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01 10:43:50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1篇

一、《鲁滨逊漂流记》的简介

(一)《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梗概《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鲁滨逊的英国年轻人因为遭遇海难而只身一人流落荒岛。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勤劳的双手利用被冲到岸边的沉船中的物资,他在荒岛开荒种地、蓄养禽畜,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家园。在一次与土著人的遭遇中,鲁滨逊解救了一个土著人俘虏使其成为自己的奴隶,并为他取名“星期五”。在“星期五”的帮助下,鲁滨逊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回到了故乡。

(二)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笛福创作《鲁滨逊漂流记》时正逢十八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大发展并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期。工业革命的浪潮使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阶层,而国内饱和的市场使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成为必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鲁滨逊漂流记》的问世满足了欧洲资产阶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们发动侵略的催化剂。

(三)作者介绍丹尼尔•笛福,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出身中产阶级,本人即是殖民扩张和殖民地贸易的支持者与拥护者。《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基本可以视为作者笛福的代言人,他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思想观念,能够充分表现出十八世纪欧洲殖民主义者的殖民欲望。

二、《鲁滨逊漂流记》展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过若干关于中国的描写,一方面是出于西方人对古老的东方文明的猎奇心理,一方面也是将东西方的落后与先进进行对比——通过对古老东方大国严重失实的描写来烘托工业革命造就的先进西方文明。因此,在这样一部以冒险为基调的小说中也展现出了典型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鲁滨逊作为笛福的代言人可视作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时期西方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

(一)中西方物权观念的差异物权观念就是对待财富、物质的态度、意识和观念。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时,虽然刚刚死里逃生,他却立即想到将这个荒岛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于是自己任命自己作了总督;当从土著手里解救了俘虏“星期五”时,他又本能地将“星期五”纳入自己的私人财产范围内,使“星期五”成为自己的奴隶;而其他国家的船只出现在荒岛上时,鲁滨逊第一反应就是跳出来申明自己对荒岛的所有权。通过鲁滨逊踏上荒岛后的一系列行为可以发现,作者笛福本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中产阶级出身对他的创作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资产阶级对于物质、财富的看重已经超越了一切,因此西方国家很早就立法申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由资本主义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反观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虽然其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是传统儒家思想仍然在中国国民的思想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关心田产、实惠等这些看重私有财产的行为在儒家眼中变成了“小人”的行为,为“君子”所不齿,追名逐利的人也成为了儒家批判的对象。

荒岛上的鲁滨逊利用漂到岸边的沉船上的物资开始渐渐修筑起自己的“城堡”后,每天勤奋劳作,不停地种植、养殖……当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舒适时,一开始仅仅为了生存而拼命劳作的初衷慢慢变成了积累财富的欲望。这一过程直接体现了十八世纪西方“理性主义”主导下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人们意识的影响。启蒙运动一反十个世纪以来西方基督教的神学统治,将人的主体地位提高到了世间万物的最顶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与崇尚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潮,而启蒙运动的根本目标则是实现个人自由和解放人性,实现对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追求。伴随启蒙运动而来的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它的主旨在于表现个人的自我追求与实现。因此,个人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旧时人对神的依附此刻转变成个人奋斗和对物质与财富的追逐。然而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于个人追逐财富和物质却持相反态度。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儒家将追逐物质、名利视作“鄙夫”的行为,对“鄙夫”患得患失的心态表示了无情的蔑视。中国自古以来推崇的是“无恒产、有恒心”的君子,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生活格调。这种安贫乐道的思想若被十八世纪的西方人听到,一定会将这种东方古国的传统观念视为“异端邪说”而加以鞭笞。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社会强调个人拼搏与奋斗的开拓进取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种思想给予了当时的人们以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去争取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过分追求财富的后果就是演变为侵略与扩张,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质上的缺陷和弊病,是无法避免的。

(二)中西方对待外部世界的差异工业革命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资产阶级对于财富和金钱的追逐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因此,在工业革命到达繁荣的顶端时,出于获取更多财富的目的,对外扩张和侵略已经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国策。笛福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鲁滨逊漂流记》,充分表明了作者本人对于扩张和侵略的支持与赞许。因此,当鲁滨逊在荒岛上站稳脚跟后,他开始无所顾忌地掠取荒岛上所有的自然资源并为自己所用:砍伐荒岛上的树木筑起高高的围栏,捕捉荒岛上的野生动物豢养为家畜和家禽,解救了土著俘虏后立即纳为自己的奴隶并开始持续不断地向“星期五”灌输自己是其救命恩人的思想……这一切都极为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海外扩张、掠夺财富的现实图景,也表明了笛福本人的种族观点。而中国社会一直以来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都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儒家极力宣扬的“仁”的思想中,讲究的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十分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行为。这种与西方世界截然不同的传统思想与十八世纪西方社会咄咄逼人的扩张意识相比无疑处于“下风”,再加上封建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国力衰弱,最终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国门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差异笛福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描绘的中国古典建筑全由木头与泥浆堆砌,完全不能与西方的宫廷相比。然而,西方古典建筑惯常使用的石块虽然确保了建筑物的稳固,但也使其显得笨重、沉闷、呆板。反观中国传统建筑,大量使用木材的建筑手法能够使体积庞大的宫殿既牢固又显得轻盈,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斗拱与飞檐等构造更加衬托出建筑细部的灵动,能够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结合得更加融洽而不突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道法自然”的传统思想境界,其中含蓄内敛的文化精髓是不具备千年文化积淀的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四)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鲁滨逊作为一位热爱冒险的年轻人,被笛福安排造访过中国。然而在与一位中国官员会面的宴会上,鲁滨逊见到的中国饮食让他难以下咽——米和水熬成黏稠的浆糊状食品外加一些出处不明的可疑材料,以及其他完全不能搭配的食材胡乱混合的菜品等等——这些莫名其妙的食物让鲁滨逊全然没了胃口。这种对于中国饮食的描写在十八世纪的西方人看来或许还情有可原,因为彼时真正到过中国的西方人屈指可数,但在现代东西方人眼中就显得十分可笑。中国饮食早已被视作世界美食的代表之一,且不提菜系中的代表精品、宫廷菜或私房菜,仅仅是中国普通百姓的家常菜就已经足以让众多西方人感叹。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一位首次来到中国的欧洲记者就曾感慨:“看了中国人的饮食,才明白以前西方人吃的都是大便。”中国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还有诸如全鱼宴、全竹宴、豆腐宴、素斋、满汉全席等特色美食不胜枚举。相比之下,西方传统饮食中的牛肉、奶酪、沙拉则显得相对单一和乏味。不过在十八世纪对中国缺乏了解的欧洲人眼中,这种单调的饮食已经是美味,这也证明了小说产生的现实背景的历史局限性。

三、结语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2篇

与《续编》一样,《感想录》依然借用鲁宾逊这一人物,以强调同为鲁滨逊故事的续集。该书原名为《鲁滨逊历险以及生活感想:站在英国的角度看》(SeriousReflectionsduringthelifeandSur-prisingAdventuresofRobinsonCrusoe:withhisvisionoftheAngelickWorld)。从题目中可以看出,笛福原本想把它当作鲁滨逊的续集来创作。然而,与前面论及的《续编》一样,该作品同样没有给鲁滨逊带来更多文学声誉。就体裁而言,《感想录》属于散文集。作品假借鲁滨逊之名,收录了笛福完成于1720到1727年间长短不同、主题各异的随笔和杂记。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讨论“独处”、“诚实”、“日常谈话”等各类话题,有相当一部分感想集中于基督教。其中论及中国的文章基本上因此展开。另外一虽然题目明确所有文章为鲁滨逊所为,但是,由于通篇只有第一人称叙述声音,使得读者很容易忘记这一文学手法,将所有观点归结为笛福。对此,笛福似乎早已有所防备,他将作品前沿定为“鲁滨逊的前言”,并且申明如下:我已经听说,一些人不怀好意的邪恶之人对我已经创作的两部作品提出了批评。他们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对我进行攻击,便说故事是假的,说我盗用别人的名字用于故事人物,作品毫无事实依据,纯属传奇。[8](P51)为了进一步强调作品的真实性,笛福在序言之后附加了“编者按”,重申这部《感想录》真实作者是鲁滨逊,与《漂流记》和《续编》一样,说的是同一个人的事实。针对那些可能质疑其真实性的读者,编者强调:“总有一天,有些人会反思,继而意识到自己以前的判断太过草率。就像所罗门说的傻瓜,尚未弄清事实就妄下结论。”[8](P55)《感想录》采用的这些形式技巧在评论界引发争议。有学者认为,“序言”和“编者按”恰好说明鲁滨逊的所有故事都是笛福的杜撰,这些技巧是作者笛福用来掩饰个人观点的叙事手段;有的则认为这些形式特点正好揭示了作者立场含混性的原因,表明笛福有意拉开真实作者与虚构人物之间的立场距离。[9](P11)显然,这些解释都是从叙事作品与阅读反应关系提出。倘若从叙事形式的历史语境看,我们就会发现,强调故事真实性是18世纪小说家和读者的共识。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普遍性的叙述手法,18世纪末大部分英国小说家常常在故事中声称素材源于“第一手资料”,以此获得真实性。[10](P34-40)就笛福强调的“真实”故事而言,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并非他亲眼所见的事实,而是当时人们共同感兴趣并且信以为真的某些见闻或是某些历史文献。[11](279)不过,在笛福眼里,这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具有文学范畴的真实性。在这一点上,真实作者笛福与《感想录》的“编者”立场相同:“对于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实,必须从远距离角度观察,而且得由那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人去评判。”[8](P53)不难看出,这里的“事实”是指文字世界的虚构世界。理解笛福关于“事实”的理解以后,我们再来看《感想录》中关于中国的描写,或许有利于我们更好理解笛福赋予作品的“严肃感想”。首先,鲁滨逊对写作这部感想录的动机做了明确表白,“当我回忆前面两部游记时,我才发现以前的旅行从来没有涉足基督教国家,这让我觉得心情沉重,感想颇多”,因为“我发现地球上有那么多的人竟然从来没有听到过上帝的福音”。[8](P133)接着,他联想到过去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以前有人认为中国人聪明并且因此对他们充满崇敬”,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在政府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精湛的手工艺术一直为我们英国人所崇拜。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的艺术比我们强,实际情况大有出入。他们的政府实际上充满专制,因为这是最容易的一种统治形式?这种形式于他们合适,但对我们却会带来极大混乱”。[8](P140-141)接着,鲁滨逊又说,中国人的“创造力早已枯竭,我敢肯定,我们以前对他们的一些看法完全缺乏事实依据。比如,中国人的火药和长枪,事实上,他们的火药毫无威力”[8](P142)。以上提到的这些负面叙述基本上属于《续编》的翻版,稍有不同的是,每一次对中国的负面描写都流露出此前流传于欧洲的中国描述。具体而言,这些负面描写均以以往的正面描写作为参照对象。犹如胶片的负片,此前欧洲的中国想象清晰可见。例如,多处提到的一些语句,如,“政府管理”、“创造力”在孔德(1655-1728)的《回忆录》中比比皆是。我们知道,孔德在《回忆录》中通过阐述一系列中国“格言”来说明中国政府在国家管理方面的智慧,以强调“完美的”中国政府,同时赞扬儒学智慧对帝王治国的积极影响。[12](P123,P220)此外,孔德还对中国的瓷器、造纸、印刷、丝绸、绘画、造船业以及服饰礼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高度评价。与此形成对应,鲁宾逊给予了一一反驳和否定。他说,中国的造船业十分落后,中国船“体积狭小,只是把几块木板钉在一起,显得十分愚蠢”。[12](P142)至于其他方面,如绘画、玻璃、钟表、花边制作、羊毛编制,鲁滨逊认为除了前面两样,中国根本无法与英国相比。[12](P142)至于孔德反复详细描述并赞叹不已的中国瓷器艺术,鲁宾逊采用以退为攻的策略说道:“当然,中国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的确有理由让我们羡慕,例如精湛的瓷器”,但是,“那是因为他们那里的土质好,也就是说,中国在瓷器艺术方面的成就得益于优良的土质,而不是先进的工艺”,况且,“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超过他们”;至于其他方面,如丝绸、棉花、草药、黄金、银器,“他们的工艺并不比我们的好多少”。[12](P142)与《续编》类似,《感想录》中的中国技术落后、不堪一击。值得注意的是,《感想录》中对中国的诋毁集中于制造业。对此,有学者指出,18世纪初期,来自亚洲国家的纺织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得国内劳动力市场下滑,形成一股抵制来自亚洲国家纺织品的呼声;笛福显然对此有所察觉,并在作品中进行了描述。[13]换言之,笛福在《感想录》里诋毁中国是为了给国人鼓劲。与《续编》一样,借鲁滨逊之口攻击中国,表述自己对英国的信心。[14](P4)

从上面的阐述中看到,《续编》与《感敢想录》把中国描写为一个处处不如英国的落后国家。然而,这种“我高他低”的结构在《拼装机》的中国描写中发生了换位。《拼装机》同样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但故事人物不是鲁滨逊,而是一位刚从中国回来的英国商人。叙述者开篇不久指出,踏上异国之旅,是因为沙皇希望从外国学习治国良方;走遍欧洲,没有一个国家能和中国相比:“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智慧无限,礼仪文明,中国人个个足智多谋”,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在许多方面学问广博,而且都是我们西方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知识。他们拥有许多发明创造,深得我们敬佩和羡慕,但他们自己却很不以为然,觉得都是些再普通不过。早在地球这半边有人居住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有了那些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这些东西在我们眼里都是现明,可是,在中国人眼里都不能算是发明,更不是他们看重的完美技术”。[15](P30)除此以外,这位旅行家告诉读者,中国人在治理国家方面富有智慧。国家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每个公民拥有教育权;关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中国人本着“天赋人权”的哲学思想,人人可以发表意见,“由那些最有品德和才华的人负责管理国家”,通过选举产生一个由贵族、平民组成的议会,选举产生国王。[15](P33)在介绍了中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后,叙述者指出,英国国王世袭制度十分荒唐,形成这种制度的原因在于英国的思想家,“都是傻瓜”。[15](P34)最令他感到惊喜的是,中国人在现代科学技术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他们早已了解人类血液循环系统知识,懂得如何用动物眼睛来制造玻璃,用代数计算大气观察结果,预测天气。种种发现让叙述者羡慕不已。他感叹,亚理斯多德显然没有到过中国,不然,他就不会因为无法理解宇宙元素而投海自尽。亚理斯多德不知道,有一位名叫“米拉-周-周-拉斯莫”(Mira-cho-cho-lasmo)的中国人早已完成了一部航海大全,详细阐述了宇宙奥秘,而这部巨著早在大洪水时代前200年就已经印刷,因此关于宇宙的知识在中国都不是难以破解的谜。上述故事梗概虽然不足以展示作品对中国的整体描绘,但已经显现了一个与《续编》和《感想录》截然相反的中国。无论是科技还是政治体制,这里的中国不仅重新回到了孔德描绘的政治昌明之国,而且拥有现代科技文明。需要关注的是,故事包含了明显的科学幻想成分,这使得关于中国的描写更具奇幻色彩,与中国自身现实毫无关系。例如,叙述者告诉读者,他遇见的那位中国人之所以如此智慧超凡,是因为他生在月球。此人来到中国以后由于得到中国皇帝欣赏担任了海军副司令,协助大臣们治理国家。换言之,中国人的智慧实际上来自月球文明。于是,叙述者萌生了想去月球看一看的想法。他登上了一架由这位中国人设计的一架飞行器(名叫“拼装机”)前往月球。然而,当他来到月球之后,他发现月球与地球竟然如此相似:除了空气清新,看不到云朵,其他方面与他在英国看到的景象并无二致;就连社会问题也十分相似。例如,月球上的一位思想家因为出版了《讽刺写作》[15](P54)一书被判入狱。为此,叙述者认为,月球和地球是“姐妹俩”,“或者是一对地球,不然就是一对月球”。[15](P53)这一情节突转,无疑揭示了作品对英国现实的讽刺。史料显示,1702年,笛福发表了长达29页的小册子《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反对国家对不同教派的压迫。辛辣的反讽笔调一度使得笛福的政敌以为他支持国教,但是当有人指出笛福的真正用意后,笛福被判入狱6个月。[9](P93-95)这一情节安排不仅表明笛福本人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中国在政治、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想象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乌托邦,同时,通过加入科学幻想成分,将中国智慧归因为一个更为只能属于幻想领域的月球文明,笛福将讽刺与批判的矛头反身指向了英国的社会现实。通过想象来构建一个“乌有乡”,以此为参照比对观察者所处现实,并对此加以重新观察和批判,这种思维方式属于人类想象力本身固有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能。正如利科(PaulRicoeur)所言,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并不存在的异域实现想象力的“乌托邦功能”,使得想象力能够暂时离开现实,“从外部”打量社会、权力、家庭、宗教等等问题。[16](P16-17)在笛福的《拼装机》中,关于“乌有乡”的描述主要体现在故事情节中的月球旅行计划。值得一提的是,早在笛福创作《拼装机》之前,英国就已经出现了关于月球旅行的科学幻想作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英国皇家学会的创始人约翰•威尔金斯(JohnWilkins)就著有两部关于太空飞行的科学幻想作品《关于一个新世界和另一个行星的讨论》(1640)和《数学魔法》1648)。这些从科学幻想角度对登月旅行的描述很可能给笛福以启发,不过,真正引发他兴趣的却不是科幻故事本身,而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在《拼装机》里,月球被描述为存在诸多问题的另一个英国。换言之,中国曾经拥有的各种智慧已经成为过去,英国也不可能从其他高级文明社会获得更多的智慧来治理目前的社会问题。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笛福在三部作品中涉及的中国想象呈现了两个对立的形象:一个是曾经超越欧洲的古代文明,另一个是经济停滞、科技落后的现代弱国。这两种描述在形象上显现为对立关系,但在历史时间上呈现为一前一后同一性。然而,对这两个形象的描述都是以作者对英国现实的关注为出发点,表述作者对当时英国宗教、政治、外交、科学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因此,两个形象都是以18世纪初的欧洲或英国的对立面作为想象的参照对象,根据已有的中国想象进行的重新改写。通过否定在欧洲记忆中对孔教乌托邦的美好叙事,笛福塑造的落后中国表述了他对新兴英帝国的自满与自信;同时,他在登月旅行这一奇幻故事中赞美中国、讽刺英国,这一颠倒位置的描述方式代表了作者对英帝国未来的焦虑。

作者:王丽亚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3篇

故事复述能力是中学生一项基本的语文素养。小而言之,就三言两语概括故事情节;大而言之,则需要抓住文章的精髓,凭个人阅读体验评价人物、概括内容。中学名著阅读推荐篇目中有大量的长篇名著,这些名著大浪淘沙,是穿越了时空仍能熠熠生辉的名篇。考虑篇幅问题,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全篇的复述检查是不现实的。而指定章节来复述则能以内容抽查的形式,精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如《水浒传》一书通过精彩的故事,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的形象,而故事(或人物)既是互相联系,又是各自独立的,这就便于复述故事情节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检查本书的阅读情况,可抽查学生复述“鲁智深倒拨垂杨柳”“武松醉打蒋门神”等情节,概述“林冲的主要事迹”等事件。复述的要求也可以根据名著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可以在复述情节时对字数或时间设置要求,限定80个字或是120秒等。这样既有效检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也让课外阅读课堂富有趣味。

二、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用于检阅学生的名著阅读效果,既简单又高效。如检查《西游记》的阅读成效时,学生把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的路线图画出来。绘制路线图就必须了解整部名著的内容梗概,懂得唐僧师徒四人一路经历了哪些磨难,一张思维导图显示了学生的阅读深入程度。《鲁滨逊漂流记》一书塑造一个在野外独立求生的硬汉形象,根据文章内容学生绘制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各种求生技能,罗列出这些求生技能也能看出学生对于名著的掌握情况。阅读思维导图既是对内容情节的梳理,也是学生对名著阅读成效的充分展示。学生要想完整、精彩地勾勒出思维导图,得有通读、理解名著的基础。教师通过学生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于名著的具体阅读情况,还能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探究延伸解读

随着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的丰富,引导他们根据一定的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来给名著阅读润色,也能检验出他们的阅读效果,评判他们的阅读收获。许多名著的故事性强,情节不但吸引人,而且交织错接,教师可根据情节的不同,开发一些拓展性的解读。如:《骆驼祥子》中祥子在第二次落魄时如果没有去找虎妞,他的人生轨迹会有怎样的变化?你的这种解读有什么依据?根据学生的解读来分析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性格、环境。探究性解读让学生有足够的的参与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学生阅读后的探究性解读,既了解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又能判断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昆虫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生物学百科全书,法布尔对很多昆虫有细致的观察,对于昆虫的外形、习性等做了科学的叙述,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是有益的借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昆虫,在课堂上进行延伸讨论。通过讨论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也能评判出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掌握情况。

四、闯关升级游戏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乐于挑战是中学生的特点。闯关游戏这种快乐有趣的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闯关升级后的成就感也是激励他们大量阅读的动力。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名著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不是单一存在的,这就给游戏等级的设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闯关游戏分为10个等级,从易到难根据名著内容理解由浅入深设计。由学生答题的情况来评判学生对于名著内容的理解、人物形象的辨析及主题思想的归纳情况。比如《朝花夕拾》一书中涉及了哪些人物?鲁迅对这些人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这些人物对鲁迅先生有什么深远影响?《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都经历了哪些难?这些难涉及到哪些妖精?这些妖精都有什么背景?这些难都是考验谁的?运用这些问题进行闯关升级,通过闯关游戏,教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也在愉悦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名著内容的理解。

五、展示读书笔记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4篇

关键词:小说 教学 课型 兴趣

1.发散型。

我在教学《鲁滨逊漂流记》、《桃花源记》、《孔乙己》等课文时,充分利用这些文章故事情节拓展性比较强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围绕人物形象特征,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让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复活,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读写结合起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篇幅较长的小说,可编写故事梗概、故事提纲。对篇幅较短的小说,可引导学生写个续篇。对内涵丰富的小说,可以组织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写个人物形象评析。

2.编排型。

对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的课文,如《驿路梨花》、《变色龙》等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舞台剧本,并组织学生排练表演。这既是小说与戏剧知识教学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又是第一课堂教学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相互配合。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使学生的多种语言能力(如读、写、听、说、做等)都得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启迪。

3.难点型。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有些小说,由于当时创作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作家用了特定的描写方式,文中描写的环境跟我们今天的生活相比,学生感觉很生疏,理解难度较大。这类作品,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文章难点,采取层层剥笋的方式,突破难点,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在教学《药》一文时,只要抓住第三部分进行重点分析突破,全篇内容就不难理解了。因为茶馆“议药”,不但从康大叔口中道出了革命者夏瑜的坚强不屈及其弱点,也充分揭示了当时群众的麻木未觉。分析时只要把前后内容联系起来,重点分析好第三节,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探索性。

小说的主要特点是多方面、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复杂,环境描写细腻。教师在全面落实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探索,学生既可以就篇章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环境这些“粗廓”处来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对某个细节、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标点来谈自己的“发现”。既可以谈小说中的成功之笔,也可以谈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可以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探索的问题首先应有趣味性,使学生乐意去探索;其次应是课文的关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三是要有规律性,探索的问题一定要能使学生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样的探索才有意义。

5.讨论型。

有些小说涉及到的观点很富有弹性,能提炼出许多不同的看法,教师要因势利导,事先将教材中某一关键的问题的几个不同观点介绍给学生,要求大家在认真钻研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辨析,选择一种观点,结合课文内容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立论的根据。或者组织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没有理解的问题,互相探讨。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直接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以先有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来讨论。讨论时要有重点,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统得过死,束缚学生的思路。

6.玩味型。

有些小说,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等课文,不以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取胜,而且还以真切细腻的描写见长,这些小说就是玩味型课文。对这种课型的小说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精彩句段,通过读、比、议三结合途径让学生细细玩味,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到文章的妙笔生花和作家创作时的良苦用心。对这类课型的教学,如果还是按过去的教法泛泛地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给学生留下一个大致的轮廓形象,学生自然就读不出小说的“味”来,不能真正领悟到作品的妙处。

7.评议型。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5篇

针对以上情况,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那么,教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呢?笔者想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不可以一蹴而就。学生阅读兴趣产生了,阅读量增加了,视野拓宽了,能力自然会提高。因此,教师不能因为看不到阅读的近期效益而轻视阅读,而应首先转变观念,身体力行,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阅读谋求一些有效地指导,为改变当前课外阅读的现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一、制定合理阅读计划

1.带领学生共同确定阅读篇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在选择阅读往上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前,我们除了将课程标准中的推荐书目向学生详细介绍外,还要听取学生建议,将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如《花季・雨季》)和好作品(如《哈里・波特》系列)列入推荐书目,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欲望。

2.由浅入深,指导循序渐进阅读。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会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在计划实施初期,我们可先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读完,然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有助于降低他们阅读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在阅读的乐趣中慢慢喜欢上阅读。

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及进度。课外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兴趣的转移或课余时间的不足而半途而废,也有些学生可能会因为单纯追求情节而盲目冒进。因此,我们要对阅读时间和进度作统筹安排。阅读可课内课外相结合,每周日安排一节活动课作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一天读10至20页,长期坚持下去。

二、循序渐进,培养兴趣

叶圣陶在谈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要保持着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饿的人面对着甘美膳食的时候似的,才会有好成绩。”语文兴趣的形成涉及到多方面因素,最重要的是发挥主体的阅读愿望。在实践中,具体做法是:

1.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激趣。话题自定,可以讲成语故事,可以说我喜欢的格言,可以说阅读概要……这样,在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关注阅读。

2.赏析片段激趣。教师在阅读中撷取精彩片段,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空城记》等,把它们做成“美味佳肴”,师生共同诵读、品味、赏析,来激发学生对原著阅读的兴趣。

3.开辟阅读专题激趣。阅读专题内容多样:可以是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的内容,如亲情专题、长征专题等;可以是关于学习方法技巧专题;可以是关于热点话题的专题……专题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关联,学生只要听说专题阅读,没有一个不满心欢喜的。

4.组织活动激趣。利用各种集体活动、竞赛,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可更好地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开展诗歌朗诵会、故事会、出黑板报、成语擂台赛,等等。

三、创设阅读氛围

1.随文推荐,以图书籍为引子。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有的课文就是课外名著的节选,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学生进入课外名著这神圣的殿堂。对这些课文,我们可用朗读、赏析、编演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其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烈愿望。有的教材设有“图书藉”,对所推荐名著的作者及时代背景、内容梗概、作品价值、阅读方法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为学生阅读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这些内容,用好这把打开名著大门的钥匙。

2.创设阅读氛围,营造声势。“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教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重要阵地,室内可挂有关读书名言的条幅,出以读书为主题的墙报,以形成良好的读书环境。现代传媒产生了许多可以利用的资讯,这些资讯能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阅读名著。如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可先让学生从网上查阅笛福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这样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就会深入一些。在活动课上,我们可以播放根据名著《西游记》和《骆驼祥子》等改编成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与名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名著的内涵。

四、鼓励探究创造

初中生的思维往往表面化,缺乏应有的深度,阅读只流于表象的理解,而仅仅停留在熟悉作品的故事情节等浅层次上的阅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各种语文活动,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展现作品的动人魅力。

1.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阅读时,学生总会有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应要求学生把独特的感受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优美词语、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也可以作为读书笔记的重要内容。另外,教者还可根据作品情况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写成读书笔记。如读《三国演义》后,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试概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在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说明理由。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6篇

 

本班共58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相差较大。全班的总体学习水平一般,特别突出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平,但也有较多学生的成绩较落后。虽然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但很多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厚。但还是难免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学生望而生畏。大多数学生能积极按时完成作业,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连作业都完成不了。此外,学生的课外知识缺乏,课外阅读情况欠佳。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六个单元,其中三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民风民俗”“理想和信念”“科学精神”。第二单元是以题材来组元的“外国文学名著”单元。还有两个单元比较特殊:第三单元“表达真情实感”是一个习作单元,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第六单元“难忘小学生活”是综合性学习单元

 

 

 

教学有关知识

 

技能

 

情感目标描述

(一) 知识与能力

 

1.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1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3.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作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

 

继续凭借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具体措施

 

1. 通过摸底测试,确定辅导内容,制定辅导计划,帮助学生制定短期学习目标和长期总目标。

2. 利用早读课前后的时间,在教室针对学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包括生字词、形近字、多音字、古诗词、课文等。

3. 组成“一帮一”帮扶活动,利用好带差,好帮差的办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 利用四人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办法,促进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课时分配及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第1周      1北京的春节  2腊八粥  3古诗三首                       7

第2周       4戏藏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                    7

第3周       5鲁滨逊漂流记  6骑鹅旅行记 7汤姆索亚历险记           7

第4周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7

第5周       8匆匆  9那个星期天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7  

第6周       习作例文与习作                                         7

第7周      10古诗三首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12为人民服务             7

第8周      13金色的鱼钩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习作:心愿  语文园地   

第9周      14文言文二则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7

第10周     中段复习考试                                             7

第11周     16表里的生物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7

第12周     口语交际:辩论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语文园地         7

第13周     回忆往事  依依惜别  古诗词诵读                           7

第14周     古诗词诵读                                               7

第15-20周  期末复习考试             

 

 

 

 

 

 

 

 

 

 

 

 

 

 

 

教师签名

李玉娣

备课

组长

意见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7篇

一、授之以“渔”自主探究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为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笔者引导学生超前自学。课前精心设计导读提纲,安排学生超前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熟悉、掌握教材的内容。有了课前的自主先学,有了对文本内容的初步认知,学生在课堂更容易进入“交流――感悟――质疑”的学习状态,教学更省时,更高效。

新课的自学,要求做到:一读(读准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弄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二查(查阅作者、写作背景、文中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及生字新词的意思。)三理(理清课文条理。)四写(练习写生字并组词。)五思(思考课后的思考题,或自己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做旁注,将自已的阅读感悟写下来。)鼓励学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尝试学习,能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教完第一课时后,根据不同文本的重点、难点有针对地设计导学提纲。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交流,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时的疑点、难点适当点拨。在关键处或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悟。经过两年的实践,学生们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中探究,摸索到了语文超前学习的门路,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成绩也提高了。

前一段时间,笔者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充分感受到“指导――自主学习”的魅力。教学第二课时,笔者设计如下导学提纲让学生自主学习:

1 认真阅读课文第二段(5~10自然段),完成下表:

2 认真阅读课文,尝试解决课后问题。

3 看看谁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试着解答,自己解决不了的,将问题写下来。

通过课前收看学生的导学提纲,笔者发现学生基本能读懂文本的内涵,只是概括不够精准。上课时笔者决定与学生一起来共同学习第五自然段第一次擦燃火柴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有法可寻,提升阅读与概括能力。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1、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2、她看到了什么?3、结果怎样?通过师生合作学习,最后概括学习方法(读――思――议),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

请同学们用同样(读――思――议)的方法自学课文6~11自然段,并完成下列表格。

当学生再次接触文本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在交流反馈时,笔者惊异地发现,他们活学活用的本领!第二至五次擦燃火柴相关内容能模仿第一次的概括,而且几乎每个小组都概括得相当精炼。

在这一课例的片段教学中,真正实现了“教为了不教”。课堂因为有了教师的导――“授以方法”,学生的学――“自主探究”而精彩。利用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超前自学,能多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二、树立信心自主质疑

疑是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古人云:“学则须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他们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在课题研究实践中,笔者做了如下尝试:

1 转变心态,鼓励自主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他们自主想,大胆疑。有的孩子怕提的问题不得要领,被同学耻笑,对于他们,笔者热情鼓励,给予勇气。对于把握不住学习要领、提不出问题的,引导他们从字、词等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逐步学会质疑。

笔者在执教《怀念母亲》一文时,引导学生从关键词“频来入梦”入手,一学困生也能提出:“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谁“频来入梦”?这两问题。后又有学生提出更深的问题: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作者写母亲“频来入梦”想表达什么感情?从质疑的问题引导品读文本,学生领会了季老先生的心思:身在国外想念母亲,思念祖国。质疑使他们品悟到流淌在语言文字间一股浓浓的思亲、思乡、爱国的情愫。

2 教给方法,学生导疑有方

“学问,学问,有学才会问。”会问才会有质量地学,但在开始阶段,必须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质疑:从课题;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心词语;重点句;标点处;看似矛盾处……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们能摸瓜寻藤,摘叶问根了。笔者欣喜地发现,现在,学生们质疑已成习惯,质疑有深度了,能质疑的学生也更多了。

3 引导归纳,总结释疑方法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转变观念,变重结论为重过程与方法,要更多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与方法。在阅读教学中,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实践解决质疑生成的问题的方法。具体途径:A、利用工具书――词典、字典、字词句段篇、教学参考书:B、联系上下文;C、小组讨论(发挥学生群体智慧);D、联系生活实际:E、生活体验;F、去网上查找资料:G、查找课外读物(科普读物、历史故事、寓言童话故事等)……

笔者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就被孩子们质疑问难的问题包围了:

生:小女孩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为什么第一次不敢擦燃一根,第五次赶紧擦燃一大把?

生:课文结尾写小女孩死了,被冻死了,为什么却写她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

生:为什么要写新年太阳升起,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生:为什么要交代小女孩手里捏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生:为什么说小女孩死了,却写她跟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这些问题有关注关键词的,有关注人物命运的,有深入到写作方法的……笔者引导他们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结果孩子们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体会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不满,对小女孩的同情,希望像小女孩那样的穷苦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体会到作者采取对比方法:用小女孩美好的幻觉衬托出现实的痛苦……

当笔者再次引导学生们读课文相关段落时,一个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写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而且用的是句号,而不是感叹号或问号?笔者没有回答,将这问题抛给所有的孩子们,向他们“讨教”。教室里议论声一片。最后,孩子们谈开了:

“这是人们不屑一顾地说,感觉小女孩的死与他们无关一样。”

“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突出人们的冷漠,因为前文交代了谁也没有给过她一分钱。”

“更加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这与后面一句小女孩想得到幸福形成对比,因为现实生活中没人关心,没人同情,她只有在幻想中得到幸福,所以她死了,就是走向幸福了。”……

孩子们的自主质疑,使笔者的课堂变成了智者的交谈思想的场所,他们不仅质疑能力在提高,同时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得

到了锻炼,心灵得到了启迪。

三、自主读书延展课堂

语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课堂的学习只是一个人学习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成功的教学是引导学生将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展,特别是语文科。没有课前的学习,课堂的学习成了无源之水,没有课后的延展,学习成了一条不流动的河流。因此,笔者积极引导读书,推荐书。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课外书屋”里推荐读的书目为主。针对教材“单元主题”编排的特点,引导学生阅读与单元组课文相关的文章,或同类文体的,或相关主题的或同一作家的,并要求写读书笔记。随着阅读的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文质兼美的散文,读中外名著,读各种科普读物,读各种孩子们感兴趣的书。没想到这一举措让笔者的课堂精彩纷呈。笔者执教六年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时。课堂充满了浓浓的书卷味。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的课堂上,学生们就安徒生、契诃夫的个人资料与他们进行创作的背景娓娓道来。他们在《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课堂上道出课文主人公精彩人生或历险经历的一些片段。是自主阅读,使他们在课堂上不拘限于课本;是阅读让他们体验到快乐、张扬了个性;也正是阅读让笔者的课堂有了春天般的盎然。

四、实践体验自主创作

新课程强调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们的课堂要关注学生们的情感、态度。教学活动的展开关注价值取向,开展发展性的教学,能让课堂充分焕发生命活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笔者执教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单元时,充分利用了教师指导的导向性与学生自学的自主性。学生在教师有意无意的引导中愉快地自主学习,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诗,体会诗歌特点与发展: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各类诗歌,指导分类整理;指导学习现代诗,拓展阅读现代小诗;授以写诗的各种方法并逐一例举;开展吟诗赏读会,对于赏读的小诗从选材、感情、想像、韵味等方面引导评价。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第8篇

一、重新选择素材,培养逆向思维

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就要鼓励学生从相反的角度进行创作,借助作文展现学生的独特观点,让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但部分教师对逆向思维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逆向思维仅仅是一种“从相反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能力,而不是一种开发学生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寻找新观点的手段。由此,逆向思维的培养并不能得到重视。要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必须在教学活动中重新选择素材:借由对逆向思维的重新理解,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不同的角度记录故事,借助不同的方法书写作文。这样的教学,才是能够激发学生逆向思维的教学。教师要针对作文教学活动重新选择素材,在帮助学生分析素材的同时,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鼓励学生“换个角度看问题”,甚至可以尝试着“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以统编版七年级下册教材《河中石兽》的教学为例,从文章的主要内容上来看,其讲述了“不了解事情真相就不要随意评论”的客观哲理,但从文章的叙事上来看,其以“讲学家”“老河兵”分别为对象,创作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每个人的观点、看法并不相同,由此,可以得出新的结论:环境的不同必然会造就不同的观点,不要用“一知半解”去随意评价别人,而是要重视他人的观点,借助他人的表达“求同存异”。此外,《河中石兽》的故事还可从新的角度进行解读:老河兵常年负责河中事宜,故此了解河中石兽的移动原理;讲学家则以科学的视角去看待相关事件,评价事物的角度不同,导致最终的结果也不同。所谓的“一知半解”,不过是认知上的局限而已,要以尊重、包容的态度看待他人的观点。在阅读有关素材的过程中,从人物的对白、形象特点入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素材,进而得出完全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写作不仅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作文技能,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

二、创新作文角度,培养逆向思维

在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般按照既定的思路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并不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选题、立意,单元化的创作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素材,当学生按照教师的观点进行创作时,其作文技能也无法得到提升。在全新的作文教学要求下,教师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作文知识,锻炼学生的作文技能,另一方面,在要求学生写作的同时从相反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用作文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学才能更高效。教师可从新的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活动,以求让学生对素材产生新的理解。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愚公移山》的教学为例,在结合有关素材开展写作教学活动时,教师重视其中优秀品质的开发,以勤劳、坚持等美德来形容“愚公移山”的行为。但从反面角度看,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高度何以万仞,以人力何时何月才能将其移走;愚公的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也有几分愚昧:为了这天生的大山,要将子孙后代的生活全都放在“移山”上,这样的决定,以“智叟”的角度看来是愚昧的,甚至是自私的:无论是搬家还是绕路,都要比“移山”好得多。由此,教师可以设计作文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站在“智叟”的角度上讲述相关故事,或是以“我是愚公”为话题,展现学生对于“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看法。对于这样冲突强烈的素材,写作活动一般从对立的角度开展,即承认愚公移山的行为与否定愚公移山的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随文练笔、短文等方式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观点,促使学生形成出色的逆向思维。用写作、思考去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萌芽。

三、梳理作文思路,培养逆向思维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梳理作文思路,积极回答“怎么写”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萌芽。在以往的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关注多放在细节上,针对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何进行表达等内容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导致学生无法透彻地掌握写作技巧。在整体上,教师并不会尝试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结构,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偏低。要通过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必须重新梳理作文思路,对怎么写、写什么的问题做出答复,提高学生的作文技能。以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写作教学“学习仿写”的有关教学为例,对学生来说,仿写就是一个按照已有的作文思路进行创作的过程,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在仿写的过程中快速提升。但对于如何仿写这一问题,则要慎重考虑。在确定仿写对象之后,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作。如对经典小说的仿写,以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作品为例,这些作品以写实手法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帮助了解学生和平、勇敢和自强的真正含义,是对学生行为的引导。在仿写的过程中,则可以通过截然不同的方法来书写故事:同样书写荒野求生、海洋历险等故事,但以“梦境”“幻想”等方式结尾,针对文章中涉及的战争、迷茫等情节,用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修饰,以此来从全新的角度仿写文章。在仿写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必须把握好仿写的尺度:仿写是对文章情节、故事梗概的模仿,不能盲目仿写故事的流程,“换汤不换药”。教师要布置全新的仿写任务,在情感上、故事上进行创新。这一环节,不必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约束,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积累作文经验,培养逆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