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9 00:17:36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1篇

―、顺口溜记忆法

顺口溜记忆,即把写出历史时间最后一个字拼音的谐音,引导学生结合史实编造成句,形成对仗。如1775,英美动武;1777,战争转机;1783,英军逃窜。这样一来,学生在用到这些知识时,能顺口而来,不仅轻松简单,而且不易遗忘。又如1853,日美翻脸:美国闯进日本浦贺港;1854,日美签字:《日美亲善条约》签订; 1869,明治迁都:明治天皇把都城从江户迁到东京……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编造的顺口溜,千奇百怪,花样繁多,于是“历史年代记忆”这个难题在欢声笑语里轻松解决了。

二、数字错译法

数字错译法,即根据自己的需要,错解、错译数字来协助记忆。如1777,可将7字错解成“起”,1777年是萨拉托加大捷,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从此,美国站起来了;1864,可将4字错解城“死”,1864年俄国强迫中国签订《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可以将这一史实理解成,俄国的这一巴掌把清政府给打死了……这一方法,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时间的记忆难度,如同给“记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记忆是指把相似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从而降低记忆难度。如从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方面对比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从性质上对比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对比记忆法一方面可使学生更系统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学生混淆类似的事件。

四、纵横记忆法

纵向联系记忆是指在记忆时把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大事连起来进行记忆。如,可将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内战联系起来记忆,这样的记忆省时省力,还可以使学生完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可将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放在一起进行系统复习,以了解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横向联系记忆是指把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外历史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如,1861年,中国发生两件大事:总理衙门建立、宫廷;同时,世界史上也涉及了两件大事: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记忆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记住同一时期发生的这些大事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目的、内容、性质、影响等方面扩展记忆。纵横联系记忆法可培养学生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帮助学生取得极好的记忆效果。

五、事件绳挂法

事件绳挂法,即把同一年的事罗列出来或把相连的时间看作一根绳,然后把当年发生的大事串起来记忆的方法。如: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1933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失败;1933年签订《塘沽协定》;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1935年,吴起镇会师。事件绳挂法使历史知识看起来条理清楚、一目了然,能迅速提高记忆速度。

六、图文并茂记忆法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2篇

关键词:单元复习;复习的策略;记忆效能

一、编顺口溜,统领知识

复习中国近代史时,把握教材两条线: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将1840年――1949年,这一百多年的史实编成顺口溜,记忆方便,总结性又强:

一八四零战争起,屈辱灾难不停息;

人民抗争与探索,中共领导是核心;

反帝反封终实现,百年沧桑成回忆;

一九四九谱新曲,民族复兴看今夕。

二、理清知识线索,整合知识结构

单元复习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将教材的知识点编织起来,穿线结网,构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轮廓。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的知识结构: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爆发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二战局部爆发)

1938年,台儿庄战役,慕尼黑阴谋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

决战年:1944年,诺曼底登陆,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胜利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4月,中共七大;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10月,联合国成立

三、创设情境,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历史情境教学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第一,运用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第二,利用文字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第三,利用生活情景创设历史情境。

四、单元复习时,注重提高学生的记忆效能

记忆效能,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记忆行为影响记忆结果所特有的有效或无效的自我体验。历史学科记忆量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记忆窍门。例如,西欧走向联合的时间(1967年和1993年)。学生总结为“一九六七欧共体,欧洲联盟九三年”两句话。这样在单元复习时,一是节省了学生书写时间,二是学生复习时携带起来比较方便,还方便保存。

本文以单元复习策略的运用为例,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玉林.课堂教学:创情境体悟历史的探索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9).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3篇

【关键词】激趣;提效;导入;问题;活动;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学科,必须寻求提升学科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高效途径,以挖掘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新课程背景之下,不少历史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教法,力求突破传统落后的“满堂灌”模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但是总是重于形式,差于效果。那么,如何突破“形式”或“表面”的“刺激”,展现历史学科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呢?

对此疑惑,笔者试结合近年来教学感悟与大家分享几点看法。

一、奇思妙想,趣化导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作为一课开端的导入一定要精心设计,才能达到激发兴趣,设置悬念,引领下文的效果。

很多教师总是低估了新课导入的魅力,要么直接点题,要么一成不变的用复习旧课的模式导入,比较认真的教师会利用教材提供的导入材料导入,但由于学生已经提前浏览过课本,所以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因此,好的导入,需要结合课堂内容,学生特点,社会实际等多方面因素来精心设计,方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当中,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作了以下比较成功的尝试:

(一)搜集资料,回归情景

历史上的人、事、物很多是距离学生比较久远的,仅靠文字的描述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能利用历史图片和影像等形象的资料导入,会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课堂效果就会凸显。

在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时,为了拉近学生与世界辉煌古代工程建筑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我精心搜集了古今中外著名工程建筑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制作视频来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提了上来。

(二)巧用事例,联系历史

人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比较感兴趣,喜欢参与到与此有关的讨论中来。因此,巧用发生在他们身边,或者为其所熟知的事例导入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八年级历史上册《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一课时,我巧用2003年激怒中国国民的日本丰田“霸道广告事件”导入新课,由于丰田汽车在很多家庭中存在,加上最近中日之争升温,此事件的重温激发了学生极大的愤慨,在这种情绪的带动下学生很顺利的进入了与之有关的“卢沟桥”事变的新课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设问题,层层递进

心理学研究证明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而问题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法宝,学生会在好奇心驱动下思考,潜移默化中消化知识。因此,巧设问题,持续激发学生兴趣成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在讲八年级历史《抗日救亡》一课时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我巧设了五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问题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九一八事变?问题2: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问题3:东北为什么会迅速沦亡?问题4:为什么推行不抵抗政策?问题5: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和共产党态度如何?

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引申出下一个问题,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学生的好奇心被步步带动起来,在好奇心的促使下让学生主动去翻阅书本和资料,挖掘历史真相,弄清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计活动,凸显主体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总是处于“统治地位”的老师要真正“授权”给学生,还学生自由学习与发挥的空间,才能真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活动的设计在此时显得更为重要。

在七年级历史《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一课,我就设计了“我来做导游”的活动。活动设计如下:

(1)准备和动员阶段: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收集资料,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编写导游介绍词,带大家开启“观赵州桥,体味古桥之美”的旅程。介绍全面且有趣,受大家认可的,会有意外的“小费”奖励!

(2)执行过程:通过自愿报名和小组推荐,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展示他们的导游风采。

(3)活动效果:活动开始之后,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寻找资料,展开讨论,组织语言。最后,不少同学积极上台带领大家享受他带来的“赵州桥之旅”,台下的学生也饶有兴趣,不断有调皮的“游客”提出“刁钻”的问题考验“小导游”的应变能力,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在欢声笑语当中轻松掌握了赵州桥的相关知识,并体味到了自己劳动果实的甜美。

四、利用史料,开拓思维

史料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中介,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因而要学好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精心选取史料,巧妙安排,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帮助教师突破重、难点,激活历史课堂,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法宝。

(一)利用史料,突破难点

在九年级历史《美苏对峙》一课中,讲美国“冷战”政策中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时,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并生动历史课堂,我出示了一幅形象的“‘夹板’保护下的脆弱的西欧经济”的宣传画(下图):

学生在看到“夹板”后跳出的第一个想法是“扶持”的积极作用,反过来细想又会想到“限制”与“控制”的副作用,从而轻松的意识到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通过援助欧洲,在政治、经济上控制欧洲,进而联合西欧,最终遏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这样,利用趣味史料,深入浅出的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利用史料,辨析历史

在七年级历史《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课中,在评价隋炀帝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历史人物,我引用了皮日休“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算多。”的诗,让学生读诗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诗中反映隋炀帝有哪些功与过?皮日休的评价是否正确?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正确地评价隋运河的历史作用,学会客观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

以上是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浅薄看法。当然,提升历史教学效率和魅力的途径不只这些,需要身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只有我们历史教师本人调动起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从而创设高效且有魅力的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5.

[3]朱良才.课堂教学实用艺术.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06.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4篇

关键词:历史知识;记忆;方法

从记忆的策略上讲,要遵循一些记忆的规则,如学习和记忆的结合、及时进行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集中记忆与分散记忆相结合、从系统化和结构化的层面上进行记忆等。具体记忆方法很多,总结了几种方法,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数字代表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通过一个或几个数字概括出来,形成要

点。如: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二、提取字眼法

即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如:《南京条约》内容可提取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可以提取为“赔禁拆划”。内容整理的过程就是深加工的过程,学生一定会加深印象,提高记忆力。

三、谐音趣味记忆法

即把某一历史知识的几个关键知识用谐音或组成有趣味的几个字帮助记忆。如: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用“昼(周)夜(叶)祝(朱)贺”这五个字帮助记忆,记起来就方便多了。英国光荣革命的时间(1688年),可用谐音“一路发发”。

四、顺口溜记忆法

即把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可快速记忆。

如:关于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可概括为:西(西班牙)西(向西)哥(哥伦布)麦(麦哲伦),达(达・伽马)葡(葡萄牙)东(向东),即哥伦布、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向西航行,达伽马在葡萄牙国王的资助下向东航行。

五、归类记忆法

即把历史基础知识分门别类地、按问题的性质依次归纳到一起,捋出一条条线索,就便于记忆了。如:资产阶级革命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改革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民族解放战争有: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国抗日战争。

六、知识结构记忆法

即构建知识结构、线索,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记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先编织知识网络为:①时间范围:1840-1949。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③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④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⑤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⑥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知识点是零散的,就像满地的珠子,如果我们用线把它们串起来,带走就方便了。

七、图表记忆法

即把历史知识系统整理汇成表格,一目了然地反映历史的演变轨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可从开始时间、开始国家、开始行业、性质、实质、政治前提、开始标志、标志、重要发明、结论、影响等方面归纳整理成表格。讲述“”,可从导火线、口号、主力、中心、结果、意义等方面整理成表格。借助图表,可把历史知识凝聚成点,化点为面,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八、关键词记忆法

即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如:在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我们可将形成的过程用几个关键词概括:①开始沦为;②进一步加深;③大大加深;④完全沦为。然后联系几次侵华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③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这样的方法,既便于记忆,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九、对比记忆法

即通过历史知识的对比,增强辨析能力,达到记忆。如: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异同点进行比较。不同点,可从根本原因、性质、领导人、战争开始、结束的时间及标志、确立政体、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相同点,可从性质、影响、颁布法律文件等方面阐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比较,不同点有:时间、中心、代表人物等;相同点有:斗争对象、性质、影响等。一战、二战可从导火线、时间、开始标志、结束标志、转折战役、两大集团、性质、影响等方面去比较。通过比较可以避免对知识的混淆,从而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十、历史年代记忆法

记忆历史年代是令许多同学头疼的问题,但有些年代又不得不记。那怎么办呢?孤立的数字是难记而易忘的,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它变得易记而难忘,对此,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如:“三国鼎立”的年代: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刘备建蜀;222年,孙权称吴王。世界近代历史开始(1640年)和中国近代历史开始(1840年)刚好相隔200年;中国奴隶社会结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欧奴隶社会结束(公元476年),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和中国(1898年)相隔30年。这样的时间,只要记住一个,另外两个也就记住了。

(2)尾数相同的事件

如:以“9”为尾的历史事件。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1919年,中国。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49年,新中国诞生……

(3)归纳同一个年生的大事

如:1861年,慈禧太后发动,总理衙门设立,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美国内战开始。又如:1927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大事:发动反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共产党人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召开八七会议等。《权利法案》颁布(1689年)与《尼布楚条约》的签订(1689年)是同一年。

(4)奇数法记年代

即把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时间按照奇数顺序排列,从而加强记忆。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1921中共成立。

(5)等差数列记忆法

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例如,《辛丑条约》签订、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共产党诞生、九一八事变发生、德国突袭苏联、和平解放,这六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1901年、1911年、1921年、1931年,这四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10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5篇

一、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意义

1.便于检索。即能很快地从体系中找到所需的知识点,以解答问题。例如,“焚书坑儒”这一事件,它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古代文化专制”三个系列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迅速将它找来解答相关问题。

2.方便比较。高考发展趋势是能力要求逐年提高。比较能力的考查是其中最常见的一个方面。而知识体系是按着历史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中外对比等方向建立的,所以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只需从体系中抽出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即可。比如回答“中国和日本明治维新都发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为何前者失败而后者成功”这个问题时就可以直接从中国改革系列中对比二者的背景和过程等项得出结论。

3.有利于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如只要认真分析和领会国际关系的许多事件,就可以发现在纷纭繁杂的个别现象背后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利益”,它决定着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了这一点,一切国际关系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而这本身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一种表现,由此便可加深对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原理的理解。

二、如何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一)训练学生掌握多种记忆方法,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这是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近年来,高考题能力要求比重日益加大,给许多人一种错觉,认为记忆历史事件、人名、地名、时间等已没有意义。可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没有基础知识的记忆就谈不到历史能力的提高。

我在新授课和复习中,指导学生必须学会如下几种记忆方法,以便较好地掌握中学历史基础知识。

1.浓缩记忆。如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浓缩为一阁(殿阁大学士)、二监(锦衣卫、东西厂)、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五府(前、后、中、左、右五军都督府)、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八股(八股取士),既容易掌握又便于使用。

2.年代特征。如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89年日本宪法产生,这三大事件都相隔一百年。

3.谐音记忆。如二战初期日本侵占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香港、马来亚、菲律宾、关岛、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等,谐音记为“关飞迎面相新马”,即关羽张飞面对面在相一匹新马,不仅具有形象性,更重要的是把难记的历史知识简单化了。

4.比较记忆。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就易混淆,于是抽出内容比较,前者有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后者有1800多种药物和10000多个药方。学生便依据历史进步的规律(时间越晚成绩越高)很清楚地掌握了二者,永不出错。

5.图表记忆。如将二战中北非战场的语言叙述变成如下图示,学生便一目了然。

[埃及][北非战场][摩洛哥][英美盟军登陆][1942.11][阿尔及利亚][突尼斯][1941.3][1943.5包围][德意逃][利比亚][德 意][阿拉曼(英胜德意)][1942秋] [英]

以上是根据北非各国分布区域所画大意图(不合比例,只为说明情况)。

6.歌诀记忆。如将一战后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编为:“战前富,战后穷;工党势力在上升。附属国,搞独立;爱尔兰南部分出去。威法渥会相继出,放松政治固经济。”这样,两页内容尽在其中。

以上是为建立知识体系而准备基本材料的一般方法。在世界近现代史结构体系中,如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一战中各国的表现等就是基本材料。

(二)帮助学生发现内在联系

由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才形成纷纭复杂的局面。只有找到这种联系,才能发现规律、认识历史,或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若舍弃或忽视这种内在联系,历史几乎是无法学习的。因此,帮助学生发现内在联系就成为教学的必然。

1.因果关系。如美国南北战争的始末从因果关系来看是:林肯当选总统――南方叛乱――北方失利――颁布两个法令――战局转折――北方胜利。每条线所连两事件,都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这种联系是最为紧密的。

2.承接关系。如二战前期德国进攻北欧,占领各国的顺序为:(1)丹麦;(2)卢森堡;(3)荷兰;(4)比利时;(5)挪威。五国被占顺序并无因果等必然联系,但客观事实就是这样,可称为承接关系。

3.空间关系。如一战前形成的两大侵略集团,除了其他因素外,最重要的当属各国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德、奥、意居中,英、法、俄分居两侧牵制它们。正是这种地域关系决定了双方的结盟的关系。

依据各种联系把基本材料连接起来(横向、纵向)就构成了知识结构的主体。

(三)引导学生建立教材或参考资料所未曾体现的“新”联系

如国际关系是课本没编排的系列,譬如八国联军侵华事件里的八国与参加巴黎和会各国及被制裁国名称间的联系,《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与中国西北内部叛乱的关系(因西北战事不得不在谈判中做一定让步)。又如,唐代制瓷业成就中邢州产白瓷,越州产青瓷,让学生记为白越青(人名,即姓白,名越青,意为邢州白瓷,越州青瓷),便不会产生混淆等现象,使许多难以区分的东西清楚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

(四)总结规律,提高认识

如通过对中国国共两次合作到两次内战,朝鲜甲午农民战争爆发与平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失败的比较分析,可得出一个结论,即民族矛盾尖锐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服从民族矛盾,民族矛盾缓和时阶级矛盾又成为主要矛盾,中外古今皆如此。又如,国际关系中弄清利益原则,就弄清了一切国际关系问题。而这一原则同样是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并非教材参考书所讲到的。再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为建立世界霸权而发动,却都出现了发动者难以预料的结果――人民、民主和民族力量的壮大。美国在亚洲的两次失败更证实了这一点。如上得出的一些常识性规律,对以后的教和学都大有裨益。

在复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更为重要。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新”的学习中巩固旧知识,在旧的知识再现中学到“新”东西。这里的“新”主要是对旧知识建立的“新联系”或“新认识”,这便是知识的深化,能力的提高。

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也是丰富内涵,加深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复习所必需,也是学生能力提高的基石所在,要达到融会贯通全依赖于此。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演绎推理;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模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演绎推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这一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一、历史理解与演绎推理概述

1.历史理解

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时,理解历史是认知历史的核心,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理解掌握之后。

比如,在学习英国绥靖政策时,有学生进行探究:十九世纪末期,德国已崛起,对于欧洲的利益、海外领地等已经开始产生威胁,而英国并没有立刻参与法俄同盟,而是在德国明确威胁英国的利益之后才加入同盟进而形成了三国协约,可以说这也是英国绥靖政策的一种表现。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以演绎推理的思维模式将知识点联系到一起,明确英国颁布的绥靖政策不仅是一种时政形势的体现,而且也是一种习惯性的政策,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英国绥靖历史问题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生要想对一系列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了解,关键在于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只有充分掌握了这些历史关联,方能不断扩大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便于培养更深层次的历史推演思维。

2.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属于逻辑推理的一种,是人们认识事物时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演绎推理之外,逻辑推理还有归纳推理,两种推理模式充分凸显了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演绎推理对于构建高中生历史思维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体现:

(1)展示与验证规律:在学生的认知中,演绎推理往往由简到难、从抽象到具体。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一系列事件、人物、思想等加以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内心真实的历史情感,构建正确、科学的历史认知体系。(2)通过演绎推理更新旧知识:若演绎论证的前提被指出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则需要对其推理的前提加以修正,这就是逻辑学中常提到的归谬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归谬法进行历史学习,有助于及时发现已学知识体系中的错误之处。(3)通过演绎推理,有利于建立历史知识联系,便于扩大学生的历史认识。学生对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甚至发现一些之前没有认识的东西,但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否到达这一层面,则成了学生之间思维差异的一种体现。

二、在高中生历史学习中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

1.对历史逻辑给予尊重,并且确保学生思维准确

任何演绎推理,都是在尊重历史逻辑的条件下开展的,学生的推理务必与客观规律、常识相符合,简而言之就是演绎推理不能偏离客观的历史事实。

例如,在讲授关于青铜鼎的用途时,学生可以大胆推论:古代用于加热食品的器皿就是食器,而在我国考古中所出土的青铜鼎,发现其中装有熟肉,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商朝的青铜鼎就是一种食器”。从这个推理过程来看,学生提出:用于加热食物的器皿属于食器,这点推论与常识相符合,前提正确,那么推理的结论也正确。此时,教师就要展开更深层次的教学,远古的陶鼎虽然属于烹饪器皿类,但是发展至商代后,这种青铜鼎则主要被用于祭奠,属于祭祀礼器而非常用食器。这样一来则明确了学生的推理过程,可能将历史差异忽略了,从而得出错误结论,通过这种推理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青铜鼎的认知,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2.多角度推论,利于学生全面认识历史

在历史学习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在此规则中一组前提对应的结论只能有一个;但是对于学习历史的学生而言,某个历史事件很可能会出现几种结论。历史认识有辩证性与多维性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通过反复推理,最终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实,进而培养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九一八事变”时,首先让学生推理:民族的内部争斗停止、一致对外提示民族意识的觉醒,而“九一八事变”后国内的各派势力逐渐消停,并展开团结抗战;得出结论:“九一八事变”之后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这一现象是基于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前提下,这一事变非偶然,属于日本蓄谋已久,然后再进行对“‘九一八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起点”进行再次推理。最终基于一个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展开推论,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及后果。

总的来说,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中积极运用演绎推理,不但要尊重历史的逻辑性,而且还要站在综合的角度来认识历史事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达到客观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开演绎推理,可以促使其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推理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推理思维,通过自身的假设、论证,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同时也是历史思维构建过程中的一个基础与前提。总之,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何睦,杨蕊,王光明.演绎推理――高中生高效历史思维的必要能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7(02):42-47.

2.王苏日嘎拉图.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部素|教育,2015,05:102.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7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感悟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其实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难免会被枷锁束缚。历史教师也是如此。但是,被束缚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应该从束缚我们的固有的枷锁中挣脱出来,而且还要有所作为!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我们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历史教学问题。这就是要把历史教师这一角色,放在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来定位,不被分数和应试束缚,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根本的改善,教学效果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不被束缚,必然要有所创新,不走平常路。

总结自己的教学,形成了如下的一点感悟。

1. 突破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定式

突破思维定势就是能够突破那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习惯做法,以发展变化或普遍联系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进步性、积极作用、主观作用;又要看到其落后性、消极作用、客观作用。这样才会达到突破思维定势的效果。

为了不囿陈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反复探索,善于批判旧观念。

在中国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材认为: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带有全国性的伟大的战略意义……它加强了全国同胞对伟大胜利的信心,促进了全国团结。但对百团大战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是回避不了的,应弄清楚:它反而过早的暴露了八路军的实力,坚定了日军以主要兵力来巩固敌占区,对付八路军的方针;也使对八路军怀有更大的戒心,直接导致了解放区在1941-1942年的困难时期。对此,我们的教材没有提及,这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为了不囿陈说,需要我们不断储备和更新知识。总之,一切皆有可能,不走寻常路。

2.要从“记忆-复制型”传统教育方式中走出来

这是目前中学历史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从事历史教学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应该教育学生不能成为书本的奴隶,不能淹没在书本知识里浮不上来。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过:“哪里没有爱好,哪里就没有记忆。”课堂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爱好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由于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及其独特功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效益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授课艺术,从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程式化教学中解脱出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比单纯地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鼓舞学生探索知识。

只有教师善于突破书本和考试的束缚,学生才能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终有所获。

3.淡化书本权威和自身权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不一味“填鸭式”教学。应该允许学生思维的多元化,大度地接受学生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勇气。

教学最主要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我们在教学中对课本的应用要充分但是也应该适当。可以教给学生该怎么样去分析课文,怎么样用关键词去进行概括,怎样及时地、有意识地联系相似的知识并进行比较,怎样运用旧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新知识以丰富、发展新的知识结构,怎样运用记忆与复习策略等。但是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尝试运用这些学习策略、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历史教科书及其它学习资料。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的学习有一个新的飞跃,因此而爱上学习、享受学习,并且自己形成正确的历史思维,不能人云亦云。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教育艺术必须有一个终极取向或“北斗星”——人心、人性、人格的真善美作为指引。历史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我们要努力。

陶冶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一个教师表现出的综合素质,总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学识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养成。所以我们本身要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认识到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学以“学生观”的转换为核心内容。中学生只有从史学中领悟到真实深刻的人生,只有从对历史的探寻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只有通过史学拨动自己的心弦而把个体有限的生涯化进无限的永恒中,他才能体验、领略到历史的风采。当史学成为人对自己生命的领会和意义阐释时,知识就会与热烈的人生相结合,就会带来极高的学习热情。

5.注意营造情真意切的教学境界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发自于内心的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营造激情奔放的热血情境,形成感慨万分的情感空间。在这样的氛围下,历史的真实感化学生,先辈的真情感染学生,师生课堂内情感交流,互动发展。学生对先辈的高尚情操,爱国情感才能理解、接受,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爱国进取情感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情感境界讲究真。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而不是虚情假意的表演,必须以栩栩如生的理解认同而不是苍白无力的解说,去激活学生内心,才能产生内化的激情,才有师生的真心互换,情感交融。这实际上也就牵涉到历史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有深厚的内功,才会有激越的情感。

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八下历史知识总结第8篇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学呢?

在新课导入上做文章,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学生的心,导入很关键。

作为历史教师,要避免单一僵化的导入方式——反复采用复习提问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很实用,但用多了会让学生厌烦,对历史课反感,不感兴趣。不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因课而异选择导入方式。有的课适合故事导入,可以引入与教材相关的有趣历史故事。形象生动的故事,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有的课可以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时政要闻(视频)导入,找到历史和现实的契合点,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课可以播放振奋人心、揭示教材核心内容的歌曲进行导入。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北伐战争》一课时,用歌曲《国民革命军歌》导入;在教学八年级下册《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时,用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新课,都收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用歌曲导入有诸多好处:可以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国民革命军开往北伐战场和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的英雄气概;同时歌曲中的“打倒列强、除军阀”和“保和平、卫祖国,也是保家乡”,激发学生探究新课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和文本资料等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要用不同的、多变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在自己精心备课的同时,还要多向身边的同行观摩学习,把彼此的优点、长处、亮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作为教学资料的补充,这种活生生的教学资料会让我们的课堂富有活力。

但良好的开端只是成功的一半,有趣又有效的课堂才称得上真正的成功,怎样打造有效课堂呢?

例如,我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引导学生把教材要点变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1934离瑞金,工农红军去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已过半,强渡乌江到遵义,生死攸关转折点,四渡赤水乱计划,急渡金沙跳重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来到陕甘根据地,1936会宁聚,红军长征终结束。”这样的总结,知识简洁凝练,减轻了学生负担,易于学生记忆,学生会心一笑,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我在历史教学中还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在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时,我先要求学生看单元学习主题,了解这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再看本单元由哪几个课题组成,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单元各课之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以及与单元学习主题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这一过程,中国的先贤志士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探索过程。这样,学生对各单元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了好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