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职中期末总结

职中期末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2-08 19:52:03

职中期末总结

职中期末总结第1篇

关键词: 注册入学 高职教育 考核评价机制

一、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进行研究的意义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从自身情况出发,在考核形式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这些改革措施中仍存在定位不明、方向不准等问题。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另外,有的院校在考核中过于强调“专转本”比例,有的院校过于强调“公共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忽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这些问题违背了高职教育的自身规律,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翻版,既无特色,又无法在学科与专业上与普通院校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注册入学条件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生源的成绩相对较低,一些学生自中学起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差,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厌学、逆反心理,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如个性张扬,兴趣广泛,交际广,见识多,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特别高,而对于内容枯燥的内容则兴趣不浓。另外,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一些学生自我意识强,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漠,内心虽情感丰富,但敏感且脆弱。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通过网络,他们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心智发展超前。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三、传统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考核评价制度的弊端

1.考核形式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仍以“期末统一安排的理论考核方式”为主,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安排在每个学期末进行,在成绩评价时,总评成绩按照期末考试成绩加入平时考勤作业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仍以卷面分数“论英雄”。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查少;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这种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但是,这种考试形式的弊端在于仅仅是对学生知识点的考核,考查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没有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个性差异等重要因素,对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不到验证。

2.考试内容老化,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课程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内容以理论考试为主,重知识考核,轻技能和素质考核,考试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考核题型大多以选择、填空、简答、计算为主。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形式单一化,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考试内容对授课有绝对的指导性,高职生基础本就薄弱,对枯燥的学习缺乏兴趣,为完成“及格”这一使命,只有“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一些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通过这种考前复习,甚至在考试中通过作弊获取高分,使得学生的成绩与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相符,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3.重期末“终结性考试”,轻教学中的“过程考核”。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都把学生的总评分数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大部分,并且期末卷面分占相当大的比重,学生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一次考试涵盖了一个学期的知识量,并且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反映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仅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结果难以正确有效地评价学生整个一学期的学习效果,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整个教学全过程,无法时刻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师生只关注考核结果,忽视考核过程,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过关,而不注重专业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

此外,由于考试是期末一次性终结考试,学生考试结束,就意味着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这种“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综合和积累,以及试卷分析、反馈等重要环节。对于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反馈与交流,这样的考试模式有可能将学生引向一种僵化、死板的学习轨道,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与创新素质的培养。

四、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

学业考核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监督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借助考核工具的检测,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查教学效果与质量,还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个性发展等整体素质进行判断,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达到学业评价的目的。我们在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调查取证和了解,笔者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传统考核评价机制的弊端,结合高职学生的学情,深入研究探索学生考核形式的多样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建立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设计考核体系,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相结合。

高职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发挥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强化教育质量管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应围绕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考试评价这一主题,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考试体系,即: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和专业知识技能考核体系,即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与校内考试并存,“两证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突出职业资格考试,在校内考核中应突出职业素质考核。

2.考核形式多元化、多样化。

考核形式应多元化。考核形式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确定,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实施模块式(理论+技能)考核。理论模块以闭卷为主,也可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实践调查与报告、小论文、答辩等形式;技能模块以过程式考核为主,间或采用课程设计、实验设计、手工模拟、实际创作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形式;获得本专业职业技能证书可以免修相关课程等,冲抵相关课程成绩等形式。例如:我院中外合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中由澳方教师担任授课的“Make A Presentation”(展示报告)课程,将闭卷笔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加入“以小组完成报告并展示”考核方式,即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培养了参与意识,锻炼了合作能力,凝聚了集体智慧,真正使学生参与了课程的实践,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合理设置考试内容。

命题要突出能力考核,要有利于学生的总结与发挥,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个人思考。根据各课程知识点分布特点合理设置考试题量、难度及题型,合理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理论知识:选用课程知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进行考查或考核;(2)实验或实践技能:注重基本原理的运用,掌握基本操作、实验或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核;(3)综合素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将会计凭证与账页附在试卷中,即将会计凭证的填制、总账与明细账的登记,纳入期末考试试卷中,重在考核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是我们下一步改革的目标。

4.考核比例应“重过程,轻期末一次性考试”。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要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其评价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针对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依赖任课教师期末划重点,考前搞突击现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试,即“过程性考核”。这种方法避免主要由期末考试决定学业成绩的弊端,激励学生将工夫用在平时,而不是期末突击,有利于学风建设。例如:根据课程特点,我院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改革引入过程性考核的思路,除了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外,还将阶段性考核纳入总成绩,实现了“平时成绩+阶段性考核+期末考试”为一体的模块化分级考核模式,最终得出了学生的学科总成绩,层层考核,层层监控,确保课程完成质量全过程监控。下一步改革拟将“会计证”考试作为辅助考核内容,以考促练,以考验学,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将学生的职业证书的获得贯穿于日常教学当中,利于学生的就业,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例如我院《财务会计》课程将课程实训引入日常的课程教学当中,分岗位教学,每个岗位教学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手工操作:填制会计凭证、填写支票、编写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实训作业,并将实训作业分纳入平时成绩当中,如果课程时间允许,则我们打算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实训作业,就像考试一样,我想效果会更好,更能体现“过程考核”。

5.建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针对学生考完就忘、考完就丢、考完不知对与错,无法系统掌握专业技能的薄弱环节等问题,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课程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因为考试结束不意味着学生本门课程学习的终结,通过考试,学生可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体系、运用知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方面的情况,从而发挥考试的预测及诊断功能。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将考试成绩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受益。

总之,高职院校的考核一定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学效果,促使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不断探索学生学业考核方式改革,将考核方式改革与专业改革、课程改革相结合,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高职院校的教和学朝着培养目标的方向前进,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明.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机械职业教育,2010,3.

职中期末总结第2篇

【关键词】课程考核改革过程考核项目考核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全国和各省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学院内涵建设逐渐被各高职院校重视起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为达到该目标,深化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加强高职院校过程化考核,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以《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考核改革与实践,以供从事相关工作的同仁参考。

二、《机械零件数控切削加工》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以往本课程主要采用集中的理论教学和集中的实践操作方式完成教学,考核主要是以理论考核为主,不注重工作过程和能力的考核,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随着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项目化改造,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内容由纯理论教学转变为项目教学;(2)教学模式由传统的讲授模式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3)教学地点由课堂转变到车间;(4)教学目标由掌握知识转变为学习方法与技能。针对以上的变化,课程的考核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课程自身的改革,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课程考核方式。本考核方式的特点就是能力考核和过程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上,分为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占总考核的60%以上,不管是过程考核还是期末考试,都是以技能考核为主,占50%,以知识考核为辅,仅占30%,加入了态度考核,占20%,注重了学生的素质考评,考虑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考核纳入课程考核,即在课程考核合格的基础上还必须获得至少一种中级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成绩不及格或者没有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本课程不能通过,直接进入重修。该考核方式中的期末考核以标准考核为主,企业人员、学生评委参与考核;阶段性考核是在每一学习情境中完成,由企业人员和专职教师、学生评委共同参与考核,实现多方评价机制。

三、考核标准及成绩认定

1.考核标准

(1)知识(30%)。在图1中,不管是期末考核,还是阶段考核中的知识考核,都采用考试完成。考试成绩乘以30%,参与期末考试成绩或每个情境的阶段成绩计算。

(2)态度(20%)。上图中所有的态度考核都参照表1进行,由表1得到的成绩乘以20%,参与期末考试成绩或每个情境的阶段成绩计算。

(3)技能考核(50%)。技能考核成绩,由项目考核成绩决定,因为每个情境都是一个项目。每个项目考核标准如表2所示。

2.成绩认定

课程考核不仅总成绩评定要合格,而且必须通过至少一种相应的中级或以上职业资格证考核,本课程才算合格。总成绩评定:

阶段(情境)考核成绩=知识×30%+态度×20%+技能核成绩×50%。

结课成绩={[(情境1×i1+情境2×i2+情境3×i3+情境4×i4)/4]×60%

+(期末试卷考核×40%+期末操作考核×60%)x40%}u(职业资格证书)。公式中i1、i2、i3i4指情境1、情境2、情境3、情境4的权重。

职中期末总结第3篇

关键词 权责发生制;工资核算;案例分析

一、A公司工资核算基本现状

A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成立的辽宁省首家零售连锁企业,是一家以经营中西药品为主、以医疗器械批发为辅的药业公司,有员工210余人。该企业由17名股东以发起方式出资设立,商品年销售额达4000万人民币,是辽北地区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2002年全国药品连锁企业销售额排名位居第84位。

A公司每月的结账日为25日。并在每月的25日至月末对公司的各种成本及存货盘点情况进行汇总结算并编制报表。以2006年10月的工资数据为例。该企业的“工资汇总表”上列示的应发工资为180233元。其中管理人员工资35211元,基建工程人员工资10178元。医务人员工资2797元。各连锁经营店工资总额为132047元,本月代扣款共计17618.70元。其中社保代扣款7524元、医保代扣款10094170元,本月实发工资162614.30元。A公司的员工每月考勤日期是1日至31日,工资核算的依据与实际考勤的情况不相符。A公司每个月工资费用要占整个公司成本的40%左右。每月26日至月末的工资约占总成本的10%。

对于工资的核算,A公司会计部门的账务处理如下:

1月末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35211

在建工程

10178

应付福利费

2797

营业费用

132047

贷:应付工资

180233

2本月结转代扣款项

借:应付工资

17618.7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

7524

其他应付款――医保

10094.7

二、A公司工资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结账日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益、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认当期的收入与费用。目前A公司执行的是《企业会计制度》,核算方式和方法是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的。但是如果单独就工资核算来说,企业在25日结账,结账日期与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期不一致。结账日期为25日也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A公司的结账日期问题是在现有制度下,各个同类企业的会计实务中所普遍存在的。按照彻底的权责发生制。工资核算应该是当月报表反映当月真实的工资费用情况,企业的月报表应该反映的是每月1日至30日或31日的会计核算情况。但是实际情况是从25日结账之后至月末30日(31日)的工资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到本月报表中去,这几天的工资是人为地做到下个月的账目中的。这几天的工资费用约占总工资的25%,约占总费用的10%。对于小型药业企业来讲,这几天的工资费用是不能忽视的。如果不彻底贯彻执行权责发生制。对整个企业的影响很大。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的管理者都容易被报表的数据所迷惑。所以A公司结账日期不符合会计准则,导致工资核算存在问题。

(二)工资核算和考勤考核的依据不一致

对于A公司来说,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工资费用,应该体现在整个月份工资核算上。因为该公司的工资成本是根据每个职员的当月绩效来发放的,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费用不一样,人事部门考核的是当月1日至月末的出勤及绩效情况,而财会部门考核的是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的工资发放情况,两者的计算依据不一致。导致数据不同步。如果正确运用权责发生制,就可以使两者的考核依据相同,使工资的计算及发放更加准确,而且公司的管理者可以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

(三)工资核算方法欠妥

A公司的会计核算方法是延续以前传统的核算方法,采取提前结账的方式,这种账务处理没有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如果采取预提26日至月末工资的方法,可以使报表完全体现当月的工资费用。工资的核算是和现金、银行存款相联系的,而现金、银行存款又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直接效益问题,因此A公司工资发放过程中所登记的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所反映的信息不是及时的信息。

三、A公司工资核算方法的改进措施

(一)工资核算方式的改革

1 结账时间

在美国会计体系中,依据权责发生制。当企业提供服务、实现收入、发生费用时,他们就立即在日记账中予以记录,不论现金是否收到或付出。美国药业公司在每周最后一天发放本周的工资。并严格按照公历会计期间进行结账,对于月末应发但尚未发放的工资,美国药业企业采取预先提取并在下个月转回的方式。这种工资核算方式避免了A公司出现的问题。因此,A公司在结账时应该按照会计准则中会计期间的要求,在月末最后一天进行结账。月末工资的核算应借鉴美国工资核算模式,采取预先提取的方式。

2 工资的确认与计量

作为采用周薪制发放形式的美国药业公司,每周五对本周的应发工资进行确认和发放,并同时进行账务处理。而且对于截止到月末一周的应发未发工资,采取预提并在下月转回的核算方式,完全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这样,月工资的确认、计量是准确的。A公司对月工资的确认、计量模糊不清。对于本月26日至月末的工资没有确认为本月的费用。因此,A公司的财务人员应在月末结账时确认1日至31日的工资,这样才是对工资准确的确认和计量。

3 账务处理

对于A公司来讲。每月25日至月末的工资要占全部工资总额的1/4左右,这部分工资要占全部成本费用的10%。所以25日至月末的工资是对利润计算有很大影响的,也影响着月报表的真实性。比较美国药业公司和我国药业公司的工资核算,他们的先预提后转回的方式是值得借鉴的。美国的薪金费用包括已支付给雇员的薪金和未支付给雇员的薪金费用。美国药业公司具体体现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是在4月29日和30日(星期~和星期二)的工资方面。对于4月29日和30日的工资,采用预先提取的方式,即在4月30日“应计职员薪金”科目中记录调整金额100(2天的工资)。而在下一会计期初。应为“应计职员薪金”做转回分录,这是一种恰当的做法,这样在以后就能够按常规的程序来处理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企业常常在付款前使用某些服务,从而形成了偿付的责任,这种偿付责任是在一定时期内积累(比如工薪)或自然增长起来的。在会计期末,遇到尚未偿付的部分,必须计提入账,以反映受益期的恰当成本。即在5月3日支付一周的薪金时,其中有两天是4月29日和30日的工资,是属于上期的。

在5月1日先做转回分录:

借:应计职员薪金

$100

贷:职员薪金

$100

过账后,“应计职员薪金”账户就结平了,“职员薪金”账户则暂时出现一个不正常的余额(贷方余额$100)。但在5月3日就可按 常规程序记录所支付的这一周的薪金:

借:职员薪金

$250

贷:现金

$250

过账后,职员薪金账户显示出正常余额(借方余额$150)。由于此核算方式客观地反映了每个月的工资发放,所以对于月末报表的资产负债项目来说是真实的。象这样的报表数据就可以采信。

借鉴美国药业公司的做法,A公司应预提26日至月末的工资费用。并最终转回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在所有企业中全面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是发展趋势。“应付职工薪酬”比“应付工资”的核算范围更全面。A公司在月末计提工资的时候:

借:劳务成本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

贷:应付职工薪酬

在下个月支付工资的时候: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二)实行周薪制,彻底执行权责发生制

1 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

A公司在以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来执行工资核算时,是有缺陷的。对比美国的周薪制及做账方法,其当月工资核算情况完全在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无论是利润表还是现金流量表,采用美国的核算形式。都可以使报表的数据更加真实,可信度更高。作为企业的信息使用者。他们可能更关心一些问题:企业利润同企业的经营中使用的现金有什么关联?为什么企业利润增加时,现金却减少了,现金到哪里去了?像这种工资费用占总成本费用40%以上的企业,采用美国的工资核算方式,可以贯彻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完整的企业在一定期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基本信息,可以完整说明企业净收益同收支之间差异的原因,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对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来说,这些报表的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可以放心地使用报表数据。

职中期末总结第4篇

关键词:统计学;规律;能力

在我国职业学校财经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开设有“国民统计”或“统计学概论”这一要求较高,较难学习的课程。如在“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这一自学考试课程中,因为各个章节的学习各有方向侧重,未能将一些有着共同规律的公式归纳整理起来。如在介绍人口数时,出现了“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在介绍固定资产的平衡关系时,出现了“年初固定资产+本年增加固定资产-本年减少固定资产=年末固定资产”。在介绍社会商品购买力时,出现了“本期全部商品购买力=本期形成商品购买力+期初结余商品购买力=本期实现的商品购买力+期末结余的商品购买力”,以及“本期全部商品供应量=本期形成的商品供应量+期初结余的商品供应量=本期已实现的商品供应量+期末结余的商品供应量”。类似的具有共同原理的知识分布于“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不同章节,针对的是国民统计中不同方面问题,此类公式本身较长,单纯记忆花费时间较多,应该更注重总结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在复习过程中,利用一节专门的课时进行规律的总结,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归纳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演示并思考,从接触基础知识“流量”与“存量”,总结相关规律,更好地进行理解,贯以教师引导,对一些相关的统计学中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归纳,形成连接紧密的知识体系,能令学生更好地领会并掌握这一系列的知识。

这一节课,将下列知识概括为一个知识体系:①“流量”与“存量”的理解与区分;②“期初量+新增量-减少量=期末量”类型公式的理解与归纳;③“平均库存”的理解;④“流量周转次数”计算的原理与应用。

以“流量”与“存量”基础知识理解与区分为开始,通过演化得到其他的规律,而后将各个学习章节的相关内容归纳出来,更好地将原本分散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统计》课程开设于职业学校中职或高职的二三年级,是财经类自学考试较晚开设的考试科目。十七八岁的职校学生对于抽象规律的总结已经有一定的能力和经验,对于由直观印象转化为知识较有兴趣且喜欢新事物,能够较快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并得出规律。但不愿处理较为复杂的记忆工作,并且对知识规律的总结主动性与能力仍较为欠缺,而对于教师已得出的结论乐于接受,并能主动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样一节归纳课设计中,应该以展示“流量”与“存量”的内容为开头,注意循序渐进。将最基本的内容介绍分析清楚,而后再将相关公式的规律通过“流量”与“存量”形象化地展现出来,通过类比,得到规律,进而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进一步发展。在“平均库存”的理解上,应使学生注意求解方式间接与可操作性的原因。在“流量周转”问题中,应使学生注意到“流入”与“流出”的区别。

如何区分“流量”与“存量”是基本的任务,但又是较为困难的任务;对于“流量”与“存量”不断变化的把握,求解平均“流量”与“存量”也是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方面。介绍规律过程中,这些困难是不可回避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对一系列有联系的知识理解更深一步,记忆知识不再停留在字面意义上,更好地运用相关规律与结论处理有关习题。本节课并不是单纯说教,而是通过使用在统计课上不曾出现过的教具,如能够控制流出量的漏斗,有刻度的烧杯,已经着色的水等实验器具,进行直观或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并总结规律。如果使用多媒体演示,可以事先做好视频,甚至课后共享;若条件允许,也可以现场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试验,进行总结。通过采用这一“演示”——“总结”,拓宽学生的思路,牢固掌握知识,并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如下。

复习“流量”与“存量”。①流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强调特点:各个指标数值相加有意义,指标值的大小与包括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②存量: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刻的总量特点。强调特点:指标不具有可加性,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演示1:通过漏斗,向一个有刻度的烧杯注水。漏斗也可改为滴定管,可保存水。演示用水事先染色,便于师生观察。开始时,漏斗或滴定管内预存一定的水,计水量①,烧杯内开始时无水。然后向漏斗中均匀倒水,同时漏斗下端出水流入烧杯。一定时间后暂停,此时漏斗中为水量②,可与倒水之前水量不同,此时烧杯内水量计为⑴,而后换一个空烧杯进行下一阶段演示,继续向漏斗中均匀倒水,同时漏斗下端出水流入烧杯。一定时间后暂停,此时漏斗中为水量③,第二个烧杯此时水量计为⑵。

提问:漏斗中流出的水量⑴、⑵,与漏斗中的水量①、②、③,按前后时间段,⑴+⑵与①+②+③哪个有意义,即具有可加性?水量⑴、⑵、①、②、③多少与时间长短是否直接相关?由此推断:哪些是流量,哪些是存量。

职中期末总结第5篇

关键词:评价 药理学 中等职业学校

课 题:《改革考试制度提高中职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研究》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号:JG10EA001。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既包括形成性评价,也包括终结性评价,对教和学都具有导向作用,它不仅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而且还是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学校沿袭这种方式进行护理专业全部学科教学情况的评价,结果是有约1/3的学生成绩未能达到及格,因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削弱了学生的自信,形成了学习与考评之间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发现,这与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所占比例不合理有关。也就是说,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依然占绝对优势,一张考卷主宰学生成绩优劣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善。众所周知,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太多是中考的淘汰者,也是学困生,面对超过初中学习内容数倍的纷繁复杂的医学知识,她们更加恐惧考试,厌烦上课、课堂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探索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的评价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学校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她们均为初中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授课学科、内容和授课教师相同。

2.研究方法

学校分别于中职护理专业2009、2010级学生入校后的第3个学期,开设药理学课程。2009级学生采用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按照2:8的比例进行药理学教学评价;2010级学生采取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按照3:2:2:3的模式进行评价。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勤、听课纪律、语言表达及礼仪情况、回答问题、参加课堂讨论及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质量。阶段测试主要以口试和开卷考试为主;闭卷考试以学科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最新护士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及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临床常用药进行命题。自制《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主要就课堂纪律、学习热情、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五个方面,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3.统计与结果分析

结果采用均值及均值±标准差表示,SPSS 13.3软件进行结果分析,见下表。

表 《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情况》调查表

年级 课堂纪律 学习热情 基础知识 动手能力 学习能力

2009 34.5±9.5 45.5±7.2 36.5±2.2 31.5±2.7 62.4±4.6

2010 76.3±8.1 78.4±5.3 52.6±4.7 60.6±6.2 66.2±5.9

二、讨论

1.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分析

2010级学生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了3:2:2:3的模式,与2009级学生相比,形成性评价的百分比提高到70%,而终结性评价的百分比下降到30%。这种高度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使学生们看到了顺利修完本课程的希望,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有很多调查显示,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急剧下降,他们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自我约束力非常差,没有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很多时候,脏话随口而出,毫无顾忌,课堂上想睡就睡,旁若无人。学校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现状也是如此。一直以来,在学校所沿袭的2:8考评模式下,期末总评成绩不合格学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原因是期末总评成绩取决于期末闭卷考试,使得一部分学生认为:即使平时成绩满分,期末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能通过学科考核,因而对学习失去信心;一部分学生搞考前突击,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良好,即使平时成绩零分,也同样可以通过学科考核。其结果是:这两部分学生都不在乎平时成绩,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这也让教师感到无奈和彷徨。本次教学改革中期末闭卷考试的比例降低到30%,并提高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而且把课堂礼仪和语言沟通能力引入课堂表现的考核项目之中,并进行量化赋分,从外在因素约束学生,逐渐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同时,学生也清晰地认识到平时成绩(课堂表现、阶段测试、实验考核)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从而在药理学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护理职业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2.药理学教学评价采用3:2:2:3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采取“小步子,快反馈”的教学策略最为适宜。阶段测试就是最适合的教学评价手段,它作为期末学科考评成绩的重要的一部分,主要以口试(师生一对一护理情景对话)和学习报告为主,这种方式容易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阶段测试的内容相对比较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只要她们重视课堂学习和进行课后复习,就能取得一个比较满意的成绩。这样学生容易看到自己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生形成愉快的学习情绪,增强对学习的信心,形成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阶段测试也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口试过程中,教师随机应变,调整内容,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甚至是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对于引导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加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3.新的教学评价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学习能力是职业人员必备能力之一,也是中职学生最薄弱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了抄笔记和死记硬背复习题的习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科考试考核中,我们通过提高课堂表现的考核分值比例,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在保证学生能够坐在课堂里不睡觉、不玩手机的情况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才能使老师的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完成,达到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促进学习能力提升的目的,并为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和在工作中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虽然药理学教学评价适于采用3:2:2:3的模式,但是我们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评价可以侧重某方面的进步,多一些鼓励性评价,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多元性、发展性评价新模式。

参考文献:

职中期末总结第6篇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终结性测试 平行性测试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2-02

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测试不是目的,测试只是手段。有效的测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通过测试,促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一直以来,期末一张试卷的终结性测试成了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唯一手段。正是由于评价手段的单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并轨招生之后,中职语文教学渐渐陷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尴尬境地。采用什么测试方法,才能调动中职学校师生语文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效率,真正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任务中的作用,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不再进行终结性测试

一直以来,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都是到期末用一张试卷进行评价的终结性测试。终结性测试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评价已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反而会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1.终结性测试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其功用与目的是选拔和甄别,而中职语文教学的选拔性和甄别都已经不再。首先,大部分中职学生已不再升学,作为最主要的选拔性考试的语文考试自然就丧失了其选拔;其次,甄别中职学生优劣的是专业课学习而不再是退居“副科”的语文学习。

2.终结性测试是导致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

造成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正是终结性测试导致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中职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终结性测试时,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或顺利过关的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考试前老师划重点,讲要点,只要按照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去复习准备,一般情况下,基础好,学习认真的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大部分学生也能顺利过关。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期末考试的内容也相对地少而简单,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否认真预习,是否认真学习,是否认真复习,根本无关紧要,到期末,只要按照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去复习准备,过关是不成问题的――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选拔性和甄别都已经不再,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评价也只求过关而已。

基于以上原因,进入中职学校之后,语文课上认真听讲的占26%,想听就听的占62%,根本不听课的占12%;愿意上语文课的占26%,无所谓的占44%,不愿意上的占30%;课前预习的学生为0;课后复习的学生为0,随堂复习的学生占26%,期末考试前复习的学生占62%,根本不复习的学生占12%。(见《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查报告》《教育教学论坛》2011.1下旬)

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可见一斑。

3.终结性测试还导致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测查时大面积舞弊。

前面已经论过,大部分中职学生到期末用一张试卷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进行测试时大都能够顺利过关。其实,真实情况却是,最多有四分之一在平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会认真地学习和复习,也会在期末根据老师划的重点,讲的要点认真准备复习的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顺利过关,其余大部分只是到期末才草草地准备和复习,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根本不准备、不复习的学生也能顺利过关,靠的其实是舞弊。从对中职学生期末的语文试卷分析,完全能够证明这一点:(1)30人的同一考场总有几拔三到五人的卷面相似(包括错的地方都一样);(2)一个有错别字的正确答案,竟然会有五到七人都一模一样,有的甚至会多达十人以上一模一样;(3)一个考场里,没有抄袭嫌疑(我不看别人的试卷,我也不让别人看我的试卷)的试卷不会超过五份。而没有抄袭嫌疑的试卷往往处在两个极端――要么成绩很好,要么成绩很差。

由此看来,终结性测试,不仅不能显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更无助于中职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可能还会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将形成性测试作为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辅助手段

(一)形成性测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形成性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教学效果更好,而对学生进行的不断的评价。形成性测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能够让师生及时了解阶段教学成果和学生阶段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师生及时得到相关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形成性测试对中职语文教学意义重大。

1.可以提高中职师生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并轨招生之后,中职语文教学一直处于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境地,师生对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都不高。

形成性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学的成果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要想证明教的成果,教师必须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形成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文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必须积极投入,才能做到。

终结性测试的结果,只是期末让学生知道了一个分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少有激励作用。大部分学生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难点,一概不知,由于对语文学习的漠视,大部分学生也根本不想知道。形成性测试的结果却可以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测试结果的反馈,加固了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2.可以端正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

终结性评价导致大部分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应付语文学习,更为严重的是期末语文测试时学生大面积舞弊。用贯穿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替代期末的终结性测试,使得中职学生要想在形成性测试时取得好成绩,就不能再漠视语文教学。学生不仅要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形成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明确本课文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并尽量多地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3.可改进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

不同于终结性测试,形成性测试可以明确显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遇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当教师发现某个题目或某些题目成为具有共性的缺陷和难点时,可以立即组织学生复习。当个别学生答错个别题目时,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4.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终结性测试的成绩大多是期末临时突击,甚至是舞弊获得的,根本证明不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至于那些只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一些语文知识,但也很难巩固。形成性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频繁的、及时的对上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测试,由于测试的及时、内容少,加之及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所以,每次测试前无须给学生复习时间,那些应付语文学习的学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由于是随堂测试,由任课教师监考(也可请语文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参与监考),就可以大大减少想舞弊学生的舞弊机会。每次测试过后,教师都要针对具有共性的缺陷和难点,立即组织学生复习。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有针对性的纠正。然后,再对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的测试机型平行性测试。这样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二)形成性测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1.形成性测试不宜过频。由于语文学习已不再是中职学生学习的重点,加之中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又较繁重,因此,形成性测试不宜过频,以2―3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形成性测试为宜,否则,可能会影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测试包括所学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后,教师要及时分析测试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成果。

2.平行性测试。每次形成性测试之后,要对上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矫正学习,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错误进行纠正,然后,再给测试效果不理想的学生一次机会,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学生尽量多地掌握语文知识,确保学生尽量快地提高语文能力。

期末,对学生总评时,平行性测试成绩与形成性测试成绩具有同等效力。

3.分数。

职中期末总结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汽车专业;考试改革;考试形式

一、现行高职教育考试的形式与存在的现状

当前高职教育考试形式仍沿袭了传统的考试方式,多以闭卷笔试为主,而且各科考试题型大同小异,即:考试内容以理论答题为主,无非是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计算、分析等,考试课成绩采用百分记分制,一般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考核成绩占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70%,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有的比例仍然较大。传统的考试形式对升学、就业等选拔性考试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客观性、公正性,便于组织试卷、监考、批阅试卷和考试管理。但对于高职教育中以“应用”为主旨的大部分课程,尤其是像汽车专业等工科课程来说,这一考试形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

1.现行考试“重结果、轻过程”,“重理论、轻实践”。高校现行的课程考试大多以期末笔试闭卷考试为主,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区分和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缺少在教学中对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学生学习成绩“一锤定音”,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单一。现行的考试形式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笔试方式、闭卷考试多,答辩及开卷、口试等少;考选择、判断等客观性试题多,考综合分析、创新等主观性试题少;理论考试、统一考试多,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因材施教考查少。这种单一、缺乏弹性的考试形式和考试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枯燥乏味,不利于发充分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形成。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全面、真实地检查学习质量。

3.考试时间的集中性与数量安排的不合理性。大学阶段考试大多集中在期中、期末以及学业阶段性的终结时间,在这种考试形式的引导下,学生平时学不学都关系不大,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平时懒散、考前振作,容易使学生养成投机心理。不少学生觉得应付期末笔试闭卷考试,只要临时抱佛脚,突击地背书、背题就可以通过,一样可以拿高分,所以学生平时学习主动性不高,由于期末成绩在总成绩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导致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个别还旷课,这样的考试形式使一部分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应付期末考试上,而忽略了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它严重影响了高职课程尤其是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目前的高职院校考试中,多数采取不用动手、只需动笔的闭卷笔试考试形式,其考试内容主要为课本理论知识,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静态考核,简单判断。其笔试闭卷考试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轻视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标准答案式的评卷方法,使学生在答卷时不敢越雷池一步,最后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评价学习效果,不利于全面、真实地检查学习质量,更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受到束缚,创新思维受到压抑,影响学生的求异思维和个性发展。

二、考试形式的改革与实践

1.转变教育观念。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与管理学、教育评价与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构建高职院校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以改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为手段,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发展模式,大力激发学生探索课程、参与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此来引导学生加强自我培养、自我锤炼、努力成才的自觉意识。

2.改革考试内容。改革考试内容是改革考试形式的重点,应将传统以“理论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转变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力求考试形式多样化,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真实、客观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①理论知识考试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理论知识”部分的试题设计上。要尽量突破填空、名词解释、单选、多项选择等考试题型,应突出“技能应用”、“动手操作”等方面的内容,增加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能力题,尽可能多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型,甚至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内容。通过这些问题的考核,既可以充分地考查学生对制动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充分考查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等。

同时,学生不用浪费大量的时间去一味死记硬背课本理论知识,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及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上,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全面实施实践操作技能考试,着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若只是采用传统闭卷笔试考试形式,将导致学生不善于思考、不重视对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也不能充分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采用将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地结合,增加技能操作考试,学生将改变原来靠期末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的方法,考试应该尝试着走出教室,进入实验室、工厂、大自然之中去考查学生的素质状况,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到实验室勤动手、多动脑,反复操作练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了实践应用的活知识。

职中期末总结第8篇

[ 关键词 ] 高校人力资源 成本核算 制度设计

高校人力资源,是指高校引进、拥有、控制的,具有较强劳动、科研、创造、管理能力的人才总称,是将高校中人的因素资产化处理,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办学规模、社会效益的特殊资产。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和其他人员。实施市场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对促进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实施人力资源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开展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对高校实行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有效管理,制订正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解决人浮于事、资源浪费、分配不公等问题提供科学的数据。

高校人力费用占教育成本比重较大,人员流动基于平衡,人事档案较为完整,可以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和价值计量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促使高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最终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核算制度设计

(一)核算范围

高校人力资源成本,是学校在取得、维持、开发、使用人力资源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支出。

1.取得成本。是指为了招募、引进、录取教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聘成本、选才成本、录用成本、安置成本。

2.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教职工素质和教研技能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岗前教育成本、定岗培训成本、在职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3.使用成本。是指学校在使用职工过程中而发生的成本。

包括:工资成本、激励成本、调剂成本、人事管理成本

4.社会保障成本。是指保障教职工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确保其最低经济生活需要的社会福利性支出。

具体包括:(1)“四险一金”: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2)特殊岗位健康成本。(3)遗属补助、抚恤费。(4)为职工办理的其他商业保险。

5.离职成本。是指教职工在服务期内,离开岗位,使学校蒙受的损失或付出的代价。包括:离职前的效率损失、离职时的补偿支出、离职后的空岗成本等

(二)核算原则

由于高校属于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历史成本原则。即将有关人力资源招聘、开发、使用、遣散等费用,按原始发生额归集,客观可靠。

2.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对于当期发生的人力资源费用进行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地分摊到每个受益期间,保证高校的持续经营,稳定发展。

3.相关性原则。即人力资源会计,向人事劳资部门提供薪酬发放、师资培训等相关数据,向主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的投资、结构、流动状况,以利于岗位绩效考核,正确做出宏观决策 。

4.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要区分其受益期间,分别进行会计处理:涉及多个会计期间,应予以资本化,将其价值合理分摊到每个受益期间;对于日常维护支出及小额经常性支出予以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5.谨慎性原则。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物体,高校应随时关注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人才市场价值波动,提取人力资源价值风险准备金。

(三)核算账户

1.“人力资产”账户。核算高校因人力资产增减变化情况。

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产的增加或评估增值;贷方,平时无发生额,只有当人力资源从学校离职或消失时,冲减人力资产总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现有的人力资产的原始成本。

可根据人员类别、岗位性质、学历层次、职称结构等方法分设二级账户。

2.“人力资本”账户。与“人力资产”相对应,用来核算高校无偿引入、国家分配、短期聘用等人力资源的价值,及期末转入的学校所有人力资源的资本性支出和损益。

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的减少额;贷方,反映这些人力资源增加的“原始价值”;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学校这些人力资源剩余资本额。

可根据人员类别设置明细账。

3.“人力资源成本”账户。用来核算高校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

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反映资本性支出增加数;贷方,反映期末转入“人力资本”账户的资本性支出,及离职时人力资源成本的转出数;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仍处于联系、引进、培训状态,尚未正式转为学校资产的人力资源成本。

按成本的性质,设立二级账户。

4.“人力资源费用”账户。用于归集高校人力资本运营过程中的管理、保障类支出,以及当期应摊销的资本性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成本、使用成本、人事管理费用、资本摊销等。

属于期间费用类账户:借方,反映高校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资本化部分)的每期折旧摊销数;贷方,反映年终结转“事业结余”账户的借方累计发生额。

可按费用性质,设立二级明细账户。

5.“人力资产累计折旧”。人力资产属于学校的长期资产,学校应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将其入账价值在一定年限内摊销。

属于“人力资产”的备抵账户:借记,反映人力资源从学校流失时,应转出的累计折旧金额;贷方,反映计提的折旧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累计摊销额。

折旧率,可根据人力资源使用效益,对高级专家教授采用个别计提折旧率,对一般职工则采用集体计提折率;折旧期,可根据开发受益期与预计剩余服务年限孰短的原则来确定;折旧法,可借鉴企业采取年限折旧法或加速折旧法。

6.“人力资产减值准备”账户。受到职位、阅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及敬业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的价值将随着经济发展、名师流动、专业更新而变动。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提取一定比例的人力资本减值准备,如实反映人力资本的现实市场价值。

属于备抵账户:借方,反映人力资本升值后,冲回的减值准备,或人力资本流失时,转出已提的相关减值准备;贷方,反映当期准备提取估计损失金额,及实际发生的人力资产损失;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人力资产可能存在的损失与风险。

7.“人力资产损益”账户。核算高校对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损益。

包括调动、流失时收取的补偿费、各类赔款、违约金;退休、死亡、工伤事故等原因退出高校时,应支付的医疗补助费、丧葬费、抚恤金等。

借方,反映支付的有关费用及资产处置净损失;贷方,反映收到的补偿收入、各类赔款、违约金及资产处置净收益;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人力资源流动的净损失,年终,结转至“事业结余”后本账户无余额。

(四)账务处理

现将主要会计业务分录举例归纳,如表所示:

(五)会计报表

为了披露高校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应对传统的会计报表指标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人力资源的成本、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

1.资产负债表

(1)资产方:在“投资”与“固定资产”之间,增列“人力资产”项目,以体现“人力资产”的重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在该项目下列减,“人力资产累计折旧”、“人力资产减值准备”、“人力资产损益”项目。

即:“人力资产”期末余额=“人力资本”期末余额-“人力资产累计折旧” 期末余额 -“人力资产减值准备”±“人力资产损益”期末余额。

(2)支出方:增列“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费用”、“资产减值准备”项目。用以反映学校为使用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及预计的人力资产贬值损失。

(3)净资产方:相应在“固定基金”前增列“人力资本”项目,用以反映高校在提高人力资产利用率方面的潜力基金。

2.收入支出细表与支出明细表

在两表的支出类下,增设“人力资源支出”,并在支出明细表中,增设的“人力支出”项目下,具体分列取得、开发、使用、保障、离职成本支出。反映高校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人力资源支出,便于报表使用者把握人力开发投入重点,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方向,提高人员经费使用效益。

(六)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1.静态与动态双面分析

即人力资源会计报表应在附注中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详细揭示人力资源的状况:

动态方面:比重分析,即通过人力成本占学校总支出的比重、人力资源占学校总资产的比重、报告期内追加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占本期总投资的比重等数据分析,有利于学校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科学调配,工作重心由单纯的财务控制职能转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障等方面来,从而保证高校教育功能的正常运转;

静态方面:结构分析,即通过对各类人力资源成本占人力资源总成本的比重,使学校能清楚地掌握用于引进、招聘、培训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支出情况,有利于管理高层对人力成本进行规划、分析、控制、激效、考核,为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增强办学竞争力提供人员物质保障。

2.“质”与“量”双重分析

“质”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才干、智慧、知识、体质等,具体指标是学历与职称结构,各类人员配置比例、年龄阶段比例等等。

“量”是指与物质资源结合分析的数值,具体指标是师生比、人员支出比、教师劳动效率、社会贡献率等。

通过人力资源成本的质与量的分析,可以正确评价高校的人力资源综合价值,反映出高校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了解学校一般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在年龄、学识、职称、身体状况、科研成果、成本效应的差异,有利于高校人力资源的岗位优化、时间优化,有效组合人才资源,快速提升整体实力,实现师资群体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仲文:论人力成本会计制度的设计[J]. 会计研究,2005 (6)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