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睡眠质量

大学生睡眠质量赏析八篇

时间:2022-10-26 16:08:02

大学生睡眠质量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1篇

【关键词】睡眠质量;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影响因素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很多人为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整天忙于工作、学习,无暇顾及自身身体和精神状况,睡眠质量问题也日渐成为困扰人们生活质量的突出性问题。睡眠问题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群体的睡眠健康也不容忽视。本课题在于研究大学生的睡眠现状和影响因素,旨在能够为江苏大学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从而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江苏大学文科59人,理科91人,进行调查,发放、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有效率达100%。男生女生分别为68人、82人。其中大一17人、大二32人、大三84人、大四17人。

2.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现场调查。通过参考相关文献,针对被调查人群的特点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

(1)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学院;及相关因素调查,包括居住环境、情感因素、健康状况、学习压力、未来规划自评等;

(2)一般睡眠状况评估,包括适宜的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服用情况以及睡眠质量自评等方面;

(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量表[1]。结合大学生群体特点将其改良,PSQI(改良)由23个项目构成,可划分为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安眠药物的应用、睡眠质量自评6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1、2、3、4来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值在0~19之间。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分析。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描述、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

二、结果

(一)一般结果

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总均分为11.42±3.62。其中,PSQI总分不高于9分,即睡眠情况良好的共有38人,占总体的18.7%;PSQI总分在10分到12分之间,即睡眠情况中等的共有67人,占总体的44.7%;以PSQI总分高于12分,作为大学生睡眠障碍判定标准,已达到睡眠障碍的有45人,占总体的30%。

(二)不同性别学生PSQI总分及各成分的得分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入睡时间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161,p0.05)。

(三)不同专业学生PSQI总分及各成分的得分情况比较

睡眠效率上大一大二学生得分存在显著差异(t=-2.066,p

(四)学习、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宿舍环境、情感、未来规划与睡眠质量的相关

生活习惯与睡眠质量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宿舍环境与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自评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三、讨论

本次的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达到总体的30%。该结果偏高于国内同类研究,如张林调查表明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8.2%,王玲等人调查发现医科大学生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9.10%,石文娟等人研究发现广州地区大学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8.6%。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女生中睡眠障碍发生率略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孙兴盛的调查结果相似。在所需入睡时间上男生显著多于女生,这与张林[2]的调查结果相似。

调查发现,被调查群体中有49.3%的学生认为学习(如:考研引起的焦虑)会影响睡眠质量,52.7%的学生认为生活习惯(如:夜间去厕所、做噩梦、饮食)对睡眠质量有一定影响。究其原因,学业繁重带来的学习压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学生睡眠。国外Abouserie(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最大的压力源是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因素,如考试成绩及其结果、学习的负担重等均会造成学生的焦虑心情。

根据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在应对措施方面,(1)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住宿,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2)学校可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健全学生寝室管理机构,规范就寝时间,加强就寝纪律,改善就寝环境,给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3)学校、家庭等有针对性地加强睡眠健康教育,对其进行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等指导,适时疏导不良情绪;(4)对学生个人而言,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调整心理状态,适应环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亚健康状态,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资助项目“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15C314)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娟娟(1995.12-),女,江苏盐城人,本科,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张珊珊(1995.10-),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参考文献:

[1]Buysse DJ, Reynolds CF ,Monk TH, et al .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J]. Psychiatry Research, 1989, 28(3):193~213.

[2]张林,刁娟.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15-517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2篇

关键词:健身操;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f2007)02-0060-03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睡眠质量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许多现代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有调查结果表明:13.9%~28.6%的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1-4]。为了考察身体锻炼与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绪是否存在关系,什么样的身体锻炼方式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及情绪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比较研究,为大学生参加锻炼以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在校3年级且平时不参加锻炼的大学生中随机选取72名,男、女各36名,平均年龄男为(21.07±1.10)岁,女为(20.87±1.40)岁,所有实验者均为自愿参加,身体健康,无生理性疾病。

1.2研究方法

(1)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index,PSQI)问卷评价睡眠质量量表[4-5]作为评价睡眠质量的工具。该量表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即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为0。21分,分数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评定期限为锻炼前和锻炼后最近1个月的时间。

(2)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评量表[5]。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是由典型的焦虑、抑郁各20项症状组成,量表采用4级评分,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最近1周左右的实际情况,在所列出的20项症状后选择“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中的一个答案。每项回答分1~4个等级,得分以等级为准,所得粗分查表换算成量表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或抑郁越重。40分以下为正常;40―55分为轻度焦虑或抑郁;55~65分为中度焦虑或抑郁;65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或抑郁。评定期限为锻炼前和锻炼后。

(3)自制对睡眠认识评价量表。该量表由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晨醒后感、睡眠是乐趣5个因子组成,每个题目供被试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短、好、充足、同意”,“中等、一般、不足、不同意”和“长、差、很不足、很不同意”的选择,然后计算每项所选人数百分比。评定期限为锻炼前和锻炼后。

(4)锻炼时间和负荷量。男、女研究对象各分成两组,每组各18名。每组每周参加3次锻炼(隔天1次),总计锻炼18周,每次练习45~60 min,中等强度(锻炼中心率保持在130~150次/min)。

(5)锻炼方式。健身操由准备活动(10 min,进行慢跑和柔韧练习)、基本部分(包括头部运动、肩部运动、上肢运动、踢腿运动、胸部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进行腰腹肌和下肢力量练习)和放松活动(10 min)3大基本部分构成,全套动作练习方式多样,练习部位广泛,对人体头、颈、肩、臂、胸、腹、腰、臀、大小腿等各部位均有相应的锻炼,有音乐伴奏。每次从专业教师选编、自编的10套健身操中随机选用。

将锻炼前后的调查资料、所有数据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x+s)和百分比(%)表示,进行t检验和u检验。

2研究结果

(1)由表1可以看出,在匹兹堡量表7个成分中的睡眠质量与锻炼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与锻炼前比较:1)P

(2)参加健身操锻炼前、后的SAS(焦虑)与SDS(抑郁)结果比较显示,锻炼前SAS值为41.6±7.2,SDS值为43.3±9.4;锻炼后SAS值为35.4±6.9,SDS值为34.9±7.7,可见健身操锻炼后大学生的SAS、SDS分值均小于锻炼前,经t检验SDS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3)油表2可以看出,入睡时间长的人数从35.6%下降到21.7%.睡眠质量好的人数从29.4%上升到52.8%,睡眠时间充足的人数从21.6%上升到33.7%,晨醒后感好的人数从30.3%上升到58.1%,同意睡眠是乐趣的人数从51.4%上升到67.2%。锻炼前、后比较,5个因子中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性(P

3讨论

健身操运动,英文原名为Aerobics,意为“有氧运动”、“健身健美操”。它的特点是以身体训练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以健美为目标的体育活动,健身操练习者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完成各种跳跃、转体、扭摆、波动等动作,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一直保持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可以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这项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且四季都能开展。正是由于此运动项目简单、易行,容易坚持、容易推广,本研究选择健身操作为身体锻炼的手段,这对推广及后续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睡眠是人类一种基本的生理需求,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心理过程,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睡眠是指复发的惰性和不反应状态,睡眠时意识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数的生理活动和反应进入惰性状态。通过睡眠,使疲劳的神经细胞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睡眠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高,有利于促进机体生长,

并使白合成增加,有利于记忆的储存。每个人都需要正常健康的睡眠,正常的睡眠时间和节律与人体生理及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是反映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6]。

每个人需要的睡眠量是不同的,但睡眠的构成是相同的,先经历浅睡眠,然后是深睡眠,最后是异相睡眠或叫多梦睡眠。一个周期结束时,睡眠者要么醒来,要么进入睡眠的另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准确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恒定的,终生保持稳定。然而有很多因素会导致睡眠障碍,一般表现为失眠,如入睡困难,夜间多次觉醒,觉醒以后入睡都很困难,以及早醒等,但也有睡眠过多的情况。夜间的睡眠质量与白天的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来说是密切相关的。失眠会出现烦躁症状,对其环境丧失兴趣,心悸和视觉障碍f眼睛发痒、烧灼感、出现幻觉等),对疼痛的敏感性升高,会有精神混乱,回答问题常常词不达意,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健忘。一个晚上的失眠除了有疲劳的感觉,还会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如第二天的整体表现差,精神运动(如反应时间)和心理运动(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均降低。失眠症的常见表现还有白天昏昏欲睡,不能集中精力,会严重影响学习质量[7]。

大学生尤其需要良好的睡眠,他们还处于身心发育时期,良好的睡眠是他们有充沛精力学习的保证,但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学生出现睡眠障碍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使睡眠质量得不到保障,给他们身心健康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8]。睡眠质量较差的大学生有更多消极体验,存在认知偏见,过分关注消极信息,不善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惟恐自己不能被他人接纳,进一步强化了消极自我概念,损害了睡眠,严重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学生心理障碍,导致休学和退学[9]。因此,大学生的睡眠状况和睡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重视、改善大学生睡眠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表明,平时不锻炼的大学生在进行了有规律的中等强度健身操锻炼后,无论在入睡时间、睡眠质量、晨醒后感觉、睡眠时间及睡眠是一种乐趣等方面,其自我感觉均好于不参加锻炼前(P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3篇

关键词:医学生;睡眠质量;学业成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某高校的二级医学院内随机抽取5个不同的专业,然后在这5个专业内分别抽取2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在10个班级中抽取30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所有被试者年龄在18~25周岁。本次实施现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300份,实收293份,回收率为97.67% 。其中大一89人,大二115人,大三58人,大四31人。

1.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级、专业与睡眠质量等基本情况,并获取其相应的学业成绩,了解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的现状等。睡眠质量是各睡眠时相持续的时间、睡眠深度及睡眠效果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综合体现,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个因子。

1.3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医学生压力量表和自编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调查表"为调查工具。

1.4资料处理与分析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逻辑筛查、数据校对等,主要运用的统计方法是非参数相关分析、秩检验。

2结果

2.1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分析 该校293名医学生PSQI总分平均为(5.40±2.61)分,睡眠质量良好者168人(57.3%),睡眠质量一般者69人(23.6%),睡眠质量差者56(19.1%)。

2.2医学生睡眠质量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分析 通过数据录入和SPSS15.0软件分析,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048、0.055、0.021、-0.104、-0.059、-0.095、-0.017、0.025,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416、0.349、0.719、0.080、0.312、0.104、0.769、0.673。得出,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7个因子和PSQI总分之间均未显示相关性。

通过不同性别睡眠质量与学业成绩分析,得出男生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264 、0.211、-0.017、-0.078、-0.160、-0.125、-0.011、 0.179,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013、0.048、0.876、0.480、0.136、0.245、0.922、0.095。女生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072、-0.024、0.034、-0.097、-0.018、-0.103、-0.055、-0.051,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306、0.736、0.632、0.173、0.800、0.142、0.433、0.468。从而得出,男生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存在相关性(P

通过不同年级睡眠质量与学业成绩分析,得出大一学生(89人)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029、-0.083、0.133、-0.313、-0.028、0.114、-0.067、-0.076,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789、0.438、0.214、0.003、0.797、0.287、0.530、0.478;大二学生(115人)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177、0.135、0.025、-0.035、-0.153、-0.113、0.007、0.114,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058、0.149、0.794、0.715、0.101、0.231、0.942、0.226;大三学生(58人)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255、-0.038、0.057、-0.123、-0.033、-0.259、-0.084、-0.114,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0.053、0.777、0.672、0.361、0.805、0.049、0.529、0.396;大四学生(31人)的学业成绩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PSQI相关系数分别为0.014、0.277 、-0.132、0.402、0.345、0、0.055、0.254,相对应的P值分别为P值 0.938、0.131、0.478、0.127、0.057、0、0.770、0.168。从而得出,大一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睡眠效率存在相关性(P

3讨论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4篇

关键词: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睡眠时间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2-0131-02

为了探讨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法对我县的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睡眠卫生习惯对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法对我县的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均获得家长同意,共计发出调查问卷2560份,回收有效问卷2019份,有效应答率78.87%。

1.2研究方法。儿童填写《青少年睡眠卫生习惯量表(Adolescent Sleep Hygiene Scale,ASHS)》,家长填写《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和评价儿童睡眠状况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1]。

1.3统计学处理。所有统计均在Windows SPSS17.0中完成,数值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两均数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结果

睡眠卫生习惯对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平均睡眠时间10h/d者的ASH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5,P41分(即睡眠质量不良者)的ASHS总分,这表明睡眠质量不良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差于睡眠质量良好的儿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P

讨论

睡眠卫生习惯在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中被定义为一系列有助于连续、有效睡眠的行为习惯。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儿童来说非常重要,对儿童有着促进生长发育的特殊意义,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身体、智力的发育[2]。相关文献报道[3],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问题发生。相关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大约为20-25%;儿童在进入青春期时会逐步形成自己的睡眠规律,而学龄儿童大脑正在处于一个快速的可塑阶段,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必须得到保障[4]。为了探讨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法对我县的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睡眠卫生习惯对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平均睡眠时间10h/d者的ASHS评分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35,P41分(即睡眠质量不良者)的ASHS总分,这表明睡眠质量不良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差于睡眠质量良好的儿童,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2,P

[1]雷晓梅,杨玉凤.西安城区6-13岁儿童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8):738-791

[2]孙莞绮,陈文娟,姜艳蕊,等.学龄儿童睡眠卫生习惯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8):713-717

[3]吴葆宁.南宁市0~5岁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215-217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状况

人的一生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使机体生理功能、精神和体力得到恢复、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维系机体健康的保证。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活动。广大在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肩负重任,更应该在学习阶段有一个好的睡眠 来迎接新的挑战和冲击[1]。为了解延边大学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我们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对延边大学10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延边大学文理科学生,1024人,其中理科生754人,文科生270人。

1.2方法

采用PSQI评价睡眠状况,包括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7个成分,每个等分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趋势检验采用线性回归。

2 结果

文科生的PSQI总评分(5.39±2.50)高于理科生的总评分(4.73±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科生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得分高于理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附表)。

附表:理科生和文科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理科 文科 T(Z) P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

PSQI 1(0-1)

1(0-1)

0.79±0.65

0.62±0.05

0.79±0.54

0(0-0)

1.34±0.92

4.73±2.60 1(0-1)

1(0-2)

0.74±0.62

0.27±0.05

0.93±0.52

0(0-0)

1.73±0.93

5.39±2.50 -1.694

-2.189

-1.17

-0.12

-3.76

-1.174

-6.09

-3.62 0.148

0.017

0.244

0.902

<0.001

0.094

<0.001

<0.001

3讨论

PSQI理科生和文科生总平均分分别为4.73±2.60和5.39±2.50,低于嘉兴学院低年级学生及海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的PSQI总平均分[2,3]。本次调查结果延边大学学生有15.23%(156/1024 )的同学在近一个月内睡眠状况差,基本类似于同一判定标准的其他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结果(13.93%D19.10%)[4,5,6]。

在本次调查中文科生的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得分高于理科生。说明文科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进入睡眠状态,睡眠障碍导致的日间功能障碍包括白天乏力、困倦、打盹、精力差、反应迟钝、共济失调、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精神紊乱等明显高于理科生。文科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进入睡眠状态的具体原因值得有待研究。

大学生影响睡眠的因素有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学习压力、上课时的注意力睡眠环境、睡眠习惯、健康状况、焦虑感、作息规律、运动锻炼、经济情况、应对能力、人际关系等因素[7,8]。

健康的睡眠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活和学习质量尤其重要, 大学生经常采取的失眠应对方式是听音乐、看书、看电影、调整作息等。其中排名前3位的是调整作息,加强运动锻炼、听音乐。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失眠现象并给予有效干预,开展科学系统的心理卫生教育,让学生了解关于改善睡眠状况的知识和方法。学生自己应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有:宣泄调节法、幽默调节法、转移调节法、换位思考法等。还可通过放松调节心情来让自己快速入睡[9]。

参考文献:

[1]毛洪祥.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33(1):1-4.

[2]黄健中,姜肖明.嘉兴学院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60-1662.

[3]王小丹,郭玉燕,李巧,等.海南省3所高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75-1677.

[4]刘贤臣,唐茂琴,胡蕾,等.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48-150.

[5]肖南.大学生睡眠质量与人格类型和情绪障碍的关系.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0,26(4):250-251.

[6]王玲,叶明志,陶炯,等.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校医,2002,16(1):13-15.

[7]章劲松.在校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论文,2012.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6篇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睡眠质量;心理因素;人格特征

睡眠是有机体周期性地静息的生理现象。睡眠与觉醒同样是生命活动所必要的一种主动而复杂的生理状态[1]。健康人每天的睡眠量,常依着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成人7~9小时[1]。据国内最近几年报道,有18.2%~28.6%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睡眠质量问题[2-6]。睡眠障碍不仅影响心身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7]和社会适应能力。本文调查旨在从生理―心理―社会角度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睡眠质量的综合措施,为在校医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以及行为调适的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本科的学生从大一到大五各一个班,共551人,其中男生254名,女生297名,男女比例为0.86:1,年龄16~25岁,平均21.07±1.84岁。

1.2研究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由Buysse1989编制,刘贤臣等人1996年译成中文,适合我国人群,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于评定最近1个多月的睡眠质量),调查海南省医学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现况,睡眠障碍发生率等;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由Derogatis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翻译本),调查影响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采用艾森克量表(EPQ)(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修订的成人版,共85项,分4个维度),调查睡眠质量的人格个性因素;用自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调查与睡眠质量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在2006年10月10日,通过辅导员组织协调,以各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表,集中按要求完成测试。本次共发放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1份,有效应答率为91.8%。

1.3统计方法Visual FoxPro 5.0进行资料的录入,用SAS9.0版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睡眠质量现况分析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平均得分为5.74±2.78分,男生为5.94±3.04分,女生为5.56±2.53分,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男女有差别(t=3.43,P=0.0007;t=2.32,P=0.0211);城乡间、民族间、年龄间及家庭情况间睡眠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睡眠总时间平均为6.19±0.79小时,男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019)。以PSQI≤4为睡眠质量好,PSQI=4~8为睡眠质量中等,PSQI≥8为睡眠质量差为标准,本次调查结果为:睡眠质量差占21.42%,睡眠质量中等占44.83%,睡眠质量好占33.76%。各年级间睡眠质量总分及各成分得分的比较见表1。

2.2影响睡眠质量总分的相关因素分析见表2。PSQI睡眠总分与SCL-90总分及9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与N量表分及P量表分呈正相关,与E量表分呈负相关;与睡觉迟、不吃早餐次数、热恋情况、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及同学关系呈正相关,与年级、学习压力和应激事件呈负相关。其中热恋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及同学关系是保护因子,睡觉迟睡次数、不吃早餐次数、年级、学习压力和应激事件是危险因子。

2.3各指标对睡眠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则以睡眠质量指数为因变量(Y),SCL-90总分、N量表分、E量表分、P量表分、睡觉迟、不吃早餐次数、热恋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宿舍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同学关系、年级、应激事件事件为自变量(X),结果见表3。

3讨论

睡眠质量问题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失眠者常伴有情绪障碍、记忆力降低,严重者可损害认知功能,甚至出现行为紊乱,从而使生活质量下降[8]。而此次调查结果表明有21.42%的海南医学大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与同一调查标准的研究比较,比北方的高,又比石文娟在广州地区调查的低,可能原因是海南地区有其特殊性,学术氛围不是很浓,学习生活压力比广州地区少,但夜生活又比北方地区丰富,影响其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平均为6.19小时,比标准的睡眠时间7~8小时少。不同年级睡眠质量比较,睡眠质量总分、主观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有差别,大一学生最差,这可能跟大一学生刚步入大学,开始紧张的军训有关,不适应大学生活有关。

相关分析表明,PSQI总分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达0.45006,有统计学意义,与SCL-90各个成分均呈正相关关系,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等不良情绪都会使与睡眠关系十分密切的大脑催眠系统和唤醒系统失去平衡,造成唤醒系统的过度兴奋,而使人难以入睡。国内外也有一些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有关的报导[4,9]。Duncan、Pilcher等认为,心理健康与规律的睡眠有关,情绪紧张、抑郁、生气和混乱等更多的是与睡眠的质量有关[10,11]。据艾森克理论,N分高的人情绪不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从而影响正常适应,进而影响睡眠;而E分低的人离群、内省,遇到问题和挫折,不能及时得到开导和帮助,对自己的心身活动特别敏感,易出现“内化心理冲突”,很多学者认为经常的“内化心理冲突”是造成慢性焦虑、忧郁,继而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影响原因之一。本次调查提示:PSQI总分与N量表分呈正相关,但与E量表分负相关,E量表分和N分进入睡眠质量总分的回归方程,显然本次调查支持以下结论:个性深刻影响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睡眠质量。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CL-90总分、E量表分、N量表分、睡觉迟和宿舍环境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学习压力、应激事件没有进入模型,可能与学期初调查有关。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符合现代的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此次研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中,既有健康状况等生理因素,又有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而且还有宿舍环境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中的应激事件等社会因素。

充足的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对医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医学生又面临特殊的职业要求,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提出以下4个方面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建议:一是要在高校开展睡眠卫生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睡眠的重要性;二是要纠正个人不良生活习惯,如作息不规律、睡觉迟等,尽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在高校开展心理辅导,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考试事件,恋爱关系;四是要完善现有的教育和就业制度。

4参考文献

[1]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08

[2]彭海,张海,曹学兵,等.三类医学生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康复,2004,19(5):284-285

[3]肖容,张小远,解亚宁,等.军医大学低年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61-63

[4]杨秀珍,陈景武,冯国双.医学生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潍坊医学院报,2005,27(2):100-102

[5]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等.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心理卫生,2005,26(6):470-471

[6]张林,王琳,萨丽媛,等.东北某高校313名大学生睡眠障碍情况调查.中国校医,2006,20(2):121-123

[7]Medeiros ALD, Lima PF, Araujo JF,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leep-wake cycl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medical students, Biological Rhythm Research,2001,32(2):263-270

[8]Zeitlhofer J, Schmeiser-Rieder A, et al.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Austrian population. Acta Neurological Scandinavica,2000,102(4):249-257

[9]De Gennara L, Martina M, Curcio G,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exithymia, depression, and sleelp complaints. Psychiatry Research,2004,128:253-258

[10]Duncan D, Bomar G, Tohnston P, et al. Health practice and mental health revisited. Psychol Rep, 1995,77(1):205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7篇

【关键词】 时间安排;焦虑;睡眠;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38.63 R 395.6 R 749.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29-03

睡眠是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堪忧[1-2],具有良好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更少出现睡眠问题[3-4],失眠者通常伴随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5]。 Kecklund等[6]发现,就寝时的状态焦虑是睡眠质量的最佳预测变量之一。Kirkegaard等[7]强调,睡眠质量与负性情感有密切关系。刘贤臣等[8]的研究也发现,焦虑与睡眠质量中多个成份呈显著正相关。笔者探索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作用和路径,以便从深层次揭示影响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随机选取被试1 086人,剔除无效问卷208份,得到有效问卷8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0.8%。其中男生424名(48.3%),女生433名(49.3%),另有21人(2.4%)没有填写性别;全日制本科生大一年级学生154名,大二年级学生318名,大三年级学生117名,大四年级学生103名,研究生186名。被试年龄最小17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21.50±2.52)岁。被试的专业涉及自然科学119人(13.6%)、农业科学115人(13.1%)、医药科学82人(9.3%)、工程与技术科学329人(37.5%)、人文与社会科学205人(23.3%),另有28人(3.1%)专业不详。

1.2 测量工具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TMD)[9]:该量表由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3个分量表构成。

焦虑自评量表(Self-Anxiety Scale, SAS)[10]:该量表由Zung编制,包含20个自评项目,主要用于评价被试近期的焦虑状况。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10]:该量表由18个条目构成,共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7个成分的分数之和为PSQI的总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3 测试方法 采用团体施测方式,3份问卷一次性完成。数据采用SPSS 10.0和AMOS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焦虑与睡眠质量状况 时间管理倾向及各维度、焦虑总分、睡眠质量总分见表1。睡眠质量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3,P>0.05)。

2.2 时间管理倾向、焦虑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见表2。时间管理倾向、时间监控观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焦虑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的其他2个维度和睡眠质量的相关不显著。

2.3 结构化回归分析 运用逐步多元回归方法,分析时间管理倾向对焦虑的预测作用以及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3,4。时间效能感和时间价值观对焦虑的回归显著,焦虑和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的回归显著。

在多元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MOS构建时间管理倾向、焦虑和睡眠质量之间的路径模型。模型的综合指标为χ2= 3.956,P=0.000,NFI= 0.973,RFI=0.963,IFI=0.979, TLI=0.972,CFI=0.979,RMSEA=0.086。各项指标基本拟和。路径模型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在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焦虑对睡眠质量影响的路径中,有2条显著路径,其中,焦虑、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直接效应。从路径图中还可以看出,时间价值感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是间接效应,其因果效应值为0.17×0.49=0.083 3。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0,间接效应为-0.44×0.49=-0.215 6,其因果效应值为-0.315 6。

3 讨论

对878名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男、女生睡眠质量得分分别为(5.33±2.63)和(5.23±2.45)分,性别和年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sai等[11]研究发现,女性睡眠质量较男性差,一年级新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的睡眠时间短,睡眠的潜伏期大四年级学生在周末最长。这在本研究中均没有发现,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源于研究方法、判断标准以及调查样本的不同。

时间管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由于个体通过包括对睡眠在内的生活和学习的有条不紊安排,形成了良好的作息和有节律的生活,为高质量的睡眠提供了保障[4,12]。除时间监控观外,时间价值感、时间效能感与睡眠质量的相关不显著。这与Macan[13]和William等[14]的研究相吻合。睡眠质量和焦虑相关显著,这可以从2个方面解释:一方面,有睡眠障碍的人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的情绪障碍;另一方面,焦虑症患者出现以入睡为主的睡眠问题,而抑郁症患者出现早醒的睡眠障碍[8]。

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焦虑、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个变量联合能解释睡眠质量28.3%的变异量。从路径分析可以看出,焦虑对睡眠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越焦虑的被试,其睡眠质量越差。同时,对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的因果效应值的分析可以看出,时间效能感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不是很大,更多的是通过焦虑间接影响睡眠质量,因此,时间效能感以焦虑为中介变量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成立。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分析中,时间效能感与睡眠质量相关不显著,这可能是简单的相关并不能揭示变量之间复杂的关系。在路径分析中,不仅发现了时间效能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也发现了时间效能感通过焦虑加强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时间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驾驭时间的信念和预期[5],同时也是自我效能在时间维度上的表现[15],这就意味着时间效能感高的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不是一味消极厌倦,而是锲而不舍付出更长时间的努力,他们体验到更多正面的情绪,拥有更佳的睡眠质量。在路径分析中还发现,时间价值感对睡眠质量的间接预测作用,时间价值感越高的人,睡眠质量越差,这与笔者的预想相反。可能由于过于看重时间这一因素,反而对被试造成了压力,睡眠质量反而不理想。

4 参考文献

[1] MERCER PW, MERRITT SL.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sleep need among adolescents. J Adol Health,1998,23(5):259-263.

[2] 刘贤臣,唐茂芹.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1):26-29.

[3] 黄希庭,张志杰.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心理科学,2001,24(5):516-519.

[4] MONK ,REYNOLDS TH,BUYSSE C,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tyle regularity and subjective sleep quality. J Biol Med Rhythm Res,2003,20(1):97-107.

[5] ARRIAGA F, LARA E ,MATOS-PIRES A , et al. Diagnostic relevance of sleep complaints in anxiety and mood disorders. Eur Psychiatry , 1995,10:386-390.

[6] KECKLUND G, AKERSTEDT T. Apprehension of the subsequent working day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 amount of slow wave sleep. Biolo Psychol,2004,66(2):169-176.

[7] KIRKEGAARD TD, MIMI YM, SREN C,et al.Rumination-relationship with negative mood and sleep quality.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4 (7):1 293-1 301.

[8]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 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卫生杂志, 1997, 11(1):25-27.

[9] 黄希庭,张志杰.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 2001, 33(4):338-343.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30-332.

[11]TSAI LL, LI SP. Sleep patterns in colleges students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 J Psychosom Res, 2004, 56(2):231-237.

[12]BROWN, BUBOLTZ FC Jr, SOPER WCB. Relationship of sleep hygiene awareness, sleep hygiene practices, and sleep quality in university students. Behav Med, 2002, 28 (1): 33-38.

[13]MACAN TH. Time management: Test of a process model. J Applied Psychol, 1994, 79(3): 381-391.

[14]WILLIAM E, KELLY. No time to wor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ry, time structure, and time management. Person Indiv Differences, 2003(35): 1 119-1 126.

大学生睡眠质量第8篇

【关键词】 中学教师;睡眠质量;血压

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可逆静息现象,睡眠质量是各睡眠时相持续的时间、睡眠深度及睡眠效果协调一致的综合体现[1]。教师是比较特殊的群体,繁重的教学任务、复杂的学生工作及考试任务指标等多方面压力,影响他们的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直接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本文就教师睡眠质量与血压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睡眠质量差对教师身体健康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体检部中心抽取410名职业为中学教师的体检者,年龄25岁至55岁,平均年龄(32±8.6)岁,男224人,女186人。对照组为学校后勤、行政等非教师岗位130人,平均年龄(32±9.4)岁,男67人,女63人。教师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调查内容 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工龄、文化程度、民族等;②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2]: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项目构成,分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等7项因子。总分范围为0~21分,因子评分和总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界值为7,总分≤4表示睡眠质量好;总分>7表示睡眠质量差;4~7分表3.血压测量方法 使用矫正过的水银柱式血压计和听诊器,测量前让研究对象休息10分钟,以消除劳累或紧张因素对血压的影响,取坐位,暴露左臂,使衣袖松弛,以免影响血流。测量时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按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血压增高标准以≥120 mmHg和舒张压≥80 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者。

4.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

结 果

1.血压与睡眠质量情况 410名教师中,血压增高者有140人(341%),血压正常者有270人(659%);主观感觉睡眠质量良好的有190人(463%),睡眠质量一般的有130人(31.7%),睡眠质量差的有90人(22.0%)。130名非教师岗位工作人员中,血压增高者有20人(15.4%),血压正常者有110人(846%);主观感觉睡眠质量良好的有82人(631%),睡眠质量一般的有35人(269%),睡眠质量差的有13人(100%)。

讨 论

有研究表明,将近80余种疾病与睡眠质量有关系,国内文献报道[3],教师睡眠质量差,会产生多种疾病[4]。本研究结果显示,410例中学教师中有342%血压增高,提示教师患上高血压病的概率增加,对于血压为何升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也发现,22.0%教师主观感觉睡眠质量差,78.0%教师主观感觉睡眠良好,教师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教师组睡眠质量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非教师岗位工作人员。提示中学教师睡眠质量较差,中学教师面临许多工作任务,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要负责学生的思想、生活等工作,教师工作负荷大,存在严重的睡眠不足,容易引起疲劳,长期疲劳状态容易使血压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血压增高组的PSQI总分较高,血压正常组的PSQI总分比较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教师血压增高与睡眠质量差有关系,因此教师睡眠状况值得关注[5],应该对教师进行干预,引导正确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教师心身健康。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2]方积乾,郝元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04106.

[3]程 刚,张晓晴,王绵珍,等. 中学教师的睡眠质量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9,27(12):757759.

[4]牛 盾,牛美玲. 高校教师睡眠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