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土地荒漠化治理

土地荒漠化治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9 17:12:54

土地荒漠化治理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1篇

关键词:国有土地;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防治

近年来,沙尘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土地荒漠化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量林木被砍伐后,没有作物来防风固土,强气流掠过时就造成了沙尘暴,洪水流过就造成了泥石流,不仅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据最新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我国共有荒漠化土地约262.37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3%。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各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我国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t,受风沙危害,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t,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饱受风沙危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也受到影响。从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发现,荒漠化的影响涉及我国18个省、508个县,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2.1 植树造林以防风固土

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树木被砍伐,未能有植被保护地表,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方法。(1)合理规划林区,能够在开采木材的过程中不破坏防风林,从而保证砍伐林木后该地区不会因为强风吹过就沙尘四起,进而有效防治荒漠化。此外,采伐后保留防风林能有效保护重新栽植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进而能够让新种植的林木快速成长,起到含蓄水源和保护土壤的作用。(2)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区的生物群落。在不影响林木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的前提下,根据植物喜阴或者喜阳的生活习性,在林区进行多层次造林。将经济林木种植在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在空隙处适量种植喜阴的小灌木和草皮,从而能够在经济林木被采伐后依然有植被保护土壤。

2.2 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

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多数是草原地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草原为各种动物提供肥美的草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植被也被消耗殆尽。虽然草原植被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恢复的快慢与植被消耗的面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草原上的纯天然免费草料,同时兼顾预防土地荒漠化,要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此外,在草原地区的管理中,规划游牧人民的放牧时间,同时制定牧场的养护工作计划,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牧场。例如,牧场要做大致分区,在放牧的过程中轮流使用牧场,防治土地荒漠化。

2.3 提高生态管理的力度

生态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抑制草场的过度消耗。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对条例的实施予以有效地监管,阻止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还要提高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2.4 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以减小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关专业领域的生物学家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减小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缓解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世界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容易引发沙尘暴,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急速上升。因此,要加快科学技术研发的步伐,从而提升荒漠植被的生长力和适应力,实现荒地绿化工程的推进。通过优化荒漠绿洲的田地集约化生产,提高农田的产量,降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作物造成的损失。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2篇

关键字:3S技术;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

有调查分析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特点是:类型复杂,范围广,人为因素为主,但到目前为止相关部门还没找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尽管近来在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动态预测、监测以及防治规划等方面已取得部分研究成果,但没有形成一个可遵循的统一技术标准,难以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因此迫切需要在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应用一些高新技术来提高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效率。

一、3S技术的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向一体化(3S一体化)和实用化方面迈进。RS技术为区域性、大范围的环境调查和监测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连续覆盖的信息源; GIS技术为区域性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GPS实时动态地提供精确的定位信息。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使得建立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全面监测,快速调查和定期公告全国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实现全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信息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成为可能。通过3S技术,我们可将不同空间范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规程建立成一个数据库,进而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评价模型,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信息化、现代化,建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信息系统,从而推动水

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事业健康、顺畅发展。

二、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在20世纪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地地理信息系统,是将多学科交叉并用于地理学研究的新技术。该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①以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为目的,通过建立相应的地理模型,可以分析区域空间和进行动态预测,从而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②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够采集、分析、管理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③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的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工作。由于地理信息系统有以上特点,从而能够很方便地应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如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系统专题图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及地形因子提取,信息的复合与结果输出。

三、R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1、进行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调查

通过遥感技术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这样既高效又简单。在选择卫星相片时,一般要选择同一时期,并且反差适中、影像清晰以及各项指标均能符合要求的相片。应用土地资源评价图、土地类型图等图件,根据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对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得出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及程度,并结合实地调绘和样点测试,勾绘成草图,再经检验校核,评价精度,修改整饰,标记完成水土流失或荒漠化现状图。

2、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遥感监测

区别于遥感调查技术,摇杆监测是选取的是不同时期的遥感资料,并且采用多时相遥感影像复合技术。该技术包括多季相影像分类和多年代影像监测,前者可以提高分类精度,后者只是监测变化情况。多季相遥感影像复合分类技术中由于单时相普遍存在着同谱异物现象,植被及土地利用类型因物候期不同而产生一系列光谱变化,所以,选择类内综合差最小,类内综合方差最大的两个季相的影像组合作分类,这样就可以减轻同谱异物现象,进而提高遥感自动分类的精度。然而,多年代影像复合监测技术选用两个年代的同季相影像作比较,使监测更加清晰、明了。对于同一季相,稳定地类光谱反射率是相差不大的,而变化地类的光谱反射差异明显,在对影像数据做累加主成分分析变换后,变化地类与稳定地类的特征往往集中表现在不同的主分量中,故选择适应波段组合可鉴别变化类型。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中根据其光谱特性等对航片及卫星像片进行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校检最终成图。

四、GP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GPS系统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功能多、精度高,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航速、时间信息等;②全球地面连续覆盖, 该系统可以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最少可以接收四颗卫星信号,最多可以接收十一颗卫星信号,达到了全球全天候动态导航与定位的目的;③实时定位速度快,可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对移动目标的定位;④操作简单,观测简便;⑤保密性强,抗干扰性能好;⑥观测点间不需通视,大大减少了建立觇标的费用。

随着GPS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发展很快,部分重点项目已经使用或正在使用该项技术。全国水土保持监测方案中明确要求,在全国水土流失监测中,尤其对地面监测,要充分利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采集,甚至还可以进行对象属性的实时分析。

1、应用于水土保持领域

GPS对水保工程的设计具有很大辅助作用,如完成图班的跟踪、样点侵蚀量的调查及坡度量测、数字地面模型、淤地坝工程设计等:①通过GPS中的RTK技术,把一台基站设在已知点,可以进行相关流动站跟踪图班测试,并可以制出精度较高的三维土地利用现状图;②利用GPS测出坝址处一系列地形特征点的坐标数据, 利用相关软件编制成数字地面模型,再进行相关的后处理工作,进而求出各特征点的坐标。此法动化程度比较高,可提供多方案比较,便于技术人员今后对设计结果进行修与纠正。

2、应用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通过GPS技术,在卫星遥感影像上找出明显地物点,在已建立的控制网上进行外业观测,并求出相关地物点的坐标,作为遥感影像几何精度纠正的依据,用于宏观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同时,可以根据航测成图的要求,从中选取某些象征性的地物特征点,便于外行人的观测,求出点的三维坐标,建立立体模型,采集有关数据,通过计算机的后处理以求得更加精确的变化量,进而为重点区域的监测工作提供可靠信息。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3篇

关键词:荒漠化;概念;形成原因;治理措施

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它直接破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一、荒漠化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原退化、林地退化。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地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为水蚀作用形成的红漠化,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青藏高原地区冻融荒漠化等。下面以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西北地区为例,简单分析一下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治理措施。

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原因

(一)自然原因

我国西北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东部是辽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水汽的阻挡作用明显。因此,本区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大风日数多且集中。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风的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再加上大风日数多,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二)人为原因

荒漠化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过程,而是多块分散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为这一过程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人类活动则大大加速了这一过程的发展,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到决定性作用,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

1.过度樵采。一方面,在缺乏能源的地区,人们樵采植被作为燃料,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另一方面,农牧民为增加收入,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挖药材、发菜等,严重破坏草场。

2.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导致牧草生长能力和土壤结构破坏,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过程。

3.过度开垦。西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盲目扩大开垦规模,导致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绿洲荒漠化日趋严重。

4.水资源利用不当。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区,河流中上游绿洲超量用水,或者在冲积扇上部过度开发地下水,使河流下游或冲积扇边缘植被因缺水而衰退,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5.在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境保护,破坏植被、污染水源和弃土弃渣等也会造成荒漠化迅速发展。

三、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发展不仅使土地生产能力日渐丧失,而且还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防治荒漠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2.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做好农林牧用地规划,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例如,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3.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治沙。恢复天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例如,种植耐旱的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有效改善了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另外,宁夏中卫沙坡头草方格治沙成效显著,包兰铁路自1958年通车起,一直畅通无阻。

4.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保护。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避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

5.加快城市化进程,吸引生态脆弱区农牧民向城市转移。

6.大力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4篇

关键词: 荒漠化 干旱 防治

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荒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荒漠化的生态环境问题。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全球已经受到和预计会受到荒漠化的地区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在非洲占55%,北美和中美占19%,南美占10%,亚洲占34%,澳大利亚占75%,欧洲占2%。荒漠化和荒漠化土地在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的95%,在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的28%。世界平均每年约有5~7万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以热带稀树草原和温带半干旱草原地区发展最为迅速。半个世纪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荒漠化土地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萨赫勒地区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荒漠化地区。

我国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根据1998年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办公室等政府部门发表的材料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1993年5月5日新疆、甘肃、宁夏先后发生强沙尘暴,造成116人死亡或失踪,264人受伤,损失牲畜几万头,农作物受灾面积33.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1998年4月15日—21日,自西向东发生了一场席卷我国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强沙尘暴,途径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河北和山西西部。4月16日漂浮在高空的尘土在京津和长江下游以北地区沉降,形成大面积浮尘天气。其中北京、济南等地因浮尘与降雨云系相遇,于是“泥雨”从天而降。宁夏银川因连续下沙子,飞机停飞,人们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据记载,我国西北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到1949年间,共发生有记载的强沙尘暴70次,平均31年发生一次。而新中国成立以来近50年中已发生71次。虽然历史记载与现今气象观测在标准上差异较大,但证明沙尘暴现在比过去多得多这一严峻事实是没有问题的。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但阻碍了本区的经济发展,还严重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华北地区每年春季爆发的沙尘暴就是一例。因此,重建西部生态环境成为加速西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首先要限制和消除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起破坏作用的干扰因素,然后从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出发,充分依靠和利用自然力,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人为措施,包括合理配置水资源和退耕休牧、还林还草、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条科学的路径。在西北地区的一切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都应该沿着这条路前进。

由上可知荒漠化的危害十分严重、从其成因分析时,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大方面来进行。

1.自然因素:持续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1)亚热带荒漠:受副高下沉气流控制和信风影响。

(2)温带荒漠:地处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山岭阻挡海洋气流进入,受海洋气流影响小;地处山岭背风地带,受下沉气流控制;多大风天气(风力强劲);临近沙漠(沙源地)。

2.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等),造成植被破坏、土地退化、荒漠化的扩展与延续。

为了减少荒漠化的危害,根据其成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整治。

(一)宏观调控

1.广泛深入地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社会风尚。

2.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环境,促进荒漠化防治。

3.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4.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绿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的过程逆转,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6.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二)技术措施(生物措施)

1.风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的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

2.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飞机播种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

3.建立风沙区防护林体系。一是绿洲的封育灌草固沙带,二是骨干防沙林带,三是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及其他有关林种,现实情况要比典型介绍复杂得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工程措施

1.沙障固沙:用枝条、柴草、秸秆、砾石、黏土、板条、塑料板及类似材料在沙面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控制风沙流方向、速度、结固,达到固沙、阻沙、拦沙、防风、改造地形的目的。沙障作用重大,是生物措施无法替代的。

2.化学固沙措施:将稀释了的有一定胶结构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流沙表面,水分迅速下渗,化学物则滞留在一定厚度(1~5mm)沙层间隙中,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壳,以增强沙表层抗风蚀能力,达到固沙目的。目前已研究出几十种化学固沙材料,但由于成本高,未普及推广。

3.农业措施:一是发展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二是防风蚀旱农作业措施,带状耕作、伏耕压青、种高秆作物等。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业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畜生的大量无序增长;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5篇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对地区土地开发日趋扩大,出现了人们史料未及的全球性土地荒漠化问题,涉及各大陆的100多个国家,全球1/6的人口受到危害。截止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几乎等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我国国土面积的总和,而且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超过53亿,到2050年预计会达到100亿,同时现在发展中国家60%最贫穷的人生活在生态脆弱的地区。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在下一个世纪中叶为预计近乎要翻一番的世界人口提供粮食的任务将变得更为艰巨。1977年联合国荒漠化会议正式提出了土地荒漠化这个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1992年6月,包括我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170多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巴西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后,联合国通过了47/188号决议,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的公约》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公约谈判从1993年5月开始,历经5次谈判,于1994年6月17日完成。“6.17即为”国际社会对防治荒漠化公约达成共识的日子。

在1994年10月14日至15日于巴黎举行的公约签字仪式上,林业部副部长祝光耀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公约。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6篇

每年的6月17日是联合国制定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呼吁人们重视土地沙化这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一、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背景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1949年,奥布里维尔(a.aubreville)认为非洲热带森林线后退了60-400km,是滥伐和火烧造成的,并论述了热带森林如何变成热带草原和最终变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他把这种环境退化称之为“荒漠化”。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1975年以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二、人类对荒漠化的反思翻阅一下人类文明的历史不难看到,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傲慢而造成土壤破坏的事例比比皆是。v.g.卡特和t.戴尔在名着“土地和文明”中写到:“人类踏着大步前进,在这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发祥地,现在都变成了荒漠。在几经盛衰的北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突尼斯、克里特、希腊、意大利、西西里、墨西哥、秘鲁……也到处可以看到土壤流失所造成的荒漠景象。这些景象比其他什么都更有力地证明了,人类在文明的旗号下对于环境的掠夺达到何种激烈的程度。

荒漠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有关。人口的高增长率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据统计,中国西北部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至今共发生沙尘暴111次,13世纪后出现的次数增多,20世纪已发生49次。专家们研究发现,西北历史人口与各世纪发生沙尘暴次数的曲线图非常相似,反映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森林的大量砍伐,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工矿、交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自然的荒漠化现象是一种以数百年到数千年为单位的漫长的地表变化。而现在发生的这种全球性人为的荒漠化则是以十年为单位的看得见的土地荒废。在几乎没有降雨的荒漠地带,人类无法居住。但是,在与此相邻的半干旱地带也有生产能力较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游牧民和农民巧妙地生活着。然而这些地区也正在受到过度开发。森林被烧毁或砍伐,变成了热带深草原。热带深草原再经受过度的农耕和放牧,土壤干燥化进一步加剧,仅存的植物在人类和牲畜的破坏下荡然无存,逐渐演化为荒漠。

现有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每年超过3-3.5%)增大了对现有土地的压力,使生产边界线推移到濒临荒漠化危险的境地,农业向脆弱生态带扩张。结果使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演化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7篇

一、确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背景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conomicandSocialCommissionforAsiaandthePacific,ESCAP)结合亚太地区情况认为:“荒漠化应包括湿润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向着类似荒漠化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

1949年,奥布里维尔(A.Aubreville)认为非洲热带森林线后退了60-400km,是滥伐和火烧造成的,并论述了热带森林如何变成热带草原和最终变成类似荒漠景观的过程,他把这种环境退化称之为“荒漠化”。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西部非洲特大干旱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进程。1968-1974年的干旱期曾造成非洲撒哈拉地区(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塞内加尔)的特大干旱,夺走了20万人和数百万头牲口的生命。这场旱灾持续时间之长、破坏之大,令世界震惊。它产生的长期经济、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荒漠化问题的极大关注。为此,联合国在1975年以3337号决议提出“向荒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并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产生了一项全球共同行动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方案;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数十亿美元投入了治沙行动,各种抗旱防荒漠化的行动计划随之产生。

然而,自那时以来,全球荒漠化问题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更加严重了。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世界受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100多个,约9亿人。

荒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呈扩大的加剧的趋势。尽管各国人民都在进行着同荒漠化的抗争,但荒漠化却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张。20世纪末,全球已损失1/3可耕地。

在人类当今面临的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在撒哈拉干旱荒漠区的21个国家中,80年代干旱高峰期有3500多万人受到影响,1000多万人背井离乡成为“生态难民”。

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而且演变成经济和社会问题。荒漠化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动荡。

二、人类对荒漠化的反思

翻阅一下人类文明的历史不难看到,由于人类的无知和傲慢而造成土壤破坏的事例比比皆是。V.G.卡特和T.戴尔在名著“土地和文明”中写到:“人类踏着大步前进,在这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口、黄河流域等古代文明发祥地,现在都变成了荒漠。在几经盛衰的北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突尼斯、克里特、希腊、意大利、西西里、墨西哥、秘鲁......也到处可以看到土壤流失所造成的荒漠景象。这些景象比其他什么都更有力地证明了,人类在文明的旗号下对于环境的掠夺达到何种激烈的程度。

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和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不仅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反过来人类又是它的直接受害者。与荒漠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过度耕种、过度放牧、毁林和低下的灌溉水平有关。人口的高增长率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据统计,中国西北部地区从公元前3世纪至今共发生沙尘暴111次,13世纪后出现的次数增多,20世纪已发生49次。专家们研究发现,西北历史人口与各世纪发生沙尘暴次数的曲线图非常相似,反映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森林的大量砍伐,土地的大规模开垦,工矿、交通的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自然的荒漠化现象是一种以数百年到数千年为单位的漫长的地表变化。而现在发生的这种全球性人为的荒漠化则是以十年为单位的看得见的土地荒废。在几乎没有降雨的荒漠地带,人类无法居住。但是,在与此相邻的半干旱地带也有生产能力较高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游牧民和农民巧妙地生活着。然而这些地区也正在受到过度开发。森林被烧毁或砍伐,变成了热带深草原。热带深草原再经受过度的农耕和放牧,土壤干燥化进一步加剧,仅存的植物在人类和牲畜的破坏下荡然无存,逐渐演化为荒漠。

现有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每年超过3-3.5%)增大了对现有土地的压力,使生产边界线推移到濒临荒漠化危险的境地,农业向脆弱生态带扩张。结果使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演化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世界人口每年都在增加,而农业用地增加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为了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唯一的办法就是依靠增加灌溉来提高农业的生产量。但是,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带来了盐份的蓄积。引起盐渍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灌溉用水中含有盐份,这些盐份在土壤中不断蓄积;另一个是底层土壤中含有的盐份被灌溉用水所溶解,随着水分的蒸发,盐分残留在

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土地荒漠化治理第8篇

在纪念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之际,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目的就是为了认真总结交流荒漠化防治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使之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张思卿副主席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我受周生贤局长委托,代表国家林业局向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奋战在荒漠化防治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武警官兵和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问候,向关心、支持我国荒漠化防治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一、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成绩斐然,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荒漠化是我国当前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推动了荒漠化防治事业快速发展。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了以国家林业局局长为组长、由18个相关部委组成的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对协调各方力量搞好荒漠化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重点工程上,进一步突出了荒漠化防治特别是防沙治沙的地位,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中,京津风沙源治理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都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是我国防治荒漠化的骨干工程。在政策机制上,贯彻了“谁治理、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激活了各种社会资源,投资荒漠化防治事业。在科技创新上,通过技术、模式的研究和推广,为提高荒漠化防治水平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法制建设上,《防沙治沙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防治荒漠化事业进一步步入了法制化轨道。在发展战略上,《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的圆满完成,为实现我国防治荒漠化工作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以此为指导,编制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在对外履约上,按照《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国家行动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亚洲荒漠化监测与评价网络运转良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际培训中心也在筹建之中,GEF-防治土地退化项目即将启动,重点为我国西部六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退化土地综合防治和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产生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治理沙化土地2050万公顷,有12%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重点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有1600多万人在工程建设中直接受益,与工程启动前的1999年相比,工程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近1100元,工程区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发展后劲得到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土地荒漠化特别是沙化形势仍很严峻,搞好防治工作意义深远据监测,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沙化问题尤为突出,全国沙化土地174.3万平方公里,并且仍以年均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土地沙化是导致沙区群众经济困难最为重要的原因,在我国目前尚未脱贫的人口当中,有一半生活在沙区。由于沙化危害,使地力衰退,草场退化,粮食减产,影响畜牧业发展,农牧区基础设施、生产设施遭受破坏,降低了生产能力。沙患不止,穷根难除。今年我国确定荒漠化日的主题就是“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今年,中央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了突出位置。搞好防沙治沙工作,对于增加沙区农民收入至关重要。我们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对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民增收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第一,防沙治沙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异常脆弱,是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土地沙化问题表现最为突出,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沙化问题不解决,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根本改善。

第二,防沙治沙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近1/5的国土受到沙化危害,并且沙化仍在不断扩展,这对于本来就人地关系紧张的中国而言,更是严峻的挑战。防沙治沙,恢复和建立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防护体系,是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

第三,防沙治沙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沙化是贫困的根源和结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沙区。据统计,我国有近4亿人口受沙化影响,全国重点沙区2003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差距更大。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努力改善沙区的生态环境,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防沙治沙工作新局面

防沙治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尊重科学,遵循“以防为主,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合理利用,恢复植被,协调发展”的原则和防、治、用结合的方针,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第一,要以人为本,积极创新思路。我国的土地沙化,主要是滥垦、滥牧、滥采、滥挖、滥用水资源等因素造成的,其深层原因是环境的人口容量问题,人口过多,生存与发展对自然资源消耗过度。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沙区的资源优势,在不断改善生态状况的前提下,积极培育沙区产业,增加沙区群众收入,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对农牧交错带、沙化草原区、城镇周围、江河源区、绿洲区、沙漠周边等地区,采取生态重建和生态恢复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对生态恶劣、不具备人居条件的地区,实行生态移民。

第二,要强化管理,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我国防沙治沙步伐,必须突出抓好国家重点工程。国家投入巨资实施防沙治沙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要严格执行好“四到省”的工程建设责任制度,把任务、资金、目标、责任真正落实到地方各级政府,并严格监督和考核。要严格资金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资金安全运行,发挥资金最大效率。第三,要依靠科技,提高治理成效。科技是推动防沙治沙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防止土地沙化,治理沙化土地,都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要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科技攻关,研究开发林草植被保护和营造技术,促进多林种、多树种的复合型防护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发展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一批高起点、高效益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提高防沙治沙的整体水平。