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1 22:15:00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1篇

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字一) 谜底:昙

层云隐去月当头 (打字一) 谜底:屑

家家迎元宵 (学校用语) 谜底:第二节

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赶制元宵闲不住 (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元宵节前后 (现代小说) 谜底:二月

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 (节日纪念日) 谜底:元宵节

此时此地 (剧目) 谜底:元宵谜

一夜鱼龙舞 (民俗风俗词语) 谜底:元宵灯会

新春佳节话元宵 (报刊名) 谜底:半月谈

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煤球和元宵一样 (打一成语) 谜底:混淆黑白

元宵 (打一成语) 谜底:一朝一夕

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语) 谜底:节外生枝

万家灯火闹元宵 (电影名) 谜底:不夜城、乡情

灯谜会猜庆元宵 (古文句) 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元宵莫来缠·上楼格 (篇目) 谜底:望勿纠正

元宵灯火已阑珊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望多关照

观赏元宵灯谜 (打人名二) 谜底:张节、文虎

谜题:元宵虎会 (打字一)

谜底:夤

谜题:元宵节后 (打字一)

谜底:完

谜题:元宵节后东陵行 (打字一)

谜底:院

谜题:元宵前后共团圆 (打字一)

谜底:期

谜题:元宵前后共相聚 (打字一)

谜底:期

谜题:举头望明月 (打一词语)

谜底:仰光

谜题:十五的月亮悬庭前 (北京地名)

谜底:圆明园

谜题: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打一财经词语)

谜底:调资

谜题:元旦元宵捷报频传 (打一成语)

谜底:节节胜利

谜题:高台对映月分明 (打字一)

谜底:昙

谜题:层云隐去月当头 (打字一)

谜底:屑

谜题:家家迎元宵 (学校用语)

谜底:第二节

谜题:白糖梅子真稀奇 (打一食物)

谜底:元宵

谜题:赶制元宵闲不住 (五字口语)

谜底:忙得团团转

谜题:元宵节前后 (现代小说)

谜底:二月

谜题:元宵回暖 (韵目带数)

谜底:十四寒

谜题:元宵之夜遇徐娘 (《射雕英雄传》人物)

谜底:胖妇人

谜题:正月十五晨炊忙 (中骊双珠)

谜底:元宵·早点·火烧

谜题:正月十五打牙祭 (打一成语)

谜底:一年一回

谜题:十五日 (打字一)

谜底:胖

谜题:元宵出门赏灯 (常言俗语)

谜底:外行看热闹

谜题:园外隐约闻猿啼,星月小桥听萧声 (节日纪念日)

谜底:元宵节

谜题:此时此地 (剧目)

谜底:元宵谜

谜题:一夜鱼龙舞 (民俗风俗词语)

谜底:元宵灯会

谜题:新春佳节话元宵 (报刊名)

谜底:半月谈

谜题:婚期定在元宵后 (打一成语)

谜面:从小浑身白,长大变毛色,若要分男女,看它头顶就晓得。 (打一动物)

谜底:鸡

谜面:顶上红冠戴,身披五彩衣,能测天亮时,呼得众人醒。 (打一动物名)

谜底:公鸡

谜面:头戴珊瑚笔架,身穿五色衣裳,一声高唱,日出东方。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一朵红花头上戴,一件花衣身上盖。天还没亮就起床,唱得太阳升起来。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头上一朵红花开,花衣不用剪刀裁。虽然不是英雄汉,一声叫起万门开。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稀奇稀奇真稀奇,外生骨头里生毛,有朝一日稀奇转,里生骨头外生毛。 (打一动物)

谜底:雏鸡

谜面:小小哥儿嗓子妙,早上昂头把鸣报。 (打一动物)

谜底:公鸡

谜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 (打一成语)

谜底:鸡犬不留

解析:“酉戌”对应的生肖是“鸡狗”。

谜面:个子不高,全身长毛,站着不走,躺下乱跑。 (打一物)

谜底:鸡毛掸子

谜面:雀儿栖树间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树中栖鸟闻叽声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鸿江别后又重逢 (打一字)

谜底:鸡

谜面:又见伯劳向东来 (打一字)

谜底:鸡

谜底:喜出望外

谜题:煤球和元宵一样 (打一成语)

谜底:混淆黑白

谜题:元宵 (打一成语)

谜底:一朝一夕

谜题:元宵节后捷报多 (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谜题:元宵同返家 (打一成语)

谜底:众望所归

谜题:元宵之后柳吐芽 (打一成语)

谜底:节外生枝

谜题:万家灯火闹元宵 (电影名)

谜底:不夜城、乡情

谜题:灯谜会猜庆元宵 (古文句)

谜底:破题儿第一夜

谜题:元宵莫来缠·上楼格 (篇目)

谜底:望勿纠正

谜题:元宵灯火已阑珊 (谦辞礼貌用语)

谜底:望多关照

谜题:观赏元宵灯谜 (打人名二)

谜底:张节、文虎

谜题:小毛头约会:元宵节晚八点 (诗词句)

谜底:少年十五二十时

谜题:元宵 (诗词句)

谜底:数问夜如何

谜题:元宵前后 (诗词句)

谜底:十四为君妇

谜题:元宵春灯 (网络电脑词语)

谜底:节点

谜题:欢欢喜喜做元宵 (音乐词语)

谜底:快节奏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2篇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喜爱传统节日,喜爱古代诗词,更喜爱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诗词便是盛放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餐具,传统节日就失去了华丽的载体,成为散落的珍珠,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很多诗意。在我国,有节日就有诗词陪伴,传统节日与古代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隆重热烈著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是岁首,因而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节诗。他对春节这样描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欢乐喜庆之情溢于诗人言表,诗中“屠苏”是一种药酒,“桃符”即今天的对联。不难发现,贴春联、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的两大习俗。清代孔尚任写有《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的前四句说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作者一颗赤诚的童心。从古到今,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关于春节(古人或称之为元日、元旦)的诗词。

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我以为要数元宵节。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日,人们早晨吃元宵,晚饭后举家出动,逛街赏灯。届时,“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男男女女,流连观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正是这样的放灯赏灯的开放时节,男女青年能够比较自由地相互接触,从而为他们表达爱情提供了绝佳机会,创造了一个古代的浪漫时空。元宵节还有一项集娱乐与智力于一体的活动――猜灯谜。这游艺活动无论谜面、谜底还是猜谜方法,都显示典雅的诗意,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会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谜底“晒”字,都富有诗意呀。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此节应属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风俗沿袭至今,并且人民群众仍用这个节日来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辈们。正是这样,清明节自有其特殊的气氛。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诗将清明时节氛围渲染殆尽。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直击墓地凄然情景,气氛沉重,令人难忍。至于清明节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春秋时代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在烧山找到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了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诗句的血书。可以这样说,原始意义上的清明节,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统治者执政自省之功能。

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词人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沉身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蛟龙伤害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唐诗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这一说法:“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但只是诗人很天真,他认为后人对屈原的纪念不够庄重,殊不知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纪念先贤其后一直流传着。且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畅叙亲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赏月玩月,此风俗由来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谓妇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更把情感融入赏月之中,创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让人产生深远美妙的遐想。苏轼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写得淡然、豁达,实际上月圆人不圆时,思念之情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处异乡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乐事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样是苏轼,他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两句诗,“小饼”当就指今天的月饼。至于“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就这样我们与古人一样体验着,赏明月、吃月饼、享人伦的美满乐事。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3篇

以下为三岁的,,,

元宵节灯谜20__年元宵节到了,除了吃汤圆,那元宵节灯谜你准备好了吗,在逛元宵节灯谜会的时候,你想不想先知道些元宵节灯谜的谜底吗,现在就来看看元宵节灯谜吧。

五看京剧《梁祝》(打一上元民俗)观灯

如慈母一般(打一北京老字号)同仁堂

晨鸡报晓(打一现代诗集)艾青《黎明的通知》

遍插茱萸少一人(打一北京口语)不够哥们儿

旅游归来(打一北京口语)玩儿完

宝玉低眉听父训(打一电影名)《垂帘听政》

财神爷传奇(打一京剧曲目)《赵氏孤儿》

妇女染发(打两个北京主食)窝头和花卷

跑旱船(打一宋代诗人)陆游

小孩放炮(打两个北京小吃)火烧和爆肚

上元夜景(打一词牌名)灯月交辉

1、鲁迅逝世一世纪。(打一成语)谜底:百年树人

2、建国方略。(打一字)谜底:玉

3、七仙女嫁出去一个。(打一成语)谜底:六神无主

4、拍一个巴掌。(打一地名)谜底:五指山

5、什么动物行也是坐,坐也是坐,睡也是坐?谜底青蛙

6、石头旁边有块皮。(打一字)谜底:破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4篇

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

古代,每届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为笑乐。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

光认衣裳不认人。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5篇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其他传统节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唯有元宵节是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所以有“闹元宵”一说。元宵节一到,无论城市乡村,南方北方,街上院内,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涌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听音乐、看杂耍,热闹非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元宵节,来一起欢欢喜喜闹元宵。

文一:

光明元宵

赵丽宏

因为有元宵节,新春的节日气氛延长了许多。孩童时过春节,到了年初八九,新年便差不多过去了。正在依依不舍时,突然想到后面还有元宵节,精神便为之一振。到十五闹元宵时,节日的气象又轰轰烈烈地回来了。元宵的快乐,和春节又不一样。这是一个光明的节日,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和美妙憧憬的节日。

元宵闹花灯的盛况,在古人的诗中能够找到。唐代卢照邻有《十五夜观灯》:“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天上的银河繁星和月光,在元宵之夜都洒落在人间,一派光明景象。这样的景象,在另一位唐代诗人崔液的诗中也可体会:“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李商隐也写过元宵的诗:“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写元宵之夜的欢喜和热闹,还有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读这些光影摇曳、欢声漾动的诗句,感觉古时的元宵之夜,盛况不亚于现代。

古人在诗中写元宵的灯,最令我难忘的,是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诗中描绘的景象,璀璨绚烂如仙境。元宵节的灯,是梦想,是艺术,是黑暗中人心的灿烂绽放,诗人的想象和咏叹,皆出自于此。此篇下半阕,也写得情趣盎然:“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本来写的也是元宵之夜观灯的景象,内中暗藏故事,有人窥见曲折恋情,也有人看到诗人孤高自赏的品格,因为含蓄,更见其美妙。最后那几句,后来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巧妙引用,成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的三种境界之最高境界,辛弃疾自己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王国维的引用,其实背离了诗人本意。我相信辛弃疾写的是元宵之夜情人相约。写这一题材,还有一阕题为《生查子・元夕》的词更出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我最初读这篇作品,知道作者是欧阳修,后来在朱淑真的诗词集中,也见到这首诗。两个人中到底谁是原作者,是个悬案。这首诗,写的是人间情爱,短小的篇幅中,蕴涵恋人的悲欢离合,可以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古人的浪漫,在元宵的灯花光影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千百年来,有多少恋人在花灯如昼的夜晚幽会,倾诉衷肠。现在,中国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其实,元宵节,也可以看作中国的情人节,追求光明,寻找爱情,在光明的世界中为爱而团圆,这是人类的永恒梦想。

阅读点拨

本文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古代元宵节的盛况,读来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文章先由小时候过春节的感受起兴,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元宵节,并点出“元宵的快乐,和春节又不一样。”从而突出元宵“是一个光明的节日,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和美妙憧憬的节日”的特点。文章为了表明元宵的特点,大量地引用了元宵的诗文。这些诗文的引用看似顺手拈来,实则恰到好处地突出了元宵是一个光明的节日,是一个充满神奇幻想和美妙憧憬节日的特点。我们读了此文既能感受到元宵的热闹景况,又能受到古诗文精华的陶冶,实在值得一读再读。

文二:

元宵节・灯节・狂欢节

余仁杰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人和海外华人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佳节,因其主要节俗活动是张灯、观灯、赛灯,故又别称为“灯节”。

正月十五何以称“元宵”?一种解释是指“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是一年之元月,初一旧称元旦,原意是新年的“第一个白天”;不称正月初一之夜为元宵,是古人认为满月的夜晚才是最吉利,而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而称之为元宵。另有一种解释流传较广:元宵之称源自道教的上元节,道教有“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节,上元节之夜就称元宵。

元宵节怎么又成为“灯节”?学术界对此众说不一,概括起来大致有三说:一说也是源自道教,因道教崇尚火;另一说主要源自佛教,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后,倡导“神灯佛火”,让元宵之夜彩灯齐放,光明如昼;再一说灯节始自唐初,是帝王的提倡,利用元宵燃灯娱乐。实际上中国人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一个节俗活动重点:春节贺岁、元宵张灯、清明祭扫、端午驱毒与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都各具文化内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俗文化中还包含饮食内容。元宵之夜要吃夜宵充饥,这个夜点心是汤圆,于是许多人便称汤圆是“元宵”,连《辞源》、《辞海》也都这么释义。前几年有人在上海《新民晚报》上撰文,指出元宵不是汤圆:汤圆是用水煮的,而元宵是炒的,根本不能沾水,外面只沾一层糖衣。不过现在都以汤圆替代那种炒的“元宵”。

元宵节可谓是中国人的“嘉年华”(狂欢节)之夜。月光下、灯光下,盛装男女乐而忘返,是古代人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尤其是女性,平日养在深闺,不能随便出门;惟元宵之夜,却可以随意走动,嬉笑不禁。更在于元宵之夜男女相聚无人干涉,这就成为青年男女间谈情说爱的好辰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时元宵之夜就多有有情男女约会。从这一点上看,有点像西方的“情人节”了。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6篇

酒店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一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认真筹划,周密组织。10月中旬,区文广新局制订了三套元宵系列文化活动方案报送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确定了“安全、节俭、亲民”的元宵活动原则。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元宵活动组委会,细化了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落实了责任人,设置了项目的时间节点,并确定完成各节点工作的要求。每个工作节点,都进行严格检查、控制和监督,在项目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期间,市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军,带领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现场查看元宵灯会的组织情况,正月十五至正月十六,区分管领导沈旭微、徐美娟亲自坐镇指挥,有力地保证了灯会安全、有序进行。

以整合资源为目标,内容丰富、抱团运作、今年,人民广场的元宵灯会规模不小,白天有演出和猜灯谜,晚上有灯会,市民白天夜晚闹元宵都有活动,效果较好。各镇乡、街道的元宵活动,出现以组团为单位统一活动的现象,组团内各镇乡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和队伍的特点,组建了各自的踩街队伍和演出节目,统一在各组团内的镇乡街道轮番表演。今年,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共有40支队伍参加踩街表演,超过20万市民参与其中,共闹元宵。这样既节约了成本,整合了资源,丰富了活动内容,也强化了镇乡的组团意识,加强了文化精神方面的联络。

以促进消费为理念,集中经营、积极疏导。元宵活动期间商贩较多,借鉴前几年承办元宵活动的经验,今年组委会将临近元宵灯会的广和街作为元宵商品集中销售地点,大约三百米长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元宵产品。由于引导得当,规范经营,既丰富了市民元宵活动的内容,也促进了商品的销售,今年元宵产品的销售量也比往年有一个大的增长。

活动成效:

据估测,元宵节当晚在人民广场赏灯群众超过7万人次,从正月十二至正月十六,共有20余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区级元宵系列活动,人数均超过了去年,各项活动安全顺利。全区各镇乡(街道)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开展了赏灯、踩街、焰火、演出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城乡群众节日生活。全区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和谐、奋进的元宵佳节。

酒店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二一、自从20XX年开始参加商家的元宵节灯谜活动以来,每次都要作一总结,这次也不例外,不同的是,这次是以xx开篇,而不是以往的百货大楼,去年我就对此作了一个伏笔,说以后将以xx为主,逐渐放弃百货大楼。

xx的灯谜活动是从正月十四开始的,一楼至四楼都有谜,一楼的大厅中央还有一巨型灯谜,是一幅画谜,打一地域祝福语,猜中可得一条价值三百元的大胖头鱼。由于没有标明字数,猜了几次才将字数搞定,原来是四字。主持人说我已经中了一字,另外三字要在画中去找,每个景物代表一字。可是画中的景物有九个,主持人说只有四个是有用的。我这才醒悟,原来是文字游戏,并非正统灯谜,而我猜到的那个字也是明显露春的,因为画上也有。主持人说作者是他们的总经理,我只好向他们的总经理说再见了。一楼挂了一长排的谜条。由于谜较多,每条谜我只看两三秒,猜不到就看下条,走到头也没猜到几条。在几个方形柜台的四周也挂满了谜条,这里的谜难度适中。我看到了自己作的“园中改变旧模样(节日)元旦”和“日落星出月当头(民俗名词)生肖”。还看到了谜人之间调侃的“受感动全是汉子(物理名词)激光束”和“成绩棒总是闲云(西游记地名)高老庄”,于是把这两条猜了,因为其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汉子姓束,闲云姓庄,即使猜到,也是上百度查的,而且他们看到谜底后也会丈二和尚摸不找头脑。猜中后得到的奖品有面巾纸、碳素笔、牙刷,还有袋装的洗发水和护发素,虽然每件奖品的价值还不足一元,但毕竟不需购物,而且不限数量,可以尽情体验到猜谜的乐趣。二楼东西各挂有一长排的谜条,西边的谜有些难度,能秒的不多。东边的谜以字谜和成语谜为主,大部分看过或是猜过,没见过的也不难,几乎都能秒。在这时就要有所选择,因为猜谜的不止你一人,如果自己都猜了,别人就没有机会了。于是,我有了三不猜,见过猜过的不猜,病谜不猜,谜语不猜。

三楼的谜主要是古诗句,还有少量字谜。字谜都能秒,古诗句能秒的不多。在我领奖的时候,一个老头带着他的孙子来猜谜,于是我只报了古诗句的底,放弃了字谜。如果我将字谜的底报出,那爷孙俩恐怕一条都猜不到。等我从四楼下来时,字谜只剩下两条稍有难度的,说明那爷孙俩猜谜还可以。

四楼的谜同三楼一样,也是古诗句加字谜,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字谜要难些,不过对我来说都能秒。我是在四楼第一个猜到灯谜的,估计也是最后一个,因为剩下的全是古诗句。猜古诗句最能体验到猜谜的乐趣,但需要时间,而我一个回来坐车就要一个小时,实在没有时间花费在这上面,不过我猜到在古诗句也有十多条。四楼好像只有我一个人猜到谜,难怪工作人员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

在xx,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员工态度非常和蔼,可惜的是,自己离的太远,不能来这里购物。

回到家里后,一数奖品,牙刷八个,洗发水二十多袋,碳素笔三十多管,面巾纸八十多袋,加在一起还不足150元,其实猜谜就是图个乐趣,图个年味。虽说谜都网上或书上的,而不是我们谜人原创的,但毕竟给我们节日增添的喜庆,这种做法,还是值得称道的。

二、xx是xx地区元宵节灯谜活动搞的最好的一家。

xx商厦的活动最早,从正月十三开始,无须购物,但每人限猜三条。头一天我猜了三条,工作人员说明天还可以猜,但第二天我去了xx。十五那天,我和夫人,还有一位朋友带着儿子也来猜,但这时每人只能猜一条了,不过奖品换成了纸抽,比原来的魔术兜要好。我们各猜了一条。在这里又看到了我的那条“日落星出月当头(民俗名词)生肖”。

xx百货和xx新天地只有十五那天有灯谜,但都需购物。xx百货要求10元以上,一次可猜一条;xx新天地虽没有金额限定,但那里可没有便宜东西,而且限定只能猜一条,于是干脆就不去了,直接到xx百货。由于谜过于简单,猜谜和排队的人都很多,虽说一眼望去可猜到好几条,但最终只领了五份元宵,活动就结束了。

三、其他篇

xx从正月十三开始有灯谜,但需持会员卡购物,凭购物小票抓号,对号猜谜,每次贴谜30条,每人限猜一谜。还好我那条是“乘人不备”,我的一位同事赶上了一条民间谜语,我实在是帮不上忙,后来他打电话求助才猜到。奖品是灯笼。回家后,夫人说最好再猜一条,一个灯笼不喜庆,于是下午又去了。这次我没有先抓号,怕碰上民间谜语或是歇后语、脑筋急转弯之类的,因为我有最后猜骨头的能力。最终剩下几条,我猜了条“五句话”。

晚上,家里挂了一对灯笼。

去年听说移动公司十五也有灯谜,但我去晚了,这次去个正着,活动才刚刚开始。由于谜过于简单,我几乎是猜谜领奖同时进行的。由于一人只限猜一条,我要等夫人、朋友及朋友的儿子来时再猜。但他们来时,已经变成存话费50元才可以猜,由于大家暂时都不用存话费,只好到别处去猜。

百货大楼从正月十三就开始有灯谜,但我十五那天才去。虽说没有条数限制,但需购物30以上,凭购物小票猜谜,每次限猜一条。我早已厌倦了要票猜谜的这种形式,猜谜的乐趣全无,于是去了别处。十五那天,朋友和他的儿子领奖余兴未尽,于是去了百货。由于谜都挂了两天,而且已接近中午,秒杀的早就没了,剩下的不是标目过泛,就是倒吊的独脚虎,还有标点谜,英文谜。朋友要了几张票,猜了五条,大都是该标格未格的,领了五袋汤圆。

正月十五的猜灯谜活动结束了,总的印象是:市区不如县城。市区没有一家可以像兴城xx那样随意的去猜,不是需要购物,就是有条数限制,猜起来总是觉得不过瘾,但愿明年会有所改观。

酒店元宵节活动总结范文三根据灌婴社区20**年春节、元宵节活动实施方案,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主线,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节日期间居民群众文化生活,营造了欢乐祥和、和谐文明的节日氛围,使社区居民群众度过了一个安全祥和愉快的春节,具体做法:

(一)做好了春节期间社会环境布置工作。1、主干线上的大型宾馆、酒店、医院大门挂彩旗、灯笼,贴年画、电子屏显示春节祝福语等。2、辖区各小区大门:挂灯笼,贴对联,喷绘春节祝福语。3、社区出黑板报传播和谐文明、节俭喜庆安全的科学节日理念。通过以上门面环境布置,表达了辖区居民欢度春节的喜悦心情。

(二)广泛开展了群众性文化活动。20XX年1月27日下午,灌婴社区联合青青物业公司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同时开展猜谜游园活动,活动在上林春天小区广场举行。辖区党员、统战成员、志愿者、孤寡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居民等参加了活动。整个活动采取自娱自乐的行式展开,既丰富了广大居民的文化生活,更彰显了和谐社区的幸福景象,同时也给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艺才能的平台,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南昌电视台每日新闻、南昌日报进行了全程拍摄报道。

(三)大力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一是走访慰问辖区困难户、残疾人家庭,送慰问金、大米、油、等节日食品;二是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家庭和单位困难职工,送上节日慰问金;三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四是开展座谈活动。20XX年1月30日下午,灌婴社区组织召开了非公经济统战成员座谈会,同时送上节日慰问品。20XX年1月31日上午,灌婴社区组织楼栋长、身边好人、退休党员、少数民族、居民代表等召开了春节居民代表座谈会,宣传身边好人的事迹并予以表彰。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7篇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王安石《元日》

4、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____陆游《除夜雪》

6、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____戴复古《除夜》

7、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____苏轼《守岁》

8、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____薛道衡《人日思归》

9、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文天祥《除夜》

10、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1、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陆游《除夜雪》

1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____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____皇甫冉《春思》

1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____刘长卿《新年作》

1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____文征明《拜年》

1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____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7、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____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元宵节的诗词佳句第8篇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永遇乐》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爱国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公元1081年,生于一个具有浓厚学术空气的官宦家庭。她18岁那年,嫁给太学生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妇诗词唱和,一起收集和研究古代的金石美术,生活极为幸福和谐。可是没过多久,金兵大举南侵,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陷落,皇帝被掳,朝迁匆匆南迁。李清照和赵明诚也随之流落南方。几年以后,赵明诚患急病死了。李清照辗转流离,飘泊不定,最后寂寞地客死于旅居之中。早年的欢乐,中年的黯淡,晚年的寂苦,形成了她的富有特色的创作风格。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即有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这类清丽、明快的词章,也不乏饱蘸着血泪写就的深沉、悲切的力作。《永遇乐》就是其中的名篇。

此时李清照寓居临安(南宋都城,今浙江杭州),孤独凄清。正值元宵佳节,临安城中一派歌舞升平。“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遥望着金子般璀灿的夕阳和美玉般晶莹的云霞,“人在何处?”我是在什么地方呢?我的丈夫在什么地方呢?那些流离失所的亲友又在什么地方呢?寥寥数语,引出一连串的情思,委婉而动人地表达了她那酸苦的、无可奈何的心境。尽管“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好一派江南融和盎然的春意,但谁能说接着不会来一场风雨?面对着驾着“香车宝马”来相邀出游的“酒朋诗侣”,她托故风雨,谢绝了他们的盛情。

朋友们走了。她不禁回想起了在中州(即北宋都城汴京)的愉快生活,首先映上脑际的,恰恰又是元宵。“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把她的触景伤情,自然妥切地引入对往事的回忆。每逢元宵,她总要打扮得齐齐整整,风风光光地出去观灯。汴京城里,到处张灯结彩,游人簇拥云集,好不热闹。但是,凄苦的心境毕竟不能由美好的回忆所掩盖,多年的动乱和忧虑使她身心憔悴,又怎能有兴致去跟着他们,在半壁河山听歌观舞,买酒追欢呢?还不如忍着悲愁,站在竹帘下,听他们究竟怎么个寻欢作乐法!“当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把她不被人理解的孤寂,强抑下来的凄苦以及带着些许的愤激的复杂心情,传达得委婉细腻而又淋漓尽致。

这首《永遇乐》并不是直接反映现实矛盾的。它所表现的那种伤离感乱、凄楚哀苦的心境和苦痛的感情,也应该说带着李清照个人的浓重印记。但是这种由国破家亡造成的精神创伤,却反映了当时千千万万颠沛流离的人民的切身感受,实际上代表他们对和平安宁的的祖国的怀念和向往,曲折地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把这首词和李清照的一些慷慨悲壮、直抒胸臆的诗作,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联系起来读,对于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能有深一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