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24 04:03:30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1篇

会计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将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实务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上课时讲的理论基础总以为简单记住就可以了,但在实践面前,我们似乎真成了纸上谈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也被我们今天这小小的会计实训验证了。实训就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掉死学书本的结果,所以当心领神会时,也要做到心灵手巧,做出一本符合要求的账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总结一下整个账务处理过程,确实令我收获颇多,感慨也数不胜数。首先,拿到各种资料时,我们必须了解这个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实训步骤及要求,建立了各种账目的期初余额。相对于后几项而言,这是个很简单的工作。完成之后,开始开始填制各种凭证,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之一,因为后面的步骤将会根据凭证计算各种账务。凭借上次实训那小小的记忆和微少的经验,我仔细做着。写会计分录是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如果写错了分录,将会一错再错,麻烦也接踵而至。面对那些票据,有时似乎像天书一样,没有亲眼看见过,更不用说分析它们进行账务处理了。看来以后,多多留意生活中的各种票据也是很有必要的。会计分录有时不能正确写出来,而这时就会影响工作的进程,这时才觉平时的基础应该牢牢掌握,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才不至于被绊倒。转账、付款、收款三种凭证经过上次实训已经清楚了用途,所以还不至于填错。完成了凭证与原始凭证的对号组合,我松了口气,但更大的脑力活动会到来。各种数字在脑海里飞旋,不停为它们做着加法运算,看着越长越大的数字,想念数字咒语一样一连串一连串念出,心里也摸不清是对是错。但再大再长的数字,只要耐心,不眨眼地算了又算,才能减少错误的出现。

当登科目汇总表时,我遇到了难题,“资产类”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不知如何填写,“营业外支出”等一些损益类科目不知放在哪里。但仔细考虑后,根据“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既然“管理费用”放在“资产类”,那么“营业外支出”当然按类分配喽。原来做实际工作也不是机械地做下去,还要动脑去分析和思考,也许经过反复思考要像翻山越岭一样进过几番曲折,但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地才是展现喜悦的驻营地。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2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会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61

1 引言

我国政府会计是在适应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能够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发挥预算管理和监督作用。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形势、政府职能新变革中,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弊端渐显,比如:无法反映已发生但无现金收支的收支项目,也无法反映未来收益、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等项目,难以准确有效地衡量政府资产负债情况,等等。传统的政府会计制度遭遇挑战,急需做出调整。为此,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相关文件的出台是必要并且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工作,早日落实制度到实处,自主、自觉地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与发展,早日与国际政府会计趋同、接轨。

2 我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进展

我国政府会计起步较晚,政府会计改革不受重视,但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进程有所推进。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0年“十二五”规划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同年年底正式《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办法》。

2011年,试编率先在11个省区市开展,2012年扩大到20多个省区市及所属的部分县市,试编所采用的方法是:政府会计日常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权责发生制运用于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中。试编工作引入统计、估算等方法进行核算,一定程度上补全了日常核算遗漏的会计信息,对试编地区的政府“家底”进行了梳理;试编报告所涵盖的政府财务信息范围更全面、更充分,能够反映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状况和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些都是试编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但是,遗憾在于:试编工作还没有普及全国每个省市地区;试编过程中,需要将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所记录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下的衡量值,工作量巨大且易出错,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完全保证。

针对试编工作的情况,相关部门逐渐提高了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视,更具号召力和严谨性的方案陆续颁布。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2014年底,《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出台;2015年12月10日,财政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和相关指南,规范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试点期间的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工作。至此,关于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制度方案基本确定,同时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成立,《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如期出台,全国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工作落实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政府会计改革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3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之国际比较

3.1 美国

美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分为联邦政府和州与地方政府两大层级。

在联邦政府中,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经过探索于1990年颁布《首席财务官法案》,确立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对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做出明文规定,推动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务报告制度改革与发展。法律要求,美国联邦政府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编制,并向社会公众公布联邦政府各部门及政府整体层面的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

其中,联邦政府各行政部门依据法律要求编制完成各部门的年度财务报告,聘请外部单位进行审计,最后提交给财政部和总统预算办公室。而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通过政府内部网络系统平台下载各部门上传的各自财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筛选、处理、汇总,编制整体层面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完成后交由政府问责局进行审计,连同财务报告及财务报告审计结果一并向社会公布,提高财政透明度。

在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中,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兴起时间更早,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于20世纪末由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颁布第34号政府会计准则,使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模式得以统一,获得法律保障。准则要求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内容以财务部分为核心,辅之以介绍(概况)部分与统计数据部分,另外涉及美国联邦政府所不涉及的基金财务报表。其编制流程大致为:(1)事前培训。进行编制前的财会人员培训工作,由地方财政国库部门统一组织教育培训,普及法律规定的编制要求、相关规定,提高参与编制财会人员的熟练度,树立财会工作守法意识。(2)事中监控。国库部门完成年度财会人员培训工作后,向各部门分发工作表进行财务数据的填制。工作表统一收回后,进行数据整理与汇总,并编制完成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整个过程要求国库部门参与,发挥监督指导作用。(3)事后审计。编制完成的州和地方政府财务报告需要提交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依据美国政府问责局制定的《政府审计准则》开展审计工作。

3.2 英国

英国政府会计推行权责发生制最早出现在地方政府中,但成效并不尽如人意。1999年,英国正式开始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报告,于2004年完成第一次试编。2006年,英国政府从法律上落实了这一会计制度,推行实施《政府财务报告手册》,规范了英国中央政府进行会计核算与报告时的各种会计处理。

英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涉及的范围较一般联邦国家更为广泛,包含了所有公共部门,工作量大,因此整个过程耗时间、耗人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内部控制声明、年度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以及审计声明等。编制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由划分为四大类的1300多个公共部门分别编制其部门的财务报表,提交给审计总署进行审计,审计通过后将相关数据及财务报表提交财政部。接着,利用CONS系统输送部门数据给英国财政部,财政部对CON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抵消公共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易,完成数据整理,据此编制整体层面的政府财务报告。最后,将财务报告提交给议会,结束前一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全部工作内容。

3.3 加拿大

1995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中开始采用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以《加拿大公共账目》形式呈现,内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政府运行和累计赤字表、资产负债表、净负债变化表及现金流量表)、财务数据摘要及其他财务信息分析;政府各部门财务状况;其他相关信息及其分析。值得借鉴的是,加拿大联邦政府财务报告的财务分析丰富而全面,涉及影响到财务报表的重大事项概述、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事项、相关趋势分析等。

加拿大联邦政府在编制过程中,首先由联邦各部门于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完成财务报告初稿的编制工作,同时在其财务管理系统中完成数据调整和上传工作;初稿需进行审计,再报送给总出纳长办公室;总出纳长办公室从核心财务管理报告系统中获取来自各部门的数据,整理并编制完成政府整体层面的综合财务报告。

综上,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经过探索和实践已趋于成熟、完整,为我国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4 建议

考虑到我国政府会计制度起步较晚、发展迟滞,推进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需要总结他国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进行逐步巩固。结合美英加等先进国家政府会计制度、财务报告制度的改革历程及实施现状,对我国实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制度的完善是前提。美加英各国显而易见都已具备成熟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为其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提供正确指导。就目前而言,我国虽然颁布了关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方案,但整体上政府会计相关制度规定条块分割、口径不一,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造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需信息与日常政府会计核算脱节。为此亟需建立起适应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政府会计制度。另一方面,我国对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推行仍处于试编阶段,且覆盖范围未广至全国,试编而得的经验不够充分,总结出的办法和相关指南还有待检验,应不断实践,不断修正。

第二,丰富的资源是保障。在对美英加各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分析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顺利推进背后,依靠的是丰富的物力、人力、财力等各项资源在支持。物力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他们具备强大的政府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与质量。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自下而上各级部门之间传输的数据庞杂,甚至需要转换,仅靠人工进行传递、核对及汇总难免出现失误,尤其我国相关政府会计制度尚不完善,基层会计人员专业度不高,更应积极研发一套适合我国政府会计的信息系统,实现统一标准的会计信息共享,形成全国信息自下而上的汇总和合并,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提高效率与质量。

人力上,需要培训专业性更强的综合型会计人才。权责发生制所涉及的政府会计核算业务更加复杂,编制合并报告所含信息更广泛,甚至涉及会计之外例如财政、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会计人员的知识储备要求更高。除此之外,报告编制合并过程中需要交流接触的是各个部门甚至包括上下级部门,要求会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之外是能够积极进行协调沟通的,拥有强大的交际能力及情商。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培训、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的。

财力上,上述的信息系统建设、综合型会计人才培训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撑。且政策推行覆盖范围宽广,关系复杂,是一项长远持久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几乎不可能,需要耐心和毅力。财力支持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以支撑政策推广落实,更应号召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助力。

第三,审计、公开是后续。在国外,政府财务报告需要经审计机构审计,部分还需要向社会公开,其透明度远高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涉及政府审计相关的规定,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其审计监督效用有待加强。在2014年底批准的《方案》中,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被要求与上市公司年报一样接受审计,并与财务报告一同,按规定向社会公开。这一规定应当引起政府各部门的重视,自觉落实;也要求各审计机构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与专业,严格进行审计。另外,目前关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新闻大多于财政部官网、中华会计网校等专业媒介,一些浏览量大的网络媒体报道甚少,对于大众的普及率并不高,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专项讲座,向大众普及。关注的人多了,监督的人也就多了,政府部门在编报过程中也就会更加严谨的执行相关规定。这能够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公开性、透明度,有利于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报。

参考文献

[1]崔学刚,叶康涛,荆新,刘子琰.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与国家治理――第六届“政府会计改革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015,(07).

[2]潘琰,吴修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探讨:欧盟的经验与启示[J].财政研究,2015,(03).

[3]戚艳霞.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特点分析和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5,(13).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3篇

【关键词】 权责发生制 财务报告 综合 制度

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是分不开的,是新时期国家财政改革任务的要求和推进动力,为市场经济运行下的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反过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它能够从全局出发,反映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及时监督政府的债务状况,制定合理的融资偿债计划,为政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便于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全面及时的政府财务信息,有利于政府接受社会的监督。由此看来,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必定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之一。

一、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必要性

1、是划清政府与市场职能,调节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是按照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的,用以确认和披露政府的资产负债状况的制度。它能够分析政府的现有财务状况和政府财务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调节政府资本与市场资本的合理分配和比例,将政府职能和市场职能划清界限,更是调节市场资源,发挥市场配置作用的重要制度基础,建立该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是推动财政管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突破了原有的狭窄范围,从整体和全局把握和分析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在不断丰富理论性和政策性的同时,提高技术性相关要求,有利于推进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实现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现代化要求。建立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财政管理各方面水平,为国家财政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3、是政府履行职责,接受公众监督的必然要求

社会公众依托于政府运用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在公共财政范围内政府必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能够反映政府履行职能的状况和运行情况,它是通过统一的制度规范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方法以及内容等的要求,能够全面准确的反映政府当下财务状况和其他情况,能够使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关系等,体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所采取措施的履行情况,满足公众对财政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掌握。

二、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方法

1、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由除了政府财务报表以外,加上政府财务报表附注、政府财政经济状况以及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这四部分组成的。其中,政府财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构成的;政府财务报表附注主要是起到了说明的作用,包括主体范围,表内项目的明细内容等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政府财政经济状况是用以分析政府财务和运营状况的研究政府财政能力及中长期可持续性作用的;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是政府财务管理政策、措施以及获得成果的说明。

2、财务报告的编制方法

编制政府财务报表,应以公共财政决算会计报表、政府性基金决算会计报表、国有资本经营决算会计报表、财政专户会计报表,部门决算报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报表,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物资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等为基础,结合相关的财务资料,根据经济实质进行抵销、调整以及合并。

三、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1、会计数据和制度存在差异

在我国目前的预决算制度中,很多诸如行政事业单位等的报表都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的,并且延续已久。会计制度等相关方面存在着差异,例如: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但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为真实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运营中的转移价值,应提取折旧,使得各单位的数据和信息不能进行直接合并。债券融资等的信息虽然易于掌握但是却分散于各个部门,这就造成了统计数据信息的口径都存在着差异,给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是接下来工作推行的一个难点。

2、资产信息缺失,资产价值难以核算

综合财务报告信息采集难度大,报告如果想要全面公开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政府资产价值核算是其中之一,例如: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情况,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建造时间久远,历史成本很难获取和计算,因此大部分公共基础设施的资产是没有反映在财务核算中的,建造移交时,资产账面反应不完整,并且还有设施没有进行核算反映,而只是由相关业务部门做了数量的统计,造成了管理分散,缺失管理主体,后期的维修等也没有管理主体,资产价值难以进行准确核算,此外,披露公共资产价值对政府来说也存在一定困难,这就造成了设施确认困难和计价困难。

3、政府债权债务难以进行内部抵销操作

我国财政等行政事业单位、国企等单位和组织合并主体的债权债务特别大,而且地方政府的债权债务也存在种类繁多,等级较多的情况。而在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时应该对内部债权债务进行内部抵销,否则就会造成债权和债务各自总额的分别虚增现象。采用目前使用的在财政报表体系合并之后再进行调整的方式是不能准确有效的进行政府债权债务内部抵销活动的。另外,目前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范围没有包含政府融资平台的债权、债务和国有股权、股息,会使政府的真实资产负债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4、培训力度不够,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从事编制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员工的专业水平和知识水平是达不到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这就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培训力度不够,很多单位组织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员工和单位的重视,没有严格与考核评价挂钩,工作人员水平的层次不齐也给编制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对策建议

1、加快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要加快制定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相关实施方案和配套方案。明确规范该制度的目标、内容、原则、编制流程、职责分工以及配套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相关内容,全面规划政府的综合财务报告相关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操作和规范。制定统一执行、规范有效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规范和公开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等相关内容,扎实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政府信息数据质量,为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奠定基础。

2、转变意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体现的信息是对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工作规范性的更高一层要求,政府应该在债务融资方面加大规范性的约束,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加快政府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性,加大自身改革力度。政府应该勇于披露自己在目前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以此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管理手段。在思想上,应该深入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精神,思想认识上达成统一,组成工作小组统一统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克服过程中的障碍,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3、对汇总后个别财务报表进行抵销、调整等措施

根据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需要披露和公开的内容,准确确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等。合并的范围除了包括本级政府财政以外,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国有企业等。将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的报表格式进行统一的设计,并且由财务报告合并范围内的各个单位和组织按照统一制定之后的财务报表口径对原先的单位财务报表加以转换,以此能够形成格式统一的个别财务报告。在这些财务报告之中,内部债权、内部债务等项目应该进行单独列项,这样有利于所有财务报告合并的时候进行统一抵消,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中要进行披露的相关内容应该反映在个别财务报表附注中。最后,由财政部门对处于合并范围内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统一汇总,个别财务报表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应该作为抵销和调整的依据,然后完成合并。

4、优化会计核算及相关配套制度

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已经无法跟上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应该尽快的优化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以此对正在试编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进行完善和补充,将先前的编制调整数据与日常的会计核算汇总数进行相互协调。目前我国政府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应该尽量以日常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作为主要的依据,并且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理规范的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样有利于提高该综合财务报告的准确有效性和可靠性。

5、提高公开性,加大监督力度

政府的财务报告提高公开程度和范围是推动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立的良好推动器。因此,鼓励优秀省市率先公开综合财务报告是首选,然后再将公开的工作扩大范围,逐渐实现财务报告的公开,加强审计和监督力度能够有效提升政府财务信息质量。应该不断完善有关方面对财务报告的监督和绩效评价制度,政府以此来提高效率和增强质量意识,注重打造阳光财政,及时满足国内外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国家会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使得公众了解政府财务状况,增强对国家和政府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更有利于编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不断推进。

6、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并且技术性高的工作,其对专业化知识要求较高。为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应该定期进行多渠道多方位培训比如视频会议培训等,每个单位都应该派代表进行定期的人员培训。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调研的力度,注意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是培养知识全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重要推动力,有利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并且提供支持,有利于确保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建立健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这已经成为公认的政府财政管理的发展方向。权责发生制综合财务报告是属于预算会计的一种“产品”,它向社会公众提供政府的财务状况和信息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监督,它是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桥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编制过程中,应该根据重点难点逐一化解,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协作,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对我国政府会计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11(6).

[2] 陈金森:关于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探索[J].财政监督,2011(14).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4篇

回顾五年来全县会计管理工作,县财政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深入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十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管理、依法理财,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深化公共财政职能,强化收入征管和预算约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积极向上级争取各方面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去五年,是县财政局求实进取、收入发展较快、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会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基本上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五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抓思想政治教育,重党风廉政建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财政将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坚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十精神及《》,引导财政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反腐倡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取信于人民。

二、抓培训,提高会计队伍业务素质。过去的5年,我县会计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从培训各单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会计电算化培训、会计委派、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CPA考试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等入手,认真组织,深入开展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建设。在局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我们认真对还未参加培训的单位财会人员和社会持证人员,采取派员上门联系与电话通知相结合的办法,促使其尽快报名参加培训。认真做好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培训有序进行。我们根据各单位的工作实际,认真制订了培训计划,对社会持证人员进行了登记,并采取集中培训的办法,切实做到持证人员能到培训点参加培训。同时抓好师资队伍,提高了培训质量。

三、抓政治理论水平,抓觉悟,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按照局领导的部署,组织全县财务会计同志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积极参加开展排头兵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还认真学习财政业务知识。通过学习,提高了全县财务会计同志的政治思想觉悟,树立了良好的财政新形象,提高了综合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能共同维护局机关的各项管理制度,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抓好业务培训,增强财政干部职工抓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本领。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搞好调查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的有机结合,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四、抓日常管理,做好会计事务每件事。积极做好每一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初级考前培训班的报名和组织听课的工作;抓好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培训工作;做好珠算技术等级的鉴定工作,我们按照上级的布置、定期组织等级鉴定,并严肃考纪,认真做好评卷和发证工作,坚决杜绝人情分;抓好注册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的报考工作,我们根据上级的文件通知,认真做好我县注册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的报名工作,及时转发上级的文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按规定认真审查报考资格,对符合条件的提供优质服务,不合条件的给予退回,及时汇总上报报考的资料;认真抓好每一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务管理工作。

五、抓会计窗口建设,强化县级财政会计管理工作业务指导。全市各级财政会计服务窗口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服务、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服务思想,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措施、规范管理行为。全市统一制定了“会计管理政务公开栏”,将主要工作流程和收费标准予以公开,切实做到了“透明化服务”。建立县级财政会计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合理调整工作安排,规定各单位及乡镇必须每季度向县财政局报送工作小结,年终报送年度总结,并将该条规定作为各单位和乡镇财政会计管理工作年终评价与考核的否定指标。

六、抓法制化建设,强化会计监督,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会计管理体制机制。综合考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开展了各类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努力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监督监督机制,以财政投资评审为主,进一步健全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严格跟踪问效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坚决打击隐瞒、坐收坐支预算外收入和私设“小金库”现象。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切实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定期组织会计执法检查,不断规范会计行为,严肃查处会计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并加强会计违法违纪行为处理决定的执行力度和保证措施,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七、抓会计计算机能力,全面推动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以财务报告为切入点制定和完善基于XBRL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逐步建成一套覆盖会计信息生成、报告、披露与利用全过程的、比较完整的XBRL分类标准体系,并不断推进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的相关分类标准的持续趋同;修订完善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制定会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等其他会计信息化标准。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5篇

关键词:企业 财务决算 工作质量

财务决算工作既是对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资产运用效益的检查与总结,也是对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内部管理先进性、对社会创造贡献性的检验。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对财务决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决算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加强组织、创新方式,更好地发挥决算管理的作用以提升企业效益水平。注重利用财务决算结果分析总结企业生产经营成效和资产负债增减变动因素,进一步分析查找需要改进的问题,夯实管理基础,积极推动管理提升,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

一、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流程

(一)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一是贯彻上级对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铁路总公司关于财务决算报表的编制要求,结合广铁集团公司情况,制定本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编制文件和填报说明细则。二是召开财务决算布置会议。传达铁路总公司对财务决算工作布置要求,结合年度财务预算安排,提出集团公司编制财务决算报表的目标、任务。三是清理各项目数据工作。全面核对债权债务往来、资产盘点、收入、支出是否真实等。四是完善报表软件系统。细化报表主表个别项目,满足经营管理重点数据分析及编制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等需要,对报表软件测试,修订完善报表格式和审核公式工作。

(二)决算过程的卡控

一是分级组织、逐级审验。要求控股子公司会审所属单位全套财务决算报表,以全级次法人数据接受集团公司决算会审,依据集团公司现场审验反馈结果,加紧纠正报表数据,形成最终上报集团总部数据。二是合并调整、整体复检。集团公司以会计制度、法规为准绳,合并抵销内部关联交易、债权债务等数据,借助计算机审核校验报表数据,人工检查工作量指标合理性,与业务处室核对全集团公司工资薪酬、人数指标是否一致,人工填报客货运输指标工作量。三是审计整改、修改完善。依据内、外部审计意见,纠正决算报表编制差错,校稿整理,完善财务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各指标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审批上报、会审整改

一是内部审批上报。依据内部控制制度,经财务处长、总会计师、总经理、董事长逐级审批,形成正式对外财务会计报告。二是上级审核和修改。参加铁路总公司决算会审工作,依据铁路总公司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意见,细化、完善各个项目说明,解答各指标数据填报是否合理,修改不合理数据的填报,形成正式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

(四)分析考核、总结经验

一是充分利用财务决算资料,查找企业内部管理漏洞,从而完善制度建设。二是通过开展财务决算数据横向、纵向对比,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资产质量、盈利结构和现金回报水平,关注重点项目增减情况及行业经营成效,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三是加强决算工作总结与质量考核,将所属单位包括决算在内的各项财务工作都纳入考核范围,对各子公司进行考核,宣传好的工作经验,对不合格的单位,采取通报批评、要求限期整改等措施。举一反三,这既可以起到鞭策作用,又可以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决算工作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财务决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每次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差错,如报表数据审验表内试算不平、表间勾稽错误、工作量指标漏填错报、内部债权债务挂账不一致、审计问题未及时整改,导致报表编制中耗费人力、时间,合并报表数据合理性不符合实际、逻辑性错误,分析材料不透彻等,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不力、责任心不强

一是未认真学习当期决算文件要求,甚至连本单位报表上报时间都记错,未关注最新会计核算调整、填报说明,而是凭借以往历史经验做法来完成报表编制。二是未查收上级对决算工作的最新要求通知,导致报表会审时,错误较多,影响集团公司汇总进度。三是未完成材料上报,在会审现场匆忙补救,影响集团公司整体报表质量。

(二)经验不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一是分析材料前后矛盾,数据解释不够充分,变动数据应重点分析而未分析。二是过分依赖决算软件效验功能,忽略人工审验,导致一些指标的合理性错得离谱,存在漏填错填。三是决算软件操作不熟练,缺乏各功能联动使用的整体意识,导致会审现场修改报表数据。

(三)硬软件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一是财务软件各个子系统相互穿透抓取数据不准确,各子系统数据各自独立,导致个别账务处理、个别报表编制需要人工填报。二是子系统开发不完善,如未开发内部关联债权债务核对子系统,造成各子公司相互提报往来数据差异较大,事后逐一核对,工作量非常大,造成抵销不充分。三是个别单位无法连接内部网络系统,财务信息系统为单机版操作,上级无法查询其数据,异地无法登录财务信息系统。

三、提高财务决算工作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一是整理汇编文件。收集预算、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及薪酬、社保管理等的制度、办法,整合印刷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手册,以便学习查阅。二是制定文件,明确编制要求。根据财政部和铁路总公司文件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有关问题的文件,明确会计核算变化项目、审计整改、税务问题、报表报送时间等。

(二)加强决算组织

加强决算工作的组织的领导,是提高决算效率的重要保障。一是提高财务关联数据对账。针对年度决算对账难题,建立预对账制度,提前一个月组织内部债权债务、关联交易的核对,提早了解和解决子企业间存在争议的关联事项。二是搭建沟通平台。借助内部网页、微信,搭建财务问题交流平台,方便对决算工作要求及时传达布置,并进行沟通解答,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

一是培训面要到位。在每年召开全集团公司决算布置会议上,对集团公司决算工作进行部署培训,要覆盖到所有基层单位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决算岗位会计。二是培训内容要活。决算涉及的内容很多,受培训人员情况不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制作课件,既要考虑到刚接触决算工作的新手,也要让从业多年的老决算人员感到学有所用,尽量做到培训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特别是强调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新要求以及决算报表的调整变动说明。三是挑选案例、现场答疑。培训既有新内容、新要求,也对往年出现的问题及容易填错的指标进行归纳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细说明,组织现场答疑,提升培训效果。

(四)开展财务信息化建设

财务信息化程度高,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能提高财务决算报表质量。建立一个数据集中、应用集成、业务协同的“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平台,该平台集成基础应用、会计核算、集团查询、预算管理、物资管理等模块。会计核算应包含分线核算、决算辅助审核、财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核算、应收应付、会计报表、债权债务管理、关联交易核对等子系统功能,形成基础数据与业务规范的统一,实现集中核算和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优化决算报表体系

为满足外部监管和内部决策需要,在财政部、铁路总公司报表基础上,不断研究财务信息需求,规范决算报表体系。一是关注非运输企业收支利各个项目收支情况,将非运输企业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细化到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装卸、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具体业务,深入掌握每个非运输企业项目的规模和效益变动情况。二是为满足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增设重点项目动态附表,如三公经费实际支出表、教育经费提取使用表。为了优化报表体系。三是满足各方需要,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各科室,对决算报表征集修改意见,对报表进行梳理、优化和调整,剔除不符合现状,通过不断修改完善,确保决算报表体系可以满足各方的信息需要。

(六)加强决算审核,严把决算工作数据质量关

一是做好审核报表前准备工作。明确重点关注科目,统一审核标准和方法,制定审核流程。如重点审核资产负债表数据前后两年数据、客货运输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机车运用工作量指标等。为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审核效率,结合往年报表数据的出错和铁总考核通报情况,增设必要的审核公式。积极与工资薪酬管理处室核对职工薪酬、人数指标,确保财务、业务数据一致。二是组织会审小组人员对接会。明确会审人员职责,制定审核流程及特殊情况下沟通机制,统一审核标准,讲解近年工作审核重点项目。三是严格审核。审核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数据公式效验、纸质报表与审计报告一致性审核、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附注分析、解释审核等审核。在报表审核期间,针对大家提出的审核公式纠正建议,及时付诸实施。四是把好报送关。随着铁路基建投资增加,高铁线路陆续开通运营,社会越来越重视铁路企业经营效率情况,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所属子公司上报的数据资料要进行认真复查,做到无差错且符合合理性,统一口径数据一致性,所有数字与财务分析报告保持一致,重大差异变化应有解释说明,力求将分析报告写全、写深、写透。

(七)加强决算分析利用,服务企业决策

财务信息结果的价值在于运用,充分利用财务月报和季度决算的数据,加强数据整理分析,为经营管理者决策提供服务。一是严把数据关、文字分析关,注重企业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二是对近几年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建立企业信息库,在部门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为开展企业产权登记、经营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工作提供基础性数据。

(八)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月、季、年度财务决算编制上报完成后,应及时总结本次财务决算编制工作经验,查找差错原因,落实责任,依据决算考评制度,量化评分,综合评比,将评审结果以电报形式逐条反馈给各子公司,以便于改进工作,不断营造积极向上、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切实加强决算编制工作,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四、结束语

高质量的财务决算报表数据是企业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利用财务报表相关数值揭示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运用报表数据,捕捉有价值、能说明问题的信息,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及时、充分的决策依据,同时满足外部社会监管数据披露需要,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编).企业财务报告编制指南(2013版).

[2]罗莎.推进财务信息管理提升数据质量[N].中国会计报,2013-11.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6篇

【关键词】XBRL 审计鉴证业务 相互影响

一、XBRL与审计鉴证业务的基本概述

XBRL(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XML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它对财务数据进行特定的识别和分类,并对财务信息提供更加强大的解释和分析平台。除了不断提高了商业报告的透明度,XBRL还通过加强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流的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安全。并且对提供和使用财务信息的人都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基准的财务信息,因此其在在财务报告的使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全球都在致力于推行XBRL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应用。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其他使用者对鉴证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审计是鉴证业务的一种,此处称为审计鉴证业务是为了说明文章后面的XBRL与审计鉴证业务的相互影响的,因为XBRL不仅对审计业务有影响,也对其他鉴证业务有影响。

二、XBRL财务报告与审计鉴证业务的相互关系

(一)XBRL财务报告对审计鉴证业务的影响

1.对审计模式的影响。审计模式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审计目的而采用的审计策略、方法方式的总称。XBRL财务报告对审计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使连续审计成为可能。

连续审计连续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一个更加连续时段执行执行审计相关活动的审计方式。它是从连续控制评估到连续风险评估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XBRL使企业提供信息的方式、频率以及信息的内容都发生了改变,企业要实时或者高频率提供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是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这些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因此就需要审计对这些信息进行鉴证,所以审计也要从传统的年末审计转变为连续审计,这样才能对实时信息进行审计。

2.对审计效率的影响。XBRL财务报告都是运用标准化语言进行编制的,基本是一次编制就可以永久使用,事务所的审计软件在XBRL环境下,可以直接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采集标准化的数据,而不用像现在还需要进行转换或者是手工录入,这样就大大减少了错误的概率且效率大幅提高,XBRL的另一优点还表现在其可以进行自动横向和纵向比较,可以节约审计人员在分析性程序中手动计算的时间,这样审计人员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其他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降低了发表不恰当意见的概率。

3.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在现阶段的审计环境下,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可以采用综合性方案和实质性方案,综合性方案是指在进一步审计程序中更多的采用实质性程序和控制测试检查是否有重大错报风险,而实质性方案就是仅依靠实质性程序进行进一步审计。但是在XBRL系统条件下,控制测试就变得很重要了,审计的内容更多的包括系统运行有效性、会计数据库文件及内部控制的审计和数据输入输出的审计以及对XBRL系统硬件本身的可靠程度的审计。审计人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XBRL系统的功能、以证实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更多的依赖于控制测试的结果。

(二)审计鉴证业务对XBRL财务报告的影响

本文认为审计鉴证业务推动和促进了XBRL财务报告的发展。一方面XBRL财务报告会带来传统财务报告所不具有的新风险,例如其传递的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数据被非法攻击、篡改的问题以及XBRL技术本身的问题,在推行过程中就需要审计鉴证服务为其保驾护航,以保证其在试行阶段的可行性。另一方面,XBRL是应需而生的,促使XBRL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审计中存在困难肯定是其比不可少的一个促进因素,现阶段由于不同企业会计软件的不同所带来的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难度,大大转移了审计的重点和增加了审计的时间,试推想,如果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不兼容,则审计人员转换数据或者手工录入数据需要耗费多少人力资本,在事务所这类讲求效率和速度的企业中,剩下的时间可能很难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全面审计,这样可能导致审计人员为了快速结束审计而忽视了存在重大错报的领域,导致审计失败。因此本文认为XBRL财务报告也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而受到业界人士的青睐,当然,导致XBRL推行的因素远不止这一个。

四、XBRL财务报告对审计鉴证服务未来发展的启示

(一)成立一个关于XBRL技术下审计发展研究小组

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牵头,XBRL中国,证监会,会计协会以及高校对XBRL有研究的人一起参与,重点是对“XBRL技术下审计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保证XBRL技术下审计能对企业信息起鉴证作用同时能促进XBRL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是XBRL技术对实务审计中的那些环节有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在XBRL技术条件下审计的流程是怎样的,具体的程序会有怎样的变化,以及连续审计和网络化审计的情况下审计流程、审计方法会怎样变化等,这样可以为后期制定XBRL环境下的审计准则提供指引,更好的规范审计活动。另一方面,XBRL技术下需要怎样的审计软件进行配合,审计软件需要具备怎样的功能,审计的分类标准是否可以与会计的分类标准融合等技术层面的问题。

(二)加强XBRL技术在审计方面的应用的宣传教育,培养后备人才

人才是技术发展的先头军,XBRL要发展必须要培养足够的人才。外部审计人员一般都会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因此可以在考试教材中融入一章的内容,这样审计人员就会对XBRL有深入的认识,对于已经是审计师的人员,则更多的是通过定期培训,而且更多的侧重于实务的培训;对于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内部审计师考试中融入这一知识,也可以通过企业定期培训了解这一知识,会计人员则可以通过每年的继续教育和企业定期培训进行宣传,高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开通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开发与XBRL技术协同的审计软件

这一步也丝毫不能松懈,其决定审计什么时候可以对XBRL财务报告实施有效的监督。在XBRL分类标准国家化后,如何将国家标准细化至每一个行业甚至企业的每一个供应链将是审计软件新的研究能力方向,新的技术如审计自动化、嵌入式审计模块、集成测试工具、协同审计工具将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审计软件的理念将会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XBRL简介》,XBRL中国http:///2012/0405/73107.shtml。2012-4.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2011.第44-45页.

[3]欧阳电平,郑春梅.XBRL的新风险及其审计鉴证.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第66-68页.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7篇

下面分别从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责任认定和审计建议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组成部分,归纳报告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一)审计评价部分:客观性把握不够。

一些审计机关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评价内容大而全,却没有相应的审计取证作支撑,有抄袭被审计领导干部工作总结之嫌,客观性和公信力不够。

如,在某县审计局实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任期经济责任报告上,写道:某同志任职期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为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保障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一是以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为抓手,夯实农村食品安全基础……确保全县无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在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一方面立足本单位实际,严格执法程序,非税收入征收和罚没款项收缴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加强财政财务支出管理……审计结果表明,该局向审计组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地反映了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的财政收支情况,各项财政收支行为基本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有效。但审计也发现,县药监局在固定资产及部分车辆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次审计涉及的账面资料中,未发现某同志个人有违反廉政规定的问题。

这个审计评价相对于一些审计报告的审计评价部分还是有长处的,不仅关注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财务收支问题,还关注了其财务制度以及该局职能履行情况。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句缺少有力的支撑。翻阅项目档案,对该局职能履行绩效的取证不足,且缺少量化评价。如,没有明确该局应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有哪些主要职能,为完成工作任务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还有哪些措施应采取未采取,已经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不足,制度措施采取的绩效如何,“无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与采取的措施有无必然关系,是否还存有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取证程序,审计评价只能以谈话、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总结为依据,语言表述就显得空洞,缺乏审计的职业判断。另外,评价中说“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健全有效”,但后文的问题全部是资产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有前后矛盾之嫌。这样的审计评价显然缺乏客观性和公信力。

(二)审计发现的问题部分:问题层次不高,不能有效体现审计目标。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两办》规定)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目标不仅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还关注业务的效益性,所要监督和评价的内容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全部活动,领导干部遵守财务方面的法规制度只是基本的义务,是否依法履职、尽责担当、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才是衡量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根本标准。

然而目前很多审计报告仍然主要反映财务问题,如上例所举的报告中列举的都是财务、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与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总体评价关联度不够大,不能使报告读者对该局长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

还有的问题没有科学抽样,让人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不能反映整体情况。如,一个教育局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这样描述“部分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如:某年至某年区教学仪器管理站在学校仪器设备专款中列支区教育局及下属事业单位购买设备款200万元……”。该部门一共有多少专项资金,违规使用的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均未在报告中说清楚,如何给读者提供客观的信息,如何与审计评价挂钩得出被审计领导干部在预算执行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呢?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目标也就无从体现。

(三)责任认定部分:标准不够统一,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较少。

一是标准不够统一。如,同一个审计机关做出的审计报告,某局局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写道:对某局本级和所属单位财务收支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某同志应负领导责任;某办主任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写道:对审计发现的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某同志应负主管责任;对下属单位财务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某同志应负领导责任。分析上述两个报告中定责的合理性,勉强可以理解为两个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分工不同,前者的被审计领导干部不分管财务、后者的分管财务,但是后面的单位同样是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为何领导分别负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呢?即使有下属单位负责人对具体问题承担直接责任或是主管责任,如果这个单位财务未独立核算,被审计领导干部也应该承担主管责任,而非领导责任;若下属单位财务独立核算,审计过程只需重点检查对下属单位的监管机制健全与否即可,具体的财务问题无须作为上级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而写上报告。

二是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较少。通过对某省市县级审计机关的抽查,发现大部分报告发现的问题,被审计领导干部以领导责任和主管责任为主,直接责任很少涉及。《实施细则》对直接责任的认定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媒体报道的已查处官员的违法违规案件中,可以看出官员以权压法、独断专行、,造成国有资产(资源)损失浪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与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形势大好”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现象无疑降低了审计报告的公信力。

(四)审计建议部分:建议不完整,针对性不强,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到位。

一是建议不完整,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中都很少有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使用的建议。二是建议针对性不强。例如,在某市委书记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和义务,理顺体制,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切实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损害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和其他出资人的合法权益。首先,书记一般全面负责市委工作,在发展战略和决策思路上面发挥重要作用;县长一般主抓各部门工作,对国有资产监管方面的建议应在县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出现。其次,建议对象不应是部门,而应是市委、市政府,建议着眼于该市国有资产运营管理的制度、体制建设和经济事项决策制定。三是建设性作用发挥不到位。所翻阅的审计报告中,尤其是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建议基本上都是:加强内部控制、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投资项目管理、加强下属单位管理等,与所在部门所承担的具体经济职责联系不够紧密。如,某县教育局长的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发现了“企业职工培训重复享受政策”的问题,与当地《关于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实施意见》中“我县企业职工参加政府扶持的职业培训项目,每人每年原则上只能享受一次政府经费补助(含其他行业经费补助)”的规定不符。对应的审计建议是“要求企业职工培训机构上报电子版培训资料,以强化审查监督”。这个建议只是提出了在现有政策下,避免重复享受政策的管理手段,却未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提出质疑:以培训次数作为享受补贴的限制条件与鼓励职工参与培训的政策目标是否相符?现行政策下,由培训学校在培训实施环节发放补贴是否存在制度漏洞?因此,提出的建议是治标不治本的,仍然为违规享受补贴埋下了隐患。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系统性的原因,也有市县级审计机关自身的原因。

(一)系统性原因: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尚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尽管《两办》规定及《实施细则》已经出台,但由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本身的复杂性,关于审计范围的科学界定、审计样本的合理选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配合使用、审计定责的准确把握以及审计风险的有效规避等问题,都处于探索研究的过程。各级审计机关不同程度地面对这些难题,需要经过实践的发展和各级审计机关的共同努力,逐渐总结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市县级审计机关队伍状况与项目安排上的矛盾。

市县级审计机关,尤其是县级审计机关,长期面临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地方干部任免更换频繁,组织部门每年都会安排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有的县局一共十几名审计干部,每年要承担十几位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还要完成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等例行项目,参与审计署、省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或授权的审计项目。这种情况下,一些审计机关为了完成审计任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不能审深审透,仅浮在表面的财务问题上,如果没有举报线索或是上级领导要求,很多审计程序未按照审计准则和两办《规定》要求执行到位,仅取信于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未进行必要的测试,未合理怀疑、充分适当取证,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

(三)市县级审计机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理解不到位。

上述两方面原因均属于客观原因。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一些市县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理念有待更新。在认识上,未准确把握和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要义和主要目标,仍然将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作为审计目标,以财务管理问题作为主要的审计内容。一方面,财政财务收支只是经济活动的载体,仅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经济活动的绩效性无法得到科学合理地评价;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部门的财务核算体系尚需不断探索和完善,政府及其部门掌握的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未完全纳入财务体系,因此完全依靠目前的财务信息为切入点审计业务活动,明显是不完整的。

(四)在技术手段上,未能将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和审计思路方法有机结合。

一些地区,仍然采用“大海里捞针”、“盲人摸象”的审计思路,不考虑整体的审计范围,不研究科学选定样本,先抓问题,由“事”及“人”,问题能与人勉强挂钩则已,挂不上就是没有问题。这种审计思路和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审计质量,提高了审计风险,必然不会产生高质量的审计报告。

三、提高市县级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一要依靠实践地不断发展,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操作指南、规范不断完善;二要合理安排审计项目,将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其它审计项目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利用其它项目成果,以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年度报告等制度为补充,精简项目数量,每年有重点地安排1、2个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确保审深、审透、审精;三要更新审计理念,正确理解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审计范围、采取适当的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对策建议:

(一)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合理确定审计范围。

按照《两办》规定和《实施细则》的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目标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从层次上说,直接目标是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根本目标是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从维度上说,实际上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运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过程和结果的一揽子评估,既要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的合法合规、经济高效、科学合理,也关注其经济结果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和安全性。

根据上述目标,被审计地区、部门(系统)、单位实际所用和使用的经济资源都应该作为审计范围,被审计领导干部直接决策、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作为审计重点。如,区县、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应该是全部政府性资产及资产形成、使用、分配的全过程,具体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含专项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政府性债务、自然资产资源、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及形成的固定资产(含使用、出租、出借资产)等内容。审计中,不仅应关注上述资产的存量状态的完整性和报告数据的真实性,还应关注与资产有关的决策行为、使用行为、分配行为以及最终的经济绩效。

(二)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为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可比性,根据各类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的共性事项和问题,抽象出具体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计算,尽量以审计样本值与总体值相比、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相比、末期数与基期数相比的方式计算;将综合指标值划分若干评价档次,根据每位领导干部的得分情况确定其履职档次。在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被审计领导干部前任遗留的工作基础,以及本地区、单位(部门)的资源条件,运用职业判断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和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适当调整量化打分的评价结果,最终做出客观公允的审计评价。

(三)科学公正界定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

第一,确定审计重点时,要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的管理幅度和管理跨度。对内部控制测试和决策合理性评估后认为风险较小的经济事项、独立审计、决策权力较大的下属单位经济行为(如无明显线索怀疑与被审计领导干部相关)等可判断为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无明显直接关系的内容,则不应作为审计重点,保证审出的问题一定能归咎责任,避免问题与责任两张皮。

第二,总结规律、审慎定责。总结各类问题所对应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证据要素,梳理各类责任的取证规律及适用的取证方法。一旦发现领导干部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滥作为、错作为,以及个人廉政方面的问题线索,运用访谈记录、会议纪要、文件批示、账户资料、职责分工、经济后果等证据,审慎确定经济责任。

(四)审计建议效用最大化。

审计建议包括被审计领导干部使用建议和其所在地区、部门、单位发展建议。对领导干部使用的建议要与对其评价相结合,为组织部门提供明确的信息,如,该干部在决策、执行、管理等方面,哪方面的能力较强;其是否了解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的基本规律和工作重点;该同志适合现任岗位的工作,如不适合,更适合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等。

财务会计实训报告第8篇

今天,在这里举办《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班,这对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在全市加快推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步伐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分认识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

在我市,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在全市各类企业总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中均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小企业会计机构不很健全、各项会计制度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无证上岗、无会计档案资料的现象亟待改善。因此,财政部20__年4月17日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对于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促进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切实加强对宣传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实施《小企业会计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宣传培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各县区、各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地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在本辖区内形成全面贯彻落实《小企业会计制度》的氛围。各县区财政部门应将此次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是广大小企业会计人员全面了解制度的内容,掌握制度的方法。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督促小企业依法建帐,如实记载经营事项,核算亏损,正确编制财务报告。对于没有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或者帐目严重汇乱的小企业,税务部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财政部门督促小企业负责人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委托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记帐。同时,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在不违反《小企业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具体核算办法,做好新旧制度之间的衔接,从20__年1月1日起,结束旧帐建立新帐,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

三、加强对《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各县区、各部门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加强合作,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做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本地区小企业的贯彻实施。认真监督小企业的依法建帐和会计核算情况,促进各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设置和登记会计帐薄,编制和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四、切实做好新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