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视听艺术论文

视听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0 22:45:27

视听艺术论文

视听艺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艺术;听障教育;听障学生

听障学生是特殊教育事业服务对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听障学生实施有效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们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融入社会,顺利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视觉艺术教育在听障教育中更是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听障学生的教育特点

听障学生群体不同于普通学生群体,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众所周知,听障学生即听觉存在障碍的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对于推动社会进步这种较为复杂的活动而言,其困难更是可想而知。而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殊教育意义就在于能够帮助这类学生发展,使其身体缺陷得到其他方面的补偿,减轻他们面对的障碍和困难,努力使他们成为对社会建设有用的特殊人才。

对于听障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听力障碍形成了他们认知方面的诸多特点,主要包括:

1)敏锐的观察能力。由于在听力方面存在不足,他们的视觉因此受到长期的锻炼,从而处于比较发达的水平。他们对于事物的具体形象通常观察入微,这就奠定了他们在对视觉艺术品的欣赏方面有着比正常人更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意味着他们通常过于关注细节,对于整体把握却不足。

2)抽象思维的不足。这类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知的过程中通常依赖于较为直观的形象思维方式,抽象思维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弱,也因此造成了听障学生对视觉艺术品的内涵主旨把握不深刻。

3)交流障碍。目前,听障人群基本都采用手语进行交流,手语能够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沟通,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问题。

二、视觉艺术教育在听障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视觉艺术教育对听障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重点表现在:

1.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欣赏的能力

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整体的能力,欣赏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塑造过程,实际上是对听障学生整体思路不足的一种纠正和弥补。对这一方面能力的塑造,只有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优质的视觉艺术品,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存在听觉方面的障碍,听障学生通常比正常学生更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较为直观的视觉艺术形式就相对更容易被这些学生所接受,以此作为思考的切入点开启听障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熟悉并形成抽象思维也就成为了听障教育中的必要环节。

视觉艺术的教育,还能够帮助听障学生加强多种自身能力的协调,强化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使得听障学生在听觉存在障碍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训练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3.锻炼意志

由于生理上的部分缺陷,听障学生在家庭中常常受到额外的照顾,同时自身的不足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因此自卑等脆弱意志就常常会出现在这些学生身上。

视觉艺术教育不仅是对视觉艺术品的欣赏,它同时还注重对视觉艺术品的创造。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画好一幅画,甚至为一个艺术品写出相应的理解文字,都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需要不止一次的修正和完善,是在不断的成功和失败交替的过程中进行的。每一次细节的失败,都磨砺着听障学生的意志,而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又会激励着他们前进。听障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反复中不断进步提高,从而形成更为完备的人格的。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理论教育。艺术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它是感性与理性、想象与认知的高度统一。因此,视觉艺术教育并不是教师机械地从外界评论出发,向听障学生灌输相关所谓的艺术标准和评价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进而学会创造。在进行视觉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教师不能强加约束和管理,要让他们在掌握了欣赏和创造的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自由想象和思考。莎士比亚只写了一本《王子复仇记》,但是作为听障学生的教师,却应当允许每个听障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哈姆雷特。

总之,只有充分激励学生去独立体会、独立欣赏、独立创造,才能达到视觉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视听艺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S-T-T模式;时代模式;精准教材模式

1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原因

抬头率,是用来衡量学生听课效果的尺度。不可否认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喜欢大学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理论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专业的特殊性、个人对大学的期望、尽早工作的愿望以及大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等等。所以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又要上理论课啊?理论课太催眠了。”、“手机充满电,带上充电宝。”、“理论课期末考什么?我完全没听。”等等。很多教育者看到这里自然而然要皱起眉头,我们的理论课为什么会被学生如此忽视怠慢呢?有哲人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么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与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不听课的存在哪个更合理呢?如果没有学生捧场的课程是否是不合理的存在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原因如下:首先,理论课的自身特点。艺术理论课学理性较强,题材更加严肃,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更多而且晦涩难懂;其次,教师因素。以往的研究习惯把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师。例如教师对教材不熟,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的讲课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沟通少等等原因,尤其是艺术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没有积极备课课堂上可能会非常被动;再次,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生与理科生对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具体情况也非常复杂。此外艺术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较强,并且大部分的艺术生追求个性、爱自由,所以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可能相对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要提升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就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视角新现象出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重要意义;第二,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2艺术理论课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艺术课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是关注这个课程的理论意义。比较普遍的有两个:第一,人才素质培养的意义;第二,课本教材编写中学术的严谨性。比如说我们要弄懂什么是艺术理论,如何认识艺术理论的内在本质,新时期学习艺术理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艺术理论课学习时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然而艺术类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时代,就会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行军交火时的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艺术理论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时代特征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第一,服务时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艺术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表达的更加清晰、诠释的更为全面通透;第二,扩展境界。在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理论知识,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理论课的创新是推动高校理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于提高艺术生理论教育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加快艺术理论教育时代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研究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时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意义很重要,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听这个课程。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的学习意义无论是学理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第一,每门课程教材理论课所占比重的大小不一致。比如编排设计课中理论课所占比重高于实践课比重,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整体偏向实践。因此编排设计的教材对基本元素的解读学理性更强更抽象。教师在解读教材概念元素时离现实较远。更多的时候被学生误以为是无聊的课程,无论这门课程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抵触情绪已经在未学习就产生了。现代网络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的技术介绍,教材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过于宏观,离实践较远,学生想要了解却无头绪。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位在艺术课程对于每个大学生的具体现实意义上,从而提出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建议。

3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运用艺术学方法解决艺术理论课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本文拟用艺术理论中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问题。第一个是非形式与纯形式相结合的课堂艺术,第二个是基础理论激发灵感的引导式教学。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的精神呈现,当然现代也有纯形式艺术品的构造。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品的构造。本文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创造吸引学生的课堂形式。例如宏观上形式化的课堂可以创设一些创意情景,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吸引人的模式。微观细节方面在每个形式点内都要融入一定的内涵,确保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价值和意義。这就是将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结合的艺术。是本文解决抬头率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和方法。

助产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艺术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提问,引导学生激发灵感,从而解决抬头率问题。

2.紧密结合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本文认为提升艺术理论课魅力的实现路径有二:即实现现实化和通俗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理论课之所以难于实践课简单来说是两点造成的,即“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这两点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艺术学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摘要:部分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的热情不高,这个现象确实存在,提高理论课抬头率一直都是高校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艺术理论课学理性强、教材内容抽象,多数学生理解困难以至于很难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关于提高艺术理论课听课率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试图将新时期大学生具体课堂状态研究与艺术哲学理论相结合,运用美学视角,创设一种新型的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期为后续艺术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些有用素材。

关键词:S-T-T模式;时代模式;精准教材模式

1艺术理论课抬头率低的原因

抬头率,是用来衡量学生听课效果的尺度。不可否认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并不喜欢大学的所有课程,尤其是理论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专业的特殊性、个人对大学的期望、尽早工作的愿望以及大学生情感生活问题等等。所以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又要上理论课啊?理论课太催眠了。”、“手机充满电,带上充电宝。”、“理论课期末考什么?我完全没听。”等等。很多教育者看到这里自然而然要皱起眉头,我们的理论课为什么会被学生如此忽视怠慢呢?有哲人说存在即是合理,那么理论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授课与学生在讲台下玩手机不听课的存在哪个更合理呢?如果没有学生捧场的课程是否是不合理的存在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大部分的学生不爱听理论课。原因如下:首先,理论课的自身特点。艺术理论课学理性较强,题材更加严肃,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更多而且晦涩难懂;其次,教师因素。以往的研究习惯把学生不听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教师。例如教师对教材不熟,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教师的讲课过于死板,教师与学生沟通少等等原因,尤其是艺术类理论课的教师,如果没有积极备课课堂上可能会非常被动;再次,学生自身因素。文科生与理科生对理论课的接受程度不同。但是具体情况也非常复杂。此外艺术生也有自己的特点。艺术类的学生实践性较强,并且大部分的艺术生追求个性、爱自由,所以理论课的学习过程可能相对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是枯燥乏味的。

综上,要提升艺术理论课的抬头率,就要打破传统的研究方法,从新视角新现象出发。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重要意义;第二,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第三,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方法;第四,提高抬头率的对策建议。

2艺术理论课在当代的重要意义

新时期艺术课应该被赋予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经常是关注这个课程的理论意义。比较普遍的有两个:第一,人才素质培养的意义;第二,课本教材编写中学术的严谨性。比如说我们要弄懂什么是艺术理论,如何认识艺术理论的内在本质,新时期学习艺术理论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在艺术理论课学习时面对的基础性问题。

然而艺术类的课程如果脱离了实践、脱离了时代,就会成为看得见摸不着的空中楼阁,行军交火时的纸上谈兵。笔者认为艺术理论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时代特征与人文情怀的双重体现。第一,服务时代。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艺术品中蕴含的人文思想表达的更加清晰、诠释的更为全面通透;第二,扩展境界。在原有艺术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理论知识,开拓新的艺术境界。对艺术理论课的创新是推动高校理论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对于提高艺术生理论教育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加快艺术理论教育时代化的发展,进而使我国的艺术教育再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我们在研究艺术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时要尽量的贴近学生的看法和观点,只有学生认为这个课程有意义很重要,他们才会抬起头来听这个课程。可以说在以往的研究过程中艺术理论课的学习意义无论是学理还是实践层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但是也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第一,每门课程教材理论课所占比重的大小不一致。比如编排设计课中理论课所占比重高于实践课比重,而艺术设计类课程则整体偏向实践。因此编排设计的教材对基本元素的解读学理性更强更抽象。教师在解读教材概念元素时离现实较远。更多的时候被学生误以为是无聊的课程,无论这门课程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抵触情绪已经在未学习就产生了。现代网络技术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到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的技术介绍,教材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过于宏观,离实践较远,学生想要了解却无头绪。因此本文将视角定位在艺术课程对于每个大学生的具体现实意义上,从而提出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建议。

3解决抬头率问题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1.运用艺术学方法解决艺术理论课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叫“原汤化原食”,本文拟用艺术理论中的方法来提高艺术理论课抬头率的问题。第一个是非形式与纯形式相结合的课堂艺术,第二个是基础理论激发灵感的引导式教学。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客观的精神呈现,当然现代也有纯形式艺术品的构造。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艺术品的构造。本文试图在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创造吸引学生的课堂形式。例如宏观上形式化的课堂可以创设一些创意情景,确保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有吸引人的模式。微观细节方面在每个形式点内都要融入一定的内涵,确保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价值和意義。这就是将形式化与非形式化结合的艺术。是本文解决抬头率问题的第一个原则和方法。

助产术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反复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在艺术学课堂上,可以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提问,引导学生激发灵感,从而解决抬头率问题。

2.紧密结合实践,杜绝纸上谈兵

本文认为提升艺术理论课魅力的实现路径有二:即实现现实化和通俗化,使理论掌握于群众。理论课之所以难于实践课简单来说是两点造成的,即“时间的距离感”和“现实的距离感”。这两点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明,提高课程质量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从对其中一些重要概念的梳理、重构起步,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围绕概念梳理和重构展开多视角的系统研究,不仅能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提高”原理”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为艺术学理论创新作出贡献。概念的梳理和重构本质上是一个理论创新过程,需要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为基础。

作者:李永青等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导论》,高青兰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苏格拉底问答法在教育学中的意义评价》,杨静,《金田》,2015年10期 

3.《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实效性研究》,王明会,扬州大学,硕士论文 

4.《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质量重在内容更新》 

视听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网页设计,内容,原则

 

网页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指出网页艺术设计包含视听元素与版式设计两项内容;以主题鲜明、形式与内容相统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在明确了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网站主题这一观点。网页艺术设计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产生而形成的视听设计新课题,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成为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不过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一、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

设计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确立了网页主题之后,首先要明确和熟悉设计的对象和构成的要素。网页艺术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以概括为视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个方面。

1.视听元素

这里所说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音频、视频,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感人的形式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画布”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网页艺术设计的表现力。 以上各视听元素大多数浏览器本身都可以显示或收听,无需任何外部程序或模块支持。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比如,大部分浏览器都可以显示GIF、JPEG图形和GIF89a动画和多媒体文件。另外,在浏览器使用插件(Plug-in)也可以播放更多格式的多媒体文件。还有微软推出的ActiveX已经成为热门技术。总之,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元素在网页艺术设计中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浏览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网页的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格式。

2.版式设计

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它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但网页的排版与书籍杂志的排版又有很多差异。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规格尺寸,网页则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读者来控制的。这使网页设计者不能精确控制页面上每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网页的组织结构不像印刷品那样为线性组合,这给网页的版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

网页作为传播网络信息文化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虽然网页设计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掌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才能把网页的设计做得更加完美:

1.主题鲜明

视觉设计表达的是一定的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

优秀的网页设计必然服务于网站的主题,就是说,什么样的网站,应该有什么样的设计。例如,设计类的个人站点与商业站点性质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评论的标准也不同。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应该是这样:首先,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其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最后,“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当然,有些情况下,“功能”即是“主题”,还有些情况下,“美”即是主题。例如,一个搜索引擎,首先要实现“搜索”的“功能”。它的主题即是它的“功能”。而个人网站,可以只体现作者的设计思想,或者仅仅以设计出“美”的网页为目的。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美。

要使网页从形式上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诉求主题,具体可以通过对网页的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性的把握运用来达到。

2.形式与内容统一

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设计的内容就是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形式对内容的完美表现。一方面,网页设计所追求的形式美,必须适合主题的需要,这是网页设计的前提。

另一方面,要确保网页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存在的必要性,不要为了炫耀而使用冗余的技术。只有通过认真设计和充分的考虑来实现全面的功能并体现美感才能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综上所述,时代在不断发展,网页设计的风格也在不断演变,要想设计出更为优秀的网页,研究各类网页艺术的设计规律将是一门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网页艺术设计》汤晓山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张爱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李竺 清华大学出版社

视听艺术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因此如何配合学校搞好艺术教育,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图书馆如何配合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何为艺术教育?即通过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审美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它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艺术教育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艺术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整体素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6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艺术类院校之外的普通高校应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随后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将艺术教育提到了深化教育改革的高度。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类高校,是普及性教育,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成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而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窗口,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独特的优势。所以说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来配合学校搞好大学生艺术教育,是目前高等院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所说的高校图书馆特指普通高校的图书馆)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优势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静谧的读书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在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图书馆的独特文化氛围有利于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图书馆典雅大方的外观,雅致有序的馆内布置,多功能报告厅、展览厅、视听室的设立, 为开展高品位的文化娱乐形式提供了宽敞、宁静、方便的空间。图书馆静谧的气氛,艺术化的人文环境布置,使读者置身其中,接受着美的熏陶和高尚情趣的感染,无形中提高了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也对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令人身心舒展的人文环境使图书馆成为开展艺术教育的有利场所。

2、丰富的文献资源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坚实后盾

图书馆作为全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有丰富的分门别类的纸质书籍资料,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以及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化,文献形式由单纯的文本形式向文本与多媒体并重发展。这些现代文献以其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而具有传统文献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大学生可利用的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还可以通过更多的电子读物和声像视听资料来寻找智慧与美的感受。这使得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从文献资料方面有了保障。

3、现代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构筑了艺术教育的技术平台

随着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其技术环境已足以支持大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的需求。如多功能厅、报告厅、阅览室、视听室的建立等,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学习和娱乐空间。现代化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为图书馆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构筑了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技术平台。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艺术教育的具体方法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因此开展艺术教育有其特殊性,不以课堂教育为主,而应该多层次、全方位展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配合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

1、 增加艺术类文献的馆藏

艺术文献是指以语言、视觉、听觉符号为载体的纸质文献及多媒体文献,内容包括美术、摄影、音乐、影视等门类。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丰富人的思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图书馆在采购纸质文献时应加大文学类图书、艺术基础、艺术鉴赏类图书及相应的艺术门类图书的力度;在采购多媒体文献时应注意相应的随书光盘及艺术类数据库还有音乐、影视类视听资料。视听资料以其特有的声音和图像传递信息,具有存储密度高、内容直观真切、转播效果好的优点,深受广大青年学生青睐。因此这样形象直观、资料丰富、涵盖面广的新型文献应在文献资料收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

(1)采取灵活多样的导读方式

图书馆传统的导读方式大多是简单的介绍馆内文献。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渐增强,因此图书馆应打破原来单一的导读方式,在导读内容上,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以往偏重专业书籍的导读倾向,增加培养学生文学和艺术素养的经典书籍的推荐和介绍。可以参考一些好的推荐书目,如北京大学动员校内外50多位著名教授联合推荐,推出收书30种的《北京大学学生应读书目》;浙江大学叶鹰教授的《面向学生的推荐书目》,收书30种,随后又将该书目扩展到100种,将使用对象从大、中学生扩展到研究生。在导读形式上,可以利用馆内刊物、专家书评、专题讲座等,融入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化教育媒体。如清华大学图书馆为配合学校倡导的“大学生人文学科必读书目”活动,邀请国内人文艺术学科专家学者在图书馆举办中外人文艺术学科经典的导读讲座,场场爆满,深受读者好评。还可以在馆内开辟一个读者交流区,让读者在此交换彼此的思想,并联合校园学生社团,定期开展读书节、读书座谈会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通过新型的导读方式来改善、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 转贴于

(2)充分利用现代化图书馆的空间、设备、资源、技术,开拓新的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大多数有多功能厅,应聘请学者及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美育理论以及文艺思潮、审美趋势或符合现实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要积极、健康,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还要邀请一些艺术家到校内举办诸如画展、音乐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让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家与大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使学生形象生动的获取艺术知识。这样将会形成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相整合的良好态势。学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对于构筑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会产生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这类活动应列入图书馆的工作计划,定期举行。

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空间,有利于办好宣传服务。可以在图书馆大厅开办橱窗专栏,宣传艺术知识、各艺术门类的中外发展史等等。比如开办“视听剧场”橱窗专栏宣传:影视艺术知识、中外电影发展史、网络影视信息、名著名片介绍、优秀爱国主义影片介绍、每周放映信息等,并定期更新。

高校图书馆都有较丰富的音乐、影视等音像馆藏,并且具有较好的视听设备,应充分利用利用现代化的声像、电子、网络设备,为大学生提供视听等现代化的服务。可在馆内成立视听室,为读者进行声像资料的咨询检索服务,让读者根据各自需要选取并欣赏声像资料。在这里学生可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欣赏各式各样的名曲、名剧,拓宽其知识面。并为学生开展多种专题的影展,同时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在观影后,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学生通过观影、讲座既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也得到了艺术的陶冶。

3、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与学生形成互动

为激发学生美的创造力,图书馆应经常面向大学生举办书法、绘画、摄影等展览或竞赛,甚至可以引进一些校外的名家作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也可以使其他同学受到美的熏陶。图书馆应为一些优秀作品设置一个展区,这样,一则能使图书馆的环境显得更为优雅;二则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从而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作品;三则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美的鉴赏水平。在校内图书馆主页上开办艺术交流论坛,分为音乐、美术、摄影、戏剧、影视等几部分,邀请学生们对了解或感兴趣的某一门类或某一话题进行评论和讨论,并对图书馆的艺术资源建设和服务发表建议。图书馆也定期开展座谈会、艺术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既可以增加馆员和读者的思想交流,又增进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情感,使馆员和读者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束语

加强高校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全面地发展。作为高校课堂教育延伸的图书馆,应有组织、有计划的引导读者从审美高度去认识、理解、欣赏、研究艺术作品,使他们悟出其中的艺术内涵,领略艺术的欣赏要领,改善、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们建立健康的人格,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尚需改进和探索。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会出现许多困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会有各种困难,我们也要迎风而上,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其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图书馆作用[J].发展论坛,1999(5)

[2].大学图书馆与素质教育初探[J].图书馆论坛,2002(1)

[3]沈黎萍.高校图书馆艺术教育功能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4)

[4]张春慧.高校图书馆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4)

[5]徐月玲.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J].晋图学刊,2007(1)

视听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音乐 途径 音乐实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民族音乐正在引起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普通高校是培养未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摇篮,如何在高校青年学生中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改变当代大学生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摆在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我们有些青年学生,其中包括一些非艺术类名牌大学的学生,除了能唱一些流行歌曲,个别学生会一两件乐器外,他们在音乐方面的修养基本上可算作是一张白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忽视音乐教育,必然会导致人才综合素质的缺陷,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国非艺术院校的学生,应当补上音乐艺术教育这一课。

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性课程,是高校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音乐形象产生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创造的过程,没有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对音乐艺术的实践,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无法实施。只有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音乐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类高校来说, 在实践中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音乐艺术教育本身有其特殊的特点。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具有直接的音乐经历,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去发现、感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从中既欣赏了音乐,又学到中国音乐知识的愉快体验,让艺术的熏陶真正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有效的音乐实践方法是聆听和模仿。

1.通过“聆听”感受民族音乐

音乐艺术称之为流动的建筑,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人们只有通过聆听音乐才能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卢那察尔斯基曾说过:“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中心是“听”。有兴趣才能去“听”,“听”了才能知其美,才会更有兴趣,“听”得多了才能学会“听”。音乐欣赏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音乐欣赏的基本性质是感性的,因为在这项活动中,欣赏者的首要目的是通过听觉去获得体验而不是借助理性去求得认识。高等院校的音乐课应引导学生大量欣赏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习惯,教会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方法,提高学生倾听民族音乐的能力。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听得多了,他们自然就想学唱,唱得多了,也就越来越喜爱民族音乐。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能准确地演唱难度很大的通俗歌曲,其原因就是他们听得多,耳熟能详,自然会唱。

2.通过“模仿”体验民族音乐

任何一个母亲教孩子说话,不约而同都能由浅入深,从最简单、最重要、最实用的词开始,循序渐进。那么,民族音乐教育也应由浅入深,由简单的、易唱易学的开始,慢慢推进。要先通过欣赏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学唱进一步体验民族音乐的精髓,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学生在反复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逐渐喜爱民族音乐,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唱,可以从地域风格浓郁的民歌入手,进行模唱。如江西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介绍民歌的特点、形成、不同地域风格的特色以及演唱技巧等相关知识,可采用多媒体视听技术,通过欣赏著名歌唱家演唱的民歌,再结合教师亲自演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唱。不要一开始就学唱难度高、结构复杂的作品。学生只有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不断积累民族音乐作品,在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亲自参与音乐的实践中,让身心得以充分投入和个性的自由抒发。

3.通过深入系统的音乐理论学习探究民族音乐

舒曼说:“只有了解形式,才会明白内容。”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让学生学会听辨旋律、节奏、和声、调式、曲式、织体等音乐要素,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形式,有意识地加强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音乐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声音的表象,只有通过系统地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相关的音乐知识,才能在听者的头脑中形成联想和想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让欣赏者自己去感知、体验、理解其蕴含在音响律动中的意境,以及歌词文本中的含义或言外之意。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学到更多的音乐技能,有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科普兰所说的:“聆听者必须有意识地聆听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为了追随作曲家的思路,必须懂得一些音乐曲式的原理。”只有掌握相应的音乐理论知识,欣赏音乐的过程才不是肤浅的、有限的、片面的,才能解读音乐真正地内涵。

4.借助现代化的视听手段,深层次理解民族音乐

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发展求新思维,体现出音乐的直观性、参与性、丰富性、趣味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多媒体视听技术在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师通过运用影视放映可视形象,摄影照片、图表投影等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民歌、民乐、曲艺等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欣赏美、感觉美、表现美,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的气质和感情,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高校音乐教育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使中华音乐在学生中树立起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亲历体验性,在“听、唱、学、看”的音乐实践中,培养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适应高校素质教育和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

[1]王炎琪,谢坚强,田正田.学生音乐修养.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杨红.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想.中国音乐,2001,1

视听艺术论文第6篇

一、视听语言:导演主观创作的造型化元素

“作者电影”理论首先肯定作品创作的个性化。在影视作品创作中,视听语言作为重要的造型元素,成为导演个人创作风格的重要体现。“臧否一位导演作品的优劣,其对视听语言的运用是艺术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剧组中摄像承担镜头的拍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摄像完成的只是技术层面的操作;视听语言的造型和艺术塑造,更多是由导演来创作完成。导演对场面的调度,镜头的运动,景别的选择,构图的设计,都有着自己的影像思维。导演在影视作品的拍摄过程中根据自己对视听造型的理解来把握影片的整体造型设计,比如色彩风格、画面风格、表演风格等等。除了在创作中对摄像、演员提出要求外,拍摄中导演也关注道具、灯光等技术环节。

导演对视听语言的再创作体现在后期编辑中。影视作品的剪辑是以蒙太奇结构完成对影片的再塑造过程。剪辑按照导演的意图,将前期拍摄的无顺序、无结构的画面转化为带有节奏的艺术形式,对镜头予以技术和艺术层面的调整;并结合对影片节奏的控制,藉以形成影片的整体风格。总之,导演的工作贯穿于影视创作的全过程,他的“作者”身份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呈现出来的审美倾向和艺术风格,也影响着影视作品的票房或经济收益。

二、影片主题:导演主观创作的艺术化内涵

“作者电影”同样赞同导演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和感受,用艺术化的手法来表现影视作品的主题意义。“主题是电影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 影视作品的主题来自于造型化视听元素的塑造,更是导演主观创作下个性化理解和诠释。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从编剧、拍摄,到后期剪辑,导演都参与其中,导演的主观创作对作品主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影视作品的主题应该是有剧情或者说是剧中人物营造的矛盾冲突体现出来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影视作品的剧情是由导演编排的,矛盾冲突也是在导演的主观意识下精心设计的,甚至连剧情的演绎者都是由导演挑选出来的。所以,影视作品的主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导演主观创作的结晶。

影片表达出来的主题,同时又是艺术化的。导演并非把自己的意图强加给观众,而是把自己想要表现的主题付诸于艺术化的创作手段中,最终使得影片的内涵也艺术化了。以第五代导演的创作为例;导演张艺谋经历过文革,对那段亲身经历的生活有着很深的感触,影片中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冷漠和残酷现实,是导演结合自身理解并加以创作的产物。导演陈凯歌创作的电影《黄土地》,晚霞映衬下的千沟万壑,空荡无垠的大山脊梁,“呆滞”画面的不断叠化;这些片段式的影像引导着观众思考影片的深层意义,这些艺术化的内涵也就带有了理解的开放性和多义性,不同的受众会解读出不同层次的意味。

三、情感意蕴:导演主观创作的个性化体验

对于影视作品,情感意蕴是主观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影视作品要想更好地表现主题, 除了视听元素之外,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隐性的力量去支配,去统筹这些显性的元素”。 情感有着这种独具的价值;它既是前期创作的感性材料,又促成影视导演的创作动机。影视导演多是有着丰富、细腻情感的人,情感体验是他们最为热衷表现的内容。影视导演结合自己的个性化体验,通过创作过程对情感进行着自我的诠释。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不论是视听语言,还是影片主题,无不带有创作者丰盈的情感。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的真实往往表现在情感的宣泄上。而艺术的真实则体现在导演对情感的诠释中。影片透隐的情感意蕴很大程度上也是导演主观情感的体现。影视导演利用不同景别、镜头运动、拍摄角度、影视声音、色彩、光线、蒙太奇剪辑来诠释个人的感性理解,由此上升为影片的情感意蕴。主题显示出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理性深度,它既是影片视听语言的客观化呈现,也是导演情感诠释的主观表现。

视听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动画 音乐 审美特征

乐本无形,画亦无声。音乐和动画本属于不同领域的艺术门类,然而,当音乐中一个个跳荡的音符进入美幻的动画世界时,音乐便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显现于五彩缤纷的视像世界里。与此同时,动画也获得了生气活泼的生命形式,在光影交错的影音时空里,彼此生命流注,呈现意蕴生动的情感内涵。于是乎,乐有形、画有声,音与画穿梭于声、形、光、色的创意影像时空中,缠绕着难舍难分。在现代科技新媒体的催生之下,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动画音乐应运而生。

一、关于艺术美的“意味”

在艺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主体往往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并体验艺术表现形式美的意味,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种意味既是克莱夫・贝尔①所言的“有意味的形式”中的“意味”,也是苏珊・朗格②声称的“生命的意味”,意即人类内在情感的动态形式。而音乐美的意味在日本音乐美学家渡边护看来,只有“把握了作为感觉对象的音的连续的意味内容,即音的运动方式的特殊性,就理解了音乐”③。因为“在那里有‘生命’,而且,它的构成与变化是‘有机的’”④。显然,渡边护认为,音乐的意味体现于音的运动形式,它正如苏珊・朗格所言的那样具有“生命的意味”。不同的是,苏珊・朗格认为动态的情感形式是与作品直接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品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式”,她称之为“表现性形式”⑤。而渡边护则是把音乐的运动形式视为情感运动形式的“温度计”,他通过对音的运动方式来考察内在情感变化的形式。在他看来,“音只是意味内容的媒介体”⑥,领悟“意味”是主体通过体验音乐的运动形式这一途径,到达与情感的动态形式相通的境界,最终获得审美体验。当然,对美的“意味”之理解,他们最终的结论是一样的,意味即艺术品的动态形式,它具有有机性、生命性和情感表现性等性质。苏珊・朗格甚至直言,“事实上,有关艺术的这一整套理论都是从音乐的‘意味’这一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⑦

显而易见,艺术表现形式的“意味”具有动态的特征,这种动态形式是根植于作品里的生命体现,是内在情感力量的象征。艺术作品的美正是通过“意味”来显现的。从艺术审美这一层面来说,“意味”既是客体的表现性形式,同时又是包含着引发主体审美愉悦的情感介质,它既是连接主客体的中心枢纽,又体现于主客体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对“意味”的正确解读是领悟艺术作品美的重要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动画音乐正是一种结合视听感知的综合艺术形式,在动画音乐审美活动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主体对运动的体验。不论是诉诸听觉的音乐音响还是视觉的动画视像,都是基于一定的运动形式得以呈现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在运动形式中彼此碰撞、渗透、融合……音乐为动画灌注了生气和情感内涵,动画则为音乐的延展提供了空间幻象,两者的运动形式相互补充、彼此弥合,形影不离地统一于情感表达的有机整体。毋庸置疑,由视听知觉共同参与的“声像感知”是动画音乐的审美特征。因此,客观地说,动画音乐的美之意味主要蕴涵于视觉与听觉的运动形式之中,审美主体是通过外在的运动形式领悟生命情感美的意味。

二、动画音乐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的听觉艺术,动画则是由现代科技进步和数字多媒体发展而迎来的视听综合艺术。音乐与动画的美妙邂逅和精彩演绎得益于现代多媒体为其所搭建的共同舞台。“自从摄影机和投影仪发明后,我们就有了视觉音乐;动画制作技术与录像技术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可能性。”⑧于是乎,声像融汇,光影交错,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动画音乐在新媒体的舞台上争相上演。从音乐与动画结合的形式上来看,动画音乐作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功能性音乐,即为影视动画作品编配音乐,其音乐创作与制作都是围绕动画影像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展开的。简言之,音乐是为动画的戏剧性内容服务的,其地位从属于动画。这些动画音乐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创造性地将各时期的音乐作品通过绘画、漫画、卡通、摄像等美术手段和多媒体动画制作予以视像的诠释,并将各自独立的音乐作品串联而成。可以说,后者更具有鲜明的音乐视觉化阐释的审美特征。随着视觉文化的来临,这种音画同步的“视觉‘音乐’,不仅有可能,而且很有前景”⑨。然而就目前来看,“视觉纯音乐还未竭尽其所能”⑩,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动画与音乐的结合并非是简单的“二合一”叠加式的机械化合成的艺术作品,而是两者互渗互阐、相得益彰、充满生命力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可以从音乐与动画的存在方式、表现形式以及感觉方式来剖析研究。

(一)存在方式:乐与画的共融性

音乐与动画尽管各自有着不同的存在方式,即音乐音响主要是以声音的、听觉的、时间的方式存在,动画视像则是以造型的、视觉的、空间的方式存在。但是,当音乐与动画相结合时,声――像、视――听、时――空,看似彼此割裂对立的局面即刻被打破,取而代之以各种元素的有机化合与高度融汇而构建的新的存在方式――声光交错的影音时空。究其原因,一方面,音乐音响在画面中的视觉形象是建立在立体的、多视角的动作造型所创造的纵深空间之中,从而在声像共同感知的基础上实现音乐视像的传达。这不仅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中完成其听觉上的音响声态的连续性展开,还要在一定的空间中进行视觉上的动态造型的立体呈现及其连续性的运动捕捉;另一方面,动画音乐的影像是通过各个镜头的组合与画面的剪辑而生成的蒙太奇组接,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完成其合乎逻辑的连续性的画面形象表达与技术转换处理。合适的音乐音响恰恰能够提供时间维度来弥合蒙太奇的空间场景更迭转换的需要,并且给予动画视像以丰富的听觉体验和情感内涵,形成音画对照,阐释影像的含义。如果脱离了时间维度的音乐,动画作品只能是一系列无生气的默片哑剧。反之,如果没有空间形式的支撑,音乐的视觉化形象就无法完成其影像画面立体空间的塑造。可见,由声像、视听、时空诸元素共同参与、共同构建的影音时空是动画音乐存在的基本形式。人们在这一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中全方位地领略到动画音乐的多重形式美感。

(二)表现形式:乐与画的统一性

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音乐与动画都属于人类内在情感的动态特征表达,两者的运动形式都为呈现出情感内涵而具有表现性意义。就音乐与动画而言,首先,从艺术材料来看,音乐是音响材料(音高、音强、音值、音色)在时间次第中逐渐展开音的连续性运动的声态形式;动画则是运用美术材料(油彩、水彩、彩铅、流沙、木偶、泥塑、剪纸等)与美术设计(绘画构思、画技、风格)表现空间造型和动作形态的视觉形式。其次,从艺术形态来看,前者与运动的声态对应,是抽象的表达;后者与运动的视像对应,是具象的呈现。再次,从组织结构来看,音乐是音响元素彼此联系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声态结构,动画是空间并列的画面组接,在镜头运动的作用下使人们产生视觉延留的影像结构。因此,音乐主要是在音响性运动中体现声态的意味,动画则是在影像的动作展开中体现造型的意味。音乐音响的动态形式与动画视像传达的情感形式具有共同的动力性特征,如音乐中呈现的紧张和放松的样式,这些样式所产生的动态特征与人类的运动结构之动觉特征具有同构关系。它们都象征着某种生命情态的律动。于是,在动画音乐的审美情境中,抽象的音乐便被赋予了情感的脉搏,音响声态、视像动态、生命情态三者之间具有了某种普遍的联系。“运动形式的同构关系”,实现了音响声态与视像动态在表现相同主题的生命情态时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三)感觉方式:乐与画的联觉效应

如果说,上文所论及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更多地反映了形式美感,而情感表现则反映了内容美感,那么,感知上的联觉效应则是沟通形式与内容的综合美感的链接枢纽。从感觉方式来看,音乐主要是诉诸听觉感知的音响声态的运动,动画主要是诉诸视觉感知的视像形态的运动。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共同的情感特征的表达,两者的生命情态律动在节奏样式和结构特征上呈现同构关系,意即音响声态与视像动态的运动形式都对应着情感状态的运动特征。其基于运动形态的同构关系而显现了内在稳定、共同的逻辑形式,从而引起双重感知的交互作用的联觉效应。因此,联觉效应是音乐与动画对应关系的共同机制。

在动画音乐中,联觉效应体现于视觉与听觉在节奏样式中的一致性。共同的节奏样式和结构特征将音乐与动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彼此依存的共同基础。音乐节奏的变化所引起的情感力量为动画视像的人物造型以及其场景描绘传达了相应的情绪指向。“赫尔曼把音乐视作创造速度和紧张的元素……他写到电影音乐的功能,强调它可以‘赋予场景以恐怖、宏伟、欢乐、神秘。它可以迅速推进叙事,或者放慢叙事节奏’。但是,在这方面他提到的第一位的事情是,音乐可以‘探寻并强化人物的内心想法’。”?尽管这是探讨电影音乐的功能,事实上动画音乐亦是如此。音乐的运动形式与其所要呈现的生命情感的状态类似,显现于外部动作特征就是形态运动的相应变化:音乐节奏律动的张弛、快慢、强弱与画面中人物的步态的轻重、缓急,或举止动作的夸张、内敛,或姿态的伸缩、收放之间相对应。这种有趣的对应关系通过人类的视听知觉的联觉效应,直接激荡人的心灵,袭击人的情感世界,从而引起了波澜起伏的情感运动,实现了审美情感的愉悦性体验。卡西尔曾说:“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视听联觉的心理效应才能实现审美过程中视听知觉的自由转换与交互融合,才能实现由视听知觉的相互碰撞与补足给人们带来的充盈的情感体验。

显而易见,动画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正是缘于其存在方式的共融性、表现形式的统一性以及感觉方式的联觉效应。其中,共同的运动形态是关键环节,它使两者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并呈现出共同的情感生活和生命意味。唯其如此,才能将音乐与动画这两种形态迥异的艺术紧密结合,最终实现视觉与听觉、时间与空间、形象与意象的对话与交融,并生发出“1+12”的综合艺术美的意味。

结语

综上所述,从当今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形态来看,动画音乐是音乐视觉化的产物,是音乐文化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画音乐审美活动中,主体对运动的体验贯穿始终。我们从美的“意味”之内涵来考察作品表现形式的动态特征。诚然,在这一审美过程中,主体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知两者的运动形式本身,更重要的是要体悟共同的运动形式所呈现出来的那种鲜明生动的生命情感和丰沛充盈的内在力量。这才是动画音乐综合美感的本质所在。

(注:本文为浙江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浙江理工大学“美学―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 XK1115-003-S)

注释:

①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年)英国知名艺术理论家和形式主义美学家,学术团体“布鲁姆斯伯里集团(The Bloomsbury Circle)”代表人物之一。他是西方现代美学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艺术》,其“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影响深远。

②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年)美国女哲学家和符号论美学家,代表作品《哲学新解》《符号逻辑导论》《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等,她把艺术视为具有表象形式的独立符号,即表现情感意义的符号。她继承了卡西尔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强调艺术表现的是人类情感。

③④⑥渡边护.音乐美的构成[M].张前,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151;149;174.

⑤⑦苏珊・朗格曾就“表现性形式”这一术语做如下解说:“对于它,我个人则喜欢用玛莱文・雷德教授在评论《情感与形式》这本书时所使用的那个术语――‘表现性形式’。正如雷德教授所说的,这样一个称号要比‘艺术符号’这个称号好得多,这也是我自此以后就一直采用‘表现性形式’这个字眼的原因所在。”参见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2,34.

⑧⑨⑩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徐红媛,王少明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1,3,1.

?彼得・拉森.电影音乐[M].聂新兰,王文斌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32.

视听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视觉;听觉;影视;绘画;艺术

 

一、引言

一部音乐作品有华采乐段,一幅绘画作品有主题中心,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会有令人回味久远的经典镜头。绘画与电影之间所存在的深刻关联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已成为共识。艺术作品不论由哪种技术手段制成,它总是意味着艺术家用这些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对材料的态度以及自己对作品的主题与内容的思想和艺术的理解。影视作品要鲜明而深刻地揭示出主题形象,就得充分地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段,如语言、音响和造型因素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电影摄影师的艺术是电影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电影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听觉相互映衬,相互补充,创造引人入胜的优美意境。

二、视觉、听觉和谐的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博,场面阔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此外,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其中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故事主题,给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劳动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三、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1. 绘画艺术的视觉和听觉

绘画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绘画艺术作品都是可见的视觉形象,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活动。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中可以通过写实或写意、夸张或变形等多种手法来创造美术形象。这种创作活动是绘画创作者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依据,加上自己主观的创造性劳动而创作的,它是瞬间性的创造。塞尚说绘画是“眼睛的思维”,古往今来,绘画艺术家不得不为吸引眼球煞费苦心,绘画自身的形式积累也很丰富,视觉质量方面,前辈大师们给现代绘画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每个优秀的绘画艺术创造者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总之,绘画艺术就是以造型和色彩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就是实现视觉信息与精神和思想的同构。

音乐与绘画似乎是两种毫不相关的艺术,前者通过音响诉诸人们的听觉的感受,能使人直接感觉到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是没有视觉形象;后者通过线条和色彩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具有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但不能表现出形象在时间中的运动与发展。但在现实的绘画艺术创作活动中,绘画作品中视觉和听觉的律动往往是绘画艺术家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形成的一种感性经验不仅表明了音乐与绘画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也表明了音乐中可以表现绘画性的内容。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曾经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的最伟大的绘画家。”我国古代伯牙鼓琴,钟子期听音的记载充分说明了在绘画艺术中音乐的重要作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能用诉诸人们听觉的音响描绘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钟子期能听其声见其形,在琴声中感受到高山大河的视觉形象。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手段塑造形象的听觉艺术,它只能诉诸于人们的听觉,但并不是说人们只能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实际上,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创作者不止通过听觉的渠道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和认识生活的,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不单是听觉感受,而是整体的感受。在绘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发挥联想、类比、象征、发展再现等音乐手段来表达作者自身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不是一时一景所引起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对社会与现实生活事物的思考后形成的。

2.绘画艺术视觉和听觉的通感

通感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的相互感通。在“艺术通感”中,最活跃的是视觉和听觉,通常人们把它称之为“视听通感”。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美术和音乐这两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在绘画艺术中视觉与听觉的通感是历久存在的现象,艺术家们一反过去学院派和伪古典主义的重理性、重写实的传统,而要以音响、色彩、光线等抽象形式直接表现瞬间即逝的视听印象和内在感情,这种抽象性、表情性的艺术倾向,使得在绘画艺术中音乐与绘画之间有了更多更好的亲和力和契合点。

绘画艺术创作者在创作时,通过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刚柔并用等来表现画面空间感和质感,通过线条的美勾勒出画面。然而不同的线条在相互制约中产生了不同的节奏,节奏是艺术的生命,犹如音乐中高低、长短和强弱不同的音和不同的节奏组成的旋律线条时而悠扬、时而回旋,构成了画中无声的旋律。画面中线条的长短变化、粗细的控制和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线具有本质的共性。音乐通过声音在时间持续中表现感情,不同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的乐章,可说是一条情感的流水线,绘画以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结构形体,创造形象。绘画中的线条是经过审美情感净化了的,虽静犹动,富于节奏感,韵律感,与音乐无形的流水线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这就使得绘画艺术家能够把时间持续的音乐与空间并列的绘画沟通起来,用无形的声音画出形象,用有形的形象表现出音响。总之,绘画创作中,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有一种共通的、本质上相感应的和谐,使绘画创作者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灵感的冲击。

3.我的绘画艺术创作感受

为了在自己的绘画艺术作品中表现视觉与听觉形式的和谐,在平凡的事物中,我发现为自己,也为他人而去捕捉的美。这美的含义包涵着色彩、光影、形体以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感等。不论这些事物只能存在于瞬间、几小时或已存在了数世纪,只要它们之中有某种东西能引起我的兴趣和美感,我就用画笔尽力去表现时空瞬息和音乐般的旋律。为了这一目的,我常到原野中去写生。自然中的山川日月、房屋建筑、人物都深深吸引着我。当进入绘画时,景物似乎又是创造力的障碍,我不希望被具体的观察所束缚。我是用感觉、激情和理智来绘画,我所完成的作品一般同视觉与听觉唤起的灵感联系着。音乐是一种感染力很强的艺术形式,它有很多东西与绘画是相通的,它确曾给我的创作以巨大而实在的影响与帮助。笛的清新悠远;箫的沉静、深挚;圆舞曲的优美、绚丽而匀称;清音乐的优雅、自然……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有些音乐不只是优美、使人神往,还能给人以生动、具体的联想,它能把人引向广阔的空间和纷繁的彩色世界。从音乐的旋律中听出色彩、节奏,感受到力量,触及到实在的自然。此外,我探索不同的艺术语言,通过增进情感认识,让我的认识在作画的进展中变化和成长。这使我有足够的主张、估价自己构思的灵活性。当一个视觉形象浮现时,我会在色彩、阳光、节奏、旋律的感动中去构思、去探索、去发现。长期以来,我总是在生活中兴趣盎然地搜寻,发现那种由明与暗、光与色交织而醉人心灵的感受。那种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心里,力图用绘画来表达一种音乐和绘画的综合效果。

山城重庆是我近年来绘画表现的主要对象,大都是从本土民宅的建筑中去寻找一些认为有意思的感觉给予提升,给予构成,采用和谐的色调,细腻的表现和文雅的笔触,用一种色彩世界的重构表达非具象思维的抽象性。我在《阳光的节奏》的绘画创作中,采用了传统的油画技法和现代构成的平面图象,力求构图平衡中具有节奏感,画面大胆运用了阳光的虚幻与几何图象的构成,黄色的高调与深略的重音对比,给人一种既现实又梦幻、音乐与视觉的和谐之美。人类在阳光下建造的巢穴,也只有阳光才能赋予它真实形色,叮当作声的金辉泼洒在砖石土木之间时,人与太阳的协奏曲才真正奏响。

四、总结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音乐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是“听”的艺术;绘画则用形体色彩、线条描写客观事物,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是“看”的艺术。一个是无形无相的听觉艺术,一个是有形有相的视觉艺术,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但在绘画艺术创作中,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绘画创作中的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与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而相通,形成通感。只有视觉和听觉效果达到和谐统一的绘画艺术作品才能够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晓伟.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j].中州学刊.2006,(3)

2.  王彦萍.音乐艺术中的美感[j].青年文学家.2006,(7)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