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1-18 17:42:08

体裁教学法论文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1篇

【Key words】Genre; Genre Analysis; Genre Pedagogy

体裁(genre)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的分类,与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和惯例紧密相关(Kress,1985)。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新发展,其根本宗旨是研究语篇的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该分析法超越了语言的表层描述,注重探讨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试图解释特定语篇所具有的认知结构。

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教学中,“体裁教学法” 成为二语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理论依据和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以期为语言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一、理论依据

1.体裁。“体裁”最早被用于文学和修辞学研究,后来人种学家将其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在语言学领域中语言学家们对“体裁”的概念进行了详尽的界定。目前国外从事体裁理论研究主要有三个学派:以Swales,Bhatia为代表的特殊目的英语学派(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以Halliday,Martin为代表的系统功能学派(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School,SFL )和以Miller,Berkenkotter & Huckin(1993)为代表的北美新修辞学派(North Rhetoric)(依次简称ESP学派,SFL学派和NR学派)。

ESP学派中的Swales最早对体裁做出界定,认为“体裁”是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这一定义又被Bhatia进一步阐释为:(1)体裁是一种可辨认的交际事件;(2)体裁不是一般的交际事件,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特征鲜明、高度约定俗成的交际事件;(3)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尽管体裁有其惯例和制约性,内行人仍可在体裁规定的框架内传达个人的意图或交际目的。

SFL学派中的Martin 认为体裁是“一种有步骤的、以交际目的为导向的、某一特定文化成员参与的社会交往过程”。Eggins把体裁定义为“使用语言达到的有步骤、有目的的活动类型”,他认为“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类型的体裁”。

NR学派的Miller认为体裁是“社会行为”,在“作为社会生活的体裁”一文中,她指出“体裁不是分类的形式名称,而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建立在典型修辞活动上的、规约的语篇分类”。

三个学派对体裁的界定在本质上一致,即交际目的决定体裁的存在,同一体裁的语篇具有基本一致的图式结构。然而,由于文化因素或语篇变量的不同,属于同一体裁的语篇仍存在某些差异,使用者可以在不破坏其基本结构的原则下发挥创造性,创作出符合特定情景的语篇。

2.体裁分析。体裁分析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产物,既涉及文体分析,又涉及语篇分析,其根本宗旨是研究交际目的和语言使用策略。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表层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所以,体裁分析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的解释性。体裁分析将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语言学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描述语篇的体裁特点;社会学方法则把语篇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来研究,探讨语篇的社会性和规范性以及影响语篇的社会文化因素;心理学方法分析语篇的认知结构和构建策略,探讨特定的交际目的在语篇中实现的理据。因此,体裁分析不仅关注语篇的语言特征的描述,更重视解释语篇的构建理据,探讨语篇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

二、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是把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课堂语言教学中,围绕语篇的图式结构开展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裁能力(genre competence),使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更是一种社会意义建构。体裁教法根本宗旨是让学生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能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以帮助他们理解或创作属于某一体裁的语篇。

对于体裁教学法,尤其是显性教学(explicit teaching),三个学派持不同的观点。NR学派大多数研究者反对显性教学,认为体裁在课堂上是难以捕捉、不可学得的,教师的显性教学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体裁意识可通过大量接触同类体裁的语篇而不断渗透获得。体裁知识与得体的交际行为不是通过课堂指导学得的,是在参与日常活动和职业生活中自然习得的。因此,基于该学派的理论主张的教学活动受到限制。

另外两个学派的教学理念则恰好相反。ESP学派主张显性教学,认为那些尚未渗透到目标文化中的二语学生,必须通过有效的体裁教学才能了解体裁规约。这一学派的教学通过对专门用途英语的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语篇的宏观结构和语言资源特征。SFL学派也支持显性体裁教学,该学派研究者认为,体裁教学的目的就是解释语言是如何表达意义的,只有显性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体裁。因此,学生需要教师通过范文分析有计划、分步骤地引导才能掌握语篇。Martin等人设计出“Teaching-Learning Cycle”教学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示范分析(Modeling)、共同协商写作(Joint negotiation of text)、独立创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 of text)。整个过程涉及大量的师生和生生间的交往活动,通过理解语言、分析语言、运用语言,讨论语篇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交际目的、构篇机制、语法修辞等特点。这些教学活动涉及大量的语言输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输出。

三、体裁教学法的综合评价

从实践应用层面可以看出,将体裁理念应用语言课堂教学的,实践效果显著。然而,该教学模式也存在着不足。

1.体裁教学法的优点。(1)体裁教学法可以使学习者认识到不同体裁的的语篇具有不同的结构。该教学法提供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可根据不同体裁的图式结构,很快抓住语篇的框架,同时可以模仿图示结构来组织新语篇。(2)体裁教学不仅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也关注语言符号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将语篇建构过程看做是一种社会行为,更加注重语言资源的社会性。(3)体裁教学法模式中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协作有利于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一、体裁教学法的基础理论 

(一)体裁教学法的理论背景和依据。教育工作者们在二战后发现,尽管各国都在义务教育普及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是即便接受同样的教学,还是有许多学生因为无法通过考试而进入高一层次学校进行学习,并且劳工家庭出身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因为家庭的经济地位并不能决定学生的智商高低,因而他们在学业上表现出的巨大差异无法用先天因素来做出合理解释。许多学者开始尝试从文化和社会的视角来努力探索在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在这一背景之下,澳大利亚学者Jim Martin等人于20世纪80年代,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理论框架上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方法—— “体裁教学法”。 

(二)体裁教学法的特点。系统功能语言学同教育社会学有机组成“体裁教学法”,两者相铺相成。一方面,根据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可以实现将系统功能语法与社会现象的结合,从而跳出语言学科的限制,使其运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来研究教育社会学理论,并且可以证实一些假说。 

二、体裁教学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将“体裁教学法”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要注意该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下面几点事项: 

(一)明确“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体裁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完全不同。通常的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或者选择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而体裁教学法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例如,在解构这一教学步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阐述对不同体裁的看法,以此来掌握学生对某种体裁的熟悉程度,因此教师不必干涉。但是在其后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范文分析其谋篇布局时,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凸显,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也逐步为教师所掌控。 

(二)组合“体裁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在将体裁教学法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时,应该注意摆脱其具有的“规定主义”,防止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体裁教学法指出,只有受到体裁的肯定,创造性才能得到认可。而这一主张只是教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适应主流社会的固有模式,必将导致学生批判意识的缺失。另外,有许多篇章中的体裁不是唯一的,而是很多体裁的有机结合体。例如,在记叙文中,为了突出主题,会适时的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这本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所以,在运用体裁教学法时,一定要注意和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如:图式理论(The Schema Theory)、整体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注意不同体裁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这样才能让体裁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优势。

(三)注重“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课堂上,常借助英语教科书来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教科书的编排科学,合理。一个个专题的构建洋溢着时代气息,而且信息量比较大,注重思想教育的渗透,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面,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也不能将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因而,“体裁教学法”在课外的延伸显得尤其重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原则。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3篇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竞赛裁判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

体育专业;竞赛裁判;能力培养

一、前言

依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在制定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应了解并系统掌握专项的竞赛理论与方法,而且能够胜任基层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同时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的等级标准。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后,实际的竞赛裁判水平,不论是对竞赛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还是临场实践的操作环节都与培养方案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领域就是地方的中小学校,工作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课外活动指导与课外竞赛训练等方面,而基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更离不开扎实的与竞赛裁判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基本功。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学习工作必须得到重视。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应明确以下几点:首先体育专项竞赛裁判工作本身就是专项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院校在制订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方案时,会在培养目标里将学生掌握的基础的竞赛裁判知识和技能进行明确的阐述,学生掌握竞赛裁判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专业技术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另外,扎实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基本功,既要求学生了解相对应的各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与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目的就是为学习竞赛裁判技能打下牢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专项技战术的学习对促进竞赛裁判工作掌握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宏观上掌控,细节上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竞赛裁判学习环节的课时比例情况。

依照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大学的初级阶段会安排各个专业技术内容的普修课程,课时在50~60学时不等,而且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10%~15%。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对所开设的所有专业技术课程的竞赛裁判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达到初步掌握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竞赛方法,对于临场竞赛裁判实践能够基本完成。在普修课程结束之后,后面阶段的学习就是专修阶段,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取向选择一项专业技术进行下一步深层次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不论是时间跨度、课时总数还是学生的精力投入都要大于普修阶段的学习。专修阶段总课时安排在180~200学时左右,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不论是普修还是专修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首先认为所学专项技术竞赛裁判的学时数偏少,尤其是在专修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就是抱着对该项目裁判工作的强烈求知欲才选择该项目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实践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有就是学生认为在安排的竞赛裁判学时中,理论学时安排偏多,实践操作环节学时明显不够,学生临场实践的机会太少。因此适当提高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情况。

在保证了一定学时前提下,对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学习能否落实到实处是关键。通过走访多数体育院校的专业授课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竞赛裁判理论讲授与实践脱节,没有及时更新最新执行的各专业技术规则与裁判法,实践学习过程中对各专业技术裁判员基本功的练习强度不够是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过程中体现的主要问题。竞赛裁判理论主要是对专业项目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论讲解,是学生全面了解运动项目规则要点、竞赛方法等内容的主要途径,对这个环节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后面实践操作的质量。尤其当前流行的几大球类项目,它们的普及率、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都很高,因此对应的规则和裁判法在最近几年调整和修改的频率加大,而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如果不能对这些竞赛裁判理论变动前后贯穿,及时补充学习最新内容,势必会影响到该项目的竞赛裁判实践环节;而实际临场实践环节是对理论层次学习的检验,能反映出理论阶段学习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返回重新梳理和讨论相关理论要点,然后再实践,如此反复才能真正熟练掌握竞赛裁判技能。所以,要落实好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

对于专业教师在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中的问题,我们主要围绕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阐述。首先在竞赛理论教授环节,通过访谈调查相关专业的教师,发现他们部分在各自的专业项目上都有着多年丰富的竞赛裁判经验,多数有着国家一级裁判员的称号,少数还是部级及以上裁判员,多次担任高水平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尽管如此,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方面发现,专业教师在讲解竞赛理论时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教案,个别使用下载的WORD文档作为幻灯片,只有少数教师会配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完整的PPT。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而言,在课堂讲授环节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践学习环节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裁判基本功的学习抓得不够紧,多数是因为学时少的原因把裁判员基本功的具体步骤环节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学到皮毛,对每项基本功的适用场景、运用时机都不能深入的学习和体会,导致底子还没打厚,就直接进行临场的实践操作,而且教师对临场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的纠正普遍忽略,多数抱着考虑不出现大的失误就没问题,这样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状况最终会导致顾此失彼,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4.竞赛活动开展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裁判工作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经过普修和专修两个阶段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后,基本具备了各专项二级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校内举办的运动会和组织的师生各群体项目的竞赛及市级水平的各种竞赛都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检验临场执裁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调查访谈多数从事竞赛裁判工作的学生对学校创造的临场锻炼机会感到满意,并能够顺利完成竞赛任务;由于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对自己的执裁要求严格,所以对于临场出现的竞赛裁判问题也能够独立思考,认识和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后面即使有集中讨论的学习机会,但由于执裁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回忆问题时难免疏漏,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复出现。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解决,一是指导教师亲临竞赛现场,对学生出现的临场执裁问题通过暂停或中场休息等间隙时间及时指导;另外对比赛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同学的细节问题教师可以记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或让跟随的学生及时记录比赛各种情况,以便赛后统一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还有就是在关键比赛场次指导教师可以亲自上场执裁,现场给学生做示范,效果会更佳。

四、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在安排竞赛裁判学时时,适当提高理论学时数和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在落实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时,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

3.在课堂讲授环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

4.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必须重视裁判员的基本功学习,在进行临场实践时基本功的学习要贯穿始终。

5.对于组织的各项目竞赛活动,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应通过现场指导、亲自示范等多种途径及时解决。

作者:郭杰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王天聪.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何旭初.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04).

[3]吴建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08,(03).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英语 写作教学 “过程体裁教学法”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66-02

“过程体裁教学法”把写作看作是一个过程,侧重于写作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修改和最终定稿的过程,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最终的写作结果上,这样就能更好地使学生深入了解写作理论的意义,并意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无疑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协作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写作过程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写作技巧,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一 什么是“过程体裁教学法”

写作是一种通过运用语言知识来实现社会交际目的的工作,在过程体裁教学理论中,通常都是将写作与社会相联系,并且在实际的“过程体裁教学法”中,教师的教学重点也会进行有意识的转变,不再专注成稿的讲解,而是侧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体裁意识与写作意识的培养。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范文的讲解,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并划分小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互改,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使学生把握写作步骤,并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写作能力。

二 “过程体裁教学法”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1.教师分析范文

教师对范文进行介绍,并为学生分析范文的体裁及该体裁的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及交际目的等,让学生在掌握文章体裁类型的同时也了解该体裁的语境要素,通过对体裁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法等要素进行把握来进一步掌握该体裁的交际目的,从而使学生能全面地对该体裁有深入的了解。

2.学生进行模仿写作

在对范文体裁进行讲解和把握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体裁语境要素,通过分析题目来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篇章结构,并对文章的语言特色进行定位来进行模仿写作。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讨论来共同完成写作。

3.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经过前几个环节的讲解与训练后,教师可以找出与范文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写作。可适当要求学生就题目来拟订文章的提纲及写作的计划。学生要运用课堂所学的体裁知识和相关语境要素来完成初稿,并独立进行修改和编辑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4.课堂修改与评价

完成写作后,学生可与组内成员进行互改,指出错误,然后教师再进行统一的批改。这样既能让学生明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又便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指导,最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改正,并形成完整的终稿。

三 结合“过程体裁教学法”探索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途径

1.拓宽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无法为“过程体裁教学法”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就要求教师对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不再让学习局限在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范文讲解阶段,教师可以充分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材料收集并进行分析,再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宣讲分析结果。教师可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引导分析的方向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构建写作体系

在范文体裁的分析与仿写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循序渐进的写作理念,先就某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训练,并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与反思。一段时间后,教师在开始讲解另一范文的体裁与仿写技巧时,可要求学生在已学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添加,并通过小组互评和修改及时巩固自身知识,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与实践,从而保证写作教学的效率。

3.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时教学,强化学生写作能力

说明文和议论文向来是写作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写作课程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对范文体裁进行分析。针对说明文与议论文这两大重点写作体裁,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收集热门话题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让学生实时把握文章的时效性。同时,在学生进行模仿写作后,教师也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写文章进行总结与归纳,把握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征,使其能以最好的状态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4.规范写作评估规则,强化教师课堂监督职能

由于学生在进行小组成员互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教师应针对范文体裁及模仿写作体裁的特点来规范写作评估规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或课外以小组形式进行评估时,能有针对性地对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分析。同时,学生在评价或互改后,应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将修改内容上交给教师批阅,这样可有效减少学生在互评中的懒惰行为,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其写作技巧。

总之,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写作理论的认知水平,并有效强化学生分析文章体裁与独立写作的能力,值得在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中推广。

参考文献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 篮球裁判员 培养

篮球运动在我国非常普及,各级各类比赛非常频繁。篮球比赛需要规则的制约才能顺利进行,而规则的制约作用需要通过裁判员的工作方能体现。篮球比赛场次多且快速、激烈,身体对抗多,要求大量的高质量的裁判员才能胜任比赛的要求。体育教师是目前我国基层篮球裁判员的主要力量,他们担负着篮球比赛正常开展和普及的重任,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是体育教师和篮球裁判队伍的后备力量,篮球裁判能力也是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切实有效地培养与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裁判能力,对于篮球运动的普及和开展以及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深远意义。因此,本研究以贵州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可操作的对策,以适应体育人才培养需要,为《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实施储备更多高水平篮球裁判员,为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全民建设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1、贵州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的现状

CUBA近年来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是我国高校辐射面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篮球赛事,推动高校篮球发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虽然贵州省的高校球队未能打出西南赛区,但是也较好地带动了贵州省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此外,高校扩招,体育院系篮球专业学生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贵州省很多高校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的学生篮球裁判员培训老师,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为贵州省篮球裁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篮球裁判员。但是贵州省高校的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1 临场执法经验缺乏

体育专业的学生对竞赛规则和裁判法都存在一知半解的现象,临场执法经验严重缺乏。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接触频繁的竞技项目,场上对抗性强,攻守转换快,临场情况变化万千。准确掌握和理解合理防守位置和正确防守姿势、身体接触、阻挡、非法掩护、撞人犯规、走步、非法运球,垂直原则的真正内涵,掌握篮球规则、裁判法和临场执裁能力仅靠几节课显然是不够的。要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裁判员,必须经过很多场比赛的亲自执法,进行切身的体验,这本身是一个经验积累过程。而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的不少学生裁判员临场机会少之又少。据笔者调查,贵州省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篮球裁判员每年临场执法场次超过30场的极少,拥有省、市级的执法比赛经验的更是寥寥无几,更谈不上去执法CBA或者CUBA这样的高水平的比赛。由此可见,贵州省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的临场经验是非常缺乏的。

1.2 篮球普修课过程中裁判法及裁判规则的学习时间不充足

一般来说普通高校篮球普修课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都是以篮球的基础技术教学为重点,而裁判法及规则的学习是被安排到理论课当中,而在理论课的时候讲解裁判法及规则的时间也同样会被技战术的讲解所占据,贵州省很多高校篮球普修课中裁判法及规则的学习时间不足2节课,也就是说不足90分钟。因此,在如此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想让学生获取篮球裁判的基本能力并去实践判罚,是不符合学习的科学规律的。

1.3 裁判员基本功不扎实

裁判手势是篮球裁判员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是对赛场发生情况的判决和命令。是临场裁判之间、裁判和运动员、教练、记录台之间的联络信号和纽带。手势应清楚、果断、规范、大方,具有一定节奏感,展现出裁判员的精神面貌,体现出裁判员的权威,而我院学生裁判员裁判手势缺乏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主要表现在宣判时手的距离、高度不够合理,身体姿态不够大方,让人感到随意性太强,不严肃;犯规号码的手势与口中报出的号码不一致,犯规与违例、暂停与技术犯规的判罚手势混淆,某些违例和犯规手势不够准确;另外在开表、得分、违例及违例后的进攻方向手势、暂停及换人手势未能及时做出。

2、贵州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2.1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提高裁判能力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性强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动画、录像资料等来进行篮球裁判的教学,教师加以必要的讲解和说明。这样可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开阔思维和知识面。对于一些比赛中常见的违犯现象,可以结合视频资料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这些情况的处理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摄像机将比赛过程记录下来,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重放、分析,在重放过程中教师应分别从技、战术的角度和规则、裁判的角度讲解和分析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对技战术、规则的理解。通过这种现代手段进行教学,师生可以更加准确、全面的发现技战术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了解学生在篮球实战、裁判实践中的表现,更有针对性地纠正自身及全队的错误、改进不足。因此,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来进行篮球教学,可大幅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深度与广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裁判能力。

2.2 加强篮球规则理论知识培养

从对篮球专选学生上课情况看,他们对篮球纯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而且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通过调查可知,学生对篮球实践课感兴趣程度要远远高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规则和裁判法的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单纯的理论条文讲述,而采用裁判条文与具体的比赛案例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篮球规则理论学习更加直观,也容易理解。在进行裁判法的学习过程中也同样采用裁判法条款与具体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在篮球场地内讲解裁判员区域分工、宣判程序、位置交换等内容,边讲授边组织学生亲身体验,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程度,方便学生进行学习模仿。其次,教师也应注重在实践课的篮球基本技术、战术的教学中,加强对篮球规则及裁判法的教授。如在练习脚步动作的同时可向学生讲解中枢脚的确定及走步违例的判罚。在练习罚球技术的同时,附带向学生讲授罚球中的站位及违例情况,使学生在篮球技术练习中了解和掌握篮球规则,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技术。

2.3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为学生创造进行裁判理论与实践的平台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在教学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师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限制了学生学习篮球裁判能力的提高.因此,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培养工作作为发展能力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固定下来,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完善各项教学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

在充分利用校内场地设施,拓宽校外实践渠道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裁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模式,解决好应用型篮球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能够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以能提供更多的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4 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裁判员具有强抗干扰能力、迅速判断能力与正确执行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要通过参加各种比赛,积累经验,增强执裁信心;其次要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身体准备活动、与裁判组的沟通交流、比赛队伍与人员的分析等,做到有的放矢;最后,要掌握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内心心理放松法、注意力转移法、隔离法等,调整心态,以适应比赛需求。

3、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贵州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临场执裁能力缺陷主要体现在:一,学生裁判对篮球裁判法和裁判规则理论理解不准确、不全面;二,学生裁判参与比赛执法活动少,缺乏临场执裁经验,导致缺乏执法自信心;三,篮球普修课过程中裁判法及裁判规则的学习时间不充足。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技巧 语篇 体裁教学

一、引言

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泛读课的开设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培养学生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地从语篇中提取所需信息和正确理解篇章的能力。

泛读(亦称为英语阅读)是一门传统而且重要的课程,在新形势下要将这门课上好、上精仍属不易。纵观这几年对泛读课程的讨论,我们发现主要分为两个派系,一派着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词汇和语言结构的知识,偏重对词汇、句子、语法等表层语言形式的分析;一派则强调对阅读材料实现完整及深层次的把握,主张重视语篇的整体性及内在结构特点,并将语篇与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前者属传统派,后者属革新派。本文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应该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讲解语言现象和培训阅读技巧,而应同时从宏观角度对语篇体裁进行分析实行体裁教学,重视语言信息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

二、系统的阅读训练

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是读者借助于自身的语言知识与经验、阅读策略与技巧、背景知识等,对新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解释,以尽可能准确地获取作者的意图,实现阅读目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阅读方法、策略及技巧,进行大量广泛的阅读,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就是大学英语泛读课的首要任务。泛读课堂教学大多仍然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精读教学模式,学习的主要目标仍然是语法、词汇及语言知识。他们尚未认识到将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作为课堂必需的一部分,在课堂内进行系统的传授和训练。而事实上,我们认为,以语法、词汇和语言知识为目标的教学当属精读的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阅读技巧和策略训练才是泛读课题的基础。没有阅读技巧和策略的训练,泛读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与精读无异没有特色的课程。

1.纠正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掌握基本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的系统训练,当从纠正不良阅读习惯开始。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高中的阅读习惯。有些没有良好的阅读姿势,喜欢趴着或歪着看书写字,有些有着唇读、指读、回读、译读等习惯,但通病就是缺乏阅读技能,无论阅读什么文章,出于什么样的阅读目的,都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同样的阅读方式。在阅读过程中频繁地使用词典,潜意识地进行逐字逐句的默读或心读,细嚼慢咽,生怕有所遗漏,对所有语言点、所有信息不分主次,平均用力。这种阅读方式既费时又费力,阅读到的只是字面的含义,影响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了整体阅读理解,也影响了阅读兴趣,对阅读效率的提高十分不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略读、寻读及猜测词义等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学会找主题句抓中心,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猜测、推断、概括等综合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同时,我们要根据教师的风格和班级特点,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体验参与,形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泛读,简而言之,就是泛泛而读,要广而博。但泛读课程课时量一般都非常有限,在课堂上实现泛读的基本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同时,学生在掌握基本阅读技巧之后,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将技巧和策略应用于实际阅读中,千锤百炼熟能生巧,才能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提高是技巧和阅读总量不断增加的自然结果。教师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材料,或者将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能力并感兴趣的英语读物。在鼓励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教师还需要监督阅读进展,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给予学生以必要的指导。

3.注重文化差异,理解不同文化内涵。

英语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忽略语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差异问题。而且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很多学生虽然对不同的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但非常感兴趣。所以,教师宏观上应从不同的文化要素(包括民族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地理文化、民族心理差异等方面)切入,微观上可以通过文化内涵词、成语、典故和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异域文化的内涵,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国外风土人情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三、体裁教学法

近年来,无论是语言学家,还是人工智能专家都在阅读理解的理论方面,作出深入研究,从语篇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在体裁与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体裁分析法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语篇分析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1.语篇分析与体裁分析。

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者Harris在Language(语言)杂志上发表了“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文,被看做是现代语篇分析的起源。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语篇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国际上《篇章》(Text)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语篇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语篇研究受到如此的重视,这是将语言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三四十年,应用语篇分析在四个层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加坡国立大学的Bhatia

将其概括为:利用能学派的语域理论对语篇进行语域分析(register analysis);语法修辞分析(grammatical rhetorical analysis);交往分析模式(interactional analysis);语篇的体裁分析(genre analysis)。前三种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对语篇进行表层描写的阶段,而体裁分析恰恰是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语篇分析中的各种研究成果为建立语篇语言学为基础的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随着篇章语言学、文体学和话语分析等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体裁已进入语篇分析领域。体裁分析从语篇的体裁角度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认知结构,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进行深层解释,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解释性。它能够回答人们在创作特定语篇时为什么都倾向于这样而不是那样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体裁作为语篇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篇的产生具有约束力。在对语篇进行解析时,如果仅仅重视语篇的衔接手段或句际关系,忽略体裁分析,就很难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对其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的认识就更无从谈起。

2.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运用语篇和体裁分析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不同的文章都有着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不知其体裁,往往使阅读带有盲目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体裁分析法,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体裁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分析作者谋篇布局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抓住典型文章,分析体裁框架及写作特点,让学生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体裁分析入手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模式虽然复杂,但还是有章可循的。下面我们结合语篇实例谈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体裁教学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问题解决模式(problem-solution patterns)是比较重要和普遍的体裁模式,一般可以分解为“情景―问题―反应―评价/结果”(situation―problem―response―evaluation/result)四个组成部分。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的泛读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编著第二版)第二册Unit 7 Passage A为例。我们来看第一、二段,作者在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指出自己“as an American,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并指出问题在于“an abrupt goodbye would not do,yet that was all I had ever learned from these books”。那么作者对此是何反应呢?当然是潜心学习勤学苦练了,在第二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勤学苦练的结果是“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下面列出其模式:

(In what situation?)?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Situation(情形)

I constantly found myself tongue-tied when?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

it came to seeing guests off at the door.

(What happened next?) Problem(问题)

Chinese textbooks don’t tell how to see people?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off in real life but start out with the standard phrase.

(What is her response?)Response(对策)

Listening to others,picking up the phrases that ease?摇?摇

relations,studying up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What is the result of this?) Result(结果)

I can see the guests off with a feeling of mission

not only accomplished but surpassed.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体裁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常见的体裁结构和认知模式,在掌握基本的体裁知识后,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培养体裁分析能力,更好地理解甚至创作出符合特定体裁惯例的语篇。

四、结语

通过上面一系列的论述,我们发现,前面提到的泛读课程两大派系其实各有侧重各有千秋,但我们认为,如果仅仅强调阅读技巧训练,英语阅读课程就容易陷入反复枯燥的阅读做题训练,同时让学生只注重表面语言现象和语言要素,忽略了篇章中千丝万缕的逻辑、语义、整体结构和认知各方面的联系。把握篇章的整体框架是英语阅读教程的基本目标,但如果缺乏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大量阅读基础,强调篇章和体裁,强调超越语言平面的表层描述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及其交际功能进行深层探讨,并试图解析特定语篇所具有的特定的认知结构,就成了空洞的口号,成了阅读过程中不可奢望、不可企及的高度。

因此,系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语篇体裁教学,犹如雄鹰之左右翼,都应是英语泛读教程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该将传统的阅读技巧训练和革新的体裁教学相结合,将“自下而上”的词汇教学与“自上而下”的语篇分析相结合,宏观把握和微观剖析兼顾,突破教学瓶颈,任雄鹰展翅飞翔。

参考文献:

[1]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London:Longman,1993.

[2]胡曙中.英语语篇语言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潘文晋.体裁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三峡大学学报,2009,(1).

[4]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

[5]任晓菲.体裁分析法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1),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篮球裁判能力 培养优势 素质教育

一、研究的目的

随着中国篮球联赛(CBA)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篮球裁判员队伍和运行机制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与成熟,这使得许多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喜欢上了篮球裁判工作并走进了比赛的执法赛场。因此,在高校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具有人才资源的条件下,利用良好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形成、健康个性与心理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促进高校篮球竞赛运动向着更高、更快、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国家输送优秀的篮球裁判基础性人才。在高校发掘和利用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优势并建立完善的基础培训体制有着深层次的教育学含义,它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及改善我国篮球裁判员的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等素质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从文献资料中获取有关CUBA和部分高校篮球裁判培养方面和篮球裁判员培训工作总结等方面资料和信息。

2.访问调查法

通过与部分学校的大学生交谈,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篮球裁判规则与裁判方法与技巧上的一些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3.观察法

对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晋升三级、二级篮球裁判员理论与实践教学课进行现场观摩。

4.归纳法

结合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特点,对所归纳的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

三、分析与讨论

1. 高校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现状

(1)长期以来,培养篮球裁判员体系的路子是由县、市(地)、省体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专业院校来运作实施,非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虽然培养了篮球裁判员,但没有权利审批各个级别的裁判员,使得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资格得不到认可,这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和发展的主要瓶颈。

(2)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积极倡导“裁判员队伍是和运动员在同步成长”,以“培养五种人”―既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球迷和与篮球相关的人员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培养自己的大学生篮球。裁判员队伍。据资料显示,近十余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组委会共举办了十三届裁判员。学习班,600余人成为一级裁判员,其中80%以上是在校大学生。

(3)据调查了解到,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等一些院校都先后成立了大学生篮球协会或篮球裁判协会,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每年都结合校园大学生篮球赛举办裁判员学习班,不仅为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也为高校基层篮球竞赛活动的规范化、经常化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4)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裁判员的培养看作是一种心理素质提升、健康个性发展、良好品行的形成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加之部分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不强、能力有限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及水平远远落后于高校校园篮球竞技水平。

四、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优势分析

在普通高等学校,篮球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开展最广泛、参加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项体育竞赛项目,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活动氛围。众所周知,一场精彩激烈的篮球比赛不仅需要具有良好技战术的篮球运动员参与,更需要有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来执裁,两者缺一不可。因此,高等学校在重视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篮球运动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使得热爱篮球裁判工作并具有初步裁判能力的大学生,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裁判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使高校篮球竞赛水平与大学生的裁判能力同步发展和提高。

1.高校大学生中具有篮球裁判员潜质的人才资源

高校是青年集中的地方,有许多篮球运动爱好者和热心于篮球裁判的“业余裁判员”,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扎实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他们思维敏捷,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心理素质稳定;这些都是篮球裁判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尽管他们对篮球竞赛规则熟知不多、裁判方法和技巧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他们的篮球裁判能力和潜质、对篮球裁判的兴趣和热爱篮球裁判工作的热情,加之他们文化素质好,理解能力强、可塑性大,在他们之中选拔、培养篮球裁判员有着非常好的智能优势。他们将成为篮球裁判队伍发展的丰富的人才资源。

据统计,学校从2003年至今已举办了十六期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大学生逐年增加,最多一期达60余人。获得三级裁判证书的达248人,其中晋升二级的有85人,晋升一级的2人。可见,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篮球裁判员培养的人才资源。

2.高校具备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培养的文化环境

在高校校园里,不仅师资力量雄厚,具有高素质、高层次,勤于研究,勇于探索的文化群体,而且富有强烈的时代创新、探索精神的高校特有的理论研究、积极实践的活跃氛围,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教育环境和雄厚的教育资源,为热爱篮球裁判工作并具有初步裁判能力、十分希望能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裁判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通过参与篮球竞赛的裁判工作,来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改变气质、提高能力、超越自我,进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

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氛围中,通过学校体育部门与大学生的社团组织,如大学生篮球俱乐部、大学生篮球协会等携手,定期举办不同级别的篮球裁判员学习班,聘请有丰富裁判理论与经验的体育教师或国家、国际级裁判员到校讲课和亲身示范指导,并使他们能有机会到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技能、能力和“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精神,不仅对大学生观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校园文化活动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也为大学生裁判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大学生裁判员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3.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它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需要出发,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体育的魅力在于竞赛,而教育的魅力在于育人,两者的结合,进一步融合了高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是进一步整合深化学校教育主渠道和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的一部分,是调动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参与素质拓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使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获得提高,形成良好的勤奋、自强、机智、果断、健康的个性人格和心理素质,而且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在社会中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近几年,该校已把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200余名获得三级或二级裁判员证书的学生获得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被社会用人单位所青睐。

4.篮球裁判员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

“盖学堂之宗旨,必以造成人才为指归,而造就人才之方,并兼德育、体育而后完备”。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大学生良好、稳定品质的形成,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积累的,是通过教育过程来实现的。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学校借助学生的优势侧面去求得其教育目标的实现的教育过程,是大学生个人寻求自身价值和发展目标实现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要求他们遵守“热爱裁判工作,恪守职业道德,严肃、认真、公正、准确”的裁判员的基本要求,这是与大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协作的发展理念相统一的。通过裁判理论学习与临场工作实践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其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从而促进其思想意识与行为的转变,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健全的人格。

学校在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先做人,后作裁判”的培养原则,并积极与驻地的区体育局、厂矿体协合作,组织参与他们的篮球比赛执裁工作,为大学生发展提供了对外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仅使他们的裁判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而且也向社会展示了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取得社会认同。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不仅具有良好的人才资源和校园文化氛围,而且还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发展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经历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篮球裁判员,在思想品格、身心修养,以及对篮球运动规律及规则的认识和理解上表现了较强的领悟力,这种品格有助于他们在社会领域里获得成功。

2.建议

(1)高校拥有篮球裁判员培养需要的人才资源和良好文化氛围,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采取科学的、适合大学生个性能力发展需要的教育培养方式,使他们的潜力和特长经过精心的挖掘、培养和雕琢得以充分发挥,为我国的篮球裁判员队伍输送更为优秀的后备人才。

(2)高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的一个手段。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特长充分发挥的素质教育过程,是大学生寻求个人价值体现和社会需要相统一的过程。发挥高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全方位、多功能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和良好的高校教育环境,为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培养和成长创造了条件,但他们能力、经验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裁判指导能力、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参加社会锻炼和展示自己机会,是使他们提高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体裁教学法论文第8篇

关键词:体裁教学;高中英语;教学模式

使用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多数采用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因为在其问世20多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模式。我国高中英语课改中,如何将任务型教学理论作为基础,贯穿诸多教学方式,是我国外语教育界学者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一、英语体裁教学概念及价值

1.概念

体裁教学被称之为“建立在体裁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在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地应用广泛。体裁和体裁分析成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教学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体裁的界定已经被多方语言学家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理解、分析、认识、感知和模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

2.价值

体裁有着独特的常规性和制约性,体裁又是语言使用中共同遵守的社会交流工具,具有重复和习惯两种特征,体裁这些特征在语言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可以借鉴的交际语篇范

例,让学习者熟练地运用一般英语语篇中的体裁结构,从而真正地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应用方法

1.进行体裁标类和体裁预测

在任务型语言学习中,学习者一定会注意到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体裁途径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熟悉并学会语篇的图式结构。教师在设计语言教学任务的时候会了解学习者对教材中的话题和兴趣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体裁标类和预测。从意义和结构中考虑教学材料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2.运用真实体裁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体裁任务的真实性中设计要尽可能地使用真实生活中人们在表达和书面交际时所运用到的语篇体裁材料。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模仿、认识并分析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真实语言的语篇模式可以运用真实的体裁,在学校的通知、广告、信函和小论文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任务教学。

参考文献:

[1]尹世寅.高中英语体裁任务教学的运用价值和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5):92-9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