城市管网,且协调复杂,若不对其进行必要的环境保护,则将会对整个深基坑施工造成非常不利的干扰。第二,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作业开展期间,受到地铁建设运营的影响,在工期安排上比较紧张,大地板浇筑,土方开挖等工作环节的时间消耗受到了明显的控制。

二深基坑施工技术分析

考虑到本工程中深基坑施工作业实施期间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比较复杂,且工期紧张,施工过程当中存在大量的干扰性因素,由此给深基坑施工作业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以及比较不利的影响。在选择施工技术方案时,需要非常的仔细与谨慎。本工程中,最终选择套打连续墙、搅拌桩配合高压旋喷桩以及压密注浆处理的施工技术方案。选择该方案的主要优势在于:从技术上来说,传统的深基坑施工方案不同程度上存在围护体数量较多,占用面积较大,对土质要求较为严苛,基坑变形质量可控性差,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基坑变形问题严重且潜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而本工程中所选择的施工方案则能够确保深基坑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对变形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整体来说性能安全且可靠;从过程中安全性上来说,本方案开挖过程当中由于遵循了分层、分块的基本原则,同时对开挖区域进行了单元划分,对施工投入进行了科学有序安排,因而对本工程基坑围护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保证;从工期上来说,采用平行施工的方法,多台成桩机械同时施工,在土方开挖阶段应用盆式抽条挖土与盆边抽条挖土相结合的方案展开开挖作业,将混凝土浇筑试件控制在24h内完成,工序安排合理且紧凑,最大限度在满足质量、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快速施工以达到节约工期的目标。本方案实施期间的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围护结构技术方案

围护结构施工期间遵循以下工作流程:首先套打连续墙两侧截面积为650.0mm的三轴搅拌桩,然后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作业,然后在施工截面积为850.0mm的钻孔灌注桩,再完成连续墙内侧截面积为850.0mm的三轴搅拌桩以及截面积为700.0的两轴搅拌桩,最后最高压旋喷桩以及压密注浆处理。

2)开挖技术方案

本工程深基坑开挖作业实施期间遵循分层、分块、留土护壁、对称、同时限时开挖的基本工作原则。根据设计方以及周边工程施工方的要求,将靠近地铁8#线的一侧自基坑开挖至第二道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6h内完成,其他部分的工程则在24h时间内完成。根据较为紧张的工程施工要求,开挖期间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可以概括为:将本项目中一期基坑划分为A、B两个独立的开挖工作区,A工作区应用盆式抽条挖土方案开挖,B工作区应用盆边抽条挖土方案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支撑工作。根据分区标准对支撑浇筑时间进行合理控制。

3)混凝土浇筑技术方案

本工程中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采用亚硝酸钠加氯化钠复合抗冻剂的抗冻混凝土作为浇筑混凝土,其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浇筑期间,首先用钢管在已经绑扎的钢筋间距内将顶板以及梁钢筋下存在的霜雪剁散,然后在地下室1层内按照250.0m2的间隔距离设置加温点,升高室内温度,使其达到8.0~10.0℃标准,然后应用二次振捣方法对表面泌水进行排除,提高混凝土整体抗拉强度。充分振捣后通过覆盖薄膜并加垫保温毯的方式进行养护。

三环境保护技术分析

1对既有建筑的保护技术分析

针对本深基坑西侧与地铁9#盾构边线间隔距离过短的问题,在本项目施工过程当中使用水泥土搅拌桩墙法进行加固处理,原维护桩体结构与桩基之间则通过压密注浆的方式进行土体固结处理,以达到稳固建筑结构的效果考虑到本工程中,商业裙楼部分与既有居民楼相邻,采用条形基础施工,埋深深度按照0.8m标准进行控制,共设置6根框架柱,测定其与基坑边线的最小距离不足2.5m。针对这一问题,在本次深基坑施工作业实施期间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采取两个加固方案:一是在条形基础下打设压密注浆孔,共布置15个孔位,打孔深度按照18.0m进行控制,做压密注浆加固处理;二是在每根框架柱下打设低压旋喷钢管桩,共打设10根(2~4根为一组),打入长度按照18.0m标准进行控制,每根低压旋喷钢管桩内喷入2.7m3单位浆液,然后将每一节6.0m长度的钢管压入地基内,借助于扩头装置将截面积为50.0mm2的小孔扩大至400.0~600.0mm,至上而下达到预定深度,最后在原基础与钢管结构之间做封端处理,发挥此类桩体结构较大的承载力优势,同时兼顾环保经济方面的优势。

2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技术分析

环保理念的提出是现代建筑施工的新准则,也是保证建筑项目工程收益最大化的基础。考虑到大型深基坑项目施工的各项投资较多,竣工后的处理工作不当将会给现场环境带来较大的破坏。因此,在施工期间就需要关注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期间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深基坑开挖中常见土堆过多的现象,对周边环境有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深基坑开挖期间产生的土壤,施工方需要尽快组织安排车辆将其运到施工场地外,尽量避免现场形成过多的土堆。同时,也需要做好对机械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杜绝因漏油等问题造成土壤环境被污染。第二,分部或分项工程作业完成后,施工方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现场材料进行回收处理,对施工期间所产生包括塑料品,以及化学剂在内的各种废弃物,需要回收并对有价值的部分做二次回收处理。通过二次回收的方式达到降低成本消耗,更高利用资源的目的。第三,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根据深基坑开挖期间的具体情况,对基坑内部力度较小的位置进行支护稳定,对监护范围选择基础托换、结构补强、地基加固等加固处理。

四结语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3篇

关键词:深基坑;基坑支护;支护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E357.1+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深基坑施工是地下工程施工富于变化而又复杂的环节,其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广东保证整个地下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安全,同时又要控制因开挖而引起的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便保护周围环境(如相邻建筑及地下公共设施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坑支护结构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尚应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加强了对深基坑施工的强制性管理,并组建了质量鉴定检测专家库,供建设单位进行技术咨询、方案论证时抽取。同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使深基坑施工质量明显提高,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1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仍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深基坑支护设计理论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通过结合工程实践,笔者总结支护施工存在问题集中以下几方面:

1.1 边坡修理不达标: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主要是受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护后而造成超挖和欠挖现象。

1.2 施工实际情况与设计意图差别较大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

1.2.1 深基坑支护施工所采用的材料不足量,如采用深层搅拌桩支护,但施工却没有掺入足量的水泥,造成支护强度不足。

1.2.2 基坑支护设计往往对基坑开挖提出要求,但施工中却因赶工期而忽略了正确的基坑开挖顺序。

1.2.3 深基坑支护设计是基于平面应变而执行的,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当对基坑支护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1.3 基坑支护不配套:对于挡土支护来说,其技术含量,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挡土施工和土方开挖施工大多数是分开施工队施工的,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协调管理难度。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性问题

2.1 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积累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尤其是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支护结构中的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

2.2 支护变形监测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必须重视支护变形监测环节,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应当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基坑支护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

3 深基坑支护施工建议

通过分析目前深基坑支护所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工程实践,笔者提出深基坑支护施工建议,为同类工程所参考:

3.1 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为此,必须进行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工程施工前,必须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同时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3.2 采取基坑支护施工信息监测与信息化施工技术

基坑工程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及施工过程的不可预见性,使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难免出现与实际地层条件不符合的情况,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检测信息的反馈来修正设计,指导施工。因此,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组织良好的监测能够将施工中各方面信息及时反馈基坑开挖组织者,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对基坑工程围护体系变形及稳定状态加以评价,并预测进一步挖土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制定进一步施工策略,实现信息化施工。

3.3 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管

从支护方案的专家论证到基坑支护施工的整个过程,严格进行现场检查。并要求建设单位督促基坑支护监测单位增加技术力量、加强监测并及时反馈数据,组织有关人员全天候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观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基坑支护单位未能严格按照专家评审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专家组评审意见未能得到完全落实、部分喷射砼护壁(坡)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锚杆抗拔力检测试验尚未进行、锚杆注浆量、压力值未达设计要求等。由业主牵头成立施工现场协调指挥部,统一协调处理深基坑施工质量、安全问题。责成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委派设计人员驻工地指导基坑支护的施工,组织深基坑评审专家对已施工完成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鉴定,并做出书面评估。加强对深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结语

深基坑的施工已成为地下工程施工的技术难点,如何合理地采取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做到既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是深基坑施工的关键环节。深基坑支护工程理论有待完善,尤其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是个隐蔽工程,在支护施工中,要随着外界的一些变化增减工程量。实践表明在其支护施工方面必须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具体的工程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深基坑支护的安全与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傅汉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四川建筑,2004,23(10):13-18.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55 文献标识码:A

1 深基坑支护概述

基坑支护是应用于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桥梁工程等以及其它一些基础设施,它的使命是确保主体工程基础部分的顺利实施,而支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工程进度、施工安全。深基坑支护又不是建筑产品,它是为完成建筑产品而采取的措施之一,一旦完成了基础工程后,也就是完成了它的使用使命,因而它的施工成本高。支护工程一般都是按悬臂构件来考虑的,随着深度的增加悬臂的长度也增加或者是在中间部分增加内撑。受地质条件、地下水的情况、岩土成份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支护工程的造价。它的施工技术有:桩基工程、喷射砼技术、锚杆技术、钢筋砼、多层支撑换撑、土方开挖、基坑排水、地基土处理等。

2 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2.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多变且十分复杂,要精确地计算土压力目前还十分困难,至今仍在采用库伦公式或朗肯公式。关于土体物理参数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是可变值,很难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取值不准,将对设计的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磨擦角值相差5°,其产生的主动土压力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与开挖后土体的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

2.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土体比较合理的物理力学指标,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拱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的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但是,地质构造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取得的土样不可能全面反映土层的真实性。因此,支护结构的设计也就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的地质情况。

2.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以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足以说时深基坑开挖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的,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则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未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支护结构要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开挖空间效应的要求。

2.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证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破坏;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的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个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几点建议

3.1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设计和施工方法仍处于摸索和探讨阶段,而且,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投标和施工时提交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施工的主要依据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因此要加强深基坑工程设计的审核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基坑支护投标的时侯还是在基坑支护施工之前,都应单独提交基坑支护设计,设计封面和设计图上均应有设计人、审核人和审批人签字。这样,在基坑支护施工中如出现问题需做设计变更时,才能够很快找到设计人,也便于快速解决问题,同时也便于追究责任。

3.3基坑支护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基坑支护不仅需要保证基坑支护施工阶段的安全与稳定,同时还应考虑到将来的结构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应包括如下方面的内容需要着重考虑:

3.3.1 基坑坡顶堆载

对于坡顶堆载,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堆载要求,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荷载选择时进行全面考虑。在设计说明中,应明确边坡堆载量与坡顶距离的关系。这样在将来的结构施工时非常明确基坑边坡堆载要求,有效避免了基坑坡顶过量堆载而导致的基坑边坡变形或破坏。

3.3.2 临建的布置

在进行基坑设计时,应结合现场情况,主动了解或最大可能地考虑总承包单位临建的布置位置,以便在设计时考虑坡顶荷载。

3.3.3 塔吊的布置

塔吊的位置选择应根据总承包单位的要求,但是在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时必须考虑,如果布置在槽内,则需进行塔吊位置处的土方挖除;如果塔吊布置在基坑边坡处并与基坑边坡下口线重合,则需考虑塔吊处的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在进行塔吊安装时,基坑支护应给出大吨位吊车离开边坡上口线的最小距离。

结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难的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统一、协调、优质、高速地施工,是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必须重点审视的问题。做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管理对减少甚至杜绝基坑工程事故、规范建筑施工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曙光.深基坑支护事故处理经验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136~152.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基坑;施工;支护;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2.0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几年来,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各地在深基坑开挖和支护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施工经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不断涌现。但是,现在的城市建筑间距很小,有的基坑边缘距已有建筑仅十几米、甚至几米,给基础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大威胁,也相应地增加了施工工期和施工费用。另外,原来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运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的实际情况,导致一些基坑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应予以高度重视。

1 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现状

目前的建筑施工,其中的深基坑支护因其专业性较强,一般都分包给了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比较大的公司一般是当地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和实力较强的专业公司,当前市场上,个人岩土公司也有一些。

从设计和施工资质上看:比较大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既有施工资质又有设计资质;而一些小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只有施工资质,而没有设计资质,这种情况在当前的岩土工程施工中为数较多。最近两年,一些业主为了提前开工等多种因素,在招标时改变常规,对地下岩土工程部分在结构主体招标前先进行招标,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许多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为了抢占市场,纷纷参与了投标,一些大的建筑总承包单位进入了岩土工程施工。然而,不论是业主还是监理单位,他们都忽视了建筑总承包单位一般都没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问题,这给将来的施工造成了很多隐患。

从承包模式看:基坑支护施工一般都实行分包,有些是业主直接将基坑工程分包给了专业公司,然后纳入总承包单位管理;而另一种模式是业主将基坑任务交给了总承包单位,而由总承包单位进行分包。前一种模式因业主将任务直接分包,故在总包单位管理时易出现管理难的问题,而后一种模式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从深基坑工程特点看:深基坑开挖深度大,很多深基坑紧邻其它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难度较大,除了合理设计外,必须加强施工管理,确保严格按设计和相关规范施工,必须对基坑边坡和周围建筑物(或构筑物)加强监测,实现信息化施工。

2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2.1 加强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一个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在我国,深基坑的出现较晚,深基坑支护设计日趋成熟,但设计参数众多,地质不明因素的影响,使设计工作的难度加大。据2000年的资料统计,在基坑工程施工质量事故中,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43%。设计原因主要表现在:无证挂单设计、盲目设计、参数取值错误、地下水处理方法失误、支护方案选择不当等。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设计人员应具有较强力学知识(理论、材料、结构、流体、土力学)和地基与基础等多学科的知识,又要有丰富边坡支护设计经验,熟悉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和特点,在结合建筑及周围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出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工程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核,理解设计意图,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以掌握方案,在施工组织时,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再次,业主方应了解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选择有经验的设计单位设计支护方案。

2.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2.3 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但是,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我国至今尚未进行科学系统的试验研究。一些支护结构工程成功了,也讲不出具体功之处;一些支护结构工程失败了,也说不清失败的真实原因。在支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很丰富,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进行科学分析,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实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虽然要耗费部分资金,但由于深基坑支护工程投资巨大,如经过科学试验再进行设计时,肯定会节省可观的经费。因此,工程现场试验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工程实践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2.4 加强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管理

深基坑施工的质量问题实质上是基坑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即基坑支护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形、是否会产生沉降及水平方向的位移或倾斜、支护结构是否有裂缝以及基坑底是否产生隆起和变形,若发生这些问题将导致基坑支护结构的失败。

基坑支护结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安排专业施工监测人员对基坑现场及周围建筑物进行监测,根据基坑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基坑支护结构或岩土变位等情况,比照勘察、设计的预期性状,动态分析监测资料,全面掌握位移变化的大小、方向、变化频率,对照报警标准,预测下一阶段工作的动态,及时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预报,超过位移设定的预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结束语

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才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正因如此,无论是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勇.海怡大厦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

[2]周智勇.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深基坑施工也逐渐向深度增加、广度扩大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大的基坑施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周期,也增加了施工难度。深基坑施工技术要求由其施工特点所决定,一是施工时要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保证基坑受力的可靠及完全体现支护的保护作用;二是由于大型高层建筑多处于城市中心区域,其周围具有较多的复杂建筑物及众多地下市政管线,因此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不能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造成影响,也不能对周围地下管线造成破坏;三是开挖基坑时,也属于作为基坑支护重要部分的地下水也要采取明排、截水及回灌等合理形式进行控制,使基础施工安全得到保证;四是结合根据建筑施工实际需要确定较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使建筑工程实现最优化。由于支护体能够对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围环境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因此深支护体系的设计施工质量对于基坑施工安全性具有直接关系。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现状

深基坑支护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通常都分包给专业岩土施工公司,较大的公司通常是当地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此外,一些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专业公司,不仅具有施工资质还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而较小规模的岩土专业施工公司通常只有施工资质,却没有设计资质,在目前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此类情况的公司数量较多。

近年来,有些业主为提前顺利开工,在招标时一改常态,在建筑结构主体招标前先对地下岩土工程部分进行招标,随后产生一些新现象,众多的大建筑总承包单位为占有市场,积极参与投标并进入岩土工程施工。但是,无论业主还是监理单位,都容易忽视建筑总承包单位没有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情况,这为未来施工埋下较多隐患。

以承包模式来说,基坑支护施工通常进行分包,某些工程由业主将基坑工程直接分包给专业公司,再纳入总承包单位统一管理;另一种模式就是总承包单位接受业主的基坑工程任务后再进行分包。前一模式因业主直接分包工程任务,因此总包单位容易产生难以管理的问题,而后一模式容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结合深基坑工程特点比较,深基坑开挖较深,很多深基坑其它建筑物紧邻,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较大难度,因此不仅要进行合理设计,还要加强施工管理,以保证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加强监测基坑边坡及紧邻建筑物,使施工过程实现信息化。

二、基坑支护的设计

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设计基坑支护体,结合重要性系数科学及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严谨的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应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的设计理念。在现今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领域,还没有公认的、权威的计算公式,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要改变传统观念,利用施工监测反馈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

(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由于随着我国目前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的拔地而起,所以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等方面积累拥有了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是,由于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导致无法形成理论,

(3)、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多进行新的尝试。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各元素与各结构之间往往是相互结合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深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不同问题不同分析,从而选用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1)、土方开挖

将建筑的基坑开挖出来的过程被称之为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的施工过程中,要将清理工作穿插在整个土方运输的工作当中,并且及时将挖掘机挖出的土方运离出施工现场,在施工中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整个的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要马上停工并交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成后再继续进行施工。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因为地下水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的危险程度。通常情况下,潜水、雨水、上层滞水、承压水及基坑周围的管道渗漏水等场作为地下水的主要来源,由于水源的复杂性、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变化的制约,在制定止水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就深基坑施工工程的降水、防水以及排水方面做出认真的分析,按照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来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深入了解深基坑周围土体的环境和周边有建筑基坑,然后通过以堵为主,抽水为辅等方面的措施,避免水体和基坑周围的土体流失。

(3)、支护桩施工

支护桩施工一般来说分为钢筋混凝土护臂和人工挖孔桩两部分,是深基坑支护工程当中主要承载外力的部分。举例而言,对于灌注桩来说,在全部的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对灌注混凝土、安装钢筋笼及成孔等必备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需要使用吊桶的手法对灌注桩进行桩孔的挖掘施工,在这部分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则会导致整个基坑支护工程之前的施工都成为无用功,甚至影响整个建筑主体的质量。

、基坑支护监测

在整个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要对基坑支护进行严格的监测,这种监测使施工方对于施工情况有所了解,方便以后施工工作的进展。在监测当中,要对结构的强度、变形、完整性及位移情况进行重点监测。一般情况下,在开始进行基坑开挖工作之后,每两三天就要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一次监测,如果在监测当中发现任何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为确保基坑工程的准确无误。基坑支护的监测频率也要适当地加快,甚至每天都要进行一次监测。

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注意事项

转变传统设计观念

在我国现阶段中对于高层建筑的设计规模没有进行规格上的统一,也没有深基坑支护设计准确的计算方法。所以,建筑工程中的设计人员要意识到传统的设计观念已不适用于当前的设计中,因此,工程设计师应放弃旧有的设计理论,根据情况建立一套新型的、实用的、动态的、科学的基坑支护设计理论,以此来作为工程设计理论依据,从而更好的适应当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建设。

(2)、加大对支护结构研究

要选用更为科学的计算方法对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进行研究,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结论,为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理论方面的支持。

(3)、创新设计方法

要根据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实际和设计思想确定设计的主要思路,要注意高层建筑深基坑平面和空间效应之间的关系,重点对影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的结构进行考虑,要在确保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形成对施工效果的保护。

五、结语

综上所述,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有着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深基坑的支护工程要从支护的设计和施工两面着手,确保质量。可以说,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开端,良好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施工顺利的前提与保证,更是保证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志球. 浅析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14,03:228.

[2]李鑫. 浅谈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14,03:238.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7篇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质量管理;安全防护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某项目由两栋主楼(A座、B座)、裙楼和地下室组成,占地面积6236.39m2,建筑总面积72895.53m2,地下部分建筑面积16241.70m2,地上部分建筑面积55372.83m2。地下室为2层整体现浇结构,平面尺寸为68.46m×118.86m。

1.2地质概况: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8.3m,基坑底标高1824.40,基坑类别为二级基坑。高程1832.3~1829.5段为①层人工填土;1829.5~1824.6段为②1层、②2层粉质粘土;1824.6~1812.1段为③1层、③2层、③3层泥岩。地下水埋深在地面下1.0m~3.9m范围,标高在1832.3~1828.4。

1.3基坑周边概况:基坑南面为15层(含3层裙楼)大酒店,主楼部分基础为桩基础,裙楼为浅基础;北面和西面为7层楼学校,基础为浅基,紧邻基坑开挖线有2个下埋式废弃水池。

1.4支护方案概况:基坑支护方案为φ400 L=7.5m @0.4m高压旋喷止水桩+φ800 L=12m @1.6m人工挖孔灌注桩+φ48 L=8m @1.7m钢管锚杆,外加边坡面挂φ8@200×200双向钢筋网片喷射100厚C20细石砼防护。

二、深基坑主要破坏形式

目前在我国深基坑主要破坏形式有:①支撑围护结构破坏。②纵坡失稳、基底滑动破坏。③渗漏、涌砂导致水土流失。④承压水顶破土层破坏。⑤坑底隆起导致基坑倾覆破坏。⑥坑壁整体失稳破坏。

三、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基坑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前深入了解地质特性与周边环境。详细的地质资料是深基坑设计、施工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同样的支护方案,地质条件不同,方案的安全度也不同。在深基坑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深入了解建筑场地与周边环境,地表至基坑底面下一定范围内地质结构、岩土性状及渗透系数等地质参数。特别是土方开挖过程中,若发现实际开挖所揭露的地质条件与设计所参考的地质资料有异,应及时向设计反映,必要时采取补强措施。

3.2支护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安全。本案例基坑支护结构为:高压旋喷止水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锚杆+双向钢筋网片喷射细石砼防护,是否按设计要求、规范、标准进行支护结构施工及每道工序的检验,是支护结构施工的关键,支护结构必须按要求控制每个细节,确保在基坑土方开挖中不沉、不渗漏、不发生重大变形。

3.3深基坑支护中降水措施

降水是深基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措施,降水可以改善土方开挖,边坡修整的施工条件,更重要的是提高土体抗剪强度。降水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深基坑变形的大小。

3.4基坑开挖控制措施

土方开挖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以缩短开挖时间,减少变形为控制目标。防止基坑土体纵向滑移,可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排水措施。②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③坡顶严禁堆积荷载,坡顶不允许设置便道。

3.5基坑工程检测管理

理论研究、实践经验和检测相结合是指导深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的正确途径。对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往往难以从以往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也难以从理论上找到预测的方法,这就必定要依赖于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

四、深基坑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4.1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国家现行的相关规范、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对于达到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本案例深基坑除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外,还应组织专家论证。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要具有针对性,可实施性,方案能否正确指导施工,是施工安全的有效保证。专项方案编制、审核程序: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 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 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修改方案 方案交底 组织实施。专项方案编制内容: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部署,施工工艺参数,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4.2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这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签订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状及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进一步完善落实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3施工队的选择,工人进场前培训、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4.3.1施工队选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这一点很重要。合同双方按签订的合同、书面承诺、图纸及现行规范进行施工,按完成验收合格的分部分项工程支付工程进度款,并不是现在市场上存在的无论多低都可以干,工程接下了就不断的要钱,拖工期,诚信缺失。所以,施工队应选择在市场上知名度高、口碑好、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企业。

4.3.2对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都应进行进场前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对企业文化、劳动纪律、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培训,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对特殊工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4.4加强日常的检查和监督管理

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日常的施工安全检查和监督中,严格执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和监督。对于深基坑而言,必须做好基坑变形监测工作,定期、不定期观察周围建筑是否产生裂缝、周围地面是否发生异常情况,而且要使用必要的仪器、工具观察支护结构的位移,周边的沉降度,并建立一套相关的数据库,分析其数据的规律,突变原因等。

4.5建立和完善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深基坑施工专业性强,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属于风险高发项目,容易引起群死群伤等较大事故。针对深基坑施工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种、工序,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做到有所防备,有所准备。

五、结束语

深基坑防护技术发展很快,但相应的安全技术发展缓慢,安全管理作为深基坑支护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今后会逐步得到加强,完善和规范。虽然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但只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制度的建设,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规程和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反馈,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参考文献:

[1]邱雄伟.浅谈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及安全管理[J].中国城市经济,2011,(1)

深基坑施工论文第8篇

关键词:深基坑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深基坑支护结构选择

深基坑支护结构选择,一般应先考虑工程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因素,优先考虑本工程基础桩相同类型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如工程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则基坑支护结构应尽量选用这种桩型,其直径可相应选用较小直径,这样可减少进退场费用。当基坑较深围护桩布置允许时,应尽量选用两排支护桩,这种布置方式力学性能较好,前后排桩与桩顶圈梁形成刚架结构,桩间土参与协同工作,改善围护桩的受力状况,达到减少桩的配筋量。当围护桩要求达到防渗要求,基坑深度小于7m,地表杂填土中砖瓦碎片含量较多时,不宜单独选用水泥搅拌桩,搅拌桩改为水泥注浆。北方粘土地区,基坑较深,可选用钢筋混凝土桩加锚杆支护形式,但南方一般不适用,可选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加钢筋混凝土圈粱,转角处加斜支撑。凡是地基土为淤泥,且基坑又较深时,不宜选用钢板桩,选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工程造价较高,可选用大直径两排钢筋棍凝土灌注桩,中间加水泥搅拌桩(互相重叠 150mm 以上,以便形成防渗幕墙,且参加灌注桩协同工作,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当条件允许时,用井点降水作为辅助手段)。围护桩的选用应经过多方案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包括周围环境和地质条件,选用经济效益最佳的支护方式。

二、基坑支护的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以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地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2.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在现今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领域,还没有公认的、权威的的计算公式,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要改变传统观念,利用施工监测反馈的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

2.2 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虽然我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索。

2.3 勇于创新,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依存的,也是互相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多种结构类型,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三、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施工前准备、支护桩的施工、联系梁等的施工、锚杆的施工、土方开挖。支护桩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挖孔,然后用钢筋混凝土做护壁。联系梁施工时,先开挖基槽,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抗渗墙混凝土的浇筑,最后再对联系梁施工。基坑挖至锚杆标准高度后,开始进行钻孔、制作锚头、穿锚索、注浆,安装连系梁,穿外锚具,然后锚固,最后进行锚杆试验。土方开挖要采用分层开挖,对挖出的土方要随时挖出随时运走,把土清理干净。在施工整个流程中,需要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工程情况,确保安全并对后续工作提供决策指导。

四、施工阶段的控制要点

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阶段,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和当地水文气候条件,结合当地深基坑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条件,确定工程的关键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报监理机构审核,如果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深基坑施工方案还必须进行专家论证方可实施,并强调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4.1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包括挖土、挡土、围护、防水等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失败,甚至造成事故。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对各施工要点要制定具体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例如,确定土方开挖方案时,应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拍照和录像,对地质勘测报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设施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对特殊土质需精心组织施工,膨胀土地区不宜在雨季开挖,软土地区分层开挖的深度不宜太大。若挖土高差太大或挖土进度过快,极易改变土体原来的平衡状态,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可导致土体快速滑移,这样不利工程监控,易造成坍塌事故。

4.2 深基坑周围土体止水效果的控制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地下水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带来的危险程度是相当高的。地下水的来源一般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雨水及基坑周围的渗漏管道水,由于水的来源复杂,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变化的影响,在制定止水方案时应从深基坑工程的防水、降水和排水三个方面考虑,根据地质勘察部门提供的地质资料,深入分析地下水的成因,了解深基坑周围环境,对周边有建(构)筑物的基坑,宜采用以堵为主,抽水为辅,否则会导致基坑周围土体与水体的流失,使建(构)筑物不均匀沉陷,甚至发生坑底流沙、管涌等现象,增大了处理难度,拖延了工期,反之以降水为主。

五、深基坑围护结构安全系数

深基坑围护安全系数的确定由设计者自定,作者认为安全系数的确定应与现场具体情况而定,当基坑附近有建筑物或煤气等市政管网,工程地质报告中提供土质参数较差时,应选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作者认为不能盲目套用工程地质报告有关参数,应对现场土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合理地选用各种土质参数,特别是土的内聚力 c 值,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折减,以提高计算结果可靠性,提高支护结构安全系数。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深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刚度会发生变化,对于地下连续墙的非线性受力承载性问题应采用增量法进行计算。对于按变形控制原则进行设计的深基坑工程,采用本文的增量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和变形特性。

参考文献:

[1]陶聿君.对深基坑工程支护技术的论述[J].四川建材,2006(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