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素质培养

大学生素质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19 10:46:29

大学生素质培养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1篇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学习素质 学习能力 学习品格 综合素质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现代人要具有实践、创新、学习、适应、融合的综合能力。现代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学习素质是现代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现代学习素质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面对多变的21世纪,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素质由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因素构成。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补充和加强,课外活动为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课外体育活动在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品格、学习能力等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学生现代学习素质培养的点滴尝试与大家交流。

一、培养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力

1.从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内趋力

一位名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这一点体现的最充分。在活动中采取兴趣分组,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要学习活动的项目。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大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趋力,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能主动学习,就会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2.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体育方面优秀、经过训练的体育骨干学生对活动学生进行辅导合作,把他们好的习惯及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并适时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确:除喜欢的活动项目外,任何活动项目对自己的成长都有益处,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广泛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创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尝到“探索――成功”的创造性乐趣,增添对自己才智认可的愉悦感,从而培养兴趣。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中师和幼师的学生。都肩负着双重任务(现在是学生,将来是基础教育工作者)。创造限度的发展,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培养面向科研、生产、管理第一线的一流制药工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旺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81―82.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2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本色改革———人文回归。利用语文教学优势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教学工作者的一大要务,高校在改善语文教学条件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文章从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出发,探究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人文素质培养的积极意义,提出发展措施。

关键词:

大学语文;人文素养;教学工作

引言

关于人文素质,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品质的人格表现。接受人文素质培养,能够使个体更加人文化、社会化,从而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进入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侧重学生全面发展。国家把教学工作视为重点,把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目标,更是肯定了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人文素质发展现状

就目前我国高校语文教学发展现状来看,课堂上普遍存在语文本色的缺失,人文素质培养逐渐被淡化。通常来说,人文素养的缺失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个人理想薄弱

调查发现高校87%的大学生都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更谈不上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个人理想的薄弱导致大学学习缺乏动力,在面临就业的情况下也往往选择高薪职业,71%更是把经济利益作为一生的追求。甚至,还有14%的大学生在校混日子,浑浑噩噩,没有学习目标与生活计划。

(二)传统民族意识缺失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在天文、地理、科技等众多方面都作出了对世界的突出贡献。然而,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知之甚少,关于四大发明与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少得可怜,反到对西方意识文化表现出高涨的兴趣。

(三)人格心理缺陷

在我国大学生身上普遍暴露出美丑、善恶的错位。大学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尤为突出,却得不到关注与治理;个人过分追求自由,遵规守纪观念薄弱,心理承受能力较为低下;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差。像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2007年丽江大学女大学生杀人碎尸案、2010年楚雄紫溪宿舍惨案等等都是学生人格心理缺陷的结果。

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功能

(一)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始终是文化教育发展的一条关键绳索。在大学教材中收录有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陈独秀的《我们究竟该不该爱国》、〔俄〕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的《祖国土》等等,这些作品都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并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样也有一些优秀文学作品描写了我国的大好河山,促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责任意识。

(二)健全学生人格心理

在功利主义的经济浪潮下,关注学生的人格培养成为迫不及待要解决的一项问题。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将文学名句阐释到极致。像儒家经典“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道出诚信的重要性;《史记》中“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度;《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所谓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涵盖从艺术美到行为美集一身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增强审美能力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从《诗经》、《楚辞》等作品中,我们都能淅淅沥沥感受到自然美、语言美与诗境美。

三、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的发展措施

(一)丰富师资教学团队

教学效果的显著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自身的教训水平。二十一世纪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自身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较高的文学修养。必要时可邀请著名讲师来我校授课,他们通常能带领学生真正进入诗词学海,领悟语文的真正魅力。加强语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是目前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

(二)精选授课内容

大学语文的课时数量要求授课内容必须精挑细选,做出取舍。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素材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容的备选。选择具有思想深度、人文高度的优秀作品精讲,带领学生走进语文课程的艺术殿堂,感悟世界的精彩。从而,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他们的语文学习积极性,从学生自身出发主动参与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三)改善《大学语文》的考评方式

利用好考核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激励作用。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大学语文考核采取闭卷的形式,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主观思想表达。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文素质的。我们可以考虑试卷考核与平时考评相结合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整体表现,着重学生的写作与心得,让考评方式的改革带领语文教学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

人文素质所发挥的教育功能,决定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高校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人文价值,强调人才素质培养。并在教学团队的带领下,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

作者:刘静 单位: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书雄,赵丽玲.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综论[J].语文学刊,2014,09.

[2]张永凤.浅谈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观[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3篇

[关键词]美学教育 素质教育 系统工程

[作者简介]霍九江(1969- ),男,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河南 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7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有专家学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其中一个焦点就是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灌输,对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在此背景下,要求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以说,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虽然高等教育近年来把提高学生能力放在了首要位置,但在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却做得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不仅是工科院校,文科专业近年来也呈下滑趋势,其中在美学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更为明显,下面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美学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美学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从最初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不难看出,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点教育专家与学者已达成共识。从基础教育开始,教师就用美的理想导引学生的活动。教育要培养人,而培养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关注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一时期,对美学重要性的认识还是比较充分的。随着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尽管专家学者还在强调美学教育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美学实际的地位却大不如前。这促使我们要认真分析美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现代教育实践发展的具体趋势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不难看出,缺乏美学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审美理念对教育的影响程度正不断加深。总的说来,美学教育对大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要着眼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互动和协调发展,偏离了这个方向,教育的功用就会丧失。因此,我们所要培养的大学生掌握充足的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核心不是能力,而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即“人文精神”。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我们把教育整体置于美学层面考察,认真审视美学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与德、智、体的关系。对美的追寻是兴趣的基本来源,是生活的源泉,是前进的动力。从宏观层面看,科学精神、艺术精神等培育离不开美学教育;从微观层面看,对真善美、假恶丑的分辨也离不开美学教育。

2.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以一种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代替一系列旧事物的过程,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培养创新人才是当代大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目标。创新有一系列的要素,充足的知识储备、浓厚的创造热情、广阔的发散性思维等,最重要的是创造热情和创新思维。从这一方面来看,美学教育具有其他方面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从美学的教育过程来看,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而这一过程最需要的就是激情和想象,因此,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从历史众多例子来看,科学技术研究中的许多发现发明不是靠逻辑推论,而是靠一瞬间的直觉和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创新能力,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而,美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美学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基本元素和养分,大学生只有充分吸收美学教育的营养,才能使各方面充分发展。大学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能力的习得,另一方面是美感的培养,能力的习得离不开美感的培养。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美学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具体来说,美学带给人精神方面的享受,通过诉诸人的情感,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愉悦和满足。美学还能净化人的心灵,反映的是人的终极关怀和追求。总之,美学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眼光,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创造美的能力,对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美学教育在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缺失

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类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创造美的历史。从美学的基本特征来看,美学注重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培养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就目前来说,我国高校美学教育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一直以来只是把美学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艺术教育,所做的只是从单个学科出发,如美术、音乐、书法等,向学生灌输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巧,着眼点仅仅在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可以说,美学教育已经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无论从国家颁布的素质教育文件,还是耳熟能详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观,都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学教育与其他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但从现状来看,我们对智育的注重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所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国都不怕”,还是现如今所提倡的能力教育,在几个方面之间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倾斜。笔者在高校从事多年艺术教育,对这一点感触颇深。国内绝大多数理工院校都不设专门的美学课程,而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中,美学课程也仅仅安排在本专业之中。因此,美学教育的任务就只有通过有限的艺术教育课才能体现出来,几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问题。

反思高校美学教育的现状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出于种种目的,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了抵制措施,尤其是文化方面,高校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和影响。如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颁布了对华的《十条诫令》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接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在外界力量的强烈冲击下,我们的传统价值观逐渐发生偏离,审美教育受到严重影响。其次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内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有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中国社会开始进入转型期。在这一阶段,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我们原有的美学教育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同时,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的负面作用,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给大学生审美教育带来了诸多问题。最后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变化有关。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较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元的价值冲突更为明显。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总之,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美学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充分发挥美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创新现有的美学教育模式。

三、创新美学教学模式,完善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自20世纪末美学正式列入大学课程以来,各学校相继开设了一系列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但实际上,多数学校在授课时比较偏重单纯的美学理论,在实践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学技能,忽视了美学的人文教育职能。因此,要全面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创新传统的美学教学模式,笔者将其总结为“一个工程,两个部分”。所谓一个工程,就是应该把高校美学教育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抓,两个部分就是美学教育要靠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来进行。

先来看一个工程。必须突破原来的观念,即认为美学教育仅仅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任务仅仅由专业教师承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技能技法即可。美学教育绝不是仅通过专业教师就可以做好的,还需要其他课程和教师的配合,需要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只有与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才能被学生全面接受,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美学教育的作用;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才能提高大学生抵御侵蚀的能力,使美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

再来看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要紧密配合。学校教育是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是保障。学校教育包括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是高校美学教育的主体,承担了课程教育的任务,专业老师要做到真懂、会讲。所谓真懂,就是要求专业教师不仅了解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美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会讲,就是要求他们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美学技能技法,还要把美学的人文教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展现出来。第二个环节是其他课程的作用。美学范围很广,从历史上来看,很多大的学者美学造诣都很深厚,如康德、黑格尔等。康德提出的很多观点如今还很有借鉴意义,如“美是不依赖概念而被当作一种必然的愉快的对象”“自然美是美的物品,艺术美是物品的一个美的表象”等。不难看出,审美能力教育不仅需要专业课教师,其他课程的参与也是必要的。再来看社会的作用,这是有力保障。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是无孔不入,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会通过种种渠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给大学生或者说所有青少年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已经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这一点来看,美学教育乃至大学生素质教育能否取得成功,好的社会环境作用至关重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必要的。当然,社会环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做好这一工作必将是长期而艰难的。要使大学生能全面发展,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需要学校与社会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2]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豫教发规[2007]83号)[Z].2008-09-30.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4篇

关键词: 地方史教学 大学生人文素质 《广东近现代史》

现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高等学校四年制本科生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再开设一门类似于《广东近现代史》这样的地方史课程是否有必要?甚至有人会说已经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不管近现代地方史以什么课程性质开设都是一种重复。

笔者认为,《广东近现代史》绝不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复。从开设意图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对全体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广东近现代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培养目标,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地方特色而避免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微型仿造品”或是“脚注”,并以公共任选课开设,让全校学生选修。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地方史教学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地方史贴近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史有一定的了解,但这些知识大多是宏观叙事,对地方史的讲述很少。由于宏观历史离学生的生活很远,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无法提高他们探寻、思考历史的兴趣。“人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切合人们实际的,对之略有所知却又不完全了解的东西”。[1]学到故乡的历史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因为每个人都有热爱家乡的情结。

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若只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不知道自己祖辈父辈的兴衰荣辱,不了解自己出生省市的历史人文,就不算受过真正的史学教育。为大学生开设一门贴近他们生活的课程是必要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学生通过学习地方史了解本省本市的人文历史,既能为进入当地社会准备背景知识,又能增强大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2]由此看来,学习地方史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地方史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独特的优势。

二、地方史内容多元化,能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笔者在《广东近现代史》课程内容的选题角度上,尽量避免重复宏观历史叙事,在选题上着重宏观事件中的细节,以此为切入口,以小见大。如讲到广州十三行贸易时,笔者选取“洋商在广州的生活限制”这一个细节为切入口,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比较有趣、生活化,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研究,分析鸦片战争前中西方世界观差异的能力。又如讲述三元里抗英时着重讲述三元里抗英传说的建构,让学生思考为何中国史书或文人笔记中对歼灭英军数目的记载越往后越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跳出狭隘民族观念看待历史、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同情理解历史的能力。

《广东近现代史》选取内容涉及面广,囊括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族群等内容。譬如政治事件涉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日战争、辛亥革命、国民战争。文化教育有基督教、佛教、岭南建筑、粤剧、民国大学教育等内容。著名人物有洪秀全、孙中山、郑观应、康有为、黄遵宪、张竞生等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学者。族群变迁有客家人与太平天国运动、下南洋等。内容包罗万象,地方史作为一门人文课程,其本身教学资源就相当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三、教学与考核方式灵活多样,避免应试教育

针对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们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撰写考察报告。笔者所在的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坐落于广州增城,离广州市区很近,学生可参观的人文古迹很多,如五羊雕像、沙面欧式建筑群、陈家祠、圣心大教堂、光孝寺、城隍庙、万木草堂、黄花岗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山大学等。通过对历史古迹进行实地调查、撰写考察报告,“锻炼学生用眼动脑的功力、写的技能,低层次的有抄录、摘记和随记等资料的整理,高层次的有编纂”。[3]

地方史教育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目标,如采取呆板的考核方式,出一份试卷,让学生做题考试,学生考完试就忘记。出题考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不好,因为期末可“背多分”。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必将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笔者在《广东近现代史》课程的考核上采取多种方式。或以学生参观、调查历史古迹撰写的考察报告考核学生,或鼓励学生对家乡的名人、长辈做口述史料收集,或以撰写小论文考核学生。通过写作历史文章取代命题考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比任何命题考试都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考核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写作论文的形式代替命题考试时,教师对学生选题的可行性、研究的深度、广度上必须给予一定时间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切忌今天布置任务,后天就要求上交写作论文。[4]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1991:59.

[2]蔺子武.简论地方史教学[J].兰州教育学报,1989,(1):50.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5篇

一、学分制及其内涵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德国的选课制,并在19世纪美国的大学得以发展、完善、成型。此后,学分制作为一种科学和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学分制在我国的试行是高教改革的创新,它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选课制。所谓选课,指的是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自由选择课程、教师以及上课的时间、地点,这与我们传统上的学年制是有本质区别的。真正的选课制,学生则成为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教师、教材和课堂都要为学生个体的智能、兴趣和特长服务。二是弹性学制。所谓弹性,是相对于我国传统上高校的学年制而言的。学分制中首先是以“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是否能够毕业的标准,而不是年限。在一定的学制浮动幅度内,学生可以选择提前毕业,也可以选择延期毕业,这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差异,也适合学生将学习和创业有效结合起来的客观实际需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学分制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了空间

1.学分制转变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学年制到学分制是一种从单一僵化向多元灵活管理模式的转变。学年制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管理上的一刀切和僵化,影响并制约了学生个性和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学分制突破了过去学年制的学计划,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设计合理、相对弹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取代了学年制下学生一个班级、一张课表、教学计划统一的僵化模式,从而改革单一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上的多样化,学分制淡化了过程管理,强调目标管理,通过提供多类型、多系列的课程,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复合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2.学分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从按要求学习到自己选择学习,使学生摆脱屈从和依赖心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培养创新所必需的自信心。学年制要求学生按部就班,而学分制彻底打破了学年制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鼓励“冒尖”的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多修课程,提前毕业,激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自由的空间充分尊重并释放了学生的个性,能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爱好自主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只有在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示的宽松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创新。

3.学分制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学分制引入了竞争机制,激发了教师的活力。教师地位发生了变化,即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变成了教学过程的引路人和被学生选择的对象,教师可以挂牌上课,学生通过选课,自然地对课程和教师教学进行比较和评价,既要求教师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又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增强其竞争意识,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由于选择权掌握在学生手里,教师就会因教学压力而产生进行知识创新的动力。促使教师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从强调单一的灌输转向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讨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我们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思想上要改变以往“计划”、“专业”、“对口”的观念,坚持教育“三个面向”的方向,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启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2.增加选修课比重,实施辅修专业制。选课制的实施要求学校在保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加大选修课的比例,学生可以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有条件的高校还允许学生跨校选课。这样有利于达到学校内部和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文理知识渗透,理、工、管相结合,为大学生构建广博的知识结构。

辅修专业制是在学分制平台下实行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是指学生在学好本专业(主专业)的前提下,辅修第二专业。选课制和辅修专业制突破了知识的专业限制,赋予了学生广博的知识,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在某个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3.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由于学分制实施选课制,打破了过去统一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主选课,如果缺乏科学的指导,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就难以达到,为此必须建立导师制。配备专业导师给予学生学习方法和科研实践指导,导师从学生入学到学生就业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并随时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变化进行计划调整的指导。导师一般都是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副教授或教授担任,他们有条件对学生的科研实践、课程论文、社会调查等学习任务进行指导和督促,并且可以直接吸收学生参与科研,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获得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勤奋的治学品格以及进行科研的实践机会,这些素质和条件的获得必然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加强实践环节。在加强基础理论尤其是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实践活动性、操作技能性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素质。高校应该通过学校与企业、社会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等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顶岗实习,也可以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带领学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还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建立“学生创新活动教育实验基地”,为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实践和研究条件,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5.设立创新学分。设立创新学分就是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的方法,它是表示学生创新成果的一种记载。创新学分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科技开发、调研(咨询)报告、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著作等作为创新成果。经所在院系和教学管理部门认定,给予记录学分,许多高校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有些学校在培养计划中对学生设置了创新学分,并明确修满创新学分方可毕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创造性活动。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6篇

[关键词] 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信息社会,注重信息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1]。农业院校是否培养出了合格的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已成为农业院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信息素质的概念

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先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素质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能力。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信息素质是其综合素质(如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信息素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二、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的内涵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四个方面组成。

1.信息意识

即人的信息敏感度,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从信息的角度去理解、感受和评价。信息意识是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吸收能力。目前农业院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表现在信息意识不强、信息需求不明确和信息利用能力不高等方面,因此,要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2.信息能力

指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信息能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指信息的搜集、选择和检索能力;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指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理解、归纳、分类、存储记忆、批判、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能力;三是生成信息的能力,指通过创造新信息,而达到搜集、选择、理解和批判信息的终极目的;四是信息交流能力,指将自己拥有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纳入统一的、正规的信息交流渠道的能力。

3.信息道德

指在信息的检索、加工、存贮、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各环节中,用来规范其间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总和。主要内容为:信息交流与社会整体目标协调一致;遵循信息法规,抵制违法信息行为;尊敬他人知识产权;正确处理信息开发、传播、使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等。

4.终身学习的能力

指大学生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而持续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活动贯穿于人的一生,即“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基本生存素质,大学生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强化自身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以适应学习、工作和研究的要求。

三、培养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主要途径

1.领导高度重视,完善职能职责

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信息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2]。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信息素质工作,充分认识到信息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将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设立信息素质培养办公室等职能机构,落实专人抓信息思想教育和信息素质培养工作,并加强信息素质教育宣传和理论研究,从组织上保障农业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强调基础理论,开展技能培训

农业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理论基础的教育,开设信息基础理论课程,并结合院校开设的农学专业,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开展各类技能技术培训和活动,比如兽医实践技能比赛、农业生产技能训练、植物栽培、讲课比赛等,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转移教学重点,培养利用能力

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教育部对院校图书馆的要求。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学习,能使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培养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资源和需求的变化,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必须适应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不断更新、充实。在教学内容方面,应改变过去“重信息检索,轻信息分析利用和创新”教学方式,把教学重点转移到信息分析利用上来。

4.发挥部门职能,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这说明高校图书馆作为职能部门,在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入馆教育和指导,开好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指导大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及相关资源,举办相关的信息素质培养专题讲座等方式,充分发挥其信息素质教育的职能,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5.提高教师素质,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师信息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农业院校要吸纳和培养一批信息素质相关专业人才,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信息素质教师队伍,并引导信息素质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制度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有计划地有组织教师系统培训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业务技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7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素质能力

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与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分析社会现实需求与自我价值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地加强自身的能力。高校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在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

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很好地锻炼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类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可以很好地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抗压的能力、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以适应未知的将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前接受的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再发展,因此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精神,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接触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也需要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纲领。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总是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如何设置课程顺序和课程学时、如何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而对于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的考虑严重不足。实践类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总课程数中占比极低,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课程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质量低

大部分高校课程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授性教学,严重忽视将科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省略某些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不利影响。

3.素质能力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规范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保质保量的平台,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素质能力发展平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亟须加强的素质。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体系,往往只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度量,缺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没有建立引导性、规范性的文件纲领,无法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缺乏支持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主要途径,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支持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不太愿意接收和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此外,大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积极性、参与性、配合度不高,导致社会实践仅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组织制度

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枯燥、单一,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开展情况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监督,考评机制尚未形成,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面。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缺乏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高校、学生层面都不受重视,导致实践活动主体的针对性、适当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同时,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性指导,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不规范情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基本局限于假期的短期实践,这类社会实践难以得到各方支持,无法达到培养的效果。

4.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属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依赖于经费、人员、场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时断时续地开展,没有形成稳定、有效且能够被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学习生态。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和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巨大差距,社会实践不能在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且受到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进行有效组织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对策

1.提高各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应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教学实习等各类活动日益常态化。高校也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位,并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素质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当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实行全员重视、支持、参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规范素质能力发展体系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得到制度保障。在制订社会实践的整体教学方案时,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对接,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时和学分认定,从而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保障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管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总结、表彰,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

3.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素质能力的场地保障

社会实践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其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因此,高校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协调各方,保障大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场地。同时,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要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4.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教学功能,必须加强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除了设计和大学生理论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后成为拥有良好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合格的服务者和建设者,也使社会得到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从而有效促进和推进专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素质能力指导专业化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钻研、敢创造的教师队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评估、经验总结,不断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不断结合社会实际、企事业单位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决策,满足各方需求。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满足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体制研究生,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对其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贞琪.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学生主体性激励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3-214.

[2]刘兼唐,沈伯秀.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2).

[3]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4]张志伟,安静,李炳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10(1):226-228.

[5]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75-76.

[6]李宏宇.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7]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8]李秀美.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大学生素质培养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素质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创新人格 培养

[作者简介]陈洪波(1975- ),男,四川西充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心理学;李波(1974- ),男,河南镇平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 西安 710071)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课题“体育锻炼介入改善大学生心理困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505129901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88-02

“创新”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国外对创新的研究起源于德伯拉・爱弥顿的“知识创新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主张一个人的开拓创新能力是面向21世纪的“三张教育通行证”之一。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才有可能实施,创新成果才有可能实现。2006年7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以“创新与服务”为主题,高校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有关创新,国外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的“创造力”或“创造性”(creativity)研究最多。最早研究它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Galton),在他1869年出版的《遗传与天才》一书中对“创造力”进行研究,他研究了977名天才人物的思维特征。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之后,1908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以及1930年心理学家华莱士的《思维的艺术》两本著作分析了艺术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过程。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繁荣阶段: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认为创造力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70年代后,创新的研究更加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重视,并将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的教育议程高度上来。

我国较早关注创造性的是陶行知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陶行知就发表了《创造宣言》,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理念,那时他对创造性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到1999年,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国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21世纪的研究比较关注创新人格。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创新的核心因素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突破传统观念及定式思维,打破常规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方法与新思路解决问题;具有善于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2.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创造性思维之父爱德华(Edward)认为“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创新绩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海勒(Heller)将测量创造性态度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Schaefer研发了一套创造力态度测量(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巴塞德(Basaduer)与华德福(Hausdorf)设计了一系列创造性态度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产生新思想的途径以及评价手段优劣等。另外,我国许多学者采用思辨的方法对创新意识进行研究。

3.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也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特征的概念。其研究始发于19世纪后期,早期侧重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20 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倡导:创造性并非特殊天赋,而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的观念。在现今的研究中,阿比勒(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问题解决者的创造力发展。戈登(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相关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该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

创新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Kessler和Alok整合了创新速度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决定创新速度,从而会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Robert D. Hisrich与Michael P. Peters认为,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技术技能、创新管理技能和创新个人能力技能。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专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革新的心理准备。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55%靠心理准备(即意识),10%靠积极暗示,35%靠行动。目前很多学生不能说不用功,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超越自我。这就要求对自我过去的否定、现状的挑战、未来的向往。学习型组织理论倡导者彼得・圣吉提出五项修炼法,认为最核心的修炼就是“超越自我”。自我超越也是创新意识的实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在创新教育中,应把追求自我超越与社会责任感结合起来,个人在实现成就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培育创新意识理应成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育的核心。

另外一些学者将创造精神称为“创造性人格”,斯坦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包括: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以及自信等因素。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艰苦的耐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勇气,其创新能力培养往往也难有成效。当然,创造性人格特征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的目标。

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层次的有效管理机制来保障实施。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策略,需要有科学的培养方案和独特培养模式的设计。首先,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人格成长规律及特征,确定创新人才的类型,探讨创新成功的路径。其次,设计开发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坚实的基础上,体现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创新技术与创新技能的综合把握等优势。最后,采用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手段,通识教育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创新意识与创新活动相结合的开放式、体验式、互动式培养方案。

首先,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方案总体上注意以下几方面。一个环境:营造一个适应多学科融合、进行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二类基地:完善大学生校内创新实验基地和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种能力:培育学生灵活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创新扩展知识的能力。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的结合、创新意识培养与创新人格的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结合。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培养基本技能、综合分析与综合设计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以内容更新和体系优化为重点,构建“一条龙、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此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研究创新层,目的在于体现“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启发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条件。

其次,宽口径、厚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而专业知识的培养为后续创新教育的培养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传统专业意识。另外,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当然,在有限的学时条件下,宽口径与厚基础存在一定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对一部分课程设置不同的深度,同时开设丰富的任选课程,以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一步深造。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按照“课程交叉渗透”的理念,以核心课程为重点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包括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加强课程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设置总揽全貌的学科概论课、专业导论课等综合化课程,增设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创新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加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更宽阔厚实的知识平台。

另外,注重多学科全方位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时,要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胸襟,这样不仅有利于博采众长,也有利于占据制高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兼修一些理科和文科的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学习并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1]侯德伟,朱学义,董靖.论智力投资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

[2]廖江华.创新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创新人格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15).

[3]桑春红.创新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4]王华.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5]韦巧燕.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3(1).

[6]张大均.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