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赏析八篇

时间:2022-08-20 10:39:04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1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校从环境入手诗化校园,营造诵读氛围。张贴优秀中华经典诗文的字画、条幅,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经典诗文佳作佳句。如在教学楼上悬挂了“诵读文化经典,弘扬传统文化”、“花香果香不如书香”等催人奋进的标语。出自《大学》中经典涵义的“一训三风”、如“讲让型仁,博学尚行”等。楼层文化长廊开辟了“古诗角”、“经典壁”、“经典诗文推荐栏”、“诗文图展台”、“学生才艺展示窗”等。学校每天由校园广播播放古诗新韵,以校园背景音乐营造诵读环境,如《春江花月夜》、《渔舟晚唱》、《高山流水》等经典音乐,与学生一起晨读经典。校园处处弥漫着悠悠的书香情愫。

二、听取“娃”声一片

为了让学生在六年的时间里掌握最优秀的经典诗文,我校把“经典诗文诵读”列为校本课程开设。组织语文教师精心采撷包含唐诗、宋词、汉赋在内的国学经典。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分年段落实《小学生新背古诗80首》;分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大学》、《千字文》、《论语》、《增广贤文》。同时注重古诗的趣味性和审美性,兼顾系统性,以主题的方式编辑如四季篇、言志篇、劝学篇、送别篇、感恩篇等。学生每天在校园背景音乐中吟诵。从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到赵师秀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从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唐诗宋词、美文华章,在音乐的引导下,朗朗上口,此起彼伏,“娃”声一片。

三、 红杏枝头春意闹

让学生经典诗文诵读的兴趣长久不衰,必须搭建一个读书的平台,以活动促进诵读,以诵读内化言行。

⒈“一日一诗”。每班教室黑板上设有固定的“一日一诗”栏。教师把每周诵读的诗文抄写出来,教师利用小课间10分钟组织“一日一诗一歌”吟唱。学生吟诵诗文,摇头晃脑,抑扬顿挫,韵味无穷。经典诗文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让学生一下子从喧闹的课间活动回归课堂,聚气凝神。身心的愉悦为课堂学习准备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

⒉ 创编古诗韵律操。语文老师和音乐教师联手集经典诗文、音乐舞蹈之大成,融亲情、友情、爱国情于经典诗文诵读中,运用顶针手法把古诗串联起来,配上古典音乐和舞蹈动作,演绎古诗与古诗新唱。这样使学生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学生做起韵律操来特别有韵味和美感。我校创编的古诗韵律操(一)(二)套,涵括了近百篇古诗文。这套古诗韵律操已被移植到“百校扶百校”结对帮扶学校的龙岗区龙园意境小学作为国学操交流学习。

⒊ 诵读与艺术教育并举。把寓教于乐的活动是进行诗文诵读的良好途径。我校把诵读与书法、绘画、表演等融为一体,作为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载体。如成立“诗文配画组”、“诗文表演组”等,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熟读成诵的诗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绘成题诗图并进行展示。对一些适合表演的诗文则改编成诗文剧进行表演,这极大地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热情。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2篇

关键词:传统声乐理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尚自然;潜气内转;依字行腔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6)03-0100-05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中心主任王苏芬教授曾明确提出“古典诗词歌曲演唱不同于美声和民族唱法”。那么,该如何演唱古典诗词歌曲?怎样才能使演唱尽善尽美?笔者以为,应该从传统声乐理论中汲取精华,因为它是古人演唱诗词的经验总结,更符合演唱规律。虽然有一些论文和著作中已言及于此,但大多是个案和方法研究,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论阐述。本文力求借古鉴今,通过对传统声乐理论的梳理与总结,借鉴其中最有价值的一些思想与方法,为今天的古典诗词歌曲演唱提供启示。

一、“尚自然”与吟唱技术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声乐实践十分崇尚自然的人声。《晋书》卷九十八:“(桓温)又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孟)嘉答曰:‘渐近使之然。”孟嘉与桓温在讨论“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原因时,孟嘉认为“肉”声(即人声)最合乎自然,因而颇受推崇。在这一观念的引导下,人们将“自然”看成是声乐艺术的审美准则及最高境界,反对“繁声”“淫声”“慢声”等过分夸张的声乐技法,使古代声乐形成了“吟唱”为主的特征,正如薛良先生所言:“我国的各种声腔系统,从民间歌曲到戏曲音调,其唱法主要是采用‘吟唱’方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语具有声调,本身就是一种“旋律性”语言。当它配上音乐曲调时,曲调一定要与歌词的声调相符,不然会出现大量的“倒字”,而使听众难以知晓。刘勰《文心雕龙・声律》云:“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刘承华先生也说:“中国音乐不追求音高的固定性,而注重声腔性,而声腔性又源于中国语言的声调性与旋律性,植根于中国音乐向人声的接近。”

受这一传统的影响,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与演唱也崇尚自然。比较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往往是根据诗词本身的语气、顿挫来处理歌曲节奏,根据歌词本身的声调格律来创作音乐旋律。左霞在分析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一些代表作时说:“作曲家都注意到了古典诗词的吟唱传统,并将其引入创作实践,使歌曲或多或少地呈现出吟唱的特点。例如,采用一字一音的处理方式,有的旋律几乎是念白式;有的在句末的字或其他字句上采用拖腔、长音的处理方式;有的旋律采用小装饰音的处理方式等。这些都与古代文人吟咏诗词时似读非读、似唱非唱的音调相仿。”在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过程中,也要尽量采用自然之声,不要矫揉造作,并注意运用和发挥吟唱技术,根据歌词的声调、声腔去调整和发展旋律。李雪梅认为,“吟诵调的运用是古诗词艺术歌曲的一大特色”,具体表现为“节奏平缓,旋律起伏不大、通常采用级进式方式形成波浪式的线条进行,旋律古朴典雅、富于抒情性,诗词的平仄轻重即形成歌唱,可以即兴”。比如,黎英海为张继诗《枫桥夜泊》所作的曲调旋律完全依照该诗的自然韵律与平仄轻重,如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就是如此,歌者只需要反复朗诵诗句,演唱就能够十分贴切地表达出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二、“潜气内转”与气息的运用

气息的运用在歌唱过程中至关重要。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观点。三国时期的繁钦《与魏太子书》记载当时有个演唱家薛访车子,“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潜气内转,哀音外激,大不抗越,细不幽散,声悲旧笳,曲美常均”。“潜气内转”是指气息在体内运转,而“喉啭引声”即是通过喉头对气息的控制发出声音,薛访车子演唱时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声悲旧笳,曲美常均”。到了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明确提出了歌者“调气”的方法:“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宋代陈D在《乐书》中说:“古之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其气出自脐间,至喉乃噫其词,而抗坠之意可得而分矣。大而不至于抗越,细而不至于幽散,未有不气盛而化神者矣。”他们主张歌唱中采用“脐间”吸气(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腹式呼吸)、“喉噫其词”(即利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方法,既要“气盛”,又不能大到“抗越”或小至“幽散”。清代陈彦衡《说谭》中说:“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弱。”由于“气”是“音之帅”,所以需恰当用“气”,以避免“粗”“弱”“浊”“散”等毛病。在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中,应该力求做到“脐间”吸气、“喉噫其词”、恰当用“气”,而不是像美声唱法那样过于强调气息的通畅、平稳与共鸣,以至于失去诗词的韵味。

古典诗词歌曲往往抒情性较强,一般乐句也较长,为了配合抒情的需要,需要运用偷气、换气等多种技巧。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对此多有涉及,在“歌之格调”中说“顶迭垛换”,其中“换”就是指要善于换气。又云:“凡一曲之中,……有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爱者有一口气。”周贻白先生笺释说,要选择好合适的地方换气,行腔不能停顿,“换气要换得使人不觉,听起来好像只是字音的吞吐,而在其一吞一吐之间,已经‘换气’”,“‘偷气’即换气时不使人觉察;‘取气’即‘吸气’。……‘歇气’或为让板,或为待拍,……‘歇气’实亦‘养气’。‘就气’或为下字就上字,或为起句之发声就落句之尾音,乘势而下之意。……所谓‘爱者一口气’,即指对于‘气’的珍惜。”这对于我们今天演唱古典诗词歌曲很有启发,例如,刘文金为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所作曲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朗读时本应一气呵成,然作曲者将其拆分为两个乐句,突出强调“西辞”离别之主题,并凸显了“黄鹤楼”,为旋律开篇造势。这就要求演唱者使用“偷气”和“歇气”的演唱技巧来完成。此外,清代王德晖、徐沅潋在《顾误录》中说:“气由声也,声由气也。气动则声发,声发则气振。如阳音以单气送之则薄,阴音以双气送之则滞。将收鼻音,先以一丝之气引入,而以音继之,则悠然无迹矣。”古人将四声根据声母清浊分为阴、阳二音,即所谓的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人、阳入等,所谓“阳音”是指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受阻、带乐音,“阴音”指声带不振动、不带乐音。沈宠绥《度曲须知》列“转音经纬”一节有详细的介绍。在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中,遇到阳音的字时应以厚重之“双气”送出,而阴音的字则要以清妙之“单气”送出,否则便薄滞不分;当带有鼻音的字在收尾时,先送“一丝之气”,再发出声音,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歌者唱情”与歌曲情感的抒发

中国古代的歌唱十分重视情感的抒发。唐代白居易《问杨琼》中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杨琼是当时的一名歌妓,歌唱表演时能融情入声,因而得到了白居易的高度赞赏。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演习部・授曲第三》中阐述到:“唱曲宜有曲情,曲情者,曲中之情节也。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问者是问,答者是答,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且其声音齿颊之间,各种俱有分别,此所谓曲情是也。”李渔提出唱歌时要唱出“曲情”,使“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这一看法很有道理。如果歌唱者“不得其情”,则就会如徐大椿所言:“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

我国古代有许多歌唱家演唱时极为感人,如《列子・汤问》中说先秦时期的歌唱家韩娥唱歌时用情至深,她“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刘孝标注《世说新语》引《续晋阳秋》中记载,袁山松歌《行路难》,“听者莫不流涕”。康骈《剧谈录》中说,唐代有个宫女孟才人,善于歌唱,曾在皇帝御榻前“歌《河满子》一曲,声调凄切,闻者莫不涕零”。这些歌唱家的演唱能让听众“流涕”,说明她们用情至深,真正达到了“传情”的效果。

在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实践中,歌唱者抒发的不仅是词、曲作者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自己情感的加入。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徐大椿《乐府传声》中说:“唱者先设身处地,模仿其人性情气像,宛若其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意思是说,歌唱者应该把自己想象成歌词中的人,设身处地,忘记表演,就像是向听众诉说自己的故事。比如,演唱古典诗词歌曲《别董大》(高适诗、傅雪漪作曲)时,演唱者要有身临其境之感,面对着“千里黄云”“雪纷纷”的境界,朋友为了自己的前途即将登上征程,既要表现出担忧和不舍,又要有劝勉和鼓励,最后水到渠成地唱出“天下谁人不识君”,将大唐盛世的离别豪情推向高潮。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歌唱中以抒发悲伤的情感居多。在今天的古典诗词歌曲中,同样如此,易宁艳《古代诗词歌曲演唱探微》中说:“古代诗词歌曲在感彩上描绘悲情、哀怨、苍凉的歌曲居多,这是古代诗词歌曲在艺术审美方面的独特性,那就是‘悲音美’。”因此,演唱古典诗词歌曲时要注意发挥“悲音美”。

四、“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与声律韵辙的掌握

汉语言有声、韵、调,因而歌唱时十分讲究“依字行腔”与“字正腔圆”。这一点在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中尤为明显,正如蒋维所指出的,西方艺术歌曲和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唱时最大的区别是吐字咬字,中国歌词“主要是在口腔的前半部分发声,并且在辅音到元音,元音与元音之间有明显的咬韵过程。在习惯了外文咬字的感觉后,用同样的感觉来做中文的咬字,结果就发现咬字变得含糊不清,唱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没有‘味道’”。

在我国古代,关于“依字行腔”与“字正腔圆”的理论很多。早在《礼记・乐记》中就提出了歌唱时吐字行腔的要求:“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南朝齐梁时期,声韵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使歌词的创作更注意声律调谐,而且也为歌唱艺术中吐字行腔的技术提供了便利。宋代时,有些人探索如何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沈括《梦溪笔谈》中说:“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如宫声字,而曲合用商声,则能转宫为商歌之,此‘字中有声’也。善歌者谓之‘内里声’。”张炎《词源・讴曲要旨》中亦说到:“字多声少难过去,助以余音始绕梁。忙中取气急不乱,停声待拍慢不断。”元明清时期,“依字声行腔”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提出歌唱中要做到“字真、句笃、依腔、贴调”的要求,并说:“凡歌一句,声韵有一声平,一声背,一声圆。声要圆熟,腔要彻满。”在昆山腔繁荣之后,“依字声行腔”更是发展到了极致,尤其是人们采用“反切”之法来吐字行腔,使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比如,沈宠绥《度曲须知》中所谓“三音共切一字”,即“上一字即字头,中一字即字腹,下一字即字尾”的方法,就对演唱时做到“字正腔圆”极有益处。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3篇

[关键字]古典诗歌乐意情感意境语言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来看,诗歌的出现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中华民族有着重视诗歌的历史,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钟嵘说:“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于诗。”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缥缈意蕴、隽永内涵以及含蓄语言呢?

一、领略古典诗歌的乐意

我们常常说古典诗歌韵味无穷,这里的“韵”在《说文》里的意思就是“乐”,它的本义也是论乐之用的。明人陆时雍论韵,明确说明“韵”就是一种音乐美:

诗被于乐,声之也。声微而韵,悠然长逝者,声之所不得留也。

一击而立尽者,瓦缶也。诗之饶韵者,其钲磬乎?

这里说的是古典诗歌所追求的是一种类似音乐的审美感受,我们将这种感受叫乐意。当然这里不单是从诗歌音乐格律的意义上将诗比同于音乐,此所谓乐意,首先是胡应麟所谓“诗贵清空”,如野鹤孤飞,去留无迹,它不执着于感性,而深深地向心灵拓展。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都逼近音乐,因为这是心灵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最为浑融的艺术。

表现在实践上,引导学生到达这种品诗境界,将是任重而道远的。从诵读中的节奏和韵律去体会诗歌的音乐境界,应该是教学中的基础。诗歌的节奏相当于音乐的节拍,它是由诗的内容决定的,它还与诗的内在情绪一致,如喜悦之情表现为轻松明快的节奏,昂扬之情表现为急促铿锵的节奏,悲哀之情表现为缓慢低沉的节奏。诗歌的韵律从形式上讲是指它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主要体现在诗的末尾用韵母相同的字(即韵脚)。古典诗歌一般通过用韵使其语言形式和谐,句子呼应。便于记忆。节奏与韵律能使诗歌具有音乐性,也就是乐意。同时也使诗歌充满情感,产生一种弦外之音,韵外之意。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典诗歌乐意,于潜移默化中积淀语感,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并通过悠然起伏、和谐悦耳的节奏韵律在心理和生理上引起相应的动作趋势,自然而然接受诗人的情绪感染,与诗人产生共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回弦一声如裂帛。

用一种抑扬顿挫的声调诵读出来,可以形象地感受到音乐的变化过程,由粗重急切到轻细低语,由婉转低回艰涩难通,到突然如银瓶进裂,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作者所描绘的音乐和诗歌本身的乐意,向我们传达出琵琶女起伏的心潮和对不幸命运的悲诉,这样就达到了对诗歌乐意的理解,真正融入诗歌的意境和情境中去。

二、体会古典诗歌的情感意蕴

诗贵在情感含蓄,可以说含蓄是诗歌的生命,特别是中国的古典诗歌,看似简简单单几句话,若不细加玩味,而只从字词句的解释上下手,只会使学生停留在诗歌表层次的、支离破碎的理解。古典诗歌之所以情感含蓄隽永,其主要原因在于,古典诗歌中的比兴寄托相当多,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无论是抒怀、状物还是咏史,都具有两重或以上的文外之旨,也就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里所谓诗歌的情感其实也包括诗人的情感,人们常说的“以情动人”就是说诗歌要注重情感,只是这种“情”在各个时代被诗论家赋以不同的内涵罢了,比如王夫之就这样界定诗歌的情感:

诗言志,非传意也。诗达情,非达欲也。

心之所期为者志也,念之所觑得者意也,发乎其不自己者情也,动焉而不自待者欲也。

他不仅要求诗有情,而且严格划分出货力声色之与导人清贞之情感的界限,他认为只有超乎物质功利的情感,才更接近审美感情。王夫之的审美情感诗论比以往的诗学理论丰富和深刻,其原因就在于他注意到了诗歌审美情感的审美特质和情感的社会伦理。

既然无情无以言诗,那么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带动学生捕捉诗歌的情感意蕴,当是诗歌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杜甫《望岳》,开笔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即写出了诗人对泰山雄伟高峻的感叹之情,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人感到一种气象开阔、荡气回肠的气概,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对自己前途的美好设想,无不深深感染着我们。现行中学课本选录的古典诗歌,比如人人耳熟能详的母爱之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爱之歌“虎为百兽长,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友谊之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爱情之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诗人对母爱、父爱、友情、爱情这些人性之基本情感的宣泄体现了对“情”的参悟。在教学中,如果引导有方,人类这些美好的情感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成长开花,美丽迷人。

三、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美

如果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那么意境便是诗歌寄托灵魂的美丽躯体,对于诗歌意境的关注也是中国古典诗论的一个传统话题,谢榛《四溟诗话》谓“夫情景相触而成诗,此作诗之常也”,“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他明确指出,诗歌“情”与“景”的不可或缺,这里的“景”其实就是诗歌的意境,这种“境”当然不单指客观景物,它是广义的,还包括诗人所见所历的事情的描绘。诗歌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意境,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金陵五题》

荒台鏖鹿争新草,空苑凫翳占浅沙。

――许浑《姑苏怀古》

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

――杜牧《洛阳》

野草花、夕阳、荒台、鏖鹿、寒兔……这些意象把人带人一种苍茫的意境中,填补着历史陈迹的空虚,在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历史的沉沉静默之间,我们领悟到一种哲理:人生短暂,历史无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诗情画意,这“画”说的也是一种直观的意境,因此在感受诗歌意境时,撬开诗国色彩纷呈的秘密,诗之“景”将会在你眼帘之前骤然灿烂: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王维《送邢桂林》

瀑布松杉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雪岭界天白,锦城熏日黄。

――杜甫《怀锦水居止二首》

唐诗细腻微妙的色彩感在这里充分地舒展。这种画意与画家的图画不同,画家画不出,诗人才写得出,诗歌进入一个瑰丽的色彩王国,这是更为自然的色彩,更为动情的色彩,融入这个色彩斑斓的意境,人的心灵因此而得以涤荡和净化。

无论是雄浑悲壮之景,还是清丽秀美之景,抑或是斑斓明艳之景,如果能引导学生学会去体悟,都能使他们情感激荡、经久不忘。

四、品味古典诗歌的语言

情感的动人、意境的优美、节奏的愉悦,都必须依靠言语来表现,诗歌的语言概括凝练、含蓄生动。所谓凝练,就是作者必须用最少的字、词、句表达深邃的道理、复杂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容。学生在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时候,要想领会诗歌的情感、意境,都要紧扣言语来进行。如果没有透过诗歌凝练的语言,体会作者一系列艺术创作活动的能力的话,就谈不上鉴赏诗歌,只能说读懂了诗歌语言,但不能说领会了语言的深层含义,以及由此传达的诗歌情感和创设的诗歌意境。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等饱含人生哲理、审美意蕴和生活情趣。它们是诗歌语言的精华,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记诵中品味其语言的凝练和优美。古典诗歌在遣词炼字方面可谓佳篇频出,如众所周知的“僧敲月下门”之“敲”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大漠孤烟直”之“直”字,何等凝练贴切形象!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4篇

九九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方案一:

一、前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不仅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还有迎合中国66华诞的艺术表演,充分的展现了我们祖国的美好传统,老人这个社会团体见证了国家的兴荣和发展,与伟大的祖国共成长。

二、活动主题:舞动岁月的音符,享受艺术人生

三、活动目的:

在祖国66华诞的今日,在这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里,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们戏剧等表演的形式,为与祖国共成长的老人带来晚年的欢乐。

四、活动准备:

1、人员准备:现场互动的志愿者10名左右 表演节目的志愿者10名左右 现场指导人员 附一张具体的人员安排表

2、场地准备:xxxx敬老院

3、联线准备:与该敬老院的院长联线准备 院长电话:xxxx 物质准备:志愿者衣帽各20件左右 摄像等工具表演的道具,如木兰扇,初级剑,二胡,古筝等

4、会议准备:

会议时间:10月24日下午4:00

会议地点:4112 (暂定)

五、活动时间:10月25日上午7:20

活动地点:xxxx敬老院

主办单位:xx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承办单位:xx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六、活动内容:

1、唱歌-----某某某

2、街舞-----某某某

3、木兰扇----某某某

4、初级剑---某某某、某某某等

5、太极拳----某某某

6 二胡-----某某某

7、古筝------某某某

8、老人们的才艺展示(书法、乐器表演等)

9、志愿者们话剧,红歌等节目 10老人们与志愿者们的互动环节

七、活动具体事项

1、志愿者集合时间:x月x日早上x:00

2、志愿者集合地点:xx车站

3、活动具体流程:

1、志愿者们准时集合后,于7:20到达xx敬老院

2、有负责人与院长商定活动内容的安排

3、早上7:40木兰扇的表演

4、上午7:55,二胡节目的表演(可与老人合作)

5、上午8:20,太极拳的演出

6、上午8:45,老人的红歌表演

7、上午9:00,街舞演出

8、上午9:20,古筝表演

9、上午9:45,歌唱表演

10、最后,初级剑演出

11、表演结束后,合照留念,同时由负责人将反馈表交予院长填写并表示感谢。

活动后期总结:

1、活动当天上传通讯稿及活动照片

2、活动后及时填写反馈表及服务名单

3、活动结束注意衣帽的清点

4、有活动基地填写反馈表上的服务评价

5、总结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和以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志愿者们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营造和谐,欢快的气氛。

2、注意对道具的保护

3、在与老人们沟通时,态度谦逊,言行得体。

4、活动中,若有出现特殊情况,志愿者应及时与现场的负责人交流。

5、活动的节目表演流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6、表演者,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演出,应及时与负责人联系,不可无故缺席。

活动可行性

此活动不但具有古典艺术的表演,如古筝等,还有现代受到广泛喜爱的街舞表演,为老人们的老年生活带来了新的色彩,新的活力。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九九重阳节敬老主题活动方案二:

一、活动目的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了解传统习俗,增加对老人的敬爱之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活动时间与参加人员

10月19日10月21日;全体师生

三、活动内容

㈠深入开展敬老宣传,唱响尊老敬老主弦律

通过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广泛宣传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广大老年人对社会、对家庭、对特区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和老有所为的先进典型,提高人们对老年人重要地位的认识。

㈡赏重阳经典诗词,扬敬老传统美德。

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和国学课堂,重温重阳经典诗词,宣扬敬老爱老的中华美德。提高朗诵诗词的能力,使学生对诗词朗诵增添新感悟。

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

⒈开展家书寄真情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学生给在外地的爷爷、奶奶写信。

⒉开展清茶表孝心活动:让学生回家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献上一杯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⒊开展重九共登山活动:利用周末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登山。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5篇

关键词:古汉语;《诗经》;同义词;作用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其中出现了大量的同义词,作为语言资料的研究这方面是十分可贵的,是考察春秋以前汉语面貌的一部珍贵文献。对于《诗经》中同义词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加,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在文学本身、文学语言发展方面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同义词现象概述

对古汉语的关注和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辞典《尔雅》中就罗列了大量的同义词并给予解释;真正意义上的训释同义词,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这一时期出现了《毛诗故训传》、《说文解字》等作品;以同义词来解释字义,把同义词作为解释词义的一个重要手段的现象则出现在王力编写的《古代汉语》的通论中,此时才真正系统地将古汉语同义词作为明确的对象来分析研究。

现今对同义词的界定较有代表性的有“一义相同说”、“意义相同、相近说”、“同一对象说”等等,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王力先生所提出的“一义相同说”:“所谓同义,是这个词的某一意义和那个词的某一意义相同,不是说这个词的所有意义和那个词的所有意义相同”,①这种说法也更加符合古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可以看出,同古代相比,近代的同义词研究不论是从著作上还是理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古典文献中的同义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王力评价道:“古人对于同义词,没有正确的了解,他们只看见同义~的共同性,而看不见同义词当中每一个词的特殊性。《尔雅》所载同义词多至十余字,《广雅》所载同义词多至数十字,《广雅》所收比《尔雅》更滥,凡词义稍有关系的都算作同义词”。②

二、《诗经》中同义词现象举例

香,馨

同:都可以表示气味芬芳。《广雅・释器》:“馨,香也”。《诗经・周颂・载芟》:“有铋其香, 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这句话是说黍稷的热气真芬芳,家门荣幸国增光;美酒的味道很醇厚馨香,献给老人得安康。这里的馨、香对文同义。

异:香,上面从黍,下面从甘,本指禾黍之类粮食制品所散发出来的香气,引申为一般的香气,《说文》:“香,芳也”。《诗经・大雅・生民》中:“n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把祭品装碗盘,木碗瓦盆都用上,香气马上充满了整个屋子。

馨字则特指能传播很远的香气,《说文》:“馨,香之远闻者”,《诗经・大雅・凫翳》(注意错别字)中:“尔酒既清,尔肴既馨”,意思是您的美酒那样清,您的佳肴香喷喷。这里就指的是比香程度更加深的。

可以看出香和馨基本义相同,然而具体所指的程度的深浅并不相同,即同义词中的不同义项。

革、皮、肤

同:三个字都指的是表面的皮,都是名词。《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丝五总”,毛传:“革犹皮也”,《说文》中:“肤,皮也”。

异:革,指的是去了毛的兽皮,《说文》:“革,兽皮治去其毛革”,《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革,素丝五域(注意错别字)”,这句话的意思是穿了一身羔羊皮,白丝交叉缝又绕。这里的革即为已经经过处理的兽皮。后来引申为甲,因为甲胄是由革制成的。

皮,指的是带毛的兽皮,《说文》:“剥取兽革者谓之皮”,本义应当为剥落,引申为剥落的兽皮,有时泛指动物的表皮。《诗经・{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这句话的意思是请看老鼠还有皮,这人行为没威仪。

肤,是人皮的专称。《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这里是说皮肤白嫩得就像冻脂一样,不能用来形容动物或者其他。

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皮”和“革”不能用来形容人的皮肤,只有在咒骂所憎恨的人的时候,才会说“食其肉,寝其皮”,这就是把对方当做禽兽来看待了。

夕,莫

同:两者都可以表示傍晚的意思。《说文》:“夕,莫也”。

异:夕,表示的是太阳西斜时,《广雅・释诂》:“夕,斜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牛羊下来”,意思是夕阳下来,牛羊下了山坡走进围栏。这里的“夕”指的是傍晚日落时分,太阳还没落下,所以西沉的太阳可以成为夕阳。

莫,即出现在夕之后,与“暮”义同,表示的是一日刚尽,夜晚来临之时。《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意思是夜里不能陪伴我,早出晚归太平常。这里的“莫”指的就是较晚的时段。

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并不能代表全部,《诗经》中存在的同义词现象如同浩瀚的海洋,等待着后人探索发现。

三、《诗经》中同义词的作用

首先,同义词的出现使得表意更加准确、丰富。看似相同的两个词之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同义词则能使得表述更加地准确,同时连用多个略有差异的同义词,可以表现各种细腻的思想感情。如《诗经・周南・关雎》中“左右流之”、“左右d之”、“左右采之”,其中“流”、“d”、“采”都含有摘的意思,但又不是完全地相同。其中“流”是顺水而取,带有寻找的意思,“采”是摘取的意思,“d”则是一边摘取一边选择,如此一来,将动作表现的就更加形象生动。这样一来,不仅事实上更加准确,而且在语言的音节和韵律上也增加了均衡与和谐。

其次,同义词的使用有效地避免了重复。一首诗歌中如果总是用同样的词语来表达一个意象,就会出现重复和雷同的现象,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运用同义词可以增加语言的变化,使得诗歌形式更具有美感。例如《诗经・{风・定之方中》中的“作于楚宫”、“作于楚室”,其中“宫”和“室”指的都是同样的一种事物,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现同一种事物,就使得文字显得灵活多变,富有美感,起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最后,同义词的大量运用使得《诗经》形成了一种节奏韵律整齐,语句骈偶成对的表达方式,使得语义内容得到强化。使用同义词,可以表达作者的不同感情,如《诗经》中同义词“狩”和“猎”等词语的运用,充分表现了劳动者对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的强烈痛斥。这些都为古人充分的表情达意创造了条件,也是成功运用同义词的典范。

四、结语

大多数同义词的理性意义有交叉重合的部分,同时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或者是理性意义基本相同,但在修辞色彩或者是组合能力上有差别,理解古代汉语的词义有利于提高研读古代典籍的能力。对于《诗经》中同义词现象的理解就是建立在其在文献中的具体运用以及相关的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的基础上的,《诗经》中,特别是在“风”这一环节,由于选择了大量的同义词来进行创作,因此语言具有了高度的灵活性与精密性,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诗经》中同义词相关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汉语研究的历程,在将来的研究进程中,可以将其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对同义词的研究也会更加地深入与全面。

注释:

①《同源字典》,王力,中华书局2014年10月第1版,第66页。

②《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三册,王力,中华书局2015年4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13年。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6篇

一、隔江犹唱花

在古典诗词中,不少音乐意象是以古曲调的形式出现的,一如古曲调原来的主题,寄托的思想感情是固定的,往往带有特定的含义、情感和寓意。《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在古典诗词中,传达出来的往往是思乡之情。如“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人听到《梅花落》的笛曲,想象梅花漫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诗人将《梅花落》巧妙拆分,一语双关,寄寓戍边将士的无限思情。《花》,即《玉树花》,相传是南朝陈后主所作,陈后主穷奢极欲,沉湎声色,国势岌岌可危仍不念时局维艰,终致亡国。因此,《花》几乎成了“亡国之音”、“靡靡之音”的代名词。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这一名曲来讽谏当朝统治者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寄托吊古伤今的感慨。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王安石《桂枝香》),诗人借《花》表达对腐败世风和国事日非的关切和忧虑。《关山月》,木兰诗中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诗句,汉代鼓吹曲中有《关山月》,相和歌中有《度关山》,多写征战离别之情。如“此时秋月满关山,何处关山无此曲”(李益《夜上西城》);“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诗人借呜呜咽咽的《关山月》笛曲,表现边疆战士怀乡思亲的真挚感情。《行路难》,属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一首声情哀怨的笛曲,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以此曲比喻世道的险恶,抒发诗人仕路坎坷的苦闷,同时也表现诗人不畏艰难,坚持理想的信心和抱负。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诗中借《行路难》曲调表现了将士们在“天山雪后海风寒”的恶劣环境中行军的艰苦。《阳关三叠》,唐代名曲,歌词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因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三叠指的是全曲三段基本上是一个曲调变化反复三次。全曲曲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愁绪,常成为朋友依依惜别,互相酬答的歌曲,多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及对远行友人的关怀。如“不堪昨夜先垂泪,西去阳关第一声”(张祜《耿家歌》);“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刘禹锡《与歌者何戡》);“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谭用之《江馆秋夕》);“红绽缨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李商隐《无题》)。

二、胡琴琵琶与羌笛

在古典诗词中,许多音乐意象是借助器乐来表现的。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宴饮归客,借“胡琴琵琶与羌笛”渲染惆怅情绪,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刘长卿《弹琴》),诗人借凄清悠扬的琴声抒写自己曲高和寡、缺少知音、怀才不遇的感慨。“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诗人借瑶瑟表达潇湘明月夜的哀怨和自己被贬的凄凉心境。在古典诗词中,不同的器乐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琴瑟,亦作“瑟琴”,源出《诗经・小雅・鹿呜》:“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人借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夫妻感情和谐,如“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睢》);“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小雅・常棣》)。“琴瑟”也有比喻兄弟朋友情谊的,如“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吹笙,在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渲染歌舞升平、繁华迷人的场景。如“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诗人借笙歌渲染西湖繁华迷人的景象,表达轻松愉快的心情。“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冯延巳《抛球乐》);“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顾况《宫词》),表现笙歌漫舞,及时行乐的情景。鼓角,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壮军威,在古典诗词中,诗人常常借鼓角表现战争场面和气氛。“(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高适《燕歌行》),表现金鼓震天,战旗飘飘的行军场面。“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弧。无限塞鸿飞不度,秋夜卷入小单于”(李益《听晓角》);“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诗人借“鼓”、“角”渲染战斗的酷烈,表现将士的英勇无畏。

三、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古典诗词中,不仅古曲调、古器乐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而且一些动物的鸣叫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声声关情,最常见的莫过于猿鸣和杜鹃啼叫。猿鸣声异常凄厉,尤其是深山峡谷中的声声悲鸣,空谷传响,常常令人愁绪满怀,泣下沾襟。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巫峡啼猿数泪行,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五少府贬长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等,都借助于猿啼表达伤感的情绪。杜鹃,又名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杜鹃。杜鹃的啼叫声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因此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乡归家之切。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寄寓离别之情。传说杜鹃暮春即啼,直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恻,闻者为之悲戚动容,因此,其在古典诗词中常常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料峭春寒,沉沉暮霭,更兼杜鹃凄婉的啼叫,写尽了羁旅行役之苦。又如“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在古典诗词中,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诗人以此表达对南宋王朝的赤胆忠心和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寒蝉,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古人以蝉餐风饮露为高洁的象征,为诗人自比清高的喻体。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人以蝉自喻高洁的人品。“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以寒蝉高唱,抒发自己蒙冤受屈的悲愤之情,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一番秋雨之后,秋蝉命折旦夕,只剩下几声若渐若续的哀鸣,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诗人借寒蝉营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也表达了这种情感。鹧鸪,是我国南方的一种珍禽,形似母鸡,头如鹌鹑,其叫声常常被人模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因此,古典诗词中鹧鸪鸣叫多带有离愁别绪,归去之意。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在古典诗词中,诗人还常常借鹧鸪的叫声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如“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赠歌者》),诗人借“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不愿游子远行的思念之情。

四、梧桐叶上三更雨

雨打梧桐、雨打芭蕉也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音乐意象,尤其是夜阑人静、辗转反侧时,雨打芭蕉、雨打梧桐的潇潇声,传达出来的往往都有悲苦的人生况味和孤寂之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表现无尽愁思。梧桐叶落,秋风渐起,一夜潇潇雨声,敏感脆弱的诗人往往会倍增惆怅。“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敲打着梧桐的夜雨是离别的前奏,一声声,一下下,黯然消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秋日冷雨打在梧桐叶上,凄苦之情可想而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勾起的是无尽的家国之痛和孀居之苦,怎一个愁字了得。和雨打梧桐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雨打芭蕉。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现凄凉之音,所以很自然地被赋予凄凉孤寂之情。如“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李煜《长相思》);“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潇潇,碧纱窗外有芭蕉”(晁补之《浣溪沙》)。雨打梧桐、雨打芭蕉的声音本是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只因诗人愁绪的难以释怀而显得特别恼人。

五、断续寒砧断续风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7篇

重庆市市委书记曾说:“读经典犹如吃多种维生素片,虽每日一粒,亦可养身。”让孩子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心灵最清澈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美文、唐诗宋词,既能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又能让孩子学会做人。古韵声声,飘来校园书香;美文句句,加厚校园底蕴。诵读经典如同永不停歇的小溪,犹如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咏叹着人生的华彩,净化着学生的灵魂,充实着思想的血脉,更支撑着师生人格的大山。国学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我校作为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中学校,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校园文化愈来愈成为学校发展的灵魂和强大引擎,鲜明的文化性格,旺盛的文化生命力可成为学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为此,我校大力开展了“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发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2009年6月,我校组织成立了一支由分管教学的校长任组长、德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年级组组长任组员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领导小组。各年级根据学校编写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认真编写了本年级校本教材的初稿,经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领导小组严格审稿后,我们编撰了一套“诵读国学经典、滋养阳光人生”的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该教材一共六本,一至六年级各一本。教材的内容分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为五个篇章:山河风光篇——江山多娇美如画;爱国情怀篇——赤诚之心耀中华;勤学惜时篇——书山有路勤为径;心灵悟语篇——大道无形明心智;品德行为篇——德行优良创和谐。配有“小光老师教你读”、“我和阳阳诵经典”(里边又包括“教你读”、“我来读”、“我乐背”)、“阳阳伴我行”、“精彩对对碰”等不同板块,这些板块增加了诵读的趣味性,特别是“阳阳伴我行”这个版块,在学生学会一章节经典诗词后,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行给自己一个评价(笑脸或星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用所学指导自己的言行,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经典转化为人文底蕴。2010年,我校二年级校本教材《经典诵读》在全国和谐德育实验与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

二、营造氛围,创设环境

有了教材就有了教学的依据,但这还不够,如何引导我们的广大师生走进广博的古诗天地,这还得在环境建设上下一番功夫。首先,我们打造了“百米文化墙”和“经典走廊”,将古诗文中的经典诗文、书法作品、学生诵读经典的活动图片等隽刻在墙上或挂在画框中,在绿树的掩映下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名言警句琳琅满目,浸润学生心灵,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每天大课间和中午诵读时间,全体师生在优美的古典音乐萦绕中大声整齐诵读,与经典对话,和圣贤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以宁静和舒畅。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包括“精彩每一天,诵读每一天”;“与经典同行”“我来读经典”等。学生在诗化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亲近经典。

其次,学校还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亲子诵读等展示师生诵读成果,交流师生感受,共享诵读带来的心灵愉悦,使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

再则,号召家长也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我们要求学生把在学校学习的经典诗词背诵给家长听,家长评出等级(作为学生评“诵读之星”的条件之一),并教自己的家长读经典,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我与父母读经典”活动,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读经典。在学校举办的“童声诗韵,做阳光少年”经典诵读活动中,由学生和家长一起演出的亲自诵读节目受到师生的好评,不仅展示了父母与孩子诵读的成果、收获,更在家长与孩子心与心的交融中体味生命本质的芬芳,感受共同成长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校诵读活动的开展和和谐家庭建设。

三、开展活动 整体推进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辟经典诗文诵

转贴于论文联盟

读栏目,时间在每天中午13点40分准时播出。或请学生带领大家朗诵,或播放著名主持人的朗诵古诗磁带,或介绍著名诗人的奇闻逸事,让学生耳闻目睹古往今来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在欣赏中得到情感陶冶。每学期评选一次“诵读之星”,人人参与,不限制名额,只要达到规定要求,均可以成为经典诵读之星,并根据掌握诗词的篇数来确定“三星级诵读之星”、“四星级诵读之星”、“五星级诵读之星”。同时评选“书香家庭”以此达到熟读成诵和扩大诵读范围的效果。

一年多来,学校开展的丰富的大型经典诵读活动:“童声诗韵,做阳好少年”、“中华颂书写经典比赛”、“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经典诵读pk赛”、“经典诵读诗画展”、组织学生参加区里的经典诵读精品节目展演等。学生们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四、诵读经典,收益匪浅

(一)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文化

如今,经典诵读已经作为学校一校一品特色项目来打造。在校园里,每天总能听到经典诗词的诵读声,一朝一夕,课内课外,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到处闪现着一个个天真活泼、“满腹经纶”的孩子,形成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特色校园文化,学校真正成为了孕育儒雅少年的摇篮。

(二)丰盈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千百年来人们似乎已习惯于将读书作为一种成就未来幸福的手段,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里有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理想憧憬;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总是与考试联在一起,这样的读书不仅机械、乏味,甚至是痛苦不堪的。经验告诉我们,让读书变成一种享受,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经。只有让学生在诵读中找到了乐趣,体验到了快乐,读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

(三)提升了师生的人文素养

重阳节经典的古诗第8篇

关键词:李清照;闺怨诗;女性本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37

闺怨诗(或闺怨词,下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类型,占有着独特的地位,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主要抒写少女怀春、怨妇思夫的内容情感。然而有趣的是,闺怨诗不一定是由女性创作的,实际上女性创作的闺怨诗反在少数,更多的却是由男性文人假借女性口吻所作。这种男性闺怨诗被称为“代言体”。我们先来欣赏一番作为闺怨诗“主流”的男性闺怨诗作品。比如:“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朱庆余《宫词》);“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从中不难发现,这类代言体,或游离于外在情态的描摹,或流于对内在主观的简单臆测。虽说佳作纷呈,但总像是在旁观,隔着一层,难得其真味。

而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创作且获得空前成功的第一人,她用女性特有的审美眼光表现女性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清柔婉丽,完全有别于一些男性词人矫揉造作的假托闺情之作。笔者在本文中以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为例,试析真正由女性创作的闺怨诗所呈现的别样的女性本色。

一、感官感受更加周全细腻

我们提倡在鉴赏诗词时,需要调动自己的感官感觉,跟随作者,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展开联想想象,从而体味诗词所写的情感与意境。而在阅读李清照的词时,会发现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打开自己的各种感官感觉,如此也才有可能做到真正体味到词的全部诗情画意。比如这首《醉花阴》,我们要动用视觉看“薄雾浓云”、“瑞脑销金兽”、“玉枕纱厨”、“东篱”、“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动用触觉感触“半夜凉初透”、“有暗香盈袖”、“帘卷西风”,动用嗅觉闻“瑞脑销金兽”、“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人比黄花瘦”,动用味觉品尝“把酒黄昏后”等等。这反映出也许是因为女词人有着作为女性特有的丰富、细腻、形象、唯美的感官感受,因此在描写中,她们自然会将这特有的感官感受汇聚其中,让读者在阅读中不得不也动用所有感官去体验。在这一点,男性诗人虽然同样能仿写闺怨诗,却毕竟无法替代女性去感受,因而像综合了如此细腻感觉的诗作还是很不容易的。

二、对时间更敏感

细读全词,不难发现,字里行间有一条时间纬度贯穿其中。首先有直接的时间信息,如“愁永昼”、“佳节又重阳”、“半夜凉初透”、“把酒黄昏后”;其次还有一些隐性的时间信息,如“瑞脑销金兽”(古人常以香记时,如“一柱香工夫”;再加一“销”字,更显时光的难耐)。再如“帘卷西风”,正可谓西风起,秋季至,人生之秋,青春渐逝。

为何女性在写诗词中会有许多的时间信息呢?揆情度理,应该是因为对于古代女性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往往不是事业功名,而是展现并趁着青春美丽,找到爱情,寻得人生归宿。所以女性对时间有着特有的敏感与天然的感伤,这反映在闺怨诗里,便是总爱写伤春伤逝,对鲜花凋谢、时间流逝的感触尤为突显。

三、语言更灵巧

粗看本词,只觉得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其实结合一定的文化文学常识,你会恍然发现本词竟然几乎句句用典。只不过它绝不像辛弃疾一般滥典为人诟病,而是融于无形、了无痕迹而已。如“佳节又重阳”暗用“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典,“东篱把酒黄昏后”暗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典,“有暗香盈袖”暗用“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之典,“莫道不销魂”暗用“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之典。这些典故虽说巧妙无痕,但实际上却是经过精雕细琢,乃有意而为之。作者由此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它也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

这样的用典能够让读者在不自觉中沉浸于艺术遐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享受无穷的艺术魅力。这得益于作为女性的李清照,心思更加灵巧细腻、含蓄内敛,因而笔触之间语言有了丰富无垠的内蕴,似乎有了生命的灵性。

四、抒情更含蓄静默

据文献记载,词人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留下词人深闺寂寞;又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李清照便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然而,虽说该词写思,却无一思字,通篇写景叙事;思念的对象是丈夫,却字面毫不涉对象,细细体味似乎心有灵犀,心心相印;词情款款,却又欲言又止,欲说还休。实际上,通俗一点而言,词人无非是想说:老公,我天天想你;今天重阳节,我更想你了。但词人偏不这么直接,而是含蓄典雅、暗传深情。不难发现,这正符合东方女性的多情痴情而又羞涩内敛的特点,若换一男性词人如此扭扭捏捏,就未免显得矫情了。

有文献还记载这么一则轶闻:“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阙,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笔者以为,赵明诚也是个才子,他输于李清照的关键应该不在于填词的才华造诣――“三日填词五十”,才华可见一斑――而是性别使然。试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等体现浓郁女性特色的千古绝句,赵明诚一个大男人能写吗?让一个大男人去和一个弱女子比柔情之美,写儿女情愁、离愁别绪,如何能出其右呢。换言之,若使李清照填五十阙,去与“大江东去”比阳刚,恐怕也不可得吧。

五、格调更高雅柔美

李清照的词作大多委婉细腻却不冶艳,高雅清丽却透露着真情。她的词作总是格调高雅精致,哪怕是哀伤之作,也透着女性的阴柔之美。在这首小令中,她便以青纯独有的微妙之感,精心描绘了一副美丽于香闺中思夫的生动画面。既有画面的优美,也有情致的超凡脱俗。作为女性,她有别于古之君子,从她的词中所能看到的,只有那种脱离了尘嚣世俗的高尚情致。词人自己的形象,或说词中抒情主人公形象,也给人一种娇媚、艳丽的柔美形象。她的语言、她的笔触就是如此,能从生活中捕捉到事物在特定情景下的美,绝不落入俗套,能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美感,处处透着高雅柔美。

研读这首词,笔者深深体会到,区别于男性闺怨诗,女性闺怨诗基于女性本身特有的感触视角,从而更真实真切地反映了女性的心灵世界,还闺怨诗以女性本色。从这一点上来说,婉约词宗李清照居功至伟,是她让中国古代的闺怨诗“名实相副”,更真实更完整,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放射出一道新奇的光芒,照耀千古,亘古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